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2052通过信托平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私人银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信托平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私人银行
姓名:严颖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奉立城
20090501
摘要
伴随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富裕人群迅速崛起,庞大富豪群体对财富的保值、
增值的延伸性资产管理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正是看到了这一潜力巨大的市
场,近两年来,先后有多家中外资银行吹响了私人银行的拓号角一。然而一个不
能回避的问题就是私人银行的文化属性,它的人文特性以及当地社会的政策、经
济、环境等因素,使私人银行的发展要有个本土化的过程。
私人银行就是给高端客户提供财富管理,财富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高
端客户的财富,其次才是投资回报。财富管理就是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投
资喜好,投资目标及投资期限,通过不同的资产配置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同时给客户提供一个稳定的投资回报。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现有监管体制下,银行是很难做到这些的,
因为他们的产品受到银监会非常严格的规管,银行没有办法提供各种类型的产品
以达到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的目的。信托公司的投资方式和产品的灵活性是银
行、券商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所缺乏的,也是目前所无法提供的,信托公司将
在中国私人银行业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相信,信托公司才是中国私人
银行的最佳平台。
【关键字】信托,私人银行,中国
Abstract
Fonowing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ese economy,the numbers of wealthy
Chinese have accelerated.In Chin钆there are strong demand for wealth preservation
and wealth management among the riches.Seeing this opportunities,there are many
local banks as well as foreign banks started to set up their private banking business in
the last two years.However,there will be challeng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private
banking localization in China,because there arc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regulation and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where the private banking
business has over 100 years history.
Private banking is to provide wealth management for high end clients.弧e
primary goal for wealth management is to protect clients’wealth.It focus on reducing
investors’investment risk via asset allocation.Client’S risk tolerance,investment 90al
and investment horizon will decide how their asset allocated to different asset class.
Good Asset allocation plan will reduce the investment risk as well as providing a
stable return.
However’under the current financial regulation,banks in China axe having hu驽e
difficulties on setting up the platform for their private banking busincss.Because their
products development axe highly regulated under CBRC,banks are not being able to
provide different asset class products in order to provide asset allocation plan to their
clients.But Trust companies in China axe under much flexible regulation,they have
much more investment channel and and tools to develop their products which banks
axe not being ablc to offer.There will be a very important rele for trust companies to
play in Chinese private banking industry.0uf conclusion is trust company is the best
plateforill for private banking in China.
[Key Words]Trust,Private Banking,China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
⋯一虢付矽《i年了月1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存叭
枷罗年了月J日
细I;年J月l Et
第1章私人银行及发展现状
1.1,私人银行简介
私人银行起源于瑞士日内瓦,开始是专门服务于200万美金以上的超级富
翁家族,后来逐步演变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高净资产客户提供的顶级专业化
的一揽子金融服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私人银行受到了国际银行业的普遍
重视并得以迅速发展,现已成为金融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过
去几年美国私人银行业的年均盈利增长13%,远远高于一般的零售银行业务。
目前,在瑞银集团、花旗银行、荷兰银行等国际知名银行的收入构成中,私人银
行业务收入的比重一般为6%至10%,并且在逐年递增。
1.2、私人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在中国,私人银行现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很大,美林集团财富报告显示,
中国内地100万美元资产以上的高收入阶层已多达32万人,成为全球私人银行
业瞩目的热点地区。
瑞士友邦、汇丰银行等纷纷在中国开办了私人银行业务;中资银行也不示弱,
2007年3月中国银行携手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今年以来,
交行、工行、招商已相继在上海设立私人银行部门,光大和民生也有推出私人银
行的计划。私人银行一时间成为中国金融服务领域最热门的话题。
近日,兴业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王台贝透露,“目前中国的私人银行业务
