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噫769674
後里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学校代码:10246
学e:021015叭13
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个新的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系:
业: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
刘长喜
朱国宏教授
2005年4月18日
柬弪庠看、导师问巷
勃全戈公布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初以来在西方学术界开始探讨的重要问题,具有较
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共同研究
的热点问题。从理论层面来说,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相比,企业社会责任的
支持者缺乏像主流企业理论那样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缜密的逻辑方法。就实践层面
而言,如火如荼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促使我们思考其背后的理论支撑点在哪
里?
本文从企业与社会的视角出发,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建
立一个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框架,系统回答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问题,有力
地反驳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批驳。然后运用这个框架,研究近代以来我国企业社
会责任的演进,实证分析社会转型期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终济
绩效的关系。
本文内容安排和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介绍研究的缘起、思路和方法,梳理国内外企业社
会责任研究的进展,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第三章)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企
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结构和对象。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包括股东
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综合性社会契约责任,这种综合性社会契约责任包括企业经
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伦理责任和企业慈善责任。本文将企业社会责任划
分为两个层次,即自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他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从操作
化的角度来说,企业社会责具有多对象性: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环境、
商业伙伴等利益相关者。
第三部分(第四、五章)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契约演进和企业社会责任动力
机制的分析,建立一个企业社会责任契约和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
从社会契约论来看,企业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两次签订社会契约才形成的。因
此,企业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利益相关者之间显性契约和隐性契
约的载体。企业社会责任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站在公正立场达成的一致性行动的m
议。企业社会责任契约模型的建立,反驳了认为企业社会契约模型不能量化和模
型化的批评。企业的杜会责任契约分可以为三个层面:超规范层面、多元层面和
操作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契约的自律性质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从宏观层面来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传统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
内涵、性质和动力机制,企业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传统也产生反作
用,彼此交互影响;从微观层面来说,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影响与企业社会责任
的性质和是否承担社会责任以及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相互作用;企业内部的组
织形态、制度和产权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也相互影响。
第四部分(第六章)通过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历史演变的分析,修正和丰富
上述企业社会责任分析框架。现代企业在我国产生于晚清时期,由于社会背景的
差异,我国企业发展走上了与西方企业不同的发展道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影
响企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不同,企业的影响力存在很大差异,企业社会责
任的性质和动力机制也存在显著差异。
晚清时期,我国企业是在传统封建力量压制和西方列强欺侮中生存、成长起
来的,企业承担了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赋予的社会责任:保利权、官利责任和报
效责任。企业为了民族利益将保利权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近代中国特殊社
会经济结构、政治环境所导致的社会资金流向以及中国传统的投资理念、商事刊
惯决定企业要承担官利责任。企业报效责任也是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
种带有浓厚封建经济伦理色彩的社会责任。民国时期。企业的营利责任得到了加
强,同时由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内忧外患不断。企业承担了较多实业救国
和慈善责任。在计划经济时期,传统国有企业一统天下,承担过多的政府责任,
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变异——企业办社会。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了以
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其经济责任得到了强化。民营企业则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责任结构失衡,过于追逐利润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社会责任。
第五部分(第七章)运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方法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
现状进行评估,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
关系进行检验,两者存在弱负相关关系,但差异不显著,不能推论总体,但至少
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坏与其经济绩效关系不大。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为了
追求经济增长姑息企业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原因之二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缺乏
影响力和谈判权,企业没有形成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
最后,本文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经济绩效
【中图分类号】F406.1
ABSTRAC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which came into sight of western scholars in the early
20”century,due to its high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s now a hotspot in
economics,management,sociology and law,etc In comparison with opponents of
corporate sociaI responsibility,supporters can not find solid theoreticaI fcIundation and
perfect logic as those in mainstream corporate theories However,movements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时are going mere and more popular,which makes us eager to
find what on earth their intrinsic rules are.
Based on stakeholder theory and sociaI contract theory,this article builds a brand
new analyzing framework for corporate sociaI responsibiliM It discusses several basic
issues and then disproves those opposing argument towa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Utilizing this framework.I study the evolvement of Chines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ince modern times.1 also demonstrate pertinent issues dur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s arranged as foIlowing:
The first part(Chapter 1&Chapter 2)introduces my cause,thinking and method
before summarizing theoreticaI achievements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ch
provides our theoreticaI foundation.
The second part(Chapter 3)discusses wha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including jts connotation and scope.Jn this article,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considered as integrated sociaI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of corporate toward their
stakeholders including shareholders This kind of integrated responsibility consists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legaI responsibility,ethic responsibility and ben郇cent
responsibility There are two levels—the autonomous(seIf_disc叫ined)and lhe
heteronomous In practice,stakeholders include shareholders.employees.consumers,
community,environment and business partners.
The third part(Chapter 4&Chapter 5)builds an analyzing framework for the nature
and motives of corporate sociaI responsibility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evolvement and
motiv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view of sociaI contract theory,corporate comes into being by two sociaI
contracts A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social system。corporate is the carrier of stakeholders’
visible and invisible contracts.Corporate sociaI responsibility contract is a fair agreement
for stakeholders to conduct consistent actions.Our仃amework disproves those arguments
that corporate sociaI contract modeI can not be quantitated and struturalized.In fact.it has
three levels—super-criterion.multi.factor and practice.Furthermore,lt8 self-discipline is a
third pow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macro view,the connotation.nature and motivation mechanis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jnfluenced by politics。economics,culture,society and history
tradition.Vice versa.From the micro view,stakeholders,the nature,necessity,cont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ffect each other.Besides,organization form.system and
ownership are the same.
The Fourth part(Chapter 6)validates our new framework by investigating the
evolving histor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Modern corporate appeared in
Iate Qing Dynasty.Due to different sociaI environment.they chose a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h with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During different period.there were
different kinds of politics。economies and sociaI power,the same to corporate infiuence
So we could find huge difference on the nature and motivation mechanis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late Qing Dynasty,Chinese enterprises growned up in the environment of
suppression by feudalism and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y took on special sociaI
responsibility in that special time:to protect national interest.the responsibility of Guanli
and to render service to motherland.A¨of entemrises took protecting national interest as
their responsibility.The special economic structure in neoteric China,the capital flow
caused by political environment.the traditiona|Investing notion and business habits,all of
these made anterDrises to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Guanli.The responsibility of
serving motherland was also a special responsibility institution striping deep feudalistic
ethic formed in that special period.In that time,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fitability of
enterprises increased,meanwhile,a¨of ente巾daes took on a Iot of benevolent
responsibility because China was in the life-and-death moment of nation and inside and
outside troubles.In planned economy period。Stated—owned enterprises flooded in China,
and they took on over-many governmental responsibilities.which result in the aberranc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China’s stated-owned
enterprises carried out the marker-odented reform,so 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has
been reinforced.The private enterprises over-chased profits and ignore other aspect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cause of unbalance of sociaI responsibility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The fifth part(Chapter 7)evaiuates the status quo of corporate sociaI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utilizing overseas measurement,finding many shortages.Corporate sociaI
responsibili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re tested to have weakly negative correlativity.
The difference is not remarkable.which can not be inferred to the totaI sample.It shows
that corporate sociaI responsibility has little relationship with its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first possible reason is that local government will tolerate those irresponsible
behaviors for the sake of economic increase.The second possible reason is that
motivation mechanism does not work well because of stakeholders’lack of influencing
and bargaining power towards corporate.
In the end,some suggestions are brought up on how to promote Chinese corporate
sociaI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keholder Social contract Economic performance
Chinese Classi行ca蚰on Number:F406.1
2
论文指导小组成员
朱国宏教授
张薰华教授
潘纪一教授
表曩竺?声,譬师同曹
朔叠戈公茁⋯
Y
789874
第一章绪论
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初以来在西方学术界开始探讨的重要问题,具有较
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共同研究
的热点问题。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
在20世纪以前的西方社会,对“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问题的回答
是不容置疑的,企业唯一的目标和社会责任就是股东利润最大化。进入20世纪.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出现了纷争。人们开始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并非仅仅为股
东创造利润。企业社会责任深化了人们对企业的认识。
一、源自理论的挑战
理论的进步往往源于对原有理论的不满和对实践的反思。古典经济学对企业
的解释引起了学者们强烈的不满和不断的反思。科斯在1930年代就指出,“过去,
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
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
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
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做出『F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例如,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
所不同。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因
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
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1。科斯在批判古典
经济学的基础上,开创了企业理论的先河。自从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受到质疑
和批判以来,企业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三个分支:即企业的契约理论,企业的企业
家理论和企业的管理者理论,这些理论成为企业的主流理论。但是这些解释仍然
不能满足人们对企业的认识和把握的需要,因为这些理论没有走出新古典经济学
的范式。K.E.博尔丁1968年批判了原有对企业的认识,“在经济学中,我们开始
承认,企业不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体系,它又是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及政
治的等诸方面的复合性社会机构。为了建立科学的企业理论,必须考虑到所有这
些方面2”。1970年代,经济社会学家富永健一也发现:“现代比过去任何时代都
难以把企业行动解释清楚。因为,人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确立的对企业乃至
企业行动的一般观念,甚至理论方法和分析图表等等,在现实企业行动所展示山
的千姿百态面前,已显得过于软弱无力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企业行动分
析,就不能沿用以往的分析体系,而必须按照新的观点建立新的分析体系”3。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经济学内部还是经济社会学以及法学等社会科学都不满原有
对企业的界定,都在批判性研究企业的本质和其他方面的属性。企业社会责任理
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企业社会责任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角度审视企业,为
深化对企业的认识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西方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
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论。一派是以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为代表的
反对企业社会责任论者,他们坚持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除
此之外,再无任何责任;另外一派是以阿奇B.卡罗尔(Archie B.Carroll)等为代
表的支持企业社会责任论者,他们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包括股东利益最大
化,而且还包括其他内容。但是,这些支持者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系统研究,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性质、范围和原因都缺乏统一的逻辑分析框架。
目前这种争论延伸到我国学术界内部。有一部分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看作国
际贸易壁垒(李丽,2003):有一部分学者坚决反对企业社会责任,“一个让人不
无尴尬的事实是,我们今天对企业家公共责任的认识,仍停留在美国上世纪20
年代到70年代之间的水平上,在中国,即使是最好的经济学家,仍然对企业家
的职业使命抱有不实际的幻想。于是他认为,‘我们’仍陶醉在‘The Glory and The
Dream(光荣与梦想)’的时代幻想中,让公司去承担过多的公共责任,是一种
冒险行为。”(吴晓波,2004:张维迎,2003);还有一部分学者作为企业社会责
任的支持者却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论证,“曾几何时,‘社会责任感’是个充斥着
说教气息的道德概念。但今天,它已经成为西方对企业的现实衡量标准。特别是
对常年单纯靠‘低成本制胜’的中国企业而言,‘社会责任’及其量化标准,已
经成为我们得以继续进入西方市场的新门槛!它涉及的,将不只是‘境界’,而
是‘生存”’(曹希绅、张国华,2004)。
由此可以看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相比,企业社会责任的支持者缺乏
像主流企业理论那样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缜密的逻辑方法。本文试图为企业社会责
任找到理论基础,试图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社会责
任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系统回答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问题:什么是企业社会责
任;为何承担社会责任。然后,运用这个分析框架可以进一步分析我国企业社会
责任的特殊性,相信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来自实践的反思
在实践层面,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加速,企业规模扩张,
企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权力史无前例地不断扩大,企业影响力急剧膨胀,企业
2
的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比如,在现实中我们看到,
许多企业只把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择手段,
侵害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甚至为牟取暴利而制售假冒伪劣商
品,无视对劳动力资源的保护,以不正当手段侵害竞争对手,污染破坏环境。这
些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本价值目标,也极易导致市场竞争的无序和混
乱,甚至威胁一国及至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不能再将企业的责
任仅归结为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对股东以外的其他个人、群体同样负有责任,
企业的责任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的最大化。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所带
来的灾难性后果使许多人认识到不能仅把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追求的唯~‘
目标。到了20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在美国历史上首次得到了诩:多
州立法者的支持,并相继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法令,例如1983
年宾夕法尼亚州立法授权企业的董事在考虑企业的最佳利益时,顾及股东之外的
其他人的利益,包括地方经济、全国经济和社会性考虑在内的一般性因素以及董
事会认为适当的其他因素。1995年,十多家英国大企业共同赞助了一个非常有
影响力的研究项目——《明天的企业:企业在变化的世界中应当扮演的角色》,
研究结果指出,那些在将来处于优胜地位的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不仅仅把眼睛盯
在为股东赚钱上,不仅仅用财务指标衡量企业业绩,而是在思考和讨论企业目的
和表现时,综合考虑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2000年,欧洲的里斯本大会将企
业社会责任定位为建设有竞争力的和可持续的欧洲的三大战略之一。从2002年
起,欧洲各国要求企业每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5年,欧洲议会计划发
起全欧洲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美国企业——入道主义论坛协会会长约翰.马雷斯
卡(2000)撰文指出:“当今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
看作只是为拥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
展负责。这种企业新概念注定会改变人们对企业的看法、企业对自己的看法以及
企业在21世纪社会中的位置”。如火如荼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促使我们思考其
背后的理论支撑点在哪里?
第二节研究角度、研究思路和研究创新
企业社会责任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不同学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角
度是不一样的。本节在确立研究角度的基础上,梳理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一、研究角度
如表1.1所示,经济学从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产权理论出发,论证的唯一结论
就是企业除了股东利益之外不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管理学是从技术层面探讨如
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从而有利于股东利润最大化。社会学关注的是企业捐
赠和企业公益,探讨的重点是如何使企业更好地为社会目标服务。法学主要从企
业的法律属性入手,研究的重点是对企业行为的法律约束。
表1.1 多学科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学科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
研究新古典
利益相关者管理学派经济社会学企业法
视角经济学派
新占典经济学从法学的角度分
利益相关者管理学派主要经济社会学目前
从产权理论山析企业法人治理
从如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对企业社会责任
发。论证股东利结构中参与者的
管理从而实现股东利j};;_最的研究很多。比
基本益最大化的台权利和责任,试幽
大化和企业的竞争力目的。较多的放在企业
分析理性。然后从这从中找剑企业社
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捐赠和企业公益
思路个角度分析企会责任存在的根
利于提高企业声誉,增强利上。缺乏对企业
业承担社会责据。但是,股尔是
益相关者的认同度,为企业社会责任深层次
任与利润最大企业的主要社会
营造~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的研究和探讨。
化的冲突。责任观占据主流。
后面我们将详细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这里主要从研究
视角出发,简要分析各个学科的研究立场和方法论。
首先,从理论的结构美和形式美来说,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企业理论更胜一筹。
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理论模型化和数理化,在对企业的解释中占主流地位。米尔
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就曾批评企业社会责任论者结构松散,并且缺乏
严密性。“这场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讨论,以其分析结构的松散及严密性
的缺乏而著称”(弗里德曼,1971)。”但是新古典经济学派理论的完美与现实是
脱节的,该理论不能解释现实中企业的变化。理论和现实的相悖,遭到了许多学
者的批评,现实的变化要求直面现实的理论(杨瑞龙,1997)。
其次,从方法论上来晚,利益相关者管理学派的方法论基础依然是新古典经
济学,他们对企业的根本认识没有走出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众多研究还是从股
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展开的。
第三,法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的法律属性角度入手,推进
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进展。但是,出于过于注重法律契约的研究,忽视了企业
社会责任的存在还有隐性契约基础。或者说,如果说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来说是
一种约束的话,它不仅包括法律层面的强制性约束,还包括非强制性的约束。
第四,社会学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招致最大的批评就是如米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Friedman)所说的结构松散。泛泛之论多,真正发掘企业社会责任学理
性的研究较少。
本文从经济社会学中企业与社会这一大的视角出发,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
社会契约论的理论方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
二、研究思路
本文拟从企业与社会角度出发,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建
立一个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框架,深层次剖析企业社会责任的重大理论问
题,然后运用该框架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和当前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以及验证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假设。
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二章介绍研究的缘起、思路和方法,梳理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
展,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从社会契约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而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的类型结构和对象。
第四、五章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契约的演进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分
析,建立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和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
第六章通过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的分析,验证了上述企业社会责
任分析框架。分别从晚清时期、民国时期、计划经济时期三大阶段展开研究。
第七章在对我国转型期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类型分析后,运用国外企业社会责
任的测量方法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进行评估,进一步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
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
撮后,本文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建议。
三、研究创新
本文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首先,从企业与社会的视角出发,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论的理论
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框架,廓清企业社会责任的丰富内涵和本
质。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从国外最新的研究进
展来看,两者出现了从概念到实证检验的全面结合的现象(沈艺峰,沈洪涛:
2004)。企业社会责任借用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契约的概念能明晰社会责任的对象,
进而能进行操作化研究,避免企业社会责任早期研究中出现的因一些基本概念含
糊不清导致基本方法上的混乱的弊端。
第二,运用上述企业社会责任分析框架,结台历史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与
社会的关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展开研究,探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特
殊性。企业在我国的真正发展自晚清开始,从企业与社会的角度分析企业社会责
任历史演变的研究比较少,本文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三,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本文是国内较早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企业社会责任
及其与经济绩效关系的一项研究。本文将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方法运用丁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对企
业社会责任的解释更具说服力。
第三节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研究企业
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问题,提出研究假设,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证实或证伪。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企业社会责任在国外是一个纷争迭起的研究主题,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
法学等都从自己的学科角度展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各种文献可以说汗牛
充栋。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仅仅刚刚开始,特别是在当前企业“主流理论”
在学术界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企业办社会”低效率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下,国
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误读、误解层出不穷,大大阻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以及
实践层面的推进。比如: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为什么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如何
承担社会责任以及承担社会责任会对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国内对这些问题
也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是过于囿于学术视野或者历史经验的偏见会导致企业社会
责任研究的停滞甚至倒退。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
析的方法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发展脉络、含义以及变迁的动力机制,力图回
答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另外这些规范分析也为后面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
础,扫除理论障碍。
在规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
状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大都是理论
研究,缺乏实证分析。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国外学者实
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我们不能全盘接受,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有⋯定的特殊
性,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国外相比也有自己的独特性4。因此,我们必须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二、资料搜集方法
在实证研究中主要运用的是访谈法和问卷法。访谈法是在一定的研究目的指
导下,依据调查提纲,由访谈人员面对面与被访人员询问与研究有关的问题,进
而获取所需资料的一种社会调查方法(马振清等,1995)5。访谈法基本上是一
种定性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对问题的把握。问卷法是通过发放
问卷搜集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在参照当前国外企业社会责任问卷研究
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运用问卷搜集资料进行定量研究。
1、研究变景说明
本文从我国现实状况出发,修J下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变量及内涵。我
们将企业社会责任量化为企业对员工、消费者、商业伙伴、社区、环境、股东六
大主要利益相关者6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经济绩效从总体状况、财务指标、市场
指标和风险控制四个方面衡量。
表1.2 研究变量具体内容
研究变量操作化主要内容具体问题
员]_ 福利待遇
工作条件
企消费者产品安全详
业消费公平见
社社区企业捐助附
会社区参与录
责环境环境保护

资源利用
股东投资回报
透明度
商业伙伴公平交易
守约
企业7 总体情况
经济财务指标
绩效市场指标
风险控制指

2、调查对象的选择
在样本的选择中,本研究力求具有代表性。但是,由于研究问题的特殊性,
如果选择多个行业的企业进行研究,企业经济业绩会出现行业性差别,所以本研
究选择一个行业作为研究行业。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服装行业作为研究的行业
对象。选择服装行业主要出于如下考虑:首先,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在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状况。其次,服装业是我国主要出口产业之
一,服装业目前已经遇到企业社会责任认证问题,对服装业进行研究能为以后其
他行业在发展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在服装业中本研究抽取了50家企业作为研究的企业样本。抽取的条件如下:
首先是已经成立8年以上。其次,成立的时候注册资本大致相同。
从所有权结构上来说,国营企业共8家占16%,民营企业30家,占60%,
混合企业(国有和民营混合)12家,占24%。然后从50家企业全部人员中间随
机抽取500人作为问卷部分的调查对象。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1.3所示:
表1.3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比例(%)
职员工330(66.0%)
位中低层管理者114(22.8%)
高层管理者56(11.2%)
文小学及以下100(20.O%)
化初中200(40.0%)
程中专(高中) 120(24.0%)
度人专及以上80(16,0%)
性男180(36.O%)
别女320(64%)
年龄30岁以下260(52.0%)
30~45岁140(28.O%)
45~60岁100(20.O%)
除问卷调查外,本研究还进行了访谈。一共访谈了36人,其中企业高层管
理者2人,中层管理者3人,员工5人,2个企业所在的社区负责人,8个消费
者,2个企业的6位股东,1个企业的三个商业伙伴(一个是供应商,一个是销
售商,一个竞争对手),7位企业所在社区的居民。
1科斯,载于《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iU版.1994。
2转引富永健一主编,《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小版社.1984,第1】6页。
3富永健一主编.《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第116页。
4比如存初始动力、企业社会责任变迁机制等方面都有特殊性。
5马振清等,《访谈法砷.社会调查中的应用》载于《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在后面的理论分析中将具体鸯隼释牲中国选择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理由。
。关于企业绎济绩敏的资料,小列在间卷中,根据所需指标到调古企业搜集。
第二章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传统社会关于商人的社会责任观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渊源。关于企业
社会责任的真正理论研究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后,企业的扩张和膨胀
引发了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兴趣。
第一节传统商人社会责任观
孕育于古代社会并在同后不断发展的商人责任观,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企业社
会责任观的萌芽,仍为当代企业社会责任观提供思想资源。“企业责任观念是逐
步演进的,惟有置身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中,才能真正领会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完
整意义”(N.Eberstadt,1978:8)。因此,我们首先分析传统商人社会责任观,
为全面理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奠定基础。
一、西方传统商人社会责任观
在古代社会,牟利活动被严加排斥,具有趋利本性的商人在社会结构中一直
处于被压制状态。古希腊罗马时期,商人的地位比奴隶高不了多少。古希腊和罗
马城邦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以公民为核心建立的等级制,社会成员一般分为公
民、自出民和奴隶三个等级。这种等级制的存在是以城邦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
位的封闭型经济为基础的,具体说来就是必须保障公民集体中的小农经济,防止
公民中出现贫富分化,因为小农经济是希腊罗马城邦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斯巴达传说中的莱库古改革、雅典梭伦到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以
及罗马共和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将不难发现,尽管方式有所不同,但他们的
实质都是抑制公民中的富人,确保公民中的小农(李丽,1996)。从当时希膳人
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来看,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赫西阿德在《田功
农时》罩认为海外航行从事商业活动既让人恐惧又让人讨厌。古希腊思想家柏拉
图、亚里斯多德、色诺芬等人也都很蔑视工商业,他们认为只有农业刁‘是最高尚
的职业,受过教育的人不该从事工商业,这些低贱的劳动只能由奴隶和外邦人从
事,而这些人是不列入公民籍内的,政治上无权,经济上受剥削。柏拉图在《法
律篇》中指出:拥有土地者才能获得公民权,公民依其土地的多寡分为四个等级,
并参与执掌政权;工、商只能算作贱业,由非公民经营:主张手工业者和商人不
O
得参政。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思想集大成者,他在《政治学》一书中,系统地论
述了他的重农抑商思想。他认为以农业致富,是顺乎自然的,是值得称道的;而
经商是损人利己的事,应该受到社会的指责。他把重农抑商思想同城邦政治联系
起来,认为重农抑商是城邦的立国之本。他认为过于看重商业,必定引起道德败
坏和公民内部的两极分化,引起公民人数的减少,最终给城邦带来危机。由于商
人的社会和法律地位十分卑微,其角色被定位为为社区提供服务,强大的社区精
神和政治压力迫使商人开展社会性活动。
在中世纪西欧,商人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依然是一个社会边缘群体。在教会
势力异常强大甚至凌驾于国家之上的中世纪,盈利性活动被视为违背基督教精神
的洪水猛兽。西欧封建制度的主要原则就是社会职能的分工,即一部分人祈祷,
一部分人作战,第三部分人劳动以养活前两种人,此种社会模式不允许商人大规
模地存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中,靠经商赚取利润是卑贱的职业,商人被视为贪婪
的冒险者。教会明确规定,凡买卖经营者,都不得免于罪孽。就是说经商是肮脏
的,商人死后灵魂不得进入天堂。整个社会都把商人看成寄生虫,商业和利润被
视为不义之财(张礼萍,2003)。商业被教会定位为只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存在。
商人必须绝对诚实,遵守商业伦理,关心社区福利。总之,中世纪教会为商人设
定的社会责任是极为广泛的,教会的教义在中世纪文化中的渗透是如此之全面,
以至于商人对自身存在的道德性都产生了怀疑(卢代富,2002)。商人为了提高
社会地位就大力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用“他们的财富来建立乡村教堂、医院、救
济所,简言之,为了同胞的利益,为了自已灵魂的幸福,在宗教慈善事业上花钱”
(亨利.皮朗,1964)1。
重商主义是在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时期产生、反映商
业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一种不太系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对商品经济条
件下,财富的性质、源泉以及获取财富的方式等作出了较完整的阐述。在重商主
义时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边缘阶层变为主导阶层。
其原因在于社会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1)文艺复兴改变了教会的宗教文化
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倡导宗教与教育、国家相分离的现世主义受到普遍的尊敬。
现世主义的盛行改变了商人的社会角色由教会定位的状况。(2)个体性与集体性
一样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之上,为个人积累财富与顾及社会利益并重提供了适
宜的土壤。(3)加尔文宗教改革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消解了中世纪对商人追逐
财富的敌视。宗教改革总的来说确立了如下三条原则:第一条原则是反对教权至
上,简化繁缛的宗教仪式,废除神职终身制,提倡建立国家教会,因信称义等。
反对教权至上就是提倡在上帝面前每个教众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第:
条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上帝赋予人的才能。从阶级角度上看,这个提法实质上肯
定了资产阶级存在的合理性,为西方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的兴起提供了理论支
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为资产阶级给社会创造财富、积累财富
方面做出的贡献鼓掌喝彩。第三条原则是积累财富的另一个目的是帮助弱者。从
上述三个原则的确立可以看出,在宗教教义和信徒那里,商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
责任实际上同时得到了提升。(4)对商人社会责任观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是重商主
义思想的盛行。重商主义不但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而且强化了商人的社会责
任,而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理论忽视了对商人社会责任的关注。
在工业革命之前,由于真正意义的企业尚不存在或还未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
据主导地位,所以就不会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依然足以
个人为单位。商人不应该为了私利而损害社会利益,应该将社会公益放在首位,
这一思想对后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二、我国传统商人社会责任观
与西方传统社会一样,商入在我国传统社会的地位也比较低下。首先,商人
地位低下与重农抑商政策有着密切关系。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在封闭中国的土壤
里,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由经
济基础决定的。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通过发展农业,封建国家不仅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还可以保证社会稳定,将
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发展工商业则可能使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
社会问题。可以说,不是重农抑商的政策造成了小农经济结构和狭小的商品市场,
而是农业和商业的实际作用和地位使统治者“选择”了重农抑商的政策f许平中,
2002)。其次,数千年来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在价值观上主张“重义轻
利”。如孔子以义利之辩作为君子与小人之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
子向梁惠王陈占:“何必日利”,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董仲舒更是发展
了孔孟之道,将义利之辩发展为人与非人之辨,“天之为人性,命使行仁义而羞
可耻,非若鸟兽然,苟为生,苟为利己。”用儒家思想标准衡量,经济即“利”,
技术为“小人之末技”,都是不值得看重的东西。儒家文化是重农抑商政策产生
的思想根源。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商人自然缺乏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尊严。
在上述经济社会环境下,我国传统社会商人为了争取社会的认可,得到儒家思想
的认同,发展出了特有的社会责任观——儒商思想(李承宗,2002)。
第一,“经世济民”的商业理想。儒商思想不把获利作为商业活动的唯一目
的,而是提倡把经商谋利与经世济民结合起来,甚至把后者作为最高目的。儒家
的人生理想是“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彻到商业活动中
去,就是不把经商仅仅当作谋利活动,而是实现经世济民的手段和获取社会声誉
的方式。经世济民的思想提高了经济活动的目的,强化了商业活动的内在动力,
同时,也为进一步发展商业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第二,“以人为本”的经营观念。儒商思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纯粹的物
和金钱关系,从物与金钱中看到人,并“以人为本”去进行经营。这种以人为本
的经营思想是儒家以人为中心去认识处理问题,注重推己及人、推物及人的思想
在商业活动中的运用。它主要体现在:一是立足于人去经营。认为经营虽然离不
开金钱资本,但其根本还在于人,儒家思想把人当作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最大最有
价值的资本,尊重人的价值。二是提倡为了人去经营,通过爱人得人去获取回报,
赚取利润,反对不择手段,巧取豪夺。
第三,“义”和“信”为根的经营道德。儒商在遵守法律的同时,非常注重
内在的道德自律、自觉信守等商业道德准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义”与“信”。
重义是儒家思想的本质规定之一,也是儒商思想的重要特征。作为商品经营者谁
都不能不重视利,其直接目的总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这是由商品经济的本质
所规定的。儒商重利,但不把利绝对化,不把利作为唯一目的。主张讲利而不忘
义,提倡“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强调以义驭利。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
超越利而行义,可以去利怀义,以利成义。儒商的重义精神从表面上看可能暂时
有损于利,但义而取信,又可带来更大更长远的获利机会。与义相联系,儒商另
一重要道德规范就是“信”。儒家把“信”当作立人之本,认为“无信不立”。儒
商不只是把“信”作为谋利的条件,同时把信看作是一种自立原则,一个精神信
仰,不因一时一地的得失而失信,甚至可以为守信而牺牲暂时的利益。儒商这种
“信”的精神不仅为经营者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也使
企业能永续经营、长盛不衰。
第四,敬业乐群的职业精神。儒家思想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事业功名意识和自
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它是由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精神,《易传》中“君
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大学》中“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交织而成的。
儒家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体现在商业活动中就是儒商的敬业精神。儒商不只
是把商业经营当作成就人生价值的事业来做,在经营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
苦耐劳,百折不挠。这种勤勉奋发,积极有为的敬业精神是儒商职业伦理的核心。
儒商职业伦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乐群精神。儒商思想虽然肯定个人的价值和
利益,但更重视群体的价值和利益。这是儒学家族整体本位主义在商业活动中的
体现。
第五,“和为贵”、“变则通”的经营态度和方法。“和”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
想,是儒家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法。儒家把“和”的方法运用于商
业竞争中,注重和谐经营,和气生财。这又是儒商思想与西方强调弱肉强食的商
业竞争思想的一个明显区别。“和”的经营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注
重不同经营者之间的互利合作,寻找共同的生财之点,所谓“有钱大家赚”,而
不提倡你死我活,相互吞并。二是注重内部的人际和谐,淡化内部消耗性竞争,
注重上下沟通,协调劳资关系。三是注重对人的和气态度,不巧取豪夺、欺行霸
市,提倡让利于民,方便顾客,诚恳相待,和气生财。商业离不开竞争,但竞争
是把双刃剑,既是商业发展的动力,又可以造成竞争中的残酷性、消耗性。儒商
思想注重“和”,但并不僵化,强调竞争的互利性和生成性。
显然,我国传统社会商人社会责任观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对于当前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有着积极借鉴意义。比如,从企业目标上米
说,企业应该像儒商一样树立“经世济民”的目标,而不是惟利是从,促进经济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从企业中心上来说,企业应该学习儒商以人为本,而不是将
人物化为工具和手段;从企业运行上来说,“义”、“信”、“和”是企业行动的基
本原则,而不能失去“义”、“信”、“和”。
第二节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脉络
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早期,奉行的是消极社会责任观。随着“贝利一多德”
论战的展开,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学术争论也由此开始。
一、消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观(19世纪)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M Responsibility)作为社会问题被提出来讨论
已经有数个世纪之久,美国建国之初,托马斯·杰斐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
就此辩论过(哈里森、弗里曼,1999)。在杰斐逊主张的“农业立国”和汉密尔
顿主张的“工商立国”的争论中,双方都认为企业将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杰斐
逊认为,城市生活及工业社会会败坏人的品德,使人们趋于喧落,会养成卑躬屈
节和见利忘义的品格,扼杀道德的萌芽,并且为野心家的匪谋培养合适的工具。
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在道德约束范围内经营。汉密尔顿则着重企业对国家
竞争力的责任,认为企业是振兴国家的主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尽可能赚钱,提
高国家竞争力。
在整个19世纪中,参与社区建设、向穷人捐款、兴办教育的慈善活动都足
个人行为,而不是企业行为。换而言之,企业主完全可以通过支配个人的财富来
从事慈善事业,但企业是不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当时的法律
在企业管理者如何使用公司的资金上也有明确的规定,认为企业没有权力去做其
业务范围之外的事,否则,就是“过度活跃”(Cultra Vires)了,意思是企业的活
动超出了它的权利。股东有权利起诉一个处于“过度活跃”状态的企业。虽然法
官们一般都会允许企业在其所在的城镇从事一定范围的社会公益活动,但对^丁企
业过多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是有限制的。因此,在19世纪真正承担责
任的是企业家,而不是企业。所以说,在整个19世纪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观
是持消极态度的。
这种消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与当时的主流思潮“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分不"
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赫伯特·斯宾塞指出“这看起来很残酷,一个
劳动者生了病,就丧失了与其他强壮竞争对手进行竞争的能力,就必须遭受穷困,
那些寡妇和孤儿必须自己为生或死而挣扎。虽然如此,如果不是孤立地看,而是
与整个人类的利益联系起来看,这些无情的命运就充满了最高的仁慈,正是这种
仁慈使得那些父母患病的孩子早早入土为安,也正是这种仁慈使得意志消沉者、
酗酒者以及那些受流行疾病折磨的虚弱者早早告别人间”’。因此,企业捐款资助
弱者是与自然进化过程相违背的,由此造成的社会保护只会降低人类的适应能
力。那些捐款的好心人实际是支持了那些在人类竞赛中的失败者,违背了自然法
则。在这种“弱者死有余辜”思潮的影响下,许多企业不仅不主动地承担社会责
任,而且对那些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供应商、分销商、员工极尽盘剥,以求尽快
变成社会竞争的强者。
在早期消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影响下,企业认为它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是
一种赤裸裸的市场竞争关系。至于众多利益相关者的非经济性的利益要求,企业
是不需要过多考虑的;即使加以考虑,那也是出自于企业主的怜悯之心。
二、“贝利一多德”论战(1930年代)
早期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是非常琐碎的,散见于其他领域的研究之中。
直到20世纪3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
1931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贝利(A.A.Befle)3针对当时股权结构的变化,
分析了企业管理者权力过大构成对股东利益的威胁,认为企业和企业管理者的权
力只有在能够为所有股东带来利益时才能实施,管理者只是股东的受托人,其权
力应本着为股东服务而拥有,股东的利益始终优于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是盈利
性组织,追逐利润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所在(A.A.Berle,1931)。
哈佛大学教授多德(M.Dodd)对贝利的观点进行了强烈的批评,双方围绕“企
业的管理者是谁的受托人”(ForWhomAreCorporateManagersTrustees)展丌激
烈的争论。事实上,争论的本质在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反对者以贝利
为代表持消极企业社会责任观,认为除了利润之外企业没有任何社会责任。赞成
者以多德为代表认为,企业财产的运用是深受公共利益影晌的,企业管理者的权
力来源于所有利益相关者,除股东利益外,法律和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企业同
时承认他人的利益,企业应该树立对雇员、消费者、广大公众的社会责任观。多
德指出,“现在有这样一种认识正R益增长,那就是:不仅商事活动要对社区承
担责任,而且我们那些控制商事活动的公司经营者们应当自觉自愿地按这种方式
予以经营以践行其责任,而不应坐等法律的强制”4 0贝利在回应多德的批评时
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承认了相关利益者的重要性。但是,贝利指出让企业管理者
对相关利益者负责缺乏操作性,容易流于空谈。与此同时,更多的学者加入到他
们的争论中来,推进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非常有意思的是,后来多德和贝利的观点发生了换位性的变化。多德在1940
年代放弃了企业应负社会责任的观点,认为自己1930年代提出的观点过于鲁莽,
现实的变化表面上是管理层更加重视了雇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是这种重视
是受迫于外界压力,而不是来自于企业内生性的力量(M.Dodd。1942)。贝利反
而认为多德原来的观点是对的。他于1950年代在《20世纪资本主义革命》一书
中说道:“二十年前,笔者与已故的多德教授展开了一场争论⋯⋯,笔者以为公
司的权力乃为股东利益而设定的信托权力,多德教授则主张这些权力系为全社会
的利益相关者而拥有。这场争论明显地以多德教授的观点获胜而告终(至少目前
已经告终)”5。
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早期开创者那里,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企qk在利润最大
化目标之外所负义务之概括。传统企业理论以最大化企业利润、进而最大化股东
利润为企业的唯一目标,主张企业法律制度的构造应紧紧围绕此一目标而展开。
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则认为,利润最大化仅仅是企业目标之一种,除此之外,
企业应以维护和提升社会公益为其目标。企业须在企业的利润目标和公益目标两
个维度之间维持平衡。在这二元的企业目标中,前者集中体现的是企业及其管理
者对股东的义务,后者着重反映的则是企业及其管理者对企业非股东利益相关者
的义务。因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具有相对广泛的社会性,“企业社会责任”(CSR)
作为表示企业及其管理者对其所负义务的一个简约说法,便由是得以确立。
三、“贝利一曼恩”论战(1950--1970年代)
更有意思的是,到1950年代,贝利由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对者彻底转变为企
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他和曼恩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贝利反思了自己与多德争论
的观点,他承认,在早期自己担心企业管理者不适合充当企业利益分配者的角色,
但企业界变革的事实证明了多德的观点是正确的。曼恩批评贝利从未对企业管理
