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872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及创新思考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及创新思考
姓名:李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禹汉年
2006110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公有制
有效实现形式的重要内容。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已成为长期困扰中国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制度障碍,是绕不开的改革攻坚难题。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不仅具有理论
创新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论文阐述了国有资产的涵义及相关理论问题,通过对我国国有资产的历史回顾
与现状分析,指出了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和借鉴国外国
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可供选择的模式并且进行了实
证研究。
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国有资产管理
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创新,提出了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认为构建国
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对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实施不同的
管理体制;第二,设立独立的国有资产所有者机构;第三,建立商业性国有资产经
营机构,独立运营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最后提出了实施国有资产
管理新模式的对策和应注意的问题。
论文主要针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缺陷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寻求深化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资产管理目标
模式,并提出一套切实可行且有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以期为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和快速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
参考。
关键词: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our countr)ts economic system,and it is art important aspect of studying the effective
form of the government-owned system.However,the lagg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a tougII task for China,has being become the
institutional obstacle to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For a long time,the
system of our mate-owned asset management has been showing many problems,
therefore,the studying of how to build up the effective state-owned asset management
mode,not only has the theories innovation value,but also having the realistic meaning.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basic meanings of state-owned assets and relative
questions,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present m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in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ference of fordgn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models,
puts forward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models which we can make choice and
standard ofchoice.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thel6th convention of CPC.new mode of the
mate-owned asset management can be buiit up accord to the following clues:building
different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system accord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tate.owned asset;setting up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 to manage and supervise
state-owned asset and establishing the commercialized organization to manage the
profit-oriented mate-owned asset SO as to enhance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se properties.In
addition t0 that some important points worthy ofconcern ale mentioned.
The thesis mainly develops extensive,dc印research to the defect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mate-owned assets ofour country,seeks to deepe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state-owned assets reforms of management system,sets up and perfect
state-owned assets models of management objectives which suit Our country's national
n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onditions,and proposes a set of actions scheme which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in order
to deepen the economic system reform of our coun仃y and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offer 80mc reference and consult for driving the economy ofour country to
furtherl‘increase and rapid development.
Key Words:State-owned assets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Innovation
n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弓}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孑}受/
日期:2·“年一月71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不保密口.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4”)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孝亿
日期:≯。f年f一月jf日
⋯⋯么蛰2f ∥V’j I
IEI.期:n年,b旯弓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绪论
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经济问题,同时也都在致力于解决这
个问题,而各国国有资产的管理状况又各不相同,因此也就不存在统一的管理模式。
回顾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我们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难的历程。虽然改革
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截止
2001年底,全国国有资产总计109316.4亿元,经营性国有资产总计73149.3亿元,
其中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总量为59827.2亿元。但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国有资产管
理和运营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依然非常突出,突出表现在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下,流
失现象严重,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资产产权关系没有理顺,产权带4度
改革滞后。要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当务之急就是要改革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
党的“十六”大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再次成为热点问题。特别是在明
确中央与地方分级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的总体思路下,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
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国有资
产管理经过二十年多年来体制改革和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次重大突破。其
意义在于:首先,它体现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次,它是在坚持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搭建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之间的桥梁;最后,它是加强国
有资产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避免盲目决策、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资产闲置等现象,
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进而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和快速发展重要手段。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在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资本运营等方面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善的理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基础和操作模式。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形成高效的经
营约束机制。目前世界各国国有资产管理按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可以分为三大代表模
式:三层次模式、两层次模式、分类管理模式。
在我国由于审4度、历史等原因,我国国有资产的分布领域和运营目标较西方发
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我国自1988年建立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起已经开始了对国
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的探索。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通过企业制度创新解决这一
改革难题。即通过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寻求公有制与市场体制结合的有效途径,
并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党的十五大
明确提出:“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机带lJ,’的任务,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
定》中进一步设计了“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框架,并提出允许和鼓励地方试点。党的十六大又提出:“建立中央政府和地
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管资
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归属
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要求“政府公共管
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监管的国有资产依
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
度”.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一条逻辑主线一一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围绕企业、政
府、市场关系来进行,其关键所在是能否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国有资产管
理、监督和运营机制。国资委的成立和运转,正是落实这一使命的具体举措。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
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国有资产的相关理论研究。从国有资产的基本涵义出发,
阐述了我国国有资产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整体
搞活国有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章我国
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回顾了在不同时期我国国有资产、国有资
产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
理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分析及启示。在对比分析国外国有资
产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得出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启示。第五章
构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本文主要运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一是规范分析法。利用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和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对国有资产的概念、经营目标、运营机理、市场化行为特
征和经济功能进行系统研究,这一方法贯穿全文;二是实证分析法。本文在对大量
文献、统计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有资产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行
体制的弊端、制度性障碍等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可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三是
比较分析法。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的国有资产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其优点和
不足,以便为我国国有资产创新管理提供可借鉴之处。
本文的框架基本遵循经济学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予以
构建。首先,阐述相关理论:接着,分析我国政府实施管理面l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最后,针对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管理的目
标模式,即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资委)——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各类资产管
理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单位(国有企业)的“三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国有资产的内涵及相关问题
2.1国有资产的概念
理解国有资产内涵,首先要搞清什么是“资产”.所谓资产就是指可作为生产
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财产。‘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负债及
其他权利。”在经济学中资产被定义为:“由企业或个人拥有并具有价值的有形的
财产或无形的权利.”“资产之所以对物主有用,或者是由于它是未来事业的源泉,
或者由于它可用于取得未来的利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资产主要强调的是经
济资源且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
2.1.1广义国有资产的概念
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国有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草案)》中所
定义的国有资产,即“本法所称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以及其收益、
拨款、接受捐赠、凭借国家权利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和财产权
利”.广义国有资产包括:①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及其权益等形成的经营性
资产;②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形成的非经营性资产;③国家依法拥有的各种资
源性资产;④接受捐蹭、无主财产等依法认定形成的财产.
2.1.2狭义国有资产的概念
狭义的国有资产就是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投资者在企业依法拥有的
资本及权益。经营性资产包括三部分:①企业国有资产;②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
用的非经营性资产,通过各种形式而转作经营的资产;③国有资源投入生产过程中
的资产。本文所指的国有资产均指狭义的国有资产.
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3理解狭义国有资产概念应注意以下问题
狭义国有资产概念是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而非会计学中的“资产”的概
念。国有资产即国有资本,是指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而非企业“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资产的概念。作为国有资产的狭义国有资产,必须
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经营过程,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循环,从而在运动中发生增
值,那种把经济学中的国有资本概念等同于会计学中的资产的概念的理解是不可取
的。‘
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是指国家资本.国家资本是指政府直接出资形成的资本及
权益。与之区别的是国有法人资本,即独资企业、国有事业单位向其他企业出资形
成的资本及权益.之所以说企业国有资产主要是指国家资本,是因为本着“谁投资、
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由政府直接出资形成的资本及权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国有资产”.而国有法人资本其出资人是国有法人企业,国有法人资本不能等同
于国家资本,只能说国有法人资本是国家资本的派生物。
2.2国有资产的分类
我国国有资产具有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和分布范围的广泛性的特点。为使国有资
产得到科学的营运和管理,可按照以下标准,对其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2.2.1按国有资产存在形式的不同划分为
1)有形资产
有形资产是指有一定实物形态的资产。这类资产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机
器设备和各种原材料。
有形资产按资产的运动方式又可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动产是指资产位置可以移
动,且移动后不会引起原有资产形态与价值发生变化的资产,主要有机器设备、运
输工具、生产用具等。不动产是指资产位置不能移动,如果移动会使资产受到损坏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或丧失经济价值,如企业的厂房及其建筑物、土地等。动产与不动产的不同特点决
定了它们在资产的变现性上存在差异,对于资产处置变现而言,动产比不动产要容
易一些。
2)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一定实物形态,但能为其拥有者提供某种特殊权利,并获取
一定收益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包括特许经营权、知识产权、商誉、专有技术等。
无形资产又可分为可确指无形资产和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有
专利权、商标权,生产许可权等。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主要指商誉,由企业的历史
影响、管理水平、经营特色等因素综合决定,并通过获取超额利润来反映。与可确
指的无形资产能独立存在不同,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不能脱离企业的有形资产单独
存在,亦不能单独取得。
企业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计量与评估时,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不同方
法。
2.2.2按国有资产所在领域的不同划分为
1)经营性资产
经营性资产是指投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或按企业经营要求所使用的资产.经营
性资产主要分布在各产业部门、经济实体之中,同时也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等在保证
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资
产。经营性资产的运营要求是实现资产价值的保值和增值。
2)非经营性资产
非经营性资产是指那些不投入生产经营过程,而由行政事业单位、党派和社会
团体等为完成国家行政任务和开展业务或社会活动所占有、使用的资产。非经营性
资产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不具有资产增值性的特点,而是要求保障资产的安
全与完整,使资产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保证占用国有资产的单位、机构履行职责
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某些情况下,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转为经营性国有资
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产,但必须遵循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来操作。
2.2.3按国有资产形成方式的不同划分为
1)资源性资产
资源性资产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以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
矿藏、草原、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开拓自然资
源的能力越来越强,资源性资产的范围也必将相应扩大。
2)开发性资产
开发性资产是指人类经过自身的劳动、加工、改制、开发而形成的资产,如房
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知识产权等。社会经济发展、国有经济壮大,
不仅在于拥有资源性资产的多少,更重要的体现在开发性资产的不断增多。
此外,根据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国有资产还可以做其他一些分类。如:
按资产所处地域的不回,可分为境内国有资产和境外国有资产;按资产使用状况的
不同,可分为正在使用的国有资产和闲置未用的国有资产等。
2.3国有资产的经营目标
国有资产的经营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似
乎不谈国有资产的经营概念,或者说在对其内涵的理解上带有片面性。随着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1国有资产的经营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但由
于国有资产的特征决定了其经营目标的多重属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性目标
国有资产经营的政策性目标是指,国有资产经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直接手段
之一,其整个经营活动及布局应当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也
就是说,国有资产在职能上主要是一种政策性资本,而不只是简单的商业资本,当
然,国有资产经营必须在实现政策性目标的前提下追求资本的增值,在资本增值或
者资本节约的基础上去实现政策性目标。但是,国有资本经营毕竟是资本经营,也
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必须遵循资本经营的一般规则,讲求经济效率和资本增值或资本节约,绝不能因为
国有资本经营担负有实现特定政策目标任务,而放松其经济效率和资本增值或资本
节约的内在要求,而必须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2)公益性目标
国有资产经营的公益性目标是指,国有资产作为国家的资本,应当以国家或社
会整体利益为基础,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已任.也就是说,国有资产在本质上不是
一种自利性的私人资产或集体资产,而是一种公益性的国家资本或“社会资本”。因
此,国有资产经营的“自利性”目标与“公益性”目标完全可以而且应该结合起来。
(3)基础性目标
国有资产经营的基础性目标是指,国有资产经营应当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
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支持作用。也就是说,国有资产在角色上主要表现为基础
性资产,而不是一般的营利性资产。因此,国有资产经营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事关
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产业。
(4)服务性目标
国有资产经营的服务性目标是指,国有资产经营应当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
稳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提供综合性服务。也就是说,国有资产在
形象上还表现为配套性资产,而不只是一般的主营性资产.
