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6252论我国的伪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兼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比较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我国的伪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兼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比较
姓名:丁蕾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聂丹
20070501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
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狴乏!乡//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鲐型污导师鲐
日期:星碰!乡、//
论文摘要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初期百
废待兴,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短期内促进了经济的恢
复,建立了初步的工业体系。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
入的显著提高,工业经济进入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本文认为被大众
批判的依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可逾越,
不能维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两是伪粗放
的经济增长方式,只有伪粗放才没有考虑隐性成本靳外部成本,具有
负的外部性和效率损失。本文从当前重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入手,分
析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本阶段不可逾越,要降低的是伪粗放带来
的外郝性和高能耗;并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地方政府
异于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导致了伪粗放的增长模式难以短期改变,地
方政府压低各项要素价格,如土地、资源、劳动力等造成了很大的舢
部性;投资过度和夕}资大量进入攫取消费者剩余造成了国民福利的损
失;清楚认识以上各项观点对改变当前高能耗高浪费的经济发展模式
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伪粗放重化工业化预算软约束投资过度负外部性
届别机会主义
Different growth pattem i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It is a fact that extensive growth pattern has
contribute a lot for the achievement of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But now this pattern has reveMed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hi曲
level of pollution and waste。However,here is different viewpoint
that it is not the false of the extensive paRern but this pattern is a
must way at present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phas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So we have another
saying of the growth pattern called“false extensive’’which caused
much negative externality and welfare lost.This article will give all
analysis on the reason of this phenomenon and draws the condusion
that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KEY WORD:extensive growth pattern,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 overinvestment , externality ,densified
industrialization
4
一、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绪论
我国经济和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后26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9%以上
的GDP高速增长,一部分行业(如建材、钢铁、电解铝等)已经出现生产能力过剩,
今后还可能会有其他行业由于前期投资过热而陆续出现生产能力过剩。与此同时。
资源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高投入、高消耗、
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已难以为继。
一方面,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资源的浪费越来越严
重。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22E右,2005年为人均1.4亩,随着工
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减少。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
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时空分布不均;目前600多个城市中已有
400多个缺水,1 10个严重缺水。我国人均占有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储量分
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和79%1 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
平的一半;铁、铜、铝等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6和1/9;
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从1990年的5%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2003年,中国
石油消费量为2167亿吨,进口石油9700万吨,对外依存度为36%。2004年,中国石油
消费量3.09亿吨,进口石油1.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4896。2006年,我国铁矿石进口
3.25亿吨,对外依存度约57%左右。2007年铁矿石进口将进一步提高至3.55亿吨,
占世界自由贸易量的50%以上;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价格,2003年上涨30%,2004年上
涨80%,2005年初上涨71.5%。铜精矿和氧化铝消费量的50%都依赖进口。中国资源
进口不断增加,也助长了国际市场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自1999年以来,国际市
场原油价格已上涨了约4倍。
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从资源投入与产出看,2004年,我国GDP按现
行汇率计算占全世屏-GDP的4%。但消耗了全球8%的原油、10%的电力、19%的铝、20%
的铜和31%的煤炭。体现在①能源利用效率低。目前,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
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
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
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和20个百分点。②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
城市水的回用率也仅为30%左右。③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几近极限。2003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680亿吨,化学耗氧量排放
1334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59万吨,居世界第一,90%的二氧化硫排
放是由于用煤导致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全国七大水
6
系385的断面属五类及劣五类水质,90%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大部分湖
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岸海域污染面积仍在扩大,赤潮灾害频繁发生;全国近
一半的城镇水源地水质不符合原水标准,农村尚有近3亿人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
用水:酸沉降、光化学烟雾、细颗粒物已经在城市密集地区构成严重的区域性污
染。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国占了6个。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
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
居第133位。④与此同时,生态退化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且有扩展之势。草
原超载过牧,乱采滥挖严重,鼠虫灾害频繁,全国退化草原面积已占草原面积90%。
“九五”计划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方针以来,我国租放型扩张的
经济增长方式至今仍末实现根本性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格
局未变。进入新世纪后,各地热衷于发展重化工业和耗能高产品,能源消费弹性系
数大幅度提高,能源的瓶颈制约特别突出,情况如表1:
表1能源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率)
能源消费增长率6DP增长率能源消费弹性系
年份
(%) (%) 数
1978 9.2 11.7 O.79
1980 2.9 7.8 0.37
1985 8.1 13.5 0.60
1989 4.2 4.1 1.02
1990 1.8 3.8 0.47
1995 6.9 10.5 O.66
1996 5.9 9.6 0.61
1997 一O.8 8.8 —0.09
1998 —4.1 7.8 —0.53
1999 —1.6 7.1 一O.23
2000 0.1 8.O O.01
2001 3.5 7.5 O.47
2002 9.9 8.3 1.19
2003 15.4 9.3 1.66
2004 15.2 9.5 1.6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上述情况表明,当前高投入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造成了环境和能源的瓶颈制约,改变这种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如何
改变,这种增长模式持续的原因在哪里,这些都是本文随后要讨论的问题。
7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经济增长源泉的理论综述
17世纪中叶,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尚未最后确立的时候,古典经济学
家就对它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最初的探讨,在劳动价值学说中奠定了人的劳动
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地位。威廉·配第关于“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则为财富之
父和能动的要素”的论断,布阿吉尔贝尔关于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论述,都把劳动
看作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认为一国财富的规模取决于人口数量、勤勉程度和技
艺水平。其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把劳动价值学说推到了那个时代西方
经济学家可以达到的顶峰。斯密从富国裕民的目的出发,力求探讨国民财富的性
质以及增加国民财富的原因和途径,他认为财富不是金银货币,而是由生产性劳
动所生产出来的有用物品,导致国民财富增长的首要原因是生产性劳动者人数的
增加及他们之间的社会分工,资本积累只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李嘉图在很大
程度上克服了斯密理论体系中的一系列矛盾,断然确定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相对劳
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这种劳动既包括体现在生产资料中的过去劳动,又包括在
劳动过程中耗费的工人的直接劳动,从而把经济增长中劳动要素的分析推上了一
个新阶段。古典大师们强调人的劳动是财富源泉的思想为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提供了最初的思想来源。
19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在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或即将完成没,资
本的积聚和集中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一些西方学者据此认为,经济增长率最终
取决于资本积累率,资本积累水平较之劳动要素投入对增长具有更大的影响。于
是,西方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开始背离古典经济学的传统。逐渐走上了资本决定
论的道路。萨伊提出,斯密关于价值是由人类劳动创造并表现人类劳动的观点是
不正确的,任何财富和价值都是“归因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这三者的作用和协
力”;马歇尔研究了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四个生产要素的供给及其变动规律
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边际效用理论则把资本直接等同于生产资料,把它归结为
生产工具和生产与储蓄的产物,强调资本本身具有生产力。资本决定论典型的表
达形式是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由于假设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率是不变的,资本一产
量比率也就不变。所以,经济增长率实际取决于储蓄率,储蓄率即资本的积累率就
成为唯一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本决定论是西方增长理论中统治最久、影响最
大的流派。
资本决定论关于资本一产出的假定是不现实的,对资本作用的过分强调也引
起了越来越多的批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资本决定论提出了挑战,最终形成
8
为理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可大致归纳划分为两大类:要素投入经济增
长论和制度决定经济增长论。无论是资本积累决定论、技术进步决定论,还是人
力资本积累决定论,都是从要素投入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从要素投入来看,
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资本、劳动力、新技术,一国主要通过物质生产要素的
投入变化或生产率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将技术进步引入增长
模型,从索洛一米德模型到罗默、卢卡斯的增长模型,技术进步由外生变量转为内
生变量,在他们看来知识积累、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
保证。罗默、卢卡斯的增长理论与80年代科技的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
内容是相吻合的。人力资本积累决定理论的研究,在20世纪50~60年代成为高潮,
以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为代表,劳动力是生产力中的主体因素,对经济增长具
有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在投资率既定的情况下,使经济出现不同的增长速度,经济
增长作为一种长期趋势,它取决于一个经济系统的总供给能力,而这种总供给能
力从根本上说又取决于一个经济的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这就是被公认为影响
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在经济学里对“资源”概念的定义阐述上,似乎也
将自然资源包括在资源范畴内,但实际对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或实践却极少考
虑自然资源问题,它们被视作为一种“既定”的东西,只是在早期经济研究中以土
地作为自然资源的代表,很少涉及矿产、水、空气、石油等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考
虑。无论是早期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乃至新经济增长
理论,始终都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投入贡献拒之于fl#l"。经济增长领域一直
是无视自然资源的资本积累、劳动增加、技术变化以及制度、结构等因素所主导。
除了以上的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外,西方经济学家关注到制度对
经济增长的作用。道格拉斯诺思以经济史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
提出制度创新能推动经济增长,制度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
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这种功能是与制度可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有关的。
这是因为,制度实际上为每个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设置了一整套正式和非
正式的行为规则,制度创新通过塑造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
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推动了经济发展,制度还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这些都对社会经济增长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看出制度主要是通过产权、国家和
意识形态来影响经济增长。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是一系列有关理性和信
息的苛刻假设,隐含着制度是既定的,诺斯的制度分析是对要素投入经济增长论
的一个重要补充。
(二)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理论的综述:
9
从以上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可看出,经济增长的源泉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为由要素投入引起的产出增产,一类为由要素效率提高即以全要素生产率提
高引起的产出增长,这是提出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歧。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是
前苏联经济学家在60年代提出来的。就我国学术界来看,目前人们对这一概念的
理解存在较大分歧:
1、把经济增长方式理解为增长的途径或手段。如:经济增长方式是“具体考
察经济产出总量扩大的部分是通过什么途径或采取什么手段来实现的。”(钟贤
宾,1996);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能力和产量增大的方式”(陈英,1997):“对
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如果作一最简明的诠释,那就是指用什么方式来实现经济
的增长”(李成勋,1997);“所谓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应是指实现经济总量增长的
具体模式”(李林杰,1997);“所谓增长方式是增长的实现方式”(吴敬琏,1996)。
2、把经济增长方式理解为增长的机制。如: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经济系
统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关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增长动力
结构的统称”;“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国总体经济实现长期增长所依赖的增长源
泉构成、增长机制及其路径”(周振华,1996)。
3、把经济增长方式理解为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使用方式。如:“经济增长方式
实质上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方式,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整
体效能和发展状况”(魏礼群,1995);“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生产要素的组合、使
用的方法”;“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指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
方;”(夏兴园,1997);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状况及其配置和使用方式”
(赖泽源,1997);“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生产力范畴,它的本质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分
配和组合、使用方式”(秦正芳,1997)。
4、把经济增长方式理解为增长方式的具体类型。大多数论者并未对经济增长方
式作出明确的定义,而是把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表述为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在
有关文献中,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常常被表述为成对的类型,如:粗放型与集约
