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4772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厦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姓名:王波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朱孟楠
20080301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
表现为银行的存贷差在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包括
因外汇占款和再贷款而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贷款需求相对下降、信贷市场
竞争加剧、不良贷款大量剥离、资本约束和风险责任追究机制迫使银行减少放贷、
商业银行自身严格的信贷投放管理等方面。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
性受到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减少、银行的稳定性下降等等,其中对银行稳定性
的影响尤其值得重视。银行的稳定,是指银行或银行体系动态地抵御各种消极事
件的能力,它是金融稳定的关键。在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盈利压力增加,同
时银行又有大量的廉价的资金来源,因此可能造成银行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资产
市场,形成资产泡沫;当泡沫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外界冲击下泡沫破灭时,银行
投向资产市场的许多贷款成为不良资产,同时那些虽然不是投向资产市场但以房
地产和股票作为抵押的贷款其抵押品价值大幅度下降,使商业银行由流动性过剩
转向流动性不足,有可能发生挤兑而出现银行危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历
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在流动性过剩下,我国也出现了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上涨过快的现
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计量分析证明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为资产
价格的过快上涨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一旦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急剧下降,将会
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定性。
美国、日本和香港历史上都曾经发生过流动性过剩下的资产泡沫,并且对银
行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资产泡沫破灭对日本银行业
的打击最大,而美国最近的次级债危机和香港20世纪90年代的资产泡沫破灭对
各自银行业稳定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对这些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流动
性过剩下,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推行资产证券化和提高银行风险识可以提高商业
银行的稳定性提高银行风险防范意识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稳定性。
根据国内外在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稳定性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
况,在流动性过剩下,我国的政府部门、商业银行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应共同采
取措施以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从信贷竞争的角度分析了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
的关系,并对我国住房信贷中存在的住房信贷过度竞争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二是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方法论证了近年来我国的信
贷扩张为资产价格的膨胀提高了支撑,尤其是近年来流动性过剩下银行信贷的扩
张与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之间的关系;三是对我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我国商业
银行造成的损失进行了测算,提出政府部门、商业银行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要共
同采取措施,提高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四是对国内外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的关
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强调了银行监管的重要性:五是从国内外经
验和教训出发,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仅仅要稳定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同
时还要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六是提出在流动性过剩下,要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的
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减少对信贷业务的依赖;七是辩证地分析
资产证券化,既要看到其优点,同时也要看到其缺点,在我国要稳步发展资产证
券化业务。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银行稳定
Abstract
The economy of China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but it also
brings about the issue of excess liquid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nle issue appears
primarily as loan—deposit gap of banks broadens continuously.At present,the main
causes leading to excess liquid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re as follows:the
excessive influx of base money due to foreign exchange occupying and reloans,
relatively decline in the demand for loans,intensifying competition in credit markets,
stripping off substantive bad loans,reducing lending in banks forced by capital
constraints and risks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trict credit management in banks,
etc.
Excess liquid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will bring about many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entral bank’S monetary policy,reduc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undermining the stability of banks,etc.Among
these effects,the banking stability deserves particular attention.The stability of banks
denotes the ability that the bank or the banking system Can resist all kinds of negative
dynamic events,and it is crucial to the financial stabilit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cess liquidity,profit pressure of commercial banks increases,while banks have
substantive low cost capital,and it may cause the flow of substantive bank credit
capital into asset markets,making the forming of asset bubble;when the bubble
develops to a certain stage,the bubble will burst under all external shock.The burst
will transform lots of bank loans into bad assets,and those real estate and shares
assets which serve as collaterals decline significantly in value.Then the commercial
banks will experience the conversion from excess liquidity into lack of liquidity,and
it may bring about bank runs or even banking crisis,which has been proved by
historical facts of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recent year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CeSS liquidity,China also witnesses
the phenomenon that real estate prices and stock prices have been climbing too fast.
Many factors may contribute to it,while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cess liquidity,the expansion of bank credit provides some support
for the soaring asset prices.Once the real estate prices and stock prices fall sharply,it
will bring about huge losses to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nd will further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Asset bubb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cess liquidity had ever happened in
United States,Japan and Hong Kong,and the stability of banks was affected to some
extent.The asset bubble burst in Japan in the 1 980s crushed the Japan’S banking
sector hardest,while the recent US Subordinated Debt erisis and the 1 990s asset
bubble burst in Hong Kong made a relatively small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ir
banks.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se specific case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cess liquidity,the improvement on financial regula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n the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 of banks Can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According to the expedences and lessons of improving the bank st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cess liquidity in some countries and regions,and taking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ChiIla should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handle the latent threat that excess liquidity poses to the banking stability.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Can be concluded in the following points.
Firs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dit competi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cess liquidity and the asset bubble,and further makes all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xhibition form and causing reasons of excessive competition in China’s
housing credit market.Secondly,this paper employs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method to verify the thesis that credit expansi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has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expansion of asset price,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dit
expansion in banks and the rapid climbing of real estate pri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cent excessive liquidity.Third,the paper calculates the los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caused by China’S real estate bubble burst,and proposes that the
government sector,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banking regulatory sector should
take joi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Fourth,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t home and abroad between the excess liquidity and banks’
stability from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erspectives,and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banking supervision.Fifth,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t home and
abroad,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central bank’S monetary policy should not only
stabilize inflation in the first place,but als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asset price
fluctuations.Sixth,the paper proposes tha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cessive
liquidity,the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te
business,enhance the proportion of intermediate business income and reduce the
dependence on the credit business.Finally,the paper makes a dialectical analysis of
asset securitization,and puts forwar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figure out its merits,but
not to ignore its shortcomings in the meanwhile,and China should steadily develop
the securities business.
Key words:excessive liquidity;asset bubble;banking stability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
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
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其‘;才
秽一8年弓月日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
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
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
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
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4”)
作者签名_;莎
导师签名:
日期:J∞踔弓月日
日期: 年月日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
表现为银行的存贷差在不断扩大。从1999年至2006年,金融机构的存贷差额
也不断扩大,存贷比由1999年的116.o%上升到2006年的148.8%。进入2006年
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财经类话题,并在2007年两会上,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足以说明流动性过剩已经引起了国家决策层的高度
重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
效性受到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减少、银行的稳定性下降等等。其中对银行稳定
性的影响尤其值得重视。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一方面为信贷扩张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为信贷扩张
提供了条件。假如信贷过快增长,容易造成资产泡沫。历史事实证明,无数次资
产泡沫的产生无不与信贷扩张有关。C011yns&Senhadji(2001)对于四个东亚国
家和地区(香港、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的研究表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银
行信贷的增长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显著的同步效应,基于此发现,他们推论出银行
信贷是造成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前的房地产泡沫的显著因素之一。①许多学者
认为我国近年来的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
关系。
资产泡沫是不可能永远维持的,当它膨胀到一定程度必然破灭。泡沫破灭
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出现银行危机、货币危机以及实体经济受到损害、出现
经济萧条等。在这些方面影响中,对银行稳定的影响是最直接的。A.Vila(2003)
的实证结果表明,在1975—2000年闻,主要有17个国家经历了银行业危机,然
而在这17次危机中,有13次在危机爆发前都经历了股市危机,也即资产泡沫破
灭。@
@江彤.我国的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价格关系实证分析,《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年第4期第15页
圆陶长高.银行业危机:金融泡沫视角的分析,‘金融论坛》2005年第6期第33页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银行危机给一国经济带来的损失是很大的。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已经
有93个国家发生超过112次的系统性银行危机。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超过15次
的银行危机中,公共部门为化解危机所投入的成本达到或超过有关国家GDP的
10%。有人推算发展中国家自1980年以来为化解银行危机所投入的救援总成本已
经达到2500亿美元,而且这还是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对于东亚金融危机国
家来说,用于补充银行资本金的成本占到GDP的10%-60%。除了大量的财政成本
以外,银行危机还会加重经济萧条、增加贫困率、阻碍国民储蓄流向最有生产力
的领域、限制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并且增加发生货币和外债危机的可能性。银
行系统的稳定性是金融稳定的核心,这是20世纪金融研究得出的一项基本结论。
从1929年开始的世界大危机到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历程中可以看到,正是银
行业的危机破坏程度决定了金融危机的广度和深度。①
虽然近年来我国股市发展迅速,但银行融资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融资方式,一
个健康的银行体系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在商业银行体
系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银行的利润大幅度增加,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
不良资产比例大幅度下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流动性过剩下银行体系流向房
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贷款越来越多,造成了我国的资产价格不断膨胀,给银行
体系的稳定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研究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
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银行稳定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节文献综述
近年来研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现有的研究主
要是集中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界定及测度、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
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银行经营的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一、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的界定与测度研究
国内有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讨论很多,但就流动性过剩的基本概念却未能达
成统一意见,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是与其界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界定不
①段军山.资产价格波动、银行不稳健与宏观经济后果,《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7期第46页
2
第一章导论
同,测度的标准也不同。刘震(2006)认为我国银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流动性过剩
问题是流动性资产的过剩,即大量的可用于放贷的存款资金沉积在银行系统内部
的过剩①;连建辉、翁洪琴(2006)认为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存差为不断增大,
超额准备金增多,M2与Ml的增速出现差异导致流动性比例(M1/M2)持续下降及
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圆;刘锡良、董青马、王丽娅(2007)认为可以用投机性
超额储备的多少作为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的标准,各国在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时
也主要是采用商业银行一级储备的概念@;吴军(2007)认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过剩是一个均衡概念,反映着银行体系信贷资金的均衡特征,是指相对于银行通
过吸收存款等组织的信贷资金来源而言,贷款和投资需求不足@。
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研究
李成,姜柳(2006)@、吴军(2007)@、孙建潮(2006)o都认为外汇储备
是造成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与汇率制度之间存
在密切相关性,即在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了商
业银行存差的扩大,造成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过剩;何自云等(2005)
@指出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银行贷款能力低下;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
资产的过剩,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来看,都源于银行贷款能力的低
下,是大量本来应该贷放的资金而未能贷放出去;董玉华,蒋剑平(2006)⑨认
为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经济日益过渡到过剩经济,产能过剩成为经济
生活的常态和最重要表现,国有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产能过剩;左小蕾
(2006)@认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输入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常态因之一;
刘开林、范小云(2007)oK为自愿性因素和非自愿性因素共同促使我国银行流
动性过剩,自愿的预防性流动资产过剩和非自愿的流动资产过剩并存,银行的部
。刘震懈决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根本一改善金融生态,‘财经科学》2006年第7期第38页
@连建辉、翁洪琴.银行流动性过剩一当前金融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财经科学》2006年第4期第6l页
@刘锡良、董青马、王丽娅,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再认识,《财经科学》2007年第2期第17页
@吴军.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1nj届中国金融学年会论文,2007年lO月第3页
@李成、姜柳.从汇率制度视角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金融论坛》2006第ll期第30页
@吴军.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四届中国金融学年会论文,2007年lO月第4页
。孙建潮.基于宏观角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财经科学》2005年第7期第13页
@何自云等.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第12期第82页
@董玉华、蒋剑平.“双过剩”下国有银行的困境与出路,《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第36页
。左小蕾.警惕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输入,《经济界》2006年第4期第24页
0刘开林、范小云.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自愿性与非自愿性因素辨析—兼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四届中国金
融学年会论文,2007年lO月第15页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分流动性过剩资产是为了规避融资成本、汇率风险和存款波动风险而自愿持有
的;韩大海(2007)①认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信贷资金投放量过度,城乡金融资
源配置差别太大,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了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过
剩,王松奇(2007)②认为流动性严重过剩的真正原因是过度金融管制,只要根
据中国国情设计出一套金融自由化改革方案,放松金融管制,大力推进资本市场
的发展,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流动性过剩的矛盾就会迅速缓解。
三、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宏观经济与银行经营的影响研究
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宏观经济影响方面研究中,刘开林、范小云(2007@
利用脉冲响应分析表明银行流动性过剩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王敏
