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2442我国金融脱媒的实证分析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金融脱媒的实证分析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姓名:王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张红地
20090401
摘要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出现了资金绕开
银行等金融中介而在其体外运行、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的比重逐渐上升的现象。
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融资能力迅速增长,削弱了银行等存款机构吸收存
款的能力;同时,直接融资市场的兴起给了企业更多获得资金的渠道,传统意义
上的银行媒介作用被弱化。一般地,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金融脱媒。
为了考察我国金融脱媒的情况,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实证分析。金融脱媒的表
现形式有以下五个方面:居民的储蓄存款增速放缓、企业投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
下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比重增加、银行体系对整个市场的影响程
度减弱、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被削弱等。本文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被削弱这一角
度出发,对金融脱媒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探讨了金融脱媒的含义及对我国的金融脱媒现象进行实证分析之后,本文
将针对我国的金融脱媒,研究它的表现形式和与国外的比较;接着从现象和数据
出发,探讨金融脱媒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和产生原因。
金融脱媒引起了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包括银行等间接金融体系的地位
下降、金融监管环境改变等。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商业银行也受到了较
大较深远的影响,包括在制度安排上、在业务经营上以及在管理方式上等方面。
而如何面对这些新情况,如何适应这种新的金融环境,则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
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为了让商业银行适应金融脱媒的环境,许多国外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
给出了对策。但我国的情况与国外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本文立足我国实际,探
讨了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
应对之策。
关键词:金融脱媒,实证研究,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es and the steady progressing of China's
financial refo姗.the phenomenon of capitals running outside the banks and direct
financing outweighing indirect financ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e
capital market,especially the security market is growing rapidly,which results in the
weakening of the deposit taking abilitie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as well as the
declin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banks in the whole financial systern.W.e can call this
phenomenon as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the author did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China’S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There’re several
phenomenon about the disintermediation,such as faster increase in personal savings,
de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banking loans in the whole investment,and SO on.The
author did empirical research on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netary policy’S effect being impaired.
The commercial banks have suffered a lo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They have to rearrange both their managing and profiting strategies,
because the stability of their assets,the ability of making money,and the difficulty of
risk management has changed.Then,figuring out how to manage the rearrangement is
very necessary for the banks.
Scholars abroad has proposed a lot of advices for the banks,such as adapting the Way
of profiting,changing the strmegy of managing and building mechanisms of product
innovation.But knowing that both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level of
disintermediation in China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abroad,the author chose to study
the reasons for disintermediation in China first,then discuss possible effect that might
be brought by disintermediation to the banks.and at last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 for the commercial banks at home.
Key words: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Empirical Research,Commercial Banks,
Effects,Strategies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2认弋1引月“旧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王1午‘
导师签名:巍刍夕也
沁。1年吖月zA,El
五—■年斗月碑日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1章导言
我国银行业正朝着股份制、商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趋势,更是当今世
界金融业发展的必然。然而,另一种趋势同样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在我国的金
融领域中出现了资金绕开银行等金融中介而在其体外运行、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
的比重逐渐上升的现象。一般地,我们可以称之为金融脱媒。金融脱媒是金融体
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从居民的角度来看,金融脱媒表现为家庭金融资
产构成从以银行储蓄为主转为以证券资产为主;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金融脱媒表
现为更多的企业选择通过股票、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因为活跃的资本市场将
大大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因此,可以预见,未来金融资产将不断地
从银行体系流向非银行金融体系,银行金融体系将会受到一些不小的冲击。
金融脱媒的现象并非我国所独有。早在20世纪中后期,美国、日本、德国
等都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金融脱媒。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金融脱媒出现的主要
原因就是资金绕过银行而直接通过其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进行配置;在金融脱
媒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必然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现
有的金融制度几乎没有对中小企业提供资源配置,其他衍生功能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一出现,便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表现在银行体系
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下降、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有效性下降以及
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加大等问题。当然,除此之外,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也
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些发展机遇。比如,金融脱媒带来的更为活跃的金融市场使
得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成为可能;而源于金融脱媒的信用风险
加大的问题,则反过来又能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危机意识和风险防范水平。
总之,金融脱媒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的现象,既
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厂一系列的挑战,又给它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那么,
商业银行应该如何积极、灵活地应对,才能更轻松地迎接挑战和更完美地利用机
遇呢?本文正是基于这种一种背景,来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金融脱媒的研究
由于金融脱媒在国外出现的时间较早,许多外国学者都曾进行过专门的研
究。Madan Sabnavis(2003)1认为,脱媒是由于借款者为了获得较低的利率成本,
贷款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而绕过中间的经纪人的一种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脱媒是受欢迎的。Samuel Theodore(2000)2则认为脱媒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
一次脱媒包括储蓄机构,互助基金,特别养老金等对于银行存款的影响;第二次
是资本市场作为信用的提供者对银行的部分传统角色的替代;第三次是技术的进
步降低了对银行业务的需求;第四次脱媒即银行产品的分销脱媒。过去的十年里
ATMs,电话银行等的普及使得脱媒已经进行了好多年,尤其是因特网的流行又
极大的扩大了脱媒的范围。Schmidt,Hackethal和Tyrell(1997)3运用中介化率
和证券化指标, 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三个方面, 对英、法、德
三国的脱媒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脱媒会造成银行功能在结构上的调整,银行
的一部分原有功能会被一些新兴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取代。
(二)国内学者对金融脱媒的研究
脱媒现象在我国产生以后,许多国内学者都注意到并研究了这个问题。李扬
(2008)4在《金融脱媒弱化货币调控效力》中认为,脱媒意味着可交易金融资产的
增多。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和金融创新风起云涌,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不断提高,货币和金融工具之间的替代性空前加大;同时,
可交易金融资产的增多,将不断增加对货币作为交易和支付中介的需求。总的结
果是:货币需求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其易变性更加显著。货币需求的不稳定,进
一步弱化了当局货币调控的效力。此外,直接融资的不断发展,将使得现有的货
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严重阻塞。
秦国楼(2002)5对金融脱媒的定义则更广,他认为一切脱离中介而直接让供需
双方直接接触的现象都叫做脱媒。其中不仅包含了资金脱离银行的现象,也包括
1 Madan Sabnavis,It is time for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http://www.thehindubusinessline.com/bline/2003/ll/l 4/stories/2003 11 1400090900.htm
2 Samuel Theodore。Bank 0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More Than an Exercise in Capital,Allocation and Loss
Data Gathering.Moody’S Investors Service.2002:5~6.
’Schmidt,R.H.,A.Hackethal&M.Tyrell,Disintermediation and the role ofbank inEurope,Joum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 997.
4李扬,金融脱媒弱化货币调控效力,卜海金融报,2008年2月22同。
5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中国金融}}j版社,2002年。
2
了资金脱离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情况,即不管何种方式,只要是资金的借贷方
直接联系的现象都叫脱媒。江畅、刘琦、杜玉兰(2003)6认为金融脱媒虽然改变了
企业资产负债比率过高局面,但也给商业银行带来许多问题。银行应该加速建立
中小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提高对私营企业的贷款,大力拓展与个人投资及资本
市场对接的中间业务,使银行服务向全能化、综合化方向迈进,加快同业合作。
同时,银行还要加快信息化进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加快不同产品之间的融合,
增加表外利润来源,扩大利率浮动范围以提高对民营经济的关注度。李亚芬
(2005)7从造成脱媒的原因出发,论述了脱媒的定义。她认为,对于企业来说,资
金来源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使得企业对于银行的依赖减少,从而造成银行在资金
运用上的出路减少。因此,金融脱媒指的就是资金脱离银行体系进行流通,它是
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曹啸(2006)8在《“金融脱媒’’在
美国》一文中指出,金融脱媒并非一无是处,而是能通过“校正效应"促进商业
银行的再造和创新,给金融体系带来活力。因此尽管会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带来一
定程度的削弱,我们还是要审慎地对待。
(三)国内外关于金融脱媒的研究的比较
从文献的论述中我们了解到,国外学者对脱媒现象的研究主要是从金融机构
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脱媒环境中,资金的配置效率和成本发生的变化、技术的
进步如何与金融脱媒交织在一起发展以及商业银行在结构和功能上出现的调整。
但是,应该说,不管是从资源配置效率还是从市场有效性上来说,我国的金融市
场都有许多不同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地方。因此,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完
全适用于中国。
国内学者的研究则更有针对性。他们对金融脱媒的定义进行了一定的拓宽,
认识到了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同时也指出了带来的机遇。至于
方法论上面,则提出国家要注重信用体系的建设、银行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支持、利用新兴技术和网络等促进银行产品的开发以增加盈利的渠道。这些研究,
都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然而,最近几年我国的金融环境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尤其是在全面放开金融业后,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改变。在2007年开始
出现的次债危机,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正是
在这样的背景之中,试图从我国商业银行的视角出发,研究金融脱媒带来的影响
6江畅、刘琦、杜乇兰,金融脱媒: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考验,江苏商论,2003.7。
7李亚芬,金融脱媒撼动银行霸主交椅,中国财经报,2005年8月2同。
8曹啸,“金融脱媒”在美国,现代商业银行,2006年10期。
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1.3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文主要应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展开研究。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
环境中的应对策略首先是一个理论问题,必须在理论层面展开深入而广泛的研
究;同时,这一问题也是一个极其现实的实践问题,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商
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制定等都紧密相联。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金融脱媒的起源与
发展以及在我国的表现形式,再对我国的金融脱媒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然后详
细探讨了我国金融脱媒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最后利用对这一
影响机制的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1.4本文的框架
第一章是引言,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以及所采用的
研究方法等;接下来在第二章中,介绍了金融脱媒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在第三
章中,将视角转到我国,对金融脱媒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章探讨了金融脱媒在
我国的表现形式以及形成原因;第五章论述了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造成的影
响;第六章是在前四章考察了金融脱媒的含义以及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造成的影响
之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最后一章即第
七章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概括和归纳了全文,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
究的方向。
4
第2章金融脱媒概述
要研究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必须先对金融脱媒有一个清晰的理
解。本章从金融脱媒的含义出发,进一步探讨金融脱媒的经济学依据,并在此基
础上研究金融脱媒的具体表现形式。
2.1金融脱媒的含义
对于金融脱媒,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如前文所述,Madan Sabnavis认
为9,脱媒是由于借款者为了获得较低的利率成本,贷款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
而绕过中间经纪人的一种行为。Samuel Theodore则认为脱媒可以分成四个阶段10:
第一次脱媒包括储蓄机构、互助基金,特别养老金等对于银行存款的影响;第二
次是资本市场等信用提供者对银行功能的替代;第三次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对银
行业务的需求;第四次脱媒即银行产品的分销脱媒。国内学者中,李亚芬认为¨,
脱媒使得企业对于银行的依赖减少,从而造成银行在资金运用上的出路减少。在
她的定义里,金融脱媒指的是资金脱离银行体系;秦国楼的定义则更广泛12,他
认为一切脱离中介而直接让供需双方直接接触的现象都叫做脱媒,即不管何种方
式,只要是资金的借贷方直接联系的现象都叫脱媒。
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金融脱媒的定义虽然是从不同角度出发,但大体的
涵义是类似的。所谓金融脱媒(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其实是“金融非中
介化”的一个过程。在金融业实行分业管理和分业经营的制度背景下,资金盈余
者(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投资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资
金交易的现象,就是金融脱媒。
由定义可知,金融脱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金融脱媒,指的是资产
供求双方绕过金融中介这一媒介而直接成交这一现象。狭义的金融脱媒,则指的
是资金的筹集与运用脱离了商业银行而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上投资融资。本文
所讨论的金融脱媒,是指资金融通脱离商业银行的狭义上的金融脱媒。因此在下
’Madan Sabnavis。It is time for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http://www.thehindubusinessline.com/bline/2003/ll/14/stories/2003111400090900.htm.
