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5292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
姓名:韩云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刘玉珂;何立胜
20000101
内容提要
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它表现为经济扩张因受到资源供给约
束或者消费需求约束而出现经济收缩:经济收缩又因资源供给充裕或者消费需求
拉动而重新进入经济扩张: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从实质上讲,经济的周期性波
动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矛盾在宏观经济形态上的表现,即总供给与总需求
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运动的表现形式。
通常,经济周期波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社会主义国家都普遍否
认存在经济周期现象。但是,中国五十年的经济发展现实明确地向我们展示了社
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运行存在着周期性波动,并且在一定时期波动的幅度比资本主
义国家还大,造成的社会动荡比资本主义国家还严重。
所以,经济周期波动是一种超制度存在的普遍经济现象,这是由社会基本矛
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资源配置方式造成的。同时还存在着能直接诱
发经济运行产生周期波动的具体原因。结合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社会总供求的
不均衡既有总量的问题,也有结构、效率和宏观调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和
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以及经济、政治体制等总是密切联系在
一起的。
论文在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周期的类型,周期的长度,
周期的阶段特征和波动特征以及周期的发展阶段及体制特征诸方面,对中国经济
周期的一般特征加以归纳和初步探讨。并进一步指出了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周期
波动发生了如下变化:(i)经济增长的位势提高.平均增长速度加快,周期扩张
长度逐步加长。’(2)经济周期的振幅降低。(3)周期性波动的扩张动力由改革前
的“中央计划扩张冲动”转变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元主体扩张冲动”,而收缩
动力则由改革前的“数量短缺约束迫使宏观被动调整,微观积极响应”转变为改
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积极调整通货膨胀迫使微观被动调整”的格局。(4)经济周
期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交化,由改革开放前的古典周期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增长
周期。(5)由数量短缺程度的强幅波动转变为价格的强幅波动,价格信号代替数
量短缺信号开始在波动的信息传递方面发挥作Hj。并深入分析引起这些变化是由
3
于改革后我国经济结构内生稳定性作用增强和宏观调控的改善造成的。
论文在分析中国新一轮经济启动缓慢原因和经济周期背景变化的基础上,指
出中国经济周期形成动因与机制的变化趋势,并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
周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中国经济周期将进一步向“增长的商品经济周
期”发展。其波动幅度将进一步趋缓,并将会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周期波
动有更多一些的相似性,但也会有相当大的不同。
最后,论文提出了如下的“反周期”的政策建议。(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承认中国经济周期的客观存在。(2)把握改革重点,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步伐。(3)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4)讲
求效益,比例协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地发展。(5)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
4
Abstract 0f Vi ews
Cyclical economic fluctuation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in econo巾ic
development.It is a cycle of economic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that recur over
t ime.When restricted by supply resources of or d锄and of consumers, economic
exDansiOn∞uld giVe way to econ饷ic contraction. 而ich, it turn, pulled by
abundant supply of resources or d锄and of consumers,would give way to a fresh
round Of ecOnOmic expansion。In essence, the cyclical economic fluctuation is
expression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social aggregate supplies and d鲫ands in
macrO ecOnOmy.——叭ltual influence and movement together between aggregate
supplies and demands.
Usually, the cyclical economic fluctuation is viewed as the prOduct Of
capitalist economies and as being nonexistent with socialisc economies.But the
fact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50 years showed that cycl ical
economic fluctuation not only exist in socialist countries but also led to the
1arger fluctuation extent and social turbulence than those in capitalist
countries in a certain口eriod,
So. the economic fluctuation is a“super system”economic phenomenon which
results from the social basic contradic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Iations)and the form of source allocation.
Simultaneousl y’ there are concrete reasons that directly 1ed to the cycl ical
economic fluctuation. Considering the facts Of Chinese economic moveⅢent. It
is the problem of aggregate output,structure,efficiency and macro contr01 that
lead to the unequibibrium of social aggregate supplies and dem8nds.And these
problem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dea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economic, p01itical systeⅢin a certain period.
0n the basis Of the pOsitive analysis of the cyclical econ硼ic fluctuation
of ch“Ia, the thesis gums up缸m study the general feature of the economical
fluctuatiOn from the type. Iength, phase quality, fluctuation feature,
development phase of cycle and the character of system. Furthermore.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e following changes of the cyclical econo叽ic fluctu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加:(a)lift of economic gro坩th’s geopotent,quickenness of the
average growth velocity and the 1engthening of the extent of cycle expansion.(b)
5
decrease of economic cycle amplitude of vibration.(c)the expansion drive of
cycle fluctuation is changed from。the gove丌珊ent planning expansiOn impulse”
before reform to“pluralistic subject expansion impulse”after reform,but the
restrain drive is changed from“binding of quantity shortage forcing the passing
macro mOdulatiOn , micro responsing actively” before reform to “
macrO
modulat“Ig actively,inflation forcing passive micro巾odulation”.(d)the quality
of economy cycle has changed basicly froⅢclassical cycle before refOr巾tO growth
cycle after reform. (e)the fluctuation of strong extent of quantity shortage
is converted to that of price, and the signal of price take the place of that
of quantity shortage and begins to play a role in the transmitiOn Of fluctuation
message. By a thorough analysis, the thesis cOncludes that these changes are
caused by the enhancement of stability and imprOvement of macrO control in our
cOuntry’s ecOnOmy structure after refOrm.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 the cause and mechanism Of
econoⅢic cycle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trarting
slowly of new a round of economy and the changing of economic cycle background,
and 100k a hea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hinese economic cycle from 1990s.
It pOints out that economic cycle Of china will develop to。growing market
ecOnOmic cycle”and its ampl itude of fluctuatiOn will become genlter than before,
and will have mOre resemble with that of western market ecOnomic countries.but
st订1 a large difference.
Finally.the thesis gives the foll钾ing suggestion of“cycle—improved”,(a)
emancipating the mind,being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and admitting the objective
presense of economic cycle. (b)holding the forcus point of reform, quickening
the pace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m market econ删y.(c)enhancing the
modul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propelling the ratiOnal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d) pursuing efficiency, coordinating proportion, realizing the
converting of the type of economic grawth, urging the continued, quick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e)carrying out the strate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spering our country,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ople,welcome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伽y.
6
绪论
1997年7月以泰铢大幅贬值为标志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曾经刨造
“亚洲奇迹”、“东亚模式”的东南亚诸国的经济倾刻倒退十几年,面对这一惨不
忍睹的现实,不禁使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增民一直保持年均10%左右的
良好势头,的确让人欢欣鼓舞,但是,我们能否藉此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走出周期
性波动的必然王国,进入持续高速增长的自由王国.能否认为我国已经完全排除
了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说别的,单说1996年我们刚
刚制服了通货膨胀这只“猛虎”,实现了经济“软着陆”的同时,却又面临着通
货紧缩这只更令人生畏的“大虎”的威胁。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累累硕果和当前
严竣的宏观经济形势,作为一位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研究生,也许是“经邦济世”
的重任的驱使,内心悠然产生一种“睹安思危”的感觉。同时自己也清醒地认识
到: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我国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重要还是个
重大政治问题。正是出于这种想法,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
问题的解决,首先耍承认问题的存在,遗憾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着经
济的周期性波动,一直是人们敢想却不敢大胆讨论研究的问题,甚至多数经济理
论者认为研究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周期问题是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诽谤,是对马
克思经济理论的底毁.所以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研究讳莫如深,不敢,也不愿
意对此进行研究,但是,不愿意研究是一同事,现实又是一回事。中国五十年的
经济发展现实明确地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运行存在着周期性波动,
并且在一定时期波动的幅度比资本主义国家还大,造成的社会动荡比资本主义国
家还严重,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较早地承认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现实,所以,
西方经济理论者旱已把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作为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并
结合本国的现实提出了可行的反周期措施,建立了有效的经济周期波动的“预警”
系统,因而对经济波动的“熨平”和“淡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而保证整个
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而我们由于在这一问题上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因而缺乏
l
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具备成熟的反周jf|j措施。
正是出于以上的思考,面对我们曾经遭受和正在遭受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折
磨的现实,我大胆妄为地选择了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论题,以期尽自己微薄之力寻
求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之庭策,更为重要的是以期达到抛砖引玉
的目的,让更多的经济理论者都来关注我国经济周期问题,使我国经济尽快走出
眼前低迷的状况,尽早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迎接二十一世纪更为激烈的
国际竞争。
2
第一章经济周期范畴的一般考察
第一节经济周期的概念和含义
一、关于经济周期的概念和含义
众所周知的一个道理是,事物总是耍拄展变化的,而且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不
均匀稳定的。这种道理被哲学家们概括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波浪式前进,或者螺旋
式上升的规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样遵从这种规律.同样是波动式发展的。
但是,严格地说,周期和波动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翻,所以有
必耍对二者作进一步说明。周期的英文是cyclc,含义是指按一定规律重复发生
的一连串事件,具有间隔性和重复性。波动的英文是nucmation,意指事物发展
呈起伏状态。从字面看二者区别在于:周划是强调按一定规律重复发生的事’晴。
波动是指非均衡运动,只要有起伏即波动。二者的联系在于周期本身属于波动的
序列。波动是更广泛的概念,是不同周期的复合。一个完整的波动可以理解为一
个周期、许多周期共同构成波动。
对于经济周期中的“周期”和经济被动中的“波动”的认识,找们是不是也
应该严格按照上面的论述作机械的理解?我们先来看西方学者和马克思是如何论
述经济周期的含义的。
经济周期的经典定义是由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创始人w眯切尔(w州itchell)
和A-伯恩斯(A·丑ums)在1946年出版的《衡量经济周期》一书中表述的:“经
济周期是在主要按商业企业来组织活动的国家的总体经济活动中所看到的一种波
动:一个周期由几乎同时在许多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扩张,随之而来的同样普遍
的衰退、收缩雨I与下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相连的复苏所组成:这种变化的顺序反
复出现.但并不是定时的:经弈周期的持续时间在一年以上到十年或十二年;它
们不再分为具有接近自己的振幅的类似特征的更短周期。”n’米切尔的这个定义
受到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公认,并被全国经7弄研究局——美国研究经济周期的权威
机构,作为确定经济周期顶峰与谷底的标准。根据这个定义,经济周期就是现代
经济社会中的一种经济波动出现于“主要接商业企业来组织活动的国家”即现代
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定义与马克思的“不断重复的周期”是建立在现代机器生产
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定义与马克思的“不断重复的周期”是建立在现代机器生产
l
基础上的论断,其基本点是相同的。就是说经济周期或波动呈现周期性只有在现
代机器生产或相当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出现。米切尔的定义简要地说,经
济周期就是总体经济活动水平扩张和收缩有规律的交替过程。
西方经济学者对经济周期还有其它一些定义,《现代经济学词典》将经济周
期定主为“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它形成一种规
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缩,接着是进一步扩张。这类周期
随着产量的长期趋势进程而出现。“2’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对资本主义的
经济周期作过这样的描述:“在繁荣之后,可以有恐慌与暴跌。经济扩张让位于
衰退。国民收入就业和生产下降,价格与利润跌落,工人失业。当最终到达最低
点以后,复苏开始出现。复苏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快速的。新的高涨可以表
现为长期持续的旺盛的需求.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增长的生活标准。它也可咀表
现为短暂的价格膨胀和转机活动,紧接而至的是又一次灾难性的萧条。简单说来,
这就是所谓‘经济周期’。””
西方学者对经济周期的定义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经济波动是对均
衡状态的偏离,而经济周期就是这种偏离状态的反复出现,哈耶克是这种观点的
代表。另外有些西方学者从统计分析的角度来作定义,直接把经济周期定义为经
济扩张与经济收缩反复交替出现。
尽管对经济周期的定义表述存在着差异,但西方经济学界都认为经济周期具
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的波动,这就是说,这种波动不是
局部的波动,不是发生在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而是几乎覆盖所有的经济部门。
第二,经济周期在经济中反复出现,时间长短不一,具有随机性,在很大程度上
是难以预测的。
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是建立在现代机器生产基础上货币一商品经济的产物,
是与现代机器大工业紧密相连的范畴。他在《资本论》(一)中对此曾有明确的
论述:“当机器工业如此根深蒂固,以致对鹩个国民生产产生绝对影响时:当对
外贸易由于机器工业而开始超过国内贸易时,当世界市场逐渐侵占了新世界即亚
洲和澳洲的广阔地区时。最后,当走上竞赛场的工业国家为数众多时——只有从
这个时候起,才开始出现不断重复的周期。”“’
马克思把“经济周期”称为“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在《资本论》中写
2
道:“现代工业这种独特的生活过程,我们在人类过去的任何时代都是看不到的,
即使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也不可能出现。“5’
马克思这样认为,是基于现代机器火J二业使生产规模具有巨大的,突然跳跃
式的膨胀力和收缩力,这种膨胀力和收缩力,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扩张与收缩相
交替的周期运动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进一步分析道:“随着积累和伴随积累而来
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突然扩张力也增长了,这不仅是因为执行职能的资
本的伸缩性和绝对财富资本不过是其中一个可伸缩的部分——增长了,也不仅是
因为信用,每当遇到特殊刺激会在转眼之间把这种财富非常大的部分作为追加资
本交给生产支配。这还因为生产过程本身的技术条件、机器、运输工具等等,有
可能以最大的规模晟迅速地把剩余产品转化为追加的生产资料。“”同时,“生
产规模突然的跳跃式的膨胀是它突然收缩的前提;而后者又引起前者。“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或十
一年.但绝不应该把这个教学看作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
他还说:“可以认为,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
十年。但是这里的问题不在于确定的数字。””’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个经济周期的长度不可能完全相等,它只
能大致在某个区间内上下波动,不能因为某个国家既定时间长度内若干个周期长
度不一而否定经济周期的存在。
我认为,经济波动的周期,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经济波动的
周期是指,经济由一种变动趋势的某一位置,波动到下一个相应的变动超势的位
置。这一变动过程叫做经济周期。也就是说凡有波动,就有周期,凡一个波动循
环往复,或者再现一次,就为一个周期。其时间间隔并不完全相等,甚至可以不
强调时间间隔。狭义的经济波动周期则指.经济以大致相同的情况反复出现。每
次重现都表明经济遭受明显相似的影响和变动。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本文的经济周期是以广义而言,是指总体经济水平上升和
下降相交替的,相对有规律的上下波动。
二、关于经济周期的阶段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一般都把经济周期划分为四
个阶段:繁荣(Prosperity)、危机(Crisis)或衰退(∞cession)、萧条(depression)、
3
4
繁荣与萧条是经济周期的两个主要阶段,关于它们的内涵和意义,在《繁荣
与萧条》一二B中,哈伯勒已经作了比较权威的解释:“萧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已消费的实际收入或按人口计算的消费量己生产的实际收入或按
人口计算的生产量,以及就业率.都在减退中或处于正常以下的状态;所谓正常
以下的状态,意思就是说,这时存在着闲置的资源和未运用的能量,特别是未运
用的劳动”.“繁荣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已消费的实际收入,已
生产的实际收入以及就业水平都很高,或者是在提高中,这时并没有闲置的资源
或未运用的劳力,或者即使有也很少。”“”
哈伯勒所作的定义是很清晰明确的,其所依据的标准是三个:(1)己消费的
实际收入:(2)已生产的实际收入;(3)就业。这三个标准都是比较明确的要领,
甚至是在一定限度内可以测量的数量。这三个标准处于正常以下状态,意指萧条,
处于正常以上状态.则指繁荣。因此,萧条和繁荣所指的标准是一样的,它们在
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深浅程度不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要在萧条和繁荣
之间划出一条清楚的界线,而在于寻找一个衡量的尺度。从极度萧条到高度繁荣,
从严重失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中间有许多层次,有了一个衡量尺度,对程度不
同的萧条和繁荣就能够加以计量。
经济周期还可以简单明了地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或者
两个阶段和两个转折点:即扩张、顶峰、收缩、谷底。美国经济学家沃纳·西奇
尔和彼得·埃克斯坦认为:“有许多种术语被用来描述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但
最简单明了的方法,也许是把刻划为四个阶段:谷底、扩张、高峰和收缩。谷底
是整个经济周期的最低点,它将上升到扩张阶段——总需求和经济活动增长的时
期,然后达到高峰——它是整个周期的最高点。最高点又逐渐让位于收缩——总
需求和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然后。它又到达另一个谷底阶段,新的一个周期重
又开始。“n’这四个阶段可用图l一2来加以说明。





况图1.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5
三、经济周期的类型
经济周期可以区分为许多不同类型。通常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波动持续时间的
长短,将经济周期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平¨短周期。此外还按照经济周期的特点和
性质,将它分为古典周期和增长周期。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一些西方经济学家
根据长期统计资料来探讨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并根据每个周期持续时间长短的不
同而把经济周期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周别长度来分类,约瑟夫·A、熊彼特作
了很好的总结,他在两卷本《经济周期》(1939年)中,对长短不一的经济周期
进行了综合,指出存在三个层次的经济周期模型:
(1)康德拉捷夫周期(Jondratieffcvcle)
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Nikolai D-Kondratieff,i892.1939)于1925年
发表《经济生活中的长波》论文,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包括三个长波:(1)
十八世纪70年代末或十八世纪90年代初到1844—51年。(2)1844.51年到1890
—96年。(3)1890一96年至1914—20年的高涨(1914一1920年开始低落)。他坚
持认为,长波的存在“不论怎样,是很可能的”,但他没有提供系统的理论,只
不过略述了某些有关因素(物价水平、利息率、工资、对外贸易、生产以及消费
等。)康德拉捷夫周期又称为“长周期”或“长波”,持续50年到60年。
(2)朱拉尔周期(Huglar Cycle)
法国经济学家莱芝特·朱拉尔(cle’ment Juglar, 1819—1905)于1860年
首先认识到经济活动中波浪般的变动。他把这种周期分为三个时期:繁荣、危机、
清偿,并强调银行信贷对危机发展的影响。朱拉尔周期又称为“中周期”或“中
波”,持续9一10年。
(3)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
美国统计学家约瑟夫·基钦(Joseph kitchis)1923年提出这样的看法:经济
波动可以分成两类,即大周期(majoy Cycles)和小周期(minor Cycles),一个
大周期通常是加总两个小周期,有时加总三个小周期而形成,小周期平均持续四
十个月。基钦对观察到的现象(物价、生产、就业人数等),几乎未提供理论上
的解释,他只是说:“这些小周期显然是由于心理原因而引起的有节奏的变动的
结果”,基钦周期又称为“短周期”或“短波”。
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周期三类循环图式中曾认定,每个康德拉捷夫周期包含六
6
个朱拉尔周期,每个朱拉尔周期包含三个基饮周期,而每个康德拉捷夫周期则包
含十八个基钦周期。
此外,西方经济学中还有著名的库兹浮茨周期(Kuzncts(ycle))。俄裔美籍
经济学家,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cts,190i
一)根据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料.发现经济增长率的长期摆动的持续期
约为二十年。因为该周期与建筑业扩张与收缩的关系密切,所以,也被西方经济
学家叫做“建筑周期”。
对于上述类型的经济周期,笔者认为,由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史的有
限性,目前还无法对那怕是几十年一次的长周期经济波动进行测定或研究,所以,
一般说来,目前我们很难把经济长周期波动问题列入我们要考察的周期波动问题
的研究范围。从我国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来看,也只是以十年为期,进行规
划。这样,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自然要把重点放到中短期波动
上面。至于这种周期是否是西方所说的“基钦周期”和“朱格拉周期”,我们倒
不必生搬硬套,完全可以从实际研究中发现中国自己的经济周期规律。
以上的分析是根据周期的长度来划分周期的类型.此外,还可以按照周期的
特点和性质区分为“古典周期”和“增长周期”。“古典周期”即指国民经济活动
的绝对水平有规律性出现上升与下降的交替和循环。在周期的扩张阶段,国民生
产总值表现为正增长,在收缩阶段.国民生产总值出现绝对量的下降,表现为负
增长.而“增长周期”即指国民经济活动的相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与下降的
交替和循环,即使在经济的收缩阶段,国民生产总值也不再经常地出现绝对量的
下降,而仅仅发生增长率的减慢或减速。
第二节经济周期波动的测定
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问题,既是动态问题又是历史问题。这两种性质问题的
研究都离不开对经济状况的判断,也就是说,离不开对经济指标的历史考察和动
态测定。对经济周期进行测定,是对经济周期波动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测定方
法的不同,有时往往会导致对周期分析的不同结论。实际上,对经济周期进行测
定的不同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劣。研究者有时可以有选择地使用不同方
7
法来为自己的分析目的服务。
这里,我们先就各种测定方法都会涉及的一些共同性概念加以叙述,然后再
谈不同测定方法的选用。
一、周期测定中涉厦的共同性概念
l、‘经济波动周期的次数(频度)
经济波动周期的次数(频度)。有时也nq作频率.是指在一段历史时期内,
国民经济的波动所经历的周期次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一定历史时期内经济增长
或发展稳定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波动频度高,说明某一历史时期内,一国国民
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很不稳定:反之,则较稳定。一般说来。凡经济波动频度高的
国家,其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必定会受干扰而减慢;而经济波动频度低的国家.其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必定会因干扰较少丽较快。经济波动频度可用下列公式加以计
算:
既定时间内经济周期发生的总次数
经济波动频度=
既定时间长度(IO年、5年或3年)
r辜cf
该公式也可表示为:}-二杀j: 。
F为经济波动频度或一定历史时期内经济周期发生的次数,二臼为经济周
期总次数,下标t为周期序号,ti为该历史时期的起点,k为终点,下标i,n为
时间单位序号(或年度号),一般地,(tn—t.);(3,或5,或10)
2、周期平均长度
周期的平均长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每个经济周期平均经历的时间长
度。它是从平均化角度考察经济波动的状况,或一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它与经济
波动频度有相似之处,但不相同。波动频度是考察特定时期的特定波动程度的,
强调的是波动的周期次数(密度)。周期平均长度考察的是该段时期内每次周期
的平均持续时I葡,是从时间长度上说明经济的稳定性的,周期平均长度可用下列
公式加以计算:
被考察周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的长度
周期平均长度=
该公式也可表示为
被考察周期总数t.,ti
8
[二’巧一上Lr
L为周期平均长度t t.为该考察时期起点,tn为该考察时期终点(t。一t。)即该
被考察时间总长度,CT为经济餍期次数,C,为被考察的经济周期总数。
3、周期的波动振幅(落差)
经济周期波动的振幅,即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以经济在同~周期中由峰项
到谷底的指标差额表示,所以又叫落差。它是用来衡量某次经济周期波动幅度之
强烈的重要指标。落差越太,说明经济涨落程度越厉害,经济线不稳定,落差越
小,说明经济涨落程度越缓和,经济越稳定。波动振幅可用下列公式加以计算。
波动振幅=峰顶水平一谷底水平
这里,峰顶水平和谷底水平既可使用增长率指标也可使用绝对量指标,但一
般多用前者。该公式也可表示为:w=Y厂YT
w为波动振幅或落差,Y,为峰顶的经济水平,Y,为谷底的经济水平,下标
P为蜂顶.T为谷底。
4、周期波动的平均涨落比
周期波动的平均涨落比是指,周期波动申扩张和低潮对于经济增长趋势线偏
离程度的对比。它可以用落差在扩张段的平均长度与落差在低潮段的平均长度之
比来表示。涨落比越大,说明经济的总趋势越趋于上升,说明经济中扩张因素的
弹性越大.它大于收缩因素的弹性,反之,则说明经济的总趋势趋于下降,说明
经济中收缩因素弹性越大,它大于扩张因素的弹性。涨落比在波动振幅确定的情
况下,可以说明经济中扩张因素和收缩因素的力量对比,说明经济总体的增长态
势。涨落比可由下列公式加以计算:
扩张段落差长度平均值
平均涨落比=
收缩段落差长度平均值
HD
该式也可表示如下:R=一
Ht
良为周期波动的平均涨落比,H,为落差在扩张段的平均长度,H,为落差在低潮
段的平均长度。
5、经济波动系数
经济波动系数是指,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实际增长状况对长期增长趋势的变
9
动值。它是衡量一国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经济增长波动性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经
济周期波动幅度对历史增长趋势偏离程度的标准化指标。该指标实际是若干周期
落差的动态化指标的又一测量方式。公式含义即:
实际经济偏离长期趋势的幅度
波动系数=
长期趋势
如果用统计学上便于计算的公式表示,便是
产投资总额,进出口总额以及物价.第三产业国民收等。而在具体分析经济周期
肘.还可进一步使用一些部门的经济指标。
一般地,国际上测定经济周期时,多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等统
计指标。但我国没有1978年以前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记录.进行国际比较研究
时,很不方便。作为一种近似的替代方法,我们可以采用社会总产值作为主要的
基准指标。当然,该项指标含有数量上的重复计算。但在我国缺乏完整的国民生
产总值的历史统计资料的条件下,作为综合性的指标,在事实上,它已被广泛用
来反映我国的商品和劳务生产活动,所以。可以用它研究我国经济周期及其波动
过程。
2、经济周期的测定方法
国民经济的指标中往往包含一些变动因素,一般说来,包含四种变动因素;
长期趋势性变动(J)、季节性变动(s)、周期性波动(C)和不规则性变动(I),
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消除长期趋势性波动、季节性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影响。
这种方法就是,对经济指标的周期性波动进行测定的方法。一般说来.这种测定
的方法适用于较狭义的经济周期波动。如果涉及广义的经济波动.还可以不消除
这些干扰因素,以便波动状况、更符合实际情况。
以测定方法来说最基本的一般包含两种方法,即直接法和剩余法。
(1)直接测定法,又称为环比测定法。
这种方法是用代表国民经济主要变量的指标,取其变量的时间序列把每年数
值与上一年的数值相比,求得经济变动的相对数,以此反映经济周期波动状况的
测定方法。
该法计算公式为:
cJt=Yt,Y【I
其中c。I。为第t年的周期性波动及不规则变动相对数.Yt为第t年的国民经济主
要变量数值;Y。.为上年国民经济主要变量的数值。一般说来,使用直接法,把
当年数值与上一年同期数值相比,大体可能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包含的季节变动和
