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4322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姓名:卢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兆文军
20071201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近年来区域性的金融危机让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传统金融监管模式的局限性,其中一
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忽视了市场力量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2004年6月出台的《新巴塞尔
协议》明确将市场约束列为监管的三大支柱之一,对市场约束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给予
高度肯定,国内外学者为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本文将中国银行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存款保险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信息披
露制度等多种角度展开,在理论上探讨导致中国银行业目前存款人约束缺失的影响因
素。为了进一步从实证角度检验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存款人约束的影响,本文在世界银行
学者Demirgaer-Ktmt和Huizinga的存款人约束计量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可以代表目前中
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等因素实际情况的变量,
构建出解释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选取了八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
实证研究样本,采用2003年到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导致中国存
款人约束缺失的原因。
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中国银行业的存款人约束非常微
弱,银行的存款增长率对银行风险变量的变化并不能做出预期的反应:隐性存款保险制
度事实上覆盖所有银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等都能够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
银行业存款人约束非常微弱的现象;中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现状有利于提高存款
人约束的强度,但仍然有待完善。
关键词:存款人约束;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Depositor Discipline in Banking
Industry of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fimneial crisis that broke out territorially made people realize a few
limitation of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supervision,among which all important aspect lies in the
neglect of the role of market power for supervisiom In June,2004,m Basel New Capital
Accord had Iined out market discipline as one ofthe three pillars for supervision,which gave
a highly appreciation for the function of the market discipline in financial supervision.
Because of this,many scholars,in and abroad,have carried on a lot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il it.
11"research obi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eommereial banks in China.n圮author tries
to seek a way to explai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leading the weak depositor discipline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of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depositor insurance,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In 0rdcr to test it唧irieally,the author USeS the model
of two experts in World Bank named Demirg如一Kunt and Huizinga,adding some variables
that can represent the thre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choosing eight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as the research samples,and using panel data between 2003 and 2006,to see whether
these factofs could explain也e reason why depositor discipline is SO weak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the author comes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The deposit growth rate does not react expeetecUy to the risk variables of也e
banks,SO the depositor discit'line in China is indeed a曲famely weak;both the implicit deposit
insurallce that actually cove塔alI the banks and the not well-established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China Call partially explain the n鞫B∞why depositor discipline in China is SO
weak;relatively.the well,established information diseloSUre system in China Call enhance the
depositor discipline,but still has50me room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Depositor Discipline;Commercial Banks;Deposit Insurance System;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Information Di∞losure Systmn
—II—
独创性说明
作者郑重声明:本硕士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大连理
工大学或者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y沙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金了解“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
论文版权使用规定”,同意大连理工大学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连理
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
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作者虢孟丑丝作者签名: 互I:竺新繇』拳
上丑年止月』日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经历了数次大的银行和货币危机后,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市场约束的重要作用。
它们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采取了积极行动来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增强市场约束
力量。国际监管组织也认识到有必要将这一要求纳入银行监管的统一规则。1999年6
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将
最低资本要求、官方监管和有效的市场约束三个要素结合起来,构成新的资本协议框架
的三大支柱。由此,市场的自我管理在银行业监管中的地位被给予了重新的认识。
银行活动的日趋复杂,政府监管的有限性,使政策制定者比以前更多依赖市场的力
量。而传统政府监管方法(包括资本要求),并没有取得人们预期的效果,也使市场监
管变得更为重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自由主义的理论思想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破产的情况下
开始复兴,在金融监管理论方面,传统理论也面临挑战。首先,官方严格广泛的监管使
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开始下降,压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其次,官方监管作为一
种政府行为,其实际效果也受到政府解决金融领域市场失灵问题能力的限制,而有效的
存款人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些缺陷,例如:道德风险问题、监管误区与可信度
问题、监管的成本问题、以及金融的自由化、全球化和金融制度创新所带来的监管失效
问题等。
因此,单方面的官方监管已跟不上经济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要求,银
行监管必须由内部管理和外部的存款人约束作为补充,良好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是防范
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外部存款人约束能形成对银行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促使银行
以高效但审慎的方式开展业务,外部监管力量(存款人约束)是第二道防线;官方监管
则是在以上市场力量失灵的情况下由政府采取的干预市场行为,是防范风险的第三防
线。银行内部管理、存款人约束和官方监管形成维护商业银行稳健的三大支柱,在控制
风险的过程中互为补充,互相增强和促进,相应地,在银行出现问题或发生金融危机时,
银行的股东和管理者,市场参与者如存款人也都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分担一定的损失。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已于2006年在十国集团首先推广使用。受国情限制,我国暂时
执行旧资本协议的相关规定。但作为国际清算银行的成员,遵循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
求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是我国银行监管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市场约束力量推动商业银
行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尽快完善我国商业
中国银行业存教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提升市场约束作用的效力,是摆在银行监管者和经营者面前的一
个严峻课题。
1.2有关概念界定
巴塞尔协议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本监管的依据,是一
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的代表。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巴塞尔协议也在进
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在2001年出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中,市场约束的作用得
到空前的强调,最低资本金约束、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共同并称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
架的三大支柱。在金融监管领域,对于前两者我们比较熟悉,但对于市场约束(Market
Discipline)我们了解的相对较少。
Berger(1991)给出了市场约束的经典定义,即金融机构承担更高风险时,私人部
门(存款人、其他债权人、股东)面临着更高的成本,他们将依据这些成本来采取行动
以制约金融机构。具体来说,如果金融机构承担过高风险,存款人就会撤出存款或要求
更高的利率以补偿风险:其他债权人则会卖出债权或要求更高的利率,使得次级债券的
发行价格或是二级市场上的流通价格下跌,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筹资成本;股东便会
通过卖出股票或是影响经营者决策的方式来制约金融机构【”.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将市场约束清楚的分为三类:存款人约束(Depositor
Die,line)、债权人约束(DebtholderDiscipline)和股权人约束(EquityholderDiscipline)。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存款人约束,因此,对于其他两种类型的市场约束在这里就不予讨论
了.
Andrea(2006)对存款人约束作如下定义:市场约束的其中一种形式就是存款人约
束——对于银行的不良的经营业绩和承担的过度的风险,以撤出存款或者是要求更高的
风险贴水为条件的存款人惩罚(约束)银行的能力。银行负债的投资人可以根据银行的
相对表现奖励或者惩罚银行。存款人应当具备抑制银行承担过度风险的激励,主要方式
是通过使银行承担风险的成本加大,以此来对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做出贡献【2】。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999年6月3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修改1988年‘巴塞尔协议》(包括1996
年初的补充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将市场约束作为资本管理的三大支柱之一,这表明市
场约束在保障银行体系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得到了各国监管当局的充分肯定,中国也日渐
认识到了市场约束对银行监管的重要作用,并逐渐开始强化市场约束。市场约束从其来
源渠道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存款人约束、股权人约束、债权人约束。存款人约束作
为市场约束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助于弥补银行官方监管的不足,引导资金在风险状况
一2一
下实现合理的配置。为了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人约束的影响因素.有必要将以下几个
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1.3.1关于市场约束的研究
(1)关于市场约束与金融监管的比较研究
付鲜艳(2003)指出中央银行是政府的代表,而政府这一公共部门有自己的利益偏
好,独立执行监管职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监管引致道
德风险问题;监管导致低效率;监管会受政府利益偏好的影响。作者同时提出了市场约
束机制作为防范风险的一道重要防线,其作用的发挥需要相应的条件:健全的信息披露
制度是市场约束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信用评级制度是实施市场约束的主要手段;必要
的市场退出制度是发挥市场约束作用的保障口】。
张自立(2006)指出市场约束在外部监管中的必要性:首先,传统的金融监管政策
通过事前监督促使金融机构稳健、审慎地经营措施,同时又通过事后监管措施(主要是
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制度)构造成金融安全网,以避免少数金融机构的危机引起
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其次,各国金融监管人员都面临着“宽容”困境,当发现金融机
构出问题时,监管者从稳定金融秩序的角度来讲可能会考虑提供某种保护;其三,特定
的政府往往有着自己利益集团的倾斜要求,从而在实施金融监管时不一定采取最理性、
最有效的措施。通过比较,列出市场约束机制在弥补金融监管缺憾方面所起的作用,并
给出如何强化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4J。
杜胜、金子寿(2002)概述了传统监管理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市场约束对其的纠
正:道德风险问题、监管误区与可信度问题、监管的成本问题以及金融自由化问题。作
者指出,随着市场力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官方监管的传统重点和安全网必须
转向更多地依靠利益机制和市场约束,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即使在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
家,市场约束和内部管理也会失效,所以官方的审慎性监管在保护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
性方面仍然起着重要作用p】。
(2)关于市场约束分类的研究
何自云(2000)把市场约束的主要形式进行了分类,指出按照来源可以将市场约束
划分为六种形式,按照作用方式,市场约束又可划分为两类,并且从市场约束发挥作用
所必须具备的市场条件、微观条件和宏观条件这三个角度来定性的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所
面临的市场约束仍然很弱的原因,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约束阿.
田光伟(2005)提出市场约束的定义:如果金融机构承担过高风险,存款人就会撤
出存款或要求更高的利率以补偿风险;其他债权人则会卖出债券或要求更高的利率,使
中国银行业存款~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得次级债券的发行价格或是二级市场上的流通价格下跌,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筹资成
本:股东便会通过卖出股票或是影响经营者决策的方式来制约金融机构。根据这个定义,
作者从来源渠道上将市场约束划分为三类:存款人约束、债权人约束、以及股权人约束
阴。
1.3.2关于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的研究
(1)国外对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的研究
Levy—Yeyati Martinez Peria和Schmukler(2004)分析了制度因素和系统风险是如
何影响存款人约束有效性的。系统风险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存款人约束有效性:给定银
行状况,恶化的经济条件会威胁到市场参与者资产的价值,直接促使市场做出相应反应:
或是银行条件恶化,间接影响存款人约束。制度因素会影响市场参与者的激励和信息的
可获得性: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和不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影响后者;拥有银行和政府的担
保(如TBTF政策及存款保险政策)会减少市场参与者监督银行风险的动力[81。
Llewellyn(2005)将阻碍存款人约束的制度约束分为:结构性的和政策引起的两
大类。结构性的障碍包括:缺乏信息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大量国有银行的存在、延期
偿还的较大倾向、范围过宽的存款保险体系及低效率的市场。政策引起的阻碍包括:TBTF
政策、全部覆盖的存款保险、延期偿还及援助政策唧。
Demirgf.if.Kunt,A.和Huizinga,H.(2004)使用多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存款保险对
存款人约束的影响,他们建立了两个模型,其中一个模型用来检验存款人约束的强度,
另一个用来考察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约束的影响,即检验不同存款保险设计是怎样影响
银行融资成本和存款人约束的模型Ilol。用于考察存款人约束强度的模型主要分成两部
分:
其一高风险银行是否支付高存款利率?
Interest"=口+胚,,一l+玛.,+国,J+妒"“一l+占” (1.1)
各变量的含义为hlte他吼jJ代表j银行在t时期的利息支出,用银行的利息支出与带
息债务之比减去官方利率后的数值表示;xj“代表j银行风险状况的滞后变量(用股权
比例、利润率和流动比率来衡量);Yj.是宏观经济控制变量,包括通货膨胀率、实际
GDP增长率和人均实际GDP等:D¨是反映是否存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虚拟变量,存
在为l,不存在为0;8j为残差项。,t
D印lirgn铲Klmt和H此血ga认为B的估计值为负时,可以解释为存在市场约束;6的
估计值为负表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降低了银行的利息支出,由于存款保险的存在
而导致存款利率的降低说明了存款人认为银行的风险降低了,因此要求更低的利率,但
一4一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也可能由于银行想要吸引更多的存款而提高存款利率,因此导致存款保险存在的条件
下依然可能有很高的利率。存款保险变量和银行风险变量交互作用的变量可以用来估计
一个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会增加还是会降低市场约束。具体来说,正的交叉项系数中
表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降低了市场约束,因为B+中的绝对值变得更小了,说明银行负
债的利息成本对银行风险的敏感性下降了。
其二高风险银行是否吸引更少的存款?
