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5162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与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以广西平果县为例

广西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与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县为例
姓名:邹爱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邱耕田
2000.5.1
摘要g 3《3833
展是世界范I同内欠发达地区所I}|i临的共同问题。无论是学界、政府
官员或社会工作者均对此倾}1:了极大的精力。他们或从宏观理论、或从微
、/
观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找寻解决方案、措施。丫
、^

1中国西部地区的不发达是-一个既存的现实。为此.中央政府通过各种
L一
手段来丌发这一落后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

此,7在今天这个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在欠发达地区植入国有大型企业,能

否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引致该地区社会萨向变迁?是个值得思考和实践
L, y
的谭题。准相关前人理论的导引下,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国有大

型企业和所在社区为分析单元,通过构建企业社会力这一概念,提出相应
理论假设,建塑企业社会力数学模型.探究企业社会力特性及力场效应。
\。∥
Y然后,对广西平果县进行个案研究≯研究发现,平累钔业公司已成为平果
\ 。
县发展的增长极和引致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成效是屁著的。同时提出,
按照社会分工的原则,有效地把企业与社区整合在‘起,形成良性互动,
就不仅能提高企业自身的发展力,而且能提升其社会力,增加社会总福利。
这也为当前国企改革和西部大丌发提供了一种操作思路。
关仨硼I欠芨达地区幽伺大型位业社会父址社会刀
平果县平果铝K
战&、勺毫南_|:;j.他谳{硼跑I毫砒粤,
每一.事二幸每五嘶弘。伤荔o.毒‘辛抑l伯南
一".砩姥。鼍胬{13l友迭忙斜
嘞,矛予牟字寻坼’。溉丝娩磊.窟{j:『寻:·旧’
Abstract
Development is a comlnon problem confronted by all underdeveloped
areas world—wide.The scholars,the governmental officials and the
sociologists have put great efforts into this subject.Aiming at finding
solutions and measures,they have made analysis and probed from
macro—theory or micro·operation.
Underdevelopment iS an existing fact in western China.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adopted various measures to exploit these
areas.This has achieved some successes but the result iS far beyond
satisfaction.NOW in the new historical era.Can Wbstern C:hina be
industrialized and changed forward direction by establishing large—
scale state.owned enterprises?It iS a problem worthwhile thinking
over and practicing.Led by some relevant predecessors’theories,
starting from the views of economic sociology,taking the large-scal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s the analytic units and coining the concept
of“the social power of enterprises”.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hypothesis,establishes the mathematics mode of
the social power of enterprises and prob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the social power.Then.the thesis makes a specific study of
Guangxi’S Pingguo country.The study shows that Pingguo Aluminum
Manufacturer has become the leading force in lo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transition.The result iS remarkable.Meanwhile.the thesis also
points out that integrating the enterprise and the community
effectively and forming sound interdqnamecs on the basis of social
division of Iabor.As a result.it will not only b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themselves.but also enhance its social
power and increase the general social welfare.The suggestion also
provides a new operative method for the reforill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Western China as well.
KEY’WORDS:underdeveloped areas。the large-scale state—
owned enterprises,social transition,the social power,Pingguo county,
the Pingguo Alum inum Manti facturer.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与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中国西部地区的不发达是一个既存的现实。陕西、甘肃、宁夏、青
海、新疆、内蒙、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等11个省区的3亿多
居民在中国70%的国土面积上只生产了占全国17.21%的工农业总产值。
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7.85%,是东部人均水平的
38.92%。在这一地区生活的人口中,有1/5的人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线之
下,占全国贫困线以下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郭凡生等,1998)。尽管人
们有各种脱贫致富、发展西部的良策。但重要的途径仍然离不开工业化,
换言之工业化是西部发展的根本途径。那么如何实现西部的工业化呢?
1949年以来,中央政府凭借国家的力量在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植入上
千家直属中央的大中型企业(邹蓝,1992),其目的之一就是推动当地的
工业化,而实际的结果是“墙内飞机导弹,墙外刀耕火种”。大中型企业
与地方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融合程度低,未与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形
成良性互动关系.双方难以相互渗透与协同.也缺乏相互介入的机会和
条件,至今仍是“两张皮”。不仅没有为地方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益处,反
而导致了一个个企业孤岛的形成。
国家等外部力量推动不了当地的工业化,是否当地就可以自发地长
出工业化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当地的经济基础薄弱。
西部广大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总体上仍停留在前工业化的自然经济状态
之中。人们主要依靠自己的体力劳动,从自然界提取初级资源而维持生
存,农村除技术原始和手工操作的小型作坊外,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粗放简单的生产方式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阻滞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
与之伴生的社会进步。显然,在这样的基础上与条件下,不可能自发地
蕴酿出现代工业,因为粗放的农牧业不能为发展现代工业所需的大量资
金提供必要的原始积累,极其落后的乡村教育,也不能为工业化大生产
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自我满足的自然经济甚至缺乏发展现代
I
广西大学硕1二学位论文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与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工业的任何内在驱动。费孝通先生将之概括为缺乏工业的“根”。
一个是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孤岛,一个是缺乏工业之根的落后农村,
穗者又共居一地,处在同样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之中。能让这种地缘关系
变成一条有机的纽带而使二者成为血脉相连的一体吗?改革能否为这种
设想的实现提供历史的机遇昵?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等原因,今天的国有企业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大社区”,承担着很多不属于自己且又效益低下的社会功能,违背了专
业化和社会分工的原则,使社会整体福利遭受损失,制约社会进步。在
国企改革备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今天,无论是政府官员、社会贤达、专
业人士抑或老百姓,都为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他们指涉企业内
部各方面的改革,或者通过对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的分析,提出对策,
以期增强活力,摆脱困境。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企业对社会的反作用力,
应通过开放“工业孤岛”,来找寻国企改革的新路径。
故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
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分析其在该地区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并力图构筑
一个全新的概念“企业社会力”。也就是说,本文试图从经济社会学的角
度,对企业社会力进行分析考究,一方面期望有一个新的尝试,另一方
面也对上述的问题寻找答案,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一种新思路,为当
前西部大开发提供参考指导框架。
广两人学硕I:学位论文周有人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第二章文献回顾
第一节相关理论和前人的研究
任何研究都不可能是在没有I;{『人知识积累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
一项有意义的研究也不可能完全是前人研究的重复。为了恰当地把握本
研究的主题,借鉴已有的知识成果,这罩有必要对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
作一较为系统的回顾。与本研究相关的论题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涉
及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工业化;第二类是关于增长极理论:第三类涵盖
社会变迁范式。
一、欠发达地区的发晨与工业化
发展是世界范围内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不仅欠发达国家
每年都有大量的文献讨论发展及其对策问题,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
从1986年开始每年也都有关于发展的内容,其中1986年和1990年两年
的发展报告均以贫困为主题(世界银行,1990)。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是
欠发达国家;在中国大陆,相对于东南沿海而言,西部地区是欠发达地
区。这双重层次的欠发达问题在改革丌放政策实施以后引起了人们的普
遍关注,与这一问题有关的文献也大量出现。总之,这些文献大致可分
为宏观理论与战略研究和微观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以中国作为整体的研究对象,可以追溯到韦伯(W·Weber)。在讨论
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源泉时,他论证了在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意
识形态对现代化的阻碍,他认为中国的儒教与西方的新教相比带有较明
显的世俗、理性主义和主智主义特征,特别是这种特征与既存政治体系
的结合导致了对既存社会结构的维护并反对变迁,进而阻碍了现代工业
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此外,国外文献中重要的还有罗兹曼对中国现代
化的研究,世界银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研究和珀金斯对中国现代经济与
现代化的研究。而国人对这一问题的战略性研究,首推费孝通教授早年
]
广西人学颂I二学位论文国有人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的《江村经济》和张培刚教授的《农业与工业化》。
无论人们从何种角度来讨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都离不开一个
重要的主题那就是工业化。
人们通常所说的工业化是指着重发展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表示经
济发展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力资源绝对和相对地从农业活动转向工业。并
把工业化概括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孳过程,其中既有机器劳动对手工劳
动的替代、农业的机械化与现代化以及农业人口的比重减轻,还包括由
此所引起的生产组织、经济结构、社会制度、人们生活观念和文化素质
的变化(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现和反映》,商务印书馆1981年
版)。不难看出,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人口向工业产业的转移,社会
结构发生变化。
就整个工业化进程而吉‘,中国西部的工业化是在区内自然经济占统
治地位,工业化要素缺乏的条件下,主要依赖区内单一的资源要素和区
外经济资源(资金、技术、熟练劳动力)的转入而形成的,由此形成了
主要以城市为载体的西部现代工业与以广大农村为载体的传统农业所构
成的总体二元结构和在这一二元结构内部以中央投资发展的现代工业与
地方投资兴办的地方工业在城市并存、传统落后的原始农业与以乡镇工
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在农村中并存的第二层二元结构。因此,发展西部
的工业必须考虑这一现实,在发展城乡加工业的基础上构造一种推动这
一双层二元结构转化的力量,即中央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通过
产业技术和产品技术升级开发深度加工产品,地方工业和农村工业在西
部产业分工中着手于中央企业的联系发展与之相衔接的各种加工部门,
发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经济联合。从而形成西部工业发展的联
动效应(张炜等,199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费孝通教授在多次对内蒙、甘肃等西部地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主
张立足于每一个地区资源特点和每个民族的传统,发挥并利用这种特点
与传统。进行资会积累,进而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从
全国一盘棋的大思路出发,费孝通教授还提出了“以东支西,以西资东,
4
广西大学颟十学位论文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杜会变迁研究
互惠互补,共同繁荣”的发展思路。
邹蓝等主张(1992),在制定制度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基础上,通过全
方位的开放,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基础设旖的建设,从而为工业发
展提供条件。
概而言之,关于欠发展地区发展与工业化的大多数研究呈现出宏观
与微观、理论与经验、战略与操作的两极化趋向。在这些研究者看来,
西部的发展只要能打破区域上的二元格局就可以获得突破。对这一格局
的突破有两种最基本的观点。一种认为,因为这种格局主要是政策因素
造成的,因此他们主张国家的宏观政策要向西部倾斜,也就是说西部的
发展要靠外力的推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这一格局的突破要从人们的
思想观念上入手,教育人们转变思想观念进而自发地向工业化迈进。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Growth Pol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
瓦·佩鲁于50年代提出的,当时他是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观点,指
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F发生的。并
指出增长极就是一组在经济中能产生动态增长的产业,彼此之间围绕推
进型产业,通过投入产业关系密切关联,这个产业和它相互依赖的部门
比其它经济部门增长快,因为它有离外溢效应以及对其它部门的乘数效
应。
佩鲁的增长极概念提出后。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由于佩鲁
的增长极所关心的是增长极的结构特点,尤其是产业间的关联效应,而
忽视了增长的空间方面,成为其增长极理论的最大缺陷。针对这一缺陷,
许多学者为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转换到地理空间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其
中.法国另一著名经济学家布德维尔(Boadeville)首先将这一概念转
化为地理空间上的增长极,从而为增长极理论在政策上的应用向前推进
了一步。
布德维尔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并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
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
t
£堕叁兰堡!!兰竺堡苎竖塑叁型垒些塑壁垒!!签丝些些坚兰!j垒茎堑竺!!
