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882跨国公司与欧盟经济一体化

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跨国公司与欧盟经济一体化
姓名:陆芳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刘海云
20061031
I
摘 要
二战结束以来,一体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现象。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
迅速发展和扩张也是二战后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纵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
程,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
国际经济一体化正是这两种层次一体化的统一。从宏观层次上来看,某一地区内的
各国政府是一体化的主导力量,政府通过相互之间的政策协调,甚至建立超国家的
协调机构,人为地消除成员国之间的各种阻碍贸易、资本、人员流动等活动的因素,
以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联系,推动该地区达到经济一体化的状态;从微观层次上
来看,跨国公司通过自身在某一国际区域内的跨越国界的投资、生产、贸易等各种
行为,大大加深该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从而促使该地
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也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
量。但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跨国公司影响经济一体化现象的研究还比较分散,没
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宏微观
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并以欧盟为研究背景,通过对跨国公司政治层面和
经济层面上的行为分析,阐明其市场行为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
本文把跨国公司对欧盟经济一体化影响的研究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研究在政
治层面上,跨国公司或跨国公司集团作为重要的利益集团组织如何对欧盟决策机构
展开游说而对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直接产生影响;另一个是研究在经济层面上,跨
国公司通过自身的直接投资、内部贸易、跨国并购等一系列经济行为如何强化欧盟
各国的经济联系,消除各国之间的经济障碍。
在当代西方社会,利益集团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政治力量。本文首先概况了
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所拥有的独特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欧盟特殊的
多层决策机制和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影响欧盟决策的博弈模型。最后通过对欧盟
跨国公司利益集团的典型代表――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的具体案例,充分说明了欧
洲跨国公司利益集团对欧盟一体化的直接参与和推动。
二战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美国战后对欧盟直接投
资以及欧盟各国之间的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两者均是欧洲各
II
国的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的重要因素。此外,本文用福特公司在欧
洲的生产组织案例,证明跨国公司将价值链安排在欧盟内各国直接推动了欧盟一体
化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最后,欧盟跨国公司在欧盟区域内的相互直接投资
的不断发展还促使欧盟各国税收政策的协调和投资政策的调整。
二战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产业内贸易也在全球
范围内蓬勃展开。本文在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产业内贸易这两种贸易形式
的本质和特性等后,指出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理论和统计联系。由于欧盟跨国公司
内部贸易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本文用欧盟产业内贸易的数据来分析其对欧盟贸易一
体化的影响。欧盟产业内贸易的数据和欧盟贸易一体化指标数据显示,战后欧盟地
区产业内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区域内部贸易份额和贸易密度指数也不断上升。此
外,欧盟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还推动了欧盟层面贸易政策向战略性贸易政策转变。
20 世纪80 年代后,欧盟内部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而且大部分
是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进行的。本文首先分析了80 年代以来欧盟跨国并购的现状
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接着分析了跨国并购对欧盟竞争政策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此
外,通过对欧盟银行业的跨国并购进行分析,发现跨国并购提高了市场集中度。通
过对沃达丰与曼内斯曼合并案例的分析,证明欧盟跨国并购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
成功的跨国并购还带来了企业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欧盟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跨国公司的技术标准战略是其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技术标准进
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技术标准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这一性质的确定,说
明技术标准对欧盟和跨国公司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欧洲移动通信GSM 标
准确立过程的案例分析,表明欧盟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在标准建立上的重要作
用。由于技术标准具有公共属性,使其成为欧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欧盟跨国公司通过建立技术标准联盟,为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通过政治层面直接影响欧盟一体化的进程,通过经济层面,
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公司内部贸易、跨国并购、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等多种行为,
对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影响,客观上推动了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跨国公司欧盟经济一体化 利益集团 直接投资 跨国并购
技术标准战略
III
Abstract
Integration gradually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world since the
World War II. As the same period, the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of the post-war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s) became another important economic phenomenon.
From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world economy, we can find that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arried both on micro-level and macro-level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was the unity of the two levels. The macro-leve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carries on by countries along to the same areas, in which the factors including
trade and capital that hinder the economic connections had been eliminated by policies.
Even a super-national coordination organization had been established to coordinate the
policies. The micro-leve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carries on b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y will promote and enhance the economic connect and interdependence
relations among the countries within the same region through the activities as FDI,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ransnational trade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also the important strength that pushs
forward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But in a long
period the researches for how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fluence the conomic
integration are not systematic. Owing to this, this paper uses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political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economics etc. and analyses the behavior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wo levels to
show the promotion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b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research on how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fluence the
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o two levels. Firstly, the paper studys the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al level and how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ct as a interest groups and lobby to
European policy-making body. Secondly, the paper studys the influence from economic
level. The paper studys how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strengthen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among European countries through the actions such as FDI, intra-firm
trade and cross-border M&A etc.
IV
In modern society, interest group is a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ower that is
widespread existence in society.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NCs interest group in European Union. Then 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special
multi-level policy-making mechanism in European Union and the game model of
policy-making process. At last, the paper use European Round Table as an example to
show the promotion by large TNCs in th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proces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FDI carried b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developed quickly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DI from US to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and the
FDI among European countri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wo kinds of FDI both are the
main factors which push European industry division transit from vertical labor division
among counties to inherent-industry labor division among products. Furthermor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FDI by TNCs in European countries also help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ystems and use Ford corporation’s production
in European countries as an example to prove it. At last,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FDI among European countries also urges the adjustment of European
tax policy and investment policy.
After the World War II, intra-firm trade carried on rapidly i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intra-industry trade came to catch the attention in world trad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innate character of the two kinds of trade terms, and points out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get the intra-firm trade data of
European TNCs, the paper use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data to analyze European trade
integration process. The data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data of
intrabloc trade share and trade intensity indices show that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in
European countries increased and the intrabloc trade share and trade intensity indices
also increase as the same time. Furthermore,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in European
countries also pushs forward the transition of trade policy from protection trade policy to
strategic trade policy.
After 80’s in 20th century, the FDI by Europea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made a
rapid increase and international M&A had a larger proportion in the newly setting up
investment of total FDI.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V
M&A among TNCs in European countries. Then,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hallenges to
European Competitive Policy from th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ross-border M&A
promotes the market concentration in European banking industry. The paper also testify
the cross-border M&A can accomplish the scale economy through an example of
Vodafone and Mannesmann. At last, the successful M&A also can blend the firm culture
and the race culture of European countries and strenghen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among European countries.
The technological standard strategy of the TNC is the importance of its
technological strategy. This paper point out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TNC owing
the technological standard on the bases of economic analyzing to the technological
standard. Therefore, the technological standard is of importance both to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o 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paper modify the technological
standard alliance can establish one technical standar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GSM
standard as an example. Because of the public nature, technological standard also is the
main part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contribute to the
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technological standards.
As a summary,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fluence 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not only on politic level also on economic level.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fluence the 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process by many kinds of market activities
and pushe forward the European integration process.
Keyword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s)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EU
Interest Group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Cross-border M&A Technological Standard Strateg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
1 导 论
1.1 问题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
围内的重新配置,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可能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
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从生产活动到资本运动再到生产要素的移动都突
破了国家的疆域,实现了国际化。
在这种国际化的浪潮中,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国际化的重要表现。这种
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可以定义为:各个独立的国民经济在体制上组合成为更
大规模的经济集团或共同体(彼得·罗布森,2001)。这种意义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
一体化最初起步于二战后的50 年代后期。它首先出现于西欧,随后,拉丁美洲、
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在短短几十年间已经遍及世界所有大洲和各
大重要区域,以至于哈伯勒(Haberler, 1964)将我们的时代概括为“一体化时代”。
在此背景下,欧洲联盟的发展是极其引人注目的。在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中,欧
洲联盟是建立最早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集团,同时它的一体化水平,无论在外延还
是内涵上,都是全球最高、最成功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欧洲联盟从一体化初级
阶段的关税同盟,到欧洲统一大市场,再到单一货币-欧元的启动和运行,一体化
程度不断加深,成为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的榜样和模仿对象。
在经济一体化的舞台上,跨国公司当仁不让地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扮演着世
界生产组织者的重要角色,并且伴随着一体化进程而迅速壮大。随着20 世纪90 年
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超过了以往
任何一个时期,跨国公司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几乎所有的经济强国和许多
发展中国家都有一批跨国公司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世界
发展中的多国公司》报告(1975)中指出:跨国公司引人注目的发展已“成为国际
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角色
之一”。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在《1992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经济增长的
2
引擎》中,进一步阐明“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1。进入21 世纪,跨国
公司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2003 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发布的《2002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披露,主宰全球经济局
面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2。
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跨国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组织载体和
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在经济生活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较
而言,联系各国经济的传统渠道,如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相对下
降3。因此,不论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某一地区来看,跨国公司都在其中扮演着
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对旨在加强区内各国间分工与合作的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分析,就不能不涉及到跨国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纵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条极为有趣又极为重要
的线索:现代世界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
也就是说,是由微观层次上的企业生产一体化和宏观层次上的国家政策协调一体化
导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正是这两种层次上的一体化的统一。前者可以称为功能性
的一体化,后者可以称为制度性的一体化。
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导向型的一体化,指的是以跨国公司作为主导力量而推动的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利用地区区位优势可能带来的规模效益进行跨国
界的投资生产等活动,它的这些活动必然会对该区域内的国家的经济生活产生影
响,促进和加强该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这种跨国
公司导向型的一体化是企业行为的结果,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发展的客观结果,是功
能性的一体化,而不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
而所谓宏观层次上的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是指地区内各国政府间在政策上
通过协调,建立超国家的协调机构,推动成员国达到经济一体化的状态。这种一体
化主要是通过建立国际性经济协调组织,人为地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
垒,甚至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来实现各个成员国之间贸易、人员、资本以及各种
生产要素地自由流动,达到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这种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
的重要特征,就是制度性机构的一体化先于实际的企业生产一体化。
1 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2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经济增长的引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3.79
2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56
3 EUROSTAT. European Community Direct Investment 1984-1989.1990
3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和政府都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
要力量。这两种推动力量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
都能促进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规模经济的
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范围内的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向前发展。
Dunning and Robson(1988)指出,通过跨国公司运作的跨国商业一体化和地区性
经济一体化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关系。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作为微观层
次上的组织,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市场的力量,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
通过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而政
策协调导向型的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的范畴,是成员国政府基于自身的需
要,通过签订协议为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流动和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
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作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都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现象。20 世纪50 年
代末以来,随着这两种现象的繁荣发展,学术界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
成果。但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这两种现象的研究基本上是相对独立进行的。邓宁
(Dunning and Robson,1987)撰文称,迄今为止,人们很少尝试将这两种问题的
研究结合起来,系统的分析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关这一问题的经验资料的搜集
也是很不够的。
目前,对宏观层次上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涉及到经济一体化的内
涵、形式、发展阶段、以及一体化进程中对其区域内部国家和对区域外部世界的影
响,包括对区域内和区域外的贸易、直接投资、货币汇率和政治方面的影响,构建
了一个由一体化的贸易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汇率金融货币理论和政治经济学
理论为主要支柱的国际一体化经济学理论体系。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状
态不可避免的会使身处其中的跨国公司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些变化
当然会对跨国公司的行为和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针对这种影响的研究目前也有
不少,主要涉及国际经济一体化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对跨国公司全
球战略、对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当前的经济学界对跨国公司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R&D、内部化贸易、直接投资等
行为上面。但是,对微观层次上的一体化,即由跨国公司的行为导致的区域经济一
体化程度的加深,却鲜有研究。
众所周知,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微观主体的跨国公司,它的行为在客观上必
4
然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那么,跨国公司的微观行为,究竟如何影响着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跨国公司的行为又是通过哪些渠道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
度产生影响的呢?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
研究并做出回答,正是写作本文的目的所在。
1.2 文献综述
有关跨国公司与经济一体化的联系,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方面对该问题进行
了阐述和研究。我在这里将这些研究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跨国公司从政治
层面上对一体化的政治决策过程产生影响;另一个层面是跨国公司从经济层面上,
通过自身的经济行为对一体化产生影响。
1.2.1 跨国公司影响一体化的政治层面
跨国公司从政治层面上影响一体化,主要是指跨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对政府的
决策过程产生影响。
在西方代议民主制国家中,利益集团是影响政治过程的重要力量。大型跨国公
司或跨国公司集团作为发达国家中重要的经济力量,对一国的政治过程也具有非常
重要的影响。最早研究利益集团在政治过程中作用的是政治学家。Bentley(1908)
系统地提出了利益集团的政治理论,指出社会的政治常态是集团间的压力均衡。
Truman(1952)、Wilson(1973)和Moe(1981)等论证了利益集团是连接社会与政治的
中介体。然而,政治学家们把利益集团简单的看成一个整体,其结论缺乏微观基础。
经济学家们承担了维利益集团理论构建微观基础的任务,形成了利益集团的经济理
论,用经济模型来刻画利益集团对政治决策的影响。1
在利益集团的经济理论中,描述利益集团与政府官员或政治家共同决定政策过
程的经济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复合函数的研究展开的。在政治家的复合效用函数中,
P(x) = u1V1(x) + u2V 2 (x) +...+ unV n (x) (1-1)
x是具体政策,V i (x)(i =1,..., n)是x对各利益集团的效用,ui (i =1,..., n)为各利
1 参见史小龙,董理.利益集团政治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理论综述.世界经济,2005(10):71-78
5
益集团的政治影响权重。对ui 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不同的四类经济模型(van
Winden,1999)。
(1)潜在压力均衡模型
Aumann 和Kurz(1977)构建了再分配的合作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
复合效用函数的权重ui。在不考虑再分配对产出影响的情况下,约束条件为总的税
前收入等于总的税后收入。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必然产生利益集团。这是因
为占总人数绝对多数的集团可以攫取集团外的所有收入。
(2)利益函数模型
与潜在压力均衡模型不同,有关利益函数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再分配,而是扩展
到其他政策。这个模型的重要假定是公共部门政治家和官员在决定政策时直接考虑
其他两方――资本方集团和私人部门劳方集团的利益,即政策的目的是最大化(1)
式中的复合效用函数P(x)。其中的权重ui则由三个因素决定:双重身份,即政治家
或官员同时也是某个利益集团的成员;可能的身份转变,即今后可能变为其他集团
成员;压力,即来自于私人部门利益集团的政治压力。如果上述关系成立,则在政
治和经济之间存在动态的相互影响关系,即集团规模决定权重,权重决定政策,政
策进一步影响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人数。
(3)或然选举模型
Coughlin 等(1990)将利益集团引入选举模型,建立了或然选举模型
(probabilistic voting model)。在该模型中,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权重受两个
因素决定:一个是集团的人数,集团成员越多,政治影响权重越大;另一个是成员
政治偏好的同质性,集团成员偏好越接近,可以理解为集团越团结,那么权重就越
大。
(4)代理模型
Grossman 和Helpman(1994)应用代理理论研究了产业利益集团对政府的贸易
政策的影响。该模型将在第三章详细描述。
上述模型都从政府和利益集团出发,描述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过程的影响过程
和影响因素,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但是,现有的经济模型都只从某一个方面出发,
对利益集团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博弈进行分析,研究比较零散,对跨国公司作为利益
集团的研究更是不够。
6
1.2.2 跨国公司影响一体化的经济层面
跨国公司从经济层面影响一体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在国际上的市场行为造成
的。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内部贸易、跨国并购等一系列市场行为,客观上加深
了一体化区域中各国的经济联系,促进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1)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国际生产理论
所谓国际生产就是指企业价值链跨越国界的活动。国际生产的发展过程就是企
业国际化的过程,从而也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国际生产是和国际
直接投资直接相联系的。因此,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跨国公司或国际投资的诸多理
论,都从不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生产发生的动因和条件进行了比较科学的
解释。国际生产的出现,使得处于国际生产上下游的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
依赖更强。
①海默和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1960 年,海默(H.Hymer,1976)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指出,美国跨国公司之所
以能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其主要决定因素在于美国企业拥有技术和规
模等垄断优势。随后,金德尔伯格(P.Kindleberger,1969)系统阐述了垄断优势理
论。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是结构性市场非完善性尤其是技术和知
识市场非完善性的产物。在这种非完善市场上,企业进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获得
的各种垄断优势是该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或主要推动
力量。跨国公司在市场非完善性条件下所拥有的知识资产和规模经济等垄断优势,
能确保其获取高于当地企业的利润,这才是跨国公司从事海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
的关键。该理论阐明了作为国际生产主体的跨国公司所应具备的条件。
②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
巴克利(P.J.Buckley and Casson ,1976)和卡森(M.Casson)认为,由于市场
失灵,以及由于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市场的交易成本增加。
这种市场的非完善性是构成企业内部化动机的关键前提。由于市场和企业是组织、
配置要素和商品交换的两种基本途径,当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
交易应在企业内部即跨国公司所属各企业间进行,从而形成一个内部交易、内部转
让的内部化市场。这种内部化过程超越国界,跨国公司便应运而生。因此,内部化
优势是促成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和进行国际生产的关键因素。
7
③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维农(R.Vernon,1966)借鉴有关销售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
期理论,从而将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分析动态化。维农认为,一般产品在市场上会
经历初创、成长和成熟三个基本阶段。在不同阶段,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应相应调
整,以达到产品、价格、促销方式和销售渠道四者之间的最优组合。由此他得出结
论,在国际市场上,某一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决定了其生产产地不同,而企
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是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运动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竞争
条件的变动而做出的相机抉择,也就是说,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进行国际生产是
生产过程或产地转移的必然结果,旨在延长在本国市场上已处于最后阶段的产品的
寿命。维农的理论从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变动来说明国际生产在不同阶段的动因、
方式和区位。
④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H.Dunning,1981)在吸收上述多种理论观点的基础上,
综合了结构性市场非完善性理论和自然性市场非完善性理论的基本观点,建立了一
个有关国际生产的统一的、综合的一般理论模式。该理论提出了从事国际生产所需
的三个必要条件:即国际生产的主体企业应具有所有权优势、组织国际生产的方式
应具有内部化优势、生产的选址应具有区位优势。邓宁还重新解释了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分别分析了它们在国际生产中的作用。
⑤其他有关国际生产的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Louis T.Wells,1986)
出版了《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进行了开创
性的研究。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对发
展中国家进行国际生产所需要的条件进行了论述。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迁,跨国公司相应也进行了战略
转变,其经营行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导致了跨国公司新理论――跨国公
司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该理论解释了大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的“追随
潮流”效应。尼克布鲁克(F.Kinickboker,1973)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寡占反应”。
该理论说明,有些大型跨国公司在某一地区或某一领域的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并
不是合理的扩张性动因,而是仅仅基于战略动因。尤格勒斯(Veugelers,1995)
建立一个博弈模型,说明寡占企业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的战略动机。
8
上述理论都仅从一个侧面说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国际生产的影响,不够深
入、全面。
(2)跨国并购与市场结构理论
企业并购的市场结构效应是产业组织理论中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经济学家对这
一问题进行了经典的分析和论述。一般认为并购特别是水平并购能够提高产业的市
场集中度,降低市场竞争。在一定的国际区域内,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单个企业市
场份额的增加可能会使规模经济得以实现,从而提升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
力。
以贝恩(Bain J.S.,1956)等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遵循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
一市场绩效的分析范式,在并购与市场结构的认识上坚持企业兼并行为直接造成市
场份额的变动,对市场结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市场力量、产品差异化等)具有
明显的影响。但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施蒂格勒则认为:在并购与市场集中度
的关系方面,在合并的初期,企业能够控制较高比例的国民生产和市场份额,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兼并者的市场份额必定大幅度下降,在并购大量发生的产业,产
业结构由接近垄断向接近寡占转变(施蒂格勒,1996)。Simon and Ljiri (1971)通
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出结论,认为产业的集中度不受收购和合并活动的影响,并以美
国企业并购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检验,与作者的假设基本一致,从而对传统的观点
认为并购一定能够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减少竞争提出置疑和挑战。Liebeskind、Opler
and Hatfield(1996)等人对1981-1989 年之间美国695 个产业(制造业、基础行业
和服务业)中产业层次上的企业重组进行分析,发现1981 年至1989 年期间样本产
业集中度的中位数(median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有轻微的上升,但是没有
显示在整个80 年代产业水平上的资产出售(通过水平合并、收购以及公司之间的资
产出售)会提高产业的集中度。Mueler(1985)对1950-1972 年之间世界最大1000
家公司的市场份额数据的统计显示,混合并购中的被收购企业和参加水平并购的企
业在并购以后都经历了明显的市场份额下降。
由此可见,经济学界就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影响这一问题没有一个定论。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
内部贸易是企业内部化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科斯(R.H.Coase,1937)在出版
的《企业的性质》一书中,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最早论述了企业内部贸易产生和发展
的必然性。1976 年,英国学者伯克利(Peter J.Buckley)和卡森(Mark C.Casson)
9
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跨国公司的内部化理论,指出企业的内
部贸易是企业跨越国界经营活动的直接结果。1990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
波特(Michael Porter,1990)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了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从一个侧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内
部贸易的实现价值,开创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研究的新局面。
产业内贸易是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贸易形式。沃顿(Verdoorn P.J.,1960)
首先注意到这种贸易形式的存在,巴拉萨(Balassa B.)把这种同一产业内的产品
在国家间进行贸易的现象称之为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Krugman P.R.)首次提出
了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正式模型,指出产业内贸易来源于规模经济。国内学者李俊
(2000)提出产业内贸易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具有统计上的相似之处,他指出产业
内贸易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究竟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抵消的关系,要根据国家的经
济发展程度具体分析。
目前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贸易一体化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少,这也将是未来
经济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
从上面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现有的跨国公司相关理论,都是对跨国公司自身
经济行为做出解释,对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分析很少而且不够深入,特别是没有
文献对跨国公司的经济行为如何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领域进行比较深入的研
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本文的研究是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现代产业理论等的指导下,
充分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相
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对欧盟跨国公司对政府的游说、直接投资、国际贸易、跨国
并购以及技术标准化战略等多种市场行为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以此探讨其对欧盟经
济一体化的影响。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从市场微观行为主体――跨国公司的角度来探讨其对欧盟经济一体化的
影响。长期以来,经济学者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经济一体化建立以后如何影响一
10
体化区域中的经济主体――企业的各种市场行为以及企业面对一体化的反应。很少
有人从企业这一角度出发,研究企业行为对一体化的影响。对许多经济学者而言,
似乎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企业只有被动反应的能力,而没有影响一体化的能力。本
文最大的创新点就在于此。
第二,本文将跨国公司对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在
政府政策层面上,跨国公司(或跨国公司集团)通过对制定一体化政策、决定一体
化进度的决策部门或决策者进行游说活动,直接影响一体化的走向和快慢。另一个
层面是,跨国公司通过自身的市场行为,加强欧盟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往来,客
观上增强了该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实力,为政府颁布一体化各项政策奠定良好
的基础。
第三,本文创造性地对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通过跨国公司这条纽带联系起
来,指出这两种贸易形式不但具有共同的理论解释,而且在统计上具有相似的特征,
同时这两种贸易的主体均为跨国公司。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第四,本文通过对技术标准经济学属性的分析得出技术标准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的结论,为跨国公司技术标准战略的提出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通过对移动通信标
准GSM 的设立过程的分析,较好地证明了欧盟跨国公司技术标准联盟在技术标准的
形成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对欧盟跨国公司二战后在欧洲地区(包括欧共体和欧洲自由
贸易联盟)所进行的政治和经济活动,包括对欧盟层面上的行政机构进行游说,在
欧洲地区进行直接投资、跨国并购、国际贸易、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等行为进行分
析,探讨作为微观主体的欧盟跨国公司在战后对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全文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是全文的概括。首先,对二战后欧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
在欧盟区域内以及在全球的迅速发展的背景进行描述,提出从跨国公司微观角度研
究其市场行为对欧盟地区经济一体化影响的意义。然后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内
容进行综述。最后是研究方法、创新点及结构安排的概括。
第二章对跨国公司影响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在界定了有关重要
11
