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952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变化及解释:1998~2003年

Y 95量9乏‘
後多次学
硕士学位论文
学校代码: 10246
学峙;032015038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变化及解释:
1998-2003钜
院系(所):
专业:
姓名:
指导教一煨
完成日期:
经济学院
谣方经济学、
=:
翘一君
张军教授

2006年5月lO日
摘要
在过去的近20年里,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能源
领域也同样令人赞叹。这一段时间中国的GDP翻了两番,但是能源消费仅翻了
一番,平均的能源消费弹性仅为0.5左右(也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
费仅增长0.5个百分点)。然而自2002年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周期后,中国能
源强度不断上升,开始频频受到能源瓶颈问题的困扰。油、电、煤“三荒”的出
现,使得能源及其相关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开始反思,我国为什么
会出现能源紧缺的问题,引起我国能源消费变化(主要是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才能更好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等等?
已经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的能源消费变化进行了分解研究,他们把能源消费的
变化分成产出效应、结构变动效应和能源消耗强度效应三种因素,并量化了这三
种因素的具体影响。已有的大多数这方面研究认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
(97年以前)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之所以没有那么快,主要是由于能源消耗强
度下降的缘故,而且80年代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一直延续到了90年代。但是我
国自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以后,由于经济结构的重型化倾
向,能源消费发生了变化,能源消耗强度开始上升而能源使用效率却开始下降。
本文研究的正是这一段时间内(1998~2003年)占了整个国民经济能源消耗大
约70%的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变化。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998~2003年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引起的减量作用仍然
是我国能源节约的最主要因素,甚至是唯一因素;而结构变动效应对能源消费则
起增量作用,这反映了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逐步重型化的倾向。进一步讲,在
根据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调高GDP增长率后,结果依然如此。
而本文的研究结果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政策涵义。例如,本文的结果表明,要
降低能耗(或能源强度),最重要的是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应用新的节能技术。
如果想靠大幅度地转变经济结构(减少重化工产业)来降低能耗,不仅不大可能,
而且也没什么太大必要。
关键词:中国能源消费,能源强度,能源弹性,结构效应,强度效应
中图分类号:F407.2
2
Abstract
In the past two decades,China has not only shown its great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growth,but also in energy field.In this period,China has quadrupled its GDP,but its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d only one hundred percent.While since 2002,China has
stepped into a fast growth track,its energy intensity continued to increase,and started
to be troubled by energy shortage.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oil,electricity and col
the public started to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ergy and related issues.The
public wander what leads to the change of energy consumption.
There have been a variety of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change in Chins’s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1980s and 1990s(before 1997).Those studies showed that there
arc:thre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change of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that is,
output effect,structural change effect and energy intensity effect.Most of those
studies concluded that because of the energy intensity effect,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didn’t increase so much,and the overwhelming contributor to the
decline in energy use in the 1980s and 1990s was the decline in energy intensity.But
after entry into 21 century,especially entry into grid in 2001,as the industry structure
became more and more heavier,the pattern of energy consumption has changed,the
energy intensity got to increase while the energy effic/ency decreased.T1lis article
researches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between 1998 and 2003
which accounts for about 70%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s whole national
economy.
The results of this article show that the energy intensity effect still is the
overwhelming contributor to the energy savings in Cnina's industrial sector,
sometimes the only one factor.However,structural change effect played a role in
increasing the energy consumpf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which reflected that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switched from less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al subsectors
to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al subsectors.This conclusion still holds when we higher
the growth rate in line witll the results of ChJna's first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This article also has very s仃ong policy implications.For exam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o decrease the energy intensity,the most important way is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and applynew energy savings’techniques.To decrease the energy intensity,
chang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greatly is not possible,but also no necessary.
Keywords: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energy intensity,energy elasticity,structural
effect,intensity effect
JournaI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聍F407.2
3
第一章绪论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社会得以繁荣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
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人类认识和
利用能源的历史密切相关。科学文化、工程技术愈进步,社会愈发展,人类对能
源的依赖程度就愈强烈。在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
(由“煤代柴”到“油代煤”再到风能、电能、核能、太阳能等“多元化能源”),
每次能源变革都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促使了科技革命的发生和经济发
展的飞跃。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什么时候忽视了能源基础设施或建设滞
后,什么时候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会直接影响
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进入工业化时期以来,能源在任何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
的重要作用。随着人类经济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能
源需求也随之急剧增长,为此世界各国大量开采煤、油、气等化石燃料,但总是
供不应求,多次出现全球性或区域性的能源紧缺,甚而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而
与年俱增的能源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如今,制订一个科学合理
的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政策以协调能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已成为一国政府极其重要的课题和任务。
中国是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全国水力资源蕴藏量6.8亿千瓦,其中可
开发量为3.79亿千瓦,居世界首位;煤炭储量10019亿吨,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
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也很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
资源非常贫乏,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十分之
一。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量越来越大,到目前
为止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近几年来,由于
经济结构上的一些问题,我国各地纷纷出现“油荒”,“电荒”、“煤荒”这样
的能源紧张问题,给各地经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三荒”的出现及煤电油价格
的飞涨,引起了我国政府和民间有识之士对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是否合理的反思及
能源安全的忧虑。基于此,党中央提出了要建设节约型社会与调整国内的产业结
构。尤其是在“十一五”规划中,特别提出了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的指标,
反映了国家、政府对能源及环境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由此可见,能源在我国经
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正是出于对能源重要作用的清醒认
识,我国政府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着手制订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与相关的
能源产业政策。而本文分析了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变化及原因,希望能为我
国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制订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4
1.1中国的能源消费概况
1.1.1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年均增长率在
1979年至2004年间达到了9.6%。而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工业化和城
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也不断地升级,这造成了能源消费的
持续增长。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我国已是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国。分年度来看,
中国能源消费量自1978年的5.7亿吨增加到2004年的19.7亿吨标准煤,26年
间增长了245%;其问能源消费一路上涨,只在1997~1999年间首次出现了能源
消费下跌的情况,1998年达到了下跌的最高峰,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相比上年下
跌了4.05%,尔后能源消费恢复上涨趋势,尤其是在“十五”后期的2003年和
2004年能源消费增长均超过了15%(见图1.1)。“十五”后期,我国能源消费
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已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进程大大加快;另一方面我国近几年来冶金、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能源
消耗高的行业发展较快,而同时我国还出现了新型的消费热潮,我国居民的住房
面积、汽车拥有量、耗能较多的家用电器拥有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能源生产和进口都创下了历史新高。2004
年,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8.46亿吨标准煤,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72.5%,
年平均增长14.6%。且从1997年开始到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就一直超过
5
了能源生产量,能源供应开始出现缺口。从增长率来看,2002年能源消费增长
率开始超过GDP增长率,2004年能源消费增长率开始超过能源生产增长率,快
了0.08个百分点,见表1.1。而我国的能源进口中,主要是石油的进口在高速地
增长。2004年,石油净进口量为14970万吨,比2000年(7576.4万吨)增长了
97.6%,年均增长率在20%左右.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由2000年的31%上升
到了2004年的48.5%,四年上升了17.5个百分点。
表1.1: 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
单位:万吨标准煤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统计摘要',其中GDP增长率是国家统计局根据经济普查数据修订过后的数据.
1.1.2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必须消费能源,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相应能源消费需要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则本年能源
强度(单位不变价格GDP能耗)比上年降低;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则
本年能源强度比上年上升;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于1,则本年能源强度与上年
持平。因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味着经济增长利用能
源效率越低,反之则越高。另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也不同。
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初期,能源对经济增长的敏感性很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
于1。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工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耗能少的服
务业比重上升,加之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人口增长速度的减慢,能源消费弹性
系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往往会小于1。
1.1.2.1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基本情况
从改革开放的初期到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直处于剧烈波动之
中。在这27年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有4年(1989年和2002~2004年)大于1,
有4年小于零(1981年和1997~1999年),其余19年大于零小于1(见图1.2)。
6
1.1.2.2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分析
(一)1997~1999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负的成因分析
1997~1999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o.09、-o.52和-0.21,导致这三
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负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费量下降。
从表面上看,1997年能源消费下降,主要是由于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比
上年下降1346万吨标煤)和其他服务业消费的能源(比上年下降781万吨标煤)
下降;1998年能源消费下降,主要是工业消费的能源(比上年下降5670.9万吨
标煤)和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比上年下降1975.3万吨标煤)下降;1999年能
源消费下降,主要是第二产业消费的能源(比上年下降3843万吨标煤)下降。
从深层次看,这几年能源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由于1997年全国首次出现买方市场,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
需求疲软,导致对能源产品需求的减少。
二是在这几年的结构调整中,我国有相当一批耗能高、污染大的“五小”企
业相继被关闭,从而造成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下降。
三是由于产业结构变化导致能源消费下降。1997、1998年和1999年,我国
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50.O%、49.3%和49.4%,基本上保持稳定,而第三产业比
重分别为30.9%、32.1%和33.O%,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第三产业单位产出能
耗要远小于工业,因而带动整个能源消费下降。另外在工业内部,轻工业增长一
直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单位产出能耗要远小于重工业,因此整个工业的能耗随之
下降。
四是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这几年,由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淘汰高耗低效设备,加上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利用
7
效率基本上呈逐年上升之势。例如,1997、1998和1999年我国每度发电量耗煤
量分别为375、373和369克,呈逐年下降趋势。
五是能源消费量的统计数字可能存在低估因素。由于我国规模以下能源统计
一直比较薄弱,加上这几年淘汰“五小”涉及地方政府诸多利益,致使这几年煤
炭产量和消费量的统计数字明显偏小。因煤炭为能源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煤炭的
生产量和消费量的低估,必然造成整个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明显低估。
从国际经验看,在能源消费下降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经济增长并非中国特有。
例如,美国2001年能源消费下降1.9%,但GDP却增长0.3%,再如英国2000
年能源消费下降0.5%,但GDP却增长3.1%,等等。
(二)2002~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的成因分析
