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2042从次贷危机看我国商业银行如何防范流动性风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从次贷危机看我国商业银行如何防范流动性风险
姓名:宁雯雯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门明
20090501
摘要
次贷危机的持续深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作为次贷危机的直接后果,
一些商业银行和国际投资银行因流动性问题已经或即将面临倒闭风险,虽然我国商
业银行目前来看受到的冲击不大,但仍存在众多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与此同时流动
性风险目前在我国很少被关注,主要原因是国有银行体制下的政府隐性担保,使得
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紧迫感不足。
对银行而言,所谓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及时兑现客户提存、偿还到期
借款等即期负债的支付和无法满足客户的正当贷款需求。一旦流动性问题解决得不
好,就有可能导致挤兑危机,这对商业银行的打击是致命的。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理论到实践,同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介
绍了流动性风险的一些静态计量指标,并使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流
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业银行的
流动性风险防范最弱,同时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与其资产结构和资本充足率水平相关,
与活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率没有显著关系。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首先在中外
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认清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诸多问题和不足。继而通过借
鉴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指标,防范对策
Abstract
The Subprime crisis has aggravated the turbulence of西obal financial markets.
Some commercial banks and investment banks have elosed or are facing the risks ofbeing
closed due to the liquidity crisis.Although our commercial banks haven’t been shocked
greatly by now but there exist many hidden troubles of liquidity.Moreover in China rare
attention has been attached to liquidity risk mainly due to the credit guarantee by our
government under the system of state-owned banks。which lcads to the lack of urgent
awareness of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
To commercial banks,liquidity risk means they couldn’t meet the demand of
customers’drawing and proper borrowing.In all extreme case,such liquidity problems
Can bring serious bank run which is a death blow to commercial banks.
The research follows the coneep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b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with quantitative research.In this Papel"we introduce some static indicators of
measuring the liquidity condition and use panel data to make practical researches i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liquidity of stated-owned commereial banks in China.It is found that
among the four biggest stated-owned banks,Agriculture Bank of China does worst in the
prevention of liquidity risk.W1lat’S more,there is 1li幽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iquidity
profile and the assets structure and capital adequacy ratio.However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iquidity profile and the ratio of current deposit with total deposit iS not distinctive.
The core part of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asures and proposals of strengtherting
liquidity management of C1linese commercial banks.Wb summarize the existing
disadvantages of our eommercial banks’liquidity management by contract with the
advanced forei伊countries.It is mainly integrating advanced experien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OUr actual situ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iquidity in a targeted manner.
Keywords:Subprime Crisis,Commercial Bank,Liquidity Risk,Measuring Index,
Prevention Strategy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叫年j其|j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牙复雯
导师签名./]吟
砷年s。
吖钉
.A“黾
.只l|B
第1章绪论
1.1论文选题的现实背景
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也不断爆发,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
种类型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与之相伴的是一大批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因流动性1
不足而出现的倒闭事件。因此防范流动性风险成为商业银行必须关注的重大问
题。
1.1.1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流动性危机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市场之前宽松的资金环境突然间收紧。一时间流
动性风险迅速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所面临的难题。贝尔
斯登,雷曼兄弟等投资银行相继倒下,同样储蓄银行也难逃梦魇。由于流动资金
