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5372我国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经济非均衡与政策选择

西南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经济非均衡与政策选择
姓名:周华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李萍
19990501
摘要
本文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
点和方法,对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这一
特定体制背景下的非均衡经济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和实证的探讨,旨在
探讨实现非均衡经济向均衡经济转变的与之相适应、相关联的体制改革与政
策选择。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一一经济体制转轨
期的非均衡问题,因而在前言中论文开宗明义地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
背景,经济改革的进展状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提出国民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状态是经济转轨时期的必然态势,分析和研究该阶段的经济非均衡问题具有
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现有的国内外均衡与非均衡的理论基础上,一是重点分析了马克
思关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实现再生产的比例均衡思想、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理论,得出了经济均衡发展是人类充分利用资源、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目标
和要求;二是借鉴现代西方经济的非均衡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
的非均衡发展的实际,一方面,对我国宏观经济的非均衡现象,从总供给与
总需求总量方面、结构方面及资源配置效率失衡各个角度进行详细的解析,
指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经济非均衡问题的基本特征是结构性总量非
均衡;另一方面,分析结构性总量非均衡的内在表现及其形成的市场原因和
制度原因。经济的非均衡不仅仅包含了市场运行的非均衡,更突出的表现为
体制的非均衡。市场的非均衡运行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资源配置
效率由于市场缺陷有所降低在所难免,而体制的非均衡表现在传统经济体制
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经济体制一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
全建立的阶段,两种体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共同起作用的情况下,导致个人、
家庭及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发生扭曲、变异,针对市场和体制复
合作用的结果,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出有效的体制改革思路和相机的
·】·
充分必定导致的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不相等。在这篇论文中所应用的均衡与
非均衡的概念是辩证地、综合地继承了以上的结论,我们并不认为市场上的
供求能够绝对地相等,一个是因为客观的经济现实永远不可能达到完善的市
场条件,另一个是因为即使达到了完善的市场条件,而市场本身的缺陷的影
响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因此,市场的非均衡是一种常态,均衡的概念在这
一角度上讲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但是,均衡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非均衡的一种
特殊状态,也就是一种市场供求趋近于完全相等,但又不绝对相等的经济发
展的最为理想的供求关系,在这种关系下,行为人认为调整决策已不可能增
加任何好处,即实现了利益最大化,从而不再具有改变经济行为的倾向,既
能顺利实现社会大生产的再生产,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资源。根据以上
的分析,均衡实际上是实施政策的标准和目标。
第二个是在国内经济学者对经济非均衡定义、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非均
衡的形成原因把经济非均衡分为市场的非均衡和体制的非均衡①。并把由市场
的缺陷造成的非均衡称为市场的非均衡,市场的非均衡容易引致经济的短期
波动;把由市场的发育不完善和各种制度原因造成的非均衡称为体制的非均
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表现的非均衡明显属于体制非均衡的
范畴,尤其是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并且进一步指出,在此期
间非均衡的基本特征是结构性总量非均衡,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化取
向的体制改革不彻底导致的体制非均衡使经济主体的行为发生扭曲,最终造
成总需求与总供给缺口和经济非均衡发展,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直接后果是资
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
第三个是针对非均衡形成的不同原因,提出与之对应的有效政策选择。
体制的非均衡依赖于传统体制与市场体制的并存和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共
同作用,只有彻底改变其赖以生存的体制环境,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建
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才是消除导致长期经济非均衡的体制障碍的
根本途径;市场本身的缺陷造成的非均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主要表现为经
法,军摄墨赁稚矍牵鏊蒜言擎霉爵望鎏受馨;i譬;纛丧晨)P4页·运用了。体髓的非均衡”与“运行的非均暂。的提
·3·
体制环境就可以达到目的。另外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主
要表现在对各西方均衡、非均衡理论的比较分析以及与中国学者的理论观点
相比较等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为清楚地了解不同理论形成的不同背景和
条件,吸取其科学的方法,并且运用于实践,进而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
·5·
Abstract
One of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today is macroeconomic
disequilibrium.It shows itself in the follow important aspects:disequilibrium in
aggregate supply and aggregate demand,economic increase and allocation of
economic resources,etc.In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ic system,absence of
market mechamsm make the allocation of economic resources lose efficacy.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maeroeconomic disequilibrium in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cs
is the restraint for economic resource.Along with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he founda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 a new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market force influences deeply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c syStem.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transform of from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disequilibrium of
market and disequilibrium of economic systems make the reasons of macroeconomic
disequilibrium much more complex.The principal contents of this text take the
particular period as research object,discussing macroeconomic equilibrium and
disequihbrium pmNems.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is talking about an elementar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y about mieroeconomic movement and macroeconomie management during the
transform of economic s”tem in China today.The theme of it analyses
macroeconomic disequilibrium in accordance with actual problems.Furthermore,
the text shows that the measures and policies of macroregulation relevant to these
qliestions.On the one hand,Speeding up the restructuring of economic syStem an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are important effective ways tha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macroeconomic disequilibrium;on the other hand,the
macro—control function of government has vital influence on macroeconomic
nuctuation.In a word,the fun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and macro—control of
·6·
government have the same effective and indispensable affe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economic ideology and Deng Xiaoping economic
theory,the paper absorb essence from the West economist on equilibrium and
disequilibrium in Economic Theory and make a complete and explicit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macroeconomic situation.The West celebrated economic theory 0n
equilibrium and disequilibrium includes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of Walras,
Partial Equilibrium Theory of Marshall and Non—Walrasian Equilibrium Theory,
etc.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is compact and logical,and the basic positioas and
comparatively new trails of this text may be summarizes∞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the paper gives the claSsifications of economic disequilibrium
according to the two reasons of macroeconomic disequilibrium:the market’S
disequilibrium and the system’S disequilibrium.We call the disequilibrium caused
by the defects of market as the market’S disequilibrium and call the disequilibrium
caused by the social systems of organization as the system’S disequilibrium.The
evolution of our country’S macroeconomic movement and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have changed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s a result,the
macroeconomic disequilibrium demonstrates obvious characteristic of system.
Equilibrium and disequilibrium in Economic Theory have also been analyzed and
studied.The paper draws one of conclusions that economic equilibrium is an ideal
state ol economic work and Pareto Optimum is perfect idealized economic state.
Under this situation,the efficiency about allocation of economic reso删is fully
presented and microeconomic main body’behaviors are optimized.On the
contrary,economic disequilibrium is a state of disproportion in economy that the
functions of adjustment of market mechanism lose efficacy and the economic
behaviors of microeconomic subjects are distorted.Microeconomics is the basis of
Macroeconomics that acts on Mieroeconomics.We should gain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other theories and make full use of it.
·,·
In the second place,the essay describes the state of disequilibrium in our
country’s macmeconomies movement,which presents itself as aggregate supply,
aggregate demand。economic increase and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ve,the text comes to conclusion that disequilibrium of
structure on macroeconomic work i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The paper
continue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DB of disequilibrium of structure and find out that it
is the systems of organization that cause the market disequilibrium which present
itself in economic growth,aggregate supply and aggregate demand,and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It is the disequilibrium of systems that distort the behaviors of
enterprise,individual and farmer,and local government.And imperfect growths of
market oAluse imperfect information,effective demand hilures.So it is certain that
we must take the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arket and
macroregulation.
In the last place,the pape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for
efleet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isequilibrium to equilibrium.It is important to
eliminates the obstade of traditional system of organization and establish perfect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The essay puts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to
control national economy as following two respects.
On the one hand,the government tries its best to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economic system:
1)Transform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state—run enterprises and
establish contemporary institution of enterprises;
2)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a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and remedy the
defects of market;
3)Transform the functions of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and
deepen 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4)Deepen the reform of distributive system and establish social insurance
institute.
·8·
On the other hand,the government Iormu|ates effective macro—regulation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accordance with actual problems.The essay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with regard to the management of aggregate supply and aggregate
demand in the differ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前言
我国已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但向市场经
济渐进过渡必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国的经济体制的发展所必经的三个
阶段分别为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转变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阶段,目前,我国正
处于第二阶段一一体制转轨阶段,这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
体制转轨阶段也可以被认作是从开始改革到实现目标模式的过程J在这
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它分为不同的步骤:第一,突破阶段。从农村到城
市、从微观到宏观,对传统体制弊端的认识开始清莒拆,长期形成的传统体制
受到冲击,行为人的商品意识、市场观念开始出现;第二,新旧体制并存阶
段,也被称为双轨制阶段。新的体制崭露头角,但旧体制仍然根深蒂固,双
重体制摩擦不断出现。各项改革有所配合,又有所脱节,行为人对改革的认
识得以深化;第三,改革深化阶段。双重体制的并存就是转换的起点,到这
一阶段,我国将从旧体制占主导地位逐步转换为新体制占主导地位,其主要
标志是:企业的市场活力增强,开始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市场发育
较为完全,基本上形成体系,市场机制逐步健全,宏观管理转向间接控制为
主,国家调控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协调;第四,目标模式的实现阶段。
我国目前的经济改革正处于新旧体制并存的中、后期,并逐步深化体制改革,
向深化阶段迈进。在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共同发
挥着调节功能,也就是说,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形态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体
制,又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是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所区别,但是,随着改革的
深化,行政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逐步缩小,市场机制将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
主要方式。
本文虽然以整个经济体制转轨阶段作为研究对象,但主要是以第二步骤
为重点,对在这一既定体制环境条件下的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的
非均衡表现及其内在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求找到解决非均衡经济发展的
良策。
上篇均衡与非均衡理论探析
第一章马克思的比傍均衡思想的
前瞻性与现实性
从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历史看来,均衡理论和非均衡理论都对经济运行
的态势在不同的层面作出不同的描述与分析。从历史的角度来追溯,均衡的
概念,通常是指各个市场上的供求都相等。均衡理论导源于亚当·斯密的“看
不见的手”一一市场自由竞争理论和萨伊的供给本身会创造需求的理论,因.