型,外延型与内涵型,速度型与效益型,数量型与质量型,外延粗放型与内涵集约
型,数量速度型与质量效益型,等等。有人甚至认为,“经济增长方式”应改为“经
济增长类型”,“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中曾使用‘Growth—pattern’一词。”
(余永定,1995)。
根据不同的理解,人们排出了以下各种不同的划分类型:粗放型和集约型,外
延型和内涵型,数量型和质量型,速度型和效益型,内向型和外向型,轻型和重型,
物质资本依托型和人力资本依托型,等等。尽管有关“类型”的划分还有很多,
但就现有的争论来看,学术界在“类型”划分上的分歧主要是围绕粗放型和集约
型这组概念展开的,这些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0
1、粗放型和集约型概念的理论渊源。对于外延型和内涵型这组概念的理论
渊源,学术界已达成共识,公认这组概念来源于马克思。但是,对于租放型和集约
型这组概念的理论渊源,学术界却有三种不同看法:其一,认为“‘粗放增长’
(Extensive growth,又译外延增长)‘集约增长’(Intensive growth,又译内涵
增长)是苏联经济学家在60年代初期创造出来用以分析苏联经济增长方式的概
念。”(吴敬琏,1995)其二,认为“‘租放经营’和‘集约经营’这两个用语最
早起源于农业经济学,后来才被‘引申到其它方面’,所以对这两个词语的‘正宗’
解释只能追溯到农业经济学中去。”(崔援民,1996)其三,认为“粗放”和“集
约”既不是苏联经济学家在本世纪60年代初才创造出来的概念,也不是起源于农
业经济学,“在李嘉图的著作里已经有了明确的关于‘粗放’和‘集约’的概念”,
“可见,‘粗放’和‘集约’的概念的提出至少可以追溯到李嘉图的‘政治经济
学及赋税原理》一书(该书初版于1817年)。”(奚兆永,1996)
2、粗放型与集约型概念的区别。一种观点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投入方式”
不同: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增长投入,而在于增加投入的方式
不同。”(白永秀,1996),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点是主要依赖资源和原材料投入,
而集约增长方式的特点则是大量使用劳动和资本。(崔援民,1996)“粗放经济增
长是指不断地将投资的绝大部分投入新的经营场所而实现的效益型的经济增
长。”(戴武堂,1996)“‘粗放’指相对少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与相对大量的
土地资源配置的方式;‘集约’是指相对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与相对少量的
土地资源配置的方式。”(陈英,1997)另一种观点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效率”
的不同:“粗放型增长方式反映的就是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资本、劳动的投
入,而不主要靠技术的改进。而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指是产出的增长主要靠革新工
具、改进设备、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而不主要依靠扩大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宋
则行。1996)“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并主要通过大量增
长这些资源量的简单扩张来推动某时期的高速度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合理配给生产要素、最优
配置和使用资源等措施,以资源的内涵增加来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
(夏兴园,1997)“单纯或完全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而生产效率没有任何提高
条件下实现的经济增长就是粗放增长;不论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与否增加多少,只
要是通过改进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的经济增长就是集约增长。”(袁文平,
1997)第三种观点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稀缺资源”的不同:“粗放经营和集约
经营都是在效率原则支配下,对资源稀缺性的反映,根本不存在粗放经营不讲效
率的问题;相反。如果把集约经营置放在粗放经营的条件下,亦是最没有效率的经
营方式。有效无效的关键在于是否发挥了资源优势。”此外,“原本意义上的粗
放经营和传统体制下的粗放经营其目的并不一样:本来意义的上粗放经营不讲效
率,只是为了追求利益和速度”,“原本意义上的粗放经营和传统体制下的粗放经
营所以有上述不同,根源在于体制。”(李义平,1996)
3、能否用“要素投入量”和“要素生产率”来界定粗放型和集约型。一种
观点认为,粗放和集约这组概念与要素投入增加和要素生产率提高这组的概念内
涵相同:“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的专著《社会主义制度》
中曾经把苏东学者使用的这一对概念与西方经济学家使用的概念相比较。他指出:
要素投入增加和要素生产提高,这种区分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专门术语,在西方作
者中广为流行。但社会主义各国的作者却宁愿采用另一对术语,即‘粗放(外延)’
方式和‘集约(内涵)’方式来加以表达。这两对用语在语义上是相同的”。(吴敬
琏,1995)所谓‘粗放增长’指的是依靠投入要素的数量增加实现的增长;‘集约
增长’指的是依靠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实现的增长。”(梦林,1996)“在经济增长
中要素投入量增加起重要作用、要素生产率提高起次要作用的,可以称作粗放型
增长方式;而要素生产率提高起主要作用的,要素投入量增长起次要作用的,可以
称作集约型增长方式。”(宋则行,1996)另一种观点认为,粗放型和集约型这组概
念不能对应于要素投入量增加和要素生产率提高这组概念:“把‘粗放’和‘集
约’这一对概念与西方经济学中广泛流行的‘要素投入增加’和‘要素生产率提
高’这一划分联系起来,不仅不符合这一对概念提出的历史,而且两者在语义上显
然也是不同的。”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总是相伴发生的”,“一方
面要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又要不增加任何要素的投入,这样‘集约’增长是不
可能实现的。”(奚兆永,1996)“粗放增长是要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是,集
约增长也可以甚至有必要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如棉纺织业劳动者和机器设备生
产效率的提高,生产中消耗的棉花将大量增加,这里没有投入的增加能实现集约
增长吗?”(袁文平,1997)
比较以上有关“类型”的争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l、虽然“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理论渊源至少可以上溯至李嘉图,但明确
提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概念的应当是苏联经济学家。事实上,我们现
在所说的粗放型和集约型概念,已不再限于李嘉图原来的本意了,其引申意义已
远远超出了农业经营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
2、不能单纯用“投入方式”的不同来把握粗放型和集约型的区别。尽管“投入
方式”的不同的确也是二者的区别所在,但是这种区别仅仅是二者的“初始”区
别,至于这种“初始”的区别是否带来“结果”的区别,最终还要看“效率”的不
同。因此,效率的不同才是粗放型和集约型的本质区别。此外,用“稀缺资源”的
不同来把握二者的区别也值得商榷。虽然历史地看,粗放经营未必就不讲效率,
但“效率”总是一个比较概念。我们说集约型比粗放型更有效率,是将二者放在
同一社会历史背景下得出的结论。
3、粗放型和集约型、要素投入量增加和要素投入生产率提高、外延型和内涵型,
这三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说来,粗放型、要素投入量增加、外延型这
三者之是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集约型、要素生产率提高、内涵型也有较显
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一般”并不是“一定”。就概念的准确和科学而言,正
因为可能存在各种并非“一般”的负相关关系,故不宜将三组概念混为一谈。
三、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伪粗放”增长方式概念的界定
I、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根据以上文献所述,本文认为: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
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有着稳定的相互适应性和相互联性,反映特定的经
济增长动力结构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一个经济范畴。这一定义表明,经济增长方式
首先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如果生产力水平既定,那么在不同经济发展战略
的导向下并依托不同的经济体制条件,人们会选择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相
应地获得不同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反过来看,如果要实现一种增长方式向另
一种增长方式的转变,通常就必须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
的变革,没有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与经济体制和改革与之相配合,经济增长方式
的转变就不可能深入进行。一般而言,推动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可以被抽象为两
类:一是各种物质投入要素增加的作用,二是除物质投入要素以外的其他非投入
要素产生的效应。综合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观点,第一类因素包括劳
动力、资本和其他物质资源等数量因素,第二类因素则涵盖了技术创新、人力资
本积累、知识存量增加、学习效应以及结构转变等质量因素。如果从这个角度对
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分类,那么以数量因素为主实现的经济增长就是粗放型增长,
而主要由质量因素推动的经济增长就是集约型增长。而经济增长目标指的是在经
济增长过程中是着重追求增长的速度还是着重追求增长的效益。很显然,一个突
出增长速度的经济目标,常常无法在高速增长中兼顾经济增长的质量,从而难以
获得较好的经济增长效益,而一个追求经济增长效益的经济增长目标,又必然要
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为前提,注重速度与质量的优化组合。不言而喻,粗放型
增长与单纯追求速度的增长目标相联系,集约型增长则与追求效益(速度与质量
的统一)的增长目标相联系。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粗放型增长方式
给当前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了资源瓶颈,但这并不排除一定的地区和行业在一定
的时期内仍需要进行一定的粗放式扩张。首先,当前我国有些部门或行业的基础
还比较薄弱,仍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通过数量扩张得到发展:其次,我
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其面l}缶的主
要任务首先是要发展,其次才是在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集约化的问题。因此,
对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在较长的时期内通过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发展新的
生产部门,通过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实现经济的增长是必要的、也是难以避免的。
因此,本文认为“粗放式增长”本身不是贬义词,人们所指责的其实是“伪
粗放式增长”。
2、。伪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假设投资的微观主体是预算硬约束的民营企业,或已完成了产权改革、从而
预算硬约束的国有企业,因而企业的动机是在预算约束下追求预期利润最大化,
因而,当且仅当一项投资项目的如下式所示的净现值为非负时企业才会投资于
它:
胛¨一c旧址曲,Fin,Tax,鼬孙⋯.)+善百若声(·)
其中:NPV--净现值;C一投资成本;№t——自然资源如土地等的使用
成本;Lab——劳动的使用成本(包括工资及津贴等);Fin一获得融资配额的
成本;Tax——税收成本;Re旷一获得管制部门准许投资与生产的成本;n一
投资回收期限;i一投资回收期限中的某一期;雹——某期预期收入。
上式的投资成本c中已包括所有要素(包括投资者的自有要素)的经济成本。
如果预期的净现值为零,表明该项目预期可获得正常利润;预期净现值为正表明
该项目预期可获得超额利润,显然,净现值越大,企业越有动力投资,于是该地
区的当期投资规模也越大,当期产出增长也越快,这也就是简单的哈罗德多马模
型的意义,产出的增长率取决于投资的增长率(此时假设资本产出率保持不变),
当期投资的增长能够使当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提高动态效率。
根据再生产理论,实现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增加
积累,既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二是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同的要素组合
构成了不同的生产技术: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这里我们借用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速度方程:索洛认为总产出是由劳动量投入、
1伪租放的概念引自聂丹的工作论文。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功能及生存逻辑”.
14
资本量投入和技术进步三大因素决定,假设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
替代、规模报酬不变、技术进步为希克斯型中性技术进步,则生产函数借用索洛
增长方程,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本方程:
Q-ALaK4 (2)
其中:卜国民产出;^——广义的技术指数;K——资本投入量;l,~劳动投
入量;口——劳动的产出弹性;芦——资本产出弹性;
两边求对数可得:
lIlQ—lny-lnA+CtlnL+卢lnK (3)
两边求导可得
积|YIdA/A-I-a·dL|L七fldK|K
即AY/Y=6A/A+口·△£/工+卢MC/K (4)
其中,变量前有△的为该变量的改变量。(4)式即为著名的增长率分解式,
它表明国民收入增长率是由劳动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三部分共
同促成的。前两部分又可以叫做要素投入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又可以叫做综
合要素生产率(TFP),用公式表示为
a,4/A=&Y|Y一(a·乩|L+/;AK/K)
式(4)就把产出增长分解为两种源泉:技术进步率竽与投入增长率^
口等+卢等,这就是索洛的增长源泉模型,索洛把所有投入增长以外的因素引
L ’K
起的产出增长都称为技术进步,因此本文就把租放式经济增长定义为:
些.a丝+口些>.o
l, 工‘K
竺。0 (5)
A
相应地,集约式经济增长被定义为:
譬。竿>-0 (6)
y A

根据(1)式来看,如果式中的各项成本如土地、资源、劳动力、融资等在
投资决策做出时都已经被完全考虑,则(5)式表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无可厚非,各要素的价格没有被扭曲,理性的投资决策会使得要素获得相应的回
报,如果此时的NPV大于零,则企业的投资增加产出,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效
率提高;但是如果(1)式中各项要素被人为的压低或者没有在理性的决策中完
全考虑,则企业在NPV大于零的情况下所作出的投资决策就可能导致负的外部性
的发生,产生效率损失,这才是目前亟待改变的现实。
粗放式与伪粗放式增长均指在技术、生产率水平不变的情形下依靠净投资、
即要素投入而实现的产出增长,企业根据反映了所有的隐性成本、机会成本、外
部成本的要素价格做出的投资决策通常不会造成负的外部性等方面的效率损失,
因而即使是“水平重复”即没有狭义或广义的技术进步、而仅靠投入增长所形成
的产出增长从效率角度而言无可指责,会推动当期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从而还
能提高动态率,这就是粗放式增长;而伪粗放式增长则是厂商根据未反映所有隐
性成本、机会成本、外部成本的要素价格做出的投资决策,因而具有负的外部性
及效率损失。
第二章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现阶段不可逾越
如前所述,我国经济改革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果,人民生活消费水
平不断提高,但是所带来的环境、资源、能耗问题却不容忽视。特别是2003年
以来持续9%以上GDP的增长率,表现出了明显的重化工业化特征,更加提醒我
们认真认识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模式及其可持续性的重要性。但是重化工业化阶
段本身并没有扭曲价格,要素投入增加实现的经济增长没有造成负的外部性。
第一节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重化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因素不同,经济增长方
式的比较优势也不同,为了更好地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和比较优势,我
们必须首先找到分析理论依据。根据西方传统理论和世界各国习惯,一般把工业
化程度作为统一的尺度。重化工业化阶段是一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构成。某些学者认为,该阶段对资源要素需求过大、对环境
造成的破坏太大而应该跳过,但是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这个发展阶段,所以问题
的实质不是要不要走这条道路,而是在进入这个阶段后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效
率,减少该阶段本身容易放大的外部性。
1、“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时代”的依据。近年来,重化工业在工业和整个
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汽车、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发展速度加快;重化工业
的前向产业(如房地产等)和后向产业(如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发展速度加
快。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再次出现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
势头,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工业增长始终低于轻工业增长的局面,1999
年重工业增速首次高于轻工业1个百分点,到2003年重轻工业增速之差进一步
提高到4个百分点。2000年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05,达到50.996,
到2003年上升到52.996。重化工业增加值在工业中所占比重2000年达到近60%,
到2003年己跃升至64.3%。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
美元,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和隐性城市化等因素,我国己进入工业化中期——重化
工业化阶段。
2、“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化时代”的特征。重化工业化阶段的工业主导
部门由传统的纺织、轻工为主的轻工业向汽车、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和电子信
息等产业转型升级;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需要强大的
运输支撑,对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联效应强,
能够有效地带动产业链、产业群的发展,汽车、钢铁、机械等制造业和房地产、
煤炭、电力等前向和后向关联产业的高速发展,相应形成了几个高增长产业群;
重化工业发展对环境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占有和消耗土地、矿产等大量
不可再生资源,对生态和环境压力比较大;我国目前的重化工业发展与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升级、制造业扩张及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3、“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时代”的影响。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提出对
设备制造业、装备工业的巨大需求,也会对基础产业发展提出新需求。重化工业
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产业链条长、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引致需求大等特
点和住宅、汽车消费升级周期长等特点交织在一起,为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保
持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历史机遇。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带动中国的产业结
构升级,由轻纺工业升级到重化工业,并为以后升级到高新技术工业做好准备。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重化工业发挥特殊重要作用的阶段,这样的特征并不是随机和
短期的,而具有中长期意义。这个阶段还远未结束,预计还将持续15—20年。
17
表2:中国工业发展的情况产值单位:亿元
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全部工业产值
1990 当年1990 当年
年份1990 当年价B/A B/C
年价价格年价价格
年价格格(C)
格(A) 格(B)
1990 11813 11813 12111 12111 23924 23924 1.025 0.506
1998 26315 29082 31260 38655 57575 67737 1.329 0.571
1999 29276 30515 35501 42192 64777 72707 1.383 0.580
2000 33090 34095 42621 51579 75711 85674 1.513 0.602
2001 37206 37637 49567 57812 86773 95449 1.536 0.606
2002 43551 43356 59018 67421 102569 110776 1.556 0.609
2003 50004 50498 78713 91774 128716 142271 1.817 0.645
注: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和1991年.