长期趋势性变动因素的影响。如果在这一基础上再使用移动平均法,就又可以大
体消除不规则变动的影响,得到周期性波动因素的相对数(这里的移动平均法,
主要目的是想消除由于指标时间序列距离太短而产生的偶然和不规则因素的影
11
响。具体办法可以在某一指标变量前后各取若干相邻的值,然后连同基准指标一
起,求出平均数指标。这种方法叫移动平均法,既可适用于时期动态序列也可适
用于时点动态序列。)
直接法最大优点是简单易行,直观明了。我国很多经济工作者在经济分析和
周期研究中都选用此法。但直接法的测定是很粗糙的。它有这样几个局限性:
第一,信息量的损失:由于直接法通过和上一年的同期值相比来说测定经济
周期性波动,因此,对第一年来说,无法得到该年周期波动值。如果考察时期
短、数据少,就会造成信息量的较大的损失。
第二,对不同增长类型经济的适用度问题:由于直接法暗含了一作假定,即
经济是按既定的速度发展的,或者说服从指数增长规律。这与现实并不相符。一
般说来,当直接法对于指数增长型经济,测定其周期性波动与不规则变动的相对
数时,完全可以消除其长期趋势的影响。它对于直线增长型经济,则会产生长期
趋势影响被消除过度的问题,它对于超指数增长型经济,又无法消除其长期趋势
的影响。
第三,周期性波动的相对水平问题:直接法在消除数列的长期趋势的同时,
却相对加大强度发展速度的影响。表现在910定结果上就是会加大波动的幅度。这
样.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直接法测定的周划性波动值的量感就差一些。
第四,短期波动的影响:当存在短期波动时,直接法也会拉大周期波动的曲
线的振幅,还会使波峰、波谷的位移现象更加明显。
总之,直接测定法的适用范围比较窄,它要求服从指数增长、趋势比较平稳、
有较长时间的短期资料。但是,在满足于不同的要求时,对经济周期进行测定和
分析,仍有其优点。这也正是较多的研究煮乐于采用的原因之一。
(2)剩余法(残余法)
该方法的基本前提是假定时间序列Y可以被分解为长期趋势(T)、季节变
动(S)、周期性波动(C)和不规则变动(I)这四种因素。使用剩余法测定经
济周期性波动,就是从时间数列中逐次或一次消除长期变动趋势和季节变动,剩
下周期性波动和不规则波动。然后,再进一步消除不规则变动,得到周期性波动
值。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把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测定问题。转化成对时间数列分解
模型的选择和对长期趋势及季节性变动的测定问题。于是,当分解模型的选择比
12
较恰当时,当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的测定比较合理时,剩下的周期性波动就能够
比较恰当地显示出来。
剩余法的基本步骤是:其一,对以月度或季度为时间单位的数据进行季节性
调整,消除时间数列中季节性变动因素(s)的影响;其二,通过最小二乘法求
出长期趋势(T);其三,利用了年移动平均法消除不规则变动因素s的影响,
然后再利用该数列与长期趋势T的比率,求出周期波动值c。
如果用图形刻划经济周期时,一般可将主要指标的时间序列消除季节性变动
和不规则变动因素后的剩余值作为波动曲线,用长期趋势值作为基准线,以便进
行直观的对比。长期趋势意味着国民经济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动,它反映一定
时期经济活动持续的潜在稳定性,所以,长期趋势可看作线性趋势。
以时间数列分解模型的选择来说,最基本的是两种,即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这两种模型虽然都包括长期趋势(T)、季节变动(s)、周期性波动(C)和不规
则变动(I)这四种因素,但因结构模型不同,丽在分解的方法、步骤以及各要
素的表现形式和数量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样,乘法模型和加法模型在
周期性波动的测定中,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选择分解模型时应对此加以
注意。
加法模型的一般型式为:
Y=T+C+S+I
其中T、c、s、I均为绝对值。
周期性波动值c可由下式求出:
C=Y—T—S.I
加法模型的主要优点是直观性好。缺点是各经济变量之间缺乏可比性,此外,
当数列存在明显的长期趋势时,季节变动值会发生相对缩小或扩大的现象。
乘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T·C·S·T
其中T为绝对值:C、s和I均表现为相对量。利用时间数列Y,分别求出长期
趋势T和季节变动S后,周期性波动相对数C可用下面公式求得:
C·I=Y/T·C
C:MA(C·I)
13
其中MA是稳动平均的简称,即对周期性波动与不规则变动c·I进行移动平均,
求出周期性波动相对数C。
同加法模型相比,该模型主要特点是以相对数表现季节变动s和周期性波动
c。从而具有了变量间的可比性。但缺点又和加法模型相反,其宜观性较差。此
外,乘法模型暗含着各年季节变动s对长期趋势T为一个稳定的比率,从绝对
量上说暗含着季节变动与长期趋势同步变化的假定。这比起加法模型的假定也不
见得更合理。
总之。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的建立,都以能够正确测定长期趋势T和季节变
动s为前提。如果这个前提不合适,则哪一个模型都不可能正确测定周期性波
动。
笔者认为.上述对经济周期的测定方法都是可以采用的。但各有其优劣。研
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研究对象范围和性质特点,决定采取何种方法,抑或采取综合
方法。经济波动的现实本身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测定和分析这些因素时,既要
看到每种因素的单独作用,也要看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更要看到各因素的相
互作用。就我们研究的对象来说,由于中、短期波动涉及指标本身的特点.对年
度数据序列进行了年平移,消除不规则因素即可。但专门考察不规则因索影响时,
却又恰恰不能消除它。
第三节经济周期的实质和形成机制
一、关于经济周期的实质
如前所述,我们所论述的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水平上升和下降相交替的、相
对有规则的上下波动。一般可以划分四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
段。一般用经济总量的增长率来测定和描述,经济总量可以是社会总产值,国民
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但同时经济增长是通过社会总需求增加
与社会总供给不断扩大连锁式相互作用实现的。所谓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支付
能力条件下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
国外需求构成。所谓社会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
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生产性投入
14
(最重要的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即社会的技术)决定
的。所以说,从本质上讲,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矛盾在
宏观经济形态上的表现,即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共同运动的表现形
式。
为了更深入地认识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质。我们有必要对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作以详细分析。
复苏阶段:社会总需求开始膨胀,总供给的增加开始落后于总需求的增加。
通常看来,总需求膨胀的态势是从投资开始的。投资的增长使原先闲置的生产能
力和积蓄的生产潜力联合发挥作用.引起产出的增长,推动经济发展。
繁荣阶段: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由均衡走向失衡。在复苏阶段向繁荣阶
段转变过程中,各种闲置的生产能力和各种生产潜力被充分利用和发挥出来。生
产高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并达到生产能力的上限,出现了社会总供给与社会
总需求短暂的均衡。但随着社会总需求的继续膨胀,这种均衡很快走向失衡,社
会总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总需求,经济增长受挫,并伴随大幅度的物价上涨。
衰退阶段(危机):不能满足的社会总需求开始收缩,经济增长速度相应减
缓,并伴随有物价下跌的趋势。
萧条阶段:社会总需求继续紧缩,特别是投资需求急剧降落,投资增长率降
至谷底,随之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率亦降至谷底。由于生产能力疲惫,与生产领
域相关的生产资料市场随之疲软。社会失业人数增多,国家财政收入也急剧降落。
其结果使供求平衡状况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开始得到改善,资源供给的紧张在较
低的水平上趋向缓和。但是,低谷阶段投资和生产的降落。财政欠收和人们对就
业、生活消费资料的需求有一定的限度。~般而言,萧条阶段当投资、重工业生
产都在降落时,轻工业生产的降落小于重工业生产与投资的降落。萧条阶段经济
调整到一定的时限,会由于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促使经济回升。这个回升往往始于
宏观决策者放松紧缩的力度,降低利息等,进而使物资供给紧张局面渐趋缓和,
投资开始回升,一些新开工程和停建工程逐渐上马。投资的回升引起对生产资料
和消费资料的直接需求与间接需求的扩大,带动起全社会各种需求的连锁反应,
从而工业生产以至整个社会生产复苏,新~轮的经济循环开始。
通过上面的分析.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无非就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的
15
摩擦、爆发、抑制的过程。所以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实质是经济总量的运动状
态,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运动的表现形式。
二、关于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
按照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波动可视为经济系统对外部冲击的响应曲线和
自调节过程。经济波动形式机制可简述为:外部冲击是经济波动的起因,内部传
导是系统内部对外部冲击的自我响应和自我调整,外部冲击和内部传导的相互作
用形成连续的经济波动过程。这一过程通常经历四个阶段:(1)外部冲击。外部
冲击可以是随机的或者非随机的,周期的或者非周期的:(2)初始响应。系统对
外部冲击的初始响应和振幅,反欧了系统对外部冲击的敏感程度:(3)振荡衰减。
由于系统内部具有阻力和自我调整能力,使动态响应曲线呈振荡衰减趋势:(4)
进入稳定状态。当没有外部冲击时,系统保持稳定状态,当再次发生外部冲击时,
系统将重新进入波动状态,因而形成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周期波动。
因此。我们说经济波动的形成是内部传导机制和外部冲击机制构成并相互作
用的综合结果。所谓内部传导机制是由系统内部结构特性导致的经济运动。这个
系统的内部结构是由一组经济变量的关系来描述。
内部传导模型大都是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这是因为计量经济学理论主要强
调经济系统的内生运动。它利用数学模型建立经济系统结构模型,以此来描述系
统的运动和内部性。反映经济内部传导机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三类:(1)
产出滞后模型:(2)加速原理模型:(3)乘数一加速数相互作用模型。其中以第
三类模型最为典型。它的经济学原理基础是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这两个原理构
成强有力的理论分析工具,以分析在使用大量固定资产的经济运动,即经济波动。
在给定投资的情况下,乘数原理说明收入(或产出)如何增长。在给定收入的情
况下,加速原理说明投资如何进行。将这些原理结合起来,就说明了经济波动是
自我规定、自我推荐的.既表明为投资推动产出,又表明为产出推动投资。同时
这种分析也说明了外生变量——自我投资和如何与内生变量通过乘数和加速原理
的作用,传导经济波动的。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动态经济学理论,也是分析经济
周期的基本理论框架。
16
需要强调的是,内部传导机制理论并没有排除对外部冲击或干扰的考虑。事
实上,正是由于外部的冲击或干扰,使经济系统发生不稳定现象,当系统以某种
方式对外部冲击或干扰作出响应时,就发生了经济波动,或者说是以经济波动的
形式对外部冲击作出响应。因此。内部传导机制还需要借助外部冲击机制。
所谓外部冲击机制是由系统外部随机的或者非随机的冲击通过系统内部传导
而发生的经济运动。外部冲击可以是随机的或者是周期的。如果外部因素是呈周
期性方式波动,经济系统在没有滞后的情况F作出响应,则系统呈周期性运动;
如果外部因素是具有随机特性,经济系统在没有滞后的情况下同样作出响应,则
系统呈非周期性运动。如果经济系统对上述周期性或随机性作出滞后响应,使系
统运动,或者单调向上或向下运动,或者振荡衰减或振荡发散,因而在系统内部
产生周期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内部传导机制发生作用。
外部冲击模型有两类:一是单一的外部干扰模型,系统变量只是干扰变量的
函数,干扰变量对系统不存在滞后影响,如果干扰变量是随机变量,系统变量则
呈随机运动,如果干扰变量呈序列相关变化,系统变量则呈系统序列相关运动。
二是复杂的外部干扰模型,干扰变量是叠加在系统变量过程中。对系统变量来说,
干扰变量是一组信号变量,系统对此做出响应。这便于我们考察系统的内部特
性,对同一种干扰,不同的系统结构则有不同的动态响应,表现出不同的经济波
动现象;或者对同一种干扰不同时期的系统动态响应则不大相同。例如对一个典
型的供给冲击,像石油危机.不同的国家响应是不同的,它们的经济波动曲线各
不相同:又如对一个典型的外部冲击,自然灾害,不同时期农业波动曲线各不相
同.对经济波动曲线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这是与系统的结构性有关。
外部冲击机制和内部传导机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外部冲击机
制主要影响经济周期的幅度(amplitude),而内部传导机制主要影响经济周期的
摆动(oscillations)周期相位(phase)和周期砼度(duration)。外部冲击来源
于外生变量的自然性转移,通过这些变量的传导作用对经济波动产生影响。内部
传导主要通过经济系统的信号机制(例如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等)在其内部
扩散.对这些信号反应(即响应)是呈滞后分布的。外部冲击机制主要强调时间
17
序列变量的变化,而内部传导机制主要强调经济学系统结构对这类时间序列变量
变化的滞后响应。系统的内生运动具有单一特性,它是由一个积累过程组成,或
者向上运动,或者向下运动。然而一个周划运动发生,其转折点必须是由非外生
变量来解释,即外部冲击因素对经济波动转折点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中国,
当经济增长率处在高峰期时,由于政府实行经济紧缩政策,直接影响经济波动,
出现转折点,随后进入经济收缩期。
由此可知,经济波动是外部冲击与内部传导两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费里
希(Frisch)曾做过比较形象的比喻,来自经济系统外部冲击会引起系统呈波浪
式运动,这就像一个外部冲击使钟摆来回摆动一样。但是,钟摆具有很强系统内
部结构决定了摆动运动的长度。如果系统摆动具有很强的规则性,只要有外部冲
击,钟摆系统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规则性。因此,外部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
起始原因,内部传导是系统内部对外部冲击的滞后自我反应与自我调整,两者的
相互作用运动构成了经济波动。
第二章马克思、邓小平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
在形式上,马克思并没有系统和完整地阐述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但马克思曾多次
论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这种危机的周期性。这些论述散见于《资本论》、《剩余价值
论》和有关书信之中。尽管由于这些著作的直接目的不同,马克思并没有在这些
著作中集中展开经济危机理论。不过,我们如果把有关观点综合起来,就不难看
出这些理论仍可自成体系。它不仅包含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表现、结果、趋势,
而且包括危机形成的抽象可能性、现实可能性、必然性、实质、意义,还包含对
各种错误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这些都为后来的人深入探讨经济危机或经济周
期理论开辟了道路。下面.笔者择其要点加以简要说明。
一、关于危机的抽象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特别是货币的出现。交换无法实现的危
机便具有了抽象的可能性。因为货币使交换产生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一旦
这种分离不能最终克服,商品价值不能实现的危机就会发生.不过,在一般商品
经济中,这只是一般的抽象的可能性。只有当商品生产极大地普遍化,货币金融
体系充分发达,商品交换的中间链条被充分延氏之后,这种抽象可能性才会向现
实可能性靠近。
二、现实的可能性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充分地发展了,商品经济扩展到一切领域,甚至包
含劳动力,货币信用关系也充分地发展了。这些都使社会的生产与消费、供给与
需求、销售与支付、价值的实现与商品的实现,通过市场与信用变成间接的联系。
当信息不能准确传达,或信用链条发生中断时,商业的危机,甚至生产过剩的危
机就会出现。生产者并不能准确了解市场的需求,当他们以为市场需求是无限的
时候,就会盲目扩大生产。当众多生产者这样做时,现实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就具
有了可能性。
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高度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发生矛
盾时,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企业都是在为
社会生产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技术,并为这种生产提供了极其巨大的生产能力。
19
在极短的时间内,只要愿意,企业就会制造出大量商品,推向市场,供给社会。
但社会究竟需要多少商品,具有多少购买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只要愿意,企
业就会制造出人量商品,推向市场,供给社会。但社会究竟需要多少商品,具有
多少购买能力,企业都未必能准确了解。它们只知道产品能卖掉.能赚取利润,
就应该生产。由于私人占有制,企业都在为自身利益而生产,它们会在市场上拼
命竞争,竞争占有较大份额,而不会相互协调,限制产量。这样,受获无穷利润
的驱使,各企业会竟相扩大产量而不顾市场利社会的需求。市场和社会需求当然
不是无尽头的。终有一天,社会无法吸收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危机便必然发生
了。
四、经济周期的原因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
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引发出另外两大根本性矛盾:其一是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有
计划地充分扩张能力与整个市场上无组织的无计划的竞争之间的矛盾。其二是占
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同时占有大部分社会财富,而占有社会人口绝大部分
的无产阶级却没有生产资料,只能得到微薄的工资。这二者之间在各方面都有着
巨大的矛盾。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有计划,使之具有充分的生产能力及生产扩张能力。
当市场能够为其产品销售提供利润时,或当他们预计只要能将更多的产品投放市
场.就可获得更多的利润时,这些企业就会开足马力增加产品供应。每个企业都
在竞争中争先恐后,而市场上却缺乏一个统一组织和统一计划的机制。加之个别
企业难以得到充分的市场信息,难以准确估计市场需求和本企业应有的适当市场
份额。于是,生产超过消费,供给超过需求就很可能(其实是必然,只是具体时
间不确定而已)发生。那样,就会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当每次危机发生,
经过一段调整,使经济恢复正常,但过一个阶段,事情又会因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而再次发生。于是,这种重复出现的经济变动就是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从另一方面说,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和绝大部分财富的资产阶级,其消费能力
和其生产的能力相比,极其弱小。这些人的最大愿望和最经常乐于从事的活动,
就是通过经济扩张来获取更多的财富。他们把生产手段的扩张作为增加财富的手
段,而把更多财富投入生产看作进一步扩张财富的惟一存放的途径。于是·在资
20
产阶级那里。财富与生产的交替推动扩张是他们的日常活动。除非有其他障碍发
生,这一活动是不会停止的。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在为自己获利的动机之下,为
社会(市场)提供产品。只要社会(市场)的需求没有停顿,这些资本家的生产
和积累活动就不会停止。借助于生产的结构和技术的联系,这些企业的产品有相
当多的部分是企业间互相提供与购买的。这种活动是与其生产与积累的扩张过程
相一致的。但是,这种社会(需求)不是最终需求,它们必须紧紧地依附于作为
社会最终产品的消费品的需求。当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时,依附于其上
的生产与积累的各个环节都会以更大的规模不断扩张。一旦消费品需求停止扩
张,生产和积累各个环节的扩张也迟早必定停止。
但是,社会(市场)对于消费品的需求的绝大部分取决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
无产阶级和~般工薪阶层。这些人的工薪收入是相对有限的。由于市场的存在,
生产者一方面无法得到市场需求的准确信息,另一方面即便有了市场对消费品需
求的准确信息,也不见得具有关于资本品的准确信息。这样,生产的扩大趋势总
会超过大多数人收入的扩大趋势。二者间的矛盾也必然通过经济危机爆发出来。
一旦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出现,整个经济就会停滞、衰退,失业增加。只有经过
相当聪期的调整,将多余的消费品、资本品逐渐消耗掉(或人为处理掉),经济
才会慢慢复苏,恢复正常,然后,再进入新一轮相似的变动。这就是经济的周期
波动。
除此之外,市场的竞争和利润的引诱.也会使私人企业和部门的发展出现程
度不齐和不平衡。这种企业与企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会破坏
生产结构间的正常比例。当部门比例和生产结构比例失衡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
引起生产的剧烈震荡或停顿.导致经济危机。
五、经济周期波动的促进和执同因素
马克思在说明经济危机和波动的原因与机制时,还注意到对一些促进和协同
因素的说明。比如,金融和信用关系的发展。马克思除去从导致经济危机的现实
可能性角度看待它之外,也把它看作经济波动中的促进因素和协同因素。金融和
信用关系的发展,使得商品交易之间的媒介_手|I链条被大大地延长了.经济中相互
支付的信用关系往往会随同着一起扩张,并对经济的扩张加以支持。但这一过程
2】
中,这种支持作用有时会掩饰已经出现的某些不铷调关系。当经济遇到障碍时,
金融和信用关系方面会首先发生收缩。这科·变动会加速和加剧经济危机的爆发。
这样一来.作为防同因素的金融和信用关系就会大大加剧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
六、部门失衡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马克思对于这一问题也有相当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在经济危机形成过程中,
一旦某些主要消费品生产过剩,就必然会引起普遍的生产过剩而发生危机。此外,
部门间生产结构的不协调,或者扩张速度的不协调,都可能造成某一方面的过剩
或其他方面的紧短。在市场的其它因素无法凋节这种失衡,并受其制约时,经济
危机也可能发生。这就是说,经济中部门波动会影响或触发总体的波动。
七、经济周期波动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经济波动之所以具有周期性的特征,是有其客观条件的。他把
这种条件叫做经济周期波动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考察了当时的大部分经济周期后,发现当时的经济周期多为10年左
右一次。这种周期波动的时闻长度恰好与固定资本的更新时期相一致。在危机爆
发后的萧条期,资本设备价格大大降低.另外,更新设各给生产带来的损失也最
小,这时更新设备是枢对最为有利的时机,尽管并非所有的资本设备都在萧条时
期进行更新,但由于这时更新设备更为有利,因而,在这一时期前后需要更新的
设备.会趋向于在萧条期进行更新。生产设备较集中的更新会推动生产资料生产
的恢复和发展,并由此推动其他消费品的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从而使经济摆脱危
机和萧条,进入复苏,并逐步走向高涨。从另一方面看.固定资本设备的更新也
为下一次周期波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因为同定资本设备的大规模更新,使社会生
产能力更加扩大,这又会使下次生产超过需求和消费形成一种条件和基础。当这
次更新的固定资本设备到一定时期.又会产生下一次更新的要求。在技术变革不
断发生的情况下,固定资本设各更新会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这又会促
使资本积累和投资加速扩张。这既为经济再次膨胀提供条件,也为周期的某种延
长和下次更新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
这样,马克思就从他当时的历史条件F,把固定资本设备的更新作为经济周
期波动的物质基础。
八、马克思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
我们说,马克思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固然是以经济危机形式出现的,而且是
22
服从于他自己特定的主要理论的,但它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有指
导和启发意义。
马克思的分析对象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或者说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他
把商品看作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从而由商品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入手分析,并进
一步扩大到纵深方面。他研究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问题,始终是以商品(市
场)经济波动的形式出现的。当然,其形式是和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特征和当时特
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的。但是,马克思的分析也包含着一般商品(市场)经济中
相类似问题的性质。因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动的规律,和其他社会形态下。特
别是和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中经济变动的规模是具有若干共同特点
的。这些共同点决定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对于我们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周期波动也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就大多数情况而言,这种重要意义只是理论上的,原则性的参考及对
照,而不是直接的理论现实意义。这是因为,马克思’最想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
的第一阶段,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顶点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力基础十分雄厚
的社会主义。此外,那种社会主义下没有私有制,没有经济关系异化的基础和条
件,社会经济关系会坦然表现其本来的面目,会表现为直接的产品经济形式,而
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形式。
另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出与马克思所处的时
代有所不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许多情况,包括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
都是马克思在当时所始料不及的,或者未作重点加以考察的。我们今天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有关方面,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以前设想或实践过的任何
一种具体形式的社会主义;但另一方面,既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十分密切的联
系,又是一种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这样,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
波动的理论就对我们具有了特殊的启发意义。其一,马克思在以资本主义市场经
济周期波动形式为直接对象的研究中,间接地从商品(市场)经济本身的共性来
看的方面,也许对我们更具有具体的实际意义。其二,马克思直接从社会化大生
产的共性,从与资本主义经济相对比的意义上提出的,直接涉及社会经济波动的
探讨方面,也可能对我们今天具有启发意义。而从数量上说,前一方面比后一方
面要多一些。具体说来,第一方面的内容包括:
23
第一,关予商品经济中经涛发生危机的可能性的分析。马克思指出,商品经
济中,买卖过程的时空分离产生了商业危机的一般可能性。它导因于商品内在价
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必须通过商品与货币这种发展了的形态表现出来。这种商
业上的危机的可能性,会因其与生产的必然联系,而扩展为整个社会经济中再生
产过程的危机。这在生产直接与市场相联系的条件下,即在市场经济中是十分重
要的。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就是这种危机作用的结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仍属于商品经济关系范畴,因而,在经济关系的本质
上,同样存在发生商业(市场)危机的现实条件和可能性。不同的只是,我们的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还不成熟。因此,商业危机和市场波动对整个经济
波动的影响会有程度的差异,范围大小的区别。但是,不管怎么说,马克思在这
方面的分析对我们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第二,关于货币和信用作为支付手段包含着危机的另一种可能性分析。马克
思指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在两个不同的时刻分别起价值尺度和价值
实现(清偿)作用,就已经在时间的分离中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往
往会在一系列的相互交易和债务连涣支付中同时发生,产生货币信用危机或清偿
危机。由于货币信用关系与整个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这种危机会导致整个经济
在投资、生产、分离、销售、购买以及再支付各个环节上的停顿和波动。纵观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其货币信刚危机对整个经济波动所起的直接推动
作用。特别是,当货币信用关系极发达,并与现代的股票市场、证券市场、外汇
市场、商品期货市场相结合时,其威力更加巨大,可以直接由此引发深刻的、全
国性的,甚至国际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90
年代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经济中的金融危机,都是明显的例证。这些一直
使许多人对股市和其他金融市场的大波动谈虎变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同货币信用关系息息相关。尽管我们的货币金融市场、
信用关系不够发达,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货币信用关系内在地引起经济波动和危
机的可能性同样存在,甚至会以更为发晨的形式,如以股票、证券市场波动的形
式出现。货币金融波动,信用支付危机和清偿危机,通货膨胀正在现实地发生作
用。马克思这方面的核分析,对我们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关于经济危机从一般可能性变为现实可能性的论述。马克思认为,只
要发达的商品(市场)经济关系在整个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普遍化起来,经济发
24
生交换和生产危机的一般可能性就会变成现实性。由于借助市场的商品流通已经
普遍,与社会生产的各方面结成了密切相关的、相互依存的社会经济实体。商品
流通已成为整个社会再生产密不可分的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因此,在简单商品
流通下的危机可能性就会因发生商品(市场)经济中有关联系的扩展与加强,而被
放大和加强了。这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再生产的进程,产生现实的经济危机和波动。
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同样是以市场相连接的商品经济。我们经济生活的
各个方面,社会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借助于广泛的商品货币信用关系联系为
一个整体。马克思所说的危机的可能性,在我们这种条件下,同样具有了直接的现
实性。尽管程度可能会有差别,但造成经济波动的现实性的机制,基本是相似的。
第四,关于商品(市场)经济中,经济失衡与波动的必然性和经济平衡的偶
然性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一般
的形式。这不仅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货币起流通手段的作用,而且起货币资
本的作用。同时,这也会产生商品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使交换和生产得以正常进行
的某些条件, 这些条件又会转变为同样多的造成经济过程失常的条件,转变为
同样多的危机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在这种生产的自发形式中,平衡本身就是
一种偶然现象。”“”而经济失衡与波动则是必然的。
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是商品货币关系普遍化的经济。货币也会发挥
流通手段和资本的职能,也会引起一些生产和交换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这些必
要条件也会变成造成经济失衡和波动的可能性的条件。一旦宏观调控发生障碍,
经济的失衡和波动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注意到,即便在完全由计划统治
经济的时期,我们也有经济的波动时,就更容易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
失衡与波动就更具有经常的必然性。马克思在这方面的分析。对于我们正确认识
和研究经济波动与失衡也是具有较大启发性的。
第五,关于部门性危机和局部波动对于整个经济波动的影响问题。马克思指
出,在危机形成过程中,一些主要的消费鼎一旦生产过剩,就必然引起普遍生产
过剩而形成危机。马克思看到了社会化火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整体
经济结构中.某些部分对其余部分的影响,井意识到了局部或部门的危机或波动
对于整个经济波动的影响。
这对于我们在市场经济中,正确看待部门和局部波动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
具有启发意义。
25
第六,关于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平衡问题。马克思深刻阐明了社会在商品生产
条件下,再生产正常进行所要求的两大部类平衡问题。这种平衡既包含使用价值,
即物质的方面,也包含价值的方面;既有相对稳定的静态的简单再生产分析,也
有比较复杂的动态的扩大再生产分析。这些分析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具有
现实意义。如果在社会再生产中,不能对两火部类的比例关系保持适当,社会生产
就会因结构比例和发展速度的差异而导致火衡,从而产生大的波动或危机。
第七,关于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的问题。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市场)商品
经济的分析后指出,社会生产一经进入交替发生膨胀和收缩的运动,也会不断重
复这种运动,而且,结果又会成为原因。这样,不断地再生产出自身条件的整个
过程的阶段变换,就采取了周期性的波动形式。这种周期的起点和终点又往往是
相重合的。除此之外.马克思也指明周期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是机器设备的平均
更新时间。这种更新时间会在竞争中,在危机发生时出现强制性的社会性的一致。
另一方面,社会上若干相互联系的周转组成的包括若干年的周期(资本被它的固
定组成部分束缚在这种周期之内),也构成了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这种分析,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因为: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阍定资产大规模更新问题。这更新的
期限,也会由丁二最初某些方面原因(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新电子自动化技
术的应用,大规模引进外资时期的相对集中等等)所造成的相对集中而导致后来
的更新的一致。其二,资本周转的周期性(一定期限性)也是客观的事实。其三,
经济调整过程中的惯性,或者说调节的时滞,也会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这些方面
同样可能造成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现实基础。
第八.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的困难。马克思谈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性质
决定了微观经济异常活跃而宏观上调控鹾难,而这就无法对经济周期发生有效的
平抑作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和资本主义经济有所不同,但宏观调控对
于充分发展了的市场的确有其困难之处。这样,就要求我们在稳定经济过程中注
意研究相关的问题,吸取别人的教训,把经济稳定在适当的幅度范围内。
第二方面,关于直接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波动问题的分析方面,马克思的分析
对我们具有现实意义和启发性之处是:
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对经济波动的控制问题。他说:“再生产的资本
主义形式一旦废除,问题就归结如下:寿命已经完结因而要用实物补偿的那部分
26
固定资本(这里是指在消费资料生产中执行职能的固定资本)的数量大小.是逐
年不同的。如果在某一年数量很大(像人一样,超过平均死亡率),那在下一年
就一定会很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资料年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半成品和辅
助材料的数量不会因此减少:因此,生产资料的生产总额在一个场合必须增加.
