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612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姓名:徐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杨林
20090610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
生态失衡等问题日趋严重。事实证明,要改变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实现节能减
排的目标,单纯依靠行政约束的力量或单纯的执法手段是难以奏效的,还需要辅
之以金融调控等市场手段,因此,对商业银行响应并践行国家绿色信贷政策的运
行机制以及效应评价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试图通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践行
绿色信贷政策的理论依据、现实必要性、运作机制、效果等进行系统分析,并借
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高效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政策建议。
研究的基本脉络如下:
在介绍绿色信贷一般原理的基础上,指出银行业环境风险管理理论、企业社
会责任理论、赤道原则是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理论依据。环境污染日益
恶化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等是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现实必要
性。
政府现有的相关政策与制度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运行机
制主要由信贷准入机制、信贷管理机制、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动态退出机制等四方
面系组成。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效果分析表明,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
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准入机制相关标准缺乏可操
作性、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持续金融以及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绿色信贷的
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商业银行有效开展绿色信贷应该推进环境责任体系、规范银
行信贷标准体系、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银行内部机制以及
树立可持续金融理念等等。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法律
法规体系、增强准入机制相关标准的可操作性、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构建绿色信
贷监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社会责任评估机制等是我国商业银行完善绿色信贷
运行机制、规范实施绿色信贷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运行机制;可持续金融;效果评价
4
A Study on operat i ng mechan i sm of commerc i a I banks
pe rform i ng green cred i t po I i cy
Abstract
Since the 1 990s,environmental pollution,resource depletion and ecological
imbalanc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velopment。Facts have proved that it
administration force or merely a means
serious witll China's rapid economic
will not be effective to employ simple
of enforcement in order to change the
deteriorating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and realize the target of energy。savmg emission
reduction,but also need to be complemented by market-based instruments such as
financial contr01.Therefore,it is of importance to study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practicing the green credit polic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ystematic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practical necessity,the operating mechanism,effects of commercial
banks practicing the green credit policy by applying combining method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facilitate commercial
banks practicing the green credit policy efficiently are put forward through learning
from foreign experiences.
The basic sequence of the research is as follows:
It points out that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corporate SOCl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and the Equator Principles ar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mmerclal
ballks performing green credit policy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green credit general
principles.The deteriorating trend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s well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ies are the reality necessities of commercial banks practicing the
green credit policy.
Government’S existing policies and systems related to commercial banks shows
that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banks practicing the green credit pollcy
includes the mechanism of credit access,credit management mechanism,the risk O士
early—warning mechanism as well as the exit mechanism of the dynamic system·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mmercial banks practicing the green credit policy shows
that although green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has made some progress,but
t11ere are some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access to relevant standards of credit
access.imperfect information of communication mechanism,lack of supervmon,
restraint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Stones from other hills may serve to polish jade.Sustainable finance and green
credit practical exper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d Canada tells US that
comillercial banks should promo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system,standard
5
bank Credit system,e鼬lish effectiv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chanism趾d
沁entive mechaIlism,imovate bank mechanism and set up the concePt of sustalnabIe
financial SO aLs to carry out an effective green credit system·
..
1n view of the issues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ommercl2Ll banks
performing掣een credit policy,som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and measures are put
fonⅣard such aS setting up a sound system of laws and regulatlons,er止唧∞ing
operation of the credit access mechanism,improving information coimnunlcatlon
mechanjsm,building a green credit monitoring mechanism,incentiVe mechani8m唑
social resDonsibility assessment mechanism to perfect the operating mech锄sm oI
coI衄ercial b砌涵pe怕ming green credit policy and standardize green credlt
implementation. ...
Kevwords: commercial banks;green credit;operating mechanism;sustalnable
finance;effect evaluation
6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未获得
(注!垫遗查墓丝益塞挂剔直明的!奎拦亘窒2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铂镌签字日期:∥7年莎月/口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
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
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翩粹名俨
签字日期:卢。净辱月/口日签字日期:尹7年∥月/口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0前言
0.1论文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目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
态失衡等问题目趋严重。国家环保总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
到污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1/3
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环境污染使我
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面
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无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是国
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都提到了“节能减排形势相当
严峻”。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把节能减排提到这样的高度:“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
单位、每个家庭。”报告同时强调,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
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国内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全
国信贷总量新增了2.54万亿元,完成全年信贷投放计划的87%,其中1.7Z亿元
投放在钢铁、水泥、电力、煤炭、石化等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两高一剩”
行业中,使得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更是增长20.1%。且2007年第一季度数据表明,
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银行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放的贷款额度高达
13326.39亿元,占其全部贷款余额11%,成为高耗能产业超速发展的“后援"。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如采用“绿色
GDP",启动“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政策,陆续关闭一些产能落后的火电、
水泥、焦炭和钢铁等企业,对包括钢坯、焦炭和天然石墨等142项“两高一资”
的产品调高或征收出口产品税以及取消“两高一资"的出口退税。温家宝总理在
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提出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强调要综合利用法律、经
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
境保护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
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2007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也明确要求金融部门要制订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
局召开会议,会议提出要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的首要任务,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努力缓解投资
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
事实证明,要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要求,单纯依靠行政约束的力量或单
纯的执法手段是难以奏效的,还需要辅之以金融调控等市场手段,“绿色信贷”
机制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即2007年7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中
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
的意见》,意图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
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改变“企业环境守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低”的状况,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法治意识,促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努
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见》出台之后,各大银行纷纷践行绿
色信贷,通过各种措施,积极配合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
绿色经济己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因此随着世界经济向绿色经济的逐步迈进,金融也必然要走向绿色化,绿色金融
已成为现代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绿色金融具体的表现为绿色信贷。通
过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的研究,能够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的潮流,促进我国商
业银行新的经营管理理念的产生。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公众企业,既依赖于股东的资本投入,也得益于客户、员
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不同的资源所付出的努力。银行的行业特性要求其发挥和
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即主动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自觉纳入自身
的发展目标中,真诚推动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银行不仅为社会和公众提供金
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为客户和社区传递和增加价值,更由于其在资源配置与调控
上的独特作用,使其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枢纽,从而对其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银行社会责任的核心是通过提供专业服务来实现环境保护、减少排放和
增加社会福利。它要求银行遵循市场准则,通过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发挥影响
力,以支持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0.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0.2.1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实际上,在国外并没有“绿色信贷”一词,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较多的是
研究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如环境风险管理(ERM)、企业社会责任(CSR)
2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和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ing),笔者就相关的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的
研究进行梳理。
(一)环境风险管理(ERM)研究
商业银行贷款给那些环境表现恶劣的企业,而这类企业在政府严格的环境规
制下可能面临经营的困难,甚至破产,从而给银行的贷款带来风险,这便促使银
行在放贷时,要进行环境风险管理(ERM),将贷款给那些环境风险小的企业,
进而降低银行贷款的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管理(ERM),根据EBRD(the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等世界著名银行的实际运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和贷款
或者投资项目有关的环境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估,然后形成环境报告,进而对
该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其风险是否可接受,并且还要对项目的
环境风险进行控制,实现与项目有关的潜在环境收益。Olaf Weber(2005)指出,
欧盟的大部分银行都不同程度地采用多种形式将环境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溶入其日常管理中,其中有采用“项目主导型”,“战略主导型",“价值主导型”
以及“公众主导型"等多种形式内化环境风险。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06
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按照总资产排名第一的BARCLAYS银行,在1979年就建
立了自己的能源部,1992年就建立了专门的环境风险管理部门,1999年建立了环
境风险管理系统,如今已经建立了一个旨在对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的
ESIA系统。
(二)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
长期以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困扰着全球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
任的忽视和评价标准的缺失严重阻碍着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环境困境,落
实人类的共同责任,金融承担着非同寻常的角色,因为对于金融这个举足轻重的
行业来讲,其责任不仅仅在于自身运营的“绿色”,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的杠杆效应
并掌控的利益传导机制。
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哲学》中最早提出
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CSR)的概念。
伯文(H.Bowen,1953)给CSR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即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
向有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和义务;戈登(H.Gordon,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1976)将CSR定义为:它是解决由企业活动引发的全部或部分社会问题的责任或义
务;格里芬(Griffin,1999)认为CSR是指组织针对自身位居其中运作的社会,为
了保护和强化该社会所必须善尽的一套义务;卡罗尔(2004)把CSR定义为:某一特
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的期望;黛博拉
(Deborah,2005)认为CSR是用来描述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所有应负责任的利益相
关者的企业义务的术语;国际劳工组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济、社
会和环境领域承担某些超出法律要求的义务,而且绝大多数是自愿性质的,因此