②1998至2003年的轻工业,重工业和全部工业产值都是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非国有企
业的工业产值。1991年的轻工业、重工业和全部工业产值是指全部工业企业的产值。
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是经济发展自然而然的过程,也是必然的
阶段,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中,随着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和重化工业化的启动,经
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进一步突出。煤炭,冶金等行业就出现了许多浪费资源、
污染环境的小企业;与我国加工制造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国际产业转移,也会将一
部分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转移进来;一个时期以来,就业、投资、能源消耗、
价格等方面出现的某些新情况,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与重化工业自身的一些特点
有关。例如重化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同样的投资吸收的劳动力相对较少;重
化工业能源消耗较大,特别是近年来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快速增长,对电力消耗增
长很快:重化工业化产品供给不足,价格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预期过高、投
资过度的问题。但是,这并非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本身带来的问题,重化工业化
的发展阶段只是上述问题的诱因而非直接原因,依靠要素投入并有效利用这些要
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产出反映全部要素成本,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本身无可
厚非,没有形成外部性和效率损失,环境资源问题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目前实质
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要素大量投入时没有考虑所有的成本,外部成本被忽略而造成
了外部性,重化工业化本身的特征又容易放大这些外部性。因此,在已经进入重
化工业化阶段且不可逾越的情况下,谨慎的选择经济增长方式并有效的执行就是
极其重要的问题。重化工业化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短期
内不可避免。
第二节国际分工特点决定了粗放的增长方式
目前,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特点也决定了主要以依靠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
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可逾越。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国际分
工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的一大优势。我国有13亿人口的劳动力,其中
有7亿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接近1.5亿人,因而只有把重点放在发展劳动密集型
产业上,才有可能逐步缓解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以及充
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之所以获得史无前例的发展速度,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我们
充分发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把数以亿计的农民转化为农民工。可以作出
这样的结论,如果离开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就不可能发展
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客观现实表明,哪里的农民工聚集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哪
里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程度最高、经济社会文化最为发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
洲、京津唐地区的发展现实,正是有力的证据。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相比较,劳动
密集型产业是属于低附加值的生产活动,其增值能力是很有限的。劳动密集型产
业对劳动力资源的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其劳动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生存
资料的价值上。资本密集型产业是属于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其增值能力较强。
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资源的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其劳动成本优势主要体现
在劳动者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价值上。较低的劳动成本只能吸收和再生产较
低素质的劳动资源,而较高的劳动成本则可以吸收和再生产较高素质的劳动资
源。目前,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高精尖人才依旧缺乏,农民工的劳
动技能水平较低;在引进外资多年,经济发展迅猛并形成巨大外汇储备的条件下,
我国的资本要素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样的劳动力结构并不能够匹配资本而实现
更高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所以劳动力要素禀赋更多决定了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中
依旧扮演着世界加工工厂的角色,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旧是解决就业
问题的途径,这与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特点又相互对应起来,决定了粗放的经
济增长方式不可逾越。本文认为,劳动力要素非均质、本国低素质劳动力资源丰
富占绝对优势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重点参与制造业,发展劳
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世界工厂”,这一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注定了当期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要素才能实现经济增长。
19
第三章伪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
如上所述,本文认为“伪粗放”的增长模式其实才是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那么,国内目前为什么会出现并持续着以伪粗放的效率损失经济增长方式来进行
经济改革发展昵?本文认为这与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地
方政府的行为变异有关,政府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伪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为
何认为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仍旧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主要由于以下几个经济特征:
第一、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金等的价格仍然以政府的行政配置方
式主导。政府除了对土地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和支配权以外,在银行信贷资金的使
用上面也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1998年至2002年,中国银行体系对企业的净
债券每年增长10.4%,对政府部门的净债权每年增长61.5%,后者是前者的6倍
左右.与以往不同的是,政府已经不再以直接的方式,而是凭借政府信用大量使
用债务信贷2。
第二、在目前的经济生活中,由政府组织的经济活动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资源配置的时效性突出,迅速形成社会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简要地说就是时间
短、见效快。
第三、由于现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与原有的计划配置方式相
比,地方政府的行为和利益实现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向中
央政府争项目、要资金的方式,以扩张区域经济规模,实现自身利益,而现在,
地方政府更多的是通过“土地批租”3融资、实施基础设施政府担保信贷等方法,
以公共产品低成本的方式来加速区域内投资的增长,“市场性重复建设”和“行
政性重复建设”两种形式交织在一起。
第一节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分析
一、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我国的改革之路是一条中央政府在计划体制下放权让利4的道路,这样的放
权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放权以后新的制度建设跟不上,大量的权和利集中到地
方政府和垄断企业,必然削弱中央的领导,阻碍中央宏观调控发挥有效作用,难以
2引自韩康,。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流和行政性虚热”,‘新华文摘),2004年第18期.
3引自陈其林“结构变动与经济运行的双约束型特征:对现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问题的思考”
4行政性分权包括主要3个方面:财政权税收权、地方基础项目审批和投融资权和国有企业管辖权.
20
抵挡各种各样可能的外部冲击和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放权以
后的制度建设,是中央集投与地方分权的政治搏弈,因为制发建设的核心要符合
社会进步和经济长期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广泛确赢现代商业规范和法制建设,
通过制定各种统一的行政执法标准,来充分提高收入分配茅n财富转移的透明度,
取代很大一部分地方政府和蓬断企她现在仍然拥有的各种权利。然丽目前很多制
度建设仍然停留在十分初级的阶段,很多经济立法缺少具体的商业规范和操作规
程,~些中央颁布的灌要法藏文件,没有任僻可以具体操作的行政执法标准,各级
地方政府和擅断企业仍然可以在抽象立法的前提下获得很多不受约束的权力。市
场经济条件下的绝方主爻和腐败寻襁行为为各种形式的暗籍操作援供祝会,给宏
观经济决策造成各种具体的困难;另一方面又会严熏破坏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
序,等致社会财富遗速向个潮她方、个鄹部门祝梅和极少数个入转移集中,给落
实宏观经济政策造成巨大的阻力。
中央致瓣对琏方政府鹃“藏毂诡稍”受多麓是体瑗为激励稽容静合褥设诗。
中央政府是豢托人,地方政府是代理人,对地方政府而言,拥有在缀济发展方面
更大的权隈侥意辣蘩更大豹发震撬会,露对主要税释(爨魏罐篷税)静按院锈分
享蠢截了当地体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双赢,中国延续几十年不菲的GDP源予这
伞程之有效瓣中央一逶方阂激藤含醚。然焉,这静澎避式改革静特鸯成本爱浃蘩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单向激励中,主要袭现为在委托人预留给代理人的制度创新空
蠢牵,骞诱发逑方致瘸攘捉漤在割爱秘浞戆撬会,露辩缝方黢瘸熬预舞软终慕5氇
是导致地方政府机会主义和宏观经济波动和失序的诱因6。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激
黪发生交舅,激黎交异弦逮这样一耱瑷象:在澎遴武羧革过程孛,蠢予袋乏是够
的创新知识,中央政府通常骚借助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试验”以便对其加以
事瑟瓣追认域潮壹,裁憩,孛蹙政癃缝往要联整绘恁方致痔一定夔剩壤剑囊祭起,
包括对许多猩市场缀济环境下新出现的产权束和许移源于计划经济体制内农机
理熬剃疫安瓣苓骰爨及时豹箨定和调整。这瓣,建方致痨实琢上瑟錾羞褪霹“软
化”的制度约束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很可能会从辖区利髓出发,滥用
“摸糖产权”农“预葵莰约东”,扶褥违背巾央致麝的初衷,造成宏观经济静波
动和失序。肖一点必须说明,本文中所说的激励变舜并非指中央政府(委托人)
有意识罄给熄方致府一个“摸凝产权”和“预算软约束”豹铡度约裘环境,薅是
说,在经济转型期,中央政府由于没有足够的制度创新“知识”以及无法全面掌
5蓬毒:惫韭一旦发生亏攫,教蔚常常要瓣抽授壹,缮攘贷款、减少筏枝并箍供雯|致蛰结。运静壤象被耍落释毒}
尔亲(Kornai.1986)称为“预算软约束”.如果我们把地方政府看成~个大的躺有企业的话,它同样舆有上
述特键.要是说中央存在预算硬约束,那么地方灏蓐实际是软他的.i表种预算软约束实际鼹地方政府承担了
中央敏策失误的籍莱丽褥到的一释{}镶,也就是掰谓地方失谟,中央壤肇.
‘。激励变异”引自李军杰。经济转擞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中阿工业经济',2005年第1
期.
握各个区位的具体情况,从而不得不借助代理人(地方政府)临近现场,能够掌
握较多信息的优势去推动制度创新。然而中央政府在预留给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空
间的同时,客观上也留下了“模糊产权”和“预算软约束”的不规范的制度环境,
地方政府迫于财政压力、辖区间竞争或政绩显示的压力,大肆攫取现行制度安排
中存在产权界定模糊(如模糊的土地产权)和预算“软约束”(地方政府隐性举
债)领域的“公地”资源。必须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权状况总体
上在向着逐步明晰的方向发展,存在“模糊产权”和“预算软约束”现象的经济
主体也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替代过程中。例如,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各类信托
投资公司等,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领域中的“软化”的产权制
度基本上已经得以规范,或者伴随着特殊的制度约束环境而消失。
二、代理成本的产生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并不一致导致了代理成本的产生,中国的改革开
放采取了对地方“放权让利”的方式,中央政府是委托人,地方政府是代理人。
中央政府对改革开放的目标函数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简化问题,将该目标简
化为当期与未来的中央财政收入之和最大化,在分税制与放权让利制度下,这是
通过使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的激励相容机制来实现的,则中央政府对改革开放的
目标函数设为:
叫姗。ck咖(刊掣+%11掣i+...+吲11铲)】㈩7 I I 上+l +J_ +lr J J
其中:Rei,。,Rev。——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式(7)表明了中央政府每期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地方政府,如果地方政府也以此
为目标函数,则对于中央政府而言不会发生代理成本。但是,地方政府官员的目
标函数与中央政府并不相同,无论是从利益上还是从责任上,地方政府越来越成
为最大的剩余支配权和剩余索取权的获得者,因而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越来越是
地方收入最大化,地方官员追求的是独立的经济利益和双重目标取向。地方政府
在中国20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两种角色:一是传统的行政上中央政府的代理
人,~是新型的地方经济主体代理人,这样,地方政府官员的收益目标可以视为
两大部分:一是政治利益,包括集体的政治利益(本地区、本部门的政治利益,
政绩和形象工程)和个人的政治利益(个人的政治前途、职务晋升等),一是经
济利益,包括集体的经济利益(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利益)和个人的经济利益
7目标函数方程引自聂丹的工作论文。论国有商银行的宏观功能及生存逻辑”.
(灰色收入、寻租与腐败等)。
代理成本可能产生于两条渠道:第一、假设公众具有完全信息,因而当地
方官员实现了当地社会福利最大化时就会赢得当地公众好的声誉。但是,地方福
利最大化并不一定代表着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当地方官员采取这类地方本位主义
行为、使本地区福利最大化时而产生的全国经济福利的损失就是从中央政府角度
来看的代理成本;反过来看,为了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而产生的辖区经济福利的
损失就是地方为全国所作的贡献、即遭受的正外部性。第二、假设地方政府为了
自己在任时的政绩、即满足自己的权威感偏好而作出了一些不利于本地区福利最
大化的决策(如高标准的市政建设)时,通常也不会使全国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
这种谋私利行为也是一种代理成本。如果把地方政府视为个体,中央政府视为整
体,这也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一种表现,个体的福利最大化并不一定导
至整体的福利最大化。
三、代理成本的表现;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盲目竞争
2003年以来部分行业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经
济增长的内在需求明显较旺拉动了部分行业投资增加;二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当
地经济增长速度所致。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第二种情况,2003年开始的新
一轮投资热潮不是消费主导而是投资主导。本文认为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及调控政策措施认识不一致,即前
文所述地方和中央政府目标不一致。。~方面,地方政府纷纷要求区别对待:国
家f12003年下半年开始在审批、信贷、土地等方面采取了~系列防止局部地区和
行业过热的措施,2004年再次强调要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决遏制部分
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然而,地方对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
措施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比较普遍的反映就是认为全国是存在局部过热的
现象,但本地不但不存在经济过热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快发展,认为宏观调控是
4胡鞍钢对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政策执行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对中央敢镱的响应并不是一致性的.首
先,当中央确立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之后,各地往往在此目标之上层层加码,逐级放大,其结果是相
互攀比,一哄而上,特别是表现在oD巾增长率指标上,就更为明显.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速一比中央政府
目标更高的目标,势必会“跑步前进”,争投资、抢项目,从而形成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这是地方政府
对中央决策具有的放大效应和扩展效应,其次,政策的实旌效果往往与决策者预期的目标不是相互矛盾,
就是差距甚远,即出现。政策走样”的情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上有政繁,下有对策”。也即地方政府
对中央决策所具有的变形效应.特别是当中央采取措旗(包括行政措施和经济措施等)制止地方盲目的投资
冲动行为时。地方出于本地区利益的考虑往往采取各种变通办法来对付.参见胡鞍钢:‘中国经济波动报告’。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199页.
