« 上一篇下一篇 »

# 5062重新审视企业、计划与市场

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重新审视企业、计划与姓名:刘学方
申请学位级别:硕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黄少安
2000.8.30
Y i 0 7700
内容摘要
本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对交易,对雇
佣、剩余索取权、所有权的重新审视,得出对企业新的认识,
从而得出企业治理结构的应然状态、发展变化规律及影响因
素。认为在原始意义上,企业应由其所有构成要素的提供者共
同所有,共同治理。但因为效率原则,企业实际的治理结构在
不同生产力水平等条件下却各不相同,有一个自然的发展变化
过程。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对计划与市场本质及相互关系的探
讨,说明企业规模的大小、社会资源配置中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有其客观发展的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最后,根据对企
业治理结构、计划与市场的考查,得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是实行虚拟资本的人民个人直接所有,资本实际占有、使用上
一定规模的联合共有。本文同时就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问题作
了一些探讨。
关关键键词词::企企业业//^^,,计计划划市市翁交磊魏理理结结构构\\喜惑磊
ABSTRACT
There are two too.jot aims in this article"the first is to draw anew
conclusion about the firm through the reinvestigation ofthe transaction,
the employment,the residual claims and the ownership,therefore,to
come at the ideal state,the developing regularit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I believe that in a
primitive sense,the fn-m should have being owned and managed by all
the supplier of the elements.But because of the efficiency,the real
structure of governance is different at different level ofproductivity,SO
iS under other conditions.
Anotlier role is,through the discussing of the natul'e of planning
and marketing,in addition to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o
explain that the size of the firm,the combination of planning and
marketing on distributing resourc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law of nature,
not by the will ofthe man.
At last,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tbe structure of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at of planning,marketing and their relationship,we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ai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reform iS
that the individual ownership of the virtl脚capital,the common
ownership of the real possess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capital at a
certain scale.At the same time,there is also some discussing on the
way of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enterprise,planning marketing,stmcture of
governance,reform.
重新审视企业、计划与市场
“世界不是由一成不变的事物构成的,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
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
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重新审视交易
交易是制度经济学及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是两者建立的奠基
石。但我在研究交易的概念时,却明显感觉到对这一概念理解上有偏颇。这造
成了对一系列相关问题认识上的混乱。重新考察与界定交易的概念显得十分必
要。
交易概念的最早使用可能要算古希腊的皿里士多德,但制度经济学与新制
度经济学对交易的理解主要得之于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的“交易”观。黄少安
老师在他的《产权经济学导论》(1995)中对此作了归纳,现在我把相关部分
摘录如下:
(1)“交易”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权(它不等于自然状态的物质即
财产本身)的转移,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的未来所有权的让与和取得,而不
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交易”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交换”不同,⋯⋯“交易”
是权利的让与和取得关系,是依法转移法律的控制。
(3)“交易”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
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的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交易,价格由买卖双方四个当事
人竞争决定⋯⋯管理的和限额的交易是法律上不平等的上下级之间的不平等
交易,交易双方都只有一个“当事人”(包括个人或组织),没有竞争性。
根据这个定义,“交易”概念的核心应该是“入与人之间所有权的转移”。

按照这一核心内容,“买卖的交易”理所当然属于交易。而“管理的交易”与
“限额的交易”到底属不属于交易范畴,却大值得商榷。
所谓管理就是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其前提是被管理者首先把决定自
己行动的权力让渡给管理者,即必须权力的转移在先。而管理的过程仅仅是运
用这些权力对管理的客体1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在这个过程正常进
行中,并不再发生这种权力的转移2。所以管理并不属于“交易”范畴,它仅
仅是对各个生产要素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如何做的有意识或自觉地安排。而
“交易”活动发生在管理之前。至于在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权力行使的异议及
其处理,这并不属于管理的范畴,只是对先前的交易认识不明晰或交易中权利
划定不明确造成的,仍属于事先的交易范畴。而这种交易,与买卖的交易应该
无实质性的差别,属于买卖的交易。至于在管理中现在把越来越多的命令改成
说服,这只是管理者越来越注意满足被管理者对尊重等的需求,使被管理者更
好地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完成工作罢了。因为现在的工作越
来越不易监督,越来越多地要求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
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简单命令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劳动方
式的发展了。而这并不能说明管理变成了“交易”或“管理的交易”。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科斯,1937)中的一段文字,我们可以把它看成
是他对“管理的交易”的一种描述。科斯提到企业的存在,可以使一系列的契
约被一个契约“替代”。在此阶段,“重要的是注意契约的特性。即注意企业中
被雇佣的生产要素是如何进入的。通过契约,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的报酬(它
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动的)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契约的
本质在于它限定了企业家的权力范围。只有在限定的范围内.他才能指挥其他
生产要素。”在此,我认为契约对企业家做出了限定,同时,亦对生产要素做
出了限定,这是对等的。生产要素在限定的范围内,必须接受企业家的指挥,
若企业家的指挥超出了限定的范围,则生产要素有权拒绝执行。这个“限定的
:管理的客体包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人和各种物的生产要素以及活动等。
2而且人作为管理的客体,在被协调、指挥这个意义上好象与其他生产要素并无本质的差
另吐。
范围”,应该属于生产要素进入企业时“买卖的交易”的结果。而对这个“限
定的范围”的任何理解的不一致,都必需通过由双方实力决定的谈判来解决,
这事实上是符合康芒斯所称的两个买方和两个卖方的买卖的交易的条件的。在
此,企业家的指挥当然属于管理的范畴,丽对“范围”的“限定”,则属于“买
卖的交易”范畴。
然后,科斯谈到长期契约的签订相对于短期契约可以节省很多交易费用或
避免风险,同时,又认为由于预测方面的困难,“有关物品或劳务供给的契约
期越长,实现的可能性越小,从而买方也越不愿明确规定出要求缔约对方干些
什么。对于供给者来说,通过几种方式中的哪一种来进行物品或劳务的供给,
并没有多大差异,可对于物品或劳务购买者来说就不是如此。但由于购买者不
知道供给者的几种方式中的哪一种是他需要的,因此,将来要提供的劳务只是
以一般条件规定一下,而具体细节则留待以后解决。契约中的所有陈述是要求
供给者供给物品或劳务的范围,而要求供给者所做的细节在契约中没有阐述,
是以后由购买者决定的。”这事实上是说,在限定范围内细节的决定权在买卖
的交易过程中已经交给了企业家,而企业家对这一权力的使用则是一种单纯的
管理。同时这一段论述我想在三、四十年代也许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这可
能是由当时劳动的简单性、可替代性及附属性决定的。但对于现在,我却不能
同意。要求供给者(主要指劳务提供者)所做的细节随着人的要素在生产中越
来越重要,已不单纯由购买者单方面决定,很多时候是双方在劳动使用中谈判
的结果。这种状况是由供求双方在谈判中的力量决定的。三、四十年代时,购
买者在谈判中有无可置疑的力量,所以细节由购买者说了算,但现在虽然很多
地方仍是这样,亦可发现很多地方不是这样。事实上,在任何一个交易中,特
别是在企业有关劳动力的交易中,交易任何一方既是购买者,又是供给者。在
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任何交易细节的决定,都必需rh交易双方谈判决定,是对先
前契约的补充。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投资者与企业家之间的合作关系。由
谁来规定将来合作中的细节,这是没有统一规定的。而一般普通劳动者与企业
家的主要区别也许仅是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大小或工作性质不同吧,在身份上,
传统上他们都应属于被雇佣者的。
康芒斯在他的《制度经济学》(1934)中说:“而在管理的交易中却是假定
一种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一个人是法律上的上级,有合法的权利可以发出命令。
另一个人是法律上的下级,这种关系存在一天,他在法律上就有服从的义务a”
“上级发命令,下级必须服从。”这里没有谈判,更没有交易。而且,法律也
没有赋予法律上的上级以绝对的权力,它必定有一定的限制范围,这个限制范
围交易双方都应该是了解的,而且这个范围一部分是习惯习俗,一部分是法律