(2007)④认为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下应警惕两个问题:一是流动性过剩容易
引发金融危机,二是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通货膨胀;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2007)@认为流动性过剩对宏观经济的危害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利于金融
体系的稳定发展;二是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成本,阻碍货币政策传导能力,
三是流动性过剩不利于缓解资金的结构性不平衡。
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方面研究中,武汉市城市金融学
会课题组(2007)@认为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经营的危害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过
剩的流动性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二是银行将面临更多的经营风险,流动性
过剩的持续存在,将导致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李援亚(2007)⑦认为流动性过剩
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冲击首先表现为商业银行的负债和资产期限不匹配的风险进
一步扩大,其次是脱媒现象(De-intermediat ion)的进一步加剧,此外,商业银
行面临的隐性税收会持续上升,进而侵害到商业银行的利润率水平;于志良
(2007)@认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使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受
。韩犬海.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金融论坛》2007年第7期第5l页
。王松奇.流动性严重过剩的真正原因足过度金融管制,《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第43页
@刘开林, 范小云.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自愿性与非自愿性因素辨析一兼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四届中国
金融学年会论文,2007年lO月第5页
@王敏.警惕流动性过剩后遗症,《中国金融》2007年第14期第6页
@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研究,‘金融论坛》2007年第5期第
32页
@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研究,‘金融论坛》2007年第5期第
46页
。李援亚.流动性过剩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创新:以信用衍生品为例,‘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6期第54页
西于志良.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与应对之策,《现代财经》2007年第8期第32页
4
第一章导论
到严峻挑战,但它也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加速体制改革与业务转型的动力。
四、对研究现状的简要评析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
这些研究对于正确认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
是很有帮助的。这些研究不仅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宏观经济与商
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而且利用国际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
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比
较深入的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但是纵观上述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目前关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还没
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定义,对于外汇占款与流动性过剩之间的关系还存在许多错
误的认识,在流动性过剩下如何正确处理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还缺乏深入的研
究,尤其是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影响方面的研究中,系统性和深
入的研究基本还是空白,而这个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因此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如何影响银行稳定问题进
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银行
体系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挑战有所贡献。
第三节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围绕着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如何对银行稳定性产生影
响展开。首先在界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基础上对我国近年来银行体系流动性
过剩从其规模和成因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然后分析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
行经营所造成的影响,正是因为在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盈利压力增加,同时
银行又有大量的廉价的资金来源,因此可能造成银行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资产市
场,形成资产泡沫;当泡沫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外界冲击下泡沫破灭时,银行投
向资产市场的许多贷款成为不良资产,同时那些虽然不是投向资产市场但以房地
产和股票作为抵押的贷款其抵押品价值大幅度下降,使商业银行由流动性过剩转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向流动性不足,有可能发生挤兑而出现银行危机;如何应对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
定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其中的
经验,吸取其中的教训,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文章最后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应
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构成的挑战。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的两大方法。本文在研究中注意做到规范
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使得到的结论有比较强的说服力。在规范分析方面,本
文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进行了界定,并对流动性过剩如何导致资产泡沫,而资
产泡沫又如何影响银行稳定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用计
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成因、我国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
与信贷扩张的关系等等都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方法,用大量历史事实论证了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造成
的影响;同时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造成的不同
影响进行比较,如同是在上个世纪,日本和香港都发生了资产泡沫破灭,香港的
银行体系稳定受到的影响不大,而日本的银行却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其原因是什
么,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三)理论分析与政策运用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分析需要与政策应用相结合才有进一步深入
的动力,政策应用研究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才可能是系统科学的。本文最后一章
在前面各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联系我国实际提出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情况
下,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来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三、本文的结构安排
在上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下,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导言。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在银行流动性过剩方面国内研
究的现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本文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的贡献
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6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述。本章首先在界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
念的基础上,从存差的角度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进行了测
度;其次,从各个方面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
实证研究;最后分析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指出在流动性过
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有信贷扩张的压力和动力,处理不好这种压力和动力,有
可能造成大量贷款流向资产市场,形成资产泡沫,影响银行稳定。
第三章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影响研究。本章首先对银行稳定
性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指出流动性过剩会导致过多的银行贷款流向资产市场,形
成资产泡沫,而资产泡沫破灭后往往会形成银行危机;最后联系我国实际,论证
了近年来在流动性过剩下我国的信贷扩张为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膨胀
提供了支撑,对我国银行稳定性形成了潜在的威胁。
第四章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稳定性的国内外经验借鉴。本章首
先分析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流动性过剩下资产泡沫破灭所造成的银行危机,找
出其中应吸取的教训;其次分析美国次级债危机对银行稳定的影响,指出在流动
性过剩下,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需要很好协调以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最后将
香港与日本进行对比,找出其中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五章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下提高我国银行稳定的几点建议。针对我国银
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造成的潜在威胁,在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宏观
调控体系、提高银行监管水平、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转换商业
银行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等政策性建议。
第四节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一、主要贡献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做到完全的创新是很困难的。假如本文有所贡献的话,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信贷竞争的角度分析了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的关系,并对我国住房
信贷中存在的住房信贷过度竞争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二是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方法论证了近年来我国的信贷扩张为资产
价格的膨胀提高了支撑。尤其是近年来流动性过剩下银行信贷的扩张促进了房地
7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三是对我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进行了测算,提出政
府部门、商业银行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要共同采取措施,提高商业银行的稳定性。
四是对国际上~些国家和地区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的关系从纵向和横
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强调了银行监管的重要性。
五是从国内外经验和教训出发,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仅仅要稳定通货
膨胀为首要目标,同时还要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
六是提出在流动性过剩下,要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
收入的比重,减少对信贷业务的依赖。
七是辩证地分析资产证券化,既要看到其优点,同时也要看到其缺点,在我
国要稳步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二、不足之处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从多个方面影响银行稳
定性,本文只是从资产泡沫的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但
限于文章的篇幅和作者的能力,只从这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在研究中,许多
问题还无法深入,如没有用银行稳定系数(BSSI)对我国银行稳定程度的动态变
化进行定量分析等等。
本章小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银行
体系流动性过剩一方面为信贷扩张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为信贷扩张提供了条
件。假如信贷过快增长,容易造成资产泡沫。泡沫破灭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
出现银行危机、货币危机以及实体经济受到损害、出现经济萧条等。在这些方面
影响中,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
但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影响方面的研究中,系统性和深入的研究
基本还是空白。本文将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与比较
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分析与政策运用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8
第二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测度及成因
第二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测度及成因
第一节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的界定与测度
一、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的界定
尽管现在很多人言必称“流动性’’或“流动性过剩",但在很大程度上,人们
对流动性概念的使用仍然是基于不那么严密的直觉之上的。这不仅在国内如此,
即便在讲求经济学分析逻辑严密的西方世界也是如此,对流动性与流动性过剩,
众说纷纭。罗格·弗格森(Roger W.Ferguson,2005)指出,流动性并不是一个精
确的概念,但是,在狭义上,流动性可由中央银行货币来度量;在更广义上,它应当
反映乘数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有时候,也可以由政策利率水平来衡量。他同时指
出,“流动性过剩”也没有很好的定义,一些人只是采取变通的方法来定义流动性
过剩:货币环境相对宽松,资产价格快速上升时,流动性一定出现了“过剩’’。拉斯
姆斯·卢菲尔和利维奥·斯特拉卡(Rasmus RUfferand Livio Stracca,2006)根
据货币主义的理论,将过剩流动性定义为货币需求超过当前名义支出的部分。凯
文·瓦什(Kevin Warsh,2007)将流动性高度凝练为“信心’’,当投资者相信他们
能够进行交易、风险是可以量化的时候,就存在流动性,流动性状况可以通过金融
资产的风险溢价和资本流入的规模来度量,高流动性通常伴随着低的风险溢价和
更多的资本流入。在国外,经济学家们对流动性说法如此之多,以至于兰德尔·克
罗兹勒(Randall S.Kroszner,2007)指出,在过去六个月里,有2795篇独立的文
章谈到了流动性,但流动性是什么含义,大概有2795种不同的说法。或许是要对
流动性定义太难的缘故,他在以“流动性与货币政策"为题的演讲中,就没有对流
动性做任何解释,只是从低利率及平坦的收益率曲线的角度进行了现象性描述及
其原因的分析。
鉴于流动性一词在中国使用的频率不断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在(2006年第三
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对流动性进行了解释。该报告认为,从流动性的本
意出发,可以推出市场流动性和宏观流动性两个层面的概念。某个具体市场的流
动性,就是在几乎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迅速达成交易的能力。在宏观经济层面上,
9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流动性常被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该报告还认为,银行承兑
汇票、短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货币市场基金等其它一些高流动性资产,都可
以根据分析的需要而纳入不同的宏观流动性范畴。中国人民银行(2006b)对宏观
流动性的界定则要宽泛一些,在金融结构多元化和金融交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央行报告中对流动性的界定更准确一些。但是,央行的报告并没有指出流动性过
剩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其它一些经济学家则以特征例举的方式来界定流动性
过剩。卜永祥(2007)认为流动性过剩表现在货币流动性比率上升、非金融企业资
金很宽松、贷款投放过多,市场利率水平总体较低;韩汉君(2007)认为流动性过
剩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
蓄增加迅速,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
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
本文认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界定是以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界定为基础的,
因此要界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首先得界定银行体系流动性。
(一)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涵义
本文认为,属于金融范畴的流动性概念,大致有这样两个层次:一是有关货
币的流动性概念,其内涵应该是与货币的功能联系在一起的,即货币购买商品和
支付劳务的能力,在当代信用货币制度中,将M2作为货币总体,大致可以用
“M1/M2”的指标来描述其流动性强弱的变化状况;二是有关资产的流动性概念,
其内涵应该是与变现能力、或者说是转化为货币的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即资产(包
括实物资产和非货币金融资产)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卖为现金而不至于亏损的能
力。
上述两个层次的流动性概念的内涵定义,应该是分析银行体系流动性概念的
基础。很明显,若就计量意义而言,第一层流动性的外延定义应该是不同层次的
货币,第二层流动性的外延定义应该是易于转化为货币的资产。根据上述的流动
性判别原理,就微观的角度分析,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应该是指银行持有的随时可
用于放贷或支付的所谓流动资产,或称之为“头寸”,如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
的存款、存放同业的款项等,相当于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资产”
项下数据;就宏观的角度分析,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为银行体系存入中央银行的准
备金存款总额,相当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对金融机构负债"项下数据。
10
第二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测度及成因
(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界定
“过剩"这一类数量指标是一个相对概念,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是否过剩,应
该是相对于流动性需求状况而言的。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均衡概念,反
映着银行体系信贷资金的均衡特征。如果我们把“流动性"定义为银行体系的存
款准备金,那么就银行体系的整体角度分析,对存款准备金的需求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金融调控需求,如法定存款准备金;二是金融监管需求,也体现着银行体系
自身的流动性要求,其数量界限具有弹性。或者说,商业银行保有的储备资产数
量,这既决定着银行资金的运营安全,又反映了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就单个银
行机构而言,吸收的存款未能够充分贷放出去,致使储备资产过多、头寸过长,
就出现所谓“流动性过剩";如果这种情况在银行业具有普遍意义,则意味着发
生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反映出信贷资金供给过度、贷款需求不足。
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指标
(一)存贷差
从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角度分析,存款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负债业务,而贷款
则为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储备资金的数量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
机构通过吸收存款等形式组织的信贷资金是否能够充分地使用于贷款与投资。就
这一意义而言,单个银行机构储备资产的多少,体现着银行信贷资金是否能够充
分运用,而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功能体制下,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是资金营运的
主要方式,“存差’’或“贷差"指标,可以大致地反映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平
衡关系。因此贷款大于存款,出现贷差,说明银行体系流动性不足;相反,存款
大于贷款,出现存差,则说明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存差越大,流动性过剩问题
就越严重。具体可用贷存比可以反映存贷差,即贷款与存款之比,两者的比值大
于1,说明存在贷差,比值小于1,说明存在存差,比值越小,说明流动性过剩
问题越严重。
(--)超额准备金率
以存款准备金为主、包括库存现金等在内的储备资产,是银行流动性最强的
那部分资产,体现着银行可用于支付、放贷或投资的潜在资金能力。它基本上不
给银行带来直接收益,但对保证银行对客户的支付、保持银行的信誉具有重要意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义,是银行保证支付的重要防线。如果我们把准备金存款分成两部分:一为法定
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维持日常支付、周转的流动性需要部分;二
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就单个商业银行而言,当其准备金增大、超过按法定存款准
备率和按其业务规律应保留备付金的提留要求时,就意味着该银行信贷资金来源
未能够充分运用、出现过剩现象。当整个商业银行系统都出现了比较高的超额准
备金率,说明出现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
在上述两大指标中,国内比较常见的还是用存贷差来衡量流动性过剩,因此
本文也以存贷差为主要指标分析我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具体地说,就是以
贷存比进行反映。
第二节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测度及成因
一、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测度
(一)我国不同年份银行体系的存贷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长时间是一个资金非常紧缺的发展中国家,贷存比指
标(贷款/存款)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20世
纪80年代末期以来,流动性开始增强,银行贷款开始超过银行存款。从我国1987
年到2007年的存款与贷款的变化情况可以知道(见表1),从1994年开始,存
款就开始大于贷款,贷存比不断下降,到2007年已下降到67.7%左右。这这意
味着商业银行吸纳的每100元存款仅有67.7元能够贷出去,银行体系出现了比
较严重的流动性问题。
12
第二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测度及成因
表I我国1987-2007年存款、贷款和贷存比
年份存款(亿元) 贷款(亿元) 贷存比
1987 6517 9032.5 1.38599
1988 7425.8 10551.3 I.420897
1989 10786。2 14360.I 1.33134
1990 14012.6 17680.7 1.261772
1991 18079 21337.8 1.180253
1992 23468 26322.9 1.121651
1993 29627 32943.I 1.111923
1994 40502.5 39976 0.98700l
1995 53882.1 50544.1 0.93805
1996 68595.6 61156.6 0.891553
1997 82390.3 74914.1 0.909259
1998 95697.9 86524.1 0.904138
1999 108778.9 93734.3 0.861696
2000 123804.4 99371.1 0.802646
2001 143617.2 112314.7 0.782042
2002 170917.4 131293.9 0.768172
2003 208055.6 158996.2 0.764201
2004 241224.3 178197.8 0.7381l
2005 287169.5 194690.4 0.677963
2006 335459.8 225347.2 0.671756
2007 385507.1 261205.4 0.677563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整理
(二)我国不同地区的存贷差
与全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化相对应,省级区域商业银行贷存比大致呈现20
世纪80年代微升,90年代开始逐级下调以至出现流动性过剩的特征(见图1)。
各区域出现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时点不同(见表2),东部11个省市最早出现
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为1997年),内陆(包括中部地区6个省和西部地区11
个省市区较晚(为2004年),东北三省最晚(为2005年),也就是说到2005年
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全部出现了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区域银行流动性过剩问
题出现的时序一方面间接地反映出四大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或区域开发时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间早晚上的差异,即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较早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而欠
发达地区则较晚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另一方面也暗示着区域银行流动性过剩问
题具有区域传染性,发达地区银行流动性过剩导致全国银行系统乃至整个社会普
遍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而导致欠发达地区也出现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
图1主要年份各省域银行贷存比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1987-2005)整理
表2 1991--2007年四大经济区域贷存比均值
年份东部1l省市东北三省中部六省西部11省区
1991 L 08 1.62 1.39 1.25
1992 O. 97 1.50 1.36 1-20
1993 0.97 1.56 1.30 1.25
1994 O.89 1.46 1.19 1.15
1995 0.85 1.32 1.13 1.11
1996 0.81 1.23 1.08 1.08
1997 O.78 1.22 1.08 1.06