此,均衡理论一般是指古典均衡理论,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研究对象,
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使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自动实现均衡,其代表人物包
括马歇尔和瓦尔拉斯。实际上,早在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分析以前,马克思
就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再生产比例失衡及其纠正,以及社会
主义的均衡经济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为什么要实现比例均衡、利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实现比例
均衡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比例均衡思想.
马克思是以个别生产过程分析为起点,认为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配置是
严格遵守一定的比例关系。比如,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匹配量有一个恰
当的比例关系;从劳动力分工看,机器大生产的专业化要求对劳动者按从事
的不同职能进行合理的分配,及“保持比例或比例的铁的规律使一定数量的
工人从事一定的职能。”(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975年版P394页)。从生
产经营的总体条件看,各种产品的形式、劳动形式、和分配形式在转化为资
本的形式时,都有一个固定的比例。
马克思还从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实现的条件展开讨论,认为其关键在于
·2·
社会生产的按比例发展。首先他把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生产
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按价值形态分为C、V、M三个部分。社会总产品
的实现,必须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又要在实物上得到补偿,这就要求社会
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各部类内部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简单再生产
的实现,要保持两大部类再生产比例的平衡,必须满足I(V+M)=II C这
一基本实现条件,另外还包括两个必要条件:_是实物量替换比例的平衡;
二是价值量交换比例的平衡。此夕卜,为了保证社会扩大再生产和社会储备的
需要,必须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消费资料。其追加的余额同样要保
持实物量替换比例的平衡和价值量交换比例的平衡。扩大再生产的平衡的基
本条件,马克思从不同角度列出反映同一实质的公式内容,这里,我们重点
讨论一个不仅能够反映两大部类的交换比例关系,而且还可以表达为社会总
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
I(C+V十M)+Ⅱ(C+V+M)=工C+ⅡC+I(△C+△V)+Ⅱ
(△C+5V)+I(V+M/X)+Ⅱ(V十M/x)
公式的左端为社会总供给量及其构成,包括生产资料的总供给量和消费
资料的总供给量;右端表示总需求量及其构成,包括补偿基金、积亲基金和
消费基金三种需求量。’ 一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看出,在马克思看来,比例失衡有两种
表现形式:总供求比例失衡和各部门比例失衡。各个生产部门的比例失衡可
能引起局部性的危机,其结果:“比例失调而引起的市场价值的提高或降低,
造成资本从一个生产领域抽出并转入另一个生产领域,造成资本从~个领域
向另一个领域的转移。”(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第二卷P595页)很显然,这
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调节的。总供求比例失调引起的危机表现为全局性
的危机,马克思认为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萄i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
所具有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是与广大劳
动人民的消费需求脱钩的,资本家按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来
组织生产,丽不考虑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二是两大部类积累率不相适应,
、·3·
破坏了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从而引起总供求失衡;三是马克思认为货币
在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中同时起着流通手段和货币资本的双重作用,“社会现有
的货币量,总是大于它处于实际流通的部分。”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
P555)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价值都不具有同等数额,有可能破坏再生产比例的
平衡和总供求比例的平衡。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市场调节机制
本身的缺陷所决定,再生产和市场总供求要自觉地、长期地保持比例平衡几
乎是不可能, “平衡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现象”。(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
P558)那么,在现实的经济中,如何来调节经济比例关系呢?马克思认为有
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经济危机来达到暂时的平衡,危机是对过度增长和畸形
发展进行自然而必要的矫正;二是社会对经济预先实行控制,只有预先控制
才能把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社会劳动时间的数量和由这种产品来满足社会需
要的规模之间建立起联系。
二、马克思比例均衡思想的前瞻性与现实性
马克思比例均衡思想形成的客观环境是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下,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作出的科学
分析。其主要结论之一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平衡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要
想在现实的经济中实现比例均衡,只在通过两种办法,一个是用经济危机来
自动矫正,另一个是对经济实行预先控制。马克思的比例均衡是通过再生产
周期或经济危机强制地得到实现,古典均衡都是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结果。
不论是均衡实现的强制论或自动论,事实上都承认了市场机制在实现均衡过
程中的基础性功能和作用。经济危机的发生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的自动调节功能,对经济的预先控制则强调了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的宏观调控功能。马克思的这一结论中包涵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作用与宏观调控作用相结合的前瞻性思想,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
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客观要求。我国的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理解“计
划”与“市场”都只是手段,片面地、绝对的强调对经济的“预先控制”,认
·4·
为“预先控制”是实现比例均衡的单一的完全正确的途径,完全脱离了当时
的经济现实,以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通过自上而下的直接计划调
节生产的行政命令方式,排斥受价值规律调节的市场手段。我国经济发展的
实践证明,高度集权的中央决策制度与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马克思的比例均
衡思想是不相适应的。因此,马克思的比例均衡思想不仅预见了科学的实现
均衡再生产的手段,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现
实指导意义。
第二章古典均衡理论对目标取向的借鉴价值
一、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瓦尔拉斯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创始人,他既承认现实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
的非均衡现象,又依靠一系列假设把各种非均衡归结为均衡的稳定状态。在
他看来,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在价格机制作用下最终会趋向稳定,形成均衡价
格。瓦尔拉斯在阐述均衡价格的实现过程,作了下述假设:(1)市场信息的
传递是完全畅通无阻的,可以被任何一个经济人所感知,并且信息是相对确
定不变的;(2)市场上有一个制定价格的“叫价者”,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调
整价格,价格变动的原则是使市场上的供求数量相等,最终形成供求一致的
均衡价格体系;(3)所有的经济人都按照市场价格信号来调整供给量和需求
量,经济人彼此之间不发生任何直接联系,数量信号不起作用;(4)供求双
方的交换都是等到价格达到均衡以后才进行的,从而使市场交换在量上处于
一种均衡状态①。由此可见,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存在严格的制度条件,那就
是说它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考察对象,在这样的市场体制下,企业与
个人都是完全独立的决策主体,它们都受到严格的预算约束和市场约束,企
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价格是唯一的决策变量,并且可
以即时反映供求变化,既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市场垄断,又不存在任何形式的
政府行政干预,没有任何阻碍资源自由流动的因素。
二、马歇尔的局部均衡论
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也是以完善的市场条件和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也
认为市场上的价格是调节供求的唯一信号,在分析任一商品的供求和价格时,
抽象掉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对该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的影响。这样一来,任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唯一地取决于该商品供求的变化,而该商品供求的变
①详见扬瑞龙:<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中P16页的教学函数模型。
·6·
化,唯一地由该商品的价格变化所规定。
那么,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区别在哪里
呢?第一,马歇尔从一般均衡退到局部均衡,借助于能被观察的个别事实和
利用循序渐进的分析方法,克服一般均衡的抽象性;第二,马歇尔的需求价
格决定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供给价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生产费用,这两个
规定性来源于边际效用论和萨伊的“生产费用论”,与瓦尔拉斯的“叫价者”
均衡价格相区别;第三,马歇尔把时间因素引入均衡价格分析,提出了均衡
的三种形式:一是暂时的均衡,这是通过需求方的“讨价还价”和供给方的
“等待”来使供求价格接近均衡点;二是均衡之中引入时间因素,就短期而
论,现有的生产设备的数量实际上是固定的,它们的利用率是随着需求而变
化的,在这种情况下,供给仅限于现有的存货,需求量增加就会推动供给价
格的提高;三是就长期而论,人们竭力想去调节这些设备的数量,来预感消
费者对货物的可能需求,在这样的条件下,供给将或多或少受生产成本的影
响,对收入的估计直接决定着供给的价格。可见,马歇尔的均衡价格已经有
了预期的因素,在短期内的价格不仅决定于市场的供求,而且伴随着需求数
量的调整,而长期的价格决定还取决于收入的调整。这一分析显然比瓦尔拉
斯的排除数量调整和收入调整的观点有进步。
三、古典均衡理论对目标取向的理论借鉴价值
古典均衡是相对于现代非均衡理论而言的,主要是指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和马歇尔局部均衡,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在价格具有完
全弹性条件下的市场均衡体系。他们未考虑政府在实现均衡中的地位与作用,
是基于对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运行分析而阐述的理论观
点,揭示了关于完全市场条件下实现均衡的一般性原理。虽然,经济生活的
现实证明了非均衡才是客观的常态,古典均衡模型却为我们提供了经济运行
最优,资源配置最优的美好蓝图:在古典均衡状态下,市场完全出清,也就
是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
根据供需情况迅速进行调整,市场上没有超额供给,也没有超额需求,每个
·7·
购买脊都能实现其意愿需求,每个销售者都能实现意愿供给;另外,这一均
餐具蠢稳定帔,,其缀爨含义是,每令褥为人在均鬻徐掺下都实瑗了经济剥盗
最大化,即厂商可获得最大化利润,家庭可获得最大化效用,现有的经济状
态戆鼹攘变动罄不霹携绘灌带寒{薹麓蓬处。
可见,古典均衡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落的理想模型,可以作为
我f}j俸裁改革裙宏鼹谲控鹃褥标取商。
第一,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要以实现均衡作为根本目标。这里的均衡意
味着经济效益在微戏上和宏观上都得翻了充分体现,各种经济资源的配鬣达
到了比例协调,市场变量处予对立冲突中的最佳位最,各个经济烹体的符为
效益遮到了最大化和最优化。因此,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成该以创建完全的
市场条传、掇供健震憋市场突争嚣缓为基鲍,嚣宏媲调控无论把对象纛夔心
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土或市场的总供求调节方面,都只能以实现均衡作为根本
基标。
第二,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必须萤视市场机制在实现均衡过稷中的基础
俸焉。获上甏懿理论分辑霹翔,我嚣柱会主义枣场经济露潮懿嚣搽模式,就
是要确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而宏观调控要以实现均衡作为根
本西标,并筇要取代索场丽究当主宰,治馀穗反,廷有在帘场鹃功髓失效或