在另一个场合必须减少。这种情况,只有用不断的相对的生产过剩来补救:一方
面要生产超出直接需要的一定量固定资本:另一方面,特别是原料的储备也耍超
过每年的直接需要(这一点特别适用于生活资料)。这种生产过剩等于社会对它
本身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料的控制。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这种
生产过剩却是无政府状态的一个要素。“”’
马克思这段话说明,即便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有宏观计划,生产的波
动和过剩也依然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再生产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即使没有社会关
系对经济的作并j,其他条件也不变,就固定资本更新而言,也会产生经济波动。
马克思这里指出了保持波动的“适度范围”的办法就是有计划的,不断地曾加库
存量,保持相对的生产过剩,保持社会对它本身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料的
控制。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控制是主动的有意识的,也是能做到
的,而在资本主义下却因无政府状态而无法控制.变成剧烈的周期波动。
实际上,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既有一定的宏观调控能
力。又不可能十分严密地控制市场经济中的各个企业。这样一来.马克思所讲的
东西,不仅对我们有启发意义,也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可避免性,和调控在“适当范围”的艰巨性。
总之,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和危机的理论,从特定的角度,揭
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和危机的内在规律,并在许多方面提供了对我们深有
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分析。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加以借鉴。但是,我们也要
看到,马克思出于自己写作的特定目的,不可能像资产阶级学者那样去研究有关
的问题,不可能对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加以十分详尽的探讨。即便是对于社会
主义经济的波动。马克思所设想的情况,在某些方面也许同我们改革开放前的情
况有相类似之处,在大多数方面,则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波
动有相当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在认真学习和借鉴马克思这些理论的同时,应该
看到这些理论的不足和局限性,应该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出
发对其加以补充、丰富和发展。
翻,T
第二节邓小平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
邓小平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它散见于《邓小平文选》之中。邓小平紧密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出发点,以富民强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提出了“台阶式”的发展战略思想,并进一步指出实现我国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关于“台阶式“的经济发展思想
邓小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对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经济的思想。他说“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
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
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上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
下,再前进”⋯’。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矛盾着的,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的发展要受
各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它们的运动、发展都不是直线前进的,而是曲折的、波浪
式的。波浪式发展是任何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经济发展的规律。邓小平提出的“台
阶”论,更强调发展。邓小平终身追求的理想和毕生奋斗的目标是把中国发展起来。
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这一切凝聚为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事物
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中间还会出现部分质变,阶段性质的飞跃。经济发展程度
过几年有一个质的飞跃,跳一个台阶,是完全可能的。
二、如何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邓小平提出“台阶式”的经济发展思想,最终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具体讲包括:
1、按经济规律办事.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工作
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这主要是(1)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2)要勇于探索,在实践
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3)要统筹兼顾,正确处
理各种比例关系。(4)鼓实劲不鼓虚劲。(5)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培养能按经济
规律办事的人。
幺讲求效益,比例协调,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邓小平十分重视经济效益,经济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他不止一次地
强调经济发展,要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不要片面追求产值、产量增长。“讲求经济效
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4”。我国经济活动中的效益低下,已成
为经济生活中多种矛盾的症结所在。所以。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牢记邓小平的教
导.不能片面追求产值和产量,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邓小平还认为应注意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处理好国民经济各部门、各
地区,社会生产各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是我们的经济走向正常的、稳
定的发展的前提,“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高速度”㈣’。但
是,比例关系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我们决
不能为了保持比例协调.总是谨小慎微,平平稳稳,迈不开步子,从而丧失时机,
延缓现代化进程。
总之,邓小平的以“台阶式”发展经济的思想为核心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打破
了传统理论的禁区,揭示了我国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经
济的认识更深入、更具体、更切合实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三章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较艮.对其形成的原因、机制和对策的研
究有相当长的历史。在本章,笔者将以梅纳德·凯思斯为界限,分两个阶段来阐
述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和对策。
第一节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主要从经济体系以外的原因来说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
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有w·S·杰文斯、H·S·杰文斯和H·L·穆尔。
他们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链条中,最终把经济周期波动的初始原因归结到宇宙天
体的变动。他们认为,宇宙中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从
而形成气候变化的周期;而气候变化的周期则会影响到农业收成的丰收和歉收。
从而形成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波动:由于农业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和某些工业原料
的来源,因而,农业的周期性波动,必然影响到工商业,最终导致工商业的周期
性波动。
西方经济学家们并非都赞成上述外生的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大多数经济学
家认为外生因素造成的农业周期波动,并不能成为工商业的经济周期波动的稳定
的原因和机制,充其量只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促进或低销因素而已。美国专门研究
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经济学家w·c·米契尔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非等到货
币的使用已发展到很高的程度,不会出现循环性变化。,,(”’
二、消费不足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主要有T·A·霍布森、w·T·福斯特、w·卡钦斯,以
及E·莱德勒等。他们主要以消费不足作为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和基本
原因。他们认为引起消费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l、购买力不足造成消费不足。
2、过度储蓄形成消费不足。
实际上.储蓄、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像消费不足的经济周期波
动理论所说的那样。这三者的关系,既互相牵制,也互相促进.不能单纯从消费
30
一个角度去看。以“储蓄过度”引起的消费不足去解释经济周期性波动也欠说服
力。充其量,它只能说明萧条的部分原因,而不能构成完整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正如著名的经济周期理论家G·哈伯勒所说,它“只是对周期现象的某些方面有
些创造性的贡献,”它“实在是关系到危机和萧条的理论,而不是关系到整个周
期的理论。”““
三、以心理因素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
经济学家大多数都认为经济活动的当事人的心理变化会对经济产生重要影
响,甚至会直接导致经济的周期波动。一些人更加看重经济当事人个人心理行为
对于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把这作为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理论因素。从某种
角度来说,这方面的主要代表有A·C·庇古、W·C米契尔、J.罗伯逊、J.M·凯
恩斯等。他们大都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发生,在于由悲观所产生的失误,最终
会引起乐观性失误,然后再回到悲观情绪上来,这样一种连续的循环过程。经济
扩张时,由于迂回生产所需的环节和时间,乐观性失误在开始时不很明显,创造
和生产各种产品所需的时间阻碍了人们了解部分需求的虚假性和消费品不足的暂
时性。当乐观性失误明显呈现出来时,扩张已到尽头。衰退开始时,乐观让位于
悲观,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他们原来预测的错误,经济开始收缩,悲观性失误开始
产生并逐渐蔓延。由于开支削减,消费品有了过剩,企业生产者又过低估计人们
对其产品需求。当资本品再度需要重置,过剩消费品也逐渐消失时,悲观情绪又
会越来越轻。经济开始复苏。
笔者认为心理因素在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和发展中,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
用。但这仅仅是一定的作用,而不是全部的作用。除去心理因素之外,经济周期
波动还有别的原因和促进因素。心理因素一股和这些因素是可以相容的。心理因
素可以作为解释经济扩张和收缩的累积性,却无法解释周期阶段的转折点。因此,
心理因素不能作为最主要的经济周期波动形成的原因和因素。
四、纯货币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美国的R·G·霍特里是纯货币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最突出的代表。这种
理论的要点是:
第一,货币的流动是经济周期波动“惟一的具有充分理由的原因”“”如果
没有一个充分的具有弹性的货币供给,经济周期就不会发生。第二,所有具有现
31
代银行体系的国家。其货币供应都是有弹性的,都可以膨胀和收缩。第三,货币
供给的膨胀和紧缩的发生,会造成经济活动在整体上累积性的扩张和收缩,从而
形成经济周期。第四,银行家并不愿以稳定的利息率去控制货币供给,而是愿意
不断地刺激货币供给的扩张与收缩。第五,经济周期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里,就
是由银行系统创造货币供应发生涨缩的结果。
我们说,货币的经济周期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货币和信用在经济周期
波动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这的确是个重要的贡献。但是,经济周期并非一
种纯粹的货币现象,必须对许多非货币因素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加以解释,
才能真正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纯货币信用的变动,充其量只是经济周期的
必要条件,但决不是充分条件。
五、非货币投资过度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持该种观点的经济学家主要有早期的G·卡塞尔和A·斯皮托夫等。这种理
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是一种生产的严重结构失调状态,是资本品生产与消费品
生产相比相对过度的结果。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就在于投资的波动。投资波动过
程会借助于货币因素,但经济周期不是纯货币现象。
应该说,这种非货币投资过度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这对于说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
动,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但是,该理论对于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其他原因,却
未能给以充分注意。此外,这些理论的提出者似乎均未说明,对经济周期波动是
否可以从经济政策上给以调整。这也是一个缺憾。
六、货币投资过度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货币投资过度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主要代表有F·A·哈耶克、F·马克路
普、L·米塞斯、L·罗宾斯、w·罗柏凯、R·斯特里尔等,它们对建筑物、机
器设备等资本品的生产比日常消费品生产具有更加剧烈的波动,这一经济周期波
动中的重要特征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试图从货币信用角度去给以解释。并认为,
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在货币方面,但也不是纯粹的货币原因.而是通过货
币因素造成的生产结构的失调,使繁荣走向崩溃。
笔者认为,货币投资过充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其重要的贡献是分析了经济
周期波动中的生产结构不平衡,特别是资本品生产和消费品生产之间的不平衡,
32
以及银行信用对经济变动的支持作用。但它在其他方面的分析,则是不充分的。
而且,其分析过程仅以充分利用资源为条t|:,也是较片面和较不现实的。这种理
论也难以推论出解决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较有效的政策主张和措施。
七、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曾经提出了一种关于“资本累积变动过程”的经济周
期波动理论。这是较早从宏观角度探讨经济整体均衡与失衡变动过程的理论。其
“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相经适应与偏离引起经济累积变动过程的原理,曾经成
为上述哈耶克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内容之一.但维克塞尔本人却持一种与哈耶
克不同的理论。
我们说,维克塞尔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观点是具有重要前驱性意义的。它系
统地说明了货币如何通过利率变动影响和调节经济,也从重要的一方面说明了经
济周期波动的过程和原因,还涉及到某些调节办法。维克塞尔的理论是首次从宏
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现代醋方经济学家的某些思想,在许多方面成为凯恩斯理
论的先驱,成为哈耶克理论的先导,瑞典学派的奠基者和希克斯某些思想的先导
者。维克塞尔对于存货和固定资本积累在周期波动中作用的强调,对于货币,信
用价格间的关系的说明,以及货币与实际经济运动的关系的阐述都具有相当的启
发性。但其理论本身仍不够明确,即缺乏对经济周期波动各阶段转换的具体解释,
也缺乏对周期波动长度的探讨。
八、熊彼特“创新”周期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熊彼特的经济“创新”周期导致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经
济周期理论。该理论抛开非经济原因对于经济系统的干扰,专门研究经济系统本
身产生的对均衡扰动,并使经济活动呈现周期性运动的可能性及机制。
熊彼特认为,应该抛开的经济外部的因素是指不是直接通过买卖来获利的活
动的直接结果或前提,比如,战争、革命、自然灾害、制度变迁、商业政策、银
行货币法规,以及支付习惯的变更、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引起的收获变化.由偶然
发现导致的黄金生产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不应考虑为周期性经济波动的原因,
而只能是偶然性波动的原因。真正的经济周期波动,只能在经济活动内部去寻找
原因。经过研究,熊彼特提出,企业家的经济“创新”活动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
源。
所谓“创新”.在熊彼特看来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
33
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其中不仅包括采用新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包括新原料的发
现和利用、新商品的推广、新组织形式的出现,或甚至新市场的开拓。(现代西
方经济学中,“创新”的含意指的是如下三种情况之一①生产上工具的改变.即
生产函数的变换:②市场上新型商品的传入,即新供给函数的出现;③法律程序
上的变动被引用到市场或整个经济,即社会改革。“8”‘创新”活动的倡导者,
熊彼特称之为企业家。企业家与普通企业经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只是按照习
惯的和传统的方式或方法来管理企业,而前者则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创造革新者。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进行“创新”活动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创新”带来的盈
利机会。企业家实施其“创新”活动时,首先从银行借入资金,开始建立新工厂、
订购新设备、购买劳动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这就会使经济活动活跃起来。“创
新”企业的成功会激励其他企业纷纷起而仿效和模仿,形成一股“创新”的浪潮。
除去原有的“创新”道路之外,“创新”活动也会扩展到相关一些领域。这样,
在“创新”浪潮中,对银行信用和生产资料的需求迅速扩大,价格上涨,“创新”
企业利润增加,经济高涨起来。这样,“刨新”就直接或间接地使经济偏离了原
来的均衡状态。但是,当“创新”扩展和昔及到较多的企业之后。模仿者的盈利
机会便逐渐减少乃至消失了。盈利机会的下降和消失,会使企业的扩张热情得到
冷却,从而对银行信用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便会减少,这便引起了经济的收缩。
如果没有其他影响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就变成“创新”引起的这种“繁荣”和“衰
退”构成的交替运动。“创新”相继出现,经济的波动就因而复始地如此进行下
去,这就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波动的“纯粹模式”。
对于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繁荣、
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这样.只包括繁荣和衰退两个阶段的“纯粹模式”
就不能解释真正的经济周期波动。对此,熊彼特采取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认为,
“纯粹模式”只是“创新”引起的“第一次浪潮”必须再引入“第二次浪潮”才
能解释四个阶段的经济周期波动。
熊彼特认为.无论两阶段周期的“纯粹模式”,还是四阶段周期的“两次浪
潮”模式,其基本动力机制和原因都是“创新”活动。但是,周期的长度如何?
是否连续不断呢?这就取决于“创新”的性质。
我们说,熊彼特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在经济周期研究的历史上是独树一帜
的。他将经济理论、经济历史和经济统计的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从生产过程
34
中的活跃因素一一“创新”出发,构造出其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体系。这种
方法既非纯现象的描述,叉非纯理论的推演,而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最终,
他还把历史上已有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朱拉尔周期和基钦周期与自己的长周
期、中周期、短周期相联系而纳入自己的体系结构。其理论显然具有一定的深刻
性,并在某些方面说明了经济周期波动的部分因素。他关于三种长度周期的划分
和相互包纳的见解,也为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接授。由于熊彼特的理论发表后,
凯恩斯关于大萧条的经济学的出现以及凯恩斯主义的长期盛行,熊彼特的经济周
期波动理论无形之中遭受了冷落。同时,也由于熊彼特著作的浓厚学术风格,使
人读起来更感困难和不易驾驭。熊彼特的理论并束在有关方面产生应有的影响。
直到20世纪70年代,当凯恩斯主义受到资本主义经济长期萧条和通货膨胀并发
的挑战,无法有效解释现实之时,熊彼特的理论才被一些经济学家重新注意,并
以技术创新的经济欧周期理论去解释现实。然而,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
后,随着资本主义主要国家经济的重新复苏署¨走出困境,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
便再次被搁置到一旁。
九、运用“加速原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
以“加速原理”来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尝试,最早是由T·N·卡弗和A·阿
夫坦利翁提出的。后来一些经济学家也不断对之加以说明。像20世纪30年代,
这种观点更受到较多经济学家的进一步说明。象T·M·克拉克、S·库兹涅茨、
A·c·庇古、R·T·哈罗德、w·c·米契尔、J.罗伯逊和A·斯皮托夫等都
运用“加速原理”来帮助说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加速原理”就是“派生需求的加速和扩大波动原理”。这种原理认为,对
消费品和服务需求的微小变化,会引起与其有关的资本品需求的更为剧烈的变
化。这样一来,消费支出的一定增长,就会引起投资支出的更大变化。如果能够
说明这种机制对经济周期被动的作用,就可以建立一种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新解
释。一般说来,投资包括资本品,耐用消费鼎和存货三种形式,因而“加速原理”
可通过这些形式加以说明。
我们说,“加速原理”对于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大小、剧烈程度的确存在一
定的影响,因而,该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有助于对经济周期波动程度的解释。但
是,“加速原理”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即需要以现有生产设备能力的充分运用为条
件,离开这一条件,“加速原理”就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充其量“加速原理”
35
只能作为说明和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部分原因。对于经济周期的阶段性转折点,
周期长度,需求变动的基本原因等,是无法解释的。
十、以综合因素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
这种理论的先驱者应该以w·C·米契尔为代表,而在20世纪30年代,这种理
论的主要代表则是G·哈伯勒。哈伯勒在对当时已有的各种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
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以综合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
哈伯勒认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能归因于外在的干扰,像自然灾害引起的
农业歉收、瘟疫、地震等,外在的干扰可以使产出、就业和收入水平等出现严重
的衰退,但是,并不会影响到经济体系,使之出现周期性变动机制。在哈伯勒看
来,经济周期波动只能以经济体系内部一些因素的活动来加以解释,比如货币的
供求,成本与价格的差异等。不仅如此,每个周期都会有其特有的特征。它们作
为历史上的一个过程,都会和当时社会年¨经济的结构,如技术状况、生产方法、
资本集约程度、人口状况、消费者习惯与偏好、银行信用制度,以及政府干预的
情况等等。不过,在各个经济周期之间总会有一些类似的方面.构成周期的基本
要素,因而.经济学家们就可以藉此构造出一个具有较高概括性,涉及经济周期
各个重要方面的理论.对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和机制加以说明。哈伯勒自己就从
经济周期通常所经历的扩张过程、收缩过程、危机过程、复苏过程四个阶段来加
以阐述。
我们认为.哈伯勒和米契尔代表的以综合因素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相
对说来,更贴近于经济活动的现实,因而得到了现代大多数研究经济周期波动理
论的学者的赞同。这派理论对于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影响都
作了若干具体的分析和有关的验证。但这种理论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未能在
一般意义上指出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成因。不过,其分析可为具体的特定经济
周期波动的原因和机制分析提供借鉴。
第二节凯恩斯及其以后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1929年一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比较普遍的经济大萧条和大危
机。这次大危机的空前深刻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经济周期中的萧条程度。这不
仅使人们对这次大萧条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和研究,也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对于经
济周期波劝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角。
下面我们将分别说明凯恩斯本人和其后继者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观点以
及同时期其他学派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观点,限于篇幅我们仅选几种观点作以详
细阐述。
一、凯恩斯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及对策
凯恩斯在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中第22章“略论
商业循环”中第一句话就说:“以上各章,旨在探索在任何一时决定就业量之种
种因素,设此理论而不谬,则应当可以解释商业循环现象。”“9’这就是说,他
的《通论》中的全部理论都是用来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故此,要了解凯恩斯关
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了解其全部经济理论。下面,我们就从这一
特定角度来概要地说明凯恩斯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1、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是其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基础
凯思斯认为,社会的就业与经济稳定与否,取决于经济的均衡和有效需求的
状况。但均衡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充分就业。通常情况下的均衡就业水平往往是小
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而不是像30年代以前新古典经济学所假定的在“萨伊定律”
(供给会创造出本身的需求)下的充分就业的均衡。要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就
要有足够的有效需求,即在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水
平要大到足以造成充分就业。但总供给总是比较充分的,在短期内也不会变动·
所以,充分就业水平只能取决于总需求水平,或者说取决于有效需求水平。但是.
凯恩斯强调,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对于充分就业的水平而言,往往是不充足的。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原因;
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原因和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资本边际效率)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社会的总需求水平是投资需求水平和消费需求都不足的结果。其一,
从消费需求来看,它取决于用于消费的那部分收入。凯恩斯把用于消费的收入在
总收入中的比重,叫做消费倾向。他认为,消费倾向表示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函
数关系:C=f(y),这又分为平均消费倾向(总消费支出与总收入之比:c,y);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c/△y)凯恩斯认为,当收入增加
时,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的速度快,这就是说。作为正数的边
际消费倾向总是趋于减少的。因为,边际消费倾向小于l,而收入增量则是l(即
100%)。总收入量越大,总消费量与总收入量之间的差额也越大。这个差额就是
储蓄。储蓄与收入之间也有函数关系,即储蓄倾[s=f(y):储蓄倾向为s,y】。总
收入越大,储蓄也越大.收入增量越大,储蓄增量也越大。所以,边际储蓄倾向

是趋于增加的。这样.社会越富裕,经济越发展,边际消费倾向就越小,而边际
储蓄倾向就越火。这样,总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从而,社会的消费需求也较小,
这种消费倾向是受人们的心理支配的,故叫作心理的消费倾向。由于消费支出总
是小于收入,所以,单从消费需求看,其量必小于总供给。其差额形成储蓄。只
有这种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需求,总供求才会上墨到真正的均衡。其二.从投资需
求来看。投资的动机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投资活动的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当这
种投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愿意把储蓄变成投资。凯恩斯认为.投资的
成本就是利息,而利息率大小是影响利息的重要医索:投资的预期收益就是资本
的边际效率。这样,投资需求就主要取决丁资本的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而这两个
因素,又是别的因素决定的。
总之,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引起了消费需求的不足。这就要靠投资需
求来弥补缺口。但投资需求本身也会发生不足,因为资本边际效率会随着投资增
加而递减,利息率也会上升(一方面是投资需求增加反过来推动利息上升:另一
方面是流动性偏使利息率上升)于是总需求水平就低于有效需求水平(或者叫做
有效需求不足)。这时,即便经济出现均衡,也只能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2、凯恩斯的经济周期和危机理论
在有效需求不足论的基础上,凯恩斯表述了自己的周期波动观点。他说:“设
以任何一商业循环实例详加考察,则必发现其异常复杂。欲完全解释之,则以上
分析中之每个因素都有用处,尤其著者,当推消费倾向,灵活偏好状态,以及资
本之边际效率,此三者之变动,在商业循环中各有作用。但我认为商业循环之所
以可以称为循环,尤其是在时间先后上及期限跃短上之所以有规律性,主要是从
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变动上产生的。“20”‘商业循环之主要原因,还是资本之边际
效率之循环性变动。”””
此外。他认为“要充分解释商业循环,则还有一个特性不容忽略~一这就是
恐慌(crisis,即危机)现象。换言之,我们要解释:为什么从向上趋势变为向
下趋势时,转变得非常骤然、剧烈:但从向F趋势变为向上趋势时,却一般说来,
并无尖锐转捩点。”(2’’
凯恩斯认为,他之所以把资本边际效率的循环性变动作为商业循环的主要原
因,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对新投资需求的大小影响很大。而决定资本边际效率
的主要因素,又是对资本未来之预期。“但预期之基础,非常脆弱,其物证亦变
得不可靠,故预期常有骤然而剧烈的变化。””3’ “一个典型的(常常是最普通
的)恐慌.其起园往往不是利率上涨.而是资本之边际效率突然崩溃”c“,。但
38
⋯‘资本之边际效率崩溃时,常连带着利率上涨,这一点可以使得投资量减退得非
常厉害:但是事态之重心,仍在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崩溃——尤其是以前被人非常
垂青的资本品。”“”
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与复苏起伏不断的条件是资本资产寿命的参差不齐。
但资本资产的寿命都不会太长,最终它们都要归于报废,不能荐用。因此.当投
资量低于某个最低水准时.即使其他因素没有大量变动,最后资本的边际效率又
会提高,而投资量不恢复到超过那个水准,也只是个时间问题。同样,如果投资
量一期比一期大,而且没有其他因素的变动,到最后,资本的边际效率又会降低,
引起经济衰退,这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凯恩斯认为,要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时间长度,也要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的
变动时间。在他看来.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这段时间之长短。也许是一时代
(e口och)资本品之平均寿命的函数,而且这函数关系很稳定。设时代之特征之
改变,则标准的时间间隔亦随之而变。例女Ⅱ,设从人口渐增时期进入人口渐减时
期,则衰退时期将延长。由上所述,我们已经可以知道,为什么衰退时期之长短
和持久性资产之寿命,以及某时代人口之丑二常增加速率一二者有具体关系。”“”
“第二人稳定的时间因素,起于过剩存货之保藏费:因为有保藏费,故必须把过
剩存货在某一时期内吸收完毕。这个时期既不甚短,亦不甚长。“27’凯恩斯认为,
从危机到复苏这一时期,通常长度为3—’5年。这与资本边际效率恢复时间及存
货吸收时间一致。
3.凯恩斯防止和拯救经济危机的办法与对策
凯恩斯认为,拯救经济危机的办法不能单靠降低利息率。尽管降低利息率对
经济复苏有帮助。也是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但是“资本之边际效率可能崩溃到一
定程度,以致在实际可行范围以内,利率无论如何降低,都不足使经济复苏。”“”
因为决定资本边际效率的是不受控制,无法管理的市场心理。银行和金融当局只
能控制利率(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却无法影响和控制混乱的市场心理。这样
投资需求是无法单靠降低利息率来增大的。
凯恩斯也认为,不能靠扩大消费倾向来拯救经济危机。因为资本边际效率剧
烈下降,会影响证券价格,使之下跌。这又会使消费倾向发生下跌。经济发生危
机,恰好是“最需要消费倾向扩大之时,消费倾向反而缩减。“⋯这样.消费
需求是难以扩大消费倾向来加以补足的。
凯恩斯还认为,自由放任的经济改革也应该停止。因为自由放任条件下,经
济无法自动地彻底改变投资市场的心理,从而无法改变就业量的剧烈变动。与此
39
相反,他认为,这时唯一能够有所作为的就是政府。因此,应该由政府来对经济
加以干预,控制和管理.以便调节投资,恢复经济的正常状态。
至于政府干预经济,克服危机的办法,凯恩斯认为:
第一,政府应采取严峻的措施,如重新分配所得,或者其他办法来刺激消费
倾向:使一个较小的投资量就可以维持一个特定的就业水平。凯恩斯认为,这不
失为一种真正的补救办法。
第二,要防止经济危机,“要挽救经济繁荣.其道不在提高利率,而在降低
利率.后者也许所使繁荣延长下去。补救商业缩环.不在取消繁荣情况。”c⋯凯
思斯认为.从防止危机角度为说.在某种条件下,在繁荣时期提高利率是两害取
其轻的办法。
第三,要增加政府投资。由于投资受资本边际的效率支配,也受长期利率的
支配。资本边际效率取决于私人投资者的个人判断,而长期利率则取决于成本的
最低水平。因此,在危机中,让私人投资是困难的,只能由政府来增加投资。而
政府可以投资羊¨应该投资的依据就是凯恩斯的经济周期波动和危机理论。凯恩斯
认为,就实际的政策来说,危机对增加投资,对社会有极大的好处。当然凯思斯
也承认,“最聪明的办法还是双管齐下。一方面设法由社会来统制投资量,让资
本之边际效率逐渐下降,同时用各种政策来增加消费倾向。“3l,
由于乘数的作用,即一笔投资会带来若干倍于投资的收入,而收入的增长又
会使消费增加(即便消费倾向降低,也总不会低至零)。此外,一笔投资也会带
来更多的就业。可见.增加投资(主要是增加资本的投资)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于
是,凯恩斯建议,如无财力,举债支出仍可使社会致富.使经济重新复苏和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和对策,是对过去的一些经济学有关思想的继
续和运用。他关于有效需求不足的概念,举债支出,举办公共工程,扩大消费等
思想都来自于马尔萨斯对于经济危机的观点午¨主张。他的关于投资决定于资本边
际效率与利率的二者关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维克塞尔的影响。他的
乘数理论来源于R·F卡恩。他的关于干预年|『控制经济的思想,又是与西斯蒙第、
马尔萨斯等人一脉相承的。所以.可以把凯思斯的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和对策,
看作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背景下,对传统理论的一种重新审视和借
鉴,同时,也是在当时现实条件下一种经验性的总结和创造。
40
凯思斯否定传统的“萨伊定律”及30年代前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自
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的观点,在客观上承认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全由于
其本身的内在原因,而产生周期性波动和经济危机。这是在客观事实面前比较客
观的态度。比起他以前的和其他正统经济学家,这是其可取之处。但岂恩斯认为,
只要资本主义政府出面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就可以缓和周期波动,防止经济危
机和拯救危机的观点,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年¨盲目乐观性。这与其只注重流通与
生产的总供求协调,而不顾及其他制度方面的原因有关,特别是具有效需求不足
理论.所涉及的三种心理倾向,把经济周=}c}|波动和危机的原因归之于人们的心理
和某些具体机制,回避和否认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这些显然并不
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在其政策主张中,凯思斯强调了政府干预的作用,强调了财政手段的巨大作
用。其主张客观上可以发生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在一定条件
下,反而会引发通货膨胀。其调节收入分配的主张也只是治表不治本的临时性的
有限措施而己。
从分析方法上看,凯恩斯用的是短期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假定了劳动力的
技能与数量不变,现有资本最备的质与量不变,竞争程度,现有生产技术,消费
者的爱好与习惯.各种劳动的负效用不变,社会制度也不变。总之,影响和决定
国民收入分配和各种因素都被假定不变。这种方法显然具有较大的的局限性,因
此,即使他分析十分正确,也只能适用于极特殊的场合。经济周期波动本身是个
动态的过程,用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自然是不合适的。充其量,它只具有
局部的,特殊的意义。对此,一些经济学家如哈罗德,多马,萨缪尔森,希克斯
等都看到了这些局限性。并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充。
总之,凯思斯的上述理论只是在一般意义上涉及经济周期波动和危机,并未
提出专门的具体研究,而且经济周期波动和危机理论并未与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
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无法实现自动均衡的现实面前,凯恩斯提出了国家
干预的主张,但这只是局部的修改,并未完全否定以前的理论。后来一些经济学
家就据此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试图把它与传统理论再联系起来,从而补充和
完善凯恩斯的理论。这就产生了凯思斯以后的,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相关理论。
4l
二、汉森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一)汉森和萨缪尔森周期波动模型的提山
l、汉森的看法
汉森认为。凯恩斯强调了乘数原理,两忽视了加速原理的作用。因而,应对
凯思斯的理论从加速原理方面加以补充。
汉森认为,影响经济波动的最主要因素是投资的变动,而投资的变动又是由
两个主要原因引起的:其一是外生因素,即人口、技术进步、新资源的发现、新
产品的发明以及政府活动等等;这种外生因素引起的投资,叫自发投资。其二是
内生因素,即收入和消费的变化:内生因黍引起的投资叫作引致投资。加速原理
就是说明引致投资产生变动的理论。
他认为,仅用乘数原理不能说明经济的波动,因为投资本身的变动未能被很
好地加以说明。因此,必须用加速原理来说明投资的变动,才能真正说明经济的
周期波动。
2、萨缪尔森的看法
在汉森的启发下,萨缪尔森更进一步认为,单凭乘数固然不能说明经济波动.
