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2992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制度分析

天津财经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制度分析
姓名:赵革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金融学
指导教师:王爱俭
20080501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经济的迅
速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主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由数
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居民、农户所构成的中小经济主体,广泛而又
深入地投身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中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的巨大变化,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的相应变化产生了
强劲的推动作用。
金融作为一种虚拟经济体,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制度工具,是为了降低实体
经济的交易成本而设计的.社区银行作为针对国民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中小企
业、个体工商户、居民、农户的一项金融制度安排,其发生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
展和金融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是具时代性的制度变迁和创新要
求.面对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中小经济主体,中国需要加快探索和发展社区银
行体系,这就需要经济界和实务界在理论上提早做出准备,以期对中国社区银行
的现实发展和未来图景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由于市场经济完善程度的不同,中国并不具有与国外相同概念的社区银行.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最具社区型的银行机构,但由于各种原
因,它们只能是一种准社区银行。或者说是社区型银行。为此,本论文以新制度
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环境和中国金融发展的方向,
以天津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社区银行道路上的探索为主要例证对象,对中国社
区型银行的制度特性、制度变迁、产权安排、治理结构、制度环境等进行了系统
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为中国今后社区银行体系发展的实践提供比较系统的、
富有阐释力的制度理论解说.
本论文主要由7个部分组成。
首先是“导论”,着重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思路、方法和结构,以
及社区银行的理论研究现状,并就社区银行和社区型银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比
较。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其次是“社区银行的制度本性”,本章首先对金融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金
融活动就是一种制度安排.其次,就社区银行的制度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
出了社区银行是一种偏好于社会资本投入的金融制度安排的观点.
第三是4中国社区型银行的现状与制度变迁”,着重阐述了中国社区型银
行一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历史和理论逻辑。
第四是“中国社区型银行对经济体系作用的实证分析”,着重分析了社区银
行对经济特别是中小经济主体增长的作用和提高银行市场效率的作用。并就中国
中小银行的企业贷款与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的关系、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与农
户固定资产的关系和中国银行市场结构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五是“中国社区型银行核心制度安排一一私法关系型借贷",着重分析了
社区银行的核心制度安排一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私法关系型借贷"的机理,并就
此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六是“中国社区型银行的组织和经营模式",主要就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几
个关键的微观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包括治理结构、市场定位、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及风险管理机制的分析。
然后是“外部制度环境对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影响",主要分析了社会信用道
德意识和社会信用管理体系、金融监管、大银行零售化战略、金融信息化技术对
社区银行经营及未来发展的影响。
最后是“结论与展望”,则在更为广阔的视野里总结全文,展望未来中国社
区银行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社区银行社区型银行金融制度私法关系型借贷
Abstract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with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s market
economic entities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being is tha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conomic entities formed by a
large number of small.medium enterprises.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residents and farmers extensively and in.depth participate in market
economic activities in various areas. Economic decisions finance, finance
counter-products to the economy.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emendous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have a strong role in promoting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of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s.
AS a virtual economies,finance is naturally a institutional tool in order to lower
the transaction costs of economic entities.Community banks,as a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gainst the most dynamic entities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system,that ale
small.medium enterprises,individu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households,residents
and farmers.it’S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reform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which is an
era of change and innovation system requirements.Faced with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vibra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conomic entities,China needs to accelerate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banking system,and this requires
economic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industry to make early preparations in order to
grasp the Chinese community banks’real development and the future prospect
accurately.
As the market economy improved in varying degrees,China does not have the
same concept of the foreign community banks.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city commercial banks are China。S most community.characteristic banking
institutions,but for various reasons,thcy Can only bc a quasi-community bank,or a
community.based bank.To this end.this Paper used Tianjin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explore on the road of community bank as the main example and mainly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the institutional change,the
property rights arrangements,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the institutional
circumstances of community.bank with the analytical means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the rc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more systematic
and rich i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he
China's community banking system.
There are 8 components forming the dissertation.
First。the chapter One is”Introduction”。i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whole
thesis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objective,significances,methods,the study achievements
III
on community bank in and outside the country,and community banks and community
banks had defined the concept and compared.Finally,summed up this study of
innovation and inadequate.
And then,the chapter Two”The institutional nature of community banks”.it
firstly analyzes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and considers that the financial activities is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Secondly,it analyzes the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mmunity bank.Finally,it brings forward a point of view that the community
bank is a financi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a prefefred investment in social capital.
Later,the third part ¨the statu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Chinese
community.based bank”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logic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Chinese community-based banks.--.....coopera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city commercial banks.
After that。the fourth part¨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Chinese
community.based bank on the economy system It,focuses on the role of
community-based banks on the growth of economy,especial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conomic entities’economy,and the enhance of the banking market
e伍ciency.And then we give a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enterprises loans and the total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conomical entitie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agricultural loans and the fixed assets of farmers.
After then.the chapter Five”the essenti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Chinese
community.based bank~Private Relationship Lending”.focuses on the core
mechanism for community b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private relationship
lending”mechanism,and then we giv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ivate 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the chapter Six,titled as”the organization and business models of Chinese
community-based bank¨。mainly analyzes a several key micro system of Chinese
community-based bank,including property rights structure,market position,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as well as risk management. ·
Subsequently,the chapter Seven.”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n Chinese community.based bank tt,mainly discusses social credit
awareness of moral and social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the big banks’retail banking strategy and financ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he
community’S future development andbank’S business affected.
Finally,the last chapter”a summary and outlook It,SUmS up the paper and holds
further perspective to the prospect of the of Chinese community bank's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Community Bank;Community—Based Bank;Financial Institution;
Private Relationship Lending.
IV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天津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赵洋签字日期:州年r月朔
f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
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天津财经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
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篡黧篓荔胖=:如艺h一.竹●—J、/五‘/一'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岁绨导师签名: 渊y o
. ~f
签字日期:如硼年r月1佣签字日期:圳年,月k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天津农村合作银行
工作单位: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电话:27928599
通讯地址:西青区杨柳青柳口路81号邮编:
第1章导论
本章作为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就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社区银行理论的研究
现状、研究思路与结构、以及主要的创新和不足进行了阐述。
1.1.1选题的背景
1.1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经济的迅
速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主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为人们参与经济活
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使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大一统的经济主体模式
演变为具有多类型、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结构。其中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由数量众
多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居民、农户所构成的中小经济主体,广泛而又深入
地投身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
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这样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制
度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的一个时期,也正是中小经济主体最为活跃和快速发展的时
期。根据《中国企业管理年鉴20071的数据,2006年我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
的中小企业已超过460万家,个体工商户38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0%,
而99%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59%(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到I/3),生产的商品
占社会销售额的60%,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达到68%和,上缴税收占51%。目前,
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机会。2006年,全国就业人员为7.64
亿,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人员4.3亿。同时,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
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目前,经省区
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近70%是中小企业建立的,中小企业的发明和新产品分
别占65%和80%,中小企业已成为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①。如此丰富多彩、规模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综述【A】,北京:中国企业管理年鉴。2007年
庞大的中小经济主体投身于中国市场经济活动,并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价
值,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远地影响。
i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的巨大变
化,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的相应变化产生了强劲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80年
代初开始,中国金融发展首先经历了由“大财政、小银行’’向四大专业银行的单
一银行信用的转变;进而出现多种金融机构、多种融资方式转变的趋势,直至形
成现在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及其他金融公司并立的格局,使中国金融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7年末,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已近70万亿元。其中,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52.6万亿元,负债总额49.6万亿
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1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8万亿元,
银行信贷与GDP的比例为112.7%;M2为40.3万亿元,反映货币化进程的M2/GDP
比率值为163.41%。就资本市场发展而言,上市公司市价总值已达327141亿元,
与GDP的比例已达132.7%;全年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
8432亿元,发行债券17084亿元。就保险市场而言,全年保费收入7036亿元,
占GDP的比例达到2.9%①。因此,仅从经济规模总量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力度是可观的。
然而,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看,金融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实体经济体
系的改革,中国金融发展的制度变迁始终是一种自上而下由政府控制的强制性制
度供给行为,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需求行为,因而形成
了以间接金融为主体、国有大银行占垄断地位的金融体系。特别是1998年以来,
为适应向商业银行转变的要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对其在县域的分支机构进
行调整,总的方向是工、建、中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大范围地从乡镇一级金融市场
中退出,在县城及中心建制镇也要做适当的合并;农行也适当调整其在乡镇一级
金融市场中的网点分布。2000年末,四大行各级分支机构为12.1万家,比1997
年末净减少3.5万家,机构下降比例达22.4%;到2005年更下降为7.2万家,比
2000年又下降了40.5%。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及县以下地区撤出,势必造成这
一地区金融服务的“真空"状态,加剧了我国金融发展的结构不对称问题,即贷
款主要对象与经济增长主体的不对称,大城市金融发展与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金
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融发展不对称。其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金融体系结构调整滞后于实体经济结构的变
化,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其表现就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和广大个体工商户、居民、农户的“金融服务困境刀并存的情形。
早在2001年的有关调查表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中,真正不缺乏
资金的仅占12%,资金匾乏的中小企业则占到80%,其中严重缺乏者为20铲,但
他们却又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有效信贷支持。表1.1.1和1.1.2分别显示了中小
企业的融资情况和中小企业贷款额占商业银行信贷总额的情况。
表1.1.1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单位:%
融资来源/规模100万元以下100,---,500万元500--一1000万元1000万元以上
自有资金52 64 56 42
亲友入股23 14 12 10
政府投资l l 2 4
贷款22 20 28 39
其他来源2 1 2 5
资料来源:数据时间为2001年,转引自: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
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载于《经济研究》2002年第lO期。
表1.1.2中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情况
金融机构各私营及个体J二商企业
年份‘乡镇企业三资企业
项贷款余额(民营企业)
贷款金额所占比贷款金额所占比贷款金额所占比
(亿元)
(亿元) 例(%) (亿元) 例(%) (亿元) 例(%)
1997 74914.1 5035.8 6.72 386。7 O.52 1891.0 2.52
1998 86254.1 5580.0 6.45 471.6 O.55 2487。5 2.87
1999 93734.3 6161.3 6.57 579.1 O.62 2985.8 3.19
2000 99371.1 6060.8 6.10 654.6 0.66 3049.8 3.07
2001 112314.7 6413.0 5.71 918.0 O.82 3263.5 2.9l
2002 131293.9 6812.3 5.18 1058.8 O.80 2697.4 2.05
2003 158996.2 7661.6 4.81 1461.6 0.9l 2569.4 1.6l
2004 178197.8 8069.2 4.52 2081,6 1.16 2198.4 1.23
2005 194690.4 7901.8 4.05 2180.8 1.12 1975.3 1.Ol
2006 225347.2 6222.0 2.76 2667.6 1.18 1833.7 O.8l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6年。
相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来说,为数量更加庞大的个体工商户、居民和农
户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水平则更低,目前仍以储蓄、住房抵押贷款、系统内转账结
回引自:郭斌、刘曼,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fJ】,经济研究,2002年第lO期
3
算、简单的保险和基金代理业务为主,难以满足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发展生产的多
样化金融需求和居民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欲望。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广大个
体工商户、居民、农户的“服务困境’’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方面:(1)从中小企业
和自然人方面来说,他们的服务需求主要体现为零售业务,其基本特点是量小、
分散和非标准化,因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用信息难以按既定程序检测,并且单
笔业务的交易成本较高。(2)从银行方面来说,中国的银行体系主要以办理大额
批发业务的大银行为主,在市场导向和政府偏好下,其业务重心都倾向于一些较
大规模的优质企业,对中小经济主体具有天然的歧视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
市商业银行是中国目前最具“社区"特征的银行机构,但在经营模式和政府的关
系上与大银行并无明显差别,其内心也具有大银行情结,对中小经济主体的选择
是迫予市场竞争的无赖,而非一种主动行为。因此,中国目前尚缺乏足够成熟的、
足够有效地的、从制度设计层面专司于中小经济主体服务的银行机构。
当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也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主渠
道。要最有效地配置资金,就必须把动员起来的资金,尽可能配置到上述最具竞
争力的行业中。总的来看,劳动密集行业主要以中小经济主体为主,因此,创建
何种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广大的个体工商户、居民、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的金
融机构,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和谐的关键环
节,也是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社
区银行正是作为应对中小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产生的。在我国,历史形成
的大银行情结和体系并未真正改变,大银行①在中国银行体系中仍占有最重要的
地位,其数量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两
个最重要的以中小经济主体为服务对象的中小银行机构,但对他们的功能定位和
制度设计仍主要从社会责任和政策需要的角度出发,即服务于农村金融和城市非
公金融需求,尚未从其经济功能和社会特征,即“社区”的角度,去定位和设计
它的组织结构、经营目标、经营行为等;并且由于中国尚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
期,许多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完善和
它们自身体制和经营机制上的一些问题,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与
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社区银行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中国目前尚不具备
。本文中的大银行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4
如同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有着成熟的制度设计和功能定位的社区银行机
构,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还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社区银
行,只能是一种准社区银行,即社区型银行。因此,借鉴国外社区银行的经验,
总结中国具备社区性质的中小银行机构的实践和发展历程,探讨和研究中国社区
型银行的制度功能、核心机制、组织和经营模式,以及未来中国社区银行的发展
趋势,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构成了本论文研究和探讨
的主要内容。
1.1.2研究的目的
金融作为一种虚拟经济体,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制度工具,是为了降低实体
经济的交易成本而设计的。社区银行作为针对国民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中小企
业、个体工商户、居民、农户的一项金融制度安排,其发生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
展和金融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是具时代性的制度变迁和创新要
求。面对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中小经济主体,中国需要加快探索和发展社区银
行体系,这就需要经济界和实务界在理论上提早做出准备,为中国今后社区银行
体系发展的实践提供比较系统的、富有阐释力的理论指导。
因此,本论文有三方面研究目的:
1、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准确定义“社区银行"和
“社区型银行”的概念、内涵和差异,以利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2、系统梳理国内外社区银行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迸一步廓清社区银行的
制度特性,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制度功能和发展趋势。
3、希望能够通过理论综合和中国现有社区型银行(包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实践总结,建立一个对中国社区型银行制度安排更具阐释力
的研究框架,从而对今后中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和创新达成更多的共识,以期对中
国社区银行的现实发展和未来图景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从而更好地指导中国社区
银行在今后的发展和实践。
1.1.3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就理论意义而言,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结合中国经济发
展的现实环境和中国金融发展的方向,对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制度特性、制度变迁、
核心机制、产权组织、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制度环境等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和
实证分析,给予一个比较系统的、富有阐释力的制度理论解说。同时,初步建立
-个关于中国社区型银行的系统分析框架,丰富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在银行组织
结构方面的理论。
就现实意义而言,本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中国的社区银行的理解,阐明其建
立和发展的必要性和深层机理,解释其现实的制度建构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创新
方向。本研究将为中国未来社区银行的具体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并进一步为政府
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1.2社区银行理论研究现状
社区银行作为银行机构体系的一个小分支,国内外对它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
一个完整而又系统的体系,很多研究与中小银行的研究融为一体,并且大都分散
于金融制度、金融功能、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效率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之中。
1.2.1国外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从已检索到的文献看,国外对社区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即,社
区银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区银行与关系型借贷的关系、社区银行与大银行的
经营差异、社区银行的经营风险、社区银行的经营绩效和社区银行的发展趋势。
一、社区银行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社区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与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城
镇居民和农户的信贷关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其应有的制度功能。但社区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一个小环节,在理论上单独以社区银行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还不是太多。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是Berger、Hasan、Klapperd∞(2004)的《社区
银行和经济运行的关系:一些国际经验》。在文中,他们采用1994"-2000年49
个国家(其中发达国家和地区21个,发展中国家28个)的数据,以社区银行的
市场占有份额、以成本或收益为标准衡量的社区银行平均效率度、以及其他一些
控制性虚变量为外生变量,以GDP增长率、中小企业就业量、银行业贷款总量占
∞引自: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31
6
GDP的比重为内生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具有发达社区银行的国家会有:
(1)较高的中小企业就业份额;(2)较高的GDP增长;(3)促进竞争提高银行业
效率,并产生较大的信贷流。
在对特定行业发展的贡献方面,Keeton、Harvey、Wiuis(2003)在《社区银
行在美国经济中的角色》中对美国社区银行在2002年中的经济作用进行了实证
分析,在对小型工商企业贷款方面,社区银行拥有33%的100万美元以下的贷款
市场份额,比它们的银行存款市场份额(19%)和银行资产份额(15%)要高很多;在
对农业贷款方面,社区银行拥有39%的农业商业性贷款份额,在10万美元以下的
农业贷款中占80%;在零售业务方面,单位账户10万美元以下的储蓄存款份额为
24%,10万美元以上为15%,并且小额转账费用要比大银行低。为此,得出的结
论是,与过去20年相比,社区银行的市场份额、资产规模等下降了许多,但是
在小社区和国家中部,社区银行的作用仍然是举足轻重;此外,在全国各地,社
区银行仍然是以“关系"为基础的银行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它们的服务对象包括
中小工商企业、农民以及关注个人服务的小储户。Berger(2001)从关系贷款的角
度出发,得出中小银行是中小企业的最佳融资伙伴的结论。Strahan、Weston
(1996、1998)认为,中小银行固有的资产规模决定了其是中小企业的理想的融资
伙伴。
在对宏观经济政策影响方面,Hoenig(2003)在《社区银行与美联储》中得
出的结论是,社区银行在美联储的三大目标中分别发挥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
都非常重要。社区银行是货币政策作用经济的渠道之一,许多社区银行接受美联
储监管,通过监管,提供一个窗口,反映重要经济部门和地区的经济活动状况;
最后,在支付清算领域,社区银行为大多数人提供清算服务的通道。
二、社区银行与关系型借贷的研究
Banerjee等(1994)提出了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拥有信
息优势的两种假说:其一是“长期互动"假说(10ng term interaction
hypothesis)。这种假说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专门为地
方中小企业服务。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
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这就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
息不对称问题。另一种假说为“共同监督”假说(peer monitoring hypothesis)。
7
这种假说尤其适合于合作性中小金融机构。该假说认为,即使中小金融机构不能
真正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因而不能对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但为
了大家的共同利益,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一般来说,这
种监督要比金融机构的监督更加有效。
Berger等(1998,2001,2002)从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权利配置方面分析了
小银行对关系型借贷的适用性。认为,小规模的社区银行由于其地域性和社区性
特征,它的信贷经理可通过长期与中小企业保持密切的近距离接触来获得各种软
信息,然而这些软信息由于具有模糊性和人格化特征,很难在组织结构复杂的大
银行内部传递。鉴于此,在关系型借贷过程中较多的贷款决策权必须委派给掌握
着这些软信息的基层信贷经理,但这样一来又会加剧基层信贷经理和银行管理层
之间的代理问题,因为两者可能有着不同的激励,这样科层结构复杂的大银行由
于委托代理链条长,解决代理问题的成本就会较高,而小型的独立社区银行则因
管理层次少从而可减轻代理问题,因而大银行喜欢硬数据(如信用记录、收入、
债务和其他能够从财务报表和信贷报告中能够得到的信息),且不大愿意向“信
息上困难的借款人"放贷,而社区银行由于具有处理“软数据”的能力,在向信
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型借贷上拥有比较优势。Cole等(2004)亦得到了与
上述Berger等(2002)相一致的结论。J.Stein(2002)也从组织结构和控制权激励
的角度剖析了不同的银行组织形式在生产信息和有效分配资金方面的能力,他指
出“当关于个体投资项目的信息内在的是软信息时,大型科层组织的公司就处于
比较劣势”,揭示了小型银行对以基于软信息为特征的小企业关系型借贷的适应
性。Brickley、Linck&Smith(2003)则从所有权激励角度出发,分析了由于社
区银行机构的所有权结构一般具有集中性的特征,因此社区银行的分支机构的经
理有着强烈的所有权激励,他们会付出较多努力来收集软信息,因而社区银行在
对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上的比较优势。
詹森、麦克林(1999)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指出越是专门化的知识,其转换
成本(或沉淀成本)越高,交易就越倾向于以长期关系的方式进行。因此,与市
场交易型贷款相比,关系型借贷属于含有某种社会网络因素的准市场交易。
Berger、Demsetz&Strahan(1999)从威廉姆森型组织不经济角度,分析了大银
行不愿从事对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的原因是某一金融机构若从事多项业务品种,
8
而这些业务品种又要求采用不同的技术,可能会造成范围不经济问题。
Stei一(2002)也认为大机构在处理和交流软信息时存在组织上的经济问题。
Hauswald&Manquez(2002)从地理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总体来说,大银
行坐落在较为远离潜在的关系型串小企业借款人的位置,从而使得其处理基于某
一地方的软信息变得困难。因此,大银行倾向于在更远距离向硬信息胜过软信息
的部门发放贷款。
此外,有说服力的依据还有,小额商业借款不可能像住房抵押贷款和消费贷
款一样进行商品化。尤其是,尽管在其他市场上证券化激增,但在小额商业贷款
市场上,证券化还未达到具有经济意义的水平,这部分可能是因为重新协议的频
繁性以及在证券化市场上与小额商业贷款相关的监管很成问题。有清楚数据表
明,社区银行在向零售消费者和小商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方面是大银行可能的对
手(DeYoung圆,2004)。
,一些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社区银行在发放关系型借贷上存在比较优势、而大
银行则较少可能从事关系型借贷的观点。如,Bergen&Udell(1995);Levonian
&Soller(1995)发现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加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无论在中
小企业贷款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还是在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率上,
小银行的指标均高于大银行,并由此产生了在对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小银行优
势”(Small Bank Advantage)的假说。Peek、Rosengren(1996)对1993"--1994新
英格兰银行业合并的实证分析表明,银行合并后中小企业得到的贷款比合并前减
少了。Berger(1998)根据1993年美国的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发现在大银行合
并后,中小企业得到的贷款减少;而在小银行之间的合并则会使中小企业得到的
贷款增加。Strahan、Weston(1998)发现并购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比率之间呈倒U
型的非单调函数关系,他们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小银行合并之初,多样化的好
处使合并后的银行抗风险能力增强,从而能够向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但随着
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银行开始有能力向大企业提供贷款,并且内部管理也越来越
复杂,所以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比率就会下降。又如,@Berger&Udell(1996)
首次明确地考察了大银行和社区银行在贷款行为上的差异,他们利用主要取自美
。引自: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24--229
圆引自: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lj版社,2006年:23l
面引自:严谷军,关系型贷款与美国社区银行自生能力:一个文献综述【J1,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9
联储关于银行对企业贷款条件的调查的有关数据,来验证关系型借贷对小企业贷
款可得性的作用问题上的若干假设。他们的实证结果支持以下假设:大银行对小
型的“关系型借款人"提供相对较少的贷款,而对小型的“比率型借款人"
(ratio borrower)的贷款并未减少。所谓“比率型借款人"是指银行对借款人
是否授信的决定通过审查借款人的财务比率即可作出的这样一类借款企业。同
时,大银行所发放的小企业贷款较之于社区银行有着更低的利率和较少的担保品
要求。这表明大银行主要从事着对其中一部分相对安全的小企业的交易型贷款。
Haynes等(1999)在对小企业中之相对较大者与较小者从大银行得到贷款的难易
程度高低进行比较时同样发现,大银行所发放的小企业贷款大多是提供给其中规
模相对较大、生存年限较长、财务上较安全的小企业,而这部分小企业是较可能
得到交易型贷款、尤其是财务报表型贷款的。Haynes等的此项实证研究还考察了
银行规模对小企业使用4项传统的债务工具(即信用额度、抵押贷款、车辆贷款
和设备贷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上述4项传统债务工具中,规模较小的小企
业尤其难以从大银行获取的是信用额度贷款。显然,后三类债务工具属资产支持
型的贷款,而信用额度贷款为非资产支持型的贷款,它要求贷款人获知较多的关
于借款人的信息。
三、社区银行与大银行在经营差异方面的研究
在股权结构方面,①Brickley、Linck、Smith(2003)的调查表明,美国得克
萨斯州的小银行的股权比大银行要集中得多,其管理层和股东约持有银行股权的
2/3,而大银行的股东持有股权仅为1/3。
在收入结构上,De Yong等(2004)分析表明,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要高于社
区银行。大银行的非利息资产收益率为2.49%;社区银行和乡村银行在0.67%---
1.05%之间,并且主要来源于存款账户的服务收费。这反映出两种银行间根本的
策略差异:一是收费与交易活动密切相关,大型银行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提供证券服务等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二是大型银行从传统的信贷业务转向保险
和投资银行业务,也会产生非利息收入。
在客户关系上,社区银行善于与客户沟通和互动。De Young&Duffy(2002)
根据美联储对社区银行的调查,由于其地区知识和人性化服务,社区银行能够将
。引自: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lO
业务从大机构中吸引走,而且在其他社区银行被大机构合并之后,同一市场中的
社区银行往往有相当大的资产增长。
在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大银行和小银行有很大的差别。De Yong等
(2004)的数据表明,5096的大银行管理并出售共同基金,约82%的大银行向它们的
客户出售共同基金,社区银行和乡村银行只有16%和53%。在网络银行建设方面,
几乎所有的大银行都有用于交易的网址,相比之下,小、中、大型社区银行分别
只有7%、32%和54%。
在竞争手段上,社区银行具有获得大量稳定的核心存款的能力和较低的服务
费用。Keeton&Harvey&Wiiiis(2003)的一项研究发现,社区银行一般比大银
行更加依赖零售和投保存款筹集资金,在2002年末,社区银行在lO万美元或以
下的账户中持有存款的24%,但在金额更高的账户中所持有的存款仅为15%。大
型银行的核心存款占其所有存款的34%,中型银行为39%,大型社区银行的比例
为44%,中型社区银行为57%,小型社区银行为65%,乡村银行为67%。这在一定
程度上说明,银行越小,其核心存款所占的比例也就越高。在服务费用方面,美
联储(Federal Reserve Board,2003)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小银行收取的手续
费比大银行低。例如,小型银行在支票账户、可转让的支付命令账户以及储蓄账
户上可以使得银行客户的费用降低18%-'-42%;中型银行可以降低10%'--20%的服
务费用。至于账户最低余额的要求方面,与大银行相比,平均而言,小银行在无
利息的支票账户可以使得银行客户节约36%的成本,中型银行可以节约35%的成
本。另外,由于小银行能够获得更高的净利差以保持盈利性,所以对零售存款支
付更高的利率也是可行的。.
在市场营销宣传方面,大银行和社区银行也有着显著差别。DeYoung等(2004)
的数据表明,大银行的广告和营销宣传费用是其资产的0.11%,高出社区银行甚
至是中型银行的2.5"--3倍:而社区银行更多地是依赖于口头交流和地方媒体的
宣传。
四、对社区银行经营风险的研究
由于规模小、地域范围窄、服务对象的风险承受能力差,社区银行在风险分
散和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Emmons等(2004)对社区银行的特有风险进行了概
括:一是敏感性风险,即,较之大银行,社区银行的顾客数量较少,使它们更易
于受到个人客户贷款违约的侵害;二是本地市场风险,大多数社区银行经营地域
集中,使其客户群体易于被同一区域的经济环境所影响,反之,那些具有广泛分
布的分支机构的银行能够取得地域多样性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对社区银行风险
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
在地域分布多样化对社区银行风险的影响方面,Neely and Wheelock(1997)
发现小银行未能很好地进行地域多样化。Berger(1998)分别研究了“大并购
者’’(合并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和“小并购者"(在1亿美元以下),发现地域
重叠的合并(不论大小),对其成本收益率均无特别影响,也就是说,地域多样
化的合并对小银行分散风险的影响并非那么重要。同样,Meyer and Yeager(2001)
也说明,小型农业银行在遭受所在区域的地方经济冲击(县级水平)时,并非一
定会形成风险。因此,所有分支机构在同一社区的银行扩张至其的外围区域时,
可能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地域多样化的收益。Berger and DeYoung(2001)通过对
7000家银行的研究,得出地域扩张对小银行来说可能成本极高的结论,他们发现
银行机构的保持统一标准的经营效率随着银行总部和其分支机构距离的增加而
减少。Walen(2001)发现,所有分支机构在同一社区的小银行的经营比在多个社
区有分支机构的小银行的经营有更好的趋向。Rose and Wolken(1990)发现与地
域多样化的控股公司相连的银行相对于独立银行并没有竞争优势。
在规模扩展对社区银行风险影响方面,大多数结论为,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即
较少的竞争)伴随着较低的银行风险。Edwards,Heggestad(1973)对1954一--1966
年的银行进行观察发现,随着地方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银行风险在降低。
Jayaratne,Strahan(1998,1999)对1982~1992年的所有银行研究发现,撤销管
制将降低全州范围的不良贷款与全州范围的总贷款百分比率。Boyd and Graham
(1998)发现,小型银行合并后获得了显著的成本收益率,而中型和大型银行合并
却没有产生同样的结果。Bergstresser(2002)运用1980~1994年的数据研究发
现,位于集中度高的大都市的小银行极少发放建筑贷款(建筑贷款是风险贷款代
表)。Ergungor(2002)对1996-2000年社区银行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的研究发现,
小企业贷款增加了总资产收益率,但降低了社区银行的经风险调整的总资产收益
率。Carter,McNulty,and Verbugge(2002)对1996""-'1999年间大银行和小银行
的企业贷款的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举行了比较研究,他们的结论也是随着中小企
业贷款比例地上升,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呈下降趋势。Emmons等也(2004)认为,
来源于规模扩大的扩张收益对小型银行来说不少。他们通过对美国7137家银行
样本举行规模和地域的并购模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发现,一般来讲,无
论并购的对象位于什么地方,最大的风险降低利益可以通过增大社区银行规模实
现。我们把这第一个风险降低解释为银行敏感性风险的共同承担。本地市场风险
的重要性较次,尽管通过地域多样化可能带来的风险降低对于城市社区银行来说
比对农村银行更重要。城市银行较大的地域多样性利益或许反映了美国城市地区
相对于农村地区更大的经济差异。如果是这样,那么城市社区银行通过收购位于
它们所在地市场区域之外的银行将获得比农村银行更多收益。
’其他的风险研究有,Holland(1998)等人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出发,通过
20世纪80年代美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s)等地区性银行危机的影响
分析,得出地区性银行规模相对较小,即使它们倒闭或破产也小会造成系统性风
险,对经济影响程度甚小的结论;而大银行则不然,尽管可以实行资产多样化分
散风险,但意外事件或股市动荡造成的资产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损失覆盖面往往是
全国性的,甚至会动摇国外投资者对本国金融、经济体系稳定的信心。在银行的
道德风险方面,已有的研究发现大银行未必比小银行更好。Boyd&Certler(1993)
指出,美国的大型银行的比小银行发放了更多的高风险贷款,并由此造成大量损
失。此外,多数美国大银行自有资本与资产的比例也小于小银行。Mishikin(1999)
从美国银行合并结果分析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五、对社区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
社区银行在规模成本和风险分散能力的限制条件下,能否取得合适的盈利水
平就成为社区银行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关键。
在社区银行业务模式的市场有效性方面,De Yong等(2004)的分析表明社区
银行业务模式是有市场价值的, “过去20年新成立的4000家商业银行说明,银
行家认为社区银行战略是有利可图的。近期研究发现,新设立的银行更愿意在外
地收购当地银行,以及通过两家现有银行的合并,来获得当地市场,并额外获得
当地的小型商业企业⋯⋯。社区银行和乡村银行经过风险调整的每股平均收益率
也是可以和大银行一较高低的"。Keeton等(2003)①认为“在过去10年,相对
国引自: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83
于大银行而言,社区银行整体保持着自身良好的盈利能力,虽然他们的盈利水平
在最近3年也有一些下滑趋势。⋯⋯除极少数机构外,社区银行依然独立运作、
盈利良好、增长迅速,并且吸引大量的新进入者”。1
在规模和绩效方面,针对中小银行规模经济问题的研究肇始于
Benston(1965,1972)和Bell、Murphy(1968)对银行成本问题的研究。Berger等
(1993)和Lawrence(1989)研究认为,在规模小的银行中存在规模经济,在总资产
超过1亿美元的银行中规模经济不明显或者规模不经济。Ashton(2001)对1984---
1997年间的英国零售银行业的研究表明,英国零售银行业存在相当的规模经济,
规模较小的银行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性,总资产在50亿英镑以上的银行出现了
规模不经济。Berger(1995)通过对银行规模与银行赢利之间的关系,认为规模
并不能算作银行盈利的充分条件。戈德史密斯(1993)认为商业银行包括从只有
一间办公室和几个雇员的小银行到在全国设有数千个分行的大银行,其资金运用
能力差异比它们在资金实力、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方而的差异更为重要,因此规
模并不是决定银行机构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Roussakis(1997)提出信息技术
水平也是银行规模的决定因素,例如网络等信息技术对物质结构局限的突破,模
糊了银行规模的传统界限,20年前ATMs的出现是这一历程的开始。他同样认为,
虽然“规模大小是一个银行具备功能的大小和多样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但是比
银行资产和流动性项目更有意义的是“一项累积的、综合的资产负债平衡表"基
础上的“累积收入”的评价。他的研究结论说银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有效管
理"而非规模①,强调收入或经营效益更多的与成本管理和经营策略有关。
六、对社区银行发展趋势的研究’
随着银行监管的不断放松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社区银行在未来发展、银行产
品和服务方面都受到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这方面的主要文献有:
在对社区银行的影响方面,DeYoung等(2004)通过对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
以来在金融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变化分析,揭示出:一是银行业的大规模并购使得
社区银行数目大大减少;二是技术进步使得小银行的竞争力下降;三是飞速发展
的网络技术使得社区银行的网点优势逐渐消融:四是金融管制的放松使得社区银
o Roussakis谈到“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银行盈利公式的关键冈素”⋯在规模、所有权、市场集中度、银行
结构、广告支出、管理特征等相关凶素中,那些特别成功或经营特别良好的银行主要得益于“有效的管理”.
14
行在区域上的垄断地位丧失;五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金融脱媒,大小银行同样
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但那些处于盈利边缘的银行可能无法回应这种挑战而失
败。Keeton等(2003)①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兼并活动导致社区
银行的重要性不断降低,并且使得超级地区性银行和巨型银行的影响力不断增
强”。Kenneth and Tim(2004)以过去的5年平均季度变化为依据,预测美国银
行数量到2008年将可能进一步减少到7161-~7435家之间,到2013年将可能减
少到6480"--7167家之间。根据他们的预测,资产在1亿美元以下的小规模社区
银行将在2008年减少到2672家,到2013年减少到1661家;资产在1亿---5亿
美元之间的中等规模社区银行将略有增加,在未来两个时期分别达到3329和3486
家;而资产在5亿"-10亿美元之间的大规模社区银行将由2003年的481家增加
到未来两个时期的584和687家。另外,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仍然是一个重
大课题。根据Grant Thornton 2003年对社区银行的调查,93%的被访问者认为
留住关键员工是社区银行成功的关键因素。拓宽收入和资金筹集来源的难度也在
加大。美国银行家协会(ABA)的调查表明,1997---2001年期间,相当数量的社区
银行的存款增长落后于贷款需求。
在社区银行的未来发展方面,DeYoung等(2003,2004)认为,“银行和金融
服务业以及电子或网上银行的科技地进一步发展将不可避免⋯⋯这些变化为社
区银行、区域银行和大银行提出了相同的巨大挑战和潜在机遇。新的金融技术是
更有可能使大银行在保持其规模效益的成本优势上实现产品个性化昵?还是使
得社区银行在保持其传统的个性化服务基础上克服小规模经营的不经济性呢?
数据分析表明未来社区银行的数目将大大减少,但也表明数量相对较多的社区银
行与数量相对较少但规模不断扩大的大银行并存,形成一个竞争均衡”。在如何
应对挑战上,DeYoung通过银行业策略地图框架,认为“很大程度上,未来社区
银行的存活取决于大银行在继续保持低单位成本优势的同时增加其服务的个性
化和用户化的能力",即“他们不应该放弃他们提供高附加值的、以关系为基础
的客户服务的核心战略,而是调整此核心战略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Emmons等
(2004)认为社区银行面临着成本、利润和风险的巨大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一
是社区银行能否为新客户提供他们所需的金融服务:二是它们的规模能否满足规
西引自: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83
模经济效应的要求;三是它们能否与因规模和地域优势而具有更大风险分散能力
的大金融机构进行竞争。如果不能,它们将逐渐消亡和被收购。但由于进行地域
多样化的动力是有限的,因此大型社区银行可能取代小型社区银行,但他们对关
系贷款的注重不会就此改变,他们将继续为特定社区内的企业和家庭服务,而不
会被迫收购或管理远离其社区根基的分支机构。Keeton①等(2003)认为“虽然网
上服务有诸多便捷性,然而,仍有一些客户偏好于面对面接触、个性化服务以及
长期合作关系。这使得管理良好、有一定资产规模的社区银行继续在银行系统发
挥重要作用"。Rauch and Hendrickson圆(2003)认为,小银行和大银行在小企业
贷款上有着不同的模式,因而,小银行能在大银行占统治地位的市场中,凭借关
系型借贷实现“沙里淘金"而取得较高的贷款质量,从而在未来金融业中继续获
得一席之地。:
1.2.2国内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国内对社区银行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社区银行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比较
苍白,不如国外的丰富。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材料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中国发展社区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发展社区银行是必要的,这占绝大多
数;一种从规模经济效益出发,认为小银行是没有竞争力的。
认为发展社区银行是必要的主要文献有,高雷(1999)、顾旋、刘都、刘炜(2000)
从规模经济不等于规模效益出发,认为中小银行与国有银行相比较,具有体制和
管理上的灵活性,并在科技上有“后发优势”。目前非国有经济的贡献与所得的
金融支持之间严重不相称,因此“急需发展非国有银行即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银
行”。阎冰竹(2000)、于海(2000)、李晓峰等(2000)、钱小安(2000)等人强调了
入世给银行业带来的挑战。指出了我国银行业的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对中小银
行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意见。林毅夫、李永军(2001)依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的贡献率与总的增长率有很大的相关性(简单相关系数0.867),而大企
业的贡献率则与总的增长率相关性较小(相关系数0.004)。因此,我国的资源禀
。引自: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83
o Jim Rauch and川l M.Hendrickson.Local Market Structure and Small Bank Risk:Is them a Cormection?【D】
httpJ/www.aaoef.org/papers_2003.htm
16
赋特征决定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里发展经济的最
佳选择。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利用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
业融资困难的方案是不可行的,惟一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建立一
个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就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李志
贽(2002)通过一个模型分析,认为在一个银行业高度垄断的经济中,信息不对称
问题、交易成本和抵押难将会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相反,在一个分散
化的金融结构中,经济中有许多的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
务方面的优势,将使中小企业得到的信贷增加。并且在“资本相对富余",或中
小企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比大企业高的情况下,引入中小金融机构将使整个经济
的效率得到提高。徐传谌(2002)通过中国银行市场集中度研究也得出金融机构产
权制度安排缺陷、垄断与民营银行国民待遇应该是下一步金融改革关键的结论。
刘伟、黄贵田(2002)认为在现代技术不断改善银行运作机制、主要发达国家银行
业结构向集中化发展、各银行努力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背景下,中国银行
业保持一定程度集中率符合国际发展趋势,但是有必要改变单一所有制结构以达
到建构有效率中国银行业体系的目的。陈岩(2003)从银行分层理论认为,银行业
中小银行层是存在的:从银行动态成长理论来看,因为中小银行是会成长为大银
行的,所以中小银行也是可以存在的。梁立俊(2003)由于存在不同规模优势,大
银行和小银行的最优贷款数额不同,因而面对的是相对分割的贷款供给市场:大
银行的贷款优势在大额贷款市场,小银行的贷款优势在小额贷款市场。因此,由
于存在中小企业经济,中小银行是一个健全的银行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孙焕民
(2005)通过对美国中小银行的现状研究,认为社区金融服务的需要、银行发展从
小到大的循环序列性、商业上的有利可图,使中小银行得以生存和发展。杨蔚东
等(2006)认为发展社区银行可以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发
展;二是我国银行体系和融资渠道的有效补充;三是能够满足多层次的金融产品
需求和个性化金融服务;四是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增强整个银行业的竞争力,
因此要发展社区银行。王爱俭①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进入门槛、市场潜力、
发展的安全型、退出机制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引入社区银行模式的可行性。并在
发展战略上,提出了一是逐步推动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二是引进民间资本
。引自。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44l--455
17
参股城市中小金融机构;三是设立灵活的准入门槛。武胜利①认为发展社区银行
具有可行性,一是具有强烈的市场需求;二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具有广
泛的投资群体;四是具有相应的金融资源;五是具有相对的竞争比较优势;六是
具有一定的经营利润。在发展战略上提出了七条建议,将社区银行发展纳入国家
发展战略中,制定有关社区银行的法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银行业分层次
的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给予政策支持。
认为小银行是没有竞争力文献有:褚伟(2002)认为中小金融机构既有制度安
排的目的是其组建或主管单位为了获取支配资金权力的“支配权收益",并不是
为了在市场中融通资金、发挥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而获取“市场收益”。至于所
谓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没有规模效益的说法并不具有说服力,美国花旗银行就
是靠对中小企业、个人的零售业务而不断发展壮大的。相比之下,中小金融机构
的金融服务项目和量则显得非常不足。可以预见,随着商业银行与中小金融机构
竞争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程度的不断加强,中小金融机构的现存制度状态和市场定
位将显得更为不稳定。培育自己的核心金融服务能力,用自己的特色服务培养和
发展自己的基本客户,是中小金融机构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宗良、朱汉江
(1999)认为银行规模大小对其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影响,规模越大越能赢得客户
的信任,提高市场占有率。他们和庄乾志(2000)、张纪康(2002)等为代表的国内
学者认为在金融管制放松背景下,银行业面临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在业
务、市场份额和资金来源上的激烈竞争,为在金融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为
本国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优厚金融资源,银行业应当向大型化发展,宣称“超
大规模银行"、“金融航空母舰”的时代即将到来,中小银行将不复存在。李富
有(2002)认为我国目前不缺少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小型金融机构,而缺少的是
大型银行。大型银行依其众多的分支机构、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
优势,完全有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康卫华(2005)在对美国社区银行发
展趋势的分析中,揭示了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电子银行的发展使关系贷款的重
要性可能会降低: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技术人才;拓宽收入和资金筹集来源难度加
大、规模小,难以获得成本上的规模经济,使其成本收入比率一直高于大银行,
这是社区银行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使得美国社区银行数量在未来将呈下降趋势。
∞引自:社区银行研究文集【q,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456--479
18
二、对社区银行经营模式和策略的分析
这方面的文献主要有,张杰(1998、2000)从民营经济融资困境出发,提出新
银行机构必须能完全按照市场原理运作,才能既不会出现政府的不适当干预,也
不会有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那样的“刚性依赖"。赵彦云、江涛(2000)指出中小
银行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实行竞争力战略,寻求竞争优势。张捷(2002)运用
企业组织理论构建了一个银行组织结构差异与贷款决策权的最优配置模型,认为
银行组织结构的不同将导致代理成本的差异。大银行的代理层次更多更复杂使之
倾向于集权,而小银行则相对简单而倾向于分权,使之在对中小企业贷款决策时,
由于基层经理和信贷员离企业及其业主的“距离"近,生产软信息的功能强,决
策时所耗费的信息成本就低,而存在关系型借贷的优势。郭斌、刘曼路(2002)以
温州为个案分析了民间中小金融对当地中小企业起飞所起的重要性,证实了中小
银行的特殊经济作用。晏露蓉,林晓南(2003)论证了社区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
和社区居民上,较之于大银行具有“定位差异、人缘地缘、集中经营、风险识别、
灵活便捷"五大优势。常永胜(2004)运用“定位理论"分析了中小银行的市场定
位,即服务于中小企业、服务于社区发展、服务于个人零售业务。杨蔚东等(2006)
分析了社区银行相对于大银行的优劣。在优势方面有:一是定位优势:二是地区
优势;三是信息优势;四是速度优势;五是体制优势。在劣势方面主要是,实力
差、管理弱、人才少,技术落后。在发展策略上,认为一是要引入存款保险制度
作为社区银行的重要制度保障:二是要有良好的社区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三是要
有别于其他银行的经营与产品服务策略。王爱俭①提出了社区银行市场定位的三
种发展策略,一是差别化战略;二是地区化战略;三是阶段化战略。
三、对中小银行规模和绩效问题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银行业并购浪潮,中小银行发展面临困
境,也给中国中小银行发展政策带来一定程度影响。与西方研究状况类似,规模
巨大与功能齐全的主张构成了中国银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流,但仍有许多学者
认为“规模并不能决定一切"。如,于永达(1999)、李文军(1999)、李石凯(2000)、
王振山(2000)等学者通过对银行并购的研究,认为现代并购与传统并购完全不
同。传统银行业购并动机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协同作战、优势互补、拓展
回引自: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441--455
19
市场、加强垄断、救助不良银行、收购低价资产进行投机或避税。各国经济实践
表明银行业购并是从解救问题银行开始的,其主要目的也在于此。但上个世纪90
年代宣布的诸多银行购并案例给人的感觉是失去理智,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张(李
石凯,2000)。事实上, “从两含原本就较大的银行中创造一个非常大的银行将
改善利润的看法实难让人苟同"(Garber,Weisbrod,1992)。银行业适度规模理
论和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银行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李文军、王振山(2000)
的研究证明许多大银行效率低下、运行状况差,而许多中小银行却表现优异。姜
瑶英(2000)也认为新的经营理念应当抛弃传统规模观念,主张银行能否生存取
决于能否赢利、而能否赢利则取决于银行能否适应和满足客户的需要。
四、社区银行与外部环境关系的研究
钱水土、李国文(2006)认为,社区银行有利于社会信用的改善,由于社区
银行典型的区域性特征,为了区域内大家的共同利益,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
间会实施自我监督,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习惯,推动社会
信用状况的改善。另外,社区银行强调对社区文化的融合,而信用是文化融合的
一个重要基础。因此,通过社区银行基于信用的产品设计以及对社区改善和发展
活动的实践参与,就可以推动社区信用意识的普及以及信用关系的逐步确立,进
而促使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
1.2.3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综观国内外有关社区银行的研究文献,国外文献不仅在数量上多于国内,而
且在理论框架构建、分析工具运用、研究主体的广泛性和深入性等方面均要强于
国内,这与国外有着成熟和发达的社区银行体系密不可分。社区银行作为一种市
场经济的产物,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现今仍然发
挥着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社区银行的实践和研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是相对领
先。这种领先既体现在其社区银行的广泛实践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也体现在对社
区银行理论研究的规范化和深入化。
对于西方社区银行的发展,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社区银行在经济发
展中,特别是在中小工商企业、农民以及关注个人服务的小储户领域中,发挥着
较大影响。其二,社区银行有着相对于大银行的特有竞争优势,这是社区银行产
生、存在的理由和继续发展的基础。其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巨大进
步,社区银行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消融,西方社区银行正处在一个巨大变化的阶
段,只有适应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其自身组织结构及经营机制进行及时而
深刻的变革,社区银行才能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其实,社区银行作为金融
体系的一个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特有的金融制度安排,它既具有
金融制度的普遍功能,又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制度功能。hkerlof(1969)的“柠檬
市场"理论认为,由于存在信息摩擦,市场是不完全的。社区银行,从金融制度
的普遍功能来说,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发挥着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功能;而其
特有的制度功能则在于为某个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的解决机制。因此,社区银行模式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也将随着信息不对称的
形成方式和解决机制的变化而发展。
总体来看,国外对社区银行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1)社区银行与经
济增长、金融体系结构、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2)社区银行相对于大银行的比
较优势,这包括社区银行在关系型借贷上的优势、社区银行的经营特色、社区银
行的经营绩效、社区银行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3)社区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研究者分别从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功能金融学等
方面对社区银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社区银行在社区经济发展、中小企业
贷款、自身比较优势、规模扩张等若干理论假说。对丰富银行理论体系、指导社
区银行实践、揭示其发展趋势,发挥了积极的理论作用。但是,社区银行作为银
行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对社区银行的研究更多的是分散入于对金融功能的
研究、对银行体系的研究、对中小银行的研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等各个方
面,专门针对社区银行的系统研究则比较零散,尚未从上述理论中构建出一个系
统化的社区银行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另外,社区银行在西方作为市场经济自然
而然的产物,其产权结构、组织体系、经营机制、市场定位、市场环境、政策环
境等构成因素在国外市场经济国家中都是一个事前给定的既定条件,因此,国外
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而这又恰恰是中国这些尚未形成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国家所
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中国理论界从2000年开始出现了一些关于建立社区银行的声音,如,刘小
平(2000),石振国(2001),巴曙松(2002)等。之后,相继有很多学者从不同
2l
的角度对社区银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都缺乏系统性的阐述。2006年,王
爱俭主编出版了《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对社区银行
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总体来看,经过这些年的讨论和研究,中国已在对发展社
区银行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论证、对国外社区银行发展情况的介绍、对
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路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果和一致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
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但是,由于社区银行在中国尚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相
关研究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简单地论述社区银行的重要性、必
要性和较多的策论性质的政策讨论,在系统性、理论性研究方面还缺乏深度和前
瞻性的趋势分析;分析方法和工具过于简单化,较少利用规范的理论框架来分析
和解释问题,缺乏形式化研究成果;部分简单的理论阐述而没有实证检验结果的
支撑;较多地介绍国外社区银行的经验和做法,相对缺少在中国现实社会经济环
境下如何发展社区银行的深入研究。更为重要的是,简单地把国外社区银行的概
念套用于中国,而没有区分因市场经济环境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性,即国外的社
区银行与中国的社区型银行之间的差异性。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社区银行的宏观制度功能方面,包括社区银行在社
会经济体系中的功能、在金融体系中的功能:在社区银行的微观机制方面,包括
社区银行的核心制度安排、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经营和管理机制:在社区银行
的外部制度环境方面,包括社会信用制度、金融监管、银行之间的相互竞争、信
息技术发展的影响方面,以及社区银行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尚有待我们进一
步加以体系化、规范化和形式化的研究。
1.3.1社区银行
1.3本文需要界定的几个概念
一、社区银行概念的相关研究
“社区银行"这个词在我国是个外来词,是由英文“community bank"意译
而来。关于“社区银行"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尚无一个明确的统一标准,而且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呼,如日本称作地方银行、德国称作区域性银行。当前,
国内外研究者对“社区银行’’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方法有两类。
l、单一指标法
单一指标法,是将某个特征指标作为界定社区银行的唯一标准。
在国外,通常将资产规模的大小作为界定社区银行的标准,这是一种最简便
易行的界定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wil 1 iam Keeton(2003)等,将社区银行定
义为资产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下的独立银行机构;Berger等(2004)提出根据国
家发达程度来确定划分标准,即发达国家的社区银行被定义为资产在10亿美元
以下,发展中国家的社区银行被定义为资产在l亿美元以下,究其本质仍是以资
产规模作为划分标准。Scott E.Hein等(2005)提出“它们通常是小的。事实上,
许多市场参与者都把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下的银行划为社区银行”。事实上,美
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的银行经营报告也是按规模来划分机构类型的。
在国内,单一指标法使用的不是规模指标,而是其他特征指标。徐滇庆(2002)
认为社区银行实质是一种民营银行,简单地说,社区银行就是为社区里的中小企
业服务的银行。司德明等(2002)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在社区设立并提供人文化和个
性化金融服务的经营网点就是社区银行。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和城市
信用社就是社区银行,如,应宜逊(2005)等。
事实上,社区银行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单一指标法很难准确定义社区银行。
银行规模可能是识别社区银行最好的一项特征指标,并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
这种方法也有可能将一些大的社区银行排除在外,丽将一些小的非社区银行纳入
其中。用其他单一指标来界定社区银行,则更难以准确把握社区银行的内涵。
2、多维指标法
多维指标法,是以某个特征指标(通常为规模指标)为核心,再增添若干其
他特征性指标为外延,所组合而成的界定方法。这是国内外研究者应用最多、最
广泛的一种界定方法。
在国外,研究者对社区银行的定义一般是以规模为核心,关系型借贷为主要
特征指标的界定方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1981年美国的《银行业》①杂志选
用Michael I.Gibson给出的定义: “社区银行是社区的财政生命线。通过其提
供的个性化的、私密的以及成本低廉的服务,社区的个人和企业客户可以开展本
。转引:张欣,积极发展社区银行为国家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保障【A】,社区
银行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505
地经济运行相关的财务交易。同时,社区银行还致力于社区改善并实现投资人预
期的回报"。S.Cocheo(1997)对社区银行所下的定义是:“社区银行是社区的金
融生命线(1ifeline),它提供了使消费者和商业客户借以完成当地经济活动中的
金融交易的资源。这种银行亲自地(personally)、极受信任地(confidentially)
和节俭地(economically)开展这些服务,而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力求实现社区的
进步以及银行股东投资的预期回报"。O.Blohm①则对社区银行给出了一个比较形
象的定义,他认为: “社区银行是一种关于人、产品和服务的特别组合。其“烹
饪法“有点类似于此:从大量友善、博学的雇员开始,然后加入较多的具竞争力
的产品、便利性和建议,再拌入丰富的社区参与和股东价值,最后“招待”整个
社区"。DeYoung等人(2004)提出了社区银行界定的五项标准:一是持有少于10
亿美元的资产;二是至少有一半的存款来自于其坐落的郡县的分支机构;三是本
国人所有;四是经营组合贷款、中间业务、保险储蓄等业务;五是或是一个独立
银行、或是某单一银行控股公司的唯一银行、或是多银行控股公司的一个附属机
构(这个多银行控股公司仅仅是由其他的社区银行组成的)。Em[10ns等人(2004)
是以小型的、区域集中的和关系型信贷优势的银行作为社区银行的界定标准。美
联储芝加哥分行②对社区银行提出了四大标准:二是规模小;二是经营区域的性
质;三是传统的银行服务模式;四是关系型融资是核心的经营原则。美国独立社
区银行协会(Independent ComⅡnuni ty Bank of America ICBA)网站@给出的定
义是“社区银行是本地所有、独立营运的机构,资产规模通常在几百万美元和数、
亿美元之间不等”。
在国内,研究者对社区银行的定义均大同小异,都是围绕资产规模、服务区
域和服务对象而展开的。主要有:巴曙松(2002)“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
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
客户的中小银行"。晏露蓉等(2003)“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
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李建英等(2004)“指在一定地区的
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于中
小企业和居民家庭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刘伟等(2004)“指那些规模较小、
o引自:闻岳春、严谷军,美国信贷市场中的社区银行:作用剖析,载于《浙江金融》,2006年第5期.
。引自:王爱俭,中国杜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s ofAmerica,http://www.icba.org.
所开展的业务大部分在社区以内的银行”。钟伟(2004)“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
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
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康卫华(2005)“从当地住户和企业吸收存款并向当地
住户和企业提供交易服务的金融机构"。王爱俭(2005)“指资产规模较小、主要
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钱水土等
(2006)认为“我国建立的社区银行就是以居民社区为依托,在城乡一定的人群居
住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运作并为当地居民或中小企业提供方便
快捷、成本较低、个性化较强的金融服务的小型银行类金融机构”。武胜利(2006)
认为“所谓社区银行,其实就是以居民社区为依托,在一定社区范围内按市场规
则和现代银行制度设立和营运的“眼睛向下看"的股份制小银行,是为社区居民
和社区内的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徐鑫(2006)定义为“以私营为主、特定区域经
营、规模较小、以特定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王爱俭(2006)
采用了三个指标进行界定:一是资产规模:资本金在1亿元人民币以下、资产规
模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下的银行;二是产权结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三是市
场定位:经营范围局限于一定区域,以盈利为主要目标,服务于当地社区经济的
现代化商业银行。张欣(2006)的定义是“社区银行是在确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法设
立,自主经营,为居民及各类经济组织提供主要基于当地经济活动的金融服务,
并负有社区改善责任的小型商业银行"。
二、本文对社区银行制度概念的界定
本文拟采用“核心指标+外延指标”的方式对“社区银行”概念进行设定,
见图1.3.1。
社区银行的核心指标
訾的联定义民1。+
社区银行的外延指标
负债主要来源于社
要运用于社区内的
贷为核心经营机制
该银行是坐落在一个存在入文关系的地理区域内
的法人机构:其股东主要来源于该社区,并具有
完善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其大部分员工与该区
域内的人们存在较为密切的人文关系。
图1.3.1社区银行的定义
i.3.2社区型银行
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区银行是作为应对中小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产生
的,其组织构成和经营的制度环境都是按照完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来实现的。
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社会资源由国家统一支配和调动,
银行只是一个资金的管理机关,因而实行的是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制,无需多种
形式的银行机构。改革开放后,随着多种经济主体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分散,产
生了多种不同特点的金融服务需求,从而也就需要不同类型的银行为社会各类型
经济主体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在这个时期,中国银行机构体系最大的变化是各
类大小银行的纷纷涌现,并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市场定位体系。
社区银行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引进概念,中国并没有字面意义和统计意义上