⋯Samuel Theodore.Bank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More Thall an Exercise in Capital.Allocation and Loss
Data Gathering.Moody’S Investors Service.2002:5~6.
¨李亚芬,金融脱媒撼动银行霸主交椅,中国财经报,2005年8月2日。
12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中国金融f}:版社,2002年。
5
文中,除非特别说明,金融脱媒均指的是狭义的金融脱媒(即银行脱媒),金融
中介均狭义地指商业银行。
2.2金融脱媒的经济学依据
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
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
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一般包括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中介是指在金融市场上资金融通过程中,在资金供求
者之问起媒介或桥梁作用的人或机构。一般由银行金融中介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构
成,具体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
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在现代金融体系中,是相互补充和完善的。然而,他们
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当今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主导者并不相同。有的以
金融中介(以银行为代表)占据主导地位,比如英国,德国;有的则以金融市场
为主导,如美国。
在以传统的阿罗一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的金融理论中,银行等金融
中介机构如同其他企业一样,只是一个“黑箱”(Black Box),作为传递中央银
行货币政策的通道,在金融活动中是多余的。后来,从经济发展过程看,银行等
金融中介的存在便利了金融证券的产生及其从发行者向投资者的转移,并提供一
系列其他配套服务,这一过程被称为金融中介化(Financial intermediation)。再
后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直接融资不断趋于便利,银行又渐渐失去了其融资
主导地位,这一过程又被称为金融去中介化(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即本文
要研究的金融脱媒。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也是围绕着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相
互替代和补充关系而展开,例如交易成本论、信息优势论、参与成本理论等。
(1)交易成本论。交易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约翰·G.格利
(JohnG Gurley)、和托宾(JamesTobin,195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格利和肖(1960)在其经典著作《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中将交易成本引入对
银行的分析,他们认为,小额投资者要制定严格限制企业活动的条款十分复杂。
他们通常喜欢分散风险,这会增加与企业签订借款合约的交易成本。而银行的重
要功能是资产转换,即将小额投资者的资金转换为企业的长期项目投资,并可以
从与公司签订和执行合约的过程中获得规模收益,减低交易成本。因此他们认为,
6
“金融中介的作用是单个储蓄者做不到的,或者即使能够做到代价也太大。由于
这些交易成本的存在,金融市场是不完善的,因此需要金融中介存在。”
托宾(1963)则认为,银行可以集中的从事融资活动,因此,它往往具有规模
经济,可以节省交易的成本。此外,由于银行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力,因此有可
能显著的提高融资技术,从而提高市场效率,减少不确定性。
由此可见,从交易成本理论来看,金融中介的作用是将借方和贷方有效的联
系到一起,降低交易成本。基于这一理论,则可以判断,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性
发展,借贷双方的交易成本必然不断地降低,因此直接通过金融市场进行直接交
换,将日益取代金融中介的间接融资方式。
(2)信息优势论。运用信息优势论来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是20世纪70
年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热点。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
充分了解的现象。例如,对于贷款项目的潜在收益和风险,借款者通常比贷款者
了解得更多一些。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两者都会导致
金融市场失灵。从不对称信息论来研究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的,代表人物有
Chan(1983),Diamond(1984)。
逆向选择导致的成本为:在贷款之前,贷款人在逆向选择环境下对合适的投
资项目和借款人进行搜寻和核实投资项目预期收益的成本,即搜寻成本和核实成
本。Chan(1983)认为金融中介的优势是能将搜寻投资机会的成本分散于众多投资
者之间。因为金融中介在项目搜寻方面存在规模经济。核实成本是对投资效益进
行评估的成本,要进行评估就要采取措施,就要花一笔费用。核实成本的效果是
落实所取得投资效益。而投资效益不容易直接分配给各个投资者,要分配给各个
投资者,也只能通过金融中介。因此金融中介的存在是有必要的。
解决道德风险的办法是增加监督,而监督是有成本的,如果由大量的小的贷
款人直接监督借款人,成本会很高,而且同样会产生“搭便车问题”。而银行监
督则具有规模经济,所以把它委托给一个特定的机构一银行是有效率的。银行相
对于其他金融中介的另一个优势是:由于企业通常在银行开户,银行就可以直接
得到重要的信息,银行就可以通过观察企业的存款和取款来评定企业的金融状
况。Diamond(1984)研究了这个问题。他认为,随着金融中介规模的增大,它就
会越担心遭受到非金钱的惩罚而导致破产或声誉损失。因此,金融中介会按承诺
去增加监督。
(3)参与成本理论。随着参与成本理论的兴起,金融中介的作用又被重新
7
定义。参与成本的研究足基于投资者个人只是部分参与市场这一事实。
King和LeaPe(1984)利用经验性数据证明,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主动,投资者
必须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市场是如何工作的,资产收益是如何分配的,以及如
何应付随时间流失而产生的变化。此外,除了参与市场的固定成本外,还有连续
不断的监控市场的边际成本。而银行等金融中介凭借其信息中介的优势,可以有
效降低以上成本¨。
因此,根据参与成本理论,即使企业间信息沟通逐步加强,银行仍能发挥其
作用。而且银行凭借其在信息中介方面的优势,也能够提供各种非银行金融jIk务。
同其他产业部门一样,银行业处于一个功能逐渐丰富完善的过程之中14。
从以上金融中介理论发展的轨迹能够看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之间的一直
存在着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包括融资的效率、融资的交易成本、融资的效益、融
资的信息等方面。
事实上,金融制度发展的特点就是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的持续竞争。从
理论上分析,要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就需要金融市场的某些方面存在不完善性。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金融深化的不断发展,随着新的信息交易技术和新的利
用信息方式的发展,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不完善的地方正在逐渐减少。利用金
融市场来进行资金的融通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对于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而言,
是一种挑战,而且这种挑战将越来越大。银行等中介机构不可避免的会面临金融
脱媒。
2.3金融脱媒的表现形式
由以上金融脱媒的定义及其内涵可知,金融脱媒主要表现为银行的间接融资
地位的下降,这必然会导致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减少。因此,判断经济运行中是
否出现了金融脱媒,我们可以从以下金融脱媒的表现形式来看。
第一,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放缓。对居民而言,金融脱媒意味着存款之外的投
资品种日益丰富。高收益的利己心理使得很多投资者更愿意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
和其他的金融衍生产品,因此存入银行的钱越来越少。大规模的存款被从金融机
构中提取,并被转拨到银行系统以外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上。因此从银行的存
款业务上看,金融脱媒表现为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放缓,即导致厂银行的存款脱媒。
3叶辅靖,伞能银行比较研究一一兼论混业与分业经营,中国金融:};版社,2001年,第48—49页。
4希拉赫弗南著,方建华雷纯雄等译,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海大⋯版社,2000年,第17一18页。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日本曾出现过金融脱媒的现象。从表2.1的数据
可以看到,在1976年到1991年之间,日本的家庭部门的现金和储蓄是逐渐减少
的,其中现金持有量减少的较为明显。股票、保险和养老金的持有量则明显上升。
尽管家庭部门的储蓄投资仍然占了总资产的很大比重,但是居民对银行存款的减
少和对其他投资项目的增加仍然较为明显。
表2.1 同本的家庭部门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
年度1976 1981 1986 1991
现金17 13 10 9
储蓄58 6l 52 52
股票3 2 ll 8
保险和养老金13 14 16 2l
其他O l 1 l
总和100 100 100 100
数据来源:Koguohi,金融服务集团,1993年,第98页。
第二,企业投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下降。对企业而言,金融脱媒使得其作为
一种资金需求的主体也不再过分依赖于从银行借款。已经上市的公司可以很方便
的通过再融资的方式从股票市场筹措资金,公司债也将成为企业的另一种选择。
而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股权投资)的出现为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成长中
的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从企业的角度看,商业银行等主要金融中介的重
要地位在相对降低。因此从银行的贷款业务上看,金融脱媒表现为企业投资中银
行贷款的比重下降,即导致了银行的贷款脱媒。
美国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出现了金融脱媒。从表2.2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在这个阶段,美国的企业融资中来自银行贷款的比重便一直下降,而直接资本市
场的股票,债券等方式的融资则呈现上升的趋势。
表2.2 1950--1985年美国企业融资结构表
单位:%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银行信贷14.2 15.9 13.9 29.O 17.5 29.3 15.9 27.1 21.7 21.O
股票5.8 7.6 11.7 1.4 18.8 5.3 4.0 —1.8 2.8 一13.5
债券6.7 11.2 25.5 14.8 25.9 6.2 9.5 6.3 8.2 16.0
数据来源:王昭凤,银企关系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8页。
9
第三,从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上看,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比重增加。金融
脱媒使得商业银行靠传统的利差收入“坐享”丰厚利润的时代正在远去,银行自
身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银行作为金融行业霸主的地位正在受到挑
战,银行所能支配的资金数量下降,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正在下降。而中间业务
银行是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的,表外业务(狭义的)也不涉及银行的资产负债
业务,只构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因此,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传统的
资产负债业务在银行经营业务中的比重较少,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比重必然
增加,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还是以日本为例。表2.3显示的是臼本银行部门在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的
利润结构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利息收入所占利润的比重在逐渐下降,而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比重增加。即日本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结构发生了变化。
表2.3同本银行部门的利润结构变化(各项指标与卜.期末自有资本的比例,%)
年度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l 1992 1993 1994
本期利润19.0 lO.1 8.2 10.4 6.4 4.6 2.9 2.5 0.5
利息收益63.5 53.O 9.6 ~8.O 一9.6 6.8 16.7 17.1 15.9
中间业务收益9.0 8.5 9.6 ll,l 5.9 5.0 5.0 5.2 5.4
数据来源:张捷,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第130页。
第四,银行体系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日益减弱。金融脱媒使得资金融通逐渐与
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相分离。在传统金融体系中,人们获得融资的唯一渠道就
是到银行借贷。由于存在许多限制,要从其他途径获得资金融通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很自然地,社会上的绝大部分资金的循环都或早或晚地必须通过银行体系。
这时,银行体系几乎垄断了整个金融领域,间接融资成为资金融通的主体。随着
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各种直接融资市场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兴起,企业等
微观经济主体可以很方便的融得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
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品种选择,居民等资金盈余部门在进行资产管理时,
不再把银行存款作为唯一的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尤其是在股市火爆之时,更多
的人把钱从银行取出来,转而投入到证券市场或保险市场。因此,金融脱媒,即
意味着资金融通逐渐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相分离,银行体系对整个市场影响
日益减弱。
第五,对货币当局而言,金融脱媒表现为单纯依靠控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流
10
动性来控制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的方法越来越失去效力。在银行体系“一枝独秀”
的时期,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对顺畅。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的
巨大影响力,央行只需要通过调控它们的资金状况,就能较好地调控整个社会的
资金状况。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被认为是一剂“猛药”,对整个社会
的流动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如果出现了金融脱媒,央行的货币政策所能
支配的资金只占整个社会流动性的一部分,在脱媒现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
无法对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产生任何影响。我们称之为政策调控效果的削弱。
第3章我国金融脱媒的实证分析
在论述了金融脱媒的含义以及表现形式之后,本章将从定量的角度对我国的
金融脱媒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我国是否出现了金融脱媒。
3.1实证检验的依据
由2.3可知,金融脱媒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五个方面:居民的储蓄存款增速放
缓、企业投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下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比重增
加、银行体系对整个市场的影响程度减弱、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被削弱等。
所以,考察一个国家经济运行中是否出现了金融脱媒,也可以从以上五个指
标量化的表现来看。本文认为,这五个量化指标中,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被削弱
程度提供了一个更宏观和全面的视野,而且也具有更强的现实政策含义。因此,
本章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被削弱程度这一角度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我国
是否出现了金融脱媒这一现象。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央行多次采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来实施宏观
调控。2007年,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又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九次
的调整。所以,可以采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指标,来代表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力
度。
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则可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来衡量。而商业银行的流动
性,体现在同业拆借利率上面。因为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水平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程
度最高的一个利率,它的变动反映了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度。
因此,本章对金融脱媒进行实证分析的依据在于: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
况来衡量央行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用同业拆借利率水平的变化来衡量货币政
策的调控效果;最后,通过货币政策效果是否被削弱这一结论,来判断我国是否