受到周限时,宏观控制才是必要的。实际上,古典均衡把市场看佟是实现均
衡的唯一祝镧,并没有经受往后来蜜践的稔验。从瓤愚斯以来的学者正燕抓
住了逸一弱点,从非均衡的现实入筝,提出蘑政府盼宏观篱理来弥於市场的
缺陷。
繁三,体制改革戆孛心要款在实瑗均德发展鲍法割经游制度建立上,嚣
宏观调控的重心放在圊民经济的总擞均衡穹结构均衡上。结构的均衡必然会
表瑷梵慧量蟋餐,餐是慧萤鹣戆餐势不一定意噱餐结梅懿璃餐。缭捧竭餐廷
有通过经济周期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而总量均衡却可以通过名义价值与实际
徐盛,或者贷萃量与搴耱量《商鑫)懿背离褥虱鄂期酶实现。鑫j翁:,宏鬣调
控从长期看应该以实现结构均衡为黧点,从短期者则应该以实现总量均衡为
目标。

·8·
第三章现代非均衡理论及其参考价值
一、凯恩斯失业均衡理论
凯恩斯否定古典均衡理论中的市场会通过价格调整自动恢复均衡,认为
资本主义经济的“充分就业均衡”只是一种特殊情况,而现实经济通常存在
的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为利率不可能自动调节储蓄与投资相等来
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工资的调整也不可能保证会实现充分就业。资本主义
社会的现实是普遍存在“非自愿失业”和“有效需求不足”,要想达到充分就
业均衡,只有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刺激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均衡。
凯恩斯认为,由有效需求决定的现实均衡国民收入往往小于充分就业的
均衡国民收入,他所描述的均衡实际上就是通过刺激有效需求而达到的充分
就业均衡。由此可见,古典均衡的分析方法是研究从一个均衡状态到另一个
均衡状态的变化,是用相对静止的方式来分析,而凯恩斯则以动态的方式去
思考,研究随着时间推移而引起的制度行为的变化,当市场机制不具备或不
能够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调节能力时,政府就有必要干预市场,即通过对经
济变量和经济主体的调控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其具体的方式就是通过制定、
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
二、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
本世纪六十年代,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逐渐在西方国家形成,它起因于
为凯恩斯的宏观失业均衡模型重新构造微观经济学基础,使宏观与微观的经
济分析相统一。该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价格不具有充分弹性,甚至价格具有
刚性,市场的非均衡是一种常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非均衡的市场是通过什
么途径来实现事后均衡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认为,在现行价格下,有效
需求与有效供给是不一致的,在价格失去完全有效的调节职能的条件下,市
场是通过对行为人进行数量配额实现均衡的,也就是说,数量调整也象价格
·O·
调整一样,是一种重要的市场调整方式。实际上,非瓦尔拉斯均衡是一种短
边均衡模型,或者说是一种配额均衡,即对于市场的长边一方实行数量配额。
所谓市场短边是指意愿交易总量最低的那条边。因此,如果存在超额供给,
需求边就是短边,卖方实现的供给小于他所愿意销售的数量;如果存在超额
需求,供给边就是短边,相对应的另一边就叫做长边,则买方实现的需求小
于他所愿意购买的数量。
兰、短缺均衡理论
谈到现代菲均衡理论,就必须要谈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的短缺均衡理
论。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是第一个把均衡概念引入社会主义集中计
划体制下的经济运行分析的经济学家。科尔内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传统
计划体制的基本特征是:非价格控制的数量调整占据支配地位,价格和价格
调节只在狭小的范圈内起作用;国家的企业不具备赢利性市场主体的基本特
征,只是纯粹意义的工厂,并且企业预算约束软化,软的预算约束必然诱导
投资饥渴症,企业的行为动机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一种数量冲动,资源短缺
势在必然。科尔内还明确指出,对长期短缺和资源约束型体制运行的解释,
不是存在于市场和金融领域,而是存在于较深层次,也就是说,存在于社会
的制度关系和这些制度关系所形成的决策者的行为规律之中。可以说,传统
体制的计划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短缺经济,企业可以借助谈判、讨价还价、游
说、政治压力等手段,从市场之外的某个机构获得援助,一旦企业预算约束
变软,企业就不会考虑投资的风险,力求得到更多的低于实际成本的资源来
创造更多的产值。因此,传统计划体制下的非均衡或短缺现象并非随机性的,
而是制度性的,只要制度条件不变,正常强度的供求失衡是普遍的、大规模
存在的,并且这种状态的短缺会被不断地再生产出来。
三、现代非均衡理论对我国体制改革的参考作用
非均衡是经济运行的常态,任何国家概莫能外。凯恩斯描述的就业均衡
理论是通过刺激有效需求而达到充分就业均衡,为西方国家实行政府干预的
政策奠定了理沧基础,现代非均衡理论的另一重要代表短缺经济学家科尔内,
·10·
其研究对象虽与凯恩斯研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是研究传
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非均衡现象,二者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
价值。他们所描述的非均衡一般原理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对我国市场机制作
用Et益完善的条件下的国民经济运行及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有着积极的参
考作用。
第一、需求管理政策在短期内实施的有效性。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
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运用,在短期内无论对刺激有效需求、增
加就业或抑制过度需求,都具有及时、见效快的特征。凯恩斯主义者主张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使用,对于刺激有效需求和抑制通货膨胀,都
有一定的成效。科尔内主张抑制需求来达到供求的均衡,对处于需求过热和
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运行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事实上,国家在短期内调控国
民经济运行也只有使用需求管理的政策才是可行的、有效的。供给政策、产
业政策和体制政策虽然是治本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产生的
效果,只有在长时期内才能产生效应,并且仍然需要同需求管理相配合。
第二、提出了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的必要性。凯恩斯主义者在理论和
政策上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从均衡的抽象或理想境界回到具体的现实经济生活
中,通过对非均衡现状的认识,提出了对市场机制进行矫正与完善的政府行
政干预,这是达到现实均衡的一个根本途径。科尔内提出的有宏观调控的市
场机制,也划清了与古典式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和现代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的界限,使之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和客观要求。所以,我国在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无论是培育和完善市场
体系、市场机制,或者为这种转型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和外部环境
来说,宏观调控都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在一定时期或一定程度上还起着关键
性的作用。
第三、明确体制因素在实现均衡中的重要性。科尔内把短缺经济的根源归
于体制因素。短缺作为一种资源约束,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物质短缺,但是,
有的国家,比如说El本,同样存在着资源约束,但通过选择合理的资源配置
方式和宏观管理政策,却可以克服物资资源短缺的不足,最终达到投入产出
·11·
和经济运行的均衡状态。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来看,在同样的物资资源短
缺的制约条件下,改革前后的经济增长就迥然不同。因此,在同样的资源约
束条件下,选择合适的资源配置方式,实施开放的经济政策,建立高效运转
的宏观调控体系,可以有效地缓解乃至消除资源约束;相反,如果选择不适
当的资源配置方式,或者封闭、僵化、保守的经济管理体制,就会造成资源
利用的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低增长,从而进一步加剧短缺的程度。
理论的探讨是必要的,但理论最重要的作用是能为实践服务,我国的经
济发展呈明显的非均衡特征。尤其是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环境日益复
杂化,如何灵活运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才是问题的关键。’
·12·
中篇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经济非均衡表现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两种非均衡的比较:
市场非均衡与体制非均衡
对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非均衡状态,按照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的理解,
非均衡现象可以划分为两类:第一类非均衡指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非均衡,
第二类非均衡指市场不完善以及企业缺乏利益和预算约柬条件下的非均衡,
并且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第二类非均衡状态中。(参阅厉以宁:<非均衡
的中国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P2页)。实际上,厉以宁教授的两
类非均衡现象可以归结为一类,就是市场的非均衡,只不过造成该均衡的原
因有不同,一个是市场发育不完善,一个是市场微观主体即企业的市场化培
育滞后一一软的利益约束和预算约束,而造成企业体制改革滞后主要是因为
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旧经济体制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所产生的双重、甚至多重规
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体制原因造成的非均衡。因此,还有的经济学家例
如魏杰、何伟教授提出的观点,“把那种市场体系比较健全、市场主体比较成
熟、主要由运行中的各种偏差所形成的非均衡称为运行的非均衡。而把市场
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不成熟(或者根本没有市场主体,如传统体制下就是
这样),主要由体制原因而形成的非均衡称为体制的非均衡。”(参阅魏杰、何
伟教授:<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1:'64页。在这里的“运行的非均衡”不是由
于市场发育不完善,而是由于较为完善市场的缺陷所引起的非均衡,而这里
的“体制非均衡”与厉以宁教授提出的市场发育不完善的非均衡却是异曲同
工的。因而,我们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分析非均衡现象,根据其形成的原因
的不同层次来划分成:市场的非均衡与体制的非均衡。市场的非均衡主要是
由于发育完善的市场本身有缺陷,由市场本身的缺陷所导致的市场供求不一
致的非均衡;而体制的非均衡是由体制原因造成的非均衡,其内容相当广泛,
·13·
包括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经济政策的选择和市场的培育(其中包括市场主
体的成熟、市场机制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健全等)都成为体制非均衡所研究
的内容。
首先,分析造成市场的非均衡形成的原因,发育完善的市场本身的缺陷:
一是市场的局限性。包括市场的外部性问题和公共物品问题一一免费搭便车
的问题。二是市场作用的过度发挥:1、市场的盲目性。单纯市场机制的作用
和利益驱动,造成过度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使对供求失衡有自动放大效应。
2、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扩大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加大经济差距、贫富
差距和收入。3、自由竞争导致垄断,使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正是
由于市场的这些缺陷,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总是不一致,因而供给与需求不相
等的市场非均衡状态则是一种常态。
(一)从基础层次来看,资源存量和增量的非均衡决定了生产能力和产品
供给的有限性,从而造成了对有效供给的制约;潜在需求的无限性同时又对
有效需求的扩张提供了潜在的动力。虽然通过过度开发利用稀缺资源可以使
产品供给增长超过有效需求增长,但从长期看,由于破坏了资源存量及其结
构的内在比例而不可能持久,最终必将通过再生产危机来矫正。
(二)从表层的经济运行来看,市场的非均衡决定于供求相对比例失调。
由于供给受资源有限的约束,从长期看其增长的数量和增长的速度都是稳定
的、有限的,加上供给受生产能力或固定资产重置性的约束,从短期来看也
是不易变化的,所以供求失衡在短期内主要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过度
膨胀就很可能导致供不应求,有效需求不足,就有可能导致供大于求。从深
层次的经济运行来看,供求关系的变化源于结构的因素。下面一章将对结构
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
其次,从体制本身的问题来分析,体制的非均衡是在转轨期造成经济非
均衡的主要原因。体制的非均衡导致了以下的种种结果:一是市场机制的残
缺性,一些市场机制或大部分市场机制已形成并开始发挥作用,另一些市场
机制或小部分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或尚未发展起来,因此市场机制对资源的
基础性配置不具有全面性;二是各类市场之间的非均衡性,一些市场发育较
·14·
成熟,而另一些市场发展较缓慢,各类市场之间缺乏协同性,三是存在与制
度因素密切相关的结构扭曲,并且其扭曲的程度相当严重,如城乡差距、地
区差距、收入分配结构、居民收支结构等:四是经济行为主体选择的双重性,
甚至是多重性。由于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目
标双重化、多重化,行为选择复杂化,经济参数不能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