概念之后,重点对跨国公司理论以及与一体化的联系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对跨国公司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在这一章,首
先对欧盟跨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益
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对跨国公司影响欧盟一体化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本章
的最后,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进行剖
析,看出该跨国公司利益集团怎样直接影响欧盟决策以及一体化进程的。
第四章分析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欧盟生产一体化的关系。首先对欧盟跨国公
司直接投资的状况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分析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对欧共体各国进
行的直接投资以及欧共体各国在欧共体内部所进行的跨国直接投资的数量、比重以
及产业分布等特点,可以看出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欧盟地区产业分工的影响,直
接推动了该地区国际分工由二战前的垂直分工为主转变为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
工为主的产业分工模式。此外,随着跨国公司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其经营战略的调
整和转变,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直接投资由原来的相互之间联系松散转变为跨国公司
对其拥有的生产资源和经营活动进行一揽子的跨国配置、协调和管理,在全球形成
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跨国公司在欧共体地区的直接投资,也促使欧洲各国跨国
公司生产一体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欧盟地区生产跨越国界的发展,也推动了该地
区相关经济政策的逐步放开对资本流动的约束。
第五章分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贸易对欧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首先,
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点和规模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对产业内贸易和跨国公司
内部贸易之间联系的深入研究,作者指出产业内贸易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理论上
和统计上都具有密切的联系。由于公司内贸易数据的难以获取,所以本节通过对欧
盟战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来看其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通过对战后欧盟主要国家之
间产业内贸易的数据以及欧盟内部贸易份额和贸易密度指数的分析,显示出战后欧
盟各国之间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增长推动了欧盟内部贸易份额的增加,加强了欧盟各
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并促使欧盟的贸易政策向战略性贸易政策转变。
第六章分析了欧盟各国之间的跨国并购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随着跨国公司在
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跨国并购从80 年代开始在并购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本章
首先介绍了欧盟地区跨国并购的现状和特点,指出欧盟地区是当今全球跨国并购最
集中的地区之一。欧盟跨国并购的愈演愈烈,必然会给欧盟的竞争政策提出挑战。
在欧盟对其竞争政策进行的调整中,不得不考虑其跨国并购的影响。此外,欧盟的
12
跨国并购还对欧盟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但是,跨国并购在不同的市场对其影响也不
尽相同。跨国并购提高了某些市场的集中度,但对另一些市场来说并无影响。另外,
跨国并购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国家的企业的合并和运作,必然需要两种企业文化甚至
是两种国家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成功的跨国并购必然会促进两个国家社会文化
的融合。
第七章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技术标准战略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首先,通过对技
术标准进行经济学分析,指出技术标准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技术标准的这一属性
一方面说明一国或一个地区统一其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和动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跨
国公司参与技术标准的形成与制定的可能性和动力。欧盟跨国公司正是通过技术标
准联盟这种途径,占领某一领域内的技术标准,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欧洲GSM
网络技术标准的形成过程,就生动地说明了欧盟跨国公司通过结成技术标准联盟而
最终使得该技术标准成为一个国际区域的标准甚至是全球通用的标准之一。从欧盟
的角度而言,技术标准的建设正是欧盟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跨国公
司的技术标准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对欧盟的一体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八章是结论及不足。在这一章,全面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文章所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3
2 跨国公司与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跨国公司
尽管跨国公司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 世纪,但现代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却
是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从这时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有关机构开始关注跨国
公司的发展和理论。人们从不同的前提出发,对跨国公司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提出
了不同的划分标准和界限,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几种看法:1
(1)跨国数目标准
英国著名跨国公司问题专家邓宁(J.H.Dunning,1971)认为,在一个或一个以
上的国家拥有或控制生产设施(例如工厂、矿山、炼油厂、销售机构、办事处等)的
企业就成为跨国公司。最早提出跨国公司这一概念的大卫·E ·利连撒尔认为,一个
企业只要在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制造和销售业务,就是跨国公司。美国著名国际企
业管理专家约翰·丹尼尔斯(John Daniels)和李·贝德鲍(Lee Badebaugh)认为,
跨国公司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而不管其所有权归属
和盈利状况如何2。上述定义着重强调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地理区域与活动
范围,是迄今普遍采用的较为宽松的定义。
(2)所有制与所有权标准
从所有制看,有的学者认为跨国公司主要是指以全球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私营
企业,而国营企业即使实行了跨国经营,但主要不足为了盈利,因而不能算作跨国
公司。而更多的学者以及国际经济组织则认为,跨国公司可以包括所有权属于私人
的、国营的或公私合营的公司或其他实体。从所有权来看,一般认为,一个企业只
有拥有国外企业的股权才能被视为跨国公司。在现代公司合资经营趋势日益加强的
情况下,从企业的股权所有入手为跨国公司进行界定是有其客观基础的。然而,究
竟控制或拥有多少国外企业股权才算适度则众说纷纭。美国商务部规定跨国公司必
1 几种看法的归纳参见肖卫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7
2 参见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8
14
须拥有境外企业10%或以上比例的股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认为,控制所有权的
合理标准不能低于25%;而加拿大政府则规定该比例是50%或更高。目前,大多数
学者普遍接受的标准是25%。
(3)国外经营业绩标准
该标准强调跨国公司在海外的资产、利润、销售额、产值、雇员数等必须达到
一定的比例。但究竟以哪个指标为主,各指标如何具体量化,则存在不同的观点。
如就海外利润而言,有些人主张以50%作为界定点,另一些人以25%作为界定点,
还有人主张用10%作为界定点。同所有权标准一样,25%的国外业务份额是被通常认
可的比例。其典型代表如罗尔夫认为:“一个‘国际公司’可以定义为:拥有25%
或者更多的国外业务份额的一个公司;‘国外份额’系指国外销售、投资、生产或
启用人数的比例。”1
(4)行为特征标准
从企业的行为特征对跨国公司进行界定也并不少见。这一标准强调跨国公司作
为跨国企业,其经营战略应该是全球性的,总公司作为决策中心对国际化生产和销
售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和指挥,并与各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分散经营相结合,以
谋求整个公司全球利润最大化。如金德尔伯格(P.Kindleberger,1969)认为,跨
国公司的决策行为、高级主管的聘用、资金的流向和市场的选择等都不偏向于某—
个国家,决策中心只是冷静地注视着全球动向的变化,从公司总体利益出发,一视
同仁地自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往来,实现全球利润极大化目标。又如,彼特·F
·杜鲁克(Peter F.Drucher)指出:虽然跨国公司的总部只设在某地,但其生产经
营、组织形式和地域分布都是全球性的;公司的高层主管不应局限或偏爱于某国市
场或其他某一市场,而应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按照公司的全球目标公平处理世
界各地的最佳机会。2
(5)综合性标准
前述哈佛大学的 R.维农(1971)教授从公司规模、地域分布、所有权结构、
活动性质及经营策略等多重标准给跨国公司下了—个非常严格的定义:“跨国公司
是一个控制着一大群不同国籍公司的母公司,这种公司群体统筹使用其共同拥有的
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并对同一战略目标做出呼应。公司规模也至关重要,每一群
1 参见联合国出版物.销售号:No. E. 73. II. A. 11, 17
2参见肖卫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6
15
体销售总额不足1 亿美元者很少值得关注。而且这群公司与其境外活动的性质也不
无关系,单纯的出口商即使在国外设有很好的销售附属机构,也不易引起更多关注;
而单纯的转移技术专利权的企业则少有提及。最后,这类企业一般拥有相当广泛的
地域分布,只在本国基地以外一个或两个国家拥有股权的企业,往往不被列入跨国
公司之列。”1963 年美国《每周商务杂志》也对跨国公司进行了描述性的定义:“跨
国公司是指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公司。第一,它至少要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国家设
定生产点或者是争取其他形式的直接投资;第二,具有名副其实的世界性预测能力,
其经营者在市场开发、生产和研究等方面,能做出适用于世界各国的多种多样的基
本决策。”(刘海云,1996)
另外,有学者指出,由于全球性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的范围和只
能分布大大扩展,因此需要重新考虑跨国公司的定义,其中战略和结构关系有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刘海云,2001)。
为了进一步理解跨国公司的基本内涵,尤其是避免在统计上出现诸多混乱,
1983 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在其发表的第三次调查报告《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
中明确指出了跨国公司应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一,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
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其二,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
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其三,各个实体通过股
权或其他方式联系起来,其中一个或多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
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组责任。
按照上述定义,笔者为本文中的跨国公司定义为: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设有
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并从事盈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就可以称之
为跨国公司。
本文研究的跨国公司主要着眼于两类,一类是母公司在欧盟成员国的跨国公
司;另一类是母公司不在欧盟内部,但在欧盟成员国内设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的跨
国公司。
2.1.2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概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迄今为
止,有关直接投资的定义仍然是多种多样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直接
16
投资是投资者为了长期获利而对在投资国经济以外的另一国经济中经营的一家企
业进行的投资;投资者的意图在于取得对该企业管理的控制权;通常控制权是在所
有权的基础上决定的,当一个投资者或一个紧密结合的集体在所投资的企业内拥有
25%或更多的投票股,可以作为控制所有权的合理标准。1据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将统计直接投资流量的标准概括为:在分支机构的投资;取得直接投资企业的普通
股;公司之间的债权;未分配的盈利。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直接投资是“非当地居民为(1)创设或扩充
完全所有子公司或支店,并取得该企业充分所有权;(2)参与新设立或已有企业;
(3)长期借款(5 年或5 年以上)等而进行的投资”。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建议规定在
于公司资本中持股起限为10%,以便将参与作为直接投资上账。
日本经济学家小官隆太郎和天野明弘(1984)认为,直接投资是指伴有企业经
营控制权的资本移动,具体包括:(1)以参加该企业的经营为目的,而取得外国原
有企业的股份,或收买(合并)原有企业;(2)在国外新设独立的子公司(即享有100%
的股权)或设立合营企业法人,而取得其一定股份;(3)以企业活动为目的,取得供
企业用的实物资本,即新设支店、营业所、工厂,或者收买原有工厂,或扩充、扩
建原有支店、工厂等。他们还认为,即使非购买股份而是长期贷款者,如果该借贷
关系是以参加国外企业经营为条件的,仍应视为直接投资的范畴(如母公司对子公
司的贷款等)。而日本政府认为海外直接投资包括:(1)在外国企业有参与股份(一
般为25%以上,少于25%的,若符合其他条件,也可列为直接投资);(2)设立分支
机构或其他附属营业设施;(3)由日本厂商向外国企业贷款,目的在于维持贷款人
的国外业务;(4)直接购进外国房地产。3
即便是在同一国家,有关直接投资的界定标准也有差异。如美国政府认为,凡
一个外国入拥有企业表决权股份达到25%者,即可认为享有控制权,其投资属于直
接投资。但美国商务部采用的对外直接投资定义为:它指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国家对
于位于另一个国家的企业具有持续性的利益或某种程度的影响,包括由美国个人、
组织或分支企业拥有10%或以上股权,以及即使单个美国集团拥有股权不到10%,
但所有美国股东合计拥有50%或以上有投票权的股权的所有外国企业。4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三版).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61
2 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25
3 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再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8l
4 美国商务部.1966 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第一部分)“国际收支数据”.美国政府出版局,1970
17
事实上,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界定,至少在本质上已趋于达成共识,即直接投
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在海外经营企业的投资,投资者对企业享有较大的控制权”。
有鉴于此,同时也为了尽可能的确保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资料的可得性以便于本
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一国
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以有效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
的,以对外投资为媒介并通过在海外设立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等形式而
进行的一种特殊而复杂的投资行为。
2.1.3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Economic Integration)这个词在1950 年之前,还只是在西欧的
个别场合偶然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为了消除战争的祸根,迅速
地酝酿和发展起欧洲统一运动,主张通过欧洲统一来维护欧洲和平。
在这个运动中,有人认为,欧洲统一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能一蹴而
就,中间应该有若干阶段。他们主张应当通过在自愿基础上逐步实现各国间职能部
门(如贸易、运输、农业、工业、能源、货币、社会、文化科学等)的联合,这种部
门之间的联合就被称为“一体化”。从此以后,欧洲的统一运动也逐渐为一体化运
动所代替。因此,一体化运动在西欧,它既是政治的,与“超国家”理论相联系,
又是经济的,这就是经济一体化。
1950 年,西欧国家在酝酿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前后,开始使用了经济一体化
这个词,并认为要达到欧洲的统一,必须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为其基础。一些经济学
家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从事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为经济一体化下具体的定义。经济—
体化主要指的是:各国经济之间的贸易合到一个更大的区域的过程。
随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经济一体化概念也得到丰富,但不同的经济学派
有不同的主张。德国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W·洛普克认为,一体化是这样一种局面,
在这种局面下,各国经济之间的贸易关系可以像在一个国家内部存在那样自由和有
利可图(伍贻康,周建平,1994)。
阿普尔亚德和菲尔德(1998)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若干国家联合成一个
巨大的经济体,在成员方之间保持特殊的关系。
奥兰德斯(1981)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数个国家在货物、资本、劳务等生
产要素方面的联合过程,通过一体化,成员方之间实行政策协调,采取措施加强它
18
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取得共同的好处。
林德特(1985)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共同的商品市场,共同的生产要
素市场,达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和自由流通,以及成员方之间的自由贸易,既可
以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体化,也可以是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以及成员方之间的自由
贸易。
卡博(1998)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个消除国际贸易、收支和要素流动
限制的过程。它必然导致的结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民经济体联合成一个地区贸
易协定。
法里佐夫(1986)认为,一体化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在国民经济之
间发展深刻的相互联系和开展分了的客观进程。它不仅包括这些国家的对外经济交
往领域,也不仅包括市场联系,而且渗透到物质生产领域,使这些国家再生产过程
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各国民族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建立区域性经济综合
体⋯⋯在这种情况下,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指导着—体化发展方向的某些国家
机构及其跨国家机构起着积极的作用。
Balassa(1996)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有关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阐述,
被认为是比较全面和比较客观的。他写道:“在经济文献里,经济一体化这个术语
没有明确定义。一方面,两个独立的国民经济之间,如果存在贸易关系,就可被认
为是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又指各国经济之间的完全联合。”
“这里经济一体化被定义为一个过程,又被定义为事物的一种状态。作为一个
过程,它包含着旨在消除不同国家经济单位之间的歧视,作为事物的一种状态,它
表示各国民经济之间不存在各种形式的歧视。”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代表着不同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一个自由贸
易区里,参加国之间的关税(和进口数量限制)被取消了,但每个国家都保留着自己
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建立关税同盟,除了抑制地区内部的贸易壁垒之外,还包含对
从非成员国的进口实行同样的关税。共同市场又超过了关税同盟,因为它还保证生
产要素的自由流通。而经济同盟则把对商品和生产要素流通的限制的抑制与对各种
国民经济政策的某种程度的协调结合起来,以减少由于这些政策的不一致造成的歧
视最后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意味着统一的经济政策,其最高形式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
权威机构,该机构的决定对所有成员国都有约束力。”
综合上述定义,本文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作为
一个过程,它既是指各国政府或超国家机构通过颁布各种行政指令逐步消除各国之
19
间的经济障碍,也是指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作为一种
状态,它指的是在一定的国际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不存在或较少存在各种经济往
来的障碍。欧盟经济一体化是特指欧盟地区内(现包括25 个成员国)的经济一体
化。
2.2 跨国公司理论及与一体化的联系
有关跨国公司与经济一体化的联系,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方面对该问题进行
了阐述和研究。我在这里将这些研究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跨国公司通过游
说对一体化的政治决策过程产生影响;另一个层面是跨国公司通过自身的经济行为
对一体化的影响。
2.2.1 跨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过程的影响
在西方代议民主制国家中,利益集团是影响政治过程的重要力量。大型跨国公
司或跨国公司集团作为发达国家中重要的经济力量,对一国的政治过程也具有非常
重要的影响。
最早研究利益集团在政治过程中作用的是政治学家。在早期的利益集团研究
中,人们公认的是美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1982)。在《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当中,麦迪逊明确阐述了利益集团的
重要性。麦迪逊认为,由于利益集团的出现来自经济人的本性,来自部分人对其共
同利益的维护,所以利益集团不可能自动消失,也不应该使用强制的方法将其消灭。
于是,他提出了利益集团之间“遏制与平衡”的概念,即必需依靠一个利益集团的
“野心”与另一些利益集团的“自私倾向”相互对立的办法,来使“利益集团的祸
害”受到遏制。
此后,Bentley(1908)系统地提出了利益集团的政治理论,指出社会的政治常
态是集团间的压力均衡。Truman(1952)、Wilson(1973)和Moe(1981)等论证了利益
集团是连接社会与政治的中介体。
然而,政治学家们把利益集团简单的看成一个整体,认为其影响政治的主要手
段是通过游说(Lobbying)。经济学家则从经济学角度,为利益集团理论构建微观
基础,用经济模型来刻画利益集团对政治决策的影响。
在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对政治的影响方面,经济学家通过政治生产函数、影响
函数和选举函数来刻画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竞争。在这一类的理论中,是从政治产
20
出的需要方――利益集团的角度出发,分析利益集团对政治过程的影响。而从政治
的产出方――政府与官员的角度出发,就产生了对政治家复合效用函数的研究。在
这一类研究中,把政治家或政府官员也纳入到模型当中来,将其视为一个经济行为
人。利益集团和政府都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按照对各利益集团政治影响
权重的不同,可以分为潜在压力均衡模型、利益函数模型、或然选举模型和代理模
型。这些模型都从经济学角度对利益集团影响政治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分析。
2.2.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国际生产一体化的理论联系
(1)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也是世界各国之间生产的专业化分
工。它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超越
国界向纵深和广阔方向发展的产物,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国际分工的最初形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殖民体系下的帝国主义宗主国和殖
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传统的垂直型的旧式国际分工,即工业制成品与初级原
材料生产的分工。15 世纪末至16 世纪上半叶,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地
开拓,大大扩展了市场规模,促进手工业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使工业制成
品的产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在地域、数量、种类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
过渡也体现了社会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西欧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
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掠夺,形成了以宗主国与殖民地
之间的早期国际分工。
从 18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坚实基础。由于英国首先完
成了工业革命,它的生产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竞争力大大加强,因而在当时的国际
经济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英国通过其经济力量和贸易实力,将亚、非、拉美国家
落后的农业经济逐步纳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旋涡中。
19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机械、电气工业发展迅速,
石油、汽车、电力、电器工业的建立,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特别是苏伊士运河(1869
年)和巴拿马运河(1913 年)的建成,电报、海底电缆的出现,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
义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的迅速发展。在这个时期,垄断代替
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过去,亚、非、拉美等落后国家
只被卷入国际商品流通,而现在则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从而形成了工业品生
21
产国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
服务、软件、宇航、生物工程和原子能等新型产业,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国际分工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跨国公司的迅速壮大,
都使得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直接投
资活动促使生产跨越国界,二战前所形成的工业品生产国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的分工
转向以各个产业部门内部分工为主导的新型国际分工体系,见表2.1。
表 2.1 传统国际分工和现代国际分工的比较
传统国际分工 现代国际分工
分工基础 自然资源 现代技术
存在领域 产业部门之间 各产业内部
分工界限 产品 生产要素
组织形式 由市场机制决定 由跨国公司和国家来组织
特 征 整个经济领域 主要是产业部门内部
资料来源: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03
国际分工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垂直型分工、水平型分工和混合型分工。垂直
型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所进行的分工,在贸易上的表现为制成品
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这种形式的国际分工主要出现在国际分工的早期阶段。水
平型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既有部门之间的分
工,也有部门内部的分工(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在贸易上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产
品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由垂直型和水平型两者结合的分工形式为混合
型国际分工,在贸易上表现为既有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有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现代社会,三种国际分工是并存的。而对于许多国家
来说,其国际分工都属于混合型国际分工。
80 年代以来,传统的垂直型国际分工仍然存在,但范围相对缩小;水平型国际
分工仍保持继续发展;产业内国际分工的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国际分工主要形式。
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已成为促进战后1国际分工深化的重要因素。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配置、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
1 指二战后。以后凡未特别指出的地方,“战后”均指“二战后”。
22
资,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合成为“一揽子”资源,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
素禀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并将国家间的生产分工和协
作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使国际生产和国际交换绕过国家壁
垒对国际分工的阻碍,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活动,使资本、技术和人员等流
动渗透到国际再生产的各个领域,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生产、交换、分配等各方面经
济联系的不断融合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
在传统国际分工向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主导性的作
用。跨国公司对产业内国际分工深化的影响,主要并不在于其内部“贸易”,而在
于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国外分支机构所在的各东道国
纳入了国际分工体系,其内部的“贸易”是在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进行的。在
传统国际分工模式下,跨国公司总公司与国外分支机构基本上是各自独立地完成最
终产品,或者只在某些环节上发生联系。在当代产业内国际分工模式下,原在一个
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研究和开发、零部件的加工或采购、组装和总装、分配和营
销等一系列环节分散到了世界不同的地区进行,即企业内的不同部门、工厂、车间,
甚至工段、工序,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安排定位。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
生产基地分布在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进行生产。
在产业内分工模式下生产的许多最终产品都不是一国制造的,而是多国合作的劳动
结晶,是“国际产品”,特别是一些高技术产品(如大型计算机、喷气式客机、卫星、
火箭等高度复杂的产品)都是由多国、多个跨国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生产的。
与此同时,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化,极大地
方便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其国内外分支机构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作为这种
产业内分工的主要实施者和承担者,跨国公司在二战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而使
得这种产业内分工模式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加以推广,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
化。
传统的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制成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垂直分工,
以国家作为行为主体;现代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内部与跨国公司之间的产
业内分工,以跨国公司作为行为主体。也可以说,国际分工的主体由主权国家演变
为工业主权的拥有者——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决定者(李东阳,
2002)。
(2)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经营战略的发展与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
纵观战后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和变化,与战后跨国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23
战略的演变是分不开的。跨国公司从诞生的那天起,其经营战略也经历了不断的演
变和深化的过程。
战前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多出于资源和掠夺的考虑,还谈不上经营战略的
考虑。随着战后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其经营战略也随之发展。
战后初期到 20 世纪60 年代,跨国公司战略的普遍形式是所谓“独立子公司战
略”(Stand-alone Strategies)。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独立运作的子公司。母公
司利用其资本、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在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设立独资或合资企
业,这些企业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要素供给的特点,在当地组织生产和销售。当地
子公司有很高的自主权,公司内各个企业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战略可用图2.1
表示。
图 2.1 跨国公司的独立子公司战略
资料来源: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3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一体化国际生产.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 119
在 20 世纪70 年代,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寻求外源(Outsourcing)来参与国际化
生产,这就是所谓的“简单一体化战略”(Simple Integration Strategies)。随
着贸易壁垒的减少、通讯技术进步和跨国公司之间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日益需要
加强公司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利用外部资源加强公司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
开始组织简单一体化的国际生产,母公司把生产过程的部分环节转移给国外的子公
司,组织公司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简单分工和协作。这样一来,母公司集中于价值
链关键部分的生产,而子公司或分包商则集中于其他部分的生产。这种简单一体化
战略如图2.2 所示。
母公司
本国
分支机构
分包商
供货商 东道国
分包商
第三国
24
图 2.2 跨国公司的简单一体化战略
资料来源: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3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一体化国际生产.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 156
图 2.3 跨国公司的复合一体化战略
资料来源: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3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一体化国际生产.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 157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跨国公
司已超越简单一体化生产,转而实施“复合一体化战略”(Complex Integration
技术、资本、原材料等
进口(半成品或零部件)
母公司
本 国
分支机构
东 道 国
(这种联系包括各种职能上的分工与一体化)
商品和服务
母公司
本 国
市 场
第三国
分支机构
东道国
分支机构
东道国
25
Strategies)。在这种战略下,跨国公司对其拥有的生产资源及其经营活动一揽子进行
跨国界的配置、协调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安排从研究开发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
统一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跨国公司可以根据公司长期发展目标,将公司的任务职
能安排在世界任何地方,并用统一的方法为整个公司服务。跨国公司也可以根据需
要将自己的生产安排在不同的区位,以充分利用不同区位的相对优势,最大可能地
增强公司整体竞争力。在这种战略中,国际化生产和经营可以发生在价值链的任何
—个环节上,从而实现了全球范园内的专业化国际生产。这种复合一体化战略如上
图2.3 所示。
综上所述,三种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比较可以用下面的表 2.4 来做一个总结。
表 2.4 跨国公司的战略及结构
战略内部联系 国外分支类型 一体化程度 环境
多国国内独立子
公司
所有权、技术、
财务等,一般
为单向联系
与母公司相同的
小型机构
弱 东道国能接受外国
直接投资;有贸易
壁垒;通讯和运输
成本比较高
简单一体化 所有权、技术、
市场、财务、
其他投入;一
般为双向联系
合理选择生产过
程中的一些环节
在整个过程
中,一些方面
较强,而另一
些方面较弱
开放的贸易及外国
直接投资体制,至
少是双向的,允许
非股东权益活动
地区或全球复合
一体化,即网络化
所有功能;一
般为多向联系
产品或加工过程
的专门机构,职
能或功能专门化
在整个过程
中一体化程
度很强
开放的贸易、技术、
外国直接投资及其
他体制;运用先进
的信息技术;特点
明显并强化;低的
通讯及运输成本
资料来源: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3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一体化国际生产.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 153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变化带来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20 世纪80 年
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进入了复合一体化阶段。自联合国1983 年在第三次调查
26
报告中强调“跨国公司分布广泛的各单位,要在一个统一的决策体系下经营,采取
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这一当代跨国公司基本特征之后,有关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
略型动机的分析应运而生并逐渐流行起来。全球发展战略作为跨国公司全球扩张的
一种经营战略,是指跨国公司以全球市场为目标,依据资源和市场的分布状况在世
界范围内进行灵活、有效和统一的经营,有计划地安排投资、生产、销售和技术开
发等业务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获得长期而非短期的最佳经
营效果。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实施,使得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体化的国际生
产体系成为可能。跨国公司在某一国际区域内分布其产业链条,必然将该区域内其
产业链上的各国的生产等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客观上加深该地区的经济联系
和一体化程度。
2.2.3 跨国并购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是其中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市场结构,是指在特
定的市场中,企业和企业之间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市
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三个要素。其中,市场份额指某一企业的销售额占
行业全部销售额的比重,它是反映单个企业市场支配势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
响市场结构的基本要素。市场集中度是某一市场中少数几家最大企业的销售额在全
部销售额中所占的份额。通常使用的集中度是最大四家厂商的集中度(CR4)和最大
八家厂商的集中度(CR8)。进入壁垒指厂商进入特定市场所遇到的经济、技术和法
律政策等方面障碍的总和。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主要刻画特定市场中企业间的相
互关系,进入壁垒主要刻画市场中企业与市场外潜在竞争企业的关系。
随着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研究
领域更加广泛,对国际直接投资和市场结构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而跨国并购作为国
际直接投资的形式之一,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从资本主义企
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跨国并购直接影响市场结构,更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的直
接途径。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施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1996)在文章《通向垄断和寡占之路――兼并》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企
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发展成巨型企业,是现在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
27
企业并购的市场结构效应是产业组织理论中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经济学家对这
一问题进行了经典的分析和论述。一般认为并购特别是水平并购能够提高产业的市
场集中度,降低市场竞争。以贝恩和席勒等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遵循市场结构
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的分析范式,在并购与市场结构的认识上坚持企业兼并行为
直接造成市场份额的变动,对市场结构(规模经济、进入壁垒、市场力量、产品差
异化等)具有明显的影响,他们认为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跨国并购与市场份额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经济学家越来越重视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结构中
的作用。如果一家大企业在行业中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成为支配性企业,就可
能更有效地控制市场,操纵价格。按照经济学家Shepherd(2004)的估计,一个企业
的市场份额达到约15%时通常就会产生市场支配势力。企业跨国并购的直接结果是
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对其所在行业产量和市场占有的控制,这会在相当大程度上促
成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大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直接减
少竞争对手的数量,更有可能使并购后的企业在本行业中占据统治地位,获得市场
支配势力。
(2)跨国并购与市场集中度
从短期分析,跨国并购如果不发生产出和销售量的增长,按照厂商的产出或者
销售额计算的市场集中度都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跨国并购导致产量或者销售量
的变化,包括可能引起的进口量的变化,那么对市场集中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长期分析,跨国并购可能会使东道国的市场结构特别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发
生较大变化。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拥有的独特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
优势)使得跨国公司更容易跨越东道国的市场壁垒。
(3)跨国并购与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市场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指阻止新企业从“潜在性进入”变为
“现实性进入”的因素。进入壁垒是市场不完全的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跨国并购
也是形成市场结构垄断增强的重要原因,因此从理论上讲跨国并购与进入壁垒有必
然的联系。进入壁垒包括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绝对成本壁垒、产品差
别壁垒等几种形式。
但是,从上一世纪中后期以来对这一经典问题却一直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芝
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施蒂格勒则认为:在并购与市场集中度的关系方面,在合
28
并的初期,企业能够控制较高比例的国民生产和市场份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兼并者的市场份额必定大幅度下降,在并购大量发生的产业,产业结构由接近垄断
向接近寡占转变(施蒂格勒,1996)。可见芝加哥学派是严格秉承市场结构的效率分
析,可能造成市场集中度提高的并购行为未必违反竞争,况且企业并购的市场行为
是否一定能够提高市场集中本身就值得怀疑。还有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得出类似的结论,认为产业的集中度不受收购和合并活动的影响或影响非常小可以
忽略不计。
2.2.4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贸易一体化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尽管目前各国在国
际贸易上还在一定程度上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但贸易自由化依然是国际贸易总的发
展趋势。在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引起了国际贸
易量的增加,跨国公司必然会要求尽可能减少贸易障碍。二战结束后,经过“关税
与贸易总协定”的八轮国际贸易谈判,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关税有了较大幅度的
降低,其它非关税壁垒也有所削减,使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这
些国际贸易谈判虽然是由各国政府出面进行的,但大型跨国公司或大的垄断集团为
了自身的利益在背后确实通过各种手段有效地影响了政府的国际贸易决策。
2.3 小结
本章讨论了跨国公司与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首先,在第1 节对本文涉及到
的相关重要概念,包括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一体化进行了界定。明确指
出,本文研究所涉及到的跨国公司主要着眼于两类:一类是母公司在欧盟成员国的
跨国公司;另一类是在欧盟成员国内设有子公司或分公司的跨国公司。在对区域经
济一体化的界定上,明确指出本文中的经济一体化,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在对经济一体化的理解上,更需要从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上进行。从政治层面上看,
经济一体化是各国政府以及超国家组织推行和采取的各种消除各国经济障碍的行
政指令和政策措施;从经济层面上看,经济一体化是一定国际区域内各国之间经济
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的加深。
29
在第2 节讨论了跨国公司理论与经济一体化之间的联系。理论联系中包含几个
部分:一是跨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过程的影响和博弈。这一部分介绍了
利益集团影响政治决策的代表性经济模型。二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国际生产的理
论联系,指出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向水平化转变以及国际生产体系
建立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指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经济一体化的联系。三是跨
国公司与市场结构理论的联系,指出跨国并购是国际市场结构变化的重要来源之
一,有提高国际市场集中度的可能性,从而加深各国的产业联系,深化各国之间的
经济一体化程度。四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与贸易一体化的理论联系。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作为都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贸易形式,在一定程
度上对一定区域的内部贸易具有促进作用。
30
3 跨国公司与欧盟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3.1 欧盟跨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的特征
3.1.1 西方利益集团理论概述
(1)利益集团的概念
当某个群体提出一项政治要求时,政治过程就开始了。这种提出要求的过程称
为利益表达,利益表达的主体称为利益集团(胡俊,2005)。
在西方,利益集团(Interest Group)又称利益团体、压力团体、院外活动