不足,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惠公司
(Washington Mutual lnc.)已于2008年9月25日被美国政府宣布停业和接管,成
为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规模银行。同样这场金融风暴在欧洲也越刮越猛,金
融形势急转直下。从英国最大储蓄银行出现挤兑风波到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险
遭破产厄运,欧洲金融机构频频告急,迫使各国央行纷纷向金融体系注入巨资,
上演一出联手救市的大戏。根据路透社显示,2007年8月11日,世界各地央行
48小时内的注资总额已超过3262亿美元,美联储一天三次紧急向银行注资380
亿美元。2007年8月14日,仅短短三天时间后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
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流动性紧缺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可以说此次金融危
机对全球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1.1.2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流动性风险隐患
长期以来,在国家信用担保的强大后盾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
一直没有引起普遍关注。但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在量上快速
扩张的同时,在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海南发展银行因支付危
机倒闭的事件让人们确切认识到中国的商业银行确实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隐
患,就目前情况归结而言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
根据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标准衡量,合理的资产形式及其结构应
1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是流动性、安伞性和盈利性。一般来说流动性和安全性是一致的,和盈利性则
是反方向变化的。因此处理好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l
该是多元化的。但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来资产结构单一,过分倚重贷款,而作为
第二储备的可随时变现的金融债券相对不足。众所周知贷款是所有资产中流动性
最差的,比例过高意味着银行资金运用的多样化程度低,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巨大。
(二)不良贷款形成严重的流动性风险隐患
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低已成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不良贷
款形成的风险成为流动性风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上,经营绩效优秀的商业
银行不良贷款率多在3%以内,一般也能控制在5%左右2,而我国商业银行一直
高出这一水平,高风险低效益的不良贷款包袱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整
体流动性。
(三)储蓄分流使银行流动性面临严峻考验
2006和2007年,股票和基金市场持续火爆,大量储户将银行的定期存款取
出进行多元化投资,定期存款比例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银行储蓄存款分流严重,
更加加剧了银行负债结构的不稳定性。目前尽管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居民储蓄
存款已重新回流到银行体系,但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因为资本市场在失去造
血功能后必然孕育新的崛起机会,资金的跷跷板效应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必
然成为不可小视的威胁。
(四)资本杠杆比率偏高,过分依赖负债经营
近年来由于各商业银行资本金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存款的增长速度,导致资
本杠杆比率越来越高,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逐年降低。如果资本金长
期处于不足状态,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就会激化难以控制,最终以流动性风险的形
式爆发出来导致银行破产。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
不足问题比较明显,即使按照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看,
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的银行也不多。如果按照更为通行、准确程度更高的五级贷款
分类法,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资本杠杆比率偏高的问题就更为明显了。
(五)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破裂的可能性
从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性而言,主要涉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房地
产开发商的贷款。国内商业银行在发放住房贷款时,普遍以房地产作为贷款抵押
物,而且一般按照所购房地产的评估价格乘以贷款价值比率(我国一般是50%到
80%)确定贷款额度。不论是社会评估机构还是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在评估房地产
价格时,所采用的都是市场比较法,这种方法的重大弊端就是对房地产泡沫不能
充分识别,一旦房价下跌不仅会导致住房抵押物的价值下跌也会导致断供增加,
激发银行流动性风险。再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而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结构
和融资渠道相当失衡,从最初开发到最终销售其资金几乎都完全依赖银行。目前
2数据来源:刘广伟,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研究,两南财经大学硕.i:学位论文,2007年。
2
国内部分城市出现房地产价格回调,开发投资资金紧张及房地产销售面积不断下
滑,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反向调整。一旦未来房地产市场大
幅回调甚至出现崩盘,会导致我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甚至金融危机,形势不
容乐观。
1.2研究意义
本论文之所以研究流动性风险,原因在于它是一种间接的综合性风险,是银
行所有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具有潜伏性、爆发性和传染性的特点。如果不能及
时有效地化解危机,后果将非常严重,其多米基诺骨牌效应最终将引发区域性,
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所以巴塞尔委员会在《银行机构流动
性管理的稳健做法》中指出:“流动性管理是银行所进行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良好的流动性管理可以降低发生严重问题的概率。”
但是,相对于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同,流动性风险目
前在我国却很少被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我国国有银行体制下的政府隐
性担保。金融机构如果发生支付危机,一般都是由政府财政或中央银行进行救助,
使得我国较少出现金融机构破产和流动性危机的情况,但这个原因不能成为我国
银行忽略流动性管理的理由。如何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从综合经营的高度来认识
并实施流动性管理,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