出现了金融脱媒。
3.2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
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果通常比较显著。但在
我国过去几年中不管调高还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都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
12
3.2.1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原理
为了考察准备金率调整对流动性产生的影响,我们还应当先考察我国的货币
政策传导机制。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制定后所赖以传递的过程和
作用机制。理论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多种。比如,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
导机制是: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影响
投资,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这一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是利率;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他们认
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然后再由支出影响投资,最终作用于总收入。
我国实际中,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起主要作用。而信贷供
给渠道的调控对象即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蓑应量_◆利事_雾萎等·袭蓥_◆投资啼产出
具体操作为:央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来操纵
货币供给,这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改变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调整存款准备金
率以及调整货币结构比率;对货币供给的调整又会影响到一些中介指标,然后再
作用于最终目标。这其中的重要一环,即传导体就是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




我国央行现行的以回收流动性为目的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提高法定存款准备
率和发行央票。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被认为是一个作用强烈的工具。当货币当
局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
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降低法定准
备率,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
法定存款准备率的政策效果传统上被认为通过以下方面对流动性产生影响:
(1)法定准备率由于是通过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供给,因此即使准备率调整的幅
一苤

纵獭燃

一剃一

糕赞供

一,一毽堕一家观济展略一
一献一围封匾
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2)即使存款准备率维持不变,它
也在很大程度k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3)即使商业银行
等存款机构由于种种原凶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
果,如提高准备金比率,实际上就是冻结了一部分超额准备金。
3.2.2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于1983年作为中央银行行使职权后,于1984年首次规
定了各专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办法。1984年初规定存款准备金时,企业存款准备
率为20%,储蓄存款为40%,农村存款为25%。1985年将准备率调整为这几项存款
和其他存款总额的10%;1988年9月1日又将准备率提高到13%,并在之后近10年内
未做变动。1999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从该年11月21日起将法定准
备率下调至6%。2007年,央行为了紧缩流动性,先后10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
款准备金率共5.5个百分点。进入2008年后,连续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7.5%
的高位水平后,由于经济形势的转变又四次下调。
然而事实证明,过去几年中不管调高还足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都并没有
达到预想的目的。在下面的实证检验部分,我们将通过对近三年来的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从定量的角度来对这一结论进行说明。
3.3实证检验
本部分从实证角度检验最近三年央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紧缩流动性的
效果是否显著。
为了验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流动性的作用是否显著,比较简便和可
操作的方法就是比较每次调整前后两个时间段的同业拆借利率(如前所述,可用
于衡量流动性的大小)是否显著性变化。本文采用了Mann.Whimey U秩和检验
的方法。
3.3.1 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的原理
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又简称M—W检验),注重对分布的中心位置(平均
水平)作检验,实际是检验两样本所对应的总体具有相同的中心位置(中位数),
属位置参数检验,而不管两总体分布的形状如何。此方法与目前国内通用教材中
的Wilcoxon Rank Sum检验法等价,均属于非参数统计检验的方法。
在经典的统计学里,要比较两个样本是否有显著性差别可以采用很多假设检
14
验方法,如t检验和F检验等。然而,这些检验方法的使用前提是样本观测来自具
有某些参数的己知的分布族,或者是在假定总体分布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判断。但
事实上这些假定是比较强的,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能无法获知或者是不一定很
了解总体的分布类型,而只是通过样本来检验关于总体分布的假设,这种检验方
法就是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是相对于参数检验而言的,是检验总体分布状况的统计方法。两
种方法具有一些异同点:都对总体的某种数量关系、特征作出假设;都建立原假
设和备选假设;都根据实际样本的统计量与临界值统计量的比较作出对假设的判
断。只是参数检验需要对总体分布作某些限制性的假定,该假定要求总体的分布
类型是已知的,未知的只有分布中的某些参数是否变动,而且大多检验是建立在
高斯等人的正态分布理论上。如果对总体的分布不了解或者了解很少,那么参数
检验的结果会更加不可靠,甚至会发生很大的偏差。非参数检验却不依赖于对总
体分布或参数的知识,不对总体分布加以限制性的假定,亦称为自由分布检验。
非参数检验与传统的参数检验比较有一些优点:对检验的限制少,具有较好
的稳健。tO-;可以在更少样本资料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有些实
际中样本资料不足的缺陷;不仅适用于定比数据和定距数据的检验,还可以适用
于定类和定序数据的检验,可以弥补参数检验中碰到的无法运用的定性资料的检
验问题。非参数检验通常利用的不是原始数据,而是原始数据的等级或“秩"。
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是一种用样本秩代替样本值的检验方法。所谓秩
和,就是样本观测值在序列中的排序号。Mann.WhitneyU秩和检验的步骤为:
步骤一:建立原假设。风:互O)=最(工);q:E(x)≠最(z)
步骤--:构造统计量。分别从这两个总体墨,墨抽取%,刀:个样本,%+/'12=刀。
不失一般性,假定,lI>n2。将两组样本混合,并按从d,N大排序,每个样本对应
的序号称为该样本的秩。对于大小相同的样本,使它们具有相同的秩,并等于它
们的次序平均值。
计算取自总体置所对应的样本的秩和r。丁可能取到的最小值是当置的样
本都排在Z样本的前面时,即:
Tmia=1--[-2+3+⋯一=竺』竽
丁可能取到的最大值是在当五的样本都排在置样本的后面时,此时有:
瓦瓠=(n2+1)+(规:+2)+⋯(n2+nI)-----nln2-1一!』置}三旦
如果两个总体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则r值不能太大或太小,而是靠近最
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间。Mann.Whitney建立了如下的U统计量,来作为秩和检验的
统计量:
U=/'/1他+半P一丁
在满足原假设的条件下,对T-d,样本,u统计量服从Mam—Whitney分布;对
于大样本,U统计量近似服从正太分布,该分布的均值以、标准差o-。分别为:
此时,可以将丁标准化为z统计量
z:型二丝
q。
步骤三:Matlab会自动计算出U统计量以及对应的P值和口的大小关系。如
果P<口,则拒绝原假设,认为两样本来自不同分布的总体;如果P>口,则无法
拒绝原假设,应认为两样本来自分布相同的总体。
3.3.2数据的选取
自从06年以来,货币当局多次采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2006年,
2007年*D2008年货币当局分别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次数为3次,10次和9次。
本文使用同业拆借利率来衡量流动性的大小。因为根据联系紧密度的关系,
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水平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利率,它的变动反映了
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度,进而反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流动性的影响。同业拆
借利率增减与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高度相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金融机
构需缴纳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超额存款准备金相对减少,金融机构资金头寸
会趋紧,从而会增加银行间同业市场拆借额度,同业拆借利率会因此提高。反之
16
孚降=
II


亦然。
图3.1是我国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的周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化情况。可以看
出,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上周同业拆借利率呈现出一个不均匀波动的变化:2007
年1月以前,周同业拆借利率在2-4%区间内波动,2007年8月法定准备金率上调后
拆借利率波动幅度变大,但很快又趋于稳定。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日益
频繁,周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化幅度减小。
图3.1我国2006年10月一2009年3月周同业拆借利率变化
3.3.3实证结果
本文的数据:2006年10月8日至2009年3月4日全国周同业拆借利率。运算方
法采用Matlab 7.O的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中的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
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时间,将2006年10月8日至2007年1月14日的数
据,和2007年1月15日至2007年2月25日的数据作为对照检验组,临界值选取5%,
计算显著性概率值p并得出H值。用同样的方法对以后各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如
表3.1。
17
表3.1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结果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款准备金
临界值
U统计量(秩Z统计量
P值H值
时间率调整值和ranksum) (zval)
2007年1月15口+0.5 0.05 830 —0.8392 0.4013 0
2007年2,j 25日+O.5 O.05 955 1.933 0.0532 0
2007年4月16日+O.5 0.05 721 4.1379 0.00003506 1
2007年5,】15日+0.5 0.05 215 .1.428l 0.1533 0
2007年6月5曰+0.5 0.05 608 1.6066 0.108l 0
2007年8月15口+O.5 0.05 1380 2.0517 0.0402 1
2007年9月25日+0.5 0.05 l —1.6175 0.1058 0
2007年10月25门+O.5 0.05 1 .1.5829 O.1134 0
2007年11月26日+0.5 0.05 485 0.5467 0.5846 0
2007年12月25日+1.0 0.05 534 1.7372 0.0824 0
2008年1月25口+0.5 0.05 581 .1.5094 O.1312 0
2008年3月18日+O.5 0.05 78l 1.4794 0.139 0
2008年4月25口+O.5 0.05 364 1.5226 O.1279 O
2008年5月20日+O.5 O.05 395 .1.9155 0.0536 O
2008年6月7日+1.0 0.05 l 0.1053 0
2008年9月25口.1.O 0.05 1 0.1667 O
2008年10月15日.O.5 0.05 47l 4.9306 0.000000820 1
2008年12月5日.2.O/.1.0 O.05 748 5.6017 0.00000002 1 l
注:其中U统计最和z统计量的统计含义在本文3.3.1中已说明。
3.3.4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原理,所得P值若大于置信水平,则说明两组
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反之,则有显著差异。H值为0代表符合原假设,即调整前后
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H值为l代表不符合原假设,即调整前后两组数据有显著
性差异。
从上表所得结果来看,仅有2007年4月16日,2007年8月15日,2008年10月15
日以及2008年12月5日的四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同业拆借利率的影响是显
著的,表现在其P值分别为0.00003506,0.0402,0.000000820和0.000000021,
均小于置信水平0.05。但在其他各次的调整中,均不能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
调整前后,同业拆借利率发生了显著变化的结论,表现在其13值均大于置信水平
0.05。所以总的说来,在过去几年的央行调控实践中,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并不能
对流动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即央行的货币政策效果被削弱了。
亦然。
图3.1是我国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的周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化情况。可以看
出,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上周同业拆借利率呈现出一个不均匀波动的变化:2007
年1月以前,周同业拆借利率在2-4%区间内波动,2007年8月法定准备金率上调后
拆借利率波动幅度变大,但很快又趋于稳定。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日益
频繁,周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化幅度减小。
图3.1我国2006年10月一2009年3月周同业拆借利率变化
3.3.3实证结果
本文的数据:2006年10月8日至2009年3月4日全国周同业拆借利率。运算方
法采用Matlab 7.O的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中的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
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时间,将2006年10月8日至2007年1月14日的数
据,和2007年1月15日至2007年2月25日的数据作为对照检验组,临界值选取5%,
计算显著性概率值p并得出H值。用同样的方法对以后各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如
表3.1。
17
表3.1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结果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款准备金
临界值
U统计量(秩Z统计量
P值H值
时间率调整值和ranksum) (zval)
2007年1月15口+0.5 0.05 830 —0.8392 0.4013 0
2007年2,j 25日+O.5 O.05 955 1.933 0.0532 0
2007年4月16日+O.5 0.05 721 4.1379 0.00003506 1
2007年5,】15日+0.5 0.05 215 .1.428l 0.1533 0
2007年6月5曰+0.5 0.05 608 1.6066 0.108l 0
2007年8月15口+O.5 0.05 1380 2.0517 0.0402 1
2007年9月25日+0.5 0.05 l —1.6175 0.1058 0
2007年10月25门+O.5 0.05 1 .1.5829 O.1134 0
2007年11月26日+0.5 0.05 485 0.5467 0.5846 0
2007年12月25日+1.0 0.05 534 1.7372 0.0824 0
2008年1月25口+0.5 0.05 581 .1.5094 O.1312 0
2008年3月18日+O.5 0.05 78l 1.4794 0.139 0
2008年4月25口+O.5 0.05 364 1.5226 O.1279 O
2008年5月20日+O.5 O.05 395 .1.9155 0.0536 O
2008年6月7日+1.0 0.05 l 0.1053 0
2008年9月25口.1.O 0.05 1 0.1667 O
2008年10月15日.O.5 0.05 47l 4.9306 0.000000820 1
2008年12月5日.2.O/.1.0 O.05 748 5.6017 0.00000002 1 l
注:其中U统计最和z统计量的统计含义在本文3.3.1中已说明。
3.3.4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原理,所得P值若大于置信水平,则说明两组
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反之,则有显著差异。H值为0代表符合原假设,即调整前后
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H值为l代表不符合原假设,即调整前后两组数据有显著
性差异。
从上表所得结果来看,仅有2007年4月16日,2007年8月15日,2008年10月15
日以及2008年12月5日的四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同业拆借利率的影响是显
著的,表现在其P值分别为0.00003506,0.0402,0.000000820和0.000000021,
均小于置信水平0.05。但在其他各次的调整中,均不能得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
调整前后,同业拆借利率发生了显著变化的结论,表现在其13值均大于置信水平
0.05。所以总的说来,在过去几年的央行调控实践中,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并不能
对流动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即央行的货币政策效果被削弱了。