的社区银行,但这并不能说中国就没有社区性质的银行。从中国各银行机构的经
营管理特征和实际发挥的作用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以及新成立
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可以看作是中国具有社区性质的银行,而农村合作金融机
构和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最具社区属性的银行。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仍处于初级阶段,各种市场运行机制尚不成熟。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
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从其内部机制看,它们在公司治理、发展方向、经
营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还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从其外部环境看,宏
观经济管理、社会信用管理、监管制度等还存在很强的行政色彩。因此,它们的
制度特性与国外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银行还存在较大差异,只能是一种
“准”社区银行,或者说“社区型"银行,还有待于向着标准的社区银行进一步
发展。如果说社区银行是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那么社区型银行就是特
指在中国不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银行,或者说具有中国市场经济特色的社
区银行。
在本论文中,社区型银行特指:在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那些具有“社
区"属性和功能但又与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标准社区银行存在差距和差异的中
国地方性的中小银行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两个最具代
表性的社区型银行。
1.3.3中小经济主体
中小经济主体是指那些低于社会平均生产规模或自有财富规模的市场经济
主体。中小经济主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经济的发达程度不
同而会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例如,各国对中小企业并没有统一规定,但普遍都从
性质和规模角度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对中小企业定义为:
(1)独立经营管理,通常由业主自己经营管理;(2)个人或小集团投资并拥有所有
权;(3)其产品或劳务主要为当地市场服务;(4)企业规模在同行业中相对较小。
只要具备以上四个标准中两条的,都为中小企业。欧盟执委会按1996年4月3
日所作的建议,将中小企业定义为拥有雇员少于250名、年营业额不超过4000
万欧元或者年资产负债表总值不超过2700万欧元的企业,并且没有企业或者若
干企业(本身不是中小企业)拥有该企业的25%或者更多的资本或投票权。中国的
定义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
在本论文中,中小经济主体是指: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包括居
民和农户)。
1.4.1研究思路
1.4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在金融问题的研究思路上,按照默顿·米勒的观察,现代金融学研究存着所
谓的“商学院方法"和“经济系方法”。商学院方法倾向于“微观规范分析",
即在证券的市场价格既定前提下,一个决策者努力使某一客观函数值(效用,或
是预期收益,或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经济系方法则是“宏观规范分析’’,即假
设一个由最优化微观个体构成的世界,以此推断被这些个体当成是既定的市场价
格在实际上是如何变化的。这两种分析思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很大程度上
成为金融问题研究的主流。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中国社区型银行给予一个比较系统的制度功
能解说,从而为中国未来社区银行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此,本研究以新制度
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以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在实践社区银行方面的探索为主要
例证对象,在详细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提出金融是一种制度安
排的假说,使社区银行也成为一种制度安排,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
切入点。其次,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的社区型银行,而
非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的社区银行。据此,一是分析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历史
变迁过程和特征;二是分析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宏观制度功能,就是运用功能金融
学理论、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社区银行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即社区银
行对中小经济主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提高银行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三是分析
中国社区型银行的核心制度安排一一“私法"关系型借贷的作用机理;四是分析
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微观制度安排,包括产权组织和公司治理结构、市场定位、激
励与约束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五是分析外部制度环境对中国社区型银行发挥其
制度功能的影响,即中国的现实社会信用环境、监管环境、大银行零售化和金融
信息化对社区型银行经营发展的影响。最后,对中国未来社区银行的发展作了理
论总结和趋势判断。从而建立起以“私法关系型借贷为核心、宏观经济功能和微
观制度安排论证为主线、外部制度环境分析为纽带’’的三位一体的中国社区型银
行的制度分析框架。上述思路可以用图1.4.1来描述。
1.4.2研究方法
本文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吸收信息经济学理论、功能金融
观理论、公司治理理论、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等研究成果,在亲身参与天津农村合
作金融机构探索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的实践基础上,以实证分析为主,注重于现实
中新的经济现象的发现,同时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般分析与个别分
析相结合,既注重事实的归纳,又注重理论的演绎。主要研究方法有:
一、制度分析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和至关重
要的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制度,同时又为制度所制约,经济社会的发
展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制度变迁的结果。交易是人们对产权交换的经济行为,是人
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产权是制度的表现现实,是制度安排的核心。制度变迁
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动力和方向是降低交易成本,寻
求最优产权形式。因此,制度分析方法就是从交易成本入手,分析人们为降低交
易费用而选择的产权形式以及选择的路径。社区银行作为虚拟经济体系一一金融
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制度的聚合体,在宏观层次是降低整个经济社会的
交易成本,在微观层次是提高自身的组织效率。因此,用制度的方法来分析社区
银行是恰如其分的。
。一一一、、吣遽秒, /≤/≤砂孔镟芸银赫秘匠絮驴√乡蒜斟
一一筲一霉一一一一甏心经营机制分析’:;’ \ 刑世岱惜琅I / 猢黼黼戳黼绷糊蝌\. _/
石只=≥-_≮畿函社矗J榉崭L 的葫穗只一形=孙
\\一译’N⑨/ 厂
、,.,气。:

,’柏n)“
诎J∥ 。一4I
《? 结论和展望7荡
\ 徽∥’ /
图1.4.1论文思路与框架
|解i
l决{
|问|
i题i
二、实证与规范研究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是现代经济理论研究广泛应
用的两种方法。实证分析以某种规范研究为前提并包含一定的规范因素,而规范
评价则以实证分析所提示的经济关系和所描述的经济过程为对象和研究基础。新
古典经济学推崇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新制度经济学则追求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29
~提出问题~几¨妙
一分析问题|n¨妙
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自始至终追求两者的统一,通过对社区银行的定义和中
国社区型银行核心制度安排的研究以及实证分析,回答社区银行是什么,再以此
为基础评价什么样微观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才能使社区银行有效提高其制度功
能和效率。
三、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是经济理论常用的工具之一。本文从两个方面进
行比较分析。一是与国外社区银行制度的比较。虽然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制度背景、历史传统与外国特别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不同,但他们所经历的市场
化道路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从而为中国社区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个有价
值的参照系。二是与国内准社区银行,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的比
较。中国没有象国外那样成熟的社区银行体系,通过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社区
型银行机构的比较研究,可从中发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社区银行的发展特点和存
在的问题,从而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和演绎,总结出一些具有规律性
的东西。诚如马克思所言: “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
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
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①。
四、历史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是通过对大量历史事实和现实情况进行客观描
述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归纳与总结。历史分析方法是制度研究
的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诺斯在其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采用历史
分析法体现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研究中国社区银行无疑要分析中国
经济和金融相互演变的历史,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
市商业银行等社区型银行机构的演变进程,抽象出其中发展的规律和偏差,为中
国未来社区银行发展的研究寻找历史起点。
五、个案分析方法。通过个案分析将空泛的理论分析与现实的银行业实践紧
密联系起来,增强论证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以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在社区银行方面
的实践和探索为主要例证对象。
1.4.3研究结构’’
本论文由7个部分组成:
。引自: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q,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年:131
第1章导论。提出了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社区银行相关研究的文
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和简要评述。然后,就涉及社区银行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
界定,并对社区银行和社区型银行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就研究的思路、
方法、结构和主要的创新与不足作了说明。
第2章社区银行的制度本性。本章首先对制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框架作
了一个简要的回顾,认为金融是一种行为活动,但更是一种制度,即金融就是二
种制度安排。其次,就社区银行的制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即社区银行的“金融制
度”属性和“社区"属性。最后,提出了社区银行是一种偏好于社会资本投入的
金融制度安排的观点。
第3章中国社区型银行的现状与制度变迁。首先分析了中国社区型银行的现
状,并就几个与社区银行相关的银行机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对中国社
区型银行的制度变迁进行了历史描述和理论分析,并主要体现为对农村合作金融
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的分析和概括。最后,以天津农村信用社为例,
分析了它的历史变迁过程。
第4章中国社区型银行对经济体系作用的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了中国社区型
银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工的繁简决定了企业的不同边界,社会财富和知
识的增长决定了中小经济主体将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中小经济主体在中国
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社区型银行与中小经济主体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
因此,社区型银行支持中小经济主体就是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其次,分析了社
区型银行对提升中国银行市场体系效率的促进作用。众多小银行的存在,一方面
提高了银行市场的适度竞争,另一方面分散了银行市场的风险集中度,从而提高
了整个银行市场的效率。最后,就中国中小银行的企业贷款与中小企业的工业总
产值的关系、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与农户固定资产的关系、中国银行市场结构与
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实证角度分析了社区型银行与宏观经济发展有着
密切的关系。
第5章中国社区型银行的核心制度安排一一私法关系型借贷。在中国市场经
济的成长初期,由于信用机制的不完善,中国社区型银行的核心机制是“私法"
关系型借贷,而非国外的“公法”关系型借贷。公法关系型借贷的基本假设前提
是:借贷双方经过长期合作,贷款人可以完全掌握借款人的信息,并且借款人没
有主观违约的行为。因为,主观违约有可能遭受一个具有完善社会信用制度的严
厉惩罚。因此,公法关系型借贷主要解决的是一个事前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对于
事后信息不对称问题则交由社会信用机制去处理。但在一个社会信用制度不成熟
的社会,由于正式制度,如法律等,还不能有效惩处各种违约行为,因此还需要
依赖于各种非正式制度,如社会舆论、行规、村规等,‘来规范违约行为。因此,
银行为了解决事前信息不完全,事后道德风险的问题,就会对借款人采取一些具
有事后约束力的措施,这就是“私法关系型借贷”的机制。最后,以天津农村合
作金融机构为例,对“私法关系型借贷"进行了案例分析。
第6章中国社区型银行的组织和经营模式。组织和经营模式是社区银行两个
最为关键的微观制度安排,决定了社区银行发挥其宏观制度功能的效率。本章主
要就中国社区型银行的产权模式、治理结构、市场定位、经营机制、风险管理等
内容进行了分析。
第7章外部制度环境对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影响。首先分析了社会信用环境,
包括非正式制度的社会信用道德意识体系和正式制度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对社
区型银行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政府监管对社区型银行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市场
化监管的思路。第三,分析了由于大银行零售化的趋势,使之开始直接与社区型
银行争夺中小客户,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对社区型银行的传统市场定位产生一定的
影响。最后,分析了金融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区型银行核心竞争机制一一
关系型借贷优势削弱的影响。
第8章结论与展望。当前,我国需要发展一批具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社区
银行,充分发挥其服务于中小经济主体的特性,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信用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电子信
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区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将受到不断的削弱。
1.4.4有关数据与资料运用的说明
本文未标注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正式出版的统计资料,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等。
二是来自一些内部的公开研究资料,如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监管部门以及有
关银行部门等提供的一些资料报告和统计数据。
32
1.5.1主要创新
1.5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由于作者理论基础不够深厚,因此,深入的理论创新不太可能,只能是在国
内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如果这也算创新的话,那么本文
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出了界定社区银行概念的一种方法,即“核心指标+外延指标”的界
定方法。同时,提出社区银行因其“社区”性,而是一种偏好于社会资本投入的
金融制度安排的思想。另外,对前人有关社区银行的理论研究作了一个比较全面、
系统的理论归纳和总结。
二、提出了中国“社区型"银行的概念。由于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不同,对
来自国外的“社区银行"概念,在中国并无与之完全对应的银行机构。但中国并
非没有“社区"属性的银行,只不过与标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银行相比,
是一种准社区银行,即“社区型”银行,是一种在不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
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社区型银行,
本文即以他们为代表分析了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制度变迁和特点。
三、提出了“私法”关系型借贷假说。认为,国外的关系型借贷是一种“公
法"关系型借贷,而中国的社区型银行是一种“私法”关系型借贷,并对此建立
起一个相应的分析模型,对关系型借贷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
四、给出了中国社区型银行的一个制度分析框架。即,以“私法关系型借贷
为核心、宏观经济功能和微观制度安排论证为主线、外部制度环境分析为纽带”
的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
1.5.2主要不足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笔者的知识和能力有限,本文还存在一定程度
的局限性和不足,主要有:
~、中国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社区银行,缺乏实践和数据统计的基础,因此,
一些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和结论未必就符合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实际。再有,社区银
行在中国理论界也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比较有系统性的研究文献还不是很
多,加之本人学识水平的限制,对每个部分的论述可能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还有
待今后的继续研究。
二、缺乏规范的数学模型和严密的数学论证和推理,因此,论文主要采用了
综合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其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数理经济
学基础较差;二是制度关系的量化尚存在严重的技术障碍,使制度分析运用数学
模型比较困难;三是我国缺乏有效的公共资源管理体制,使很多数据被封闭在各
个利益主体中,从而导致实证分析数据不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分析
的完善性。
第2章社区银行的制度本性
金融是一种活动,更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基本功能是降低实
体经济的交易成本。社区银行作为一类金融机构,本质上也是一种金融制度安排,
在具有一般金融制度特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其特有的社区制度属性,即偏重于社
会资本投入的一种金融制度安排。
2.1金融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制度安排
制度是一个历史范畴,自人类从分散的自然状态进入群居的社会状态,制度
就随之而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诺思的定义是:“制度是一系列被
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应
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金融制度是制度范畴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化,是关于社
会经济体系中金融活动以及金融体系内部各种活动的一种行为规则。
2.1.1制度是人类创造的第三种文明
人类经济活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活动,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体
现为科学技术关系;二是交换活动,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一种规则和惯
例。显然,交换活动对生产活动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已在经济活动实践中被证
实。马克思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并将一定制
度的形成归结为一定生产关系以及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并维持这种生产关系
的社会机构和规则确立的过程。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物质状态总是自发地转
变成无序,这就是物理学中著名的“熵增定律"①。要使无序状态转为有序状态,
就必须施加能量。人类社会也同样如此。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是一个从无
序的自然状态向有序的规则社会演变的历史,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所施加的能量就
国熵增定律:物理学里我们可以用“熵”的概念来描述某一种状态自发变化的方向。比如把有规则排列的状
态称为“低熵”而混乱的状态对应予“高熵”的状态。面墒则是无序性的定量量度。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结论
是:“一个孤立系统的墒永不减少”。换句话说。物质世界的状态总是自发的转变成无序:“从低熵”变到
“高熵”.
35
是“制度”,其表现形式就是组织①,即社会形态。正如诺思所说:“制度和组织
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经济中的制度演进"。制度是经济中的游戏规则,组织(游戏
的参与人如企业等)的出现是对制度结构的回应。因此,制度是人类社会与生俱
来的,是人类社会中各交易主体@相互博弈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
备要素。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划分标准,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按照卡尔·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的提法,制度可归入波普尔的第三世界,即,
客观知识世界。刘波和许宏(2001)在《第三种文明》中提出了人类社会的三种文
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形式文明,并将制度归结为形式文明,认为形式文
明是关于方法的文明,是关于人类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及其机制建设的文明。因
此,“制度”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种以形式文明表现出来的非物质资源要素,其
载体和表现形式是组织,其目的是对交易主体行为规则的确定。
制度是重要的。它之所以重要,在于它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
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护产权,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降低
交易费用,激励人们参加生产性活动。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
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一般来看,任何制
度都必然具备两项基本的功能,一是约束功能;二是激励功能。(1)约束功能,
是对社会人的行为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
化的过程中,即相互依赖又相互冲突,因此经济主体在行动中就面临着一个偏好
选择的问题,如果不加以约束,就很可能导致经济社会的冲突和动荡。这就需要
在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树立行为规则,并要求人们予以遵循,对不遵守
者实施精神或物质惩罚,进而管理和控制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以此来减少人们
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大大降低管理费用和其他各种交易费用,促
进经济社会的发展。(2)激励功能,就是对制度遵守者的奖励和对制度违法者的
惩罚。激励功能是以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即以“经济人”的
母组织:是指自然人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为利用一定机会以实现一定目的而创立的。组织的存在和演进受到
制度的根本影响,反过来,它们也影响制度。也就足说,制度作为环境,为组织提供了活动的选择集,这
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组织作为行为者,它的活动要有一定的规范,这可以称作为制度安排。
霉交易主体:指发生交易活动的经济主体,该主体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团、社会阶层、组织、国
家等。
o三个世界理论: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认为。多样化的宇宙现象可以划分为三个层
次,这三个层次被称为三个世界。分别是,世界一为物理世界,世界二是精神世界,世界三是客观知识世
界。客观知识世界是由人类意识活动的创造物独立化而形成的客观存在物所构成的,它包括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政治法律制度等。
36
假设为前提。其目的就是要使相关的交易主体具有遵循制度的内在推动力,也就
是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自觉自愿地遵守制度。良好的制度安排应该能够从行为主
体自身产生出激励机制,并且使之从遵守制度中感受到切实的收益,从而对制度
的价值予以承认和肯定;而不好的制度则使交易主体对该制度产生排斥和抵触,
并最终导致该制度消亡和演变。在新制度经济学派看来,没有制度激励的经济活
动是无法长期开展的、是不现实的。因此有效率的经济活动一定要有一套稳定的、
明确的制度化的激励体系,才能提高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确保个体效率的最大
化并不断地使个体收益趋近于社会收益,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制度,或
者之不同环境中的同一种制度,这两项基本功能的地位都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变化
的,有时是约束功能占主导,有时则是激励功能占主导,而一旦这两项基本功能
完全对立或分离的时候,就极易导致制度演变的发生,产生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通过将交易成本引入传统经
济学理论,从而使制度成为现代经济理论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将
“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分析领域,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在制度既定条件下
寻求资源最优配置的分析思路,提出了如何通过制度调整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
新方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看,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制度与制
度变迁理论构成了其核心理论框架体系(见图2.1.1)。
图2。1.1新制度经济学核心理论体系框架
图2.1.1揭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思路。现实世界是存在交易成本
的,而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分析和评判制度优劣以及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重要依
据。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是如何将外生的成本内在化,即如何形成合理的产权结
构。解决产权问题,就需要将高交易成本的产权结构转变成低交易成本的产权结
构,这一转变过程就形成了制度变迁。通过制度变迁产生了新制度,经过一段时
间后,新制度又会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的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
37
2.1.2金融的制度本性
金融从其表象看,是人们的一种活动和行为,但从其内涵看,则是一种制度
安排,因为金融作为一个虚拟经济体,其根本的功能是降低实体经济的交易成本。
一、金融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就是降低实体经济交易成本的过程
金融,按照黄达老先生的定义,金融这个范畴可以理解为“凡既涉及货币,
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的集合"回。
首先,从货币的发展看,货币的起源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对此,马克思有过
精辟的论述。从社会交易成本的角度看,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分工的出现,分
工的结果使产权得以确立,产权的交易又将因分工而分割为各独立的经济体重新
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社会。产权的交易,或者说是交换,就成为经济社会中最重要
的活动之一。从交换的发展历史看,经历了直接交换(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向间接交换发展、间接交换由物物交换(扩大的价值形式)向物和一般等价物交
换(一般价值形式)的转变,并最终形成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并且货币也经历
了从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从实物货币向虚拟货币(电子货币)的演变。从上述
演变历史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演变过
程。货币就是为了降低产权的交易成本而产生的。早在公元前380年,柏拉图就
意识到市场和货币的基础是分工。斯密也是从交易效率的角度来论述货币的起源
的。成文利(Cheng.w,1996)的数学模型说明,在中间产品卷入分工后,分工水平
要足够高,货币对协调高分工水平才是必不可少的;博兰和杨小凯(Borland—Yang)
的数学模型也表明,只有分工在足够长的迁回生产链条中发展到足够高水平时,
货币的出现才是必需的。
其次,从信用的发展看,信用作为一种借贷关系是随着产权的出现而产生的,
其作用在于维持生存或扩大再生产。信用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
贷两种形式存在的,并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借贷越来越成为信用的唯
一内容,并最终形成金融,成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和基础。从信用的历史看,也是
一个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演变过程。
因此,从上述金融的两个构造要素的演变过程看,金融产生和发展就是一个
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演进过程。·
o引自:黄达。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5.
38
二、金融是一个制度集合体
首先,从金融活动与人类整个经济活动的关系层面来看,生存和发展是人类
经济活动的基本目的。由于分工的存在,经济活动对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可表现为
两种形式,一是直接活动,直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经济活动,如物质产
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二是间接活动,通过作用于直接活动来间接作用于人类生
存和发展需要的经济活动,其功能是为了降低因分工所引发的产权交易的成本,
如货币通过作用于商品交换来提高商品交易的效率。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据此
又可划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属于生产活动的范畴,直接服务于人
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虚拟经济是对实体经济的映射,虽
已发展成具有独立运行规律的经济活动,但它仍需要透过实体经济来发挥作用,
是对实体经济产权交易方式的一种规定。因此,虚拟经济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种
经济活动形态,其作用是降低实体经济运行的成本,属于交换活动的范畴,因此
它是依靠规则来运转,是制度的集合体。虚拟经济本身就是制度。再从金融本身
的意义看,按照功能金融观点,任何金融机构的形式在各地区和各时期变化多样,
但金融功能却相对比较稳定;金融机构的形式变化和金融工具创新都是围绕金融
功能而变动的,金融机构的形式源于功能;金融机构创新和相互竞争导致金融体
系功能的提高。从最二般的意义上看,金融与经济社会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
方面:即,清算和支付结算作用;资源积聚和企业所有权分散机制;资源配置作
用;风险管理作用;信息揭示功能;提供激励问题或委托一一代理问题的解决方
案。因此,金融,是为经济社会的产权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的,是为了降低产权交
易成本而由市场经济主体创造出来的虚拟经济体,是制度的集合体。例如,银行、
证券、保险、信托分别代表的是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务或金融产品,但如果抛开不
同机构的具体形式而从最根本的意义上看,他们在本质上都是制度性活动,都是
通过合约方式对当事人的权力和义务所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从而将风险和收益
在当事人之间进行某种配置。当然,金融活动中也有技术性因素,但它是从属性
的,是为特定的制度安排服务的,并且所有的金融活动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在基
础上都是一致的,都是对货币时间价值和产品风险补偿的测算和估值,只是由于
活动的制度构造不同才需要有相应不同的技术支撑。因此,银行、证券、保险、
信托在内涵上都是一种制度安排,只是由于他们的制度安排不同决定了他们需要
39
不同的技术支撑,从而也就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外延表现形式。
其次,从金融活动的自身层面来看,金融作为一个虚拟经济体,有着其自身
特有的运动规律。从宏观层面来看,金融作为一个整体,对实体经济发挥着制度
功能的作用,用于降低实体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从微观层面看,金融作为一个
“集”,是由金融经济主体①、金融资源、金融市场、金融工具所构成,它们的
活动同样可以划分为金融生产活动和金融交易活动。金融生产活动是指通过对金
融风险的管理和创造实现金融资源价值的增长。金融生产活动属于一种生产技术
型活动,例如,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导致金融功能载体②的增加等。
金融交易活动是指金融资源产权的交易活动,是为了将由于金融活动分工所产生
的各个金融经济主体重新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产生的金融产权的界定和交换的活
动。这种交易活动是由金融交易主体@通过既定的交易规则来实现的,是交易规
则的载体和表现,例如,银行的信贷办理流程,股票的交易规则等。
金融作为一个制度集合体,可用图2.1.2来表示。在这个集合体中,金融的
各种内部活动构成其微观制度集,通过微观制度集形成其宏观制度集,并作用于
实体经济。‘
∥ 宏观制度集1
l、金融宏观调控规则
2、存
贷款
利率盟, ■■■■■_■■■■■■■-Jr
金融制度集
图2.1.2金融的制度集合体
综上所述,货币的出现使价值形式独立出来,为知识的积累和分工的全面展
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用则将不同地点和时点的价值凝聚,使大规模的社会生
。金融经济主体包括:(1)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各金融机构,也包括诸如经纪人等零星个体;(2)金融
服务的需求者,如企业、居民、政府等i(3)金融服务的监管者,如金融监管部门、税务部门、有关的行
政部门等。
o金融功能载体是指实现金融体系功能的媒介,它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等。一国金融体系中
各类功能载体的构成及形式是不断变化的,但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变化却很微小,并且功能载体的的形式
变化或创新总是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实现金融功能而进行的。
·金融交易主体:是指在一个金融交易活动中,发生交易的金融经济主体双方.
40
产成为可能,从而内生出对扩大分工的要求。从制度(法律)角度看,“非人格"
的法律系统之所以能得以建立并付诸实施,其前提是“全国进入以数目字管理的
阶段",这才能为之提供客观而明确的确立依据和仲裁依据;而使经济乃至社会
因素数字化和精确化正是货币与信用的主要功能。具体而言,现代经济的交易关
系主要通过金融契约连接和深化,马克思曾说过,“货币作为一般支付手段,变
成契约上的一般商品",这使契约自由成为可能,交易频率和规模因之大大提升,
从而产权博弈得以展开,产权制度框架逐渐构筑;而信用制度“是资本主义的私
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这一转化从根本上重构了经
济社会的微观构成,并成为现代经济“扩展秩序"的起点和加速器①。简言之,
现代经济的分工演进和秩序扩展都深深依赖于金融,因此,金融是一种制度,通
过这种制度将现代经济的分工和秩序有机的统一起来。
据此,金融制度可以从宏微观两方面属性来定义(见图2.1.3)。
金融制度
的定义
金融制度的宏观属性
-I--
融制度的微观属性
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
动时所遵循的规则,
动本身,金融本身就
金融交易主体在金融交易活动过程中所遵守的
为规范,它是有关法律法规、交易规则、约定
成和国际惯例等规则的总合。
图2.1.3金融制度的定义
三、金融制度的功能和价值标准
金融制度是重要的,它通过一系列体现在经济、法律、政治乃至道德、习俗
方面的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为人们提供金融交易过程中的选择空间和行为约
束,起到降低金融交易费用和竞争中不确定性所引致的金融风险,进而保护债权
人和债务人的相关利益,促进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金融制度可划分为金融宏观制度功能和金融微观制度功能。金融宏观制度功
能是金融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1)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
即金融体系为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清算和支付条件;(2)提供资源积聚和企业所有
权分散机制;(3)为资源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提便利。
金融微观制度功能是对金融自身活动正常运转的促进作用。表现为:(1)为经济
西引自:张亦春、许文彬,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经济学再考察【J】,金融研究,2002年第3期。
41
部门分散的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2)为金融部门提供管
理风险的服务,具有风险管理功能;(3)提供解决激励问题或委托一一代理问题
的方式和方法。
金融制度具有好制度和坏制度之分,从而使金融制度对金融交易产生正反不
同的作用。不同的金融制度对风险和收益关系的调整不同,其所提供的激励与约
束机制也不同,从而决定了金融发展的效率和空间。适应金融发展要求的金融制
度能够较好地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使交易双方都能从各自承担的风险中
获取合理的收益,从而极太激发金融交易双方对风险产权交易的热情,推动金融
的发展,产生金融深化,并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金融制度使风
险和收益不相匹配,使交易双方在风险和收益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将抑制金融
交易主体对金融交易的热情,从而阻碍金融的发展,出现金融抑制,导致金融发
展的停滞或畸形状态,并进一步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
四、金融制度体系
金融制度体系,或者说金融制度的构成,主要由二部分所组成,一是金融制
度安排;二是金融制度环境。
金融制度安排是针对金融活动主体的金融交易所确定的规则。从形式上看,
金融制度安排是一种外在制度,是自上而下强加执行的,但其本身又有内在制度
的某些特征,即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由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规范合成的。一般来说,
以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居多,如,金融宏观调控政策、金融规章制度、各种操作
程序等。金融制度安排根据其功能可划分为二个层次:(一)宏观层次,是从国
家角度对整个社会的金融活动所作的安排。如,法定货币的确定、金融体制安排、
金融市场布局、金融运行和管理机制等,是最高层次的金融制度安排。(二)微
观层次,是从金融自身角度对金融活动所作的制度安排。它又可细分为市场制度
和部门制度。市场制度就是~般意义上的金融活动和金融交易规则。该层次的作
用在于抑制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使金融活动和金融交易在一定
程度上变得可以预见。如,市场准入制度、货币市场交易规则、监管制度等。部
门制度,是金融活动参与主体用于规范自身行为的交易规则。如,信贷管理办法、
同业自律守则等。
金融制度环境是金融运行所处的一系列现存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法律规则
42
所构成的环境。构成金融制度环境的各项基础性制度,既有正式制度,如宪法、
民法、金融刑法、物权法,也有大量的非正式制度,如社会道德荣辱观、社会信
用观等。金融制度安排与其制度环境的匹配十分重要,是提高金融制度的微观效
率并将之转换为金融制度的宏观效率,使金融制度安排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
提条件。认识这一点,对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金融运行极
具现实意义,以此可探索解决中国近几年经济制度建设相对落后,金融制度建设
更是滞后于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需要的问题。例如,对中小企业贷款难道问题,
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根本原因不在于银行的不作为,而在于社会信用环境的
不匹配。换个角度看,就是还没有形成在现有社会信用环境条件下具有小企业贷
款优势的银行。因此,任何一项制度创新,既要有制度安排本身的创新,也要有
制度环境的改变。
2.2社区银行的制度属性
社区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金融制度功能的一般特征,即
宏观特性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小经济主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微观特性表现
为由一系列内部组织结构、经营机制、外部环境等子制度所形成的制度集。同时,
“社区"作为社区银行的一项特有的制度安排,构成了社区银行有别于其他银行
的根本差别。正是这些制度特性规定了社区银行的定义、本质及其与其他金融机
构的区别。
2.2.1社区银行的“金融"制度属性
从“社区银行”的宏观制度功能和作用看,社区银行是金融制度体系中一种
特定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有赖于经济体系中特定经济主体——
中小经济主体发展的需要,其存在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又会进一步促进该经济主
体的增长。金融是经济的制度因素,金融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其目的是降低实体
经济的交易成本。莫顿和博迪(2005)提出了“功能与结构金融学理论",认为
金融体系内部的特殊制度和组织形式是金融发展内生的结果,他们的目的都是为
了实现经济主体之间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并完成每个经济主体都需要的普通融资
功能。对于现实的金融体系的制度结构及其变化机制而言,市场交易行为的成本
43
模式以及技术进步的因素是最核心的解释变量。金融系统又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
制度功能的金融部门所构成,对应着经济体系中不同的经济主体。戈德史密斯
(1969)在其《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通过对35个国家的实证研究表
明,金融部门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同向发展的关系。说明了随着经济的增长,
经济主体的变化需要金融部门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因此,从世界范围看,
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小银行的市场份额一般比较大(见表2.2.1),这与这些国
家发达的中小经济主体和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是密不可分的。
表2.2.1 2002年世界各有关国家小型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单位:%
国家份额国家份额国家份额国家份额国家份额
美国32.74 英国10.80 挪威45.45 菲律宾5.67 智利14.95
加拿大13.2l 比利时53.14 芬兰27.62 土耳其11.93 巴西13。45
澳大利亚12.43 奥地利34.65 德国71.80 俄罗斯19.22 波兰12.3
新西兰18.24 意大利58.00 荷兰35.08 匈牙利10.72 印度5.84
法国33.28 西班牙29.07 日本lO.00 墨西哥9.81 埃及6.06
罗马尼亚41.44 瑞典29,17 韩国47.54 阿根廷】7.48 中国14.35
资料来源:1、转引自Alien N.Berger、Iftekhar Hasan、Leora F.Klapper:
《社区银行和经济运行的关系:一些国际经验》[A],载于《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
第346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中国金融年鉴。
从社区银行的微观制度机制安排看,在组织模式方面,社区银行本身是市场
经济中的一个经济主体,其建立和运作要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模式的一
般规律,也即要选择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的制度形式来进行构建。也
就说,社区银行是由一系列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子制度所构成。在经营模式方面,
关系型借贷是社区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一个主要特征。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
称问题是银行制度存在的一个根本要求,而银行在此问题上有多种解决方案,并
以此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银行。关系型借贷是以“软信息"见长的一种制度安排,
社区银行借助“社区"可以获得大量的“软信息",从而使关系型借贷成为社区
银行制度区别于其他银行的一个重要制度特性。同样,诸如风险管理机制、激励
机制等,都是构成社区银行这个制度集中的一个子集。
从社区银行的外部环境看,社区银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需要有相应的实施
环境。而诸如社会信用环境、监管环境、科学技术进步环境等,它们作为一种制
度环境,都会对“社区银行"这种制度安排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社区银行是一种金融制度安排,也是一个制度集合体。从外部看,发
挥着降低实体经济交易成本的作用;从内部看,通过一系列的子制度来构成社区
银行,降低社区银行内部运作的交易成本:同时,通过制度环境的安排,来确保
社区银行内外制度机制的有效实施。
2.2.2社区银行的“社区力制度属性
从“社区银行"的词义结构看,它是由“社区"和“银行”这两个概念复合
而成。“银行"按《中华金融词库》的解释是:经营存款、贷款、汇兑、结算等
业务,充当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金融机构。在这里“银行"概念是个通用概念,
并无大的歧异。关键是对“社区’’概念的理解。作为一个外来观念,社区
“community”在牛津词典中的解释有三:(1)The people living in on place,
district or country,considered as a whole(由居住在同一地方、行政区、
乡村的人们所形成的一个整体);(2)Group of persons having the same religion,
race,occupation,etc or with common interests(拥有共同的宗教、种族、
职业或共同的利益等的一群人);(3)Having things in common(拥有共同的事
务)。按《辞海》的解释, “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费迪南德·腾尼斯于
1882年首先提出,并运用于社会学领域。在这里“社区”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
地理概念,它既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或一个县,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民的聚
居区域,其基本含义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基本要素有:(1)有一定
的地域;(2)有一定的人群;(3)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
范及相应的管理机构;(4)有满足成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
“社区"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具有共同人文关
系的一群人所聚集的区域。人文关系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范围内的人们,因共同
生活、工作、栖息、学习等活动所形成的具有地缘特征的文化观、习俗观、价值
观、消费观、人际观等社会关系。其重要特征是,该区域内的人们能够借助这种
人文关系进行有效沟通,并且可以对属于该区域内的人的行为施加有效影响。人
文关系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一种最为简单的隐含合约的议定和实施过程。在这
一过程中,由于行为和关系是稳定的,行为和关系的后果及收益是可以预期的,
因此这样的隐含合约所蕴涵的交易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实施。在传统的乡村社
45
会,这种隐藏于复杂人际关系网络背后的非正规合约是普遍存在的,人们之间的
交易并非完全出于经济利益,并且由于时间和空间的相对封闭型,人们相互之间
的行为关系具有重复性、稳定性及收益长期性的特征,从而成为社区社会秩序的
重要保障。在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大,社区也呈现出对外开放状态,人文关
系更多的是建立在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相互之间行为
关系的重复性、稳定性及收益长期性的特征,从而也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如国家
法律等正式制度,来维持这种非正规制度的人文关系。因此,无论是封闭社会还
是开放社会,“社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形态都是存在的,因而该社区所
特有的人文关系也就会或多或少的对该社区内的人们的行为产生这样那样的影
响。从本质上来讲,社区的人文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本,通过将该社会资本投入社
区,而作用于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社区银行的“社区"制度属性上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以地理范围的大小
来判断社区银行的“社区"属性。因为,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地理范围,如果不存
在某种特有的人文关系,那么在该地理范围内也不存在“社区”属性。二是以银
行资产规模的大小来判断社区银行的“社区"属性。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财富的增加,任何银行的资产都会水涨船高而不断扩大。因此,将资产规模
作为社区银行“社区”属性的判断标准,就有可能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经不
起时间的检验。
‘2.3社区银行是一种偏好于社会资本投入的金融制度安排
从上节社区银行的制度属性的分析可以看出,社区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机构
的核心制度特征在于它的“社区"性,“社区”性产生了社区银行的核心制度安
排“关系型借贷”。从本质上看,社区的人文关系是一种社会资本,社区银行与
其他银行机构的差别就在于社会资本在其经营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因此,社
区银行就是更多的发挥社会资本作用的一种金融制度安排。
2.3.1社会资本的一般意义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理论是近20年来经济学和社会学互动发展的
重要成果,是资本概念“社会化”的结果。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中人们的
所有获得和各种有用的活动都是资本的一部分。资本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可投资而
得到回报,并能增加价值,是一种生产性资源。考察资本概念的发展历程,它经
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如图2.3.1所示。
L—,厂—J
第一阶段
L——y一
第二阶段
L——、——√
第三阶段
图2.3.1资本概念的三个发展阶段
格鲁特尔特和T.范.贝斯特纳尔在《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中指出,社
会资本是“社会性相互作用”中基于合作的产物。经济学将社会资本分为微观、
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认为个人和家庭网络这类社会组织以
及有关的规范和价值观,能够给整个社区创造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不仅包括水平型联盟,还包括垂直集团以及不同实体(如厂
商)之间的行为。垂直型联盟的特征是科层关系,成员之间权力不平等,以联盟
为基础的社会资本也能产生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包括塑造
社会结构、促使规范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除了前面讲述的地方关系、水
平关系和科层关系(大部分是非正式关系)外,还包括制度关系和制度结构。社会
资本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结构型社会资本和认知型社会资本来实现。前者通过规
则、程序和先例建立起社会网络和确定社会角色,促进分享信息、采取集体行动
和制定政策制度。后者是指共享的规范、价值观、信任、态度和信仰①。
社会资本具有资本的本质属性,即投资生产性,表现为节约交易成本,提高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效率。社会资本与正式的、非正式的社会网络相联系,也
与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相联系。在制度结构中,人、企业、国家形成了各种各
样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对个人、企业、政府而言,均存在通过信任、合作的
国引自;李晓红、龙游宇、雷德字,论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l期。
47
方式而获得可能利用的资源,这些资源就是社会资本。因此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
来看,社会资本是嵌入制度结构中的生产性资源。国外许多学者都高度重视社会
资本的经济学意义。迈克尔·伍考克说,当各方都以一种信任、合作与承诺的精
神来把其特有的技能和财力结合起来时,就能得到更多的报酬,能提高生产率。
简·弗泰恩和罗伯特·阿特金森认为,在新经济中,社会资本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
一个关键因子。“社会资本表示的是在一个组织网络能够进行团结协作、相互促
进生产收益的情况下形成的资本。它是公司建立有效合作关系、联邦政府将某些
科技职责下放各州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一项更具合作性和积极性的联邦政策"。
弗兰西斯·福山认为,经济学家除了应该考虑传统的资本和资源之外,也需要考
虑相对的社会资本实力:社会团体中人们之间的彼此信任,蕴涵着比物质资本和
人力资本更大而且更明显的价值;高信任度的社会,组织创新的可能性更大。福
山在其专门论述信任的著作中写道:“社会中存在高度信任感,能够促进大规模
企业的产生,如果大科层能够透过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小一点的公司慢慢转型并
加入他们的网络,这时候拥有高度信任感就如虎添翼了"。回
2.3.2社区银行所具有的社会资本属性
任何一个企业经济组织进行生产活动都需要资本投入,包括物质资本投入、
人力资本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三种资本投入的比例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具有不
同的构成比重,例如,传统产业的企业可能在物质资本上的投入比例较高;高新
技术企业则可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比例较大。社会资本是一种非物质形态,且
融合于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等各种社会形态之中,尚无法单独、准确的测度,因
此,还很难从定量上区分企业是否属于社会资本投入型的企业,只能从定性分析
上加以判断,而判断的依据就是企业的生产是否主要依靠“信用”。因为,“信用”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一种社会制度安排、体现了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
良好的“信用’’关系能减少机会主义的产生,从而提高交易效率:同时,获得良
好的“信用”关系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譬如,用法律维护“信用"的成本。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信用”就是一社会资本,投入就能获得产出,但获得也需要
付出相应的成本。因此,那些依赖“信用"进行生产的企业则可能在社会资本上
∞引自;黄进,社会资本: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对话川,天府新论,2005年第l期。
的投入比重要大些,例如,信息传媒企业、网上销售企业等。
金融业是“信用”依赖型企业,属于社会资本型企业。但在金融业内部,不
同金融机构之间对社会资本的依赖程度又是不一样的。社区银行与其他银行的根
本区别在于它的“社区”性,社区拥有其特有的人文关系,人文关系是一种非正
式制度,用于增强该社区内人们之间的“信用’’等级,从而降低该社区内人们之
间交往的交易成本。同时,该社区内的人们为了维持这种人文关系,彼此之间就
需要克制自身的机会主义倾向,这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因此,该社区内的这种
人文关系就是一种社会资本。社区银行座落在该社区内,通过运用这种人文关系,
从而拥有了该社区的社会资本,也就有可能实施关系型借贷经营。关系型借贷的
本质就是一种通过社会资本的投入而获得收益的经营模式。在银行的信贷决策上
主要有两类,一是财务报表型借贷,二是关系型借贷。财务报表型借贷偏重与对
“硬信息’’的处理,需要借助于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电子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如
风险管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因而主要是一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
这也是目前所有大银行所采取的主流技术方式;关系型借贷则偏重于对“软信息"
的处理,主要借助于通过与借款人所建立起的长期合作关系而对借款人的了解来
进行信贷决策,并借助于社区的人文关系来规范借款人的行为,因而是一种社会
资本投入方式。因此,社区银行在社会资本投入的比重上显然要高于其他银行,
是一种具有社会资本属性的银行,是一种偏好于社会资本投入的金融制度安排。
从现实的银行市场格局看,社区银行属于中小银行,无论是在金融技术能力
还是在人力资源上都要远逊于大银行,也就是说它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
要低于大银行。我们知道,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社区银行虽然在物质资本和
人力资本的投入上要低于大银行,但它仍能在银行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就表
明社区银行具有另外一种资本投入,这就是社区银行因它的“社区”属性而获得
的社区人文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同样,社区中的中小经济主体因社区的人文
关系也获得了该社区的社会资本,从而可以借助这种社会资本来提升自身的信用
等级,并与银行建立信贷关系。并且因为每个中小经济主体在社区中的地位、声
誉、财富等方面的不同,其获得的社区社会资本的大小也不一样,从而可获得的
银行授信等级也就不一样。社区银行因能有效辨识中小经济主体社会资本的大
小,从而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因此,社区银行通过社区社会资本投入的补充,
49
增加了它在银行市场上的资本总投入,才使社区银行在银行市场中具备与其他大
银行竞争的实力。一
在中国,社会资本有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中国人重视亲缘关系、地缘关系
的发展和利用,实际上就是对制度结构中社会资本的投资和生产。樊纲在《中华
文化、理性化制度与经济发展》一书中认为,制度,不论是正式的制度还是非正
式的制度,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他看来,中华文化传
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而不重视“理
性化”的正式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这种传统有利于在某些情况下节省短期的交易
成本,但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形成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制度结构和稳定的
行为预期,不利于实现现代社会化生产与市场关系所需要的经济体制①。另外,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不仅是一个市场管理者,也是一个市场参与者。
政府在参与经济活动中,也会产生一种社会资本一一政治资本。政治资本在中国
市场经济活动中无所不在,并且影响巨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之
所以是一种准社区银行,即社区型银行,而非国外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意义上的
社区银行,其理由也在于此,也就是我们将在第5章讨论的“公法"关系型借贷
和“私法”关系型借贷的差异。
∞引自;黄进,社会资本: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对话m,天府新论,2005年第1期。
第3章中国社区型银行的现状及制度变迁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社区型银行机构,他
们的现状和制度变迁历史就是中国整个社区型银行的现状和制度变迁历史。本章
主要就中国社区银行的现状和制度变迁的历史及其理论逻辑进行了分析,晟后以
天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制度变迁历史进行了案例分析。
3 1中国社区型银行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社区型银行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
至于国内一些学者提出的民营银行、中小银行与社区银行并不完全等同。中国社
区型银行的资产市场份额情况见图3.1.1。
圈3 1 1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份额(按资产)(2003~2006年)
1、资料来源:中园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年报。
2、在上圈中.资产规模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三类机构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55%,12%和
10%。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份额有所下降,2006年与2003年相比下降2 93个百
分点.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升最快.提高1 68个百分点。
3.t.1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现状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统
称,是在2003年开始的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基础上所演化而来。中国
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样,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悠久
的历史、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地位。新中国农村信用形成于1951~1957年期间,
是伴随着生产合作、供销合作的产生而出现的,形成了中国当代经济史上典型的
“三大合作"。随后,历经多次的体制调整和曲折发展,直至2003年6月,国
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方案》从而启动了农村信用社历史上
最大规模的体制改革。这次改革,原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演变为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三足鼎立的格局,从而开始了农村信用社由合作
制向商业银行转变的进程。
改革以来,各地农村信用社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
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县(市)为单位统
一法人社,以及县(市)辖域内两级法人社等多种组织形式。截至2007年末,
全国已形成三种省级管理机构模式:有27个省(区、市)组建省级联社;北京、
上海组建全市一级法人体制的农村商业银行;天津设立市、区(县)两级法人的农
村合作银行。共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7家,农村合作银行113家,组建以县(市)
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社1824家。同时,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框架基本建立,省
级政府、省联社和监管机构的职责分工初步形成。根据2007年6月末的统计,
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各项贷
款余额3084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3394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3982亿元;
实现利润219亿元,所有者权益2310亿元;按四级分类口径的不良贷款2972亿
元,不良率9.6%;资本充足率12.24%。
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性质来看,其资产负债业务、资本金、人员全部来自
所属的村(镇)、县和地市,其服务对象全部是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
在信贷关系上以担保贷款居多,因而具有非常典型的社区银行的特性。然而,农
村合作金融机构与国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银行仍具有不小的差异,主要表现
在它们都没有完善和实质性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社员)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不足,股东(社员)大会、董(理)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
内部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加之其员工素质差,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与现代金融
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历史包袱沉重并背负一定的政策
功能,使大部分农村信用社还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还需要地方政府的控制和支
持,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
52
3.1.2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商品流通渠道
扩大,市场交易活跃,银行业务剧增,一时出现了城镇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
银行开户难、贷款难、存款难、结算难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城镇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城市信用社应运而生,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发
展高峰,数量多达6000家左右。由于主办单位情况十分复杂,管理混乱,很多
城市信用社成为地方领导安置子女的就业渠道,造成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
城市信用社隐含巨大风险。1995年开始进入改制和整顿期,条件好的转变为城商
行,其余大部分与农村信用社合并。
目前,中国还有约200多家城信社,-『般来说,规模都不大,并且将按照组
建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为单一法人社、更名改制为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收
购(收回)、撤销关门这五条路径而退出历史舞台。由城市信用社转制而来的城
市商业银行,目前中国有114家。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在资产
规模和管理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截至2006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
额为2.57万亿元。其中:贷款余额为1.37万亿元,负债总额为2.45万亿元;
所有者权益1218亿元,全年实现利润136亿元;资本充足率达8.48%,核心资本
充足率达7.35%,不良贷款率降至4.8%。
城市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所在区域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具有典型的
社区银行特性。但很多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是由当地政府财政为大股东,从而使
之成为当地政府的准财政机构,并不具有完全的市场经济独立主体的资格,真正
的公司治理机制和透明度建设还有待时日。同时,通过与地方政府的这种依附关
系而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还不能给中小企业和市
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另外,城市商业银行是以城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在
一些大中城市,城市的人文关系都比较弱,其城市商业银行已失去了社区银行的
特性。目前,更名一引资一跨区经营一上市一直至全国性银行,已成为114家城
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梦想”,如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的商业银行已开始
跨区设立分支机构。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社区"属性正在发生变异。
3.1.3其他几个具有社区概念的银行机构
一、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的比较
村镇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一个创新,是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具有
独立法人资格的银行机构。为支持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2月
22日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
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并且首批试点将选择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
吉林、湖北等6省(区)的农村地区开展。2007年3月1日,中国银监会核准四
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仪陇惠民贷款有限责任公司2家机构首
先开业。资料显示,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注册资本200万元,南充市商业银行
为最大股东,占有惠民村镇银行50%股权;南充当地民企明宇集团和康达集团为
小股东。而四川仪陇惠民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也由南充市商业银行组建,注册资本
50万元。惠民村镇银行从行长到员工只有lO余人,主要业务包括储蓄和贷款。
从资料来看,其储蓄业务跟普通银行并无区别,连利率也一致。但贷款业务就分
得很细:主要包括小额农户贷款、微小企业贷款、专业农户贷款三类,其中小额
农户贷款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2万元,贷款手续非常简单方便,只凭信用、无需
担保即可获得;其余两类贷款最高金额不超过10万元,但需要信用和担保。从
已成立的两家村镇银行看,其主要股东并不来自当地社区,其营运模式和营运结
果还有待于今后的观察和验证。村镇银行是否能办成真正的社区银行,现在下结
论还为时过早。
二、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的比较
民营经济是中国独有的一个经济概念,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是很难找到的。因
为在完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就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按照商业原则和市
场规则运作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因此,民营银行就是为了区分是否为国家控制,
而从股本性质和高管人员控制权上对银行机构的一种分类方法。事实上,农村合
作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的资本都是完全的民间资本。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高管
人员控制权在地方政府手中,是半个民营银行;而村镇银行的高管人员控制权是
在股东手中,因而是地道的民营银行。今后,如果一些大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完全
由民间资本出资,其高管人员也完全由股东选举,其性质当属民营银行,但显然
不是社区银行。因此,民营银行并不等于社区银行,是两个着眼点完全不同的概
念。
三、社区银行与中小银行的比较
社区银行主要体现了一种地域特征,而中小银行则是一个规模概念,但社区
银行与中小银行显然又有某种天然的内在联系。社区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自于有
限地理范围的社区内,因此大部分社区银行的资本金规模不会是很大,也就决定
了大部分社区银行属于中小银行,但也不排除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资本金来源
充足,使社区银行在规模上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中小银行,而跨入大银行系列。中
小银行则有可能是社区型的,也可能不是,但居于社区型的比例肯定要大予非社
区型的,因为,如果是非社区型的中小银行,由于它的资本金来源的地理范围的
广大,使之比较容易地不断扩大资本金规模而向大银行方向发展,中国的全国性
股份制商业银行走的就是这么一条发展道路,并且一些经批准可以在异地设立分
支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也正在重复这条道路。因此,社区银行肯定是中小银行,
而中小银行未必就是社区银行。另外,由于中国没有社区银行的统计数据口径,
致使在很多有关社区银行的研究中,只能用中小银行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本文也
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模糊了社区银行和中小银行的区别。
3.2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制度变迁历史
银行作为一种制度形式,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层次的产物,并且其具体形
式也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研究银行制度变迁,
并非是简单的以史论史,而是要从历史中提炼出影响变迁的因素,并用它分析现
实问题。本节就中国银行制度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及城市商业银行制度的演变进
行概括性的分析。
3.2.1中国银行制度的变迁史
银行类机构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中国就出现了办理政府信用的机构“泉府”,贷款给一般平民、小手工业者和商
贩。宋代产生了由政府设置的“交子务"和“便钱务",负责宋代纸币“交子’’
55
的发行和汇兑①。明代中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和发展,中国出
现了砧钱庄"、“票号”之类的货币信用经营机构,并在清朝200多年间有很大的
发展,例如广为人知的“山西票号"。有资料显示,到1912年,全国的钱庄、票
号总数超过了4000家②。钱庄的主要业务是从事货币兑换,也给商人和手工业者
放款;票号的主要业务是从事汇兑,也从事一些放款业务。按照西方商业银行的
演化史,银行的前身就是货币经营业,但中国近代商业银行并未从钱庄、票号衍
变而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并未实现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自然,作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一一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制度也就难以产生。
中国最早提出创办银行的是太平天国的洪仁开。中国第一家具有资本主义银
行制度特征的银行机构是由清朝的盛宣怀于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创办的中国
通商银行,经营存款、办理贷款、发行银圆券和银两券。在随后的10多年中,
中国清政府先后成立了17家商业银行。此外,各省还设立了以存放款、经营省
库、现金出纳和发行省内通行的银钱兑券等业务的官银钱局38家@。这些官银钱
局具有地方银行的性质,以后也大都演变为各省的地方银行。虽然这时中国的商
业银行还处于自己的幼年时期,却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已从传统货币经营业开始向
资本主义商业银行业制度的转变。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商业银行有较大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
后几年发展尤为迅速。这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对资本的需求,以及北洋军阀政府
大量发行公债需要承销公债的金融机构,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从
1912年"-'1927年的15年间,新设银行达304家④。从1927年到1949年,是官
僚资本实行金融垄断、民营中小银行走向衰落的时期。国民党政府先后成立了中
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邮政储汇局、中央信托局和中央合作
金库,并最终形成“四行二局~库"的官僚资本银行垄断体系。到1946年底,
民营中小银行的存款仅占银行业存款的8.3%,而“四行二局一库’’的存款却占银
行业存款的91.7%@。从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来看,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
性质、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发达性和当权政府的财政需要,决定了近代中国银行业
o‘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o资料来源:杜询诚,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f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56页
。资料来源:张国辉,中国金融通史》第二卷【M1,北京:中国金融f}{版社,2003年:386。
。资料来源:杜询诚,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50页
·资料来源:中国近代金融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
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不同于以工商产业发展为内在推动力的西方国家的银行业,从
而使中国近代的银行无一不是政府官办或官商合办的,即便是后者,也是由封建
官僚资本所把持,表现出强烈的封建买办性和官僚资本色彩,严重障碍了中国银
行业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为了适应战争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一系列的银行机构,如早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
家银行、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银行、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中银行等。1948年12
月1日,在各解放区银行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正式发行人民币,
宣告了新中国银行体制的诞生,也标志着当代中国银行制度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近六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
转变,中国银行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获得普遍认同的变迁路径大
致可以描述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9年)是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时期。建国初期,我
国在政治经济体制上以前苏联模式为标准,从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配套的目的出
发,按照列宁的银行国有化、统一化的思想。在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
本金融业后,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包揽一切金融业务的“大一统"金融体制。在
这一体制下,人民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办理所有具体银行业务;既是金
融行政管理机关,又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经济实体,并在银行业务上实行“存贷分
离、统存统贷",使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中国货币发行中心、信贷中心、结算中心
和现金出纳中心。此时,中国银行业的制度特点是:银行只是一个社会簿记机关
和国家财政的出纳,受到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没有真正体现商
业银行的功能。
第二阶段(1978---,1992年)是商业银行制度创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由计
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和过渡时期,为保证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在银
行领域确立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二级管理体制,成立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和
一批新型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脱离财政部获
得独立,1981年1月国务院在《关于切实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
定》提出了“中国人民银行要认真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责",首次阐述了中央银行
管理体制的思想,并从198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独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
能。在这期间(1979年~1983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总
57
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从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分离出来,独立
成行。1986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一一交通银行重新开业成立;1987年,中
国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发起设立的银行一一中信实业银行宣告成立;尔后,第一家
由地方金融机构和企业组建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一一深圳发展银行创立。同时,大
量具有准银行性质的信用合作社开始繁衍,第一家城市信用社于1979年在河南
省漯河县成立,并引发了全国组建城市信用社的高潮;与乡镇迅速发展相适应,
1953年便存在的农村信用社的数目也迅速增长。1981年12月,中国投资银行成
立,专门筹集外国中长期信贷。这一阶段是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开端,单一的
国家银行体制逐渐过渡并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
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形成了管理与运作相对分离的二元银行体制和四大专业银
行信贷市场寡占的格局。
第三阶段(1993~2001年)是银行业市场化综合改革阶段。1992年,明确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国的经济体制从此进入了向市场经济体制
转变和建设的新阶段。根据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的金融改革遵循了以
市场为取向、渐进式的改革逻辑,突破了传统的计划金融体制模式,基本建立起
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在金融宏观管理方面,1995年公布了《中央银
行法》,确立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并在管理方式上从原先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
接管制逐步被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所取代,金融调控手段也启
用存款准备金率、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在银行机构方面,
从1993年开始,先后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
行这三家政策性银行,实现了商业性银行业务与政策性银行业务的分离。1999年,
我国参照美国RTC(重组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模式创建了华
融、东方、信达、长城等四是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工、农、中、建四家国有
商业银行收购和承接了13932亿元不良资产。同时,国家对四大行巨额注资,从
而在业务和资产质量和资本上扫除了四大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方向改革的障碍。
《商业银行法》也于1995年公布,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化起了重要的推动。在
金融市场方面,统一了银行间的货币市场;对外汇体制进行改革,将人民币汇率
并轨;证券交易所、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全面启动。在金融法制建设方面,
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如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等,为银行业
市场化提供法律保障。这一阶段,是中国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对银行业进行改造阶
段,初步建立起市场化的银行管理体制和市场结构。
第四阶段(2001至今)是中国银行业全面市场化的发展阶段。中国在2001年
11月10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与世界逐渐实现了经济的一体化。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巨大变化,如何面对WTO之后的开放环境,全面增强我国
金融业的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成为这一时期银行制度发展的主题①。在银
行管理制度方面,成立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实现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
管的分离,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功能和对银行业的监管。同时,
在监管理念和方法上,引进了国际银行业的通用标准,如《巴塞尔协议》等,对
提高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银行机构市场
化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标志着中国
银行业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体系的目标已经逐步实现。同时,开始了全国农村信用
社改革,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和民间借贷性质的山西省平遥县“日升
隆"、“晋源泰"两家民间完全出资的商业性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研究制定了存款
保险制度,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为中国银行机构最终成为“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自我制约、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主体铺平了道路。在银行市场建设方
面,通过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机构和业务创新,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度,使中国银行
市场从寡头垄断发展成为较为分散、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市场格局。
3.2.2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史
合作金融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信用活动有官办和民间两种形
式,民间借贷组织的主要形式就是“合会"。“合会"产生于何时并无准确的史籍
可考,民间“合会”的方式及规则多以隋朝的“新安会规”为蓝本,固“合会”
被推测始于隋代@。“合会’’并不完全是一种单纯的借贷关系,它含有一部分社会
互助的意义,可谓传统的合作金融。这种传统的合作金融一直到现在都还在流传
和发展,并演化为正规体制外的民间金融形式。
一、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变迁历史
“五四”运动以后,在西方合作社思想影响下,中国的合作事业开始向多个
。引自:孟颖,中国银行制度发展与变迁分析叨,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的信用合作事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领域扩展,消费、信用、生产诸方面的合作事业相继兴起。中国现代合作金融的
最早机构一一上海国民合作储蓄银行,是在薛仙舟的倡导下,由复旦大学教职员
和学生于1919年10月22日发起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当推1923
年由中国华洋义贩救灾总会创办的河北香河县信用社。在随后的20多年中,国
民党和共产党分别在自己控制的地区成立了相应的农村信用合作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与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同时,农村信用社迅速建立和
发展起来。1956年,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信用合作化,绝大多数地区实现了“一
乡一社",成为一个社区型的银行机构,
销合作经济组织一起,为改造小农经济、
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生产合作、供
实现农村合作化和集体化、发展农村生
产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以后,农村信用社随着农村经
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在支持农村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农村经济规模
化、产业化、社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2003年,中国农村信用社开始了一
场全国性的体制改革,演化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个农
村合作金融机构,使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农村
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①:
第一阶段(1949~1957年)是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普及发展阶段。建国初期,
全国土地革命基本完成,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农业生产资
金短缺问题突出。农村高利贷开始抬头,同时农村又开始向两极分化,出现了专
营高利贷的农户和部分农民上地的得而复失。针对这种情况,1951年5月中国人
民银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井相继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
程准则(草案)》、《农村信用互助小组公约(草案)》,一方面确定建立区级银行机
构一一农村营业所,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民群众中重点试办农村信用社合作组织,
其宗旨是为社员服务,为生产服务,帮助社员解决生产资金,避免高利贷剥削,
走合作化道路。到1956年底,全国80%的乡都设立了农村信用社,共有农村信用
社10.3万个,入社农户近1亿户,发放贷款达10亿元。该时期合作经济的理论
来自两个并存的理论体系:一是三、四十年代从西方国家引入的合作经济理论,
并一直延续到五十年代中期;二是从当时苏联引入的社会主义合作思想,并且逐
步取代西方合作经济思想。在实践上,按照西方市场经济条件确立的合作社的组
D引自;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织管理原则逐步被按计划原则确定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所代替,并最终完全取消
信用合作社的基本属性,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原则相适应。
第二阶段(1958~1980年)是农村信用社在曲折中发展的阶段。以1959年人
民公社的“公有化"运动为起点,至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废除人民公社制
度为止。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已基本丧失,
农村信用社也变成向计划经济过渡的工具。期间,农村信用社的体制经历了三次
大的波折:第一次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银行营业所和农村信用社合并为营
业部,下放给人民公社领导和管理。第二次是1959年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农村
人民公社信贷管理工作的决定》精神,把下放给人民公社的银行营业所收回,把
农村信用社中的人民公社信用部分离出来下放给生产大队,变为信用分部,信用
分部的职工由生产大队管理,盈亏由生产大队统一核算,业务经营由生产大队和
公社信用部双重领导。第三次是1969年10年动乱期间,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成
立了“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农村信用社的人权、财权和资金使用权都交给“贫
下中农管理委员会”管理,农村信用社职工由脱产改为不脱产,走“亦工亦农"
道路。几经被动,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直接导致了信用社民主管理
组织形式的取消,而按国家银行基层机构模式进行管理。国务院在1977年11月
《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1979年《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
知》中均指出,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即农业银行)在
农村的基层机构。这样,农村信用社就成了具有双重性的金融机构。使农村信用
社逐渐丧失了其特有的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业务上的灵活性,而
由“民办”转变为“官办”。
第三阶段(1980--一1996年)是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调整中发展的阶段和合作金
融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阶段。这个时期可进一步分成二个阶段:一是八十年代初至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时期,普遍认为各种类型的合作
社均属于公有制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尽管当时尚未认识到经济形式应当具有市
场经济的性质,但已开始注意到合作金融的“民办合作性’’。1980年中央财经领
导小组认为信用社不能“下放"给人民公社,也不能“官办”,只能办成真正的
合作金融组织。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
制报告》,提出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的“三
6l
性"原则,要求信用社在中国农业银行领导下,按照合作金融的方向进行改革。
该时期合作金融的理论研究集中在合作金融的性质是否是集体经济方面;在实践
上的结果是: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理论
提出以后至1996年。该时期已经明确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按
市场经济原则思考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在理论来源上,已经开始系统地运用西
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合作经济思想。但是由于传统的思维和原有制度的惯性,合作
金融的研究与实践上并没有较大的突破。尽管政府《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已明确改革合作金融管理体制,信用社内部运行机制也先后进行了一系
列改革,各项业务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理论上的争论仍围绕在合作金融是否
是集体经济性质方面,仍强调合作社的“公有制"性质。这个时期,初步理顺了
农业银行与信用社之间的关系,农业银行对信用社按照政策上领导、业务上指导、
具体工作上放权的原则,改变了传统行政命令式的方法,转而实行依法管理和应
用经济手段管理的方法,并通过县联社进行间接管理。信用社通过清股、扩股,
落实股权,密切了信用社与社员的经济联系;加强了民主管理,强化了理事会、
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的作用。
第四阶段是(1996年8月""2003年6月)是农村信用社独立发展阶段。1996
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当时成立的国务院农
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1998年撤销)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农村信用
社与中国农业银行正式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并于年底基本完成脱钩工作。农村信用
社的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农村信用社开始走
上了独立发展之路。按照《决定》的要求,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社
员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步
骤是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其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农
村信用社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然后按照合作制的原则进行规范。围绕信
用社深化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按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信用社,其股
份由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信用社职工入股组成,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
代表大会,组织内实行“一人一票"制、理事会领导的主任负责制:二是加强农
村信用联社的建设,或者由基层信用社交纳会费组成,或者由信用社投资入股组
成;三是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监管重点放在机构设立、服
务方向、利率制定、风险管理等方面:四是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脱钩,不
再领导管理信用社,其业务管理由县联社负责,金融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
五是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行业自律性组织,该组织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是信用社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反映和维护信用社合法权益
的重要方面。这个时期,在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上,已开始对中国的农村金融合作
制是否符合真正的合作制原则、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
了理论探讨、研究和政策争论。
第五阶段(2003年6月以来)是中国农村信用社合作体制嬗变的阶段。早在
2000年,江苏省就开始了统一县一级农村信用社法人的改革试点,并且,全国也
先后成立了省一级农村信用联社,如北京、上海和天津先后成立了省级农村信用
联社。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在江
苏省试点的基础上决定扩大试点范围,将山东等8省市列为试点单位。该方案明
确指出:“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度支持、
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
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
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以法
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区别各类
情况,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根据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
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成立农村信用社
省(市)级联社。随后,全国农村信用社开始了全面的体制改革进程。中国农村信
用合作社也由单纯的合作制演变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股份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
合作社三足鼎力的格局,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彻底放弃了合作制在中国农村金融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社区性仍然非常明显。
二、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正规金融已难以满足农村融资的需要,民间借贷就也
兴旺起来。民间借贷起初是在亲朋好友之间以互助形式进行的,后来发展到公开
的商业性经营。其借贷主体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还有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
会、典当行、民间集资等多种形式。对于民间融资,国家起初是支持的。早在1981
年5月,国务院批转的《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农村借贷问题的报告》中,肯定了民
间借贷的作用,认为它是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的补充,并提出通过银行、信用社的
改革和发展来引导和管理民间信用的设想。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农村合作基金会。1983年下半年,黑龙江、辽宁、江
苏等地的一些乡村,通过清理整顿集体财产,利用所统筹的集体资金在集体经济
组织内部进行融资,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在此基础上,1984年河北省康保县
芦家营乡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合作基金会。此后,各地纷纷试办,农村合作基
金会有了初步发展。国家对农村合作基金会在抑制农村高利贷、解决农村资金短
缺方面是给予肯定的。1991年11月的中共中央十三届八中全会要求各地要继续
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同年12月,农业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合作基金会规
范化、制度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此后,农村合作基金会迅速发展。到1992
年,全国已建立的以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乡镇一级有
1.74万个,村一级有11.25万个,分别占乡(镇)总数的36.7%和村总数的15.4%,
年末筹集资金164.9亿元回。
民间融资面广量大,对于弥补正规金融融资的不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
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不规范性,也不时发生借贷纠纷,隐藏着极大的金融风险。
特别是农村合作基金会在其发展后期,迅速扩张,开始办理非会员及所在区域以
外的存贷业务,并且由于管理和经营混乱,资金投放风险大,政府干预多,经营
效益明显下滑,资金投放非农化趋势日益严重,金融风险日趋增大。
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将农村信用社与农业
银行正式脱钩,标志着中国农村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
的农村正规金融体制格局和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同时,开始对民间金融或融资的
政策进行收缩和压制,并决定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为防范金融风险,1997年11月决定全面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由于政策突然收
紧,农村合作基金会潜在风险显现,1998年各地普遍出现了挤兑。四川、河北等
地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挤兑风潮,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1998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除部分小额信贷、不计息
的亲友借款之外,其他非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均属非法。1999年1月,国务院发
。资料来源:温铁军,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1984.1999【A】,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M】,上海:三联书店,
2005年
文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到2000年底完成,至此农村合作基金会已不复存在。
从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民间融资的历史作用看,其产生之初在一定程度上
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不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作
为一种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约束的民间金融组织,在中国市场经济各项激励约束机
制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其存在只能是弊大于利。
3.2.3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制度的变迁史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从城市信用社演化而来,1992年开始将分散的城市信
用社改制为城市合作银行,并在1997年之后改名为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
的产生是为了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快速发
展所带来的金融服务的需要。应该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起源就是应对城市社区
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经过近三十的演变,城市商业银行的社区性也出现了一定
的异化。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制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1994年)是城市信用合作社兴起和发展的阶段。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城市私营、个体和集体经济发展迅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
长。但是国有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城市集体企业、私营企业
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存在“开户难、结算难、借贷难"的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
为城市集体、私营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应运而生。中国第一家城
市信用社于1979年在河南省漯河县成立。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设立了以城镇
个体经济信贷和个人消费信贷为主业的个体服务部,领导和管理城市信用社的业
务。此后,随着城市集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信用社在数量规模上也迅
速扩大。到1994年底(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以前),全国城市信用合作社达到5200
家,资产总额3171.88亿元,各项存款2353.67亿元,各项贷款1323.62亿元。
城市信用社的迅速发展,大大缓解了城市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
户难、结算难、借贷难"的矛盾,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
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
城市信用社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互助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会员出资入股,在会
员之间融通资金,调剂资金余缺,以促进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而不以盈
国引自:黄励岗,我国小型商业银行制度研究【D1,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6年
65
利为目的。但是,城市信用社的组织体制和经营运行机制从一开始就背离了信用
合作制原则。在组织体制上,更类似于股份制企业,以追求利润为主要动机;而
在业务经营上,也成为面向全社会办理存、贷款和结算等业务的小型商业银行。
由于自身体制、人员素质、管理能力和社会信誉等方面存在局限性,而又以追求
利润为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第二阶段(1995年"-'2003)是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和规范发展阶段。城市信用社
的潜在风险迫使国家开始考虑组建城市商业银行。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
改革的决定》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合作银行体系,合作银行体系包括两部分:
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其主要任务是为中小企业、农业和发展地区经济
服务"。《决定》将城市和农村合作银行定性为商业银行,并指出农村合作银行是
集体合作性质的银行,但没有明确城市合作银行是股份制还是合作制。1995年人
民银行在拟定城市合作银行组建方案时,考虑到城市信用合作社虽有“合作"之
名,实质己是股份制的现实状况,把城市合作银行定义为“在城市信用合作社的
基础上,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
国务院对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的部署,1995年2月13日,人民银行总行设立
了城市合作银行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城市合作银行的组建工作。同年3月
14日至16日,城市合作银行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组建城市合作银行试点城市座
谈会,同时部署了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石家庄5个试点城市的城市合作银
行组建工作。1995年7月,我国第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一深圳城市合作
银行正式开业。同年,北京、上海城市合作银行相继开业。与此同时又有哈尔滨、
沈阳、青岛、济南、南京、杭州、郑州、武汉、广州、重庆、昆明等11个城市
加入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试点行列。1995年9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
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组建城市合作商业银行的通知》(国发[1995125号),决
定自1995年起在35个大中城市进行第一批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工作。1996年6
月,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文件的精神,决定在35个大中城市以外的地级市中,
市区内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亿元(各地级城市平均值)以上的共60个经济比较发
达的沿海、沿江城市开展第二批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工作。由于城市合作银行
实际上不具有“合作”性质,1997年11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通过了人民银
行关于将城市合作商业银行名称变更为“XX市商业银行"的请示,至此,我国城
市商业银行得以“正名”。同年12月,根据95个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进程,国
务院再批准58个地级城市继续开展第三批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工作。截至2000
年末,共有158个大中城市纳入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计划。到2003年底,已正
式开业的城市商业银行达到112家,共消化、合并城市信用社4500家左右,资
产总额14621亿元,存款余额11725亿元,贷款余额7726亿元。分别比94年末
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前全国城市信用社资产、存款和贷款总额分别增长3.61、3.98、
4.84倍。城市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化解了原城市信用社的金融
风险,确保了各中心城市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改变了原来城市信用社时期分
散经营、社会信誉低、抗风险能力弱的局面。
第三阶段(2004年至现在)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嬗交阶段。随着城市商业银
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中一些较大规模的行已开始不满足于经营范围的区域性限
制和资本限制,而谋求跨区域经营和发行股票上市,使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群体在
区域性和地方性这两大特征上发生了分化。早在2002年,由江苏、山东、安徽
等地的金融机构率先在国内发起设立淮海银行,可以说,这是城市商业银行跨区
域经营较早的倡导者,但最终未获批准。2005年12月13日,中国银监会批准上
海银行在宁波设立一家分行,使上海银行成为首家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
2007年6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2007年第62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南京银
行、宁波银行A股IP0申请,至此,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成为继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之后,首批登陆资本市场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
跨区经营和股份上市意味着部分城商行已不再从属于社区银行系列,中国城市商
业银行已开始走向新的嬗变阶段。
3.3中国社区型银行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
中国银行业制度变革发端于1979年,经历了从单一国家银行体制到多元化
市场银行体制的变革,并且直到现在仍在继续变迁。中国银行业制度变迁的基本
特征是银行业制度变革总体上要“滞后”于其他经济领域的制度变革,其基本表
现之一就是中国社区型银行制度发展现状不能满足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需要。因
此,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国家银行体制到市场银行体制变迁的一
67
个缩影。在这个变迁过程中,“滞后”是这一变迁过程的基本特征,它与变革的
初始条件、变革主体的地位和偏好、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等紧密相联,并由此构成
了中国社区型银行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关系。
3.3.1制度变迁的理论概要
制度变迁是在原有制度出现不均衡状态时,由不均衡态向均衡态的迁移,也
即新制度对旧制度的替代和转换。制度均衡是制度供需双方共同作用达到均衡时
的结果,理论上,只有对制度供需双方都能带来潜在收益时,制度变迁才会发生。
然而在现实中,制度双方的力量对比可能不一样,制度变迁的结果也就未必对制
度供需双方带来同样的收益,甚至还会对制度的某一方带来损害。这时如果发生
了制度变迁,并且稳定在某一个变迁结果上,则此时的稳定只是一个暂时的制度
均衡,最终还会发生制度迁移,达到制度供需双方都能获得收益的结果,这个结
果就成为制度在一个相对长时间内保持均衡状态的最终结果,也即制度变迁完
成。因此,制度均衡有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短期均衡是长期均衡的中间过渡阶
段,在这个阶段,制度供需双方未必都能获得制度变迁所带来的收益。长期均衡
则是一个制度变迁周期的完成,它使制度供需双方都得到了收益。从长期均衡看,
制度变迁的目的就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制度收益。此时,制度变迁可以理解
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在这个变迁过程
中,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构成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块基石。
从变迁的方式和特征看:从变革的主体角度看,它可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和非
政府主导型;从变革双方的力量对比看,它可划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
度变迁: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看,它可划分为供给主导型和需求引致型;从变革
的时速看,它可以划分为激进式和渐进式:从与其他经济体制变革的时序看,它
可划分为超前型和滞后型。
3.3.2中国社区型银行制度变迁的起点
银行业制度改革“滞后"所产生的不均衡性是中国社区型银行制度变迁的起
点。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社会是高度统一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快国家工业
化进程是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最重要的目标。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安排也是
以这个目标为核心,运用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制,通过强制性手段将一切信用集
中于国家银行,从而将社会有限资源全部集中到国家手中,投入到国家的工业化
项目上去。这个时候,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制与高度计划性的经济结构和单一的
国家财富模式是相匹配的。改革开放后,高度统一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被逐步瓦
解,社会经济结构和财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单一社会和大一统经济被多元
化的市场经济所替代。首先是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传统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演进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其次是社会财
富的多元化,个人和非国有经济主体所拥有的财富得到迅速提高,使社会投资主
体和投资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再次是经济关系市场化,所有经济关系逐步纳入
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机制已逐步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最后是经济国
际化,中国经济逐渐与世界经济联结为一体。因此,银行体制与经济体制以及银
行市场内部各类机构之间逐渐形成不平衡,银行制度变迁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
非国有经济成分和财富的快速发展,使原有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制产生了非均衡
性,促使国家在现有的国有银行体制之外引入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制度,从而
也就形成了中国社区银行制度变迁的起点。
3.3.3文化意识形态对中国社区型银行制度变迁的影响
』,-
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的作用方面,诺斯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中认为“需要考虑文化、观念等非正式制度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即便是在相关专
业的经济领域中,这些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观念通过影响个体和集
体(如政府)的经济行为,“在社会中确立‘什么是可接受的行为、什么是有可能
被接受的行为’的感觉和信念,从而逐渐形成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并使社会成
员适应这种环境条件”国。有关新制度经济学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不同的文化
观念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而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又促成了制度变迁的路
径和绩效的差异,最终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的差异巨大。在中
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中,文化价值观念的动态演化发挥了重要作
用,并对中国金融制度的变革的滞后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中国现代市场文化价值观念是以政治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儒家思
。斯坦利·恩格曼,文化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倾向和劳动制度变迁:对三者互动关系的诠释【A】,张雨燕等
译,新制度经济学前沿【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17-148
。引自:王蓉、岳玉珠,文化价值观念对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3期
想和以商业伦理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混合体。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政
府的绝对权威,政治意识形态与百姓的文化价值观念高度同构;强调“克己复礼"
和“礼有经亦有权”,使中国人习惯于“权变"的灵活思维和“中庸之道"。这种
文化伦理,一方面决定了中国社会对中央集权制度具有非常强烈的制度供给倾向
和动力,使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成为中国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
“中庸之道"也决定了中国制度变迁的路径是渐进式、分阶段的改革路径,而不
会选择前苏联那样的“休克疗法式”的激进变革。西方商业伦理是建立在自由经
济基础上的、崇尚分散决策(竞争),反对集中(垄断)的一种价值观念。它在制度
变迁上呈现出需求型、诱致性制度变迁。然而它与儒家“唯上”思想的内在冲突,
使中国的制度变迁呈现出曲折发展的态势。
其次,中国经济体制在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变过程中,“国退民进"成为这个
变迁过程的主旋律。然而“集体主义”和“一大二公"的思想情结仍然深深地扎
根于制度改革决策者的意识形态之中,对正规金融具有很强烈的偏爱。因而在“国
退民进"过程中,国家对金融制度的变革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提高金融制度
的效率,而效率的提高是依靠逐步放松管制和市场的力量;另一方面,又要保持
对金融资源的控制,而对金融资源的控制又要靠行政手段和不打破现有的便利政
令传递和制度设计。所以,国家不可能在金融组织的所有权上有更多的退出,是
有底线的。这表现在交通、能源、金融等经济命脉中仍以国有独资的形式存在。
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为例,在“商业银行”概念前加上“国有独资"定语,是
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改革取向。即使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50%左右的
股份仍然是属于国有股或者国有企业所有,现在正在进行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仍然
是以归属地方政府所控制为方向。国家对底线的控制是逐步后退,在赋予融资制
度主体更大的自我经营权的同时又不能脱离国家控制走得太远。如果改革步伐超
过了底线后退的进程,则国家会采取控制措施甚至中断改革步伐。例如,农村基
金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因此,银行制度改革是由国家政府主导的,改革动力的
大小取决于政府对银行制度改革的收益与风险的判断。
3.3.4中国社区型银行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于交易双方或一方因制度变革所带来的收益增加。社区
银行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在其形成过程中,需要给诸多的制度创新主体带来
收益,各方才会有动力去推动制度的发展和变迁。中国社区型银行制度变革的动
力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的收益;二是地方政府的收益;三是各级代理人的
收益;四是中小经济主体的收益。.
一、国家在社区型银行制度变迁中的收益分析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小经济主体在中国经济构成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
地位,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使大一统的国有融资制
度已不能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对融资制度的组织创新和产权创新的要求。因此,发
展中小社区型银行促进中小经济主体的发展,就成为国家进行银行制度变迁的必
然选择。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个人财富在整个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政府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越来
越小,金融资源大量分散于民间部门并形成巨额“金融剩余"。那么,扩张由国
家控制的金融产权边界就成为国家合乎逻辑的行动。第三,国有银行在中国经济
体制改革中承担了大量改革成本,形成了巨额不良债权,已难以独自支撑对中国
经济快速发展的金融服务,并且其自身也需要改革。通过发展中小社区型银行可
以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为国有银行改革提供空间和时间,通过局部均衡变
迁、增量改革的方式实现中国银行制度一般均衡制度的变迁。最后,通过发展中
小社区型银行,增大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化的份额,减少计划配置的份额,实现
金融市场多元化产权主体的竞争,从整体上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降低金融
市场的风险。
二、地方政府在社区型银行制度变迁中的收益分析
在中央与地方分权体制和地方官员唯经济指标考核机制的双重作用下,社区
银行作为典型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中央政府和
地方政府的分权设置,其实质是政府作用的内部替代,即地方政府取代中央政府
获得了更大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张杰,1998),同时“分灶吃饭"所带来的日益增
加的财政开支压力,使地方政府产生了强烈的控制金融资源冲动和行动,通过组
建具有地方性质的社区银行可以获取巨大的支配资金权力的“支配权收益"。例
如,在分权改革的影响下,大量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就是以地方财政为首建立起来
的,并成为地方财政的“小金库"。其次,以经济指标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
71
也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去关注社区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的设立,因为有效率的金
融产权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也就决定着本地区官员
的升迁任免。最后,体制转轨使得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在追求本
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时,需要充分调动地方的金融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用。
三、各级代理人在社区型银行制度变迁中的收益分析
中国金融制度变革的主体是政府,而代表政府实施金融制度变迁的是中国各
类型、各级别的金融主管官员(段银弟,2003)。他们主要是由党任命和考核的,
并为国家在金融领域的政治需求而负责,他们的升迁和工作待遇由他们的“政治
业绩”和“经济业绩"所决定,因此他们可称之为“政治经理人’’。政治经理人,
首先是一个“政治人”,他必须体现政治集团的意志,他必须代理政治集团管理
好银行;其次是一个“经济人”他有自己的政治利益和个人利益。因此,“政治
经理人"是“政治人"和“经济人"高度结合的产物,这是由中国特殊的政权组
织形式所决定的。政治经理人的效用是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诸如权力、政治
支持、社会声誉、历史定位、国家形象等)的函数。在发展社区银行方面,一方
面由于社区银行的地方性,地方政府官员可以借此控制一部分金融资源而获取经
济上的收益,社区银行的高管也因为没有上级管理机构而获得更大的经济自主权
收益;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社区银行推进银行体制改革,可以博得诸如“改革家"
等政治和社会声誉,为个人获取政治收益。
四、中小经济主体在社区型银行制度变迁中的收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经济主体发展很快,民间资本迅速增加,财富相对集中。
一方面,他们难以从国家银行获取足够的金融支持,对改革现有国家融资制度以
增加资金可获得性充满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民间资本的增强,他们越来越希望
通过各种合法途径介入金融市场,以获得利润丰厚的金融资本收益,从而成为社
区银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目前在中国所存在的中小金融形式,不少是
民间团体直接推动、创造的新的金融制度安排。如浙江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
中国民生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3.3.5中国社区型银行制度变迁均衡状态的判断
经济学意义的均衡意味着经济主体各方都已实现利益极大化,它们都不再具
有改变现状的能力和动机。然而,从动态的观点来看,均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而非均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同样,中国社区银行的制度变迁也是一个动态的、
不断发展的过程,但在某个时期,它将保持相对稳定而达到制度的均衡状态。判
断社区银行制度变迁是否达到均衡,主要看现有制度是否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
和改革要求相适应,是否与现有的经济形态、信用交易方式和市场结构相吻合,
是否具有实施的可行性,是否具有效率性,也即当前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社区银行
的制度安排能否保证信贷活动和金融交易以较低的交易成本顺利进行。当前,中
国社区型银行制度仍处于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市场化的社区
银行为数极少,不足以对银行市场结构产生大的影响;二是两个最大的社区型银
行一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尚出于体制变革之中;三是金融机构的
准入和退出仍是严格的行政管理,影响社区银行的创立;四是社会信用环境和监
管要求不利于充分发挥社区银行以“关系型借贷”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优势。因此,
中国的社区银行目前仍处于由“社区型银行”向完全的“社区银行”的发展和演
变之中。
3.4案例分析:天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制度变迁的历史
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合作部开始在天津的天穆村、宜兴埠、周
辛庄、北闸口村试办农村信用社。其中,天穆村试办比较成功。1951年,中国人
民银行召开全国第一次农村金融工作会议,确定银行在农村五项任务中的第三项
为“帮助合作社开展信用业务”。会后,天津分行扩大了试点工作。1953年,中
共中央颁发《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将农村信用合作列为农村合作
化的三种形式之一。当年,天津市建成6个信用社,存款23万元,贷款17万元。
195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农业银行,隶属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是主
管农村信贷和信用合作的专业银行。当年,全市建成农村信用社125个,实现了
乡乡有信用社的格局,存款134万元,贷款115万元。中国农业银行于1957年
被撤销后,1961年,农村信用社体制改为在公社设信用社,生产大队设信用分社。
中国农业银行于1963年恢复后,纠正了把信用社下放给社队的作法,重新恢复
了原信用社的组织形式。1965年,中央再次撤销农业银行,信用社划归人民银行
管理。197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第七条规
定:“信用社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将信用社纳入
国家银行体制,并在公社实行人民银行营业所和信用社的合署办公。1979年,农
业银行再次恢复,实行了农业银行营业所和信用社合署办公及信用社办理农业银
行业务的试点。当年,全市建立217个信用社,存款2.7亿元,贷款0.24亿元。
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
告》,否定了合署办公的作法,决定恢复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使之在农
业银行的管理下,成为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经济组织。1996年
《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将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正式脱
钩,归口人民银行的管理,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正式得以确立。2000
年,天津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成立,省级联社的成立标志着农村信用社正式
获得独立经营的市场法人地位。当年存款209亿元,贷款150亿元。2003年,国
家开展了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2005年,天津农村合作银行成立,标志
天津农村信用社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天津农村信用社也改称为天津农
村合作金融机构。天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在原天津市农村信用社三级法人基础
上改制为两级法人模式,市一级建立天津农村合作银行,5个具备条件的原二级
法人的区县农村信用社改制为~级法人的区县农村合作银行,剩下7个不具备条
件的改制为一级法人的区县农村信用联社。到2007年底,存款745亿元,贷款
505亿元。
2007年12月,为适应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要求:天津农村合作金融
系统所属的塘沽、汉沽和大港三家区县级法人机构与原领导机构一一天津农村合
作银行脱离行政和业务领导关系,单独合并组建成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同时,
剩下的九家区县级法人机构与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也在2008年启动了“9+l"合
并成一级法人“天津农村商业银行”的进程,并争取在两、三年内上市。另外,
天津商业银行出资在蓟县设立乡镇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出资在静海设立小额
贷款公司。
74
第4章中国社区型银行对经济体系作用的实证分析
社区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一员,具有金融制度功能的普遍特征,主要表现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共性上;同时,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市场定位的地方性中小银行
机构,又具有其有别于其他类型银行的特殊制度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中小经济主
体融资和提高银行市场竞争度的特性上。
4.1对促进中小经济主体发展的理论分析
银行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它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实现,同时又进一步
推动经济增长。社区银行作为一类银行机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除了具有银行
的一般制度功能外,还具有针对中小经济主体服务的特殊制度功能。
4.1.1银行功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经济发展,必然会涉及到经济发展
的条件和相应的动力机制。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历来是经济学最古老、最持
久、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一个重要金融机构,其功能和
意义历来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人们从19世纪起就开始研究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
中介的功能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此进行过正反不同看法的争论。直至20
世纪80年代末以来,金融的制度功能才日益清晰,使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显
著正相关性成为公认的结论。人们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演变大致可划分
为四个阶段:
一是基于“货币观"的金融功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其着眼点在于货币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因为人们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存在不同的理解,因而
在银行功能上就产生了两种对立的理论:一种是“信用媒介"理论,另一种是
“信用创造"理论。“信用媒介"理论以亚当·斯密、李嘉图和约翰·穆勒为主
要代表,其核心思想是:银行是信用媒介,也即金融不构成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信用创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劳(John.Law)、鲁德(H.D.Macleod)
75
和约瑟夫·熊彼得,其核心思想是:银行能够为经济主动创造信用,也即金融是
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阐述了货币资本的“第一推动力”
和“持续推动力”观点。针对上述争论,Patrick(1966)给出了一个非常灵活的
答案,提出了金融发展中的“供给导向法"(supply-leadin)和“需求导向法"
(demond-fol lowing)之说。“需求导向”是指在经济发展趋于成熟时,金融发展
是实际经济部门发展的结果,这意味着市场的不断拓宽和产品的不断增长,要求
金融部门更加有效地分散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而必须得以发展。“供给导向”发
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着动员那些阻滞在经济中的资源使之得到转移,确保
投资到最有活力的生产上去,从而对经济增长起着自主的推进作用。
二是基于“机构观”的金融功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解释。1969年,戈
德史密斯(R.W.Goldsmith)开创性地从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
流量入手,分析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了金融结构论,认
为金融结构的变化是引起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使人们相信,在经济
增长与金融中介的复杂性和发展程度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正相关关系。1973年,麦
金农和肖(R.I McKinnon&Shaw)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和《经济发展
中的金融深化》.提出了极具影响力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健全的金
融体系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也能刺激金融业的扩张,而落后的金
融体系则会抑制经济发展,从而揭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
三是基于“功能观”的金融功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解释。20世纪90年
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市场交易行为中的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地深入认识,以
King和Levine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最优化方法
重新分析金融在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了以“功能观"来全面认识银行功能和
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方法。罗伯特·墨顿和滋维·博迪认为,
只关注价格和数量的“新古典经济学观”无法解释金融系统存在和其中的复杂
性;“机构观"又过于静态,无法说明金融系统动态化和各国金融机构存在的显
著差异;只有金融功能观才确切反映了金融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资源的时间和空
间配置的功能。这种功能可细分为六项④:支付的清算和结算;积聚资源和分割
股份;在时间和空间中转移资源;风险管理;提供信息;处理激励问题。
函墨顿与博迪等人1995年出版的《全球金融体系:功能观点>一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金融的六个核心功能.
76
四是基于“法权观”的金融服务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解释。LLSV固等人
建立起以法权为基础来研究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方法。他们研究主要
集中在对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权益保护程度方面的差异,而这
影响到企业融资、公司治理、偿债等其它措施,进而影响到长期经济增长。LLSV
(1997,1998,2000);Levine(1996,1998,2000);Barth、Caprio(2001)圆的研究表
明:金融结构并不影响金融体系的绩效,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从而可
信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才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因素。法权论非常强调法律体系
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过程中的作用。它认为金融是一系列合约的集合,而
这些合约效力是由法权和实施机制来确定。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功能完善的法
律体系将有助于中介和市场的运转,提高金融服务总的水平和质量,从而改善资
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因此,他们认为法律系统的健全和效率所决定的金融服
务水平和质量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关键,至于是银行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
的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之优劣则无足轻重。
从上述金融功能和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演进过程看,人们对金融功能的认识
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实体到虚拟的过程,反映出金融作为一种制度的化身,
其制度特性已为人们所认识,并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诺斯
(1991)曾经指出:一个社会的知识存量和资源禀赋决定了该社会的技术性生产边
界;而对应于不同的产权制度结构,该社会也存在着一种结构性生产边界。除了
努力提高技术性生产边界以外,经济增长的另一个主要动力来源就在于设计适当
的产权制度,以使结构性生产边界尽可能靠近技术性生产边界。这说明现代社会
的发展更加依赖于两个支柱,一是实体经济的发展;二是以制度的发展。制度发
展的核心目的就在于降低实体经济的交易成本。银行作为一类金融机构,也是制
度的化身,其核心功能也在于降低实体经济体系运行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要素
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增长。事实上,LLSV等人建立的“金融法权观”在某种程度
上暗示了金融的未来发展,作为一种制度的化身一一金融的制度功能将逐渐扩散
到其他体系之中,其结果就是金融的实体一一机构组织将愈来愈不重要。
银行降低交易成本的核心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使用“信用”成本的降低上。按
。LLSV为La 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Vishny的缩写。
。引自:朱闰龙,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04第6期
照《中华金融辞库》的解释,“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货币(或商
品)借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信用"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其
进一步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并形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前工业化经
济时期,信用活动大部分与政府为战争举债和贵族消费相关联。中世纪城市商业
经济的兴起,产生了承兑汇票、贴现、预付款、信贷融资、钱币兑换、股票、债
券等信用形式安排,推动了初期资本主义以商业贸易方式在全球的扩展。工业革
命产生以后,信用活动便更多地渗透到生产活动的各个层面,商业信用、银行信
用等信用形式不断完善,金融逐渐获得“万能的垄断者’’的地位,成为经济生活
的神经中枢①。分析“信用"演进过程可以看出,“信用”的作用就是降低实体经
济的交易成本,然而“信用”的使用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也就是说“信用”本身
存在巨大的成本。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起源于稀缺资源的空间配置,其典型代表就
是没有时间概念的瓦尔拉斯均衡。然而,“信用"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一种主要的
资源配置方式,其最大特点就是跨时交易性。跨时交易意味着交易双方只能在未
来某一时刻完成交易,从而将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环境中,当事人从
做出投资决策到实现投资结果需要耗费一系列的成本,包括信息收集和处理成
本,如分析与交易有关的经济环境、寻找和甄别潜在的交易对手等;签定合约进
行协商和在协商的契约成本;合同实施后的监督成本;合同到期后不能完全实现
的损失成本等。由于存在如此众多的交易成本,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降低,“信用"
交易就难以实现,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础。银行的出现,则将借贷双方时空不
匹配的风险转化为通过一个人们都信任的永续机构一一银行来进行匹配和管理
风险,显然,银行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机构,在处理时空匹配方面的成本将大为降
低,从而促进了“信用"的发展,也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1.2中小经济主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中小经济主体的发展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和作用。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绝大部分,如美国中小企业
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在德国、英国和日本,中小企业的比例都在99%左右。
2006年我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460万家,个体工商户3800
∞引自:孔祥毅等,百年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2年
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0%,中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是中小流通企业。
l、解决就业问题是发展中小经济主体的首要目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是当今
大工业生产的一种主要方式,而由此带来的就是资本对人的替代。马克思曾经说
过,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会产生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
高的后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意昧着就
业手段相对份额的下降。而中小经济主体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
成低,可以最大限度地以劳动代替资本,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远远高于大企业。
从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看,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平均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60--一70%,
德国为68%,英国为50n5,日本为80%,美国的2300万个小企业创造了2/3的新
工作岗位@。中国人口基数大,且比较年轻,就业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是
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1978"-'1996年间,从农村转移出的
2亿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目前,中小企业提供了75.00%以上的城镇就
业机会。2006年,全国就业人员为7.64亿,其中在二、三产业的就业的非公有
制经济吸纳就业人员4.3亿。2006年,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新增900多万个
工作岗位,占新增就业岗位的3/4以上,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的就业人数增长达到
2.6亿人。至于那些自由职业者和农户就更多。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中小经济主体仍将是我国创造就业机会最多、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基本
场所。
2、中小经济主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随着消费个性化、差别化成为时
尚,加上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规模经济不再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惟一手段,多
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越来越被重视,这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从对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贡献来看,美国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
产品销售额占54%:德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总产值占GDP的45%;英国中小企业的
产值除金融业外占GDP的42%@。1980年,在中国GDP构成中,国有经济占78.00%,
非公有制经济占22.00%;2004年,国有经济在GDP中已经下降到30.00%左右,
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到40.00%。在一般性竞争领域,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比
重已经达到75.00%以上。2006年中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
西资料来源:赖青,试论我国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阴,天府新论,2000年,第4期
。资料来源:丁坤,小企业作用与发展研究【A】,中国集体经济【C1,2003年,第lO期
国内生产总值的59%,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60%,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占
到68%,上缴税收占51%。2006年全国个体工商业总产值10731.6亿元,私营企
业总产值31855.1亿元④。从地方经济发展看,中小经济主体都是地域性的企业,
他们不仅是地方政府获得财政收入、安置就业人员的主要载体,也是地方政府发
展本地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安定的主要手段。农村中小经济主体
的发展,能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有利于
改善城乡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另外,中小经济主体数量众多,从
事的行业、生产的产品也相当广泛,对于防止市场垄断,保证公平竞争,增强市
场活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中小经济主体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把握市场机会取得竞争优势,
一在于金融资本,二在于知识资本。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本在市场竞争
中的份量不断上升,从而为中小经济主体凭借知识资本跨越金融资本门槛提供了
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也使中小经济主体更加专重于不间断的技术创新以
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另外,中小经
济主体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能较好地满足风险投资者等创新者的需
要。美国学者W·J阿伯乐施和日本学者分析了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不同
机会优势,研究表明:第一阶段的技术创新不稳定性和高风险的特点制约了大企
业的创新动力,而给中小企业以很大的创新空间和市场;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
技术创新投入较大,大企业可发挥自身优势,但是当金融体系趋于完善、金融工
具多样化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可通过外部支持获得创新所需要的投入圆。实证研
究表明,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果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份额,
而且水平和影响也不亚于大企业,它们创造了许多被认为现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
成果。据统计,在1953年至1973年20年中,美、英、法、德、日五国共开发
的352件重大新创项目,有157件为中小企业创造,占45.2%,其中美国的比例
为50%,法国的比例为57妒。2006年,经省区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近70%是
中小企业建立的,中小企业的发明和新产品分别占65%和80%,中小企业已成为
。资料来源: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统计数据。
。引自:刘爱东、龚谊,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
·资料来源:杜占元、刘东。关于政府扶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J1,未来与发展。1997年第5期
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
4、中小经济主体与大企业、大集团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生态系统。按
照生物生态学理论,食物将生物界构成一个“金字塔”型的循环世界。在这个“金
字塔’’中,每一层生物既需要下层生物为其提供食物来源,又是上一层生物的食
物提供者,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在经济社会中,竞争和分工将经济体系也
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经济生态系统。竞争的结果,一方面使那些竞争优胜
者获得愈来愈多的资源禀赋,从而有条件不断扩展企业边界,逐步发展成为大企
业、大集团;另一面,竞争失败者则会不断缩小企业边界,演化或分解成中小经
济体,从而构成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完整的循环过程。分工则促使了大、
中、小经济主体之间的相对稳定,并且相互依存、相互依赖。随着产品的曰益丰
富和生产技术的日趋复杂,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日益成为一种最主要的生产方
式,社会化生产程度得到空前提高。每一类产品生产都有一个最优的社会化边际
生产成本,为获得这个最优的边际生产成本,就需要对这个产品的生产进行分解,
形成按照最优边际生产成本下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分工。不同的专业分工会产生
与之相应的最优企业生产边界,从而建立起大、中、小经济主体的分工与合作关
系。汽车行业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由大、中、小企业聚合而成的生产群落。在这
其中的大企业~般都是整车生产商,中小企业则主要是零部件生产商,这些零部
件生产商的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往往只生产一种汽车零部件,并且部分零部件生
产商通过更强的专业化实现市场垄断而走向大企业的发展道路。日本是一个大、
中、小企业群落非常分明的国家。日本大企业的发展是以企业系列化为组织特征
的,企业系列化集团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处于塔尖的
是三菱、住友、三井等金融财团,紧接着是丰田汽车公司、新日铁、松下等大企
业,而最下面的是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态平衡体系中,各组成部分互
为条件,互相依存,各得其所。如果人为地过分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或否定其它
方面,就会破坏经济的生态平衡,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1.3社区型银行与中小经济主体的融资关系
社区型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社区型银行对中经济主体融
资问题的解决上。
81
一、中国中小经济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问题
中小企业问题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都具有战略意义,各国都
把中小企业作为扶持的重点。中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结构调整步
伐加快,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
化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市场繁荣、方便群众生活、保
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愈加重要。然而,中小经济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
多问题,其中融资难是中小经济主体普遍存在、长期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江
西2003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问卷调查显示回,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瓶颈"
的制约。在回答“如果企业目前要扩大规模,是否缺少发展资金"的问卷中,83.7%
的业主表示“缺乏"(见表4.1.1);在有效回答“你的企业贷款难吗’’的问卷中,
75%的业主表示“企业贷款很困难或困难"(见表4.1.2);而关于贷款难的最主要
原因,89.2%的业主认为是“贷款的抵押条件太严”或“没人担保"(见表4.1.3)。
表4.1.1如果企业目前要扩大规模,是否缺少发展资金
类别非常缺乏缺乏还可以不缺乏合计
频数(人) 47 71 20 3 14l
比例(%) 33.3 50.4 14.2 2.1 100
表4.1.2你的企业贷款难吗
选择项很困难困难时难时易容易合计
频数(人) 37 32 15 8 92
比例(%) 40.2 34.8 16.3 8.7 100
表4.1.3关于贷款难的最主要原因
贷款的抵押没人银行要求企业利率信用等级贷款额不能
类别其他合计
条件太严担保公开财务信息太高评定过严满足需要
频数(人) 61 14 2 1 2 2 2 84
比例(%) 72.6 16.6 2.4 1.2 2.4 2.4 2.4 100
由于向银行贷款难,业主们便只有通过其他办法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如57.7%
的企业主表示其企业有“民间借贷"。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申贷被拒绝的比率
。资料来源:刘绵勇、肖唐镖,2003年江西私营企业调查报告【A】,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5[C1,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
超过了57%,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2006年,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
和三资企业的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4.75%。
事实上,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育成熟、中
小银行众多的美国,同样存在着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相对于大企业,除了中
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低、融资交易成本高、融资规模较小外,它们较高的倒闭或
歇业率也是抑制银行向其提供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估
计,由于经营失败、倒闭和其他原因,有近23.7%的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近52.7%
的小企业在4年内退出市场①。
中国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政府、社会和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金融监管当
局做了大量的工作,试图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收效不大。目前,在解
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的主要做法是,偏重于对信贷供给机构的要求,如建立中
小企业担保基金,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纳入信贷政策,要求商业银
行简化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程序,等等。但这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当前制约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小企业的信用不透
明。首先,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披露不充分,或者根本不披露,如中小企业特别
是私有企业财务体系很不规范、企业的注册法人和实际控制人不是同一人、没有
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评级机构的评级等,加剧了银行信贷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
题;其次,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的资本实力弱、
缺乏足值有效的抵押和担保、企业经营不稳定等。贷款难的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
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对银行来说,赢了官司未必能赢钱;对逃废债企业来说,
逃一次、甚至逃N次债,对其今后的信用行为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因此,在这种
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下,银行与中小企业建立信贷关系的交易成本巨大,
阻碍了交易的正常进行。
二、社区型银行与中小经济主体融资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
理论研究表明,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金融缺口(Financial gap)。所
谓金融缺口是指小企业对资本和债务的需求高于金融体系愿意提供的数额,包括
资本缺口和借贷资本缺口。从30年代起小企业发展中的金融缺口即被人们所重
视。1931年Macmillan发表了研究小企业金融的报告,提出了小企业金融缺口的
。资料来源:王自力,香槟塔效应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J】,金融研究,2004年第l期
问题。他发现如果小企业资产低于25万英镑(相当于400万英镑现价)时.则该企
业的融资将遇到困难。。小企业设立之后外源资金则主要来源于银行。Brewer等
人(1997)的研究表明,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加依靠银行贷款:Coie等人的研究数据
表明银行仍是小企业信贷资本的主要来源渠道4。Cole的报告表明,[993年小企
业信贷资金的60%来自于银行,但在借贷资本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存在着“逆
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个主要问题。这使得中小企业在向银行寻求贷款时,
银行通常要求有充分的担保,这又自然使许多中小企业存寻求银行贷款时落入资
本缺口。因此,中小经济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将主要依赖于银行9,并
且主要依赖于以社区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从天津市银行信贷市场结构看,天
津中小经济主体的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于天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天津商业银行
(见图4.i.1和4 1.2)。
,———1L、同甄面丽司■‘一篷划图4 l I 200B年1季度天津市农业及乡镇企业贷款市场份额
‘留錾
图4 I 2 2008年1季度天津市私营及个体贷款市场份额
首先,社区型银行具有“软信息”优势。一般来说,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
需要承担一定的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并且这种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与金融机构
的组织结构以及企业的规模是相关的。。对于中小经济主体而言,其信息不对称
问题则更加严重,需要花费的成本也就越高。Slovin(1992)等人发现,市场对小
。资料米潭:杨搏群‘小企业台融;理论和政策,f】J.财贸经济2000年,第2期
。资料米源:桶思群‘小企业金融理论和政策,【月-财贸经济2000年.第2期
。至于疆本市场.由于中小企业需要支付的资金成本璺i远高于太企业.只适用于部分高风险、商旧报的科
技型中小企n的融资问题.而对^多数中小企业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引自:秦国楼,现代金融中升论IM】.北京:中国金融m版札,2002年:170--171
企业的贷款新借和续借续有显著的正反应,而大企业则不显著。许多实证研究表
明,以社区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在向中小经济主体贷款方面拥有信息特别是
“软信息"上的优势。中国的社区型银行一般是地方性的,专门为地方中小经济
主体服务,由于长期合作,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和中小经济主体的经营状况比较了
解,具有人缘和地缘的优势,有助于解决针对中小经济主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如,Banerjee等(1994)提出的“长期互动"假说和“共同监督”假说。与之相
反,中国的大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络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他们对主要位于社区的
中小经济主体的情况了解不多,与中小经济主体之间存在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问题;而大企业的信息一般比较透明,有利于大银行在对大型企业提供全国乃至
全球性跟踪服务方面发挥其分支网络的优势,并且银行提供融资的交易费成本会
随着融资规模的上升而下降,因而大银行更愿意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与此罚
时,社区型银行在与中小经济主体的信贷关系中,可以借助社区的人文关系来约
束中小经济主体的信用行为,提高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道德意识和守信行
为。显然,通过关系型借贷,社区型银行能够有效降低中小经济主体的信息摩擦
成本,促进中小经济主体的成长。
其次,社区型银行具有定位差异优势。中国的社区型银行一般都是中小银行,
其资本和资金实力决定了其无力满足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从生存和发展角度出
发,社区型银行也将主动去开拓中小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市场,从而将自己定位
于中小经济主体。而大银行虽然资本金大、资金实力雄厚,但其经营成本也高,
也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中小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因为存在规模不经济
的问题,从而为中国社区型银行留下了空间。
第三,社区型银行具有灵活的融资方式。社区型银行管理链条短,贷款审批
程序简洁,贷款方式与期限也较灵活,效率比较高,服务也比较好,能够满足中
小经济主体用款急、期限短、次数多的需求习惯,并且他们向中小经济主体提供
小规模的融资时的交易费用也比较低,因而通常受到中小经济主体的青睐。相反,
大型银行的管理链条长,中间环节多,审批程序比较僵化,因而难以适应中小经
济主体的资金需求特点。
第四,中国的社区型银行一般是按行政区划进行设置的,经营管理人员也来
自当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机构和人员长期稳定,并且因与当地的政府部
,门和中小经济主体长期相处一地,易与之建立起较为深厚的人文关系,从而促进
双方保持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而大银行一般属于跨地区机构,主要管理人员的
变动比较频繁,不易和当地政府和中小经济主体建立密切的人文关系,使中小经
济主体在感情上就和大银行存在距离。
目前,中国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一般的做法是建立中小企业担保
公司或担保基金,从国家政策角度出发是有必要建立几家这类公司的,但从市场
角度看,则不易大力推行这种做法,因为这类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风险的甄别和控
制能力未必强于银行。更为关键的是,这类担保公司根本不具备社区银行所拥有
的社区人文关系这种社会资本资源。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担保公司要求
借款人对其反担保,就表明了担保公司模式的失败。
趣因此,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社区型银行是中国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依
赖对象,而中小经济主体又是社区型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天然
的匹配关系。
4.2对提高银行市场效率的理论分析
. 社区型银行作为一个银行机构,一是可以完善银行市场结构,为中小经济主
体提供金融服务并降低银行市场系统风险,从而提高整个银行体系将储蓄转化为
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效率;二是增加了银行市场机构主体的数量,适度
提高了银行市场的竞争强度,从而提高银行的组织效率。
4.2.1银行市场效率的一般含义
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金融业的发展和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
促进作用,因而金融效率的研究也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一、效率的一般含义
“效率"一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
作量"。该词最早在拉丁文中出现,是指有效的因素。在经济学理论中,有关“效
率"一词的内涵并没有得到明确界定。从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来看,所谓效率就是
指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率。如《新
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认为,在经济学中,几乎没有什么概念比效率用得更
广泛。通常,它是指不浪费,或者是指现有资源用得最好。对于某种经济的资源
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生产上的可行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
在初始时情况一样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严格地更好,那么这个
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从一般运用上来看,效率就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
之间的比较关系。
依据考察主体的不同,效率是有层次性的。宏观效率是从整个经济社会的角
度来考察全部资源消耗与所获得总体福利水平之间的对比关系;微观效率则是对
单个经济主体的投入产出比例的考察。宏观效率与微观效率是矛盾的统一体。行
为主体对微观效率的追求有可能导致对宏观效率的损害,但宏观效率的实现又必
然要以微观效率为前提和基础,二者之间的协调是宏观管理层与微观行为主体的
博弈的结果。
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效率判断标准。帕累托最优是通
过一组边际条件来定义的,即所有互利交易已经达成,社会处于它的生产可能性
边界,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
都有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而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处境变好而不使任何其他人
的处境变坏来达到帕累托改进。一旦帕累托最优已经达到,就不可能再获得帕累
托改进,增加一个人的福利就必然会减少另一个人的福利。然而在现实中,帕累
托最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特别是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1951)提出,表明了不
可能找到一种符合“合理的"集体偏好的最优配置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通过市
场充分竞争所达到的“一般均衡’’的合理性。
二、对银行市场效率的定义
银行市场效率,从宏观层面来说是指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也即银行市
场作为一个整体在降低实体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方面的效率;从微观层面来说是
银行市场自身活动所耗费的成本与其所获得的收益之间的比较。从本质上讲,效
率是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综合反映。
银行市场的效率由银行市场的制度效率和组织效率所构成。银行市场的制度
效率,是指将所有银行机构看成一个整体,考察这个整体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运
行效率,是一种宏观效率。影响制度效率的主要因素有:银行市场结构与经济结
构的匹配关系,银行市场的系统风险状况、国家对银行市场的调控能力等。银行
市场的组织效率,是指从银行市场的各家银行机构的个体角度出发,考察因市场
机构主体的构成不同而对机构个体效率的影响,是一种微观效率。影响组织效率
的主要因素有:企业边界、机构数量、机构间的同质化差异等。
4.2.2银行市场结构与效率的关系
市场结构是指特定行业中企业的数量、规模、份额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
争形式。研究银行效率有多种方法,从市场结构角度出发去考察银行效率是一种
最基本、最经典的方法,因为市场是由机构主体构成的,单个机构的效率水平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市场的效率水平。
,一、银行市场结构及与效率关系的理论回顾
银行市场结构对于银行行为研究、金融政策的研究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的研究至关重要。市场结构不同,银行行为表现就可能存在差异,对经济政策和
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可能就不同。为此,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非常之多,并主
要集中在垄断的银行业结构和竞争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分析上。
Guzman等人(2000)从信贷配给的角度加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由于垄断的银行
结构会减少资本积累,更容易导致信贷配给,且在垄断的银行结构下信贷配给的
后果比竞争性银行结构下的信贷配给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垄断的银行业结构所带
来的成本很有可能超过它所带来的好处,较高的银行集中度不利于经济增长。
Dewatripont和Maskin(1995)以及Xu和Huang(1999)则从项目选择效率的角度出
发,分析集中的(垄断的)和分散的(竞争的)银行体系在解决贷款承诺问题上的差
异。他们认为,分散的、竞争的银行体系类似于外部融资,通常能够在发现项目
状况不好时及时终止再贷款,从而较好的解决承诺问题。而集中、垄断的金融体
系类似于内部融资,通常融资主要来自于受政府干预程度较大的银行,政府干预
保护带来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使其不能很好地解决承诺问题。因此,垄断的、
银行集中度高的银行业结构往往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反之,竞争的、银行
集中度低的银行业结构伴随着较高的经济增长。从关系融资理论的角度出发,
Petersen和Rajan(1995)以及Rajan和Zingales(1999)认为银行业的垄断并不一
定会降低融资的效率。一个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可以通过选择利率水平和信贷配
给,或者和借款者形成长期的联系,达到对不同类型的借款者进行甄别并减少道
德风险行为的目的。另外,垄断的银行结构可以减少银行间的过度竞争,防止由
于银行间过度竞争所造成的金融不稳定。因此银行体系的垄断对经济增长和发展
是有利的。在综合考虑上述各因素之后,Cetorelli和Peretto(2000)、Cetorelli
和Gambera(2001),认为垄断银行结构的利弊并不能明显被判断出来①。
在银行市场结构与效率关系的研究方面,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解
释。一种是“传统共谋"假说,即结构一行为一绩效分析框架(sce);一种是“有
效结构”假说。传统共谋假说(Bain,1951)的基本结论是:在集中度高的市场中,
少数大银行具有操纵市场的力量,它们之间可以低成本的达成合谋协议,通过收
取低利率的存款和发放较高利率的贷款来获取垄断利润。因此,他们认为是市场
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绩效。有效结构假说(Demsetz
1973,1974:Peltzman,1977)认为,有效率的银行具有更好的管理或生产技术,从
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获得了更高的利润,相应地也就占有了较高的市场份额,结
果使得集中度更高了。因此,他们认为是市场绩效或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
而不是相反@。
二、银行市场结构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分析
目前银行市场结构,从规模上划分,有大银行和小银行之分;从经营范围上
划分,有存款银行和投资银行之分;从客户定位上划分,有批发银行和零售银行;
从市场性质上划分,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等。但从效率研究角度出发,
只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按分工划分,即银行的类别,重点考察市场组织结构
的外部关系一一不同类别银行之间的分工及其与经济结构的对应关系,其目的是
研究银行市场的宏观制度效率;一种是按规模划分,重点考察银行市场组织结构
的内部关系一一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其目的是研究银行市场的微观组织效率。
1、对银行市场宏观制度效率影响的因素分析
(1)银行的市场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关系。分工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最具
效力的制度,它是不依靠技术进步而仅仅通过划分生产流程就能实现大幅提高生
产效率的唯一方法。分工的秘密在于专业化,专业化导致经济结构的出现,不同
的经济结构有着不同投资需求特点,要求银行市场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资金供给方
。引自: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一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田,金融研究,
2006年第l期
。引自:赵旭、蒋振声、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1年第3期
式,从而使银行市场产生分工,形成多种银行机构,以使银行市场更好地适应经
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正如林毅夫、姜烨①(2006)所认
为的那样,一个能够较好分析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和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型,
不仅仅要看这种银行结构是否有利于银行间的竞争,还要看它是否有利于银行间
的分工,是否能更有效地使得银行在提供金融功能时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融资
需求和居民的资产选择需求。因为,不同银行在提供金融功能时具有不同的分工,
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事实上,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从根本上讲,经济结构决定金融结构,金融结构的变动是适应实体经济结构变动
需求下的变动。但在经济金融化水平明显提高的条件下,金融结构也能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着经济结构,新的金融结构一旦形成,反过来促进实体经济结构转变和
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2)银行市场结构与银行市场系统风险的关系。银行市场的分工,使市场
中各银行机构都形成了在资金来源与运用、市场定位、客户群体选择等方面有别
于其他机构的运作模式。不同运作模式对来自市场外的冲击(譬如说经济形势的变
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等)所受到的影响就会有不同(譬如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
控,那些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所受到的冲击就比较大)。而对于整
个银行市场来说,外部冲击所带来的影响只是各银行机构所受冲击的平均值,显
然,银行市场机构种类越多,业务差异化越大,银行市场的稳定性就越强。另外,
银行市场机构数量越多,也降低了将大部分信贷资产和负债集中于几家银行机构
所带来的集中性风险。因而,这就从整体上降低了银行市场的系统风险。
(3)银行市场结构与银行市场调控的关系。银行市场是传导国家宏观经济
调控政策的重要场所和工具。一方面,不同的银行机构具有不同的资产规模、运
用范围、管理模式和监管要求,对国家政策的反应速度也就会不一样;另一方面,
不同的银行机构对应的客户群体也不一样,不同的客户群体对国家经济政策的敏
感度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同,因而经济政策的效力也就会有所不同。综合到
整个银行市场,就不会因为个别银行机构对经济政策反应的强弱而出现大的离
差。
。引自: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
2006年第l期
2、对银行市场微观组织效率影响的因素分析
(1)企业边界与银行市场垄断和竞争的关系。不同的专业分工会产生与之
相应的最优企业生产边界,从而建立起大、中、小经济主体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银行市场也同样如此。不同的客户群体、信贷规模和管理模式存在不同的规模经
济效应,特别是在信息处理方式上的成本差异更加显著,因此,不同类别的银行
存在不同的企业边界。并且,银行市场面向的是整个实体经济体系,实体经济的
结构特点必然要映射到银行市场,银行市场反映的是整个实体经济体系的特点而
非某一个行业的特点。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市场不会因垄断而没有中
小银行的生存空间,也不会因竞争而生产不了大银行。银行市场必定是大、中、
小银行共存的市场,小银行有可能发展成大银行,大银行也需要众多的小银行为
其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银行市场生态系统。
(2)机构数量与银行市场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
一行为一绩效"分析框架(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的关
系是: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其中市场结构是最重要
的因素。同时,市场的垄断程度与竞争效率是负相关的。当行业集中度达到一定
程度时,凭借其市场势力,在实现垄断利润的同时降低了行业绩效和社会福利,
最终由于竞争激励的缺乏或丧失导致自身的X-非效率。Hick(1935)曾提出了“安
定生活”假说(quiet-Iife hypothesis),他认为: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由
于竞争程度较小,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厂商没有动力去实现成本最小化,从而造
成效率下降及成本上升。如果增加银行市场的机构数量,显然会提高银行市场的
竞争强度,有利于各银行机构效率的提高。
(3)机构同质化差异与银行市场垄断和竞争的关系。银行市场是一个特殊
的市场,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是银行市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竞争有利于
提高银行市场的效率,但过度竞争则有可能造成银行市场的不稳定,因此,保持
适度竞争是银行市场的必然要求。机构同质化意味着在客户群体、资金运用方式、
经营模式等方面都是一样的,必然产生机构问对有限资源的争夺而导致过度竞
争。机构非同质化产生的市场定位差异,使每一类机构都有自己的细分市场,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竞争的激烈度,使市场保持着一种相对均衡的竞争态势。
4.2.3社区型银行对提高银行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9l
从以上分析可知,社区型银行作为一类有别于其他银行的中小银行,对提高
银行市场效率有如下的促进作用。
一、社区型银行对提高银行市场宏观制度效率的作用
l、社区型银行与经济体系中的中小经济主体相匹配,提高银行市场将储蓄
转化为中小经济主体所需投资的效率,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或者说,通过降低
中小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进而使整个银行市场在降低经济体系交易成本方面发
挥了更大的作用。例如,Keeton、Harvey、Wiuis@(2003)分析了美国社区银行对
行业发展的贡献方面,得出的结论是,与过去20年相比,社区银行的市场份额、
资产规模等下降了许多,但是在小社区和国家中部,社区银行的作用仍然是举足
轻重;此外,在全国各地,社区银行仍然是以“关系”为基础的银行服务的重要
提供者,它们的服务对象包括中小工商企业、农民以及关注个人服务的小储户。
2、数量众多的社区型银行,通过对银行市场信贷资产和负债的分散,从而
降低了整个银行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如,Meyer and Yeager(2001)发现,美国小
型农业银行在遭受所在区域的地方经济冲击(县级水平)时,并非一定会形成风
险。Holland(1998)等人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出发,通过20世纪80年代美国
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s)等地区性银行危机的影响分析,得出地区性银
行规模相对较小,即使它们倒闭或破产也不会造成系统性风险,从而对经济影响
程度甚小的结论。Boyd&Certler(1993)的研究也指出,美国的大型银行的比小
银行发放了更多的高风险贷款,并由此造成大量损失。
3、社区型银行和其中小客户群体都属于“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因而对经
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变化反映都比较敏感和及时,社区银行在传导国家调控政策
方面就比较及时和有效力。Hoenig圆(2003)在研究社区银行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反
应中得出的结论是,社区银行在美联储的三大目标中分别发挥的作用虽然不尽相
同,但都非常重要。社区银行是货币政策作用经济的渠道之一,许多社区银行接
受美联储监管,通过监管,提供一个窗口,反映重要经济部门和地区的经济活动
状况。例如,中国自2007以来实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受影响最大的是社区型银
行和大批中小企业,因为国家连续上调准备金率后,导致地方中小银行资金紧张,
西引自:社区银行研究文集【q,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83页
口引自: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63页
而无力对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而大银行和大企业所受的影响则相对较
小。
二、社区型银行对提高银行市场微观组织效率的作用
l、大量社区型银行的存在有利于建立一个完整的银行市场生态系统。社区
银行主要服务于中小经济主体,在处理中小经济主体信息上具有比较优势,这是
社区银行存在的基础,也是银行市场分工的必然结果。另外,从银行市场的生态
平衡角度看,社区银行往往又是大银行发展的基础。Boyd and Graham(1998)发
现,小型银行合并后获得了显著的成本收益率,而中型和大型银行合并却没有产
生同样的结果。说明小银行被并购的几率要高于大银行。事实上,银行的发展也
存在着一个诞生、发展和消逝的过程。就中小银行而言,其诞生往往发生在其它
中小银行消逝之时,并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不断状大。当其成长为大型银行之后,
就会开始转向为大型企业提供服务,从而又为后续的中小银行发展腾出业务空
间。在中国,一些大的城市商业银行演变成全国性的大银行的同时,也为本地区
的中小社区型银行留下了发展空间。
2、大量社区型银行的存在增加了银行市场机构主体的数量,增加了银行市
场的竞争强度,从而可以提高银行市场的整体运作效率。中国银行市场是个高度
集中的市场,2005年,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规模分别是28.7万亿元和19.5
万亿元,国家银行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3.1%和62%①。根据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
框架,中小银行不发达造成中国银行业集中度过高,不利于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
环境,使得大银行长期维持低效运行的状况而没有改革的压力,并正是其行为特
征促成了银行市场自身效率的低下圆。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农村地区金融竞争程度
的变化。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在以前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两者在业务
经营上基本上是画地为牢相安无事。但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作为一个新进者,
采取的是积极抢占市场份额的进攻性市场策略,迫使农村信用社和农行积极应
对,从而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强度。
3、社区型银行与其他大银行在业务范围上有比较明确的界限,有着各自的
细分市场,因此,在市场竞争中,社区型银行和大银行的直接竞争相对较少,主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6年
。关于中国银行业结构与绩效问题,国内有很多学者做过研究,基本结论有两类,一是有关;二是无关。但
过度集中而形成的垄断,必然导致效率的下降是个公认的事实。
要是与同类银行的竞争。例如,Bergstresser(2002)运用1980"--1994年的数据
研究发现,位于集中度高的大都市的小银行极少发放建筑贷款。同样,在中国也
有很明显的界限,如农户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基本上是由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城
市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基本上是由城市商业银行发放。因而,社区型银行
的存在,在保持市场竞争强度的同时,又不会形成过度竞争。
4.3社区型银行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在实证研究方面,贝格、哈森和克莱泊(2004)采用1993-2000年49个国家(其
中发达国家和地区21个,发展中国家29个)的数据,以社区银行的市场占有份
额(Small Share),以成本或收益为标准衡量的社区银行平均效率度(Small Cost
(Profit)EftRank),以及其他一些控制性虚变量为外生变量,以GDP增长率(GDP
Growth),中小企业就业量(SME Emp),银行业贷款总量占GDP比重(BKIendGDP)
为内生变量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社区银行以促进竞争提高银行业的效率,从而扩
大银行业整体贷款竞争与数量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两条途径为跳板,促进了经济
的增长。本节分别就中国社区型银行与中小经济主体的关系、中国银行的市场机
构和竞争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4.3.1社区型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作用的计量分析
通过对中国非国家银行①的工业贷款与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计量分析,可
以发现社区型银行与之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一、数据
选择中国1990"--2005年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大银行短期工业贷款余额、
中小银行短期工业贷款余额,计算大银行和中小银行贷款余额与中小企业工业总
产值的相关度。其中:
1、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全国工业总产值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
业总产值
2、大银行短期工业贷款余额=国家银行人民币短期工业贷款余额
。由于中国没有社区银行的统计口径,并且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这里,我们将银行机构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国家银行,用其代表大银行;另一类是除国家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用以代表中小银行,并将之作
为我们这个模型中社区型银行的数据.
3、中小银行短期工业贷款余额=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工业贷款余额一国家
银行人民币短期工业贷款余额
表4.3.1 1990-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
大银行工业贷款余额、中小银行工业贷款余额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O) 蜀O) K⋯O) 年份】,O) 墨(,) K⋯O)
1990 10860.00 2559.40 800.00 1998 85427.00 16664.10 1157.40
1991 11670.00 4235.80 O.00 1999 90540.00 16786.50 1162.40
1992 16775.00 4956.10 O.00 2000 45119.30 15657.70 1361.60
1993 25677.00 6047.30 143.60 2001 53040.48 15763.20 2873.50
1994 43975.00 7209.20 183.90 2002 65597.52 16745.38 3445.09
1995 60674.00 8789.30 334.20 2003 88863.32 17639.07 5116.93
1996 63422.00 10782.10 1614.30 2004 121249.57 17400.7l 6495.90
1997 77765.00 15434.00 1092.60 2005 152832.55 14693.21 7823.4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统计年鉴》(1991.2005)
二、模型构建
以一定时期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币)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同期大银行短期
工业贷款余额K,O)、中小银行短期工业贷款余额K埘+,O)作为解释变量,构造模
型(1),解释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Y(t)=ao+口l·K(,)+口2·五毛+。(,)+占(f) (1)
其中sO)为白噪声序列。
三、模型估计结果
根据模型(1),利用EViews软件对表4.3.1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模型
回归方程式(2),回归结果见表4.3.2。
】,O)=8蛩7忽:记9,39K,(、t)+9.358K⋯(f)。(2)
(o.676) (2.483) (3.526)
一7
R2=O.782; F=23.348:DW=0.753
表4.3.2回归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y(t)
Method:Least Squares
Sample:1 16
Included observations:1 6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t-Statistic Prob.
KtO) 2.938884 1.183647 2.482905 0.0275
K。+,O) 9.358475 2.654212 3.525895 0.0037
口o 8537.721 1 2629.07 0.676037 0.5109
R-squared 0.782233 Mean dependent var 63342.98
Adjusted R—squared 0.748731 S.D.dependent var 39400.22
S.E.of regression 1 9750.06 Akaike info criterion 22.78706
Sum squared resid 5.07E+09 Schwarz criterion 22.93192
Log likelihood .1 79.2965 F-statistic 23.34845
Durbin.Watson stat 0.752857 Prob(F—statistic) 0.000050
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O.78),但是DW值很低(DW=0.75),因而存在一
阶正自相关。设s(f)=胪O一1)+V(f)。为消除自相关,采用广义差分变换:
】,(f)’=】,(f)一pY(t—1)
墨(r)’=K(,)一户局(『一1)
疋+,(,)+=以"(t)-pK.¨(t-1)
瓦=a0(1一P)
(,=21l o..916)
为避免损失观察值,定义新序列的第一个观察值为:
tO)‘=y(1)√i—p2
局(1)。=K(1)√1一p2
E+,(1)‘=k+。(1)√1一p2
于是方程(1)可变为
】,(f)‘=玩+口l·Kt(t)++口:·如+,(,)‘+’,(,)
p的估计值取纠一半=0.62357
回归方程(3)的估计结果见表4.3.3。
表4.3.3回归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f)
Method:Least Squares
Sample:1 990 2005
Included observations:1 6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t-Statisticl Prob.
=自j■●●■■■=E;=======目====,I f—— 一——————r———————————————I==目_■■■■■■目g=======
口。51 36.750 1 0683.56 0.480809 0.6386
墨(r)’ 2.399878 2.07981 6 1.153889 0.2693
以+,(f)‘ 11.45157 3.233750 3.541268 0.0036
R·squared 0.583734 Mean dependent var 29652.35
Adjusted R-squared 0.51 9694 S.D.dependent var 22376.48
S.E.of regression 1 5507.83 Akaike info critedon 22.30344
Sum squared resid 3.13E+09 Schwarz criterion 22.44830
Log likelihood ·1 75.4275 F—statistic 9.115031
Durbin-Watson stat 1.376593 Prob(F—statistic) 0.003357
此回归方程的Dw值落入不确定区。进一步采用LM检验法对其一阶自相关进行
检验,其结果为:LM=0.1 1 LM=1.1 1<Xoo钏),说明白相关消除。
原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是:
】,(f)一3,646+24,0Kl(t、)+11·412%川(4)
(0.48) 【1.154) (3.541)