集团等。关于利益集团的研究渗透于西方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是
一个综合性的范畴。
利益集团理论最早产生于政治学领域,西方的政治学者最先注意到利益集团在
制度变迁与政府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利益集团最早出现于18 世纪末的北美13 州。
其后,英国、法国也相继出现了利益集团。那时的利益集团数量不多,对政治过程
的影响也非常有限。19 世纪中叶,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
益出现巨大的分化。进入20 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展,市场自身的缺陷业表现得愈来愈明显。于是政府的各种干预政策纷纷出台,政
府职能不断扩大,因而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不断加强。政府政策的制定涉及到
社会上不同人群的利益,因此引起了人们对政府行为的普遍关注。在这种背景下,
影响政府政策就成为追求利益的各种利益集团表达和获得利益的重要途径,使得利
益集团随之在西方各国大量涌现,引起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据统计,在美国,非
营利的利益集团,1980 年为 14726 个,1989 年猛增至 4 万多个。在日本,1986
年,各种利益集团的数量不少于 33668 个,从事集团工作的人数达 178541 人(迁
中丰,1989)。
综合西方学者的看法,可以把利益集团定义为: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具有
相似观点或利益要求的人们组成的,通过参与政治过程,影响公共政策实现或维护
自身利益的社会团体(黄新华,2004)。“利益”这个词的概念不仅仅指经济利益,
31
它还包括公共利益、意识形态、思想、主张、舆论等概念所表示的内容。由于利益
集团在行动中往往是通过对决策机构和行政官员等人施加这种或那种压力,以实现
自己的目的,所以利益集团又被称为压力集团;而利益集团的代理人主要在国会两
院院外进行游说活动,对政府施加压力或影响,因此也常被称为院外集团。
(2)利益集团的功能
对利益集团而言,其最重要的功能当然是经济功能。“当很多人想到利益集团
时,他们会从经济角度来看待它们。集团能够而且的确是促进它们成员的经济利益
或自身利益的。”(诺曼·杰·奥恩斯坦,雪利·埃尔德,1981)利益集团的经济功能
主要体现在促成其组织和成员的经济利益。利益各不相同的集团为了提高自己的社
会地位,增加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都希望自己所在的集团如公司、财团、商
会、工会等尽量少受政府的约束,而拥有最大的自主权。应该看到,任何利益的实
现,都必须从政治入手;没有政治利益的实现,其他利益是难以获得的。因此,利
益集团势必要影响政府决策,以使政府的政策对本集团有利。
利益集团的功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为了自身利益而向政府施加压力以获
取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它又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在政府政策的
制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多元民主社会中,国家的政治生活在很大
程度上表现为利益集团之间以及利益集团和政府之间的互相作用,政府的决策往往
是与一些重要的利益集团协商的结果。在许多情况下,每一项政府决策都或多或少
带有各种利益集团的痕迹(杨解朴,2001)。
(3)利益集团参与政治的方式
利益集团的目的是向国家公共权力机构施加影响以维护自身利益。因此,当一
个集团确定了自己的要求后,就要把这种要求传达到政策中心,对公共政策的形成
和实施施加影响。
为实现自身目的,利益集团采取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其 Lobbying 活动异彩
纷呈(英语lobby 一词包括一切为了实现某种利益而与政府机构、政党、利益团体
打交道的各种活动,从参与听证到示威抗议等各种活动,远远超出了“院外活动”
或游说的范围,很难找到对应的汉语单词)。在本文,姑且把Lobbying 统称为游说。
游说(Lobbying)一词来源于20 年代的美国政治,是指美国的国会议员经常
在国会的休息室与代表某一特定利益的个人或团体交谈,这些个人或团体为他们各
自的利益向议员们陈述观点。在早期,一些游说者曾通过向议员行贿和腐化决策者,
32
以达到实现其自身利益的目的。“金钱是政治的母奶”是利益集团政治中人们常常
提到的一句话(Hrebenar,1997)。因此,这种行为的出现曾一度使“游说”的含义
带有贬义的成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监督的增加(在游说者和国会议员之间)、
公众的关注加强(通过大众传媒)以及“游说”法的制定,更新了“游说”的概念。
目前“游说”这一概念在欧洲一般更多地被理解为:通过非官方的途径,对公
共(权力)部门的政策制订产生影响。这一概念不再局限在对议员施加影响,而是扩
大到官员、在位的政治家、行政机构以及其他公共权力部门。
Lobbying 又可以分为直接游说(Direct Lobbying)和间接游说(Indirect
Lobbying)。
所谓直接游说是指集团工作人员与政府官员发生直接联系的策略。这是一种传
统的集团政治参与手段,也是利益集团常用的策略手段。在立法机构有独立立法权
的国家,直接游说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手段。这种手段的好处是简便易行,风险较
小,和复杂的间接游说相比较为低廉。进行直接游说的人员既可以是集团领袖,也
可以是集团成员,甚至可以是集团所雇佣的职业性院外活动分子。
具体来说,直接游说是指利益集团的代表向议会议员进言,说明他们反对议会
某项法案的原因,指出如果议会坚持这一立法可能有什么困难和不良后果,然后建
议议会采取别的做法,并强调这些做法的好处等等。
同直接游说一样,间接游说也是利益集团与政府决策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只是
这种交流过程表现的更加迂回。间接游说包括多种形式,寻求司法途径、进行公开
运动、和平示威、影响选举、停止合作、进行恐怖活动等都在其范围内。如今,间
接游说作为直接游说的补充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的青睐。
①寻求司法途径。利益集团还会寻求通过司法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美国,
每年联邦和州的法院都会接到由利益集团支持或提出的大量诉讼案,这些利益集团
包括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塞拉俱乐部和全国有色人种协会等。“在所有的州的法律
都规定在公立学校中实行种族隔离的情况下,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会的法律机构及
其工作人员,通过他们的首席律师瑟古德·马歇尔向这项制度的合宪性提出挑战,
并获得了成功”。(罗金斯,2001)在通过司法过程维护自身利益时,利益集团一般
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所代表的群体或阶级的利益,利益集团直接提出诉讼
案。二是当一个人向法院提出的诉讼所寻求的目标正好是利益集团也致力于此的,
那么利益集团作为“法院的朋友”(协助法庭解决问题的人)会为这个人提供辩护。
33
②公开运动。公开运动的形式包括投书电台报社、公开演讲、张贴标语和举行
记者招待会等。通过这些运动形式,利益集团可以制造公共舆论:他们对政府公共
政策的反对意见获得广泛的同情,政府不做出让步是没有道理的。在一个开放的社
会中,“公共舆论确定了公共政策的基本范围和方向”(安德森,1990)。通过报纸、
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所形成的社会舆论,不能不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因此,利益集团可以利用公共舆论鼓动民众支持自己的主张,从而以“民意”影响
政府决策。
③和平示威。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里,采取暴力的手段迫使政府改变决策,
不仅得不到公众的支持和响应,反而会遭受热爱和平的人民的谴责。因此,利益集
团一般不采用暴力手段而是利用和平示威的方式向政府请愿。当一个利益集团(如
工会)人数众多,支持者众多,影响极广时,大范围的和平示威往往能形成压力,
促使政府做出妥协和让步。
④影响选举。利益集团与政党的不同之处是它并不推举自己的政府公职候选
人。但是在选举活动中,他们会通过组织政治行政委员会、募集捐款、筹措资金,
积极为自己支持的政党候选人进行活动,从支援经费到动员集团成员投票以及作义
务宣传都是不遗余力的,力争使代表自己利益的候选人入选,从而使之在政府中能
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⑤停止合作。这是与政府立法部门(也就是国会或议院)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利
益集团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他们通过停止提供国会所需要的合作,或是只是暗示
可能打算停止提供合作向国会施加压力,就可以影响某一领域的立法。如各国的警
官协会、公务员工会、电力公司协会或武器制造商协会等。这种手段起到类似于罢
工的作用,使议会在某一方面的职能陷入困境或是瘫痪状态,因而往往十分见效。
这也使各国议会在决定这些领域内的立法时格外小心谨慎,惟恐一招出错,全盘被
动。
⑥恐怖活动。这是那些知道不能指望合法途径对政府产生影响,从而谋求暴力
迫使议会让步的利益集团所采取的极端手段。恐怖活动由于不得人心,所以一般不
为绝大多数的利益集团所用。
游说者在施加影响时,会让决策者感到,如果不听取他的意见,则有可能做出
错误的决定。因此,游说者会尽量提供有力的数据和事实以增强其说服力。他所陈
述的事实必须是准确的、可信的,他的陈述必须是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的,他的表
34
达应当有自己的特点,而不是重复其他人的论据。
(4)利益集团的类型
在西方国家和社会,利益集团是普遍存在的,各国学者对利益集团的形态研究
也是众说纷纭。在欧洲,早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R.布赖特宁(1955)提出,利
益集团可分为:经济类、信仰类和政治类三大类型。阿勒曼(1985)根据活动领域,
将利益集团分成5 类:经济界与劳工界的,其中雇员与独立职业者的、工会组织以
及消费者利益集团都属于这一类;社会保障类的,其中包括需要提供社会保障与提
供社会保障者的以及自助者的利益集团;业余与休闲类,包括各类体育协会、交游
性联合会和通讯方面的社团;社会政治类, 包括:大赦国际、人道主义联盟、环境
保护、反战与和平运动、妇女运动、保护儿童,等等方面的社团;宗教、文化与艺
术类,包括教会及其教派组织、科学界、教育界与艺术界的社团等。
按照目的的不同,利益集团可以分为经济类和非经济类。经济类利益集团主要
是为了争取和维护本集团的经济利益。在经济类利益集团当中,最有组织、最具影
响力的利益集团无疑是代表企业界的企业集团。《利益的组合》一书的作者特里·莫
厄说,企业集团之多等于其他各类集团数的总和。企业集团是一个总的名称,在这
个总的名称之下,还有许许多多行业,以及各行业中的许许多多企业。其中主要是
指工商、金融、交通运输、公用家业等方面的各种集团。
在影响政府决策方面,企业集团的主要优势在于:历史悠久、组织数量多,并
拥有雄厚的资金和高层次的企业专家(谭融,2002)。在欧洲,欧洲公司利益集团
逐渐成为影响欧盟诸事务的重要力量,甚至对欧盟一体化的进程都产生影响。
3.1.2 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的特性
如前所述,在西方众多的利益集团当中,企业集团无疑是其中最有组织、最具
影响力的利益集团。在企业集团当中,跨国公司以及由跨国公司所组成的行业或跨
行业组织,又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势力。上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欧洲一体
化进程的加快,欧洲公司利益集团在欧盟各种事务当中的作用凸显,成为欧盟一体
化进程中的有力参与者,对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发展举足轻重,甚至一些跨国公司利
益集团会直接影响欧盟一体化的走向、速度和内容。
(1)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的界定
35
我们把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界定为: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逐渐发展壮
大,在欧盟国家范围内活动的各类跨国公司( 包括欧盟国家之外的跨国公司在欧
盟的子公司、分公司等机构) 以及由这些跨国公司所组成的行业组织或跨行业组
织。
这些跨国公司利益集团是目前欧洲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势力。这些行业内的利益
集团包括欧洲医药工业协会联合会(EFPIA),以及欧盟各国行业协会(即行会);
跨行业的利益集团主要包括欧洲工业和雇主协会联盟(UNICE)、欧洲商会联合会
(EUROCHAMBERS)、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ERT)以及美国商会欧洲委员会(AMCHAM-EU
COMMITTEE)等。除此之外,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往往采取独立行动,为自身的利益
而进行游说活动。这些大型跨国公司一般来说实力都非常雄厚,因此在许多问题上
也有很大的发言权。
(2)欧盟跨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的特性
欧盟跨国公司由于其企业集团的身份以及处在欧洲的特定位置和文化当中,因
此具有一些同其他利益集团不同的特性。
①作为跨国公司,其区别于其他利益集团的特性
第一,跨国公司利益集团拥有丰富的资源
任何一个利益集团的存在都必须拥有资源,否则便无法生存。利益集团的资源
可以包括财政资源、组织资源和信息资源。就这三种资源来说,跨国公司或跨国公
司集团都相对丰富。
对于利益集团来说,资金是一种最基本的资源,或者说是建立和保持组织所不
可或缺的资源。这种资源在利益集团政治中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可转换性,在于它能
够转换为其他有价值的资源。一个拥有充足资金的集团,比较容易吸引人们加入;
能够“买”到高素质的集团领袖和工作人员;能够通过金钱去支持政治家,从而得
以接近决策者;能够通过媒体对组织的宗旨进行宣传,从而获得较好的公众形
象⋯⋯
而在财政资源方面,公司集团拥有极大的优势。跨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可以
从公司收入中抽取资金,支持集团的活动。不论在美国还是在欧洲,跨国公司作为
利益集团,都具备充足的资金来源。
在财政资源之外,利益集团还需要具有组织资源和信息资源。在组织资源当中,
集团成员的状况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集团成员的受教育状况、社会名望和社会地
36
位以及经济状况等,对组织和决策者与媒体的联系至关重要,对集团的政治作用也
有重要影响。跨国公司利益集团,由于其成员均为在国内甚至在全球都颇具影响力
的大型跨国企业,其社会名望和社会地位当然是非常高的。比如,美国的“企业家
圆桌会议”,只限于美国200 个最大企业的总裁所组成;欧洲的“欧洲工业家圆桌
会议”是由欧洲45 家大型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组成。这样的成员构成,有利于
保持利益集团的“档次”,使之更有影响力。
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和技术成为有效政治活动的重要资源和
必备条件。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集团要与政府部门沟通,就必须了解政府哪些部门
和机构对相应的政策领域负责,有哪些法律法规与相应的政策相关。此外,还需要
了解哪些集团支持或反对相应的政策,这些集团都关注什么问题等等。
而跨国公司利益集团,不仅具有雄厚的资金,还拥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专家,有
能力对大量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处理并提出行动方案。这样一来,就保障了本集团
提出的政策方案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为决策者所接受。
第二,跨国公司利益集团的策略手段往往是直接游说与间接游说双管齐下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利益集团参与政治的手段包括直接游说和间接游
说。直接游说的成本较小,而间接游说的成本较高。对于那些资金来源紧张的利益
集团来说,无法开展较大规模的间接游说,只有进行直接游说。而跨国公司利益集
团拥有充裕的资金做后盾,因此不仅针对决策者开展直接游说,更是通过其他多方
面的途径和手段,宣传自己的主张,扩大自己的声势。
第三,游说的效力比较大
利益集团在政策参与和政府游说中,取得的效力是不同的。影响利益集团政治
参与效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
利益集团自身的资源状况。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利益集团自身所
拥有的各方面资源都非常丰富。
利益集团对于决策者的重要性。决策者对利益集团的依赖程度影响利益集团游
说的效力。跨国公司利益集团由于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重要,因此决策者对其依赖
程度也比较高。
利益集团所代表利益的类型。跨国公司利益集团所代表的利益在国际经济中地
位重要,它们的利益往往与国家总体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跨国公司利益集团
在游说过程中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37
②作为欧洲的利益集团,其区别于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利益集团的特性:
在欧洲,利益集团不仅是欧洲各国政治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多元化政治
文化的反映。它对于欧洲各国的现实政治和内政外交政策都有重大的影响,与政党
一起被视为“第二圈的政策制订者”(顾俊礼,2000)。
早在 19 世纪,欧洲各国民主化的发展就使得各国利益集团开始出现。进入20
世纪后,各国纷纷出台法律和规定,对利益集团加以确认和规范。此后,利益集团
开始在欧洲各国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
与美国不同的是,在欧洲,利益集团不被称为院外集团或压力集团。德国学者
阿尔布雷特(1963)认为:利益集团是“根据参与者的自由创议,试图在市场或其
它经济的、社会的或文化的进程中,对国家决策施加各种精神的、物质的影响,而
不准备通过接受政府责任而直接参与政治进程。”
第一,欧洲利益集团在影响政治的过程中较少金钱操纵
在美国,金钱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大,可以说是西方国家当中作用最大、
影响最深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金钱都是利益集团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美
国,除了总统竞选可以得到政府公共财政的部分支持外,国会候选人完全靠捐款来
支撑选举。
而在欧洲国家,大多数国家都认识到金钱政治的危险,担心金钱会收买国会和
政府。为了避免金钱对选举的过分操纵,德国和瑞典采用了向选举中的大的政党提
供几乎所有公共财政支持的政策。
第二,欧洲利益集团与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
在美国,其利益集团与政党、政府机构是分离的,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各个
利益集团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关系。
在欧洲国家,则是另一番景象。在法国,私人利益集团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是不
可缺少,并且这种合作由通过顾问委员会制度予以合法化。大多数的政府机关都附
设顾问委员会,委员会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利益集团代表所组成。决策者往往对利益
集团惟命是从,因此行政职能就分配给了各个社会经济集团。亨利·埃尔曼(1993)
指出:“大多数法国利益集团完全依靠国家的某种支持,工会的工作大多是在政府
资助的大厦里进行的,商会和农会一向获得政府的津贴。”可见,法国的利益集团
具有准官方的性质,因而其政治协调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各种利益得以充分协调,
政府执行其政策也才较少阻力。
38
在德国,众多的职业协会是受法律确认的,政府在法律上对这些协会予以承认,
证明它们具有业务能力并建立职业标准,使它们成为准官方机关。“数不清的法律
和规章鼓励利益集团代表与政府官员直接接触,有些法律甚至把与利益集团协商定
为政策制订过程的一部分”(拉塞尔·多尔顿,1993)。在20 世纪70 年代的大部分
时期,政府、资方和劳方的高级代表定期聚会讨论经济状况,就工资、物价等问题
取得共识,对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行磋商,政府的专门机关可以自行设立由利益集团
代表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这种所谓的“新合作主义”被认为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
可以不受党派冲突和公开辩论的压力。
第三,欧洲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关系也更为紧密
在美国,“劳联――产联”与政党的关系并不像欧洲那样紧密。正如美国学者
托马斯·赖伊(1985)所说:“各政党本身被看作是各集团的联合:民主党是劳工、
种族团体、黑人、天主教徒、大城市居民、黑人知识分子,以及南方人的联盟;而
共和党则是中等阶级、白领工人、乡村和小城镇居民、市郊居民,以及新教徒的联
盟。”
而在欧洲国家,利益集团与政党的关系则密切得多。如在英国,利益集团与政
党甚至结成稳定的联盟。所谓的“独立”的英国工商业集团在工党与保守党之间的
竞争中始终站在保守党一边。工商集团与保守党之间没有正式的机构联系,其对保
守党的支持主要是采取捐款形式。英国工商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帮助保守党竞
选,然后由保守党在议会中为之谋利。而英国的工会则与始终坚定的站在一起。“英
国的利益集团,尤其是工会,是与政党政治高度结合的。在工党内,工会提供将近
百分之九十的党员、党代表大会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选票以及百分之八十五的收
入。工会占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二十八个席位中的十八个,并包办三分之一以上的
工党议员。”(理查德·罗斯,1993)
在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德国工业联合会”与联盟党以及保守的政治家们有着
悠久的密切关系。“工商利益给基督教民主党人提供巨额财政支援,相当数量的联
邦议院议员同工商业有密切联系。”(拉塞尔·多尔顿,1993)
法国和意大利的工会更是以政治路线划分为社会党工会、共产党工会和基督教
工会。
由上述分析可知,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与欧洲的其他利益集团相比具有更
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其游说的目标多为经济利益;作为欧洲的利益集
39
团,又具有和欧洲各国政府关系密切的友好传统,由此带来对欧盟各权力机构的天
然影响力。因此,欧盟跨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的上述特性,为其对欧盟各机构以及
欧盟一体化中的各个过程施加影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影响不断上升的原因
欧盟跨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在欧盟的影响和作用不断上升是有原因的。
首先,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世界经济普遍
不景气,欧洲公司又面临着来自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在欧洲市场上越来越大的竞争
压力,为此,他们希望在自家门口的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同时希望通过强化市
场的各种法规来巩固和加强其竞争实力。但是,当时欧洲各国政府对这些变化反应
迟缓,引起跨国公司领导人的普遍不满,纷纷要求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与合作。
其次,欧盟的发展需要各利益集团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从 20 世纪60 年代起,
欧盟就开始为使欧洲公司积极参与欧盟事务创造条件,如向公司提供各种信息服
务;召集工业界领导人共同商讨欧洲面临的问题;允许公司向欧盟提供宣传游说资
料,等等。这些措施一方面使欧盟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另一方面公司利
益集团也越来越感到欧盟是其利益的有力代表者。
例如,曾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的迪洛斯就经常利用他支持的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
组织(ERT),来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进程。欧盟同公司利益集团的紧密关系是今天
欧盟各项政策顺利制订的有力保证。
再如,布鲁塞尔的“欧洲事务专业协会”专门负责改善欧盟官员与院外人士的
关系。该协会主席霍鲁斯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称,没有院外人士,欧盟将一
事无成。他说:“政治家们需要我们的信息,以便知道他们的建议是否真的击中要
害”,“并不总是我去敲他们的门,在很多情况下,是他们问我对此怎么看”(章念
生,2005)。
再次,公司利益集团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全球
化新浪潮的形势下,欧洲的公司利益集团越来越认识到要靠自身去获取和保障其利
益,而其充足的资金和众多的人才优势使其显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跨国公司的日
益增多也要求代表其利益的组织必然是跨国的和区域更为广泛的。
40
3.2 跨国公司影响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机制
传统上,欧洲的利益集团大多是通过其所在国的行业组织或政府机构来代表其
利益。随着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将其游说的重点放在欧盟
机构上,如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盟部长理事会和欧洲法院等。跨国公司作为
利益集团,和欧盟的各权力机构之间通过博弈,影响欧盟的立法、行政等部门。可
以说,欧盟各项政策、法规等的最终出台,都是利益集团与之博弈的结果。
在本节,我们将首先探讨欧盟的政治体制,因为这是利益集团对政府、政治、
政策等施加影响的根本基础。而欧盟有别于国家的特殊的政治体制,为利益集团的
活动增加了复杂性和难度。其次,我们将对跨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的主体,对其与
权力机构之间通过博弈而达成一致的过程进行分析。
3.2.1 欧盟的政治体制――利益集团活动的基础
利益集团对公共权力部门施加影响、实现集团内成员的共同利益的时候,必须
要考虑政治体制的结构以及决策者的特点。欧盟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具有
特殊的政治体制,利益集团在欧盟层面的游说活动必然有别于在民族国家层面。“任
何时候利益集团游说活动的失败都是与现存的政权的机制结构和政治决策过程有
关。”(Schumann,1994)为了进行成功的利益表达,利益集团需要采取适合欧盟政
治体制特点的影响措施。
因此,对欧盟的政治体制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1。根据欧盟决策机构职能的划分
和多层决策程序去把握欧盟层面利益集团活动特点,了解欧盟层面的利益协调关
系,才能更好地把握跨国公司对欧盟的政治影响。
欧盟的政治体制是一种自成一体的政治体制。欧盟机构的超国家性质以及其多
决策体制等特点使得利益集团在欧盟的活动更为复杂。
(1)欧盟的超国家特征
欧盟集中行使原来由各成员国行使的部分国家职能,形成了超国家的权力,具
有鲜明的超国家性质。
欧洲一体化的过程正是成员国逐渐向欧盟/欧共体让渡国家职能与权力的过程。
欧洲一体化从最初的煤钢共同体,到包括整个经济领域的经济共同体,再到已经包
1 参见杨解朴.欧盟层面地利益集团.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2001
41
含政治领域的欧洲联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员国的很大一部分经济职能实际上
已经由欧共体来行使。
超国家经济职能与权力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超国家政治职能与权力的形成。
不仅如此,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直接的超国家政治职能与权力已经形成,理事会
内多数议决程序的存在和逐步扩大,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欧共体立法可以不顾
一些成员国的反对而由集体做出,从而具有了超国家的立法性质。
这种超国家性质的存在,使得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开始直接对欧盟层面上的机
构进行游说,以获取自身的利益。
(2)欧盟的多层决策机制
欧盟体制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它的多层决策机制上。利益集团为了在欧盟决策
过程中施加影响,必须在欧盟的各机构中开展活动。欧盟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是
利益集团采取行动的决定因素。
欧盟与其他的区域性的国际组织相比,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从一开始就建立
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并在此后的50 年间不断地改革、发展和完善。
现行欧盟体制中,欧盟一级机构主要包括:欧洲议会、理事会、委员会、欧洲
法院和审计院,以及具有“顾问资格”的经济与社会委员会和地区委员会。这是一
种具有立法、司法与行政功能的“超国家”型政权机构配置。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欧
洲议会、理事会、委员会和欧洲法院的组成和职能。
①欧洲议会
欧洲议会是欧盟体制中唯一的民选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咨询权、审议权、
监督权和预算权。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欧洲议会的职能已由最初的咨询权
逐步扩展,获得了一定的民主监督权、决定权与参与立法权。欧洲议会权力的扩展
与强化,增加了利益集团对它的注意。
②理事会
理事会是欧盟的决策机构,是欧盟体制中最重要的机构。理事会由各成员国授
权代表其政府的一名部长和委员会的代表组成。理事会不仅是欧盟的决策机构,还
是欧盟的立法机构,在欧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理事会是利益集团重点
关注的对象,许多利益集团进行的游说活动都是针对理事会的。
③委员会
委员会代表的是欧洲共同体的国家利益。委员会是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负责
监督、保证欧盟条约和决议实施,享有立法动议权,地位十分重要。
42
委员会的组织系统具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委员会制度”。也就是说,委员
会在起草立法提案、制订政策措施或做出重要决定前,通常都要征询由理事会建立
的此类委员会的意见。它们大都由各国政府的代表组成,通常由委员会召集和主持。
这些委员会按功能可分为三大类:顾问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法规委员会。顾问委
员会应委员会的请求提供咨询,但委员会只是尽可能地考虑它们的意见,并不受它
们的约束。管理委员会可以以特定多数阻断委员会的行动,而将有关事务提交理事
会讨论。委员会的立法提案与本身的立法,则必须取得法规委员会的特定多数同意。
建立这个制度的初衷原是为了监督委员会在落实理事会决定时不致背离理事会立
场,但在客观上,这一制度的设立也为利益集团的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利益
集团对这三大类委员会的游说活动也极为重要。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利益集团在欧盟层面上的游说活动与和一国的决策机构
相比,将更加复杂和曲折。
3.2.2 跨国公司利益集团与欧盟决策机制的政治过程博弈分析
在利益集团与政府就某项政策的决策过程进行博弈的分析中,格罗斯曼和赫尔
普曼(Grossman and Helpman,1994)1994 年对贸易保护问题所提出的“保护待售
(protection for sale)模型”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分析工具。尽管该模型是为
了说明利益集团和政府就贸易政策的选择所进行的博弈,但我们也可以把该模型看
作是利益集团和政府就某项政策的决策过程的博弈模型,用来分析利益集团与政府
之间对政治决策过程的博弈。在这里,我们假设该模型中的利益集团为欧盟跨国公
司利益集团,假设该模型中的政府为欧盟决策机构。
该模型集中于政府和一系列组织起来的特殊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关系。在这
里,政府既关心运动捐献,又关心一般公众的福利;而特殊利益集团只关心其成员
的福利。
在该模型中,他们假设,政治家为了赢得选举,其目标是预期选票最大化。政
治家们必须考虑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其效用函数是各利益集团效用函数的加权平均
值,可以用复合函数(composite utility function)来表示:
P(x) = u1V1(x) + u2V 2 (x) +...+ unV n (x) (3-1)
其中x是具体的政策,V i (x)(i =1,...n)是x对各利益集团的效用,ui (i =1,...n)为
43
各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权重。在Grossman 和Helpman 的模型中,他们用代理理论
研究了产业利益集团对政府贸易政策的影响,同时也得到了有关利益集团政治影响
的结论。
他们又假设,有N 个利益集团,成员的效用水平可以累加。执行政策x 时,每
个集团的累加效用函数为V i (x),未参加集团的个人累加效用为V m (x)。利益集团通
过捐款Ci (x)影响政策,其净收益为Wi (x) =V i (x) −Ci (x)。政策制订者追求总捐款
(出于竞选及其他支出的需要)和全社会的总效用V (x) =V1(x) +...+V n (x) +V m (x)
(出于再次竞选的考虑)最大化。其目标函数可以表示为:
B(x) = C1(x) +...+Cn (x) + aV (x) a > 0
利益集团和政策制订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益集团
按照成员总净收益Wi (x)最大化提供捐款菜单Ci (x);第二阶段,政府官员参照B(x)
最大化的要求制定具体政策x 。利用Bernheim and Whinston(1986)的菜单拍卖
理论,Grossman 和Helpman(1994)给出了博弈的真实纳什解(truthful Nash
equilibrium),并从中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政府目标函数B(x) 等价于
(1+ a) V1(x) +...+V n (x) + aV m (x)   。这说明,有组织的利益集团获得了较大的权重
(1+ a),而未组织的集团权重小(a)。另外,由于V i (x)和V m (x)均为加总的效用函
数,人数越多,V i (x)和V m (x)的值就越大。这也证明了集团规模与政治影响力的正
向关系。
相对于其他政治经济学的模型而言,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的模型从政策的需求
方(利益集团)和政策的供给方(政府)来分析贸易政策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政府和利益集团都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他们采用政治支持最大化方
法,利益集团提供政治捐献,并将预期捐献与执政政府选择的贸易政策联系起来。
然后,政府设定政策――进口和出口关税和补贴向量――来使社会总福利与总捐献
的加权和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竞争政府的支持。
44
3.3 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对欧盟一体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节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the
European Round Table of Industrialists,ERT)来说明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对欧盟
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3.3.1 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简介
(1)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的由来
20 世纪80 年代早期,欧洲经济联盟(EEC)无力解决西欧遭受的将近十年的经
济“滞胀”。与此同时,在EEC 内部也几乎没有任何推进一体化的行动。在这种背
景下,沃尔沃首席执行官(CEO)Pehr Gyllenhammar 开始在西欧进行一场“以鼓
励增长、重建工业和基础机构”为目的的全面计划。与Gyllenhammar 关系密切的
CEO 们,包括菲亚特总裁Umberto Agnelli、飞利浦首席执行官Wisse Dekker 以及
欧洲经济联盟工业委员会委员Etienne Davignon 走到一起,组成欧洲CEO 们的团
队――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ERT),其目的在于“重启欧洲进程”。Gyllenhammar
宣称“欧洲确实什么都没有做,现在是由商业领导人们来填补这一真空以及寻求决
断的时候了”(George Monbiot,2000)。飞利浦首席执行官Dekker 也说,“如果我
们等待政府来做点什么的话,我们要等很长时间。你不能什么都指望政治,工业企
业必须出来做决断了。没有其他的选择了。”1983 年4 月, ERT 在法国巴黎举行了
开幕会议,正式宣告成立。
(2)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的性质
ERT 是一个非正式组织,听起来像是又一个对布鲁塞尔进行游说的压力集团,
但它决不仅仅是一个压力集团。对ERT 来说,它还担当着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以及
促使其采取有利于欧洲跨国公司利益措施的角色。对ERT 来说,它对欧盟一体化的
经济利益更加感兴趣,而不是欧盟一体化的政治结果。
ERT 并不关注欧盟各个国家的具体问题,而是整个欧盟的发展走向问题,这一
点也是ERT 有别于其他利益集团的重要特征。ERT 有别于其他利益集团的另外一点,
是其无论在欧盟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上与主要决策者进行接触的能力。ERT 的网页
上写到:“在欧洲层面,ERT 接触过欧洲理事会、欧洲委员会、部长理事会和欧洲议
45
会;在国家层面,每个ERT 成员的意见都会表达给各自的政府和议会。”1
Ann Doherty 和Olivier Hoedeman(1994)指出:“ERT 不仅仅是一个游说团
体,它已经成为欧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的结构
ERT 现有45 个成员,均为欧洲大型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代表了欧洲18 个
国家的跨国公司,其中还包括了3 个非欧盟成员国――挪威、瑞士和土耳其。现任
主席是诺基亚公司首席执行官Jorman Ollila,2005 年上任。ERT 中的其他公司还
包括戴姆勒克莱斯勒、爱立信、菲亚特、雀巢、雷诺和西门子等公司。其会员资格
是个人的,而不是公司的,并且只有被邀请才能加入。
ERT 成员每年举行两次全体会议,决定ERT 的工作计划、需要优先处理的事务、
预算以及其出版物。一项决议只有经过一致同意才能做出。ERT 的大部分工作由全
体会议上建立的“工作组”来完成。
3.3.2 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对欧盟一体化的推动
(1)ERT 与单一市场的实现
对曾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的 Jacques Delors 来说,ERT 是“单一市场背后的主要
推动力量之一”。1984 年末,欧盟委员会在欧洲经济联盟(EEC)内推行旨在消除贸
易壁垒的一揽子计划,但当时的成员国政府和商业反应冷淡。然而,1985 年1 月飞
利浦首席执行官Wisse Dekker 出版了《欧洲1990:行动日程表》,计划到1990 年
之前在欧洲经济联盟内部实现消除贸易壁垒,协调法规,废止财政界限等目标。《欧
洲1990:行动日程表》是ERT 文件《变化的规模》中的一部分,包括《欧洲1990:
行动日程表》在内的文件《变化的规模》已经在此前被送到欧洲经济联盟的高层领
导人面前。在Dekker 发表《欧洲1990:行动日程表》的三天后,新上任的欧盟委
员会主席Jacques Delors 就向欧洲议会发表了与《欧洲1990:行动日程表》内容
类似的演讲。几个月后,欧盟工业委员会委员Lord Cockfield 发表了《单一欧洲
发令的基础》白皮书,正式确认了ERT 提出的日程表,只是截止日期推迟到了1992
年。
由此可见,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直接推动了欧洲单一法令的展开和执行,加速
1 网页地址www.ert.be/home.htm,访问时间:2006 年8 月
46
了欧盟一体化进程。
(2)ERT 与跨欧洲网络的建设(Trans-European Networks, TENs)
从一开始,ERT 就将发展“单一交易系统货管理网络”作为优先考虑的事情。
ERT 宣称现有的基础设施阻碍了商品在单一市场内不受限制的流通,于是向欧盟委
员会提出了采用TENs 系统――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计划。在这个跨欧洲网
络中包括了海峡隧道、数目众多的机场扩建以及12,000 公里的新建铁路等等。经
过对成员国交通部长们进行的深入细致的游说,ERT 成功地将TENs 议案摆上了欧盟
的计划表中,并成功地将该议案列入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跨欧洲网络的建设是加深欧盟各国经济联系的重要基础设施,可见欧洲工业家
圆桌会议在这一问题上对欧盟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3)ERT 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
在 1990-1991 年期间各国政府之间就《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举行的谈判中,
ERT 表现的非常活跃,定期与欧盟委员会委员和各国的政策制订者进行会谈。早在
1985 年,ERT 就指出,欧盟内部市场的完成必须要依靠单一货币来实现。ERT 在1991
年发表的《重塑欧洲》的报告中,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欧洲货币联盟(EMU)的执行
时间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采纳了这一时间表,并按此执行。
从上述介绍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作为欧盟跨国公
司利益集团的典型代表,具有丰富的财政资源、组织资源和信息资源,拥有强大的
游说效力,直接对欧盟的决策层施加压力,对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走向和推进速度,
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3.4 小结
本章讨论了跨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如何影响欧盟一体化的决策。第1 节在对利
益集团的概念、功能、参与政治的方式以及分类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欧洲跨国
公司利益集团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作为企业集团,跨国公司利益集团拥有更为丰富
的财政、组织和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重要,它们的利益往往与国家总体
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跨国公司利益集团在游说过程中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其
游说的效力比较大。而作为欧洲的利益集团,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也具有与美
国利益集团不同的特性。欧洲利益集团对于欧洲各国的现实政治和内政外交政策都
47
有重大的影响,与政党一起被视为“第二圈的政策制订者”。其特点主要有三个:
一是影响政治过程的途径不同。二是欧洲利益集团由于传统的原因,与政府的关系
更为密切。三是欧洲利益集团和政党的关系也更为紧密。
第 2 节讨论了跨国公司影响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机制。在分析了欧盟独特的政治
体制的基础上,本章引用了一个利益集团与政府就决策过程进行博弈的经济模型。
该模型说明集团规模和政治影响力的正向关系。
第3 节用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欧盟跨国公司组织――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ERT)
来说明跨国公司利益集团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从该案例清楚地看出大型跨国公司
集团在单一市场的设立、跨欧洲网络的建设以及《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等问
题上,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直接推动了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48
4 欧盟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欧盟生产一体化
4.1 欧盟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概述
从时间上,可以把欧盟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划分为二战前和二战后。欧盟跨国
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末。但在二战之前,欧盟跨国公司
的实力始终有限,没有大的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和国家也不多。二战后,随着
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欧洲各国跨国公司的实力也大大增强,其对外直接投资也迅
猛发展。
按照对外直接投资的对象划分,可以将欧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分为对欧
盟内部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对欧盟外部国家的直接投资。本文中所讲的欧盟跨国
公司的直接投资主要指的是二战后欧盟跨国公司在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进行的直
接投资。
纵观二战后欧盟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 20 世纪50 年代末期(1945-1958)
在这一阶段,欧盟各国由于在二战中受到重创,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国际经
济地位迅速下降,因此对外直接投资锐减。这一阶段,主要是美国跨国公司对欧盟
进行直接投资。
战后初期,德国作为二战的战败国,丧失了1/4 的领土,剩余领土被一分为二,
1/10 居民死亡,国外财产丧失殆尽,交通瘫痪,粮食奇缺,工业生产陷于混乱,货
币体系紊乱,恶性通货膨胀,战前的对外直接投资也被悉数没收。可以说,德国成
了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显然
没有能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英国、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法国在战争期间曾被德
国占领,经济因此遭到全面破坏;英国虽然没有被德国占领,但遭到了猛烈的空袭,
也因此在二战中损失了1/4 的财富,出售了42 亿英镑的海外资产,对外直接投资
减少了1/2。
而美国在二战后,其跨国公司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大规模参与欧洲和
国际经济的重建。据统计,1956 年世界最大的200 家跨国公司中,美国有144 家、
占70%以上(文显武,1997)。另据统计,美国187 家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
1 本节数据除表明出处之外均出自申义怀.西欧对外直接投资.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16-26
49
司数在1945 年为615 家,1955 年为1003 家,1960 年为1789 家,1967 年为3203
家。1967 年同1945 年相比,海外子公司数增加了4.2 倍,平均每年增加117.6 家
海外子公司。1正因为如此,这一时期美国跨国公司几乎成为跨国公司的同义词。正
如著名跨国公司问题专家尼尔·胡德和斯蒂芬·扬(1990)所指出的那样,“当时,
美国公司是唯一有能力出口并在国外扩展的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变成了私人资
本流动的主要部分,美国成为主要母国,而欧洲成了主要东道国。”
第二阶段:20 世纪60 年代(1959-1969)
在这个阶段,欧洲各国的经济开始逐步的恢复和发展,其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
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仍然是美
国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东道国。
在这一阶段,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和欧洲国家内部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是欧洲各
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欧洲跨国公司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 年达到47 亿美元。
从1965 年到1970 年间,欧洲跨国公司对美国的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从60.76 亿美元
增加到95.54 亿美元,五年期间增长了57%。
第三阶段:20 世纪70 年代开始至今
在这一阶段,欧洲各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实力进一步加强,
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数量逐步相美国靠拢。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始
终是欧洲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而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欧洲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欧洲内部各国之间的直接投资。
20 世纪70 年代初,欧洲跨国公司明显加快了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步伐。从1970
年到1985 年的15 年间,欧洲平均每年在美国的直接投资超过500 亿美元,平均年
增长率超过10%,其中1981 年增长率最高,达到32%。虽然从80 年代中期以来,
欧洲跨国公司放慢了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在美国的直接投资额从1983 年
的925 亿美元减少到1991 年的约100 亿美元,但美国仍然是欧洲跨国公司对外直
接投资的重点。
欧洲跨国公司重视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避开美国的贸易障碍,谋取美国市场的更大份额。欧洲一直视美国为“资
本主义大本营”。7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美国经济实力相对
下降,国际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贸易保护势力抬头,在提
高关税的同时还设立了多种非关税贸易壁垒,阻碍外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这使得
严重依赖出口的欧洲各国深感不安。为此,欧洲各国在加强与美国磋商解决贸易摩
1 联合国.国际组织.1971 年夏季号,450
50
擦的同时,更加重视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以便绕过美国的各种贸易障碍,扩大其在
美国市场的销售。
二是利用美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较高的生产率。欧洲国家的工会比美国工会
实力强、组织严谨不断组织各种活动为工人争取较好的福利待遇,提高工人工资,
使得欧洲工人的工资增长远远高于美国。60 年代欧共体工人的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是
美国的2 倍,70 年代是美国的4 倍。
除此之外,分享美国市场的高购买力和摆脱美元贬值对欧洲经济的不良影响等
原因也是促使欧洲跨国公司向美国进行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
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展开,欧共体国家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越来越多。从
1960 年到1990 年的30 年间,欧共体国家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累计额从20 亿美元
上升到2324 亿美元,占欧洲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1%左右。
在欧洲,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最重视在欧洲内部直接投资的三个国家。从1975
到1990 年的25 年间,法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左右流向欧共体国家,从不足
50 亿美元上升到370 亿美元,增加了6.4 倍。法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英
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德国始终重视在欧洲的直接投资,从60 年代初到70
年代末,德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3%。80 年代以来,德国
进一步增加了对西欧地区的直接投资比重。1980 到1990 年的11 年间,德国对欧洲
的直接投资一直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5%以上。到1990 年底,德国在欧洲的直
接投资累计总额已经达到728 亿美元。意大利的对外直接投资几乎全部在欧洲地区。
从1980 年到1989 年,意大利将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0%左右投在欧洲地区。瑞
士、瑞典、挪威和丹麦四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也是欧洲地区。1975 到1990 年的
15 年间,上述四国将其每年直接投资总额的55%以上投在欧共体国家。到1990 年
底,上述四国在欧共体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额约为533.9 亿美元,占其对外直接投资
累计总额的58%。除此之外,西欧的小国如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也把欧共
体各成员国作为本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之一。
欧洲发达国家不仅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投资国,同时也成为对外直接投资
的主要东道国。据统计,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差(即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净
