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5672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析
姓名:魏延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殷克东
20070603
国有银{j引进境外战略投资昔风险及策略分析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析
摘要
银行体系的脆弱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是金融稳定的一大隐忧,
为解决这个难题,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对国有银行进行了改革。尤其
是2005年以来,通过动用外汇储备及其它资源为国有银行注入资本金和剥离不良资
产,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都完成了大规模财务重组,先后上市,中国农
业银行也在为股改上市进行准备。在这个进程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一个重要
环节。钏’对是否需要引进、引进目标如何确定、定价是否合理、对我国金融安全有
何影响等热点问题,国内存在不同的观点,金融理论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助于改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加快业务拓展和创新,增强抗风险能力。但是,由于国有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
主导地位,操作不慎容易因引致系统性风险,因此,需要同样关注引进境外战略投
资者带来的风险。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对国有银
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风险和效应进行分析,辩证地提出了国有银行的引资策略。
全文第一部分首先对战略投资者概念进行阐述,其次对国外银行业引进境外战
略投资者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然后在对国有银行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的基础
上,总结我国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现状,明确提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是国有银行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体现,必须把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放在国有银行改革
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对上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三
个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比较引资策略的差异和演化;第三部分从国有银行引进境
外战略投资者背景及动因出发,对引资效应进行了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部分归纳
了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参股动因,从国有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博弈关系的角度,着
重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进行风险分析;第五部分,在前文基础上,提出引进境外
战略投资者不是国有银行改革目的而是一种重要媒介和手段;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也绝不是国有银行改革的惟一方法,但却是诸多路径中的一条捷径;引进战略投资者
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大于风险;并且总结提炼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策略及需
要注意的问题。结束语对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策略进行了总述,论点进一
步升华:国有银行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把外部先进的理念、制度、技术与
本土的市场,人才、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切实由内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形成真
正本土化的发展策略和核心竞争力。
本文采取了比较分析、归纳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国有银行引进
境外战略投资者进行了动态研究,分析的过程及总结的引资策略对未上市国有银行
及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有银行;战略投资者:风险控制;策略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苔风险展策略分析
Analysis on Risk Tactics of Introducing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 by State—owned Bank
Abstract
Fragility of bank system bas affected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reatened
Chinese financial steadiness for long time.To sovk the difficulty,rencently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ments to reform state—owned bank.especiaHy
from 2005,Bank of China,China Construction Bank an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have accomplished financial re—organization through adjusting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and other resolⅡccs to pure into funds and remove improper accounts.In
addition Argdcultural Bank of China has becn preparing for stock system reform.In the
procedure of bank system reform,introducing foreign investors is an important aspect,but
there still exists controversies about porposc of introducing,the price RtTangemertt and
effect on financial safe.To these problems,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researehs and
arguments in the financial theorists. ,
Introducing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 is available of improving the governing SRlletures,
raising governing levels,speeding up the service developments and innovations,
strengthening the anti—risk abillties in the state·owned bank.However,for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state—owned bank in Chinese bank system,the improper operation easily lead
to system risks.We need to pay attentions to risks from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This
paper analyzes risks and effects of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 and propose chalecficaHy
tactics on bringing in foreign capital from the state·owned bank according to foreign
research experiences.
This paper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meaning of str',aegic investors in the first part.Secondly
analyzes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experience lessons from overseas banks.Thirdly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investor on the base of reforming procedure of
state—owned bank and proposes explicitly that the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 is
manifestation that the state,owned bank reform further deepens.we mtlst place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 to the stele—owned bank reform under the big
back掣ound to carry on analysis.In the second part,througb real diagnosis analysis three
II
国有银行引进境补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析
innustrafive r-ases of SharLghai bank,Chinese Industry and Commeficial bank,Shenzhen
developing bank.We compares diff'】renee and evolution of strategy to bring in foreign
capital.In the third par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of foreign
investor,we deeply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bringing in foreign capital.In the forth part,we
concludes investing motivation of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 from the aspect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state—owned惋nk and foreign s2ategic investors.In the fifth part.
on the base of the front parts,proposing introducing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 is not the
purpose to state-owned bank reform bu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ment.and is not only
measurement to state-owned bank reform in many ineasuEemcnts.Introducing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 existes opportunities and risks,but opportunities are higher than risks.
Wc summarizes tactics and problems to introducing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At last,this
paper summarizes tactics of inlrodueing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 by state·owned bank.
The union of foreign idea,system,technology and nadve market,talented person,culture,
and forming native developing tactics and contest decide the reforming success of the
state.owned Bank.
This papar adopte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the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real
diagnosis and SO on many kinds research technique to research introducing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 by state—owned baIl】(.In this paper,the analysis and summaring of
tactics on introducing foreign capital are significant to the state—owned banks which are
not go on the market and the other bank class financial organs.
Key words:state-owned bank strategic investor risk control tactics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未获得
!挂;翅遗直基他盂墨挂型点盟的!查壁亘窒2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
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
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年月Ft 签字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国有锟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陆及策略丹折
0前言
0.1选题依据和背景
面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巨大压力,我国国有银行一直在探索可行
之路。从国际上看,转型国家在市场化进程中,其国有银行采取了引进战略投资者、
改革产权制度的策略,但在改革中政府介入程度、引进方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也因
此导致了不同的后果。
从我国情况看,自1993年国家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有银行改
革就成为国家金融制度变革的核心。目前,股份制改革一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一上市几乎成丁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经之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
而银行先后上市,中国农业银行也随之拉开了股份制改造的序幕。
在此背景下,有关外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参股对国家金融安全、对国有银
行改革的影响引发了诸多探讨,本文试图从国外经验和教训、国有银行改革历程、
引进境夕}战略投资者背景及动因,正面效应和风险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深入论述,
提出切实可行的引资策略及须注意的问题,为深化国有银行改革探索切实可行的路
径。o
0.2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银行业的逐步开放,外资进入已对我国的金融
和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国内外银行业引进外资情况和国有银行改革
历程的回顾入手,通过对国有银行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动因分析,深入研究了国有
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正面效应和潜在风险,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比较分午斥等方法,探索适合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引资策略,以期为国家金
融政策的制定和银行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认为,国有银行改革进行到目前阶段,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股改上市是
。由于国有银行在备十改革发展阶段称谓不尽相同,为僳择行立的连贯性,本文均雌“固有银行”简称。率文所
指国有银行为工农中建四行。交通馄行原本属于银监会监管二部f负责雌管股计制银行)峪管范瞄.2I)06年5月
t6目.在艇监会<国青商韭银行公司治理及褶笑监苫者引》曰j斤被纳^固有银行范围卜发:邮畦储蓄银}}『2006
年12月31 U刚刚强得银监会的批准开业.圈此。在统计由羌敦掂发行肝时均来纳入。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舌风险及策略分析
实现“建立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的有效途
径。但是,也应认识到引进战略投资者只是适应现阶段国有银行改革的一个环节、
一个组成部分和媒介工具,国有银行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把外部先进的理
念,制度、技术与本土的市场、人才、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切实由内而提高自身的
综合实力,形成真正本土化的银行业发展策略和核心竞争力。本文的分析过程和结
论,对尚未股改上市的国有银行和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3文献综述
关于国有银行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问题,自从其提出伊始,成为一种方式,
就备受国内外政界、学界、金融界等各方面的关注,支持者、反对者、折衷者具有
之,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从我国实践来看,股份制改造一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几
乎已经成为国有银行改革的必经之路。虽然,我国国有银行改革中引进境外战略投
资者策略是否可行仍然存在争议,最终成功与否尚需经过历史的检验,但在目前阶
段,深入了解各方面的意见、分析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依然具有其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文献:
l-关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主任刘锡良在其著作《中东欧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研究》中
对中东欧国有银行产权改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将中东欧国家的国有银行
产权改革同其他国家的国有银行产权改革做一总体比较,就如何推进现阶段我国国
有商业银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看等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刘亚在《东欧经济转轨国家银行改革回望》(2004年)和《加入WTO后中国金
融业的开放与中日金融合作》(国际研讨会发言摘要,2003年)两文中,开创性地
比较了中外银行产权改革的异同点,改革的时机和外部环境的重要性;揭示了境外
战略投资者可能的负面影响,提出同时培育国内战略投资者的新思路。
四川省银监局署名夏秋在《上海金融》2006年第1期发表文章《发展中国家国
有银行的产权改革:国际经验借鉴》,对发展中国家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的实践、国
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2.关于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国有银行态势研究
国有银行{f连境外战略投瓷昔风艟厦荣昭分折
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于2006年9月的《目前社会比较关注的若干金融问题》,
其主要观点是:国有银行改革方案是“一个目标,两项分工,三个步骤,七项指标,
十项内容”,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不单是缺乏资金,更需要引进的是体制,是技
术。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在2005年12月《经
济观察报》发表的《国有银行改革需要引进国际战略投资吗》一文中对引进国际战
略投资的意义、选择战略投资者的标准、国有银行资产是否贱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
阐述。
李巍i刘能华(2005年)提出同时发展境外和境内两种战略投资者,便他们与
国有股份~道形成“三足鼎立”的制衡局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的ESWAR PICASAD分析了境外投资者的三种心态:一是
投机心态,入股几年后就卖出:二是寄生心态,希望借此了解中国消费者;三是试
图操纵这家银行。
3.关于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簸略研究
余国文在2005年lO月《农村金融研究》期刊上发表的《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
外战略投资者的策略》,对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及镱略进行了
分析。
《董事会》杂志刊登丛亚平的文章说,近蝗年来,我国在金融系统对外开放上
由于策略失当,出现大量廉价贱卖金融企业、仓促合资的现象。按照现在这样大跃
进式的金融股权出售进度,不出5一10年,我国金融企业的股权将有一半以上被外
资获得,这样的结局所隐伏的严重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首席分析
师陈功指出:我们正在“出卖”整个银行业。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也指出,在中国
的银行业海外上市过程中,银行业以“低价”被出售的策略亟须调整。
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认为,若一国商
业银行体系为外资控股,对所在国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他曾对拉美、东欧国家金
融自由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发现问题外资掌握金融体系控股权会导致贷款规模下
降、利率上升;贷款高度集中于外企、所在国大企业和政府机构,中小企业融资更
加困难:所在国丧失金融体系控制权,货币金融政策有效性大打折扣。从墨西哥的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首风险及策略分析
经验看,其主要商业银行被外资控股后,信贷萎缩了70%。斯蒂格利茨指出,很多
发展中国家存在幻想,认为外资控股商业银行,--g国内发生金融危机,外资母行
会援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的经验使这一幻想彻底破灭。事实证明,一旦母银行发
现所在国的高风险,很可能很快关闭其控股的当地商业银行,这对规模庞大的母银
行算不了什么,但是对所在国来说则是致命的。2004年斯蒂格利茨在上海证券交易
所发表题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的角色》的演讲,认为“⋯⋯开放金融业有可
能产生不少问题,⋯⋯在当前这个阶段,中国不应该给外资过多的优先本国资本的优
势”。o
《中国经济季刊》执行主编阿瑟·克罗伯说:“你不可能每年获准开设一家以上
的分行。你可能要花2 0年的时间才能建立一个有2 O家分行的银行网络。”因此,
虽然存在风险,但对中国的银行进行投资,要比开设自己的分行更快捷。克罗伯认
为,外围投资者应避开四大国有银行。他说:“在我看来,规模较小的交易似乎要比
对叫大国有银行的昂贵投资更合适。外部对中国的投资历史表明:宏伟庞大的计划
往往失败,而小规模的逐步投资更有可能获得成功。”o
此外,还有西南政法大学刘振宇2005年12月在《特区经济》上发表的《国有
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理论研究》、厦门大学金融系阮骥宗2005年9月在《金
融观察》上发表的《围有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
院2004级研究生郭华在2006年4月《金融财会》期刊上发表的《战略投资者还是
财务投资者》等共计数十篇沦文论著。
上述观点与见解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了探讨,但
大多是针对某一方面的利弊进行分析,比如丛亚平和陈志武等着重研究了定价问题,