DepositGrowthj|2a+艇iJ^+归jJ+国i|+圣DiJx JJd+s JJ
‘12)
DepositGrowthj.代表存款的增长率(用银行负债的实际增长率来近似的代替银行存
款的增长率),其他同上。
O为正时就表明存在市场约束;6为正时则表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降低了银行存款
的增长:而显性存款保险虚拟变量与银行风险变量讲的交叉项系数中若为负值则表明显
性存款保险制度降低了市场约束,因为B+中的绝对值变得更小了,说明银行存款的增
长率对银行风险的敏感性下降了。
用于考察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约束影响的模型为:
InterestI。i|=瑾+0Xl。iI-、+社J|+aDi|+4Dilxl’J|-1七q囝ilFJJXi、il-、+8I。J| ‘、·3)
其中F_i.t是存款保险的特征变量,包括共险(co-insurance)、覆盖限制(coverage limit)、
外汇覆盖、资金来源、资金管理等变量。结果表明,高覆盖率和资金仅由政府出会降低
存款人约束,联合或私人管理增强存款人约束。
(2)国内对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的研究
万杰、苗文龙(2005)从理论角度定性的提出信息披露制度对存款人约束机制所起
的作用,并指出信息中介在信息披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他们指出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
用是以健全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为基础的,而信息披露的效果受到信息传播范围与
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理解能力的制约。信息中介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系统中起到的正是扩
大信息传播范围和帮助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所接受信息的作用。由于法律制度、中介机
构独立性及获取信息能力的缺失等原因,信息中介在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的作用得
不到充分发挥。他们进一步指出,可以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对信息中
介机构监管力度以确保中介机构独立性及提高信息中介结构获取信息能力,从而为充分
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增强银行信息披露的效果创造条件【101。
刘长青(2006)从央行强化信息披露机制这一角度出发,考察存款人约束机制的前
提条件。他指出,诚然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引入存款人约束非常重要,但是有效的存款
人约束机制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受历史、制度环境以及中央银行政策所限,中国银行
的利益相关者要么因为缺乏激励、要么因为银行治理机制不合理,都未能对银行形成足
中国银行业存款^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够的压力。目前中央银行强化了银行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设,但是在缺乏相关配套政策以
及相应制度改革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因此就乐观的预计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人约束机制
会有很大的改善。如果中央银行不着手缩小对存款人、银行股东以及部分银行债权人的
保护,从而赋予他们监督银行的激励,我们甚至都无法相信中央银行真的希望在银行监
管中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因此,他提出要解决存款人约束机制缺失的问题,政府首先需
要对国有银行进行产权改造以培养合格的市场主体;其次要逐步缩小金融安全网范围,
建立明确的金融救助制度;最后,中央银行还应着手研究如何将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相
结合,以便取得更好的监管效果ll”。
张正平、何广文(2005)将中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作为虚拟变量引入计量模型,
在验证了中国存款人约束非常微弱的同时,也部分验证了导致存款人约束缺失的一个制
度因素:“隐性保险”几乎覆盖所有银行【121。
1.3.3现有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国内学者关于市场约束的理论研究很丰富,不仅仅将市场约束与官方监管二者之间
孰优孰劣做以比较,指出市场约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官方监管的不足,而且还对市
场约束加以分类,明确市场约束的细分,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存款人约束——只是
其中的一种。针对存款人约束的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学者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加以
研究,但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从信息披露制度出发,从理论上探寻其对存款人约束的
影响。国外学者关于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比较深入,他们不仅仅建立了模型,
使用数个国家的实证数据加以检验,而且还从制度层面上寻找产生存款人约束缺失的原
因,国外学者的很多实证研究都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和借鉴。
虽然国内外对商业银行存款人约束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存款
人约束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不是很全面,仅仅都是针对一两个因素加以阐述,
并没有考虑全面,并且从实证角度尚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影响因素是否真的是造成存款
人约束缺失的原因。总的来说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本文认为对于存款人约束缺失
影响因素的探讨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4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定性分析,阐释导致中国商业银行存款人约束缺失的因素,把存款保险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分别作为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从定量分析方面,本文依
一6一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据Demirgtlf-Kunt和Huizinga的计量模型,构建出符合中国商业银行现实的计量模型,
验证存款人约束的影响因素。
本文不仅仅是理论研究,而且还通过搜集大量数据,应用所构建的计量模型,以中
国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存款人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1.4.2研究思路
首先,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分析、总结现有理论
中的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考察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缺失的现实
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存款保险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公司规模和治理结
构这三个因素来分析商业银行存款人约束缺失的影响因素;第三,建立验证存款人约束
缺失的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确定模型中的变量及其涵义;最后收集中国商业银行相关
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将理论分析与量化模型研究相结合,通过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并
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图1.1技术路线示意图
Fig i.1 Technology Route
1.4.3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首先体现在从存款保险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信息披露制度多方面来
综合研究存款人约束缺失的原因,而以往文献大都仅仅针对一个因素从单方面寻找原
因。
一8一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的另一方面的创新体现在计量模型构建方面,本文扩展了世界银行学者
DemirgQ9·Kunt和Huizinga已有的考察存款人约束的模型,并对其相关变量进行了修正,
根据银监会考察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要求,将原模型中的风险变量加以替换,并根据研
究目的,分别增加了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等三
种解释变量,目的是检验这三种影响因素对存款人约束的作用.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2存款人约束的作用机理
2.1存款人约束的作用过程
当考察存款人约束机制的作用过程及阶段时,Bliss合理的将存款人约束机制区分为
监管阶段和影响阶段。Llewellyn进一步具体的将市场约束分为四个步骤:利益相关者
监督银行一利益相关者采取行动一制裁银行一银行管理层改正。本文认为,银行业的市
场约束机制可以形象地描述为利益相关者与银行管理层之间的角力,在利益相关者框架
下,各利益主体通过博弈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银行的行为,并最终形成均衡。有效的市场
约束机制必须包括两个方面:(1)利益相关者必须有能力并且有激励去约束银行;(2)
银行管理层要能对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反应做出合适的反应,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本文
在Bliss的基础上,将完整的存款人约束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
图2.1存款人约束机制的三个阶段
Fi92.1 ThreePhasesoftheDepositorDiscjpli∞Mechanism
2.1.1识别阶段
“识别阶段”指各利益相关者(存款人、借款人、股东、监管当局等)对银行披露
的信息以及市场信号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出银行的风险现状和趋势,从而得出自身所承
担的风险。
对于“识别阶段”而言,首先,各种利益相关者要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银行资
产组合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信息以便他们做出判断:其次要存在一个发达的、有深度的
金融市场,这样市场信号中包含的噪音较少;第三,利益相关者要有正确处理信息的能
力,即不会误判信息的含义,发而加大市场的波动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利益相关
者要有识别以及识别之后采取行动控制风险的激励。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看,利益相关者
承担的风险损失一定要大过他们去识别和控制风险的成本,这样他们才会有动力去进入
第一阶段并采取行动。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识别阶段,存款人监控金融机构的风险预测,并且会采取两种行动:(1)价格
效应:对于金融机构的任何经营状况的改变,迅速的反应在所要求的存款利率上;(2)
数量效应:同样对于金融机构的任何经营状况的改变,反映在调节存款数量上。
价格效应和数量效应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其一是存款人必须把自己置身于风险
之中,也就是说,存款人的存款既不能被保险,存款人也不能预期对于银行的破产有任
何显性的和隐性的支持。对于大多数的银行系统来说,这个条件很难完全实现,即使是
对于那些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并且相当程度上依靠存款人约束的国家来说,道德风险也不
是可以完全被消除的。如果中央银行随时准备为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买单,并且零散储
户也是这个国家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的话,就总会有一定形式的安全网存
在的预期,无论否定这种安全网的存在的声音有多么强大。
2.1.2控制阶段
“控制阶段”指根据识别的结果,利益相关者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去控制自身风险。
对于。控制阶段”而言,利益相关者可能采取的行动包括:取走存款、拒绝对借款”
展期、减少借款金额、要求更高的利率或提高其他交易条件、完全终止与高风险银行的
交易、提起诉讼等等。这些行为也不会使自动实施的,它同样受到条件的约束。例如在
缺乏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或不发达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只有很少的选择和手段
去控制自身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是难以形成市场约束的。控制阶段可以看作是利益相
关者通过市场对银行实施“惩罚”或“鼓励”.它客观上需要一个较为发达的市场环境。
一旦存款者发现他们处于风险暴露之中,他们必须能够实际地控制银行的风险预
测。这里也就是说,金融机构的及时的、准确的信息披露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存款人
不能观察到银行的风险,他们就不能行使存款人约束,也就是说不能以低利率来惩戒银
行。这也意味着银行很少有激励将资源使用在贷款投资的谨慎选择和监控上,同时也将
会导致银行处于不利的风险预测中。预期到这种行为的存款人,将会要求银行支付与这
种预期到的风险相匹配的存款利率。而且,如果可以预期到信息披露的情况是极其不对
称的话,就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这将导致流动性缺失甚至会产生市场失灵问题。相反,
如果信息披露情况良好的话,会产生所谓的“风险定价”,这会促使银行从价格竞争转
向质量竞争,前者导致低存款利率,后者导致低风险.
2.1.3影响阶段
“影响阶段”指控制行动透过治理机制对银行管理层施加影响。
在这个阶段,存款人约束效应会分别的反馈给金融机构和监管者。这个影响阶段就
是指市场参与者影响金融机构决策的能力。主要是指存款人能够区别直接存款人约束和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间接存款人约束。在直接存款人约束情况下,金融机构会对市场的信号做出反应并且根
据自身的清偿能力行事,比如说,如果他们没能够吸引存款的话,他们就会降低风险暴
露或者增加资本。在间接存款人约束情况下,监管者会从市场上搜集信号并且强制执行,
强迫银行改变他们的风险选择。
目前国外大部分文献仅关注前两个阶段,这是因为这些学者想当然地认为,当市场
参与者对商业银行实施惩罚后(表现为股价下跌或利润下降),股东(有时还包括监管
当局)自然会对管理层施加压力,银行业自然会根据要求修正自身的行为。然而这一切
在发展中国家可能并不会发生。由于发展中国家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
及市场的不完善,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市场对银行施加了惩罚,造成银行损失,管理层仍
可能无动于衷,依然如故。因此有效的存款人约束机制必须包括“影响阶段”——即利
益相关者的行为可以对银行管理层的行为造成实质的影响——银行管理层要能对市场
的反应做出合适的反应。显然,这一点是与银行内部的激励机制紧密相连的,它在发展
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前面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以及有关存款人约束机制三个阶段的讨论,存款
人约束机制的作用流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瑟‰。辨<:二二铲妻蓁雾况下雕
数量效应1 f价格效应蛐◆一
(直接存款人约束) (间接存款人约束)
图2.2存款人约束机制的作用流程图
Fig 2.2 The Flow Chart ofthe Depositor Discipline
一13.
中国银行业存款~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2.2存款人约束的影响因素
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第二节中指出“有效的
市场约束取决于市场参与者提供信息的充分性,对管理层进行奖惩的适度激励以及保证
投资者充分了解其决策后果的各项安排。其中,需要强调的是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保证借
款人向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及债权人提供准确、有意义、及时且透明性的信息。”由此
可以看出,有效地市场约束实际上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银行要能对公众,尤其是
存款人提供及时且具有意义的信息;第二,银行的存款人要对这些信息敏感,并做出理
性的反应(即做出合乎一个“经济人”的反应);第三,银行要有良好的治理结构和对
管理层的适度激励。
2.2.1存款保险制度
市场参与者要具有较强的风险金融意识,这就必须妥善解决存款保险制度问题,否
则就会缺乏实施市场约束的动力,大量国外学者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因为一旦存
在强制性的政府存款保险计划,存款人面临的风险将大大减少,也就失去了监督的动力。
存款人约束机制要发挥作用,存款人便不能受到全额的存款保险,因为如果存款人知道
不管银行的经营状况如何,不管银行的风险有多大,他们的存款都是万无一失的,那么
存款人就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关注银行的经营状况,从而使存款人约束失效,可以说完
全责任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存款人约束发挥作用的天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以
来国家都对银行业实行保护政策,存款人的总体风险意识不强,市场对银行经营的约束
力度极低,从而导致银行经营者不顾风险,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的非理性行为,引发严重
的道德风险。设计存款保险是为了保护存款者,避免系统风险,因而存款保险制度是必
要的,但为了避免存款保险对存款人约束的副作用,就要妥善设计存款保险体制,因为
不同的安排对市场约束的影响不同。
2.2.2公司治理结构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第一节认为,“监管者应鼓励银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
结构(依靠适当的机构和银行董事会与管理层的责任分工),以强化市场透明度和监管
作用,提高市场的约束作用。”由此可见,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市场约束的作用是十
分重要的。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一个有效的银行治理结构具备如下特征: (1)在银行内部确
立战略目标和价值理念;(2)在组织内部设立实施清晰的责任划分;(3)确保董事成
员胜任工作,对自己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有较清晰的理解。不受来自外部或管理层的影
响;(4)确保高层管理者行使职责;(5)认识到内部审计提供的重要的审计功能,并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效地利用: (6)确保薪酬制度与银行的道德价值、目标、战略和控制环境相一致;
(7)在信息透明的环境下行使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范畴,它是以股份制为基础的,以股东利益最大
化为目标,它要求银行的行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原则为基础。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自担风险。简单的说,市场中的银行应是一个市场化了的主体,否则,有效地存
款人约束就难以形成。作为股份制银行的所有者,他们有权选择所持有的股份,有权选
择治理结构的成员,有权决定战略性的问题,有权从外部审计师处证实信息。因此,所
有者可以对银行实施约束,他们可以抛售银行股票,使其价格下跌。甚至可以更换银行
管理层,而银行的存款人则可以通过观察所有者的行为动向,或借助于银行的信息披露
来做出是否进行存款转移的决定。这样,一个好的银行治理结构就会有助于对所有者和
管理人员施加压力,使银行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从而使存款人约束的作用锝以顺利发
挥.