经济发展不稳定,非均衡经济状态长期化。
·15·
第五章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经济非
均衡的宏观表现及原因分析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时,认为随着资本主义
私有制的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商品货币关系将退出历史舞台,社
会生产的竞争和无政府状态将被能组织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但是经济发展
的实践使集中计划体制的弊端充分暴嚣出来,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已经
证明集中计划体制是没有生命力的,这种体制不改不行。中国经济体制的改
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如果改革不彻底、不
配套,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同时起作用。那么体制非均衡的状
态会更加复杂,经济非均衡的表现也更加难以把握。根据计划与市场作用的
程度,我们可以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体制改革初级阶
段,计划手段起主要作用,二是体制改革中间阶段,也就是最为困难的“双
轨制”阶段,三是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市场已经在配置中起相当大的作用,
计划只是辅助手段。在各自不同的体制背景下,非均衡表现各不相同。
一、双轨制下宏观非均衡的具体表现
(一)总量失衡
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非均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供给与
需求总量之间的差额尚未消除;二是供给与需求增长的速率不一致。一句话,
就是供给与需求相对比例失调和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等经济总量指标严
重失衡。首先,财政收支不平衡,连年出现赤字,10年来(1979--1988年)
国家财政名义收入虽有较快增长,从1103亿,意增加到2588亿元,但仍抵不上
支出的增长。10年来净赤字总额达650亿元远超过1978年以前28年累计净
赤字115亿元的水平;其次,信贷收支不平衡,银行储蓄总额居高不下,银行
“惜贷”现象使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第三,外汇收支不平衡;进口依存度大大
提高,出El压力增大,严重影响国内市场的平衡;第四,国虎市场商品货源
·16
与购买力不平衡,差额逐年扩大,结存购买力日益庞大①。
(二l经济增长非均衡是宏观非均衡的重要表现
从理论上看,经济增长是一个国民财富的累积增加过程。但多数经济学
家是从一个单一的尺度来考察的,它或者表示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或者表
示人均产值的持续增加等,如果考察经济增长联系到技术结构、产业结构、
收入分配、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就应该称为经济发展。从
我国的经济历史与实践经验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几乎不具备均衡增长的前
提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决定了人口众多,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当落
后,且各地区间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不平衡的现状不可立即改变;更为重要
的是体制的非均衡是促成经济非增长的一大重要原因。制度的改变具有既改
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既定的制度改革将
影响信息的分成、传递及信息的可信度,进而影响费用,一个社会因制度原
因导致费用上升,必将制约经济增长。
(三)资源配置非均衡是体制非均衡运行的结果
资源配置非均衡不仅反映了资源存量的有限性,而且反映了资源利用,
或者说资源需求的比例不平衡。在传统的体制非均衡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
置完全在行政部门控制下,通过计划手段来进行。几十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的实践证明,传统体制不利于最有效的利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的发挥,也就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
率。在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完全竞争的市场体制下,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
信号的波动来刺激经济主体的行为、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较高,但由于纯粹的市场机制的作用的过度发挥、市场竞争的盲目性会导致
过度竞争和资源配置的重复与浪费。而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配置资源的行
政手段与市场手段都在同时起作用,体制因素复杂化,需求与供给的非均衡
的结果必然使利用资源处于非均衡状态,因此,资源配置的非均衡状态是与
社会配置资源的手段,或者说是与一定的经济体制相关联的,资源配置的非
0根据1989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17·
均衡是体制非均衡的必然结果。
二、结构性总量失衡是经济体制转型期非均衡的基本特征
(一)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经过二十来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能
力,但是生产结构的升级远落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国内出现了生产能力过
剩与闲置的现象,九十年代以来,大部分产品的生产能力的开工率不足60%,
与八十年代以产品短缺为主要特点的供需矛盾已经有了根本区别,有效需求
不足成为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经济的基本特征。比如说,1997年我国消费品市
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供过于求的商品比重明显提高,供不应求的商品所
占比重明显下降,上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只有5.3%,下半年猛增
到31.8%,这种急剧变化表明商品的供需结构矛盾更为严重。
1、供给结构失衡。首先,农业和工业的增长不对称,农业增长严重滞
后。改革初期,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在发展动力,促使了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
基本结束了长期以来发展缓慢盼局面,主要农产品产量都登上了一个新的台
阶,支撑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从1979年到1984年,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
增长7.7%,大大超过了1978年以前平均每年增长2.9%的速度,和同期工业
生产平均增长9.6%的速度基本相适应。但是,1985年以来,农业生产一度处
于低速增长状态,粮、棉主要农产品产量徘徊不前4,从1985 1988年,农业
总产值平均每年只增长3.9%,和同期工业生产增长17.8%的速度明显不适
应,粮、棉生产始终没有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以至难以满足整个经济发展
的需要。
表I工农业速度及粮棉油生产变动情况
工业速度农业速度粮食。棉花油料
(比上年增长%) (万吨) (万吨) (万吨)
1984焦16.3 12.3 40,731 625.8 1,191.0
1985焦21.4 3.4 37,911 414.7 l,578.4
1986焦11.7 3.4 39,151 354.0 1,473.8
1987免17.7 5.8 40.473 424.5 l,527.8
1988龟20.7 3.2 39,401 420 1,320
·1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数耱整理。
其次,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的增长速度不对称。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内
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例如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传统加工工业
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在结构演进中的关联带动作用不明
显。根据工业国家总结的经验数据,能源增长系数至少要达到0.5,才能支
+4
持工业增长和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而我国能源增长系数在1978年~1992年
其间只有0.26,而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交通运输,货运增长系数在1978-


1992年间只有0.44,远远低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货运增长系数1.0
的标准①。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力度,其状况
有所改善;第三,第三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第三产业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偏低,1995年第三产业仅占当年GDP的31.1%,发达国家则
要占到GDP的60%一80%;第四,产业素质低,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品
和服务的结构档次低,质量差,品种少,消耗大,成本高,优质产品供给与
一般产品供给不对称,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调查表明,1989年
我国主要商品的优质率只有20%,产品合格率在75%左右,1991年产品合格
率降为71.4%,1992年进一步下降为55.2%,1998为63%。与此相反,
一般工业产品库存积压有增无减,据统计,1989~1991年新增库存平均高达
1000多亿元,1991—1998年新增社会库存平均高达3000多亿元,加上假冒
伪劣屡禁不止,更为加剧供给结构的失衡o。另外,技术结构水平低,我国的
技术水平大约比经济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现有企业全能性的多,专业化
组织程度低,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差。
2、需求结构失衡。社会总需求包括内需和外需(净出口)两个部分,内
需又是由国内的消费需求、库存变动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三个部分组成。
1998年来,需求结构各方面曾现了一些新自擎变动趋势:第一,净出口方面,
1997年,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高出低进”,在国内投资增长减缓,消费需求增
长减弱的情况下,顺差达到403亿元,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①资料来源:根据t中国统计年鉴)(1993)有关数据计算。
0参见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资料(1992年)
·19·
1998年以来,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外贸出口增速明显减缓;第二,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的盲
目投产以及产品压库现象有所改善,不过,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作为商品
周转的必要手段的库存量也会相应扩大;第三,消费结构非均衡现象日益严
重,一方面城乡居民消费中基本的衣食消费支出仍占60%左右,而在城市居
民消费支出中,住房类消费只占8%~9%;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
幅大幅度下降,“八五”期间平均增长为9%左右,1997年仅为3.2%。加上
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教育、住房、失业、养老等各项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
使老百姓的心理收入预期减弱、未来消费预期趋于保守,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有加重的趋势①;第四,投资需求在我国传统的计划体制背景下,总需求的膨
胀主要表现为投资需求膨胀,然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银行对贷款的约束硬化,企业对投资回报率的预期较低,投资需求增长幅度
相对变慢。
3、资产存量的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屋的资产存量一直处于一种十分
僵化的格局中。一方面,有些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资产利用
率极低,资产设备大量闲置,亏损十分严重,另一方面,一些赢利单位经营
有方、效益显著,却因设备不足、资金短缺的限制,难以扩大产品的再生产,
企业和产品的潜在优势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这种亏损企业死不了,赢利企业
活不好的状况正是造成我国市场供求失衡,短缺与存滞同时并存的重要微观
原因之一。
(二)结构性总量非均衡的内部矛盾特征分析
以上的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的种种表现,可以用一
句话来概括其基本特征,即结构性总量非均衡,也就是说总量非均衡为表面
特征,而其根本实质是由结构非均衡造成的。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改革在
推进市场化取向的制度创新过程中,一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结构性的变化,并
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另一方面,
ID资料来纛: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
20
这种逐步演进的体制变革尚未发展到从根本上解决和消除结构性矛盾与障碍
的地步。正是这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在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国民经济
运行必然呈现非均衡状态,这种结构性矛盾的长期积累使中国的经济面临巨
大挑战。结构性总量非均衡,实际上就是意愿总需求大于有效总需求,意愿
总供给大于实际总供给,需求与供给错位,超额需求与超额供给同时并存,
或称短缺与滞存同时并存。下面就对在体制转型期间的这种结构性总量非均
衡的内部矛盾特征进行分析。