认为国有银行被“贱卖”了,而没有结合对国有银行改革困境的分析,没有提及境
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银行的价值提升作用。比如斯蒂格利茨根据对拉美、东欧国家
金融自由化经验的总结,对中国进行善意的提醒,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情与拉
美及东欧差异巨大,无论股改前后,是否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上市,国有银行的国家
控股地位不会有任何动摇,这也是中央高层、监管部门多次重申了的。同样,部分
持支持观点的人认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解决国有银行问题的唯一途径,这也是
4;l自20@6年lO尾iD日《中固财经撤》。
t美国.2006年1月i 9习‘今日夔国撤≥报道。
4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昔风略压第略分析
失之偏颇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必是国有银行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外来因素而不可能是
主导因素,只能起到推动量变而不是质变的作用。
从研究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中行、建行、工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已尘埃略
定,三大国有银行均完成了上市,因此,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注重引资效果的实证分
析,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引资成了又一个研究热点。进入2007年,中
国银监会修改了《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取消了商业银}?法人机构
发起人股东应包括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规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12月31日获准开
业,成为银监会取消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硬性规定后设立并开业的第一家商业
银行。
0.4基本思路及技术路线
本文拟遵循以下基本思路:首先对战略投资者概念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银行
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在对国有银行改革进行回顾的基础上,
总结我国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现状;其次以典型案例对国内银行业引进
境外战略投资者方式和策略进行实证研究:再次从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背
景及动因出发,对引资效应进行了进行深入分析;然后从目标冲突角度,着重对引
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进行风险分析;最后,在前文基础上,提出本文观点,总结提炼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策略。
文章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璺蔓垦堡!|堡攀丛堂堕堡堑墨垦堕丝墨堕坌堑
国内外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概况
f
结束浯
O.5创新点与不足
1.创新点
国内外各界对我国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分析,从不同
的立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基本上都是从引进战略投资者某一方面的利弊出发,
而且静态研究比较多。本文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经验,试图将引进战略投资者放在国
国育银厅引进境外战略投崭苫风陵瑟策略舒析
有银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动态分析,同时深入阐述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相关
各方的动因,通过效应和风险分析,辩证地提出国有银行引资策略,提炼具有实际
应用价值的方案。
2.不足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策略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课题,各种变量、内外因
素交织,最终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本文尚存需要进
一步完善之处,比如如何将国有银行的引资经验用于国内其他金融机构;中资银行
的真正价值如何以定价的方式反映;另外,国有银行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及上市
后国家的最终控股比例如何确定等,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苔风陆及策略分析
1国内外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概况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国有银行股改上市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深入解读
国有银行引资战略前.有必要对国内外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情况作一概述。
1.1战略投资者概念
战略投资:在国外文献中,“战略投资(Strategic Investment)”这一术语是指
国际投资机构运用收购或兼并的方式,对其它企业进行参股或控股的投资银行活动,
是当代全球投资银行直接投资(或自营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
战略投资者:中国证监会在1999年7月发布韵《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
的通知》中.首次引入了“战略投资者”这一概念。通知中所称的法人,是指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境内鼗记注册的除证券经营机构以外的有权购买人民币普通股的法人。
法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
称为战略投资者:一类是与发行公司无紧密联系的法人。称为一般法人。
,2002年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合格境外授资者境内证券投资
管理暂行办法》称,“合格境外投资者”是指那些经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并取得国
家外汇管理局外汇额度批准的境外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商业银
行等。
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要求境外战略投资者应当
符合以下条件: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原则上不少于i00亿美元:镬监会认可的国际
评级机构最近2年对其长期信用评级为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商业银
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其注册地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且不低于8%;非银行金融
机构资本总额不低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10%;内部控制健全有效:注册地金融机构
监督管理制度完善:所在国(地区)经济状况良好;其他审慎性条件。
锻监会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坚持五项标准:持股比例原则上不低
于5%;从交割之日起,战略投资者的股权持有期应当在3年以上;战略投资者原则
上应当向银行派出董事,同时鼓励有经验的战略投资者派出高级管理人才,直接传
播管理经验;战略投资者应当有丰富的金融业管理背景,同时要有成熟的金融业管
理经验、技术和良好的合作意愿:商业银行性质的战略投资者,投资国有商业银行
国有银行引迸境,P战略投资者风陆厦策略廿析
不宜超过两家。”
唐双宁认为:战略投资者是注重长期利益、与所入股银行结成利益共同体的投
资者。o
从我国引进实践来看,境外战略投资者就是进行战略投资的国际金融机构,以
战略为驱动,以资本合作为基础.寻求战略合作关系,通过长期持有所进入银行(或
企业)的璇权.在管理、业务、人员、信息等诸多方面与其进行深层次的长期合作。
1.2国外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实践历程
从国际上看,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化进程中,针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采取
了不同策略,也因此导致了不同的效果。
1.2.1波兰
1998年,波兰与欧盟入盟谈判的开始以及履行OBC#协定的压力迫使渡兰政府改
变了对外资银行参与本国私有化改革的态度,鼓励优秀的外资银行进入波兰。但波
兰政府很好地掌握住了引进外资银行的节奏,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被波兰政府视为
一种稳定和巩固波兰银行业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为确保外资银行在资本和技术
上的资质,波兰监管部门对外资银行进行严格筛选。同时,为了防止波兰银行部门
被少数几个国家控制,将外资银行来源地进行分散化,规定如果该外资银行是其来
源国第一个到波兰进行投资的银行,波兰政府会玻例批准其投资申请。外资银行的
介入,促进了波兰国有银行改造的顺利完成。因此,从波兰经验看,转型国家在对
本国银行部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有选择地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必要的,将对优
化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银行业务发展和提高
产品创新能力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在东欧转型国家中,也存在“外资控股影响国家金融安全”、“银行贱卖”等争
议,并且这些争议严重影响了波兰原定于1996年完成的9家银行改制的进程,但政
府仍选择向战略投资者转让银行控股权。捷克政府也是直到1998年在原银行改革难
‘‘'2006年j足E5日.银监会茇布£国有商业锻行公司治理展捏关监苍指引》。
。唐般宁,t}_圆锥监含副土带,庄2005中斟论坛卜的消讲中培战睹投资者下的定义。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瓷者风险及策略分沂
以为继、银行状况继续恶化的情况下才向外资转移控股权的。整体来看,东欧国家
第一波银行改革中保持了国有控股权,但并没有显著提升经营绩效,其后继续开放
导致超过75%的银行资产被外资控制。东欧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在继续保持国有控
股的情况下,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小股东并不能建立良好的银行冶理结构,也不会
有效改善经营业绩;而外国战略投资者控股银行后能够显著提高银行业绩,但国家
也丧失了银行控股权。
1.2.2巴西与墨西哥
巴西政府在面临银行业危机的情况下,通过有选择性的引进外国银行资本,成
功地对本国的银行体系进行了重组,增强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较快
地度过1999年初的货币危机从而避免破坏性更大的金融危机。尽管从一定程度上说,
巴西政府引进国际银行资本是一种被迫的选择,但没有急于求成,仍然十分强调外
资银行进入资格。巴西银行业重组的最终结果是, 国内银行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为
致府实施宏观调控和稳定经济政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见,发展中国家引进国
际金融资本应该适时、适当。
199l~2003年,墨西哥银行业先后经历了依靠内资的私有化改革阶段和依靠外
资的自由化改革阶段,改革成效迥异。从墨西哥改革经验来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
者比单纯依赖国内投资者更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必须防范引进外资可能
带来的负面影响。
1.2.3韩国
亚洲金融危机前,韩国曾实行与中国相类似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银行以政
府强力干预为主要特征。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政府即开始着手对金融机构进行全
面彻底改革,强调对现有银行的进一步整台和并购,并大胆引进外资参与金融改革,
特别是倡导强强联合,自愿合并、并购,以促进韩国银行业的规范发展,确保其在
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1998年,有16家银行发行了97670亿韩元的股票,3家银行通
过外国投资者的资金注入,增加资本3290亿韩元,其中德国商业银行收购了韩国外
汇银行30%的股权,汉城银行的民营化则借助的是英国汇丰银行的资本。韩国的经
国商锭行引进境外战昭投资哲风陆瑟隶咯分析
验是:必须果断解除政府与国有银行及国有银行与大企业财团的非市场化关系,银
行改革过程中需要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有效处理不良叠融资产并保持稳定的政策
环境,实施金融监管一体化。,
1.2.4 5.3-根廷
反过来看拉美的阿根廷,对外资银行过度依赖,导致外资控制了本国银行体系,
使国家金融主权削弱甚至丧失。在十年的私有化过程中,阿根廷经济已经外资化甚
至外国化,外资控制了阿经济命脉,银行体系也是如此。全国十大私营银行中,七家
为外资独资银行,两家为外资控股银行,商业银行总资产的62%一68%被外资银行所
控制。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导致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下降,经济和金融主权名存实亡,
f
完全受制于人。阿根廷危机发生后,跨国银行一面要求子银行采取转移资金等办法
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坚决拒绝向子银行注入资金,并向阿政府施加压力,甚至毫不

负责地撤资。其主要手段有:偿还母行贷款、增加股东分红或出售股份汇回资金等。
外资银行无度甚至恶意地转移资金,造成阿根廷资金外流,银行支付能力下降。
印度国有银行改革中,始终保护本国的金融业。在金融业市场准八方面,规定
了较多的条件和限制,如限制外国金融机构的数量、限制某个分部门的外资总额等。
印度每年只颁发12个外国银行许可证,且外国银行的资产不能超过整个印度国内银
行资产的15%。1996年以前,印度外资银行的控制率几乎为零;截止到2003年年底,
印度银行的外资控制率也仅为3.85%。印度对外资进入严格限制的同时,在国内大力
发展私营银行,改革政府垄断的金融体制;建立规范的银行监管制度,取代计划经
济体制下的行政命令管理方式;以政府资本注入为主、资本市场筹资为辅,提高公
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弥补金融抑制政策对银行资本的侵蚀。目前,印度的金融系
统比较健全,管理体制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国有银行改革取得了国际市场公认的效
果。
国肓银行引进境外哉咯投资者吼『套及簟略分析
1.2.6美日等发达国家
从世界上的大国来看,经济强国如荚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
加拿大等,还有经济力量不够疆,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如俄罗斯、印度、
巴西等,都是由国内经济势力(无论是国有还是私有)掌握银行控股权。这说明对大
国而言,保持国内力量的银行控股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外银行业改革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实践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我国国有银行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在抱有巨大希冀的同时,还需要冷静分析
负面效应,制订各种预防性措施,保障国有银行改革的顺利进行。
1.3我国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现状
L 3.1国有银行涵义的变迁
国有银行豹国有二字,透视出了产权问题。股份制改造之前,无论专业银行、
国有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名称如何变化,国家都是工农中建四行
的唯一出资人。股份制改造及上市以后,必须重新界定什么是国有银行。从实际来
看,由于国家仍然处于控股地位,并且高层表态不会放弃控股权,因此,实质上讲,
工农中建四行依然是国有银行,但科学的称谓应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
L 3.2国有银行改革的历史演变
二十几年来,我国国有银行改革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4年至
1993年,是专业银行改革阶段,将一元银行体系变为二元银行体系;第二阶段为1994
年至2003年,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阶段,通过设立政策性银行和颁布《商业银
行法》,将专业银行变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第三阶段从2003年底开始,是国家控
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阶段。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银行业实行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管理体制。1979年
以后,我国先后恢复并重建了三家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
建设银行,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资产业务专业化分工,同时还承担着
政府分派的各类政策性贷款;1994年将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交由新成立的三大政
国有锭行引避境外战略投资耆风险厦策略分析
策性银行经营,标志着四大“国家专业银行”特殊历史身份的消亡,并开始脱胎换
骨地向真正“国有商业银行”的身份转型。1998年前后,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适应加入灯O后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要求,国内银行业加大改革开放步伐,如取
消政府对银行信贷的完全管制、设立人民银行大区分行以分离地方政府对银行资源
的影响、设定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每年下降之指标、扩大利差增加国有银行赢利空间
等。
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国有银行的改革虽然在稳步推进,但运行基础仍然是固有
的产权结构,改革涉及的只是利益分配问题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形式多于内容,
改革的成本完全由国家承担,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根本问题的不合理的产权结构与严
重缺陷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实质性变化。
2003年底,国家制定了对四大国有银行全面股份制改造的基本规划。2004年全
国金融工作会议期间,银峨会主席刘明康正式地将工、农、中、建称为“国有商业
银行”,而不再冠以“独资”的称号,这意味着国有银行改革己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随之,四大国有银行开始按照国际通行的监管标准和财务标准实行重组,并以政府
注资来重组国有银行财务,以缩减财政权益来提高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12
月30日,国务院通过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
亿美元。2004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完成了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分别于8月
26日和9月21日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四大国有银行以各种方式来压缩不
良贷款,提高利润率,以便有利于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为上市创造条件。
2005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与美洲银行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同年10月
27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拉开了国有银行引资上市的帷幕。此后中
国银行分别于2006年6月1日和7月5日在香港H股和境内A股成功上市。2005年
4月22日,国务院同意向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6月底,工行财务重组工作基
本完成,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正式在沪港两地以A+I-t模式上市。全球历来
最大规模的新股一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和上海两地成功挂牌上市,不仅成为中国资
本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而且标志着中国国有银行“重组一改制一引入战略投资
。2(J06年10月27 El,工商银行成为中国历史上首只蜜观AHI同步上市的新股。在使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婀.融
话额已选州L9t亿美元.超i士T日奉x’f1移动遵讯L998午时自!F的L81亿差元的上市等瓷赳艇.成为全球肓史
以来最大规栏的[PO,
固有银行引避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折
者一上市”的宏大改革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
告时提出,2007年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六项任务,第一项就是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巩
固和发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果: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从职能而言,股份制改造完成之后,国有银行一方面要以市场化方式提高金融
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主要变量,同样是国家信贷规模收
缩或扩张,宏观经济周期之变化的核心。截至2006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
内)资产总额439499,7亿元,同比增长17.3%;负债总额417105.9亿元,同比增长
16,5%。国有银行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资产总额50%以上,(见图--)。,
依然占据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国有银行改革的深化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起着
决定性作用。.
图1:近三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分布情况
1.3.3我国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问题争论
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国有银行改革问题上,各界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探
讨。以下从政府、国有银行、学术界、海外投资者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
1.我国政府、银行业监管部门
1994年,发布《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规范入股中资银行政策。
但明确禁止外国金融机构投资中资银行。
2001年之后放开了外资银行入股中资机构的限制,但须个案报批,而且单家机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统计数据。
14
国有键__亍引进境外战略投资昔风陆及靠略分析
构投资比例不得超过15%,所有机构投资不得超过20%。
2003年8月25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在华外资银行负责人会议上表示:
“将鼓励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或股权投资者参股中资银行。”
2004年4月,就引进战略投资者,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给出了16字方针,“长期
持股、优化治理、业务合作、竞争回避”,希望以此来实现“双赢”。同年9月8日,
在“2004年国际投资论坛”上,刘明康称:“银监会欢迎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按照