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为9.9%,当年经济增长率为9.1%,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为1.08,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超过1(第一次为1989年,当年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02).2003年和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进一步上升,
分别为1.53和1.51。2002~2004年能源消费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投资高速增长导致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从
而造成能源消费快速增长。2002~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6.9%、
27.7%和26.8%,年均增长23.8%,该增长速度为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在投资
高速增长的拉动下,高耗能产品增长迅速。2002~2004年成品钢材产量年均增
长22.8%,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7.4%,氧化铝产量年均增长13.8%,水
泥产量年均增长13.6%,平板玻璃产量年均增长12.8%。高耗能产品的迅速增长
必然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二是产业结构变化导致能源消费增长加快。2004年,第二产业比重为53.0%,
比2001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为46.O%,比2001上升了2.5个
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为31.8%,比2001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由于工业单
位产出能耗要远大于第三产业,工业比重上升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意味着整个能
源消费上升。另外在工业内部,2002~2004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长持续快于轻
工业,导致重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4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
加值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7.6%,比2001年提高了6.1个百分
点,为近几年的最高水平。因重工业单位产出能耗要远大于轻工业,因此重工业
比重上升必将使整个工业的能源消费增长加快。
三是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快速增长导致整个能源消费增长加快。2002~2004
年,大量私人小汽车、手机、计算机进入居民家庭,家用电器销售快速增长,再
加上煤气和天然气在居民家庭中的广泛使用,带动了整个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2002~2004年,(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年均增长54.1%,(限额以上)家用
8
电器和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年均增长16.O%,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年均增长60.7%。
汽车、家用电器和通讯产品等大量进入居民家庭,是带动能源消费增长加快的重
要原因。
2002~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意味着这几年能源强度在逐年攀
升。自1978年以来,我国能源强度(按1980年价格计算)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到了2002年却一反常态,首次出现上升,随后两年继续攀升。据初步测算,
2004年我国每万元不变价单位GDP所消费的能源为4.92吨标准煤,比2001年
上升了0.56吨(表1.2).
表I.2:1978~2004年我国的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
能源消费量(万吨按1980年价格计能源强度(吨标准
年份
标准煤) 算的GDP(亿元) 煤/万元)
1978 57144 3894.8 14.67
1980 60275 4517.8 13.34
1985 76682 7512.0 10.21
1990 98703 10971.5 9.00
1995 131176 19337.8 6.78
1996 138948 21194.3 6.56
1997 137798 23059 4 5.98
1998 132214 24858.1 5.32
1999 130119 26623.0 4.89
2000 130297 28752.8 4.53
2001 134914 30909.3 4.36
2002 148222 33474.8 4.43
2003 170943 36587.9 4.67
2004 197000 40063.8 4.92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相应年份
从以上分析可知,2002~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大于1,固然有
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是在消费大量能源
和原材料基础上取得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很粗放,并由此造成能源供需缺口不
断扩大,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和运输紧张。最后,应指出的是,由于能源消费量和
GDP增长速度都是初步的统计数据,特别是在2005年经济普查后修订的GDP
及其增长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上调,因此会导致我国能源强度有一定程度上的下
降。
1.1.2.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国际比较
1979~200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6%,能源消费年均增长4.9%,能源
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5左右。2004年的单位GDP能耗与1979年相比削减了三
9
分之二左右,而GDP则增长了近2倍。这个成就在发展中国家中是相当了不起
的。下面就将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进行国际比较。由于数据的限制,只进行
1981~2002年期间中国与部分国家之间的比较。1981~2002年,我国GDP年均
增长9..53%,22年共增长了6.4倍。能源消费1980年为60275万吨标准煤,2002
年为148222万吨标准煤,22年增长了1.46倍,年均增长4.17%。此期间,能源
消费弹性系数为0.44。从表1.3可以看出,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仅低于一
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印度),而且也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和澳大利亚),
但高于美国、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由于我国经济起步晚和总量较小,因此GDP
增长相对快些是正常的,另外能源消费增长慢于经济增长也是符合世界各国发展
趋势的。从表面上看,这个系数是比较先进的,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利用效
率就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是因为该系数是反映两个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
掩盖了我国单位产出消费能源较高的事实。事实上。从单位实际GDP(按汇率
法计算,1995年价)所消费的能源看,2002年,我国为0.86千克油当量/美元,
虽然分别比1980年的2.58千克油当量,美元和1990年的1.74千克油当量,美元低
66.7%和50.6%,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得很高。例如,中国比美国高出4.1
倍,比英国高出6.2倍,比日本高出13.3倍,比澳大利亚高出4.7倍。即使与一
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单位产出能耗也较高。例如,中国比巴西高4.7倍,
比印度高1.5倍。由此可见,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根本算不上世界领先,而是处于
世界落后水平。(见图1.3)
表1.3 1981~2002年部分国家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国家能源消费增长率(%) 可比价GDP增长率(%)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澳大利亚1.83 3.30 O.55
巴西2.99 2.05 L45
加拿大0.92 2.82 0.33
法国O.73 2.12 0.34
印度4.66 5.57 O.84
日本1.98 2.53 O.78
英国O.72 2.46 0.29
美国0.76 3.03 O.25
中国4.17 9.53 0.44
注:由于国际能源署对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能源消费量数据进行了大幅调整,因此该数据与统
计年鉴中的相应数据出入较大,这里仍采用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没有根据经济普查后的数据对
C,DP进行修订,根据普查后的数据地话,中国实际的单位产出能耗与图中结构相比会变小一些),
表中其他国家的数据都来自国际能源署.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见施光启,‘对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及成因的初步分析',‘统计
研究’2005年第5期。)
10
注:由于国际能源署对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能源消费量数据进行了大幅调整,因此该数据与统计年
鉴中的相应数据出入较大,这里仍采用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没有根据经济普查后的数据对GDP进行
修订,根据普查后的数据地话,中国实际的单位产出能耗与图中结构相比会变小一些),表中其他国
家的数据都来自国际能源署。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见施光启,‘对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及成因的初步分析’,‘统计
研究'2005年第5期。)
由此可以看出;
一是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小很不稳定,从数据本身看没有明显的变化规
律。从整体上看,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是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的,
但少数年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可能有特殊原因。
二是仅利用能源消费弹性来衡量经济的能源利用效率是不全面的,最好同时
采用其他指标(如单位GDP能耗等)进行综合评估,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更客观
些。
1.2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1.2.1能源消费结构的概念
能源消费结构,又称能源消费构成,通常包括两种类型,即能源消费种类构
成和能源消费部门构成。前者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
消费的各类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电等)数量占该时期所消费能源总
量的比重;而后者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
年)所消费的一次能源数量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能源消费种类构成各个国家
在统计时较为一致,便于比较研究,而能源消费部门构成各个国家在统计时有些
差别.我国通常划分为三个一级部门,即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
消费。物质生产部门中有五个二级部门,即农业(农、林、牧、渔和水力业),
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可看成是商业)和
住宿餐饮业。生活消费包括城镇居民生活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两个二级部门。而
美国部门统计时划分为四个部门,即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居民生活。
能源消费部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的。理论上分析大
致有如下规律:农业社会时期能源消费中农业占很大比重;19世纪产业革命促
进工业的迅速发展,使能源消费中工业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因此在工业社会时期
能源消费以工业为主,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工业在能源消费中占绝对优势。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向信息时代的转变,农业用能和工业用
能的比重将逐步下降,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及生活用能的比重将逐步上升。同样,
由于各国的政策、产业结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条件的不同,能源消费部门
结构演变状态和速率存在一些差异。
1.2.2能源消费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综观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结构特点,不难发现如下规律:一个国家的能源消
费结构特点一般要取决于该国资源禀赋、能源战略、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因素。以
下数据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5))(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5)
计算得出。
首先,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在能源消费中往往以煤为主,煤炭消费比重
较大。2004年,南非为76.4%,中国67.7%,波兰62.9%,印度54.5%,澳大利
亚45.7%,哈萨克斯坦52.1%。
其次,发达国家(OECD国家)中石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平均在40%左右,
其中美国为40.2%,日本46.9%,德国37.4%,法国35.8%,英国35.6%,加拿
大32.4%,意大利48.8%,澳大利亚32.6%。
第三,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天然气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比较高,
如俄罗斯为54.1%,伊朗50.4%,沙特42%,英国38.9%。
第四,煤油气能源缺乏的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大力发展核电及水电,其中日
本核能占比为12.6%,法国核能占38.6%,韩国核能占13.6%,乌克兰核能占
13.8%,加拿大水电占24.9%,巴西水电占38.6%。
第五,从能源消费部门构成来看,就全球平均来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百
分之二十几左右用于交通运输,百分之四十几左右用于工业,百分之三十几用于
商业活动和家庭。发达国家的工业能源消费比重较小,一般低于40%,生活、交
通运输和商业所占比重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正好相反,工业能源消费占绝
对优势,一般高于50%,而生活、交通运输和商业消费量所占比重较低。
第六,从世界能源消费种类构成看,煤炭占27%,石油占37%,天然气占
24%,其他能源占10%左右。发达国家一般来说,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较大,发
展中国家煤炭所占比重较大,而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较小。
1-2-3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变化
从能源消费种类构成上看,我国能源消费历来以煤为主。1953年煤炭在一
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高达94.3%,到1961年仍高达91.3%,形成几乎单一
煤型的能源消费结构。随着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油田和气田的发现与开发,能
源消费构成发生了较大改变。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1953年的94.3%
下降到1976年的69.9%,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1953年的3.8%增加
到1976年的23.O%。然而这种趋势并未持续下去,自1978年开始,我国为了换
取外汇,大量出口石油,部分烧油电厂改为烧煤,使得煤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
重又有所回升,之后大致在70%上下波动。总体来看,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
中的比重在不断波动下降,但仍占绝对优势。1978年至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的
种类构成见图1.4。
从能源消费部门构成来看,我国能源消耗以工业部门为主,其他部门所占比
例很小。我们分别选取“八五”期间的平均值、“九五”期间的平均值和“十五”
期间的平均值(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十五”期间直算到2003年)为例,来看
一下我国能源消耗的部门构成变化。
从图1.5可以看出,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部门能耗的占比相对都比
较稳定,基本上是在70%上下浮动,而生活消费部门也基本上稳定在比10%多
一点的数字上,其他部门的能耗占比都小于10%。
14
1.3本文的写作思路与安排
1.3.1写作初衷
前面的章节描绘了我国能源消费的概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80年代、90
年代乃至直到2001年我国的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实际上都是在下降的,
而从此之后中国的能源强度开始逐年攀升。有许多学者对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
能源强度(指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下降的原因,发表了不同的见解。Lin
和Polenske(1995)根据中国1981年和1987年的投入产出表,对中国的能源消
费进行了一个结构分解的分析以解释中国1981年与1987年间能源消费的变化。
他们发现,相对于1981年,1987年中国的能源节约主要是由于能源使用效率的
提高。使用与Lin和Polenske相类似的方法,Garbaccio等人(1999)根据中国
1987年和1992年的投入产出表,得出结论认为1987年至1992年能源消耗的下
降主要是由于实际能源强度的下降。使用Laspeyres分解方法并根据能源消费和
总产出值的三个不同数据集,Sinton和Levine(1994)考察了中国工业部门1980
年与1990年间结构转换和实际能源强度变化在能源消费中的相对重要性。他们
发现实际能源强度变化占了1980年至1990年间整个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变化
的85%。与上述提到的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实际能源强度的下降
不同地是,Smil(1990)和Kambara(1992)认为从能源密集型的工业子部门向
能源不那么密集部门的结构性转换是造成能源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最近的一
项工作是由Zhang(2003)完成的,他使用29个工业子部门的增加值和终端能
源消费数据集,考察90年代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变化中结构变化与实际能源
强度变化的相对重要性。他研究的结果表明,1990至1997年工业部门累计能源
节约中的88%是由实际能源强度的变化贡献地,而能源节约中的80%则是由四
个主要的能源消耗子部门取得(如黑色金属相关行业、化学品行业、非金属矿制
品业和机械制造业)。
弄清楚能源消耗的结构变化和强度变化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非常重要,因为这
不仅能告诉政策制定者他们制定的政策对能源消费能够带来多大的冲击,而且对
这一问题的理解能够有助于提高对未来能源需求和能源相关排放物预测的可信
度。本文想要考察中国工业部门1998~2003年间能源消费中产业结构性变化和
实际能源强度变化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本文选取工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有以下两
个原因。首先,在中国,工业是能源消耗最多的部门。如图1.6所示,尽管1990
年至2003年中国工业部门产值占GDP的比例平均为41.8%,但是它却消耗了整
个国民经济70.3%的能源。正是因为工业部门对过去和未来的能源消费都非常关
15
键,所以理解工业部门内的能源消费怎样变化对制定未来的能源政策非常重要。
其次,该部门的分解数据可以较容易得到。而这使得我们可以计算出整个工业部
门能源消费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子部门间结构的变动和实际能源消耗强度
的变动引起地。
1.3.2本文的贡献与安排
本文的研究在两个方面不同于以前的相关研究。首先,在以前做过的结构变
化与实际能源消耗强度变化在能源节约贡献方面的研究中,他们研究的时间区间
有的是80年代,有的是1987年至1992年,还有的是1990年至1997年;而我
们研究的是这两个因素在1998年至2003年问的相对重要性,看看80年代和90
年代中前期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趋势是否还在继续。第二,我们使用的分解方法
不同于以前研究通常所使用的Laspeyres方法或微分法(Divisia methods)。本文
所使用的数据分解方法不产生残差,因此工业能源消费中所有观察到的变化都能
够被解释。
本文的安排如下。第二章是对能源消费分解方法的文献综述。第三章将包含
对所使用数据集的说明、应用分解方法来分析中国工业部门1998~2003年间能
源消费的变化、分析结果的说明及相关的结论与政策涵义。