“别人发烧我吃药”,实际上就是要求宏观调控不能影响到本地经济发展;另一
方面是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时,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例
如,中央采取抑制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反而引发了地方政府对紧缩政策的
预期,都要赶在关门前再上一块。2003年下半年投资增加明显加快和2004年一季
度地方新开工项目的加速增长就是证明。据统计资料,2004年一季度中央项目投
资仅增长4.8%,而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却高达60.2%,地方项目所占比重达84.1%,
表现为无限度的城建扩张、滥占土地的开发区热、盲目招商引资、形象工程等,
造成了大量行政性的重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盲目扩张。
二是地方政府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
效果。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吸收投资而无原则地让利,竞相提供优惠政策,
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即使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无利可图的投资项目,
有了优惠政策也变得有利可图了,企业成本收益以及市场信号价格发生扭曲,误
导了企业的预期,刺激了一些行业的过多投资和发展。例如,部分地方政府违规
担保或变相担保企业贷款,或把一部分企业投资成本转移到老百姓身上,或为企
业建造基础设施,或把开发的土地白送或低价出让,或通过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措施,确保当地企业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利润或投资冲动。招商引资大战,导致
土地、资金、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使用成本很低,造成投资的外部成本被忽略,
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企业市场行为的扭曲进一步刺激
从原材料工业到加工工业等行业非理性投资冲动,导致大量不符合环境和生态要
求以及对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项目上马。9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中央三令五申,
行业利润率日趋变薄,但钢铁、电解铝和水泥行业的中小企业投资过热现象仍愈
演愈烈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政府之间争取投资的竞争是纳什均衡。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囚徒困境
模型来看政府博弈行为如何形成均衡:假定上述城市1和2的地方政府官员分别为
A和B,面临同样的政治晋升激励,其晋升与否的主要依据是看当地的GDP,而
进行大型投资项目是提高GDP最快捷和有效的方式。如果当地的投资项目多,数
额大,晋升的可能性就大,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公共投资项目对财政资金的挤
占,在其它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则会出现财政资金不足。因而,官员在晋升
的同时,会使当地居民遭受福利损失。假定地方政官员行为存在地方机会主义,
则其行为会遵循以下原则:(1)当地方官员利益和居民利益冲突时,官员将个人
利益放在首位;(2)一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会对另一地方政府形成负效用;(3)
9以钢铁行业为例,2004年-季度投资同比增长107.2%,很多地方还在盲目建设1000立方米的小高炉,甚至
占到新增产能的70%.这其中既有地方政府直接投资的项目,更主要的是在地方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措簏
吸引下建成的。这些小钢铁企业本身是不具备竞争力的,但有了优惠条件,就有了价格竞争力.
如果官员利益与当地居民利益不存在冲突,官员也会考虑当地居民福利的改进;
(4)地方政府官员对其它地方居民的福利状况不关一t),(indifferent)。官员在做决
策的时候,按照这几条依次进行判断。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博弈模
型:
表3:地方政府官员在公共投资决策中的“囚徒困境”
左:A进行投资右:A不进行投资
上:B进行投资A’B职位均不变;两地居民A职位不变、B晋升;A地居民
福利均遭受损失福利改进、B地居民福利损失
下:B不进行投资A晋升、B职位不变;A地居民A’B职位均不变;两地居民
福利损失、B地居民福利改进福利均有所改进
按照上述假定,初看均衡应该为(右、下):A,B职位均不变,因为根据原则(2),
(右、下)严格优于(左、上),好像并不存在所谓的“囚徒困境”。再进一步分析,
根据原则(1),对于A而言,“左”严格优于“右”,而对于B而言,“上”严格
优于“下”,因此,双方博弈的均衡点就移至(左、上)。这是非常典型的囚徒
困境。
模型的含义解释如下:在现有的政绩考核体系之下,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与
否与投资项目芷相关,地方政府的公共投资项目,可能与当地居民的福利负相关;
根据上述原则(1),地方政府官员必然会采取投资的决策,但这样的决策在造成
地方居民福利损失的同时,并没有能够让地方政府官员得到升迁。原因在于同时
进行的投资行为,会使其在地方政府官员能力显示的过程中相互抵消,从而造成
了社会的“无谓损失”。但是,在目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之下,这种均衡是稳定的。
如果没有外在的冲击,这种囚徒困境的困局很难得到解决。
第二节地方政府投资热情的经济学分析
中央政府的改革目标是促进全国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为什么通过各级地方
政府执行时却产生了投资过度等不可持续因素,如上所述,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
异于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追求的目标不同,采取的发展策略自然迥异。另一方
面,为什么地方政府热衷于大规模的投资,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为何会产生不可
持续的负外部性?
一、隐含伪粗放的实际增长率
如上所述,由于地方政府异于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的
变异,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经济决策只从本身的效用最大化出发,追求本期的GDP
增长率和政绩,中央政府做出的各项决策都很难在地方政府得到贯彻落实,那么
支持地方政府大刀阔斧进行投资的依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地方政府不能认识到
盲目投资的不可持续性而改变着这种发展战略呢?下面从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提出
的不同的经济增长率角度进行分析:
假设: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即可以是消费品,也可以用于资本品
投入生产和形成资本,并从消费品向资本品,或者从资本品向消费品转换中,没有
任何损失和代价,投资过程是可逆的,调整资本存量是无成本的;
(2)储蓄S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即S(t)=sY(t),这里s代表整个社会的储蓄
率,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为国家财政和税收政策影响的外生变量;
(3)生产过程中之消耗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
(4)劳动力按照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5)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当前投资全部转换为资本;
(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和该社会的总产量或者实际国民
收入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即固定的资本—产量比:k=K/V,则有产出量Y
取决于该社会的资本存量K;假设二者的增长量分别为AK和△Y,二者之比被称
为边际资本一产量比,如果原有的资本产量比等于边际资本产量比,则有
AK=kAY,由于不存在折旧,资本存量AK全部来源于新的投资,即AK=I=kAY,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只有当I=S时,经济活动才达到均衡,哈罗德以凯恩斯提出
的这个均衡条件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有实现了I=S这一
条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增长,因而有色.AY/Y.i垒苎竽堕.12盟.班:J/k
(8),其中i为投资占产出的比率即投资率,G.为实际增长率。
这就是哈罗得.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其政策含义为:当期的投资率决定着当
期的产出增长率,因此,要使当期产出增长,就要使当期的投资增长。当期投资
的增长具有使得当期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外移的宏观动态效率m。所以,在这样的
加但是这仅仅是当期的动态效率的提高,并不保证以后每一期效率的提高,所以与这里的实际增长率包含
伪粗放含义并不矛盾.
26
政策含义的指导下,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经济代理人自然既有动力也有压力追求本
区域GDP的增长,GDP的增长不仅是政绩的体现,又能带来税收、解决就业和
提高居民收入。但是实际增长率本身却包含着伪粗放的含义,因为地方政府会在
这样的增长率的刺激下不断加大投资而忽视投资的效率和产出的可持续性,不可
持续的增长本身就就是一种伪粗放的表现。下面将继续分析如何保证产出的持续
增加,消除伪粗放的外部性。
二、跨期选择——持续的增长率
对于一个以重化工业发展为特征的经济体而言,资本的迅速而持续的积累不
可避免地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源泉,但是,依靠资本积累推动经济增长是
否是可持续的呢?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虽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记录,但是在过去
的lO年,增长率似乎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而且要继续维持第一个转轨10年的
增长速度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图1,GDP的增长速度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朝均
值靠近并在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低于均值。作为一个完整的增长画面,图2不仅显
示出了中国经济在改革初期所经历的高速增长的波动曲线,而且我们还注意到了
过去10年来这个增长曲线所表现出的持续下降的表征。我们认为,解释改革后期
中国经济增长的任何经济理论不仅要能够解释它的持续的高速增长,而且要能够
解释它的增长的可持续性。
图l 中国的GDP增长率(1979_-2001,离差值)
根据哈罗德的说法,我们来进行动态的理论探讨,重要的是考虑企业家的预
期和企业家是否合乎意愿等心理因素,考虑这些因素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如果把
资本一产量比理解为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的资本一产量比,用k,表示,则基本方
程可以改写为:60-i/k,,这就是有保证的增长率,即企业家感到满意的产出
增长率。如果国民收入按照6.w比率增长,那么与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增长相
联系的实际资本增量就会等于企业家满意的资本增量,只要产出按照G0这个有
保证的增长率增长,就会使企业家11保持“愿意进一步实现类似增长”的心理状
态,每期的产出及不会过剩也不会不足,从而产出就会年复一年的按照G。增长
下去,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有保证的增长率的原因。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与实际
增长率出现偏差,就会造成经济不均衡增长,其结果是差距越来越大,对稳定增
长率的微小偏离都会导致经济膨胀和长期停滞的力量发挥作用。
如果把地方政府视为理性的政治企业家,则有保证的增长率体现了跨期选择
的因素,能够消除伪粗放带来的不可持续性。因为我们所确定的经济增长方式,
除了要尽可能的减少效率损失外,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其持续性。所谓持续性,
就是在未来仍能保持今天的增长,而不是停滞。但是“时间的不一致性”会导致
人们对未来因素的忽视而产生风险,产生时间的不一致性的根源在于成本、收益
的时间安排,比如,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今天节制资源的使用,则会减
少本期的收入,而其好处是未来的;要决定是否节制使用资源就得将未来的收益
与今天的收益减少相比较,也就需要将未来收益加以折现,而折现率的大小与人
们对未来的关注程度有关。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人们对于当期和未来福
利的认识有关,在不同的增长方式下,成本和收益不一致: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当
期成本更高,而伪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可以将成本转嫁于未来;集约型增长方式的
收益有很多是社会收益,而没有转化为私人收益;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成本是当期
的,也是确定性的,而收益是不确定性的;相反,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收益是当期
的,确定性的,而很大部分成本是未来的、不确定性的。从人的基本特性来看,
追求确定性收益而接受不确定性的成本往往更常见。
三、地方政府的界别机会主义倾向
如上所述的跨期安排,地方政府追求的实际增长率(“一次性的”增长)隐
含了伪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可持续性,那么,为什么地方政府不去追求更
加长期的有保证的增长率呢?本文认为原因为之一是地方政府强烈的的届别机
会主义冲动和短期行为,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地方政府当然不会以追求本届效
用最大化为目标,持续的有保证的增长率也就难以实现了。
l、地方届别机会主义存在的现实依据
11本文假定地方政府作为“政治企业家”存在,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定,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行为目标·

在经济权力下放和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地方政府合法性基础也发生了相
应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经济发展成为考核地方官员业绩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地
方政府的政治基础开始发生了转交,形成了所谓的经济“政绩合法性”(陈剩勇、
马斌2004)。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现行政治制度下,越来越出现一种倾向,表明地方
政府官员的提升与当地经济发展成正比。斯坦福大学的周黎安博士用了一个委托
代理的模型,对1980年至U1993年间大陆28个省(除西藏和海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
检验,结果显示各省的经济绩效与地方官员的晋升之间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
因为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特别是对地方干部政绩评价与考核过分强调与所辖地
方经济发展业绩进行直接挂钩,而这种业绩又主要以上了多少项目,建了多少企
业,经济增加速度多少等指标来进行简单量化比较。这就必然导致各行政区首脑
或部门强化资源配置本地化和保护本地市场的行为。再加上地方官员频繁的地区
间调动,更使地方政府在经济竞争中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届别机会主义倾向经
济行为突出。如一些地方新一届政府为了提高在当地“选民”和上级政府中的支
持率,或为了显示与上届政府不同之处,短期、超短期经济行为或决策泛滥。造成
许多地方发展思路和政策“人在政举,人去政虚””,制定的政策“朝令夕改”。
各地普遍存在的“口号经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理性无知和无谓损失的大量增多
如果某届政府为了节约成本,力求在短时期内树立市政形象,从而采取了
“理性的无知”,下意识把困难和不便留给下一届政府,那么这种政府行为则带
有严重的机会主义倾向。例如,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于经济增长的资源
是有限的,不可能使每个地区都实现高速增长,以经济“政绩合法性”为导向的政
绩标准迫使各地方政府之间竞相攀比,追求不相上下的高速度增长,而这实际上
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以邻为壑,通过歧视性地方法规,设置关卡,多收费等方式
阻止外地商品流入.为了本届或一时的所谓“政绩”,有意把困难留给下一届或
下几届政府。
绝大部分的无谓损失发生在政府越位的领域。纵观世界经济史,政府主导的
“赶超”与政府行为“越位”如影随形”。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地方政府一般不
会坐等“马太效应14”的发生,任凭本地区与发达地方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于
12刘顺义,“中国地方政府届别机会主义倾向经济行为探讨”‘甘肃理论学刊'。20晒年第2期.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新华文摘',2004年第16

“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此术语后为
经济学界所借用,这里指的是发展好的区域越来越好,差得区域越来越差,每个地方政府自然都不愿意落
入越来越差的马太效应.