者为何是执行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企业财富职能的最佳人选提供明证。
“贝利一曼恩”论战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参与到这场争论中来,使这场争论延
续了很长时问。霍华德·R·鲍恩《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从企业家对经济社会发
展的贡献和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著名经
济学家米尔顿.弗旱德曼(Milton.Friedman)则是企业社会责任论的最强烈的反
对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提高利润》(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Business Is to InCl'gase Its Profits)中鲜明地指出,企业的
社会责任是增加其利润,他认为,必须把企业家作为个人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
责任严格区分开来,“当然,企业管理者,从他自身来讲,也是一个人,作为
个人,他或许有许多现实的或潜在的责任——对家庭、良心、宗教情感、教会、
俱乐部、城市和国家的责任。⋯⋯如果这些是社会责任的话,它们是个体的责任,
不是企业的责任。”(Milton Friedman,1970:2)。米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Friedman)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反驳了企业社会责任论,在文
章的最后,他深表忧虑,如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但是对股东不负责任,而月
将削弱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走向集体主义(Milton Friedman,1970)。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赞成者。他认为,企业的社
会责任应是企业组织活动的目的。企业经济活动只是基于事实的判断,而企业的
社会责任则是从道德价值推演获得的企业目的。他研究了效率原则与价值原则
(社会责任原则)的对立统一运动,指出污染的蔓延会使社会成本增加,损害价值
原则。企业防止公害,把它化为企业成本,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效率,但却履
行了社会责任,维护了价值原则。他认为企业活动中的各种现象都存在效率问题,
但又离不开道德价值的评判。例如工资政策和晋升制度不仅要从效率上考虑,而
且应从对职工进行公正分配这一点上考虑。只有既看到手段事实方面的合理性,
又看到其价值因素,企业的效率原则和社会责任原则才能得到协调。为此,他特
别提醒企业,不能只注意直接效果,而应同时注意问接社会效果,防止价值取向
的偏差。
更多的学者没有停留在讨论企业是否应该负社会责任这个问题上,而是将更
多精力用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内容。德鲁克在《经营管理:工作、责任
和实践》一书中指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正常发展和不断进步所必需的机
制。他说:“商业机构以及公共服务机构是社会所赖以完成其工作的工具。它们
的存在并无本身的原因,而只是要实现社会的某一特别目的和满足社会、团体或
个人的某一特别需要才存在的。它们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工具。⋯⋯每一个机构
都是社会的器官,都是为了社会而存在。至于企业亦无例外。自由的企业不能由
商业上来评定其好坏,它仅能由对社会的功用来判断。⋯⋯要定义企业的目的和
使命,只有一个中心论题,一个起点,那就是顾客⋯⋯满足顾客是企业的目的和
使命”6。德鲁克对企业目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具体化,那就是要以顾客为中
心进行生产和服务。他强调,为了顾客、满足顾客、创造顾客,才会使企业立于
不败之地。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关系上具体得到贯彻。企业对股东、
员工的关系是企业内部的主要关系,企业与顾客、社区、政府、自然环境等方面
的关系则是企业的对外关系。处理这些相互关系的情况便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
状况。这里,既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企业主与股东、员工),又有人与
物的伦理关系(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它要求企业既要从自身存在的角度讲究
道德,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着想,又要符合社会公德的一般要求,
如诚实、守信。企业对内管理和对外营销活动是实现社会责任的两大途径。从本
质上讲,企业责任是对人的责任.对企业里的人和企业外的人负责。
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中更有不满于企业社会责任之含义模糊者,面对柬自
反对者就企业社会责任语焉不详之状况所作的指责,他们力图揭示企业社会责任
的应有之义,由此形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种界定。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对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所作的种种表述中,除前述那种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存
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的义务之传统认识外,最值得介绍的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
点,是以外延式的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所作的界定。这其中最著名的范例,当数
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对企业社会责任所作的表达。在1971年6月发表的一篇题
为《商事公司的社会责任》的报告中,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列举了为数众多的(达
58种)旨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并要求公司付诸实施。这些行为涉及10个方面:
(1)经济增长与效率;(2)教育:(3)用工与培训:(4)公民权与机会均等;(5)城市改
建与开发;(6)污染防治;(7)资源保护与再生:(8)文化与艺术:(9)医疗服务;(10)
对政府的支持。美国经济开发委员会在罗列了如此范围广泛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
后,进而又将其区分为两个基本的类别。其一是纯自愿性的行为,这些行为由企
业主动实施并由企业在其实施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二是非自愿性的行为,这些行
为由政府借助激励机制的引导,或者通过法律、法规的强行规定而予以落实。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开始走出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
争论,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上来。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深化(1980年代以来)
1、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1980年代以后,它颠覆了“股
东至上论”,实质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强烈支持者。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本
质上是一种受多种市场和社会影响的组织,不应该是股东主导的组织制度,应该
考虑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企业的出资不仅来自于股东,而且来自于企
业的雇员、供应商、债权人和客户,后者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人力投资和资本投
资(布莱尔,1999)。与主流企业理论相比,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为企业社会
责任奠定了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的核心观点认为,企业是其利益相关者相互关
系的联结,它通过各种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来规范其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
并将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在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进
行非均衡地、分散、对称分布,进而为其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有效地创造财富(陈
宏辉,2004)。主流企业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之间的区别可以归纳为表2.1所示:
表2.1主流企业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歧和差异
主流企业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
两权分布方式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集中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非均
对称分布于物质资本所有者衡地分散、对称分布丁企业的物
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中
企业目标追求企业的所有者(或股东)利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有
润最大化效地创造财富
企业本质企业是契约的联结体,物质资企业是其利黼相关者相互关系
本所有者通过权威来行使对经的联结,它通过协商米执行各种
理人员和员工的契约关系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
公司治理模式“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日德模式”
是最优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必将成为21世纪全球公司治理
种公司治理模式将最终趋同于的标准范式
英美模式
资料来源:陈宏辉,2004:86—87
20世纪90年代,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果越来越多,许
多学术会议也相继召开(A.Carroll,2004)。
在实践中,政府开始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由股东转向所有利益相关
者。1990年,美国宾夕尼亚州通过《宾夕法尼亚'/+11310法案》,其他各州也相继
修改原来的企业法规,强调企业在反收购问题上要更多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
益。《宾夕法尼亚州1310法案》认为企业必须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负社会责任,并
从以下五个方面强调了利益相关者的保护。第一,信托责任条款。授权公司董事
会今后在考虑公司决策变动时不仅只是关心其对公司股东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还
必须要照顾到该决策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短期和长期作用,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不
仅限于股东,而且还包括公司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甚至当地其他社区成
员。第二,控股条款。任何一个股东无论是通过收购还是代理权征集取得公司发
行在外股票的20%股权后,即不再享有表决权,除非得到与此利益无关的绝大部
分股东的同意。第三,转让条款。任何人如果在获得一家公司的控股地位后的1 8
个月内转售所持有的股票,必须将由此所得的任何利润还给该公司。第四,员工
解雇补偿条款。控股方案被批准后的两年内,如果解雇一名合格的员工,必须支
付给他f她)相当于1周至26周工薪的补偿费。第五,劳动合同条款。任何一方不
得因为收购交易或控股权的转移而废除和损害现有劳动合同(杨瑞龙,2001)。
1996年,时任英国工党领袖的布莱尔在全球会议上提出发展利益相关者资
本主义的经济,而不是发展以传统的股东资本主义为特征的经济,在利益相关者
经济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信任,有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共同收益,每一
个参与者都有机会通过贡献取得发展。法律界和政府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大大扩
大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影响。
从理论基础上来看,利益相关者理论源于契约理论和产权理论(陈宏辉,
2004)。虽然,契约理论和产权理论一直被作为股东利润最大化理论的思想基础,
但是从中也可发现利益相关者的思想渊源。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所有利益
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多变契约(Freeman&Evan,1999)。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对
企业进行了不同的投入,为了保证契约的公平和公正,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应该有
平等的谈判权和退出权。从这个角度出发,契约理论也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
利益相关者理论批评股东利润最大化者对产权的理解过于狭隘。事实上,只有基
于“多元个体判断”而形成的产权概念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多元个体判断产权
理论是建立在自由意志论、功利主义和社会契约论等理论之上的产权观。多元个
体判断产权的含义是指财产所有权人可以自由地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但根据
功利主义原则,财产所有权人又必须压抑他们的自我欲求,以满足他人利益上的
要求。社会契约论更强调个人和群体之间在私人财产适当分配和使用上的相互表
达和相互理解(Donaldson&Dufee,1994;1995)。从这个角度而言,利益相关
者理论也将产权理论纳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实证主义、工具主义和规范主义。所
谓实证主义利益相关者研究是指用于描述、解释和确定企业特征及行为的理论,
重点是调查企业如何与利益相关者互动以及企业是否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其代表性研究是布伦勒和科齐赫兰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与社会理论及
研究中的应用》,该研究实证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指出“企
业利益相关者理论断定一个组织之利益相关者的本质、他们的价值以及他们对于
决策和形势之性质的相应影响都提供了预测公司行为的所有相关信息”(布伦勒
和科齐赫兰,1991:462)。所谓工具主义利益相关者研究是指用于确认利益相关
者与公司传统目标(如盈利能力和增长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理论,研究的主
题是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业绩的关系。其代表性研究是阿奇B.卡罗尔(Archie
B.Carr011)的《公司业绩的三维概念模型》,率先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通过一
般统计方法探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卡罗尔,1979)。规范主义利益相关者理论
是从伦理的角度探讨企业与社会(包括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理论,着重阐述应当
如何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其理由。
2、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
主流企业理论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难以界定和分类”,因为倘若“连谁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弄不清的话,那么利
益相关者理论也就无从谈起了”(Donaldson&Preston,1995:Shankman,1999)。
在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时遇到的最基本的问题是怎样界定究
竟谁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弄清楚谁可以算作利益相关者这个问题,要发展利
益相关者理论就无从谈起(多纳德逊、邓非,2001/1999)。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是从股东(shareholder)套用而来的。1963年,美国上演了一出戏,名叫“股东”
(shareholder)。斯坦福研究院(Stanford Institute)的一些学者受此启发,利用另外一
个与之对应的词“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0来表示所有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人。
安索夫最早将利益相关者问题引入学术界,主张企业社会责任必须考虑利益相关
者,“要制定出~个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
之问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分销
商”(Ansoff, 1965)。米切尔和伍德(Mitchell&Wood, 1997)曾经详细研究了利
益相关者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总结了自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涉足利益相关者
问题开始,到1990年代中期为止前后共30多年时间罩,西方学术界共给出的27
种利益相关者的典型定义,如表2.2所示:
表2.2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代表性定义
提出者定义出处
斯坦福人学利髓相关者是这样一些团体,没有其支持,组Frceman&Reed
研究院织就不可能生存。(1983);
Fmeman(1984)
雷恩曼利蒲相关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企Nasi(1995)
(Rhenman) 业也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
奥斯蒂德、利益相关者是一个企业的参与者,他们被自己Nasi(1995)
杰努卡能的利益和目标所驱动,因此必须依靠企业;而
企业也需要依赖他们的“赌注”。
弗里曼、瑞广‘义的:利黼相关者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Fmeman&Reed
德实现,或者他们自身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1983)
过程的影响。狭义的:利益相关者是那些组织
为了实现其目标必须依赖的人。
弗里曼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 Freeman(1 984)
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人。
弗里曼、吉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企业,或者受到一Fmeman&Gilbert
尔波特个企业影响的人。(1987)
科奈尔、夏利益相关者是那些与企业有契约关系的要求权Comel 1&Shapiro
皮罗人。(1987)
伊万、弗里利益相关者是在企业中翻下了一笔“赌注”(have Even仓Frceman
岛a stake),或者对企业有要求权(have claim)A.。(1988)
伊万、弗里利菔相关者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因公司活动而Evan&Freeman
晶受益或受损;他们的权利因(1988)
公司活动而受到侵犯或受到尊重。
鲍威尔没有他们的支持,组织将无法生存。Bowie(1988)
阿尔卡法奇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公司对其负有责任的人。Alkhafaii(1989)
阿奇B.膏罗利箭相关者是在公司中下了一种或多种赌注的Carroll(1989)
尔(Archie 人。他们能够以所有权或法律的名义对公司资
B.Carroll) 产或财产行使收益和(法律和道德上的)权利。
弗里曼、伊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有契约关系的人。Freeman&Evan
万(1990)
汤普逊、瓦利益相关者是与某个组织有关系的人。Thompson.Wartick&
提克、斯密Smith(1991)
萨威齐、尼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组织活动的影Savage, Nix,
克斯、响,⋯⋯并且他们也有能力影响组织的活动。Whitehead&
怀特赫德、Blair(1991)
布莱尔
黑尔,琼斯利菔相关者是那些对企业有合法要求权的团Hill&Jones r1992)
体,他们通过一个交换关系的存在而建立起联
系:即他们向企业提供关键性资源,以换取个
人利益目标的满足。
布热勒利益相关者与某个组织有着一些台法的、不平Brenner(1993)
凡的关系(non·trivial
relationship),如交易关系、行为影响
及道德责任。
阿奇B.卡罗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投入一种或多种形式的Carrol】(1993)
尔(Archie “赌注“,他们也许影响企业的活动,或受到
B.Carrol” 企业活动的影响。
弗里曼利益相关者是联合价值创造的人为过程的参与Frceman(1994)
者。
威克斯,吉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相关联,并赋予公司一定的Wicks, Gilbert&
尔波特、弗含义。Freeman(1994)
里曼
明特雷利铺相关者对企业拥有道德的或法律的要求Langtry(1994)
权,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福利承担明显的责任。
斯塔里克利益相关者可能或正在向企业投入真实的“赌Starik(1994)
注”,他们会受到企业活动明显或潜在的影响,
也可以明显或潜在地影响企业活动。
克拉克森利箍相关者是指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Clarkson(1994)
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
们冈企业活动而承担风险。
克拉克森利益相关者是对一个企业及其活动拥有索取Clarkson(1995)
权、所有权和利益要求的人。
纳斯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有联系的人,他们使企业Nasi(1995)
运营成为可能。
布热勒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企业,叉受企业活动影响。Brenner(1995)
多纳德逊、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在公司活动的过程中及活动Donaldson&Preston
普尼斯顿本身有合法利益的人和团体。(1995)
资料来源: Mitchell&Wood,1997
总的来看,西方学者关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可谓形式多样,“没有一个
定义得到普遍的赞同”(多纳德逊、邓非,2001)。但是,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
基本上能把握利益相关者的真正内涵。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与企业相互影
响,并且在企业投入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社会资本等)的人、群体或对
象化的东西7。该定义具有关键性的两点,一是衬益相关者是与企业相互影响的,
企业离开利益相关者发展必将受到影响,反之亦然。二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投
入,这种投入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物质资本,有的是技术资本,有的是人力资
本,有的是社会资本8等等。
确立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后,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利益相关者具体所指。多纳
德逊、邓非(2001/1999)指出,列出一个大公司的每一个可能有资格作为利益相
关者的人,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把具有极不相同的要求和目标的相互交接的群体混
在一起。换而言之,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影
24
响也并不一样,不是同等重要的。另外,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演变和对利益相关者
认识的深化是与企业的发展进程同步的。在传统企业生产观看来,直接为企业供
应资源和购买产品的是利益相关者,但在现代企业观点来看,企业是所有利益相
关者的企业,还有许多不与企业发生直接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因此,非常有必要
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细分和分类。
如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学者们展开了积极的探讨,米切尔、阿格尔和
伍德(1997)提出从合理性(1egitimacy)、影响力(power)和紧急性(ugency)
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合理性指的是企业所认为的某一利益相关者对某种权益
要求的『F当性和适切度。由于所有者、消费者和员工对企业有着明确、『F式和直
接的关系,所以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要求所包含的合理性成分较大;与企业关系较
为疏远的利益相关者如社会团体、竞争者等,他们的要求则被视为具有较低的合
理性。影响力指的是生成某种结果(做成了用其他办法做不成的事情)的才干或
能力。紧急性指的是利益相关者需要企业对他们的要求给予急切关注或回应的程
度。
米切尔、阿格尔和伍德(1997)指出,要成为一个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至少
要符合以上一条属性,即要么具有合理性,要么具有影响力,要么具有紧急性,
否则就不能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上述三个特性进行
评分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又可以被细分为以下三类:(1)确定型利益相关者
(definitive stakeholders),他们同时拥有对企业问题的合理性、影响力和紧急性。
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十分关注他们的欲望和要求,并设法加以满足。
典型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雇员和顾客。(2)预期型利益相关者
(expectant stakeholders),他们与企业保持较密切的联系,拥有上述三项属性中的
两项。这种利益相关者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同时拥有合法性和权力性的
群体,他们希望受到企业关注,也往往能够达到目的,在有些情况下还会正式地
参与到企业决策过程中。这些群体包括投资者、雇员和政府部门。第二,对企业
拥有合理性和紧急性的群体,但却没有相应的权力来实施他们的要求。这种群体
要想达到目的,需要赢得另外的更加强有力的利益相关者的拥护,或者寄希望于
管理层的善行。他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结盟、参与政治活动、呼吁管理层的良知
等。第三,对企业捕有紧急性和影响力,但没有合理性的群体。这种人对企业而
言是非常危险的,他们常常通过暴力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比如在矛盾激化时彳i满
意的员工会发动鲁莽的罢工,环境主义者采取示威游行等抗议行动,政治和宗教
极端主义者甚至还会发起恐怖主义活动。(3)潜在的利益相关者(1atent
stakeholders),是指只拥有合理性、影响力、紧急性三项特性中一项的群体。只
拥有合法性但缺乏影响力和紧急性的群体,随企业的运作情况而决定是否发挥其
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只有影响力但没有合理性和紧急性的群体,处于一种蛰伏状
态(dormant status),当他们实际使用权力,或者是威胁将要使用这种权力时被激
活成一个值得关注的利益相关者。只拥有紧急性,但缺乏合理性和影响力的群体,
在米切尔看来就像是“在管理者耳边嗡嗡作响的蚊子,令人烦躁但不危险,麻烦
不断但无须太多关注”(Mitchell&Wood,1997),除非他能够展现出其要求具有
一定的合法性,或者获得了某种权力,否则管理层并不需要、也很少有积极性去
关注他们。米切尔评分法的提出大大改善TN益相关者分类的可操作性,极大地
推动TN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更加明确和更具操作性,
并逐步成为利益相关者分类的最常用的方法。
惠勒和西兰帕(1997:167)提出运用主要和次要、社会和非社会的维度划
分法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主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次要的利益相关者、主要的非
社会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主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拥
有直接的权益,对企业的成功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次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也具
有对企业较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地位方面。比起那些直接的
权益,次要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权益更能代表公众、特殊的利益。企业对次要
利益相关者负有的责任往往较小,但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可能产生十分重要
的影响,并颇能代表公众对企业的看法(惠勒和西兰帕,1997:168)。
表2.3惠勒和西兰帕利益相关者分类表
分类具体包括内容
主要的礼会利益相关者股尔和投资者、普通雇员和管理者、顾客、
当地社区、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企业
次要的社会利益相关者政府和监管机构、市政机构、社会压力群体、
媒体和学术评论者、贸易团体、竞争者
主要的非社会利益相关者自然环境、未米的几代人、非人类物种
次要的非社会利靛相关者环境保护压力群体、动物福利组织
资料来源:惠勒和西兰帕,1997:167
弗里曼(Freeman,1984)从所有权(ownershiv)、经济依赖性(economic
dependence)和社会利益(social interest)三个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层次
很清楚。对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有:持有公司股票的经理人员、持有公
司股票的董事和所有其他持有公司股票者等。与企业在经济上有依赖关系的利益
相关者主要有:在公司取得薪俸的所有经理人员、债权人、内部服务机构、雇员、
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地方社区、管理机构等。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
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特殊群体、政府和媒体等。
弗雷德罩克(Frederick,1988)则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对企业的政策和方针能
够施加影响的所有集团”。为了深入了解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及影响程
度,弗雷德里克将利益相关者分成了直接利益相关者(direct interest groups)和间接
利益相关者(indirect interest groups)。直接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直接发生市场交易
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
者、竞争者等。间接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发生非市场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巾
央政府、地方政府、外国政府、社会活动团体、媒体、一般公众、其它团体等。
查克汉姆(Charkham,1992)按照相关群体与企业是否存在交易性的合同关
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contractual stakeholders)芹l:l公众型的利
益相关者(community stakeholders)。前者包括股东、雇员、顾客、分销商、供应
商、贷款人,后者包括全体消费者、监管者、政府部门、压力集团、媒体、当地
社区。
克拉克森(Clarkson,1994/1995)提出了两种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1)根据
相关群体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承担的风险的种类.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自愿的利
益相关者(Voluntary Stakeholders)和非自愿的利益相关:着(Involuntary
Stakeholders)..前者是指在企业中主动进行了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人或
群体,他们自愿承担企业经营活动给自已带来的风险:后者是指由于企业活动而
被动地承担了风险的个人或群体。换言之,克拉克森认为利益相关者就是“在企
业中承担了不同形式的风险的个人或群体”。(2)根据相关群体与企业联系的紧
密性,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分为首要的利益相关者(Primary Stakeholders)和次要的
利益相关者(Secondary Stakeholders):前者是指这样一些个人和群体,倘若没有
他们连续性的参与,公司就不可能持续生存,包括股东、投资者、雇员、顾客、
供应商等;后者是指这样一些个人和群体,他们间接地影响企业的运作或者受到
企业运作的间接影响,但他们并不与企业开展交易,对企业的生存也不起根本性
的作用,比如环境主义者、媒体、学者和众多的特定利益集团。
国内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并且迅速
认识到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和分类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杨瑞龙、周业安,
2001 o万建华、李心合分别从企业利益相关者合作性和威胁性两个维度对利益
相关者进行了分类,细分出四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边缘
型的利益相关者、不支持型的利益相关者以及混合型的利益相关者。
从上述对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可以看出,股东、消费者、员工、社区、商业伙
伴和环境在每一种分类中都占据重要地位的对象,对企业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
用,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
第三节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评述
与西方相比,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还是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特别是
90年代末以后,掀起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潮。我国之所以重视对企业社会
责任的研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国外学术成果引进的深入,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带动了囤内的
研究。从学术渊源上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源于西方学术界。近二十年来,西方学
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大量涌现
出来。这些成果随着中西方学术交流的增加不断引进我国,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
注,开始探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2、企业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不断增多。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取得了飞速
发展。企业数量剧增,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同时,企业引
发了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比如工人和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问题、环境污染问题、
三角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经济的良性运行,而且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发
展。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开始研究如何从企业的角度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企业社会
责任就纳入研究的视野。
3、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引发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传统的发展
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
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应地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
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曾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
奇迹,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
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
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
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逐
步确立了可持续发展观。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进展
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文献检索表明,最早以企业
社会责任为名的著作是1990年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该书将企业社会
责任定义为“企业在争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
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承担的义务”(袁家方,1990:4)。
主要从纳税、自然资源、能源、环保、消费者等几个方面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
该书为我国企业社责任研究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但是过于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
中的法律层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过于狭窄。这一阶段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
研究基本上比较琐碎,成文的著作比较少。
第二阶段是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一阶段的研究可以分
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另一方面是从
法学的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前者以杨瑞龙等人的研究为代表。杨瑞龙等人对
批评新古典企业理论没有“直面现实”,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联结,岗
此企业的责任并非为股东负责,而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但是杨瑞龙等人的
研究过于侧重共同治理的研究,忽视了在企业社会责任上的拓展。后者以刘俊海
等人为代表,刘俊海在其专著《公司的社会责任》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公
司不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存在的唯一目的,而应当最火
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社会利益”(刘俊海,1999:6—7)。但是刘俊海
在书中仅仅是从法学的角度讨论了企业对消费者和员工的责任。
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这一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出
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比如,卢代富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
谭深等的《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社会》;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编的《企业
社会责任在中国》;陈宏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等等。
这一阶段的研究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出现了实证研究;二是国外研究文献的引
进:三是出现了SA8000的专题研究。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薄弱之处
至此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其
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已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重视。国内外企业社会责
任研究取得的成果为本文研究的展开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但是,回归到企业
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问题上面言——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和为何承担社会责任,
上述研究对此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特别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论的视
角出发,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更是比较薄弱。其次,由于中西
方社会结构和企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具有其特殊性,关
于我国自近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研究相对比较少。再者,就目前而言,我
国『F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企业社会责任在表现出与发达国家相同的普遍性的同
时,也具有其特殊性,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量化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与经济绩
效的关系也相对薄弱。因此,本文试图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薄弱之处着眼,为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进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杜,1964。
2转引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台性社会契约的理解》载子《中国工业绛
济》2003年第12期,第87页。
3阿道夫·贝利是荧国缂济学家、法学家。小利的主要著作有:《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1933年,和G c
米恩斯合著)、《政治力量的自然选择》(1950年)、《二十世纪的资奉主义革命》(1954年)、《没有财产枫的
权力》(1959年)等著作。
4多德,1932,第1146页。
5 A.A.Berle,The 29th Century Capitalist Revolutioll,1954,New York,quoted in Dr Salel3itl Sheikh,
Corporte Social Responsibillty:Law and Practice,Cavendlsh Publishing Limited,1996,p156÷
6德鲁克《经营管理:工作、责任与实践》台北:台湾中兴管理顾问公司,1980,P73。
7这里所指的对象化的东两是指与人类福利密切相关的非人类的东西,比如环境等。
8“社会资本”的概念最初是由经济学的“资本”概念演变而来的。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这两种
经济资奉相比既有相似性,也有区别。相I卅的特点包括:(1)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奉一样足通过
积累而成的。像信任、惯例以及网络这样的社会资本存量有自我强化和积累的倾向。社会资奉的使用能增
加巾1;是减少自身的供给,如果不使用它.它就会减少供给。(2)社会资本也需要小断地更新。社会资本
的价值随时问的推移会逐渐降低, 所以它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一样需要不断更新,否则将丧失其价值。
(3)社会资本与弊济资本部具自^生产性。(4)社会资奉与经济资奉一样具有层次性。从拥有主体来说割
会资本既可以是一个人的,组织的,也可以是共问体的。
社会资奉与物质资奉、人力资奉不同的特性有:(1)社会资奉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存许千于人阳、关
系的结构之中,它既小依附于独立的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的过程之中。(2)经济资本町以是有形的
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物质资本是有彤的,可见的物质是其存在形式;人力资本足无形的,它存在于个人掌
握的技能和知识中,表现为劳动者的经验和受教育程度。而社会资本却是无形的.它以社会关系的形式表
现出来,是一种能感觉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3)经济资率既可以为公共物品也可以为私人物
品,而社会资本则具有公菇物品的性质,一旦形成就不仅仅是一个人能使用它,它只能存请于两个以J:的
人中间。这也扶定了社会资本的不可转让性,尽管它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资源,但它难以被轻易地交换。
社会资奉具自生产性,它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样能为生产活动提供便利,这便决定r社会资本’。
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社会资本逐渐被认为是仝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31
第三章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
企业社会责仟中的“社会”和“责任”具有多重含义,因此导致人们对企业社
会责任的理解多种多样。本章在梳理企业社会责仟概念的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和
社会契约的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结构和对象。
第一节利益相关者的契约责任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众说纷纭,本文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契约的角度界
定企业社会责任,以应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含糊的批评,并为企业社会责仟的操作
化研究奠定基础。
一、责任的多重理解
在中西方语境中, “责任”的含义都相当模糊且有歧义,因此导致了对企业社
会责任内涵的理解出现纷争。在汉语语言文字中,对责仟的解释是多义的。按照《汉
语大辞典》的解释,责任的含义有三:一是使人担起某种职务和职责;二是指分内
应做的事;三是由于做不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简言之,任职、分
内事、因过失而受查处是责任的三层基本含义。按照法学意义上的解释,责仟一词
包含两方面的语义:一是关系责任,一是方式责任;前者指一方主休基于他方主体
的某种关系而负有的责任,这种责任实际上就是义务:后者为负有关系责任(即义务)
的主体不履行其关系责任所应承担的否定性后果。
责任在英语语境中的含义也非常复杂,意思比较混乱。企业社会责任一词的英
文是“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英文中“responsibility”、“duty”
和“liability”都译作中文的“责任”。但“responsibility”是一种比较宽泛的
定义,而“duty”则是比较具体的。比如,政府有维护人民健康的责仟,这是
“resDonsibility”。具体到一个国家来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有在城市限制
汽车尾气的责任(此处是“duty”)。如果政府没有尽到这一责任,政府有不可推
卸的责仟(】iabiHty),应该向污染的受害者提供赔偿。
从内涵上来说,责任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一种尽责的品质与状态,一方面
是指在道德上、法律上与精神上的尽责:另一方面指可靠的、可信赖的。二是担负
责任的事情,主要是从分内事的角度说明责任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具体负担。
有些情况下,“responsibil ity”永远不会过渡到“duty”。例如,我们后面会探
讨企业对产生社会问题负有责任。这里的“责任”应该是英文中的“responsi—
bility,”而不是任何法定责任“duty”。如果企业不拿出资金帮助社会解决社会
问题,从法律上将不能追究其责任。法律上的“责任”(duty)又分为两种,即,
法定责任(statutory duty)与“合理注意”(reasonable care)所产生的责任。
法定责任是法律所规定的责任,要求人们做某事或不做某事,如法律可以规定企业
不得使用童工,企业使用童工就违反了法律,要承担责任,就必须向当事人赔偿。
即便法律没有规定不使用童工,如果企业使用童工而给童工造成身心健康,套岫垫
有可能负“合理注意”责任,因为企业没有表现出适当注意,可能有过错(negligence
或wrong)。
德国经济伦理学者乔治·恩德勒主编的《经济伦理学大辞典》中,对责任条款
作了较详细的规定与阐释:责任的归属以行为者、行为及双方之间的一些特性为盼
提,丰要表现如下:行为者的特性是行为者必须有责任能力,而此种责任能力以行
为主体意志自由为前提。行为的特性表现为遵循或违反道德规范都属于责任范围,
而这种责任又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消极的义务(此义务要求行为不直接伤害他人)、
严格的积极义务(此义务要求履行已经承担的角色义务)、广义的积极义务(此义务侣
导行善)。在此三种义务中,消极义务是普遍适用的,它表达了社会群体赖以牛存的
最低界线;在形式上,严格的积极义务也是普遍适用的,而它的内容则依据不同的
文化与角色发生变化,并且受社会变迁的制约,严格的积极义务要求行动而不是单
纯的不做;而广义的积极义务不具有严格的约束力。所以,只有违反了不可违反的
消极义务、以及不努力和不主动地履行严格的积极义务,而不是忽视广义的积极义
务,才可以说是有责仟。在行为者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责任的归属依据一‘种
因果性的解释图式,而这一图式在行为丰体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分化。在下面5种情况
下,行为主体(如个人)是有责任的:一是对一切终究与其有关的后果(关联);_I是
对一切已由其导致的后果;三是对一切由其导致的可预见的后果;四是对一切由其
有意引起的后果;五是对一切由其引起的不合理的后果。
从历史的角度看,责任不是上天的旨意,也不是主体的意愿,责任是人类社会
组织为了生存通过劳动与协作、并在劳动与协作过程中产生的;责任是人类为了交
往通过语言在理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责仟是责任主体在社会中形成的关系责任和
方式责任,即包括严格的消极义务、严格的积极义务和广义的积极义务。因此,责
仟与社会并存,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这体现了责任社会性的本质。
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含义的争论
企业社会责任的早期提倡者并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明确的定义,在贝利和
多德等人的眼里,企业社会责任则是指除了对股东利益负责之外的其他责任。这是
一个非常含糊而有歧义的概念。因此有学者认为,单凭这一点企业社会责任就失去
了存在的意义(R.R.Smith,1998)。面临这种指责,企业社会责任论者开始力图揭
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即便如此,每一个企业社会责任论者对企业社会责任
的界定都不完全一致。如表3.1所示:
表3.1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含义的代表性看法
代表人物定义
世界商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企业社会责任是指承诺企业行为符合伦理标准,并在促进
会(Peter Ranard&Maya 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改善T作环境,提高员工家庭生
Forstater,2002:5) 活质量,促进当地和社会发展。
欧洲议会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意味着符合法律规定,而且要积极改善
人力资本、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礼会责任协会企业社会责任是指经营活动符合或超出伦理、环境、商业
和公共预期的标准。
戴维斯(Davis) 企业社会责任足企业采取的那些至少部分超越了其直接经
济或技术利益的决策和行动。
鲍温(H.Bowen)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具有的一种以有利于丰J会整体目标莆】
价值观的原则来拟定政策目标、制定决策和采取行动的义
务或职责。
安德鲁斯(Andrews) 企业社会责任足指企业对社会福利科学的、长远的关切,
这种关切限制个人或企业具有破坏性结果的行为,即使这
种行为能够迅速地为企业带来利润,同时,这种关切应使
企业为改善人类福利水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鲍尔企业社会责任是关于企业行为对社会影响的认真考虑。
基总.戴维斯和罗伯特.布企业社会责任是决策者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有义
罗姆斯特朗务采取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社会祸利。
约瑟夫·麦奎尔企业社会责任足指企业小但承担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义务,
而且还承担着其他社会责任。
埃德温·埃普斯坦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与组织对特别问题的决策结果有关,决
策要达成的结果应对利益相关者有益而小是有害的,企业
社会责任主要关注企业行为结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
Brummer 企业社会责任是与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相
对应的社会责任。
A.Carr01l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
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而成
从上表可以看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企业社会责任的
内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人权问题特别关注的学者,对环保问题最为关心:
把公司治理视为关键的学者,则认为道德责任是基本问题(N.T.Wang,2004)。总
的来说,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上“企业四责任说”和“企业社会责仟综合说”影
响比较大。
1、企业四责任说
企业四责任说以Brummer为代表。Brummer认为,企业责任可划分为四种,即
企业经济责任(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ofCorporation)、企业法律责任(The
Legal Responsibilitv of Corporation)、企业道德责任(The Moral
Responsibilitv ofCorporation)和企业社会责任(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rporation)。他们认为,只有在和其他三种责任的比较中才能准确地把握企业社
会责任的真正含义。
赞同企业四责任说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看法也是存在分歧的。一般来说,
在企业四责任说的大框架下,对四责任的具体关系有两种观点。其一是将企业责任
首先分为企业经济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然后再从是规定于法律还是规定于道德的
角度分为企业法律责任和企业道德责任。其二是将企业责任首先划分为企业法律责
任和企业道德责任,然后再分为企业经济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
观点一
观点二:
图3.1企业社会责任类型
企业四责仟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廓清了企业社会责仟的含义和其他责任的关
系,但是简单地将四种责仟相加等同于企业的所有责任,彼此划分比较混乱,导致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把握有失偏颇,不利于我们真正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并且与实践中企业的社会责任相距较远。
2、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说
与上述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和企业道德责仟并列的
一一一
一一厂l、v,lL 闲
一一一一
一一
厂l,/、L
定义不同,另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则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一个涵
盖各种企业责任,与企业责任几乎等同的属概念。在持此观点的众多学者中,美国
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奇B.卡罗尔(Archie B.Carroll)最具代表性。阿奇B.}罗尔认
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特定的社会对企业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
善)的期望,是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
使命,而且期望其能够遵法度、重伦理、行公益,因此,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乃
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得自主决定其履行与否的责任(慈善责任)之
和。
图3.2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
慈善责任
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
给社区捐献资源
改善生活质量
f 伦理责任\
行事台乎伦理有责任做正确、正义、公
平的事情避免损害利益相关者的事情
法律责任
守法
法律是社会关于对错的法规集成
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经济责任
盈利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
资料来源:转引阿奇B.卡罗尔(hrchie B.Carroll)&Buchholtz,2004:26
阿奇B.}罗尔(hrchie B.Carroll)进一步指出,经济责任反映了企业作为营
利性经济组织的本质属性。尽管把经济责任作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与传统认识相悖,
但有助于全面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因为使企业成为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这是
市场经济制度的固有要求,而让企业尽可能营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应有之义,
因此在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时,不能像有些企业管理者和学者那样,将企业的经济功
能与企业的社会功能对立起来,而应把它们作为相互匹配、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
共同纳入企业社会责任的框架之中。社会通过准予企业生产、销售产品以赚取利润,
从而造就并维持着我们的经济制度,但企业对利润的追求也并非是无所限制的,社
会同样要设置一定的规则——法律,企业只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实现其经济职能,由
此,企业法律责任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控制企业行为的法律和法规大量增
多。但是,阿奇B.矗罗尔(Archie B.Carroll)强调企业法律责任并不能涵盖企_p
社会责仟的所有内容,即涵盖不了对企业的所有期望行为。“法律之所以存在力所/1i
及之处的理由至少有三:其一,法律应付不了企业可能面对的所有话题、情况或问
题。比如,基于因特网的企业(电子商务)、基因工程等新话题不断涌现;其二,法
律常常滞后于被认为是合适的新行为或新观念。例如,当技术可以对环境污染做出
更精确的测量,依据老式设备做出的测量结果而制定的法律就变得不适宜;其三法
律是由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有时与其说反映出适当的伦理理由,不如说可能体现
了立法者的个人利益和政治动机”(Archie B.Carroll等2004:24)。在大多数情况
下,企业法律责任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编辑成典的伦理,因为它包含着正义这一基
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与企业法律责任不同,企业伦理责任是未上升为法律但企业应
予履行的义务,它包括广泛的企业行为规范和标准,这些企业行为规范和标准,体
现了对消费者、雇员和当地社区心目中的正义价值观的全面关注,也反映了尊重利
保护股东权利的道德精神。至于所谓得由企业自主决定其履行与否的责任(或企业的
慈善责任),阿奇B.卡罗尔(Archie B.Carroll)认为,这是指企业参与非强制性
的或者非由法律和伦理所要求的社会活动的义务。其所揭示和表达的,乃社会要求
企业成为出色的企业公民之愿望。企业伦理责任与由企业自丰决定其履行与否的责
任仅有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别在于,后者于道德或伦理意义上的强制性不如前者那
样明显。换言之,若一个企业未按某些利益相关者集团之期望为慈善之举,则这些
利益相关者不得将该企业归入不道德者之列而加以归责。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
型很容易被理解成企业按由低到高的次序履行其责任。阿奇B.卡罗尔(Archie
B.Carr。11)对此特别强调这种看法是误解,认为企业应该同时履行其所有的社会责
任,不分高低先后。
总之,在阿奇B.卡罗尔(hrchie B.Carroll)看来,企业负有的上述四种责仃
尽管含义有别,但都是社会希望企业付诸履行的义务,因之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组
成部分:惟有力争牟利、遵守法律、重视伦理并乐善好施的企业,方堪称为真正对
社会负责任的企业。阿奇B.卡罗尔(hrchie B.Carroll)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存
学术界被认为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一种进步,引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概念框架,
既有可理解性又有综合性。奥珀尔等人认为尽管没有哪一种单一的定义能得到普遍
的接受,阿奇B.卡罗尔(hrchie B.Carroll)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化处理能使企
业社会责任可以得到衡量和检验(沈艺峰等,2003)。必须指出的是,尽管Carro]l
的研究赢得了多数的赞同,依然还是受到有些学者的批评。卢代富(2002:92)指
出;“就卡罗尔的界定而言,我们以为有以下几个不妥之处:一是,将企业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与企业责任等同的对象范围及其宽泛的属概念,使其不适当地包含了各种
形形色色的企业责任类型;二是将本应视为企业道德责任之组成部分的企业的慈善
责任与企业道德责任并列,忽略了二者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三是,缘于上述第一点
不妥之处,这一界定使得企业经济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法律责任和企业道德
责任之间本来的逻辑关系变得混乱。”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
如上所述,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在学术界存在争议,甚至存在着截然不同
的观点。就赞同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来看,其实包含了两种观点:~种是广义的企
业社会责任观,另一种是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认为企qk
社会责任就是企业责任,它包括企业责任的所有内涵,即包括企业的经济责任、企
业的法律责任、企业的伦理责任与企业的慈善责任等,而且这四种企业责任处于同
等重要的地位。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责任中的一种,仅
仅是指企业责任中的企业的伦理责任与企业的慈善责任,而不包括企业的经济责仟
与企业的法律责仟。
本文不赞同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因为企业的经济责任度是企业作为社会基
本牛产单位所应该承担的一种基本的社会责任,如果企业不承担这种责仟,那么企
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同时企业的法律责任应是企业所应
该承担的一种基本的社会责任,因为法律是一种底线的道德。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没
有担当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这两种基础性的企业责任,那么企业的伦理责任与企业
的慈善责任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石,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式的空谈。
因此,本文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包括
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综合性社会契约责任,这种社会综合性契约责任包括企业
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伦理责任和企业慈善责仟。这个定义可以用表3.2
清楚地表述:
表3.2企业社会责任含义
企业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
责任类型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环境商业伙伴其他利益相关者
经济责任
法律责任
伦理责任
慈善责任
这个定义与其他定义相比,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
首先,明确突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性。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争论的梳理中我
们会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之所以模糊不清的一个原因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两点外就是没
有廓清责任的对象。这是企业社会责任反对者批评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理由之一。
再者,企业社会责任的量化研究面l|缶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如何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
行量化。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界定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操作化奠定
了基础。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企业对利益相关者承担什么样的什么责任,为何承担
这些责任?