可以说是全国性失败一。业内人士的语出惊人,是“危言耸听",还是无情地揭
开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伤疤"?’
放眼国内,私人银行的市场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各种困惑一直伴随业务的
发展。私人银行一方面受到政策限制、法律缺失、监管薄弱、国内金融市场等客
观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定位不明、产品单一、配套措施缺失等自身的不足也极
大影响了业务发展。
1.3、私人银行在中国发展的障碍
银行业自身不足作为约束私人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3.1 私人银行定位不准和核心服务缺失
国内的银行提供的服务还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炒作上,缺乏实质的内容。就国
内的私人银行来说,在缺乏资产管理等核心服务的情况下,更多地在增值服务上
动足脑筋,推出了管家服务,机场贵宾通道、医院就诊贵宾通道、高尔夫等非核
心服务,更像是“贵宾理财"的升级版。事实上在上海、北京等地的中国富裕阶
层所需要的个性化、高私密性的财务咨询、规划、避税及信托等服务并未得到很
好的满足。有人戏称,国内私人银行与个人理财唯一的差别,就是前者提供的咖
啡更为昂贵。
1.3.2 国内私人银行推出的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就国内银行而言,由于尚未能混业经营,在政策上受到多种限制。因为法律
风险的顾虑,很多私人银行的专属产品(如委托贷款、私募股权投资等)缺乏法
律定义,在国内还没有彻底放开。富豪们对私募产品的兴趣大于公募产品,而投
行业务恰是国内银行的软肋,虽然银行可把产品外包,但在目前来说,国内银行
未必擅长于此。值得注意的是,外资银行同样面临瓶颈,中资银行尚可得到集团
证券、基金等相关机构支持,而外资银行经营受到的限制更多,私人银行的产品
更为单一。
1.3.3组织体系的不配套并不适合私人银行运作要求
目前国内实行的是总行以行政管理为中心、分行以经营为中心的横向式的经
营管理体制,这种模式致使银行的资源配置过于分散、效率低下,难以发挥私人
银行所要求的整体资源优势,不利于全行的集约化经营。
1.3.4缺乏高素质金融人才和专业理财团队
在国外,私人银行为客户配备“一对一”的专职理财师,每个理财师身后都
有一个投资团队做服务支持,他们精通各类金融产品,熟悉法律会计,掌握的知
识非常渊博,具有良好的从业经验,随时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设计专门的产品或
2
理财方案。而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经理队伍就显得稚嫩不少,国内私人银行业务
基本依赖单一客户经理,并且客户经理大多是对公业务或储蓄业务的转岗人员,
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远远不能适应高端客户财富管理的要求,理财建议还
停留在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对于财富规划、税务规划等增值服务鲜有涉
及。同时,国内银行缺乏与理财师相适配的薪酬文化,客户经理激励机制不适应
私人银行的发展。国外很多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的收入可以超过行长,但国内却很
难想象。
1.3.5客户管理和咨询系统建设不足·
国内银行目前虽然在客户关系管理、客户交易处理、分析客户资产状况、评
价客户经理业绩等方面建立起相应的系统,但IT系统大多处于分散状态,还没
有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综合、高效的理财需求。
L 3.6 国内客户对私人银行的认识有待提高
私人银行服务需要设计非常复杂的投资计划,而基于中国的国情,很多拥有
巨额财富的客户缺乏金融知识,不能充分理解了投资方案以及与收益并存的风
险。所以说,目前国内私人银行必须面对一个较长的客户培育和教育过程。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阻碍国内私人银行发展的定位问题、产品问题和人才
问题三大瓶颈不破除,“全国性失败一的论点也并非是危言耸听。从竞争的角度
来说,国内私人银行相对国外成熟服务而言,暂时性的搿全国性失败一也并不可
怕,市场的锻炼才是中外银行最为看重的,即便在诸多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即
使有“赶鸭子上架"的烦恼,也应进行必要的尝试和探索。毕竟高端客户的利润
贡献,对国内银行转型为零售银行至关重要,也是银行利润增长的关键点。
1.4、信托是私人银行突破障碍的平台
对信托公司来说,把满足高端客户的理财需求作为业务拓展的重点,私人银
行将成为信托公司下一步展业的新天地。信托公司在产品多样化和灵活性方面的
3
优势是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信托公司只要抓住这一点并充分利用信托的制度的
特点就能突出竞争中的优势。
1.4.1信托反映私人银行的实质
目前,各商业银行在部门设置上都设置了零售部门和财富管理中心,而私人
银行是今年以来在中国金融界刚刚出现的新事物。无论采取哪种部门设置,基本
上是按照客户的资产状况进行分类和区别服务,比如准入标准不同;负责理财业
务的人员不同;产品服务不同;服务环境不同;提供的服务不同等;再比如还有
定制产品还是销售产品的区别等等。所以,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财富管理与零售
业务、理财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上的区别可以这样描述:零售业务、理财业务和
私人银行是针对不同资产状况的客户群所进行的不同方式的服务。零售业务、理
财业务和私人银行的客户由银行按照客户资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根据他们
各自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但共同的目的都是对客户的财富进行管理。明白了
财富管理与零售业务、理财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的同与异,就明白了信托与他们
的联系。这种联系就在于:信托所开展的业务实际上就是对客户的财富管理。这
样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许多信托业界人士都在说,银行理财和私人银行业务的实质
都是信托业务的原因。
私人银行是银行对客户的顶级服务。从其产生的目的看,私人银行业起源于
16世纪,是为满足那些寻求资产保护的瑞士富翁们的需要而登上了历史舞台。
而信托产生的目的虽然源于财产转移,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关财产转移
的限制逐渐被取消,信托的主要功能由最早的转移财富转变为现代的专业化财产
管理。19世纪末以来,信托机构作为一种盈利性组织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目
前主导现代信托活动的是各种以盈利为目标的信托机构。在此可以清楚地看到,
信托与私人银行产生的目的极其相似。
从服务上看,概括起来,私人银行的服务有四:一是投资产品,包括直接投
资、货币市场、结构产品/衍生工具、投资基金、其他投资、人寿产品、信贷
等。二是投资方案,包括投资组合管理、基金组合、投资顾问和风险分析、基金
顾问等。三是理财规划,包括财务规划、税务策划、退休规划、遗产规划、信托
/基金等。四是其他财富管理方案,包括关键客户方案、房地产服务、艺术投资、
珍贵硬币等。而这些服务中的大部分,早已被信托所使用。
4
此外,2007年3月1日起<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
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等信托新政的施行,新政要求委托人必须为“合格投资者修,
并且为“合格投资人一设定了100万元人民币的门槛,虽然这一门槛与私人银
行100万美元的门槛低了很多,但这一政策无疑将使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把满
足高端个人客户理财需要作为未来业务拓展的重点之一。这样,也将信托与私人