额与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几乎都在1%以下,英国为0.9%、德国为0.7%、法国
为0.4%、丹麦为0.2%、意大利为0.1%,美国更是趋近于零。1这种变化也反映了国
际分工结构的变化。
1 参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观察家.1992 年6-7 月号
51
4.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欧盟产业分工的影响
战后欧洲地区的产业分工,也经历了由发达国家与其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分工到
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向一
致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美国跨国公司对西欧的直接投资以及欧共体成员国之间
进行的相互直接投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2.1 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对西欧的直接投资与西欧产业分工的发展
战后初期,欧洲是主要的直接投资东道国,美国是主要的直接投资输出国。在
美国的“欧洲重建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的框架下,美国政府对欧洲各国提供
了巨额的直接投资,帮助欧洲各国的战后重建。美国的跨国公司也抓住机会在欧洲
各国进行直接投资。在美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中,欧共体始终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如表4.1。
表 4.1 美国对欧洲地区直接投资的国家分布 %
年代
国家
1950 年 1960 年 1972 年 1980 年 1985 年 1989 年
欧共体12 国 90.4 89.9 86.3 83.5 79.7 84.9
比利时① 4.0 3.5 6.9 6.5 5.1 4.7
法国 12.5 11.2 11.2 9.8 7.5 8.3
德国 11.8 15.1 20.4 16.1 15.9 13.0
意大利 3.6 5.8 6.4 5.6 5.4 6.0
荷兰 4.8 4.3 6.3 8.3 6.9 9.7
英国 48.9 48.1 31.0 29.4 31.1 34.4
其他国家 9.6 10.1 13.7 16.5 20.3 15.1
瑞士 1.4 3.8 6.2 11.8 15.0 11.3
其他 8.2 6.3 7.5 4.7 5.3 3.8
总额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注:①包括卢森堡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现代商业概览》有关各期。转引自陈继勇.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110
52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国家分布呈现两大特征:
(1)美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投向欧共体12 国,所占比重一般在80-90%之间。
而投向欧洲自由贸易联盟1的直接投资则较少。1989 年,美国对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中的奥地利、芬兰、挪威、瑞典和瑞士五国的直接投资累计额为258.66 亿美元,
所占比重仅为14.6%。随着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成员国纷纷退出该联盟加入欧共体,
美国对欧共体的直接投资比重更高。
(2)在美国对欧洲单个国家的直接投资中,英国、法国、德国、荷兰以及意
大利等经济相对更发达的国家占有较大比重。
从美国对欧洲地区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来看,对欧洲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始终占
据美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首位,如表4.2。
表4.2 美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1950-1989) %
年代 总额 制造业 石油业 服务业 其他
1950 100.0 53.8 24.6 15.7 5.9
1960 100.0 55.0 27.8 13.5 3.7
1970 100.0 55.9 22.3 - -
1980 100.0 47.5 20.8 28.1 3.6
1989 100.0 44.0 12.7 41.7 1.6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现代商业概览》有关各期,转引自陈继勇.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113
由上表可以看到,美国对欧洲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始终居美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
首位,所占比重高达40%以上,尤其是在战后50-70 年代,其比重长期超过50%。
80 年代以来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美国对欧洲服务业投资的急剧增加。80
年代后,美国对欧洲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大幅增加,逐渐形成了美国在欧洲直接投资
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各占约40%的情况。美国对欧洲的这种直接投资部门结构明显反
映出美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是以市场开拓型投资为主,通过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并为生产和销售提供各种服务,以占领和开辟市场为其主要目的。这种投资所体现
1作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抗衡力量,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由英国于1960 年发起成立。该联盟旨在消除贸易壁垒,
实现自由贸易。最初有7 个成员国,即英国、奥地利、瑞士、瑞典、丹麦、挪威、葡萄牙。后来芬兰、冰岛、
列支敦士登等国相继加入。但随着英国和丹麦于1972 年退出该联盟,其他各国也纷纷退出该联盟加入欧共体。
目前该联盟由瑞士、挪威、冰岛、列支敦士登等四国组成。
53
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典型的“水平型”分工,即美国与欧洲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和优
势进行国际性生产专业化分工协作,通过有限品种的大批量生产,节约设备,节约
劳动力和管理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陈继勇,1993)。美国
战后对欧洲地区的这种直接投资的结构,对欧洲国家战后制造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直接推动了战后国际分工向水平型分工发展。
在美国对欧洲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投资在新兴工业部门中。
美国对欧洲在新兴工业部门上的直接投资,直接促使这些新兴工业部门在欧洲的迅
速发展,加快了欧洲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例如,石油化学工业部门最早出现在美
国,是美国实力强大、技术先进的工业部门。由于美国跨国公司在欧洲地区石油行
业的直接投资,使得该工业部门首先在英国,进而在欧洲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起来。
其他诸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工业、电子计算机等行业也大都是由美国跨国公司在
西欧最先建立起来的,从而促进了西欧国家这类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由此可见,
美国战后对西欧的直接投资对西欧各国产业分工的演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2.2 战后西欧1各国在欧共体内部直接投资与其产业分工
随着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实力的逐步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不
断增加。西欧各国在欧共体内部的相互直接投资,对各国产业分工由垂直型分工向
水平型分工的转变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战后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总
体趋势由农矿等初级产业部门为主转向以制造业进而以服务业为主。战后近20 年
时间里,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初级产业部门和资源加工型产业。西欧
国家在这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重点也是农业和采掘业(包括开发矿藏、勘探
和开发石油、天然气等),平均每年约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0%。2
进入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初级产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急剧下降,而
第二产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所占比重迅速上升。战后跨国公司海外直接
投资的产业结构经过了一个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再向第三产业为主转
1 自然地理上的西欧指的是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国家,包括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
尔兰和摩纳哥。政治地理上的西欧指的是欧洲除东欧国家以外的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本文的西欧指的是政治地
理上的概念。
2 参见申义怀.西欧对外直接投资.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30
54
移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也顺应了产业部类从初级产业向制造业转变,再向服务业
转变的大趋势。
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始终把在欧共体内部的直接投资放在首位。它们在欧
洲的直接投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总的发展方向是减少对外直接投资中第一产
业的投资比重,保持第二产业投资的稳步增长,加快对第三产业投资的增长速度。
法国从 60 年代中期到1975 年,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是第一产业约占20%,
第二产业占38%,第三产业占39%。从70 年代到80 年代末,法国减少了第一产业
的投资比重,增加了对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将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下降到
10%以下,而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增加到40%以上。德国一直重视第二和第三
产业的投资,把第一产业的直接投资放在次要地位。1955-1980 年,德国第一产业
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为37.4 亿马克,占其国外所有产业直接投资累计额的4.4%;
第二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为401.8 亿马克,占47.6%;第三产业的对外直接
投资累计额为405.7 亿马克,占48%。1987-1990 年,德国第一产业对外投资仅13.4
亿马克,占各产业投资总额的1.6%;第二产业对外投400 亿马克,占46%;第三产
业对外投资450 亿马克,占52.4%1。
战后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的特点,使得欧
洲各国之间的工业品贸易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对战后欧洲的产业分工转变为水平型
分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4.3 欧盟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欧盟生产一体化
在第二章我们已经指出,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和对外直接投资以及跨国公司一
体化发展战略是紧密联系的。
所谓国际生产就是指企业价值链跨越国界的活动。而企业价值链则是指企业创
造价值的过程中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的集合,企业的每一项经
营活动都是这一价值链条上的一个增值环节。随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扩
大,跨国公司的增值活动越来越多的跨出国界,国际生产随之不断发展。
在二战前和战后初期,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主要是为了开发与取得国外的自然
1 参见申义怀.西欧对外直接投资.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189
55
资源、占领国外市场或利用国外廉价的劳动力加工生产一些简单的最终产品与中间
产品,公司内部产品与服务的流动仍表现为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单向或双向流
动。因此,这一时期的国际生产还只是一种一体化程度较低的简单国际生产。与此
相应的是,在这一时期,跨国公司基本上采取的是各自独立的战略。在这种战略下,
国外生产基本上是跨国公司国内生产的翻版,国内生产与国外生产自成体系,这是
一种二分式的生产体系。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与协调,
不存在母公司对各子公司的统一的协调与管理,母公司对子公司除进行股权控制并
提供长期资本和技术等资源之外,对子公司的控制很少。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主要是服务于东道国或母国市场,相对独立地完成生产中的全部与大部分环节,子
公司之间缺乏生产经营上的分工与协调联系。与各自独立战略相适应,这一时期跨
国公司在组织结构上大都采取母子结构或国际部结构。跨国公司早期国际生产的特
点主要是因为当时跨国公司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国外经营比较有限,产品的多
样化程度不高,而且,当时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仍不能保证企业有效地协调其在
世界范围的经营活动。
战后,随着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国际生产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一体化程
度不断提高。国际生产体系也经历了由简单一体化向复杂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在复
杂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寻求更有效的途径来管理和控制其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资
产,在生产经营方面进行细分,如研究与开发、采购、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和
财务等,并将不同的生产经营职能配置在公司整体需要且最能发挥作用的国家或地
区,形成跨国界的价值链。设在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
相结合,履行整个公司的多项或全部的生产经营职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就
是跨国公司的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
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的目的是从各国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
的成本和质量差异中获得好处,以改变成本构成,降低总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功
能,从而增强其竞争力(胡浩,2004)。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不仅是跨国公司投
资战略转变的结果,更是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环境剧烈变化所做的直接反应,尤其
是跨国公司通过改变生产地点和协调生产活动的方式进行全球性最优配置以求增
强其竞争优势(UNCTAD,2002)。如果跨国公司在某一地区内各国建立起这样的一
体化国际生产体系,显然会大大增强该地区内各价值链所在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
赖性。
56
在欧洲,通过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生产,这种一体化国际生产体
系也建立并不断发展起来。美国福特公司的菲斯塔(Fiesta)汽车在欧洲的生产组织
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欧洲福特公司设在英国不同地方的子公司分别生产充电
器、配电器、仪表盘、油表、水表、插座、火花塞和绝缘器等;在比利时亨克生产
车身部件、车轮;在德国维尔弗拉特生产变速器、引擎;在科隆生产车身底盘;在
法国波尔多生产变速器;最后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和德国萨尔路易进行组装,产品主
要供应欧盟市场。不仅如此,福特公司还逐步将其部分研究设计、人员培训等职能
配置在不同国家,建立起复杂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邱立成,成泽宇,1998)。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通过在整个欧洲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直接投资,将欧洲各国
的生产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得欧盟各国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大大提高,客观
上促进了欧盟地区经济一体化向深度发展。
4.4 欧盟跨国公司与欧盟税收和投资政策的协调
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的发展,要求国际区域的生产制度作保障。这种地区生产
制度包括成员国之间的财政、金融和工业政策上的协调以及在很多领域(如劳动力、
财产和安全)上设立地区共同标准(段先胜,杨秋梅,1993)。可以说,欧洲区域
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许多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都是跨国公司一体化国际生
产体系的发展推动的。本节就从欧盟的税收和投资政策入手,分析直接投资的发展
对其产生的影响。
4.4.1 欧盟跨国公司与欧盟税收政策的协调
税收政策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税收政
策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西方学者关于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有很多分析。他们得出的
结论是,无论采用什么征税原则,只要征税,就会通过改变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
使资源配置发生扭曲。
税收按照征税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间接税主要影响一国中
商品的价格和成本,影响商品的国际流动;而直接税则主要影响生产要素的成本和
价格,从而影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在欧盟直接税的协调上,主要集中在资本所
57
得税的协调上。
资本所得税就是对一国流入的国际资本在本国国内的所得征收的所得税。有关
最优税收的理论认为,在封闭经济中,从长期来考虑,应该不对资本课税。
(Chamley,1981)Gordon(1986)、Rasin 和Sadka(1991)也发现如果资本是完全流动的,
劳动力是非流动的,那么小国开放经济的最优税收策略也是对资本不课税。也就是
说税收应该从流动的资本转移到劳动力上。因为劳动力是不流动的,其供给缺乏弹
性,因而带来的超额负担较小,而资本课税则会扭曲投资决策。这样,对劳动所得
收税比对公司收税更有效率。众所周知,一国的经济增长来源于劳动力、资本、技
术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度。其中,资本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而资本所得税的
差异,又会引起资本的大量流动,使资本从高效率地区趋向低效率地区。很多理论
与实证已经证明,由于资本所得税的差异,会导致资本无效配置和当地投资者的投
资扭曲。
欧盟内部的资本所得税的差异引起的扭曲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一是资本
积累的规模效益。因为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其投资成本就会下降,而且对于投资
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带来的收益是递增的。所以,资本持续的增加,会有规模效
应。但由于资本所得税的变化是随时发生的,这就会导致资本流动的频率提高,影
响其规模效率。二是各国的差异扭曲了资本和储蓄的国际配置,会导致资源配置无
效。因为国家之间的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差异,导致公司之间的竞争在于比较税收优
势,而不在于比较成本。所以,在欧盟层次上进行税收协调有助于提高资本在欧盟
各国之间的自由流动,减少资本流动的扭曲,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
由此可见,欧盟各国对资本所得税的协调,不仅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也
是国际资本寻求最高收益的要求。欧盟跨国公司作为欧盟国际资本流动的最大载
体,在欧盟区域内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也要求欧盟对资本所得税进行协调。
从 1963 年开始,包括欧盟在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国就签
署了《OECD 税收协定草案》,主要讨论如何避免跨国直接投资在投资国和东道国受
到双重征税的问题。该草案在1977 年和1992 年又经过了两次修改和补充,为避免
双重征税提出了协调方案。OECD 在1997 年公布了《OECD 税收协定范本》,为目前
1700 多个双边双重征税协定提供了框架和范本。
1 参见成新轩.欧盟经济政策协调制度的变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62
58
4.4.2 欧盟跨国公司与欧盟投资政策的转变和协调
投资政策是一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政府均毫无例外地研究、
制定和实施国家层次上的投资政策,对国际直接投资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以促进自
身经济目标的实现。在当代经济社会中,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已经
成为当代国际生产组织的重要机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一国投资政
策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影响。
投资政策包括利用外资的政策、对外投资政策以及投资政策的国际协调等三项
内容。二战后,欧盟各国的投资政策都经历了由管制到放松再到自由开放的过程。
而欧盟作为一个一体化国际区域,对区域内部各成员国的投资政策进行规范和协调
也是其重要任务之一。欧盟各国投资政策的转变和调整,不仅是各国经济快速发展
的需要,更是欧盟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转变和调整的过
程中,跨国公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欧盟作为发达国家集团,长期以来既是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又在
吸收和利用世界直接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发达国家的集团,欧盟各国的投
资政策经历了由管制到放松管制再到采取自由开放政策的转变。
(1)欧盟国家利用海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变化
战后初期,出于自身经济恢复的需要,西欧各国采取各种政策积极吸引其他国
家(主要是美国)的跨国公司前来投资。美国跨国公司在“欧洲复兴计划”的框架
下,在欧洲进行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投资领域和范围涉及到包括钢铁、煤炭、化工、
机械制造等在内的制造业。不仅如此,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阶
段、地区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采取适当优惠措施鼓励外来跨国公司前
往投资。例如,英国的苏柏兰地区、法国北部与南部地区、意大利南部地区、联邦
德国的不来梅地区等曾是欧洲国家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均采取相应鼓
励措施(如德国在不来梅设置免税港,实行税收优惠),吸引外国跨国公司对上述地
区的直接投资。
随着欧洲各国的经济的发展,70 年代以来,欧洲各国对外来直接投资采取更加
自由开放的政策。1976 年6 月21 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政府通
过了《关于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的指导方针声明》,该声明强调指出:跨国企业通
过“在国家之间有效地利用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可以给本国和东道国带来“巨
59
大的利益”。声明建议所有成员国要“改善外资投资环境,鼓励跨国公司积极地推
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它们具体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1基于
上述共识,欧洲发达国家大都对外来投资者给予非歧视性国民待遇原则,对利用海
外直接投资持有积极的态度和较开放的政策倾向。
进入 90 年代以后,欧盟各国对吸收和利用海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和立法更加趋
于自由化。不仅如此,欧盟各国还对吸收来的海外直接投资实行优惠政策。
在财政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表现在,降低公司所得税率或其他税收减免以及提
供加速折旧等手段的普遍使用上。这些税收优惠通常用于职业培训和土地交易等方
面,而加速折旧主要用于新投资或购买机器设备。对于进口关税减免及退税等方法
通常仅限于特定的加工区或地区,相对而言使用得较少。
在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提供政府赠与、补贴贷款与贷款担保以及股
权参与援助等。如英国政府对超过4.5 亿英镑的外国投资项目,给予5800 万英镑
的赠与,且地方政府可再提供2000 万英镑的赠与,企业员工获得的人均赠与额可
达到2 万英镑;而西班牙政府提供的赠与金额则更多。2应当指出的是,许多金融优
惠是由各国的州、省或市政府提供的,详见表4.3。
表 4.3 有关欧盟国家地方政府向外来投资者提供的金融优惠
州、城市 年份 企业名称
政府投资总额
(百万美元)
员均政府金额
(美元)
塞图堡(葡萄牙) 1991 欧洲汽车 福特、大众 483.5 254 451
东北(英国)
1994-
1995
三星 89 29 675
惠特利(英国) 1995 Jaquer 128.72 128 720
洛林赫姆巴奇
(法国)
1995 奔驰 111 56 923
资料来源: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5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竞争能力.北
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表6.3 整理
1 参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跨国企业的指导方针.巴黎,1986.9
2 参见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5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竞争能力.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社,1996.附录6.3
60
(2)欧盟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变化
战后初期,为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欧洲各国政府对本国跨国公司的海外
直接投资采取了限制措施。例如,联邦德国政府就在战后颁布禁令,禁止本国企业
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防止本国有限的资本的外流。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国政府也放宽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管制,开始采取支
持和鼓励的政策。例如,联邦德国政府在1952 年2 月正式宣布解除不准进行资本
输出的禁令后,开始允许每笔数额在100 万马克以下的对外投资额不需报请经济部
批准。1956 年,联邦德国政府又取消了对数额在300 万马克以上的对外投资项目进
行逐项审批的规定,并对本国私人企业在海外开设合资企业的条件逐步放宽;1957
年,联邦政府允许在海外的合资企业的参股比例达到50%;从1958 年起联邦政府对
海外合资企业的参股比例不再进行任何限制;1961 年联邦政府在颁布《对外经济法》
时,对本国资本输出制定了更优惠的规定,旨在进一步鼓励和保护私人企业的海外
投资(拉姆贝特,1988)。
进入 20 世纪60 年代后,西欧各国在特殊情况下采用过限制海外直接投资的措
施。例如,在1965 年12 月修订过的德国与美国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德国
将美国子公司所得税率由30%提高到40%,并减少美国子公司在进行利润再投资时
获得税收优惠的好处。但是,在有利于加强德国竞争力的美国投资项目上,德国的
税收优惠政策未变。又如,英国在1979 年废除资本账户外汇管制之前的一个时期,
出于国际收支平衡的原因,曾经严格控制资本的外流,规定用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资
金汇出必须经英格兰银行批准;企业在国外赚得的利润必须汇回英国。
进入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西欧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各国对跨国公
司的海外直接投资的政策越来越自由和宽松。一般来说,只要海外直接投资符合国
家的经济政策并且与其他政策不冲突,各国就不会干预其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如此,
西欧各国还对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实施鼓励和支持的政策,目的是希望通过本国跨
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高本国的竞争能力。这种鼓励和支持主要表现在:
①提供信息和技术援助
信息是否准确、快捷,关系到企业能否及时把握投资机会;技术是否先进、适
用,是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竞争成败的关键。所有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或政府开办的
专业机构均为跨国公司从事海外直接投资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援助,欧盟国家
的政府也不例外。
61
在信息服务方面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由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提
供包括发展中国家或其他东道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企业成本要素、与外国投资相关
的法律框架和管理程序等基本资料。二是通过各种媒介向欲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
业提供信息。如通过政府出版物、政府组织的研究讨论会、远距离通讯会议和各种
交易会向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三是由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官员组成的投资考察团,或
接待潜在投资东道国访问团直接向欲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发布信息。
在技术援助方面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一是许多欧盟国家极力促成和支持政
府、企业与大学三者联合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二是对海外直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
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一般政府为最终投资决策前可行性论证提供一半的资金资
助;三是政府为中小型跨国公司提供项目开发与启动支持、包括帮助筹措项目资金,
准备法律文件,根据东道国具体条件调整技术和培训当地人员等。
②提供融资便利
如前所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积累和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但政府及其所属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廉价信贷
资金也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事实上,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都设有专门机
构为本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提供融资便利,以增强本国公司从事海外直接投资
的竞争能力。
例如,英国贸易部下设“出口信贷担保部”、法国设立“外贸保险公司”、德国
设立“海尔梅斯出口信贷保险公司”等,为各自国家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提供强
有力的资金支持。
③提供税收优惠
税收问题直接涉及海外直接投资者的利润,对跨国公司从事海外直接投资活动
的影响非常大。一般来说,海外投资者的所得往往面临着双重纳税义务:一方面,
东道国基于属地原则,对海外投资者在本国境内的收入有权征税;另一方面,投资
国基于属人原则,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在海外获得的收入也有权征税。同时,海外直
接投资涉及一揽子生产性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因而海外投资者还要承担各种关税。
欧盟发达国家政府为鼓励本国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往往在所得税和关税
两大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第一、税收抵免(Tax Credit),即海外投资者在东道国已缴纳的所得税款,可
以在本国的应纳税额中相抵相减,这是现代税收制度中避免国家间双重征税的一种
62
重要形式。在欧盟国家中,实行税收抵免的国家包括英国、意大利、丹麦、奥地利
等国。另据统计,截止1996 年6 月,欧盟成员国之间共缔结了740 多个避免双重
征税的协定。这些双边协定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成员国之间的投资壁垒,
促进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投资一体化的发展。
第二,税收饶让(Tax Sparing)或税收豁免(Tax Exemption),即只承认税源国
的征税权,本国放弃征税权,海外投资者的所得在东道国已纳税款者,视同在本国
已履行纳税义务,不再另征或补税。这意味着投资国不仅对本国跨国公司已向东道
国缴纳的税额给予税收抵免,而且对东道国为鼓励外国资本进行投资而给予的税收
减免额,也给予免征。显然,这是国际间为避免双重征税而对海外投资者更具实惠
的税收优惠待遇。在欧盟中,许多发达国家往往通过与资本输入国订立避免双重课
税的双边协定,对本国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给予税收饶让的优惠。这
些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挪威、芬兰、丹麦、比利时等。荷兰
更是其中的典型,它对来源于国外的收入实行全部免税。
第三,税收延付(Tax Deferral),即投资国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收入,在汇回本
国之前不予征税。这意味着从事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实际上从本国政府那里取得了
一部分无息贷款。
第四,税收损失退算(Tax-loss Carryback)与税收损失结转(Tax-loss
Carryforward)。前者指用退税来补偿企业经营亏损的税收减免办法。当海外投资
企业在一个年度出现正常的经营亏损时,可将亏损抵消前几年(一般为3 年)的利润,
这样,根据前几年利润收入缴纳的税赋可以按抵消数额大小退还给企业。后者指用
结转亏损来抵消未来几年(一般为7 年)收入的税收减免办法。企业据此可将某一年
度的正常经济亏损抵消未来几年的收入,这样企业亏损可从未来几年由抵消收入而
减少的税赋得到补偿。税收损失退算和结转办法的实施,减少了企业从事海外直接
投资的经营风险,保障了企业的正常收入.从而促进了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④提供投资担保
绝 大 多 数 发 达 国 家 都 制 定 和 实 施 投 资 保 障 计 划 (Investment Guaranty
Program),为本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可能面临的国家征收或国有化、
战争或内乱、本利汇回管制等政治风险提供担保。它是战后促进和保护跨国公司海
外直接投资普遍行之有效的重要制度,故又称投资保险制度(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后,欧盟国家相继实施这种保障制度,如法国和原
63
联邦德国于1960 年、丹麦于1966 年、荷兰于1969 年、瑞士于1970 年、比利时于
1971 年、英国于1972 年分别实施了海外投资保障制度。目前,几乎所有发达国家
均实施这类保障制度。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欧盟成员国资本流动自由化指南的生效,法国、芬
兰、意大利、挪威、瑞典等国家中,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已经不复存在。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西欧国家战后直接投资的政策经历了一个由限制到
允许,再到促进的逐步自由化的演变历程。这种投资政策的变化不仅是西欧各国经
济发展的需要,也和战后欧洲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推动分不开。投资
政策的逐步自由化,促进了欧盟各国之间投资障碍的清除,推动经济一体化的深化。
4.5 小结
本章讨论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欧盟生产一体化的影响。第1 节首先对欧
盟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进行概述。本节对欧盟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划分为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是战后初期到20 世纪50 年代末。在这一阶段,欧盟各国由于还没有
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因此基本没有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以吸收美国对欧洲各国
的直接投资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是20 世纪60 年代。在该阶段,欧盟各国经济实
力有所恢复,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也逐步开展,主要投资对象是美国以及欧盟
内部各国。第三阶段是20 世纪70 年代以后至今。欧盟跨国公司实力进一步增强,
已经可以和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分庭抗礼。欧盟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仍然
是美国和欧盟内部各国,但对欧盟内部各国直接投资的比重在增大。
第 2 节讨论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欧盟产业分工的影响。本节分两部分,第一
部分分析美国跨国公司战后对欧盟直接投资对欧洲产业分工的影响。从美国战后对
欧洲直接投资的国家分布和产业分布中,可以清楚看到美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欧
洲产业分工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所起的作用。第二部分分析了欧盟各国跨国公司
在欧盟内部的直接投资。由于欧盟各国跨国公司在对欧盟内部直接投资都注重第二
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因此对欧盟各国产业分工的转变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 3 节讨论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欧盟生产一体化的关系。指出跨国公司对外
直接投资的发展,是与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是分不开的。随着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由
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复杂一体化战略演变,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一体化的
64
国际生产体系。如果跨国公司在某一地区各国内建立起这样的一体化国际生产体
系,显然会大大增强各国的经济联系。本节最后引用美国福特公司在欧洲的生产组
织情况的案例,具体说明了跨国公司通过在欧洲各国安排生产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将欧洲各国的生产和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客观上加强了欧洲各国的经济联系,
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第4 节讨论了跨国公司与欧盟税收和投资政策的协调。指出一体化国际生产需
要各国生产制度上的保障和经济政策上的协调。通过欧盟税收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协
调和变化,说明跨国公司也是积极推动这些政策协调和变化的重要动力之一。
65
5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欧盟贸易一体化
5.1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现状和特点
5.1.1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概念和形式
(1)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概念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一般是指跨国公司内部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的国
际间流动,即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跨国界的
贸易关系(陈斌进等,1995)。具体来说,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包括一国母公司与国
外子公司的进出口贸易、在该国的外国子公司与母公司的进出口贸易、该国跨国公
司在该国的子公司与国外子公司的进出口贸易以及在该国的外国子公司与同一母
公司的其他国家的子公司的进出口贸易等。
但是,关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范围,至今仍存在争议。多数西方学者的观点
是,只有母公司拥有 50%以上股权的子公司,其相互之间及其与母公司之间的贸易
才属于公司内部贸易。但仅将母公司掌握的股权比例作为内部贸易的判断标准,在
某种程度上低估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实际规模,不能准确、完整地把握内部贸易
的全貌。因为在现实中,跨国公司对某一公司的控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跨
国公司不需拥有多数股权就可以对该公司的生产经营施加强大的影响,跨国公司的
意志能够反映到该公司的经营决策中去。由于跨国公司不仅拥有资本方面的优势,
而且还拥有技术、管理以及营销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因此跨国公司对合资企业的管
理与协调能力会超出由股权限定的范围。由于这个原因,在讨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时,一般是把跨国公司与它拥有少数股权的子公司以及这些子公司之间的贸易都纳
入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并不考虑股权结构不同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所造成的影响
(冼国明,1994)。
(2)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形式
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经营战略逐步向全球一体化经营战略
转变,强调各成员公司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了纵向内部贸易、横向内部贸易和
66
混和内部贸易三种主要形式。
纵向内部贸易指的是,跨国公司为了充分利用各个国家的优势资源,把产品价
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分设在不同的海外分支机构,使得原本属于一个企业内部能够完
成的生产经营变为各个海外分支机构的首尾相衔接的跨国生产经营。其中,出于价
值链前一个环节的企业的产出品正是后一个环节企业的投入品。这样,在跨国公司
内部,形成大量的中间产品贸易。这种纵向内部贸易是跨国公司实行垂直一体化战
略的主要内容。
横向内部贸易指的是,跨国公司一方面根据国际市场的差异性,在最终产品的
生产上采取差别化的生产,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各子公司专门生产有特色的产品,
即,在同行业的最终产品生产上实行水平分工;另一方面,在中间产品的生产上,
各子公司之间也实行水平分工,分别专门生产不同的零部件或原材料。这种由以上
各种水平分工而产生的各子公司之间的产品交叉销售就是横向内部贸易。这种横向
内部贸易是跨国公司实施水平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和支持性因素。
混和内部贸易指的是,在跨国公司内部既有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投入品或产
出品的简单内部贸易,也有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价值链前后环节上垂直协作的纵
向内部贸易,还有建立在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水平分工基础上的横向内部贸易。
混合内部贸易是跨国公司实施全球一体化经营和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它将公司内
部贸易发展到了极致。
5.1.2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规模和特点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主要特征,是跨国公司构建国际化生
产和服务体系、追求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结果。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
有相当大的比重。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在20 世纪90 年代后半期,大约2/3
的世界贸易是跨国公司参与的,而更为重要的是,估计有1/3 的世界贸易是在跨国
公司内部进行的,也就是说,跨国公司从事的国际贸易中,大约50%是跨国公司内
部贸易。邓宁(J. H. Dunning)1984 年发现在英国的子公司中 85%的进口和 80%的
出口属于公司内部贸易,而彩色电视机制造行业公司内贸易的比例高达90%(李琮,
徐葵,2000)。
由于欧盟范围内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数据难以获得,在这里我们只能对全球
67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状况进行分析。从全球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来看,具有以下几个
特点:
(1)从部门结构上看,内部贸易在高技术部门中的比例较高。跨国公司海外
经营活动的风险比在国内大得多,其主要利用在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销售技能上
的优势在海外取得竞争优势。为了保持技术的独占性与垄断性,防止技术扩散或被
仿制,同时为了补偿高额的研发成本,跨国公司往往通过划拨价格在母公司与子公
司之间以内部交易的方式转移技术产品。研究表明,技术密集程度与内部贸易规模
呈正相关关系:越是高技术产业,其贸易内部化程度越高。在技术密集程度高的部
门,跨国公司出口内部化率平均为 5.5%,其中电子行业为 9%,化学品和药品行
业为 7.3%;而在技术密集度低的部门,出口内部化率平均为 0.9%,其中食品部门
仅为 0.6%(杨宇光,1999)。
(2)从产品结构上看,内部贸易的产品构成主要是最终产品,其次是中间产
品。最终产品内部化率较高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跨国公司实行全球生产优化组合
的结果。战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从政策上鼓励本国公司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
加工组装业务,然后将部分最终产品返销母国。二是关税等贸易壁垒的存在也使最
终产品的内部化率提高。一般来说,一国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都高于中间产品的
名义关税率。随产品加工程度而逐步升级的关税结构,不仅推动了跨国公司出口中
间产品,然后在市场所在地进行组装,而且也促使出口企业将一些最终产品的出口
实行内部化。三是跨国公司进行更好的营销服务。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生产和出口的
制成品中绝大部分是耐用品,而售后服务是耐用品促销的一个重要手段,跨国公司
如果通过其国外销售子公司销售产品,能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有利于市场信息的反馈以及产品的调整和改进,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海林纳(G. K.
Helleiner)对美国内部贸易资料的研究也证明了上述论断:1977 年美国公司进口的
初级产品(不包括石油)内部化率为 23.5%,半制成品为 37.7%,最终产品则高达
53.6%(池元吉,2003)。
(3)从地区结构上看,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跨国公司贸易内部化率
越高。这表现在:首先,发达国家公司贸易内部化率(主要是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高于发展中国家。以 1977 年美国公司内进口贸易占全部进口的比重为例,来自发
达国家的最终产品内部化率为 61.1%,半制成品为 43.4%,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相
应比例则是 37%和 17%。其次,跨国公司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内部
68
化率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平均内部化率。例如在电子机械产品行业,发
展中国家平均内部化率为 75.2%,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却高达 97%,墨西哥为
95.6%;在非电子机械产品行业,来自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平均内部化率为 63.5%,
而新加坡高达 90.5%,墨西哥为 87.8%,马来西亚为 83.2%(杨惠昶,2000)。
欧洲是发达国家聚集的地区,尽管没有具体的数据说明,但其跨国公司的内部
贸易应该同样具备上述三个特点。
5.2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世界产出的增长速度,
这其中尤其突出的是跨国公司内部贸易(intra-firm trade)和产业内贸易
(intra-industry trade)的迅速发展。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中,公司内贸
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目前的经济文献中,很少涉及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之
间的联系。但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公司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和跨国公司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几个概念。由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数据很难获取,因此本章
将在深入分析产业内贸易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具有紧密联系的基础上,由产业内贸
易来代替公司内贸易分析其对欧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
5.2.1 产业内贸易概述
有关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最早是从对贸易数据的统计研究中发现的。1960 年
Verdoorn(1960) 在考察比、荷、卢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的变化时,第一次
注意到了这种贸易现象的存在。他发现,经济联盟内部各国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大多
是同一贸易分类目录下的。之后,Balassa(1963)在对欧共体制成品贸易情况进行
分析后认为,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同一产品组之内,而不是在商品组之
间。众多经济学者发现在产业内部存在专业化分工和双向国际贸易的现象,从而使
产业内贸易研究成为国际贸易模式的一个新课题。
随后,大批学者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理论研究。Herbert Grubel 和Peter J.Lloyd
(1975)对产业内贸易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把国际贸易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产业间贸易,这是发生在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国家间的贸易,比如发展中国家