是便会直接插手经济发展。如许多地方政府拼命上项目,争投资,搞建设,而不管
环境是否被污染,投资效益是否高,不考虑社会资源的承受能力和市场饱和度。一
旦政府干预涉及市场自行配置有效的领域,就会发生无谓损失,甚至是人为的损
失。比如,某地上年苹果价高,供不应求,当地政府便会实施。富民工程。(曹锦
清,2000)强令农民每家每户种苹果,其结果可想而知———J果贱伤农。。。富
民工程“变成了“害民工程。。这就是地方政府届别机会主义倾向行为的表现。
第四章伪粗放负外部性的表现
地方政府在不遗余力的进行投资时是如何造成外部性的?我们在前文说过
单纯的依靠要素投入,考虑了所有的隐性成本后,促成经济增长本身不会造成负
的外部性,但是目前伪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却造成了外部性的大量存在,因为地
方政府在经济改革中人为压低了各项成本,导致了投资的过度增长。
下面本文将从几项要素隐性成本未被考虑的角度来分析伪粗放的增长方式
带来的负的外部性的表现,包括公式(1)式中的可耗竭资源价格、劳动力价格、
土地价格等。
第一节不考虑资源耗竭成本造成的福利损失
一、本文耗竭成本适用范围的界定
自然资源分为两大类:一是可再生资源,二是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
指那些可以借助于自然力来保持或增加储藏量的自然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
渔场等,只要合理利用,不使其消耗过量,都可以自己生产自己,不断地繁殖或
存续下去;不可再生资源指那些不能借助于自然力来保持或增加储藏量的自然资
源,在地壳内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随着人类对其的使用,其存量只会减少、不
可能增加,最终每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会停止,如石油、煤、铜、铁、天然气
等各类矿藏。土地作为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不属于这里耗竭品的讨论,但由于其
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特殊性,索洛增长方程中的生产要素也未考虑土地,后文将
专门讨论。这里讨论的主要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下文称为可耗竭资源。
二、自然资源要素市场的均衡
1、要素需求
经济活动中存在要素需求和消费需求,前者如企业租赁写字楼以提供办公场
地,地产商竞标购地以兴建建筑,以及钢铁公司从国际市场进口铁矿石以备生等,
后者如消费者取得食品以满足身体需要,消费旅游商品以获得精神愉悦等。虽然
两者都可以在市场交易中实现效用,但要素需求与消费品需求却有很大的差别:
消费需求是为了给人们带来直接的满足感和效用,而要素需求却不能带给人们直
接的满足感,它是通过中间生产过程间接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要素需求是派生
需求,它是企业对生产要素投入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生产的产品的需求。
因此,消费者需求决定着一切要素的需求“。
企业在决定资源要素投入量时,根据经济理性假设,一定会选择收益最大时
的投入量,也就是自然资源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MC=MR)的投入
量,这里自然资源的要素成本就是要素的价格,自然资源要素的边际收益即为边
际收益产品MRP。因此,厂商的要素需求量就是要素价格等于要素边际收益时
的数量(P=MRP),从而要素需求就是要素边际收益产品曲线。按照边际收益产
品的概念:新增加一单位自然资源投入所增加的收益,用货币计算,等于企业产
品的边际收益(每单位产品的效益)乘以自然资源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每单位
自然资源生产产品的产量),MRP--MR·MP。根据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品是递
减的,也就是随着自然资源投入总量的增加,每一单位的新增加的自然资源要素
所能带来的产品数量呈递减状态,因而自然资源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2、自然资源要素供给与均衡
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不同要素供给的特点是不同的。对于自然资源来
说,它的供给量是相对固定的,短期内产量很难增加,当价格改变时,供给数量
没有明显的增加。但是全球范围来看,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假设供给者
开采的的顺序是由富到贫,因而资源的劣质性是趋于上升的,相对来说,开采资
”短期内国民经济增长提速,产品市场消费需求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增。产品市场消费需求曲线短期向
右平移。这样就问接影响到要素市场的需求,要素需求增加,需求曲线也向右平移,于是就出现了现实中
自然资源产量丈幅增加和价格快速上涨的现象,这是宏观经济过热在要素市场的反映.
31
源的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就是不断上升的,因而静态的看供给曲线略向上倾
斜。
B
P2
A
图2可耗竭资源价格的决定和外部性的体现
Q
在没有考虑可耗竭
资源将来会耗尽的前提下我们已经由开采成本的不断提高和资源的劣质性得到
了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同时在考虑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总量必然随着开发
而逐渐减少,价格必然逐步提高,这也决定了其供给曲线必然是向上倾斜的。假
设可以进行跨期消费选择,市场需求量不变,消费者在不考虑自然资源可耗竭的
前提下,每一期都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相同价格进行消费,故保留价格
保持不变,由于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所以即使进行跨期选择,供给曲线也可
以视为不变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自然资源的均衡价格,向上倾斜
的供给曲线决定了均衡价格不断上升。
3、不考虑耗竭成本会带来福利损失”
一个竞争性厂商总是生产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点为止,但是在竞争性
可耗竭资源市场上,价格应该超过边际成本,只要我们承认生产可耗竭资源的总
边际成本大于把它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成本,上述两点就不再矛盾了。不可再生资
源会随着开发量的增加,总量逐步减少,这里就有额外的机会成本,我们称之为
耗竭成本,所以可耗竭资源价格的决定不仅包含劳动资本投入进行开发的成本,
还包括本身的耗竭成本。但是在可耗竭资源开发使用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其公共性
1÷不考虑耗竭成本带来的福利损失寻f自聂丹的工作论文“论可耗竭品价格的决定■
产品的特点”,特别是在地方政府追求本期投资收益和GDP的影响下,耗竭成本容
易被忽视,结果就是造成了供给曲线下移,由S移至S’实际成本降低,新的均衡
点移至N(P2.Q:),均衡的供给量增加,均衡的价格降低。如此一来,需要可耗竭
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企业就可以以更加低廉的成本进行生产,私人成本低于社会
成本,造成了负的外部性;某些本来可能因为要素价格高而无法在该行业获利的
企业也有可能因为耗竭成本的忽视而进入该行业,造成投资过度。自然资源耗竭
成本被忽视成为伪粗放的表现之~,现实中表现为近年来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浪
费、环境污染严重。
特别的,如果本国出口这类可耗竭资源或者产成品,在考虑了耗竭成本后的
出口国的生产者剩余为图2中的三角形只C省,即在均未考虑耗竭成本前提下已
经形成价格只,以考虑了耗竭成本的供给曲线S来衡量的生产者剩余,如果不
考虑耗竭成本,出口国负的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BCN,只要三角形BCN比三角形
只c×的面积大,出IEI国就会因为不考虑耗竭成本而遭受负的生产者剩余,其值
正好转化为了进口国的消费者剩余,所以目前我们大量出口资源型的产品,实
际上承受了大量的国民福利损失,都转移到国外消费者的身上了。
另外,其他类型公共产品由于不考虑其外部成本而导致负的外部性的过程分
析也可以借鉴上图,如开征资源税、收取污染排放费就是对上述不考虑耗竭成本
(或相应改称为环境成本)的供给曲线的修正,使其回到更高的s的位置从而消
除外部成本。开征资源税或者收取污染排放费以后,企业就要么减少产量,要么
利用技术水平减少对资源要素的依赖和污染性要素的投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资源耗竭在决定资源价格方面没有变得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市场结构和市场需
求的变化,但是耗竭的作用不应当忽略,长期来看,它是资源价格的最终决定因
素。
"资源公共性特点:某些自然资源在总量上具有世界性的或地域性的丰富性和无差别性,并对它们有均等的
享有权'从而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人们在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外部不经济常表现为因掠夺性的利
用和消费造成资源的质量下降。浪费甚至衰竭。同时,当代人在利用和选择资源时总是按照当代人的意愿,
先开发利用容易开采而成本低的资源,从而影响到未来几代人的福利,造成代际的外部不经济.当追求个人
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在意识到他们消费或使用该物品时的机会成本为零或很少时,就会尽量少付或不
付价格给生产者而换取个人对这种物品最大支配权,这种消费量很难与他的实际需要量相一致,造成福利
损失和资源的浪费.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中例7.2说到了污染排放费的征收,笔者总结为:在企业排放污水而没有征收捧
放费时,企业在某个均衡点生产。投入的资本和引起废水的要素比例一定,捧放费产生了废水的成本。理
性的企业会重新选择在导致较少污水排放的新的均衡点生产.为保持相同的产量,调整要投入比例.污水
捧放减少,技术提高,消除了负的外部性.
第二节劳动力价格过低的福利损失
这里研究的价格过低的劳动力主要是大量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部分劳
动力在本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十分具有代表性,中国的劳动力结构肯定是不
平衡的,高精尖的人才依旧十分缺乏,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剩余劳动却占了劳动力
人口的很大比重,这部分劳动力工资水平低、就业不稳定,工作环境差。本文主
要分析的是进城务工这一群体的工资福利效应。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及其就业现状
1、中国的国民经济呈二元经济格局,可被分为传统的农业部门与包括工业
与第三产业在内的现代部门,原有计划体制下的城镇居民固化在现代部门就业,
并享受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农民生来就有权利使用本集体组织的土地,从
而天生就有就业的机会而无须经过劳动市场,从而中国农民可以被分为“进城务
工”和“在乡务农”两大类,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和就业非农化,这一任务面临着
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城乡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挤压。目前城市产业正处在剧
烈的结构调整时期,大量的传统产业被淘汰,新型产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
高,城市产业的市场化竞争愈趋激烈,加上新型产业大多数是知识技术密集性产
业,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蓄水池作用下降,而城市新增
劳动力逐年增加,因此进城农民要找到自己的就业岗位就变得非常不易。
2、劳动力的长期相对过剩和买方垄断
劳动力供给的相对过剩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市场对其需求而出现的过剩,
这种过剩表现为高失业率。从表3可以看到,从1992年到2004年我国城镇登记失
业率持续上升,从2.3%上升到4.2%。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劳动力供给相对
过剩的情况。如果把每年新增劳动入口13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每年
约500至600万,城镇下岗分流人员每年近500万都统计在内,我国实际的失业率
要远比城镇登记失业率高得多。这里我们要分析的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鉴于二
元的市场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和城市就业间可以自由的流动,只要城市
现代部门提供的工资高于农民工务农的机会成本,即在乡务农的农业产出,则农
民工就会选择进入城市现代部门就业,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完全转移到城市
前,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就是供给相对过剩的。
1年份.1992 .1_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咖2∞1 2毗2003 2004
l失业率2.3 2.5 2.8 2.9 3.O 3.1 3.1 3.1 3.1 3.6 4.O 43 4.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2003)数据整理,其中2004年数据来自‘中华人民
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另外在目前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在劳动者和雇主的权益博弈中,一方
面,劳动者每一个个体都处于弱势状态,又由于劳动者是分散的,所以劳动者整
体也处于弱势地位;而另一方面,相对于单个弱势分散的劳动者,雇主则处于优
势状态,具有垄断地位。因此,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具有明显的力量不对称特
点,接近买方垄断型劳动力市场。
二、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工资理论定价分析
l、劳动力相对过剩下的均衡工资
W
wl
wc
w2
sl \ //’。、/、、、/、、、0{:,V,/,一,,/’’/
/’7 ;/ \一.,,,’’ _/一,一
弋。L //
U1 Uc U2
图3 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s2

U
图3中,横轴u表示就业数量,纵轴w表示实际工资率。s是劳动力供给血线,
d是劳动力需求曲线,置是劳动力价格曲线。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
现。我们知道,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除了像其他商品一样取决于生产该商品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外,还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不
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社会道德、生活习惯和自然条
挣本图引用刘帆,“青年农民工低工资问题研究0‘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件等不同,维持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和数量不一样,因而劳动力价值
量也有差别。在我国,社会从“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维持劳动者所
必需的生活资料范围逐步扩大,种类逐渐增加,劳动力价值逐渐提高。假定在一
定时点上,劳动力价值是一个定值,因而,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劳动力价格线置
是水平直线。在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上,在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假定,
劳动力供给曲线为岛,劳动力需求曲线为d,这时,市场的均衡点为巳,均衡工
资率和均衡劳动者数量分别为M和U1。但是,实际上,均衡点巳是不存在的,
因为,在劳动力供给长期过剩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曲线会一直从左上方向右下
方移动。当劳动力供给曲线为s。,市场均衡点为巳,该点对应的劳动力市场均
衡工资率和均衡劳动者数量分别为心和%。这时,均衡点巳在劳动力价格曲
线上,因此,工资率正好等于劳动力价格。如果劳动力供给曲线继续向右下方移
动,从s。移动到S2,则市场均衡点从移动巳到乞,该点所对应的市场均衡工
资率为¨,2,因为w2.<¨名,即劳动者所得工资低于劳动力自身价格。这时,劳
动者无法购买到生产、维持、发展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而,这种
均衡一般是不存在的。需要强调的是,在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劳动力
市场均衡点在劳动力价格线上,它所决定的均衡工资率正好等于劳动力价格。特
别的,我们假定了这时候的劳动力价格吒就是农民工的生存工资,要获得这个
最低的生活工资,农民工的劳动时间长期处于生理极限”,这种均衡实际上是一
种强制性均衡,因为如果市场均衡工资率低于劳动力价格,那么,劳动力就无法
用工资所得从市场上购买到生产、维持、发展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但是,如果生存工资高于或者刚好等于农民工在乡务农获得的农业收入,即使生
存条件恶劣,农民工出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等原因也会选择留在城市。
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进城农民与城市居
民身份地位、就业、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等权利是不平等的,对进城农民的
一些不公平的、甚至是歧视性的政策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是对流动人口
的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缺陷,管理费用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主要依靠收取各种费用。
镶全国总工会在外资企业云集的广东省的调查显示,2004年惦月13日,在受调查的306家企业中,菁
工的月均工资(含加班费)在600元人民币及以下的占25.77%,600元~8∞元的占56.15%,800元~1000
元的占11.54%,而1000元以上的仅占6.54%;同时,大部分企业的新入厂的工人在1~3个月内都只能领
到280元~450元左右的工资.虽然73.86%的受调查企业称普工工作时间为每天8小时,但实际上有92.04%
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加班,其中近7成企业每周加班超过10小时,个别企业每周加班多达船小时.