R2=0.584; F=9.1 15:DW=1.376
此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一般,常数项和K,O)的系数的r值偏小,但考虑到实
际中企业自有资金投入和大银行短期工业贷款余额K,O)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促
进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散点图趋势,仍然在方程中保留此变量。
从回归方程式(4)可以看出,在一定条件下,中小银行短期工业贷款余额
的增加对中小企业工业产值增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中小银行短期工业贷款每增
加1元,中小企业工业产值就会增加11.452元。与此相对比,大银行工业贷款额
增加对中小企业工业产值增加的作用没有中小银行显著,表现为:】,(f)对K疋)的
回归系数仅为2.4,即大银行短期工业贷款每增加1元,中小企业工业产值仅增加
2.4元。这可以解释为由于大银行的贷款主要投向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流向中
小企业的比例微小,所以,它们对中小企业工业产值增加的贡献较小。回归方程
式(4)中的常数项之所以不显著,也与我国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有关。
从图4.3.1和图4.3.2也可看出,中小银行工业贷款与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的拟
合性逐渐提高,反映出中小企业已越来越依赖于中小银行的信贷支持。
Y1~^V

图4.3.1大银行工业贷款与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散点图
8000
7000
6000
5000
义,3,4.。00。。0
2000
1ooO
o
一1000
oo
图4.3.2中小银行工业贷款与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散点图
4.3.2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固定资产总额增加作用的计量分析
通过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与农户固定资产的计量分析,可以发现农村信用社
与之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一、数据
选择中国1990"-'2005年农户固定资产总额、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计
算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和农户固定资产总额的相关度。其中,农户固定资产
总额=乡村户数×单户固定资产原值合计。
表4.3.4中国1990-2005年农户固定资产总额
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m) K O) 年份】,O) K(f)
1990 2797.57 661.34 1998 9407.92 2659.29
1991 3378.36 801.00 1999 9632.49 3039.64
1992 3756.26 982.00 2000 11294.30 3587.98
1993 4482.55 1143.00 2001 11932.22 4417.57
1994 5438.33 808.38 2002 12828.49 5579.28
1995 6458.92 1094.85 2003 13850.27 7017.49
1996 8449.42 1486.61 2004 14873.42 8455.70
1997 9120.37 1843.60 2005 18048.16 933I.0I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统计年鉴》(1991-2005)
二、模型构建
以一定时期农户固定资产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
余额KO)作为解释变量,构造模型(4),解释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固定资产增长的
促进作用。
】,O)=口。+口。·K(f)+占O)
其中占O)为白噪声序列。
(5)
三、模型估计结果
通过根据模型(5),利用EViews软件对表4.3.4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
结果见表4.3.5。
模型(5)回归方程式为:
r(O=42,16.49、+1.4嗽Q (6)
(6.779)Oo.274) 一7
R2=O.883; F=105.546:DW=0.378
表4.3.5回归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Y(t)
Method:Least Squares
Sample:1 16
Included observations:1 6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t-Statistic Prob.
K(t) 1.479627 0.144023 1 0.27354 0.0000
口o 4216.490 622.0258 6.778641 0.0000
R-squared 0.882890 Mean dependent var 9109.316
Adjusted R·squared 0.874525 S.D.dependent var 451 8.282
S.E.of regression 1 600.486 Akaike info criterion 17.71047
Sum squared resid 35861 789 Schwarz critedon 1 7.80704
Log likelihood‘’ ·1 39.6838 F-statistic 1 05.5457
Duthin-Watson stat 0.37775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常数项及变量的t值显著,拟合优度达到0.883,F值达到105.546,说明
模型构建是比较有效的,模型能较好的对因变量进行解释,且模型总体显著。但
Dw的检验值较小,说明存在正自相关性。采用与上节同样的方法消除处相关,得
到的回归结果如表4.3.6。
表4。3。6回归结果
100
Dependent Variable:Y(t)
Method:Least Squares
Sample:1 990 2005
Included observations:1 6
Variable Coefficientl Std.Errorl t-Statisticl Prob.
■■■■■■自■■===============i||■目=冒I —i i一,=;|■■■口■■■■●■■■■■■t■目目■■l
口o 1271.415 270.3874 4.702198 0.0003
K(,)‘ 2.014982 0.329392 6.1 17269 0.0000
R-squared 0.727738 Mean dependent var ·‘,●‘
Adjusted R-squared 0.708290 S.D.dependent var 1251.075
S。E.of regression 675.7079 Akaike info cdterion 1 5.98587
Sum squared resid 6392136. Schwarz criterion 1 6.08244
Log likelihood -1 25.8869 F-statistic ●.42098V
Durbin-Watson stat 1.543254 Prob(F·statistic) 0.000027
此模型拟合效果比较好,且通过Dw检验,正自相关性已消除。原模型的广义
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是
】,O)=5056.3+2.01K(t)
(4.70) (6.1 17)
R2=0.728; F=37.42: D形≤1.543

(7)
图4.3.3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与农户固定资产的散点图
模型(5)的回归方程式(7)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农
业贷款余额的增加对农户固定资产总额增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村信用社农业
贷款余额每增加l元,农户固定资产总额就会增加2.Ol元。常数项显著,说明
农户自身积累也是其固定资产增加的重要来源。图4.3.3也反映出农村信用社农
业贷款与对农户固定资产增加具有很好的拟合性。
4.3.3中小银行对中国银行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本节中,我们将运用传统的市场结构SCP分析范式,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
结构和竞争度的变化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中小银行发展对降低中国银行市场的垄
断程度,提高银行市场效率的作用。
一、中国银行业2006年的概貌
2006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包括政策性银行3家,国有商业银行5家,股
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13家,城市信用社78家,农村信用社19,348
家,农村商业银行13家,农村合作银行80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家,邮政储蓄
银行1家,信托公司54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70家,金融租赁公司6家,货币经纪
公司l家,汽车金融公司7家以及外资法人金融机构14家。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
有法人机构19,797家,营业网点183,897个,从业人员2,732,394人。
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3.95万亿元,负债总额41.71万亿元,所有者权益
2.24万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为55%,股
101
份制商业银行为1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10%。资本充足率达N8%监管要求的商
业银行有100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为77.4%。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80万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66万亿元,
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11.89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
余额10.1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 1.30万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53万亿元;
票据融资余额1.73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贷存比为68.5%。全部商业银行五级
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2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1%。主要商业银行损失准备金
缺口为4,547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34.3%。
2006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前利润3,379亿元。其中,主要商业银
行税前利润为2,409亿元。四家股改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净回报率和股本净回报
率平均达No.9%和14.9%。主要商业银行收人结构进一步发生积极变化,中间业
务收人占比17.5%,盈利手段和渠道进一步增加,整体盈利水平和财务可持续能
力有较大提高。
二、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化
我们用以下二个指标来反映银行的市场份额情况。
Rs=某银行存款总额/国内同期所有商业银行存款总额
R1---某银行贷款总额/国内同期所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
Rs=某银行资产总额/国内同期所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
一般而言,银行数量越多,单个银行所占比重就可能越小,银行业的竞争程
度就越高;反之银行数量越少,单个银行所占比重就可能较大,银行业的垄断程
度就会越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见表4.3.7。
分析表4.3.7可以看出,就存贷款市场份额的变化来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的存款份额呈缓慢下降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长趋势比较明显,城市商业银行
和农村信用社则基本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股份制银行中,交行份额最大,
但增长也比较缓慢,招行则增长比较快,其市场份额快速提高。因此,就市场份
额而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在十年间下降了二成多,但仍占据半壁江
山①,使中国银行业市场仍表现出寡头垄断的特征: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打破四
西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下降到500A以下,有其因上市需要而进行贷款剥离的因素。如工
商银行就剥离贷款2168亿元.
表4.3.7 1 996-2005年中国银行业存贷款市场份额结构
国有
商业
银行警蓁瓣嚣萎臻蓑臻:篝霾臻冀臻
数据来源:主要米源以下两个方面,并经过重新整理。(1)。丁.永臻《与跨国银行竞争一一
中国银行业的效率与金融安全》[M],第24页,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2)中国
金融年鉴1997~2006。
103
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的主要力量,这主要得益于股份制银行在这十年间的快
速发展。
三、市场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它主要
用来反映市场垄断程度或竞争的高低。衡量市场集中度高低有绝对集中度和相对
集中度两类指标。一般常用的指标主要CRn和HHI。
CRn是绝对集中度指标,指银行市场中前几家最大银行的有关数值的行业比
重,其数学表达式为:
一|v CRn:100心xl|丐xi Ji_J ’●--一

1=1 e=l
式中:n表示银行市场中前几家最大银行的个数(n通常取4或8);N代表市场中银
行总数;置代表第i个银行的有关数值。一般地讲,这一指标数值越高,行业垄
断性也越高。它同时综合反应了银行数量和规模分布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
方面,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它不能反映最大银行的个别情况,也难以说明市
场份额和产品差异程度的变化情况。在本文中,我们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集
中度的衡量指标。
HHI(简称H指数)是相对集中度指标,反映了银行市场中银行规模的分布情
况,能弥睿bCRn的缺陷。其数学表达式为:

日=Σ砰
I=1
其中,其中S为银行i的市场份额。H显然与市场中企业数HN;fH关,N越大则H
越小。赫芬达尔指数能综合反映市场力量的分化程度和市场垄断程度。H=0,表
示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H=I,表示市场中只有一家银行,处于完全垄断状态。
所以,H值越小,竞争度越大。中国银行业的CR。和H值见表4.3.8和表4.3.9。
据以行业集中度衡量市场结构的理论,在cR,>50%时,市场就处于高度集
中的“寡占’’状态。从表4.3.89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无论在存款、贷款、资
产总额等方面至今仍具有绝对的优势,均高于50%以上。但从变化趋势上看,十
年间,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集中率有所下降,表明银行业市场竞争性在增加。表
表4.3.8 1996-2005年中国银行业CR。及变迁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存款76.62 73.68 74.23 63.73 63.69 60.95 59.60 65.99 59.52 55.75
贷款77.57 70.02 73.0l 61.30 59.2l 57.56 56.43 62.58 53.20 49.28
资产76.77 71.31 73.38 77.59 85.80 83.70 81.70 63.95 53.0l 52.46
利润59.31 43.39 34.52 69.77 67.78 65.53 58.17 59.37 63.37 60.14
数据来源:(1)((2006中国金融发展报告》,第236页,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6年。(2)表4.3.7。(3)中国金融年鉴1997---,2006。(4)许小苍、焦勇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比较分析:1995-2005[J],金融理论
与实践,2007年第6期。
表4.3。9 1994-2005年中国银行业存贷款、资产及$'INH值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存款0.2228 0.2172 0.2168 0.2339 0.2233 0.2019 0.2014 0.1724 0.1766 0.1730
贷款0.2351 0.2321 0.2288 0.2430 0.2255 0.2090 0.1959 0.1739 0.1677 0.1614
资产0.2348 0.2124 0.2181 0.2145 0.1965 0.1892 0.1794 0.1700 0.1713 0.1719
利润0。1326 0.1283 0.1329 0.1646 0.1771 0.1245 0.1119 0.2300 0.3113 0.1780
数据来源:(1)表4.3.7。(2)中国金融年鉴1997A一2006。(3)计算H指数,理论上需要该
期间所有商业银行相关项目的统计数据,这显然不现实。本表H值的计算采用的是四大国有商
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银行的数据。因为从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来看,此14家以外其他商业
银行所占市场份额很小,可以忽略不计。(4)利润值来源:许小苍、焦勇兵,我国国有商业
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比较分析:1995-2005[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6期。
4.3.9也反映了这一变化趋势。从H值看,根据美国政策实践中运用标准,如果H
大于0.1800该市场被视为高度集中的市场;如果H在0.1000和0.1800之间,则市
场被归入集中程度适中的市场;H值小于0.1000,该市场被归入集中程度较低的
市场①。因此,中国银行市场的集中度已开始从高度集中到适度集中的演变。
从利润角度分析,表4.3.8和表4.3.9反映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贡献要
低于其资本集中度,并且从表4.3.10也可以看出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在过
去长时间内都要低于股份制银行,反映出垄断对银行市场效率的影响。但是,我
们也应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有独资"体制外成立了一批股份制中
小银行,使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强度逐渐提高,对促进整个银行市场服务水平和效
率的不断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表4.3.10可以看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
利润率近年来开始逐渐提高。当然,这与四大国有银行自身改革和不良资产剥离
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中国银行市场竞争强度的不断提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
①资料来源:叶欣、郭建伟、冯宗宪。垄断到竞争: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J】,金融研究,2001年
ll期
原因。竞争使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树立市场观念,追求利润最大化,注重降低成本
和进行金融创新。
表4.3.10四大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比较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 l 2002 2003 2004 2005
四大国有银行O.34 O.16 0.11 0.15 0.06 O.15 O.17一O.02 0.43 0.56
股份制银行1。54 1.73 1.00 0.47 0.55 O.43 0.45 O.38 O.44
数据来源:(1)黄励岗:《我国小型商业银行制度研究》,暨南大等
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2)中国金融统计2006。
四、结论
SCP框架通过对垄断行为的研究认为在寡头或垄断的市场结构中,由于少数
企业间容易达成共谋和协调行为导致了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从而限制了企业的
竞争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因而这类市场结构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贝
恩等人得出的结论是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
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制的非效率,因此为了保障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应对寡
头和垄断采取规制行为以保障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各国银行的市场集中度差异较大。美国银行业2000年资
产总量最大的四家银行一一美国国民银行、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和第一联
合银行的C髓为25.93%。市场集中度低的国家还有日本、德国、意大利;高的有
荷兰、瑞典、芬兰等国①。中国银行的市场集中度还比较高,对照表4.3.8,按照
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属于寡占III~寡占IV型之间。但处于寡占地位的四大国有
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还很低,适度提高中国银行市场的竞争强度是非
常有必要的。因此,当前继续发展以社区型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有助于提高
对中国银行市场的整体效率,包括市场的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
。资料来源:于永臻,与跨国银行竞争一一中国银行业的效率与金融安全【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年:28
o贝恩市场结构分类详见:(2005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580
第5章中国社区型银行核心制度安排一一私法关系型借贷
社区银行服务的对象是中小经济主体,社区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于其和社区所建立的密切人文关系。因此,关系型借贷是社区银行的核心制度
安排,也是社区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私法关系型借贷则是关系型借贷理论
在中国的进一步具体化和特色化。
5.1关系型借贷的理论回顾
在银企信贷关系和贷款管理中,依据对企业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划分距
离型借贷关系和关系型借贷关系。关系型借贷关系在中小银行信贷管理中具有重
要地位。
5.1.1关系型借贷的研究历史
关系型借贷有多种叫法,如关系型银行业务(relationship banking)、关系
型借贷(relationship lending)或关系型融资(relationship financing)等。其
定义也不统一,如,Sharpe(1990)将关系型银行看作一种以“声誉”为隐性契约
的制衡机制。Peterson、Rajan(1994)认为关系型融资就是能使企业获得更多低
成本资金的一种紧密的融资关系。埃瑞克·伯格洛夫(1995)认为关系型融资是控
制导向型融资,即投资者通过自己监控企业经营决策来减少代理问题。
Blair(1995)认为关系型融资是金融机构的长期投资,通过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
并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获得长远的回报。Ongena、Smith(1998)
认为,关系银行是银行和顾客之间超越了简单、匿名的金融交易的联系,这种联
系的利益是私人信息的传递等。青木昌彦、瑟达尔·丁克(1998)的定义是“关系
型融资是这样一种融资形式,出资者在一系列事先未明确的情况下,为了将来不
断获得租金而增加融资,我们把非关系型融资称为保持距离型融资’’。
Berger(1999)则认为,关系型银行业务存在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中介机构获得
的是私人信息,而不是唾手可得的公众信息;二是信息通过与借款人多样的交往
来搜集,通常是通过提供多样的财务服务;三是获得信息后保密,使其仍然是私
人的。Boot(2000)将关系型银行定义为,金融中介通过与同一个顾客在不同时间
或不同产品方面的多样交往而获得的顾客专有信息,并以此来评估这些投资的盈
利性,从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关系型借贷的研究始于Hodgman(1961,1963),Kane&Malkiel(1965)和
Wood(1975)。他们较早注意到银企关系对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影响,认为银行可
以通过这种关系获得借款人的一些专有信息来降低信用风险,从而引起了人们对
银企关系的重视。随后,Leland&Pyle(i977),Diamond(1984),Ramakrishnan
&Thakor(1984)以及Fama(1985)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银行降低存贷方之间信
息不对称的能力使其具有了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独特性质。1981年Stigl itz&
Weiss对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①(credit
rationing),揭示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形成信贷配给的直
接原因,从而为关系型借贷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Bhattacharya&Thakor(1993)
也从分析中得出,银行在贷款发起和随后的监管过程中形成了对某一借款人的专
有信息(proprietary information),专有信息的存在阻碍了银行贷款的可交易
性,信息的摩擦一一信息不对称(专有信息)一一是金融机构存在的最基本的原
因,对信息的获取和关系银行业务有着自然内在的联系,也可能正是银行较金融
市场的比较优势之所在。Sharpe(1990)、Diamond(1991)、Rajan(1992)与其他学
者一起提出了关系型银行和交易型银行的概念和区别,确定了关系型银行的概念
和分析框架。目前,关系型融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银行关系
对企业融资的价值,二是对不同金融系统的比较分析,三是银行关系在传导货币
政策中的作用,而这些研究的根本还是在于对关系型融资的成本收益分析(童牧,
2004)。需要注意的是,关系型融资并非银行也所独有,如Carey等(1998)就表
明其他金融中介,如财务公司也会从事关系型借贷业务,投资银行的承销业务也
有类似的特点。
5.1.2关系型借贷的机制研究
在关系型借贷机制研究方面,Berger、Udell(2002)首次区分了四种不同的
回所谓信贷配给是指,不是由于货币当局对利率上限的管制,而是出于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动机而发生的,在
一般利率条件和其他附加条件下信贷市场不能出清的现象。
银企借贷模式,即,财务报表型贷款(financial statements lending),抵质押
型贷款(asset-based lending),信用评分技术型贷款(credit scoring)和关系
型借贷(relationship lending),从而对中小企业为什么采用关系型借贷机制有
了一个清晰的解释。他们认为,前3种方法所涉及和生产的主要是易于编码、量
化和传递的“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这些信息不具有人格化特征,基于
这类信息的贷款属于市场交易型的贷款(transactions_based lending)。关系型
借贷则有所不同,它是银行通过长期和多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人的信用
信息而做出的贷款决策,这些信息除了借款人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外,还包含了大
量有关借款人的品德、行为、社会声誉等非量化信息,是一种难以量化和传递的
“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这种软信息可视为银
行生产的关于特定企业及其业主的专有知识(idiosyncratic knowledge),在很
大程度上可以替代财务数据等硬信息,可以部分弥补中小企业因无力提供合格财
务信息和抵押品所产生的信贷缺口(credit gaps),并有助于改善其不利的信贷
条件,因而它比较适合于中小企业融资。如,德国学者Harhoff&Korting①(1998)
的实证研究发现,德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与一至两家银行建立了长期化的借贷关
系,许多中小企业从一家银行所获得的贷款额占其贷款总额的2/3以上。该研究
还发现,银企间借贷关系的持续时间(duration)与企业贷款的可得性
(availability)变量之间正相关,与银行的抵押要求负相关;企业的贷款发放银
行的数目与贷款可得性之间负相关,与抵押要求正相关:在筹资成本上,有银企
相互信赖关系的企业贷款利率比没有这种关系的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低0.48个百
分点,地处大都市的企业的贷款利率比地处郊区和农村的企业的贷款利率高0.4
个百分点,因为与后者相比,金融机构稠密的前者的关系型借贷较少。其他国家
的许多研究文献也证明,长期化和交易对象集中化的关系型借贷有助于改善中小
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和贷款条件,能够较为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Bergen&Udell,1995;Angelini&Salvo&Ferri,1998)。
这方面的文献还有,Berger&Udell圆(1995)和Petersen&Rajan(1994,1995)
认为,关系型融资中披露出来的专用信息能在长期关系中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引自: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阴,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雪引自:童牧,关系型融资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成本也能得到跨期的分担,从而能起到降低借贷成本的作用,如果考虑到借贷双
方在长期博弈中的信誉效应(贷方的监督成本会相应下降)和双方金融关系中的
范围经济(降低了业务扩展的信息成本),成本效应会更为明显,这对于小企业
而言是有价值的。Berge&Udell(1992,1995);Harhoff&Korting(1998);Degryse
&Van Cayseele(2000);Boot&Thakor(1994)认为在关系型融资安排中,随着
关系的发展和信息的交流,投资者对融资方的抵押要求会相应降低,从而可以解
决中小企业抵押不足的问题。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在长期关系中,关系型融资能
实现对合约条款的跨期平滑,如投资者的短期损失能通过长期关系来补贴。
Peterson&Rajan(1995)就认为,对新兴企业的信用补贴能降低道德风险和信息
摩擦。而关键就在于,如果没有这样的信用补贴,新的借款人会由于严重的逆向
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得不到任何贷款。关系型融资之所以能提供这样的补贴,
Berge&Udell(1992)认为这要归功于隐含的风险分担协定,但从根本来说,在
于关系型投资者能通过私有信息在长期关系中的生产来享有租金,从而弥补前期
的损失。Greenbaum,Kanatas&Venezia(1989),Diamond(1989),Sharpe(1990)
和Rajan(1992)均认为,如果在关系中产生的信息对于贷方来说是私有的话,也
即能形成对信息的垄断的话,贷方就能从中获取租金。而且随着关系的演进,租
金会越来越高(Berger等,1995)。从中小企业的特点来看,这些问题的缓解,能
有效地增加企业的信用可获得性。实证研究也发现,这种信用线的增加确实与关
系的长短存在某种正向关系(Petersen&Rajan,1994;Elsas和Krahnen,1998:
Cole,1998)。‘
在近来的关系融资研究中,社会交际理论(SocialInteraction Theory)也被
引入。何韧(2004)在《德国银行业关系融资的理论与实践》中总结到,该理论认
为在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双方的合作和信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银行与借
款人之间,密切的关系有利于银行了解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客户的基本需
求。而且,这种信息的流动意味着双方可以更好地彼此了解、合作产生稳定的关
系和双方相互的信任。费斯曼和哈那(Fisman、Khanna,1999)认为,信任的种类
有三种:基于威慑的信任(deterrence-based trust)、基于知识的信任
(knowledge-based trusl)和基于识别的信任(identification—based trust)。
基于威慑的信任是建立在无法维持一致的行动而导致惩罚威胁的基础上,源自于
llO
博弈论。基于知识的信任是指一方有充分的信息可以准确预测对方的行动。而基
于识别的信任存在于双方能够完全内部化对方的偏好。费斯曼和哈那指出,在信
任和信息之间有一种负相关性,信任不足的一方会更多地投资于信息收集,以减
少对方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运用上述理论,德国康斯坦兹(Konstanz)大学的雷
曼和罗斯托克(Rostock)大学的诺博格(Lehmann、Neuberger,1999)在对中小企业
关系融资的研究中首次引进交际变量完成了他们的实证分析。雷曼和诺博格向德
国最大的私人银行、国有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的银行官员们发放了1200多份问
卷调查表,从中获得357份完整资料。他们对银行官员和企业管理者的交际关系
设定了四个5分制((5-point Likert scale)决定变量,分别是“以往经
历’’(experience), “对合作者义务"(obligation), “关系稳定
性"(stability)和“信息流"(information),这些变量各自代表对关系互惠性
(reciprocity)、基于识别的信任、基于威慑的信任和基于知识的信任四种因素
的计量。在他们的模型分析中,贷款定价模型显示“关系稳定性"和“信息流"
对贷款利率决定具有显著影响;抵押模型显示“关系稳定性"对抵押决定作用明
显;而信用可获得性模型则表明信用的可获得主要是由“信息流"和“以往经
历”因素来决定。雷曼和诺博格据此认为,德国中小企业的贷款实践表明不仅企
业特征、信用风险变量和银企关系的持续期等因素对企业贷款条件和信用获得有
相当的影响,同时银行贷款官员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社会交际因素也不容忽视。
由于这种社会人际关系维度较其它因素更为复杂,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将来
进一步的深入。。
5.1.3关系型借贷负面效应的研究
肖文和胡燕(2005)在《关系银行业务理论综述》作了总结。关系银行业务的
代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事前的“预算软约束”和事后的“敲竹杠”问题。前一
个问题主要来源于由于银行和企业间的紧密联系,使得银行在强制企业执行贷款
合约时,天然地难以采取强硬的态度;后一个问题则主要与银行在借款过程中形
成的对借款企业信息的垄断,使得在未来的借贷中缺少竞争者有关。对于预算软
约束,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借款企业出现问题时,银行是不是能够拒绝增加额外的
贷款。当借款者处于违约的边缘时,他通常会在违约前先向银行要求更多的贷款。
虽然,一个非关系银行业务此时不会借款,但对于关系银行业务,它会考虑继续
给企业贷款以求情况能够好转而收回以前的贷款。问题是,一旦企业意识到事后
可以与银行进行再谈判,则会导致事前的坏的激励(Bolton&Scharfstein,1996;
Dewatripont&Maskin,1995)。如果事后的再谈判如此容易,借款者就不会足够
努力地去避免坏的结果的出现。抑制这种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赋予银行债权
更高的优先等级。一旦银行债权被赋于最高的优先等级,当其利益受到威胁时,
银行必定会干预借款人的经营决策行为。“敲竹杠"问题指的是银行在关系贷款
的过程中会建立起对借款者专有信息的垄断,这使得银行在未来的借贷中会对借
款者收取高利率(Sharpe,1990;Rajan,1992)。这种被银行敲诈的威胁会使得借
款者不愿意向银行借款,潜在的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也会因此而丧失。对银行敲竹
杠问题的解决,理论界主要从两条路线出发。一条思路是引入竞争。借款者通过
向多家银行借款来避免企业信息被某一家银行所垄断,抑制银行事后的敲竹杠行
为。但激烈的竞争也会产生成本,而且从根本上对关系银行业务的生存提出了严
峻的考验。Ongena&Smith(2000)指出,多家关系银行业务能有效地减少敲竹杠
问题,但也会危害贷款的可获得性。一种解释是复合关系会减少单家银行信息收
集的价值(Chanl986;Thakor 1996),而当银行预期银企关系的寿命期缩短时,
它们会相应地做出减少对企业专有信息投资的反应。另一种解释是竞争会对银行
贷款的跨期定价不利。激烈的信贷市场竞争使得借贷双方难以跨期分享剩余。特
别地,银行很难在未来从企业获取租金作为对其早期信贷投入的补偿。因此,
Petersen&Rajan(1995)指出,银行在中小成长性企业早期融资中扮演的角色,
因为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很难维持,即事后的银行间过度竞争抑制了银行的事
前贷款积极性(Berlin&Mester,1998;Berger,1998)。另一条思路是Von
Thadden(1995)从证券角度设计出一种带有中止条款的长期贷款合约,可以平衡
敲竹杠和事后过分竞争带来的成本与收益。在这种贷款中,贷款者有权要求中止
贷款关系,但如果他选择继续执行合约,他就必须接受以前的合约条款。这种贷
款合约仅在一定条件下赋予贷款者有限的讨价还价的能力。这种特殊的合约能较
优地解决敲竹杠问题而不需要多家关系银行业务。
112
5.2关系型借贷在国内外实施的差异比较
马克思说过:“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
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
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中国和国外因市场环境
的不同,关系型借贷的实施机制也就会有所不同。
5.2.1关系型借贷的三个实施前提
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状况看,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具有特殊银企关系的中
小企业和不具有该种关系的中小企业在借款条件上的差异性比较,以此来检验关
系型借贷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关系型借贷的定
义、作用和国外经验借鉴等方面。总的来看,国内外研究都缺乏对关系型借贷运
用环境和条件方面足够数量的研究回,或者说是被忽视。
我们知道,关系型借贷是一种“信用”形式。任何信用形式都是一系列制度
安排的组合,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为实施前提。从关系型借贷的制度设计看,其
核心的制度设计是运用“软"信息来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软"信息
通常是借款人的一些重要的、不公开的、难以描述或定量分析的信息,如借款人
的性格、品德、还款意愿、借款人的社会关系等。这些“软’’信息一般是银行通
过与借款人长期的接触、多次的业务合作关系、或者与借款人密切的人文关系而
取得的。关系型借贷的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过程,即事前信息甄别过程、事中贷
款审批决策过程、事后贷款本息收回过程。这三个过程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关系型借贷都不可能得到有效实施。因此,从关系型借贷实施的制度环境看,它
隐含了三个前提条件:一是这种“软"信息是真实的,即借款人不存在对自身真
实信息的恶意编造和隐瞒,或者,即使借款人存在对自身真实信息进行恶意编造
和隐瞒的意图,但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机制能有效阻止或降低借款人进行恶意编
造和隐瞒的意愿,这是关系型借贷实施的事前条件;二是银行内控管理有效,即
在关系型借贷实施上不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或即使存在,其发生的几率也比较小,
这是关系型借贷实施的事中条件;三是借款人违约将受到严厉的惩戒,使借款人
。钟田丽和高源在‘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型借贷的基础条件分析》仞(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中,对关
系型贷款实施的前提条件已开始进行了初步分析.
不愿或降低违约意愿,并确保借款人的事前信息表达与事后行为能力保持一致,
这是关系型借贷实施的事后条件。
因此,关系型借贷的实施是以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为基础的。国外的市场经
济已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国外学者在研究关系型借贷时,已将市场经济这一
前提条件隐含其中,故一般很少涉及这方面的研究。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开
始,市场竞争还不充分,许多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和健全,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基
础一一信用制度和机制在中国仍存在相当大的闯题,突出表现就是失信成本太
低,这就使得国内外关系型借贷实施的制度环境背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加分
析,认为关系型借贷的运用在国内外都是一样的,把国外的关系型借贷运用方法
拿到中国来使用,则难免会出现淮橘为枳的现象。‘
5.2.2中外关系型借贷实施的制度环境差异
依靠“软"信息是关系型借贷实施的核心制度基础,也是关系型借贷有别于
其他贷款模式的标志,是不以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的。而关系型借贷实施所处制
度环境的不同则会影响到关系型借贷实施的前提条件,从而使关系型借贷的实施
方式发生改变。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施环境相比,关系型借贷在中国实
施的制度环境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产权的认识和保护的差异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技术和制度是经济生活发展的两大支柱。制度作为一种行
为规则,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设定了行为选择空间,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
济方面发生关系的激励和约束结构,从而借助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来作用于经济社
会的发展。产权是人们在交换关系中对自身权力(包括物权和非物权)的界定,是
所有制度的基础。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对产权的有效界定和保护,一个
有效率的市场就是对产权界定和保护的成本最小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在几百
年前就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列入其宪法之中,保障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持续
的发展和壮大。中国是在2002年11月的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上提出,要“完善
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2004年3月,中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
正案中,写入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内容。2007年3月在中国
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了物权法,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
114
的平等保护"圆。因此,在产权界定和保护上,中国就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晚了
几百年,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公有产权的边界不清和保护不利。突出表现就是银行
债权追索困难和大量的呆坏账。中国目前所有的中资银行都存在产权虚拟化②的
现象,即使是股份制的银行,其公司治理结构也非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其结果
是银行产权边界不清、保护不利,使银行产权在信贷关系中极易受到恶意侵犯,
从而降低了银行在关系型借贷中的安全感,影响了关系型借贷实施的广度和深
度。
二、社会对经济主体信用状况管理的差异
社会信用管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信用显示,二是信用激励。在国
外,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已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它包括:征信数据及评估,
法律和法规的确立和健全,政府和专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教育和研究。征信数
据的采集及评估是信用制度建立的核心,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极其发达
的征信机构。如,美国邓百氏集团(Dun&Bradstreet Corp.)是世界上历史最久
(150年)且规模最大的企业资信调查类信用管理公司,它的企业数据库包含约
6000万份全球企业动态档案信息,可以及时地向所需者提供企业资信调查报告。
美国的TU(Trans Union),Equifax和英国的益百氏(Experian)则是世界上最大
的3家消费者个人信用局,主要服务于北美和欧洲。其中每一个信用局都拥有2
亿消费者信用档案,可以及时地提供消费者个人的信用报告及评级评分(在网上
均可实现)。另外,欧洲的波盖耳公司(Burgel Wirtschafts Informationen GmbH
&Co.),亚洲的日本帝国征信公司(Teikoku Data Bank Ltd.)也都是规模较大的
个人及企业信用服务公司。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健全(包括征信立法、失信惩罚机
制等)是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保障,世界各国和政府对之都高
度重视。例如,是美国是信用管理方面法律最健全的国家,相关法律约有17项。
其中约3/5是消费者保护法律,由美国政府的联邦交易委员会(PTC)负责主要执
法和权威解释,而另外2/5属于规范金融机构向市场投放信用类的法律,由联
邦储备委员会(FRC)负责主要执法和权威解释。政府和专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作
。自由和秩序是建立市场经济最根本的要素。市场自由主要涉及到四大财产自由或者说是四大财产权力,即
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权。
。产权虚拟化:产权在财务制度上是清晰的,但产权所有人在产权的权力行使上却是模糊的。譬如,中资股
份制银行董事会和高管应是由股东来确定,但实际上都是由党委来任命或聘任。
用则由政府相关部门、民间团体、协会和专业机构、国际标准化机构来实现。另
外,信用发达的国家对信用管理的教育也非常重视。中国的征信系统是1996年
由中国人民银行对企业建立的“贷款证"制度开始的,1998年改为银行信贷登记
咨询系统,2005开始将个人贷款信息纳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目前,该系统
正处于建设和发展之中,并主要用于银行体系,对社会的开放程度还很低。至于
中国的信用法律体系、政府和社会中介的信用管理体制和教育则还很不完善。因
此,中国市场经济的整体社会诚信度不高,特别是中小经济主体自身失信现象非
常严重①,实施关系型借贷既容易引发中小经济主体的道德风险,也容易助长中
小经济主体融资的依赖性。
三、银行内控管理能力的差异
关系型借贷自身存在的三个特点或者说弱点。首先,关系型借贷是建立在银
企双方“软"信息基础上的产物。“软”信息最大的特点是无法标准化和程序化,
因而对“软"信息的理解和判断就会因人而异。其次,“软"信息的获得是通过
人与人之间的长期交往而产生的,银行的信贷决策人在获得借款人的“软"信息
的同时,也会与借款人建立起较为密切个人关系,使关系型借贷易受人的感情因
素影响。Berger&Udell(2002)认为,关系型借贷中的这种私人关系会产生代理
人问题,影响关系型借贷的效率。最后,在关系型借贷中,由于“软”信息具有
较强的私密性,只有与借款人经常接触的信贷人员才能掌握借款人第一手的准确
资料,因而实施关系型借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小经济主体与其长期交往的信贷
员或行长个人之间进行的,从而导致在信贷决策上,这些信贷人员具有很大的话
语权。可见,由于关系型借贷要求银行赋予信贷决策者较大的权威性或权力,实
施关系型借贷的银行就需要有较高的内控能力,以防范银行信贷决策者的道德风
险。而从中国银行目前的内控能力看,尚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产权虚拟化导致的
公司治理结构非市场化,使银行高管缺乏必要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个人动机实
施关系型借贷行为提供了便利。二是公司治理不完善导致银行在内部管理上,以
人治为主制度为辅,削弱了银行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监督职能,造成内控真空,增
。法制日报2005年10月11日以‘我国企业每年信用损失近6000亿一一信用管理体系亟待建立完善》为题
报道:我国的信用缺失情况非常严重,每年因逃废债务、合同诈骗、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售假劣等失信行为
而造成的各类损失就超过5855亿元。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交易是通过信用形式,如美国占90%,
而我国只占lo%,其余是通过现金进行交易。美国企业的平均坏帐率为0.25~O.5%,而我国为5~2096,
有的企业甚至为80%。
116
加了银行风险。三是银行信贷员和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不高,特别是地
方中小银行更是如此,也易发道德风险。
四、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差异
由于我国转型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并不完全对应于西方经
典政治理论描画的“纯粹公共物品提供者”,而是经常以“政治企业家"身份积
极介入经济生活,使政府在中国经济活动中介入的广度和深度是其他市场经济国
家所不可比拟的。在与银行的关系上,一方面,政府决定着几乎所有中资银行的
人事管理权,从而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施加着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
政府拥有巨大的社会资源和资源分配权,也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产生着影响。从而
在银行与政府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对于地方中小型银行更是如
此。因此,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政府在银行实施关系型借贷中扮演着一个重要
的关系方。
5.2.3私法关系型借贷的引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关系型借贷实施的三个前提条件中,惩戒机制是关
键。在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对经济活动中的失信惩戒主要是以国家制定
的正式法律制度为基础,辅之以社会或当事人之间所达成的非正式制度的惩戒,
因而是一种“公法”惩戒机制。在中国,市场经济的信用机制不完善,导致国家
制定的正式法律制度在失信惩戒方面的弱化,反过来就提升了非正式制度在失信
惩戒方面的作用,并且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情"轻“理"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作
用。因此,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关系型借贷可以说是一种“公法"关系型借
贷,而中国是一种“私法”关系型借贷。
因此,私法关系型借贷是关系型借贷在中国现实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实施模
式,它将更依赖于社区中的人文“关系’’来处理和解决社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
贷关系,是中国社区型银行的核心制度安排。
5.3私法关系型借贷模型的机理分析
在本节中,我们将采用嵌入理论,运用关联博弈的分析方法,构造一个模型,
对“私法"关系型借贷机制进行分析。
117
5.3.1分析的方法
.o、嵌入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用理性经济人的理论预设来解释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的经济
制度,认为经济是一个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与社会其他领域日益分离的子系
统,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对经济这个子系统独有的运作规律进行高度的
概括和抽象。在经济学的分析中,理性以外的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被认为正日益
淡化,因此可以忽略不计。但事实上,人之所以是人,首先在于他的社会性,人
所有的活动都处于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之下,并受他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对此,
马克思的《资本论》、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和涂尔千的《社会劳动分工论》都
将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体系视作是由更深层次的、使得现代性得以产生的社会过程
带来的结果。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人类学家波兰尼在《作为制度过程的经济》
中首次提出了嵌入理论思想,指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
度之中。将非经济的制度包容在内是极其重要的。对经济的结构和运行而言,宗
教和政府可能像货币制度或减轻劳动强度的工具与机器的效力一样重要"(波兰
尼,1957)。1985年马克·格兰诺维特(M.Granovetter)发表了《经济行为和社会
结构:嵌入问题》的文章,首次将网络的研究方法引入经济社会学,并揭示了经
济行动和经济制度与社会网络和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之间“嵌入性"关系,他指
出,在现代社会里,市场上和组织内的参与人嵌入在具体的人际关系和结构(网
络)之中。所有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也都嵌入在现行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为研究
经济现象的社会学家提供了一把大伞,大家可以从这个概念推导出一系列的嵌入
方式。经济生活既可以嵌入在网络里,也可以嵌入在制度里。一-
嵌入理论为我们分析社会关系对人们的经济活动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可操作
的分析框架。关系型借贷具有比较典型的嵌入特征。银行和借款人的借贷关系属
于经济交换域,是关系型借贷的基础;将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人文关系(软信息)
加入借贷关系,也即将经济交换域嵌入社会交换域,通过将社会资本的引入而形
成了关系型借贷;将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加入借贷关系,也即将经济交换域嵌
入政治交换域,通过将政治资本的引入而使得政府成为关系型借贷中的一个重要
关系方;将委托代理关系纳入借贷关系中,就产生了在关系型借贷中银行管理层
的道德风险问题。
118
二、关联博弈
关联博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博弈进行联结,汇合不同博
弈的激励约束来放松单个博弈的激励约束,从而使得单个博弈的均衡结果向整体
最优移动。单个博弈的激励与约束可能对博弈参与方不能提供足够的激励和约
束,从而使该博弈实现不了均衡。但是,如果将另外一个博弈过程与这个博弈结
果相联系,前一个博弈的结果将作为后一个博弈的外部因素对博弈均衡产生影
响,而后一个博弈的结果同样对博弈参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单个博弈的
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各自的激励约束条件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前一个博弈的激
励约束放松了,博弈参与人将可能会选择符合整体最优的均衡策略而达成一致。
关系型借贷博弈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借款者、银行、政府。博弈的显制度是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隐性制度是社区人文关系或政治关系中的各式各样的潜规
则。三类参与者在相关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规则下选择自己的策略来实现利
益最大化。
5.3.2模型的理论分析
一、环境设定
在模型中,有一个借款者、银行和政府,他们均为博弈的参与者(player),
并在不同的域(domain)中进行博弈。博弈方共同生活在一个具有人文关系的社区
(community)中,如乡村或街镇社区,商人社区,职业社区等。在这个社区中,
博弈方彼此都比较了解,在国家制定的正式制度下存在各式各样的社区独有的隐
性制度规范。在经济交换域中,借款者(借方)和银行(贷方)均作为经济人进行信
贷交易,假设这里的信贷交易为信用交易,没有抵押,没有任何机会成本。在社
会交换域中,社区的人文关系因素加入了借贷双方的信贷关系之中。在政治域中,
政府官员作为一个独特的参与人加入借贷双方的信贷关系之中,从而对原有的利
益分配格局产生了影响。
假设借款人选择了一个投资项目,需要的投资额度为A,其中需要向银行融
资的额度为厶,项目的期望收益为X,项目的风险或者说投资A的损失率,用liaR
表示,即Prob(Asj>vaR)=PJ。其中△毋为项目的最大违约损失率,则VaR表示
在置信水平1一印下的投资损失率,用sj表示。
119
假设银行向借款人愿意提供的贷款规模为易,贷款收益率为,.(,.=1+贷款
利息),单位贷款管理成本为c譬(包括贷前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贷中的审批成
本和贷后的跟踪检查及清收成本),易为cg的减函数。银行认为借款人项目收益彳
是一个随机变量X,并用概率密度函数/(砷来表示。假设银行判断该项目收益x的
最小值为k、最大值为K,且七<rLy<K,因此,当x<k或者x>K时:f(x)=0。
银行对借款人投资项目的风险估计为sy和陟,易为sy的减函数。
用上标“1"、“2"、“3”分别表示在经济交换域、社会交换域和政治交换域
的情况。
二、模型分析
l、在经济交换域中的分析
在经济交换域中,假设银行和借款人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经济主体而不存在
人文关系,银行将根据借款人所有的市场公开信息来决定是否放贷。此时,根据
Stiglitz和Weiss(1981)的信贷配给理论,信息不对称约束条件下的信贷市场必
然存在借款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贷款人对利益与风险的均衡选择导致信贷
配给不可避免。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呈现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的两极。
此时,银行通过市场公开信息对借款人的投资项目进行判断。由于市场的不
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对于sj和印的大小,只有借款人能准确判断,而银行
只能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和经验概率来估计借款人投资项目的风险偏好。
银行贷款的期望收益R1可表示为:
R1-,l砖立,m)dx+广xy(x)dx—t砖(1)
在(1)式中,第一项表示当K>,.1己时,投资者将全额归还贷款:第二
项表示当k<rI己时,投资者只能用全部收益x来偿还部分贷款。
将方程(1)加减,.1三1y f‘4/(x)出,变形可以得到:
R=(rI-《)4一f4【厂1砖一对厂(功凼(2)
其中,r’砖p1B—x】/(x)出表示项目收益x<,1哆时,银行贷款本息损失
的期望值。r哆p1砖一x】/(x)出可进一步变形为,1砖rq【l一意】八x)出。
令砖(力=r哆【1一j暑】/(x)出,则‘(砖@<聊”表示,当项目收益为
m(七≤m<,.1砖)时,银行贷款本息在违约概率为砖(x<研)的条件下的违约损失
率。同时,马为sj的减函数,t是s;的增函数。
为此,方程(2)可变形为:
R1=(,.1一cgI JbI—syl L乃I(x<加)),.1砖(3)
银行的最优贷款数额,就是在给定贷款利率的情况下,使得银行利润最大的
贷款数量。对银行期望收益R1求一阶偏导就可以得到:
薏√”妒t=。(4)
由(4)式得。
等_l-砖(5)
此时,银行发放的贷款规模为最优,即E。
根据上述几个方程式,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1: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即使矿=所1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
巧1≠s;,厶≠砖。也即银行的贷款供给意愿与借款人的实际投资需求并不相符。
因此,若贷款供给过多,则会刺激借款人加大投资规模,增大项目的风险度,对
银行产生不利影响;贷款供给过少,又会产生信贷配给,导致借款人不能取得预
期的收益或放弃项目投资,也会对银行产生不利影响。
结论2:当银行提高贷款,.1时,则会提高砖和砖,增大银行的风险,同时也
将导致%1的增长,反倒促使了贷款规模的降低。因此,银行不会通过提高,.1的方
法来扩大贷款投放规模,并增加对高风险借款人的贷款,也就是说,.对平衡贷款
风险的意义不大。
121
结论3:为了了解借款人的真实状况,让s:,更接近于S:的真实状况,必然使
^