自愿与商业原则,与中资银行开展各种股权形式的合作。”与此同时.银监会副主席
唐双宁在全国地方金融第八次论坛上也强调:“银监会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
略投资者,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按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联合重组,提高整体发
_
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
2005年11月2日,唐双宁在2005中国论坛上提出引进战略投资者应坚持五项
原则:从国家利益看,要保持国家对大型银行的绝对控殷;从市场行为看,中外双
方应按市场原则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从中方看,引进战略投资者主要
不是为了引进资金,而是为了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促进中资银行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应与自身特点相结合。以提
升中资银行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的;从外方看,投资入股中资银行一般应
当是大型金融机构,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从监管看,耍坚持严格的资
格审查,并跟踪和评估实际效果。
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认为:目前银监会、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中组
部等部门,都对国有商业银行行使管理职能,但代表国家出资人的人、财、物管理
权却是分散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其资产负责,从财务、人事、公司治理等都会提
出相应的权利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们打破旧的管理体制,解决国有出资人缺
位的问题。
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境外投资者参股国有银行持肯定态度,“国有银行应建立
多元化的股权结构”,门槛逐渐放开的同时也形成了相对规范化的制度要求。
2.金融理论界
占硕根据控制权租金存在会引发战略投资者对控制权的争夺,从而导致中资银
行控制权转移,得出结论认为,外资战略投资者引进会造成中国银行机构的微观效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拢略投资昔风险及策略分忻
率损失。吴念鲁、史建平等学者对此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担忧,并提出了自己对中
国的银行业的改革思考。.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首席分析师陈功指出;“我们正在‘出卖’整个银行业。但外
资总共花了多少钱?可以说非常之少!拥有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用30亿美元左
右,就可以换来10%的股权。这简直会成为世界银行界的历史性事件,最令人不能
接受的是,我们还在求着把股权卖给别人。现在,这种渴望正迫使国外各投资银行
改变它们与中国打交道的手法,以俯就的态度抬高要价”。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也
指出,银行的价值主要在于网络、品牌和信用度,客户是银行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在中国,由于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准入进行管制,银行特许权本身也有很大价值。
而对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讲,其巨大的网络、品牌和信用度价值,都远未体现在
股权溢价之上。他认为,在中国的银行业海外上市过程中,银行业以。低价”被出
售的策略亟须调整。
对于贱卖论,汇金公司董事长谢平回应蜕,在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过程
中,既要看到制度性溢价,也不能忽视制度性折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
所长巴曙松认为,银行是否被贱卖本身就是个伪问题,因为每家银行的市场地位不
同、市场定位不同,各方面因素差异很大,外资入股中国银行业不存在“贱卖贵卖”
问题。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在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不要
煽动起情绪化思维,同时要警惕那些鼓噪贱卖论的人。
经济学家许小年在对中国国有银行引进海外投资者作出评论时断言:“⋯⋯只要
外资迸入,就会对国有商业银行行为的改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_步}资进入国有
银行必然打破现有的关系和利益格局,逐渐形成新的信用文化”。
3.国有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认为,中国的银行不开放,不引进战略投资者。也
并不是绝对不可能自己搞好,但时间上可能要更长些,效率上可能会更低些,中间
的不确定性就会更大些。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指出,如果不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不良
资产增加、财务信息不真实,连生存都难以为继,这才是真正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和
经济安全的最大隐患。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固有髭,亍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芒风险致策略分析
和经营机制,建设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萤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是对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最大的支持和保障。
综合而言,支持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一方主要观点包括“成本收益
说”、“改革捷径说”等。,认为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可以改变国有银行股权结构,完
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促进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步伐,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
最终达到促进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国民经济K期稳定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将为中崮银
行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反对的观点大致有四种: 一是认为国有商业
银行通过国家注资进行财务重组以后,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已得到大幅改善,要建
立真正意义的现代商业银行,关键不在于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来完善法入法理结构,
_,
而在于管理机制与体制的深刻变革;二是认为以目前已经成交的价格来看,出售股
i
权给战略投资者的总收益小于总成本, 国有银行股权有贱卖之嫌;三是认为国有商
业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可能会导致外资控制中国金融产业,最终使中国经济受
制于人;四是认为国有银行能否真正从外国战略投资者那里学到需要的先进技术与
管理经验值得怀疑。
4.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参股国有银行的态度
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角度看,也存在两种意见,一是抢滩登陆,积极参股。其
参股战略目标是很明确的,那就是紧搭中国经济快车,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利
用中国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渗入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其进可以逐步取得控股地位
退则稳享国有银行的高额利润。美洲银行董事长肯尼斯·D·刘易斯在与建行签署战
略合作协议表示:“相信将美洲银行在产品、技术以及管理大规模业务方面的经验与
建行的本地经验和分销能力相结合,可以为双方部带来可观的利益。”
另一种意见认为,参股中国国有银行需要承担相当的风险,应慎重考虑。中行
曾经和一家国际著名银行谈得很好,当该银行的总裁把方案拿到其董事会,董事会
对该总裁提出的三个质疑使得合作没能成功。这三个质疑是,你怎么知道中国的宏
观经济政策不变?你怎么知道中国的银行不良率不会反弹?你只有5%一lO%的股
权,你凭什么来施加你的影晌力?汇丰集团在决定八股交行时,对中国商业银行在
改革的时候能否顺利推进以及改革以后能否“长治久安”也表示了疑虑。汇丰集团
。《魄爱》赣嘲琏H. 2006,(}I),t8-22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聋略分析
前主席庞约翰爵士为此还曾专门召开董事会,并请董事们到交行参观。
《今日美国报》评论说:“在过去一年,国际银行家和投资者对中国的银行着了
迷,忽视了系统的腐败、政府干预、臃肿的员工队伍、不合理的贷款组合等现象。
他们认为,为了争取尽早开始进入这个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金融服务市场,冒这
点风险也是值得的,他们受到了急于利用外国经验使银行现代化的中国官员的欢迎。
荷兰银行控股公司亚洲分析师西蒙一霍说: (这)有点狂热。””
2004年3月份,中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当天苏格兰皇家银
行的市值下跌了17亿美元,显示境外投资者当时对参股中国国有银行并不看好。
以上孰对孰错姑且不谈,各种观点的提出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如果把引进战略
投资者放在整个国有银行改革的大进程中来看,可以发现,国有银行改革是一场渐
进式的改革,改革的目标和手段也是在不断修正和调整之中,无论被动还是主动,
每一种新思维的提出、新政策的实施都是跳出巢臼、适应当时新形势的结果。同样,
国有银行改革进行到目前阶段,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虽然在具体操作上有值得商榷之处。以下本文将从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背景、
动因、效应等方面进行逐步分析。
1.3,4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现状
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参股光大银行,1999年9月,上海银行向世界银行旗下
国际金融公司出售5%的股权,拉开了外资参股国内银行的序幕。2003年9月花旗集
团出资6700万美元成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第五大股东。2005年8月,美洲镊行成
为建设银行的战略投资者,随后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也最终选定外国战略投资者并
获得主管部门批准(见表1)。至此,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部分即国有商业银行、股份
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均已向外资敞开大门。截至2006年12月底,已有29家
境外机构投资入股2l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190亿美元。。(见表2)。
表l:外资金融机构参股国有银行情况11
@美国,2006年1月一日《今日美国报》报道。
@中国镬驻会.二00七年三月。中鲴锃行业对井开放撤告。
“袁i,表2为根据公开资科整理。
国有银行;j遵境外战醋投资昔jA俭及策略升钎
井资金碰机构参腔国舒镀行一览
国内银行入股时闻国际投资者参股金额持股比例(%)
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
工商髓行2005盆37.82亿美元8 89%
组成的投资团
苏格兰银行主导的财团,瑞银集团
中国强行2005正(UBS,、亚洲金融(漩马锡)、亚洲67.75亿美元. 21.85%
开发银行
建设银行2005篮美洲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般39fj6亿美元14 t%
注:亚洲金融为浈马锡旗下的垒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表2:外资金融机构参股股份制银行情况
外资金融机构八股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览
国内镊行时问国际投资昔参股金额持股比钟(%)
西班牙毕尔巴都维菠卡亚对
中信银行2006-1 1-22 5,01亿欧元5%
外银行(BBAV)
243亿人民币
广发行2006一L1-16 花旗牵*的财团85.6%
德意志银行
2005一L0 17 26亿人民币13.98%
华夏银行萨尔·奥彭悔姆银行
新加坡磐石基金1.25亿人民币6.88%
德固投资与开发银行\德国储
南充市商业银行200507 .400万欧元13.3%
蓄镀行国际发展基金
哈尔滨商业铤符2005.4 IFC
橇州商业程行200,504 澳洲联邦银行l亿澳元L9 g%
北京银行200503 荷兰国际集团、德意志银行17.B亿人民币24,9%
渤海镶行200412 羞打银行l-23亿美元J.9 99%
深靛展2004一j一29 美国新桥投资集团L_53亿人民币17.89%
民+F银行2004一U 菠马锡.IFc 1.1亿元人民币5 63%
固宵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析
济南商业镊行2004l L 澳洲联邦髓行11%
西安商业银行2004.L IFC\加拿大丰业银行14.嘶
交通银行2004 汇丰银行17.47亿美元10.0%
恒生银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
兴业银行2003一12 26.97亿人民币24.9捌*
资公司\IFC
浦发行2003-9 花旗集团7200万美元4.e器
南京商业银行200Lll IFc 2700万美元l翱
上海鼹行1999\∞(Ji IFC\汇丰、香港上海银行14【70万美元18%
光大馄行L996-LO 亚洲开发银行约1.6亿人民币3 29%
除了已有外资参股的国内银行,未来几年,国有银行中的农业银行、邮储银行,股
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中的一些佼
佼者们仍将继续引进境外资战略投资者,外资参股已经成为国内银行改革的重要形
式。
囝白锟行引进境,}战略投资者风险受箍略丹忻
2国内银行业引进外资历程
2.1国内银行业引资的阶段性分析
从表2、表3分析,国内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为2001年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4年颁布的《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
的暂行规定》,“外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均不得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但光
大银行、上海银行采用特批方式分别引进了亚洲开发银行和IFc:2001年底中国加
入WT0,放开了外资银行入股中资机构的限制,确定了银行业开放的时间表,股份制
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引资行动全面铺开;到2005年,国有银行开始加入引资队伍,
建行、{中行、工行相继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从国内银行业引资趋势看,在三家
国有银行完成引资、上市进程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也将引
进战略投资者纳入了计划,加快了股改进程。
2.2国内银行业引资趋势特征分析
首先,从外资来源地看,1996年光大银行引进的亚洲开发银行(ADB),总部设
在菲律宾。刮2006年底,29家境外战略投资者总部在欧洲的ll家,美洲9家,大
洋渊I家,亚滑I 8家。
其次,从引资对象性质分析,最初的亚洲开发银行是面向亚太地区的区域性政
府问的金融开发机构,国际金融公司(IFC)隶属世界银行,主要向世界各国私营部
门的企业投资,提供技术援助和顾问服务,以协助减少贫困和改善人民生活。到目
前,引资对象已经涵盖了包括政府投资公司、私入股权投资公司、专业信用卡公司、
保险集团、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等在内的金融机构。
再者,从引资规摸看,在政策逐步放开后,国内银行业引资额从以千万美元计
推进到以十亿美元计,中国银行引进的规模达到了67.75亿美元。
最后,在经济发达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深度加深的同
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引资渐热。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析
2.3国内银行业引进外资的实证分析
以下,从上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三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国
内银行业引进外资的演变和推进。
2.3.1上海银行
1995年底,上海银行在99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础上成立,由上海市国有股、法
人股及个人股共同组成,属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金16亿元人民币。国际金
融公司(IFC)是世界银行下属的带有一定商业性质的国际组织,其投资宗旨主要是
选择新兴市场国家的非公有制经济。
20世纪世纪90年代中期,IFC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参股城市商业银行,由
于上海银行前身的信用社背景,并且非公经济成分占比较大,符合IFC的投资原则,
人行总行的一位领导首先推荐了上海银行(原上海城市合作银行)。IFC投资目的是
使上海银行成为按国际标准经营的银行,而上海银行的目的在于增强自身资本实力,
引资和引智的结合.提高经营品质。1998年底,双方开始进行实质性谈判前商定,
按国际惯例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的审计结果作为计价依据。但双方在定价
环节产生了较大分歧,“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理解他们的意图,也真正领略了实行
国际会计标准对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要经受多大的压力。“2上海银行方面提出无形
资产等四个方面可以提高所有者权益的因素,同时认为应提高溢价倍数,经艰难的
协商,最终狰资产有所增加,IFc以每股1.4l元,溢价I.3倍参股5%。
其后,鉴于IFC毕竟不是商业银行.无法提供业务和技术上的帮助,2001年上
海银行提出第二次增资扩股,期间和包括花旗、汇丰、新加坡发展银行在内的数家
外资银行进行过接触,最初选择的是花旗银行,但其提出入股比例要超过20%受政策
限制,加之双方规模、业务差异较大,最终选择了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汇丰银行,为
首例外资商业银行进入国内银行。通过第二次引进,上海银行总股本由20亿元增加
到26亿元,外资股总计占18%,汇丰成为第二大股东。双方首先在业务上展开了合

,}
作,汇丰每年派专家来上海进行培训,2003年发行了有双方标志的外币信用卡一申
”上海银行董事长博建毕吾.引自2004年12月《财经》杂志。
国有银何引进墙’o战咯投资者风J童及策略分析
卡国际信用卡,使上海银行成为国内第一家与外资商业银行台作开发并推出信用卡
产品的银行。此外,在银行治理、组织架构、市场营销及服务和品牌建设方面,上
海银行也颇多受益。
从上海银行引进外资的过程而言,IFC属于主动方:在引资目的上,上海银行主
要是增强资本实力,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第二次引资时,上海银行从业务和技
术角度出发,主动寻找境外战略投资者,汇丰银行的进入也给上海银行带来了实质
性的影响。2006年,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前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跻身500强,
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居榜首。”
2.3.2中国工商银行’
4
中国工商银行(ICBc)在中围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英国《银行家》杂志2006
年全球大银行排名第16位,2006年末资产总额达到7509 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6312
亿元,各项存款余额63514亿元。
200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以现代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建设为核心的股份
制改革正式启动,工商银行的管理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70天的时问内,
处置了高达7050亿元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从不足6%跃丹到9。12%,创造了一个
中国金融史上的奇逊,财务重组的“闪电战”速度超过了首批试点的中行和建行。
2005年lO胃28目,中国工商银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480亿元,全部资
本划为等额股份,股份总数为2,480亿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财政部和汇金
公司各持I,240亿股。2006年1月27日,工行与高盛集团、安联集团、美国运通公
司3家境外战略投资者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获得投资37.82亿美元,股权比
例总计为8.89%。
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问题上,工行的高层人士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工行
的战略投资者不一定必须具备强大的商业银行背景,这有别于中行和建行。三家境
外战略投资者均为在金融业务方面各具优势的国际著名企业,只有运通涉及信用卡
业务,而高盛和安联均没有商业银行业务。这种引资模式最大好处在于:首先,合
’水清术华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50拦市场研究报告》。
固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耆风醴及策略分析
作伙伴不会和工行的主营业务——商业银行业务产生不必要的竞争和利益冲突。中
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后,境外大型商业银行在中国一般都有自身独立的发展计划,
这难免会与工行带来利益上的冲突。即使跬置一些技术性防范措施,也很难完全避
免冲突。其次,工行选择的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之道是非常熟悉的。
工行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型,通过借罄国夕F先进金融机构的
经验,可以使工行的转型成本更低,转型过程更顺利。第三,工行在引资时,更加
注重“引智”。工行之所以选择高盛这样一家全球领先的投资银行作为合作伙伴,一
个重要考虑在于他们拥有强大的研究机构。高盛对全球商业银行的管理有着丰富的
经验,可以把工行和全球的上市银行放在同一个标准上来比较,进而坦诚地提出问
题,并提出如何改进的建议。2006年3月16日,工行和高盛的“7+l”战略合作项
目正式启动以来,双方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产管理、不良贷款管理等方面展
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双方的工作团队就战略合作项目的落实召开了40余次研讨会,
高盛方面派来的专家团为工行管理层和员工举办了10多次专题讲座,工行参与各类
研讨和讲座的员工达到800多人次。在公司治理领域,高盛可以帮助工行建立一套
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信息披露系统,并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给予工行帮助。
2005年8月,安永完成审计报告,当月的最后一天,工行和三家战略投资者签
署了投资备忘录,3家机构组成的财团以大约36亿美元参股工行,购买10%的股份,
工行股权溢价15%左右。但受“国有银行售价是否合理”争论的影响,工行对高盛在
37亿美元收煦大约lO%月2份的基础上提出加价要求,最终每殷出价约为工行上一财
年资产账面价值的1.22倍(市净率),较双方所签谅解备忘录中的出价高出8000万
美元。而在2004年美洲银行和淡马锡入股建行时,出价分别是账目价格的1.15倍和
1.19倍,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投资者向中行的出价为每股人民币1.18元,市净率约为
1.2倍,反映国有银行对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要价在节节上升。
从战略投资协议协议内容看,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采取分别投资但同时以投资
团名义派驻一名董事进入工行董事会,三家投资者都承诺将与工行在其相关颁域展
开合作。其中,高盛表示将协助工行搭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风险管理与内部