1、双重体制下的需求膨胀缺口与结构瓶颈缺口并存。需求膨胀缺口是双
重体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合理,诱发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交
互作用所引起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形成的供求缺口。结构瓶颈缺口是指因
产业结构不合理,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所造成的供求缺口,它在供
求总量平衡与失衡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在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中,经济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经济进一步飞速发展的瓶颈,因此,
需要进一步分析我国结构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投资结构不合理造成
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经济体制改革,
投资决策主体日趋多元化,政府、各类型企业、农户和个人等都可以成为投
资主体参与投资,那么投资分配决策就会受到不同利益主体的多重影响。一
方面,传统体制还在部分起作用,预算内资金就有可能并不是通过市场机制
来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就有可能仍然通过以前的谈判、讨价还价,甚至
以扭曲的市场运作方式,即政府寻租行为来运用该投资资金,另一方面,由
于市场化的深入,预算外资金尤其是企业决策资金,受到利润最大化动机的
导向,在价格体系不合理的情况下,企业往往投资于价高利大的一般加工工
业部门,造成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引起过度竞争。其次,产业结构的不合
理造成了短线产品相对于旺盛的需求显得供给短缺,产品处于卖方市场,而
长线产品相对于不足的需求显得供给过量,产品处于买方市场。第三,地方
利益的独立化日趋严重,导致了投资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之间的
条块分割与封锬,严重影响了生产要素在各个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使投资
结构不合理现象愈演愈烈,并且严重妨碍了国家固定资产存量的调整,使得
·21 ·
产业结构的优化更为困难。
2、双重体制下需求约束缺口与资源约束缺口并存。需求约束缺口是指企
业的意愿供给超过既定价格水平下买方的需求量,需求约束分为总量约束和
结构约束。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表现为结构性需求约束和购买力约束,目前我
国市场上明显的有效需求不足就是该缺口的重姿表现。造成结构性需求不足
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在目前这种复杂的体制作用下,国家缺乏足够的手段
诱导预算外资金的投向。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从自己的局部利益出发,把资
金投向见效快、利润高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短期激增必然受到有效需求的约
束,库存积压势在必然。第二,中间需求相对不足。由于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加快,对银行的资产质量从行政上和法律上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前的用
贷款扩大投资需求和和投资软约束从银行环节开始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
立使企业有效的投资需求增长减缓,银行的“惜借”与企业的“惜贷”行为
使中间需求不足。购买力约束也可以称为消费需求约束,造成购买力约束的
根本原因源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落后于GDP的增长。有数据显示,虽然与历史
上各个时期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家庭收入水平提高最
快的时期,但与同期相比,我国居民消费和家庭收入增长却长期落后于经济
增长。1986~1997年间,GDP年均增长9.8%,而同期最终消费年增长率仅
为8.2%;同期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长同样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撼此
期间,职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仅为4.2%,致使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居民家庭
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由1985年的57.7%降低到1997年的45.5%①。
与此同时,教育、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仅部分地抵消了居民
收入的增W还强烈地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预期,从而进一步地加重了即
期消费需求的不足,加之国有企业的竞争加剧、失业人员的增多,职工观念
转变的滞后使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降低、支出预期增大,消费需求更为严为
萎缩。
资源约束缺121是指意愿需求超过了可供利用的资源总量所形成的供求缺
①根据‘中罱统计年鉴)(1998年)穗算
·22·
口,它表现为短缺的持续存在。资源约束同样也分为总量约束与结构性约束。
在总需求膨胀耐以生存的体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的条件下,总量资源约束
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而在当前,短线部门的资源存量已经成为经济有效
增长的最主要的约束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能源、交通、原材料等
基础设施与基础原料供给目益短缺的约束,相当一部分投资无法形成生产能
力,制约了有效供给;第二,管理水平的限制。当前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普
遍不高,高质量、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短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缺乏等,
无疑将降低投资的效果和供给能力;第三,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关键是出现
了知识型、技术型、熟练型的人力资源匮乏,而一般型、粗放型、普通型的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该矛盾加剧了有效人力资源供给乏力。
3、双重体制下经济波动引致的扩张与萎缩缺口的交替出现。一般来说,
在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投资规模急剧扩大,工资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
将出现需求膨胀型的扩张性供求缺口;当国家采取强制措施实施控制,经济
波动进入谷底时,大量的设备、人员闲置,供给能力下降,就会出现短期的
需求不足的萎缩性供给缺口。一方面,为了应付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央把
工作重点放在了短期的控制经济运行上,比如说,八十年代末的反通货膨胀
和近一年来的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市场机制作用
的扩大,企业、银行、家庭及个人对价格的反应更为敏感,利润动机更为严
重,扩张性和萎缩性缺口将更加扩大。
4、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体制非均衡的条件更加复杂化:(1)在经济
体制转型初期,资源的利用环境进一步恶化,一是有限的资源与投资膨胀的
矛盾进一步加剧,资源的利用效率越来越低,投资需求与资金和物资的缺口
越来越大;二是规模经营的要求与资源的不哗济利用的矛盾加大,盲目投资
与重复建设价高利大的小型项目,大中型项目的比重偏低。(2)国家财政能
力与其肩负的责任之间的矛盾加剧。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历来是我国国
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而对这部分产业的投资主要来自中央财政的支
出。为了保证重点建设,国家财政必须掌握相应的资金。在传统的经济体制
下,收入分配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而这种高度集中的收入分配体制,是不利
.,'·
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市场经济的分权要求相违背的,因此,对地方和企业
的放权让利势在必行。但是,新的矛盾出现了,在体制改革过程中,新的分
散化、多元化的投资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财政实力,
一方面用来保证重点建设,发展“瓶颈”产业,另一方面用来发展与市场经
济相适应的各种制度,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同时还要预备与改革进程
相适应的各种风险基金,以备解决改革中退到的各种突发性问题等。但是近
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国家缺乏足够的财力
来支持自己职能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均衡发展
面l靥极大的困难。
第六章体制转型时期经济微观
主体的行为变异分析
本章以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作为经济背景,具体考察体制
非均衡下的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为以后的体制改革分析和宏观调控提
供必要的微观基础。
一、国有企业的经济行为选择
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的利益要求越来越强烈。开始
重视投资决策、关注以销定产和营销策略,市场的导向作用明显增强。但是
国有企业对政府的依赖仍然存在,并且由原来较多地受中央行政约束演变为
受地方政府的行政约束。各级地方政府指令性计划扩张强化了政府对企业的
行政干预,导致把企业推向市场的同时,又强化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国有
企业的这种双重依赖导致了企业行为紊乱。一方面,国家仍然握有一定范围
内的产品定价、物资供应和财政补贴权。国有企业的预算还不完全硬约束,
潜意识地仍盼望与政府“父子式”的关系不要改变;另一方面,企业被迫面
向市场,由于管理经营机制不活、历史负担过重、遗留问题较多,在手脚半
捆的状态下半死不活,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困难重重的根本原因。
(一)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发生变异
1、企业生产目标的改变:一是外部环境的压力,从过去实物产值考核时
强调最大产出现在逐渐变为价值指标的最大国民收入,利税上缴。二是在企
业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经济榭益后,职工的物质利益同他们的生产经营成果
挂钩,企业的内在兴趣和外部要求都推动它的生产目的从产值转向利润,不
惜代价的盲目投资开始失去动力。
2、企业领导人的地位和利益的变化:企业行为不是抽象的概念,这首先
体现在其代表即领导人的行为方式上。经济体制改革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
使企业领导人开始从只需对上负责变为必须同时对下负责,考虑职工和股东
的利益与要求。
·25·
3、企业长期行为与短期行为的矛盾:主要是指企业在取得再生产决定权
以后,面临着长期行为(投资)与短期行为(分配给个人)的矛盾,社会的
生产目的和个人物质利益原则,都决定了企业必须把争取最大的人均可分配
收入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在体制改革过程中,旧的章程已经冲破,新的体
制尚未完全建立,政出多门,指令重叠,1经济参数紊乱,经济往往处于不稳
定的状态,企业难以作出符合最大人均可分配收入目标的合理决策,容易盲
目转向短期收入的短期行为。
(二)国有企业供给行为分析
企业供给的数量一方面根据市场供求状况或其他变量进行调整,另一方
面在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变动必然影响企业的盈利
状况,进而影响企业的供给行为。
1.追求产值最大化的国有企业供给行为分析。
企业在以追求产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情况下,供给的价格弹性为零(见图
一)。这是由于企业以产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时,对利润是不敏感的。企业的
产出量是由指令性计划规定的,企业无权根据市场信号的变动调整产量。换
句话说,企业供给与价格变化无关。
S
(图一)
2.追求人均收入最大化的企业供给行为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价格与供给呈正向变动,如果
企业目标追求人均收入最大化,则价格与供给呈反向变动(见图二)。假定企
业的生产函数中,产出量是就业量的函数,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是递减的,增
·26·
加劳动力从而增加产出会减少人均总收入,而固定成本不变,又会减少人均
成本。当价格从P.上升到P2,如果劳动力不变,产量不变,人均收入固然增
长,但并没有极大化;若减少劳动力,使产量从Q。下降到Q2,就可以进一步
提高人均收入,只要由此增加的人均收入大于增加的人均成本即可。
3.体制转换时期,价格双轨制条件下的企业供给行为。
在价格双轨制条件下,销售同样的商品效量,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量小于
市场体制下企业的利润总量。对企业最有刺激性的不是利润总量,而是企业
留利,价格对供给的刺激主要通过价格变化引起利润量的变化来实现的。
图中,sl(A)代表双轨制下A企业的供给曲线,S2(B)代表市场经济
体制下B企业的供给曲线。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A企业的供给价格弹性小
于B企业的供给价格弹性,一方面,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B企业比A企业
能够提供更多供给,另一方面,价格从P。上升到P:时,B企业的供给比A企
业提高得更多。
二、个人、农户及家庭的经济行为选择,
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使个人、家庭、农户等经济行为人成为具有相对
独立经济利益的微观主体,具备了各自独立锪利益需求,传统体制下形成的
被动接受行政指令、服从计划分配的意识相对削弱。一方面受追求自身利益
最大化的目标驱使,屈从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依赖国家、依赖单位
的旧的观念与意识并未根本消除,尤其是不适应残酷的竞争现实,不稳定的
心理预期加强,经济行为趋于复杂化。经济运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刺激行
·27·
为人作出响应,加上市场发育不全、市场信息不畅,行为人的抉择缺乏预见
性和科学性,必然导致市场的非均衡运行。