基于交易双方平等基础上的规定,再有就是双方买卖的交易的成果了。“君让
臣死,臣不能不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以我认为所谓“管理的交易”的界定是不成立的,它应该被分割为管理
和交易两块。管理就是管理,交易就是交易,而且这个交易就是买卖的交易。
而“限额的交易”,在康芒斯的论述中认为:“跟买卖的交易和管理的交
易不同,因为限额的交易是有权力的那几个参加者之间达成协议的谈判,这几
个人有权力把联合企业的利益和负担分派给企业的各个成员。”我认为“有权
力的那几个参加者”与形式上的“一个上级”的功能没多大区别。所以“限
额的交易”与“管理的交易”应该说并没有实质区别。而且“那几个参加者”
也肯定不是随便拼凑起来的“几个参加者”,那必定是通过一系列的谈判和交
易产生出来的“几个参加者”,同时对他们肯定也有着一系列的约束。所以“限
额的交易”也应被分割为管理与交易两块。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所谓交易就是相互有利益需求的各方通过竞争
与谈判等方式实现权利转移的活动。也就是康芒斯所讲的买卖的交易。
由于康芒斯所处时代普遍存在的强权与不平等,由于在买卖的交易的谈判
中买方与卖方谈判能力的极大不平衡,造就了康芒斯包括了管理的和限额的交
易观。这种强权与不平等,这种管理的和限额的交易(我们姑且这样称之),
都是不正当的存在,都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成为历史。
二、对企业的重新审视
在对企业进行考查之前,我们先考查几个相关概念。
8
首先是雇佣。
雇佣这一概念大家都很熟悉,也许就因如此,对雇佣这一概念进行详细考
查的却不多见。
根据我们日常对雇佣这一概念的使用,可以对雇佣的概念归纳为:以事先
约定的报酬率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一定方式考查的贡献量为报酬对象付酬
来让别人(人格化的物)为自己工作。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广义的雇佣概念。在此概念下,被雇佣者好象处于
一种被动、劣势、地位低下、受盘剥的地位。这个概念对我们专业性地研究认
识问题,显得模糊不清,且容易形成一些错误认识,对我们的理论研究与生产
实践都不利。
我们给雇佣再下一个更严格、更狭窄、更容易界定的概念。假设双方当事
人(或人格化的物)为甲和乙。雇佣是指这样一种行为,即甲以事先约定的报
酬率、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一定方式考查的贡献量为报酬对象付酬来让乙为
甲工作,同时在乙完成双方约定的乙的任务的情况下,不承担任何收益上的风
险。这时,我们就称甲雇佣乙。这时,甲发生的任何结果都与乙的收益无关。
我们称这个概念为雇佣的狭义概念。符合这个概念的行为只有当甲把合同
约定的所有乙应该得到的报酬都在合同成立时全部付给乙或把甲一旦发生不
测所可能给乙造成的损失全部事先补偿给乙的时候,雇佣关系才成立。否则,
乙都有因甲的不测而受损的可能,乙都承受一定的风险。这时候就不是一种雇
佣关系,而只能是合伙关系,一种相互的委托——代理关系。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强调资本预付工资给工人,可能就是强调这种狭
义的雇佣关系。即便是这样,资本家预付多长时间的工资给工人?这也很难保
证是一种纯粹的雇佣关系。
所以,现实中纯粹的雇佣关系在企业中几乎不存在。而且,根据狭义的雇
佣概念,只可能有资本雇佣劳动,而根本不会存在劳动雇佣资本的情况。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在雇佣关系下,经济人天然地具有一种机会主义
倾向,并且这种雇佣关系越纯粹,机会主义倾向越严重。
我们现在再来考查另一个概念——剩余索取权。
在最终生产成果的分配中,有一部分生产成果是按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
中被记录下来的贡献量和事先约定的报酬率来分配的。只要是一定的生产要素
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相应的报酬就确定了。它不受生产经营最终成果的影响a
优先分配掉这一部分生产成果后所剩下的那一部分生产成果,就是剩余。剩余
索取权就是对这种剩余的要求的权利。
剩余索取权首先是一种权益,同时它还意味着风险(张维迎,1996)。当
最终的生产经营成果大于优先分配的那部分成果时,剩余索取权可以给所有者
带来一定的收益;而当最终的生产经营成果小于优先分配的那部分成果时,所
有者则要从自己契约事先规定的财产中拿出一部分补足差额,用于前面的优先
分配,从而承担着一定的风险。
这样我们可以把剩余索取权分解为对正的净剩余的利得权和对负的净剩
余即亏损的补偿责任,我们称之为风险承担责任。只要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
就意味着担负着一定的风险。
企业的最终生产经营成果从而企业的经营剩余与整个企业所有要素的效
率直接呈正相关关系。剩余索取权可以转卖,并且利得权和风险承担责任可以
分别转卖,而且可以进行不同程度上的转卖。所有的剩余索取权全部转卖掉,
即把所有的利得机会和风险承担责任全部转卖掉,就构成了购买者对出售者的
狭义的雇佣。
剩余索取权的概念与雇佣的概念紧密相关。同时对于剩余索取权中的剩
余,还应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剩余中包含自有资金的平均利润率;一种是不包
含自有资金的平均利润率。前一种理解是我们理论与实践中的惯常理解:后一
种理解对于剩余索取权不完全由权益资本所有者拥有的情况有重要意义。
剩余索取权具有一种重要的激励功能。它能使所有者自发地、积极地努力
工作。
我们再对所有权这一概念进行一下考查。
所有权的存在首先需要有主、客体两方面的存在。它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
权利·我们这里的主体只能是人,而客体则可以是各种实际的存在,如有形的
物,无形的专利、商标等。所有权表面上反映的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反
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主体对客体的这种权利,最终或首先是一种利得的权力,是从客体获得收
益的权力,即用益权。为了保证用益权,相应地还应具有排他的占有权、支配
使用和处置的权力。而这些排他的占有、支配使用和处置的权力同时意味着一
定的义务,即使客体的价值得到实现的义务。而主体对客体获得收益的权力也
同时意味着一种风险,意味着得不到收益甚至使客体本身不能保全的风殓。
这样所有权事实上就由这些用益权、占有权、支配使用权和处置权组成,
同时还意味着一定的风险与责任。
这些权力、责任与风险都是可以分别或共同不同程度地转让。每一次转让
都必然伴随着用益权的转让。
而且只要一个人获得了其中的一项或一部分权力,也就必然意味着一定的
预期利益,他就必然承担了客体价值实现的一部分风险,他也就成了这个客体
的所有者之一,他就应具有对客体价值实现过程的决策、监督的权力。
根据我们对交易的新认识和对上面几个概念的考查,我们再来看看企业的
性质。
科斯(1937)将企业视作市场的替代物,提出了企业的交易费用观,但他
并没给企业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虽然这样,我们仍然可以从该文中看出,他把
企业看成是一种交易组织,一种有着不同于市场的交易的交易组织,企业存在
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1972)反对这一说法。
他们否认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区别,认为企业也是一种市场,企业内部劳资问
的关系和市场上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样,也是一种契约关系。张五常(1983)将
科斯的企业观与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企业观综合起来,不仅认为企业存在的
唯一原因是节约交易费用,而且认为企业关系是一种市场关系,甚至是一种高
级的市场关系——要素市场关系。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在企业外部与内部分离
的唯一原因就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我比较赞同在市场中,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的观点,而且
它主要就是节约要素的交易费用。但根据我上面对“交易”的分析,我认为企
业并不是一个交易组织。而企业同时也不是一个市场,它只是通过交易或契约
这种方式与市场相连结。企业应该就是一个生产组织,是为了更有效率的生产
而成立的组织。这种更有效率的原因,主要是节约了交易费用。企业与市场的
不同,主要就在配置资源的方式不同。企业是计划命令式的,而市场则采用自
由竞争、交易谈判的方式。
我们试着对企业进行一下描述:
企业是以契约关系把生产要素组织成的一个意志统一体,然后由一个代表
(企业家)来统一实行统一体的意志,统一计划、组织、协调、指挥这些生产
要素以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者说企业是一个各要素让渡自己的调配权力以
统一用计划命令来进行调配以提高工作效率的组织。
因为一个企业的行为方式首先表现为有一个统一的意志,所以我们可以称
企业为一个统一意志体。
企业就是一个统一体或共同体。企业只有在其各个要素齐备,能够运行或
正在运行之时.才能够称为企业。企业缺少哪一项运行必备的生产要素,都不
能称为企业。同时,根据我们上面对雇佣与所有权的分析,企业中纯粹的狭义
的雇佣基本不存在,当各要素组合起来共同构成企业时,所有的要素就不再是
哪一个人的,而是各要素提供者共同所有的。所以,企业所有要素的提供者,
包括资本的投入者,这又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所有者、债权人等,和劳动力的提
供者,这又包括一般劳动力的提供者和特殊劳动力的提供者如企业家、技术专
家等,都是企业的所有者。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这是一种公有制。现行的法律及
观念都认为谁是企业资本的所有者,谁就是企业的所有者,认为对企业真正最
终负责的只有资本的所有者。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这是由于对雇佣概念、对
所有权概念的模糊认识造成的。只有严格意义上的狭义的资本对劳动力的雇
佣,企业才完全属于资本的所有者。而现实中这种企业是不存在的。现在我们
感觉到的首先企业家要对企业负责,其次我们没有感觉到的各种债权人、劳动
者1,都在为企业负责,企业受损时都在跟着受损。企业所有生产要素的提供
1企业破产时,劳动者和债权人都成为企业风险承担者,所以现在法律规定,企业濒临破
产时,债权人对企业经营具有监督决策权。
12
者的利益都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关,都分担企业经营不善的风险,所以他们都
应成为企业的所有者1,首先都应拥有对企业经营一定的监督决策的权力。当
然权力的分配要以他们在将来企业的收益(损失)中所应占的比例为依据。
我这里对企业的描述使用了“统一意志体”越个概禽意即所有通过契约
加入到这个统一体中的生产要素或权力都是属于这个统一体的,都是为着这个
统一体,为着这个统一体的目的的。也都是接受统一体或统一体的意志代理人
——企业家的统一指挥协调的。按照契约进入统一体的生产要素或生产要素的
一部分必须无条件服从统一体的协调指挥,倘若有不服从,则该生产要素就没
有进入该统一体,不是统一体的一部分或首先不完全是统一体的一部分。统一
体与该要素之间必有谈判、交易,这种谈判、交易不属于统一体内部,而属于
统一体与周围环境(市场)之间。
在此生产要素可以说是既属于统一体,又不属于统一体。当该生产要素完
全无条件服从统一体的指挥协调时,他就是统一体的。只要有异议,只要为了
自己的利益讨价还价,则它马上变成异于统一体的一个个体,变得属于市场的、
外在于统一体的一部分,而非属于统一体了。这时,它能否继续成为统一体的
一部分,则要看讨价还价即谈判的结果。达成交易,则又回到统一体,达不成
交易,则留在统一体之外,成为市场的独立的一分子。
其次,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工具,这就是为什么可以说企业是对市场
的一种替代。不过企业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计划手段,而市场是通过谈判交易
手段。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人为操纵进行的,而不
是象市场那样靠自发地“看不见的手”的调节运行的。
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各种交易都是有费用的,这是科斯的交易费用理
论的核心内容。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节约市场运行的成本,就需要配置资源的
另一种方式即企业,通过计划命令方式进行。但是企业的运行也是有成本的(这
与生产力的水平以及要素提供者的素质紧密相关),并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其
运行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所以企业在一定阶段上还不能完全取代市场。
1注意,这里不是说的资本所有者.