银行的客户群体距离拉近。
在我国,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个人理财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托公司虽然在
中国的发展一直步履艰难,但其近30年的发展史以及其与私人银行、财富管理
的联系,注定了信托公司将在中国金融机构财富管理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或许是银行与信托相互优势的互补、或许就是政策制度制定的借鉴。
1.4.2私人银行是银信联合升级
从银行代理销售信托产品到托管、担保、资产置换、链接贷款、证券化、股
权代持、联合开发等带有强烈混业趋势的银信合作产品的层出不穷,再到“银行
理财融资、信托公司投资"银信合作模式的确立,银行与信托的合作在逐步深化
的融合中升级。这种不断融合升级的银信合作表明,在银信合作的重点领域选择
上,除银行利用信托弥补政策约束外,也有一种由传统业务向创新产品和新兴业
务发展的印记。这一点在银行理财与信托的联合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而银行新
兴业务与信托的联合,也无外乎在突破政策约束之外,寻求外力,补充自身在发
展初期人、财、物上的不足。沿着这样的迹象可以发现,在银行理财摆脱初级阶
段对信托的依赖后,银信合作将最有可能在银行新业务领域中得以延续和升级。
而从目前看,这个领域应该非私人银行业务莫属。而私人银行业务开展所运用
的手段,也与银行传统的获取存贷利差有天壤之别。因此无论从业务开展的时间
上,还是从业务手段的运用上,私人银行应该是银行业务中最新的一个领域。因
此,在它的发展初期,同样应该面临着与银行理财一样的窘境,这种窘境也正是
信托最佳的切入点。
从业务本质上,信托与私人银行和银行理财的目标都是财富管理。这就为信
托公司私人银行业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私人银行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
高净资产客户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而区别于银行零售业务和理
5
财业务。主要包括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和信托服务。从事私人银行服务的金
融机构,必须集中银行、财务、税收和不动产策划、投资、法律以及会计等领域
的一大批专家,为客户提供最高级别的专业服务,从而建立针对不同层次客户的
分层服务体系,对每个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方案。
从服务上看,私人银行的服务有四类:一是投资产品,包括直接投资、货币市场、
结构产品/衍生工具、投资基金、其他投资、人寿产品、信贷等。二是投资方
案,包括投资组合管理、基金组合、投资顾问和风险分析、基金顾问等。三是理
财规划,包括财务规划、税务策划、退休规划、遗产规划、信托/基金等:四
是其他财富管理方案,包括关键客户方案、房地产服务、艺术品投资、珍贵硬币
等。如此深度和广度的服务,需要的是银行“多对一"的服务,即银行的许多人
为一个客户服务。至少从成本核算的角度,银行不可能靠自身力量完成对客户所
有的服务。另外在服务的品种逐步增加之后,面对私人银行业务的深度和广度,
银行依然会面临自身力量不足的问题。而信托正是其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和信托服务三大板块中,信托服务
本身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这种信托服务应该是区别于目前信托公司最主要的资
金信托形式,而主要集中体现在动产信托和不动产信托业务范围内。因此,在我
国信托公司开展动产信托和不动产信托业务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尚不是特别
成熟,资金信托仍然是信托公司重要盈利点的情况下,虽然从产品上,目前对于
动产信托和不动产信托业务信托公司已经有了一些具体实践,但加强对其前瞻性
研究是信托公司发展银行私人业务必要条件。
在证券领域,信托公司的力量虽然绝对不能与券商、基金相抗衡,但在直接
投资、结构产品、财务规划、税务策划、退休规划、遗产规划等方面,由于我国
多年来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信托公司在此领域无疑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无论
是在对客户需求的熟悉程度上,还是手段的运用上,都不输于任何金融机构。而
其劣势在于,信托公司虽然有在这些领域的实践,但研究并不到位。因此在此业
务方面的必要准备是必须的。
随着混业经营的到来,某些银行系金融控股集团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证券、
基金、保险和信托公司来完成资产管理服务和保险服务。但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
可以成为金融控股公司,某些中小型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还是需要借助信托公司
6
的力量完成。
从目前可以预期的情况上看,未来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信托应该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手段。因为相对于银行零售业务和理财业务在服务上深度与广度的要
求.私人银行完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与信托公司创造出“升级版”的银信模
式。当然,让这种预期成为现实的必要条件是:信托公司自身的努力。
1.4.8信托业向专业理财转型
31家信托公司披露的2004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首次信托公司年
报披露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共有31家信托公司披露了2004年年报,其中29家
为银监会指定披露公司,2家为非指定公司。年报数据显示,这31家信托公司
共实现净利润86391 21万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的净利润达2786万元;管理的
信托资产合计为1251 85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了40.38亿元。
由此可见,信托行业正在向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理财金融机构转型。2004
到2007年行业税前利润与净利润如下图:
2004—2007年税前利润与净利润(行业)
增K308%
r,≯ & l _一
‘ ,∥ “目
i 兀,正
.矿镕*L62I
目自
一o”。2_ 2004。F. 2005年I 2006年
口税前利润14亿JC J 19亿元1 51fL元I
13亿元I 13亿元l 40亿iu
2007年信托0月m利m速增长,50家信托0目共实现利润207亿元(净利润158亿元)。是;年1《!(2004
年)的15倍除一家信托2目亏损外,其余曲家信托公日全部实现n利,十均每象2目实现利润4 22(净
利润3 22)亿J‘。
1.4.3.1迎来投资理财升级的盛宴
2004年中国信托业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实现了快速增长,特别是伴随着社会及
个人资本的提速累积,个人资产投资的结构性交化十分显著。这种变化直接体现
在投资理财市场的迅速扩大,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新生的信托投资公司
的市场份额得到了迅速的扩大。信托业2004年年报显示,31家信托公司管理的
信托资产合计为1251.85亿元,平均每家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了40.38亿元,
其中排名管理信托资产最多的前三家信托公司依次为:中诚信托133.08亿元、
中外贸信托121.83亿元、天津信托103.46亿元。规模最小的也有3.4亿元。
对此信托研究专家孟辉认为,信托业经历了多年的坎坷,抓住了投资理财这
一巨大市场启动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受人之托、专家理财的特长,真正实现了