2.2.3信息披露制度
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市场约束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金融机构的广大客户是公
众,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与公众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金融机构拥有其资
产质量,经营风险等信息,而公众对其知之甚少,公众是一个信息弱势群体.如果他们
能获得充分的信息,他们与金融机构的交易就会建立在决策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像现在
建立在对金融机构的信心的基础上,经营状况好的金融机构的顾客会增加;反之,顾客
会减少,市场对金融机构的约束机制就会增强,如果公众的行为是建立在充分信息的基
础之上,就会减少因单个银行破产而引发的恐慌性挤兑。信贷市场中的众多银行之间,
由于竞争关系并没有共享信息的激励,银行信息共享也没有实质性的行动,因此要银行
主动向同行或者外界提供自身的经营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对银行来说,披露自己的信
息是有风险的,这可能会增加其筹资成本,同时竞争对手也可能会获得自己的经营管理
情报。但是,对于存款人,金融体系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安全来说,银行信息的披露优势
是合理且公平的。经济体系中的任何个人或者集团都不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使他人
受到潜在的侵害。因此当银行不会主动向公众披露信息时,就需要政府或货币监管当局
强制要求,通常较为有效的措施是进行立法和货币监管当局的监管条例规定,巴塞尔委
员会将披露的信息分为核心披露和补充披露,其中核心披露是指有关银行重要信息的披
露,对发挥存款人约束十分重要,委员会期待所有银行都根据重要性的原则披露这类基
本信息。我国也于2002年5月公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业存款八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3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3.1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现状
普遍认为,我国银行业缺乏存款人约束。存款人对银行的约束,主要是通过两个途
径:一是依靠价格,即向高风险的银行要求更高的利率;二是存款转移,即将存款从高
风险银行向低风险银行转移。即前文所提到的价格效应和数量效应.
3.1.1价格效应缺失
所谓价格效应缺失,即指通过价格变化(即利率)实施的存款人约束不健全。其主
要原因是中国的存款利率仍然处于管制中。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仍然在进行中。中国本币存款利率一直处于管制中,1999
年10月,才开始进行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尝试,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
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期存金额3000万
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
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
年以上,不舍3年)。外汇存款利率直到2000年9月21日才放开。放开外币贷款利率
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
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
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小
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商业银行可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在不超过上限的前
提下自主确定。2004年11月17日,人民银行决定自2004年11月18日起上调境内商
业银行美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上限调高O.3125个百分点,调
整后利率上限为O.875%。并且,自11月18日起,人民银行不再公布美元、欧元、日
元、港币2年期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改由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并公布2年期小额外币
存款利率。
由此可见,存款利率仍然一直处于管制中。在合规的前提下,存款人无法通过价格
途径来约束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实际上,中国存在违反规定、高息揽存的银行,这些
银行私下与客户签订高息存款协议,或者以贴水、支付手续费、支付协储代办费、设
立吸储奖、有奖储蓄等方式变相提高存款利率。这种违规经营行为难以纳入正常的管理
和监管框架中,本身就隐含着巨大的风险,甚至于各种形式的金融犯罪相联系。很多问
题银行的形成正是为了获得市场分额而依靠高息来揽存,然后不得不投资与高风险大额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项目以弥补成本,最终形成了巨额的不良资产。高息揽存行为本身就是中国金融风险的
制造者,这种所谓“市场化”的利率也无法反映出银行所承担的风险.
3.1.2数量效应缺失
数量效应缺失,即通过撤出存款来实施的存款人约束在中国同样不健全。1995年以
来,我国发生了数起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案,这对中小银行的信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居民存款人普遍认为中小银行的风险大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储蓄
存款分额稳中有升。而居民存款人做出的中小银行风险较高的判断,并不是来源于对这
些银行经营稳健程度的分析,而是处于对其规模和所有制的认识。而企业存款市场中,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份额的下降源于竞争者逐步增多以及高息揽存、关系揽存等不正当竞
争存在,并非由于企业存款人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高于其他银行。
另外一个导致通过存款转移实施的存款人约束不存在的原因是,在中国,作为由国
家单独出资组建的国有商业银行,它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个隐含的长期合约关
系。这种隐合约可以解释为国家与国家银行的一系列承诺。如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向国有
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资金供给,使破产企业及失业人数控制在社会所能容忍的范围内来
换取国家承担全部信贷资金风险的承诺。国家对国有银行的竞争失败和经营损失提供不
言自明的担保。在这种关系中,国家不能以退出合约作为保护自身权利和利益的对策选
择,从而,国家与国有银行之间的隐合约就趋于变成一种特殊的“保险合约”,或者说
事实上是隐性存款保险。在隐性存款保险存在的场合,国有银行本以无法掩盖的风险事
实上转移给了国家,使得国有银行根本无破产倒闭之忧。因此,存款人正是意识到了这
一隐性存款保险的存在,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最终到位的情况下,存款人在各家银行
之间的存款收益没有实际的差别,因而一般性的储户将资金存入银行更多的是为了追求
一种安全保障,存款人也就自然不会转移存款.
3.2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约束的影响
3.2.1中国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问题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建立起显性的银行存款保险体系。但是.四大商业银行高
达20000亿元的不良资产、明显的管理不善、资本金不足等,并没有引起挤兑等流动性
风险。在极高的风险和。技术上已经破产”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业仍然在稳定的运转
着;在1995--2005这lO年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将近IOOOOO亿元。在实际操
作中,我们发现中国存在严重的隐性存款保险现象。中国的银行业有着更为。保险”的
后台——中央政府.从政府对四大商业银行的支持中就可见一斑。1998年,国家对工、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通过成立四家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将四
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了剥离。2003年12月16日,国务院又成立了一家特殊的金
融投资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450亿美元,由外汇储备全额
拨付。2003年底,汇金公司将这450亿美元向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使这两家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大大改观,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都达到或接近了国际标准,为其股
份制改革上市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一直对其他股份制或地方性城市银行
给予保护。
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中国存在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对全部银行,尤其是对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支付危机的保护,采取的是对存款人(至少是自然存款人)全额赔付
的办法。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归根结底,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TBTF”(TOO BIG TO FAJL)。可译为“太大以致不能倒”,意即大银行
在出现问题并影响到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时不会被允许破产清算,政府常常通过提供存
款保险体系所设立限额的担保而予以保护和干预,未投保存款人可以得到充分保护,而
小银行在出现问题时则可以破产.
“TBTF”的提出并被正式化源于以下主要理由:商业银行经营方式比较特殊,杠
杆比率及资产与资本的比率较高,其破产的副外部性效应太大;银行业危机往往具有传
染性,单一银行出现危机的负外部性具有自我放大效应,有可能扩展到更多的银行,并
有可能因此导致整个银行系统的崩溃;稳定、有效、健康的银行体系是一种公共产品,
是经济体系赖以良性运行的前提:大银行由于其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其破产
和倒闭对银行体系的影响也更为严重,不仅会对其他银行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很可能导
致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因此,大银行的破产和倒闭问题更为一国监管当局所重视,从
稳定银行业、保护存款人利益出发,一国金融监管当局一般都对大银行的倒闭和破产持
谨慎态度,往往采取各种措施尽量挽救和平息大银行破产和倒闭事件,即在金融监管的
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奉行“TBTF”.
二是国家信誉的存在。在我国,作为由国家单独出资组建的国有商业银行,它与国
家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个隐含的长期合约关系。这种隐性合约可以解释为国家与国家银
行之间的一系列承诺。如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资金供给,使破
产企业及失业人数控制在社会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来换取国家承担全部信贷资金风险
的承诺。国家对国有银行的竞争失败和经营损失提供不言自明的担保。在这种关系中,
国家不能以退出合约作为保护自身权利和利益的对策选择,从而,国家与国有银行之间
的隐合约就趋于变成一种特殊的“保险合约”,或者说是事实上的国家信誉担保。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此,在对我国国有银行的态度上,并不仅仅存在银行太大而不能倒闭的观点,而
且由于国家的信誉担保的存在事实上强化了国家必然会救助国有银行的理念。在这样的
氛围下,效益根本不能成为银行经营第一位的目标。国有银行在没有相当大的竞争压力
下也无心去争取改善业绩。由此,国有银行在多种原由下,经营的业绩不断下滑,不良
资产大量累积,巨额的不良资产所造成的黑洞只能依靠居民的储蓄存款来弥补。国有银
行的资本虚置是显而易见的。此时,国家作为国有银行的出资人和所有者并没有财力来
直接地向国有银行注入资本,而且,国家随后也发觉并不存在这种真实注资的必要。国
家发现,依靠于国家信誉担保这一独一无二的潜能优势,可以以此来充当国有银行的资
本份额,来置换国有银行真实的资本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担保代替注资”。在国家担
保存在的场合,国有银行本己无法掩盖的风险事实上转移给了国家。使得国有银行根本
无破产倒闭之忧。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充足率和存款保险制度就显得根本不重要了。作为金融企业的
银行,其中关键的是能保证其开业经营所必需的流动性。只要银行的风险不暴露出来,
银行的经营状况不再恶化,银行是最终可以存在和发展下去的。因而,出现流动性危机
乃至挤兑是银行最应避免的最大问题。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做出要求,
用商业银行的资本来限制其过度放款,以保证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存款保险制度也是在
银行经营失败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补偿储户损失。二者共同地保护储户的利益。但在国
家“担保代替注资”的情况下,国有银行根本不存在破产倒闭之虞,即便出现个别支行
的流动性问题,在中央银行的全力救助或商业银行统一资金调拨下也可以马上解决一时
一地的挤兑问题。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尚未最终到位的情况下,存款人在各家银行之间的
存款收益并没有实际的差别,因而一般性的储户将资金存入银行更多地是为了追求一种
安全保障。在国家信誉担保的情况下,即使国有银行出现技术上的破产,储户也不会产
生存款的信心危机,这时,国有银行就不会担心不良资产的产生,而会继续发放各种贷
款。由此,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进程中,关于提高资本充足率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
呼声由来已久,但改革并没有从这两方面展开。
3.2.2对存款人约束作用过程的负面作用
(1)识别与控制阶段的道德风险
在存款人约束作用机制的前两个阶段,存款人约束起作用的前提必须是社会公众即
利益相关者有激励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有关银行经营状况的信息并且监督银行在有限风
险条件下的运行状况。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往往会使利益相关者放松对银行的监督,
从而弱化甚至是消除这种激励,最终导致识别和控制阶段的存款人约束力的削弱。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在这两个阶段期间,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人为了保护资金安全,必然会采
取各种措施对存款银行进行监督。一旦银行承担风险过高,存款人就会要求其支付相应
的成本,例如提高存款利率。当风险超出存款人所能接受的范围,存款人就会进行挤提。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收益与其成本是相匹配的。当银行发生倒闭,无法支
付存款人债务的时候,存款保险机构会对参保银行的全部或部分存款提供保险,负责支
付存款人债务。在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利益相关者既没有了识别风险的激励,
也没有了识别之后采取行动控制风险的激励。也就是说,利益相关者承担的风险损失小
于他们去识别和控制风险的成本,因此,他们没有动力进入这两个阶段并采取行动。这
无疑会降低存款人对银行的监督激励,使得存款人不再会关心银行的经营业绩和承担风
险状况,甚至缺乏积极性将存款从濒临破产的银行转移,从而弱化银行的存款人约束,
不利于金融体系的长期健康发展。
(2)影响阶段的逆向选择
在影响阶段的表现形式中,间接存款人约束是指市场信号传递到监管机构,监管机
构勒令银行退出市场,以保持系统稳定性。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可能会使这种表现形
式不能发挥作用。这种情况发生在自愿型、统一费率的存款保险制度中。这种存款保险
制度对经营不普的银行会更具吸引力,经营状况最佳的银行有可能会选择退出存款保险
体系。
设置不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如果存款保险制度提供
的保险完全是自愿的,并且保费不以风险为基础收缴,那么,只有那些脆弱的银行才会
对存款保险感兴趣,那些稳健银行却会从存款保险中受损,继而退出存款保险体系。一
旦稳健银行退出存款保险制度后,便需要提高对其他受保银行的保费率,以弥补对倒闭
银行储户进行支付可能产生的成本。然而,保险费率的提高又会进一步迫使留在存款保
险体系内的次优银行退出存款保险体系.如此下去,最后只有最脆弱的银行才会保留在
存款保险体系以内.这些最脆弱的银行又不能退出市场.最后以至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难以维持。
国际上的确有这样的事例。1987年,斯里兰卡采取自愿存款保险制度,保险费率确
定为0.04%,起初有13家银行参加。为了鼓励银行参与存款保险,斯里兰卡的中央银
行对参与存款保险的银行降低准备金要求,一律采取10%的准备金率,而当时支票账户
的准备金率为18%,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14%,其他存款的准备金率为lO%。尽管如
此,到1992年,仍有2家银行退出存款保险体系,政府不得不将保险费率提高到O.15%。
1999年,又有4家银行退出存款保险体系,使其减少到7家,比1987年减少了6家.