但仅用加速数原理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加速原理只能说明消费波动如何
引起投资波动,说明了消费和投资之间存在着这种传递机制,并不能说明消费波
动本身是如何引起的。要真正说明问题,必须把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说
明问题才行。
萨缪尔森认为.虽然哈罗德曾经把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去说明经济
的周期波动.但其结合是粗糙而且简单的。不能深刻详尽地说明问题,因而还不
能说是一种较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要真正把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结合
起来说明经济的周期波动,就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是否必然产生一种向下的转折过程?他认
为,根据哈罗德的理论,仅靠乘数和加速数的联合作用并不足以说明经济危机的
不可避免性。哈罗德只是同时借助了另外的储蓄倾向和利润用途的变化这两种动
态因素,才说明了经济的周期变动。
第二,汉森曾认为,当消费增长率开始F降时,投资率并不一定必然随之下
降。这里有个时滞的因素。萨缪尔森认为,由于哈罗德理论中没有考虑时滞问题,
因而其加速原理的说明就很简单。很笼统。为此,必须说明,时滞引入模型后会
产生什么作用?
第三,经济波动是发生在什么水平上的?即是否有一种经济围绕它波动的均
42
衡水平?如果有,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一均德水平?
3、萨缪尔森的乘数一加速数相结合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
萨蓼尔森的乘数一加速数相结合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所要致力解决的,主
要就是上述问题。他的模型具有如下特点:
(1)系统地以时间序列分析了乘数一加速数的联合作用如何引起经济周期
运动过程。
萨缪尔森通过考察发现:即使乘数利加速数在国民收入上升时期不发生变
动,国民经济也会因之而发生一种有规则的周娟性的上下波动。这证明,经济的
周期波动是经济体系本身一种内在机制作用的结果。这种内在因素就是乘数和加
速数的相互作用,可见,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成了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n
这一方面否认了以外在因素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
否定了哈罗德的不彻底的解释。哈罗德认为.如果乘数和加速不变,经济活动就
会处于一种稳步增长的状态,而不是周期性波动状态。因为在哈罗德看来,引起
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国民收入上升过程中存在的两种动态决定因素的作
用,即储蓄倾向的增大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份颌的上升。这两种动态决定因素使
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这时,加上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就推动经济向下转折。
这里,乘数和加速数的联合作用仅表现为一种辅助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2)提出了乘数和加速原理的经济周期波动的数学模型.并且引入了时滞
概念。
萨缪尔森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数学模型是以汉森的国民收入三变量模型为
基础的。汉森在凯恩斯国民收入模型基础上进行了补充。汉森认为,国民收入由
三部分组成:一是政府赤字支出:二是由前一期公共支出所引致的私人消费支出;
三是引致的私人投资。其公式表述为:Y。=g;+C。卡I。其中,Y为t期的国民收入:
g为t期的政府支出:c为t期的消费支出:I为t期的私人投资。
由于汉森认为,消费支出是由前一期公共支出决定的,于是:c。=“。
其中,a为常数。而消费增艮率又决定了投资,
即:I。_b(C。一C¨)
=K aYhI—aY【.2)
=abY¨一abYl.2
如果每期政府支出是个常数比如果说是l单位,则g=L于是,t期国民收入公
式为:
Yt=g£+Ct+I【
;l+aY【.1+abY【.I·abYl.2
=1+《l+D YLI—abYl.2
43
该式表明,当乘数和加速数不变时,c期的国咒收入是由t.1期和t'2期的国民收
入水平决定的;如果前两期的国民收入水平既定,则t期国民收入由a和b值的大
小决定。
萨缪尔森认为,a和b值的大小决定了经济周期呈收敛型不是扩散型运动。
具体情况有四种:第一种,国民收入逐渐扩大到预期数值:第二种,国民收入上
下波动,逐渐稳定于乘数所预期的数值:第三种,国民收入呈爆发式逐渐扩大的
运动,以至无穷;第四种,国民收入持续增睦,最后按固定比例上升。
这里,a和b数值实际上反映了乘数和加速数的大小和作用。萨缪尔森由此
把乘数和加速原理同经济周期的关系,推进到更普遍化和系统化的研究之中。
(二)汉森和萨缪尔森的反周期的政策士张
1.汉森的补偿性财政调节政策和激发性支出
汉森认为,经济的停滞无法以市场自动调节的教条加以解决,必须依靠政府
的干预,才能消除经济的波动。而政府干预就要把财政政策作为一种平缓私人经
济周期性波动的调节工具,从而维持充分就业和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
政府的财政政策分为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汉森认为,支出政燕对消除经济
的周期性波动,最为有效。而支出政策又可分为两种:其一为补偿性支出;其二
为激发性支出。补偿性支出是指,当经济处于增长过程中,由于私人投资不足而
不能使经济达到全面繁荣,这就需要政策采取补偿性的财政支出,以弥补私人投
资的不足,促进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这神补偿性支出,其实是一种补充投资
或政府对社会私人投资的补充。而激发性支出则是为了弥补暂时的经济失调,防
止社会脱离正常的运行轨道以至于从萧条中恢复过来。这种激发性政府支出可以
在萧条时暂时刺激收入和产量的增长,启动经济向上运动,从而消除人们的悲观
情绪,鼓舞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汉森认为,从克服萧条和经济下跌来说,激发性支出更为重要。因为,当资
本折旧的长期累积需要大规模的资本更新的时候.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出现有利于
新投资,或者说创新机会出现时,投资的可能性转为现实性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在
于是否有一种决定性的,有力的引导力量出现。一旦有先导投资出现,就会有大
批的引致投资紧跟其后,胆怯的观望资本家也会纷纷增加投资,扩大力量。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先导投资不可能来自企业,这就要求政府增加财政支出。这
样,政府的激发性支出,就是非常重要的_乖|I有效的。它可以成为一种投资诱饵,
吸引私人投资增加,从而使经济摆脱萧条,走向复苏和高涨。
此外,汉森还就政府财政预算问题。提出了补偿性财政政策的看法。他认为,
从政府来说,不能以财政收支平衡作为预算准则,而应根据私人支出(消费与投
资)的数量来安排预算。使私人支出加政府支出的总额保持在维持充分就业的水
平,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
汉森认为,在萧条期,政府扩大预算开支,降低税率,提高社会总需求,造
成赤字预算:在繁荣期,收缩预算开支,提高税率,缩小社会总需求,造成盈余
预算。于是,在整个经济周期内盈亏相抵,互相补偿。这种补偿性财政政策与补
偿性支出的含义是不同的。它又可以叫作“长期预算平衡论”和“周期预算平衡
论”。按照这种补偿性财政政策,可以平缓经济的周期波动,使之趋向平稳。但
补偿性支出只是促进高涨和繁荣,而不是平抑经济波动的。
汉森的补偿性财政政策后来成了战后美国历届政府财政政策的依据.直到70
年代经济的“滞胀”出现为止。
2.汉森和萨缪尔森的“混合经济”主张
萨缪尔森平¨汉森一样,都认为,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是既定的,无法克服的,
因而,经济周期波动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政府财政政策的于预来缓
和它,抑制它。这样,从整个国家的根本经济制度上,就要想法加强政府对经济
的干预,同时,又保留所谓瓷本主义的“白由与效率”。汉森和萨缪尔森对此提
了“混合经济”的福利国家主张,认为它既可克服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又可保持
资本主义的“自由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萨缪尔森以时间序列分析较系统地表明了乘数和加速数
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由此引起的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他的考察范围比哈罗德
更大。萨缪尔森以其分析表明,只要存在乘数和加速原理的作用,就足以产生一
个周期性的波动.而不论乘数和加速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化。这就
否定了哈罗德的不变的乘数和加速数会导致均衡增长的观点,从而表明均衡增长
是不存在的。此外.萨缪尔森比哈罗德更强啁内生变量的作用,指出即使没有外
来因素的干扰,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也会使经济处于一种反复不断的循环运
动之中。
不过,萨缪尔森周期分析的错误也是未能避免的。他把经济周期波动归结为
纯粹经济数量的关系,从而把经济周期分析变为一种纯技术分析。在萨缪尔森看
来,只要有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的机制存在,任何社会条件都会产生周期性的
经济波动。这显然是简单化的、错误的结论。萨缪尔森实际上没有看到乘数和加
速原理本身所要求的条件。实际上,乘数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其一,消费倾
向或储蓄倾向不变,是个既定的常量;其二,要有足够的剩余劳动力(或大量失
业者)可被利用:其三,要有存货可以被利用;其四,投资实际发生作用时,它
所推动的每个层次上的经济部门或企业,都必需愿意扩大投资:其五,也需要加
4S
速原理在各个经济环节上起作用。加速原理所要求的条件是:其一,没有存货或
者存货已经出清:其二,资本重置周期缩短:其三,资本设备利用率已达充分;
其四,新产品、新技术要求人均设备比重提高。显然,萨缪尔森忽视了上述乘数
原理和加速原理各自发生作用所要求的条件中,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因素。
此外,汉森和萨缪尔森反周期的经济政策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充
其量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稍有缓和作用而已。美国70年代的“滞胀”已充分证实
了这一点。
三、希克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希克斯于1950年出版了他的一本名著《两业周期理论》,他结合乘数理论和
加速原则构成了一套经济动态理论。在哈罗德一多玛的经济增长论的启示下,希
克斯对于由自发投资增长率所决定的经济规定了一条长期均衡增长的路线。均衡
收入对自发投资的比率取决于加速数和乘数的大小,这是从哈罗德一多玛的增长
理论引出的答案。希克斯还假定,自发投资倾向于在长时期内按完全不变的百分
率增长。由于相当稳定的加速数和乘数,于是对于收入说来,存在着一条均衡增
长的路线.即显示同自发投资一样的不变的收入增长百分率。实际产量在一定时
期内并没有沿着这条均衡增长路线而变动,相反地,其趋势时常在这条均衡增长
路线的上下运行,这就验明经济周期的出现。因此,希克斯注意到了构成周期的
这些变动。
图3.1可以简要地描述希克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图3.1希克斯周期
AA线表示自发投资,EE线表示根据AA线的收入均衡增长路线。纵轴用对
数尺度,以使圈中表示的直线暗示在讨论中的变量存在着不变的增长百分率。在
一定时期内,由EE线表示的均衡收入仍是白发投资的不变倍数。正如上面提到
的,这个倍数的大小取决于加速数和乘数的大小。自发投资按照不变速度增长的
假定是不现实的,而希克斯的模式容许自发投资增长率的偶然改变。但从模式的
观点来看,自发投资的变动都是外生变动,即由于模式以外的力量而引起的变动。
而模式本身的基本目的是研究该模式所描述的经济体系将怎样在没有这类外生变
动时而运转。
cc线表示,由于经济中的资源充分就业而能够生产的晟高产量增长的路线。
这条线位于EE之上不是绝对必需的,但这是一种可能性,并在这里要加以考虑。
FF线描述在周期的收缩阶段的期间,真实收入可能降到的下限或最低限度的路
线。首先,我们必须指明为什么收入水平并朱遵循EE所描述的均衡增长的路线。
然后,假定在这条路线的偏离的条件下,为什么cc线和FF线位于经济周期变
动范围的上边界和下边界。
当然.经济周期的通常情景是,扩展时期继之以收缩时期,而后一时期又转
而继之以扩展时期,等等。虽然人们也可以谈到长期均衡增长路线,但是经济沿
着均衡状态运行的观念是对周期存在的否定。不管怎样,图3.1所描绘的是,第
一,在a点终止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已处于均衡.或者产量水平己沿着EE路线
扩展,并位于a点;其次,一种刨新或某些其他开发,引起自发投资的暂时突然
激增,此后自发投资回到它的以前路线(AA线)。一旦假定存在自发投资的这
种突然激增,收入水平所遵循的路线就是取决于加速数和乘数的大小。希克斯认
为,收入对EE路线的任何背离都将取摆动的形式。他对过去一个半世纪经济史
的研究使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这一长时圳内,经济的运行不能解释为减幅周期
的运行,由一系列随机震动而保持运转。在他看来,这个长时期组成一系列的7.10
年周期,表明不能用一种反复无常震动,即减幅周期机制来说明这种规律性。因
此,由于他持有基本结构是产生反减幅的或爆发性的周期这样的见解,希克斯便
使产量最高限度(CC)成为解释为什么剧变并未发生的模式。希克斯把最低限
度(FF)与最高限度(cc)联合起来,确定了周期运行存在的界限。
从a点开始,自发投资支出的暂时突然增加,通过乘数——加速数的相互作
用.向上的累积性变动便投入运转。经济中的产量的实际变动可以用a点到b点
线的轨迹来表明,整个经济的最高产量也随时间而增长。但是,由于实际产量的
增长率超过最高产量的增长率,实际产量正在增长中的速度必定迟早因冲撞到最
高限度而被控制住。用希克斯的话来说就是.“当这条中线遇到最高限度时.它
必定不久就跳出最高限度而开始朝着下降方向变动。这个向下变动是不可避免
的。“n,换言之,这个扩展必定终止,收缩必定随着发生。
简要说来,收缩的不可避免性是由于产量会继续按快于最高产量本身的增长
速度上升这种不可能性所造成的。任何一个时期引至投资的进行取决予以前时期
内产量的变动。但是,一旦最高限度己被达到,各个时期之间的产量的最大变动,
就必定小于从经济往上趋向最高限度变动的时间间隔内各个时期之间的产量变
4叮
动。换言之,一旦经济体系位于b点,每个时期的产量增长就必定小于从a点到
b点的每个时期的产量增眭。在最高限度到达的时间与下降趋势开始的时间之间
存在着滞后,图3.1所假定的滞后等于由b点移动到c点包括的时间间隔,但迟
早产量下降趋势必定开始。一旦经济体系离开均衡路线EE,这种下降趋势的必
然性就仅仅要求与十分强大的加速数假定相结合的加速原则的作用来引起经济体
系达到最高限度。
一旦下降趋势开始,加速数就开始从反方向产生影响。收入的变动现在是负
的,所以引致投资开始下降。在高涨中,真实投资扩展的极限由生产体系的能量
来确定,但在下降趋势中,任何时期的负投资(投资减少)的极限由该时期的折
旧来确定。例如,产量的下降可能出现这样情况:加速原则要求在特定时期内减
少投资300亿美元,但是,如果资本存量的损耗该时期只是100亿美元.那么100
亿美元就是该时期的投资减少最大数额。企业家们无法按要求的较高速度来减少
投资。在这些状况下,加速原则在下降方向上不起作用。因此,在萧条期间,收
入水平所发生的变动决定于单纯的乘数理论,而没有任何加速数在起作用。换而
言之,FF线由自发投资乘数倍数来确定。
希克斯认为,在萧条期间(AA线向下移动),自发投资通常将下降,但将
保持正数,而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维持基本稳定的增长率。如d点到e点的移动所
表现的,收入可能沿着最低限度向上变动,自发投资的增长继续支持收入,但经
济处于萧条水平上。收入沿着最低限度可以运行多久,部分地取决于从更早时期
的引致投资挥霍中保留下来的资本多余度。一旦这个多余资本被排除,新投资订
货单就为更新目的而出现.总投资就在自发投资所占有的水平以上而变动。这样
便存在推动收入水平从FF线趋向上升的投资支出的突然激增。一旦这种收入变
动开始,加速数就再次开始起作用,引致投资出现,一个累积性的上升过程就发
生。收入的上升并未停留在EE线上.收入水平与自发投资的AA线相一致。通
过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收入超过EE线,并继续增氏,直至最后被最高限
度CC线抑制为止。再从这条线出发,它开始另一个周期的向下变动。(3”
希克斯的经济周期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影响很大,受到了许多赞扬,但也有
不少经济学者对他的理论给予批评。例如,卡尔多曾指出:“希克斯先生的模式
的真正弱点,在于他所使用的加速原则:这是一个粗陋的、极其不适用的分析工
具,也是一个陈旧的工具,象希克斯先生那样高明的经济学家早已应该把它丢
弃。”其理由是,“加速原则的精神实质是,把产量与资本的比率看作是取决于技
术因素的,是即使在短时期也不会有重大变化的:而周期运动的主要特征是,在
过程中的这一关系必然要不断变动”:此外,“在这一【加速】原则之下必须假定.
由产量变动导致的投资是产量变动的一个系数,和变动的绝对幅度没有关系。然
48
而在事实上,厂商的扩张程度是要受到财力的限制的,⋯这就是说,它们对大的
投资机会不能同小的投资机会一样灵便地加以利用。”””杜森贝也指出:“乘数
——加速数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是一个重要概念,但是我们不能真正期望根据该
概念的机械的应用来解释观察到经济周期。””s,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希克斯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的确对凯恩斯、哈
罗德、汉森和萨缪尔森等人的理论有所发展。希克斯已不仅仅单纯研究经济周期
波动,而是把经济周期波动作为经济增跃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关于经济周期
波动的机制分析,关于经济动态均衡的分析,关于经济波动上下限的说明都有其
独到之处。他的理论是以乘数和加速解释经济周期的学说中.最为出色的。当然,
他也未能避免这种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对于这些,我们在分析时应当加以注意的。
四、理性预期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理性预劓学派为主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一些新的探索性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也不断出现。这些理论都是把人的理性预期
下的行为,或与此有关的信息传递障碍引起的预期不当作为分析经济周期的重要
因素。
一般说来,理’|生预期的经济周期模型可分为三类:(1)假定经济结构阻止人
们去获得经济中关于潜在的周期性力量的信息:(2)理性预期的正确性不能立即
形成,它需要一个学习过程。在该过程中,预期在广义上不同经验性的适应性预
期在形式上是一致的。(3)信息是完备的,预期是理性的,但经济的动态结构由
于其本身的原因将允许周期性运动的存在。下面我们对这三类经济周期波动的理
论作一简要说明。
(一)第一类,假定经济结构阻止人们获得经济中关于潜在周期性力量的信

这类理论考虑了经济中实际的周期运动,但强调信息获得的短陷,认为个人
的努力无法补救信息的短缺。卢卡斯在1975年提出的均衡经济周期模型是其典
型代表。该模型利用了费尔普斯关于地理上下相关联的市场的著名的“岛屿”模
型【费尔普斯(1969年)1。它假定在一个为宏观经济目的丽分为不同的非关联市
场的经济中,在住一“岛屿”(市场)上的个体都无法确切了解其他市场的情况。
在每个时期开始,人们都会随机找一个市场,关在该时期内在其中工作。每个岛
屿都对应于经济总体中的一个部门,其中有生产和积累。当政府购买和货币在这
些岛屿中也是随机分布时.就会产生个体拥有何种信息的问题。个体只能直接观
察到他所在岛屿的资本存量(这里假定资本是稳定的)。他具备以前他见过的市
场中各个时期经济事件的精确的历史知识。(假定他已发现资本存量以及政府购
买的时间轨迹的主观概率分布。卢卡斯简化地假定客观概率分布已经固定在一定
的常数值上,并与主观概率分布一致。)个人必须确定下期资本存量的数量,即
在本期必须要生产出的追加投资品,并且要确定该期结束时对货币存量的需求。
这些关于量值的决策既取决于当前变量,也取决于下期的预期量值。货币报
酬是预期的通货膨胀(紧缩)率,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它可以被写成:(其中
P为个体刚到过的市场中的实际价格水平,为下期中的预期平均价格水平,因为
个体不知道他下期会去哪个市场。注意:这里的小写字母都代表以对数形式写出
的变量。)
资本报酬下期可以得到,而且它会保持当年的布局。它又被定义为当前市
场中下期的预期(租赁)价格Pc。。和预期平均价格之间的差额,因为资本所有
者在下期会变化。此即:rK。=P‘⋯。一P。⋯。
这样,即便概率分布确切可知,也不可能得到关于外生影响的精确信息。信
息的不完全性会对于以后各期的实际积累过程产生影响。但是,跨时期的关联本
身不能导致围绕既定常值的持续波动。充其量只有极偶然极特殊的情况下(延迟
的马尔可夫过程之下的一种可能性),才会产生周期性波动。对此,卢卡斯通过
引入加速数作用来修正模型的内部结构。这样一来,一个理性预期的周期模型,
在经济意义和形式上就会如同乘数一加速模型,其根本差异仅在于推动经济周期
变动的必要的冲击被“内生化”了(这种内生化指个体预期决定了外生影响的作
用是具有冲击的意义)。
这一问题的解决,被持理性预期观点的人进行了大量探讨。其中有两种方法
受到特别重视。
库存作为最有说服力的跨时期关联之一。布林德和费希尔(1981年)探讨
了在卢卡斯供给函数结构中引入库存是否会改变政策无效性结论的问题,即政策
无效性结论的问题,即政策干预是否存在实际和持续的效果问题。他们从微观角
度提出一个动态方程:Nt±l·Nt卸(N。。N。)一中(P。一P。。。.I)
(e.中为常数,0<o(1,巾≥O)
其中Nt为t期开始时的实际库存存货,旷为最优计划库存货,P。和p。。分
别为实际的和预期的价格水平的对数。该函数表示:如果计划库存大于实际库存,
企业就会努力咀一个小于该缺口的量逐步加以补充。价格突变反映了把库存作为
缓冲器的观点,即如果现期实际价格高于对该期的预期价格,则企业本期出售的
产品比原预期的多。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下期开始时库存会因此而小于本期开始
时的库存。
以s。=Y。.(N。.N)表示市场上的实际销售。如计划库存与实际库存有差异,
且商品生产不变,那么.只有在适当调整销售时,缺口N⋯.N。才会得到弥补。
但计划库存超过实际库存时。生产不能不变。为此,布林德和费希尔假设产量由
50
F式决定:
Yt=Yt。+《P。一P。。【.1)+X(N。+一N。),r>O,0<^(1
这里Y。为“自然”产出水平n布林德和费希尔隐含着o>^的意思。这使得
N⋯。NI≠0时,销售正在改变。由于引入了标准总需求及计划库存确定的特殊假
设,模型被闭合了·这样,布林德和费希尔就可以表明,在既定计划库存和货币
需求无和率弹性情况下,来预计到的货币存量变化的实际效应会出现。货币存量
上升会导致生产增加-从而在后续时期中再次增加库存,直到恢复其原来的既定
稳定状态·这样,经济周期的一部分就得到了解释。这说明,货币存量的非预期
变动会导致实际变量持续地编离其趋势.但这些变化不能启动一个具有持续上升
和下降性质的完全周期波动。在计划库存取决于利息的情况下中,只育具备预测
的特殊情况,才可能有个体在某时点上完全预测到货币存量的变化,正确地预测
能货膨胀率a如果名义利率没有重大变化,则通用货膨胀率的一次下降会导致实
际利率的一次上升,这意昧着计划库存会下降。为简佬,布林德和费希尔又假
设了一个线性关系:N。+=N.6 r,,由,6>o
这里N和6为常数,令t-r为因货币存麓被改变而使通用货膨胀率下降的时
间。相关变量的时问轨迹如图3-2所示。它表明在外生变量发生实际变化的前后。
预测到的冲击所产生的实际作用。
t⋯ 、
彳乏\之t厂H
图3.2对前一均衡值的偏离
5l
此外,布伦纳、库基曼和梅尔译(1983年)建立于另一个研究库存的模型。
他们假定交易开始之前,广告中己披露商品价格,并在此期间保持不变。货币存
量的未预测到的变化作为外生冲击,会影响实际利率和存货。补充库存的需要会
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也会使均衡的实际[资率开始上升。但实际工资率的上
升会产生一个反馈过程,因为当前库存而进行的生产会获得比为当前销售而进行
的生产更高的剥润。这种情景中出现的动态性又可以被描述为实际变量对其既定
常量值的持续的但非振荡性的偏离。
(二)第二类,在预期形成学习过程中,理性预期同经验性适应预期在形式
上一致的问题
布伦纳、库基曼和梅尔特泽设计了一个包含商品、货币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经济周期模型。该模型中的个体知道经济的确定性外生冲击是暂时的,还是持久
的。如果个体知道外生变量的过去值,其中为待久性的,为暂时性的.就能够表
明,对当前冲击持久性成分的最佳估计,是对该外生变量在过去被观测到的值的
一个分布滞后,即:E(x。p)=^£(卜^)。‘x。一2
其中常数^由x,一和x.t概率分布的方羞所确定。这样,在上述情况下,理性
预期在形式上就等价于适应性预期。于是,外生冲击的持久作用就会存在,但不
必依赖加速数的作用或类似现象。
(三)第三类,在完全信息和理性预捌F,由于经济动态结构本身的原因会
允许经济周期存在
朗格和普洛瑟(1983年)证明,在没有货币但有多种货物的封闭经济假定
下,跨时期的偏好和生产的可能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周期行为,条件是存
在向量生产函数:Y。t】=f(LI,x。,x。t1),其中nel向量L【和Y。分别代表劳动投
入和产出,xt为nCn的商品投入矩阵。nel的向量^⋯为随机项,遵循马尔可夫
过程,并且其实际值在该生产时刺内会实现。在t时无法精确知道下期可以得到
的实际产出。对于上式和一个周期的效用函数的特殊情况,朗格和普洛瑟推出了
一个差分方程系统:ln(y⋯)=AIn(y。)+ln(^⋯)+常数,其中A为投入一产
出系数矩阵。A的特性决定了周期是否会出现。原则上.可能有复数根,这意味
着持久波动的产生。那些平滑的动态过程与随机分布的外生冲击相结合确实可以
产生实际变量的时间轨迹,它们和实际观察到的时间序列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些
模型都是在离散时间状态下设计的,因而动态结构非常清晰,而且,这也是在不
确定性存在时的一个必要假设。
为完整说明,以下简要介绍完备预测下连续时间模型中出现的现象。
52
假定一个完备预测模型的动态结构可以简化为一个两维微分方程系统:
Xl=f(X1,X2)
X2=g(Xl,X2)
其中,xl和x2可表示价格和资本存量。以(Xl;,x2t)代表该系统的稳
定状态。这是全局渐进稳定,无论选择哪个起点,其轨迹总是收敛于该稳态值。
如果系统开始不在该稳定状态上,并且个体必须估计内生变量的初始值。把渐近
稳定均衡和完备预测假设合在一起意味着对初始状态的不同估计。结果,只有鞍
点的特殊情况才是适宜的动态现象,这种情况通常被排斥在动态经济学范围之
外,在连续时间模型中,这和理性预期是一致的(见图3.3)。如果稳定状态为
一个鞍点,则必定存在一条惟一的终止于稳定状态的轨迹。因为其他轨迹都会离
开均衡点,所以,为讨论有意义的完备预洲的均衡模型,完备预测要求个体所估
计的初始状态必须位于这条惟一的鞍形轨道上。
图3.3鞍点币稳定性
总之,从上述三类理性预期经济周期模型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特征:
1仅有理性预期不能产生对静态均衡的持久偏离.甚至不能产生完全的周
期。
2要说明这些偏离,必须对情景和结构作出假设,它们或者使个体无法获得
完全信息,或者存在着实际部门的动态性,理性预期的引入也不能消除它们的影
响。
3.外生影响是随机的,所以在对振荡作山基本考虑的模型所产生的时间序
列,显示出同实际观测的时间序列非常惊人的相似性。这和线性加速数一乘数模
型不同,理性预期波动模型要产生持久波动,并不一定与惟一的一种参数域存在
的偶然情况相联系。
总体说来,理性预期经济周期模型主要是由于其处理外生影响的方式而受到
53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的重视。当然,西方经济学家中也不乏对此的不同意见。
五、新古典主义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前边我们已经大致上介绍了新古典主义的理性预期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这
里主要说明另一种类型的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即新古典主义的实际经济周期理
论。这种理论仍然把经济周期波动看作竞争性的均衡现象,但只是把实际的外生
冲击,而不是把货币错误管理方面的因素作为在经济波动的根源。实际经济周期
理论认为即便货币存量保持一个不变的增长率,经济周期波动也会继续存在。
1.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倡导者对于货币经济周期模型的质疑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提出自己的理论时,首先对理性预期的货币经济周期模
型提出质疑,并以此来引出自己理论的可选择陛。他们至少提出了四种证据来证
明这一点。
第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倡导者认为,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相当接近地拟合
了产量、就业、消费和其他重要的总量的实际方差和协方差,而这就证明实际经
济周期模型比货币经济周期模型要好。
第二,C·W·J格兰杰的因果性检验证明,只有现期产量从先前的货币量
值和先前的产量值中比单纯从先前产量值中更好地被预测,货币因素才会通过预
期而成为经济波动的根源。但研究表明,如果产量与利息率和货币以及它本身的
过去值相关,则货币对于产量不再具有增加预期的能力。这样,货币周期模型便
不是很恰当的描述。而格兰杰的向量自回归分析则再次表明,当利息率被包括在
估计体系的变量之中时,货币对于产量便不具有预测能力。这也说明货币经济
周期模型缺乏说服力。
第三,巴罗和赫尔考维茨曾仔细检验了美国对货币供给数据的修正与产量改
变之问的关系。他们发现这二者之间不存在关系。这就说明以这种错误认识为基
础的理论是不正确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观点的证明。
第四,是纯粹统计方面的证据。许多经济学家都把产量和基他总量设想为沿
着稳定的基本趋势与附加的经济周期波动一起增长。例如方程;
Yt=at+bY¨+et
式中t代表时间,a和b是常数,et代表随机误差。式中重要的是决定性的趋
势al而不是它的确切形式。如果对e。有个冲击,产量高于趋势水平。由于Y.取
决于Y。这一冲击也传递到未来的时期,产生典型的经济周期的序列相关。但是
如果|bl<对e。的冲击对未来产量的效应逐渐减少,从而产量就回到趋势水平。
不过,上式的一般形式不是描述产量数据的惟一方式。当产量遵从随机变动
54
时,上式可变为:Y。=氐+Y。+e。这是一个带有漂移系数(其形式为a。)的随机
变动。它与上式的变化,只是把上式的b确定为l。不过,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
如考虑一种对于eI的冲击,产量在现期上升,由于b=L在每一个未来的时期会
以相同的量上升。不存在对于趋势的修正。尼尔森和普洛塞检验了对于产量、就
业和其他重要总量的类似于前一个方程的统计说明,以及相反的类似于后一个方
程的统计说明。他们的结论是。大多数总量作为随机变动比作为围绕决定性趋势
的波动能更好地被加以描述。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倡导者们把上述结论看作是拥护实际周期理论丽反对货
币周期理论的证据。他们把上述结果概括为,经济周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趋势
本身的变动,而不是围绕稳定的基本趋势的波动。这样,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就比
货币周期模型更能表达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此外货币周期模型也被认为
会破坏自然率假说。
2.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认为,技术或要素的某些变化会形成对实际经济的冲击,
从而导致经济周期波动。但特殊的实际周期模型只能提供实际经济周期的部分解
释。因此,完全的模型应当把几个模型的特征结合在一起。不过,这样完整的真