企业社会责任并不仅仅是遵守国家法律,劳工问题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美国社会责任商务协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它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遵守职业道德、尊重员工并促进社
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上述有关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本文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可以界定为,商业银行在争取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与商业银行利益
关系人的利益,包括股东、存款人、贷款人等的利益,同时应确保金融安全,对
全社会政治经济以及资源环境承担相应责任。
(三)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ing)研究
可持续金融的实践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该
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引起的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信贷银行高度关注和防范
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信贷风险。随后,英国、日本、欧盟等各国政府和国
际组织纷纷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九十年代以后,如何发挥金融对环境保护、可
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成为国际金融界的重要议题,并迅速在全球形成潮流,出现
了“可持续金融”的概念。《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将可持续金融
(Sustainable Financing)的基本内涵解释为: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
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自律组织(UNEPFI)于1997
年推出的修订后的《金融机构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充分体现了可持续
金融的理念。2003年6月4日,世界十大银行在伦敦签署了著名的“赤道原则"
(Equator Principles),建立起针对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一
套自愿性原则,以保证在其项目融资业务中充分考虑到社会和环境问题。
T.E.Gradel,B.R.A1lenby(2003)把金融与环境保护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4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他们合著的《产业生态学》(第二版)中构建了金融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从
产业与环境的视角把金融作为服务业的一种纳入了服务业与环境保护的理论框
架中。
从国际相关文献看,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主要指从环保角度
重新调整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从而实现金融机构可持续
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进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认为金融机构与可
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O.2.2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绿色信贷是指国家通过金融杠杆具体实现环保调控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即
对不符合环保条件的企业和项目不提供信贷支持,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收回已经
发放的贷款,从源头上切断“两高一剩"企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
有效切断严重违法企业的资金链条。这一政策是由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
和证监会于2007年联合推出的,随后一些专家学者也对这一政策从不同的角度进
行了研究,其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
邓聿文①(2007)认为,绿色信贷是指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
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
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
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
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目的是引导资金
和贷款流入促进国家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
中适当抽离,从而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
常杪,王世汶,李冬澈②(2008)指出银行在执行绿色信贷的过程中存在过
分依赖环保部门输送的相关信息、对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认识不足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强化银行业自身环境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议,如建立银行业
内部环境风险管理业务、区分项目类与企业类贷款,建立不同的风险控制系统、
选择性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本土化的项目环境风险监控系统以及建立企业环境风
险评级系统等;于飞③(2008)撰文指出了在目前我国环境形势恶化,某些建设
①邓聿文.为企业节能减排构筑“绿色信贷”[N-I.上海证券报,2007—7
@常杪,王世汶,李冬激.绿色信贷的实施基础—银行业环境风险管理体系[J].环境经济,2008。(7)
@于飞.浅谈‘‘绿色信贷”与环境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8,(9)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项目和企业环境违法现象较为突出致使银行的信贷风险加剧的情况下,“绿色信
贷”的及时推出有助于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的管理,并阐述了国际上金融服务提供
者应对风险的通行做法,以及对我国推行绿色信贷的借鉴意义。
(一)环境风险管理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环境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且主要集中于
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以下我们只就与绿色信贷紧密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
钟政林等①(1996)指出,环境风险是由自发的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引起的、
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损害及至毁灭性作用
等不幸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环境风险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其性
质和表现方式复杂多样;郑丽萍②(2005)把企业的环境风险分为六种类型,即
自然环境灾害风险、经济环境变化风险、政策环境变动的风险、市场波动的风险、
科技进步的负面影响风险和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风险等,并在剖析了这些风险的
基础上,利用预警管理的理论,对防范企业环境风险提出了一套新的运行机制;
刘勇@(2007)具体阐述了商业银行的环境风险,即企业的污染行为突破了环境
的承载力,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促使政府、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的环境行为
要求不断提高,进而给作为企业资金供给者的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其中包括:污
染企业无力还贷的风险;银行承担污染连带责任的风险;第三方要求损害赔偿的
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和不适应新的环境要求而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因此,商业
银行的环境风险就是特指由环境问题而引发的这些风险。环境风险管理实质上是
商业银行对环境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转移和监控的过程,能够减少银行的
不良资产,提升整个银行的经营绩效;刘勇回(2008)又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
建立LISREL模型,说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
面,按照压力从大Nd,进行排序,分别为:政府的规制压力、市场压力和公众与
非政府组织的压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全球范围的社会责任运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引起我国社会各界
的关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企业成长并跻身国
①钟政林等.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6,(6)
圆郑丽萍.论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预警机制[J].科技创业月刊,2005,(4)
@刘勇.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的动凶思考[J].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007,(15)
回刘勇.我国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压力的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8,(6)
6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际竞争所必须思考的问题。2005年10月我国修订的《公司法》总则第五条规定: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与商业道德,诚实
守信,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进一步体现了我国对
社会责任新的认识。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公众企业,既依赖于股东资本投入,也得益于客户、员工
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不同资源付出的努力。银行的行业特性要求其将对经济、社
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自觉纳入自身发展目标,真诚推动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互
动。银行不仅为社会和公众提供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为客户和社区增加价值,
更由于其在配置与调控资源上的独特作用,而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枢纽,这就
对银行的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银行的社会责任,不仅限于企业盈利、纳税
抑或慈善募捐,其核心应是通过提供金融专业服务来实现环境保护、节能减排、
改进并增加社区福利。卢代富①(200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谋求
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包括对雇员的责任、对
消费者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对所在
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叶祥松,黎友焕圆
(2004)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两个特征:法律和制度要求的强制性的社会责
任和道德和价值观念要求的自发的社会责任:唐斌,薛成容@(2007)指出,当
前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己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四个
方面内容:一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标准,杜绝腐败和
贿赂,倡导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二是对员工、客户和股东等利益相
关团体负责,包括安全生产、就业机会平等和薪酬公平、反对性别和种族等歧视、
完善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重视投资者关系以及企业对所在社区的贡献等。
三是对环境的责任,包括改善环境、推广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保
护等。四是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比如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社会弱势群
体和个人及赞助教科、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或公共福利事业等。
(--)绿色金融研究
在我国,“可持续金融”常被称为“绿色金融”,对于可持续金融,一些学
国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3)
@叶祥松,黎友焕.对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1)
国唐斌,薛成容.赤道原则: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的行动指南[J].福建金融,2007,(9)
7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如和秀星①(1998)指出,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
款条件、贷款种类和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
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高建良@(1998)指出,金融部门
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
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
运战略;惠东旭⑨(2002)认为,所谓“绿色金融"是指金融业在经营活动中要
体现绿色,即在投融资行为中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注
重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其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
态的协调发展。具体地讲,它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从金融和环境的关系入手,重
新审视金融,将生态观念引人金融,改变过去高消耗、低产出重数量、轻质量的金
融增长模式,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金融增长
模式。其二,以绿色金融观念关注产业发展,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孙洪庆,邓瑛④(2002)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和金融系
统三方面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欧阳瑞⑤(2005)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谈绿色
金融;潘岳@(2007)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如绿
色信贷、绿色保险等。
此外,可持续金融的理念也在我国得到推广,如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
员会(CCICED),自2001年以来一直在探讨我国的环保投融资机制问题。周小川
(2005)指出,金融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
业持续稳定较快发展。他指出了可持续金融的一项重要内容,即通过防范金融风
险来实现金融业持续稳定的发展。2007年1月,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国人民银
行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4月1日起把环境执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管
理系统。环保部门通过借助人民银行平台,强化执法手段,放大环境处罚效果;
而金融机构则可以通过掌握企业的环境违法信息,严格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
总的来说,国内关于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研究还未开始。但是值
⋯和秀星.实施“绿色金融”政策是金融业面向2l世纪的战略选择[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4)
∞高建良.“绿色金融”与金融可持续发展EJ].金融理论与教学,1998,(4)
∞惠东旭.绿色金融[J].商业时代(半月刊),2002,(9)
缈孙洪庆,邓瑛.对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EJ].经济与管理,2002,(1)
蟹欧阳瑞.从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谈绿色金融[J].金融与经济,2005,(6)
∞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新政策[J].求是,2007,(20)
8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得欣慰的是,中国正朝着可持续金融方向前进,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就是一个很
好的信号。
O.3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论文的主要内容
论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
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性,在这一部分中首先阐述了绿色信贷的内涵与特征以
及绿色信贷与环境经济政策的关系,其次从三个方面即银行业环境风险管理理
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赤道原则阐释了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理论依
据,最后对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现实必要性及意义进行了阐述;论文的
第二部分从信贷准入机制、信贷管理机制、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动态退出机制等四
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运行机制;论文的第三部分
是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效果分析,在这一部分中主要阐述了我国商业银
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背景和效果评价等两个方面的问题;论文的第四部分是国
外绿色信贷的通行做法及其经验借鉴,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国外绿色信贷的通行
做法即可持续金融,并结合国外绿色信贷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国外绿色信贷的经
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第五部分是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
机制的建议,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的具
体建议以及配套措施等;第六部分是结语。
0.3.2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论文对绿色信贷的理论以及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理论依据进行了
分析,然后又对国内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外绿色信贷的
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
2.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论文的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
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
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本论文拟采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获得绿色信贷
的相关的理论研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更好的阐述绿色信贷政策。
9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O.4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内容创新:即国内外学者对于绿色信贷的分析研
究具有分散性,多是散见于论文、期刊中,并没有形成绿色信贷研究的完整体系。
本文力争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
策这一角度入手,从其现实必要性、理论依据、运作机制、效果评价以及国外经
验借鉴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由于搜集资料及本人水平的有限,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
处:首先,本人对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理论虽有了解,但仍
是不够深入,尤其这方面的理论功底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大量研读相关的经
典著作;其次,由于绿色信贷实施时间不长,因此国内外专门研究绿色信贷的著
作和论文理论性资料相对较少,这也为此论文的展开深入带来不少困难。
lO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1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必要性
1.1绿色信贷的一般原理
1.1.1绿色信贷的内涵与特征
绿色信贷,指的是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
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