控制体系,提高工行在资金交易、资产管理、公司与投资银行业务、不良资产处置
等领域的金融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而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和最大的信用卡公
菌奇银行{1进凌井哉培投资昔I丑障厦苇略‘}苻亍
司之一的安联和运通,则分别承诺将重点与工行在银行保险业务领域、,联合发行信
用卡方面合作。三家投资者碍到部分协议条款的像证,其权益不会受到工行财务状
况突然恶化的影响.同时,投资者购入的股份有三年的”禁售期’。反观入股中行的苏
格兰皇家银行银团,不是纯粹的财团投资形式,苏格兰皇家银行为筹措3l亿美元而
拉来了投资伙伴美林证券和李嘉诚基金,导致美林证券和李嘉诚基金的投资处于
“不可控状态”,因为中行只是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签署协i义。而且协议中明确,是
苏格兰皇家银行派出一名代表担任中行的董事。除了投资,美林证券和李嘉诚基金
也未明确与中行有任何合作项目。
工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体现了国有银行在引资策略上的完善和进步。首先
t
是确定了合理的目标和规划,规避了“竞争回避”限制;其次,较之建行和中行具
备了一定的议价权,获得了相对合理的定价;再者,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后,2006
年6月19日,工行又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社保基
金会以购买工行新发行股份方式投资180.28亿元人民币,工行建立了多元化的股权
结构。
2.3.3深圳发展银行
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宣告成立,1991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改
革开放后晟早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较为分散,流通股占70%之强。2004年,美
国私人股权投资公司新桥投资(Newbzidge Capital)以12.35亿元的代价获得17.89
%相对控股权时,从而成为国内首家外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5年9月,深发展与全球消费金融巨头6E Money签署了《认购协议》和《战略合
作协议》。根据协议规定,GE Money将向深发展投入总认股金额l亿美元,占股近
7%。
新桥入主深发展后,组建了全新的国际化管理团队,包括董事长、行长等在内
的重要位置均由外方人士出任,与GE在人才培训、流程改进、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
了多种形式的协作,GE在管理技术、客户市场细分、系统技术咀及客户关系管理等
领域对深发展的零售银行提供了积极的支持。战略投资者的成功引入,将国际先进
的管理技术与本土经验有效结合,在经营理念、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市场开拓等
国有柱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陆厦策略分行
各个领域为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2006年10月27日,由
GE Money搭桥,深发展与全球最大韵零售商沃尔玛合作推出双币种联名信用卡——
沃尔玛畅享卡,并由GE Money为该卡提供支持系统。目前深发展与GE Money正在
进行多个项目的合作,包括房贷集中化项目、财富管理等。同时GE Money也参与到
深发展银行管理系统的整合之中,深发展的内控与稽核系统在GE Money的帮助下已
经提高到业内最高水平,尤以内控系统最为有效,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转
型的效果也已经开始显现。
深发展成为外资控股的第一家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属于一个特例,突破了监管
部门的政策限制。深发展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过程颓为曲折,其中深堋市政府为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在深发展引资过程中起了较大推动作用。从引进境
外战略投资者的初衷分析,新桥投资本身是一家私人权益投资机构,而私人股权投
资着的通常模式是以尽可自&短的时间获取高额投资回报。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之后,国际资本大规模收购韩国资产,然后高价转售牟取暴利,尽管新桥投资当初
对深圳市政府作出了5年之内不转让股份的承诺,但潜在的风险还是不可忽视。
国育铌行弓1进境外战略段资蕾吼险及策略,}祈
3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动因及效应分析
3.1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背景分析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的金融风险问题开始引起高度关注。1998年3
月,为了补充国有银行的资本金,增强其抗风险能力,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元特种
国债。1999年,为进一步减轻四大国有银行的历史包袱,国家专门成立了四家金融
资产管理公司,将国有银行1.4万亿人民币不良资产剥离。然而这一系列的措施并
没有给国有银行的运行机制带来太大的改善,不赶资产时有反弹,花钱并没有换来
新机制:2004年,国家又动用了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向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面断银行注资,通过股份制改造,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监管部门出台
相关政策,直接目的一上市。具体来讲,有如下几方面背景因素:
3.I.1国有银行面临改革困境
第一,产权结构单一.难以建立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
国有银行产权问题主要表现为产权界定不清、所有者缺位、责权利不对称、运
行效率低下。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产权界定清晰,权利界限明确,权责对应。
然而国有银行财产所有权的行使是通过政府实现的,作为所有者代表的政府,为了
追求政绩,借助于行政权力,所有权往往覆盖了国有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例如政府
的“指令性贷款”。但当发生风险的时候,风险的承受者、责任的承担者还是没有经
营自主权的国有银行,“权责对应”这一基本原则无法实现。
另外,国有银行的领导者基本身兼两职,一是银行经营者,一是具有相应行政
级别、可以随时交流的官员。当银行业绩与干部政绩两者之间产生矛盾时,可以想
到银行领导者的选择。同时,所有者缺位引发的激励措施不足、监督约束不到位、
信息不对称,将难以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
因此,如果产权问题不解决,最终无法实现建立真正现代商业银行的目标。
第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金融风险挥之不去。
长期以来,资产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国有银行的发展。在1995年以前,我国还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隆及荒略分圻
没有不良资产的完整统计,也没有降低不良资产概念。1995年,在中国银行业经营
管理工作会议上,时任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朱铬基,第一次提出降低不良
贷款,当时不良贷款率是20%。1997年,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进一步要
求不良贷款率每年要下降三个百分点。“然而1995年至1999年,不良贷款率不降反
增,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标准,再加上一些没有纳入统计范围的不
良贷款和分类不准的贷款,不良贷款率接近60%。“4
与此同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先
后成立了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了
1.4万亿元不良资产,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按四级分了类口径在账面上下降
了lO个百分点,从40%降为30%。然后经过清收、核销等手段,以及不断地进行改
革和加强管理,使不良贷款从2000年以后开始逐步得到控制。但到2004年末。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又迅速上升为15.57%。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资产管
理公司尚未把旧的不良资产完全消化,国有商业银行新的不良资产又己经产生。这
一方面反映了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不
良贷款是社会因素造成的,比如社会融资结构不合理、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改革承担的成本等等。
表3:近三年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变化情况表
近三年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变化情况(亿元,%)
项目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章
‘': 。’
,7 , {’ ⋯5。/^
2004年2005年2006皋2∞t筇2005艇i006颦罅
中国工商银行7846,56 1544.17 L420 2t.16 4.69 4.1
中国建设银行873.8 944.69 985.96 3.92 3.84 3.5【
中国银行1099.2 1032.26 982.2 5,L2 4.62 4.04
中国农业银行6船5 42 7094.92 约6354 26.73 26.L7 23.44
合计L575l 10724.8 10534 9 15 57 lO 49 9.22
第三,内部治理上的组织机制缺陷。
长期以来国有银行形成了按照行政区域设置布局,规模宠大、机构臃肿、多层
“唐般宁在中强人民大学所作{目前社会比较关注的若干金融问题)的演讲。
国肓鳃行引避境补战略投资音越险驶景略分衍
级的总分行管理体制。这种结构导致资金纵向分配,货币信用资金难以按市场规则
横向流动,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基层单位经营柬缚严重。同时,多层级导
致信息搜集一决策一反馈的传递机制漫长而繁琐,既加大了信息传递成本,还影响了
决策的时效性和精确性。从责任追究上来说,各种集体决策的的形式如贷款审批委
员会、风险评估委员会、内部控制部等,层层负责实际上就是层层不负责。这种组
织架构下,国有银行实际运行模更多的类似官僚机构,而不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
目标的市场化企业。
第四,资本金不足,竞争力弱,潜在风险高。
资本金是银行核心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基本要素。我国国有银行资本充足
率普遍偏低,而且资本结构单一,资本构成不合理,加权风险资产总额过大,盈利

能力不强。缺乏正常的补充资本金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渠道,直接影响股改上市。
1995年,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标准。1998
年,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银行的资本不足。但受种种因素
影响,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2004年,银监会颁布《商业
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
8%的标准,达标的最后期限为2007年1月1日。2003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
平均资本充足率只有4,61%,离8%的标准相去甚远。至2004年底,四大国有
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7.3%,离巴塞尔阱议舰定的8%的标准仍存在一定差
距。通过国家注资后,工、中、建三行资本充足率虽己达到黜的国际标准,但相较
于汇丰(13.2%)、花旗(12.4%)等国际优秀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仍然较低。
资本充足率监管奠定了国内银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基础,同时也为引进战略投
资者埋下了伏笔。
第五,业务范围窄.盈利能力低。
国有银行的最大利润来源是存贷利差,随着银行业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参与竞
争以及资金运用的渠道增多,存款来源可能减少,而由于国家政策,服务、风险等
因素使贷款业务减少,进而会导致其盈利空间变小。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
源靠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而国有银行在这些方面是弱项,大大降低了盈利能力。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镱略分析
3.1.2外来因素介入是国有银行改革的客观要求
回顾二十多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程,1979年日本输出人银行在北京设立
了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1981年,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分
行,从此拉开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帷幕。截至2006年12月底,在中国注册的
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9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
和地区的74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5个城市设立了200家分行和79家支行;42个国家
和地区的185家外赘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敬立了242家代表处。外资银行经营的业
务品种超过100种,115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
资产总额t033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i.8%,存款总额397亿美
元,贷款余额616亿美元;外汇资产总额676亿美元,存款总额178亿美元,贷款
余额359亿美元;人民币资产总额2788亿元,存款总额1706亿元,贷款余额2003
亿元。“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己从个案到全面,由单纯引进资金转变为主要是引进
技术,从简单的业务合作发展为目前的股权合作。
从我国金融改革的历程看,对外开放这一外部因素对金融改革的推动力,往往
耍大于内部因素。比如,对国有银行进行股改,理论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己
经提出,但长期咀来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迟迟不能施行,只是在加入世贸组织
后才有了实质性动作并进入快车道。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之前。国有银行的改革都是内部自发或由上而下的,无论专
业银行到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还是其后的不良资产剥离、注资,亦或国有银行内部
的机构、组织、用工制度的改革,终归摆脱不了单一产权制度下的“国有”宿命。
实践证明.我国的国有银行改革不可能在完全封闭条件下依靠自身的机制转换来完
成,而是必须有外部力量来推动。这个外部力量如果选择境内大型国有企业的话,
产权一致的前提会使之没有更多的意义;如果选择境内民营资本,那么资金问题,
技术和观念问题,国际化问题叉会横亘于面前。境外战略投资者基本上都是国际上
有影响的大金融机构,具有丰富的银行经营管理经验,能够带来新的生产力要素,
对股东权益的高度关注,其要求和建议可以说代表了国际惯例和法律规范,因而也
具备了抵御行政干预的天然外部优势,有利于强化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股东回报约
,3中崮银监含,二∞七年三月。中酗银行业_对外开放报告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隆屈景略分昕
束,改变国有银行长期存在的所有者虚置问题。
3.1.3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政策支持
2003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
以部门规章形式从资产规模、资本充足性、盈利持续性等方面明确了境外投资者的
资格条件,同时经国务院批准凋整了投资比例,将单家机构入股比例从15%提高至
20%,所有机构入股比例从20%提高至25%。
2006年5月16日,银监会发布《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规
定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应遵循长期持股、优化治理、业务合作和竞争回避
的原则,-并坚持以下五项标准: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从交割之
日起,战略投资者的股权持有期应当在3年以上;战略投资者原则上应当向银行派
出董事,同时鼓励有经验的战略投资者派出高级管理人才,直接传播管理经验;战
略投资者应当有丰富的金融业管理背景,同时要有成熟的金融业管理经验,技术和
良好的合作意愿;商业银行性质的战略投赞者,投资国有商业银行不宜超过两家。
国家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对有关“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规定:“允许国内
商业银行在坚持中方控股的前提下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积极支持外资银行和中资
银行之间建立股权台作等战略伙伴关系”。
3 2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动因分析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目的可以归结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补充资
本金、上市可以看作是短期目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
提升综合性全球竞争力是长期目标。
3.2.1促成上市是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直接目的
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投资前通过尽职调查,充分了解了国有银行的经营状况、投
资价值及潜在的投资风险,提高了国有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和公信力,增进了市场
对国有银行的了解,有助于国有银行在公开募股过程中的股票营销。由于引进的境
外战略投资者具有很高的市场声誉,其入股国有银行增强了其他投资者的授资热情
国有银行引进境,}战昭投资音风险及策略分析
和信心,客观上对国有银行起到了信用增级的作用,从而为国有银行获得较理想的
新股发行价格并顺利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交行在香港上市时股票受到追捧,首日2.85元的股票收盘价超出招股价的14%,
且公开发售部分获得205倍的超额认购。具体分析,交行的成功上市与经验丰富、
业绩优良、口碑较佳的第二大股东汇丰银行入股有直接关系。因此,国有商业银行
无论是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还是确保成功上市,都应该吸收境外战略投资者加盟。
3.2.2全面拓展业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服务和产品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国有银行引
进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一般都具有丰富的产品创新经验、先进的业务管理系统和高
效的市场营销技术。与其建立合作伙伴后,可以享有这些创新的成果和经验,提高
业务竞争优势,扩大优质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缱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客户
需求的个性化、国际化和服务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国有银行通过与境外金融机构
强强联合,进行优势互补,可根据客户的金融需求进行针对性营销,不断扩大高端
客户的市场份额,促进各项业务既快有好的发展。以建行为例,其合作伙伴美洲银
行现金管理尤其是个人银行业务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与建行合作,将能在一定程
度上弥补建行零售业务的短板,有望使零售业务逐步成为建行新的增长点。
3.2.3改善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薄弱和内部控制不健会是影响国有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缺陷,主要体
现在相】度和技术上难以保证对各种风险的及时识别、缓释、评估、监控和有效规避。
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为国有银行的风险管理变革奠
定制度基础,不仅可以确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还将确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架构,
有利于风险管理机构与人员的独立,树立风险管理者监督、检查和控制风险的权威
性。同时境外战略投资者派出的管理人员参与银行风险管理决策过程还将有利于
引入国际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决策制度和经验,推动国有银行对先进风险控制技术
的运用,改善国有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罾奇镀行引进境卦哉略{殳资音风险及策略分析
3.2.4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不断加大
世贸带来的不仅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机会,同时也是国内银行走出去的机遇。
面对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国有银行要在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中求生存、
图发展,就必须学习发达国家银行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信货文化、风险
控制技术,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就是一种向先进银行业学习的比较便捷的途径。
通过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加入,可以使本土化与全球化相互结合、相互推动,及时了
解和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信息与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惯例,扩大其国际业务的规模,
加快推进国有银行与国际银行业及国际市场的接轨,提高国有银行的国际化水平。
3.3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正面效应分析
3.3.1促进效应:确保国有银行成功募资上市
首次公开募股(IPO)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极其重要的一环,其成功与否直接反
映了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评价和信心。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公众与投资者对中国
银行体系比较缺乏信心。事实上,中国银行业在1_!±界银行业中总体也是处于弱势地
位,与花旗银行、JP摩根、汇丰银行比较,中国股改的3家国有银行的一级资本只
相当于世界前3家银行的37.35%,资产舰模只相当于世界前3家银行的42.69%,
营业收入总和仅占世界前3家银行营业收入总和的23.58%。16此外,外国评级机构
对中国银行业的评级较低,如在2003年,标准一普尔对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
银行的长期信用评级均为BB+,评级展望均为稳定。
在中国围有产业重组改革走向资本市场过程中,已有许多利用国际战略投资者
的成功案例。中石油在2000年初NASDAQ嘲络股市泡沫破灭前上市,作为中国最大
国有企业,传统产业旧经济的代表,加上母公司在苏丹的投资,美国劳工组织和右
翼宗教势力的阻挠,使得股票发行困难重重。最终,英国石油公司(BP)作为战略投
资者参股,在关键时刻让公众投资者吃了一颗定-11,丸,对于中石油IPO的顺利完成
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对于能源与电信等行业,银行上市的难度更高了许多。建行在完成集资额80
1‘拦2005年共田《链行寡0杂志=o坼耳球予家大龊荤亍抟苻捞。
国育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音风蹬及策略分忻
亿美元的IPO项目之前数月,还笼罩在前后两任董事长接连涉嫌贪污腐败的丑闻的
阴影之中,最终能够成功上市,除了政府注资、宏观经济和新管理团队等积极因素.
