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5402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广西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姓名:周鸿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陈太福
19990501
广西太学硕士学位论文: Ⅸ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y305572
摘要
民族贫困问题是当代中国的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本文依据来自民族
贫困地区丰富的实证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从民族生活方式及其变迁的
视角,探讨了少数民族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
本文突破传统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认为民族贫困不仅是自然生态恶
劣的产物,更是人文生态失调的结果,其实质是人文的贫困。因此,在
反贫困战略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资金等要素的投
入,更要重视人文生态的优化,实施人文扶贫开发战略。织有实现了反
贫困战略的这种创新与突破,民族地区才能真正走出贫困,实现可持续
发展。
人文生态是包含价值观品位、社会发育程度、人口素质及生产生活方
式等众多子系统的社会大生态系统。生活方式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尽管
目前国内外的生活方式及其变迁理论大多强调阶级、阶层和个人生活方
式的差异、变化及其原因,忽视了其经济功能,但这并不能否认它在发
展民族经济、消除民族贫困中的重要作用。因此,y本文将民族生活方式
及其变迁与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战略紧密结合,阐述了民族生活方式变迁
的客观必然性、主要决定因素及衡量与测度方式等一般理论,描述了中
国当代少数民族消费、交往、闲暇、家庭、宗教等生活方式变迁的现状,
分析了民族生活方式及其变迁在反贫困中的正负双重功能,探讨了民族
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对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这种经济学分析和
反贫困意义研究,既能为政府制定扶贫开发政策提供某种参考依据,有
助于解决民族贫困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生活方式理论和
民族发展理论。户、,。

、, /\/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贫困反贫困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咒》
On the Anti—poverty of the Change
of Life Style of Nationalities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poveRy—stricken nationalities has haunted China for many
years.From the angle of the life styles change.the allthor tries to make a tentative
study of the nationalities poverty and anti—poverty which are based on the personal
investigation and various documents.
Contrary t0血e traditional theory.the author holds山at nationalities poverty
mainly stems from the unbalanced humane ecology instead of natural ecology。and
its essence is the poverty of the humanity.n圯refore.we should lay emphasis on the
humane elements and or the investment of capital,technology and nature resources
as well in the anti-poverty strategy.Only through the bringing如nll of now ideas
and the breaking through of old ones in anti-porerty strategies can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 achieved and the anti—poverty strategY be realized.
The humane ecology iS consisted of value grade.soeial development.
population quality and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patterns among which the living
pattern is tlle most important element.It can’t be denied that the nationalities Iire
style of nationalities and its changes play{In important role in血e nationalities
development and the anti—poverty strategy although presently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ories overlook the economic function with an attempt to emphasize the changes.
discrepancies and出eir reasofls jn classes.strata and personal iire style.
Link tlle changes of nIe nationalities life style closely with the anti—poverty
strategies in these regions,the author tries to made some researches on the change
and its anti—poverty role.Meanwhile,the author also expounds the inevitability.
decisive elements and criteria behind this change.Here.it iS necessary that
description is made about山e consumption,the communication,the relaxation.
family and religion of nationalities.All above—mentioned researches.the authors
hopes,will be of significance to provide some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policies of anti—poverty strategy.Finally.the theories of nationalities and their life
style wilI also be enriched and developed about nationalities and their life styles.
Key words:Minority nationalities Life style Changing
Poverty Anti-poverty
广西戈学顾士学位论丈: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叉》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绪论
减缓并最终消除贫困,是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所共同面临的
艰巨任务.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高举反贫困的大
旗,与贫困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1998年
初,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5∞O万人,贫困
发生率由30.7%下降到5.嘶%,OI我国己进入了扶贫攻坚阶段。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未来反贫困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除贫困人
口绝对数量大、贫困程度深外,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
F降速度已明显变慢,这一方面是由于80年代后期,整个农村经济增长速
度缓慢,农民收入增长停滞,贫困地区由于地理和资源条件的限制,不能参
与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的反贫困政
策和措施的不完备以及执行中的偏差无不相关。
中国的贫困既是农村的贫困,也是民族的贫困。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将
贫困理解为一种自然生态的伴生物,认为是由于能源、资源、土地等自然条
件恶劣而阻碍了民族经济发展,导致了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的贫困。因此,无
论是在民族发展理论与实践中,还是在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战略中,大都只将
民族地区的贫困与落后视为经济的贫困,进而在追寻贫困和不发达的根源
时,则往往局限于在经济领域里进行研究,认为制约民族发展的因索主要集
中在自然资源、资金等方面,因而强调增加要素投入、扩大自然资源开发规
模、加强物质环境改造等一般性结论,而忽视了人文生态环境的改造。
事实上民族贫困不仅是自然生态恶劣的产物,更是人文生态失调的结
果。是一种人文贫困。所谓人文生态,亦即人文环境,是指一个地区的人口
和社会生产结构各因素问存在适当的配合,以达到不断再生产的体系,包括
社会发育程度、人口素质、价值观品位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就当代民族贫困
地区的现实而言,我认为,脱贫之路之所以艰难曲折。这固然与那些地区的
自然生态环境差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是那里人文生态失调的结
一1一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jL》
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生态的失调才是民族贫困问题的实质。因此,民
族地区要真正消除贫困.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文因素,切实优化人文生态环
境。
人文生态是个庞大的系统,本文拟从中摄取一重要的子系统一一民族生
活方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经济学分析,探求变迁的反
贫困意义,从而为政府制定扶贫开发政策提供某种参考依据,有助于解决民
族贫困问题。同时,研究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经济功能,对丰富生活方式理
论和民族发展理论,弥补它们的不足或缺失,也有着~定的意义。
1.2 研究理论的基本框架
民族生活方式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或由于民族社
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所引起的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改
变,包括进步的变迁和退步的变迁,具有方向性。和人文生态系统其他子系
统一样,生活方式及其变迁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能直接或间接地对民族经
济,进而对民族贫困与反贫困加以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
是负面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构建本文研究的理论假设和理论框架。本文的
理论假设是:民族生活方式变迁得越好,其消除贫困的速度就越快,二者是
正相关关系;反之,民族生活方式失调,就会延缓或阻碍民族地区的脱贫步
伐,二者是负相关关系.根据这一的理论假设,我们设计了民族生活方式及
其变迁与消除贫困之间的模拟关系,见图l—l。
图l—l 民族生活方式及其变迁与消除贫困之间的模拟关系
(+÷:表示相互影响:_÷:表示影响:+:表示正影响:一;表示负影响)
广西赶擘硕士学位论文:《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叉》
阉l—l表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对其生活方式及其变
迁起着决定作用,但生活方式及其变迁又反作用于经济资源与人力资源,并
通过这两大资源对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施加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民族生活方式变迁虽然具有方向性,但在对我国少数民
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其总体取向是进步的、正向的;退
步的、负向的变迁是极为少数的现象。因此,本文中的变迁指的是进步的、
正向的变迁。同时,本文中的民族是一种狭义的界定,特指我国除汉族外的
其它55个少数民族。
根据上述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全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章在回顾国
内外生活方式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一般理论,
包括变迁的客观必然性、主要决定因素及衡量和测度方法;第三章系统描述
当代民族消费、交往、闲暇、家庭、宗教等生活方式变迁的现状;第四章是
对第三章的现状进行经济学分析,以此探讨变迁对贫困及反贫困的影响;第
五章在总结前面各章的基础上,论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概念,民族生活
方式现代化在反贫困中的地位与作用,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最
后是结束语,指出脱贫不是民族地区的终极目标,其发展方向是在解决温
饱,求得生存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一般理论
2.1 生活方式的概念及范畴界定
作为一般术语,“生活方式”已被人们广泛采纳与应用。但从学术研究的
角度来看,究竟什么是生活方式?这是我们首先应该研究的闷题。
2.1.1生活方式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
现代生活方式理论渊源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思格斯在《德意志意识
形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
一3一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氏破生活万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著作中多次提出和使用了“生活方式”的概念; ‘是将生活方式作为区别阶级
的重要指标。如马克思在对法国农民阶级的分析时就指出:“既然数百万家
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
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相互敌对,所以他们就形成一个阶级”。|21显然,
生活方式在这里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作为区别阶级的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指
标。二是认为生产方式在更,。泛的意义上是生活方式的一个方面。马克思、
恩格斯认为“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
考察。它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
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131这就是说,虽然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
但生产方式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生活的一定形式”、
“一定的生活方式”,即“生活方式”概念不仅是指衣食住行之类的整个生活,
还包括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使用“生活方式”的上述两种意义为后世奠定了生活方
式研究的基本思路。
从马克斯·韦伯(Max·Weber)开始,西方社会学家们就一直沿着马
克思主义创始人使用“生活方式”的第一种意义,把生活方式视为阶级、社会
群体的辨别指标,并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建设。如韦伯在《阶级、地
位与权力》一文中,对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社
会地位的尊卑是由生活方式的高低所代表的,社会地位的范围是由特定生活
方式的圈子所标志的。西方另一位社会学大师凡勃伦(Thorsten Veblen)更
是运用历史社会学方法,深入、系统地论述了特定的生活方式与特定的社会
阶级之间的相关性。他在《有闲阶级论》中,论证了有闲阶级与炫耀性的生
活方式是合二为一的。之后,西方社会学家们又将研究范围从关注阶级和地
位的分化扩大到关系各类社会群体的差异,出现以查品(Francis S.
Chapin)为代表的象征研究,即将生活方式视为衡量社会地位的尺度。与此
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社会生活的其他维度发挥生活方式概念的解释力,
并且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生活方式概念对于描述亚文化的构成、农村与城市
或城市与郊区的判别民族性、种族、社会心理是非常有用的。这些极大地扩
4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丈: g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展了社会学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但在上述研究中,由于生活方式概念是用
于解释别的概念,因而其内涵和外延总是随主要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有别.表
现出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尽管后来英国学者厄尔(Peter Earl)等人用消费方
式概念替换生活方式概念,美国社会学家费瑟斯同(Mike Featherstone)等
人将“生活方式”概念转向“生活风格”,生活方式仍无一个为各方所接受的概
念,虽然西方学者的概念都强调差异性。
东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理论始于20世纪砷年代初,在60年代末至80
年代中期颇为盛行。尽管东方学者也采纳了马克思主义创始入的第一种意
义,但第二种意义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研究具有更关键的影响,
实际上是起了理论基础的作用。也就是说,东方生活方式理论直接继承了马
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认为生活方式是人的生命活动方式的总和,是全部
生活活动的总和。
2.1.2生活方式的范畴界定
从上述生活方式的研究背景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在极其广
泛的意义上来使用生活方式范畴的,并没有给予生活方式范畴以明确的定
义:西方生活方式理论经历了从“生活方式”作为解释阶级、地位的变量到自
身成为研究对象,从以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转向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趋势,
从注重整体性和群体性的“方式”到侧重于个人化的“风格”的演化过程,但对
生活方式的界定始终是围绕对象的“差异性”发展的,并未形成一个权威性的
界定。有关生活方式的研究表明,对生活方式所作范畴界定主要有两种类
型:
(1) 广义的生活方式。从人类社会生活的宏观角度来看,生活方式是
人的生命活动方式的总和,是全部生活活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生活活动,
还包括生产活动;不仅有怎样生活,还有怎样劳动,其范畴十分广泛,包括
生产方式在内。因此,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
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自身生
存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141包括劳动生活、经济
一S一
广西大肇硕士擘位论支: 氍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意义》
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艺术生活、道德生活、宗教生活、家庭生活、
娱乐生活等一‘切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全部社会
生活现象的总和。
(2) 狭义的生活方式。立足于现象,为了具体地研究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有必要对生活方式作出狭义的解释。狭义的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
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历史地形成的人类生活活动形式的总和,它说明人们在
何种条件下,结成何种关系,以何种形式来利用生活资料,它反映了人们社
会生活活动的内容、特征和形式”。18也就是说,狭义的生活方式是指除人类
生产活动以外的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
对于上述两种类型的生活方式的定义,我认为它们本身无所谓优劣,只
有通过与它们的研究目的相联系才好判断。如果在定义上采取广义的方式,
那么,在具体研究的操作上必然是通过描述研究对象的整个活动系统的全部
的稳定形式来认识对象;如果选择狭义定义,则在实际操作上必然是选择性
地描述研究对象的部分特殊的括动方式来认识对象。本文需要研究的是民族
生活方式由传统生活向现代生活的变迁对民族经济、农户经济产生的影响,
没必要也不可能广涉民族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而只是选择了日常生活领域
5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这5个方面包括消费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闲
暇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和宗教生活方式。
2.2 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客观必然性
任何一一个民族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体现民族特征之一的民族生活方式
也随之变化。变迁是一切生活方式的永存现象。生活方式的均衡稳定是相对
的,变化是绝对的。
首先,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民族生活方式和其他人
文生态要素一’样,具有两种特性:一是传承性,一是变异性.一方面,民族
生活方式在代际承接的过程中,通过各种训练、传授、教育和影响的方式,
进行各种信息和具体事项的传递,从而实现自身的复制。同时,民族生活方
一6
广西大擘硕士学位论文:《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义》
式在自身不问断的流程中,为求得续延和发展,除了传承和复制之外,还具
有--tot一积极的自我调节机能或特性一一变异性.这种特性的功能,保证了民
族生活方式不断地纳入新的因索,进行自我淘汰、自我更新,以调整自身结
构,适应外部环境和条件。从而也推动了民族生活方式在漉程中不断由低级
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变异特性是民族生活方式存在和
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具有驱动力的作用.正是这种变异,决定了民族生
活方式的发展和方向,使得民族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丰富多彩
的历史文化现象。
其次,民族生活方式变迁也是不同民族生活方式交往的结果。这种交
往,或使一种生活方式代替另一种生活方式,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生活方式
通过整合而形成新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能通过交往发生变
迁,根据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的观点,则是由于传播.旧
2.3 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主要决定因素
生活方式研究的历史表明,国内外学者对生活方式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多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国内外学者在更多地
注意生活方式以上这些领域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给影响生活方式变迁
的因素以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分析影响生活方式变迁的因素十分重要,这
对于促进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改革,实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当然,影响生活方式变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决定因素有四个方面,即生产
方式、生活观念、教育科技水平和自然环境,其中前三个因素属人文生态范
l培。
2.3.1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