(5)营利性目标
国有资产经营的营利性目标是指,国有资产作为国家所有的资本,应当为国家
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实现资本增值的功能。也就是说,国有资产其中一部分,主
要指经营性国有资产在形式上仍然是一般意义上的资产,内在具有资本增值的功能
或属性。因此,在国有资产经营的各个领域中,特别是未加特殊限制的一般竞争性
经济领域中,国有资产经营也应当追求一定的赢利率。
2.4国有资产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的国有资产从革命战争时期到建国时期再到后来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从其初始来源看,可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革命战争时期,为保障军需民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政权在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仓口办了银行、工厂,商店等,冠时一些部队、机关、学校、团
体开展了生产活动,也经营着一部分农业、工业和商业。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是革命
根据地得到巩固、革命取得胜利的物质基拙,并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管理工作积
累了经验,培养了一批从事经济建设工作的干部。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为数不多的、
具有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萌芽的资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自然发展成为新
中国的国有资产。
(2)新中国成立时,征用和接管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和没收国民党政府和官僚
资本的资产而构成的国有资产。解放后,我国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对其遗留下来的一批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管制、征购、征用、代管等措
施,逐步接受了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并将经处理的企业转为人民政府所有,成为社
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旧中国的官僚资本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拥有大量财产。
解放后,根据中共中央“没收官僚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使社会
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的命脉,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的政策,人民
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几千个由国民党中央、省、县政府经营的企业以及蒋宋
孔陈等官僚资本经营的企业,涉及的领域包括煤矿、商店、银行、公司、仓库、船
舶、码头、铁路、邮电、自来水、电灯电话等。人民政府还清理没收了藏匿在私人
资本主义企业中的官僚资本的股份,收回官僚资本在海外的财产,全部将其归人民
政府所有.由此,构成了当时我国国有资产的基本部分。
(3)过渡时期,通过对民族资本进行改造使其转变成为国家资产。新中国成
立后,人民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经过加
工、定货、统购、包销等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改造成
社会主义性质的工商企业。与此同时,通过向公私合营企业中的私股定期支付定息
的方式,以赎买政策将这部分资产转变成社会主义的国有资产。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形成的国有资产。进入
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经济、文化、科学、国防和改善人民生
活的设施等建设,投资兴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使国有资产得到迅速增长。
除经上述途径形成的国有资产外,国有资产的来源渠道还有:国家依法无偿占
有的资产,如按宪法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依法征收、没收、接管、索取
国内外法人与自然人的资财而形成的资产;在对外交往中,接受馈赠、援助、转让
等形成的国有资产等。
2.5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特点
国有资产管理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以产权为基础,以提高国有资
产营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以资产的占有者和使用者为对象展开的管理
活动。其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产权管理的基础性
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是国家,但此时的国家与管理整个国民经济的国家的身份
是不同的,作为管理整个国民经济的国家,是以公共权利作为基础的,而作为国有
资产管理的国家,是以财产所有权作为依据的,以生产所有者的身份出现,这种以
资产所有权为基拙的管理又有两个特点:①不具有超经济强制性,所有者与资本经
营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所有者只能通过经济手段调控资产占有者、使用者、经
营者的行为。②所有权约束必须渗入企业内部,以所有权为基础的国有资产管理必
须在企业内建立起有效的所有权约束机制。
以资产所有权为基础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合
理界定资产所有者、经营使用者的权益,明确各自的职责,才能既保证所有者的合
法权益,又使经营者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2)管理目标的二元性
国有资产管理目标的二元性是指国有资产管理不仅要着眼于资产经营活动的
商业性目标,还要考虑资产经营活动的非商业性目标,也就是说要保证国有资产营
O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运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国有资产管理目标的二元性,是由国有资产本身功能的
二重属性所决定的。一方面,国有资产是一种企业性资产,具有参与企业生产经营,
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功能;另一方面,国有资产又是一种以国家为代表的社会性资
产,它要适应国家利益的需要,借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国家对社会经济
活动实行有效调节的目的,执行着一种社会职能。。
但是,在强调国有资产管理目标的二元性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国有资产在有
效执行社会目标职能方面的局限性.要把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来实现一部分社会目标
与通过一般意义上的国家管理来实现社会目标严格区别开。当国家以“投资者”身
份进入社会生产领域时,就必须服从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在这些规则允许的
范围内发挥国有经济的社会职能作用,而不能将其外沿无限扩张,造成政企不分。
(3)管理范围的全面性
国有资产管理在范围上要把所有的国有资产,不论其预算内的还是预算外的,
也不论是全民所有制单位占有的,还是非全民所有制单位占有的,是分布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境内的,还是境外的国有资产,都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
国有资产管理范围的全面性还表现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的全过程性,即国有资
产管理贯穿于国有资产参与社会生产运动的每一个环节,这些环节大致可分为投
入、存量经营、维持简单再生产、收益分配、增量再投入,这种全过程性既在国有
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同时在非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中也同样存在。国
有资产管理范围的全面性要求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产权管理机制能进入企业,这种机
制不仅对国有企业有效,而且对一切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单位都有效。
(4)管理形态的价值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管理主要体现为价值的管理,即国有资
本的经营和增值问题,而不只是实物形态使用价值的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前,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审4是一种高度集中,以行政管理为特征的准产品经济体制,
它强调实物指标,强调使用价值,忽视和排斥价值和价值规律。国家时国有资产管
理也只是实物形态为主的管理,国有资产只是一种使用价值的概念,企业可以使用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管理,但不强调经营、盈利,不强调增值,甚至无权出租或出售。在改革实践中,
国有资产以实物管理为主的状况已开始打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增值的观念逐步被
人们所接受。1994年12月,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制定并实施了一套国有资产保值
增值考核办法,’这套办法基本上体现了对国有资产价值管理为主的要求。近年来,
产权转让、企业兼并、收购、破产等各种方式的资产重组措施的广泛采用,也反映
了人们对国有资产经营意识的增强。
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进与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套用的是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这与
当时我国生产力很不发达的社会条件是分不开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对于集中有
限的物力、财力搞建设,奠定现代工业基础是行之有效的,对于迅速恢复战争创伤,
奠定自己的工业化基础也是必要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产品结
构和社会化大生产日趋复杂,这种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阻碍了生产力继续发
展。
早在50年代后期,我国就开始探索改革的途径,但由于当时“左”的指导思
想没有改变,姓“资”姓“社”的理论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在管理权
力下放和上收方面兜圈子,不仅没有找至B正确的途径,而且还出现了“大跃进”和
“十年动乱”两次重大失误,使国民经济出现倒退,直至濒于崩溃的边缘。1979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才开始向纵深方向改革,1988年
9月,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入一个新
的阶段。由此,我们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可以把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分
为两个阶段:高度集中的国有资产计划管理体制阶段和改革中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
制阶段。
3.1.1高度集中的国有资产计划管理体制
改革以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大致实行过两种不同的体制:
(1)中央集中管理。1949年到1958年和1961年到1965年两个时期的管理基
本上属于这种类型。在这种体制下,所有社会投资管理活动都由国家计划部门统一
安排,中央既要进行宏观决策,又要担负着微观决策的管理任务,这种一体化的管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结构集投资战略决策和项目决策于一身,好处是易于实施,便于贯彻国家的投资
管理政策,其特点是:偏重于行政手段。自上而下按行政管理系统分配国有资产的
投资,企业不能发挥商品生产者对生产资料的支配作用。计划管理实行指令性控制,
全国各行业服从计划指标的权威,财政制度统收统支,资金无偿使用。这在当时建
国初期,尤其是“一五”计訇J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薄弱,经济
结构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对于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确保重点建设,合
理分配资源,改变地区布局,奠定和改善国民经济物质技术基础,建立独立的工业