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
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
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目的是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入促进国家
环保事业的企业和机构,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适当抽离,从而实现
资金的“绿色配置”①。
绿色信贷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支持绿色经济的信贷资金可称为绿色
信贷;其二,对达不到环保标准要求的企业和项目不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同样也
是绿色信贷。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要大力支持绿色工业和绿色农业及第三产业的
“绿化"发展。绿色工业指的是实现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的工业,即在生产
满足人的需要的产品时,能够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自觉保护环境和实现生
态平衡,其实质是减少物料消耗,同时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建立
绿色工业园(也称产业生态园、生态工业园区)是建立绿色工业的有益探索。通过
引入循环经济理念,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
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工业共生体系。对于这种循环经济,商业银行应通过
信贷资金加以大力扶持;绿色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延长农业
生产链、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科技转化率。商业银行的信
贷资金要积极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绿色信贷是通过金融杠杆具体实现环保调控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具体做法
是: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对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不得提供信贷
支持;对于淘汰类项目,应停止各类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
放的贷款,从源头上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
有效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条。
o邓聿文.为企业节能减排构筑“绿色信贷”EN3.上海证券报,2007-7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2007年7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
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不符
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
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10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召开了“绿色信
贷政策与实践高级研讨会”,国家环保总局联手其它经济部门、国内行业协会、
国际组织,积极酝酿绿色信贷可操作性政策,包括分行业制定具体的环保标准、
产业指导目录等,以期制定出适合中国的绿色信贷标准和监管体系。12月28日,
中国银监会下发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督促金融机构配合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实施,加强执行力,切实做好与节能减排有
关的授信工作。本论文所研究的绿色信贷政策主要是特指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已经
出台的以《意见》和《指导意见》为内容的现行政策。
1.1.2绿色信贷与环境经济政策
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人类活动,特别是企业经营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
运用多种管理手段。从国际范围看,环境经济政策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管理手段,
包括依靠国家和地区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对环境污染进行直接的
控制;还有按照经济规律,运用价格、成本和税收等经济杠杆,调整和影响人们从
事经济活动和污染防治活动的利益,从而间接地促进环境保护,如排污收费、税收
等。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就明确要求各国重视经济政策,把环
境费用纳入生产和消费决策过程。
我国早在198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
作的决定》中,就规定了几项利用经济杠杆保护环境的政策。1992年在《中国
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更是明确指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
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强,企业经营机制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因此,
各级政府应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随后,利用经济政策
保护环境,促进企业绿色创新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一般来说,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价值规律,利用收费、价格、税收、
信贷、保险等经济杠杆,对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经济行为及开发活动的
成本一效益分析产生直接影响的措施,即一系列主要以资金运作来影响被调控对
象的行为,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目的的管理措施。它以内化环境行为的外部性为原
12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则,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整,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与传统行政手段的“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
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
境治理成本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
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环境经济政策包括: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如排污收
费;用于环境基础设施的政策,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
如生态补偿和区域公平。根据政策类型分,环境经济政策又包括:市场创建手段,
如排污交易;环境税费政策,如环境税、排污收费、使用者付费;金融和资本市
场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财政激励手段,如对环保技术开发和使用给予
财政补贴;当然还有以生态补偿为目的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等等。
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基于两类理论:第一类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观点,即“科
斯手段”,这种观点认为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市场产权界定不清,因此要解决环境
问题就要明晰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和开发权,建立环境产权市场,如交易
许可证制度与排放配额等。第二类是基于福利经济学观点,即“庇古手段”,这
种观点认为通过征收税或费的办法就可以把环境代价转化为企业的内部成本,迫
使企业治理污染。其中税收制度包括污染税、产品税、进出口税、税率差、资源
税、免税等;收费制度包括排污费、使用者费、资源环境补偿费。据此还衍生出
其他一些手段,如罚款手段,包括违法罚款、违约罚款;金融手段,包括差别利
率、软贷款、环境基金;财政手段,包括财政拨款、转移支付;资金赔偿手段,
包括法律责任赔偿、资源环境损害责任赔偿、环境责任保险等。
1.2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理论依据
1.2.1银行业环境风险管理理论
银行业环境风险是一种潜在的,特别的风险,这种风险通过环保意识与环保
管理技术可以避免。银行业环境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风险:一是直接风险,指
的是银行因清理被其借款人污染土地所蒙受的直接法律责任,如借款人破产等;
二是间接风险,反映了借人的环境负债可能影响其偿付贷款能力而造成的风险。
由于政府环境管制日益严格,企业必须在环保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满足政策要求,
从而可能影响借款人的现金流继而影响其偿贷能力。如果贷款企业不遵守环保政
策,就会面临罚款、支付治理成本、暂时或永久停业;三是名誉风险,反映的是银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行因与环境问题投资关联而遭受的名誉损失。勿庸置疑,声誉与形象是银行最重
要的“资产”,随着政府、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对银行信贷政策关注程
度的日渐提高,银行在贷款项目环境风险审查上有失谨慎而导致的环境及社会影
响将会对银行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继而影响银行的市场价值和业务开展∞。
综上,商业银行的环境风险是指企业的污染行为突破了环境的承载力,导致
严重的环境恶化,促使政府、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要求不断提高,
进而给作为企业资金供给者的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具体包括:污染企业无力还
贷的风险;银行承担污染连带责任的风险;第三方要求损害赔偿的法律风险;声
誉风险和不适应新的环境要求而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环境风
险就是特指由环境问题而引发的这些风险。而银行环境风险管理(ERM)是商业银
行对环境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转移和监控的过程,能够减少银行的不良资
产,提升整个银行的经营绩效。
银行业环境风险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抵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银行业把对环境风险的管理视为一项成本,为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银行会尽力
的去避免这项成本,即银行业抵御环境风险的管理,缺乏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二是预防阶段。由于环境风险的发生对银行业造成的损失以及政府部门严
格的要求和限制,银行业逐渐意识到了环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对环境所导
致的信贷风险进行积极的预防,如建立环境风险管理信息库,对企业客户的环境
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等;三是参与阶段。即银行业通过支持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能
源的投资,建立环境投资基金,发布环境报告等方式积极参与环境风险的管理来
规避环境风险,追求企业与自身的双赢局面;四是可持续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
银行建立了专门的环境风险管理机构,把树立企业良好的环境形象以及企业的社
会责任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银行业环境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㈤:
1.企业不注重环保行为而导致的银行业的环境风险
由于企业恶劣的环境行为和过时的环保技术,使其无法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
要求,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破产,从而无法偿还银行的贷款。
具体表现为:首先会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企业可能无法偿还贷款,因为其环境
①于飞.浅谈“绿色信贷”与环境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8,(9)
o刘勇.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的动因思考[J].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007,(15)
14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行为的恶劣而导致支出的不断增加;其次会增加银行的投资风险。在高标准的环
境法规要求下,企业过时的设备无法适应新的要求,为此导致银行投资于企业的
资产贬值;再次会导致银行的声誉风险。受到企业的牵连而导致银行声誉受损,
污染严重的企业成为公众批评的众矢之的,而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的银行,也会因
为缺乏社会环境责任感而受到批评。
2.公众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以及非政府组织对环保的关注
公众对绿色健康型环保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健康生活环境的要求,会影响到
企业产品的销售,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从而间接影响到银行的利益。并且,公众
本身也是银行的客户,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会形成“环保偏好”,往往
对提供资金给污染型企业的银行会产生反感,而对那些有着良好“环境声誉"的
银行有所偏好。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所起的作用和公众的作用相同,但非政
府组织的影响力度更大。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速度非常快,根据相关资料,中国
存在近2000个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其中包括157个学生组织,有超过
300万学生参加。其中正式注册并达到一定规模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共有135个。
:3.政府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政府对环境法律与法规的不断健全,并制定了专门针对金融部门的相关环境
法规,这都迫使银行不得不关注环境风险的管理。比如,在我国,有8个环境保护
法,65个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6个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环境保护法
规,还有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除此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地方环
境保护法规,并且还有特别针对金融部门的两个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信
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运用信
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并且,随着我国不断融入全球化经济,在国际
贸易统一的“绿色”贸易标准下,政府在环境方面的法律与法规会更趋完善和严
格。
4.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规则的日益完善
国际规则的压力主要表现在WTO对绿色贸易和产品的需求,以及对银行等金
融机构的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中国加入WTO后,面对绿色非关税壁垒,对环境
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绿色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国际
贸易和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还专门制定了银行业的环境标准,即赤道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原则,它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
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金融行业基准,这一
准则已经得到全球主要银行的认可。
1.2.2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世界银行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
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等有关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即所谓社会责任
是指这样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即企业的经营目的不仅只是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
还须同时注重广泛的社会效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长期竞争力,实现和谐发
展。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也理应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银行作为典型的商业机构,既依赖于股东的资本投入,也得益于客户、员工和
其他利益相关者以不同资源为银行所付出的努力。银行的公众性质决定其应发挥
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示范作用。银行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
经济责任,这是银行的基本责任,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它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银行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的银行最终会被市
场经济无情的抛弃。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进而再去追求
更高的社会责任;其二,法律责任,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履行的起码责
任。它是指企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经济活动,追求经济利益最
大化;其三,道德责任,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企业的道
德责任是某些被社会所认同,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准则,尽管这些道德标准没有
写进法律条文中,但是它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因此对银行业也有一种无形的压
力;其四,慈善责任,这是企业自愿的一种行为。商业银行在获得丰厚利润的情
况下,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特别是为当地社区发展做点贡献,是一份应尽的社会
责任。
从跨国银行的实践看,有社会责任的银行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自愿履行
社会责任,而非法律、规则和习俗使然;二是真诚推动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
三是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的追求都纳入银行战略目标予以考量。商业银行在国
民经济建设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主动与时俱进、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新理念,
对社会公益尽力并协助完成政府的公共事业政策,既符合股东群体的合理期待,
也会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有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最终实现股东利益与社
16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会公益双赢局面。
商业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1.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促进自身长远的发展
银行承担社会责任,如支持环境保护和慈善事业等活动,虽然这些活动短时
期内不会给银行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利润,甚至可能增加银行的成本,然而从
长期来看,银行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得极大的
品牌效应,增强公众的支持和信任,进而为自身赢得更多的利益,为商业银行的
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关注,不仅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需
要,更是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据相关统计,国际著名
杂志《财富》所列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每年发布其环境责任报告,接受社会
公众的监督,并且国际上比较知名的银行都非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并把这种观
念加以传播,使每一个员工都注重社会责任的实践。
3.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更好的获得政府的支持
商业银行由于承担了一部分有利于政府实施宏观政策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应
地就会获得政府对其社会参与行为的积极认同,在制定和实施政策上向商业银行
倾斜,并尽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发展给予支持。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引
导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切实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要求,表明政府对企
