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2172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天津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姓名:张睿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王淑敏
20090501
内容摘要
在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证金融安全高效地运作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
首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大多数国家,银行是所有存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是评估风险、
执行货币政策和提供支付清算业务最重要的金融机构。然而,银行的资产结构又使它们在
面临缺乏流动性和偿债能力时极为脆弱。因此,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经济的
长远发展,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防范金融危机的金融安全网,在国外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在一
定程度上起到了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论文首先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概述,包括存款保
险制度的产生、形态、特点及功能,并从银行体系经营的特殊性、传导性和银行挤兑等方
面阐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立足我国经济环境,对我国存款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剖
析,从隐性政府担保的存在、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性以及银行监管的局限性等方面说明我国
存款保险制度缺失的原因。
论文梳理了国外存款保险制度,总结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启示,特别是在目前
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美国监管体系的种种问题的背景下,提出了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
警示。并具体分析了我国初步建立的市场金融制度、逐渐成熟的市场主体等都为建立存款
保险制度提供了环境及可行条件,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此基础上,
论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目标和职能、运行
环境等构想。最后,论文还探讨了我国一旦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应该从银行的内部
控制、金融行业的监管以及信息披露等几方面来保障存款保险制度的良性运行,促进其发
挥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金融风险隐性政府担保制度模式选择
Abstract
HOW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S guaranteed to operate safely and efficiently iS an unavoidable
big issue of today when the finance—oriented economy and the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re
growing up very fast.Deposit insurance,which is set as a system of protecting the financial
security of deposit organizations such as bank,has been always recognized in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for long time.So the maintenance finance system stabi lity,relates our country
economy the long term development,also is the establishment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constituent.
As one of the Security Net of regarding
insurance(DIS)has operated many years on
regarding against financial risks in some degree.
against financial risks,the system of deposit
aboard,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paper outlines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cluding the emergence,morphology,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a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and establishes a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from operation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banking system,conductivity and bank runs.Combin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form,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our deposit system and the reasons for
missing of the current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of China’S form the implicit government
guarantees。the financial fragility and the limitations on banking supervision.
The P即er also details the comparison of foreign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insights for our reference,specifically proposes the warning of establishment
of a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of United States.
The paper specific analyzes the possible conditions of establishment of a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from the market financial system and market players.Then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establishment of a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from the obiectives.
functions,mode selection and operating environment.At last.the paper di scusses how to protect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well.run from internal controls.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Key words:System of Deposit Insurance;Financial Risk;Mode Choosing;System of
Implicit Government Guarantees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
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财经大学或
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
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獬签字日期:力矽)年多月跆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ElJ件和磁盘,允许沦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天津财经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杖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赫怒
签字日期:力加尹年易月朐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J币签名:
签字口期:
电话:
邮编:
第1章导论
1.1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论文选题的目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经济发展的进程,而金融问题
的实质就足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在我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今
天,金融安全已经成为我同经济而临的首要问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及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存款保险制度也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
及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一起组成了金融安全网,在保护储户利益、促进各银行间的
公平竞争和防范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可以保护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增强市场纪律约束,防范
道德风险,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方式,并减少政府公共支出,从而
实现保护小额存款人和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存款保险制度不是万能
的,一旦出现真正的危机根本不够。它解决的仪是正常时期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失败的市场
退出机制问题,一定要有监管当局的及时纠正措施配合,否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
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持谨慎态度,防止它引发制度潜在的风险问题。要建立存款保险制
度,一方面要积极稳妥设计好具体方案,另一方面还要继续从健全法律体系、完善会计制
度、改进公司治理、提高监管水平、强化信息披露等诸多方面,创建和完善我国实施存款
保险的制度环境。
1.1.2论文选题的意义
我同尚未建屯存款保险制度,但关于该制度的讨论近些年来一直在进行,央行多次在
公歼场合表示要逐步建立伞国统一的存款保险体系。目前《存款保险条例》己列入围务院
立法计划,中国人民银行会I司财政部、银豁会、国务院法制办、发改委成立了《存款保险
条例》起草工作小组,并进行存款保险制度的论证和设计工作。
本文通过研究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理论以及在国外i订场经济国家的运行情况,探讨存
款保险带0度发扦作刖的机理、绩效以及制约I大1素,提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方案;结合
我闷金融市场环境,在理论方面义寸我同现阶段建。莎存款保险制度需具备的环境进行初步探
讨,从政策方Ⅱ{i提出建立健全仔款保险制度需要的保障措施。同时,通过分析}二1前美国金
融危机埘我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启示,构建我囝存款保险制度模式设计,对我闲建征存
l
款保险制度后的金融监管有一定参考意义。
1.2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1.2.1国内主要研究综述
(1)积极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明确存款保险体系。持这样支持观点的原因包括以下
几点:第一,存款保险制度有益于股份制银行与中小金融机构的合作和平等竞争,并有益
于推进银行市场化的改革;第二,可降低中小银行给整个金融体系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三,
有益于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
具体观点有: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钱小安(2004)教授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具有增加
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护小额储户利益、防范银行危机、提供存款清偿机制等功能,能促使
隐性政府担保向显性存款保险转变,并提供有效的金融稳定机制。但是,建立有效的存款
保险制度需要有一系列先决条件,包括完善的银行治理结构、审慎的银行监管、普遍的存
款保险理念、单一的存款保险机制、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的监管协调等。王素珍
(2002)根据中国的金融环境状况,借鉴西方存款保险制度,从存款保险提供主体、存款
机构加入的方式、投保埘象、费率设置方式,理赔限额以及基金来源和监管机构的定位等
方面提出了设想。林晓枫(2002)认为在银行资产市场性获得提高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
通过存款保险证券化增强流动性以顺应金融机构对流动性风险的追求。贺瑛(2003)根据
国外立法经验的总结并结合中国实际对我国的存款保险法进行了设计。王自力(2006)认
为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离不开有效的外部支持系统,包括健全的法律支撑、全方位
银行监管、相关各部f’J的协调配合以及健康的存款保险制度意识。这些经验可为我国建j菠
存款保险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陈向聪(2006)将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具体分析为存
款人的、投保机构的、金融监管机构的和存款保险机构的道德风险,并提出我国存款保险
制度的具体设计特征。
(2)保守观点
持保守观点者认为,从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发展状况看,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而使
政府摆脱这种隐性担保的责ft还/1i可行。国家要想从这些金融机构的隐r卜担保中摆脱⋯
来,现实合理的办法J邂当是促进银行、lk的多元化,引入更多的外部投资者,强化银行的信
息披露以引入外部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临督,发展新的、具有良好经营管理水i严的银行来引

入竞争,强化金融监管来提高金融体系的风险抵御能力,规范政府的金融行为和中央银行
的最后贷款人行为,通过放松金融管制米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上述领域没有明显的进
展之前,试图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来使政府摆脱对于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显然是不现实
的,因为存款保险制度无法矫正金融结构方面的问题,当有限的存款保险资金出现缺口时,
政府依然承担了最终的责任。
具体观点有:高建华(2005)通过对己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发生银行危机进行分析
表明:存款保险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也没有有效防止银行系统性危机
发生的实证。又通过对目前我国银行业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考虑到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可能
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我国目前不宜推行存款保险制度。刘安棋(2002)认为,
我国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缺乏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1.2.2国外主要研究综述
1933年,存款保险制度首先在美国建立,迄今为止已经有70多年历史,在这期间,
全球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1983年,Diamond和Dybvig(1983)提出了经典
的银行挤兑模型,指出信息不对称是银行挤兑的根源,而存款保险则是解决银行而临“自
我实现”的存款人挤兑威胁的最优政策,首次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了确切的理论依据。