以增加,这一方面会减少贷款规模,并且当,.1≤c:时会导致银行停止发放贷款;
另一方面,银行通过成本转嫁,又会迫使一些低风险借款人由于成本原因而退出
信贷市场。从而对借款人和银行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结论4:若借款人能提供有效的抵质押担保,则会大大降低c:和S:,将增加
银行的贷款投放。这表明,在没有关系型借贷的情况下,银企双方会采取其他手
段来降低彼此之间的不信任感,从而达成对双方都有力的结果。但对中小经济主
体而言,由于缺乏抵质押担保,而很难和银行达成一致的结果。
结论5:若借款人发生了一个在置信水平l—P:下的损失率S:,假设“公法’’
的惩处力度不够,借款人能够以很小的成本不归还贷款,则此时借款人的损失为
S=s:彳一己,要小于借款人的实际损失。这会导致s:和sI,的大大提高,从而大大
降低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图5.3.1反映了在经济域的信贷供求的均衡情况。银行与借款人的均衡位置
是一个点,说明银行的信贷条件非常严格,此时易形成信贷配给。
信贷条

信贷供给量
图5.3.1银企双方在经济域中的信贷均衡状态
2、经济交换域嵌入社会交换域的分析
将上述信贷关系嵌入社会交换域,最大的变化是,由于借款人和银行同处同
一个社区,并且彼此之间建立了较为密切的人文关系,使双方都获得了一定的社
会资本,增进了银行对借款人的深入了解,既包括市场公开信息,也包括各种非
公开信息;同时,双方都处在一种无限期的博弈过程之中,任何一方若采取不合
作的态度,都要受到社区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其代价从长期看都是巨大的。
对于借款人,如果存在借款违约,不但其名誉会在社区受到损害,其在社区
的权力,主要表现为能给当事人带来好处的社区事务参与权,将受到限制,并由
此造成自身财产的损失。同时,借款人还要考虑,如果一次违约,将可能永远得
不到银行信任而失去发展机会。因此,借款人在考虑项目投资时,对项目的投资
风险情况将会更加慎重,避免出现大的违约损失率,从而有可能选择一些风险比
较低的投资项目,将在经济交换域时的砖降为弓,即巧<巧1。
对于银行,因参加社区事务而付出了单位贷款关系成本①Cs(☆是贷款规模厶
的增函数,是跏的减函数),如赞助社区活动、与社区单位联谊、借助社区人文
关系处置风险资产等,由此获得了借款人更多的非公开信息,对借款人投资项目
的风险状况也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使《更接近s;。同时,银行也认为借款人不
会因为这一次贷款而产生违约,因此降低了银行对借款人的跏和贷款管理的强,
即《<砖和《<t。另外,从银行管理者的角度看,通过关系型借贷,与社区和
借款人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关系,有助于提高银行管理者自身在社区关系中的地位
以及通过借款人所建立起来的其他关系,因而能获得一个关系红利尼。因此,银
行在获得经济收益足的同时,银行管理者也获得一个社区关系收益②见,凡是贷
款厶的增函数,用尼=蕊幽来表示,as是单位贷款本息的社区关系收益率。
此时,银行贷款的期望收益R2可表示为:
R2=p2一%2一c2 Jb2一s;r2弓+a2,r2弓(6)
篝∥(1+《嘞)-(铲伽。(7)
由(7)式得:
.华-1+《一《(8)
。在此付出的关系成本,就是社区型银行因社区的人文关系而获得的社区社会资本所付出的代价。
。关系红利可以理解为社区银行通过社区社会资本投入所获得的资本收益。
此时,银行发放的贷款规模为最优,即£·y。
将(6)、(7)、(8)式和(3)、(4)、(5)式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l:由于丐2<■I,影2<墨1,并且q2的存在,使银行降低了对借款人的风

险评估,而有可能产生s;≈s:的情况,此时就可能导致。也即银行的贷款供给意
愿与借款人的实际投资需求比较接近,不会生产过度放贷和信贷配给现象。
结论2:因为S;<s;,《<t,Z>0,若,.2不变,则《+《增加,将会导
致E的增加,也即E>砖,换句话说,银行为了支付《的增加,必须增加贷款
投放;若c;+e不变,则,.2会降低,也会导致E的增加,即E>马,换句话说,
银行为了不使c;增加过大,就必须在贷款利率上让利以维持社区“关系"。由此,
总的来看,在社会域的贷款投放比在经济域增加了。、
结论3:因为借款人S;的降低,也即s;<s:,也就降低了抵押担保的意义,
将会使更多缺乏抵质押担保条件的借款人有机会获得银行贷款,体现了关系型借
贷的作用。
结论4:由于有足够“私法"惩处力度,借款人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就比较谨
慎,发生违约概率的Jj就会比较小,即使发生了借款人违约的情况,银行知道借
款人遭受的损失可能会更大,因而借款人会尽力归还贷款,从而使银行在“私法’’
保护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对贷款投放的积极性。
结论5:通过关系型借贷的作用,银企在社区人文关系上的博弈就放松了银
企在经济交换域博弈的激励约束,使借款人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贷款,银行也获得
了更大的发展,从而提高了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因为抵质押
担保的重要性降低,在程序上降低了对银行信贷管理者的约束,容易滋生道德风
险;并且借款人为维持与银行管理者的友好关系,也必然也会产生对银行的关系
投入,使尼存在,从而易诱发银行信贷管理者道德风险的产生。
图5.3.2反映了经济域嵌入社会域后的信贷供求均衡情况。由于社会域的嵌
入,将原经济域中的信贷供给线和需求线扩展为面,使银行与借款人的均衡位置
由点变为线,从而松弛了银行的信贷准入条件。
信贷供给量
图5.3.2银企双方在经济域和社会域中的信贷均衡状态
3、经济交换域和社会交换域嵌入政治域的分析
在中国,政府介入经济生活之深之广是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所难以比拟的。无
论是企业还是银行,政府在其经营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将银
企信贷关系嵌入政治域,最大的变化是,博弈双方在经济域中的平等关系在政治
域中不再平等。一方面政府要求银企双方为地方经济增长做贡献:另一方面,银
企双方也藉希望于通过政府关系获取政治上的地位而博取经济利益上的好处。更
为重要的是,中国的银行家是一个“政治银行家”。他们的考核升迁由他们的“政
治业绩"和“经济业绩’’所决定。“政治业绩”是政府在金融领域的政治需求,“经
济业绩”是本行的经营发展。因而政治银行家的效用是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诸
如权力、政治支持、社会声誉、历史定位、国家形象等)的函数。当货币收益与
非货币收益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相对价格时,政治银行家实现了交换效率,也就
是说,“政治业绩”可以替代“经济业绩”。就表现为银行家的机会主义,个人行
为理性而银行行为非理性,黄少安(2000)对此有所论述。
对于企业(在这里假设企业是非国有企业)来说,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可
以获得较没有这种关系的其他企业更多的投资机会,并且在获得银行贷款方面也
会有较多的便利。
对于银行来说,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既可以获得一些比较好的政府投资
项目,也可以获得较多的存款和不良贷款清收方面的便利。另外,从银行高级管
,.
信贷条件