m


第二章能源分解方法文献综述
2.1能源分解的框架
在能源分解的方法框架中(见图2.1),主要有三种方法(Ang,1995),分
别是:能源消费分析法(the energy consumption approach)、能源强度分析法(the
energy intensity appmach)和能源弹性分析法(the energy elasticity approach)。在
每种方法中,模型构造或者是加法形式地或者是乘法形式地。因此,共有6种不
同的分解技术(Ang,1994;Ang and Lee,1994;130yd et a1.,1988;Liu et ai.,
1992;Park,1992:Reitler et a1.,1987):能源消费的加法分解技术(additive energy
consumptioa technique,简写为AECT),能源消费的乘法分解技术(multiplicative
energy consnmpti∞technique,简写为MEET),能源强度的加法分解技术(additive
energy intensity technique,简写为AEIT),能源强度的乘法分解技术(multiplicative
energy intensity technique,简写为MELT),能源弹性的加法分解技术(additive
energy elasticity technique,简写为AELT),能源弹性的乘法分解技术
(multiplicative energy elasticity technique,简写为MELT)。
图2.1工业能源的分解方法框架

源分
●荜
方法
麓源消费分析法
能援蛋度分析法
能糖弹性分析法
我们定义如下的t年变量:E-1年工业能源消费总量,E。。一t年工业子部
门i的能源消费量,l:=一t年工业总产值,‰一t年工业子部门i的产值,置。一t
年工业子部门i的产值占整个工业部门的份额比例卜匕/K),‘-t年总的工业
17
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能源强度,,I,-t年工业子部门i的能源强度(_层,/K,)。基年0的变量与t年变
量一样,只不过是时间下标不同。我们假定分解是在0年和t年之间进行地,则
有如下公式:
△E“-Et—Eo (1)
R%-EtlEo (2)
虬一‘一Io (3)
融“-It}lo ‘幻
四项技术AF_,CT、MECT、.43_,1T、MEIT分别将上述四式分解成由如下特定
的效应构成:
△E埘一△E础+A巧一+AE缸+峨(5)
RE“-RE曲REmREnRE耐‘6)
越ⅥII;扯☆+Ⅺn+越_ (’)
Rlm-融☆mhm“ (∞
方程(5)至(8)是目前大多数学者进行变量分解时所运用的基本形式。在
这些方程中,AE助和RE砷表示地是估计的产出效应,缱。、RE。、A/。和彤。
表示地是估计的结构变动效应,而AE。、舾。、△,。和彤。表示地是估计的能
源消耗强度效应。产出效应是指由于总产出的变化而导致的能源消耗的变化。结
构变动效应是指由于总产出构成的变化而导致能源消耗的变化。如果能源消耗较
少的工业子部门比能源密集型的工业子部门增长得更快,那么这样一个部门问的
结构性变化会对能源需求造成一个向下的压力,结果是导致能源消费增长率的下
降,反之则反之。能源消耗强度效应是指由于工业予部门能源强度的变化而导致
的能源消费的变化。采用更有效率的生产技术和能源管理技术、子部门内及其相
互之间产品组合的变化、产品价值的变化、原料和燃料输入的组合及质量的变化
都可能会造成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当这三种效应被独立估计时,它们之和通常
并不等于上述方程左边的观察值·这些差异就是残差项△E一、RE。、A,脚和
黜_·
对能源消费的预测,更简便地是把分解的结果表示成能源弹性的形式。关于
18
能源弹性及其特征的更详尽讨论见于Ang(1991)的论文。能源弹性分析法是能
源消费分析法的一个扩展,而且要用到能源消费分析法的结果去计算弹性。我们
定义能源弹性为工业能源消费增长率除以工业产值增长率的比例,也即是
c。一(△%/‰)/(△y/K) (9)
此处,Ay-Y,一Yo。在能源弹性的加法分解技术中(AELT),我们从方程(5)
和(9),可得:
C’埘-C曲+C竹+C衄+C0 (10)
其中,
C柚-虹砷/E。)/(AY/】'o) (11)
c。-(AE.,/E。)/(Ar/Yo) (12)
ch-(AE“/Eo)/(Ag/ro) (13)
C棚-(AE“/£o)/(Ar/ro) (14)
方程(11)至(13)给出了与前述三个效应相联系的因素化后的能源弹性。
能源弹性的乘法分解技术是一种更为严谨地利用由能源消费的乘法技术分
解得到的时间序列结果计算弹性的方法。当能源消费和工业产值的变化是连续性
时,方程(9)可被改写为:
c-∽/E)/∽/Y) (15)
该式等价于
E.kYo (16)
其中,k是常数,C是总的能源弹性。对于一个从0年至N年的时间序列数
据集来说,我们利用方程(6)可得到如下N个序列数据集:
(Cam),一慨)oJ∞艮k:⋯伍%L吐, (17)
【c魍柚),·【尬岫)0’,恤曲k:⋯陋曲),吐, (,8)
(c尬。)J-(Rkk(尼%k:⋯(R%),-1,1 (19)
(c‰)J一慨)o,。(胜。k:⋯(ge。),吐, (21)
其中,j取值1至N年。对任一年来说,去掉时间下标后有:
CREw-C胜硇C冗E埘C冗E柚cRE州(22)
1q
_绷绷