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此概念更为广泛的观点是将其起始的最
为密切联系的产业在地理上聚集,这导致直接的政策应用,即经济活动
的空间集聚比分散更有效更有益于经济增长。
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Myrdal)在1957年发表的《经济理论与不发
达地区》一书中。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与其它落后地区间的关系,提出
了累积因果循环理论(theory of curnultire causatioR)。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一个地方或区域会对其它地方或区域产生“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和“扩散效应”(spread effeet)。回流效应是由于快速发展的
区域经济活动过程中有选择性的移民、资金和贸易活动都有利于这些较
富裕、进步的地区,从而对其它区域不利,加大了区域间的差异。扩散
效应与回流效应相反,它是指经济发展的中心对其它地区有一定的促进、
带动作用,围绕扩散的结点中心的整个区域因此能增加农业产出并引起
技术进步。缪达尔认为,回流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的,任何一个区域,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只要它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
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
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反之,如果不能突破起飞阶段,就会不断积累贫困。
因而,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会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
富,贫困地区越来越穷的现象。要缩小地区差异,难一可行的办法是加
强国家干预。
与缪达尔的观点不同,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Hirschman)从乐
观的角度来研究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他看来.增长极的
增长对周围区域有一系列真接的经济影响,有些有利,而有些不利。有
利的影响称为“涓流效应”(trickling effect),而不利的影响称为“极
化效效”(polari zed effect)。涓流效应主要是通过城市中心对周围腹
地的购买力或投资的增加两发生,通过向中心的人口移动,可以提高腹
地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极化效应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城市
中心的效率高的生产者可以通过竞争使腹地经济萎缩:部分原因是由于
£塑查兰塑兰堂丝坠兰璺壹查型垒些竺堡垒!!签垄垄些垦塾叁壅垦堡壅
选择性移民,从而使腹地的关键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以及更具有企业家精
神的青年人流入中心,从而降低了腹地人口素质。但是,他认为从长期
来看,地理上的泪流效应将足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因为增长的累积
性集中并不会无限地进行下去,一旦厂商的增长在国家领土的一部分生
根,它显然会产生一种力量来作用于领土的其它部分,这种趋势的不可
避免性部分是由于增长中的“极”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促使工业的
分散。在赫希曼看来.国家是一只新型的“看不见的手”,具有均衡机制
的作用。如果通过涓流效应与极化效应来表现市场机制使得后者暂时占
优势时,周密的经济政策将会起作用,并试图纠正这种情况。
60—70年代,增长极思想广泛流传,以此为理论基础的增长极战略广
泛用于各国区域规划工作实践中。发达国家推行增长极战略,主要是解
决控制大都市地区进一步集中和衰退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等方面的问
题。我国进行“一五”建设时期,在苏联的援助下,国家进行了以156
项为中心的工业基本建设,同时包括国内自行设计建设的(投资在1000
万元以上)694项限额以上的重点工程。这些项目,在后来的经济发展过
程中在对带动所在区域的发展上,都发挥了增长极的效能。进入80年代
以来,我国理论界回顾了建国以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历史过程,通过总
结经验教训,在探求区域开发的各种理论模式中,大都主张以培植增长
极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开发选择。
三、宏观社会变迁理论艳式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家用来标示社会产生变化的概念。那么,什么
叫社会变迁呢?不同的社会学家对此有不同的回答,穆尔认为社会变迁
系指社会结构里的重要改变。这种改变包括社会规范、价值体系、象征
指标、文化产物等方面的改变。斯宾塞则认为社会变迁应该“系指一个
结构罩之差异,这种差异是由该结构之外的因素所引起,并经历了一段
时间才产生的”。劳尔给社会变迁下的定义是“从个人至全球性人类生活
£堕查兰堡±堂丝堡兰璺壹查型垒些些垫垒!!签茎姿垫坚垫叁壅垦竺壅
罩各种层次上各种社会现象的改变。”兰迪斯则把社会变迁看作“一个社
会里社会关系之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蔡文辉:《拄会变迁》,第6页,
三民书局印行)从以上社会学家的表述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对社会变
迁所下定义各不相同,有的很狭窄,有的则较宽泛。概括起来蜕.社会
变迁是指以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系统罩的结构与功能的更
替过程,是以社会结构的变化为根本内容的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
(一)社会变迁的本质
社会变迁的本质就是社会结构的变迁。从社会学史上看,人们研究
社会结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秩序与变迁。孔德的“社会物理学”把
他的理论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秩
序一一与生物有机体相似的社会结构问题:社会动力学则重点研究社会
进步,所谓社会进步就是社会发展要经过若干阶段的直线运动。
(--)社会变迁的原因
社会变迁的原因,实际上也即是关于社会变迁的推动力问题,有内
因和外因以及主因和多因等学说。
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集中在任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作为这种矛盾冲突的体现者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及
其争夺利益与权力的斗争之上。在有阶级的社会里,阶级斗争是历史变
迁(或发展)的主要动力。“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
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0页)·
与马克思的社会学传统不同,结构一一功能主义代表人物塔尔科
特·帕森斯在1960年代初,发表了重要著作‘社会:进化和比较的观点'.
根据他的AGIL图式提出了一个进化性社会变迁模式。即社会进化是沿
着A—G—I—L的图式或方向运行的。在这里帕森斯实际上是认为社会变
迁具有一种一般的逻辑结构或过程,即经济系统(A)一政治系统(G)
一整体社群关系(指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控制系统,I)一社会化系统(包
广西大学硕J:学位论文国有夫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括教育、家庭等,L)。严格地说,帕森斯的上述变迁模型只适合于早发
内生型的工业化或现代化过程,而后发外生型的工业化过程则要复杂得
多。
对结构功能范式尤其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批评,集中在该范
式对冲突的理解上。在这种批评的基础上产生了与帕森斯针锋相对地强
调社会冲突而不是社会秩序的社会学冲突学派。对冲突论范式来说,关
键性的概念是“利益”和“权力”。归结起来,冲突论社会学范式实际上
是主张冲突在社会关系中具有普遍性,并且认为冲突对社会而言颇具创
新意义,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行为模式就在冲突中产生,而社会本身也
在冲突中发生持续的变迁。导致冲突的根源,就是社会资源的稀缺性。
社会互动论有许多不同的变式,但所有这些变式都有一个共同的观
念,即人类社会总是显示出流动、发展、创靳和变迁的特征。互动论的
创始人之一罗伯特·E·帕克认为,社会是人际互动的产物,人们总是在
不确定的情境中构想自己的行动,英至在确定的情境中也面临许多不确
定的行动选择。这种不确定性给个人的行动选择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从
而也给社会变迁提供了空间。准确地说,社会变迁的源泉就是不断被改
变和修正的社会互动过程。
结构交换论代表人物彼特·布劳指出,共享价值观和制度化两者之
间存在内在的矛盾。因为,在制度化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基本价值或理
想不能在现有制度中得到表达和实现。由于已经把这些价值观内化的人
无法从现行制度中得到相应报酬,他们将产生相对剥夺感,并会尝试寻
找新的制度以代替现行制度。这样,各种层次不同的共享价值观以及这
些价值观与现行制度之间的紧张与冲突。便构成了制度变革以及社会系
统变迁的动力源泉。
另外,新要素的产生和导入也会引起社会变迁。新要素的产生和导
入是社会变迁的直接动因。新要素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大的方面
看,新思想、新活动、新经验、新技术都可视为新要素,在实际生活中
9
£耍生堂堡!!兰丝堡墨堕皇叁型垒些堕垫垒!!签垄丝些竖塾垒壅堑塑!!
往往表现为发现、发明、革新、创造,这些要素既可能产生于结构本身,
也可能产生于结构之外:从小的方面看,新要素可视为人们在社会行动
中对原有结构与程序的突破,积累新的结构性变迁因素。吉登斯“结构
化理论”中所谓“人们有目的之行动与未预期之结果”,萨是新的结构性
变迁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未预期之社会结构变迁(黄平:‘国外
社会学》,1995年2月,第l 7页)。冈此新要素的导入既有结构内部的原
因,也有外部的原因。新要素的导入是通过传播和扩散实现的,新要素
的传播与扩散程度与社会变迁速度成正相关,新要素传播、扩散越快,
社会变迁越快,反之办然。
第二节简要评价
欠发达地区要发展,这是一个历史的命题。从上述相关理论和前人
研究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学者们看到了欠发达地区要发展,工业化是重
要的主题,增长极的培育是有效的举措,通过对社会变迁这一社会学范
式进行研究,试图对此作出科学的解释,并寻找各种行之有效的路径,
所有这些都为在这些领域里作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和参考
方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费孝通教授的研究,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以及西部大工业问题的讨论为我们进一步思考提供了一种可选思路。从
1985年开始,费孝通教授多次访问时肃、内蒙、宁夏、云南、青海、四
川等地,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讨论研究对象的活动以及活动中所蕴含
的合理与不合理性。他提出的西部地区的国有大型企业中存在严重的人
文生态失调这一事实时,更引发了我对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关注.因为
这是我国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国有企业要增加活力,提升
发展力,降低其社会成本是必径之路,也就是说,企业与社区必须有效
整合在一起,形成良性互动,优化其人文生态。
在对社会变迁范式研究中,提到新要素的产生和导入也会引起社会
lf'
广两人学硕I’学位论文国有人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变迁,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大型企业作为一种外部新要素植入
到某地区,是否会引致该地区的变迁?一个工业企业能否把其社会效能
扩散出去,使企业与社会形成良性rj: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西部各族人
民的共同富裕,便成为我考察的课题,二者的结合,便有了对国有大型
企业的植入与所在地区社会变迁研究的构想,并试图从经济社会学角度
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解释思路,并加以个案验证。
广西大学硕1:学位论文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第三章企业社会力及其研究
第一节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在系统论的规约下,社会被定义为“由直接或间接地在一个因果关
系网络中联系着的诸要素或组成部分构成的综合体,每一部分在特定的
时期晕以大致稳定的方式同其他一些组成部分相联系。”(W·巴克利:
《社会学和现代系统理论》新泽西,1967年,第4l页)简丽苦之,“社
会系统是一些共同构成单个实体的相互联系着的活动的有界集合。”
(M·奥尔逊:《社会组织过程》,纽约。1968年,第228页)系统的基
本“材料”是能量,社会系统也是山能量构成的,系统的一部分能对另
一部分施加影响。系统存在于从个人到文化乃至社会的各种层次,因而
在确定何物为社会系统的“基本单位”,社会学一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
象T·帕森斯这样的宏观功能主义者倾向于把整体的系统——社会看作是
主要的焦点,从而把系统的行为和它的组成部分看作是由整个系统的需
要和目标决定的。与此相反,象M·韦伯、G·H米德、D·马丁代尔和H·布
鲁梅尔这样的社会行为主义者和社会互动论者则以该系统的最小单位一
一个人的行为作为出发点。根据这一观点,个人的行为往往汇集成各种
模式或角色一致,而社会系统是由这些模式组合而成的。他们象早期帕
森斯一样,断定社会系统是由这些模式组合而成的。本文则在中层理论
的导引下,以组织(如企业、社区)作为系统分析的基本单位,探讨组
织对社会的影响,并以此作为观照企业社会力的视界。什么是中层理论?
默顿指出:“中层理论正如字面上所表明的,只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既
非日常研究中大批涌现的微观而且必要的操作性假设,也不是一个包罗
一切、用以解释所有我们可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
一切性的自我体系的统一理论,而是指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理论。”(罗伯
特·会·默顿著:《论理论社会学》,第54页,华夏出版社,1990)因此,
12
£堕盔堂塑!:堂丝堡兰璺塑盔型垒些塑堕垒!!筌茎堡丝坚垫叁茎垦塑!!
本文的观点既不是整体主义的,又不是原子主义的,它可以被描述为上
下相关的、相互作用的、彼此交往的、多元论的或透视性的。
所谓企业社会力,是指企业在运动过程中对社会(社区)所延伸的
能量和力量,或者说是企业所释放}}I来的社会效能。
为准确把握企业社会力概念。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具体阐释:
1.在经济学中,对企业的理解长期停留在新古典理论阶段。在新古
典理论中,企业是有关经济的中介环节,被定义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
严格的操作规程的生产组织,仿佛企业是一架庞大的机器,只要投入一
定量的劳动力、设备与原料。它就会输出预期的产品。这样,经济学家
一直是把企业视为一个无需了解的“黑箱”,企业充其量是被视为追求最
大利润的工具。这种机械性地看待企业的方式,直到半个多世纪以前,
才被罗纳德·科斯所打破。科斯把企业视为市场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在科斯看来,市场和企业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而企业则是依靠组织内部的权威
或计划来配置资源的。之所以发生企业对市场的某种替代,是因为通过
价格引导的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即市场交易的费用。征是交易费用的
存在才促使企业的产生。企业的生产要素在通过一次性谈判达成稳定的
合约以后便可以运用权威关系来进行协调和配置,因而可以节省大量的
交易费用。这种解释内涵着企业的操作能对社会施加影响即增加社会总
财富实现社会总福利再分配的改进。但在上述经济理论的规约下,企业
在理论上构成了一个自我封闭的循环系统,缺乏历史性的解释和现实的
考察。
2.社会学理论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组织,只不过是一种
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组织。这样,就可以把企业纳入社会组织的框架来
分析。而社会组织的意义在于,从内部来看,它通过某种方式把一种要
素与其它要素综合起来,构建出新的要素:从外部看,作为社会大系统
中的一部分,要受到社会环境的种种影响,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又与社会
其它组织的目标结构发生联系,并且与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的
l 3
£堕叁堂堡!:堂竺丝兰塑复查型垒些盟堡垒!!筌垄竺丝竖塾垒窒堑塑壅
社会目标结构整合在一起。一方面,企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也想方
设法影响或控制政治决策:另一方丽,现代企业一般都主动或义务性地
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如企业分担社会公共福利的职责).因此具有广泛的
社会影响力。企业通过在社会化生产的条件下从事生产、流通、服务、
分配等经济活动,以其生产经营行为和状况影响与推动社会的变化与发
展,带动全社会走向繁荣.或者说与社会“共存共荣”。因此,企业运动
不仅表现为生产等经济活动,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社会组织方式、社会
交往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素质的综合与放大,是一种社会运动,在这种运
动过程中,必将伴随社会效能的释放.生成企业社会力。
3.企业社会力概念中的“力”是指能量和功能,是一个含义宽泛的
概念。社会系统的变动是组织问的“能量转换”。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我
们不能直接观察到能量,但从它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可以推知它
的存在。因此,能量又可被定义为“行动的能力”、“行动力”或者是“致
变力”。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它是一关系范畴,而且侧重于关系的“程
度”和“效果”。作为企业组织来说。其社会力表现为其对社会的影响度、
感应度、带动度。企业社会力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一方面不能脱离具体
的企业(本文主要意指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和社会而存在,
没有离开具体社会和企业的所谓抽象的、一般的社会力,凡企业社会力
总是特定社会(社区)与企业关系的本质反映。这种力包括影响力、吸
引力、控制力、排斥力等作用力。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
的民族、国家的各种社会中,其企业社会力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系统、
社会要素、企业形态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象。同时,本文论及的社
会力仅指企业对社会的正面影响,负的外部性如捧斥力未曾涉及,所以
是一种狭义上的社会力。
4.企业从社会获得资源、能源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它必须发挥
一种社会职能,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福利等必须承担多方面的责任.
包括企业对社会利益集团的责任和仓业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两个基本
的方面。企业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手要涉及到业主或股东、顾客、社会、
14
£塑查堂堡!:兰丝堡皇塑塑叁型垒些箜垫垒:!签丝姿些竖垫垒壅垦堡!!