q
理层的角度看,由于中资银行的产权虚拟化,中资银行高管人员仍然接受的是党
的行政考核和任命,而非市场化的经济考核和聘任,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的关系,
可以获得较快的短期经营政绩,使银行高管人员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仕途发展。
对于政府来说,银行系统一般实行条条的垂直领导,银行的经营业绩和风险
与其业务所在地的政府并无太大的关系,因此,当地政府往往会利用其手中掌握
的经济和行政资源,要求银行放宽贷款条件,加大对本地的贷款力度,由此促进
本地区经济增长,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政绩。另一方面政府官员也是一个“经济人’’,
通过向银行施压而向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其自身也可获得企业给予的经济红利,
形成一种间接“寻租’’。.
因此,在上述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受内在高额利
润的追求、外在政府的鼓动,往往会产生“大上、快上"的投资冲动,从而提高
了投资项目的风险度s;,即,s;>∞1>《。对银行来说,一是银行会降低对借款
人的风险评价《,即,霉<《<砖。二是通过与政府保持友好的关系,会降低贷
款管理成本c;和贷款关系成本e,但也会产生政府关系成本①Q。政府关系成本&
是银行为维护这种关系而付出的代价,如,地方公益事业的赞助、地方政府行政
费用的资助、对政府干预贷款的后果支付等。三是在与政府合作中,银行除了获
得经济收益外,银行高管人员还能获得政治红利。在银行产权虚拟化的情况下,
银行高管人员是银行的实际控制人,个人的政治红利就自然纳入了银行经营的激
励约束之中。因此,银行在获得经济收益R的同时,也获得一个政府关系收益圆见,
尼是贷款厶的增函数,用尼=甜易来表示,az是单位贷款本息的政府关系收益
率。
此时,银行贷款的期望收益犬3为:
R3=(,3一《一e—c;)z;一s;,.3E+《,.3髟3+《r3譬(9)
篆一,3(1+z+如≯(《+e均=” (10)
由(7)式得:
。在此付出的政府关系成本,就是社区型银行因与政府的关系而获得的政治资本所付出的代价。。
。政府关系红利可以理解为社区银行通过政治资本投入所获得的资本收益
!羔二詈}±三三:l+z+《一《(11)
此时,银行发放的贷款规模为最优,即E。
由(9)、(10)、(11)式,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1:由于s;<影2<砖,并且q3和口;的存在,使银行大大降低了对借款人
的风险评估,而此时借款人的风险状况是巧2<s;<s;,就会产生s;“s;的情况。
也即银行对借款人的风险评估远低于借款人的实际风险状况,会生产过度放贷现
象,从而给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
结论2:因为弗<《<砖,露和Z均大于零,若,.3不变,则(《+Z+c;)必定
大于暖+e),因此有E>E>鼻;若(《+e+蠢)不变,则有,1<,12<,.3,也会
有E>E>E的结果。因此,由于政治域的存在,银行会对借款人发放比在社会
域和经济域更多的贷款。
结论3:由(11)式可知,若c3的增加幅度低于《+e的增长幅度,由于
1+《+《--Sy3是增加的,必然导致r3的下降。这说明对一些政府干预的贷款的利
率一般都不会很高,是一种行政利率而非市场利率,也导致了借款人对贷款需求
的无限扩大。
结论4:当E>髟>马时,而借款人的风险为司>s;>霹,说明银行发放的
贷款已超过正常贷款发放所能承受的风险度,属于高风险贷款。此时,银行信贷
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已经产生,只不过由经济道德风险转化为政治道德风险。
结论5: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政治域中的政治关系进一步放松了经济域的
激励约束,增加了地方的信贷投入,促进了借款人、银行、政府三方利益的共同
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白和az,加之借款人对政府和银行的关系投入,又
会诱发政府官员和银行经营者更大的道德风险。
图5.3.3反映了政治域嵌入后的信贷供求均衡情况。由于政治域的嵌入,使
原先在经济社会域中的信贷供给面和需求面扩展为体,使银行与借款人的均衡位
置由线转为体,从而极大地松弛了银行的信贷准入条件。
信贷供给量
图5.3.3银企双方在政治域嵌入后的信贷均衡状态
4、对关系型借贷道德风险的进一步分析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社区银行的股东一一委托人与社区银行的管理人员一一
代理人之间的效用目标函数并不会完全一致,特别是在中资银行产权虚拟化的普
遍背景下,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代理人可能与借款关系人合谋,并在政府关系人
的庇护下,选择有损委托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贷款中谋取私利。假设代理
人的正常收益为膨,因违规发放贷款被委托人发现的概率为P,受到的惩罚为
Ⅳ,则代理人的期望收益】,为:
Y=(1一P)M—PN (12)
此时,代理人激励和约束条件是Y>0,也即(1一P)M>PN。
若将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博弈关系嵌入到代理人与借款人的社会域中,此时代
理人的收益】,为:
Y=(1一P)M一尸Ⅳ+尼(13)
假设M和Ⅳ不变,由于有尼的存在,则使得P有了提高的就会,也就是说
松弛了对代理人违规放款的约束。
若将再将政治域嵌入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博弈关系中,此时代理人的收益y
为:
Y=(1一P)M—PN+尼+见(14)
128
假设M和Ⅳ不变,由于尼和见的共同存在,大大提高了P,也就是说进一
步松弛了对代理人违规放款的约束。再加之银行管理者通过关系型借贷与政府建
立的关系,并受到政治上的庇护,则更助长了关系型借贷道德风险的产生。
5.4私法关系型借贷的实证分析
在实证方面,HowardBodenhom以美国早期中小企业的融资数据为基础,研究
认为关系融资对小的、信息不透明的企业非常重要,其可以有效降低资金价格和
减少对抵押品的要求。Berger、udell和Angel ini、Salvo、Ferri的研究表明,
长期化和交易对象集中化的关系型借贷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和贷
款条件,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德国学者Harhoff和Krting的研
究也发现,德国的中小企业与银行借贷关系的持续时间与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变量
之间正相关,与银行的抵押要求负相关;在筹资成本上,有银企相互信赖关系的
企业贷款利率比没有这种关系的企业贷款平均低0.48个百分点。香港大学的曹
敏、何佳等人也对广东省(主要为深圳)境内的外资企业与外资银行和国有商业银
行的关系融资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企业与银行建立的金融业务关系越长久,其
所获得的外币贷款利率就越低。另外,外资控股、第三方担保等因素也具有降低
外币贷款利率的效应。这些研究都表明,银行与借款者密切的关系有助于削弱信
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使融资变得更容易,且可减少融资成本及
对抵押的要求④。
7’ 在本文的实证检验中,将选取天津X郊区农村合作银行的有关数据进行“私
法’’关系型借贷的实证分析。X郊区农村合作银行是天津农村合作金融系统中规
模较大的一家区县级行社,是由原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该机构的大部分经营管
理人员来自该区,并且与当地的政府和中小经济主体保持很密切的关系,因而具
有很强的地域色彩。、
一、在业务经营中所表现出的膏私法关系一特点
X区县是天津比较发达的一个郊区,在辖区内有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合
作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XX区
口引自:周好文、李辉,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实证研究及理论释义阴,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8卷,
第l期
县的市场份额:『ltd,,可忽略不计,其他五家银行的情况见表5.4.1。
表5.4.1 2007年X区县各银行机构业务构成状况表
存款市场对公存款储蓄存款贷款市场企业贷款个人贷款不良贷抵质押
份额% 比重% 比重% 份额% 比重% 比重% 款率% 比例%
工行17.24 36.24 51.78 19.86 66.54 33.46 1.96 93.23
建行6.45 45.57 54.43 7.84 94.90 5.10 0.00 90.34
中行7.67 30.33 63.67 6.62 52.43 46.31 2.20 95.67
农行35.94 56.15 43.41 33.53 90.83 9.15 13.10 85.56
农合行32.69 45.02 54.97 32.14 94.85 2.88 18.12 20.70
合计100.00 46.42 50.90 100.00 85.07 14.11 10.75 66.75
资料来源:X区县的金融统计资料。
从该区的银行市场结构看(见表5.4.1),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存
贷款市场份额为最大,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这与两家银行在当地有深厚的人
文关系密不可分。农村合作银行是由原农村信用社演变而来,其业务主要在郊区
县;农业银行原先的业务也主要在郊区县,虽然随后向市区发展,但郊区县的业
务仍是其强项,而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则主要在城区。因而在与郊区县
的人文关系上,农村合作银行和农业银行要远远强于其他三家银行,表现在业务
发展上,市场份额最大,但抵质押比例低、不良贷款率高,充分体现了中国“私
法’’关系型借贷的特点。,
从该农村合作银行自身的角度看,其关系型借贷的特征更加明显,其抵质押
比例最低,只有20.7%,而不良贷款率最高,为18.12%;并且从农村合作银行的
贷款的结构看(见表5.4.2),其个体(包括居民、农户和个体经营者)、私营和集
体(主要是村、乡镇企业)贷款占绝对的多数,占比到达93.17%,反映出农村合作
银行以中小经济主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特征。
表5.4.2 200"/年X区县农村合作银行贷款结构表
私营集体国营个体职工合计
贷款余额占比% 59.81 27.60 6.20 5.76 O.63 100
贷款笔数占比% 27.06 7.16 0.53 57.35 7.9l 100
信贷关系平均年限(年) 4.46 ’4.92 3.59 4.47 3.9l 3.87
抵质押比例% 22.33 9.06 65.29 11.90 17.42 20.70
不良贷款率% 18.12 24.78 0.00 7.41 2.01 18.12
说明:由于信贷档案管理的原因,一些老贷款的原始档案己无从查起,因此,
真实的信贷关系平均期限要比表上的长。
从表5.4.2还可以发现,国有企业的贷款份额最低,抵质押比例最高,不良
率也最低,为零;个体、私营和集体企业的贷款份额最高,抵质押比例最低,不
良率也最高。这说明,一方面农村合作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中小经济主体,另
一方面这些中小经济主体能够向农村合作银行提供的抵质押比例又非常低,说明
农村合作银行比农业银行更加依赖于关系型借贷。通过关系型借贷,获得了社会
资本,松弛了贷款条件,降低了信贷配给程度,使更多的中小经济主体获得了信
贷支持。然而,在获得社会资本的同时也使农村合作银行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成
为全区不良贷款率最高的银行。从贷款的区域结构上看,该农合行的本区域贷款
占其全部贷款的82.16%,也反映出农合行的地域特色。
另外,从由街镇政府和村委会所办企业的贷款构成的集体企业贷款看,由于
现在的农村合作银行是由原先的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当时的农村信用社是按区
县和乡镇两级设置的两级法人体制,农村信用社与当地都建立了比较深厚的人文
关系,并且地方政府对当地农村信用社负责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因而,集体企
业贷款占该行全部贷款的27.6%,份额具第二,信贷关系平均年限最长,但它的
抵质押比例最低、不良率最高。反映了政府介入关系型借贷后,一方面增加了农
村信用社的业务量,另一方面增大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同时也说明,在集体企
业不良贷款问题上,依靠国家的正式法律制度来解决是低效的,只能通过一些非
正式的约定来解决。例如,很多乡镇企业不良贷款都落实到村委会的名下,并且
村委会承诺,一旦有收入,例如占地款,就还一部分老贷款。
. 二、在贷款利率上所表现出的“私法关系一特点.
一般认为实行关系型借贷经营的银行在贷款利率上与“关系”的时间长短呈
具有相关性,如周好文、李辉(2005)等。在这里,我们选取该农村合作银行的相
关数据进行分析。
1、贷款利率的性质结构分析(见表5.4.3)
表5.4.3 2007年X区县农村合作银行贷款利率性质结构表(%)
贷款的利率客户结构贷款的利率形态结构贷款的利率方式结构
私营8.31 正常8.78 抵质押8.13
集体7.85 关注6.89 非抵质押8.30
国营8.53 次级4.85
个体8.35 可疑7.95
职工8.16 损失7.96
从贷款的利率客户结构看,私营、集体、国营、个体和职工的贷款利率相差
无几,说明农村合作银行在不同客户的利率定价方面并无显著区别,这反映了两
个问题:一是农村合作银行的管理仍有待改进;二是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成本较
高,实行差别定价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农村合作银行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中小经济
主体,在贷款利率定价上也不可能有较大的差别。另外,集体贷款利率仍是最低
的,说明“关系’’在降低利率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从贷款的利率形态结构看,正常贷款的利率要远高于其他形态的贷款利率,
这一方面说明中小经济主体依靠“关系"建立起来的信贷关系,在贷款定价上只
能按照银行的意愿去办,不可能有太多的讨价还价的选择,而一旦贷款成为不良,
农村合作银行则会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希望借款人能归还贷款;另一方面也反映
出农村合作银行在较高不良贷款率的情况下,需要依靠正常贷款的高利率来维持
必要的盈利。
从贷款的利率方式结构看,抵质押贷款利率要略低于非抵质押贷款利率,这
一方面有抵质押贷款较少的因素,是抵质押贷款所表现出动的贷款利率优势并不
很明显;另一方面也说明因为“关系"的缘故,农村合作银行对抵质押方式可能
并不是特别看重。
2、贷款利率的期限结构分析
(1)数据来源:X区县农村合作银行的贷款数据。
(2)模型构建:以贷款利率三作为被解释变量,以信贷关系时间r为解释变
量,构造模型(1),研究贷款利率和信贷关系时间的相关性:
L=a0十al oT+占(1)
其中占为白噪声序列。
(3)模型估计结果:根据模型(1),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模型回归方程式(2),回归结果见表5.4.4。
扛8.7231 15、≯_0007娶(2)
(309.6516)(.16.44617l 一
天2=0.03931 l; F=270.4766;DW=1.173468
从模型结果看,回归方程的拟合度仅为0.03931 1,表明该农村合作银行的
132
贷款利率与信贷关系期限并无明显的因果关系;从散点图5.4.1看,贷款利率与
信贷关系时间有一定的趋势,但也并无明显的因果关系。这可以得出以下四方面
的结论:
表5.4.4模型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三
Method:Least Squares
Sample:1 6614
Included observations:661 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t-Statistic Prob.
丁旬.100077 0.006085 -16.4461 7 0.0000
口。8.7231 15 0.028171 309.6516 0.0000
R—squared 0.03931 1 Mean dependent var 8.335859
Adjusted R-squared 0,039165 S.D.dependent var 1.282813
S.E.of regression 1.257442 Akaike info criterion 3.296338
Sum squared resid 10451.46 Schwarz critedon 3.298394
Log likelihood .1 0895.69 F-statistic 270.4766
Durbin-Watson stat 1.17346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图5.4.1 利率LL与信贷关系时间SJ的散点图
l、中小经济主体由于普遍缺乏硬性的财务指标,与银行在贷款定价上不可
能有太多的选择。同时,农村合作银行在较高不良贷款率的情况下,需要依靠较
高贷款利率来维持必要的盈利,实行客户贷款利率区别定价也没有太大的调整空
间。因而信贷关系时间的长短就不可能成为贷款利率定价的主要因素。这在前述
利率性质结构中也得到证实。
2、在“私法”关系型借贷的情况下,银行对“关系"的可信度也不具有充
分的信心,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譬如天津的城市化进程不断
地从市区向郊区扩展,人员的流动性也日益加大(天津有些村镇外来人口反倒超
过本地人口),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社区结构,破坏了原有的人文关系,使“私法
关系’’的效率降低,信贷关系的时间长短也就逐渐失去了评判信用高低的意义。
另外,郊区城市化也促使农村合作银行突破本区域限制,向城区扩展开发新的客
户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信贷关系的时间长度,从图5.4.1也可以看出
贷款主要集中在五年内(五年内的贷款余额占比为77.42%)。因此,表现在银
行贷款利率上,就失去了与信贷关系时间的因果关系。
3、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私法’’关系型借贷的效率要低于“公法’’关系型借
贷的效率。
5.5案例分析: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在私法关系型借贷上的实践
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的前身是天津市农村信用联社,其主要业务都在郊区县。
成立合作银行后,城区业务的发展就成为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然而城区金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地方的社区型小银行必须走差异化的竞争
之路才能在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中小企业比较适合小银行的资金供给能力,因
此,中小企业就必然成为农村合作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信
用不对称问题,就必须构建一个信用平台,以弥补现有社会信用制度的不足。2003
年,当时的天津农村信用联社将在农村地区实施的针对农户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的经验移植到城区,建设针对城区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用共同体。信用
共同体是由银行、中小企业、行业组织(如商会)三方,以显示中小企业信用、
规范参与各方信用行为而联合组织的一个利益集团。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制定共
同遵守的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参与各方的信用行为,以此促进各方利益的共同增
长。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2003年,当时的天津农村信用联社和坐落在天津东丽
区的天津市物流货运中心共同创建了全国第一个银企信用共同缈。
一,信用共同体的基本模式
根据信用共同体采取的信用机制的不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与中小企业创建
。引自:赵革、刘涵,农村合作银行信用共同体信用制度研究⋯以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创建的信用共同体为
例明。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l期
的信用共同体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箱"式信用共同体。对那些在某个固定经营场所(如,商城、批发市
场、物流中心等)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中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视为一个群体,该经
营场所视为装载这个群体的一个封闭的“箱”。这个“箱”的管理机构(如,商
场管理办公室、物流管理中心等)为掌控人,负责对“箱”内贷款商户的信用进
行监督和管理。农村合作银行、掌控人和“箱"内商户代表(中小企业或个体工
商户)三方共同组成“信用商户”评审小组,对“箱”内商户按其资产能力和行
业声誉评定信用等级,并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
二是“伞”式信用共同体。将某个行业组织的管理机构(如,商会、行业协
会)或其中的骨干企业视同一把“伞”,他们为掌控人,由他们出资或组织该行
业组织内的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担保基金,使那些加入该行业组织的小企业能在这
把“伞”的担保下获得银行贷款。农村合作银行、掌控人和“伞”内商户代表三
方共同组成“信用商户”评审小组,对“伞"内商户按其资产能力和行业声誉评
定信用等级,并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
在共同体内,三方的权责利分别是:农村合作银行负责组织商户信用等级评
定和最后确认,按授信额度向商户发放信用贷款,若商户信用良好,利率逐年下
浮直至基准利率,并向掌控人支付一定的组织经费和贷款支持。商户按授信额度
随时取得贷款,并保证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掌控人负责收集商户信用资料,并监
督商户的还款,若商户不按时还款,除农村合作银行采取法律诉讼外,掌控人也
将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取消商户入驻物流中心的资格等,使欠款商户失去在
该行业的发展就会;另外,掌控人还可利用本中心有便利的贷款条件来对外招商
扩大自身的经营效果。
二、信用共同体的机制分析
信用共同体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核心功能是给银行、中小企业和作为第三
方契约实施机制的掌控人提供激励与约束。作为经济人的主体要得到激励,无非
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降低他进行经济活动的成本,二是提高他进行经济活动的
收益。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信息的不完全、交易的频
率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决定的。因此,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抑制人的机会
主义行为、增强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的频率和不确定性,就能降低交易成本,
起到激励与约束经济人的作用。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难就难在中小企业信
用不透明、社会法律和道德体系对违信行为的约束不严。信用共同体的激励和约
束的作用在于:
对天津农村合作银行而言,其激励作用表现在,可以借助信用共同体了解商
户的“私有”信息,并能通过法律和掌控人对违约商户进行有效制裁,从而降低
了贷款风险,拓宽了业务经营发展的空间,获得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市场份额;其
约束作用表现在,必须按照约定的承诺,随时向信用商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和让
利。
对中小企业而言,其激励作用表现在,获得了一个稳定、便利的资金来源;
其约束作用表现在,必须按照约定的承诺,向农村合作银行按时还本付息,否则
将受到法律制裁和掌控人的惩罚。
对掌控人而言,其激励作用表现在,增强了对外招商的能力,扩大了自身的
经营实力,同时也可从农村合作银行获得一部分收入;其约束作用表现在,必须
按照约定的承诺,向农村合作银行提供商户的所有能提供的“私有"信息,同时
监督所管辖商户的还贷情况,并对欠款商户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
信用共同体正是通过对上述三方发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三方在信用的基
础上联结为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从而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展了我国非
正式信用制度,对完善和补充我国正式的信用制度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是“私
法”关系型借贷的一种运用。
三、信用共同体的有效性分析
信用共同体对中小企业信用激励和约束的有效性是信用共同体这项制度安排
成败的关键。由于信用共同体是一个非正式制度安排,或者说是一个民间制度安
排,使之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约束不具有社会性,这是信用共同体的天然和致命的
缺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用共同体的有效性。
所谓社会性约束,是指这种约束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时空约束、法
律约束和社会道德约束。信用共同体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约束主要在两个方面,一
是农村合作银行对违约企业的法律诉讼;二是行业组织对违约企业的行业制裁,
包括将违约企业清出商会组织或经营场所,在行业内发布其不守诚信信息等。由
于我国正式的信用制度安排不完善,使法律诉讼不可能成为信用共同体产生和存
在的基础,如果法律诉讼有效也就没有必要建立信用共同体了。正是由于正式的
信用制度安排的约束不足,使行业组织对违约企业的行业制裁这种非正式信用制
度安排,成为信用共同体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但是这种行业制裁只局限于某个行
业组织所管辖的有限的经营场所之内,它的时空约束、法律约束和社会道德约束
都非常有限,只具有局部约束力,而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约束力,因此,它的
约束能力是有限的。只要企业认为从所欠贷款中获得的收益大于行业制裁的成本
(这里假设法律制裁无效),它就完全有理由采取行动,即欠款不还,并且离开
这个行业组织所管辖的经营场所,到其他行业组织所管辖的经营场所去开展业
务。因此,为确保信用共同体约束机制的有效性,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小企
业的授信额度,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约束作用。
四、对信用共同体的绩效评价
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的信用共同体始创于2003年,经过三年多的摸索和实践,
已经取得了一定较大的成效。首先,制度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和
个体工商户的贷款难问题。目前,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已建立信用共同体三十多个,
对8000多家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进行了“信用商户”的评定,授信额度达15亿
元,实际贷款额度达到5亿元。其次,制度的创新加速了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业务
的发展。通过信用共同体建设作为城区业务的切入点,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城区业
务在2005年增长了50%。最后,信用共同体这项非正式制度的创新得到政府和
社会有关部门的肯定,认为是对我国正式信用制度的有益补充。全国各地的农村
信用合作金融机构纷纷派人来天津学习,为各地的非正式的信用制度创新起了积
极的示范作用。
137
第6章中国社区型银行的组织和经营模式
组织和经营模式是社区银行两个最为关键的微观制度安排,决定了社区银行
发挥其宏观制度功能的效率。本章主要就中国社区型银行的产权模式、治理结构、
市场定位、经营机制、风险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6.1产权组织形式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
产权是人们对“资源"权力的界定和权利行使的一种规则和规定,它通过将
人们交易中的外部行为内在化,从而提供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构成了制度形成
的基础。产权的组织形式直接决定了公司治理的结构和效率,并对银行的经营发
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6.1.1经营性组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产权形式
经营性组织是以赢利为生存基础的市场主体,如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在市
场经济中,资本和劳动是经营性组织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知识和技术及企业
家才能总可以按一定比例折算成资本)。因此,对资本和劳动在经营性组织中的
权力安排,以及由此产生的经营目标、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企业文化、组织架
构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就构成了经营性组织的不同产权组织形式。
一、标准的经营性组织的产权形式
标准的经营性组织是以资本为权力核心的,也就是“按资说话”。在现代市场
经济中,标准的经营性组织的产权一般有3种形式: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
制。
1、单人业主制。是指由同一个人出资并经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单人业主
制谈不上公司治理问题,因为这种企业没有产权和经营机制问题,也不存在法人
治理结构问题。这种企业的信用完全建立在个人的信用基础之上,因此,这种企
业在市场上很难提高其信用水平和信用规模,基本上没有资本的筹集能力,因而
也就不可能做大,更不易从事以信用和风险为基础的银行业。
138
2、合伙制。是指由若干人共同出资并经营。在合伙制中,由于每个人投资不
同,在企业中的贡献也不同,到底按什么进行分配(或承担损失),难免有冲突,
往往会产生产权纠纷。使其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都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并且
这种问题有时是非常难以解决的。合伙制的制度本身也限制了企业资本的扩大,
责任也是无限,因此其市场的信用风险是比较大的,也不宜成为银行业的产权组
织形式。
3、股份制。是指由投资人共通出资,并委托专业经理人举行经营管理的企业,
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权组织形式。谁在企业中拥有多少所有权由股
份代表,股份的多少决定了股东在企业中的权力与利益,也代表了承担风险的大
小。股份制最大的长处是资本集聚可以迅速完成,并且其经营管理由专业的经理
人来完成,从而有利于降低企业市场信用风险,适合以信用和风险为基础的银行
业的资本要求。其缺点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起了委托一一代理问题,
不解决这一问题,股份制企业不会有效率。
二、准经营性组织的产权形式一一合作制
合作制,即劳动者联合,按互利原则组织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社会经济活动
方式。其权力核心是“按劳说话"。合作制与股份制一样,是商品经济社会化生
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小经济者在以资本规模为核心的社会化大生产
中,为了保护自己利益、求生存获发展、改善自身地位和命运,而在自愿、民主
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劳动合作为核心、小资本合作为纽带的经济组织形式。其
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四条,即入股自愿退股自由原则、民主管理原则、主要为入股
社员服务原则、以互助而非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这是合作制之所以称为准经营
性组织的原因)原则。合作制经济的本质是通过小资本和自身劳动相互联合,实
现单个中小经济者所不能实现的利益。
合作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各式各样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合作社。根据
国际劳工组织(1994)定义,合作社是一个自愿组织在一起的民主的组织形式、
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协会。社员同等出资、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受益、并积极参
与其活动。国际公认的“合作社7原则"成型于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100周
年曼彻斯特会议,典出于1844年Rochdale公平开拓者协会7原则和1966年国
际合作社联盟4原则。主要内容是:自愿与开放原则;民主管理、一人一票原则;
139
非赢利和社员参与分配原则;自主和不负债原则;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社际
合作原则;社会性原则。
合作制由于是劳动者和小资本的广泛联合,因而具有较强的社会基础和一定
规模的资本实力,比较适合中小金融机构的产权组织需要。但也存在社员股东“参
政议政”的积极性不高,“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的问题。
三、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创造一一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是在股份制和合作制基础上,取二者之长、补二者之短,所形成
的一种产权制度。其基本定义是,以劳动合作为基础、资本合作为主导,二者相
互联合的经济组织形式。其权力核心是“按资按劳说话”。股份合作制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中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资本合作和劳动合作相
结合,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劳动合作是基础,体现合作制原则,员工股
东共同劳动,与其他股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企业决策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
提条件下兼顾体现绝大多数股东的意愿;资本合作采取了股份的形式,要求股份
合作制企业要以股份制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标准,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资
本分配为主、劳动分配为辅,民主化和专业化管理相结合。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
相结合有利予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从而增进劳动者的长远利益。
股份合作制的产生源于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所处的政治
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制度变迁所致。80年代初中期,随着农村以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
经济的发展,使乡镇企业发展开始起步。发展乡镇企业需要一定的资金积累,而
国家不可能直接进行投资,乡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很薄也不敷需求,客观上需要农
民集资入股。然而在当时股份制、个人持股参与企业收益分配还被认为是资本主
义而不为人们所接受。因而,一种由农民集资入股,并参与企业生产劳动和经营
管理的经营方式便应运而生,其目的首先是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不足;同时,由
于农民集资,企业经营获利后,也按资金的使用效益,向其支付部分投资收益。
尽管这一做法不太符合当时的思维惯性,但由于作为投资者的农民本身也是企业
的劳动者,要参与企业的生产劳动和经营管理,并无“剥削”的因素,从而使这
一“离经”做法并未招致过多非议。不仅如此,由于它既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资金
不足,又密切了职工与企业的关系,还使农民获得了较高收益,并吸引他们关心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从而受到更多人的欢迎。为此,农业管理部门在研究总结这
一经验后,于1990年发布了《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对这一做法进行了
规范和推广,文件还附以示范章程对各地试行股份合作制的工作予以指导。为此,
股份合作制企业便在全国不少地区的农村和乡镇企业中推广开来。由于股份合作
制在农村实行逐步取得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些城市的有关管理部门为解
决本地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也开始研究借鉴这一做
法,试行股份合作制。为此,原国家体改委于1997年发布《关于发展城市股份
合作制企业的指导意见》,从而使这一原产自农村的企业经营方式走向城市,开’
始发挥更大作用。
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综合,因而既具有较强的社会基础,又能发
展成和一定规模的资本实力,比较适合中小金融机构的产权组织需要。但股份制
和合作制各自的弊端也同时存在于股份合作制中,并且从目前的股份合作制的实
践看,尚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6.1.2不同产权组织形式下的社区型银行治理结构①的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演变,中国社区型银行在产权组
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也逐渐形成了多种模式,并各具特点。
一、选择股份制的社区型银行
股份制社区型银行是指在一个社区范围内(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
区、街、村、镇等),主要以社区内投资者的货币资金投资入股,按股份有限公
司形式组建的银行。以资本为权利核心、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是股份制社区
型银行的根本特征。
’1、股份制社区型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股份制社区型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股东(代表)大会。股东大会是社区型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原
则上应由全体股东组成,为提高决策效率也可由股东按一定规则选举出的代表组
成股东代表大会。股东们按照“同股同权"的原则,以其所持股份的份额来确定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在产权组织形式、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其核心是公司的产权组织
形式,其实质是公司内部权力的分配和制衡,即明确公司出资人、经营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之间权利
和责任的分配,规定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经营管理议事规则和程序,并决定公司的经营发展目标以及实施
目标的手段和措施等这样一些问题.
14l
其对社区型银行的权利、义务和相应的责任。
第二层次是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是社区型银行股东(代表)大会的执行
机构和社区型银行的经营决策机构,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的人
选及其排位由各股东所持社区型银行股份的多少来决定,董事会对股东(代表)
大会负责,董事长是社区型银行的法人代表。监事会是社区型银行的监督机构,
负责对社区型银行的经营行为和财务监督,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其人选一般由股东和社区型银行员工组成,监事会对股东(代表)大会负责。
第三层次是高级经营管理层,由行长和若干名副行长组成。高级经营管理层
要按照董事会制定的经营发展目标和战略来组织和筹划社区型银行的经营管理
工作,他们由董事会招聘并向董事会负责。
另外,根据需要,还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2、股份制社区型银行的主要特点: i
(1)资本权利的绝对性。在股份制社区型银行中,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
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份额对社区型银行享有相应比例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和债务
责任,社区型银行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即,股东在股东(代表)大
会、董事会中的权利,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话语权,对社区型银行的经营收益的分
配等,都以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来衡量。
(2)利润分配实行按资分配。
(3)股份来源的开放性。社区型银行的全部股份应来源于社区,但股份制的
股份一般采取公开募集的方式进行,因而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其股份也有可能来
源于社区外或一些战略投资者,使社区型银行的股份来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4)资本规模易于扩大。由于资本权利的绝对性和股份来源的开放性,股份
制社区型银行易于吸引大资本的加入,使资本规模不断做大做强。
(5)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份制特有的“两权分离”,使委托——代理
问题成为股份制社区型银行经营机制设计的关键,不解决这一问题,股份制社区
型银行就不会有效率或者产生经营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6)经营目标的单一性。资本权利的绝对性使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将得到极
至地发挥,利润最大化是股份制社区型银行的唯一经营目标。社区型银行所有的
经营管理活动,如信贷政策、市场定位、考核目标等,都将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
142
进行。
3、股份制产权组织形式对社区型银行发展的影响
由于股份制社区型银行以资本为权利核心,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其对
经营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以资本为权利核心,易出现“一股独大"的现象,从而损害其他股东的
权益,影响经营管理层的正常工作,产生法人道德风险,给社区型银行带来潜在
的风险。
(2)股份制和利润最大化使资本具有内在的扩张冲动。随着社区型银行经营
规模的扩大,社区内的资源也就越来越难以满足社区型银行对资本的需求和对不
断增长的利润目标的追求,就必然要以股份募集的形式向社区外扩张来索取资
源,实现增资扩股和利润最大化。如,我国一些大的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要求上
市并改为区域性银行,就是这种内在冲动的表现。但社区银行一旦改为上市股份
制银行或股份主要以社区外的资本为主,那么社区银行也就不成为社区银行了。
(3)追求利润最大化,使社区型银行在服务对象方面必然有所选择,即更加
倾向于选择那些大的、富的客户,而更多的放弃那些小的、穷的客户,从而也使
社区型银行失去了“社区”即“草根金融”的本来面目。
二、选择合作制的社区型银行
合作制社区型银行是指在一个社区范围内(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
区、街、村、镇等)。通过吸收本社区范围内社员股东(社员股东由社区型银行
的员工和与社区型银行发生业务关系的客户构成)的货币资金,按合作制原则组
建的银行。以劳动为权利核心、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是合作制社区型银行
的根本特征。
l、合作制社区型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合作制社区型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社员股东(代表)大会。社员股东大会是社区型银行的最高权力
机构,原则上应由全体社员股东(全体社员股东划分为员工社员股东和非员工社
员股东)组成,为提高决策效率也可由社员股东按一定规则选举出的代表组成社
员股东代表大会。社员股东们按照“一人一票"的原则来行使其对社区型银行的
权利和义务,按照其入股资金的大小来承担社区型银行债务的有限责任。
143
第二层次是理(董)事会和监事会。理(董)事会是社区型银行社员股东(代
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和社区型银行的经营决策机构,由社员股东(代表)大会选
举产生,理(董)事会的人选按一定的比例从员工社员股东和非员工社员股东中
产生,理(董)事会对社员股东(代表)大会负责,理(董)事长是社区型银行
的法人代表。监事会是社区型银行的监督机构,负责对社区型银行的经营行为和
财务监督,监事会由社员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人选按一定的比例从员
工社员股东和非员工社员股东中产生,监事会对社员股东(代表)大会负责。
第三层次是高级经营管理层,由行长和若干名副行长组成。高级经营管理层
要按照理(董)事会制定的经营发展目标和战略来组织和筹划社区型银行的经营
管理工作,他们由理(董)事会选聘并向理(董)事会负责。
2、合作制社区型银行特点:
(1)实行“一人一票"制。在合作制社区型银行中,社员股东们按照“一人
一票”的原则来行使其对社区型银行的权利和义务,即,按“人头"决定投票权,
社员股东所持有的股份不作为投票的依据,只作为参与利润分配的依据,体现以
劳动联合为核心,资本联合为辅的产权组织格局。
(2)社员股东身份的双重性。在合作制社区型银行中,社员股东具有双重身
份,既是社区型银行的社员股东,又可能是社区型银行的经营管理者。
(3)实行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及属于社区的成员既可自愿入股社区
型银行,也可自由退出或转让所持有的社区型银行股份。
(4)股份来源相对封闭。合作制社区型银行的全部股份来源于社员股东,社
员股东又是由社区型银行的员工和与社区型银行发生业务关系的客户构成,一般
都是本社区的成员,因而合作制社区型银行主要来源于社区,具有相对的封闭性。
(5)分配的二次性。合作制社区型银行的剩余利润分配,首先按一定比例提
取一部分在员工股东中按“人头"进行分配;剩下的按社员股东所持有的股份进
行分配。
(6)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按合作制原则,合作制社区型银行主要服
务于社区型银行的社员股东,其经营目标始终不以单纯盈利为目标,而以促进社
区型银行的社员股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经营目标,是地道的“草根金融",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的公益职能。
(7)管理的民主性。合作制社区型银行保持了合作制的最大特点,即一人一
票制。它不以持股多寡决定股东的权力,而是在社员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中人人平
等,人人都可参与社区型银行的经营管理决策,并对经营管理层实行充分的监督,
充分体现了合作制管理的民主性。
3、合作制产权组织形式对社区型银行发展的影响
由于合作制社区型银行以劳动为权利核心,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其
对经营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资本规模一般较小。由于具有“一人一票”制、自由退股、股份来源相
对封闭的特性,使合作制社区型银行既不易吸引大资本的加入,也不利于保持资
本的稳定,资本规模难以持续扩大,抗风险能力也较弱。
(2)民主管理原具有天然的局限性。民主管理是有其对应的经济规模限制,
超过一定的经济规模,民主管理的成本将是巨大而无法承受的。民主管理决策的
成本表现在,首先它要求尽可能多的社员参加,这本身意味着要消耗较多的人财
物来进行组织参加;其次民主管理奉行的是“集体表决、一致通过”原则,因而
其决策表决可能是低效率的;再有,民主管理要求每一个社员应具有与其权力和
责任相对应的知识和能力,而在实际中这是难以达到的:最后,民主管理使社员
股东既是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又是社区型银行的管理者,社员个体的利益各
不相同,因此产生的摩擦成本是可想而知的。
(3)经营目标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冲突。不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而以促进
本组织成员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经营目标,使合作制社区型银行具有一定的
公益职能,若没有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没有必要的盈利水平,
合作制社区型银行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并且现代银行的经营管理是个高度专业
化的工作,没有一定利润积累,是难以吸引有才能的经营管理者。
三、选择股份合作制的社区型银行
股份合作制社区型银行是指在一个社区范围内(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
一个区、街、村、镇等),主要以社区内的投资者和社区型银行员工的货币资金
投资入股,按股份合作制原则组建的银行。以资和劳共同作为权利核心、以利润
最大化兼顾为社区入股股东服务的经营目标是其根本特征。
l、股份合作制社区型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145
股份合作制社区型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股东(代表)大会。股东大会是社区型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原则
上应由全体股东(全体股东划分为员工股东和非员工股东)组成,为提高决策效率
也可由股东按一定规则选举出的代表组成股东代表大会。股东们按照将其股份按
一定规则折算成的投票权数与“一人一票’’的投票权数之和来行使其对社区型银
行的权利和义务,并按照其入股资金的大小来承担社区型银行债务的有限责任。
j
第二层次是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是社区型银行股东(代表)大会的执行机
构和社区型银行的经营决策机构,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的人选按
一定的比例从员工股东和非员工股东中产生,董事会对股东(代表)大会负责,
董事长是社区型银行的法人代表。监事会是社区型银行的监督机构,负责对社区
型银行的经营行为和财务监督,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人选按
~定的比例从员工股东和非员工股东中产生,监事会对股东(代表)大会负责。
第三层次是高级经营管理层,由行长和若干名副行长组成。高级经营管理层
要按照董事会制定的经营发展目标和战略来组织和筹划社区型银行的经营管理
工作,他们由董事会招聘并向董事会负责。
另外,根据需要,还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2、股份合作制社区型银行特点;
(1)股份构成既体现合作制原则又体现了股份制的要求。股份合作制社区型
银行的股本按来源划分为自然人股和法人股两种股权。自然人股和法人股又各自
由资格股和投资股组成。资格股和投资股使按股权性质进行划分的。资格股是取
得股东资格必须缴纳的基础股金,股东缴纳的资格股不论多少在股东大会中的投
票权均按一票计算,并且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退股,体现了合作制的原则。投
资股是由股东在规定的资格股额度以外投资形成的股金,投资股按一定规则折算
成投票权,并且不可退股,体现了股份制的要求。
(2)股东身份的双重性。在股份合作制社区型银行中,股东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社区型银行的股东,又可能是社区型银行的经营管理者。
(3)股份来源具有相对开放性。股份合作制社区型银行的全部股份一般在社
区内采用定向募集和公开募集的方式进行,并且可以引进一些战略投资者,因而
其股份来源具有相对的开放性。
(3)资本规模较易扩大。由于具有股份制的特点,较易于吸引大资本或战略
投资者的加入,使资本可以持续扩大。由于又具有合作制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
又可制约“一股独大”的现象产生。
(4)分配实行按资分配。股份合作制社区型银行的剩余利润分配一般按股东
所持有的股份(资格股和投资股之和)进行分配。
(5)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但兼顾一定的公益性。按照股份制的要求,股
份合作制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同时也要兼顾促进社区型银行的股东的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经营目标,也是一种“草根金融”。
(6)民主化和专业化管理相结合。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上实行“两权分离",
由董事会聘用专业经理层负责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同时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来
确保广大的自然人小股东在董事会中的位置,使他们能参与银行的经营管理,实
现银行管理的民主化。当然,股份制特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
托一一代理问题也是股份合作制社区型银行经营机制设计的关键。
3、股份合作制产权组织形式对社区型银行发展的影响
由于股份合作制兼具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缺点,对社区型银行经营发展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法人治理结构上不太清晰。由于股份合作制社区型银行的股本划分为
资格股和投资股,资格股和投资股在投票权上的不同设定,使资格股和投资股不
能完全做到同股同权,在今后的法人治理实践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摩擦。
(2)易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由于是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相互结合,使股份制
的资本监督和合作制的民主监督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从而容易产生经营管理
层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3)经营目标的双重性影响。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同时也要兼顾促进社
区型银行的股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股份合作制社区型银行在经营目标上
有一定的双重性,不处理好这个问题必定会影响银行今后的经营发展。
6.1.3国内外社区银行治理结构的现状
从国内外非政策性银行业体系构成来看,一般都大致划分为商业银行和合作
金融机构(大部分称为合作信用社,也有称合作银行的)两大类。专门取名为社
147
区银行的很少,一般都根据其业务区域和经营规模来区分是否属于社区银行类。
总的来看,商业银行中业务范围局限于某一较小区域、资产规模不大的(如在美
国资产规模一般不超过10亿美元的商业银行就可以归入“社区银行"类),都可
以称之为社区银行;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大部分机构都有很强的地域特征,规模也
不大,因此从功能上来说都可以作为社区“银行”来看待。
一、西方发达国家社区银行治理结构模式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属于商业银行类的社区银行的产权组织形式一般都是股
份制,按照股份制公司的“两权分离”的要求进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按照利
润最大化的目标实行商业化经营管理。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合作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是信用合作社,按照合作制的
原则构建法人治理结构。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合作金融组织出现了向盈利性合作金融企业发展的商业化倾向,使其对资金的占
有量和需要量愈来愈大,仅仅依靠吸收社员的股金已不能适应需要。因此,不少
国家改变了原来的股权构成及入股方式,引进了股份制。如,1982年美国政府允
许储蓄贷款协会发行股票,并允许其由互助形式转化为股份制形式,从而导致了
几百家储蓄放款协会转化成股份制形式,使资本总额大幅度增长。另外,现在
相当多国家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经过百多的年发展,已成为资产规模庞大,分支
机构遍布各地的大合作银行,有些已成为国际性大银行,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荷兰合作银行、美国农业信贷银行、德意志合作银行等,他们的治理结构也大都
由原来的合作制向现代股份制转变,成为股份制的金融机构。
二、国内社区银行治理模式的现状
在国内,可以归为社区银行的银行类机构有两类,一是城市商业银行;二是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①。
l、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是在90年代处理有问题的地方城市信用合作社,并在此基础上
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在1995年成立后的10年中,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拥有共
同的经营目标,那就是扶持地方经济、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以及服务于地方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国自2003年开始对全国农村合作信用社进行体制改革,改革后的原农村信用合作
社演变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就是对这三家的统称。
居民。目前,全国各地城市商业银行的股份一般主要通过向当地政府财政、企业
和银行内部员工定向募集而来,按照股份制原则构建法人治理结构框架,股东代
表大会是最高权利机关,下设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
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商业化运作和管理,属于股份制的社区银行。
从发展角度看,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未来位于一些中心城市的城
市商业银行,由于股份制内在的扩张动力,有可能通过公开上市而演变成为跨越
省份的超级区域性银行,从而脱离社区银行的范畴。.
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如今以发展成为拥有三万多农村
信用社、存贷款分别占中国存贷款市场份额十分之一强、庞大的银行类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按行政区域设置,在农村地区按村、乡(镇)、县进行逐层设
置,在城市地区按照区、市进行逐层设置。农村信用社股本金和信贷资金主要来
源于农村信用社所在的行政区域,其服务对象也主要面向该行政区域内的成员。
从2003年开始,全国农村信用社逐步开始了以“改革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
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试点工作。农村信用社改革进
行到现在,在治理结构上已发展出三种模式,一是合作制模式;二是股份合作制
模式;三是股份制模式。
(1)合作制模式的农村信用社
在这轮改革中,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仍将采用合作制的模式。信用社股本金和
资金来自于社区内的社员股东,其金融服务也主要面向社区;也社员代表大会是
最高权利机关,并充分发挥社员参与管理的民主性;下设理事会和监事会;由理
事会推选信用社经营班子,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以实现利润和为农
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进行经营和管理。是我国广大县域经济和金
融不发达地区的合作制“社区银行"。
(2)股份合作制模式的农村合作银行
在一些中心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地级市的农村信用社经过重新整合,
组建成股份合作制模式的农村合作银行。以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为例。天津农村合
作银行是这次改革中第一家以股份合作制模式构建的省级地方性社区银行。其股
份由天津市的12个区县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称为区县法人股)、中小民营企业入
149
股(称为社会法人股)和银行内部员工入股(称为员工股)构成。区县法人股∞和
员工股体现合作制的原则,社会法人股体现股份制的要求。全部股份按来源划分
为自然人股和法人股,二者又分别划分为资格股和投资股:股东代表大会是最高
权利机关,下设理事会和监事会,其人员构成均是按一定比例从员工股东、区县
法人股东和社会法人股东中选出,体现合作制民主管理和股份制专业化管理的要
求;董事会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以实现股东
利润最大化和兼顾天津市“三农”经济发展服务的经营管理目标;其市场定位是
“立足社区,面向、面向民营、私营、中小企业、工商个体户和城镇居民”,其
发展战略目标是“做社区型小的零售银行"。可以说,天津农村合作银行是我国
第一家明确定位社区银行发展目标的地方银行。
(3)股份制模式的农村商业银行
在一些全国中心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县、地级市的农村信用社经过重
新整合,组建成股份制模式的农村商业银行。2001年,江苏省的常熟、江阴、张
家港率先改造为农村商业银行,2005年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成
立,成为我国第~家省级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东包括国有企业、
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自然人以及内部职工,体现了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
元化的股份制原则;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实
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明确其市场定位为“零售银行",主要服务于上
海郊区的客户,是一家地区性商业银行。体现了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家地方
性社区银行的基本特征。.’
6.1.4中国社区型银行在今后发展中治理结构的选择和标准
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产生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以及
代理问题。为了治理代理问题,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公
司治理结构又称为法人治理,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权力制衡机制,监督管理者的
经营管理,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标准就在
函区县法人股是区县合作金融机构对市合行的入股投资。区县合作金融机构的股份又是由企业法人和居民、
农户、区县合作金融机构员工自然人入股,按照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所构成。因此,区县法人股体系了合
作制的原则。
o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并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内部治理
机制,指的是所有者(主要是股东)或利益相关者与经营者之间关于权利与责任的一种制度安排,主要有:
股东权利与股东大会的作用,董事会职责以及董事的组成及结构,监事会的设立与作用,薪酬制度与激励
于是否能有效解决银行经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尽可能地降低委托一一代理成
本,实现公司价值尤其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银行与其他公司一样,也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就意味着银行的治理结构
应当遵循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原则。但是,银行作为一类特殊企业,其治理结构
也有别于一般公司的治理结构。首先,由于其信息不对称和严格的市场管制,导
致银行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次,由于银行市场存在市场准入、接
管和银行行为等方面的严格监管,降低了市场的作用,使得产品竞争及接管很难
实现;最后,银行是低资本高负债的社会型企业,其经营风险不仅是自身风险,
更是社会风险,特别是在缺乏存款保险制度的情况下,一家银行发生的挤兑或破
产可能引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银行更需要一
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监督和控制银行经营者恰
当平衡利润和风险之间的合理关系,并降低银行管理层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
为了确定一个能共同遵守、统一的银行治理结构标准,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
会(BCBS)在1999年9月发布了《健全银行的公司治理》专门文件,提出了良好
的银行公司治理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即银行战略目标、价值准则、职责界定、管
理者相互关系、内控系统、特别风险监控、激励机制和信息透明度等。BCBS强调
了0ECD公司治理原则①对银行的适用性,并特别指出,董事会的监督、不涉及银
行日常管理的独立人士的监督、对银行业务经营的监督、独立的风险管理和审计
功能这四个方面的监督对银行十分重要。同时,还提出了银行治理结构的七项准
则:(1)建立在全行得到沟通的战略目标和一整套企业理念;(2)明确组织内部
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界限;(3)确保董事会成员胜任称职,清楚了解其在法人治理
机制中的角色定位,并不受管理层或外部因素的过度影响;(4)确保高级管理层
对业务经营活动的适当监督;(5)正确认识并有效利用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
的控制作用;(6)确保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与银行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经营
战略和经营环境相一致;(7)增强法人治理结构的透明度。
机制以及内部审计等。外部治理机制,主要指通过债权人(主要是金融机构)的控制、控制权市场。特别是
兼并和收购机制等对公司内部人施加约束的制度安排,从市场的角度可划分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资本
市场以及市场中的独立审计机制。
o 1999年5月OECD部长级理事会批准发布了‘法人治理结构原则》,使之成为一部具有国际公认的法人治
理结构规范。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股东的权力,股东的公平待遇,重视重大利益相关人在公司治理中
的作用,披露与透明的要求,董事会的职责。
15l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良好的社区型银行公司治理标准是:清晰合理的产权结
构、相对独立自主的“三会一层’’制衡机制、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的信息
披露制度。(1)清晰合理的产权结构。清晰的产权结构是指社区型银行的股本金
要有明确的归属,并充分保障股东的权益。合理的产权结构是指社区型银行的各
类股金来源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实现各类产权之间的相互制约,防止“一股独大"
和关联交易,减少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害。(2)相对独立自主的“三会一层"
制衡机制。“三会一层"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实现“三会
一层"的相对独立和自主是保证社区型银行公司治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这对
于中国社区型银行更具有特别的意义。中国银行受政府干预的影响是比较深的,
而政府目标与银行的市场化目标并不总是一致。因此,保持“三会一层"的相对
独立性,使之既分工协作又相互制约,才能有效保证社区型银行的稳健经营。(4)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由于银行具有信息高度不对称性、风险来源多样性、体系
的脆弱性以及赢利模式的特殊性,使得银行利润具有较强的伸缩性、银行风险具
有较强的滞后性,对员工正确的绩效评价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将员工的长
期利益和短期利益联系起来,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建立个人价值
成长计划和终身薪酬计划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5)严格的信息披
露制度。社区型银行的债权人是大量分散的存款者,通过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
可以得到广大存款者的社会性监督,改善银行经营的不透明性,防止内部人控制
现象的产生。
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股份制无疑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治理结构的最
佳选择。从世界欧美社区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变化看,也是逐渐向股份制靠
拢。因此,中国社区型银行今后发展的股权设置和公司治理结构也应该是股份制。
6.2经营管理模式的分析
社区型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包含三方面的重点内容,即市场定位、激励与约束
机制和风险管理。市场定位决定着社区型银行的经营发展方向,激励与约束机制
决定着社区型银行的经营动力,风险管理则决定着社区型银行的经营安全。
152
6.2.1社区型银行的市场定位
银行市场定位,是指银行依据自身的资本实力、技术能力和服务方式,通过
细分各层次市场需求的特征和竞争对手的特点,对其核心业务或产品、主要客户
群以及主要竞争地的认定或确定。
准确的市场定位对于社区型银行等中小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很明显,中小银行
无论是资金实力、技术和人才都不如大银行,为了获得竞争中的优势,中小银行
必须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确立自己在市场中的独特地位,以便创造出具有特殊
性的服务,来获得生存和发展。
一,市场定位的一般理论
市场定位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艾·里斯(AL·Ries)和杰克·特鲁特(Jack·Trout)
于1969年6月在《工业行销杂志》(Industrial Marketing Magazine)发表的
《定位是人们在今日模仿主义市场所玩的竞赛》一文中首次提出来,并在他们
1981年出版的《定位论一一广告攻心战略》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市场
定位理论是市场营销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指企业全面地了解、分析竞
争者在目标市场上的位置后,确定自己的产品如何接近顾客的营销活动。定位理
论的产生,源于信息爆炸对人类认知判断的影响。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使日益丰富和复杂市场几乎把消费者推到了无所适从的境地。因此,定位就显得
非常必要。按照艾·里斯与杰克·特鲁特的观点:定位就是你对产品在未来的潜
在顾客的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位置,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
目中。
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行业,特别是中国,商业银行尚
处于品牌定位初级阶段,细分市场和目标客户高度趋同,服务和产品差异化也比
较小。因此,准确的市场定位就成为银行经营发展中头等重要的决策。一个明确
的定位策略可使该银行获得一个稳定的客户群体,并能在市场上提供具有差异化
的服务和有针对性的产品来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减少与竞争对手的直接碰撞,
避免低水平的竞争。同时,通过市场定位,银行可以在市场分布、客户分布和目
标客户上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让客户各有所爱,使得说有银行都可以实现共存
共荣。这一点,西方现代银行业有深刻的体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
西方银行生存环境的恶化,他们认识到,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没有一家银行
能够向顾客提供所需要的全部金融服务从而成为所有顾客心目中的最佳银行,因
此,每家银行都应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本行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和
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于是,许多银行纷纷选择和确定自己的形象和服务重点,
突出自己在某些业务上的特色,从而有别于竞争对手,于是诞生了银行市场定位。
如有的银行定位于商人银行,在业务上偏重于保守的投资银行业务,强调自己精
通各种金融技术,客户对象主要是大公司;有的把银行的服务对象定位于中小企
业;有的则强调规模形象,注重国际金融业务;有的定位于改革创新型,不断以
新的金融服务来吸引客户。中国银行业的商业化是从八十年代开始逐步起来的。
在发展初期,各家银行为了生存和拓展业务,通过增设机构、增加人员、增设业
务种类,尽力扩大经营领域和业务阵地。因此,在机构设置、产品服务和目标客
户选择上都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明确的市场定位。致使金融市场市场竞争激烈又
混乱,各类价格战、利率战、违规经营屡禁不止。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商业
银行无论从数量还是业务种类,都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各家商业银行在银行市场
中的格局已初步形成,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已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二、社区型银行市场定位的策略一
按照金融机构总体竞争框架的异同来划分,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策略有两种:
跟随型市场定位策略和求异型市场定位策略。跟随型市场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金融
机构在相当长时期内,选择并不断努力维护一种与其竞争对手相同或相似的竞争
框架体系。如果某一银行采取市场跟随型战略,就会在金融产品或服务提供上、
在目标客户选择上以及主要竞争地确定上,显示出强烈的与竞争对手相同或相似
的现象。求异型市场定位战略的要点是金融机构在相当长时期内遵循并维护与其
竞争对手相异的竞争框架体系,即在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提供上、在目标客户的选
择上以及主要竞争地的确定上,显示出强烈的与竞争对手相异的现象。大小银行
相互间的比较优势在于,大银行以规模和技术手段见长,能够向信息透明度高的
客户提供各类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规模经营;小银行则以关系型借贷经营
见长,能够向信息不太透明度的客户提供各类个性产品和服务,实现特色经营。
因此,从理论上讲,社区型银行在与大银行的竞争中宜采用求异型市场定位策略,
扬长避短,与大银行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社区型银行在竞争策略上还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则:一是市场化原则,定位的
选择应以市场需要为标准,而不是某种其他目的的需要;二是安全效益原则,市
场定位准确与否的评价标准就是能否符合安全效益的要求;三是客户价值原则,
也就是要根据当地的经济金融环境,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为客户提供具有个性
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四是适时调整原则,即市场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
据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变化,做出相应地调整。
三、社区型银行市场定位的选择
市场定位是银行经营过程中头等重要的决策。每个市场都有不同的需求特征,
若要有效地开发每一个细分市场,就必须了解这些市场,并有相应的市场组合与
之配合。市场定位理论的“CAP”模型描述了企业市场定位的三维要素,即客户
(Client)、竞争地(Area)和产品(Product),一个“C--A--P”组合就是企业的一
个“定位单元",每个“定位单元”都表示着企业在既定经济环境中的一个具有
自身特点的市场定位。社区型银行的市场定位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
运用“C—A—P”方法来确定“客户一一竞争地一一产品”的最佳组合,以实现
社区型银行的最优市场定位。
1、客户定位一一以中小经济主体为主
对客户资源的争夺已成为银行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社区型银行的客
户定位:一是服务于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生产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
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小经济主体的生产性活动将更加活跃,在许多方面
需要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这不仅包括传统的存贷汇,而且还迫切需要各种新
型金融服务,例如,本外币保函业务、国际结算、信用证、网络结算甚至部分投
资银行业务等。然而中小经济主体在信用评估和服务需求特点上又具有一定的特
殊性,这就为具有关系型借贷优势的社区型银行提供了介入就会,从而在在一细
分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二是服务于居民的金融服务和融资理财需要。随着我国
居民财富的不断增加,个人投融资与金融服务需求迅速提高,如个人存款、个人
贷款、个人汇兑、个人结算、个人证券投资、个人担保、个人信托、代理保险以
及家庭理财等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金融业务。虽然国内各家银行已开始重视高
速增长的居民个人零售业务需求,但相关业务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同时,此类
业务具有社区化程度高、风险小、收益稳等特点。因此,能够充分发挥社区型银
行所具有的人缘、地缘和网点优势。
Simons和Stavins(1998)对1992年消费者融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
68%的家庭利用当地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卞要提供者,其余有24%比例利用当地储
蓄机构,这些银行或储蓄机构约有一半距离客户居住地或工作地在2~3哩以内,
75%在12哩以内,多数家庭都从距居住地或工作地3"--'8哩以内的银行或储蓄机
构获取信用。类似的,中小企业有84%以当地商业银行们为获取金融服务的来源,
另有9%借助当地储蓄机构回。
2、产品定位一一零售业务
零售业务,是指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居民提供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主要包括零售存款业务、零售小额贷款、信用卡、透支便利、个人汇兑结算、制
定投资策略与组合、代理保险服务等。零售业务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服务于个
人客户。零售业务的特点是:一是客户需求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讲,不同客户因
自身收入和观念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服务需求。如,最基本的储蓄服务,然后
是转帐、透支等服务,再就是更全面的综合理财服务。二是金融产品多样化。如,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教育助学贷款、度假
旅游贷款和家居装修贷款等的套餐。三是业务量大且金额小。四是新的金融产品
和服务方式必须以高科技为依托。
中国银行业由于过去长期处于计划经济,致使在个人为主体的零售业务方面
尚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各家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尚都处于起步阶段。零售业
务需要有鲜明的个性化特色,也就是所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量
体裁衣"式的服务。大银行的优势在于提供标准化的产品,这就为社区型银行通
过特色服务发展零售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美国社区银行最为突出
的特点就是针对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鉴于自身的资金规模,社区银行以向客户
提供零售服务为主,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较低收费的支票和一些投
资产品、不同种类的楼宇按揭和消费者贷款产品,较低费用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服
务,以及自动提款机和电子银行等服务。据《美国银行家报》(American Banker,
1995)的调查,在全美的“特优银行"(有息存款的利率在3%以下,存贷款利差超
过5%,总资产本期收益率超过0.5%)中,社区银行就有206家。
。引自:程惠霞,国际M&A浪潮与中小银行发展阴,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l期
3、区域定位一一社区
区域定位是指银行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地理区域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社区型
银行的区域定位无疑是在社区。一方面,社区型银行的优势在于关系型借贷,而
关系型借贷的运用前提是存在一个具有人文关系的社区。通过这种人文关系的使
用,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风险,产生人文关系的“溢出”效应,从而使
社区型银行能充分发挥人缘、地缘、文缘的优势,降低成本,形成价格竞争优势。
其次,从管理成本上看,社区型银行是按照一定区域内的管理幅度来设计其组织
结构的,若在此构架下扩大管理幅度,无疑会加大社区型银行的管理成本。再有,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地方政府无疑也会极力将社区型银行的业务控
制本区域内,以此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作为一个具有关系型借贷特征的社
区型银行也需要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因而其业务也会主要在本社区开展。最后,
在我国现行银行监管体制下,社区型银行作为一个区域性银行,也只能在一定区
域内开展业务。
6.2.2社区型银行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激励与约束是市场经济中具有根本性的东西,它在激发“经济人”的创造性、
控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方面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银行作为一类特殊
企业,由于存在着很强的利润伸缩性和风险的滞后性,使之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
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加之中资银行的产权虚拟化和政府对银行提供
的隐形信用担保,使中资银行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突出,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
问题。中国银行业这几年暴露出来的一些大案要案以及部分银行高比例的隐性不
良贷款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一、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一般理论
激励与约束问题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的,它是现代企业制度
条件下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由于分工导致的专业化,使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安
排更多地表现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促使
企业的所有者授权给专门的经营者负责全面的生产经营管理,这样,所有者成为
委托人,而经营者则成为代理人。所有者和经营者作为一个“经济人”,都在企
业的经营过程中谋求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然而,由于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权力
157
不同,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所
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冲突。企业的所有者作为委托人拥有剩余索取权,他所
追求的目标是企业剩余的最大化,即资本增值和资本收益的最大化;经营者作为
所有者的代理人,并不具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他所追求的必然是更高的货币收益
外和各种非货币收益,如高工资、高奖金、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和
荣誉等,而不太关心企业剩余价值的多少。当所有者委托代理人来管理企业时,
由于两者目标不一致导致双方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以
及不确定性等因素,产生了代理问题的并进而形成代理人可能背离委托人利益的
道德风险。形成道德风险最主要的原因是委托人和代理人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代理人某些行为是隐蔽的,很难被委托人所察觉和提防①;另一方面,
委托人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信息。道德风险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委托人与代理人
的合同订立和实施障碍。现代企业理论将企业视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企业行为是其所有成员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的结果。由于签订和实施一个完备
的合约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并且再完备的合约也不可能穷尽未来所有的事项,
从而使得道德风险不可避免。因此,委托人必须设计出一个代理人能够接受的契
约,使得代理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委托人效用的最大化。
任何激励与约束制度,或者说最优契约的设计,都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
是委托人利益实现了最大化,即委托入向代理人支付报酬后所获得的效用不可能
因采用任何其他契约而有所提高;二是代理人参加工作的收益不小于不参加工作
的收益,即代理人从接受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时能得到的
最大期望效用,这就是所谓的参与约束或个人理性约束;三是代理人为委托人利
益最大化而努力工作时,所获得的收益为最大,即所谓的激励相容约束。其模型
可用莫里斯和霍姆斯特姆的参数化方法来表述圆:
m孕荟I u(兀)-s(x)f(x,兀,a)dx
口.stx J’
s,.(职)l甜(s(x)),(x,7c,口)c如一c(口)≥“
(囊c)Iz,(s(x))/(x,7【,a)dx-c(a)≥lu(s(x))f(x,兀,a')dx-c(a'),Va’∈A
o阿罗(Arrow)将代理人所拥有的信息优势划分为“隐蔽行动”和“隐蔽信息”两类。
。参见: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I,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二、中国银行业在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激励机制行政化而非市场化。一是缺乏
市场化的评价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高管的选拔机制,并不是市场化,
而是走行政路线,通过组织部门而非市场化考察,以干部官本位化方式调任,使
银行经营的市场目标与高管的激励指向并不完全一致,导致激励方向混乱。二是
缺少长期激励机制。银行产权的虚拟化和干部任命的短期行为,使银行高管只关
注于银行短期经营指标,缺乏对银行剩余价值稳步增长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关
心,并且绩效管理与银行的长远发展战略关联度也不够。三是隐性激励较多,显
性激励不足。对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以控制权收益为主,合同收益处于次要地位,
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并不高,但其职务消费却很大。四是薪酬结构行政化。银行
各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方式和激励程度与其贡献、业绩的相关性较小,收入和
福利待遇往往是与其行政级别、行员等级紧密挂钩,缺乏对关键岗位和高绩效员
工的差异化人力资本投入的激励,难以吸引、保留、激励优秀人才。
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手段不多、约束形式单一,“约束过度’’和
“约束不足"并存。一是缺乏对银行高管的市场化约束。银行高管采用行政化的
评价手段,其约束主要来自于党政纪律约束,而党政机关又难以真正了解银行的
经营现状,从而不可能形成对银行高管的有效约束。二是缺乏以经济资本为核心、
符合国际银行业评价标准并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和资源配置能力的风险约束机
制。三是缺乏淘汰机制。经营者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没有真正形成人
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文化和机制,特别是缺乏科学完备的高管人员的考
核评价和淘汰机制。四是以出资人监督为主的,以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为重点的
经营监督机制尚不完善。有时强调“零风险",导致约束过度(或激励不足);有
时则是无规可依、有规不依,甚至违纪人员也可以“易地为官”,导致约束不足。
三、社区型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选择
社区型银行作为一个市场化的产物,其激励与约束机制也应遵循市场化的设
计理念。一是股东价值的理念,即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股东价值
的最大化。二是市场化薪酬理念。即以市场化的人力资本价值来确定银行高管人
员的薪酬待遇,确保银行薪酬体系对各类人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三是激励约束
长期化的理念。通过银行剩余控制权和所有权对银行管理人员的部分转让,使之
将银行财务目标与非财务目标、风险目标与收益目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机
的结合起来。四是责权利相匹配的理念。社区型银行内部各层次之间要责任清晰、
权力明确、利益有效,避免只给责任、压力而无适当授权,又要避免只有权限而
不对经营管理的结果负责。五是制度约束和道德约束相结合的理念。既要健全规
章制度、完善问责机制、严惩违规行为,又要充分发挥职业道德和社会声誉的约
束力。六是建立聘用与解聘的理念。对银行管理人员要建立内部市场化的流动机
制,以业绩为标准,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
具体而言,’构建社区型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有:
1、建立市场化的“三会一层一制度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和健全社区型银行的“三会
一层”制度,即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既相互制衡又相互独立运作的结构与
机制,为有效实施激励约束提供终极制度保障。
2、建立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制度‘
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在“两权分离’’和专业分工条件下,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
职业经理人,是指能够代替资本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执行管理、监督、决策等职
能的企业雇员。他们具有管理风险、开拓创新、处理信息、提高效率的重要社会
功能,对企业经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所言:
职业经理人的产生形成了“新工业国中的经理革命"。银行是个专业性很强的经
营管理活动,需要一支职业化的经理人队伍。建立社区型银行经营管理者的职业
经理人制度的关键是市场化:(1)选择的市场化。实行董事会的聘用、监督、考
核和评价机制而不是由行政主管部门来决定,即银行管理层只能由董事会来决定
是否聘用,并且只向董事会负责。(2)评价的市场化。对银行经营者的绩效评价
要以银行的市场经济指标为主,如股东回报、经营效益等。(3)薪酬的市场化。
银行经营者的薪酬体系要建立在劳动资本化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劳动报酬。
(4)流动的市场化。对社区型银行的管理者,要取消行政级别的概念,建立择
优任用、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通过经理人市场实现社区
型银行和经理人之间的双向选择,使稀缺的经理人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5)约
束的市场化。西方国家股份公司对经营者的绩效考核,都是通过一个有效率的、
竞争性的人力资源评估市场来完成的。在这个市场上,经理人的业绩和职业声誉
是两个重要标准,也是经理人的两个重要约束指标。因此,社区型银行要建立对
其经营者以这两个指标为基础的评价和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市场来实现对其经营
者的激励和约束。
3、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人干事是需要激励的,从最低的生存需求到最高的精神需求莫不如此。从管
理者角度出发,激励的目的是促使被管理者去积极创造业绩;从被管理者角度出
发,创造业绩的目的是为了从管理者那获得激励。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决定了什么
样的业绩观。科学的激励机制决定了科学的业绩观,这是确保社区型银行正向激
励和高效运作的根本。然而,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盈利模式是
通过经营风险而获取利润,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利润可以有高度的伸缩性,
其风险也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因此,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
科学的指标体系。主要是股东回报率、总(净)资产收益率的持续稳定增长、不
良资产的合理控制水平等。(2)科学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一是经过风险调整后
的利润;二是经稽核后确定的不良资产率;三是内控制度的严密性和内部案件的
发生率。(3)严肃的考核办法。对社区型银行管理者的绩效考核要遵循严格的程
序和科学的方法,要做到制度化、公开化,并引入相对绩效考核方法,以提高考
核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例如,董事会可以按有关合同约定给经营管理者兑现年薪、
股权;对完不成约定经营目标使银行亏损者,则按聘任合约或经营目标责任书给
予撤职或解聘的处罚,并依法进行经济追偿。
4、建立人力资源资本化的薪酬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已具有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对企业管理者的薪酬评价,已不仅仅是对其劳动付出的回报,更重要
的是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回报,因而是一种劳动资本化的评价标准。建立社区型
银行经营者的薪酬体系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1)薪酬要和绩效挂钩。经营者的
收入水平应与银行的盈利情况、银行实力的增长、为股东带来的回报、不良资产
率挂钩。(2)短期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并以长期激励为主。社区型银行由于是一
个区域性的中小银行,其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就为实施长
期激励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在对社区型银行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上,
应选择以长期激励为主的组合激励,既包括固定收入,也包括不固定或风险收入;
161
既有现期收入,也有远期收入等,从而激励社区型银行经营者始终拥有长盛不衰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不偏离委托人的目标。(3)让渡部分剩余控制权和索取
权。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而且,作为契约,企业是一
种不完备的契约。于是,就产生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简称控制权)。经
营者的劳动作为一种资本投入本身就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并且为了保
证社区型银行的有效经营和经营者与股东利益的激励相容,也必须赋予社区型银
行经营者一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如经营者的相机抉择的权力、合理的
职务消费的权力、科学的股权激励机制等。有资料表明,全球500家工业企业中,
接近90%的企业对经营者实行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5、建立对经营管理者的有效约束机制
社区型银行偏重于关系型借贷的经营模式,对道德风险的控制就有着较高的
要求。(1)充分发挥“三会一层”的作用,建立董事会针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的定期评估报告制度。(2)切实履行监事会职责,不断强化监督职能,组建了下
设的专门委员会,在审核定期财务报告、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确保依法合规
经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3)积极完善信息披露管理体系,按照银行业监管法
规的规定和上市公司的管理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主动接受外部的监管和监督。完
善的市场治理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和约束,它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对其风险状况、财
务状况和资本状况等进行充分、有效、及时的信息披露,以使市场“奖优罚劣"
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4)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级
市场上的收购、兼并会给经营者带来压力,为避免因公司被收购而被解雇以及由
此带来的自身的人力资源的下降,经营者会努力提高业绩,使公司市值高于净资
产值,减少被收购的可能性。会计信息关系到经营者的业绩是否得到真实反映,
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会计审核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经营者业绩的实际考核。(5)
在内部约束机制方面,要以股东价值和发展战略为导向,建设市场化、企业化、
长效化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如,健全完善垂直独立的审计架构和专职审计队伍,
加大对各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审计力度;建立和完善全行性垂直条线的授信审批管
理体制,完善信贷执行官制度;建立和完善财务监督制机制;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以愿景、目标和价值观激励员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道德约束;严格实
施责任追究制度等。(6)建立经理人约束机制。以职位管理、薪酬制度、绩效考
核体系为切入点,突出“以岗定级,体现差异"、“以级定薪,拉开差距”、“以绩
定奖,突出贡献"和“以才定迁,双向增值"的特征,建立管理者能上能下、
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培育与使用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提高经
营者自我驱动、自我约束的能力,实现经营管理行为的长期化、理性化,使其自
觉地服从和服务于银行科学发展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6、以激励为主激励和约束相平衡的机制
激励即激发与鼓励,目的是调动组织或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约束即限制
与管束,目的是防止组织或个人偏离目标。激励与约束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
相辅相成的。激励是在一定约束下的激励,而约束往往是建立在激励基础上的约
束。如果没有约束,就没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则,每个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各行其是,
为所欲为,也就谈不上激励。但是,如果只有约束而没有激励,一个组织或个人
就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行为就会僵化、教条,从而也就失去了约束应有的作用。
可见,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机结合,是经营者行为高效运作的根本保证。只有保
持两种机制的平衡,才能保证经营者既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不偏离
股东的目标。就社区型银行来看,一方面,其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较大;另一方
面,由于其“小",为职业经理人提供的发展空间也有限。因此,就必须加强对
银行经营者的激励。从一定意义上讲,激励本身也是一种约束,是最深层次的约
束。如给经营者以较高的地位和待遇,这对他就是一种约束。因为,他必须遵纪
守法,取得好的绩效,否则就有可能失去这一优越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
6.2.3社区型银行的风险管理
银行是以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为生的市场经济主体,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和
强弱直接决定了一家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决定了一家银行现在的经营效益
和未来的发展潜能。社区型银行作为一家区域性的中小银行,在资本规模上不具
备抵御重大损失的实力、在资产分布上不具备有效分散风险的能力、在风险管理
技术上也不具备大银行所拥有的先进手段、在操作控制方面也由于关系型借贷而
存在合规性问题等。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于社区型银行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
意义。
一,社区型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险,是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①。银行风险,
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小于
预期收益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不
同类型的银行由于其经营模式的不同,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在其所面临的所有
风险中,各类风险权重也有所不同。社区型银行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中小银行,其
经营特点是:(1)关系型借贷是其主要经营模式;(2)贷款主要集中在一个不大
的社区区域内;(3)收入结构以利息收入为主:(4)其客户主要是一些中小经济
体。同时,中国作为一个转轨经济期间的国家,市场信用机制尚存在很多缺陷。
因此,其面临的风险程度按降序排列如下: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中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社区型银行还有其特殊性。与
其他银行相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同:一是社区型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中小企
业、个体工商户、居民和农户,这些服务对象由于自身资产实力较弱,因而其风
险承受能力也较差;并且对他们所从事行业的风险评估也比较困难,譬如,从事
房地产开发、小五金、小化工、农业生产等行业的风险就比较大。因此,社区型
银行内在信用风险程度较高,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例如,天津农村合
作金融系统所属的一家城区农村合作银行的资产结构是:房地产开发占27%、小
化工占18%、黑色金属占15%、机械制造占10%、农业生产占9%。二是关系型借
贷的使用,使社区型银行的贷款方式主要是以信用和关联担保为主,抵质押比例
极低,如上述农村合作银行贷款的抵质押比例仅为11%,而处于同一地区的中国
农业银行的抵质押比例为89%,因而社区型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也极弱。
例如,该农村合作银行80%的不良资产是由于借款人的信用问题而形成的。
2、合规性风险
社区型银行合规风险问题要远大于其他商业银行,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与其关系型借贷经营模式有关。关系型借贷,是指银行通过长期和多
渠道的接触所积累的关于借款人的信用信息以及与借款人所建立起来的长期业
务关系而做出贷款决策的经营模式。这些信息除了借款人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等
。关于什么是风险,目前存在三种主要观点:(1)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2)风险是遭受损失的可能性;(3)
风险是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偏差,即风险涵盖获益与损失双重可能性。从人们对风险的一般常识而言,本文
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丽产生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硬信息"外,还包含了大量有关借款人的品德、行为、社会声誉等非量化和难
以传递的“软信息",并能借助这种与借款人建立的“关系"来影响借款人的行
为。因此,关系型借贷对解决因信息不透明而产生的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
居民和农户的信贷配给问题比较有效。但也给社区型银行的合规经营管理带来了
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关系型借贷突出了“关系”在业务发展中作用。社区型
银行的管理人员由于身在其位而具有获得广泛“关系’’的能力,决定了其在业务
发展中的强势地位,也就决定了社区型银行管理存在较强的人治意识和行为,人
治和制度的冲突必然导致合规风险的产生。二是关系型借贷突出了“软信息"的
重要性。“软信息”是一种不易量化的指标,而大部分制度是建立在可以量化的
“硬信息”的基础上的。因此,以“软信息"为主的社区型银行就必然对制度的
重要性有所忽视,甚至相互抵触,其外在表现就是制度建设滞后或者有章不循。
三是关系型借贷突出了“人情”在业务发展中作用,这既有与客户的“人情",
也有员工之间的“人情”,从而使制度在执行中大打折扣。四是关系型借贷反映
了一种“关系"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淡化社区型银行的制度意识和理念,并
进而影响社区型银行合规文化的建立。
其次,与社区型银行的自然禀赋有关。社区型银行不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制
约了社区型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例如,建立一套信贷管理信息系
统,1大银行可以凭借其网点数量优势而有效分摊成本,而对局限在某个地域的社
区型银行则难以降低巨额技术投资的单位成本。另外,社区型银行所面对的客户
群体也大多是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居民和农户,其规范意识本身就比较差,
在与社区型银行发生业务关系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对社区型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
产生影响。
据对天津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的一家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成因的调查结果看,
70%的不良资产的形成都与管理不合规有关。如,凭个人主观意志放贷、冒名顶
替贷款、多人贷款一人使用、债权契约的要素不全或无效、丢失诉讼时效等。
3、操作风险
任何损失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风险造成的,不良资产的形成也不是单由
信用风险造成的。大量信贷损失案例表明,信贷损失是由于信贷流程关键环节人
员不尽职、欺诈、人情贷款、违规操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等等造成的。因此,
操作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和放大了信用风险。首先,社区型银行作为一个区域
性的中小银行,决定了其人力资源素质水平要低于其他商业银行,从而引发操作
上的素质风险。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操作不当风险也可以叫做素质风险,它是
受贷款人自身素质、业务技能和贷款操作方式不当影响而形成的风险。其次,社
区型银行依赖关系型借贷的经营模式,因而在信贷决策中的人为因素较多,加大
了发生错误或道德风险的概率。再有,作为一个中小银行,社区型银行为降低管
理成本,必定存在简化流程、减少岗位、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岗位轮换、强制
休假等操作风险防范措施也就难以有效实施,也增大了社区型银行的操作风险。
例如,工商银行的一个储蓄所的在编人员必须是5人以上,而农村信用社同级别
的网点一般只有3个人。最后,和发达国家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加复
杂的经营环境,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法律体系
的缺陷(如假破产逃废银行债务,银行起诉难、判决难、执行难,个人住房抵押
品的处置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转型经济对道德、文化的冲击,这些都
极易引发银行员工的操作风险。
4、道德风险
社区型银行作为一个关系型借贷经营模式的银行,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不
可回避。首先,因为关系型借贷的缘故,社区型银行经营者与借款人和政府都建
立了比较密切的“私人"合作关系,经营者会在从银行获得的激励与其从借款人
和政府那里获得经济红利和政治红利之间进行比较,当后者大于前者时,道德风
险就不可避免。其次,因为关系型借贷的缘故,社区型银行的绩效和风险信息将
更加不透明,增大了道德风险的可能。再有,社区型银行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中小
银行,其资本主要来自于本社区,从而在股权结构上可能存在股权过于分散或集
中的现象,或者经营者本身也是股东,从而形成内部人控制风险和大股东损害小
股东利益的现象,产生决策专制、人事专制、财务专制、信息专制等现象,也会
引发经营者或者大股东的道德风险。
5、声誉风险
社区型银行作为一个地方性的中小银行,无论是在市场实力、服务能力,还
是在公众形象和市场美誉度方面,都远逊于大银行,因而,也就特别易受公众不
信任的打击,形成声誉风险。近年来,国际银行业的大量事件表明了声誉风险危
机的存在。声誉风险危机导致许多银行经营管理者受到重创,不断遭受法律诉讼
甚至是控告,员工士气受挫,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力度,银行遭受巨额罚款,以及
一些战略举措被迫放弃或搁置等等。例如,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因一系列违规
事件导致被迫退出美国金融市场;中国银行也因其纽约分行事件在美国银行业中
的形象受到很大影响。显然,声誉风险对于银行有着实实在在的负面影响。
6、规模风险
有许多行业,其生产规模与其经济效益之间存在明显的函数关系,企业可以
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平均成本,这些行业就被称为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银行就
属于这类行业。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信息电子化的发展,大银行的规模优势日
益明显。通过购买专用或大型设备,可大大降低单位资金的运行成本,从而提高
效益。在此情况下,社区型银行明显处于规模劣势,根本不具备与大银行进行价
格战的实力。更为重要的是,社区型银行也没有实力进行大规模的科技研发投入,
使社区型银行在内部控制、银行卡、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方面面临严峻考验。
另外,社区型银行也不具有地理上的规模优势,无法分散由于地区差异所带来的
经营风险。例如,天津农村合作金融系统不同的区县联社由于所处的区县经济环
境不同,他们的经营业绩也相差很大。
二、社区型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选择
1995年2月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银行风险控制的关
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加强了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巴塞尔银
行监管委员会也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银行风险控制和风险监管的指导性文件。如: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1997年9月)、《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1998年9月)、《健全银行的公司治理》(1999年9月)、((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
的稳健做法》(2000年2月)、《新资本协议》(2004年6月)、《合规与银行内部
合规功能》(2005年4月)等。近年来,国内监管机构也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
制指引》(2002年9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3月)、《商
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2004年12月)、《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2006
年10月)、《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11月)、《中国银
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2007年2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2007年6月)等风险监管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从社区型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特点看,
167
一个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银行的治理结构;(2)银
行的组织结构;(3)银行的考核标准;(4)银行的合规性;(5)银行的外部监督;
(6)银行的风险文化。
1、建立具有风险管理激励功能的治理结构
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们制定的市场战略、信
贷政策、激励机制、企业文化、个人的风险偏好和价值取向对银行的经营风险和
风险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个人对风险的态度与风险和其自身利益之间的关
联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董事会与经营层的自身利益与银行的剩余价值关联度不
高,则他们在经营中就会偏向高风险经营,以博取个人的短期利益。因此,社区
型银行要在强化资本约束的条件下,建立对董事和高管人员的风险管理的激励和
约束的长期制度安排,提高社区型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在动力。对董事会成员要适
当提高其持股比例,同时限制其向社区型银行的贷款;对经营管理层要实行股权
激励或终身福利计划。提高董事会和高管人员自身利益与银行剩余价值的关联
度。
2、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体系
组织架构是落实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社区型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可划
分为五个层次:业务部门的自我约束,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稽核部门的监督,
董事会监控,外部监管。在体制上,社区型银行宜建立风险集中的管理体制,风
险控制在总行层面实现集中化管理;同时,还要遵循风险管理相对独立性原则,
风险承担与风险监控分离,风险管理体系与业务经营体系保持相对独立,建立垂
直化管理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即,风险管理的负责报告线路垂直,下级风险管
理机构对上级风险管理机构直接负责并报告工作,并且业务部门所需要的风险管
理人员由风险管理部门派驻,派驻人员可参与业务经营的全过程,并与业务部门
共同承担责任。风险管理派驻人员具体负责各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这些风险管
理人员直接向风险管理部门报告,但对与风险有关的业务决策有发言权,可对风
险实行实时控制,寓风险管理于业务经营过程之中。例如,贷款可由授权的风险
管理人员审批,但按照相互制约的原则,在程序上一笔贷款业务必须经客户经理
和风险管理人员两人决策。具体的组织结构见图6.2.1。
图6.2.1社区型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图
3、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20世纪中后期,大和银行、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表明,银行损失
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而形成
系统性风险所造成的。因此,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各种相对独
立的风险管理手段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1988年《巴塞尔资
本协议》出台,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1999年和
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又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现代商
业银行风险管理发生了“革命"。新协议确立了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即最低资
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市场约束,并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
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
险管理模式(Total Risk Management,TRM)。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是以风险调整
资本收益率为衡量标准,进行资本的最优配置,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国际先进
银行通行的方法是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法(RAROC)。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信
孚银行提出了RAROC方法,并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手段,后经不断改进,最终成
为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风险管理核心之一,开始了风险与收益平衡管理的新阶
段。RAROC基本思想如下:
,。RAROC=
资产价格一成本合计(包括资金成本,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
经济资本
4、以合规性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
合规风险是社区型银行经营模式所固有的,然而健全的合规风险管理又是有
效的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础。因此,建立和完善社区型银行的合规功能:
一是要正确平衡合规和关系型借贷的关系,既要坚持制度做业务,又不能机械地
执行制度而妨碍业务的发展,要对制度进行发扬与创新。每一项业务都有其关键
环节,也就是风险点,在风险点上一定要坚持制度,在其他环节上则可以视情况
而定,实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二是不断增强执行力,为合规建设提供
保障。和谐的员工关系和严格的制度管理本身并不矛盾。严格的制度落实,既是
对员工的保护,防止因人情代替制度而导致的违规现象出现;又是对关系型借贷
的“人情关系"的正确引导,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影响。三是建立
正式的合规机构,主体可以是独立部门,某个部门的一个工作单位,甚至是一些
专门人员。同时,明确银行高管对合规风险管理的责任;明确合规部门或人员的
权力,包括:向高管层报告工作,必要时有权向董事会报告,有权获取履行职责
所需的任何信息,有权对可能违反合规政策的事件进行调查,并在适当情况下请
求内部专业人员协助,参与银行的重大决策和业务规章的合规性论证等。四是在
流程操作设计上确保内部控制两项基本原则的实现:即,“职责分离"形成制约
制衡的原则,“船过水留痕"确保有案可查的原则。五是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后
续评价和考核机制。对合规风险管理的制度执行情况要纳入日常监督之中,并对
一定时期内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建立起对合规经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5、建立以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RARoc)为基础的绩效考核标准
社区型银行应将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RARoC)来综合考核银行的盈利能力
和风险管理能力,而不是以盈利的绝对水平作为评判基础,以引导银行经营者在
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拓展业务、增加效
益。一是要建立资本对风险承担的约束,控制社区型银行高风险的经营行为,确
。在上式中,分子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就是从收入中扣除资金成本、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等各项成本。其
核心就是扣除风险成本,也即预期损失。分母是经济资本。
保社区型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健经营;二是要建立经风险调整的收益考核
体系,以此作为社区型银行经营者的绩效考核标准,同时也为不同业务部门的不
同风险和收益提供一个公平的比较平台。三是用经风险调整的收益作为经营决策
和业务选择的标准。利用银行当期的资产与负债数据计算的事前RAROC,可作为
部门风险性资产配置的决策工具;而利用银行过去的盈余或净资产价值变动资料
计算的事后RAROC,可以作为业绩评估标准。银行还可用RAROC衡量资产组合的
风险和收益是否匹配,及时对RAROC指标有不利变化趋势的资产组合进行调整。
RAROCK的考核流程见图6.2.2。
6、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风险识别、风险测量、风险控制、
风险处理、风险调整与风险评估。银行的风险管理,就是指为改变银行在经营过
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状况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它包括银行自身所采取的风险
管理活动和金融管理当局对银行业风险所实施的外部监管活动的总和。银行风险
管理的过程如图6.2.3所示:
7、建立风险监管和信息披露的外部风险管理机制
公司治理、组织形式、经济资本、合规管理功能是社区型银行风险管理的内
生变量。而社区型银行特有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经营信息相对于其他银行有着
更为严重的不透明性,并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和道德风险。因此,在社区型银行
17I
内部风险管理动力不足、传导不畅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提高风险外部监管的有
效性、加强银行风险的市场披露等,来增强社区型银行风险管理的外部压力,督
促和引导社区型银行改进风险控制机制各部分的运作效能,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一是国家监管部门的综合性监管;二是地方政府要承担社区型银行失败的责任,
即可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又可提高对社区型银行外部监督的力量;三是社区型
银行经营业绩的定期公布,并接受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
8、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有效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以先进风
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社区型银行经营的特点在于它的“关系”,良好的风险
管理文化有利于建立起一个导向正确的“关系”,引导全体员工充分认识“银行
经营风险的企业属性”,树立“风险管理本身寓于发展内涵”的科学发展观,确
立“以资本对风险的约束为基础、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相适应、风险成本与风险
收入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基本原则,做到风险管理从高层做起、全员主动参与。
第7章外部制度环境对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影响
社区型银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需要有相应的制度环境为支撑。不同的制度
环境对社区型银行的经营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影响中国社区型银行经营行为
的外部制度环境主要有:社会信用制度、监管制度、大银行零售化战略以及金融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
7.1中国社会信用制度环境的影响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
要基础条件。信用本身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一般而言,包含三方面的含义:
一是作为一种基本道德准则,即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
而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作为一种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即在偿付承诺的基础上
对承诺人无须付现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三是信用作为一种法律制
度,即当事人违反诚信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信用反映了人们
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和经济关系。作为一种经济关系,社会信用体系就是一种维
护和规范社会内各经济主体之间信用关系和信用准则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其核心
功能在于稳定预期、降低交易成本。一个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由社会信用道德
体系和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所构成。社会信用道德体系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是
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撑;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一种正式制度安排,是整个社会
信用体系的保障。
7.1.1社会信用道德意识对社区型银行的影响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手段和人类自我完
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习俗和内
心信念的力量,以“应当”如何的方式来调节人的行为(《辞海》,1999年,第1282
页)。道德的影响力取决于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及其能力,还依赖于每个个体的
道德信念及其强弱。从个人角度看,道德是每个人的一种自我生活信念,就如马
173
斯洛所提出的那样“当人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必将会产生的一种自尊的需
要”(Maslow,1967),属于一种“私德"范畴。从社会关系调节角度看,道德也
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人们就社会中的某种行为的评价和规范,从而“使一部分社
会制度的成本私人化,并通过自觉地形成合作而提高制度运行的绩效"(李建德,
1997),属于~种“公德”范畴。“私德"产生个人自律的内心约束,“公德"产
生个人自律的外部约束。
信用道德是人们对各种信用行为的自我信念和社会规范。“诚信”则是人们
在自我信念和社会规范方面对信用道德的一个基本评价和规范标准。诚信道德是
经济社会中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其基本功能由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所构成:社会