其次,我们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位为一种契约责任,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
契约责任。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变化将会影响企业社会
责任契约的内容;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利益相关者权力和地位的变化也将影响契约
责任的内容。具体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内容如何影响契约责任的变化,是我们进
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我们吸取了阿奇B.卡罗尔定义的优点,将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界定为企
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伦理责任和企业慈善责任。在这里所说的企业社
会责任与前面所讨论的企业综合说有些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并不把企业社会责
任与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里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分为两个层次,即自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他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他律的企
业社会责任丰要指企业的经济责任与企业的法律责任,它们体现的是企业社会责仃
的他律层次,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基础层次;自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的
伦理责任与企业的慈善责任,它们体现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层次,是企业社会
责任的高级层次。这种企业社会责任观与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者所倡导的企业社会
责任的本意是一致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企业在遵守法律要求而谋求利润最大化
的前提下所应担负的道德上的义务。所以,我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基于一定的
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的企业伦理与慈善责任,这一提法较为科学而恰当地阐释了企
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四、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的责任主体是企业,而企业家社会责任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家,两
者虽然关系密切,但存在本质的不同。
首先,企业与企业家的区别决定了两者是不相同的。企业是一种组织,而企业
家是自然人。企业社会责任不是一种个人责任,而是一种由组织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由于企业家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社会契
约关系决定的。
其次,企业与企业家的关系决定两者的相互关系。企业与企业家的关系取决于
企业的组织制度形态。从组织制度形态上来看,企业一般分为独资业主制、合伙制
和公司制。对独资业丰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而言,企业家承担无限责任,所有权和
经营权是统一的,企业全部利润归企业家所有拥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家与
企业存在很大的同构度,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社会责任就难以清楚地划分。比如,
企业对社区进行捐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业家捐赠自己的财产。对公司制企业而言,
公司以法人形态存在,其主要内涵是:第一,不管资金的来源是资本、负债还是利
润留成,企业的一切资产都归公司法人所有;第二,公司法人本身为债务人,并以
全部资产对债权人负责;第三,公司的所有人即出资者对企业有出资的义务,其最
大损失以出资额为限,这也就是所谓的“有限责任制度”。在公司制企业中,企业
家的财产和企业财产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社会责任也就有本
质的不同。
第二节企业社会责任结构性分析
从企业社会责任结构上来说,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四个方面,下面对其进一步分析。
一、经济责任;效率与公平
将企业经济责任定位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部分是近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上的一种新观念(卢代富,2002)。企业经济责任最早仅仅被界定为股东利益最大化,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企业经济责任的内容不断扩展。恩德勒(2002:276)认
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经济责任主要包括:(1)赢利或利润的最大化:短期的和长
期的;(2)生产率的改进:生产要素的质量、生产过程的质量、产品币J服务质量:
(3)所有人与投资人的财富的保值与增值;(4)尊重供应商;(5)公平对待竞争者:
(6)关于雇员:保留和增加工作作岗位、公平支付工资和社会福利、对雇员进行再
教育并向雇员授权;(7)服务消费者。美国经济委员会将经济责任归纳为提供产品、
工作机会利经济成长。我们认为,企业的经济责任是由企业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所决
定的,它指以能使投资者满意并维持企业运行的价格,按社会需求商效率地生产物
品和提供服务。具体而言,企业的经济责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提高效率的经济责任。科斯认为,企业存在的理由是降低交易成本,实
质上就是提高效率。企业是~种资源配置和生产工具,如果不能高效率地配置资源
和进行生产,就是不负社会责任。企业承担提高效率的经济责任主要表现为:(1)
企业不仅不会给社会增加负担,反而会为社会增添效益。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效
率不仅应当显现为本企业支出的减少或收入的增加,而且应当表现为以⋯定方式使
社会生产的总支出减少或总收入增加。例如一个企业如果是有效率因而也有经济效
益的,那它就同时必须对社会有所贡献,或者以增加纳税的方式来增加社会总收入,
或者以增加就业的方式来减少社会总支出,等等。就此而论,企业效率本身就蕴含
着社会效益,它是以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方式来增进社会经济效益的。(2)企
业为社会提供某种方式的有效服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的某项正常需求。
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效率不仅应当表现在本企业投入的减少或产出的增加,而且
应当表现在这种投入产出及其变化均能形成一种有效的社会服务。例如一个企业如
果能使自身的投八和产出纳入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并成为其中一个有效的环节;或
者以自身的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变化来推进社会生产总过程的某种积极变革,那么这
个企业不仅是有效率的,而且是能够满足社会某方面正常需求的。所以企业效率的
第二项伦理规定,就是应当有效地提供社会服务和推进技术变革。(3)一个企业之
所以是有效率的,归根结底表现在它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其次建立公平合理的企业利益分配机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个根本观点不是
把企业看作般东的私有财产,而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实现其利益的契约联结。因此,
企业的经济责任不仅仅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企业利
益分配机制,根据成本、风险相对称的原则分配企业利益。
二、法律责任;国家强制性的“硬约束”
企业的法律责任是法定化的且以国家强制力为其履行现实与潜在保证的责任,
它是对责任主体的一种“硬约束”,是维护基本社会秩序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道德的
法律化。因企业在传统法律上是作为实现私人经济目标之法律实体来对待的,企业
经济责任包含在法律责任之中,所以企业经济责任与企业法律责任在事实上很难R
分。但在一些学者的心目中,此二者仍属不同的企业责任类型。他们提出,企业经
济责任所表明和强调的,只是这样一种意含,即谋求旨在实现股东经济利益的特定
的企业目标,不需法律的特别要求,而企业法律责任所重点揭示的,是企业负有应
法律的要求而为牺牲利润行为之义务。
企业的法律责任内容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在早期,企业法律责任就是对股东
利益的保护。传统企业法对企业的这一定位源于以下四个假设(卢代富,2002):(1)
传统企业法主张,私领域与公领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企业属于私领域,不应
该以承担社会责任之名行侵入公领域之实。(2)对企业和股东有利必然对社会有利,
因此企业不应该再承担其他社会责任。(3)企业法认为其他利益相关者不会因为股
东利润最大化而受损。因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受到契约保护,利润最大化是惟一
合法而有利的目标。(4)传统企业法认为股东利润最大化是惟一一个可以操作的企
业目的。
传统企业法对企业法律责任的定位主导20世纪初以前的企业制度和企业司法实
践。后来由于市场自由导致了资本家们的盲目追逐私利,从而引起了企业的一系列
社会问题,特别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企业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
于是从美国开始,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纷纷对企业法进行修改,加强了对公司行为
的限制,那种漠视劳动者、消费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做法受到~些大公司的
经营人员和立法者的抛弃,越来越多的经营者主张引入利益相关者者参与公司的倚
理。同时,我们也看到公司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它占有和处置了社会上大部分的
资源,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例如环境保护、社会经济稳定等方面责任。追求
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只是公司价值的一部分。
三、伦理责任:社会规范的“软约柬”
企业的伦理责任包括满足没有写入法律中的其他社会的期望。法律是最低限度
的道德,有关劳动安全、污染控制、消费者保护、税收等方面的立法,是社会对企
业的最低道德要求,也是强制性的法律义务。如企业违反,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与法律相比,道德是对企业行为更高要求的社会规范,法律应当保障平u促进
道德的实现。国家可以把对企业的道德要求写入企业法,但并不由此构成企业的法
律责任。根据调整社会关系的方式不同,法可以分为强行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和提
倡性规范。提倡性规范,是指鼓励、提倡人们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它表
明了国家的价值导向,但这种导向并不以法律义务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人们遵守特
别是模范地遵守提倡性规范时,国家给予奖励和政策倾斜。当人们违反提倡性规范
时,也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企业法中有关部分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属于提倡性规范,
鲜明地反映了国家的价值导向,但并不构成企业的法律义务,即使违反,也不会承
担法律责任。
具体而言,企业伦理责任前提条件有四个:(I)企业对行为的性质和可能的后
果具有充分的理解能力。Held认为道德责任是对特定行为的性质充分理解的当事人
所负有的实施该行为的责任。德乔治认为当事人的道德责任总是与其推理能力联系
在一起的,若某一事项根本不适宜通过推理来判断其后果或者当事人在决定如何行
为时缺乏足够的判定行为后果之推理能力,则此时加予当事人的责任必是作为非道
德责任的法律责任。(2)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Brummer认为企业的行为并非全
部都是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只有那些对人类福利产牛重大影响的行为才能作
为道德责任来对待并付诸实施。(3)企业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Brummr
和其他学者认为只有那些企业的能力能够对其实施或不实施及对其不利后果的减少
加以控制的行为才能从道德责任上去评判。(4)社会对行为的标准有一定的要求。
若当事人的行为低于社会给定的标准,或者在其行为中引起有害性后果,则应受到
指责甚至惩罚。
承担伦理责任是企业的自律责任,是企业内在的、自愿的、主动的责任选择。比
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表现为在其经营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遵守企业伦王单
规范。彳日是,遵守企业伦理规范还只是表面现象,不足以反映出自愿承担社会责仟
的企业与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之间的区别。这是因为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企、Ik
出于趋利避害的目的,有时也会遵守伦理规范,因为遵守伦理规范可能带来经济效
益:而不遵守伦理规范则可能遭致损失。由于考虑到不负责任的不道德行为迟早会
招致利益相关者不同程度的不同形式的报复,从而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所
以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也可能会遵守社会责任及相应
的伦理规范。f日.是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承担社会责任、遵守伦理规范可能带来成
本,而不承担社会责任、不遵守伦理规范可能一时不会受到报复,或报复带来的损
失小于不遵守伦理规范或不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利益。出现这种情形时怎么办?不愿
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就会选择不遵守伦理规范,只有如此,才符合企业的利益最大
化目的。这类企业虽然也在履行一定的经济责任,但我们并不认为它是我们这里所
界定的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因为我们提出的基于企业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的企业
社会责任观所强调的是高级层次的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则小
同,在遵守伦理规范能带来利益与不遵守伦理规范会带来损害时,企业固然会选择
遵守伦理规范。在遵守伦理规范带来的成本大于利益或不遵守伦理规范造成的损害
小于利益时,企业仍然会主动选择遵守伦理规范。对于讲究社会责任的企业而言,
不是因为讲伦理能带来效益,而是因为道德要求企业使然。正如迈克尔·霍大曼
(Michael Hoffinan)与珍尼弗·莫尔(JenniferMoore)在《商业伦理》一书中指出:
“企业经营,像所有其他人类活动一样,必须准备承担道德行为的成本。这种成本
有时还不低,但这是维护我们正直人格所付出的代价。”1由此可见,把遵守伦理规
范看成是责任还是于段,是企业是否真正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慈善责任:自觉性承担
慈善责任是指企业按规定的价值观和社会希望而采取的额外行动,如支持社区
项目和慈善事业等。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在1970年指出:“企_p
是其所有者一一股东的一种工具。如果企业进行捐赠,它就剥夺了股东个人自行处
置其资金的权利。”费里德曼的结论是:即便要进行捐赠,捐赠人也应该是股东个人,
或推而广之,是员工个人,而非整个企业。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
的观点以两个隐含的假设为基础:第一个假设是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是相百分离、
相互对立的,因此企业造福社会总是以牺牲其经济利润为代价的。第二个假设是企
业捐赠者为社会福利作出的贡献不会比个人捐赠者大。事实上米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Friedman)的两个假设在现实中都不成立。企业的社会目标和经济耳标
并非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的,两者是可咀良性互动的。企业捐赠与个人捐赠是不问
层次的捐赠,企业支配的资源远远大于个人。利用慈善活动来改善竞争环境可以使
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统一起来,并能使企业的长远业务前景得到改善⋯这就对费里
德曼的第一个假设提出了反驳。此外,企业在改善竞争环境时,能够作的不只是捐
几个钱而已,它们还能充分利用自身能力和关系来支持慈善事业;由此产生的社会
效益远远超出个人捐赠者、基金会甚至政府所能提供。因此以改善竞争环境为着眼
点的企业慈善活动对费里德曼的第二个假设也提出了反驳。因此,约翰·马雷斯忙
(2000)认为,这种企业的社会作用新概念,不同于传统的企业慈善观念。企业的
慈善作用早已得到承认,而且非常重要。但是这种作用建立在一种慷慨施舍,而小
是责任感的基础上;建立在将富人与穷人区分开来,而不是企业作为创造财富的丰
要工具与社会的其它部分是一种整体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这种新概念,企业不只是
可以随心所欲施舍自己钱财的少数富豪的:企业现在必须被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其中包括拥有者、经理人员和雇员,他们在这个社区内肩负着广泛的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所说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前面所讨论的企业社会责任综合
说有些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并不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
任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里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分为两个层次,即自律层次的企
业社会责任与他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他律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指企业的经济责
任与企业的法律责任,它们体现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他律层次,是企业社会责仃中
的基础层次;自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的伦理责任与企业的慈善责任,它
们体现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层次,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高级层次。伦理责任与慈
善责任是未经法律化的、由责仟丰体自愿履行且以国家强制力以外的其他手段作为
其履行保障的责任。这种责任内容存在于一定社会道德意识之中,往往通过人们的
言行与道德评价表现出来,由于这种责任只能通过责任主体的责任感以及教育、规
劝、鼓励与舆论等非法律手段的促使来确保其承担,因此它们实际上是对责任丰体
的“软约束”。这种企业社会责任观与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者所倡导的企业社会责任
的本意是一致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企业在遵守法律要求而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前
提下所应担负的道德上的义务。所以,我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基于一定的经济
责任与法律责任的企业伦理与慈善责任,这一提法较为科学而恰当地噼町释了企业社
会责任的内涵。
第三节多对象的企业社会责任
如前所述,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是股东、员工、消费者、商业伙伴、社区
和环境。下面我们在一般意义上具体分析企业对每一个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
范围。
一、股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股东的关系事实上是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这是企
业|J!|部关系中最主要的内容。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是股东的代理人,它的首
要职责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资的
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投资的方式由原来的单一的货币投资转向股票、债券、基
金和保险,投资股票直接成为企业的股东,投资各种债券、基金和保险成为间接的
股东。在现代社会,股东的队伍越来越庞大,遍布社会的各个职业和领域,企业与
股东的关系渐渐演变为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也具有了社会性。仙
是,企业对股东的责任和一般的社会责任不同,它通过以下特有的方式:
l、企业对股东最基本的责任是对法律所规定的股东权利的尊重。法律的规定是
每一个企业必须遵循的伦理底线,超出了这个界限就构成了企业的不道德行为。企
业违背了法律的规定侵犯了股东的权益,就是对股东严重的不负责任。
2、企业要对股东的资金安全和收益负丰要责任。投资人把自己毕生的积蓄托付
给企业,希望通过企业的投资获得丰厚的回报,企业应当满足股东这个基本的期望。
企业不得拿着股东的钱去做违法的、不道德的事情,企业更不能用股东的钱任意挥
霍,企业所从事的任何投资必须以能给股东带来利润为基本前提。
3、企业有责任向股东提供真实的经营和投资方面的信息,企业向股东提供信息
的渠道丰要有财务报表、公司年会等。由此投资人可以了解到公司的经营品种、经
营业绩、市盈牢、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情况。公司必须保证公布的信息是真
实的、可靠的,任何瞒报、谎报企业信息,欺骗股东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企业对
此要负道德和法律双重责任。
二、员工
企业与员工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经济关系,除此之外还有
一定的法律关系和道德关系。经济关系简而言之就是劳动和雇佣关系,法律关系是
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定,道德关系是在肯定经济和法律关系的前提下,揭示了企业
对员工之间还有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企业对员工的发展和完善也负有一定
的责任。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伦理底线,企业
在这方面对员工的责任有:保证员工的就业择业权、劳动保持权、休息休假权、安
全卫生权、保险福利权和教育培训权等。企业在这些方面违背或忽视了员工的权利,
就是不负社会责任,应当受到法律、道德的双重制裁。伦理底线规定的企业对员T
的责任是抽象意义上的责任,企业真正对员工负责任还要靠具体的行动,企业在实
践中实施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为员工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是企业的首要责任。员工为企业工作是为
了获得报酬维持自己的牛存和发展,但是,企业不应以为员工提供工作为由而忽视
员工的生命和健康。很多工作对员工的身体健康有伤害,如化工、采矿和深海作业,
对于工作本身固有的伤害,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另外,工作环
境的安排也必须符合健康标准,工人不得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长期作业,工作间要
通风透气等等,这些都是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的基本标准。
2、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升迁机会、接受教育机会。企业为员工
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在职业选择上要反对各种各样的歧视。在就业政策中要体现
男女平等,对少民族地区企业要丰动吸收少数民族人员就业。企业要为不同性别、
年龄、民族、肤色和信仰的员工提供平等的职业升迁机会,不得人为限制。在接受
教育方面企业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员工在为企业工作的同时有机会提高科
学文化水平,促进员工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3、企业为员工提供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为员工提供自我管理企业的机会。
员工在企业中虽然处于劳动者、被管理者的地位,fu是劳动者一样有参与企业篱理
的权利,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企业的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有发表意义和建议的
权利。企业尊重员工民丰管理企业的权利,重视员工的意见和要求,也能够调动员
工的劳动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n
4S
三、消费者
社会成员购买了企业的产品就成为企业的消费者,但从广义上来说整个社会成
员都是企业的消费者,只不过有些是潜在的,有些已成为现实的。另外,不同的消
费者购买和使用了企业的产品,把企业产品的影响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
企业对消费者负责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社会负责的体现。企业与消费者是一对矛盾统
一体,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最终要依赖消费者购买产品来实现,
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越多,企业的效益越好。如果企业牛产的产品质优价廉,满
足了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企业的销售额直线上升,由此带来巨大的利润;如果企
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过关且以次充好.靠蒙骗、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获取利润,企业
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也难于实现。企业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私服务而获取利润的
组织,企业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安全、舒适和耐用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
和精神需求是企业的天职。企业对消费者的重要责任集中体现在对消费者权益的维
护。一般来说,消费者有三个方面的权利,安全的权利、知情的权利、自由选择的
权利,如果企业在这方面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企业的
行为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
l、企业对消费者的最基本责任——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消费者购买
企业提供的产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如果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了有
安全隐患的产品,不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未来还要付出人身伤害
和财产损失的巨大代价,这一切企业负完全责任。
2、企业对消费者的第二个责任——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使消费
者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产品,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自由地选择产品。消费者的知
情权矛u选择权是密切相连的,只有全面的知情权才有A由的选择权a任何消费者在
购买产品之前有权通过产品的广告、宣传材料和产品说明书对产品的可靠性、性能
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到A己称心如意的商
品。企业如果在产品的广告、宣传材料和说明书中过分夸大产品的功效,对产品的
不足之处极力隐瞒或只字不提;如果产品的说明1I、标签与内容严重不符,这种企
业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隐瞒产品的不足、夸大产品功效的行为造成了交易过程中
严重不公正,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是企业不尊重消费者,对消费
者严重不负责的表现。
四、社区
企业与社区之间是一种相互交叉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
不可分离。企业与社区建立和谐的关系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利社区的进步繁荣具有重
要意义。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孔茨和韦里克在《管理学》一书中揭示了企业与社区
的关系,他认为,企业必须同其所在的社会环境进行联系,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
及时反应,成为社区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企业与社区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企业
存在于一定的社区内,社区内的人员素质、文化传统对企业的员工素质和价值观有
~定影响,良好的社区环境和高素质的人群是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企业积极主动
参与社区的建设活动,利用自身的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扶持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
吸收社区的人员就业,救助无家可归人员,帮助失学儿童等活动,不仅能为社区建
设做出贡献,而且能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为社区建设所做出的努力,
会变成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企业积极支持社区
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了企业未来员工的素质;企业为消费者服务的宣传活动,拉
近了企业与消费者距离,可以产生大量的回头客;企业热心于环保和公益事业,可
以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总之,企业积极承担社区责任,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
企业的良好声誉,所有这一切都会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经营中带来巨大的
效益。企业通过社区架起了连接社会的桥梁,企业为社区所做的一切有益的工作都
会对社会产牛重大影响。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履行了企业“社会公民”的职责,
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发展尽一份力量。
五、环境
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同鱼水关系,二者谁也离不开谁。人类进入二十世纪,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严重破坏了环境。环境的污染、土壤的沙化、奇缺物种
的减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的关心和重视,环境保护成为人类面临的迫切而
严峻的问题。企业在环境污染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因而,企业在消除环境污染,保
护环境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l、企业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努力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合理
地利用自然资源。工业社会奉行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认为自然只是我们认识和
改造的对象,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导致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
利用,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导致了全球范围内I{;境的急剧恶化。世界各国
50
在工业化进程中都面临环境问题的挑战,发展中国家正在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路,
理性而科学地对待环境问题,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
民必须面对的课题。199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针对世界环境问题,提出了八个关键
的全球性的自然环境问题,并且郑重提出人是环境恶化的首恶,呼吁要走出人类中
心丰义的误区,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人类活动的宗旨,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合理地利用资源的正确的伦理价值观,为自然负责,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为人
类的未来负责。
2、企业必须以绿色价值观为指导,强化绿色角色意识,实施绿色管理,积极倡
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绿色价值观是当今环保事业的新型价值理念,它以人与自
然的和谐为宗旨,号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破坏自然和谐的
任何态度和做法。企业要时时刻刻以绿色价值观为指导,树立绿色角色意识,把对
环境负责和获取利润当成同等重要的问题来看待。任何生产投资计划和宣传计划一
定要考虑到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在管理的过程中贯彻绿色价值观和绿色角色意识,
设法改变产品的工艺流程,提高技术含量,降低污染指数:财务部门开发出有效的
环境评估系统,计算出毁坏环境的潜在成本;营销部门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
导消费者走入合理健康、安全经济的消费轨道。
3、企业要绿色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进行严格的企业自我管理。绿色审
计就是把环境因素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看一个企业搞得好不好,衡量一个企
业绩效的高低,都要考虑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影响到什么程度。但是,企业不能
被动地等着别人来检查,在别人的监督下才考虑环境问题,而应当主动地自觉地担
负起爱护环境责仟,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严格自律,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反思危
害环境的任何不正确观点,杜绝任何危害环境的做法。
六、商业伙伴
在这里商业伙伴主要包括三大类:竞争对手、供应商季u销售商。企业与商业伙
伴的互动丰要采取契约的形式,因此,企业首先要遵守契约内容。其次,公平竞争。
企业与商业伙伴虽然是在以利益为纽带的市场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不能丧失公平竞
争的底线。如果企业与竞争对手或者供应商采取恶性竞争的方式,不但给双方带来
损失,而且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影响,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损害社会
稳定持续发展。
‘Michael Hofiman and JenniferMoore,Business Bthics:Readings and Cases in CorporateMoraltty”
New York z McGraw Hi 11, 1990,P.13.