主业的回归,这些事实从整体到局部都显示出中国信托业正在景气复苏中起舞。
然而年报也显示,信托报酬率并未如人们预期的那么一飞冲天。根据已披露
信息,全部公司的信托报酬率平均为1.055%,其中最高的华宝信托也仅实现
2.97%的收益率(剔除亏损的甘肃信托)。这一方面是因为,以前我们提到的信托
收益率通常是指集合资金信托的收益率,其平均年收益率可达到4%以上,这部
分信托资产占总量的比例较小。而年报披露的信托报酬率是指信托公司全部受托
资产的收益率,两者有较大的区别。另一方面,信托报酬率不高也是受到了宏观
调控、信托监管政策变化、信托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及其他市场如股市、债市走
势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信托各类产品收益率如图:
市场现状分析一各类产品收益率
产品收益率方面,银行担保类贷款收益率6.3%最低,其他贷款类产品收益率较为平均,在8.05%4.25%
之间,房地产股权类由于期限较长,风险也较高,因而相对收益率最高,达到13.72%。
8
1.4.3.2业务差异化折射经营理念变化
在业绩盈利水平靠前的信托公司中,北方国投去年以净利润11063.9万元位
居信托公司首位。净利润超过4000万元的公司还有上海国投、天津信托、厦门
国投和兴泰信托等。由此可见,信托行业中的差异化经营确实折射出各公司在经
营理念上的不同。‘
如中外贸信托所经营的主要业务为信贷、融资租赁、股权信托业务,2004
年公司已发行信托计划资金主要运用于房地产、医疗设备租赁领域,同时涉及能
源、通信等行业。平安信托则以固有资产业务和信托业务为主,其中固有资产业
务中,主要业务是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信托业务包括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公益
信托业务和股权投资信托业务。此外,地方区域性色彩较浓的杭州工商信托则以
投资信托领域和组合投资管理为主。合肥兴泰信托则以自营贷款、自营证券、股
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股权信托、财产信托等业务为主。而上述这些信托公司
在2004年度均获得了不俗的业绩增长。
对此,知名信托专家孙飞博士认为,目前国内的各信托公司一直希望实现业.,
务模式的差异化,而这种由公司股东背景和各种资源搭建的差异化已经在其公司
的年报中展现出来。对此,他认为,优化开展信托十三项业务中的个别业务,将
是信托公司在同一环境下寻求业务差异化的唯一途径,并且其完全可根据自身在
客户资源、研发创新、资本实力、历史包袱、客户结构等多个方面存在的差异,
建立起高门槛的业务运作模式。比如说针对当前市场变化特点可研究开发资产证
券化业务;要在服务于基本散户的同时,逐步培育大中客户并塑造高端客户;.尽
可能提供全方位信托服务与金融信托产品。这些不同的业务选择或许将决定信托
公司不同的运作模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自
己的优势,否则无特色、无优势的信托公司,不可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2章信托及发展现状
2.1、信托简介
信托起源于遗嘱托孤: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就有人设立遗嘱,妻子
9
继承遗产,儿女指定监护人,还设有遗嘱见证人。信托体现:以遗嘱方式,委托
他人处理财产并使继承人受益,是种最早的信托行为。
现代意义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
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
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信托的基本模式
2.2、信托在中国发展
1979年新中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此后,
从中央银行到各商业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纷纷办起各种形式的信托投
资公司,1988年达到最高峰,共有1000多家,总资产达到6000多亿元,占到
当时金融总资产的10%。而由于社会财富极其有限,市场刚刚萌芽的改革开放
之初,以财产管理为特色的信托没有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时市场刚刚兴起,资
金需求旺盛,银行和金融机构过少,业务单一,迫切要求出现适应这种需求的灵
活的金融机构,扩大融资渠道,到1999年人民银行对信托业进行第五次整顿前,
全国的信托投资公司仅剩下239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信托公司资产规模和受托规模已有大幅度地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 2006年全国共有45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538个集合类资
金信托产品,合计募集信托资金近600亿元。上海地区共有6家信托公司发行
集合类资金信托76个,规模为151.08亿元,分别占全国数量的14%和25%。
10
市场现状分析一发行数量
2008年卜6月份,各家信托公司合计发行信托产品270敖
信托银行担担保贷款抵押质押房地产贷房地产般般敏受益其合
证券粪
公司保贷款(非银行) 贷款贷就敖权投他计
深国投_ _
平安信托_
中融信托lO _
中信信托
北京国投
新华信托_ _
华信信托m
其他
8
信托公司
合计ld6 13
备注:标红部分表示该类产品中,发行数量Jll多的信托公司。
市场现状分析一发行规模

i荟§

≯梦爹≯≯≯≯≯
截至6月31日,40家信托公司20嘴年新发集台信托产品共27411亿元,平均每家信
托公司发行6.85亿元。发行规模在10亿以上的批7家,共发行集合信托产晶163 98亿元。
其他”家信托公司旋行11013亿元。
实收信托占信托资产的比重一直保持在95%左右,表明信托公司严格按照法
规政策要求保持合法和稳健经营,资产负债率低。
2004-2007年信托资产与实收信托
2007年末,50家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规模从三年前的1000多亿元增长至近
万亿元,合计达9493亿元(2008年1月末已突破l万亿元),成为中国金融业
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形成了以下行业特点:可充分发挥信托机制,唯一跨
行业投资的金融机构:整合其他金融产品的驱动中枢,服务高端客户;联系银行、
证券、保险、基金四大金融机构的纽带;经营日益规范,良性竞争发展格局逐步
形成;跨多个领域的产品层出不穷,行业规模迅速扩大:创新步伐加快,产品非
常丰富;盈利模式逐渐建立.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己成为资产管理型产品的直接
推动者,真正的财富管理者。
市场现状分析市场份额
中信信托
中信信托继续遥遥领先,北爵投、华信、平安、中融、深国投较为接近。
2.2.1信托搿新政一挑战信托公司传统业务模式
2006年末,以信托业回归为立足点,经历行业“第六次整顿”,形成以2001
年∞月1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20∽年3月1日,中国银监
会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管理办法》,同时下发“关于信托公司过渡期有关问题的通知",这就是业内所谓
的信托崤『}政":
信托新政对信托公司的功能定位和业务方向进行了根本性和颠覆性的改革。
其中对涉及信托公司固有业务、信托业务、关联交易、资本金、合格投资人、受
益权转让、资金信托合同份数、异地信托等内容进行重大修改和调整,核心是固
有业务压缩、信托业务规范、关联交易清理,最终是要弄清原有业务定位及模式,
正本清源,在受入之托、代人理财的基本定位下,限制传统信托业务范围中的同
业拆放、贷款、融资租赁业务,并将固有投资业务范围界定为金融类公司股权投
资、自用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产品投资。原则上取消实业投资,充分保证资产的
流动性。
新政颁布后,信托公司将采取公司分立、业务剥离、公司转制等方式逐步医
缩固有业务,限期达到上述要求,同时信托公司不得办理存款、发行债券、资产
回购等任何形式的负债业务。不得以经营资金信托或者其他业务的名义吸收存
款。减低对外担保比例,限定不超过净资产的一定比例,对融资类业务进行了大