总能源弹性C。和因素化后的能源弹性c曲、C。、C。和C脚可以分别利用
时间序列数据cRE。、cRE曲、c兄E。、cRE。和c删估计得到。举产出效应为
例,我们有:
cREm.kyc。(23)
对方程(23)取对数后,c。可以通过使用回归技术来得到。如果统计结果
通过各项检验,拟合效果好,那么C。-C衲+C。+C。+C喇。
2.2能源分解方法建模
对每个分解技术来说,为了能够直接应用而进行建模是为了得到方程(5)
至(8)右边各项的具体表达式(除残差项外)。学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分
解方法,最常用的是由Ang和kc(1994)及Hu ct a1.(1992)等学者给出的基
于能源消费分析法的分解技术,及由Ang(1994)给出的基于能源强度分析法的
分解技术。在这三项研究中,建模是通过把微分指数的积分闯题转变成参数估计
问题来完成地。在每种分析法中,有两种常用的参数微分法分解技术(已体现在
图2.1的框架中),被称为参数微分法1(PDMl)和参数微分法2(PDM2)。具
体的建模方法见表2.1。方程(24)至(43)中左边变量是考虑了所有的工业子
部门i的总和。能源消费与能源强度的乘法分解模型之间的结构变动和能源消耗
强度效应的模型是一样的。
方法技术和模型方程序号
能源消费的乘法分解技术(MECT)(与方程(6)相对)
20
PDMl
PDM2
艘确-K/Y, (30)
‰-exp侄匕,o/E。+屈幢,/e,一Ei,o/Eo)]1nb,/Si,o)}(31)
RE。-exp侄匕’o/E。+t幢,/Et—Ei,o/Eo)]1n(,I,/11,。)}(32)
船曲一K/to (33)
瓯一oxpE[,z,。/,。+屈(,“/,l一,l,。/,。)Is,一.£to)J (34)
舾。一exp{ΣIS∽/Io+tb,/,|一置。。Iio)k,一L.。)J (35)
在表2.1列示的各种能源分解技术中,参数口、层、t取不同的值就能组成
一种新的分解方法,而这些参数的取值范围为0至1。早期研究中所应用的方法
是上述常用方法中的一种特别情形:如Ang和Skea(1994)、Boyd et a1.(1988)、
Iju ctal.(1992)、Sinton和Levine(1994)论文中提出的方法就是AECT-PDMl
法(口=屈=‘=o.5);Ang和Skea(1994)、Hankinson和Rhys.(1983)、Park
(1992)论文中提出的方法就是AECT-PDM2法(口=屈=t---0):Ang和Skea
(1994)、Reitler et a1.(1987)论文中的方法就是AECT-PDM2法(口=麒=t---0.5);
Bossanyi(1979)、Howarth ctal.(1989)、Jenne和Cattell(1983)论文中的方法
绷鬻渤习纂捌~


“Ⅲ
'
卅\

就是AEIT-PDM2法(口=尼=t--0);Boydetal.(1987)、Huang(1993)、Torvanger
(1991)就是MEIT-PDMl法(a=属=t=o.5)。在研究中,这些参数的值通常
都取为0和0.5。通过变动参数值,实际上上述的常用分解技术可以延伸出无数
的方法来。也有学者提出(Liu et a1.,1992),参数的取值应使每种效应由PDMl
和PDM2模型得出的结果相同,这样才能使不论使用地是PDMl还是PDM2法
得出的分解结果都一样。表2.2列出了满足此条件的参数值,应用该参数值的方
法被称为适应性加权参数微分法(the adaptive weighting parametric Divisia
method,简写为AWT-PDM)。在此法的框架下,参数值不是由分析者自己决定
地,而是要与能源和产值增长的模式相适合。应用这种方法的有Ang(1994)、
Ang和Lee(1994)、Iju ct a1.(1992)学者。
表2.2 AWT-PDM法在四种不同分解技术下的相关参数值
能源渭赞的加珐分解技术(AECT):
口-[,o化一K)一EoIn(Y,/K)]/[(,o一‘)化一K)一Eo—E)ln化/Zo)]
层一k,。K㈦,一St,0)一置,。ln忸。/墨,。№—;一‘,誓№,一墨,。)一幢,o一局,)lnb,/Si,。)J
q-陈h一11,o)一‰ln(II,/I加IJ/[(r,冉一‰肌一‰)一旧'o-El,)ln(,。Ill,)】
能源消费的乘法分解技术(MECT):
6Ij廷圆|13s4一st3—UI。|l£3hbq|st日越睡恤|lo—lqH^s。一si3—\}kn|E。一E。|{l£沁醇。|s。魏
丐-屿,-oXJ:,一‘,J一‰/岛)l屯/‰)J如,/厶一&,‘舰一‰)一‰/岛一毛/乓Jl础,/‘,)J
能源强度的加法分解技术(AEIT);
屈-【,I。瓯一s,A一幢,。/YoMs,,/‰)J帆m一‘,№,一‰)一‰/Yo一层,/Yt)ln($uIS,.。)J
q-is,,“,一‰)一E。。儡)l毗,/‰)J/晦,一s,X0一‰)一幢,。/ro一毛/x)ln(,l,/,,’o)J
能源强度的乘法分解技术(MEIT):
垦塑三兰塑里主塑垒墼塑旦: 一一
上面列举了各种技术下的PDM法,Ang和Lee(1994)进一步列举了每种
技术下在PDM法基础上延伸出来的7种具体方法:(1)Laspeyres参数微分法1
(LAS·PDMl):PDMl法下口=屈=t=0的特殊情形;(2)Paache参数微分法1
(PAA-PDMl):PDMl法下口=屈=‘=1的特殊情形;(3)简单平均参数微分法






1(AVE-PDMl):PDMl法下口=属=t=0.5的特殊情形;(4)Laspeyres参数微
分法2(LAS—PDM2):PDM2法下口=届=‘=0的特殊情形;(5)Paache参数微
分法2(PAA-PDM2):PDM2法下口=属=q=1的特殊情形;(6)简单平均参数
微分法2(AVE.PDM2):PDM2法下口=岛=q=0.5的特殊情形;(7)适应性加
权参数微分法(the adaptivc weighting parametric Divisia method,简写为
AWT-PDM)。图2.2显示了这些方法的延承关系。
圈2 2能源消费分解各种方法之间的延承关系
2.3能源分解方法的选择
由于有许多的技术和方法可供选择,研究人员必须面对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哪
种方法的问题。下文将讲述选择方法的一些原则和依据。
2.3.1选择分解技术
在研究过去工业能源消费的发展变化时,能源消费分析法和能源强度分析法
要优于能源弹性分析法。能源消费分析法和能源强度分析法从方法论来讲是没有
区别地,它们的差别在于分析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解释上。在时间序列分析中,能
源强度分析法在结果解释上比较方便,因为估计的效应通常是以指数的形式表