1998 0.77 1.20 1.05 1.02
1999 0.80 1.10 0.97 O.96
2000 0.74 1.00 0.92 O.90
2001 O.74 0.96 0.85 O.84
2002 O.74 O.9l 0.83 O.82
2003 0.75 0.88 0.82 0.82
2004 O.73 O.82 0.76 O.79
2005 O.70 0.68 0.69 O.72
2006 0.67 O.65 0.68 0.70
2007 0.66 O.65 0.68 0.69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数据整理
14
第二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测度及成因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差
选取我国农村地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贷比情况加以比
较。图2显示1987年以来农村信用合作社贷存比与城市金融机构贷存比基本呈
现截然相反的变动方向。前者由最低0.22一路攀升至0.73而后在0.70附近持
续盘整,而后者在向下突破1.40后持续下降,2005年两条城乡金融机构存贷比
曲线在0.70附近相交叉。城市金融机构贷存比曲线与全国金融机构贷存比曲线
变化几乎一致,这说明城市主导着全国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变化,也应是导致全国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因。
综合以上情况,我国目前已出现了全面的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但过剩情况
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商业银行。
图2 1987-2005年全国金融机构贷存比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1987-2005)整理
二、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目前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外汇占款和再贷款而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
自1984年确立中央银行制度至上世纪末,再贷款始终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
货币的主渠道。进入本世纪后,外汇占款渠道的基础货币投放比重迅速增长。在
当前人民币渐进性升值的情况下,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还在不断扩大,而每一次中
15
舯鲫帕∞∞舯∞轴幻∞
J
l
l
l-‘n
Q
n
n
n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国的加息和美国的降息又会使中国的顺差不断扩大(大量的投机资本通过各种渠
道进入中国),使通过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占整个基础货币比例不断上升。
1995年初,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之比为27.51%;到2005年10月份,外汇占款
与基础货币之比超过了100%,即外汇占款超过了基础货币余额;到2006年5月,
这一比值达到了1 13.56%,2007年这一数据基本与2006年持平①。因外汇占款迅
速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导致了我国近年来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导致了银
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
运用1993—2007年度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明了体现基础货币投
放渠道变化的外汇占款和再贷款分别占中央银行总资产比重指标,与反映银行体
系流动性变化的实际存款准备率指标和贷存比指标之间,具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
(见表3)
表3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与银行贷存比、实际存款准备金率相关检验
相关系数实际值l临界值(0.01) F检验值
实际存款准备率与外0.824743 R≥0.7646 66.47908
汇占款比重
贷存比与外汇占款比-0.944391 R≥0.6411 8.525189

贷存比与再贷款比重0.920377 R≥0.6411 66.47908
(--)贷款需求相对下降
银行发放的贷款包括企业贷款和居民消费信贷。企业贷款构成了银行贷款的
主要部分,受企业资金来源影响。企业首先会选择内源融资。企业自有资金增加,
会减少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我国企业的外部融资有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获取商业银行贷款、引进外资几个方面。不同外部融资方式
之间可能是替代关系,也可能是互补关系。比如,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可以帮
助企业增加获得银行抵押贷款的可能。但是,如果发行股票所筹集资金已经能够
满足企业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那么,股票资金就会替代银行贷款。引进外资时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有关数据整理。
16
第二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测度及成因
业可能会增加对银行贷款的需求,也可能减少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如果外资进入
需要配套资金支持,那么,银行贷款就会增加,反之,银行贷款会被外资替代。我国
企业的贷款需求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影响。
第一,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筹集资金对银行贷款需求减少。2002-2006年期
间,我国推动企业短期融资券业务以及向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开放债券结算代理业
务,减少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工具比银行贷款更具
有成本优势,对银行贷款的替代作用十分明显。短期融资券被认为是蓝筹企业解
决流动资金需求的重要融资渠道(估计2006年为1000-1500亿元),直接导致这一
批蓝筹企业的融资成本从银行贷款的5.88%降低为3.5%左右,使得银行在2006年
利润损失约20.82亿元人民币。另外,能够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优质企业都通过融
资券发行得到低成本的资金,不能够获得发行便利的相对优质企业则成为银行竞
相争夺的对象,结果引起银行贷款利率下浮,贷款市场空间更加狭小。
第二,大型国有企业等高端贷款客户未分配利润增加。我国全国范围内国有
企业有16.9万家,企业经营所得的大多数利润都被企业截留,减少了对银行的贷
款需求。在1990年代早期,国有企业盈利比较有限,而且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改造
投资,偿还债务,留成利润较少。但2002—2006年期间,情况有了很大变化。2005
年,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移动和宝钢在内的169家大型国有企业,税后净利润达到
6000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的4000亿元人民币高出50%;2006年前五个月,450
家大型国有企业的盈利更是高达3310亿元人民币。①
第三,产能过剩和企业效益下滑。严重产能过剩是指该行业的生产严重供过
于求,产品库存增加,设备利用率下降,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企业利润明显下降。
严重的产能过剩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信贷风险,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对银行的贷款
需求。国家发改委指出,2002—2006年期间,中国钢铁、电解铝、焦炭、电石、汽
车、铜冶炼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存在
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造成这些行业库存增加,价格回落,利润下滑。
2005年水泥全行业利润估计只有35亿元,比2004年减少了68亿元,5148家成规
模的水泥生产企业中有43.5%是亏损的。圆
。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嘲站
17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三)信贷市场竞争加剧
我国银行业先于利率市场化形成了全国性的竞争格局,使得金融市场可以提
供信贷资金的有许多机构。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之间正展开激烈的贷款竞争。竞争的结果是,贷款利率
下降,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利润空间被挤压,整个银行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存款过
剩。
第一,外资银行竞争。2001年12月,外资银行获准对外商投资企业开办人
民币业务以后,其在中国国内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比如花旗、汇丰、渣打等9家
银行不到5年时间其人民币贷款业务增长了近100倍。外资银行“摘樱桃"行为
使得他们集中挑选优质客户,将其他客户留给本土银行。在中国的外资银行往往
采用主动上门联络、提供优惠贷款、简化结算手续、提供贷款集中式服务等方法,
发展优质企业客户。在华外资银行将发展优质企业客户的目标确定为:世界500
强在华企业、跨国集团分公司、信誉良好的三资企业,部分经营状况良好的国有
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等。比如,2005年2月底,由花旗银行上海分行牵头,18家外
资银行组成的外资银行团向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了一笔10亿元人民
币的3年期银团贷款。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以来,许多原先由中资银行提供金融服
务的优质企业客户,开始转向外资银行。最典型的是,2002年3月,由于中资银行
无法为客户提供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南京爱立信公司突然凑足巨资归还了工商
银行南京分行、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等四家银行的19.9亿元贷款,转而再向花旗银
行上海分行贷回同样数额的巨款。再如2003年天津摩托罗拉公司转投美国大通
银行,2004年厦门戴尔公司转投汇丰银行,2005年3月大型国有企业中国中化集
团转向渣打银行北京分行贷款,等等。在华外资银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纷纷有
选择地开展个人按揭贷款业务,以远比中资银行低的优惠利率,提供比公积金贷
款还便宜的低息房贷(如北京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抢夺购房者的住房按揭业务。
但是,2002-2006年期间外资银行在我国总体份额比较小,外资银行资产占中国全
部银行资产的比重仅为1.5%左右,而日本外资银行资产占21%,新加坡占62%。因
此,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影响可能并不十分明显。
第二,股份制银行竞争。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九家
股份制银行的年平均贷款增长速度都在30%以上,其中深发展、浦发和广发银行
18
第二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测度及成因
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连续三年保持在5%以上的增长率。①原因是股份制商业银
行作为独立的利润主体,具有扩张生息资产规模的天然动机,而且也具备一定的
贷款扩张实力,其超额存款准备金在2005年末达到14%。股份制商业银行因分业
经营限制,通过贷款扩大收入是主要途径,况且贷款增长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比
率,有些银行甚至利用票据空转对倒,借展期及借新还旧,将不良贷款虚设成新增
贷款。此外,股份制银行对员工多实施经纪人管理模式,以高薪和高压驱使员工招
揽存款和贷款。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中,国有企业占据相当比例,这些
企业将银行贷款视为财政资金,本来就有银行借贷饥渴症,一旦有送上门来的贷
款当然是来者不拒了。
(四)不良贷款大量剥离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形成了数量较大的不良贷款。近年来,随着金融
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加大了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与核销力度。1999年,通
过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近14000亿元的不良贷款。
2003年底对中、建两行股份制改造核销建设银行569亿元、中国银行1400亿元
损失类贷款;2004年6月,通过剥离和核销手段,集中处置了中国银行、建设银
行、交通银行合计4364亿元不良贷款;2005年5月工商银行2460亿元损失类
不良贷款被等值剥离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2005年6月工商银行4590亿元可疑
类不良贷款按地区分为35个资产包出售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圆不良贷款的剥离
与核销,结果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调整,贷款余额下降,但并不影响负债
存款余额,因此存贷差相应扩大。
(五)其它因素
第一,资本约束和风险责任追究机制迫使银行减少放贷。监管当局要求各商
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07年1月1日必须达到8%的最低标准,否则将限制其
业务发展。由于专项准备和其他准备一直可以计入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但在新的
管理口径下,这些准备金都不能计入,所以在新的监管要求下,我国商业银行暴露
出大量的资本金缺口。受资本金规模和风险资产总额约束,不管是资本充足率已
经达标的银行,还是未达标的银行,为了避免放贷过多侵蚀其资本充足率,都从一
①蔡小贞.我国股份制银行信贷失控现象,‘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l期第26页
圆数据来自于中国银监会嘲站
19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味地放贷逐步向其他资产转移,如贸易融资、货币市场工具、债券市场工具等。
第二,商业银行自身严格的信贷投放管理。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的考核以及
责任追究机制正逐步形成制度化,并导致责任追究机制与考核激励不对称,引起
一线业务人员贷款营销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体制的改革加重
了贷款审批的责任,使新增贷款授信通过率不高,加上项目储备相对于更加严格
的风险审批来说本来就显得不足,因此,新增贷款投放的增长小于存款的增长。
第三节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一、盈利压力增加
(一)大量存款滞留于银行间市场或中央银行和债券市场,会导致银行资
金收益率大大下降
比如我国一年期货币市场利率一度降至1.1%,远低于银行资金成本。在
2005年7月底,商业银行人民币广义比(各项贷款/各项存款)降到了68%左右,除
去7.5%的法定储备,有约24.5%的存款资金投入到了以下三项资产:1年以上的债
券、1年以内的货币市场工具和中央银行的超额储备。据估计,仅此一项商业银
行收益损失就达到253.96亿元人民币。①
(二)由于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出现活期存款定期化趋势,使商业银行平均
存款成本明显上升
比如,2005年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94242.90亿元,其中定期存款
32156.39亿元,占比34.12%,同比上升了3.15个百分点,比2005年年初上升了
3.26个百分点。据估计,由于存款定期化使四大国有银行的平均存款成本从
1.25%一1.35%提高到了1.27%-1.38%,商业银行总体存款成本增加在54.2亿元至
81.3亿元之间,⑦但这些存款成本增加却难以经由贷款投放产生收益。2005年9
月21日起,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按年计结息改为按季度计结息,结果是:商业银
行在贷款尤其是优质贷款上的利率定价处于很被动的地位,在激烈竞争的存款市
场上对存款利率的定价则同样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在新增贷款中,中国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和主要股份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水平90%-100%的占比为22.9%,执行
国张学陶,章晶.国有银行操作风险的实证分析与风险资本计量,《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3期第3 l页
@田素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潜在风险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第63页
20
第二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测度及成因
基准利率的占比为28.2%,执行基准利率10096-130%的占比为29.396,其余贷款利
率上浮在30%以上。①另外,2005年3月中央银行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利率由原
先的1.62%调整为0.99%,使得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利息收入大大降低,而吸收存
款增加的营业费用又不能很快降低,因此银行单位营业收入的成本投入显著上
升。所以,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过剩,在增加了存款经营成本的同时,又因贷款
投放梗阻,降低了存款收益,此两项直接降低了银行的利润。根据历年的存款和贷
款利率,笔者分阶段估计了中国商业银行存款过剩的各种损失。粗略计算后发现,
中国商业银行存款过剩引起的利润损失至少5 645亿元,最高达14507亿元,而四
家国有商业银行至少损失4 235亿元,最高损失达10890亿元。
二、引起银行经营风险加大
为了减少存款过剩带来的损失,银行将被迫把资金投放到风险更高的企业和
投资项目,使得企业出现过度投资,引起资本收益率和企业还本付息能力下降。银
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还会助长经济低水平重复扩张,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等结构
性问题。因此,短期内大量增加贷款来提高银行收益,解决存款过剩问题,必然会
引发新一轮的投资狂热,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大银行贷款的
信用风险。2006年4月,中国新增贷款3170亿元人民币,为2005年同期的两倍
还多。因高利润诱惑,商业银行在产能过剩行业投入了大量信贷资金。随着效益
下滑,部分企业还贷能力下降,可能会拖欠银行贷款。某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
还将给上下游企业的经营带来重大影响,使银行在上下游行业的贷款面临风险。
如果产能过剩大面积扩散,将会给整个宏观经济和银行贷款的安全带来严重威
胁。2002—2006年期间,中国商业银行的一年期存贷款利差高于美国银行,但其净
利差收入远远低于美国的银行,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远
远高于美国银行。安永(Ernst&Young)会计师事务所估计,2006年中国商业银行
的坏帐超过9110亿美元(约合7万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中国官方在2006年3
月公布的1640亿美元的水平,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坏帐高达3580
亿美元,几乎是官方公布的3倍。而另一些咨询机构认为2006年中国商业银行的
①中国人民银行:12006年第l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136页
2l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不良贷款至少在3000亿美元至5000亿美元之间。①中国商业银行近50%的贷款
资金掌握在不到1%的大客户手中,平均每个大客户的贷款金额为5亿元左右。银
行存款过剩会引起商业银行贷款进一步向大客户集中,引发银行风险积聚,最后
由银行为大企业买单。
在盈利压力下,同时为防止贷款集中于有限的几个大客户,商业银行必然要
开拓新的信贷业务。1998年我国开始推行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价格开始上涨;
2005年我国推行股权制度改革,股市由熊变牛,再加上人民币的渐进性升值,
使人们对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看好,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从自身的
利益,可能就有越来越多的贷款合法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违规进入证券市场,推动
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进一步上涨,出现资产泡沫。一旦资产泡沫破灭,将会给
银行稳定带来严重威胁,因此本文以下部分侧重研究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
资产泡沫和银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就微观的角度分析,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应该是指银行持有的随时可用于放贷
或支付的所谓流动资产,或称之为“头寸",如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存放同业的款项等,相当于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储备资产’’项下数据;
就宏观的角度分析,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为银行体系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总
额,相当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对金融机构负债”项下数据。
就单个银行机构而言,吸收的存款未能够充分贷放出去,致使储备资产过多、
头寸过长,就出现所谓“流动性过剩";如果这种情况在银行业具有普遍意义,
则意味着发生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国内比较常见的用存贷差来衡量银
行体系流动性过剩。
从来我国不同年份、不同地区、农村和城市的存贷差情况来看,我国近年来
已出现了明显的、全面的流动性过剩。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
包括因外汇占款和再贷款而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贷款需求相对下降、信贷
市场竞争加剧、不良贷款大量剥离、资本约束和风险责任追究机制迫使银行减少
。“Chme∞baIlks:a muffled mpoW’.The Economist May 20th,2006,P78.
22
第二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概念、测度及成因
放贷、商业银行自身严格的信贷投放管理等方面。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经营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银行盈利压力进一步
加大、银行经营风险进一步扩大。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第三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第一节银行稳定性的内涵
一、银行稳定性概念的界定
在一国宏观经济中,保持金融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但关于金融稳定的精确定
义,应该说到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对于金融稳定的具体内涵,
各国在理解上则大体相同。目前比较权威的是欧洲中央银行的说法,即金融稳定
是指这样一种金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以及市场基础设施均
处于良好状态,面对各种冲击,都不会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
可以说,金融稳定是金融系统运作良好的一种标志,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配置
的优化。当一个金融体系不稳定时,就有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具体包括货币稳定和银行稳定性等,由于制定了具体的机构类型,
银行稳定性的内涵更具体一些。所谓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是指银行或银行体系动
态地抵御各种消极事件的能力。这里的“消极事件”主要是指商业银行所面临的
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国家风险等银行风
险。具有动态抵御消极事件能力的银行被认为是稳定的银行;否则,就被认为是
不稳定的银行。当整个银行系统不稳定性增加时,有可能发生银行危机。
二、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关键
(一)金融危机的实质是银行业的危机
传统的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银行业的危机;其表现是由于银行的负债方面出
了问题,债权人大量提取存款,卖出银行债券换成货币;或是由于银行的资产出
了问题,资产质量普遍下降,持有的不良资产迅速上升,收益锐减导致一批金融
机构倒闭和重组。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被称为“双重危机"一银行
危机和货币危机,其实质是银行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在货币或汇率危机
和随之而来的外债危机。这两大病症都可追溯于这些国家早已潜伏的银行危机。
突发而激烈的汇市崩溃与短期外债的支付困难终于让世人看到了“藏在衣柜里的
24
第三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骸镂",把遮掩了多年的银行问题暴露无遗。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的确使不少银
行的平衡表恶化了许多,使银行问题变得更加棘手。但是,如果这些国家原本有
健全的国内银行体系的话,那么这场金融危机或许本来就可以避免,至少这场金
融危机对经济的破坏性打击将会小得多。
(-3银行危机将造成金融市场严重动荡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银行系统和个别银行都在不同时期面临过严重的银行危
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伴生了许多金融问题,直
接损害银行稳健与安全。由于银行不良资产的发生,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减
少了向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的信贷资金,从而降低了投资和消费。或迫使政府出面,
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导致银行危机的产生。当银行危机产
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大规模银行危机会使
一些原本健康的银行陷人困境或倒闭,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银行危机
降低了整个金融体系的信誉,国内存款减少,资金大规模外逃,也损害了整个支
付体系的功能;造成金融市场严重动荡,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整个经济活
动受到影响。
第二节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一、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往往导致资产泡沫
(一)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膨胀:一个简单的模型
在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迫于盈利压力,会导致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
投放过多的贷款,尤其在房地产市场上,降低贷款利率,放松贷款条件,使房地
产信贷上涨过快,导致房地产泡沫。可以用一个简单模型加以说明:
在无追索权的以房地产为支持的贷款中,借款人获得了一个可以违约的看跌
期权,当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房地产的账面价值时,借款人可以将房地产转移给
贷款银行而今后无需进一步支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贷款银行要收取较高的利息
以对提供这种看跌期权进行补偿,但是在流动性过剩下,迫于竞争压力,贷款银
行假如降低贷款利率从而降低看跌期权的价值,对借款人违约的激励就会导致对
住房信贷的过度需求,从而推动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1、模型的假设条件
(1)银行被界定为这样一种金融中介机构:接受存款和发放贷款给借款入
和那些没有银行股本而从银行借款用于风险资产投资的投资者。
(2)所有代理人都是风险中性的。
(3)房地产的基础价格是房地产在未来各种经济状态下期望值的折现,等于
一个理性投资者在没有借贷或贷款是有完全追索权时愿意支付的价格。为简化起
见,假设只有两种状态:资产高回报状态和低回报状态。得到的高回报是如,
得到的低回报是也,高回报的概率是万。
2、模型的推导
在以上假设条件下,可以求出资产的基础价格是: 只:—RH+(1—-6)RL (1)
’ 1+d
其中d指折现率,也是银行给出的存款利率。
在无追索权贷款下,一个没有银行股权的投资者在好的状态下得到如,在坏
状态下得到0。贷款利率用f表示。假如无追索权贷款中内嵌的看跌期权其价值
得到合理定价时,投资者在任何一种状态的期望收益都应该是0,即有:
%一PO+f)=0 (2)
其中P指资产的当前价格。让y表示看跌期权的价值,y应该满足无套利条
件,即:
y+c,一万,[争一-]=。c 3,
由(3)式可以推出:
y=c·一万,[t一等] c 4,
由于银行只有在好状态时才会收到利息,因此银行贷款利率必须包括提供给
借款人的看跌期权的价值,因此有以下公式:
6i=y+d (5)
将(4)式代人(5)式得:
第三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z=吉{ct一万,[,一等]+d> c 6,
将(2)式代入得:
尸:生±!!二盟生(7)
比较(1)和(7)式可知资产的基础价格和当前的价格相等。但是假如看
跌期权的定价降低,例如为
矿=v-孝(8)
其中f>0
将其代入(5)式,然后将(2)式代入,得:
尸:&±!!二盟生(9)
1+d一善
比较(1)式和(9)式,有
P>弓(1 0)
对贷款中内嵌的看跌期权的偏低定价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流动性过剩导致存款利率降低,如由d下降为d—y,其中y>0,可以计算
出这时房地产价格为: .