展,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当务之急。
1.3文献回顾
1.3.1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1983年Diamond发表了一篇题为《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的里程
碑式的论文,第一次对银行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正式的分析,并从理论上解释了
挤兑行为出现的原因。
2001年Diamond和Rajan研究了流动资产的短缺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区别
分析了系统性的金融危机是出于存款者的心理恐慌还是银行资产负债表原因。
2002年Paola指出银行的流动性危机不仅来自银行挤兑,也来自于糟糕的流
动性管理。因此良好的资产管理能减少由较差的分散组合和银行挤兑带来的流动
性风险。
2004年Thomas指出了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效地应对流动性冲击。因此在一
定条件下,保留风险的资产证券化是可行的。
1.3.2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
3
在我国学者研究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文献中,2000年童频,丁之锁的《中国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特征及其制度背景》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
状、特征与制约因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03年刘宗华的《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对商
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衡量进行了研究,指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做好流
动性需求及缺口的预测。
2004年楼铭铭的《商业银行流动性层次管理研究》提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
管理的三个层次,重点研究了制度层次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并利用流动性指标比
较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2004年张维、蒋东明等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决策程序研究》通过
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
和问题,并研究设计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决策程序的模式。
2008年张红梅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研究》通过对美、德两国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的介绍,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
理的监管环境及其在实践中的特点,在对比分析中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又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2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理论综述
2.1商业银行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的定义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满足存款者的提现需求和借款者的正当贷款需
求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
产在不发生损失或损失尽可能小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而负债的流动性则是
商业银行能够以最合理的成本通过负债手段来获取现金的能力。
从理论上说,银行保持流动性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银行自己在资产负债
表中“存储"流动性,如保留一定的现金资产和信誉好,流动性强,易变现的证
券等。二是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流动性,即向外筹资。
与流动性的概念相对应,流动性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流动性风险
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满足客户的提款需求而产生的支付风险。广义的
流动性风险则包括狭义的流动性风险和由于银行资金不足而不能满足客户的正
当贷款需求和其他即时现金需求引起的风险。这种可能性一旦转化为现实,银行
的损失和在社会中的形象就难以弥补,其生存和发展也受到威胁,严重时会置银
行于死地。
4
2.2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和爆发
2.2.1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原因
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因此不可能把所有资金都运用于
现金资产或易变现资产上,更不可能为了回避流动性风险而放弃盈利,这就使得
商业银行时时蕴藏着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基本原因不外乎资
金来源的不确定性,不规则性和资金运用的不确定性,不规则性。而导致商业银
行流动性风险的直接因素主要是:
(一)经营过程中资产负债结构搭配的不合理性
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种存款和其他借款,其中大部分存款和借入资金
是短期高流动性的,而在资金运用中大部分却是缺乏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在这
种特殊的资产负债经营模式下,大量的短期负债资金被投放于长期贷款或其他投
资,这实质上是一种流动性转换。由这种“借短贷长”所引起的资产负债期限结
构的不匹配必然导致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在不稳定性,继而带来流动性风险的内生
性问题。
(二)银行客户的投资行为变化
目前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很多可供选择的投资途径和投资
方式,使得银行客户的投资行为经常会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相应
地使得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而时时面临着流动性危机。银行客户
的投资行为除受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
2007年因资本市场异常火爆导致部分存款分流,这些因素所引起的投资行为的
变化都会影响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加大银行负债的波动性,进而引发商业银
行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其他风险的转化
流动性风险是一种间接的综合性风险,是银行所有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其
生成机制也多种多样,除了内生于银行内在的不稳定性外,还可能来自于其他银
行的风险传染,以及银行其他风险的转化。若控制得不好最终都可能转化为流动
性风险继而给银行的正常运营带来较大的打击。巴林银行的破产案就是市场风险
与操作风险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典型案例。
(四)市场竞争的加剧
2007年中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外资银行在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方面与中
