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682山东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姓名:王蕴翠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刘国亮
20070415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量短霪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
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砰⋯础逛吁尹·≯多
lJJ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产业结构调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动及
就业增长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结构决定与之相适应的就业结构,但是
就业结构的变动有时会脱离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就业转换的滞后和就业增长的
阻碍。研究二者之间的变动关系,找出与产业结构变动相适应的就业结构,保证
就业稳定增长,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山东劳动力极其丰富,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劳动力增长大于需
求量,劳动力总量过剩问题长期存在。同时,伴随经济的迅速增长,产业结构变
动明显,就业结构随之进行转换,就业受到强烈冲击。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崛起,
增加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产业的调整,大量低素质的劳
动力受到排挤。国有企业释放的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城乡新增长的劳动力及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山东就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寻找与产业机构变动相适应的
就业结构,加速就业结构转换,减少失业,对山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现
实意义。
本文以山东为主要研究范围,在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过
程中,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结构理论进行理论探讨,
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产业结构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
与劳动力贡献率进行分析,得出山东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客观认识,对山东产
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转换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和评价了山东劳动力就业的总量问题
和就业结构问题,并针对山东的特殊性,对工业各行业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了
重点分析,从产业结构调整出发,提出了系统对策和措施。认为山东应从产业结
构角度入手,积极拓展就业思路,变被动消除失业问题为主动扩大就业。从产业
结构地区布局看,应加快城市化进程;从最佳产业选择角度看,应进一步加快第
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从产业组织结构看,应大力发展中
小型企业。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中小企业王握器
I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adjustmentofindustrial structureisanecessitytothedevelopment ofeconomy,
The structure ofthe social employment will change if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In a sense,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ecides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However,
sometimes the change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separates from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which hinders the employment from transforming and the
economy from growing.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growth ofthe employment,it's very
significant to study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hanges and find the right
employment structure adapting to the change of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Labor force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extremely rich.The growth of the labor force
apparently exceeds the demand of it,which makes a big surplus of the labor force,
and this condition will last long.Meanwhile,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will change
wh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in rapid with the growth ofthe economy,which
impacts the employment significantly.On oneside,the new emerging industries apply
for more people with high quality.On the other hand.觞a result of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industry,a lot of people with low quality are losing their jobs.The
employ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 is facing a stern test because of the surplus labor
forces released from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the new growth labor force of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and shift ofthe labor force surplus from the countryside.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social stability in Shandong,it’S very significant to
seek the right employment structure adapts to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the employment structure,and to reduce the unemployment.
This research takes Shandong province for the main scope.When study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Shandong,we use
both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the real diagnosis analysis to study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nalyze the database.We introduc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factor to a fundamental model,and obtain the objec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mployment.
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After carrying on the real diagnosis analysis to Shando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mployment structure,analyzing and appraising the problem of
the employment quantity and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analyzing the impact to
employment of every industry for the particularly in Shandong,we come to the to
systematic policy and measures.In the basic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we should
enlarge the employment positively instead of eliminating the unemployment passively.
1 ooking from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layout,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urbanized speed.
Looking from the best industrial choice,we should speed up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the emerging industry and the labor-intensive industry.Looking from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we should develop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vigorously.
Key words:Devi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Employment elasticity,Small and
madium—sized enterprise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导论
1.1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其变动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动,对就业产生
严重冲击: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崛起,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量增加,另一方面,
由于传统产业的调整,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受到排挤。山东劳动力资源丰富,是
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前提,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释放的大量过剩劳动力、
城乡新增长劳动力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山东就业面l晦严峻的考验。
伴随着山东的经济增长,山东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变动具备产业结
构变动的一般特点:一是三大产业的结构偏差,另一个是各个产业的结构升级缓
慢。1本文通过对山东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其产业结构偏差,进一步研究产业结
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得出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并从产业结构调整
入手提出解决山东失业问题的相应政策,对缓解山东就业压力,扩大就业及经济
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1.2研究方法
在山东产业结构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过程中,本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实
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结构理论进行理论探讨,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
运用模型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的关系形成客观认识,对山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转
换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和评价了山东劳动力就业的总量问题和就业结构问题,从
产业结构调整出发,提出了系统的对策和措施。、
1.3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产业结构因素,对产业结构
调整与劳动力贡献率进行分析,得出山东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客观认识:并针
对山东的特殊性,对工业各行业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了重点分析,使得出的政
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第6页,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
5
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的难点则主要在于资料的搜集和可比性转换上。实证研究的可信度和科
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数据的可信度和科学性,不同标准的数据选择将带来不
同的结果。
1.4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本文以文献为基础,对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
分析研究,并从产业结构调整出发,提出增加就业的政策措施。
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导论部分,介绍论文研究的基本问题及选题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明确研究方法,提出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二部分
是理论回顾,综述了文献中就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变动规律,为本文的研究奠
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过程,也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其
中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山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趋势,第四部分首先通过模型说明
山东的就业趋势,继而通过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的分析来考察山东产业结构变
动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第五部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加山东就业的主要
政策。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2理论回顾
2.1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产业结构这一经济范畴一般指在产业总体中各产业的比重及这些产业间的
相互关系。从经济发展历史看,产业结构演进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
即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经研究认为:“比起农业来,
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2说明工业比农业具有更高的附加
值。这一发现被称为配第定理。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lark,1957),依据费希尔(Fisher,1939)
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法,通过研究,揭示了人均国民收人水平与结构变动之间的
内在联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是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产业之间收人
的相对差异造成的,随着人均国民收人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
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
第三产业转移。这也就是“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从劳动力结构和部门产值结构两个方面,对人均产
值与结构变动的关系做了更为彻底的考察。并利用各产业国民收人的比重指标,
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指出随着人均
收人水平的提高将产生产业重心转移过程,以及产值变动与就业构成的相关变
化。这种产业结构变动受人均收入变动的影响理论被称为“人均收入决定论”。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提
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其内容是: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在此进程中,消
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的净产值之比(即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在实际应用中,霍夫曼比例往往用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来表
示。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阐述的主要是工业化过程中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结构
演变情形。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深入考察,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他
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特点的理论总结被称为钱纳里工业化
2配第:‘政治算术》,19.2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7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理论。钱纳里认为,产业结构变化的75%~80%发牛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loo~
1000美元的发展区间,其中最重要的积累过程和资源配置过程都将发生显著的、
深刻的变化。
2.2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劳动力就业变化理论
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与就业结构密切相关,许多经济学家在揭示产业
发展规律的同时,也研究了劳动者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规律。
2.2.1库兹涅茨对“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的延伸
继克拉克之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库兹涅茨,1985)从国民收入
和劳动力的产业分布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作了进一步探讨。他把第一、
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A)”、“工业部门(I)”和“服务部门(S)”,
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和农业部门在
总产值中的比重都出现明显的下降。第二,工业部门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出现明
显的上升,而其劳动力的比重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占劳动力比重的绝对上
升或相对上升显著高于其占总产值比重的上升。这一研究除了说明农业劳动力比
重普遍下降以外,也说明工业化到达一定阶段以后,第二产业就不可以能大量吸
收更多的劳动力,只有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体现出较强的就
业弹性。
2.2.2钱纳里一塞尔奎因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理论
钱纳里和塞尔奎因通过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产值和