再次,企业的形成是靠一系列的契约把各种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组织起来
的。这一系列的契约或交易是在市场上发生的,它们是连接企业与市场的手段、
媒体,它们不是内在于企业这一统一体的。统一体内部所有的权力都是统一集
中在一个人即企业家身上,再由他按照需要进行授权配置。统一体内部不存在
权力主体之间的交易。
维持企业运行以及规范员工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国家的有关法律,
都应属于这一系列契约的范围(张维迎,1996)。员工(生产要素)必须接受
这一系列制度约束,才能成为统一体的一分子。
最后,统一体一般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经济目的。这也是它为什么必须具有
统一意志的原因。企业家就是这一意志的化身。
我想以上对企业的描述应该是比较符合企业的现实和发展趋势的。科斯对
企业的描述应该说基本理论是站得住脚的,只是在具体的一些观点上圃于其所
处背景,有待商榷。我在此提出的观点首先是建立在科斯交易费用为正的基础
上,然后是对其企业理论的一点改进修补,这种改进修补我想不是无足轻重的,
可能也就意味着对一些问题的重新理解与突破,下面我将就我想到的几个问题
进行简单论述。
三、企业的治理结构
根据上面对企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出现应该是一种帕累托改
进。市场上的各要素之所以加入企业,是因为他们的利益都得到了增进。企业
的出现是各要素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企业的治理结构是有关企业治理的一系列制度的集合,是关于企业内部各
构成要素责、权、利结构的安排。企业的治理结构必定体现着企业存在的目的。
在外界环境不变,没有外在强制力的情况下,企业治理结构的演变必定也是一
种帕累托改进。
这样企业治理结构就始终体现着一种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是企业治理结构
婀第一原则。在企业内部,只要是有利于效率的,必定也是有利于公平的。因
为没有公平,也就没有效率。效率应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的投入产
出比,一方面是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一方面是自己与其它主体比。
因此,企业治理结构的安排一方面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生产要素的积
极性,这就是激励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不能让大家为所欲为,危害共同的目
标,这就是约束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企业治理结构最基本的问题,同时在某
种意义上说也是企业最基本的问题。
这一层面的企业治理结构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它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
过程。它决定于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生产方式的形态1。
1对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三者在马克思那儿的确切涵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无前后一致的、明确的阐述。后人对此也有许多的争论。
我在这儿并不想加入这种争论,我只想对它们在本文中的涵义及关系作一表述。
对于生产关系的涵义,这里是指在生产中各种参与生产的要素分配生产成果的方式,
以及由这种分配方式决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上述两方面决定的生产成果在人
与人之阃的分配方式。本质上它是指人与人之问在生产中的利益关系,
生产方式直观地讲就是人们在生产中采取的活动方式。凡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包
括产品的最终实现,郎最终被消费),人们所采取的话动方式,这种方式发生变化时,会
影响到生产成果的产出,都属于生产方式的范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人
1f]劳动的方式以及劳动与劳动之间的连接方式:前者如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者
如人们之问的分工协作方式,这又包括在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内部如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
和在整个社会上的分工协作方式如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等。另一方面是与生产过程有
关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包含于生产方式之中的。但由
于两方面在逻辑关系上并不是平等的,后者是由前者决定的。所以我们把前者称为狭义
的生产方式.而把这两个方面总称为广义的生产方式。本文中的生产方式取的是狭义的
概念。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寓于劳动者、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广义的生产方式之中,是四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科学技术在前
三者中起着一个主导的作用,它们的性质又决定着广义的生产方式。所以本文中的生产
15
企业治理结构另一层面。或者称操作层面的问题是各生产要素之间如何分
工,如何联结的问题。这应该属于生产方式的范畴。
企业参与整个社会的分工,它必需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生产出满足社会
需要的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才能获得生存发展,实现自己生存的目的。
这样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就包括发现自己的生存空间,确立企业发展
方向,决定企业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的经营活动:开发设计出企业决定生产的
产品的技术开发活动;把产品按设计方案生产出来的生产活动和对这一切活动
协调指挥的管理活动。
我们借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成本学说来说明企业内部直接参与生产
经营的各类人员之间的分工。在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
独立完成上述所有的工作。人群中每一个人都肯定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具有
比较强的把握环境变化趋势与资源整合的能力的人成为企业家;具有较强的技
术创新能力的人成为技术开发人员: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的人成为工人:具有
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人成为管理人员。这四种人是企业的劳动力要素的提供
者。系统的效率一方面取决于系统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更取决于系统的结构,
即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根据统一指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原则,
这四种人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分别执行上述四种职能。
企业家的工作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因此赋予企业家统管全局的权威,由
他发布命令,指导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贯彻自己的意图最适合。企业家的权
威是由他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这种分工结构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主要是劳动工具和劳动者的水
平a最初,人们获取信息、做出决策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同时低水平的劳动
工具又迫使人们不得不完成简单的机械的手工操作。
力主要指的是科学技术。
本文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
定生产关系。同时反过来都具有一种反作用力。从生产方式到生产关系的变迁,应该是
通过自然选择来进行的。
16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简单的手工劳动被机器所替代,蓝领工人就会逐
步退出生产。由于信息传输与管理手段的极大进步,相应一些专职管理人员也
会逐步减少并最终退出企业。而这时专职企业家也由于获取信息的极大便利逐
步成为不必要。
最终的企业可能就只剩下随时把握市场变化,开发出为市场需要的新技
术、新产品,通过自动体系生产出来产品供给市场的技术开发人员了。
除了上述人的要素外,构成企业的还有物的即资本的要素。这就有提供资
本和维护资本权益的人——资本家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资本家一般是外在
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
上述五种人及其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效果直接相关。
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资本获得利润是对劳动的一种剥削,所以首
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资本要素的有关问题。
为什么会赋予资本以利润呢?为什么资本的所有权会与生产者相分离
呢?这种制度安排对生产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是一种历史的产物,目的是奖优罚劣,同时也是奖优罚劣的结果,有利
于社会资本的快速积累,缓解资本相对短缺的状态。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有一个均衡的比例。随着生
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单位劳动力要求的资本量会逐步提高。
再加上人口增长的因素,经济发展初期资本就表现为相对短缺。
一个社会创造的财富可以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用来消费,一种是用来积累。
一个封闭社会里,积累的形成有三种途径,一是工人的工资用于储蓄形成投资,
二是资本的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还有一个就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各种基金如养
老基金、保险基金等。前两者都可以看作个人可支配收入,它们用于投资的比
例与资本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呈正相关关系。基金在经济发展初期对整个社会的
积累影响不大,在经济发展逐步成熟后,则与社会平均利润率逐步呈现比较明
显的负相关。这时候基金就会逐步代替前两者,成为形成新增社会资本的主力。
资本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与资本的供求即资本与劳动力的对比关系有关,资本缺
17
口越大,资本的社会平均利润率越高1。资本的社会平均利润率越高,用于积
累的社会财富的比例就越高(这当然还要先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要求)a当资
本短缺的情况逐步改善时,资本的社会平均利润率才会逐步下降a只有当资本
的社会平均利润率降到居民将他所可f以支配韵最后一单位的货币用于当前消
费所获得的效用与将其用于积累留待将来消费所获得的效用相等时,个人所获
得的可支配收入将全部用于现期消费,不会再形成新的资本供给。在此以前,
基金已经代替个人可支配收入而成为新增资本的主力。在此之后,由于基金仍
然持续增长,新增基金的投资会使资本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保持下降趋势,从而
出现个人资本回到消费领域,用于消费。这就形成了在投资上的基金对个人投
资的挤出现象。当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降到一定程度(极限上有降到零的理论
可能性),基金也许就会完全代替个人投资,社会资本完全由基金投资构成。
基金全社会人民人人有份,这应该叫全民所有了。
事实上资本本身代表了一种力量,一种在一定的社会中,在很多人看来几
乎无所不能的力量。所以人们才会疯狂地追逐资本,资本才会有这种竭力膨胀
的冲动。这是由资本的稀缺性造成的。
当由于资本的竭力扩张,使资本的稀缺性得到解决,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
富时,资本就失去了这种力量,从而也失去了扩张的冲动。人们也不再追逐资
本,作为生产关系意义上的资本在扩张中逐步否定了自己。
这是符合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获得一定的利润,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
求。
由于资本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理性的经济人就会考虑将自己的可支配收
入在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现期投资)之间进行分配。由于人们消费观念及偏
好等的不同,人们将自己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投资的比例会有差别。又由于人们
的能力、努力程度等的不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劳动成果、从而收入的不同。
1这种较高的利润率一方面是因为资本缺口大,从而资本在生产成果分配中的比例大,另
一方面是较少的资金会用于利润率更高的行业.