P·:生±!!二盟垒(11)
1+d一考一lj,
比较(9)式和(11)式,可知房地产价格将进一步上升。因此流动性过剩
会加剧偏低定价现象,导致房地产价格进一步膨胀。
上述模型中实际上只从利率竞争的角度探讨了住房信贷扩张与房地产价格
的关系,但假如没有贷款条件的放松,信贷扩张也可能实现。因为贷款银行降低
住房贷款中内嵌期权的价值,虽然导致对住房信贷的需求上升,但假如贷款银行
不放松贷款条件的话,部分有贷款需求的借款人也会因为资信问题得不到贷款,
因此住房信贷也不会过度扩张,房地产价格不会上涨太快。因此贷款条件的放松
往往伴随着住房信贷的偏低定价,一起推动了住房信贷的扩张,导致房地产价格
的不断上涨。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二) 跨国实证结果
Pavlov和Wachter(2006)利用全球不动产研究指数(GPR)①对12个国家
和地区房地产泡沫破裂前的存贷利差、房地产收益率与泡沫破灭后房地产的下跌
情况对上述论断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阿根廷、瑞典、意大利、菲律宾、
德国和马来西亚的收益率与存贷利差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的,即存在着住房信贷
偏低定价现象,而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其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幅度在50%-85%之
间;新加坡、新西兰、挪威、香港、比利时和日本的收益率与存贷利差之间的相
关系数是正的或接近于O,说明住房信贷偏低定价得到一定管制,因而在房地产
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下降的幅度在25-68%之间。
Winston(2005)等人对几个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实证结果表明,亚洲金融危
机前,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在住房信贷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偏低定价问题,而
新加坡和香港在住房信贷方面的偏低定价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危机发生后,泰
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房地产价格下跌的幅度分别是95%、86%和81%,而新加坡和
香港房地产价格下跌的幅度只有33%和38%,说明前面三个国家的住房信贷市场
的过度竞争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过度上涨。
二、资产泡沫破灭往往导致银行危机
资产泡沫是不可能永久持续的,在外界冲击下,资产泡沫破灭,银行的不良
资产大量增加,加上流动性过剩下银行存贷款时间期限错配,在信息不对称下,
有可能发生挤兑问题。银行挤兑,又称挤提,是银行因信用度下降、有(或传闻)
要破产等原因,面临存款人集中大量地提取存款的情况,这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
危机,进而破产倒闭,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危害性的危机。因此流动性过剩导
致的资产泡沫破灭后,商业银行体系就有可能发生流动性不足出现挤兑问题,导
致银行危机。
(一)股市泡沫破灭与银行危机
Wchison和McDill的研究发现,股票价格指数可以显著地预测银行业危机,
国外其他的一此研究者对此也持相同的看法。为了更好地理解资产泡沫与银行业
危机之间的关系,A.Vila曾利用Panel和Sarkar对股市崩溃界定的方法和Glick
。由Eichholtz等人在1998年编制,Christopher(2005)进行了进一步扩展。
28
第三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对银行业危机的界定方法对1975-2000年的股市泡沫破灭和银行业危机的关系
进行了分析(见表4)。①结果表明,在1975—2000年间,主要有17个国家经历了
银行业危机,然而在这17次危机中,有13次在危机爆发前都经历了股市危机,
也即资产泡沫破灭。
表4股市泡沫破灭与银行业危机关系
国家银行业危机爆危机结束时间股票市场崩溃时价格下降幅度%
发时间间
加拿大1983 1985 1981.7-1983.10 -30.47
丹麦1992 1993 1991.7—1993.10 -30。47
芬兰1991 1994 1990.2-1991.2 -47.5
德国1978 1979
意大利1990 1996
日本1992 1997 1989.12-1991-12 -40.94
挪威1987 1993 1987.8—1989.5 -36.9
西班牙1977 1985 1976.10—1977.10 —54.1
瑞典1990 1993 1987.8—1989.5 -36.9
英国1975 1978 1973.II一1974.1I -67.3
美国1980 1992
墨西哥1993 1994 1993.1-1994.I 一50.9
印度尼西亚1997 1999 1997.1—1997.10 —28.27
韩国1997 1999 1997.1—1997.10 -38.01
马来西亚1997 1999 1997.1—1997.10 -44.08
菲律宾1997 1999 1997.1—1997.10 -34.09
泰国1997 1999 1997.1—1997.10 —35.26
资料来源:银行业危机:金融泡沫视角的分析,‘金融论坛》2005第6期第34页
(二)房地产泡沫破灭与银行危机
而因为房地产泡沫破灭而导致的银行危机在历史上更是不断重演。1970年
英国出现次级银行危机。次级银行系指英国吸收存款金融公司,这类公司由于英
国以前对清算银行和大的金融公司的借款限制而得到较快发展。1970年英格兰
①陶长高.银行业危机:金融泡沫视角的分析,‘金融论坛》2005年第6期第34页
29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银行提出了著名的《竞争和信用控制计划》,取消了不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
旨在实现不同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该计划与当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一起促使英
国出现了一个商业银行竞相放贷的潮流。从1971年9月到1973年12月,货币供
应量(M3)上升了73%。次级银行的贷款主要提供给了房地产开发商。1973年,英
格兰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次级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次级银行危机爆
发,由于地产价格的下降,次级银行已经无力偿债。1973年12月,英格兰银行组
织了被称为“救生艇”(Lifeboat)的援助行动,即通过联合贷款行动来支持那些
可能最终会破产的金融机构。到1976年,有20家以上的次级银行接受了援助贷
款。这种贷款在1975年达到顶峰,总共13亿英镑。1984年10月英国JMB银行
因4.5亿英镑的贷款只能收回2.45亿英镑而失败,英格兰银行再一次启动“救生
艇",以1英镑购买了JMB,并组织其他银行注入援助资金。回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也发生过银行支付危机。最初发生问题
的金融机构集中在主营房地产存贷款业务的储贷会,其后波及到商业银行。储贷
会在美国相当发达,行业资产额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度逼近商业银行的40%,
住宅抵押贷款市场份额达到商业银行两倍之多,是美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储
贷会享有大量优惠政策,比如抵押贷款利息收入免税、大量收入可列为坏账准备、
资本要求宽松、利率优惠、跨州设会等等。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战
后繁荣"时期中,在国家优惠政策推动下,储贷会一度发展极为迅速。但是自20
世纪80年代初起,随着金融自由化逐步推进,其他金融机构加入竞争行列,Q条例
的取消也使储贷会丧失了利率优势,短存长贷的弊端积累日深,支付能力不断下
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房地产业客户违
约率从1988年2.25%猛增到1990年6.54%,因而形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专门从
事房地产的储贷会则普遍陷入严重困境之中。到了80年代中期,商业资产供给超
过了需求,在德克萨斯州,城市里的空房率达20%甚至30%,导致房地产价格急剧
下跌,其中以西南部各州为甚,致使从事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储贷机构贷款损
失惨重,有1300多家破产。1982--1992年又有1415家商业银行破产。
o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第65页
30
第三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第三节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的潜在威胁
一、我国流动性过剩下信贷扩张为资产价格膨胀提供了支撑
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开始快速上涨,2005年以来我国的股票价格开
始快速上涨。在2003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出现猛增,受央行宏观调控
的影响,2004、2005年虽然人民币贷款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2006年新增贷款规模又出现强劲反弹。2007年卜5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
2.09万亿元,同比多增3115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长率与同期GDP的增长率之比
也自2003年以来显著回升,在经过2004、2005年的暂时回落后,2006年以来
出现明显反弹(见图3)。贷款投放快于同期实体经济增长的势头,说明信贷增
长对资产价格膨胀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从房地产贷款的余额看,1998年房地产贷款只有2455.08亿元,2004年底达
到24044.3亿元,6年间年均增长46.6%。其中,2001、2002、2003年房地产开发
贷款分别增长33%、28%和49%,中国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的份额也逐年增
加。1998年底房地产贷款余额只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3.6%,2002年3
月末,这一份额为10.1%,2003年6月底达到12.7%,2004年底达到14.7%,2005年
3月底上升到15.5%。2003年这一比重已超过了日本1992年泡沫破灭期12.4%
的水平。
图3 2003-2007年3季度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与同期GDP增长率之比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国家统计局网站有关数据整理
为进一步具体分析信贷扩张对资产价格膨胀的支撑,本文分别对我国信贷增
长与股市价格、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股市的实证分析中,样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本期间为2005年10月至2007年8月,以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代表信贷量(10an),
以上证综合指数代表股票价格(sp),数据来源于中经网。这两个变量取对数后其
一阶差分在1%的水平上是平稳的,利用AIC和LR判断LOG(10an)的滞后阶数为
1,因此基于VAR(1)模型检验LOG(sp)和LOG(10an)之间是否有显著的Granger
因果关系,其结果如表5所示。在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析中,样本期间为2003
年2月至2007年9月,以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代表信贷量(10an),以全国商品
房平均销售价格代表房地产价格(price),数据根据WIND资讯有关数据整理。这
两个变量取对数后其一阶差分在5%的水平上是平稳的,利用AIC和LR判断
LOG(10an)的滞后阶数为2,因此基于VAR(2)模型检验LOG(pri ce)和LOG(10an)
之间是否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其结果如表6所示。
表5金融机构贷款与上证综合指数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原假设变量F一统计量P值
LOG(10an)不能Granger引起LOG(sp) 50 2.00035 0.17344
LOG(sp)不能Granger引起LOG(10an) 8.41248 0.00915
表6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与商品房销售平均价格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原假设变量F一统计量P值
LOG(10an)不能Granger引起LoG(price) 22 17.9188 1.9E—06
LOG(price)不能Granger引起LOG(10an) 0.85783 0.43090
图4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对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的脉冲响应
32
第三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检验结果说明金融机构贷款并不是上证综合指数的Granger原因,而金融机
构中长期贷款是商品房销售价格的Granger原因,从脉冲响应函数来看(见图4),
给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一个正冲击,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在当期就开始上涨,到
第15期达到最高点。信贷扩张对房地产价格的支持作用之所以大于对股票价格
的支撑,这是因为我国股市还限制融资融券,股市投资资金中自有资金所占比重
大,而房地产市场中投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比例较高,因此检验结果应该是
合理的。上证综合指数是金融机构贷款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近年来股市的火
爆导致一些投资者到银行以其它名目贷款却将其投入股市,从而引起银行信贷的
扩张。
二、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住房信贷的偏低定价和条件放松
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住房信贷的过度扩张是导致我国房
地产价格迅猛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住房信贷过快增长
的呢?本文认为,在流动性过剩下,出于盈利的压力和动力,商业银行在住房信
贷市场上存在信贷的偏低定价和贷款条件放松现象。
(一)住房信贷的偏低定价
我国住房信贷的偏低定价主要表现为住房贷款实际利率与房地产价格的反
方向变动。我国自2003年以来实际贷款利率一直很低,2006年以来虽然不断加
息,但实际贷款利率并没有提高。以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为例,在此期间,
我国五年期以上实际贷款利率其总体来讲在不断下降,而同期的全国商品房实际
销售价格在不断上涨(见表7),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5273。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表7 2007年3月-12月我国商品房平均销售实际价格
与五年期以上实际贷款利率
时间商品房平均5年期以上贷款实际利率%
销售实际价格
(元/平方米)
3月3356 3.8l
4月3634 4.1l
5月3693 3.80
6月3638 2.80
7月3817 1.78
8月3928 1.06
9月3966 1.63
10月3957 1.05
11月4012 1.21
12月4063 I.14
资料来源:根据wIND资讯有关数据整理
注释:商品房平均销售实际价格=商品房平均销售价/(I+CPI),5年期以上贷款实际利率=5年以上贷款
利率-CPI
此外,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加快,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方面有一定
的自主权,在住房信贷竞争中为扩大市场份额,各家银行往往充分利用国家给予
的自主权给予客户优惠利率。例如在2006年8月加息后,建行、工行、农行
等银行都及时把商业住房信贷优惠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优惠为0.85倍。同时近年来许多银行以贷款创新的方式变相降低贷款
利率,出现了“气球贷”、“双周供”等新品种。以“双周供"为例,在
每个月总还款量基本相同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还款方式,可缩减近15%的利息。
“双周供”个人按揭贷款业务,系指将按揭贷款的还款方式从原来每月还款一次
变为每两周还款一次,每次还款额为原月供的一半。“双周供”按揭给借款人带
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还款频率更高,即贷款本金减少得更快。就房贷
按揭而言,本金还得越快,借款人所支付的利息就越少。也就是说,采用“双周
34
第三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供"后,借款人在整个还款期内归还的贷款利息将远小于按月还款所归还的贷款
利息。以眼下最为常见的一笔总额为30万元、贷款期限20年、按6.12%基准利
率计息的个人按揭房贷为例,选择传统的按月等额还款法,每月需向银行还款
2170.11元,而选择“双周供",每两周还款额为1086.92元,相当于原来月供
的一半。尽管每月的还款额基本没变,但由于还款次数频密,本金减少速度加快,
最终借款人可减少利息支出31706.96元,所节省的利息比例达14.36%。
(二)贷款条件放松
在我国住房信贷市场上,近年来许多银行放松了贷款条件,为客户简化贷
款手续和程序,减免律师费、保险费、公证费等,在此基础上推出“直
客式"贷款(市民直接向银行提供资料申请贷款)、“合力贷’’(一家
人一起偿还一份贷款)等各种贷款类型。按照银监会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指
引,个人按揭贷款的贷款额是个人每月按揭贷款还款额不得超过个人家庭月可支
配收入的50%,但实际上,国内居民及住房投资者在办理住房按揭贷款时,没有
多少人能够满足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标准。他们或是从律师事务所或单位开出假的
工资收入证明(有很多情况下银行放款人会明确告诉贷款者作假)。在采取“直
客式”审批时,直接由审批中心审核,放贷时间可以缩短为一天,10万
元10年期贷款的各种中间费用以前要1 000多元,现在只收100多元的
抵押登记费和代办费,保险、公证等完全由客户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
但是在“直客式"下,银行直接面对客户时仍然进行的是形式审查,客户提
交的文件仍是一样的,银行没法做到一笔一笔的核实,风险可能更会失控。近年
来我国大量假按揭贷款的出现就是一个例证。截至2006年6月末,国内银行涉
及假按揭的贷款金额达数十亿元。其中,某国有银行被查出共发放个人住房涉嫌
假按揭的贷款4718笔,金额达13.09亿元,占被查个人住房信贷总额的6.05%。
另一家国有银行被查出共发放个人住房涉嫌假按揭的贷款3716笔,金额7.34亿
元,占被查个人住房信贷总额的3.23%。①
o数据来自于中国银监会网站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三、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将严重影响银行稳定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泡沫化特征明显
1、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特征
国际上判断房地产泡沫的标准之一是房价是否超过年收入的4-6倍。以日本
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的住宅价格一直维持在年收入的4-5倍左右。
而在1990年,即日本泡沫破裂前期,在东京圈住宅价格增至年收入的10倍,而在
东京圈核心地区则高达近20倍。在此之后长达近十年的价格回落,使得住宅价格
回落到年收入的5倍左右。而我国目前一些城市的房价与年收入的比率则远远超