债务人、政府和雇员等:企业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则一般包括提供
均等的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等。所以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
社会力的具体化和窄化,两者既相联系又呈现出不同。
据前述推知,企业社会力具有如下特性:
1.整体性。由于企业与其环境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因此,
企业在其环境中的一切表现,均可视作企业社会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企
业社会力是由各分支力构成的。但企业的社会力或日综合能力大于各个
单项力之代数和。各个分项力之间互相协作,一向递进。因此,企业社
会力的整体性或日综合性要求各分支力之间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而不
是简单相加或互相抵消。
2.层次性。动态地看,企业社会力具有不均衡性,即企业社会力这
一整体的各部分在质和量上不可能是完全同一的。企业社会力各分支力
之间的质量和数量的区分实际上就是企业社会力的层次性。首先,企业
的经济权力在整个企业社会力中处于中心位置,企业的经济权力的大小
从本质上支配着企业能否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其次,企业的其它社
会影响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环境下其地位是不同的,对不同层
次的其它主体企业社会力不同。
3.生产力性。企业社会力的表现,对外则是促进社会进步,提升社
会水准;对内则是提高自身的综合力,增强自我发展力。因此,企业社
会力在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增进全社会的福利,提升整个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水准。生产力性是企业社会力的本质。
4.参照性。一个企业社会力大小如何,要以社会上其它组织(或企
业)的能力作为参照来加以比较。企业在社会上与其它组织关系既是竞
争的,又是合作的。社会力较小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合作中则
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因此,企业社会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
企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
5.时变性。随着环境状况的改变和时间的推移,各分支力都会随之
发生变化,企业社会力会发生适应性流变:不仅是同一力的大小程度的
15
£堕叁堂堡!:兰竺堡兰曼壹叁型垒些塑垫垒!!筌垄些些坚垫叁奎堑塑壅
变化,而且也可能是不同分支力侧重点的变化。
第二节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假设
上面的概念阐释在某种程度上构建了一个分析企业社会力现象的概
念模型(也是一个解释社区社会结构变迁的概念模型),本节将根据上一
节所阐释的这一概念模型而提出若=r基本假设。这些假设,既是我们在
经验考察中得到的关于企业社会力的初步推测,也是需要在进一步的经
验研究中加以验证或证伪的理论命题。
假设l:如果一个社会(或社区)成员在一个或几个行动领域拥有比
较资源优势,并且如果他积极地释放这种优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那么他将趋于成为社会(社区)变迁的主导力量。
这一假设涉及到三个前提条件,即(1)具有比较资源优势:(2)有
释放这种优势的意愿;(3)有允许他释放这些优势的机会或条件。
假设2:企业组织的行动对社会(或社区)行动规则体系的影响的性
质,取决于他的行动价值取向,而与他是否主动采取指向社会(或社区)
内其他成员的行动来释放他所积累的优势资本无关,后者只是这种影响
强度的一个指标。
假设3:在欠发达地区,新要素的植入是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
8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这种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所有的社会变迁都是在制度变革的背景下发
生的。制度变革为社会结构变迁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外部条件,为社会结
构因素的变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欠发达地区不具备发达地区社会变迁
的内外部结构因素,但是制度变革的大背景为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结构提
供了一条导入新要素的渠道,通过植入国有大中型企业便引入了一个新
的结构性要素。
由假设3可以推导出下列三个判断:
推论l:新要素的导入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
I^
£塑叁兰堡!:堂丝堡苎里塑叁型垒些塑堕垒!!签茎堡垫堕塾室壅堡堕塑
层面上。对不同的社区变迁的表现顺序、表现重点不一致。
推论2:新要素的导入发生作用有一个积累过程,即经过“量变”到
“质变”的过程。
推论3:新要素的导入对社会的影响是复杂的,一般说来证面影响是
主要的,与负的外部性同在。
二、对研究方法的几点说明
这是一项经验研究,笔者以所形成的基本理论预设为指导,根据前
人的理论与自己的预设框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
本研究的调查地点是平果县和平果铝业公司,时间为1999年4月和
1999年11月,并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与平果铝业公司等单位的干部、平果县人民政府干部访谈,
收集有关企业资料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二)访谈若干普通人家.收集有关他们的家庭背景、职业、经营
项目、社会关系网络。在研究他们的观念变革问题时.采用了抽样法,
即对平果县的马头镇、果化镇、榜丰r镇进行了抽样调查。目的是进行比
较研究。通过发放500份调查问卷进行有关方面信息的收集,回收样卷240
份,有效样本数是240人。在本研究中,我注意收集以下资料:(1)地
方各级政府的调查统计材料和经验总结报告;(2)已发表的各种调查报
道;(3)已发表的各种相关研究报告和论著。
在完成资料收集之后,进入归纳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阶段。
根据本文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用因果法、结构功能法、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的方法去分析新要素的植入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第三节企业组织的力场效应
一、理论依据
场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场的存在常以某种确定的关系与场中存在的
实物密切联系着。场和实物可以相瓦渗透,二者可以占有同一空间,这
广西大学硕l:学位论文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时,场可以改变实物的状态,而实物也影响场的分布。总之,场是物质
的一种基本形态,它与实物同时存在,并决定着实物的运动形态和属性。
另外,场具有无限多样性,并具有一定的质量、能量和动量,场中的客
体互相联系着,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相互转换。
二、一个观点的确立
通过本研究前述内容可以看出,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本研究认为,企业组织也是一个场。企业社
会场是一种有内含实体的社会存在.是一种相互关系场。企业不仅作为
经济系统的下属系统存在,同时作为社会系统、政治系统的下属系统存
在。通过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企业运动,带动周围城市、城镇与农村
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依托和发展极的社会经济区域。在企业与
其它社会主体间的频繁作用与反作用下,企业社会场得以形成。其场源
是企业组织本身,传导介质为各种物质流、信息流等。在企业与社会的
互动场中。不仅进行经济交换,即相互交换经济资源,而且发生着社会
交换,双方交换权力、互惠帮助等社会性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
拥有可以向其它主体提供报酬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在供求关系中处于稀
缺状态,他们间的交换是一种不平衡交换,在这种不平衡交换中,生成
了企业社会力。它主要包括吸引力和控制力。并且.这个力场具有相互
作用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性。
三、企业组织的力场分析
(一)企业组织的利益场
1.自我满足度。
在企业一一社会构成的大系统内.不同的社会主体由于各方面的基
础不同,在系统中与企业的关系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其它主体的利益
满足与它实际实现的利益增长率和期望得到的利益增长率之差相关。因
此,这罩将此定义为自我满足度。其数学描述为:
[翌叁兰堡!:兰堡堡兰
M。,=岱,一E,(船)
式中:
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欠发达地区扎会变迁研究
(3—1)
^f。,——f主体自我满足度LS,——f主体的实际利益增长率
E(岱)——,主体的期望利益增氏率
2.比较满足度
主体的利益满足,还表现在与外界的比较上,这种比较的最直接的
对象便是社会总体利益增长率。因此,可定义为:
M^,=£·S—R (3——2)
式中:
M。——f主体的比较满足度硒——f主体的实际利益增长

R——社会总体利益增长率
3.企业组织利益场效应强度
企业组织对其它主体的利益满足提供了可能,而各主体的利益得到
满足之后,便会更加频繁地与企业发生互动、紧密团结在企业的周围。
本文将此现象定义为企业组织的利益场效应。则:
皿,=Q,M。+6『M~)xG, (3—3)
式中:
XL,——i主体所感受到的企业组织利益场效应强度
Ⅱ,、6,——i主体分别对M。和M~的效价,旦al+6,=l
G.——i主体所感受到的企业组织利益场效应强度乘数,(为一修正
系数,可由经验得知)
M。、M~同式(3一1)和式(3—3)
根据场论中的场强可叠加原理,在这里定义企业组织利益场效应的
总强度为:
皿=ΣwixXL, (3—4)
Jwl
式中:
广两人学硕I·学位论文固有人型企业的植入。』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的。
XL——企业组织利益场效应的总强度皿,——同式(3—3)
w.——主体层圈结构权乘数
在这罩引入彬的意义在于,不同的主体对企业组织的感应度是不同
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
Ⅵ 0.4 O.3 O.2 0.1
(二)企业组织的引力场
1.企业组织吸引力的内涵。
吸引力是企业组织对各圈层主体吸引力的总和。这尾需要强调的是。
首先,企业组织对各主体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对核心层主体的吸引
力。因为。企业的运动对核心层的发展带有根本性的影响。二是吸引力
是一种被感知、被认知的力。也就是说,站在其它社会乇体的角度,企
业组织对自己有无吸引力,除取决于企业组织的客观存在外,还取决于
其它主体对这一客观实在的理解、感觉和认知的程度(包括现实的、潜
在的和未来发展的),这个程度是决定吸引力有无的基础。第三,吸引力
的大小,取决于其它主体对企业组织的期望值能够被满足的程度。
2.对引力场的讨论
企业组织的吸引力,归根到底表现为f主体对所追求利益的满足度,
这种满足度越大,吸引力就越强。办即。满足度与吸引力成币相关关系。
此时,企业组织对f主体的吸引力为:
C,=f(XL,) (3—5)
另外,企业组织对f主体的吸引力,除了根本上的利益满足之外,还
表现为f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依赖度。定义为:
y:—rQ—,(3--6)
cQ,
式中:
r——f主体对企业组织的依赖度7_觋——f主体与企业组织交易的利益额
广西大学顿J:学位论文匿有大型企业的植入吁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CQ——f主体的全部利益额
一般意义上讲,r提高,规,也会提高。也就是说,r也可以表现为经
济意义上的利益额的增加。冈此,F与XL,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彼此相
关的两个因素。所以,这两种因素综合表现企业组织的吸引力的时候,
应该是~种相乘的关系。根据乘法合成的特性,乘法合成适用于因素间
有强烈关联的环节,且具有因素变动对综合指标的变动敏感性强的特点。
这样:
C,=皿,×r (3—7)
3.企业组织吸引力的数学表述
综上分析,将企业组织中引力场的场强度定义为:
f=EW,×FX,=Σw,(XL,×r) (3—8)
,tI ,lf
式中:
C——企业组织引力场的场强度XL,,r——同前面定义
w.——主体层圈结构权重数,其耿值方法同式(3—4)
”一~与企业组织直接或间接关联的社会主体数
(三)企业组织的控制力场
1.控制力的表征
在企业——社会大系统中,除了客观吸引力之外,企业还能对社会施
加控制力。控制力主要包括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两个方面。一般地说,
不同类型的企业,它们行使的经济权力是千差万别的。大公司比中小公
司能行使更多的经济权力,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比一般性企业拥有更多
的经济权力。决定经济权力的因素包括:一是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决定
了哪类企业拥有更多的经济权力,哪类企业仅有较少的权力。如在我国
传统的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始终在权力分配中占有优势。二是市场机
制。通过优胜劣汰。一些企业越做越大,对社会贡献的权重成倍增加,
社会影响力也增长。三是企业本身。如企业的产品及结构、组织结构、
£堕叁堂竺!:兰垡堕皇旦立:!=;型尘些竺垫垒!!筌垄堡些竖兰叁壅垦塑茎
企业行动的利益目标和价值取向(即他们是否主动采取指向社区内或社
会其他成员的行动来释放他们所积累的能量)等都影响经济权力的实施。
除了经济权力,企业的社会力最典犁地反映在政治影响力上。当公司拥
有一定的经济资源时,就可以交换一定数量的政治资源,从而掌握有相
当大的政治影响力或政治权力。对于象在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中,大公
司的行为直接影响该国的政治选举、政治决策之事众所周知。在我国,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地位相对低下,却并不能说明企业特别是大企业
集团没有政治影响力,他们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政治决策。
2.对联结纽带的含义
企业组织的有效控制力。在实际运行中表现为一系列联结纽带的使用
方面,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等资源的再分配。因此,特给出如下定
义:
£B.:旦(3—9)
‘ Qz。
式中:
LB。一一f主体对企业组织的第,种联结纽带的联结程度
GF——企业组织对f主体发展的贡献量
Qz.一一f主体的全部财富
3.控制力场
当企业组织建立或使用一系列联结纽带之后,各主体都会不同程度地
受到这种力的作用。本研究定义:企业组织对f主体所实施的各种联结纽
带的综合,即为企业组织对j主体的控制力。
(1)关于联结纽带的种类数。企业组织与其它主体的联结纽带是多
种多样的,包括资会、技术、产品、人事等前向或后向的多方面联结。
(2)关于联结纽带指标问的关系。任何有效措施的选用都不是孤立
的,故所定义的几个联结纽带指标问应反映它们的内在相关性。
(3)企业组织对,主体的控制力
广西人学硕I:学位论文固有人型企业的植入’』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E,=l一凡m(1一吲(3—10)
式中:
以,——企业组织对i主体的控制力
LB.——f主体对企业组织的第J种联结纽带的联结度
聊一一企业组织对i主体所实施的联结纽带种类数
4.企业组织控制力场的场强度
定义:企业组织对各主体控制力的综合,即为企业组织控制力场的场
强度。则:
疋=窆Wi【l一矗(1~地)】(3—11) ,-I J一‘
式中:
E一一企业组织控制力场的场强度
"一一社会主体数
州一一企业组织所实施的联结纽带种类数
w——主体层圈结构权重数,取值及意义问式(3—4)
四、企业社会力的数学模型
控制力和吸引力的大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
变化(或是时间的函数)。尽管在计算吸引力和控制力的公式中不显含时
间因素,但每个指标的确定,又都非常强烈地隐含有时间的作用。本研
究借用场论理论,对企业社会力的数学模型定义为:
F=E×E
式中:
卜一企业社会力
F——企业组织的吸引力
E——企业组织的控制力
广西大学预七学位论文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哼欠发达地区杜会变迁研究
第四节企业社会力的表现与测量
企业社会力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但在实证研究中.是很难操
作化的,虽然前一节中也构造出了企业社会力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仅是
理论上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美国社会学
家格拉诺维特在“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中,提出了弱关系力量的假设,
为我们测度企业社会力提供了一种理论支撑和分析思路。他所说的关系
是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问由于交往和接触而实际存在的一种纽带关
系,这种关系与传统社会学分析中所使用的表示人们社会属性和类别特
征的抽象关系(如变量关系、阶级阶层关系)不同。他首次提出了关系
力量的概念。并将关系分为强和弱.认为强、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
组织、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强关系维系着群体、
组织内部的关系,弱关系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了纽带联系。他从4个
维度来测量关系的强弱:~是互动的频率,互动的次数多为强关系,反
之则为弱关系;二是感情力量,感情较强、较深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
关系;三是亲密程度,关系密切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四是互惠
交换,互惠交换多而广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
根据“弱关系力量”原理,我们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企业社会
力加以间接测量。
一、企业与社区之间的协作共存关系。此关系包括所有的相互肯定关
系和部分上下关系。企业是社会的~个构成单位,任何企业都处于一定
的社会环境之中,而不是~个孤岛。在地理分布上,它的厂址位于一定
的社区,必然与当地政府、其它企业、各种非企业组织、消费者和社会
各方面的公众发生频繁的联系和交往。我们进行了几个个案研究。研究
对象的基本情况表现在,与其它主体的往来程度(X,,用交往频率、深
£堕叁堂婴.主兰堡垒塞堕宣查翌垒些箜堡垒:!签丝竺丝坚圭苎叁奎垦堑壅
度、广度来表征),参与率(X,,企业参与社区活动主要包括提供就业机
会、支援协助社区其它企业发展、支持公益活动和其它文教体、福利事
业、积极参与社区决策、维护环境、维护杜区安定等),参与意识(X,,
根据对企业主体的调查,设计了几项指标并计分,然后按分值来定义参
与意识),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通状况(X..如企业的
完全消耗系数就反映了企业和其它部门问的连锁交叉反应)等方面。从
经济方面看,企业对社区经济增长(Y..),产业结构(Y.:),收入结构(Y.,).