在影响、制约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
式,正如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
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川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因此,生
广西太学硕士擘位论文:《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决定作用又可分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的决定
作用两个方面:
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决定生活方式的变迁。
生活方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物质生活资料,而一定的物质生
活资料则是一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生活方式
的发展和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能够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资料,
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同时,生产力的发展还直接
影响生产时间和闲暇时间的比例分配,影响人们对闲暇时间利用的性质、形
式和内容。而生产时间与闲暇时间的分配比例又是衡量生活方式文明程度的
重要标志之一。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在整个生命活动中闲暇时间所占
的比重越大,就能扩大人们的社交面,拓展生活空间,丰富和发展精神生
活,提高生活素质,从而引起生活方式的变迁。因此,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生
活方式发展和变化的最根本的动因。
其次,生产关系决定生活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又构成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基
础,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形态,而社会形态就是以一定的
生产关系总和为经济基础的社会生活形态。可见,社会生活方式是受社会经
济基础制约的,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这种决定作用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活方式的性质。生活方式必
然通过人们之间的社会生活交往关系体现出来,人们对生活资料的利用也是
通过生活交往关系和生活组织形式而进行的。我们知道,人类的生活交往关
系首先取决于社会经济基础,而社会经济基础又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因而生
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社会生活方式的性质。二是生产关系直接影响人类婚姻、
家庭、社交等社会生活交往关系和交往形式,给这些生活交往关系和交往形
式打上深刻的经济影响的烙印。因此,恩格斯指出:“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
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即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长成的公有
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删这说明了在从原始群婚制向一。夫一妻
8一
广西走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jL》
制转变的过程中,生产关系、经济条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生产关
系还决定人们对生活资料分配和消费的方式,也决定了闲暇耐间在人们生命
时间中的比例分配。总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生活方式的性质和内容。
2.3.2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
生活观念是人文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
中的反映,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观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指导生活行为
的思想规范,是在一定人生哲学指导下的生活态度。它是社会意识的一部
分,包括人们对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
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形成的生存观念、消费观念、交往观念、娱乐观念、家
庭观念、时空观念、效率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
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是一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
作用的辩证统一体。一方面,生活观念离不开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决定生活
观念,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生括观念;另一方面,生活观念
给生活方式以指导,对生活方式施加影响。生活观念对生活方式的这种反作
用主要表现在:
(1)生活观念规定生活方式的性质和总的方向.因为生活观念能够制
约和规定一定社会人们生活的目的和动机,确立“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从
而规定这些社会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基本性质和总的方向;
(2)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生活观念能帮助生活主体确立生活的行
为,选择较为理想的生活方案;
(3)生活观念能够贯穿和支配着生活活动的整个心理过程,从而制约
着生活方式的倾向性,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4)生活观念能转化为一定的行为规范,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
系,制约和规范人们的生活行为:
(5)生活观念反作用的最极端表现在于它甚至能抑翩或促使某一种生
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9——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Ⅸ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卜活观念对生活方式的能动作用表明,生活观念的变化是民族生活方式
变迁的重要制约、影响因素.它不仅能引起和推动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而
且还在很大程度七规定变迁的取向:或正向促进生活方式的进步,或负向的
阻碍生活方式的进步,将生活方式引向落后、封闭、腐朽、颓废的深渊。
2+3.3生活方式与教育、科技水平
作为人文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教育、科技水平的变化无疑对民族生活
方式的变迁有重大影响。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两个方面.前者又可分为普通教育和高
等教育。普通教育涉及到劳动者的识字能力、计算能力和在小学与中学期间
通常所传播的一般知识和技能。通过普通教育,国民的觉悟水平、接受与采
用新技术与新知识的能力将会提高,从而使生产率上升。高等教育涉及专门
人才的培养,这些专门人才的企业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非学校教育系指家庭和社会对人的示范、诱导作
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会提高社会的人力资本,例如守法精神、敬业精
神等,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教育与经济增长的这种正相关关系己得到众
多的经验支持。丹尼森(E·F·Denison)的研究是早期的代表。他的分析
表明,美国1929--1982间的年经济增长,有约20%是由教育引起的,有
30%是由知识进步引起的,两者合计可解释美国1929--1982年经济增长50%
以上。嗍近期的代表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在‘19如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
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这是指头三年
的教育,即受三年教育与不受三年教育相比,能使GDP提高27%。尔后增
加的年收益衰减为每年使GDP增加4%,或者说,其三年的教育总共可使
GDP提高12%”。itOl更近期的代表是Black和Lynch,他们对美国1990一
1993年制造业部门和非制造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研究表明,工人受教育程度
提高10%(相当于受教育青年限增加一年),能使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提高
4.9%一8.5%,非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提高5.9%--12.7%。Jill由此可见,教育
水、卜对经济增长有着’卜分重要的贡献。而经济增长又直接决定生活方式的变
一10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义》
迁,因此,教育水平借助于经济增长间接地对生活方式的变迁施加影响。此
外,教育水平对生活方式变迁的影响还表现在教育能帮助人们转变生活观
念,提高生活技能,从而自觉地变革传统生活方式。
与教育有所不同,科技水平对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影响既是间接的,也
是直接的。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能通过优化劳动资料,扩大
劳动对象,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民族经济的发
展,从而促进生活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科技水平的提高改善了少数民族
的生活条件,电灯、电视、录像、交通工具等科技产品先后走进民族家庭,
由此带来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2.3.4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
人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整个物质世界中,人类社会是一个特殊
的、以劳动为基础的、相对独立的物质系统,但这个系统是开放的,而不是
封闭的。它必须与周围的自然界永不停息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人的生命活动正是在这种不断的交换过程中才得以维持的.因此,人们的生
活方式不能不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1)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仅给人们提供以栖身的
生活空间,更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类资源。自然资源的类型不同,人
们对它开发利用的方法和程度不一样,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消费生活模式。
如山地平原的农耕型消费生活模式、草原戈壁游牧型消费生活模式等。
(2)不同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自然生态环境对各个民
族交往活动的范围大小、距离远近、次数多少和时间长短造成不同程度的限
制,使得不同地区各个民族的交往方式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
(3) 自然生态环境给人们开展多种形式的闲暇娱乐活动提供了可以利
用的天然场所,而各种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则往往使得不同地区民族的闲暇
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如游牧民族的赛马、刁羊、赛骆驼等具有浓
厚草原.沿海、沿江、湖泊附近民族的游泳、竟渡、划龙舟、垂钓,山区民
族的爬山、攀附、登高、打猎等,均是利用各自的自然条件,独具特色。
广西走擘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此外,自然生态环境与宗教生活也关系密切,明显地表现在不同或相同
的自然现象成为人们宗教生活的崇拜对象,以及不同的宗教派别利用各种所
处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身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和条件。
2.4 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衡量与测度
民族生活方式是否变迁,变迁的程度怎样,如何进行衡量与测度,这是
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内容。原先,人们大多用生活水平来衡量生活方式的进
步程度,但这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借助于生活质量这个概念。生括质量是人
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综合性评价,既涵括生活水平,又标示生活品位,包括
物质生活质量、幸毒神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生活的人文生态环境质量、生活
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等5个层面。我们可以通过对这5个层面的衡量与测
度,大体七反映社会生活方式变迁、进步的程度。
对生活质量的衡量,众多学者和国际组织大多采用社会指标体系来反映
生活质量各个侧面的变化。其代表性的社会指标体系有:
(1)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的美国社会指标体系。它分为11方面、
61个2级指标和众多的3级指标。其11个方面分别为:人口和家庭,健康
和营养,交通和运输,公共安全,教育和训练,工作,社会保险和福利,参
与社会活动,文化,闲暇和时间利用。¨2l
(2)联合国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这一体系也包括11个方
面的内容:人口的规模和结构,出生、死亡与迁移,家庭的组成、家庭住
户,社会等级、分层和流动性,收入、消费、积累和净值分布,住房及其环
境,时间分配和闲暇利用,社会保险和福利服务,谋生活动、就业服务和无
活动能力人口,健康和保健服务,公共秩序与治安、犯罪和受害者。It3]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社会指标体系。该体系以人为出发点,以
人的生存、发展、幸福为总目的,包括15个领域,共计33个计量指标。这
15个领域是:寿命,生活健康情况,教育设施的利用,文化程度,就业机
一12一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丈: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卫》
会,工作生活质量,时问利用,收入,财富,住房条件,服务设施,环境公
害,社会现象,危险事故,受到威胁。Ilm
4、中国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包括两类: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朱庆芳教授的小康指标体系;一是黑龙江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雅林研
究员的农村小康指标体系。朱庆芳的社会指标体系由社会结构、人口素质、
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以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六大类组成,
共60项具体指标。旧这一体系既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又包括人民生
括、教育卫生、保障、社会环境、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方面的指标,实际上
包括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王雅林的农村小康体系分为物质生活、精神生
活、居民环境、健康水平、公益事业、社会安全六大类,是反映人们生活质
量状况的指标体系。1161
综观上述国内外社会指标体系,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指标并非专为衡量
生活质量的状况而设置的,更没考虑民族的因素。因此,随着生活方式和生
活质量研究的日益深入,有必要建立一种以生活质量为核心的专门衡量民族
生活方式变迁、进步程度的社会指标体系,其总体设想包括以下5个方面,
共20项指标:
(1)物质生活类指标,包括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钢本结构面积、人
均衣着消费支出、人均蛋白质摄入、人均热量摄入和恩格尔系数6项指标;
(2)精神生活类指标,包括广播电视覆盖率、人均文教服务消费比重
2项指标;
(3) 民族人口素质类指标,包括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专业技术人
口比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人口自然增长率4项指标:
(4)居民环境类指标,包括已通公路村比重、安全卫生用水普及率、
用电户比重和通电话村比重4项指标:
(5)社会安全类指标,包括享受社会保障人口比重、贫困发生率、基
尼系数和万人人口刑事案件立案率4项指标。
需要说明的是,衡量生活方式变迁和生活质曩的状况,还必须结合主观
指标来衡量,即结合对人们的心理状态、情绪、意愿、满意程度等进行测度
一13一
广西大擘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来衡量。这种主观指标一般包括以下五种类型:一是关于人们满意程度的指
标:二是关于人们的意向、意愿、倾向性或选择性的指标;三是关于个人所
做的评价和估计的指标;四是关于人们主观期望的指标;五是关于价值观念
的指标。
3 当代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现状
3.1当代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背景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演变过程,每一个历史朝
代各民族生活方式具有的特征,既是先前各个历史时代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
延续,也是其生活方式不断变迁的结果。而民族生活方式的每一次大的变迁
都有其广阔而深厚的历史背景。
当代中国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在两次大的社会变革的背景下逐步发生
的。一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进行的民主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
国政府首先通过一系列有关政治、经济的制度建设,把中国既有的几乎是人
类社会存在过的一切经济形式全部改造为国有和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所有
制,同时也就改变了与这些经济形式相适应的社会关系;建立了自上而下囊
括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的行政隶属关系,并把城乡居住、就业格局用户口
加以制度化,因而使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纳入了国家管理的范围之内。与此同
时,政府又积极进行文化建设,达到以追求纯洁的意识形态为目的的社会主
义文化整合,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从而打破了维持各民族传统生活方式
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直接导致了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根本变化。这一
时期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更为深刻,呈现出全民的
一一致性和以此为标准的个人纯洁性特征,而由于左的干扰和僵化体制的束
缚,人们原先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二是20世纪70
年代末、80年代初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将中国的现
14一
广西太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氏旗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代化重新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大大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和市
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各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化创造了⋯
个比较有利的宏观社会环境,人们的消费生活、交往生活、闲暇生活、家庭
生活和宗教生活都发生了急遽的变化,中国各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开始进入
一个新的转折时期。
3.2 当代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人口最多的汉族以外,还有55个
少数民族。据19如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大陆少数民族人口达
912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05%。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南、西北、东北
和中南、东南的一部分地区,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态。民族自治
地方总面积达61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n”我国少数民
族不仅数量多,分布地区广,而且其传统文化也千姿百态,每个民族都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其变化也呈现出各不相同。但由于同属中华民族大
家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互为联结,有相同或近似的
地方,因而其生活方式的变迁也表现出许多共同的特点。
3.2.1消费生活方式的变迁
中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消费生活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封闭自然经济
和低下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形成的普遍贫困化的倾向及与此相适应的低层次的
生活需要、稳固不变的消费心理、节衣缩食的消费行为等传统生活观念和模
式。这种贫困型的消费生活模式对人们的其他社会生活活动造成了不同程度
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建国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民族经
济发展缓慢,人们生活仍普遍贫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的进行,商品经济迅猛发展,民族经济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
的经济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消费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观念不断得到更
新.整个消费生活模式由贫困型开始转向温饱型、小康型。具体表现在;
一15一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圈意义》
(1)食物消费水平和饮食质量有r一定的提高。长期以来,粮食及其他
食物来源的短缺一直是困挠各少数民族的一大首要问题。为了满足自身饮食
生活的基本需要,人们曾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不同的食物种类,但
吃饱肚子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即使是在建国以后至经济体制改革
前的近30年问,粮食及其他食物匮乏的状况仍十分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
进行,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粮食和肉食品的产量有了相
应的增长,见表3—1。
表3.1。五个民族自治区食品消费状况
1985蔓1997卑
音计合计
内●古广西西毫宁夏嘶l 内簟古广西西曩宁夏赫■
(平均) (平均)
鞭●总产量
邱吐l 1177.1 口.1 13,.5 瑚.8 2412.6 l曩‰8 77j 瑞.6 枷.O n2,.7
(万吨)
猪牛●羊冉
★品总产量M9 砬.1 7.1 3.3 i7.3 124.7 113.8 200.2 12.2 11.S 嚣,‘ 3蛔.6
(万吨)
人均消费鞭
119.62 274.25 216.S8 236 Ol 20.1l ∞7.1’ 234.29 247.63 2格.87
食(公斤)
人均漓费猪
牛鼻羊内★
14.盯11.粥15.毋11.嚣20.嚣u.’8 13.o lo.0D ’。09 13.1,
晶总产量
(公斤)
^均★品消
费直出(元)
l∞.熨懈.虾1840‘ l靳,肥l秘.∞ 171.34 ∞1.哂瑚.84 埘,40 3吖.虬313.岫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6、1998)有关数据计算,中国
统计出版社,1986、1998年版.