三、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选择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资源配置决策权由中央集中控制,地方政府主要承
担接受指令、传达指令及反馈计划指令执行情况的职能。尽管地方政府具有
追求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倾向,但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资源配置决
策权较小,地方政府经济利益并没有独立化。放权让利的改革使地方政府的
经济功能迅速增强,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后,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
迅速独立化,而且为了刺激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可在
财政收入增长部分中获得高于中央的份额,中央的资源配置决策权也就相对
缩小。在这样的体制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就有了以下特征:
(1)地方政府具有追求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倾向。地方的经济利益与企
业的盈利状况息息相关,地方政府在这压力下,关注企业内部的经营情况、
保护地方经济利益成为必然。.
(2)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数量扩张冲动。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员都期望在
任职其间为本地区谋求最易识别的最大利益,而强烈的政绩冲动和地方就业
的压力,使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更为强烈。在每年的国家投资分配会上,各
地方政府都想尽各种办法,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投资项目。这种预算内投资
的方向一般是基础设施或短线项目,它既可以增强地方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
劲,缓解“瓶颈”制约,又可以解决大批人员的就业问题,而地方政府无须
自己掏腰包。因此,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是投资需求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
(3)地方之间的利益竞争日趋激烈。各地方利益独立化后,利益界限一
旦明确,地方之间必然展开竞争。其表现之一在地方和中央的关系上,各地
都想从中央政府获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强调要扶持本地区经济,要求调低基
数;表现之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之间的竞争主要通过建立地方性
市场、加强区域封锁,防止可能抢占本地产品市场的外地产品进入,同时又
力图从外地抢购短缺的投入资源。地方封锁迫使地方政府力图在本地建立小
而全的工业体系,从而造成重复建设。
·强·
下篇探讨实现非均衡向均衡转变的途径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等条件
各不相同,各国的发展道路存在明显的差异。另外,每个国家的自身发展道
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多类型、多层次的。但是国家经济
的发展道路也不是无章可循,他们的发展轨迹仍有某种相似之处:在经济发
展的起飞阶段,各国经济都呈现明显的非均衡增长的特点,随着经济的逐步
成熟,一些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的经济越来越趋于走向均衡发展的道路。
从本文前两部分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在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经济的非均衡体现了结构性总量非均衡的
基本特征,并且得出了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培育的不健全和体制改革不
彻底。那么,如何来消除结构性总量非均衡呢?一方面,通过宏观调控来弥
补市场缺陷,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努力消除由于市场因
素所造成的经济短期波动,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
要根本上解决体制的非均衡,必须进行彻底的经济体制改革,完全的建立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体制因素的改变之所以能明显地影响经济的运行轨迹,原因在于它能直
接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则,并通过行为主体的需求与供给函数的改变来影
响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的变动,实现供求的动态平衡。非均衡本身就意味着
资源闲置或资源的过度利用,它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和
资源浪费。因为它是假定在不完全市场中总有一方受到数量或其他条件的约
柬,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状态。与此相对应、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则意味着
资源的最优配置。尽管处于“帕累托最适度”的均衡状态在现实中很难找到,
但是他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理论参照系,成为各国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理
所当然成为我们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的归宿。把均衡取向作为政策选择目标,
就需要探讨实现非均衡向均衡转变的有效途径,以上几个部分对理论和实证
问题的分析已经清楚表明,只有通过夕卜力的作用,即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
·29·
整来影响系统内对立双方的力量均衡,调整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以形
成一个与政策目标相吻合的新的稳定性系统。也就是说,通过消除导致微观
经济主体和政府“行为不当”的体制因素,使非均衡向均衡逼近。
·,aO·
第七章深入进行市场化改革:
消除非均衡形成的体制障碍
一、实行以价值量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平衡
体制转轨过程中,必须强调国民经济价值量平衡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建立新的经济模式的要求,宏观经济平衡方法作
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就是要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推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社
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国民经
济价值量的平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成为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
供给中最重要的平衡环节,它的平衡是以社会货币资金运动为中心的社会总
生产与总支付之间的平衡,是从国民经济总体的角度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
补偿、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平衡,是以一般商品的价值形态为计算依据,协调
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平衡。国民经济价值量平衡
工作的目的,是要实现合理补偿,实现国民收入生产额与分配额的平衡,保
持国民经济积累与消费的合理比例。
但是,在旧的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实物量的平衡,
因而在建国以来的实际经济工作中,出现的几次重大经济工作的失误,无不
与价值量失衡和国民收入超分配相联系。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商品经济不
发达,自给、半自给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更多的干部熟悉实物经济为主体
的模式,对商品货币关系并不十分熟悉;在宏观经济调节中,比较善于运用
行政的办法,熟悉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不善于运用经济手段的间接调节。
因此,在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上,总是跳不出旧管理模式的框框。在新的经
济形势下,旧的一套宏观调节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发展的要求,过去那种生产
什么,就分配什么,而分配什么,就消费什么的单向循环方式已被打破。由
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经济活动往往通过价值比例关系的变化而灵敏的反
映出来,因此,只要调整经济各个领域价值量的分配关系。就可以操纵经济
·31·
的目标转向。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来说,只对个别产品、个别项目,甚至局
部的实物量比例的调整,并不能真正解决协调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问题,而
必须通过诸如运用财政、税收、信贷、货币、价格、国际收支等价值形式的
调节手段的运用,才能实现协调需求,达到目标。
另外,价值量的调节不同于实物量的调节,它既有很强的刚性,又有很
大的弹性;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的调节适应性强,又很有力,
能迫使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自动入轨;通过对价值量分配关系的合理调
整,给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一种政策性导向与压力,实现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因此,凡是运用间接控制为主的经济调控的国家,都比较重视并努力强化价
值调节手段的作用。对中国来说,由于经济体制与模式的改革,以价值量调
控为中心的宏观调节机制的作用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了。因而,加强对价值
量平衡理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宏观经济的非均衡表现为总量问题,实际上
是结构问题。在经济结构处于失衡状态时,无论是体制改革,还是宏观调节,
都不可能是平稳的。换句话说,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
环境。因此,调节与控制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虽然是必要的,但引导和推动
经济结构调整更为重要。推进经济结构的转换是深化体制改革、解决非均衡
问题的根本,在经济改革起步时,先行调整严重扭曲的经济比例关系,平稳
启动体制改革,而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把握经济结构变化的走势和动向,
引导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基本合理,才有可
能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体制转型
的目标。
三、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一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的内生要素或环节:
。{一)构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32·
一定经济体制的运行,是以相应的所有制关系,即相应的微观经济基础
相关系的,我国的经济的转换,如果忽略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新构造,即使市
场功能和调节模式设计得再巧妙,整个经济体系也无法健康运转。回顾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戒们得出了一定经济体制运行必然要有能与之相适应的微观
经济基础。
(1)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代替了生产队为经营单位,在
承包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承包产量,而是通过对生产队内土地的远近、肥瘦
等质量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建某块土地的承包数量,从而不仅极大地调动
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而且逐步使农民的行为趋于长期化、合理化,实践证
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成功的,其变革逐步完成了对农村微观经济基础
再造。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微观主体一企业的再造,企业改革道路是一条
渐进发展的道路:1978年一1980年底,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制
度;1981年初一1982年底,盈亏包干责任制(只负盈,不负亏);1982年中
期一1984年5月,利改税;1984年5月后,多种企业改革形式探索。其目的,
是想建立起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的新型关系。因此,
经营权能否真正独立,所有者是否能真正代表资产的利益,生产者是否具有
正常的行为,归结起来,能否建立起企业内部积累与消费的动态平衡,真正
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社会主义企业新体制,是
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城市微观主体重造完成的基本尺度。
(二)市场机制功能的有效发挥
完善的市场机制的魔力在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看来,简直是无穷的。亚
当·斯密认为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自动地
归于和谐,萨伊认为市场机尉磐使社会总供镦自动地趋于平衡,供给会自动
创造需求;萨缪尔森认为失常机制使得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
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而西方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更加认为失
常机制是治理经济运转失常的一付灵丹妙药,在满足人类欲望和分配社会资
源上总是起着好的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市场机制,它又是怎样发挥其功
.33.