城市化水平(Y..)起影响;从文化维度看.企业对社区居民的观念变革
(Y,.),文化濡化(Y::)有作用;考察社会层面,社会结构(Y,。),社
会关系(Y。),社会分层与流动(Y,,)均受到影响。为了弄清彼此间的
关系,构造函数Y(Y⋯Y⋯Y⋯Y⋯Y2I,Y22,Y”Y32’Y”)。F
(X.,X,,X,,X.).然后对此进行多元相关分析,分别计算全相关系数
和偏相关系数,检验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
二、社会变迁的度。社会变迁的度包括变迁的速度,即从地区或社会、
社区的时间关系上考察其社会变迁的程度的量化指标。如工业化速度、
城市化速度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考量维度;广度是社会变迁所涉及的思想、
文化价值、经济、政治、只常生活等各部门、各地域的程度,同时也指
社会变迁所达到的幅域,如企业社会力的作用半径r(包括自然半径和社
会半径两方面)。因企业运动形成的工业文明冲击了旧的农业社会形成的
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并型塑了新的适应工业社会的价值和规范,社会
结构分化、新的职业与阶层的形成、社会关系发生改变。这些都是从定
性的角度对企业社会力的表象加以描述,成为观照企业社会力的重要视
界。新要素的导入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产生了结构性分化,
新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币在形成中。为了更恰当地把握这种变迁,本
文取了这样几个指标,一是价值与规范;二是宏观社会网(显指社会关
系、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作为分析社会变迁的概念体系。我所以选择
广西大学硕}:学位论文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与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这二组研究变项,是认为这两个指标很重要,足以描述结构变迁的主要
方面:1,价值观念是判断事物和行为的标准。这方面的改变,必然会影
响到行为.从而形成新的规范;2,社会网分析在西方社会学界的地位与
重要性与同俱增,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在对一些大城市及
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网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对因新要素的导入而
引起欠发达地区的居民社会网发生变化研究较小,币是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立足于对一个欠发达地区展丌研究,不仅仅在于发现和把握网络运
作,更重要的是通过描述欠发达地区经过新要素的植入,社会关系发生
重组、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流动加快等新的特征来表征其社会变迁,以
期找到该地区社会网变化的特点,更是对欠发达地区文化与情景的展丌
分析和梳理。
广西大学硕七学位论文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Ji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第四章平果铝业公司的植入与平果社会变迁研究
第一节地理、沿革与工业基础
一、地理
平果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西部偏南、百色地区东部、右江中游,
东与马山县、东南与武鸣县、东北与大化瑶族自治县相邻,西与田东县、
西南与天等县交界,南与隆安县毗邻,北与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
自治县接壤。地处东经107*2l’一107*51’,北纬23。12’一2305l’。总面积
2485平方公罩,其中陆地面积358.88万亩,水域13.87万亩。县治马头
镇,是南宁至百色公路的中心,距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路程136公里、
百色地区驻地百色市129公里。南昆铁路南宁至平果路段1993年底通车。
全县辖3个镇、12个乡、168个村公所、l 514个村委会、2760个村民小
组。聚居着壮、汉、瑶等各族人民,1990年全县总人口412875人,其中
壮族占91.28%。
平果县地势是西南和西北较高,南部较低,西北部向南倾斜。境内由
于地质构造与岩石分布不同,石山、土岭交错,有的形成四周群山环绕、
中间低平,呈明显山间谷地的复杂地貌。全县分红河和右江两大水系,
有大小河流36条,年经流量14.28亿立方米,大小泉眼2980个。
平果地处北回归线两侧的低纬度地带,属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夏长冬暖,雨量充沛,极少霜雪,无霜期长达335天以上。
年平均温度19~21.5℃之间。年平均R照时数为1682小时,多的年份达1800
小时,全县降雨量1200一15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雨季5-9月份,约
是全年雨薰的75%。
平果县资源比较丰富,经济上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土地
资源:全县右山区约占48%,丘陵占34.3%,平原占17.7%。总耕地面积
31.64万亩,其中水F日14.2万亩。林木面积52.92力.亩,牧地草场17.5
£堕盔堂堡土堂堡丝塞垦夏盔型垒些塑壁垒!!筌垄垄丝堕垫垒塞堑堡壅
万亩。发展林业、畜牧业及龙眼等水果生产有广阔的土地。动植物资源:
平果县农作物种类繁多,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早稻、玉米、豆类、薯
类;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花生、芝麻、瓜类等;经济林有油菜、油桐、
竹子、甜菜、会花茶以及果树龙眼、荔枝、柚子、核挑、菠萝等31种:
林副产品有云耳、木耳、桐油、菜油、首乌、松脂等31种。动物资源除
猪、牛、鸡、鸭、鹅外,野生动物兽类有18种,爬行动物有14种,飞
禽有17种,淡水渔类有34种。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主要有铝、锰、
铁、钛、石朱砂、冰洲石、会、铜、煤、红锑矿、硫磺、大理石等。资
源潜力大,丌发远景可观。县境内水力资源丰富,36条大小河流其中有
利用价值的9条。
二、建置沿革
平果县历史悠久。古为百越地。秦,今平果县属象郡地。汉初,今县
境为南越国属地。三国时,今县境属吴。晋,今县境属晋兴郡增翊县地。
南北朝,仍属晋兴郡增翊县地。隋朝,今县境属郁林郡地。唐朝,今县
境置羁糜万德州、思恩州、城州和都救县。宋朝,增置羁糜果化州:熙
宁中,万德州改为归德州。元朝,都救县废,今县境仍置果化州、归德
州、恩城州、思恩州,均属网州路。明朝,果化州、归德州仍沿袭,嘉
靖九年(1 530年),果化州改属南宁府。清朝.除归德州改属百色直隶厅
外,其余不变。民国2年(1913年),改为果德县,县治在今县境马头镇,
属南宁道。民国7年上林土县(今阳东县境内)和下旺土司(今海城乡
境内)改流合置思林县,县治在今嗣东县思林街,属田南道。民国23年,
思林县更名平治县,县治移至今榜杼镇,划归百色行政监督区。中华人
民共和国诞生后,果德县、平治县隶属武鸣人民专员公署,1951年2月
21日撤销武鸣专区,果德县、平治县划归百色专区。1951年5月,果德
县、平治县合并景平果县,属百色专区,县治马头镇。1970年,百色专
区改称百色地区,平果县隶属至今。
三、工业基础
1952年前仅有一些个体作坊,生产竹木农具、棉纱、土布、土糖、
白酒、砖瓦、石灰等10多种产品。1952年后,经过40多年建设。己兴
2R
£堕查兰塑!:堂垡堡苎里塑叁里垒些竺塑垒!!签丝竺垫竖垫垒壅堑!!!!
建有电力、冶炼、建材、食糖、食品加工等企业,1998年,全县有全民
企业45个,集体企业47个,乡镇企业997个,骨干企业有平果糖厂、
水泥厂、砂轮厂、酒厂、食品厂、维他奶厂、民族铁锅电器厂等。1998
年工业总产值为303973 Ji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9.86%,比1952年增
长47.66倍,比1982年增长6.8倍。1987年底。全县乡镇企业有66个,
总产值78万元,占全年工业总产值2.6%,全员劳动生产率193l元:村
办企业75个。总产值54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1.8%,全员劳动生产
率788元。1998年,全县乡镇、村企业总产值增长到239548万元。
第:节平果铝·平果工业增长极
一、平果铝业公司植入的目的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平果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开
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苦。据百色地区平果县1986年统计,全
县40万人口(少数民族占95%)中,贫困人口高达67_3%,人均收入不
到200元。1990年,平果县工农业总产值爿1.3亿元(1990年不变价,
下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68元,人均口粮216公斤,远低于全国和广
西的平均水平,被列为全国592个重点贫困县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民族地区特别是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
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的百色革命老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事业。老
区的落后需要有来自外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现代工业去改变,同时,
老区工业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生产力配置格局以及种种特定的时代背
景,都促进了新时期国家工业化大力拓展落后地区的历史性抉择。由国
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投资兴办的,集矿山
开发、氧化铝和电解铝生产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国有铝工业企业一一
平果铝业公司,就是作为一种新要素被引入平果县的。通过现代工业的
移植,以期打破欠发达地区分散和封闭的自然经济格局,增强落后地区
现代工业的实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老区
带来新的工业文明与都市生活方式。
£塑查兰塑土兰丝堡皇里塑查型垒些塑垫垒!!筌垄垄丝坚丝叁壅垦墅墅
二、平果铝业公司植入的有利条件
广西平果县有发展铝工业的诸多有利条件。主要表现为:
1.铝土矿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平果县那豆、太平、教美三大矿
区的铝土矿储量为2亿吨,可供平果铝按设计最大规模开采百年以上;
矿石品位高,铝土精矿含氧化铝58%以上,铝硅比为9:15,高居全国
第一,可满足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拜尔法生产工艺对矿石的需要:埋藏
浅,矿层厚度一般为4—5米.可全部露天开采;生产氧化铝所需的优质
石灰石距厂区仅3公里,储量2.7亿吨,可完全满足需要。
2.电力资源丰富。毗邻的红水河流域经国家开发的水电蕴藏量逾836
亿千瓦,平果50万伏变电站从西南大电网上以双回路向平果铝供电,电
能有可靠充足的保障。
3.水源充足。桂西最大的河流右江流经厂区。可保证生产、生活用
水。
4.交通便利。南昆铁路通过厂区,经专用支线与南昆干线接轨,由
南宁通防城港、钦州、北海,构成了乎果铝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平果至
百色二级公路、平果至南宁二级公路已建成通车:右江长年通航,上溯
百色,通航能力250吨,下达南宁、梧州、广州、香港,通航能力360
吨,水运费用低。
平果铝是国家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在老、少、山、穷地区建设的重点
工程。1986年批准立项。1991年5月丌工建设,并被列入国家“八五”
重点项目。1995年全面建成投产。短短四年时阃,在右江河畔的乱石荒
滩上,一座8平方公单的现代化铝城赫然崛起,成为我国铝工业发展的
一颗耀眼的新星。
三、平果铝t拉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凡具有收入需求弹性高、附加价值高、关联系
数大和技术进步高等属性的经济部门可称为主导部门。若主导部门本身
是推进型部门,则该主导部门为部门增长极。主导部门的成长和发展对
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它主要从三个方面的关联影响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1)后向关联(backward linkage),它是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
30
广西人学坝I·学位论史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堕壅
生产资料部门的影响;(2)前向关联(forward linkage),指主导部门对
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起诱导作用;(3)旁侧关联
(sideward linkage),它是指主导部门的发展,促使基础结构部门的发展
以及服务部门的发展。平果铝是广两有史以来一次性投资建设的最大项
目.也是从决策开始就认定为广西最大的投资开发项目。平果铝资源开
发建设,为壮乡特别是百色革命老区、平果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
活力。平果县以铝业为中心的新兴产业群蓬勃兴起并迅速壮大,建筑、
建材、运输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果铝已经成为拉动
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一)用完全消耗系数观察平果铝的关联效应
完全消耗系数反映为了得到单位最终产品,对某部门的完全消耗量。
如表(1)。
表I:1998年平果县投入产出分析表(单位:万元)
有色金属冶炼非物质生
农业能娠T业轻下业重T廿建筑惶运输业商业
厦后琏加工业产部门
农业2351 026I 6547 89l 0982 0912 047 096l 0492
能源T业0169 1263 084 167 398 2063 2112 16l 0904
轻T业0l 72 0324 2504 729 1028 00009 0639 1464 0707
皿T啦0025 0ll 7 1435 284l 0673 3594 57l 2581 0763
青色金属冶炼厦
0104 0007 0023 0024 0145 0063 014 001 0005
后琏加T业
建筑业0006 0005 00Il 0087 0007 00I 5 0011 0∞2
运输业0068 0372 0312 0343 0692 0642 0527 0225 OIl2
商业0032 O¨ 0l 88 0195 0318 0287 013 0149 0072
非物质生产部门0324 0357 073 0604 0712 0882 1169 1939 1889
该表的第五列说明平果铝为了得到一万元的产品作为最终使用,直
接和间接消耗农产品982元,能源丁业1398元,轻工业1028元,运输
业692元,非物质生产部门712元,其对能源消耗量占最大比重。从完
£堕查兰堡.!:堂丝堡苎曼宣查型垒些堕垫垒!!筌垄垄丝竖丝叁塞堑堕塑
全消耗系数可以看出平果铝与其它工业部门的关联效应之广之大。
平果铝上马后,平果县根据“借铝兴平”的思路,围绕适应平果铝
生产、生活需要选择辐射项目.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到1997年,全县乡
级以上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已有101个,总产值24980万元(不含平果
铝),是1985年的6.75倍。目前,平果县效益较好的大都是与平果铝配
套的企业。如县氟化盐厂、运输公司、水泥厂和饮料厂等.它们均已成
为平果县的骨干企业。投资3348万元建成的氟化盐厂,主要为平果铝配
套生产人造水晶石、氟化铝和氟硅酸纳,1997年产值2527万元,上交税
金109力-元,实现利润10万元:平果县运输公司负责矿山每年65万吨
铝精矿的运输。1997年营业收入637万元,上交税金2l万元:平果县水
泥厂连年扩建发展,由当初年产4.4万吨扩大到1997年12.8万吨,产值
达3067万元,上交税金293万元:县通宝饮料厂1997年实现产值168
万元,上交税金lO.5万元。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表2:产业结构的变化(%) 淤农业总产值fll丰十会总产值比重第二、三产业·与社会总产值比重
94 45.89 54.1l
95 42.74 57.26
96 38.44 61.56
97 36.27 63.73
98 3S.36 64.64
\时国表民间3收:\收入入结构农业的收变入化I’l国比(%) I:业收入l叶国民收入第二产业占国民收入收入比重比重比重
94 68.89 24.56 6.55
9.5 60.48 32.37 7.15