第四章宏观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契约机制
社会契约论源自对国家的起源进行解释形成的思想,后来逐渐用来解释社会
契约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契约是与一定社会历史结构相关联的,办即社会契
约论绝非单纯的孤立于各种特定时空情势之外而生发的。本章运用社会契约论的
方法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契约机制,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契
约模型,梳理企业与社会契约关系的变化,然后从社会契约的自律性分析企业社
会责任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第一节企业社会责任的契约性质
社会契约最初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孙国峰,2002)。随
着技术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到来,企业的出现,使人fr]自然而然也要求企业去遵守
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契约。
一、社会契约论视野中的企业
贝利在《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革命》指出,“事实已经表明企业的活动是遵
循着一种逐渐显现出来的社会学的和政治的规律,并且是适合我们时代的各种社
会需要的时候,还硬说它主要是遵循着一世纪以前古典经济学家比较确切地表述
出来的经济规律,那无疑是荒唐的。⋯⋯事实上它是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的一个
制度,它可能成为社会的优秀工具之一,也可以成为十分专横的机构。它值得社
会人士和学者们加以注意”(贝利,1961:2-8)。出于对原有企业理论的不满,
许多学者开始尝试将社会契约论1运用于企业研究。唐纳森(1982)为企业概略
地构造了一种社会契约来具体地说明企业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他分析了所有
生产性的合作型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一份协议的条款。Norman.Bowie(1982)将
社会契约与经济事件联系起来,对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契约作了简略的描述。
David.Gauthier(1986)在《基于协议的道德》一书中,运用经济合理性的概念
指出企业与社会的契约是那些形成一种集体道德之基础的理性而自私的行动者
之间的一种假设的协议。Michael.Keeley(1988)在《组织社会契约论》中利用
社会契约提出了一种渐进的组织理论,将企业看作一系列有关社会规则的类似契
约的协议。唐纳森(1989)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社会契约模式运用到全球范
围,为全球公司的责任确定一个底线。由此可以看出,将社会契约论引入企业研
究成为推进企业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学者们开始运用社会契约论来解决企业的
许多争端。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Frank,1993)运用契约论的方法提
出新兴市场经济的调节政策,特别指出契约论在企业研究的应用是“最近几十年
有关国家性质和起源的契约论思想又复活了。”唐纳森和邓菲在合著《有约束力
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种社会契约论的研究》中提出如下问题:应当根据
什么人的标准来评判企业?人们对企业行为所持的期望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
等等。作者用社会契约论分析上述问题,提出“企业综合社会契约论”。
事实表明。企业与社会应当成为和谐统一的共同体。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的
企业是不可思议的,只求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不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既不足取
也是不可能的。企业既是经济的单元,又是社会的单元。它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又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基础,反过来,
企业的发展又有赖于社会的力量,需要社会为它的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
境和其他外部条件。因此,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企业和社会之间都存在一种基本
的约定——社会契约。这个社会契约反映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有的足
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有以其他形式出现的契约。企业的行为实际上就成了
一组复杂契约系统的均衡行为,这种复杂的契约系统的主体就是一系列目标不同
且可能相互冲突的利益相关者。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制度是一种人为设计的界定人们相互关系的约束机制。
它既包括正式的约束机制,如规则、法律、法规,也包括非正式的约束机制,如
行为准则、习惯、自我行为规范等(诺斯,1994)。既然所有的制度安排都是显性
契约和隐性契约的混合体,企业作为制度安排的一种自然也不能例外,在构成企
业的各种契约交汇中,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也是并存的。例如,在雇佣契约中,
雇主和雇员尽管可以就工作时间长度、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岗位的工资水平等
做出明确的规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雇员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是难以客观加以衡
量的,只能求助于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观评价,而由企业管理人员或经营者对雇员
的绩效进行评估,进而作为确定雇员报酬的根据,往往存在着“道德风险
(MoralHazard)”2的可能,即经营者可能会有意低估雇员绩效的价值,以减少企、Ik
的工资支付额。为此,雇佣双方事前必须达成一种隐性契约,顽这种契约的实施
是建立在双方的信任基础之上的。正是由于隐性契约的存在和有效实施,才补充
和改进了显性契约的不足(李向阳,2000)。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企业只考虑某
些利益相关者的显性契约而忽视了其隐性契约,或者是根本上就没有考虑另外一
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那么就会导致错误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美国管理学家
多纳德逊和邓非将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遵循的所有契约形式总称为综合
性社会契约(Integrative Social Contract),进而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利益相关者
的利益要求统一起来。他们认为企业对剥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必须做出反应,这
是因为“企业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利益相关者显性契约和隐性契
约的载体”。倘若企业忽视其社会责任,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要求不作慎
重考虑且尽量满足的话,那么这种企业的长久生存和持续发展就很成问题了(多
纳德逊、邓菲,1999/2001)。
在理解了企业的契约性质之后,我们来进一步分析企业契约的签订。我们试
图运用古典政治哲学的方法论来理解企业与社会之问的社会契约以及不同参与
者之间所默认的契约所承担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社会责
任。对企业来说,企业的社会契约并不像面临经济和法律制度那样清晰明白,它
通常比较复杂、含糊不清。
企业与社会的这种约定会随着经济社会结构和思想意识的改变而改变。随着
社会契约的改变,企业面临的挑战也在改变。不容否认,企业的活动规则已经随
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遗憾的是我们对企业的理解还是停留在
古典经济学时期模型范畴内。比如,半个世纪以前,企业的责任大体上局限于以
合理的价格提供货物和服务,而今天已经改变到认为企业应当对各种社会公平和
生活质量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的例子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个世纪前,
基本没有人关注烟草企业与其他企业有何区别,而今天,烟草行业成为社会各界
批评的焦点,整个行业的运转只能以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进行,生怕触动社会对
烟草企业排斥的神经。比如,不能公开在媒体做广告,不能向未成年人销售等等。
当前甚至扩展到一个更深的层次,连烟草投资都成为一个道德性和社会性的问
题。
企业的社会责任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站在公正的立场达成的一致性行动的协
议。然而,该协议重构了企业的信托责任:由对股东的信托责任变为对所有利益
相关者的信托责任。我们将企业产生类比为国家的起源。在不完全契约下,机会
主义的存在将会导致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双方交换会难以控制交易成本上升,进而
无效率。同时,双方也完全没有关注交换的外部性——影响那些尽管没有参与交
易却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这就产生了在行动者之间的经济交换生
活中的霍布斯主义的情节——“孤独的、贫穷的、肮脏的、野蛮的和短浅的”。
于是,利益相关者就提出立下一项任何交换活动都必须遵守的协议,因此不再考
虑契约成本。与此同时,那些不参与交换活动的外部不经济也将降到最低。企业
的“第一次社会契约”仅仅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关于成立“企业”达成的一致性协
议:
l、反对行动对不参与的第三方产生外部不经济。如果必须产生外部不经济,
则必须补偿致使之保持中立状态。
2、生产剩余最大化。
3、剩余分配公平。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在自由、平等的状态下参与剩余分
配的谈判。
然而,如果不考虑契约成本而试图达成这样一种理想的协议形式(“企业”),
从治理成本来看,就会在实际运行当中导致一种没有效率的组织形式。例如,利
益相关者发现,在合理的时间内,所有的参与者在一起达不成一致性决定。由于
缺乏监管体制,成员会发现按原来的协议就会公平地分享生产的剩余,因此就有
动力采取机会主义,而不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就这样,协调问题产生了,需要
有一致性的战略改变彼此的信念和相应的预期。于是,利益相关者就签订“第二
次社会契约”,既是“第一次社会契约”的治理结构,在这时候原来的协议形式
的企业开始变为科层制企业。第二次社会契约是最大效率地授权给该利益相关者
发挥治理功能:剩余分配的决定、当环境变化时制定应对方法、监管、惩罚以及
消除搭便车现象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二次社会契约就是利益相关者与授
予控制企业的一方的契约。在比较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成本后,选择最低的
一方授予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Hansman,1996)。这一方就是通常意义上的
所有者。所有者会授权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不但是管理
界的一次革命,而且改变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契约。
第二次社会契约改变了利益相关者原来彼此平等的地位,他们要服从与所有
者以及他的授权方。与企业理论的主流观点不同,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存在欺
骗的可能。因此,在第二次社会契约时,这种科层制定成本是可以预见的,因此
利益相关者对所有者权威的服从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必须以下列条件为前提:
1、对非股东来说,企业首先应该做到对非参与交换的利益相关者不产生外
部不经济或者补偿他们保持中立状态。其次,对参与企业交换活动的利益相关者
应该让他们公平地分享公司的收益。
2、对股东来说,企业应该做到使股东的剩余权利益最大化。
这样就产生了企业的“社会利益”这个概念,而不是原来狭隘的企业的“股
东利益”。根据上述理论分析,管理者必须依据上述契约采取行动,由原来仅仅
对股东负有信托责任转变为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有信托责任。因此,我们可以看
出,所谓的股东利益最大化不是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的,而是在满足“第一次社
会契约”和“第二次社会契约”的规定的前提下才能成立。换而占之,股东利益
最大化是在满足了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前提下的最大化。
二、企业社会责任契约模型
在旧制度理论中,为了证明企业的社会责任高于股东价值,将社会责任视为
企业利益或者企业的剩余。事实上这样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它是一个人为制造的
概念,企业本身是一个组织并没有原本的利益所在。新制度理论认为,从社会契
约的角度看待企业,企业不是像生物一样的组织,而是用来解决具有不同利益主
体之间的协作和合作问题的制度。企业是一种手段,是人造的工具,而不是最终
的目的。换而言之,它是用来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协作的。米尔顿.弗
里德曼(Milton.Friedman)在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熏点提到企业不是一个一
体化的主体,它不是人,因此不存在责任。“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讨论很明
显分析框架松散,缺乏缜密。‘企业’的社会责任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有人才有
责任。一个公司是一个虚拟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或许有虚拟责任,但‘企业’,
作为一个整体不能说有责任,甚至在模糊意义上也没有。为了弄清企业社会责任
理论的第一步是准确地问它对谁意味着什么。“’虽然米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Friedman)是从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立场分析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
肯定了企业不是一个整体,本身不存在单独的利益,所谓企业的利益实质上是所
有利益相关者在博弈之后达到的一种均衡,一种总的效用。与产权学派的企业理
论相反,在这里企业利益被解释为不同行动者公平自由博弈后的均衡结果,在这
种均衡状态下,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反之则不成立,在满足股
东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一定达到利益的最优。在企业
的利益相关者模型中,利益相关者如果没有社会契约的约束,则有采取机会主义
的可能,给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造成困难,这就是博弈论中典型的“囚徒困
境”。
坦白
囚徒A
抵赖
囚徒B
坦白抵赖
一3,一3 2,一5
—5, 2 0, 0
“囚徒困境”博弈4
“囚徒困境”是非合作博弈中最著名和引用率最高的例子,它反映了集体理
性和个人理性、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冲突,从集体理性的角度来说,参与人之
间应当相互合作以谋求共同的长期利益;但从个人理性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参与
人却都有作弊(不合作)的倾向获取各自的短期利益。因此,如上图所示,囚徒
困境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双方都选择坦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也是这样,每一
个利益相关者的自利行为无疑是自杀性行为,导致双方合作的破产。从理论上来
说,解决囚徒困境的有两种方式:重复博弈和改变博弈规则。企业这种形式本身
就是需要重复博弈的合作工具,为避免囚徒困境最关键的是通过企业的社会责仟
契约来改变在信息不完全和能力不对称的情况下约束利益相关者的自利行为侵
犯另外一方利益的力量。
再者,反对者指出,从社会契约的角度解释企业社会责任最大的缺点是企业
治理机制无法像股东利益最大化那样清晰地表述和作为任何行动的底线
(Jensen,2001)。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非常容易假借利益相关者利益之名追
求个人利益。进而言之,根据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很容易衡量管理者的业绩,
而利益相关者价值是个非常含糊、矛盾和充满歧异的概念,给企业治理带来了致
命性的困境(Tirole,2001)。但是笔者认为,对上述责难,企业的社会契约模
型能解决上述问题。企业的社会契约模型不仅没有忽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
突,而且允许彼此在理性行动下达到最优均衡。
U1
圈4 I企业}}会责fE契约模刑
U2
下面,我们将上述的哲学性的企业契约模型改造成一个数学博弈模型,使它
能像微观经济学上的利润模型一样可以量化,用来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问的协作和
冲突问题。我们用企业目标函数最大化来取代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目标函数是在
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达到一个最优均衡5。这个均衡就是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中
选择控制企业的一方的最优选择。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利益相关者是公平、自由
和理性地进行博弈。事实上,MashairoAoki(1984)曾经运用纳什均衡分析企业
的治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也体现出企业治理的公平思想。
首先,我们假定,对不参与交换活动的第三方的外部性尽可能地降到最低。
在交易之前,每一个利益相关者根据自己的专项投资衡量自己的参与合作后的收
益。他们都尽可能为自己争取剩余分配的份额,并有强烈的动机损害其他利益卡H
关者的利益。然而,他们一旦明白彼此合作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机会主义的收益
时,就会停止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投机行为。因此,在纳什均衡里计算每一个
有专项投资的利益相关者的效用的产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效用总产出达到最大
化时就达到了交易的均衡状态。这依然是一个理论上的粗线条描述,F面我们以
两个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交易博弈活动为例,探讨他们如何达到均衡。这两个行
动者分别称之为行动者1和行动者2。U1和U2分别表示两个行动者参与企业
合作博弈活动的效用。两个行动者的均衡在u1和U2组成的正坐标轴范围内,
我们称之为R2。另外,我们假定效用函数是凸起连续的。两个行动者达到均衡
状态的含义就是无法通过不损害另外一个行动者的利益来提高自己的效用。两个
行动者博弈均衡的点组成一条圆滑的连续凸起曲线,曲线范围内的空间称之为
P,P内的所有点虽然都是双方行动的结果,但是没有达到均衡状态,都存在不
损害对方而改善自己效用的可能。在曲线范围之外,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事实上,
只有他们在博弈中达成一致才能改变原来合作前的状态,从而从合作中获益。但
是,在这个曲线上哪一点才是对双方的一个最优均衡点?根据纳什均衡解,我们
可以看出,达到最优均衡也就是达到如下目的,用数学表达如下:
MaxlIl(Ui.di)6
显然,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活动必然是有一定收益的,否贝Ⅱ任何理性的行动者都
不会做出参与企业的决策。换而言之,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活动后会改变自己原
来的收益状态,效用也发生了变化。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在理性分析下,会根据边
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做出选择。企业在总效用7最大化时,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剩余
分配方面也力求达到均衡,否则关于企业的合作难以达成。这个均衡点应该满足
如下条件(Brock,1979:Sacconi,1991,1997):
aU、旧U2=-al}a2
上述模型是两个利益相关者参与博弈,最终达到的最优均衡。如果,我们目
进多个参与主体,运用相同的方法,一样可以达到彼此效用的最优均衡。因此,
企业社会责任契约模型,一是回应了认为企业的社会契约模型不能量化和模型化
的批评;二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现实的情况。
企业社会责任契约的层次性
对企业而言,社会契约具有不同层面的含义,其发挥的规范作用也是多层次
的。一般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契约分为三个层面:超规范层面、多元层面和操作
层面(唐纳森、邓菲,2001)。
1、企业社会责任契约的“超规范”层面
超规范的社会责任契约是指那些所有企业都必须接受的、人类对企业行为最
基本的价值观上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内在形成的,是企业无法提出任何质疑的规
范。“之所以说这种诚信是朴素的,是因为它还带有原始社会时期遗留下来的后
来被休谟称为‘公共感情’的东西。8’’按照来源和在社会契约中的作用,企业
社会契约的“超规范”分为三类:程序性的超规范、结构性的超规范和实体性的
超规范(唐纳森、邓菲,2001)。具体含义如表4.1所示:
表4.1社会契约超规范的类别
类型定义来源举例代表人物
结构建立并支持社会必(经济体系层形成并履行与足以获得必亚当·斯密
性要的背景制度的原面上的懒观要社会利益的社会结构相
则社会契约联系的职责的义务
程序维持微观契约的一宏观社会契约维持微观社会一致意j^!J所尤尔根斯·哈
性致意见的必要条件必需的发言权和退山权贝马斯
实体权利和善的基本概人类经验和理信守诺言。尊重人的尊严迈克尔·沃尔
性念智的会合泽、千仓广池
资料来源:唐纳森、邓菲,200 7:69
“超规范”社会责任契约是企业社会责任契约体系的核心,是其他契约的伦
理基础。社会契约的“超规范”层面就是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基础,即对生命和自
由的尊重,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残杀,尊重人的基本权利。“道德的基本要素是
全人类共同的道德信仰,如仁爱、诚实、守信、慷慨等。”’否则,社会就会回
到野蛮的状态,处于霍却斯所说的“全体人反对全体人的战争”中。另外,马克
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分析了西方社会中宗教强调的责任问
题,对人及企业的社会契约的形成影响十分深远:“上帝应许的惟一生存方式,
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获取
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韦伯认为,这种对社会不可推卸的
责任正是企业作为社会主体所必须遵守的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伦理。
2企业社会责任契约的多元性层面
企业社会责任契约因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制度不同而有所
差异,不同地区企业所面对的社会契约会有所不同。不能否认,就全球范围来说,
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多元化,企业处在不同的地区其行为规范会有所差异。
3企业社会责任契约的操作层面
操作层面的社会责任契约大部分来自于企业在应对不断变化的目标和环境
时所作的决策。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真实行为规范,通常是公司、市场和各种交
易形式所特有的。该层面的社会契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于为企业和
行业内部有效、适当的行为而确立的行业规则,如反映了企业自身对诚信、环保
等方面的一些自我要求;另一个则是一些企业设立的对各自要求而形成的企业价
值观,他们通过设定自己的价值观,形成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形成社会契约,进
行自我约束。如企业圆桌会议和康克斯圆桌协议”等。
四、各层次社会责任契约的关系
为了清晰地表明社会责任契约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我们用图4,2来说明:
每个企业社会责任契约C包括三个集合,即C l=A+B。+D,。其中将集合A作为
“超规范”层次社会责任契约。Bl、B2、B3等是“多元性”社会责任契约,D。、
D2、D3等作为操作层的社会责任契约。其中,A是企业各层社会责任契约C等
的交集,也就是说A作为核心契约是各个企业社会责任契约中均有的、不可或
缺的组成部分。而作为“多元性”社会责任契约的集合B则只是某些企业社会
责任契约集合中去掉“超规范”契约的那一部分。
图4.2各层次社会责任契约关系图
上图清晰地表达了三个层次社会责任契约的含义。第一,“超规范”社会责
任契约对每个企业都是一样的,是社会要求企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组织所具备
的基本标准。第二,“多元性”社会责任契约相对是不一样的,由于各地文化、
信仰的差异对企业的要求会有所不同。第三,各个企业由于行业不同、所处环境
不同,他们面对的社会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而且有些企业自己对自己有伦理上的
自我约束,形成各自不同的操作层面的社会责任契约。第四,这三个层面的社会
责任契约关系密切,总体上是保持一致的契约要求,但同时也保持各自的特色,
层次清楚。
第二节企业社会责任契约关系的演进
企业与社会的契约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自现代以来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经济模式到利益相关者模型变化昭示了企业与社会契约关
系的变动。
一、历史变化
企业之所以要承担社会责任,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与社会的鱼水关系。企业
总是社会中的企业,企业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具有社会属性。同时,企
业作为劳动创造的组织形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结点,又具有自然属性。企业与社
会的关系是系统和环境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开放、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
相互渗透,它们受各自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彼此产生交互作用。企业要承担社会责
任的动力『F体现于企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及它们的交互作用之中。一方
面,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活动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层次和单位形式,社会
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企业之所以不能孤立地存
在于社会,是因为企业还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物,社会的本质即是生产关系的
总和。因此,企业中的利益相关者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企业利益
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要求企业必须在一定的生
产关系的约束下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负责。另一方面,企业毕竟不等于社会,
企业只是社会的一个层次,一种组织。企业利益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社会利益
具有公众性和共享性,企业发展目标在于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的
基本责任是在遵守社会契约的前提下行使权力。
企业与社会的契约是不断变动的,企业社会责任也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
(斯金纳等,2002)。下面我们回顾一下,自从现代以来,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发
生的变化,从这种变化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
l、传统经济模式
在传统经济模型中,企业系统与社会不直接发生关系.从而企业可以专注于
解决与市场经济力量有关的问题。这一模型将企业和行业描绘成存在于市场环境
中,而这一市场环境既受企业决策的影响,也受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力量的
影响,是由二者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一模型中的市场环境就像企业与非市场环境
力量之间的缓冲器。这种模型所描绘的体系被认为是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企业与社
会的关系模型。
传统经济模式在本质上是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的体现。亚当·斯密认为个
人在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时,拥有最大限度的自出,个人也将充分利用这种自由
做出选择。每一个个人经济上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通过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确
保经济的进步。也就是谎一个社会通过市场能最好地确定其需求和需要。假如企
业依其能力对市场需求予以回应而得到回报,那么对这种回报的执着追求就会带
来其所需要的一切,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可将自我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所以
在这种假设下,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降低到最低限度。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不仅
是不合适,而且是不必要的。说这种干预不合适,是因为它降低了效率,自由食
业制度正是因为这种效率而使消费者获益。说这种干预没有必要,是因为市场的
力量已经足够引导企业努力满足社会的需要。非经济性的目标或者业绩标准对于
判断企业的贡献并不是合法的依据。市场业绩应该是惟一可以接受的用来衡量社
会业绩的指标。处理社会问题是政府的职能,而不是自由企业制度的功能。因此,
管理者应该明确他们公司的利益,具体地说,就是获得盈利,并在使用有限的资
源时提高效率。企业获得利润的同时也就是对社会做出贡献。
图4.3传统经济模式
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个人将拥有的私有财产,自由投资于企业。在这种情况
下,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股东利润最大化。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产品的价
格和质量是唯~的市场信号:如果有企业提高价格,将失去全部的消费者;如果
有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必将扩大市场份额。因此,在这种市场环境中,自由市场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战略性干预,可以将企业间的竞争转化为社会利益。在相当长
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传统经济模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并且至今还作为反对政
府干预论者的理论基础。但是,现实的变化在不断消解传统经济模式存在的社会
基础。首先,从理论上来说就是市场失灵的存在。外部性、竞争失败、公共产品
市场问题、市场不完全、信息失灵和失业收入分配问题等原因的存在,都会导致
市场失灵。其次,经济危机的不断出现,需要政府的干预。历史上不断发生的周
期性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不能引导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促使企业对社会压力和要求做出反应。企业对社会的反
应并不像这一模型所指出的那样非常有限,这一模型所赖以存在的前提是与现实
相矛盾的。社会干预和一系列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修正了这一模型,使它在某些方
面更接近于现实。
2、主导模型
在主导模型中企业和政府主宰着我们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个人和团体。企业精
英和政府精英联合在一起雄踞在大众之上,以大多数人的福利为代价,为少数特
权人物赢得财富和权力。
通过考察发现,在l 9世纪后半期,主导模型作为定义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一
种模式在美国出现。那个时候,大托拉斯已经出现,并通过各种腐败行为操纵着
政治家和立法机构。
在主导模型时代,实力强大的企业不断扩张,企业家则掌握了普通人的命运,
他们都无约束地行使着权力。当时有这样一个被后人经常所引用的经典例子,当
记者向⋯位铁路大王成廉·哈瑞曼说明他对公众负有责任,他却叫嚣,“我不管
公众如何反应,我要为我的股东工作”。后来,当一些企业的领导开始担心联邦
政府会通过反垄断提案,另一位铁路大亨爱德华·哈瑞曼宣称他并不担心,如果
他想要某项卅I立法,就可以花钱解决,如果有必要,他还可以买通国会和法庭。
LB.海斯针对当时的情况惊叹道:“难道不是铁路公司正在统治着我们的国家
吗?难道不是个人在统治着铁路公司吗?这已经不是一个民众的政府了——不
是一个由民众选举的和为民众谋福利的政府了。这是一个企业的政府——一个受
企业支配和为企业服务的政府。¨”
在这种企业与社会关系模式下,社会对企业的批评并没有消失,持续不断的
批评不断冲击着主导模式的根基。“我们都受到大企业和大政府的统治⋯⋯在美
国,企业总是花钱讨政府的喜欢。大公司以及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控制着我们每
天的工作、我们的花费、我们的家用、我们的健康、我们的退休金、我们的银行
和储蓄存款、我们的公用土地、我们的电波以及我们的选举和我们的政府”
(Ronnie Dugger,1995:159)。
图4.4主导模型
事实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与主导模型相一致的
观点。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表,它本质上是为
资产阶级服务的,不可能为大众服务。
3、动态力量模型
动念力量模型表示企业一社会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系统。动态力量模型认
为,经济系统是一种由宽泛的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系统,企业植根于该系统,对
企业的主要影响来自于环境力量的变化,既包括经济的也包括非经济的力量;企
业必须对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力量做出反应,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决于其对社会、政
治和经济力量做出正确的调整。尽管这一模型看上去较为复杂,它并没有完全揭
示出社会中各种主要力量之间的影响与反应的复杂性。然而,它的确清楚地表明
在企业——政府——社会关系中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主要影响变量(如图4.5所
示)。
图4.5动态力量模型
社会环境: 公众政府: 企
经济因素值观法律
战争
意识形态期望、干预
技术
,) r, ≯
自然需求压力
机会< ,。
<一业一
社会变化支持领导
这是一个多种或复合力量的动态模型。有关的力量变化和影响方式各不相
同,而且取决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比如竞争双方的力量、公众感受的强烈程度以
及政府的权威和企业的地位。动态力量模型在本质上不同于主导模型,它将经济
系统描述为一种宽泛的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系统。在动态力量模型中,许多重要
的力量在主导模型中被看作是可以忽略的非重要因素。
从动态力量模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企业深深植根于所在的环境中,必须
对许多力量,包括作用于企业系统的经济和非经济的力量做出反应。企业无法独
立于它所在的环境而存在,也无法主宰这一环境。第二,企业是影响环境的主要
因素,常常是通过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引进新产品或者服务等行为改变
环境。第三,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许多力量相互之间有复杂的相互作
用,对政府和企业形成压力。社会不是等级分明的,也不是由少数人所主导的,
而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网络。第四,企业能否取得广泛和有力的公众支持,
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对各种环境力量做出正确的调整。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对于
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做出综合反应。第五,当企业系统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更
为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企业为环境所提供的收益大于它对环
境所造成的成本时,企业所获得的支持也就更大。当然,在实践中这种成本和收
益是难以计量的,但是,这样一种理念是非常重要的。第六,企业一社会关系随
着社会观念、组织以及社会过程的变化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
4、利益相关者模型
在利益相关者模型中,企业处于一系列多边关系的中心。按照对于公司的重
要性可以将利益相关者划分成一级和二级两大类。一级(Primary)幂lJ益相关者指那
些对于公司的生存不可缺少的人,包括公司的所有者、客户、职员、社区以及政
府等,也可能还包括其他方面,比如供应商和债权人等。二级(secondary)利益相
关者,包括与公司的生存关系不大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但公司的经营对他们的利
益有影响。二级相关利益团体可能包括有关各方,比如环境主义者、媒体、学者
和批评家、贸易组织,甚至竞争者。利益相关者模型重新定义了利益相关者的优
先次序,使之根本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型。在传统经济模型中,公司是所有者的私
人财产。企业通过运作将所有者的资本和供应商的原材料以及员工的劳动力相结
合,生产出产品,通过出售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公司经营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一个
相关利益者一一投资者的要求。然而,在相关利益团体模型中,每一相关利益团
体的利益都必须予以考虑,而不是简单地作为可以增加投资者财富的工具。换而
言之,相关利益团体是根据他们在公司中的合法利益来定义的而不是简单地根据
公司的利益来定义。管理者必须对于各种利益相关者做出恰当有效的反应,正冈
为如此,就不能一味地强调所有者或投资者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模型强调企业对于社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种责任与传统经济
理论所强调责任不同。传统的企业理论鼓励公司主宰他所在的环境,削减其他相
关利益团体的利益,目的是追求所有者的利益。相关利益团体理论强调企业的社
会责任,要识别并通过工作来满足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新的利益相关者模型主张运用企业社会责任原则,来指导公司处理与利益相
关者的关系。这一理论要求公司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给予更多的社会责任方面的考
虑。利益相关者模型不仅仅是关于企业与其所在环境关系的一种描述性模型,而
是重新定义了企业。
利益相关者模型不仅否定了传统经济模式,而且与另外两个模型也有本质的
不同。它与主导模型恰恰相反,在主导模型中,公司对于一定范围内环境小的相
关利益团体施以控制,而不是真正关心他们的利益;相关利益团体模型与动态力
量模型也有不同。动态力量模型描述了企业于所在环境重要力量。这种力量是对
现实的一种估计,而不是在企业做出某种改变时可以实现的一种理想状况的描
述。
67
上面我们通过四个模型分析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变迁,这种分析既是描述性
的,也是规范性的。换而言之,这些模型是实践中的总结,也是理论界的“理想
类型”。下面,我们将具体探讨企业与社会关系变迁机制,从而研究企业为何承
担社会责任。
二、动态模型
根据上面对企业与社会关系变迁的梳理,我们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分析企业为
何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企业与社会之间契约的演进。如
下图所示,由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对企业的批评,进而引发对社会环境
更多的关注和企业与社会契约的关系发生变化,两者也相互影响,从而使企业社
图4.6企业社会责任契约关系的动态模型
促发对企业批评的因素少了引发更多批评的期望
会责任的内涵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形成压力或者动力促使企业履行社会对企业新
的期望和要求,表现出更加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新要求,从而使企业和社会可持
续发展,良性运行和互动。但是这种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并没有结束,对企业新的
期望和标准又会在社会发展形成,导致对企业新一轮的批评,促使企业社会责任
内涵新的变革。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并非一成不变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否也
不是由企业决定,而是由企业与社会之问的社会契约的变化决定,否则必将受到
应有的惩罚。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到底社会环境发生了什么样变化以及企业与
社会关系发生什么样的转型,促使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和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第三节企业社会责任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企业社会责任契约强调的前提之一就是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问题的存在
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既存在政府失灵也存在
市场失灵,因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第三种方式,也成为推动
可持续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一、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目标
企业社会责任从本质晚是构建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因此,企业社会
责任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一
种社会共识。1999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提出了“全球协议”,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该协议号召公司
遵守的社会责任中,就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球协议”要求各企业在各自
的影响范围内遵守、支持以及实施包含在人权、劳工标准及环境方面的九项基本
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来自于《世界人权宣言》、国际劳工组织的《关于工作中的
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以及关于环境和发展的《罩约原则》,涉及三个方面,分
别是:
l、人权方面:企业应该尊重和维护国际公认的各项人权;绝不参与任何漠
视与践踏人权的行为:
2、劳工标准方面:企业应该维护结社自由,承认劳资集体谈判的权利;彻
底消除各种形式的强制性劳动;消除章工;杜绝任何在用工与行业方面的歧视行
为;
3、环境方面:企业应对环境挑战未雨绸缪;主动增加对环保所承担的责仟;
鼓励无害环境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全球协议”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强调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战以后,伴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伞球
化的进程.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传统产业结构不断更新
重组,人们的传统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的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种
因素的冲击。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南北差距、贫富悬殊、失业、自然资源破坏、
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社会的问题,正引起各国的密切关注和不安,各种非政府组
织掀起一个又一个抗议浪潮。企业社会责任力图建立一个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
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全球机制。
企业社会学家乔治·恩德勒(2002:230)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目标“致
力于可持续发展——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让环境承受较少的废弃物”。企业对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就是其外部性问题,企业在运行中往往将成本外部化,导
致企业与社会关系恶化,污染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要求企
业解决其外部性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和市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局限性
1、外部性问题
最早提出外部性问题的是英国经济学家西奇威克(Sidgwick)。西奇威克看到
了私人产品与社会产品的不一致,他认为个人对财富拥有的权利并不是在所有情
况下都是他对社会贡献的等价物。因此,他提出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私人
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问题。西奇威克以灯塔问题
为例,假设某个人从个人利益出发建造灯塔,这同时也起到了为他人服务的作用,
得到免费服务的这些人并未对此付出成本,从而成为免费搭乘者。而且,在某些
情况下,人们会额外负担那些由于他人行为而产生的不能得到补偿的货币或精神
成本。这样,这些行为的私人产品就不等于社会纯产品。因此,不同于传统观点,
西奇威克提出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干涉。后来,西奇威克提出的
私人产品与社会产品不一致的可能性与重要性问题又被马歇尔(Marshall)重新提
出来。
庇古(Pigou)较早系统地研究了外部性问题。他在《价值与财富》中提出了这
个问题。由于在乡村附近修建公路而出现的烟尘对农民的土地和庄稼造成的损害
必须给予补偿。如果在缺乏补偿机制的情况下,这种未得到补偿的损失被过低估
计,那么就会过高估计社会产品。如果给予农民补偿,就使得修建公路者考虑到
其行为的整体成本,从而提供了消除私人产品与社会产品不一致问题的解决办
法。之后,庇古又进一步探索了在成本递增行业,政府使用税收和津贴来调节牛
产行为的可能性问题。他认为成本递增行业有吸引过多投资的倾向而成本递减行
业却往往投资不足。他举例说,在两个城市之间有两条公路,第一条公路路面光
洁等级高,但其狭窄的路面限制了它的车流量,这条公路是在成本递增条件一F为
用户提供服务的;第二条公路路面粗糙等级低,其宽度在可能的范围内可容纳任
何数量的车流,这条公路是在成本递减条件下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庇古举这个例
子的目的在于证明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交通量分配的晟终结果是,在两条公路
上旅行的平均成本是完全相同的。由于使用第一条公路的成本优势被其过度拥挤
产生的外部性所抵消,导致了两条公路上最终平衡的出现。人们在选择公路时只
计算个人成本而忽视整个社会成本,因此造成等级高的第一条公路拥挤不堪,而
等级低的第二条公路车流量却较少。这样,由于不能正确评价社会成本,市场机
制导致了在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之间资源不合理配置的不良结果。因
此,庇古(Pigou)指出,如果要达到社会总福利的最大化,任何经济活动的社会边
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成本必须相等。如果存在外部经济的话,完全竞争均衡将不是
帕累托最优。只有通过征税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
奈特(Knight)在他的《对社会成本阐述的谬误》一文中,对庇古的用税收和
津贴来纠正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之间差异的观点提出批评。他重新阐述
了新古典观点——完全竞争的社会机制将产生资源的有效配置。他认为,庇占所
证明的市场机制的失灵实际上仅仅意味着政府建立和保护私人财产权利的失败。
庇古对公路使用的预测结果仅仅在一个假定条件下成立,那就是第一条公路的所
有者没有对使用者收取附加通行费,使其价值等于对两条公路使用的价格差额。
作为一个利涧最大化厂商,他将收取通行费,其价值等于与其公路良好服务相联
系的租金,这种租金量恰好等于庇古税。而且,在社会利益不会受到私人欺骗的
情况下,交通量将会得到自行调节。这样,奈特做出结论认为,庇古所谓的市场
失灵并不是政府干涉的理由,而仅仅是政府建立和保护产权的失败。
在庇古和奈特之后,外部性仍然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主要经济学问题之一‘。
科斯(Coase)对庇古的思想进行了修正,认为外部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产权界定
不够明确和界定不够恰当而造成的。科斯认为,当人们在面对A损害B这类外
部性问题时,往往是考虑应该如何阻止A。其阻止的办法无外乎要么要求A向B
赔偿损失,要么向他课税,或者干脆要他停止工作。这些办法都不尽人意,因为
其结果是尽可能使B免遭损害,但却有可能使A遭受损失。要使当事人所遭受
的损失都尽可能地小,正确的思考逻辑应该是我们应准许A损害B,还是准许B
损害A。为了阐述他的命题,科斯举了在两块相邻的地上,因养牛人的牛跑到农
场主的地上去吃农作物而引起纠纷的例子。他假定在零交易费用的前提下,分别
讨论了养牛人对农场主的损失负责赔偿,以及养牛人不向后者提供赔偿两种情
形。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两种情况的结果相同,即都能使生产总价值最大。因为
在对产权的最初界定明确以后,参与谈判的双方就会利用市场机制,通过订立合
约,而找寻到使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亦即是说,即使存在完全竞争
的市场,它也只有在对产权有明确的界定后,才能发挥作用。更进一步讲,如果
市场交易是有费用的,在产权已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相互作用的各方也会通过
合约找寻到费用较低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选择以他所能带来的生产价值的增
加大于它的运作所带来的费用而定。简占之,科斯证明了若谈判或交易是无成本
的,那么由外部性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将会被纳入交易当事人的成本函数。政府只
需适当地界定产权,而无需对生产进行干涉,私人交易完全可以克服外部性造成
的效率损失,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科斯之后,阿罗(Arrow)解释了怎样通过创造附加市场使外部性内在化,斯
塔莱特(Star-rett)提出了经济非凸性的有关问题。麦肯茨(Mckenzie)第~个提出了
关于存在一个具有外部性的均衡理论。夏皮早-.(Shapley)和苏比克(Shubik)研究了
具有外部性的核心。布坎南(Buehanan)、布洛特(Plott)、戴尔蒙德(Diamond)、桑
德默(Sandmo)等人研究了同外部性有关的各种次优问题。
2、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从上述对外部性问题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针对外部性问题解决思路主要有
两种:一是通过市场调节,二是进行政府干预。虽然这两种思路对解决外部性问
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但是都存在缺陷。
由于外部性本身的存在就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某种程度
上来说,用市场调节解决外部性问题等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市场调节角度
来看,它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如完善的产权制度,体现价值的市场价格体系等。
但现实中难以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比如,有些资源与环境的产权不可能明确界定,
像大气、公海、臭氧层等;有些资源的产权可以界定,但要维护产权需要很大的
交易成本。此外,环境与资源价格的定价因素极为复杂,既要考虑有形因素,又
要考虑无形因素(如生物多样性的效应),要做到合理体现其价值非常困难。再者,
竞争失败、公共产品市场问题、市场不完全、信息失灵和失业收入分配问题等原
因的存在,都会导致市场失灵(黄亚均等,1995)。
政府干预一般有直接管制和经济政策激励两种方式,它们也都面临着一系列
制约条件。政府直接管制中管制者与管制对象存在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管制成本
居高不下、甚至管制失效问题。当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而政府强调社
会利益时,两者目标的差异可能导致行为冲突,引发“政府管制游戏”(regulatory
game)。比如,企业随意排放污水,政府则通过制定排污标准进行控制。这时,
管制的效率就取决于政府掌握的排污信息以及监控的成本。由于企业千方百计逃
避政府的监控,政府要完成监管任务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政府的经济政策是以
税收和收费等手段把外部成本纳入到排污方的成本与收益中,从而实现外部成本
的内部化,但制定出合理的政策需要准确掌握排污方的排污量和边际污控成本。
此外,经济政策在决策和实施时存在的时滞以及寻租活动,也会导致政策的失效。
因此,现实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可持续发展要求某种政府干预,但提供这种干预
的成本太高,以至造成效率的损失。换言之,政府干预不能完全解决市场调节所
遗留的所有问题。
三、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古典经济学对经济运行的完全竞争和“看不见的手”调节的假定是一个不真
实的世界,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企业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如果在没有任何
外在约束的前提下,调解行动者的是长期利益最大化,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行
动者之间的博弈应该重视社会责任的作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其声誉就
好,声誉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最重要的资产。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在长期利益的激励
下,不敢欺骗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就这样,社会责任是利益相关者自律的一
种方式,调节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促使利益相关者自发的遵守签订的社会契约规
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遵守社会契约——提高声誉——声誉促使合作~合
作产生收益——促使进一步遵守社会契约。上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事实上只
有在古典经济学世界旱才能成立,没有任何其他约束仅靠声誉能否达到真正的自
律?换而言之,仅仅依赖声誉能否促使利益相关者自律呢?让我们通过利益相关
者之间的具体声誉博弈来回答这个问题。
假定利益相关者A和企业B在信托关系基础之上进行交易。A在性质上属
于阶段性博弈的参与者,每一个阶段都有两种选择,继续合作下去还是退出。B
在性质上属于在无限重复博弈中一直参与者。A如果信任企业,就会向企业进行
专项投资。如果不信任就退出,A和B之间的合作就会失败。企业B也面l临两
种选择,欺骗A和不欺骗A。假设,A向B注入了专项资本,B没有欺骗,对
双方都是一个好的结果。假设B欺骗了A的信任,A将会退出,合作将会终止。
图4.7 信任博弈
1,3)
(2,2)
74
在整个博弈过程中,信息对参与者来说至关重要。A对B的类型不确定,
或许是从不欺骗,也许是一直欺骗。A对B的看法并非一直不变的,在阶段博
弈过程中,A不断学习,上一个阶段博弈时B的声誉会影响A在下一个阶段博
弈时的决策。利益相关者随时都在判断A是哪种类型的可能性。问题的核心在
于博弈的第一阶段,A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信任B。除非利益相关者A看到B
表现出了一系列的不欺骗信托关系的行动表现。对B来说,在第一个阶段,对
其个人来说最优的选择可能是欺骗。因此,双方将会导致随后一系列的不合作。
如果B在第一阶段树立诚实所形象,吸引A进入,然后B再决定采取不合作态
度,双方的收益状态是(一l,3),在这种情况下,A将退出,最后处于(0,0)
收益状态。如果B采取合作的未来收益的贴现值远远大于不合作的成本,B的理
性选择则是树立声誉吸引A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对A来说,则从第一阶段
的信任发展为持续性的信任,一直到B出现欺骗行为为止,从而形成了双方的
合作均衡。纵上所述,对声誉的长期追求促使企业有动力承担利益相关者的社会
责任。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均衡的前提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它要求必须满足如下
条件,才能达到长期的均衡:
l、信号显示:企业应该能显示出自己属于诚实型还是欺骗型。
2、准同步性:如果利益相关者首先采取行动不参与合作,则企业就没有必
要暴露自己的真正意图,从而“学习”则不可能,所以双方应该同时采取行动。
3、结果的可观察性:在博弈的每一个阶段,利益相关者必须能清楚地观察
到企业的选择,从而能确认企业是否符合原来对它的判断(whathadto bedone
has been done)。
4、共享知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能否满足信托责任有基本的共同判
断。
一般而言,上述这些条件难以自发地同时实现,因此可以说,在没有任何外
在约束下靠声誉来达到企业自律的目的基本上会失败。我们将这种自律方式称之
为“弱自律”。
现实中,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问的博弈一般在如下情况下进行:
l、不完全契约:契约不包括关于无法预见事件的条款,所以当难以预料的
事情发生时,就没有具体的标准遵循。
2、难以观察性:比如说,消费者没有能力判断商品或服务质量的好坏,所
以只能相信专家的意见。
3、组织权威:企业内部的运行存在组织权威,比如“老板”对雇工。
4、串谋:企业有可能与客户、供应商或者政府串谋,达成一致性协议。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自律应该起到弥补认知障碍的作用,创造认知和
信息基础,使声誉的奖惩机制发挥作用,而不是运用外部的权威强制实施。自律
不是自由地决定,而是根据企业的明文规范和契约行动。比如SA800。这些契约
制定的是普通的标准,是利益相关者达成的一致意见,这些都是事先预知的。这
种自律方式我们称之为“强自律”。
利益相关者非常重视企业是否承担源自社会契约的信托责任,特别是企业公
开宣称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如果有任何偏离,企业受到的将不仅仅是物质利益的
惩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02年美国企业丑闻,企业因违反了诚信和责任原
则而解体。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责任投资者”和“责任消费者”对企业的联合抵
制。尽管传统的经济学家认为这对经济行为来说是外在的,但根据经济理论的最
新进展来看,恰恰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
对“经济人”(无论是工人、消费者、投资者还是其他利益相关者)行动偏
好研究的最新进展表明,经济人行动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Bemheim,1994;
Chareness and Rabin,2002: Grimalda and Saeconi,2003)“。一般来说,我们
可以从这个角度将行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好后果的行动,这样的话利己和利
他行动就没有区别了;另一类是偏好一致性的行动,这些行动的效用源自于对相
互遵守共同接受的理想规范的预期的实现。
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在下列三种假设情况下会做出不同的选
择。假设一,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有权决定是否将企业的剩余分配给外部利益相
关者。如果内部利益相关者串谋挪用所有剩余,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受损;
如果内部利益相关者较不自我为中心,将有利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假设二,企业
内部利益相关者明确表明,企业所有参与合作的成员都应该公平对待,都应该有
利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假设三,制定的契约决定企业中所有的成员都是一致性偏
好。如果外部利益相关者预期内部利益相关者将遵循契约,他们也将遵守,反之
办然。换而言之,对相互遵守的预期致使每一个行动者都遵守契约。
在行动的动机系统中,如果一致性偏好足够强大的时候,内部利益相关者也
将放弃挪用剩余的选择,企业的所有的成员都追求整体的效用函数。如果一致性
偏好不够强,企业成员的理性选择将达不到上述结果。
在考虑企业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存在重复信任博弈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前面
的分析所暗含的意义。在这个重复信任博弈中,企业通过遵循企业社会责任追求
的是不断提高声誉。但是,一般来说,企业会将这种遵守企业社会责任的偏好降
低到能吸引利益相关者进入则可,具有较低水平的一致性偏好。利益相关者则不
同,具有较高水平的一致性偏好。如果他们认为企业会遵守社会责任的话,他们
将会选择合作。
这时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上述假设是否排除了这样一种情况:企业会在利
益相关者进入的前提下将社会责任降到最低,从而能攫取部分剩余。因此,为了
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须消除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与企业博弈时的不平等性,
强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压力和监督能力。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强化企业自律,是解决
外部性问题中除了政府和市场之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第三种力量。
1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要点:第一,个体主义的假设。社会契约论认为,个人是一切社会价值的
依据,是行为的唯一主体、出发点和归宿,各种集体和共同体的存在都是为丫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国家
的合法性来自个人自愿的同意。第二,理性假改。理性假设认为,人的理性是评判一切行为含理性的依据,
没有理性或理性小健全的人足小正常的,理性的人也意味着一个不断地、千方百计地追求自身利益的人。
第三,睦恶论。即只要有町能,每个人都会不顾他人的利益而追求自己的利益,甚至小惜损害他人的利益。
第四,消檄政府的假设。根据社会契约论,成市政府的唯一目的是为,保障和实现每个个人的利益,『m舟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对自己利益的追求将产生整个社会的繁荣.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消极地维护社会秩序1,
法律的执行(何历宇, 曹沛霖,2005)。
2道德风险一词是源于研究保险台同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由于机会主义行为而带米更人风险的情
形称为道德风险。理论上讲道德风险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不利十他人的
行动。它一般存在于下列情况: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或者限制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1;能
承担令部损失(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受他们的行动的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的所有好处。姓
『i【『易见,这个定义包括许多不同的外部因素,可能导致不存在均衡状态的结果,或者,均衡状态即使存在,
也足没有效率的(Y科托威茨Y.kotouitz)。如果从委托一代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理论H】发,“道德风险
(Moral tIazard)是指契约的甲方(通常足代理人)利用其拥有的信息优势采取契约的乙方(通常是委托
人)所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动或不行动,从而导致的(委托人)损失或(代理人)获利的可能件”。
3弗阜德曼《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利润》《弗里德曼文萃》,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著作从书,北京绎济
学院出版社。
4该图给⋯r一个冈徒困境博弈的标准型描述。故事是这样的:在一桩盗窃案的中。警方逮捕,两个犯罪
嫌疑人.但是臀方缺乏足够的证据指摔他们,因此警方需要设法使他们相互检举揭发。为丁组织他们串通,
分剧关n:不同房问进行审问。遮两个犯罪嫌疑人被告知,坦白从宽,抵赖从严。如果一个坦白,一个抵赖,
抵赖的人将会被判刑5年,坦白的人不但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会收到奖励。如果双反都坦白,两个都将受
到3年刑期的处罚。如果两个都抵赖,则将无罪释放。博弈的均衡结构将是两个犯镅嫌疑人都会坦白,从
而受到三年刑期的处罚,而没有选择都抵赖这一最好方式。
5关于交易博粥、理论洋觅Harsaayi(j997)。
6 i指的是参与博弈的行动者,在这里是指行动者l和行动者2。如果有吏多的行动者参畸的话.也nJ以只
一直扩展下去。ui指的是一个普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i参与合作交换活动的效用。di是指利盏丰H关者i参
与企业活动的专项投资。
’所有利益相关者效用总和。
8孙困峰《社会信用的制度分析》载于《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9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页。
10康克斯厕桌协议足国际著名企业自发成立一个的自律组织所制定的企业壮会责任规范。它关注的焦点是
强调全球公司责任,强调共同遵守共同的道德价值。它信守六大原则:l企业的责任:企业对社会的价值
在于它所创造的财富和就业,及按与质量相称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的市场产品和服务。企业应肩负起返样
的责任:即通过对所创造的利润在消费者、雇员和股东之间分享.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供应商和竞争者也
希望企业能奉着诚实信用的精神履行其义务。作为一个在其开展业务所在地、国家、地区和牟球的负责仟
的实体,企业应对塑造L述地区的术米发挥作用。2、企业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走向改革、公正及世界社会
在国外设市的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应当通过创造有效的就业和帮助,以提高当地居民的购买力,
对这些国家的社会进步做¨{贡献。同时,企业还应当对东道图的人权、教育、福利和国家的繁荣昌盛等事
业做出贡献。企业小仅成对东道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有所贡献.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应通过有效m谨
慎地利用资源、自由而公平的竞争,革新技术、生产方式,市场营销和信息交流等方式对世界的经济、文
化发展做出贡献。3、企业行为:遵守法律,信誉第一存合法获取商业秘密时,企业成当认识到:真挚、H{
诚、真实、守信用和透明度,不仅有益十企业自身的信用和稳定,而且,对保持世界性的商业贸易的畅通
和高效率也人有裨益。4、尊重规则。企业应当尊重国际、国内规则,避免贸易磨擦t促进自由贸易,开展
公甲竞争,对所有贸易伙伴都一视同仁。5、支持多边贸易。企业应当支持关贸总协议及其它国盼i公约下
的多边贸易体制。他们应通力合作以推进贸易的繁荣和正当的自有贸易,前:给予某些国家的政策府冉尊重
的前提下,缓解不合理的妨碍全球贸易的国内措旌。6、重视环境保护。企业应当保护,并在可能的情况下
改善环境,促进适度开发,防止浪费自然资源。7、禁止非法活动。企业不麻参与或者纵容贿赂、洗钱或儿
它贪污活动,事实上,企业应寻求与其它企业的合作以铲除贪污行为,企业小心与恐怖活动、贩毒或儿它
有组织犯罪者进行军火或其它物资贸易。
康克斯圆桌协议主张对利益相关者承担如下社会责任t 1、客户:向客户提供与说明一致的优质产品和
服务;在商业贸易的各个环节中公平对待所有的客户,包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及对客户不满意的服务进行
补偿;尽一切努力以确保客户的健康和安全,同时,通过我们的产品服务,使客户生活的环境质量得以保
持或提高:确保在提供产品推销和广告活动中尊莺人格尊严;尊重客户的传统文化。2、雇员:提供ⅡJ以改
善工人生活箍件的工作和给予补偿;提供尊重每个雇员的健康和人格尊严的丁作条件;Jl囊受法律和竞争的
限制,麻与雇员坦诚交往,共享信息:尽可能听取和采纳雇员的建议、想法、璺求和申诉;出现争端时,
进行善意协商和谈判;避免歧视行为,不论雇员性别、年龄、种族和宗教,确保平等对待.机会均等:矗t
不同的_T作岗位卜,雇佣不同能力的人,确保人尽其才;防止雇员在T作岗位上蒙受口J以避免的伤残利炊
痛;鼓励和资助雇员掌握相关和相通的知识和技能;并对经常与企业决策联订.一起的严重失业问题保持敏
感,与政府、雇工团体或je它代表机构合作并在关系Hl现脱节时,相互予以配合。3、所有人或投资者:』实
行谨慎和专门化管理,使投资肯能获得公正而有竞争力的回报;除了受法律和竞争限制不能公开者外,J甘
向所竹人或投资者公开相关信息:保持、保护和增加所有人或投资者的资产:并且尊重投资肯的要求、建
议、申诉和萨式决议。4、供应商:在全部商业活动中,包括定价和销售权限方面,力求公平和诚信;确僳
商业活动免受胁迫和不必要的诉讼;di还价、质量、竞争和可信度方面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与
供m商分享信息,井将他们融于我们的计划进程中;按时并按照约定的交易条款向供应商付款;并且、,找、
鼓励并优先选择存用工时尊重人格尊严的供应商和转包商。5、竞争者:建立贸易和投资的公开市场;促进
有礼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竞争活动,竞争者戍相互尊重:禁止追求或参与可疑的付款或好处以获取竞争利
益:尊重有形财产权和知识产权;并且拒绝通过不诚实或小道德的如工业间谍等方式获取商业信息。6、钆
区;尊重人权和民主机构,并在实践中推进其发展;协调企业与其它社会组织的关系,承认政府对社会所
负的义务,并支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和实践活动;与所在地区的旨在提高健康、教育、工作安
伞和经济富裕的社会力量合作;促进和开发生态资源,并在提高物质环境,保护地球资源等方面起到主导
作用;支持和、卜、安全、多样化和社会完整;睁重地区文化的完整;并月在小区和民事括动中,通过慈善
捐助、教育和文化赞助以及雇员参与等,做一个好法人。
1 1 Harvey Wasserrgan,Harvey Wasserman’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1972。
‘2大量的研究表明行为的动机并不仅仅是自利性的。
第五章微观层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
随着企业的发展,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契约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利益相关者地位和权力的变化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动力。同时,企业影响力
的增强也在改变着企业与社会的契约关系。本章试图运用前面建立的企业与社会
契约关系的动态模型,分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股东利益最大化与股东的仪式化
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虽然在企业理论中占据主流地位,但是从理论和实践上
都存在根本性的缺陷。特别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企业制度的演进,股东出现
了仪式化。
一、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理论逻辑
1、企业理论的争论
早期“个人为本位”主义的企业观使人们在企业的认识上一直停留在把企业
看成仅仅是股东们共同出资和共同受益的组织体,追求股东们利益最大化也就成
了公司的唯一目的,因此企业的定义也往往被说成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
社团法人或企业法人。一直以来,我们对企业的定义是一种“具有赢利性的经济
组织”,为企业的所有者赚取利润成为企业的基本功能。企业的存在似乎就是为
了履行资本增殖这个义务。虽然当时的学者对企业的责任问题论述较少,但对“资
本主义的灵魂”的企业家之推崇可间接地反映出其企业社会责任观。从法国经济
学家康替龙和萨伊对企业家创业活动的积极肯定,以及后来斯密在《经济学原理》
中对企业家“发现市场机会,消除市场的不均衡”的由衷赞叹,从侧面肯定了企
业的赢利动机对促进自由市场经济的繁荣所做出的贡献,企业家们利用企业这个
资源的集合体创造利润是企业这个虚拟的法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20世纪30
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他的企业家“创新理论”,再一次讴歌了
企业家通过各种途径的创新,实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持续增长和繁荣,博得了几
乎整个经济学界的热烈掌声。虽然关于企业的理论流派繁多,但大多都以股东利
益最大化为前提。
企业本质理论的发展动力首先是来自对新古典理论教条的质疑。新古典的企
业本质理论,主要从技术角度,运用边际分析方法,利用最优决策理论,在完全
理性和利润最大化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经济分卡厅,不把企业看作一个组织,而是当
作一个可行的生产集合,企业内部的运行被视为一个黑箱,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
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
本。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进行单一产品
的产量和价格决策(张维迎,2003;张曙光,1999;杨瑞龙等,2000)。
自从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受到质疑和批判以来,企业理论的发展出现了
三个分支:即企业的契约理论,企业的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的管理者理论。企业的
契约理论由科斯(1937)首创,把企业看作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使用契约主义
的方法考察有关企业的问题,揭示企业的秘密。契约理论的成功和进步在于,它
抛弃了企业是物质财富的简单聚集和物质要素的技术关系或生产函数的观点,指
出企业是一组合约的联结,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来解释企业的问题,因而从
⋯个方面说明了企业的性质,揭示了企业关系的秘密。但是,由于契约主义方法
所固有的平等性质,因而,其由以出发的基础是,企业的所有成员都是同质的,
企业内部权力的分配不是由于其成员经营能力的差异内生地决定的,而是由其他
因素外在地决定的。因此,契约理论无法解释企业权力的分配问题,即无法解释
为什么资本家是委托人,而工人是代理人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排除在契约理论
的发展中,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某些思路和素
材。这一问题的正确提出和真正解决,需要改变契约理论的前提假定,从一个
新的角度来探讨企业问题(张曙光,1998)。
企业的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的管理者理论则把企业看作是一种人格化的装置,
其关键特征在于权力的分配。二者区别在于,企业的企业家理论主张企业家主导
企业,着重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职能的分解,而企业的管理者理论则峰持管理
者主导企业,强调的是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企业的企业家理论虽然始于奈特
(1921)根据不确定性和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存在所作的讨论,后来也有一些前
进,主要是在企业家的特质和功能方面,但是,由于奈特的混乱没有廓清,其思
想的闪光未得到发挥,因而企业的企业家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显得比较单
薄。至于企业的管理者理论,由于持此论的学者主要从管理者目标及股东约束的
不同上来讨论问题,因而局限性较大,如果假定‘‘所有者一企业家”不以单纯的金
钱收入为目标,同样也追求权力、地位、声望等非金钱目标,企业的管理者理论
也就失去了其独立的价值。更何况其对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起源并未做出解
释。
虽然上述理论流派研究企业问题的视角有所不同,但在四个带有根本性问题
的认识上,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第一,他们都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最重要的
目标,因而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应该由最具有追逐利润动机的人拥有;第二,在具
体的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出资者不仅是惟一的剩余索取者,而且应该掌握企业重
大决策的审批权和关键性的人事安排;第三,在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关系
中,他们认为二者对应是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基本要求。第四、企业唯一
的责任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些观点,从前面提到的有关文献对企业的研究巾
可以明显地看出。曼内(1965年1虽然更强调外部接管力量的作用,认为“只有接
管为公司经理间的竞争效率提供了一些保证并借此为大量没有控制权的小股东
的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但他并没有否认股东拥有投票权的制度安排,相
反,曼内依赖的接管市场只不过是通过投票权的集中与主体转移,来发挥监督职
业经理的作用而已;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年)及詹森和麦克林(1976)等认为,
建立由证券持有者支配的董事会,把控制管理者的权限落实在风险承担者身上.