36
二是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不适应社会需要,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
9.3%。三是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考虑进城农民工的需要,农民工因劳动条件
和居住环境恶劣,伤亡、病害事故屡屡发生,目前从事危险行业的农民工,几乎
没有享受工伤保险。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上为转移完毕之前的均衡工资只够维持劳
动力的最低生活水平,无暇考虑子女的教育,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甚至是养老问
题,将来的社会负担造成了负的外部性。
2、需求垄断型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一一民工荒的原因
农民工劳动力相对过剩导致了市场均衡工资等于最低工资水平的劳动力价
格,而农民工市场的力量不对称,会致使工资率低于生存工资水平的劳动力价格。
图4中,横轴u表示劳动者数量,纵轴w表示实际工资率,翰琨、MFCL为
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s为劳动力供给曲线。
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所有企业的边际
产品价值曲线pM毪,该曲线与劳动力供给曲线S所决定的市场均衡点为白,该
点对应的市场均衡工资率和劳动者人数分别为M和“1。同理,在买方垄断型劳
动力市场上,边际产品价值曲线p叫咒与边际劳动力成本曲线MFC。的交点所对
应的市场均衡点为‰,该点对应的均衡工资率和劳动者人数分别为M,0和比o。
但由于劳动力边际成本曲线高于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2,因而与完全竞争市场相
比,买方垄断条件下的劳动力使用量更少,相应的劳动力价格比完全竞争条件下
要低,即“o<“1,¨,o<嵋。由此可知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工资率由于买方需求垄
断的原因,工资水平将不能保证劳动者的最低正常生活,农民工就会返回土地。
2004年初东南沿海出现的“民工荒”就是这种情况的一个实例。
n这里对。民工荒”的模型解释借鉴了刘帆“青年农民工低工资水平研究”
笠为分析方便起见,假定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由于厂商是买方垄断者,因而要素市场供给曲线
即为该企业所面临的供给曲线.对于既定的劳动使用量而言,厂商使用劳动总的要素成本为:Tc(L)=什L.
相应的边际要素成本为加q.W’(工)·L+W·由于矿’∞)卜o·因而在买方垄断条件下,边际要素成本高于
价格;MFC,卜∥,即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位于要素供给曲线之上·
D 蜘蜥
图4 需求垄断型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
第三节土地价格过低造成的福利损失
土地因素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地方政府之家竞相
开展土地“价格战”以吸引投资的做法导致了整体社会福利的降低。前文已经说
明了地方政府投资热情的原因,f1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之间的“引资竞
争”呈愈演愈烈之势,资本是在利润牵引下流动的,为了获得最多的资本,地方
政府的理性选择是要降低资本流入本辖区的各种成本,土地资源于是成了各级地
方政府引资的重要诱导工具,即进行所谓的“价格战”。1992年中国进行了土地
要素的体制改革,土地资源从无价变为有价。而随着政治领域“分权制”的推行,
土地资源逐渐游离出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地方政府取而代之成为土地的实际控
制者。这为各级官员利用地价的自主规定以谋取政治和经济资本开启了方便之
门。因此,事实上,地方政府引资竞争手段主要有两种:优越的制度安排和廉价
的土地资源。相对来说,廉价的土地资源自然更加容易实现,土地的公有制性质
及其造成的土地产权的模糊性成就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直接支配权。
一、土地征用制度的。模糊产权”
本文中的“模糊产权”现象是指,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新出现的盈利性的
资本产权束因为没有得到最终控制权的及时、明确地界定从而处于“开放状态”,
进而成为被竞相攫取的“公地”,这种产权现象被定义为模糊产权。如:某城市
郊区的一块耕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它的产权在某种意义
上存在“虚置”,因此,是“模糊”的,但当时的经济环境并不允许其通过任何
方式用于盈利性的用途,而只能采取国家划拨的方式在国有或集体经济组织中流
动。因此,这种“模糊”的产权安排并没有造成直接的效率损失和“滥用”。但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靠近城市的特殊区位优势,这块耕地就很可能产生
了被用来进行房地产开发的盈利性可能,从而出现了盈利性的产权束,在这些新
出现的产权束得不到重新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它处于“开放状态”。按照我国现
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最有合法身份“攫取”这部分资源的行为主体就是各级地方
政府,其获利逻辑是“低价征用后高价卖给开发商而从中赚取价差”。现阶段中
国农村土地征用是指国家凭借行政权力,通过法定程序,强制性地将农村社区集
体经济所有的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并给予农民补偿,对其进行安置的特定的政府
行为。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基于工业利润高于农业利润的考虑,出于发展经济
的需要,竟相建设各级,各类开发区,从而开始了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导致
这种土地管理混乱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目前的土地征用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有悖
于市场经济产权等价交换的逻辑。名义上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实际上构成了土地
所有权的虚置。在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理念下,50年或者70年的土地租金一
次性收取,而一届政府的任期则是3-5年,这就很可能会诱发强烈的“政绩”冲
动和短期行为。垄断的征地权极易被拿到市场上换取垄断利润,这是典型的政府
机会主义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在土地征用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失去了必
要的讨价还价的基本权利。垄断的政府征用土地制度势必造成土地被滥用、甚至
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保护违法用地的后果,这是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设计中
的严重缺陷。
二、土地价格与负的外部性的产生
作为吸引外资的主要载体,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园区、特区等11120世纪90
年代开始在全国迅速蔓延。因为这样的区域能够获得国家赋予的某些优惠政策,
符合地方政府官员的意志,所以各辖区政府纷纷上马,大力建设开发区,开发区
热盛极一时。开发区的发展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由各级地方政府划定一片区
域,或者从使用者手中购买土地,或者投入资金改良现有的荒芜土地或盐碱地,
然后凭借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来此建厂或者建立合资企业。4因此,地方政府之间
的引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开发区之间的竞争上。土地作为一类特殊的投入要
素,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发挥了一种微妙的作用,在此,我们根据开发区土地利
用程度将地方政府竞争划分为3个阶段。
。吴旬,“土地价格,地方政府竞争与政府失灵”, ‘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第2期。
’㈧D
。L———土—b
下面我们从剩余的角度来看
土地价格战如何造成福利损失24:
仍用上文土地模糊产权中城
量郊的一块耕地为例,其产权属于
农村集体所有,但在某种程度上
是虚置的、模糊的,在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下地方政府凭借行政权力强制征收。
图7中将纵轴视为土地的出让价格,将横轴视为土地的供求量。工商业企业需求
耕地,农民供给耕地,需求曲线就是工商业投资者的边际收益曲线,供给曲线就
是农民的边际成本曲线。由于边际产出递减,故保留的耕地越多,其边际产品价
值越低,对应于图7中的供给曲线1向上倾斜,其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没有
2‘土地价格战造成的福利损失的分析引自聂丹的工作论文“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功能及生存逻辑0

政府干预下的均衡的土地价格与供求量为(只,Q1)。假设现实中政府出于工业
利润高于农业利润的考虑,因而其出让耕地的边际成本比农民预期的要低,假设
地方政府心目中的土地供给曲线为线2,这样,在地方政府干预下均衡的土地价
格与供求量为(足,Q:)。如果事实证明了地价出让土地后工业利润没有达到预
期,则发生了图7中三角形EAC所示的福利净损失,此即配置效率的损失,而预
期的动态效率也未能实现,负的外部性就此产生,三角形EAc就是地方政府地价
出让土地引资、盲目扩张所造成的对中央政府的代理成本。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
就被强制性地多征了Q:一Q,的土地,而土地补偿款的单价也比农民的心理价位
低了毋一忍。
更有甚者,任期为3至5年的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的名义下,一次性地收取
未来50到70年的土地租金,短期机会主义使其在并不确定新建投资项目一定会
成功的前提下,为了攫取土地转让的垄断利润而刻意低价出让土地,以获得单价
毋一岛的垄断利润。
均衡价格下的供求是一种怕累托最优机制,如果地方政府将土地价格提高到
均衡价格的位置,既能增加政府收入,增进本地居民的福利水平,又能使稀缺的
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有可能导致资本所有者的逆向选
择行为,即政府提高土地价格会使那些认为不值得加以投资的最优秀的投资者退
出在本地区的投资,降低地方政府的长期税收收入。但是,人所共知,吸引外资
的最好方法是改善投资环境,即提供价格性能比最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基
础设施、政府对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政府行政效率、规则意识、透明度、可预
见性等,这些软硬环境的建设是外资长期驻留本地的首要条件,而随着外资驻留
期的延长,作为固定成本的土地投入能够被更多的产品所分担,从而达到降低投
资者单位产出成本的效果。因此,土地价格的提高给投资者带来的预期利润损失
完全可以通过加快本地区软硬件环境建设得到补偿,“逆向选择”发生的概率实
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地方政府的理性行为最终导致了政府失灵,即地方政府
的行动未能增进资源配置效率,把收入再分配给了那些不应当获得这种收入的
人。
第四节投资过度的经济学分析
如果各地都按照伪粗放的增长方式投资,全国就很可能出现投资过剩的现
象,而目前的投资又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投资,对能耗要求很高。应当充
41
分肯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在方向上是一
致的,它对拉动增长有积极意义。但是不容否认,投资过高过快会造成经济运行
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一是在结构和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势必加剧
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加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治理难度;二是在供求基
本未变的情况下,必然使产能相对过剩,使企业库存加大、经营销售困难,经济
效益下滑、供求失衡加剧;三是引发金融风险加重,在低效益、高库存、高耗能
情况下,资金流动困难,银行信贷中呆坏账增加,反过来又推动多投资、多信贷,
使企业和银行陷入“流动陷阱”,引发金融风险和社会动荡;四是在GDP占比中,
资本比重上升,消费比重下降,引致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消费疲软,投资旺盛,
促使房地产、土地、期货、股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加大泡沫化;最后,它还
会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效果,放大国家调控难度。2003年开始我国又进入一轮投资
热潮,从固定投资增长率看,这两年的全年投资增长都超过了25%,可以说是保持
较高速地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速度仅次于1993
年投资增长速度。此轮投资过热的具体表现为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产业,
其中部分工业行业投资高速增长,特别是2003年表现尤为突出,在500万元以上项
目中,钢铁投资增长Y96.6%,电解铝增长92.9%,水泥增长121.9%。
焦国内生相比上年全社会固定相比上年投资率
份产总值增长率资产投资增长率(按当年价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亿元' 侏扣除价格因素) 格计算’
1992 2663S.1 14.2% ∞80.1 44.4% 37.3%
1993 34634.4 13.5% l,魄.3 61.8% 43.5%
19q4 46759.4 12.6% 17042.1 30.4% 41.3%
1995 58478.1 10.5% 2∞19.3 17.5% 40.8%
1996 67训.6 9.6% 22913.5 14.8% 39.3%
1997 74462.6 8.8% 24941.1 8.8% 38.畅
1嘲78345.2 7.8% 2鞘艏.2 13.9% 37.4%
1999 82嘟.5 7.1% 2粥54.7 5.1% 37.1%
2咖8舛邱.1 &0% 32917.7 10.3% 36.4%
2∞l 97314.8 7.5% 37213.5 13.0% 38.0%
2∞2 105172.3 8.3% 43499.9 16.9% 39.2%
2003 117251.9 9.3% 55566.6 27.7% 42.3%
2004 156515.O 9.5% 70073.0 25.8% 43.9%
注:各统计数据均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
一、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4
经济改革中个体企业均为理性的投资者,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要求
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但是在伪粗放的增长模式和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下,全国
有可能形成总量的不平筏和过剩。2004年3月央行对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进
行的投融资情况调查显示,截至2004年2月末,这三个行业的投资项目中42%的资
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其中30%直接来自银行贷款,12%由企业自筹间接来自银行贷
款,此外,该三个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均在45%以上,已经显示出过度投资现象。

P1
Pa
P2
o
01 Q3Q2 供求量
图7 投资过热的微观基础
假设一个理性的钢铁企业
希望参与钢铁行业竞争,进入
前,市场价格和产量为需求曲线
和供给曲线1形成的均衡点
(曷,Q),价格P1高于企业
边际成本,此时的行业超额利润
吸引了该企业进入并引起旧企
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投资扩张,产出增加。随着新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
扩大,产出有可能就过剩了,短期的产量剧增使得供给曲线右移至曲线2,在需
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下跌,此时,必定有一部分管理不善或规模较小、成本较高
的企业出现亏损而退出,该地区的产出下降,供给曲线回移,甚至回到供给曲线
1的左边,引起经济衰退。根据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信贷扩张和货币注入是
通过相对价格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过度投资的钢铁企业在银行信贷的支持下
过度投资,如果听任其发展,就会引起生产结构的失衡,最后要以通货紧缩的形
式付出代价。假设政府考虑到了这些影响因素而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调整来遏制
过度投资(如加息),使得供给曲线没有过分的内移,价格温和的降为只,直
至行业超额利润消失。但是在Q3一Q1的供给量实际是一种“超额利润租”,只要
这个租存在就机会吸引企业投资的增加,为了尽量获取这部分超额利润租,企业
自然就要扩大规模,利用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学习效应来控制平均成本。但是
并非每个企业扩大规模后都能够如愿的获得超额利润租,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不
完全等多种原因,扩大规模风险很大,如果企业是预算硬约束的,那么有可能受
资金等约束不能大规模扩张,但是在地方政府软约束投资热情的引导下,企业也
会冒险扩张,由于有了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待遇,其投资成本实际降低了,扩张
拈投资过热的微观基础引自聂丹的工作论文。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功能及生存逻辑一.