(3)影响阶段的代理问题
一20—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文提到,影响阶段的作用机制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存款人约束,E口银行
采取积极的措施,更重视决策与经营管理活动,以促进银行稳健经营;一种是间接存款
人约束,即监管机构勒令银行退出市场,以保持系统稳定性。而这两种形式能否正常运
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机构是否能正常运行。而代理问题恰恰源于在存款保险制度
下,存款保险机构与政府部门、投保银行、存款人以及纳税人各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
系.例如。存款保险机构有可能出于自身考虑。将自身利益置于存款人和纳税人的利益
之上,从而延缓对有问题银行的处置,导致处置成本的增加。此外,存款保险机构还有
可能受到行政因素影响,对一些特别机构特别对待,因而损害了存款人的利益。因此,
存款保险机构必须同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当局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相互合作,共享信息,
提高决策与实施过程中的透明度.
3.3公司治理结构对存款人约束的影响
3.3.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
公司治理理论强调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约束和激励,并由此构建了以董事会建设
为核心的内部治理机制和以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并购市场、经理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外
部治理机制,二者共同构筑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使经理人员在内部制度的约束和激励
与外部市场的威胁和压力下,为股东利益最大化努力工作,从而实现有效解决所有者一
—管理者代理问题的最终目标。
20世纪90年代前,银行是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监督角色参与到一般公司治理申的,
后来由于银行风险的增加,使得银行从“治理者”的角色转变成为“被治理”的角色,
所以,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一般公司治理在
商业银行的应用.同时还要考虑到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特殊性,所以把握商业银行
的特殊性是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表现在:第一,
银行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层人力资本的质量和运用。商业银行的资源禀赋(包括
资金、技术、交易系统等)与一般公司相比具有同质性,因此,在人力资本上的差异会
导致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等绩效的巨大差异。第二,银行较高的负债率特性会带来股东
和管理层更大的道德风险,同时由于银行倒闭具有很大的负外部效应,公司治理的市场
退出机制作用较小。有限的控制权市场和有限的并购威胁也是商业银行区别于一般公司
治理的又一特殊表现。第三,由于长期资产的绩效(特别是中长期贷款的资产质量)在
当期难以评价,因此当期激励机制具有不同于一般公司的特征。第四,银行具有更复杂
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于一般公司,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还表现在存款人与银行
之间、股东与银行之间、贷款人与管理者之间、监管者与银行之间。第五,银行资本结
中国银行业存款入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构的特殊性。商业银行运作资金大部分来自储户的存款,它所拥有的资本金所占的比重
很低,债权融资的情形和比例也很少,这使得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中债权约束的作用甚
微。
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存在以下缺陷: (1)不充分的市场竞争会削弱产品及市
场竞争机制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的基础性作用。(2)在公司治理方面,债权具有与股权
不同的独特作用,而商业银行特殊的资本结构所导致的债权人监督的缺位,使资本市场
的外部治理机制作用无法发挥。在一定的公司所有权结构下,由于监督成本的不可分摊
性和监督收益按股份均摊的特点,导致了股东“搭便车”行为的普遍存在,使管理人员
的机会主义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结果使股东利益遭受损失。债权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弥补这种单纯依赖股权监督而导致的此类治理问题。债权的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都有
严格的现金流和期限约束,到期必须还本付息的特点和破产机制的压力使债权具有独特
的硬预算约束功能.这种硬预算约束机制会使经理人员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压力。而商业
银行特殊的资本结构使得这种压力难以发挥作用.(3)巨大的并购成本也会限制控制
权市场的外部治理机制作用。并购机制作为一种特殊且比较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在
以下方面起到有效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其一,并购作为公司控制权的主要手段,能给
经理人员持续的外部压力,促使他们更加努力的工作;其二,被接管后的目标公司所背
负的高额债务,将使新的经理人员面临着一种硬约束;其三,在某种程度上,并购可以
看作一种迅速集中所有权的机制。在典型的恶意收购中,购并公司能通过成功的接管股
权分散的目标公司而成为大股东,进而改造公司的管理层或采取公司价值最大化决策。
也有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并购机制能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由此可见,并购机
制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重要性。但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而言,以上有效的并购机理可
能难以发挥出与非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相同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及其
所引致的巨大并购成本会极大削弱并购机制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这些治理机
制不完善的情况说明,外部治理机制在商业银行治理体系中不能发挥主要的作用.
总之,由于商业银行的诸多特殊性而导致其外部治理机制中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
并购市场机制的发挥都较一般的公司治理机制欠理想,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设计应偏重
内部治理机制,有选择的慎用外部治理机制。
3.3.2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方面,从整体上存在下列四个问题:
(1)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控股占绝对优势,存在。一股独大”现象。首先,我
国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控股占绝对优势,其所有者是国家,国家作为所
有者由政府部门代为行使所有者的职能,这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缺乏人格化所有者主体.
导致所有者缺位。其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一股独大”现象,小股东与大股
东力量对比悬殊,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现象经常发生.有部分股份制银行是由大的
企业集团出资成立的,如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 使得这些银行与集团公
司的关联贷款比例较大,受集团的干预也较多,有的甚至能够控制银行的财权和高级管
理人员的人事权。
(2)董事会职能不健全,难以正常发挥董事会的作用。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董
事会没有发挥其真正的职能,即决策职能。目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的董事不是直接进
行决策,而是在听取了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报告后进行决策的。其次,董事会在银行的
风险管理、关联交易控制、重大资产处置等方面也没有发挥作用。最后,董事会对高级
管理层的制约也相对比较弱化,大多数银行高级管理人员都是由政府直接任命,董事会
只是在形式上具有聘用和解聘的权力,因此董事会也很难对其经营行为进行约束。
(3)监事会的监督机制尚未建立。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以监事会为核心的
监督机制,主要表现是:首先,监督力度不够,有的商业银行的监事会处于虚置状态,
目前各银行的监事会只是对银行的财务报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进行审核,这远
不能达到监事会监督的力度。其次,监督能力有限,如我国目前的监事会有权监管,但
无权罢免董事和高管人员,如果要罢免须经股东大会讨论决定。再次,监事会成员的构
成不规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监事会成员都是从银行内部选拔上来的,因其工薪、职
位都是由其上层领导决定,很难使其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4)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建立在科学的考核办法和客观
的绩效评价体系上的。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考核办法和客观的绩
效评价体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缺乏长期的激励约束机制,
使得经理层的短期行为突出, 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
许多经济学家经过研究证实,股权结构对于公司治理有着影响作用。若公司的股权
过度分散.股东的控制权由资本所有者股东转向高级管理层,中小股东不可能有太大的
积极性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高级管理层在最终情况下,一般会采取有利于自身,从而
可能损害股东利益的行动。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股东可能直接担任公司的高级管
理层,或者股东此时有足够的能力去监管高层管理者的行为,股东与高层管理者之间的
委托代理行为得到弱化,但因大股东对公司所具有的绝对控制地位,小股东的利益很容
易被大股东侵占,一般情况是,大股东起到绝对的监督作用,从而获得监督的利益,弱
小的小股东选择“搭便车”行为。
一23.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从实践情况来看,由单一大股东控股的公司和股权高度分散型的公司都不是治理结
构的最优状态,现代企业理论一般推崇少数股东共同控股的股权结构,其能有效避免单
一大股东股权结构和高度分散型股权结构的不足,少数大股东之间形成相互的监督机
制,同时联合起来建立董事会,共同执行对高级管理层的监督。
本文在收集样本数据过程中,选择了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中国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建设银行等八家银行。
在对八家银行2006年年报做以总结后,针对八家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得出如下
分析:
表3.1股权结构表(2006年年报数据)(单位:%)
Tab 3.1 List ofthe Ownership Structure(Annual Reports of2006)(Unit:%)
表3.2前10大股东中不同性质股权比重(2006年年报数据)(单位:%)
Tab3.2 TheProportionofDifferentKindofSharesamongtheTop 10Shareholders(AnnualRepectsof
2006)(Unit:%)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持有商业银行股份前10名的股东,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合并、分立等重大
事项有重大影响。他们不需要联合,仅仅依靠各自的力量,就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决策产
生重大影响;若是联合起来,就更有可能操纵商业银行的经营,损害小股东的利益,甚
至可以操纵董事、监事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事实上就已经是商业银行的控股股东,
我国原国家体改委发布的‘到香港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中,对公司的控股股东做出
了明确规定:“控股股东是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股东:此人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
可以选出半数以上的董事;此人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行使公司百分之三十
以上的表决权或者可以控制公司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表决权的行使;此人单独或者与他人
一致行动时,持有公司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股份。”所以,按照这份文件的规定,我们可
以认为,商业银行的控股股东,是指持有商业银行一定比例以上股份,单独或与他人一
致行动时,可以取得股东大会表决权的多数,从而能够对商业银行的重大决策有重要的
影响的股东。
从表3.1可以分析出,这八家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约占33.16%,第二
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约占11.59%,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约占57.88%,前十大股东
持股比例平均约占“.73%。八家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超过了30%,按照
‘到香港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的解释,单一股东自身在股权上具备控制公司的能力。
八家银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约占57.88%,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约占64.73%,
这表明这些商业银行的股权相对集中。同时,从表3.2可以看出,除民生银行、深圳发
展银行外,其他商业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基本上都是国有股,八家商业银行国有股自呲例
平均为41.69%,所以存在大股东之间联合控制企业的制度性特征。
八家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中都含有外资股成份,深圳发展银行的外资股是第一大股
东,所持股份比例为17.89%,银监会的现行规定中,单一外资投资股持有中资银行股
份不得超过20%,多家外国投资者不得超过25%。除了对我国金融安全的考虑外,引进
外资加入到商业银行的股东中来,可以使外资股份发挥其战略投资者的作用,促进股权
的分散化,减少因商业银行股东大部分是国有股所极可能代来的一致行动现象,同时引
进的战略投资者都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营良好的商业银行,他们有着先进的经营管理
方法,所以从表面上来看,外资的引进是为了股权结构改善,促进公司治理的提高,从
根本意义上还是为了引进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认为,股份制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在股东产权与法人产权既分立又
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合理的股权结构对于公司治理的优化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但是,根据表3.2的数据可以看出,这八家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主体还较为单一,并不
能实现股东之间的较强制约作用。八家商业银行的国有股比例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国家
一篮.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在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的制度性考虑。其次因为商业银行资本数量的巨大,中小型民营企
业法人难以投资。对于国有股来讲,无论是国家股,还是国有法人股,都存在制度上委
托人不明确的难题,在现阶段国有股减持无疑是各方讨论的热点.
袭3.3八家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情况
Tab 3.3 The Condition ofthe Board ofDh'e娥ors and Supervision ofthe Eight Banks
从表3.3中这八家银行大都设置了完整的董事会、监事会制度。董事会由一般董事
和外部董事组成,董事会人数在13人到18人之间,独立董事人数在3人到8人之问,
除了深圳发展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以外,其余四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
比例在三分之一以上,达到了我国有关此项内容的规定。监事会由一般监事、职工监事
和外部监事组成,但除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以外,其余商业银行并没有在年报中披露具
体的不同性质监事会人员构成情况。各银行均在报告期内不同频率的召开董事会和监事
会.