体系等方面,还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但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由于国家经济
管理方面出现失误,国民经济失去平衡,被迫于60年代进行了第一次调整。然而,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原有适合于行政办法管理经济的条件都
相继冲破,企业作为独立商品生产者的要求日益强烈,按行政手段中央集中管理的
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
首先,按行政系统管理经济与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是个
有机整体,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依靠行政办法按
照行政区域或行政系统组织管理,使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横向的内在经
济联系被各种行政层次切断,这就妨碍了经济技术交流、专业化进步和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
其次,过多的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与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国民经济不相适
应,国民经济是个复杂的综合体,由各个部门和不同的经济成分构成,产品的品种
规格不计其数,各种生产条件和社会需求千差万别,而且经常发生变化。各个地区、
各个行业和各个生产单位之间,无论是在生产经营能力和物质生产条件上的差别都
是很大的,社会需求结构和它的变化又极其复杂,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和资产管理主
要由政府来抓。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国家计划部门面对众多的企业,不可能对每一
种投资活动都有所了解,指挥难免失当。实践证明,自上而下的国家计划,不能把
全国所有企业的投资活动和产品供应衔接起来,对于不断发展的新情况,不利于迅
速作出反应。即使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反应,也不能通过有效手段使企业根据实际情
1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况的变化作出调整。计划管理只有统没有分的结果,不仅统不好,而且还会捆住企
业的手脚,造成主动性和仓口造性的窒息。上述问题证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央集中管理的模式理所当然要被否定。
(2)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分权。这种体制主要实行于1958到1960年和“文
革”十年两个时期。由于监管初期的集中管理日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1958年
中央改革了集权型的投资管理制度,其主要思路是扩大地方投资权限,国家预算内
基本建设投资一半由地方安排,“文革”十年,随着中央把部分骨干企业下放给地
方,减少了中央统一分配的物资,在财政体制上增加了地方的机动财力,中央与地
方的关系有所改善,企业提取的折旧基金国家也不在集中,而是留给企业使用。但
是,由于无政府主义到处泛滥,整个国民经济和管理陷于瘫痪和混乱,生产建设的
布局、重要产品的供求平衡失去控制,地方、部门自成体系,搞了不少重复建设,
造成很大浪费。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但是就总
体而言,仍然没有冲破按行政办法管理投资的格局,没有解决中央集中管理所存在
的一些主要弊病,尤其是仍然没有建立起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投
资和管理机制。实践表明,仅在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分配上下功夫,很难找出一条出
路,也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
3.1.2逐渐分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978年到1984年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循着放权让利的思路,
来调整国家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所
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之后,我们党和政府在国有企业及其资产产权管理体制改
革理论认识上产生了重大突破。承包制的大范围试点和推广,揭示了国有经济利益
主体的多重性。但承包制实施过程中显示出的企业短期行为、负盈不负亏等弊端,
又一次揭示了经济利益主体之间权责利的非对称性而导致的制度约束乏力现象。于
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监管体制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1988年国务院设立国家国有资
产管理局,则是建立国有资产所有权监管体制的开端。20多年来,国有资产管理体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制改革基本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略,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
(1)实行“放权让利”阶段(1978-1984)
本阶段经历了试行利润留成和推行经济责任制.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对国有企业
“放权让利”。1978年10月,首先在重庆钢铁会司等六家企业开始试行“放权
让利”,制定了14条扩权措施。到1979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有企
业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有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5个文件。到
1980年底,扩权试点单位已有6000多家。1984年5月,国务院又作出《关于进一
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在实行利润留成和扩大企业自主权后,
企业在计划、销售、劳动人事、工资奖金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初步改变了国
有经济统收统支的局面。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中普遍推行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
的,把“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的经济责任制,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明显
提高。
但这一时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局限于在国家对企业计划管理方式上有所松
动,是一种经营管理权限的调整,并未根本触动传统体制,它所带来的改革效应,
仍旧是被旧体制所抑制多年的潜能释放,当这种改革措施实行一段时间后,它的局
限性马上就反映出来。一是政府管理企业的方式未有根本改变,赋予企业的各项自
主权难以落实;二是企业的外部经营条件并未改变,价格、财政、金融等项制度未
做相应改革,限制了企业自主经营的空间和条件。
(2)采取“两权分离”阶段(1985—1991)
本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依照“两权分离”的原则,逐步推行
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的各种新的管理体制。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
离,是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方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承
包经营责任制,同时也可以试行股份制”。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保持国家所有制的前提下,实行两权分离、改善企业经营
管理、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一种企业管理制度。它的基本原则是“包死基数、确
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承包制以契约形式界定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责任
和义务,冲击了多年来政企不分的旧体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同时,调动了企业
的积极性。但承包制只能是一种改革的过渡形式,他自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和
局限。一是承包缺乏规范性,“一对一”谈判易造成“鞭打快牛”、苦乐不均;
二是承包胄4易导致短期行为:三是难以从常4度上解决政府的行政干预;四是在实际
运行中出现“包盈不包亏”的现象。
(3)进行“产权监管”阶段(1992至今)
本阶段以“理顺产权关系”为核心,对国有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同时,国有资产管理逐步实现由国有企业管理向国有产权管理的转变。1992
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对股份制企业试点原则、股份制
企业组织形式、股权设置、试点范围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此后,有关部门还制定
了实施细则。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明确指出
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994年1月,《公司法》颁布,标志着我国股份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5
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三改一加强”的国有企业改革总体方案,即以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构
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同时提出,要搞好配套改革,重点是
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促进政企分开。1999年9月,党
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议》,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路作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其中提
出:“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要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
分工监管的原则,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建立健全严格
的责任制度。”但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还需要一个艰苦的探索过
程。
17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2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2.1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中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运营的困境并不是市场失灵的必然产物,而是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动员和集中全社会资源
和力量,通过强制手段和途径建立的。建国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
国有资产迅速扩张,并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生产
能力和门类齐全的产业部门,甚至绝大多数行业和地区占据了垄断地位。副1978
年国有资产总量为6849亿元,1993年达到34,950亿元,15年间增长了4倍,年
均递增11.5%。根据财政部有关资料,2002年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己超过10万亿元,“
比1978年增长了14倍多,年均增长12.996。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
要求,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了“抓大放小”的战略,重点扶持关系国计民生
的大中型企业,对一些中小企业则以兼并、拍卖、改组、破产、租赁、股份制等形
式进行改制、重组,使国有资产从一些不太重要的、竞争性强的领域中退出,以强
化国有资产的核心竞争力。但目前国有资产的存量仍然很大,1998年统计资料表明,
国有资产在饮食服务业、一般加工业以及商业等竞争性领域中所占的比例为55%.