43
的风险也就降低了,企业的预算硬约束变成了软约束;有时企业并不愿冒险,但
被地方政府胁迫着拔苗助长”,因而全国的投资、供给总额可能会变成总量失控,
地方的个人理性导致了全国的集体非理性,加剧产能过剩。
二、过度投资会引起经济震荡
费雪的“债务.通缩”理论认为:新发明、新产业、新资源、新市场的出现
和较大的利润空间都会引起企业的过度投资,从而导致过度负债。债权人如果意
识到这种债务风险就会趋于债务清算,债务清算将导致销售困难,从而导致归还
银行贷款和货币周转速度减慢,存款货币收缩,物价下降,这将进一步导致利润
下降和实际债务的上升,结果会使某些正在经营的企业陷入破产清算的境地。费
雪认为:过度负债和价格下降将导致巨大灾难。而我国目前最热门的三大行业负
债率均达到45%。
对于我们目前的情况而言,三大行业的投资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
要动力,2004年同比增长都在20%以上,但是消费需求增长略显缓慢,消费增长
才是经济增长最终的动力,如果消费需求相对投资增长总是处于弱势,势必在长
期内对经济形成制约。
大量投资在短期内造成过度需求,导致物价一定程度上升,这又使得预期的
投资回报率上升,加速投资。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投资、
生产链不断扩展,已经形成一个自我循环,显示为:企业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
波动将占主导地位,其不断上涨的趋势将导致新的通货膨胀压力,因此,短期内
的过度投资将会产生很大的通胀压力。如果国家能够有效控制过度投资使其带来
的经济震荡在经济体承受的范围以内,则不会造成太大负面影响,但是如果钢铁、
水泥、电解铝行业在建项目全部完成后,供给大大超出市场需求,对未来的收益
率不能实现,加之45%的贷款率,还贷能力大大下降,银行将增加大量的呆账坏
账,必然导致紧缩银根。一旦信贷紧缩,将会出现不对称得紧缩状态,三大行业
一般来说规模较强、投资额大,在高速投资期就挤占了有限的资金,致使一些活
力强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紧缩银根出现后,银行资金周转困难,但还是要
为这些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从而进一步挤出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源。市场将会直接
出现销售困难,物价下跌,财务恶化,投资信心和银行贷款意愿下降,经济将减
速或衰退。
26:!004年在国家紧缩钢铁行业投资的宏观调控中被中央勒令下马的江苏铁本就是一例.
第五节大量利用外资的效应分析
投资过度是伪粗放的表现,投资资本的来源包括国内和国外资本。由钱纳里
的“双缺口”模型”可以得出结论:本国引进外资可以实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
移,产出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虽然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优化了制
度安排、缓减了就业压力、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并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
同时也带来了包括加剧地区和产业结构偏差、增大金融风险、对内资产生“挤出
效应”及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等负效应。客观分析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有助
于采取有效对策,扩张正效应,减少负效应,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GDP与GNP的背离导致国民福利损失
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它加上来自国外初
次分配收入净额就等于GNP。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两者通常并不相等,具体取决于
来自国外的初次分配收入净额大小。表3反映了1978--2005年中国GNP和GDP的数
量及其差额。在1978--2005年的28年中有16年是GNP小于GDP,9年是GNP大于GDP。
在不同的时期GNP和GOP的差额有不同的特点。1978--1992年的15年间,6NP大于
GDP年份较多,但是差额较小,1992年以后,GNP与GDP的差额开始迅速拉大,并且
在1999年达到1488亿元的顶峰差额,这个数占GDP总量的比率不大,但是绝对数
却非常可观。众所周知,GDP与GNP分别按照国土原则和国民原则来确定核算对象
和范围。国土原则以一定时期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否在本国国土范围内生产为
判别标准,不论一件产品的生产者是本国国民或外国国民,只要是在本国国土范
围内生产,就纳入本国核算范围,其核算结果是GDP;国民原则以一定时期在国内
外创造的收入经过初次分配是否属于本国国民所有为判别标准,不论一项收入是
来自国内还是国外,只要通过初次分配属于本国国民所有,就纳入本国核算范围,
其核算结果是GNP。当一国经济处于封闭状态,不存在国际经济交往,特别是不存
在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时,该国GDP全部由本国国民创造,并全部在本国国民中分
配,因此GDP可以反映该国国民实际得到的收入(如1978年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时,
两者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当~国经济实行对外开放后,存在外商投资和对外
投资以及其他经济交往,该国GDP由本国国民和外国国民(包括外商)共同创造,并
27。双缺口模型”:假设在改革开放前,内资局吸收了工1豹就业量,因而创造了巧的产量,但是,包括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总劳动人口为L2,要使其就业资本须达到K2,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即就
业达到工2, 就必然使得投资增至下式中的值· ,-如一蜀卜s,
因而本国存在着储蓄缺口与外汇缺IZh f—S-^f一工卜0.弓l进外资弥补缺口的结论由此成立.
在他们之间分配,同时该国国民通过对外投资和其他途径,可以从国外获得部分
收入。如果一国分配给外国国民的收入和本国国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相等,那么
GDP和GNP就会相等,否则两者不等。中国GNPd、于GDP,意味着中国国民并没有获
得GDP所显示的经济收益,也就是说,在中国范围内生产的由GDP所反映的财富,并
没有完全为中国国民所分享。其中一部分流到国外,中国国民未能从国外获得相
应的收入给予补偿。对于人均收入水平并不高的中国国民来说,近10年平均每年
1000多亿元的收入流失,当然不是一个小问题。由于地方政府盲目引进外资导致
了本国国民的消费者剩余转换成了外国的生产者剩余,国民福利损失及其严重。
表6 1978年至2005年中国GNP与GDP数据及其差额
单位:亿元
年份GNP GDP GNP-GDP
1978 3645.2 3645.2 O
1979 4062.6 4062.6 O
1980 4545.6 4545.6 0
1981 4889.5 4891.6 .2.1
1982 5330.5 5323.4 7.1
1983 5985.6 5962.7 22.9
1984 7243.8 7208.1 35.7
1985 9040.7 9016 24.7
1986 10274.4 10275.2 -o.8
1987 12050.6 12058.6 .8
1988 15036.8 15042.8 -6
1989 17000.9 16992.3 8.6
1990 18718.3 18667.8 50.5
1991 21826.2 21781.5 44.7
1992 26937.3 26923.5 13.8
1993 35260 35333.9 -73.9
1994 48108'5 48197.9 .89.4
1995 59810.5 60793.7 .983.2
1996 70142_5 7117矗6 .1034.1
1997 77653.1 78973 .1319.9
1998 83024.3 84402.3 .1378
1999 88189 89677.1 .1488.1
2000 98000.5 99214.6 .1214.1
2001 108068.2 109655.2 .1587
2002 119095.7 120332.7 .1237
2003 135174 135822.8 _648.8
2004 159586.7 159878.3 .291.6
2005 183956.I 183084.8 871.3
总计1432657 1442940 .10282.7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06)
表7 1998--2002年中国国际收支部分指标及其差额单位:亿美元
项目199s i9蜩20∞ 000l 2002 总计
来自国外的职工报酬0.97 1.46 2.02 2.97 6.74 14 16
支付目外舯职工报搿·2.04 ·5.∞ ·6.79 -8.52 ·9.,o ·32.惦
来自国外的投资收益54嚣104.25 123.够90.92 76.7I 450.25
支付嘲外的投资收益·2:o,:4 ·2∞,21 ·265.” ·2”.11 -223 39 ·i266.32
来自围外的经常转穆46.61 ".67 秘6l 9l|25 t37.蛄398 09
支付屠外的经常转侈·3.救-4.24 -5.50 ·6.32 -8.11 ·27.99
净额-123 64 ·130.30 ,83.54 -106.81 .19.∞ ·463.89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际收支平衡表。
注:表中来自国外的收入项目为正值,支付给国外的收入项目为负值.
表8 1998—2002年来自国外的投资收益净额同GNP与GDP差额的比较
王囊目1998 t999 2咖200l 2002
来自国外的投资收益净预
·165.4 -176.O -141.9 .1撕.2 -l|6.7
f亿美元)
来自国外舶投资收益净额
·13傍.0 —1456.9 ·1174.7 -l辩1.2 -1214.1
(亿元人民币)
中国∞与(DP差额
(亿元人民币l
·1378.0 ·148s.I ·1214.0 -I,86,9 -1237.O
数据来源:同表7。
注:表中用人民币计算的投资收益净额系按当年汇率折算。
47
二、引起GNP和GDP背离的主要因素
我们以GNP和GDP差额最大的1998至2002年为例,来看这个巨大的差额是如何
形成的。这5年中国从国外获得的经常转移收入为398.09亿美元,支付给国外的
经常转移为27.99亿美元,前者多出后者370.09亿美元;但是,在这5年中,来自国
外的职工报酬和支付给国外的职工报酬分别是14.16亿美元和32.08亿美元,来自
国外的投资收益和支付给国外的投资收益分别为450.25亿美元和1266.32亿美元,
两者差额分别为17.92亿美元和816.07亿美元,远远超过经常转移收入的差额,因
而各年这些项目的净额都是负值。简单来说,引进外资后,外资企业在本国赚取
的是股本回报率,而本国发展粗放型国际贸易,在大量消耗本国资源的同时换取
的是仅有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巨额外汇储备。我们看到2005年数据有了很大改变,
GNP超过GDP达800多亿元,这正是认识到依赖外资发展的伪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不可持续的改变结果。
另外,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的收入分配结构过于向外方倾斜。长期以来,
中国为了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实行种种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免费或低价提供国
内土地、厂房等要素。不少地方为吸引外商到本地投资而竞相降低土地等要素价
格,大量减少了中方应得的收入。与此相反,一些外国投资者则高报他们投入的要
素价值,甚至采取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的高进低出等手段转移利润。这样一来,
外商在中国的大量投资得到了极高的回报和其他收益。中国目前的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和方法把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三资”企业)列为本国常住单位,其增加值是
中国GDP的组成部分。但是外商投资企业同国内其他企业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那就是它的增加值要在中外双方进行分割。毫无疑问,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对中国
GI)P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存在“二低”问题:
一是在总产值中,增加值比例偏低;二是在增加值分割中,中方所得比例偏低。”
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不会低于国有、集体企业,因此,中间消耗不应更
大,主要问题在于增加值或收益向外转移。外商普遍掌握着技术设备和原材料进
口权,并控制了关键技术、品牌和产品在国外的销售网络,以较高的价格大量进口
国外要素,以较低的价格出口产品,从而将一部分增加值转移到资本或要素输出
国。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通过境内外子公司之间的内部定价,从境外子公司以较
高的价格购进原材料,然后由境内子公司以较低的价格将产品卖给境外子公司,
再由后者加价在国外市场销售,达到转移收益的目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值比
例偏低,实际上降低了它对中国GDP的贡献;而在增加值分割中,中方所得比例偏
低,则进一步降低了它对中国GNP的贡献。
荔郑志国。刘明珍,“从中国6咿与GDP差顿看经济开放结构”,‘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三期.
