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2192内外经济均衡视角下中国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

天津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内外经济均衡视角下中国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
姓名:王智茂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任碧云
20090501
内容摘要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内外均衡,即在实现内部均衡的
同时保持外部均衡。近年来,中国经济内外失衡日趋严重,内部失衡表现为储蓄过剩,投
资增长较快,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严重不足;外部失衡表现为“双顺差一持续增加,外汇
储备大幅增长,人民币存在持续升值压力。其中,内部失衡是主要的,内部失衡决定着外
部失衡,同时,外部经济失衡反过来又加剧内部经济失衡。
论文从内外经济失衡的角度,考察中国目前的总体经济运行状况;通过对内外经济相
互影响和作用渠道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指出中国目前内外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投资
和消费关系的失衡。要逐步消除内外经济失衡现象,必须从调整国内经济着手,而国内经
济政策的重心则仍然是要持续地坚持稳定投资,扩大消费。论文从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
制和财税分配体制,收入分配体制以及财政金融体制等角度,分析投资和消费失衡的成因,
并提出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论文主要运用均衡分析法,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以开放经济
下的宏观经济学为基础,深刻分析了内外经济均衡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内外经济非均衡的联
系机制;运用历史分析法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总体特征,阐述造成投
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以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现经济增长
方式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 内外经济均衡投资消费
Abstract
In the open economy,the aim of macro-economy controlling is to keep macro-economy
internal balante and extemal balance,namely macro—economy equilibrium implies internal
balance and extemai balance simultaneous.In recent years,Chinese internal imbalance and
external imbalante are worsening.Internal imbalance manifests overplus of save,increasing
investment,and consumption,especially resident consumption is shortage;extemal imbalance
manifests the increase of“twin.surplus”.Thus.foreign exchange has been increasing fast and
Renminbi has the pressure of appreciation.Internal imbalalice is primary and decides external
imbalalice.At the same time,external imbalance aggravates internal imbalante.
After inspecting China’S economy from the angl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unbalance,this
paper gets the basic reason of the presently dilemma still is unbalance of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by empirical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relation of intemal and
extemal balance.In order to lighten or remov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unbalance,we first have
to restructure domestic economy,stabilizing the investment and encouraging the consumption
should still be sustained.The paper analyzes causes of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imbalance
from the angle of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 led by the government,income distribufion
system and public fiscal system,and propose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policies for adjustment.
On the basis of open Macroeconomics,this paper USeS equilibrium analysis method,
deductive and induction method,adopts positivism and normmiv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mechanism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mal imbalance.From history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summarizes general characteristies of internal and extemal imbalanc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mng up,states causes which lead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imbalance,and make
the policies of macro.economy controlling more efficiency and science in order to promote
fundamental shifts in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Internal and external equilibrium;Investment;Consumption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
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财经大学或
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
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王布气签字目期:莎1 年歹月叫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天津财经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上据教导师签名: 7
签字日期:沙‘7年,月叫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签字吼1年朋铂l
电话:
邮编:
1.1.1选题背景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速度;但是,从消费、投资和出
口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我国主要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双向拉动,外部需求为
主要支撑点,而内需则相对不足。近年来,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日益复杂,我国经济的
内外失衡现象逐步开始显现。外部失衡方面,由于出口飙升,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增加,
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同时出现了居高不下的“双顺差",带来了外汇储备
的被动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内部失衡方面,由于储蓄过度、造成投资扩张过快与消
费不足,尤其是居民消费的不足。这样,出口、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就呈现出此
消彼长的关系。而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使中国经济受国外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程度越来越
大。
2008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转变,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危害
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实体经济,外部需求的下降使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而内部经济失衡的现状长期没有改观,这使得我国经济增速已出现明
显下滑。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保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着眼点。在危
机中,中国政府迅速调整了政策方向,实行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
政策基调,以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核心,以十大政策措施为重点,以重要经济部门发展
规划为依托的保增长、调结构和促民生计划。经济增长的重心开始向内部经济转移,这其
中,投资和消费恰恰是两个最重要的政策着力点。
因此,本文的研究力图从内外均衡的全新视角分析投资和消费在内外经济运行中的传
导机制和潜在影响,建立以投资和消费为核心的内外经济调控体系,为在全球经济放缓背
景下,实现我国内外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调控思路。
1.1.2选题意义
直观上来看,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现象已十分明显,而这些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联系
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而在全球经
济放缓,中国经济也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阶段,本文的选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1)本文以内外经济均衡为基础,系统梳理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理论;深入分析了内部
经济失衡与外部经济失衡的内在传导机制。论文借鉴的不仅仅是别人已经成型的理论,而
是力图从中探索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特征的分析方法,这对丰富传统内外经济均衡理论,完
善我国投资与消费的协调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本文深入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具体表现特征;探讨我国内部
经济失衡与外部经济失衡的原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特征,提出投资与消费关系的
调整思路和战略选择。此问题的研究对于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加强和
改善宏观调控,提高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开放条件下的内外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有
重大的现实意义。
1.2.1国外研究概况
1.2文献综述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德(James Edward Meade,1951)①最先提出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
衡的概念,并且分析了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组合。米德认为在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
矛盾和冲突经常会出现,这种矛盾和冲突就是内外失衡。所以米德还提出了解决内外矛盾
的问题,这个问题构成了此后西方经济学界关于内外失衡研究的主题,即政策搭配。丁伯
根(Jan.Tnbetgen,1952)②提出经济失衡中出现多个宏观经济目标时,政府必须拥有等于或
多于目标数的政策工具,这一关系被称之为“丁伯根法则”。根据这一法则,澳大利亚经
济学家斯旺(T Swan,1960)③建立了一个模型,他用一个简单的直角坐标图来说明通过汇率
的变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来同时实现内外部的均衡,这就是所谓的斯旺图。蒙代尔
@J·米德.国际经济政策理论【M】.第一卷.北京:商务出版社,1990.12-85。
o康蕾.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2):69.70。
@徐长生.从新斯旺模型看我国利率与汇率政策的组合【J】.国际金融研究,2006,(12):52—57。
2
(Robert Mundell,1968)∞进一步分析了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蒙
代尔政策指派法则”或“有效市场分类法则’’,并且提出了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
使用实现内外均衡的模型。
在内外均衡的相互关系上,H.钱纳里和A·斯特劳特创立(1969)②的“两缺口"模型至
今仍被广泛地用来作为分析的基本工具。“两缺口”模型可以概括为:(1)当储蓄缺口过大
时,即投资大于储蓄时,弥补其缺口主要靠增加出口以使得国外净资产增加,出口有限增
长无法满足其投资超过储蓄增长需求时,只能依赖外资流入;(2)当外汇缺口过大时,即进
口大于出口时,弥补其缺口主要靠增加储蓄,如果储蓄有限增长情况下也只能依赖国外净
资产增长。
从近几年的全球经济现状来看,全球经济失衡进入人们的视线,主要表现为各国经济
增长的失衡、全球金融失衡和贸易失衡。具体到当前的经济失衡,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
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
的贸易盈余。因此,国外学者对内外经济均衡的研究也逐步集中到影响贸易赤字的国家间
消费、投资以及储蓄的差异性分析上。
Betty C.Daniel(1997)@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时间偏好的角度解释贸易赤字问题。他认
为由于不同的国家对时间偏好不一致,时间的“风险调节率(risk—adjusted rate oftime)”
低的国家较为“耐心",国内的消费水平不高,会以贸易盈余的方式从其他“不耐心’’的
国家获得收入。
Richard N.Cooper(2006)@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美国的低储蓄、高消费和
贸易赤字存在着因果关系。美国的贸易赤字是正常的并在预料之中,而美国持续的贸易赤
字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过度储蓄、美国有吸引力的金融资产、全球化的金融市场直接导致的
结果。他同时指出中国近几年外汇储备的激增是固定汇率制度导致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结
构是非正常的,反映出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增长方式。
Joseph W.Gruber和Steven B.Kumin(2007)@则通过实证指出美国的赤字部分是由于
贸易伙伴(如中国、日本等)的国内储蓄上升引起的。持此观点的还有R.GlennHubbard
o蒙代尔.蒙代尔经济学文选[M】.第三卷.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76。
圆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12-221。
9
Betty C.Daniel.Precautionay saving and persistent current accollrtt imbaia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7,(42):179-193。
”Richard N.Cooper.Living with global imbalances:A coutrarian view.Journal ofPolicy Modeling,2006,(28):615—627。
9
Joseph w.Gruber and Steven B.Kumin.Explaining the global pattern ofcurrent ac,,eount imbalanO#$.Journal of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7,(6):500-522·
3
(2006)①,他也认为其他高储蓄经济体导致了美国的贸易赤字。
部分学者也对如何解决当前的经济失衡特别是贸易收支逆差提出了建议。R.Glenn
Hubbard(2006)②提出美国和高储蓄的新兴经济体都要作出渐进式的调整。美国的经济调
整集中在要逐渐提高国内储蓄和投资,高储蓄的国家则要对国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完善
资本市场并要防止国内投资的走高。
Ronald.I.Mckinanon(2007)@认为改善美国贸易赤字的方法就是增加美国净储蓄,而
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要相应地降低储蓄,但汇率保持不变。Eiji.Ogawa和Takeshi.Kudo
(2007)④则认为美元对于减少美国的赤字是有必要的。
1.2.2国内研究概况
关于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界定和表现,国内学者们基本上倾向于结构性失衡,特别是
消费,储蓄,投资三者关系的失衡,外部失衡则一致认为是国际收支失衡,具体表现为贸
易顺差、资本账户顺差、外汇储备过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包括林毅夫(2007)@、刘煜
辉(2006)@、高坚(2006)o、韩平(2006)@等。
对于内外经济失衡相互关系的研究,从宏观经济学的恒等式来看是国内失衡导致了对
外的失衡,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学者认定是内部失衡决定了外部的失衡。林毅夫(2007)
⑨认为内部失衡是内外失衡的根源,其内在原因是经济改革不到位,发展过程中投资和消