过了国际上的标准,2005年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杭州的房价收
入比就已分别达到11.96、15.51、12.45、10.06、8.89和14.85,近两年这些
城市的房价还在进一步上涨,因此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①
2、股市的泡沫化特征
2005年我国推行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中国股市由熊转牛,上证综合指数和
深证综合指数一路上扬。在2007年10月上证综合指数最高达到6124点,平均
市盈率已达60倍以上。②国际上成熟的证券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一般在15-20倍,
新兴国家的证券市场的市盈率在30倍左右,因此与这些标准进行对比,中国证
券市场的泡沫化特征也是比较明显的。
(二) 泡沫破灭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估算
因为我国目前的银行信贷主要还是进入房地产市场,进入股票市场的信贷资
金还不是很多,也难以得到准确的数字,因此本文主要估算房地产价格下降将会
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损失。
我国房地产金融信贷余额逐年增加,由1998年的2455.08亿元上升至2007
年上半年43000亿元,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截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房
地产金融信贷余额占金融机构全部信贷余额的17.13%,比1998年高14.29个百
分点:我国房地产金融信贷余额占我国GDP的比重也达到40.27%。可以看出,房
地产信贷已经成为当前银行的第一信贷。特别是在我国的部分城市(如北京、上
海、广州),我国房地产金融信贷余额占银行总的信贷比例都超过了50%。而如
。根据中经网有关数据整理
。根据Wind资讯网站数据计算所得
第三章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果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波动,这么高的比例将势必加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①
我国目前房地产贷款质量较好,但四大行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质量差异明显。
其中农行和中行的不良贷款率相对偏高,分别达到16%以上和12%以上,工行和建
行的不良贷款率则相对较低,维持在7%左右。四大行汇总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
贷款率在10-1 l%之间。四大行个人购房贷款资产质量较好,不良贷款率为1.5%
左右。其中工行、中行和建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低于2%,农行的不良贷款率稍高于
2%。如果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泡沫的发展放任不管,那么泡沫破裂后房地产开发商
贷款的违约率必然大幅上升。房地产开发商以银行借贷融资为主,自有资金很少。
有统计显示,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的比率在
70%以上。考虑极端情况,若违约率为100%,坏账回收率为20%,那么根据工行、中
行、建行、各行近几年来的房地产业贷款占贷款总额比重数据(见表8),工行、
中行、建行的总体不良贷款率将分别上升5.6、6.8、8.6和5.3个百分点;若个
人住房贷款不良贷款率达到10%,则工行、中行、建行的总体不良贷款率将又分
别上升I-2个百分点。如此大规模的不良贷款无疑将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并
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
表8中行、建行、工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房地产业贷款情况
银行名称工行中行建行
年份2004 2005 2006 2004 2005 2006 2004 2005 2006
房地产业贷款额222502 217600 233114 187100 190297 201267 244036 256596 268740
(百万元)
个人住房贷款额427071 459248 489126 360594 413607 465314 641575 653457 674231
(百万元)
房地产贷款总额619573 676248 722240 547704 603304 666581 88561l 910143 942971
(百万元)
房地产业占贷款6.00 7.OO 7.10 8.72 8.51 8.75 10.58 10.43 10.35
总额比%
个人住房贷款占12.00 14.00 13.80 16.80 16.48 17.21 17.53 17.71 17.64
贷款总额比
房地产贷款总额18.00 21.00 20.90 25.62 24.99 25.96 28.0l 28.14 27.99
占贷款总额比%
资料来源:根据各行年报数据整理计算
①数据来源于中经网
37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本章小结
金融稳定具体包括货币稳定和银行稳定,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关键。在流
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迫于盈利压力,会导致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投放过多
的贷款,尤其在房地产市场上,降低贷款利率,放松贷款条件,使房地产信贷上
涨过快,导致房地产泡沫。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方法证明了近年来我国的信贷扩张为资产价格
的膨胀提高了支撑,尤其是近年来流动性过剩下银行信贷的扩张促进了房地产价
格的过快上涨。而在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出于盈利的压力和动力,在住房信
贷市场上存在信贷的偏低定价和贷款条件放松现象是导致住房信贷过快增长的
主要原因。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特征明显,通过测算,房地产价格急剧下跌将严重影
响银行稳定,因此研究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下,如何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已迫
在眉睫的问题。
第四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国内外经验和教训
第四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国内外经验和教训
第一节20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下提高银行稳定性
的经验和教训
一、日本20世纪80年代流动性过剩下的股市泡沫与房地产泡沫
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
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而
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在市场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况下,
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1984年末,日本银行的不动
产贷款余额为16.7万亿日元,是制造业贷款的27%,到1991年底时,不动产贷款
余额上升至45.4万亿日元,相当于制造业贷款的83%。从不动产贷款占总贷款余
额比重看,1984年日本银行不动产贷款占贷款余额的7.7%,1991年末这一比例提
高到12%。其中1984-1989年房地产贷款均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扩大。①
大量的贷款进入资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日经225股价指数从
1985年底的13083点一路上扬,到了1989年末达到日本股市最高点38916点。
1987年底,日本股票市值竟然占到全球股市总市值的41.7%,并赶超了美国,成为
世界第一。当日本股市泡沫一路凯歌高奏之时,日本房地产价格也不断上涨。据
日本不动产研究所的调查,日本6大主要城市的商业区地价指数,若以1955年为
100,到1965年则上涨超过了1000,到1988年则超过了10000,也就是说,日本城
市房地产价格在33年间上涨了100倍。1990年,东京商业区的地价涨至1985年
的2.7倍,住宅区地价则涨至1985年的2.3倍。曾
日本政府也意识到了泡沫经济的严重性,为了彻底解决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
产价格快速上涨问题及可能的通货膨胀,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自
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一直上调
回吉田和男.金融大海啸:日本经济的重创[M].北京:三联书店,1999.第268页
。项卫星,李宏瑾.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对东亚金融危机教训的反思【J】.东北亚论坛,2005年2期第8

39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至6%。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日本银行要求所有
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
的贷款。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尽管这一政策变
化解决了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问题,但是泡沫经济破灭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后果是
灾难性的。1990年,日经225指数一路直线下跌,直到2000年底,当欧美股市及
新兴股市均纷纷上涨至历史新高时,而日经225指数却低收至13785点。与此同
时,日本经济也经历了长达13年之久的持续萧条。2003年4月28日,日本股市
更是跌至近20年来的最低点7607点。紧跟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剧烈下跌,当年
跌幅超过46%,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①
二、泡沫破灭对日本银行业的冲击
在1980年《银行家》杂志统计的世界10大银行中,日本只有l家,而1988
年世界10大银行中全部都是日本银行。不过在达到世界银行业顶峰的同时,日本
银行业也开始走下坡路。日本银行业危机的爆发集中于1992到1998年。1995
年9月,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主管井口俊英在美国经营国债造成ll亿美元损失,
致使大和银行被美国从重处罚,并被责令关闭在美国的所有机构。阪和银行参与
大阪市郊房地产投资以及对房地产商的融资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而破产。紧接日
本住宅金融专门会社在房地产投机失败后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陷入危机。以“两
和事件’’及“住专丑闻"为导火索,1996年底日本银行业出现大范围亏损,占日
本银行总资产74%的20家主要银行中有16家出现赤字,其中1996年亏损中的10
家银行平均每家亏损904亿日元。到1998年底,日本官方公布的银行坏账已达
7131亿美元,日本银行业的赤字风暴严重地影响了日本第一劝业银行、野村证券
公司和山一证券公司等一流金融企业的声誉,使整个银行业陷入危机困境。本文
以日本长期信用银行为例分析资产泡沫破灭对日本银行业的影响。②
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立的旨在发展日本基础产业的信
用银行。1952年美国军事当局将战后控制日本的权力交还给日本政府,日本政府
开始规划战后的金融发展。日本政府1952年颁布《长期信用银行法》,开始实施
长期信用银行政策。长期信用银行是一种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筹集资金,然后向重
。周京奎.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7页
@姜跃春.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历史看当前“流动性过剩”对策,《武汉金融》2007年第10期第3l页
40
第四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国内外经验和教训
要产业部门的企业发放长期设备资金贷款的专门银行。日本政府先后批准了三家
长期信用银行,即历史悠久的日本兴业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LTCB),以及
1957年成立的日本债券信用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总行设在东京,国内有分
支机构17家,国外4家。当1989年日经指数接近40000,达到历史最高点,日本
的GDP占到世界总量的9%时,长期信用银行按照市值位列世界第九大银行,其市
场总值达到248亿美元,数倍于当时的花旗银行。但资产泡沫破灭后,LTCB的盈
利能力持续下降,经营风险逐渐显现。从1998年6月开始,LTCB的大投资者开始
大量抛售所持有的LTCB股票,这引发了LTCB股价的大幅下跌,同时债券价格也受
到影响直线下跌,LTCB市场信用崩溃,陷入清偿危机中。在日本政府支持下,LTCB
与日本住友信托银行达成合并协议,但是最终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合并案流
产,LTCB彻底进入破产的状态。日本政府于1998年接管LTCB,注入了资金对这一
银行进行重组,初始处理成本就达到641 10亿日元(见表9),但是仍然难以挽救。
最后LTCB由美国的基金接管,更名为新生银行。
表9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处理成本
单位:10亿日元
长期信用银行日本信用银行
初始的补助3235 3141
银行失败后对损失的补偿355 95
存款保险公司收购的资产305 319
存款保险公司收购的权益2276 650
优先股的回购240 260
总的初始处理成本6411 4465
资料来源:金融重建委员会(Financial Reconstruction Commission)。转引自Mark M.Spiegel,2002
三、经验和教训
(一)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教训
l、宏观政策的失误
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实际上,
41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日元升值萧条"的时间很短,仅仅是日元升值后市场的自动调整,当年年底日本
经济便恢复增长。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采
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
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
国家之最低。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在市场缺乏有利投
资机会的情况下,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资产
价格大幅上涨。1987年秋,世界经济出现了较快增长,为避免经济过热和产生通
货膨胀,美国、西德等西方主要国家相继提高利率,1987年10月19日,美国出现
“纽约股灾",在西方国家联合干预下,这场股灾仅仅表现为一种短时期的市场恐
慌,对世界经济只产生了短时间的影响。当时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本银行提高利
率,资金不能及时向欧美市场回流,可能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动荡,建议日本政府暂
缓升息。日本政府也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推动日元升
值引起经济衰退。因此日本银行决定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维持贴现率在
2.5%的超低水平上不变,这是一次“致命的失误”。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日
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资金”,长期的超低利率又将这些资金推入股票
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与此相对应的是,同样参与签订“广场协定”的德国,从1985
年到1988年本币升值也高达70.4%,但在德国却没有出现泡沫,主要原因是德国
在1988年及时提高了利率。
2、银行大量参与证券业务
1946年日本制定的证券交易法明确禁止银行兼营证券业务。银行业务与证
券业务的分离,是日本金融制度的一大特点。然而,随着日本国内金融环境的改
变,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逐渐融合。据计算日本上市公司的股票大约20%为银行
所持有,不过日本银行持有上市公司般票的目的,较一般持股者不同,主要不是
为了追求股价上涨所带来的利润,而是为了两个目的:一是在股票价格上升时,
将股票的“升值’’部分计入并扩充到银行的总资产额,银行凭此扩大贷款业务;
二是在股价下跌时,将股价“损失”部分评估在银行帐目上,以压缩帐面利润,
减轻银行的法人税负担。此外,银行可以通过持股,支配和控制一些企业。
大量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对日本银行业务的发展及盈利有重要影响。自1985
年至1989年,日经平均股价上升171.2%(以年平均值计算),从12556.63升
42
第四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国内外经验和教训
至34058.81。这意味着日本银行持有的股票资产在短短4年内增值1.7倍,伴
随股市的上升,日本银行的信贷也日益膨胀,而信贷的增加又对股市的涨势起推
波助澜作用。然而,1990年以来日本股市以利率调升为契机,进入调整性阶段,
呈现徘徊下滑的局面。日经股市平均指数从1989年12月29目的38915.87跌
至1990年12月3日的22725.99点,跌幅高达41.6%。股市的大幅下跌,不仅
给日本证券公司造成巨大损失(四大证券公司到1990年9月底的中期收益比上年
同期减少5成至8成),而且给持有大量股票并藉此扩张信贷的日本银行带来巨大
冲击,银行资产价值随股市下跌而相应减少,盈利大为缩减。据日本12家城市银
行和3家长期信用银行1990年10月21日发表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由于股市大
跌,15家银行9月底的有价证券帐外收益比3月底时减少了16万亿日元,跌幅
高达45.7%。收益损失如此惨重,在日本银行史上是少见的。由此可见.日本银行
过度参与股市,特别是银行信贷业务的涨缩与股票价值的升落直接挂钩,是日本
银行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缺陷,是日本银行业处于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①
3、金融管理体制缺乏监管增加了信用体系风险
一方面,从1983年开始,日本金融制度调查会决定开始实现利率自由化。1985
年,日本开始实现大额存款利率自由化。另一方面,日本政府逐渐放松了对企业融
资渠道的限制,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认股权证、海外融资等方式筹资。这样
的结果造成银行大客户资源的流失和中小企业客户的增加,增大了银行业的潜在
风险。
以LTCB为例,它是在日本政府的扶持之下设立的,日本政府对LTCB给予了
十分优厚的政策扶持,以认购优先股的投资方式提供了50%的资本金。在成立后
的三年中,大藏省资金运作部认购了LTCB发行的全部金融债券的40%,第一任行
长和第二任行长都是大藏省的高级离职官员。此后,在近20年中,总有一位大藏
省离职高级官员担任副行长或独立董事。LTCB将大量资金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
对不动产进行了过度的投资,同时,由于LTCB自身与政府部门的密切联系,在信
息披露中,有关贷款分类、坏账准备金的计提等的披露不够充分,但是并未得到严
格的监管。
①秋奉英明.危机与变革——日本金融危机陷入困境的原因、现状及对策,《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第2期第
38页.