由于国有资产战线过长,分布过广,导致国有资产资源分布不集中,缺乏竞争力,
国有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国有资产的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多头管理、权责不明、
监督不力,造成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另外,国有企业“内
部人控制”现象以及经营者激励机制缺损,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这些问题产生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严重的缺
陷。国有资产的现状,与其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要求极不相称,必须以创新的
精神加以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
经历了从“计划调整”到制度创新,“从体制外改革”转向“体制本身”改革的不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阶段。1999年党盼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产权清
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建
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这些都说明当
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国有资产管理体Srj仓,j新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3.2.2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帛d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近些
年来,我们虽然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了多次改革,但在许多关键问题上改革不
够到位,弊端仍很明显。
(1)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
所谓所有者缺位,是指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和有关立法,在中央和地方两级,
无法在法律上找到一个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出资人职责,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职能的
法律主体。按照现行体制,国家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
管理、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从理论上看,国有资产的最终产权主体是明确的,是
全体人民,但人人都是所有者,人人也都不是所有者,人人都不为其所有物负责。
产权的统一所有导致出资人缺位,责任主体不明。从历史实践上看,我国国有资产
管理如同“七龙治水”,财政部、人事部、组织部、计委、经贸委、人民银行、企
业工委都在管理。人民银行管金融企业、经贸委管大型企业、计委管国有企业的投
资项目、财政部管国有企业的资产、企业工委管人事。各个部门都宣称自己是国有
资产的终极所有者,对国有资产负责,造成国有资产所有者主体多元化,但又对国
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承担明确的责任,形成事实上国有资产无人负责的局面,缺乏
一个明确的人格化的代表来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缺位,
使得一些地方或部门为了追求局部利益,互相牵制,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带来许多难
以解决的问题,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混乱和运营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2)政企不分,职能不清
作为社会经济的公共管理者,政府的主要职能应当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
1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务.为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与运营效率,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控制应与经营权分开,
由政府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管理和资产经营的监
督,而国有资产的经营权则交给企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要求将政府的社会经
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但由于旧体制的惯性,这一点至今并未真
正做到。在现行体制下,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职能的仍然是各个部门和各级地方政
府。而政府往往将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混为一谈,既是所
有者,又是经济管理者,在利用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的同时,又往
往利用行政手段,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加以干预,最终是行政部门普遍
行使所有者职能,而企业则成为行政机关的附属物。目前即使是进行了现代企业制
度改造的企业,也未能从根本上理顺产权关系,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在企业资产权
益结构中仍占绝大多数股份或一股独大,干预企业经营并不困难,政企不分、以政
代企、以政办企的管理体制大行其道,企业难以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独立运作,
影响了国有资产运营效率的提高。
(3)“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代理成本高
“内部人控制”是指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里,经理人事实上掌握了公司的控
制权,他们的利益在公司决策中得劭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内部人控制”源于现代
公司制的两权分离所带来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在两权分离的企业经营体制下,代理
问题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委托人(企业所有者)因对潜在代理
人的资信和经营素质的了解很难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不可避免产生“逆向选择问
题”;二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难以在委托一代理合约
上精确地注明代理人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代理人的动机及其行为不仅难以受至Ⅱ契
约的有效制约,而且委托人也难以实施直接监督,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
因而,代理人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选择的行为目标及其行为方式以及努力水平,都
可能有悖于委托人(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和利益,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由于国有
企业所有者缺位,外部(责任人、出资人)监控不力,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导
致国有企业内部人(经理人)掌握了较大的控制权,形成了事实上的“逆向选择”和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道德风险”问题,如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通过大量公款吃喝、旅游、出国、购
买豪华汽车等“过分”的职务消费以及“好处费”、“回扣费”、“感谢费”等手
段,肆意挥霍侵吞国有资产,形成所谓的“穷庙富方丈”现象,致使国有资产大量
流失。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全民,国家代全民行使所有者职能,这种职
能势必由实实在在的“经济人”来执行,而“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往往倾向于其
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意志。从而形成只会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的独特的委托成本。当
国有企业的经理们努力为国有企业的股东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由于实际所有者的
缺位而不能对其实施相应的补偿时,就导致他们产生“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
想,从而利用对企业的控铝4权非法攫取国有企业股东的财富。比如原红塔集团的诸
时健现象。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缺位所有者的监督职能只能在事后发生作用,从而
造成委托成本比代理成本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危害。
(4)条块分割,流通不畅
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按照行政分权的格局建立起来的,各地方或部门不
可避免地按照各自利益规划和使用国有资产,产生重复建设、重复生产、条块分割
和地区封锁等弊端,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部
门资产存量过多。受条块利益分割的制约,资产处于凝固状态,设备闲置、资金沉
淀,生产要素不能流动;另一些经济落后地区或部门缺乏必要的资产,资产存量流
动受既定利益格局的影响,不能正常流入,资源宏观配置失衡。虽然现在不少地方
相继成立了产权交易市场,产权已经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但就全国而言,
产权流动和优化重组仍然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行为,这种重组行为客观上带有政府
的意愿,存在非市场、非价格因素,并不一定能代表市场真正的供需状况。另外,
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密集,技术密集,国家在安排投资时予以优先考虑,在越是经济
发达地区资产总量越多,越是经济落后地区资产总量越少。资源不平衡制约了地区
的经济发展,也使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扩大。
(5)制度缺失,约束不力
国有资产真正所有者是全体社会劳动者。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管理的任务之一是
2l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各种方式保证全社会劳动者在各个层次上直接或间接参与监督资产管理活动。
传统管理体制无法保障劳动者对资产经营活动的监督。从微观角度看,企业内部民
主管理仅限于生产层次,在经营决策层次上不能体现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权利。从宏
观角度看,国有资产实行逐级分层次的部门、地区管理,部门、地区自成体系。国
家对资产的宏观管理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宏观管理无力形成财务预算“软约
束”。再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机构设置不完全、未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构和
制度,无法保障代表资产真正所有者行使资产监督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虽然制定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公司法》,并相应出
台了一些法律和法规,但具体落实不够,更缺少具体的配套法规和管理办法,如就
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来讲,就没有明确的增值指标,可以说是无法可依。一些企业
的国有资产遭到损失,竟没有任何人承担明确的法律责任。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及启示
4.1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范围
国有资产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两大类。纵观世界主要国家
的国有资产管理,其管理范围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1)国有资产的管理范围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行政事业资产、基础设旋、
社会公用事业等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属于这种情况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挪威等。这些国家私有经济发达,国
有资本对经济的介入程度较小.政府奉行的原则是:私人部门能做好的事情,政府
就不要介入。只有对那些投资大、风险大、私人部门不愿投资的领域如基础设施、
公共事业等,政府才出面投资。例如,美国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超过5-105,
在工业中则不足1%。但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国家则发挥着
重要作用。美国邮政部门的10096和电力、铁路运输部门的25%都是国有的。在科研
t
方面,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对科研的财政拨款迅速增加。1954年到1976年
国家用于科研的投资占全国科研经费的66.7%,其中,对尖端科技研究的投资占
80-90%。
(2)国有资产的管理范围既包括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又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
并且经营性国有资产占整个国有资产的比重较大
这类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国有经济不仅涉足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而且在制造
业、加工业等生产领域也有大量的国家参与的公司。因而,国有经济在这些国家的
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西欧国家的国有企业几乎遍布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在西欧国家国民经济的11个主要经济部门——采煤、石油、钢铁、汽车、造船,
电力、煤气、铁路、航空、邮政、电讯中,国有企业比重占5096以上的部门,80年
代初英国为lO个,法国为9个,意大利为8个,原联邦德国为7个。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2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国外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因社会制度不同、具体国家国情不同有很大差异。即
使是实行同一社会帝4度的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而回一国家
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对于世界各国国有资产管
理的经验和方法,从实际效果上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于改革我国国有资
产管理体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纵观世界各国,大致可将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分为集权型管理体制、分权型管理体制、统分结合型管理体制三种不同的类
型。
4.2.1集权型管理体制
(1)集权型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及形式
集权型管理体制是指国有资产使用权和国家的经济管理权合二为一。国有资产
的经营使用严格在国家的管理之下运营的一种体制。实行这种体制的一般是市场经
济较落后,国家政权初建的一段时期,生产资料实行社会公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的国
家以及生产资料国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国民经济的管理权集
于国家一身。
集权型管理体制的主要表现为:①国有企业成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国家
行政机关既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直接责任者,又是国有资产的经营使用者,国有资产
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②国有资产管理方法主要是以行政手段为主,排斥法
律和经济手段。③国有资产从投入到产出,都靠国家指令性计划指挥,没有真正独
立的国有资产营运过程存在。④国有企业所占用的资金、原材料都由国家的有关部
门供给,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财务和投资等权力都集中在国家的行政部门。这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于各国建国初期的恢复和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方式随
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有资产存量的增大、国有企业的增加以及社会生产资料所有
权结构的变化、产权关系的复杂化而逐渐显露出种种弊端。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集权型管理体制的典型国家
集权型管理体制典型国家以前苏联为代表。前苏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一种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是通过层层下达指令性指标,国有资
产的投入、使用,经营、收益分配都由国家控带Ⅱ和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
没有自主权.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燃料由国家提供,所需资金由国家拨款,企业
盈利基本上悉数上缴。其特点直接表现为企业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品,国家行政机
关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和直接责任者;管理方法是以行政手段为主,排斥经济手
段,国有资产的投资、价格和财务的管理权都集中在国家计划、价格和财政部门。
这种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于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
作用。但随着国有资产的发展壮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大,
这种僵硬的、完全用行政方法管理的企业,缺乏应有自主权的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
来越明显。
4.2.2分权型管理体制
(1)分权型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及表现形式
分权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相对于集权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而言的。国有资产
的所有权从国家经济管理权中分离出来,国有资产的经营使用权又同国有资产所有
权相分离,国有企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国家主要是通过市场,利用经济
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体制。适应这种管理体制的,主要是商
品经济比较发达、国有化程度较低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分权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国家采取分级分权的办法管理企业.具
体表现为:国家将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职能与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相分离。国家对国
有企业的管理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的宏观出发,利用各种经济手段管理企业。两种职
能分离后相应成立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机构,专门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国
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主要是通过介于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的
组织进行.国有资产所有者不从事日常具体国有企业经营,国有企业对占有使用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国有资产没有最终的资产所有权。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主要是通过经济、法律
手段进行.国家主要通过银行利率、国家税收、制定法律等手段进行国有资产管理。
而国有企业管理一般采取董事会和监事会这两种组织形式。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
权管理就是通过向董事会派驻董事和监事这条途径实现的,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
很高。分权型管理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成立时,国家注入一定资本金后,国有企业完
全自主经营,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完全在市场上组织,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完全
由企业自己负责销售。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取得税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参与
企业的利润分配.