费关系的不协调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特有的潮涌现象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一定时期
内由国外需求支撑的产能过剩和贸易盈余;周忠D斐J(2006)@认为贸易不平衡以及由此带来的
全球经济失衡,关键原因在于主要国家的储蓄率的差异,不同的储蓄率反映了经济主体对
当前和未来消费的不同评价,如果同期两国的储蓄率不同则两国的贸易必然不平衡;姜巍
∞R.Glenn Hubbard.The U.S.current aceourlt deficit and public poficyJoumal of Poficy Modeling,2006,(6):665—671。
o同上。
@Ronald 1.Mckinnon.The transfer problem in reducing tlle U.S.current account deficit.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7,(6):669-675。
④Eiji.Ogawa and Takeshi.Kudo.Asymmetric responses of East Asian currencies to tlIe US dollar depreciation for reducing nl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Journal ofAsian Economics,2007,(18):175—194。
@林毅夫.内外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07,(8):18.22。
@刘煜辉.内外失衡格局下宏观调控遭遇两难困境.银行家,2006,(6):20—21。
o高坚.深化改革启动经济协调政策一兼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J】.财贸经济,2000,(2):5-9。
@韩平.我国储蓄、投资与双顺差分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q.北京:经济管理
出版社,2006:59.67。
@林毅夫.内外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m.中国发展观察,2007,(8):18.22。
o周忠明.全球经济失衡下中国经济失衡现象分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C】.北
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75.87。
4
(2006)∞指出内外失衡并存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失衡,协调内外均衡的有效途径就是要
转变我国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在内需为主的基础之上;韩
平(2006)②则直接认为表现为储蓄大于投资的内部失衡直接导致了经常项副颐差,而根本原
因就是我国鼓励投资和出口的战略。
不过,对于内外经济失衡关系的研究,一些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刘煜辉(2006)③认
为当下的失衡格局很难分清是谁导致了谁,而是相互交织,相互转化的;吴玮(2005)④则
认为内外经济的失衡只存在于中短期内,在长期内是不存在的,而且在长期中,只要内部
均衡能实现,那么外部均衡的实现是不成问题的。
2007年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外需
受到冲击下,拉动内需增长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形成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和消费
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更为广泛的关注。
任若恩(2008)@认为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准确的说是对贸
易顺差增长速度下降带来的影响。因为GDP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贸易顺差,由此
GDP的增长可以分解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贸易顺差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因而,贸
易顺差对经济增长拉动率的下降就需要由内需的增长,即消费和投资的增长来补充,并且
他指出在经济放缓的趋势下,稳定投资将更为重要。
哈继铭(2008)@认为美国经济衰退、消费下滑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和外贸顺差,并且
通过乘数效应和全球效应影响我国的投资、消费和整体经济增长。乘数效应是指出口下降
首先直接导致国民收入下降,继而降低消费和投资,对国民收入又有间接影响;国际效应
是说美国经济下滑还会影响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和这些国家的收入增长,继而影响这些
国家从我国的进口。
李稻葵(2008)⑦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可以利用美
国经济放缓的机遇大力开发内需,利用相对充裕的财政盈余合理提升投资和消费需求,促
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投资和消费结构,从而使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规模回落。
∞姜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及调整Ⅲ.国际经贸探索,2006,(7):39-43。
。韩平.我国储蓄、投资与双顺差分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q.北京:经济管理
出版社,2006:59.67。
四刘煜辉.内外失衡格局下宏观调控遭遇两难困境【J】.银行家,2006,(6):20.21。
蛳吴玮.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研究I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157.158。
四任若恩.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面对的挑战与对策【J】.首席财务官,2008,(2):13.14。
四哈继铭.外冷内热、先抑后扬一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 2008,(1):25.37。
四李稻葵.三步走实现中国经济的外部平衡[J】.中国乡镇企业,2008,(1):92-93。
5
李伏安(2008)①认为我国的投资过剩是一个始终存在的循环结果,而低劳动力成本
和低劳动力保护政策使劳动力创收能力不够,导致消费不足。他认为除了经济循环模式以
外,更多的是要重视人的投入,重视人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投入。福利增长应以增加
内需,增加老百姓真正的消费能力、生产能力、劳动能力为主的投入,平衡内部经济的能
力,进而使中国经济合理地获得外贸收益。
从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传统内外经济理论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政策工具的搭配
问题上,缺少对内外失衡之间关系的研究;虽然国内部分学者认识到了中国目前的内部失
衡主要表现在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但对中国的结构性失衡的研究主要仍
停留在对现象及现象间关系的描述上,对内外经济体系之间如何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渠道
缺乏系统的分析。
1.3.1研究思路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在明确内外经济均衡的科学内涵和判断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近年来内外经济
失衡的现状,通过内外经济体系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渠道对内外经济失衡的相互关系进行系
’ 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找出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根源——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衡,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将主要分成五部分对内外经济均衡视角下的投资和消费关系进行
剖析。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理论部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介绍传统理论下内外经济均
衡的定义及判断标准,分析了内外经济均衡的内在统一关系;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内外经济
失衡的现状,查找中国宏观经济中消费、储蓄、投资、进出口差额等几个指标的相关数据
并进行计算整理,得出的结论就是内部失衡方面主要表现为消费、投资和储蓄的相互关系
不协调,外部失衡方面主要是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的“双顺差",并从理论角度探讨
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内部经济失衡决定了外部经济失衡,
外部经济失衡对内部经济失衡具有反作用;第三部分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出内外经济
失衡的根源及核心表现形式——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衡,并对这一相互关系进行实证检
D李伏安.三个原因导致了国内消费不足[EB/OL].新浪网:2008年03月20日。
6
验,检验结果支持了此前的理论分析;第四部分着重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和财税分
配制度、收入分配体制、财政金融体制三个方面分析投资和消费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本文
最后将提出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思路和对策建议,指出通过有效的政策,逐步优化投资
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有支付能力的消费水平,以此拉动内需,最终实现内外经济的
均衡发展。
1.3.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第一,均衡分析法。经济均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参照系,
在分析内外经济失衡向经济均衡的调整时运用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研究经
济均衡调整的路径或过程。第二,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分析内外经济均衡的对立统一关
系及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传导机制。第三,历史分析法。以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为基
础,分析了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历史过程及新的内涵。第四,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
合。总结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现状,阐述了造成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深层次原因。第五,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论文运用大量图表和数据并结合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论
证。
1.4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以内外经济的相互关系为研究重点,是传统内外经济均衡理论的有益补充。传
统的内外经济均衡理论集中于研究政策搭配,而对内外经济的相互关系研究较少,政策分
析缺乏连续而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内外经济均衡的相互关系,对相互间影响和
作用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是对传统内
外均衡理论的有益补充。
(2)将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置于内外经济均衡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本文以内外经济均
衡为切入点,进一步明确投资与消费关系的研究边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使投资和
消费的关系和内外经济失衡联系起来;同时也赋予了投资和消费更多的经济内涵,使与之
相关的政策措施更趋功能化。
(3)基于体制环境,明确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思路和长期对策。本文强调体制改
7
革是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目标,在此基础上,力求达到政策选择对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的长期有效性;同时,坚持将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作为经济系统调整的一部分,以实现
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的整体协调性。
8
第2章理论基础:内外经济均衡的科学内涵及判断标准
内外经济均衡一直是各国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关于内外经济均衡的定义和判
断标准,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观点。这一章将重点总结归纳内外经济均衡的科
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内外经济均衡的定义和判断标准,
同时分析联系两者关系的基本宏观经济等式,从理论角度初步确定内外经济均衡的相互关
系。
2.1内部经济均衡的定义及标准
2.1.1西方学者对内部经济均衡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西方学者对内部均衡的定义有一定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种t
1.米德(J.E.Meade)的定义:似乎只是维持该国一切产品的总需求水平,使之高得
足以维持充分就业,但不足以引起价格和成本的持续的通货膨胀①。
2.蒙代尔(R.A.Mundell)的定义:充分就业条件下,国内产出总需求等于国内产出总供
给。若该均衡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则根据总需求高于或低于充分就业产出,经济将分别出
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趋势②。’
3.小岛清的定义:国内平衡的重要指标是通过保持充分就业和有效利用资源(包括对
外活动),尽可能把生活水平提到更高的程度,就业量和生活水平之积是国民收入,所以如
果不谈收入分配问题,那么国内平衡可以用最高的国民收入来代表③。
4.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和奥伯斯法尔德(Obstfled)的定义:一国资
源的充分利用和国内价格水平的稳定。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判断内部均衡的天然尺度④。
5.约翰·威廉森定义t与谨慎控制的通货膨胀相一致的最高的需求水平@。
6.凯伯的定义:内部均衡的目标包括两个维度:(1)充分就业;(2)无通货膨胀或
者,更现实一点,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
①J·米德.国际经济政策理论[M】.第一卷.北京:商务出版社,1990:13。
o蒙代尔.蒙代尔经济学文选【M】.第三卷.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76。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87。
o保罗·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第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06。
@约翰·威廉森.开放经济和世界经济[MI.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200。
∞罗伯特·J·凯伯.国际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01。
9
西方学者的定义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内部均衡的条件,即实现充分就业(或资源
的有效配置),内在涵义是国内总需求等于潜在总供给。一般认为失业率与弗里德曼提出
的自然失业率相等时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二是实现内部均衡的指标,即充分就业和物价
稳定。在西方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并不直接包括在内部均衡的目标中,主要原因是:西
方发达国家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任务,经济增长是私人经济活动的结果,与制度、技
术、资源有关,这些都不是在短期内能够解决的。同时,根据奥肯定律:GNP相对于潜在
GNP每下降2%,失业率就上升1个百分点,因此失业率确定了,经济增长率也就间接确
定了。
2.1.2中国学者对内部经济均衡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1.姜波克的定义:指在一特定的价格水平上,实物领域中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
间的平衡,同时金融领域中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也平衡①。
2.黄盛华的定义:当一国的生产性资源被充分利用并且价格水平稳定时,该国经济
就处于内部均衡状态@。
3.陈信华的定义:当提高了就业率,保持了国内物价稳定和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时,
就实现了内部均衡@。
显见,大部分中国学者直接采用了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也应将收入公
平分配、经济结构协调等看作内部均衡的目标;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内部均衡应定义为经济
处于潜在产出的水平上,即经济稳定增长,不考虑就业,因为中国人口庞大,不可能充分
就业。

结合中国当前的具体国情来看,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应是维持经济稳定,“熨平"经
济波动,实现总供求的平衡。由于总供给主要由制度因素决定,因此总供给在短期内是难
以变化的,总需求波动是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这样,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实际上就
是要实现国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的产出或者潜在产出相一致,而衡量国内总需求变化的最
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就是投资和消费,因此,在本文中,内部均衡与西方政策搭配理论中
的传统内部均衡有所区别,本文不再利用“无通货膨胀时的充分就业状态"来定义,而是
