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275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姓名:王莉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门明
20090301
摘要
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走出去”
战略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进一步发展中国经
济。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企业绕开贸易壁垒、
跟踪先进技术、寻求市场机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是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研究。首先,本文回顾了中国对外直接投
资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动因。其次,在上述分析的基
础上指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
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
关键字: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发展思路
Abstract
As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moves forward,it is imperitive for
China to conduct the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ODI)and implement the
‘Going Out’strategy in order to explore foreign markets and make use of foreign
resources.For Chinese enterprises,China’S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鼬an
important content of‘going out’strategy,is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circumventing trade barriers,tracking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searching for
market chance.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strategy of China’S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s(ODI).First of all,the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China's ODI and 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reasons of China’S ODI.Second,it
studie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China’S ODI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Last but not least,the paper ends up with the discussion of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China's ODI in both governmental and enterprise
levels.
Key words: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ODI),Development Status,Basic
characters,Development ideas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i岛磊2 o呷年、r月,‘f Et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T奶葡
导师签名: 1’]嗍
≥呷年J7月汐Et
叫年,月矽日
第1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引进外资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其对外直接
投资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源
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以及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的兴
起。从50年代初到1978年,中国共对外移交建成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
文化等各种援助项目884个。在此期间的对外经济援助,是由政府出资承建对外
援助项目,企业只是项目的执行者,不承担经营风险,是不以盈利为目标的经济
行为。但通过参与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工作以及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为中国
企业了解国外市场并建立相应联系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外语
水平和国外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今后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跨
国经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979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15项经济改革措施,其
中明确规定允许出国办企业‘,就此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行跨国经
营的序幕。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从1979年末开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企业
的海外投资是在政府的严格监管和限制下进行的,参与投资的企业数量不多,主
要是大型国有企业,投资规模很小,兴办海外企业的数量较少。1979—1984年,
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兴办非贸易性企业2共计113家,平均每年不到20家,总投
资额为2亿多美元,平均每年为3400万美元,平均每家企业为170万美元,其
中,中方投资额为1.27亿美元,平均每年为2100多万美元,平均每家企业为
110多万美元,中方投资占投资总额比例为62.3%。3这一阶段,投资主体主要是
中央和地方外贸专业公司和省市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上海机械进出口公司、上海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和福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主要投资于传统优势行业,如餐饮、承包建筑
工程、咨询服务等,而投资的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港澳地区。
1彭有轩.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嗍.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非贸易性企业涉及到工农业生产、资源开发、海洋捕捞、工程承包等领域;贸易性企业主要是由经营外
贸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的独资、合资企业和代表处。
3潘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杜,1998.
1
表1.1 1979--1984年中国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年度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兴办境外企业数(个) 4 13 13 13 18 47
中方直接投资额(万美元) 53 3090 256 318 870 8086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9年
1.2中国对外投资的稳步发展阶段(1985—1992年)
这期间,由于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管制方面有所放松,中国企业跨国直接
投资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1985年外经贸部制定了在国外开办非贸易性企业的
审批管理办法,扩大了从事境外投资主体的范围,同时下放了部分企业境外投资
的审批权限,简化了部分审批手续。1987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化工进出
口总公司进行跨国经营试点,许多国内大型企业纷纷参与国际竞争,使得对外投
资规模迅速扩大,掀起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次高潮,仅1987年一年
兴办的海外企业就达到了124家,协议投资总额为13亿美元,中方直接投资总
额为3.5亿美元。到1992年底,中国企业已经在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
立了海外企业。这一阶段,投资主体已由外贸企业发展到大中型工业企业和综合
性金融企业,中国涌现出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初具规模并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投
资地区也开始扩展到部分发达国家,投资的业务范围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由餐饮、
服务等向资源开发、机械制造加工等行业扩展。
1.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调整发展阶段(1993—1998年)
从1993年开始,国家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紧缩银根,海外投资业务也进入
清理和调整时期。国家主管部门对新的海外投资实行严格控制的审批政策,并对
各部门和各地方已经开办的海外企业进行重新登记,海外投资的发展速度开始放
慢。在此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2.78亿美元,批准设立海外企业500家
左右。此后,国家提出了发展海外投资的新的战略方针,鼓励发展能够发挥我国
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组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跨国经营企业集团,到非
洲、中亚、中东等地投资办厂。
2
表1.2 1993—199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及年增长比例
年份中国对外投资额(亿美元) 中国对外投资额年增长%
1993 1.28 —20
1994 O.96 —25
1995 1。5 56。25
1996 3.05 103.33
1997 3.32 8.85
1998 2.67 一19.58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8年
1.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新的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从1999年开始,为了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各类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展
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
场进行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中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开始了与世界
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互利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了实施“走出去"
战略,。外经贸部先后向100多家企业颁发了“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批准证书”。截
止到2007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近1179.1亿美元,覆盖全球173个
国家和地区。
第2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于1979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海外
投资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显现出了自身的发展特点:
2.1起步晚、发展迅速。
我国从1979年才开始了对外投资的步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从无到有,迅
速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对外投资企业数量和对外投资额的年增长率
都比较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走出去"战略,积极鼓励境外
加工贸易政策,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加。1979一1993年,中国海外非贸
易企业数量以年均增长率49.45%的速度发展,2002--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
资(非金融类)的年增长速度高达60%。从总体看,我国海外投资的发展超过
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最初几十年的发展速度。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近7000个
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共分布在全球173个国家和地
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由1980年的0.314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底的1179.1
3
亿莞元(投资累计净额,即存置)。
2.2投资分布呈现多元化趋势
截止到2007年底,超过万家境外企业在全球17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
全球覆盖率达到71.29}。亚洲、拉T美洲地区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多的
地区。2007年末。中国在亚洲地区的投资存罱为792.2亿美元.占67 29I.主要
分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拉丁美洲存量为247
亿美元.占20.99I,主要分布在开曼群岛、荚属维尔京群岛、巴西、阿根廷等国
家和地区。(见圈2.1与表2.1)
圈2 l 2007年来中斟对外商接投瓷存帑地区分m情况
鼓据来源;(2007年度中田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4戢掂柬潭于(2007年崖中臣对井I接投夤雏计公报’.