43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二)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可借鉴的经验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应对资产泡沫方面基本是失败的,但也有一些经验值
得我们借鉴,尤其是房地产税制方面的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
日本房地产税制改革日本近代房地产税制是从1873年颁布地租修改条例,
改革地租开始的。1950年,根据夏普税制调查团的建议,于1950年废除地租,
开设了固定资产税。此后,日本的房地产税先后经过了1969年、1973年、1981
年、1991年、1994年、1998年和1999年等7次比较大的改革和调整。日本的
房地产税制中,在“取得阶段",有遗产继承税(国税)、登记许可税(国税)和
不动产取得税(省级地方税);在“保有阶段”,有固定资产税(市级地方税)、
城市规划税(市级地方税)和特别土地保有税(市级地方税,1993年废止)、地
价税(国税,1991年开征,1998年暂时停征);在“转让阶段’’,对转让所得进
行征税,有法人税、所得税(转移国税)、住民税(地方税)。日本的现代房地产
税制在地价上升期对投机色彩较浓的短期转让所得重课,而对投机色彩较轻的长
期转让所得轻课,以达到抑制投机、优先居住的目的,在调控房地产方面发挥了
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启示
一、美国次级债危机简介
(一)美国近年来的流动性过剩
从2001年开始,美联储为克服互联网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采取了超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2001年1月3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
本点,利率从6.5%下降为6%,此后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最终在2003年6月
将联邦基金利率降到1%的低点,并维持了~年有余。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
度明显超过GDP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出现了流动性过剩。
(二)流动性过剩下的房地产泡沫
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金充裕与廉价的资金来源为住房信贷的偏低定价与贷
款条件放松提供了温床。在住房信贷市场上,由于市场竞争,加上放松的银根,
导致抵押贷款的利率持续下降。30年固定抵押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
第四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国内外经验和教训
为2003年的5.8%;一年期可调息抵押贷款利率也从2001年底的7.o%下降到2003
年的3.8%。①同时,房地产金融机构对新开发的次级贷款定价过低,按当时估算,
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是优级住房抵押贷款的7倍,但次级贷款的利率只比优
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高350个基点。而2006年下半年次级债危机的爆发更说
明了当时对次级抵押贷款定价偏低。
在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上,抵押贷款发放的传统对象是信用等级较高(信用
评分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能够提供相关收入证明)、债务负担优良的
客户,但是在美国房市繁荣时期,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开发了ALT—A和次级贷款。
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评分多在620分以下,使原本不能申请抵押贷款的群体也
获得了贷款,据统计,美国国内大约25%的人口属于该群体。传统的抵押贷款其
贷款额与房产价值比(LTV)多为80%,借款人月供与收入之比在30%左右。而次
级贷款的LTV平均在84%,有的超过90%,甚至100%。在次级贷款中,月供与收
入之比也在不断提高,从2001年的39.7%上升到2006年的42.4%。②为减少购房
者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初期的本息支付,房地产金融机构开发了形形色色的新兴抵
押贷款产品,如无本金贷款、2/28可调整利率贷款、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等。
因此在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流向资产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贷款越来越
多。从表10我们看到,1985--2005年房地产信贷的比重从15%上升至33%左右,
其中,住房贷款增幅最大,从9%提高至20%,而工商贷款的比重从22%降至11%。固
表10美国1985-2006年房地产信贷情况
年份1985 1994 1995 1996 1999 2000 2002 2004 2005
房地产贷款占15.88 24.43 25.01 25.06 25.44 27.04 28.39 30.78 32.43
总贷款比重%
资料来源: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三)次级债危机对银行稳定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美国在2001年至2005年出现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根据美国
全国房地产同业公会(NAR)的统计,现房中位价格从2000年的139000美元上升
。数据来igi:Chairman Alan GreeIlspan Remarks on Home Mortgage Market,March 4,2003
。数据来源: MBA Policy Paper Series 2007-1.
@数据来源: MBA Policy Paper Series 2007-1.
45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到2004年的185200美元,5年内提高了33%,年均增长率达到6.7%,2004年达
到9.3%,2005年更是超过了12%。但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房市繁荣衰
退,房价的下降引发了美国的次级债危机,2007年4月,以美国新世纪房屋贷
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美国次级按揭贷款的市场风险开始显现,随后风险
迅速向以次级按揭贷款为支持的各类证券化产品的持有者转移。6月份,美国第
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的对冲基金因投资损失面临破产清盘的消息直接引
发了全球范围金融市场动荡,形成了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为了避免整个金
融市场因流动性丧失导致更大的损失,各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向市场注资,缓解各
个市场的流动性不足。截至2007年8月23日,美国共注资1102.5亿美元;欧
洲注资约3431.4亿美元:日本注资433亿美元;澳大利亚注资70.4亿美元;加
拿大注资37亿美元,各国央行向市场注入的资金累计高达5074.5亿美元。①进
入2008年,次级债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如美林和花旗最近分别爆
出在次级债危机中分别出现79亿美元和65亿美元的巨亏,两家机构的CEO相
继离职。
二、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启示
这次美国次级债风波,对我国政府部门、商业银行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提出
了以下警示:
(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给商业银行的启示
l、认识和防范房贷的市场风险
房贷有房产作抵押,似乎是最安全的资产,但房产的价值是随着市场不断变
化的。当市场向好时,房地产价格上扬会提高抵押物的市值,降低抵押信贷的风险,
诱使银行不断地扩大抵押信贷的规模,但世界上“没有长到天那么高的大树",
房地产的价格也不可能无休止地涨下去,因为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可能无视其生
产与生存的成本。当市场发生逆转时,房价走低,银行处置抵押物难,即使拍卖抵
押物,其所得收益也不足以偿还贷款。而现代金融活动中资本的杠杆率高、信用
链长,因此,房贷的风险常常会波及到诸多信贷交易主体,这不仅给贷款银行带来
大量的呆帐坏帐,还会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银行需
。周筠·美国次贷危机警示中国楼市,《楼市》2007年第8期第23页
46
第四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国内外经验和教训
要在风险和收益中做出理性的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认识和防范信用风险
次级贷款违约率高的原因在于贷款机构在放贷中没有坚持“三C"原则,即
对借款人基本特征、还贷能力和抵押物进行风险评估。从国外的经验看,借款人
的基本特征(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职业、购房目的、婚姻家庭状况),
还贷能力(房贷房产价值比、房款月供收入比、家庭总债务收入比、资产负债比
等)和抵押物(房产价值、新建房、二手房、使用期限、地段、独户、多层高层建
筑等)都与违约率密切相关。香港在东亚危机中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许多购房者承
受负资产的压力,但银行却没有出现违约率大幅上升的问题,就是因为香港银行
业自身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个人住房贷款有严格的资格审查标准,借款人购
房多是自住,只要他们职业稳定,收入现金流不变,房产使用价值不变,都会按期
还贷。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扩大个贷业务中应避免“政绩目标"等非经济和非理性
色彩,减少行政手段介入信贷资金配置,加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对不同信
用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风险定价、借贷标准,包括自有资本金、首付比
例、利率、期限等,以促进银行从服务风险定价向客户风险定价转变,从粗放经营
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给监管部门的启示
1、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和贷款规范
监管部门应监督从事住房信贷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各类贷款和保险产品的
营销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让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
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推进标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
规范银行贷款和贷后的服务。
2、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既然金融风险在经济
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
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因此,
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迫在眉睫,它将对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
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三)次级贷款危机给政府部门的启示
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政府的职责,但“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人人都要
47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买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拔苗助长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
许多负效应。一个优化的市场结构应是新建房与存量房;出售房与租赁房;商品
房与政府提供公共住房的统一。
第三节20世纪90年代中国香港泡沫经济下提高银行稳定性的经验
一、20世纪90年代香港的股市泡沫与房地产泡沫
1987~1997年间的香港股市是世界上成长最快的股市之一。1986~1996年
间,恒生指数增长了4.3倍,年均上涨率为18%,1997年的高峰又比1996年底
上涨27%。1987"--1997这10年间股票总市值增长7.8倍,年均上涨率为24%。
房地产平均价格上升3倍,年均上涨15%。1997年7、8月楼价高峰时整体住宅
楼价又比年初有两至三成升幅。可见这10年香港虚拟经济的扩张很迅速,尤其
是1997年上半年。不过可以通过下列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与日本20世纪80年
代的资产泡沫相比,香港这10年的资产泡沫膨胀程度是比较小的。
(一)金融相关比率(FIR)
金融相关比率=金融资产价格/GDP。金融资产是最主要的虚拟资产,包括各
种有价证券,而GDP与国民资产总价值有很大的相关性。日本1989年FIR为9.23,
而1985年未即泡沫经济产生前的FIR为6.5。在香港,1997年股市高峰时总市
值约4.5万亿港元,基金市场总市值0.35万亿港元,债券、票据总价格约为0.35
万亿港元,其余金融资产量较小,一般为股市市值10%以下,所以香港金融资产
价格约为5.2万亿港元,而1997年香港名义GDP沽计为1.3万亿港元,所以1997
年股市高峰时香港FIR为4.0。可见香港的FIR指标远低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
的水平,也低于日本泡沫经济发生前的水平。
(二)市盈率(P/E)
P/E=股票市价/每股盈利。根据基本投资原理,股票价格是股息资本化的结
果。P/E表示靠股息收回市价成本的年限。一般来说健康的股市平均P/E维持在
合理水平,过高的P/E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股市存在泡
沫成分。经验分析显示,P/E在20左右较合理,小于20为偏低,20一40间为
偏高,超过40则有泡沫之嫌。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的P/E在1947~1990年期间
第四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国内外经验和教训
维持在6,---23之间。日本1980---,1982年亦在20--一26
之间,1983----1985年为35,--,38之间,1986年后便超过40。1986"-'1989后年间
P/E持续上升,1989年竟高达70.6。反观香港股市,1997年也有个别股票P/E
最高,如光大明辉P/E最高值达2127,招商国际最高151,国企红筹股P/E普遍
在40以上,但股市平均P/E仍维持在19.5的合理水平。
(三)股价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
前面两个指标都是静态指标,由于泡沫经济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所以必须引
入动态指标监测经济的泡沫化趋势,笔者把该指标称作动态FIR,记作VFIR,它
可以测量股市相对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1985"--,1989年,日本、美国、德国的
平均VFIR分别是7.8,7.4,4.4。而香港1986~1996年间,VFIR大约为3.0。
1997年8月比1996年底股价上涨27%,实际GDP增长约3.7%,VFIR约等于7.3。
可见从长期而言,香港股市相对于总体经济的扩张速度远低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
的水平。但1997年前8个月有泡沫化扩张的嫌疑。
(四)房地产价格增长率/GDP增长率
此指标可以测量房地产行业的相对于总体经济的扩张速度,可作为房地产业
泡沫的预警指标。日本此指标1987---,1990年平均值为3.3。而香港此指标1986"--
1996年间的平均值为2.4,接近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水平。1997年8月楼市高
峰期相对年初该指标更高达3.6---,5.0。可见香港房地产长期而言已有相对于实
体经济过度扩张的趋势。1997年初更是出现了明显的泡沫化增长。①
二、泡沫破灭对香港银行业的影响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资产泡沫破灭。受此影响,亚
洲各国银行呆坏账大幅度增加。泰国银行坏账达400亿美元,不良贷款率达7.996,
其中50%以上是房地产贷款。到1997年11月,泰国政府不得不关闭了呆账问题
严重的58家金融公司,另有15家商业银行和33家金融机构也面临停业的危险。
印尼政府在1997年11月初关闭了16家呆账问题严重的银行。
与这些经济体相比,香港也出现了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较大幅度下降,
1997年10月亚洲金融风暴袭击香港以来,香港房地产价格从高峰水平下跌逾五
。以上数据转引自邓荣均、方琼“本泡沫经济现象给香港之启示”,《港澳经济》1998年第5期第23·28页
49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成。但总体而言,泡沫破灭对香港银行业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其影响主要表
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同业拆息和优惠利率大幅提高
1997年8月中旬,香港为捍卫联汇制,同业拆息一度高达20厘,但银行业并
未随之调高优惠利率。10月下旬,由于台湾突然允许新台币自由浮动,使香港金
融市场出现10多年来罕见的剧烈震荡,隔夜同业拆息一度高达300厘,各银行也
纷纷在美国利息未变的情况下宣布调高最优惠贷款利率O.75厘,至9.5厘;1998
年初印尼预算案引起的新一轮东南亚货币冲击波使香港优惠利率再度调升至
10.25厘,楼宇按揭贷款利率提高至11.75厘。
(二)出现部分存户增持外币,减持港元的现象
1997年前7个月,在回归效应影响下,资金不断流入,港元存款占存款总额的
比重在7月底曾达到59.6%的高峰,8、9月底轻微下降,10月底明显下降至57.1%,
11月底回稳至57.2%:同期9月和10月的外币存款分别比上月增加2.5%和4%,10
月份港元存款则比9月减少3.9%,为年内最大跌幅;11月港元和外币存款分别比
10月下跌1.1%和1.6%,反映市场信心不太稳定,但仍比1989年底港元存款占
38.5%的比重所反映的市场信心强很多。
(三)存款总额下降
1997年前9个月,存款总额增长10.3%,与1996年全年10.4%的增幅相若,但
10月底比9月底下跌O.7%,11月底进一步下跌1.3%,反映金融风暴造成少量资
金流走以及一些大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的负面影响。
(四)贷款业务也出现下降
1997年前9个月,本地贷款增长率高达24.5%,贸易贷款增长6.7%,贷款总额
增长9.3%,均高于1996年全年的17.1%、6.6%和4.7%的增长率,但上述贷款lO
月比9月分别下跌0.9%、0.9%和0.2%,11月底比10月底分别进一步下降0.1%、
1.5%和2%,反映从1997年7月初开始的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引起的一定的负面
影响。
(五)个别金融机构发生挤兑或倒闭
1997年11月10日和11日,由于市场传言港基国际银行出现财政困难,在人
心虚怯的环境下,有部份市民轻信谣言,引发挤兑风潮。虽然由于该行资本充足比
50
第四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国内外经验和教训
率和流动资金比率均高于最低监管要求,呆坏帐水平很低;大股东阿拉伯银行集
团也全力支持,事先准备了充足的资金满足所有的提款要求;特区政府采取有效
措施以及三家发钞银行联合发表声明支持,使市场信心恢复,挤兑风潮很快平息,
但两日内被提走存款16亿港元,占该行客户存款的比重约10%。此外1998年1
月12日,香港最大的华资投资银行百富勤则由于持有的大量东南亚债券和贷款
在东南亚货币大幅贬值下债务人无力偿债,加上苏黎世银行突然决定放弃入股,
美资银行停止贷款,遂使百富勤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而不得不宣布清盘。
(六)息差急剧收窄
1997年上半年,由于银行业降息竞争楼宇按揭贷款业务,净息差已从1996年
全年的2.68%下降至2.4896,第三季由于捍卫联汇制抽高同业拆息和推高零售存
款利率,而银行贷款利率并未同步提高,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前三季度的2.4605。
不过1997年前三季度经营环境好转使本地注册银行的呆坏帐准备占总资产的比
重从1996年的0.18%下降至1997年前三季度的0.1105,成本收入比率保持在3705
的较低水平,银行业盈利增长快于去年同期。第四季度由于同业拆息大幅波动,
优惠利率则稳定在9.5厘。
三、香港泡沫经济下提高银行稳定性的经验
与日本相比,香港之所以在资产泡沫泡沫后,银行稳定性没有收到很大的影
响,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一)良好的内控与自律体系
内控机制是香港监管体系的基础,它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具有自我检查和约束
功能的内部审计稽核部门,对自身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香港金管局认为,“审
慎管理风险的责任主要落在银行的董事会和管理人员身上。金管局的监管目的,
是制定和加强一套最低审慎标准以及监察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素质,从而加强银
行管理层的自律性和控制。"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香港的监管当局非常注重银
行内部的风险约束机制,将外部监管作为对银行自律的监督、确认与补充。
香港金融的自控与自律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完善细致的法令法规的约束
是香港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立的基础,同业间的竞争与同业监督是香港金融机构
内控机制的另一重要组成。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维护行业信誉、保证行业市场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公平有序成为共识,行会制度在香港的监管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房地产信贷市场市场上,香港银行业于1991年主动采取最高按揭成数为
七成的自律性协议,得到金融管理当局的支持,这个协议一直维持到现在。①这样
按揭贷款与物业价格比率比较低,即使客户违约,银行通过变卖物业减少或完全
弥补损失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比如一宗物业值500万元,银行按七成按揭比率提
供350万元贷款,假设客户已经偿还50万元本金,贷款本金余额300万元,此时物
业价格下跌30%,则该处物业市值仅为350万元,客户违约,拒付贷款,银行根据合
同收缴该物业变卖,得到350万元,足以还清所余贷款。如果按揭比率过高,一旦
客户违约,即使变卖物业,也很难弥补银行损失。当然,降低按揭成数也使按揭人
首期付款负担增加,压抑了需求,从而限制按揭业务的开展。但出于审慎考虑,一
般的银行都不会超过这个标准提供按揭。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一段时间香港经济不
景气,房地产市场首当其冲,一些人出于刺激房地产市场考虑,主张取消这一限制,
但未得到金管局的认可。地产商为了刺激需求,有时会为客户提供一部分贷款,
作为银行贷款的补充,叫“补足贷款",这可以使按揭人得到总数超过房价七成的
贷款。但金融管理局要求这笔补足贷款不能来自银行业,而要真正由地产商提供,
这就从行业范围上控制了贷款的比例。
香港强调金融法制化管理,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各种金融条例、法案,制定
出金融行为准则。主体法律框架的稳固与实施细则、补充的不断完善,形成了香
港法规多层次和及时应变的特点。以银行业为例,《银行业条例》是香港银行业
的基础法规,构成了银行监管的第一层法律框架;银行业条例规定金融管理局可
以通过发出业务指引的办法,对银行业条例进行补充。通过树立与发展并进的思
想和建立及时检讨修正制度,使得香港金融法律体系在反复的检讨与思索中不断
演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新业务、新产品的不断涌现。
(二) 金融监管局的审慎监管
全球化的发展,银行业的竞争日趋加剧,风险日趋增长。因而,为使香港银
行体系能够全面保持稳定及有效地运作,香港金融管理局注重基于风险防范的审
慎监管。
1994年,香港房地产价格和贷款都迅速增长,金融管理局便建议物业贷款占
①香港金融管理N:The Practice ofC%tral Banking iII Hong Kong.