而在经典经济学理论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被认为是一个作用猛烈的
工具,往往能对流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合这一点。但是,从我们的实证结果看,
流动性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的结论。
从我国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基本上符
基本上可以得出近几年这一政策工具对
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解释。有人认为,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的调整对紧缩流动性效果不明显,是因为国际收支的大幅顺差导致央行被动
投放了大量流动性,抵消了政策的效果。实际上,近几年央行采用的发行大量票
据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已经能够对冲掉央行由于外汇储备大量增加而投放的基础
货币。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07年末,央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净回拢基础货币3.5万亿元:2007年以特别国债为工具,逐步加大正回购操作,
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3万亿元,年末正回购余额6200亿元。央行还加大再
贷款回收力度,开始央行外汇掉期。因此,国际收支的大量顺差并非法定存款准
备金率调控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王伟(2008)15曾经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较为详细和深入的探讨,结论是:近
几年央行货币政策效果被削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已经出现了金融脱媒。由于金
融脱媒的出现,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受到影响,从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货
币政策在调控流动性方面的作用也在降低。
15王伟,金融脱媒背景下落实从紧货币政策的新思路,两部金融,2008年7月。
19
第4章我国金融脱媒的表现及成因
在探讨了金融脱媒的含义及对我国的金融脱媒现象进行实证分析之后,我们
将把焦点集中到我国的金融脱媒,研究它的表现形式和与国外的比较;接着从现
象和数据出发,探讨脱媒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和产生原因。
4.1我国金融脱媒的具体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居民而言,储
蓄足其融资投资的主要方式,对企业而言,间接融资足其融资的首要选择。但在
过去的十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金融
自由化改革越来越深入。尤其是政府对金融市场管制的放开,使得我国的资本市
场迅速的发展起来。不管是上个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的发展,还是本世纪初货
币市场基金的出现,还是2005年短期融资券的开始发行,商业银行的脱媒压力
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储蓄资金从银行分流出去,投资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来获得需要的资金。于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
中的霸主地位正在收到削弱,传统的利差收入开始降低。资金融通通过商业银行
来进行的交易越来越少。这些都是金融脱媒现象在我国出现的具体表现。
4.1.1金融脱媒在我国的具体表现
从第三章实证分析的结论可知,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金融脱媒。具体说来,
我国的金融脱媒现象表现在:
第一,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放缓。根据人民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
行报告》,到“2007年末,金融机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17.6万亿元,同比增
长6.8%,增速比上年低7.8个百分点。比年初同比少增长9598亿元。’’Ⅲ根据人民
银行((200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截止至mJ2008年3月末,“金融机构居
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19.1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低4.2个百分点。’’17
可见,居民户存款增速明显放缓。
居民储蓄存款大鼍分流的原因如下。首先随着我国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个
人的各种投资理财产品除了传统的股票、债券、基金及保险产品外,信托投资公
16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
司发行的各类信托计划及银行自身发行的各种理财产品越来越多,拓宽了广大居
民的投资渠道,分流了部分居民的储蓄存款。其次是股市及基金市场对存款的吸
引。2006和2007年股市大涨,不断扩大的财富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储蓄进
入股市和基金市场。
表4.1和图4.1是根据1999-2007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结构的变
化所得。可以看出,从资金来源上看,储蓄存款占资金来源的比重从1999年的
48.40%下降到2007年的38%,下降了近10.4%,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了我
国商业银行居民储蓄存款出现了明显的分流。而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总存款
的比重上升迅速,从1999年的24.6%上升到2007年的39.2%;定期存款从1999
年的75.4%下降到2007年的60.8%,下降了14.6%。这一切充分地表明了随着近
些年来多样化金融产品的发展,居民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和渠道增多;出去流动
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的需要,他们逐渐倾向于选择活期存款而不是定期存款。
表4.1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占比和活期存款占比
1999年12月2001年12月2003年12月2005年12月2007年12月
活期存款占比24.60% 30.30% 33.90% 34.60% 38.Oa%
储蓄存款占比48.40% 48.04% 46.OO% 46.70% 39.2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999--2008年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统计,
活期存款占比=活期存款/储蓄存款总和;储蓄存款占比=储蓄存款/资金来源综合
图4.1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和活期存款占比
第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银行贷款比重减少。截至2007年6月,我国企业
21
固定资产投资中,银行贷款的份额为18%,相比2000年6月的24%下降了6个百分点。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自有资金比例则从45%上升N5s%。可见企业正在逐步减少
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而转向自有资金或其他渠道的资金获得。
首先,一些业绩优秀的大公司自然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来直接融资,由
图4.2可知,至2007年1月,境内上市公司数(A、B股)有1445家,总股本15242.81
亿股。上市公司数量从1993年到2007年,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创业板的
推出也为一些较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叮能性。由于风险投资(VC)和
私募股权投资(PE)的兴起,一些中小企业获得这些投资资金的青睐也变得并非
难事。这些直接融资渠道的增加对银行的贷款规模是有替代效应的。
图4.2 1993--2007 EI仃公司数量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7)》
目前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国债以及企业债。
表4.2是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中,
银行贷款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比重则明显上升。2004
年我国企业依靠股票融资的总额仅为1503亿元,而到了2007年,随着股市牛市
的到来,总额增加至6532亿元,是2004年融资总额的4.5倍,依靠股票融资的
比重也从2004年的5.2%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13.1%,增加了l倍多。此外,依
靠债券融资的比重也显著上升。2004年企业债融资额度为327亿元,2007年则
变为2178亿元,比重从1.1%迅速增加到4.4%。最高时在2006年还达到6.7%。
与此同时,企业依靠商业银行贷款的比重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4年依靠商业
银行贷款的比重为82.9%,但到了2007年下降为78.9%。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崛起,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规
模与比重不断上升。这也将挑战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地位,使商业银行在资产业
务方面呈现出“金融脱媒”的趋势。
表4.2我国国内非银行类融资情况
融资额度所占比重
年度2004 2005 2006 2007 2004 2005 2006
2007
银行贷款24066 24617 32687 39205 82.9 78. 1 82 78.9
股票1503 1884 2246 6532 5.2 6.O 5.6 13.1
国债3126 2996 2675 1790 10.8 9.5 6.7
3.6
企业债327 2010 2266 2178 1.1 6.4 6.7
4.3
总量29023 31507 39874 49705 100 100 100 100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2004--2007年。
其次,在短期融资方面,2005年5月24日发布并实施《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
允许企业在社会上直接融资。短期融资券的成本是远远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因
此利用这一工具进行短期融资的企业越来越多。2007年全年我国共发行短期融资
券263只,比上年增长9.58%;发行总额3349.1亿元,比上年(2907.5亿元)增长
14.7%18。在短期融资券的影响下,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出现下降趋势。尤其
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造成了大企业客户的流失和优质贷款被替换,直接导致了
贷款利息收入的下降。
最后,一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崛起也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这些财
务公司往往规模巨大,资金充沛,使得企业资金调配的能力加强,不仅分流了公
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
对银行业务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第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占金融机构的资产份额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从表
4.3我们可以看出,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占银行、保险、基金总资产的比重
为96.8%,基金和保险在这三项总资产中合占3.2%;然而到2007年,商业银行
所占金融资产的总比重己下滑至94%,而其他三项的比重上升到6%。此外,在2007
年我国股票总市值达到32.7万亿元时,它与2006年GDP的比值为155%。这些数
据充分表明了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银行作为金融垄断主
体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
18中央国债琶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债券信息部,2007年中国债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2008年3月。
表4.3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比重
年度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银行96.8 96.2 95.4 94.2 94.0 93.2
保险2.7 3.2 3.6 4.4 4.2 4.5
基金O.5 0.6 1.0 1.4 l-8 2.3
合计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统计年箍》,中国经济年鉴社。
然而,我国的金融资产结构与国外相比,银行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的比重中,
仍占据了相当高的位置。如表4.4所示,截至2007年9月底,我国银行资产在整
个金融资产的比重为63%,显著高于美国的18%,英国的29%,韩国的25%。即
便与同样是间接融资为主导的日本相比,也高与其38%的比重。笔者认为,随着
我国直接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和金融深化的趋势进一步加深,
我国的银行资产占整个金融资产的比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呈现出下降趋势。
我国的商业银行地位将进一步下降,我国金融脱媒的现象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表4.4金融资产结构国际对照表
中国美国日本英国韩国
银行资产63% 18% 38% 29% 25%
股票资产31% 34% 22% 38% 32%
公司债券资产1% 36% 9% 25% 25%
政府债5% 12% 31% 38% 18%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网站,中国债券信息网以及世界银行网。中国数据截止至2007年,其他国家数
据截止至2006年底。
综上所述,我国的居民储蓄情况,企业融资状况以及商业银行的数据,均说
明我国金融脱媒的现象已经出现,并且将成为一种长期的趋势。
4.1.2与国外的比较
由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以及监管模式的不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金融脱
媒也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第一,资产脱媒与负债脱媒程度不一。20世纪60至80年代发生在发达国
家银行的脱媒现象,既表现为银行信贷增长规模急剧萎缩,社会对银行的信贷资
24
金需求趋于疲软,又表现为银行的存款资金供给处于紧张状态。这是一种资产与
负债相对称的脱媒。而国内的脱媒现象则表现为资产脱媒与负债脱媒不对称。由
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企业融资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短期融资券、商业
票据等方式;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降低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但由于教育、
医疗、养老保险等体系建设滞后,投资渠道狭窄、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不多,居
民储蓄意愿并未降低,银行存款仍然稳步增长,这就形成了资产脱媒与负债脱媒
相背离的局面。
第二,企业脱媒与个人居民脱媒程度不一。企业通常属于资金需求方,而居
民则属于资金供给方。据统计,2007年在企业部门的资金来源中,贷款占60.08%,
1999年为71.02%19;而当年住户部门的资金运用中,存款占76.17%,1999年则
为62.31%。虽然历年该数值存在波动,但这种趋势说明,企业部门对银行的依赖
性下降,而住户部门依赖性上升。虽然2007年居民储蓄开始下降,但总体上企
业部门的脱媒程度还是要高于居民部门,这也是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之一。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在下降,而居民依然保持着与银行较为紧密的关系,
是造成企业脱媒程度高于居民脱媒程度的重要原因。
第三,短期脱媒与长期脱媒程度不一。从资金需求期限的角度看,我国金融
机构短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下降,中长期贷款上升。从增长速度看,中长
期贷款的增幅和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短期贷款。据统计,我国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在
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从1999年的68.16%下降为2006年的43.73%,中长期贷款则
从1999年的25.57%上升到2006年的47.28%20。无论从增幅还是增速来看,中长
期贷款都远远高于短期贷款,说明了当前经济中长期资金的脱媒程度要远低于短
期资金。
4.2我国金融脱媒的成因
前面提到,金融脱媒现象并非我国所独有。并且,根据一系列的现象和数据,
我们知道脱媒现象已经在我国产生并正在逐步发展。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考察我
国出现金融脱媒的原因。
19罗希佳,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2月号。
20同上。
4.2.1政府监管环境的变化及金融发展策略的推动
在我国,一方面受国内国外的影响,国家对银行体系风险的防范意识越来越
强。严格贷款五级分类等审慎性监管原则,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等等。由于这些监
管的力度加强,银行必然随之风险管理意识加强,资产扩展速度减缓;另一方面,
国家对非正规金融的要求在放松。民间金融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尤其是中
小企业获取资金的蕈要来源。这样,监管环境的客观变化无意中推动了金融脱媒
的发展。
另外,政府在金融发展策略上,不断强调要更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十一五"
规划指出,要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货
币市场。这种政府推动的变革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深化,从而加快我国金融脱
媒的进程。
因此,政府法律法规的限制,以及对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战略实施,都是促
进我国金融脱媒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凶。
4.2.2金融自由化的影响
“金融自由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
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
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