96 52.32 39.4l 8.27
97 46.34 41.86 11.80
98 40.25 43.76 15.99
广西人学硕I:学位论文固有人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表4:就业结构的变化(%) \酗业人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时间\
94 81.59 8.24 10.17
95 72.67 14.95 12.38
96 70.77 11.1 3 18.IO
97 69.26 11.49 19.25
98 71.4l 13.15 14.44
经济因素是其他一切社会生活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层丽的变化必然
会引起社会、政治层面的发展变化。上述几个表已经说明,平果县的经
济结构由于平果铝的建成投产已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二、三产业产值占
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4年的54.4l%增长到1998年的64.64%,增长
19.46%。收入结构的变化是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适应的,它一方面说明
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更直接地显示了非农产业的发展,非农产业
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使更多的农民脱离了土地,脱离了
农业生产,走进了当地的乡镇企业,也就是“离土不离乡”。平果铝基地
所在的马头镇雷感村,世称地瘠民贫,直到1990年前,这罩的壮乡农民
单纯种植玉米和稻谷,人均纯收入仅370元。看着平果铝一开工建设,
他们就联户组建了25个采石场,10个采沙场,4个砖厂和1个建筑安装
公司。为工程提供大量的砖、木、灰、沙、石和建筑安装配套服务,获
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和突破传统的发展技能,一跃而成为平果县的首富
村。1997年,该村人均纯收入3580元,是1990年的8倍,集体固定资
产loo万元。该村945户4120人。现有手扶拖拉机150台,摩托车180
辆,货运卡车24辆,微型汽车1 8辆,小轿车6辆;彩电、冰箱、洗衣
机、组合柜等高档家电、家具进入普通壮族农家,大部分农户盖起了新
楼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广西人学硕I.学位论文国有夫型企业的植入’』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Z
(---)从推动平果县基础设施的建设,看早果铝的旁■关联
1993年,全县丌通了程控电话,由平果铝出资270万元帮助建设的
邕色(南宁一百色)微波通信线路和县微波通信站投入使用,使平果县
的通信设施----F子跨越了30年。全县已丌通自动电话一万门、无线寻呼
一万户、移动电话及传真2000户.实现国内外电话直拔.各乡镇实现了
有线电视联网。县城的主要街道已经拓宽,20条中心街道总长26.4公罩,
其中铝城大道和火车站前大道,路面50~60米,是城区主要干道,路面
铺装率已超过90%,城市绿化覆盖率为20%。自来水普及率为100%。一
批较大的商场、饭店、集贸市场开张营业,形成了以县城和平果铝为中
心的两个商业区和遍布全县的大小商业网点。1987年前,平果县城的面
积仅1.44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月.现已扩展到12平方公里,人口已达
8万。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可以根据不发达地区的开发实践来建立
或培植增长极,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制度背景下.新要素的投入在
一定条件下,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也是增长极理论在我国区
域经济发展中的实践和推广。同时对我前面的理论假设作了验证。当然,
通过比较分析,也发现诸如平果铝的企业社会力不如第二汽车制造厂的
社会力大。一方面,这是因为汽车一J:业的影响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大于铝
业加工工业(汽车工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l,而铝业加工工业
这两个系数大约为O.9l 52左右):另一。方面不同的地区对企业社会力的释
放会有不同的阻滞。
第三节观念变革:价值与规范
新要素的植入,以工业文明冲击了旧的农业社会形成的价值体系和
行为规范,并型塑了能适应工业社会的新的价值和规范。中国传统文明
是建立在农耕社会之上的农业文明。这种农业文明蕴含的价值及规范与
工业文明是格格不入的。“耕读持家”一直是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信条。事
34
£堕查兰堕!:堂焦堕塞旦夏查型垒兰竺些垫垒!!筌垄堕丝堕垫室壅堑塑窒
实上,在传统农业社会,主要通过“耕”积累财富和“读”致仕进入上
层社会,这是当时社会流动的一般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商及经商所奉
行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不为社会成员所接受并斥之为异端。工业生产发展
起来以后,对人们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产生很大的影响。价值体系和
行为规范的变化是社会变迁中的一个重要表征,是观照企业社会力的主
要视界。尽管对它的测量比较困难,本文还是尝试着对它作量化和定性
的研究。
(一)开放童识
人们的开放意{j{是社会价值观念转型的一个重要窗口。人们的社会
丌放程度如何,对价值观念的转型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这里首
先对开放意识作一下简单的研究。
丌放意识,首先是个体自己对外界的态度,走出狭小的社区地域环
境的意愿。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只要有机会,我就愿意到外
面去闯一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情况,我调查了平果县马头镇、果化
镇、榜杼镇三个镇的500个主体,有效样本为240。之所以选择这三个镇,
是因为:在地理位置上,马头镇是乎果县县城,果化镇是平果铝业所在
地,而榜杆镇离平果铝较远t而且三个镇与平果铝业公司联系程度不同.
便于考究企业社会力。表l作了很好的说明:
表l 各社区人们开放意识的比较(%) (N=240) 愁. 马头镇果化镇榜杆镇
不同意18.6 20.2 38.6
无所谓10 O 8.6 12.4
同意71.4 71.2 49.0
另外,从职业特征、社会交往度、收入等方面考察,其结果也大致相
同。这三个方面都与企业社会力的大小有关。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果
化镇和马头镇两个社区人们的丌放意U{较榜杼镇强.
35
£堕盔兰堕兰鲎堡堡墨里宣盔型垒些塑垫垒:!筌垄竺些堕丝垒茎堑塑!!
(=)风险意识
风险意识是与人们的丌放意识直接相联的。走出原来熟悉的生活环
境,到新的社会空间去寻求生存与发展,意味着抛弃原有生活方式,到
外界承担更大的风险。为了客观地测量人们甘胃风险的意愿.我设计了
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现在每一个月能赚200元钱,现有一家公司招聘,
月收入800元,但是临时¨[,即随时町能被炒.你是否会去应聘而从事
新职?”
这个问题要求人们在“低收入但工作稳定”与“高收入但工作不稳
定”之间作出选择。要想获得较高收入,就要冒__定的风险。这实际上
是在考察人们甘冒风险的意识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社区之间的差异,请看表2
表2 各社区风险意识比较(%) (N=240)
跫回兰答\、,心马头镇果化镇榜杆镇
不会去29.8 24.9 52.1
会去47.6 48.7 22.7
不清楚22.6 26.4 25.2
从上表看出,马头镇和果化镇受平果铝业公司的影响,回答“会去”
的比例远远大于榜杼镇,人们的lxL险意识也较强。因为在工业文明的冲
击下,更容易受到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也在市场环
境的熏陶下,各种市场风险的生活经验,直接深入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当
中,转化为风险意识。当然,生活经验对人们观念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
积累过程,由于传统文化积淀于人们内心已久,不可能因为新的要素的
植入而发生突发性的大变迁,这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发达地区居民的风险
意识加以横向比较而得到验证。
(三)进取意识
进取意识是人们价值观念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进取意识的强弱,
是社会主体的传统性或现代性强弱的一种标志。人们的进取心永远是推
36
广西火学硕上学位论文国有人型企业的植入’,欠发达地区杜会变迁研究
进整个社会变迁的一种重要动力因素。
关于人们的进取心或进取意识,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正确理解和对待。
一种完整意义上的进取意t}{,一方面,人们必须有较高的努力程度和努
力奋斗的精神;另一方面,人们必须有较好的机遇意识,充分发挥自己
的能力,把握机遇。
为了对社会变迁中的进取意识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测量,可以从下面
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1.从资金的使用中观察人们的进取意识。人们将自己挣来的钱是全部用
于消费,还是用于投资,这其中就反映出人们是否继续进取的心理状态。
从这一假设出发,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身边有一万块钱,您将会
怎么处置?”各抽样点对此问题的回答情况如下表3
表3 各社区资金使用倾向比较(%)(N=240)
巡同值嘉%\心吨区. 马头镇果化镇榜杆镇
用于生活消费37.8 34.6 39.6
存银行吃利息26.3 24.8 34.8
用丁.投资31.2 34.7 19.7
其他4.7 5.9 5.9
从社区的比较来看,相对来讲,马头镇和果化镇的民众在资盒使用
方面所体现的进取意识或精神优于榜杆镇,这也是因为这两个镇受平果
铝业公司所带来的工业文明冲击较大,从而对其收入、教育、职业等都
不同程度地发生改变,进而作用于进取意识。
2.从不同群体对自己目前生活的满意状况看人们的进取意识。对自
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感到满意,或者说其满意度如何,也可以看出人
们进取心的强弱及其变化趋势。表4是各社区的比较情况。
37
广西大学硕l:学位论文国有人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表4 各社区人们对目前自身生活状况的评价比较(%)(N=240)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传统农业
度相对较高。长久的贫困生活,很
愿望,因而其进取意识就相对低。
与平果铝公司交往较多,故经常把
后除了不满和羡慕外,就是想办法
社区内部,人们对自己现状的满意程
大程度上磨蚀了人们改变这种现状的
而像果化镇因为离平果铝业公司近,
自己的状况与他们横向比较,比较之
去挣平果铝业公司职工的钱,如争取
机会进入平果铝公司上班或到平果铝去做做小生意之类。
(四)教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丌始普遍重视知识的价值,很多人都注意对
子女的智力投资,将“知识、文化”作为对子女最重要的倚重价值,希
望子女成为“会挣钱的人”或‘有权力的人”。为测量人们的教育观念,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书还是要多读一点好”。表5是他们的回答情况。
表5 各社区对教育的重视比较(%) (N=240)
果化镇、马头镇由于‘j平果铝业公司的交往多,受平果铝的示范作
用强,加之因平果铝的植入而增加新的就业机会需相应的文化水平,且
\酉分值%\\社区\ 马头镇果化镇榜杆镇同答、、心
满意41.2 35.3 47.5
无所谓15.4 8.0 j8.6
不满意43.4 56.7 33.9
=筌巡马头镇果化镇榜杆镇是否同意读更多的拈’、、、:弋
不同意36.4 31.2 62.6
无所谓12.8 8.9 17.5
同意50.8 59.9 19.9
广两人学颂Ij学位论史国有人型企业的植入Ij父发达地区}|.会变迁研究
收入结构发生了~定的变化,农业收入所占比重下降,从事非农职业对
知识水平的要求更高,所以在这睡个社区人们对教育更加重视。
(五)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价值与规范栩去甚远
平果县农村经济特别是与甲果铝业公司联系紧密的农村向商品化、
非农化、工业化的发展,社会成员利益的分化和社会流动的加快,使原
来封闭的农村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因素。农民从图温饱到丌始讲究生活
质量,许多富裕户甚至追求高消费,比阔摆谱,又存在着封建遗风。马
头镇雷感村男女青年在穿着打扮上也效法平果铝业公司的工人,追求时
髦。在婚姻观念上,由于电视等人众传媒的普及,追求浪漫自由的男女
恋爱方式,通婚范围增大,有些条件不错的还嫁给了平果铝业公司的工
人。
第四节平果城乡社会罔的变化
一、社会交往增长
和其它传统农业社会一‘样,平果县人们的社会交往是通过土地上的
劳作来实现的,是一种狭小封闭型的交往。社区成员的社会流动途径相
当狭窄,在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向J:流动只有升学、参军、提干、招工
等极少数的机会。这就极大地限制了社区成员特别是农民社会交往的增
长。平果铝业公司的植入、发展,带来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从各个角度
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人们社会流动、交往的频率大大增加。
交往范围更广了。内容更串富了。过去那种“同出而作,同出而息”的
传统生活方式对人们社会交往方式的艰制证在打破,相应地发展出建立
在业缘等层面的社会交往。
(一)业缘交往的发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生产力大大提高,一部分人口可以脱离
农耕;平果铝业公司的发展,特别是与之相关的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空11iIJ:商品经济的活跃使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
39
广西人学硕1:学位论文同有大型企业的植入}i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社会资源总量的增加为脱离农耕的人口获得必要资源提供了保障。这一
切为农民的职业分化、业缘交往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笔者调
查的雷感村,如今有相当+部分劳/J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丌始脱离土地
进行新的谋生。有的成为平果铝业公司的“临时工”,有的到平林的采石
场、砖厂、安装公司谋职,有的到jF果铝公司开店或从事个体运输。这
表明,雷感村开始已有一部分人走{I;了家庭、村庄、脱离或半脱离了农
耕活动而开始在多种行业中谋生,职业分化了,开始有了单位和不同工
种的概念。职业的分化带来了社会交往,特别是业缘交往的发展。
(--)平果铝业公司的发晨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花■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社区,农民几乎终身维持着往返于农用家院这一
狭隘天地的单循环格局,其交往范围主要是走亲串邻。平果铝业公司的
植入与发展使农村从封闭走向丌放,城乡交往频繁增多。工业化社会人
们的交往是在分工协作基础上建立和形成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业缘交
往,这种交往的出现对我国农村地区由土地维系的交往向经济活动维系
的交往转变具有特殊意义。平果县的城乡也不例外。
1.平果铝业公司的植入把农村劳动者个人生产和生活的小系统与社
会工业生产结合起来,“村门”打开,从家庭、村落延伸到外部世界,加
入社会体制。农民的社会交往范围扩大了,从狭隘封闭的空间向宽阔开
放的空间发展。
笔者通过在平果县汽车站获得经验数据:从1995年开始,平果县发
往广东、云南等省的长途班车比以前增加了70%,发往南宁的班车更是
增加了300%。通过推算,约有38.7%的人出行在500公里以上,而且调
查得知,这部分除到广‘东去打工以外,大部分人出远门都是从事一些与
平果铝及相关产品和服务方面的生意。进一步分析果化镇与榜杆镇人们
的出行范围,发现榜朴镇出行在500公旱以上的只有18.7%,而果化镇
达47.8%。(都是指在抽样总体内的酉分值)。由此可见,平果铝业公司
的植入、发展拓宽了人们的交往范围。
2.交往方式发生改变。一个村民离丌自己生长的村庄,到外界从事
40
£堕叁堂堡!:兰竺堡苎堕鱼叁型垒些塑堡垒!!签茎些些竖竺叁壅堑塑!!