劳动力就业向工业的转换基本上是同步的,即随着农业和工业产值份额的此消彼
长,农业人口也相应的向工业转移。而在发展中国家,产值结构转换普遍先于就
业结构转换。一般地说,在工业化起点时,产值比重比就业比重大约高25个百
分点,如果两者要同步发展,需要人均国民牛产总值达到1500美元以后。产业
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主要反映在现代部门产值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非常的
高,而就业人数又显得偏低。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许多部门正在使用
越来越多节约劳动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工业产值比重高的部分原因在于发展
III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家工农贸易条件的不合理,即工业品价格偏高,农业品价格偏低。工业的发
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因此,相比之下就业结构变动指标比产
值指标更能真实地反映产业结构的实际变动情况,。+
钱纳里和塞尔奎因提出的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说明了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就业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的原因。对发展中
国家来说,现代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大大下降,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可能一开
始就被吸收到采用最新技术的现代工业部门,而是首先吸收到劳动比较密集、技
术不太先进的工业部门。
2.3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与就业模式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引起劳动力就
业总量和劳动力流动方向的不同变化。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考察了由于这种差异
性而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探讨二元经济结构中劳动力流动的
特点和规律,从而形成了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
发展和就业导向的主要依据。
2.3.1刘易斯模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一个重要论点,即工业化过程就是
农村过剩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过程。通过这种转移,既实现了工业化和
城市化,又解决了农村的失业问题。典型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刘
易斯,1999)的二元结构模式。
在刘易斯模型中,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经济部门,一
个是资本主义部门,又称现代部门,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维持生计
部门”,又称传统部门,以传统农业为代表。传统部门较为庞大,过多的就业人
口使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十分低下或为零甚至为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工资采
取制度工资的形式,这一工资水平既是维持该部门劳动者生存的最低水准,又是
该部门的人均产品。农民收入中不存在可以变为储蓄或资本的经济剩余。而现代
工业部门较为弱小,其生产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大
1参见钱纳里,塞尔奎因:‘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
9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于或等于工资,这一部门存在着经济剩余,而资本家将其全部用于积累。城市工
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是由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来决定的,不可能低于农业部门的生
存收入,fu也不会比这一水平高出许多,否则流入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业超
过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会迫使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下降。因此,工业部门
的工资水平一般说来也是不变的,且一般要高于农业部门的制度工资。
由于两大部门的工资的差别,使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加
之资本家把利润转换为资本的行动,造成现代部门进一步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假
定现代工业部门增长和就业扩张的过程继续进行,直到剩余劳动力都被现代部门
吸收为止。此后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剩余劳动力的消失使劳动力与土地的比
率下降,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牢提高,从而农村劳动者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这
时,工业部门要想得到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不得不提高工资水平,以此与农业
部门竞争。此时,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
刘易斯模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通过城市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吸收传
统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从而加速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实现整个经济新型工业化
的道路。
2.3.2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式
美国学者费景汉和拇尼斯(费景汉,拉尼斯,1989)认为刘易斯的模式存在两
个缺陷:一是只描述了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过程,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
增长中的重要性:二是没有注意到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的剩余产品是农
业中的劳动力持续流入工业部门的前提条件。他们把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工
业两个部门的进步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形成了费景汉一挣尼斯模式。
他们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就是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农业部门剩余劳
动力的过程。由于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边
际牛产率,则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键就在于把这些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
门。
在费景汉和拉尼斯的模式中,经济发展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中存
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由于劳动的边际牛产率为零或接近于零,工业部门得到
无限劳动供给:第二阶段,工业吸收的劳动力达到一定数量,农产品开始出现短
10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缺,工农业产品之间的贸易开始变得对工业不利,工资开始上升,于是工业吸收
过剩劳动力的进程变慢:第三阶段,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部门逐渐
出现剩余产品,在为工业部门输送劳动力的同时,这些剩余产品还可以满足工业
部门的需要,从而有助于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部门转移,直至农业剩余劳动力被
吸收完毕,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变为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费景汉和拉尼斯认
为,在三个阶段中,第二阶段是团难所在,因为在在第二阶段,由于粮食短缺,
工资上涨,农业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受阻,这有可能使工业部门的扩张在全部剩余
劳动力在吸收完毕之前就停止。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工业部门扩张的同时,
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的发展与工业的发展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在劳动
力转移的同时,不减少农业中的剩余产品,从而保持工资水平不变,经济发展顺
利地从第二阶段过渡到第三阶段。
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式强调农业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自身发展,即农业
的生产率必须提高,否则,工业部门会因为农产品和粮食的短缺而使得工业贸易
条件下降而停止发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程受阻。因此,农业劳动力牛产
率的增长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展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同时,要保证工业
部门的扩张,主要应依靠资本累积和技术进步来提高生产率。然而,发展中国家
一般是资本稀缺,而劳动力资源丰富,应选择那些资本节约型或劳动适用型技术,
或对国外先进技术根据本国特点进行改造,使之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2.2.3托达罗模式
六十年代的大量事实表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当大量过剩劳动力从农村流
向城市的同时,城市中的失业和就业不足也在不断加剧,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经
济学家托达罗于1970年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决策和就业概率劳动力流
动行为模型,对刘易斯的二元结构劳动力转移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予以了否定。4
托达罗模式的假设条件是:在发展中国家,不仅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失业,
而且在城市中也同样存在着失业。托达罗模式认为,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的决定
不仅仅取决于城乡实际差异,还取决于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这种预期收入
差距是由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获得就业机会的可能性这两个变量的相互
4迈克尔·P·托达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
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
ll
dJ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作用决定的,模型中引入就业概率的概念,用以表示在城市获得就业机会的大小,
从而在城市失业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建立起联系,虽然城市存在失业,导致就业概
率下降,从而使预期收入下降,但只要预期收入仍大于劳动力在农村就业的工资
收入和迁移成本,劳动力由农村到城市的迁移行为就会发生。该模式解释了有些
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水平虽很高,农村劳动力仍会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现象。托
达罗认为城乡预期收入扩大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规模猛增的主要原因。
山东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3山东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
3。1山东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升级使生产要素
由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推动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纠正过度重化工业的错误,加之市场经济逐渐开展,
经济在很大的程度上由市场导向,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由市场机制调节,山
东的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化的提高。
表l揭示了山东白改革开放以来的结构变动趋势:
1,第一产业,其GDP所占份额从1978年的33.3%持续上升至1983年的40.3%,
高于全国同期32%的水平。之后一直呈现递减趋势,2004年,农业所占比重仅为
11.5%,比1978年下降了21.8个百分点。山东的农业比重变动过程同我国的改
革的政策相吻合。改革的初期,我国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
解放了劳动力的束缚,农业创造的产值大大增加,使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迅速
上升,山东是农业大省,所以表现尤为突出,1983年,山东农业所占比重比全
国水平高8.3个百分点。然而,农业的发展受到土地资源有限性的束缚,加上其
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和边际生产率低,第一产值所占比重最终还是下降的,并且
90年代的下降速度快于80年代,这也与恩格尔定律描述的情况相符。
2,第二产业,由于我国在改革前的片面工业化战略,改革初期存在工业比
例虚高的现象,1978年,山东第二产业的GDP比重高达到52.9%,与经济发展严
重脱节。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比重开始自然
下调,至1983年达到最低水平38.9%,比1978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之后随
着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产业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90年代前期变动幅度较
大,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90年代后期变动不大,但2000年至2004年,第二
产业所占比重又有了较大的提高,几乎每年增长3个百分点,2004年我省工业
所占比重己经达56.3%。
3,第三产业,我省第三产业1978年仅为13.8%,远低于全国水平23.7%,
之后山东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呈增长趋势,80年代末已增长至近30%。进入90
年代,其增长速度减缓,仅增长了5.7个百分点。而2000年以来,第三产业所
t3
“J东人学硕+学位论文
占的GDP比重不仅增长幅度小,而且出现多次反复,2000年比1999年略有降低,
2003年和2004年则分别比上一年降低了1.9和2.4个百分点,降幅较大,第三
产业由2002年的最高水平36.5%降至2004年的32.2%。这与第二产业比重的增
加形成鲜明的对比。尽管如此,山东由第二产业比重的较低起点,已经发展至略
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发展速度高于全国。
4,以结构变异度5(王少国,2005)来衡量山东的产业结构演变情况,从表
中可以看出:1978年、1981年、1985年和1992年是产业结构变动较大的年份,
这与国家政策是紧密联系,我国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并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1985把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92年提出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强调两个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相适应。1994年以后产业
结构变动进入相对稳定期。而2003和2004年产业结构又有较大变动,则主要是
因为山东工业的快速发展。(如图1)
5结构变异度的方法为:K=Z,“lq.一q。I,其中,K表示结构变片度,q.表示考察期i产业占全部经济的
比承,qo表吖;基期i产业Ji伞部经济的比霞,N表示全部产业的分类数-
14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表1山东各期国民生产总值构成及其结构变异度
年份GDP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结构变异度
1978 IOO 33.3 52.9 48.I 13.8 13.8
1979 lOO 36.2 50.8 45.6 13.O 6.o
1980 lOO 35.4 50.o 44.7 13.6 1.6
1981 100 38.2 44.8 39,8 17.0 10.4
1982 IOO 39.0 42.0 37.2 19.0 5.8
1983 IOO 40.3 38.9 34.6 20.8 5.6
1984 IOO 38.2 41.1 36.8 20.7 5.4
1985 100 34.7 43.O 38.I 22.3 7.o
1986 lOO 34.1 42.2 37.o 23.7 2.8
1987 100 32.2 43.I 38.3 24.7 3.8
1988 IOO 29.7 44.5 39.0 25.8 5.o
1989 100 27.8 44.8 39.7 27.4 3.8
1990 100 28.1 42.1 37.6 29.8 5.4
1991 100 28.8 41.2 36.7 30.O 1.8
1992 IOO 24.3 45,5 40.5 30.2 9.o
1993 100 21.5 48.9 43.3 29.6 6.8
1994 IOO 20.o 49.1 43.9 30.9 3.o
1995 100 20.2 47,4 42.2 32.4 3.4
1996 IOO 20.I 47.2 42.0 32.7 o.6
1997 100 18.o 47.9 42.6 34.1 4.2
1998 IOO 17.0 48.3 42.6 34.7 3.2
1999 IOO 15.9 48.4 42.5 35.7 2.2
2000 lOO 14.9 49.6 43.7 35.5 2.4
200l lOO 14.4 49.3 43.4 36.3 1.6
2002 IOO 13.2 50.3 43.9 36.5 2,4
2003 IOO 11.9 53.5 47.1 34.6 6.4
2004 IOO 11.5 56.3 50.3 32.2 5.6
2005 IOO 10.4 57.5 32.1 2.4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05)
根据‘山东统计年鉴2005}数据整理作图
图1 1978年一2005年山东产业结构变异度
出东大学颀{:学位论文
山东的产业结构变动总趋势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并趋于和缓;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且保持高速增长;第三产
业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稍有波动且所占比重过低。
3.2山东工业化特征
3.2.1与广东、江苏、浙江四省产业结构的横向比较
从上述对山东产业结构的描述,我们得知,山东第二产业在GDP中占相当大
的比重,尤其是近两年,第二产业的发展更加快速,体现了山东作为工业大省的
特点。广东、江苏、浙江三省都既是全国经济大省,又是工业大省,产业结构与
山东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点。(如表2)
表2山东与广东、江苏、浙江四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比例单位:%
区产业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第‘产业20 2 20,l 18.0 17.0 15.9 14.9 14.4 13.2 11,9 tL 5 10.4
山第一:产业47.4 47.2 47.9 48.3 48.4 49,6 49.3 50.3 53.5 56.3 57.5
东第二产业32.4 32.7 34.1 34,7 35.7 35 5 36.3 36.5 34 6 32.2 32.1
第一产业16 8 16.5 15.5 14.5 13.5 12.2 10.5 9.3 8.9 8.5 7.6
江第一:产业52.7 51.2 51..1 50 6 .50.9 51.9 52.8 54.6 54.5 56.6 56.6
苏第二产业30.5 32.3 33.4 34.9 35.6 36.5 36.7 38.I 36.6 34.9 35 8
第‘产业14.6 13.7 12.6 11.7 10.9 9 2 8.2 7,5 7.8 7.8 6.3
广第二产业48.9 48 4 47.6 47.7 47.1 46.5 45.7 45.5 52.4 55.4 49.5
东第三产业36.5 37.9 39.8 40.6 42 44.3 46.1 47 39.8 36.8 44.2
第一一产业15.5 14.2 13.2 12.1 11.1 10.3 9.6 8.6 7.9 7.3 6.5
浙第一:产业52.1 53.3 54.5 54.8 54.6 53 3 51.8 5l_1 52.5 53.8 53.5
江第二产业32.4 32 5 32 3 33.2 34,2 36.4 38.6 40.3 39.7 39 0 40.0
资科柬源: ‘广东统计年雅2006》、‘江苏统计年鉴2006])、‘浙江统汁年龌2006》、《浙江统计年粒
2006:》
从上表中,1995年以来年度连续变化上观察,鲁、苏、粤、浙四省的三次