次提出的。他们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
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
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
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
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具体而言,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
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度依
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
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
的目的。
金融深化理论对于金融脱媒的出现也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放松对金融市场
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将促进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而利率和汇率管
制的放松,政府对汇率干预的减少,这些政策主张都将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
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份额的扩大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商业银行份额的减小。
26
在我国,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是渐进的。在进一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条件下,
首先加快银行改革并促进资本市场建设,以此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所
有权多元化,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其次通过解决银行坏账来强化我国银行
体系的能力,在微观基础具备的情况下,逐步实行利率的自由化;然后,适度推
行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逐步开放外资进入,增强金融体系活力;最后,逐步开
放资本项目,采用更加灵活的汇率体系制度。1978年以来,我国金融资产总值与
国民生产总值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二者比值(称为金融相关比率,这个指标可用
来衡量和考察一个国家的金融深化程度)由1979年的0.84上升到2003年的3.33,
这充分反映了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明显加深。事实上,1996年中国金融深化程度
已达到发达国家金融水平的一半以上,并初步迈入发达金融结构水平的行列。金
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导致了银行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的比重是下降的。而非银
行金融机构份额在不断扩大。即推动了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
4.2.3金融创新的影响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
进的新事物。并认为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
金融组织创新。
传统的金融创新主要是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即通过设计和提供新的金
融产品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多的金融工具的同时,金融机构也可以有效地规避监管
限制而得以扩大市场范围。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技术
进步和放松管制所带来的金融创新开始进入了一个以服务方式的创新为主(虽然
产品的创新从未停止过)的飞速发展的阶段。例如,电子金融的发展就对金融业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子金融是指利用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手段来开展金
融服务,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新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实现方式或销售渠
道(distribution channel)。它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交易量和交易速度、降低交易
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得交易各方更有效地获取有关产品信息,特别是客
户(金融产品的消费者)能够更为主动地参与交易。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
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从而
使银行金融机构的影响力下降,出现金融脱媒。
我国最近几年的金融创新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有关金融的法制、法规
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因此使得金融创新有了立法的保障。金融服务体系
的创新方面,我国加快了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金融创业投资的环境,支
持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努力发展金融租赁,积极发展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
系。金融制度创新方面,我国稳步推进利率体系改革。近年来,存贷款利率变化
幅度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在产品定价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权。金融市场产品创新
方面,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市场先后推出了企业短期融资券,丰富了金
融市场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有效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金融需求。2008
年,共有181家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24家企业发行中期债券,共计1727亿元。
综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创新是不断深化的。金融
服务体系的创新建设,将导致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制度方面利率
体系的改革,也将影响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而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则将直接
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使股票融资市场和债券融资市场进一步成为企业融资在银
行融资之外的其他选择。由此可见,金融创新对于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也是一
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4.2.4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
20世纪后半期以来,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和发
展对于金融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金融领域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应
用,创新智能技术工具更新和改造了金融业。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产生广泛而深
刻影响。
尤其是对于金融中介的演进方面,信息革命推动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不
断调整和替代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金融脱媒现象的发生。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直接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商
业银行之所以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因为商业银行能很好的解决金融
市场上的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以及搭便车的问题。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融资者和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交易的成本不断减
少。特别是使融资者的信息更容易获得,投资者也更容易识别信用风险,并且对
融资者的风险状况,道德状况均能进行有效监控,从而可以降低由不对称信息引
起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搭便车的概率。另外,直接融资市场的运行成本也开
始大大降低(如佣金自由化导致了交易成本的降低,电子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
传递方式和速度等),并逐渐低于间接融资市场的运行成本。这种转变,使得投
资者和融资者都愿意通过直接融资市场进行交易。从而使得商业银行业务规模不
断缩小。如此一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和商业银行的
市场地位的下降,金融脱媒的现象出现。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一方面,保险公
司和证券公司在网络技术方面加速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开发新的金融工具,他们
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它们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中
介的份额不断减小。此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特别是信息
技术产业的软件公司开始介入支付服务领域。它们凭借自身品牌、强大的资金与
技术实力、深厚的客户基础和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向社会支付体系进军,以崭
新的运作模式挑战传统商业银行在社会支付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如此一来,商业
银行在支付服务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中介作用有
所削弱。
4.2.5直接融资市场崛起的影响
企业与传统银行的关系主要是存贷款和结算。企业在进行存款银行的选择
时,比较看重的是银行的服务和贷款是否方便。然而,由于许多支付都必须通过
银行,企业不得不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而这些结算账户的余额就形成了银行的
企业存款。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由于银行在结算业务上的独占性,企业的存款
决策对银行的脱媒影响不大;企业贷款决策事实上是企业的融资决策。从企业融
资的角度看,企业融资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依
靠内部资金积累,如企业利润留存、折旧基金等使资本扩大的方式;外源融资是
指企业从外部取得资金的方式,如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从银行获得贷款等。
从以上分析得知,企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内外源融资的难易
程度。企业内源融资的能力强,对外源资金的需求相对越小,对银行的依赖性就
越低;企业外源融资的选择空间越大,融资越容易,成本越低,对银行的依赖性
就越低。
而金融创新浪潮以及金融自由化的兴起,拓宽了企业的外源融资渠道。
首先,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导致了金融产品的丰富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商业票据、远期债券、股本认购证书、债券认购证书、欧洲零息票町转换债券以
及双重货币债券等,使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多样化融资与
投资。
其次,金融自由化放松了对企业在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的限制。企业除了贷款
外,也可以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再次,直接融资市场的崛起使得企业通过直接融资的成本往往低于间接融资
市场,这会导致银行的一部分优质贷款客户的流失,造成银行资金运用的难度和
风险加大。因此,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结构中的比例下降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金
融脱媒的出现。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毋庸置疑,我国的银行在给企业提供融资方面,受到的
管制是较强的,因此其融资成本也较高。而一旦有条件直接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发
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和融资票据等直接证券来筹措资金,企业的融资成本便
町以大大降低。2007年证券市场的发展,短期融资券发行的便利,以及一些企业
财务公司的崛起,使得企业获取融资的渠道变多,获得融资的成本也大为降低,
脱离银行等金融机构变得可行。
我国传统上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随着国家对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重视程度
越来越深,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企业债券市场都得到了
长足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使得股票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完善;
央行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也促进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有着间
接融资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代表了一种趋势。直接融资的崛起也必然要以
银行系统为代表的间接融资的重要性下降为代价。由表4.5可知,我国企业外源
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的比重从2000年的85.1%下降到2007年的81.8%,同时
直接融资的比重则从2000年的14.9%上升到2007年的18.2%。尤其是2005年开
始的债券市场的发展,使得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比重不断增加;从而可以说,直
接融资市场的不断崛起带来了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
表4.5 我国企业的外源融资结构变化表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间接融资总额12499 12558 19228 29936 24066 24617 32687 39205
直接融资总额2186 1399 1287 1693 183l 3894 4512 8710
融资总额14685 13957 20515 31629 25897 285ll 37199 47915
间接融资占比85.1% 90.0% 93.7% 94.6% 92.9% 86.3% 87.9% 81.8%
直接融资占比14.9% lO.O% 6.3% 5.4% 7.1% 13.7% 12.1% 18.2%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资料整理。其中直接融资总额包括股票融资总额和债券融资总额。
4.2.6居民消费理财观念变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叮支配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根据马斯洛
的需求层次理论,消费者在满足了生存、安全的需要后,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
30
如实现自我等等。因此,消费者的理财观念将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储
蓄己经不是闲置资金的唯一出路;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大的选
择空间;而金融机构的创新给居民投资者提供了更方便的服务与更丰富的产品。
在这样的环境中,储蓄在我国家庭部门的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正在下降。
另外,我国长期存在较强的信贷管制,利率管制和外汇管制等。一旦股市火
爆,债券,保险,基金等直接债券对居民而言变得有利可图,人们就脱离银行,
而去投资外部的各种投资品种。图4.3显示的是我国证券期货投资账户的数量变
化情况。可见,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居民的投资品种由早期单一的储蓄,扩展到股
票、国债、企业债、可转换公司债、证券投资基金、权证、期货等多种理财工具,
丰富了居民理财的方式。储蓄不再是人们进行资金保值增值的唯一手段;随着理
财观念的变化,居民对银行体系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
融脱媒的发展。
1∞3 1∞5 1997 1999 2001 2003 2∞5 2∞7
图4.3 1993—2007投资账户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7)》
总的来说,金融脱媒的现象在我国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宏观地说,这是政
府的法律法规限制,以及金融深化理论的结果,而信息革命也对金融脱媒现象的
出现有较重要的推动作用。微观地说,由于金融创新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加深,
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变宽,以及居民的理财观念的变化,是造成金融脱媒的重要原
因。由此也可见,金融脱媒足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的发展而出现的,
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第5章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作为金融jI匕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金融脱媒在我国的出现并不是偶然
的。它的出现和深入,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
又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
重要一环,自然也会受到一些冲击。这螳冲击并不必然都是负面的。但是在竞争
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自身的业务优势和盈利能力,就应该努力
去适应金融业的这种变化。而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从根源出发,考察金融脱媒