正的综合性模型目前还没有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里选取新古典主义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的一种较好的
特定模型,即基德兰德与普雷斯科特的模型作为范例加以说明。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模型,在本质上与卢卡斯的模型有相似之处,即,都
是单一部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一种变化,只不过排除了货币政策作为经济周期
波动最初原因的可能性。这种模型把技术冲击作为经济波动的最初原因,但也假
定关于这些冲击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在每种情况下经济当事人都必须以某种方式
从噪音中选取信号,而正是由于它们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而引起了经济周期波
动。该模型也假定,产量波动的持续存在,与技术冲击之间的关系,是以一种经
济当事人所不知道的方式序列相关。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强调生产的技术结构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任何产品的
生产都需要某些确定的时期这一事实。他们的模型中,资本的生产对于投入的要
求超过几个时期,投资不能直接增加生产资本的存量。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特采用了了具有高度跨时期替代性的劳动者效用函数。园
而使暂时的冲击具有了重大的彩响。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特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这样说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
55
假定存在的一种技术冲击。该冲击会增加产量、对劳动的需求和现实的实际
工资。单个的经济当事人必须确定。该冲击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当然,
这也取决于技术冲击的(未观察到的)序列相关的大小。经济当事人面临着一个
信号筛选的问题。假定一种极端情况:劳动者估计该冲击是暂时的,实际工资相
对于未来的实际工资来说是更高的。由于明天的闲暇是今天的闲暇的替代品,而
劳动者为了利用他们今天暂时的好运气,会在现期提供更多劳动,所以,现期产
量会因此而上升。假定另一种极端情况:劳动者估计该冲击是永久性的,生产者
进行新的资本投资以便将来增加生产。技术冲击本身是序列相关的。这一事实会
造成产量波动的某种连续性,并且鼓励生产者进行新的资本投资,不仅在现期,
而且在初始冲击的后续时期也会进行新资本投资。这类资本的扩大需要一个确定
的时期,因此.产量在初始冲击后的相当跃的时间中增长,并且在一系列序列相
关的冲击后的一段长时间内继续增加,直到冲击消失。如果不存在对于技术的进
一步的冲击,生产者自己会发现与保持稳定状态的增长所需要的资本相比,他们
持有的资本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最优的计划是降低投资速度,直到资本折旧
使经济恢复到它的稳定增长的道路上。产鼙和就业就这样和资本一起发生了波
动。
3。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雨I基德兰德与普雷斯特模型的评价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针对实际经济周斯理论倡导者证明实际周期模型比货币周
期模型更好的论据作出了相应的评价。其一,他们认为,一个真实的模型必须模
拟实际的经济行为,但是一个模拟的模型在事实上也许是不真实的,因为其他和
实际模型不一致的模型也可能在模拟一些数量指标方面做得很好。所以,正确模
拟经济只是经济模型正确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
倡导者恰好不能说明这个充分条件,也不能以有力的证据来说明货币周期模型的
不成功之处。其二,这些西方经济学家们也认为,格兰杰因果性和向量自回归分
析证明的货币不能被有意义地用来解释产量这一点,也不一定能证明实际经济周
期模型优于货币经济周期模型,甚至还会证明相反的方面。其三,这些经济学家
认为,巴罗和赫尔考维茨的检验结论也不能成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倡导者们反对
市场出清的货币周期模型的依据。因为只要否定市场出清的假定,那么,检验结
论也可以和货币周期模型相一致。其四,纯粹的统计证据并没有清楚地表明数据
是否为随机变动的。此外,即使这种变动是随机变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倡导
者也只是找到了反对市场出清的货币周期理论的证据,而不是反对整个货币周期
模型的证据。
56
这样一来.一些经济学家就认为,实际周期理论的倡导者们并不能真正否定
货币周期模型而证明自己的模型更有效。充其量,他们只证明市场出清的货币周
期模型不适当.而不是所有的、特别是非市场出清的货币周期模型都不适当。
对于基德兰和普雷斯特的模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一些批语意见。
其一,他们认为,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特的模型对数据的描述不适当,特别是资本
生产率的方差不够适当。其二,他们认为.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特在他们的模型中,
没有对决定技术冲击的参数的大小提供一个足够的证明。其三,他们认为,基德
兰德和普雷斯特以常识的观察来证明其关于资本的扩大需要一个确定的时期的假
设.比如“⋯⋯酒不是一天能酿成的⋯⋯船舶和工厂也不是在一天就能建造起来
的。”但模型所需要的时间,其一个经济变量而不是技术变量。以常量来代替经
济变量不适当的。其四.他们认为,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特的模型中,工作的时数
相对于生产率的变动性来说没有足够大的变动以便成为现实的,而生产率不像在
实际中那样是产量的一个重要的指示器。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特认为,模型的非常
简洁性可以解释上述的某些不一致。他们还认为,同质劳动的假设阻止了工作时
间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被正确地加以模型化。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别人的经济模
型,比如汉森的模型,就比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特的模型更好地抓住了劳动时间的
变化性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其五,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特
模型对于闲暇的高度的跨时期的替代性给予了很大的重视,以便从中导出大量劳
动和产量是相对微弱的信号的反应这一结论。这一假说也得到了某些经济计量学
上的证明。但是,许多证明是偏离主题的:例如,人们会因为相当小的高于正常
工资的奖金而去重新安排他们的假期或加班工作。阿森菲尔特和曼丘的经济研究
对于上述证明提出了严惩的怀疑,认为在那种假说基础上的模型并不能解释实际
的产量波动。其六,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特的模型完全忽视
了货币因素的作用,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4.我们的看法
综上所述,找们可以看出,实际经济周甥理论和货币经济周期模型不过是当
前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范围内两种不同的对于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这两种模
型或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把经济周期波动解释为竞赛性的均衡现象,而
其区别只是把造成经济波动的初始原因分别归结为实际经济因素的冲击,或是货
币的错误管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周期是特有的,并且在货币存量保持以
不变的增长率变动时,周期仍会存在。而货币周期模型则认为,一项温和的货币
政策会消除周期性波动的根源。

我们说,这两种模型仍属于不成熟的周必理论探讨.其最大特征是,未能脱
离新古典主义的均衡传统.而只把经济周期看作市场自动调节机制下正常的波
动。因而,在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方向上,都有明显的局限性。尽管这些模型在某
些地方和经济中的一些情况是具有一致性的,但总体来说,说服力较弱。实际经
济周期理论本应比货币周期模型涉及范围更广,更加贴近现实,但由于受新古典
传统的约束,以及对货币因素的简单排除,使其完全陷入小范围内理论分歧的讨
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不仅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内部受到了
批评和质疑,也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外受到了更加广泛的批评。当然,实际经
济周期理论中某些具体分配,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的启发性意义的。
除了上述的函方经济周期理论外,在理论界颇上影响的还有许多如卡尔多的
经济周期理论,啥罗德的经济周期理论,古德温的经济周期理论,诺德豪斯提出
的政治的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因篇幅所限,在此不加详述。
综上所述,我们在本章中涉及了不少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
和观点。我们说,这些理论和观点,都从不同角度和有关侧面,对经济周期波动
理论作出了贡献。都探讨了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原因、传递和变动机制。尽管单
独考察时,每个理论都有其明显的缺点和局限陛,但把它们放在一起,却说明了
经济周期波动的复杂性,并从更大的范围内表明对这一问题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
性。我们认为,这些观点在理论方法上都具有某种启发性,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
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的某种借鉴或有启发意义的方面。当然,我们不能对之生搬硬
套、僵化地教条地运用,而要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第四章中国经济周期的实证分析(一)
本章首先对中国经济周期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经济周期是一种超制度存
在的必然经济现象.在此基础进一步探讨经济周期超制度存在的原因,然后在此
基础上找出造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具体原因。
第一节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社会主义经济是否存在周期性波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周期
波动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发展的,否认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及其必然性,这种认识是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相
符合?我们将通过建国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考察,用事实来回
答这一问题。
下面,我们采用年度统计资料和指标,运用直接法来描述一下我国自建国以
来经济发展的增眭和变动。
这里将分别以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相结合两大指标进行衡
量。哪黼引二『4 51 55 591 ,∥7⋯7一一一“

咎功平均)
图4-l 中国经济波动一社会总产值波动图
从表4-l和图4-I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增长从社会总产值方面看,从
1949年一1997年(1992年以后的社会总产值无从查询)一共发生大小周期性波
59
表4一l 我国社会总产值增k率情况单位:%
年竹l 社会总产值环比增长辜社台总产值环比增长率3年移动平均
19S0 22·6 1 H 23
195l : 20.I f 22.86
1952 . 2s.9 2i.57
18.7
8.5
6.1
17 9
6.1
32 6
18,O
4 7
—33,5
—10,0
10 2
17.5
19,0
16 9
17 70
11,lO
10.83
lO.03
la 87
】8.90
18 43
—3 60
一22 94
~11.10
5.gO
15.57
17,80
8.67
1967 —9 9 0 77
1968 一4 7 3.57
1969 25 3 14.94
1970 24.2 20.00
1971 10.5 13 07
1972 4 5 7.87
1973 8.6 S.00
1974 1.9 7 33
1975 11.5 4.94
1976 1.4 7.73
1977 10.3 8.23
1978 13.O 10.60
1979 8.5 9.97
1980 8 4 7.10
1981 4.4 7 43
1982 9 5 8.03
1983 10.2 11.47
19S4 14.7 14.00
198S 17.1 13.97
1986 10.1 13.77
1987 14.1 13.∞
1988 15.8 11.70
1989 5.2 8 67
1990 5.0 3.40
199I 10.8
资料亲谭:(中国坑计年鉴)(199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第51页;按
可比价格计算。
嘲哪瞄断蓍!罾i季!蛳鲁!{|:蝌晒{|i
动共10次(按照谷底到谷底计算)。这说明我们社会主义经济也还是普遍存在着
周期性经济波动的。这些统计资料反映的经济周期,如果以1980年为界的话,
起码表明,在我们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已经发生过大小七次经济周期
性波动。其中全部波动的频度约为将近四年一次,被动的最大振幅或最大落差为
66.1%:波动的平均涨落比为0.92;波动的阶段长度为O.95;上升段时间长度大
于收缩段。这说明经济上升较慢,而收缩和跌落较快。而从1980—1990年,即
从改革开放咀来,我们也发生了大小三次周期性波动。波动平均三年左右一次,
其间最大的落差为lO 8%,阶段长度比为2:l,上升段长于下降段,说明下降仍
很猛烈。
再从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相结合的增睦来考察。由于在同一年份里,国
民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相差较小,一股为1个百分点左右。在两个时段分
别使用国民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力一不影响有关分析表4.2中的经济增长
率数据,1953—1977年为国民收入增氏率(当时还没有GDP统计,另外1953年起
进入工业化历程,由此开始了经济的周期波动。)1978一1998年GDP增长率。
表4.2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刷期波动
周期序号年份经济增长率(%) 周期序号年份经济增长率(%)
1953 14.O 1977 7.8
1954 5.8 1978 11.7
1 1955 6.4 6 1979 7.6
1956 14.1 1980 7.8
1957 4.5 198l 5.2
1958 22.0 1982 9.1
1959 8.2 1983 10.9
2 1960 —1.4 7 1984 15.2
196l -29.7 1985 13.5
1962 .6.5 1986 8.8
1963 lO.7
1964 16.5 1987 11.6
1965 17.0 1988 11.3
3 8
1966 17.0 1989 4.1
1967 .7.2 1990 3.8
1968 .6.5
1969 19.3 199l 9.2
1970 23.3 1992 14.2
4
197l 7.0 1993 13.5
1972 2.9 1994 12.6
1973 8.3
9
1995 10.2
1974 1.1 1996 9.6
5
1975 8.3 1997 8.8
1976 —2.7 1998 7-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61
《中国统计摘要》(1996),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根据《中国统计
年鉴》(1998)有关资料计算。
墙长丰
川门~卜~个
““”\/“旷一“”””””啪
¨
\/图4.2 1953—1996中国G。P增长率波动
的角
度分析也有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如果1953年到1998年按从谷底到谷底计算,
部分完成了八次周期性波动,第九个经济周期仍然在继续,至今还没有到达谷底
的现象。从波动图形和表4.2来看,各周期的波动幅度也明显不同,1958年以
前,国民收入最高和最低增长速度相差9 6个百分点,波动幅度最大的是L958
年一1962年高低落差达51.7个百分点,1963年一1968年,1969年一1973年两
个周期,落差分别为24.2和29.8个百分点。1978年以后.经济发展较为平稳,
1978—1981年,1982—1986年,1987一1990年落差分别7.4、5.9和7.6个百分
点。事实证明,即使在经济发展平稳的时期,波动也仍然存在,仍然呈现出经济
运行的周期性。
综上所述,无论从社会总产值的角度,还是从民国收入与GDP相结合的角
度,都表明中国经济运行无论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由计划经济【占l市
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均存在着周期性波动,从而有力地证明
了那种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经济周期的论点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第二节经济周期性波动是一种超制度存在的普遍现象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存在着周期性波动,这在国内外理论界已基本达成共
识。根据上一节对中国经济运行状况的考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也存在
着周期-陛波动。由此可见,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还
是计划经济,其经济运行都存在着周期性波动。所以说.经济周期是一种超越制
度形式的普遍现象。本节将重点探讨经济周期超制度存在的必然性。
62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经济周期超制度存在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正是在
不断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
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完全确立,在
生产力上的标志就是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即生产资料的使用,
生产过程和产品都实现了社会化。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化的大生产,客观
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由社会共同占有和支配,只有这样才能按照社会需要
对社会各生产部门实行有计划的调节,才能使社会大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得以
实现.从而保障社会生产顺利协调地发展。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种
庞大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都归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井用于资
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整个社会生产不可能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社会化大
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不可能得到有计划地协凋,这就必然产生生产社会化和生
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
位而充分展开,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周期性波动,甚至爆发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又具体表现
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表现是: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
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获取尽可能能多的利润,并且要在剧烈的竞
争中站稳脚跟和打垮对手,必然在本企业里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改善企业的经营
管理,加强企业的组织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进步,
特别是一系列新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使资本主义企业内部有着相当严密的高效
率的管理,企业内部的生产有着高度计划性和组织性。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
私有制又使得社会上这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分属许多不同的资本家所有。这些企业
之间成为经济利益对立的竞争对手。作为企业主人的资本家,他们卉不准确知道
社会真正的产需状况,他们只根据自己的私利和对市场的估计来决定和指挥企业
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进行生产。因此,整个社会生产不可能实现统一
的计划管理,必须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单个企业生
产的有组织性羽l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使得社会资
本再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基本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从而使整个经济在波动
中运行。
63
第二个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
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F,受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
支配,资本家具有追求尽可能多的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激烈竞争的外在压力,
促使资本家竭力进行资本积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积极采用新的技术设备,这
就使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着无限扩大的趋势。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工艺
过程中的迅速应用,又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商品生
产的不断扩大,要求有相应扩大的社会购买力。而资本家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为
了追求利润必然采用各种方式加深对劳动者的剥削,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
求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扩大相比,呈现出相对缩小的趋势,或者说劳动人民的购买
力的增长,始终落后于社会生产的增跃,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导致生产和消费之间
的严重对立。当一这矛盾发展到十分尖锐的程度,致使若干重要商品大量积压,
从而使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的破坏时,就会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的爆发。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
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
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6’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个基本
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要的矛盾。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总供给能力不足与社会对最终产品需求日益增长
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在需求拉动下的经济扩张。经济扩张本身具有双面效应,
它既增大了总供给的能力,也扩大了总需求量一一引致了投资需求,从而加速了
经济扩张。但是,国民经济系统中所存在的资源约束,经济结构性不平衡等约束
条件.即经济运行中的“瓶颈制约”,使得社会供给能力跟不上经济扩张的需求。
最终.经济扩张在从“短边要素”决定生产力总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定律作用
下转向经济收缩,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投资需求下降,以适应经济正常运行所必
须的国民经济运行的比例关系。由于这一循环过程并没有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
供给不足与需求增长的矛盾依然存在。在这对矛盾的支配下,社会总需求又会拉
动经济扩张⋯⋯。如此反复,循环不断,形成了中国经济特有的供给约束型的经
济周期性波动。
具体地讲,改革之前,人民的消费需求受到较大的压抑,总需求中,生产性
需求占有的比例较高,总供给不足(包括总量与结构)主要表现为对高积累下的
生产性需求增长的供给不足。改革开放以后,压抑的消费需求得以释放,企业制
度的改革.而宏观管理和调控机制滞后,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引起了社会总需
64
求扩张,进一步引发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这个矛盾在现实经济生产中的
表现,不仅引发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科的价格的上涨,还造成供给结构性的问题,
大量产品积压。改革开放提高了生产率.增强了社会供给能力。中国的经济增长
辜由改革前的平均6%提高到改革后的8.8%(1979一1992),而经济周期性波动
的频率未见减小,主要原因就在于社会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供给能力不足与需求
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和供给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目益增长之间矛盾相联系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
是社会生产力与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对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社会生产敛率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社会总供给的实际能力。
从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解决产生作用。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对公有生产资料占有和使用的具体形式。
通过占有和使用公有生产资料获得收益的具体形式,以及公有制与其它生产资料
所有(如私有制)之间鹄关系。一般逢讲,社会主义公有筋韵建立,解决了资本
主义社会所存在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c譬有之间的矛盾,为发展社会生产
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怎样将这个有剩条f}:转化为适应社会主义视级阶段现实生
产力的经济关系,就成为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优势的关键,成为促进还是制约生
产力发展的关键。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史表明.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低.生产力
内部结构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在产业和部门间的分布不平衡。而对这样一个社会
生产力状况,需要采用与此相适应的多样性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然而,改革前30年,我国实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二种实现形式,而
全民所有制的经济地位高于集体所有制,排斥其他所有制形式。并用这两种所有
制形式配置桂会化程度不弱(生产的社会化)、生产7K平不同的产业与部门。在
农业,对还是以手工业作为基础的生产力实行集体所有制,这种“集体所有,三
级核算。队为基础”的模式,导致了“出]i不出力”,影响了生产效率,在工业,
面对生产力水平部门问分布不平衡的状况,有现代大工业,也有大量的手工作坊
和技术水平不高的部门实现了全民所有制羽l集体所有制。“这样.就在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诸如工厂和商
店盲目合并,生产经营过多:对许多独立经营的小商赈也同样实行公私台营等。
由此在一段对间内,产品质量下降,品种减少,经营下降,人民生产不便。”“”,
但从长期实践中看,仅用这两种所有制形式配置生产力水平差异性很大的产业和
行业,制约了生产力的效率。实行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锚这两种形式,还是造成
中央集权计划经济的制度基础,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完全依赖国家的局面,而
65
国家不可能具有同时全面推进社会生产力的经济力量,所实行的优先发展的政
策,重点发展政策很容易加剧生产力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最终制约了生产力的藏
率。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进行改革。首先,通过改革.形成
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格局。其次,调整了全民和集体
所有制内部的经济、利润关系。第三.改革了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
制。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过去相比,提高了社会有效供给能
力。但是,社会总供拾,包括供给总量和结构性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必
然紧张。改革二十多年来,在己发生的三次经济波动中,初始原因固然有所不同.