Bhattacharya和Gale(1987)认为如果没有总体的不确定性,以及关于银行短期资产
质最的信息能在市场上观察得到,那么银行问市场的同业互助能消除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
危机。但是,F1annery(1996)认为若市场上存在关于银行资产的不对称信息,银行间互助
市场将不能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支持,从而流动性危机仍然存在。
存款保险的风险定价是存款保险防范风险的核心和关键。在风险定价方法和模型上,
主要有期权定价模抛、银行重组定价模型等。美国学者Merton(1977)参照期权定价模型,
首先将存款保险描述为银行资产的一项卖出期权,形成了存款保险的期权定价模型。该模
型的表述如下:参加保险的银行所有者有权将银行的资产以投保存款的帐由i价值卖给保险
+JLgJ,即当某一银行的净资产小于零而陷入危机时,这一实出期权得到行使;当银行运转
良好时,期权不会行使,期权本身的价值近似为零。在期权定价模型巾,银行资本对银行
所有者而言成为卖出期权价值的反向指标,而且由于银行破产时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损失,
银行资本川时也成为存款保险机构损失的反向指标。因此,保证此分析模型J卜确有效的关
键足保险机构在管理存款保险风险时如何定价,以防止投保人对卖出期权的滥用。
(;iammaFino(1993),Frei XaS和Gabil 10n(1999)指il{由于信息/f‘对称·陀的存在,银行
监箭制度设汁的重心从如何确定激励相容的存款保险公半费率转移到了如何迫使银行备
1
足足够的资本来预防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从而确保存款保险“期权”合约价值的稳定性。
RobeaCull(2000)对存款保险与金融稳定性和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所考
察的金融稳定性主要是银行等金融部门对资源配置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存款保险的绩效
与监管环境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在监管松懈的环境中导致了金融波动和不稳定,甚至会
破坏一系列的金融发展;而在以法制质量指标表示的稳健监管环境中,则对金融发展和经
济增长产生理想效果。
Gropp和vesala(2004)通过分析欧盟体系15个国家128家银行在1992至1998年的
数据,提出如果非存款债务人被排除在存款保险体系之外是可信的,那么存款保险可以降
低道德风险。但他们同时指出,存款保险降低道德风险暗含两个前提条件:第一,银行债
权人清楚的知道他们的资金处于危险之中,这样,他们才有必要和有可能对银行进行监控,
以限制银行吸收过多的风险;第二,在引入存款保险之前,隐性保障机制广泛存在并发挥
作用,这样,引入存款保险才可能降低隐性保障机制所产生的道德风险。
1.3论文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论文研究的方法
本文采用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层层深入法,整篇论文贯彻并采用了比较分析、实证分析
等多种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
本文通过对美国、欧洲等围已经建立起来的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一方面分析其在社
会经济运行中起到的维护金融稳定、保护储户安全的作用;另一方面结合目前席卷伞球的
金融危机,分析已经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凶素,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
情况,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建设仃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探讨。
(2)实诅!分析
本文在论述存款保险制度理论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目前的存款制度现状、存在问题以
及幽外的经验教训,运用了大量的数据,来论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和措施。
1.3.2论文的创新之处
在金融令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努力保证金融体系安全、高效地运作,已经成为
越来越多国家无法p1避的现实,鉴‘J:金融危机蔓延的破坏性很强,为了降低金融系统崩溃
的r-⋯z】匕,l‘一陀,同时能在其发生时限制je破坏程度和减少支出成本,各闭的政策制定者们建屯
4
了一套金融安全网。存款保险作为保护银行金融安全的一种制度安排,得到了世界上许多
国家、政府的重视,我国也不例外。
本文在设计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框架时,结合本国的特点,在借鉴了国外成功经验的基
础上,勾画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同时,本文探讨了我国一旦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
如何保证其正常运行,促进其作用的发挥。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讨,尤其是在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方面试图有所突破,这也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创新之
处。
第2章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2.1存款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形态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已经运行了70多年,在一定
程度上起到了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
放,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经营风险也与日俱增,金融机构的破产已经不是没有可能,
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成为了社会焦点问题,存款保险制度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2.1.1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念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而建立的一
种在银行因意外事故破产时进行债务清偿的制度。具体说来,存款保险制度是指为从事吸
收公众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成员金融机构按一定比例向保险机构缴
纳保险费,当成员金融机构面临支付危机或经营破产时,该保险机构对受保护存款账户的
本金与利息给予全部或部分支付保障的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在于为金融体系提供一
张安全网,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倒I’才】而对其它金融机构失去信心,由此导致挤兑,
引发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
2.1.2存款保险制度的产生
存款保险制度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而现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则产生
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针对银行倒闭的情况提出来的。1933年的《银行法》决定建立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并要求所有联邦储备系统的会员银行都必须参加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从而开始丫世界现代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的全球化发展,金融业的风险明湿
上升,各国均住不同程度上加强了金融的监管,尤其足对金融系统的风险管理。存款保险
制度在美国维护金融安全取得成功的示范效应,使得存款保险制度作为维护金融稳定的作
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从1961年丌始,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借鉴美同存款保险制
度的模式和经验,相继建立了制度化的存款保险计划,现在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各同金
融ffi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F1前共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存款保险制度。
实践证明,存款保险制度有效地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稳定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防
止银行挤兑,进而维护金融和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2.1.3存款保险制度的形态
存款保险制度具有两种形态: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1)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足指国家没有对存款保险作出制度安排,但在银行倒闭时,政府会
采取某种形式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从而形成公众对存款保护的预期。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
由政府出面,站在保护整个银行体系的高度,以不明示的方式为存款人形成对其损失进行
赔付的预期,保证金融体系平稳运行。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对失败银行存款的保护,不是因为受法
律制度的约束,而是出于对存款人进行保障,或是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公共政策目标
的实现等目的而做出的抉择。第二,由于对存款人利益的保障并没有事先确定的规则与程
序,政府往往只能以过去的类似案例作为参考。因此,处理过程不能达到透明、标准,同
时处理结果也缺乏准确性。第三,得-N{}t-偿的程度取决于国家的财政预算、中央银行贷款
的资金规模。第四,获得偿付的方式和时间也不明确。
(2)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的7髟式对存款保险的要素机构设置、有问题机构
的处理等做}}{明确规定。
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存款人利益的保障能力,取决于保险基金的初始资本金、
投保银行交付的保费金额,以及当删‘力耗尽时保险基金借入资金与吸收附加资本的能力,
同时,存款保险机构能够迅速、顺利和前后一致地对失败银行的存款人利益提供保障。与
隐性存款保险的彳i同在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额度,稳
定存款人的信心,通过建立专业化机构,事先进行基金积累,以用于赔付存款人和处置银
行,从而以明确的方式迅速、有效地处置仃问题银行,节约处置成本,增强银行体系的f{f
场约束,明确银行倒闭时各方的责任。
2.2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与特点
建‘口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安全的一种比较通朋的做法。有效的存款保险
制度可以提高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维护银行、Jk稳定,肜成彳r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具有
减轻政腑负担、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等女,处。
2.2.1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建立起金融安全网上最后一道安全防线,防止个
别银行的危机扩散到别的银行以引起整个银行危机和金融恐慌,从而保护存款者的利益,
维护公众对整个银行体系的信心。
(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保护存款人利益,这足存款保险制度的初始功能。一般情况下,存款人难以获得银行
经营和财务变动信息,而且也不可能对接受自己存款的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的信誉、实力
和经营状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做出恰当的评价。特别是那些小额的储蓄存款者,由于缺
乏经验,他们不可能对自己选择的储蓄方式的风险程度做出客观判断,更谈不上采取有效
的风险分散策略。如果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倒闭,首先受损失的就是众多的小额
存款者。而作为存款保险的实施者,存款保险公司向存款提供担保,即在受保银行破产的
情况之下对存款人进行赔付。
(2)提升银行业的公信力和稳定性
存款保险体系提供了检查措施来维持银行jIk的信用,促进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并通
过对投保银行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来执行它的监督责任。一方面,当某投保金融机构出现
经营危机时,存款保险机构可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流动性支持、促进兼并、清算
偿付等来化解金融风险或防止风险蔓延。同时通过资,妃清查、统计报表、信息报告等方式,
及时监督、发现、披露投保金融机构的信息,提出整改意见,促进投保金融机构安全稳健
的运行。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本身就树立了存款人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降低了
存款人因银行破产而造成存款损失的概率,从而使存款人放宽了对银行投资项目的限制,
有助于银行增加企业贷款投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了公众对银行存款安全‘阽的信心,
减少挤兑发牛的可能性,从而有效的提丁f.银行系统的稳定性。
(3)提供良好的金融临管功能
因为存款保险机构对银行出现风险时承担仃保证支持的责任,它必然会认真地履i,其
职责,对投保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临督和榆查,以确保各银行都会合规稳健经
营,实际上增加了一道金融峪管网。同时传统体制的专、lk银行倒闭机制,迫使中央银行背
上专、Jk银{j二难以偿还的债务包袱,这使得中央银行处于执行货币政策和供应银行资金的两
难境地。存款保险机构承担专业锹行的负债风险,贝jj-n r以分流中央银行的负担,减轻中央
银{J:的压力,也有利于中央银行集。},精/JJ进行宏观金融的渊控。
(4)毛急定社会的货币供应嚣
R
存款是货币供应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存款性金融机构大规模倒闭,存款将大量减
少,银行的扩张功能和货币供应受到损害,而若中央银行不能及时的、适量补充这些减少
的货币,造成货币供应量人幅减少,导致经济波动和萧条。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对存款人的
补偿,可以起到补充部分减少的货币供应量,恢复银行货币供给及货币扩张功能的作用,
稳定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5)促进市场化进程及增加社会福利
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在没有资金歧视的约束下,
各类型的银行能够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打破了大银行相对于小银行所享有的竞争优势,
有利于促进银行问的公平竞争;同时妥善地处理了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问题,降低了其对
经济和金融的冲击,维护和稳定了金融市场秩序,确保了优胜劣汰机制正常发挥作用,从
而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有了存款保险,存款人不再因风险厌
恶而过度限制银行对风险项目的投资,结果实际部门的投资增加,因此,提高了社会净福
利有增加可能性。
2.2.2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保险彤式,一方面具备一般商业保险的共性,即行为的
确定性、关系的有偿性与互助性、时期的有限性和结果的损益性。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又
区别于一般的商业保险而具有自身的显著特性。具体表现为:
(1)存款保险制度的政策性
一方面,与任何商业保险形式一样,签订保险合同之后,存款保险当事人之问的行为
便具有了法律约束力。一旦投保银行倒闭,存款人的损失要由保险人部分或全部赔偿。存
款赔偿通过保险合同事先约定,不能随意变更。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又足一种政策性保险,
它的目的足为了避免银行挤兑,保持金融稳定和社会安定,凶此小同于商业保险仪具有保
障个别标的物的功能,并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旨在结合政府信用与金融机构的互助精神来
稳定金融体系和保障存款人的利益。
(2)存款保险制度的垄断性
存款保险机构,其jIk务不同于商业保险公司,其经营的目的在于通过存款保险建立一
种保障机制,提高存款人对银77qk的信心。也就是说,它在维持自身发展的I司时更注重实