能的呢?市场机制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市场供求机制、市场价格机制、
市场竞争机制和利润机制四个要素组成,是诸要素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所形
成的联结系统和运转方式。市场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构
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市场主体,而其关键在于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作用的核心。而市场供求的性质与状态、市场信号一一
价格信号的波动等又通过竞争机制的作用充分的表现出来。
1、市场供求的性质与状态。一般来说,市场主体的性质就决定了市场供
求大性质,供求变动与一定的价格水平相联系,一旦价格的升降不能引起供
求的变动,那么,这种供求性质是低效率的。市场主体的供给与需求会因价
格或者收入的变动引起相应的变动率,也就是说特定的供求弹性对市场的供
求变化具有某种规律性。如果供给与需求之间无法通过价格的调整自动重新
回到均衡点,那么市场的供求状态就处在资源短缺与资源闲置并存的状态,
市场机制只是部分地起作用,资源配置还要依赖宏观调控的正确引导。
2、市场机制总是通过市场信号的波动来刺激和协调市场主体的行为。引
起供求变动,进而调节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市场发育过程中的经验表明,
只有在具备以下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一是市场
主体的利益的实现严格受到市场的约束时,市场主体才会在利益最大化动机
的支配下,灵敏及时地反馈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信号的变动趋向及时调整
经营决策;二是市场信号能够灵敏及时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价格不断围
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市场机制调节功能实现的形式;三是市场信号必须准确,
否则就难以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而市场信号只有在变动不受人为力
量的强制干预、同一商品实行同一价格、不同商品之间的比价合理的条件下
才是清晰、明确的。
3、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市场机制功能发挥的重要保证。创造和
维护正常的市场运行和竞争秩序,建立有效的经济法律制度,是培育市场、
保护竞争、防止垄断,实施市场机制功能的有效保证。
《三)培育健全的市场体系
中国市场体系的发育具有明显的不平衡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4·
l、消费品市场发育最成熟,一方面消费品市场供应极大辜蛮,另一方面
绝大多数消费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但要想淡消费品市场进
一步健康发展的话,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一是应该避免恶性竞
争,促进适度、有序竞争;二是进一步规范化消费品市场,杜绝假冒伪劣商
品;三是保持国内产品、晶牌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努力发现培育新的消费
热点,积极开拓新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
2、生产要素市场相对商品市场严重滞后。劳动力、资金和生产资料等虽
然其流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市场正常竞争仍有
体制壁垒的阻挡,企业无法通过自由调整劳动、资金的投入实现最优要素组
合,进行低成本竞争。这种要素市场发育的严重滞后的非均衡格局无疑使市
场机制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
劳动力市场主要是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僵化的劳动人事制度、不完善
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制度原因致使城市职工难以流动,农村人口更被束缚在狭
小的天地,尽管目前农村劳动力可以外出到城市打工,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却
缺乏同样的竞争环境和条件。
资本市场发育既不成熟,也不平衡。首先不成熟表现在中国的资本市场
既有市场化程度不够、行政干预过多的一面,又有扭曲的市场化行为过度、
市场缺陷过分显露却又未得到有效抑制的一面:目前股票和企业债券的发行
规模都是由国家计划严格规定的,而不是根据市场状况和企业需要来决定的;
资金的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确定的,而不是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的;并且资本市场在运作弊过程中往往受到带有随意性的行政干预。其次资
本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不平衡性的表现也相当突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相比,直接融资发展不充分,所占比重偏小;直接融资中企业债券与股票和
国债相比,企业债券发展不充分,所占比重傅冷。据统计,1996年国债、中
长期贷款、股票和企业债券四种渠道总计融资约4500亿元,其中国债占
49%,中长期贷款占44%,股票占5%,企业债券仅仅占2%;上市公司结构
不平衡,大企业少,中小企业多,真正的优质企业少,平庸的企业多,鱼龙
混杂。因此,中国的资本市场要进入健康的快车道,首先要弄清楚直接融资
-35·
与间接融资的关系问题,减少投机成分,增加投资成分,促进股票、国债、
基金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生产资料市场。经历了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一些重要生产资料
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以后,从1993年起,为了抑制经济过热,一系列政策措
施的出台使宏观经济逐步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或一定程度的买方市场。生产
资料的价格形成机制由过去的双轨制、多轨制转变为目前的市场单轨制,但
是生产资料市场的发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生产的盲目性。造成了许多品
种的产品严重积压;二是生产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错位。生产厂家供给
的生产资料大多教供过于求,少数技术禽量高、价格也偏高的产品却供不应
求,而国外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就趁虚而入,占领国内市场;三是国际市场与
国内市场的衔接上存在许多问题,进出口就曾对国内市场的不平衡起过推波
助澜的作用。
3、加快技术市场的发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论点之一,可见科
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利用一切人类
社会的文明成果,技术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
科技水平总体上还相当落后,中国的技术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二者的发展
水平有着明显的约束和互为因果的关系。虽然我国的技术市场起步较晚,但
已有了初步的思路:一是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增强国内技术开发能力结合
起来。尽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走一条别人开发自己应
用的捷径,另外在技术市场上,不能过分保护落后技术,排斥国外先进技术,
要让国内技术人员充分接受国外先进技术的考验,勇予接受外来的挑战。二
是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率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应用和提高的机制,并
把此机制与技术市场的培育有机地结合起来t三是把高新技术与经济适甩技
术结合起来。技术市场的发展,应当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脱离了经
济发展,发展技术市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技术的投入产出效
率很高,企业尝到了甜头,那么企业就会自动产生对技术的需求.。技术市场
的发育就有了基础,就能够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6·
只有建立了完备的市场体系,企业才能从市场组织生产要素资源,才能
通过市场自主销售产品,市场经济又是法制经济,只有设立等价交换、公平
交易、平等竞争的市场运行规则和法规制度,才能保证市场信号不扭曲,才
能形成准确反映市场关系变化的调节机制。
{四)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
根据中国改革的实践,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转轨的时期,政府职能应该实现根本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
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国家行政管理部
f-jN国家计划来实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体制进行改革,并逐步向有利于市场机制作
用方向迈进。但是,目前还没有完全摆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基本格
局。这种资源配置体制,不仅对微观经济发展不利,对宏观调控的运作也不
理想。因此,必须对政府的基本职能做彻底的、根本性的改革,才能不断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这并不是说不要宏观调控,取消国
家对社会资源的指导,而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含义,~是要坚持改革旧
的国家经济管理体制,面向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按市场规律来实现资
源的最优化配置;二是国家对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宏观指导仍然需要,但要
采取新的方式,按市场规律运作要求办事,这两点应当成为中国政府职能转
换与宏观机制荐造的根本指导思想。
(1)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从直接经营和管理微观经济个体转向间接调控宏观
经济总量。管理体系将会从?国家各产业部委一一各省市管理局一一各类企
业”的模式,转变为“国家各种宏观政策引导于调节一一各大市场领域一一
各类企业”的模式。并改变政府静态管理和调控企业的方式为动态,即政府
管理部门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和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对其进行经常性的管理
与调节。
(2)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协调平衡将从直接经营管理国民经济的实物平衡,
转向以价值量平衡为主。这是因为旧体制下主要依赖实物运动来组织生产经
营的成本较高,政府没有同时对社会经济实施管理,又对企业的Et常生产进
·37·
行管理的“全能本事”,决策成本不可避免地将给国民经济带来损失。这就要
求政府的职能从实物调节转向价值调节,价值运动是市场上发生的各类经济
活动的集中表现,政府致力于总价值量调节,即以宏观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
政策来指导经济发展;以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信贷政策、国际收支政
策、收入分配政策等来调节经济的运行,将有助于实现各种宏观经济总量的
价值平衡,达到实施宏观调控的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目的。
(3)国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制约手段,要从以计划指令为主,转向以经济
机制与法律手段为主,主要通过市场参数和法律条款来间接管理与调控。也
就是行政管理办法要让位给经济引导办法和法律制约办法。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必须形成一个既能够正确
反映市场,又能够有效引导市场的新的宏观调控机制。
(五)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重要保证。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要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理顺国家与企业、国家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要改革工资制度,
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要建立完善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
推进城镇住房货币化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是卸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
业办“社会”的负担,以平等的条件参加市场竞争,并提供必备的社会稳定
的条件。
38·
第八章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
协调与控制经济的短期波动
在体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市场缺陷造成短期经济波动而形成的经济非
均衡,可以由国家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使
宏观经济非均衡状态处于社会可接受的临界点之内。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
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操作与八十年代相比有了长足进展,在实践中日趋成熟,
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经济稳定的作用日益突出。1993年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抑制严重通货膨胀、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的成就,1997年
来,又在消除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启动国内经济增长中做出了重大
的贡献。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总需求水平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总供
给水平,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作为政策选择的重头戏,是调节供给与需求最