3.3.3对存款人约束影响阶段的负面作用
前文提到影响阶段的概念,在这个阶段,存款人约束效应会分别的反馈给金融机构
和监管者。这个影响阶段就是指市场参与者影响金融机构决策的能力。主要是指存款人
能够区别直接存款人约束和间接存款人约束。在直接存款人约束情况下,金融机构会对
市场的信号做出反应并且根据自身的清偿能力行事,比如说,如果他们没能够吸引存款
的话,他们就会降低风险暴露或者增加资本。在间接存款人约束情况下,监管者会从市
场上搜集信号并且强制执行,强迫银行改变他们的风险选择。在这个阶段,有个关键的
条件,即金融机构要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然而,金融机构能否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
或者说能否针对市场信号做出正确的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治理结构,尤
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市场信号传递到管理层的效
率以及管理层做出反应的时效问题。
当市场参与者对商业银行实旆惩罚后,股东(有时还包括监管当局)自然会对管理
层施加压力,银行也自然会根据要求修正自身的行为。然而这一切在发展中国家可能并
不会发生。由于发展中国家内部治理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市场的不完善,在很多
情况下即使市场对银行施加了惩罚,造成银行损失,管理层仍有可能无动于衷,依然如
故。因此,要想使存款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必须有良好的治理结构,才能使得利益相
关者的行为可以对银行管理层的行为造成实质的影响,这一点与银行的治理结构和资产
规模紧密相连,它在发展中国家显得尤其重要,在我国就存在这种现象。
公司治理结构属于现代企业制度的范畴,它是以股份制为基础的,以股东利益最大
化为目标,它要求银行的行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原则为基础,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自担风险。简单的说,市场中的银行应是一个市场化了的主体,否则有效的存款
人约束就难以形成。作为股份制银行的所有者,他们有权选择所持有的股份,有权选择
治理结构的成员,有权决定战略性的问题,有权从外部审计师处证实信息。因此,所有
者对银行的约束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可以抛售银行的股票,使其价格下跌,甚至可以更
换银行管理层。而银行的债权人则可以通过观察银行所有者的行为动向,或借助于银行
的信息披露来做出是否进行存款转移的决定。这就是影响阶段的作用过程。因此,作为
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管理者,通常会竭尽全力使人们感到他管理下的银行经营良好,并保
持着稳健的状态。这样,一个好的银行治理结构就会有助于对所有者和管理人员施加压
力,使银行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从而使存款人约束的作用得以顺利发挥.
3.4信息披露制度对存款人约束的影响
3.4.1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标准
从1995年开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密切关注国际银行业的信息披露问题,陆
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1996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其新资本充足率框架的征
求意见稿中,正式将有效市场约束作为新的资本框架的三大支柱之一。到2004.年6月,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其《新巴塞尔协议》中,提出了关于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和建
议。
(1)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
‘新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披露的信息有:资本结构、资本充足率、信用风险、市
场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缓解和资产证券化等。对银行资本要求核心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披露的有一级资本额、二级和三级资本总额、一级和二级资本的扣减额、全部合格资本
等;要求补充披露的有二级资本、三级资本的组成部分等。此外,针对每类风险,要求
披露银行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包括管理战略和控制流程、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
能、风险计量体系或风险报告范围,风险对冲与缓解的政策及监督风险对冲与缓解持续
有效的政策等。为了增强银行之间的可比性,新协议提供了一个信息报告的格式并提倡
银行按照这个格式进行信息披露。
(2)银行信息披露的建议
在‘新巴塞尔协议》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银行信息披露的建议,
主要涉及资本结构、风险暴露和资本充足率三个方面。
在资本结构方面:①要求银行应当在每年或者在可能或合适的情况下更频繁地公开
披露关于资本结构、资本构成、资本工具的期限和条件等信息。②要求银行应当披露关
于其资产与负债价值评估、呆账准备和收入确认的会计原则方面信息。
在风险暴露方面:要求银行应披露其风险暴露和风险管理策略方面的定性和定量信
息,并将风险由原来的信贷风险进一步扩展到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
律风险和其他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在资本充足率方面:①要求银行应至少每年公开披
露其在统一基础上的资本充足方面的资本比率和相关信息,并要求银行应披露按照巴塞
尔协议中建议的计算方法得出的风险暴露情况。②要求银行应对影响其资本充足的因素
进行分析。③鼓励银行披露其根据经营活动分配经济资本的结构和过程。
3.4.2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
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从层次上可划分为上市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非上市股份制
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国内银行业的对比中,不同层次上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水
平参差不齐,其中上市银行的披露水平最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披露总体上要好与其
它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虽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已有三家上市,但与已上市多
年的银行相比,年报的披露水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在针对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上海
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建设银
行等八家银行的2003年至2006年四年的年度报告的研究和总结后发现:
(1)披露内容存在重大差异。以年报为例,从整体上看,上市银行涉及的内容丰
富、资料翔实、数据全面、信息透明。而国有银行在上市之前,大多从营销宣传的角度
来编制和披露年报,过分强调所取得的成绩:在年报中,行长致词、科技工程、获奖情
况等信息占据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而对于存在的问题,如资产质量、贷款损失准备计提
等内容则描述过于笼统,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对风险的描述也过于简单,大多以文字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定性说明为主。
(2)信息披鳝频率和时间存在差距。按照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关要求,
上市银行除了需要披露年度报告、半年报告以外,还要按季度披露经营业绩、财务状况
和公司治理信息(季度报告),在重大事件、并购信息等方面还要按即时性原则随时披
露(临时报告)。而国有银行在上市之前,只是每年公布一次年报,在披露时间上,上
市银行年报公布也早于非上市银行。证监会有关规定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
中均要求商业银行与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披露年报。而我国非上银行年报披露
时间却迟于《暂行办法》规定的时间。从我国上市银行和年报披露时间较为提前的非上
市银行的2004年年报披露时间对比可以看出,非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在实效上明显滞后
于上市银行。而三大国有银行上市后,年报披露时间明显提前,从2006年年报披露时
间的对比中也可看出。
表3.4 2004年不同银行年报披露时间比较
Tab 3.4 Different Banks’Disclosure Time ofthe Annual Reports in 2004
在与国际标准作比较之前,我们需要对各家银行2006年年报做以总结,并且由此
得出结论。在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商业
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中,针对商业银行的年度报告中应予以披露的内容作了规定,
具体规定内容见附录A,在对八家样本银行2006年年报总结后,其中规定中的某项,
若该银行予以披露,则记为l,未予以披露记为O,得出八家银行2006年年报披露状况
表,见附录B,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各个银行对于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披露比较完善,
几乎涵盖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
别规定》的所有要求,但是对于风险披露的要求,按照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要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求,上市银行在信息披露中,对风险因素能够做出定量分析的,应当做出定量分析,不
能做出定量分析的,应进行定性描述。我国上市银行对风险披露方式有定性披露和数据
指标描述两种方式,从各个银行的年报中可以看出,我国银行风险披露情况与国际标准
还有很大差距:
(1)信用风险的披露。在对各种风险的披露中,我国上市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披露
情况是最好的。各上市银行均披露了贷款风险暴露的总额、地域分布及行业、交易对手
分布、贷款的期限结构等因素。但有的银行没有对于其贷款的账龄进行分析。与巴塞尔
协议相比,上市银行并未对银行管理层对风险暴露采用的方法做出详细说明。在定量披
露上,对于其不良贷款按行业或交易对手划分以及按地域划分的损失和违约贷款量等信
息的披露也明显不足。
(2)市场风险的披露。‘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市场风险被定义为:交易账户
和银行账户中的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以及整个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和商品风险。上
市银行对市场风险主要从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方面来披露。对利率风险基本上以定性
说明为主,指出各种利率的变化浮动情况,但并未就利率变化对本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做
以说明。对汇率风险的披露仅仅是列出了各币种的资产负债外汇汇率风险敞口分布,同
样没有就汇率变化对银行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的影响做出说明。在对市场风险的管理策
略的描述中,也缺乏具体方法和模型的表述,定量披露明显不足。
(3)流动性风险的披露。流动性风险是巴塞尔委员会1998年9月公布的‘增强银
行透明度》和1999年lO月的《银行和证券公司交易和衍生产品业务公开信息披露建议》
中强调的内容,但流动性风险作为衡量银行风险状况的因素也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我们
在此也对其进行以下分析。我国上市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披露状况较差。各家银行除了
对自身的规模、所处的经营环境和流动性管理策略以及对于监控流动性的管理信息系统
和其它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披露相对较好,对于流动性管理水平的评估、流动风险的存
在可能对银行造成的后果的分析、流动性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情况以及处理突发事件
紧急融资计划等重要项目都没有给予披露.所给出的数据指标仅仅是存贷比额和各项资
产的到期日公布。
(4)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披露。这两项风险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关信息
披露要求强调的重点。关于利率风险的披露情况.在市场风险披露中已经做以说明,这
里不再重复。对于操作风险,英国银行家协会将其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
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也
沿用了这一定义。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内,是新协议中的一项重
要修改.我国上市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才刚刚起步,在年报中虽然注明操作风险这一
项,但从内容上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信息,对于各种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
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等信息的披露基本上处于空白。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银行风险的披露水平距离国际标准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无论
是定性披露还是定量披露都明显不足。定性披露上缺乏实质性的风险暴露情况分析说
明。定量披露方面缺乏具体的风险防范技术模型。世界上先进银行所采用的计量模型、
内部评级法、VaR模型等风险度量方法在我国银行中由于监测手段、技术水平、数据库
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导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从而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定量模型披露
成为空白。
3.4.3对存款人约束控制阶段的负面作用
在有关存款人约束的作用过程的讨论中,提到了在控制阶段起作用的前提是完善的
信息披露制度。在控制阶段中,一旦存款者发现他们处于风险暴露之中,他们必须能够
实际地控制银行的风险预测。这里也就是说,金融机构的及时的、准确的信息披露起着
关键的作用。如果存款人不能观察到银行的风险,他们就不能行使存款人约束,也就是
说不能以低利率来惩戒银行。这也意味着银行很少有激励将资源使用在贷款投资的谨慎
选择和监控上,同时也将会导致银行处于不利的风险预测中。预期到这种行为的存款人,
将会要求银行支付与这种预期到的风险相匹配的存款利率。而且,如果可以预期到信息
披露的情况是极其不对称的话,就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这将导致流动性缺失甚至会产
生市场失灵问题。相反,如果信息披露情况良好的话,会产生所谓的“风险定价:。这
会促使银行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前者导致低存款利率,后者导致低风险。
在一个信息对称、无摩擦和完全的市场环境中,金融机构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投
资者和借款人自己就可以取得高效率的资源。这里所谓的信息对称、市场的无摩擦和完
全性都是指资金的使用者与资金的供给者之间没有任何障碍,双方充分了解对方情况,
不需要由中介机构来充当双方交易的媒介。但事实上,在资金市场上,资金的需求者与
供给者之间存在者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当代银行理论就更多地从信息不对称
的角度来解释银行存在的原因,认为银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上起着独一无二的作
用。从这一角度来看,金融机构的本质就是通过提供更好的信息,来降低交易成本,调
节信贷双方之间的风险与收益,即金融业的本质就是一种能够提供优质信息的产业。但
是问题仍然存在,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的介入并不能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问
题,借款人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存款人之间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借款人(资
金需求者)——银行——存款人(资金供给者)这一融资链条上,作为中介机构的银行
既是信息劣势方又是信息优势方.
在银行与存款者之间,前者比后者更清楚自身的情况,比如:贷款的质量、未来的
收益、经营业绩等等,即存在信息不对称。显然这同样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
险”。
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表现为质量低于平均水平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排挤
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商业银行而进行金融产品交易。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透明度较
差,所公开的信息基本不反映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与风险状况,存款人与投资者很
少能够直接了解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比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和坏账准备的比例,
从没有权威的信息加以证明,即商业银行与存款人和投资者存在着交易前的非对称信
息.商业银行是信息优势方,而存款人和投资者是信息劣势方。因而,存款人和投资者
只能根据自已所估计的商业银行的平均质量与其进行交易。这样,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
商业银行就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于平均水平的商业银行才会进行交易,同时由于商
业银行对存款人和投资者承诺未来收益的回报,并未有实物支出,因而低于平均质量的
商业银行有更大的积极性与之进行交易,产生“劣驱良”的行为。这样,进行交易的商
业银行就只剩下低于平均质量这一特征的商业银行,而这一点,也会被存款人和投资者
预期到,因此,存款人和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优行为就是少发生甚至不发生交易,
这将会导致金融市场的萎缩甚至消失。这就是金融交易中的“逆向选择”行为及其后果。
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商业银行在获得资金后
将资金投放于成功概率小,但一旦成功将获得巨大收益的项目,即商业银行从事高风险
的投机活动。第二种是商业银行在有能力偿还本息的情况下,对偿还行为和不偿还行为
带来的成本进行比较,最终选择策略性的不偿还行为。由于商业银行选择不偿还行为会
导致挤兑现象发生.对其造成巨大损失,因而商业银行一般代之以拖延行为。由于商业
银行的信息优势和利益驱动,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易于发生。对此,存款人和投资者
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优行为就是少发生甚至不发生融出资金行为,这将导致金融市场的萎
缩甚至消失,这就是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及其后果。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似乎与其他市场
主体(如产品市场)没有太大区别,其实不然,由于商业银行产品交易的特殊性,使得
非对称信息对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的影响及后果更为严重。金融产品与实物产品最大的
区别在于,实物产品是现买现卖,通过交易,所有权、使用权及效用一并转移给购买者;
而金融产品的实质是财产权利的移交,即资金供给者以“现在的财产权利”换取融资者
“未来的财产权利”,是一种跨期交易,而未来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
得资金供给者的损失较之实物产品的消费者遭受的损失更严重。具体来说,在商品市场
上,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消费者,只要发生购买行为总会得到一定量的商品,但由于非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称信息问题,可能会发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销售商品的企业将次品充当正品销售,
增进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表现为消费者以正品的价格购买了次品,被
欺骗的结果终归还是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商品。而在金融市场上,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商
业银行融出资金后,从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商业银行出并未获取任何即期收益,得到的
只是商业银行对未来收益的承诺,商业银行能否兑现这个承诺,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如果信息披磊的不完全或者根本没有将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表现出来的话,
这种由于非对称信息所引起的问题就会对存款人约束中的控制阶段产生很大影响,必然
会对整个存款人约束机制起到阻碍作用。
一船-
中国银行业存款^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4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1模型的选取
Demirgu9.Kunt,A.和Hu/zinga,H.(2004)使用多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存款保险对
存款人约束的影响。他们建立了两个模型,其中一个模型是从存款利率对银行风险的反
应角度来建立的,另一个模型是从存款增长率对银行风险的反应角度建立的。
其一高风险银行是否支付高存款利率?