现其的政策F1标,肩负起防范金融风险和保障社会安定的重任。凶此,世界上大部分同家
设立的存款保险制度郜F}1政府提供,也就是多L仃公共性与举断性。
(3)存款保险制度的雌管,阽
一般的商业保险侧重于经营职能,提供对投保人的风险事后赔偿功能;而世界一L绝大
多数国家的存款保险机构除了注重自身的经营职能,更重要的职能是对投保银行的监管,
从而有效发挥存款保险事前防范银行风险的功能。
(4)受益对象的特殊性
一般保险由投保人缴纳保险费,并且投保人有权指定自己或他人为受益人;而存款保
险是由投保机构缴付保险费,若投保机构停业时,则由存款保险公司依法对投保机构的存
款人办理赔付,也就是说在存款保险中,投保人与受益人是分离的。
(5)承保危险的不规律性
存款保险机构承保的是银行破产风险,也就足银行无力支付到期的本金和利息,从而
引发存款人的挤兑并导致银行破产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无规律性,很
难事先加以预测。
2.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建立了存款保险
制度。我同的存款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讨论,也已经转入实质性的制度构建阶段。对于一
种制度的建立,肯定有它深层的理沦原因。
2.3.1银行体系经营的特殊性
银行体系是金融经济中最重要的分支,但由于其自身经营模式和资金结构的特点,自
诞牛以来便伴随着不稳定性和高度风险性。
(1)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
银行体系不稳定性的观点最‘一源自马克思的论述。他认为:金融体系加速了私人资本
转变为社会资本的进程,但足,同时由于金融资本家夺取丫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资
本分配能力,其本身也沦为引起危机的有效工具;金融体系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前提是:信
用仪仪是作为对商品内在精神的货币价值的信仰,决不能脱离实物经济,但金融资本家的
趋利心、虚拟资本运动的相财独‘谚‘阽卸为信仰崩溃提供了条件。
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银行资金可以分为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内部资金也就是自有
资金指的足所仃者权益;外部资金包括备类存款、再贴现、同业拆借、对外发行的金融债
券、大额仔单和其他资金来源。在准备金制度F,银行自仃资本在总资本中占较低的比例,
负债性资本占绝人部分,所以银行足商负债经营仓业。(1有资本是银行开展业务的前提,
ln
弥补意外损失的物质保障。因为对于银行来说,一旦发生意外,只能依靠自有资本来弥补,
而不是作为外部资金的存款。因此,~旦银行发生危机,以其有限的自有资本往往难以应
付。由此可见,银行的低资本比率的高负债经营特点,加剧了银行的内在不稳定性。
(2)银行经营的高风险性
我们知道,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利率风险、信用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外汇风险、
流动性风险等,使银行经营显著存在有别于其他行业的高风险性。从银行的经营模式来看,
银行足以吸收存款和贷出资金为主要业务来赚取利差的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大多表现为
短期负债,贷出的资金大多表现为中长期债权,也就是说银行是以短期负债来维持中长期
债权的,这导致其本身就不可避免的存在资金结构、数量、期限等的匹配问题,很容易陷
入流动性不足的困境,出现流动性危机。
资产负债流动性的不对称加剧了银行业的风险性。一方面,银行的资产主要集中在存
款上,尤其是定期存款部分。而由于存款人可随时支取1竽款,即使足定期存款,存款人也
可以损失部分收益为代价而要求兑现,因此存款合同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另一方面,银
行的贷款合同往往明确了贷款的期限,银行也不像存款人~样享有对于期限和利益的选择
权,在期限到来之前银行无法要求贷款方提前还款。相对于负债的高流动性来讲,银行的
资产结构趋于硬化,缺乏良好的流动性。同时,同其他金融资产相比,贷款资产缺乏变现
的途径。因此,银行的资产负债流动性方面的不对称也是银行经营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
当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就会导致银行资金链断裂,使银行陷入危机。因此,目前的
银行体系是十分脆弱的,存在巨人的风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银行体系更
复杂,通过同、lk拆借市场和支付系统,金融风险更易于传播和扩散,银行危机的经济和社
会成本更高。这个问题靠银行本身足不能解决的,只能靠外在的监管和约束。而存款保险
制度主要着眼于资金源头,通过对储户的银行存款进行保险,锁定储户对银行的债权,消
除源头方面的风险,|一J时对资金的运营过程也能有所监督和约束,强化银行体系抗风险能
力,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扩散,降低损失。
2.3.2银行体系经营的传导性
由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密切而复杂的债权、债务联系,因此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
性。一旦某个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价格发牛贬损以至j-/fi能保证,LE常的流动性头寸,则单
个或局部的金融川难很快便演,叟成r令面。阽的金融动荡,从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主
要基于以F=三方山i的原因:
(1)来自金融机构破产的影响
金融体系内的各个金融机构之问是以信用链互相依存的,如果一家金融机构发生困难
或破产,就会影响到其存款人完成各自商业义务的能力,影n向到同破产机构有业务联系的
其他金融机构,还会影响到其借款人。负面影响会随着每一轮而增强,少数金融机构的破
产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至酿成金融体系的危机。
(2)来自银行网络化的普及
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的银行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了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
络,这既不允许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不足,更不允许金融机构在外汇市场或股票市场出现
资产贬损。因为基于营业日结束时的多边差额支付清算系统使得任何微小的支付困难都有
可能酿成全面的流动性危机。
(3)金融创新的发展加剧了金融债务链导致的风险传染
金融创新在金融机构之INOJ造}}{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债权债务链条,金融同际化的发展
则使得单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金融风险可以迅速、剧烈地传播到全世界,金融风险的积累
具有了全球性。
2.3.3银行挤兑
银行挤兑是指存款人冈对银行的经营状况失去信心,或是对政治经济局势变动心存疑
虑,亦或是轻信某些谣言而蜂拥到银行要求提款,造成银行资金流动及清偿能力出现危机
的现象。
(1)通过建立简单模型说明银行挤兑的产生机理
模型假设:
①经济体系中有甲、乙两个储户、银行A和企业B。两个储户各有资金W元,并存入
银行A,企业B正好需要2w元进行投资。银行A吸收储户甲、乙的存款,再放款给企jIk B。
②如果甲、乙储户都将存款持有到期,且企、!jk投资成功,银行将按利率R支付给甲、
乙储户;如果储户甲(乙)提前支取,则食业凶为被迫提前偿还贷款而投资失败,损失率
为P,企业将剩余的部分全部偿还给银行。银行把W元本金支付给储户甲(乙),剩余部分
偿付给储户乙(甲);如果储户甲、乙都提前支取,则银行把收回的资金在甲乙之间平分。
③不计银行管理费、手续费等其他成本。
根据以卜假设仃:埘}1{、乙储户来说,都存在两个选择——持仃到期或提前支取。由
此构造的博弈矩阵如图2.1所示:
储持有剑期

乙提前支取
储,、甲
持有到期提前支取
W(1+R),W(1+R) W(卜2P)。W
W。W(卜2P) W(1一P),W(1一P)
图2.1储户决策的博弈
从博弈结果可以看出,存在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持有到期,持有到期)和(提前支
取,提前支取),对应的收益分别是[w(I+R),W(I+R)]和[W(1-P),w(卜P)],其中(持
有到期,持有到期)是高效率的均衡,而(提前支取,提前支取)则是一个低效率的均衡。
然而,在实际经济中,任何影响储户信心的事件发生,都会使储户信心动摇而提前支
取存款,最终导致(提前支取,提前支取)的低效均衡发生,即出现银行挤兑。
对此,我们将在后而的章节中,通过进一步分析存款保险的职能来说明如何通过存款
保险制度来避免这样的银行挤兑发生。
(2)银行挤兑的类型主要有三种
①非基础性挤兑
该理论认为,银行体系存在两种不同的均衡,其一是出现f具有不同假定需求的各种
市场力量问实现存款契约的合适的风险分担的情形;其二是出现于各种市场力量均产生恐
慌心理并试图同时提取存款的情形,银行挤兑正是存款人基于对其他存款人的预期而采取
行动后所致的一种不良均衡。由于存款人的行为依赖于对其他存款人行为的预期,而预期
的改变可能是任何原因导致的,因此,银行恐慌足基于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公众心理或臆想
的随机表现,所以挤兑足难以避免的一种均衡。而由政府提供存款保险可以防止这种局面
发生,因为政府的力最来自其征税的权力,政府用对每个人征得的税收来保证存款人的lE
常收益,对于没有真实流动性需求的存款人来说,提前取款就没仃实际意义了,从而削弱
了存款人的挤兑冲动。
②理性挤兑
由信息不对称引发挤兑的理沦被称为基础理沦,由此产生的挤兑称为理性挤兑。理性
挤兑假定存在一个尤风险的短期技术和一个有风险的长期技术。通过引入一个双向的信息
不对称问题:银行不能观测剑存款者的真实流动性需要,而存款者也不知道银行资产的真
实状况。当一部分存款肯获得厂关fj:银行风险资产匣l报的/}i利信息,而不足担心jC他存款
者的行动时,就会发生银行挤兑。
随着理性挤兑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当存款人预测衰退即将来临并达到一个相当严重的
程度,存款人就会提取存款以避免因金融机构倒闭而造成的损失。一家存款性金融机构发
生挤兑,可能会使另一些有清偿力的存款性金融机构陷入危机,而存款人的损失将增加人
们对金融体系不确定性的认识。
③混合挤兑
当基础性银行挤兑和理性银行挤兑同时发生时,就形成了混合挤兑。当银行业绩不佳
引起的基础性挤兑与恐慌性挤兑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唯一理性预期挤兑均衡,对于该
均衡,即使存款人没有关于投资回报的不利信息,而仅仅是从表面现象的目击,所有存款
人都会去收回存款。
第3章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3.1我国存款制度的存在问题及分析
3.1_l储蓄的高增长
(1)居民储蓄的持续增长
目前,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不多,储蓄一直是大多数人的首选金融投资方式,中国人
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lO月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达到21.14
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7.47万亿元,分别较2005年底增加了50%和53%④。储蓄存款是我
国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银行对亿万储户的负债,到期必须足额还本付息。图3.1反
映了我国2000年至2008年居民储蓄余额的变化情况,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居民储蓄持续的
快速增长。
图3.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张剑辉,国金讪F券:2009年度丛金投资策略报告,新浪财经网,
http://fitlaIlCe.silla.colll.cn/.2009
(2)利率变动与居民储莆的关系
按照占典经济学的观点,利率对于储莆的作用是单一的、jF方向的和十分有力的。所
谓单一和正方向,是指利率对储蓄的作川只仃一个,即利率的提高可以刺激储蓄、抑制消
费;利牢的降低则抑制储蓄,刺激消赞。
①数抓米源:叫I刚人K锹行网站,httP://、IWw.pbc.gox。.cn/
然而通过图3.1和图3.2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我国的居民储蒂余额在持续的增
长,但利率的变化却成波动状态。即利率的变动对居民储蓄存款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图3.2利率的走势分析图
资料来源:作者编制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呈现利率刚性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概括:第
一,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居民不敢轻易过度消费,而足选择将富余以储莆存
款的方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第二,我围居民储蓄相当程度上表现为积累性储蓄,这
种性质的储蓄对存款实际利率变化不够敏感。随着消费升级,住房、汽车、教育等消费逐
渐成为居民消费的主力,但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买房、买车、子女上学等郜需
要储蓄积累做后盾。第三,居民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从居民;Ii}{极踊跃认购国债可看出,大
多数居民对相对安全、利息收入又高于银行储蓄存款的投资:【具存在巨大的需求。我国居
民对商、Ik银行存在一种固有的信任,认为将资金1竽入银行足最安全的选择。而实际上,目
前某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而临资不抵债的窘境,而广大中小存款人_去IJ并没有树立这样的
危机意识。
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就缺乏对存款人的保护,特别是中、低额
度储户的利益。这样,一旦出现不利消息,存款人可能会}Ij现大最提款,造成金融机构的
资金来源不够稳定,不利有利于金融业务活动的开展。
3.1.2经营的高风险
我围银行业住经营过程中存住的^可题。{i要表现为社会负倚过莺,资产质量较差,资本
严重不足,账外经营、违规经营活动屡禁/fi止,经济效益欠佳,亏损而扩大等。
具体来说,首先是由/fi良贷款引起的不良资,盘仍就存在,大大削弱了银行的流动性和
支付能力,孕育着支付危机和挤兑风潮。其次,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利润下降,亏损
增加,自我留利和充实资本金的能力差,严重影响银行业今后的自我发展和稳健运营。最
后,银行账外经营和违规活动频繁。有关稽核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金融机构通过虚开存单、
账内转外等于段,账外发放贷款及违规提供保函,特别是在贷款管理中存在各种违规问题,
如贷审分离、越权审批、贷款担保的有效审查等,有的己经造成巨大损失。
表3.1 2008年三、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
2008年j、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
单位:亿元、%
第■季度第网季度
余额占拿部贷款比例余额占全部贷款比例
不良贷款12654.3 5.49% 5681.8 2.45%
其中:次级类贷款2301.5 1.00% 2664.3 1.15%
可疑类贷款4294.4 1.86% 2446.9 1.06%
损火类贷款6058.4 2.63% 570.6 0.25%
不良贷款分机构
丰要商、Ik银行1 1905.4 6.01% 4944.9 2.49%
国有商、lk银}r 1 1 173.8 7.35% 4208.2 2.81%
股份制商、lk银}j: 731.6 1.59% 736.6 1.51%
城iii商业银i J: 500.8 2.54% 484.5 2.33%
农村商业银}J二208.8 4.44% 191.5 3.94%
外资银行39.2 O.50% 6l O.83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例站,www.cbrc.gov.cn,2009
注: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jIk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主要商
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jlk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
圈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
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
商银行、渤海银行。
当前,虽然商、Ik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有所下降,但实际的不良贷款仍有j二升势头,随着
经济改革的深入,《破产法》的实施,囚经营管理不善等冈素导敏的破产食业还会增加。
仓业破产必然使金融机构坏帐上升,降低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银行业的资产、lk务已
经出现了高风险的趋势,一旦其经营不善,就会卣接威胁存款人的利益。如果出现严重问
题,容易对社会产生连锁性的破坏影响。如果商、Ik银行参加厂存款保险制度,在出现问题
时,可以避免挤提风潮,进I^i避免整个金融体系受个别破产银行的影响出现人的震荡,将
银行经营失败的社会成本降低到最小。
3.1.3国内外竞争加剧
(1)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正在迅速提升,发展势头也与一些全国
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毫不逊色,它们正在拓展发展空间,以此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综合
竞争实力。