生产、经营抑或消费,都必须与人打交道。作为一个有自己独立经营土
地的利益主体,一般是不会毫无目的地离开自己的土地而外出的,因此,
任何外出与人交往的活动,都是+种带有目的性的社会交往。随着平果
城乡网络经济的萌q三,使m缘关系火去了原有的光泽.地缘关系的壁垒
正被冲破。代之而起的,是以分工协作为纽带的,通过共同职业、共同
兴趣、共同走向联结起来的业缘关系的形成和业缘交往的发展。在平果
铝业公司和相关乡镇企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是通过经济活动来维系的。
在这种社会交往中经济交往的内容f1趋增多,交往的次数同趋频繁。在
这罩做事或在此做生意的农民也学会了现代交往的方式、礼仪,并把这
种交往内容反馈到家乡,悄悄地改变着家乡人们的社会交往行为和人际
交往模式。
二、社会结构分化t职业与阶层
二十多年来乡村经济体制改革及平果铝业公司的植入与发展,使集
体化以来形成的乡村社会产生了结构性分化。原来同质性很高的人民公
社社员这一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已分化为具有不同利益追求、社会声望、
财富差别的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在集体化时期,农村实行
统一领导、统一经营、统一分配,}I:员个人在生产、交换和分配上没有
自主权。因而,在同1基本核算单何内部,社员的收入差别很小,生活
状况也大体相当,自从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注入了新的要素之后,社员
获得了自由流动和选择职业的自由。短短几年,社员的职业结构和社会
阶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阶层包括:
1.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即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及
主要科室领导和供销人员。他们虽然没有名义上的所有权,但有企业的
经营权、决策权,与农民工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这批人的社会
地位、收入、权力一般都较高,受教育程度也往往高于普通农民,在当
地的经济、政治上有较大影响,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是人们较看重和追
求的职业。在马头镇雷感村。随着乎果铝业公司的发展,此阶层的人数
和势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调查.目前他们的人数约有140多人,
4I
广两人学硕l-学位论文圈甫人塑企业的植入’j欠发姿地堕垫垒奎垦堕壅
约占农民总数的4%。
2.私营企业主阶层。指生产资料私有,自主经营、以营利为目的,
雇工在8人以上的企业主,根据平果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供的数据,到
1994年,这类私营企业约40家,1996年增加到80多家,1998年达120
家,且增加的大多数位于马头镇、果化镇、新安镇等与平果铝业公司联
系较紧密的乡镇。据调查,这些人普遍较富裕,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并不满足于已获得的经济地位.政治参与意识
R益增强,他们或入党出任基层干部,或成立自己的组织,或取得各种
政治荣誉地位,或与地方官员结合,扩大影响,并捐赠、赞助、兴办公
益事业。博得人民的好感与支持。
3.农民工和雇工阶层。指受雇丁.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或大部分
时间在厂矿从事临时工劳动,并由此取得个人及家庭的全部或大部分收
入,户籍仍在农村,身份还是农民。自平果铝业公司的导入与发展,极
大地扩展了这一阶层,使他们实现了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据平果县统计
局统计,此阶层人数由94年的7.8%增加到98年的17.2%。但普遍来看,
此阶层成员收入仍处于中下等。而H.,他们的社会地位不高,在社会经
济和社会事务中影晌不犬。
三、社会关系变迁t家庭与团体.
传统的中国农村是高稳定高整合性的社会。一种为大家所理解并共
同遵守的生活方式是:个人、家、族、村庄形成一个互相依赖的共同体,
彼此间虽然有亲疏之别,但基于同质性甚高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个
人的行动不但容易为大家所接受,丽且容易为别人所预知。而在工业社
会中,不仅个人观念和行为发生转变,就是在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上,
也产生冲突或变化而形成新的行为模式,这是工业社会的一个特色。
按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农村社会中社会关系的理解,
是一种“羞序格局”的模式。“差序格局”的特点是,社会中的个体在建
构人际关系时,以自己为中心,社会关系层层往外推,离自己愈远,社
42
广西人学硕}学位论文固有大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会关系愈琉。如,我一我的母亲一我母亲的兄弟姐妹(劈姨等)一我母
亲兄弟姐妹的子女(表兄弟、表姐妹)⋯⋯,这样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了
一种差序格局。由父系为中心形成家庭,而以母系为中心则形成亲属关
系,在三乡五罩之内的乡村形成‘个亲疏远近的社会关系网络,即“差
序格局”。
在集体化、公社化时期,由于强行政控制,原有的“差序格局”被
人为地阻断了,党政等组织体系成为维系农村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但
并未消除构成过去那种社会关系网络的经济社会基础。所以,公社化时
期的农村社会关系仍未发生质的变迁,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表面变化。农
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特别是平果铝业公司在平果县的发展,平果农村
的社会关系产生了很大变化,家庭与团体是反映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基
本方面,我将其作为两个基本指标来分析这种变迁。
1.家庭及其功能结构的变迁。
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
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没有静止过,而是随着
社会的发展而发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传统农业社会,家庭扮
演着重要角色。~个人从生下来到成为一个社会人,都是在家庭晕得到
教养的。集体化、公社化时期,家庭的生产功能产生了变化,但其它功
能,如生育功能、赡养功能、教育功能、抚育功能和情感满足之功能仍
无多少变化。所以,在大部分时期,农村家庭包括除生产功能外的所有
功能。
最近几年,平果县家庭的功能与结构也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除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个大环境外.平果铝业公司的社会影响也不能忽视。
根据在雷感村的调查,农业生产在家庭经济中所占地位越来越低,家庭
的生产功能又一次产生了变化。约有20多户家庭小工厂,如采石场、采
沙场或小食品加工厂。,还有lO多户生产合作社,其中家庭和家庭之间的
广两人学硕卜学位论史周有人型企业的植入‘j父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合作占了总数的67.1%.
与家庭功能变迁相适应。家庭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雷感
村的核心家庭占总数的85.6%.传统的直系家庭模式丌始向核心家庭模
式变化,家庭规模由大变小的速度加快。同时.在雷感村,妇女的经济
状况得到改善,有极小部分女性已获得独立经济身分,与过去相比,女
性发展空间扩大,上升通道增加,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如有很多家庭妇
女丌始到平果铝业公司从事一些第=-j产业工作。
2.团体等组织系统的变迁。
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鲫寸期,由于维系原来社会秩序的一
整套组织系统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相对无序状态。但同时,新的
生产组织形式、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又促成了大量新型的组织形式的出
现,重新构筑起农村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这便是改革后在许多农村出
现的党、政、经和青、妇、武等诈式组织之外的那些缺乏完备纵横组织
体系的群众参加的社会团体。平果县虽然不算是已进入工业社会,随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平果铝业公司在平果县的发展.该县的社会团
体关系已发生了某些变迁。目前,、F果县的非证式组织主要有以下一些
类型:
(1)经济合作组织。其主体是改革初期沿袭下来的生产协作组织,
但组织成员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城镇,原来的以政府为主导作用形成的
合作组织让位于以个体工商户、私营仑业主为主体的自发构建的经济组
织。在农村包干到户时,车牛农具刚刚下放到户.农户单纯从事农业生
产,畜力、动力普遍不足,于是一‘螳家庭成员、亲属、邻友便首先组织
临时生产协作组。随着农户I’日j经济地位的变化, 一些先富户自购配套生
产工具以后,陆续退出原来的协作组,使部分亲朋组开始解体,一些仍
不能完全独户经营的农户只好彼此重新搭组。所以,现在保留下来的生
产协作组,已有相当‘部分是由经济地位相同、没有亲缘关系的农户组
£塑盔堂堡生兰堡堡塞璺塑叁型垒些塑堕垒:!签丝姿垫竖塾室壅垦竺塑
成。这种组织总的发展趋势.是以亲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简单生产协作
组。逐渐向以经济利益为拉力的全面合作经济实体演变。
(2)自我管理组织。主要有移风易俗理事会(有的地方叫红白事理
事会)、计划生育协会等。移风易俗理事会是在县宣传、民政部门倡议下
组建起来的,其主要任务是配合币式组织抓殡葬改革和婚事新办。计划
生育协会是在计划生育部门倡议F建立起来的。其主要任务是协助居委
会和村委会抓节制生育工作。
(3)自治组织。主要有农民自卫队和街道治安队。由村或居委会牵
头负责,协助当地公安机关的治安1。作。
(4)消遣娱乐组织。主要有业余文体活动组织和文化社团。业余主
体活动组织涉及面较广。数量较大,但多厄章程,没机构,不能坚持定
期活动。而文化社团虽然数量不多,但凡建立的一般都有章程,有机构-
有领导,并坚持定期开展活动。
非正式社会组织的出现并发挥作用,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生产力发
展和新旧体制转换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这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
的积极作用。所以,应充分认识非IF式组织产生的必然性,在社会发展
中给予其应有的地位。但也不应夸人这种作用,同时还要看到不足的地
方,更不能用非正式组织来取代jF式组织,而应加以引导和完善,尽量
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四、推论t平果城乡社会网的变化
几年之间,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的铝城涌现在亘古荒凉的石滩弄场
上,给世居的壮、瑶、苗、汉各民族送来了令人茅塞顿开的两个文明的
新风。在铝城,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建设者和当地各族农工,
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交融在一起。进而引起社会网发
生了变迁。本文通过对马头镇、果化镇的调查研究发现:
这些地方原来是一个高趋同性、高紧密性和低异质性为特点的社会
网络,随着平果铝业公司的发展,这些社区的社会网发生了变化:
£塑查鲎堡!:兰垡丝苎璺垒叁垒垒些塑堡垒!筌垄堕些垦垫叁壅垦堕壅
1.网络规模变大。社会网规模是指构成一个社会网的成员的数目,
是测量一个人的社会资源拥有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次调查发现,马头镇
和果化镇的平均规模由90年的3.78人增加到98年的5人。
2.关系构成发生变化。社会网的关系构成指的是社会网成员间的具
体关系,特别是社会网核心人物与网络成员的具体关系,通常用某种关
系占总关系的百分比来表示。在调奇中,48.O%的社会网完全由亲属构成,
13.2%的社会网完全由非亲属构成。另外,在地缘特征方面。社会网成员
居住在本村的比例平均商达89.2%。但是,社会网的业缘特征也由1990
年的2.7%上升到7.1%。
3.异质性增强。社会网的异质性指的是一个社会网中全体成员在某
种社会特征方面的分布状况。随着该两社区社会交往的增长特别是与平
果铝业公司职工联系的趋深,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异质程度较以前有
明显变化:教育异质性和职业异质性分别由前几年的0.123、O.086增加
到O.287、0.196,(教育程度和职jIk异质性的最大理论数值是l。),主要
原因是他们在与平果铝业公司的职亡相互交往时,能互相学习,共同帮
助。
总之,平果城乡社会网的变化是其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动的微观反映。