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范围和影响方式。
金融脱媒现象产生后,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比如,
直接融资市场正在崛起。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企业债券
市场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使得股票市场得到进一步的
强化和完善。直接融资的崛起也必然要以银行系统为代表的间接融资的重要性下
降为代价。又如,金融脱媒的出现,引起了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一方面,金融
脱媒促进了一系列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监管力度的加大;另一
方面,金融脱媒引起了资金在商业银行的体外循环。为了密切关注资金流向,保
持金融的稳定,加强金融监管就成为了题中之义。
所以,考虑到金融脱媒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中的
重要参与者这两点,我们下一步就应该深入探讨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5.1对商业银行制度层面的影响
金融脱媒的出现将对商业银行的制度安排、业务创新等方面产生影响,这体
现在:
一是商业银行经营出现混业化趋势。一般地说,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有分业
经营和混业经营两种。所谓分业经营是指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
“分业”管制,即对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实行分离。通常认为分业经营有利
于提高银行业务的专业水平、防止风险过度集中等优点;而混业经营指的是银行
机构与证券、保险等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业务交叉经营。通常认为混业经
营能够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并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目前国际上
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模式,也有以德国为代表的混业经营模式。
32
金融脱媒出现的同时伴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速崛起,这就对商业银行的
业务经营构成了较大的挑战。所以,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商业银行必须对其制度
安排作出调整。从国际经验来看,商业银行在制度层面上应对脱媒的策略之一就
是放宽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促进其经营综合化、混业化。这样,通过给商
业银行一个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鼓励商业银行加快创新,就能提高商业银行
的竞争能力,并且在制度层面上保障银行体制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商业银行提高对业务创新的重视。由于脱媒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业务
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要想始终保持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商业银行必须坚持
调整自身业务范围、进行业务创新。其中一点就是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电子金融
的发展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方式,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各种新型的银行服务方式
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所以,商业银行通过大力创新,为客户提供多种低成本、
高质量的电子银行业务,势必能够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要求,维持市场
份额,从而有效地应对金融脱媒。
5.2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以及各种中间业务等。脱媒的
产生,不仅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还会降低利差收入在商
业银行总收入中的比重,从而对商业银行的整个业务经营产生影响。
5.2.1对资金来源稳定性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自身的股本,即在商业银行成立之初,
股东所投入的资本金。一般来说,股本在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高;
二是通过负债形式所吸收的资金,即通常所说的银行存款。它既包括个人在银行
的储蓄,也包括企业和机构在银行的存款。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三是向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或者短期贴现。其中,有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比如以
再贴现的方式进行的:有向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借款,即同业拆借。通常,借
款或者贴现只是商业银行应付短期资金不足所采取的措施,只占银行资本金的很
小一部分。
工商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典型性。以工商银行为例,从2002年到2007
年,工商银行的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均在80%左右。可见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
资金来源就是通过负债形式吸收的各种存款。
33
金融脱媒的出现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减少,从而影响其
经营的稳定性和盈利的持续性。虽然从以往的数据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吸收的存
款规模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人们可供选择的投资、
保值方式日渐增多。股票、债券、保险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等都是可供人们选择的
理财方式。此外,信托投资公司发行的各类信托计划及银行自身发行的各种理财
产品也越来越多,这丰富和拓宽了广大居民的投资渠道,分流了部分居民的储蓄
存款。从表5.1和图5.1看,也可以发现工商银行的存款占总资产比例从04年的
89%,逐渐下降为05年的86.9%,05年的84.5%和07年的79.4%。
表5.1 T商银行各年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
年份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存款41.005.17 46,062.02 50.607.18 5,609,982 6351423 6898413
总资产47,767.73 52.791.20 56,705.2l 6454106 7509118 8683712
存款占总资产比0.86 0.87 0.89 0.87 0.85 0.79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中国下商银行2002--2007年报数据整理
图5.1 中国T阁银行各年存款占总资产比的变化
因此,可以预见,如果金融脱媒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而商业银行又不采取有
效的应对方法的话,传统的以被动负债为主要资金来源的经营模式将是不可取
的。这主要是因为存款的好处相对减少,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因此受到了削弱。
5.2.2对利差收入的影响
从组成上来讲,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中间业务收入是银行的三大收入来源。
但一般而言,在分业经营的模式下,银行的投资渠道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尤其是,
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美国的次债危机的影响下,银行在自身投资业务上变得更
加的谨慎;根据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中的安全性原则,银行一般只限于投资
一些低风险低收益的证券,特别是财政郭发行的各期国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
来说,投资收益只占银行总收入的较小部分。
中间业务本应是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因为,通过发展中间业务.
镊行能拥有更多的利润渠道,一旦存贷剥差收入有了较大额下降,也可以用中闻
业务收入来充实总收入的“中空”状态;但是,客观地说.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
中间业务方面仍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宄其原因,是许多商业银行仍对中间业务
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银行的经营模式相当僵化.难以
转型。所以,目前来说,中问业务收入亦只占我国商业银行总收入的较小部分.
所以,一直以来,我田的商业银行都是以利息收入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表
5.2中列举了我田四大田有商业银行在I@98-2007年阃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
的比重。
衰5.2覆田田有商业幔行科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t商壤抒Bg 5
农业银行
建设韫行
中田银行
注;(1)利息收八为鲁慑籽摄益表中的利息收^.苴收入为损益表中的各项收入之和.
(2)资料来嚣t根据鲁慑杼年报量嚣虬爰坤目金融年鉴’之“经营成墨麓”整理.
从图5.29我们可以看到,利息收入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
分。此外。我们还注意到一点,那就是近几年来,一些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总收入
的比重正旱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一点在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表现得尤为明
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脱媒的出现意味着银行面对的竞争压力变大,利
润率下降。一方面,银行的各种储蓄产品和贷款产品受到厂资本市场上其他一些
投资理财产品的竞争压力,吸引力有所下降,所以银行取得的贷款利息收入有所
放缓;另一方面,金融脱媒这部分资金绕开银行而通过其他渠道进入到资本市场,
这使得银行体系在总资金链条中的重要性有所降低。因此,银行很难再通过垄断
式的定价获得超额的利润。
由以上分析可知,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都足通过影响银
行的利息收入来实现的。同时,可以注意到,一些股份制的商业银行,由于其市
场化程度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它们面临着金融脱媒带来的更大的竞争压力。
不管是在贷款业务规模上,还是在贷款利率的设置上,它们都不得不作出一些“痛
苦的”调整,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对资本市场的适应能力。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
果就是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正呈不断F降的趋势。
5.3对商业银行管理方式的影响
金融脱媒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对于商业银行的管理方式
也有显著影响,表现在一是从管理方式上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二是使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5.3.1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j,更高的要求,表现在金融脱媒出
现以后,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大。
为了考察金融脱媒对银行信用风险大小的影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逆向选择
的概念。逆向选择是信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逆向选择,指的是由于
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
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
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
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21。例如,在产品市场上,特别是在旧货市场上,
由于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关于商品质量的信息,买方由于无法识别商品质量的
优劣,只愿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付价,这就使优质品价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交易,
21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经济评论,2005第3期。
结果只有劣质品成交,进而导致交易的停止。这就是造成“劣质商品驱逐优质商
品’’现象的逆向选择原理。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同样可以用逆向选择原理来解释。在金
融脱媒出现之后,银行贷款并不是企业获得融资的最主要手段。在投融资领域,
由于企业的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原先单纯依靠银行融资的局面已经被打破。随着
直接融资市场的逐渐兴起,企业进行新投资所需的资金既可以通过自身利润的积
累等内源融资方式获得,又可以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增发股票或发行公司债的方式
获得。在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更是为一些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
业提供了融资的平台。基于此,许多大企业或者是商业银行以前的优质客户将很
有可能被资本市场分流。为了规避冗长的信贷审批时间和降低融资成本,它们一
般倾向于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获得融资,例如通过上市或者增发股票的方式;同时,
由于资产状况良好、信誉度高,它们也很容易能获得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注资,从
而充实自身的资本金。
这样一来,商业银行所面对的贷款客户中,中小企业、成长中的企业或者是
资信程度一般甚至较低的企业所占的比重就在逐步上升。这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
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贷款的审批、贷款的监督到贷款的管理和回收等方
面,商业银行都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贷款客户
的平均资信等级有所下降,贷款的回收成功率也可能会有所下降。简言之,金融
脱媒的出现导致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的加大,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3.2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挑战
公司治理是指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广义的公司治理
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
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和员工等之间的利益关系;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有关
公司董事会的功能与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包括英美模
式、德日模式和家族模式三种。公司治理的原则包含了诚实、信任、正直、开放、
责任感、可靠性以及承诺等要素。常见的公司治理原则包括权利和股东的公平对
待、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维护、董事会角色和责任的确定、正直及道德行为的
建立以及信息的透明披露等。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有着不同于一般公司的特殊性。比如,在委托一一代理
问题上,对于普通公司而言,委托与代理关系主要体现在股东(出资人)、董事
37
会和管理层这三者之间。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委托代理关系则更为复杂,体现
在:存款人与银行之间、股东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监管者与银行之
间,这四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
要比普通公司治理机制要困难得多。随着股份制改造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崛
起,我国银行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弊端愈发显现出来。无论是公司治理的组织架
构、制度安排还是治理机制,都处在新lEt控制体系交错的状态下。所有者缺位、
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不突出、行政干预冲动等问题仍然存在。
当金融脱媒出现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金融脱媒使得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这就要求商业
银行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来积极主动地适应脱媒的环境,争取在未来的
竞争中保持主动。其次,脱媒的产生导致了商业银行传统利差收入比例的下降。
这直接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只有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
才能提高经营效率、保持总利润的稳定增长。最后,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了
一定的经营风险。只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流程和内控体系,
商业银行才能保持自身的经营稳定。
总之,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讲,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调整其经营结构中不符合
现代企业制度的结构安排、加大公司治理的力度,以适应瞬息万变的金融环境的
要求,适应金融脱媒的要求。
5.4机遇和挑战并存
如上所述,金融脱媒现象出现以后,商业银行无论制度层面,还是业务经营、
管理方式都会受到影响。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也会发现我国的商业银行
在金融脱媒环境中,拥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更多。
从整个的金融环境上来说,我国金融脱媒的发展同时意味着直接融资市场的