建行的战略投资者(美洲银行与淡马锡)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工行引进
了高盛、安联、美国运通等三家业务合作领域广泛、竞争’|生小的全球著名金融企业
作为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业务合作提升了市场形象,提升了投资
者信心;IPO发行中,海外机构投资者斥资132.99亿美元增持336.21亿股H股(未

行使超额配售权),境内发行中的战略投资者配售57.69亿股A股(共180亿元人民
币),显示了战I塔投资者精诚合作、长期投资的信心:同时,L80亿元的战略配售,
远远高于其他A股发行所引入战略配售的规模,使得战略投资者成为A股发行市场
的支配性力量。这对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推动股市“价值投资”理念的普遍、增
强股市稳定性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强大的战略投资者背景对网上发行传递了正
面的信息,大比例的战略配售可减少短期内上市的股份数量,抑制短刺投机对股价
波动的影响。
3.3.2改进效应: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在单一的国有股权结构下,当前中国银行业最稀缺的是所有者约束,国有银行
难以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与内控机制,也难以按照商业化、市场化来运作。引进境
外战略投资者会产生一种效应,即一方面政府和银行必须逐步放弃行政干预,改善
内部治理结构。另一方面银行要建立起科学的运作方式,财务制度、管理制度,进
一步实现股份多元化,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中国金融改革最紧迫的任务是结束对银
行管理层的行政任命机制,用市场化的方式招募和选拔银行和国企的高级管理人员,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财经》报道,建行郭树清董事长承认:在引进战略投资
者以后,假如占到一定股份的战略投资者提出要派一个副行长或其他高管,则不可
能用“中管干部”的资格去限制了。事实上,各大国有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后都
已经设置了类似于副行长级的位置“虚位以待”国外的高管人员,这些人员的进入
必然是对原有人事制度的一种打破,他们作为外方代表,不会服从于中方的管理方
式,对于董事会力量的重塑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必然会悄悄地改变中方原有的用人
”查尔斯·古德晗特,曾晓橙:《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未来之路》,{银行家》,20(}5年第9期。
国育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授瓷者风陡厦案略分析
制度和用人文化。境外战略投资者也可以能动地利用股东的申诉机制、甚至威胁向
市场公众股东公开矛盾纠纷咀向占优势的国有股东或管理层形成压力,使得管理层
不得不把战略投资者的利益放在考虑的重点上。并且,我国目前引进的战略投资者
静是国外知名的金融机构,其要求和建议更代表了国际惯例和法律规范。比如薪桥
入股深发展发现15亿元问题贷款后,外资代表韦杰夫坚持要用法律的手段解决,最
终把深发展的原总经理周林告进了监狱,这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之前的中国银行
业是一个难点问题。
以中行、建行和工行为例,引进战略投资奢之前,其董事会成员包括三类;汇
金公司派驻的非执行董事,国有银行管理层执行董事,外部独立董事。无论是汇金
公司派出的非执行董事还是管理层执行董事,其实质都是代表国有股东的利益,在
这个大背景下,并不能够排除他们的决策会从政策层面或者政治层面考虑。从目前
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现状来看,独立董事能够发挥的作用毕尽有限,相对于国有股
权代表的董事而言。独立董事的声音太过于微弱。通过境外战略投资者向国有银行
派驻董事,其董事会构成发生变化,他们代表了外方股东的利益,可以在某些重大
决策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避免了董事会内部一言堂或者反对声音过于微弱的状态,
L
在董事会内部初步形成国有股权董事和外方董事以及独立董事这一结构,三方能够
部分起到相互制街的作用。
国有银行在董事会、高管层、监事会三会外,还有一个党委会。党管干部和党
管人才的原则还在坚持,引进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实现对党委的制约,有利于真正维
护现代企业制度的架构。战略投资者也许没有能力在董事会上推翻党委会的决议,
但是,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后的党委会会议中,其重大决议不得不考虑战略投资者的
反应,以前的决策机制就被打破,董事会的力量也就被重塑。
另一方面,在多元化的股权背景下,国际一流的金融机构作为长线战略股东,
可以在董事会战略决策、高管招聘激励、风险控制制度和重要业务发展等多层面发
挥积极的影响。他们虽是少数股东,但因为其专业经验,市场声誉,和对投资回报
率的执著要求,这些战略投资者有可能“四两拨千斤”,既有动力也有能力扮演比政
府大股东更有效的“催化剂”角色,促进银行持续不懈的改革。“股东大会的斗争、
股东之间对于表决权的争夺,在很大程度上对董事会和经理形成压力,如果由于董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折
事会的懈怠和经理人员的滨职而使公司业绩下降,有关当事人往往会被股东大会赶
走,他们的声誉会一落千丈”。这是美式公司治理的重要的一道防线。引进战略投资
者是在股东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从国际经验来看,殷东之间的竞争产生倒逼机制,
促其治理结构加速转变。
再者,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股改上市后,股权结构分散(见表4),投资主体和利
益主体多元化,国家财政可以不再为国有银行的经营亏损买单,从体制上、公司治
理结构上消除了道德风险。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参加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时表态:
“银行体制改革将遵循市场原则。在引进战略资者和完成海外上市后,从体制上消
除了商业银行指望国家不断救助的道德风险.同时也排除了国家再度‘大输血’的
可能性。这将使得高标准的监管问责制能够实施,并为银行业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
提供了强劲动力和体制保证。”
表4:战略投资者参股及上市前后国有银行股权变化情况表”
引进战略投资者前. 引进战略投资者及上市之后
汇金往资150亿美元, 汇金及财政部各持有t18006174032股^股.各占总艘本比例35.3292%
股权比例50%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t81721t4559H股,占比5.4404%;
工商韫行
财政部1240亿股,股其他^股股东合计持有L4950000000股,占比4.4758%;
权比例50% 其他H股股东合计持有64854387403殷,占比19.4254%,
、汇金公司持有1643.2亿股.占80.9fffi:
扯保基金理事台持有72 7亿股,占3.58%;
汇金注资225亿美元.
中国锟行外资股313.9亿股.其中{苏格兰皇家链行持有186.4亿股.占9.18%;
股权比例10∞
渣马锡持有93 2亿股,占4.59%;瑞韫集团持有29.8亿股.占I.47%;
亚洲开发银行持有4.5亿股,占0.2赫。
{[金158.842,297,904H股,占已发行总数70 69%;
汇金注资200亿美元,
建醴馁{彳中国建投20.692.250.000H股,占己发行总数9 21'6;
股权比例56 L嚣*
美洲银行【9,L32.974.346“艘.占已发行总数8 52%;
’5根据公"资料整理。汇金指中央忙金投资有限赞任公二J.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2003年12尾16 B成立围育
独资挫资公司。代表国春对国仃大型金融企业行使出奇^的权利和义务,维护血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陆.
商致运蹦外厄储各、珂外正储备保值增值负菱,
国有锼行引世境,I战略投资苛风险及摊略分}斤
渔马锡13.576,203。750 H腔,占已发盱总数6.“‰
亚洲金融控股13,207.316.75@,占己发行总整6 88%。
袁、lE龌行国寡股800亿元未股改
3.3.3创新效应:加快业务和产品创新,提升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由于历史发展、管理体制、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大多
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领域,表现为我国4家国有银行存贷利差收入占其营业收入的
平均比重高达80%,而由业务和产品创瓶所带来的收入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则微乎
其微。即便是经营机制相对灵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业务创新占其营业收入的平
均比重也不超过10%,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40%以上的创新业务收入相比,
有着较大的差距。国际上知名的大银行利润来源主要是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得益
于积极地开发新产品,提供新的金融服务,以满足顾客规避风险、增加收益等要求,
从而积累了大量的产品研发技术和经验。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进行金融创新,研究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是防范金融
风险、保证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国有银行即使通过政府注资
完成了为消化历史问题而必需的财务重组,但如果不能迅速地加强风险控制,改善
经营管理,不良资产问题完全可能随时卷土重来。2007年1月1日,加入世贸组织
过渡期结束,我国银行业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国有银行直接面对实力雄厚的
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必须学习发达国家银行业先进
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信贷文化、风险控制技术以及资金、产品定价技术等。
而引进具有丰富的产品创新经验、先进的业务管理系统和高效的市场营销技术
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感受、领悟其超前的理念,学习、
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和技术,获得其在产品开发、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有效帮助。
这是向国外银行业学习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可以大大降低学习成本,收到显
著的学习效果,从而增强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扩大优质业务的市场
份额,逐步参与全球化竞争。
2005年6月17日,中国建设银行和美洲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年多来,围
绕建行的发展战略,双方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零售业务、公司业务、资金交易、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等诸多方面,通过设立项目、分享经验和组织培训的形式,
双方开展了广泛的协助与合作。建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战略投资者
带来的新观念,新视界、新方法,不仅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启示,而且为我
行大力推进的管理改进和业务创新增添了新的内涵。”
双方战略协作工作确定了----X类20个项目,包括6个协助型项目、12个经验分
享型项目和2个合作型项目。随着战略协助项月的实施,建行在业务流程优化、转
变销售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等方面开始发生
了显著变化。在战略合作中,建行注重引进管理技术、方法平11工具,并结合建行实
际加以消化吸收,促进业务和管理创新,而非照搬美洲银行的做法和经验。
量化管理是建行需要加强的重点之一,为此,建行引进了美洲银行成功应用的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业务管理与基础管理中建立以数据分析为依据、以控制
差错率为目标的质量控制体系。目前“六西格玛”方法在6个协助型项目上已得到
了成功应用,对项目按照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五个阶段进行执行与控制,
初步实现了对项目目标、进程和成果的量化管理,这在国内银行业还是第一次。
协助型项目是建行根据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丽确定的关键项目。合
作主要集中在零售业务领域,具体包括零售网点转型、个人贷款中心建设、客户之
声、直联汇款、自助取款机(ATM)免费取现、呼叫中心改进6个项目。这些项目是
美洲银行技术援助的重点,双方对每一项目均设立了专职的联合项目组,三分之二
以上的美洲银行专家资源投入到这些项目中.目的在于借助美洲银行强大的零售业
务经验技术,加速建行零售业务流程改造,建立客户与效益为主导的高效率的运营
机制。
风险管理也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双方在信贷风险度最、经济资本与风险限
额、信用卡评分模型与按揭贷款评分卡等项目上开展合作,建行借鉴美洲银行风险
管理的技术和工具,并有选择地吸收应用于自身业务实践,加快改进信用风险预警
系统,开发零售产品的信用评分卡,提升经济资本计量和风险限额设计能力。
从建行的实践分析,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了国有银行的经营水平。
38
固有银行引工茳境外战略投资着风险,殳镀略分所
3.3.4扩张效应: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增强抗风险能力
资本充足率”是反映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指标,按照新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觇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最低要求。由于
成立股份制公司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有银行产权的单一性和国有性,其资本金来
源渠道单一,资本补充机制主要以国家增资为主。由于国家资金毕竟有限,随着银
行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拓展,不可能持续向国有银行注入资本金。靠国有商业银行
自身税后利润积累来补充资本,会存在时间长等诸多问题。中国强劲宏观经济增长
为银行今后各项银行业务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才能保证银行能
够抓住业务扩张机会,雄厚的资本是银行保持市场领先份额、维持业务健康成长的
一个关键因素,尤其国有银行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收入高度依赖信贷息差,这
类业务相对于国际一流银行比重较高的收费业务来说对资本金的要求更高,因此必
须采取措施充实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而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直接
增加实收资本,上市后其所产生的股本溢价能够进一步充实资本金,此外,引进境
外战略投资者后,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在境内或境外上市,筹集更多资本,从而大大
提高资本充足率。(见表5)) o
表5: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情况表(单位:%)
银行舯00年来2004年来2005年中2005年柬2006拒由2006年来
中国工两馄行5.52 9.80 9 L2 g 89 L0 74 来公布年报
中国建设艇行6.5l 1L Z9 lO 71 13.57 13【5 束公布年报
中国银行5 88 10 04 未取得数据10 42 12 4 L3 59
中围农业镊行-17.37
图2:近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机构数:o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奉总额与加权风脸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芷存款人和债权^的赍产遭
到损失之前,该行能蛆自有资本承担埙失的f己嚏。《巴塞尔1办(;【》觇定,商业键行资本虎选到风陆资产总额的‰
20据十固锐j一业监督答理蚕曼统计数据.截至200b年=孕度末.哉国舒Ik锯’j巾资奉充足率选杯的已车j 66象,
比年枷增加I 3家:j占拆裂行敦齄占比达44 30%,选标银行镊产占商业银行总诲产的73.5黼。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簧略分析
我匿爱寝冤足翠选橱的镀行枕拘数显著增趣
英国《银行家》杂志每年度公布的世界大银行排名,一贯被视为评估}j;l:界银行
业和各家银行综合实力的标尺,也是《巴塞尔协议》里衡量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的
一个重要指标,目前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权威的银行排名。通过对《银行家》发布
的2006年度令球i000家大银行排名变化情况(以一级资本为标准),也可以看出,
在资本充足性方面,较历史同期相比,股改上市后的国有银行有了显著提高,农业
银行则下滑23位(见表6)。
表6:国有银行按一级资本在《银行家》杂志全球i000家大银行中的排名次序变化
国内排名镊行名称2006年排名2005年排名2004年排名2003年排名

l 中国建设银行ll 25 2I 37
2 中国工商银行L6 32 25 16
3 中国锭行t7 L8 29 15
I 4 中国农业银行60 37 36 25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降低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作用体现在间接和长期性上。
首先,国有银行要股改上市,无论面对战略投资者还是众多的普通投资者,都需要
拿出一份有价值的财务报告,高高在上的不良贷款率只会让投资者避而远之。因此,
无论是通过政府往资,不良资产剥离,内部核销、清收转化等各种方式,外在的压
力都需要国有银行将不良贷款率迅速压降F来。这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降低国
有银行不良贷款的间接作用;其次,前文分析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国有银行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业务和产品创新,提升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等,这是对国有
国有鼹行引进堙外战路投资瞢哺睦厦策略分折
银行降低存量不良贷款、控制新增贷款不良率的体制保证和长剌要求。
中国银拿亍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5月16要求,国有商业银行重组后不良贷
款率应该持续控制在5%以下。截至2006年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总
计人民币L.05万亿元,较2005年年初时减少了t89,9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
降1.27个百分点。总体看,自股改以来,国有银行资产质量逐步好转,除农业银行
以外不良贷款率2006年来均降到了个位数,这其中引进战略投资者功不可没。(见
图3)“
图3:近三年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变化情况图示
3.3.5放大效应:国有银行的内在价值不断体现和提升
虽然国有银行的改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国有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一直难以改
观。巨额的不良资产、落后的经营机制、脆弱的银行体系,让投资者望丽却步。“2002
年下半年的时候,国际上所有知名的报刊杂志认为中国的银行体系是“定时炸弹”,
在今后的几年中炸弹可能爆炸产生金融危机,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当时即便中
国的大银行邀请外国投资者,估计也“没人敢来”。。断从2003年底以来剐工、中、
建三家国有银行注资、财务重组后,不仅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而且是以一个相对合
理的价格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不仪优化了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还可阻
”数据来瓣:合订敦措亲自中崮链行业监留管理玺茧畚嗣站;在业银行不彘贷款采用年搬中的遍磁贷款。2906
军数据资料,由于尚未公市年报.建设银行震用了中报载据:工断银行录用首次公开拨行股票扭腔意『占I书敷据: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草为登计资科,不曼贷款额为根据相关数据推算而得。各行不良贷裁于[总数与银监会公布数字
存在差野,世对本文分析过程及结论不构成影响。
“中国凡民钕行行长焉士川,2000年11爿2 H芷《欧溯货币》杂志.中{亍.汇事和穆迪主靠的。2005中圆论坛”
上说,
4l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茕略分析
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不仅是改变国有银行的公司
治理结构、信贷文化及风险评估技术与观念,更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国内银行业基
本格局,形成有效的金融市场竞争。同时,引入国际知名的股东,还有效提升了国
有银行乃至国内银行业在国际上的市场形象,增加国内银行海外上市与融资的能力,
提升国有银行本身的投资价值,建行、中行、工行的上市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005年开始,三家国有银行相继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总金额145.41亿
美元,与此相应,国际评级机构先后上调了三行的信用评级(见表7)。2005年9月
28日,标准普尔同时调升了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
行等7家银行的信用评级。标准普尔发言人指出,调升这7家银行的信用评级主要
是基于政府的支持预期、外商注资和银行的改革。资本充足率提高、引进战略投资
者以及加强监管成为标准普尔提高四大国有银行评级的重要依据。2006年12月,
标准一普尔宣布,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
至正面。标准普尔认为,伴随着中国的银行业国家风险(B I C R)状况的改善,
这些银行为提高其财务实力、企业风险文化和风险管理能力付出了种种努力,其信
用状况提升至更高信用级别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评级展望调整还反映出三家银行的
资产质量和财务表现不断改善,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好于预期的上市情况使得这三
家银行资本实力大大增加。
可以说,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银行的意义已经得到国际评级机构的认同,
国有银行的内在价值不断体现和提升。
表7:国际评级机构近年对国有银行的评缓情况。
标准—普尔长期评级及展望穆迫长期评级厦展望
镶行2003芷200,5担2006芷2005每2005:毛200703
BB+ BBB一至BBB+ BB6* ^2 ^2 ^2
工商铌行
特定稳定正面稳定至积极正面难面(m)
”标准-蜱$*级妊%I:AAA.譬-E%再眭如吁强.为昧准营采蛤手竹最gR缀^^,苦《债务艟^坦磋.与最崭tf峨抖制很徽^=偿正协辱齄力腼
强柑时于翟岛*啦n冀f0,L.跆11l能々辘导蹙"庄H境豆2i!}_啦H变∞的下n目熏#响BBB.日自fiLL"n[7d耗∞·但昔在面前∞盘静
矗“或”庄蚌墒}#d情M^¨r骓转%g BB.B CCC.CC.c-三羔笠雠嚣商定"毋并性琦船重j:竹}自州嘲蠢或孳剪情MⅡr琏削羁d些
鲁”怍昭.k口Eq茸时再傲机仨车鼍盥察在鲎舨祟埘闸监管机枷有扭自定藁~值吾对萁他博务肓优先祝:sDo.慎哥琏约.拥}或减}:厨
米匕刺也问一等圾内£佯细畔f;月执配.