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目前的存款现状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的方面来
看,通过金融创新,增强竞争实力,服务手段的先进和科技化程度的提高都对商业银行发
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基础,银行甚至可以通过受理网络,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中小银行进行中间业务创新势在必
行,改变传统的银行模式,是中小银行参与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丰
富了社会经济中的竞争主体,使竞争性更加充分,有利于优胜劣汰,促进社会经济运行效
率的提高。表3.2选用CR4①,即四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产、资本、存款、贷款项目
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来说明目前我国中小银行的迅猛发展(见表3.2)。
表3.2我国银行各类总量指标的市场集中度指数值
(单位:%)
年度资产负债{f款贷款
1999 61.8 61.3 73.9 70.2
2000 60.1 59.6 70.7 64.7
2001 57.6 57.3 67.8 62.8
2002 56.3 56.1 65.6 61.2
2003 54.9 54.8 62.2 60.1
2004 53.6 53.5 60.0 57.5
2005 52.5 52.4 55.37 52.5
2006 51.3 51.0 56.8 50.75
2007 49.2 49.3 53.2 48.6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删站,http://www.pbc.gov.cn/、中国人民银行监督委员会刚站
http://wⅥv.cbrc.gov.cn、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9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同银行类金融机构的CR4指标在逐年下降,这表明我国市场的萑
断程度在稳步F降,中小金融机构的份额有所上升,我国银行业正由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
型市场机构向竞争性较强的垄断竞争趔市场机构转变,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奠定了基
础。
然而,从消极的方嘶来看,fl:经茜上,F11于中小银行干|{对于原来具仃国乍】-背景的大型
①(’R1:(’R【l足报舟某i卜Ik内6H儿家最大个、IkI?,J仃天数值tf一髂个行业的比荫,这‘指f,j;ffIL越大,表11月i.亥t?,lkV,J臻断柑度
越岛。本文选定CR r1,即心大刚仃股价制商业锹ij先村|J监坝13-j,所.}l的足lIj场份额。
18
股份制商业银行,其竞争力还很有限,因此,中小银行很可能利用利率价格来吸引存款,
这无疑就增大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加人了其经营的风险性。由此产生的风险最终将转嫁到
中小银行的存款人身上。在规模上,以城市信用社为例,现在大约有449家正在营运中的
城市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多为独家经营。由于中国地域经济差别很大,有的信用社资产规
模仪有几百万元,一旦发生金融危机,规模小的信用社很容易陷入危机,甚至倒闭。这些
都表明中小银行更需要存款保险制度来保证存款人的利益。
(2)外资银行的进驻
目前,外资银行大规模介入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对中资银行的业务提出了强有力的挑
战,甚至开始危及中资银行的流动性。
表3.3在华外资银行业机构情况(2007)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监督委员会2007年年报,中国人民银行监督委员会网站
http://www.cbrc.gov.cn,2009
截至2007年底,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193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42家代表处。有外商
独资银行24家(下设119家分行)、合资银行2家(下设5家分行,1家附属机构)和外
商独资财务公司3家;另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7l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l 17家分行(见
表3.2)。外资金融机构的资产达到1.25万亿,占我国银行、lk金融机构总资产的2.4%,比
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见表3.3)。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分行为57家、外资
法人银行为25家,获准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外资银行机构数量为50家。
表3.4在华外资银行业营业机构数与资产表(2003-2007)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l}c督委员会2007年年报,I{1凼人民银行监督委员会网站
ht tp://www.cbrc.gov.cn,2009
}{1以L两表/1i难看出,外资银行在我国会融市场所rI,‘份额逐年增大。因为我国银行储
蓄结构的特殊性,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承点放红争取+1i婴的人客户上。这止譬客户的
19
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他们所涉及的资金规模是相当可观的,再加上这些客户的业务量大,
业务频繁,信誉良好,所以他们的转移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中资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这
些客户选择银行所看重的是银行能不能给他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这恰恰是
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最主要的差距,这种差距短时间内不能弥补。优秀客户的流失将给中
资银行带来业务范围的缩减,只能逐渐局限在某些中间业务。盈利能力的下降,业务范围
的缩减,将直接影响中资银行的生存能力。
随看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金融方面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这
不仅意味着我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还表明我们必须拥有一套能够与国际惯例
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制,以方便同外商合作。现阶段,在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众多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已普遍实施了存款保险制度。尽管这些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诞生有早
晚之分,诞生背景各不相同,功能定位有所差别,存款保险的具体操作设计差异也较大,
但这些国家部已认识到,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通过对存款的有限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存
款人对银行及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构筑保证银行安全的心理防线,同时激发存款人对银
行自觉监督的积极性。
3.1.4缺乏退出机制
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金融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均由政府借助行政力
量通过监管部门控制,这使政府在处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时进退两难:不让其破产,
有违市场经济规则;让其破产,又可能会引起社会震荡,因此,出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以及其他冈素的考虑,政府通常对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采取过于谨慎的念度,一般不轻易
关闭金融机构,但这往{丰贻误了处理问题严重的金融机构的时机,阻碍市场淘汰机制正常
发挥作用。
银行L市的步伐势小可挡,上市后各银行将按要求进行定期的信息披露,而股票市场
变幻莫测,任何的小利消息都町能引起股价的大幅下跌,甚至导致银行的破产,因而必须
尽快建立合理的退⋯机制,退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存款保险制度正是这样
一种制度安排,它可以为银行融通资金开辟另一途径,减轻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资金需
求压力,促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实施。
3.2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缺失的原因
通过分析我【q f=i前仔款制度存在的问题, uJ.以得⋯我幽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原
20
因有以下几点:
3.2.1隐性政府担保制度的存在
如前所述,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由政府出面,站在保护整个银行体系的高度,以不明
示的方式为存款人形成对其损失进行赔付的预期,保证金融体系平稳运行。这实际上是用
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手段来解决市场问题,必然存在弊端,出现不相适应的问题。
在我国的银行业中,无论是在股改前的国有商业银行时期,还是股改后的股份制商业
银行时期,均没有市场约束存在的显著证据。因此,我国是存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隐
性保险的范围是几乎所有的银行参与者。这就降低了整个银行体系的效率,增加了金融机
构的风险。由于有国家信用的保护,银行可能积极地去从事高风险的经营操作,因为即使
投资失误,成本也很小,主要是由政府承担;同时,银行可能消极地进行低效益的投资,
因为低收益的回报不足以弥补成本,使整个银行体系的激励机制倒置。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还造成了存款人行为的扭曲。存款人在选择银行时不以银行经营的
好坏,而是以银行在政府中的地位为标准。存款人的这种行为进一步强化了不公平的竞争
环境,使经营较差的商jI匕银行有可能继续获得垄断,而其他商业银行为了保有经营银行业
务的专有价值,在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将风险降全极低。无论是选择高风险还是选择低风
险的资产组合,事实上都导致了资源的低效配置。
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也导致政府很难向银行业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因而无法真正实现金
融领域的市场化和高效率。一方面,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之前,政府对各类银行
机构提供的隐性保护并不是均等的,不可能完伞打开银彳j二业对内和对外开放的大门。另一
方面,隐性政府担保使得某螳商、Jk银行,特别是银行股份制改造前的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了
绝对的市场信任,也为其赢得。厂最大的市场份额,但这种天然的竞争优势也导致了这些商
qp银行改革惰。阽的滋生。
归结来说,隐性存款保险机制虽然现阶段存我国实质存在,但其显然已不利于我幽商
、Jk银{J:问的公平竞争,彳i利于商、Ik银行的仃效经营,甚至不利f广大存款人增强应有的风
险意识,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运行的结果必然是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经营产生不利
影响。为了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有序和优化竞争,需要建立起符合市场化原则的显形存款
保险制度米替代政府的隐性存款保险体制,该制度使所仃各方在获取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
收益的同时,可以最人程度地避免绝大多数弊端的发生。
3.2.2金融体系有待完善
只有具备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高素质的银行体系和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才能更仃效地
发挥市场纪律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对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
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加强监管,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银行业改革逐步深化,
清理了历史包袱,形成更加合理的金融机构体系。
然而我国金融体系依然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商业银行竞争力不足,特别是中小银行机
构风险依然居高不下,公司治理薄弱,业务创新能力差,财务风险普遍存在。金融市场无
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够发达,难以提供足够多的低风险市场工具供存款人分散风险。更
主要的是,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资金运用主要以传统的信贷业务为主,贷款占其资金运用
的80%以上,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贷款业务,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和政策法规的限制,
银行无法通过金融市场上的多样化操作来增加资产的流动性以规避风险。另外,原有金融
产权形式的国有化和公有化的影响短时间内仍旧存在,使社会公众对不同的金融机构和不
同的金融资产难以肜成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造成收益和风险的选择失衡,风险观念淡漠。
只有在完善的金融体系制度保障下,存款保险制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完善的制度
保障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了透明度,这也正是我国目前金融体系所缺乏的。透明度原则是
金融业有效监管的基础,是金融运行规范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投资者、存款者、贷
款者如果能得到较为充分的信息,就会促使银行保持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
系,使银行行为既审慎又与其经营目标相一致;同时,透明度的提高还会减少银行评估中
的不确定性,增强存款人对银行的判断力,进而增强对金融体系的信心。
3.2.3银行监管的局限性
(1)监管的独立性不强
一方面,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受内外部环境的制约较大。虽然我国宏观经济从总体t看
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增强,但仍1竽在结构失衡等不确定凶素影响其持续性的发展,制约着对
银行业的仃效监管。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加之监管部门同
金融机构之问的关系比较复杂,其独立性相对较弱。监管法规从酝酿剑出台的过程太长,
其他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对监管政策、措施的1-预偏多,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银行监管有
效性。
(2)监管技术不足,缺乏量化指标
银i,监管技术手段方面,大量运用i J:政F段,向市场于段和经济手段运用不多。检查、
罚款几乎足毖层临管机构的唯一手段。尚未引入闷外一些成熟和先进的风险舱管技术,电
脑系统和有关监管软件开发滞后,造成现场峪管与非现场监管都不能对被监管对缘的经营
管理进行实时全过程的监测,不能起到应有的风险预警作用,影响了监管效力。
(3)对中小银行的监管力度不足
从中国现有的银行监管法规叮以发现,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中小银行监管的
正式法规,更多地是体现在监管当局的相关会议中,而且在现有的正式法规中,绝大部分都
是将中小银行置于与大型股份制银行同一平台上进行监管,这既不符合银行机构发展层次
性的需要,又给中小银行带来巨大的监管压力。冈此,以正式制度安排的形式出台中小银行
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是摆在中国银行监管当局面前的迫切要求。
(4)缺乏全面的、动态的风险监控机制
我国风险性监管尚处于探索阶段,对金融创新工具的监管尤为不足。比如,当前银行
业普遍开展的“银证通∽’、“柜而通②,’等金融创新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这种不审慎的监
管削弱了市场约束机制,加剧了风险在金融体系内的扩散,最终彤成较大的经营风险。存
款保险制度对银行的日常I监管可以从根源上对我国银行业的风险进行监管,真正做到用市
场手段来弥补监管的不足。
①钺证通:是指任银iJ:与券商IIY÷I"J的J占^出}:,投资并阿核利F玎任锹{j符网点开立n勺j^期1;i}{罱rf叛账J’I k、折作为证磐保
证金账∥,通过锹行的蚕{£系统,或通过“券商n,J委{C系统进i九Il!券炙殳的’冲|l新掣金融服务、lk务。