18
这样有些人就逐步积累了可观的资本,拥有较强的实力而在竞争中愈来愈强
大,资本越来越多;而有些人因为缺乏资本用于提高竞争力而步履维艰,又由
于当时缺乏有效的资本联合机制,最后逐步走向破产,沦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的被雇佣者。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但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
这一过程也会最终完成。这种制度安排也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的。
同时,生产资料的收益权归个人所有,而当生产资料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
生产时,就取得了它的社会性。小企业主的生产资料离开了社会一无所用,而
现代的大企业如果没有了市场,社会不再需要它的产品,它马上就会倒闭。从
这个意义上来讲,生产资料更重要的在于它的社会性,是被整个社会占有、使
用的。至于生产资料的收益权归个人所有,这就给资本以无限扩张的动力,资
本要素获得的生产成果的分配会最大限度的用于积累,重新用于社会生产。从
这种意义上说,资本获得了它相对独立的,独立于个人的运动形式,为整个社
会所占有、使用。从而体现了资本的社会共同占有性。
由此看来,资本的个人或个体所有,并且获取一定的收益,是社会发展一
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其他四种劳动力要素因为付出劳动丽获得收入是毋须论证的。
那么生产成果如何在各生产要素之间分配呢?这应该主要取决于各生产
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们在生产中的贡献,取决于当时的生产方式。
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大家共同参与围捕野兽,缺了哪一个人,
都可能会大大降低生产的效率,所以生产成果采取平均分配的办法。大工业时
期,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居于绝对支配地位,而简单的劳动随便就可替代.所以
资本在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信息社会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在生产中的地位日
益上升,甚至有超过资本的主导地位的趋势,所以劳动力在生产成果的分配中
地位越来越高。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具体的分配应该由市场来完成。各生产要素各尽所能,
按贡献,就象价值决定价格那样,由市场调节分配。并且对分配成果的使用要
少加限制,比如允许投资等。就是让所得者能自由地处理自己的所得。这样的
分配方式是有利于调动各要素的积极性的,也有利于各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随着资本短缺的缓解,劳动力要素在分配中的比例和平均收入水平也会逐
步提高。
在此有一个问题,即是分配决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的所有
制决定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几所指的分配是生产成果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
而不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的分配。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分配指的是后一种分配。
从社会客观规律的角度讲,我们这里所指的分配应该首先取决于生产方
式,取决于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与贡献。然后分配结果的不断积累,决
定最终的所有制形式1。
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决定分配的结论,首先分配的涵义不一样,其次它是
在所有制作为一种既定存在的情况下的结论。
上面我们讨论了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五种人,讨论了他们最基本的
从企业生产经营中获取收益的权利。那么他们之间的责、权、利究竟如何安排,
他们之间究竟怎样连接呢2我们上面已经讨论过,企业治理结构的安排必须遵
循效率原则。而这最根本的又是激励与约束的问题。而它们又与由生产力的发
展水平决定的生产方式直接相关。
让我们首先看看约束的问题。约束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生产的参与者都按
1分配也许取决于分配各方力量的对比,分配各方力量的对比则由各生产要素在生产
中的地位与贡献决定。而分配的结果对这种力量对比以及公有与私有有什么影响呢?更
强化这种力量对比同时也许更促进私有的发展。但公有与私有的意义是什么呢?社会越
发展,越要求生产领域的协作、公有,这是由物的因素决定的。而人的个人主义、利己
因素却要求私有。这是符合人的本性,符合客观规律的。它们是可以调和的吗?股份制。
但这种股份制决不是我们过去搞的那种国家对企业拥有绝对控制权,仍然由国家(包括
各种资产管理机构)完全决定选择经营者的股份制。应该还权于民,而不是我们过去的
还权于企业。
20
照预先设定的共同目标,在契约约定的范围内,完成企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
约束的必要性来源于机会主义行为与有限理性,这两者都会对共同的目标产生
危害。机会主义行为是经济人必有的一种倾向。实现约束的手段是监督与奖惩。
企业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监督权的安排,即由谁监督最有效率,最能
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风险的分担情况决定监督权和所有者意义上的决策权。谁分担企业生产经
营的风险,谁就具有监督企业生产经营和其他企业内人员的要求和应具有监督
企业生产经营和其他企业内人员的权力。谁分担的风险大,谁相应的要求和应
该分得的权力也大。
企业的风险由谁承担?传统上认为企业的风险是由企业的资本所有者承
担,而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就是企业所有者。通过我们上面对企业性质的分析,
可以看出企业所有构成要素的所有者的利益在企业经营不善时,都有利益受损
的可能,也就是说都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只不过承担的风险有大小不同和利
益受到损害的到来时间不同。这一点也是我们说企业由所有构成要素提供者公
有的原因之一。
既然大家都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都是企业的所有者,大家就都应具有对
企业活动的决策与监督权。只不过这种决策与监督权的行使要采用一种有效的
方式,它的分配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个原则应该是按效率原则和承担风险大
小来确定分配比例。
因为每个企业参加人员承担风险的能力不同,风险可以在企业内部成员间
通过契约实现一定程度的转移。这主要是通过剩余索取权的转移来实现。但这
种转移是有限度的,每一个企业参加人员理论上不可能一点风险都不承担。所
以不论何种情况理论上每一个企业内成员均应具有一定的监督权。
被监督的对象当然就是企业内所有能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果的人员。
搭便车行为是合作情况下人作为(被假定为)经济人时的必然选择。一个
人在组织中的作用越小、越不明显,他的搭便车行为对自己的收益影响越小,
获得的效用越多时,就越易产生搭便车行为。阻止搭便车行为的方法现在看有
两个:一个是外来的监督,下面我们把它称为监督;另一个是内在的自我监督。
经济人自我监督的动力只能来自子自己的努力与收入有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
系,如计件工资,或对剩余索取权的获得,并且剩余索取的绝对数额越大或份
额越多,自我监督的动力越大。监督(外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当人的活动比
较容易观察、衡量、监督时,监督成本就小,反之,则相对较大。如果监督一
个人,成功阻止他搭便车行为的成本大于他搭便车行为造成的损失时,监督就
没有效益。这时就只能通过自我监督来减少搭便车行为,提高整体的效益。反
之,就可通过监督的方式来提高整体的效益。当然,两种方式理论上也可绪合
使用,原则是要效率最高。这就是说,比较不容易被监督且又不易直接将他的
工作绩效分离出来的入应获得企业较大份额的剩余索取权。
在经济人假定下,众所周知,给予人剩余索取权是激励人努力工作的最重
要的手段之一。而且只要物质资源存在稀缺性,只要社会以人占有的财富数量
作为评价人成功的标志,经济入作为最基本的假定就不会过时。一个人拥有的
剩余索取权的份额越大,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与自己的利益关系越大,他
就越具有努力工作和监督督促他人努力工作的倾向。
风险的分担能力和被监督的难易程度决定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剩余索取权
的分配也是风险分担情况的一个决定因素。风险分担能力既取决于分担者的绝
对分担能力,又取决于所分担的风险在人们心目中的大小。
所以企业治理结构的安排原则应是:企业中的每一个参与要素的所有者都
具有监督督促企业内其他人努力工作的权力,同时对其工作不易被监督的人,
通过给予他一定的剩余索取权来让他自我监督。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大小与他不
易被监督的程度成正比例关系。而对于缺少风险分担能力的人,则尽量少给予
剩余索取权,同时也安排给他容易被监督的工作。
资本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是对企业家的选择与监督。这是维护自身利益的
必然要求。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在企业内部是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有共同的利益,
就是企业经营得更好,“蛋糕做得更大”;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对共同合作取得的
利益的分割。分割的结果取决于双方谈判的实力。
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各生产要素承担的企业风险情况和各要素易被
监督的程度。它们都具有一个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这直接决定于社会生产力
发展水平和企业的生产方式。
企业出现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财富比较缺乏,资本家(同
时就是企业家)占有生产资料,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一无所有。并且因
为劳动生产率低下,创造的财富较少,同时分配上因为资本的优势地位而有利
于资本,所以造成工人的工资极低,勉强能够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担负
风险的能力极低。由此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主要由资本家承担。又因为企业中