在平果人们的社会网中,亲缘关系的重要性虽比传统社会有所下降。但
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历史遗存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平果铝业公司的发展及整个平果县的工业化、城镇化的继续推进,
平果人们的社会网模式和关系构成形式必将产生更显著的变迁。
第五节分析与讨论
从上面几节的实证分析来看,平果铝业公司作为平果县发展的增长
极及其引致的社会变迁,基本上证实了第二章所述的前人的相关理论。
如:在欠发达地区,根据区情,利fjj外部力量,可以培育增长极;凭借
外力推动,在欠发达地区植入现代川t,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致该地区的
社会变迁,不管社会变迁的度如何.社会进步有多明显,至少能推动当
46
£塑叁兰堡.!:堂些堡兰
地的工业化.优化当地的社会结构。
一定程度的验证。
罔仃人型企业的植入‘,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至于对本研究的几个假设,也作了
平果铝业公司相对于平果县来蜕.捐J有资会、技术、信息、人才等
比较优势,且从建』‘‘丌始,就有积极推进平果发展的意愿,加之平果县
人们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使平果铝业公司真币地成为平果这个曾经是全
国贫困县的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变迁的卜要牵引力。虽然国家和广西区政
府曾经在平果扶贫方面下了很大心lilt,效果并不明显。自从平果铝业公
司作为一个新的结构要素被植入平果后,能迅速把平果县的资源优势变
为经济优势,并对平果县的经济增}∈、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城市化水
平、观念变革、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等经济、文化、社会三个层面都发
生了根本性变革。在经济层面,除了平果县的经济得到十足增长外,最
好的佐证就是乡镇企业的崛起。而乡镇企业几乎都是与平果铝业公司有
着前、后或旁侧关联。另外,从I-艾没有述及的对平果县的贫困监测来
看,平果铝业公司的社会影响力也极大。1990年,平果县贫困村个数为
47个.年末贫困人口数为50036人,到1998年,贫困村个数减为15个,
年末贫困人口数为t5969人。可见.、F果铝业公司对平果县的脱贫工作
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本章所述的平果县的社会变迁很多都是农
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整个社会变迁的缩影,具有共性的一面,这也是可
以理解的。因为平果铝业公司作为一种新的结构要素植入到一个欠发达
地区,也是在客观制度背景的规约F操作的。至于其个性,主要表现在:
1.由于平果铝业公司性质所决定的相对于汽车、摩托车等产业来说,
其前、后旁侧关联较小。因而其社会变迁的深度、广度、速度都不及如
二汽在十堰的影响力,即平果铝业公州的力场效应没有二汽那么大。为
了得到l万元汽车工业产品作为最终产品,涉及到农业提供1086元产品,
能源工业提供398元产品,轻工业提供1118元产品。重工业提供6673
元产品,建筑业提供87元产品,运输业提供692元产品,商业提供318
元产品,非物质生产部门712元服务。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十堰市
的电力、建材、机械等很多部门的发展,使该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
£塑查堂塑.!:兰垡堡兰鬯鱼叁里垒些堕丝△!!签垄丝丝竖塾叁茎堑曼塑
日更趋优化合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果县的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1t结构还是不太合理。最明显的表
I就是乡镇企业不发达.国民经济对平果铝业公司的依赖度太大,达
1.93%。同时,平果县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局限,限制了平
}铝业公司社会能量的释放。意思是说,假如平果铝业公司植入到一个
}海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的度会更火,企业社会力作用将更显著。
2.相对于解放初中央政府通过国家的力量在西部地区植入上千家大
!企业,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欠发达地【×.植入大型国有企业,其人文生态
到了明显的优化。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企业和所在社区成了
’张皮,企业成了孤岛,人文生态严重失调。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平果
业公司一方面能主动释放延伸其社会能量。另一方面平果县人们又积
创造条件接收所释放的能量,使仓业和社区之l’日J社会分工较合理,人
生态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同时,也例证了在新的条件下,国家力量
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社会变迁。
3.平果铝业公司的社会力在经济、文化、社会三个层面的分力有较
差异。特别是在文化层面,阻抗更犬。从平果县榜杓:镇人们的经济行
来看,他们的着眼点还是农业与小7I-产,想的仍是“力农致富”这条
统农民的老路。在平果县很多镇,“·重视教育”只是政府的一句口号或
种目标。落后、原始的,ji产方式,j寸l’羽、愚昧的社会文化环境,导致
民在教育行为上,人们宁愿让男性接受教育,女性受教育的机会比男
要少很多。而且中途辍学的可能性仪人。在教育观念上,一般认为:
么考上大专院校,跳出“农门”;要么删家种阳,早点得力。读了初中、
中,对当地农民来说足“白费钱”、“根本用不着”。造成平果县社会变
在广度和社K方【{if的差序格硒, 。/j lfIi足因为平果铝业公司的社会作
力之自然作用力半径和社会作用力、I"-侄均存在边际递减现象,另一方
黾平果县旧文化传统积淀下来形成了强夫的阻抗所致。
广西大学硕七学位论文固有大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第五章兼论与结束语:没有终极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企业社会力与企业办社会
一、企业办社会与企业社会力的扭曲与丧失
企业办社会是指作为以盈利为t要H标的生产经营组织的企业.担
负了与这一目标不相吻合的过多的社会职能,变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相
对封闭的社会单元,即“企业社区”或企业小社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
原因,企业办社会是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使
在改革歼放条件下建立的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平果铝业公司就是一个
很好的佐证。平果铝建厂之初。公·司领导曾表示不把平果铝办成小社会。
他们在开展社会化协作方面确实也作了许多工作,如将矿石、锅炉用煤、
液碱运输、石灰石丌采运输、部分备品零件加工等都委托社会力量承担。
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码。力。Ifii,小社会也起来了,厂办幼儿
园、中小学、医院、商场、宾馆、公安警察等等应有尽有,使职工享受
单位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同时,还承担着就业安黄、退休保障等职能。
企业办社会造成企业机构臃肿、负担加重、人际关系复杂、管理困难、
人、财、物浪费严重。国有企业由此形成人员过密化和福利功能内卷化
趋势,从而步入社会成本的增加大大快于生产的增长的困境(李培林、
张翼:“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更
为严重的是,企业办社会带来社区结构不合理,促成了企业与所在社区
的经济与社会二元结构。企业作为所在社区的增长极不能发挥应有的扩
散功能和关联作用,企业与社Ⅸ之洲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互通受阻,
企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孤岛”,企业与社区仍是“两张皮”,不能有
效整合在一起。有些还造成与社区关系的紧张。总之,企业社会力被严
重扭曲和消耗,自身的发展力也难以提高。
£要叁兰堕!:堂竺丝苎里塑叁型垒些塑堕垒!!签垄堡些堕!芝叁堑堡塑
二、企业社会力和企业办社会之问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从前面的研究和相关资料中部可以看出,提高企业社会力与提升企
业的发展力并不矛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企业承担适当的社会责任,
增加其社会影响力与企业办社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1.企业社会力是指企业在运动过程中对社会(杜区)所延伸的能量
和力量,或者说是企业所释放出来的社会效能。企业社会力具有明显的
生产力性,即对外则是促进社会进步,提升社会水准:对内则是提高自
身的综合竞争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因此,企业社会力的形成和发展
至少符合社会分工原则和社会福利帕累托改进原则.能增加社会的总福
利。历史以来,企业分头承担职L1i,£活和其它社会职能,规模小,专业
化程度低.效率低下,社会资源得不到最佳配置,这不符合社会分工原
则,而是促成社会福利的内卷化,造成部分社会福利的损失,社会福利
的整体性降低。
2.对于企业组织来说,其社会力表现为对社会的影响度、感应度、
带动度,其力场效应是企业组织袖:运动过程中与社会互动而产生的,只
要周围环境提供条件和渠道供其作用,企业社会力就会生成并对社会释
放能量。而企业办社会恰恰割断了食业组织对社会的作用力通道。
3.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上说,群体凝聚力是使人们集合在一个群体里
的情感,它是使成员保持在群体内的合力。根据雷洪教授等对武汉机床
厂工程技术人员的调查研究,发现企_k的福利对企业的凝聚力有一定的
影响,但影响系数不是很大(约为O.2248~0.6138)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而且促成并提升企业社会力能实现}L会总福利的增长,经过再分配,作
为一个社会人,企业职工也能享受利益,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第二节经验总结与建议
平果铝这个崭新的现代化大氽qk,在短暂的几年取,已经对国家和
当地少数民族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蕈人的贡献,企业社会力作用显著。通
50
广两人学烦上学位论文国有人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最慕本的,颇具普遍意义的经验有如下三
条:
一、运用田象力量在欠发达地区植入新的结构蔓素,进行重大赉蠢的
开发,应该也必定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避步.
国家决定兴办平果铝这个大型食业,并且定点在壮族聚居的中心
区域一一右江流域,不仅出于这罩亍f:集了特大型高品位的铝土矿、充足
的水电资源和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等少见的工业区位条件,而且是中央
在新历史条件下依靠国家力量推进欠发达地区的jI:业化、实施加快中西
部发展这一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困家着意赋予了这一大型企业“扶老
携少”的光荣使命。中央的决策成为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平果铝的领
导者们刨建和发展企业的指导方针之一,成为企业自觉地扶助和带动当
地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增强了企业社会力。
平果铝的建设和生产推行社会化m作,直接带动了右江流城的平果、
田东、隆林等县一批中型骨干企业以罕更远的南化集团和桂林铝材厂等
在协作生产中的发展、发达。尤以近前的平果县中型骨干企业和乡镇企
业的群雄勃兴,令人瞩目。企业从丌r兴建时起,就注意在当地吸纳和
造就了一批少数民族的现代技术工人和专业管理人才.录用的临时工绝
大部分是当地壮族青年农民。;F果铝‘期工程建成并-F常投产两年,平
果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就荣膺自治区脱贫先进县。平果铝的崛起,与红
水河几座大型水电站、南昆铁路人动脉、邕色(南宁一一百色)二级公
路的建设相互匹配,互联互动.使这一地带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
滞后的旧貌正在加速改变。平果铝对百色地区内外强劲的辐射力和带动
力,令人信服地说明,国家在欠发达地区进行更大资源的开发,使那晕
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是应该做到,也是可以做到的。
二、新时期墨有大型企业的檀入可以而且应该促成并提升其社会力.
从前面的研究可以看出,提商企qk社会力与提升企业的发展力并不
矛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企业承郭1适当的社会责任、增加其社会影响
力与企业办社区存在本质_L的区别。为此,建议:
Sl
£塑叁兰堡!兰丝堡竺堕塑叁型垒些塑壁垒尘签垄姿些垦盐垒壅堑堕!!