②秆1岍通:足指符彤:网金融机构发{J:的锹行0,通过亿f{I⋯t{{暇交j灸cIc心4i机系统汴肼n1他i J:铋ij同点{4iI斫,进i J:人民
币;^朋仃取款交易}。交埸炎掣为A哟交易、仃款交埸、仃款撇消交踢、取款灸易、信刖卜还款』k务等。
23
第4章外国存款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存款保险制度源于美国,成立的起因主要是上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所触
发的金融危机。当时美国银行纷纷倒闭,整个金融体系几乎瘫痪,存款人利益受到严重损
害。为了稳定金融秩序,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成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议案,
正式建立美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至70年代末,大多数发达国家部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而美国和欧洲成为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和发展的主要代表。
4.1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4.1-l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1829年,纽约建立了全美第一个州立存
款保险计划。20世纪初的经济大萧条,全美先后有9755家银行倒闭,存款人损失约14亿
美元,美国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国会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1933
年6月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1933年7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正式成立。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的形成至今大约经历了两个阶段。
(1)建立阶段
受美国联邦制同家结构肜式的影响,美国建立了双重银行体系,即联邦一级的银行体
系和州一级的银行体系。在联邦政府机构——财政部下设的货币监理署登记注册的银行称
为国民银行,而在各州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银行则称为州银行。1913年,美国根据《联
邦储备法》建立了中央银行——联邦储备体系,由联邦储备委员会、12个大区的联邦储备
银行及这些银行的25个分支机构组成。
美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典型的官办肜式,即由联邦政府主管部门组织设立并为其提
供资本金,官方机构组建的存款保险机构由于有国家信川作为后盾,并可启动最厉贷款人
职能,凶而往保险保证的盯信性方嘶具有明显的优势。美围联邦存款保险公卅由美国政府
负责设。●:,资本金由美罔财政鄙及12家联邦储备银ij:共例提供。它是一个独立的联邦政
府机构,直接向美国国会负责,并接受关国会计总署的审计,最高权/J机天是理曩会,由
5名成员组成。
)4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职能包括:第一,付款职能。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是在银行破产
关闭后对承保的存款进行支付。同时,它具有一些简单的授权,比如在银行倒闭时,有权
利获得存款信息和足够的资金来及时有效的对存款人进行偿付。第二,处置职能。存款保
险机构在银行被关闭之后,为了尽力降低银行倒闭的成本和损失,有权决定如何很好的处
置其资产和负债。这样的存款保险机构就必须在银行被关闭之前参与并了解有关银行的全
面信息,以便在监管机构或中央银行决定关闭的时候,能够尽力设计出将银行的资产价值
最大化和负债最小化的方案并付诸实践。第三,监管职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直接
监管了5616家非美联储成员的州注册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与货币监理署、美联储、储
蓄信贷机构监管局、联邦信用合作监管局和各州银行监管局等监管机构之间既有分工又有
合作,以基本相同的方式对被监管机构实施监管。在监管对象的分工上,FDIC主要负责监
管由州注册但不足联储成员的银行及储蓄信贷机构。根据美国联邦法律,FDIC可以要求被
监管银行定期报告其经营状况、收入情况及其他财务资料;开展现场检查:对从事不安全
和不稳健业务的银行及其管理人员进行罚款、发布停j№整顿命令、撤销高层管理人员职务、
终止并取消其存款保险等处罚权力。
(2)发展和完善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银行危机,银行倒闭数量大幅
增加。1982年后美围每年破产的银行都超过了100家,1989年更是创1933年以来的最高
记录,达到206家。同时还有大量银行处于破产的边缘,自1985年以来,列入FDIC有问
题银行名单的银行越来越多,1988年达1500多家,银行破产数最的上升,使存款保险基
金迅速萎缩。为偿付存款,1987年FDIC支出保险基金183亿元,1988年FDIC首次出现
亏损,1989年支出仍达135亿美元,到1992存款保险基金几乎被耗尽,后南美围财政部
提供约700亿美元的财务援助,才使FDIC摆脱困境。
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其进行变革和完善。并认识到,要使存款保险
制度能够在新的经济肜势下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在于设计一套‘』激励相容的存款保险
制度。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改革解决了影响巨大的储贷
协会危机,而1991年颁布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良法案》也成为世界一fI其他围家改革
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借鉴基础。该法案有两个主要目的:重新凋整资不抵债的FDIC的
资本和为最小化纳税人的损失而重新设计存款保险制度。它迅速有效地降低了有问题银行
的数齄,银行破产数蹙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存款保险机构的损失规模也大大减少。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nlJ题,但这两个问题始终
2S
存在。
4.1.2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银行本身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有限责任制度等特
点,因此就削弱了市场规则在抑制银行冒险行为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存款保险制度带来
的道德风险也将影响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
(1)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道德风险。所谓道德风险是指由于合同签订以后的信
息不对称,合同可能对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造成损害。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是指
存款人、投保银行的所有人或者存款保险人增加冒险行为、进行过度风险或有意不履行职
责的动因或动力。下面通过图4.1来分析道德风险是如何产生的:
存款
提供信心
提供信心提供担保
【2)
图4.1存款人、银行、存款机构之间的关系
资料来源:许峰,从国际比较探讨我国行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首都绛济贸易大学硕上论文,
2006:9—10
图4.1中的(1)是在没有存款保险的情况F,存款人与银行间形成了一种相互约束
的结构。一方而,存款人出‘f-自我保护的意识,会谨慎地选择稳健经营的银行,主动去监
督其经营状况,以确保银行存款的安全。另一方面,银行为j-更多的吸收存款、实现盈利,
会努力秉承安伞性原则,保证经营状况的稳定,以增强公众对银}J二的信,0,从而获得更多
的流动资金,实现良件循环。
,6
图4.1中的(2)是在有存款保险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存款保险、投保银行缴纳保险
费,将维护存款人信心的责任转交给了存款保险机构。虽然存款保险机构只是向投保银行
做出了承诺或担保,投保银行仍向存款人提供信心,但实质上却是由存款保险机构直接向
存款人提供了信心保证。打破了原来存款人与银行间的双向约束机制,使得存款人、投保
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三者形成了一种单向制约机制,导致投保银行所受的激励与约束不对
称,很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具体地说,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从存款人来看,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存款人在决定存款于那家银行时,无需再
考虑风险问题,这种情况下会扭曲银行之间的竞争,并增力l|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当存款
人了解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可以保护其利益之后,往往会选择能获得较高存款收益的银行
去存款,而不考虑银行的优劣。对于存款机构的风险情况也会掉以轻心,甚至缺乏积极性
将其存款从潜在破产的银行中提出。存款人过分注重利息收益,会引起货币资金过度流入
风险银行,引起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加大。
第二,从银行系统的角度看,免除了存款人会冈风险水平提走资金的威胁,这就会诱
使投保银行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依赖,倾向于从事风险较大利润较高的银行业务。同时,在
银行陷入困境无力支付时,最后贷款人都会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使得机会主义增强,稳
健经营理念被放弃,也令存款保险机构过分依赖于最后贷款人,导致监管放松引发道德风
险。
第三,从存款保险机构来看,由于信息不对称,存款保险公司不可能充分了解投保银
行的经营情况,也不可能对其进行完全峪督,使投保银行放松自身风险的防范,为了追求
高收益而冒险从事高风险的投资,甚至铤而走险。同时,由于与政府部门、投保银行、存
款人以及纳税人各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可能会把自身的利益置于存款人和纳税人利益
之上,做出有损于存款人利益的事情,致使其难以正确履行嗡管职责,导致风险不断累积,
最终损害整体的经济利益。
(2)逆向选择
所谓逆向选择是指由于合同签订前的信息不对称,合同可能对彳i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
造成损害。存款保险中的逆向选择,足指在自愿投保、保费统一的情况下,经营不善、风
险较大的银行{}往最有参保的干J{撇。r仁,而经营状况最良好、风险较小的银行则町能/fi愿投
保或足加入以后选择退保,结果导敛J札险小的银行游离’}:仔款保险制度以外。在已加入存
款保险的银行中,健全的银行会自动退⋯存款保险系统以避免在该体制tf一受损。当健伞的
银行退出后,其他银行的保险费率便会相应提高,费率的提高使保险体系内的次优银行相
继退出,最终,只有最脆弱的银行留在存款保险体制中。
逆向选择的结果使得存款保险机构本身成为风险的根源,不利于发挥存款保险体系的
稳定功能。而在强制保险的情况下,存款保险机构要求所有的银行均参加保险,势必会造
成各银行的待遇不平等,产生“搭便车”现象,变相起到了鼓励风险偏好型银行的作用;
同时低风险的银行感到保费过高,又无法退出,只好采取提高经营风险的做法来弥补保费
多付的损失。
目前,针对逆向选择问题主要的对策是对所有金融结构进行强制存款保险和对各个金
融机构实施的存款保险费率不同。前者是避免逆向选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只要金
融机构有参保资格,就必须参与存款保险制度,否则就只有风险大的金融机构参与存款保
险制度。尽管可能出现低风险的投保机构补贴高风险投保机构的情况,但稳健的投保机构
也能够从金融业的稳定中获得收益。后者足通过按照风险等级征收差别费率的做法来避免
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
(3)委托——代理
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委托代理问题源于存款保险机构与政府部门、投保机构、存款人
以及纳税人各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当存款保险机构只追求个人利益,把自身的发
展问题看得比其所代表的存款人和纳税人的利益更为重要时,就不可避免会发生委托代理
问题。从而导致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降低,产生大量寻租④行为。
委托代理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存款保险机构可能延迟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这就导
致处理问题的成本增加;在政府经营的存款保险制度中,可能}n现作为代理人的存款保险
机构或银行监管者受到政府的干预而为特定的利益群体牟取私利;设置存款保险机构时,
不Ⅷ机构的职能相互莺叠而导致各机构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或不合作等。
(4)其他影Ⅱ向
除了以上三个突出的消极影响之外,存款保险制度还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及不利于优
胜劣汰等问题。产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是冈为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有可能扭曲资源配置
的价格信号。一方面一些效率较低的金融机构得以生存,造成金融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
那蝼经营不善、偏好风险的金融机构凭借存款保险制度提供的信心支持,继续承担更高的
风险,形成资源的错配。监管机构埘不同的有问题银行会采取不同的政策,通常情况r,
町以采用破产清算;银行合并;援助有^lj题的银行等处理方法。但足南J:清算大银行成本
①寻租:荚固经济学家克行.格将0手Il定义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I酊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
高,社会影响大,甚至会破坏整个金融体系。所以,一般情况下,存款保险机构只让一些
影响不大的小银行破产清算,而对绝大多数银行则采用合并或注入资金的办法予以处理。
这样存款保险制度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无效率的银行,使之逃脱于市场规则之外,而且可能
使银行倒闭的数目低于对经济社会来说最为有利的水平。
4.1.3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启示
尽管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当前由次贷危机①引发的金融
危机使美国的经济陷入低谷,暴露出了美国监管体系的种种问题,与道德风险联系在一起
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在其中,美国强大的金融豁管体系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但是,仍有些经
验教训是值得借鉴和避免的,下面就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给我国将要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带
来怎样的启示。
(1)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
规范金融机构与监管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信息发布平台,
有效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监管不利,投资误导。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根源就是因
为没有做到这点,FDIC在处理破产投保机构事务时往往不按照惯例立即关闭或出售,而是
一边寻找买家,一边继续发放次级贷款,其中有些贷款被确定为掠夺性贷款。虽在当时次
贷还未成为全国性的灾难,但是这样的违规操作已经构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
(2)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保护小额存款人利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起到
了关键的作用。基于美同先例,存款保险制度又会引发道德风险,因此我同在建立存款保
险制度的I司时,一方面要加大对于投保机构的监督,转变人们对于银行存款具有绝对安全
性的认识,增强存款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加人对银行资产状况的关注;另一方面要完善信
息披露制度,解决披露信息质肇和透明度彳、=岛的l’【Jj题,同时明确存款保险机构与银监会的
职责,建立信息沟通平台,提高监管效率。
(3)提高金融监管的质量
加大对金融}l{i管部门自身作为的监督和对被监管者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提高
信用评级的公歼与透明程度,以及信J{J评级的技术水平。特别足加强在金融创新过程巾的
金融监箭。金融衍生T具的复杂性使其能够逃脱金融监管的范围,凶此基于美国次贷危机
①;久贷『邑机:足指‘场发q-/t-:炎阳.⋯次级抵尹p贷款机构破广.,:、投资基金破迫父川、帔IlⅢ0烈震荡-jI起的金融风暴。它
皱f止全球.{i婴金融TfJ场⋯观流动性不址『邑机。荚口'j“次贷『邑机”足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娃现的。2007年8门开始晰