Infereut』J=口+皿r,.I.I+归0J+l£D,.,+_囝J.Jz,.f_1+占J., (4.1)
各变量的含义为Interest/.。代表j银行在t时期的利息支出,用银行的利息支出与带
息债务之比减去官方利率后的数值表示:玛.1.1代表j银行风险状况的滞后变量(股权比
率、利润率和流动比率):KJ是宏观经济控制变量,包括通货膨胀率、实际GDP增长
率和人均实际GDP等;DjJ是反映是否存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虚拟变量,存在为1,
不存在为0;o“为残差项。
Dcmirga9-Kunt和Huizinga认为B的估计值为负时,可以解释为存在市场约束;6
的估计值为负表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降低了银行的利息支出,由于存款保险的存
在而导致存款利率的降低说明了存款人认为银行的风险降低了,因此要求更低的利率,
但是也可能由于银行想要吸引更多的存款而提高存款利率,因此导致存款保险存在的条
件下依然可能有很高的利率。存款保险变量和银行风险变量交互作用的变量可以用来估
计一个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会增加还是会降低市场约束。具体来说,正的交叉项系数
中表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降低了市场约束,因为B+中的绝对值变得更小了,说明银行
负债的利息成本对银行风险的敏感性下降了。
其二高风险银行是否吸引更少的存款?
DeposilGrowths|暑a+8Xi,f4+拶J|+6DJJ+毋D||Xi|-1+8 J| ‘42)
DepositOrow如.。代表存款的增长率(用银行负债的实际增长率来近似的代替银行存
款的增长率),其他变量定义同上。
13为正时就表明存在市场约束;6为正时则表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降低了银行存款
的增长;而显性存款保险虚拟变量与银行风险变量间的交叉项系数中若为负值则表明显
性存款保险制度降低了市场约束,因为13+中的绝对值变得更小了,说明银行存款的增
长率对银行风险的敏感性下降了。
本文之所以采用Demirgfig-Kuat和Huizinga(2004)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以下
理由:第一,尽管他们的跨国研究旨在考察有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与无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国家里银行存款人施加的市场约束力差异,但是,他们的模型仍适合和本文的研究,
因为他们的研究样本中事实上就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提供隐性保险的发展中国家;第
二,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在前人研究方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用此方法已经发表了多篇论
文,得到经济学界的认同。最后,由于他们从银行实际利率与风险状况的角度进行的检
验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而且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在进行中,目前只有少数大额长
期存款的利率允许商业银行在一定权限上自主确定,其他存款利率还基本处于央行管治
之下,因此,本文中我们仅从银行存款增长与其风险状况的角度进行计量估计。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沿用了Demirgn9-Kunt和Huizinga(2004)的研究方法,但在
变量的具体设置上,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并根据本文所要研究
的目的等因素作适当的调整,一方面保持基本模型设置不变,另一方面在变量的选择和
定义上有所变化。
4.2模型的修正
4.2.1基本变量的修正
因变量用各个银行的存款增长率表示。在风险变量的选择上,原模型是采用股权比
率、利润率和流动比率等指标来衡量的,本文将根据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
核心指标(试行)》,对变量加以替换,使之更适合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考虑到
公众获得银行的财务报告信息会有一定的滞后期,所以用利润率、流动比率、资本充足
率、不良贷款率的滞后变量来衡量。在宏观经济控制变量的选择上,延续原模型的变量
的使用,采用通货膨胀率、实际GDP增长率和人均实际GDP。
表4.I基本变量表
Tab 4.1 List ofBasic Vail曲les
4.2.2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变量的选取
(1)存款保险制度变量的选取
一般观点认为,国有银行享有国家信誉作担保的隐性保险,用虚拟变量D!i.t来反映
是否存在国家信誉对国有银行的隐性支持,因此,对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
建设银行,该虚拟变量Di。取值l,而其他银行则取值0。如果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确实存
在于国有银行间的话,虚拟变量Dj.。对存款增长率就应该有正效应。
用各个银行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AJ表示银行的规模,来考察存款人是否会对“大
而不倒”效应做出反应。如果存款人认为大银行比小银行更安全,享受更多的保护的话,
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A“对存款增长率就应该有正效应。
(2)公司治理结构变量的选取
股权结构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以及高级管理层激励特征等四个方面是商
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研究方面,因此本文选取这四个方面的情况作为代表公司治
理结构的解释变量。选取第一大股东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结构特征的变量;
关于监事会特征,本文选取监事会规模和监事会会议次数两个指标;关于高级管理层激
励特征,由于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采取以年薪制为主的薪酬支付方式,所以本文选取高
级管理层中薪酬最高的前三位高级管理人员平均薪酬作为高级管理层激励的解释变量。
有关变量的定义见下表:
衰4.2公司治理结构变量表
Tab 4.2 List ofCorponue Governance Sn'ueture Variables
(3)信息披露制度变量的选取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
规定》中关于年度报告的第十八条到第二十三条,所应该包括的内容进行设计,具体内
容见附录A.为了便于对各个银行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比较,我们使用了两种分析工具:
“披露比率”(DR)和“披露指数”(DIj,t)。所谓“披露比率”,即披露某一项目的
银行数占银行样本总数的百分比。披露项目包括15项。分别为:
表4.3信息披露制度变量袭
Tab 4.3 List of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Variables
符号名称
截至报告期末前三年年末财务数据
截至报告期末前三年年末及按月平均计算的年均财务指标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以及贷款损失核销制度的有关情况
下属分支机构情况(包括名称、地址、职员数、资产规模、下属网点数量及地
区分布) *
报告期末的资本结构,包括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和资本挣额(以上项目按中田
人民银行计算口径和国际银行业计算口径分别列示)
信用风险状况
流动性风险状况,包括能反映其流动性状况的有关指标.分析影响流动性的因
素,说明本行流动性管理策略
操作风险状况。包括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
造成的风险.井对本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说明
其他风险状况,包括其他可能对本行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
待处理抵债资产的构成和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不良资产的报告期末余额,本年为解决不良资产已采取及拟采取的措施
可能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的袭外项目的年末余额及其
重要情况
前一报告期末所披露风险因素本年内给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情况
分别按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法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按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对
补充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做出说明
DR 上述十五项的均值
另一分析工具为“披露指数”,对于某家银行来说,“要求的披露项目”总数为Σ
Rdj,某个银行披露了的项目总数记为Edi。如果项目i已披露,则d=l,否则d=0。披
露指数(Dk)的计算如下:
一37·
嘁啦巩瓯

娥嘶

嘶矾砜‰
嘶吣

±里堡堑些壹塾△丝塞丝堕里壅里墨
肼:至访/兰Rdj(研≤巩以s8)
i=l J=1
4.3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4.3)
4.3.1样本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考察对象为中国商业银行。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所选择银行均为上市银行,包
括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国
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建设银行,其中既有上市股份制银行,又有上市国有银行,
因此比较具有典型性。银行数据来自各银行2003年——2006年的年度报告,具体来源
有:(1)八家样本银行的网站;(2)中国银行业协会http://www.china-cb&net:(3)
巨潮资讯WWW.cnJli.fo.com.cn/defaulthtm; (4)看看年报网WWW.1dmb.ca/。宏观数据
主要来自国研网WWW.drcnct.caom.cn/。
4.3.2各回归变量的统计描述
32 o.49125
32 45.19938
31 8.391935
32 5.534688
3 2.033333
3 14102.33
24 2002871987l
24 0.828125
3 0.752125
24 33.66004
24 57.59463
23 15.6087
23 5.086957
23 10.21739
23 7.73913
23 5.347826
0.24893
8.89816
2.773563
5.26690l
O.91 8726
1499.895
26594914243
0.10l 165088
O.012419
29.38756
32.23838
1.947939
1.564174
2.859697
1.839402
2.789733
O.05
26.79
2.13
1.23
1.3
12336
204442759
O.65
0.755781
5.98
24.91
13
3
5
4
2
1.25
60.81
14.04
21.51
3.3
1593l
75091】800∞
O.95
0.764847
loo
100
19
8
15
10
13
~伊20 177.859 131.576 49.33 502.1 1
一∞一
P
L队吼m聆AⅨ孤。弧璐m阢器圯
4.4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计量软件Eviews5.0作为工具,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
4.4.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在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之前,要进行单位根检验,因为如果不进行单位根检验,往
往会导致伪回归,使得回归结果无效。本文采用Hadri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考虑到异方
差和自相关,Hadri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残差的LM检验,并证明了该检验的功效较大,
适用于比较大的时间单位和适中的横截面单位。原假设是服从平稳过程(包含时间趋
势),备择假设是非平稳过程,存在单位根。检验结果列于表4.5中。
表4.5面板数据的Hadri单位根检验
Tab 4.5 List ofHadri Unit Root Test
注:喝%水平上接受单位根假设.
由表4.5可知,当我们对各个时间序列的水平之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均表明能够
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由此我们可断定样本中的各个时间序列为平稳的I(0)
过程,即为平稳序列,意味着该序列无须差分即是平稳的。
一∞-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4.4.2基本变量的分析结果
袭4.6基本变量参数估计
Tab 4.6 The Parameter Estimate ofthe Basic Variables
变量(1) (2) (3) (4) (5) (6)
Pi t.1(利润率)4.882622 15.55174 18.31618
(0.252022) (0.757314)(1.47721)
k^l(流动比率) -0.0261 34 -0.023498 0.380063
(.0.056595) (.0.048860) (O.945319)
CAjj.1(资本充足率)-1.073069 -1.938961 .o.826564
(-0.92971 3) (-1.590978) (旬.761392)
NFI拈,(不良贷款率).o.413859 .o.769396 -o.517963
(-0.492609)(-0.914041) (-1.069177)
IF(通货膨胀率) 3.491388 2.324112 0.008933 0.900109 0.324081
(1.022619) (0.808141)(0.003315)(0.295382)(0.122541)
PG(人均GDP) -0.000342 8.83E-08—0.000830 8.78E一05 -0.000703
(-O.177048)(O.005644)(.0.459123)(0.037585)(_0.409549)
R.SCluared 0,848271 0.961872 0.879629 0.940643 0.9041 19 0.948747
Adjusted R.squared 0.816542 0.873465 0.856267 0.887292 0.890886 0.901629
D.W.stat 2.147903 2.336480 2.330282 2.201155 1.9272“ 2.263823
F-statistic 4.450299 3.523431 8.962539 7.650220 6.099687 7.904339
Prob(F.statisti曲0.02801 1 0.048476 0.003578 0.006368 0.014868 0.005672
注:F.statistic是F.统计量;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分别是模型的相关系数和修正过的
相关系数;D.W.stat是叭^,值;括号内的数字是T.统计量.