。姜波克.开放经济下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搭配研究设想叨.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1):14-20。
o黄盛华.宏观经济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统--[131.成都,四川大学,2002:19.21。
o陈信华.开放经济国际收支调节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33.37。
10
将研究视角定位在投资、消费以及储蓄这三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上,具体体
现为过度储蓄、投资膨胀但消费却不足,即需求结构严重失衡。因为中国目前国内经济的
失衡是结构性的失衡为主,所以本文的内部失衡是指投资较快增长而消费需求不足,储蓄
投资出现可持续、巨额的差额。进行如此定义的原因如下:(1)消费、投资和储蓄是国内
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变量;(2)消费、投资以及储蓄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实是非正常化
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对它们进行调整也是客观要求;(3)这三个内部经济变量与外部
经济存在着紧密联系。
2.2.1外部经济均衡的定义
2.2外部经济均衡的定义及标准
外部均衡的概念和外部均衡的标准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
大辞典》中“国际金融”词条中的解释,认为“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在各种条件下,可以达
到外部均衡的政策和市场力量”①。而外部均衡的含义,则被定义为“不会对一国履行其
国际义务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外部债务路径”,这一定义的含义不甚清晰。
从历史上看,外部均衡的定义和目标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演变。在18世纪中
叶,大卫·休谟(David.Hume)通过提出“价格——现金流动机制”来论述国际收支的自
动调节机制时,已经涉及到外部均衡问题。在休谟那里,外部均衡实际上指的是国际收支
平衡或均衡。贸易不平衡可以通过金银流动来解决。金本位时期,以国际收支平衡为基础
的外部平衡概念一直得到保护。20世纪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间的资本流动规
模逐渐扩大,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初,拉丁美洲国家出现大量的外债倒账,外债承受能
力成为国际收支均衡的重要指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固定
汇率制度,各国对国际资金流动采取严格的管制措施,经常账户逆差难以通过汇率变动和
资本流入来解决,外部均衡通常理解为经常账户平衡。20世纪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
系崩溃,汇率可以自由浮动,各国逐渐放松对资金流动的管制,国际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外部均衡被视为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平衡问题。
从外部均衡标准的历史演变来看,外部均衡实际上指的是国际收支均衡,它是一个含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第二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967.969。
有价值判断的概念,它反映了一国所应追求的国际收支状态。在本文中,外部均衡也将采
取传统的经典定义——国际收支均衡,即中国持续的双顺差。
2.2.2外部经济均衡的标准
上世纪8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加强对成员国汇率和国际收支状况的监督,
基金组织的专家们提出了四种国际收支均衡的判断标准:①
第一种认为,国际收支均衡是指“经常项目差额可由正常的资本流量弥补,而不需通
过过度的贸易限制和对资本流入或流出的特殊刺激,以及大规模的失业来弥补";第二种
认为,“在考虑到暂时性因素(如码头罢工、歉收)、生产能力不正常使用或失业、贸易条
件持久的外生变化、对贸易和资本流动的过度限制或刺激等影响因素后,经常项目差额等
于正常的资本净流量”;第三种认为,国际收支均衡的概念是“可维持的国际收支”,它是
指在中期内,在给定的汇率水平上,一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差额与正常的资本净流量以及
官方外汇储备的合理增长相一致‘;第四种认为,经常项目均衡的两个准则是“可维持性”
(sustainability)和“适度性"(optimality),前者指经常项目逆差的可维持,后者指经常项目
所包含的一国消费和储蓄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可维持性是经常项目均衡的基本标准,适度
性则是最高标准。
从上述定义中看出,虽然经济学家在判断外部均衡方面没有完全一致的意见,但一个
共同点是都重视经常项目差额,特别是经常项目逆差规模。因此,本文在讨论外部均衡时,
也将重点放在经常项目的分析上。
2-3内外经济均衡的内在统一关系
2.3.1国民收入恒等式与吸收模型
我们根据凯恩斯国民收入恒等式,对相关变量进行重新分析,由于开放经济下的GNP
与GDP不相等,设NFI为本国从国外获得的净要素收入,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GNP=GDP棚。若再考虑从国外得到的单方面无偿转移支付净额为U,Y为国民收入,C
为私人消费,I为私人投资,G为政府支出,X为出口,M为进口,S为私人储蓄,T为政
。周八骏.国际收支论【M】.学林出版社,1987:53。
12
府税收,则开放经济广义的国民收入可以用下式表示①:
Y--GNP+U=GDP+NF.I+U
由于开放经济下的GDP=C+I+G+(X.M),将其带入上式:得到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账
户基本恒等式:
Y.-C+I+G+(X—M)+NFI+U=C+“G+[(X—M)+NFI+U】
而[(X.M)+NFI+U]就是经常项目差额,设为CA,并设A=C+I+G,A为国内总吸收,
将A,CA带入上式,则:
Y=A+CA
变形得:CA=Y-A
上式就是著名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提出的国际收支吸收理论模型。此式的含义是经常项
目差额等于国民收入减去国内吸收。当吸收大于收入,其差额由经常项目逆差来弥补;当
吸收小于收入时,其差额由经常项目顺差来弥补。因此,外部非均衡是国内产出和吸收不
平衡引起的,是国内经济非均衡的反映。
上式也说明在外部经济非均衡比较严重即外部失衡时,通过调整收入或吸收都可以达
到调整的目的。例如,在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顺差时,顺差的原因既可能是出现了经济过热,
也可能出现了国内吸收不足,或者二者同时存在,应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宏观调控。
2.3.2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关系式
若把凯恩斯国民收入恒等式中的国民储蓄分为私人储蓄Sp和政府储蓄Sg两部分。私
人储蓄为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而可支配收入为国民收入Y减去政府从家庭和企业征收的
净税收T,政府支出G分为公共消费支出Cg和公共投资Ig,T-Cg=Sg,根据国民收入账户
基本恒等式,有:
Sp=Y-T-Cp=Cp+Ip+G+CA—T-Cp
Sp=Ip+(G—T)+CA
CA=(Sp—Ip)+(■G)
CA=(Sp-Ip)+[(T-Cg)一Ig】
CA=(Sp-Ip)+[Sg—I羽
。陈新华.开放经济国际收支的宏观调节论f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33,58。
上式说明,经常项目顺差实际上是国民储蓄过剩的反映,经常项目逆差是国民储蓄不
足的体现。国民储蓄过剩,意味着供给过剩,过剩的产品通过出口寻找市场,当然这种过
剩可能是投资过剩引起的或经济过热的一种体现。若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消除外部经
济非均衡要么提高国内需求,要么抑制经济过热。
从上面的等式以及吸收模型的结论,我们不难发现,外部经济的变化是受内部经济结
构的变化决定的,即经常账户的顺差是由于国内需求不足或者经济过热引起的供给过剩造
成的,如果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就是国内投资和消费关系的结构调整问题,因此从内外
经济均衡的视角来看,内部均衡是关键,而解决内部均衡的着力点恰恰就是投资和消费关
系的调整。
14
第3章经济失衡:中国内外经济均衡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
深入,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问题逐步显现,并呈现不断加剧发展的趋势。长期以来,这种
内外经济的非失衡发展已经对中国经济转型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在当前世界经济出现
阶段性低潮的时期,中国内外经济非均衡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后果已经十分明显的表现出
来。根据上一章的定义和标准,本章将首先分析改革开以后,中国内外经济均衡的几个相
关经济指标的发展变化趋势,以此进一步观察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现状。
3.1中国内部经济失衡的现状
当前中国的内部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消费、投资和储蓄这三个变量关系的失衡,为
了更清晰的了解中国内部经济失衡的现状,我们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横向与纵向比较,系
统而直观的分析当前中国内部经济失衡的具体表现和主要特征。
3.1.1消费与投资关系的失衡
在宏观经济中,消费与投资是相互关联且存在互补关系的两个变量。一般来说,消费
占的比例高,投资占的比例则小,反之亦然。消费和投资两者的比例关系除了受经济发展
阶段、资源状况、分配状况等经济因素影响外,传统、历史和文化等非经济因素也在相当
大的程度上起作用,因此国与国之间的消费——储蓄比例必然是不同的,从而基本上是不
可直接对比的。本文采用钱纳里标准作为一个衡量准则进行比较。钱纳里模型是采用101
个国家或地区(不包括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经济事实,通过横向和
纵向的比较形式,提供了经济的一般发展结构和动态过程,这个模型度量了伴随着收入增
长,消费、储蓄、投资、生产贸易及其他集成指标的结构变化。虽然建立钱纳里模型时并
没有采取中国的经济数据,但考虑到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
所以本文采用这个模型的相应数据作为衡量中国现阶段相应指标的标准应该是合理的。
表3.1中国消费率、投资率与钱纳里结构比较表
钱纳里标准中国实际(1978年起)
人均GNP(1964 消费率投资率年份人均GNP(1964年消费率投资率
年美元表示) (%) (%) 美元表示) (%) (%)
1978 70.6 62.1 38.2
中值+ 1979 74.9 64.3 36.2
$100 89. 8 13.6 1980 79.8 65.4 34.9
1981 82.3 67.5 32.3
1982 88.2 66.3 32.1
1983 96.3 66.2 33.O
1984 109.5 65.5 34.5
1985 121.9 68.7 38.5
1986 130.3 64.6 38.0
1987 143.0 63.2 36.7
$100 85.7 15. 8 1988 156.6 63.7 37.4
1989 160.7 64.1 37.O
1990 163.3 62.O 35.2
1991 176.2 61.8 35.3
1992 198.8 61.7 37.3
1993 223.4 58.5 43.5
$200 82 18.8 1994 249.9 57.4 41.3
1995 270.3 57.5 41.0
1996 294.8 58.5 39.3
1997 318.4 58.2 38.0
$300 80.2 20.3 1998 340.4 58.1 38.1
1999 363.3 60.1 37.1
2000 392.7 61.1 36.4
$400 79.0 21.3 2001 421.5 59.8 38.O
2002 458.5 58.2 39.2
$500 78.3 22.0 2003 504.1 55.4 42.4
2004 553.3 54.6 43.2
$600 77.9 22.4 2005 661.1 52.1 43.4
$700 77.1 23.2 2006 764.6 50.O 42.7
$800 76.9 23.4 2007 815.1 49.0 42.1
$900 76.7 23.7 2008 978.1 49.7 41.8
$1000 76.5 23.8
中值≠$1000 76.2 24.0
以上
注: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人均GNP 1983年为96.3美元,其他年份的根据中国的GNP增长率推算得到;
+:大约70美元,根据样本的构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美元以下的国家的中值略有变化;≠:大
16
约1500美元,根据样本的构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以上的国家的中值略有变化。
资料来源:霍利斯.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相关指标根据
《中国统计摘要2007))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计算。
表3.1反映了在各个收入水平上钱纳里模型的数据和中国实际数据的比较。我们发现,
中国总体的最终消费率水平比钱纳里的数据平均低了20个百分点左右,在90年代前期更
是相差了近30个百分点。1978—1992年的消费率大于60%,比较起来是改革开放近30年
来比较高的一个水平,可视为对改革前被压抑的消费的补偿。而此后的消费率一路下滑,
虽然在1999--2002年有所上升,但紧接着的2003年又再度大幅下降,在2007年甚至达
到历史最低的49.O%。中国的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过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
我们从表中也可看到,中国的投资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位,最近6年甚至高达40%
之上,比钱纳里标准平均高出20个百分点。
表3.2中国消费率与投资率的增长率比较表(%)
年份消费投资消费投资A.B 年份消费投资消费投资A.B
窒窒率增率增盔室率增率增
长率长率长率长率
(A) (B) (A) (B)
1979 64.3 36.2 3.5 .5.3 8.8 1994 57.4 41.3 —1.9 .5.1 3.2
1980 65.4 34.9 1.7 .3.5 5.2 1995 57.5 41.0 0.2 .0.7 0.9
198l 67.5 32.3 3.2 .7.4 10.6 1996 58.5 39.3 1.7 -4.1 5.8。
1982 66.3 32.1 .1.8 .0.6 —1.2 1997 58.2 38.0 .O.5 —3.3 2.8
1983 66.2 33.O —O.2 2.9 .3.1 1998 58.1 38.1 -0.2 0.3 —0.5
1984 65.5 34.5 .1.0 4.4 .5.4 1999 60.1 37.1 3.4 .2.6 6.O
1985 68.7 38.5 4.9 11.6 —6.7 2000 61.1 36.4 1.7 .1.9 3.6
1986 64.6 38.O .6.O .1.3 4.7 2001 59.8 38.0 .2.1 4.4 —6.5
1987 63.2 36.7 .2.1 .3.4 1.3 2002 58.2 39.2 .2.7 3.2 .5.9
1988 63.7 37.4 0.7 1.9 —1.2 2003 55.4 42.4 4.8 8.2 —13.0
1989 64.1 37.O 0.7 .1.0 1.7 2004 54.3 43.2 —2.0 1.9 .3.9
1990 62.O 35.2 .3.2 -4.9 1.7 2005 52.1 43.4 4.1 0.5 4.6
1991 61.8 35.3 .0.4 O.4 —0.8 2006 50.O 42.7 4.0 .1.6 —2.4
1992 61.7 37.3 一O.2 5.7 -5.9 2007 49.0 42.1 .2.0 .1.4 .O.6
1993 58.5 43.5 .5.2 16.6 .22 2008 49.7 41.8 1.4 .0.7 2.1
资料来源:相关指标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7))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计算。
表3.2考察了1979--2008年消费率和投资率的增长率变化情况。投资和消费关系的不
协调同样可以从表3.2得到结论。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A.B)大于零的只有13年,
17
其余17年则都小于零,表明30年里消费率增长速度快于投资增长速度只出现了13次。
这个指标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消费增长速度赶不上投资增长速度,投资的过快增
长伴随着相对缓慢的消费需求增长,消费没有能及时“消化"投资,出现了投资与消费关
系的失衡。
综上所述,中国目前的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是不协调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可持
续的,表现在:一、从总体水平上看,中国的消费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投资率却一
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二、从增长速度上看,消费率的增长速度在绝大多数年份都低于投
资率的增长速度。所以,从这两个角度可以认定当前中国的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是失衡的。
3.1.2储蓄与投资关系的失衡
储蓄和投资作为宏观经济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变量,它们的变化及均衡对经济的增长速
度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国长期保持高额投资的同时,储蓄水平也非
常高,在很多年份储蓄都超过了投资。
图3.1储蓄投资差额图
资料来源:数据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计算。
图3.1显示,我国大多数年份的储蓄都是大于投资的。自1978年以来的31年中,只
有8年是储蓄小于投资,其他年份都是储蓄超过了投资,并且从1995年开始,储蓄和投
资差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2005年,可以说是剧增,曲线上升的速度非常之快。
我们知道,在现实经济中,投资和储蓄不相等是一个常态,这种不相等是作为一个成
熟市场经济体所必然出现的情况。因为在货币经济中,储蓄决策与投资决策会发生分离,
储蓄和投资不是同时决定的,双方很难达成一致;但是如果差额过大,就如在第二章中储
蓄、投资和经常账户关系式所描述的那样,不仅会造成内部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而且会形
成外部经济经常账户的大量顺差。中国长期坚持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身的投资
1R
额度已经处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储蓄不仅能支持这样高位的投资额,而且还有剩余。储
蓄投资的差额在较长时期内仍为正值,这一现象愈演愈烈虽然一方面说明了改革开放的成
果,表明投资和储蓄主体的分离,市场主体有更多的自主性进行投资、储蓄决策;但是另
一方面,储蓄投资差额越来越大,不能不说是中国经济内部失衡,并逐步向外部失衡转化
的一个重要表现,足以引起重视。
3.2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现状
外部失衡一般指的是一国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不稳定。近年来,人民币汇率虽然有所
升值,但是以小步、平稳地进行变动,所以我国的外部失衡就集中体现在国际收支不平衡。