但说到底,还是个社会供给问题。特别在社会士义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
企业总体效率不高,是影响社会供给毹力的重要原因。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国
有企业改革缓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国有企业代表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还没有
解决好。十五大提出,采取多种形式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国有企业啦改革,
这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挥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提高国有企业对社会的供给能力的根本途径。
二、资源配置方式是经济周期超制度存在的基础性原因。
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类型,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它们成为经济周期性波
动的原因,源于自身的缺陷。
计划方式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作用。计划一般可细分为两种形式:指令性计
划和指导性计划。但二者在经济运行中都存在三方面的缺陷,以致对经济周期性
波动产生作用。第一,政治需求对经济计划冲击。政治与经济是任何国家的两大
基本职能。当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赢度经济嶷权时,很容易产生来自政治
的需求冲击,尤其是在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落
后的基础上,要实现制度的优越性,就需要以较高、较快的经济发展迅速缩小与
资本主义的差距。这个强烈的政治需求,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的基本内核,
并成为计划经济的思想基础。在这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计划法则,很难
成为制定稳定、协调的经济计划的根据。这样,超出实际可能的发展速度,由于
社会生产力低下和经济结构不平衡,必然受到“瓶颈制约”,使得高涨的发展迅
速降低、停滞乃至倒退。如此反复,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改革前30多年,我
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缘于此因比较明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指令性计划比例
的减小。指导性计划比例增大,市场机制作用亟的扩大,政治需求对经济活动中
的冲击力度在减小,但还是存在的。第二,计划制定和计划管理的缺陷。任何形
66
式的经济计划,都必须以已有的社会生产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对社会需
求的正确预期和判断为基础,这些经济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经济计
划的准确度和可靠度。我国不具备适应这种要求的信息系统,造成了经济计划可
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矛盾,很容易发生国民经济计划指标脱离产品生产、流通、
交换、消费等具体微观活动。面对庞大复杂的经济系统,具体的微观经济活动,
国家行政计划管理难以在国民经济运行出现对计划平衡的偏离时,作出适宜的调
整。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的宏观凋控措施的实施,总是伴随着经济波动。第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主体利益多元化。有限经济总量的生产和分配,直
接影响到不同经济主体的切身物质利益。在这样情况下,按照统一编制的经济计
划,组织全社会的生产,按照全社会统一的计划分配方案实施国民收入分配,很
难达到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方面,企业、个人缺乏积极性,社会生产缺乏效
率:另一方面,又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成对经济按计划运行的冲击。
所谓“中央一抓就死,一放就活.一活就乱”这个怪圈,就是计划经济难以协调
多元利益主体经济活动的现实反映。
2、市场方式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厂商是市场经济活
动的主体和实体。其目的是利润最大化,收益最大化,这是市场经济中厂商经济
行为的基本取向。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一般很难自觉考虑整个社会经济结
构的状况.按照经济协调发展原则行事,一般的规律是,厂商在经济商涨时,有
效的利润吸引企业增加投资,提高生产能力。产量增加,引起了产品价格下降,
企业就会减少投入,减小产出。从原理上讲,投资变动在产业部门间的转移,
最终会形成按平均利润的原则平衡产业和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形成均衡的生产结
构和产品结构,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实际存在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
致使受当期收入和对未来收入预期决定的实际需求,往往小于有支付能力的需
求,因此,总需求往往小于总供给,造成了原本能够均衡的供求失衡,引发经济
波动。
市场机制很重要的是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准确地讲,是真实反映供绘与需
求均衡的价格机制和无阻碍的自由竞争机制,才能对资源进行有效率的合理配
置,经济运行才能协调。但是,‘现实条件下,存在着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特点,
市场进入和退I出有着种种障碍,因此,市场价格是在“市场出不清”基础上形成
的价格。难以真实反映供求的实际关系,必然抑制了社会潜在生产力形成社会供
给能力。这样,市场上的供给就会高于社会潜在生产力所能提供的供给价格。当
供给与需求保持在这个均衡价格时,随着生产的继续.实际供给量就会相对过剩,
67
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出现了相对不足。因为,在这个价格基础上的支付,是高
于对社会潜在生产力的产业的支付,即相对潜在生产力的产业而言,等于多支付
了,故而总需求相对减少,最终导致供求失衡,这种情况波及到整个经济领域,
必然引起经济波动。
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存在引发经济波动与周
期客观原因。计瓤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波动往往表现为总供给不足。总需求相对过
剩的宏观态势,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容易形成总供给过剩.总需求相对不足的
情形。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所表现的截然相对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现象。为从
资源配置角度寻找治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对策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而言之,经济周期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是社会生
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会因为社会制度
的更替而随之消除,它是一种超制度存在的普遍现象。
第三节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具体原因
所谓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具体原因是指能直接诱发经济运行产生周期性波动的
因素。我们在第一章中已经阐述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
需求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运动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认为,凡是能直接影响社会
总供给或社会总需求的因素都是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直接原因。相对于上一节
我们分析的经济周期超制度存在的原因是浅层的、直接的,且具有国别性的。
结合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社会总供求的不均衡既有总量的问题,也有结构、
效率和宏观调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都是和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发
展战略以及经济、政治体制等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分析中国经济周
期性波动的直接原因,必须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深入刹柝。
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非均衡发展: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最直接的原因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认为社会总需求主要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需
求三部分析构成,因此我们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影响总需求的因素。而我国农
业是制约总供给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从这几方面来探求影响总供求的因素。
(一) 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与净出口:总需求波动中的三个重要因素。
l、投资需求:我国总需求中波动幅度最大的部分。
历史情况表明,投资需求是我国社会总需求中波动幅度最大、对总需求影响
最显著的部分,是总需求变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一殷情况下,我国总需求的波
6R
动总是咀投资的波动为先导的,投资变动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都有重要的
影响。
从投资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看,投资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投资需求
的波动必然导致社会总需求的波动。根据1982年一1990年的资料计算,投资需
求平均占社会总需求的33%,在这以前,由于出口需求很小.投资占社会总需
求的比重还更大。投资与各主要经济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投资的增加直
接带动工业生产、建筑业、邮电运输业的扩张。其欠,经过再生产的循环,投资
中有相当一部分要转化为消费需求,从而引起消费需求的变动,对商业、饮食服
务业和工业、运输业的其它部分产生影响。从投资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看,增加
投资是提高社会总供给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从而也是影响社会总供给的重要因
素。
虽然投资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具有同向的影响,但投资需求并非越大
越好。一方面,投资增加并不能在数量和时间上对需求和供给双方带来完全等同
的影响,投资增加总是先增加需求(包括生产资料需求和生活资料需求),直接
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才开始形成供给或供给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
面.投资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要消耗社会财富,而且总是先发生消耗。一定
时期的社会财富总量是有限的,因此投资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界线,不能影响消费
的正常增长。如果长期大量增加投资,而且投资效率不高,效益不好,就会导致
投资消耗社会财富多,但相应增加的社会财富少,带来社会总供求的失衡。这时,
投资的物质和资金来源只有靠压缩消费(如文化大革命时期)或超国民收入分配
(如“大跃进”、“洋跃进”和1984年至1988年期间)两条途径。前者必然带来
经济结构的严重扭曲,后者则将直接导致通货膨胀,最终都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协
调稳定发展。
在投资需求中,最活跃的因素又是固定资产投资。1982—1990年,固定资
产投资平均占投资需求的73.6%,占总需求的24_3%。根据1987年投入产出表
计算。每百元固定资产投资约可转化出40—42元的消费需求。由于固定资产投
资在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方面的双重作用,我国经济增长的历次大波动总是
以固定资产投资波动为先导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大上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的大下(砍投资)导致经济的滑坡。因此,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的客
观需要和可能安排适当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并努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是
保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
2、消费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乏的重要方面。
69
根据1982一1990年的资料计算,消费需求平均占社会总需求的56.7%,是
社会总需求中比重最大的组成部分。在消费需求中,个人消费(包括农民自给性
消费)占80.2%,集团消费占19.8%。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所占比重最大,
因此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建国以来的50年中,随着经济增
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
的特点。
“文革”以前,由于经济建设刚刚起步,生产力水平落后,人们的消费还处
在如何解决温饱问题的最低阶段,生活水平很低,消费面很窄,潜在消费能力极
其有限。因此,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基本生活必需品方面。在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消费层次上,居民消费多少主要取决于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和供应多少,保持
消费供求平衡的主要手段是恢复和发展农业和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日用品生产。
此外,建国初期社会集团消费占国内消费的比重也比较低,加之社会风尚淳朴,
社会集团消费对国民经济运行的主动影响也极为有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逐步增强。但“文化大革
命”期间,在反对物质利益的错误指导思想下实行了错误的消费政策,长期冻结
工资和物价,并在农村大割“资本主义尾巴”,人为压制了消费需求的正常增长,
使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各年度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但是人为紧缩消
费需求,并不等于说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运行没有主动影响。实际上,从整个“文
革”期间来看,由于长期紧缩消费.形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供需格局,为此只
有靠大量增加投资需求来带动经济增长,导致需求结构的畸形发展。扭曲的需求
结构又带来扭曲的供给结构.导致国民经济内部关系的严重失调。建国以后,我
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这段历史事实,正好从反面说明了保持消费需求正常增长的
重要性。
改革以来.人们批刿了前一时期思想、经济战线的“左倾”错误思潮,实行
开放搞活的经济政策,打破了经济生活领域中的种种禁锢和限制,恢复了消费在
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应有作用.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从正面显现出来。1990
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75元提高到714元。按不变价计算增
长1.07倍,城乡居民年底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21.9元提高到1990
年的615.2元.按现价计算增长27倍。随着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
需求平衡问题也以新的面目和内容摆在我们面前:一是总量平衡问题由过去的相
对刺激消费,导致消费需求过快增艮,出现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引发物
价大幅度上涨,再次带来了经济运行的不正常波动。二是消费供求的结构平衡问
70
题日显突出。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过
去那种单打一的消费格局已不复存在,消费需求不仅要在总量上予以满足,还要
在结构上予以满足,而且后一种平衡的重要性还在日益强化。特别是在温饱问题
解决后,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矛盾将逐渐上升为结构性矛盾的主导方面,其重
要性不亚于基础产业和加工]:业的矛盾。
3、出口需求i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增强。
改革以前,我国出口需求占社会总需求的比重很小,到1978年,我国出口
额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7%。由于出口数量少,改革以前出口需求对社会
总需求变化的甚微。改革以后,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的迅速发展,出口需
求变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逐步增强(1989年,我国出口额相当于国民生产总
值的比重已上升到12.3%,1990年进一步上升到16.9%)。1997年中国出口额增
长率为20.5%,净出口对GDP增长率地贡献率约占l/5,单从国内需求增长率
看,实际上从1998年下半年已里扩张趋势。1999年会比上年有所提高,但受出
口需求下降的负面影响,使实际GDP增K率F降约1个百分点左右。说明出口
需求变化已成为社会总需求变化中一个重要因素。
(二) 农业:重要的供给制约因素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由需求和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从社会总产值分部
门构成及其增长情况看,非农业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且其波动
幅度也明显大于农业部门。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说明非农产业部门的变化才是
我国总供给变化中最重要的因素,稳定总供给的关键应当是首先稳定非农产业的
发展。相反,建国以来的历史实践却告诉我们,在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
社会总供给构成要素中对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影响最为深刻、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
还是农业生产。
首先,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农业是提供社会基本生活资料最重要的部门。
我国是拥有众多农业人口的低入国家,农产品是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火的提高。既便如此,1990年我国城
镇居民人均商品购买支出中食品类比重仍0l 54.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品支
出中食品类比重达59.3%。
其次,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层次较低,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积
累的主要来源。据有关资料分析,从1952—1989年的38年间.国家通过农业税
收和工农产品剪刀差等直接和间接的形式,从农业部门聚集了7405亿元的净积
累资金,相当于同期财政总收入的22%。其中1952一1957年从农业部门聚积的
,1
净积累为475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收入的30.9%:1959—1978年为4075亿元,
占同期财政总收入的21.3%。
改革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农产业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积累的
能力显著增强。1990年,我国国民收入中米臼非农业部门的比重占65.4%。但
是,我国非农产业为社会提供的净积累(指本部门可用于积累的收入与实际积累
之差)有很大一部分仍然与农业或农产品有关。以工业为例,工业是提供国民收
入最多的部门,1990年工业净产值占全部国【t收入的45.8%,但是,其中有29.8%
是来自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工业。
由此可见,农业生产不仅直接制约社会有效供给的增加,而且在现有经济结
构中还决定了经济积累能力的大小。农业生产好,社会有效供给充足.经济积累
能力强,投资规模可以大一些,经济速度也可以高一些,一旦农业生产滑坡或徘
徊,社会有效供给增长不多,经济积累能力F降,为了保持总供求的平衡,必须
相应控制投资规模和社会总需求的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必然减缓。当然,非农业
部门在社会总供给变化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工业的主导作用,其对
技术装备现代化、对改善总供给质量和结构的重要影响不可忽视。但是,由于非
农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需求和资源条件两大因素的制约,尚没有发展社会
总需求波动和农业生产波动的一种反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今后很长
的一段时间内,加强农业始终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措施。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 基础产业基础不牢,与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基础产业是指农业、水利设施、能源雨『重要原材料工业。要使国民经济协调
稳定发展,基础产业不仅要能够为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提供足量的基础产品,而且
基础产业本身的结构也必须随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必须保证对基
础产业进行足够的投资。下面我们分折看看建国以来我们对基础产业的投资情
况。
一一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极不相称。“一五”时期,农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50%左右,“二
五”时期占40%左右.“三五”时期占45%左右.以后各年所占比重平均大体在
35%左右。与此相比,“一五”时期,我国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中,农业投
资比重占7.1%.“二五”时期以及随后的三年调整时期,农业投资比重上升到
11.3%和i7.6%(主要是从1960年开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比重有较大幅度上
升所致),“三五”到“五五”时期,农业投资比重保持在10%左右;1981年开
72
始,农业投资比重连年迅速下降,L980年为9.3%,1981年为5.1%.1985年为
3.3%,“七五”前三年平均不足3.1%,与非农产业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相近。1953
年至1981年,全民所有制支农工业(包括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制造及修理)
基本建设投资355.6亿元,投资所占比重明显偏低。这种只要产出、不管投入的
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业生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质量迅速下降,农业生
产后劲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以后农业投资比重下降更快。当然,改革以后全民所有
制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投资比重的过快下降与改革过程中农业主体多元化问题有
关,如原来一些由国家包办的国营农场改为集体或个人承包,相应有一部分投资
要由农业职工自己负担。但是,农业投资比重下降如此之快,不能仅仅用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来解释。它说明的问题是,改革以来,尽管我们在如何解放农村中蕴
育的巨大生产力、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对长期以来农业投
资不足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清楚的认识。
一一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增眭的需要不相适应。和农业一样,
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但是,建国以来我国能源、原
材料工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与国民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很大差距。
首先,从产出情况看,我国能源、原材料生产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不平衡,
一直是加工业增长过快,基础工业发展滞后。其次,从投资情况看,与世界主要
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对能源、原材料工业投资比重偏小。
除非有特殊的资源条件,否则,能源和主要。[业原材料产品的稳定增长必须以对
这些行业足够的投资来保证。能源和工业原材料生产有俩大块,一块在采掘业中,
另一块在制造业中。由于难以取得有关国家数据,为便于国际比较,我们将全部
采掘业和制造业中的能源、原材料部门合在一起,作为全部能源、原材料工业看
待。198l~1985年(即“六五”期间),我国_[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对全部能源、
原材料工业的投资比重占55.1%,与70年代的美国、日本、西德、英国相比,
这个水平处于居中位置.低于美国和英国,但却高于日本和西德。从表面上看.
这种状况还是令人满意的。但进一步分析则不然。第一,对全部能源和原材料工
业投资比重的大小受到本国资源条件的限制。若本国资源条件好,对采掘业中能
源和原材孝斗工业投资比重就大,相反比重则小。美国、英国这两个资源条件相对
较好的国家全部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投资占:E业总投资的比重比我国大,资源条件
不好的日本、西德两国则比我国低。若扣除采掘业这一项不可比因素,考察制造
业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则“六五”期间我国的投资比重仅占30.2%,
73
均比上述四国70年代的水平低,尤其是能源工业比重相差更大。第二.我国的
生产技术水平低,即使投资比重大体一致,其形成的能源、原材料供求情况也是
不一样的。在当代条件下,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等量投
入带来的产出不同;二是其它部门对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水平不同。对技术水平
低的国家来说,等量投入带来的生产能力增加相对较小,而其它部门对能源、原
材料消耗的水平却相对较高。因此,既便能源、原材料生产增长较快,实际的供
求状况仍可能十分紧张。相反,对技术水平高的国家来说,既便其能源、原材料
的资源条件差,但因为其能源、原材料利刚效率高,实际供应也会相对充足。第
三,“六五”时期是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协调的时期,也是建国以来我国
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我们在经济工作中的拨乱反正,对能源、原
材料工业的投资十分重视,占工业总投资比重前31年的平均水平高。若从建国
以来的平均水平看,我国在能源、原材料生产方面的投资比重比西方主要国家差
距更大。第四.从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情况看,我国的乖j用率低。进一步加刷了
能源、原材料生产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综合上述,受投资、生产技术水
平等方面的制约,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增长
的需要,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一一交通运输业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进程。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
目标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邮电业的发展是制约整体经济水平的重要因
素。对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条件甚至成为该地区经济
和文化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能力离国民经济发展
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条短腿,是经济增长的“瓶
颈”部门。一是运输邮电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偏低。1990年,我国运输邮电业
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4.9%,低于60年代主要西方国家和70年代中期主要社会
主义国家水平。到1988年,我国市内电话平均每百人还不足一部。远远不能满
足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二是对运输邮电业投资比重偏低。运输邮电业基
础设施比重大、耗费投资多、建设周期欧,要保持运输邮电通讯事业的超前发展,
必须进行足够的投资。但是,从1952一1990年,我国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
中用于运输邮电业发展的仅占13.9%.难以保证基础产业超前发展的需要。三是
现有的运力和邮电通讯能力都处于饱和状态,设备落后、老化,超负荷运转。
(二) 加二[工业,尤其是重机加工业过度超前发展。
改革以前.重工业严重超前发展,给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增长带来一系列困
难。在生产资料优先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加之军工生产对发展重工业的需要,改
74
革以前我国的工业发展严重向重工业倾斜:1978年与1949年相比,重工业产值
累计增眭90.8倍,平均每年递增16,9%:轻r业产值累计仅增长19.8倍,平均每
年只递增“%。在重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又以制造业增长最快:1978年与1952
年相比,采掘工业累计增长13倍,原材料【:业累计增长20.I倍,制造工业累计
增长39.9倍。
毫无疑问。解放初期重工业适当超前发展是无可厚非的,符合我国当时的基
本国情。但是,如果重工业长期地过度超前发展,则将导致经济结构畸形,影响
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增跃。在重工业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到1978年,我国制造
业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2%,不仅大大高于同一时期发展中国家
18%左右的平均水平,而且也超过了中等偏上收入(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后同)
国家23%左右的平均水平。在一般情况下,人均收入水平与一国的总需求结构
及相应的供给(生产)结构是紧密相关的。收入水平低,居民需求以生活必需品
为主,因此制造工业发展应以轻工业的发展为主,同时辅之以服务于轻工业发展
的重工业: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扩大,要求重
工业比重也逐步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一直较低,70年代则更落后,但重
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导致基本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严重
错位。重工业比重超前扩大带来的消费问题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工业的
发展消耗了大量的国民收入,导致服务于居民消费的其它国民经济部门和行业发
展不足,国内消费品生产难以满足需求,留下硬缺口。二是在现有重工业生产结
构下,有些产品和生产能力大量过剩。我国的重工业体系.尤其是制造工业的技
术装备、生产能力和生产组织方式与服务于消费品生产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改
革开放以后.党的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民品生产需求扩大,军品生产需求
相对不足,形势的变化迫切要求重工业实行服务方向的转轨。但是,如前所述,
到耳前为止,重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结果导致一方面重工
业支持国内经济建设的能力不足,同时由于技术水平和质量不高,现有重工业中
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机器设备又大量闲置,产品大量积压。由于产品结构调整慢,
我国重工业发展的自我循环比重依然较高,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能源、原材料供求
的矛盾。
改革以后,在原有重工业生产结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同时,又出现了消费
品生产盲目发展的势头。随着改革开放和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长期受压抑的消
费品生产逐渐恢复了活力,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对
消费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促进了消费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但是.消费品生产的发
75
展在改变过去不舍理产业结梅的同时。又在前几年的经济过热中,受居民困消费
品价格持续上升而超前购买的需求假象引导,盲目扩大,出现新的结构失衡。一
是部分消费品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国内相应资源的供应能力,生产能力扩大与生
产资料来源失衡;二是部分消费品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社会的正常需求能力,出
现需求与供给的失衡;三是一些应当适当集中的消费品生产(尤其的家用电器生
产)出现了分敞化、小型化和地区同构倾向,日益影响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和生产
技术水平豹提高。
(三)建筑业发展尚未上升到支柱产业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还未充
分发挥,既影响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改善,又限制
居民货币需求的释放途径,增加了消费品市场稳定的压力。
(四)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不仅制约了整体经济的发展进程,也影响经济生
活的稳定。
改革以前,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落后。改革以后,这种状况开始改变.第三产
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90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累计增长2.15倍,是三
次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尽管如此,到199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
值的比重仍然只有27.2%,而同期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32%
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在50%以上。第三产!眦发展不足.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下述
不良影响。(1)居民消费领域狡窄。表现在居民的消费结构上,就是商品消费比
重畸高.非商品消费比重畸低,呈现明显的不合理态势。直到1990年,城市居
民购买商品支出占整个生活费支出的比重仍然维持在90%以上,而非商品支出
的比重却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2)加剧了劳动力就业的矛盾,阻碍了部门间劳
动的转移。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吸纳社会劳动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改革以来,随着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人数增长很快。1978—1990年,第三
产业就业人数增长1.42倍,是三次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即便这样,到1990
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仅占三次产业全部就业人数的18.6%,比重仍然偏低。第
三产业发展不足,还进一步影响第一、二产业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的城乡演变。
(3)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邮电、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更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必
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这些部门的正常发展,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难以实现。
(五)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比较效益”无法发挥。
产业的地区配置,是影响整体经济效益高低的另一重要方面。众所周知,在
国与国之间在存在“比较利益”问胚。同样,在一个国家内部产业结构的地区配
置上也有一个“比较利益”问题,各地区如果能够根据本地经济资源的比较优势
76
组织产业体系,扬长避短,同时进行地区之间不同主导产品的充分交流.则能够
在一国范围内取得资源的有效配置,各地区都能够在这种生产和交换格局中取得
最大利益。
单纯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地区布局中出现了两次大
的失误。一次是改革前的“三线”建致,另一次是近几年出现的地区盲目建设和
重复建设。
60年代中期,出于把对战争危险的不恰当估计,我国实行了一个以建设战
略大后方为指导思想的“三五”计划,开始把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向内地和
山区转移,数干亿元资金投向偏僻的“山、散、洞”,进行“三线”建设。从经
济的角度衡量,“三线”建设有两个重大失误:从短期看,“三线”建设带有明显
的投资膨胀特征,使经过三年调整后月0刚趋于协调和稳定的国民经济重新过热;
从长期看,“三线”建设恶化了国民经济的产业地区布局,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益。
一是大量的投资投向工业,尤其是向军工产鼎倾斜,影响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和工
业经济性生产能力的相应增长:二是在偏僻的内地和山区建设大企业,加剧了能
源、运输等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三是“三线”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来源于~、二
线地区经济建设资金,对“三线”地区的大量投资,导致原本已形成一定生产能
力和经济规模的一、二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滞后.阻碍了东、中
部地区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
改革以后,社会各界对产业结构地区布局问题的关注普遍提高,对地区布局
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有了氏足的发展。但是,由行政性分权所带来的地区经济
利益割据却使产业结构的地区调整举步维艰,某些方面甚至在进一步恶化。其中
表现最突出的是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企业规模小型
化、分散化。
三、低效率:影响国民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经济的角度看,所谓效率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投入少产出多就是效率
高:而投入多产出少就是效率低。必须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产出”应当是有
效产出,即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或劳务。那些因质量、品种、档次等问题卖不
出去的产品,尽管生产出来了,也不能算作有效产出。从这个角度看,有效产出
也可以用经济收入来衡量。因此,经济效率问题是和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的,经
济效率的高低与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有着直接联系。
首先,在经济发展效率不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容易引发通货膨
胀。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的增长是由需求的扩大来推动的,如果经济发展效
77
率低.则单位经济增跃需要更多的瓷源投入,或者单位有效经济增长需耍更多的
社会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效率低,其经济增长过程中往往还伴有相当
一部分无效产出,在这一部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生产提供的供给少,而
派生的需求多.直接导致供需总量的失衡。
其次,如果经济发展效率低,当因某种原因导致社会总需求增长幅度(或绝
对水平)的下降时。由于速度效益迅速递减,经济效益的下降将块于经济增长速
度的下降。经济发展的效率低,从经济核算的角度说就是社会经济效益不好。在
经济增长速度高时,由于社会需求大,企业产品销售容易,尽管单位产品生产的
消耗商,但总的社会经济效益在速度的支撑下还可以,但是,一旦社会需求增幅
下降或者绝对萎缩,由于经济增民放慢,速度效益减少,社会经济效益增幅或绝
对量的下降将比经济增跃的下降来得更猛。特5‘;li是生产要素韵不能合理流动,优
胜劣汰不健全的条件F,更是放大了速度效益的递减幅度。1985年底和1988年
底开始的经济紧缩.在执行过程中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其中前一次紧缩因对经
济效益继续滑波的担心而不得不放弃了,经济再次加速发展。后一次紧缩虽然坚
持下来了,但由此产生的效益下降等负效应较大。
总之,在经济发展被率不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发展快有快的难处,馒有馒
的难处.这就使宏观调控左右为难,客观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
国经济发展的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总产品的净产值率低
社会总产品的净产值率(即国民收入;!r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了物质部门
的综台投入产山率,也是衡量全社会投出率高低的重要指标。考察建国以来我国
社会总产品净产值率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1)与世界公认经济发展效率较高的
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社会总产品的净产值率偏低,说明我国的综合经济发展效率
不尽人意。(2)近几年,我国社会总产品的净产值率还在连年下降,若不能有效
地改变这个趋势.经济增欧的代价将越来越大,包袱越背越重。从1986一t990年,
社会总产值的净产值率平均每年下降0.66个百分点,若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到2000年,社会总产值的净产值率有可能下醉到23%。这个数字意味着:2000
年与1990年相比,国民收入每增长1%,需要社会总产值相应增长28%左右。
(二) 流动资产积累率高.社会经济成果中有效成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定时贶内全社会总的经济成果。在这个总经济成果中还包
括同一时期全社会的库存净增加,即流动资产积累。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连续
性,加之防备自然灾害、战争等的特殊需要,在每年的社会经济成果中必须留有
一部分库存和储备,如粮食、钢铁、能源储备,用于保证连续生产的原材料和半
成品库存等。但是,库存并不是越多越好。从总供求的角度分析,库存的增加是
,8
当年已实现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后(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平衡的)剩下的部分.
或者相对于当年的有效需要来说是“多余”的部分:从分配的角度看,库存是尚
未实现的价格,是当年全社会经济成果中不可分配的部分,或者说库存的增加理
论上并不能带来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从资金的角度看,库存的增加意味着资金占
用的增加,大量的库存不仅会降低资金周转速度,而且会增加物资在储存过程中
的有形和无形损耗。因此,尽管从经济正常发展的角度看,适当的库存是必要的,
但决不能太多,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中新
增库存所占比例应当尽量降低,否则就会影响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
从世界有关国家的情况看.美国、日本、原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加拿
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流动资产积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在l%左右(一
些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巴西等也处在这个水平),埃及、墨珏哥等国家在
2.3%,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则在4.5%。1978—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中流动资产积累所占比例大体在8%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
(三) 微观经济效益在不断下降
宏观经济效益不等于微观经济效益,但宏观经济效率不高与微观问题有密切
的联系。从我国近十几年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看,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给企业和
个人让利,加之长期受到束缚的社会劳动力得到解放,孕育在广大劳动者心中的
劳动热情迸发出来,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还比较高。1985年以前。我国全部独
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产值利润率和销售收入利润率都在10%以上。但是,由于体
制深层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尤其是我国在扬弃旧体制的同时,尚未形成新的、
宏观与微观相互协调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客观上制约了微观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
高,加之“七五”时期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宏观形势不如“六五”时期,微
观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到1990年,我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利
润率和销售利润率都下降到了3%左右。
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益低,除技术性原因外,关键在于经济运行中劳动动力短
缺。我国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它体现了劳动者整体利益的
一致性,并消除了企业内部的利益对立,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在旧
的管理体制下,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严重地束缚了人的劳动热情和创
造性,社会经济运行的动力不得不更多地借助于行政手段和思想诱导。当然,行
政约束和思想诱导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任何社会都不会也不应该放弃。但是
把它当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机制,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无
论任何社会,如果把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整体变为驱动对象,其经济运行就会出
现极大的被动性,必然是低效率。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内在劳动动力,与以前相比其
79
生产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蕊,其整体效果还并不尽
如人意。就企业改革而言,当我们在职工收入一方打开缺口时,却没有相应地唤
起劳动者的内在动力.由此导致了需求自发膨胀机制:从经济关系上看,企业内
部没有国家的代表,按理厂长或经理应该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一一国家的代表,但
是在现行体制下,厂长的收入不是来自利润,而是与职工一样来自企业成本,这
就使得厂长实际上成为本企业职工利益集团的代表,这是导致企业行为极不规范
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随着改革中宏观蛹控手段放松和企业权力扩大,企业自
身利益倾斜和消费基金膨胀必不可免。但是,这种倾斜并未能有效地增强劳动者
内在的劳动动力。在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就业没有竞争压力和工资分配平均主
义的现状下,要提高企业经营效果和经济效箍是很难的。由此可见,经济运行缺
乏内在动力,是我国经济效率低下的根本原田。如何激发劳动者内在的劳动热情,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四、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加剧国民经济的渡动
经济波动是由社会总供求矛盾所带来的,而供求是相对的,因此经济波动不
可避免。但是.人们对经济波动也不是束手无策。实际上,只要能够及时根据社
会总供求的变化相应协整经济政策,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经济波动的幅度,
从而相应减少波动带来的损失。
宏观调控分为总量调控祁结构调控两个方面。两者的内容虽然有所区男n,但
目的都是一个:维持经济的持续协调增长。但是,与结构调控相比,总量调控更
带有经常性和短期性的特征,是影响短期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从短期来看,
宏观调控主要是政府的总量调控工作,即通过不断的“松松紧紧”维持需求总量
与供给总量的基本平衡,以经常不断的小酾整,预防宏观经济有大波动。
建国以来,尽管人们在理论上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客观上存在有一定规
律的经济波动,但对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还是十分关注的,对速度过高、通货膨
胀、财政赤字、信贷不平衡等有关经济波动朐影响原因和表现等亦十分重视,经
济增长的调节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当然
时期除外),有些甚至是相当有成效的。
那些政治运动对经济工作有严重干扰的
妞在建国初的经济恢复时期、三年“调
整时期”和1988年开始的国民经济治理整顿工作,我们都有效地制止了恶性通
货膨胀。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一般经济波动的调控,还缺乏自觉性,或者说,只
有当一般的经济波动发展成为严重影响国【t经济的经济振荡时,才引起足够重
视,并进行相应的治理工作。因此,从总体上|兑,我国的经济波动调控工作离实
际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经济波动频繁,对国民经济旋展破坏
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盆0
五、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以上我们从纯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频繁波动的原因。但这种
分析仍然留给我们一些疑问:为什么在建国以来短短的40年间总是出现总供给
与总需求的尖锐矛盾?为什么国的产业结构会出现严重的失调?为什么经济效率低
下的状况难以改善?为什么不能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显然,对这些闻题的回答仅仅从纯经济的角度去找原因是很难满意的。为了回答
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建国以来我们在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上的
一些失误,以及现有经济体制当中那些不利于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因素。
(一)建国以来我们在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上的一些失误
经济发展指导思想是指发展经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针
对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的发展规划就是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
发展战略在国氏经济发展中的上述作用。决定了它们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
响: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可以引导国瞠经济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相
反,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中出现失误,将给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严
重的不良后果。建国以来我们在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失误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经济建设。(2)
经济发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往往脱离国情搞建设,加剧甚至人为造成国民经
济发展的波动。(3)一度对打开国门搞建设强凋不够,加上外国的封锁,割断了
我国与世界国家正常的经济往来,不仅阻碍了技术进步,而且使本国经济运行的
矛盾难以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4)经济发展战略上过于向重工业倾斜,长期实
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和城乡分割政策,结果形成农村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
内发展缓慢,尤其是资金流动与劳动力流动不对称,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滞留在土
地上,加剧了农业生产力低下的矛盾。(5)重生产、轻流通,忽视市场的培育和,
使流通的发展与生产的发展不相适应,产销脱节的矛盾十分突出。这影响了社会
再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产品价值不能很快实现。
(二)需求膨胀的体制因素
与资本主义国家经常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形成鲜明对照,一般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矛盾是需求膨胀,供给不足,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
因此把带有这种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称之为“短缺经济”。从经济的角度考察,
当总需求处于经常性的膨胀之中时,为了保持总供求的平衡,社会生产总是处于
现有条件下最大生产能力的极限值附近。这时,经济增长速度比较高,但稳定性
极差。由于实际生产已经接近社会最大生产能力。生产增长对需求增长的弹性很
小,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维持勉强平衡,这时,或者因为社会需求增长幅度的进
一步扩大,或者因为社会供给受突发性因素影响而增加不足(如农业遭灾),加上
81
人口多、底子薄,社会总供求之间都会立即出现无法弥补的硬缺口,脆弱的平衡
关系便迅速被打破,通货膨胀接踵而至。为了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这时只有
大幅度压缩投资和财政信贷,经济增长速度由巅峰迅速跌入谷底。而一旦供求形
势有所好转,各方面的硬性控制一放松,经济内部的膨胀机制又推动下个新的需
求高潮,使社会生产重新进入其能力极限范围,新一轮波动又在所难免。可以说,
这种经济增长大起大落的频繁变化,正是总需求经常性膨胀必然的伴生现象。考
察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总需求的经常性膨胀,主要来自两个
体制性原因。(1)政企不分,加上高度集中的体制,助长了政治要求对经济工作
的不合理干预;(2)经济运行的“软约束”。
(三)改革的不配套和某些失误强化了影响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些不合理因素
1978年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打被了僵化机制对生产力的严重束缚。极大
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成效卓著,举世瞩目。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现有
改革并不是尽善尽美的,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从总体上看.