分权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取的一种体制,这种体制
适应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平等竞争,保护了私人资本的利
益,最终是为调节整个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这种管理体制的最大优点是国有企业
有充分的自主权,企业完全自主经营,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分权型管理体制的典型国家
挪威对国有企业采取了这种分权型的管理体制。在挪威,内阁将责任下放给工
业大臣,在工业部设立了一个国有企业处(第五处),由8个业务人员组成,他们
负责管理拥有5万名员工的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国有企业主管机构的职责主要是:
为每个企业制订包括宏观目标在内的章程,任免董事会成员,确立股息指标,确保
董事会制订战略和财务计划的权利,审批年度财务报表和利润分配以及监督企业实
绩。所有诸如跨年度计划、年度预算、投资、融资、人事政策等重大决策权都下放
给企业的董事会。国有企业处不干预董事会的决策,不过问企业的财务和业务情况,
不负责企业管理人员的挑选,不参与企业任何管理事务。第五处的工作人员只出任
有限的几个企业的董事会董事.他们强调,作为董事会成员,应该以企业的利益为
最高利益,而不是以所有权来压制董事会。只有当企业出现危机并需要国家给予资
金支持的时候,国有企业处才会更多的参与决策。
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的股份公司。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与
他们在私人企业的同行一样,要对企业的发展和业务担负同样的责任,任免高级管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理人员,决定工资,制定价格,选择供应商,寻找货款等。他们还要对企业的财务
实绩负责.他们与私人企业面临着f群的市场力量,并在同样的环境中竞争.这种
分权型的管理体制给这个国家的国有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活力和较高效益。
4.2.3统分结合型管理体射
统分结合型管理体铝4是国家对有些门类的国有企业采取相对统一管理,而对另
一类国有企业又采取间接的分权式的管理。统分结合型管理体制按照各个国家具体
做法又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
(1)双重监督形式
这种管理模式(又称为两层模式)就是中央财政部和有关主管部门相结合,并
以财政部为主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体制。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典型国家是德国,类
似的还有法、美、日等国。在德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财政部处于核心地位。财
政部负责审批国有企业的成立、解散、合并、股份购买与出售等重大资产经营计划,
并以股东身份负责选聘联邦一级主要国有企业监事会成员,以及管理有关企业资金
供给方面的事务。政府每年由财政部长主持召开一次联邦一级的国有企业管理部门
会议,就国内经济状况、目标、存在的问题和财政政策进行总结报告,并就国有企
业发展问题进行讨论。财政部主要通过监事会成员的任免、控制资金的投入以及对
企业财务进行检查,对企业发展施加巨大的影响。德国国有企业的最高领导和决策
者不是董事会,而是监事会。.监事会的成员包括股东代表和职工工会代表,两方人
数相等。股东代表由财政部长选定,但主要来自私人公司的董事或经理、银行家和
经济专家,政府官员很少。监事会主席由财政部长推荐,副主席由员工代表担任。
监事会中所有员工代表由企业协商推选,但需报财政部审核。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
负责组建公司的董事会;讨论和审核董事会的重大决策,如企业的设立和关闭、购
买或出售,100万马克以上的投资决策,500万马克以上的贷款决定,高级管理人
员的任免等;审核企业的中长期计划,包括销售计划、投资计划、财务计划、人事
计划等:听取和讨论董事会的报告,审核公司的经营状况,包括经营活动的财务结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果、销售状况、生产状况、各种经营方针和政策等。总之,公司活动的重大问题只
有取得监事会的同意,董事会才能作出最终决定。然而,德国的国有企业仍拥有相
当大的经营自主权,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其政策都是对其参股企业实施间
接管理,企业的经营绩效主要是用市场指标来评价,而不是以实现政府政策目标所
作出的贡献来评价。同时,政府也不绝对要求企业按照政府制定的目标组织经营,
而是希望国有企业在与私营企业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2)中央主管部门主管形式
这种体制(又称为分类管理模式)就是中央各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和中央财政部
相结合,并以中央各主管部门为主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瑞典是采用这种管理体
制的典型国家。在瑞典,国有资产主要由政府各部门分别管理。这些部门主要包括
财政部、工商部、交通部、电讯部等。将国有企业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非独立型企
业,它们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从属于政府管理部门。二是公益性企业,如由交通
部、电讯部直接管理的铁路、邮电、电讯等公益性企业。它们在经济组织上是独立
的,但由政府统收统支并列入国家预算,虽然这些企业大多数经济效益不佳,但国
家仍对其经营方式的选择持谨镇的态度,尤其在对待私有化问题上。三是由国家全
资、控股、参股的非公益性企业,它们由商业部实施管理,企业完全按《公司法》
组建。一般为有限责任会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而且企业完全按市场规律运
行。90年代以来,瑞典政府对国有企业大力进行股份制改造,其主要对象是占国有
企业总数70--80%的盈利性竞争企业。而且大多实行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公司领导层
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由于国家是最大的股东,国家行使企业的
最高权力,有两点较以前更明显:一是综合性控股公司较彻底地分解为若干专业性
控股公司;二是国有企业组织机构更加分权化,对下属的分公司多实行股份制改造
的目的并不在于出售国有资产,而是为了打破垄断,激励竞争,强化监督,提高盈
利能力。
(3)专门机构综管资产所有权形式
这种管理模式(又称为三层模式)是专门机构综管资产所有权,各控股公司分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散管理国有企业的体制。这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既不是中央财政部,也
不是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而是成立专门机构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对所有国有
企业实行管理.但其又不是直接管理国有企业,而是通过各控股公司分散的对国有
企业进行管理。这种体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国有
资产综管机构(即国有资产行政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制定国有企业经营发
展的大政方针,确保各控股公司的计划符合全国经济总目标的要求;负责检查计划
的执行情况;对控股公司向国家申请拨款提出意见,但无权过问控股公司的管理工
作;任免各控股公司的负责人;转让和购买股份的审批.第二层,国有资产产权经
营机构(即国有资产专门管理机构直接管理下的各控股公司),负责督促下属国有
企业执行上层的指示,并保护国有企业的利益。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控股又可分为
直接控股、间接拉股和参股三个层次。直接控股是控股公司直接控制下属国有企业
的股份;间接控股是由分公司再占有其他企业的主要股份;参股是由分公司或分公
司所控股的企业向其他企业参股。国有资产管理的专门机构通过控股公司对各个国
有企业控制,一方面引导私有企业的经济活动,使非国有企业更好地执行国家的产
业政策;另一方面又通过带动国有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商品供应量,增加了就业机
会,从而促进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三层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本质上是国家
或国家持股机构控股的进行直接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国有企业在世界各国也分为
中央政府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多种投资主体构成的混合型国有企业。政
府国有资产行政管理机构和国有资产产权经营机构必须按公司法对国有企业进行
规范管理,否则,这种三层次管理模式就难以维持结构上的平衡,其结果可能是蜕
变成两层次模式或者单层次模式。
这种体制以意大利为典型。意大利国家管理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大致分为三个
层次:最上层的是经济计划部际委员会和国家参与部,中层是各级控股公司,下层
是运行的国有公司与企业。经济计划部际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①负责制定政策,
以确保控股公司的计划符合全国经济总目标的要求;②负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③
对控股公司向国家申请拨款提出意见,但无权过问控股公司的管理工作;④协调国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参与部和其他部门的工作.意大利的国家参与部是发达国家中唯一设立国家统一
管理国有企业的专门部,该部的主要职责是:①控制、监督和协调国家控股公司的
活动,负责将国家经济计划部际委员会的指示传达给各控股公司,要求各控股公司
报送活动进展的报告和情况,以保证国家审Ⅱ定的社会经济目标的实施;②任命所属
控股公司的领导人;③根据法律以及和财政部长协商,授予控股公司获得销售或转
让国家股份的权利.控股套司负责管理国家拥有的股份,督促下属运行公司及企业
执行上层指示,并保护其利益。控股公司经营范围非常广泛,涉及钢铁、水泥、工
程、造船、碳氢化合物、化学、电话、无线电。海运、航空,公路和银行等关健性
经济部门。
4.3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国有资产
管理体系的改革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突出中国特色。
4.3.1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
概括起来,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有下列特点和趋势,值得我们在不同类别的国有
资产管理过程中加以借鉴:
(1)国有资产民营化改革的趋势。
转让或出售国家在国有企业中的股份,让民间来经营,是一个世界性趋势。随
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国内私人经济的成熟发展以及市场管理法律的健全,不少西方
国家放松了对市场的管制,一些原来由政府垄断的行业,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
现在也让私营部门去经营。
(2)国有资产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国有企业公司化是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即将国有企业改组为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投资者是多元的,企业资产
已不完全属于政府,因此政府也无权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可以按照市场要求独立经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营运作.通过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3)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
根据国有资产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方式管理,如新加坡对国家投入到社会基
础设施、社会服务领域的资产和投入到经营领域的资产,分别设置不同的机构,按
国会制定的不同法规,分别进行不同的管理。再如法国,把国有企业分为垄断性和
竞争性两类,根据国有资产的不回类型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管理,在客观上取得了良
好的结果。
(4)完备的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
国外许多国家在国有资产管理上都有比较完备的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从
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机构的设立,到职责、权力的分工和行使,从国有资产的投资、
管理,到资产处置以及违反法律的处罚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各管理主体、经营主
体严格依法办事,违法必究,体现出国有资产管理法铝Ⅱ化、规范化的明显特点。
4.3.2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国有企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国家对国有资
产的管理都是集权与分权的结合,体现在国有企业上,只是约束与放纵的程度不同。
德国就是以市场为主导,分权程度较高,以间接管理为主。国家决策程度的高低还
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以及市场发育成度。我国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
下,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作用仍很重要,为解决某些短缺物资的需求、“瓶颈”部
门的发展,有必要在组织上和制度上加强政府对生产要素的调控。
(2)产权高度社会化
世界各国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大致有两种情况:①将部分国有企业转变为股份
制企业,由国家控股或参股;②对经营不好的国有企业进行出售或转让经营,促使
企业扭亏为盈。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励竞争,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德国在继60
年代初和80年代初曾掀起的两次私有化高潮后,目Ij{『正在考虑进行第三次,原来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完全由国家垄断的企业开始允许私人进入.
我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要高度社会化,但不能简单地定为股份化.