资银行展开了全面的竞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面临高端客户存款大量流失的风
险,加上银行体系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不平衡,一旦面临存款搬家,商业银行流
动性风险将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外资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较佳,在同样的市场
环境中可能会更加趋利,这种趋利行为通过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作用于中资银行,
5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内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加之我国目前金融
竞争机制不健全,一些非理性、非正当竞争手段的介入使得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
无序流动,许多突发性因素使商业银行难以预料,往往造成流动性的突然不足。
2。2.2流动性风险的爆发:挤兑
银行挤兑是指存款人在短期内恐慌性大量提取存款,导致银行迅速折价变现
非流动性资产以偿还债务,从而蒙受巨额损失乃至倒闭的情况,是银行流动性风
险的最高表现形式。带来挤兑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来自银行内部自身的经营问
题,可能来自其他银行的外部传染,也可能来自于某些突发性事件的影响。即对
于单个银行而言,挤兑现象是其内生性与外生性流动性风险的最终归集与爆发。
挤兑不仅给有问题的银行带来毁灭性打击,对健康银行乃至优质银行也会造成巨
大的损失。一旦银行不能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平息挤兑风潮,流动性风险会导致整
个银行的支付危机,而最终使其破产倒闭。
2.3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比较和界定了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的概念,然后重点围绕流动性风
险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主要有:资产负债结构搭配的不合理性,银行
客户投资行为变化,银行其他风险的转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最后介绍了银行
流动性风险的归集和爆发——银行挤兑,挤兑一旦出现会给银行带来毁灭性的打
击,严重时甚至造成整个行业的流动性恐慌。
第3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计量
3.1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计量指标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计量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前提与关键。由于进行动态
计量需要商业银行十分详细的经营数据、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而这些数据
目前从公开渠道不易取得,所以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计量基本都采用静
态指标。这些指标大都侧重反映流动性风险的某一个方面,因此不宜进行简单的
个体比较,只有将其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指标体系才能全面衡量银行的流动性风
险。
(一)资产负债的综合性指标⋯-·贷款与存款比率
贷款与存款比率计算简便,反映直观,因此是衡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一个基
本指标,一般该比率越高,银行的流动性越差3。因为贷款难以变现,贷款与存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
6
款比率过高则意味着银行将其大部分资金投放于流动性很低的贷款,并且银行要
发放新的贷款必须要用存款以外的负债购买。
从表3-1中可看出近几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体贷存比有比较明显的
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储蓄的快速增长,扩大了分母,导致比率下降,但
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因为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型银行贷存比仍然较高。从
2007年年报中可以看出,部分中型银行流动性压力的确较大。如民生银行2007
年期末贷存比达74.4%’兴业银行2007年期末贷存比亦达68.73%,再加上法定
存款准备金,二者占总存款比例均高达80%以上4。
表3—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与存款比(2002-2007年)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工商银行0.73 0.74 0.73 0.58 0.52 0.45
农业银行0.77 0.76 0.74 0.70 0.66 0.65
中国银行0.73 0. 68 0. 59 0. 51 0.57 0.62
建设银行0.68 0.64 0. 62 0. 61 0. 59 0. 59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相关各年
(二)资产的流动性指标⋯-流动资产比率
流动资产是指周转期限短,变现能力强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同业存款和
有价证券等。流动资产比率即是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重点反映了银行资产
方的流动性。该比率越高,银行储存的流动性就越多,应付流动性需求的能力就
越强。
纵观我国商业银行,2000年以后由于外部环境和银行自身经营方式的转
变,我国银行开始积极地调整资产结构,证券资产在银行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大幅
度上升,其中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近年来有价证券加现金比例达到了30%左右。
单从这一指标来看,我国银行已经与发达国家银行相差无几,参见下表3-2。但
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银行持有的证券资产绝大部分是国债或者具有国债性
质的政策性金融债,其他类型的证券非常少,资产结构单一和同质化的问题突出。
而且我国商业银行持有数量如此大的债券,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其进行积极的流
动性管理的结果,而是在流动性过剩和信贷投放不畅的双重挤压下作出的无奈之
举。
4数据来源:民生银行,兴业银行2007年年报。
7
表3·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现金及证券占总资产比例(%)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工商银行21.57 22. 78 22. 67 26.03 27.34 27. 98
农业银行14.90 1 5. 23 20. 95 23.98 25. 1 2 25.1 1
中国银行22.57 23.91 29.20 33.54 33. 82 34.63
建设银行26. 53 24.31 29. 32 30.83 32.45 33.86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及各银行相关年份年报
(三)资产的流动性指标⋯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是指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
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即是指不良贷
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该比率越高,说明商业银行收回贷款的可能性越低,流
动性状况越差。
截至2007年底,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2684.2亿元,不良贷款率从
年初的7.09%降至6.1 7%,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在缓慢下降。但从不良贷款