产业结构,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其共同之处为:l,第一产业比重均有大
幅下降,分别下降了9.8、9.2、8.3、9.0个百分点,相比而言,虽然山东省第
一产业比重下调幅度较大,但因为其基数较大,所以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
其他三省。2,除山东以外,苏、粤、浙三省第三产业比重均明显上升,分别上
升了5.3、7.7、7.6个百分点,而山东这一期间的第三产业比重变动较大,经历
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相比1995年,山东省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反而还下降
6
“I东人学硕+学位论文
了0.3个百分点,与其他三省第三产业比重的稳步上升相比,山东显示出第三产
业发展的严重不足。而广东第三产业的发展,无论从比重上,还是从增长速度上,
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省。3,第二产业比重均有所上升,分别上升10.1、3.9、0.6、
1.4个百分点。山东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省,1995年山东第二产业比重最
低,然而至2005年,山东的第二产业比重已明显高于其他三省,表明第二产业
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得出:苏、粤、浙三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程度均高于山
东省。山东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强,下降速度较为缓
慢,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而其第三产业发展不稳定,发展速度缓慢,更
造成产业结构升级的迟迟不前。
3.2.2山东工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综合实
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山东省自2001年起,制造业总产值在全国位居
前三名(于建霞,2006),已经具备了建设制造业强省的基础和条件。截止2003
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有1.5万户,资产合计1.1万亿元,从业人数
497万人。2003年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711亿元,同比增长24%,占规模以上工
业的70%,占全省GDP的3096,占全国制造业的10%。全省136户重点工业企业
中有制造业企业127户,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4603亿元,占全省工业的31%,
其中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有9家,实现销售收入1980亿元,占全省工业的13%。
山东制造业不仅总量提升明显,基础也已比较完善,我省制造业门类齐全,轻工、
纺织、机械、化工、建材和冶金六大传统产业是工业的主体。2003年共完成增
加值2960亿元,占全省制造业的80%,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制药、新材料三
大高新技术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山东已有多种产
品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家用电冰箱、冷冻箱、机制纸及纸板、化肥、轮胎、水泥、
农机、食用植物油、布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山东省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工业经济规模
不断扩大,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全省工业生产和效益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良好
势头。“十五”以来,广东工业发展速度已逐渐低于山东,整个“十五”期间,
tlj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山东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一直高过广东,特别是近两年来广东与山东在工业增长速
度上的差距明显拉大,2005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8.4%,
比广东快11.4个百分点(罗流发,2006)。另据山东官方的统计数字,继2005
年底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广东后,2006年一季度,山东第二产业增加值
达到2485亿元,同比增加18.3%,距第一位广东的2505亿元,只有20亿元之
遥。山东已逐步摆脱第二产业曾经落后于广东、江苏、浙江的状态,显示出第二
产业的强大实力。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山东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1山东就业形势分析
4.1.1山东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分析
山东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一直处于较高水平。GDP在
1985—1995,1996—2005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2.74%,12.07%。一般来说,保持
高速经济增长将会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然而,我省就业人数
总量尽管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就业增长幅度却日趋下降(见表3)。为了进一步
观察山东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相关关系,我们使用就业弹性系数作为指标来衡
量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即经济每增
长或下降一个百分比所带来的就业相应变动的百分比。它可以显示出就业增长的
幅度及其趋势。表3列举了1985—2005年GDP总量与增长率,就业人数及相应变
动等有关数据,我们根据这些数据算出就业弹性系数。
表3各年GI)P与就业人数变动情况
年份GDP总量6DP增长率从业人员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
(亿元) (%) (万人) (%)
1985 978.60 11.39 3561.1 -o.07 -0.0l
1986 1040.30 6_30 3651.2 2.53 0.40
1987 “83.90 13.80 3765.7 3.14 0.23
1988 1331.90 12.50 3887.1 3.22 O.26
1989 1385.20 4.00 3940.3 1.37 O-34
1990 1458.60 5.30 4043.2 2.61 0.49
199l 1671.60 14.60 4219.3 4.36 0.30
1992 1954.10 16.90 4302.6 1.97 O.12
1993 2382.00 21.90 4379.3 1.78 O.08
1994 2770.30 16.30 4382.1 0.06 O.00
1995 3163.70 14.20 5208.2 18.85 1.33
1996 3549.70 12.20 5227.9 O.38 O.03
1997 3947.30 11.20 5256.1 0.54 0.05
1998 4373.60 10.80 5287.6 0.60 0.06
1999 4815.30 lO.10 5314.7 0.5l 0,05
2000 5320.90 lO.50 5441.8 2.39 0.23
200l 5858.30 lO.10 5475.3 O.62 O.06
2002 6537.90 11.60 5527.0 0.94 0.08
2003 7433.60 13.70 5620.6 1.69 0.12
2004 8570.90 15|30 5728.1 1.9l O.13
2005 9873.68 15.20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GDP按可比价格计算)
19
“l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暇◆一叫
dj东太学硕士孕位论文
中上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为0.78,高收入国家则为0.24(夏杰长,
1999),山东属于低收入的范畴,经济增长理应带来更多就业,就业弹性系数应
该大于或者等于0.37,但我省就业弹性远低于此标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
增加还远远不足,要分析这一原因,我们需要先分析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率变化。
1、一般模型中劳动力与资本贡献率预测
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除此以外,还有资本、土地、自然
资源等等其它要素。它们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生产过程,促进经
济增长。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以下三个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资本
要素、劳动力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和投入要素质量提高等因素)。
对于这三种要素在经济增长(或产出)中的贡献,各国许多学者都作过研究和实
证的估计。索洛(1950)在规模报酬不变和技术中性假设下,运用扩展的一般生
产函数对1909—1949年间的美国经济增长率中入均资本增长与生产率提高做过
贡献测量。丹尼森在其基础之上,更细密地划分劳动力、资本生产要素的构成,
并用各种要素的收入份额作为它们加权的权数,从而得到劳动力、资本的投入指
数,测算1955—1962年美国经济增长中的生产率的贡献。80年代,乔根森将其
研究分析建立在部门和总量两个层次的生产率增长的度量上,假设所有部门的生
产者均衡条件等价,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求出了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个国内
总产出的贡献,但其估计结果与索洛和丹尼森有很大区别。关于我国生产要素贡
献的测量,世界银行曾在80年代对我国的资本、劳动力要素投入对经济贡献进
行过研究。此外,许多中国学者,如李京文(1991)等采用了生产者模型和投入
产出表对中国1981—1987年的经济总量和34个部门增长因素进行的分析,张军
扩(1991)对我国七五期间测算的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沈坤荣(1999)对
1978—1994年有关数据进行规模收益不变约束的估计求得的资本、劳动力的贡献
率等等。在这里,我们模仿他们,对山东省1991—2005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粗略的估计。首先我们来看在经济增长中只考虑劳动力和资
本技术进步三种要素的情况。
本文采用被广泛认可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李子奈,2000),以劳动、
资本、技术为促进经济增长最主要因素,经济增长率由这三者贡献,根据三者初
tij东人学硕十擘位论文
始、末期水平来确定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柯布一道格拉斯乍产函数的一股形式
为:
一=彳,K,8 J已,4 (1)
式中:t为时间:r为t时问的产出量;A,为t时间的技术水平,它是综合的
技术因素,集合了技术对经济产出的作用,包括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
质提高等综合因素:K为t时间的资本投入;。为资本投入对产出的弹性系数;
厶为t时间的劳动投入;B为劳动投入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
对参数估计的影响,这里我们可以假设规模报酬不变,于是13=1-a,由此得到:
ln(一/工,)2 In A,+口In(K,/L,) (2)
假定彳,=A。e“则(2)式可以变成:
ln<Y,/L,)2 In A。+At+窃In(K,,三,) (3)
这里采用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索洛提出的索洛余值法
(又称增长速度方程法)。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模型为:
m Y k ,
其中:ffi为技术进步率;Y为产出增长率;≠为劳动增长率;k为资本增长率;13
是劳动产出弹性;a是资本产出弹性。在实际计算中我们用年平均增长率来代替
产出和各个要素的增长率年增长平均速度计算公式为:
p:(t√p c 7P。~1)loo% (4)
其中:#为第t年水平,Po为初始水平。
m/y即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a k/y即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l/y即为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指标与数据的选取:
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只对1990~2004年这近十五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
1990~2004年的产出数据可以在历年的《山东统计年鉴》中找到,这里采用以
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历年GDP数据。至于1990~2004年的资本数据,目前的统
“j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计年鉴没有提供相应的年度资本存量数据,在此借鉴复旦大学张军教授(2004)
在《中国省级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一文中使用的方法,把统计年鉴
公布的固定资产形成总额视作年度新增投资,再扣除上一年度的固定资产折旧,
得到当年的固定资本净增存量,依据永续盘存法从基年逐渐累加而成,即
足,2 K一(1一t)+I,,其中巧为折1日率,‘为t年的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以基
年不变价格指数计算)。对于基年A,数据的选取,同样参考张军教授(2004)在《中
国省级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一文中测算出的1990年山东省固定资
本存量数据,并根据此文中的1978年和2000年中国各省区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指数调整确定基年(1990年)山东省资本存量数据为1712.76亿元。进一步利
用山东统计年鉴中1991~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将所有年份的固定资
产形成总额数据按照基年(1990年)不变价统一折算处理。
劳动投入量以年末就业人数作为观测指标,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
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
户主、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
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
将1990年到2004年的GDP总量、经过调整计算后的固定资本存量数据和从
业人数总量带入(3)式当中(模型所用具体数据见附表l和附表2),运用SPSS
软件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表4一般模型回归结果
Model Summary
I Adiusted Std.Error of
I Model R RSquam R SQuare the Estimate
I 1 .9968 991 .990 04417
a·Predictors:(Consmnt),t,In(K/L)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ANOV/P
SUm of
ModeI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q
1 Regression 2 606 2 1 303 667 844 .000a
ResiduaI .023 12 .002
TolaI 2629 14
a·Predictors:(Constant).t.In(K/L)
b.Dependent Variable:lIlⅣ/L)
Coefficients。
Unstandardized StandardJzed
C0efficients Coefficients
ModeI B Scd Error Beta t Siq
1 (Constant) ..698 236 -2.955 .012
In(K/L) .370 .239 .399 1.549 .147
t 058 025 597 2.316 039
a.Dependent Variable:lIIⅣ/L)
扶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回归的结果比较好,调整后的R2=O,99,通过拟合优度
检验;F=667.844,通过方程显著性检验:如表Cofficients所示,变量显著性检
验(t检验)全部通过。
表5 1990~2004年经济增长的各要素贡献率平均值(%)
GDP平均增长率资本平均贡献率劳动力平均贡献率全要素平均贡献率
12.5% 38.6% 1l,896 49.6%
进一步我们对1990年至I]2004年影响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贡献率进行计算(如
表3):从计算结果可知,1.从1990—2004年经济高速增长中,资本增长的贡献率
要远大于劳动力增长的贡献牢,前者的平均值为38.6%,而后者则为11.8%。这说
明在山东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资本的高速增长是维持山东省经济高速增长的丰要
因素。2.劳动力在近15年来增长非常缓慢,虽然山东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但劳
动力这一重要资源并未对山东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3.全要素增长所涉及的
内容很多,包括技术进步和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制度的改革、资本和劳动力要
素质量的提高等其他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为
主导的全要素在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贡献力度上占较大比重。全要素平均贡献率
达到了49.6%,但是和发达国家的60%~80%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由此可见,以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为丰导的全要素对山东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大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作用,全要素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山东省R90年代以来推
行的“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积极扶植先进科技项目,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来推动山东省经济发展。在这样环境下,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以长足发展,
这和以上的结论是一致的,也说明山东省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经济结构也在不
断优化。
2、加入产业结构变动因素以后劳动力与资本贡献率变动
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大,H.钱纳里甚至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进程是经济结构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变动必
然引起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也就是说,经济增长过程中要素投入比例
的变化是由各经济部门的投入要素比例变化所致。并且,这种变化与产业结构的
升级密切相关。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劳动力要素在经济中的作用,特别是加入
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后,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这里我们在上一个模型中
引入产业结构变动因素,将结构变量因素从全要素生产率分离出来,来看产业结
构的转换升级所带来的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流动,对就业增长产生的影响。经济
增长模型如下:
In Y=In A(t)+a In K(t)+blIl L(t)+eIn U(t) (3)
在这里,U(t)为结构系数,设为第t年的第一产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6。
因此,e表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他变量的含义与上一个模型中
的变量含义相同。将1990年到2004年的GDP总量、经过调整计算后的固定资本
存量数据、从业人数总量和结构系数带入(3)式当中(模型所用具体数据见附
表1和附表2)。利用SPSS软件,回归的结果如下:
表6加入产业结构变动因素以后的模型回归结果
Model Summary
a·Predictors:(ConstanO,InU,In(K/L)
6如粜这里将u设为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在总从业人数中的比霞(Clark的解构系数),用SPSS软件进行
回归分析后,回归结果不理想,并且方程中劳动力增长变量前面的系数大于I,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合.
25
山东人学硕七学位论文
ANOV冲
Sum of
ModeJ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o
1 Regression 2.613 2 1 307 963 870 .0008
ResiduaI .016 12 .001
TotaI 2629 14
a·Predictors:(Constant).InU,In(WL)
b.Dependent Variable:Ln(Y/L)
CDefficlentsa
Unstandardized Standardized
CDefficients Coefficients
ModeI B Std Error Beta t Sig.