示。另一方面在期间的分解分析中,由能源消费的加法分解技术得到的结果很容
易为非专业人士理解,因为它们是以单位能源的形式表示地。当研究期间较长或
者工业产值的增长非常迅速例如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形时,(运用能
源消费分析法得到的)估计的产出效应将会非常显著,经常是估计的结构变动效
应和能源消耗强度效应的许多倍。如果目标是为了研究结构变动的冲击地话,此
时能源消费分析法就没有能源强度分析法合适。在能源需求的预测中,能源弹性
分析法是比较有用地。至于加法和乘法形式之间的选择,有几项研究(Ang and
lee,19941 Ang,1995)显示在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分析法之间的差别不大。
在能源弹性分析法中,乘法技术要优于加法技术,但是乘法技术要求使用到时间
序列数据。
2.3.2选择建模方法
一个具体的分解方法是一系列模型和假设的集合。正如上文所述的框架,方
法的选择实际上就等同于在两个常用参数微分法和分配相应的参数值之间做出
选择。如果研究期间能源消费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产值水平和个别部
门的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接近于对数形式地话,那么PDMl法是较优的方法;
而如果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接近于线性形式地话,那么PDM2法就是较优的方
法(Liu et a1.,1992)。然而在应用AWT-PDM法的情形下,不存在选PDMl还
是PDM2的问题。参数值的选择最好是根据研究目标来定。如果目标是为了研
究历史能源消费的变化模式,那么像O和0.5这样的值经常被选中。所有参数值
如果都选0,结果解释就比较简便,因为所有估计的效应是以(分解期间中较早
的那年)0年为参照来测算(Park,1992)。取0.5的参数值则赋予分解期间中的
两年以相同的权重,分解在时间上是以一种对称的形式进行地。如果0年和t年
的数据互换地话,除了符号相反以外结果完全相同。所有的参数值都取大于O.5
地话,则赋予(更近的一年)t年的相关变量以更大的权重。在参数取值为1的
情况下,分解和预测都是以相同的参照年例如t年来进行地,分解的结果可以很
方便地用于预测。在AWT-PDM法中,参数值不是人为设定地,两个参数微分法
得出相同的分解结果。这两个特征使得AWT-PDM法在理论基础上很有吸引力。
2.3.3对残差项的解释
方法选择中一个很有用的判断准则就是看残差项的偏差有多大。如果有很大
的偏差意味着能源消费或总能源强度被观测到的变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未被解释,
而这违背了分解技术的宗旨。一个小的偏差可能来源于两种情况(Liu et a1.,
1992):一种是想要的结果,能源消费或能源强度的变化可以完美地归因于各种
预定的效应;另一种是不想要的结果,各种预定效应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抵消导
致残差项偏差很小。在每种分解方法下,残差项实际上可以表达成表2.1各个公
式中变量和参数的函数形式。除了所有参数取0或1的情况外,要写出残差项的
数学表达式非常繁琐。尽管复杂繁琐,但是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研究说明或没有
某个方法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优于其他方法地话,那么就必须选择一个使残差项
最接近于0的方法。
2.3.4期间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
期间分解不用在数据搜集和计算上花费太大功夫,因为只需要两年能源和产
值的数据就可以了。然而缺点是忽视了中间年份能源消费和产值增长的模式。与
此相反地是,时间序列分析可以估计出这两年之问能源消费和产值增长的模式。
此外,相对于期间分解来说,时间序列分析给出的分解结果较不依赖于所使用的
分解方法,且其残差项的偏差也较小。但是实际上,期间分解仍然很常用;因为
在有些情况下,能源和产值的部门数据分类不是很精确,另外跨国间数据的可获
得性也是一个问题。
第三章对中国工业部门1998"~2003年间能源消费的分解
3.1方法选择、部门分类水平及数据说明
第一章介绍了中国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使读者对我国的能源消费有一个基
本的认识,另外还说明了本文研究的主题及贡献所在;第二章就本文的研究主题
要用到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个文献综述。下面本文就要用第二章所讲的分解
方法对中国工业部门1998~2003年间的能源消费进行分解。
3.1.1本文研究方法的说明
首先,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能源消费变化,因此应该选择
能源消费分析法或能源强度分析法。另外,由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看在中国
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变化中,产出效应、结构变动效应和能源消耗强度效应谁的
影响最大(即这三种效应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主要是哪个因素造成了工业能源
消费或能源节约的变化。因此,本文选择应用能源消费分析法来进行研究。至于
加法和乘法形式之间的选择,有几项研究(Ang柚d Lee,1994;Ang,1995)显
示在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分析法之间的差别不大,但是乘法技术要求使用到时间
序列数据(对数据的搜集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决定使用能源消费的加法分解技
术(AECT)来进行研究。
具体到选择PDMl法还是PDM2法时,前面提到如果研究期间能源消费与
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产值水平和个别部门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接近于
对数形式地话,那么PDMl法是较优的方法;而如果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接近
于线性形式地话,那么PDM2法就是较优的方法(Iju ct a1.,1992)。在Park(1992)
和Zhang(2003)的研究中,他们认为在能源消费的变化中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
接近线性地,所以用的都是PDM2法。
在PDM法下,参数值的选取主要是看研究者赋予研究期间中基年和末年的
哪一年以更大的权重,也即是倾向于用哪一年为参照年。Laspeyres方法是以基
年0为参照年,因此参数口=成=t=0;P勰che方法是以末年t为参照年,因此
参数口=区=q=1;简单平均法则赋予基年和末年以相同的权重,因此参数
口=屈=t=0.5;AWT-PDM法中的参数值是使得PDMl法得出的结果与PDM2
法得出的结果相同时的值。本文的研究是以1998年(基年)为参照年,看看2003
年的能源消费(末年)与之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以总结为AECT-LAS.PDM2法。对应的方程
是上章提到的方程(1)、(5)、(27)、(28)和(29)。将方程(27)、(28)和(29)
中的参数口、屈、t取值为零并整理后可得:
AE曲一位一r0)Xs,.。It'o (“)
AE。-Y.X(s。,一s。’ok。。(45)
At:一一Y.Xs,,。∽,一It,。) (46)
方程中交量的涵义在第二章中已经讲过了,此处就不再赘述。Laspeyres方
法以基年为参照年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便于理解和解释。但是应用该方法仍然会产
生一个不为零的残差,而且残差随着t的增长而增长(Howarth ct a1.,1991)。这
会导致工业能源消费中有部分变化未被解释。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要对上述的
AECT-LAS—PDM2法稍作修改。Zhang(2003)给出一个较好的修改,他的修改
保持AE曲与方程(44)的表达不变,但是重新定义了后两项址0和丝。的涵义,
Zlmug修改后的方法仍然可以看成是Laspeyres方法,但是经他修改后的方法不
再有残差。
在Zhang(2003)修改后的方法中,址0被定义为每个子部门t年的产出以
0年的能源强度生产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与如果t年的总产出与0年的构成一样并
且以0年的能源强度生产所需要的能源消耗之间的差异;AE。表示地是观察到
的实际总能源消耗与如果每个予部门t年的产出以0年的能源强度生产所需要的
能源消耗之间的差异。因此,我们可得:
A量,-Σ化墨,It,。一I置冉,|,。)-影Σ8,,一置,。k,。(47)
AE。一Σ化s,It,一Y,St,It,。)嘭Σ墨,(,j,一It,。) (48)
这个分解方法使得方程右边三项加总后不再产生残差。证明如下:
AE曲+△E。+舾。-位一r0)Xs。,。,岫+IΣb,一置,。k,。蟛Σs。,(,j,一It,。)
。YΣs柚,柚一KΣs帅‘,。喝Σ屯‘,。一Σ墨⋯It
+zΣs,‘,一KΣ置,‘,o
"-YoΣSt。llD嫡‘ΣSqIt,-一Eo+Et一址。
3.1.2部门分类和数据说明
选择哪种程度的部门分类水平由分析的目标和数据的可得性决定。为了把结
构变动效应从能源消耗强度效应中区分出来,子部门的分类越精细越好。Sinton
和Levine(1994)认为随着子部门分得越细,更多的强度变化可归因于结构的变
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数据的可得性经常使部门分类不那么细致。在中国,
情况尤其如此,工业增加值和能源使用的数据仅仅局限在2位行业分类代码的水
平上。
区别于Huang(1993)、Sinton和Levine(1994)在其研究中使用总产值作
为产出的指标,参考Zhang(2003)的处理,本文使用增加值作为产出的指标以
避免对中介物品价值的重复计算1。工业部门增加值的数据在1998~2002年期间
划分为37个子部门,而在2003年则划分为39个子部门(与之前相比,多了工
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两个子部门)。能源消费的
数据在1998~2003年都划分为39个子部门,但是1998~2002年有3个子部门
的划分与2003年的不一样,1998~2002年的这三个子部门是其他矿采选业、木
材及竹材采选业、其他制造业,而2003年不同的三个子部门分别是其他采矿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对于每个子部门来说,
能源消费总量指得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能消费量的等量标准煤的总
和。由于工业子部门增加值的数据分类与能源消费的分类不一致,因此我们必须
调和一下这两套数据集,笔者将这两套数据集都调整为38个子部门。在1998~
2002年增加值的部门分类中,由于统计年鉴中总增加值的和大于各子部门的加
总,因此根据2∞3年的分类添加一项其他制造业的子部门(其值为总增加值减
去各子部门的加总值);而在2003年的增加值分类中,把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两个子部门合并成其他制造业一个子部门。至于
能源消费的部门数据分类,把1998~2002年年鉴中其他矿采选业、木材及竹材
采选业两个子部门合并成其他采选业,把2003年的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
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两个部门合并成其他制造业一个子部门。通过这样的
处理后,增加值的部门数据分类和能源消费的部门数据分类才可以一一对应起
来。
1997年及以前,我国的统计年鉴搜集和报告的是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
1总产值测算的是整个经济的所有产出,而不管这些产出是卖给谁的。由于总产值计算了各个生产阶段的
产出,所以这项指标很明显地进行了重复计算。例如。橡胶不仅被算成是橡胶的产出。而且还被算成是轮
胎产出的一部分.进一步还被算成是自行车产出的一部分。存国民账户中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这种荤复计
算.一种方法是测算增加值,即计算新增加的原料和服务的价值。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只报告最终出售给居
民消费、政府消费、净投资和出口给其他国家的净销售额来计算最终的花费.原则上,这两个方法都可以
得到相同的会计结果(Keldel,2001).
28
企业的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工业增加值。而1998年及以后年份,我国统计年鉴统
计的是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工
业数据统计中覆盖范围的变化使得1997年及之前的数据集与1998年及之后的数
据集不相容。为了取得数据集上的一致性,我们要么做1997年及以前数据的研
究,要么做1998年及之后的数据研究。而在第一章的最后一节中,笔者曾谈到
1997年之前的数据已经有学者做过了。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是从1998年到2003
年(最近可得的能源分行业消费数据只到2003年),相应的增加值和能源消费分
行业的年度数据可从《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2005)中得到。
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以1998年为基年.<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中可得
到14个分类子部门的价格指数。由于价格指数的分类没有增加值分类那么细致,
因此为了避免在将1999~2003年的当年价值转换成以199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
价值时各子部门数据的不一致性,本文决定根据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来将各年
的数据转换成以199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价值。
3.2产出效应、结构变动效应、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在工业能源消
费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比较
在本节中,我们将应用前面提到的分解方法来对中国工业部门从1998年至
2003年间能源消费的变化进行分析。分析的目的是:首先,想看看前人(Sinton
and Levine,1994:Lin and Polenske,1995:Garbaccio et a1.,1999:Zhang,2003)
研究的结论,即1997年以前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节约主要是由能源强度的下降
造成地这一结论是否在1998~2003年间依然成立;其次,在1998~2003年间前
述提到的三种效应是如何发展变化及相互影响从而引起能源消费的相应变化,即
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问题。
3.2.1实证研究结果
表3.1显示了本文的研究成果,1998~2003年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变化量
的产出效应△E曲(产出增长导致的能源消费量的变化)、结构变动效应够。(能
源消耗少的子部门与能源密集型子部门之间构成的变化而导致的能源消费量的
变化)、能源消耗强度效应肛。(由于生产技术和能源管理技术的提高等而导致
的能源消费量的变化)和实际能源消费变化量血。。1998~2003年,中国工业
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在15%左右,尤其是在2002年、2003年其增长速度更是高
达20%以上,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能有这样辉煌的表现着实令人惊叹。伴随
着经济增长,如表3.1所示假设生产结构和能源强度保持不变,1998~2003年,
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应该增长111604.31万吨标准煤。但是,中国工业部门
此期间实际的能源消费只增长了25217.49万吨标准煤。很明显,必定存在着能
源节约,降低了能源消费。能源节约度量的是由于经济增长而导致的能源消费将
会达到的量与实际的能源消费量之问的差异。
表3.1 1998年~2003年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增量的分解(单位:万吨标准煤)
注,表中符号为负的表示地是能源消费的减少,符号为正的表示地是能源消费的增加.
1998~2003年的能源节约量是86386.82万吨标准煤,从表3.1可以看出这
段期间的能源节约全是由能源强度的下降带来地,实际能源强度的下降贡献了能
源节约量中的109.44%,也即94539.26万吨(因为结构的变动也导致了能源消费
的增长,所以能源强度下降对能源节约的贡献超过了100%)。具体到每个年份,
仍然可发现能源强度的下降是造成1998~2003年各年能源节约的最主要原因,
甚至在98~99年、00~01年、02~03年间是唯一原因。这个结果也说明了1980
年代直至1997年能源强度下降趋势仍然延续在1998~2003年间。图3.1是1998~
2003年中国工业部门实际能源消费总量与产出效应驱动的能源消费总量之间的
对比图。产出效应驱动的能源消费总量与实际能源消费总量之差即是能源节约
量。1998~2003年间所有年份的实际能源消耗总量都要比由产出效应驱动的能
源消耗总量小,但是这个差距在1999年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了1999年后
能源强度下降的速度减缓,其下降趋势要小于产出增长驱动能源消费上涨的趋
势。
13 0
12.5
12 O
11.5
ll O
蓦川
lO O
9·5
9·O
8.5
8.O
图3.1 1998~2003年中国工业部门实际能源消费总量与产出效应驱动的能源消费总量
I-*-实际能源消费总量十产出效应驱动的能源消费总量I
/A