从表中可知,1997年,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广西五个民族自治
地方粮食总产量达4129.7万吨,比1985年的2412.6万吨增长l-7l倍,猪、
牛、羊肉的总产量由1985的124.7万吨增加到1997的393.6万吨,增长
4.87倍。粮食和肉食品产量的增长,使得少数民族的食物消费水平得到了⋯
定的提高。1997年,五个民族自治区的农民家庭人均消费粮食为243.22公
斤,比1985年的226.Ol公斤增加17.2l公斤;人均消费猪牛羊肉由1985年
的11.59公斤增加到1997年的13.19公斤。随着农牧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的发
展,少数民族的购买力增强,从市场和商店购买的食物品种逐渐增多,在一
定程度L改变了原先的单一性食物结构,人们的饮食质量开始有了较大的改
一16—一
广西太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忐叉》
善。五个民族自治区食品人均支出现金由1985年的171.34元增加到1997的
年的313.03元,增加141.69元。
(2)服饰质量和式样有了较大的改善.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少数民
族在服饰方面受到经济和政治两种因素的限制,数量少,质量差,式样单
一,汉化现象突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传统服饰消费观
念占有广泛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
的提高,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有了重大变化。最明显的
就是人们所穿服装的数量大为增加,质量不断提高。1997年,五个民族自治
区农民家庭平均每人衣着支出为96.82元,比1980年的34.52元增加62.30
元,各种棉布、化纤布、呢绒、毛线及毛线织品、尼龙衫裤、卫生衫裤、皮
革及球鞋等衣蓿的消费量都比经济体制改革前有了较大增长,并且呈现出由
低档次向高档次发展的趋势。如傣族妇女目前人均拥有的筒裙一般都在二十
条左右,多的达三、四十条;白族妇女每人至少有十套以上的领卦,并由过
去一般的布制作改为金丝绒制作:蒙古族所穿的蒙古袍过去都是用一般的布
制成,现在则用绸缎制作。同时,少数民族的服装式样也向多样化转化,人
们往往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现实需要来穿戴不同种类的服装,即使是
同一民族或同一地区的人们所穿的服装也不尽相同。
(3)居住条件和房屋式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封闭自然经济和落后
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房屋建筑大多显得简陋狭窄。经济体
制改革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个少数民族的经济收入有了一定的增
加,为人们建盖新式房屋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少数民族的居住条件
和房屋建筑式样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7年,五个民族自治区农民家庭
人均住房消费现金支出为113.77元,比1980年的5.83元增加107.94元。
许多少数民族家庭新建了不少质量较好的房屋,其内部设旖和功能较过去有
了较大的改善。
(4)各种耐用消费品正逐步进入人们的家庭。中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消
费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行自给性消费,家庭生活用具多为自己动手制
作。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少数民族开始由传统的自给性消费向现代商品性消
一17一
广西太学硕士学位论文: Ⅸ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意义》
费转变,人们原先依靠手工制作的日常家庭生活用具,逐渐被各种购买的现
代家庭耐用消费品所取代,见表3.2。
1985年1997年
广西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平均广西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平均
自选车1蚴衄1蚴媚1勰舢15∞ l姗鲫1枷17吼17 147J1
(辆)
缝纫机艄删㈣删艄4”6 徜舯m厨鲫7lm 6鲫7
(架)
手表11螂11&显∞髓8丘酲毡&屿1咄13酗峥l艄缎‘ l咖15重勋n在描
(只)
电视机
丑$ 吼为, 2i19 1姗n凹舢蛐蚰舢姗记J4
(台)
收音收
录机姗彻靴彻躺豇35 媚黜姻捌舳nm
(台)
洗衣机
, 土笛, 2】0 2丑21s 2】6 19.刀2暇铷L13 姗14彤
(台)
资料来源: 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6、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
l粥6、1998年版。
表3-2表明,1997年,五个民族自治区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自行
车147.11辆,比1985年的79.05辆增加68.嘶辆;缝纫机为66.07架,比
1985年的47.76架增加18.3l架;手表为116.86只,比l粥S年的102.36只
增加14.5只;电视机72.14台,比1985年的11.99台增加60.1_5台;收音收
录机61.02台,比1985年的51.35台增加9.67台;洗衣机为14.43台,比
1985年的2.15台增加12.28台。
3.2.2交往生活方式的变迁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自然生态环境和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下,曾长期
形成了一种以深厚的血缘性、狭隘的地域性和单一的民族性为特征的封闭型
传统交往生活方式,即同一民族内部人们的交往活动局限在家族与家族、家
族内部成员及村与村之间,而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则十分微弱,形
成一种自我封闭状态。建国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关系的不断改
善,同一一民族内部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许多
广西走擘硕士擘位论史:《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意义》
制约各民族交往关系的自然和社会屏障逐渐被打破或削弱。尤其是经济体制
改革以来,随着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对内对外开放政策魄贯彻执行,国内
同一一民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及国内民族与周边国家民族鲍相互交往关系变
得日益紧密,并呈现出由传统的封闭型交往生活方式向现代的开放型交往生
活方式转变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跳出本地狭小的圈子,到外
地从事各种商品经营和劳务活动,交往生活的范围逐步由封闭的社区扩大到
了广蠲的外界。1998年,仅广西壮族自治区的49个贫困县就输出劳动力达
近60万人。【111
其次,随着各种类型公路、铁路的兴建和交通工具的改善,边远地区各
民族农牧民与当地城镇之间的联系逐步得到了加强,原先那种严重阻碍各民
族交往活动的自然障碍因素逐步有所减弱。1997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公路
通车里程达354000公里,比1949年的11400公里增长31.惦倍,比1978年
的208000公里增加146000公里。各种类型公路的兴建和扩建,为边远农牧
区少数民族到城镇购买商品,出售货物和与人交往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
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富裕起来的牧民购买了摩托车、手扶拖拉机
等,交通工具大为改善,方便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交往。
第三,交往对象逐步由本民族扩大到其他民族,一是随着民族地区自然
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某些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建立了一些新
兴的工业企业,大批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工人随之来到当地居住,从事采矿、
水电、钢铁、石油等行业的工作,加强了工业企业异族职工与当地少数民族
农牧民的联系。二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内地尤其是沿海从事各种第
三产业的个体户、采购员和其他能工巧匠,纷纷涌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
强了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关系。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土地承包到户,人
们有了相对的自由,闲暇时问增多,加上生产生括方面的需要,民族杂居区
/l:同民族间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四是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云
南、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等边境省区的少数民族与国外民族的交往关
系有了进’步的改善,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
一t9一
广西大学两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3.2.3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
中国各民族传统的闲暇娱乐活动形式,一般包括日常闲暇时问中不同个
体或群体开展的小型娱乐游戏活动和特定节日期间规模较大的集体性娱乐及
游戏活动两种基本的类型。这两种类型的闲暇娱乐括动尽管内容丰富多彩,
对于调节人们日常生活的单调与贫乏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因受着生产力发展
程度的限制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少缺陷,如这些闲暇娱乐活动的内容
层次较低,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智力型方面的活动项目,以及这些闲暇娱乐
活动形式与各民族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联系不太紧密等。建国以后,随着现
代文明的传播,各个民族传统的闲暇娱乐活动形式开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
化,尤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各民族的闲暇娱乐活动更是转入了正常
发展的轨道,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原先的单一型向着现代综合型的方向转
交。
(1)日常闲暇生活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促进
了民族地区现代科技和文教事业的繁荣发展,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逐步在民族
地区得到了推广普及。一批电视发射台、转播台、现代文化娱乐场等设施的
兴建,为少数民族开展新型的日常闲暇娱乐活动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人们原
先贫乏单调的日常闲暇生活方式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今,看电影、电
视、录像和开展其他文娱活动己成了城镇周围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青年人
日常闲暇生活的重要内容。农村和牧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渐以看电视和收听录
音机来取代过去靠喝酒谈天、走门串户来消磨时间的某些传统闲暇生活方
式。
(2)传统节日娱乐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各
项民族政策的落实,少数民族原先的许多传统节日娱乐活动逐步得到恢复,
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参加节日娱乐活动的人数比过
去大为增加,规模逐步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贵州全省的各种民族节
日集合一年中就有1064次(处),其中人数在万人以上的224次,万人以
下、干人以上的有511次,参加节目集合的各族群众达8∞多万人次。w其
20——
厂西k学硕士学位论乏K论氏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瑚患叉》
次,传统节I十},的娱乐活动内容比以前更加丰寓多彩。如蒙占族,‘年。度i洚
行的那达慕大会不仅恢复了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竞技活动.还增加__r
人型的文艺演出和电影晚会;壮族的三月三歌节期间,除了有抢花炮、舞彩
龙、喝采茶、擂台赛诗等传统娱乐活动以外,还增加了演新戏、放电影、球
赛等新内容。这就使得现代的娱乐活动与传统的娱乐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
人人丰富了少数民族的闲暇生活内容。再次,许多少数民族大型的传统节日
娱乐活动与物资交流、科普宣传I:作结合起来,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功能和经
济效益。
3.2.4家庭生活方式的变迁
中国各民族传统的家庭生活关系因其社会文化因素的差异而存在着多种
不同的形式,既有父权家长制家庭,也有一般父系家庭,个别民族中还存在
着特殊的母系家庭。但从总体来看,父权家长制家庭占居主导地位。家庭其
他成员与家长之间形成的主从依附关系表现得十分明显,如家长居于绝对的
支配地位,子女的婚姻大事多由父母操纵,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较低下等
等。这种家庭生活关系往往因相互之间的利益问题处理不当而出现不协调乃
至冲突的现象,对人们的其他社会生活活动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建国后,
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现代文明传播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各民
族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废除了一夫多妻制,妇女在家庭
中的地位逐步提高等,家庭生活关系逐步由依附型转向自主型。
(1)青年男女恋爱自由,结婚自主的发展趋势日益显著。解放前,我
国许多少数民族因受封建礼教和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青年男女在选择对象
和建立家庭方面大多没有自主权,基本由父母包办。解放后,许多束缚人们
婚姻关系的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年男女恋爱自
由、结婚自主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青年男女
在家庭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增强,他们在缔结婚姻关系的过程中相应有了
更大的自主权。如在新疆焉耆回族中,主张父母作主包办的只占2.6%,主
2l
广西太擘硕士学位论文: 氍论民破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惠叉》
张别人介绍、本人同意的占42.61%, Ii张自由恋爱、自作蕾张的^
46.96%,_j{三张别入介绍、父母同意和其他的占7.82%。120l
(2)通婚范围逐步打破民族和地域的界限。解放前,我国绝大部分少
数民族都是实行单一的族内婚制,与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较少。解放后,随
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的改善,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逐渐增多。尤其
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小
同民族之问的通婚状况越来越普遍。内蒙古自治区鄂化春族与其他民族家庭
通婚率己达68.2%。⋯
(3)妇女的家庭地位不断提高。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妇女在家庭中的
地位大多比较低下,妇女被歧视和虐待的现象极为普遍。解放后,随着妇女
在政治上的解放,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开始有了相应的提高。尤其是经济体
制改革以后,许多少数民族妇女投身到发展商品经济的洪流中,在经济E逐
步变得自主,妇女中出现了不少致富能手,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随之发生
了变化,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如过去维吾尔族妇女家庭地位比较低F,而据
有关部门对新疆喀什地区5个乡的近500名维吾尔族妇女进行的问卷调查表
明,90%以上的妇女在家里有经济支配权并受到尊重,家庭关系有了较大的
改善。”
3.2.5宗教生活方式的变迁
在中国各民族的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对鬼神的虔诚信仰和崇拜活
动,鬼神观念萦绕在人们的脑际,成为支配人们精神生活的支柱,并对社会
牛活产生重大的影响,/fi论是日常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特定日期的婚
丧和:符E1庆典都深深地刻F了宗教生活的痕迹。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宗教观
念甚至起了决定人们命运的作用。建国以后,。‘些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
进步的宗教活动被相继革除,人们的宗教观念开始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在文
革期问,由于“左,,的干扰破坏,各个民族的普通民众都被剥夺了信教的权利
年¨F⋯1,符种宗教生活活动被迫转入了秘密的状态,人们的信教热情受到了
橄人们{:I!jIf..1._r届:i中全会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符个民族中的宗教
一22—
广西戈擘确}。学位论疋《论氏破生活方J弋变i£的反贫困意义》
乍活逐步彳l'}到r恢复,,{:在新的历史条什_卜.发生,某些重大的变化,呈现⋯
⋯娘先的神筝化转向I生俗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不少宗教职业者顺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宗教组织内部的
管理系统进行了某些改革,使其发挥出一定的社会功能。最明显的就是部分
民族中的宗教寺院组织,利用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入力开展以寺养寺活动,既
增加j,寺院的正常收入,又减轻了信教群众的宗教负担,使得宗教职业者长
期以来形成的不劳而获,靠信教群众供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如四川I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各藏传寺庙,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
内,因地制宜,广开门路.开展劳务生产活动,每年纯收入达35万元:m-甘
肃省平凉市西关伊斯兰教清真寺,利用空闲房屋,办起了酿造食醋厂等。㈨
其次,宗教生活在转入正常发展阶段之后出现了某些淡化的现象。一是
宗教观念在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人的头脑中正逐渐淡薄。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