1 (Constant) 2 425 .715 3.392 .005
In(K/L) .361 .157 .390 2.303 .040
InU .922 256 -610 .3 604 .004
a Dependent Variable:In吖/L)
表7 1990—2004年经济增长的各要素贡献率平均值(%)
GDP,F均增长率资本半均贡献率劳动力’r均结构变动平均全要素平均
贡献率贡献率贡献率
12.5% 37.6% 12% 42.5% 7.9%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回归的结果比较好,调整后的R。=O.993,通过拟合优度
检验:F=963.87,通过方程显著性检验;如表Cofficients所示,变量显著性检
验(t检验)全部通过。
对1990年虱]2004年影响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贡献率进行计算(如表7),再
与表5进行比较,我们得出:1,资本贡献由38.6%变成37.6%,表明产业结构升级
并未造成我省资本贡献率的提高,但其数值仍然较大,说明经济的增长依然依赖
资本投入的推动。2,劳动力的贡献率有所提升,但它在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依然还是最小。这反映出了这样一个现实,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一产业的产值
比重不断缩小,促使劳动力不断的从第一产业流出,进入其他产业。与此同时,
由于各个产业也正在使用资本来替代劳动力进行牛产,所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在产业结构的变动依然较小。3,产业结构的变动分担了大部分全要素生产
率对经济增长贡献,说明结构的转变正在推动山东的经济增长。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1.2山东就业形势
近年来,山东虽然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上升,并由于国企改革造成职工下岗
等原因,使得城镇失业率在2002年和2003年达到连年来的最高水平3.6%和3.7
%,尤其是2002年,增幅高达0.3%,比前一年增加了4.3万人之多。但是山
东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并一直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山东省采取了
很多积极措施,使城镇职工就业取得巨大进展,200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为
3.4%,比2003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2005全省城镇新就业131.9万人,扣
除自然减员25.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06.5万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106%。
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万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153%;困难群体再就
业10.1万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202%。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2.9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3.3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2万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
169%。就业形势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另一方面,作为人口大省,山东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很
大,劳动力增长大于需求量,劳动力总量过剩问题将一直存在。“十五”末和“十
一五”期间(2003—2010年),按一定的劳动力参与率折算后的平均新增劳动力资
源为95.17i;而年均劳动力需求净增量,在预测经济增长速度年均12%,就业弹
性系数为0.09(1996—2002年为0.076)的条件下为62万人左右(按中方案测算)
只能满足新增劳动力就业的65%左右,该期问年均净增劳动力资源按1996-2002
年年均1.1%的增速预测为77.9万,同样高于年均需求净增62万的水平。在高方
案情况下(年均经济增速13%,就业弹性系数0.10)年均劳动力需求净增量为75.2
万,接近于77.971的供给净增量,二者大致平衡,但连续八年保持13%的经济增
长速度的可能性不大(董建才,李广杰,2005)。另外,劳动力派生供给造成的
就业压力大于新增劳动力产生的压力。该期间劳动力资源的派生供给,~是国有
企业改革持续攻坚、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展开后可能产生的下岗失业人员,按现有
人员的1/3计约150万,二是农村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经测算,这一数字不低于
1070万,两者之和,派生供给总量为1340万,远高于同期622万的净增劳动资源
量和917万的新增劳动力资源量(董建才,辛明玉,2005)。就业压力向城镇集中,
城镇就业矛盾不断加剧。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很突出,结构性供给不足与劳
动力资源总量过剩同时存在,2002年山东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因技能低而导致
II J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失业者达20多万人,占年末城镇失业人数的56%。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
力资源总量过剩的矛盾比较突出,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职工
下岗失业“三碰头”的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同时,在经济增长中,由于劳动力贡献率较小,资本贡献率远高于劳动力贡
献率,使得很多时候企业宁可选择资本来替代劳动,在这种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
山东的劳动力就业难题必然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
4.2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
4.2.1山东就业结构
与产业结构相对应的就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力数量、
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产业结构的转变决定着就业结构的变动。从产业结构的角度,
我省已经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但从劳动力就业结构角度来看,我省仍然处于农
业大省的情况。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一直占据较大比重,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
人数比重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且增长比较缓慢,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
在2000年以前一直最小,但呈稳步增长趋势并在21世纪略超过第二产业比重。
以下是对各期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如表8)。
表8从业人员在各产业中的比重(%)
年份第。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三产业
1985 68 5 19.8 11.7
1990 64.0 22 8 13.2
1995 54.4 25 l 20.5
2000 53 l 23 6 23.3
2004 44 4 27.6 28.O
各期、F均(%)
1985-1990 65.2 22.1 12.7
1991—1995 60.2 24.1 i5.7
1996—2000 53.3 24.0 22.7
200l一2004 48.4 25.7 25.9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05
表8向我们揭示了1985年以来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移情况。l,第
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由68.5%下降至2004年的44.“,下降幅度高达24.1个
百分点,而且降I旧逐渐加大,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已从第一产业流出。2,
第二产业人数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比1985年上升了7.8个百分点。9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代后期的情状却不同,就业比重有所下降,平均就业比重比初期还下降了0.1
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就业比重有所改善,但仍与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的
比重不相称。3,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高,但增长很快,已由1985年的11.7%增
加至2004年的28%,比重增加了2.4倍,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4.2.2山东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
会有什么样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随工业化进程而不断发生有规律的转换,就业
状况及其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就业规模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对
产业结构的变迁也有重要影响,当就业人口的总量和素质与产业结构演进的需求
相适应时,它就会促进和加快产业结构的变迁,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而当就
业人口的总量和素质不能适应产业结构演进的需求时,它就会延缓产业结构的变
迁。
结合第二部分的表I,考虑山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会发现山
东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并不相称。从某种程度上说,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
的发展。这也是钱纳里关于发展中国家就业转换理论观点的体现。我省产业结构
和就业结构虽发生了相应调整和变化,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尽管第一产业就业比
重随着产值在GDP份额中的急剧下降也逐渐下降,但下降幅度远小于产值的下降
幅度,到2004年,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已下降至不足1/8,而劳动力就业比重
仍高达44.4%。第二产业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尽管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已经超
过5096,但就业所占比重仅为I/4,就业增长幅度远小于产值增长幅度。第三产
业1985—2004年间,劳动力就业比重从最d,N超过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加幅度
远大于其在GDP中的份额增加,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但由于其发展过于
缓慢及发展水平较低,阻碍了进一步地吸纳劳动力和创造就业机会。
表9揭示出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一般相适合的状
态,上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和高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被认为是最合
理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GDP份额依次越来越大,从业人员在这
三次产业的比重也依次变大。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反应非常迅速,三次产
业中的就业人数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几乎做同步的调整。突出特点是,第三产业
dl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吸收超过40%的就业人数,并随其进一步发展,就业比重仍然在不断上升。低收
入水平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通常被认为是落后的,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直
接相关。其特点是虽然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二产
业最小,但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第一产业却吸纳就业人数最多,几乎占到70%的
比重。
根据就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可以大体认定我国目前属于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国
家的范围,我省亦属于此范围。在此,我们详细分析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就业结构
与就业结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类似于上中等收入国家,都是第三产业
比重最大,其次为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只是比例不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就业
结构则类似于低收入国家,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业结构的变动趋于合
理化。第一产业无论是从GDP构成,还是从就业比重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二
产业产值就业上升幅度都较大,产值比重远超过第一产业,而就业却依然低于第
一产业,属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中最小的一个。第三产业产值处于较高水平,并
以较小幅度上升,就业贡献率起初小于第一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就
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最终成为最
大的一个,且三次产业之间的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差越来越小。总之,第一产业的
就业比重随着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下降也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吸收劳
动力比重是与它们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变化趋势相同的。我省却不存在这些明显
的特点,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迅速大幅度下降,但就业比重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产业在GDP中占到将近一半,但就业比重却还不到1/4,第三产业发展大大
落后于相同发展水平国家在该产业的发展,我省2004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
32.2%,比下中等收入国家1994年的水平还低近20个百分点。同时第三产业2004
年的就业比重也明显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1990年的水平。说明我省就业结构变
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受到产业发展不协调的进一步影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9不同收入国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
国家年份第一产业第■产业第三产业
就业构成(%)
低收入国家1980 71 10 19
1990 66 12 22
下中等收入国家1980 55 16 29
1990 36 27 37
上中等收入国家1980 29 3l 40
1990 21 37 42
高等收入国家1980 7 35 58
1990 5 3l 64
GDP构成(%)
低收入国家1986 38 20 4l
1993 37 22 42
下中等收入国家1986 22 30 46
1994 13 36 49
上中等收入国家1986 10 40 50
1994 8 37 53
高收入国家1986 3 35 6l
资料来源:《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第45页,第49贞:郭克莎,广东经济出版社,200l
4.3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对山东就业增长的影响
4.3.1结构偏离度对三次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影响
从上一节的分析我们知道,我省就业结构水平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水平,这
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移速度有关。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动,劳动力不
可避免地在三次产业中发生转移,形成新的就业结构。要保持就业的增长与经济
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劳动力的转移须与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保持一致。当劳动力
的转移速度偏快时,会使接收的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过多,从而产生劳动力就业不
足的现象,即,一部分劳动力的工作实际上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就能完成或者他们
的边际劳动生产率非常低。随着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加大,这部分劳动者将会在
未来某个时期失去工作,他们的存在给失业带来隐患,对就业造成迸一步的压力:
当劳动力转移速度偏慢时,会使仍滞留在原来的产业或部门的人成为冗员,同样
造成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其他部门得不到足够的有效劳动力,或者促使它们
采取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减少对劳动力的吸收,反而加重了失
业的程度。我们分析结构偏离度就是从这一角度探究就业变化或失业变动的原
3l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因。
结构偏离度=各产业在GDP所占的百分比/各个产业的就业人数百分比一l
公式清楚的描述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
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总量上达到均衡状态,结构偏离度越接近零,该产