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其中股份公司具有两权分
离,董事会享有专署权限,对外实行有限责任的特点,对国有企业中具备条件的可
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方式,但特别要注意维护国有股的
利益.另外,从国有企业的盈利水平来看,目li{『有52%以上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不具备改造为股份制企业的条件,加之从加强国家宏观调拉的要求考虑,将大部分
国有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是一条更现实的道路。另外,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企
业或属于特定行业的企业可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国有小型企业可考虑实行兼并、
联合或出售,有的可改组为股份合作制。
(3)对国有资产进行分类管理
外国对企业的分类是按资本的形式或资本所负责任来划分的。我国的国有企业
可按项目是否具有竞争性、行业是否有规模效益、墓础投资额是否巨大等,大致可
分为三类:一是作为特殊企业法人的国有控股公司,二是国家授权的特定的经营部
门,三是政府根据社会公共公益事业的需要依法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根据企业盈
利目标与公益目标分开的原则,竞争类企业应按控股公司模式运作;国家对于非垄
断性、非公益性企业实行利润量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行
政干预,将市场机制引进企业,使企业在竞争的风浪中自求生存,但并不排斥政府
对这些企业提出政治性的要求,如支持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将企业推向市场不仅
克服了保护落后的倾向,还可以减轻由于企业连年亏损而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补
贴包袱;而对于垄断性、公益性企业(如铁路、邮政部门),国家直接控制较多或由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甚至在财政中列收列支。
(4)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应法制化
发达国家都很注重国有资产的法审4化管理。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国有企业和其
他形式的所有制企业都遵循公司法的规定运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公司
法已多次修改和调整并日臻完善,它不仅体例完整且规定详尽,从公司分类到具体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经营规范都有详细规定,加上完善的司法体系。是企业复杂的市场运作变得简单而
规范.西方国家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尽管十分严格,但这种严格控制是在法律的
具体规定基础上进行的,政府行为也受到法律的有力约束。政府该管的管,不该管
的则不能管,一旦发生违法行为,也会受到追究。西方国家这样依法管理国有企业
的办法,体现了法制化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政府及其各个部门既有十分明确的
管理权限,又有十分明确的管理责任,这种责权结合的管理原则,对于政府管理国
有企业的效率,起到了应有的保证作用。我国要使企业走向市场,如果没有一套很
好的法律基础为依据,保证平等竞争,是难以想象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关于创新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
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
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一重大决策表明,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只有解决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才能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更好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5.1我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根据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我国当前国有资产管理
模式的实践经验看,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运行模式必须在其内涵和内容上进行创
新。
5.1.1创新的内涵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的内容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创新,即理论创新、体制
创新、管理创新和配置创新。
(1)理论创新。根据十六大报告中提到“国家所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
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指导思想,我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根本在
于解决国有产权归属的问题。实施国家所有、分级产权、政府分级行使出资人职责
的体制,从理论上实现终极所有权与出资人所有权的分离,既解决了出资人到位问
题,比分级管理的提法更加科学、明确:又避免了政治体制的风险,比分级所有现
实。在理论上有独创性,在国际产权理论上有新的发展,既解决了问题。又避免了
风险,完全是中国特色的产权理论。
(2)体制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政府设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回答了是否设立国资机构的问题。在政府管理机构中明确
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第一次在政府管理体制上实现了所有者管理职能与社会
经济管理职能的分开,从而使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政资分开的目标得以实现。这
也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
(3)管理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到“对于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
有资产管理体制”,回答了是多头管理还是统一管理的问题。1998年撤销了政府专
业经济管理部门,解决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实行的条、块分割的
行政管理体制,为政企分开仓4造了条件。实行由多个政府部门分害Ⅱ行使出资人职责
的管理方式,即“多龙治水”仍然没有解决责任主体到位,出资人到位的问题。政
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由多头管理走向统一行使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
要求,也就是说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统一行使出资人职责才能实
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是前提,只有实现管资产完全到位,才能实现
产权管理的到位,管人、管事是产权派生的职育旨。
(4)配置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
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主要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
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回答了分级管理后国有产权配置原
则。明确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管辖国有资产的对象和范围。
5.1.2创新的内容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分级代表、分层运营、分类监管的国有资
产管理体制。具体来说:
(1)分级代表是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
制下,国有资产统一归国家所有,国家实行分别由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
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来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
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种。分级
代表”的架构是新的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它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主体及其地位,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确定了不同层次出资人的出资范围。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
务院代表国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
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国有资产及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
责的企业,由国务院确定、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
州级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由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外的国有企业,履行出资
人职责。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企业,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其
他由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企业,由设区的市、自治
州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
构备案。
这种“分级代表”既区别于以前的“分级监管”,又区别于“分级所有”.与
“分级监管”的关键区别在于“分级代表”是根据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的市场
经济原则,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法律确定地方政府对相应所属国有资产的出资人的代
表权,而分级监管体系下地方政府对相应所属国有资产的监管权贝q来自于中央政府
的授权。《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是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直属特设机构,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国
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代表本级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
的直属特设机构。不同级别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关系为工作指导和监督关系。
与“分级所有”的关键区别在于,在“分级代表”框架下,国有资产统一由国家所有,
无论哪级政府单独投资的企业,都属于国有企业,而“分级所有”体制下,国有资产
是各级政府所有,各级政府单独投资以及联合投资形成的企业不应该通称为国有企业,
而是公共企业。从理论上说,政府“分级代表”的框架能够在保持国家统一所有的大
前提下,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
问题,减少各级政府之间的扯皮现象,使各级政府的责任更加明确。政府“分级代表”
还有利于各级政府的投资关系,较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分层运营”是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效率基础。从理论上讲,国有
资产的真正所有者(最终所有者),即全国人民,难以直接有效发挥所有者的功能,
是一个消极的所有者。因此,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产权代表管理国有资产就成为世
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但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如果直接实施对国有资
产的控制,往往就会形成政企不分,造成国有企业运行的低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难
题,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基本经验是,建立一个“国有资产管理委员
会一国有控股公司一具体国有企业”三层运营体系,或者“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一
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两层运营体系。其中,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与国有资产经营
公司之间是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政府机构与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关系,具体
体现为国有资产授权与被授权关系;而资产经营公司和生产经营企业之间是投资与
被投资或者是国有资产使用权的出让和受让人关系。这种“分层运营”体系在保证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真正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前提下,不直接
干涉国有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为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奠定了制度基础。
从我国情况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下这种“分层运营”的结构也正在显现
出来。这主要表现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立,及其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结构的
职责规定上。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不
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主要包括:依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所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
指导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和重组;依照规定向所出资企业派出监事会;
依照法定程序对所出资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
惩;通过统计、稽查等方式对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制定企业国
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等等。
这一方面界定了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构与企业的关系是资产经营与管理的关
系,不再具有行政管理关系,该机构只能依据法律履行其出资人职责,而不能随心
所欲地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国资监督管理机构是独立于政府行
政部门的,不能与其他政府管理职能部门一样具有制定和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权利,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国有制企业和非国有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不平等机
会和地位的问题。从我国现阶段改革进程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与一般企业的
出资与受资关系己经得到确定。虽然国有资产在企业中的存在形式已呈多样化,既
有国有独资企业,也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国家控股、参股企业。但‘企业国有资产
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确定的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无
论哪类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与
企业的关系是通过国有资产的经营连接起来的。在<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
例》中,虽然没有具体指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一定要授权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机
构具体从事国有资产的经营,但在第二十七条指出:“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
司经国务院批准,可以作为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控股公司,享有公司法第十二
条规定的权利,可以作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享有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权利。
这为新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发展和“分层运营”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分类监管”是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基本前提。所谓“分类监管”就
是针对国有资产的类型和目标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法律和管理制度。从“分类监
管”体系具体设计要求而言,应该在对国有资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大分类的基础
上,将经营性国有资产分为服务于社会目标和经济效率目标两类企业,全国人大应
该针对这两类国有企业分别立法,国务院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应该分设
两个部门、在组织机构上分别管理。服务于社会目标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国家
安全领域、公共产品领域、自然垄断领域和国民经济支柱、主导产业领域,其社会
目标居于优先地位,盈利目标处于次要地位。根据其各自特点单独立法,由国务院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设专门部门统一管理,具体运营可能更多的是采用“国有资产
管理委员会一一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两层运营体系。服务于经济效率目标的国有
企业,主要集中于竞争性领域,如一般工商业领域,其盈利目标和资产安全居首要
地位,主要以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制形式存在,应按照现代公司制企业要求去运作.