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是当前外部经济失衡的集中体现。
3.2.1经常项目顺差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鼓励出口政策,加之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使得我
国的经常项目下主要是商品进出口出现了大额顺差。
表3.3中国进出口总额表(亿元)
年份出口进口进出口差额年份出口进口进出口差额
1978 167.6 187.4 .19.8 1994 10421.8 9960.1 461.7
1979 207.7 226.9 .19.2 1995 12451.8 11048.1 1403.7
1980 271.2 298.8 .27.6 1996 12576.4 11557.4 1019.0
1981 358.7 347.7 11.0 1997 15160.7 11806.5 3354.2
1982 405.6 350.4 55.2 1998 15223.6 11626.1 3597.5
1983 463.3 413.5 49.8 1999 16159.8 13736.4 2423.4
1984 565.5 604.1 —38.6 2000 20634.4 18638.8 1995.6
1985 808.9 1257.8 -448.9 200l 22024.4 20159.2 1865.2
1986 1016.0 1406.8 .390.8 2002 26947.9 24430.3 2517.6
1987 1369.9 1504.3 .134.4 2003 36287.9 34195.6 2092.3
1988 1487.1 1729.8 .242.7 2004 49103.3 46435.8 2667.5
1989 1657.7 1864.3 .206.6 2005 62648.1 54273.7 8374.4
1990 2985.8 2574.3 411.5 2006 77594.6 63376.9 14217.7
1991 3827.1 3398.7 428.4 2007 88970.0 69817.4 19152.6
1992 4676.3 4443.3 233.0 2008 97138.6 77050.8 20087.8
1993 5284.8 5986.2 .701.4
数据来源: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
19
表3.3反映了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看到,1978--2008
的31年间只有8年出现贸易逆差,并且逆差的数额并不大。在1993年以后就没有出现过
逆差的现象,而且顺差数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特别是2005年顺差数额比前一年增长2
倍多。高贸易顺差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说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正在
加快,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国际收支不平衡同时也会产生一些
不利的影响:(1)造成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从而不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2)会使人民币
供应量增加,引发通货膨胀,在本轮经济出现下滑之前,中国已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难题;
(3)国内产品过于依赖外需,产品需求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增大,将严重削弱我国经济自
身的抗风险能力,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外部市场需求下降已经给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了严
重损失。
3.2.2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
在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这与经常账户的顺差共
同形成了所谓的“双顺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一笔贸易流量对应着一笔金融流量,
经常账户中实际资源的流动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中资产所有权的流动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
面。由于国际收支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因此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时,经常账户中的余
。额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相反方向的数量相等的余额。所以经常项目和金融与资本
账户之和为零,即:经常账户余额+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0。如果当经常账户出现赤字
时,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的相应盈余,这意味着一国利用金融资产的净流入为经常
账户融资。也就是说,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应该同时出现或不应同时出现数额较大的经常账
户收支与资本金融账户收支的顺差或逆差。
表3.4中国资本与金融帐户余额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资本与金融帐户余额年份资本与金融帐户余额
1982 3.38 1995 386.75
1983 .2.26 1996 399.67
1984 —10.03 1997 210.15
1985 89.72 1998 .63.21
1986 59.44 1999 51.80
1987 60.02 2000 19.22
1988 71.32 2001 347.75
1989 37.24 2002 322.9l
1990 32.55 2003 527.26
1991 80.32 2004 1106.60
1992 .2.51 2005 629.64
1993 234.74 2006 897.82
1994 326.44 2007 1486.25
资料来源:相关指标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06))整理计算
表3.4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资本金融账户余额的变化情况。对比表3.3,可以看到,在
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的矛盾并不是很明显,比如1985—1986
年,1988—1989年,1993年两个账户的余额在方向上相反并且数额相差不大,一定程度
上体现了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的互补性,国际收支基本上是平衡的。但90年代中期开始,
两个账户基本呈现出同方向而非互补的变化局势,同时都是顺差。资本金融账户表现的并
不是很稳定但数额也是相当大,经常账户余额则一直在大量增加,特别是近几年,这个现
象表现得更加明显。虽然短期内面临经济危机的影响,但中国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在今
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仍然会以一个制造大国的形象出现,依托大量廉价的
劳动力资源实现大量出口,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不是一日之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廉价
的生产要素、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无一不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具潜力的市场,外资持续引入。
所以我国的“双顺差”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并不是短期和暂时的。
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双顺差"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中国的超额外汇储备。30年前,
在中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清单上,中国的贸易盈余为零,外汇储备自然是一片空白。
199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此后5年,外汇储备平稳上升。2006年
2月底外汇储备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2008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额更
21
是达到了19460亿美元。①一国究竟持有多少外汇储备才算适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
践中,目前都还没有统一标准。传统观点认为,一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水平是能够满足3个
月的进口需求,即一般不超过GDP的10%。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只需保有1500亿美元的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代表着中国目前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际支付能力,但过多的外汇储备
使得外汇市场上供过于求,人民币升值压力陡增;另一方面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业
务的操作,吸纳外汇吐出人民币,造成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影响了中
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样也成为国内物价上涨的潜在推动力。
3.3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相互作用
3.3.1内部经济失衡对外部经济失衡的决定性作用
投资和消费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两个基础变量,两者关系的研究在经济学中占有着重要
地位,它们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客观要求,决定着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投
资和消费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过分强调某一个方面而使另一个方面受到抑制,都
将会影响经济的整体运行。如果投资大于消费,那么投资形成的供给很难被消费需求所吸
纳,就会造成生产过剩;反之,如果消费大于投资,那么就会受到生产供给的约束而产生
通胀。所以,在宏观上保持适当的消费、投资比例是必要的。而从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基
本认定中国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消费率相对低,而投资率相对高,消费的增长速度比
不上投资的增长速度。这样的经济现实对一国的外部经济如何产生影响?下文就利用第二
章的吸收模型作出分析。
吸收模型表明,在不考虑资本流动的前提下,一国国际收支差额等于国民收入减去国
内吸收(或国内的总支出水平)的差额。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国内产出被国内需求全部吸
收,内部消化;顺差表示国民收入大于国内吸收能力,部分被转化为外需;逆差表示国民
总收入等于国内总吸收,旺盛的内需要由外国的生产能力来弥补。所以,一国国际收支失
衡与国内的吸纳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国际收支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需的大小。
综上所述,中国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是由于国内的内需不足所造成的。当然,中国的内需
不足指的是消费需求不足,中国的投资需求~直以来都是非常旺盛的。消费需求不足,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httpJ/www.pbc.go.on/
资需求旺盛,会引起生产要素从消费部门流向投资品生产部门,消费之后的剩余产品便转
化为存货或出口。虽然内需和外需并不是确定的正向或负向关系,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两
者表现出来的关系会有所不同。但我们在基本面上可以肯定的是:在开放经济下,如果内
需过低会导致外需的大量增加,内需不足会转化为外部需求,中国目前出现的就是这种情
况。中国的进出口长时期是顺差,表明中国的内需规模小于产出,即消费需求过低,使得
本国的产出需要国外部门吸收。近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的作用在
增强,而消费对GDP的贡献呈下降之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并维持在高位,
出口占GDP的比重上升较快,而消费占GDP的比重则有下降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
表现得更为明显。从图3.2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出口、投资与消费占GDP的比重呈现出此消
彼长的关系。
图3.2消费率、投资率和出口率趋势图
资料来源: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计
算。
显见,中国经济是典型的“双依赖”——投资依赖和出口依赖。近45%的投资率创造
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投资增长之最;与投资需求相比,消费需求是最终需
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稳定和明显。但国内消费率明显偏低,因此投资带动的产能
剧增和国内消费不足使中国经济更加向外部市场倾斜,致使中国出口依赖度不断攀高。中
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潜藏的过分依靠出口和投资、而消费偏弱的不和谐阴影日益清晰。
3.3.2外部经济失衡对内部经济失衡的反作用
外部失衡又如何影响内部经济的呢?第一,中国外部经济的失衡主要体现在经常账户
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双顺差",而这两方面顺差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外汇储备的增加,
为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需要放出基础货币买入外汇进行对冲,而基础货币的投放又以
乘数效应扩大货币供给,从而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一方面会直
接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会刺激国内投资、信贷等指标的
持续地上升,容易引发经济过热。第二,对外贸易的盈余、国内产品在海外市场畅销的利
好前景,无疑会增强国内投资者的预期,进而也会引起国内投资的增加。反之,特别是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其他国家的经济波动也会波及国内,对中国产品需求的减少将
导致国内投资的下降。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使经济增长过多的受到国外市场的影响,
一旦出现出口受阻的情况,就会引起国内经济的巨大波动并可能发生经济危机。国外需求
不足必然使大量国内投资形成过剩产能,从而使业已形成的生产能力开工不足,失业增加,
劳动者收入增长困难,而这些又会降低整个居民的购买能力,进一步加剧内部经济的失衡。
3.3.2内外经济失衡的传导机制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绘出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传导机制图(图3.3),不难发现,
非开放条件下,中国内外部经济失衡分别处于两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框架内(图3.3虚线方
框),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的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部经济的失
衡则存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内在传导机制。
I 外部失衡⋯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J
图3.3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传导机制图
开放经济条件下,由投资和消费关系的不协调所引发的产能过剩直接造成大量过剩产
品寻求外部市场,贸易顺差大幅增长;而顺差带来的大量外汇储备又造成银行流动性的进
一步放大,刺激国内投资的再次增长。这样,在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不
断强化的循环传导机制(图3.3白色空心箭头)。在此作用下,即使内外部经济均处于失衡
状态,只要外部市场的需求维持较高的增长势头,这个循环就可以持续下去,并且保持较
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一旦外部市场的需求出现下降的情况,固有的经济增长链条就会
出现断裂,内部经济向外部经济的传导过程就会受到阻碍。这使得此前由经济高增长所掩
盖的内外失衡的矛盾最终显现出来,由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无法吸收大量投资形成的过
剩产能,最终造成生产停滞,失业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持续下降,市场萧条。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中国外部市场需求下降已经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长造成
了严重影响,应该说,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正是长期内外经济失衡的集中反映。
厂i●一广iL
第4章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调: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根源
在上一章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现状以及内部经济失衡与外部
经济失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解释了内部经济失衡对外部经济失衡的决定作用,及
外部经济失衡对内部经济失衡的反作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解决内外经济失衡的关键
在于处理好内部经济失衡问题,而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失调正是内部经济失衡的集中体现。
因此本章我们将讨论内部经济失衡中最为核心的变量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4.1中国内外经济失衡根源于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调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将内外经济失衡作为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来看,外部经济失衡源
于内部经济失衡。长期以来,我国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但由于消费不足,致使内部