//
//
/卜——\////
\/ . / /
1998
3.2.2实证结果的分析说明
图3.2是1998~2003年间能源消费的产出效应、结构变动效应、能源消耗
强度效应和能源使用效率年增长率之间的对比,从中我们更能清楚地看出这些因
素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首先,产出效应在1998~2003年间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998~2001年间,这段时间产出效应引起的能源消费增量变化比较平缓。可能
原因是1997年全国首次出现买方市场,尔后又遭遇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导
致国内需求疲软,从而减少了对能源产品的需求。第二个阶段是2001~2003年
问,此时产出效应引起能源消费增量的增加比较快速。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的
分析没有做到2005年,估计2003~2005年间这一趋势仍将继续。其中的原因可
能是:第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贸形势一下转好,外国对中国产
品的需求连年上涨,而中国的出口也是持续增加、屡创高峰,据统计2002年与
2003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分别为22.34%和34.66%。另一原因则是,以钢铁、水
泥、房地产业等部门为代表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导致了中国工业经济
的快速增长。01~02年与02~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6.9%、
27.7%,该增长速度为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正是以上两个因素,导致了中国
经济于2001年后步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因而对能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能源消耗强度效应。从图3.2可以看出,虽然能源强度
的下降仍然是1998~2003年间能源节约的最主要原因,但是能源强度的下降带
来能源消耗的减量作用正在逐渐减弱,仅仅在02~03年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又稍
微有点反弹。这点也可从能源使用效率年增长率的逐年下降中反应出来。以上都
说明了虽然我国在1998~2003年问能源使用效率一直在提高也即能源强度一直
在下降,但其改进的速度却在减慢: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能源节约技术在初始应
用时,效果会比较显著,但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遇上瓶颈;另一方面可能是工业
部门结构的重心逐渐向高耗能的行业集中,这限制了能源节约技术作用的进一步
发挥。
最后是结构变动效应。结构变动效应在1998~2003年间共有两次为负(99~
00、01~02)、三次为正(98~99、00~01、02~03),并且总的效应为正。这说
明了我国工业经济逐渐重型化的倾向,也即这几年工业部门结构正逐步地从耗能
少的行业向高耗能的行业转变,这在部分程度上抵消了能源强度下降造成能源节
约的作用,加重了能源消耗增加的压力。由图3.3可见,1998~2003年间轻工业
比重由1998年的42.93%下降致35.49%,与此同时重工业比重由57.07%增长到
64.51%。
进一步地,我们再来看看分部门的能源消费变化情况。图3.4显示了38个
工业子部门的能源消费变化,其中负号表示对总的能源消费起减量作用(即能源
节约),正号表示对总的能源消费起增量作用。(图3.4是根据本文上节实证结果
得到的。)
图3.4 1998~2003年中国工业子部门能源消费变化
表3.2 1998~2003年中国工业子部门能源消费与工业增加值份额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应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计算.
在所有工业子部门中,表3.2显示了,黑色金属业、化学品业、非金属矿物
业及电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耗子部门。在1998和2003年间,这
四个子部门分别平均消耗了工业部门总能耗的18.84%、14.28%、11.24%和10.63%
(总共占54.99%)。另外从图3.4中,我们发现黑色金属业在整个工业部门能源
消费变化中起了最大的减量作用,在由于能源强度下降而造成的工业能源消费下
降中黑色金属业贡献了26.74%。这个结果是由于该部门能源强度的下降和其在
工业部门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平均5.46%,见表3.2)两方面综合作用引起的。
不过,表3.2同时也反映了黑色金属业是最耗能的部门,其能源使用效率最低。
接下来对能源消耗起减量作用最大的三个子部门是化学品业、非金属矿物业和石
油加工业,分别贡献了15.40%、10.51%和8.35%。上述四个子部门共贡献了能
源消费减量中的60.99%,可以说正是这四个子部门能源强度的下降阻止了工业
能源消费上升到11.16亿吨标准煤。
3.2.3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探讨:市场机制观点
前面的章节讲述了,在过去二十多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一
直在下降,而这直接限制了我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什么能源消耗强度会发
生变化,这其中有什么机制在起作用?有学者(Comillie and Fankhauser,2004)
认为私有化、价格自由化、企业重组等市场机制的改革是导致能源消耗强度变化
的主要原因。Comillie和Fankhauser在对转型国家能源消耗强度的研究中发现,
匈牙利、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几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在转型期间下降得
非常快,而与此同时这几国私有化、价格自由化、企业重组等市场机制的改革进
展迅速。而在独联体国家如摩尔多瓦、俄罗斯、乌克兰中,其工业部门的能源消
耗强度在转型期间却一直在上升;这几个国家要么是私有化和企业重组缓慢,要
么是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存在缺陷从而没有吸引到新资本和技术的输入。这些独联
体国家的工业企业持续地从预算软约束中获取利益,它们或者受到政府的大量补
助或者拖欠税收和到期账款而不受惩罚;因此企业没有激励去降低能源消耗强
度。另外,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结果(EBRD,2001)都显示企业重组和公
司治理改革对营造一个有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的经济环境非常
关键。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
国有企业改革,同时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得益于这些市场
化改革,改革之前企业普遍存在的软预算约束衄题从根本上得到了纠正,企业迫
于竞争和生存的压力,采用新的能源使用与节约技术,不断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成本。这可能是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引起能源强度降低
的微观机制方面的主要原因。
3.3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GDP数据修正后的结果
近十年来,在中国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令世人惊叹的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
统计数据可信度的置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置疑主要是认为中国官方高估了
中国GDP的增长率。例如,在运用一个更接近于西方国民账户体系的测量技术
后,Maddison(1997)重估了中国的GDP。他发现在1952~1978年中国GDP
的年度平均增长率为4.4%,而中国官方的增长率是6%。而在1978~1994年间,
Maddison估计的GDP增长率为7.4%,中国官方的数字是9.8%。由于中国的统
计体系是于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早期从苏联的社会物质产品体系(Material
Product System)转变成西方的国民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因此1990年代后官方报告的GDP增长率应该接近于实际增长率。但是有些学者
认为(例如,Rawsld,2001)20世纪90年代官方报告的增长率进一步地偏离了
实际增长率。例如,Wang和Meng(2001)发现中国官方统计的GDP增长率在
1992~1997年问高估了3.2%,与此相对1978~1991年间增长率高估了1.3%。
尽管由于统计实务中的技术问题会造成GDP统计的失误,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
中国GDP统计上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地方部门数据的造假和夸大造成地。
然而,中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12月公布的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成果,却推
翻了人们关于中国GDP增长率高估的认识。一时之间,众多国际、国内传媒对
此议论纷纷,不少著名的专家学者出来评论解析。总的来说,这次大家的意见比
较统一,都对此次的修订结果持肯定和赞赏的态度。此次普查调高了1993年以
来的GDP历史数据,而且在GDP的增长速度和结构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
化。修订后,第三产业的总量和比重大大地提高了。对照本文的研究期间1998
年GDP速度不变,1999~2003年间GDP平均低估了0.6%(国家统计局,《第一
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本文将据此,对前面章节中的成果进行一定的
修正。由于具体到分行业的数据和普查后的年鉴还未公布。因此,本节的结果只
是一个大概的估计,仅作为一个敏感性分析的参考。我们假设1998~2003年间
中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及分行业数据都不发生变动,各工业子部门增加值1999~
2003年间年增长率调高0.6%。因此,修正后的结果如表3.3所示。
表3.31998年~2003年调高GDP后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增量的分解(单位:万吨标准煤)
注:表中符号为负的表示地是能源消费的减少,符号为正的表不地是能源消费的增加.
表3.3中的数据显示,随着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调高,中国工业部门由于产出
增长而导致的能源消耗增量由之前的111604.31万吨标准煤增加到调高增长率之
后的116945.80万吨。能源节约也由之前的86386.82万吨标准煤增长为91728.30
万吨。从百分比来看,能源节约中有109.08%是由于能源强度下降引起的。这很
明白地表明了,之前关于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变化中结构变动效应与能源消耗
强度效应之问相对重要性的结论在调高产出数据后仍然成立。
第四章结论
4.1重工业化倾向加剧后的能源消费形势
通过第一章的叙述,我们已经了解到过去的近20年里,我国不仅在经济领
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能源领域也同样地令人赞叹。这一段时间中国GDP
翻了两番,但能源消费仅翻了一番,平均的能源消费弹性仅为O.5左右(也即
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仅增长0.5个百分点)。但是自2002年后,中国
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周期,开始频受能源瓶颈问题的困扰。2002年、2003年
全国部分地区开始出现缺电现象;而到2004年,全国已有多达20个以上的省份
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部分电厂发电用煤告急。另外,石油净进口量一直
在增长,从2002年的8130.1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14970万吨,增长了84.1%;
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由2002年的32.8%上升到了2004年的48.5%,三年上升
了15.7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这一期间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
数均超过了1,分别为1.∞、1.53和1.51,而之前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仅在
1989年超过了1。这是中国重化工业倾向加剧的标志。重工业化倾向加剧后必然
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这在第一章中也已经有所提及。
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的重工业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阶段
时,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由
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重化工
业达到相当比重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
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反观中国的情况,重工业化倾向加剧后却没有出现能源
结构的转换,如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而2004
年却下降到22.7%。而且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是一个
长期趋势。原因有二:
首先,世界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而中国又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国家,根据
目前预测,中国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从国际比较看,在
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
均17桶,中国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美
国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却是工业化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
高的国家。如果按日韩的石油消费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
的时候,每年的石油总消费量就要增加到36亿吨,这意味着将有34亿吨石油需
要依靠进口。但是,世界石油资源并不丰裕,目前每年世界全部的石油生产量约
为45亿吨,其中可贸易的量为22.23亿吨。即使今后世界石油产量和贸易量还
会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仍然是远远不够的。日本和韩国也没有什么石
油资源,是依赖世界资源完成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的。但由
于从人口看它们是中小国家,虽然人均石油进口量很高,但石油需求总量却不大。
而中国是人口大国,没有可能依靠世界资源完成这个转换。2003年中国原油加
成品油进口已达1.2亿吨,2004年又上升到1.5亿吨,已经把世界当年新增石油
贸易量的40%拿到了中国,许多人甚至把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的需
求。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挡住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这已经
充分说明了中国依赖世界资源转换能源消费结构的困难。
其次,中国大量进口石油还可能导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冲突,使进口石油的
增长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在且前的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中,超过2/3为世界工
业发达国家所占有。2004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6.4亿吨,欧盟为6.2亿吨,
日本超过2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超过了国际石油贸易的新增量,就会影响
到发达国家已经占有的国际石油贸易份额,从而引发同发达国家的石油矛盾。因
此,中国在未来的石油进口量肯定还会上升,但是进口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经
济的可能性问题,还有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在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
的案例中,已经很明显地反映了这个问题。
既然,中国在重工业加速发展的较长一段时间内能源消费结构还是以煤为
重,而煤又是一种环境污染比较大的燃料(在目前的中国,燃煤所导致的有害气
体排放,已经占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的65%~90%);那么中国在实现2020年
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过程中,必将遭遇到极大的环境压力,甚至有可能在未
来5~10年的时间里环境持续地恶化。
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重视,中央近几年经常强调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要转交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式增长),转变经济结构,
适当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而在“十一五”规划中,也特别提到了两项环境方
面的指标,即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污染排放物总量要降低10%。可以说
中央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即降低单位GDP能耗或能源强度)和转变经济生产
结构两方面着手解决能源问题的思路抓住了中国能源问题的要害,而且提得也非
常及时。然而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对这两个解决思路有所偏重。
4.2实证结果的政策涵义
首先,本文的结果发现以前学者(Sinton and Levine,1994:Lin and Polcnske,
1995:Garbaccio et a1.,1999:Zhang,2003)研究的结论,即1997年以前中国
工业部门的能源节约主要是由能源强度的下降造成地这一结论在1998~2003年
间依然成立。1998~2003年间工业部门的能源节约完全是由能源强度的下降贡
献地,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对能源节约量的贡献为109.44%。这表明了中国始自20
世纪80年代初制定的一些能源节约政策效果依然显著。中国80年代后制定的能
源政策如下:1980年,确立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
的能源方针,并且把节能工作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建立了比较完
整的节能管理体制,1997年颁布了‘节约能源法》,迄今已制定实施的能源和节
能国家标准达1“项。90年代以来,政府又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新的发展目标,通过实施产业政策限制和强制淘汰高物
耗、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技术和企业,建立起旨在改善环境质量的排污收费
制度和酸雨“双控区”的划分及控制目标,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绿色能源、推
广节能产品和技术的计划和示范项目。这些能源政策措施使中国在GDP翻两番
的同时,能源消费仅翻了一番。
第二,在对结构变动效应和能源消耗强度效应相对重要性的分析中,本文发
现在1998~2003年间结构变动效应对能源消费主要起地是增量的作用,这反映
了中国近几年来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倾向(从耗能少的部门向高耗能的部门转变);
而能源消耗强度效应对能源消费起减量作用,中国工业能源消费的增长之所以没
有那么大完全是由于能源消耗强度效应的作用。结构变动效应引起的增量占能源
消耗强度效应减量的8.62%,哪个效应的作用更大由此可见一斑。即使在根据全
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调高了我国GDP的增长率后,上述结果仍然成立,只是数字
上有些轻微地变动。这给我们带来的政策启示是:我国提出地从提高能源效率和
转变经济结构两个途径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切中肯
綮。但是本文的观点是在这两个途径所起的作用上,更可取地是提高能源效率(包
括提高能源使用技术、开发新能源等)。
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说把工业结构的重型化倾向纠正过来以减少能源消费
和环境污染呢?原因有下:第一,大幅度转变我国工业结构重型化的倾向不大可
能且没有必要。我国目前重工业化倾向加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随着人均收入水
平的提高,已经引发了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且
中国城市化水平也在迅速地加快,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或进入规划将
要进行,而这一切都必须以重工业来支撑。所以要大幅转变工业结构,就必须限
制居民对住房、汽车等的消费,且削减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显然不合我国经
济建设的根本目标。再则,我国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大部分也不可能通过国际交
换来满足。这是因为我国是有着巨大人口和辽阔国土的经济体,与香港、新加坡
等地区与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走过重工业阶段,
这个阶段是绕不开的。因此,能源的消费也减不下来。况且,根据本文的分析,