卷父倒、瞅黑l和H本等雌界j:要金融II,场。
29
的经验,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审查和约束势在必行。我国在开放金融I节场的同时,不
仅要防止外来金融产品的高风险诱发,也要审慎处理自主开发金融产品的风险与收益,及
时阻止导致危机产生的诱因。
4.2欧洲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2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银行陆续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危机和问题,也正是从
这时开始,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开始相继建立。60年代有9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70年代有7个,而随着80年代银行危机的升级,有19个国家设立了存款保险制度,90
年代几乎各大洲的银行都出现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采纳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又增加了30
多个。可以看出,从80年代开始,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在全球明显呈加速的趋势。
4.2.1德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1)德国存款保险体系的构成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就出现了一些地区性存款保险组织,用以扶持陷入困境的
成员机构。直到1974年,德国银行业出现了清偿力不足,赫斯塔特银行的倒闭导致建立
存款担保的政治压力日益高涨,三大银行系统④为了规避强大的政府干预,才各自建:范起
了自己的自愿存款保险机制,并逐步发展为现行的1竽款保险体系。德国存款保险体系具体
由三部分构成。
①储蓄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
该系统是1975年由联邦德国储莆银行和汇划银行联合会共l司建立,并在全国12个地
区设立地区保护基金。目的是为其成员机构提供保险,从而|’fIJ接地保护存款人。新基金的
建立可以在会员银行遭受损失且无力支付时对其进行一定限额的援助,最高额度为瑟金总
额的15%。~般情况下,基金总额会保持在会员银行总资产的O.3%左右,而基金’卜要来源
于会员银行每年按资产的0.03%缴纳的保险费。
②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
1966年建立的“共同基金”足跨区域性的救急基金,给存款者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为
了进一步增强攀金的保护作用,基金根据《德同银行、Jk联邦协会存款保险基金章程》,于
1976年进行重组,成为现行的私人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并制定了相虑的存款保险的
①一一i大锹ij系统:指商qk钺i J:,储希铋行及合f1二i:l{行。
基本原则。该基金除了可为商、lk银行提供存款保护外,也为自愿投保的储蓄银行和合作银
行提供保护。保护的具体内容为,德国境内的不超过银行核心资本30%范围内的非银行客
户存款。会员银行应按其存款总额的0.03%缴纳保费。
③合作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
合作银行保护系统正式成立于1976年,由基层信用合作社形成的保障基金和联邦协
会形成的保障协会基金构成。其职能是:当会员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时,保护基金可以通
过贷款、担保等方式对其进行援助。基金主要由各会员缴纳的保险费构成,每年缴纳的费
用按存款的O.05%计算,如有必要町调高到0.15%,基金没有设定具体的保险金额,但对
会员的援助不超过100万德国马克。
(2)德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险限额
在德国,有效运作的存款保险机制,需有一个最高的保障限额。不论是对存款者直接
保护的私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体系,还足问接地对存款者保护的储蓄银行及信用合作存款
保险体系,其保险基金章程中均规定,每个存款者的保障额度为银行责任自有资本的30%。
当然,保险机构必须拥有一定的资金,以便在出现危机事件时能够及时地应对。目前,供
德国存款保险体系支配的财力及其调节工具,己经完全能够应对危机事件,而不会给被保
护的存款者造成损失。
德国银行法规定,银行最低资本限额为500万欧元,因此被保险存款的最低赔偿限额
即为150万欧元,相当二j:德国人均年收入的50倍左右,远远高于各国保险限额平均水平
——人均GDP的3倍左右。实际上,德国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金额为29.55千万欧元,因
此,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平均最低赔偿限额约为9千万欧元,无论在保险限额的数额上还是
人均GDP的比较上,与各同相比均足最高的。这一非常高的保险限额,几乎等于对受保的
所有存款均实行了全额保险。
(3)德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
第一,银行的重要地位。德同商业银行部f’Jl蔫度集中,三大银iJ二集团包括商业银行、
储蓄银行及合作银行为了避免政府干预的发生,各自建立了存款保险方案,即相继设就了
商、Ik银行存款担保罐金、储蓄银行保障皋金和信用合作保障方案,自行经营和管理各自的
存款保险体系。
第二,实行自愿投保。与其他同家相比较,德出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具有自愿特白F的少
数幽家之一。银行可以自愿加入存款保险体系,但德困银行联邦队会的所乍j.会员必须仝部
加入。
第三,实行高保障。正如前面所述,德国的存款保险机构为存款者提供最高限额为所
在银行责任自有资本30%的保障。根据银行法的要求,银行的最低资本为500万欧元,因
此被保险存款的最低额度为150万欧元,这比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其他国家要高出许多。
4.2.2英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英国于1982年设立了存款保护委员会,该委员会在英格兰银行领导下经营存款保险
业务,管理存款保险基金。
英国的存款保险计划是由存款保险局实施管理的,存款保险局原来设在英格兰银行
内,现在设在金融监管机构内。存款保险局的成员由金融监管机构主席依照主席职位担任,
英格兰银行主管稳定金融秩序的副总裁,金融监管机构的执行苇事,以及由存款保险局主
席指定的三位银行业代表组成。当投保机构经法院裁定进入临时清算或者特别行政管理、
破产清算时、当金融服务管理局认定该机构已经无力偿付其债务时,方可动用存款保险基
金。存款保险局不介入对问题机构的处置过程,它仪承担对因银行经营失败而遭受存款损
失的存款人在规定的范围内提供偿付的任务。
(1)英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范围
管理存款保险基金的保险范同包括:根据英国以外国家或地区法律组成的机构;业务
经营范围主要区域在英同以外的机构。此外,存款保险的目标是保障小额存款人的利益,
并规定:有保证的存款、原定到期为5年期以上的存款、在英国发行的英镑定期存款单存
款均不在被保护存款范围之列。
(2)英国存款保险制度的限额
英围采取部分保险的存款保险制度,其理赔标准和方法很特殊:当一个投保机构倒闭
时,对存款人的赔偿是按照比例计算的,同时又规定了最i商赔付限额,即存款人最终只能
得到其存款余额75%的赔偿,且最高不得超过2万英镑。
(3)英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
在英围,每一投保金融机构应向存款保护委员会缴纳三种资金:第一部分是初始资金,
即每一投保机构最初出资不得少于2500英镑,最高不超过30万英镑;1982年按投保机构
平均存款额的O。02%计算,但小低于2500英镑;1990年最低出资金额I:升至l万英镑。
第二部分是补充资金,若在存款保护委员会的财政年度未存款基金余额少于300万英镑,
经财政部批准,存款保护委员会町向投保机构71F收补允资金,以便使基金余额恢复到500
万至600万英镑的水一’f£,但每一投保机构的补充资金不超过30万英镑。第i部分足特别
资金,若仔款保护委员会认为在任何一个财政年度的存款赔偿有耗爆基金的可能,经财政
部批准,存款保护委员会可向投保机构征收特别资金,如某个投保机构交纳的最初资金、
补充资金和特别出资已达到该机构存款的0.3%,则不要求该机构再提供补充资金或特别
出资。
4.2.3欧洲各国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欧洲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分析,可以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供一些启
示。
(1)实施存款保险制度要结合本国国情
不同国家在设计和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时都会立足于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银行业的特
点等。例如,德国就是以三大银行系统为基础,并始终保持其独立性。这就启发我们在研
究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时,不仪要吸收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存款保险制度中的经验教
训,更重要的是应该注重结合我国国情,这样才能建立适合我国发展的存款保险制度,使
存款保险制度有效的发挥作用。否则不但不能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还会给经济发展
带来更大的破坏性。
(2)实施存款保险制度要有健康的组织形式
从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来看,各国存款保险组织的设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
由政府机构牵头组织和管理存款保险机构;二是由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组织,如银,77>1k协
会牵头发起设立和管理;三是由政府和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其同发起建立和管理。这三种形
式各有其特色:如由政府建立的存款保险机构,具彳丁较高的权威性,并可通过国家信用来
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但缺陷足需要耗费政府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由银行
业协会设立存款保险机构,则能够避免道德风险,加强i--G律监管,但由于资金主要来自各
参保机构,在处理危机时,本身的能力会订所限制。
(3)实施存款保险制度要钉良好的运作机制
存款保险制度要想取得良好的运作机制,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功能和健全的职责,这包
括:在参保机构破产倒闭或发生挤兑时负责赔付;参加破产金融机构的处置工作,如资产
清算、托管等;在问题金融机构的早期,通过注资、重组等于预手段防J}:危机爆发;配合
其他金融峪管机构对I订场机构进行监管。一股各同都会将所有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纳入存
款保险的范围。但具体到是否其他金融fJi.f勾也应纳入,各幽的做法囱‘所/1<同:如英国将证
券和保险机构也纳入存款保险范刖。
(4)实施存款保险制度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
不管是政府出资组l建存款保险制度的同家,如英国,还是官方和银行界.it|寸刨建的存
11
款保险机构,政府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是各国存款保险机构
有效运行并发挥作用的共同条件。比如由政府投资入股;允许存款保险机构必要时向中央
银行申请特别融资;减免税费;鼓励设置金融资产质量认定、信用评级、清产核资以及不
良资产托管等类型的中介机构。
第5章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对于存款保险的研究和初步实践早在1993年
就已经开始了。
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开始了金融体制改革。当时
《决定》就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经过十几年的长途跋涉,我
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步伐已然加快。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有了很大的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中行、建行、工行已相继完成改制上市;银行不
良资产的政策性集中处置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此外,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也在建立之
中。从总体来看,目前是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时机。
5。1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条件及环境分析
5.1.1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条件
(1)逐渐成熟的市场主体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深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全面铺开,其他商业银
行也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强内部管理,并逐步完善风险控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这样就
形成了以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这样的
金融机构体系具备功能齐全、形式多样、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特质。机构体系中个体的
股权趋于多元化,历史包袱已经摘除,在金融市场上又足足相互独寺的竞争主体,优胜劣
汰的规律已经显现,这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和坚实的市场琏
础。
(2)/i、=断丰富的市场资源
我国的金融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己初具规模,但储蓄存款仍是广大居民保有剩余资金的
最主要形式。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一直呈高速增长势头,并住银行存款总额中所
,亍的比重越米越人。一旦储蓄存款发生大规模损失,将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其中最明显的
就是破坏J,礼会的公平。首先,广大存款人相对f银行处于弱势地位,金融知识也较为欠
缺,不-·,能,fj.足够的H寸间、精力和财力,对存款行的经营状况进i J二密切火i手和监督。其次,
开放经济体的经济增K南国内消费、投资和出口i部分拉动。rfl于投资呈现较为明显的周
1气
期性波动,而出口受制于出口市场的经济状况,那么确保国内消费按一定tLN增长就成为
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了。如果存款发生损失,会从两方面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一是购买
力的直接下降;二是消费者预期和信心的受挫,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可见,这
种庞大的存款市场规模和不平衡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发挥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利益,阻
断银行挤兑发生,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的作用,是存款保险制度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一个重
要条件。
(3)不断增强的保险意识
长期以来,在强大的国家信用庇护之下,我国居民很少担心金融风险和银行危机问题,
“在银行存款没有风险”的观念根深蒂固,存款保险意识普遍薄弱。但随着国内金融机构
的破产关闭以及150多家城市信用社的关闭和停业整顿,为广大存款储户敲响了警钟。越
来越多的入认识到了金融风险的存在,提高了自身的保险意识,也使存款保险日渐浮出水
面。
(4)摆脱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需要
目前,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实质覆盖了商、|k银行的所有存款,使政府成了双重债务
的担保人,增加了政府沉重的潜在财政负担,并且会破环公平竞争的原则。因此建立存款
保险制度可以打破“银行亏损,政府买单"的局而。图5.1说明了我国目前使政府承担双
重债务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图5.1使政府承担双重债务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
资料来源:际琦,建立我罔存款保险制度的丛本框架i寸论,中国商界,2009年第1期:30—3l
同时,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易引发道德风险。如果阍家是银行经营损失和竞争失败的最
后买单人,这样存款人在选择丌,、行时就不会太关注je经营风险,存款之后也不会关注其
经营状况,Fxl JtL降低了存款人的风险意识;各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和取得的收益不成正比,
1h
为获取高额利润他们可能采取冒险的经营策略,从事风险较高、利润较大的业务,而忽视
自身的安全问题,从而造成金融危机的巨大隐患。
5.1.2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环境分析