幅剥离。对于信托公司原有的信托业务范围进行梳理,大致分为信托业务和兼营
业务。信托业务主要包括资金信托计划、企业年金信托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
不动产信托、事务管理型信托等;兼营业务包括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投资咨诲、
证券承销、代保管等投行业务和中介业务。此外,还对取消200份限制,允许
开展异地信托业务,以及合格投资人、受益权转让等作出了相关规定。
信托新政的出台,对大多数信托公司来说显然是一个新的挑战,在信托业中
产生了极大的震动。目前, 70%以上的信托公司均依靠固有资产开展自营业务
生存,在已经开展的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中依靠贷款方式70%以上,由此,信
托公司业务转型势在必行,短期之内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13
2.2.2信托公司功能定位的转换被提升到生存高度
2.2.2.1业务模式的专业化
新政对信托公司业务范围进行修订的核心就是压缩并限制信托公司的固有
业务、风险业务和非信托业务,规范并发展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创新业务和专
属业务。将信托公司的业务功能重新定位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上来。卖出
“金融超市"的定位,走出无所不为而又无一精通的痼疾。在回归本业的基础
上,突出信托公司的优势和强项,在相关的业务领域做出特色,形成自己的核心
竞争力。
2.2.2.2客户市场的高端化
新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中对合格投资者作了严格限制,
必须符合最低投资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和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超
过1 00万,以及个人年收入超过20万或夫妻收入合计超过30万这三个条件
中的一个。另外,单个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合格投资者概念
的引入和自然人规模的设限,意味着传统的以中低端客户、自然人客户、非指向
C
性客户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和客户结构已转向高端客户,重在树立信托是专业公司
为富人理财的产品意识,纠正理财对象定位错位现象。避免因委托人过低的抗风
险能力而引发的综合性危机。新政在限制自然人规模的同时,对机构投资人不再
设限,一定程度缓解了信托资金规模的制约。
2.2.2.3业务领域“类基金"化
实际上,基金是信托的本源业务之一,是标准化的金融工具。新政中对于信
托产品的基金化给予了大力引导和强力支持。在新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
划管理办法》规定:信托受益权划分为等额份额的信托单位,要确定运用范围、
投资比例、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这为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产业投资、
年金、资产证券化等信托创新业务领域提出了基金化的发展方向。信托公司今后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依托“新政”规范,逐步引进基金的运营要素,效仿
基金的构成内容、运行流程、管理模式和流通机制进行安排和操作,创新设计基
金化信托产品的交易结构,实现信托产品的标准化,改善信托产品的流动性。从
国外的经验来看,发展大规模、标准化的金融信托产品,是信托产品发展的一个
14
重要方向。
《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为基础的
信托监管法规框架,规范各地信托公司,为我国信托业的崛起提供了组织准备。
证券市场冲击信托产品结构,金融市场再次成为信托投资的主要方向,银信、信
保、信证、信信的合作,探索合作共赢的资本运作模式,2007年成为中国信托
业的转折之年。
第3章信托是发展私人银行的最佳平台
3.1、信托在财富管理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
既然现代信托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资产管理制度,作为信托业的重要生力军,‘
信托公司应该围绕资产管理的投资功能进行业务创新和开拓,充分体现信托业专
业理财的特点,这是信托公司的市场定位,也是持续盈利的重要保证,并构成信
托公司的比较优势。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国内财富增加非常快,居民存款每年都在巨量
增加的,根据欧美成熟市场经验,居民财富要通过投资市场实现增值。从这个角
度看,信托公司面临的财富池会越来越大。但面对这个财富池的不光是信托公司,
所有主力机构都会参与这一巨大市场的竞争。因此,在这场竞争中信托公司不仅
要面对同行的竞争,更要和共同基金等机构进行竞争。对信托公司来说,“新政一
要求委托人必须为“合格投资者",无疑,这将促使信托公司和“富人"一起生
活,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会把满足高端客户的理财需求作为业务拓展的重点,可
以预计,私人银行将成为信托公司下一步展业的新天地。信托公司在产品多样化
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势是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信托公司只要抓住这一点并充分利
用信托的制度的特点就能突出竞争中的优势。
3.1.1信托理财的优势
作为金融业四大支柱之一的信托业,与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相比,与个
人单独理财相比,在个人理财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3.1.1.1信托财产的所有权、管理权、受益权相分离
信托投资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喜好和特性,度身定做信托产品,通过专家理财
最大限度地满足委托人的要求。信托产品的受益人可以是自己(自益信托),也可以
是他人(他益信托),还可以是大众(公益信托),这是信托产品独有的东西。这种投资
方式和产品的灵活性是券商、银行和基金公司所缺乏的。与个人单独理财相比,
专家理财,省时省心,风险低收益高。通过信托集中起来的个人资金,由专业人
才进行操作,他们可以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技能进行组合投资,从而避免个人投
资的盲目性,以达到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目的。以私募基金为例,私
募基金面临的问题是不能做大和阳光化,很多投资高手只喜欢投资而不喜欢和客
户打交道,信托公司因为有强大的销售能力可以帮他们解决做大问题,同时客户
通过信托公司这个平台可以对比私募基金的业绩,找到自己的理财管家。据了解,
平安信托目前和私募基金合作推出的阳光私募信托计划已经有lO多只,这些信
托计划将在操作风格上各有特点,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在牛市突出,有的
在熊市表现优秀;这样公司就可以提供给投资者多个选择,也可以形成优胜劣汰
的机制。
3.1.1.2信托财产法律上独立
人们的财产一旦经过合法的信托形式,便不受委托人、受托人(信托投资公司)
以及受益人的债务人追索。即使信托投资公司出现破产,信托财产还可以完整地
交由其他信托投资公司继续管理。因此,在法律上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信托财产的
独立与安全。
3.1.1.3投资领域的多元化
当前我国对银行、保险、证券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三者之
间有着严格的政策约束。而根据信托的特点,信托投资的经营范围却较为广泛,
可以涉足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产业市场,是目前惟一准许同时在证券市场和实