槔追的许擐壤删评女拇别由盈焉曲^a-垭刊珏坻的C缀一共有二十一个数斜。评级级别升为两懈竹,岂括投资肄级秘投机等缎.最低的投
资等级足Bm,丽基g的投机等城定B“.投☆组刺An优等^“.AE.A日一高级AE.42.A3中L&;JBuLB眦.Bu3 十扭.投日:缄m B^L
Bd.Ba2一&HLH$m1 B2 B卜醯’理想投奇晌特雹c壮l cn2.c矧一劣厩慷莽.c1一高度投机性£一匠征评缀,进到抒何授舒地也的可能
性掩摄槔蚺竹;‘女唾型是”育戋详扳庄中增晦FI口i能走向所礁表们意见。可绪干豹1半“甓女n自“-I-旺尝正自的(P0sJ.n面∞(NEGI.稳
定前[ST/t)和&茬中前fDEv——筒事件的埕生磊蔓化'.在拉jf^目帚十■阿止向展望的少数情况下,皂豆示。(m J’符号(即多个不同展望h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吉风陆捷策略分析
BB+ BBB一至BBB; BBB+ ^2 A2 ^2
中国馄{亍
稳定稳定正面稳定。正面正面
BB* BBB-至BBB. BBB+ ^2 ^2 A:!
建设银行
稳定稳定正面稳定正耐正面
以七数据来源于标准普尔、穆迪,银监会网站蜃其他公开资抖。标准一普尔,穆迪评级指标说明附后。
固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析
4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风险分析
4.1外资参股国有银行的溢出风险分析
对境外战略投资者来说,投资参股国有银行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4.1.1商业风险
目前,国内部分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经营状况并彳i乐观,相比国外先进银行
或国内的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不高,不良贷款数额大,资产质量低下,盈利能
力较差。即使在国家剥离、注资等一系列动作的帮助F粉饰了报表,但因为缺乏科
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很难保证不会发生新的经营风险。另外,
根据境外金融机构投资最高不超过25%、单一外资投资不超过20%的规定,境外战
略投资者目前不太可能对国有银行控股,也就不可能有较大的管理控制权,即使在
董事会有席位,也很难保证较大的影响力。
4.1t 2社会风险
尽管中国市场前景广阔,但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并不很完善,投资中国市场
将有可能遇到政冶、信用、法律、文化等许多社会风险。如:与发达围家相比,我
国目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有一定差距,在当前破产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
很难用法律手段对违约的债务人、借款人进行维权,及时处理抵押品i中外资银行
的战略合作,很难避免会发生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行为模式等企业文化上的冲突。
4.1|3操作风险
目前,国际上大部分股权投资除了现金和普通股份,很多采用债券形式,更多
的是使用可转债,而我国实际操作中只允许使用现金和普通股份。投资工具的单一,
还有到流动性和退出机制的担心,增加了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操作难度。
围订银行引进境外战路投资音风险及策略分析
4.2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国有银行动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的Eswar Prasad曾经分析了境外投资者的三种心态:
一是投机心态,入股几年后就卖出;二是寄生心态,希望籍此了解中国消费者;三
是试图操纵这家银行。具体来讲,战略投资者参股我国国有银行有以下几个方面目
的:
4.2,1着眼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追求高额利润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国有银

行,是一条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捷径。资本是逐剥的,作为战略投资者,无论其短期

目标如何变化,其参殷国有银行的根本目的还是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是利润最大化。
境外金融机构一旦成为战略投资者,就会以其经营优势和管理经验与内资银行的网
点、网络和客户等优势进行融合,并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主要包括:
投资分红,股票增值、承销费用、人民币升值收益。
2005年上半年,汇丰来自中国内地的税前利润达12.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猛
增5.19倍,其中约7亿港元来自其持有19.9%股份的交通银行的利润贡献。2006
年上半年汇丰来自中国内地的税前盈利为2.8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又大幅上升了
74%,预计全年将为汇丰贡献3亿美元左右的投资收益。
除投资分红外.境外金融机构也比较看好股权的增值收益,如汇丰在2004年8
月入股交行时每股价格为1.86元人民币,2005年6月交行上市时每殷市价为2.5
港元,而两个月后股价又上升27%,今年突破了5港元。同时,境外金融机构还可
获得诱人的承销费用,如汇丰和高盛作为交行的上市保荐人,在交行上市时获得了
6600万美元的承销费。除此之外,人民币升值也会为战略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菔。
如2005年人民币升值2%时,汇丰在内地投资的211.3亿港元人民币资产就获得
了4.22亿港元的升值收益。苏格兰皇家银行(RSS)的首席执行官弗雷德.古德温爵
士因为入股中国银行遭股东反对,最后只能找来美林和李嘉诚共担风险,组成财团
以3l亿美元购得中国银行10%的股份。但不出一年,中行在香港和内地的首次公开
募股均获巨大成功,两地筹资共计140亿美元。目前,苏格兰皇家银行最初的16亿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占I}略投资者风舱及簧略丹折
美元投资账面价值已增长三倍,达到近60亿美元。
4.2.2谋求控制,抢占市场份额
金融控制能给战略投资者带来高额的垄断利润和巨大的国家经济影响力,在不
能对整个国家金融形成垄断的情况下,则最大限度地占领国内市场,攫取最大规模
利润。境外投资者通过与中国内资银彳j=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一最经济、最有效的方
法,利用国内银行的网点、客户等资源,可以完善其覆盖中同区域的全球服务网络
抢占市场份额。以工行为例,在国内拥有2.2万个网点,控制着;p国银行业近20%
的资产,八股工行将给予外国投资者一个极大的共享影响力的机会,让它们可以分
享中国金融业潜在的爆炸式增长。美洲银行最看好的就是建行庞大的销售网络,特
别是利润丰厚的信用卡领域。在入股建行之时,美洲银行执行长刘易斯就曾表示,
在信用卡业务打面,中国存在着巨大商机,这是美洲银行最擅长也是最有利可图的
业务。
在中国200t年加入世贸后,从2002年塑j2007年为五年过渡期,2007年以后外资
银行原则上即可事受国民待遇,然而将来外资银行的银行网点扩张的步伐可能还会
受到国内监管机构的限制。所以,通过参股获得国内银行的业务网络,逐步获取份
额,是一条有吸引力的间接渠道。
4.2.3调整全球布局,分散经营风险
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金融科技化是过去20年金融发展最显著的三大态势。
金融全球化表现在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以及各种金融中介机构跨地
区、跨国界的经营。对于那些势力雄厚的超级银行集团来说,利用遍布全球的经营
网络采分散经营风险和挖掘每一个可能的盈利机会。对国际性金融机构而言,投资
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可有效分散其在其他社会不稳定、经济发展不协调国
家的投资风险。
花旗、汇丰、美洲银行等国际著名金融机构,都确投资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长期
计划,以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为契机,或参股,或宜接设立机构,将战略布局转移
到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境外战略投资者采取对国有银行进行股权投资的运作
国有银行引进境补战略投资首风陆厦荒略舒析
方式,其优点是进入成本较低,时间上避开了中国开放人民币业务的时问限制和地
域限制,提前全面进入国内银行市场,利用国内银行分支网络和广泛的客户基础,
推广外资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占领和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份额,分享其丰厚的盈
利。尤其是对于恒生、渣打等以香港为主要市场的银行而言,其长期发展战略几乎
注定要落在中国大陆上。香港的银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多数本地银行贷款业务前
两年都呈负增长。与之相较,国内银行基本是20%一30%的增长,甚至达到40%一50%。
由于文化同宗,对中国的消费习惯比较熟悉,可以有敬调接布局,拓展业务发展空
间。
4.2.4政治因素
外资参股国有银行不排除隐含的政治因素,即通过控制国有银行,进而垄断国
家金融,获取垄断利润,影响政治进程。当外资金融机构深入中国各个产业,利用金
融赍本控制中国产业资本,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和转移;当国有银行等大型金融机
构的董事会里都有国外金融机构的代表或董事,国内企业比如中石油等的任何国际
并购活动都可能通过银行的渠道透露到国际市场或竞争对手一方,国有银行、中资
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处在国际竞争对手的监控之下;当外资机构将其全球金融市场上
的金融风险通过关联交易和衍生工具转移到中国金融企业之中,那么,当需要的时
候,国际金融资本以控制金融命脉来影响中国政治进程也是可以想见的了。
4.3国有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与博弈
合作与冲突从来都是共生的,国有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也不例外,不同的发
展历史、不同的动因、政策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二者之间的合作存在多种限制因
素。综合而言,有以下几点:
4.3.1中外双方}f资参股动机不同
前文分析国有银行与战略投资者在合作上各有动因。从境外战略投资者来说,
不外乎追求高额利润,谋求对中国银行业的控制、抢占国内金融业的市场份额,调
整全球布局、拓展自身业务领域和赢利空间、分散经营风险,政治因素等方面,表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瓷者风险及黄略分析
面反映为在输出管理经验与实施技能援助的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拓展自身
豹业务领域和赢利空间。深层次上理解,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国银行业是其全球战略
的一部分,通过参股最终实现控股进而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控制金融才是其最终
战略意图。反观国有银行,从引资战略之初就有很明确的目的:引资加引智。用建
行行长郭树清的话来讲:“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并不是为了吸引更多资本,而是为了
引进蹙好的产品、经验和管理”,也就是说主要目的是“以股权换技术”。国有银行
希望借助外部力量改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促进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提高.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等等。国有银行
是中国金融业的命脉,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央高层及监管部门多次表示:
国家绝不会放弃对国有银行的控股权,并且设定了20%(25%3持股比例等控制条款,
这与国际战略投资者的战略意图是相矛盾的。
4.3.2国有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存在竞争关系
国有银行引进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大部分都是具体经营业务的金融机构,虽然各
有定位和侧重,但混业经营的基础使境外投资者无论如何定位,都无法改变其与国
有银行本质上的竞争关系。“竞争回避”原则对于每一个期望通过参股拓展在中国内
地业务的外资银行来说部有些尴尬且难以有效遵守,这也正是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
略投资时难以同诸如汇丰、花旗等国际金融巨头开展合作的根本原因。因为如果这
些外资银行遵循了“竞争回避”的原则,那么无疑是限制了其几乎所有的业务,显
然这对于希望尽快在中国推行包括信用卡、住房贷款在内全面业务的国际金融巨头
们来讲是难以接受的,针对有限的市场和优质客户,中、外资银行问必然存在激烈
的竞争。“业务合作”原则要求中外双方优势互补,例如美洲银行零售业务具有竞争
力而建行在住房贷款、信甩卡方面在国内名列前茅,况且美洲银行在中国业务规模
很小,两者在经营上可以形成互补。比如运通公司与工商银行合作发行牡丹运通卡。
但是,合作是不容易稳固的,国有银行需要学习经验、技术,境外战略投资者要借
助国有银行的渠道,资源,一旦一方羽翼渐丰,本质上的竞争关系会马上凸现。
翻百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授瓷昔风险硬荒略分析
4.3.3参股比例限帝4影响引资目标的实现
银监会“优化治理”原则要求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改变国有商业银行的股
权结构,优化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股权多元化,借助于战略投资者和海外监管机构
对国有出资人代表及政府的非规范行为形成一定的制约力,推动参股银行建立良好
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对参股银行的控制
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外资银行对参股银行投入技术和管理的热情。根据现行规定,单
一境外投资者持有中资银行股份上限为20%,而外资合计持股也不能超过银行股份的
25%,持股比例的限制使外资银行难以有效控制参股银行。此外,银监会也多次表示,
为保障国内金融安全,中方不会放弃对参股银行的控制权,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
国有银行。在无法对参股银行进行实际控制的前提下,境外投资者不可能完全将自
身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拱手让与中方。一方面为吸引境外投资者的先进管理技术、
管理理念和商业模式,就不得不将更多的股权让与外方,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中方对
国有银行绝对控制,股权的过限转让又是不可能的,二者之间的明显矛盾,也是国
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面I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4.3.4长期持股原则与资本趋利性之问的矛盾
银监会“长期持股”原则要求战略投资者在参股国有银行后其股权需旮一段时
间的冻结期,然而这并非保证战略投资者永远不出手或转让其持有的股权。境外投
登者参股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利,当股价上涨、溢价达到某一水平时,赢利变现就成
为必然。而境外投资者抛售国有企业股份从中牟利的情况也有先例。从2004年中石
化和中石油被其战略投资者英国石油公司(B.P)、壳牌(Shell)在冻结期满后抛售
变现的先例中可以看出,“长期持股”原则对于以赢利为目的的境外投资者来说是否
有约衷力是值得怀疑的。
4.4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分析
著名风险管理学家艾瓦尔德说:“任何事情本身都不是风险,世界上也本无风险。
但是在另一方面,任何事情都能成为风险,这取决于人们如何分析危险,考虑事件。”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匣燕略分折
根据以上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动因和与国有银行关系的分析,国有银行引进境外
战略投资者存在一定风险,预期目标的实现将不会一帆风顺。
4.4.1流动性风险:境外战略投资者战略行为短期化
唐双宁给战略投资者下的定义是注重长期利益、与所入股银行结成利益共同体
的投资者,银监会要求“从交割之日起,战略投资者的股权持有期应当在3年以上”。
然而,三年以后呢?如果金融环境发生变化,如果持股银行赢利水平下缯,或者其
持有的股票价格上涨,变现可以获取巨额利润时,亦或战略投资者自身业务与入股
银行发生冲突时,战略投资者存在抛售股票,一走了之的可能。以中石化为例,2000
年10月,中石化在全球上市时引入了BP等作为其战略投资者,经过短暂的战略持
股期,2004年2月,BP抛售其所持有的18.3亿股中国石化股票,获利20多亿港
元,战略投资者变身成了财务投资者。如果国有银行引进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也如BP
公司一样,那么,首先大量抛售股票会引起股市震荡,打压股价,影响公众投资者
信心;其次,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长期目标如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学习
先进经营理念和技术等必然受到影响而无法实现。
4.4.2资财风险:国有银行资产或资源流失
从经济学的角度说,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国有银行如果
价值被低估,引进战略投资者定价不合理,将直接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
工农巾建四大银行成立以来,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客
户资源广泛而深厚,这些都可以称为无形资产。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后,境外战略
投资者向国有银行派驻从业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全面的董事及专家,参与银行重大
事项的决策,可以获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自身业务与国有银行重叠时,利用国
有银行的网络资源推销其品牌和业务,挖转高端客户,招揽国有银行优秀专业人才,
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
按照银行业所谓的黄金法则,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20%的存款人占有
80%的存款。外资银行在管理、技术,人才、市场营销方面,经过了国际市场的锤
炼,相较国有银行具有较大的优势,对高端客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果这20%的
国有银行引进境,}战略投资者风陛受蘸略分舒亍
客户转到外资银行,必然会对中资银行的市场、业务带来很大冲击。
4.4.3信用风险:利益冲突导致合作表面化
2006年12月n日是我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协议生效五周年,对中国银
行业的保护期随即宣告结束,意味着我国银行业开始步入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本土
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本土化”。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拥有自己的分支机构后,必将
与国有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并且可以预见这利,竞争不会仅限于国内。为了自身利
益,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会囿子上限20%的股权利益而毫无保留地给未来的竞争对手
提供最先进、最核心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也不会尽力去改善国有银行的管理和效率,
这将使“战略合作”成为~句空喊的口号。

4.4.4政治风险:对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太国,目前在自然资源、技术资源方面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十
分激烈。金融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有银行是我国银行业、金融业的主体,一旦国
有银行丧失主动权,没有及时应对和有效防范,被外资控制,必将形成金融安全方
面的隐患,不利于我国的金融开放和稳定发展,多年来南美经济的动荡证明了这种
可能性的存在。
金融拉美化风险:根据外资金融机构常用的策略t比如拉美的阿根廷、东南亚
国家),可以模拟出他们在中国攻城略地的基本路线图:第一步,小比例参股,进入
董事会,了解被投资企业情况,同时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趋势和市场状况:第二步,
通过增资或收购等途径,把持股比例提高到离控股国内金融企业仅有一步之遥的某
个临界点(或直接控股);第三步,通过外资所在国的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借
助中国经济的上升周期,追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使外资机构所持有的人民币资产
(中国金融企业股权)升值;第四步,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出口逐步下降,而国内需
求因财富外流却难以提高,最后导致宏观经济环境逐步恶化;第五步,在中国宏观
经济环境逐步走向恶化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已经处于高位。此时,外资机构通过
政府组织和其他手段要求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第六步,在人