是一种有效率的公司内部所有权安排;哈特(1995)不仅支持股东投票制度,而且
还特别论证了“一股一票”规则的重要性;张维迎(1999)在回顾现代企业理论时
指出,“至少从奈特(Knight,1921)开始,经济学家就认识到,效率最大化要求企
业剩余索取权的安排和控制权的安排应该对应(matching)。可以说,这种对应足
理解全部企业制度(包括治理结构)的一把钥匙。”’
2、股东利益最大化存在的缺陷
虽然股东利益最大化观在企业理论占主流地位,但是对该观点的质疑和否定
从来没有停止过。从理论上来说,股东利益最大化观首先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
的利益,忽视社会责任的存在。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说企业的社会责任
主要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还能站住脚的话,那么随着企业制度的变化以及股东本身
的变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就使股东利益最大化成为一个伪问题。那么,股东本身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其次,企业的契约理论虽然把
企业看作利益相关者的契约组合,但是过去重视企业内部的契约以及企业与市场
的契约,忽视了企业和社会的契约。我们应该从社会契约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已
经成为利益相关者之间显形契约和隐性契约的汇合,这里所说的利益相关者并非
像企业的契约理论所指的范围那样狭窄。
二、企业制度的演进与股东的仪式化
1、企业制度的演进
企业自中世纪在欧洲意大利沿海都市产生以来,从最早的康孟达组织到今天
的股份公司已历时几百年,作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日益完善,股份公司成
为当今商品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以其特有的适应社会化商
品经济的财产组织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在近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
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企业制度的演进,目前学术界基本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马克思
(1975)、钱德勒(1987)、张道根(1994)等都深入地研究了企业制度的演进。
在这里主要从股东在企业制度中的变化梳理企业制度的演进。
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历史进程来看,在独资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股份
公司这三种基本企业制度形式中,独资业主制企业是最早出现的企业制度形式。
因此,它构成历史分析的逻辑起点。独资业主制企业简称个体企业,这种企业是
业主3个人投资兴办的,通常由业主自己直接经营,但也可以雇用或委托其他人
经营。企业主享有企业的全部经营所得,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完整的所有权权利,
同时对企业的债务负有完全的经营责任(张道根,1994)。独资业主制是一种产
权单一所有的集权的产权结构,业主拥有全部的产权,包括剩余索取权、经营决
策权、监督管理权,业主与雇员之间是一种雇佣劳动关系。在这种产权结构中,
最终产出不是出团队的全体成员共享,而是其他成员(雇工)得到一个固定工资,
而监工(雇主)得到扣除工资后的剩余,即雇主是资产所有者和监控者,并拥有剩
余索取权。独资业主制要求企业的创办人必须拥有一定量的个人财产,并具有创
业精神和经营能力。而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恰恰是难以兼得的,特别是使得那些捐j
有经营能力的人因缺乏资本而不得不让其“能力资源”处于失业状态。这种企、lk
制度一方面造成了不同生产要素在同一经济实体中的协作,尤其是通过雇佣的方
式集结了劳动力要素,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其产权结构的
单一性,即业主拥有包括剩余索取权在内的全部产权,又使得企业规模的扩张受
到多重制约,协作生产力的发展被限制在小规模的“组织”内。随着产业革命的
兴起及其不断发展,企业内外部分工协作关系的目益复杂化,独资企业主制丌始
显示出较大的局限性。在这一时期,企业与社会一致认为企业的责任就是利润最
大化,业主如果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以个人的偏好为准。总的来说,利润最大化是
企业的唯一的社会责任。
合伙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
的企业制度。在这种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也是统一的,因此,投资者——合
伙人拥有企业的全部剩余。这种制度的有效性受合伙人的规模的限制。如果只有
两个合伙人,那么利润和风险均在他们之间分配,偷懒动机较弱。当合伙者的规
模增大时,偷懒者所导致损失由合伙人平摊,这就会加强偷懒的动机,都想“搭
便车”。合伙制的另一个缺陷是,每一合伙人的产权无法自由转让,合伙人共同
承担着一切责任和债务。但是,从企业制度发展史看,合伙制企业是单个资本走
向资本联合,从而发展成公司制的过渡点(叶正茂,2000)。
最早意义一k的股份公司产生于16世纪的英国。当时国际贸易的发展和重商
主义政策的影响,使英国出现了一批以发展海外贸易和掠夺殖民地为目的的合殷
贸易公司。从1553年莫斯科尔公司成立,到1600年,英国大约出现了近1000
家类似现代公司的股份公司。与此同时法国、荷兰也出现了类似的股份公司。到
17世纪上半叶,英国已经确立公司是独立法人的民法观点,并开始把公司同自
然人的业主制企业及合伙制企业区别开来。17世纪下半叶,英国产生了稳定的
合股公司组织,股本变成长期投资的资本,获得独立化形态。股权只能通过转让
刊‘能退出,股票的买卖交易市场也出现了。但是,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规范化
还是在l 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和大规模生产和交换的出现加速成长的。
1855年,英国颁布了股份公司法,在法律上确立了股份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和
明确的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大致与此同时,现代公司在美国、德国等国家迅速
发展起来(张道根,1994)。我们由此可以看出,股份公司制是顺应资本主义生
产力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要求而出现的。企业规模的扩大就要求联合资本,
同时,信用制度又为股份公司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证如马克思所说的“信用制度
是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逐渐转化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4”但在存
在大量股东的情况下,如果让每一个股东都参与公司的决策,会影响决策的责任,
降低决策的效率。因此需要将决策管理权利移交给一个小的管理机构,公司股东
只保持剩余索取权、选择经营者和重大决策权。由股东代表大会选举出来的董事
会全权行使经营决策权,由职业经理层行使经营管理权。现代股份公司制是在
1840年以后出现的。其制度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所有权和管理权的
分离改变了股东的原有含义,企业与股东的责任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2、两权分离与股权的仪式化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最早对企业作了初步的考
察。当时,企业制度尚处于特许主义阶段,设立企业必须经国王或皇室的特别许
可。这一时期的企业承担某些公共职能,享有某些特权,所以,斯密把企业视为
“公共机关”。斯密将企业制与合伙制作了比较:企业制的优点在于它集资的广
泛性,由于企业的经营由董事会负责,股东自己不用经营,再加上股东对债务承
担有限责任,“这样省事而所冒危险又只限于一定金额”,所以“许多不肯把资产
投于合伙企业的人,都向这方面投资。因此,股份企业吸收资本通常超过任何合
伙企业”5。斯密认为,企业的缺点是经营者缺乏责任心。股份企业是在董事会
的领导下为股东们的利益营运的。所以,“要想股份企业董事们监视钱财用途,
像私人合伙人那样用意周到,那是很难做到的⋯⋯这样,疏忽和浪费,常为股份
企业业务经营上多少难免的弊端”6。斯密的这一观点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
到两权分离后引起的代理问题。
约翰·穆勒(John Mill)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传
84
统的企业制度作了客观、全面的分析。他认为,企业制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三个
方面:能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办大事;其经营规模和连续性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
要求;其经营的公开性有利于企业所有者监督企业的运作。穆勒认为企业制度的
缺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人
员缺乏工作热情;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企业不会精打细算。
针对企业的缺点,穆勒还探讨了股份企业对经理人员和员工进行激励以降低代理
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问题。他认为,其核心是通过各种方式使雇员的利益同企业的
盈亏或多或少地相关联,具体办法是实行计件工资制和让经理人员参与企业利润
的分享。
19世纪中叶,英美两国完成了由传统企业制向现代企业制嬗变的历程。企
业特许制度的废除,为现代企业制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因此,新古典经济学派的
创始人马歇尔不必像他的前辈亚当·斯密和约翰·穆勒那样,将企业制度研究的重
点放在反对政府干预问题上,而是着力研究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及激励问题,将
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马歇尔说:“大的私人企业的首脑,承担营业的
主要风险,他把企业的许多细节工作委托别人去做⋯⋯如果他所委托为他经营货
物的采购和销售的人,从与他们交易的人那里收受佣会,他就能发觉和处罚这种
欺诈行为。如果他们徇私和提拔他们无能的亲友,或者他们自己敷衍塞责,甚至
他们没有表现出使他们最初被提升的那种非凡的能力,他就能发觉错误之所在,
并加以纠正。但是,在上述这些事情上,股份企业的大多数股东一一除了少数的
例外情况外一一差不多是无能为力的。⋯⋯私人企业所具有创造性、主动性和目
的的一致性以及行动的敏捷,多为股份企业所罕见”7。马歇尔已初步认识到了
股份企业股东与经理人员信息不对称状态下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代理人相对于
委托人来说掌握着更多的私有信息,这种私有信息使他们很容易采耿机会主义行
为去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了使代理人的行为不偏离利润最大化结果,委托人必
须对代理人实施激励。马歇尔所指的激励办法主要是给代理人以合理的报酬,将
经理的收入与企业的利润挂钩,即以利润率作为计量经理的经营绩效的计量指
标,刺激他们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对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最早关注的经济社会学家是儿勃伦(Ptorstein
Bunde Veblen)。凡勃伦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说明经营与管理者的问题。凡勃
伦对股份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及其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他认为,作为所
有者的股东“对他们所有财产的财产关系薄弱到极度”。“资本所有人的命运大部
分寄托在。经理的’主持权上”。股票“在形式上是所有权证书,实际上是债务
凭证”。因此,从财产实际占有角度,他把股份制称为“无主所有制”。儿勃伦认
为,两权分离必然导致经理人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将企业利益束之高阁。
既然企业经理人员必然损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那么,企业所有者如何对经理人
员进行控制呢?儿勃伦对此没有展开论述。
真丁F深入对该问题展开研究并引起学术界重视的是著名的“伯利一米恩斯命
题”。伯利和米恩斯对美国最大的非金融企业中股份分散和企业支配状况做了调
查,如表5.1、表5_2所示:
表5.1 200个巨大公司中144个公司的股东数分布
事业类别铁道公益事业产业合计
股东数
5000人以下10个公司5个公司5个公司20个公司
5000~19999 16 11 26 53
20000~49999 8 5 26 39
50000~99999 3 10 9 22
100000~199999 1 3 3 7
200000~500000 3 3
资料来源:伯利和米恩斯,1932
表5.2 200个最人的非金融公司的支配形态
公司数资产总额(百万美元)
1932仨1963正1932年1963正
基本上以所有为依据的支12(6%) 0(0%) 3366(4%) 0(0%)
配(80%以上)
多数派支配(50%~80%) 10(5%) 5(2.5%) 1542(2%) 3307(1%)
少数派支配(20%~50%) 46.5(23%) 18(9%) 11223(14%) 28248(11%)
依据法律手段的支配41(24%) 8(4%) 17565(22%) 8765(3%)
经营者支配88.5(44%) 169(84.5%) 47108(58%) 224377(85%)
财产管理者负责的支配2(1%) 269——
资料来源:伯利和米恩斯,1932:拉纳,1963
伯利和米恩斯在《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中根据上面的调查结果提出了所有
权和管理权分离的命题。其基本观点如下:(1)大股份公司的发展已使股票高度
分散;(2)作为公司法律上的所有者的股东,大多数已失掉其对公司的支配权;(3)
几乎未拥有股份的管理者取得了对于公司的事实上的控制权;(4)所有权与管理
权已完全分离。“公司制度的兴起,以及伴之而来的由于工业在公司形式下的集
中而产生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乃是二十世纪中头一个重要的变化”5。伯
利和米恩斯最后得出结论:现代大企业的管理权将不可避免地从私人资产所有者
(股东)转移到具有管理技术的人的手里;在股份企业中,作为企业所有者的股
东拥有一系列明确的权力,支配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其中最重要的;股东权力的弱
化不是反映在剩余索取权上,而是体现在支配权上;由于企业的高速成长带来企
业股权日益分散,使大多数股东无法出席股东大会,在这种情况下,缺席的股东
可委托他人投票,这就使股东的投票权演变成委托他人投票的一种权力,委托书
制度弱化了股东对企业经营权的支配,使股东与他拥有的权力脱离;与股东支配
权弱化相伴随的是经营者日益处于企业的控制地位。“通过把财产分割为若干部
分,企业易如反掌地将过去三百年来经济秩序得以维系的基石彻底毁坏。实际上,
企业给社会所带来的这种巨大冲击源于对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将社会集
体财产的整体属性一分为二。而这一理念让人们相信,私人财产就像一个等待手
术的连体婴儿一样。数以千计化整为零的股东虽然成为了企业的所有者,但是他
们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却一无所知,而且也不愿意积极地参与其中”(伯利,米
恩斯,1932..8)。拉纳在1963年的调查研究证明了伯利和米恩斯的判断。
加尔布雷斯的研究也发现,在公司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是
资本。因此,资本所有者(股东)积极参与经济活动。如同单个企业主一样,公司
股东拥有实际的经济权力,集资本所有权和资本经营管理权于一身。与单个的企
业主不同,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集体的,因而经济权力也是集体的股东所有。
在第二个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大资本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大股东成
了主要的经济人物,通过掌握股份控制额,经济权力转移到他们手中。大股东的
股权是同控制股份资本和在管理生产事务中拥有绝对权力相结合的,而对广火的
股东来说,股权不过是形式而己,“它可以投票,但它的票没有实际意义”,。除
了大股东,“每个人在资本总额内所占的份额。也就是他所占的股权,会越来越
小。作为一个股东,既深知他所处地位的软弱,于是不得不采取消极态度,于选
举他的代表人时,只是凭候选人名单作机械方式的投票。或者干脆放弃投票权”
10。在第三个阶段,加尔布雷斯强调的是生产结构的复杂化和专门知识、管理技
能意义的提高。由于这种提高,“专家组合”拥有大公司的经济权力。也就是说,
经济权力从掌握股份控制者的手里转移到管理部门“专家组合”手罩。“在成熟
公司中,权力已经从股东转移到管理部门,这一点早已被经济学家在实际上而不
是在理论上所承认”“。由于权力的转移,现代企业的目标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企业的目标已不再是追求最大利润,而是把企业的“稳定”和“增长”及其在科
学技术方面探索知识的“技术兴趣”当成了主要目标。
因此,伯利在《没有财产权的权力》中指出:“二十世纪中,股票和投票权
利分散于千百万股东之手,这通常在实际上就是把投票权力几乎降1'f£11il仅仅成为
一种仪式的地位”12。需要指出的是,股权仪式化并没有到此为止。在管理权和
所有权分离后,伴随着信托、基金等机构投资的发展,股东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疏
松了。“公司利润领受人可以借此对公司所有权发生直接关系的唯一残留的权力,
87
已经同利益本身分离开了”13。因此,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以及机构投资者的
介入,促使股东仅仅成为公司利润的领受人。
图5.1公司制度F财产与权力的分离
股东(具有投票权利和领
取红利以及股息的权利)
股东以机构形式出现的
持有人(信托公司、基金
公司和保险公司等)越来
越多地持有股票和投票

l厂房设备和各种财产
资料来源:伯利,1962:68
3、实践的挑战
从实践层面来说,首先,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出资者单方面享有企业所有
权的观点,并不符合所有权结构发展变化的现实。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
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制度安排,已经被很多企业认可
并付诸实施。现实中的这种分享制度有多种表现,其中比较典型的有:(1)员工
结构报酬制度。按照新古典产权学派的观点,雇员应该获取“固定工资”,雇主
获取剩余收益,但现实中许多企业对雇员实行的都是“基本工资+奖金”的结构
88
报酬制度,这显然同新古典产权学派的理论不符;(2)高层管理人员多元化的激
励机制。在新古典产权学派看来,最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结构莫过于出资者与经
营者的合一,而在股份公司中,不仅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职能已经分开,而且不少
公司为了激励经理人员兼顾企业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实行了“基本工资+年
度奖金+股权或期权”的多元化激励机制,而这种高层管理人员与出资者共同索
取剩余的制度安排,同样无法在新古典产权学派的理论体系中得到解释;(3)职
工持股计划近年来不仅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各种形式的员工持股在我国也得到
了较快地发展;(4)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已深入人心,如何激励员工参与决策和
管理、如何创建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等问题,已经引起了企业家们的广泛关注。
这些事实表明,在现实的企业中,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主体,不
仅仅是出资人或股东,企业管理人员、一般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样参与了这
些权利的分享。从竞争市场“优胜劣汰”的企业生存法则看,分享制度的发展,
意味着出资人或股东独享企业所有权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的观点,已经受到企业
所有权结构事实演变的挑战。
其次,企业本身已经开始否定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当前,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范围不断扩大,有的企业甚至开始实施大范围的社会行动,范
围涉及教育、公共健康、就业福利、住房、城区改造、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双
职工家庭的婴儿护理中心等,在每一个领域,不同的企业所实施的项目多达几千
个,同时涌现出了一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的令
人尊敬的企业。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活动优劣的指标也从早期单纯的经济指标发展
为综合性的“企业社会绩效指标”。即判断一个企业的经营效果不仅要看它的经
济绩效,也不仅仅看它是否接受社会责任这一观念,而且要看它在主动寻求社会
需求、实施具体项目以帮助实现这些需求过程中的表现。应该说与早期的企业礼
会责任观念相比,企业社会绩效是全新的概念。
因此,股东利润最大化不但在理论上存在缺陷,而且在实践上也受到挑战。
股东不再是企业唯一为之负责的对象,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这在理论上和
实践中都有了重要的进展。
第=节企业影响力是企业社会责任扩大的动力
在企业与社会契约关系动态模型中,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是在互动中不断调整
和变革,彼此相互影响。我们把企业影响社会的力量和强度称之为企业影响力。
在企业的发展历史当中,企业的影响力是不断变化的。从总的趋势来看,企业影
响力不断增强,企业对社会全方位的深刻影响,从而引发了社会对企业影响力更
多的关注,企业霸权成为社会批评企业的一个主题,批评的压力导致了企业与社
会契约关系的变革,迫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制约企业的霸权。下面,我
们来分析企业影响力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一、企业影响力的性质与范围
企业影响力是企业通过行动改变社会的力量和强度。从社会契约的角度来
看,企业影响力是以社会契约为合法性基础,是社会赋予的职权。企业与社会的
契约规定了企业影响力的性质和局限。如果影响力超出企业社会契约的约定,必
然遭到社会的和批评和纠正。
斯蒂纳等(2002)认为企业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经济影响力是
企业通过对资源特别是财产的控制,来影响事件、活动和人们的能力。它是一种
获得资源并把它们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从直接影响来说,企业的经营可能
会直接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深层次上来说,企业经济影响力将有不断积累
的、广泛的影响。(2)政治影响力是影响政府决策的能力。从浅层次上来说,企
业会向政府寻求更多的支持。而在深层次上,会从制度上改变政府对企业的约束,
寻求有利于企业的制度变革。(3)对于个人的影响力是企业直接对于内部环境中
的职员、经理以及股东的作用,也包括对消费者和居民的作用。从表面上看,公
司可能决定有关的个人在什么地方工作以及影响人们的购买习惯。从深层次上
看,工业化决定了人们的同常生活状况,人们被重新分布,按照群体生活在一起。
(4)技术影响力是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对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特征
以及技术后的影响能力。(5)文化影响力是影响文化价值观、社会结构,比如家
庭、风俗、生活方式以及个人习惯等的能力。(6)坏境影响力是一个企业的行为
对自然的影响能力。
二、企业影响力的变化
自从企业产生以来,其经济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对个人的影响力、技术影
响力、环境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尤其产生一些规模巨大的企业,这些
企业牢牢控制整个社会运行的权力体系,牺牲劳动者、消费者和社区环境利益,
影响着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侵占公民和
政府的权利,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国家的运行,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构成了
严重的威胁,形成了庞大的雄踞社会之上的“公司帝国”(查尔斯·德伯,2004)。
1、企业经济影响力的增强
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因此从工业在国民经济
中地位的变化就可以看出企业经济影响力的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是生
产资料和劳动力(含经营者)得以聚集、结合的最佳、也是最大场所,是对全社
会经济资源予以配置的最为重要的市场主体,绝非合伙、自然人独资企业所能比
拟。从熬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公司的经济力量越来越强,社会财富越来越向
公司集中。
美国华盛顿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的两位研究员安德森(Sarah
Anderson)和卡瓦]Jlj(John Cavanagh)在1996年12月25同发表了研究报告《经济
二百强:全球公司经济力量的崛起》(The Top 200—The Rise ofGlobal Corporate
Power)深入分析了企业强大的经济影响力。
首先,在世界上最大百强经济体中,51个是公司,国家只占49个。其中,
日本的丰田公司强于挪威,Mksubishi公司强于世界上的第四人13大国印度尼两
亚,美国的福特公司强于南非,通用公司强于丹麦。通用汽车公司的年销售额已
经超过以色列的国内生产总值。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年销售额远远大于波兰的国内
生产总值。大约16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敌沃尔玛公司的业绩。这些企业的总收
入超过了除世界排名前九名的所有国家的收入之和。
其次,全球公司二百强的销售总额占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1/4强。1982年,
全球公司二百强的销售总额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4.2%,到了1995
年则进一步提高到28’3%。
第三,把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前9位国家(中国、美国、日本、德国、
法国、意大利、英国、巴西和加拿大)的国民生产总值所得到的余额6.9万亿美
元,低于全球公司二百强的销售总额7.1万亿美元。换言之,全球公司二百强的
销售总额高于182个国家的全部国民生产总值。
第四,全球公司二百强的销售总额7.1万亿美元几乎是世界上45亿人口收入
总额3"9万亿美元的两倍。据联合国的统计,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85%控制
在全人类最富的1/5的人们手中,仅有15%控制在全人类最穷的4/5的人们手中。
这种财富与收入过分集中于少数人的现象与公司经济力量的集中不无关系。
第五,从产业的市场结构来看,全球公司二百强的销售总额半数以上集中在
贸易、汽车、银行、零售和电子五大行业,而且公司经济实力在这些行业中的集
中程度很高。就汽车行业而言,最大的五家公司垄断了全球汽车销售总额的将近
60%;就电子行业而言,最大的五家公司垄断了全球销售总额的多半:而且,
全球公司二百强中最大的五家公司还占据了全球航空、航天、钢铁、石油、个人
电脑、化工及传播媒体销售总额的30%强。
伯利(1963:12)早在五十年前就指出,“无论如何,总的结果是无容争论的。
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是依靠着和围绕着相当少数的十分巨大的公
司的活动而旋转的。作为美国资本主义枢轴的工业,大多数都已集中在极少数的
公司单位手里。显然,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运用这些大机构来进行大规模生
产和大量分配的制度理应享有最大的荣誉。国家的面貌改变了。贫困(在世界别
处所了解的意义上)在美国已经降低到最低点。哥伦比皿大学的路易斯·哈克尔
教授把这叫做‘美国资本主义的胜利’,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上面列举数据可以看出,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帝国”已经形成,它形成的
经济霸权影响了经济的方方面面。公司在经济领域内的社会影响力可谓登峰造
极。现代市场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和超级明星非公司莫属,因此有人将现代市场
经济称为“公司经济”,把现代公司喻为“看不见的帝国”,把现代公司的总裁和高
级经营管理者们喻为“现代的帝王将相”决不过分。首先,企业影响就业率的高低。
企业作为主要的雇主控制着成千上力I劳动者的就业命运。其次,企业决定着市场
上提供的最为重要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左右着重要产品市场、资
本市场和服务市场的行情变化。第三,企业是纳税的主体。作为主要的纳税人被
视为政府财政税收的摇钱树。第四,企业控制着经济发展的命脉。企业可以决定
发展某些城镇和地区,掌握着使它们工业化的权力,并且迄今为止,也包括放弃
一个区域,把公司的活动转向别处的权力,而公司的这种行动可能使一个不发达
的城市更加衰败。
2、公司政治影响力的渗透
伯利(1963)在二战以后就研究发现公司越来越像一个政府了,它手中所掌
握的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是不能以传统的私有制逻辑来判断的。企业在市场和公共
领域的权力都在不断的膨胀着,公司本质上是一个非国家的政治机构。查尔斯德
伯的研究也发现企业把众多公共领域和准公共领域的权力聚敛在手中。它们集权
的方式不外乎对部分公营机构的私有化或者权钱交易,通过行使这些不断膨胀的
权力来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改变现有的社会生态,操纵舆论积极改变人民
的生存品质。
公司经济影响力的增强促使对政治影响力的加大。如同任何一个利益集团,
公司对于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立法和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不可能无动于衷。而
且,由于公司手里握有经济实力,公司做出的反应往往也更有力度和效果。
首先,企业向政府施压,影响政府决策,让政府为企业利益服务。Marsh和
Locksley(1983:6)指出公司“与其他利益不同,因为它通过两种方式发挥自己
的权力和影响:一是直接透过利益集团:二是透过董事会和经营者对生产、投资
及用工决策上的重权,从结构上塑造政府决策赖以存在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公
司影响立法者和政府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从放松政府对自己的控制,到争取政府
补贴、削减自己的税收负担、游说立法者制定有利于自己赚钱的各项法律、通过
利益交换说服本国政治家通过外交(包括人权外交)、政治策略打开别国市场、
甚至劝诱政府纵容自己从事与社会公共利益相悖的产业经营等等,不一而足。核
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大限度地赚钱。为了赚钱,西方的不少公司还不甘寂
寞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粉墨登场。企业精英和政治精英通过各种方式内在地勾连
在一起。正如道莫夫(1983:1)所说的那样:“在美国社会中,有一个社会上层
阶级,由于其在经济和政府中的统治地位,成为统治阶级⋯⋯这个统治阶级在社
会中八面玲珑,他们在大公司和银行中都有基础,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
用,并通过各种各样的组织和方法主导联邦政府的行动。”
其次,企业操纵社会舆论,扩大企业的政治影响力。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创始人泰德·特纳对企业通过传媒影响人们的态度和价值观表示担忧:“在传媒
领域,企业集权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迪斯尼、通用电器以及拥有哥伦比亚广
播公司的美国西屋集团越来越染指新闻界。而在公众持股的四大网罗传媒集团里
就有两家在核能和核武领域投入大笔资金——通用电气和西屋就是很好的例子。
那么,在报道有关核问题的新闻时,他们又会向公众讲述怎样经过编排的故事
呢?”(查尔斯·德伯,2004:XX)
第三,公用事业私营化进程的加快,扩大了企业的政治影响力。长期以来,
公用事业都是由国家投资、政府垄断经营。公用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事业,
而私营部门只顾追逐一己利润,很少考虑社会效益,因此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理
应“绝缘”。1874年,社会主义者德帕普在他起草的公共服务报告中强调,“公其
服务的建立是确立某种活动具有普遍功利性,而个人主动性将转移它的目的性,
在抛弃无数普通人时,社会是危险的”。法国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普鲁东的观点
与之不同,他在《铁路经营改革实施》一文中争辩道,“国家应该制定价格条款,
将经营权下放给旨在最后把自己转化为工人企业的私营企业”。这场激烈的争
论,在当时的欧洲显然是以维也纳市长卢艾格尔1897年的当选为终结的,作为
社会党的政治家,他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把社会党的纲领付诸于实践并没收煤。e
公司、电力公司和电车公司归公共所有的政治家。如果说在公共事业“私营”
与“公营”的第一轮回合中,是以放任自由主义私营经济的社会认可失败而写完
第一章的话,而100年后的1973年,显然又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
的开始是以人们对“福利国家”失败的检讨为开端的,它不仅在社会思想上结束
了“政府是进步的事业”这样一个普遍的认识,同时英国撒切尔与法国希拉克的
私有化运动也在政府退出经济上提供了实践的样板。另一种私有化形式在美国发
展则更加迅猛,许多城市通过竞争投标、让私人承包接管公共服务事业。1988
年以来,以盈利为目标的大型医疗机构在美国医药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份额,并
在几年内成为一个潮流,蔓延到世界各地,而促成这个戏剧性的变革。奄尔斯·德
伯指出:“这样以来,属于公众范畴的众多社会事务——无论是救治病患、教育
青年还是保护环境——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企业追逐利润的另一个竞技场。在
这种情况下,私有化进程揭开了蒙在脸上的神秘面纱,开始无情地蚕食公共利益、
瓦解社会凝聚力,并且将所有可以攫取到的资源化为那些已经脑满肠肥的企业家
们的营运资本。⋯⋯当这些本属于政府的职能被廉价出售之后,行政当局的运作
并没有立即陷入瘫痪,但是其本质属性却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们蜕变
成为私人企业的傀儡。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人们现在仍旧对那些严峻的事实视
而不见(查尔斯·德伯,2004:175.176)”。
3、企业对个人影响力的增强
伯利(1963)的研究也发现,企业对个人的影响力空前增强。从个体来看,
员工、消费者和大众已经成为公司帝国的一颗螺丝钉(查尔斯.德伯,2004)。
首先,公司有权力指挥它的属员及职工的活动,扩大些来说,包括雇用、解
雇及影响它的竞争者的工资水平的权力。有时候,当其他组织中存在着抵销权力
集中的因素时(例如,强大的工会),一个大公司关于工资标准和劳工协议的决定
能够并且往往确实确定了整个工业的工资等级和标准。企业有权决定应否和如何
进行某些活动。
其次,公司有权决定供应哪些市场——目前任何国家法律都没有规定⋯个公
司必须进入或发展某一个市场,丽这个市场并不是该公司选定的服务对象。这种
情况对其些工业来说,能够成为迅速发展某一区域和拒绝发展另一地区的权力。
同样,公司经理们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决定应生产和出售何种货品及提供何种劳
务,虽然这种权力是有严格限制的:经理们必须迎合公众愿望或创造这种愿望,
而且创造公众愿望是桩困难的事情,但历史证明这依然是成功的。
再次,企业塑造人们的生活方式。查尔斯·德伯(2004)以美国为例说明了
这一点,当今的美国,人们的梦想和观点无不来自于企业一手操纵的媒体——例
如,时代华纳以及迪斯尼公司;青年和儿童所接受的教育是由微软或AT&T公
司提供的课程;人们的食物来自于世界最大的食品零售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人
们的信用额度由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授予。无论是企业员工还是失业在家的人都
不得不蜷缩在企业所掌控的帝国的角落里。大多数人不得不去充当公司帝国的1=
具和奴役的对象。
4、公司技术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大
公司有权在他们企业的各部门内促进和寻求技术发展,并决定发展技术的速
度。公司制度具有无比的生产力也许是由于这一个事实,即绝大多数的公司曾经
比较充分地运用了关于发展技术的权力。公司的社会影响力还广泛而深入地渗透
到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等非经济领域。公司的生产经营实践呼唤着科技
进步及其向生产力的转化。公司本身往往设有专门的技术开发部门。公司决定具
体开发哪一种技术,是否、何时把它应用到本公司的生产中去,这对于科技进步
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在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和改变我们
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无怪乎英国产业联合会在1973年就发出这样的感慨:“我
们的生活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界的活动与风格,而商界的风格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我们公司的活动与风格”。
5、企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企业环境影响力更是深远,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伴随着工业化整个进
程,企业活动是环境污染的来源。二战以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已经非常严重。
许多企业严重破坏了环境。农业使用的杀虫剂的残余物遗留在土壤水层中;电镀
产生出有铬的气体:涂料工业释放出镉污染废水;石油化学制品则释放出碳氢化
合物和苯;而半导体制造工业则使废水中的有毒溶剂,比如三氯乙烯增多。最先
进的控制设备永远也不可能100%有效。所以这些行业,当然还有其他没有提到
的行业,把其独特的污染标志留给了空气、土地、水。
三、企业批评的压力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扩大
企业影响力的扩大和增强给社会带来深深的不安,对企业的批评丌始增多,
要求加大对企业的约束,限制企业霸权。归纳起来对企业的批评并对形成压力导
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批评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行动主义改革者的批评。
主要包括消费主权运动者、劳工运动、环境主义者、人权主义者等。他们采取向
政府燕压加强对企业的规制,出版发表对企业的批评,组织各种反对企业运动等。
第二种是学者们的批评。这些学者没有参加各种抵抗企业霸权的社会活动,而足
通过学术研究分析企业影响力的危害,指出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的具体机制。社会
学家威廉.怀特研究发现大企业过分要求员工服从,强化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消
解员工的独立性。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提出政府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消费者
主权对限制企业的霸权也是不可或缺的。第三种是马克思主义的批评。马克思主
义从根本上否定了资本主义企业的合法性,认为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家剥削工人
的工具,企业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造企业,使企业成为为
工人阶级服务的工具。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待企业的政策,
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对原来的私有企业进行改造,建立国有企业体制,赋予企业
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第四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
主义企业的根本否定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肯定企业影响力的合法性,但是对其
负面影响表达了深深的忧虑。“这个世界变成了企业的领地。人们在不停地忙碌!