业领域投资的金融机构,投资领域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投资风
险,实现投资人收益的最大化。
16
3.1.2信托的制度优势
与类似的法律制度相比较,信托是一项更为有效的进行财产转移与管理的制
度设计,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2.1信托制度有利于长期规划‘
信托存续具有连贯性。信托不因受托人的死亡、解散、破产、辞任、被解任
或者其他情形终止而终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而更适合于长期规划
的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
3.1.2.2信托制度运用较为灵活
这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托财产多元化,凡具有金钱价值的东西,不论是动产
还是不动产,是物权还是债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可以作为信托财产设立
信托;信托目的自由化,只要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共秩序,委托人可以为
各种目的而创设信托;信托应用领域非常宽泛,信托品种繁多。
3.1.2.3受益人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一方面,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与受益权分离。在法律上,信托财产被置于受托
人名下。受托入根据法律和信托文件,享有信托财产上的财产权,有权以自己的
名义管理、运用和处分信托财产。委托人和受益人无权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但
是,信托所产生的利益归受益人享有。信托财产把委托人、受托人和收益人的权
力和义务、责任和风险进行了严格分离。信托契约一经签订,就把收益权分离给
收益人,而把运用、处分、管理权分离给了受托人。信托契约对信托财产的运用、
管理、处分有着严格的现定,委托入只能按照契约圈定的范围和方式进行运作。
这种机制固定了当事人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了信托财产沿着特定的目的持续
稳定经营,与公司制相比,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制度安排,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
一是风险隔离。信托设立必然伴随着财产权的转移,信托财产从而与委托人
的其他财产分开,从而避免债权人对信托财产的追索,并能够对抗第三方的诉讼,
保护信托财产不受侵犯,从而实现风险隔离。因此,当委托人或受托人遭受破产
风险时,信托财产由于其独立性可以有效地隔离风险,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客户资
17
产有很强的安全保障。
二是权益重构。信托制度打破了传统的财产权模式,信托设立后,原先统一
的财产所有权就分化为受托人财产所有权和受益人财产受益权。因此,受托人可
以对财产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受益人则可以获得有效的收益。
受托人的义务相应也就有了双重性。一方面,受托人对信托财产具有“对物的义
务",即有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义务。另一方面,受托人对受益人又负有“对
人的义务",即有忠实地为受益人利益管理处分信托财产并将信托利益支付给受
益人的义务。
三是第三方管理。受托人是独立而客观的存在,他严格地按照委托人的实际
情况来帮他分析财务状况和需求,科学合理地为委托方制定切实可行的理财投资
方案,并实现财富保障与传承,
另一方面,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这使信托财产免于委托人或受托人的债权
人的追索,从而赋予受益人对信托财产享有优先于委托人或受托人的债权人的权
利。最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信托具有保密的功能。
正是由于信托的制度这些优势,使得信托成为高端客户首选财富工具。国外
私人银行纷纷推出基于信托原理的财富管理产品和业务,而国内在高端客户财富
管理方面才刚刚起步,利用信托这一理念进行财富管理的少之又少。与证券、保
险、基金相比,信托公司理应成为私人银行业务的领跑者,不仅符合“新政一业
务转型的要求,也实现了从融资平台到理财产品供应商的转变。
3.2、利用信托平台通过资产配置实现财富管理
私人银行就是给高端客户提供财富管理,财富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高
端客户的财富,其次才是投资回报。财富管理就是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投
资喜好,投资目标及投资期限,通过不同的资产配置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同时给客户提供一个稳定的投资回报。在中国的现有监管体制下,银行是很难做
到这些的,因为他们的产品收到很严格的规管,银行没有办法提供各种类型的产
品以达到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的目的。信托公司才是真正能够做到混业经营最
佳平台。平安信托的例子足以证明信托在财富管理方面的优势。
目标客户群和产品定位
18
=二二二Σ
四大板块,搭建高端财富管理平台
眄赢—]
筐罗l 。●●●●●■■■■■■■ 阿而1
l愤券投资信#娄l
噍:!!篡I ' II 『赢赢订
n枉&贷兴l 乜医鉴磊鉴磊蠹汹_
f月争类似“
财富管理业务,为高端客户提供贴心服务
产品名称目标客户出发点
A结构性产品高价值人士满足客户理财方式的多样化
茧鬲
需求,丰富产品线
B万全类信托: 银行理财资金、高价值人士提高顾客的综合收益,引入财
机构万全类(公益基金、企富管理模式,落实公司长远发
业年金)、银行对接类(个展策略;可提高产晶久觏,扩
人年金、子女信托)、个人展银行渠道
万全类
c传统信托: 企业/机构客户、高价值人士培养客户忠诚度、吸引优质客
购房信托、遗产信托、养老户
D特定领域投资类: 企业/机构客户、高价值人士开发具有特色的产品线,吸引
艺术品投资、红酒投资、黄高端客户,增强平安信托品牌
金投资、离岸信托。效应
丰富的产品线
低风险—罨====二二:二二====一高风险“:;..............................一。回焉嚯I匦塑固旺剜雁亟旺鲴司叵圃哑剜
3 3、信托公司在中国成功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经之路
回回
3.3.1转变目前的业务模式是信托公司转型的重点
目前信托公司普遍采用以多元化投资、综合性经营为发展模式,以项目融资
为主要交易结构,以债权性贷款为主要运用方式,以“预期收益乃支出与贷款利
息差额为主要盈利来源的业务模式。中长期而言,这种业务模式无法构筑信托公
司的核心盈利模式,有较大的风险隐患。
随着信托新政的出台,今后信托公司市场定位、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将会进
行重大调整和重新定位,其核心业务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实质性改变。以专业化经
营为核心业务模式,以基金化原理为核心产品结构的专业化信托公司将成为我国
信托业的主要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信托业的整体现状和信托公司当前的实际情
况,从中长期趋势分析,信托公司的核心业务模式应主要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
务、资产证券化业务和企业年金等规模性资产管理业务组成。彻底摒弃传统的项
目融资贷款业务模式,全面采用基金产品的设计原理和运作、管理流程,实现产
品的标准化、系列化,真正实现投资风险的市场化、投资方向的组合化、投资管
理分工的专业化,探索建立信托产品的流动性机制。
从当今国际上信托业务的发展模式和趋势看,信托业在各国的发展都与银行
业有着密切联系。有些信托业为大银行所垄断,如英美等国;有些信托公司转为
经营信托相关业务的信托银行,日本的信托业一直集中在主要的七家信托银行手
中,美国的信托业务基本上由大的商业银行设立的信托部所垄断。目前我国的金