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响应政府的政
策号召,会使商业银行更好的获得政府的支持。
1.2.3国际规范一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简称EPs)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
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
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
赤道原则是一套非官方规定的,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环
境和社会政策和指南制定的,旨在用于确定、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过程中所涉及
环境和社会风险的一套自愿性原则。赤道原则的产生根源在于金融机构履行企业
社会责任的压力。当银行向一些大型项目融资后,由于项目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
17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和引发社会问题而备受争议,并给银行声誉带来损失,包括政府、多边贷款机构
以及非政府组织和社区民众在内的利益相关方认为,银行有责任对项目融资中的
环境和社会问题进行审慎性调查并督促项目发起人或借款人采取有效措施来消
除或减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002年lO月,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等9家银行
在伦敦主持召开会议讨论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会后由荷兰银行、巴克
莱银行、西德意志州立银行和花旗银行在国际金融公司环境和社会政策基础上共
同起草了一套针对项目融资中有关环境与社会风险的指南,这就是赤道原则。
2003年6月,包括4家发起银行在内的10家大银行宣布接受赤道原则。2006年7月,
根据国际金融公司修订后的《绩效标准》对赤道原则进行了修正并重新发布。
赤道原则的内容和结构比较简单,包括序言、适用范围、原则声明和免责声
明四部分。其中,序言部分对赤道原则出台的动因、目的和采用赤道原则的意义
作了简要说明;适用范围部分规定赤道原则适用于全球各行业项目资金总成本超
过1000万美元的所有新项目融资和因扩充、改建对环境或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原
有项目。原则声明是赤道原则的核心部分,列举了采用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
(EPFIs,即赤道银行)做出投资决策时需依据的10条特别条款和原则,赤道银行
承诺仅会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贷款。第一条规定了项目分类标准,即基于国际
金融公司的环境和社会筛选准则,根据项目潜在影响和风险程度将项目进行分为
A类,B类或C类(即分别具有高、中、低级别的环境或社会风险);第二条规定对A
类和B类项目要进行社会和环境评估并给出评估报告应包含的主要内容;第三条
规定了适用的社会和环境标准,对位于非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或非高
收入OECD国家的项目,除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外,必须满足国际金融公司《绩效标
准》和按行业细分的《环境、健康和安全指引》;第四条规定针对分类时发现的
环境和社会问题借款人要制定以减轻和监控环境社会风险为内容的行动计划和
环境管理方案;第五条和第六条规定了借款人应当建立公开征询意见和信息披露
制度,并建立投诉机制征求当地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第七条规定对A类
项目和B类项目(如适用)有关的环境评估报告等文件,应由独立的社会和环境专
家审查;第八条规定借款人必须在融资文件中承诺的事项,包括承诺遵守东道国
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所有法律法规、在项目建设和运作周期内遵守行动计划要求以
及定期向贷款银行提交项目报告等;第九条规定了独立监测和报告制度,即贷款
18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期间赤道银行应聘请或要求借款人聘请独立的社会和环境专家来核实项目监测
信息;第十条规定了赤道银行报告制度,应至少每年向公众披露其实施赤道原则
的过程和经验。最后,免责声明部分规定了赤道原则的法律效力,即赤道银行自
愿独立采用和实施赤道原则。赤道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第一次把项目融资中模
糊的环境和社会标准明确化、具体化,为银行评估和管理环境与社会风险提供了
一个操作指南。截至2007年12月,采用“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已有56家,其业
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项目融资总额占全球项目融资市场总份额的80%以上。
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接受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却只有6家。成为遵守赤道
原则的金融机构不需要签署任何协议,而只是宣布接受赤道原则即可。赤道原则
虽不具备法律条文的效力,但随着其在国际项目融资市场中的广泛应用,赤道原
则已经逐渐成为国际项目融资中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
我国银行业也开始认识到环境和社会风险问题对自身信贷资产安全和银行
声誉的重要性,部分银行已经开始将“绿色信贷”引入到信贷管理工作中。
1.3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现实必要性
l-3.1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要求个人与企业彻底改变对自然环境
的传统态度和观念,调整自身的经济行为,摒弃那种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同时又
破坏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减少和消除使发展不能持续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
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
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
上,它要求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
力之内。
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发展绿色金融,实现
金融可持续发展,即金融发展的可持续以及金融赖以支撑的资源环境的可持续。
金融可持续发展是量和质统一的金融发展,量性金融发展主要指经济中金融资产
总量的增长,金融工具种类的增多,金融机构的增加等。质性金融发展表现为动员
和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提高、环境协调、金融稳定和金融结构优化等。发展绿色
金融,支持市场潜力大的绿色产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能按时如数收回,
这样可以使资金处于一种良好的循环流动状态。
19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环境保护的发展给绿色金融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机遇。我国21世纪
的环境保护呼唤金融业以“绿色化”作为重要方向,商业银行根据持续期限、资
金规模、信贷额度、利率条件和风险控制等要素进行资金的配置,其高效的审贷
体系使其在风险衡量和定价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因而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
通过差异化定价可以引导资金投向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的产业、企业和项
目,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3.2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提升的内在使命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吸引顾客并获得顾
客忠诚、提高员工满意度及保留率、提升品牌形象、巩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
作关系、获得媒体的正面关注以及更多的经营许可等。实证研究亦表明,环境绩
效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推行绿色信贷有助于银行提升经营绩效。有
些研究也检验了企业环境管理投资与其金融利益相关者如银行、保险公司、投资
者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企业的环境管理战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
系。可持续资产管理公司(简称SAM)对58个产业的2006年可持续年报披露的可
持续风险与机会进行分析亦支持了前述观点。SAM提出,从检视银行相关的生态
或社会议题的风险与机会(如气候变迁对企业的影响)作为切入点,将有助于银
行获得竞争优势。同时,积极推行“绿色信贷",进一步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
也有利于商业银行摆脱过去长期困扰的贷款“呆账”、“死账"的阴影。目前,
推行“绿色信贷”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的营运规范和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早
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计划项目就发表了银行业《金融业环境暨可持续发展
宣言》,强调了把环境因素纳入标准的风险评估流程的必要性,其主要目标就是要
求银行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并且鼓励民间部门投资于有益环
境的技术与服务。因此,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经营绩效的提高,也需要践行绿色信
贷。
1.3.3规避信贷资产环境风险的内在要求
实践证明,环境破坏不仅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甚至可能危及商
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银行作为追求利润的企业,对环境保护事业的投入
不可能仅仅是出于对社会利益的考虑。事实上,银行自身的利益与环境保护紧密
相关,信贷资产的环境风险是银行必须直面的问题。银行涉及的环境风险可能是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直接的风险,即银行本身的行为会产生环境问题,如银行在经营场所造成的污染
及清除的费用;也可能是间接的风险,即借款人或其投资行为会对环境和资源产
生影响,从而累及金融机构,这种风险通常与由于不良贷款或投资行为不当引起
的环境经济损失相关。银行需要承担客户因环境问题失去还贷能力的风险、因客
户的环境问题承担连带责任以及因客户的环境问题影响银行声誉等风险。在我国,
一些地区建设项目和企业的环境违法现象较为突出,因污染企业关停带来的信贷
风险加大,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因此,商业银行若不加强其环境风
险管理,一旦发生给予贷款的企业发生污染事件,不但影响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
而且将损及商业银行债权的收回。推行“绿色信贷”,把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融
入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和监控,就为商
业银行管理或转移环境风险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1.3.4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商业银行通过践行绿色信贷,向急需资金、传统融资途径又无法满足其需求
的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绿色产业提供大量资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绿色产
业的快速发展,改变目前信贷资金多流入钢铁、水泥、电力、煤炭、石化等高污
染、高耗能、产能过剩“两高一剩"行业的现状。通过信贷资金流入的转变,加
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及环保产业的资金运作监督和制约,减少信贷风险,加速金融
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金融业的绿色管理体系引入被投
资产业,促进这些产业的“绿色化”,使绿色管理的辐射范围增大,从而加速我国
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绿色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增长点。
1.4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以往过度透支环
境和能源的粗放发展模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
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资金是经济活动的血液,要改变经济活动的规范,
作为社会资金融通枢纽的银行业也必须做出调整,把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与社会
责任统一起来,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格局。2007年7
月,由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推出的“绿色信贷政策’’,通
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切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
21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扩张的经济命脉,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1.4.1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可以抑制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信贷就是要对那些污染环境的企业实施信贷控制,并且对严重污染环境
的企业,银行甚至还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收回已经发放的贷款,从资金源头上防
制企业进行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绿色信贷的有效实施,能够直接或间
接截断“两高一剩”企业的资金链条,大大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其效果就相当
于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企业开征污染税,既惩罚了污染企业,有效限制
了企业的污染行为,又不至于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可谓是“釜底抽薪",
成为解决我国诸多环境污染问题的一剂“良药’’。绿色信贷通过银行信贷严格控
制对污染企业的资金投入,遏制其投资冲动和规模扩大,这就促使企业进行节能
减排或将资金投入到非污染行业中去,使这些企业在防污治污上由被动变为主动,
促进企业环境意识的觉醒或提高,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绿色创新,促进经
济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4.2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可以增加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信贷支持
绿色信贷政策,既包括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企业实施信贷控制,也
包括对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企业实施信贷支持。这样银行就会优先为符
合条件的节能减排企业、实施绿色经营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且在信贷支持上
还会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并且近年来很多大型跨国银行如花旗、渣打、汇丰等
都实行的所谓的赤道原则,即2002年10月由荷兰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伦敦召开
的由9家商业银行参加的会议上提出和制定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项目融资指
南》,它要求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性审核调查的
义务,以特定的社会和环境标准约束考察那些接受银行贷款的项目,在贷款投放
中强调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促使企业推进节能减排的步伐。因此,企业要想
获得可持续发展,得到信贷支持,就必须转变粗放的、不利于环保的经营方式,
积极实施绿色创新。推行绿色信贷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银行
在经济中的中介角色,决定了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银行根据持续期、
规模、剩余额度和风险配置资金,其高效的审贷体系使其在风险衡量和定价方面
具有优势,因而银行推行绿色信贷,通过差异化定价引导资金流向,可有效促进
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2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运行机制
绿色信贷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将生态因素纳
入信贷决策体系,通过关注环保、生态等具有长远效益的产业,形成有利于节约
资源、降低能耗、改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未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
益支持银行信贷业务的长远发展。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
监会联合推出了绿色信贷政策。各家商业银行开始顺应社会进步潮流,积极响应
并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并初步形成了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运行机制。如
图2—1所示:
图2—1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运行机制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2.1信贷准入机制
随着“节能减排’’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节能减排项目"贷款
已经成为众多商业银行争抢的焦点。我国各商业银行以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
为基础,严格信贷市场准入。
首先,实行法人客户名册管理。银行业对客户实行名册制度,对积极履行国
家环保政策、获得环境保护良好等级的企业,积极的给予信贷支持。而对不履行
国家环保政策或者是不能很好的履行国家环保政策的企业,不给予贷款支持。对
违反国家环保政策的企业,一律不予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以国家产业政策和环
保政策为基础,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等“两高一剩"行业的过快
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其次,逐户分析环境违法企业。商业银行要对环境违法被环保部门列为重点
监察对象的企业展开逐户的调查和分析,以确保所发放的资金的安全性或者是不
予信贷支持。在对违法企业进行逐户排查时,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环境报告
书中所披漏的信息、环保部门的评级以及公众对该企业的认同度等等。对高污染、
高能耗、维修设备较差、或存在破坏生态环境隐患的项目一律进行否决,这是促
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更是银行降低信贷风险,优化信
贷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最后,严格限制污染企业的贷款。严格对污染企业的信贷限制,能够确保商
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防范污染企业污染行为发生时给银行所带来的风险。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包括环保信息在内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
库,商业银行在向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时,可以利用该数据库的环保信息,以此
作为是否发放信贷的依据。如为了保证绿色信贷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打造绿
色信贷模范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广东分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在银行计算机
系统中建立了客户环保信息数据库,将贷款客户分为环境友好型企业、环保合法
企业、环保关注企业和环保潜在风险企业四类,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对环保违法
违规的企业进行信贷“断粮”,并对环保优良企业加大信贷支持。该行及时更新
企业环保信息,及早采取措施,对违反环保法律政策使用资金的行为坚决予以纠
正,有效优化了自身信贷结构。2008年底,该行法人贷款中,被国家环保总局
授予“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的企业贷款余额达251亿元。
24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2.2信贷管理机制
2.2.1环保一票否决制
所谓环保“一票否决制”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有项目贷款
都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必须已通过用地预审、必须取得有权
审批的环保部门出具的环评合格报告,必须符合区域整体规划和污染排放指标要
求,未经环评或未经有权部门环评审批,或环评未获通过的项目一律不予贷款。
二是所有贷款申请批准前,审批部门必须查询贷款申请人的环保状况,凡发现有
环保违法或被环保部门实施处罚的,贷款或融资申请一律不予批准。三是在企业
评级授信过程中,将企业的环保信息作为授信审查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有环保违
法信息的企业其信用等级必须下调,并一律不得增加授信,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
及时压缩授信。
在绿色信贷推进过程中,“一票否决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严格限制高能耗、
高污染行业及企业的信贷,同时包含了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如:风力发
电项目,尽管这种项目在当前看,经济效益并不理想,而且项目的偿贷期一般较
长,并且项目选址容易受到台风等自然灾害破坏,但考虑到风力发电项目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属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
银行信贷对此给予倾斜。
2.2.2动态跟踪监测机制