需求不足,过度投资生产的过剩产品只能依赖于外部需求,也使国家不得不以人民币汇率
低估和出口退税刺激出口,由此导致外部经济的失衡并进一步扩大了内部经济的失衡。显
然,中国经济失衡的问题不能简单的用人民币汇率低估与升值预期、贸易长期顺差、投机
资本大量流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外部因素来解释,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源于国内高投资、
高储蓄和低消费导致的内需相对不足。
4.1.1投资和消费关系是左右内外经济运行的基本因素
根据前面的分析,内部经济失衡的具体表现在于储蓄过度、投资扩张过快与消费不足,
尤其是居民消费的不足。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消费、投资和储蓄这三个宏观经济变
量,不难发现投资和消费是国内总需求的两个方面,而储蓄代表着一定的产出和供给水平,
体现了一定的收入构成状况,储蓄变量本身受居民、企业等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较大,是
一种长期形成的社会群体处理国民收入的具体反映,因而在短期内很难受政府的宏观调控
以及市场的周期变化出现大的波动,更多的是作为总需求中投资变化的参照变量,储蓄率
的升高意味着向投资需求的转化增大。而投资变量本身就是连接需求和供给的中间环节,
它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内部经济的整体供求结构变化,并且投资受短期政策和市场变化的影
响极大,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着力点。消费则是国民生产循环的最终环节,无论供给还
是需求,它同储蓄和投资的关系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是内部经济循环的根本,只有当投
26
资产生的供给被消费完全“消化”,下一期的生产才可能在扩大规模上持续进行。因而,
从内部经济失衡相关变量的特征看,投资和消费关系是左右内外经济运行的最基本因素。
4.1.2投资和消费作用于内外经济运行的中介:市场容量
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决定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社会的资源量,二是市场的商品容
量。有资源投入必然会带来产出,但产出必须为市场所包容。否则,就会构成商品积压或
过剩,而过剩不但使产出失去应有的经济意义,且还会造成资源浪费。所以经济增长率的
高低,是由可动用的资源量和现有的市场容量共同决定的,而后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
因素,也是投资和消费作用于内外经济运行的中介。具体而言,市场容量包括两个方面:
社会商品需求和社会商品供给。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讨论市场容量带动经济增长的过程。
(1)从需求方面讨论
需求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多是用来进行再生产,
其结果最终仍会转化为消费性需求,所以我们从消费性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总需求方
面来看,总需求的增加即人们对消费品的需要和购买量的增加。当人们有足够的购买力的
时候,人们会将购买力转化为自己对商品的需求,从而增加消费。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
市场达到合理均衡,市场中总的收入将会增加,从而达到经济的增长。因此,从这方面看,
要想促进经济的增长,就要扩大市场容量,即从需求的角度增加社会商品的数量。没有社
会商品需求的增加,也就是说,人们对消费需求没有意愿,生产再多的产品都不能转化为
市场的收入,因此也就不能转化为市场价值,国民真实收入不能增长,便不能达到经济的
增长。
不难看出,需求增加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是以消费为前提的。从经济运行本身看,它是
来自于消费引发的需求,经济运行就是在市场需求的不断推动下,周而复始的向前进行的。
消费的增加意味着人们对社会商品需求的增加,社会商品需求增加了,社会商品容量也随
之增加,消费的商品转化为市场的总收入,国民收入增加,经济增长。消费的增长需要以
增加收入为手段,唯有保持适度的收入增长率,才能使消费在经济运行中带动消费性需求
的增长。消费性需求的增长同时带动生产性的投资需求的增长,从而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
(2)从供给方面讨论
供给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在高需求的情况下,当供给增加时,市场中的商
品数量将会增加,并且这些商品均能被市场所包容,也就是说,市场容量也有所增加;当
供给不变或减少时,市场中的社会商品需求不能被满足,社会商品数量也随之不变或减少,
市场容量不变或减少。因此,适度的供给量是经济增长的保证。供给的增加使大量产品进
入市场,在这些商品均能被市场包容的情况下,供给的商品都被消费者消费,社会的总收
入将会增加,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同样,供给的增长来源于投资的增长。投资的增加会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为经济的
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产出的增长也是资产规模扩大,经济增长的基础。在一定
程度上扩大投资,市场中的供给量增加,市场容量同时扩大,经济在此条件下增长j因此,
扩大投资是增加供给的前提,在投资扩大的基础上,产出自然就随之扩大,最终形成供给
的增长,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无论是消费的增长还是投资的增长,会带动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的增长,从而影响市场
’ 容量的增长变化,最终由市场容量的增加带动经济的增长。就内外经济均衡而言,我国内
部经济的市场容量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扩大,这和国内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的增长缓慢
有很大关系,而投资产生的大量产品供给不得不依赖于外部市场容量来解决,而外部需求
的不断上升也进一步强化了国内投资供给的进一步增长,这样就形成了在内外经济总需求
和总供给同时增长的情况下,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却因为市场容量的非均衡结构而出现失
衡现象。。
4.1.3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调影响内外经济均衡的图示分析
1.一一一一一一一
I
I
I
I
I
L
l
I
I
l
I
I
I.一
消费不足
投资过旺
储蓄增加
一一一一一-I[三三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国民收入增加1.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求关系失衡
国内市场容量下降
国外市场容量增大
生产过剩
二]I二■■■■■■■■一●■■■●●一
出口增加
一]
I
反I
觜:
l
经常项目顺=]—一
露: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j至至丑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图4.1投资和消费对内外经济失衡的相互作用图
图4.1是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调影响内外经济失衡的变化图,我们知道,内外经济传导
的关键环节是内部经济出现了生产过剩,进而向外部经济寻求产品市场;那么,我们首先
必须弄清楚的就是投资和消费的失调是如何引起生产过剩的。考察图4.1的变化情况,我
们不难发现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调是内外经济失衡的根源。
当前,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调首先会引发国内的供求关系失衡。这是因为,投资
会对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产生影响。一方面,单就消费品而言,投资对其供给和需求的影
响是很不相同的。消费性供给可按同一或更高的速度增长,但消费性需求的增长却缓慢得
多。这是因为,消费性需求来自居民收入,虽然一部分投资会转化为居民收入,但是无论
在全部投资中,还是在全部收入中,这都是一个不大的份额。由于这个缘故,再加上我国
居民消费增长一向滞后,消费性供给超过消费性需求乃至消费品的生产过剩,就成为我国
近年来的经常现象。另一方面,从生产品来看,投资对生产性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不同于
它对消费性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其表现是:在投资拉动下,生产资料不是过剩,而是严重
短缺。这是因为,投资引发需求在先,带来供给在后,从投入到产出需要经历一定的时期。
在此间隔期内,生产性需求必定不断超过生产性供给,最终导致生产资料的严重短缺。两
方面结合来看,投资扩张的最终结果是消费品市场和生产品市场均出现供给和需求的非均
衡状态,供需差距的拉大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容量的扩展,当国内市场容量无法扩大的情
况下,不仅消费品会出现生产过剩,投资完成后的生产品供给也会因为缺乏市场而出现产
能过剩的问题。
从投资和消费对内部经济运行的影响可以看出,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衡使得产品过剩
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过剩的产品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必然会寻求外部市场,从而引发外部
经济的失衡;外部经济失衡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和货币流动性又进一步加剧了内部经济的
通胀压力,同时引发新一轮的投资需求,造成经济运行的恶性循环。
4.2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调与内外经济失衡的相关性分析
4.2.1协整分析
为了考察国内经济变量即消费和投资这两个内需构成如何对外部经济变量即进出口
差额形成影响,我们将对这几个统计变量的相关性作实证分析。
外部经济变量直接采取中国历年的进出口产品和服务的贸易差额,用XM表示,另外
X是出口额,M是进口额(资本金融帐户的顺差基本上是由于国内经济发展引起外资流入
的结果,与各经济变量的关系并不是很直接,所以这里的外部失衡只采取经常帐户方面的
指标),消费和投资指标分别采用支出法中的最终消费额(c)和资本形成额(I),各项指
标的数据都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实证操作前对这几个指标都进行了名义值转化为
实际值的处理,物价指数采取CPI。由于采取的都是时间序列,时间序列经常会出现其均
值或自协方差随时间而改变的问题,因此对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前首先要考虑数据的平
稳性问题,如果是非平稳的,则利用最小二乘法的时候容易出现伪回归的现象。本文的平
稳性检验采用Ad:)F检验法,分别对下列5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表4.1 0、I和X、M、XM的ADF检验结果
变量检验形式(C,T'K) AD检验t统计值5%临界值结论
XM (C,L1) .0.983 .3.59 不平稳
△XM (C,0,1) 一2.43 .2.99 不平稳
△2 XM (C,o,1) -4.67 —2.99 平稳
X (C,T,3) 1.66 .3.61 不平稳
△X (C,T’3) 0.05 .3.62 不平稳
△2 X (o,0,1) 一2.54 .1.95 平稳
M (C,T,2) 2.92 —3.60 不平稳
△M (C,T'1) .1.90 .3.60 平稳
△2 M (C,o,1) -4.85 .2.99 平稳
C (C,T,3) o.808 .3.61 不平稳
△C (C,T,2) .2.452 .3.61 不平稳
△2 C (C,o,0) .7.27 .2.98 平稳
I (C,T,3) 1.522 .3.61 不平稳
△I (C,T,2) .1.42 .3.6l 不平稳
△2 I (C,0,2) .3.41 .2.99 平稳
通过检验后,我们发现这5个变量本身是不平稳的,但在二次差分后都变成了平稳的
时间序列,这一过程就是单位根过程。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这一系列的数据应该采用协整
分析而不是最小二乘法。协整理论表明,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平稳时间序列之间的某
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可以认为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与
以前常用的最小二乘法相比,协整分析更能检验这些变量间的关系。
本文利用Johansen(1988、1991)和Juselius(1990)提出的基于VAR方法的协整系统检验,
首先考察了两个国内经济变量与出口和进口的长期关系,并进而考察了这两个内部经济变
30
量与进出口差额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表4.2 C、I和X、M、XM的协整检验结果
变量零假设备择假设似然比统计5%临界1%临界值滞后阶
(HO) (H1) 量值数
X与C、I r=O r=l 43.8 29.68 35.65 IIl vAR
匹1 r=2 14.92 15.41 20.04 lags---1
r≤2 r=-3 1.37 3.67 6.65
M与C、I r=O 仁1 42.27 29.68 35.65 hl VAR
r≤1 r=-2 18.46 15.41 20.04 lags=l
r≤2 r=-3 1.06 3.67 6.65
XM与C、I r=-O r=1 57.28 29.68 35.65 hl VAR
匹1 r--2 19.07 15.41 20.04 lags=3
匹2 r=3 0.03 3.76 6.65
从上表可以看到这三组关系中在1%的水平下,X与C、I,M与C、I和XM与C、I
都存在着唯一的协整方程,即它们的协整关系都是唯一的,由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我
们可以得到以下三个长期方程:
X=1231.68一O.098 C+0.656 I (4.1)
(O.07424) (0.12131)
M=2687.55一O.148 C+0.597 I (4.2)
(O.09096) (O.147 15)
XM=--781.4—1.26 C+2.01 I (4.3)
(O.50054) (O.76812)
方程(4.1)考察的是两个内需变量对出口的影响。从该方程可以看到最终消费(C)
与出口(x)确实是呈现负相关的,与理论和预期吻合,但系数并不明显,只有0.098,即
消费每增加一单位会使得出口下降0.098单位。投资(I)系数为0.656,这个方程说明中
国投资形成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中半数以上用于出口,只有一半不到的产品是在国内实现消
费,大部分都转化成了出口,与前文的描述是一致的。这也反映了中国鼓励投资和鼓励出
口的政策导向。
方程(4.2)是考察了两个内需变量对进口的影响。消费与进口也是负相关,系数为
-0.148,即消费每增加一单位会使得进口下降0.148单位。消费与进口的系数虽然不大,但
给我们的启示是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选择替代,对国内产品增加消费一单位
就可以减少从外国进口0.148单位的消费品,这表明拉动对本国产品的消费并以此提高国
31
内企业的生产效益的政策仍然是有发挥的余地的。投资对进口的影响系数为0.597,投资
的增长也有半数以上依靠进口。由于我国的原料和能源供给较为充分,因此进口的比例不
大,所以中国由于投资带动的进口主要表现在机器设备和技术的进口,这还是因为中国经
济的创新能力不够。
方程(4.3)则是直接考察了外部失衡表现即进出口差额与消费和投资的长期关系。综
合先前消费和投资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最终消费每增加一单位就会引起进出口差额下降
1.26单位,消费对进出口差额是负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国内消费的增加使得用于出口的资
源减少而导致的。投资对进出口差额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系数为2.01,即国内投资每增加
一单位会引起进出口增加2.0l单位,说明在只考虑消费和投资这两个指标时,中国投资
的增加是引起中国贸易盈余的关键性因素。从中国实际出发,如果要控制进出口的顺差,
对投资进行管理是一个政策取向。
4.2.2因果关系检验
这里我们来检验我国两个内需变量与净出口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判断是我国内
部失衡影响了外部失衡,还是外部失衡导致了内部失衡,或者两者互为因果。
表4.3 XM和C、I的因果检验结果
零假设F统计量概率值90%置信度下是滞后阶数
否接受原假设
C does not Granger Cause XM 47.07 1.7E.08 拒绝lags=2
XM does not Granger Cause C 1.23 0.31 接受
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XM 24.26 3.5E一06 拒绝lags=2
XM does not Granger Cause 1.00 0.38 接受
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C 1.22 0.31 接受lags--2
C does not Granger Cause 1 0.67 O.52 接受
该因果检验印证了之前的理论说明,即国内经济作为内因导致了外部经济的失衡。最
终消费和投资以相当高的置信度接受了它们是进出口差额的原因这个假设,但是消费和投
资与进出口的关系是单向的,即我们不能证明外部的失衡对内部经济有大的影响。这跟第
三章的分析内容有所冲突。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内外政策的不对称造成的,中国对外国部门
的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却割裂了外部经济对内部经济的影响途径,国内经济对外部的变
化不敏感。另外,从两个国内经济变量的因果检验来看,消费和投资之间的Granger因果
关系并不存在,也就是说消费没有引起投资,投资也没有促进消费的增加,两者的关系在
32
很大程度上被割裂。这说明了中国的部分投资是盲目的,并没有从中国的消费需求出发进
行投资,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适销,积压的产品只好寻求海外市场,这样更造成了中国长
期的贸易盈余。
4.2.3结论
我们选取1978--2007年间我国国民经济相关的内部经济变量和外部经济变量进行了
实证分析,采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消费、投资及进出口即内部
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可以得到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从实证角度证实了是内部失衡决定了外部失衡。这个决定过程一方面通过消费
和投资的不平衡发展实现,投资相对消费的过快增长使得产品在国内得不到价值体现,投
资形成的的供给很难为消费需求所吸纳,只能依靠海外市场,贸易顺差随之出现,外部失
衡就出现了。
第二,作为内因的内部失衡,关键又在于消费需求不足。中国的进出口的长期和巨额
的盈余,产品过多的输出表明中国国内总需求小于国内总供给,或者说国内需求不足、供
给过剩。在中国投资旺盛的前提下,国内总需求仍显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消费的相对低下。
从方程(4.3)可以看到,消费对进出口差额是负向作用,而投资则是正向作用,所以要改
变内外经济失衡应该是增加国内消费需求。
33
第5章体制环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调的成因分析
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衡是内外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解决两者之间的失衡关系就成为
处理好内外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本章将重点分析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调的形成原因。