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一路持有的股权不仅分红丰厚、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脸及策略分昕
而且得到股份增值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双重收益,他们通过金融企业上市减持股份,
并把投资和利润兑换成为外汇撤离中国。第七步,当这种撤离行动变成一种一致行
动时,人民币不得不大幅度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第八步,利用金融危机和人
民币贬值之际,境外机构通过j,l-tE回流再兑换成人民币,并进一步增持或收购中国
金融机构股份,达到控股目的,完成对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控制。经过一系列的有
序进攻,大部分中资金融企业变成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分支机构。。‘
外资控股风险。在我国而言,虽然银监会对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作出了20%、
25%的限制,并且目前而言外资在国有银行和其他中资银行中的股权比重较低,但如
果国有股份或中资股份分散到一定程度.外资相对控股的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因
此,从金融安全考虑,除严格规定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国有银行控股比例外,还应对
可能出现的情况作预先的政策防范和严密的监管。在这方面,可以吸取中东欧国家
的一些经验教训。外资银行的控股比率问题在中东欧国家也进行过广泛和激烈的论
争,与我国现在进行的论争一样,论争的重点也是“国家安全”和“金融安全”问
题。在大多数中东欧国家;政府通常持审慎态度主张有限开放,而银行监管部门则
持积极态度主张大胆开放。最后银行监管部门的意见占得上风,因此从一开始境外
战略投资者的控股比例就比较大。不过,政府仍然十分关注整个市场的竞争环境,
以免单个外资银行垄断国内金融市场。4即使外资没有取得国有银行的控股权.但通
过派遣董事、高管人员和业务合作,也可以获取国有银行的客户信息和商业机密,掌
握经营主导权。前文已经分析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动因,控制是其一个重要目标,
不排除隐含的政治因素。
引进创新的超前风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又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组
成部分,金融经济本质是上一种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特性是风险性,所以,现代
银行规避风险的技术层出不穷,这是金融经济风险性的必然反映。在政策和监管方
面,如果外资把金融创新技术尤其是一些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开发技术带给参股银
24簿邦证券有限公i0总战采云群博士,上海银行同业金融部总经理骆德明增士,l准将牵控中幽的金融?》.2005
年LO月25日《上海征券摧》,
∞比如,2005年意^利鞋台信贷银行收购了德嗣抵押联合银行,在意丈利和德国井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但在波
兰却出现了臁颂,原囚魁原来的总大利联合信贷银行和磕固抵押联合银行分别控股了波兰凋内太银行中的PekHo
和BPtl.意太利联合信赞银行和德国抵}fll信贷馄『亍合并后会导致’缱兰的这两豪银行由同一摩外资银行控股,影响
到波兰固晦金融fH场的竞争。经过渡兰政府私J意大利联台信贷银行的多轮淡判后。最聒意大利腹合信赁银行出售
了部分PBH的股权.问题才得以解决。
唇有银{亍引进境夕L战略投资音风陆及蘸略骨折
行,则可能导致银行业务发展水平超前于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水平.带来银行风险
的膨胀和积累,从而威胁金融稳定。一旦银行业发生系统性风险,对外资金融机构的
干预和协调要相对困难,外资的规遥更加灵活,从而不利于危机的解决。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析
5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策略选择
回顾国有银行改革历程,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国有银行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体
现;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不是国有银行改革目的而是一种重要手段;引进境外战略
投资者也绝不是国有银行改革的惟一的方法,但却是诸多路径中的一条捷径;引进战
略投资者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太于风险。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需要
从多方面着手,合理安排战术,确保引资战略成功。
5.1增强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
引迸境外战略投资者之前,国有银行蔓通过实施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做好财务重
组工作、实施公司治理改革,提高盈利能力、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自身的
投资价值,增强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完整、
详细、准确、及时地对外披露资产质量和盈利状况等重大信息,尤其要及时公布经
国际著名会计和审计等中介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对外透明度,
不断增强公信力。
同时,国有银行还应通过自身的努力,给境外战略投资者以良好的回报预期,
以增强其持股信心。事实上,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之间的界线是相当模糊的,
无论是战略投资者,还是财务投资者,都高度关注投资的潜在风险与预期回报,能
够区分的是战略投资者所持有的股份有一个锁定期,而财务投资者则可以在有利于
自身剃益的任何时问出售股权,“能不能使投资者持续持有股权,关键在股票价格的
变动趋势和可能分得的红利。从这个意义上讲,所引进的境外投资者是否战略投资
者取决于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对投资者的回报,回报高,所有的投资者都会成为战
略投资者,回报低,所有的投资者都不会成为战略投资者””。而要给予投资者丰厚
的回报,国有银行必须要有良好的业绩。因此,对于已经引入境外投资者的国有银
行而言,目前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自身素质的建设上,将战略引资作为提升竞
争力的契机,在合作中了解并学习对方的优点,审视并改进自身的弱点,尽快发展
壮大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投资者的出资获得长期增值和股东价值回报的最大
化,从而增强其持股的信心。也只有这样,国有银行才能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竞争中
26西南财经大肇教授曾康菇,《怎样看待战略投盗者》.2005年12月16日(盘融时报》。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授资音风险厦萧略分忻
占据并保持优势。
5.2引资方式、目标类型与价格策略的确定
国有银行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必须把握好引进时机,根握自身规模大小、
业务结构、发展战略等确定不同的目标投资者和合作模式,协商合理的价格。
5.2.1引进方式:立足稳定,逐步创新
从国际经验看,目前成熟的引进方式包括直接引进和问接引进。直接引进就是
由战略投资者直接以现金购买股权或者定向对其增发新股的方式实现参股。在直接
引进时,.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即外资在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国有银行中占有少数股
权、少数外资权益与合资公司形成联合体、外资在合资银行中拥有上限为50%的直接
投资。这三种方式各有优劣。第一种较为常见,其优势是原银行保留有效的控制权,
资本和经营技术转移可以在一定程度得到保证。劣势是投资者的参与程度可能得不
到满足。第二种正日益受到投资者欢迎,其优势是原银行保留有效的控制权,业务
重点放在在特定产品领域内通过合资附属机构进行战略合作,可提供投资者在合资
公司层面上最大程度台勺监管和管理参与,并进行大量的经营技术转移。劣势是投资
者对银行的资本支持有限。第三种方式很受投资者青睐,优势是可使投资者在最大
程度E参与公司的监管与管理,合资银行能得到投资者足够的资本支持,并获得大
量的经营技术。劣势是原银行可能丧失有效的控制权。间接引进是受波兰在国有资
产公众化过程中采取的“国家投资基金”所启发的一种方式,既设计一个类似于“国
家投资基金”的股权管理机构,由国家政府和国际战略投资者共同组建基金管理公
司,通过该公司参股国有商业银行。这样的参股设计,一方面可以使国家对于境外
战略投资者的行为选择模式进行约束和监督,保证国有股实现最大化增值,另一方
面也可以使境外战略投资者按照自己对于商业银行效率和业绩的提升相应地增加所
持股份份额,以鼓励其参与管理和治理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双赢。
从我国的实践分析,已上市的三家国有银行采取了直接引进的第一种方式,这
也是监管部门对20%、25%两个投资上限比例的要求。但对战略投资者来说,其控制
的目的无法丈现,合作的积极性有所保留。长期来看,在保证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
固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耆飙陆及策略分折
下,在合作顺利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适当放宽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或者采取交
叉持股的方式深化两者的战略合作关系。
5.2.2引进类型:结合实际,慎重选择
国际金融机构各式各样,潜在战略投资者也有多种类型,国际上一般将战略投
资者分为以下几类,即:商业银行、综合性银行、银行保险、保险公司、专业性的
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用卡公司等),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等。
对于国有银行来说,理想的国际战略投资伙伴应该是具有良好声誉和品牌,具
备核心专业优势和雄厚资金实力,对中国市场有长期承诺,有显著战略匹配、业务
互补和协同效应的金融机构。
国外商业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比重较大的综合性银行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比
较为中国的银行业所熟悉,可以直接带来银行类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同为商
业银行,主营业务重叠,需要在引进时考虑竞争因素。专业性金融服务公司,比如
信用卡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具备专长优势,在新型领域可以为国有银行提供技
术支持和合作.与国有银行业务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从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
发展趋势看,国外先进的保险公司也是潜在的战略投资者。
从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实践来看,工行筛选战略投资者有四个标准:战
略投资者必须“门当户对”,即“国际上一流的金融集团”;要符合工行的长期战略,
与工行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战略投资者必须在国内与工行不存在利益和业务冲突;
战略投资者要有利于提升工行的治理水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仅“不存在业务冲
突”这一条,工行就砍去了一大半谈判者的资格,其中包括与工行合作成立基金公
司的瑞士信贷集团。最终工行的三家战略投资者分别是高盛集团(投资银行)、安联
集团(保险)和美国运通公司(信用卡)。
5.2.3引进价格:逐步增加话语权及定价权
国有银行的股权定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国有银行存在着一些导
致股权折价的因素,如政府凭借绝对控股地位可能导致的对国有银行的不合理行政
干预、银行高管产生的非市场化方式、公司治理结构的非有效性、较为庞大的员工
国有最玎引进境,j战略{==}瓷者风肫及策略分沂
队伍、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和对冲工具等。受我国政治体制条件和金融市
场发育程度的制约,制度性因素是国有银行股权定价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国有银
行股权定价的重要制约因素。但另一方面,国有银行也存在一些导致股权溢价的因
素,如国有银行具有明显优势的金融市场地位、庞大的分销网络、雄厚的客户资源、
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等。实际上,国有银行的股权定价,除受制于净资产、盈
利水平等国有银行的财务指标外,还与国有银行的成长性、股票发行时二级市场的
活跃程度、承销机构的市场营销能力等因素有关。此外,控制权问题也是影响股权
定价水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银行股改上市所涉及的股权转让价格有两种:一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的股
权价格,二是公开发行上市时的IPO定价。前者是银行和境外投资者通过一对一谈
判达成的,后者则是银行委托承销商公开向国际机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推销形成的。
由于引进的境外投资者都是著名的国际金融机构,有很高的市场声誉,其入股在一
定程度上提升了引资银行的市场形象,有助于其顺利实现成功发行和境外上市的目
标。同时,境外投资者要承诺较长的股票锁定期,并与引资银行实行竞争回避,其
入股意味着与引资银行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因此,境
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认购价格要低于IPO价格,这是可以理解的。两者的差价,可
以视为对境外战略投资者拥有的无形资产价值和承担风险的。种补偿。如果股票上
市后当天收盘价与IPO定价的差距,前者大大高于后者,则表明IPO定价偏低不尽
合理;反之,则表明IP0定价合理或偏高。以建行为例。建行股票在2005年lO月
27日上市当天以等同于招股价的2.35港元平盘报收,说明建设银行IPO定价基本合
理。
国有银行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时,应对容易忽视的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和
计算,包括巨大的网络、品牌和信用度,企业文化等,合理定价,避免内在价值被
低估。
5.2.4引进过程:全盘考虑,长期规划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一般包括选择准备、接触潜在战略投资者、锁定
重点候选对象、签订谅解备忘录、双方尽职调查等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做
国有银ff'日l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簟略分析
好引资前准备工作,明确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目的,认真筛选境外战略投资者,
确定具体的合作模式,明确并细化境外战略投资者应承担的义务,以保证引资成效。
虽然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目的非常明确,即以股权换取机制、制度和技
术,但这些都是原则性较强、表述起来较为模糊的东西,可测度不够明晰。因此,
在引资合作协议中要尽可能明确外资所应注入的产品和技术,对境外战略投资者与
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加以
量化。2006年7月18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06年年中工作会议上,针对引进
境外战略投资者问题,强桶“要督促各改制银行与战略投资者深入开展合作,引进
战略投资时签订的协议要切实得到落安,真正见到效果。特别是在创新和风险管理
核心技术方面的合作,必须抓紧落实。”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之后,要建立定期高管沟通制度、员工外派定期学习制度
等,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主动查找和抛弃与国际规则不相符的意识和做法,真正
按现代商业银行要求开展业务;增强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国际规则
意识及透明度意识;全面融入到国际规范的银行业队伍中去,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真
正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相互信任、共谋长远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实际操作
中,外国战略投资者的上市前出资、上市后继续购入股份、未来一定比例的期权安
排,如此层层递进的长远战略性布置,须经过全盘慎重考虑以后制定指导方针,有
力保障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可原作性。
5.3控制比例,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境外金融机构入股国有银行对我国的的银行监营提出了新的挑战。银监会于
2003年12月颁布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主要对投资人
股的境外金融机构的范围、其应具备的条件、参股比例的上限、申请材料和银监会
审批时间等作出了规定,为中外资银行股权舍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其间尚有许多
规定还不够具体,甚至有些方面是空白。如尚未考虑反垄断、混业经营和限制竞争
等方面的问题:2006年4月银监会下发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
也主要是通过3大类7项指标来进一步敦促国有商业银行的自身修炼。且其中提到
的“竞争回避”原刚显然不够全面。2006年11月儿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
围育锟行引进境,L战略投资剖4蹬驶策略分析
资银行管理条例》和lt月2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
则》,也未对外资参股中资银行作出明确规定。因此,一方面应建立并完善与战略引
资配套的相关的法律法规,除了应尽快出台《反垄断法》、《金融控股公司法》,、《金
融机构产权交易法》等法律,以弥补相关立法的歃漏外,还应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加
以充实完善,如在引资标准中明确限制外资参股银行的数量以及外资参股后在中国
设立分支机构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另一方面,应采取措施提高银监会的
监管水平。通过建立安全有效的监管运营系统,进一步完善现行机构监管框架,实
行监管业务流程改造和部门职责调整,制定预防性的金融政策与银行业规刚,改进
监管方法与监管力度,对外资可能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行为加强防范,大力培养监
管专业人才。在遵循市场原则和增强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信心的前提下,对其投资
许诺、股东职责、不良竞争等进行专门监管。再者,民间监督也是有效的监督手段,
簧发挥民间审计在建立与完善银行准确信息披露机制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民间监督
银行的积极性。同时国有银行的财务报告要遵循国际会计准则,接受国际市场和投
资者的监督。此外,还应加强银监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
等有关银行引资工作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髓管机制,
构筑有效统一的监管体系,确保在引资过程中国有银行和国家利益不受损害,保障
金融安全。
国有银行引资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要在合理确定
引进外资对象的前提F,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应对策略,加强立法规范和监督管理,
以充分发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积极作用,遏制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5.4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防止人才流失
国有银行应把战略合作期内的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双方合作的一项重要
内容,在战略合作框架内设立人才培养条款,双方协商并订立详尽的人才培养计划,
或派遣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到境外金融机构学习、交流,或请外方专家到国有银行
参与管理并培训中方员工。只有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复合型高级经
营管理人才,并依靠这些人才,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才能真正提
高国有银行的竞争力。
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陆及蕈略分析
与此同时,必须认识到,人才是国有银行的重要资产,人力资源优秀与否是决
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是竞争力盼重要因素,必须加强对人才资源的战略投资。构
筑国有银行的人才制高点,建立起多渠道、多方式的人才开发途径,造就一支市场竞
争意识强,熟悉银行业务和金融政策法规、国际惯例,并会使用现代管理手段、科技