动态跟踪监测机制是指将环保风险管理纳入日常贷后管理工作中,并逐步理
顺预警管理流程,明确了从环保信息收集、分析、核实、预警,跟踪监督预警企
业的环保治理进度、整顿验收情况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评价和风险监控。
商业银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绿色信贷中的作用,在日常的信贷管理中通过
及时查询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及时更新企业的环保信息,在银行资产管理的计
算机系统中标注“企业环保信息"j建立了客户环保信息数据库,对国家环保总
局实施“区域限批”及叫停项目和公布的“绿色信贷”黑名单企业,国家发改
委、安监总局联合下发的环保违规煤矿等进行了系统监测。同时,为进一步加大
对企业环保信贷的跟踪监测力度,通过建立定期访察制度,积极防范环境违法突
发事件带来的信贷风险。
动态跟踪监测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各级环保部门建立经常性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的信息交换制度。与省、市各级环保局建立日常信息沟通机制,确定专门部门日
常联系省环保局,及时了解环保新政策、环保执法新情况以及企业环保守法新动
态等。二是明确专职人员负责环保信息收集工作,积极拓宽信息渠道,对取得的
环保信息制定专门流程进行分析、核实,对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发出预警,形成
多层次、全方位的预警信息管理机制,提示有关分支机构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信贷
风险。三是建立定期访察制度。确保及时发现企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防范
环境违法突发事件带来的信贷风险。
2.2.3信息沟通机制
商业银行建立健全环保合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同
时密切关注新闻媒体报道,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预警信息管理机制。目前,国
家环保总局已经与银监会签订两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协议,首次建立国家环保
部门与宏观经济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及政府部
门的一体化信息机制,互通信息、相互监督,做到真正的信息共享。政府环保部门
将企业的环境违法信息及时、准确地公布,为银行审查企业信贷的申请提供参考、
为企业和银行是否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提供依据,防止骗税的现象出现;银行提供
使用环境信息的反馈情况,政府部门由此可以了解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企业因
此可以真正推进节能减排与环保。
2.2.4审批快速通道
对绿色环保、清洁能源、纳入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的优质项目,以及严格执
行环保审批程序、能够节能降耗的加工项目优先审批发放,必要时启动联合评价
程序,提高审查审批工作时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对环境保护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想建设良好
的生态环境,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让各行各业承担起社会环境责任。为此,
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引发节能
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建立了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政策措施。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不仅有利于国家“两高一剩”行业政策实施,促进
节能减排,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而且也有利于商业银行调整信贷
资产结构,规避政策风险。因此,国家对绿色信贷项目的审批要通过“快速通道’’,
缩短审批的时间,提供审批的工作效率。
26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2.3风险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以践行绿色信贷政策为契机,加快信贷结构调整,积极实施现有融
资客户的结构调整和风险贷款的清收转化工作。重点关注钢铁、铁合金、铜冶炼、
电解铝、铅锌、水泥、平板玻璃、电石、焦炭、火力发电、化工、造纸、纺织等
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系统性信贷风险。对能耗不过关、环评不达标的小火电、
小钢铁厂、小水泥厂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一律不予授信;对钢铁、造纸、水
泥、火电、纺织、铜冶炼等行业企业均实行名单制管理;在选择行业龙头企业和
优势企业适度支持的同时,加快行业内劣势及环保不达标客户的退出步伐。
商业银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建立企业环保评
估报告制度。商业银行将环保风险评估直接纳入信贷审批流程,要求企业或项目
业主在申请贷款的同时提交独立的环境评估报告。报告的内容按照银行制定的绿
色信贷指南执行,要求企业将项目按照银行的标准对环保风险分类并提交完整的
环保评估报告。同时,要求报告中包含有企业根据风险制定的行动计划和管理体
系,要求包含有公开咨询的意见和申诉综合处理方案,然后由银行对环评报告实
行审慎性审查,对所有的报告进行充分的形式审查;二是建立环保报告的实质审
查制度。商业银行在进行合规审查时,不能只是采用环保部门的证明文件,还应
对项目的社会环保情况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既要关注形式上的合规要求,如相
关审批(或核准、备案)文件的权威性、完整性和相关程序的合法性,又要关注
实质上的合规要求,包括新上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项目环评
是否与规划环评的总要求相容等,然后作出正确判断。
2.4动态退出机制
动态退出机制是指商业银行把环保风险作为关注重点,将排污治理已达标但
治污能力没有全面覆盖排污量的企业列入退出名单,逐步退出。
对存在违反环保法行为和被环保部门处罚的企业,其贷款质量一律按关注类
及以下贷款标准管理;对违反国家有关环保规定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未依法
取得许可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排污、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暂停一切形式
的新增融资;对能耗、污染虽然达标但环保设施运行不稳定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不明确、管理措施不到位的贷款企业和项目,不得增加新的融资;对列入“区域
限批"、“流域限批"地区的项目和企业,停止一切形式的信贷支持;对于列入
27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国家环保总局“挂牌督办”名单和被责令处罚、限制整改、停产治理的企业,一
律不得增加新的融资。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3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效果分析
3.1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背景
对于环境问题的发生,开始人们关注的往往是事件的直接制造者企业。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个观点开始被人们认识,即对一个环境危害事件,不应该只关
注危害环境的企业,而忽视企业背后的力量,即为企业投资提供支持的商业银行。
银行为企业营运项目提供资金,这表示银行认可企业的项目,银行是企业行为的
支持者。因此就有了这个重要的结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向重大项目提供资
金时有责任评估、监督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以这些认识为背景,在1992年联
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联合国环境署推出了《银行界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
声明》(简称((UNEP声明》),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FI)(以下简
称“金融倡议”),1995年又推出《联合国环境署保险业环境举措》。以建立专
项研究工作组和地方工作组为手段,“金融倡议”肩负起在全球金融企业机构的
运行中分析、促进和提出最佳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实践的重大使命。21世纪初以
来,商业银行在环境和社会问题方面的政策的执行情况不断受蛰JNGO的质疑,NGO
要求商业银行提供一些指导方针解决投资项目引起的环境和社会问题。2002年10
月,荷兰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在伦敦主持召开了一个由9个国际商业银行参加的
会议,该会议提出了“赤道原则”,它是一套非官方规定的、由世界主要金融机
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政策和指南制定的,旨在管理和发展与项目融资有关的社
会和环境问题的一套自愿性原则。赤道原则在国际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
义,它第一次确立了国际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的最低行业标准。
近几年,我国环境形势异常严峻。国家环保总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70
%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 o//o以上受
到严重污染,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
个。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各地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环
境执法专项行动,然而节能减排的工作却并不理想。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
单位GI)P能耗五年内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但结果是2006年
单位GDP能耗仅降低了1.23%,全国除北京市外其他地方都未完成全年节能4%的
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分别公布了两批“区域
限批’’及挂牌督办企业名单,对12个市县、5个工业园区、4个大型企业集团进行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限批,对38家企业进行挂牌督办,这已是国家环保部门采取的最严厉的手段。在
这样的重典之下,不少企业仍然违法排污甚至顶风作案,建设项目环保违规屡禁
不止,突发污染事件依然接连发生,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单凭环保部门一家、
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已经不足以遏制我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党中央、国务院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提出实现环境保护
历史性转变,强调要综合利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
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2007年6月,国
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也明确要求金融部门要制订促进节能减排
的政策措施。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提出要坚持把遏制经济
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
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
的矛盾。运用经济手段,控制污染企业的信贷已是大势所趋。
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三
部门顺应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潮流,将严格企业和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和信贷管
理,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联合出台《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
的意见》,加强环保和金融部门合作与联动,标志着我国酝酿己久的绿色信贷政
策正式出台。绿色信贷旨在控制对“两高一剩”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放,根本性
要求是把企业履行环保政策法规情况作为信贷准入条件。按照《意见》要求,金
融机构应依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环保部门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
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项目,不得提供任
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对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对超标排污、
超总量排污、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未完成限期治理任
务的企业,各级金融机构应加强授信管理;对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应采取措施,
严格控制贷款,防范信贷风险。
3.2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效果评价
3.2.1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所取得的进展
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了
《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
30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到我国污染减排的主战场。该《意见》发布后,
已有江苏、浙江、河南、黑龙江、陕西、山西、青海、深圳、宁波、沈阳、西安
等20多个省市的环保部门与所在地的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出台了有关绿色信贷的
实施方案和具体细则。
绿色信贷政策的推出得到了各商业银行的积极响应,如中国工商银行于2007
年9月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信贷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信贷的“环保
一票否决制”,对不符合环保政策的项目不发放贷款,对列入“区域限批”、“流
域限批”地区的企业和项目,在解限前暂停一切形式的信贷支持。据统计,2007
年,工行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环保型企业和项目新增贷款400多亿元,从能
耗高、污染重的企业中退出贷款63亿元,并且截止蛰J2008年4月底,工行绿色贷
款占境内法人客户全部贷款余额的99.1%,其境内法人客户中环保合格的占客户
总数的98.6%。
招商银行为了相应国家环保政策和绿色信贷政策的号召,进一步加快信贷结
构的调整,2007年,招行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和电力等“两高”行业进行深
入研究,通过强化准入要求,严格授信条件来确保贷款企业的较高的产出效率以
及较小的环境污染。如表3—1所示:
表3.1招商银行对部分“两高”行业的信贷政策
煤炭行业煤炭开采和洗涤企业的授信支持必须符合准入条件;
不介入煤制油、煤制烯烃项目和电石行业;
对民营煤炭行业应该高度审慎;
钢铁行业原则上只对500万吨产能的钢铁企业提供授信支持;
客户选择强调规模、技术、产品结构、资源禀赋、财务实力、盈利
能力以及环保方面的优势;
有色金属行业向有资源优势、产业链条完整、生产工艺先进、能耗低的大企业倾
斜,对民营采矿企业和冶炼企业高度审慎:
对黄金冶炼行业实行名单制管理;
对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暂不介入项目贷款;
项目必须经有关部门核准,符合国家的相关行业准入条件;
电力行业不对燃油发电、天然气发电企业以及亏损火电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风电项目贷款主要向风电设备商提供融资;
生物质能发电原则上只介入由16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及所属控股企
业投资设立、控股或提供融资担保的项目;
资料来源:杨奕萍.走向融合:追求利润履行责任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采访调查叨.环境经济,2008,(7)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截至2007年底,招行对两高涉及行业的贷款余额为699.6亿元,占全行公司
贷款的1 5.68%,有效控制在行业限额以内,具体见表3—2:
表3—22007年末招商银行对部分“两高”行业贷款情况(单位:亿元)
两高涉及行业余额占比行业年增年增幅不良不良
限额量额窒
石油加工、冶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1.4l 0.70% 6.27 24.96% 0.02 0.0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5.51 2.59% 5% 17.86 18.29% 1.06 0.91%
非金属矿物制品50.5l 1.13% 2% 17.36 52.37% 0.84 1.67%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0.67 3。83% 5% 64.05 60.07% 0.71 0.4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8.80 1.54% 5% 34.10 98.28% 1.33 1.94%
电力生产262.69 5.89% 10% 31.09 13.43% 2.86 1.09%
两高涉及行业贷款小计699.60 15.68% 170.74 32.29% 6.82 0.97%
资料来源:杨奕萍.走向融合:追求利润履行责任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采访调查叨.环境经济,2008,(7)
另据中国银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月,全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
构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放中长期贷款1.5万亿元,增幅1:匕2006年末下降9
个百分点,贷款呈总量上升、增幅下降之势。
3.2.2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绿色信贷是指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
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盲目扩张。绿色信贷既包括支持绿色经
济的信贷也包括对非绿色经济的信贷抑制,它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关注,
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
2007年7月30日我国开始实施绿色信贷制度,以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的盲目扩张。绿色信贷到目前为止,才实施了短短的一年的时间,虽然取得了一
些阶段性、局部性的成果,但是由于绿色信贷政策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预
期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
1.绿色信贷政策的准入机制相关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绿色信贷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需要根据一些准入、技术、排放和能源消耗
程度等标准,来制定信贷措施,应该对什么样的企业实施信贷控制,对什么样的
企业实施信贷支持,什么样的企业才算是高耗能、高污染等等。然而目前对绿色
信贷中涉及到的准入、技术、排放、能源消耗、循环利用能力和高污染高耗能等
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国家都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如目前对于高耗能、
32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高污染行业的界定就不是很清楚,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的标准,从而导致了在统计
和管理“两高’’企业的时候,出现多种口径,管理混乱的问题。以电力行业为例,
通常认为该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但是该行业中的电力生产和电力输配是
有差别的,只有电力生产中涉及的耗能和污染才比较严重,因此,一概而论的认
为电力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是容易带来问题的。并且我国已有的环保产业
政策和相关准入标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无法满足愈来愈重要的环保的需
求。
2.绿色信贷政策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
绿色信贷政策的成功实施,需要国家各级环保部门、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
司法部门等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相互间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只有从操
作层面让环保和信贷等金融政策挂钩,实现信息共享,才能帮助金融机构充分了
解企业的环境信息,及时准确地判断企业的环境风险。然而,目前我国的部门之
间的环保信息并不畅通,缺乏信息沟通机制,如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发布的企业经
营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并且信息的内容也不够详细,
无法适应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对企业信息的具体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绿
色信贷的执行效果和监督管理。同时,信息发布不及时,获取信息的渠道较窄,
当企业产生污染环境的行为时,司法部门因信息的限制,无法对污染企业进行惩
罚。
3.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由于提供污染企业名单的环保局隶属于地方政府,如果某些污染企业受到地
方政府的“保护”,环保局还会不会亮出“红牌”或者污染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
良好,地方政府会不会“示意"银行违规发放贷款。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
高污染行业往往也是高利润行业,长期以来各银行趋之若鹜,一旦严格控制其贷
款,就会使商业银行失去一块利润丰厚的信贷市场,这与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
营目标形成一定的矛盾。同时,以前各银行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已经投入了巨额