在刚刚实行包干到户的最初几年,人们掀起了兴修佛寺的热潮,而经过几年
的发展之后,人们对宗教的狂热开始降温,转入平衡发展阶段。二是过去某
螳宗教规范出现了松驰的状态。如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小和尚原来不能与女
性交往,也不能戴手表等装饰品,丽如令却有小和尚乘自行车带少女的现
象。和尚们大都戴有手表,有的和尚还俗也不遵守礼仪,宗教规范对人们的
约束性已有所酗弱。三是某些宗教活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并增加了新的文化
成份。我国少数民族的许多宗教活动往往是以节日娱乐的形式来进行,人们
除了祭祀鬼神以外,还举行唱歌、跳舞和其它娱乐竞技活动。经过数十年来
的发展,目前这一类宗教节日活动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原先较为隆重
的宗教祭襁活动逐灏减少甚至消失,丽其中憝娱乐活动形式则保留了下来,
月·经过某些改进.增加了新的活动内容.规模逐步扩大,变成了具有纪念意
义程富有民族物色的节目娱乐活动。
3.3当代民族生活方式中的失调现象
尽管中国各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
并赝术订的深亥《变化,目蔚科学、史明、健壤的现代生活方式转型,但当代
一23
广西戈学硕士学值论炙: 《论民旋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意义》
此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中仍有许多与民族发展不协调的因素。这既有各民族
传统生活方式中的不合理因素遗留下来的痕迹,也有民放生活方式变迁中新
⋯现的失范行为。
3.3.1原始平均主义分配形式和畸形的消费行为
原始、F均主义分配形式是在古代社会物质生活资料极其贫乏的情况下,
为了维持氏族和部落成员最简单的生命活动而产生的,但一些边疆少数民族
至令仍将这种分配形式作为一种风俗不同程度地延续下来,不仅每家每户杀
猪杀牛要分肉,就连狩猎获得的少量麈子、马鹿等也是见者有份。而且,家
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及其社会生活中都以互相馈赠礼物或出力相助
为美德,违背这一道德规范的行为大多为人们所不齿。如云南省西盟县的佤
族,凡是准家杀牛,不论数量多寡,都要按照传统的习惯,将牛肉按不同的
部位分给亲戚朋友、本寨村民和远方来客,凡是在场的人都能分到一份牛
肉。剩F的牛头和内赃,主人家还得用来煮一大锅牛头肉烂饭与亲戚朋友和
村民⋯道共食。结果,杀牛的人家仅能吃到一碗牛头肉烂饭。
与此同时,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许多原先
固有的畸形消费行为出现了回归的现象,并在新的条件下有所扩大。一是酗
酒成风。在许多民族地区,“以酒当茶,逢客必敬:以洒当饭,有酒必喝,,的
现象十_分普遍。如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仅有3万余人,可该县
每年的进酒量却达70多万斤,除了买酒喝以外,每家每户自己还要用粮食
烤酒:ml贵州省有的民族地区社会商品零售额人均只有27冗,可成年人每年
人均买jl!【i支出却达24元。m二是婚礼中超前消费现蒙突出,摆排场、充阔气
和吃J喝风盛行的状况越演越烈。如云南大理喜洲一带白族,举行一次婚礼通
常在150--200桌,花费多达3.5万元。IⅫ三是葬礼和宗教习俗消费的浪费现象
卜分严重。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心理和社会传统的需
要,往往将葬礼的场i_If『搞得J卜分隆重,为了招待大批前来参加吊唁活动的亲
友年¨村眦,i!乏家通常不惜。切代价杀猪杀牛,准备丰盛的饭菜,以至使得正
常的、&辅活动iII现J,某些蜘il|l的现象。如云f{{i小谅山宁蒗县冬毛牛坪一·彝族
24—
广西走擎硕士擘往论支:《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寅国意叉聱
人去世,流水宴席办了6天,每天100余人吃喝,宰牛lI头,杀羊90多
只,用粮2000多斤,用酒500多斤,用孝布10丈余,形成“死人吃活人”现
象。咖在宗教方面,随着有关宗教政策的落实,一些原有的宗教消费行为重
新盛行起来,宗教消费开支占了较大的比例。如云南省宁蒗县毛牛坪乡彝族
每年为祭祀和超度亡魂开支,占该乡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10%。渊
3.3.2单调贫乏的闲暇生活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各种自然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再加上经济体制改
革过程中因政策不配套而出现的某些失调现象,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尤其是
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闲暇生活方式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首先表现在
人们的日常闲暇生活内容单调贫乏,精神文化生活的层次较低。目前,在许
多边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人们的日常闲暇生活活动主要还限于唱歌、
跳舞、打猎、聚会、赛马竞技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浓厚的娱乐活动形式以及
某些宗教祭祀活动,而很少开展读书看报、下围棋、旅游等具有现代特点和
层次较高的闲暇生活活动。青海省刚察县伊克乌兰乡压透村的73户藏族牧
民,他们的文化娱乐用品及文化娱乐费用支出年人均仅为0.4元,一年订阅
的书报杂志,户均只有0.47元。m其次是闲暇生活时间少,利用也不合理。
在许多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基本的生活资料,加上劳动强度大,人
们往往只为自身的生存而忙碌,把大量的时问用于生产劳动,顾及不到精神
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的少数民族在农闲时间中也很少开展形式多样的现
代精神文化生活和其它闲暇生活活动,而是在喝酒、串门、聊天等活动中消
磨时间,使得有限的闲暇时间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
3.3.3狭小的交往生活圈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面广,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这种客观条件
对少数民族开展各种交往活动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尽管解放后,尤其是经济
体制改革以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边远农牧区少
数民族过去那种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的超封闭状态,但因交通运输事业的发
一2S一
广西走擘硕士学位论t: 《论氏破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展受到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In】自然‘七态环境的改变又不是在短暂时期
内可以根本解决的问题.所以,一些居住在边远农牧区,尤其是边远山区的
少数民族在交往活动方面仍明显地受着自然生态环境的限制。如1997年广
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不通车的行政村达84个,占全县总数166行政村的
50.6%:Ⅲl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族聚居的独龙江乡,一年之中有半年大雪封
山,届时连人背马驮的简单运输也得被迫中断,人们至今仍处于封闭隔绝状
态。m一因此,少数民族只来往于村寨与耕地之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
犬之声相闻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式交往生活方式仍未发生根本的变化。
3.3.4家庭生活方式的倾斜
虽然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家庭生活方式正逐步由原先的依附型向自主
型转变,但由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总体来看仍比较缓慢,现代科
学技术和文教事业的发展水平也十分低一F,人们的某些传统观念还根深蒂
固,因而其婚姻家庭生活仍受到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些失调现
象。一是早婚早恋习俗在部分少数民族中又随着某些传统文化的复归而逐渐
盛于亍起来。如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南寨村,在1995年结婚的10对青
年男女中,未达法定婚龄的有8对,占80%:倒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早婚
率也近50%。删二是近亲通婚现象作为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曾在相当
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她存在着。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土地划
分到户,少数民族家族内部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近亲通婚也自然突出
起来。如云南省金平县的南科、新寨、平河3个村的69户僳僳族人家,近
亲结婚的就达48对。tm三是包办婚姻状况仍有市场。本来随着《婚姻法》的
颁布和实行,以及各种现代文明的广泛传播,婚姻自由已成为绝大部分少数
民族青年男女建立家庭关系时的基本准则,包办婚姻的现象已逐步减少。但
在部分民族地区,近几年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包办婚姻的现象又重新盛
行起来。据有关部门对四川省谅山州九个彝族聚居县99792对夫妇的调查,
属包办买卖婚姻或借婚索取财物的就有71860对,占结婚总数的72%。。日
广西大学硕士擘位论丈《论}乞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叉》
3.3.5宗教生活方式的失范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少危害人
们身心健康和社会进步的消极落后因素被逐步淘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势。但由于宗教信仰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
中,它又曾对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因而在短暂的时期内
仍不可避免地会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与发展商品经济及传
播现代文化发生矛盾冲突。
宗教生活方式的失范除了宗教消费开支过于庞大外,还突出地表现为宗
教观念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云南省西盟县边境一带的部分佤族,由于
生活条件差,地理环境封闭,受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小,至今仍把疾病看作是
鬼魂的产物,认为各种不同的疾病都有一个专门的鬼魂在操纵着,而且一旦
得了疾病,就必须请老人杀鸡杀猪来祭祀这引起不同的鬼魂,幻想通过这种
方式来解脱病痛之苦,而不愿到卫生院、所请医生看病:部分拉祜族认为人
的死亡与鬼魂的作祟有关,人死必须搬家,否则家人就将常遭不幸,因而一
些村{对集中的村寨又重新分散,不少人甚至搬到深山老林中去安家;在部分
傣、德昂、景颇、布朗、佤等民族中,仍存在着“枇杷鬼”或“屁拍鬼”附身害
人的迷信观念;贵州一些苗族和其他民族中则认为有的人令“放蛊”引起疾病
流行,而这些所谓的“放蛊”者往往会受到社会的歧视,甚至被赶走或打死。
4 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功能
民族生活方式及其变迁,无疑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很大影响,
进而影响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战略。这种影响是双重的,变迁会加速民族地
区的反贫困进程,而失调又会阻碍脱贫的步伐。
4.1贫困的内涵及其成因
4.1.1贫困的内涵
一27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何谓”贫凼”?迄今仍无一个权威性的定义。一般来说,过去人们主要将贫
困理解为收入概念和物质生活的维持等经济学意义上的绝对贫困,即将贫困看
成是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不能避风雨的那种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
要的状况,认为贫困是无法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收入
水平。经济学意义上的这一贫困界定有利于给人们提供“摆脱贫困”的数量指
标,监测评价各种反贫困行为的效果,但它忽视了贫困主体,即人的社会
性,缺乏对造成贫困的社会环境的分析和对反映贫困的社会指标体系的分
析,不能全面地探讨造成贫困的多方面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因
此,一些社会学家从经济、社会等多种角度出发,试图给贫困以更为广义的
界定,认为“贫穷是一种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收入低,就业不充分,
住房破烂,精神压力和外界压力都很大,在社会上他们没有权力,难于接近
受人尊敬的地位,贫民总有一种不安全感,情绪不稳定。”m
其实,不管人们从哪个角度界定贫困,贫困在本质上就是发展不足,是一个
人或家庭、地区的经济和人文发展指数都低于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当然会
因时因地而异。因此,贫困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型的概念,包括绝对贫困和
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经济意义上的贫困,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下,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的人的基本生存所需
的福利或消费的状况。相对贫困是比较而言的贫困,指经济、教育、卫生等
指数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低于一定程度时的那种生活状态。
4.1.2中国民族贫困的根源
中国贫困的-一个藿要特征就是民族的贫困。全国55个少数民族,90%
以.卜分布在贫困地区,涉及五大民族自治区,24个自治洲,并包括44个民
族县的全部。·删全国的贫困县和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的中西
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列的592个贫困县中,中
部208个,占35.25%,西部307个,占51.85%,中西部合计515个,占87
%,东部仅77个,只占13%,删中国的贫困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强烈的民族
特征,并非西方⋯般的社会分层职能学说、贫困功能论、“三M”理论、结构
一28—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意叉》
论、贫困文化论、文化剥夺论、贫困处境论等贫困理论所能单个解释的,而
有其自身的根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1.2.1 自然因素。自然条件差是造成民族贫困的前提,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
(1)区位上的边缘性和山区内分散性。我国民族贫困地区绝大多数地
处与邻国交接的边界上或省区之间的边界地位,地势险峻且多远离中心城
市,贫困县内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高度分散。这种区位边缘性和区内分散
性给民族贫困地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一是加大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的难度,增加了这些地区的财经负担:二是使得贫困地区的救育、卫生和能
源等设施难以形成经济规模;三是增加了这些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费
用,既限制了很多正常活动的进行,又严重影响贫困地区商品的竞争力;四
是由于民族贫困地区的边缘、分散和贫穷,造成这些地区既缺乏与其他地区
争夺人才的经济实力,又缺乏吸引所需人才的区位魅力,不利于社会经济发
展。
(2)地形的复杂性和气候的恶劣性。我国民族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晒
北、西南,呈块状、片状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沙漠、喀斯特等地区。
这些地区大多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或是干旱严重,降水量小又主要集
中在夏季;或是地表水源不能利用,喀斯特地形地表水渗漏严重;或是雨多
泥石流多,河流雨季洪水多。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直接或厨接地加剧了贫困
的发生。
4.1.2.2人文因素。包括价值观、人口素质、社会发育程度、生产生
活方式等。
(1)贫困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的精神动力,也是人存在的意义系
统。价值观品位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实践。当前,我
国民族地区价值观的品位比较低,是一种贫困的价值观。其具体表现为:消
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幸福观;安守本分、重
农轻商的生产观;闭关自守、老守田园的乡土观;多子多福、香火旺盛的生
29——
广西走擘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育观;力术迷信、崇拜鬼神的宗教观等。这种贫困的价值观僵化了少数民族
的思想,遮蔽了他们的视野,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不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
(2)人口素质。民族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偏低,这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
素。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两个方面。人口的身体素质可以用一
个区域内人口的残疾率、患病率、参与生产活动的平均天数等指标来衡量。
在这些指标上,民族贫困地区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见表4—1
表4-l 80年代末中国人口健康素质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比较
地匪人口人均国民生产现残率(%) 丧失劳力人口占农户人均纯农村贫困发
占全国总总值(元/人) 15岁及以上人口收入(元) 生率(%)
批重(%'
(1) (2) 差距(3) 差距(4) 差距固羲距渤差距
东部
+
笈达41.26 l秘8 l_92 4.62 1.帅3.28 1.∞ 7“.39 1.舯4.舯1.∞
地区
中部
盎助长
35.63 1078 1.22 5.04 1.09 3.49 1.06 500.84 1.17 8.42 1.15
发达
地区
西部
不发
23.10 髓1 1.∞ 5.17 1.12 4.% 1.24 428.28 1.∞ 13.5
2.82
达地3

全国
100.∞ 1288 1.46 4.如1.嘶3.46 1.05 544.94 1.27 8.¨ 1.70
平均
资料来源:指标(1)、(2)、(5)、(6)均为1988年数据,根据
Ⅸ中国社会统计资料》(1990年)第3页、第26页、第70页及Ⅸ中国人口
资料手册》(1989年)第23页、第358页有关数据整理而得。指标(3)根
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汇总资料》计算而得.指标(4)为1990年
人口普查数据.