4
表2.1 2007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二十位国家(地区)
序号国家存量(亿美元)
l 中国香港687.8
2 开曼群岛168.I
3 英属维尔京群岛66.3
4 美国18.8
5 澳大利亚14.4
6 新加坡14.4
7 俄罗斯联邦14.2
8 加拿大12.5
9 韩国12.1
10 巴基斯坦10.7
ll 英国9.5
12 中国澳门9。l

13 德国8.5 _
14 南非7.0
15 印度尼西亚6.8
^
16 尼日利亚6.3
17 哈萨克斯坦6.1
18 蒙古5.9
19 苏丹5.7
20 日本5.6
数据来源:(200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3投资领域不断扩展,投资行业齐全
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初期,仅限于与贸易有关的行业,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发
展,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行业分布也比较齐全,有商业服务、矿
业、金融、各类加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制造业、房地产等,形成了多渠道
对外投资格局。但对外投资的行业主要还是集中在资源开发和制造加工业。2007
年,流向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采矿业、制造业、金融
业的投资占到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91%。(见表2.2)
5
表2.2 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情况
行业流量(亿美元) 占比(%)
批发和零售业66 24.9
商务服务业56.1 21.2
交通运输仓储业40.7 15.4
采矿业40.6 15.3
制造业21.3 8
金融业16.7 6.3
房地产业9.1 3.4
建筑业3.3 l。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 1.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 1.1
农、林、牧、渔业2.7 l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5 0。6
其他行业1.1 O.5
数据来源:{200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4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
我国的境外投资已经从单一的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
体对外直接投资转变,呈现多元化趋势,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
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有
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较上年上升了十个百分点,占43%,位于境内投资主体之
首;而国有企业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较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占20%:
私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数量占11%,保持一个均衡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见图
2.2)。地方对外投资增势强劲,浙江、广东、上海、江苏名列各省市区非金融
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前列,其中广东省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多的省份,
其次为上海市(见表2.3)。
6
图2.2 2007年末境内投资主体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布情况
一国有企业
口集体企业
1 8帆殷份台作企业
其他企业
_有限责任公司
7 8帆[股份有限公司
o
7嘛日私营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数据来源:‘2007年度中田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l
■抖商拽密企业
表£3 2007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瓷存量前十位的省市区
序号省、市、区名称存量(亿美元)
广东省
上海市30 25
山东省16 14
4 北京市15 92
5 江苏省11_65
浙江省11 63
福建省9.16
8 蒜龙江省7.1l
9 豇宁省4.44
10 四Ⅲ省4.43
数据来源;(2007年度中自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5投资方式以。绿地投资”为主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绿地投资”为主,并购东道国的企业相对较少。根据
UNCTAD统计,从1988年到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盗跨国并购收购颧总计为
92.64亿美元,在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存量368 29亿美元中占25.2%,也
就是说,在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绿地”投资占3/4左右,跨国并购仅占
1/4左右。5总体而言,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扩展方式中
独资新建方式约占21%,而与东道国或与第三国企业合营的方式分别占70%和9%
左右。
但是,近年来,跨国并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自
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尤其是实施“走出去”政策后,我国一些有实力的大型
企业开始活跃于国际并购市场。1998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额占当年对外直接投
资的48%,2000年跨国并购占直接投资的51.3%。自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
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海外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2002年
跨国并购占对外直接投资的36.7%,2004年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规模比2003年
增长50%,所涉及的并购金额达48亿美元。62005年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
资23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的56.5%。2006年跨国并购金额占对外直接投资
的39%,总金额达82.5亿美元。2007年,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63
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3.6%,占当年流量的23.8%。7
第3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兼有发
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因而具有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
所有动机,呈现多样化。
3.1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国际竞争力
在进入2l世纪以后,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任何一个国
家和地区都卷入了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从改革开放开始,特别是在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提出“走出去一战略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不断加大
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积极投身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吸引
外资和出口贸易额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近些年中国利用外资额高居发展中国家之
首,中国的出口额也不断增加,开始步入贸易大国之列。但完整意义上的参与经
济全球化是要求中国企业能主动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为了能积极全
面的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去,中国企业应大力发展对外投资,不
但要发展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要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
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要到发展中国家投资,也要把公司
厂房建到发达国家去,只有这样,中国的跨国公司才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
中占领一席之地。而跨国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象征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因此只有大
5苏丽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实践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厦门大学,2006.