的信贷资金,现在~旦停止或者压缩贷款,部分企业就会停产,信贷资金很可能遭
受风险损失,这样一来势必要追究银行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为了避免因出现信
贷风险而受到责任追究,为了确保完成经营利润指标,一些银行往往放宽标准,变
通行事,绿色信贷政策难以得到充分贯彻。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4.缺少推进的激励机制,难以有效吸引商业银行支持环保项目
除了承担社会责任以外,理论上银行参与“绿色信贷”动力来自于两个假设:
其一是为了规避风险,如如果银行向污染企业贷款,如果该企业被环保部门查处,
就意味着该企业可能被施以经济重罚,甚至会被停产、关闭,那样,银行的贷款
就面临损失的风险。为规避自身风险,银行将会主动和环保部门配合,拒绝向污
染企业提供资金。其二是获得收益,银行可以通过抓住环保带来的一些机遇,参
与一些节能环保项目获得收益。然而这两个假设却由于种种现实的体制和技术原
因难以达到。从体制方面来看,一方面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利益关系、
甚至一些污染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被当地政府“保护”的情况下,
隶属于地方政府的环保部门和银行难免受到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另一方面从经
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外部不经济”现象,即污染主体行
为的私人成本要小于其社会成本。“绿色金融”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把银行和
企业的风险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当前污染企业并没有完全承担污染风险,风险还
被一些地方政府承担着,而对企业来说,由地方政府承担风险等于没有风险。
同时,由于污染企业因为少了治污成本,经营状况反而可能好于普通企业:
而一些环保型项目中,投资期限长、管理成本高,有一些甚至是经济效益并不太
好的,商业银行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迫于盈利和市场份额的压力,
自然缺乏发展“绿色信贷”的动力。
5.绿色信贷政策覆盖面的有限性
绿色信贷是国家利用金融杠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绿色信
贷政策的有效贯彻离不开银行的大力支持,只有银行对产生污染环境行为的企业
实施信贷控制,而对促进节能减排的企业进行信贷支持,断绝污染企业的资金来
源,从源头上促使企业积极的防治污染,那么绿色信贷政策才是真正的得到了贯
彻落实。然而,鉴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污染企业还有另外一个
资金来源即民间借贷。由于我国的民间借贷是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而绿
色信贷的实施又是以正规金融体系为基础的,因此,绿色信贷政策对于这些非正
规的民间借贷是望尘莫及的,进而对来源于民间借贷的污染企业暂时也是无能为
力的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4国外绿色信贷的通行做法及其经验借鉴
4.1国外绿色信贷的通行做法一可持续金融
4.1.1可持续金融的内涵及特征
金融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大脑”和中枢,不仅仅是一个中介媒体,而且依靠金
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取向,进而影响经济取向,因而要在经济发
展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进步,就必须在金融领域中
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倡导“可持续金融"。
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是传统金融意识和现代环境意识的融
合,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主要是指从环保角度重新调整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
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实现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进而实现整
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认为金融机构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以银行业为例,
它对环境的影响除了表现在自身废弃物、废水排放等直接影响以外,还可能通过
信贷和投资支持污染企业或对环境有重大破坏的项目而引起间接污染,引发更为
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环境问题也可以影响银行经营,一些引发严重环境问题
或存在潜在环境风险的投资项目一旦遭到政策限制,就会给银行经营带来负面影
响,甚至产生金融风险∞。
可持续金融理念的核心,是实现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具
体包含以下两层含义:其一,绿色金融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和促使企业降低能耗,
节约资源,将生态环境要素纳入金融业的核算和决策之中,扭转企业污染环境、
浪费资源的粗放经营模式,避免陷入先污染、后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
环;其二,金融业应密切关注环保产业、生态产业等“无眼前利益”产业的发展,
注重人类的长远利益,以未来的良好生态经济效益和环境反哺金融业,促成金融
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可持续金融具有下述三个基本特征:
1.持久性。这是可持续金融的基本特征。它主要指可持续金融是以法律法规
为保障,当金融风险发生时,要果断的采取措施来转移或者消除风险,而不要一
味的掩饰风险,从而保持金融的稳定性,金融稳定性并不是短暂的、静止的稳定,
o蓝虹.赢得政府支持是中国成功发展可持续金融的前提[J].生态经济,2008,(2)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而是一个持久的、动态的稳定过程。
2.健康性。这是可持续金融的本质特征。可持续金融的健康型主要包括以下
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可持续金融的系统从长远来看是稳定的;其次可持续金
融的健康性是基于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并以法律手段为
基础;再次可持续的健康性是在金融稳定过程中追求金融可持续发展。在深化金
融改革、加快金融发展中保持持久的、健康的金融稳定,反过来,金融稳定才能
更好促进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秩
序和环境。
3.可控性。这是可持续金融的重要特征。金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有成本的,
包括防范金融风险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成本。可持续金融的成本是可以控制的,它
不会没有成本,也不会无原则地放大成本。可持续金融成本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可
持续金融的可控程度。如果可持续金融的成本过大,说明可持续金融的可控性较
差,反之,则说明可持续金融的可控性较好。
4.1.2可持续金融的作用机理w
可持续金融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它对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促进节能减排和
可持续发展的激励约束作用。这种作用和影响,错综复杂,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
的;既有长远的,也有眼前的;既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
可持续金融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可持续金融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进行融资,进而影响企
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这一环节来实现的。可持续金融要求对能耗不过关、环评不达
标的小火电、小钢铁厂、小水泥厂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一律不予授信;对钢
铁、造纸、水泥、火电、纺织、铜冶炼等行业企业均实行名单制管理;在选择行
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适度支持的同时,加快行业内劣势及环保不达标客户的退
出步伐。如中国工商银行按环保风险轻重程度,将贷款客户分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环保合法企业、环保关注企业和环保潜在风险企业四类,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行
不同的政策。对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低利率优惠,对环保合法企
。安伟.绿色金融的内涵、机理和实践初探[J].经济经纬,2008,(5)
36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业提供贷款,而对环保关注企业和环保潜在风险企业的贷款进行限制或是不予贷
款,从而改变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
2.影响创业资本流向
可持续金融的理念是以符合国家环境管理、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要求作为信
贷决策的重要标准,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资源、生态环境损耗,在促进经济与
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不断增大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
保护环境项目的信贷投放量,从严控制能耗高、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报告未经有权部门批复同意和存在环境污染等重大隐患的贷款投放。这
样为了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很多创业者就会把资金投入到环境风险比较小的领
域,而不再或较少涉足环境污染严重的领域,这样就促使创业资本更多的流向了
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使投资结构得以优化。
3.促进环保技术创新
可持续金融要求银行改善和创新节能环保领域的信贷服务,积极支持节能环
保的重大工程和环境治理项目建设,强调注重提高服务效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加大对节能环保工程及节能环保技术推广、污染治理、循环经济试点、资源综合
利用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在做好贷款、
银票等传统产品的同时,积极推行国内保理、发票融资、国内信用证等新业务,
较好地支持了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同时,对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实行贷款差别
定价,更加有效地支持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可持续金融对企业的
环保技术创新给予信贷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进行环保技术的不断创新。
4.有效克服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类型主要包括外部性、公共产品、不完全信息和垄断等等。外部
性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是指某些交易的成本无法通过市场表现出
来,要么是成本大于收益,要么是成本小于收益。环境污染是外部性的一个重要
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环境污染的成本小于收益。为了
弥补市场失灵,纠正外部性,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可持续金融通过加大污染企业
获得贷款的成本或者是直接不予以贷款来加大其成本,变以前的只是事后处罚为
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相结合,使企业环境污染的成本与其收益对等,这样就能有
效克服市场失灵。
37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5.引导公众投资行为
由于不完全信息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公众对于企业的环保行为很难有一
个全面的了解,因此也缺少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监督。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把环
保因素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中,并直接和企业的利润挂钩,一旦企业环境
违法行为发生,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投资回报率。若该企业为上市
企业,其股票的价值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公众的投资行为。因此,
可持续金融会引导公众投资于关注环保并且环保意识较强的企业,而摒弃对环境
污染企业投资。
综上,绿色金融通过影响企业行为、创业导向、技术创新、市场失灵以及公
众投资对节能减排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经济运行的风险,促进了
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国外绿色信贷的实践及经验总结
4.2.1国外绿色信贷的实践
目前,国外绿色信贷政策的实践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
国、荷兰等发达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各国的地理位置,本文重点选取
了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三个国家进行分析。
1.美国
作为绿色信贷的先行者,美国在发展环保经济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在
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美国主要从法律
建设、政策指导和银行实施等三个方面践行绿色信贷:
(1)法律建设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国会通过了26部涉及水环境、大气污染、废物
管理、污染场地清除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每部法律都对污染者或公共机构应
采取的行动提出了严格的法律要求。在完善的环境法之下,美国又制定了多部促
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重点规范政府、企业和银行的行为并调节三方之间
的关系。如1980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全面环境响应、补偿和负债法案》。
根据该法案,银行必须对客户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并支付修复成本。
(2)政策指导
38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除了以法律形式要求市场主体关注环境保护,美国政府同时实施了积极地支
持和鼓励政策,刺激和促进绿色金融产业的发展。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调节环保经
济的有效杠杆,是美国政府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如:美国联邦政府1978年出台
的《能源税收法》,对购买太阳能和风能能源设备所付金额中头2000美元的30%
和其后8000美元的20%,可从当年须交纳的所得税中抵扣。美国亚利桑那州1999
年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对分期付款购买回收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
减销售税10%。同时美国国内各银行也注意完善自身的信息技术系统,真正做到
与社会环境部门数据共享,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3)银行实施
在严格的法律环境下,信贷银行需要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承担相应的环境责
任,由此导致美国的银行成为国际上最先考虑环境政策,特别是与信贷风险相关
的环境政策的银行。例如美国的花旗银行就是美国最早签署联合国环境声明和履
行“赤道原则”的银行之一,并在内部建立了有多方参与的环境事务管理机制
等。
。.2.英国
j
(1)法律建设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的立法指导思想就开始侧重污染预防,即通
过制定标准来避免产生环境问题。立法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污染者付费、污染
预防三个基本原则,并且据此形成了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综合污染控制和环境管
理标准。依靠和运用法律手段特别是采用环境标准是英国环境控制体制的核心。
其中《污染预防法》就规定了9000个工艺过程,凡是采用的企业都需要向环保
部门申请,通过制定严格系统的技术标准和发放许可证的形式控制污染。这种早
期的环境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污染型企业,并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意识和
社会责任。环境标准管理代替了以前通过不断修改法律来适应环境问题的做法,
并且形成了一套法规体系。如1972年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控制危险废物的法律
《有毒废物处置法》,1974年制定的《污染控制法》。现在英国施行的清洁生产
和环保法律主要有《环境保护法》(1990年)、《污染预防法》(2001年),以及水
资源法、废弃物管理法等,这些法律都涉及到绿色信贷的相关规定。
(2)政策指导
39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激励政策。如:政府颁发了“贷款担保计
划",规定小企业可向金融机构借贷最高可达7.5万英镑的款项,政府担保80%。
但是在担保的过程中,政府会对企业的环境影响等进行评估,侧重于为环境友好
型企业进行担保。90年代初,已有1万多家科技型小企业获得这种贷款。地方
政府也建立了提供风险投资种子资金的公司。这种政府担保型的贷款政策大大刺
激了英国民间的中小企业融资。企业大量通过银行贷款,英国政府推行的绿色金
融政策自然就对那些量大面广的中小型污染企业发挥了有效的制约作用。
(3)银行实施
由于法律规定污染者付费,并以完整的生产标准来指导企业的生产,使得银
行向高污染企业发放贷款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为了避免信贷资金无法回收形成坏
账,银行自愿地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到自身的信贷管理和对企业的评估系统
中。2003年6月,英国巴克莱银行宣布接受赤道原则,这一事件在英国环境管
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巴克莱银行凭借自身的优势,制定了一个集社会和环
境于一体的信贷指引,该指引涵盖所有的融资条款和50多个行业。文件明确了
企业环境违法和划分了环境风险等级,很好地为银行评估和审核贷款提供了支
持。同时,该银行还通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合作,向全球170多个金融机构
提供了信贷指引。在银行内部,巴克莱银行通过吸引和留住年轻的专业人才,并
引进外部咨询公司或行业环保专家,建立了银行内部的环境风险评估人才储备
库。
3.加拿大
(1)法律建设
自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开始制定保护水和防止空气污染等的相关法律。
1970年加拿大政府成立了污染防治办公室,开始全面考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问
题。1988年出台的《环境保护法》经过1999年修订后,更强调从源头治理污染。
现在加拿大工业界和商业界都认为是这部法律使得他们有了统一的标准来实施
清洁生产,尽量不排废物,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污染。实施清洁生产己成为
企业的自愿行动。1995年加拿大制定的《污染预防行动计划》要求:企业必须
做污染预防计划,提交计划书(该计划书是企业贷款评估的重要依据),污染预防
计划书的摘要送交环境部。摘要包括该企业的污染预防目标、如何预防污染、期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限等内容。政府则通过宣传媒体、网站来向社会公告企业的污染预防计划书摘要,
接受公众监督。
(2)政策指导
加拿大在促进循环经济的工作中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注重企业和学术
团体应用新的科技手段探索新的环保经济发展模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有限
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流量。对废弃物
的产生,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加以避免。加拿大政府、社会
团体及各社区均对全国的生态和环保状况密切关注。每年政府都通过每半年出版
的《加拿大生态环境状况》杂志及网络信息,向全体公民免费发布生态环境状况
的信息。政府部门介入融资的项目,必须进行公开咨询。同时建立政府行为和企
业环境表现公开制度,公布政府的有关环保的方针和政策、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
质量、重点流域水质等状况,鼓励公众监督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生态环
境评估和巡察制度,通过权威媒体向社会公布结果。
(3)银行实施
加拿大各商业银行在实施赤道原则时,形成了较为通用的环境评估决策机
制、评估和审核信贷要求机制。以加拿大商业发展银行(BDC)为例,该银行在对
信贷请求进行评估和审核的时候严格按照下述程序进行:
41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4.2.2国外绿色信贷的经验总结
1.明确环境责任是法律建设的重点
环境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负外部性无法内在化导致的。
如果法律不能明确环境污染者的责任,污染企业就具有了额外的收益,同时企业
不用担心因环境污染而遭致经济索赔。银行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发放信贷资金
时,不用担心企业因污染环境而出现偿贷不力或无法偿贷的风险,自然会放松信
贷资金的审核和监管。发达国家在环境责任的立法上,明确地规定了环境责任的
承担者。只有明确的责任才能将权、责、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政府、企
业和银行三方都有激励去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2.激励机制是政策指导的有力保障
激励机制的对象有两个:银行和企业。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是银行和企业在
接受赤道原则的时候“有利可图”,如日本瑞穗银行接受赤道原则后业务量的提
升;而企业在应用环保技术,提高清洁生产能力的时候能够得到实际的好处,如
优先获得信贷或者减轻借贷成本、延长借贷期限等。在激励机制的引导下,银行、
企业才会自发地遵守赤道原则并践行绿色信贷业务。
3.标准制定是绿色信贷的有效手段
由于信贷涉及环境污染程度、生产工艺、市场环境都显著不同的多个行业,
银行作为信贷的发放方,需要建立起高效、实用的评估标准。这些标准应该具有