注:①现残率指地区残疾人口调查数占总调查人数的比率。
⑦农村贫困人I=l系指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人口.
③贫困发生率指农村贫困人口占地区人口比例.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身体素质与经济活动结果之阐存在明显的
相关,尤其在户、村一级的微观层次更是如此。因为身体素质低下既要影响
劳动力参与£E产活动的时间和效率,因而导致收入降低,叉会在医疗和照顾
——31)——
广西走擘硕士学位论丈: 《论氏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叉》
病人方面消耗更多的财力和人力,从而影响经济活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可以
用平均教育培训程度、文盲率、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构成等指标来衡量。民族
贫困地区的这些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4—2。
表412 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及构成
全国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
铺{
19’0 全省(区) 15.髓15.” 10.61 24.27 25.44 44.43 27.70 22.惦12.75
年普其中少数
30.83 t7.54 20.99 43.10 45.58 72.82 62.74 49.7l 24.稻
童;
查民族
1996 台计17.82 17.05 13.82 30.18 28.48 61.13 42.14 25.02 14.65
年抽
藿女性人口25.54 23.60 21.35 45.∞ 39.6S 68.98 55.04 34.17 17.47


1990 合计5.5 5.7 5.3 4.1 4.I 1.8 4.4 S.4 5.6
度口年普
,、受查
少数民族5.3 6。7 5.8 4。2 4。0 l。3 2.9 3.9 5。6
年教1996 合计6.4 7.1 7.6 5.7 S.6 2.9 4.9 6.5 7.2
。育年抽男7.5 7.6 7.3 6.7 6.4 3.2 S.7 7.3 7.5

查女6.1 6.6 ‘.1 4.6 4.8 2.6 4.0 5.7 6.9
不识字或
15.62 15.10 11.9l 26.40 25.30 56.23 39.57 22.20 13.67
人受教识字很少
力育构小学41.2s 36,79 49.81 42.35 46.81 35.88 31.14 34.72 42.11
资本
成初中31.46 32.79 30.48 21.62 20.04 6.54 19.晰29.38 27.04
结(%) 高中9.41 123l 7.05 7.28 6.24 O.90 7.96 tO.38 12.43
构大专以上2.23 3.01 0.74 1.黟1.卯O.4l 2.20 3.32 4.77
: 每万小学生1112.44 l∞7.29 1391.昭1376.42 1170.5l 1165.37 941.70 120S.22 1362.鲫
瀑人口中学生枷.% 静3.54 钉1.44 319.19 330.10 l∞.27 3蛄.19 533.89 475.94
年学生
、/ 数大学生24.68 16.SS 13.84 10.艏13.27 13.,8 15.94 功.10 26.船
(人l
注:每万人口学生数指在校学生教
资源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静(1990、1997)《中国1990年人口普
查资料*有关数据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1997年版。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中文盲半文盲比重大,人口受
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例如1996年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比例,全国
为17.82%,而西藏高达61.13%,青海为42.14%,贵州为30.18%,云南为
28.船%,宁夏为25.02%。其中女性人口的文盲半文盲比重更大。人口受教育
程度1996年全国为7.5年,而民族地区除内蒙古和新疆外,都低于全国水
平。民族地区的这种人口文化素质状况,形成了“人口素质低一一观念落后,
一3l一
广西大学硕士擘住论文: 皂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躅恚叉聱
【作能力不高,缺乏创新精神一一收入低,贫困”的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民
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3)社会发育程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普遍偏低,突出表
现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水电基础薄弱上。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
西部地区,铁路里程还不到全国的四分之一,西藏至今还没有铁路;广大边
远民族贫困山区,尚有一半以上的乡村不通公路;1992年,全国28个无电
县竟有27个在民族地区,1.2亿无电人口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其中又主要
是民族居住区;在全国常年缺水的8000万人中,有少数民族1200万人,占
20%。⋯
(4)生产生活方式。在生产方式上,我国绝大多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
条件相当落后,农业机械总动力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50%,早涝保收耕地面
积人均不足0.4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5%。[411不少民族地区的农民还使
用竹杆、木犁和简陋的铁制农具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广种薄收,有些地方甚
至还实行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而且产业结构不合理,狭义农业(种植
业)总产值占广义农业(农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仍高达60N左右,这远远高
出全国平均水平,而乡镇企业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仅约为30N,不足东
部沿海省份的50%。m在生活方式上,少数民族的饮食结构很不合理,饮食
习惯不科学,加之人畜同居,卫生观念差,往往造成村民营养不良,疾病缠
身,身体素质差,使得本来贫困的家庭更加贫困。
此外,历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大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歧视等也是
影响民族经济的发展,导致民族贫困的重要因素。
4.2 生活方式的经济功能
生活方式的经济功能是指生活方式本身内涵着大经济因子,具有经济的
价值和意义。随着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知识经济或文化经济一体化时代的
到来,生活方式的经济因子日益显现出来,生活方式的经济功能也日益显示
出来,越来越成为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
一32—
广西戈擘硕士学位论支:《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圈毒叉》
4.2.1生活方式经济功能的表现
生活方式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消费生活方式对生产的反作用,这是生活方式经济功能最突出的表
现。
消费生活方式是构成生活方式的最基本要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
关键性因素。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一方面,消费的需要
是形成生产的动力,消费的增长是推动生产的动力,而生产的目的也是为了
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生活
消费过程也是构成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人只有通过满足生理、心
理需要的吃、穿、住、行、用等生活资料的消费,才能维持生命活动,补偿
劳动中的消耗,再生产出劳动力。因此,消费不论是作为生产的内在要素还
是外在要素,它都制约生产的发展,成为生产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2)通过劳动者的中介作用对经济施加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是生产力,而劳动者又是发展生产力的主体。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劳动者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身
体索质。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者的文化素质
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正为人们所广泛认识和接受,也被现代
经济发展所证实。身体素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则在于,良好的身体素质能保
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体力,减少劳动者的医疗支出,同时也为提高
其文化素质奠定基础;反之亦然。而生活方式无论是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还
是身体素质均有直接影响。合理、健康的消费生活能促使人获得长寿、高智
商、高体能,从而为成长为高智能、高技能、高文化的人打下体质基础:交
往范围的扩大能帮助人们走出封闭的圈子,转变狭隘观念,提供见识:闲暇
时间增多能保证人们有充足的时间用来锻炼身体,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
能,也利于发展文化消费经济;婚姻家庭生活则除影响当代人的素质外,还
对后代人的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生活观念、生活风俗的激励作用和消极作用。
一33—
广西戈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民破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作为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观念和生活风俗影响和规定着人们
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观念、风俗,就有什么样的商品,产品与生
活。美的观念、风俗会促使人们选择美的商品和生活方式,导致商品与生产
优胜劣汰;而落后、过时、腐朽的观念习俗会导致社会出现大量不好的商品
和生活方式,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损失和伤害。
4.2.2生活方式对经济发生作用的方式
生活方式经济发生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渗透式、导向
式和桥梁式等。这些途径和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或单向发挥其功能,而是
相互交叉、辐射和促进。
(1)渗透式。
生活方式对经济的渗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大产品的文化含量。
经济产品的文化含量,不仅突出地表现在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艺术含量上,
也体现在文化的民族性方面。如服饰产品、旅游产品、饮食包装、居住式样
等经济产品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生活特性,积淀着民族生活文化心理,反映着
民族消费习惯,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与选择。二是生活观念、生活习俗等
生活文化能通过潜移默化影响生活主体的意识、精神、观念、智力等,或积
极或消极地制约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各种社会活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能够使人们在物质需求、精神需要等各个方面得到较大的满足,使劳动力在
最优越的条件下再生产出来,并产生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从丽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也促进生产方式的发展。相反,如果是消极的、落后的、腐朽的生
活方式,人们的各种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劳动力就不能在必要的条件下
再7卜产出来,从而就会影响甚至阻碍生产方式的发展。同时,这种消极、保
守、腐朽的生活方式还会腐蚀人们的心灵,以至滋生萌发违背时代潮流的社
会丑恶现象,把人们引向堕落的歧途,成为对经济发展的阻力和对生产力的
破坏。
(2)导向性
34—
广西走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艾》
包括舆论导向、政策导向、价值导向等。它可以是心理上的,意识情感
的,也可以是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等。正确的导向,不仅具有动员、鼓舞、
组织、指导和推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对人们观念和行为的改
变,还具有“决定”作用。错误的导向则会将人们引入经济行为的歧途,危害
社会经济发展.因此,生活方式的导向如何,将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或国家的
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当年割“资本主义尾巴”生活方式的政策导向,曾导致人
们对社会化大生产的人类社会共有规律避而远之,以至使经济活动僵化与经
济生活贫困。而改革开放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科学、健康、文明生活
方式的观念则掀开了我国生活方式新的一页,促进了我国经济活动的逢勃发
展。
(3)桥梁式。
生活方式是人类在对付自然、发展生产力过程中适应多种需要而创造和
继承下来的业绩。这种业绩的积淀、扩散或创新,又使生活方式成为联结不
同地域、不同民族相互交往的桥梁和纽带。这种桥梁式,突出表现为生活文
化与经济贸易的联姻,即通过传统节日娱乐形式等文化活动的“搭台”、“架
桥”,招商引资,经贸“唱戏”,使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和经贸事业相得益
彰。据统计,山东每年举办大型国际性的文化、民俗等活动,如潍坊风筝
节、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青岛糖球会、胶洲秧歌节、曲阜的孔孟文化节、
荷泽的牡丹花展、泰山庙会等,年均接待游客上千万,经贸成交额达数十亿
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联姻,既展现了民族传统生活文化的风采,
又开发了独具优势的资源。m
4.3 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与缓解贫困
如前所述,民族地区贫困的成因,可归纳为自然和人文两大因素。民族地
区的反贫困策略,也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人文生态的优化程度。因
此,我们要讨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其实质也是民族生活方式
的变迁在开发自然资源和优化人文生态中的作用。考虑到我国民族地区自然
一3S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条1『|麓"较人,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这里,我们主要分析民族生活方式的
变迁n:发展民族经济、开发人力资源中的作用,并从中探讨分析民族生活方式
的变迁对缓解贫困的影响。
4.3.1民族生活方式变迁与民族经济发展
民族生活方式变迁与民族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民族经济发展决定民
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同时,民族生活方式变迁又对民族经济发展起促进作
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消费生活方式的变迁,推动了民族地区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市场
经济的形成。
消费与生产、市场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消费是生产的
目的和动力,没有消费就无法检验、评价生产出来的产品,难以向新的生产
过程提出新的需要、发出各种信息。消费生活方式的变迁,刺激了民族消
费,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生产的发展,
促进了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一是消费需求量的增多刺激了民族经济总量的
增长。1997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达8412.1亿元,比1980年
的367.7亿元增长22.9倍,其中农业总产值为3175.1亿元,比1978年的
155.6亿元增长20.4倍。民族经济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改
革,但与民族消费生活的变迁也不无相关。二是消费的多层次性改变了民族
地区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为增加经济收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云南大理洲
大理市喜洲镇固城办事处的白族群众,在保障粮食自给的前提下发展工业企
业年¨各种第三产业,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在80年代中期就摆脱了贫困
状态。:是消费生活推动了商品流通,促进了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发展。1997
年,五人民族自治地方商品零售额达1765亿元,比1978年的1508亿元增长
了11.7倍。
其次,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促进了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一方面,
各种现代文化娱乐设施的兴建,既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精神文化建设,又繁荣
,比族文化娱乐市场,促进了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经济收
36~
广西走学硕士擘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意义》
入。另一方面民族传统节日娱乐活动与经贸活动的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
效益。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洲利用彝族传统的火把节搞经济技术交流,就
曾达成上亿元的投资和援助项目,对发展当地的民族经济起到了较大的推动
作用。
第三,交往生活方式的变迁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表现在:(1)交往需
求加大了少数民族交通消费力度,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购置了自行车、摩托
车、手扶拖拉机等交通工具,促进了民族地区交通经济的发展。(2)许多少
数民族剩余劳动力纷纷跳出本地的狭小圈子,到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搞劳务
输出,既挣得了大量的劳务收入,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又有相当多的民工
回乡创业,带回了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而留在当地的人也增加了经营
的土地等资源,扩大了生存空间,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3)民族交往的
扩大,一方面加强了民族(含国外民族)问经济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商品流
通,同时,内地汉族的经济能人到民族地区从事经商、劳务、运输等,为民
族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婚姻家庭生活、宗教生活的变迁在民族经济发展中也起了巨大的
作用,如少数民族妇女纷纷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民族经济发展中扮
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部分少数民族的宗教寺院组织,和J用自身的经济条
件和人力开展以寺养寺活动,既增加了寺院的正常收入,又减轻了信教群众
的宗教负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3.2民族生活方式变迁与民族人口素质
人口数量多,素质低是民族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缓解民
族地区的贫困状况,一项重要战略就是加大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减
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民族生活方式变迁在减少人口数量的作用不是
十分明显,主要是通过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和提高妇女的地位来实现。但生活
方式的变迁却极大地提高了民族人口素质。
首先,民族生活方式变迁增强了人们的身体体质,提高了民族人口的健
康素质。
一37
广西大擘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从现有文献看,有关人【J健康状况和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系统讨论尚不
多见,但这并小妨碍我们在分析经济发展时对健康的关注,因为健康与经济
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虽然健康素质高的人不一定经济条件好,但健康素
质差则会给家庭或个人增加许多经济负担,甚至导致家庭或个人的贫困。
民族生活方式变迁从多个不同方面提高了民族的健康素质。(1)食品
的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其它各种副食品消费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改变了少数民
族的某些饮食习惯,增加了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身
体健康。(2)随着民族生产力的发展,闲暇时间不断增多,少数民族可以
有更多的时间调整身体状态,加强身体的锻炼和护养。(3)家庭婚姻生活