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价值评判标准,经济功能是降低人们之间交往的交易成本。
诚信,也即诚实守信,具有诚实、诚恳、信用、信任的含义,是我国传统文
化中的基本道德准则。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诚"与“信"是这样表
达的:“诚,信也",“信,诚也’’。在现代汉语中,“诚’’,释为真心、实在;。信",
释为诚实、不欺、信任。从古至今,诚信之意源远流长,使之已演变成为一种具
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的
立生之本。古人认为,为人处事,“谨而信"、“敬事而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二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论语》有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苟子认为
做人交友应以不讲信用为耻,“耻不信,不耻不见信”。孔子认为,在社会交往中,
“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要求,他同时
把“信”作为对学生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
宽、信、敏、惠)内容,强调要“言而有信",认为只有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
任"。三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孔子在谈到统治者怎样才能得到老百姓信任时
说:“民无信不立”,如果一个国家对人民群众不讲诚信,就必然得不到人民的支
持和拥护。四是作为商业道德的行为规范。“童叟无欺”就是我国千百年来经商
恪守的宝典。综述这些古代思想家们的言论可清楚看出,在中华民族古代传统道
德中,“诚信"在做人处事中的重要位置①。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诫信标准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标准又
。引自;罗才荣、刘先凡,治理信用环境构建和谐社会【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3期
174
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在西方,诚实信用一词较早出现在罗马法中,意为诚实、善
意、守信、衡平等,主要是指在商品交易中对契约的遵守,以及正当取付和占有。
古罗马对海洋的统治,推动了贸易的对外扩张和商业的繁荣发展,使人们冲破了
血缘、地缘、人缘的社会关系,由人身依附关系转而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契约经济
关系,并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诚实信用原则则是保证契约关
系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诚实信用成为罗马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并在后世法律中
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另外,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对其信用文化的形成也产生了
深远影响。犹太教圣典《旧约》的核心内容就是“犹太人与神的签约”。犹太教
强调契约的重要性,《旧约》有云“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与上帝签定了存在的
契约之故”,强调人因契约而存在,把契约图腾化。在《圣经》中有许多关于诚
实守信的叙述。在新教伦理中,诚实不欺不仅是一种神圣的宗教戒律和人格美德,
也是在经商中获利的一种手段,“诚实乃最精明的行为"、“信用是最有力的竞争
手段"等成为新教教徒们普遍认同的观念。由此可见,诚信原则通过经济和宗教
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及个人交往等各个领域并上升为法律,从而确立了西方
人们对契约的信仰,出现了经济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契约化,形成了西方的契约
文明和契约社会。并使诚信与自由、平等、民主等一样成为西方文明倡导的基本
价值之一。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是巨大而深远的。在中国传统伦理中,“信"与“仁"、“义"、“礼"、“智"并列
为“五德”,“信"作为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浓厚的“人伦”色彩。其
与西方信用道德文化的主要差别是①:一是追求的目标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诚信与其它道德规范一样是一种价值理性,本质上是人的自律标准,是人的自我
修养和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它强调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其诚信都必须是发自
内心的、应然的、自律的,并由此达到一种理想人格。在西方文化中,诚信主要
是一种工具理性,是建立在人们互惠基础上契约关系,从而实现“信用就是金钱”
的功利目的。二是调整的范围不同。中国传统社会主要是围绕着君臣、父子、夫
妻、兄弟和朋友这五伦关系展开的,是一种重亲缘关系的社会,它是对人而不是
对事的,并根据和自己关系的远近亲疏来决定信用的程度。这种信用带有浓厚的
。引自:彭鹏,儒学诚信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
3期
175
人情、人伦色彩。西方契约信用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之
上的,是陌生人之间的商业行为准则,它打破了血缘、地缘和亲缘的限制,对不
确定的第三者也要求遵守信用规则,遵循等价交换、互利互惠、信守承诺等原则。
因此,西方契约信用打破了人伦关系的限制,使其具有普适性和开放性。三是维
护信用的手段不~样。儒家所讲的诚信基本上属于一种人生道德和政治伦理,主
要靠个人的道德自律和人情习俗等软约束来保证。而西方所讲的诚信主要是一种
经济伦理,从“经济人"的预设出发,认为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应运用法律等
硬约束来保证诚信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往那种借助子血
缘和熟人关系而形成的人伦信任心理和权利义务关系,均被由市场经济利益调整
所形成的契约关系所取代。以“义"为基础的传统诚信观需要转化为以“利"为
基础的市场诚信观,而在这个转换过程中,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时间还比较短,
契约观还难以深入人心,传统的诚信观就不可避免地与现实经济体制发生冲突。
人们的私德仍主要注重以“义’’为基础的诚信道德,而漠视以“利’’为基础的诚
信道德,加之以尊重其他经济主体和公共的产权边界的社会诚信公德的契约意识
还比较淡薄,从而引发了信用文化和信用秩序的混乱。事实上,没有一个良好的
社会氛围、道德支撑,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社会认知,法律再多,制度再
完善,其效果也往往会是十分有限的。法律是履行契约的权力支柱,伦理是履行
契约的精神支柱。一个道德完美的社会,信用来自子每个人的内心,在每个人的
心目中都有一个道德的防线,而并不需要等人犯罪以后再来设置法律的第二道防
线,道德的约束会使一个人即使面临违约的机会也会信守诺言;相反,一个法律
健全但道德残缺的社会,信用只能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加以解决。毕竟以法律为
准绳,在“罪"与“非罪’’之间还存在着大片的法律空白,这往往会使大批对社
会信用构成威胁的人得以隐匿其间④。
社区型银行以私法关系型借贷为主要经营模式,这种关系以诚信为基础,既
体现了“人情"关系,也体现了“契约"关系。因此,社会信用道德对社区型银
行经营的影响,既可能产生好的影响方面,也可能产生坏的影响方面。从好的方
面来说,社区型银行经营者与其客户之间通过长期合作而建立起的朋友关系,将
∞引自:王人东,简析信用危机的文化根源【J1,长自学刊,2003年第4期
176
“陌生人"变为“熟人",甚至变为“熟熟人",从而在银行经营者和客户之间构
筑了以“义”为基础的诚信道德关系。银行对其客户确保诚信,保证及时提供客
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即使在某些时候该客户不能满足银行的信贷条件:客户对银
行也确保诚信,保证按时归还银行债务,即使出现债务危机,也优先考虑归还社
区型银行的债务。这些情况在现实中屡见不鲜,例如在农村信用社中常使用的“感
情清收"等。同时,通过朋友介绍朋友,将更多的“陌生人"变为“熟人”,从
。而进一步扩大了“熟人"圈,也就扩大了社区型银行的客户基础。从坏的方面来
说,以“义"为基础的诚信道德也易使银行经营者违背银行经营的一般原则,一
方面盲目与那些不符合信贷条件的客户建立信贷关系,从而使银行资产遭受损
失;另一方面,也可能拒绝与那些资信条件良好的“陌生人”客户建立信贷关系,
使社区型银行的客户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影响社区型银行的发展。同
时,对以“利"为基础的诚信道德的漠视,客户一旦与社区型银行经营者“断交
绝义",或者说一开始就与社区型银行“虚情假义”,则该客户对社区型银行就会
毫无诚信可言。相对于西方社区型银行而言,更多的是建立在以“利"为基础上
的诚信道德关系,不会因为个人之间“义"的变化而导致诚信道德的剧烈变动。
因此,社区型银行在中国现实的信用道德环境下,其经营质量具有更大的内在不
稳定性。例如,天津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的一些行(社)的资产质量的波动就比较大,
部分贷款质量说好就好、说坏立刻就变坏。
7.1.2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对社区型银行的影响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一种社会信用运行机制,它把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
力量和制度有机地组合起来,共同促进信用的完善和发展,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
从而保障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正常地运行和发展④。其核心功能是减少社会信用
机制的运行摩擦,降低交易成本。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涉及三个行为主体,并由三
个内容所构成。
信用管理体系的三个行为主体分别是:政府、社会中介、企业和个人。政府
是信用管理体系中法律规范的提供者和实施者,是保证信用活动有序进行的主
体。其基本功能是:建立统一、公开、公平的信用制度,对信用记录的征集、调
国引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研究”课题组,建立我国社会
信用体系的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7期
查、评估、保证等信用业务活动的组织以及信用机构的设置与监管等加以规范,
并对涉及法律的失信行为进行惩处,以确保信用活动的正常进行。社会中介主体
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资料,为客户提供当
事人信用状况等证明资料,帮助客户判断和控制信用的社会化信用保障系统。企
业和个人是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授信和被授信主体。作为授信主体,一方面通
过运用具体的授信管理技术向他人提供信用从而扩大自身的经济活动规模,一方
面通过运用具体的授信管理技术控制向他人提供的信用从而减少自身的经济风
险;作为被授信主体,一方面通过接受他人提供的信用从而扩大自身的经济活动
规模,一方面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来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以获取他人更大
的信用规模。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三个内容分别是: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信用评价、
信用实施的保障。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主要是对市场经济主体的历史信用状况
进行征集,并按照一定的标准统一分类编码形成征信数据库,以供人们查询和使
用。征信数据库既可由政府主导,也可由社会中介来完成。信用评价是人们按照
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征信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被授信主体的信用等级和可授信
规模。信用评价一般是由社会中介来完成。信用实施的保障是对施信活动(包括
征信和信用评价)的组织、管理和规范,并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信用实施的保
障主要是由国家通过法律来实施,社会力量则是信用实施的补充。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的面相当广。建立社会信用
体系不仅需要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更需要建立对市场主体之间信用关系管理的
整套法律、法规、准则、制度和有效的信用市场形式。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看,
基本上都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这些国家普遍具有良好的全民信用
教育和信用意识,有完善的管理信用立法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有发达的商业化、
社会化运作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有信用管理行业的自律组织,共同构成了社会
信用管理体系。欧美国家被习惯性地称为征信国家,这是由于其发达的信用管理
制度。(1)从信用管理体制上看,他们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欧洲方式,即以中
央银行和政府为主导,社会资信评估机构从属于政府,如法、德、比等国家;二
是美国方式,即完全交由市场化的公司去运作,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在信用体系中
发挥重要的作用,英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在信用制度建设方面也与美国做法
比较接近;三是日本的会员制方式。(2)这些国家都具有较完善的信用法律制度。
如前联邦德国1970年颁布并实施的《分期付款法》、《个人数据保护法》,1977年
颁布的《通用商业总则》及《联邦信息保护法》:英国议会1970年通过的《诚实
信贷法》,1984年颁布实施的《信息保护法》;1980年,国际经合组织(OECD)通
过《个人隐私保护及个人数据国际交流准则》,欧洲议会于1995年10月通过《欧
洲国家数据保护纲领》等。美国是世界上信用管理相关法律最为健全的国家,这
些相关法律大约有17部,其中约3/5是消费者保护法律,另外2/5属于规范
金融机构向市场投放信用类的法律。大多数法律都是在1960年至1980年期间建
立的。这些法律的建立,逐步完善了美国社会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法律支持框架。
例如,《公平信用报告法》、《诚实信贷法》、《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
作业法》、《公平信用帐单法》和《信用修复法》等④。(3)欧美国家一般都具有
门类齐全的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自19世纪中期,在欧美地区的主要国家,
征信机构纷纷成立。在1830年,世界第一家征信公司首创于英国伦敦,最早提
供的是企业征信类服务。现代信用管理服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世界
最大的企业征信机构是美国的邓白氏公司(Dun&Bradstreet Corp),它的企业
数据库包含约6000万份全球企业动态档案信息,并已逐渐演变为具有全球企业
数据库的大型信用管理公司。(4)信用发达的国家的企业和个人普遍具有较强的
信用意识。在美国,缺乏信用记录或存在失信记录的企业或个人很难在社会生存
和发展,信用记录差的个人在信用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制约。例
如在美国,个人失信记录被信用当局保存和公示的时间为7年,个人破产记录被
保存和公示的时间为10年。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很强的信用意识。
美国企业普遍有较完善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大型企业通常还设有专门的信用管
理部门。美国的消费者十分注重自身的信用状况,会定期向信用信息局查询自己
的信用报告,尽可能避免在信用局的报告中出现自己的负面信息。最后,重视信
用的教育和管理技术的学习。在美国,有一些大学设置了信用管理专业课,目的
是为大中型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消费信贷基金、商业银行、专业信用管理公司、
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等培养专业化人才。除大学教育以外,在职培训也很受重视,
国资料来源:马军。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川。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l期
且开展培训的机构与形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信用管理教育机构是设在密苏里州
首府圣路易市的国际信用协会。一些大型信用管理公司和专业协会还提供信用管
理的函授课程固。
我国是从1996年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其基本思路
是以信用创造主体来分别建立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各子系
统。在信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政府主要利用法律、行政手段调节由市场失灵所
造成的诸多问题,维护正义、公平与公正,还要提倡诚实守信。然而,在过去长
达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基本上不需要信用,因为信用完
全由计划所取代,造成我国对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的认识非常淡薄,加之市场经
济运行的时间还比较短,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
准备不足。另外,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家出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对欠
债企业的过分保护,更加助长了全社会对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漠视,使我国的社
会信用管理体系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主要表现是:(1)国家信用
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仍属于“非征信”国家,国家对信用立法和执法、
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监督管理、政府对全社会的信用教育和信用管理的研究和开发
尚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建设,社会信用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2)社会信用中介机
构发展落后。我国现代的企业资信调查服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由
外经贸部计算中心与国外著名企业资信调查公司合作,为中国的外贸企业提供其
海外贸易伙伴的资信调查报告。1990年,外经贸部计算中心在此基础上,开始向
海外客户提供中国企业的资信调查报告,中国的现代企业资信调查服务开始起
步。此后国内又成立了许多从事企业资信调查服务的公司。在消费信用调查领域,
199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作为上海市建
立个人信用制度的试点。目前在我国注册的企业征信类公司约百家,但大多数是
非常小的公司,并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
和评价体系。(3)信用信息开放程度低,流动不畅。我国社会信息资源主要分布
在工商、银行、税务、公安、保险等政府部门,政府及其下属的事业单位负责信
用记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除工商部门的部分信息对外开放外,大部分
机构的数据信息不对外开放。全社会信用记录的市场开放程度低,征信企业缺乏
。资料来源:朱毅峰、吴晶妹,美国信用管理体系简介川,中国金融半月刊,2003年第5期
向企业和个人正常获取和检索信用信息的途径。例如,银行征信系统是1996年
由中国人民银行对企业建立的“贷款证”制度开始的,1998年改为银行信贷登记
咨询系统,2005开始将个人贷款信息纳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但该系统主要
用于银行体系,对社会的开放程度还很低。(4)法律制度不健全并且实施力度差。
一方面,我国缺乏一部指导和规范全部信用活动的“基本法”,与信用有关的法
规只是散见于《合同法》、《公司法》、《担保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证券法》、
《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文件中。因此无法
科学规范地指导信用体系建设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执法不严也是
我国市场信用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国的《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破产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有效的处罚办法,但由于执法力度较弱,这些法律规
定的处罚措施很难落实,由此造成市场主体失信行为成本过低,风险极小。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对社区型银行的经营发展较其他银行会产生更大
的影响。首先,社区型银行的客户扩展依赖于“关系”,即通过“熟人"介绍,
将“陌生人”变为“熟人”。在以“利"为基础的社会信用道德意识淡薄的环境
下,“陌生人"可能隐藏自己真实的信用意愿和能力,此时由于缺乏社会信用信
息管理系统,社区型银行也无法通过社会渠道获得“陌生人”的真实信用信息,
导致社区型银行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与“陌生人"建立信贷关系,使社区型银
行有遭受潜在风险损失的可能。第二,社会信用惩戒机制不足,也诱使社区型银
行客户的违约几率增加。因为社区型银行与客户是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社
区型银行对客户的制约主要是“义”基础的上诚信(因为关系型借贷主要是信用
贷款而非抵质押),如果客户违约所遭受的“利"的损失很少,则会大大增加客
户的违约概率。第三,因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面对客户的违约,仅靠正
式的法律制度可能达不到目的,社区型银行就需要动用其他“关系"来清收已形
成的不良资产,即社区人文关系的资本投入,而这也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从而
对社区型银行的正常经营也会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社区型银行由于私法关系型借贷的缘故,更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社
会信用环境。否则,社区型银行将难以获得正常的经营和发展。
18l
7.2中国监管制度环境的影响
银行作为一个风险经营和管理的企业,是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发展的推动,而金融发展的动力则
源于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金融效益的提高。然而,银行在追求效益的过程中必然伴
随风险的产生,效益高低与风险程度是银行业市场化运行中必然出现的博弈现
象。对银行的风险治理是市场机制无法彻底解决的,必须通过公共权力进行治理,
这就使得金融监管成为一种控制银行过度风险的制度安排。与此同时,作为一种
约束机制,金融监管也必然对银行的经营行为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
7.2.1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制度日标的演进关系
金融监管是指国家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各种监督和管制,包括对金融机构市场
准入、业务范围、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对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结构、风
险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合规性、达标性的要求;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
行为规则的总和。
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应于金融市场的失灵。金融交易中同样存在
着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因而会导致
大量金融交易费用的存在。交易费用的存在就使得金融资源配置不可能达到帕累
托最优的状态,因而旨在降低金融交易费用和改善金融运行效率的各种“组织、
工具、规则"和交易管理机制就显得格外必要。此外,信息不对称也使得存款
人对金融机构监督不足。因此基于安全与效率的考虑,金融监管作为一项制度安
排就成为必然。
鉴于金融市场失灵产生的效率损失、不公平交易和系统不稳定性对经济社会
所造成的巨大危害,稳定性、效率性和公平性就成为金融监管制度的基本目标。
作为一项制度安排,金融监管的制度目标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随着一国经济发
展不断演变或者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一个国家金融监管制度目标的选择,是经
济金融结构、政治体制、历史传统、政府及其能力、政治约束、法律环境等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l、以自由竞争为目标的放任型监管时期。国家对金融活动实施监管的法规
依据最初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英国颁布的旨在防止证券过度投机的《泡沫法》。
但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是与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因为
中央银行作为货币发行人和最后贷款人,具有迫使金融机构遵从其指示的能力,
从而使中央银行就有可能而且也有能力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进行检查。但是,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历来是反对政府干预的,“看不见的手"的信条在理
论上与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相悖。加之,此时自由资本主义处于鼎盛时期,
金融风险尚未积累到危害社会稳定的程度。因而认为中央银行不应过多干预,金
融机构即使有风险问题也会有市场竞争淘汰的机制去处理。因此,20世纪30年
代以前的早期金融监管并没有固定的制度安排可循,银行实行的是混业经营;监
管理论主要是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监管目标也主要集中在货币监管和防止银行挤
提方面,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因而对于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具体干预则很
少论及。
2、以金融体系安全为核心目标的严格扩展型监管时期。20世纪30年代的
大危机导致了“看不见的手无所不能"的破产。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金融体
系本身的脆弱性,金融市场的运作有时也会失灵,并且这种失灵给经济社会的发
展和稳定带来极大的危害。并且由于主张国家干预政策和重视财政政策的凯恩斯
主义取得了经济理论上的主流地位,为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严格而广泛的政府
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注解,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金融领域
进一步加强管制的主要理论依据。以美国《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出台为标志,
确定了政府对自由银行制度的否定而实施直接的银行管制,并从法律法规和监管
重点上,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经营范围和方式进行规范和干预。这一时期,银行实
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监管理论主要以市场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充分为基础;监
管的核心目标是:强调保障银行体系的稳健,保护存款人的资金安全。
3、以重视金融机构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放松型监管时期。严格的分业监管
对保持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保护存款人的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
带来了一些负效应。其中最突出的是损害了银行机构与非银行机构的平等竞争,
损害了市场竞争,损害了银行的市场及国际竞争力。并且20世纪70年代困扰发
达国家长达10年之久的“滞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破产,以新
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开始复兴。
在金融监管理论方面,金融自由化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并以“金融压抑"和“金
183
融深化"理论为代表,主张放松对金融机构严格的管制,特别是解除金融机构在
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方面的限制,促进金融业的竞争,以提高金融
业的效率。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放松金融管制,放松对银行机构市场
准入、业务经营范围、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存放款利率以及银行间的兼并等方
面的限制。金融管制的放松,现代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业务和金融工
具的创新,商业银行的存放款利率及存款负债日益走向市场化。与此同时,对商
业银行的监管也比过去相对放松,以保护和促进银行业的竞争和高效运行。这个
时期,银行业逐步突破分业经营壁垒,向混业经营演变;监管理论主要以“金融
压制"和“金融深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自由化理论为基础;监管的主要目标是:
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放松监管,注重效率和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提高。
4、强调安全与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时期。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在20世纪80
年代后半期和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了高潮。很多国家纷纷放松了对金融市场、。
金融商品价格等方面的管制。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美国废除了《格拉斯一一斯蒂
格尔法》,放弃了对银行分业经营的监管,使银行走向混业经营在法律上得到了
确认。一个全球化、开放式的统一金融市场初现雏形。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初
开始,一系列区域性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又迫使人们重新审视金融体系的安全
性及其系统性风险,除了继续以市场不完全为出发点研究金融问题以外,越来越
注重金融业自身独特性对金融监管的要求和影响。如明斯基的“金融体系脆弱
论"、Diamond和Dybvig的“银行挤提模型"等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金融
监管理论向管理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中的风险方向演化。与此同时,金融全球化
也推动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早在1974年,由于科隆的赫斯塔特银行和纽约的
富兰克林国民银行相继倒闭,诱发十国集团成员及瑞士、卢森堡成立了旨在促进
国际金融监督与管理合作的巴塞尔委员会,并在随后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国际银行
业监管统一标准的协议,推动金融监管在安全稳定与效率方面的有效平衡。特别
是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推出的《关于统一银行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
的协议》和1997年推出的《银行有效监管核心原则》,在指导各国银行业就如何
实现金融系统稳定与效率双重目标的最佳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银
行业的混业经营已逐渐成为主流;监管理论主要以国际协作监管、金融危机处理、
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理论为基础;监管的主要目标是:统一监管、注重金融体系
l蚪
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实现效率和安全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总体来看,一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演变过程及最终模式选择与该国的历史、文
化传统和政治背景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更主要的还是受一国经济金融发展阶段和
每一阶段的经济金融发展目标的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虽然不同,
但都会经历一个大致相同的发展顺序。从金融理论的变迁史中可以看到,金融自
由化基础上的审慎监管,是当今乃至今后世界金融监管业发展的大趋势,金融监
管目标也将向着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方向转变。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监
管正在朝着这一目标继续前行,其他不发达国家也必将顺应这一趋势而发展。
7.2.2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对社区型银行发展的影响
新中国的金融监管的是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而产生的。1948年12月1
日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国家银行的职责。从成立之日起,中国人民银
行就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
间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作为基本职责。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从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过渡。
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
行职能,从此,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
大致来说,中国银行监管体制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4
年开始,中央银行以金融调控为主要目标,围绕稳定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开展
工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成为最主要工具,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
发展成为主要任务。第二阶段:从1992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
证券市场的发育、信托机构等的存在,银行和保险业的竞争,尤其是宏观金融失
控和金融秩序混乱的状况,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对金融监管是否一定要
隶属于中央银行开始产生争议。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
会,将证券业的部分监管职能从人行分离出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
民银行法》颁布实施,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
的地位,明确其基本职责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并对金融
业进行监督管理。第三阶段:从1998年开始,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局势和
中国经济金融实际情况,中国对金融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其标志性的改革是建立
185
跨省区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的分业监管。
1998年,在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与所办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经济实
体彻底脱钩,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实现分业经营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的
监管职能又做了进一步调整。先是于1998年6月将对证券机构的监管职能移交
给证监会,后又于11月将对保险业务、保险机构和保险市场的监管职能分离出
去,移交同年成立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银行、证券、保险实现了
分业监管。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的监管是按照银行的产
权性质分设监管部门(依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信用合作社、非银行金融机
构和外资银行来分别设立)。第四阶段:2003年,中国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
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再承担有关金融监管职能,批准国务院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
管理委员会,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自成立之始50多年来所肩负的“执行货币政
策与履行银行监管职能相结合”的专属职能走向细分。至此,中国建立了银监会、
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分工监管体制。目前,中国银监会的
监管工作目标有四个:(1)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
的利益;(2)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3)通过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
工作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4)努力减少金融犯罪,
维护金融稳定。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和完善了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确立了各个金融监管的主
体,并借鉴国际经验,改进了金融监管方式,使中国金融监管实践获得了一定的
发展和成效。但总体而言,中国银行监管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方面尚未完善,
还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是:(1)监管基础不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由于产权制度缺陷,国有银行效率低下,内控机制根本无法有效建立;二是
社会监管体系发展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三是监管当局缺乏自主权和
权威性。主要是受中国现行政治体制、金融法制不健全和执法不规范等外部因素
的影响,以及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利益冲突,造成了监管准则的落后和不配
套等情况。(2)监管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法规制订不够精细,操作性
不强:二是法规、制度的制订落后于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实践。(3)监管
理念、监管方法、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等不适应监管要求。在监管理念和原则上,
过分强调安全规范而忽视竞争效率;在监管方法上,主要依靠现场检查,特别是
突击性的大检查,非现场检查及监管的连续性、系统性远远不够;在监管内容上,
偏重机构的审批和经营的合规性,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风险的监管尚不规范和完
善;在监管人员素质和技术手段方面,缺少经济、金融、法律等方面知识的综合
型人才以及精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人员,还不能对金融机构的各项指标进行前
瞻性和深层次的分析,同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监管上开发和运用还比较落后。
(4)缺乏对监管者进行有效监管的制度安排。从经济人角度出发,监管者也是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在法制不健全、道德约束软化和内控不力的情况
下,监管者也会与被监管者合谋而产生腐败,这对于及时发现和防范银行风险十
分不利。另外,中国特有的官本位体制对依法监管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对中国社区型银行的经营发展也产生了
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④:
l、由发展初期的放任性准入到现在的严格限制性准入。在上世纪90年代初,
为了满足城乡非公有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当时的人民银行采取了自由放任发展
的监管政策,成立了一大批城市信用社、农村基金会、以及后来的城市商业银行。
由于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加之产权关系模糊,缺乏有效的所有者约束,并且经营
管理者及员工的素质、经验和能力普遍低下,导致这些新成立的中小社区金融机
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资产质量低下,亏损挂账日益增多,风险状况非常严重。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在逐步清理完由这些中小金融机构所造成的风险问题
后,开始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采取了极为严厉的限制性准入,基本上都是
在原有机构上的翻牌改造,如,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等,很少有新的
银行机构的产生。2007年开始试办的村镇银行应该说是特定政治环境下的产物,
其本身是否有存在的价值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因此,还不能以此为标志说明监管
当局放松了中小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
2、对社区型中小银行机构实行抑制性监管政策影响其经营发展。针对中小
银行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在中小银行监管上采取了较
为严厉的管制措施,严格控制中小银行的内部管理、经营范围和业务品种。这种
管制在当时是有成效的,但随着中小银行机构的逐渐成熟,这种过严、过细的监
管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主要有:一是使中小银行变成大银行的“微
。引自:严军,关于中小银行监管政策偏差问题的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型克隆"。监管当局基本上是按照大银行的监管模式和指标对中小银行进行规范,
如对资本金比例和单一贷款比例的要求,使中小银行在经营行为上“雷同"于大。
银行,在与大银行的竞争中难以发挥自身优势而丧失市场竞争力。二是中小银行
金融业务创新受到严重抑制。在一般人的观念下,认为中小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创
新的风险程度要高于大银行,使得监管当局对中小银行的金融创新业务采取过为
审慎的管制态度。无论何种创新,即使是大银行已有的老业务,都要由经过监管
当局的反复斟酌和层层审批,而且,凡是与现有规章不符,或文件没有明确规定
可以办理的,几乎都不会予于受理。使中小银行只能在传统业务的道路上疲于奔
命,路越走越窄,经营越来越困难也就在所难免了。三是对中小银行机构实行的
一些歧视性监管政策影响其业务拓展。譬如,对一些中小银行机构不给予再贴现
政策,担心中小银行机构提供的是假票: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办的保值贴补
息,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贴息部分,国家都给予了政策返还,而唯
独全国农村信用社的贴息部分由其自身承担。至于在业务经营上的歧视性限制则.
更多,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共发售了超过1000亿元的各种理财产品,全部集中
在四大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而中小银行争取发行理财产品的要求却无
一获得批准。
3、缺乏明确的中小银行机构退出制度。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社区
型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必将获得较大发展,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也会有一部分
市场失败的中小银行要退出市场,以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一般来讲,规范的金
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要有风险预警机制:要有风险的救
助机制,包括风险的处置、接管、重整最后贷款人机制;还要有清算制度与市场
退出的问责制。目前我国主要只有风险救助机制,但过度救助不但不利于金融机
构的治理结构的提升,反而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鼓励或者诱发金融机
构的恶意经营行为。另外包括工农中建等在内的金融机构,即使出现大量烂帐问
题,对高管也没有什么限制,更没有可以追究责任的。另一方面,不能提高居民
和企业的风险意识。这是直接导致了中国银行业搞公司治理和风险防范这么多
年,仍然问题不断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对于问题比较多的中小银行更是如此。
7.2.3建立符合中国社区型银行发展的监管制度
、目前,中国社区型银行仍处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国际金融监管的总趋势也是
朝着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对社区型银行的监管上,要以提高其
核心竞争力、促进其稳健经营和快速发展为先决条件。
1、坚持既严格规范又鼓励的市场准入制度。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市
场准入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银行监管当局在银行业的市场准入方面主要
围绕机构准入、业务准入、高级管理人员准入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和规范。中国银
行监管机构对银行市场准入资格的监管是比较严格的。从现实出发,既符合中国
银行监管准入现状,又有利于社区型银行群体快速健康成长的市场准入制度应包
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坚持审慎和鼓励的机构准入制度。坚持审慎的机构准入
制度,是指限制过多的新生机构的产生。这是基于中国中小社区型银行数量庞大
的现实考虑。通过限制新生机构的市场进入,既可防止新生机构由于经营能力在
短期内难以达到理想化状态所形成的“新入风险”;又可以避免机构过多所形成
的过度竞争而导致的金融体系整体安全性的下降,这对整个经济体系都具有重要
的正外部性效应。坚持鼓励的准入制度,是指鼓励对已有机构的改造,使之转变
为一个新机构。如,在现有城商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股本中增大民营资本的比重、
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等。实现以存量优化代替增量扩张,尽快提高中国社区型银
行的治理水平和经营能力。(2)坚持一视同仁的业务准入制度。社区型银行虽然
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方面可能不如大银行那样健全,但社区型
银行银行相对于大银行的优势就在于其“小”而带来的“灵活性”。因此,在对
社区型银行的监管上要禀着安全性和效率性并重的原则出发,充分发挥社区型银
行“灵活性”所带来的创新能力,在规范的基础上开展创新,通过创新提高规范
的程度。为此,银行监管当局需要从以下两个加以改进:一是监管部门要积极适
应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不适宣的政策法规,根据社区型银行
银行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积极稳妥地放开业务准入限制,简化审批程序,支持
社区型银行在增强自我约束能力的基础上稳健发展。二是有步骤地取消各种对社
区型银行与大银行不平等的限制性政策法规,做到无论规模大小,无论什么所有
制形式,一视同仁,完全平等,放开对社区型银行经营范围的限制,为社区型银
行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3)严格的高管人员准入制度。目前的问题是中国社区
型银行的高管人员资格准入普遍较松,相当多的党政非金融从业人员进入社区型
银行的高管队伍,不利于银行高管职业化经理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为建立高素
质的社区型银行高管队伍,监管部门应着力做好几项工作:~是严格遵守和落实
2005年底出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和《银
行业金融机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监管指引》。二是树立对高管人员市场准
入持续监管的理念,加强对高管人员的日常考核,对不能适应新形势、出现重大
违规违纪、或者通过实践发现经营管理能力达不到要求的随时予以撤换并取消任
职资格。三是在银行高管人员的选拔过程中,逐步推行以市场化的手段选聘高级
管理人员,淡化行政色彩,减少行政干预。
2、建立激励相容的监管制度。金融监管的激励相容,是指在监管实施中,
监管者不能只从监管的安全性目标出发制定监管政策,‘还应当在监管政策的制定
中考虑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力争实现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和监管目标的协调和
统一。其核心是将内部管理和市场约束纳入监管的范畴,充分发挥这两者的力量,
以实现监管的公共政策目标。其基本功效是:奖优罚劣的功效。即,那些风险管
理技术先进、内部控制体制完善、经营管理水平高的商业银行可以更快地发展,
而对那些管理水平落后、经营业绩差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则受到限制。社区型银行
由于“关系型借贷"的缘故,其内部经营和风险信息状况相对于大银行具有更加
不规范、不透明的特点。因此,在监管方式上,不能完全比照对大银行的监管指
标和条件来要求社区型银行,而应遵循社区型银行的经营特点有所区别。一是要
准确把握以风险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内涵,确定和衡量社区型银行经营时所面对的
各种风险点,进而敦促社区型银行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防范和控制风险;对于那
些非风险点行为则应采取善意的告诫而非禁止。三是要加强对社区型银行操作的
合规性管理,使之在操作合规的基础上开展“关系型借贷”业务,并将其内部控
制的组织机构、手段方式、程序流程等纳入监管框架,降低社区型银行的操作风
险。三是加强对社区型银行经营信息情况披露的监管,提高透明度。‘
3、建立审慎稳妥的市场退出制度。市场退出是通过运用行政、法律手段,
对经营管理不善、经多种措施救助无效的银行机构终止其法人地位的一种制度安
排。建立审慎稳妥的银行退出机制,可以强化银行间的竞争意识,实现银行机构
的优胜劣汰,从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整个金融系统的长期稳健发展。
但是金融机构破产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并且社区型银行
的债权人主要是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区域性、系统性的金
融稳定,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因此需要慎重处理。当前中国需要研究建立金融机
构破产的法律制度,以改变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倒闭后个人存款绝大部分由国家偿
付的现状。同时,为保障金融机构能够顺利实施市场化破产,应当研究建立存款
保险等金融风险补偿法律制度。在目前的监管制度下,对出现风险的社区型银行
要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的处理方式,将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一般来说,金
融机构市场退出主要有收购兼并、撤销关闭、破产清算三种方式,具体采取何种
方式要视社区型银行出现的风险状况而定。对于出现流动性风险的社区型银行,
可首先采用资金援助方式以解决支付问题,即通过人民银行再贷款或变现社区型
银行部分资产实施资金救助,再通过兼并收购或注资等手段解决存量资产沉淀问
题。对于已经严重资不抵债、无法挽救的社区型银行,则要采取退市处理:首先
要实施接管,成立清算机构处理;其次实施支付清偿,由接管机构对有问题金融
机构的债务区别情况进行清偿;最后资产处置,对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进行清收处置。总之,要确立对有问题社区型银行风险性质的判定标准和监管当
局采取何种处置方式的条件,增强市场退出制度的科学性,防止因个别社区型银
行倒闭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降低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7.3大银行零售化战略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财富的空前增长使得个人金融服务需求大幅提
高,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则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资金“脱媒’’的巨大压力。在这
一增一压的作用下,零售银行业务已成为国际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利润增
长的主要来源。中国的大银行也积极开展零售业务的战略布局,中国工商银行甚
至提出了“做中国最大的零售银行"的口号。这无疑会对以零售业务为主的中国
社区型银行产生巨大的影响。
7.3.1国际银行业零售化的战略转型
银行零售业务是以私人及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包括储蓄存款、消费信贷、
投资理财、中间代理、金融顾问咨询等多种业务的统称。相对批发业务,零售业
务具有单笔业务金额较小、业务量较大、风险较小、收入稳定等特点。近年来,
191
伴随着个人财富在社会总财富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和商业银行的资金“脱媒”压力,
零售业务已成为国际银行业拓展服务领域提升竞争实力、实现多样化资产及收益
结构的必然选择,是银行经营转型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潮流。
一、国际银行业零售业务的发展历史
从历史上看, 商业银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主要是以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为主
要服务对象的。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则是从负债业务起步,逐步向个人资产
类及新兴中间业务领域扩展。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世纪初是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储蓄业务是主体业务,个人
金融业务主要作为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典型的负债业务。
2、20世纪30~80年代,大部分国家的金融业实行分业管理,政府管制色
彩很浓,使金融业务创新风起云涌,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处在突破与创新阶
段,现代个人金融业务的体系与产品逐步形成与完善。花旗与美洲银行等主要的
银行于30年代相继建立了实力雄厚的消费者贷款部,开始住房消费贷款业务。
到二战后,消费贷款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银行信贷方式之一,成为商业银行重要
的收益来源。70年代,花旗银行首先推出银行卡业务,带来了电子金融的突破性
发展。银行业务的发展推动了金融法律体系的完善,美国相继颁布了《信贷机会
平等法》、《诚实借贷法》、《公平信贷报告法》、《社会再投资法》、《诚实贷款法》、
《信用卡发行法》、《公平贷款记录法》等法律法规,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及信用
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并成立了CBl/Equifax,Traps Union,
TRW等专门负责个人资信资料管理、调查与审核的信用调查局,逐步建立了覆盖
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开始发行居民住宅抵押贷款证券,
成为资产证券化的首次尝试,提高了银行住房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率。
3、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及现代金融信息技术的发
展,综合银行业务不断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由产品管理为主向客户管理为主转变,
从提供单一服务向综合理财服务过渡,客户经理制与综合服务不断发展,技术保
障不断强化。,
二、国际银行业零售化的发展动力和环境因素
l、个人财富在社会财富分配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增长。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建
设,西方及亚洲大部分地区经历一个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第二次资本积累,个人拥
有的财富不断膨胀,中产阶层的比例越来越高。根据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经济学家麦迪森按1990年国际美元计算,2001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是1950年的
6.9倍,全球人均收入是1950年的4.8倍。1940"---1998年间,美国的人均收入
翻了近4倍,目前已经超过3.6万美元;日本的人均收入增加了5倍还多,目前
已经超过3.7万美元。居民财富整体上的迅速增长,使他们对个人资财的营运管
理方式已不满足于单一的储蓄,而是渴望更高回报、更有利于分散风险、更具流
动性的多种资产投资组合营运管理方式。与此同时,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日益
繁荣,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的涌现,也为
个人金融资产多元化营运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奠定了商业银行零售
业务强劲的发展动力。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
当居民在温饱之余尚有闲钱之后,把资金投向投资市场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2、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竞争。最近20多年来,社会融资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直接融资的比重不断提高,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企业主要资金来源,导致了
商业银行的资金“脱媒”。在英国,非金融企业向商业银行的借款额一直在下降,
从1985年占公司借款余额的约63%下降到1995年的不到17%;在美国,则从
1985年占公司借款余额的约62%下降到1995年的12%。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另外,一些大型制造商和零售商等
非银行的业外竞争者也利用自己分布广泛的销售网络,通过自己的内部银行开展
各类零售银行业务,参与市场分割。如:零售业巨头英国太士高超级市场集团以
高于一般银行20倍的利息,为消费者提供活期存款业务,同时还向消费者提供
汽车保险、养老金、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积极介入英国国内的零售银行业务市
场竞争。这些都迫使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各类零售业务,完善服务功能,希望通过
为中小客户尤其是个体客户提供更全面周到的服务,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以
保持自身在零售业务市场上的占有份额。
3、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变化使混业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上世纪70年代以
来, 由于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国际银行业纷纷通过各种形式的金融创
新冲破了分业经营的限制,逐步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以英国1986年允许本国
和外国银行申请成为伦敦股票交易所会员为开始,并最终以美国1999年《现代
金融服务法案》的出台为标志,使混业经营模式下的全能银行成为现代商业银行
193
发展的基本趋势。混业经营使银行有条件向客户提供横跨各个金融市场的产品组
合和服务,既提高了个人理财的需要,也进一步推动了银行零售化的深入发展。
4、稳健经营的需要。银行天生具有脆弱性,特别是最近几十年频繁爆发的
金融危机使危机国家的银行业都遭受了较大的损失。个人金融业务相对于批发业
务来说具有单笔风险暴露小,且具有面广、分散的特性,从而在整体上降低了零
售业务的风险概率。另外,个人金融业务相对于批发业务来说,风险状况比较透
明,易于判断,也降低了零售业务的风险程度。美国在2007年爆发的“次贷"
危机,并非个人金融业务本身的风险大,而在于美联储2001年以来的低利率政
策和资产证券化促使信贷过度扩展,从而刺激房地产贷款快速增长造成住房市场
泡沫,导致放贷机构愿意向那些信用品质比较差和收入较低的借款人提供“次级
住房抵押贷款"以获得更高的贷款利率所造成的。据美国总审计局的数据,2006
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约6000亿美元,占新放抵押贷款的24%。
三、国际银行业零售业务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与金融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获得
了巨大发展。
首先,从业务范围看,除了传统的银行业务外,个人金融业务创新步伐不断
加快。目前,西方商业银行已经推出一系列涵盖个人投融资、咨询、代理等各领
域的个人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处在快速发展、创新的新时期。以花旗银行为
例,目前已开发出了包括投资、理财、贷款、信用卡和网上理财等服务的几十个
服务种类。汇丰银行则拥有包括银行服务、卡服务、贷款服务、保险服务和投资
服务等5个大类的上百种个人金融业务产品,仅投资服务就包括证券投资服务、
单位信托投资基金服务、外汇市场投资服务、股市指数投资服务、住宅物业投资
服务、黄金投资服务、市场咨询服务等品种。个人金融业务己成为贯穿商业银行
与证券探险业务的重要领域①。
其次,从业务比重看,在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中,零售业务的比
重通常都在50%以上。在美国,截至2005年底,全部银行住房按揭贷款、信用
卡及其他个人贷款的总余额达260万亿美元,占全部自营贷款的53%;在香港,
∞资料来源: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课题组,工商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_11,金融论坛,2002
年第4期
多数银行的个人贷款已经占到其总信贷的一半以上,恒生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和
信用卡授信业务占其总贷款的比重已经接近60%;在台湾地区,1992年开业的16
家中小银行中,零售业务占比都已从1994年末的2096发展到2005年末的60%。
最后,从收益比重看,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增长点。据统
计,目前国际性大银行的零售业务收益占比一般在30"-'70%之间。在花旗集团,
以个人客户为主的全球消费者集团、全球资产管理集团以及私人客户服务集团
2005年获取的利润已经占到整个集团总利润的68%;在恒生银行,零售业务税
前利润的比重已经由2000年的48.12%上升到2005年的52.05%①。
目前,国际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正在向综合化、高技术化、多样化、自
动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推动商业银行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
7.3.2中国大银行的零售化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中,公司业务一枝独秀,零售业务不
过是若有若无的陪衬。然而,进入2l世纪以来,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商
业银行,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偏安一隅的零售业务,并纷纷制定和实施了雄
心勃勃的零售业务发展战略。最近一两年来,国内零售银行市场发展之快、变化
之大、竞争之激烈,是前所未有的。‘
一、中国银行业大力拓展零售业务的动因
1、居民财富的日益增加和集中。中国居民金融财富近5年来,每年以17.4%
的速度增长,2006年总量达到18.5万亿圆。据麦肯锡的报告估计,2001年中国
年收入介于4000,'---6500美元之间的大众富裕家庭为1600万户,到2010年这一
数据将达到6100万户;年收入超过65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为300万户,到
2010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3000万户④。中国国民财富积累到一定规模要求中国金
融业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来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和有效分散资产风险,使资产结构
多元化需求日渐强烈,从而为中国银行业资产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提供了广阔空
间。
西资料来源:连建辉,零售银行业务;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重点川,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
年第3期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财富结构快速调整正改变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
http://hi.baidu.com/mingtianyouyu/blog/itqm/36384 1 b5dOd7eccd36d3ca20.html.。
o资料来源;连建辉。零售银行业务: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重点【J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
年第3期
195
2、消费信贷需求扩大。中国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创造了原来未曾有的需求,
如住房改革使每个人都得买房,从而促进了消费信贷业务的高速发展。据瑞士信
贷第一波士顿分析,中国消费市场将以每年18%的速度快速增长,10年后国内
消费占GDP的比例将由目前的44%左右提高到50%以上。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
计显示,2003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1780亿元,同比增长了42.5%,是1998
年的27.6倍。六年间,个人住房贷款占消费信贷的比重平均超过75%。住房贷
款已成为商业银行最好的资产。
3、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2005年1月,央行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改革报告》,标志着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局。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
来的经营压力,从香港利率放开的历史可见一斑。在全面撤销利率协议之前,香
港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了,当时小银行的存贷利率可比大银行高出Q.5%~
1.o%。即便如此,撤销利率协议对香港本地净利差造成的影响高达49个基点。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然依靠息差为主要盈利模式,但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已初见
端倪。当前各家银行在优质对公客户的争夺方面愈加激烈,并且中国资本市场的
发展已使相当多的好企业减少了对银行市场的依赖,致使银行的整体收益逐年下
降,银行经营据以发展的基础日益薄弱。
4、监管环境的变化。2005年3月,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
理办法》,标志着监管环境的重大变化。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也是
监管的一个重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相当严厉,对达不到要
求的,监管部门轻则要求商业银行调整高层管理人员,重则依法对商业银行实行
接管或促成机构重组,直至撤销。因此,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是银行业从根本上
提升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方法,是一种资本节约型业务。
5、市场竞争的需要。相对于批发业务,零售业务不仅能获取息差收入,还
能获取可观的手续费。从国际经验来看,零售业务更是混业经营下的最基本和主
要的竞争平台,发展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银行未来的竞争力。WTO后,外资银行加
快了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步伐,并将发展重点放在了其优势业务一一零售业务
上。渣打银行准备增设的17家分支机构全部是零售银行;荷兰银行在零售银行
方面将增加20家“梵高贵宾理财中心’’;永亨银行上海分行成立后将主要从事零
售业务。因此,中国银行业如果不抓紧时间布局零售业务市场,势必在今后与外
资银行的竞争中陷于被动。
可见,发展个人金融零售业务既可以推动商业银行经济功能的转变,又有助
于银行资产、业务、收益及客户结构的优化。因此,发展零售业务已成为当今中
国银行业特别是那些大银行当前最重要的发展战略。
二、中国大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现状
当前,面对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人民币市场和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全新经营
环境,中国银行业已普遍深刻认识到零售业务低风险、高收益的特性,从而纷纷
制定和实施了零售业务的发展战略。下面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其人民币业务占绝对优势。截至2007
年一季末.,中国工商银行总资产已超过l万亿美元,成为中国总资产最大、拥有
法人客户群和自然人客户群最多的企业,并跻身于全球为数不多金融资产超过万
亿美元的金融集团之一。目前,中国工商银行正在举全行之力实施零售业务的战
略转型,努力“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
事实上,零售业务一直是工商银行的传统优势业务。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工
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已经在业内占据了稳定的优势地位,并创造了十个“同业之最"
的佳绩:即拥有最广泛的营销网络,工行拥有近2万台A T M机,2000多万电话
银行客户和1900多万网上银行客户,零售业务网点18000家左右,构成了覆盖
面极其广泛的物理和虚拟网点服务网络;拥有最多的优质客户基础,个人中高端
客户(金融资产大于5万元)超过1600万名,发展潜力巨大;最大的零售银行,
个人存款与个人贷款均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最大的按揭银行,个人房地产
按揭贷款余额为4,473亿元;最大的开放式基金分销银行,代理销售的开放式基
金总额达707亿元;最大的银行保险代理银行,市场占有率达34.9%;最大的网
上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量占国内商业银行年交易总量的57%;最大的电子商务在
线支付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年交易额达到116亿元:最大的托管银行,
托管资产市场份额达34.1%。此外,中国工商银行的零售业务不仅规模占同业之
最,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持续增长的稳定的盈利。2007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
工行负责零售业务的个人金融部大赚260多亿,占总利润四成左右。
目前,工商银行已由过去单一的储蓄业务发展成为包括储蓄存款业务、个人
中间业务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内的多元化业务体系,形成了零售业务全面发展
的新格局。
7.3.3社区型银行在零售化浪潮中的挑战与机遇
银行零售市场的发展和壮大,一方面随着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给社区型银行
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一方面随着零售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为社区型银行的经营发展
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银行零售市场竞争加剧所带来的挑战
社区型银行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为主要客户群体,零售业务是
社区型银行长期以来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直接关系到社区型银行的生存和发
展。然而,随着银行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的发展、银行并购的兴起和金融管制
的放松等环境的变化,使大银行和一些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零售市场,
给社区型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零售市场份额的降低
大银行和一些大型非金融机构一般都具有巨额的资产、更先进的金融技术和
分布广泛的经营网点,决定了他们一旦进入零售市场就会充分利用其网络优势和
规模成本优势去争夺市场份额,而必然导致社区银行市场份额的下降。以美国社
区银行为例①。1985"-'2003年,美国银行业总资产由近4万亿美元增加到9万多
亿美元,增长了127%。其中,25强银行持有的资产增加了367%,市场份额由28%
提高到58%;同期,社区银行的资产额仅增加了19%,行业份额从26%下降到14%。
社区银行损失的资产份额主要是消费者信贷和住宅抵押贷款份额的大幅下降。原
因在于这两种信贷都是已经被标准化的信贷品种。如表7.3.1所示,1985,----2003
年,美国社区银行贷款份额损失最大的分别有:消费者信贷的份额由28.7%下降
到8.4%,住宅抵押贷款由37%下降到14%,多家庭房地产贷款由27%下降到16%
多,国内工商业贷款由21%下降到13%多。
2、客户低端化的趋势
众所周知的银行“--)k定律”,就是指20%的客户能为银行带来80%的利润,
因而高端客户成为各家银行全力争夺的目标。高端客户常常需要银行提供一系列
个性化服务,为其量身定制理财方案和投资组合建议。银行除了需要提供证券、
西资料来源:康卫华,大变革下的当代美国社区银行川,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6期
基金、保险、外汇、黄金等咨询服务以及子女教育、养老计划、遗产安排、房地
产投资、收藏等专业建议外,还要根据根据客户反馈进行一定的组合投资,从而
表7.3.1美国社区银行不同资产的份额变化单位:%
1985 1994 2003
消费者信贷28.7 15.5 8.4
住宅抵押37.1 26.3 13.9
工商业贷款16.1 12.7 11.7
国内工商业贷款20.9 15.3 13.6
小工商业贷款38.5 31.7
商业房地产贷款32.9 28.5 28.6
小商业房地产贷款44.5 43.2
建设与上地开发23.2 31.3 24.7
多家庭房地产27.2 20.O 16.5
农场房地产71.8 68.7 65.4
小农场房地产75.7 74.0
农场经营贷款65.5 65.O 60.9
小农场经营贷款76.8 75.7
资料来源:Robert DeYoung,William C.Hunter、Gregory E Udell:“The Past,
Present,and Probable Future for Community Banks”,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Forthcoming,2004.
接近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大银行不但具有经营网点分布广泛的优势,而
且还能向客户提供较社区银行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使大银行在吸引高端客户
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大银行在零售业务战略上也主要以高端客户为
主,使之在市场策略上更加偏重于对高端客户的争夺,也进一步减少了社区银行
的高端客户。例如,招商银行发行的“金葵花"卡,其进入的门槛是持卡户在一
家分行同一账户的存款余额不少于50万元。通过这50万元的起步价,招行在2003
年一年的时间内就顺利搭建了高端客户的服务平台。其目前开办的私人银行业
务,更是将服务对象定位为个人金融资产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的高端客户。
相反,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在这几年的零售业务经营中所发展的客户90%都是一些
年收入不超过5万元的个体工商户、居民和农户,至于那些高端客户,由于无法
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而很难吸引到。
3、地理成本优势的消失
零售业务要求银行在地理位置上必须与客户保持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内,这
就需要建立分布广泛的分支机构和数量庞大的销售队伍。零售业务特点又是客户
分散、单笔业务金额小,单笔业务利润的绝对额也较小。因而在过去,由于网点
布局和人工成本的压力,使大银行相对小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的成本控制上具有
一定的劣势。但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商业银行
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营运成本直线下降,社区银行在零售业务上的成本优势也就
荡然无存。首先,现代化的电子银行服务系统,如自动柜员机、电话银行、网络
银行等,大大降低了物理分支机构的重要性。据对美国100家大银行零售渠道研
究表明,到1998年传统分支机构的比重由1995年的56%下降到4l%:而自动柜
员机等自动服务系统由28%上升至31%;电话银行由10%上升至15%;网上银行由
1%上升至6%。其次,电子银行服务系统的营运费用也比传统银行大为降低。据美
国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办理一笔银行业务,通过分行方式的费用是
1.07美元,使用电话银行是0.54美元,使用ATM是0.27美元,使用家庭电视银
行是0.15美元,而使用互联网只需要0.02美元。经营成本的下降,使得大银行
能有效控制零售业务的成本,从而降低了社区银行在零售业务市场上的重要性。
二、银行零售市场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机遇
零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为社区型银行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虽
然大银行和社区型银行在零售市场上虽有竞争,但在经营策略上仍有许多的不
同,从而为社区型银行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DeYoung、Hunter和Udel l(2004)对社区银行与大银行之间的竞争前景作
出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他们在回顾了过去30年中社区银行在美国地位的变化
后指出,金融管制的放松及技术的发展已对社区银行传统的比较优势产生了较大
的侵蚀。尽管如此,但在对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这一特定领域,社区银行依然可
以保持竞争优势。他们进一步提出,美国的银行业将继续以大型全球化经营的银
行和小型地方性银行的共存为特征。他们以策略图(strategic maps)的方式建
立了一个理论框架来论证上述观点。策略图是对银行业的3个基本变量(即银行
规模、单位成本及产品差异化程度)的高度形式化的描述。在这一框架下,银行
通过高或低的单位成本与高或低的产品差异化程度的不同组合来选择其业务策
略。在管制放松和技术变化发生之前,各种规模的银行之间在生产、配送及产品
质量上相当接近。此时,银行的规模不是一种策略上的选择,而是由当地市场的
2∞
经济规模及各州对银行设置分支机构的管制措施所决定。然而,管制的放松、新
的金融技术的出现及竞争的强化激发了大银行与小银行之间开始出现分化。大银
行日益变大,由此带来规模经济及单位成本的降低,但也逐渐使其零售业务策略
改变为提供量大、成本低,非个性化的金融商品。而社区银行继续盘踞在先前的
策略位置,因其提供差异性的产品与个性化的服务,这使得其可以索取较高的价
格而获得合理的收益水平,尽管其未有效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如图7.3.1。
图7.3.1 DeYoung策略图
从表7.3.1也可看出,1985'--'2003年,社区银行贷款份额损失大的贷款多
是更适合于被标准化而作为大宗金融商品出售和证券化的贷款,如,消费者信贷、
住宅抵押贷款等。而那些不易被标准化的贷款,如土地开发贷款、小农场经营贷
款等,虽然所占份额有小幅下降,但仍然占主要的份额。
另外,在信贷业务效率上,社区银行仍具有明显优势。大银行几个星期才能
完成的审核程序,社区银行在几天之内就能完成审核并发放贷款。在信贷市场上,
担保品不足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贷款以及过于冗长的贷款审批程序,
永远是大银行的业务”软肋”,这也正是社区银行可以充分发展自身竞争优势的
所在。例如,工商银行的支行办理一笔20万元的个人住房抵押消费贷款业务,
20i
需要房屋中介评估、保险机构承保、报分行审批等程序,贷款下来一般需要三个
星期,而农村信用社同样的贷款一般只需要2,----3天。
7.4金融信息化的影响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革命使社会和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化。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
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使金融业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地
变革。银行业是受信息技术革命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
进了各类银行在经营模式上的同质性,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差异
性,从而提高了银行市场的竞争性。对社区型银行来说,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对其
影响将较其他银行来得更大。
7.4.1金融信息化对银行业发展变化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开始逐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重要
推动力量。进入80年代后,信息技术革命更是成为金融创新的主导力量,与金
融自由化一起极大地改变了西方各国传统的金融体系,促进了银行经营模式的转
变。
一、金融业在金融信息化中的改变
l、使得货币形态趋于数字化。货币起源于交换,其形态处于不断地演变之
中。从远古时代的贝壳、牲畜、布帛等实物形态,到中世纪的贵金属,再到目前
尚占统治地位的纸质货币,最后进入到一种全新的货币形态一一数字货币货币。
数字货币是货币制度本质的完美展现,它以完全抽象的形态来发挥价值尺度职
能,从而成为货币形态演变的终点。
2、带来金融机构营运模式的电子化。货币的数字化必然产生货币经营机构
的电子化。首先,实现了金融业务管理和处理的电子化。运用电子数字脉冲取代
支票和现金的流通及纸币凭证的传递,使金融机构传统的支付与结算、资金融通
与转移、风险管理、信息查询等业务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切只需要计算机和
网络就可实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也为客户提供全时空、个性化、
安全而快捷的金融服务成为可能。其次,实现了金融机构物理形态上的虚拟化。
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是通过遍布各地的众多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开展业务的。而
现代网络银行只需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网页,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向客户提供全部
的金融服务,使传统金融机构的物理网点演变为网络上的一个信息站点。1995年
lO月18日,世界上第一家没有传统银行经营网点的网络银行一一安全第一网络
银行在美国诞生,它创立的全部费用仅为i00万美元,只相当于传统银行开办一
个小分支机构的费用,其经营成本也远远低于传统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诞
生与发展标志着随信息化发展起来的没有传统有形银行与之相对应的虚拟化银
行的开端,预示了金融机构形态的未来发展趋势。再次,信息技术与金融工程学
的结合,大大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速度,使得诸如期货、期权、期指等金融衍
生产品不断涌现。最后,金融机构界限的模糊化。金融业务的电子化为一些在信
息处理技术方面有先进经验和客户基础的非金融机构进入金融业务领域提供了
可能。例如,一些大的连锁零售商逐渐取得有关支付以及个人信用管理方面的专
业技能,已经开始发行自己专有的电子货币,如由零售商业和交通娱乐行业公司
发行的石油卡、电话卡、购物卡等。日本著名的电子技术公司索尼于2001年成
立了日本索尼银行,它利用索尼公司在信息技术关联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和生产的
优势,通过网上银行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另外,混业经营也使金融中介向
业务多元化和功能复合化方向发展,导致了传统金融中介之间业务界限的模糊
化。
3、产生了金融市场的一体化。随着世界经济~体化和全球信息网络的发展,
金融信息化技术将各国金融市场日益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互联网络已经日益成
为世界金融市场运作的中枢神经系统。目前,全球各大金融机构及金融中心都同
世界其他金融中心通过计算机和电讯设备联接,建立起电子化支付系统,实现资
金清算汇兑联网。如美国纽约“票据交换所银行间支付系统(CHIPS)"、英国伦敦
“票据交换所自动付款支付系统(CHAPS)”、“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SWIFT)”
和“日本的全国银行通汇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使投资者无论身处何地,都可
以上网同步进行金融交易,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全球金融市场被更紧密
地联系起来。
4、使金融的信息功能愈加突出。金融业本身是一个信息产业,金融的重要
功能之一就是收集信息、生产信息和发布信息。信息化对金融的信息功能产生两
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可利用信息量的增加,二是信息利用能力(包括获取能力和
加工能力)的提高。首先,信息化使得信息传递时间大大缩短,再加之信息挖掘
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信息开放程度的提高,使得人们可以从大量的分散的信息中快
速发掘出有用信息,从而增加了信息量。其次,信息化推动了信息加工技术的提
高,一些专家系统和AI模型不断产生,并在应用中逐步得到检验和完善,使基
于人机合作的信息加工技术水平日益提高。金融做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本身就是
社会经济信息的汇集中心,而信息化又极大提高了金融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使金
融的信息功能日益增强。
二、银行业在金融信息化中的变化
银行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金融机构,其基本功能是支付结算和金融中介。
银行获得支付结算功能是因为银行通过专业分工而具有了有效降低支付结算成
本的优势;银行具有金融中介功能是因为银行通过专业分工而具有了有效降低信
息成本的优势。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的有效解决和交
易成本的革命性下降,银行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导致了直接融资的
增长以及银行支付结算和中介地位的相对降低,而且对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提出
了严峻挑战。
1、支付结算地位的下降
支付结算功能是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并保持重要市场地位的优势所在,
同时通过支付结算,也使银行获得了保管货币从而获得低成本资金筹集的天然优
势。然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却动摇了银行在这一传统优势领域的地位。过去大
部分的支付结算采用的是纸制的票据,银行通过建立起专业的处理程序和传递渠
道,降低了支付结算的处理成本、减少了资金传递的时间,从而保障了社会资金
在一个合理交易成本下的正常运转。然而,金融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大大降
低了支付结算的处理成本,另一方面却又能以光的速度将资金在世界范围内传
递,从而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更多的非银行机构能够独立完成支付结算的
功能;二是银行透过支付结算获得低成本资金的权力不再专有。根据英国艾伦米
尔顿国际管理顾问公司的调查,银行分支机构每笔付款交易的平均成本为108美
分,电话银行的平均成本为14美分,而网络银行的平均成本为13美分①。在美
。引自:周衡昌‘金融信息化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2005年第1 1期。
国,由于信用卡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支票的重要性就相对下降,使支票账户的平
均余额要比以前低很多。因此,家庭就可以把它的大部分则富放在共同基金账户
和养老基金账户上。其结果就是,银行存款占美国家庭总则富的比例从1983年
的15.3%下降到1995年的7.3%,这种趋势在其他国家也同样明显囝。更具有影响
意义的是,由于金融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支付结算进入门槛的降低,从而使更
多的其他非银行机构能够进入支付结算领域。例如美国的AT&T、英国的马沙百货
(Mark Spencer)通过发行自己的信用卡所提供的自动化转账服务已经和银行的转
账功能不相上下。
2、信息垄断优势地位的下降
银行通过支付结算和信贷关系掌握着大量的社会经济信息和客户信息,这是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根本法宝。现代银行理论认为,企业和个人之所以需要银行
作为金融中介,就是因为银行具备专门的信息生产功能,即通过银行的信息生产,
包括对借款企业的筛选和监督可以降低金融交易的信息成本,提高金融制度的运
行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金融中介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存在
的目的就在于减少市场交易成本。由于交易的整个过程都与信息生产相关,交易
成本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成本,因此金融中介最主要的制度功能就是
通过专门化的信息生产减少信息成本。Diamond(1984)的代理监督理论证明,当
一般的存款人为小额投资者并且一家银行可以同时监督多个企业时,银行的代理
监督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除此之外,银行还可以通过观察现金流量的变化掌握
借款人财务状况,而且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长期契约关系有利于缓解借款人的道
德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作为存款人和贷款人的市场中介赖以存在的理由
是银行的信息生产优势。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银行代理存款人筛选和监督借
款企业的优势逐渐消失,投资者可以比较简单地从互联网上查询相关征信机构对
潜在投资目标的信用记录和评价,就可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银行不再是一个必
须的中介了,通过资本市场,贷款就可以直接从最终的债主流向最终的借方,从
而使银行的信息优势逐渐受到削弱。现代银行出现的资金“脱媒化’’趋势就是这
一变化所带来的结果之一。
3、银行规模趋于增大
D引自;刘震《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银行业的影响》【J1,成人高教学刊,2005年第6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是全球性的银行
业并购和超大型银行的形成。以美国为例,资产额在10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合并
的案例在1980年代为年均7件,但是在1990年代上升到年均17件,资产额在
1000亿美元以上的超大银行的资产合计数占全美国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从1990年
的8.5%上升到1998年的33.2%。银行规模的增大有多种原因,但是,信息技术
革命对银行业规模经济的促进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学角度看,
扩大生产规模可有效分摊固定成本、降低生产费用。在银行的各类业务中,电子
结算系统的规模经济表现得最为明显,如Hancock(1999)对Fedwire电子结算系
统的实证研究显示,结算总费用对处理件数的弹性为0.5,即处理的件数每增加
1%,总费用只增加O.5%。Berger and Mester(1997)发现美国银行最优规模也在
扩大,用1980年代的美国银行业的数据计算的最优银行规模(以平均可变成本最
小为标准)为1亿美元到100亿美元之间,而用1990~1995年的数据计算的最优
银行规模扩大到100亿美元到250亿美元之间①。从管理角度看,信息技术的发
展,使管理者能在短时期内获得大量的有序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从而提升了
管理能力、扩大了管理范围,也为银行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组织保障。
7.4.2金融信息化对社区型银行经营发展的挑战
金融信息化不仅改变了银行业,也打破了银行业内部各银行之间的竞争平
衡。突出表现在改变了各类型银行专有的核心竞争能力。一些银行通过金融信息
化获得了原本属于其他银行的专有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中的优势;另一些银行则
因为失去了对原本属于自己所特有竞争能力的垄断,而丧失部分竞争优势。对社
区银行而言,在金融信息化的过程中,所丧失的核心竞争能力可能较其他银行来
的更多。
一、金融信息技术降低了对搿软信息力的垄断程度
社区银行与其他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它的“关系型借贷”
所获得的对客户“软信息”的垄断。广大的中小客户群体由于缺乏足够的“硬信
息”,长期不为以“硬信息”为主的大银行所重视,大银行虽然可以处理“软信
息",但成本高昂,从而为以“软信息"为主的社区银行留下了足够的市场空间。
。资料来源:陈国进、沈炳熙,信息技术革命与银行业的变革闭,改革,2002年第l期
然而,大银行零售化的发展趋势,迫使大银行越来越关注广大的中小客户群体,
而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则成为大银行向中小客户群体打开大门的钥匙,其中的关键
就是数据仓库技术的运用。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可以低成本的收集和积累客户的
各类信息,包括“硬信息"和“软信息”,再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低成本的
将分散的信息变成集中有序的信息、使孤立的信息变成互相联系的信息、使一些
潜在的原始信息变成现实的并经过加工的信息,使无价值的信息变成有价值的信
息。从而可以科学地判别客户优劣和对银行的贡献度,为经营决策提供强大的可
信赖的信息支持。美国银行业常用一种小型商业信用积分系统(Small business
credit scoring,SBCS)来给25万美元以下额度的贷款进行评估。其基本方式是,
由私人第三方资信机构,也可以由银行联合会或中央银行组织的公开资信等级评
估机构,通过从金融机构、商业债权人、公开记录和其他渠道收集信息,并加以
汇总和整理,再将资信报告或记录提供给贷款机构。最早的SBCS模型产生于1995
年,主要为大型银行采用,随后由于SBCS所具有的信息成本优势,小型银行也
开始通过向第三方购买信息的方式分享了这种后台技术优势。因此,信息技术的
发展大大降低了社区银行相对其他银行在“关系型借贷”上的比较优势。一
=、金融信息技术的搿投资陷阱一效应
金融信息技术无疑可以带来银行效率的巨大提高,然而信息技术的投入具有
典型的规模效应特征,即信息技术的固定成本投入非常高而营运成本非常低。因
此,银行的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分摊高昂的信息技术固定成本投入从而降低单位
成本。据统计,2004年,全球IT投资达到965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0.7%。同
年,美国银行业的IT投资达到370亿美元左右,为美国IT总投资的9.4%,欧洲
银行业IT投资占其营业成本的14.5%~19.8%。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调查
显示,2004年中国IT投资总额为2865.2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业IT投资占
7.4%①。显然,社区银行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大银行所具有的规模效应优势,在金
融信息化建设中必然要落后于大银行,并且这已为现实所证明。另外,信息技术
的发展非常迅速,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就需要不断地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
升级改造,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资金投入,这也是社区银行所难以承受的。如果
。资料来源:张成虎、王雪萍,信息技术投资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从ATM的角度分析田.当代经
济科学,2006年第ll期
不投入就会导致竞争力下降,如果加大投入又会减少利润,从而形成“投资陷阱”。
例如,天津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的核心综合业务系统是在2000年建成上线的,直
到2007年才进行第一次升级改造,原因在于每一次改造升级的资金投入都是以
千万元计。‘
三、金融信息技术的“网络渠道刀效应
过去,大银行或其他非银行机构在向中小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也受到服务
网络和渠道的制约,因为中小客户群体的分散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必须提供足够的
服务网络和渠道,然而物理网络和渠道又是成本高昂的。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实现了服务网络和渠道的虚拟化,从而大大降低了渠道成本,使一些过去难以实
现的零售服务功能变得可以轻易实现,并使这些服务功能更加方便快捷、更加满
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使大银行或其他非银行机构能够深入原先属于社区银
行的服务领地,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通过电话、电脑联线或互联网,
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全天侯(24小时)适时享受商业银行提供的帐户查询、转帐、
信息咨询、商品推介、在线购物、长短期理财计划的制定、财务分析、投资组合
分析、代客远程买卖交易等服务。其结果是,打破了社区银行对社区金融服务的
垄断,提高社区金融市场的竞争度,降低了社区银行的市场份额。
关于金融信息技术对社区银行发展的实际影响,丁宁、丁溧(2007)在《欧美
中小银行的发展及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中对美国社区银行在金融信
息化下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美国的一些银行分析家们认为,虽然在20世纪90年
代社区银行经营良好,但未来的发展却有很大不确定性。因为信息和通讯技术的
发展减少了关系借贷的相对优势,评级机构和信贷局可以采取集中统一的方式收
集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信息并迅速传递给贷款人。另外,对信贷评级模型事后绩
效的数据累计不断地改善和提高,这种对小企业财务信息的可获取性和信用评级
系统的不断完善逐渐超过了靠人为调查获取贷款的效率。尽管如此,一些经营业
绩良好的小企业仍有不能通过大银行信用评级系统检验的可能这样,社区银行还
是有利可图。最后从社区银行的收益看,网上银行的逐渐兴盛已成为社区银行继
续发展的威胁。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银行都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客户可以直
接在网上转移资金、支付账单、申请贷款。不仅银行开展网上银行的业务,而且
一些网上经纪公司允许客户在网上买卖股票进行转账,如股票资金、债券资金和
货币市场的共同基金等可互相划转。所以,据美国银行业协会分析,网上银行对
社区银行更有杀伤力。那些大银行通过网络就可以吸收小客户的存款,而且由于
网上银行的成本低,大银行可以提供更优惠的利率,从而会使社区银行失去更多
的客户。但社区银行也可借鉴大银行的做法,提供网上服务,并相应地减少分支
机构。从发展趋势看,因为美国银行业市场已经相当开放,发展也较为成熟,市
场竞争也相当激烈,因此不排除未来社区银行通过并购出现数量下降的可能性。
但是,从总体市场格局看,社区银行依然因为其独特的经营定位获得充足的发展
空间。在美国由于技术原因和市场竞争激烈,社区银行还会有所下降,但会保持
在几千家左右。不过可以肯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上银行业务并不会也不可能
消除以关系为基础开展业务的社区银行的作用。在美国一些分析家运用复杂的统
计技术试图通过对以前银行业机构模式分析来预测社区银行未来的结构模式,其
结果表明:社区银行仍然存在,但会有所减少,始终维持在几千家左右。
第8章结论与展望
8.1若干结论
1、社区银行作为一种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将是未来我国银行体系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社区银行这种制度安排的主
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城乡居民等广大的中小经济
主体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二是通过培育以社区银行为代表的一大
批中小型银行并促使其健康发展,对于打破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高度垄断的市
场格局,适度强化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度,提高银行运营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社区银行概念源自国外,是一种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但中国并
非没有社区性质的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就是目前我国两个最
主要的以中小经济主体为服务对象的“社区型“银行机构。但长期以来,由于发
展方向的不明确,社会信用环境以及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
城市商业银行尚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社区银行。因而,中国目前尚不具有与欧
美那样有着成熟的制度环境和完善功能的社区银行机构。因此,社区型银行就是
特指在中国非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银行。
3、社区银行的产生和存在,从根本上讲是由于银行市场无法实现理想的完
全竞争状态所致。首先,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关系型借贷模式的存在,
关系型借贷通过对私人信息的获取而降低了银行与贷款客户之间由于信息不对
称而产生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了银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社区银行由于具
有“社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属性,因而较其他银行更具有关系型借贷的比较优
势,这是社区银行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之一。其次,在应对中小经济主体
的金融服务需求方面,区域型小银行较跨区域的大银行更具有交易成本上的比较
优势,这也是社区银行产生和存在的另一个重要理由之一。
4、金融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制度安排。社区银行作为金融制度的一种,
从其一般意义来说,发挥着降低整个经济体系交易成本的作用,从其特殊意义来
2lO
说发挥着降低中小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的作用。社区银行又是由正式
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相结合而成的产物。从正式制度讲,社区银行是一个经济组织,
是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组织和建立起来的一个市场经济主体,它在遵循银行业
一般经营原则和规律的条件下进行经营,如流动性、安全性、效益型原则等。从
非正式制度来看,社区银行是一个具有人文特性的组织,它通过在社区内形成的
人文关系而构成一种隐含合约的议定和实施过程,从而对社区内的人们的行为施
加影响,这种隐含合约反映到社区银行的经营中,就形成了具有社会资本投入属
性的关系型借贷经营模式。
5、关系型借贷经营模式在国内外的实施机制是不同的。关系型借贷实施有
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具有降低借款人进行恶意编造和隐瞒真实“软”信息的机制;
二是银行具有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的内控机制;三是借款人违约将受到严厉惩戒的
机制。由于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不同,人们对市场信用的认识和实施也不同。国
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成熟的市场信用道德意识和健全的市场信用机制,关系
型借贷实施的三个前提条件能够做到主要是以国家制定的正式法律制度为基础
来提供保障,而由社区的人文关系所形成的非正式制度约束机制只是一种补充和
辅助,因而是一种“公法"关系型借贷。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
机制仍不很完善,相当一部分城乡地区仍具有传统的乡村社会特征,使人文关系
这种隐藏于复杂人际关系网络背后的非正规合约普遍存在的,并对社区社会秩序
仍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在中国,由国家正式法律制度制定的信用机制
存在弱化现象,这就反过来提升了非正式制度在信用机制方面的作用,并且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情"轻“理"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作用。因此,中国的关系型借
贷是一种“私法"关系型借贷。
6、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渐进性、路径依赖性和非均衡
性的特点,并且在变迁过程中要满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各级代理人和中小经
济主体的需要。在中国,国家的价值取向和目标选择始终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的
成本和收益,因而影响到制度变迁的形态和过程。回顾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
城市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的历史,每一个变革阶段都体现了政府强制性的制度供给
行为和政府偏好。由于我国特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改革初始状态,决定了我国银
行体制改革只能采取渐进方式,即在不损害国有独资银行利益的前提下逐步引入
2ll
制度增量发展新型银行,通过新制度的成长为旧制度改革创造条件,从而使制度
变迁的社会成本最小化。在中国经济社会中,大政府小市场一直具有根深蒂固的
思想情节和现实基础,金融制度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制度安排的一个子环节,在政
府强制性制度供给方式下,完全服从于国家的偏好和某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要。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变迁历史看,就深刻体现了中国经济
制度从“大一统"的国有企业为基础的计划体制向国有和非国有并举的市场经济
体制演变的历史。因而,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发展具有非常清晰的路径特征。从现
阶段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发展看,还远未达到其均衡状态。主要表现在:对中小经
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还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
展目标、方向和自身的经营管理尚存在很多问题;社区型银行生存发展的环境尚
不乐观。因此,中国社区型银行还需要通过制度变迁以求进一步的发展,其发展
的方向必然是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银行为标准,即由社区型银行向社区银
行演变。,
7、银行业作为一类特殊企业,其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到国民
经济的宏观运行和社会和谐,同时社区银行作为以关系型借贷为主要经营模式的
银行,其内在道德风险又较其他类型银行更大,并且在当前社会信用环境不是太
完美的情况下,其内在的管理经营机制和外在的监督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股份
制作为一种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无疑是社区银行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最佳制
度安排。股份合作制和合作制由于其“一人一票、民主管理”的运作模式在中国
的现实环境中难以真正实现,因此,并无实际的意义。在市场定位上,中小经济
主体无疑是社区银行的核心客户群体,偏离这个目标也就没有社区银行存在的意
义。由于关系型借贷容易导致道德风险,社区银行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
机制;又由于社区银行在应对各种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方面要弱于其
他大银行,同时受技术能力的限制,在风险管理方面必须有针对性和重点性而非
面面俱到。要加强社区银行的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的约束作用。在监管上要充分
考虑社区银行的关系型借贷经营模式的特点,使之有别于其他银行,从而有利于
社区银行的经营和发展。
8、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无疑是重要的,一方面有利于社区银行充分发挥其
关系型借贷经营模式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又可进一步对关系型借贷扬其之长、
212
克其之短,从而保障关系型借贷的正常发展。金融信息化和银行业零售化的发展
趋势对社区银行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们使社区银行原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受到削
弱。因此,社区银行在未来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新的竞争环境面前,
社区银行要么发展出新的竞争能力而生存发展下去,要么就逐渐消亡而失去存在
的价值。
9、天津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历程是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一个缩影。
它在社区银行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之处在于:它认识
到关系型借贷在社区银行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通过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和
城市信用共同体建设来构筑一个保障自身经营发展的信用平台;而其失败之处在
于:在整体社会信用环境尚不健全和内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完全藉希望于人文
关系这种非正式制度来提供自身经营发展所需要的信用保障是不现实的,必须对
这种非正式制度所构成的信用保障机制有所保留、有所节制。这也许是天津农村
信用社在社区银行道路上发展实践的最根本启示。
8.2若干展望
1、就中国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一方面中小经济主体正处于
蓬勃发展时期,另一方面现代的市场机制并未健全和完善,还需要各种形式的传
统人文关系对正式制度进行补充,所有这些都决定了社区银行在现阶段中国经济
社会的长期适用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例如最近出现的乡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因
此,中国未来会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银行或者说什么时候出现,虽然并不
是本文所能精确预见的,但可以肯定地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社区银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必将以某种形式出现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之中,即便
从名称上不存在“社区银行"这几个字义。事实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
业银行作为一种准社区银行早已存在于中国的银行体系之中,只不过人们没有从
“社区"的角度去看待它们,并且它们自身尚处于变化之中,还无最后定型而已。
2、在中国社区银行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将走向存量为主增量为辅的发展道
路,即将现成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改造为新型社区银行,再辅之
以其他新组建的社区银行,如乡镇银行。银行业的特殊性和在中国金融业中的重
213
要地位,决定了其天生的脆弱性和极强的风险传播效应。虽然,将农村合作金融
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改造为社区银行的风险和困难要比组建新的社区银行大的
多,但如果置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不顾而迂回逃避、另起炉灶,则
不但化解不了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已存在的问题,还会引起银行市场的过
度竞争,从而有可能严重动摇我国整个银行体系和金融体系,进而引发金融风险
甚至金融危机,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在中国社区银行发展路径上,以存量
为主增量为辅,有利于保持现有准社区银行的经营特许权价值,有利于增加各种
成份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而加快中国数量众多的社区型银行的改革和转换。.
3、不可否认的是,外来现代化因素的导入和国家的制度推进对于中国金融
市场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外来现代化因素特别是其
中的制度因素在中国的实践,尚需考虑中国的制度环境特性并与之相结合,才能
使外来的“好”制度在中国继续发挥其“好"的作用,否则就会产生南橘北枳的
现象。同样,中国社会自身也存在某种内生性的现代化力量,并且在接受外来现
代化因素时,自觉的对其进行改造。我们应该承认这种“改造",而不应在国内
外制度环境不一致时一味强调与国际的接轨。中国社区银行的发展不仅需要借鉴
和学习国外社区银行的制度和经验,更应该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并解放那些束缚其
发展的内生力量,特别是从中国社区型银行一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
行的制度变迁和社区实践中寻找中国社区银行发展的“本土解释’’。因为,所有
的发展最终都必须从各自社会内部创造出来。可以预见,中国的社区型银行将在
未来的发展和实践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和发展模式,并对国际社区型银
行的图景和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4、自科斯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在所有的
制度中,产权制度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诺斯①认为,有效率的经济
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有效率的组织的产生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并明确产
权以便对人的经济活动造成一种激励效应。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实现经济增长,那
就是因为该社会没有为经济方面的创新活动提供最低限度的报偿或好处。中国的
准社区银行在经营发展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包括“私法”关系型借贷的产生,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产权不清。当前正在进行的银行上市热和银行股权的民营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IMI,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
214
热,可以说是银行产权向明晰化的一种努力。可以预见,只有当中国真正实现了
产权明晰化,并尊重产权所赋予投资者的权利,中国才会产生出真正的社区银行。
5、既然社区银行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并且有着其独特的制度规定性,
就必定有其组织边界,有其生命周期。因此,社区银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不会是
永恒的组织形态,它是适应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产物,并且从其自身的
竞争能力看,它甚至很难成为银行业中的主流形式。欧美社区银行百年来的变迁
历史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的演变说明了这一点。但这并不能否认社区银行存在的阶
段性历史价值和意义。在现阶段中国,社区银行无疑是有着巨大现实意义和作用
的,需要大力的发展。但这并不表示社区银行就是中国银行业今后一段时期改革
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它只能是银行业改革发展中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从金融服务
全能化、规模经济和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前景看,特别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惊人速
度,社区银行的局限性也将逐渐显现,在中国的未来也许与现在欧美社区银行那
样,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环境。,
赫尔岑说得好:“对未来的信念毕竟是我们最光明正大的权利;相信未来,
我们就会充满对现实的热爱。”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国社区银行既已萌发,就
必将成为中国银行业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社区银行
在未来如何是难以预测的,但起码它现在是重要的、有价值的。
215
一、英文文献
参考文献
[11 Allen N.Bergen.The Profit.Structure Relationship in Banking:Tests of
Market Power and Efficient-Structure Hypothese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May 1 995,27(2):404"432.
[2] Allen N.Berger,Iftekhan Harsan,Leora F.klapper.Further Evidence on the
Link between Finance and Growth:An Intemational Analysis of Community
Banking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4. 一
[3] Angelini,P.,Salvo,R,D&Ferri,G..Availability and Cost of Credit for Small
Businesses:Customer Relationships and Credit Cooperatives『J1.Joumal of
Bankingand Finance 22.1 998.pp925.954.
[4] Banerjee,A.V.,Besley,T.W..耵le Neighbor's Keeper:The Design of aCredit
Cooperative谢th Theory and a Test【J】.Quarterly,Jonrnal of Economics 1 09,
1994.
[52 Bell F W,Murphy NB..Cost in commercial banking:A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ank behavior and its relation to bank regulation【C】.Research Report
No.4 1,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1 968.
[6] Benston GJ..Economics of scale and marginal costs in banking operations
【C】.The National Banking Review2,1965,pp507·549.
[7] Berger,A,Klapper,L.and Udell,G..111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ly opaque small businesses[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
v01.25,issuel2,2001,pp 2 1 27.2 l 67.
[8-1 Berger,A.N.,and Udell,G.F..m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2,1 998,pp6 1 3-673.
[9] Berger,A.N.Udell,G.F..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1.Journal ofBusiness 68,1995,pp351.382.
[10]Berger,Allen N..The Efficiency Effects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Preliminary Look at the 1 990s Data【C】.in“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Yakov Amihud and Geoffrey Miller,Eds.),1998,PP.79-1l 2.
Kluwer,Boston.
[11]Berger,Allen N.,and DeYoung,Robert.m Effects of Geographic
Expansion on Bank E硒ciency fJl.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2001.
[1 2] Berger,Allen N.,Rebecca S.Demsetz,and Philip E.Strahan.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Causes,Consequences,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阴.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3(February),
1999。ppl35-94.
216
[13]
[14]
口5]
[22]
[23]
[24]
[25]
[26]
[27]
[28]
Berger,Allen.N.,and G.F.Udell.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l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阴.
11le Economic Journal 1l 2,2002.pp32.53.
Berger,A.N.,Demsetz,R.S.&Strahan,P.E.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Causes,Consequences,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明.
Journal ofBanking and Finance 23,1999,ppl35—94.
Berger,A.N.,Saunders,A.,Scalise,J,M.,Udell,G.F..The effect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small business lending【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0,
1998.
Bergstresser.D..Market Concentration and Loan Porffolios in Commercial
Banking fDl.Working Paper,2001.
Bhattacharaya.S.,and Thakor.A.V..Comemporary banking theory[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 993(3),pp2—50.
Blair,M.M..Ownership and Control,Rethink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5.
Bolton,P.,and Scharfstein,D.S.Optimal debt structure and the number of
creditors fJl.J.Polit.Econ.1 04,1 996,ppl一25.
Boot,A.W.A..Relationship Banking:Wh砒Do We Know【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9.2000,P.7—25.
Boot.A.W.A.&Thakor,A.V..Moral hazard and secured lending in aIl
infinitely repeated credit market game【C】.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35,1994,pp899.920. ,
Boyd,J.H.,Certler,M..US Commercial Banking;Trends,Cycles,and Policy
rCl.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1993.
Boyd,John H.,and Graham,Stanley L..Consolidation in U.S.Banking:
Implications for Efficiency and Risk【C】.in“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Yakov Amihud and Geoffrey Miller,Eds.),1 998,pp l 1 3-1 36.Kluwer,
Boston.
Brickley.James A..James S.Linck,and Clifford W.Smith,‘‘Boundaries of
the firm: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es70,2003,PP.351.383.
Carey,M.,Post,M.,and Sharpe,S.A..Does corporate lending?hanks and
finance companies difjfIer?Evidence on specialization in private debt
contracting【J】.Journal of Finance.1 998(53),pp845·878.
Carter,D.,J.McNulty,and J.Verbugge.Do Small Banks have an Advantage
in Lending? An Examination of Risk..Adjusted Yields of Business Loans at
Large and Small Banks【D】.unpublished manuscript,2002. Chan,Y.,Greenbaum,S.I.and眦or,A.V. .Information reusability,
eompetition and bank asset quality【J】.Banking Finance 10,1986,pp255—276.
Cho.Y⋯J Ineffcienc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sation in the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 8,
1986 pp88—102. ’
217