的劳动方式主要是简单的手工劳动,比较容易监督。又由于资本在谈判中的强
势地位,劳动力受雇佣思想严重,工作的目的仅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工
作中被动服从,缺乏争取自己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资本家剥夺了劳动力的选择、
监督权利,集监督权与剩余索取权于一身,在生产中处于绝对地支配地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的出现,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工人获得的
收入也有了改观。同时因为生产的要求,工人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一部分
工人的劳动越来越需要发挥人的创造性,从而越来越不易被监督。工人的主体
意识开始提高,借助团体的力量,谈判能力也逐渐增强。这时因为生产的规模
越来越大,需要专门的企业家来把握市场的变化和领导企业的发展,于是资本
家和企业家分离,资本家成了专门的食利阶层,而企业的经营管理则由专门的
职业企业家负责。
这时候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再只由资本家(企业家)说了算,工人的合理要
求开始被考虑。企业管理开始考虑满足工人多方面的需求。这可以看成是工人
有了一定的选择、监督权,但这种权力因资本仍然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而显得
较弱。同时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已经打破由资本独享的局面,开始一定程度的向
企业家和不易被监督、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技术人员转移。此时因为企业主
要的经营风险仍只能由资本承担,资本就具有选择监督企业家的功能,从而也
决定了它的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地位。
为什么现在仍然称是资本雇佣劳动,企业为资本的提供者所有呢?我们从
这里就可以得到答案。虽然知识经济现在已露曙光,但我们仍主要处于大工业
时代。
随着更多的新技术把人从简单、机械地操作中解放出来,也就是把操作工
人从车间中赶出来,人的工作都逐渐转变成依靠脑力的创造性工作。这些工作
都只能依靠劳动者的内在的自我监督来完成。同时社会经历长期的发展,资本
的稀缺性已得到极大缓解,劳动力的创造力已成为生产中的决定因素a经过漫
长时期的发展,劳动力与资本的地位已完全地颠倒过来。这时候就实现了劳动
力对资本的广义的雇佣。人距离完全的自由咫尺之遥。
操作层面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会从一开始的金
字塔型逐渐向扁平型而后向网状结构发展,直至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大多数
工作由一个人独立高效地完成成为可能,从而使以企业形式共同劳动所带来的
收益日益被在合作形式下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所带来的效率损失抵消。此
时,以科层组织为特征的企业就将消失。每个人都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通
过一种松散的即时联合的方式与他人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将成为能随时把握市
场变化,开发出为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自动体系生产出产品供给
市场的技术开发人员。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一个针对现阶段大工业后期、知识经济初期企
业治理结构的参考方案·。
所有要素提供者都有选择与监督统~体的意志代表——企业家的权力。权
力在各要素所有者问按所承担风险的大小分配。对于劳动力利益的分配,可以
采取固定工资的形式,也可采取工资加剩余的分配形式,或者两者结合使用。
对于固定工资形式,劳动力的选择监督权可以相对小一些(因为其承担的风险
相对小一些和风险到来的晚一些),而对于工资加剩余分配的形式,则劳动力
相对的权力要大一些(相对于前者,风险增大,时间提前)。工资加剩余的分
配形式可以将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的,不论企业经营情况如何,均
要保证发放,这是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必要物质基础。另一部分则可与企
业的经营效果相联系,企业维持基本的收支平衡,就要间隔一定时期正常发放;
1企业的治理结构最终是由市场来选择的(杨晓雄。2000),并且在企业所处环境相同的
情况下,治理结构也有趋同的趋势.英美与镶日的企业的治理结构趋同化与全球化导致
的经营环境趋同化直接相关(马连福,2000)。
24
收不抵支.则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扣除一部分;有盈余则除发放所有工资外,还
要按设定比例分配剩余所得。劳动力的剩余所得可以不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
而形成个人的资本股计入个人资本帐户。个人资本股与其他资本股享有相同的
权益,有相应的投票权与剩余索取权,只是在取得一定时间如三年后方可转让。
企业家由所有企业构成要素的提供者选择监督,向他们负责。企业所有的
日常经营权利均赋予企业家,企业家享有所有企业构成要素的经营管理权,有
权监督管理所有的企业内要素。企业内所有的要素都向企业家负责,听从企业
家的指挥。在此前提下,企业应实行参与管理制。企业应优先向企业职工提供
本企业的股票购买权,但不应强制企业职工购买本企业股票(这有可能成为资
本所有者转嫁风险的手段)。
企业的治理结构可表示如下:
l要素所有者大刽

i董事会1
0
睦丝堡l
0
j企业全体劳动者i
根据科斯定理,因为交易费用不为零,产权的初始安排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影响很大,且仅通过市场交易很难达到最有效率的治理结构。这就要求政府对
此加以有效引导。但市场经济下。政府与企业、个人都是完全平等的行为主体,
在通常的情况下。政府应尽量避免强制干预企业和个人的守法行为,而只能是
说服诱导。政府可以通过许诺给予实行上述企业治理结构的企业以各种优惠如
税收、政府采购等来引导企业的行为。
另外,对于企业,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生产关系适度超前论。它不是指生产
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要求,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要
求。
因为仅靠市场交易很难达到企业最有效率的治理结构,所以市场上占主流
地位的企业治理结构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并不最适合于生产力的要求。所
以,一个企业如果掌握了企业治理结构(主要是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能够适度地超前于当前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治理结构,那么这个企业的治
理结构就会更适合于当前生产力的要求,获得更快地发展。
四、计划与市场
计划首先应该是指一种活动,一种有意识或自觉地配置资源的活动。其次
才能是指一种方式、方法或手段,我们称计划手段。企业、政府是采用或包容
这种方式或手段的外壳。而市场首先指的是一种外壳,一种包容交易活动的外
壳。它与企业、政府应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其次它才能指~种手段。交易是
一种通过多个买方和多个卖方在法律上完全平等的情况下通过谈判、竞争实现
配置资源的活动。所以在此计划首先应该是和交易相对应,与交易是一个层次
上的概念,它们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习惯上把计划与市场相对应,
实质上转化了它们本来的含义,指的是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是一种习惯表达
而已。
计划手段应该是一个意志行为主体(统一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自
己所拥有的或能够调配的资源以及活动有意识或自觉地进行配置(组织、指挥、
控制)的方法。计划手段应用的范围和程度与意志行为主体权力所及的范围和
程度是相一致的。~个意志统一体既不会给其他意志统一体发布命令,也不会
接受来自其他意志统一体的命令。计划手段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只要
人类有生产,就有计划手段的运用。
实践上计划手段的应用分为两个不同的层面,而事实上这两个不同层面从
极限、理论的角度讲,也许会相互融合。我们过去所搞的计划经济事实上就是
将两个层面延伸结合为一体了。这就是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主要就
是我们大量见到的作为独立利益意志主体的企业,而宏观层面就是对整个社会
进行管理的政府。
计划手段在微观层面的企业1中的应用,涉及到企业的规模问题。一个企
业内部的调配方式都是计划的2。微观上计划与市场的分界点,就是企业的规
模。企业的潜在最优规模就是计划与市场调节效率相等的点决定的(科斯,
1937)。
计划手段在宏观上的应用,就表现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本身就是一个
统一意志体,它享有社会个体3以各种方式让渡给政府的各种权力利益。这样
政府就可在这一部分权力利益中采用计划手段调配社会资源。因为这种权利来
源于每一个社会个体,所以这种计划手段也必然施于每一个社会个体4。政府
采用计划手段的效率取决于政府的能力,而这最终又与生产力的水平有直接关
系。社会个体赋予政府权利的大小,民主社会中应该与政府行使权利的效率相
关。
市场手段是以价格为信号,通过供求各方(不同的意志统一体)自由、平
等地竞争、谈判、交易而实现各自利益,完成资源配置的方法。市场手段应用
的前提是必须存在不同的利益意志行为主体。它反映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
系。
市场手段和计划手段都应属于生产方式的范畴,它们的效率都与社会生产
力的水平成紧密的正相关关系。
市场手段囿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整个市场供求认识
的失真,从而造成个人、企业以至于整个社会的资源浪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就是典型。
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这是由生产本身的特点和市场经济的特
点决定的。
‘严格说来应是利益意志统一体,因为现实中的企业很多也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手段。此时,
全业内部已经出现了不同的意志利益共同体。计划与市场有被灵活交替使用的趋势。
2这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的企业有点象一个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了,
下面我们将探讨这种关系。
3包括自然人和非自然人个体。
4多数情况下通过市场作用于社会个体,但特殊情况下也会以直接的行政命令作用于社会
个体.