‘刘阳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1):55~59.
’数据来源:‘200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8
力发展对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培养和发展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跨国公司,中国的综合国力才会得到提升。
3.2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对外直接投资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导致一国资金部分外流,导致国际资本帐
户的失衡,但从长远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带来利润和利息。从国际收支角度
分析,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利润汇出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收益差额是经常项目的
重要组成部分,若投资收益大于外商的投资利润汇出,则形成经常项目中收入项
目的盈余,就会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反之,则会导致一国国际收支的恶化。
部分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都保持吸引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均衡发展,并能使
之经常项目中的收入项目保持盈余,在一定程度上冲销和缓解商品贸易项目的赤
字,减少了经常项目的逆差数额,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而东南亚各国在经济开
放过程中,由于国际投资不对称,出现了近年来连续投资收入项目逆差数额的增
大,导致和加剧了经常项目的赤字,成为其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
说国际直接投资的协调发展是开放经济内外均衡发展的要求。
3.3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
低,属于人均资源贫穷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日
益增加,国内各地区间原材料的开发和争夺也日趋激烈。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在
国外投资设厂,建立原材料开采生产企业,从而在资源丰富的国家获得质优价廉
的原材料,缓解国内原材料紧缺的状况,例如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在澳大利亚
合作经营的恰那铁矿,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优质的铁矿资源。
3.4扩大出口规模
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将会带动一大批的原材料、大型成套设备和零部件以
及大量中间产品的出口,为国内趋于饱和的产品市场寻求出路,为处于产品生命
周期后期的企业向国外转移过剩生产能力寻求新的市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
式可以绕过出口对象的种种贸易壁垒和障碍从而开辟和扩大国际市场。在中国加
入世贸组织以后,可能会面对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通过到进口国投资设厂,
可以有效的避免反倾销诉讼,并可以保全和扩大原有的出口市场。从中国跨国公
司自身发展的要求来说,对外投资可以促进一个企业的壮大,使其在参与国际市
场激烈竞争的同时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3.5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技术优势,总是通过各种手段
限制其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很难获得国
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中国企业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一
9
条有效途径。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与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合资经营或兼并
收购当地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4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分析
4.1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在1981年出版的《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中提
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三个条件概括为所有权优
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能获得或拥有的外国企业
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和所有权。这里的资产既包含如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的
有形资产,也包含了无形资产和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化优势指企业将所拥有的所
有权在内部使用而带来的优势,内部化优势包括所有权资产使用内部化的能力、
市场信息内部共享、创造内部市场、消除贸易障碍和避免转移所有权优势的成本
等。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所特有政治法律制度和经济市场条件,包括东道国的地
理位置、自然资源、现实与潜在的市场需求、运输与通信成本、政府的调节与干
预程度、法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差异等。只有同时具备三项优势,企业方可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所有权优
势和内部化优势。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以及几十年的技术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我国
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产品日益成熟,培育了一批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中型跨
国公司。这些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具有集雄厚资金、先进技术和规模经济于一身的
综合优势,有能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竞争,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中石化、海尔集团、首都钢铁总公司等。2008年《财富》8评选的世界500强公
司中我国有35家企业入选,进入前50名的有3家,为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
国石油天然气。(见表4.1)这些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强了我国企业的
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巨大的优势。
。美国‘蔓才富>杂志每年按销售收入评选的上一年世界500强企业捧名,已经成为人们评价世界级企业规
模和实力的标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评选.
10
表4.1 200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中国35家企业入选情况
排名公司名称主要业务营业收入(亿美元)
16 中国石化炼油1592.60
24 国家电网电力1328.85
25 中国石油天然气炼油1297.98
132 鸿海精密电子518.28
133 中国工商银行银行515.26
148 中国移动通信电信470.55
159 中国人寿保险434.40
171 中国建设银行银行413.07
187 中国银行银行389.04
它t
223 中国农业银行银行340.59
226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338.61
257 中化集团贸易302.04
259 宝钢集团金属299.39
286 和记黄埔多元化280.35
288 中国电信电信278.56
~。.