的变迁,减少了早婚早恋.尤其是近亲通婚的陋习。从而减少了许多先天性
畸型、残疾儿的降生。同时妇女地位的提高也有利于后代的健康。
其次,民族生活方式变迁提高了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
面发展。
人口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的调查表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舷力分别为43
%、108%、300%。-”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的关键在于提高民族人
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民族生活方式变迁在缓解贫困中所起的一个重要作用,
就在于它从不同角度对提高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表现在:
(1)消费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精神文化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给少
数民族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2)交往生活方式的扩大,大量剩余劳
动力的劳务输出,改变了人们长期存在的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增长了见
识,并学得了‘些先进的生产技术。(3)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方面由
于大量文化娱乐设施的兴建,尤其是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介的增多,
各种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和现代文明不断传入民族地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观
念,开拓了视野;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民族教育力度,举办了
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知识培训,进行了群众扫盲活动等,不断提高了少数民
族的文化知识水,F。同时。闲暇时间的增多,也增加了人们的学习时间。此
一38—
广西走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破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艾》
外,家庭负担减少、某些地区宗教与民族教育的有机结合等也对提高民族人
口科学技术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三,民族生活方式变迁提高了人口的生活素质
生活素质是指人们利用现有的生活资科来满足自身各种基本需要所具有
的经验、能力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状态.它属文化素质范畴,但因其与生
活方式的特殊关系而特别强调。生活素质的高低,从宏观方面来看会影响一p
个民族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从微观方面来看会影响个人或家庭的生
活效果和收入水平。
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对于提高民族生活素质起了积极作用。首先,随着
人们各种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大量与现代生活常识有
关的报刊书籍在民族地区出版发行,给少数民族提供了不少丰富生活内容的
经验和知识。其次,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为少数民族广泛宣传
了现代文明生活知识和现代生活观念,培养人们的家庭生活管理能力,并及
时提供了各种与消费市场有关的新信息;再次,在许多民族地区成立了红自
理事会,制定了乡规民约,对婚丧嫁娶中的不合理消费方式进行了适当的控
制。而生活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一些传统民族生活方式中的不合理的消费方
式,使其畸形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人们家庭财富酶积累和商品交换
的扩大。同时,也减少了某些对身体健康有危害的人为因素,增强了民族的
身体素质,丰富了入们的生活内容,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入们的生活
愿望和要求,从而促进了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了脱贫步伐。
4.4民族生活方式的失调与贫困
我们在欣喜看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对民族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在反贫困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当代一些少数民族生
活方式中的失调因素仍严重影响、制约民族经济的发展,是导致民族贫困的
一个重要原因。民族生活方式的失调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及农户经济收入的
不良影响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发展民族商品经济的直接影
响i二是通过影响民族人口素质间接制约经济发展。
~39—
广西大擘硕士学位论文:鬣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网意义》
、4.4.1民族生活方式的失调对发展商品经济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当前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普遍比较缓慢,究其原因,除了
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不便、资金短缺以及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等因素的限
制以外,还受到人们长期形成的某些传统生活方式等非经济障碍因素的影
响。其中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和原始平均主义的分配形式对发展商品经济造成
的不良影响尤为突出。
上一章我们已描述了当代一些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中的种种畸形的消费行
为及原始平均主义分配形式,其中畸形的消费行为包括婚礼中豹超前消费现
象突出、葬礼中的浪费现象严重、宗教消费开支过大、饮洒过量等.这些畸
形的消费行为和原始平均主义消费形式严重阻碍了民族地区及农户的经济发
展,影响了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
首先,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制约生产,无端耗费本来就非常少的经济收
入,必然就限制了对商品生产的投资,影响扩大再生产,减缓民族地区摆脱
贫困的步伐。民族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就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这
是无可霞疑的。但发展市场经济的资金从何而来?除了国家的有限投入外,
更多的要靠自身积累。然而,部分少数民族现存的畸形消费生活方式严重制
约了这一自身积累,即便是有一定的积累也不是为了扩大商品交换,发展市
场经济,而往往是为了提供祭品或适应外在的民族伦理(人际)准则,以满
足社会宗教活动或维持传统礼仪的要求。
其次,由于消费结构的单一性和畸形化,必然影响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
畸形化。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但消费结构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在人类生
产实践中,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向,是不能以产业结构自身变动的行
为惯性作为依据的,而必须从消费需求的导向功能来说明.在少数民族漫长
的岁月里,消费过程一般沿粗放型走向变动,其生产活动,基本上是为了满
足自己低水平消费的需要,市场的需求还没有真正成为生产目的之一。这种
自给性生产直接排斥了生产上的社会分工,要求生产单位内韶结构的“小而
全”。所以,绝大部分农户都是依赖于一点有限的资源来从事满足自己简陋
一40
广西大学J咂-t-擘位论文: 《诗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乏义*
消费的生产。相反,对于那些市场需求量大,可以赚钱而又具备生产条件的
东蹶,却因为不是自己需要,或者不习惯就不生产,更谈不上专业化生产。
这种生产过程的自我服务性,决定了消费过程中的封锁与闭塞,只要其经济
运行系统还能使人们勉强生存下来,人们就不愿去打破这种系统,自然也就
不需要从外部输入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撞击旧有的经济结构。如此以
来,旧有的消费需要结构的粗放型和低层次变动与产业结构的粗放型和低层
次变动的偶合就成了很自然的事。
第三,原始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和形式体现了少数民族互敬互爱的传统
美德,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但它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却有着严重的阻
碍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它助长了人们长期形成的依赖思想,使得许多处于贫
困状态的村民不愿寻找和开辟新的生产门路,而是靠亲戚朋友和其他村民提
供的施舍过日子,贫穷落后的面貌始终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对那些剐刚走
上发展商品生产道路的农村新人的成长也起了某些抑制的作用。经济体制改
革后,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在当地政府和干部的倡导下,开始尝试着经商,发
展第三产业。其中的一部分人办起了个体饮食店,准备大干一番,可是一旦
亲戚朋友和同村的乡亲前来,为了奉行传统社会美德,他们不得不无偿让其
吃喝,而前来吃喝的同乡亲友们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以至经常光顾饮食店
白吃白喝,致使不少从事饮食业的个体户往往因此丽亏本,严重的甚至减收
倒闭,重新陷入贫困的状态。
4.4.2民族生活方式的失调对民族人力资源的影响
我们己知道,人力资源包括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两部分,因而民族生活方
式对人力资源的影响也包括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和对人口质量的影响两方面。
首先,少数民族的“多子多福”、“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传宗接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和早婚早育习俗使得民族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而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产生了种种不良后
果。一是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如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由于人口快
速增长,加大了对粮食和薪柴的需求,于是出现滥伐树木和陡坡开荒等掠夺
一41
广西天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艮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式”发,水土流失面积达50%。一到暴雨时节,大小河川浊浪滚滚,大量表
上被冲刷,土壤越来越贫瘠。而且森林的破坏,还致使各种自然灾害更加频
繁,使不少年丰年脱贫,灾年又返贫。二是增加人口负担。我国民族自治地
区的人口负担普遍高于其他地区,见表4.3。
表4-3 五大民族自治区人口负担系数(%) (1997)
总负担系数负担少儿系数负担老年系数
全国47.09 36.74 10.35
内蒙古42.49 35.20 7.29
广西56。68 44.74 11.94
西藏63.17 54.29 8.稠
宁夏51.11 44.配6.柏
新疆53.41 46.4l 7.∞
注:总负担系数是指¨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64岁人口的比
重,O—14岁为少年儿童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从表4_3可看出,除内蒙古外,其他四个民族自治区的人口负担系数均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西藏,总负担系数高出全国16.59个百分点。人
VI负担过重,致使一些家庭人均收入偏低,难以脱贫致富。三是影响自我积
累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人口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增长1%,就需要国民生产
总值增长3%或4%,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
查,我国贫困县人口增长率多数在l-5%以上,有的在2%以上,甚至高达2.7
%。即使按人口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3计算,为使原有人口和新增人
口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就需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5%,或6%甚至9%,
而且没有资金可用于提高消费水平和扩大再生产。假如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
均增长率能达到9N的高水平。那么即使在人口增长1.5N的情况下,也要新
增额的一半用于维持新增人口的消费,剩下一半既要用于提高全体人口的消
费水平又要用于增加经济投资,肯定是捉襟见肘,难以摆布。
其次,民族生活方式的失调影响少数民族的人口质量,包括身体素质和
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一是不洗手就抓食烂饭、吃生肉、汹酒等不良的生
一42—
广西太擘硕士学位论文:《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毒义》
宗教观念及其活动对推广科学技术和发展现代教育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如四川省德格县藏族居住的汪布丁亚且村,近年虫害蔓延,膏稞大量受损.
县农科所的同志带上“滴百虫”等农药前往治虫,但当地群众认为这会“伤生
害命”不许前往治虫。该县八邦乡,所有18岁以下男性少年儿童均在八邦
寺登记挂名,在全寺387个僧侣中,18岁以下的占了一半。有的小学,因学
生中扎巴较多,寺庙一有活动,学校就得停课,严重影响了民族教育的发
展。m三是近亲通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家庭生活造成了极大危害并严
重影响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乡曼乱回族村血缘婚姻率
高达85.96%,其中三代以内的占33.79%,全村223人中有72人患有明显
的遗传病,占总人口的30.8%。m这既加重了农户因治病及哺育、照顾残病
人而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有损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于发展生产不利。
5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与消除贫困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己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民族生活方式及其变迁在发展
民族经济、缓解贫困中的作用。分析表明,当代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直接或
间接的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走出贫困的进程。但一些少
数民族生活方式中仍存在相当一部分传统的、与现代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因
素,制约着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
行。因此,如何优化民族生活方式,继续推进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实现民
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对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1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一般概念
5.1.1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内涵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民族文化变迁
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在此过程中,人
一43—
广西大擘硕士学位论文:《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叉》
们小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从而
使人类社会走向高度发达。现代化发展理论和实践在许多国家及地区表明,
现代化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不单是经济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及其生
活方式的现代化。
由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变迁,也就是民族生活方式的现代
化。具体地说,它是指人们自觉地以革新精神,在扬弃、改遗传统生活方式
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要求的,科学、健康、文明的民族生活
方式。其基本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我们不能将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视为固定了的终极目标。它是一种从内
容到形式都在不断更新的文化变迁,是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发展过程,而不是
某些固定指标的堆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标准也不尽相
同,因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已经“实现”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民
族,如果不继续提高现代化程度,那么,它明天又将陷入停滞或倒退状态,
沦落为非现代化民族。因此,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只具有相对意义,它是一
种文化连续变迁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既不存在绝对的“传统”与
“现代”之分野,更没有一劳永逸的生活方式现代化。
(2)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扬弃”过程。
任何民族生活方式,都是在本民族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
背景下形成的,其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交往礼仪等都显示出本土的、
民族的特色。它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稳定、坚韧的结构形态,
世代传承。任何民族的现代生活方式,都必须以这种传统生活方式为基础、
起点,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虽然由传统社会生活方式
向现代生活方式变迁,是对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的根本性的改造和全面、深刻
的变革。但是生活方式现代化不意味对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完全、绝对的否
定。不仅如此,现代化要求更加珍惜、维护、吸纳体现传统文化精华的传统
社会生活方式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更主动地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和存在
彤式”。I.埘
——44——
广西走擘硕士学位论文: 《论氏璇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意义》
(3)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是生活方式系统诸要素互相协调、综合发展
的过程。
从广义上讲,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不是生活方式某一侧面或层次的变
迁,而要包括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一种生活方式的
变迁来替代另一种生活方式的革新.有人认为,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实质是消
费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这显然是片面的。消费生活方式确实是整个生活方式
的中心和基础,但它替代不了其他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也不仅仅指
消费方式的现代化。因为一方面,消费、社交、闲暇、家庭、宗教等生活方
式相互联结,相互影响,任何一种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实现;
另一方面,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追求的目标是高层次、综合性的,其目的是
促进整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因此,民族生活方式现
代化是民族生活系统内各要素相互协调、综合发展的过程。
5.1.2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特征
(1)适度性。敢于消费,善于消费。能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不断提高
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使正当的享受愿望得到满足,使生活越过越舒适。尤
其是在物质享受的同时,有强烈的精神上的追求,将较大的兴趣集中在精神
文化生活上。消费标准有适度意识,既不落后于收入水平,又不盲目追求不
切实际的消费目标。能够艰苦奋斗,勤俭持家.