1.加快国有企业职工实现从“堆位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单位人”的特征总体k具有被动的“依附性”,而“社会人”的特征则
是自立、自主、平等地全面参与“礼会牛活”。从“单位人”向“社会人”
的转变,就是国有企业职1j的“再丰I会化”。职工的“再社会化”,符合
社区结构优化、社会总体福利帕累托改进等原则。因此,要求:(1)按
照社会分工的要求,尽最减少其社会上)J能,增强其作为企业的经济功能,
使企业向“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0’、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和经营单位转化。要完善社会服务‘j社会保障体系。政策.k,当务之急
是抓紧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为“再社会化”提供“安全阀”和“减
震器”。要加强企业所在社区的建设,提高社区的整台功能,使现代企业
构建和社区建设共同促进;(2)最大程度地释放非正式社会网络的效能。
非正式社会网络是一种建立在关系的摹础上的一种联系跨界、跨社会的
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多线结合关系。具体包括血缘关系、亲缘关系、业
缘关系、地缘关系等。实证研究表明,非f式社会网络能提供多种社会
支持,如物质帮助。行为支持、亲密的互动等。社会支持的多元化,使
职工可选择的替代性资源增多.对食业的依赖性减少.为自己的“再社
会化”提供多种支撑:(3)加强对“再社会化”过程中职工的心理调适。
在“再社会化”过程中.d{j:旧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被打破,可能导致社
会行为的失范,使职:f产生困惑感。l司时,旧的福利制度的革除和新的
竞争机制的引入,使许多职].:产生失落感和危机感,从而出现心理失衡。
这时,有必要对职工进行心理调适。就是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调整职工原有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等心理定势,以适应“再社会化”过
程。通过心理调适,增强广大职丁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从IEl有传统
观念、习俗和思维定势的“团惑”『fJ解脱fi{来,树立新观念,新意识。
当前,心理调适最有效的路径选择就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以企业
凝聚力为中心的企业整合机制:(4)强化职工的自学习行为。目前我国
所面临的社会转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其特点就是从农
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F业社会的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变。
S,
广西人学碗1:学位论文固有夫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这种社会转型给个人社会化提出的1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的
现代化问题。从某种意义,L说,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在其一生当中不可能
终结,因此人要继续礼会化.不断J越应社会生活。在此.职工的“再社
会化”要求职工能不断学习新技能、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相当
广泛的“生活技能”,从而适应角色变化过程。
2.多途径释放企业社会力。企业应将自己所形成的现代工业优势与
工业文明辐射到周围地区,扶持并带动地方经济的成长。为实现企地关
系从隔离转向结合,逐渐弥合大中,诅企业与地方的断层.实现现代工业
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因此,需要丌放“工业孤岛”,更新调整战略布局,
多途径释放企业社会力。例如:可以采取对等联合,双方投资办厂,风
险共担、共同管理、利益均沾:可以采取地方提供地皮和部分劳动力,
由企业独资建厂经营,地方根据投入的多少分享一定的收益:还可以通
过延长产品链,由地方承接企业主产品的上下游与左右旁侧的开发,承
担产前、产中与产后服务以及社区服务方面的种种职能,成为企业的“附
属车间”。当然,扩散的形式还有待进‘步研究探讨,需根据企业与地方
的实际情况,具体对待.采取切实的措施。
3.对社会特别是企业周边地区来说,接收企业释放的延伸能量,既
可改善地方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礼区服务质量,又可优化社会结构。
因此,地方要积极创造接收的条件。
(1)正确处理国家(中央)、地方、企业和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
对平果铝和平果县而苦.这些关系1三要具体反映在毁m采矿、资源开发
利益的分享、污染治理和受损补偿等方面,并且比较集中突出地表现为
企业和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简称“厂群关系”)问题。我们在调查中看
到,作为国家企业的平果铝的领导者们,在厂群发生矛盾时,能够站得
高看得远;冷静对待,及时与平果县的领导协商,通常比较善于体谅壮
族农民兄弟的难处,考虑他们的意见,给予适当的照顾;平果县的领导
同志,则本着兼顾国家(企业)、地方‘(县、乡、村)和农民个人利益的
原则精神,深入了解下层情况,进行耐心的调解工作。可以说.近年来,
S1
广两大学颂L学位论史围仃人型企业的植入’j久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围绕着平果铝的创建和发展,各种矛盾、关系的处理基本上是妥当的、
成功的,兼顾了有关各方面的权益,形成了团结奋进的祥和氛围。
(2)努力创造较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和支持社会化生产所需的服务体
系,做好宏观引导与协调管理,为进入社区的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强化企业的社区归属感和共同利益意i=}{。
(3)要依据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的资源特点.以市场为导
向,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平果人紧紧抓住国家
重点工程开放建设的机遇,“乘机搭船”,顺势而上,从自己的经济实力
和技术文化基础还很稚弱的实际出发,投入劳工,参与土石方的开挖、
填埋工程,供应砖、木、灰、沙、7i等初级建材,组织客货运输和生活
服务。在支援大企业的建设中获取资金和发展进步的知识和技能。同时.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相关的乡镇食qk年11集体企业。
(4)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人爿’,为接收辐射提供必需的人文支
撑。
第三节结语
一、工业的。根”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乡镇企业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发艉逐步走出了一条人所共识的有中国
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一一乡村工业化。改革10多年特别是平果铝业公司的
植入以后,平果县的乡镇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平果县1990年工业总产
值4933万元。乡村集体企业产值664万元,实现利润615力.元,从业人
员22000人。到1998年,工业总产值303973万元,乡村集体企业产值
239548万元,实现利润19336力'元,从业人员50104人。与其自身相比。
发展的势头是令人鼓舞的:企业个数是90年的4.7倍;从业人员是90年
的2.3倍;工业总产值是90年的61.6倍。年均递增67.4%。但是,与东
南沿海的乡镇企业相比,无论乡镇个业产值在整个社会产值中所占的比
重,还是乡镇企业本身所体现的J二、Ip化水平,平果的乡镇企业都是微不
54
£娈叁兰堡!:兰垒堡塞堕童查翌垒些塑堕叁!!签茎姿些堕垫叁壅垦塑壅
足道的。无论是从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的0门化程度来看,还是从企
业的规模与效益来看,平果的乡镇企业都尚处在非常低的发展阶段。而
且在整个乡镇企业之中,只有1/10的产品和科技与本地的副业和手工业
传统有关:其余的90%中,则靠甲粜铝业公司的扶持。因此。从工业化
的角度着眼,想象东南沿海地区那样依靠乡镇企业.走乡村工业化的道
路,并尽快跟上伞国发展步伐,似乎希望不大。
如果我们承认工业化伴随着城Ib化,或者说是城市化的先声,是一
个人口集中的过程。同时,“无工坷i富”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工”的
规模,那么,很显然,欠发达地区乡村分散的人口居住格局是不利于发
展工业的。但是凭借了国有大型企!lk的嵌入所耸立起来的一座座现代企
业城,却弥补了乡村人口居处分散的缺陷,为人口的集中提供了合适的
场所。同时,企业型城市中集体企qk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已经成为了
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I‘果这块原本缺乏工业之“根”的土
地培育了一株株无论是在产品和技术还是市场和信誉上都属于新起点的
工业之“根”。
二、非结论性的结束语
1.我国是一个碱积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地区所占
面积很大。增长极作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对于分析和解决我国生产
布局和区域规划实践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我国推行增长极理论
有许多有利条件。首先,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而该理论就产
生于计划,发达国家虽也搞计划,强调国家干预,但比较之下,增长极
理论更适合于计划色彩较浓的国家:其次,在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下有适合增长极应用的七壤一~大片待开发地区:同时,我们可以借鉴
国外推行增长极战略的经验和教训,认清增长极成长过程,头脑冷静地
对待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些问题。
我国生产力在地区分和上是很/{:平衡的,每一个地带内都是发达地
区与欠发达地区相互交叉的。这样,在开发我网不发达地区尤其西部不
发达地区时.就有必要采取增挺极的丌发战略,重点突破。利用现有发
SS
广西大学硕卜学位论文困冉人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达或不发达地区的增长极的发展来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而且还可以
根据不发达地区的开发实践来建立或培植增长极。
2.在计划体制F.由于中央政府几乎控制了所有的资源,作为政府
附属物的国有企业始终是1个复杂的牛产T具,对它是没有利益主体性
可言的,丽只有工具能力的展示与腱现;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性由于管
理体制特别是财税体制的摇摆性Ifii摇曳不定,所以只能是“一放就活,
一活就乱.一乱就收”,总是在获得}j被剥夺之问博奕着,并没有一种恒
定性(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1990,上海三联书店)。改革开放是一
个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
认定,不仅利益主体对收益的定义多样化了,而且,国有企业也逐步演
绎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这样,总体上说,在本文的讨论中,中央政
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个人之I’HJ的互动模式渐渐演变成了独立利益
主体之间的互动。从而使本研究从科:会行为所发生的背景中去发掘行为
的内在逻辑性,从社会互动的网络关系中去探求研究主体在整体中的角
色定位。说明了社会变迁的源泉就是不断被改变和修萨的社会互动过程,
新要素的产生和导入是社会变迁的斑接动因。就其现实意义而占,本研
究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和社会变迁可能会大
不同于中国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仵为新的结构要素而植入的国有大型
企业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I’~显其仓业社会力。
广西大学硕七学位论文国有人型企业的植入·J欠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t
1.马克思等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f德】鲁道大·吕贝自;特并:《I业化史》.上海译文出版朴1983年版。
3.J·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山版}{1986年版。
4.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IS局.1986。
5.踊§1莫里斯·迪韦尔热并:《政治礼会学》.华夏{u版朴1987年版。
6.【美】帕森斯著:‘现代朴会的结构‘j过程》.光明日报jb版社.1987年版。
7.彼特·布劳并:《}}会生活中的交换0权力》.华夏⋯版朴1988年版。
8.【美】R·E·安德森并:《}}会环境巾的人类行为》.国际文化f|l版公司1988年版。
9.L·科塞:‘礼会冲突的功能》.华复山版社1989版。
10.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二联书店1994
年版.
11.【德】阿尔弗雷德·书伯并:《I’业|x何论》,商务印l 5馆1997年版。
12.【德】沃尔夫lxJ·商特大若:《现代化’0}}会转型》,礼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3.【德】马克斯·韦伯并:《经济、潇礼会领域及权力》,生活·读粕·新知三联书店
1998年版。
14.【英1安德鲁.韦伯斯特并:《发嘿礼会学》。华夏山版朴,1998年版。
15.冶】蔡文辉:‘社会变迁》.:二比15局印行。
16.薛琴访编著:‘场论》,1978年。
17.费孝通:《江村经济》,汕.苏人Kl|j版社1986版。
18.唐国兴编著:‘计龄经济学》.复口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9.何肇发著:《社区概论》,中山人学出版社1991年版。
20.周省三等并:《电磁场的戍月J》。高等教育出版朴1991年版。
2 1.李路路著:‘!针l冲国瓣吲制孵呻的}}会结陶碇电蜂物,浙江人吣埘蹴t 1992年版。
22.任若思著:《计最经济学疗法论》.中国人K人学出版社1992年版。
23.吴天然著:《中国农村I:业化沧》.七海人【e出版社1997年版。
24.郏杭生主编:《现代中国:&丰扑}会{e14n0实h阿究》,中国人K人学山版朴1996年版.
25.卢淑华编著:《卒{‘会统计学》,J匕京人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费孝通著:《从沿海刊边区的考察》,上海人民Ⅱl版朴1990年版.
27.张军著:《中国经济政革的例顾‘,分析》.山I}li经济¨J版社1998年版.
28.康晓光著:《中国贫I制与反贫111{理论》.I“阳人【t出版社1995年版.
‘7
广西大学硕t学位论文固有大型企业的植入’j父装选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29.赵烧雷著:《中国1.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30.宋伯谦主编:《经济发展’j增长的定性分析及定量探讨》。广阳人民出版杜1996年版。
3I.宋林b著:《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山版社1997年版。
32.杨晓民、周遐虎格:《中国单何制度》,中国经济山版朴1999年版。
33.江和建糟:《现代经济札会学》,南京人学出版丰十1996年敝。
34.袁方主编:‘杜会研究方法教科》,北京夫。≯出版}十1997年版。
35.马林等编著:‘中国经济地理》.中国财政{U版补1997年版。
36.何兴刚著:《城市开发Ii的理论。,实践》,陕两人民iU版社1997年版。
37.胡必亮著:《发展理论与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8.费孝通著:《学术自述与反思》,‘l_!:i舌·读协·新知三联I帖19%年版。
39.马洪主编:‘非均衡增K‘j协调发展》.中国发展nl版朴1996年版。
40.张其仔、邓砍著:《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J“f}Ii人比出版社1998年版。
41.陈宗胜等著:‘新发艟经济学:IhI顾与展望》,中国发展出版杜1996年版。
42.陆学艺主编:《}{:会学》,知识山版杜1996年版。
43.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Le大学出版朴1994年版.
44.乇建敏主编:‘西方社会学说史纲》.四川人学山版丰{}995年版.
45.黄平:“安尔尼·占髓斯:结构化’j现代性.国外社会学,1995年第1期。
46.林毅夫:《财产权利。j制度变迁》.七海二联把店1994年版。
47.马戎、潘乃谷主编:《社Ix研究与社会发展》,犬津人K出版社1996年版。
48.折晓叶著:《村庄的再j謦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
49.邱泽奇著:《边区企业的发展历群》,天津人民lU版钆1996年舨。
50.平果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审:《平果县志》.第1卷,2卷。
5I.李汉林等:“经济发展与}}会变迁”.‘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5期.
52.刘虑杰:“中国农村社会的家庭和亲属”.《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5期.
53.千j叉生等:“I业比‘j}垤滩:改革以来中国树拍镰垤缫壮艘迁”,‘农啡倒砧抖士会',
1990年第4期。
54.阎肖锋:“从城乡分化的新格局看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迁”,‘社会学研究’·1991
年第2期。
55.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会关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1987
年第3期。
56.肖鸿:“试析当代丰{.会嘲研究的若}:进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58
广西大学硕I:学位论史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父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57.§&酝:“从‘单能人’剑‘}坦jU:倒彳『企业职『:的再}}会化”。‘学术交流.经
济社会版》1995年第5期。
58.李培林、张翼:“国有企业}}会成本分析”,《中国}}会科学》.1999年第5期。
59.r‘阳区统计局:’卜粟县7i{‘年j二婴经济社会指枷;,1999。
60.乇延中:“企业办朴会的问题.现状与对策”,《管理Iu界》,1997年第4期。
61.汀和建:“企业的起源与转化: 个社会学框架”.《南京人学学报》。1999
年第2期。
62.f韩】闵昶基:《社会组织对地|一的影响》,<沈目}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t 1999
年第l期。
63.柯良:“犬丁企业凝聚力的社会,一思考”,‘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4期。
64.Charles·Locke:《Industrial sociology:The social relation ofindustry and the
community》,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197l:
65.James Midgley:‘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e》,Methuen London and New York l986
广西大学硕t学位论文国有大型企业的植入‘,父发达地区社会变迁研究
致谢
人生之船即将重新启航.蝈首三年求学生涟,我感慨万千。三年中,
导师邱耕田老师不仅生活-}:关照颇多,而且在学业I:引我上路、助我进
步,耳濡目染着他那严谨治学、专心学术、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让我
受益匪浅。谢舜老师、陈太福老师、熊明辉老师、周健老师等也为我的
生活、学习倾注了大量心虹。至于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是在邱耕F日老
师和广西社会科学院李秋洪老师的精心指导F完成的,谢舜老师、陈太
福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老师、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蔡禾老师等都
对此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均表示诚挚的谢意!我知道论文离各
位老9ifi的要求还有~定差距,期待以后有机会完善之。对广西民族研究
所俸代瑜老师、平果县人民政府、17果铝业公司等相关人士提供的友好
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对一直关心我的各位亲人、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
他们的关爱永远助我上下求索。
广两人学硕l‘学位论史国有人型企业的植入’j父发达地鹾社会变迁研究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问所发学术论文:
1.邹爱斌:“生态文明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8年第10期;
2.邹爱斌:“人文生态重建.反贫困的一‘要”,《广嚼经济》,1999年第l期;
3.邹爱斌:“非Hi式社会刚络:F岗职工再就业的霞要渠道”,《理论与
改革》,1999年第2期;
4.邹爱斌:“论行业收入麓距及兵传导设应”,《广两统汁》,1999年第3期;
5.邹爱斌: “关予政府采购的经济}{.会学思考”,《经济fuj题》,1999年第5期;
6.邹爱斌、万峰峰:“从‘单化人’到‘社会人’:国有企业职工的再社会化”,
《学术交流·经济社会版》,1999年第5期;
7.邹爱斌:“对区域发展差距的{t会学州释”,《qi产力研究》,1999年第5期;
8.刘继平、邹爱斌:“社会刚络与经济发展一一对广州社会网络建设的
调查与思考”,《改革‘j战略》,1999年第6期;
9.邹爱斌:“缩小收入筹蹲:扩人内需的切入点”,《统计与决策》,1999年第
7期: .
10.邹爱斌:“能力乎?品德乎?一一天于企业人/j使用的思考”。‘经营
与管理》。1999年第8期:
11.邹爱斌:“环境保护的社会支持‘j可持续发展”,《沿海环境》,1999
年第10期;
12.邹爱斌:“粮农两难处境的消解。j扩大内需”,《j“两经济》,1999年
第10期;
13.邹爱斌;“论企业社会力”,《福建沦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