300 国泰金融控股保险268.1l
303 一汽集团汽车263.91
324 中油公司炼油248.08
341 中国中铁工程建筑237.32
344 广达电脑计算机236.65
349 来宝集团贸易234.97
356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工程建筑233.35
363 华硕电脑计算机229.93
373 上汽集团汽车226.07
385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工程建筑221.28
395 台塑石化化学213.44
398 中粮集团贸易212.02
405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海运208.40
4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炼油206.37
续表
表4.1 200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中国35家企业入选情况
排名公司名称主要业务营业收入(亿美元)
412 中国五矿集团贸易205.17
426 中交集团工程建筑199.91
437 怡和洋行贸易194.45
476 中国铝业集团金属175.77
480 中冶集团工程建筑175.15
499 联想集团计算机167.88
另外,我国企业的内部化优势发展态势良好,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另一
优势。我国现有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有企业,他们在迅速发展
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组织结构,积累了丰富的系统管理经验,并利用了内部
转移价格来抵消市场外部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2小规模制造优势
根据小规模技术理论9,小规模制造的优势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能吸收更
多的劳动力,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政策,易被发展中国家所接受;二是可以
进行多品种,小规模的生产。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少数品种的标准化生产来降
低成本,而小规模制造却可以生产多种产品,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三是易于转
产。由于小规模制造针对的是小规模的市场,其提供的设各自动化程度低,通用
性好,经改良后可用于新的用途;四是便于管理。低廉的管理费用是许多发展中
国家的跨国公司能在海外进行小批量、低成本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
这种比较优势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的企业所拥有的一项重要优
势。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项目小、劳动密集型技术的相对优势,如
我国的纺织、玩具、制伞、鞋帽等行业,它们更适合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需要。
我国跨国企业可以在利用东道国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设备
和技术输出,建立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企业,使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因此,我国跨
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能以较低价格进入东道国市场,进而扩展到第三国市场和国际
市场。
’小规模技术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低生产成本,这种低生产成本是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
的。他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归结为三个方面:(1)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的制成品市
场需求量有限。规模较小,发达国家的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在这种市场中获得规模效益,而发展中国家的
跨国公司的小规模生产技术正好能满足这种小市场的需要,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这种小规模生产技术往往
是劳动密集型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2)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具有优势。这种海外投资往往是服务
于海外同一民族团体的需要,同时这些民族产品的生产往往利用当地资源,在生产成本上拥有优势.(3)
产品低价营销战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擅于树立产品形象,控制销售渠道,以此来占据市场,而发展中国
家跨国公司多采取低价战略来占据市场.
12
4.3成熟技术优势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已拥有许多已趋成熟和稳定的中间技术和加工
制造业,另外我国跨国企业在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方面也具有比较优势。根据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m,那些中等或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
劳动力素质低,技术接受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吸收来自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先进
技术和生产方式。相对的,我国跨国公司所提供的中等技术的设备,可能更易于
这些国家接受和利用,从而也较受发展中国家的欢迎。
4.4传统比较优势
我国拥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如园林艺术,中式佳肴,中医药等,这
些产品以优良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
资发挥其优势。我国人口众多,华人遍布世界各地,虽然身处异乡,但拥有相同
的文化语言背景,互相之间容易沟通。因此,可以依靠这种纽带,在侨民集中的
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生产传统特殊产品,这是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
一种特有优势,如福建省是著名的侨乡,福建的跨国企业因其侨民关系能享受资
金、技术和其它方面的特殊优惠,绝大多数福建海外企业是通过华侨这根纽带建
立起来的。
4.5低成本优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派出到境外子公司的人员费用较低,出口零部件或整
装设备相对便宜,因此在境外发展直接投资,产品成本比较低,很容易在东道国
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力,从而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我国很多企业在
较落后国家投资,那里有比本国工资水平更低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再加土不
用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花费巨额的广告费用和庞大的管理费用,有效地减少了支
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第5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跨国企业发展尚不成熟,存在很多阻碍其发
展的问题和因素。
5.1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于历史的
局限性,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中央计划经济的色彩。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多头
10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维农发表题为‘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在垄
断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另外一种理论解释:比较优势
伴随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而呈现动态转移过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生产某一生命周期阶段的、
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获取更多利益.
13
审批管理、条块分割严重、缺乏统一权威的管理机构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目前,中国有众多的部门参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工作,有国家商务部、国
家发改委、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国务院直属职
能部门,以及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商务主管部门等。商务部和发改
委是国务院授权的对外直接投资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在这种多层次的管理体制
下,各机构都有管理对外直接投资的职责,但又各管一段或一个方面,各部门从
各自管辖权限和部门目的出发,制定出各自的管理办法,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
缺乏一个权威的机构来负责统一协调,容易出现重复管理和遗漏管理并存的局
面,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和各类管理资源的浪费。
此外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审批程序繁琐复杂。据调查,企业审批一个项目
要经过产业主管部门、商务部、外汇管理局三条线和国家、省、市三级审批,其
间还要经过中国驻海外机构的经商处审批,所有程序报批下来,一般都要半年到
一年,再加上企业所要办理的其他相关手续,如贷款、外汇、设备订购、海关等,