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就越合理。当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该产业就应该吸纳更多的
劳动力,使产业的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保持一致。当其小于零时,意味着该产业
劳动力已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解决的方法是促使劳动力从该产业流出,转移进
入其他部门。通过计算,我们得到山东1985-2004年各期的结构偏离度的指标(如
表10),反映出三次产业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情况及就业增长的变动趋势。
表10 1985-2004有关年份结构偏离度指标
年份产业1985 1990 1995 2000 2004
结构偏第一产业-0.49 —0.56 -0.63 -0.72 .0.74
离度第二产业1.17 O.85 O.89 1.10 1.04
第三产业O.91 1.26 O.58 O.52 0.15
资科来源:根据山东统计年鉴2005有天数据计算J行得
通过分析表10,我们得出:l,第一产业1985年为一0.49,那时虽未提出山
东农村存在失业,但是数据却显示当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
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数值一直为负值,且离零值越
来越远,说明我省第一产业已经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相反,应该从该产业流
出劳动力。但从数值偏离均衡的幅度递增来看,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及时
顺利地转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的情况未得到缓解,
对我省就业产生很大压力。2,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1985年为I.17,偏离均
衡较大,说明第二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九十年代初期,结构偏离度
出现大幅降低,说明该产业各部门在这个时期吸纳了较多从其他部门转移出来的
劳动力,与前面提到的此期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的情况相一致。然而,
九十年代后期以来,该产业偏离度出现了波动,先是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之后
又有小幅度的下降,表明此期间的第一阶段,第二产业并未继续合理吸纳大量转
移流出的劳动力,就业人数的比重仅有少量增加,比起第二产业在GDP中过高
的比重,就业人数是不充分的,该产业应当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此期间的第二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段,小幅度的下降表明第二产业又开始吸收从其它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吸纳
劳动力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对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与表3中所述第二产
业就业比重近几年有相当程度的增加相一致。3,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始终为
正,1985年该值为0.91,表明此期间,第三产业应该吸纳更多的就业,从事第
三产业人数是不足的。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结
构偏离度扩大,此期间,第三产业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与之相对应的就业却始
终不足。第二阶段:结构偏离度持续降低且降低幅度很大,说明第三产业正有效
的接收从其它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向均衡迈进。而且以
此趋势发展,第三产业在未来仍将持续吸纳劳动力。该就业人数总量和比重的不
断增加与其特性紧密相关,第三产业中的许多行业的技术、资本含量低,对劳动
者的素质要求也不高,劳动力进入这些行业的门槛较低。
于是,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产业现已成了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对山东
的就业产生巨大的压力;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相对较稳定,但相比其产值在
GDP中的比重,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正大量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部门。这些结论与前述分
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得出的结论相符,只是结构偏离度的分析更强调三
次产业的就业吸收能力和劳动力在它们之间的流动和转移,初步了解了就业人数
比重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简单分析了造成目前就业压力的原因。
4.3.2对三次产业就业增长贡献率的考察
I,三次产业就业增量
我们已经考察了就业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移情况,现在来看三次产业对就业
的贡献量的变化。(如表11)
表11三次产业就业贡献量(万人)
年份总就业增加人数年均就业增加人数
山东第r·产第二产第三产山东第一产第二产第三产
业业业业业业
1985-1990 482.10 147.10 217.20 117.80 80.35 24.52 36.20 19.63
199l一1995 988.10 124.30 346.80 517.00 197.62 24.86 69.30 103.40
1996—2000 214.40 99.70 ’一O.10 114.80 42.88 19.94 一O.02 22.96
2001—2004 252.80 —321.50 272.40 301.90 63.20 —80.36 68.10 75.48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从表11中我们看到,山东总就业一直都在增加,以1991-1995年为最多,
就业增量达到988.10万人,之后由于国企改革和下岗政策的实施,使得
1996—2000年增加的就业人数明显降低,但2000年以来已有较大改善。从二次
产业各自的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就业增加人数一直都在递减,2001—2004年就业
绝对数量减少321.5万人,说明第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一直在递减,同时也印
证了第一产业是劳动力转出产业的分析:第二产业1995年以前一直部有较大的
就业增加量,1996—2000年由于第二产业的国有企业较多,所以冗余国企职工下
岗的政策大大影响了第二产业的就业增加,以致就业出现负增长,之后情况便出
现了较大改善,2001-2004年第二产业就业增加量达到272.4万人;第三产业的
就业从未出现过负增长,充分表现出第二产业对山东就业的积极影响。当然,国
企职工下岗的政策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1996—2000年,第三产业就业增加幅度
减小,还不到1991-1995年增加量的1/4,2001年第三产业的就业发生了改善,
就业增量达到301.9万人。
就总体来看,1995年之前就业形势很好,各产业就业增量均较大,1996—2000
年由于国家政策,各产业的就业增量有较大幅度的减少,2001年之后就业情况
开始稳定好转。
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
为了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变化,我们使用三次产业各自的就业
弹性系数来考察。该系数是描述某个产业GDP的增量对从业人员增量的弹性分
析。某个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某个产业就业的增量/总就业增量)/(该产业产
值的增加量/总GDP总量)*100%;该公式清楚的表明,某一产业产值在GDP总量
中每增加或者减少一个百分比,所带来的该产业产值增量对就业增量的贡献率。
表12就是根据该公式对各个阶段不同期间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的计算。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交
表1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
年份第一产第二产第三产第一产第二产第三产第一产第二产第三产
业就业业就业业就业业产值业产值业产值业就业业就业业就业
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弹性弹性弹性
1985 27.12 67.88 41.77 0.04 0.60 0.36 680.74 —113.76 114.93
1986 -0.08 0.78 0.30 0.25 0.30 0.46 -0.34 Z,66 0.65
1987 --0.07 0.63 0,44 0.18 0.50 0.32 _0.40 l-27 1.39
1988 0.43 0.4T 0,10 0.10 0.56 0.35 4.41 0,84 0.30
1989 1.00 -o.05 0.05 _o.20 0.52 0.67 5.07 -0.09 0.07
1990 0.56 0.19 0.24 0.34 _o.09 0.75 1.67 —2.18 0.32
199l O.69 0.21 0,10 0.34 0.35 0.3l 2.07 0.59 0.32
t992 -o.03 0.51 0.53 -o.02 0.71 0.3L 1.50 of 7l 1.69
1993 -0.20 0.9l 0.29 0.09 0.64 0.27 —2.27 l,41 1.08
1994 —52.96 9.86 44.11 0.11 0.50 0.39 —490,49 19.59 113.46
1995 0.35 0.25 0.40 0.22 0.35 0.43 1.63 0.71 0.92
1996 —2.25 -0.98 4.25 O.19 0.46 0.35 —11.66 —2.16 12.08
1997 0.87 O.91 -0.77 _0.0l 0.54 0.47 一116.08 1.69 一1.65
1998 0.79 —2.10 2.31 0.08 0.52 0.40 10.17 —4.04 5.75
1999 -0.94 0.00 1.95 0,05 0.49 o.46 一18.86 -o.Ol 4.27
2000 0.60 0.32 O.08 O.05 0.6l 0.34 11.12 0,52 0.25
2001 _o.72 0.67 1,04 0.09 0,46 0.44 —7.61 1.46 2.36
2002 —1.82 1.29 1.53 0.03 0.59 0.38 —63.67 2.18 4.01
2003 -1.40 ll 06 1.34 O.02 0.77 0.2l 一58.18 1.38 6.48
2004 —0。89 O.99 0.90 0.09 0.75 0.17 —10,07 1.33 5.46
1985—1990 0.3l 0.45 0,24 0.15 O.40 0.45 2.08 1.【2 0.54
1991—1995 0.13 0.35 0.52 0.1l 0.54 0.65 l_19 0,65 0.81
1996—2000 0.47 0.00 0,54 0.04 0.54 0.76 10.41 0.00 0.71
2001—2004 一1.27 1.08 1.19 0.05 O.7l 0.33 —24.28 1.5l 3.65
从上表中,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内容:
对第一产业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无论从产值增长还是从就业增
长来说变化的方向都是下降的。尤其是2001年以来,其就业一直呈负增长,而
其产值增长率虽亦有所下降。但一直为正值,就是说在此期间第一产业所减少的
劳动力非但没有使其产值下降,反而使第一产业产值有所提高。这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先是推行联产
承包责任制,后是以分田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政策,农业生产的目标转向以家
庭为单位的利润最大化,直接的结果就是提高了产出,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
这同时也使得另一个问题显现出来,那就是第一产业的隐性失业变得显性化,即
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必须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
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业就业系数弹性不稳定,常因就业增长与产值增长方向相反而呈现正负交替的现
象,且自2001年以来一直为负。就是说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增长越多,就业
减少越多,减少的就业因为向其他产业的转移而对其它产业造成就业压力。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比第一产业稳定,其前期的就业弹性系数较大,至
1991年以前,其就业弹性系数均大于第三产业。之后其就业弹性系数减小,且
开始小于第三产业,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的下降和产值增长率的提
高,也体现出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的重要地位和就业增加的不足之间的矛盾。
2000年以来,在第二产业产值增长率持续增加的同时,其就业增长牢得到了较
大改善,表现在就业弹性系数的较大增长。说明随着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其应
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这样既可以增加就业,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又能促
进GDP的进一步增长。
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经历了两次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其弹性系数自
1992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此后几乎均高于第二产业。初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之进入第三产业的门槛较
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投入进来。在产值增长率变化不大甚至降低的情况下,其
就业增长率依然攀升,体现出对吸纳就业的巨大实力,但同时,从其产值增长率
增加不明显,尤其是2001年以来甚至有所下降来看,第三产业并未得到足够的
重视,它的发展仍然维持在低水平阶段,过多依靠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必然会带
来规模报酬递减的效益,使之不能充分发展,而这种发展的不充分产生了对吸收
就业的制约,以致第三产业不能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作用。
4.4工业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4.4.1工业在山东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05年上半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4099亿元,同比增长28.9%。
广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85亿元,同比增长17.1%。自1997年广东省工
业增加值超过江苏之后,7年来,广东始终位居各省、市、自治区榜首,也因此
赢得了国内第一工业大省的头衔。如今,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半程冠军”被山
东摘走,引起不小的轰动。诚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只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其中
山东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一项指标,然而,山东工业近年来处于发力状态,倒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全国
有各类大企业集团2692家,山东拥有292家,排在第一位。这些大企业集团对
山东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去年山东工业企业集团lOO强实现的营业收入、
利税、利润,分别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45%、44%。汽车、船舶、食
品、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家电、电子信息等是山东着力培育的7大产业,目前
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lI 5%。从产业结构讲,山东的特点是,
特别注重发展大型工业企业,又被称为“大象经济”。山东雄心勃勃地要把半岛
制造业打造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为支撑,具有国内
市场控制力和国际市场影响力的产业体系。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山东工业在经
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实力。
这几年的发展显示山东已经进入重工业加速阶段,工业的发展是山东经济的
发展的关键,对就业有决定性影响。下面我们将通过工业各行业对就业的影响来
考察工业对我省就业的影响。
4.4.2工业各行业的就业弹性分析
在此我们用各行业的就业弹性,描述工业某行业6DP的增量对从业人员增
量的弹性分析。某行业就业弹性系数=(某行业就业的增量率/该行业产值增长率)
*100%。它表示工业产值增长每改变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的变化。作
者根据山东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的工业各行业的就业弹性。(如表13)由于
国家政策以及其他一些原因,1998年的绝大部分数值与其他年份的相差悬殊,
为提高分析结果的有用性,1998年的弹性系数不参与比较分析。
表13山东工业各行业就业弹性
分组1997年1999年2000拒2001芷2002证2003拒加04年
总计-o 18 —0 28 仉01 0,28 0.2l n 23
按轻重工业分
轻工业—n18 -o.“ -0.02 0.22 O.48 —n∞ 0.朋
重工业n睨一3.11 _0 17 -0.23 0.14 0.勰n 20
按嗣民经济行业分
采据业7 lO -9.35 一1.15 O 24 O.12 —n07
攥炭采选业n 91 n 46 n∞ 柚.10 O.16 0 12 -4}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nlI 0,29 -0.62 n 25 O.靳-o 02 -o.39
募色金属矿采选业-0.52 一置科n∞ 3.26 n 25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o.14 -0,65 0 10 -0 69 -0 Ol 0.03
“I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非金属矿采选业—o.4I 0.16 0 2I o 3l
其他矿采选业2 95 9.08 0 26 1.93
制造业0 32 0 02 0.05 0 15 O.28
食品加1=业0 32 0 18 0.50 n 67
食品制造业0 26 0 22 O 15 0 28 0.00 0 35
饮料制造业2 20 -o.14 一o 07
烟草加工业2 88 —0.9l 一l|50
纺织业-2.93 0.25 0.37 O.27 O.2l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0 02 0 16 O 45 5.24 0.50 o 46 0,63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o.15 -24.78 -o 53 0.79 _0.47 n17 n 50