5.1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SUeD财税分配体制
5.1.1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
在中国,政府通过国有企业掌握了最重要经济部门和经济资源,并通过制定政策和对
重要资源的垄断权而握有市场的定价权,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直接造成了我国长期以
来偏重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首先,从政府直接控制
的资源看,这些资源包括财政资源、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等。虽然
农村土地资源名义上属于集体所有,但实际上最终所有权仍然属于国家。这些资源范围广
泛,数量巨大。其次,政府间接控制的资源。国有银行虽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国家仍
然决定银行行长的任命,各地的分支机构依然与当地政府联系密切,难以摆脱政府的干预。
一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远没有完成,中央政府仍然
控制着大型垄断部门企业领导的任命,地方政府控制着所属企业领导的任命。最后,政府
控制着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例如银行利率、自然资源价格、大部分公用事业行业的价格。
而劳动力资源价格则有市场决定,一些地方政府虽公布了最低劳动工资,但实际上最低劳
动工资普遍低于市场的劳动价格,失去指导意义。由于政府控制大部分资源的配置,市场
配置资源能力不能显著提高,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居高不下。
5.1.2政府主导的财税分配体制
在目前的财税分配体制下,政府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长又是高度相关的,各级政府官
员的业绩也是以地方经济的发展考核的。尤其是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分配的体制,使得各
省市地方财政必须力争本地财政收入的增长,才能确保本地的财政支出。为了获得更多的
财税收入,从中央到地方(尤其是地方),各级政府都在以各种手段竞相鼓励企业扩大投资,
增加收入和利润,包括为企业提供廉价的资本(股票上市筹资)和宽松的银行贷款、提供受
补贴的能源、廉价的土地使用权、矿产开采权和项目开发权等。因此,企业的高速增长在
很大程度上不是企业效率提高的结果(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尤其如此),而是成本、价格、财
政、金融等扭曲的产物。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政府储蓄运用主要有政府投
资和资本转移。政府资本转移的实质是对企业投资的无偿补助,也转化为投资。
\年项份目\表5.1 1a9政92府--投20资07占年总政投府储蓄运b资用本中转政移府投占资总占投总投资a+的b占比总重投资的比重资的比重(%) 资的比重(%) (%)
1992 10.24 11.45 21.69
1993 7.94 9.82 17.77
1994 6.93 8.93 15.32
1995 5.82 8.17 13.98
1996 6.89 7.86 14.75
1997 8.17 7.48 15.65
1998 9.21 7.22 16.43
1999 9.20 ‘ 12.05 21.25
2000 9.73 14.03 23.76
2001 9.79 16.17 25.95
2002 10.20 13.32 23.52
2003 13.14 10.62 23.77
2004 18.5 11.8 30.3
2005 22.9 16.7 39.6
2006

28.8 18.5 47.3
2007 18.6 12.6 31.2
资料来源:1992--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5.1描述了1992--2007年政府储蓄运用中,政府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变化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1992--2007年政府直接投资和资本转移占总投资的比重呈现出先下降后上
升的趋势,政府直接投资从1996年以来显著上升,2007年比1995年上升12.78个百分点,
这反映了政府干预经济能力的上升。
5.2.1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5.2收入分配体制不健全
从收入上来看,中国内部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储蓄过剩、消费不足,因此解释中国经
济内部失衡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解释储蓄过剩、消费不足的成因。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
论,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定的关系,即消费=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因此,消
费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有关,消费者的收入多少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国民收
入要在政府、企业和住户三者之间分配,其分配格局对消费有重大影响。
(1)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看,居民部门都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再分配中居
民部门下降较多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指生产活动形成的收入在参与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及政
府之间的分配,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个部门初次分配的总收入。在初次分配总收入的基
础上,通过经常转移的形式对初次分配总收入进行再次分配,再分配的结果形成各个部门
可支配总收入。各部门的可支配总收入之和称为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从而形成国民收入再
分配的结构。
表5.2 1992-2007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 居民部门政府部门企业部门
初次分配再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初次分配再分配
1992 68.69 69.23 15.53 19.22 15.78 11.55
1993 67.74 67.76 16.83 19.32 15.43 12.91
1994 67.68 66.8 16.40 18.61 15.92 14.59
1995 68.75 67.94 15.35 17.42 15.91 14.65
1996 67.23 69.29 15.53 17.15 17.24 ‘ 13.57
1997 65.71 68.13 16.17 17.5l 18.12 14.37
1998 65.61 68.14 16.87 17.53 17.53 14.33
1999 64.98 67.11 16.95 18.58 18.07 14.31
2000 63.36 64.81 16.96 19.54 18.94 15.65
2001 63.53 63.78 18.36 21.08 18.11 15.14
2002 65.28 65.18 17.48 20.49 17.25 14.32
2003 63.2 62.28 17.98 21.85 18.82 15.47
2004 62.3 61.84 18.4 22.54 19.3 15.62
2005 61.91 60.29 19.6 23.88 18.49 15.83
2006 60.58 59.44 21.58 25.31 17.84 15.25
2007 59.32 58.82 23.72 26.8 16.96 14.38
资料来源:1992--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5.2是1992.2007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1992.2007年这12年间,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下降9.37个百分点,在国民收
入的再分配中下降10.41个百分点;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上升8.19个百分点,
36
在再分配中上升7 58个百分点;企业部门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上升1 18个百分点,
在再分配中上升2 83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国民收入蛋糕中,居民部门切得的越来越少,从
而不难理解为何虽终消费率持续下降。图5 l更明显的表明了这种变化。
阿5 1 1992年和2007年国民收^的分配结构比较图
(2)劳动者报酬处于下降趋势,主要是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下降引起
居民的初次收入主要由劳动报酬净额、财产收入和增加值构成。劳动报酬净额可由资
金流量表中的住户部门的劳动报酬来源减去劳动报酬的运用得到(在资金流量表中,住户
部门不仅包括工薪阶层也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体T商户存在增加值)。财产收入主要包括
居民的利息收入、红利、土地租金及其它,其中利息收入占居民部门财产收入的90%。
表5.3居民部门各项收入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年劈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财产收入占增加值占
\ 总额其中政府支付的其中企业支付的的比重的比重
项目\ 劳动报酬劳动报酬
1992 36.66 5.9 30.76 4.55 28.97
1993 37.70 5.89 31.81 5.26 26.37
1994 35.28 5.99 29.30 5.96 28.00
1995 37.23 6.30 30.92 5.54 27.46
1996 33.94 7.01 26.93 5.48 29.28
1997 32.98 7.51 25.47 4.58 29.49
1998 31.99 8.9l 23.08 4.65 30.30
1999 31.91 9.80 22.10 3.75 30.87
2000 30.63 9.27 21.37 3.50 31.79
200l 31.36 9.59 21.77 3.41 30.32
2002 34.69 10.45 24.23 3.26 28.64
2003 33.35 9.68 23.67 2.80 28.27
2004 30.78 9.73 21.05 3.62 29.26
2005 29.23 9.02 20.21 3.04 29.09
2006 28.77 9.20 19.57 4.06 27.64
2007 27.92 9.19 18.73 4.86 27.02
资料来源:1992--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5.3反映的是居民部门各项收入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变化情况。从中可以
看出,劳动报酬净额是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1992--2007年劳动报酬
净额所占的比重下降8.74个百分点。劳动报酬之所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支付的劳动
报酬下降引起,1992--2007年企业支付的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收入的比重下降12.03个百
分点。
(3)储蓄过剩主要原因是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持续上升引起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Louis Kujis(2005)对比分析了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储蓄
率(国民储蓄/GDP)。中国的储蓄率为42.5%,美国的储蓄率为14.3%,法国的储蓄率为
20.7%,日本的储蓄率为25.5%,韩国的储蓄率为31%,墨西哥的储蓄率为20.8%。中国储
蓄率较高,可以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以及中国的文化背景——传统上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等
方面去解释。但仅从总储蓄率上还难以解释中国储蓄率高的原因,必须将储蓄率按部门分
解。1992.2007年的资金流量表提供的数据为分析部门储蓄率提供了方便。根据国民经济
核算原理,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部分。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一总消费,国民
38
可支配收入=GDP+国外净经常转移之和。国民储蓄按部门可分为三个部分,居民储蓄、政
府储蓄和企业储蓄,而国民储蓄=住户储蓄+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居民储蓄为住户的可支
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政府的储蓄为政府的可支配收入与政府的消费之差,企业的可支配
收入为企业的储蓄。消费只包括两个部分,即住户消费和政府消费之和。国民储蓄率定义
为:国民储蓄率=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部门储蓄率定义为:部门储蓄率=部门储蓄
/国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国民储蓄率=住户储蓄率+政府储蓄率+企业储蓄率
表5.4 1992--2007年中国国民储蓄率和部门储蓄率(%) \项目国民储蓄居民储蓄率企业储蓄率政府储蓄率年份\
1992 40.29 21.08 13.33 5.89
1993 41.72 19.32 16.15 6.24
1994 42.73 21.49 16.02 5.22
1995 41.62 20.04 16.70 4.88
1996 40.32 21.32 13.57 5.43
1997 40.76 20.75 14.73 5.65
1998 39.98 20.39 14.33 5.27
1999 38.6l 18.55 14.31 5.75
2000 38.50 16.50 15.65 6.36
200l 38.89 16.18 15.14 7.57
2002 40.20 18.63 14.32 7.24
2003 42.90 18.11 15.47 9.32
2004 43.05 18.08 15.36 9.61
2005 44.89 18.32 15.64 10.93
2006 43.67 17.86 15.72 10.09
2007 42.86 18.14 15.71 9.01
资料来源: 1992--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5.4中可以看出,1992—2007年国民储蓄率上升2.57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储蓄率
上升2.38个百分点,政府储蓄率上升3.12个百分点。居民储蓄率则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
的过程,2001年比1992年下降4.9个百分点;2002年后有所回升,但2007年仍比1992
年低2.9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国民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储蓄率和政府储蓄
率的上升,这也可以说明我国高投资现象的原因所在。
5.2.2收入分配差距加大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出1:3大幅下降,中央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消费需求起到一定
39
效果。1997年的最终消费率为59%,2000年上升到61.1%,随后持续下降,2008年下降
到49.7%,9年下降11.4个百分点。这里面除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持续向
政府和企业倾斜的原因以外,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也是制约消费扩大的主要原因。根据
经济学理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有递减的趋势,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
小于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改革开放以来,从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看,中国
的收入分配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仅为O.29,
200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己达O.46,收入分配相当不均@。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在亚洲国
家中仅次于菲律宾,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从城乡分
别来看,城市的基尼系数是0.34,农村的基尼系数是O。37,城乡作为两个部分,各自内部
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把城乡综合在一起就达到O.46,这说明主要是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
系数的扩大。除了观察基尼系数以外,中国收入分配的差距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地区间收入差距较大。东部地区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
距。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入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6375元、10809
元、9783元和9730元,东部分别是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1.52倍、1.52倍和1.53倍。
第二,城乡之间和城乡内部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从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
的差距看,近三年一直保持在3.2倍左右。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看,2007年最高10%
与最低10%收入户的人均收入之比为9.2倍,比上年扩大了O.3倍。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
入差距看,2007年,农村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与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之比为7.3倍,比上
年扩大了0.4倍。回
第三,高、低收入组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一是高低收入组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90
年城镇居民家庭中收入最高10%收入组是收入最低10%收入组的3.2倍,2000年这一数字
扩大到4.6倍,2004年这一数字扩大到8.9倍,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中收入最高10%收入
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773元,是收入最低10%收入组(3135元)的9.2倍(相差25638