(2)开放性。摒弃封闭的个人思维圈子,面向社会、面向世界,不断
地吸取、融合他人、社会、各国、各民族优秀的生活方式。乐于接受新鲜事
物,乐于承认自身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也乐于把本民族生活方式
的经验、观念传输给别人,具有信息交流的强烈愿望。
(3)时效性。具有强烈的时间和效率意识,力图不断地加快生括节奏
和抒事效率,增加时间单元的括动密度。善于以整体效益着眼运筹时间,加
强时问系列的复合功能,做到一时多用,一时多效。尽最大可能减少时间的
浪费和低效时空。严格按照时间运筹计划办事,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预定任务
的完成。
一45—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意义》
(4)层次性。它贯穿于生活方式现代化全过程,并随现代化过程的加
深而具有阶段性特点。就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过程的纵向来看,可分为先进
的生活技能、生活制度法规、生活观念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一般而言,引进和学习先进的生活技能,调整生活制度或法规,
由于只设及到生活文化的较浅层次,故较容易做到。而现代生活观念则属于
乍活文化的深层次。民族生产方式现代化要达到这一层次,需要经历一个痛
苦的心理过程,只有这一层次实现了现代化,才能确保前两个现代化的顺利
进行。因此,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关键是在全民族形成一种健康的、积极
向上的现代生活观念。也就是说,民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离不开生活观的现
代化。
(5)异同性。民族生插方式现代化涉及到各个不同民族以及民族内部的
支系,各自具体情况不同,所选择的现代化方式也不同,表现出“异”的特
性。而“同”则是指各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总趋势和基本特征、行为目标、
标准等方面具有的一致性。异同分属不同的层面,其作用和影响也各不相
同。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强调“晃”,用“异”取代“同”,同样,也不能片面
强调“同”,用“同”取代“异”。否则,都会阻碍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顺利
进行。
5.2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在反贫困中的地位与作用
5.2.1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是反贫困的根本目标
反贫困的目的和中心任务是改变贫困人口艰难的生活处境,满足他们的
基本生活需求,使他们能像其他人一样得以生存和发展。
回顾历史,世界反贫困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早在本世纪五、六十年
代,发展中国家为摆脱贫困,增强经济实力,实旌了以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战略.其结果是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贫富差距迸
’一步拉大,贫困人口的生活改善微乎其微.因此,自70年代以来,许多发
展中国家调整了发展战略,将缩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消灭绝对贫困、增加
46——
广西走擘硕士擘位论文:《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意义》
就业机会等作为发展目标,其中人的基本需求和发展是中心目标。这种发展
战略已取得了成效。反贫困必须着眼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这是国际
社会经过几十年反复实践取得的共识。
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开始就着眼于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
求,把解决温饱问题当作最紧迫的、第一位的任务。中央政府历来强调要正
确处理发展地方经济与解决群众温饱、富县与富民的关系,要求为贫困户建
立档案,实行“县建簿、乡造册、户立卡”制度,对贫困户限期解决温饱,按
期检查验收。为了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1996年的扶贫工
作会议上,中央又决定“把扶贫攻坚的任务和措施落实到贫困村和贫困户,
要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户为对象,把扶贫任务分解到村,把扶贫措施落
实到户。”w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方针由以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扶贫工作
调整为直接面对最贫困人口。
5.2.2 生活方式失调是民族地区贫困的根源之一
上⋯章我们讨论了民族贫困的原因,分析了民族生括方式失调与贫困问
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研究充分表明,生活方式的失调是民族地区贫困的根
源之一。
首先,“吃在酒(席)上,穿在银上,用在鬼上”等非经济和反积累的消
费生活方式,既限制了人们对商品生产的投资,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减缓了民
族地区摆脱贫困的步伐,又因耗费本来就非常少的经济收入,直接导致了农户
的贫困。
其次,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不卫生的生活习性,导致人口的身体素质下
降,不仅使人的生产生活缺乏干劲与活力,而且很大的一笔医疗费支出也使
得家庭负债累累,陷入窘境。
再次,人们生育观念陈旧,通婚圈狭窄和近亲结婚、早婚早育,导致家
庭人口数量庞大,人口退化,残疾人增多,这既给家庭增加了照料抚养的负
担,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劳动,而且其大笔的医疗费与日常生活开支,也自
然影响到家庭的经济状况,是致贫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4"/——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最后,人们的消费水平低,社会交往少,生活方式沉重单一,不仅造成
贫困人口生活的单调,而且由于缺少多样性和变化,也使人们形成了因循守
旧,头脑简单,思想保守,追求安定,惧怕变迁,迷信传统的愚昧心态,造
成主体性的缺失和创造性的匮乏。这也构成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巨大人文
障碍。
5.2.3实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是反贫困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生活方式是一把“双刃剑”,若生活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出现
失调,那么它就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效应,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羁绊:
若注意到生活方式失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主动地推进生活方式的
变革,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能逐步减轻生活方式对社会经济发
展的负效应,增强其正效应,甚至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我
们前面所分析的生活方式的强大经济功能及其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已
对此作了充分说明。因此,我们在构建和实施反贫困战略中,应充分重视民
族生活方式变迁在反贫困中的作用,将实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作为反贫困
的一项根本措施,常抓不懈。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在反贫困中的根本性作用,不单是它在民族经济发
展中的直接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通过对贫困主体的素质改造,提高贫困人
口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从两方面有助于消除贫困:在宏观层次上,较高的生
产率可以提高整个民族经济的产出能力,增强反贫困的物质基础;在微观层
次上,在分配制度一定的前提下,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将为劳动者带来较高的
生活要素、报酬,直接缓解个体的贫困。人既是贫困的主体,也是反贫困的
主体,在反贫困中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西奥多·舒尔茨在接受诺贝尔
经济学奖时所说的“在改善穷人福利中决定性的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
耕地,而是人的质量的改进。”删而对“人的质量的改进”正是民族生活现代
化的真正意义所在。
48—
广西大学硕士擘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毒jLp
5.3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在反贫困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使得我们必须
对我国的反贫困战略加以反思和重新构建,加大人文扶贫的力度,重视和推
进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然而,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又是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人力等资源的开发和协_i|哥{。为此,我们从
宏观上为民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设计了一条实现途径,即大力发展民族商
品经济,加大人力资本经营力度和加强集镇建设。由于任何一种现代化都必
须根植于其传统,因此,我们在实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过程中,还必须改
造而不是取代传统生活方式。
5.3.1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为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奠
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既是现代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建设
现代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尤其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少数民
族地区,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对于变革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有着更为重要的
意义。
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
平,为少数民族整个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民族
地区大量的事实都曾表明,凡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得牝较快的地方,
人们的生活条件往往得到较好的改善。而那些人们生括比较贫困的少数民族
地方,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程度都很低下。从整个少数民族地区来看,
尽管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为人们所能提供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还
非常有限,与广大内地民族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才能真正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活贫困的
状况,为人们提供较为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使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变革
具有充分的物质条件保障。
一49—
广西走擎项士擎往论支: 《论氏袭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其次,商品经济的发展还会扩大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领域和范围,使得
处于封闭状态下的边远农牧区尤其是边远山区民族,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
换的进行而跻身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去,开阔自身的眼界,反过来
又促进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完善。我国少数民族绝大部分分
布在西部边疆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比较复杂,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明显地受
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尤其是那些地处边远山区的民族更是处于封闭隔绝的状
态,与外来先进文化的接触非常微弱。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发展交通运输
事业以外,更主要地还是借助商品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加强当地少数民
族与内地民族及国外邻近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打破原先封闭蕊绝的状态,
使得少数民族逐步形成开放式的社会交往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
再次,商品经济的发展还会导致人们生活观念和其它价值观念的变更,
使得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提高和更新,形成
·种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良好心理状态和文化氛围。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由
于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社会环境中,在这种基础上形成
的某些传统生活观念和其它价值观念往往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井呈现出低层
次的状态,而这些传统生活观念和其它价值观念又对人们的各种生产生活活
动造成极大的束缚,与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很不适应。只有通
过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打破原先束缚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自然经济封闭锁链,
使得人们传统生活观念和其它价值观念的更新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并以此来
促进少数民族整个生活方式的变革。
5.3.2加大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经营力度,是实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
关键
生活方式的主体是入,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因此,
在推进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民族地区的人力资
本经营。
所谓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也称“非物质资本”,指体观在劳动者身
ii的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投资。作为一种特殊资本,人力资本具有时效
一sfI
广西尢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叉》
性、能动性、社会性、可凝结性、可投资性、创造性、支配性、继承性等特
性,其中核心是可投资性,即利用人对知识、信息、技术鲋吸收能力,通过
教育、科技投资,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投入再生产过程后能获得增值。也
就是说,人力资本的经营,一方面能提高人的口素质;另一方面能通过人力
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化,搞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民族经济.而这两者都是民
族生活变迁的主要决定因素。可见,加大人力资本经营,是实现民族生活方
式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针对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继承性决定的积累不够,以及自然环境恶劣、交
通不便、生活艰苦,不利于人力资本的聚集等因素所造成白q;人力资本匮乏,
结构失调,经营不善的状况,我们一方面在观念人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
想,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把人力资本的质量作为第一经营要著,同时,要
采取具体措施加大人力资本经营力度。
(1)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本存量带动人力资本增量。逶常的资本经营,
是通过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而人力资本由于具有特殊的时效性和继承性,所
以在存量与增量关系的处理上与其他资本经营正好相反,是要通过合理配置
存量来盘活或带动增量,在人力资本稀缺的民族地区尤为如此。为此,一要
优化人力资本增值环境,减少不利的环境因素干扰;二要深入挖掘,把可用
的人力资本全部用起来,使其不致被闲置、浪费:三是用好用活、科学配置
人力资本的投向、投量,尽可能使所有人力资本增值能力发挥到极致,放大
人力资本存量的结构功能:四是放大增值潜力最大部分的规模,主要是将现
实的人力资本的质量提高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停地进行再培训;五是采
取借入资本的手段,即在自身人力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大力引进一切能为我
所用的人力资本、先进的科技和经验,以节约人力资本经营成本。
(2)尊重并运用资本经营规律进行人力资本经营。首先,遵循价值规
律,既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力资本的社会环境,又要采取特别的激励机
制,提高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其次,人力资本的流动是人力资本经营的生
命。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人力资本会像所有的资本一样,向增值最大化的地
方和方向集中,这正是人力资本的规律的现实反映。但民族地区作为人力资
SI
广西太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Iit蠢jL》
本的低效区,缺乏积累、集中的能力,不可能大量成为人力资本积累的真正
主体,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把人力资本在民族地区
的聚集作为政府的公共投资,以弥补市场机制下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配置效
率祁能力上的差异。同时,在建立人力资本市场时,可通过建立民族地区人
力资本积累基金等经济手段介入市场,引导人力资本的流向,使其适当向民
族地区聚集。再次,利用竞争规律,建立竞争机制,克服长期存长的“等、
靠、怨”情结和不敢、不愿参与竞争的心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主
动进取的姿态积极投身竞争行列,让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充分显示其价值和意
义,对于通过竞争而有创造并获得增值的,要给予重奖。
(3)在用市场机制解决资本积累主体缺位问题时,要继续对民族地区这
一类人力资本经营的低效区域辅之以必要的政府行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是
社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的主体也应当是多元化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进行人力资本积累,行政企事业单位是人力资本的无偿占有者。在市场
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社会作为人力资本积累主体缺位的格局必须打破。
政府、企业、社会都应当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主体,当务之急是要用市场机制
的办法把企业和社会作为人力资本无偿占有者的角色转变为人力资本积累的
主体,使其自主地进行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但在民族地区,至少现阶段或今
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人力资本积累主体多元化的问题还不易得到解决,需要
政府继续作为积累主体,加大投入,以降低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成本,
缩小人力资本差异,为其他资本经营创造平等的机会和条件。同时,要引导
民族地区走具有自身特色的人力资本积累之路,特别要突破现行教育中的趋
同化问题,构建具有个性、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素质教育体系和框架,缓解
人力资本的结构性矛盾。这应当是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和结构优化的重要
手段。政府作为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和经营主体还有一层含义,即政府要
尽可能以边际成本为零的方式向民族地区提供经过处理的效应大的人力资本
信息。
(4)加强实用科技的推广运用,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这是积累人
力资本的一条途径,对发展知识经济也具有直接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地
一S2一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圈毒义》
区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生产的
科技含量低,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不够.因此,民族地区尤其应当把实用技
术的推广运用作为积累人力资本和发展知识经济的投入的方式.为此,一要
大力宣传科技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作用,增强全民的科技意识;二是加强
科技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解决一家一户干不好、千不
了的事情:三是大力推广国内外已经成熟、在民族地区又切实有效的实用技
术;四是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五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
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调动千家万户运用实用技术的积极性:六是根据需要
辅之必要的硬性措旖加以引导。
5.3.3加大民族地区集镇建设步伐,增强集镇的集聚效应。
集镇与小城镇并非同一概念。“小城镇”是对小城市、工矿区、卫星镇、
县城镇、建制镇、乡镇(乡政府所在地)和村镇等一系列非同质性社会群体聚
落的统称,其人口规模从二千到20万不等,变幅高达100倍。因此,严格
地说,“小城镇”不是一个较为精确的科学概念,而是一种“城镇体系”的宽泛
表述。集镇则是指三种产业并存、非农人口在二干到5万区间的社会群体聚
落。m·它起源于集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定期集市发展为日常集市,其
基础服务设施日益增加,商业经营空间不断扩展,市场活动进入比较繁荣稳
定的阶段。与此相适应,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居民成份日趋复杂,集市就从
一种工商业活动的场所逐步成为一种形态比较稳定的集镇社会群体聚落,并
进而成为城、镇、乡网络中不可缺少的“结点”.