的结构看,2007年末商业银行损失贷款余额5877.1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191.8
亿元,损失类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比重从年初的37.4%升至46.4%,一年内增加
了9个百分点5,这反映出不良贷款的结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还有恶
化的趋势。
(四)负债的流动性指标⋯股权与总资产比率
股权与总资产比例高的银行,表示其资本金较多、其负债的比例也相对较
小,自身实力较强,抗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强,因此比比率低的银行更容易筹集
到所需的资金头寸,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权
与总资产的比例一直是比较低的,原因在于存款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资本金却
没有得到补充。
(五)负债的流动性指标⋯存款类负债与其他负债的比率
我国银行将负债简单分为存款类负债和其他负债。存款类负债是商业银行
被动吸收的资金来源,这部分负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我国的政府机构、企业和个
人,而其他负债则考察的是商业银行主动筹措资金的能力,这部分资金对银行来
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及稳定性。目前商业银行所有负债资金中被动吸收的存款类
5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金融年鉴》
8
资金占有绝对优势,这种极高的比例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埋下了极大隐患。
3.2实证分析:制约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因素
3.2.1数据来源
本论文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和各相关银行的年报。相应
的样本区间为1998年至2007年,样本中包含了四大国有银行即工商银行、农
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数据,能较好地代表国内商业银行的基本情况。
在数据选用上,我们采取四个样本银行在若干年份的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混合数
据即面板数据(Panet Data)进行分析。之所以采用面板数据在于其能够控制个体
的异质性,利用多个银行的时间序列数据,使得研究更加深入并减少回归变量之
间的多重共线性。
3.2.2被解释变量选择
如本章前文所述,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指标有多种,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
负债的流动性两个方面。其中最常用的指标就是贷款对存款的比率,它可以作为
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一个非常直观的指标。因此,本文选择贷款与存款的比值
y作为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因子的被解释变量。该比例越高,商业银行的流动
性越低;比例越低,商业银行流动性越高。但事实上该指标主要是从存量的角度
而不是从流量的角度提出来的,因此在判断商业银行流动性时不能孤立地使用一
个指标。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统计数据较为缺乏,没有可用的流量指标供实证
分析,因此只能选择贷款与存款的比率作为衡量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指
标。日后,随着商业银行统计数据的日益完善,将可在本文提出的实证分析框架
下做更多、更细致的实证分析。
3.2.3解释变量选择
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等。但由于外部因素主
要是通过改变银行微观指标,间接地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主要选
用银行的微观指标作为衡量因素,目的是为了消除变量之间可能出现的多重共线
性问题。
根据上一节的分析,再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了3个解释变量:
活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率五,现金与证券投资占总资产的比率而,股权占总资产
的比率五。这三个因素是经过对各种可能性指标逐一的回归分析和按拟合系数等
统计指标的好坏标准筛选后最终确定下来。
9
3.2.4实证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
本论文依据现有面板数据的情况和所研究问题的特征决定选用线性面板数
据模型下的固定效应模型。由于时间维度较小,所以可直接建模。对于个体i其
分析模型结构如下:
Y it 2口i十P l Xlit+P 2
X
2it+P 3
X 3f,+∥it (3.1)
其中以。为误差项,%表示横截面的个体差别,由于%只在第i个个体中出
现,所以可以考虑构造一个虚拟变量作为%的系数。考虑整个面板数据,则(3.1)
式可写为:
y= 卦纠.1口l+

o]
I
e I
.1口2+⋯+
:1
0 I J
o]
1
0 I
.I口一+
:l
e l J
e=

二疗j
∥1
∥2
∥打
陉]
胪吲
(3.2)
(3.2)式也可以写成Yi=ectf+而∥+以f=l,2⋯..,n (3.3)
E弘i=0, E/tdzil=aolT, E弘lp|=Q,i≠J-
该模型通常被称为最小二乘虚拟变量(LsDV)模型,因为%的系数的观察
值采用了虚拟变量的形式。考虑到误差项麒的性质,我们可以知道最/b-乘估计
是其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如果n充分小,此模型可以当作具有刀+七个参数的多
元回归,参数可由普通最小二乘进行估计。当n充分大时, OLS计算可能超过
任何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因此可以采用下面的分块回归方法进行计算。
令Q=‘一专e口r,因为IrP=--个l ee乙,所以Qe=0
因此(3.3)式可以写成:
Qy,=Qectf+Qx,p+Q#i=Qx,p+Qlzi (3.4)
于是zj 7’QJ,j=,石jrQxf∥+X、。7"Q∥i
Σx,7’Qy,=IΣx,r Qx,I∥+ΣXiT Q∥;
10
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估计值为
/‘,cv=[Σ概傩抛] (3.5)
截距吼的估计是:
%=咒一玉∥≥ (3.6)
实证回归本文使用计量软件Eview5.0,所用数据见附录1。经过检验面板中任何
序列的数据都不存在单位根过程,因此直接利用变量绝对值的线性回归结论是可
行的。从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发现,变量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
性。
表3-3解释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Xl X2 X3
1.000000 -0.000723 -0.000461
X
I
—0.000723 1.000000 -0.000177
X
2
.0.000461 -0.0001 77 1.000000
X3
利用面板数据,对模型(3.1)进行回归分析后的实证结果如下: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变量) (系数) (标准差) (T统计量) (P值)
工I 一0.30601 5 0.182479 .1.676990 0.1030
工2 ·0.01 1685 0.000928 -12.59417 0.0000
X
3 —0.01 0605 0.004669 ·2.271 337 0.0298
Fixed Effects(固定效应)
工商银行1.130914
农业银行1.248849
中国银行1.175273
建设银行1.195183
R-squared(R2) 0.99601 2 F-Statistic 1 373.661
调整后的R2 0.995287 F统计值的P 0.000000

从该实证结果中可以看出变量模型的回归拟合度很高,理论模型与回归结果
均有一定的说服力。这说明了以下几点:
(1)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业银行的固定效应值最大,这表明在相同的外部