兴起;而直接融资市场是由股票、债券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市场所构成的,这些
金融工具的出现和推广极大地丰富了资本市场。不管是需要融资的企业还是需要
理财的居民个人,投融资产品的丰富都意味着选择范围的拓宽,这不仅提高了金
融市场的效率,还优化了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因此,在一个更活跃、效率更高
的金融环境中,商业银行可以节约许多制度成本;而金融产品市场的广阔空间,
又间接地鼓励商业银行不断地推陈出新、提高市场份额。
从商业银行自身来说,金融脱媒的出现意味着竞争的激烈化,而市场经济的
生存法则要求它们不得不进行业务的创新和加强风险的管理。应该说,银行仅仅
依靠传统的信贷手段来管理自己的资产已经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金融环境,只有
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推出具有吸引力的银行金融产品,才能维持现有的业务规
模和盈利水平;而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债危机的教训又告诉我们,银行的风险
管理应当是其日常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加大研究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是一个
突出而紧迫的任务。因此,金融脱媒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
重视风险管理;在不断变化着的金融环境中,商业银行的适应能力和危机应对能
力都会有所提高。
39
第6章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针对金融脱媒,许多国外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给出了对策。但我国的
情况与国外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本文将在考察美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经验
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实际,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6.1美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环境中的应对策略
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美国。由于在与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激烈竞争中,商业
银行渐渐失去了传统优势;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各种契约性中介机构正
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在美国金融中介总资产上,商业银行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步下
滑,而保险公司、退休基金和互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所占的比重却在稳
步提高。据统计,美国从1950年到1998年,在金融资产持有者的结构中,储蓄
类金融中介所占份额从58%下降到24%;年金管理机构和养老基金的份额则由4%
陡升到31%;共同基金从无发展到占份额的18%22。
由表6.1数据也叮以看出,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金融脱媒现象已经
变得显著。从2000年开始,美国的非银行金融资产总额达至iJ83737亿美元,首度
超过了银行金融资产总额76382亿美元。美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地位不断下降。商
业银行在当时美国金融业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下降。
表6.1 美国金融资产分布变化表(1950--2004) 单位:10亿美元,%
银行金融资产非银行金融资产金融资产银行金融资产非银行金融资产
总额总额总额占比占比
1950 202.6 30.4 233.0 87 13
1960 353.0 53.O 406.0 87 13
1970 770.2 241.3 1011.5 76 24
1980 2258.0 422.0 2680.0 84 16
1990 4720.9 1659.1 6380.0 74 26
2000 7638.2 8373.7 16011.9 48 52
2004 10104.5 11687.5 21792.0 46 54
数据来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金融Ii『场趋势》。
22曹啸,“金融脱媒”在美国,现代商业银行,2006年第lO期。
于是,为了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经营危机,美国商业银行在全面改革中调整
了经营战略,转变了传统的盈利模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23。
首先从政策措施看,美国政府对金融脱媒的“校正效应’’24。在80年代中期
以前,美国货币当局主要采取“反脱媒’’的态度,试图阻止脱媒的出现。然而,
事实证明,不顺应事物发展趋势的举措终将是徒劳无功的。80年代中期以后,美
国出台《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事实上对金融脱媒采取了放任、引导的态度,这
才全面扭转了金融业的颓势。
其次是从市场措施看:第一是调整了传统的盈利模式。由于金融脱媒的产生,
利差收入的空间不断减小,银行业务结构也不得不随之调整,美国商业银行的利
润来源也就相应变化。中间业务收入和利润占整个银行利润的比重增加。比如信
托业务,信用证业务,一些原本属于投资银行的业务,比如财务咨询,企业并购
中介,衍生品交易业务等。因此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尽管利差收入的空间受到
了限制,但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努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调整了传统的盈
利模式,非利差收入在银行盈利结构中逐渐增加。
第二是从银行的经营管理结构上入手。美国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美国
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而反过来,美国的商业银行也利用这一市场化的契机,充
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调整了自身的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通过上
市,银行建立起了稳定的资本补足机制,很好地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银行股票
上市流通也导致了商业银行股权的高度分散化,便于管理者作出更为客观和专业
的经营决策。
第三是产品创新机制的建立。传统的业务收入在金融脱媒的冲击下已不足以
维持,传统的银行产品也难以在客户那保持足够的竞争力。为了保持对客户的吸
引力,美国的商业银行积极调整业务构成,努力创新金融产品,实施了多样化、
多元化的业务经营战略。更重要的是,它们建立起了产品创新的机制,不断地进
入新的市场领域,产品也不断的推陈出新。从而,银行的零售业务、资本市场业
务和资产管理业务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增长十分迅速。总的说来,通过建
立产品的创新机制,商业银行扩大了自身产品的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
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23光大银行发展研究部,美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策略,2007年3月。
24曹啸,“金融脱媒”在美国,现代商业银行,2006年第lO期。
4l
6.2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而在讨论过它出现的原因、在
我国的表现形式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国外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之后,下
一步的任务就应当是根据我国的特殊情况,量体裁衣,研究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
应对策略。
从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出发,我们能找到一些突破口。根据前面
的论述,金融脱媒的出现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比如,导致商业银行
利差收入在总收入中比重的下降,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导致商业银行负债
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其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等;导致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的下降,
从而引起其对制度安排的调整等。因此,基于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的特
殊影响,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6.2.1国家的制度性引导
金融脱媒引起了金融体系的深刻变化,因此只有从法律层面对之进行合理的
引导,才能保证金融脱媒的规范化发展,才能保持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
地位。可行的措施包括:
第一,适度放松对商业银行的业务限制。从国际经验看,金融脱媒发展导致
了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重要原因之一是金融制度安排的及
时调整,放宽银行业的限制和管制,促进其经营综合化。以美国为例,在经历了
192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颁布了《格拉斯一一斯蒂格尔法》,商业银行
实行分业经营的原则;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脱媒的发展提高了金融
市场的竞争程度。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美国政府又于1999年颁布了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消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限制,允许银行、保险、证
券相互渗透并参与彼此的市场竞争。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金融脱媒冲击了
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和制度安排,政府必须对此进行及时准确的考察,并从法律
层面给予商业银行制度性的指导,解除束缚商业银行发展的桎梏,保证本国商业
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
第二,建立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前面提到过,脱媒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的业
务经营有混业化趋势。相比分业经营来说,混业化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进行监管。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的体制,并不适应混业监管的要求。所以,要有效应
对金融脱媒的影响,国家必须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对各监管部门的
42
监管职责、监管范围和监管权限等加以明确。此外,不同的监管部门不仅要做到
职权分明,还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商业银行监管
体制适应金融脱媒发展的要求。
6.2.2积极推动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指的是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
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它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目标为推动
力,不断发展、持续进行的过程。宏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将金融创新与金融史上的
重大历史变革等同起来,认为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
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特别
是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它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而微观
层面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分为信用创造型、风险转移型、增加流动
型以及股权创造型创新四种。金融创新背后的原因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激烈的竞
争;但反过来,金融创新的开展又有助于商业银行适应变化了的金融环境。
脱媒现象的出现正是带来了金融环境的较大变化。商业银行在这样一种变化
中难免要受到一些正面、负面的影响。这样一来,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扩大市
场份额,商业银行不得不主动进行创新,以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进一步发展网上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可取的选择。网上银行是指商业
银行利用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安全、实时的银行服
务,包括提供对私、对公的各种零售和批发的全方位银行业务;提供跨国的支付
与清算等其他的贸易、非贸易的银行业务服务等等。网上银行业务的几个特征决
定了它的发展空间:第一,依托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利
用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的互联网;第二,突破了银行传统的业务操作模式,摒弃
了银行有店堂前台接柜开始的传统服务流程,把银行的业务直接在互联网上推
出;第三,个人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查询存折帐户、信用卡帐户中的余额
以及交易情况,还可以通过网络自动定期交纳各种社会服务项目的费用,进行网
络购物第四,企业集团用户不仅可以查询本公司和集团子公司帐户的余额、汇款、
交易信息,并且能够在网上进行电子交易。
同时,我们注意到,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非金融机构能以较低成本快
速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各类非金融机构进入对银行支付结算等垄断领域形成挑
战。商业银行依靠传统营业网点很难应对电子金融带来的挑战, 只有积极发展
网络银行业务,才能应对无处不在的电子网络。通过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商业银
43
行不仅可以替代柜台业务、节约经营成本,还能提高交易速度和效率、提升服务
的质量。应该说,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一个有效办
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广阔的应用空间。
6.3.3合理利用金融脱媒
在经营管理层面,商业银行可以大有作为。通过调整客户结构、发展中间业
务等措施,商业银行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引导金融脱媒,保持自身竞争力。
第一,做好市场研究,调整客户定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居民理财
观念的变化,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有了较大的变化。一个趋势就是人们希望能
有更多的品种可供选择。凶为每个人的收入、风险偏好和目的不一样,单一的、
标准化的理财产品显然只能满足少数人的要求;只有根据不同客户和不同群体设
计的金融产品,才能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广大的潜在客户。另一个趋势就是人
们希望能得到专业的理财指导。在金融市场上出现的许多新兴金融产品,往往设
计者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大多数的投资者其实都对杠杆、衍生工具和潜在的风险
没有太多的了解;因此,不管产品设计得有多精妙,还是无法推广开来。大多数
的投资者真正需要的是专业的理财服务,能根据自己的理财计划和需要来购买金
融产品。
我国出现,金融脱媒,也就意味着上述情况同样应当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重
视。市场细分理论告诉我们,营销者应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
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
的市场。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
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所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应加大对
客户融资、理财需求方面的研究力度,做好市场调研。这样不仅可以认清自身产
品在金融市场中的份额,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到人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产品,
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好产品设计。
客户定位则是市场需求研究的题中之义。在及时、准确地了解了市场需求情
况和自身产品特点之后,商业银行下一步要做的是注重客户定位。首先,要适当
地评估自己的资本实力和经营特点,把更多的资源倾注在实力、规模与自己相匹
配的客户上面;其次,要重视对现有客户的关系管理,维持、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再次,要注意对客户进行动态定位。客户的资金情况、需求特点是一个动态的变
化过程,银行应该随时更新对客户的认识和定位;持续创新,满足客户的融资、
理财需要,防止客户流失。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分为三大类,即企业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
新兴零售业务,其中企业存贷款业务又可细分为高端客户存贷款业务和中小企业
存贷款业务。笔者认为,由于金融脱媒的出现,企业存贷款业务中的高端客户必
然成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争夺的焦点。正如3.2.3所分析,高端优质的大客户
在金融脱媒背景下,会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手段,或者
干脆通过内源融资。因此,在客户定位上,笔者认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将新兴
零售业务和中小企业存贷款业务作为自己客户定位的战略重点。
新兴零售业务指商业银行直接向消费者提供零星的小额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种零售业务主要以个人、家庭为服务对象,具有分散性、多样性、需求差异性
和交易频率高的特点。零售业务可分为信用卡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消费信贷业
务、贵宾理财业务和传统零售银行业务。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范围己由最初以
个人信贷为主逐步拓展到包括银行卡、个人消费信贷、投资理财、教育等多个领
域。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实质是金融在个人和家庭生活领域中的延伸和发展,是