元)@。
第四,不同经济类型和行业的收入差别加大。1990年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和其它单位
。现有文献中学者们对中国基尼系数的计算的结果有所不同,比较权威的数据是楼继伟等提供的数据.
o楼继伟等.关于效率、公平、公正相互关系的若干思考【J】.学习时报,2008.01.06。
o基尼系数是反映一国社会分配状况的指标,0为“完全平等”,1为“极端不平等”。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好”,0.3~
0.4为“正常”,超过0.4为“警戒”。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
o国家发改委.我国的工资分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EB/OL],中财网:2008年02月01日。
o国家发改委.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EB/OL】,中国网:2008年02月01日。
40
的平均工资分别为2284元,1681元,2987元,2007年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和其它单位的
平均工资为19313元,11283元和18362元,国有单位平均工资是集体单位平均工资的1.7
倍。1990.2007年,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
到了15.3%、13.5%和12.9%。其中,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除少数几个年份以外,其增长
速度均快于集体单位和其他单位。从不同行业来看,1990.2007年,我国金融保险业、邮
电通信业以及电力煤气等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20.2%、17.O%和
16.4%,明显高于采掘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等行业的职工工资平均增长速度。①
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成因看,既有市场经济本身造成的,即不同的人在能力、知识、
贡献等方面差异所引起,又有分配秩序不规范、行业垄断、体制不完善和政府调节不力的
原因。关键是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的优点体现在资源配置效率的
提高。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印证了市场化的效率,但是市场经济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不
可避免地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乃至两极分化,造成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日益缩小购买
力之间的矛盾。现代市场经济的“另一只手"——政府要进行经济干预,防止收入分配差
距无限制扩大。
5.3.1金融体制建设滞后
5-3财政金融体制不完善
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广泛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并通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
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将货币转化为资本,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社会储蓄必须转化为
有效投资,才能推动经济增长。发达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使潜在的货
币资本转化为实际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有效利用储蓄。金融系统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
化效率可以用来表示一国的金融效率。当金融效率低下时,国内储蓄不能充分利用,直接
造成投资效率的低下。
。国家发改委.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止[EB/OL],中国网:2008年02月01日。
41
表5.5 1990---2007中国储蓄过剩和利用外资情况(亿元)
年份S(储蓄) I(投资) S-I(储蓄过剩) 实际利用外资(折算成
人民币)
1990 7257 6747 510 491
1991 8486 7868 618 601
1992 10362 10086 276 611
1993 15093 15717 .678 1480
1994 20975 20341 634 3943
1995 26468 25470 998 4016
1996 30244 28784 1460 4554
1997 33518 29968 3550 5332
1998 34943 31314 3629 4842
1999 35328 32951 2377 4350
2000 37233 34842 2391 4904
2001 42094 39769 2325 4101
2002 48659 45565 3094 4548
2003 58949 55963 2986 4639
2004 73248 69168 4080 5292
2005 89782 79559 10223 5225
2006 106427 91238 15189 8632
2007 116486 98625 17861 10216
注:数据选自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当年实际利用外资用当年的平均汇率折换成人民币。
表5.5反映的是中国储蓄过剩和利用外资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一方面存
在储蓄过剩,国内资金闲置;另一方面,大量利用外资,而且主要是直接投资。由于国内
储蓄过剩导致大量产品寻求出口,从而造成巨额贸易顺差,加上资本输入,2007年中国国
际收支顺差达5000亿美元,累积的外汇储备到2007年底已达15000亿美元。这些外汇储
备在美国的年收益率只有3.5%左右,而外国在华的投资收益率在10%一11%之间∞。为何
中国储蓄过剩,还要大规模引进外资,特别是直接投资。这是以为,在中国历史上,中国
从来没有完成工业化与市场化发展所必需的资本原始积累,因为中国几乎从来就没有真正
建立过所有权制度;新中国建立后仍然缺乏有效的资本形成制度与机制;国有企业改革未
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滥用资产的状况存在,通过股份制改革进入资本市场的融资企业也存
在低效投资的问题,由于金融效率低,从而使储蓄难以转化为有效投资。虽然中国储蓄率
高,但要促进经济高速增长,仍然需要大规模引进外资。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回Arthur Kroeber.在华外国公司终于开始赚到钱了叨.财富(中文版),2007年12月25日。
42
除了产权制度不完善外,国有银行的垄断体制和资本市场的滞后发展,资金难以流向效益
较高的民营企业,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难以获得资金支持也是主要原因。①
5.3.2公共财政改革滞后
公共财政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
的“安全网”。从表5.3中可以看出,中国国民储蓄率较高,主要是由政府储蓄率和企业的
储蓄率较高引起的,居民家庭的储蓄率并没有上升,但是通过家庭居民储蓄率的国际比较
可以看出,中国家庭居民的储蓄率仍然较高。2001年中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的家庭居
民储蓄率(Kujis(2005))分别为16%、8.2%、4.5%和8.O%。中国家庭储蓄率为何很高?这
与只升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密切关系——一个孩子通常是生命周期储蓄的有效替
代品。但这还不足以解释中国家庭居民储蓄率高的成因。
中国家庭居民储蓄率高的成因之一是公共财政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目前全国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2000亿元左右已上升到2006年的3934亿元,是1978年
的近20倍②。政府掌握庞大的公共资源,具有强大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但直到现在社会保
障建设仍然滞后,公共医疗、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八亿农民基本没有医疗保障,教育的
产业化使大量的学生失学,社会福利发展缓慢,农村公共产品短缺。
表5.6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政支出结构(%)
经济建设医疗卫生社会福利
低收入国家25.5 3.O 5.O
中低收入国家23.4 3.7 6.8
中上等收入国家20.8 5.1 21.0
经济发达国家9.7 11.7 40.4
资料来源:孙尚清,于中一,朱兵等:《商务国际惯例总览》(财政税收卷)第一版,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4年版。’
表5.6表示的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属于中
低收入国家,但经济建设支出高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而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支出
又低于这些国家。
o华民.中国为何需要大规模地引进外资【N】.上海证券报,2005年12月3日。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43
第6章调整思路:实现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均衡发展
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处理好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外经济失衡的
矛盾,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调整投资和消费关
系的关键环节,
6.1投资和消费关系调整的基本理念
6.1.1根本环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改革开放前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到改革开放后的投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虽然
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结果,也造成了中国经济内外失衡。要
治理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必须根据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转换
经济发展方式,将投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协调型增长模式。所谓协调型增长模式
是指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社会和自然相协调,效
率与公平相协调。
与投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相比,协调型增长模式的特点是:强调扩大消费和内需;
强调通过技术进步,依靠要素质量的改进和优化配置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以实现经济
增长;重视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注重社会公平。实际上,传统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和
投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两种具体类型,协调型增长模式实际上
就是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由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源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从根
本上治理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
6.1.2调整步骤: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系统结合
解决目前经济危机对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需要采取灵活的宏观经济政
策,不仅要调控经济总量而且要调整经济结构,力争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均衡增长,减
少经济波动的风险,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创造条件。
当前经济危机情形下,治理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问题,是一个加强宏观调控的“短期"
问题。但是,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性的或体制性的内在根
源,又有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的原因。从体制或者制度因素看,体制变革实际上是~种制
度的变迁或演化,需要较长时期才能见效的过程。因此,治理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不可能
一蹴而就,应该是是一个短期对策和长期对策相结合的系统问题。
6.1.3主要着力点:投资结构升级,扩大消费需求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这三架马车只有协调运行才能使国民经济
运行在快速、稳定的轨道上。当前中国经济内部失衡表现为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2008
年中国消费率约49.7%,根据IMF提供的数字,中国的消费率最低,2006年世界平均消费
率为80%,其中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香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平均为74%,
亚洲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23个国家)平均为64%。由于中国消
费率低,只有不断提高投资率才能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从而导致出口猛增。因而,就当前
经济形势而言,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扩大消费需求上,同时积极促进投资结构的升级。
(1)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消费不仅是治理中国经济失衡,而且也是实现内外经济均衡增长的客观要求。改
变消费不足的局面,逐步实现内外经济均衡。最根本的则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增长率,根据
消费函数我们不难知道,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是决定消费需求的两个决定因素。从解决消
费需求的本质来看,实际上是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如何使居民能够消费,这涉
及到增加收入的问题,因为居民收入是拉动消费需求的杠杆,消费的增长有赖于收入水平
的提高,只有居民的收入增加,具备消费的支付能力,才能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条件;另
一方面则是如何让居民愿意消费,这就涉及到如何改变居民消费倾向的问题,而消费倾向
在很大程度上又与社会保障体系有关,因此要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注意调整分配格局,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
(2)投资结构升级
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首要目标。~方面,在经济增长趋
缓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稳定当前的投资总量,将有助于保证经济运行的平稳健康发展,避
免经济“硬着落’’可能带来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稳定投资总量的同时,适时转变投资方
向、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引导和创造更多与国内消费需求相适应的供给渠道,
为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45
6.2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对策
6.2.1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增加居民收入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是社会公平的要求,而且是实现内外经济均衡,保持经济稳定
增长的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初次分配和再分
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具体说:
第一,改革国有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促使企业利润通过再分配
环节向居民收入转化。在保持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区
别不同的经营情况,按一定比例向财政上交利润。通过财政的再分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第二,协调劳资关系,提高工人工资。为保障普通劳动者的工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
长而增长,我国政府应每年发布工资指导线,工资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和消费物价指数上
涨率挂钩,不同企业的具体工资上涨率应允许真正代表个人权利的组织与资方谈判协商解
决。
第三,建立农民动态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机制。随着经济增长,土地价值升高,农民
应从中得到更多的报酬,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应逐步推进、扩大土地产权体制改革,切
实保障农民的财产性收益。
6.2.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消费需求
完善的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和“安全网”。西方发达国家在1929----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普遍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提高有效需求,稳定市场
经济的运行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经济福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
于不断建设和完善当中。虽然近年来陆续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但是,还应该认识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总之,
社会保障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今后,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应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的支