在设定(1)中,我们用四个风险变量估计了对银行存款增长率的影响,采用时刻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使用Eviews5.0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表明:利润率和不良贷款率分
别获得了预期的正系数和负系数,表明较高的利润率和较低的不良贷款率会提高银行的
存款增长率,但是不良贷款率的T统计值是-0.492609,显示这个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流动比率和资本充足率则获得了与预期相反的负系数(T统计值分别为-0.056595和
-0.929713)。
在设定(3)一(6)中,四个风险变量分别为:利润率、流动比率、资本充足率和
不良贷款率,每次回归中我们同时将宏观控制变量通货膨胀率和人均GDP纳入模型中,
估计的结果显示:利润率、流动比率和不良贷款率获得了预期的符号,但只有利润率与
流动比率的系数显著,而不良贷款率的系数不显著,T统计值为-1.069177;而资本充足
率的符号为负,同预期符号相反,且T统计值为-0.?61392,系数不显著。在所有回归
中,通货膨胀率都获得了预期中的正系数,表明了通货膨胀率有提高银行存款增长率的
一柏一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用,但是仅在(3)中是显著的;而人均GDP的系数有正有负,且均不显著,表明人
均GDP对存款增长率的变化没有影响。
在设定(2)中,我们将四个风险变量与通货膨胀率、人均ODP同时纳入模型,进
行整体回归,估计的结果显示:利润率和不良贷款率分别获得了预期的正系数和负系数,
表明较高的利润率和较低的不良贷款率会提高银行的存款增长率,但是不良贷款率的T
统计值是一0.914041,显示这个结果的可信度不高;通货膨胀率获得了预期中显著的正
系数,表明通货膨胀率有提高银行存款增长率的作用;而入均GDP的系数为负,且不显
著,表明人均GDP对存款增长率的变化没有影响。
结论1:我国银行业的存款人约束非常微弱。
上述的大多数估计结果中,银行的存款增长率对银行风险变量的变化没有做出预期
的反应,这说明我国银行业的存款人约束非常微弱;四个风险变量中,利润率的估计结
果最理想,这似乎表明存款人更加关注银行的盈利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市场约
束的作用,而其他三个风险指标在多数情况下要么得到与预期相反的估计系数,要么系
数不显著。
4.4.3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约束的作用
表4.7隐性存款保险变量参数估计(1)
Tab 4.7 The ParameterEstimate ofthe Implicit Deposit Insurance Variables(1)
变量(7)
P*l(利润率)4.114497
(0.365943)
L弘l(流动比率) O.157608
(0.657126)
CA抽I(资本充足率) -2.076595
(-2.350835)
NPk川(不良贷款率) -1.130707
(-2.083651)
IF(通货膨胀宰) 2.61 1795
(0.957211)
PG(人均GDP) -0.001 160
(-0.759923)
An(资产总额的自然对致) 2.338333
(O.423897)
DLl(隐性存款保险的虚拟变量) ·12.77143
(-0.470593)
R-squared 0.82100
Adjusted R—squared 0.804433
D.W.stat 2.137068
F-statistic 2.867452
£巴!【丘墅型塑£2 Q:丝盟垄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注:F-sbH鲥c是F-统计量;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分别是模型的相关系数和修正过的
相关系数;D.W.stat是DW值;括号内的数字是T.统计量.
在设定(7)中,我们将表示国家信誉的虚拟变量Di』和表示“大而不倒”学理的变
量——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AiJ纳入模型中,用以解释存款人约束缺失的原因。估计的
结果显示:利润率、流动比率以及不良贷款率都取得了预期的符号,但仅有流动比率的
系数显著,利润率和不良贷款率的系数不显著,资本充足率没有取得预期的符号,且不
显著;通货膨胀率的系数取得了预期的正值,且显著,人均GDP没有取得预期的正值,
且不显著;所得结果基本与上述回归一致,我国银行业的存款人约束非常微弱;作为解
释这种微弱现象的原因的两个变量,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Aj.I取得了预期的正系数,但
是并不显著,而作为表示国家信誉的虚拟变量DjJ既没有得到预期的正系数,结果也不
显著。这似乎表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帮助资产规模大的银行以及国有银行提高存款增
长率的作用并不明显,或者说.国家的隐性保险本身并不仅仅覆盖国有银行,而是所有
的银行。
鉴于上述估计结果,我们在假定所有银行都获得了国家的隐性保险后重新进行回
归。结果如下:利润率、流动比率以及不良贷款率都获得了预期的符号,但利润率的系
数不显著;通货膨胀率的系数获得了预期的正值,且显著,但人均GDP没有获得预期
的正值,且不显著;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没有获得预期的符号,且也不显著,但代表国
家信誉的虚拟变量获得了预期的正系数,其显著。这似乎证实了上述假设:隐性保险本
身并不仅仅覆盖国有银行,而是所有的银行。但“大而不倒”学理似乎并没有证据支持。
表4.8隐性存款保险变量参数估计(2)
Tab 4.8 The Parameter Estimate ofthe Implicit Deposit Insurance Variables{2)
变量(7)
黾l-l(利润率) 2.074097
k-l(流动比率)
CAj,H(资本充足率)
NPL训(不良贷款率)
皿(通货膨胀率)
PG(人均GDP)
Au(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
(0.205334)
0.231277
(1.307133)
-1.953934
(.2.377578)
-1.164711
(2.224082)
2.408616
(0.918155)
-0.001037
(_0.708254)
.0.217496
(-o.231290)
(续表)
Dh(隐性存款保险的虚拟变量)45.49045
(1.746843)
R·squared 0.915008
Adjusted R-squared 0.835345
D.W.stat 2.172376
F-statistic 3.423121
Prob(F-statistic)0.021592
注:F-stabstic是F一统计量;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分别是模型的相关系数和修正过的
相关系数;D.W.stat是DW值;括号内的数字是T.统计量.
结论2: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事实上覆盖所有银行,因此能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银行
业存款人约束非常微弱的现象。
国家信誉保护的范围不仅仅是国有性质的银行,退一步讲,如果坚持认为国家主观
上只是提供给国有银行以国家信誉作为保障,那么我们必须也承认其他的股份制银行事
实上“搭了便车”,换言之,对于存款人来说,与国有银行一样,其他股份制银行同样
享受国家提供的隐性保险。
此外,从银行的规模因素来看,存款人不会对“大而不倒”效应做出反应。这也从
另一方面说明隐性存款保险事实上覆盖所有银行,存款人不担心规模小的银行倒闭会对
自己的银行存款造成损失,因为他们预期国家会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责任而对危机
银行进行救助。
这样的结果非常符合我国转轨经济的实际情况:在我国渐进式改革的过程中,政府
财政能力不断下降导致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减弱,国有银行就成为支持和保证渐进式
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力手段,政府因此以国家信誉的形式对国有银行提供隐性保险,出乎
意料的一个结果是,其他银行也“搭了便车”,最终导致我国存款人对银行风险的漠视,
几乎没有发挥任何存款人约束的作用.
4.4.4公司治理结构对存款人约束的作用
在设定(8)中,我们将表示公司治理结构的八个变量—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jJ、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sHj』、董事会规模Ds小独立董事规模ID!i.I’董事会会议次数Dcip
监事会规模JsiJ、监事会会议次数Jcij以及前三位高级管理人员平均薪酬IVIPj.广一纳入
模型中,用以解释存款人约束微弱的原因。估计的结果显示:四个衡量风险状况的变置
除了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的系数获得了预期的符号外,其他两个变量都没有获得预
期的结果,且这四个变量的系数均不显著,存款人约束非常微弱;作为宏观控制变量的
通货膨胀率和人均GDP的系数均没有获得预期的正值,且不显著;而表示公司治理结
构的八个变量中,除董事会规模的系数获得了与预期相反的负值外,其余变量均获得了
中国银行业存教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与预期相同的正值,但只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变量sj-的系数显著,其余均不显著。
这表明样本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对银行存款增长率的提高起到任何作用,公司治理
结构严重影响了存款人约束作用的发挥。回归结果见表4.9。
表4.9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参数估计
Tab 4.9 The Parameter EstLmat=of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mctu∞Variables
变量(8)
P如1(利润率)
k“(流动比率)
CA舢.j(资本充足率)
I删“I(不良贷款率)
珲(通货膨胀串)
P0(人均GDP)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s}b(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
D%(董事会规模)
DDh(独立董事规模)
D%(董事会会议次数)
J鼢(监事会规模)
JqI(监事会会议次数)
M‰(前三位高管平均薪酬)
.24.93801
(.1.958810)
-0.203808
(-0.743023)
0.053517
(0.029990)
.3.676412
(.3.520491)
-0.651051
(.0.194074)
.0.004612
(.2.311031)
O.17鸵87
(1.020496)
0.037297
C0.283741)
-o.564657
(-0.∞3626)
O.137564
CO.057555)
0.323523
(0.417633)
0.151665
C0.075784)
O.169934
(0.162401)
O.037071
(1.29∞79)
R-squared 0.908830
Adjusted R-squared 0.853555
D.W.Stat 3.053651
F-statistic 3.5601 99
Pmb(F-statistic)0.084086
注:F-statistic是F-统计量;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分别是模型的相关系数和修正过的
相关系数;D.W.stat是DW值;括号内的数字是T-统计量.
一44—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论3:样本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存款人约束微弱的原
因.
股权集中度相对偏高、董事会职能不健全、监事会的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对商管人
员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等多方面的原因,都造成了样本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尤
其是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与其它五家银行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从而影响到存款
人约束发挥作用的渠道,一定程度上造成存款人约束微弱。
4.4.5信息披露制度对存款人约束的作用
表4.10信息披露制度变量参数估计
T—a—b4.10——The—P—aram——eterEstimateofInformationDisclosureS2,stcmVariables
变量(9)
R“(利润率) 7.665528
I弘J(流动比率)
cA“.I(资本充足率)
姗t仙l(不良贷款率)
邛(通货膨胀率)
PO(人均GDP)
Dk(信息披露指致)
DR(信息披露比率)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D.W.stet
F-statisⅡc
Prob(F-stetistJc)
(0.773056)
0.182724
(1。040381)
.1.781235
(.2.257872)
-0.950166
(.2.152825)
2.896775
(1.210929)
-0.001 088
(-0.692494)
22.77365
(1.132153)
24.85329
(0.51 3475)
O.644051
O.477942
1.972719
3.877272
O.013168
注:F.sIlaustiiiF磊哥i『-瓦.面i面葡—ii_Adjus州R-squared分别是模型的相关系数和修正过的
相关系数;D.W.stat是DW值;括号内的数字是T.统计量.
在设定(9)中,我们将信息披露指数Dj.t和信息披露比率DR纳入模型中,用以解
释存款人约束微弱的原因.估计的结果显示:利润率以及流动比率都获得了预期的正系
中国银行业存款八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数,且均显著,不良贷款率也获得了预期的负系数,但是其T检验值为.2.152825,显然
不显著,资本充足率依然没有获得预期的系数,且不显著;作为宏观控制变量的通货膨
胀率获得了预期的正系数,且显著,但人均GDP却仍然得到的是预期相反的负系数,
且不显著;作为解释存款人约束微弱的原因的变量,信息披露指数和信息披露比率均获
得了预期的正系数,但后者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良好的信息披露情况,可以显著的帮
助银行提高存款增长率。
结论4: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存款人约束的强度。
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国有银行的上市,中国商业银行整体信息披露水平得以提高,进
而信息披露现状可以显著的帮助银行提高存款增长率,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提高
我国存款人约束的强度,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存款人了解银行的经营状
况,但是存款人对于资本充足情况和不良贷款情况这两个指标的敏感性要弱于利润率和
流动比率,现行的信息披露制度仍然有待完善。
4.5增强存款人约束的政策建议
(1)我国存款人施加的市场约束还非常微弱,其中,隐性存款保险是导致这种结
果的原因之一。客观的说,在过去的20余年里,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
确保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但随着我国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的市场化水平不
断提高,竞争日趋激烈,政府已经不再适宜继续充当银行的保护伞了,而需要建立起符
合市场化原则的制度安排替代政府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当前世界上应对金融危机的通
行的办法是建立以现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金
融安全网,因此,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应当成为我国深化银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银行在一国国民经济和结算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当一
国的银行业发生挤兑危机或者系统性危及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
出于政治的还是经济的压力,即使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政府都难免会对存款
人进行保护。换言之,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那么多半存在着隐
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因此,即使我国建立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也不能完全消除金融领
域的道德风险,谨慎的设计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是尤其值得注意的事项.
(2)国有银行与其它上市股份制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差距,是导致公司治理
结构制约存款人约束有效性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第一节认
为:“监管者应鼓励银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依靠适当的机构和银行董事会与管
理层的责任分工),以强化市场透明度和监督作用,提高市场的约束作用”。由此可见,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存款人约束作用的发挥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
具体的措施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2002年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股份
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就是一个有力的举措。当前,应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推行以下
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革措施:①强化董事会职能。董事会是内部治理制度安排的
核心,强化董事会的职能会明显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有:
增强董事会的权威性的独立性;建立董事评价制度,明确董事的职责;完善董事会的内
部组织结构,建立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审计委员
会。②健全激励机制,尤其是要尽快强化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手段。③强调监
督和约束。这方面的改革包括两项具体内容:一是建立和健全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体系,
并保证这些监督机构的公正性和可观性;二是促进信息公开,特别是各个商业银行的会
计报表应尽可能的公开,以便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④改革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
命和考核体制,逐步尝试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3)存款人约束机制需要及时可靠的信息才能发挥作用,完善的信息披露是市场
发挥作用的关键。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银行特别是问题银行具有隐瞒或修改信息的动机,
所以当信息最终披露时,如果银行实际的财务状况模糊不清,那么便会限制市场对这些
信息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而如果银行披露的是错误的、不真实的财务报告,则会使监
管者对银行的经营状况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造成监管上的错误.