现有的改革多集中于体制的表层,而且破得多,立得少,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一
些不利于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因素,成为近几年经济波动加剧的原因。归纳
起来,现有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下述方面。一是微观体制改革尚没有从
根本上改变企业缺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状况。企业对
于国民经济,尤如造血器官对于人体,造血机能低下,只有靠不断的外来输血,
在现实经济发展当中就是靠连续增发货币米维持,久而久之,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增长必将带来通货膨胀。如前所述,改革以后,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挂钩,这对
于企业提商劳动效率应该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实质上的“包盈不包
亏”和无破产之虑,企业职工实质上的“只奖不惩”和无失业之危,企业吃国家
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钣”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打破.反而以~种新
的形式固化于现实当中,生产效率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提高。二是价格体系等外部
关系不顺,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环境,限制了企业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发展生产、
增加收益的积极性。由于价格体系不合理.结构调整的经济动力很弱,结构调整
只能是表象的,或者即使借助于行政力量调整一下,但终究还要回到不合理的状
态。三是还没有建立起适应于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突出表现在计划功能的弱化与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并存.调控阻滞或扭曲变形现象
还比较普遍;由于计划调控作用削弱,在当前各种经济关系和价格体系还没有理
顺的情况下,加强了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盲目性和本位主义,使宏观调控既不能进
行有效的总量控制,也不能进行科学的结构调整。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虽然经过20年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从总体上来说较
之改革前有了明显的改进,国民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现有经
82
济体制当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从保持国民经济跃期稳定发展的角度看,
有些问题的存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十分严重.换一句话说,如果体制改革
更加成功,我们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还会更顺利,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将更高.人民
得到的实惠也会更多。必须承认,要在我们这样一个商品经济不发达、人口多、
文化水平低、封建意识浓、又长期受到“左倾”思想干扰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全面
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确非易事,更不是一瓠一夕就能够成功的。10年改革,
时间也许并不太氏。但是,不可否认,现有体制种种不合理现象的继续存在和一
定程度的加剧,与体制改革本身的问题也有关系。~是改革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
和总体设计,使得对改革过程中己经出现平¨还会进一步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防
范不够.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是缺少办法。不仅如此,由于缺乏总体改革
的长远目标,我们甚至对现实当中出现的各种商题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为解同一
个问题,就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方法,有些方法甚至完全是对立的。在解决微观经
济问题时,由于问题的性质、背景不一样。解决同一问题.也许可以采取不同、
甚至性质完全相反的方法(既便收效不大,至少也不会产生大的危害)。但对宏观
经济运行当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则不然,如栗对同一问题没有统一认识,各方面都
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采取行动,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必将加剧经济的混乱。近几
年,我们对许多体制方面的问题(当然也包括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实际上就是
缺乏明确的衡量与评价标准,各地区、各部门实际都是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处理
问题,因此产生了许多相互矛盾甚至对立的宏观经济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前几
年由于没有经验.必须采取“摸石头过河”的探索性体制改革道路.由此而产生
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但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我们的体制改革已经整
整21年了,如果我们仍然没有改革的总体规划,还是采取“摸石头过河”的方
式,那么我们为前几年改革失误所付了的代价就自费了,对今后经济工作的影响
则更加不利。
二是具体改革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从总体上看,现有许多存在问题、甚至
是严重问题(如价格“双轨制”和地方财政包干等)的改革措施和方案,当初出台
的时候效果有的还是比较理想的,至少没有立即带来什么严重问题。但为什么随
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问题就越来越多昵?问题就在于我们在改革缺乏总体思路的情
况下,具体改革过程中往往又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带来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对
改革方案缺乏科学设计,对将带来的各融正负影响估计不足,研究不够,等到问
题出现时,没有相应的后续方法。其次,急1i求成往往还打乱了改革的有机步骤。
弱化了各种改革措施相互之闻的协调性乖】配套性.从而降低了改革措施的整体效
应,加剧了改革措施之间的相互摩擦。
第五章中国经济周期的实证分析(二)
本章将在继续对中国经济周期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中国经济周期的一
般特征,并详细分析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周期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
第一节中国经济周期的一般特征
这里,我们将在前面对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考察的基础上,从统计现象上
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一般历史特征上,对中国经济周期的一般特征加以归纳和初
步探讨。
一、中国经济周期的统计特征
1、周期的类型
在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者看来,从统计上说,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可分为
两种类型:古典周期和增长周期。关于这两种周期类型的含义在第一章已经论述
过,此处不再赘述。根据前面对我国从1053年到1998年经济发展总量指标的考
察,我国该期闻国民收入和GDP增K率已经发生过大约九次周期波动。其中包括
三次古典周期和六次增长周期,从比例上看古典周期占三分之一,增长周期占三
分之二。再进一步考察可以发现。古典周期全部发生在1976年之前。在1958年
一1962年的第二周期,1962年一1968年的第三周期,1973年一1976年的第五周
期,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萧条,出现了负增长。1961年国民收入比上年一
1-4%的负增长率又进一步增加的负增长率达一29.7%,社会总产值比上年的负增长
率达一33.5%。而增长周期则大都出现在”文革”结束之后,以1977年一1981年的
第六次周期为例,处于谷底的1981.GDP比上年的增长率仍在5.2%,国民收入
比上年增长4.9%,社会总产值比上年的增长率仍达4.4%。而1987年一1990年的
第八次周期中,1990年GDP比上年增长率仍达3.8%,1989年国民收入比上年增
长率仍达3.3%,都没有出现负增K和绝对量水平的下降。
这样,从目前看来.可以说,第五周期结束和第六周期开始这一段应该成为我
国经济周期两大类型转变的分界线。在此之前古典周期占主导地位,在此之后,增
长周期占主导地位。增长周期占主导地位的阶段,经济的扩张表现为增长性扩张,
经济衰退表现为增长性衰退。经济变动的总趋势和波动的主要倾向是经济增长。
2、周期的长度
以我国的经济周期来看,其长度(即持续时间)是很不规则的,完整的周期已
有八次(第九个周期至今仍未见谷底),其中最短的周期持续时间为4年.最长的
周期持续时间为6年(第九个周期已经持续了八年仍未结束).其余的周期为5年。
从统计上似乎可以说,在过去50年内.我国经济周期的长度约为5.1年,也就
是说,大约平均5年左右发生一次周期性波动。当然,这只是一般的理论说法,
84
实际上.周期波动的时间并不那么规则。每次具体的周期波动长度要取决于许多
特定因素。
3、我国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
如果把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波动依扩张和收缩划分为两大阶段的话,分析经
济扩张与收缩阶段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国经济周期将是十分有
用的。在这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周期长度的不规则性,因而经济周期的扩张与收
缩长度也不存在规则的比例。根据我们前面作过的考察,我国经济周期的扩张阶
段,虽短的为1年,最长的达4年,收缩阶段,最短的为2年.最长的达5年。
按其出现的次数分布来看,扩张阶段长度为2年、3年、4年的各出现2次,各
占全部扩张阶段次数的33.3%.收缩阶段,氏度为2年和5年的各出现2次。各
占全部收缩阶段次数的33.3%,而长度为3年和6年的各出现1次,各占全部收
缩阶段次数的将近17%。而从1949一1998年。全部经济周期的平均扩张阶段长度
约为3年(标准差1年7个月),平均收缩阶段长度约为3.8年,即3年10个月(标
准差为1年6个月)。
把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和扩张阶段的长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周期
的又一个特征,即收缩阶段长度大于扩张阶段的长度。这意味着经济扩张速度快
于收缩速度,增长较快。
4、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
根据我们对我国经济周期的统计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波动剧烈,振荡幅度大,
是我国经济周期的又一重要特征。
按经济增长率由高峰到低谷的落差衡量周期振幅,最小落差为3.5%,最大落差
高达57.6%,平均落差也有15%,峰值和谷值的平均比率达6.1%。这说明我国经
济波动的强度是相当大的。
此外.中国经济波动系数(在一定时期内年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差距)
比日本高2.8倍,比前苏联高4倍,比美国高4.7倍,比前联邦德国高3.4倍,
比法国高5.1倍,比巴罗平均水平高4.3倍,可见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强度是相
当大的,大大高于西方国家,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不过如果单独考察一下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周期,就会发现我国经济增长的
不稳定程度已经大为降低。1978年之前,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8.9%,而平均
波动幅度达8.6%,几乎达到1比1;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达10.9%,
而平均波动幅度却下降到2.7%。
这种情况说明,我国的经济周期已经随着体制的改革呈现一种收敛的趋势。
但不是消除波动和周期,只是比改革开放之前振荡幅度减小了。
二、中国经济周期发展的时间阶段及体制特征
按照历史时期的划分来说,我们可以把经济周期划分为两大阶段:以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线。在这前后两个阶段中,经济周期的类型
85
与特征是不同的。前一阶段以古典周期为主,后一阶段以增长周期为主。在前一
阶段中,我们又可以以1957年为界划分为两个小的阶段:1949—1952年为一个
时期,1952一1957年为另一时期。
与上面这种历史时期的阶段划分相适应的,是中国经济体制的四种特征。这
四种特征是:(1)1949—1957年,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机制调节为主的经济
体制:(2)1957一1978年,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3)1978—1992年,计划调
控为主,市场调控为辅的二元经济体制:(4)1992年以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的转轨时期,该时期至今还没有结束。
我们已有的经济周期波动,主要依以上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和与这种划分相
联系的经济体制特征。划分为四大类型。(1)1949—1957年该时期主要表现出多
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市场机制调节下的增长周期:(2)1957年一1978年,该时期主
要表现为我国集权的计划经济下的古典周期;(3)1978年一199z年.该时期主要
表现为计划调控为主,市场机制调控为辅的二元经济体制的增长周期;(4)1992
年至今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条件下的增长周期,这各条件下的增长周期特
征依然在继续。
第二节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变化及原因
一、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变化
对1953年一1998年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纵向分析,可以发现,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存在如下明显的变化:
l、我国经济增长的位势提高,平均增长速度加快,周期扩张长度逐渐加长。
据统计.我国国民收入年增长率最低值在改革开放以前(1953—1978年)为一
29.7%(1961),而在改革开放以来则为3.3%:我国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也有改革
开放前的6%提高到1979一1991年的8.4%,1979—1994年GDP年均增长9,4%:国
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的标准差则由改革开放前的11.1%降为1979一1991年的3.1%。
2、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振荡幅度逐渐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
波动程度大大降低,稳定度增强。据测算,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峰谷的平均落差由
1953一1977年期间的24.5%降为1978—1991年期间的10.4%,峰谷落差的标准则
相应地由15.1%降为4.9%,我国经济波动系数由改革开放前的1.85降为改革开
放后(1979—1991年)O.37。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幅度的降低相伴随,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绝大多数重要经济变量年度增长率的波动幅度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
3、经济周期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改革开放前的古典周期转变为改
革开放以来的增长周期,这种变化是与增长位势提高,波动幅度降低密切相关的。
1976年以前,我国经济处于古典周期占主导地位的阶段.经济衰退是严格上的
经济负增长。1976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转入增长周期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在
86
这个阶段经济衰退是增长速度放慢,经济实质增长已作为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主
旋律。
4、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扩张动力由改革前的“中央计划扩张冲动”转变为
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元主体扩张冲动”,而收缩动力刚由改革前的“数量短缺约
束迫使宏观被动调整,微观积极响应”转变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积极调整,
通货膨胀迫使微观被动调整”格局。
5、经济周期性波动在改革开放前主要表现为数量短缺程度的强幅波动,而
在改革开放以来则主要表现为价格的强幅波动,价格信号代替数量短缺信号开始
在波动的信息传递方面发挥作用。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价格体系,政府直
接控制定价和调价.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不受供求关系调节,总供需矛盾,资源
在产业间配置并未通过价格信号表现出来通货膨胀采取了潜在形式,而是通过数
量信号具体表现为商品普遍短缺及数量短缺所限制的经济强幅波动。改革开放以
来特别是1986年之后,随着计划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双轨价格体
系取代计划价格体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逐渐成为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
表”,这就使潜在通胀公开化,即经济短缺程度上升转化为价格总水平上升。价
格信号代替数量短缺信号传递着波动信息。据测算,1985年之前,也就是改革
之前和改革初期,由于需求面受到限制,物价主要随供给面变化,因而在1953一
1985年期间的33年中,就有25年或呈绝对反向关系,或呈相对反向关系;而
1986一1994年共9年中,物价转而主要随需求面变化,我国的经济波动与物价波
动无论在绝对水平上还是在相对水平上均是同向变化。
二、改革前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原因
改革前后我国经济周期之所以发生经济增长势位提高,周期波动幅度降低,
波动性质向增长波动转变,增长波动的扩张,收缩动力机制的变迁。价格代替数
量信号传递波动信息等特征变化,归根到底.这些变化是由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
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进入转换时期,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始转轨,宏观
调控机制日趋完善。具体地讲,改革前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所发生的变化,
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原因:一类是经济结构的内在变化,另一类是宏观调控作为外
在冲击的改善。
1、经济结构内生稳定性作用的增强。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自身结构发生了
许多深刻的变化。这里着重指出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显著影响的四个方面:
(1)经济总规模的扩大。按不变价的工业总产值,1957年.仅为349亿元:
到改革开始前的1978年,扩大为5790亿元,是1952年的17倍:到1995年扩
大为64745亿元,是1952年的186倍。经济总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每个百分点
升降的经济绝对含量的扩大。1952年时工业总产值每个百分点的含量仅为3.5
亿元,1978年时为58亿元.1995年时为647亿元。
(2)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波动的特点是: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波动幅
87
度最大。第一产业或农业波动幅度较小。但不稳定。在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
较大和轻工业生产主要以农产品为原料时,其波动对整个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
第三产业波动幅度较小,且较稳定。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波动的特点是:轻工
业生产的波动幅度小于重工业,但在轻工业生产主要以农产品为原料时,受农业
生产不稳定的影响,波动稍大。重工业则与波动幅度很大的投资紧密相连。
改革前,我国三次产业的状况是:第一产业比重虽呈下降之势。但比重较高;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在国民收入中,三次产业的
比重.1952年时分别为:57.7%,23.1%,19.2%。1978年时,分别为:32.8%,53.6%,
13.7%。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4.9%个百分点,但仍占国民收入的1/3;第二产
业比重上升了30.5个百分点,已占国民收入的一半以上;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
5.5个百分点。在工业内部,1953—1960年,重工业比重迅速上升;196l—1979
年,除个别年份外,重工业比重均较大地高于轻工业。以1971—1979年这段时
间来说,重工业比重大体在56%水平上,轻工业比重大体在44%水平上。二者相
差12个百分点。而且.改革前,轻工业生产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三次产业
和轻重工业的这种结构状况,是改革前经济波动剧烈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
改革后,第一产业比重继续呈下降之势,其占GDP的比重由1979年的31-2%,
下降到1995年的19.6%,下降了11.6个百分点,即由占GDP的l/3降到l/5:
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其占GDP的比重,1979年为47.4%,1995年为49.1%,
仅上升了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迅速:其占GDP的比重由1979年的
21.4%,上升到1995年的31.3%,上升了9.9个百分点,即由占GDP的l/5,上
升到1/3。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有所下降,轻工业比重有了上升,两者较
为接近。近1980—1995年这段时间来看,重工业比重大体在52%,轻工业比重大
体在48%,两者仅相差4个百分点。””
(3)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改革以来,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
业的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77.6%,降至1995年的30.9%,非国有企业的产值比
重则由1978年的22.4‰升至1995年的69.1%。非国有企业受国家行政干预少,
预算约束较强,对市场供求变化反应灵敏。在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非国有企业
具有较强的增长力:在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它们又具有很强的抗衰退力。比如,
在改革后的第3个周期的收缩期一1989,1990年,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率仅
为3.9%和3%,而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率则为13.6%和12.7%。非国有企业
已成为我国工业生产的主要增长源和工业波动中的主振波动。。”
(4)外贸依存度的变化。改革以来,我国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外贸依存度显
著上升。我国外贸依存度(以人民币当年价计算的进出口总额占人民币当年价GDP
的比重)1978年仅为10%,1995年上升为41%。改革以来.进口增长率有三次高
98
峰:1985。1988,1992一1993年分别为54.1%,27.9%,26.3%一29%。这些年份都
是经济快速增艮年份。当国内需求旺盛时,进口的增长有利于增强经济的供给面,
缓解农产品、能源、原材料、运输设备等重要物资的“瓶颈”制约,支撑了国内
经济的持续增长。改革以来。出口增长率多次出现高峰。如1984、1987、1990、
1992、1994年等,分别为17.6%,27.5%,18.2%和31.9%。出口增长有利于国内
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其中的1990、1994年,均处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当
国内需求的增长平缓或下降时,在出口需求拉动下,可以防止经济过度滑坡。“”
2、宏观调控的改善。改革以来,宏观调控的改善表现在许多方面。这里着
重指出对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产生较大影响的三个方面:
(1)宏观调控指导思想的变化。改革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总特点是“大
起大落”。“大起大落”的要害是“大起”。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给我
们最为深刻的经验教训是:控制峰位,防止大起,前峰填谷,熨平波动。只要控
制住了峰位,整个波动幅度的缩小就有了保证。改革后,宏观调控注重了峰位的
控制。虽然峰位仍偏高,但与改革前相比,已得到一定控制。改革前,特别是在
第2、3。4个周期,峰位在17—23%这个高区段内。改革后的四个周期,峰位处
于11—15%的区段内。
(2)宏观调控职能的变化。改革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既是宏观调控
的主体又是调控的客体。因此,在经济周期波动的整个扩张阶段,中央政府宏观
调控的职能是单一的“顺周期”推进。这样,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各部门
到各企业,在扩张中,都是齐步走、一窝峰地大干快上.很容易使波动的峰顶“高
耸入云”,直到难以为继才被迫终止。改革后,经济活动的主体趋向多元化.中
央政府成为宏观调控的主体,而地方政府、各部门、各企业成为调控的客体。这
样,在经济周期波动中.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加进了“逆周期”调节。当经
济的扩张达到一定程度时.中央政府就可以主动、适时适度地采取逆向的紧缩措
施,防止盲目扩张。
(3)宏观调控信号机制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是政府制定的,主
要是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当经济过热时,价格并不随之上升。经济运行的失衡
不以价格上升反映出来.只表现为物资短缺。而物资短缺,是一种”软”信号。
特别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物资短缺是一种常态,并不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改
革后,随着价格放开.过去潜在的、隐蔽性的通货膨胀公开化,使物资短缺表现
为价格上升。经济过热,物价迅速上涨。价格信号代替数量短缺信号传递着经济
失衡的信息。价格作为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和资源配置的方向器开始发挥作
用。这就有利于中央政府根据价格信号,及时、正确地实搪宏观调控政策。
第六章中国经济周期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本章将首先对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缓慢的原因进行深层分析,并提出对
策,在此基础上,结合前几章的分析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发展趋势行展望。并提出
战略性的反周期对策。
第一节我国新一轮经济启动缓慢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经济周期,上一轮景气周期
自1991年开始,经历了4年的持续增长,于1996年顺利地实现了u软着陆”,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经济波动的平均周期为5—6年,去年就应当
走出谷底,结柬1995年来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趋势,转入新一轮增长,但现实
并不尽如人意。缘何新一轮经济启动这么缓慢,本节拟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因
素:消费、投资、净出口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原因之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疲软状况短期难以改变
所谓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即市场上形成的居民对各类物质消费品和服务的
购买力。其总量的持续增长与需求结构的不断改善,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的基础性条件。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中制约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据计算,近年
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5%,由此可见,消费需求对我国宏观经济
运行态势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非常大。根据有关部门对国内市场601种主要商
品的调查,1998年上半年,我国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占25.8%.不存在供不应
求的商品,(4”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物价的增幅持续回
落。1995年到199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分别为12.7%、12%和10.85:
1997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1996年回落5,3个百分点,1998年第一季度又
比1997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2’这些数据充分表明目前国内的消费需求已
处于相对疲软状态。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商品价
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
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等。结合我国的现实,我们认为导致城乡
居民消费需求疲软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原因:1.城乡居民收入增幅的减缓和预期收
入的下降。1998年城镇居民因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使下岗失业队
伍进一步扩大,影响收入增长,据测算,199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3.4%。
另外,农产品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处于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97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6%,这都将影响购买力的增加,导致消费需求
90
的不足。2.制度变迁因素提高了居民的储蓄倾向,降低了即期消费。随着我国经
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教育、住房、医疗、就业、劳保等制度都
处在变革中,虽然制度改革的方法和进程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趋势是一致的,那
就是:原先由国家负提的费用逐步转为由个人负提或个人、集体与国家共同负提,
也就是说,制度变迁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使居民收入处于相对的不稳定之中。另
一方面又使居民个人支出了更多的费用,而且随着市场机制建立,日益激烈的竞
争使居民的未来收入增加了不确定性,同时也增强了居民子女教育、养老防病等
方面的风险意识。因而居民必须在储蓄与消费之间重新权衡和选择。3.我国传统
的消费伦理限制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漫长的征服与改造自然的斗争史与
封闭保守的小生产方式。加上浓重的儒家文化氛围必然培育出与之相应的伦理观
念,集中表现为:勤俭为中华民族之美德,“安贫乐业”、“淡泊享受”、“知足常
乐”成为被宣扬的生活道德观,根深蒂固于许多人的头脑中,很难在短期内随着
经济的市场化彻底消除,这种观念与居民的收入消费的预期心理相结合,无疑加
重了消费者谨慎购买,节制消费的心态,从而限制了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通过对造成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疲软的三大主要原因的深入分析,我们会出
现,要想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状况,可能性不是很大的。因为居民的收入不可能在
短期内有大幅度地增加.制度变迁所造成的居民即期消费减少也不是短时间可以
消除的,另外,人的消费观念改变更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
求疲软在短期内难以改观是造成我国新一轮经济启动缓慢的一大因素。
原因之二:投资需求对经济启动的作用在短期内难以显现
投资需求是又一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说
来,投资需求分为企业投资需求与政府投资需求两方面。我们先看企业投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
柬、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相应地企业必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
为其目标。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表明,企业是否要进行投资取决于该投资项目的预
期利润率和实际利率的高低。而我国当前正处于市场销势疲软,物价总水平下滑
的态势下,企业的预期利润率极低。另一方面,当前的利率水平虽然很低,但与
现实的物价总水平相比实际利率仍显偏高。由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决定了企业的
投资积极性不高。另外。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银企
关系必然被打破,银行在贷款管理上也更加严格,甚至要求每一项贷款要责任到
人,在企业生产不景气、市场制约严重的情况下,银行贷款比以前谨慎笪多,普
遍出现所谓“惜贷”现象。
以上的分析表明正是由于改革的深入使国家打算通过宽松的经济政策以刺激
企业投资的目的在短期内难以达到。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只有依靠自身的投资来
91
刺激需求。但是,政府投资总量是有一定娘度的,而且投资大都集中于交通、水
利等周期长的基础建设,因此这一投资对经济启动的拉动效应需较长时间才能显
现。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投资需求对我国经济启动效果在短期内难以显现成为
新一轮经济启动缓慢的又~因素。
原因之三:净出口增幅锐减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观
一国的净出口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宏观运行及经济增长的又一大因素。所谓
净出口是指一国商品和劳务出口量与进口量的差额。在通常情况下,当国内需求
不足时,通过降低汇率,使本国货币贬值.加大出口力度,提高净出口量来弥补
国内需求不足,从而达到迅速启动经济的目的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办法。为什么不
以这种有效的方法来启动经济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内外两方面的原因。首先
出于我国对外战略的考虑。中国作为日益强盛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亚洲唯
一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为了更好地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发挥
“大国”作用,为了能在即将到来的2l世纪成为“一超多强”中的“一强”,更
为了我国能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日益一体化的国际大市场,坚持人民币
不乏值,才能不给正处于水深水热的周边国家火上加油,缓和其经济危机.从而
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其次,我国国内的现实经济状
况决定了我们必须保证人民币不贬值。众所周知,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一直效益
滑坡,为了维持其B常的运转,国家为箕注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大部分是
靠行政手段从银行调拨的,注入资金的回收率极低,据测算,截至1997年底,
银行的逾期、呆滞和坏帐总额已达到24%,而银行的大量存款却来源于居民的储
蓄。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我国的居民存款余额己达到62250亿元。这就是
说,通过银行,政府已经把大量的居民存款投入效益不佳的国有企业。如果我们
在没有消除这24%的银行呆、坏帐的基础上宣布人民币贬值,必定改变居民对人
民币的预期,如果居民对人民币的信心大幅度降低,将从银行提取款来进行现实
的消费,由于“从众效应”的作用,很可能会导致八十年代末的“挤兑”现象的
重现,从而必然导致金融业的紊乱,甚至引发严重金融危机。
无论从对外战略考虑,还是从国内的现实经济状况出发,在短期内,至少在
还没有消除银行的大部分呆、坏帐的情况下我们还不能轻率地运用人民币贬值这
种方式刺激净出口,进而达到快速启动经济的目的。只有采取提高产品质量、调
整出口产品结构、开拓新钓出口市场等办法.但这些办法在短期内难以奏效,从
而净出口量的下滑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扭转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启动缓慢的又一大
原因。通过对新一轮经济启动缓慢原因的分析.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新一轮经
济启动对我们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更要清醒认识到这一现实是在我国
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和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
92
的,所以,我们在寻找启动经济的“药方”时,不可有急欲求成的心理,应着眼
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从众多当前无法实施或效果不明显的措施的“夹缝”中去寻
找可行的措施,以尽可能快地启动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应把以下几方面作为启
动经济的重点。
首先,在消费需求方面,要加大开拓我国农村市场的力度,创造农民的新需
求以拉动经济的增长。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其中有9亿人口在农村。由
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持续推行,农民不仅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收
入已有一定的节余。因此,在城市已完成的消费结构的初步升级在农村也要实现,
象冰箱、彩电这一等级的消费品在农村具有巨大的市场。另外,农村没有城市居
民收入相对下降和制度变迁带来的后顾之忧此类影响居民即时消费的因素,所以
相对城市而言,刺激农民的即期消费也就容易些。但同时必须保证十五届三中全
会关于农村和农业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实行,坚定不移地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
革,确保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同时要积极稳妥地推行信代消
费政策。借鉴外国实施消费信贷的经验,尽快试行和扩大消费信贷品种和规模,增
加信贷形式,简便信贷手续.着重引导城镇中低收入者和广大农民参加信贷消费。
其次,对于投资需求,一方面调整投资方向,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对
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要及时实现资金的注入,对于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
项目应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另一方面,继续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实行适度的赤
字财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这可以为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同
时要十分注意民间投资潜力的发挥。
最后,在净出口方面,我们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的同时,
应把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改变出口重心作为增加净出口的政策重点。当前,东南
亚诸国仍是我国出口商品的重心,但由于东南亚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仍难以预
测.我们必须开拓新市场,今后几年内,我国应把稳定欧、美,进一步开拓俄罗
斯及中东欧、非洲市场作为新的出口重心。
第二节中国经济周期发展趋势展望
一、中国经济周期背景的变化
经济周期,作为一国经济活动的宏观表现,它是该国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
结果的历史表现。这就是说,经济周期波动只是一种结果的表现形式。这种现象
形态的变化取决于其背后决定因素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各因素相互关系的
变化。一旦这些决定因素发生变化,经济周期就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中国
经济周期的变化.实际上就是这种决定因素变化的结果。这些因素的较大变化也
93
就是经济周期背景的变化。
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经济周期所经历的两大阶段或者说两种类型的变化,
是与中国经济背景的大变化密切相关的。80年代之前,中国经济的基本背景是
传统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其性质是产品经济。这种经济背景的明显特征是:
第一,宏微观经济决策的高度集中性。一切经济活动都通过自上而下的各级计划
加以贯彻执行。一切经济活动都基本上按产品经济的活动方式加以运行。第二,
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性。以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要战略目标,以高积累、
高投资、外延式扩大生产规模为主要手段,以经济重点向重工业倾斜为主要发展
方式。第三.对外封闭性。除了和少数国家有少量的经济往来之外,基本上处于
自我封闭状态,一切强调自力更生,强涧自给自足,无求于人。第四,国内各经
济部门间的不平衡。这既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继承下来的产物,也是新
中国片面的经济发展战略所造成的。第五,政治因素对经济具有极大的作用和影
响。一切服从于政治需要,包括经济工作在内。
80年代以后,上述经济背景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最根本的变化是产品经济
变为商品经济。这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特征上:第一,微观独立决策逐渐加强,
宏观的和自上而下的经济决策逐渐减弱。商品经济下的市场机制要求加强微观独
立决策,一切经济活动都基本上要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规律去运行。第二,经济发
展方式的粗放性开始有所改变。人为的向重:[业倾斜的发展方针逐渐变为市场导
向的、按需要发展的方针。第三,封闭经济变为开放经济。这种经济的开放性,
既是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开放,也是国内外之间的相互开放。第四,国内各经
济部门之间的严重不平衡逐步缓解。第五,国内政治上稳定,政治运动对经济的
冲击和影响基本消除。
从发展趋势上看,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进一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
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微观上,企业具有独立的经营决策
权和独立经济决策权,是经济行为的自觉主体,企业的行为在客观上是受市场信
息和利益机制引导的。宏观上.政府保持对经济的调控权,但其调控行为主要是
采取间接的经济手段,通过信息、利益、法规去影响(而不是强制)企业的经济行
为。市场成为全部经济活动的枢纽。
上述经济背景的变化必然引起经济活动机制和经济周期动因的变动。
二、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周期形成动因和机制的变动趋势
对于今后中国经济周期发展趋势最具有重要意义的是,90年代以后,中国
逐渐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实现,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前中国
“古典的产品经济周期波动”的动因和机制,也将改变80年代以来的“增长的
商品经济周期波动”的部分动因和机制。清醒地看到这种变化,将显然有助于对
94
中国经济周期的发展趋势作出合理的展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增陡的商品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
仍在于不发达和不均衡的社会生产力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
动。它表现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方化生活的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
间的矛盾,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但直接原因却会表现为市场信息和机制
下微观的经济竞争行为所造成的宏观结粟,即社会实际需求和供给间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下,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动力机制在于企业的利益诱
导或驱动。传递和放大机制在于各企业之间的经济或技术联系,如投入和产出的
衔接关系,资金的供求交往关系,以及利益的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关系等。制约
机制在于各种市场条件以及政府对市场条件的影响力大小。所以-企业、市场、
政府三方面的行为会在上述各种机制的交织中互相影响和作用,最终共圊造成宏
观的经济增长运动的周期变化。相应地,9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制中
的一些因素将会逐渐减弱消失。
具体说来,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周期形成机制的变化还要受到下面几方
面因素的影响:
1.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90年代以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在市场机制作用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
向合理化和均衡化发展。这将会缓解或解除中国经济中历史上存在的产业结构不
均衡不合理所造成的供给“瓶颈”。在总需求长期大于总供给的条件下,供给的
结构性“瓶颈”的消除,将有利于缓解经济波动的幅度,延长周期长度,推动经
济持续增长。此外,90年代以后,中国的第三产业将会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也
和发展国家已经历过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相类似。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
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增长具有使经济增长趋于稳定的作用。由于第三产业本身
具有发展中波动小的特点.所以.当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到一定份额之后,
就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2.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市场机制本身会形成经济中局部的即时间节和随机波动。这种经常发生的局
部即时调节和随机波动,将会避免一些失衡累积而成的大的波动.从而以随时小
波动的代价取代某些周期性大波动的震荡。
3.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多层次趋向
这将消费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敖化,从而在既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又缓
解供给短缺的局部“瓶颈”。这也具有缓解周期波动的作用。
4.经济开放程度的影响
一般说来,在经济开放的情况下,国外经济对国内经济波动可能具有双向的
95
调节作用。其一是缓和国内波动的作用。当国内因供给短缺的“瓶颈”可能引起
经济衰退时.可以通过扩大进口和引进外资来克服“瓶颈”避免或缓解经济下跌。
当国内发生结构性生产过剩或需求不足时,可以考虑通过扩大出口来避免结构性
经济波动。其二是加剧或引起国内波动的作用。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