涵盖面广、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在国际或国家标准制定的基础上,还应
允许银行在制定具体的业务指南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性,从而可充分地调动其积极
性,制定出符合各金融机构自身情况的业务规范或目录。
4.3国外绿色信贷的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4.3.1推进环境责任体系建设,强化环境污染责任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严格信贷环保要求,促进污染减排和防范信贷风险是绿
色信贷政策出台的最初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环境责任体系,
强化环境污染责任。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有动力和压力去践行绿色信贷政策,保
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推进环境责任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相
关的立法,增强依法治理金融的意识;对已有的不符合适宜的法律法规条文进行
修订,使其与环境保护和金融的发展相一致;加强对特殊金融领域风险的控制,
42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制定相关的法规,化解金融风险:对环境污染的行为要进一步加大处罚的力度,
把法律手段的运用和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结合起来。依法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
把一切金融活动都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样才能为可持续金融稳定创造法治基础,
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4.3.2规范标准体系,建立可操作性的银行信贷管理指南
绿色信贷政策是去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
的,实施的时间才一年多,很多的标准都是一些原则性和框架性的,缺少具体的
污染企业等级认定标准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这样就使得商业银行在具体的实
施绿色信贷政策的过程中缺少可操作性的标准,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绿色信贷
政策贯彻的不力。因此,绿色信贷政策要制定相关的实施标准和指南,才能更好
的得以贯彻,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初步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着手各类环保信息的
整合,并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参照国际金融公司(IFC)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与指南建立的“赤道原则",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制订适合我国的绿色信贷标
准体系,但是这一体系还很不完善,为了使绿色信贷政策进入可操作阶段,目前
迫切需要建立和规范其标准体系,建立可操作性的银行信贷管理指南。具体包括:
什么样的企业才称得上是“两高一剩"企业,被划到“两高一剩”的企业中又应
该分几个等级,每个等级应该实行什么样的信贷政策;什么样的企业可称为促进
节能减排的企业,这些企业又应该划分几个等级,每个等级应该实行什么样的信
贷政策;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较好的商业银行应该给予什么样的优惠政策;贯彻绿
色信贷政策不力的商业银行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措施等等。只有制定了可操作
性、详细的标准,商业银行才能据此制定绿色信贷实施细则,中国银监会对商业
银行进行监督管理才能有标准可依。
4.3.3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部分环保部门发布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内容不全面、针对性
不强以及时效性较差等,无法满足商业银行审核贷款企业环保行为的需要,并且
商业银行对企业使用贷款所进行的环保方面的相关信息不能及时的反馈给各级
环保部门或者是根本没有相应的反馈机制,没有真正做到与环保部门数据共享,
影响了绿色信贷执行的效果。另外,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亦缺乏相应的激
励机制,无法充分调动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建立有效
43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商业银行和环保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商业
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积极性。这主要包括政府和金融机构两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的相关法律法规,
如环保部门应该定期向外界发布环境违法企业的信息、商业银行应建立和完善环
保信息的反馈机制、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激励措施等,推动商业银行和
环保部门之间环保信息的交流和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积极性。并着手制
定一系列条例和实施细则,鼓励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提高
自身的环境责任。其次,从金融机构自身来看,金融机构应建立绿色信贷决策制
度,把环境因素考虑在对项目的贷款融资因素中去。根据国家有关绿色信贷政策
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实施标准和细则,定期向外界发布企业环境评估报告,对
企业的环境政策和制度、环境社会经济行为指标、可持续发展商业机会和支持环
境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商业创新行为等信息加以披漏,综合运用价格、税收、财
政、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企业长期有效配
置环境资源的机制,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3.4注意创新,做好银行内部机制的调整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由于比较缺乏熟悉绿色信贷业务的专门人员、
尚未建立绿色信贷分析决策机构和制度,再加上绿色信贷政策颁布不久,各项相
关制度尚不健全,由此制约了绿色信贷政策的深入贯彻。因此,除了完善绿色信
贷相关的制度和具体的操作指南外,金融机构自身还需培养专门的研究绿色信贷
政策的人员,引进相关的人才,建立绿色信贷政策的决策机构和制度,保证绿色
信贷政策的真正贯彻实施。此外,金融机构还要定期的向银行员工作绿色信贷政
策的报告,从思想观念入手,提高员工对绿色信贷政策的认识水平,把环境保护
这项基本国策贯彻到具体的信贷业务中去,从而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持
续、稳定发展。如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就专门成立了环境评审人员在内的可持续发
展室,还特别聘请了环境咨询专家,来强化银行内部的建设。
4.3.5以商业银行为载体,树立可持续金融理念
西方国家的绿色信贷政策,除了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进行政策指导以外,
主要是以银行为载体,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具体到我国而言,由于我国的资本市
场和保险市场发展尚不充分,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而四大国有商业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银行又在全部的商业银行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体系有很大的
差异。因此,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发展可持续金融的理念,
就要以国有商业银行为载体,如此,政府就在其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我国政府
就可以利用自身的权力优势,综合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化商业银行在项目融
资中的环保意识,使其在业务经营中把社会和环境价值纳入到自身的发展目标
中,树立可持续金融理念。
45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5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的建议
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共同下发了《关
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首次提出“以强化环境监管促进信
贷安全、以严格信贷管理支持环境保护”的工作思路,并对商业银行的环保信贷
政策提出了具体要求,就环保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联动机制做出了明确安
排。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如图5—1所示:
图5—1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
5.1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的具体建议
5.1.1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法律法规体系
从“绿色信贷”实施一年多来的效果看,尽管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取
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与预期的政策效果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的一个主
要原因就是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法律法规体系的支撑是商业银行有效践行绿色
信贷政策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法律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
不少空白,这不利于环境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为此,我们要适时制定和完善与
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加强银行同相关部门的协调,健全环境保护配套政策,为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多部门协同推进绿色信贷的有效实施构建坚实的制度支撑,提供充分的法律依
据。如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循环经
济促进法》,并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减量化、再
利用、资源化"为主线,规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节能、节水、节地、节
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金融机构应当给予优先贷款等信贷支持,并积极提供
配套金融服务。对生产、进口、销售或者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
材料或者产品的企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它的出台既
协调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制保
障,同时也让“绿色信贷”有法可依,引导金融机构资金向环保企业倾斜。
5.1.2增强绿色信贷政策准入机制相关标准的可操作性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涉及很多操作标准的问题,而目前有关绿色信贷
政策的标准还很不完善,只是把绿色信贷政策大体的框架构建起来了,很多的细
节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事实上,国家环保总局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联手其
它经济部门、国内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积极酝酿绿色信贷可操作性政策,借鉴
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环保信贷准则即赤道原则及其主要行业的环境、健康和安全指
南,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污染行业信贷指南等,以期制定
出适合中国的绿色信贷标准。目前,国家环保总局正在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
作,意图通过借鉴国际金融公司(IFC)建立的“赤道原则",制订出适合中国的
绿色信贷准入机制标准体系。同时,国家环保总局还联合行业组织和协会,建立一
套对各行业的产品、加工工艺、使用原料、污染程度和如何排污等方面的产业指
导名录。绿色信贷准入机制相关标准的建设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
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家相关环保部门参照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环保信贷准则,根据
我国的具体国情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信贷指南,如什么样的企业算是
“两高一剩"企业而对其实施信贷控制,应该如何控制、什么样的企业算是促进
节能减排的企业而给予信贷支持,具体怎么支持等等,为深化绿色信贷提供技术
支持;其次,中国银监会作为金融机构额监督管理单位,要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
定出的信贷标准,加强对金融机构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监督,一旦发现商业银行
违规向环境污染企业提供信贷,坚决予以制止并给予处罚,规范金融业的环境操
作行为;再次,金融机构自身要在信贷的过程中牢牢树立环境风险意识,强化绿
47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色信贷政策的执行,把企业的环保行为绩效纳入到贷款评级的考核因素中,尽量
降低银行信贷的环境风险;最后要对上市公司实行重点管理,研究制定上市公司
环境评估的指标体系,编制中国证券市场环境绩效指数及排名权威指南,强化上
市公司的环境风险管理,提高上市公司的环境效益。
5.1.3构建完善的绿色信贷政策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是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的重要前提。我国目前在商
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的过程中,银行部门和环保部门、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之间
的信息沟通机制尚未建立或者是很不完善,由此导致了部门之间信息流通无法实
现,进而影响了绿色信贷政策实施的效果。基于此,国家环保总局与银监会签订
了两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协议,初步建立起国家环保部门与宏观经济部门
的信息共享机制。然而绿色信贷政策的沟通机制尚需进一步的完善,具体包括:
构建包括各级环保部门、监督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司法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
制,环保部门将企业经营活动对外界环境的影响信息准确、及时的公布,为监督
管理部门对金融机构信贷行为的监管提供依据,为金融机构决定是否给企业以信
贷支持提供参考、为司法部门对污染企业进行行政处罚提供信息来源,并且监督
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司法部门也要与环保部门之间保持信息的畅通,真正实现
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有无。要尽快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的信
息化平台,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绩效的数据库,并且该数据库的信息应该是政府部
门、环保部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司法部门之间共同享有的,部门之间要有
明确的责任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绿色信贷政策的信息沟通机制。
5.1.4建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监督机制
由于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和不甚完善以及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再
加上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干预,导致了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缺乏应有的监
督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地方政府始终存在很强的地
方保护主义色彩,以各种方式对银行进行信贷资源进行争夺并试图转嫁改革成
本。甚至于有些地方政府无视国家的环保政策,以各种名目、各种形式干预商业
银行的业务,进而导致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扭曲。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
据,2003—2005年间,由于地方政府的纵容和袒护,全国70000宗环保违法案件仅有
500件得到处理,仅为全部案件的0.71%。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目前,地方政府在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已
被中央政府认识到了,只是由于现行的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尚未改变,地方政府
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的干预是不会从根本上得以转变的。
只有改变我国现行的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把环境治理指标纳入到地方官员的绩
效考核指标体系,或是加大环保指标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比重,并以立
法或规定等形式隔绝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干预。同时,可以考虑由中
国人民银行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牵头,促成商业银行与各级地方政府就
共同环保事项或流域性事务进行结盟或签署环保协议,形成书面契约约束。
5.1.5建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激励约束机制
政府环保部门必须与政府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建立有效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
贷政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提供动力和压力。其中,不仅
要有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或企业贷款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和处罚的
措施,而且还要有对切实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的政策。主
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激励约束机
制。国家环保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对践行绿色信贷政策取得较好成果的商
业银行予以政策上的激励,反之,对践行绿色信贷政策不力或者是根本没有贯彻
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商业银行进行严厉的行政处罚;二是建立对环保企业的激励
约束机制。对于环保做得好的企业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银行信贷的支持,以降
低企业生产的成本,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环保违法企业则实施信贷控
制,截断企业资金供给的链条,从源头上控制企业的污染行为,对环保违法企业
比较严重的,要责其关闭。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政策要求支持对环境有益的项目,
通常的办法就是降低利率、优惠贷款,加之从现有的经济利益角度考量,绿色信
贷所支持的项目,有一些是经济效益并不太好的项目,如风电和垃圾发电等,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银行的盈利,因而要有配套的免税收、财政贴息等财政政
策发挥作用,才能确保银行的积极性。
5.1.6商业银行要建立社会责任评估机制
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中只有浦东发展银行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明确了浦发银行未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浦发银行
还将在今后每年对社会发布更新版本,从而更好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并接受社会
49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监督。我国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和监督体系滞后,很容易造成我国商业银
行社会责任的缺失。因此,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建绿色信贷的经验,建立适合我国
商业银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机制,使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与国际接
轨。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任何一个企业的评价都是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来进行的,环境指标被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企业的的生产经营有较大的影
响,而经济指标仅仅被认为是企业最基本的评价指标。如汇丰银行不仅每年发布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还明确提出了“严格审核,道德经营”的经营理念,要求下属
机构和员工在进行借贷和投资时,必须遵循银行的业务原则和价值,全盘考虑社
会的期望以及对风险的评估。
5.2配套措施
5.2.1完善环境公共财政政策体系
首先,研究制定环境税种政策。针对我国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借鉴国际上绿
色税制的经验,我国要尽快制定和开征环境税,环境税在具体的设计上包括两种,
一种是单独设置环境税税种,一种是把环境税作为一个税目纳入到其它相关税种
中去。单独的环境税是指国家在现行税制设计的基础上,独立开征的一个新税种,
具体税目包括污染排放、污染产品、二氧化碳等。目前财政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在