时间花费之长,可以想见。而在国外开发项目需要投资者反应快速,国际投资的
惯例是研究时间长(进行充分可行性研究),决策迅速,一般决策时间往往只有1
个月的时间。由于审批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一些企业为不失商机,只能规避
审批走偏门,或先斩后奏,先“走出去"再补办手续;也有些企业错失了市场良
机,知难而退。例如,曾经有一家企业在1998年拟购买位于美国芝加哥的一处3
万平方米的大楼,当时对方报价250万美元,但随后的国内审批拖了1年还未能
完成,大楼没有能够买成。在2002年该公司因业务需要,不得不以高出当时4倍
的价格,以960万美元的代价建造一栋仅1万平方米的营运大楼。n
5.2海外投资立法滞后
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由于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调整海外投
资的法律很少,且大多已经过时,不能适应海外投资迅速发展的需要。虽然于
1994年出台了<对外贸易法》,但至今没有一部对外投资法律,还没有形成完善
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致使管理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现象频频出现,导致了海
外投资一定程度上的混乱无序。纵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他们都有完备的对
外投资法律体系给予本国对外投资相应的保护,维护本国企业利益,鼓励企业对
外投资、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的企业没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法律保护环境,不仅要
面对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还要应对来自国内企业的无序竞争,导致很多企业面
临失败命运。
5.3企业对外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结构的不合理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投资方
¨中国企业集团促进会.大企业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相关政策研究【EB,OL】.h却彬懈cg印to喀.m
14
式以及投资主体几个方面。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对外投资过分集中于初级产品
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之上,从2007年的对外投资情况来看,制造业集中了境外企
业总数的31.8%,批发和零售业为19.4%,商务服务业为15.1%。对高技术含量
产业的投资相对较低,这不利于我国生产技术进步及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区域结构方面,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
资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显示了我国跨国经营多地区发展的特点,但亚洲、拉
丁美洲地区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集中的地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
属维尔京群岛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较集中的前三位国家(地区)。应该看到,
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许多产品在发展中国家能找到市场,更能满足其
需求,因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应重视下游投资,即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同时,
为了避开西方发达国家的种种贸易壁垒,利用发达国家广阔的产品市场和良好的
投资环境,学习及吸收先进技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要重视对发达国家的上游
投资。我们的投资应该应呈现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
在投资方式方面,我们的投资方式还比较单一。目前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
资方式主要采用合资企业形式,而且合作伙伴以海外为主,中方一般占少数股权,
实行有限责任公司制。在企业的对外投资中,设备、劳务占较大比重,所投资
金以筹资为主,特别是投资较大项目,一般以国产设备和外国贷款为主。,
从投资主体来看,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数量继续以多元化为主{,国
有企业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较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占43%,有限责任公
司所占比重较上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占20%,私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数量
基本与上年持平,占1 1%。2007年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中央企业及
单位仅占10.3%,各省市区的投资主体占了89.7%,其中对外投资主体基本是大
型国有企业,而私营企业所占比重虽然较改革开放之初有所改变,但所占比重近
几年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比例。
5.4人才、技术和管理的缺陷
.企业从事海外投资,进行跨国经营,关键在人才,必须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
例和东道国法律的各类专业人才。从整体上看,我国派往海外投资企业工作的人
员综合素质较低,既有专门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又通晓国际商务管理、国际
营销知识和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因为不了解国际惯例和投资国的市场法
律,造成投资风险成本上升。此外,海外企业用人制度的不健全难以吸引高级管
理人才参与企业经营,人才不足制约了海外企业的发展壮大。
信息的匮乏和不对称也制约着中国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在海外的发展。面对
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技术环境,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必须有与
之相适应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目前我国跨国经营的大部分企业中信息系统尚
15
未建立,现有的信息系统对国际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反馈功能很弱。许多企业想
对外投资,但信息收集不够。一个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所需了解的信息包罗万象,
即要了解宏观的经济政策,知晓国外经济发展趋势,产业总体规划、法律法规,
海关政策,税收政策以及金融外汇市场状况等,也要了解微观的包括产品供求状
况、价格市场周期、行业市场准入、人员流动情况等。对于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
来说,由于信息不全面而导致无法立项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也成为企业跨国经营
的障碍和制约。
第6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分析
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最活跃的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他们不仅有经济实
力强大的母国做后盾,更拥有在资金、技术、管理和规模效益等方面的优势,这
些优势使得他们能够克服国际化经营中的各种障碍,获得比在本国经营更多的利
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海外企业的总体实
力不如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但是,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中国企业具有自己的
比较优势,制定出科学的跨国经营战略并付诸实施,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在海外经
营中发挥出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6.1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
企业跨国投资既是企业内在的市场经济行为,也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国
家为了实现其目标和利益的手段。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从国家的高度,在全球范
围内研究制定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总体规划,根据市
场规则加快立法,完善宏观管理和产业引导,明确国家优先重点发展的海外投资
项目,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协调、监督、管理与扶持,构建一个“法制健全、监
管高效、服务到位、促进和保障有力、投资便利"的新型对外直接投资体制,使
企业的跨国投资活动能顺利稳定协调发展。
6.1.1改革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
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机构不统一,存在多头管理,容易出现重复管
理和遗漏管理并存的局面,应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独立的管理机构,统一制定中
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战略规划、方针政策和管理措施,依法审核国内企业对外
投资开办企业并实施监督管理,并能协调国家外汇局、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
各部门的相关管理工作,以提高办事效率。
同时,应简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精简审批内容,减少审批环节,提