出力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
第一,提高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
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总额达5.79万亿,是2000年的约4倍,2008
46
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0.8%。∞这说明国家已有经济实力为全国所有居民建立基本
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降低后顾之忧,释放压抑的消费需求。
第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首先,加快省级统筹步伐,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
关系转续办法,便于劳动力的流动;其次,对于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中央应要求当地政
府尽快建立个人账户并将其纳入当地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再次,抓紧制定适合农
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鼓励各地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第三,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
面;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水平;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四,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救助标
准调整机制,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同时,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
展,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6.2.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投资效率
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重要成因之一。政府管制金融,
国有垄断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金融压抑的结果使资金不能真正反映市场价
值,刺激了贷款冲动,低效率的金融市场使资金难以流向短缺的经济部门,延缓了产业结
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步伐,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的生产过剩。因此,要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方
式的转变,提高投资效率,就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体包括:
第一,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由于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承担
不起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用,更不易取得公开发行上市的资格,因此中小企业一般更依赖
间接融资圆。而一般中小企业从大型银行贷款融资的难度都相当大,这种条件下,发展面
向中小企业融资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就显得十分必要。当然,也应该注意到中小企业规模不
大,治理结构不规范,抵御风险能力较低,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配
套措施,如发展民间担保公司,给缺乏抵押品的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通过政府建
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体系,降低金融机构搜集个人和企业信用的成本。
第二,加快利率市场化。我国资源禀赋的特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如
果利率真正反映资本稀缺,我国经济发展就符合比较优势,这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哈罗.徐滇庆一催生民营银行第一人【N】.亚太经济时报,2003年07月26日。
47
就业,提高劳动力的需求。一方面,利率的上升可以清除低效的投资,抑制过热的投资冲
动,避免生产的过剩;另一方面,利率和工资上升有利于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促进
消费。
第三,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我国企业数量庞大、规模大小
有巨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这决定了我国企业直接融资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仅仅
依靠交易所市场,必须借助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包括中小板市场、企业、债券市场、金
融债、市政债市场等。次贷危机前,中国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蜂拥进入中国,金融呈现
爆炸性增长,为发展资本市场,完善各种金融工具,丰富金融产品,实现金融的跨越性发
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中国要抓住历史机遇,促进资本市场崛起,引导国际资金的流向,
为中国经济崛起奠定金融支撑。
6.2.4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
启动新一轮财税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变重投资、轻消费,重生产、轻分配的财税
体制。1994年的新财税体制,从建立时起就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到现在已经运行
了近十年,固有的矛盾和问题已日益暴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
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率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已经到了需要进行全面改革的时候。对于新一轮
财税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
第一,从税制上改变各级政府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的倾向。克服各地热衷
于搞盲目重复建设的倾向;要逐步改变以流转税为主的状况,加大税收调节分配的功能,
完善所得税税收体系;从体制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改变城市、农村二元税制结构,
逐步在农村建立按收入与所得征收税收的制度。
第二,逐步规范各级政府、各类企业的投资行为。强化投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特别
是要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用好管好国家投资,政府投资要尽可能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
恢复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第三,加强对社会投资的引导和调控。逐步建立以行业规划、产业目录、登记备案、
土地供应、投资补助、财政贴息、债券发行、差别利率等手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投资调控
体系,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公共服务行业的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48
参考文献
【1】R.A.Mundell.The Appropriate Use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s[M].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March,1968:70—77.
[2】Jurg Niehans.Some Doubts About the Efficacy of Monetary Policy Under Flexibl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5,(3):275—289.
【3】Richard Cooper.Chapter 23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Policies[M].Handbook 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5,(2):1195-1234.
[4】Paul R.Krugman.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Fifth Edition[M].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NewYork,1994:1 23-359.
【5】BeUy C.Daniel.Precautionay saving and persistent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42):179-193.
【6】Dominick Salvatore.Twin Deficits,Growth and Stability of the US Economy:Editor’S
Introduction[J].Joumal of Policy Modeling,2006,(9):603-604.
【7】Richard N.Cooper.Living with global imbalances:A coutrarian view[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6,(28):6 15—627.
【8]Joseph W.Gruber and Steven B.Kumin.Explaining the global pattern of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7,(6):500-522.
【9】R.Glenn Hubbard.The U.S.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nd public policy[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6,(6):665-67 1.
【10】Ronald I.Mckinnon.The transfer problem in reducing the U.S.current account deficit[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7,(6):669-675.
【1 1】Eiji.Ogawa and Takeshi.Kudo.Asymmetric responses of East Asian currencies to the US
dollar depreciation for reducing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7,(18):175—194.
【12】周忠明.全球经济失衡下中国经济失衡现象分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全球
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C].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75.87。
【13]高坚.深化改革启动经济协调政策一兼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J].财贸经
济,2000,(2):5·9。
【14】韩平.我国储蓄、投资与双顺差分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全球经济失衡与
中国经济发展[C].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59—67。
[15】刘煜辉.破解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EB/OL].21世纪网:2006年05月12日。
【16】吴玮.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搭配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157.158。
【17】姜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内外均衡[J].兰州大学学报,2006,(5):21.24。
[18】蔡畴.顺水行舟一失衡世界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调整[A].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
部.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C].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5.76。
[19】詹姆斯·米德.国际收支[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45.117。
[20】李扬.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6(12):8.10。
[2l】闻潜.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节[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372—387。
【22】姜波克.开放经济下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搭配研究设想[J].复旦大学学报,1998,(1):
19.24。。
【23】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34.59。
【24】樊纲.经济的内外平衡中国面对的挑战[EB/OL].南方报业网:2006年08月12日。
【25】林毅夫.内外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07,(8):18—22。
【26】任若恩.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面对的挑战与对策[J].首席财务官,‘2008,(2):13.14。
【27】华民.世界经济失衡:概念、成因与中国的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1):23-28。
【28】李稻葵.三步走实现中国经济的外部平衡[J].中国乡镇企业,2008,(1):92—93。
【29】李杨、余维彬.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J].新金融,2006,(4):12.15。
【30]刘煜辉.内外失衡格局下宏观调控遭遇两难困境[J].银行家,2006,(6)-20—21。
【31】李伏安.三个原因导致了国内消费不足[EB/OL].新浪网:2008年03月20日。
【32】华民.应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开放战略[J].学术界,2007,(1):20—23。
【33】尹中立.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2008,(2):12—15。
【34】余永定.全球不平衡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J].国际经济评论,2007,(1.2):
16.20。
【35】哈继铭.外冷内热、先抑后扬一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
2008,【1):25。37 o
【36】吴敬琏.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在增长方式[N].中国青年报:2006年07月24日.
【37】何帆、张明.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J].财贸经济,2007,(5):
29—34。
【38】唐建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现状、原因及影响[J].国际贸易,2007,(5):
32.38。
【39】邵成芳.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关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9.17。
[401张永生.解决经济内外失衡是防止中国经济过热的根本[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2008,(6):21—24。
[4l】段平方.美国经济失衡的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7,(5):26.30。
[42】张纯威.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量化分解与评估[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7—22。
【43】姜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及调整rj].国际经贸探索,2006,(7):39-43。
51
后记
本论文从选题、收集资料到论文完稿共历经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大量收集、认真研读
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撰写和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了这篇学位论文,令
我备感欣慰。饮水思源,师恩难忘,论文的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任碧云老师。
论文的选题、构思、修改、定稿,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没有他的悉心指导,
论文的顺利完成是难以想象的。任老师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实事求是、认真负责、
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攻读硕士的学习过程中,任老师在学习上给我
全面的指导,传授给我宝贵的知识,言传身教将使我终身受益,这份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
语能表达的。
在此,我谨致以我最深的谢意!
同时感谢天津财经大学所有任课老师们,是他们渊博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
我的知识,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谢我的同学们在我人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里与我同行,给我关怀,给我
帮助,使得我的研究生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
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学业上的鼓励和支持。
最后,还要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