69
用初级产品交换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还有一类是产业内贸易。他们认为,不论
是相似性产品还是有差异的产品,都有产业内贸易存在。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许多西方学者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了大量理论性研究,使产业内贸易理论内涵更
加丰富。
在产业内贸易的度量中,Grubel 和Lloyd 创立的G-L 指数仍是迄今为止使用最
广泛的用来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低的方法。他们假定,如果i 表示某一特定产业
的产品; Xi 和Mi 分别表示该产业产品的出口与进口;则该产业内贸易指数Bi 可以
被描述为
( )
Xi Mi
Xi Mi Xi Mi
Bi
+
+ − −
= ×100% (5-1)
上述公式也可以改写为




+

= −
( )
1
Xi Mi
Xi Mi
Bi ×100% (5-2)
其中, 1 ≥ Bi ≥ 0。如果Xi=Mi,则Bi=100%,即表示该产业的所有贸易
均为产业内贸易;如果Xi =0 或Mi =0,则Bi =0,即表示该产业的所有贸易均为
产业间贸易。
如果要测定一国产业内贸易的平均水平,则可将上式改为
Σ
Σ
=
=
+
+
= n
i
n
i
Xi Mi
Bi Xi Mi
Bj
1
1
( )
( )
×100% (5-3)
其中, j 是指第j 个国家;I 是指该国n 个产业中的第i 个产业。
在产业内贸易中,依据产品差异,可以将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性产业内贸易
(HIIT)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VIIT);依据交易主体,产业内贸易分为公司外产
业内贸易和公司内产业内贸易。水平性产业内贸易指的是质量、价格相同或类似的
同种产品之间的贸易;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指的是质量、价格不同的同种产品之间的
贸易。公司外产业内贸易指的是不存在隶属关系的公司之间的跨国同类产品的贸
易;公司内产业内贸易指的是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其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
70
跨国同类产品的贸易。水平性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可以用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和互
相倾销等原因来解释;垂直性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则可以用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
对上述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的研究,就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5.2.2 产业内贸易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互动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从公司的角度考察商品在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
公司之间)流动的,产业内贸易则从国家的视角研究一国既出口又进口同类商品的
交易行为。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对这两种贸易形式的研究是分开进行的。在传统
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被纳入跨国公司的理论框架中加以研究,将其看作是跨国公
司全球战略的产物。而正统的产业内贸易文献,也从来没有谈及产业内贸易和企业
内贸易之间的联系。然而,随着对这两种贸易形式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事
实表明,产业内贸易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并不是毫无联系的两种贸易,二者的发展
以及运行机制都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产业内分工的发展以及公司内贸易的增加,
一些原来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产业内贸易正在转变为跨国公司内部进行,“许多
产业内贸易也就是公司内贸易”(P.B.Kenen,2002)。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以下几
点:
(1)产业内贸易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主体均为跨国公司
公司内贸易就是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贸易,因此跨国公司必然是公司内贸易的
主体。而产业内贸易虽然是以国家视角来定义的,但开展贸易的主体依然是各国的
公司和企业,这些公司和企业主要是垄断厂商、寡头垄断厂商和垄断竞争厂商。跨
国公司不论实力大小,都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这也是公司开展跨国经营的必要条
件。因此可以说,目前世界上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公司大多是跨国公司。
(2)从统计上看,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具有相似的特征
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经验研究表明,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具有相似的特点:
①二者都主要发生在资源禀赋、生产技术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比较接近
的发达国家之间,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该国产业内贸易和企业
内贸易水平也就越高。(见表5.1 和表5.2)
71
表5.1 1985 年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
发达国家
新兴工业化
国家和地区
第二代新兴工业
化国家和地区
其他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6 个) 52.8 30.8 19.1 14.3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6 个)
30.4 32.7 29 24
第二代新兴工业化国家
和地区(9 个)
11.9 18.2 11.5 13.5
其他发展中国家(10 个) 0.7 3.8 7.5 15.5
资料来源:Forstner and Helmut. Competing in a global economy: an empirical study on
specialization and trade in manufacture. Academic Division of Unwin Hyman Ltd.1990. 58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其次是新兴工业
化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
平比较低。
表 5.2 1992 年美国与不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国家之间的公司内贸易比重 %
美国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
外国跨国公司在
美国子公司的公司内贸易
国家
数目
占美国向贸
易伙伴出口
的比重
占美国从贸
易伙伴进口
的比重
占美国向贸
易伙伴出口
的比重
占美国从贸
易伙伴进口
的比重
所有国家
人均GNP(美元)
≥20000
10000-19999
2000-9999
1000-1999
≤1000
59
14
9
15
10
11
13
22.6
22.1
9.6
5.9
4.3
10.8
10.7
21.7
10.5
6.8
6.1
6.2
9.9
4.5
7.9
1.2
5.3
14.5
35.1
13.4
12.9
2.3
2.6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经济分析局,参见网址http://www.bea.doc.gov
72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美国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在人均GNP 超过20000 美元的
国家比重最大,其次是在人均GNP 在10000 美元到19999 美元之间的国家。在人均
GNP 小于1000 美元的国家,其公司内贸易的比重非常小。
②二者都主要发生在制造业,并且二者都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产业的技
术越密集,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比重就越大。
根据 Forstner 和Helmut(1990)的研究,1985 年22 个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
贸易比重最大的产业分别是塑料原料(74.3%)、电力机械(66.2%)、航空(64.8%)、
有机化学(64.3%)、办公机械(62.3%)、医药化工(62.3%)等。有学者对1987 年32
个国家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母公司内部出口贸易在
其总出口中的比重,计算机业为91.3%、汽车业为62.4%、机械行业为52.6%、石油
业为51%、电子业为36.5%、医药化工行业为35%、纺织业为12.8%、食品业为9.8%、
造船业为8.79%(张碧琼,1999)。由此可见,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从统计上看,
都主要发生在技术密集型行业。
(3)从理论上看,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也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
从前面对公司内贸易的概述中可知,跨国公司纵向内部贸易是在跨国公司的总
部和海外各子公司之间所发生的贸易,这种内部贸易的发生一般是以母公司以及各
子公司分别出于一个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为条件的。纵向内部贸易的发生不仅仅是
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更是特定产业或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某一产业的生
产需要经过多个环节、需要多种资源进行生产,而母国并不在生产的所有环节和所
有资源上具备成本优势,把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分散到全球各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
中进行就成为该行业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这样一来,处于某一生产环节上的子公
司会从其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输入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往母公司或其他子
公司,由此产生了纵向内部贸易。尽管有学者认为这种纵向贸易应该算作产业间贸
易,但在各国的统计上往往将同一产业的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加工产品视为同组
商品,因而将其统计为产业内贸易。
跨国公司的横向内部贸易是由各种水平分工而产生的各子公司之间的产品交
叉销售所形成的。在这种模式下,跨国公司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都相似
的国家之间从事类似的经营活动,因此在各个国家都建立自己的生产体系和销售体
系,以满足当地的需求。从表面上看,这种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国际贸易,但
73
是,如果考虑到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等因素,则会发现这种跨国公司的横向内部贸
易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这一点在下面还会详细分析。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使得跨国公
司的母国和东道国的产业内贸易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随着跨国公司数目的增
加,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也会不断扩大。
②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具有一些共同的理论解释
产业内贸易作为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基本前
提就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些基本前提也同样
能够用于解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第一,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与产业内部贸易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关系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为基本出发点的。市场的完全竞争
性意味着,在市场上有为数众多的商品需求者和供给者,任何一个需求者或供给者
都无法左右市场价格;同时商品的生产者可以完全自由的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而没
有任何障碍。可见,传统国际贸易的假定基础就是完全竞争,但在国际市场从来就
没有实现过。在国际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是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结构。
这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机构体现在,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公司的进入或
退出一个行业存在一定的障碍,产品虽然是同类的,但具有不同的效用以便满足不
同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存在所谓的“差异产品”。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产品是
完全相同的,即使同种使用价值的产品,也会因为厂商的技术水平、工艺、经营理
念、广告宣传等差异导致其产品在质量、款式、包装、形象等方面产生差异。例如,
同样是碳酸饮料,品牌不同就会导致其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很大差异。这种产品的
差异性正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之一。马腾(2001)指出,新贸易理论认为产业
内贸易现象是由于各国生产者为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
本,仅生产少数几种反映国内大多数人收入和偏好状况的差异产品以满足国内大多
数人的消费,并出口部分产品满足国外少数人的偏好,而国内少数人的偏好则通过
进口差异产品去满足。所以,即使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消费结构相似,同
样会存在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量巨大,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性的,市场上的产品是“异质”的,这些“异质”产
品的生产和交换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也就是说能够生产“异质”产品的企业都
74
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这种垄断优势的获得是任何厂商都希望拥有的,因为可以以此
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跨国公司正是这种差异性产
品的积极推动者。
第二,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联系
与古典经济理论分析假设相一致,规模报酬不变也是传统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
假设。所谓规模报酬不变是指厂商的生产函数不随其规模的扩大而改变,从而无法
通过扩大规模而影响商品价格,也就无法影响贸易。但现实经济与该假设是矛盾的。
厂商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在经济学中,
规模经济指的是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规模的提高而逐渐降低的一种规律。这种现象
又被称为“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规模经济的早期思想源于马歇尔和施蒂格勒。他们认为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及
专业化分工能够带来节约的经济效应;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和固定投资的不可分割
性,生产规模的扩大能带来成本的节约,这就是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刘海云,
2001)。一般认为,引起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至少有以下几项1:(1)专业化分工。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将加深,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更有
效率的设备。大规模生产使更有效率、更专业化的设备的利用成为可能,而此类设
备在小规模生产中的运用是不经济的。(3)投入物的单位成本降低。大规模生产使
生产者能大规模雇用生产要素,从而有可能从生产要素供应者那里获得“数量折扣”
的利益,降低投入物的单位成本。(4)副产品(By-Product)的利用。在某些产业,
大规模生产能使在小规模生产情况下作为废弃物的副产品的利用成为可能,从而通
过副产品的利用来降低主要产品的生产成本。(5)辅助设施的开发。在某些情况下,
一个厂商的大规模生产引起其他厂商开发辅助设施(如运输、供电、供水、供气、
通信、金融等)从而使大规模生产厂商节约成本,精干生产,提高效率等等。因此,
在现实经济中,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使完全可能存在的。
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根本性基础。正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才使得
产业内贸易成为可能。有学者指出,产品的差异性、需求的差异性和收入的相似性
必须在与规模经济相联系时才会发生国际贸易(刘元春,廖舒萍,2004)。在一国
市场上,规模经济和产品的差异性是互相矛盾的。规模经济要求生产大批量的同质
1 参见方齐云.国际经济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03
75
产品,以带来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的下降,获取竞争优势。但产品的差异性则要求
生产小批量的异质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偏好。这一矛盾的解决依靠的正
是国际贸易的开展。Paul R. Krugman(1980)指出,由国际贸易所带来的分工细
化,使得即使在同一产业内部,也可以使差异产品的批量生产分布于不同的国家成
为可能。
为了说明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们假定某一个贸易世界由两个
国家组成。这两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各自都能生产产品i 的任一变体以满足本国需
要(为了分析方便,把i 的所有变体分为X 和Y 两种)。假定两个国家对X 和Y 这
两种变体的生产都具有规模效应。假定这两个国家对X 和Y 具有完全相同的生产技
术和完全相同的消费偏好,即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和社会无差异曲
线。在这种条件下,两国之间的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发生。
如图 5.1 所示,两国(A 和B)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均用同一条曲线BAB’表示。
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表示两国生产X 和Y 两种产品存在规模收益递增。两国
的同一组无差异曲线用Ua 和Ub 表示。其中Ub 比Ua 离原点较远,代表较高的消费
满意程度或福利水平。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两国的生产和消费在同一点达到一般均
衡(图中的A 点和A’点重合),均衡的商品相对价格在两国相等。由于两国的同类
商品不存在相对价格差异,因而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两国之间不会开展贸易。
现在我们假定两国开放贸易,并且由于某种偶然因素或历史原因的影响,A 国
由均衡点A 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下偏离,即增加X 的生产减少Y 的生产;B 国由
均衡点A’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上偏离,即增加Y 的生产而减少X 的生产。在两
国对X 和Y 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A 国生产X 的成本下降,生产Y 的成本
上升,导致X 的价格相对下降而Y 的价格相对上升;B 国生产X 的成本上升,生产
Y 的成本下降,导致X 的价格相对上升而Y 的价格相对下降。这样,A、B 两国生产
的X、Y 两种变体的相对价格就发生了变动,使得两国具有了不同的比较优势。这
样一来,根据比较优势原理,A 国将进一步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下移动其生产点,
直到在B 点达到对X 的完全专业化生产,取得X 生产的最大的规模利益;而B 国将
进一步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上移动其生产点,直到在B’点达到对Y 的完全专业
化生产,取得Y 生产的最大的规模经济利益。当两国按照BB’直线斜率的绝对值表
示的价格进行贸易时,两国的消费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b 上达到均衡。此时,BB’
代表的相对价格线与两国的无差异曲线Ub 相切,两国的消费均衡点E 和E’重合。
76
图 5.1 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
资料来源:方齐云.国际经济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03-104
由此可见,在两国要素禀赋、需求偏好、技术等影响贸易的因素完全相同的情
况下,仅仅因为规模经济的存在,两国也可能开展贸易。这正是产业内贸易得以产
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规模经济的存在同样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一方面,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通过利用各国的相对优势资源和
全球统一经营和管理以获得自身的整体规模经济。跨国公司在各个国家生产具有差
异性的产品,然后再通过贸易满足各国不同的消费偏好。这正是跨国公司横向内部
贸易的来源之一。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分别从事价值链上的某
一个环节的业务,以获得各成员公司的规模效益。这正是跨国公司纵向内部贸易的
来源之一。
5.3 产业内贸易与欧盟贸易政策的转变
5.3.1 产业内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作为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产业内贸易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之间并不是毫
Y
B’
E(E’)
C’
A(A’) Ub
PA=PA’ Ua
O C B X
77
无联系的,正相反,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全新视点,为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减为前提假定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比较利
益的存在和要素禀赋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产中的生产效率不同,从而
为贸易开展提供了互利互惠的空间。因此,与这一理论相应的政策主张必然是自由
贸易政策。这种政策理念基本符合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市场结构和基本要求,在一
定时期内对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自由贸易的政
策主张与二战后资本主义垄断形态的发展和产业内贸易的兴起越来越不相适应。建
立在完全竞争基础上的传统贸易理论不能有效地解释产业内贸易和相似国家间的
大量贸易等现象,也没有将一些与政策相关的重要问题,如规模收益递增、干中学
(Learning by doing)等成功因素包含进来。新贸易理论通过引入不完全竞争的
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来解决这些问题,并为政府在国际贸易领域进行政策干预提供
了新的理由。战略性贸易政策正是新贸易理论在政策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础,同样,它们也是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
场结构的存在,一国的政府可以通过生产与研发补贴、出口补贴与进口关税等手段
来保护国内市场,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培育和提升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国际
竞争力,转移国外垄断厂商的超额利润,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创始人 Brander 和Spencer(Brander and Spencer,1985)
吸收了20 世纪70 年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最新思路,提出了Brander-Spencer 战
略贸易政策模型。在该模型中,Brander and Spencer 假定一个寡占行业中有两个
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国家,并且二者的产品均在两个生产国
以外的第三国市场上销售,这两国内部没有销售。假定这两个垄断企业按照古诺
(Cournot)的竞争方式,即任何一方都以对方的产量既定为前提决定自己的销售
量。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两个垄断企业会达成一个古诺-纳什均衡。但是,
当双方按照古诺双头垄断方式进行决策时,如果其中一方的政府对该垄断企业进行
出口补贴,那么该企业的行为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出口补贴会促使它按照斯坦克
尔伯格领导者(Stackelberg leader)方式进行生产,即该企业因为政府的补贴而
不会假定对方的产量既定进行最优决策,而是先行对产量进行决策后,再由对手(这
时成为斯坦克尔伯格追随者,Stackelberg follower)根据其产量做出反应,这样
78
它就可以达到最高的利润水平。这是因为,出口补贴可以降低本国企业的边际成本,
即使在本国企业提高产量后国外企业并不减少产量的情况下,本国企业仍然是有利
可图的。
Krugman(1984)在其经典文献中指出,仅仅依靠垄断的假设和利润转移分析并
不能给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供足够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充分考虑规模经济、
学习效应以及知识的外溢性等现代产业的特点,结合国际贸易的策略分析,才能充
分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一国垄断企业国际市场份额的扩
大会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降低生产的边际成本,从而将规模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和
更大的规模优势,以保证利润的增加额远远超过国家的补贴额,以及本国福利的动
态递增。同时,在学习效应的作用下使本国政府扶持的企业保持先发优势,排除其
他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并增加另一国实施报复性补贴的成本,以避免出现两败俱
伤的局面。因此,出口补贴等措施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就具有了
贸易-产业的战略性意义。
概括来说,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思想就是:由于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
存在着超额垄断利润或租金,一国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贸易干预政策来支持本国企
业的竞争和产业发展,通过抽取和转移国外垄断企业的利润来提高自身的国民福利
(胡昭玲,2002)。从战后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正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为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5.3.2 欧盟贸易政策的调整:从保护贸易政策向战略性贸易政策转变
(1)欧盟贸易政策的保护性质
贸易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定时期内影响其进出口贸易的政策措
施的总和,是一国政府对贸易活动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干预和调节行为。贸易
政策是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规范,包括国家有关贸易的基本方针或原则以及对外贸
活动的指导或管理方式。包括欧盟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市场
机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完全依赖市场机制的自身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
须依靠贸易政策来对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加以消除。所以说,贸易政策就是对市场
经济下的贸易实践的一种事前设计和事后修正。
制定国家贸易政策的依据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实践的变
79
化中不断发展,为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转变提供着理论依据。从古典经济学派到当代
的各种经济学流派,无论哪个流派都依据自己的贸易理论提出了有利于本国国家利
益的贸易政策。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制定其贸易政策的重要原则
就是维护本国或本集团的利益。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经济竞争已占据了世界竞争的主要地位。因为权力是按实
力划分的,世界各国为了维护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必须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欧盟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维护和扩大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因此,“经济
优先”就成为欧盟对外总政策的一项重要原则,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政策就成为了
贯彻此原则的重要手段。
欧盟作为一个由千差万别的,有着不同利益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经济一体化集
团,其贸易政策不仅要体现成员国的国家利益,更要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整体实
力。这种整体实力的增强,必然需要其贸易政策反映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促进一体
化发展。这是欧盟贸易政策的重要性质之一。
从欧盟贸易政策的特殊性质出发,其目标包括以下几个:
一是促进成员国的商品自由流通。罗马条约第 2 条指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
目标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促进整个共同体内
的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促进持续平衡的扩展,日益增长的稳定和生活水平的加速
提高以及成员国间更加紧密的联系。”1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罗马条约第3 条规
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以共同体的名义在各成员国间协调和实施,以保障商品的
自由流通。
对外贸易对于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
重要动力,更是欧盟整体经济实力的重要内容。因此,保证商品的自由流通就成为
欧盟贸易政策的重要目标。
二是加强欧盟作为整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欧盟是世界上重要的贸易集团之
一,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引人瞩目。如上文所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
集团,欧盟的贸易政策负有维护欧盟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使命,以加强欧盟在国际
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贯彻欧盟的国别与地区政策。在两极世界已经瓦解,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1 参见欧洲共同体条约集.戴炳然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67-68
80
的今天,欧盟作为重要一极势必要同美国、日本等另外两极在各个领域展开既有合
作又有争夺的竞争。为了在这场角逐中不至于落后,欧盟特别注意发展同世界上各
种类型国家的关系,实行不同的国别与地区政策。欧盟的贸易政策就在其中扮演重
要的角色。
欧盟对外贸易的多重目标,决定了其对外贸易政策必然具有强烈的保护性。这
种对外贸易政策的保护性主要表现在欧盟内外的双重标准、歧视性国别贸易政策、
非关税壁垒的广泛应用、反倾销措施的频繁使用等方面。
近年来,欧盟的保护性贸易政策开始向战略性贸易政策转变。战略性贸易政策
富有及其浓重的贸易保护和国家干预主义色彩,在一般人看来,这些主张与世界国
际贸易发展的自由化潮流完全相反。但是,这种贸易理论主张却成为20 世纪90 年
代西方发达国家贸易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石之一,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国家的贸易哲
学思想(克鲁格曼,2000)。根据战略性贸易理论的主张,各国政府应当确立本国
的“战略”产业,实施战略性产业政策,即通过进行研发补贴、出口补贴等政策,
帮助“战略”性产业中的垄断企业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从而提高本国的竞争地位。这种政策的实施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福利为代价来提高
本国的福利水平。
(2)案例分析:以欧盟电子信息产业的政策转变为例
根据战略性贸易理论,近年来欧盟加大了对某些“战略性”产业的补贴,希望
通过对某些“战略性”产业采取的战略性政策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并提高该产业
的国际竞争力,以便缩小这些产业与美国、日本的差距。下面就以欧盟电子信息产
业的产业政策为例,说明欧盟贸易政策的变化。
欧洲电子信息产业是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拥有巨大的发展
潜力。在欧盟内部有13000 多家计算机服务和工程公司,它们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欧洲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分布非常广泛,拥有丰富的专业文化和知识资源。这些都为
欧盟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共体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
策,尽可能的让欧洲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公司在世界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和出口。但
到了90 年代,由于欧洲信息产业在半导体、外设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计算机领
域缺乏创见,导致被美国和日本的制造商领先。世界半导体市场被日本和美国的微
处理器制造商所统治;在消费类电子产品方面,日本公司占世界产量的55%,而欧
81
洲的产量只占世界产量的20%。欧洲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缓慢,如1999 年其电子信息
产业产值约2302.92 亿美元,仅占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1141.10 亿美元的20%
(成泉,2000)。
在欧盟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和竞争不利的情况下,欧盟没有继续对其放任自流,
而是采取了积极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加大了对该产业的补贴和保护。
首先,欧盟为其电子信息产业制定了明确的产业政策,目标是在社会市场经济
的基本原则下,鼓励和支持电子公司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在竞争中提高自己适应市
场、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的能力,从而恢复和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能力。
90 年代以来,欧洲重点发展了下列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光电子(包括激光、
红外、夜视技术等);生物电子;纳米电子;超导电子;微电子机械系统;计算机;
外设及软件(包括巨型机、微型机、家用计算机、液晶显示器及新的输人、输出接
口设备);通信技术(包括ISDN、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人工智能;机器人;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商务;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汽车、
交通管制系统、汽车安全系统等);军事电子(包括雷达技术、电子对抗、武器控制
系统等);消费类电子(高清晰度电视、数字音响、数字无线电广播设备等)以及电
子材料。
其次,为发展这些技术,欧盟继续实行联合研究开发方针,资助 123 亿欧元,
实施了欧洲第4 个研究开发战略计划以及尤里卡计划、Esprit 计划、Race 计划、
Brite 计划等,以充分利用欧洲的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加快电子信息技术的发
展,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
欧盟政治家希望保护受国际竞争威胁的高技术工业,建立“受害产业”的欧洲
国家园区并向其提供国家援助;对外国“低价倾销”的产品,实行严厉的反倾销政
策等,这些都是保护电子信息产业及欧洲市场的有效手段。 通过上述政策的实施,
欧盟的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出口扩大,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有所提高。
5.4 欧盟产业内贸易与欧盟商品市场一体化
从1952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 ,ECSC)成
立开始,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就没有停止。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贸易一体化是其中
重要的元素和组成部分。贸易一体化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
82
用。
本文中所讲的商品市场一体化是指某一国际区域内各国(各地区)之间商品贸
易的自由流通。区域内的商品贸易流通量的越大,流通越自由,那么该区域内贸易
一体化的程度就越高,同时也说明在该区域内各国间的商品贸易联系越紧密。本节
通过对欧盟产业内贸易和欧盟内部贸易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对欧
盟内部贸易的促进。
5.4.1 内部贸易的衡量指标
区域内部贸易是衡量一个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说,一个区
域内部贸易比重越大,其贸易一体化的程度就越高。一般的,国际上使用两个指标
来衡量地区贸易一体化程度:一个是区域内贸易份额(intrabloc trade share or
intra-regional trade share) , 另一个是贸易密度指数(trade intensity
indices)。
所谓区域内贸易份额是指某一地区内部贸易量在该地区总贸易量中所占的比
重。
Si = tii / ti (5-4)
i S 是指区域i 的内部贸易份额;
ii t 是指区域i 的内部贸易量;
i t 是指区域i 的总贸易量
从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该地区内部贸易量在该地区贸易总量中的比重越
大,则区域内贸易份额就越大,就表示该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程度越高。这是用来衡
量国际区域贸易一体化最简便的指标。最初,这一指标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区域一体
化的贸易效果以及实证研究中。但是,该指标在衡量区域贸易一体化的程度方面也
有一定的缺陷。
首先,该指标的数值大小与该区域内的国家数量的多少有关,与这些国家的大
小也有关,因此不够准确。给定一个区域的大小,那么在该区域内的国家数量越多,
则其内部贸易量也就越大。换句话说,把一个既定的区域分割成越多数量的国家,
83
那么其内部贸易量一定大于把该区域分割成较少数量的国家所形成的内部贸易量。
这是因为,国家越多,则原来应该算作国内贸易的数量被更多的计算成为国际间的
贸易量。
其次,该指标的数值大小与该区域的大小有关。该区域的地理范围越大,则其
内部贸易量就越大。也就是说,相同贸易总量的区域,地理范围大的那个内部贸易
量会大于地理范围小的那个区域。
为 了 解 决 上 述 问 题 , 另 一 个 贸 易 一 体 化 指 标 ― ― 贸 易 密 度 指 数
(intra-regional trade intensity index)被提出来。该指标是Brown 在1949
年提出的(Brown,1949),并由Kojima 于1964 年加以完善(Kojima,1964)。贸易密
度指数是指区域内贸易份额与该区域的贸易量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之比。
Ii = Si /Wi = (tii / ti ) /(ti /T) (5-5)
i I 是指区域i 的贸易密集度指数;
i W 是指区域贸易量在世界贸易量中的比重;
T 是指世界贸易量
当贸易密集度指数等于 1,说明该区域内部贸易在区域贸易中的比重等于该区
域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即是地理中性的),也就是说该区域的贸易流向是没
有偏好的;如果该指数大于1,则说明该区域的贸易更倾向于流向区域内部,而不
是区域外部;如果该指数小于1,则正好相反,说明该区域的贸易更倾向于流向区
域外部,而不是区域内部。该指数可以被看作是由Balassa 于1965 年提出的“贸
易集中度”的一种变形。如果一个地区的内部贸易密集度大于1,则该地区的贸易
被成为“集中”的,也就是说,该地区的贸易是具有方向性的,对地区内部的贸易
的倾向大于对外部世界贸易的倾向。该指标的增长,意味着区内贸易在本区比重的
增长快于该地区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的增长。
按照上述指标,我们将在下一节考察战后欧盟区域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发展和变
化。
5.4.2 欧盟产业内贸易和内部贸易的增长
从长期来看,在市场一体化过程中,欧盟国家间的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份额
84
增加了。从表5.3 可以看出,从1961 年到1992 年,欧盟各国相互的国际贸易中,
产业内贸易份额由0. 48 上升到了0. 64。从1961 到2000 年,丹麦和爱尔兰的产
业内贸易份额上升了一倍或者更多;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产业内贸易份额在
1961 年相对较低的国家其产业内贸易上升得更快,达到了数倍;产业内贸易份额在
1961 年就比较高的国家,在后来的三十年中,虽然产业内贸易份额的增加速度相对
较慢,也出现了比较大的增长。
表 5.3 欧盟各国相互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1961-2000(未调整的G-L 指数)
国家 1961 1967 1972 1977 1985 1988 1990 1992 1993 2000
比利时 0.51 0.56 0.49 0.57 0.56 0.57 0.58 0.60 0.66a 0.72a
丹麦 0.30 0.37 0.41 0.44 0.42 0.44 0.43 0.47 0.57 0.61
法国 0.60 0.69 0.67 0.71 0.68 0.67 0.67 0.72 0.79 0.80
德国 0.47 0.56 0.57 0.57 0.60 0.59 0.61 0.68 0.72 0.71
希腊 0.02 0.06 0.08 0.10 0.15 0.15 0.16 0.15 0.18 0.19
爱尔兰 0.22 0.28 0.36 0.45 0.40 0.38 0.38 0.41 0.45 0.49
意大利 0.44 0.56 0.57 0.56 0.52 0.51 0.51 0.51 0.54 0.59
荷兰 0.54 0.57 0.59 0.59 0.60 0.62 0.61 0.67 0.71 0.66
葡萄牙 0.04 0.10 0.13 0.14 0.24 0.25 0.30 0.31 0.34 0.48
西班牙 0.10 0.16 0.29 0.38 0.47 0.56 0.57 0.60 0.62 0.65
英国 0.51 0.67 0.65 0.71 0.62 0.59 0.64 0.68 0.70 -
欧盟b 0.48 0.56 0.57 0.59 0.58 0.58 0.59 0.64 - -
注释:
a 为按照各国制造业产品在欧盟内部的进出口情况对11 国数据进行加权平均的结果。
b 为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数据
资料来源:转引自苑涛.欧洲国家产业内贸易分析.欧洲研究,2003(5):112-121
欧盟作为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其本身便具有排他性质。这种排他性质不仅表现
在对内消除关税等贸易壁垒,还表现在对区域外部国家采取各种限制措施。
首先,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迅速,内部贸易份额随之扩大。与此同时,区内
贸易在成员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这一点我们通过表5.4 可以很清楚的看
到。
85
表5.4 欧盟内部贸易 单位:百万欧洲货币单位
年度 欧盟12 国 欧盟15 国
内部贸易额 总贸易额内部贸易份额% 内部贸易额 总贸易额
1985 933335 1718404 54.31
1986
1987 979648 1659044 59.05
1988 1086523 1837324 59.14
1989 1257114 2116840 59.39
1990 1327312 2204152 60.22
1991 1391442 2314480 60.12
1992 1414261 2345288 60.30
1993 1302681 2274478 57.27
1994 1414641 2491968 56.77
1995 1994198 3112728 64.07
1996 2091203 3299279 63.38
1997 2274130 3667826 62.00
1998 2429701 3873445 62.73
1999 2609015 4149026 62.88
2000 3027297 4999543 60.55
资料来源:根据European Commission. Eurostatistics-Data for short-term economic
anylysis, Monthly.1991-2001 年各期计算所得
从欧盟(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相互进口占其总进口的比重来看,这一趋势更为明
显。欧盟内部相互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在1958 年只有33.8%,1971 年已升至51.0%,
然后在这一水平上保持了14 年,1985 年升为57.0%,1992 年为58.9%,1998 年为
63.2%,2000 年达到70.2%,2002 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欧盟强化内需拉动
经济,使这一比重又有所提高,见图5.2。
86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1958 1971 1985 1992 1998 2000
欧盟内部进口在总进口的比重
图 5.2 欧盟内部进口在其总进口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欧洲统计局统计数据计算整理而得。http://epp.eurostat.cec.eu.int
欧盟对区内贸易依赖性不断加强促使各成员国在经济一体化的深度上不断强
化,这种强化既是经济一体化的结果,也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力。
其次,欧盟各成员国的贸易越来越倾向于在欧盟内部进行,而对欧盟外部的依
赖性在减小。从1958 年到1993 年的36 年间,欧共体的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使区内贸易额增长了9 倍,年均增长6.7%;区外贸易额仅增长了4 倍,年均增长
4.8%,区内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区外贸易的增速。其中1959-1970 年,欧共
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16%,而同期与非共同体国家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9%;
1985-1989 年,欧共体内部贸易增长了101.2%,而同期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出口仅增长了46%(徐春祥,林萌,2004)。
从表 5.5 中可以清楚看到,欧盟的贸易密度指数不仅始终大于1,并且该指数
还在不断上升。这说明欧盟对内部贸易的依赖性增强,而对外部贸易的依赖性减弱。
表 5.5 欧盟15 国贸易密度指数
1980 年 1985 年1990 年1995 年1999 年2000 年 2003 年
欧盟15 国的
贸易密度指数
1.48 1.60 1.51 1.66 1.66 1.7 1.7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1-2004 年各期计算得来。
87
区域内部贸易是衡量一个区域贸易一体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欧盟贸易一体化的
发展必然导致区域内贸易的不断上升。由于欧盟各国均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较高,产业内贸易在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欧盟地区内产
业内贸易的发展必然对其区域内贸易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尽管由于欧盟产业内贸易的数据不全,我们无法对产业内贸易的数据和欧盟内
部贸易份额指标以及欧盟贸易密度指数指标进行计量的分析,但我们看到欧盟地区
内部的贸易当中产业内贸易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是推动区域内
贸易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5.5 小结
本章讨论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欧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第1 节在介绍了跨国
公司内部贸易概念和形式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归纳
和总结。从全球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来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从部门结构上看,
内部贸易在高技术部门中的比例较高。(2)从产品结构上看,内部贸易的产品构成
主要是最终产品,其次是中间产品。(3)从地区结构上看,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
高,其跨国公司贸易内部化率越高。
第 2 节在对产业内贸易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指出了产业内贸易和跨国公司内部
贸易之间具有理论上和统计上的密切联系。首先,它们的贸易主体都是跨国公司。
其次,大量的统计数据显示,两者具有许多统计上的相似。最后,两者在贸易理论
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
易的产生以及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难以搜集到欧盟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数据的
情况下,用产业内贸易来分析其对欧盟贸易一体化的影响。
第 3 节讨论了欧盟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对欧盟贸易政策的影响。战后产业内贸易
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为新贸易理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贸易政策的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欧盟的发展也表明,产业内
贸易的发展对贸易政策有所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促使欧盟从保护贸易政策逐步
向某些领域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转变。本节通过对一个具体案例――欧洲电子信息
产业政策的变化,论证了上述结论。
第 4 节讨论了欧盟产业内贸易对欧盟商品市场一体化的促进。在这一节首先介
88
绍了衡量一个地区贸易一体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区域内贸易份额和贸易密度指
数。在此基础上,对欧盟各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数据和欧盟区域内贸易份额数据与
贸易密度指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欧盟各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不断上升,