高审批效率。此外,还应增加审核的透明度,审核的内容、条件、程序和时限,
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应一律公开,使政府的审核处于企业和社会的监督之下。
6.1.2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
16
我国目前存在对外投资立法的严重滞后,我国已出台的对外投资法,多数是
针对企业的审批管理,而没有完整的对企业投资行为管理的法规。为保证中国的
境外投资的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政府应尽快制
定《对外投资法》,内容包括从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审批、事后监管,到对外直
接投资的促进、服务措施以及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监控和
监测。同时还应出台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如《对外投资保险法》、《对外投资企业
国有资产管理法》等,形成完善的对外投资法规体系,规范和管理中国的海外投
资,使对外投资合理化,使我国的对外投资能够建立在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的基
础上,保证我国对外投资健康稳定的发展。
6.1.3建立对外投资保险制度
企业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具有不可预测
性,尤其是政治风险。对这些风险如何实行保险或加以防范,我国目前尚无专门
的法律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例如,中兴通讯
曾在刚果(金)投资一项目,合同签订后刚果(金)发生政变,致使项目两年没
有结果,由于没有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该损失得不到补偿。12为了鼓励国内企业对
外投资,美国和日本都制定了海外投资保证制度。美国由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向美
国对外投资者提供外汇风险保险,政治性风险保险等。另外,美国还先后与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和多边保护协议。而日本除了双边、多边的保护协议
外,还有单边保护协议。我国可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将国内的保险制度扩展到
对外投资企业的保险。虽然新近成立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已经向国家鼓励的
境外投资重点项目提供风险保障服务,但是不属于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企业仍然
缺乏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保障。政府应加大政策性风险基金投入,由国家政策性保
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中国所有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服
务。投保人应涵盖境外投资的中国公民和法人,包括由中国公民或法人控股的外
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保险额度、期限赔偿比例、保险费收取比例等应
明确规定,这样,可以免除我国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另外,我国也可逐步的和其
他国家签订双边和多边协定保护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的利益。
6.1.4提供资金支持

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因
此必须加强政府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进行海外直接
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经验,如美
国进出口银行为企业按成交额的45%提供贷款,我们也可以为投资不同产业的
国内企业提供80%以上的优惠贷款,并为企业设立专款专用的投资基金。此外,
12刘文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n柴海涛.。走出去”发展战略:政镶框架与模式选择川,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5).
。17
我们还可以赋予中国企业对外金融自主权。国际市场融资途径很多,允许跨国公
司直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主融资,增强跨国公司对外融资的灵活性。同时要放
宽对跨国投资项目的外汇管制,允许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利用境外盈利进行境外
投资。
6.1.5加强信息咨询服务
由于企业在收集各国投资环境和市场信息方面的手段十分有限,且成本高
昂,政府应全面、系统、准确、及时地向企业提供对外直接投资相关信息,供企
业参考,并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使企业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提高投资的经济效
益。建议尽快建立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与对外直接投资
有关的东道国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具体的投资机会等准确、翔实的信
息以及中国企业在东道国投资经营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并为企业提供市场调
研、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商务谈判技巧、投资策略等咨询服务和技术层面的帮
助,适时举办境外投资市场咨询介绍会,提供对外直接投资实务培训和政策服务。
6.1.6实施人才资源计划
对于直面国际市场竞争的跨国企业来说,是否具有适应对外直接投资需要的
高素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应尽快培养和建立起一支优秀的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
专业人员队伍。政府有关部门应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举办国际商业管理、国际法
律、国际财会、对外投资、国际营销、国际税务等各方面培训班,提高企业中层
以上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制定对外投资人才培训计划和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建
立规范的国际经营人员培训、考核、选拔、外派、调动和晋升制度,同时做好部
分管理人员的当地选聘工作。另外,东道国的留学人员、华侨、华人和当地居民
等都是我国企业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可通过人员招聘、合资合作、企业购并等
形式引进熟悉东道国投资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人员,并给予合理的分工
和协作,使其参与决策和投资,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便于我国
企业与当地政府和消费者的交流合作。
6.2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主动或被动地融入到全球分工体系之中。发展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必须改变企业盲目投资的状态,结合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点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对外投资战
略。
6.2.1投资方式选择
当一个企业决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投资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企业投资效益的好坏乃至投资的成败。从我国直接投资的时间来看,海外企业
95%以上采取新建方式设立独资、合资企业,采取并购设立的低于5%。而从其
他国家的实践来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1)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新建方式是指由我方出资在海外设立全资子公司或分厂。这种方式的优点
是:选址方便,可以选取适宜的地理位置和经营规模,妥善安排经营布局;好管
理,可以实施自己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避免了并购方式下极
易出现的原有员工对新管理方式的抵触,降低了企业的适应成本和磨合成本。这
种方式的缺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进入目标市场需要的时间延迟使投资成本回
收期延长;新企业跻身海外市场,必然涉及到原有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问题,因
此常常会遭遇到原有企业多方面的强力排挤,尤其是进入初期的生存竞争将非常
艰难,要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
跨国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取得东道国某企业全部或部
分所有权的投资行为。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投资者通过证券市场按照市场价格
购买东道国企业的股票;二是投资者通过谈判方式购得东道国现有企业的部分或
全部资产。跨国并购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并购可以利用原企业销售渠道与客户
资源,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东道国市场,节省建设时间,减少市场进入障碍;
并购能迅速扩大企业生产规模,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实现生产和经营成本最低
化;收购国外现有企业可以同时获得实用性技术和诀窍,能充分利用东道国现有
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源;利用原有企业现存的管理组织、管理人员可以大大降低适
应成本,避免和减少由于对当地情况缺乏了解而引发的种种问题和不便;并购有
利于企业扩大产品种类和经营范围,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投资风险。,