环境及条件下农业银行相对比于其他三家银行可以发放更大比率的贷款,对流动
性风险的防范准备明显要弱于其他三家银行。
(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与流动性状况的关系开始显现。可能的原因
是:面对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和2007年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挑战,国内商
业银行已经开始转变单一的资产结构,增加证券投资在总资产中的比例。尽管银
行分散化资产投资的目的可能是多元化的,但从事实上降低了银行所面临的流动
性风险。
(3)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与流动性关系明显。原因在于从长
期来看,资本充足率水平决定着资产规模扩张的速度并直接影响影响商业银行
的流动性水平。一般说来股权与总资产比例高的银行,其资本金较多,负债的
比例相对较小,抗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强流动性也越好。
(4)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总存款比率与流动性关系不显著。按照
理论该比率越大,银行流动性越差。实证结果不显著其中可能的原因是:四大
行在我国的业务比例很大,许多不同客户之间的现金结算,票据交换等可能都
是在同一家银行内完成的,虽然活期存款频繁进出但由于是在本行内完成的流
转所以在无形中使得流动性大大增加。
3.3本章小结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计量。第1节讨论了
流动性风险的静态计量指标,这些指标大都侧重反映了流动性风险的某个方面,
只有将其综合起来才能全面衡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第2节利用真实数据,对我
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与现金和证券投资占总资产的比率,股权占总资产的比率相
关,而与活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率没有显著的统计上的关系。
第4章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1中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现状对比分析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
12
成功经验。无论是流动性管理6的理念还是管理的方法与技术都走在全球同行的
前列,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4.1.1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特点
(一)向资产管理策略回归
虽然负债管理策略曾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十分盛行,但多年的实践经验证
明,相对于资产管理7而言,负债管理具有更大的潜在风险。所以小银行一直侧
重于资产流动性管理,并且近年来国际上的大银行也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资产
管理上,减小了对借入负债的依赖程度。
(二)逐步改善负债管理策略
虽然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减少了对负债管理的依赖,但他们同时也对负债管
理策略本身也进行了完善。比如多元化资金来源,从不同的债券入或不同的资金
市场取得资金,减少了对单一融资方式的依赖。再比如在继续使用传统融资工具
(同业存款,回购协议等)的同时,更多地发掘一些非传统的负债工具,如中期
票据,存款票据,银行投资协议等来更加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
(三)资产证券化等流动性管理方式被广泛采用
近二十年来,一些创新性的资产负债管理方式在流动性管理中被广泛地采
用,最典型的就是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的出现能够将
缺乏流动性但预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证券,
极大地改善了银行的流动性,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流动性管理中。
(四)流动性管理进入模型化、计量化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手段也日新月异,各种复杂性和系
统化程度相当高的风险管理模型也被引入。一方面,风险价值(VAR)和压力测
试等重要概念己成为风险管理的标准做法;另一方面,风险管理手段也从简单的
设置限额发展到越来越复杂的技术手段,并广泛使用了数据分析等多样化的新金
融工具。
4.1.2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阶段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来约束银行的资金运用,以确保
6彼得·罗斯在《商业银行管理》中强调指Itl:“流动性管理比我们所认为的重要的多,因为如果银行不能
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即使从技术上讲该银行仍然有偿付力,它也会关闭”。
7资产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的规模和结构是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而资产业务的规模与结构则是
其自身能够控制的变量,银行应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实现】£经
营管理目标。
13
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协调,使商业银行能够做到稳健经营。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克服了计划体制下对存、贷款两条线管理的弊端,规范了商业
银行的经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水平。但它是
一种总量、计划和规模管理策略,忽视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内生需求,并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策略。
(二)把头寸管理作为核心内容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侧重于资金头寸的管理,这种头寸管理相对
来说比较简单,在总行层面主要是根据存款总的变化和联行资金的往来差额调整
在人民银行的备付金比例,以确保其不低于规定的指标。如果发现资金短缺,就
必须迅速拆入短期资金来弥补缺口;如果出现资金盈余,则可以适当地拆出部分
资金获得一定的收益。但对于长期的流动性管理则很少通过主动调节实现平衡,
基本上是在被动地调节。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国际先进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已经进入模型化和计量化阶段,大量使用风险价
值、情景模拟、压力测试等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同时还实现了将流动性风险及
其他各种风险纳入一套体系进行综合分析。而我国尚处在定性判断和头寸管理的
初级阶段,不仅对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先进技术的运用远远不够,而且流动性管理
还不能和其他风险管理很好的结合,离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控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早期预警,中期防范和后期挽救
机制。对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仅限于每日的库存现金和支付额,对贷款的需求预测
比较忽视。事前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同时在事后也不能让救险资金及时到位,其
采取的措施也比较片面,主要是动用准备金、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和同业拆借
等,缺乏一揽子解决方案。同时,由于商业银行没有设立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组织机构,使得流动性风险管理缺乏计划性和科学性。