与之相伴随的是欧盟区域内贸易份额和贸易密度指数两个指标的上升。尽管由于数
据的完整性等原因,我们还无法对产业内贸易和欧盟区域内贸易份额以及贸易密度
指数之间进行计量分析,但通过这些数据已经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对欧盟贸易一体
化的推动作用。
89
6 跨国公司并购与欧盟市场一体化
6.1 欧盟跨国并购的现状与特点
6.1.1 跨国并购概述
(1)并购与跨国并购
企业并购包括了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有关企业兼并,各百科全书都给出了实
质相差不大的的定义。
Merger 在《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中
解释为:“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
势的公司吸收另一家或更多的公司。一项兼并行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用现金
或证券方式购买其他公司的资产;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股票;对其他公司的股东
发行新股票,以换取所持有的股票,从而取得其他公司的资产和负债。”1
《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则做了较为简单的定义:“兼并是指两家或更多的不同的独立的企业合
并为一家。这种合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最典型的一种是一家公司用现金、股份或
负债方式来直接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资产。”2
而企业收购(Acquisition)则强调买方企业向卖方企业的“收购”行为。是
指一家企业用现金、债券、股票、债权等方式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谋求
该企业经营或资产控制权的行为活动(蒋泽中,2004)。
可以看出,收购和兼并都是企业产权重组的方式,都是取得另一家企业产权和
经营管理权的控制的手段。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从法律上讲,兼并的最终结果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成为一个法人,而收购的最终结果不是改变法人的数
量,而是改变被收购企业的产权归属和经营管理权归属。
对一国的经济而言,企业兼并和收购的经济意义是一致的,都使市场力量、市
1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5th. Edition.United Kingdo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1993.volume 8,
34-35
2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MacMillan Co.& Free Press, 1972. volume 9,249
90
场份额和市场竞争结构发生了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效应也相同,这是因为企业产权
和经营管理权最终都控制在一个法人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国家通常把
Merger 和 Acquisition 连在一起,统称M&A,即我们统称的并购。
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A or International M&A)是国内企业并购的延
伸,是跨国收购和跨国兼并的总称,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
支付手段,购入另一国的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干春晖,
2004)。同样,跨国并购也包括两层含义: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
正因为跨国并购是跨越国界的并购活动,因此跨国并购的主体必然是跨国公
司。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FDI)的两种方式之一(另外一种是
投资新建)。20 世纪80 年代以后,资本国际化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跨国公司对外直
接投资明显向跨国并购形态发展。由于收购和兼并能够把被收购兼并企业的所有资
源纳入企业的组织体系和内部市场体系之内,因而有着突出的特点(刘海云,2000)。
因此,跨国并购开始作为传统跨国投资的替代方式为许多跨国公司所采用。
跨国并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跨国公司在目标公司所在国没有子公司,
但为了获得目标国对并购活动的税务优惠和减免对目标公司企业承担的债务责任
等目的,先设立一个“空壳”子公司,然后用这个壳公司去兼并目标公司,使壳公
司成为存续下来的公司,目标公司则消失。这种情况实质上是跨国收购。另一种就
是跨国公司以其原来就拥有的在目标国的实体公司来收购目标国的目标企业。这种
情况广义上也应该属于跨国收购。但从狭义上看,又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国内并购。
有关跨国并购的数据显示,跨国收购占其中的绝大部分。兼并(或合并)仅占跨国
并购的不到3%。1
(2)跨国并购的类型
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跨国经营行为,跨国并购可以在功能上分为横行并购
(Horizontal M&A)、纵向并购(Vertical M&A)和混和并购(Conglomerate M&A)。
2
①横向并购
1 参见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117
2 以下关于这三种并购的介绍均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18-119
91
横向并购,又称水平并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类似
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这种跨国并购的目的通常是扩大世界市场的份额或增加企
业的国际竞争和垄断或寡占实力,且风险较小,并购双方比较容易整合,进而形成
规模经济、内部化交易而导致利润增长。近年来,由于许多行业为响应技术变革和
自由化而进行全球重组,因此这类并购迅速增加。出现此类并购的典型行业有制药、
汽车、石油,并越来越多的包括一些服务业。横向并购是跨国并购中经常采用的形
式。但是由于这种并购,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并购,容易限制竞争,形成垄断局
面,许多国家都密切关注并限制这类并购的进行。
②纵向并购
纵向并购,又称垂直并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
但又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此类并购通常是寻求降低生产链前向和
后向关联的不确定性与交易成本以及获得范围经济的收益。零部件生产商与其客户
之间的并购就是很好的例子。
③混和并购
混和并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这种并购方式
是同跨国公司的全球发展战略和多元化经营战略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减少单一行
业经营的风险,深化范围经济,增强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实力。
不同类型并购之间的平衡随着时间而变化。近年来,水平并购的重要性提高了:
1999 年,跨国并购价值的70%是水平并购,而10 年前只有59%。自90 年代中期以
来,垂直并购一直在增长,但仍然低于10%。在80 年代末期的并购高潮中,混和并
购非常普遍,但由于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关注核心业务以应付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其重要性现已降低。混和并购从1991 年的42%降至1999 年的27%。1
6.1.2 欧盟跨国并购的现状
从19 世纪末至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 世纪与20 世纪之交,这正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
1 参见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118
92
垄断阶段过渡;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 世纪20 年代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
稳定发展时期;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 世纪50 年代和60 年代的战后资本主义
“繁荣”时期;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第五次并购浪
潮从20 世纪90 年代中叶开始,直到今天还在进行中。
作为资本主义发达地区,欧盟也不可避免的卷入企业并购浪潮。欧盟的企业并
购活动主要在三个层次上进行:第一,各国内部的企业并购;第二,欧盟国家之间
的企业并购;第三,欧盟国家的企业和其他国家企业之间的并购。
在这五次并购浪潮中,前面四次并购国内并购的比重较大,跨国并购的比重较
小。但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跨国并购开始大量涌现,成为第五次并购浪潮中
引人注目的主要角色。
欧洲发生的跨国并购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种是母国是欧盟内国家的跨国公司
并购母国是欧盟以外国家的公司;另一种是母国是欧盟以外国家的跨国公司并购母
国是欧盟国家的公司;第三种是母国是欧盟内国家的跨国公司并购欧盟其他国家的
公司。出于本文研究的需要,只对第三种情况,即并购双方公司的母国均是欧盟成
员国进行分析,而对前两种情况不做分析。
欧洲企业的跨国并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欧洲统一市场建成前
后,即1988-1993 年,发生在全球第四次企业并购高潮的后期;第二个阶段是从
欧洲单一市场建成到欧元区建立,即1994-1999 年,与全球第五次企业并购高潮
同步进行。1
1988-1993 年,企业并购的旋风席卷欧洲大陆。跨国界的企业并购迅速增加,
在1990 年时达到第一个高峰。当年欧盟企业跨国并购金额达到1486.58 亿美元,
其中1988-1989 年增幅最大,由711.53 亿美元猛增到1187.23 亿美元。这期间出
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并购活动包括:美国SIMITHKLINE 公司以83 亿美元收购
英国的BEECHAM 公司(制药工业),法国的BSN SA 公司以27 亿美元收购美国的
RJRNABISCO INC(食品工业),美国福特公司以26 亿美元收购英国的JAGUAR(汽车
工业),英国的REED INTERNATIONAL 与荷兰的ELSEVIER NV 合并,涉及金额为45
亿美元,瑞士的雀巢公司以26 亿美元收购法国的SOURCE PERRIER SA 公司等。
1 以下数据参见周弘.1999-2000 年欧洲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6-78
93
1990-1993 年,欧洲企业的跨国并购数量呈下降趋势。1994-1996 年欧洲企
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在经历了1990-1993 年的略微消沉后又开始活跃,1994-1996
年3 年平均每年的企业并购活动保持在1700 起左右(比1993-1993 年期间的1500
起略高)。企业并购所涉及的金额在1995 年达到了新的高峰,当年为1565.6 亿美
元,超过了1989 年的1187.23 亿美元。1994-1996 年期间的企业并购活动涉及的
资金更加巨大,许多企业并购资金均超过了10 亿美元。这一时期的主要并购活动
有:德国BMW 公司以28 亿美元收购英国的ROVER 公司(汽车制造业),德国大众公
司以8.8 亿美元收购捷克的斯科达公司(汽车制造业),英国的GUINNESS 公司与法
国的LVMH 公司合并(食品工业),金额超过13 亿美元,英国的ALLIED-LYONS 以15
亿美元收购西班牙DOMECQ 公司,瑞士ROCHE 公司以53 亿美元收购美国的SYNTEX
公司(制药业),法国与德国的电讯公司联合出资42 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长途电
话公司SPRINT(电讯业)20%的股权,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以29 亿美元收购了法国
MARTRA 公司(电讯业)50%的股权,德国赫希斯特公司出资56 亿美元控制了美国的
MARION MERRELL DOW 公司(化工制造业),瑞典PHARMACIA 公司与美国的UPJOHN
公司(制药业)的合并,资金高达60 亿美元。
1997 年以后,欧洲更多的巨型公司卷入了并购活动,1997-1999 年发生的涉
及欧洲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公用事业公司收购英国能源集团,
美国环球影城公司收购荷兰的POLYGRAM,美国的AT&T 公司收购英国电信公司;在
美国公司的进攻下,欧洲公司毫不手软,英国VADOFONE 收购美国AIRTOUCH 公司,
德国戴姆勒公司收购美国克莱斯勒公司,英国石油收购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欧洲
内部的并购大案包括英国ZENECAN 公司收购瑞典ASTRA 公司(制药业),法国石油
公司TOTAL SA 收购比利时炼油厂PETROFINA SA,德国电讯公司与意大利电讯公司
合并,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与德国赫希斯特公司合并,挪威电信公司与瑞典电信
公司TELIA 合并,法国佩希内公司与加拿大阿尔坎铝业公司和瑞士ALGROUP 公司合
并,美国福特公司收购瑞典沃尔沃公司的轿车生产业务,英美烟草公司收购荷兰
ROTHMANS INTERNATIONAL ,法国雷诺公司收购日本日产公司等。
从表 6.1 和表6.2 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1987 年以来欧盟跨国并购的波浪状
态。
94
表6.1 1987-2001 年按出售方所属国家和地区统计的跨国并购出售额
单位:百万美元
年度 欧盟 美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全球总计
1987 12 761 51 765 72 787 1 721 74 509
1988 31 012 63 904 112 749 2 875 115 623
1989 47 358 68 821 135 305 5 057 140 389
1990 62 133 54 697 134 239 16 052 150 576
1991 36 676 28 226 74 048 5 786 80 713
1992 44 761 15 839 68 349 8 198 79 280
1993 38 537 19 978 67 622 14 265 83 064
1994 55 280 44 730 110 632 15 030 127 110
1995 75 143 53 237 163 950 16 493 186 593
1996 81 895 68 069 187 616 35 727 227 023
1997 114 591 81 707 232 085 66 999 304 848
1998 187 853 209 548 443 200 82 668 531 648
1999 357 311 251 934 679 481 74 003 766 044
2000 586 521 324 350 1 056 059 70 610 1 143 816
2001 212 960 184 880 496 159 85 813 593 960
注:数据包含超过10%股权的出售交易
资料来源:UNCTAD.FDI/TNC 数据库.转引自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 年世界投资报
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99
95
表6.2 1987-2001 年按收购方所属国家和地区统计的跨国并购收购额
单位:百万美元
年度 欧盟 美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全球总计
1987 32 617 28 412 71 560 2 928 74 509
1988 40 141 24 181 113 389 2 204 115 623
1989 71 365 38 860 135 781 3 995 140 389
1990 86 525 27 627 143 070 7 181 150 576
1991 39 676 16 596 77 435 3 258 80 713
1992 44 391 15 035 72 995 6 264 79 280
1993 40 531 21 405 72 153 10 784 83 064
1994 63 857 28 531 112 401 14 360 127 110
1995 81 417 57 343 173 139 13 372 186 593
1996 96 674 60 744 196 735 29 646 227 023
1997 142 108 80 869 269 276 35 210 304 848
1998 284 373 137 421 508 916 21 717 531 648
1999 517 155 120 310 700 808 63 406 766 044
2000 801 746 159 269 1 087 638 48 496 1 143 816
2001 327 252 96 039 534 151 55 719 593 960
注:数据包含超过10%股权的收购交易
资料来源:UNCTAD, FDI/TNC 数据库. 转引自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 年世界投资报
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03
6.1.3 欧盟跨国并购的特点
(1)欧盟跨国并购在全球跨国并购中占有重要地位
受到放松管制以及单一市场的推动,欧盟各国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持续增加。
仅1989 和1990 年两年,欧共体范围内11 国发生的跨国并购就达到3009 起,总价
值达630 亿英镑,见表6.3。
96
表6.3 欧共体范围内(11 国)企业的跨国并购(1989-1990)
被并购所在国 并购交易数 并购交易额(百万英镑)
英国 560 31603
德国 539 6941
法国 552 6570
西班牙 349 5823
意大利 309 4674
荷兰 293 4358
比利时 184 1749
丹麦 133 1258
葡萄牙 63 399
希腊 14 8
卢森堡 13 9
总计 3009 63392
资料来源:Acquisition Monthly, February 1991.转引自史建三.跨国并购论.上海:立信
会计出版社,1999.39
表 6.4 1990-1999 年按地区统计的跨国并购出售与购买 单位:亿美元
出售 购买
国家
1990 1995 1997 1998 1999 1990 1995 1997 1998 1999
欧盟 621 751 1146 1879 3445 865 814 1421 2844 4977
美国 547 532 817 2095 2330 276 573 809 1374 1124
日本 1 5 31 40 159 140 39 27 13 98
全球 1506 1866 3048 5316 7201 1506 1866 3048 5316 7201
欧盟所
占比重%
41.24
40.25
37.60
35.35
47.84
57.44
43.62
46.62
53.50
69.12
资料来源:UNCTAD,跨国并购数据库,根据汤姆森金融证券数据公司提供的数据。转引自
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2001.121
97
进入90 年代,发生在欧洲范围内的跨国并购更多。到1999 年,欧盟几乎占全
球全部跨并购出售额的一半,购买额的70%,见表6.4。包括购买和出售在内的跨
国并购总额中,欧盟所占的比重始终在40%以上,在2000 年更是达到70.09%的最
高值,见图6.1。
欧盟跨国并购在全球跨国并购中的比重
0
20
40
60
80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年

百分比
所占比重
图 6.1 欧盟跨国并购在全球跨国并购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
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99-303 数据计算所得
在全球跨国并购交易前 20 家跨国公司中,欧盟跨国公司就有16 家,占80%,
见表6.5。可见欧盟跨国并购在全球中的地位。
表 6.5 1987-2001 年全球跨国并购活动交易额最多的前20 家跨国公司a
排名 名称 母国 行业
交易额b
(10 亿美元)
交易数量
1 沃达丰 英国 电信 297.6 28
2 BP 英国 石油 94.1 98
3
戴姆勒-奔驰/戴姆
勒克莱斯勒
德国/美国汽车制造 54.6 88
4 德意志电信 德国 电讯通信 52.8 24
5 曼内斯曼 德国 电信和电信工程44.7 47
98
续上表
排名 名称 母国 行业
交易额b
(10 亿美元)
交易数量
6 AXA/AXA-UAP 法国 保险 41.6 73
7 捷利康集团 英国 制药 35.8 16
8 BT 英国 电信 32.9 47
9 安万特 法国 制药 31.7 38
10 雀巢 瑞士 食品和饮料 28.1 136
11 通用电气 美国 电子和电气设备25.4 228
12 罗氏控股 瑞士 制药 24.7 23
13 安联/安联控股 德国 保险 23.9 101
14 苏伊士 法国 公用事业 23.3 106
15 苏黎世保险 瑞士 保险 22.7 37
16 新闻集团 澳大利亚 传媒 22.6 82
17 花旗集团 美国 银行 21.5 52
18 德意志银行 德国 银行 20.6 94
19 西格兰 加拿大 食品和饮料 20.2 24
20 Aegoh 荷兰 保险 18.8 28
全球
总计
4 605.2 59 273
a.包括其子公司进行的跨国并购。
b.只包含交易额可以计算的交易。
资料来源:UNCTAD 跨国并购数据库,数据来源于汤姆森金融机构数据公司。转引自联合国
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1.85
(2)跨国并购已成为欧盟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按照投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新建投资(即绿地投资)和
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初期,新建投资的比重很大,跨国并购只占很小
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
99
上升,已经超过新建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投资方式。
在欧洲,跨国并购从 20 世纪80 年代末期就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直接投资形式。
仅在1989 年和1990 年两年,欧共体范围内发生的跨国并购就达到3410 起,总价
值630 亿英镑(史建三,1999)。
尽管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方式,在概念上很容易区分,
但是这种区分在现有的统计上却是几乎不可能的。一个原因是有很多的机构汇编和
报告关于并购的数据,但是这些所收集到的数据的性质和种类是各不相同的。一些
资料来源可能包括不同的并购方式,而另一些来源则不包括。另一个原因是,并购
数据是以某项交易的交易总额来表示的,而不是以某一个国家企业的国外收购总额
和撤资之间的差额来表示的。但是国际直接投资是以某一年份的直接投资者和外国
子公司之间的资本账户的净值为基础记录的,是一个国际收支的概念。基于上述原
因,要比较跨国并购与新建投资是很难的,因此也较难统计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
资中的比重。
尽管我们无法直接将跨国并购与 FDI 流量进行直接比较,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
图6.2 看出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
欧盟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并购
FDI
图 6.2 1987-1999 年欧盟国家的FDI 流入流量与跨国并购(10 亿美元)
资料来源:UNCTAD,跨国并购数据库与FDI/TNC 数据库。转引自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31
100
(3)欧盟跨国并购的单体规模越来越大
在 20 世纪80 年代的并购高潮中,不仅出现了跨国企业并购高潮,而且跨国并
购的规模发展也是非常惊人的。
在 1986-1987 年度,欧洲共同体在100 亿欧洲货币单位的大型并购,各个国
家的国内并购为24 起,国际并购为17 起,国内并购与国际并购之比为1:0.71,
1990-1991 年度,国内并购为47 起,国际并购为133 起,两者比例为1:2.83。
四年间,国内大型并购增长了2 倍,而国际大型并购增长了近8 倍。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
欧盟内部购买占欧盟跨国并购购买的百分比
欧盟内部出售占欧盟跨国并购出售的百分比
图 6.3 1987-1999 年欧盟内部并购占欧盟全部跨国并购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北
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34
在经过 1991 年、1992 年、1993 年三年低潮之后,跨国并购从1994 年开始又
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在欧洲的跨国并购交易中,1994 年超过10 亿美元的跨国并
购交易有9 起,总价值达到150 亿美元;1995 年有24 起,总价值达到460 亿美元;
1996 年有26 起,总价值达到720 亿美元。1998-1999 年则出现了许多资金额超过
100 亿美元的并购案。2在1999 年,欧盟跨国公司参与了10 项全球最大跨国并购活
1参见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Report on Competition Policy. Brussels,1986, 217;1991, 416. 转引
自蒋泽中.企业收购与兼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5-196
2参见史建三.跨国并购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35
101
动中的9 项,其中英国沃达丰集团对美国空中通讯的收购以及英国捷利康与瑞典阿
斯特拉的合并位居前两位,涉及价值分别高达603 亿美元和346 亿美元。1
(4)欧盟内部的跨国并购比重较大
欧盟的跨国并购中,在欧盟内部完成的跨国并购始终占有较高的比重。虽然在
1995 和1996 年有所下降,但在1999 年上升势头明显,见图6.3。1999 年西欧企业
特别活跃,其出售总额达3540 亿美元,购买总额为5190 亿美元。由于英国企业经
常以美国企业为收购目标,而除了英国企业进行的并购以外,欧洲的跨国并购基本
上是在区域内部进行的。因此,在西欧的跨国并购的出售和购买之间有时会出现明
显的不平衡。
(5)水平并购多于垂直并购和混和并购
90 年代之前欧洲企业的跨国并购还主要以跨行业并购为主,但最近几年的跨国
并购则反映出一种明显的变化,即属于同一行业范畴的企业加强了合并势头。许多
欧洲公司开始摆脱那些非核心企业,将资金更加集中的用于核心企业,以便增强企
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这种现象在高新技术领域更加突出。
在 1999 年欧盟最大的24 宗跨国并购交易中,属于同一行业的水平收购就有20
宗,占83.33%;1998 年欧盟最大的8 宗跨国并购中水平收购有5 宗,占62.5%。2
(6)欧洲企业跨国并购具有明显的历史连续性
在欧洲地区,历史上经济联系广泛的国家彼此的企业相互并购更加频繁。例如,
爱尔兰企业中68%的并购对象是英国企业,而英国企业的并购对象中有近23%为爱
尔兰企业;同样,在比利时,法国和荷兰两国的企业占企业并购数量的50%以上,
而法国和德国两国占卢森堡企业并购数量的3/4。这种地区分布使欧洲内部的一些
国家经济关系异常密切,通过企业间的联合形成了若干密切的经济核心。3
(7)工业企业之间的并购势头有所减弱,服务领域的企业并购方兴未艾
如果将欧洲企业并购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那么在 1992 年以前,工业公司的
并购独领风骚,工业领域的企业并购活动占总数的60%。1992 年以后,这种情况有
了很大的改变。随着服务市场的开放,更多的并购活动发生在服务领域。
1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跨国公司投资司.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0.126
2 参见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126-127
3 参见周弘.1999-2000 年欧洲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9
102
1999 年欧盟最大的24 宗跨国并购交易中,发生在服务领域的有11 宗,占将近
一半的比重;1998 年欧盟最大的8 宗跨国并购中,发生在服务领域的有4 宗,占
50%。1
6.2 欧盟跨国并购与欧盟市场结构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的欧盟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能源、汽车、钢铁等传统的制
造业上。90 年代的并购涉及多领域,影响最大的是服务业,其中包括金融业、电信
业、电力、传媒业和运输等行业。
6.2.1 欧盟内部各国的交叉跨国并购趋势
在高度相互依赖的国际化市场上,发达国家的交叉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之间
谋求国界产业寡头竞争中领先或者均衡的重要手段,从而出现使世界各国产业的市
场结构趋于一致的趋势(姚战琪,2004)。作为直接投资的最主要的形式跨国并购
近年来在主要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流动也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交叉并购投资的趋势,这
一点在欧盟各国当中体现的也是非常明显。
为了更好的衡量欧盟各国的交叉跨国并购投资趋势,我们引入交叉跨国并购投
资指标。该指标借鉴了1985 年麦克吉里(Macchielli)提出的对交叉直接投资指标
的计算方法,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CRMA=(PURC-SELL)/(PURC+SELL)
其中 CRMA 为交叉跨国并购指标
PURC 为跨国并购的购买价值,衡量跨国并购的国内资本流出
SELL 为跨国并购的出售价值,衡量跨国并购的国外资本流入
我们定义,交叉跨国并购指标在-0.3 和0.3 之间,则该国属于交叉并购国。如
果该指标大于0.3,则该国属于净对外收购国或地区(资本流出国或投资国);如果
该指标小于-0.3,那么该国属于净的出售国家或地区(即资本流入国或者接受投资
国)。根据UNCTAD(2000)对跨国并购的统计数据,我们计算了1987 年到1999 年间
欧盟地区内各国进行跨国并购的交叉跨国并购指标,见表6.6。
1 同①
103
表6.6 1987-1999 年欧盟部分国家交叉跨国并购指标
英国 德国 法国 瑞典 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 瑞士
1987 0.56 0.21 0.39 0.31 0.37 -0.49 0.69 -0.63 -0.65
1988 0.1 0.18 0.29 0.88 0.33 -0.38 -0.39 -0.11 0.6
1989 0.18 -0.11 0.68 0.18 -0.09 -0.31 -0.21 -0.09 0.48
1990 -0.06 0.04 0.45 0.47 0.58 -0.41 0.42 0.03 -0.01
1991 -0.21 0.34 0.6 0.08 0.1 -0.36 -0.65 -0.32 0.19
1992 0.21 -0.11 0.15 -0.15 -0.28 0.13 0.17 -0.65 0.79
1993 0.34 0.32 -0.13 0.02 -0.25 -0.46 -0.64 0.3 0.86
1994 0.39 0.26 -0.42 -0.32 0.52 1.01 -0.62 0.03 0.76
1995 -0.1 0.42 0.09 -0.27 0.31 0.85 0.07 -0.46 0.45
1996 0.07 0.2 0.04 -0.3 0.55 -0.32 -0.26 0.41 0.39
1997 0.19 0.5 0.09 0.39 -0.02 -0.33 0.11 0.33 0.5
1998 0.02 0.56 0.29 0.18 0.11 -0.34 0.54 0.45 0.76
1999 0.25 0.34 0.56 -0.77 0.11 -0.12 0.07 0.63 0.67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
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62-268 数据计算
从上述数据来看,英国的交叉并购指标基本上处于-0.3 和0.3 之间,因此属
于交叉跨国并购的国家。德国在1990 年之前的指标显示其属于交叉跨国并购国家,
但1990 以后的指标除一年以外均为正值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显示德国开始在跨
国并购中成为净对外收购国。法国在1992 年之前指标均为正且超过0.3,但在1992
年指标开始小于0.3。比利时的指标除了三年之外均为负值,该国指标变动的幅度
比较大,绝大多数指标超过了-0.3 到0.3 的正常范围,显示出该国基本处于跨国并
购中的净出售国地位。瑞士的指标除了两年之外均为正值,并且绝大多数超过0.3,
显示该国基本处于跨国并购的净收购国地位。除上述国家之外的其他欧盟成员国基
本上可以属于交叉跨国并购国。
欧盟大多数成员国属于交叉跨国并购国,这说明在欧盟内部各国之间的跨国并
购程度非常高,因此通过交叉跨国并购各国的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消费、经济状
况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其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104
6.2.2 欧盟跨国并购与其市场集中度-以欧洲银行业为例
跨国并购与市场集中度的关系由于不同的产业而关系不同。在规模经济显著和
进入壁垒高的产业,跨国并购更容易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市场集中,使跨国寡头厂商
的市场份额大大提高。
Hannah 和Kay(1977)采用不同的指标考察了1957-1969 年间英国制造业集
中度的变化情况。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没有企业并购,,1969 年英国制造业
的总体集中度甚至可能低于1957 年。Hannah 和Kay 对于单个行业集中度的分析也
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见表6.7。1
表 6.7 英国制造业1957-1969 年集中度变化的原因
指标 1957 并购 内部扩张 1969
CR5
CR100
48.4
60.1
+14.2
+15.2
-2.0
-0.4
60.6
74.9
资料来源:L.Hannah, J.Kay. Concentration in Modern Industry. London: Macmillan, 1977.243
由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的差异,Hart 等人和Hannah 等人的结论有一
定差异,但两项研究都认为,并购对于行业集中度的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进
入20 世纪80 年代,跨国并购的发展对行业集中度也有影响。在这方面,欧洲的商
业银行的跨国并购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
欧洲历来就是银行业重组的主战场,随着欧盟范围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显
著加快,各成员国银行业市场自然就引来了大规模的机构兼并重组的机会。最近两
年来,欧洲更是加快了重组的步伐,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欧洲银行业加速重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欧洲银行业竞争激烈,市
场趋于饱和。其次,欧洲低利率的宏观经济环境使得银行很难达到足够的盈利水平,
迫使各方进行并购重组,以求在规模扩大中降低成本。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
银行也较容易实现规模经济。第四,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对银行重组起到了极为重
要的推动作用,欧洲货币一体化创造了统一的货币和市场,推动欧洲银行业进行大
规模的并购重组。
1 参见宋军.跨国并购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50-151
2 此案例参见张纪康,纪志斌.欧洲经货联盟下的银行并购:市场集中与促进竞争.欧洲,2002(3):44-47
105
在商业银行业务方面,欧洲银行业的重组趋势是越大越好,各国银行互不相让,
纷纷实行强强联合,争夺欧洲乃至全球的霸主地位。从欧洲银行的并购效果来看,
跨国大型并购推动了欧洲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见表6.8。
表 6.8 欧盟各成员国银行业的集中度指标CR5
国别 CR5资产/总资产 % CR5 贷款/总贷款 % CR5 存款/总存款 %
1995 1999 95-99 1995 1999 95-99 1995 1999 95-99
奥地利 39.19 50.39 29 37.32 43.30 16 36.24 39.58 9
比利时 51.20 77.39 51 62.60 80.38 28 58.80 74.73 27
德国 16.67 18.95 14 13.83 15.75 14 12.55 15.01 20
丹麦 72.00 77.00 7 78.00 79.00 1 76.00 79.00 4
西班牙 47.30 51.90 10 44.00 47.90 9 42.40 45.30 7
芬兰 70.62 74.33 5 65.63 68.02 4 64.79 63.35 -2
法国 41.30 42.70 3 46.80 46.40 -1 68.10 69.20 2
希腊 75.66 76.62 1 78.89 74.53 -6 82.75 81.65 -1
爱尔兰 44.40 40.79 -8 47.50 48.22 2 52.60 50.99 -3
意大利 32.36 48.33 49 36.26 47.57 31 30.64 46.07 50
卢森堡 21.23 26.09 23 15.13 34.32 127 22.48 28.09 25
荷兰 76.14 82.25 8 78.47 81.50 4 81.89 83.37 2
葡萄牙 74.00 72.60 -2 73.00 72.90 0 76.00 79.59 5
瑞典 86.53 88.21 2 85.94 85.30 -1 88.72 73.49 -6
英国 28.27 29.07 3 39.26 30.28 -23 40.56 32.44 -20
注:CR5 是指一国最大的5 家银行集团在整个银行业中所占份额
资料来源: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volving the EU Banking Industry – facts and
implications. ECB. 转引自张纪康,吴凤丹.一体化进程中的欧盟商业银行业:结构性的变化.
综合研究课题报告的第一部分.
6.2.3 欧盟跨国并购与规模经济-以沃达丰与曼内斯曼合并为例
随着发达国家跨国并购浪潮的不断涌现,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行为的研究业越
来越多,越来越深入。许多学者认识到,规模经济和跨国并购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
106
联系。规模经济理论是一种长期均衡理论。它所描述的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在装
备水平提高和生产能力扩大的影响下,厂商均衡由原来的水平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有学者认为,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是许多跨国并购发生的动机。比如,由于并
购双方管理能力有差异,兼并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并购双方经济上的互补性、
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合并成一家公司后,造成收益增大或成本减少(威斯通,
1998)。一些实证的分析也表明,许多跨国并购实现了自身的规模经济。也就是说,
规模经济既是跨国并购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跨国并购的后果之一。许多公司通过
跨国并购迅速实现了规模经济优势或者加强了规模经济优势。
下面就以英国电信业巨头沃达丰与德国曼内斯曼的并购为例,说明跨国并购如
何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1
英国沃达丰电信集团,成立于1991 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2005 年已经成
为英国国内电信业的第二大集团。其资产总值仅次于英国电信公司,业务范围跨越
19 个国家和地区。
德国曼内斯曼公司有着 110 多年的发展历史的老牌跨国公司。它的主营业务是
钢铁和工程,1985 年才开始涉足电信行业。被并购前的曼内斯曼公司是德国著名的
电信公司,在移动电话、互联网、普通电话等电信业务方面占据了德国市场举足轻
重的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移动通信业务在内的电信业发展的非常快。尤
其是移动与互联网络技术的结合给众多电信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商机。有关数据
显示,1999 年使用带有浏览器的移动电话大约有110 万,到2003 年,这一数字将
达到7900 万,同时可访问互联网的PDA 用户也将从520 万增加到1200 万,而使用
无线数据的用户2003 年预计将达到900 万,2002 年全球移动电话使用者将达到10
亿。面对电信业务发展的这种趋势,各大厂商都在千方百计地生产别致的移动电话,
并与电子商务站点联合开发信息平台以支持新的移动电话。
在这样的背景下,沃达丰集团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在 2000 年2 月3
日正式以4000 亿德国马克的价格并购了德国曼内斯曼集团,实现了强强联合的双
赢。并购之前,两公司的高层决策层都察觉到未来的移动通信业务将转向与移动互
联网相结合的业务,为此他们一直计划投资开发为移动电话用户开通全球互联网接
1 该案例参见万伦来,王昳.全球高新技术企业间的十大并购.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142-148
107
入业务,但苦于需要强大的资金、技术做支撑而作罢。此次的强强联合,可以有效
地实现各自核心优势互补,更可以大大增强资本规模,降低成本。
两家公司合并后面值将达到 3500 亿美元,超过了诺基亚,成为欧洲第一大电
信企业和世界第四大电信企业。服务范围横跨25 个国家,移动电话业务的总客户
达到了4200 万个,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日本移动电话企业NTTDOCOMO。合并后的新
沃达丰公司在欧洲的移动电话业务占有绝对优势,在其区域内的总客户数达2900
万个。
两家公司合并使得电信服务的信息基础平台合为一体,使英德两个不同国家的
网络互联从而可降低昂贵漫游费用,有效降低了成本。一方面,两家公司合并后实
现了在整个覆盖范陶内统—经营移动通讯服务。这样有利于在整个覆盖范围内提供
统一的经营方案,不仅节约了电信公司的内部协调管理成本,而且成本的降低意味
了价格的降低,这样一来,对客户将更加具有吸引力。再一方面,两家公司合并后,
有利于客户利用手机上网。这是因为,当使用蜂窝电话能轻而易举地访问互联网时,
广阔的覆盖面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两公司联网,清除了英德两国互联网的藩篱,
伦敦的用户可使用手机订购去德国杜塞尔多大观看足球赛的球票或直接坐在家里
荧光屏下观看实况转播。由此一来,大大地刺激了消费者对电信需要的上涨。
6.3 欧盟跨国并购与欧盟竞争政策的协调
如前所述,企业并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垄断。不论是从全球企业的并购历程来
看,还是从欧洲二战后的并购历程来看,我们都会发现每次企业并购浪潮的背后,
总伴随着反垄断的浪潮。一言以蔽之,企业并购的历史,也就是垄断与反垄断不断
斗争的历史,也是各国竞争政策,或者说是反垄断政策不断变迁的过程。
竞争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为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而实施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
竞争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确保竞争机制在相关市场发挥作
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增进消费者福利。依照WTO 的贸易与竞争
专家组及多数成员方的观点,“竞争政策”是“竞争法律与措施”的统称,它们在
一些国家被称为“反托拉斯”、“反垄断”等,其体现可以是综合竞争法、含竞争规
则的部门法规或私有化政策等。下面我们首先对反垄断理论进行一个剖析。
108
6.3.1 反垄断理论剖析
企业并购能为并购双方带来经济利益,也可能使并购方的市场支配力得到提
高。一般而言,企业并购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支配力的效应都不显著,但偶尔经
济效益和市场支配力效应并存。那么,企业并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支配力究
竟哪个更大?这两种效应抵消后的净效应是正还是负?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才能
为竞争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权利均衡模型正是为探讨这个问题设计的。下面
简要介绍一下基本权利均衡模型。1
图 6.4 局部均衡模型
通过一个局部均衡模型(见图6.4)对兼具经济效益和市场支配力效应的并购行
为所带来的资源分配效应进行考察。图6.4 中,标着AC1 的水平线表示并购前的两
个(或更多)企业的平均成本水平,而AC2 表示并购后的平均成本水平。并购前的价
1 参见韩世坤.20 世纪90 年代全球企业并购研究――兼论WTO 框架下中国企业地跨国并购策略. 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2.213-216
P
总福利损失
P2
P1 AC1
AC2
D
A2:成本节省
0 Q2 Q1 Q
109
格为P1,P1=k(AC1),其中k 是并购前市场支配力的一种指标,大于或等于1。并购
后的价格为P2,假设P2>P1(如果小于P1,则并购经济效应为正数)。为简便,假设
并购前市场支配力可忽略不计(k=1)。
并购的净福利效应由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近似)给出。标着A1的面积表示
假设成本不变,价格由P1升到P2所形成的总福利损失。但是并购降低了平均成本,
标着A2的面积代表节省的成本,必须考虑。净配置效应为两个面积之差A2-A1。
面积 A2 等于(AC2—AC1)Q2 或[△(AC)]Q2,而A1 近似等于1/2(P2—P1)(Q1—Q2)或
1/2(△P)(△Q)。净经济效应为正的条件是:
[△(AC)]Q2-1/2(△P)(△Q)>0 (6-1)
将此不等式除以PlQl,将△Q/Q1用表达式η(△P/P1)代替,其中η为需求弹性,
注意到P1=AC1,就得到下面不等式:
2 ( ) 1
2 1
AC P
AC P
Θ1 − η   Θ2    
􀀫 􀀫 >0 (6-2)
如果上面的不等式成立,则并购净配置效应为正;如果上面差值等于0,则并
购是中性的;如果不等式方向相反,则并购效果为负。
总之,不等式6-2 说明,如果平均成本下降的比率超过了价格上升比率的平方、
需求弹性的一半和最初与最终产出比率三者的乘积,那么并购的净配置效应是正的
(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下面的表6.9 表述了对应不同的需求弹性值,
为了抵消价格上涨的影响所需要的成本降低额。
表 6.9 对应所选择的η 值,足以抵消价格上涨百分比100% P
P
 ×   
 
􀀫 的
成本下降百分比
(AC) 100%
AC
 ×   
 
􀀫
η
(ΔP/P)×100
2 1 1/2
5 0.26 0.12 0.06
10 1.05 0.50 0.24
20 4.40 2.00 0.95
30 10.35 4.50 2.10
资料来源:奥利弗·E·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并购、协约和策略行为. 北京:经济
科学出版社,1999.9
110
因此由上述模型可得出结论:如果并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实质性经济效益,则
为了使得净配置效应为负,这种并购必须产生显著的市场支配力和导致相对较大的
价格上涨。
6.3.2 欧洲竞争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演变
在欧洲,竞争政策的主要思想和理论均出自德国。我们就以德国的竞争理论和
竞争政策的演变来说明欧洲竞争理论和政策的变化。
战后,德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认识到完全竞争模式不可能成为制定竞争政策
的理想模式以后,他们转向了美国经济学家J.M.克拉克(1940)提出的理论模式――
“切实可行的竞争”。在德国,米勒一阿尔马克在创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初期,就
放弃了欧肯倡导的完全竞争模式,而主张把这种竞争模式作为制定竞争政策的基
础。
这一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一些企业的市场优势地位是符
合经济和技术进步要求的,如果这种地位不断通过竞争而丧失的话。所以,只要竞
争政策能保证足够的创新动力,即使暂时形成“有效率的垄断”,也是有益的。这
种模式的创立者和追随者根据不同的市场特征提出了多种竞争评判标准,它们可以
分为市场结构特征、市场行为特征、市场结果特征三大类。
提出这一系列用以评判“切实可行竞争”的具体特征,使竞争政策的制定和执
行者可以分析不同市场的特殊情况,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它也有不可
避免的缺点,人们很难在这些众多特征上形成一致意见,究竟哪些特征在制定竞争
政策时更重要。如果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所有特征,就难以形成具体的竞争政策,
因为遵循不同的标准人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对立的结论。此外,人们也很
难从不同标准出发判定价格和利润究竟是“过高”还是“正常”,即它究竟在多大
程度上来自“创新”,在多大程度上来自“垄断”。
随后,60 年代中期德国经济学家康岑巴赫(1967)从“切实可行竞争”模式中
发展出一种新的模式――“功能完善的竞争”。康岑巴赫把市场结构中的竞争者数
量视为评判竞争状况的关键标准。他强调只有在“扩大了的、拥有少量供求备的市
场”上,才能最好地实现“功能完善的竞争”,因而他把保证或形成一个扩大了的
拥有少量供求者的市场作为制定竞争政策的依据。
111
在康岑巴赫的“功能完善的竞争”方案得到一片赞誉时,也有人开始对它进行
了批评,因为这种理论模式未完全经受住经验的检验,在扩大了的拥有少量供应者
和需求者的市场上,竞争有趋于停滞的征兆。由此人们得出结论,仅仅从市场参与
者的数量来判断竞争状况和制定竞争政策,也具有片面性,因而这种竞争政策的理
论模式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人们还应该把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其他参
数也作为判断竞争状况从而制定竞争政策的依据。
欧洲共同体以及欧盟的竞争政策主要体现在《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和《欧洲经
济共同体条约》中。其主要条款的实质是反对垄断,规范企业重组或兼并,规范政
府经营和政府资助,促进共同体内的公平竞争。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出于增强欧洲
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的考虑以及对抗美国、日本大型跨国公司的考虑,欧洲共
同体和欧盟并没有对本共同体内部的跨国收购和兼并实行严格的审查,对一些欧洲
国家之间的大型跨国企业的并购甚至是采取默许的态度。早在1973 年,欧盟委员
会就曾经向部长理事会提出了一部欧洲企业并购法案,但部长理事会却迟迟没有就
此做出决定。在16 年后的1989 年,经过各方的长期艰苦谈判后,部长理事会才通
过了《企业并购法》(Merger Regulation)。即便如此,在该法案生效后的数年间,
欧盟理事会对欧盟范围内的跨国大型并购活动的监管也并不严格。这种情况和国际
经济形势有很大的联系。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一场与信息经济相关,以新型国际分工为基础,以
完整发达的全球市场体系为纽带,以全方位、网络型的国家间经济交往为手段的经
济全球化浪潮悄然兴起。以前企业主要竞争对手是本国同行,现在经常的威胁来自
外国企业。企业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展开竞争。这些使
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发生变化,从过去主要弥补国内市场经济的缺陷转而在全球范
围内寻求国家战略利益。在竞争政策上,政府政策目标的视野拓宽了,政策目标要
处理好国内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更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参
与国际竞争中展示本国规模优势。政策目标的重心是谋求国家战略利益,让本国企
业获得全球市场利润的更大份额,而不再以着重保护本国消费者和其他生产者的利
益为重点。政府在全球范围内设计反垄断政策目标,处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问题
时,侧重于鼓励规模经济发展。政府遵循在全球范围内国家整体利益为重的原则,
灵活运用多种政策措施。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欧盟在其竞争政策中更加强调效率,而不仅仅是企
112
业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传统的欧洲竞争政策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和中小企业利
益为主要目标。但这一目标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并购后更加难以实现。由于欧洲跨国
并购的加剧,欧盟不得不对传统的竞争政策进行调整,这就对欧盟的竞争政策提出
了挑战。
6.3.3 欧盟竞争政策的三大支柱及其调整
传统的欧洲竞争政策建立在《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的基础上,主要包括禁止
限制竞争协议(欧共体条约第81 条)、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第82 条)、原则禁
止国家补贴(第87-89 条)。欧共体在条约生效后的30 多年里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
的竞争法律体系,但是条约没有对企业合并进行明文规定。在没有统一的法律之前,
欧盟一般习惯上引用《罗马条约》第85 条和第86 条作为对企业并购活动的指导和
监控依据。《罗马条约》第85 条规定:“禁止一切可能影响成员国之间贸易的协议、
决定和活动,禁止共同市场内部限制公平竞争的做法”;《罗马条约》第86 条规定:
“禁止在共同市场内部形成的垄断地位,这一垄断可能通过价格歧视影响成员国之
间的贸易”。由此可见,欧洲的法律更多的将并购活动纳入其竞争政策的轨道,主
要目的不是鼓励企业之间的并购而是限制企业对市场的独占和垄断。
欧盟委员会部长理事会在 1989 年12 月通过了《企业并购法》(Merger
Regulation),并于1990 年9 月生效。这一法律的采用,使欧盟委员会获得了对欧
洲联盟范围内企业兼并活动的绝对控制权。欧洲联盟境内的任何涉及一国以上企业
的并购活动必须事先向欧盟委员会通报,欧盟委员会将对并购进行调查,如果并购
活动与欧盟有关政策相抵触,委员会有权终止该并购活动。
随着欧盟经济发展和跨国并购的需要,欧盟委员会从 1999 年开始对竞争法的
一揽子改革方案提交欧洲议会和成员国讨论。2002 年在欧盟竞争法中引入了卡特尔
宽大处理制度。新的《关于实施欧共体条约第81、82 条的第1/2003 号决议》和《关
于企业合并控制的第139/2004 号决议》对竞争法的三大支柱禁止限制竞争协议、
禁止滥用市场垄断地位和企业合并控制进行了修改,并从2004 年5 月1 日起开始
实施。欧盟新竞争法赋予了成员国竞争主管机关和成员国法院执行欧盟竞争法的权
力,强化了私人推动竞争法实施的救济途径,并且在企业合并控制规则方面加强了
灵活性、可预见性和科学性。
113
(1)禁止限制竞争协议
欧盟条约第 81 条第(1)款原则禁止一切可能影响成员国之间贸易,以阻止、
限制或扭曲竞争为目的或产生此结果的协议、决定或协同一致的行动。同时第(3)
款规定了限制竞争协议的豁免须符合四个条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销售或有利
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消费者可以分享效率提高带来的收益;为达到上述目的而
限制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排除相关企业产品竞争的可能性。另外,对竞争造成