每天晚上,我都被轰鸣的机车声吵醒。我甚至不能做一个完整的梦。这个世界已
经没有了安息同。如果能看到人类有一刻的体闲也是令人振奋的。但是,除了工
作,还是工作,工作,工作。我甚至很难买到一本留有空白的书,以便能够随手
记录我的感想;因为这些空白也需要花费美元和美分的⋯⋯我认为,作为诗情画
意、哲学思考以及生活本身的反面,没有什么东西,甚至包括犯罪,比这种无休
止的经营活动更过分的了”(H.D.Thoreau,1863:484—485)。这些西方马克思主
义者认为企业严重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张企业应该调整方向,以满足大
众的需求为目标,解除对社会的威胁。
正如波士顿企业社区关系中心指出的那样,有三大动力驱动企业承担社会责
任:“价值——在商业领域,已经形成了企业不但负责创造财富,而且负责社会
和环境。战略——更加富有社会和环境责任对企业战略发展非常重要。公共压力
——这些压力群体,消费者、媒体、国家及其他组织迫使企业更加富有社会责任。
(波士顿大学企业社区关系中心,2000:2)”在强大的社会批评面前,企业改变
原来的行为表现,调整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制定企业行为规范,签署新的社
会契约,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节利益相关者运动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企业与社会契约关系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契约关系的变
化。自从企业产生以来,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促使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一、股东的社会责任投资运动
在前面我们已经指出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数以千计化整为零的股东
大部分股权被仪式化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股东对此没有任何作为。除了通过政
府立法保障股东权益外,社会责任投资运动的出现强化了股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
要求。
表5.3 SRI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评价项目
环境社会伦理
能源的仃约与利用; 利润分享:员1二所能得到利润的百分比.二L作福利: 军事;
全球气候变化{水资员工流失率、健康及安全记录、员工家庭福利政策。赌博;
分源与水污染:空气、平等机会及包容性:妇女及少数代表与管理层及高色情;
析土壤污染;有毒废级管理层的芙系.包括他们的代表性。员丁参与及烟草;
评料:资源破坏及生态权益:参与管理及沟通的工时百分比,员上满意比酒精:
价影响;生物多样性: 率调查;员工行动:员T进行抗争的次数、小组抗基因I:
内产品与服务的生态议次数;推动供应商:鼓励或建议供应商改善环境、程;核
容效益;环保创意;推服务社会。社群及公众政策:参与社群活动、提供能;动
动职工参与。赞助企业监管:相关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物试验
资料来源:温素彬,2004
“社会责任投资”的英文原文为“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SRI)”,
也被称为“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投资”(Sustainable and Responsible Investment。
sRI)。社会责任投资是指投资入从环保、劳工标准、人道以及是否违反自然规
律等角度出发,通过投资者对财务、社会、环境的三重考虑,做出投资决策。SRI
理念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使用多种策略滤除那些在履行社会责
任方面表现不佳的公司股票,促进公司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促进企业与社
会可持续发展。表5.3详细列举了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评价项目。
如表5,4所示,SRI并非是最近发展起来的,而是经过了较长的发展阶段。
SRI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扩散阶段、增长阶段。
初始阶段(20世纪20—60年代):SRI的根源可追溯至1920年,当时美国卫
理公会派教会(The Methodist Church)打破从前对股票市场的偏见,决定投资
到股票市场,但是他们决定在投资组合中排除那些从事酒精、赌博方面经营的公
司。此后,教友派(The Quakers)也效仿他们,在投资组合中排除那些有关武
器的股票。在这一阶段,SR]主要通过“社会筛选”的方法实现。
扩散阶段(20世纪60—80年代):现代社会责任性投资起源于20世纪60年
代。越战期间,公众在投资组合中排除了与越战有关的公司,第一只SRI基金一
美国Pax World Balanced Fund于1971年产生。1971年,⋯份建议公司对少数
雇员、环境污染等问题采取全面措旅的报告被提交到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东年会
上,这标志着SRI“股东请愿”方法的开始。同年,美国互信责任中心(Interfaith
Center for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ICCR)成立。此后,美国相继出现了
投资者责任研究中心(Investor Responsibility Research Center,IRRC)、
南岸银行(South Shore Bank)、环境责任经济联盟、KLD等与SRI有关的组织。
SRI在英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1974年,英国第一个支持具有社会利益项目的银
行一Mercury Provident成立,1983年英国伦理投资研究机构(EIRI$)成立,
1984年英国首个SRI基金一The Friends Provident StewardshiD fund成立。
受环保主义的影响,1988年英国推出了第一只可持续发展基金一Merlin生态基
金。在SRI的发展阶段,许多SRI组织相继成立,SRI基金市场开始发展起来,
SRI的实现方式由单纯的“社会筛选”发展到“社会筛选”和“股东请愿”并存。
表5.4 SRI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时间事件国家或地

1920’s 宗教组织将涉及酒精、烟草、武器的公司排除在投资组美国
合之外
1960’s 民权运动、女权运动等社会问题促进SRI发展美国
70 1970 “股东请愿”(shareholder advocacy)开始美国
矩1971 第一个SRI基金Pax World Fund成立美国
代197l 公司互信责任中心(ICCR)成立美国
】972 投资者责任研究中心(IRRC)成立美国
1973 南岸银行(South Shore Bank)成立美国
1974 推出养老金固定缴款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美国
Pension plan)
1974 Mercury Provident成立英国
1976 Grameen Bank成立孟加拉国
80 1980 Triodes银行成立荷兰
芷1983 伦理投资研究机构(EIRIS)成立英国
代1984 The Friends Provident Stewardship Fund成立英国
1985 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美国
Services)成立
1988 KLD(Kinder,Lydenberg,Domini)成立美国
1988 推出Merlin生态基金英国
1989 环境责任经济组织联盟成立美国
1989 澳人利亚伦理投资信托(Australian Ethical 澳人利亚
Investment Trust)成立
90 1990 推出Domini 400 Social Index 美国
年199l 英国社会投资论坛(UKSIF)成立英国
代1996 美国社会投资论坛(USSIF)成立美国
1997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与联合国环境署合作开环境规划
发SRI投资指引署
1999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Global Index 美国
1999 日本Nikko生态基金日本
1999 UOB推出联合国妇女发展新加坡基金(Unifem Singapore 新加坡
Fund)
2l 2000 英国养老基金SRI信息披露规则生效英国
世2000 UBS Eco Performance Fund设立台湾
纪2000 亨德森公司推出Horizon Global Sustainable 香港
I nvestments Fund
2001 金融时报社会指数(FTSE4Good World Social Index) 英国
2001 亚洲可待续发展及责任性投资协会(AsrIA) 香港
2001,10 开普敦Frater资产管理公司开办了南非首支以南非境开普敦
内公开投资标的SRI基金“地球股票型基金”(Earth
Equity Fund,EEF)
2002。10 汇富基金管理公司推出Kingsway SRI Asia Fund 香港
2002,7 日本绿色基金(Japan Green Fund)建立日本
2002,4 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推动计划(Global Reporting
Initialire.GRI)正式成为永久性国际独立组织。
2002 Ethibel可持续发展指数(ESI)设立比利时
2002 邱比特国际SRI基金(Jupiter World SRI Fund)成立日本
资料来源:温素彬, 2004
增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1990年Domini 400 Social Index的发
布和1991年英国社会投资论坛(UK Social Investment Forum,UKSIF)的成立
是SRI发展史上的重要旱程碑。1996年美国社会投资论坛(USSIF)成立。1999
年道·琼斯可持续全球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G10bal lndex,DJSGI)
以及2001英国伦敦金融时报社会指数(FTSE4Good World Social Index)的发布,
意味着SRI成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SRI基会业也得到了迅猛发
展,根据USSIF{2003年美国社会责任性投资报告》,2003年美国SRI基金资
产达到了2.18万亿美元,占专业资产管理总量19.2力-亿美元的11.4%同样,欧
洲的社会责任投资也在蓬勃发展。欧洲可持续投资调查国际集团汇总了欧洲社会
责任投资型的公开投资信托的最新动向。截止到2001年6月,欧洲社会责任投
资型的公开信托投资共有基金251只,(比2001年1月的统计数字增长了58%),
资产总额达156亿欧元。2000年,英国养老基金80%的是社会责任投资。英国
伦敦股票交易所和《金融时报》共同拥有的《金融时报》股票交易所国际公刊,
于2000年7月31日推出8种金融时报社会责任指数,旨在提倡和促进社会责任
投资。在亚洲,SRI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初见成效。亚洲可持续发展及责任性
投资协会(Association for Sustainable&Responsible Investment in Asia,
AsrlA)于2001年2月28日成立。从1999年8月日本推出了第一只SRI类基金
一the Nikko Eco—Fund以来,至2003年10月,日本已经拥有12只可供选择的
SRI基金,资产价值达约710亿同元。香港有四个全球性SRI基金可供选择。在
澳大利亚,7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lO亿澳元的责任性投资基金。
美国是SRI发展历史最长的国家,在美国,SKI主要通过三种策略来实现:
(1)社会筛选(screening);社会筛选是指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时,不仅根据财
务绩效选择投资目标,而且要根据社会绩效来选择投资目标,包括社会、环境、
伦理等方面。按照这一投资标准,社会筛选有否定筛选和肯定筛选两种方法。否
定筛选是排除那些产品或服务与社会效益不相符合的公司股票,如烟草、赌博、
酒精、武器等领域:肯定筛选是指选择那些在社区贡献、环境保护、国际人权、
产品质量等方面表现好的公司作为投资组合。社会筛选的分析项目主要涉及环境
影响、劳资关系、人权、产品或服务领域等,通常通过列表的方法将这些项目罗
列出来。根据USSlF{2003年美国社会责任性投资报告》,2003年进行社会筛选
的SRI资产约2.154万亿美元,是1997年的4倍。(2)股东请愿(shareholder
advocacy);股东请愿是指股东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通过提交建议、代理投票、
提交股东决议书、企业协议、与管理者对话等方法影响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行
为,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自1971年通用汽车公司股东请愿以来,股
东请愿在促进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已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根据USSIF
{2003年美国社会责任性投资报告》,2003年美国进行股东请愿的SKI资产数量
达4480亿美元。2003年l一6月,美国各类投资活动家,包括宗教投资者、机
构、互助基金、退休基金、责任性投资经理人等,向美国企业提交了310份有关
社会及相关问题的决议书,而2001年和2002年分别为269项和292项。(3)礼
区投资(community investment)。社区投资是指通过社区发展金融机构
rCommtinity Development Financial Institutes, CDFIs)社区进行投资。社区发
展金融机构为那些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资本的低收入社区融资,使当地机构
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金融服务以及向小企业和重要的社区服务提供资本。社区发展
金融机构通常被划分为社区发展投资银行(CDBs)、社区发展借贷基金(CDLFs)、
社区发展信用联盟(CDCus)和社区发展风险投资基金(CDVCFs)I四种类型。根据
USSlF的报告,社区投资资产总额从1997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了2003年6月
的140亿美元,其中社区发展投资银行、社区发展借贷基金、社区发展信用联盟
和社区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分别为72亿美元、36亿美元、27亿美元和5亿美元。
在中国,SRI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SRI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本质上是
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战略思想,而SRI更体现为一种注
重社会责任和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如果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SRI机制有机结合
起来,积极广泛地倡导“社会责任性投资”理念与方法,尽快建立社会责任性投
资机制,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良性发展。
二、工会组织与集体谈判权的增强
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契约模型中,员工往往是通过组建工会,通过集体谈判
约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员工利益。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一样,卖出的价格不
是恒定的,特别是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工人为生活所迫往往会争相贱卖自己的劳
动。而且,越是争相贱卖,劳动力的价格也就会越来越低,从而导致工人生活水
平的普遍下降。为了防止这种来自于内部的、无益的竞争,于是工人只好联合起
来,共同约定卖价(如同其他商品的卖者统一约定最低卖价一样,如果其中某人
卖价低于这个标准,就会引发同行的报复)。为了使这种联合更加稳定、更加合
于规范,就有必要建立~种组织(以减少临时约定要付出的高成本),并有必要让
自己信得过的代理人去与资方交涉,实质上就是就劳动的卖价进行讨价还价,而
这种组织就是工会。单个员工基本没有和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因为他的退出对
企业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员工只有组建工会,增强与企业博弈时讨价还价的
谈判能力。
自20世纪以来,工会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集体谈判成为解决劳资问题的
主要方式。集体谈判(Collective Bargaining)是指资方和员工代表借助谈判,旨
在达成覆盖某一雇员群体的协议,以决定就业条件与待遇,协调雇佣关系的一种
方法(Michael Salamon,1998:305)。通常的情况是,以组织起来的工人即工会
为一方,以联合起来的雇主如雇主协会为一方,围绕工资、就业保障、其他待遇
(如加班费标准、带薪休假、医疗补助、失业津贴、退休会等)、工作条件(如
工作日长度、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安全保障)等展开的集体讨价还价,达成坝
方都能接受并且愿意遵守的集体协议,是集体谈判的最终目的。
西方集体谈判过程是工人和工会、雇主和雇主协会、政府三方协调协商、相
互妥协的过程,而谈判所形成的集体协议是三方“共同意志”的体现。它是一个十
分复杂的机制。总的来说,它有以下四个特征(约翰·P·温德姆勒等,1994:8):
第一,集体谈判是一个很有弹性的决策机制,比立法、司法和行政制度都要有弹
性。它可以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政治经济制度,适用于任何一个国家,它也可以满
足各种产业和职业的需要。另外集体谈判的结果——集体协议的方式也是各种各
样的,从十分简单的口头协议到十分复杂的总协议,还允许有附加条款,在内容
上可以双方任意协定,只要不违反法律。第二,集体谈判具有公平性,它作为一
种方法,将平等和社会公正引入到工业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第三,集体谈判体现
了工业民主的观念,它从一开始就成为工人参与工业社会决策过程的一条主要渠
道。雇主在很多重要问题上,不得不倾听雇员的意见。在劳资关系上,雇主与雇
员既有冲突,又有共同利益,尽管集体谈判不能完全消除劳资冲突,但是,它牛
竞提供了一种机会,使双方能更好地了解对方的立场、目标和问题,以及他们的
分歧与共同点;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有条理的程序,通过这一程序,双方有可能
达成一个比较接近双方目标的共同协议。第四,集体谈判还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
的特点。集体谈判的结果是双方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签订集体协议,可以解决各
自的问题,满足各自的需求,这就保证劳资双方都乐意认真完全履行,最能体现
出有效性。既然是双方合意,那就保证了稳定,稳定性在劳资关系中是十分重要
的。
作为一项运行了上百年的机制,集体谈判被西方国家视为“民主社会的必要
组成部分”和“处理公共部门中劳资关系的正常手段”。历史表明,实践中的集体
谈判会因国家或时代的不同而存在不小的差异。劳动力市场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
状况密切挂钩的。国家的经济状况是其最大的影响因素,国家经济状况好,劳资
冲突就缓和,集体谈判的发生率自然下降;反之,国家经济状况恶劣,劳资冲突
也就加剧,劳资争议数量就上升,集体谈判的发生率也会相应提高。
集体谈判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以经济事务为中心的谈判过程,它更是一种政治
过程,是多种力量相互较量,最后达成一定妥协的过程。具体说来,集体谈判有
着多种不同的功能(黎金柱,郑图康:2004):第一,经济政策功能。集体淡判
可以决定在何种具体待遇与条件之下,现有的雇员将继续向一家公司或者企业、
工厂供给劳动力,而新的工人也将按照这种条件与待遇向这家公司提供他们的劳
动力。集体谈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正式的契约,是确保雇主遵循协
议条款的一种非法律手段。第二,管理功能。集体谈判大体上也可以被看成是基
于谈判双方的相互依赖以及对对方行为的否决权的基础上的一种政治过程。以政
治眼光看来,可以把集体谈判机制看成是一种延续的“政治制度”,集体协议则是
由劳资谈判双方作为立法者所制定出来的一部实体法律,该法律的执行权属于依
据宪法必须执行该法的资方。集体谈判的中心内容与其说是与程序问题和权力的
分配问题有关,倒不如说是与实体问题和资金的分配问题有关。第三,决策功能。
这一功能最能体现出集体谈判的公平与工业民主。在这一机制中,工人阶级可以
通过他们的工会代表,参与到指导和规范他们工作生活的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集
体协议是一套已经达成的正式的决定备忘录,限制了资方单独行动的自由。同时,
集体谈判还暗示着权利的行使需要得到对方的同意,另一方面又明确了在哪些领
域的问题应当由劳资双方共同决定。集体谈判的上述三大功能并不是相互排斥
的,它们统一在集体谈判以及集体协议之中。
表5.5止在变化的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社会契约
旧社会契约新社会契约
]:作保障:长期稳定的职业与雇佣很少任期协议:工作经常有风险;只有能增加组织的价
关系值才就业
在一个雇主下的终身职业很少有终生职业;雇主变动是普遍的;丁=作是有活力的
稳定的岗位/‘fj作分配临时的项目任务
对雇主的忠诚:识别雇主身份对自己和职业的忠诚:减少对雇主身份的识别
家长式的作风;家庭式的关系关系并不是那么温暖和家庭式的;更不说是父子式的
雇员权力感个人对职业,工作的未来负责
稳定的增加的收入反映贡献的工作;根据增值取得报酬
与上作相关的技能培训学习机会;雇员对自己的教育和知识更新负责
重点在个人]:作成就重点在团队的建立利项目
瓷料来源:Carroll&Buchholtz,2004:3 13
集体谈判在保护工人权益,平衡劳资力量,协调劳资关系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可以说,西方的集体谈判制度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制度,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保护工
人的权利与利益,促使企业承担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当然,如果集体谈判失败
的话,员工的最后筹码就是罢工。查尔斯·德伯非常重视劳工运动对企业承担社
会责任作用,“工会组织必须让人们认识到企业钟情的营商下策将给社会和公众
带柬的巨大伤害⋯⋯在美国作为发起资助以及广泛传播针对企业不良行为的批
判的主力军,工会组织的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作为惟一一支能够迫使企业
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的力量,劳工运动已经发展成为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一支
生力军”(查尔斯·德伯,2004:314--315)。随着人力资本在企业中重要性的
提高,工会组织和劳工运动对企业形成强大的压力,促使企业在福利待遇、工作
03
安全、健康权以及参与企业治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竞争、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导致员工与企
业的新社会契约逐渐出现(Carroll&Buchholtz,2004)。如表5.5所示,在发达国
家,员工与企业的契约发生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企业在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
任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三、消费者运动
消费者对企业的压力在本质上就是退出权,特别是在买方市场结构下,消费
者的联合退出对企业是致命性的打击,这种消费者的联合维权被称之为消费者运
动。
准确地说,消费者运动,指的是在近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为争取社
会公讵,维护自身权益,同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进行斗争的一种有组织的社会运
动。消费者运动经历了一个从自发的群众性活动到有组织的群众性活动;从政府
的行政干预到用法律保护消费者利益;从生产者、经营者对保护消费者的放任状
态到积极参与的历史过程。起初,在欧美~些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部分企业
无视消费者利益,生产和推销劣质产品,使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如美国有企、lk
在食品、药品中加入许多有害物质,损害消费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因此,有人提
出对食品、药品进行检验的主张。广大消费者也逐渐形成共同意谚{,要与损害消
费者利益的行为进行斗争,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认识到凭个别消费者的力量无
法对抗有组织的企业,必须团结才能与企业抗衡。于是,消费者运动应运而生。
在工业革命以前,世界经济形态属于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制度。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还不发达,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极其简单,且商品的功能单一,数量、
质量都很有限,当时的保护消费者问题尚不突出。18世纪末以来,工业革命的
浪潮席卷全球。工业机器生产力日益取代农业手工生产力,生产高度发展,技术
R益精进,产销过程复杂化,出现了如下新的格局:第一、商品生产的规模扩大
了,商品的花色品种大幅度增加,商品的构造也日趋复杂,消费者难以从直观卜
了解商品的性能,因而在选购商品上处于不利地位;第二,少数资本家(或生产
者)垄断了商品的生产和市场,加上销售组织的迅速发展和销售手段的现代化,
迫使消费者接受其苛刻的交易条件,从而使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甚
至是被愚弄和被损害的地位;第三,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受骗后,需要申诉并求
得保护,这就导致了消费者保护思想的产生;第四,损害消费者活动的日益国际
化,促使消费者保护的理论逐步发展为世界性的消费者保护运动。最早提出消费
者保护思想的,是1756年英国王室法庭首席法官曼斯菲德。他针对当时法律所
奉行的‘‘,J、心选购,出门不换”主义,提出了“买受人付给完整价金,应获得完美
04
商品”的意见,从而第一个明确阐述了消费者保护的思想。以后,这一思想为各
国广泛接受,并据此制定了各种消费者保护法律。
1898年,全世界第一个消费者组织在美国成立。1936年,在全美范围内建
立消费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种反映消费者利益和要求的组织,在一些
发达国家相继出现。在此基础上,1960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宣告成立。消
费者运动的一个罩程碑是1962年3月15日肯尼迪总统在国会发表一篇特别咨文
《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特殊信息》。在这篇咨文里,肯尼迪提出消费者具有四种权
利: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和听证权。肯尼迪总统进一步完整阐述了消费者保
护的思想,为推动国际保护消费者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经济、社会和科
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的富裕程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关注的意
识以及相应的社会期望值都提高了,消费者更加关心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消
费者运动也更加活跃,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建立了消费者组织,使消费者运动成为
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目前,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共300多个消费者组织
在开展活动。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26日成立,1987年9月加入国际
消费者联盟组织,成为正式会员。世界性的消费者运动引起了联合国组织的重视。
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的代表已被吸收并成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工业发展组织、
粮食组织和贸发会议等机构中的顾问和联络员,代表消费者并反映他们的利益,
参加有关会议和文件的制定。1985年4月9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保护
消费者准则》,敦促各国采取切实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其宗旨主要是:(1)
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2)处理消费者投诉,帮助消费者挽回损失;(3)搜集消费者的意见并向企业
反馈;(4)大造舆论,宣传消费者的权利,形成舆论压力,以改善消费者的地位:
(5)参与国家或政府有关消费者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并要求政府建立消费者行
政体系,处理消费者问题;(6)成立消费者团体,确立消费者主权;(7)加强消
费者国际团体及合作。
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一个消费者选择企业的新词:“货币选票”。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消费者是否购买商品,购买谁的商品,选择权完全掌握在消费者手中。
消费者可以按照本入的意愿和偏好在市场上选购各种消费品,消费支出等于他们
对各种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投“货币选票”。消费者以货币选票向企业施加社会
责任压力。欧美国家的一些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他们在购买产
品或服务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承诺。欧盟委员会雇佣
及社会事务所总部支持的“公司社会责任网(CSR Europe)”进行的消费者态度
调查表明,12162名接受访问的消费者中,44%的人回答他们愿意为社会责任和
环保产品多付一些钱。人们对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期望值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
的人意识到了劳工标准和贸易之间的紧密联系,79%的被访者认为跨国公司应对
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负完全责任。消费者的行动带来了积极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
一个成果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一些组织推出了社会标志计划,即在产品
上加贴标签,以此表明产品生产的工作条件是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社会标志可
以贴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或者在橱窗中展示。在消费者强大的压力下,跨国
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起初的拒绝承担责任,到推诿责任,
现在是主动承担责任。瑞士一家有关纺织和皮革产品的公平贸易行动联盟AMANA
SA表示,这一调查结果证实了他们的发现。在过去的4年中,AMANA SA同一家
瑞士邮购及百货公司的SPENGLER合作,资助在印度实施一项社会计划。SPENGI。ER
公司因此提高了3.5%的离岸价(FOB),同时提高了1%至1.5%的零售价。这些
资金通过一个专用帐户支付给予那些远在印度工作的工人,主要用于保健、福利、
教育和环保。该项目经理成立了员工委员会,每隔3至4个月访问他们,以核实
这些资金的投资计划。
消费者运动不仅仅表现在拒绝消费某公司的产品上,还表现在在媒体抨击浚
企业,向政府施加压力惩罚企业等等。
四、环境保护运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都面临臭氧减少、全球变暖、水污染、海洋污
染、森林退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固体废物和威胁废物的排放等
环境问题的威胁。因此,环保主义者就通过演示、抵制、公开教育、游说和研究
使得政府、企业和公众承担环境责任,这就是所谓的环保运动。以美国为例,美
国环境保护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欧洲人登上北美大陆开始到本世纪
20年代。欧洲人以“世界是为人创造”的理性精神和“我为上帝,万物为我”
的价值观为指导,对北美进行疯狂征服。与此同时,深受欧洲浪漫主义和美国超
验论影响的H.索罗主张人要尊重其他生命体。1890年,边疆的消失预示着国家
权力指导的征服完全击败了索罗倡导的人与自然同一和谐的田园梦想。以G.平
托为代表的一批官撩知识分子提出了对国家资源进行“聪明利用和科学管理”
的功利主义环境保护思想(Conservation)。这一主张被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接
受并发起了资源保护运动。然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是J.缪尔的把经济价值和审
美价值结合起来的超功利的自然保护主义(Preservation)。第二阶段从经济大
萧条和尘暴丌始。尘暴和旱灾迫使美国人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重新反思人与自
然关系的主流思想并开始改变传统的价值观。生态学是德国科学家E.海克尔在
1866年提出的,但在它的美国化过程中,F.克莱门茨1916年出版的《植物演替:
对植被发展的探讨》是一个里程碑。他认为地球上每个区域的植被都经历了从幼
小不稳定状态发展到复杂平衡的“顶极”、形成“顶极群落”的生态演替过程,
生念学正是研究这个过程,因而生态学家也是自然史学家。大平原的顶级群落是
原始草原,但在19世纪术完全被外来群落破坏,那是因为美国人输入了由随意
开发自然的价值观指导的、大草原不能适应的农业系统。因此生态学家同时也是
历史学家。A.利奥泊德揭露了纯粹由政府包办或以个人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环保体
制的片面性,从生态学出发构建了内部结构是生物区系金字塔的土地共同体。强
调其中每个成员都有继续生存的权利:人类只是其中一员,必须尊重其他成员和
共同体。倡导用审美道德观念指导人们的行动,以保护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稳定
和美丽。1962年,R.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指出在我们时代人类面临的
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卡逊指出,DDT不仅能杀死害虫,还危害那些食用了经过
食物链染上DDT的食品的人类。核试验和核战争不仅威胁人类的生存,还会渗
透到遗传细胞中,造成发育的变异。卡逊的著作激起了全民环境意识de觉醒和
声势浩大的环境主义运动。
企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消耗起了主要作用,因此企业成为批评的主要对
象。政府也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通过立法约束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公
众也开始抵制消费非环保产品。在这种压力下,企业丌始重视环境保护,承担对
环境的社会责任。
五、企业公民运动
波士顿学院企业公民研究中心认为,企业公民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
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一个企业公民认为公司的成功
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因此,它会全面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
响,包括雇员、客户、社区、供应商和自然环境。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公民
包括四个方面:(1)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主要包括遵守法律、现存规则以
及国际标准,防范腐败贿赂,包括道德行为准则问题,以及商业原则问题。(2)
对人的责任。主要包括员工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均等、反对歧视、薪酬公平等等。
(3)对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维护环境质量,使用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
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4)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主要指广义的对社会
和经济福利的贡献,比如传播国际标准、向贫困社区提供要素产品和服务,如水、
能源、医药、教育和信息技术等,这些贡献在某些行业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的一部分,成为企业社会投资、慈善或者社区服务行动的一部分(尹长辉,2004)。
自从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一些公司开始公开声称要做企业公民,企业是
国家的公民,要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带动一大批企业竞相丌展企业公民竞
赛。“在欧美地区,巴斯夫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不仅因为其化工“老大”的地位
和世界领先的技术,还得益于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一贯努力。10年前,该公司
在世界化工行业率先提出‘负责的行为’这一理念,从生产工艺、经营管理、环
保产品等全方位地节能降耗、减排污染。除此之外,巴斯夫还积极开展一系列环
保方面的社会活动,如旨在培养孩子化学兴趣和环保意识的‘小小化学家活动’。
巴斯夫通过自身的努力,扭转了人们‘化工生产公司是带来环境问题的污染源’
的观念,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尹长辉,2004)。企业公民成为企业在市场
和社会中树立形象和建立良好信誉的重要方式。企业公民运动从企业自律的层面
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
1 l美】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中译本2000),扛海财经大学出敝社,1996
年版,第382-383页。
2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周企业改革》,北京人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I页。
3在独资业主制企业中,所谓股东就一个人。
4马克思《盗本论》
5亚当.斯甯,2003。
6亚当.斯密,2003。
7马歇尔,2001。
8伯利,1962 z 62。
9加自{布雷斯。1967:76。
lO加尔布雷斯,1973:86。
11加尔布雷斯,1973:90。
12们利,1962 r 66。
13伯利,1962:66。
第六章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与演变
现代企业在我国产生于晚清时期,由于社会背景的差异性,从此我国企业发
展走上了与西方企业发展不同的道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企业的政治、经
济和社会力量不同,企业的影响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就会有不
同的内涵和表现。在本章,我们探讨自晚清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与西方的不同之
处,从而印证我们的企业社会责任契约模型的理论观点。
第一节晚清时期:保利权、官利责任与报效责任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原有的
发展轨迹。我国企业是在面临传统封建力量的压制以及西方列强欺侮的环境中成
长起来,因此企业承担了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赋予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制度的演进与公司制的植入
在传统社会,我国企业制度以官府手工业和独资企业制度为代表。官府手工
业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例如明朝官营织造,中央划分为4个织染局,地方有
22处织染局。封建时代的官府手工业以满足特权阶级的需求为目的,只求生产
质量而不惜生产成本,缺乏外部市场压力,因此与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工场手工业
组织具有本质的区别。清代官府手工业组织比明代有显著进步: (1)工匠从服
役性质转化为相对自由的劳动者。(2)工场内已形成了专职从事管理的阶层和
部门,技术人员与一线生产者相分离。(3)制度形态进一步向欧洲近代手工、lk
工场靠近,其区别是官府手工业的所有者是拥有特权的封建统治集团,雇工仍受
到强大的封建强制关系制约(王处辉。2001)。另外,我国封建时代的独资企业
由于受到封建生产关系制约,独资企业实质上是家庭作坊,其规模和影响力都非
常小。在清代前期,出现了独资向合伙制转变的趋势。例如井盐业出现了合伙制
经营,原因主要是: (1)外部利润的驱动;(2)井盐业生产需要巨额投资,单
户独资往往无力承办:(3)具备了合伙经营的的社会经济基础(王处辉,2001:
47)。合伙制企业的出现为公司制企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必须指出的是,西方
企业制度的演进在实践序列上是递进式的,而我国近代企业制度演进在实践序列
上是并进式的。
在近代中国,魏源于1842年首次提到了“公司”一词,他在《海国图志》
中对外国的公司制度进行了介绍:“西洋互市广东者数十国,皆散商,无公司,
惟英吉利有之。公司者,数十商辏资营运,出则通力合作,归则计本均分,其局
大而联。⋯公司制企业在我国并非自发产生的,而是受到西方的影响植入的。
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公司制企业是外商在广州开办的商行。1600年英国特许
设立东印度公司,并于1670年在我国的安平和厦门设立商馆。从18世纪70年
代起,英美开始设立私营贸易公司取代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地位。到1837年,英
美在我国设立的公司总数达到156家(周春平、殷荣,2001)。外国公司长驱直
入地深入内地开展业务。公司制为外国侵略势力提供了优越的竞争条件,成为外
资侵略中国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这一时期,外国在华公司还吞并或吸收了~部
分中国买办、商人、官僚的资本,使一部分中国人接触并认同了这一经济组织方
式。
19世纪70年代以来,本土企业开始了公司制实践,1873年创办成立的轮船
招商局这一“官督商办”企业开近代中国公司制企业实践之先河。在1904年《公
司律》颁行以前阶段大体上可以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为界分为两个时期:(I)
甲午战争以前为“官督商办”企业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企业由官方主办,特
别是棉纺织业和采矿业,尽管也采用了其他组织形式,但以“官督商办,,最为普
遍,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1873年)、玎平煤
矿(1877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最初建于1878年,后改为华盛纺织总厂),
国家电报局(1881年)、漠河金矿(1887年)、汉阳铁厂(1896年)、大冶铁
矿(1898年)等等。(2)甲午战争以后为近代中国民营企业兴起阶段。《马关
条约》确认了外国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利,为了应对外资威胁,晚清政府也丌始鼓
励工业发展,并鼓励民间开办工商企业,表面上清除了其反对工业化的最后痕迹
(Feuerwerker,1958)。甲午战争后至20世纪初,随着官督商办的组织形式为
人们所唾弃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民营股份公司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创办私营
公司的热潮。这时期投资创办民营公司企业的主要是一些官僚、买办、商人、华
侨等,虽然大多数企业资本少、规模小,但相对于传统的独资、合伙形式有较大
改变,对于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创办者怀着发展民族经济的
理想,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创业,投资主要集中在航运、缫丝、轧花、采矿、筑
路等领域,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表6.1晚清历年设立的本国民用工矿企业家数和创办资本额(1858.191 1年)2
年份家数创办资本额(千元)
1858 1 114
1874 2 124
1875 4 594
0
1876 2 466
1877 2 620
1878 2 1190
1879 4 134
1880 2 80
188l 4 385
1882 1l 2778
1883 7 1176
1884 4 561
1885 3 464
1886 8 1186
1887 9 1873
1888 11 1277
1889 12 9190
1890 13 2191
1891 10 1403
1892 12 3496
1893 14 2051
1894 16 6681
1895 30 3990
1896 22 3788
1897 25 5808
1898 32 6320
1899 29 5169
1900 9 930
190I 11 1284
1902 3l 4890
1903 17 5059
1904 36 11279
1905 76 13918
1906 92 24835
1907 98 17020
J908 80 20838
1909 82 16095
1910 90 18783
191l 40 5765
总计953 203805
资料来源:转引自杜恂诚,1991:29-3
1904年,清政府颁布《公司律》,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a在1904年
至1908年之间,向公司注册局注册的各类企业约272家,核定资本约1.33亿元。
其中股份有限公司153家,独资企业44家,合伙企业70家,无限责任股份公司
5家。股份公司成为人们兴办实业的首选方式。
表6.1统计了自1858—1911年期间民用工矿企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反映出
当时企业发展的变化。1882年公司发展出现一个小高潮,随后低落下去,1889
年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高潮;从1892年开始,企业创办及投资呈增长势头,
而且并未因为甲午战争失败而中断。由于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1900和1901年
公司发展曾陷入短暂的低谷,但从1902年开始,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
形成清末最大的和持续的投资高潮。1902—1910年的9年中,共设立创办资本额
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604家,创办资本额共134517千元,家数占清朝工矿
企业设立总家数的63.1%,投资额占清朝工矿企业总投资额的65.4%。
二、保利权、官利责任与报效责任
1、晚清时期对企业的社会定位
晚清公司制企业植入并逐步发展,当时社会对企业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豆建民,1999): (1)公司振兴实业的功能。当时普遍认为公司制企业可
以振兴我国的工商业并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如薛福成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富
强源于工商业发达,工商业发达又源于采取了公司制企业。“公司不举,则工商
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3(2)公司的
集资功能与公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如魏源早在1842年介绍公司时便指出公司
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集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3)公司的法律属性。公司制企
业传入我国以后并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1893年,郑观应在其《盛世危言》中
介绍了英国的公司立法状况,并建议中国政府也应颁布公司法规,他认为英国立
法比较完善,“我国亟宜通饬仿行,以杜奸商舞弊也”。4(4)公司内部治理结
构。郑观应认为,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必须与政府治理区别开来,两者的权利和
责任是不相同的。钟天纬分析了公司内部制衡机制,“总办受成于各董,各董受
成于各股东,上下箝制,耳目昭著,自然弊无由生。”5(5)公司的民办性质。
比如,魏源曾极力反对官营而力主私营,并主张私营企业也应采取公司制组织形
式。王韬也认为官办不如商办,应该“皆许民间自立公司”6。
2、保利权
近代中国公司制企业发展之初便承担了过多的营利之外或者说非营利性的
职能。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社会是面临巨大外来冲击的时期,李鸿章就曾说:“今
东南海疆万里,各国通商传教,往来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里,阳托和好之名,
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轮船电报之
速,瞬息千里;军械机器之精,功力百倍;枪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
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7”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外部冲击,中国如
何对应昵?李鸿章认为,如果“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
概报之以古方,诚未见效也。”’所以,在这种情势之下,就需要采取“数千年
未有之奇计”,兴办洋务,以图中国的富裕,否则,“能自强者尽可自立,若不
自强则可不可知”’。而在这种“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吉。”’的思想
意识形态环境中,人们对西方“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巨大功能也有了较为
广泛的认识,为实现近代中国的富强,“仿西国公司之例”以兴办近代中国自己
的公司制企业,轮船招商局便是“仿西国公司之意“”成立的。由此可以看出,