术材加工厘竹.藤.棕、草制而业—2 97 1.73 0 87 0.65 0.50
家具制造业n12 0.38 0 92 o.44 0.56 0.25
造纸及纸耐品业-o.12 n 22 o.09 O.24 -o.OI o.09 0.22
印目4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一O 0l -o.64 -o 62 3 lj 4.32 o 5l
文教体育}{J品制选业0.23 0 ll O 20 0 54 o.2I
石油加I:及炼焦业O 75 l 4I -2 38 l 33 -o 03
化学藤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o.96 -o 05 -o Oj 0 18 0,荔
医药制造业一l 9。O.47 0 47 仉24
化学纤维制造业一3 27 -4.14 0.32 2.16 -o.62 一1.26
橡胶制品业. -o 12 一lJl3 0 4I 0 14 —0 05
塑料制品业0“ 0.25
非台屈矿物制品业一I oo 0.10
黑色金属冶炼及’K延加工业-2 09 —3 56 -o.36 n 35 -o.07 0 3l
有色金用冶蠛及压延加I:业o 54 0.22 -o.04 -o.26 17.6l 0 73
金属制品业O 99 l_52 O.39 -o.13 0.06
通HI机械制造业-o.30 -0 60 O 17 -41.科0 26 0∞
等辟I设备制造业O.03 0 1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一l_27 —7.1l -o 94 0.13 O 22
武器弹药制造业L 42 一0 94 -o.5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 23 -o,22 一0 28 o.32 O 26 O.52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O 34 0.10 0 4l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器制
0 19 0 94 -o.36 O.26 O 18
造业
其他$4造业-o 37 0 j;f; 0 20 0 32
废弃强踩和废Ⅲ材料回收加工o 20
电力,煤气.水生产和供戍此0 43 0 30 o 07 n 03 l 19 0.46 一o.4l
电力.蓐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 33 o 14 0 3l o 10 1.52 0 47
燃气牛产和供戍业-o 15 0 19 —0 03 0.Ig O 23
水的生产和供戍业2 20 —2 21 o 34 -o 14
资料来源:依据《I Jl东统计年鉴》1997~2005计算所得
就工业总体来看,2000年及以前的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均为负数,即随着工业
总产值的增加,工业所能吸纳的劳动力反而减少。2001年以后,系数变为正,
山东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且自2002年起一直稳定在0.2以上,说明工业吸纳劳动力的总体状况有所改善,
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吸纳劳动力作用依然有限。
从轻重工业来看,1999年以前,轻工业就业弹性系数一直为负值,2000年
数值接近于零,说明情况开始有所改善,接下来的几年弹性系数变为正,情况有
了更大的改善,随着产值的增加,就业已从原来的减少变为增加。2003年系数
值虽然为负数,但绝对值较小,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减少不足0.01个
百分点。总体来讲,轻工业就业弹性比较稳定,重工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波动幅度
较大,1999年尤为明显,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减少高达3.1个百分点,
系数为正的时候,总体来看也小于轻工业,说明轻工业的劳动力吸纳作用优于重
工业。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波动较大,对就业的影响很不稳
定。大型企业2003年系数高达4.84,2000年却下降至接近一1,2004年的数值
则接近于0,即这一年大型企业产值的增加与否对就业几乎不造成什么影响。中
型企业波动幅度更大,由于国企改革和职工下岗等原因,1997年系数值为
一15.68,就是说,1997年中型企业的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造成15.68个
百分点的就业下降12003年和2004年情况开始好转,系数变为正数,分别为O.45
和0.39。小型企业自1999年以来只有2003年一年的数值为负数,且其绝对值
还不足0.1。总体看来,小型企业就业吸纳情况较为稳定,为扩大就业做出了贡
献。
从行业细分来看,工业的许多行业就业弹性系数很不稳定,数值较小甚至为
负数,尤其是2002年以前,正负交替或负数的情况较多。意味着很多行业每年
虽有产值增加,但吸纳的劳动力却是减少的。而且工业各行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即
使为正,也大都不超过0.3,再次说明工业行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有限性。
采掘业总体波动大,1999年就业弹性高达7.1, 2000年却变为负值,至今
虽还有两年为正的情况,其总体趋势是下降的,2004年亦为负。其中的煤炭采
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呈总体下降趋
势,至2004年,上述三个行业中有两个为负,不为负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数值
也仅为0.03,也就是说,随着该行业产值的提高,其对就业的影响是很微小的。
其他矿采选业的系数虽始终为正,但从发展来看,也是呈下降趋势的,剩下的两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个行业近两年发展较好,分别为0.25和0.31。
制造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总体看来呈上升趋势,如图3所示:
o⋯
年。时
图3制造业的总体就业弹性变化趋势
从图3可以看出,制造业的就业弹性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之后就业弹性
系数变为正数,这意味着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在逐渐增强。
细分制造业中的具体行业:食品加工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木材
加工及竹藤棕草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电予及其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这些行业的就业吸
纳弹性系数几乎全为正,说明这些行业~直在积极促进就业的增加。有色金属用
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系数曾达到17.61,属工业弹性系数之最,近两年虽有所下降,
但数值仍在0.45以上,2004年为0.73,就业弹性系数在该年中仅次于其他矿采
选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而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和印刷业、记录
媒介的复制两个行业2004年的系数相对其他行业也数值较大,均在0.5以上。
尤其是后者曾一度达到3.15(2001年)和4.32(2002年)。相对这两年,2004
年的系数已经是有较大幅度下降。烟草加工业是制造业中波动最大的一个行业,
1999年系数高达7.24,但近四年却一直处于正负交替状态,且2004为一1.5,随
着产值增加,就业减少较多。化学纤维制造业也极不稳定,1999年为一4.14,2002
年却高达2.16,最近两年又变为负数,且2004年下降至一1.26,为该年行业中
系数最低。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系数值波动也较利害,尤其是近四年,一直处于
正负交替状态,且连续两年波动幅度在3.6个百分点以上,2004年系数由2003
年的较大数值I.33下降为负值。饮料制品业自1999年以来,其系数就一直为负,
禧董—口瑶
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说明这些年该行业产值增加越多,就业减少就越多。橡胶制品业虽自2001年开
始变为正值,但数值一直较低,且2004年下降为负数。剩下的制造业的其他行
业,虽有些年份为负或数值接近于0,但2004均为正值,其中大于0.3的还有
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机械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均属于工业中就业弹
性系数较大的行业。
水电燃料供应等行业中,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电力、蒸汽、热水
的生产供应业两个行业,2004年以前系数均为正数,且都在2002年达到过较大
数值,分别为1.19和1.52。水的牛产和供应业虽曾在1997年达到较大数值1.2l,
但此后几年负数居多,而且为正数的时候绝对值较小,2004年亦变为负数。燃
气生产和供应业虽然也是负数居多,但最近两年有所改善,2004年达到0.23,
对扩大就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表中我们发现,制造业中的通用机械、电器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
造业这三个个行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图4所示:
就业苍# :≤√£.石乏
: =,入t二二.彩‘+。。。m ‘一通用机械制造业
一电气机槭及器材制造‘’● 一业电子及通信设善制遗
年仿
图4通用机械、电气机械及器材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就业弹性变化趋势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两个产业的就业弹性也
同样呈上升趋势。另外,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在2001年
达到历年最高点(高达5.24),但撇去这一年的数据,也是呈逐渐上升趋势的。
这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两
个行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比其他行业明显要高,尤其是后者,在2003年和2004
年分别达到0.83和0.96,产值和就业几乎同比增长。
4.4.3小结
通过上述工业各行业的弹性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总体来讲,工业
4l
“J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的就业弹性系数不高,就业变动对工业产业的变动不明显。(2)2000年以前,就
业随着工业的发展波动较大,很多行业随着产值的增加,工业所吸纳的就业反而
减少。(3)2000年以后工业各行业就业吸纳能力得到改善,绝大多数工业行业的
弹性系数为正且逐年好转,这两点都与表13中我们工业总体就业增长率和就业
弹性系数的分析相一致。(4)制造业对就业有积极稳定的影响,在制造业产值占
工业产值较高比重,并在我省发出工业化道路中制造业强省的纲要的情况下,制
造业对扩大就业更是有着越发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42
山东人学硕七学位论文
5影响就业增长原因及对策分析
5.1就业增长缓慢的原因
综合前两章的分析,我们看到,山东经济的增长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带来就业
的相应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与其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是造成就业增
长缓慢的主要因素。
第一,高工业化和低服务业。与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相比,山东产
业结构中存在明显的高工业化和低服务业。尽管2000年以来工业对就业的影响
日渐稳定和改善,但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仍然有限,与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
能力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工业比重过大和服务业发展不足的产业结构偏
差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就业的增长。
第二,产业结构中的低农业化和就业结构中的高农业化。山东农业产值仅为
总产值的1/lO,而就业却高达40%以上,这种产值与就业结构的脱节说明了我省
农业中仍存在大量需要转出的剩余劳动力,也制约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配置。
第三,产业结构中的高工业与劳动力结构中的低工业化。工业的发展是我省
的重点,尤其是近年来,其发展更成为重中之重,而在这种政策环境下,工业有
了显著发展,这从产业结构中的高工业化就可以得到证实,2004年第二产业所
占比重高达56.3%,远高于同等收入国家水平。但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中第二产
业所占比重却发展缓慢,仅为28%,明显低于同等收入国家水平。这种产值中的
高工业化和就业结构中的第工业化严重阻碍了就业的发展。
第四,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人口的转换,
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城市人口不断上升。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的程度。城市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工业化时期,城市化应当与工业化同步,甚
至超过工业化的发展速度。但基于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在山东经济发展与产
业结构转换过程中,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山东工
业化程度已经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但城市化却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
水平。按照测算,人均GNP达到1000美元左右,制造业份额达到30%以上,相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应在60%左右7,然而,我省的城市化远低于这一水平。城市
化滞后,不仅极大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
移,影响山东就业。
5.2扩大就业的对策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密切相关,因此,应从产业结构角度入手,积极拓展
就业思路,变被动消除失业问题为主动扩大就业。从产业结构地区布局看,应加
快城市化进程:从最佳产业选择看,应迸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
新兴产业的发展:从产业组织结构看,应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
5.2.1加速城市化发展,拓展产业空间
从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来看,城市化的发展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产业结构
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第二产业的提升以及对第三产业
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又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
作用(曾芬钰,2002)。山东省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城市化滞后
于工业化,限制了城市就业空间的拓展,城市化是改善我省就业状况的有效途径。
目前,山东城市化已进入加速阶段,2004年城市化达43.5%。然而,1998
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1995年发达国家和地区为75%,发展中国家为38%,
最不发达国家为22%(高佩义,1992),与国际社会比较,山东城市化水平仍然
过低。
l、城市化对扩大就业的促进作用
目前,山东已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对山东省农村
人口和劳动力供需状况的顶测,到2015年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预计可达2000
万人。若无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举措,未来lO—15年,农村剩余劳动力
不仅不能减少,加上新增劳动力,总数有可能增加,前景不容乐观。而加速城市
化发展,把推进城市化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思路是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措
施,因为城市化可从以下方面扩大就业:
7按钱纳咀的计算,鼍人均收入超过500美元(1954年美元),城nr人几就应该在总人n中占主导地位,即
城市化水平达剑50%;超过700美元时,上业中雇片j的劳动力超过农业。
44
“I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城市化通过将大量的农村入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使巨大的潜在消费需转
变为现实消费,有力地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扩张就业总量。
(2)城市化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模净收益提高,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从
而急剧拉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增加就业总量。
(3)城市化变离散经济资源为集聚经济资源,变分散经济为集中经济,将急
剧提高经济集中度和人口密度,促进社会分工和职业细化,从而广开就业门路,
扩张就业总量。城市化是人口集聚、产业的集聚和消费的集聚。城市规模越大,
越容易形成较高的人口聚合效应与规模效应,在客观上越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
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第三产业会取代第二产业而成为城市化的主导因素,
实现城市职能的第三产业化。当城市化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它不仅能转移大量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而且还可以消化城市下岗工人和解决城市新增人口的
就业问题。
(4)城市化将提高劳动者素质。城市化意味着更多的社会劳动力被纳入先进
的教育体系,使高素质劳动力增多,城乡劳动者素质的共同提高无论是对城市下
岗工人的再就业还是对农村转移进城的劳动者的就业,都是有益的。
(5)城市化将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城市化使劳动力由生产率较低的行
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行业,部门迁移,表现为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
三产业的转移。随着城市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些新兴产业迅速
发展,特别是城市的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更是大大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劳