集镇作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结合部”,具有混居型韵人口结构、兼
业性的劳动力结构、复合性的基础结构和紧凑性的空问结构等城乡“双重性”
的社会结构特征。按照一般系统论“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集镇这种“双重
性”的社会结构必然会产生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包括: (1)传导功能,即集
镇能广泛地沟通城乡之间的交流,进而促进城乡的结合和协调发展。这一功
能对于形成城、镇、乡社会经济网络的良性循环和增强社会聚落系统的整体
稳定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调节功能,即集镇能在过度集中的城市与
一53—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田意义》
孤、7‘分散的农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又形成必
要的集聚规模效益,从而实现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化。(3)辐射功能,包括纵
向辐射和横向辐射两大类。面对城乡,集镇发挥着纵向性的辐射功能,具体
表现为集镇企业的名、优、特产品纷纷打进城市和集镇企业对村队企业、个
体企业的各种资助:面对其它集镇则是横向性的辐射,具体表现为区域性的
物资串换、资金拆借和企业联营等各种横向联合。(4)吸引功能。对于广大
农村来说,集镇能打破人们建立在“农民种田、工人做工”等城乡自然有别观
念上的心理平衡,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社会身份的自由,从而激
发广大农民重新燃起劳动的热情和对新生活的追求:对于过于膨胀的城市来
说,集镇又以其宽敞的用地、富裕的劳力、便利的交通、适度集中的规模效
益等有利条件,吸引城市大工业的各种扩散。
我国少数民族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点决定了民族地区集镇建设
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薄弱的民族经济基础、稚
嫩的社会发育程度等决定了民族地区不能走城市化,尤其是大中城市的道
路,而只能选择集镇;其次,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封闭性及社区结构,主要
是人口分布的分散性,是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生活方式失调的重要因素,而
集镇是少数民族走出封闭,形成集聚效应的最佳选择。当前,我国少数民族
地区普遍集镇较少,如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仅有3个集镇,严重制约着民族
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进程,不利于少数民
族消除贫困,走上富裕道路。因此,民族地区应通过多元化投入、实旌重点
区位建设等措施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充分发挥集镇的功能,不断增强和提高
集镇的吸纳力和凝聚力。
5.3.4有效地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中的优良传统,并充分利用
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式输入现代文化的内容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都是他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
形成并延续下来的。一些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够在那些边远险恶的环境中长期
乍存下来,这与他们某些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尽管各少数民族的
一S4一
广西大学硕士学住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传统生活方式中具有不少与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不相适应的消极
落后因素,但同时也包含着许多与现代化的发展1i相矛盾的成份耵】优良传
统,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在物质消费生活方面,各个少数
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食品、服饰、房屋建筑式样、生活器具和其它手工艺
品:在闲暇生活方面,各少数民族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歌舞、游戏、体育活
动和丰富的传统节日娱乐形式;在家庭生活方面,一些民族形成了尊老爱
幼、互敬互爱的和睦家庭关系;在宗教生活方面,不少信仰世界三大宗教和
本土民间宗教的民族,大多具有独特风格特点的寺庙建筑文化、宗教艺术和
宗教节日。这些传统生活方式中,有的成份以其式样的独特和制作工艺的精
巧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有的则以其内容和形式的多姿多彩而引起中外游
客的向往,具有较大的旅游价值:有的还以其风格的古朴典雅和内容的新奇
而为艺术家们以及广大的观众和读者所欣赏,是一笔值得开发利用的巨大宝
贵财富。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资源,4i
仅可促进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沟通与国内外的经济技术交流,加快民
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可以大大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容.使得许
多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增强各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人们的创造
热情,使之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在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我们也要对传统生
活方式中的一些消极因素进行改造和革新,提高各民族的现代文明生活素
质。但这种改造和革新并非取代,必须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将现代文化的
传播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模式有机地协调起来,否则,脱离了少数民族的
客观实际,难免事倍功半。如推广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不充分考虑
边疆少数民在复杂自然生活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某些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所具有
的特殊适应性以及劳动者的实际接受能力,照搬内地民族地区的模式,在缺
乏调查研究和未开展先行试验的基础上,盲目地引进某些新型的现代农业机
械设备,并推广某些内地农村采用过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经验和成果,结果
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必须利用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式输入现代文化的内容,
以减少两种不同文化问的矛盾冲突,避免造成大的失误和挫折,从而取得良
一55
广西天擘硕士擘往论文: 氍论民疆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jL》
好的效果。如在民族地区发展现代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同寺庙进行
广泛的合作,聘请一些宗教职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利用宗教的组织形式
开展现代教育的活动,沟通民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使得宗教与社
会发展相协调。在民族地区开展医疗卫生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尽量同当地
民间的草医乃至巫医加强联系,通过他们采取某些传统的方式向少数民族宣
传现代医疗卫生常识,增强人们看病治疗的意识,并掌握某些防病治痛的方
法和手段,使得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结束语:从生存到可持续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时曾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的奉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IS:1I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内涵之一,或者说最基本的任务就
是消除贫困。这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人们的愿望,更是社会主
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占
全国总面积60%以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民族地区普遍相对比
较落后,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生活在贫困之中。民族贫困是当代中国所面临
的一个主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它既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与
社会主义的本质格格不入。因此,消除民族贫困,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
荣,是摆在我们面前具有深远意义的艰巨任务。
但是,消除贫困,解决温饱问题,求得生存并非民族发展的终极目标。
在消除贫困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各民族的最大愿望和最佳选择。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它将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结合为⋯
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消除贫
困与可持续发展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第一,二者都是以人为本,为,
人的生存和发展;第二二,二者的实现都要求与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的协
56—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义》
调一致;第三,从时空上讲,消除贫困是横向的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是纵向的社会协调发展;第四,前者是近期的目标行为取向,是低层次的要
求,后者是长远的目标和战略安排,是高层次的发展模式。因而,二者既着
手于当代人类的生存发展,又着眼于未来人类的生存发展;前者是为后者创
造条件,后者则是对前者的延续和发展。这就是说,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
展,是实现民族地区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
民族地区实现从生存到可持续发展,重要腑一点就是要高度重视人文因
素,切实优化人文生态环境。而民族生活方式作为人文生态系统中很重要的
一环,在民族地区从生存到可持续发展的前进道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转变生活观念,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素质,实现生活方式现代化,
进而改造民族地区人文生态环境,提高民族人口素质,才能有效地促进民族
地区的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然,实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需要依靠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作物质
基础,因为没有由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现代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社会
财富难以迅速、大量地增长,在经济匮乏的条件下,现代化的社会生活方式
自然也无法形成。但是民族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更重要地是取决
j=二人文生态系统的熬体变革,取决于社会整体进步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这也是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基本条件和标志。
实现民族生活方式现代化,使民族地区从生存走向可持续发展,我们任
重而道远。
57
£望苎主塑主!堡垒圭!!丝垦竺兰兰主查苎兰塑垦箜璺薹兰!
注释
IIl赵曦:{1978-1998:中国向贫困挑战》,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121马克思: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
版社,1972年,第693页
【3l马克思、恩格斯: 《费尔巴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25页
{4j王雅林主编: 《生活方式概论》,黑龙江出版社,1989年.第2页
151二E伟光等: 《社会生活方式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页
【6】B‘Malinowski:The Dynamics of Culture Chang,P·L 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 and London,1965
【7】马克思: 《<政治经济批判,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82页
181恩格鹄: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
版社,1972年,第60页
19I爱德华·丹尼森: 《美国经济增长趋势》(1929.1982),转引自K·E·凯斯、
R‘C‘费尔《经济学原理》(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译本,第
537页
【lol世界银行: {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1年,第6-8页
【11l Sandra E‘Black、Liss M‘Lynch:Human-Capital Investments and productivi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6 NO.2 1996,1'263.267
【12l参见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美国社会指标”,《社会经济译丛》,1982年第2

113J参见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物部统计处: 《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1985年,第16—19页
【141郑杭生: 《社会指标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75.76页
flsl朱庆芳:《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2000年目标的综合评价》,《中国社会科学》,
1992年第1期
【16l王雅林: 《关于编制小康指标体系的概念前提》,《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
117】本数据及文中其他末作注释的数据均出自《中国统计年鉴》(1986、1998)中国
统计出版社,1986、1998年版
~S8一
广西走擎硕士学住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181由广西区扶贫办负责同志提供
【19I王玉波、瞿明安: 《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京华出版社,1997年,
第2s页
【201张学礼: 《焉耆回族风俗调查问卷浅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d987年第5期
【2ll马戎、潘乃谷: 《居住形式、社会交往和蒙汉民族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
1989年第3期
1221瞿明安: 《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73页
1231瞿明安: 《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124】高占福: 《从伊斯兰教的发展变化谈我国伊斯兰教界为四化建设服务的问题》,
《宗教》,1996年第2期
【251宋全: 《略析我国少数民族消费的不合理性及其危害》, 《民族理论研究》,
1990年第2期
1261宋全: 《略析我国少数民族消费的不合理性及其危害》, 《民族理论研究》,
1990年第2期
【271王蕞波、瞿明安: 《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京华出版社,1997年,
第288页
【28l冯魄: 《小凉山彝族传统消费方式对民族经济发展的极其不利》, 《民族学通
证》,1987年12月,第68期
129l杨士杰: 《小凉山彝族的鬼魂观念与两个文明建设》, 《贵州民族研究》,1987
年第4期
【30l王玉波、瞿明安: 《超越传统一一生活方式转型取向》,京华出版社,1997年,
第294页
1311《三江年鉴》(1986.1997),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32l王玉波、瞿明安: 《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京华出版社,1997年,
第295页
133】由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计生办提供
134l央吉、底书贵: 《传统习惯与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索质》, 《中国少数民族人
口》,1990年第3期
1351张锡盛: 《云南少数民族婚姻家庭问趣研究》, 《民族学》,1989年第1、2期
136)乇玉波、瞿明安: 《超越传统一一生活方式转型取向》.京华出版社.1997年,
第299页
【371(美)埃弗里特·罗吉斯等: 《乡村社会变迁》,转引自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课题组, 《农村社会学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3期
广西走学硕士学住论文:《论民旋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38I朱风岐等: 《中国反贫困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第12页
【391朱庆芳:《东西部差距问题》,《光明日报》,1996年6月16日
1401朱风岐等: 《中国反贫困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第9页
【4ll朱风岐等: 《中国反贫困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第1l页
142】叶明德、刘长茂: 《反贫困与人口问题》,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0页
143I王恒富、石争主编: 《文化经济论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3页
1441陈浩: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与人力资源开发》, 《人口学刊》,1996年第3期
1451叶明德、刘长茂; 《反贫困与入口问题》,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7页
【46I杨建吾: 《民族地区宗教活动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民族理论研究》,
1990年第1期
1471张云纲: 《民族婚姻特点与近亲繁衍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人口》,1988年第4期
148I(美)英格尔斯: 《人的现代化》,四J11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9页
【49l江泽民: 《全党社会动员起来,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奋斗》. 《人民日
报》,1997年1月6目
150l转引自陈宗胜等著: 《新发展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年,第252页
lsll时克林: 《综论建立中国特色的集镇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152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镬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日)松田义幸、中田裕久:《生活文化的社会学》,陈晖、程建林译,东方出版
社,1990年。
2、瞿明安: 《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E伟光等: 《社会生活方式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4、(日)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孙日明、杨栋梁译,南开大学出版社,984年。
5、(美)英格尔斯: 《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JliX民出版社,1985年。
6、(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从传统人刭现代人》,顾昕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7、叶明德、刘长茂: 《反贫困与人口问题》,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8、沉石、米有录主编: 《中国农村家庭的变迁》,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
9、高丙中主编: 《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陈庆德: 《民族经济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王雅林主编: 《生活方式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3、王玉波、瞿明安: 《超越传统——生活方式转型取向》,京华出版社,1997年。
14、王小强、白南风: 《富饶的贫困》,四J11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康晓光: 《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瑞典)冈纳·缪尔达尔: 《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北京经济学
院出版社,1991年。
”、陈宗胜等: 《社会发展经挤学:回顾与展望》,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
18、王渊明: 《历史视野中的人[]与现代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19、张纯元主编: 《消除贫困的人口对等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20、李银河: 《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1、朱凤岐等: 《中国反贫困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
22、阎文学: 《富饶的贫困:掣肘与成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23、高言弘毛编: 《民族发展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24、(美)西奥多·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
6l一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氍论民族生涪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25、周鸿: 《反贫困文化: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抉策》,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98年高教专辑
26、周鸿: 《论贫困地区人文价值观的优化》, 《右江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27、Maitra P:Population growth,technologlcal change,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socioeconomic perspectives,Rentledge,London,1988+
28、Mark Sede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Development。M‘E-sharpe[nc.
NeH’York.1993.
29、Michael E‘Sobd:Life style and social structure:Concepts,Definitions,Analyses,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1.
30、UNDP,1997,Human Development Report-1997,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l、Francois Perroux:A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Paris,1983.
一62~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意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对权力道德建设的思考》,《领导广角》,1997年第12期
2、《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广西日报》,1998年1月22日
3、《反贫困文化: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抉策》,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98年高教专辑
4、《论贫困地区入文价值观的优化》, 《右江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5、《从生存到可持续发展》,广西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科技论文大赛第一名
~63
广西走擎硕士学位论文:《论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的反贫困毒义》
致谢
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导师陈太福副教授及其夫人黎秀英副
教授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都一直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硕士论
文写作过程中,从选题、调研、拟订提纲到论文的最后完成,陈老师倾
注了大量的心血;谢舜教授、邱耕田副教授在论文选题及写作过程中给
予了精心指导:周健、熊明辉两位老师及王湘琳、覃明兴两位同学对论
文提出了良好的建议;杨兴华老师及广西民族学院的罗树杰、蒙本曼两
位老师为论文的调研及资料搜集提供了很多方便。广西社会科学学院付
院长李秋洪研究员、广西民族学院徐杰舜教授对论文进行认真的评阅,
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我谨向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各位教师及同学
表示衷心感谢。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妻子张玉华。没有她的鼓励、支持及生活上的关
心、照顾,我难以完成学业和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