近代中国公司制企业实践的发端是在近代中国社会遭到“创钜痛深””的打击之
后,晚清政府部分官僚和有识之士认识到图强、图富的重要性后所采取的“富强”
措施之一,在这种政策思想环境中,企业更多是以国家富强为目的,承担着远较
“营利”更为宏大的社会、政治功能,而恰恰是公司制企业主要目的“营利”功
能却要服从于这些“营利”之外的社会政治功能“。
针对当时洋人掳掠使利益大量外泄的状况以及认谚{到举办军用工业和民用
工业都要大量经费支持的事实,洋务派在兴办洋务企业特别是民用企业时,首先
围绕着“争利”而展开,希望通过兴办企业与洋人争利,以达到保利权的目的。
这在当时洋务派兴办洋务企业的议论中可说是屡见不鲜。李鸿章办轮船招商局,
指出:“此举为收回利权起见”,办丌平矿务局是“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
利权之外泄”;办电报局为“杜外人觊觎之渐而保中国自主之权”,办上海机器
织布局的目的,是为了“渐塞漏卮”,“分其利权“”。张之洞办广州织布局,
同样是为了“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利权“”。李鸿章、恭镗等设立漠河矿务局
“重在防边,兼筹利国”,”等等。可以看出,这些近代企业的兴办的目的之一
是为了“保利权”、“塞漏卮”、“利国”,和洋人争利权以保清朝统治。
同治十三年(1874年),王韬对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便赋予了热切的期望:
“今当轴着奏准轮船招商局遍行各处,⋯⋯中国富强之机或基于此1‘。”大有将
轮船招商局看作近代中国富强希望之意。1879年,《开平矿务局开办规条》”中
认为:“煤铁两项乃人间日用所需,我国已经开采千年,无奈总不得法,遂致通
商以来反为洋商侵占其利。”在这种情况下,“舍已所有而转购于外洋,不但耗
财,更防有事之秋诸多掣肘.”所以,“李爵相洞烛其情,立意招商举办,既可
应军中更需,又可供民间日用,⋯⋯为囤效力,显身扬名,则我中国之人又能可
量哉。”1894年的《大生纱厂厂约》”也将“民生”、“中国利源”作为其经营
行为的指南和出发点,其开篇便说:“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办即为中
国利源计。通产之棉,力觏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
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
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寸心不死,稍有知觉,不忍并蹈于沦
胥。”拳拳之,t3,感人肺腑,然而却与冷冰冰的趋利目标大异其趣,也就部分
偏离了公司制企业的营利目标。1907年的《启新洋灰有限公司续订总章程》。在
公司的宗旨中也有“挽利权”的规定,同年,天津银号在呈请开办滦州煤矿时也
说:“富强之道,以刀:辟地利为先,而矿务尤为天地自然之利“。”所以“为振
兴中国商务”而开办滦州煤矿“以保利权也””。
由此占论,我们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的公司制企业承担着诸多的非营利方面
的职能和目标,这一方面支配着公司制企业的行为,一方面左右着公司治理思想,
左右着官商对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的认识。其实,这种思想观点的形成和近代中
国所面临的形势有关,也是中国历史传统中官商关系的延续和反映,它的形成足
国内外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延续时间也必然和这种种力量相依存。
3、官利责任
从西方股份制公司企业的发展的历程来看,股东的股息收入是变动不居的,
其股息率高低取决于企业的盈利状况。然而,股份公司企业制度移植到近代中国
后,这种投资人利益分配制度发生了变异,晚清股份制企业普遍采取了官利制度,
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甚至在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的年代,还在一段时间内保留了这一做法,每年对私营企业主支付一定的固定
年金。
“官利”,又称“官息”,也称“正息⋯‘股息”,与“余利”“红利”对
应称呼。“官利”分配制度的特点在于(朱荫贵,2002):其一,不管是谁,只
要购买了企业的股票成为股东,就享有从该企业获取固定利率一一“官利”的权
利,而不管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其二,这种固定的官利利率一般以年利计算。
其利率虽因企业情况和行业领域不同而有差异,但大体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年
利一分,清末一般在八厘。因为必须支付官利,所以企业年终结帐,不是从利润
中提分红利,而是先派官利,然后结算营业利益。不足,即谓之亏损;有余,则
再分红利(红利在这里被称为余利或直接称呼红利)。其三,只要股东交付股金,
官利即开始计算。虽工厂尚未建成开工,铁路尚未建成开车,官利也需支付。由
于企业在没有利润的情况下也需支付官利,所以常常“以股本给官利”,或“借
本以给官利”。由于“官利”制度具有这些性质,所以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就
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企业投资人的关系,而是投资人又兼债权人。股票的性质,也
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证券投资,而同时又兼有公司债券的性质。
187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最早明确了企业的“官利”责任。其招股章程中规
定,每年“照各股本银每百两提去利银十两”,意即无论招商局经营状况如何,
每年须向股东支付固定的官利一分。此后,几乎所有的招商集资的股份制企业都
仿效轮船招商局的做法,在招股章程、股份票上明文规定官利的支付利率及方式,
以吸取更多的商人投资入股。
企业官利责任的产生源于近代中国特有的社会历史条件,是由近代中国特
殊社会经济结构及政治环境下所导致的社会资金流向决定的,与中国传统的投资
理念及商事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严亚明,2003)。
封建地租和商业高利贷剥削方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依然占据支配地位,使近
代社会资会流向新式企业受到阻滞,资本的趋利性使其对转向新式产业领域顾虑
重重。近代中国高存款利率的金融市场为社会闲散资会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全、稳
定的增值渠道。“在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要改变人们处置储蓄的习惯常常是困
难的。传统上人们把积蓄用于诸如土地所有权、高利贷和商业之类的领域,在这
些领域里他们通常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当他们可以在工业部门得到新的机会
时,自然而然地会对新的冒险产生怀疑,并要求保证最低限度的利润”(张仲礼,
1987:71)。这样早期股份制企业面向社会筹集资本时就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
因此,官利制度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图6.1企业官利制度产生原因








企业官利责任的形成与传统投资理念和商事习惯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国传统
上广泛存在的将合伙资本称之为“附本’’经营的投资理念和商事习惯,深刻地影
响和规范着人们的投资行为。“附本’’这种传统筹资方式的特点,是股份合伙经
济组织——工商业行号要向附股人定期支付预先讲定的额定利息,有些还参与年
终盈余的分配。传统“附本”支付固定利息的做法,实乃企业官利制度的历史渊
源。由于传统的附股投资以稳获固定的利息收入为特征,人们的投资风险意识大
为扭曲,形成一旦投入资本、就要获取相应的收益回报的投资心态。
官利制度发放固定股息的做法虽然有利于鼓励投资者将资金投向近代新式
企业,但这一做法本身是对传统借贷经营、台伙经营习惯的妥协和屈从。投资者
以此种官利制度为前提入股公司企业,就不可能形成健全的股东意识和股权意
识。企业官利制度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二者的有机联系,只考虑个人的股
息收入,而不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甚至不惜竭泽而渔、移本付息。股
东往往以官利水平的高低为据选择投资对象,不关心企业的实际营运,成为“消
极股东”,他们并不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将公司视为毫无风险、稳获收益的存
钱机构。官利制度使股东普遍缺乏企业自我积累的意识和愿望,利欲驱动之一卜‘,
股东要求尽可能多地分享企业盈利,这样从根本上限制了企业自我发展的潜力,
使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缺乏必要的经济前提。
4、报效责任
企业的报效责任是指政府允许成立公司,但每年在税和厘金之外要无偿向政
府提交一定比例的”报效”,比例因企业受益状况而异。提交“报效”的公司范围
是分阶段扩大的,首先是从官助商办的企业,后来到商办企业,最后几乎扩展到
所有企、lk。
图6.2企业报效责任的形成与内容一区亟因
如图6.2所示,企业报效责任出现首先源于清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当时企
业在创办经营过程中获得了政府给予的种种经济特权,比如得到过资余支助、特
许专利、减税、免税的优惠。比如轮船招商局就享受种种特权和优惠,使之在缺
乏必要社会经济条件的情况下能够生存与发展起来,增强了抵御经营风险的能
力。因此,清政府以新式企业从政府手中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为依据,要求企业
向其提供各种形式的报效。有的企业直接在章程中写明报效的条款,有的则奉命
提供无偿服务,有的则被要求承担一部分社会职能,轮船招商局就要承运官物,
如赈粮运输,这类运输有别于潜运,往往成为招商局沉重的财务负担。如1876
年和1877年直隶、山西、河南等省发生旱灾,招商局奉命派船从江南、盛京等
地向灾区运送赈粮。据统计1887年至1893年间,招商局承担赈粮运输总数近
loo万石。
其次,企业报效责任源于商业历史传统。我国古代就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剐
某些垄断行业实行特许经营,在契约中明确给皇帝和当地政府的“报效”,其实是
用特权换利益。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对某些商业实行垄断经营的传统,政府将特许
经营权授予经营这些垄断行业的商人,商人获取特许经营权的条件,就是向政府
缴纳一定数额利润的报效,这种做法已成为一种商业习惯,成为政府控制工商业
活动的惯用手法。当公司制企业出现后,清政府对此加之适当的改造,以报效方
式分割企业经济盈余,就成为一种十分自然的选择。
再者,企业报效责任的形成还源于传统的经济伦理关系。我国自古就有”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认为国家所有的一切都是皇
室的财产,是家天下。在理论上,皇帝可以使用国内的任何财产,而不会发生所
有权争议。从晚清时政府的决策层来看,他们对国家富强和新式企业问的关系,
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我允许你办企业,就好像是父亲与孩子一样,父亲帮助
孩子办企业,赚了钱,孩子回报爹是应该的。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是与西方不相同
的。如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以传统的君臣父子经济伦理观点看待政企关系,“在
朝廷以父母之心为心,以我自有之利为外人所得,遏若为子弟所得,是以提之挚
之,不遗余力,顾为子弟者,以父母之力而有是利,独不稍为父母计乎?2=”’
企业报效制度形成后逐渐条文化、规范化,初期随意性较大,后过渡到以企
业章程或政府行政命令的方式予以明确规定,但随时随事增加报效名目的做法并
未完全消除(严亚明,2003)。
企业报效责任的承担涉及的是企业与政府(包括社会)之间的经济利益与责
任关系。在企业与政府的博弈过程中,企业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应否向政府提供
报效,以什么标准确定企业的报效数额等,一切都由清政府说了算,企业只有被
动接受履行的义务。企业报效责任一方面促使企业承担对政府和社会的义务,另
外一方面,模糊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边界,对企业发展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由
于存在强制性、随意性的企业报效责任,企业盈余很大一部分流入政府口袋,投
资者很难预期可以获得的投资回报。因此,报效制打击了私人投资者创办或参股
新式企业的积极性,削弱了股东对企业经营的信心,助长了股东一味要求分享盈
余、不愿多提企业积累基余的倾向,直接削弱了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
企业报效责任是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经济伦理
色彩的责任制度,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企业
报效责任过于强调企业对国家的义务,容易在强大政治压力下丧失应有的责任。
第二节民国时期:实业救国、营利责任与慈善责任
辛亥革命后,企业发展的社会基础不断发生变化。影响企业的政治、经济等
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企业发展具有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阶段企业
与社会形成了不同的关系,社会责任也具有了不同的内涵。
一、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大体上说,在民国时期,企业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北洋政府时期(1912
~192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战后时期(1945—1949)。
1、北洋政府时期
辛亥革命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革命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
企业的发展。同时,西方国家忙于战事,放松了对我国的侵略和压迫,企业发展
的外部环境逐渐宽松起来。1914年《公司条例》出台以后,公司作为近代中国
的新兴经济组织终于正式取得了国家法律认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我国企业进
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1911年以前,中国历年所设创办资本额在万
元以上的企业约为953家,创办资本额总计约为20381万元;而从1912年到1927
年的16年间,历年所设创办资本额在万元以上的企业约为1984家,创办资本总
额约为45896力.元(王处辉,2001)。这一阶段企业的典型特征之~是家族公司
出现并不断壮大,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荣家兄弟以无限公司形式创建的茂新、福新、
申新公司,郭氏家族的永安公司,简氏兄弟的南洋烟草公司以及刘鸿生企业等等,
这些公司不仅在资本结构上,而且在公司经营管理及治理结构上都表现出了明显
的家族特征。这一阶段企业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企业地方化。北洋政府时期,地
方政府创办的企业显著增多,而中央政府直接创办的企业大为减少。在关于官办
或官商合办企业创办者的记载极不完全的情况下,明确记载为地方政府投资的总
计有52家,其中官办企业4l家,官商合办1 1家。这个时期地方官办企业的兴
起完全符合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因为在北洋政府时期,特别是袁世凯称帝以后,
各地军阀割地称雄,自立门户,中央政府近乎名存实亡。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军
阀和地方政府兴办实业,以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是很自然的事(王处辉,2001:
156—164)。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完成了国家政治形式上的统一,企业数量和
规模与前期相比又有新的提高。1928—1934年间,平均每年新成立企业151家。
这一时期企业发展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企业的集团化趋势明显。企业的集团化趋
势,已于北京政府时期见其端倪。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至抗战爆发Iji『的10年
之中,则有了显著发展,并已形成若干较大规模的集团化企业。以金融资本和工
业企业资本所有者的地域区分,这个时期出现了“江浙财阀”、“华南财阀”、
“华北财阀”、“华东财阀”、“华西财阀”。
3、抗战时期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业动员和工业建设的办法,促
进了抗战初期企业的发展。1938年国民党政府还连续颁布了《工业奖励法》、
《非常时期工矿业奖助暂行条例》等法令,作为振兴民营企业的政策,作为抗战
时期中国独特的工业建设组织而为人注目的工业合作社,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政府
方面相当积极的援助。公司登记数量逐年增加(见表6.2),1939年为142家,
1940年为245家,1941年397家“,增幅分别为39.2%、72.5%、62.0%。
表6.2 1928.1947各年设立公司数
年份公司设立数年份公司设立数
1937 198 1943 422
1938 102 1944 415
1939 142 1945 347
1940 245 1946 1496
1941 397 1947* 1256
1942 251 总计5271
+1947年为截至6月底的登记数
资料柬源:张忠民,200l:261
另外,在抗战时期,公营工业也迅速发展,如表6.3所示,公营企业虽然在
数量上比民营企业少,但是平均资本、平均员工和平均动力都超过民营企业。
表6_3公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比较(1942年前后)
T厂数平均资本平均工人数平均动力
公营600多200万元100多人100马力
民营3100多20万元以下50多人,O马力
资料来源:陈真.1957:93-95
陈真(1957:105--106)认为,公营企业在基本性质上虽然继承了清朱以来
的宫办工业,形式和范围却已有了极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是
工业的经营范围,几乎扩大到每个工业部门,而不再局限于兵工及交通官办工业。
第二是公营工业经济主体已经扩大到中央部会、国家银行、省市县政府、战区司
令部及党团部等方面;经营工业的机关与其所经营的事业,也已打破了行政性质
或事业性质的范围。第三在经营方式上,当然最主要的仍是独资与合办,但是也
出现了采用董事制或公司制这样的新形式的。抗战时期,公营公司的力量获得了
巨大的扩张,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和现象,并为战后国有大公司随社会政
治经济格局的急剧变化而迅速发展和膨胀提供了历史条件和前提(张忠民,
2002)。
4、战后时期
随着抗战胜利的来临,中国民营企业不仅未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反而丌始走
向衰落,接踵而至的经济萧条使民族企业家陷入新的困境,大量企业被迫倒闭(杨
勇,2005)。民族企业的经营投资环境不仅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而越来越受到
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掠夺,钟祥财(1992)将官僚资本膨胀对民营企业所形成的压
迫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税严重;(2)原料控制;(3)通货膨胀;(4)
限价过低; (5)高利盘剥; (6)外汇控制。
与民营企业衰落相反,公营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迅速壮大并垄断了经济的发
展。国民党政府从维系国家财政支出、强化国营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一改“中
国战后第一期经济建设原则”和“工业建设纲领”的初衷,开始了大力扶持国营
经济,鼓励设立国营大公司的进程(张忠民,2002),最终形成了一批隶属于行
政院、经济部、农林部、财政部、资源委员会等政府机构,在行业中占有极大优
势地位的国营大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有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1945年12月由经济部、农林部创设的中国蚕丝公司,1946年5月由资源委员会
创设的中国石油有限公司、中国植物油料厂股份有限公司,1946年3月创设的
中国渔业股份有限公司,1946年5月农林部创设的中华水产公司、中国丝业公
司以及财政部设立的中国盐业公司,经济部设立的中华烟草公司等。所有这些公
司都具有雄厚的资本、广泛的经营范围以及完善的组织机构,在各自行业中都具
有极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实力,是同行业中一般民营企业所远远不能比拟的。
二、实业救国、营利责任与慈善责任
l、实业救国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的成立及其所采取的奖励兴办实业等措施,激起了一
些商人和资本家进一步“振兴实业”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孙中山在中华实业联合
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余观列强致富之源,在于实业。今共和新成,兴实业实为
救贫之药剂,为当今莫要之政策“。”张謇在安徽实业协会演说时也强调,“今
欲巩固民国,非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不可”。”大部分企业都将“振兴工商”、
“挽回利权”等作为成立的宗旨, “实业救国”等口号所表达的新观念和新愿
靼,成为广大民众的心声。
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所建立和成长起来的企业也承担了非营利性的政治、社会
功能。就棉业而论,由于外国棉货大量涌入,导致中国主权削弱,经济凋敝,由
此创办厚生等重要纱厂企业的穆藕初强调:“振兴棉业,不但于平民生计上,有
密切关系,而于全国经济上,亦生莫大影响。故振兴棉业,即所以救贫,亦所以
救国”。”救贫、救国成为其经营企业的重要目标和出发点。1919年5月, 《上
海新闻报》连续刊登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敬告国人》文,其中指出:“窃维香
烟一物,已成为日用所必需。舶来吸我利权,岁计7.8千万。递年增广,尤未可
量。若大漏卮,莫此为甚!”为了制止财富外流,就需要创设华商烟厂,独立经
营,并需要同业合作共谋发展民族卷烟业,因为“外烟在吾国势力甚大,非敝公
司(指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一家所能尽挽其利,必须多数如敝公司者继起共进,
方冀外烟消灭”。”所以,简照南在1915年向农商部递交的立案呈文中曾表示要
大力维护华商烟』⋯+的声誉,“保护商标,以兴国货而挽利权””,将抵御外货作
为其创办实业的动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另一创始人筒玉阶在涉及南洋兄弟烟
草公司的创办动机时,也表示,在“国人纷纷集资创烟厂”的热潮中,他和简照
南本着强烈的“实业救国”的愿望,“决心创办烟厂””。在火柴业,公司制企
业发展以挽回“大部权利”的现象也十分明显,1935年7月,国民党政府全国
经济委员会在《火柴工业报告书》中说:“自一九一五年同本向我政府提出二十
一条要求后,我国民众激于爱国热忱,纷纷提倡国货。一九一九年巴黎和会,承
认日本承继德国在山东权利之消息传来,囤人更一致愤慨,奋发之心益决。我国
火柴业乃乘机作长足之发展,至一九一九年因取得同商之地位而代之。大部利权,
赖以挽回。目商各厂势力至是为之稍减矣”。”
2、企业营利责任的确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所颁布的《公司法》是近代中国公司演进过程中出现
的第三部公司法,它颁布于1929年12月26日,而施行时间却在1931年7月l
同。
1929年《公司法》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突出了公司的“营利”性质,即在
1929年《公司法》中公司的定义被规定为: “谓以营利为目的而设立之团体”
(第1条),这也是1929年《公司法》关于公司目的的界定所做出的最大的变
化(William C Kirby,1995)。而此前的两部公司法则显然没有做出如此规定,
晚清政府1904年颁行的《公司律》规定:“凡凑集资本共营贸易者,名为公司。”
(第1条),并在《商人通例》中对商人认定为“凡经营商务贸易买卖贩运货物
者”(第1条),仅仅认识到了公司的“凑集资本”的功能特点以及相当狭窄的
经营范围(“共营贸易”),并且,规定股份公司创办人订立创办合同时必须载
明“公司所做贸易”(第11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振兴商务”思潮的影响。
而在1914年颁行的《公司条例》中,公司则被界定为“谓以商行为为业而设立
之团体”,而所谓商行为在《商人通则》中被具体规定为17种,也就是说,如
果有此17种商行为以外,即使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也不能登记为公司,这一
点在1929年的《公司法》获得了突破。1929年《公司法》有关公司的界定更加
突出了公司的营利性质,认为法人社团只要是以营利为目的,不论其是否有符合
《商人通则》中所规定的商行为,都可以注册为公司。
1929年《公司法》关于公司营利目的的规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进步,也
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人们对公司经营目的的认识方面的一大进步,它从法律上明
确了企业营利的社会责任,否定了原有官利责任和报效责任,体现了近代中国经
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
3、慈善责任
民国时期的社会可谓是多灾多难,千疮百孔,内忧外患。不仅有各种不可
抗拒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风灾、虫灾等;而且还有很多人为的社会灾害,
如战乱不断。面临这种社会状况,很多企业履行了应有的慈善责任。如清术民初
的企业家张謇,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以个人和其创办企业的名义积极投入到慈善
事业的发展。张謇在南通积极从事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在实业、教育和慈善公益
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实业如农、如垦、如盐、如工、如商之物品陈
列所,教育如初高小学、如男女师范、如农商纺织医、如中学、如女工、如蚕桑、
如盲哑、如幼稚园之成绩展览及联合运动,慈善如育婴、如养老、如贫民工场、
游民习艺、如残废、如济民、如栖流之事实披露,公益如水利所建各堤闸、涵洞、
河渠、桥梁,如交通所辟县乡于支各道之建设””。除此之外,张謇还先后创办
了医院、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公园、警察传习所、工学社、更俗剧场、模
范监狱等。陶水木(2004)对北洋政府时期上海慈善资金来源分析表明,捐款是
慈善资金最普遍、最主要的来源,而在捐款中,企业和企业家捐赠是主要来源。
比如对当时慈善资金捐款来源的分析发现,其中企业捐款达27.81%,企业家捐
款达44.84%。
表6.4 1946上海卷烟厂工业同业公会福利捐款资金来源表
捐款来源捐助事项捐款户数捐款数目(万元)
光华大学复校基金26 885
张莘夫先生遗孤教养费17 95
上海市尊师运动捐款57 547.8
企业中央日报尊师义卖3 9
捐赠救济华北难民捐款37 2245
由同筹赈湘灾印缅作战影展45 23
业,I- 劳资合作促进委员会补助费60 300
会汇湘灾急赈33 335
转救济豫灾书域文物义展3l 339
筹建蒋主席介寿堂戏券73 36.5
浙江诸暨公立医院建筑费10 240
共计5055
筹建蒋主席介寿堂戏券3.5
上海安老院捐款5
由同上海幼儿康保健院公5
业工上海印心精舍会6
会经东吴大学复校基金全5
费捐吴淞中学复校基金体4
赠鸿英图书馆i00
聋哑福利社I
公益救济零星捐款8.85
台计13&35
浙江诸暨公立医院建筑费260
钱江义渡200
由同上海仁济医院100
业公上海四明医院50
会向中华麻疯救济会公50
会员正始中学会i00
临时上海商业职业学校全50
筹集上海商业实习学校体50
捐赠中国工商新闻社50
上海益友社50
广益善堂50
共计1010
合计6203.65万元
资料来源:转引谭文亨,2004。
另外,企业通过同业工会来承担慈善责任,调节与社会的关系。同业公会不
仅是同业互助之团体,也是行业商人协调与地方社会关系的桥梁。在行会制度下,
会馆、公所将扶贫助弱视为商人济世的重要方式,采取了祀神、济贫恤寡、设义
冢、建殡舍、赈灾防灾、办义学等手段,匡扶同业中的下层贫穷人士,服务地方
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同行、同乡企业的经营活动。作
为行会的近代继承者,同业公会在财力所及的情况下,都不同程度举办同业公益,
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成为凝聚同业、沟通企业与社会、协助政府稳定社会秩序
的重要角色(魏文亨,2004)。比如,上海棉布商业同业公会在经费困难的情况
下,仍然力尽所能。1946年5月各界组织劳军团,该会派员参加,赠慰问品毛
巾i00打;在公益特捐下捐助苏北难民150万元,湘灾50万元;认购三十三年
同盟胜利公债80万元,中缅影展券20万元;认捐航空建设协会经费200万元33。
又如上海卷烟厂工业同业公会捐助项目、捐款数量可以看出企业对慈善事业发展
的贡献。如表6.4所示,仅1946年一年内,上海卷烟厂工业同业工会共捐赠
6203.65万元,捐赠项目主要涉及教育、赈灾、救助等。
民国时期工商同业公会的社会公益活动有利于树立行业的重公益、富有同情
心的社会公益形象,使行业与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社会公益方面,不论
是商会还是同业公会,都是企业组织化的代表,商会代表全体商人,同业公会则
具有更明确的行业特征,对于某一行业来说,同业公会或许更能够直接将商人的
公益行动转化为行业形象,从而最终惠及同业会员。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可以使
公众增强对该行业经营者的信任感,从而信任其产品和服务,为其带来经济利益。
同业公会的集体行为也反映了企业的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民国时期,同业公会
广泛参与商会的慈善活动,积极向慈善团体捐款,还直接组织救济活动,是民困
时期社会公益的重要民间力量。
第三节计划经济时期:传统国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变异
到目前为止,对国有企业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和法学占统治地位,对于这
样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缺乏社会责任向度的思考和研究(恩德勒,2002)。国有
企业具有多元化、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的目标,在此我们将探讨其承担
的纷繁复杂的社会责任。
一、传统国企产生的逻辑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拥有、经营或控制的生产经营单位(何帆,2002)。为
了区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我们将计划经
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称之为传统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取代私有企业主要是战时政策的延伸(黄仁宇,1990)和国家战
略目标的需要(林毅夫等,1994)。新中国建立国有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
效集中稀缺资源,尽快实现工业化的唯一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上百废待
兴,多年战乱对社会经济破坏极大,选择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实行高度的计划化
和国有化,有利于迅速实现全国资本和资源的集中利用,有利于建立国民经济体
系,夯实工业经济基础,加速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新中国建立国有企业同巩
固国家政权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我们采取
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遏制政策,企图将新生政权扼杀在摇
篮里。在当时极其严峻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环境下,国家只有尽快掌握并壮大国有
经济实力,才能保证政治、经济局势的稳定,扩大应对斗争的回旋余地。为此,
就需要实施高度集权、高度计划化的经济体制,而实施计划化的物质基础,就是
国家选择直接控制和掌管企业,实行高度的国有化政策。林毅夫等(1994,1995)
更为明确地指出国有企业的形成是国家行为的必然产物,首先,在一个发展水平
甚低、资本极度缺乏的国家内优先发展重工业,只能人为地压低资本、外汇、能
源、原材料、劳动力和生产必需品,以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因此造成了
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极大扭曲。其次。由于市场机制很难保证稀缺资源流向不
具比较优势的重工业部门,因此就需要借助计划与行政命令配置资源。再次,为
了贯彻资源的计划配置机制,微观上必须建立以完成计划任务为目标的国有企业
和人民公社。
早期传统国有企业有三个来源:一是老解放区的公营企业。这一部分数量很
小。二是原来的官僚资本企业,建国之初即被没收,成为国家所有的社会主义企
业。这一部分最大,在当时全国工业、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总值中属于官僚资本的
占到百分之八十。三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逐渐形成国有企业。在后来连续实行
的每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国家都投入了巨资兴办国有企业,传统国有
企业成为经济的主力。
传统国有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国家的一个行政附属单位。(1)国家
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集体所有制次之,其他所有制成分被人
为地扼杀掉了。因此在所有制的宏观结构上,基本上是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也就
是公有制,特别是国家所有制一统天下。国有企业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力量:它
决定了国家的国民经济体系框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在国民经济的命
脉行业,国有企业占有100%的份额。(2)在国家所有制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
营权完全集中在政府主管部门手里,指令性计划从中央计划部门一直下达到企业
的车间、班组,而且具有法律的效力。每一个企业事实上都是国家这个大工厂中
的一个车间。但在这种计划经济中,由于没有要素市场,只有狭小的消费品市场,
供求信息出现严重失真或者中断。计划部门无法根据市场需求作出科学决策,但
出现了离生产现场越远的主管部门决策权力越大的不正常现象。
二、传统国企经济责任的弱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弱化了,反而承担了诸多非经济责
任。
首先,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弱化了传统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1)决策权
的高度集中,导致了企业微观效率低下。在传统的国家所有制模式中,国家是生
产资料的唯一所有者和支配者,从而也是剩余产品的唯一所有者和支配者。因此,
企业的长期发展乃至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都集中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特
别是中央政府手里,这完全束缚了企业的手脚,窒息了企业的活力,从而使企业
成为政府部门的行政附属物。在这里,国家直接进行决策,但又不可能对企业的
R常经营活动事无巨细地统管起来,加之不能够获得来自长距离的纵向信息,就
不可避免出现官僚主义和错误决策。同时,职工在企业中处于被动无权的地位,
或者说其主人翁地位虚置,职工工作没有积极性,也没有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
因此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以及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情况比比皆是。还有,企业
领导人通常是上级任命的,往往只需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他们的升迁及相应的
级别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本企业规模扩大情况、能否完成和超额完成指
令性计划指标,争相投资和盲目扩大企业规模因而成为他们的强烈愿望,结果只
注重产值的增长和职工人数的增加,从专业厂扩大到全能厂,从“小而全”扩大
到“大而全”。为了确保完成指令性计划任务,甚至放弃对提高企业未来效率极
为有利的技术革新机遇。(2)排斥市场机制,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严重浪费。在
传统的国家所有制模式下,国家既是生产资料唯一的所有者,也是社会资源的唯
一支配者,垄断着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包括其存量和增量)配置的决策。虽然
它能够迅速提高积累率,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放到重点工程建设上来,以及集中
全国的人、财、物有限发展重工业,加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但是付出了牺牲资
源配置的经济合理性、牺牲国民经济效率为代价。我国经济建设几十年的事实证
明,实行这种国家所有制模式,必然排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自动调节作用,
特别是计划价格根本无法准确反映产品的供求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国家这个
唯一调节者在资源配置上缺乏可靠的依据,常常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性,经济结
构失衡,生产和需求脱节,导致社会资源利用上的极大浪费。这里根本的问题是
对市场机制的排斥,用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人的主观意志代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
性作用,必然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其次,过重的政策性负担弱化了企业的经济责任。这些负担从其产生的根
源上看,多是国家出于宏观经济发展的考虑而进行的政策安排所造成的,因此通
常把它称为政策性负担。具体而言,这种政策性负担可被细分成如下两种:一是
战略性负担,即国家基于发展考虑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些重工业企业的生产决策
都由国家作出,服务于整个发展战略,而不是在市场条件下依据比较优势自主作
出的选择。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这种强制性选择,使其承担起发展非优势产业
的重任。二是社会性负担。传统国有企业承担了社会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员工
社会保障等各种政策性负担,形成了典型的企业办社会。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变异:企业办社会
学术界对企业办“社会”的界定比较笼统,涵盖的范围不够明确和统一,有
的只列举现象,有的单指企业的后勤服务。我们认为,所谓“企业办社会”是指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将企业看成是一个行政单位,企业对每一个员工承担了本
来应该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职能,是企业与政府职能错位、政府社会保障服务功
能不健全的必然结果。
企业办社会最先随着一些大企业的建设而悄然出现。由于当时国际形
势的变化,出于对年轻共和国的前途和命运的考虑,国家把一些关系国防大业
的工业企业转向内地,建立起一大批“三线厂”。在这种大背景下,为企业
职工生活需要所建的学校、医院和一些简易的社区活动场所,初步形成了企
业办社会的格局。后来这种现象蔓延到所有的国有企业,成为国有企业的一
部分。我国在1956年确立的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
是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企不分,国有企业成了政府机构的
附属物,许多本应由政府和专业保险机构提供的社会保障,政府通过企业提
供福利待遇的方式由企业承担起来,使社会保障企业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
企业“办社会”的局面。在这个“小社会”中,有学校、医院、托儿所、公
安机关等各种机构。据统计,国有企业所办的“小社会”在中国城镇中所拥
有的学校以及医院病床数一度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目前国有企业“办社会”
年支出”已高达800亿元。
从理论上而言,在当时形成企业办社会有其内在逻辑机制。首先,从产
权上来说,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国有企业的实质上可以理解为国家与企业
之间的一种契约安排,其中国家的目标函数会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行为模
式。国家追求内部稳定和赶超发达国家,因此,企业就从微观上承担国家的
目标实现,一是为了保持稳定充分就业,二是服从国家的工业化战略。张军
(1994)把软预算约束下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解释为政府与国有企业之
间存在着一个隐含的长期契约,社会主义的政府必须保证工人的就业权利,
但政府却无法以退出作为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在这种产权制度下,国有企业
成为国家的一个基层单位,国有企业的行为就不仅仅具有经济性,更多地是
具有政治性。其次,计划经济体制约束了国有企业的目标函数。一切资源不
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进行配置,而是通过国家计划配置。因此国有企业的绩
效衡量难以用利润等指标来衡量,企业办社会的成本和收益更不是一种资源
的市场配置,而是计划配置。第三,企业与员工形成一种永久固定性契约。
劳动力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具有流动性。员工
一旦进入一个企业基本上不存在退出的可能”。一方面员工在对企业不满时
无法退出,失去了与企业讨价还价的权力;另一方面,企业在对员工不满意
的情况下,也无法辞退员工。企业与员工这种永久固定性契约导致了员工对
企业的严重依赖。企业也承担员工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责任,从教育、住房到
养老等等。因此,企业办“社会”在本质上是社会的成本企业化,即把属于
政府和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内部化了。
企业办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变异,两者具有本质的区
别。不把这个区别搞清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是个很大的阻碍。企业社会责
任不同于“企业办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纠正企业的成本社会
化,即企业的成本由社会承担:而企业办“社会”是社会的成本企业化,企业承
担了不应该承担的社会成本。如表6.5所示,两者的具体区别表现在:
第一、社会环境不同。企业社会责任所要求的社会环境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的,而企业办社会所产生的社会环境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着本
质区别。计划经济的特征是: (1)经济决策权的高度集中。国家不仅负责宏观
的资源分配,而且控制微观的资源分配。国家计划同时解决宏观、微观的问题。
中央计划是国家的经济决策,也是生产组织的经济决策,不存在真正的企业。(2)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等级性的纵向联系居主导地位,横向联系不起任
何积极作用。(3)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被抑制到最小程度。正式的配给是
经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对于生产资料实行行政分配。全面的价格管制使价
格体系难以反映商品的稀缺性,货币在经济中只起被动的作用,不存在真『F意义
上的货币。(4)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中央计划当局对于企
业的规范、指标、计划参数、实绩评价及报偿实行控制,而企业的激励是与完成
计划和满足计划当局的偏好相联系的。严格的计划活动与经济的直接行政管理密
不可分。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 (1)独立的企业制度。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
基石,而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通过分散决策和价格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分散决策的好处是每个企业都可以
利用它们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决策,从而避免了计划经济难以克服的信息难题。但
要实现分散决策,企业必须要有充分的独立性,否则分散决策无从谈起。(2)
有效的市场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从规范的市场经济体
制来看,有效的市场竞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竞争必须公平;二是竞
争必须相对充分;三是竞争必须有序。(3)规范的政府职能。现代市场经济的
一个突出特点是政府与经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政
府的作用,但政府的作用不能过大,其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否则,如果政
府任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同样会损害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4)良好的社
会信用。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方式主要是信用交易。信用交易的出现和发展克服
了时间及空间的分离对交易的限制,从而大大扩展了市场交易的范围。但信用交
易的基础是交易双方诚实守信,否则不仅交易成本会大大上升,而且交易的广度
和深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5)健全的法治基础。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
争离不丌规则,离不开法治。没有好的法治环境,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竞争
的有效性、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市场秩序的有序性都将缺乏基本的保证。因此,
从根本上讲,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第二,受益者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受益人广泛,包括所有对企业投入物质
资本、技术资本、社会资本等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消费者、员工、社区居民
等利益相关者,而“企业办社会”的受益人仅限于本企业的职工及与职工有亲属
关系的人,范围要狭窄得多。
第三,核心内容不同。企业社会责任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利益保障,包括公
司对消费者的诚实信用责任,对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的责任,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
的维护义务,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建设责任等。而企业办社会的核心内容是为企业
职工提供福利。
第四,行为的依据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依据是企业社会责任契约,既
包括法律法规、合同等显形契约,也包括各种隐性契约。企业办社会的行为依据
是政策。
第五,行为模式不同。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统一,而企业
办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政治行为,行为的参与者没有退出权也没有讨价
还价的余地。
第六,行为的目的不同。企业社会责任在本质上是构建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推动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企业办社会的目的是完成上级任务,安置企业职工。
第七,行为主体不同。在企业社会责任中企业是行为的主体,而在企业办
社会中企业不是行为的主体,它仅仅是国家的一个单位,推动企业的主体是上级。
第八,资金来源不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资金来源是企业的经营费用,
而企业办社会的费用来自于国家的投入。
第九,行为的参与者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参与者是企业与利益相关
者,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中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办社会的参与者就
是国家和企业。
第十,行为的后果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后果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的统一,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企业办社会的后果是典型的国有企业病——政
企不分、企业和社会失调。
表6.5“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办社会的区别
内容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办社会
社会环境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受益者企业利益相关者本企业职T及其家属
核心内容提供利益保障提供福利
行为依据社会责任契约政策
行为模式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政治行为
行为目的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完成任务,安置企业职T
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行为主体企业上级
资金来源企业经营费用国家投入