动生产率。
2、加速城市化建设的途径
(1)城市化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我省应依靠济南、青岛的龙
头带动,由点到线,四周辐射。对淄博、烟台、潍坊、济宁等省内中心城市,在
适当扩大规模的同时,以“内涵式”提高质量力主,使其发展为名符其实的区域
性中心城市。对中小城市和中心镇,要搞好规划,使其与大城市功能互补,协调
发展。这需要我们首先做好以下三个前提工作,建立一个的城市化发展的大环境。
第一,取消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对农民变更身份的限制,取消不必要的行政
命令对劳动力流动的人为干扰。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
与此相配套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险制度,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关键。户籍符理应从原来的以出牛地符理为主转变为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符理方
式,山东省在户籍政策方面已有重大调整,但关键是落实,要鼓励各级城市政府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根据“先易后难、逐步放开、
分类管理”的原则,把已在城镇工作多年的农民尽快转为市民,把在中小城市、
县政府驻地镇及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
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了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
同等待遇。
第二,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目前,在城市,实际上存在
着一个由城市农民工为主体构成的次后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中的农民的非农
就业是缺乏保障的,而且此种制度安排将一部分素质较高的农民工长期排斥在社
会底层的位置上,会引发下层精英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有鉴于此,有关劳动
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要体现统一劳动力市场的精神和原则,要创造条件解除城市
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歧视,逐步建立一切劳动者的权利平等关系,努力通过这
些改革免除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的后顾之优。应大力发展连接劳动力供需双方的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要接受农民和企业的选择,在竞争中发展,不能利
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接受服务。要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抓好地区性、
区域性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转移状况的调
查和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交流,形成统一的劳动力信息市场网络。
第三,健全外出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由于外
出农民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使他们仍视土地为“活命田”,尽篱已有不少人转
移到城镇或大中城巾,仍不愿交出土地,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对农田投资,往
往造成土地摞荒,影响农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
权、搞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探索促进土地流转的有效办法,
尽快出台促进土地合理流转的法规。健全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会产生一个适当
的“土地使用权价格”,部分离开土地的农民会凭借这个收益解决自己在城市的
社会保障问题。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选择不同的城市化路径。对于乡镇企业
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可以鼓励城镇集中,选择以
中心城市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城市化路子(冯了标,2001);对于乡镇企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业整体比较发达,但分布比较分散、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可以将发达的县
镇改为中小城市,实现城镇城市化;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可以实施乡镇重
组,撤乡并镇,大力发展城镇化,强化城镇功能;对于乡镇企业分布分散地区,
采用经济手段鼓励乡镇企业适度集中,在集中基础上发展城镇化和城市化;对于
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
意其他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市风险,重走计划经济时期的旧路;
对于中小城市,则要将城市功能的强化放在首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
服务业与社区建设;对于大中城市,要实现生产型城市向生产服务型、服务型城
市转变,将制造业、加工业、资源耗费性产业等从城内转移到城外,从中心城市
转移到卫星城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实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
市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城市化的本质是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
一个发展过程,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产业支持。只有当城市的经济实力提高了,
第二、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城市才会吸引非农人口和第二、第三产业的集
聚, 进而发挥城市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促进分工和专业化, 推动经济的发“
展(吕政,2005)。因此,要加快我我省城市化进程,就必须加快繁荣城市经济,
增强城市产业竞争实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为此,
一要针对农村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大的实际,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出发,适
时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二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工业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已
相对有限,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服务业的发展。
山东服务业所占比重低,仍有很大发展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应当全面发展
城市服务业尤其是大城市的各种现代服务业, 并以此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
整体水平的提高。
5.2.2适度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很不稳定,而且发展非常缓慢。然而,第三产业的就业
吸纳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两个产业,而且第三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既包括低素
质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也包括容纳高素质人才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
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是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是产业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结构演进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
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目前发达国家第
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超过60%,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40%左右,而我
省200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占32.1%。所以,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增
加我省就业的潜力相当巨大,是我省就业的主要渠道。
1、保证第二产业有效的增长是开发第三产业新兴行业的关键。第三产业发
展不足是阻碍其有效促进就业的主要原因,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盲目发展第三
产业,我们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特定规律。第三产业必须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的发展为前提,单方面强调发展第三产业,只会使经济达到短期的经济增长,而
后步入长期的经济衰退(刘伟,2002)。第二产业是我省目前而且很长一段时间
内都将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它将是消费品和资本品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第
一产业、第三产业产业不断升级的必要条件。工业的有效增长可以有力地带动第
一、第二产业全面快速的发展,从而增强各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对就业人口持续
的吸纳能力。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第三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有效的工
业扩张伴随着对第三产业部门服务需求的扩张,带动了第三产业新兴行业的加速
扩张,可以间接地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特别是社会存量最大的一般劳动力就
业。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将得到空前增长,直接和间接吸纳大量的
剩余劳动力就业,大大加快就业结构“非农业化”的进程。因此,当前产业结构
调整的重点还应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中产业关联的带动性强,能肩动市场需求的,
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工业行业。
2、从思想上和具体政策上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在采取发展战略时,我们
往往会将有形的产出部门特别是第二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将第
三产业视为从属的部门,使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人为的抑制。因此,必须从思想
上转变过来,将发展的目标从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的不断提高上来,认清第三产
业的巨大就业发展潜力和第二产业瓶颈制约经济和就业的严重后果。首先,应当
鼓励第二产业市场化和民间投资,改变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益性事业完全由政府包
揽,排斥市场机制的现象,将原来由财政负担的事业型、福利性服务单位逐步推
向市场,促进单位自我服务部门社会化,以市场机制促进服务企业的良性循环和
发展。传统体制下把第三产业中许多部门和行业,诸如科技、高等教育、文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卫生、公共事业等完全当作由国家包揽的事业型、福利性单位来办,排斥市场机
制,导致大量民间投资被排除在第三产业之外,压抑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动力。对
第三产业的很多部门,应该完全放开,鼓励民间资本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其次,
对第三产业的发展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如改变对民营资本进入第三产业要求过
严、手续过多、程序复杂、人为干扰因素过多的状况;对第三产业的税收应分不
同的部门而有所区别。对新兴的高层次第三产业,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的,如技术
服务业、网络业等,以及对那些投资回收期较长或短期内效益不能保障的,应以
较低的税收扶持其发展,以利益驱动和经济杠杆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后,
充分发挥商业和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优势。商业和服务业因为其具有
发展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因而不仅可以吸收高素质的人才,也可以吸收低素质的
劳动力就业,这将为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对于素质比较低
的劳动力,他们可以寻找到就业门槛比较低的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的工作,如家
政服务、社区服务、商品零售等。
5.2.3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完善产业组织结构
1,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优势
中小企业是指市场进入门槛和经营成本低、市场占有率小的企业,其规模小、
从业人员少、投资少、营业额小、产品单一。欧盟于1996年把中小企业划分为
三种:微型企业(O~9人),小型企业(10~49人),中型企业(50~249人),
但拥有250~499人的企业仍属中型企业。界定标准丰要有员工人数、投资额、
年销售额、产业领域等。经济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投资、营业额等界
定标准普遍高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参照国际和外国的标准,我国中小企业的员
工规模相对偏大,但资产、资本和营业额规模相对偏低。这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
多的劳动密集型的基本国情,也显示了中小企业对扩大就业的潜在意义。
中小企业创造就业的成本低、吸纳就业人口多、经营灵活,大多是非国有企
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服务业,是在市场取向改革中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其
就业与工资决定就是一种市场行为。首先,其就业吸纳乃至产业选择都是从劳动
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出发。长期以来,在农村滞留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因改革以来
转移障碍的减少,开始在城乡之间大规模流动。面对这种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供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给状况,市场化的就业决定本身就具有创造就业的功能。其次,这些企业是在计
划控制之外得到发展的,无需履行吸纳超出需求的劳动力的责任。而且,除了市
场水平的工资外,这类企业大多不额外承担职工其它福利保障,因而没有收入分
享机制,工资水平完全根据特定行业的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以及符合需要的
劳动力的市场供给决定。再次,针对最小企业的措施,其福利效果超过其经济,
效率,对微型企业的支持是帮助贫网者和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的措施8。同
时,这些企业管理体制中责任、权利和利益明确,管理人员有对于特定人力资本
进行辨别、度量和监督的激励,因而人力资本对于生产效率的贡献比较容易观察
到,可以针对不同的生产率,对工人支付有所差别的报酬。由于这些企业对劳动
力的需求,是通过劳动力市场依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所解决,总体上降低了这
些部门发展的成本,使得其反而有能力根据自身的需求,用高工资吸引外部的高
素质人才。
2、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与就业
中小企业创造就业的重要作用很早就普遍受到各发达国家的重视。上个世纪
五、六十年代,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开始重视中小企业,并制定出扶持中小
企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使其迅速发展并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世界
银行统计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小企业占有50%~90%的就业比重。经
合组织经过对28个成员国的调查,认为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方
面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经合组织绝大多数成员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
99%,并提供超过50%的就业机会。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也是发
达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然而,其失业牢是发达国家中偏低的。这丰要是
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提高社会就业率来实现的。
(1)美国的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
根据小企业管理局的统计数据,1990年,美国小企业0造了39%的国民牛产
总值和52%的企业销售收入,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1993年,小企业的数量为2150万个,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54%。从
1981年至1988年间,小企业创造了45%的新增加就业(宋志霞,2005)。20世纪70
年代,美国劳动力市场提供了2000万个新就业岗位,80年代前半期提供800万
‘Humphrey,Jolm,1996.‘The Triple CApproach to Local Industrial Policy’World Development,V01.24.No 12,
PP.1859.