一国要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适应市场竞争的高素质银行
体系;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有效的金融监管;可靠的基本制度保障,包括健全的法律体
系,标准会计制度和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等。
我国目前己初步具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条件。但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可
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进一步完善外部环境,规范内部制度,协调制度操作时各方面
的关系。以下就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环境。
(1)金融监管体制日趋完善
存款保险制度要发挥作用,必须与有效的金融监管相配合,才能起到维护金融体系安
全的作用,因为如果没有有效的金融监管为基础,存款保险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可能会给
金融体系稳定造成不利影Ⅱ向。长期以来,我围的金融监管制度一直存在许多问题,但近几
年米我同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改革并建立了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
体制,在2003年成立了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独立执行银行业监管职能;遵循审慎监
管原则,以国际通行的}l{i管原则指导我国的银行监管,并与穆迪公司合作,研究制定了《商
业银行考核评价体系》等。在实现商、Ik银行r}丁场化的进程中,我国在制约商业银行自主经
营的信贷管理、利率管理等重要环节上加快了改革进程,基本满足了市场化的管理要求。
(2)金融法制体系提供保障
我国金融法制体系的框架己经基本建立,其内容涵盖了货币政策制定、资本市场运行、
金融监管、外汇管理、平等金融主体之问的民事行为规范、金融法律责任等各方面。具体
包括:《保险法》(2002)、《商业银行法》(2003)、《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3)、《中围人
民银行法》(2003)、《证券法》(2005)、《公法》(2005)、《仓业破产法》(2006)、《民枣诉
讼法》(2007)等,同时还有市}{关的行政法规类文件作为补允:《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1999)、《金融机构撤销条例》(2001)、《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2001)等。
虽然上述法律法规初步构成了我幽金融机构法制体系,但我国目前关于银行的市场退
出并没仃专门的法律程序。我幽缺乏良好的市场退出机制,对问题金融机构4<能随着『1,场
的变化,借助市场手段优胜劣汰,只能由政府借助彳J二政手段左右金融机构的准入羽J退Ⅲ。
经济转弛的长期性决定了小能等金融体制改革都完成后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
度已经成为完善我国金融安伞网的迫切需要,吲此应尽快建立一个机制来完善金融机构破
17
产法律制度,推进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治化,加强对存款机构的市场约束,逐步减小国
家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成本。
(3)国际金融_市场竞争加剧
我围加入世贸组织,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将逐步开放。在这些高风险的市场中,中资
金融机构与一些国际大规模金融机构相比实力较弱,经验不足,中资银行将面临前所未有
的挑战。中资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将在人才、优质客户、中间业务、金融创新等方面
展开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淘汰,有些机构可以通过兼并重组进人市场,也有的机构将退出
市场。对于必须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如果处理不妥伤害存款人利益,必然影响中资金融
机构的整体形象和地位。同时,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数以千亿的游资,利用金融衍生工具
兴风作浪,市场风险之大令许多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蒙受损失,甚至最终破产。我国金融业
的开放必然也会受到这种风险的威胁。
存款保险机构通过对危机银行提供贷款,或把自身的资金存入这些银行,可以减轻银
行的支付压力,帮助陷入危机的银行摆脱财务困境,避免银行破产而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一
系列动荡和不安。
5.2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
5.2.1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构思
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同家其运行模式按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按强制性划分
可以分为:强制存款保险制度,即依法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向1竽款保险机构投保,如日本、
加拿大等国;自愿投保的方式,如德罔、意大利等国。按建立基础划分可以分为:一是政
府建立的存款保险机构;二是政府与商业银行共同建立的存款保险机构;三是银行l百l'Jk自
己建立的民营存款保险机构。
表5.1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比较i优赢点与心缺点=~!—!~ 强制投保r{愿投保
所自J仃款人都可获得
优点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定金额的保护
容易导致逆向选择
缺点金融机构缺乏竞争
和道德f从险
资料来源:肖嘉虎,我国建丑仃款保险制度研究,华侨大学硕L论文,2007:7-8
从表5.1可以知道:强制性仃款保险方案的优点在于使所订存款人郜rlJ‘以获得一定金
额的保护,比其他保险方案更能够保护公众的利益。自愿性存款保险方案由银行自愿选择
是否投保及投保数量,这种方案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即那些风险大的银行
更愿意参保。针对我国目前金融体系的现状,本文认为,适宜组建一个由政府、中央银行
和金融机构共同组建的,全国性、强制性的存款保险机构。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实质上是把隐性存款保险变为正式
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机构本质上应是特殊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自主经营、自担风
险的经济体,应具有一定独立性,而不应成为国家行政部门。该机构的资本金应由政府、
中国人民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及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按划定的比例出资。
另一方面,在国外,中小银行不参加存款保险一般是不可能的,如果不参加存款保险,就
会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但在我国,居民及银行的风险意识不强,一旦采取自愿
参加的形式,许多银行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极有可能不参加存款保险,这样,存款保险制度
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我国存保险制度应采取强制性保险
的方式,要求所有银行业机构参加人民币存款保险,包括境内的外资银行和合资银行。
5.2.2确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定位
准确的目标定位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关键。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本文认为应
该定位为:最人限度的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以此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建:立存款保险制
度的国家一般是围绕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这两个目标来进行。目前,建
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应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一致,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是第
一位的。虽然存款人的利益得到较好的保护,能增强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防止大面积
的挤兑风潮,从而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为了预防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不可能
对所有存款人的所有存款进行保护,它只能对~定范围、一定额度的存款人的存款进行保
护,而且这种对存款人利益的有限保护是在事后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发挥出来的,凶此,它
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存款人规避风险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约束机制。同
时,要真正实脱对存款人利益的保护目标,更为根本的措施在于维护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
稳健运行。因为只仃在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营中,存款人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实的维护,其保
值增值的盈利要求才能得到最终实现。
冈此,我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日标应首先定位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上,存款
保险制度的运f,模式也应围绕这‘同标向展开。
5.2.3设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原则
我田设莎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应寺足我幽实际情况,借鉴阍际经验,建笾具有我
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并在能有效消除动摇金融体系稳定因素的同时,又不助长金融机
构的道德风险。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应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第一,保护金融机构存款人的利益,
巩固其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但是同
时也应该认识到,它对存款者提供的心理上的支持是有限的,不能将储户对银行的信心完
全寄托在存款保险制度上。第二,维护我国金融机构秩序的稳健性。银行信用应建立在稳
健经营和安全运行的基础之上,参加存款保险的银行不能冈存款保险公司对其客户的保险
承诺而放松经营管理从事高风险的投融资活动。第三,促进国内金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5.2.4明确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职能
根据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及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我认为,就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而言,应具有双重职能,一方面足保护存款人利益的职能,另一方面是监督管理和帮助金
融机构的职能。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存在问题的金融机构的保险救助。当金融机构出现经营风险时,动用保险资
金对出现支付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救助,防止出现由个别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导致的系统性
风险。
在第二章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得出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银行挤兑,
接F来我将第二章中的博弈模型增加假设,来说明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的防止银行挤兑
的发生。
增加模型假设: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建立,银行A通过缴纳一定的保费加入了存款保险
体系。
则:如果银行A冈储户甲(乙)提前支取而陷入流动性危机,存款保险机构将对其提
供流动性支持;到期后如果银行A发生亏损,不足以偿付储户存款,存保机构将代为偿付
不足部分。
此时,储,、甲、乙不川担心企、lk B的经营状况,博弈矩阵变化为图5.2所示:
储持有到期
,’’
乙提前支取
储,、甲
持有剑期提前支取
W(1+R),W(1+R) W(1+R),W
W。W(I+R) W,W
图5.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的储户决策博弈
从矩阵可以看出:储户甲、乙此时只存在唯一纯策略纳什均衡:(持有到期,持有到
期),对应的收益为[W(I+R),W(1+R)],而且是高效的、稳定的均衡,不会发生银行挤
兑。
第二,对投保银行进行稽核检查,并对每个银行的经营状况和有关存款保险的风险状
况进行准确评估。如发现银行有违规经营行为或经营管理不善,存保机构有权提出指导意
见,并要求其改正。若银行不予采纳或改进不力,存款保险机构有权终止对该银行的继续
保险;同时存款保险机构应及时将认为存在较严重问题的银行的情况报告银监会,并协助
银监会对宣布破产或关闭的受保银行进行接管和破产清理。
第三,破产处理职能,即对濒临破产和进入破产程序的投保机构的债权债务进行处置。
会同人民法院组织清算组进行破产清算和残值处理,组织有能力的投保机构竞价收购,剥
离并收购不良资产后予以拍卖等。通过破产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减少损失、重组机构。
第四,存款赔付职能,即对投保机构破产倒闭后的个人存款进行审查甄别后,按规定
限额予以赔付。
第五,风险控制职能。存款保险公司应具有风险控制的权力,投保金融机构应定期向
存款保险公司报告其经营状况、收入情况及其他财务资料,以便存款保险公司有效地埘投
保金融机构进行约束。存款保险公司需要协调好与银监会的关系,在操作巾,可由银l睫会
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凋控,让存款保险机构承担银监会的部分监管职能。
5.3积极创建存款保险制度的运作环境
我国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除了要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外,还应该充分考虑我围经济
体制和金融体制的现状,明确我国建口仔款保险制度的最终几标,在此基础上,积极创建
适合我幽丫f款保险制度的运作环境。
4l
5.3.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政策环境
尽管不同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存在较大差异,但从其产生的经济背景看,健全和完善
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前提。因此,为了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并使之
正常运行,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践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及
时弥补市场缺陷,形成适合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配套适时的政策措施,以便充分发挥市
场规律的作用,并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基础作用。
例如,要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发放范围进行限制,原则只向缴纳存款准备金的金融机
构提供贷款,并不再承诺保证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破产和退
出机制;在金融机构退出、进行债务处理时,适当降低用再贷清偿个人债权的比率,以促
使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相应的将法定准备金的比例下
调,并使之转化为存款保险费等。
5.3.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预警机制
一围所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否能起到作用,金融颓警制度足其配套制度中不可缺少
的一项。一个国家金融风险的防御能力主要取决于是甭具有一套正确反映金融体系健康与
稳定的金融预警制度。
金融预警制度以资本充足率、外汇持有风险和资产流动性的测定作为其衡量的指标。
通过这三个指标的测定,对金融机构潜在的金融风险提供警示信息。