渠道,国外的经济周期波动可能会向国内传导。当然,这两的作用要取决于经济
开放程度的大小。
5.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作用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关于宏观经
济调节的理论和观点将逐渐建立和逐步成熟起来。当这些理论和政策主张影响到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决策时,经济周删波动就会受到调节和控制。例如,
政府有意识地“反周期”的决策和提前适度双向微调(即在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
间里,提前采取一些对随后可能出现的波动进行平抑的适当措施,以提前防止向
上的商峰或向下的跌落程度过大).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经济政策的引导
和调节对周期波动发生作用的。·
6.经济效率,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对于经济波动的作用
经济效率会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要影响。当经济效率较低时,
一国经济的增长将被迫追求租放式外延扩夫的生产方式(即大量投入的方式)。其
经济波动必然因投入波动较大而起伏较大,但增长却不一定很快。反之,当经济
效率较高时,一国经济的增长将可能采用技术集约的内含扩大的生产方式(即技
术含量高而资本投入稳定的方式)。其经济波动则由于投入波动较小而趋向平稳,
但经济增睦水平却不一定很慢。这就是说,在发展和增长速度一定时。经济效率
与资本投入之间存在着某种替代关系。如果经济效率提高,将会因资本投入平稳
而使周期波动平稳。
以上这些中国经济周期发展变动中的经济背景,经济机制和波动机制方面的
变化,必然使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周期发生一些变化。
三、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周期的发展趋势展望
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包括前面提到的各种变化因素),我们可以大致作
出中国经济周期变动趋势的展望。
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周期将迸一步向“增长的商品经济周期”发展。其
波动幅度将进一步趋缓(极特殊的情况例外)。在性质上,基本上仍以需求大于供
给的短缺抑制型波动为主,但不排除某些情况下的结构性生产过剩。
从中国经济周期的构成来看,整体宏观经济波动将可能由更加复杂的周期波
动形式综合而成。其中,市场机制下的存货变动周期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
最主要的短期波动形式。市场机制下的企业投资波动周期,将成为中国经济周期
波动的主体。除此之外,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周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
96
国际上,外国的经济周期将会给中国带来一定影响,但不会产生明显的波动结果。
90年代以后的中国经济周期,将会和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周期波动有
更多一些的相似性,但也会有相当大的不同。其中主要的是取决于中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和结果的实际状况,这是决定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独特
性质。
第三节“反周期”的战略性对策
前面我们已经明确论述了经济周期是一种超制度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说经济周期是不能消除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无能
为力,我们研究经济周期的目的,就是通过探求其内在的规律性,进而运用恰当
的经济政策和手段,使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降低到最低限度,尽可能地弱化其对
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使经济持续、快速、运行。
结合中国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我们提出如下“反周期”的政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承认中国经济周期的客观存在。
(1)承认我国经济周期的客观存在,有利于我们正确总结经济工作中的经验
教训,提高按经济规律办事的自觉性。既然经济周期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存在,否认它,只能增加我们在经济适动中的盲目性。只有承认它、正视它,
实事求是地分析我们已经走过的道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逐步提高在经济
工作中驾驭经济周期、减弱经济波动的能力。从建国后所出现的10个经济周期
来看,1958年以前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后米,由于经济工作中急于求成的n左§
的指导思想,高指标、高速度、高积累,不注意综合平衡,致使经济运行大起大
落,造成了巨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清除了“左”的指导思想,强
调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花了很大功夫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逐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和加强了宏观调控,使经济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这显然与正确认识经济周期,提高了驾驭经济运行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2)正确认识经济周期,可以增强人们的反周期意识,有利于对宏观经济
实施有效调控。根据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宏观经
济政策,对经济波动进行逆向调节,在经济高涨时注意适当收缩,在经济衰退时
进行温和扩张,以减弱波动力度。二战后,西方国家改变了对经济的自由放任政
策,国家干预经济,采取一系列反危机措施。实行有弹性的指导性计划,使社会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所改善,从而大大减弱了经济震荡,这说明人们在经济波动
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控
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因而能更有效地实旋宏观调控。特

别是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把经济周
期波动控制在常规范围之内,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3)正确认识经济周期,还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国内外经济发
展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能抓住时机就能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失去有利时机,经
济发展就缓慢甚至倒退。六七十年代,不少国家借助于以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三
次科技革命,实现了飞跃发展,而我们却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陷入“文革”
的内乱之中,丧失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这个教训可谓刻骨铭心。现在国
际国内条件对我国发展经济十分有利,正是一个难得的太好时机。邓小平在谈到
“台阶式”发展经济时,特别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他反复告诫全党和全
国人民:“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4”“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
济上一个台阶,别人就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邓小平
的论述明确地把“台阶式”发展经济与抓住机遇联在一起,说明经济周期与发展
机遇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党中央提出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
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使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二、把握改革重点,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中国自1978年进行市场化改革至今,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成就,但是随着
改革的深化,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性化。“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些矛盾的解决唯
一的途径是坚定不移地推行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
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运行的战略性措施。依据“反周期”的
需要,结合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地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
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运行,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
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能否真正实现公有
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能否建立起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
键在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
所以,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的精
神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
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
式,在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具体地讲就是要以公有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所有
制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着眼于
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98
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着
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
微观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白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
主体,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
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基础工作,改
善经营,提高效益,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和
约束机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建立
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同时要全心全意依靠
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二)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虽然经济周期具有不可逆性,但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可以减小经济周期的波
动幅度,促进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社会生产方面具有较大
优势,但它并非是万能的,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效或市场失灵。
主要表现在:由于市场调节的事后性,使它无法解决社会总供求的问题:虽然市
场经济有追求经济利益的动力。但它没有刨造社会效益的责任,这样在公共设施
的建设、公共物品的供给等方面,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
往往形成市场垄断,两垄断反过来又会破坏市场机制:还有,市场不能实现完全
公正的收入分配.甚至还为牟取暴利提供机会镩等。为了弥补市场经济功能性的
缺陷,西方国家都运用各种手段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而且宏观调控的
措施越来越全面,针对性越来越强。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产生的,更加离不开国家的宏观管
理和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国家掌握着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
因此,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也更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波动的运
行中,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可以使市场经济达到有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并由此充分地发挥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正效应,避免或减轻周期性波动的负效应。
为此,必须做到:
第一,加强经济手段宏观调控力度,提高宏观调控效果。过去,我国经济是
一种速度型、粗放型经济,经济的快速发展总是伴随着巨大的投资规模。投资饥
渴、通货膨胀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一刀切”的宏观调控
方式从外部加剧了经济的过热和经济波动的幅度。近几年,我国的财政、税收、
金融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但效果
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财务不雄厚。可以说,我国现阶段还是一种“紧缺
经济”,财政赤字年年增加,利用国债和加火货币发行量,固然可以起到刺激经
99
济调整增长的作用,但如果过度,则会产生普遍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入周期一睦运行轨道,过度的赤字和通货膨胀就会加剧
市场经济的波动。囡此,国家必须严格把握住财政、金融两个关口,增加财政收
入,加强经济手段的宏观调控力度,提高宏观调控效果。
第二,必须加强对经济发展的预测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从宏观上保证
经济平稳发展。市场竞争,只能解决微观领域的问题;宏观的协调需政府来把握.
市场竞争产生的负作用,需要政府来调整平|】修正。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对国民经
济的发展有一个可行的计划,充分估计某一阶段经济能达到什么发展水平及可能
出现的问题,从政策上、法律上对市场主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作出明确规定.
从而达到从整体上把握、引导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
术手段进行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以便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正效
应,制订出抑制经济周期性波动负效应的措施。
第三,加强经济法律制度的建设,使市场经济运行规范化、有序化和法律化,
由此减少和制约市场的投机和垄断活动,维护市场经济公平和自由的基本原则和
秩序,削弱由投机和袭断活动带来的波动。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通行的原则是优胜劣汰。市场竞争能自发地保护
和激励强者,但不能自发地保护弱者,它可以激励企业和劳动者追求创新、追求
效益、追求个人素质的提高,但也可以使个人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
大。当这种收入差距超过了人们所能接受的限度时,就会妨碍社会稳定、引发社
会的动荡,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市场活动的客
观法则,因此企业破产、职工失业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经济周期的紧缩阶段,
破产和失业必然会增加,而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则可以缓解这神压力,既稳定了失
业人员,又维持了市场起码的需求量,从而避免市场经济大幅度波动。
(四)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
亚洲金融危机虽未直接冲击我国,但我们在某些的金融风险隐患并不亚于东
亚受灾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都是需要引起高度重
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的问题。一些年来,金融领域的改革在不少取得了极
大进展,在有的领域如股票市场上还有大的突破,引入了一批金融机构和金融工
具,但传统的以银行为主渠道的融资结构尚未有根本性的改变,以至造成宏观经
济运行中的“储蓄6投资”转化存在着大的问题,形成了“抓则惜贷,放则乱贷”
的怪圈,所以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改进金磁服务,提高金融业的经济效益.同
样是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紧迫任务。考虑到我国金融风险隐患形成有着特定
的历史原因,风险隐患涉及面较宽,信心年|l信息在金融风险形成中的特殊作用等
100
因素,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宜采取统筹考虑、分类处置、分解矛盾、逐步推进、
内紧外松、多做少说,以改革和创新带动风险化解等办法。
(五)改革政府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所在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政府都处于引导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核心地
位。为适应今后的变化,政府改革的步伐要进一步加快。
一是要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分工,界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事权:
政府要集中于市场失败或存有重大缺陷的领域,而不能挤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
领域。同时,必须使政府的责、权与可以支配的资源一致起来,避免两者之间的
差距过大产生的力不从心,寻租、官僚主义等现象。二要集中力量为社会经济发
展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可靠的公共产品,这些产品是市场机制自发力量所不可能
提供的,公共产品起码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及使之得以实现的基本制度,
逐步完善的市场竞争规则:比较充足及时的信息,市场机制所不能提供的基础设
施,义务教育,清洁的水,新鲜的空气和安静的环境,新技术的推广。随着社会
经济发展和市场制度完善,政府可以审慎地把部分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分解给市
场运作主体。三是强化收入分配的职能。把穷人、贫困、妇女、儿童、老人、病
人的问题放在更为优先的议事日程,利用转移支付的办法帮助弱者。当前的前提
是健全税制,扩大税源。四是更重视国际经济合作。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及技术进
步,使国际社会中的政企关系实践出现了新特点,政治家冲锋陷阵而企业家背后
撑腰的协作模式在国际交往中已占主导地位,为国家经济利益面开拓国际合作领
域是政府工作的另~个重点。
为实现上述调整,要改革政府职员的激励机制,高薪养廉,在工作中引入竞
争,以及大力调整政府官员的素质结构。政府的结构也要加快调整,具有政府功
能的政府部门要加强,稳定宏观经济和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要加强。需要注意的
是调整结构,要为社会接受避免引起过大的社会震荡。
三、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首先,必须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火力发展农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
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
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的提高,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
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运行的关键。
大力发展农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就要全面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
必须:长期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台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
10l
护体系;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实施科教兴农。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
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的轨道上来。
其次,必须扩大第二产业的规模与总量。调整和优化其内部结构.保持较恢
的发展速度,使之符合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必须扩大其规模
与总量。但是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过度重复和分散,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薄弱专
业化分工水平低,管理落后,技术开发能力不足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第二产业的
快速发展,只有调整和优化其内部结构,才能使之符合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可分四类进行。第~类是能源、交通等基础工
业和基础设旋。我国长期以来,能源短缺,交通运输能力不足,通讯落后,成为
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虽然经过近十几年的发
展,这种制约我国经济增氏的“瓶颈”因素火为缓解,并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
较为雄厚的基础。但是,总的说来,我国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在世界上还处于
比较落后的水平。它仍然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有可能形成新的“瓶颈”。
所以,我国政府耍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为今后经济
发展奠定更为雄厚扎实的基础,并可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
发展。
第二类是传统产业,包括纺织、煤炭、森:[等行业,其特点是市场容量相对
缩小,生产能力过剩严重,国有企业多,历史包袱重。应通过行政的和经济的办
法,淘汰部分过剩生产能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引入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市
场竞争力。需要强调的是,高科技不仅存在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中引入新技术
也是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闷题在于要有新技术引进、吸收的有效机制。政府
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传统产业的转产、过剩能力淘汰后的补偿、退出人员的安置、
新技术引进等方面。在整个国家产业政策体系中,对传统产业援助应给予特别重
视。
第三类是近些年增长较快、市场份额上升、趋于成熟的产业,如家电、汽车
等行业。这类产业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产过剩问题,降价是近年来的主要竞争
手段。应鼓励由价格竞争转向以质量和服务竞争为主,并在正常的竞争基础上促
进生产集中,鼓励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形成规模经济优势,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
套,与之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对这些行业中的过度竞争问题,搞“卡
特尔”式的价格联盟,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是靠不住的,也无助于实质性问题的
解决。应抓紧制定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反倾销、反垄断等相关法规.为企业及
102
其他当事者提供行为规范,把理顺竞争秩序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第四类是尚处在起步或上升划,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如通讯、电子、生物
制药等行业。这类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对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除少数尚处
在幼稚期的行业外,通常并不需要政府的特期扶持,但在风险投资、自主知识产
权的鼓励和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仍然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值得提出的是,
近期知识经济问题讲得较多,有其积极一面,但在有些地方也出现了脱离现有国
情盲目上项目的情况,对此应予关注和引导。
最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必须鼓励、引导和大力促进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兴旺和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
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
社会劳动者的比重都超过60%.中等发达国家这两个比重也都达到50%左右,一
般发展中国家也占35%左右。我国第三产业很不发达,近几年虽有较快的发展,
但在199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只占32.1%,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为26.4%,都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所以,加快发展第三产
业,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初步建立起适合我国情况的统一、开放的市
场体系,比较健全的具有开放型、多层次、多功能特点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
比较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全国-|生、区域性、地方性多层次和相互配套的第
三产业发展格局。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积极
性,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发展,深化第三产业内部机制的改革.
提高第三产业增I乏质量、水平和效益。
四、讲求效益,比例协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地发展。
经济效益,是指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符
合社会与人民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提高经济效益
就是要有一定量的投入去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出。我国经济活动中
的效益低下,已成为经济生活中多种矛盾的症结所在,所以提高经济效益对我国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缓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
缺的矛盾,它能够增加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需要。另外,它还能够
加速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
我国的经济发展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正如邓小平所说:“讲求经济效益和
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
103
按比例分析社会劳动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规律。比例协调、意味着按照社会
需要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使国民经济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
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只有保持比例协调.
才能避免造成巨大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所以,比例协调,“是我们的经济走向
正常的、稳定的发展的前提.⋯‘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有稳定的,确定可靠的高
速度。”“61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讲求效益,讲质量;以市场
为导向.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优化经济结构,按比例发展,搞
好综合平衡,社会主义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果脱离国情,超越国
力,忽视效益,片面追求高速度,必然导致比例失调,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社会
财富巨大浪费。
这就切实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
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
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转道上来。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在于依靠深化经济体制改
革、形成有利于集约式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其中包括:(1)形成有利于节约资
源、降低消耗、提供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2)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
术进步机制:(3)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4)有利于实现
集约化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
20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趋势是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经济是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逐步摆脱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
途。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信息资源的开发竞争,知识与人
才的竞争。科教兴国,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知识经济发展必然要成为中国跨世纪
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教兴国与发展知识经济要从自己的具体国情出
发。在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估量朱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
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社会发
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来:要从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定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
研究并重:要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促进科技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要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
进技术,重视最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引文注释
(1)转引自D·格林沃尔德:《经济学百科辞典》
(2)戴维·w,皮尔斯(Davldw,口earle)主编:
年版.第600页。
盎克劳一希尔图公司,1982年版第96页。
《现代经济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保罗·A,萨缪尔森(Pawl A.samuelson):《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第351页。
(4)(8)《资本论》第l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5页脚注①。
(5)(7)《资本论》第l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4页。
(6)《资本论》第l卷,《马克思思播斯全集》第23卷,第693页。
(9)《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7页。
(10)《资本论》第i卷.《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5页。
(11)哈伯勒:《繁荣与萧条》.第282页。
(12)沃纳·西奇尔,彼得·埃克斯坦:《宏观经济学:基本经济学概念》中国对外经济贸易
出版社,1984年版,第109.110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杜.第558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第526—527页。
(15)w·c米契尔:《商业循环问题及其调整》,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6页。
(16)G·哈伯勒:《繁荣与萧条》,商务印书馆,L963年版,第139页。
(17)G·哈伯勒:《繁荣与萧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页。
(18)《经济学百科全书》英文版,1982年,第525页。
<壬9)(20)(21)凯思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中译文)267页。
(2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中译文)268页。
(23)(2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中译文)269页。
(25)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H馆(中译文)296页.
(26)(27)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中译文)27l页。
(2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日J书馆(中译文)270页。
(29)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日j忙馆(中译文)272页。
(30)凯思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H馆(中译文)274页。
(3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日J,阽馆(中译文)277页。
(32)希克斯:《商业周期理论》,第98页。
(33)夏皮罗:《宏观经济分析》,第38l一382页。
(34)卡尔多:《论经济的稳定和成长》,中文译本。第208,209,210页。
(35)杜森见:《希克斯论商业周期》(茭)《经济学季十H》1蝴年8月号第464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旺“』版礼1974年版.第548页。
(37)《经济研究》1995.6,P29。
105
(38)三次产业比重资料来源:1952—1978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第33页,国
民收入数据计算;1979一1995年.直接引自《中国统计摘要》1996(第8—9页以上均为当
年价比重。
(39)资料来源:国有与非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值比重(按当年价计算).引自《中国统计摘要》
(1996)第75页,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增长率(拨可比价格计算),直接引自《中国统计
摘要》(1996)第74页。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增长率根据《中国统计摘要》(1996)第74
页有关数据计算。
(40)资科来源:外贸依存度根据《中国统计摘要》(1996)第105页数据计算。进口与出口
增长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第633页和《中国统计摘要j(1996)第105页按美
元计的进口额与出1二】额计算。
(41)范剑平:《从消费者预期看市场走势》载于馏赫学消蝴,19孵年5月15日。
(42)《中国统计年鉴》(1994一1997)。
(43)《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1995年9月第29页。
(4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9页。
(4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3页。
(46)《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l页。
(47)、(48)、(49)、(5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368.143,161页
主要参考文献
统计资料:
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1一1999年彳}年
2,《中国统计摘要》1979—1999年
学术专著:
l、《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5卷,人民“:版社1972年9月版。
2、《邓小平文选》第2、3卷,人民出版社。
3、(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上、下)(第十四版),北京
经济学院出版社。
4、罗志如.范家骧.厉以宁.胡代光著《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下)北京大学出版杜1989年8月版。
5、(美)罗伯特·J·巴罗主编、方松英译《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9月版。
6、厉以宁著《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小版社,1997年6月版。
7、王志伟著《中国经济周期及其理论的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8、胡鞍钢著《中国经济波动报告》.辽宁人民出版扯1994年12月版。
9、钱淦荣主编《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9月版。
10、陈东琪著《强波经济论》中国人民大学m版祉1992年3月版。
11、石景云著《经济增长与波动》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版。
12、卫兴华,顾学荣主编《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106
13、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中田经济出版社,1996年6月版。
14、方加春著《计划、市场与经济波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6月版。
15、刘涤源著《凯思斯经济学说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16、(荷)范·杜因著、刘守英、罗靖译《经济长波与创新》,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8月版。
17、杨玉生著《理性预期学派》,武汉出版社,1996年4月版。
18、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主编《西方经济学》.经济伴划搬社19昕年6月舰
19、(美>阿瑟·刘易斯著.粱小民译《增长与波动》华夏出版社1987年9月版。
20、栗树和、梁天征著《1949一1986中国经磷波动噜呦.跌商嗣旬唱址Ⅱ钣社.19踞年。
2l、方加春、李郁芬著《中国的经济恶性波动》,中国人民太学出版社,1989年,
22、刘树成著《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中国经济m版社,1989年。
23、毕大川、刘树成主编《经济周期与预警系统》,科学出版社,1990年。
24、杜辉著《中国:双重转换中的波动趋势》.卜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5、卢建著《中国经济周期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山版社,1992年。
26、郑家亨等著《中国经济的波动与调整》。中国统汁出版社.1992年。
27、谷书堂等著《经济和谐论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年。
28、厉以宁、秦宛顺、靳云汇主编《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年。
29、吴光宗、戴桂康主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0、林德宏、际文林主编《现代科学技术草裔与马克思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
3l,程超泽、华伟等著《第四次浪潮:资本金融全球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版。
32、佟福全著《第五次浪潮》中国民航出版社,1999年6月版。
33、(美)哈伯勒:《繁荣与萧条》.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4、(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5、吴易风、王健著《凯恩斯学派》武汉出版社,1996年4月版。
学术论文:
I、陈越:“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管理世界》(双月刊)1988年第1期。
2、樊明太:“中国经济波动的彤成机制和模式”.《经济研究》1992年第12期。
3、牟安平:“论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础原因”,《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8.1。
4、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投资,周期波动与制度性紧缩效应”,《经济研
究》1993.3。
s、张守一:“我国经济周期的特殊原因与波动格局分析”,《经济研究》,1995。4。
6、樊明太:“改革前后中国经济波动机制的比较分fJ|”,《管理世界》(职月刊)1995,5。
7、张立群:“我国的经济周期问题研究”.《管理雌拌》,1997.6。
8、闻潜:“论经济波动与政策调节”,《中国社会科学》.1998,5。
9、洪银兴:“经济波动的一般性原因分析”,《当代经济研究》,1999.7。
107
10、吴田密、崔嘏:“‘九五’jI|]问我国经济IIi司期的变动趋势与预测”。《统计研究》,1997.6。
1l、王璨:“经济川期的成因。i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艇”,《求索》,1 999.3。
12、各书堂、聂磐:“关于转帆时期经济删烈波动的剖析及≥£对策”,《南开学报》(哲祉版)
1996.1。
13、冯声康:“社会主义经济周期初探”,《统计研究》.1996.3。
14、杜辉:“试论我国经济增陡的周期jj!l!律”,《南开经济研究》,1987。l。
15、刘树成“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埘期性的再探讨二一周期内备阶段分析”,《经济研究》
1986.6。
1 6、卢建:“我周经济周期的特点、原因及发生机制分析”,《经济研究》1987.4。
17、张立群:“论中国经济的增K与波动”,《管耻世界》(双月刊)1994.6。
18、樊纲、张唰光、王:利民:“双轨过程与‘双轨埘控~(上、下),《经济研究》1993。lO。
19、刘世锦:“中国经济闷题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参考》】999.1,2.
20、刘鹤:“为中囝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K创造条件”,《经济研究参考》。1999,l,2。
21、陈淮:“跨世纪发展战略面临的挑战与伽整”,《经济研究参考》1999.1,2。
22、“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求是》1999,20。
23、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晰究课题组:“中国经济被动的原因探析”.《管理世界》(双月
刊),】992,4。
24、樊纲:“企业问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上,下)”.《经济研究》,1996年.3。
25、石磊、寇宗米:“经济增长与制度刨新的不可分性及其联合生产模型”,《上海经济研究》,
1999.3。
26、曾忠:“我国经济发展轨迹的实证分析”,《管删世界》(双月刊).i990.2。
27、贺卫;“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前景初探”,《当代财经》,1997.2。
28、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纽:“中国经济运行模式分析”,《管理世界》,1996。6。
29、沈坤荣:“1978一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1999.4。
30、牟安平:“关于中国经济波动节奏的思考”.《财经论丛》
3i、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经济研究》,】996.3。
32、石良平:“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上海经济州究》.1997.3。
33、陈乐一:“对西方经济用期理论的一般考察”,《财经问题研究》,1998.4。
34、刘玉明、韩云吴、任太增:“对我国新一轮经济启动缓慢原因的深层分析”,《当代经济研
究》1999.4。
108
后记
经济周期是一种超制度存在的重要经济现象,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只是决定
了这种波动的形式和某些机制不同,而不能完全消除它。我们能做的,首先要承
认它,然后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它,熟悉和掌握其变化机制和规律,在顺应其变化
的基础上,将波动的幅度和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尽可能地降低到适当的程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周期
波动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这一课题还有许多尚未认识的问题,任重而道远。让
人遗憾的是,虽然我深刻地认识到对这一问题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但由于本人
才疏学浅,真止研究起来却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只希望我这篇论文能达
到抛砖引玉的目的,让更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都来关注我国经济周期问题,提出
有效可行的“反周期”良策。尽早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迎接二
十一世纪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
在这篇论文中,浸透着我的导师刘玉刊教授的一片心血。她不仅带我走进经
济学这座雄伟殿堂的门槛.而且还教我如何做人。在论文的选题、构思、文献运
用、写作、修改过程中,她给了我许多有益的指导,可以说,没有我导师的帮助
指导,就不会有这篇论文的问世。同时,我的副导师、政教系主任何立胜副教授。
对这篇论文的构思,结构框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对这篇论文质量的提高起
了积极的作用。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师大副校匠仉建涛教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我
的论文进行指导: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程建华教授、系副主任苏晓红副教授和经济
学教研室的其它老师以及我的同学都十分关心我的论文写作,在此深表谢意。
最后,永远不能忘记的是系资料宝的周开贵老师和王秀云老师,她们为我查
阅资料和文献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也深表谢意。
韩云吴
2000年元月21日于河师大文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