l
1
1
l
2
2
I=
I=

.=


[29] Cole,Rebel.A..Lawrence G.Goldberg,and Lawrence J.W1lite,
‘'Cookie.Cutter versus Character:The Micro Structur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 by Large and Small Banks[J】.Journal of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39(June),2004.
[30]De Young,Robert,and Denise Dufry.11le Challenges Facing Community
Banks:In Their Own Words[C】.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hicago Economic
Perspectives 26,2002.
[31]Degryse,H.&Cayseele,P.V..Relationship Lending within a Bank-Based
System:Evidence from European Small Business Data【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9,2000,pp90—1 09.
[32]Dewatripont.M.and Maskin E..Credit and efficiency i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economies【J】.Review of Economical Studies,1995(62),
pp541·555.
[33]Diamond,D..Monitoring and reputation:The Choice between Bank Loans
and Privately Placed Debt川.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 991(99),
pp689-721.
[34]Diamond.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J】.
Review ofEconomical Studies.1984(51),P.393-414.
[35] Edwards,F.,A.Heggestad.Uncertainty,Market Structure,and Performance:
mGalbraith·Caves Hypothesis and Managerial Motives in Banking【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7,1 973,pp455—473.
[36] Ergungor,O..Communi够Banks aS Small Business Lenders:The TougIl
Road Ahead【D】.Working Paper 02-03,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
2002.
[37] Fama.Eugene..帅attS Different About Banks?叨.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 985(1 7),pp239-249.
[383 Federal Reserve Board(PRB).Annual Report to the Congress on Retail Fees
and Services ofDepository Institutions【C】.FRB,2003.
[39] Fisman.R.and Khamna,T..Is Tmst a Historical Residue?Information Flows
and Trust Level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uization,38,
1 999,PP.79—92.
[40]Garber,Peter M.,Weisbrod,Steven R..m Economics of Banking,Liquidity
and Money【M】.Published by(Canada)D.C.Health and Company,1 992,
ppl 14"-263. /“
[4 1] Goldsmith Raymond W..Financial stmcture and development[M】.New
Haven,CT Yale U.Press 1 969.
[423 Granovetter,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ru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叨.American Joumal ofSociology v01.91,1985,pp480—510.
[43]Grant Thornton.Tenth Annual Survey ofCommunity Bank Executives【M】.
Grant Thornton,2003.
[44]Harhoff,D.&Korting,T..Lending relationships in german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urvey data【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 22,1 998,
ppl3 17-1353.
218
[45]Hauswald,R.and Marquez,R.Relationship banking,loan speci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D】.Indiana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00.
[46]Haynes,George W..Charles Ou and Robert Berney,“Small business
borrowing from large and small banks【D】.working paper,Montana state
university,1 999.
[47]Hieks,J.,R..Annual survey of economic theory:The theory of monopoly
【M】.Eeonometdca,1 935.
[48]Hodgman,D.R..Commercial Bank Loan and Investment Policy『C1.Bureau of
Economic and Business Research,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1963.
[49]Hodgman,D.R..The Deposit Relationship and Commercial Bank Investment
Behavior【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 96 1(4 1),pp257—26 1.
【50]Holland,David S..Where Regulmion was too Successful--The Sixth Decade
ofDeposit Insurance A History ofthe Troubles ofthe U.S.Banking
Industry in the 1 980s and early 1 990s【D】.Praeger Published,Westport,
Connectcut London,1998,pp39"-一97.
[51]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s ofAmerica【EB/OL].http://www.ieba.org.
[52] J·E·Stiglitz&Andrew W西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fJl.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 1 98 1.
[53]Jayaratne,J.,and P.Strahan.Entry Restrictions,Industry Evolution,and
Dynamic Efjficiency:Evidence from Commercial Banking『J1.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41。1998,pp239.273.
[54] Jayaratne,J.,and P.Strahan.The Benefits of Branching Deregulation【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Policy Review3,1 999,pp l 3.29.
[553 Jim Rauch and Jill M.Hendrickson.Local Market Structure and Small Bank
Risk:Is there a Connection?fEB/OL].
http://www.aaoef.org/papers . ’_2003htm
[56] Kane.E.J.and Malkiel,B.G..Bank Portfolio Allocation.Deposit Variability。
and the Availability Doctrin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 965(79),
pp257.261.
[57] Keeton,William,James Harvey,and Panl Willis.The Role of Community
Banks in the U.S.Economy『J1.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
Economic Review,2003.
[58] Kenneth D.Jones,Tim Critchfield.The Declining Number of U.S.Banking
一。Organizations:Will the Trend Continue?『D1.Draft FOB.200.02.1
[59] Kumar.P.C..Ineffcieneies from financial liberalisation in the absence of
well—functioning equity markets:A comment【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26。1 994,pp34 1.344.
[60]Lehmann E.and Neuberger D..Do Lending Relationships Matter?Evidence
from Bank Survey Dada in Germany【D】.SSRN working paper,1 999.
[61]Leland,H.&Pyle,D. .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Journal of Finance,1 977(32),pp2.
219
[622 Meyer,Andrew P.and Yeager,Timothy J..Are Sinail Rural Banks
Vulnerable to Local Economic Downturns?[J1.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 83,200 1,pp25—38.
[63]Mishikin,Frederic S..Financial Consolidation:Dangers and Opportunities【J】.
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 23.1 999.
[64] Neely,Miehelle Clark,and帅eeloek,David C..Why Does Bank
Performance Vary Across States?[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Louis
Review 79,1 997,pp27-40.
[65] Ongena,S.,and Smith,D.C—What determines the number of bank
relationships?Cross-country evidence【J】.J.Finan.Inteimed.9,2000,
pp26—56.
[662 Ongena,S.&Smith,D.C..Bank Relationships:A Review【D】.in 11l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1998.
[67]Patrick H.T..Fina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M1.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4,1966,pp.174.89.

[68]Peek,J.and Rosengren,E.S..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How
important is size of lender?【D】.In:Saunders,A.,Walter,I.(Eds.),Universal
Banking:Financial System Design Reconsider.1 996.
[69]Petersen,M.and Rajah。R..The benefits of Lending relationships: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 fJl.Journal ofFinance.1994(49),ppl367-1400.
[702 Petersen.M.and Rajah.R..The effect of credit market competition on lending
relationships【J】.Quarter Journal ofEconomics.1995(1 lO),pp406—443.
[712 Polanyi,K.m Economy嬲Instituted process【D】.in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by Karl Polanyi,Conrad M.Arensberg,Harry W.Pearson.The
Free Press.1957.
[72] Rajan,R.G..Insiders and Outsiders:The Choice between Informed and
Arm’S—length Debt[J】.Journal ofFinance 47,1992,ppl367-1400.
[73] Rajan,R..Insiders and outsiders:111e choice between relationship and alms
length debt【J】.Journal ofFinance,1992(47),ppl 367-1400.
[74]Ramakrishnan,R.T.S.,and Thakor,A.V..Information reliability and a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Review of Economical Studies.1 984(5 1),
pp415-432.
[75] Rober T.DeYoung,Willi锄C.Hunter,Gregory F.Udell.The Past,Present,
and Probable Future for Community Bank fJl.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4.
[76] Robert De Young,Willi锄C.Hunter.Deregulation,the Internet,and the
Competitive Viability of Large Banks and Community Banks【C】.
forthcoming,2002,in:The Future of Banking,Editor,Benton Gup,
Greenwood Press,Quorum Books,2003,ppl 73.201.
[77]Rose,John T.,and Wolken,John D..Geographic Diversification in Banking,
Market Share Changes,and the Viabili锣of Small Independent Banks fJl.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4.1 990.pp5-20.
[78]Roussakis,Emmanuel N..Commercial Banking in an Era of Deregulation
【M】.Praeger Published,Westport,Cormectcut London,3m Edition,1 997,
136~269. ·
[79]S.Cocheo.Community banks face their future【J】.ABA Banking Journal,
‘ 1997. .
[802
[81]
[82]
[83]
[84]
[85]
[86]
Scott E.Hein,Timothy W.Koch and S.Scott MacDonald.On the Uniqueness
of Community Banks『J1.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Economic
Review,1 st Quarter 2005.
Sharpe,S..Asymmetric information,bank Iending and implicit contracts:A
stylized model ofcustomer relationships【J】.Finance 45,1990,ppl069·1087.
Sharpe,S.A..Asymmetric Information,Bank Lending and Implicit Contracts:
a Stylized Model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s[31.Journal of Finance 45,1 990,
P.1069.1087.
Slovin,M.B.and J.Young.Bank lending and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 4,1 990,pp729.740.
Stein,Jeremy C..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Capital Allocation:
Decentralized versus Hierarchical Firms【J】.Joumal of Finance 57,2002,No.
5.ppl891.1921.
Stiglitz J.A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pp393---,410.
Strahan.Philip E.and Weston,James P.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2,1 998,pp82 1—845.
[87]Whalen,Gary..The Impact ofthe Growth ofLarge,Multistate Banking
Organizations on Community Bank Profitability【D】.Working paper,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200 1.
[88] William Keeton,Jim Harvey,Paul Wiuis.The Role of Community Banks in
the U.S.Economy【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Economic
Review,Second Quarter 2003.T11is article is on the bank’s website at
WWVd.ke.frb.org.
[89]Willi锄R.Emmons,R.Alton Gilbert,and Timothy J.Yeager.Reducing the
Risk at Small Community Banks:Is it Size or Geographic Diversification that
Matters?【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Springer Netherlands,
。2004,pp259-281. 一
[90]Williamson,O.E..Economic organization:firms markets and policy control
【M】.wheatsheat Books Ltd.1 986,pp 1 73.
[9 1]Wood,J.H..Commercial Bank Loan and Investment Behavior【M】.Wiley,
.New York.1975.
二、中文文献
[1] Maslow,A·H·1957,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动机与人格[A].中
文,许金声等译,华厦出版社,1987年。
22l
埃瑞克·伯格洛夫.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及其政策含义》[A],
青木昌彦、钱颖一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
行的作用[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巴曙松.社区银行能否成为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突破口[J].现代管理科
学,2002年第7期。
巴曙松。中国生存社区银行中国生存[J].银行家,2002年第7期。
常永胜.定位理论与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J].企业经济,2004年第6期。
陈国进、沈炳熙.信息技术革命与银行业的变革[J].改革,2002年第1期。
陈岩民营银行理论[J].天津商学院报,2003年第2期。
程惠霞.国际M&A浪潮与中小银行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1期。
褚伟.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选择、非正式契约安排与制度变迁[J].经济
评论,2002年第2期。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戴相龙、黄达.中华金融辞库[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50。
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当代中国的信用合作事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年:64。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理论[A].刘英等编.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C].上海:上
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97。
丁坤.小企业作用与发展研究[A].中国集体经济[C].2003年,第10期。
丁宁、丁溧.欧美社区银行发展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J].大连
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杜询诚.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年:56。
杜占元、刘东.关于政府扶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J].未来与发
展,1997年第5期。.
段银弟.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效用函数[J].金融研究,2003年,第11
期。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139"-'140。
范恒森.金融制度学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22。
付明明.关系型融资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甘林培等.国外金融制度与业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l。
高雷.新兴商业银行的介入及绩效[J].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第2期。
格鲁特尔特,T.范.贝斯特纳尔.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M].重庆,西南
财经大学出版社,黄载曦、杜卓君、黄志康译,2004年。
龚明华.发展中经济金融制度与银行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4年:24。
顾旋、刘都、刘炜.中国商业银行营销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0年。
1J
1●-1J
1j
1J
1●_1J
1J
1J
1J
1J
1j
1J
1j
1J
1J
1J
1J
1J
1J
1j
朝钔
朝胡刀踟鲫m
n化埒M埔

"
坶挎



船孔撕嬲凹勰


厂L
rL
rL广L厂广L
厂rL
rL
rL
rL
rL
rl一广L广L
rL广L●-厂广L
fL
rL

[31]
[32]
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
究,2002年第lO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研
究”课题组.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
年第17期。
何韧.德国银行业关系融资的理论与实践[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10
期。
贺瑛.社区银行的各国实践[A].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6年。
黄达主编.金融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5。
黄进.社会资本: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对话[J].天府新论,2005年第1期。
黄励岗.我国小型商业银行制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6
年。
黄少安.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设及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
期。
姜瑶英.美国银行业金融产品的差别化竞争战略[J].城市金融论坛,2000
年第7期。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87,---,89。
康卫华.大变革下的当代美国社区银行[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6期。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一一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2年。
孔祥毅等.百年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协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
赖青.试论我国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J].天府新论,2000年,第4期。
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年。
李富有.大型金融机构能否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兼评“金融机构观”
[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第6期。
李建德.论道德的经济学定义[J].当代财经,1997年第5期。
李建英、许世瑛.发达县域中构建农村社区银行[J].农村金融研究,2004
年第4期。
李石凯.新一轮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的特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
第l期。
李文军.银行越大越好吗?[J].武汉金融,1999年第3期。
李晓峰等.在华外资银行经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00年第5期。
李晓红、龙游宇、雷德宇.论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l期。
李再扬、冯根福.西方金融市场效率理论发展述评[J].财贸经济,2003年
第7期。
李志赞.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连建辉.零售银行业务: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重点[J].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第3期。

]
]]]
]
]
]]]
]
]]
]
]]
]
]]
]
]
]]
5
6
7
8
9
O
l
2
3
4
5
6
7
8
9
O
d
2
3
沮5

&
引引
g
&

4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rL
rL
rL
rL
rL
rL广L
rL
rL
rL
rL
rL
rL
rL
rL
rL
rL
rL广L
rL
rL
rL
rL
梁立俊.银行的规模优势和市场分割性[J].财经科学,2003年第5期。
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一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
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第l期。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
年第1期。
铃木椒夫.日本的金融制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李言赋等译,1987
年:40。
刘爱东、龚谊.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湖南农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刘波、许宏.第三种文明[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
刘绵勇、肖唐镖.2003年江西私营企业调查报告[A].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
告2005[C],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
刘荣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
1998年。
刘伟,朱雨顺.从美国社区银行看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J].农金纵横,
2004年第3期。
刘伟、黄贵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J].经
济研究,2002年第8期。
刘小平.对社区金融的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第4期。
刘震.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银行业的影响[J].成人高教学刊,2005年第6期。
罗伯特·C·莫顿,兹维·博迪.金融体系的设计:金融功能与制度结构的
统一[J].比较[C].北京:中信银行出版社,2005年第17辑。
罗才荣、刘先凡.治理信用环境构建和谐社会[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马军.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内蒙古工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l期。
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131。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利,
1995年:177。
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孟颖.中国银行制度发展与变迁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4
期。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225-226。
彭鹏.儒学诚信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钱水土、李国文.社区银行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
年第2期。
钱小安.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和金融调控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研究,
2000年第2期。
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170—171。
青木昌彦、瑟达尔·丁克.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J].经
础铂



订羽



印钳踟




胡钉朝
印铂


∞.=I
嘲睇

I墨

m眦



郦睇嘞

l呈
I兰
m
m.兰I呈
mm
m
m
嘞m
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第1期。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28。
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160。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2006中国金融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236。
石振国.社区服务呼唤社区金融[A].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1月22日。
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A].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C].上
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253。
司德明、梁贵民.社区银行纷纷亮相武汉[N].市场报,2002年9月16日。
斯坦利·恩格曼.文化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倾向和劳动制度变迁:对三者
互动关系的诠释[A].新制度经济学前沿[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张雨
燕等译,2003年:1 17-148。。
孙焕民.中小银行的生存之道:以美国为例[J].金融与保险,2005年第11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EB/OL].ht tp://web.cenet.org.cn/。
童牧.关系型融资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王爱俭.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比较、借鉴与战略设想[A].社区银行研究文
集[C].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王爱俭.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模式选择[J].金融研究,2005年第11期。
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16。
王人东.简析信用危机的文化根源[J].长白学刊,2003年第4期。·
王蓉、岳玉珠.文化价值观念对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王廷科.现代金融制度与中国金融转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年:35。
王振山.银行规模与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研究[J].财贸经济,2000年
第5期。
王自力.香槟塔效应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J].金融研究,2004年第l期。
温铁军.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1984—1999[A].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C].
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闻岳春、严谷军.美国信贷市场中的社区银行:作用剖析[J].浙江金融,
2006年第5期。
武胜利.积极稳妥地发展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小银行[A].社区银行研究文集
[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459。
肖文、胡燕.关系银行业务理论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0
期。
徐传谌,郑贵廷,齐树天.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与金融改革策略透
析[J].经济研究,2002年第lO期。
徐滇庆.金融改革路在何方一民营银行200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
]]
]]
]
]
]]
]]]]]
]
q
心=I

B



嘲嘲叫
.踮:删
刚缸


"现.
钳.
w一.%.豌.-卜邯

.。.‘。.
加.
砷.
m,

m一
陬暇陋
瞅耍I
薹I圃


吟吟
西图阳∞∞


n
n
n
n
n
n
n
徐鑫.关于我国社区银行定义的辨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第l
期。
许国栋、李心丹.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及发展[J].北方经贸,2001年,第9
期。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4。
许小苍、焦勇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比较分
析:1995-2005[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6期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年:20—26。
严谷军.关系型贷款与美国社区银行自生能力: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社
会科学,2006年第4期。
严军.关于中小银行监管政策偏差问题的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0年第4期。
阎冰竹.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全面加快创新步伐[J].金融研究,2000年第
8期。
晏露蓉,林晓南.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可能性分析[J].金融
研究,2003年第10期。
杨思群.小企业金融:理论和政策[J].财贸经济,2000年第2期。
杨蔚东、杨宝臣、董越.关于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界,
2006年第l期。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5、605。
叶欣、郭建伟、冯宗宪.垄断到竞争: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变迁[J].
金融研究,2001年11期。
应宜逊、李国文.“社区银行":内涵、现实、意义与发展思路[J].上海
金融,2005年第11期。
于海.现阶段中国新兴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与挑[J].金融研究,2000年第
7期。
于永达.日本地方银行经营机制[J].国际经济合作,1999年第8期。
于永臻.与跨国银行竞争一一中国银行业的效率与金融安全[M].北京:中
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28。
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1992年。
詹森,米切尔.C,麦克林,威廉.H..专门知识、一般知识和组织结构[A].拉
斯·沃因、汉斯·韦坎德编.契约经济学[C]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1999年:309-357。
张成虎、王雪萍.信息技术投资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一从ATM的角
度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第11期。
张国辉.中国金融通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386。
张纪康、纪志斌.欧盟经经货联盟下的银行并购:市场集中与促进竞争[J].
欧洲,2002年第3期。
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秩序[J].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张杰.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
]
]
]]
]
]
]1J
]
]1J
]]1J
1J
1J
1J
]
]
]1j
1J
1J]1J
7
8
9
0
l
2
3
4
5
6
7
8
9
0
l
2
3
4
5
6
7
8
9
O
1
0
O
0
l
l
1
l
l
1
l
l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1l,l,工,l
1上1上1l
1l,l,上1上
l,工1l
1上1I,1l,工tl,,王1l
1工
rL广L
rL广L广L
rL
r●L
rL广L广L
rL广L广L
rL广●L厂广L
rL广L
[132]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年第6
期。
[133]
[134]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欣.积极发展社区银行为国家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
金融服务保障[A].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年:508。
张亦春、许文彬.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经济学再考察[J].金融研究,2002年
第3期。赵革、刘涵.农村合作银行信用共同体信用制度研究⋯以天津农村合作
银行创建的信用共同体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l期。
赵旭、蒋振声、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J].金融研
究,2001年第3期。
赵彦云,江涛.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应用研究[J].金融研究,2000
年第8期。
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课题组.工商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J].金融论坛,2002年第4期。
中国近代金融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年。
中国民主建国会重点专题课题组.社区银行研究文集[C].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6年:331。
中国企业管理年鉴.2006年中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综述[C],
2007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财富结构快速调整正改变中国宏观经济
运行机制[EB/OL].
http://hi.baidu.com/mingtianyouyu/blog/item/36384lb5dod7eccd36d
3ca20.html。
中国银行业的科技发展历程[J].现代商业银行,2002年第9期。
中华金融词库[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小商业银行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J].了望,2001年第l期。
钟伟.中国民营银行宜走社区银行之路[J].上海金融,2004年第6期。
周好文、李辉.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实证研究及理论释义[J].南开管
理评论,2005年8卷,第l期。
周衡昌.金融信息化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2005年第1l期。
朱闰龙.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汇,2004第6期。
朱毅峰、吴晶妹.美国信用管理体系简介[J].中国金融半月刊,2003年第
5期。
庄乾志.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第
5期。
宗良,朱汉江.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J].国际金融研
究,1999年第4期。
1J
1J
1J
1J
1J
1J
1J
1J
1J
5
6
7
8
9
O
l
2
3
3
3
3
3
3
4
4
4
4
l
1上
l,l
1工,l
1上,l
1上
rL
rL
rL
rL
rL
rL
rL
rL
rL
后记
作为一名原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和现农村合作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本人亲
自参与和经历了天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对如何将农村信用社发展成
为小的社区型零售银行进行过探索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对我国中小经济主体
的金融服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地方性小型银行机构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及策
略有着较深的感知和体验。众所周知,我国以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
的中小银行机构,相对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存
在不少的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国地方性小银行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特
别是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方向和终点,而每
一次改革都对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发展产生了不小的骚动。带着工作中的疑惑
和求知的渴望,我于三年前进入天津财经大学开始了我的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生
涯.很自然地,“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制度分析"就成为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在此,我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博士导师王爱俭教授。本文从选题、构思到定稿,
自始至终都受到王教授的悉心指导。在这三年的时间里,王老师给予我的远非只
是学术研究上的指导和教诲,更多的是人生的启迪和思想的激发.老师宽厚的为
人之道、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勤勉的科研精神令我终身受益。对王老师的感激之情,
远非文辞所能尽意。
衷心感谢金融系高正平教授、张元萍教授、姚莉教授以及财大其他授课老师
对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帮助和教诲。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惑”,每每听完
老师们的授课,都是对我原有知识观念和体系的启迪和重构,有如沐春风之感。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上述三位老师都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老师们的
帮助和教诲,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衷心感谢金融系李向前老师、同学王小雪老师以及金融系其他老师对我在财
大学习期间给予的不同方式的帮助和支持。此外,我的同学刘涵博士在搜集资料、
整理数据方面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衷心感谢在本文中所学习、参考和引用过的文献的作者们,虽未曾谋面,但
却通过以文会友而实现心灵上的沟通。没有你们前期开创性的工作,也就没有本
文的今天.
衷心感谢我的夫人张文丽及其孩子,她们对我三年来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了巨
大支持和帮助.
本文是我三年博士研究生学习的心得和体会.虽然有那么多师友的指导和帮
助,但囿于本人的基础理论水平不高,学术修为有限,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
这自然是文责自负的,也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光阴似箭,转眼间三年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首这段时光,心中充满了
对老师,同学以及亲朋挚友的感激之情,充满了对这一人生最美好时光的深深眷
念.在此,对天津财经大学给予我如此之幸运机缘表示深深的感谢!对所有与我
一起走过这段日子的老师、同学和挚友再次表示深深的感谢!
二00八年四月七日于阳光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