48
第五章减少伪粗放带来的负外部性的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的种种因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负的外部性的产生,
我们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改进来减少这些外部性的发生:
一、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目标体系
当前盛行于中国的地方政府之问的恶性竞争实质上是由地方政府官员面对
的激励机制所决定的,根据布坎南等公共选择理论家的观点,矫正这类政府失灵
现象必须通过宪制改革,改变地方政府官员的目标函数,变以经济指标为标准的
自上而下的官员选拔机制为经济指标与本辖区居民的福利增长率或者国民福利
指标”双重标准的自下而上的选举机制,目前提出的绿色GDP就是改革地方政府政
绩考核标准的提法之一;同时根据国民福利最大化的标准,GNP也应该成为考核
标准。
就土地改革而言,中国目前面临的两难选择是:土地资源由政府控制支配的
制度必然会导致官员的腐败行为,而土地完全私有化又很可能导致土地价格的飞
涨,最终演化为泡沫经济。因此,建立完善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是解决这一两
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资源与要素价格改革,将耗竭资源隐性成本显性化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租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由政府倡导的经济体制改革通过这种增长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改革的阻力。
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时的经济发展成本虽然比较高,但往往是被忽略不计的。
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由于进行经济活动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等隐性成本未计入其成本核算中。这样,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市场主
挣国民财富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特定时间内所有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国民财产包括过
去积累的有形的生产瓷料(物质资料)和无形的生产资产(虚拟资产及无形资产)、消费资料等.它既包括
国有企业资产又包括个人财产还包括公共产品价值(如公共产品价值、城乡基础设施价值、地产价值、文
物价值、人居环境价值、政府品牌价值等).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利等资源,以及由这些资
源形成的生态环境等.
体都乐于享受伪粗放式增长带来的成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改
革进入高成本时代,这时不再是所有市场主体共享成果,各市场主体利益趋向发
生了分化,资源的稀缺性开始使部分市场主体占有另一部分人的成果,继续维持
伪粗放式增长的边际成本逐渐地由原来小于到等于进而大于边际收益,不再是各
方都能接受的,于是,经过各方市场主体之间的多方博弈,并反映在理论上达成了
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共识。
在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率水平下,我们面临着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两难
选择,这时资源配置是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标准的,而只能选择一个次优标准,
即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如果一种变革使受益者所得足以补偿受损者的所失,这
种变革叫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如果一种状态下,已经没有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
的余地,那么这种状态就达到了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是一
个次优标准,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比帕累托最优标准更具有现实性。卡尔多一希
克斯标准允许参加博弈的某一方或几方的利益受损,但必须对受损方进行补偿。
按照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短期内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是追求以尽可能少的
生态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而不可能完全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行
的措施是建立流动充分、价格信号充分的生态环境生产要素市场,将外生性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环境、资源等外部问题内部化,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生态环境资源
的相对优化配置。
三、最低工资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l、充分发挥最低工资制度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最低工资是可以确保
劳动者足以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工资,是政府对各用人单位的工资平均水平、人
力资源成本、劳动力供求关系等进行综合测算分析的基础和底线。因而,最低
工资制度可保障工人特别是农民工有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平。有效落实最低
工资制可防止企业对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在工资水平问题上歧视对待。同
时,由于设有最低工资,提高低薪工人收入的过程,也就是提高消黄者有效需
求的过程。当然,执行最低工资仅仅是维护劳动者的最低经济利益。这一最低
标准工资也只够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只能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最
低工资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实际支付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仅仅按最低工资
标准支付农民工工资,那就是一种严重的用工歧视。因此,政府应加大这方面
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以最低工资作为支付农民工工资标准的实事。
2、增加农民工的发展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劳动力
价格低廉能带来竞争优势,但是我们应该从单纯的工资这个概念转向工资的经济
效益即单位产值所需要的劳动费用。根据有关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制造
行业的平均工资,美国是中国的47.8倍。新加坡是中国的23.4倍,韩国是中国
的12.9倍,但是中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却要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韩国单
位劳动成本指数只有中国的80%。这说明了,虽然中国的工人名义工资率很低,
但是由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整体低下,因此工资经济效益也相应较低。故劳动力
价格的快速上涨势必导致我国传统比较优势的迅速弱化直至消失。因此,应尽快
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力度,使其成为掌握--fl或多门专业技术、成为满足产
业升级后现代化生产要求的产业工人。
四、调整产业结构
钱纳里认为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买方市场
后,结构性矛盾己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中国己进入必须调整结构才能
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按照原有的结构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不仅产品没有市场,
资源、环境也无法承受,因此要积极主动、全方位地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
置效率,释放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伴随着市场格局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中国经济已从众多方面的短
缺走向结构性过剩和消费需求的“结构转换缺口””,市场需求成为制约中国长
期经济增长的一个制约因素,但关键是供给结构和有效供给能否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要调整供给结构,推进产业进化,加强有效供给与扩大有效需求并重成为中
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域之间都
存在明显差距,这种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决定了结构进化具有巨大的空间,蕴藏
巨大的增长潜力,结构转换能够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能和经济发展的动能。结构
变化的动态过程就是使要素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和综合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也就
是提高要素效率的过程,即经济增长的过程。
五、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外资对GDP和GNP的双重拉动作

按照国土原则进行GDP核算,可以起到鼓励“请进来”和引进外资的作用,但
却不能反映“走出去”和对外投资的收益。遵循国民原则进行GNP核算则可以同
时反映“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成效。一方面,只要引进外资能够增加本国国
民收入,就会增加GNP。虽然要从引进外资所创造的总收入中扣除支付给外国国民
∞‘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叶飞文,厦门大学,博士论文
5l
的部分,因而引进外资的收入对GNP的贡献不如对GDP的贡献大,但是这样做能够
真实地反映引进外资给本国国民带来的实际利益。另一方面,只要对外投资能够
给本国国民带来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本国GNP,并且前者越多,对后者的贡献越大。
不仅如此,遵循国民原则进行GNP核算,在统计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国民收入时,
要扣除初次分配给外国国民的收入,而不能只讲引进外资数量和总产值。这就有
利于克服引进外资中的一些有损中方利益的做法,提高中国利用外资的效益。实
现外资对GDP和GNP的双拉动,关键是要使外资更紧密地同我国的生产要素结合,
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是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落地生根”,要大力提高
产业配套能力,是同样数量的外资能带动更多的国民收入的增长,提高外资对GNP
的拉动作用。
52
参考文献:
1. Barro,Robert J.(1991),“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 Barro。Robert and Gary S Beck(1989),。Fertility Choice in a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Economic.
3. Blanchard),Olivier(1945),“Debt,Deficits.and Finite Horizon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
4.Kremer。Micheal(1993).“PopulationGrowthandTechnologyChange:OneMillion
B.C.t01990.。QUearly Journal of Economic.
5.Kremer.Micheal(1993).“Population Growth and Technology Change:One Million
B.C.t01990.”Journal of Economic.
6. Krupan,Foreign Affairs,November/December,1994,P79--97.
7.Levine Ross and David Renelt(1992).“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Niu Fangli,CHINA Should Atmch hnponance to GNP as well as GDP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Vice Minister of the Central United Front and the First Vice Chairman of All-China
FederationofhdustryandCommerce,ChinasForeignTrade,2007.0
9. Roomer,Paul M.,1993,“Two Strateg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Using Ideas
and Producing Ideas”,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2,The World Bank,Washington,D.C.
10.Wang,Yan,and Yao,Yudong,2001,“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99”,World Bank Working Paper,盯IS2650.
II.Young,Alwyn,1995“The Tyr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
12.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60(3):941-680.22.
13.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出版社,1996年.
14.蔡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 ‘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15.陈其林,“结构变动与经济运行的双约束型特征:对现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问题的
思考”,‘理论经济学》2006年第2期。
16.陈英姿,“市场失灵的调控对环境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 ‘环境科学动态》,2004
年第l期.
17.曹敏,踪家峰,“地方间竞争与粗放式增长方式的形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
报》.
18.车卉淳,。资源耗竭原因的经济学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l期。
19.程臻宇,“中国同级地方政府问的政绩性竞争”,‘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
20.董正平,“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 ‘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
期。
21.窦丽琛。李国平,“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的判定”,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
年第1期。
22.方忠、张华荣,。三层互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正和博弈”,‘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2月,第13卷第2期。
23.范迪军,“区域性投资过热与地方官员的政绩观博弈实证分析——以“铁本”事件为例”,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4.高峰,。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性质和二元路径”,‘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9
期。
25.高峰,“发达国家“后工业化”一定时期生产率增长率下降之谜”。‘当代经济研究》,
2006年第l期。
26.郭克莎,“把握好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3月
10日
27.韩朝华,“明晰产权与规范政府”, ‘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28.侯泽嫒, ‘外资对中国资本形成的挤出效应',硕士学位论文,华南师范大学,2005
年5月。
29.黄燕芬,“过度投资与重复建设的国际比较”, ‘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8期。
30.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5期。
31. 。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
前沿课题组,2003年第8期.
32.林毅夫、李志赞,“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经济研究》,2004年第
2期。
33.刘帆,“青年农民工低工资问题研究”, ‘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34.刘小玄,“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一产业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索”,‘经济
研究》,2003年第1期。
35.李海舰,“基于软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从硬资源的约束到软资源的突破”,‘工业
经济》,2005年第ll期。
36.李丽,“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失业与再就业”,‘北方经济》,1999年第1期。
37.李家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李俊丽,盏凯程,“内生性市场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问题》,2007
年第2期.
39.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
l期.
40.李文良,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41.李玉新, “近几年我国经济过度投资的实证分析”,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
年第4期。
42.刘凤良,郭杰,“资源可耗竭、知识积累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第11期。
43.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济研究》,2006
年第1期。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
刘伟,“解析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三大悖论”, ‘学术研究),2005年第9期。
刘伟、李绍荣,。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陆铭,。转轨中的经济重构、均衡失业与经济增长”, ‘经济科学》,2000年03期。
罗伯特·M·索洛等,2003:‘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商务印书馆。
鲁宾费尔德著,张军等译,‘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吕铁、徐寿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数量评价问题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院学报》,1998年第l期.
聂丹,“论我国外资企业中农民工工资过低的福利损失”,2007年(工作论文).
聂丹,“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功能及生存逻辑”,2007年(工作论文).
聂丹,。论可耗竭品价格的决定”,2007年(工作论文).
聂国卿, “我国转型时期的政府行为特征分析”, ‘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裴辉儒,‘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选择》,研究生硕士论文.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钱凯,“我国资源价格改革的观点综述”,‘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8期。
邱晓华、郑京平、万东华、冯春平、巴威、严于龙,“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
‘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沈恒林,向正群,“地方政府扶持、企业预算软约束与投资过热”,‘东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
宋旭光。“资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发展”. ‘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1l期。
苏晓红,。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当代经
济研究》,1999年第8期。
王艾青,过度劳动及其就业挤出效应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l期.
王元京。“政府投资方式适用性研究”, ‘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4期。
钝蛎∞盯够的∞
64.文彬。马翔,。我国投资结构优化:制度思考与效率视角”, ‘经济问题探索》,2007
年第3期.
65.文魁,谭永生,“把握规律,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
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
66.许宪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国标经济地位展望”,‘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67.叶飞文, ‘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厦门大学,博士论文。
68.张平,“在增长的迷雾中抉择:行难知亦难”,‘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69.张卓元,。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研究》,2005年第11
期.
70.赵丽芬,“对现阶段我国‘重化工业化’论断的反思”,‘改革》2005年第4期。
71.张承斌,“从要素非均衡集聚视角看中西部崛起动力机制的构建”,‘集团经济研究',
2007.1上半月刊(总第217期)。
72.张衔,“经济增长的有效性:概念和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年第3期。
73.张军、威廉哈勒根,“转轨经济中的过度进入问题—对过度进入的经济学分析”,‘转轨
经济研究》,1998年第l期。
74.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一由东亚经济增
长方式的争论谈起”,‘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75.郑志国,刘明珍,“从中国GNP与GDP差额看经济开放结构”,‘中国工业经济》
2004年第3期。
76.仲维清,程恋军,“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济》,2004年第11期。
77.周丰滨,“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理论及经济增长模型探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1年6月刊.
78.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9.周振华,“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地位”,‘经济研究》,1996年第10期。
80.朱志明。“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必须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新视野》,2005年第2期.
致谢:
这篇论文是在导师聂丹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宪成的,从论文的选
题、制定开题报告到初稿、修改、定稿,聂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始终参与其中,给予无私的指导,并提出了多项建设性的意见,分享
了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评阅和答辩组的各位老师:潘英丽老师、
吴信如老师、苏同华老师、肖艳老师都给予了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
表示由襄她感谢。
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与同学们在平常的交流中获得了不少观
点和知识,提供了很多帮助,此刻也向他们表示感谢;在近~年实习
誓作的过程中,一边工作一边完成论文,工作中的失误也获得了陶事
和领导的谅解,在此深表歉意和感谢。
虽然获得了这么多老师同学和领导的帮助,但是这篇论文的完
成效采还是不能令人满意,以这样一篇浅陋的论文完成三年的研究生
学习,心中不免觉得愧疚,我只好以在今后的时间里,不断学习,努
力工作,来回搬老筛、学友稔同事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