4.2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建议
4.2.1改善商业银行自身流动性的业务举措
(一)优化资产配置,增强资产流动性
优化资产配置首先应在降低信贷资产比重的同时增加贷款总类,要逐步提高
票据贴现、质押贷款等的比重,增强信贷资产的变现能力。各商业银行必须着力
盘活存量,压缩不良贷款,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健全科学的放贷机制,确立贷
款的保障和补偿机制。同时要根据资产的流动性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准备,配置
各类资产的数量并确定相互间的配比关系,要持有足够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
14
金、同业存款和在中央银行存款)和流动性极强的有价证券,从而构建起多层次、
全方位的防范流动性风险的防线。
(二)积极推行资产证券化,改善资产结构
目前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单一,资本金补充渠道狭窄,在暂时不能有其他更好
外来资本的时候,推行资产证券化不失为降低资产整体风险权重的有效方法。它
能相对提高资产充足率,同时对盘活存量资产的流动性也具有现实意义,其中最
广为应用的当属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了。目前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已经
启动,2005年12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分别
发行了41.7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30.19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市场反响很好。但从此次金融危机我们得到的最大经验就是任何创新都可能成为
一把双刃剑,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在完善风险管理、加强风险防范的基础上不断推
进资产证券化的进程。
(三)审慎推进负债业务及中间业务创新以提高资产流动性
结合国际金融市场目前发展状况以及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商业银行负债业
务创新的重点是努力扩大和增加主动负债的品种,包括发行中短期金融债券和大
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从国际货币市场借入资金等等。中间业务是在商业银行传统
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或负债,以其
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成为各国商业银行竞相开拓的重点。中间业务创新的主
要途径是通过提高银行的电子化水平,完善银行服务功能并可以针对客户的具体
需求提供金融服务,在增加银行利润的同时逐步降低对资金流动性要求的依赖。
4.2.2增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能力
(一)建立专门的流动性管理部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缺乏专门的流动性管理部门,非常不利于全
面实施有效流动性管理。因此可以考虑在银行内部各级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
员会内设立流动性管理部门,提高流动性管理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在具体实践中,
该部门负责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流动性监控目标,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
决策机构和有关部门,以便银行及时采取措施。同时,要把流动性管理部门作为
主要责任部门,流动性经理为主要责任人,做到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二)完善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技术体系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学习和应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提高自身风险识别、
风险计量和控制的能力,在各商业银行自身能力基础上更多地应用统计技术、数
理建模技术和信息技术,并运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实现流动性风险的科学量化管
理,从经验性的传统管理逐步提升为标准化专业化的现代管理。同时为保证有强
大的信息系统做支撑,须尽快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保证包括流动性风
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数据。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建立相关模型时,必
须要在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方法和具体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
背景、业务流程和流动性风险的特点,研究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型框架和参数
体系。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监管部门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出台更具前瞻性的风险管
理技术和合规性要求,这些都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带来新的挑战。
(三)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在做好流动性管理日常监控的同时,还应该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
系统。在预警指标的设置中应重点监控存贷比、流动比率、现金备付率、资本充
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并观察它们的中长期变化,一旦发现风险达到设定警戒
线则及时发出预警,从而把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的轨道,
逐渐形成新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及流动性安全保障机制。此外在预警机
制的基础上还应建立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对于可能发生的流动性风险,不论是
全局还是局部,商业银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都要有完善的处鼍预案。一旦在某个
部位出现风险,银行各级应在限定时间内马上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力争将风险控
制在最小范围内。
4.3本章小结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进行的最重要的管理活动之一,但我国银行在这
方面相对滞后。本章第1节首先通过中外经验对比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
险管理的不足。我国目前仍然处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阶段并把头寸管理做为流动
性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和先进国家相比管理技术也过于落后,差距甚远。本章
第2节则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内容涉
及改善商业银行自身流动性的业务举措和增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能力
两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6
参考文献
[1]李志辉,商业银行管理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45-60页。
[2]杨高林,现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3-44