我国即使在重工业化倾向不明显的2000年之前的情况,通过部门结构的转变所
带来的能源减量作用也是极其有限地(见本文的实证结果部分)。因此,在工业
结构方面,我国应把注意力多放在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上,着重发展一些符合
我国比较优势的产业,避免各地方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现象发生。第二,前面
一节讲了,目前及可预见未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是只可能依靠煤这种“不清
洁”能源来支撑,而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相当巨大;化解这种压力,只靠转变经
济结构减少煤这种能源的消耗起地作用也非常有限,最主要还得靠使用新技术、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达到。第三,尽管我国20多年来节能成就显著,但是工业
生产的能耗仍然很高,节能的潜力还非常地高。根据2004年国家发改委的<节
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显示,2000年按当时汇率计算的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能耗,我国为1274吨标准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比美国、欧盟、日本、
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0.43倍。而从单位产品能耗来看。2000年
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
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如火电供电煤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
比能耗高21.4%,铜冶炼综合能耗高65%,水泥综合能耗高45.3%,大型合成氨
综合能耗高31.2%,纸和纸板综合能耗高120%。另外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也
大大地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由上述数据可见(2002年以后我国的能耗还在进一
步地加大),我国的节能潜力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以挖掘。
综上所述,我国要达到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目标主要还是应该靠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也即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来完成。尤其是要注意调整能源消费
结构,多开发一些核电、水电及可再生能源;还有就是改革能源价格机制,避免
由于能源价格的扭曲造成能源消费的负激励。
41
参考文献
【1】Ang B.w..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nergy coefficients【J】.Energy Economics,1991,
13:93.110.
【2】Ang B.w..De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The energy intensity
approach【J】.Energy Economics,1994,16:163·174.
【3】Ang B.w..Decomposition methodology in industrial energy demand analysis川.
Energy,1995,20:1081-1095.
【4】Ang B.W.and Lee S.Y.De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Some
methodological and application issues[J].Energy Economics,1994,16:83·92.
【5】Ang Bo W.and Skea J.F..Structural change,sector disaggregation and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UK industry[J].Energy&Environment,1994,5:1-14.
【6】Bossanyi E..UK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final
demand[J]-Energy Policy,1979,7:253-258.
【7】Boyd G,Hanson D.丸,and Sterner t.Decomposition of changes in energy
intensity:A comparison of the divisia index and other methods[J].Energy Economics,
1988,10:309-312.
【81 Boyd G,McDonald J.E,Ross M.,and Hanson D.八.Separating the changing
composition of US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from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Adivisia index approach【J】.The Energy Journal,1987,8:77-96.
【9】BP Grou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m Energy 2005【EB/OL].2005:
http://www.bp.com/geneficsection.do?categorYld=92&contentld=7005893.
【10]Comillie Jt and Fankhanser S~The energy intensity of transition countries[J】.
Energy Economics,2004,26:283—295.
【11]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ransition Report 2001【R】.
London:EBRD,2001.
【12]Garbaccio R.E,Ho M.v.,S and Jorgenson D.w..Why has the energy·output ratio
fallen in China?阴.The Energy Journal,1999,20:63-91.
113]Hankinson GA.and Rhys J.M.w.Electricity consumption,electricity intensit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J].Energy Economics,1983,5:146-152.
【14]Howarth R叫B Schipper L,Duerr PA,and Strom S。Manufacturing energy use
in eight OECD countries:Decomposing the impacts of changes in output,industry
structure and energy intensity[J]-Energy Economics,1991,13:135—142.
【15]Huang J.E.Industry energy use and structural change:A ca8e study of The
l,i
0ii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Energy Economics,1993,15:131-136.
116]Jenne C.and Cattell R..Electricity Intensity in UK Industry【J】.Energy
Economics,1983,5:114-123.
【17]Kambam T..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J1.China Quarterly,1992,131:
608-636.
【18]Keidel A.China's GDP expenditure accounts[f1.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1,12:355-367.
【19]Lin)【.and Polcnske K.R。Input-output anatomy of China’s energy use changes in
the 1980s[J].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1995,7:67—84.
【20]Liu X.Q.,Ang B.w,and Ong H.L.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visia index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changes in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川.The Energy Journal,
1992,13:161—177.
【21]Maddison A.Measuring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andLevels ofPerformance
IRl.Paris:OECD,1997.
【22]Park S⋯H De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An alternative
method[J].Energy Economics,1992,14:265·270.
【23]Rawski T.G..What I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J】.China
Econom记Review,2001.12:347-354.
124]Reitler W.,Rudolph M.and Schaefer H。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industry:A revised method【J】.Energy Economics,1987,9:
145-148.
【25]Sinton J.E.and Levine M⋯D Changing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ese industry: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shift and intensity change[J].Energy Policy,1994,22:
239.255.
【26]Smil V.1990 China"s Energy【R】.Washington:Office ofTechnology Assessment,
1990.
【27]Torvanger A.Manufacturing sector Cml-bon.dioxide emissions in nine OECD
eountries:1973·1987【J].Energy Economics,1991,13:168·186.
【28]Wangx and Meng L.A Re-evalu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1,12:338-346.
[29]Zhang Z.x..Why did the energy intensity fall in China's industrial so.or in the
1990s?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tensity change【J】.Energy
Economics,2003,25:625—638.
【30】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EB/OL].:国家发改委网站,2004:
圆翔镕潭目i