的影响必须是可见的。对于横向协议市场份额不超过10%,纵向协议市场份额不超
过15%,混合协议市场份额不超过10%的,属于安全港内,其对竞争的影响根据最
小量原则可忽略不计。恶性卡特尔属于本身违法行为,而不论市场份额大小。对符
合第81 条第(3)款豁免条件的协议、决定或协同一致的行动,原来须由企业向欧
盟委员会申请以取得个别豁免权(Individual Exemption),除非其符合种类豁免
(Block Exemption)的条例规定。修改后的实施条例规定豁免无需申请,由企业
在订立合同前自己判断。
这种调整,引入了对卡特尔的宽大处理制度,正是针对 90 年代以来愈演愈烈
的跨国并购所采取的政策。
(2)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根据欧盟条约第 82 条规定,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需要三个条件:一家或多
家企业在共同市场具有支配地位;滥用支配地位;对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具有现实或
潜在的影响。支配地位、滥用和滥用获得的利益包括在相邻市场。第82 条列举了
过高定价、掠夺性定价、价格歧视、拒绝交易、搭售、限制生产销售或技术开发等
滥用支配地位的行为,但并不限于这些情形。
(3)跨国并购控制的调整
经过 10 多年的实践,欧盟理事会就欧盟跨国并购的控制方面进行了重要改革,
主要包括以修订后的《合并条例》(以理事会第139/2004 号决议(2004 年)取代第
4064/89 号决议(1989 年)),以及同时颁布的《横向合并评估指南》和《合并调查
最佳实践指南》。这是从1990 年欧盟《企业并购法》(Merger Regulation)生效以
来最重大的一次改革。这些规定在2004 年5 月1 日开始实施,调整内容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①实体上的变化——评估合并的标准。新《合并条例》第 2 条规定:“集中如
果在共同市场或其大部分将严重妨碍有效竞争,特别是通过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
114
位的形式,将被宣布与共同市场不相容”。与修改前“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
以至于严重妨碍有效竞争”相比,新条例将一切严重妨碍有效竞争的合并交易纳入
规制范围,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这意味着欧盟委员会更
加强调合并对竞争的影响,而非市场支配地位本身,这与美国的标准也趋于一致。
条例规定,如果参与合并的企业的市场份额不大,合并不会影响市场的有效竞争,
合并就可以在第一阶段得到通过;如果参与合并的企业在欧盟市场的份额不超过
25%,在不影响适用条约第81、82 条的前提条件下,合并可以通过审查;如果合并
后企业的市场份额在25—40%之间,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也认为不可能产生市场支
配地位。在委员会的实践中,绝大多数的市场支配地位产生于合并后企业的市场份
额达到40—75%之间。如果超过75%,虽然不是绝对垄断,但一般会被认为产生或
者加强市场支配地位。除了根据市场份额评估企业合并对竞争的影响外,还要结合
消费者的需求、产品供应、潜在的竞争对手、市场进入障碍等因素做出分析。
②程序上的变化——更具灵活性的审查时间和期限。为了消除监管中的僵硬要
求,新的合并法在将并购意向及时通知理事会的时间要求上进一步合理化。新的合
并法将合并申报的时间予以提前,并且只需要意向书和当事人完成交易的诚信
(Good Faith)即可,而以前则需要有约束力的协议才行。这样的变化给予并购当事
人更多的灵活性来选择什么时候将交易提交委员会或竞争当局审查,但未经批准不
得实施合并交易的限制依然未变。
合并审查各阶段的具体时间限制也有了一些变化。第一阶段从收到完整的申报
资料之日起算。在欧盟委员会收到提交案件或当事方做出修改承诺的情况下,可以
延长10 日。第二阶段从欧盟委员会做出进一步审查的决定之日起算。在当时方请
求或委员会要求并经当事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延长15 日;在开始进一步审查54
日后当事方做出修改承诺的,可延长20 日。
这些更加灵活的审查时间和期限也是对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宗跨国并购的一种
调整,希望以此能更有效的对其进行管理。
③管辖权上的变化——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的案件划分。一般而言,欧盟委员
会只对具有共同体意义的合并交易具有管辖权,即所有合并当事方世界范围内销售
总和超过50 亿欧元,且至少两个合并当事方中任何一方在欧盟范围内的销售额超
过2.5 亿欧元。这一申报门槛并未改变,但新条例赋予当事方选择的权利,即合并
当事方可以在申报前请求将交易提交欧盟委员会或成员国竞争当局。这种选择权的
115
行使给予并购当事方更多的空间,也给当事方更多的机会降低审查不被通过的可能
性。
如果一项交易需要在至少三个以上成员国予以申报,合并当事方可以请求将交
易提交欧盟委员会,经有关竞争当局同意,欧盟委员会行使排他管辖权。新的《合
并条例》强化了“一站式申报”——向欧盟委员会申报在所有25 个成员国中具有
法律效力,从而使合并当事人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官僚体制和法律上的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新的竞争政策还对其他一些条款进行了修改以及对机构进行了改
革。
①国家补贴的调整
为避免成员国运用公共资源扭曲企业间的竞争,影响第81、82 条的实施效果,
欧共体条约第87-89 条规定了国家补贴规则。第87 条原则禁止国家向特定产业和
企业提供补贴,无论这种补贴是以政府资助、利息减免、税收减免、国家保证、提
供产品或服务的优惠或其他任何形式。但是,欧洲委员会也可以批准某种形式的政
府资助或使之作为竞争法规中的例外来处理。例如,对用于地区发展的具透明度的
专门补助不在此列;欧洲委员会对高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的政府资助;对一些不
发达地区如希腊和葡萄牙的地区发展资助都作为例外。如果政府资助不影响成员国
之间的贸易和竞争,则不属于共同体竞争法规的范围。1
新的竞争政策特别强调了例外情形,特别增加了三项例外:如果补贴对整个欧
盟受益,则补贴可以被允许;为补偿因自然灾害和意外情况造成损失而提供的补贴;
为执行符合欧盟共同利益的重要项目而提供的补贴等。新增的例外情况强调了欧盟
的共同利益,为欧盟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而向某些战略性产业进行补贴买下了附
笔。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相关分析已在前面的章节进行了分析。
②反垄断主管机关的改革
欧盟委员会竞争总司具体负责竞争政策与法律的实施,同时欧盟委员会有一名
专门负责竞争事务的委员。竞争总司下设九个部门:计划与资源部、政策与战略支
持部、国家补贴部(2 个)、能源水利食品与卫生部、信息通讯与传媒部、服务业部、
工业部和消费品部5 个专业部门。欧盟竞争总司此次机构改革最大的改变在两个方
面: 一是在复杂案件中引入了独立的首席经济学家( Chief Competition
Economist),更加重视对案件的经济分析;二是对原来的以违法形态划分的部门(反
1 European Parliament, Directorate General for Research: Fact Sheets on European Union.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998. 81-82
116
托拉斯部、合并控制部、国家补贴部)进行了重组,改为以经济产业划分为五个专
业部门,每个部门既负责卡特尔、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也负责合并审查。改革的目
的在于使负责某一产业市场的竞争主管机关的官员深入了解该市场,以便对该市场
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另外,还设立了非专家小组,对委员会的调查结论从
“业外人士”的角度(Pair of Fresh eyes)进行审查。欧盟竞争总司有750 人,
成员国竞争主管机关有3000 多人,因此,共有近4000 名竞争主管机关人员负责实
施欧盟竞争法。
引入首席经济学家和改以经济产业重新划分部门的做法,说明欧盟对跨国并购
的经济效应更为重视,更加重视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
6.4 欧盟跨国并购与欧盟社会文化融合
跨国并购除了会对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之外,还会带来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
社会文化的融合。成功的跨国并购不仅能够带来企业经济上的业绩,也能带动和促
进两个国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跨国并购面临着国家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差异。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并以此
为核心所生成的行为规范和经营风格等。企业文化常常能够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企业文化和国家文化的关系来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
化,带有鲜明的民族和国家文化特征。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2)将国家文化定
义为“总体的心理程序”(collective programming of the mind),它使得一个国
家的成员区别与其他国家的成员。一个国家的成员面临着一系列共同的经历,共同
的语言和共同的制度环境,从而对其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共同影响,使得他们与外国
文化特征明显区别开来。
在跨国并购交易中,各类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安排基本完成之后,
并不意味着跨国并购活动已经取得了成功。跨国并购活动成功的重要标志是母公司
投入要素与东道国投入要素的有效结合,并且能够在共同的核心团队或共同文化协
调下开展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由于不同企业的成长经历和外部环境各不相同,
不同企业在信仰和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和经营风格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跨国并
购由于双方所在国的文化差异会进一步扩大并购双方的文化距离。因此,一次成功
117
的跨国并购必然会对双方的企业文化差异甚至是国家文化差异的成功整合。
对欧盟而言,由于各成员国的地理位置相近,宗教信仰相同,文化传统相差不
大,这些对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跨国并购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因素。但是,各国之
间的文化差异仍然十分明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国形成了自己典型的民族文
化,如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严谨,英国人的保守,西班牙人的热情奔放等。欧
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跨国并购,对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
用。下面就以阿斯特拉公司和捷利康公司的跨国并购为例,来说明跨国并购对欧盟
各国的文化融合作用。1
1999 年4 月6 日,原瑞典阿斯特拉公司(Astra)和原英国捷利康公司(Zeneca)
合并成立了阿斯利康公司。这次合并是50%对50%的合并,并购金额高达350 亿
美元。并购后的新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在心血管、消化、呼吸、
麻醉、肿瘤和中枢神经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合并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177.91 亿美
元,2004 年公司销售额更是超过214 亿美元。由于阿斯利康公司的优秀业绩,更被
列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全球)以及显示企业良好社会责任度的富时社会责任
指数(FTSE4Good Index)。阿斯特拉和捷利康的成功合并,也是企业文化和国家文
化的成功融合。
在企业文化方面,阿斯特拉是典型的北欧公司,公司结构短小精悍,崇尚简洁
高效的分权制文化,各部门自主度高;捷利康则是传统的英国公司,崇尚严格的管
理文化,更重视程序,决策更谨慎。这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也代表了各自的国家文
化,英国文化的传统和严谨,瑞典文化的自由和独立均在两个公司得到了很好的体
现。面对这样的文化差异,合并后的磨合就非常重要了。
新公司给制定了新的企业文化原则——去劣存优,兼收并蓄;既要系统管理,
又要灵活精干。
首先,合并前的两家公司同样拥有以研发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同样都对制药行
业的发展远景有着良好共识,这为合并后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合并之
初,公司高层能用长远的、包容的眼光看待合并,“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决定百分
之百正确,但是这不要紧,因为整合不是一次完成的,也不可能一次完成。我们只
需要保证80%的事情正确就可以了,其它问题可以继续修正。”正是抱有这种心态,
1 该案例参见徐蕾莹.文化融合――不可小觑的并购基石.中国医药报,2004,10,12
118
作为新公司的阿斯利康吸取了两种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并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
新文化:一方面强调从上至下的、统一的绩效管理,一方面注重由下而上的信息反
馈。在分权制的条件下,员工得到了更多尊重与信任,他们的努力也反过来促进了
企业文化的发展与成熟。在这种氛围之下,企业上下更关注的是一个新方案是否符
合阿斯利康的价值观,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同,而不会去关注这是英国式的做法,
还是瑞典人的风格。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阿斯利康公司以自身良好的业绩证明了这次合并的成功,
也通过成功的合并融合了两家公司和两个国家不同的企业文化,从而成为跨国并购
文化融合的成功典范之一。
6.5 小结
本章讨论了跨国并购对欧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第1 节首先分析了欧盟跨国并
购的现状和特点,指出欧盟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全球第五次企业并购的高潮中发
生。在欧盟的跨国并购中,突出表现为以下七个特点:一是欧盟成为跨国并购最集
中的地区之一;二是跨国并购已经成为欧盟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三是欧盟跨
国并购的单体规模越来越大;四是欧盟内部的跨国并购比重较大;五是欧盟跨国并
购中的水平并购多于垂直并购和混和并购;六是欧洲企业跨国并购具有明显的历史
连续性;七是欧盟跨国并购中的服务业并购方兴未艾。
第 2 节讨论了欧盟跨国并购对欧盟市场结构的影响。首先,根据对1987 到1999
年欧盟部分国家的交叉跨国并购指标进行的分析来看,绝大多数国家属于交叉跨国
并购的国家,这一结果说明,在欧盟内部各国之间的跨国并购程度非常高,显示出
欧盟各国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经济联系。其次,通过对欧洲银行业跨国并购进行分
析,指出跨国并购推动了欧洲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最后,通过对沃达丰集团与曼
内斯曼的合并案例,说明了欧洲的跨国并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身的规模经济效
应。
第 3 节讨论了欧盟跨国并购对欧盟的竞争政策的挑战。从对反垄断理论模型的
分析中,可以得出企业并购并不一定对导致市场支配力的提高。从欧洲竞争政策的
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当中,发现欧盟对跨国并购的态度在转变,从严格控制向逐步放
松转变。最后,介绍了欧盟竞争政策的三大支柱及其调整,以便更加适应规模庞大
119
的跨国并购。
第 4 节讨论了欧盟跨国并购对促进欧盟各国社会文化融合的作用。企业文化是
国家文化的一部分。一起成功的并购案必然包含了两个公司的企业文化的整合。这
种企业文化的整合促进了不同国家人民的交流与沟通,对国家文化的融合和欧洲理
念的认同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20
7 跨国公司技术标准战略与欧盟一体化
7.1 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分析
7.1.1 技术标准的概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形成某种共识,需要
对越来越多的事物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这种统一的规范和管理,就是标准。在经
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社会实践的范围和规模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大规模的跨
越国界的社会化生产和现代化的社会生活,要求建立相应的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技术秩序和生产秩序。在这当中,技术标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现代社会不
可缺少的规范性原则。
技术标准作为当代社会中对技术活动中需统一协调的事物制定的技术准则,和
对普遍性和重复性的技术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其作用已远远超越技术问题本身,
而成为决定竞争规则,影响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甚至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性因
素。因此,技术标准的制定无论是对某个企业、某个行业而言还是对一个国家、一
个地区而言都是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关于技术标准的概念学界有不同表述,通常意义上认为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
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定的标准,是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基本依据。依据国
际化标准组织(ISO)的定义,技术标准指的是:“一种或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要求或指
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
品或者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或者进入市场的要求。”1
依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标准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
为了促进最佳的经济,并适当考虑产品的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
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活动所制定并实施标准的过程。”
欧盟也对标准进行了全面的功能性描述:“标准的范围包括产品、系统、过程
和服务,它们能促进产业、技术、科学和管理领域的行为合理化和提供质量保障。
1 参见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原理常设研究委员会(ISO/STACO)通过的ISO 第2 号指南,1983.
121
标准保证了产品和系统间的互联与互换,维护市场参与方之间的正常交流和合理秩
序。标准的目标在于支持产品和服务在全欧洲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保护个人和财产
的安全,促使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进。”
7.1.2 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
从上一节关于标准的定义可以看出,标准包含了公共利益,也就是说,标准具
有规定技术和行业秩序的公共物品特性。金德尔伯格(Kindle Berger,1983)是最早
研究标准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对标准的研究证实了标准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由此带
来的搭便车问题。
在经济学中,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根据萨缪尔森(Samuelson,
1954)的定义,公共产品具有两个本质特征:
一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non-rival consumption)。该特征是指一个人使用一
种物品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该物品,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公共产品不会引起产
品成本的任何增加。
另一个是非排他性(non excludability),该特征是指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
公共产品的消费,即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
享有公共产品带来的益处。
因此,经济学在分析一种物品的经济学特性时,往往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
他性将物品分为四类,见表7.1:
表 7.1 四种物品的划分
竞争性
有 无

私人物品
(衣服、食品、拥挤的收费道路)
俱乐部产品(自然垄断)
排(消防、有线电视、不拥挤的收费道路)

性 无
共有资源
(海洋中的鱼、环境、拥挤的不收
费道路)
纯公共物品
(国防、知识、不拥挤不收费的道路)
资料来源:黄恒学.公共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2
122
从表7.1 可以看出,在四类物品中,第一类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既
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比如衣服、食品、拥挤的收费道路等物品;第二类是
纯公共物品(pure public goods),既不具有竞争性,又不具有排他性,比如国防、
知识、不拥挤不收费的道路等物品;第三类是共有资源(common resources),不具
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如海洋中的鱼、环境、拥挤的不收费道路等物品;第四
类是俱乐部产品(club goods),也有人称自然垄断产品,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
性。
根据上述对物品的分类,我们来分析一下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
首先,技术标准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现实中任何一个企业使用一种技术标准
不会减少其他企业对该标准的使用,即增加额外一个企业消费该标准不会引起标准
成本的任何增加。因此,按照上述分类,技术标准不是具有竞争性的私人物品和共
有资源。
其次,现代标准嵌入了愈来愈多各种专利的现实,使得标准无可置疑地具有了
排他性,能够有效地排除不付费者对标准的使用,这样一来标准就丧失了纯公共物
品的属性。
因此,标准就应该是像消防、有线电视等物品那样的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
俱乐部产品。曼昆(Mankiw,1999)则将此类物品称为自然垄断性物品,交通、电信、
能源、银行等自然垄断性行业都是此类物品的供给者,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
自然垄断性物品。
技术标准具有的非竞争性,导致技术标准具有显著的公共物品特性。技术标准
的使用促进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减少,规模经济的扩大,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
正是各国政府大力推行国家标准的原因。
而技术标准的排他性,又为企业通过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对于企业来说,标准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企业希望能够借助标准的制定和扩散来
获得私有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虽然标准本身并不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但它通过两
种途径为企业带来利润。一是通过标准中嵌入的专利权的扩散以及专利产品的销
售,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比如,爱立信和诺基亚就是集GSM 专利技术、设
备、终端于一身的公司,美国高通公司更是既控制了CDMA 标准技术又垄断了芯片
的生产。另一个途径是通过参与标准的制定,可以排除竞争对手,达到获取垄断利
润的目的。跨国公司正是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制定的典型代表,详细分析参见下一节。
123
7.1.3 技术标准的形成途径
一般来说,技术标准的确定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制定标准的权威机构一-
政府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被称为法定标准(formal standards);二是由
相关产业内部组织通过自愿协议而形成的自愿标准(voluntary standard);三是
通过市场竞争,由其他公司认可行业内主导公司实际存在的标准并与之保持一致的
方式来确定,被称为事实标准(de facto standards)。
从上述三种标准的形成途径可以看出,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有动力也有
能力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
欧盟标准是在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形成的,具有集中性特征,即由政府机
构(欧盟标准委员会)主导标准的制定,标准是政府法规的一部分,标准法规具有
强制性等,大部分的欧盟标准具有强制性,欧盟成员国的标准法规必须符合欧盟强
制性标准法规。但是,在美国的压力下,欧盟的标准一方面维持了集中型体系的特
点,但也加入了自愿性标准的一些成分,即欧盟标准所定的指标必须达到,但是企
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满足法规要求。所以,欧盟标准被定义为“半自愿性标准。”
欧盟标准是一个攻守兼备的标准。进可以拓展欧洲和全球市场,退可以保护欧
洲企业许多方面的利益。由于欧盟标准战略的成功,不但欧洲经济重现了活力,欧
洲企业活跃于全球,欧洲标准也成了国际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具有了同美国和日本
分庭抗礼的实力。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欧盟一直把技术标准作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首要战略,通
过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成功地将本地区技术标准制定成国标标准并向全世界推
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德国弗劳恩豪夫系统工程与创新研究所(ISI)对技
术标准宏观经济效益进行的研究表明1,德国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为3.3%左右,其中
标准的贡献率占三分之一。欧盟标准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年均经济增长率:
3.3%、资本:1.6%、劳动力:0.2%、专利:0.1%、专利技术/转让许可:0.5%、标
准0.9%。
德国是研究技术标准和经济关系最多的国家之一,通过德国标准化学会(DIN)
2000 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德国标准化活动对其GDP 的贡献约为1%,也就是说,
1 本节以下数据参见薛岭,刘晓东.欧盟技术标准和经济发展.中国标准导报,2005.9
124
约有1%的GDP 是由标准化活动所创造的。然而,标准化对经济的潜在效益远远超过
这一数字。Blind 的研究还发现,在德国1961 年~1990 年间,德国标准对其经济的
贡献率为0.9%与1%的比例很接近。然而,技术标准对经济的潜在效益远远超过这
一数字。德累斯顿技术大学从企业的角度对技术标准微观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针
对企业的调研工作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三国进行,同时对德国的一般家庭和国家
有关机构也进行了直接采访。研究结果显示:
(1)参加技术标准活动的企业,比不参加技术标准活动的企业,在成本和企
业竞争力方面(长期和短期)均具有优势。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75%的企业参加
国家技术标准机构的活动。其中60%的企业还参加国际技术标准活动。调查显示,
企业通过参加技术标准活动,可获得内部知识和最新信息,采用符合欧洲标准或国
际标准的企业成功机会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采用欧洲标准或国际标准时,不
必对自身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在竞争上则可获得优势。
(2)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协调统一,可使企业减少贸易费用。被调查的62%
的企业在与其他公司签订合同时,由于采用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简化了有关手续。
54%的企业认为,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调查数据显示,被调
查的企业通过采用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每年节约的费用是400 万-1300 万马克不
等,合计节约的费用3100 万马克(约1390 万美元);通过采用其他国家标准而节
约的费用年均35 万马克,最低费用是2500 马克,最高费用是600 马克(约合269
万美元)。
(3)企业通过参加技术标准活动可以减少研发风险、降低研发费用,可以抑
制自己向不具备竞争能力的技术进行投资,还可以获得共享研究成果。
7.2 跨国公司的技术标准战略及其实现方式
7.2.1 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与技术标准
二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导致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不断扩张。在
促进跨国公司形成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因素发挥了至关重
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核心的作用。科学技术以其提高生产率的独特作用,使那些最
先和最多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脱颖而出,获取到更多的利润或获得更多的垄断优
125
势。
跨国公司不仅是先进技术的创造者、垄断者,也是先进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主体。
杨宇光(1999)指出,世界五分之四的民用研发和一半左右的商用发明是在跨国公
司体系内进行的。同时,在世界技术的转让中,跨国公司也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控制着世界90%的技术转让份额(腾维藻等,2000)。为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提高
竞争能力和获取利润,跨国公司担负着先进技术的发明、使用和传播的巨大动力和
压力。因此,技术战略就成为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核心。
一般而言,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包括四个方面:技术增长战略、技术应用战略、
技术标准战略和技术保护战略。
技术增长战略旨在世界范围内获取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跨国公司的技术竞争
能力,包括跨国公司研究机构的国际化战略和合作研究战略。技术应用战略主要基
于利润动机,将跨国公司的现有技术在国际范围内加以应用,从而获取最大收益。
跨国公司技术应用战略的核心是技术转移战略。技术标准战略是跨国公司技术战略
的重要内容和高级形态,是旨在通过制定技术标准获得整个行业的垄断地位和垄断
利润。技术保护战略是跨国公司出于对先进技术进行垄断以获取垄断利润的需要而
对先进技术所采取的保护战略,包括专利保护战略和专有技术保护战略。由此,跨
国公司的技术增长战略、技术应用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技术保护战略构成了跨国
公司完整的国际化技术战略体系。
在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技术战略体系中,技术标准战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高级
形态,特别是在当代高科技迅猛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全球领域的激烈竞争情况下,更
是如此。如果说产品、服务或技术的竞争获得的只是某一相应的有限领域的一般性
公司利润的话,那么,技术标准战略的有效实施将可能得到的是整个行业的垄断优
势。掌握某一技术标准的公司,通常意味着这是所在行业的龙头公司。若拥有某一
独特技术往往只表明该公司在此技术领域里具有相应地位。而某一行业技术标准与
某一独特技术相比,无论是从范围和深度来说,前者均远超过后者。因此,获取并
控制技术标准,乃是跨国公司孜孜以求的附加值最高但却是最难的技术战略目标。
正因为如此,才有“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
企业卖标准”之说。
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标准竞争,是从产品或服务之争演变而来的高级发展形
式。公司在产品或服务时期,对外部环境采取的是一种规避风险、抓住机遇的做法。
126
通过内部积极主动的诸如扩大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加强营销等行为,利用
高效的组织结构等取得规模效益。在对内和对外的行为上,被动性较强。而当公司
进入以标准为主的竞争阶段后,则行为的主动性更强,一方面对外界环境变化会积
极主动做出反应,另一方面还通常会自觉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
手或公司进行联盟,共同创造和制定指导整个行业的技术标准,以便通过对标准的
掌握来获取高额利润。
7.2.2 跨国公司技术标准战略的实现方式
技术标准通常为卓越的跨国公司所有,同时,它又是在当代全球激烈竞争中获
取巨额利润的一条重要战略路径。为此,相当多的跨国公司采取了各种战略手段,
以实现其技术标准战略。常见的主要方式有:
第一,技术标准的创设。当代跨国公司之间的高级形态是标准之争、制度之争
和规则之争。当一个公司主宰一项产品或服务的标准,就会自然成为这个产品或服
务市场的领先者。在当代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迅速发展,技术已成为公司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对技术的垄断通常也就意味着对市场的垄断。行为标准模型最引人
注目的特征是它的规模收益性。在具有正当的规模收益的行业,大量的竞争者被吸
入行业标准持有人的引力场。进入这个系统的人越多,这个系统的价值就越高。于
是,随着系统价值的增加,行业标准持有人则可以得到更高的规模收益。应用行业
标准模型的例子有微软、Oracle、美利坚航空公司的SABRE 系统。另一方面,在行
业标准竞争中失利的诸如苹果公司和Sybase 公司,其利润不断下降。
第二,技术标准的联盟。国际技术标准战略联盟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一种
普遍现象。技术标准的倡导者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将标准进行市场扩散,以使该技
术标准被更多的跨国公司所应用和掌握,以达到将该技术标准上升到行业标准或者
国家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的目的。
技术标准不仅对跨国公司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也是欧盟帮助欧洲企
业开拓市场和保护市场的重要手段。把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上升为欧盟标准,也是
欧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欧盟标准是欧盟用来统一欧洲市场,促进区域贸易,提高
欧洲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政策措施。
127
7.3 欧盟跨国公司的技术联盟战略与技术标准化
本文所谓的跨国公司技术联盟是指两个或以上的跨国企业围绕各自的竞争力
以及为了实现一定战略目标组成的技术互补、风险共担、技术要素双向流动的结盟
活动或组织,在某些文章中又被成为R&D 战略联盟。
公司之间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国际合作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它具有较长的历
史,弗里曼(Freeman,1991)指出,正式的 R&D 合作的历史始于20 世纪20 年代,
在1929 年,ICI 与杜邦公司就签署了共享技术的协议,博施公司(Bosch)与尼普庞
登索(Nippondenso)公司在1953 年正式开始共享技术。但是,跨国公司之间在技术
创新方面跨国合作的发展却是近20 年的事情。这一发展过程一方面伴随着跨国公
司R&D 活动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伴随着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发展。可以这样讲,跨
国公司的R&D 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R&D 国际化与战略联盟两种变化趋势的综合产
物,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核心就是技术联盟。
7.3.1 欧盟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的发展背景
技术联盟作为跨国公司一种新的战略决策,在欧盟企业中不仅体现出了一种现
实的需求性,而且也体现出了在激烈竞争中的战略防御性。它是欧盟企业在竞争时
代一种新的可行性选择。
欧盟企业参与技术联盟的外在推动力缘于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
同时也是欧盟在继经济、政治共同体后向科技共同体迈进的外部动因。作为人类最
早进入工业化的欧洲, 20 世纪上半叶一直处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而二战后,
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美国和日本逐渐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据英国《观察家报》
1984 年6 月报导,5 年前欧洲公司的电气和电子产品占世界市场的30%,而80 年代
末却只占 20%。1973-1981 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增长了26%,美国增长了16%,
而欧共体国家只增长了8%(田丽韫,钟书华,2001)。这主要是因为欧盟内部各企
业缺乏协调的发展战略,欧洲要发展,要保持已有的经济大国地位,唯一的办法就
是联合起来,以整体实力来对抗美日的经济和贸易进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西欧
各国在20 世纪50 年代就建立了煤、钢铁一体化组织,开始进行最早的一体化进程。
作为一个整体,欧洲目前的工业规模、技术潜力、人才储量、生产总值等指标是可
128
以同日本、美国并驾齐驱的,因此,欧洲的联合势在必行。
参与技术联盟也是欧洲各跨国公司内部技术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欧洲各国企
业缺少资金,它们只有通过内部联合或与外国企业进行联盟,以自己的技术优势获
得别人的资金支持才能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而且,一些国家的技术依附度也
较大,尤其是法国和德国。法国主要表现在工业机械、精密仪器、微电子和医药等
高技术领域;德国是在微电子、食品加工、精密仪器和光学方面;英国在微电子产
业中的技术依附度也较大。因此,在高技术领域的技术开发中需要与其他国家联合
起来。
7.3.2 欧盟跨国公司发展技术联盟的动因
欧盟各国跨国公司目前进行的技术战略联盟通常是出于以下几种情况的考虑:
1
一是共同参与新技术开发,从而降低高技术、高复杂度产品或程序设计的成本
(包括缩短设计的时间),对具有技术相交处的产品通过合作还可以避免重复劳动。
这是产品趋向同质性对企业提出的要求。除此之外,联盟另一方可以使用该方现成
的系统,从而节省了“从头开始”研究所需要的高额费用。1992 年下半年,有关调
查人员对英国的300 家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收回问卷的公司中几乎全部都参加
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产品开发项目。
二是进行技术或技术资料的交换,即通过联盟共享技术资料、互换资料许可证
等。如荷兰飞利浦公司与日本 Matsushita 公司于1992 年建立的合作关系就属此类。
三是以获得竞争性技术为核心,寻求海外技术资源。如西门子与东芝、IBM 的
合作。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 Quinne 曾指出,在过去,资源外取被认为是企业的一
种劣势。但是现在,资源外取却可能是智慧型企业运作的关键。
7.3.3 欧盟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的发展现状
欧盟各国跨国公司的企业技术联盟不仅在从事的领域上具有针对性,而且在形
式上及合作目的上也具有其独特的多样性。这些都可以在技术联盟的发展现状中体
1 参见田丽韫,钟书华.欧盟的企业技术联盟.软科学,2001(1),15
129
现出来。1
从联盟侧重的技术领域看,欧盟跨国公司技术联盟主要体现在航空技术、工业
自动化、微电子、生物技术及政府支持的高新技术等领域。欧盟跨国公司主要是通
过技术联盟来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例如,德国跨国公司偏重于微电子领域的技术
联盟;瑞士跨国公司的技术联盟则偏重于生物技术领域;而荷兰和法国的电视、英
国的医药业也都是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的重点。在欧盟内部企业间的技术联盟主要是
偏重于欧共体所支持的技术领域,如“尤里卡计划”中的项目等。
从联盟的目的看,欧盟跨国公司的技术联盟主要出于三种目的。
一是共同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这主要是因为高技术开发难度的增大及开发费
用的增加,使得内部技术开发的创新力度降低。而且现在的高新技术通常兼具有跨
学科交叉的特点,如化学、物理及电子学之间的交叉;计算机科学和操作技术;材
料科学、电子学及化学间的交叉等都造成了跨国公司间合作的必要性。因为即使是
一些大的并且多样化的公司,也仍可能会缺少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一些技能,合作
则创造了通过互补性技术来扩大经济规模的条件。例如,英国的罗斯·罗伊斯公司
和法国的史耐克公司共同开发新一代超音速发动机。
二是提高新技术创新的风险承担能力。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对企业提出的要
求。如奔驰公司与日本三菱重工的联盟。
三是以整体实力与美日企业进行对抗。这是欧盟成员国企业间联盟的主要目
的。目前世界的竞争格局已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即美、日、欧盟。欧盟各国跨
国公司只有联合起来结成技术上的联盟网络才能以综合的实力与美日竞争,以取得
在全球中的优势地位。
从联盟公司的地域看,一般可分为欧盟各成员国内部的企业技术联合、欧盟与
其它国家间的企业技术联盟两大类。
欧盟内部各国跨国公司的技术联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共同研究,组建共同所有的专用研究设施,共同使用研究设备。这种方式
通常是各合作企业共同设立常设机构,组织一个统一协调的中心,如德国、法国、
英国等合作生产“空中客车”就是采取这种形式。与之类似的还有法国布尔集团、
德国的西门子、英国国际计算机公司等欧洲三大电子公司为了开发高级计算机技
术,也于1984 年建立了共同开发中心。
1 同上.14
130
二是任务分担式。在总的共同研究开发项目确定以后,各联合企业依据自己的
能力和需要各自承担一部分责任,各自任务的完成也是整个项目的成功结束。各参
与方均可从中受益,根据各自的贡献各取所需。在这种形式的合作中,比较著名的
是英国与法国合作研制“协和式”飞机项目。
三是各自独立,但在项目开发所涉及的技术上集中多方的优势,使所开发项目
成为各合作方智慧的结晶。例如,为了同美国波音公司竞争,欧洲客车公司把欧洲
各国制造飞机的智慧和优势结合在一起:A300 和A310 宽体飞机由德国负责生产机
身,英国负责生产机翼,西班牙负责生产尾翼,在法国总装。这样的联合有利于发
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联盟产品的竞争力及创新能力。
四是进行战术整合。欧洲一些企业,比如荷兰的欧得、法国的卡西诺和英国的
雅基于1989 年成立了“欧洲零售联盟”。这个联盟除了帮助三家公司降低创新成本
并取得适当规模经济之外,还联手开发一些专利并共同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工作。通
过这种合作,参与公司各自分担一部分合理的研究费用,就可以共享深入研究与分
析后的资料结果。欧盟企业内部这种地缘性的技术联合战略不仅增强了欧盟内部的
凝聚力,而且增强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的对外吸引力。
在欧盟与其他国家间的技术联盟中,美国和日本是欧盟跨国公司最大的联盟伙
伴。日本、美国和西欧及其相互之间的技术联盟分别占联盟总数的95%、92%、和
90%,见表7.2。
表 7.2 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领域技术联盟的国际分布(截止1989 年)
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 新材料
地区 联盟数量 百分比 联盟数量 百分比 联盟数量 百分比
日本 58 5 95 4 88 13
美国 428 35 707 26 139 20
西欧 223 18 509 19 118 17
美国和日本 155 13 406 15 94 14
美国和西欧 245 20 599 22 133 19
西欧和日本 38 3 177 7 49 7
其他 66 5 225 8 67 10
总计 1213 100 2718 100 688 100
资料来源: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2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经济增长的引擎.北
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3.95
131
7.3.4 跨国公司技术联盟与技术标准化——基于GSM 技术标准化联盟的案例分析
1
技术创新的竞争突出了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产品的统一规格与技术标准的重要
性。产业范围内产品技术标准的确立可以给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利益,包括降低交易
成本、通过简化设计、生产与服务带来物质的节约、增强不同产业和企业之间备用
件的互换性与分工协作以及增强产品创新等等。但是,另一方面,标准的形成也具
有反竞争的性质,特别是在由单个公司控制下形成事实存在的标准时,这种反竞争
性就表现得更加明显。正是由于技术标准具有竞争价值,因此它也就构成创新公司
争夺的焦点之一。任何公司都希望将自身的标准树立为世界统一的标准或积极参与
技术标准的形成,因为它会给这些公司带来某种优势。任何技术标准的确立都具有
排他性,参与者都希望将竞争者排除在外,而被排除在外的公司就会在竞争中面临
某种劣势,它们不得不花费很多的成本和时间来适应确定的标准。
目前,技术标准的数量在迅速增长。雷迪(Reddy)在1987 年指出, 在过去的
10 年所产生的国际标准要比此前的30 年还要多,而且绝大多数标准不是事实存在
的,而是由公司、学术界、标准权威机构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协商制定形成的,这就
成为跨国公司在研究与开发方面进行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标准形成过程
中,非参与者所面临的巨大竞争劣势和高成本迫使公司广泛地参与技术合作。下面
就通过移动通信中的GSM 标准的确立具体说明技术标准化联盟在技术标准确立中的
重要作用。
(1)GSM 标准产生的背景
移动通信是现代电信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也是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但是,
移动通信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移动通信标准在该行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
地位。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多样性和全球化的特点。技术标准的多
样性表现在每一代技术都存在多种技术标准,而这些技术标准之间常常是不兼容
的。这一点在第一代技术中最为普遍。在移动通信业,技术标准的竞争是产业竞争
的关键,技术标准的多样性促进了技术标准的竞争,标准竞争的结果导致了全球标
准的出现。GSM 标准是今天正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移动通信标准,该标准的确立正
1 该案例参见李再扬,杨少华.GSM:技术标准化联盟的成功案例.中国工业经济,2003(7):89-95
132
是标准竞争的结果。
在传统上,电信业是自然垄断性行业,欧洲各国的电信运营商基本上都是国有
垄断企业。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欧洲在许多领域的竞争力已落后于美国和日本,
因此欧盟决定把移动通信作为一个突破口,采用统一的标准以提高欧洲移动通信产
业的国际竞争力。尽管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的统一设立具有浓厚的政府背景,但是
欧洲各大移动通信公司的技术标准化联盟的建立对该标准的产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终选择的GSM 标准,是芬兰Ericsson 公司的提案。该标准的设定是一个比较开
放的过程,不仅欧盟成员国广泛参与,而且美国公司也参与其中。
(2)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标准化的两难问题
在国有电信业垄断时代,知识产权问题并不是很突出。这种市场模式不仅消除
了电信服务部门的有效竞争,而且也消除了该部门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无论是
供应商还是生产商都不能从保护知识产权中广泛获益,这种利益关系不要求知识产
权的详尽安排。但是,随着电信业政府管制的逐渐解除和竞争的加剧,对知识产权
的保护显现出其重要性。与此同时,电信系统的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也在增加。在知
识产权和标准化之间,显然是难以兼容的。一是如果某一集团从自身利益来考虑,
要想使它的一种技术知识成为标准,必须使该标准广为传播,而知识产权的主要目
标是要限制任意传播。二是制定标准的目标就是要给所有利益相关的团体平等地获
取标准的途径,而对于拥有专利和制定标准的企业来说,却想要在技术应用部分实
现排他性的权利。正是这一对矛盾,是技术标准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对于这一矛盾的解决,标准化联盟的建立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3)技术标准化联盟的建立
在 GSM 标准制定阶段,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知识产权问题的严重性。建立在
Alcatel 公司基础上的提案遭到拒绝的真正原因就是人们认为它包含了太多的“私
有物”1。在GSM 标准最终确定后,拥有GSM 知识产权最多的是美国的Motorola 公
司,而当时Ericsson 公司对该技术标准基本上不拥有专利。在GSM 标准确定以后
的发展过程中,支持GSM 标准的欧洲各大公司加强研发活动,不断开发出新的GSM
专利技术。这些专利技术为多家公司所拥有,其中基本专利技术的数量分布见图
7.1。所谓基本技术专利是指制造商为了生产整套GSM 设备必须拥有所需要的专利
1 该技术标准能够满足高密集度的通信量,而现在的GSM 标准只能满足中等密集度的通信量。参与者反对该
提案的理由是中等密集度已经足够使用。
133
技术。而其中任何一个企业又不具备所有的基本技术专利。为了解决GSM 标准中的
知识产权问题,Motorola 与Ericsson, Nokia, Siemens, Alcatel 结成战略联盟,
对各自的专利许可证进行限量互换,实现技术共享。由图7.1 可以看出,五大公司
中有三家的基本专利排名分列前三位,Motorola , Nokia 和Alcatel 是三个拥有最
多GSM 基本专利的公司,他们在GSM 发展过程中分别拥有18、13 和10 项基本专利。
这五大联盟公司中的其余两个—Siemens,和Ericsson 的自主知识产权尽管数量很
有限,但他们也可以获得免费的技术专利,除了上述政治上的原因以外,也有技术
上的原因。虽然Ericsson 只拥有3 项专利,但Ericsson 作为GSM 技术标准的发起
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Siemens 的GSM 专利较少,但它具有交换平台方面的优势,
这正是Motorola 所缺少的。
18
13
10 9 7 6 4 4 4 4 4 3 3 3
8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Motorola
Nokia
Alcatel
Philips
Telia
Bull
At&T
Schlumberger
Bosch
BT
NTT
Rockwell
Ericsson
NEC
其他
图 7.1 GSM 专利所有者拥有的专利数量
资料来源:根据Bekkers, Rudi, Geert Duysters et 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ic
Technology Agreements and Market Structure: the Case of GSM. Research Policy,2002,vol.31:
1141-1161 整理得到
1994 年以后,所有的设备都是由参与许可证互换协议的公司来提供。GSM 技术
标准化联盟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优势。根据欧洲公共电信网络运营商协会的官员证
实,专利使用费占到GSM 手机成本的29%。这样高昂的成本使得没有加入该联盟的
134
企业难以参与竞争。
(4)GSM 标准的国际化
第一个 GSM 商业产品出现后仅5 年,包括亚洲和美洲大陆的许多电信运营商,
逐渐成为GSM 这一巨大市场的一部分。到1997 年,联盟公司占据了GSM 基础设施
和终端市场的主导地位,他们拥有欧洲市场85%的份额,估计超过1000 亿美元。GSM
安装基础的迅速建立,在全球范围产生了“追捧”效应(Bandwagon),大多数国家
的电信运营商都选择了GSM 移动通信系统。1997 年以后,随着CDMA 技术的市场扩
展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尽管GSM 向第三代过渡有较大的难度,但GSM 凭
借先发优势,仍然在世界移动通信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到2002 年6 月,GSM 技术
所占的市场份额高达69 %,而CDMA 所占的市场份额仅有12 % 。GSM 用户从1997
年底的7100 万增加到2002 年底的7 .875 亿,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趋势。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GSM 标准的确立是由欧盟政府主导的,
但技术标准化联盟在其确立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技术标准化联盟的
建立,无法很好的解决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那么某一个公司的技术标