重要的手段。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外汇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
一、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遵循的程序和原皿ll
1、及时选定政策目标。在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跟踪监测与趋势预测
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地选择经济政策调控的目标。考虑到政策作用时滞期的
客观存在,政策目标的选定须提前,因此,进行预测的难度和要求相对较高,
决策部门应高度重视。所以,必须明确专门的负责机构作为宏观经济的主管
部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导部门,负责监测、预测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提
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总体取向和政策组合≯并向财政、货币政策主管部门
提出相应的财政、货币政策措旅建议。
2、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我国目前白勺I经济增长是在由粗放经营型向集
约经营型转变的过程中,经济政策过于松动就容易引起经济过热,而结构的
约束又使紧缩政策容易导致经济增长速度过度下滑。因此,必须实行连续、
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才能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形成较为稳定的心理预期。来
避免生产、消费的不必要的波动。但是,如果有突发性事件的意外产生,比
·39·
如去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的发生的情况下,
又对经济政策提出了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要求。
3、既定规则与相机抉择相统一的政策选择原则。既定规则有助于形成稳
定的心理预期,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但选择什么样的规则要看宏观经济政
策目标要求和客观环境的实施可能性。为了适应新的复杂环境和日益开放的
现实,需要用连续性和灵活性兼顾、既定规则与相机抉择相统一的复合规则
来取代单一规则。
4、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政策措施相互配合的原则。由于我国经济尚处
在体制转轨时期,财政、货币政策主管部门的经济政策实践时间较短,实践
经验缺乏,客观上要求宏观经济主导部门的政策和财政、货币具体措施之间
建立起明确的规则,以保证政策整体运作和具体措施之间的协调配合和步调
一致。一方面,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政策,利率、准备率以及公开市场操
作要具体体现宏观调控的主要意图和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财政货币政策必
须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充分发挥财政货币两个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的具体手
段和效力。因为,任何政策手段的单独使用,迟早都会面临边际效力递减问
题,只有和其他政策手段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政策要素的组合效应。
二、经济波动的两种主要形态下的政策选择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常规意义上的宏观经济政策,虽然同时作用于需求
面和供给面,但主要以需求管理为主;虽然同时具有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
但是主要以短期调节为主;虽然同时追求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
国际收支平衡等多种目标,但是主要以稳定经济为主。因此,非均衡经济下
的政策选择应该是以稳定经济为主要目标的短期需求管理,以在实现宏观经
济移动均衡的前提下促进宏观经济均衡途径缒最优化。西方的经济学家一般
都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是处于不断周期性出现繁荣与萧条的波动之中,
在这里的经济波动的含义主要是指不正常的经济运行,因此,经济波动的表
现主要有两种形式:通货膨胀(inflation)与通货紧缩(deflation),也可以说
是两种经济状态,一个就是经济过热,另一种就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经济
-40·
之举,即使资金再短缺,也要保证重点投资。不过,鼓励投资不等于对投资
不加控制,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投资管理从控制绝对规模转向调整投资结构和
增长比例管理。
其次,抑制需求一一控制结构性需求膨胀。抑制需求并不是一个总量控
制的概念,需要对其构成进行细分,如果笼统谈抑制需求,只会造成经济萧
条和经济衰退,对此,国家需要控制的需求和相应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货币政策是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
影响利息率的变动来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例如,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贴现率、
法定准备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措旋来影响利息率,在经济衰退时期要设法降
低利息率以刺激投资,在经济高涨时,设法提高利息率来抑制需求。财政政
策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政府公开购买业务等方面来达到扩大需求或减少需
求的目的。比如政府举债支出、税收政策变动等,尤其是累进税率的运用,
可以重新分配收入、调整收入结构。也就是说,财政政策的调节功能主要表
现在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方面:财政的收支增减会引起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收
支的相应变动;财政通过所得税和转移支付可以改变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
财政的差别税率和财政支持可以刺激和抑制产业的发展,达到产业调整和资
源优化配置的耳的。
2、通货紧缩下的经济政策相机抉择
通货紧缩是相对通货膨胀而言的一种货币现象,在现实经济中二者的根
源都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它通常是和经济衰退联系在一起的。经济衰
退可以通过物价、货币供应量、失业率和存货等指标放映出来。作为货币现
象,通货紧缩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物价持续负增长,二是货币供应量连续
下降。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从理论上讲,在经济加速或经济扩张时期,
松动或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总量的影响极为明显,可以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速
度;而在经济的相对收缩时期或经济回升阶段,扩张的货币政策则往往因其
作用的时滞,以及政策的中间传导过程较长,而使其对经济的回升作用不明
显。与之相反,税收政策的调整变化、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都能对投资和
消费需求产生及时而直接的扩张效应,具有政策对否效应期短、基本上无需
-42·
中间传导过程的特点。在买方市场条件或经济萎缩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往往
重点通过调整变化财政来促进经济增长和达到调控目标,从我国近年来的现
实情况看,货币政策的作用明显在扩大内需方面的效应衰减。其主要原因是
现行的金融体制和银行制度造成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阻滞。在现行的银行
制度下,构成货币供应主体的是各种存款,而存款是通过银行的贷款创造出
来的,若银行“惜贷”,那么货币供应则是“空中楼阁”。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的确存在通货紧缩的某些特征,第一,物价指
数自1997年10月以来连续十一个月负增长,第二,企业开工率只有60%左
右,第三,产品累积库存量3万亿元,达到GDP的40%,第四,主要产品供
大于求或者供求平衡率约占90%左右。据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以财政政策为
主的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首先调整年
度预算,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产业和设施的建设,以增加投资需求、
弥补总量缺口;其次,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开拓国外市场,
增加出口,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9%提高到11%,船舶、钢铁、水泥、煤炭
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分别提高到14%、11%、11%和9%①;然后适度减轻
小规模纳税人的负担,鼓励小企业和个体经营,增加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
力;再一个就是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
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税,鼓励进口;并彻底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项目,
减轻企业负担。在货币政策方面,一是连续降低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利息
负担,鼓励企业增加投资;二是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促使商业银行努力增加信贷投放;三是恢复窗口业务,要求、动员、鼓励商
业银行改进对小企业、非国有企业等金融服务,切实加大对国民经济的信贷
支持。
∞参见刘目光等主编的‘199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189页
·43·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及参考文献
1、李萍参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李萍:《市场化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变化及其新特征),<天府新
论)1999年第1期
3、李萍:(中国市场机制更生:实证分析),<江淮论坛)1999年第2期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萨缪尔森:<经济学)上、中、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中译版。
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ee),商务印书馆1963年中译版。
7、贝纳西: (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分析方法导论>,上海三联书店
1990年中译版。
8、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3年中译版。
9、科尔内:<短缺经济学>上、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中译文版。
10、潘振民、罗首初:<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均衡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版。
11、杨瑞龙:<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版。
.12、何伟、魏杰主编:<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版。
13、魏杰:<失衡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马洪、孙尚清主编:<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年2月版。
15、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16、厉以宁:<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证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胡乃武、杨瑞龙:<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研究)山西高校联合出
版社1994年12月版
18、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年9月版。
19、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一一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三联
出版社1999年1月版。
20、吴树青、胡乃武主编:<模式·运行·调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4·
年版。
21、徐国弟主编:<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
22、马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3、周叔莲:<经济结构与经济效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4、洪银兴、曹勇:<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功能>,<经济研究>
1996年第5期。
25、严瑞珍等:<转轨时期农民行为与政府行为轨迹),<经济学家>1997
年第5期。
·45-
后记
经过一年来的选题、构思和写作,这篇申请参加硕士学位答辩的论文终
于划上了句号。但是,我的心情并没有预想中的轻松,在不断的思考与研究
中,我更加深切感受到自己对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
定体制背景下的非均衡经济问题的研究尚显肤浅,这不仅仅是因为此问题在
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复杂性,还因为自身的才疏学浅。虽然论文得以完成,但
今后继续研究的道路却刚刚开始。
借此机会,我诚挚地感谢三年来对我的学习给予悉心教诲和指导、对我
的生活给予深切关怀与厚爱的导师李萍教授,恩师治学一丝不苟、严谨求实
的风格使我印象深刻,让我受益匪浅。此外,我还要感谢经济系和研究生部
的各位辛勤耕耘的老师、热心助人的同窗,在他们的教育和帮助下,我得以
顺利地完成三年的学业,这篇论文也蕴藏了他们的劳动与心血。
·46·
周华明
一九九九年五月于光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