手段,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依目前的情况看,外资银行可能
争取的人才主要有四种类型:拥有丰富的业务经验、客户关系和社会资源的银行业务
骨干:银行外派的归国人员,易于接受国外的经营理念;受过岛好教育高等院校毕业
生;学成归国的中国留学生,他们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r解中国的国情。针对
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科学地对现有金融人力资源加以经营管理,建立良好的激励、
福利和教育培训机制,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归属感,以提高薪酬、递
升机会、文化认同等多种手段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把握竞争的根本。
5.5从资本结合过渡到文化融合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长期策略
外资的注入完成了国有银行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资本结合,然而中、外资双方
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导致价值观、行为方式、审美判断、道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
继而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业务发展方向等方面产生矛盾。这决定了双方从资本
结合到理念和文化融合从而形成战略发展合力是一段渐进的过程,甚至是一段艰难
的历程。境外战略投资者要“走进来”,国有银行也一样要“走出去”,双方不解决
这个问题,国有银行与战略投资者之间就无法达到水乳交融的真正合作关系。战略
投资者只能成为短期的财务投资者,难以实现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战略目标:而国有
银行如果不充分了解境外战略投资者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从中学习先进的理念技术,
那么引资的初衷恐怕要落空,更不必说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化竞争了。
为此,双方应加强沟通协调,以开放务实的态度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努力缩短双方的磨合期,尽快实现战略投资和引资的目的。在磨合过程中,国有银
行要特别处理好引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关系问题。引资的目的不仅仅是弥
补资本金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引进境外金融机构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技术和管理
经验。此外,应当在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和产品的同时,将其予以本土化,
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经营发展新模式,在保持固有优势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挖掘自
陶育键亍亍引进墙,L战略投资者风险厦策略分析
身的技术创新潜力,最终实现超越。
在长期国有独资和与之相应的僵化人事制度下,国有银行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
与现代金融格格不入的官僚政治文化。中国要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有全球竞争力的银
行体系,就必须在国有银行内部建立起一种专业、高效和不断创造股东价值的全新
文化。而西方最早的商业银行建立到现在,历经数百年,各种规则不断完善,形成
了“人本主义”经营模式和成熟的经理人制度.可以称之为一种商业文化。伴随战
略投资者进入国有银行,对现有的人事制度是一种冲击,是对国有银行“企业不企”、
“行政化”、“官本位”文化的一种打破,不破不立,摒弃和吸取之后,文化的力量
会慢慢渗透,最终会改良和重构原有的文化,而这正是境外战略投资者可能带来的
最珍贵的价值。
i
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国有银行和境外战略投资者进行互选前,合作双方应把对
于对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当作双方合作的文化基础。认同度越高,双方合作成功的
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很容易产生机会主义风险,导致合作的失败。因此,国有银
行选择与自身实力相匹配、发展战略与经营理念相一致以及有着较高文化认同度的
境外投资者进行合作,引进的目的才容易实现。
5 6研究国有银行引资策略的指导意义
在建行、中行、工行陆续股改、引进战略投资者,掀起银行上市熟潮之后,2007
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行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
机上市”的十六字方针,2月1日,农业银行正式托开股份制改革帷幕。股份制商
业银行中的兴业银行随后也已成功上市,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正在准备,广发行在
解决股权问题后也将图谋上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于12月31日获得银监会的批准
开业,该行由中国邮政集团以全资方式出资组建,是中国银监会修订《中资商业银
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取消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硬性规定后设立并开业的
第一家商业银行,未来是否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走上市之路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另外,城市商业银行中经营情况较好者也积极加入筹备上市队伍,1.12家城市商业银
行中,己经有9家明确表示出上市意向,其中不少银行如上海银行已经展开重组、
上市的相关工作。
国有靛{i引进境外苟l略投资者风险及笨略分析
由第1章表(1)可知,参股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的境外投资者主要
以战略投资者屠多。而且主要是资金雄厚、管理先进、业务创新能力强的“银行类”
境外投资者。而且,这些外资银行参股这些中小银行都抱有明确的战略意图。比如
渣打银行对渤海银行的投资是希望开拓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区域;荷兰国际
集团参股北京银行是看重了北京的零售银行业务;韩国韩亚银行收购青岛国际银行
50%的股权,并通过增资将持股比例增加到72%,其市场目标就是服务于在青岛投资
的韩国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战略投资者主要选择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
效益较好、历史包袱较轻、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这些
银行掌握着我国最好的一批金融客户资源,并在经济发达地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
额,是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市场。反观投资国有银行的境外投资者,大多并非传
统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例如.投资中国银行的四家境外投资者当中,苏格兰皇家银
行主要是以其在欧洲的投资策略闻名;第二出资方淡马锡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
有限公司并不是银行,而是一家政府型投资公司。工行引进的三家战略投资者高盛、
运通、安联没有一家是商业银行。究其原因,一是类似于花旗、汇丰等大银行在银
监会“竞争回避”原则的限制下,对投资国有银行有所顾虑,与国有银行的引资标
准也不吻合;另一原因是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小股份制银行或城市商行抱有控制的目
的,这对国有银行而言目前还是不太现实的。
可以说,继国有银行上市后,资本充足、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优秀的股份制银
行、城市商业银行将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薪热点。
因此,研究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一方面,
可以对未上市的国有银行及非国有性质的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提供实践经验;另一
方面,通过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策略的分析,可以开拓思路,探索其他有助于国
有银行改革的道路,比如引进合格的国内战略投资者。建行行长郭树清曾经说过,“引
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并不是为了吸引更多资本,而是为了引进更好的产品、经验和管
理。”返句话代表了大部分国内银行的引资思路。而同P,J的一些大企业已经具备在国
际市场上竞争的实力,其先进且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也可以在
国内银行的改革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比如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条件放开混业经营,
进一步扩大国有银行的经营范围,壮大国有银行的竞争实力等等。
国有银行EI三!}境外战昭投资舌坂险敛箍略骨忻
6结束语
从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再到股份制银行,从国有独资到控股,从不允许外资介
入到个案审批,再到放宽单个战略投资者参股比例至2096,观念在一次次更新,改革
也在一步步深化,国有银行改革进行到目前阶段,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改上市是实
现“建立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的有效途径。
“外资金融机构作为长期战略投资者的避入,改变了中资银行单一的股权结构,增
强了中资银行的资本实力,促进了中资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引进了银行管理的专业
人才,提高了银行业风险管理、金融创新及综合竞争力,促进了管理模式和经营理
念与国际先进锒行逐步接轨。参股中资银行也为外资银行提供了参与和分享中国经
l
济发展和银行业改革成果的机会,极大地扩展了他们在中国的市场覆盖范围,有利
于其深入开拓中国市场。”。同时,国有银行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引进战略投资者
也还存在种种风险,不论从国家还是监管部门,不论国有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
必须要提前预判、在思想上、制度和政策上做好准备。
严复说:师夷长技以制夷:鲁迅先生也说“拿来主义”。我目的国有银行改革既
然不能在完全封闭的条件下依靠自身的机制转换来完成,既然外部因素可以成为改
革的后续动力,既然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为了学习和提高,那么就“师夷”和“拿来”。
同时,引进战略投资者只是适应现阶段国有银行改革的~个环节、~个组成部分和
媒介工具,要立足本土,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竞争,仅靠拿来是不够的.不能指
望通过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解决国有银行存在的所有问题。国有银行改革最终能否
成功取决于能否把外部先进的理念、制度、技术与本土的市场、人才、文化有机融
合起来,切实由内而外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形成真正本土化的银行业发展策略和
核心竞争力。
27中国银监金,二∞七年点月,中国锭行业对外开放报告
国有银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t]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李建军、田光宁,九十年代三大国际金融危机比较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3]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
1415(t)国光等.大思路专家论述:东亚危机和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加.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
[5]赵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
[6]李若谷,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改革[训,中国金融出版社,200 L。
[73曾康霖,金融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8]王兆星,提升中资银行国际竞争力战略性选择[N],金融时报,2004—9—21(10)。
[9]余云辉、骆德明。谁将掌控中周金融?[咖,上海证券报,2005 10 2,5
[10]谢平.国有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分析[N].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3):5-7。
[11]苑德军.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思考[N],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24(3):16-19。
[12]丛亚平,警惕外资对中国金融资产的廉价购买[J],董事会,2005,(tI):48-59.
[13]安邦研究简报,中国正在“贱卖”自己的搬行业[J],每日金融,2005,(1845):1—2。
n4]邹平座、张兴胜、王廷科等。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看国有银行改革[J].银行家.2005,
(11)i 30-35
[15]占硕,我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风险研究——控制权租金引发的股权转移和效率损失[J],
财经研究。2005。(01):04一l 14。
[i6】费伦苏,论固有银行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J]。济南金融,2006,(6):19—2I。
[171陆岷峰,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观点评析及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6,(7):
27-3l。
[18]冯海红,浅析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问题[J],市场论坛,2006,(4):15卜152。
[L9】许国平、葛蓉蓉、何兴达,论国有银行股权转让的均衡价格一对“贱卖论”的理论回应[J].
金融研究,2006(3):16—22。
[zo】郁炯彦,股改后工商银行经营理念转变及策略调整[J],金融队伍建设,2006(2):4-7。
[2 L]曹雪锋、贾润军,境外战略投资者参股中资银行与中国金融安全[J],金融论坛,2006.“(2):
3l一35。
[22]易宪容,牛国改革出现各种问题是没有溶化使然[33,中国市场.2006(1):5—5。
[23]王庭东、韩斌,银行业战略引资风险刍泌[J],经济问题,2006(3):59-6l。
[24]赖小民,“引狼入室以狼为师”一中国银监会北京银监局局长赖小民论中资商业锟行引进境
外战略投资者[J],中国经贸,2006(3):16 2l。
[25]邦良芳,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银行进行股权投资的研究[J],上海农村金融,2006(1):9一12。
[26]戴小平、付一书。应客观评判境外战略投资者八股我国商业银行,浙江金融,2006(2):15—1。
[273曹红辉,国有丽业银行改革:战略、蹄径、模式、成本收益与效果评估[J],国有资产管理.
2006(2):45-49。
[28]夏秋,发展中国家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国际经验借鉴[J].上海金融,2006(1):53-56。
[29]史建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慎重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J],财经科学,2006(1):7一t3。
[30]占硕,国有银行战略引资后的控股权研究——社会性负担对国有银行控股比例的影响及解决
[J],当代经济科学,2006,28(5)i 38—44。
[31]李石凯。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东欧8国锟行产业转型与发展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6.
(9):30—40。~
[32]苏勤峰,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文化建设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T,(0t)。
里互垦堑!!垄!兰!!堡垒墨至至墨壁墨塞堕芏堑
[33]吴志峰
ll(5):3-9。
[34】黄树青,
[35】刘明康,
78—78。
绩效、控股权与战略投资者:转型经济银行改革的经验[J],金融论坛,2006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与效率:国外经验研究及启示[J],财经科学.2006(6):9-15。
推进国有商业锭行和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和监管创新[J],中国金融电脑,2006(4);
[36]lanek Uiboupin“2003):[mpaat of Foreign Banks on Banking Sector Stabilityj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J],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 Finance,V01.3,No.2,
99—1 23(2003)。
[37]Bernadell.Carlos,Cache,Jeach{m and Nyholm,Ken,“Yield Curve Prediction for the
Strategic Investor”(April 2005)。ECB Working Paper No.472。
[38]Shaomin Li,Larry Filer,“The Effects of the Governance Ear扛oflmest on the Choice
of Investment Mode and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may 2006)。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39]Erik Berglof,Ernst—Ludwig YOn Thadden’The Changing Corporate Goveraance Paradigm:
Implications for Transition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4(May 2003)。Conference Paper,
Annual Wetld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Washington D.C。
[40]Joel S.BeIIman,Geraint Jones.Daniel Kaufmann。。Far from Home:Do Foreign Investors
Import Higher Standards of Goveraanc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Uuee 2004),Conference
Paper,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il Development Economics,,ashington D.C。
国仃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及策略分析
致谢
在中国海洋大学老师和诸多同事、朋友的帮助下,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
感谢我的导师殷克东教授。殷教授知识渊博,思维缜密,工作作风一丝不苟,
治学态度严谨求实。在我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选题到完稿,从推敲题目到到框架
结构到资料分析,殷教授总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耐心细致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给我的论文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保证了论文的系统研究与顺利完成。
感谢中国海洋大学所有施教于我的老师和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各位老师不辞
辛苦的授课和答疑,使我在多年银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眼界不断拓宽,理论水平
进一步提高。
感谢我的同事们,在我论文写作关键时期,也正是业务繁忙的时候,我的同事
们替我分担了很多工作,使我的写作得以持续下去;感谢我的朋友们,热心地为我
收集相关资料,并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
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们,尤其是我的妻子。在我构思写作论文期间,她独自承担
了接送孩子上学等重任,使我有充足的时间、良好的环境去完成论文。
最后,再次向帮助过我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