所以为了使存款人约束发挥其作用,我们首先应当尽一切努力使市场给银行的所有
者和管理者以压力来披露银行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使外部审计师发挥更大的作用,如
通过强调更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方法,更注重对主要借款人未来支付能力的预测,而
不是注重于对过去的情况的审计和依赖于传统的审计方法;我们还应统一审计标准和方
法(包括国内和国际),这样外部审计师的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除审计师之外,
我们还应当利用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力量来提高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如利用信用评级机
构和其他市场分析家来评价银行的稳健,对银行的信用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我们
还应当将银行信息披露的范围扩展到传统的财务报告以外,如有关银行不良贷款的信
息、银行对主要借款人的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的质量信息均需加以披露,使我们能从中
总体上对银行的经营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为存款人约束作用的有效发挥打下坚实的基
础。其次,银监会加强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真实性、合规性检查,杜绝虚假信息;
再次,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逐步完善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内容。最后,健全对
不按规定披露信息的商业银行的惩罚措施,通过经济、法律手段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充分性和可靠性.
5结论
本文经由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后,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银行业的存款人约束非常微弱。
上述的大多数估计结果中,银行的存款增长率对银行风险变量的变化没有做出预期
的反应,这说明我国银行业的存款人约束非常微弱;四个风险变量中,利润率的估计结
果最理想,这似乎表明存款人更加关注银行的盈利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存款人
约束的作用,而其他三个风险指标在多数情况下要么得到与预期相反的估计系数,要么
系数不显著。
(2)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事实上覆盖所有银行,因此能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银行业
存款人约束非常微弱的现象。
国家信誉保护的范围不仅仅是国有性质的银行,退一步讲.如果坚持认为国家主观
上只是提供给国有银行以国家信誉作为保障,那么我们必须也承认其他的股份制银行事
实上“搭了便车”,换言之,对于存款人来说,与国有银行一样,其他股份制银行同样
享受国家提供的隐性保险。此外,从银行的规模因素来看,存款人不会对“大而不倒”
效应做出反应。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隐性存款保险事实上覆盖所有银行,存款人不担心
规模小的银行倒闭会对自己的银行存款造成损失,因为他们预期国家会承担起“最后贷
款人”的责任而对危机银行进行救助。
(3)样本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存款人约束微弱的原因。
股权集中度相对偏高、董事会职能不健全、监事会的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对高管人
员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等多方面的原因,都造成了样本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尤
其是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与其它五家银行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从而影响到存款
人约束发挥作用的渠道,一定程度上造成存款人约束微弱。
(4)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存款人约束的强度。
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国有银行的上市,中国商业银行整体信息披露水平得以提高,进
而信息披露现状可以显著的帮助银行提高存款增长率,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提高
我国存款人约束的强度,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存款人了解银行的经营状
况,但是存款人对于资本充足情况和不良贷款情况这两个指标的敏感性要弱于利润率和
流动比率,现行的信息披露制度仍然有待完善。
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受到数据收集以及个人研究能力的限制。数据收集的限制体
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样本银行的选择问题,上市银行的数据较易获得,但像农业银行
等尚未上市的银行,他们的年报或是披露的不够详尽,或是几乎很难查到,这就为本论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的样本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二是样本的容量问题,由于本论文样本银行中的三
大国有银行都上市不久,年报仅仅是从2003年后才比较完整,因此,本论文使用的数
据是从2003年至2006年,这些都对最终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实证部分主要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总体层面进行的宏观研究,如果能够将各个
样本银行加以分类,分别对国有商业银行、未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银行以及所有
的股份制银行进行区别研究,应该可以从中分析出更多对存款人约束有效性产生影响的
因素,因此后续研究可以从这一角度进行更深入的展开.
·-40.
参考文献
[1】Derger l Allen.Market Discipline in Banking from Proceeding of a Conference Off Bank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1991:247-258.
[2]Andrea lL Maechler&Kathleen lL McDill.DyⅫic Depositor Discipline in US eanksU].
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5:1871—1898.
[3]付鲜艳.市场约束与金融监管[J].经济师,2003,(5):210-211.
[4]张自立.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市场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强化【J],中国市场,2006,(17):62—53.
Is]杜胜,金子寿.市场约束:一种新的银行监管理念[J].金融经济,2002,(10):II一12.
[6]何自云.市场约束的加强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对策[J].农村金融研究,2000。(1):11—14.
【7]田光伟.金融监管中的市场约柬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8]Levy-Yeyati.Eduardo,Martinez Peria et a1.Market Discipline under Systemic
Risk:Evidence from Bank Runs in Emerging Economies.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3440。The World Bank,2004:卜52
[9】Desirg坼-Kunt.A..Huizinga,H..Market Discipline and Deposit Insurance[刀.Journal
of Monetary conomics,2004,(51);375—399.
[10]万杰,苗文龙.信息中介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J].新金融。2005,(1):50-53.
[11]刘长青.市场约束机制的前提条件—一对央行强化信息披露机制的冷思考【J],江汉论坛.2006,
(7):46—49.
[12]张正平,何光文.中国银行业市场约柬力的实证研究(1994—2003)[J].金融研究,2005,(10):
42—52.
[13]DemirgOg-Kunt,^.。Enrica Detragiache.Does Deposit Insurance Increase Banking System
Stability?An E印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0:卜他
[14]Demingilg-Kunt,A.,Huizinga,It.Market Discipl ine and Financial Safety Net Design.
P01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2183.World Bank,Washin:ton,DC,1999:卜蚰.
【15]Demirg嘶-Kunt,^..Edward Zane.Deposit Insurance around the World:Where does It Work?
[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6,2D02:175一195.
【16]李宗怡.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纪律约束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镱略,2006,(1):81-85.
[17]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中的市场约束[J].财经问题研究,2004, “);34-38.
[18]王丹,杨奇军.市场约束的有效性条件和我国的现状及改进[J].西南金融,2002,(12):31—33.
[19]王晓龙.市场约束与银行监管政策问题研究[J].财经论坛,2006, (9):119-120.
[20]itark J.Flannery.The Faces of"Market Discipline"【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1:107—119.
[21]Martinez Peria'lL S.,Schmnkler.S.L..Do Depositors Punish BBIll【s for忸ad”Behavior?
Journal of Finance.200l:1029—1051.
一50一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3 Roberr R.Bliss,Mark J.Flannary.Market Discipline in the Governance of U.S.Bank
Holding Companies:Monitoring VS.Influencing.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working
paper.2000:卜47.
[231 Marc J.K.De Canster,Nancy}hsschelein.Regulating Banks through Market Discipline:
A Survey of the Issues[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03,(17):749-760.
[Z41 Flannery,H J.,Sorescu,S.也.Evidence of Bank Market Discipline in Subordinated
Debenture Yields:1983—1991[J】.Journal of Finance 51,1996:1347—1377.
[251 Flannery.乩J.Using Market Information in Prudential Bank Supervision:A Review of
the U.S.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 30,1998:273—305.
[283张玉概赵勇.隐性存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转变对银行道德风险的影响U].南方经济,2006,
(5):104一III.
【27]周好文.“国家信誉”应从国有铌行淡出U].当代经济科学.2003,(1):33-38.
C2H]范立夫。范南,宋妮妮.“TB仃”学理与我国中小银行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1.(8):39-42.
e29]钱小安.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约束条件与制度设计[J3.金融研究。2004, (8):21-27.
[30]Masami Imai.Market Discipline and Deposit Insurance Reform in Japan[J].Join'hal of
Banking盎Finance.2006:l一20.
[31]Keely,Michale.Deposit Insurance.Risk and Market Power in Banking[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1183—1200.
[32]Baer,Herbert.Thomas lL Mondscheam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Incentive Effects of
Deposit Insurance[J].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94:146—164.
[332 Kaoru Hosono.Hiroko 1waki,Kotaro.Banking Crises,Deposit Insurance.and lhrket
Discipline:Lessons from the Asian Crises[J1.舡Er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05吨-029.2005=
卜27.
【3躬白重恩,刘销.陆i}Il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CJ].经济研究,2005,(2):81-91.
[351崔学刚.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来自中田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CJ].会计研
究。2004,(8):72_80.
[36]李维安,唐跃军.公司治理评价、治理指数与公司业绩——来自2003年中田上市公司的证据
[J].中国工业经济,2006,(4):98-107.
[372田荧玉,陈小红.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6,(12);117-122.
[381李红卫.冯耨炜.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指标设计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5):48-50.
[39]安国胜,高宇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启示[J].武汉金融,2006, (2):45-48.
[401 Saunders,凡,Strock。E-,Travlos,N.G.Ownership Structure,Deregulation。and Bank
Risk TakingU].Jourrml of Finance.1990:871—895.
[41]巴唾松,王超。张旭.中国上市银彳亍信息披露评估指数体系研究C妇.当代财经,2006,(4):
46—51.
[哇2】乔抠东。胡媲萍.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结构的实证分析U】。河北经贸大学学
报.2006,(9):33—39.
一51.
中国银行业存款^、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43]任咏梅.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J].金融会计,2003. (5):II一12.
[“]胡奕明.银行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对13个田家和地区银行年报的调查分析[J].金融研
究,2002,(3):87—94.
[45]胡奕明.国际活跃银行信息披露发展之比较[J】.世界经济,2002. (B)l 31—39.
一52—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截至报告期末前三年年
末财务数据
风险资产总额
资本净额的数量及结构
贷款损失准备
总负债
存款总额
长期存款及同业拆入总额
贷款总额
各娄贷款余额
一日·
咖苣!肼|耋{曼研咖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流动风险状况
操作风险状况
其他风险状况
待处理抵债资产的构成
和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不良瓷产的报告期末余

表外项目
损失情况
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
包括能反映其流动性状况的有关指标,分析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说明本行流动性管理策

包括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
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并对本行内
部控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做出说明
包括其他可能对本行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的风
险因素
待处理抵债资产的构成和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L
o
DZ
不良资产的报告期末余额,本年为解决不良9A
资产已采取及拟采取的措施
可能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重OB
大影响的表外项目的年末余额及其重要情况
前一报告期末所披露风险本年内给商业银行Dc
造成的损失情况
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按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其A
依据中国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和制度编制的
法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此外,聘请国际会
计师事务所按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对其按
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编制的补充
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Ic
做出说明
注: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一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编制.
一54—
附录B 2006年样本银行年报信息披露状况
垦堑堑堑堑堑堑堑
FDl l 1 l l l l l 1
FD2 1 1 l 1 1 l l l
FD3 O 0 0 0 l 1 l 1
FD4 l l 1 l l l l 1
FD5 1 l l 1 l l l 1
FD6 l l l 1 1 l 1 0
FD7 l 1 l l l 1 1 1
FD8 1 1 l 1 l 1 I l
Fll 1 l l 1 l l l 1
F12 l l I 1 1 l l 1
F13 l l l l 1 l l 1
F14 l 1 l l l 1 0 1
F15 1 l l 1 l 0 l 1
F16 l 1 l l 0 0 l 0
F17 1 l l 1 O 0 0 0
SZ 0 0 0 0 0 0 0 0.
B 1 1 1 I l 1 1 i
CS l l l l 1 l 1 1
Cl l 1 1 l l l l 1
C2 1 1 l l 1 l l l
C3 l l 1 l l l 1 1
C4 l l l 1 l l l l
C5 l l l l l l l l
C6 l 1 l l l l l l
C7 l 1 l l 1 1 1 0
C8 l l 1 I l l l 1
C9 l l l l l l l l
C10 1 l l 1 1 O 0 0
C11 l l l l l O 0 0
C12 1 l l 1 l 0 0 0
C13 O 0 0 0 0 0 0 0
L l 1 1 l I l l l
T 1 l I l l l 1 1
0 1 l 1 l l 1 l 1
DZ 1 l l l 1 l l 0
BA l l 1 l l l l l
0B 1 l 1 l l l O O
DC 0 O O O l O O O
A 1 l l l l 0 0 0
IC l l l 1 1 l l l
注:0为未披露,1为已披露.
一弱.
中国银行业存款人约束影响因素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l】卢艳,胡蓬玮: ‘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约束的束缚解析》, ‘财经界',2007年
第八期。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从论文的选题、构思、研究方法的选择到修改和最后的完成,
兆文军副教授自始自终给予了我精心的指导,使我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论文的完
成,凝聚着导师的辛勤劳动。兆文军副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深
厚渊博的金融学识,令我非常地敬佩。在此仅表示我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同时,感谢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的全体授课老师、领导及工作人员给予的我帮助和
提供的支持,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论文。
同时,我感谢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的全体同学,你们自强、自信、拼搏、进取的精
神成为我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动力。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他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与了我巨大的支持,给我的学习和
研究增添了许多的动力,使得我的论文可以顺利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