27
市场经济下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的企业。企业通过市场上产品的价格来获取供求信息,调节自己的生产·而企
业要增加某种产品的生产,特别是通过新增生产能力来增加产品生产时,只有
等到产品形成供给,价格信号才能反映出来。这段时间往往比较长。这就是市
场经济下信息滞后的问题。由此市场上就会经常表现出某种产品生产能力虚假
的不足与最终的严重过剩。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周期以固定资本的更新为物质基
础就说明了这一点。而由于各种生产的相互关联,可能使这种过剩同步地表现
出来,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爆发经济危机。
这就是整个社会的无序性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我们也可以把它表
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接个社会缺乏统一计划、协调的矛盾或社会上相对独立的
单个利益主体分别占有、使用生产资料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是社会上相对独立的单个利益主体分别占
有、使用生产资料形成的一个原因。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地
方利益也是原因之一。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与经济危机的表现得出另一个结
论,即所有的经济危机都应是结构性经济危机。现存的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人们
的需求结构,而人们限于一定的条件,短期内又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去
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或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于是一方面庞大的
资金找不到出路,另一方面普通的产品找不到销路。由此引发结构性经济危机。
传统上我们都认为计划手段能够解决市场手段存在的不足。我们可以对整
个社会的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使用,社会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我们就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没有浪费,没有后退。这就是我们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原因之一。
但这里忽略了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社会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怎样有效地向
各生产单位传达生产指令?又怎样保证每个生产要素发挥最大效用?
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表面上解决了经济危机问题1,但又带来了更大的
1就象隐性失业一样,计划经济下经济危机可能并未消除。而是成了瞎性的.或者说计划
经济下经济危机仅仅表现为产品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28
问题:社会生产力发展严重的动力不足。
计划手段同样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程度不同的各种信
息失真或失效,而浪费大量社会资源1,迟滞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作为配置资源的不同方式,它们的关系也许象数学里
的集合和它的补集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2,而且在一定的条
件下还相互转化、替代。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就是将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科斯(1937)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实质上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最
基本的方式:计划和交易之间的相互替代。而替代的程度则受一定的客观规律
制约。
首先在全社会范围内使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机制,然后在宏观和微观
两个层面上加强计划调节的成份。
宏观层面上就是靠国家的宏观计划调控,这又有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将
资金引向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如基础设旖建设等,或者是引向有利于生产
力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通过资金转移的方式,如提高工资等,将富
余资金转移给普通消费者,增强他们的购买力来缓解经济危机。其中第一个方
法要优于第二个方法,因为第一个方法是真正地解决矛盾,而第二个是缓解矛
盾,矛盾会进一步积累,导致将来更大的爆发。
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要比货币政策应用起来有效。财政政策应用适
当,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从而缓解结构矛盾。而货币政策则缺乏此功能,只
会延缓矛盾的爆发,使矛盾积累,使将来问题更严重。
微观层面上就是增强单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信息
技术的进步:由于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更多的生产经营技术的使用,单个
企业对整个社会供求信息的把握会越来越准确,从而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使
经济危机越来越缓和。
1包括缺乏劳动积极性的劳动力资源。
2计划与市场相互补充的观点是兰格和凯恩斯理论的重要内核.
29
这两方面的措旌会逐步使经济危机得到有效控制。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和经济周期表现出的新特点,就是上述两方面措施应用的结果。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如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不到良好的宏观调控也会
发生经济危机。
计划手段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上相互靠近,最终也许就会达至有效率
的计划经济。但是,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不但现在不可行,将来可能也不会
成为现实。我们下面的分析会得出这一结论。社会最终的生产方式,既不能称
为计划,也不能称为市场,而是一种由分散的需求决定的分散的即时的生产方
式。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必将消失,松散的即时的联合体与个体工作者普遍化。
人们通过发达迅捷的交通、通讯网络与整个世界相联系,获知世界的缺憾,从
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弥补这些缺憾。人们的需求结构已经改变,精神的创造性
的需求成为人们的第一需求。这可能就是马克思的“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的表现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为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这时价格已经消失,
—l为物质已不稀缺。没有了价格,当然市场也就不存在了。生产资料全社会公
有制已自然实现,人们可以各取所需。这时国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西方现在出现的批量客户化生产和敏捷制造方式,硅谷的“准备、射击、
瞄准”生产经营模式以及无人工厂1的设想也许就是这种生产方式的萌芽。
而在此之前的社会生产方式只能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这是由每
一个微观经济主体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决定的。
根据交易费用理论,市场运行和企业内部的计划对生产的组织都是需要费
用的。这种费用的大小我认为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随着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A4f]的科学文化技术和思想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这两
者的共同作用就会使市场(包含了在其中自由运行的企业计划)和计划(完全
用计划来配置这些资源)在配置同样资源情况下的费用不断降低。但两者的发
展曲线是不一样的,它们的起始点也不一样。作为市场的费用,它的初始成本
比较低,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它的下降速度也比较慢,其趋势最终趋于
零。而作为计划,它配置同样资源的初始费用相当高,而它的下降则相对来说
比较快,并在某一点与市场费用线相交,然后继续下降,最终也是无限趋于零。
两条线的交点处表示市场和计划调配同样规模资源的边际费用相等,在这点之
前,企业平均规模要小于曲线所代表的规模才是经济的,而越过该点后,企业
平均规模要大于曲线所代表的规模才是经济的。我们可以通过图像来看它们之
间的关系。首先看图一,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调配资源的数量与调配成本
之间的关系。由市场(包含了在其中运行的企业)调节的成本(包括市场中的企
业内部计划调配的成本)线应该是一条过原点斜率为正的直线1。这表示随调
节资源数量的增加,市场调节成本呈正比例增加。由计划调节的成本线应该是
一条过原点斜率为正,并且斜率逐渐增加的曲线,因为每增加单位资源,所需
要的协调成本会呈几何级数递增2。这样计划成本线就会弯向成本轴的方向。
计划调节成本线与市场调节成本线肯定会交于一点E,这一点所表示的规模就
是在此生产力水平下平均(或者说是对于特定的企业经营者)的最优企业规模。
我们再来看图二,一定规模的资源分别在计划和市场调配下其调配成本与生产
力水平的关系。根据上面我们的分析,我们可以大体地给出这两条成本线。如
果图一所假定的生产力水平与A点的生产力水平是一致的,则A点与E点的
规模应是相同的。根据图一、二,我们可以得到图三:生产力水平一成本平
面坐标图中一系列不同规模资源的调配成本曲线。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给计划和市场一个结论:计划是有意识或自觉地调
节意志统一体内部利益关系和调配统一体内部资源的手段,市场是以自由竞
争、谈判、交易的方式调节不同意志统一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调配统一体之
1或者是~条过原点斜率为正.但斜率可能会逐渐减小,直至趋于零的曲线。我们把它看
成直线并不影响对问题的分析。
2这正如一个领导所处理关系的数量随其管理下级个数的增加星几何级数增加一样。
3l
间资源配置的手段。它们调配的效率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而在整
个社会上它们的结合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生产的调节方式)也主要由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决定。这样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很长肘期内,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调
节资源配置的框架式的、基本的手段是市场。采用市场意味着(或者说因为)
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很多人们不能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人的被动性。随着生产
力的提高,这种不确定会逐步减少。而计划的采用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社会的
把握、控制,人的主动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把
握、控制越来越强,计划的采用必然越来越多。这完全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





规模
规模增大


图二
图三
市场
计划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水平
平t而不是人为随意决定的。但正如图32二所描绘的,生产力高度发达之时,整
个社会由于获得信息的极大方便,市场调配资源的成本就会趋于零,这时也许
就不需要全社会整体统一的计划了,人们都能够很容易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
么。人们创造性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从中获得精神上极大的满足,同时可以从
社会获得任何自己想要的。这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了。共
产主义的实现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五、企业规模决定
对于企业规模的决定问题,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已经有比较详尽
的分析,并且得出了结论:“企业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
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
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依照我们修正了的企业的性质或定义,我想这段表述应改为:“企业内部
边际成本随配置生产要素规模的递增而递增,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
部额外配置同样资源的成本等于通过公共市场配置同样资源的成本或在另一
个企业中额外配置同样资源的成本为止。”
这是企业规模扩张的一个临界点。我们从第四部分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一
点。但我想这仅是决定企业规模的表象性原因,而决定这个规模的真正的或者
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从第四部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是生产力。这才是决