融业处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阶段。从长期来看,信托公司同业之间、信
托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兼并重组在所难免。信托新政之后信托业内部的两
极分化会愈加严重,有竞争力、有品牌、讲诚信的信托公司会脱颖而出,迅速做
大做强;而一部分信托公司有可能被淘汰出局。今后诸如中信信托兼并安信信托
这种同业兼并会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试点的不断深入,越来
越多的商业银行会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拓展自己的金融版图,诸如交通银行
兼并湖北国投的案例也会不断涌现。当然,当我国的混业经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还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将部分信托公司转化成信托银行,使我国的信托业态模
式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3.3.2 中国信托公司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21
3.3.2.1明确目标
从中国的市场目前发展的前景来看,作为信托公司,尤其是比较中型和大型
的信托公司,应该尽快的明确目标进入私人银行业务的领域,因为前面我们讲到
对中间业务、对公司业务、甚至零售业务都有好处。所以应该是尽快进入这个业
务的领域,而不要等到中外资商业银行经过两三年以后把这个市场瓜分的差不多
了,再去争夺,这个成本比较高了。
3.3.2.2构建以业务线为主导的扁平化的组织管理体系
设置垂直领导的一个独立业务单元,并构建以业务线为主导的扁平化的纵向
组织管理体系。汇丰在曼彻斯特的办公室只有七八个人,而且他们不受曼彻斯特
银行的领导,但是他们之间是平行的关系,他们之间关系非常的融洽,信息互相
沟通,包括一些系统都共同的享用,但是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两个条线是一个独
立的条线。要做好这一块业务,在中国市场上能够很好的获得发展,这些先进的
经验可以进行借鉴,其实在中国的市场上,中国的信用卡单元的发展,在前些年
曾经有些银行也做过一些尝试,信用卡不是很独立的一个操作,结果都不是很好。
这两年明确了,有的完全是独立的单元,在这个下面有自己直销的团队。但是整
个分行的客户资源还是要使用。所以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它是一个什么
样的组织形式,很好的组织形式会使这项业务的发展会有很好的一个效率。
3.3.2.3开发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产品
产品和客户是金融企业业务成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量身订做产品,就是根据
风险品好、或者是年龄差异等等j信托公司要开拓私人银行业务,则必须寻找和
吸引富有个人,充分掌握客户的信息,根据客户的需要创新个人信托产品。另外
要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现在产品的品种越来越多、组合可以有多种组合。还有真
正的“一对一"甚至“多对一刀的服务,那么还要提供高度差异化的服务。还有
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财富管理、置业顾问、税务咨询、法律服务等等。还有
就是多方联合的服务,境内服务和境外服务要结合起来。在岸服务和离岸服务要
联合起来。还有私人银行与保险、证券、基金或者是子公司或者是同业要很好
的结合起来。那么还有在金融业以外也要进行很好的行业联合,这样才能够很好
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实践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私人银行领域运用信托的理念宣传。对信托业者说,进行信托理
念的宣传是在私人财富管理领域应用信托的当务之急。信任是私人财富管理的基
础,人们对信托的接受度不高,不敢利用信托进行私人资产管理,是制约信托发
展的一大瓶颈。.
其次,在战略目标上,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战略目标定位于
提升客户服务的质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信托产品的创新,实际上是一
个不断满足客户需要的过程,必须细分客户,针对不同客户资产规模、风险偏好,
根据客户要求、喜好、交易方式,提供最佳建议,设计适宜产品,为客户提供个
性化、差别化的一揽子整体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再次,应以客户为中心设计业务流程。私人银行业务范围很广,从提供财富
咨询报告,提供分别管理的账目以及专业化投资管理服务,提供专业化的信托服
务、财务计划、托管以及慈善行为咨询服务,涵盖了规划投资、合理避税、遗产
管理、教育信托、现金管理、继承人教育安排等方方面面。必须重构客户信息管
理系统,完善客户关系管理,整合机构和人员配置,从包括金融分析、投资理念、
资产组合构架和管理、投资决策、市场营销的全部过程设计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
流程。
第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高效、安全、技术的平台。包括客户信息系统,“包
括管理信息系统还有一些创新的网络的解决方案等等。
第五、自己培育或者是积极引进私人银行业务的专家。在决定私人银行业
务发展的多种因素中间,入是最关键的,它和有些业务不一样。它是一个非常明
显的批发业务,那么这些客户经理包括一些产品经理组成的这个团队,对这个服
务的高端客户对象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优秀的人才在私人银行业务这个中间,
是第一位的。因为他是直接接触的这个客户,有时候产品有一些缺陷问题也不是
很大,技术上可能系统上略有一些不足,问题也不是很大,但是人最棒的可以弥
补很多方面的不足。那么对于中资商业银行来讲,要有这样一支队伍是还不容易
的,因为现在薪酬制度水平跟外资银行还有区别,有很好的人才都流失到外资银
行,但是很难有很好的人才走到中资银行去,所以对中资银行来讲是很大的挑战,
很可能他培育的人才几年以后很不错了,也可能跳到外资银行也可能在中资银行
内部跳槽。一个真正的私人银行家为顾客提供的个人服务是没有边界的。私人银
行业务不但要保证投资资金安全,而且要保证为客户带来安全和收益的增长,所
以信托财产的经营管理应由恪尽职守、具有专业理财技能的私人银行家进行。
第六、细分客户。细分客户还有不同的模式,要根据客户生命的周期进行细
分,我们认为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大致有三个阶段:一个是客户获取阶段。通过设
计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降低客户的获取成本。第二个
阶段就是客户维持阶段。要提供一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降
低客户流失的比率,提高客户的忠诚度。第三个阶段是客户的衰退阶段。对客户
需求进行深度挖掘,提高交叉销售成功率,减少客户价值的折损。
第七、品牌的独立性。私人银行业务应该采取具有该行特色的品牌。要很好
的营造这种品牌的顶级的形象,而且还要为客户保密,这个也是非常关键的。
.第八、从渠道来考虑的因素。从业务量、客户的关系的密切程度等等来考虑
这个渠道怎么来安排,比如说关系十分密切现有的客户应该是采取家庭银行办公
的方式。关系比较密切的关系可以采取企业办公的方式。年轻的客户定制的子电
子化的渠道等等。
最后,就产品的销售策略来说,是一个深度交叉的销售.最行之有效又能事
半功倍的方法是MGM。比如他的家族当中来销售,一个人发展到他的妻子、发展
他的子女。还有他的事业圈,他周围的一批人客户做的好以后,他会向周围的人
去推荐。许多银行他的客户群,尤其是高端客户群的扩大,很重要的是靠客户自
己的推荐。口碑就是从客户跟这个介绍、跟那个介绍发展起来的。还有他的生活
圈。还有私人银行业务和企业业务的交叉销售。
互惠互利,是深入合作的基础

向A口








∞史情况:企n扮演7资金提供者角色
当前情况:企业是信托的融瓷方