独资企业是指投资者按照东道国的法律,在东道国设立的由其投入全部资本
并进行独立经营的企业。独资经营企业的主要优点有:一是投资者对企业拥有完
全的控制权,独立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避免了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矛盾冲突;二是可以确保海外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统一战略目标运行,易于贯彻母
公司的经营战略;三是有利于防止本企业的技术和经营秘密外泄,可以保持本企
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独资企业的缺点有:一是投资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
金,存在较大风险;二是东道国政府往往对独资企业有所限制;三是在利用东道
国的市场信息、营销网络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合资经营企业是由投资者与东道国的企业或个人共同出资设立,共同经营,
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合资经营企业的主要优点有:一是
可以减少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充分利用东道国投资者的资金,也可以利用东道国
的融资渠道:二是可以以机器设备、工业产权等作为投资;三是较易获得东道国
政府的支持与合作;四是可以利用东道国的市场、信息、营销网络等,也可以获
得合资方的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其缺点主要有:一是由于合资双方各自的利
19
益目标不一致,可能导致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从而降低企业的
运行效率;二是在合资经营中,投资方的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较易被合资方获
得,从而丧失投资者的优势。
(2)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
①边际产业转移型对外投资宜采用新建、合资方式
发展中国家出于自身政治、经济的发展考虑,比较欢迎新建合资企业,而往
往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股权安排及跨国并购有着种种的限制。另外,中国在向发展
中国家转移的边际产业上拥有一定的生产技术优势,通过新建合资企业,可以以
机器设备、技术等作为资本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汇资金的投入。此外,
新建合资企业可以使我国企业利用合资者的营销渠道,较快占领东道国市场,同
时可以通过合资者加强与东道国政府的联系,更好利用东道国的优惠政策。有些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稳定性较差,市场开放程度较低,从稳健经营角度来说,
采取新建合资经营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海外经营风险。
②资源寻求型对外投资以合资为主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一部分是为了寻求国外廉价的资源或原材料。中国每年
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如铁矿石等,由于中国对这些原材料的需求具
有一定的刚性,因此缺乏定价权。并且在供应上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资源寻求
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从国外直接获是廉价的自然资源或原材料,稳定货源,从
而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中国对外进行资源寻求型的直接投资应采用合资方式,
这是因为:一是自然资源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东道国政府对于自
然资源的开发都有严格的规定;二是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需要大规模的投入,以
合资方式进行,可以与合资者共同分担。
◎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以并购与合资为主
发达国家技术先进,市场开放度高,资本市场发达,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
的这些特点对其进行直接投资,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那
些外汇资金充裕的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并购东道国当地企业,在股权安排上采用合
资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吸收被并购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另外,如果没
有合适的并购对象,可以考虑以独资的方式新建小规模的研发机构,利用当地的
人才资源,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6.2.2投资产业选择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与我国存在很大的区别。发达国家企业投资领域的选择主要是企业的自主决策行
为,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条件的企业,就会按照市场规则,在市场信号的引导下
自发完成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强,
因此单个企业的优势基本上可以反映产业的整体优势。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
中的产业选择除了受市场机制调节外,还会受到我国产业政策的制约。企业的投
资虽然是一种微观主体活动,但必须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同时对外
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必须和区域相结合,在区域中寻求相对优势,在不同国家不
同区域发展不同产业。
(1)加快具有相对优势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
时,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主要投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开发型产业。与发展中国
家相比,我国在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家用电器等行业具有一定的
技术优势,可以较好的利用我国在技术上的相对优势,扩大对东道国的投资。这
样,把已经标准化的技术转移,把晷内过剩的设备转移到东道国,不仅可以解决
生产能力闲置的问题,节约国内资源,而且可以增加外汇收入,促进我国产业结
构的优化和升级。
(2)加快对高新技术行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知识
经济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电
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群正呈现产业化的趋势,并在发达国家逐步发展成
为支柱产业。为了能参与到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我国有必要向技术先进的
国家投资,在当地市场建立子公司或并购当地的高技术公司,吸收新技术并进行
自主创新,应用于国内,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区域选择上,我国应该将
这类投资投向高新技术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聚集效应",
更好地获得当地的“溢出效应一,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企业现有的技术和人员,
从中学习和吸取对方的先进技术,然后运用于国内,在国内生产或提高国内生产
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这些企业已有的渠道,将国内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出
口到当地市场。所以,积极培育高新技术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创建高新技术产业
的国际生产体系,有利于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3)扩大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出口类的对外直接投资,发挥劳动力资源优
势。进行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一方面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投资打下基础,使
企业逐渐熟悉东道国的环境,避免其他投资方式的失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具
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于拉美、中东、非洲地区而言,劳动者素质较高,劳
动力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以此带动劳动力以及相关原材料、机器设备的出
口。
6.2.3投资区位选择
区位优势不同于其他优势,是一个对投资国区位优势比较和评价的问题。企
业通过对投资目标国环境的分析和比较,同时结合企业自身海外投资的目的及经
营优势进行选择。企业投资目的不同,对投资国环境考虑的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
2l
如果是以利用投资国生产要素为导向投资,就会将投资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
劳动力放在首位:如果是技术导向型,就会重点考虑投资国的技术聚集、工业现
代化程度;如果是以分散经营风险为目的的投资则会考虑投资国的政治、经济及
社会环境稳定等因素。在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中考虑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投资国的
政治、社会稳定程度,以及法律框架和基础设施等宏观投资环境,其次是投资国
的市场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入等发展前景。
(1)发展中国家市场是首选目标.