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将改为这类公司制企业。全国人大可以针对这些企业
统一立法,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设专门部门行使所有者职权,这类企业的多数可通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过“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一一国有控股公司一具体国有企业”三层运营体系进行
管理。应该说明的是,这两类企业的分类应该是动态的,服务社会目标的企业会由
于环境变化而逐渐转为竞争领域中,成为服务经济效率目标。而且。未来国家不应
在竞争领域中设立新的国有企业,只能根据社会需要建立服务于社会目标的国有企
业。
5.2我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基本构架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一是国家所有,建立中央
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二是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三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
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这一切表明我国国有资产管
理进入新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建立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代表与分类监管、企
业分层自主经营的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这种目标模式可以概括为:“国家所有,
分级代表,分层经营,分类监管”.①即明确所有者主体,由国家统-N定法律法
规,必要时统一配置资源;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另4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明确分级产权: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设立国有资产管
理机构,统一对所管辖的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职责。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
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
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
根据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我认为应建立三层次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第一层次,主要履行管理职责,所持股权性质为国家股。
国有资产运营主体是第二层次,主要承担资本经营的职责。所持股权性质为国有法
人股或法人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的企业为第三层次,主要承担生产经营职
责,股权性质为法人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地方上视同其所管辖的国有资产总量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及分布状况可简化为二个层次,即保留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取消第二层次。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国有资产的所有制形式;
二是国有资产的运营机制:三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5.2.1 国有资产的所有制形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所有制形式是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国家所有在某
种意义上就是中央所有,这种所有制形式将所有权与管理权人为地割裂为两个部
分,产生了很多问题。于是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于某个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基于具
体的战略发展需要,准备与外国企业进行并购,而中央部委却不同意,或者拖延决
策,导致改革错失良机。我国国有资产数量众多,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的状况千差
万别,这样仅仅由中央一家所有,统一行使所有者的职能,既是不合理的,也是不
现实的,而且会造成效率损失。
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把原来的中央所有改为分级
所有,或者中央委托地方所有的国有资产所有制形式。划分原则是由中央财政投资
形成的国有资产,为中央政府所有;由省级财政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为省级政府
所有;市、县、乡级以此类推。初始投资较为复杂难以认定的国有资产,由上一级
政府根据其规模影响、所在地等因素指定适当的所有者。每一级政府对于其所拥有
的国有资产具有完整的所有权,包括收益、处置等各项权利。当然,各级政府对国
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运营都必须遵守国家统一的法律法规。
国有资产分级所有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改变了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割裂状态,
有助于实现责、权、利关系的对等,从而大大提高其运营效率。其次,地方政府获
得了一部分国有资产的完整所有权,有利于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国
有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再次,国有资产分级所有有助于明晰产权,塑造市场多元产
权主体。在中央政府一家所有的模式下,中央政府经常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权限进行
无偿划拨,这直接造成了对产权的分割和不尊重,也造成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和吃
大锅饭的状况,国有资产分级所有有望改变这种状况。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2.2国有资产的运行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三个层级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第一层级
是代行所有者权利的专职机构,第二层级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第三层级是国有资
产的具体经营和参与单位,主要是国有企业。三个层级逐级负责,同时彼此之间又
具有明确的权责划分,完成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1)第一层级是代行所有者权利的专职机构。这样一个机构,对于其性质,
放在哪里,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可以放在人大,可以放在政府,也可以作为独
立的非政府法定机构。从我国改革的具体情况看,多数观点认为应成立“国有资产
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从法理上来说这一专职机构作为政府法定机构行使出
资人权利。我国目前对国资委功能的界定,在理论还有许多争论。通过我们前面的
比较研究看,我认为国资委的工作主要是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具体讲:首先按照
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利来行使国资所有权;其次建立能担负受托责任的董事会;再
次建立以现金流为基础的业绩衡量标准和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最后建立有效的国
资监督机构。
(2)第二层级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依法将管理国有企
业的权利委托给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接受相应国资委的领导,完
成与之签订的各契约。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依据其在各企业中的国有股份行使法人财
产权利,对拥有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运作。值得注意的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于
国有企业的经营是通过资产纽带进行的,而不是行政命令,这种经营直接受公司法
和民法的约束。
(3)第三层级是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
业。国有企业接受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自己行使股东权利,但不接受其行政命令。
政企不分的状况有望借此得以解决。
5.2.3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认为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模式必须解决七个关键问题
4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明确责任主体。这是由国有资产的性质所决定。
一方面,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必然.另一方面,与私人资本相
比,国有资产的出资主体极易处于虚位状态。因此,必须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明
确国有资产出资主体,规范政府与受托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2)建立国有出资人代表制度,明确对国有资产负责的责任人。国有资产管
理中,最大的问题是所有者缺位,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仅仅是明确了责任主体,
对企业层面来讲,这远远不够,还必须进一步明确到具体人,只有明确了责任人,
所有者的虚位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值,国家所有者权益的维护
才能落在实处。因此,建立出资人代表制度既是国有出资人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
对其的必要补充。
(3)实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奖惩,充分调动出资人代表和经营者的积极
性。国有资产的安全,特别是不断提高其增值能力,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所在。
国有资产内在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性要求必须对出资人代表和经营者实施保
值增值的考核奖惩,这是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的重要内容,只有建立在这个机制
基础上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才具有科学坚实的物质基础。
(4)建立规范的监督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国有资产内在的“两权分
离”性,使得国有资产的管理必须实施“委托一代理”制。在实施委托代理制下,
企业的内部人员(高层经理人员)实际上具有利润、投资等使用、控制权,假如委托
人不能有效地对其行为实施监控,必然导致这个特定群体利用这种控制权谋取自身
利益,从而削弱企业的经营效率,造成大量国家利益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加
强经营过程监督,硬化约束,防止“内部人”控审4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
内容。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督机制,长期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5)建立国有资产收益预算制度,切实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收益管理长期
弱化状态对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和机制十分不利,不仅造成
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而且使国有资本的运营失去手段和基础,使国有经济布局战
略性调整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许多方面形成“退而不出,进而无力”的局面,因此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加强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工作,建立国有资产收益预算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须尽快
推开抓好。
(6)明确法人财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法人财产权,从一定意义上
讲就是在政府与受托企业之间分清“人、事、资产”三个方面的权限,该放给企业
的要坚决放,从而使企业在授权经营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实体。
(71)构建法规体系,规范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国资管理法规体系,是构建
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和机制的重要前提,是搞好国资管理工作的
重要条件,也是分清不同主体、层面、部门之间职责的法定依据。建立国有资产的
经营责任制度,至少要确立五个方面的规章:明确国有资产的责任部门、责任人,
界清政府部门就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权能和职责;明确企业受托的国有资产数量、
法人财产权对应的责、权、利,明确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责任、权能界限,并成
为企业拒绝行政干预的法规依据;明确年度企业经营者的责任目标,奖惩的数额,
奖惩的形式,奖惩的范围等;关于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督方面的规章,向企业派出不
同身份的监督人员。并按规定行使监督职权,对监督人员进行规范管理,严格考核,
对监督报告及时处理等;关于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股权管理、国有资产流失查处、
国有资产处置等方面的规章,维护国家所有者的权益,服务企业改革,确保国有资
产的安全。
5,3构建我国国资管理新模式的具体策略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
革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仅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适应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的
根本举措。它既是体N仓f.I新又是管理创新。一方面它紧密联系着企业的改革,另一
方面,它又深深牵动着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所以,十六大关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的重大决策,既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革的必然要求。
结合国际上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和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5.3.1对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实施不同的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包括以企业资产为主的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资产、自然资源资产.
这些资产由于基本功能、来源、使用方法的不同,相应的资产管理体制可有所不同,
中央和地方可以有不同的管理模式。比如对经营性资产应按资本管理原则建立资本
管理体制;对于行政事业性资产,由于与公共行政管理机构业务及有关的预算关系
密切,基本的财务、会计制度差异很大,一般宜采取由相应的公共行政管理机构管
理的体制;对自然资源资产,政府的资产管理职能可根据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只
限于资源勘探、评价的管理及开发权、使用权等资源财产权的管理,相应的管理体
制与一般的资本管理体制亦有所不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不同于经营性国有
资产,经营性领域有私有部门参与,而私有财产的所有者无疑是以利润为目标的,
他们的经营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效率评价的参照,用以
评价代理人的业绩。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则完全是由政府垄断的,没有相应的参照业
绩用以评价政府的资产使用效率。所以对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各级政府之间应
该实行分级所有和分级管理,国家的财政收入己划分为国家和地方两大部分,相应
的财政资金所形成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权也由相应的政府行使,越级管理将
降低下级政府的管理积极性并导致使用效率降低。而在各级政府内部应实行分权管
理和分工管理,财政部门负责拟定年度非经营性资金的分配和拨付方案,归口管理
本级政府所有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制走本级及下级政府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
办法。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及其所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国有
资产的管理工作,并对自己直接占用的资产的安全和高效使用承担直接责任。政府
系统内的分工管理权限应适时调整,以提高管理效率.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不以保值
增值为目的,因此,在管理模式上,应采取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结合,直接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间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不同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有其不同的特殊用途,所以在
管理上要结合其作用领域,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对于其中有些特别重要的非经营
性国有资产更要制定特别的管理办法。对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应依据国
有资本的特性及其多重功能,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其中,对处在私人企业或其他
公有制企业不愿或难以进入的产业或领域里的国有资产,国家宜采用直接经营。对
于处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中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国家宜采用控股形式。对处在竞
争性国有企业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国家宜选择股权化或直接退出的模式。
目|j{『,对金融企业是否纳入新的国资管理体制中,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事实
上,可能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纳入,另一种方法是不纳入.我主张按非金融和
金融业企业区别国有资本所有权行使机构的管理对象,分别组建工商业国有资本管
理机构和金融业国有资本管理机构。分设的主要原因是,两者治理结构在某些方面
有所不同:金融企业是非金融企业的主要债权人,两者的所有权行使机构相对独立
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硬化约束;中国金融企业有许多重大问题尚未解决,需要国
家特殊安排;大型工商企业数量众多,分开设立机构,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两个机
构若并在一个部门,内部也以相对独立运作为宜。是否可以建立三类资产都归一个
部门管理的体制?笔者认为三类资产管理,仅限于清产核资和会计报表管理是可能
的,但要根据其功能和特点进行实质性管理,难度很大且无实际操作意义。
5.3.2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所有者机构
根据十六大精神和我国国情,武汉市且前采取的就是三个层次对国有资产管理
模式。“三个层次”中:第一层次取消了部门所有制,建立了权威国有资产管理专
司机构,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解决“多龙治水”问题。第二层次是构建运
营主体,本质是实现国有资产的资本运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实现由政
资分开达到政企分开二者间的桥梁,可有效解决产权责任不清的问题。第三层次可
有效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解决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规,制定具有导向性的政策,确定其下一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目标并对其
制定完善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依法监督并确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领导人选等。也
就是说,国资委仅与其直接下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相联系,而且其主要手段是人事
控制和程序审核。国资委实现了责任与权利的统一,行使作为出资人应有的全部权
利,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
(1)管资产。明确国资委与企业的关系是资产管理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
国资委代表政府履行国有资产的出资者职能。要从实物形态管理向价值形态管理转
变,明确第二层次运营对象是资本,而不是资产,要逐步实现从前置性审批管理向
后置性监督管理转变,国资委主要监督运营主体是否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科学决
策,而不是事事都要事先报经审核和批准,国有出资人的利益将来主要依靠社会中
介机构的审计来维护.