52
第四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国I为#l-经验和教训
在港使用贷款的40%以上的认可机构(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存款公司)考虑稳
定该比率,必要时将其减低。该局并进一步指出,四成是银行业的平均比率,应视
为“业内标准”,而非最高限制:该局也接受一些机构,尤其是拥有庞大住宅按揭
组合的本地银行超过这个标准,但要求其在增加物业借贷时应特别审慎。①金管局
的这项指引性政策,当然是有较强的约束性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房地产
放贷过度的趋势。
在对银行报送数据及重要比例的监管中,金管局除继续关注流动资金比率,
防止大额贷款过于集中的有关比例外,越来越重视对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的资
本充足率的监管。早在1989年初,香港政府即提出认可机构在年底资本充足率
要达到8%的要求,实际结果是1989年已超过1205,使香港银行业提前三年达到
了“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从1997年开始,金管局要求认可机构在计算资本充
足率时,除了要计算信贷风险外,还要计算市场风险等。为保证资本充足率的规
定的贯彻执行,金管局制定非正式(非法定)的“触发比率"预告制度,即制定一
个稍高于最低比率的水平为“触发比率",当认可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低于该水平
时,及早提出预告,要求该机构及时采取措施(主要通过调整资产投资组合来纠
正)防止继续下跌,如在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金管局要求银行每天报送资本充
足率,一旦资本充足率低于lO%最lJ要求说明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可见,审核监
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成为金管局对银行业监管的主要指标和手段。
另外,金管局认为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只有通过认可机构稳健的经营管理才可
能真正实现。因而,十分关注对认可机构内部控制,尤其是认可机构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的监管。通过多种场合、渠道了解和沟通认可机构的内
部控制情况,以促进和帮助认可机构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增强其管理、
防御风险的能力。
此外,香港银行业普遍反映,金管局对监管情况的反馈工作做得相当迅速、
及时。不管是非现场监管还是现场检查,发现问题都会立即出报告指出并要求银
行改善。另外,金管局在很多意外情况下采取的纠正行动和拯救措施较及时和恰
当,得到银行界赞同。
(三) 香港银行业十分重视对风险的防范
。朱松华,关于规范化金融监管模式的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l期第64页
53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其主要措施是银行内部建立一套规范的按揭贷款审批程序以及内部指引。在
香港,置业者申请按揭贷款的一般程序是:(1)置业者与地产发展商签定购楼合
约、交付首期款项时,向银行提出按揭贷款申请,并附上稳定收人的证明文件,
以便银行能确认其偿还能力;(2)银行对申请人的经济背景、还款能力以及所购
楼宇的价值进行评估、审批,然后交由律师行办理:(3)律师行负责查证申请人
所提供的文件的真实性,然后通知申请人到律师行签订按揭合约;(4)银行通过
律师行将贷出的款项按合约规定付给地产发展商或卖方律师;(5)律师把按揭合
约拿到政府田土厅登记注册,并将住宅作为抵押品过人银行名下。
银行在审批按揭申请时,一是看楼宇抵押品的价值,二是看借款人的还款能
力。大银行通常有自己的楼宇物业估值机构,中小银行则聘请专业测量师进行评
估。至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银行主要看还款人的税单、银行帐户中每个月的收
入,银行看重的是借款人的收人的稳定性。银行将根据楼宇价值和借款人的还款
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贷款、以及贷款的成数和年期。一般而言,借款
人收人越稳定,银行贷款的风险越低;而抵押楼宇的落成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各银行还有一套内部指引,房地产市道升得过急,银行会收紧按揭;房地产
价格已经跌到谷底时,银行会放松按揭。透过这些措施,银行有效地减低了风险。
抑制了楼市的投机热潮,并有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借贷风险。如果不是实施了这
些风险防范措施,相信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香港银行业所遭受的损失将大增。
(四)积极推行按揭证券化以分散银行贷款风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创新的~个重要趋势就是以物业按揭为主的
抵押市场向证券化发展。80年代后期,这一趋势也发展到香港。1988年,美国
大通银行成功在香港发行物业按揭证券,但市场反应冷淡,效果未如理想。
20世纪90年代前期,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使香港银行都过于偏重房地产
信贷,1990年,银行业对地产及物业按揭的贷款占香港本地贷款总额的比重是
33%,但到1994年已上升至43%,为此香港金融管理局设立地产贷款四成的上
限指引。然而,1996年银行业对地产信贷比重进一步升至46%,风险大增。1997
年3月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成立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使物业按揭证券
化迈出关键的一步。
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成立的主要目的,是要推动按揭市场的发展,以提高
第四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国内外经验和教训
市民的自置居所的能力,并推动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按揭证券公司将向被政府
核准的银行收购按揭贷款,然后以债券的形式定期投标发售给机构投资者。从香
港金融、地产的实际情况来看,按揭证券化不仅可以盘活银行资金,从而增加对
房地产及其他行业的贷款,而且可有效分散银行的按揭贷款风险。按揭证券化引
人了众多的投资者,把贷款的风险分散给他们承担,这对于按揭贷款相当集中的
香港银行界,无疑是有效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①。
(五)注重发挥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
财务信息披露已成为金管局对银行监管的一个重要部分,金管局要求上市银
行每半年向社会公众披露一次财务信息,要求非上市认可机构每1年向社会公众
披露一次财务信息,以期消除认可机构和社会公众间信息不对称状况,充分发挥
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促使认可机构审慎经营。
本章小结
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流动性过剩下出现了明显的股市泡沫与房地产泡沫。
而泡沫破灭给日本银行业造成了严重打击。其教训主要总结为:宏观政策的失误、
银行大量参与证券业务、金融管理体制缺乏监管增加了信用体系风险等。但同时
日本改革房地产税制已抑制房地产投机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2006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爆发了次级债危机,而这次危机酿成是与2001年
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是有直接关系的,而危机对美国银行业
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扩大。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对我国政府部门、商业银行部门
和银行监管都敲响了警钟。
20世纪90年代中国香港也发生了流动性过剩下的资产泡沫,但泡沫破灭对
香港银行业的打击相对较小,因此内地应借鉴其好的做法,这些经验包括:良好
的内控与自律体系、金融监管局的审慎监管、香港银行业十分重视对风险的防范、
积极推行按揭证券化以分散银行贷款风险、注重发挥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等。
@田勇, 杨波.香港对银行业的监管办法刍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l期第
56页
55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第五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我国银行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根据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稳定性的经验和教训,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要提高我国银行的稳定性,
需要政府、银行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部门齐心协力,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节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一、转变增长方式
首先要摒弃“出口至上主义",启动内需,减少对外依赖。从日本的教训上,
我们应该看到外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走到尽头时,就会发生泡沫的崩溃。中国
经济对外部的依存度已经很高,受到的外贸歧视也大大超过日本的过去。尽早转
换发展模式,提高内需比率已经刻不容缓。国内市场巨大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市场
经济国家的最大特点,开辟国内市场是保障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
也是中国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的必要手段。无论从中国经济发展的
长远考虑还是从中外经济关系发展看,今后都需要更加重视与拉动内需紧密相关
的如保险、教育、医疗、住房等国内市场的培育,促使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均
衡、协调发展。
其次要改变增长方式。根据我国资源环境承受能力,适度发展的战略思路,
从根本上转变“生产越多越好"的观念。将政策重点转向支持工业调整结构,发
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耗能、少污染甚者无污染的产业方向上来,支持工
业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坚决限制一些不顾后果、不计社会资源环境成本的工
业发展。产业和企业发展不能为了降低自身生产成本,而要尽快引入资源环境成
本,将资源环境成本强行纳入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成本之中,尽早改变将资源环
境成本和劳动力的社会成本转嫁给社会和政府的状况。
二、货币政策要关注资产价格
对于房地产泡沫,货币政策的反应应更为积极。面对资产泡沫时,货币政
56
第五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我国银行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策的反应规则可以分为积极进取型和被动反应型。被动反应型目前被主流央行所
公认,其理由中主要有两点:一是对货币政策与资产泡沫是否存在直接联系提出
疑问;二是认为泡沫破裂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比通常的判断要小得多。对中美两国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研究已明显告诉我们,两国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是与宽松
的货币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不过美国表现为主动型的宽松货币政策,而中
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而造成的。从房地产泡
沫破裂造成的危害来看,美国次级债危机已经给美国乃至全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
冲击,据预计,美国的直接损失就有可能高达3000亿到5000亿美元。中国假如
发生房地产泡沫破灭,由于我国的住房信贷风险基本上完全由银行承担,到时候
很有可能发生银行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同时美联储采取的被动反应型货币政策进
一步滋生了道德风险。因此从美国次级债危机以及中国的实际出发,央行对于房
地产价格的膨胀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在货币政策实施中,应重点关注信贷总
量的变化,利用中国特有的优势,充分发挥窗口指导的作用。
三、加大汇率弹性,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幅度
目前看来,我国人民币升值幅度还是偏小,造成我国的双顺差还在不断增加,
因外汇占款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逐年上升,因此造成的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
构成了比较大的威胁。今后,在充分考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就业、经济增长的影
响下,可以考虑适度加大升值幅度。
四、发挥财政政策对资产市场的调节作用
肖崎(2007)在通过考虑资产数量膨胀影响的IS—LM模型的基础上,证明财政
政策对资产市场调整的效应大于货币政策。因此在我国股票市场上,应改变单一
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格局,考虑开征资本利得税和遗产与赠与税。这两种税的开征
不仅使财政政策调控资产市场的手段增多,同时对缩小近年来因为资产价格膨胀
而扩大的贫富差距也是有较大作用的。应该来说,开征这两种税时如果适当提高
起征点,对证券市场的冲击短期内反而不会象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因为我国的证
券市场还是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而且相当一部分盈利较少甚至亏损,但从长期来
看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
57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第二节商业银行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
建立良好的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使权利与义务能够对等,从制度上约束信
贷从业人员包括高管人员的经营行为。现在有一部分的贷款信用风险可在其萌芽
时给予控制,但是往往是由于贷款后管理放松等原因,使得错过了控制风险的最
好机会。其中有信贷人员主观原因,还有考核制度本身的原因。所以应在信贷考
核指标中,加入对贷款管理的考核比重,制定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贷款管理考核
办法,使信贷人员的权利与义务能对等。例如,可对新发放贷款的不良比率做出
明确规定,对严重超标的经营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处罚。其次,要以人为本,
加强内部风险管理。要从银行员工的风险观、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做起,
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
选拔能力强、懂业务的人担任领导职务,并加强风险防范与绩效考核力度,建立
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要建立风险管理激励机制。风险管理责任要渗透到每个部
门、每个岗位和每个工作环节。
二、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体系
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体系,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我国的住房贷款当
前面临着个人信用制度的“瓶颈’’制约。所以要严格依靠法律手段实施以储蓄实
名制为基础的综合性信用帐户,并结合个人收入申报制度等有关税收政策,使个
人作为“立信"基础的货币资产具有真实的衡量标准。尽快建立一个设置科学、
机制灵活、管理方便的个人信用管理机构。注重与国际行业标准接轨,建立科学
严谨的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例如美国的5C原则等。此外,对银行来说,对
个人的评信应该是“一次评估,动态调整,长期使用”,以避免重复评估,还可
以利用网络技术,加强银行同业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从而简
化消费信贷受理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建立信用中介报告机构,保证信息的及时
性、透明性和公正性;在提供信用报告的同时推出适合我国的信用报告业的创新
品种;借鉴国际惯例,建立失信惩罚机制等。
58
第五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我国银行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三、加强以产权为中心的制度建设
要使银行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首先应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建立现代金融企
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最基本的是产权制度,必须用法律界定
出出资人和银行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投资者对银行财产的权力和各自的义务责
任,实现出资人的所有权与银行的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实现产权制度创新的途径
可以通过对银行进行公司制改革,可以把总行改组为国家持有优势股的公司,按
经济区域组建区域性、地方性的分支机构。根据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自负盈亏。
其次,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银行的经营目标,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
资源配置机制。所以我们必须按市场的法规而不是行政的法规来管理经济。只有
真正落实银行的自主权,彻底打破信贷资金供给制,确立信贷资金的商品属性,
银行自主决定贷款的具体对象和数量,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银行才有
可能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最后,作好经营机制的转化。在信贷工作中,建立完善评估、审批制度,贷
款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工作和个人经济收入相结合,激发广大员工的工
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同做效益事,同把风险关。
四、提高风险定价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与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对比的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贷
款难的窘境,没有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在银行面临流动性过剩和对优质贷款客
户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发展中小企业的贷款对于分散信贷集中风险、培育新
的资金用途及利润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面临较严重
的信息不对称,落实合法有效担保比较困难及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等问题,因而这
一信贷领域的开拓急需银行风险定价能力的提升,只有在银行可以对不同企业的
贷款风险进行合理定价,进而对风险进行补偿和控制的基础上,这部分贷款业务
的开展才能真正为银行带来收益。
五、大力发展理财业务
从国际经验来看,理财业务是银行面临其他金融机构对银行优质客户的竞争,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传统的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的经营模式受到巨大威胁后发展起来的。作为银行谋
求增长模式转变的重大举措,理财业务已经成为了国际银行业的主流业务和重要
的利润中心。它对于国内商业银行的特殊意义在于,作为银行分流被动负债、提
高存款转化率的有利手段,理财市场的拓展可以将银行系统内大量闲置资金转变
为理财资金,在减轻流动性过剩压力的同时,还能够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更
进一步地,理财业务的发展还有助于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实现风险在全社
会的分散。针对我国目前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银行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和产品同质
化,“搭便车’’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商业银行应该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针对本
行的特点进行市场和产品定位,投入相应的研发力量开创难以模仿的核心理财产
品。
六、积极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金融创新浪潮中金融衍生产品和交易得到了迅速发
展,凭借着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崛起和扩张,国际银行业资产负债和风险管理能
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和运用方面我国银行与国际银行
业存在的差距最为显著,但与此相对应的一面是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衍生工具创新
的空间是极为巨大的。近年来,我国银行在资产证券化、债券远期交易、人民币
利率互换交易以及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等衍生产品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
推广,但是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严重不足、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能
力较弱等,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创新中发挥应有作用的主要
因素。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到金融衍生工具的重要作用,在2006年12月11日
起正式施行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的指导下,抓住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
化进程日益推进的契机,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引进或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系
统,逐步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并尝试进行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
借鉴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对衍生产品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只有商业银行这只
生力军真正具有了参与金融衍生市场创新的内在动力和能力,我国的金融衍生产
品市场才能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也才会有运用衍生工具进行资产负债和风险管理
的空间。
第五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我国银行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七、稳步发展资产证券化
加快发展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步伐。虽然单个住房抵押贷款由于提前还款等
因素使其现金流量不确定,而对于一组住房抵押贷款组成的资产池而言,由于统