页。
[3]刘广伟,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25—29页。
[4]宋清华,银行危机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版,33-40页。
[5]郑也夫,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现代经济,2008年第7卷第7
期(总第92期),33-35页。
[6]胡燕京、宋孝善,利率上升周期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匹配失衡的风险与
对策,金融经济,2006年5月,18-20页。
[7]郭少杰、杨洁,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
10月,23—26页
[8]刘忠燕,殷志刚,关于健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机制的若干问题,国际金融
研究,2002年11月。
[9]张志杰、鄢谷,刍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福建金融,2003年5
月,18—21页。
[10]潘科峰,开放形势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4
月,22-25页。
[11]巴曙松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专题研究综述,中国货币市场,
2007年10月。
[12]童频、丁之锁,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特征及其制度背景,经济研究,
2000年9月。37-41页。
[131刘宗华,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新金融,2003
年2月,16-21页。
[14]楼铭铭,商业银行流动性层次管理研究,2004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6-62页。
[15]张维,蒋东明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决策程序研究,东南大学学报,
2004年4月,30—34页。
[16]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2007年复旦大学博士
学位论文,78-85页。
[17]李洪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13—120
页。
[18]郑鸣,商业银行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127—141
17
页。
[19]任兆璋,于孝建,我国流动性的实证分析,南方金融,2007年第2期,9—11
页。
[20]代金奎,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分析,西南金融,
2007年第2期,18—19页。
[21]朱正罡,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23—40
页。
[22]安国俊,安国勇等,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证券市场
导报,2008年12月,39—40页。
18
附录A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 998年-2007年相关数据
\年银彷行\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
0.86 0.86 0.84 0.83
1998年
0.45 0.72 0.43 0.54
9.22 6.52 11.51 9.27
5.68 6.67 5.64 5.22
0.82 0.88 0.80 O.68
1999年
0.47 0.81 0.44 0.56
10.34 7.25 15.15 24.20
5.12 5.91 5.61 4.86
0.74 0.82 0.68 0.69
2000年
0.49 0.83 0.45 0.57
20.69 8.41 22.02 24.82
4.72 6.17 5.63 4.54
0.74 0.79 0.69 0.66
2001年
0.50 0.83 0.45 0.59
19.00 12.68 22.82 24.67
4.42 5.27 8.41 3.91
0.73 0.77 0.73 0.68
2002年
0.48 0.81 0.47 0.55
21.57 14.90 22.57 26.53
3.76 4.57 7.56 5.78
0.74 0.76 0.68 0.64
2003年
0.49 0.86 0.48 O.58
22.78 15.23 23.91 24.31
3.23 3.95 6.27 5.14
0.73 0.74 0.59 0.62
2004年
0.43 0.87 0.50 0.60
22.67 20.95 29.20 29.32
2.87 1.95 5.88 4.99
0.58 0.70 0.51 0.61
2005年
0.43 0.87 0.45 0.56
26.03 23.98 33.54 30.83
3.98 1.67 6.53 6.27
0.52 0.66 0.57 O.59
2006年
0.49 0.88 0.43 0.54
27.34 25.12 33.82 32.45
6.28 1.57 8.16 6.06
0.45 0.65 0.62 0.59
2007年
O.52 0.89 0.45 0.57
27.98 25.11 34.63 33.86
6.27 1.46 7.80 6.40
19
注:每一栏中从上到下的四个数据依次是贷款与存款比;活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
率;现金及证券占总资产的比率;股权与总资产的比率。数据记录到小数点后两
位。其中现金及证券占总资产的比率和股权与总资产的比率采用的是百分比的形
式。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金融年鉴》和各银行相关年报。
附录B EV I EWS软件输出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LOAN?
Method:Pooled EGLS(Cross-section weights)
Date:03/1 1,09 Time:1 6:46
Sample:1 998 2007
Included observations:1 0
Cross-sections included:4
Total pooI(balanced)observations:40
Linear estimation after one-step weighting matrix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of regression
F.statistic
Pmb(F·statistic)
0.99601 2 Mean dependent var
0.995287 S.D.dependent var
0.039274 Sum squared resid
1 373.661 Du巾in-Watson stat
0.000000
0.979231
O.572079
0.050901
1.563248
21
致谢
此论文的顺利完成得益于我的指导教i)币f-j明教授,门明老师在论文的选题、
研究思路、细节修改上给予了我最悉心的指导。研究生学习期间他严谨的治学态
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也深刻地感染了我,使我在论文的创作过程中戒骄戒躁,
在知识的海洋中静下心来不断钻研。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师姐栾冬青和丁亚民,她们不仅在论文的修改和完善上
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而且在论文创作遇到困难时,也给予了我许多
鼓励和支持。还要感谢我的同学朱敏,李莎,李坤丽。他们在计量软件的应用上
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帮我解决了实证分析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的关怀、鼓励和支持。在此,对大家表达我最诚
挚的谢意。
年月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宁雯雯,女,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九日生。
---00七年七月毕业于山东财政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二00七年九月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