首先,资本充足率,将杠杆比率和风险资产比率作为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基础。杠杆比
率为调整后资本④与存款和流动性负债和的比值。风险性资产比率的测定旨在评估一家金
融机构持有的资产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在测定风险性资产比率时,需考虑的金融风险包
括:信用风险、投资风险和被迫m售风险。以英格兰银行为例,英格兰银行对金融机构持
有的各类资产加以研究,并赋予各种卡义数,以反映每一类资产所具有上述三种风险的程度。
各种资产的权数,以风险大小而定。
风险性资产比率=调整后资产÷各种资产x风险权数
其次,外汇持有风险,包括结构性风险和交易性风险。结构性风险是指由于期限长而
衍生的风险,如同定长期资产及负债因nJ-场状况改变而承担的风险;交易性风险是指由于
日常、lk务操作所产生的风险。英格兰银行监管措施规定:对每一种外汇,银行承担的交易
性外汇风险的净额,其资产与负债的差额/fi得超过银行资本的1 0%;承担各种类别外汇风
险的总的外汇负债净额,即期’』远驯合存一起,不超过资本的15%。
①iJ爿骼后资本:指公司资术减去时子公司及犬暇个、IkIY,J投资、商誉、设备、/fi动,’及其它阎定资,“:的份额。
再次,资产流动性,其目的在于确保金融机构维持其流动性以满足其到期支付的能力。
如即期制度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和各种贷款承诺等。
5.3.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退出机制
确保接近失去清偿力的银行很快退出市场,对于由即使设计很好的最后贷款人和存款
保险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刺激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这种政策将还会限制给公共部门带来的
潜在损失。
(1)关闭银行。
一旦银行出现以下情况则应吊销银行营业的许可证,并提起清算程序。第一,监管机
关己判定该家银行可能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第二,违反了其他许可标准;第三,未能承
担利息支付和其他金融义务,从而使得债权人提起破产诉讼;第四,银行的所有人自动提
出关闭银行。
(2)托管银行。
托管制度是指由监管机关或代表监管机关对面临严重问题的银行进行控制。在这种情
况下,应将银行的义务暂时冻结起来。‘这样,就可以有一定的时问对是否允许银行恢复运
作,并对银行债权人予以必要保护作出评价。如果可以继续存在下去,托管者可以对银行
进行管理,直到找到新的、合格的股东和管理人员。如果不能继续经营,托管者则应提起
清算程序。
5.4健全存款保险制度的监管
要使存款保险制度良性运行,存款保险制度与有效金融监管的良好配合足十分关键的
因素。如果没仃有效的审慎监管,存款保险机构最终可能会发现j£疲’IJ二奔命,为进行高风
险投机活动的银行提供援助和赔款,直至存款保险基金耗尽。只有与严格的审慎监管相结
合,存款保险制度才能对银行业的经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确定合理的存款保险
费率,及时纠正金融机构的高风险活动,确定银行砸i临的危机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5.4.1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最要对象和载体,它处于货币政策与国民收入、物价水平
等宏观经济变最之间,【!fJI因果关系的【{|问位置,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首先作川于商、Ik银行,
然后才能通过商、lk银}J:传导给企业干lJ厶寻民,进而影响幽民收入和物价水一iIz等经济变量。商
、|k银行能含受中央银行的影响,进Ini调整信贷政策和货币供给景,对于货币政策的顺利传
41
导至关重要。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的第一步就是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问责制,使制度的运行过程具体到个人,并且
明确每个工作者的责任;二是对金融从业人员就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普及培训,使工作
者深入了解、管理者高度重视内控制度;三是结合中国金融发展现状,改革分行、支行体
制,使分行、支行成为独立法人,从而避免计划体制下分配任务的弊端;四是对风险管理
和内部控制操作良好的分支机构要进行奖励,而且在出现问题时要追究相关管理责任和监
督责任。
5.4.2健全金融行业监管制度
如果我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对投保银行强有力的监管,不但是防止金融风险的必
要措施,而且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警告、提高保费费率、停止为其新增存款提供
保险等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我国现行监管制度
滞后于经济和金融实际发展的需要,需要参照国际标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其中最为深刻
的当属《新巴塞尔加本协议》,协议把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力求反映银行风险管理、监管实践的最新变化,并尽量为发展水平不同的银行业和银
行监管体系提供多项选择办法(如图5.2)。
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还应健全金融行业的:{{f管水平,改革法律体系从而使产权得
到保护,合同得以有力执行;提高会计和信息披露规则,实行市场信息的准确供给,以此
来改善激励结构并且限制银行从事过度风险。通过安排合适的制度没计特征,将这一制度
对市场约束的扭曲减至最小,并把其带来的社会成本限制侄最低程度,最终使存款保险制
度的有效性发挥到极处。
由于同前我国银行之|’11J的风险差别很大,这就决定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不可能
一蹦而就。其实,存款保险制度只不过是对市场机制和监管当局金融监管制度的一种补充,
要想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良好的商业银行运作机制、及时发现银
行经营管理巾的问题,加强监管才是最关键的。加强对银行的豁管,更力ll仃利于保护广人
存款人的利益,有利于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图5.2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资料来源:樊杲,存款保险制度F我闻银行业资本约束和市场约束监管的有效。rE研究,复旦大学硕上
论文,2008:24-25
5.4.3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要保证存款保险制度有效运行,全面准确地了解银行的真实情况足必要的前提,因此
必须尽快完善我围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银行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诸如信
息披露内容不全面: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信息披露监控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
针埘以上存在问题,应从会计信息的披露、风险披露和表外信息披露等方面着手。首
先,完善银行会计体系和会计信息披露,非E市银行的会计准则向l:市银行靠拢,上市银
行的会计准则向同际标准靠拢,最终实现会计报告国际化。其次,加强风险披露,除了披
露资本允足率指标外,需采取定性和定量方式对资本结构进行核心披露和补充披露。再次,
强化表外信息披露,建立统一的表外业务风险衡量标准和风险检测体系,完善披露方法。
最后,落实临控制度,针对商、【k银行信息披露的特点,进行有效、稳定的信息披露监督,
使j∈能自愿、真实、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信息披露如/fi符合要求,可要求其增力|I披露
内容甚至晕新披露。
参考文献
[1]贺瑛.存款保险: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财经犬学出版社.2003:157-1 70
[2]朱春红,陈柳钦.存款保险制度的效应及国际经验比较[J].经济纵横.2005
[3]王自力.FDIC经验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J].金融研究.2006:25-26
[4]魏志宏.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规范与指导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04:17—19
[5]蒙永亨,李虹燕.对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4:6-8
[6]王自力.存款保险制度[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6:13—14
[7]陈柳青.存款保险制度利弊分析[J].中国保险.2006:32—33
[8]曹明奎.印度存款保险40年发展介绍[J].围际金融报.2006:12-14
[9]李燕平.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J].生产力研究.2006:23-24
[10]郝同林,张洪云.存款保险制度内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金融纵横.2004:26—27
[11]姜磊.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银行道德风险困境及其治理[J].生产力研究.2005:4-6
[12]欧明刚.存款保险制度重在细节[J].银行家.2006:40—42
[1 3]陈柳钦.存款保险制度的本质缺陷[J].中国证券期货.2004:15
[14]何艳宁.美日存款保险制度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8-10
[15]任云珠.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三大原则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理论研.2006:22—23
[16]张利平.论香港存款保障计划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启示[J].南方金
融.2005:12—13
[17]王滨.存款保险制度的圈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中国金融.2005
[18]张祖刚.存款保险制度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J].吉林财视j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19]周平.日本存款保险中的存款偿付制度解禁及其启示[J].济南金融.2005:49—52
[20]刘士余.存款保险制度研究[A].2005年存款保险国际论坛义集[C].中崮金融出版
社.2006:279—280
[21]喻小平.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管理模式选择[J].环渤海经济嘹望.2006:6-8
[22]谢平,王素珍,闰伟.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与同际比较[J].金融研究.2001:卜12
[23]张金宅.笨-j:商业银行资本配置的存款保险定价方法研究[J].金融研究.2007
[24]沈福喜,f每阳,林旭东.国外存款保险费率的借鉴与统汁研究[J].统计研
究.2002:23—29
[25]郭文吕.巾围保险业运{,风险探索[M],北京:|tl国财政经济fl 5版社.2007:24-25
[26]张建凼.移{极完善资本约束}JL;H大力推进银行战略转型[J].【-{1国金融.2005:1 2一14
46
[27]张正平著.转轨时期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6-28
[28]张庚.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启示[J].现代商业银行
刊.2007:55—56
[29]钱小安.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约束条件与制度设计[J].金融研究.2004:8-10
[30]苏宁.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5-47
[31]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M].商务印书馆.2006:1 4-24
【32]Pennaechi.George.Deposit insuranee,bank regulation,and financial system risks[J].Journal
of Monetary Eeonomics 2006:1—30
[33]Richard ImPerial.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J].New Strategies for Portfolio
Management.NewYork.2002:1 9-20
【34]Steven Ivrine.DBS succeeds with S-REIT[J].Tequity News ofFinance Asia.2003:7-8
[35]Cannachan,Scott.2003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in Asia[J].Asia Law.2003
[36】New Deposit Insurnae System.Finacial Sevrices Agency Working Paper.2002
[37]Reint Gropp,Jukka Vesala.Deposit Insurance.Moral Hazard and Market
Monitoring.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2004:1 5—25
[38]DeutseheBundesbank.MonthlyRePon[J】.February 2000
[39]Honohan.P,Klingebiel.D.Controlling Fiscal Costs of Banking Crises.World Bank Working
Paper.2000:1 2—20
[40]R.N.Robertson.Loss Minimization and the Role ofthe Deposit Insurer.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Deposit Insurance.2005:1 6—1 7
[4 I】Michael Zamorski.The Risk—Based Premium System:Issues and
Opportunities.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Deposit Insurance.2005:26—28
【42]FDIC—Sponsored Self-Insured Depositors.Using Insurance to Broaden Market Descipline
and Strengthen Bakn Funding[D].FDIC Wokfing Ppaer.2005"1 9—20
【43】Edward.J.Frydl.The Length and Cost of Banking Crise[D].IMF Working
Paper,2004:30一3 1
【44]Robea J.Cull,Lemma W.Senbet,Marco Sorge.Deposit and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J].The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5:1 7—1 8
[45]Jacklin,Bhattacharya.Distinguishing Panics and Information—based Bank Runs[J].Welfar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2005:39-41
47
后记
完成了这篇论文意味着我的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结束了,回首三年来短暂而叉宝
贵的学习时光,我应该感谢我周围的老师、同学、朋友给予我的帮助。
在撰写本论文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王
老师。在跟王老师学习的三年时间里,王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
力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受益匪浅。在本文从选题到定稿的全过程
中,王老师一直都给予了密切的关注,为我解决了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进行了耐
心细致的指导,在此,向王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论文在修改过程中,得到陈之楚老师和马亚明老师的精心指导,提出大量的修改意见,
使得论文的内容更加充实,论证更加完善,结构更加清晰。在此,向陈老师和马老师致以
深深的谢意!
同时,我更要感谢金融系和研究生部的各位老师,他们在我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都付
出了艰辛的努力。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教育和鼓励,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三年
的学习生活中,我与各位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此衷心感谢他们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他们陪伴我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
最后,感谢论文评审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论文。
张睿霞
200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