未来趋势:企业与公目之目绑定台作,☆作!回E大,通过信托.企业B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提供者或
融资方,而£通过解挟诸多资金需求.从而菸同发展.共耐进步
倒如:莱企业先设万全信托,可获得类似银行的授信.满足更为巨大的盗金需求
3.3.3加强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合作开发新产品
在以往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金融机构都被作为信托公司的竞争对手,
而在混业经营的形式下,信托公司将不得不重新考虑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一
大批代表信银、信证、信保合作的信托产品陆续推出。近几年来,信托公司与其
他资产管理机构的合作不仅仅停留在产品数量上,而且在合作领域与技术含量上
都有质的飞跃。信托公司应加强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台作,研究产品对接方案,
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家庭状况、风险承受能力、收益要求、资产转移要求等进
行深入的了解,制定量身定做方案,开发各种类型的金融产品与产品组合。
信银合作虽初是集中在由商业银行代售信托产品并代理资金收付,再发展到
信托资金托管、信贷资产转让、信托产品银行质押贷款、信用增级、资产置换、
贷款链接、处置不良资产、间接银团贷款和项目融资等。2006年的信银合作更
是彰显出综合性、混合性和创新性特点。部分信托公司已经与工商银行、中国银
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结成战略合作关系。
充分发挥信托优势,与银行的合作日益深入
2006年信托公司和商业银行合作最具突破性的产品是“银行挂钩信托计划
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即先由委托人与商业银行以人民币理财产品为载体建立第
一层信托关系,然后再以商业银行为机构委托人与信托公司以集合资金信托产品
为载体建立第二层信托关系。信银之间这种创新的制度合作和产品设计,为信银
实现战略融合开刨出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信托新政后,传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
数量急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这种银行挂钩信托计划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信托
公司开辟的新的业务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 2006年投向证券市场的信托产品有132个,资金规模超
过73 32亿元,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信托产品资金占金融类信托总规模的65%。
这些信托产品很多足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甚至是私募基金公司台作,合作的
方式包括股权合作、托管、合作设计产品和购买基金公司基金等。另外,兴业银
行的人民币信托资金理财产品引入中国大地财产保险公司为资金信托提供信贷
资产转让履约保证保险,银信保合作的雏形正在形成。
参考文献
【l】徐孟洲: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法律出版社,2006.3.1
【2】平安信托:我国信托实践中若干重大问题的法律思考
【3】平安信托:信托制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4】平安信托:中国信托业的发展:过去、现在与未来
【5】彭插三:信托受托人法律地位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10-1
【6】陈雪萍:信托关系中受托人权利与衡平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9.1
阴丁贵英:金融信托与租赁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
【8】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2007中国信托公司经营蓝皮书
【9】余辉:英国信托法:起源.发展及其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
【lo]陈大钢:中国信托法与信托制度创新,立信会计出版社,
【1l】【英】利奥·高夫:花旗银行引领您构筑个人财富
【12]罗伯特哈格斯特朗著,江春译:《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3]杰弗里·C·胡克著,陈健、林海等译:<华尔街证券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4】王孝德、彭艳:<价值投资策略: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证》,《深圳证券交易所
第五届会员基金管理公司研究成果评选获奖研究报告》(上册)2002年
【as]张剑辉:<股票投资收入反映基金价值投资理念——基金2003年年报系列分
析之一》,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2004年
【16]赣物资、王勇斌:《“价值投资理念”分流猜想》,国盛证券2004年3月
【17]李恒光:入世与狙击金融风险【M】,北京:石油-r业tB版社,2001.
【18]曾庆芬: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与金融监管,2007.11.21
【19]信托投资公司经营与管理
【20]私人财富管理实务
[21]GLDBAL PRIVATE BANKING ANDWEALTH MANAGEMENT
致谢
两年的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学习,促使我将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有机的结合
在一起,它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我感谢珠海外经贸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授课
和教导。回顾两年的学习历程,毕业论文的写作最为艰难,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
师奉立城教授,他在繁忙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抽出时间,悉心指导我的论文写作,
从论文选题、框架设计到论文写作,都凝聚了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尤其在我不自
信的时候,鼓励我、肯定我,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遗憾的是,因本人才疏
学浅,加上资料有限,对澳门会展业相关问题的研究和论述还很浅显。文中错漏
与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严颖,女,.1980年8月8日生。
2002年6月毕业于湖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2年7月至2005年4月任职于中国工商银行珠海分行
2005年5月至2005年8月任职于深圳发展银行
2005年8月至2007年9月任职于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
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任职于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
2008年10月至今任职于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严颖.<信托公司在私人银行的中国式演进中寻求的突破口》.<今日南国》,
2008年9月总第1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