(2)管人。应实现从管班子向推荐或委派产权代表转变,从按劳分配为主向
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并重转变;要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市场
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党务工作特别是党管干部方式的转变。一是对
国有独资或全资企业,仍实行现行的干部管理方式;二是对非国有独资或全资企业,
采取国际通行的推荐或委派董事的办法;三是对非国有独资或全资企业,总经理人
选完全由董事会依法定程序确定。要注意实旌人力资本管理,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做
到既要按出资者份额分配,又要按人力资本的份额分配,实践上可通过年薪制与期
股制相结合等形式使企业的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真正
紧紧地捆在一起。
(3)管事。要逐步实现从对企业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从重视微观管
理向注重中观管理和宏观管理转变。主要是通过立法、政策、授权、委托、培育和
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资产流动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等进行国有资产的中观和宏
观管理。立法和政策上:一要明确国资委管理的国有资产范畴是经营性国有资产,
包括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和国家财政预算范围内即将投入企业的国有资产以及这两
者的综合运营效益,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应包括投资的管理,资本运营过程的管理和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资本运营成果的管理。二要明确如何确定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及其权责。三要尽快完
善国有资产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经营权等有关产权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
产权登记、资产统计报告、保值增值奖惩考核、收益收缴、资产评估等管理制度,
形成比较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推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融
合,并加速培养一批懂资本运营的干部队伍。
5.3.3建立高效国有资产经营机构
在国有资产管理的三个层次中,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政
府对于国有资产的经营运作、形态转换和各项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国有资产经营
公司的有效运作.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包括四个方面的职能:
(1)国有资产从某些行业和企业的退出。我国的国有资产尤其是企业形态的
国有资产比重过高,因此有必要从中退出,退出工作主要通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
行。通过企业拍卖、股权转让等形式,国有资产从某些行业和企业退出,企业形态
的国有资产转化为货币形态的国有资产,实现各种社会目标。
(2)国有资产进入某些急需发展的产业。某些产业由于前景不明朗、投资回
收期长,或是存在外部效应,可能民营企业不愿进行投资,而这些产业的投资对于
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又存在重要的意义,对于这些产业,需要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审
时度势,适时进入。’
(3)为经营城市服务。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了经营城市的口号,城市是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公共产品.这样,改进城市基
础设施、文化教育等条件,改善入们的居住、工作环境,可以使城市这个公共产品
得以升值。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掌握了城市的大量公共资源,因此对于经营城市具有
义不容辞的责任。
(4)为企业改制服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基本上仍然是一种多头管理
的状态,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我们也无法指望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
度。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建立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建立后,政府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国有企业的一切控制权利都移交给该机构,以往的一些机构予以撤销,这样就实
现了人权、事权和财权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于国有企业的管
理权利通过资产和产权纽带来进行,便于国有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铕Ⅱ度。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实质上是联系政府和市场的一个桥梁,是国有资产所有权与
经营权分离的关键,所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要完成好这些职能,就必须建立起完善
的国有资产进入退出机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还要建立起不同的考
核目标体系。对于贯彻政府宏观意图目标的考核,不是以其有了多少利润为前提,
第一位的是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否与政府所期望产生的社会效益相符,在完成社
会效益的前提下,再考虑其效益最大化,对于完全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的投资、经营
活动,其考核就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标准,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了好的机制的保
证,一切行为才有章可循,机构的运转才会呈现出良性循环。
5.3.4实施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国有资产管理基本法律体系和具体管理办法
在法律体系方面,具体包括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分级代表国有资产行使所
有权职权的法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立方面的立法、国有资本产权交易和处置方
一面的法律、针对特殊性质的国有企业单独立法,在具体立法过程中,要注意这些
新的有关国有资产立法与其他己有法律的协调。在管理制度方面,尤其是要建立和
完善针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运行的具体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国有资产
管理委员会和国有企业的中间层,它如何运行关系到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有效
性。
(2)避免出现国资委过度集权的问题
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过程中,由于强调国资委是作为国有资产“管人、
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的所有者代表,因而很容易走向过于集权。国资委过于集权,
一是容易导致对国有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过度干涉,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
营权:二是面对数万亿之巨的国有资产,过于集权造成国资委管理幅度过宽,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管理效率. ‘
(3)一定要进行“分类”监管
国有企业数量众多。情况复杂,目标也多种多样,分类监管十分必要和重要.
迄今为止,人们在论及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时,过多的强调国资委的“管人、
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的所有者代表职能,忽视了国有企业的目标和行业的差另JJ问
题,很少提及分类管理问题.一般认为,国有企业的症结在于经营效率低下。其实
准确地说,由于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双重存在,国有企业牺牲了根本的经济目标
却获得了有限的社会目标。市场经济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经验表明,必须进行分类
管理。在美国,国会对国有企业进行直接监管,甚至每成立一家政府企业,国会就
要通过一个专门法律,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国会决议设置的专门委员会对相应的国
有资产实行管理。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目前直接监管的企业共196家,几
乎涉及各类基础产业、各类制造业、贸易、高技术、军工等众多行业,既有竞争性
领域,也有自然垄断性领域.要提高监管效率,就必须进行分类管理。
总之,如何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是一个有待于在理论上、实践上
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以上是我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点理解和看法,供
大家参考。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在此论文的选题、收集资料、定题、文章构思、审阅、撰写到定稿的全过程中,
我得到了禹汉年老师的热情帮助和悉心指导,他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严
谨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获益非浅,对我
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经济学院的全体老师对我的在职研究生学习给予很大指导和帮助,对本
文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使得本文得以顺利完成,特此表示衷心感谢。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l】张承耀.中国企业经营与管理案例.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96—102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01—116
【3】侯永庭.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82--96
【4】胡海涛.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实现机制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北京: 中国检察出
版社,2006.35—42
【5】李晓丹.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65—79
【6】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与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报告.北京:中
国经济出版社,2006.345--359
【7】宁向东.国有资产管理与公司治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358--363
【8】孙桂芳.国有资产管理.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24—28
【9】郭元希.资本经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189--202
【lO】李晓丹.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32—34
【11】孙桂芳.国有资产管理.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39—43
【12】李松森.国有资产监督.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242--254
【13】(美)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9—105
【14】(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303—307

【15】【美)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1990.79—140
【16】毛程连.国有资产管理学.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265--271
【17】郭复初.国有资本经营专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体系研究.北京:立
信会计出版社,2002.161—163
[18】程恩富.西方产权理论评析.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113—117
【19】郭复初,王建中.资本市场与国有资产监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8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144
【20]毛连程.国有资产管理新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43--147
[21】黄少安.国有资产管理概论.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87一13I
【22]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23—26
【23】吴幼喜.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的基本设想.福建论坛,1994(1)
【24]刘海建,陈传明.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分析与目标模式的重建.管理现代化,
2003(4)
【25】段毅才.西方产权理论结构分析.经济研究,1992(8)
【26】刘伟.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与企业行为分析.经济研究,1998(1)
[27】刘世锦.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与改革逻辑.经济研究,1995(4)
f28]肖金成.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若干设想.经济研究,1996(4)
【29】樊纲.关于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改革.改革,1995(1)
【30]樊纲.管好国有资产必须改变运营林制与方式.国际金融报2002(9.9)
【3l】魏杰.设立专司机构,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国际金融报2002(11.18)
【32】张春霖.内部控制人与国有企业改革.改革1995(3)
【33】1L Coase.The firm,the market,and the law.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8,23
--25
【34】R.Coase.The Nature ofthe Finn..Economics New Series 1937(4):386-405
【35】Buchanan.Fiscal Theory and Political Economy Chapel Hill.North Carolina The
University ofNorth Carolina Press
【36]G-rossman S J.,0.Hart.Taker--over bids,the free-rider problem,and the theory
ofthe corporation Bell Journal ofEconomics.1980(11):42—64
【371 Grossman,S J.,E.Stiglitz.Oil the impo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efficient market
American Econ Renew,1980,393—408
【38】Benston,George,J.the self-Serving Management Hypo thesis Sane Evidence,
J.Accouting and Econ4 1985(4):67—8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9]Nelson,R.,and Winter,S.1 999.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01 North,D.,”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Tlae Task of Economic History,”J.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8(9)
[41】Modigliani,Franco and Miller,M.H,The Cost of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and
the Theory of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261—297
【42]Fama,E.1990,Agency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8 288-307
[43】CompanyDividends,The Economist,1995.132—137
[44]Davis,DonaM Rand David E.Weinstein,2003:”Market access,economicgcography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s:an empirical test”,journal ofIntemational Economics,
59.一60
f45]Ping,Xin—Qian,2000 The evolution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impacts of tax
reform in 1994”,Hito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