商业银行在金融深化过程及金融脱媒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中小企业的存贷款业务,更应该成为我国目前银行的一个战略重点。我国目
前中小企业总数达到42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的工业产值,利税
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中小企业还提供了85%的城镇就业
机会和75%以上的GDP25。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随
着我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和最重要的采购基地,“财富500强”中的很多企业,
每年都向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大量的采购,因此,国内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未
来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为商业银行开展贸易融资等业务提供了广阔的
前景。
综上所述,调整客户结构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和客户定位,再认真研究银行
现有的业务领域,重视新兴零售业务和服务中小企业。这样,商业银行就能适应
金融脱媒给市场带来的一些变化,维持自身的市场份额。
第二,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金融脱
媒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表现在银
行的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存贷利差进一步缩小等方面。尤其足,从
2007年开始,美国出现了严重的次债危机。由于风险意识淡薄、对金融创新工具
的滥用等原因,许多银行的资产负债敞口风险暴露出来;加上对传统业务的依赖,
25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与创新研究,2008年7月。
45
造成利差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例过高。于是,在信贷方面出现问题之后,难
以得到资金的充实,甚至连日常经营都难以为继。最终,导致了许多银行的破产。
美国商业银行破产的教训是深刻而沉莺的。反思之后,我们会发现如果商业
银行不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贷款、利差收入上,而是注重发展中间业务,就很有
可能不会涉足那些高杠杆、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一场危机就有可能避免。所
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外负债,形成银行非利
息收入的业务。包括两大类:不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即一般意
义上的金融服务类业务)和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即一般意义上
的表夕l-:lk务)。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等同于广义上的表外业务,它可以分为
两大类,金融服务类业务和表外业务。金融服务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代理人的
身份为客户办理的各种业务,目的是为了获取手续费收入。主要包括:支付结算
类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基金托管类业务和咨询顾问类业务。表
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
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担保或类似
的或有负债、承诺类业务和金融衍生业务三大类。
中间业务逐渐成为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并在利润构成中占据重要
地位。在国际金融发展史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近
二三十年发展尤为迅速。1999年美国商业银行的净收入中来自净利差收入的占比
为57.08%,而来自非利差收入占到42.92%,这一数字表明,非传统业务在西
方国家已经得到充足的发展,同时也预示着今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
是围绕中间业务开展的。
就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经营现状而言,发展中间业务,首先是市场竞争的客观
要求。由前面4.2分析可知,随着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出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
传统的利息收入占整个收入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竞争也日益激
烈,利润增长十分困难。尤其在2007年,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时,银行利
差损失较大,创利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中间业务的大力开发和拓展便极有可能
形成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有76%的贷款
投向了国有企业,由于国企效益不佳,银行贷款的潜在风险很大。因此,拓展经
营效益相对较高的中间业务显得尤为紧迫。
综上,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可以使得商业银行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由传统
的依靠利差收入作为利润的主要增长点的单一盈利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经营、多利
润点的盈利新模式;可以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 扩大银行的业务规
模和范围, 改善银行的营运模式, 提高银行的资产收益。因此,从广度和深度
上同时发展中间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合理应对金融脱媒的冲击、提高盈利能力
的重要手段。
47
第7章结论
近年来,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银行体系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已经有所
动摇。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业务难以维持生存,即产生了所谓的“金融脱
媒”现象。而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使得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制度性变革
方向己趋完成,制度性问题基本得以解决;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逐渐增大,
银行体系通过信贷渠道控制的资金规模有所减小。可以说,我国已经出现了金融
脱媒的现象。
金融脱媒的现象并非我国所独有。早在20世纪中后期,美国、日本、德国
等都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金融脱媒。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金融脱媒出现的主要
原因就是资金绕过银行而直接通过其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进行配置;在金融脱
媒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必然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我国的金融脱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放缓;企业的
总投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下降;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有效性降低;商业
银行的总收入中,利息收入的占比正在减少。而从其中的央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有效性的角度,可以进行实证分析,以对我国的金融脱媒进行定量研究。
金融脱媒的出现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制度安排、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等造成了
较大的影响。不管是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利润创造渠道,还是管理方式以及未来
发展思路等方面,商jIk银行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而如何面对这些新情况,如何
适应这种新的金融环境,则是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由于出现时间较早,国外对金融脱媒的研究理论更为成熟和完善,但并不完
全适合于我国。我国的金融市场仍不如国外发达,资源配置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异;
金融脱媒的出现时间和发展程度上也与国外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
应对思路。我们认为,在法律层面给予制度性的指导、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以及采
取多种办法合理引导和利用金融脱媒,是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总之,金融脱媒作为一种趋势存在,我们就应该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探讨它的含义、表现形式;探讨它的成因和作用机制;探讨它对商业银行的正面
和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环境中的应对策略。但
是,笔者对以上问题进行的探讨难免受到学识和实践经验的限制,必定存在许多
的缺陷和不完善之处。例如,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而形成的四大国有商业银
行以及其他的一些股份制银行,它们在面对金融脱媒时受到的影响是否有所不
48
同,它们的应对策略又是否应该有所区分呢?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更深入、
更细致的学习和研究。但无论如何,现在观察并研究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造成的
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应该是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面对金融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
适应能力的。这正是笔者的研究目的所在。
49
参考文献
[1]江畅、刘琦、杜玉兰,金融脱媒:商业银行面临的新考验,江苏商论,2003
年7月。
[2]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3]李扬,金融脱媒弱化货币调控效力,上海金融报,2008年2月22日。
[4]李亚芬,金融脱媒撼动银行霸主交椅,中国财经报,2005年8月2日。
[5]曹啸,“金融脱媒”在美国,现代商业银行,2006年第10期。
[6]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债券信息部,2007年中国债券市场年度分
析报告,2008年3月。
[7]叶辅靖,全能银行比较研究一一兼论混业与分业经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年,第48-49页。
[8]希拉赫弗南著,方建华雷纯雄等译,商业银行战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
年,第17—18页。
[9]陆岷峰、任亚军、施勇,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上海金
融,2008年第6期。
[10]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1]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2]王伟,金融脱媒背景下落实从紧货币政策的新思路,西部金融,2008年7
月。
[13]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与创新研究,2008年7
月。
[14]郭冰、郭泽光,我国融资方式的变迁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上),生产力研究,
2003年第2期。
[15]何勇,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央财经
大学学报,1996年第10期。
[16]光大银行发展研究部,美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策略,2007年3月。
[17]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经济评论,
2005年第3期,第39—45页。
[18]李军,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金融,2006年第
50
14期。
[19]赵新杰,转变银行经营模式应对短期融资券提速,证券时报,2005年8月2
日。
[20]王国刚,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层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1]王刚、陈琰,银行业2003年回顾和展望之一:银行投资,2004年2月11
日。
[22]格利和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23]唐敏、黄仕华,金融深化下我国的“金融脱媒”:表现与应对策略,河南金
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4]罗希佳,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2月。
[25]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26]施薇薇,金融中介理论的评述和思考,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2月。
[27]赵伟,美国“金融非中介化”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计划与市场,2001年2
月。
[28]张捷,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1年。
[29]胡云祥,国际银行业应对金融“脱媒”的变革实践与经验,时代经贸,2008
年8月。
[30]朱淑珍,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发展中的两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张宁,中国金融深化进程反思,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
【32】Mcknight,Lee W.And Joseph P.Bailey,Internet Economics,MIT Press,1 997.
【33]Nagy Hanna,“The Diffu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Experience of
Industrial Countries and Less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s,No.28 1.1 995.
[34]Madan Sabnavis,“It is time for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http://www.thehindubusinessline.com/bline/2003/1 1/14/stories/2003 1l 1400090900.ht
m
[35】Samuel Theodore,“Bank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More Than an Exercise
in Capital Allocmion and Loss Data Gathering”,Moody's Investors Service.2002:5--.6
[3 6]Schmidt,R.H.,A.Hackethal&M.Tyrell,“Disintermediation and the role of
bank in Europe'’,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 997.
[37】John D,“On Demand”,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 956.
51
致谢
在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之际,我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这是自己学习、
思考和研究的成果。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我确实感觉到了学术的艰辛与不易。
从最初的选题和酝酿、资料和数据的一点一滴的收集和处理以及经典著作和相关
文献的阅读,到最后写作过程中的一字一句的斟酌,无不如此。然而艰辛之后,
我很欣慰地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对理论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对前沿课题的了解
和探索,对信息和资料的查询与处理等,都让我从中受益良多。更重要的是,我
感觉到了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快乐。
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张红地教授。张老师对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和生活
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张老师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对社会经济动态敏感清晰,
始终站在经济金融改革创新的最前沿。张老师教书育人、全心投入,既有学者的
风范,又有长者的气度。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导师悉心的指导和严格的要求贯穿
于理论方向、研究方法、逻辑框架和具体内容。我相信,张老师在我的两年研究
生生活中给我的谆谆教诲,将会让我受益终生。
我还要感谢我的校内导师丁志杰教授。丁老师治学严谨、待人真诚。他主持
的各种读书会、论文讨论会等,给我提供了理论学习和学术探讨的氛围和条件,
培养了我在学术上的感觉。我相信,这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是他们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温暖,是他们让我感受到
了关怀,是他们让我的人生充满乐趣。我相信,我会永远心存感激。
最后,我要感谢我所有的研究生同学。我会记住这永远的青春年华,记住这
~起走过的日子。我相信,建立在青春时期的友情是最美好的。
王伟
2009年4月于惠园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王伟,男,1984年6月1日生。
2005年6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7年9月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王伟.金融脱媒背景下落实从紧货币政策的新思路.西部金融,2008年7月,
第七期。
[2]王伟、马宏岩.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的银行机构经营选择及赢利能力分析.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7月,第四期。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