5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在这些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0人以下的小企
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占40%。据经合组织(2002)统计,1997-1998年期间,美
国共有280万个新增就业机会,其中170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约占61%,而
且140万是由雇员少于20人的小企业创造的。显然,小企业提供了绝大部分的
新增就业岗位。
(2)日本的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
日本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保持低失业率方面作用相当巨大,而且在不同时
期对解决就业问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由于劳动力大量
过剩,社会就业压力很大,中小企业的恢复和发展使形势有所缓解。日本1952
年《劳动力需给调查》资料表明,规模不足30人的小企业吸收的就业者就占就
业总数的60%,而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则不足7%。到1954年,300人以下的中
小企业吸纳了87%的就业人口。据经合组织(2002)统计,1999年以来,日本
的中小企业总数达48万个,占企业总数的99.7%;就业人数共3120万人,占
就业的69.5%。中小企业也为弱势群体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50~70年代经
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劳动力严重不足,从业人员大规模地向大企业转移,导致
中小企业雇佣劳动力发生用难,在这种背景下,中小企业及时调整就业人员结构,
大量吸收农业、妇女和中老年劳动力。既充分体现出中小企业吸收劳动力的、灵
活性和适应性,也调节着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和结构。
3、发展我省中小企业的途径
我省中小企业近年来虽蓬勃发展,对增加就业的重要性己经得到了广泛的认
可,然而,我省仍特别注重发展大型工业企业,又被称为“大象经济”,中小企
业的发展仍远远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省就业的发展。为解决就业难题,我
省必须采取措施,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
(1)从法律上界定中小企业。我省应尽快在法律上对中小企业做出界定。界
定中小企业有利于调整产业政策,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夯实产业基础,营
造良性循环的发展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从而增加就业。中小企业的界定标
准可以考虑有利于创造就业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行业,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的变化而发展。
(2)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只有在一个规范的市场体系中,商品市场、要素市
场、经理市场有一定发展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如鱼得水。但是,现在我国市场交易
1 JI东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缺乏规则,秩序混乱,有法不依和判决不能执行的现象相当多,在这样的交易环
境下,中小企业经营有很大的困难,市场不可能繁荣昌盛(吴敬琏,1999)。山东目
前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必须在强化市场监管、确立竞争规则上下大力气,
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明显的改善。
(3)确定中小企业促进就业增长的战略地位,重点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我
省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和资源相对稀缺的基本省情,决定了我省中短期就业出
路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轨迹表明,服务业和制造业增
加就业的潜力非常巨大。另据调查,服务业是劳动力需求最旺盛的领域,需求劳
动力比重均超过50%,最高的达80%。并且,服务业和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将
从实质上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实现产业升级,占有更大的市场分额,
维持企业的生产和扩大生产,并最终维持和扩大就业。因此,解决我省就业问题
需有机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将就业人口有计划地导向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中小企
业。
(4)减少对小企业的符制和歧视,降低设立小企业的门槛,减少开办小企业
的注册资本额,允许分期缴付,公开和简化注册于续,简化审批于续,清理各种
行政法规,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鼓励和支持小企业的自营进出口(张
雪冰,2002)。同时,设立非政府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政府设立中小企业管理职能
部门有利于规范中小企业发展,但仍不能满足需要。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融资、
技术、信息、管理等关键要素普遍存在缺陷,虽然其市场进入门槛较低,但牛存
和发展概率非常低,要分别经历生存、领导能力、竞争以及企业文化等四大危机。
中小企业的淘汰率过高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增加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
应鼓励设立非政府性质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
持。
5.2.4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要求,减少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实
际上是解决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适应性问题,其关键在于加大教育培训力
度,使劳动者尽快完成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以适应产业调整的需要(王小鲁,
2000)。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产业结构变化在所难免,产业结构的变化必将导
致旧产业人员的溢出,成为失业大军,这些失业者文化、技术、身体素质越高,
52
山东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重新就业的机会越多、越快。实践证明,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劳动力主动创业
和适应市场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所以,一定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l、教育投资应当强调多元化和多渠道,保持教育合理的超前发展,可以有
效地提高山东各产业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技术素质,为就业人口顺畅地向高次产
业转移创造前提条件。这一条已经被日本人口产业结构转换成功所证实。众所周
知,日本历来重视发展教育,人口平均文化技术素质较高。战后,日本的工业迅
速发展就是建立在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超前发展使得人口素质普遍较高
的基础之上。这样,当时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就具备了适应第二、第三产业新技术、
新领域的需要,从而较快、较顺畅地向高次产业转换。山东的教育水平在全国处
于较高水平,但是与北京上海地区相比教育投入显得不足。
2、重视对中等教育的发展,适度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从当前的发展状况
来看,三次产业的结构并不合理,仍然处在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背景下,重视初
级和中等教育的普及,无疑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农村的劳动力来说,它一方面可
以延长农村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有效调节劳动力供给量。另一方面,
农村的劳动力通过教育,会减少流动的盲目性,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要以一定的.
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使得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更加合理有效。高等教育的适度扩
大,必须在高等教育逐渐转向大众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实现,这样,既有利于满
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重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政府教育基金的不足,从
而将更多的有限资金投向初等和中等教育,实现人口整体素质提高。
3、重视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在职人员的技术和业务素质,扩大知识技能面,
使之及时迅速地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要。首先,针对就业过程中的不同群体,制
定不同的计划,开展有效的培训。这种方式除了降低新增劳动力的数量以外,更
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有用的职业培训,提高其素质及技能,提高就业的效率。其
次,创建多样化的就业培训模式,联合现有社会上的教育资源,在加强规范和引
导的基础上,组建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基地,鼓励发展企业内的职业培训机构。最
后,对于失业人员的再培训要与失业保障的制度相结合,强制失业人员参加培训,
建立完善有效的失业保障金制度,将失业救济金的一部分专门用于职业培训。
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山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趋势,并通过模型说明山东的就业
趋势,继而通过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的分析来考察山东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增
长的影响。在以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看到,山东经济的增长因为种种原因
并未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与其就业结构的不协调
是造成就业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高工业化和低服务业。
第二,产业结构中的低农业化和就业结构中的高农业化。
第三,产业结构中的高工业与劳动力结构中的低工业化。
第四,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最后本文提出了增加山东就业的主要政策:
(1)加速城市化发展,拓展产业空间
(2)适度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3)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完善产业组织结构
(4)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6.2讨论
本文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
初步探索,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研究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
程,影响就业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有些认识和理
解可能还很肤浅,方法可能还很幼稚,如果本人的理论基础更扎实的话,研究成
果可能会更丰富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的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作为
一个政府、产业都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
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三次产业各个行业的变化,但本文只对工业各行业发
展与就业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因此后续研究可以对第一、第三产业各个行业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展与就业关系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
2、由于工业各行业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存在着溢出效应,因为数据收集的
困难,本文对此并未展开深入研究,后续研究可以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总体来说,本文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
性。但此研究的结果,对各级政府和产业仍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山东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附录
附表1原始数据
年份Y(亿元) K(亿元) L(万人) U(%)
1990 1458.60 335.66 4043.2 28.1
199l 1671.60 391.30 4219,3 28.8
1992 1954.10 448.19 4302.6 24.3
1993 2382.00 544.64 4379.3 21.5
1994 2770.30 584.4l 4382.1 20.O
1995 3163.70 653.61 5208 2 20.2
1996 3549.70 747.71 5227.9 20.1
1997 3947.30 856.69 5256.1 18.0
1998 4373.60 991.17 5287.6 17.0
1999 4815.30 1075.07 5314.7 li9
2000 5320.90 1201.29 5441.8 14.9
2001 5858 30 1308.24 5475.3 14.4
2002 6537.90 1617 30 5527 13.2
2003 7433.60 2386.47 5620.6 11.9
2004 8570.90 3181.42 5728.1 11.5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历年《山东统计年鉴》
Y是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可比GDP数值
K是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备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量
L是各年年末从业人员总数
u是结构系数:各年第r一产业产值在GDP所占比重
附表2模型回归所用数据
h Y ln K lfI L 111 U
7.285232 6.45956 8.304792 3.33577
7.421537 6.586294 8.347425 3.360375
7.577685 6.657952 8.366975 3.190476
7.775696 6.732256 8.384644 3.068053
7.9267ll 6.847257 8.385283 2.995732
8.059498 7.013993 8.55799 3.005683
8.174618 7,189492 8.561765 3.00072
8.280787 7,333487 8.567145 2.890372
8.383342 7.419828 8.57312 2.833213
8.479554 7.477193 8.578232 2.766319
8.579398 7.59317l 8.601865 2.70136 L
8.675615 7.65107l 8.608002 2.667228
8.785371 7.730599 8.6174 2.580217
8.913766 7.860389 8.634194 2.476538
9.056128 8.064594 8.653139 2.442347
山东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l,Fisher.Production,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J】.Economic
Record,1939(6).
2,CI ark C.The Conditions ofEconomic Progress【M】,Macmillan 3rd edition,1957
3,钱纳里,塞尔奎因.发展的型式:1950-1970[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年.
4,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M].商务印书馆1985年
版,第118页.
5,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6、45、
49页.
6, 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9—20页.
7,威廉·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9.
8,迈克尔·P·托达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现代国
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
9,费景汉,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1989.
10,王少国.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J].当代财
经,2005(7).
1l,苏东水, 《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李悦, 《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德布拉吉·瑞著,陶然译.发展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24—345
页.
14,于建霞.外商直接投资与山东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06(4).
15,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1).
16,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级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
研究,2004(10).
17,罗流发,张拴虎.广东与山东:我国工业发展排头兵之争[J].广东经济,
2006(5).
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18,董建才,李广杰
东岳论丛,2005(1).
19,董建才,辛明玉.
2005(6).
山东就业:“十五”末和“十一五”期间的形势与对策[J]
解决山东就业:实施五项就业促进战略[J].改革纵横
20,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民贡献率的测算
[J].经济研究,1991(4).
21,李京文.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1953—1990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
1992(1).
22,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1999
(4).
23,李予奈.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8页.
24,曾芬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2(9).
25,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南开大学出社,1992,第175页.
26,吕政,黄群慧.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十五”时期的状况
与“十一五”时期的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5(12).
27,冯子标,焦斌龙.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化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
28,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29,Humphrey,John,l 996,‘The Triple C Approach to Local Industrial Policy’.
World Development,V01.24,No.12,PP.1859—1877.
30,晓夫美国把中小企业当宝贝,现代企业,2002(8).
3l,宋志霞,刘雪玲.国外中小企业政策比较及借鉴.商业时代,2005(21).
32,吴敬琏.发展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改革,1999(2).
33,张雪冰.美国和日本小企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江苏社会
科学,2002(4).
34,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7).
山东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凝聚着自己三年来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更是饱含着各位师长的教
诲、领导的关怀、同学和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刘国亮教授。从读硕士研究生开始的这三年来
我一直得到他的教诲指导、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没有他的支持、鼓励、鞭策和
帮助,我的论文是难以达到目前的水平的。本文是导师悉心指导的结果,字里行
间无不包含着导师给予的指点和启示。当然,文中不妥之处,是我自己的学识所
限,责任自负。导师严谨的治学风范、正直的为人、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令
我终生景仰和感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学校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山东
大学经济学院三年的求学生涯中,有幸得到臧旭恒教授、于良春教授、张东辉教
授、丁言强教授、邓苏教授、李铁岗教授、侯风云教授、姜旭朝教授,张丽娟副
教授、杨凤禄副教授、徐启福老师等尊师的教诲与启迪,指引我在经济学领域前
行。学校的领导和经济学院的老师们为我们三年的学习创造了自由宽松的环境,
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对于老师和同学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为我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宝贵的
支持,营造了一个温馨、宽松而融洽的家庭环境。
硕士生阶段即将结束,但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问题仍将是我今后主要关注的
研究领域,我只有继续努力、不断进取,才能无愧于老师们的栽培、同学和同事
们的支持、朋友和家人的殷切期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限于篇幅,不能一一提及,一并呈上我衷心的感谢!
王蕴翠
2007年4月于济南
l JI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l,王蕴翠,张小虎.山东工业发展与就业问题初探.北方经济,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