定企业潜在最优规模的最终因素。
科斯写到:“倾向于使生产要素结合得更紧和分布空间更小的创新,将导
致企业规模的扩大。倾向于降低空间组织成本的电话和电报的技术(在此还应
加上计算机网络通讯。作者加)等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一切有助于提高
管理技术的变革都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事实上所有这些都表明了生产力
的发展与进步导致企业潜在规模的扩大。
作为一种外在环境,事实上物的因素,即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发展水平,
对各个企业是相似的,另外再加上社会提供的平均的劳动力素质水平,应该说
这些决定了所有企业在一定时点的平均潜在规模,我用“绝对规模”来表述之,
也就是一般企业在一般的经营水平下在此条件下都应该能达到的水平a而企业
家能力相对来说则是十分稀缺或者说是特别的。在一定的物的因素下,人1的
因素特别是企业家因素决定了企业可以达到的实际潜在规模。我用“相对规模”
来表达之。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和一定的劳动力素质水平下,企业
发展的潜在最优规模决定于领导这个企业、代表企业意志的企业家。企业家自
身协调组织指挥能力的大小,是决定企业规模的直接决定因素。这也就是我们
为什么呼唤企业家,视企业家为精英,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企业家最受重视,
薪金最高的原因吧。这应该是比较符合现实的。
未来的企业规模应该是往两极发展的,一极是越来越大,一极是越来越小。
这都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同时这又与生产的产品及其劳动的不同性
质有关。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的企业,其规模会趋于越来越大,生产力水平也
为其大规模的生产提供了可能。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代替了
人的程序性劳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外协零部件越来越多。所以,大企业
也会出现空心化现象,即企业生产规模可能越来越大,而员工却越来越少的现
象。而以多样性、个性化为竞争优势的企业,则其规模可能会越来越小。而越
来越先进的办公手段,特别是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其迅速了解市场提供了
可能。
六、国有企业改革
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所有者缺位,无人真正为
企业的生产经营负责;二是分配上表面严重的平均主义及其掩盖下实际收入的
严重差别导致普遍的轻生产、重权力争斗2。
从现在到来来资本处于稀缺状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解决资本的稀缺是
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保证资本的安
1这里的人当然包括为企业提供各种要素的各种人,包括普通劳动者。普通劳动者在企业
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其权益会越来越受重视。
2张维迎(2000)认为鼠有企业内的权力斗争与产权安捧模式直接相关。
34
全,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资本本身的增值、扩张能力。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
必须资本的所有者到位。只有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才会与资本的利益休戚相关,
才会切实关心、尽力促进资本的安全与成长。
所谓资本所有者到位,是指资本所有者能够有效率地行使自己对资本的权
力,担负起对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享有资本经营的利益。
而我们过去的全民所有,只能通过层层的委托——代理关系来行使自己的
资本所有权,造成了行使自己所有权的高额成本,从而造成实际上的资本所有
者缺位问题。而我们过去的观念认为只有资本的所有者才是企业的所有者,所
以造成企业实际的所有者缺位,真正的所有者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没有主人的感
觉。
层层的委托一代理关系需要高额的成本。同时,我们过去的全民所有,
就是全民平均对全社会资本的所有,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绝对平均主义。这严重
限制了资本增值、扩张的积极性。资本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力量。力量只有在对
比中才会表现出来。~个人不论怎样努力,他所拥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别人大;
而他不论如何不努力,他所拥有的力量都不会比别人小。那他只有选择不努力。
所以,我们要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要实现有人切实对企业生产经营负
责,必须改变我们过去的资本全民所有的形式,转变过去只有资本所有者是企
业所有者的观念。
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中的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制,首先是与全社会都实行
计划经济,用计划手段,摒除市场手段的生产调控模式相连。
运用计划手段调配资源的前提是所有资源的调配权被一个权力主体行使。
企业是这样,所以企业内部实行计划调配;国家要实行宏观上的计划调控,国
家就必须拥有国民让渡给它的调配权。企业是企业各要素提供者共有或公有
的,而国家是全体国民共有或公有的。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看成一种形式的公有。
计划与公有是必然联系的,这里也许应该讲是与统一意志力的范围相联系的。
公有的意思应该理解为共同使用生产资料,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市场则与个
1事实上人类所谓的公有制永远只能是一种个体拥有的生产要素的联合统一使用.因为作
35
体所有必然联系。它是处理不同利益、意志体之间关系的工具。
根据第四部分的论述,既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计划不可能完全取代市场,
则实行整个社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没有必要和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
是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1。
实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的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制的另一方面原因与防
止贫富分化、追求社会公平、消灭剥削有关。
贫富分化是与分配制度直接相关的。这里的分配是指入与人之间对生产结
果的分配2。
贫富分化指的是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个人或集团之间收入上严重的不平均。
这主要是一个度的衡量。这里的收入应该有两种:一是名义上的收入,即全部
货币收入;二是实际收入,即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各种或明或暗的实物补
贴。~个社会中,人们合法的收入来源一般主要有两个,一是劳动收入,二是
资本利得。
实行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制,按劳分配的模式,人们取得合法收入的途径
主要就是劳动收入。这样一方面消除了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另一方面也防止
了由于大量资本掌握在个人手中,而产生严重的贫富分化。
但由于人们劳动能力、付出劳动量的差别,人们的收入也应有所差别,特
别是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间收入应该有所差别。而且这个差别不能仅是象征
性的,必须按照它们的实际贡献适当加大收入差别,否则就不利于调动复杂劳
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科技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们付出同样的劳动时间,同样都是人的劳动,它们的
差别不可能很大,所以反对收入差别太大。
同样都是人的劳动,但劳动与劳动之间可能就有质的不同。
为在生产中越来越重要的要素——人的劳动力,永远是属于个人所有的。否则,人类世
代所争的自由意义何在呢?
1整个社会范围内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上是可能的,但这必须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
富,已经消除了物质财富的稀缺性,人们没有必要自己拥有生产资料的时候。
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也是生产与分配的结果。
36
同样一个企业,一个厂长使它陷于倒闭,换了一个厂长,却使它蓬勃发展。
同样都是技术人员,面对同一出了问题的设备,有的一个星期忙得晕头转
向,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有的过去一听就能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由量变到质变规律说明,事物经过不断的量的积累,就
可能发生质变。质变前与质变后差别有多大呢?
那么对于两个不同的厂长,两个不同的技术人员,他们的收入差别应该有
多大呢?
在人们的劳动能力差别比较大的情况下,实行按劳分配,人们的收入差别
也应该适当拉大。否则,就会造成劳动能力弱、付出劳动少的人对劳动能力强、
付出劳动多的人的剥削,从而造成无人有心生产,人人皆想投机取巧的局面。
但是由于平均主义思想的作怪,又由于劳动的质量与数量很难直接衡量,
缺乏为劳动力定价的劳动力市场。所以我们过去的按劳分配就变成了按职务、
级别分配。同一职务、级别的在全社会都是同样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忽视了人
与入之间能力的差异,形成严重的平均主义,挫伤了人们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不同职务、级别的人们之间名义的货币收入差别不是很大,但实际收入差别却
很大。高级首长的车、房、服务人员,一般百姓是难望项背的。所以我们这里
还有一个如何界定贫富分化、贫富分化的质与量的问题。有一篇文章曾经论述
过这一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不同职务、级别之间人们实际收入的巨大差异,而人们职务、级别晋
升的主观随意性又比较大,由于同一职务、级别人们之间分配的严重平均主义,
于是造成很多人忙于“人事”,“勾心斗角”,忽视生产活动,甚至造成严重内
耗,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普遍的共同贫穷。
在生产力尚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真正的按劳分配必然要求多种所有制形
式并存,也就必然要求其它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也就是说,纯粹的按劳分配,
排除活劳动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可
能存在。
因为人们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都收入都用来即期消费。社会也不会允许这样
做。
37
所以在生产力发展尚不成熟之时,强制实行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制是不符
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的。
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计划与市场合理分工,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对生
产结果进行分配的情况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人的要素在生产中的
地位越来越高,随着人们普遍的劳动能力的增强,资本就会逐步降低它参与生
产成果分配的份额,共同富裕就能够实现,贫富分化、剥削现象也就逐步消逝。
国家可以采取各种有效的二次分配形式,对贫富差异的程度,事实上应该
是对个人消费的差异程度进行适当调节。
因此,工人阶级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劳动力在生产中处于一
种支配地位的时候,才可能彻底改变自己不利的分配地位。在此之前,工人阶
级只有靠团结的力量,争取自己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有限的改善,而不可能实
现根本地位的转变。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的直接推论。同时,工人阶级还
应尽可能地多掌握现代生产力,尽可能地提高自己劳动的价值,由此才能改善
自己的地位,改善自己的生活,同时推动社会的尽快进步,促进整个工人阶级
地位的改变。
另外,我们只要掌握着政权,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就不一定要通过国家直
接占有资本的方式。而政府的经济基础在税收,不应依靠国有经济的利润1。
人民直接所有,即个人所有的方式,是实现资本保值、增值最有效的方式。
而单个资本一定规模的联合共同使用,又顺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所以实行作为财富、力量象征的虚拟资本的人民个人直接所有,资本实际
的占有、使用上一定规模的联合所有是全民所有制形式的改革方向。
这种所有制形式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有很多。如股份制、合作制,甚至一
定范围内的“国营”企事业都属于这种所有制形式。只不过它们的经营目的不
一样。
1在此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一定要尽量以法律形式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减少政府与
企业之间关系的随意性,坚决杜绝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随意干涉和吃、拿、卡、要,
杜绝对企业的随意乱收费。~定要从法律,到观念,到行动,建立起政府与企业的平等
民事行为主体的关系。
38
对于竞争性行业,可以实行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而对于公益性行业如