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经济发展相近,而且大多与中国有着良好的政治经济
联系。亚洲地区与中国邻近,也是华人聚集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投资往往可以利
用国内资源,具有成本优势,而且语言、风俗和文化相近,易于融合和降低投资
风险。同时,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两大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存在,使得这一地区的
合作和联合日益频繁,一体化水平较高,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十分有利。非洲
地区是近年全球经济增长的热点,特别是南部非洲经济发展态势较好,自然资源
丰富,这为我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2)发达国家是重要方向
发达国家一般都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成熟的市场体系,信息流通快,法律
机制健全,产业结构也比较合理,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一般都拥有雄厚的技术
力量和优秀的人力资源,这些都是吸引我国企业对其进行投资的优势所在,当然,
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也是十分激烈。我国企业在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应对
发达国家进行投资,逐步实现投资市场的多元化,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如电信、计算机软件、微电子、数码
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由于受到产业技术的限制,只有通过在发达国家投
资,利用发达国家的区位优势,跟踪学习最先进的技术,然后实现技术回流,才
能在提高这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14
14曾小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明.国际贸易阚题,2003(s).
22
当结日论F匕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经
济安全,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积极举措。随着中国改革
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逐渐展开。自1993年以来,中国实际利
用外国直接投资金额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发展中国家一直于第一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相比却明显
滞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反差很大。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
发展迅速,其投资分布日趋多元化,投资领域不断扩展,投资行业齐全,投资主
体日益多元化,其以有限责任公司为首,投资方式以“绿地投资”为主。尽管我
们在对外投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在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对外投资管理机制不合理、海外投资立法滞后、企业对
外投资结构不合理及人才、技术和管理缺陷等。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经
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在所有权和内部化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形成了其独
特的小规模制造优势、成熟技术优势和低成本优势等。
在问题与优势并存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都要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对
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于政府来说,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
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对外投资保险制度,加强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和信息咨
询服务,实施人才资源计划等,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于企业来说,
应该正确制定投资战略,从投资方式、投资产业和投资区位上合理制定适合于本
企业的对外投资战略,使自己能在海外投资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清楚认识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我国发
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和面临的制约,从实际出发,切实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的发展,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
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J],1984⋯1999各期。
[2]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1999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M],经济科学出版
社, 1999。
[3]司岩,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证与战略[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4]潘岳,中国对外投资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聂名华,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研究[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
[6]聂名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0(3)。
[7]赵秀丽,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J],经济论坛,2004(6)。
[8]王其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特点与问题[J],国际经济合作,
2004(3)。
[9]仇怡,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J],经济与管理,2004(9)。
[10]李静萍、高敏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差距与潜力[J],经济理论与
经济管理,2005(7)。
[11]孙建中、马淑琴、周新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M],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2。
[12]李敬、冉光和、万丽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J],亚太
经济,2006(6)。
[13]江小涓,对外投资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2002。
[14]李洪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及未来趋势[J],商业研究,2004(5)。
[15]李兴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之比较分析[J],广东经济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2003(4)。
[16]王元龙,外商直接投资宏观调控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7]刘文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一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3。
[18]柴海涛,“走出去一发展战略:政策框架与模式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
2003(5)。
[19]苏丽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时间和中国的战略选择[M],厦门大学出版
社,2006。
[20】刘阳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11)。
[21]程惠芳,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4。
[22]郁晓耕、魏浩,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J],经济经纬,2006(5)。
[23]彭有轩,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4]曾小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3(5)。
【25】Rayome,David and Baker,James C.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 Review and
Analysis ofthe Literature[,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Spring,1995.
【26】J.H.Dunning.Explaining Outward Investment of Developing Counties·
Multinational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K.Kumar and McLeod,Heath and
Company,1981.
【27】Hymer S.H.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Ph.D.Dissertation,Published by MIT Press,1 976.
【28】Veugelers,IL.Strategic Incentives for Multinational Operations.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V01.16,1995.
【29】Kemp,M.C..The Benefits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6。l 966.
致谢
此论文的顺利完成得益于我的论文指导教师门明教授在论文选题到写作完
成过程中,给予我的极大的帮助支持和悉心的指导。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
专业知识,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帮助我克服了论文写作中的种种困难。门明教
授对知识的孜孜以求,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工作的认真和对生活的热爱,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要感谢在课程班学习过程中经贸学院的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培养和
帮助,感谢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予关心和帮助的老师和同事。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他们默默的支持和鼓励,使我克服了论文写作过程中
的种种困难,完成论文写作,取得今天的成绩。
二OO九年三月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王莉丽,女,1977年4月11日生。
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3年8月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金融投资专业硕士研究生。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王铁栋、王莉丽.《企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一种综合的范式》.中国技术管理
与战略。Volume 1 Number 1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