计规律的作用,整个资产池的现金流呈现一定的稳定性,通常可根据历史数据对
整个组合现金流的平均数做可靠的估计。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
的信贷资产组合成资产池,转入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而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移出。这样,商业银行可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资产负
债结构和期限随之得到改善。国际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美国、欧洲等地已
成为构筑住房金融二级市场的主要途径,并且对缓解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起
到一定作用。在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面临严重的“短存长贷’’问题,解决这一问题
的重要途径就是将已投放的贷款进行证券化,提前回收流动性,防止因为资产负
债期限错配所引发的风险。2006年以来,在央行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作用下,各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已出现趋紧迹象,债券市场中各类债券收益率均大幅提高。资
产证券化除有利于商业银行规避提前还款风险和信用风险外,还可拓宽银行的收
入来源,增强其整体抵抗风险的能力。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中间
业务已成为主要业务品种和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40卜50%,而我国商
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目前尚主要集中在结算类和代理类上,中间业务收入
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低。资产证券化的推出,会给商业银行利用其专业化优势
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扩大收益来源提供可能。但从美国次级债危机也应该认
识到资产证券化的负面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中应注意控制风险,稳
步发展。
第三节银行监管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一、贯彻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
尽管从金融的角度看,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产生原因是无节制降低信用门槛
导致的信用泛滥,但从产业的角度理解,危机在今年爆发的催化剂却是居民消费
能力下降对房地产贷款危机的触发作用。虽然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危
机与中国的房贷风险不能直接相比,但在发达程度不等的金融市场中,隐患向危
61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机转化的规模和速度仅是程度差别而已。
2007年初以来,国内银行业信贷投放加快,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企
业和房地产行业信贷增长过快,国民经济有从增长过快向经济过热转变的趋势。
根据经济决定金融的一般规律,经济过热会导致银行业风险积累加快。为此,银
行业监管部门要深人研究国家经济政策走向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一方面,
及时指导银行业注意防范政策风险,尽量降低顺经济周期行为造成的风险集中;
另一方面,及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强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结构动态管理,防止经
济波动对银行业绩和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理顺监管体制,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监工和指导
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业务正处于起步阶段,但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正在着
手向银监会申请开展此项业务。从技术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涉及到信贷资产管
理、资产评估、债券发行等一系列步骤,在目前国内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情况下,
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的监管成为。个绕不开的难题。为实现金融稳定和金融创
新共同发展,银行业监管部门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督管
理。一是加强综合监管,不同监管部门提高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达到对资
产证券化业务的全程、无缝监管;二是科学指导,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商
业银行具有了流动性创造功能,为此,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吸取美国次级债危机的
教训、防止银行业因信贷资产证券化而导致流动性过剩和信贷泛滥,进而避免信
贷市场泡沫化,可以考虑,将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战略管理工具,
科学的指导商业银行利用该业务调节流动性,“熨平"流动性剧烈波动对其他业
务开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加快推行新资本协议,引导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睑管理
加强对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此次美国次
级债危机归根结底也是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为使国内商业银行能够从源头识
别、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在加紧推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的同时,引导主要商业银行引导大型商业银行借鉴国外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如,
JP摩根的信用度量模型(CreditMetries),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的
62
第五章流动性过剩下提高我国银行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CreditRisk+和KMV公司的资产组合信用管理模型(Portf01ioManager)。,选择适
当的信用风险识别理论模型并将其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构建内部信用风险模型,以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和信用风险防范能力。
四、提高信息透明度,规范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
从根本上讲,金融创新只能将风险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散和转移,而
不能从根本上消灭风险,金融创新并没有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美国
次级债危机暴露出来的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有可能在资产证券化
过程中结成利益共同体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巴塞尔新资本
协议将信息披露作为“三大支柱”之一,就在于多年的银行业监管已经意识到信
息透明性对金融市场发展和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为此,对商业银行金融创
新行为的规范和改善也必须以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金融产品信息通明度为重点。
银行监管部门一是要对金融创新过程中的潜在利益共同体加强监管,防范有可能
的道德风险;二是对于金融创新产品建立起更为严格的透明度监管标准,提高市
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三是强调系统性风险披露,例如,对实施金融创新的商业
银行的表外资产信息也要及时披露,防止潜在风险通过金融创新从表内转移至表
外。
五、用好压力测试技术手段,做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预警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发生和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提醒银监会对住
房按揭贷款风险加强戒备。为提早预警和防止由于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银
行信贷资产损失,银监会2007年7月份通知要求主要商业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
进行压力测试。作为一种风险检测手段,压力测试主要通过把综合价格变动的信
息应用到银行资产组合中,量化计算出银行自身潜在的收益或损失,以此测定银
行存在的风险程度。事实上,要切实做好对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预警,仅有
监管部门的提醒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商业银行从两个方面加强风险管控。一方
面,商业银行要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做好压力测试,并利用压力测试结果,
对自身抵御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并将压力测试结果反映
至资产结构调整和风险管控上来。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及时扭转住房按揭贷款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是“优质资产"而“多多益善’’的经营理念,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有可
能对银行资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的外部经营形势下,
商业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应体现“宁缺勿滥"原则,适当提高住房按揭贷款
首付比例,加大对贷款人资格的审核,降低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使潜在损失降
至最低。
本章小结
根据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稳定性的经验和教训,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流动性过剩下,我国的政府部门、商业银行部门和银行监
管部门应共同采取措施以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其中,政府部门应采取转变增
长方式、货币政策要关注资产价格、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幅度、发挥财政政策对
资产市场的调节作用等措施;商业银行部门应采取建立良好的信贷激励与约束机
制、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体系、加强以产权为中心的制度建设、提高风险定价能
力、大力发展理财业务、积极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创新、稳步发展资产证券化
等措施;银行监管部门应采取贯彻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理顺
监管体制、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监工和指导、加快推行新资本协议、引导商业银
行加强信用风睑管理、提高信息透明度、规范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用好压
力测试技术手段、做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预警等措施。
结语
结语
进入2008年,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式都面临了前报未有的挑战。美国次级
债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尤其是对银行业稳定性的负面影响是否有进一步
扩大的可能,目前尚无肯定的结论。
自2005年以来,基于“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观点,全球资本市场采取“估
空美元,买入持有资产"的策略似乎也走到了尽头。
在国内,虽然银监会、央行采取控制贷款规模及发放进度等行政措施,然而,
外汇各项贷款依然狂飚空进。而且在美联储不断减息后,本外币利率倒挂进一步
加强的情况下,国内外汇贷款变相结汇、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占款投放和流动
性过剩后果等均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因此,在目前中国汇率尚未大幅浮动,国际资本变相自由流动等情况下,蒙
代尔三角就象一个摆不脱的魔咒: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无效。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我国国内通货膨胀持续走高的情况下,笔者提出:货
币政策的策略应关注资产价格变化,因而认为,以资产价格的波动应当作为货币
政策的策略目标:在充分考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就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下,可以
考虑适度加大升值幅度。该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希望在今后
的学习、工作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65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参考文献:
[1]江彤.我国的银行信贷与房地产价格价格关系实证分析[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
(4):15-18
[2]陶长高.银行业危机:金融泡沫视角的分析[J].金融论坛,2005(6):34-37
[3]段军山.资产价格波动、银行不稳健与宏观经济后果[J].改革与战略,2007(7):54—58
[4]刘震.解决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根本一改善金融生态[J].财经科学,2006(7):24—29
[5]连建辉、翁洪琴.银行流动性过剩一当前金融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J].财经科学,
2006(4):13-17
[6]刘锡良、董青马、王丽娅.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再认识[J].财经科学,
2007(2):61-65
[7]吴军.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D].第四届中国金融学年会论文,2007
年10月
[8]李成、姜柳.从汇率制度视角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J].金融论
坛,2006(11):15-18
[9]孙建潮.基于宏观角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J].财经科学,2006(7):31—35
[10]何自云等.流动性过剩的根源[J].农村金融研究,2005(12):II一17
[11]董玉华、蒋剑平.“双过剩”下国有银行的困境与出路[J].农村金融研究,2006(2):卜4
[12]左小蕾.警惕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输入[J].经济界,2006(4):卜3
[13]刘开林、范小云,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自愿性与非自愿性因素辨析—兼论对货币政策的
影响[D],第四届中国金融学年会论文,2007年10月
[14]韩大海.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失衡[J].金融论坛,2007(7):21—25
[15]王松奇.流动性严重过剩的真正原因是过度金融管制[J]财贸经济,2007(3):卜2
[16]王敏.警惕流动性过剩后遗症[J].中国金融,2007(14):II一13
[17]武汉市城市金融学会课题组.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对策研究[J].《金融
论坛》,2007(5):13-18
[18]Krugman,P,1998.Bubble,Boom,Crash:TheoreticalNotesonAsia’Crisis[D].,Wor
king paper
[19]Pavlov,Watchter.Robbing the Bank:Short Term Player,Debt Market Competition
and Asset Price[J].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4(28):147—160
66
参考文献:
[20]Parlor,Watchter.The Inevitability of Marketwide Underpricing of Mortgage
Default Ri sk[J].real estate economics,2005(3):479-496
[21]Pavlov,Watchter.Underpricing Lending and Real estate Markets[D].Working
paper,2006.
[22]Winston,Roberto,Pavlov et a1.Bank Lending and Real Estate in Asia:Market
Optimism and Asset Bubbles[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5(15):1103-1118
[23]武康平、皮舜、鲁桂华.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共生性的一般均衡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4(10):24—32
[24]宋玉华、高莉.美国房地产业的繁荣、风险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J].美国研
究,,2006(3):64—76
[25]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
2007(9-10):12-16
[26]程实.在风险的刀尖上起舞一美国次级债风波深度解析[J].国际经济评论,
2007(9-10):17-20
[27]汪丽娜.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J].财经科学,2007(10):1—8
[28]汤敏.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有多大影响[J].现代商业银行,2007(10):17—18
[29]陈雨露、汪昌云.金融学文献通论(宏观金融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11月:506—524
[30]Franklin Allen,Douglas Gale.bubbles,crises,and policy.[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9(3):9—17
[31]Franklin Allen,Douglas Gale.bubbles and crises[J].royal economic
society,2000(1):356—391
[32]Franklin A1len.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crisi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e,2001(2):1-19
[33]邱崇明.现代西方货币理论与政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97—122
[34]邱崇明.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J].金融研究,2005(1):52—64
[35]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1月:210—243
[36]肖崎.金融资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金融系,2007年6
67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性研究
月:143—164
[37】吉田和男.金融大海啸:日本经济的重创[棚.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1月:211-234
[38]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经济研究。2002(3):32-41
[39]史永东、杜两省.资产定价泡沫对经济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1(10):21—32
[40]王子明.泡沫与泡沫经济非均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110-131
[41]袁志刚、樊潇彦.房地产市场理性泡沫分析[J].经济研究,2003(3):21-31.
[42]李援亚.流动性过剩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创新:以信用衍生品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
2007(6):3-7
[43]于志良.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与应对之策[J].现代财经,2007(8):23—26
[44]周筠.美国次贷危机警示中国楼市[J].楼市,2007(2):105-106
[45]田勇、杨波。香港对银行业的监管办法刍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rj],1998(1):11-15
[46]朱松华.关于规范化金融监管模式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7年(1):41—48
[47]朱孟楠、喻海燕.中国外汇储备有效管理与现实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
(5):20-27
[48]张亦春、许文彬.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存量化解和增量控制[J].国际商务一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2):37-41
[49]张亦春、黄霞、蔡庆丰.投资银行的利益冲突及其监管:实证研究的质疑[J].金融研
究,2005(7):113—120
[50]张亦春.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5月:213—224.
[51]郑鸣、林潘颖.我国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6(5):113-121
[52]冯用富.货币政策能对股价的过度波动做出反应吗?rJ].经济研究,2003(1):37-44.
[53]宋军、吴冲锋.基于分散度的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1(11):21-27.
[54]孙培源、施东晖.基于CAPM的中国股市羊群行为研究——兼与宋军、吴冲锋先生商椎
[J].经济研究,2002(2):64—70.
[55]江曙霞、罗杰、黄君慈.信贷集中与扩张、软预算约束竞争和银行系统性风险[J].金
融研究,2006(4):40-48
[56]陈国进、吴锋.代理投资、金融危机与金融制度结构[J].金融研究,2002(8):61-66
鸣谢
鸣谢
在本论文成文之时,我首先由衷感谢尊敬的导师朱孟楠教授。朱老师的教学
研究和管理任务非常繁重,尽管如此,他在百忙之中为我做了悉心的指导,从论
文构思、选材、结构调整到遣词造句都细细加以斟酌。朱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
的治学态度和平易近人的风范令我受益匪浅。
此外,非常感谢在论文资料收集、定稿等方面给予我大力帮助的朋友,他们
使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和经验。还有我的家人,他们一直以来都关心和支持
着我,为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以此来回报所有关心我的老师、朋
友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