城市供水等,可以实行一定地区范围的“国营”形式。
根据我们前面在企业治理结构部分提出的风险承担理论,对于非竞争性的
公益行业,不论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方式,必须保证受益人对经营者的监督、选
择权。
我们现在的公益行业经营者的选择权在其所属的上级行政部门,而其民主
评议监督权实际上贝U往往在其领导下的内部的员工。这种方式是不利于广大受
益人利益的。
对于竞争性行业企业,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中、小型,特别是小型企业
绝大部分已经实现民营、民有化,而对于国有大、中型特别是大型企业,由于
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由于其庞大的资产,实行民有、民营化还没有找到切
实可行的方式。
根据我们在企业治理结构部分的论述,我们不妨在国有企业中先实行企业
股份化,劳动力要素作价入股的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赎买国有股份,
职工优先购股,实现国有企业民有化自可方案。
大体的思路是,首先确定资本要素与劳动力要素在股本总额中的比例。对
于劳动力要素,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其在股本总额中的比例应控制在
20%--40%之间。太少,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太多,则对资本积累不利。
在这个范围内的具体比例,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职工协商决定。
通过对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确定国有总资产。在此需强调的一点是,要
充分注意国有无形资产的价值。以此国有总资产,作为资本要素的股本。对于
这一部分股份,可以考虑通过无偿转让一部分的方式补偿老职工过去的劳动。
补偿方式可以参考我们住房改革中对职工的补偿办法来制定。但这一部分比例
不宣太高,最好不要超过国有资本总股本的20%。
对于劳动力要素股本在职工内部的分配,应严格按岗位、按职工现时对企
业的贡献分配,而且它应随岗位、贡献的变动经常变动。
对于补偿老职工后剩余的国有股份,应在未来一定时间内,逐步通过职工
劳动力股份的分红所得购买、职工优先认购、公开向社会发行等方式.实现国
有股份民有化。
根据风险承担理论,因为国有资本所有者的缺位,国有资本即使在未退出
企业之前,它也应尽量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尽量将对企业经营者的选择、
监督权赋予劳动力要素和其它民有资本。
出售国有股份所得要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
发展等公益行业。
另外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切实维护职工利益,要循序渐进,维护社会安定。
推动我们改革顺利快速进行的另外一个重要措施是国家应尽快以宪法形
式确定民有财产的合法性。
与国有企业改革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尽快完
善。
现在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离真正的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离规范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
在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我们在这儿不准备讨论,但对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
调控,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我想政府应该遵循基本的原则是:政府应重在
环境、制度建设1;政府与企业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政府的调节首先是间接的、
非强制性的:政府不应首先作为一个先知先觉者来调控经济运行,而应作为一
个引导者,通过间接对利益的调整来调控经济。政府的眼界可能并不如一些大
企业甚至一般企业的眼界宽阔、长远,但对于如因外部性、投资回收期太长等
企业不愿做的事情,可通过政府对利益的调整来实现。很多国家通过减免税、
政府采购来进行调控。
全民所有应是全民有产,有自己可支配的财产,而非全民无产,把财产权
都交由政府行使,自己成了受雇阶级,失去许多自由。资本主义在不断发展中
否定自己,是通过使全民有产来实现的。这也许就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
‘.考天在‘公司治理、国企改革与制度建设>(1998)一文中论述了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健
全的法律制度对图企改革的重要意义。刘芍佳、李翼在‘超产权论与企业绩效,(1998)
中论述了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的方式,这也许就叫“重建个人所有制”。
事实上资本主义有公有,社会主义有私有,这本身都是发展生产力,改进
人民福祉的手段。这里的公有与私有主要指对生产资料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目
的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存在的一系列矛盾。我们可否重新定义一下两个主义。
对应于资本主导时代,旨在维护资本乖j益的,称资本主义。对应于劳动力主导
时代,旨在维护整个社会全体成员正当利益的,称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演变应该是一种和平演变。
41
参考文献:
10、
18、
19、
阿尔钦、德姆塞茨,1972(1994):。生产、信息费用和经济组织”,中译本,‘爨j
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
民出版社。
奥利弗.威廉姆森,1971(1996),“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失灵的考察”·中
译本,‘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
民出版社。
陈国权,1998:《制造业先进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陈惠雄,1999:《人本经济学原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陈凌,1998:“信息特征、交易成本和家族式组织”,《经济研究>第7期。
大卫·P·艾勒曼,1998:《民主的公司制》,中译本,新华出版社。
E·麦克纳、N·比奇,1998:《人力资源管理>,中信出版社。
范恒山,2000:‘所有制改革:理论与方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方竹兰,1997:“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
士商榷”,‘经济研究》第6期。
高放,1994:‘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修订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
版。
郭元哺,1997:“论政企分开与政资分开”,《经济研究》第2期。
洪智敏,1998:“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经济研究》第6期。
黄少安,1995:‘产权经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杜。
黄少安,1996a:“企业产权论”,《学术月刊)第7期。
黄少安,1996b:“交易费用理论的主要缺陷分析”。‘学习与探索’第5、6期。
黄少安,1997a:“创建以合作为主线的新经济学”,‘江海学刊》第5期。
黄少安.1997b:“关于产权理论与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第6
期。
黄少安,1997c:“关于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外企业家)第12期。
黄少安、魏建,1999a:“从人权角度思考产权制度改革”,‘经济学家'第2期。
42
3
4
5
6
7
8
9

2
3
4
5
6
7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l、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黄少安,1999b:“‘现代产权经济学几个基本问题研究”,‘学术月刊》第9期。
简新华,1998:一‘委托代理风险与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研究)第9期。
理壹德·-·奥利弗,1999:《未来经济状态',中译本,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连清、许文建、薛维君,1993:《现代公有制模式选择》,中国商业出版社。
林采宜、陈彦修,2000:“信息文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情况》第lO
期。
刘剑波、黄田强,2000t“网络经济中的企业组织规模”,(世界经济情况》第lo
期。
刘俊海,1999:《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出版社。
刘芍佳、李骥,1998;“超产权论与企业绩效”,《经济研究》第8期。
陆维杰,1998:“企业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经济研究》第5期。
罗纳德·科斯,1937(1994):“企业的性质”,(中译本),‘论生产的制度结构》,
上海兰联书店。
马家驹、蔺予荣,1985:《‘资本论)学习与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马连福,2000;“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胡探”,‘南开经济研究》第2期。
马克思、恩格斯,19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3、23、31、46卷,人民
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2、3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2、3卷,人民出版社。
秦裕,1993:《新个体主义伦理观——爱因·兰德文选》,上海三联书店。
芮明杰,1997:《民主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
斯蒂芬·赫曾伯格、约翰·艾利克、霍华德·瓦尔,[999:“为了新经济的新政”,
中译本,‘经济资料译丛》第4期。
T·w·舒尔茨,1968(1994):“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中译本,‘财
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
民出版社。
王斌,2000=‘企业职工持股制度国际比较',经济管理出版社。
王晋斌、李振仲,1998:。内部职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经济研究’第5期。
43

k

’J
47、
48、
49、
50、
5l、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l、
王珏,1998:‘论现代公有制——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讨’,济南出版社。
王天雨,1997;“劳动力产权研究”,‘学术研究)第12期。
王询.1998:“论企业与市场间的不同形态”,‘经济研究)第7期。
汪勇、王晓云,2000:“网络组织:21世纪的组织结构模式。,‘世界经济情况》
第lO期。
翁君弈,1999,‘企业组织资本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1997:‘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
务印书馆。
阎文学,2000:。钟朋荣谈中国企业为谁而办?(一)企业产权归谁所有,怎么
有?”,‘市场经济导报》第5期。
杨瑞龙、周业安,1997:“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
含义——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经济研究》第1期。
杨瑞龙、周业安,1998:“交易费用与企业所有权分配合约的选择”。‘经济研究)
第9期。
杨晓雄,2000:“技术、市场与企业所有权安捧”,‘经济研究'第2期。
余晖,2000:“信息、信息技术与‘新经济’效率”,‘世界经济情况》第10期。
约翰·康芒斯,1962:‘制度经济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张军,1994:‘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克难,1998:“对一种古典企业理论框架的现代阐释——兼评张维迎等人的一
些观点”,‘学术月刊》第5期。
张彤玉,1999:‘社会资本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张完定、李垣,1998:“企业家职能、角色及条件的探讨”,《经济研究》第8期。
张维迎,1995:‘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维迎,1996:“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第9期。
7
张维迎,1998:。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经
济研究'第7期。
张维迎,1999:‘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维迎,2000:“产权安排与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经济研究'第6期。


≤;




、f
t
62、张五常,1983(1996):“企业的契约性质”,中译本,‘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一
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63、郑红亮,1998;“公司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研究》第10期.
64、周叔莲,2000:“非公有制经济是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经
济研究'第4期。
65、朱天,1998:“公司治理、国企改革与制度建设”,‘经济研究)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