太湖流域和电力行业分别践行水污染物COD$口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污交易试
点,并将在试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排污交易试点与推广方案;其次,完善分
税制中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和事权的划分。我国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以来,虽然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现行的分税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各级政府之间的
财权和事权划分不明确,使得各级政府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扯皮时有发生是诸多
问题之一。具体到环境保护方面,由于环境保护具有外部效应,再加上中央政府
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之间环境事权和财权的划分不清,导致了环境保护
政策不能很好的得以贯彻落实。因此,要根据“环境事权和环境财权对应”的原
则,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环境公共财政支出范围、
对象和规模,建立环境公共财政投入绩效评估体系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最后,
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制定实施生态补偿
政策方案。
5.2.2为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首先,环保部门应建立并完善环保信息库,建立与商业银行信息沟通的渠道,
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借助环保部门的力量,加强贷款环境风险管理,补充商业银
行信用信息数据库,强化“依法治贷”意识。其次,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报告书
制度。加快制定企业环境报告评估体系的建设和环境评估指标的确定,促使企业
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包括环境信息在内的报告,使企业的环保行为得到社会广泛
的监督,环境违法企业会受到严重的处罚使其环境违法的成本远大于环境违法的
收益,环境友好型企业会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充足的信贷支持,这样会使得社
会资源倾向于环保企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在全社会开展绿色信贷政
策宣传教育,使绿色信贷的观念深深扎根于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脑中,形成全社会
良好的绿色信贷实施的风气,为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和舆论导向,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5.2.3制定与绿色信贷政策配套的其他环境经济政策
针对绿色信贷政策覆盖面相对有限的问题,我国要加快其他环境经济政策的
制定如绿色税收、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等,与绿色信贷政策形成合力,形成良好
的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环境经济政策。2008年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联合
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正式确立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制度即绿色保险制度,这是继绿色信贷之后的第二项环境经政策。环境污染责任
保险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制度,它是企业就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风险在保险公司
投保,由保险公司对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国家环保部门将会同保监会在“十一
五”期间,初步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重点行业和区域践行环境污染责
任保险的试点示范工作,初步建立重点行业基于环境风险程度投保企业或设施目
录以及污染损害赔偿标准,到2015年,基本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并在
全国范围内推广。绿色信贷政策和绿色保险政策的连续推出,为其他环境经济政
策的制定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最终国家会制定出一套相对成熟的环境经济政
策,从而促使企业积极的进行绿色创新。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6结语
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
发和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
产和绿色制造以及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
同时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额度限制并实
施惩罚性高利率的金融政策手段。目的是引导资金和贷款流入促进国家环保事业
的企业和机构,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适当抽离,从而实现资金的绿
色配置∞。绿色信贷机制的核心就在于把环境与社会责任融入到商业银行的贷款
政策、贷款文化和贷款管理流程之中。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以往过度透支环
境和能源的粗放发展模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
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
长方式、消费模式。”资金是经济活动的血液,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社会资
金融通枢纽的银行业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把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
统一起来,努力推进生态文明,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目前,我国创造的每个美元价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倍,德国的7.7倍,
日本的11.5倍。可见,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
境代价。如何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于环保、鼓励资源再生
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财税金融政策。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
险的意见》,随后,在环保总局的配合下,银监会相继发布了《关于防范和控制
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的通知》和《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银
行业认真执行国家控制“两高”项目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并根据借款项目对
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按ABC三类,实行分类管理,是为绿色信贷雏形,旨在对
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及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从而遏制高耗能、高污
染产业的盲目扩张,同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支持企业节能减排。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环境蕴含的机遇和风险,以及银行应当
。邓聿文.为企业节能减排构筑“绿色信贷”[N].上海证券报,2007—7
52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上海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已加入联合国环境
署金融计划项目(UNEPFI);兴业银行因在能效融资产品开发和推广方面的优秀表
现,荣获英国《金融时报》和国际金融公司联合举办的2007年度可持续银行奖评
选活动中“年度可持续发展交易奖”,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商业银行。然而,
也必须看到,尽管有关政府部门初步制定了绿色信贷的实施指导意见,但我国银
行业在实施绿色信贷方面仍有待于更新知识、积累经验。
“十五"期间,我国的环保产业以15%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高于同期国
民经济增长速度。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环
保产业未来的大发展将为商业银行提供巨大的盈利空间。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
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可以发挥宏观引导、控制信贷闸门的作用。具体
来讲,可以在三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控制“两高’’行业信贷过快增长的信贷闸
门;二是提高新上项目节能减排信贷门槛,把好源头控制关;三是积极支持国家
节能减排重大项目,包括“十一五"重大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建设、重点流
域水污染项目等。
现实的困难决定了包括“绿色信贷’’在内的各项经济调控措施的推行并不会
一帆风顺。中国当前的严峻环境形势表明,少数专业部门的控制手段有限,必须
与更多宏观经济部门联合起来,进行制度创新。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反复的探索
和失败中前进。政府需要构建一整套环境经济政策,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
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丹尼斯咔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22~
524
[2][美]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主编,穆贤清,方志伟译.环境保护的公
共政策(第2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35~238
[3]李悦.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l 18~130
[4]陆雍森.环境评价(第二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531~558
[5](美)T.E.Gradel,B.R.A1lenby著,施涵译.产业生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陈卫星,荆新.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研究[J].财会月刊(理论),2007,(3)
[7]潘成夫.我国商业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7,(10)
[8]张长龙.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基准:赤道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06,(6)
[9]赵洁,薛成容.加强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6,(12)
[10]熊惠平.盈利与责任和谐共进:西方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世
界,2008,(1)
[11]王军华.论金融业的“绿色革命”[J].生态经济,2000,(10)
[12]李树.金融业的“绿色革命”及其实施的策略选择[J].商业研究,2002,(3)
[13]王春播.论绿色管理及绿色管理“金三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1)
[14]吴磊,姜太平.浅议企业绿色制度创新的实现途径[J].软科学,2003,(1)
[15]杨大光.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透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12)
[1 63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新政策[J].求是,2007,(20)
[17]陈雁.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国际借鉴[J].经济与管理,2008,(6)
[18]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
融,2007,(12)
[19]唐斌,赵洁。银行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金融模式[J].银行家,2008,(1)
[20]陈轼.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J].福建金融,2007,(12)
[21]刘博逸,夏洪胜.构建企业发展的和谐金融环境[J].金融与经济,2007,(1)
[22]周虹.论绿色金融[J].中国环境管理,1995,(4)
[23]乔海曙.树立金融生态观[J].生态经济,1999,(5)
[24]李树.金融业的“绿色革命”及其实施的策略选择[J].商业研究,2003,(3)
[25]孙洪庆,邓瑛.对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2,(1)
[26]熊学萍.传统金融向绿色金融转变的若干思考[J].生态经济,2004,(11)
[27]孙洪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J].环渤海经济燎望,2001,(6)
[28]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
[29]韦恒,李友华,曹汝华,任珊.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管理[J].农村金融研
究,2004,(8)
[30]王树同.对我国金融体系建设问题的再思考[J].金融与保险,2007,(2)
[3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建立支持国家生态建设的长期投融资机制[J].
经济研究参考,2005,(10)
[32]张本照,刘吉鹏,陈剑锐.绿色管理与我国金融业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2003,(5)
[33]安伟.绿色金融的内涵、机理和实践初探[J].经济经纬,2008,(5)
[34]常杪,王世汶,李冬激.绿色信贷的实施基础一银行业环境风险管理体系[J].环境经
济,2008,(7)
[35]于飞.浅谈“绿色信贷”与环境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8,(9)
54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36]刘勇.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的动因思考[J].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007,(15)
[37]刘勇.我国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压力的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8,(6)
[38]钟政林,曾光明,杨春平.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6,(6)
[39]郑丽萍.论企业外部环境风险的预警机制[J].科技创业月刊,2005,(4)
[40]唐斌,薛成容.赤道原则: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的行动指南[J].福建金
融,2007,(9)
[41]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3)
[42]叶祥松,黎友焕.对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兰州商学院学
报,2004(1)
[43]和秀星.实施“绿色金融”政策是金融业面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J].南京金融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4)
[44]孙洪庆,邓瑛.对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2,(1)
[45]欧阳瑞.从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谈绿色金融[J].金融与经济,2005,(6)
[46]高建良,黄越,梁桂枝.能源安全约束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J].中国集体经
济,2007,(i0)
[47]惠东旭.绿色金融[J].商业时代(半月刊),2002,(9)
[48]陈丽芬.商业银行贷款人环境责任研究一以美国法为中心[D].华东政法学院硕
士学位论文,2007
[49]刘吉鹏.绿色管理与我国金融业发展[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0]贾玉琦.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07
[51]王庆忠.中国循环经济投融资机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7
[52]刘焕钦.以绿色信贷促绿色发展[N].金融时报,2008—04—03
[53]魏加宁.发展“绿色金融”助力“两型社会”建设[N].中国经济时报,2008—02—28
[54]杨凯生.“绿色信贷”建设的关键:政府、企业和银行要形成合力[N].金融时
报,2008—03—11
[55]杨磊.环保配套政策力挺绿色信贷[N].中国经营报,2008—02—18
[56]沪银监局.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主动践行社会责任[N].国际金融报,2007—04—12
[57]郝鸿曦.促进循环经济绿色信贷有法可依[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09—05
[58]邓聿文.为企业节能减排构筑“绿色信贷”IN].上海证券报,2007—07
【59]Benjamin J.Richardson.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hrough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Industrialized Nations.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2
【60]lbrahim F.I.Shihata.the World Bank and the Environment:A Leg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Volume II),Ashgate Dartmouth.2003
[6 1】Lawrence RSchnapg Lender Liability Today under Environmental Laws.Consumer
Finance Law Quarterly Report,2006
【62]A.L.Bovenberg,R.A.de Mooij.Environmental Taxation Reform and Dangerous
Growth[M].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7.207—237
【63]Bruvoll,Annegrete.Taxing Virgin Materials:An Approach to Waste Problems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M】.1998,15--29
[64]L.Reijnders.A Normative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Resource Choice and Recycling.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M】.2000,121—133
【651M.C.Jackson.Systems Methodology For the Management Sciences[M].Plenum
55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Press,1 993,45..49
[66]Amy Domini.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M].Unitedstates: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Publication Data,200 1
【67]Olaf Weber.Sustainability Benchmarking of European Banks and Financial Service
Organizations[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5,(12)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致谢
本人能够顺利完成该论文写作,与我的导师杨林教授的精心指导是分不开
的。在进行研究工作和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杨老师深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
经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获
益良多。尤其是在初稿完成后,杨老师在百忙中挤出宝贵的时间为我审阅论文,
从论文题目的拟定到内容结构的合理性都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并提出了许
多宝贵意见,使我顺利完成了论文。在此,对杨老师在论文进程中给我的指导以
及所倾注的心血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也要感谢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院领导和老师在我学习期间给予的
思想、学业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带助;感谢我的同学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
帮助;感谢我的家人在整个学习期间对我无私的奉献和支持!
最后,感谢所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人。
57
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运行机制研究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 979年1 O月9日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
1998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系国际贸易专业,2002年7月
本科毕业并获得经济学学学士学位。
2007年5月考入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至今。
发表的学术论文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财税政策选择[J],理论探讨,2008年第四期。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