准想要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国际区域甚至是全球的技术标准,是非常困难的。技术
标准化联盟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推动了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甚至全球化。
7.4 技术标准化与欧洲经济一体化1
在欧洲一体化近半个世纪的进程中,各种力量形成的合力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
化的不断深化,其中技术标准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技术标准化伴随经济一
体化的进程,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保障了经济一体化的进行。随着经济一体化
由关税同盟发展到单一市场,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欧盟的技术标准也由无协调
状态,经过旧方法、新方法阶段的摸索,形成了目前的三轨并列之势。但无论技术
标准化工作采取何种形式,它都是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同步的,是应一体化的需求而
不断调整的,是为之服务并提供保障的。
关税同盟形成之后,随着内部关税的消除,各成员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
定等之间的差异才逐渐显现。这些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的制定原本是基于保
1 本节参考了陈淑梅.技术标准化与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研究,2004(2):96-110
135
护消费者和环境等目的,但事实上,它们经常被用来针对其他成员国的不同标准的
类似产品,从而成为一种变相的保护。此时,尚无欧共体层面的技术标准的协调。
如果一个欧共体成员国的生产商要将产品打入欧共体的另一个成员国的市场,那么
该生产商就必须根据目标市场国的标准进行必要的改进,这就带来了额外的成本开
支。为了与欧共体各国不同的法规和标准相符,汽车和电视在进入另一国时常常被
迫进行无数次的细微的改装。欧盟技术标准的无协调状态不仅带来了内部贸易成本
的增加,而且严重阻碍了成员国间贸易的进行。比如,德国曾经要求苏打水中的
细菌含量达到一个极低的标准。他们自己的苏打汽水容易做到,因为其加工过程可
以使任何细菌都无法生存。但细菌含量极高的法国天然蒸馏苏打水就无法达到德国
的标准。而意大利则要求只有以特殊方式(意大利方式)加工的实心面才能在意大利
销售,其他的实心面不准在该国的市场上销售。英国的巧克力曾经不能在好几个成
员国销售,因为那些国家的巧克力的定义与英国的定义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各国
制定的不同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已经被用作阻碍产品自由流动的一个工具,这种做法
也给非欧共体地区带来了影响,比如美国道化学公司(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曾估计欧洲标准的差异使该公司每年对欧贸易的成本大约增加了5 千万美元
(Powell, 1997)。显然,协调各成员国间的技术法规、标准等的差异已迫在眉睫。
世界经济经过 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的繁荣,从1973 年开始转入“下降波”。
由于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来自日本和东南亚新兴工业国竞争的威胁,从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早期,伴随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欧洲的竞争力开始下降。
(Moravcsik, 1991)与此同时,经济一体化处于停滞状态。欧共体所面临的这种双
重危机被称为“欧洲硬结症”(Eurosclerosis)(约翰·平德,1998)。这也使欧洲
悲观论(Europessimism)在80 年代早期达到了高潮。
世界经贸形势的恶化、新兴工业国的竞争压力、欧共体经济实力的下降、内向
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内部保护主义者的游说1和内外贸易冲突促使欧共体各成员国纷
纷采取了对外贸易的保护措施,而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开始成为重要的保护
工具。保障商品自由流动的《罗马条约》第30 至36 条条款被成员国利用来制定保
护本国产品的技术法规,给共同体内部带来了贸易壁垒和不良影响2:增加了额外
成本和单位成本,扭曲了生产形式;提高了仓储费用;影响了商务合作;妨碍了工
1 Miroslav.N. Jovanovic. 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Limits and Prospects. London: Routledge,1997.279
2 Completing the Internal Market. White Paper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European Council. 28and29 June1985,
Milan, European Commission, Article No.60
136
业产品共同市场的形成等。由于产品标准不一和保护主义条款的实行,汽车制造和
电信领域的工业要损失几十亿欧洲货币单位(保罗·切克奇尼等,1989)。英国工贸
部发现,由于各成员国的不同国家标准,生产厂商不得不生产出8 种不同式样的专
业用木工和金属锯子,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1
依据《罗马条约》的 100-102 条条款提供的协调权力,欧委会推出了一系列协
调标准的计划,到1985 年已通过了与工业产品有关的182 个指令以及有关食品的
指令。2可见,在这一阶段,相互承认原则的应用和技术标准协调是并存的:有些产
品的标准用相互承认原则来协调,有些则需以欧共体层次的指令来协调。
为了应对经济衰退,重树欧共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欧共体提出要建立早在
《罗马条约》就提出的共同市场。因为他们认为,非共同市场(uncommon market)
是造成欧洲企业无法与美日企业抗衡的主要原因。31985 年6 月28、29 日,欧委会
发表了《完善内部市场》的白皮书,并于1986 年2 月17 日签署了《单一欧洲法令》,
旨在1992 年底前建成欧洲内部大市场。要建立单一市场,就必须实现商品、人员、
劳务和资本的“四大流动”。为此,必须消除三大障碍:有形障碍、技术障碍和税
收障碍,因为这些壁垒在共同体诞生30 年之后继续嘲弄着“共同市场”这个口号。
其中的技术障碍主要是与标准、法规等有关的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根据共同体执
委会的调查,在八项市场障碍顺序排列中,12 个成员国中有4 国的企业将国家标准
与管理规则列为第一障碍,有3 国企业将它列为第二障碍。在制约产品生产和销
售方面,各国不同的技术法规给公司带来的额外成本占总成本的平均比例接近2%。
4
为了增加技术标准和法规方面的透明度,采取早期干预以防止出现新的贸易壁
垒,促进欧洲协调和技术标准化,1983 年3 月23 日欧共体通过了被称为技术标准
指令(the Technical Standards Directive)的83/189/EEC 指令5,在技术标准和法
规领域规定了提供工业、农业、药品、化妆品和食品信息的程序,并要求各成员国
1 Keeping Your Product on the Market – New Common Rules. UK: The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December
1991
2 European Communities Commission, COM (85) 603 final, November 8, 1985
3 Europe without Frontiers: Completing the Internal Market.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Communities, 1989. 15
4 Europe without Frontiers: Completing the Internal Market.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Communities, 1989. 15
5 OJL109, 26.4.1983, p.8; 1988 年、1994 年, 该指令进行了两次修订, 参见Council Directive 88/182/EEC of 22
March 1988(OJL, 26.3.1988, p.75),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 Directive 94/10/EC of 23 March 1994(OJL100,
19.4.1994)
137
根据指令建立一种通报制度,即各成员国管理机构和标准化机构要将其准备实施的
每项技术法规和标准通报给欧洲委员会及其成员国。
新方法指令的出台旨在消除各国在标准方面的立法差异,继而消除成员国间由
此引起的贸易壁垒。但产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原因除了各国技术标准和法规的
差异外,还包括检验和认证程序的差异,因此在新方法出台后不久,欧共体又推出
了实行技术协调的新计划,它涵盖了两个决定:模式决定和CE 标志法规。
总之,技术标准化一直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体化形式由
关税同盟发展到单一市场,再到经货联盟的建立,欧盟的技术标准也由无协调状态,
经过不断摸索,形成了目前的高度统一。欧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经济迅速发展的背
景下,欧盟自我调节和应对挑战的产物,而技术标准化则是其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
的保障。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展开与欧洲一体化进程是同步的,是顺应一体化的需求
而不断调整的、是为之服务并提供保障的。
7.5 小结
本章讨论了跨国公司技术标准战略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第1 节首先对技术标
准的经济学属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技术标准是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这一
属性决定了技术标准对欧盟和跨国公司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技术标准
具有的非竞争性,因此技术标准的使用导致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减少,规模经济的
扩大,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技术标准成为欧盟一体化地重要内容之一。而技
术标准的排他性,又为企业通过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对于企业
来说,借助标准的制定和扩散可以获得私有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技术标准的形成途
径有三种:一是由制定标准的权威机构一-政府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被
称为法定标准;二是由相关产业内部组织通过自愿协议而形成的自愿标准;三是通
过市场竞争,由其他公司认可行业内主导公司实际存在的标准并与之保持一致的方
式来确定,被称为事实标准。可见,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有动力也有能
力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
第 2 节讨论了跨国公司技术标准战略及其实现形式。在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中,
技术标准战略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主要通过技术标准的创设和结成技术联
盟来实现其技术标准战略。在欧盟跨国公司当中,结成技术联盟是实现技术标准战
138
略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 3 节讨论了欧盟跨国公司如何通过结成技术联盟来实现技术的标准化。本节
首先介绍了欧盟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的发展背景、发展动因和发展现状,然后通过一
个具体的案例――移动通信技术标准GSM 设立过程的分析,充分说明了欧盟跨国标
准化技术联盟在标准设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标准化技术联盟当中,参与其中的
大型移动通讯行业的跨国公司,没有任何公司可以独自占有所有的专利技术,他们
之间通过互相交换各自所占有的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很好的解决了技术标准和知识
产权之间的矛盾,将GSM 标准推向世界,成为全球第二代移动通信行业的技术标准
之一。
第 4 节讨论了技术标准化对欧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作用。本节对欧盟一体化各
个阶段对技术标准的协调,指出技术标准是欧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技术标准
化伴随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保障了经济一体化的进行。由
此可见,大型跨国公司对技术标准的追求,对技术标准制定的参与,使得跨国公司
成为推动欧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139
8 结论及不足
二战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也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中
的一种重要现象。随着“两极”格局的打破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当今世
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美国独霸天下逐步过渡到美国、欧盟和日本三足
鼎立。以这“三足”为中心,全球经济形成了三大区域性集团――以美国为中心的
北美、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和以中国和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在这“三足”当中,欧
盟是当前最引人瞩目的区域之一。它在战后的迅速崛起与其推行的经济一体化道路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正是战后西欧各国的经济联合,才使得今天的欧盟
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了可以和美国一较高低的实力。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期,也正是跨国公司迅速成长的时期。战后跨国
公司在两个层次上对经济一体化产生影响。一方面,在政治层面上,跨国公司利用
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对一国政府的各决策机构以及政党等进行游说活动,影响
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和走向;另一方面,在经济层面上,跨国公司通过自身的对外直
接投资、国际贸易、跨国并购、技术标准战略等多种市场行为,推进一体化联盟中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依赖,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
深化奠定客观经济基础。本文就以欧盟――这个全球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为目标,从欧盟的跨国公司入手,分析其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
的行为对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在政治层面上,跨国公司是作为利益集团对欧盟层面上的各决策机构进行游
说,施加影响。本文在对欧盟跨国公司利益集团的特征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跨
国公司作为利益集团,具有其他利益集团不可匹敌的优势和影响力,特别是大型跨
国公司和跨国公司集团;而欧洲各国由于传统的原因,其利益集团与政府和政党的
密切程度远比美国更甚。因此,欧洲跨国公司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也远比美
国要大。战后70 年代成立的欧洲工业家圆桌会议(ERT)组织,其对欧盟一体化的
影响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战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欧洲各国在经济复苏阶段,接收了
来自美国的大量直接投资。随着欧洲各国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发展,欧洲各国的跨国
公司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本文通过对美国战后对欧盟直接投资
140
以及欧盟各国之间的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两者均是欧洲各国
的国际分工由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发展到盟国之间的水平分工的重要因
素。此外,欧盟跨国公司在欧盟区域内的相互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还促使欧盟各国
税收政策的协调和投资政策的调整。
二战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产业内贸易也在全球
范围内蓬勃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产业内贸易这两种贸易形式
的本质和特性等后,指出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理论和统计联系。由于欧盟跨国公司
内部贸易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本文用欧盟产业内贸易的数据来分析其对欧盟贸易一
体化的影响。二战后欧盟地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不仅是欧盟一体化深入的产物,
同时也是跨国公司发展和壮大的产物。欧盟产业内贸易的扩大,一方面推动了欧盟
层面贸易政策向战略性贸易政策转变,另一方面推动了欧盟内部贸易份额的增加,
促进了欧盟各国贸易联系的增强。
20 世纪80 年代后,欧盟内部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而且大部分
是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进行的。在分析欧盟竞争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些跨国并
购对欧盟竞争政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通过对欧盟不同产业的跨国并购进行分析发
现,在不同产业跨国并购对其市场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有些产业并购提高了市
场集中度,而有些产业则并不明显。
跨国公司的技术标准战略是其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技术标准进
行经济学属性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技术标准的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从而指出由跨
国公司推出技术标准的可能性以及欧盟进行技术标准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对GSM 技
术标准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跨国公司通过建立技术标准联盟使得该技术标准
成为一国乃至国际标准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欧盟跨国公司政治和经济多种途径对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影
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研究时间不长,成文比较仓促,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在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毫无疑问跨国公司导向型的微观一体化与各
国政府导向型的宏观一体化是同时并存并且是相互影响的。应当说,在欧盟经济一
体化的理论和实践当中,政府导向型的一体化的作用是主要的,跨国公司的作用是
次要的、辅助性的,身处欧盟经济一体化当中的跨国公司本身的各种行为均受到经
141
济一体化的影响,如欧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和投资效应是促使跨国公司贸易行
为和投资行为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在本文中,抛开了跨国公司身处经济一体化进程
当中这个大背景,仅从跨国公司的微观角度出发探讨其对一体化的影响,本身就不
够全面和准确。
二是由于时间的仓促和欧盟各国统计资料不全,本文的部分章节缺少详尽、全
面的数据和资料,这对文章的说服力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是由于欧盟成员国家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所属的跨国公司
在欧盟以及世界经济中的贡献和作用也不同,但本文未能对此进行区别分析;本文
中的欧盟跨国公司既包括母国是欧盟成员国的各跨国公司,也包括母国是欧盟以外
国家但在欧盟拥有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跨国公司,但限于资料搜集的困难,本文中对
欧盟中的这两类跨国公司没能分别进行分析;在欧盟跨国公司中由于所属行业和产
业的不同,其市场行为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同时对欧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也不同,
本文限于本人水平和精力的不足,也没能进行区别分析。
四是限于本人水平和统计资料的有限,本文未能进行计量分析和数理分析,这
也是作者有待提高的地方。
四是由于本人的表达水平有限,对文章中的一些问题阐述得不够清晰和准确,
对文章的整体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以上既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也成为本人将来继续研究的动力。
142
致 谢
又是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天,喻园又迎来了果实累累的季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
终于完成了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在这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
园中,我已经徜徉了11 个春夏秋冬。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时光,
学会了终身受益的知识,聆听了大师的指导和教诲。在这篇论文完成之际,我以此
向所有帮助过我、关心过我、鼓励过我的老师、亲人和朋友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
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刘海云教授。这篇论文的选题、结构以及多次修改,都
是在刘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没有刘老师对我的悉心指教,就不会有这篇文章
的顺利完成。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精神,不仅使我在学习中受益良
多,更为今后即将走上教学科研工作岗位的我树立了楷模。同时,在我整个攻读博
士学位期间,刘海云老师对我的学业和生活都非常关心,这使我增强了克服困难的
决心。这一点一滴的关怀都添加在了写作过程中,使我的论文最终得以完成。
我还要感谢经济学院的全体老师和工作人员。感谢徐长生教授、唐齐鸣教授、
夏振坤教授、方齐云教授、张建华教授、张卫东教授、张宗成教授、宋德勇教授、
费建平教授等在我学习过程中所给予的指导。感谢徐彩云老师、郑朝阳老师、侯军
老师、杨桥英老师等在我研究过程中提供的极大便利。感谢我的同学和好友们对我
的无私支持与关心。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与关怀,他们
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巨大动力。我还要感谢我的先生,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以
鼓励和帮助,始终和我坚定的站在一起。
陆芳
2006 年9 月于华工喻园
143
参考文献
[1] Aumann R., Kurz M. Power and Taxes. Economitrica , 1997(45):1137-1161
[2] Bain J.S.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3] Balassa B. European Integr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53):78-93
[4] Balassa B. Tariff Reductions and Trade in Manufactures among the Industrial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6(56):466-473
[5] Balassa B..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Homewood, III. Irwin, 1961.5
[6] Bekkers, Rudi, Geert Duysters et 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ic
Technology Agreements and Market Structure: the Case of GSM. Research
Policy,2002,vol.31: 1141-1161
[7] Bentley Arthur.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1908
[8] Brander,J.A. , B.J.Spencer. Export Subsidies and Market Share Rival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5(18): 83-100
[9] Brown A. J. Applied economics: aspects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war and peace,
George Allen & Unwin, London.1949
[10] Buckley P.J., Casson M. 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London:
Macmillan, 1976
[11] Chamley C. The Welfare Cost of Capital Income Taxation in a Growing Econom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vol.6:468-496
[12] Clark J.M.. Towards a Concept of Workable Competi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0,Vol.30
[13] Coase R. 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60, 10:
1-44
[14] Coase R.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s, New Series,1937,vol.4(16):390
[15] Coughlin P., Mueller D., Murrel P. Electoral Politics Interests Groups and the Size
of Government. Economic Inquiry. 1990(29):682-705
[16] Dunning J.H.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144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81
[17] Dunning J.H., Robson,P.. Multinationals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Oxford:
Blackwell,1988.69
[18] Dunning J.H., Robson,P..Multinationals corporate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1987,XXIV .2
[19] Dunning J.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London,1971.16
[20] Forstner and Helmut. Competing in a global economy: an empirical study on
specialization and trade in manufacture, UNIDO & Routledge ,1990
[21] Freeman C.. Network and Innovation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 Research
Policy, 1991,20
[22] Gordon R. . Taxation of Investment and Savings in a World Economy.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1986, vol.76:1086-1102
[23] Grossman Gene M., Helpman Elhanan. Protection for sal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4(84): 833-850
[24] Grubel, Lloyd. Intra-industry trade: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75
[25] Haberler G. The Integration an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4,vol.54: 1-22
[26] Hannah L., Kay J.. Concentration in Modern Industry. London: Macmillan,
1977.243
[27] Hofstede Geert. Culture’s Consequences (Abridge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1982
[28] Horn H., Persson L.Endogenous mergers in concentrated marke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1 (19): 1213-1244
[29] Hrebenar Ronald J.. Interest Group Politics in America. New York:M.E.Sharpe
Inc.,1997.37
[30] Hymer S.H.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ambridge: MIT Press,1976
[31] Kantzenbach E. Die Funktiongsfaehigkeit des Wetthewerbs. Goettingen, 1967
[32] Kenen P.B..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4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2. 4
145
[33] Kindleberger C P. Standards as Public, Collective and Private Goods. KYKLOS,
1983(3)
[34] Kindleberger C.P. American Business Abroa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35] Kojima K. The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mong advanced countries.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4.vol. 5:16-36
[36] Krugman Paul R. Import Protection as Export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Presence of Oligopoly and Economics of Scale. in Henryk
Kierzkowski, ed. Monopolist Competit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37] Krugman Paul R. Increasing Return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79(9): 469-479
[38] Krugman Paul R.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
[39] Liebeskind J.P., Op1er T.C., Hatfield Donald E.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and
Consolidation of US Industry.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6, vol.44(1):
53-68
[40] Lindert Peter H.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oston:Irwin, 1985. 17-23
[41] Miroslav.N. Jovanovic. European Economic Integration: Limits and Prospects.
London: Routledge, 1997. 279
[42] Moe Terry. The Organization of Interest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1
[43] Moravcsik A.. Negotiating the Single European Act. in R.E.Keohane and
S.Hoffman eds. , The New European Community,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1.
172-231
[44] Mueler D.C. Mergers and Market Shar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5, vol. 67(2): 259-267
[45] Olson M.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46] Porter 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vol.68(2): 73-93
146
[47] Powell Jim. Protectionist Paradise?. in Edward L. Hudgins ed. , Freedom to Trade:
Refuting the New Protectionism, The Cato Institute, 1997
[48] Rasin A., E.Sadak. Vanishing Tax on Capital Income in the Open Econom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1, vol.31: 171-181
[49] Reddy N.. Voluntary Products Standards: Linking Technical Criteria to Marketing
Decision. in M. Dodgson,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 in Industry: Strategy,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Innovation, Routledge, 1993.77
[50] Reinhilcle Vengelers. Strategic Incentives for Multinational Operations. Managerial
Decision Economics, 1995, Vol.16: 47-57
[51] Rodrigues V. Endogenous mergers and market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1(19): 1245-1261
[52] Ryden David K. Representation in Crisis: The Constitution, Interest Groups, and
Political Parti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70
[53] Samuelson Paul 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4)
[54] Shepherd William C..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fif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Press, 2004.72
[55] Simon H. , Ljiri Y. Effect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Business Concentr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Journal, 1971, vol.79(2): 314-322
[56] Truman David B. The Government Process. N.Y.: Alfred Knopf, 1951.15, 4-15,
57,64,139,368,523
[57] Van Winden.On the Intemction Between State and Private Sector. Amsterdam:
North-Hollad, 1983.11
[58] Verdoorn P.J.. The Intra-Block Trade of Benelux. In E.A.G.Robinson e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Size of Nations. London: Macmillan, 1960. 291-329
[59] 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 vol.80
[60] Wilson James Q. Political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Basic Books,1973
[61] [德]阿尔弗雷德·阿尔布雷特. 国家百科词典. 第6 版. 弗莱堡,1963.第8 卷,
1
147
[62] [英]阿特金.1918-1931 年英国海外投资.纽约,1977.7
[63] [美]艾伦·艾萨克. 政治学概论.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 342
[64]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 反托拉斯经济学――并购、协约和策略行为.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7-10
[65] [美]保罗·克鲁格曼. 流行的国际主义.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8
[66] [美]保罗·切克奇尼. 1992 年欧洲的挑战. 张蕴岭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1989.2
[67] [美]贝拉·巴拉萨. 国际经济一体化. 载新帕尔格布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
1996.45
[68] 彼得·罗布森. 国际一体化经济学.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
[69] [德]布赖特宁. 联邦共和国的利益集团――类型和政治影响方式. 德国:迈森
海姆,1955.45. [德]冯·阿勒曼. 联邦共和国利益集团的演变. 载“议会”周刊
的政治与时事副刊,1985 年12 月7 日,第49 期
[70] 陈斌进. 经济恐龙——走向21 世纪的跨国公司. 北京:时事出版社,1995
[71] 陈继勇.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115
[72] 成泉. 欧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产业政策. 电子展望与决策,2000(6):
24
[73] 成新轩. 欧盟经济政策协调制度的变迁.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62
[74] 程虹. 制度变迁的周期.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1
[75] 池元吉. 世界经济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6] 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小艾尔弗莱德·J·菲尔德. 国际经济学. 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1998. 353
[77] [美]道格拉斯·C·诺斯. 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216
[78] 段先胜,杨秋梅. 外国直接投资.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智慧出版有限公司,
1993. 91
[79] 法里佐夫. 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45
[80] 樊亢,宋则行. 外国经济史(第三册).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4-65
[81] 樊增强. 跨国公司R&D全球化及在华技术战略转变. 中国科技论坛,2004(5):
148
13-17
[82] 范兰德,白明韶,朱名宏. 走进世界跨国公司.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6
[83] 方齐云. 国际经济学.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03
[84] 干春晖. 并购经济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7
[85] 顾俊礼. 德国利益集团. 德国研究,2000(1):7-16
[86] 韩世坤.20 世纪90 年代全球企业并购――兼论WTO 框架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
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13-216
[87] 贺艳青. 当代西方利益集团对政府的影响及评价. 探求,2003(1):47
[88] 胡浩. 论国际生产体系形成的驱动力量及其主要特征.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3):14-17
[89] 胡俊. 利益集团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选择周刊,第64 期. 2005 年12
月19 日,转自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http://www.dajun.com.cn/liyijit.htm
[90] 胡昭玲.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兼论在中国相关产业的适用
性问题.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
[91] 黄恒学. 公共经济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2
[92] 黄新华. 论作为政治主的利益集团——当代西方政治学中的利益集团理论. 唐
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1):39-44
[93] [美]加里·沃塞曼. 美国政治基础. 陆震纶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182
[94] 蒋泽中. 企业收购与兼并.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3-196
[95] [美]金德尔伯格. 美国的国外企业. 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69. 21
[96] [德]拉姆贝特. 联邦德国的经济与社会秩序. 波恩:奥尔佐格出版社,1988. 204
[97] 劳伦斯·弗兰克. 欧洲的跨国公司. 斯坦福特,1971. 10
[98] 李保红,吕廷杰. 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及有效形成模式分析. 北京邮电大学
学报,2005(4): 25-29
[99] 李琮,徐葵. 经济全球化、地区化与中国.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100] 李东阳. 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05-106
[101] 李俊. 论产业内贸易与企业内贸易的关系. 经济评论,2000(5):25
[102] 李再扬,杨少华. GSM:技术标准化联盟的成功案例. 中国工业经济,2003(7):
149
89-95
[103] 联合国跨国公司投资司. 1995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竞争能力. 北
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 83
[104] 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 1992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经济增长的引擎.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3. 79
[105] 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 1999 年世界投资报告――外国直接投资和发展的挑战.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39
[106] 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 再论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81
[107] 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司. 2000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17-119
[108]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2002 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 北
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6
[109] 联合国秘书处经济社会事务部. 世界发展中的多国公司(第一版). 北京:商
务印书馆,1975. 33-35
[110] 刘海云. 跨国公司经营优势的变迁.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73
[111] 刘海云.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1996
[112] 刘海云. 跨国公司组织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1):
1-4
[113] 刘海云. 资源论与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与合作化. 科研管理,2000,
21(6):8-14
[114] [美]刘易斯·威尔斯. 第三世界跨国企业.叶刚等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
1986
[115] 刘元春,廖舒萍. 新贸易理论:缘起及其发展逻辑. 教学与研究,2004(4):
38
[116] 鲁明泓. 国际企业管理.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8
[117] 罗伯特·J·卡博. 国际经济学.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42
[118] 马腾. 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主张述评.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39
[119] [美]迈克尔·罗金斯. 政治科学.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06
150
[120] [美]曼昆. 经济学原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56
[121] [美]曼瑟尔·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 陈郁等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6. 67
[122] [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扬. 跨国企业经济学.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13
[123] [美]诺曼·杰·奥恩斯坦,雪利·埃尔德. 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和政策制订. 北
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 36
[124] [日]迁中丰. 利益集团.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89. 16
[125] 邱立成,成泽宇. 论跨国公司的国际一体化生产. 南开学报,1998(6):39
[126] 邱立成. 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3
[127] 申义怀. 西欧对外直接投资. 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 117
[128] [美]施蒂格勒G.J. 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出
版社,1996. 3
[129] 史建三. 跨国并购论.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22
[130] 宋军.跨国并购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50-151
[131] 谭融. 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6
[132] 腾维藻,陈荫枋. 跨国公司概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3
[133] 滕维藻,郑飞虎,谢光北. 跨国公司与中国的未来. 世界经济,2000(5):67
[134] 田丽韫,钟书华. 欧盟的企业技术联盟. 软科学,2001(1):13-15
[135] 屠根达特. 多国公司. 1972,17
[136] 万伦来,王昳. 全球高新技术企业间的十大并购. 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142
[137] [美]威斯通J. 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85
[138] [美]维农R. 权力之困:美国企业的扩张. 基础丛书,1971. 4
[139] 伍贻康,周建平. 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4.7
[140] [德]西里尔·布伊厄尔. 国际投资.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
[141] 肖卫国. 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研究――兼论加入WTO 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
商直接投资的战略调整.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6-49
[142] 徐春祥,林萌. 论欧盟保护性贸易政策的特征. 有色矿冶,2004(2):69
[143] 薛岭,刘晓东. 欧盟技术标准和经济发展. 中国标准导报,2005 年9 月
151
[144] 杨惠昶. 国际经济学.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145] 杨解朴. 欧盟层面的利益集团.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2001.
[146] 杨宇光. 经济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122
[147] 杨祖功,顾俊礼. 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190-192
[148] 姚战琪. 跨国公司、并购行为与市场结构. 产业经济研究,2004(2):19-26
[149] 伊萨克·科恩·奥兰德斯. 一体化概念. 拉美经委会杂志,1981(15):154
[150] [美]约翰·伊特韦尔.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2 卷). 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1996. 867-872
[151] [英]约翰·平德. 联盟的大厦. 潘琪译.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
社,1998. 76
[152] [美]詹姆斯·E·安德森. 公共决策.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88
[153] [美]詹姆斯·麦迪逊. 联邦党人文集. 程逢如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0
[154] 张碧琼. 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38
[155] 张纪康,纪志斌. 欧洲经货联盟下的银行并购:市场集中与促进竞争. 欧洲,
2002(3):44-47
[156] 张志元,孙晋都. 国际投资学.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301
[157] 张忠衡. 沃达丰的全球化战略及其启示. 世界电信,2004(5):25
[158] 章念生. 环球时报. 2005 年06 月03 日
[159] 周弘. 1999-2000 年欧洲发展报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6-78
152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 陆芳.中欧贸易与我国GDP 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3):
47-50;署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2] 陆芳.制度分割、产业集群和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经济纵
横,2005(8):56-61;署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3] 陆芳.从路径依赖理论看我国贸易方式的转变.经济论坛,2005(22):34-36;
署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
易”2006(4):91-92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