i
d
http://www.ndrc.gov.en[xwtb[t20050628 27571.htm.
f3111国家统计局冲国统计年鉴199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50-250·
13211蚕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152-255。
f3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55·252。
[34]m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55-252。
f351国家统计局冲国统计年鉴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160·258。
『361m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160-258。
『37]I垂1家统计局冲国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60-258。
f381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第二号、第三号)
[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05:http://www.stats.gov.en/zm'ipc/c£fb·
后记
临近毕业,要为研究生三年期间做个总结,一时感慨良多,难于下笔。在复
旦的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之一,其收获不仅是学识上地,更是思想
与境界上地。三年前我毅然选择考取复旦,一方面是受上海经济活力的吸引,复
旦地处上海,中西交汇,拥有开拓的国际视野与海纳百川的胸襟,有利于个人的
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更重要地是复旦学风笃实、文化氛围浓厚、大师辈出,
有利于个人修养的提高。
在这三年中,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著名经济学家张军老师。张老师不仅
拥有渊博的学识、深厚的经济学功底,而且为人和蔼、关心学生。张老师往往能
透过经济事物现象的表面,直接抓住本质。在学习讨论中,每每我们被事物表面
所迷惑时,张老师总能一针见血地直指问题的所在。他教导我们,在做经济学研
究时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问“为什么”。正是在这种“问题意识”的指导下,
我在一系列著名报刊上发表了许多的经济评论性文章,并广为各网站转载。可以
说正是张老师培养了我对事物的一种“问题意识”与分析方法,这将使我受用终
身。与张老师及众同门围坐一桌把酒笑谈时事轶闻的场景,常常令我回味不已。
另外,我很庆幸有一帮思想活跃、意气飞扬的室友及同学。除了在一起玩些
体育活动外,我们更经常地在一起讨论人生、历史、哲学、宗教及国际时事问题。
在讨论中,思想的火花不断地迸出,欢声笑语也经常地响彻全屋。正是“书生意
气,挥斥方道”。这种感觉及激情将使我永远留恋。我感谢这些同学,他们是韦
伟、宋绪刚、曾晓伐、秦怀宝、马良、胡晓勇、吕晓东、蒋星、刘宇、李浩、曹
诗画、张杨。
最后,我最想感谢地是我的父母,他们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地把我养大。他
们教会了我做人,塑造了我自立自强的性格。远离父母这么多年,不能亲自侍候
父母双亲,惟愿父母身心愉悦、长寿如松。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
':


‘ ’

1,
,一d“ ?+}!{一中除了特别加盼栎蓝和敦邋雠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一一
、,。n ⋯。一.“..’ :
撰写过的磅筑成果一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j.

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日期:趔:!;!/
本人完全了解复旦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
⋯名:毕新繇簦嗍卅^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