行为参与者企业和利益相关者国家和企业
行为后果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国有企业病
综上所述,我国的许多企业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一方面承
担着大量的本应属于政府或社会的责任,而另一方面,对它本应负担的社会责任
却没有很好地负担起来,经常出现侵吞资产、销售劣质商品、损害职工利益、污
染破坏环境等逃避社会责任的现象。
1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四【M】
2 (1)列入统计的企业,创办资奉颥都在1万元以上。
(2)轮运和金融业以及清政府创办的军火工业未列入统计。
(3)1895年之前在台湾设立的企业列入统计。
(4)中外台办企业以中方投资额计八,
3薛福成:《论公司不举之病》,《庸庵海外文编》.卷3。
4郑观应:《商务二》,《盛事危言》。
5钟天纬;《扩充商务l条》,《刖足集外篇》。
6王韬:《重民中》,《韬园文录外编》,卷一。
7李鸿章:《复奏海防事宜疏》,《李文忠公=争集·奏稿》卷24,第1页。
8李鸿章:《复奏海防事宜疏》,《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4,第1页。
9李鸿章:《复刘仲良中承》,《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16。
10《筹办洋务始末》(同治朝),卷98。
11朱寿朋:《光绪朝东毕录》(二).中华书局,1984,总第1768页。
12《筹办洋务始末》(同治朝),卷98。
13但是,这并小是说企业只以营利为目标,而置国家富强于不顾,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公司制企业个体件
利功能的充分发挥可以通过亚当·密所谓“看不见的手”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14《李文忠公伞集·奏稿》卷36,卷40,卷45,卷43.卷77。
15《张文襄公全集》奏泌卷26,第6.7页。
16《中周近代T业史资料》第1辑,下册,第721页。
17王韬:《代上广州冯太守书》,《瞍园文录外编》卷IO。
18见一E培:《晚清企业纪事》,北京z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第402-404页。
19见王培:《晚清企业纪事》。北京:中国文史m版社,1997,第409·412页。
20虞和平、夏良才编:《周学熙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杜,1999,第231-236页。
21《天津银号详开办滦州煤矿拟呈办法章程文附再禀井批》.见虞和平、夏良才编:《周学熙集》,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257,259页。
22《灭漳银{予详里开办滦州煤矿有限公司办法》,见虞和平、夏良才编:《周学熙集》.武汉:华中师范天
学f}l版社,1999,第259.261页。
23刘坤一.《请将招商局本息作为官股片》,Uo]忠诚公遗集》,奏稿,卷17,第50-51贞。
24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卜海l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第261—262页。
25《孙中tl}伞集》第二卷,北京:中华15局,1982,第340页。
26《民立报》1912午9月27日。
27《振兴棉业刍议》,《藕初五十自述·文录》上卷,第26页。
28中周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等编:《南洋兄弟划草公司史料》,卜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第100页。
29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等编:《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第8页。
30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等编:《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上海:卜海人民出版杜,1958,弟1-2贞。
3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刘鸿生氽业史科》(卜册).上海:上海人民山版社,1981,第74页。
32张謇研究巾心.《张謇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第l惦一109页。
33上海棉布商业同会编《棉布月报》第1卷第2期,1947年9月。
34(不包括供养潜失业者)。
35当然,违反法律法规除外。
36奉表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基础卜修改而成。
第七章转型期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实证分析
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开始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
从而带动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在社会转型期间,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发牛了结构
性的变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主体,企业社会责任也相应发
生变革。本章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变化,然后运用实证资料评
估企业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再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契
约逐渐形成的角度分析SA8000在我国的实施。
第一节转型期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宏观分析
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开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试图革除传统国企
的弊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改变了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格
局。在社会转型期,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一、国企改革:经济责任的强化
1、国企改革的进展
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心环节,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在宏观层次上,是要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微观层次上,是要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1984)。1978年10月四川选择了宁江
机床厂等六个企业迸行扩权试点。1979年5月,国家经委等六个单位,选择首都钢
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1979年7
月, 国务院发布了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固定
资产税、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等五个文件,
要求地方部门按照统一规定的办法选择少数企业试点。在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
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来提高企业效率。
第二阶段:实行两权分离阶段(1985--1993)。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是
促使国家有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即两权分离。两权分离的基本逻辑是国有企
业搞不好的根源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要搞好国有企业就必须实现国有企业所有
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依据这一理论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是推行国有企业经
营承包责任制及后来以落实14项自主权为核心的转换经营机制1986年12月国务
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中提出,要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
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87年大中型企业普遍推行企业承包
经营责任制。1992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条例》根据两权分离的思路明确了企业经营权、企业自负盈亏责任、企业和政府
的关系、企业和政府的法律责任等等问题。
第三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阶段(1994以后)。1993 j1·
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
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太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企业制度,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
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通过调整经济布局,把原来国有
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为主导地位,改变国有企业范围过宽、数量过多、
比重过大的局面。
2、经济责任的强化
从上面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就是强化其经济责
任。扩大自主权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率,两权分离也是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更是强调其经济责任。传统国有企业由于政策性负担过重,弱化其经济责
任,使企业社区化、单位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企业的本质属性——
经济组织。国有企业强化其经济责任首先是要增大企业利润,让国有企业成为一个
追求利润的主体,改变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其次是打破企业内部的平均主义,改变
企业与员工的契约关系。传统国有企业中企业和员工都没有退出权,改革的目的就
是试图改变这种关系,比如常见的国企改革办法“减员增效”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
能。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在强化经济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非
国有企业所不承担的责任。正如恩德勒所指出的那样,“国有企业传统上一直是具有
大量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意义广泛的社会组织,尽管现在逐步向经济组织发展,它们
似乎不大可能(如果还可以希望的话)彻底摆脱其社会义务并成为‘纯粹的经济动
物”’(恩德勒,2002:267)。国家还赋予了国有企业控制经济命脉,稳定社会的责
任。“在经济建设中,国有企业支撑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保证了能源、原材料的供给,
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国家发展经济提供了资金。这些年来,国有企业承担着
国家计划所确定的重大任务,支持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jl陨$fJ进行,在保障供给、
繁荣市场、调节分配、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t o比如在解决下岗职工再就
业问题上,许多地方政府向国有企业施加压力,使其招收本不一定需要的员工,为
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二、民营企业发展:社会责任结构的失衡
1、民营经济影响力的增强
民营经济的歧义颇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概念。全国工商联民营经
济发展形式分析课题组在(2003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中区分了民营经济的
两种含义:广义的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
称,包括内资民营经济(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港澳台投资企业
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含外商投资企业。上海方策管理咨询有限
公司民营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认为民营经济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历史阶段其内涵
不同。
全国工商联民营经济发展形式分析课题组回顾了25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得
出了如下结论: (1)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一样都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承担者,
为我国社会丰义市场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保证和持久活力。民营经济的
就业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社会就业增长速度,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改善就业结构做
出了突出贡献;民营经济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对我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快
速增长起到了基础和加速的作用:民营经济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与优化;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下,民营经济为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营经济在繁荣市场、消除长期困扰中国的经济顽症——短缺经济方面贡献巨大;
民营经济促进了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2)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数量加速扩张利质
的飞跃双重景象。民营企业的数量扩张十分明显;民营企业个体规模逐渐扩大,资
金实力逐年增强;民营经济组织形式趋于多样化,治理水平逐渐提高;民营经济逐
渐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民营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
2、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结构的失衡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是社会转型期的的产物。在社会转型期,企业与社
会的关系处于一个不断变革的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在体制外生存,其
发展环境远远不能和国有企业相比,比如原料来源、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都存在
歧视,在这种环境下,民营企业考虑的更多的是生存——追逐利润。
从法律责任上来说,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制定了约束企业行为的法律法规,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但是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企业
法律法规出台滞后。相应的社会立法和生产规则.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标准》体
制等建立和推行都比较滞后,让企业不能及时依据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也只是散见于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
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社会保障法、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其他一些规范公司的
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些法律规定的责任就是公司社会责任,使得公司社
会责任没有系统的法律上的约束和保障(周燕、杨惠荣,2004)。二是违法不究。由
于地方政府处于发展经济的目的,纵容企业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
从企业伦理责任上来说,我国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企
业伦理责任,企业伦理责任处于“真空”状态。周样和杨惠荣(2004)认为丰要是
在一种长期的无责任主体的制度文化背景中,民营企业受单纯的自我利益驱动.出
现暂时的道德“真空”在所难免以及我国处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交
织导致企业伦理难以定性。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文化
大革命破坏了传统的“义刹”经济伦理,使企业过渡追求“利”,而忽视了“义”。
表7.】企业从无捐赠行为的原因(上海,2000)
无捐赠原因(选项占企业比例) 从无捐赠1999年从无捐赠
单位数(户) 38 168
经济能力不足42.1% 42.3%
经济原因
影响收益7.9% 6.5%
为列入计划26.3% 29.8%
管理方面原因
不知道怎么做2.6% 1.2%
没有必要13.2% 16.1%
观念方面原因
没有想到5-3% 4.2%
不了解公益组织7.9% 4.2%
礼会方面原因不了解公益活动2.6% 3.0%
缺乏政策激励2.6% 2.6%
资料来源:转引卢汉龙,2002:46。
从企业慈善责任来看,民营企业在慈善责任上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
存在很多不足。有慈善组织统计表明,我国有99%的企业没有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
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7年中筹集善款近12亿元,其中海外50%、港澳台10%多一
点,内地捐款只占30%。其中,普通群众的捐款额占了大部分,超过了企业和富豪
(杨团,2004)。卢汉龙(2002)通过调查分析企业无捐赠行为的原因。如表7.1所
示,2000年,企业无捐赠由于经济原因50%,由于管理原因占28.9%,由于观念原
因占1 8.5%,由于社会方面的原因占13.1%。
第二节转型期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量化分析
本节通过对服装行业50家企业的调查,从股东、消费者、员工、商业伙伴、
社区和环境等六个方面对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状况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企业社会责
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一、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现状
1、股东
在这里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主要从四个方面衡量:合理分派红利、对股东
报告的频率、精确性和及时性。如表7.2所示,在合理分派红利这个指标上,8
%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在企业非常差,14%认为较差,超过五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
为企业没有尽到对股东的红利责任。对股东报告的频率、精确性和及时性都有血
分之一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没有尽到责任。
表7.2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
非常差较差一般较好非常好
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
(%) (%) (%) (%) (%)
红利8 14 37 32 9
对股东报告的精确性9 10 24 35 22
对股东报告的频率ll 12 27 40 lO
对股东报告的及时性8 10 26 42 14
资料来源:问卷统计分析
2、员工
本研究主要从福利待遇、工作条件和员工表现三个方面衡量企业对员工承担
的社会责任。
(1)福利待遇
大多数被调查者所在企业的福利待遇不如人意。如表7.3所示,在健康医疗
保险方面,提供全面健康医疗保险的仅占1%,较全面的仅占5%,没有尽到健
康医疗保险责任的达56%:在法定休假权方面,没有尽到责任的占64%,较好
和非常好按规定执行的仅占7%;在请假权方面,没有尽到责任占61%,较好和
非常好尽到责任的占21%:企业从不提供集体娱乐的占11%,较少提供的占42
%,提供比较多和非常多的共占16%;在房贴、车贴、教育等补贴方面,50%
的都没有,较少的占到2t%,较全蕊的和全面的共占8%;10%的被调查者所在
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任何工作保护制度,工作保护制度较少的占到45%,工作
保护制度较全面和全面的仅占15%:62%的从不实施和较少实施工资福利制度,
仅有15%的较全面实施和全面实施工资福利制度:三分之一没有养老金制度,
仅有12%有较好的养老金制度;加班现象也非常严重,42%的被调查者加班非
常多,26%的被调查者加班较多,仅有7%的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加班较少和非常
少。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在员工福利待遇方面承担责任比较差,企业对六成左右
的员工没有尽到基本福利待遇方面的社会责任。
表7.3企业在员工福利待遇方面的社会责任状况
非常差% 较差% 一般% 较好% 非常好%
健康医疗保险22 34 38 5 1
法定休假权18 46 29 4 3
请假权7 54 18 14 7
企业提供集体娱乐11 42 31 10 6
房贴、车贴、教育等补贴50 21 20 7 1
’r作保护制度10 45 30 10 5
一J,:资福利制度25 37 28 6 2
养老金制度32 27 29 8 4
每个月加班42 26 25 5 2
资料米源:问卷统计分析
(2)工作条件
如表7.4所示,企业在员工工作条件方面的社会责任也不太理想,除了员工
交流机会一项外,其他的都有一半以上被调查者认为所在企业没有尽到社会责
任。一半以上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工作安全保障设施较差和非常差,仅有13%的
调查对象认为工作安全保障设施比较理想;企业在促进员工交流的设施方面,15
%非常差,39%比较差;从职位压力的平衡情况来看,非常差的占到9%,较差
的占到45%,合计共占到54%;企业在管理信息共享与开放方面获得的评价更
差,33%的调查对象认为非常差,40%认为较差,两者合计73%,认为非常好
的仅有3%:71%的调查对象认为合同执行情况较差和非常差;75%的调查对象
认为本企业员工从来没有参与企业决策,32%认为员工较少地参与过企业的决
策,仅有5%认为员工能较好地在企业决策中发挥作用。企业在对员工惩罚的强
制性方面做的更差,仅有0.5%的员工一直没有受到强制性的惩罚,56%的员工
一直受到企业强制性的惩罚。52%的员工认为企业从来不支持员工在工作时的创
造性。30%的员工从来没有教育和培训的机会,38%的员工有较少的教育和培训l
机会,仅有O.5%的员工有较多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企业对员工的歧视也比较厉
害,46%的员工认为受到非常多的歧视,35%的员工认为受到较多的歧视,仅有
0.5%的员工认为从来没有受到歧视。
表7.4企业在员工上作条件方面的社会责任状况
非常差% 较差% 一般% 较好% 非常好%
一r=作安全保障设施11 42 34 12 1
促进员工交流的设施15 39 30 10 6
每一职位压力平衡情况9 45 29 11 6
员工交流机会1 25 45 25 4
管理信息共享与开放33 40 16 8 3
用工合同执行情况23 48 20 5 4
员工在决策中的参与度44 32 19 4.5 O.5
惩罚的强制性56 3l 10 2.5 0.5
对工作刨造性的支持52 33 9 5 1
教育和培训机会30 38 22 7 3
员工歧视情况1 46 35 15 3.S 0.5
资料来源:问卷统计分析
(3)员工表现
调查员工的满意度、积极性、生产率和事故率的变化是为了从发展的角度柬
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是否有所提高。针对“员工满意度在提高”这一陈述,非常不
同意的占4l%,不同意的占25%,同意的仅占8%,非常同意的更少仅为3%,
说明六成以上的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没有提高。对“员工积极性在提高”的陈述,
非常不同意的占33%,不同意的占29%,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共占12%,说明只
有少数企业员工积极性有提高。对“工作事故率在降低”非常不同意的占19%,
不同意的占35%,说明半数以上企业工作事故率并没有降低。从这三个方面的
变化可以看出只有不到两成的员工认为企业社会责在提高,超过半数的员工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并没有提高。
表7.5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表现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员工满意度在提高41 25 23 8 3
员l:积极性在提高33 29 26 10 2
工作事故率在降低19 35 29 10 7
资料来源:问卷统计分析
总的来说,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下问题:非法雇佣奄
工:违法使用未成年工;收取职工押金、扣押身份证和限制人身自由;侮辱体罚
工人,侵犯工人人身权利:超时加班加点;工资{氐于最低工资标准,不依法支付
加班费;社会保险覆盖率太低;扣押拖欠职工工资,尤其是拖欠民工工资;没有
提供法定的福利待遇;工人住宿拥挤,宿舍条件太差;厂房安全出口不够,工作
事故频发;消防器材不够:工人消防训练不够;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保管使用不当:
工作条件太差,个人防护用品缺乏;特种人员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差;没有工会
组织或者形同虚设;就业的性别、户籍、城乡、学历、年龄等歧视突出:女职工
的“三期”保护落实差:对员工冷漠,缺乏人文关怀。
3、消费者
前面我们指出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产品质量安全
责任,二是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公平对待消费者。服装企业调查结果
显示,与企业对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状况相比,企业在承担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方面明显做得更好。在产品质量方面,菲常差的仅为3%,较差的14%;在产品
安全方面,非常差的为零,较差的仅为3%,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之所以
表现比较好,除了服装产品的特殊性外2,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消费者的压力。
如果产品质量和安全存在问题的话,必将失去消费者,直接导致企业倒闭。一个
有意思的发现就是,企业产品是否以出口为主在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好坏上存在显
著性差异,即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优于为国内市场为主的企
业。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内消费者对企业的压力还比较小,企业在与消
费者在的博弈中对待国内外的消费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产品的售后服务上,非常差的占11%,较差的占25%,两者合计将近四
成,说明不少企业没有尽到产品售后服务方面的社会责任。这一点在对消费者要
求的反应上也可以看出,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所在企业对消费者要求反应较差和
非常差。
企业在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上做得更不如人意。四成以上的被调查者
认为企业没有做到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2%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遵守
营销伦理情况非常差,17%的认为较差。
表7.7 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状况
非常差% 较差% 一般% 较好% 非常好%
产品质量3 14 43 29 11
产品安全3 30 49 18
产品售后服务11 25 23 30 1l
对消费者要求的反应8 27 33 22 10
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17 31 20 19 13
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13 29 30 17 1l
遵守营销伦理情况2 17 45 23 13
资料米源:问卷统计分析
产品的投诉率不仅是反映企业市场信誉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企业对消
费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具体体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情况。如图
7.1所示,7%的调查对象认为企业投诉率非常高,19%的认为投诉率较高,34
%的认为一般,27%的认为较低,13%的认为非常低。
资料来源:问卷统计分析
4、商业伙伴
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竞争对手,主要关注企业三方面的行动取向:合同履行、
公平竞争和商业制裁。如图7.2所示,从不履行合同、从不公平竞争、从不公平
交易和从不运用商业制裁的企业没有。一直使用商业制裁的企业也没有。一直履
行合同、一直公平竞争和一直公平交易的企业也非常少。较少履行合同、公平竞
争、公平交易的企业也占一定的比例,处于中间状态的占主要部分。
资料来源:问卷统计分析
5、社区
慈善、捐赠、赞助和参与社区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从表7.8可以
看出,企业在对弱势群体的慈善救济、对社会活动的赞助、对教育的赞助和对社
区发展的参与方面都比较低,超过半数以上的是从不和较少参与这些活动。特别
是32%的企业从不对弱势群体慈善救济,27%的企业从不对社会活动进行赞助,
21%的企业从不赞助教育,19%的企业从不参与社区发展。
表7.8企业对社区的社会责任
从不% 较少% 一般% 较多% 非常多%
企业对弱势群体的慈善救济32 19 34 10 5
企业对社会活动的赞助27 29 26 16 4
企业对教育的赞助2l 37 21 14 7
对社区发展的参与】9 34 33 7 9
资料来源:问卷统计分析
6、环境
如前所述,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主要是解决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外部性问
题。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将对环境的外部性在社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降低到最
低。如表7.9所示,企业在解决对环境的外部性问题上大部分没有承担应有的社
会责任。六成的企业在环境保护、使用环境认可的资源、能源保护和努力降低不
可再生资源等方面基本是无所作为。31%的企业在保护环境上非常差。27%在
使用环境认可的资源上非常差。21%的企业在保护能源上无所作为。36%的企业
没有采取任何努力降低不可再生资源。
表7.9 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
非常差% 较差% 一般% 较好% 1I常好%
环境保护3l 33 30 6
使用环境认可的资源27 35 31 7
能源保护21 38 29 11 1
努力降低不可再生资源36 26 21 7
资料来源:问卷统计分析
在调查“企业对环境污染在降低”的看法时,高达41%的被调查者非常不同
意,27%的不同意,仅有12%的同意和l%的非常同意。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
对环境的社会责任不容乐观。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相关分析
1、研究回顾
担负社会责任的企业是否比那些不负责任的企业盈利多?这是近二十年来
学术研究集中探讨的问题。多年来,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关系的
研究上形成的看法很不~致(斯金纳等,2002;A.Carroll&A.Bucll}10ltz,2004)。
最近对出版发表的21分研究报告的重新分析发现,有12家具有较高社会责
任的企业比较少担负社会责任的企业盈利要好,只有一家企业承担较高社会责任
的企业盈利较少,另外8家企业显示出社会责任与盈利没有什么关系(斯金纳等,
2002)。Preston和0’Barmon(1997:412—419)研究了美国67家大企业1982--1992
年的有关数据发现:“对于美国大企业而言,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
关关系。”沃多克和格雷夫斯(1997)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肯定有
关系。格里芬和马洪对化学行业进行研究后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
间关系非常复杂,即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又表现出一定的矛盾。罗曼等人对格
里芬和马洪的数据进行再分析发现好的企业社会责任不会导致不良的财务绩效,
两者之间确定无疑的存在正相关关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宾斯考察了美国近JL
年发展起来的共同基金,并将它们的业绩同全部共同基金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发现社会责任意识较强的共同基金回报率普遍高于全部证券基金的平均投资回
报率a罗宾斯通过对这6家企业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他们都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
意识。因为这些基金不对以下企业进行投资:与制造防务武器有关的、利用核能
的以及卷入酒类、赌博、烟草、价格管制的或具有犯罪欺诈性活动的企业。他据
此得出结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明显降低了其长期的
经济绩效(罗宾斯,1997)。
表7.10社会责任意识较强的基金同报率(%)
企业名称回报率
卡尔费特社会基金74
德莱费斯第三世纪79
帕克斯世界77
先锋基金68
先锋II 60
先锋IⅡ 77
全部证券基金69
资料来源;罗宾斯,1997.[4】
斯金纳等人认为之所以会产生分歧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企业社会责任
的量化本身就存在争议,按企业社会责任给企业排队时可能出现误差。比如人们
不喜欢香烟生产、矿产开发等企业。其次,经济绩效的定量分析似乎是非常客观
的,但在这些盈利指标中应该用哪个?比如布格顿和马尔林(1972)、鲍曼和海
尼(1975)是使用股东权益回报率(ROE)来衡量企业经济绩效,均发现企业社
会责任与股东权益回报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帕克和艾尔伯特(1975)、海因
茨(1976)、斯图蒂温特和吉特(1977)等人在研究中使用了包括股东权益回报
率、利润率、每股盈利和资产回报率等不同的企业绩效衡量指标,同样证明了企
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万斯(1975)选用了不同的财
务指标责任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有三个观点尤其值得注意。
这三个观点可以用图7.4表示:
图7.4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经济绩效和企业声誉三者之间的关系
观点1: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关系
l好的企业社会责任L—一企业经济绩效优良I好的企业声誉l
I -..1 L--------------------------------J-----—●●L......................—J
{ I
观点2:企业经济绩效的驱动力匹巫亟三卜咂堕困.区巫困
{ I
观点3: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经济绩效和企业声誉三者之间的关系
l履行企业社会责任L—一企业财务绩效优良l——.1好的企业声誉l L—.——————————————————————.—J●P—-——t——..........————————————J L———.—.......———————J
l I
观点1确信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最强的。这种观点在三种观点
中占主导地位。大量的研究表明,这种关系的确存在。但是由于不是在方法存在
缺陷就是不能使人信服。观点2将社会责任看作对是对大家都公平的“天气”,
只有在企业经济绩效比较良好时,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才会突出。普雷斯顿和奥
班农的研究就发现企业经济绩效的表现优先于企业社会责任,或者时一同出现
的。观点3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经济绩效和企业声誉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阿奇
B.卡罗尔等,2004)。
2、相关分析
前面我们梳理了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争
论迭起。我们试图运用来自搜集的数据验证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关系迸行研究的时候,遇到最大的障碍就
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量化。由于基本概念上的含糊不清,导致企业社会责任在基
本方法的认知上存在较大的混乱(沈艺峰、沈洪涛,2003)。早期主要有两种方
法,一是“声誉指数法”(ReputationIndex),另外一个是“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声誉指数法”主要是由专家通过对企业的相关政策进行主观评价后
得出的排序,从而得出企业声誉指数,以此度量企业社会责任的程度。在这方面
的代表性声誉指数是美国经济优先权委员会编制的“CEP指数”和“米尔顿.莫
思科维茨社会责任评级标准”。莫思科维茨(1972)、布拉格顿和马尔林(1972)、
万斯(1975)、斯图蒂温特和吉特(1977)、亚历山大和巴奇霍茨(1978)运用该
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展丌研究。“内容分析法”是根据企业公开的各类资料来确
定每一个特定指标的分值。在“内容分析法”的早期阶段,运用的是欧内斯特和
贝里斯福德制定的内容分析标准,鲍曼和海尼(1975)、普雷斯顿(1978)、阿博
特和莫森(1979)的研究是“内容分析法”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虽然这两种
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量化研究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后来越来越招致学
者的批评。认为两种方法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声誉指数法”仅仅依靠专家
的主观认定,主观性太强;“内容分析法”主要运用的是企业公开的资料,在大
多情况下企业公开的资料都不是特地为企业社会责任量身定做的,从而影响到
“内容分析法”的准确性。
针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缺陷,九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的
角度量化企业社会责任。“不管是内容分析法或是声誉指数法均无法被完全认为
是企业社会责任充分的衡量标准。这方面的文献需要给予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或反
应的难题以更多的关注。然而,在那一个时刻,显然还无法找到更好的衡量方
法⋯⋯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企业社会责任则是用企业是否满足多重利益相
关者的需求来加以衡量”(卢孚等,2001:143)。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衡量企qp
社会责任的方法主要是“KLD(Kinder,Lydenberg,Domini and Company)”指数
法。KLD指数法是KLD企业3的研究者独立创设的一种评价企业与利益相关者
之间关系的评级标准。KLD指数法虽然是从企业界推出的,但是很快收到学术
界的欢迎和应用,被认为是“研究设计得最好、也最容易被理解”的衡量方法(伍
德&琼斯,1991)。与前面两种方法相比,KLD指数法明显有两方面的改进(沈
艺峰、沈洪涛,2003):“第一,早期的衡量方法大多只是考察某一个行业里企业
社会责任的某一个单独的方面,且往往样本规模很小,如‘CEP指数’只考虑纸
浆和造纸行业早24家企业的污染控制问题。而KLD指数却涵盖了诸多行业里企
业的多个方面,且时间跨度较长,可以较好地评估企业社会业绩的变化。KLD
指数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八个方面的关系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其中主要
是社区关系、员工关系、自然环境、产品安全与责任以及妇女与少数民族等五个
方面。KLD指数包含了列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企业以及列入多米尼社会指数
中的150家企业,共650家企业。第二,更为重要的是,KLD指数主要是从与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每一家企业对待上述五方
面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按Likert五分刻度制进行衡量,其中一2为消极对待利益相
关者,+2为积极对待利益相关者”。学者们根据KLD指数的基本思想和指标将
该方法应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如别尔曼等人从1996年《财富》评出的500强中前100名企业为初始样本,然
后从KLD企业的数据库里挑选出具有完整数据的81家企业,运用KLD指数法
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一。
在这里我们根据KLD指数的基本原理,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
的修订,采取相对加权评级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进行检
验。如图7.4所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图的散点图比较分散,两者的相关
性不明显。
资料来源:问卷统计分析
进一步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检验,首先计算两者的巅皮尔曼相关系数为一
0.156,属于弱相关关系。但是对两者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这种关系并不显著。
表7.1 1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系检验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经济绩效rs=一0.156
Sig.=O.28>0.10
资料来源:问卷统计分析
3、进一步的讨论
上述结论对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推进可以说是致命的一击。前面对企业社
会责任现状的分析发现,多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状况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真的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没有相关关系或者甚至是负相关关系的话,
还会有企业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我们认为,对这一结论应该放在我国特定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考察。在第三
章,我们建立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模型,认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
合作博弈必将带来企业绩效的提高,而达到这一点是有前提条件的。
其一,就是利益相关者具有自由的退出权和谈判权。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员
工的自由退出权和谈判权收到了结构性的限制。从供给上来说,我国劳动力供给
远远超过需求,大大削弱了员工与企业的谈判能力,员工退出往往意味着失业。
资料来源我国历年劳动保障事业公报
仅仅从城镇登记失业率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太高。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城
镇登记失业率并没有真正反映出我国的失业状况。早在1997年的失业统计中,
不少学者认为该年中国城镇真实失业率在10%以上,如胡鞍刚计算的结果是劳动
年龄人口为7.7亿,失业人口1.55亿,失业率为20.1%;杨宜勇计算的结果是23.2%
至33.7%:冯兰瑞计算的结果是27.7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研究人员利
用较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资料,并综合其他有关数据的推算结果是:90年代中期
以后,将有就业愿望而未能就业的下岗人员和失业人员合并计算,城镇的真实年
失业率在10%以上,1997、1998等年份,真实失业率可能高达13~15%。必须
指出的是,上述仅仅是城镇失业率,农村失业还没有包括在内。2004年全困农
村劳动力共有4.8亿,其中1.6亿在当地从事乡镇企业或非农业,3.2亿为农业劳
动力。据测算,目前种植业实际需要劳动力1.5亿,加上2000万林牧渔业生产
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为1.7亿。还剩余1.5亿劳动力,并且每年还新
增劳动力600万。如果城乡合起来,失业率将最低也应该达到30%。就是这种
“劳动力无限供给”5的状况形成了强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劳动力失
去与企业谈判的权利,也无法以退出或者罢工来威胁企业使其承担社会责任。当
然,如果企业在刘恃员工方面做的非常差的话,员工也会选择退出,但是这种退
出往往是以失业为代价。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情况下,企业也就失去承担社会
责任的动力。
再者,我国劳动力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权益意
识差。大多员工就是为了赚钱,只要能够赚钱,不管怎么辛苦,他们都能够忍受。
在这样的一心态下,他们大多数都愿意多加班、多赚钱,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自己
应得的利益和权利。所以,他们总是处在任由企业摆布的地位。实际上,员工对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着重要的推动,他们作为企业的主体,如果员工能够做到维
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监督企业经营者对社会责任的履行,那么,对企业社会责任
的监督和推进就会形成来自企业内部的动力,这种动力胜过任何一个外在的压
力。但是,员工这种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不但受到上述就业压力的威胁,
而且员工的维权往往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当地政府往往以经济增长为中心,
为了增加本地的GDP,吸引企业投资,在劳工权益方面大多是处于无所谓状态,
出现“高标准,低执行”的状况。在上述状况下,企业作为一个理性行动者,往
往不愿意主动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因为在同样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内,承担对
员工的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社会责任必将提高成本.所以才会出现在本章第
节中企业在对员工社会责任方面非常差。这样会导致恶性循环,市场的压力迫使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越来越倾向于削减员工福利。企业在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越
差,员工的积极性越低,企业的效率也会相应越来越低,员工在极端情况下就会
放弃工作。因而2004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
“民工荒”并非真J下意义上的劳动力缺乏,前面指出我国是劳动力供给大大
超过需求的国家,这种短缺是对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的极端反抗,而这种极端行
为对企业和劳动力都将带来极大的损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情况表明,企
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珠三角地区
为广东省现有l 900多万民工的主要集中地,也是缺工最为严重的地区,有近200
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其中,深圳现有民工420万,缺口约40万。
东莞1.5万家使用外来劳动力的企业缺工近27万人(中新社,2004)。劳动和社
会保障部课题组(2004)指出有四方面的原因造成民工短缺,其中工资缺乏吸引
力和劳动条件差是普通工人短缺的主因。统计数据表明,珠三角地区12年来月
工资只提高了68元,而这些年来消费物价总体水平已明显上升。用工不规范、
劳工权益受侵害也是产生用工短缺的重要原因。2003年底深胡l市在企业工资发
放情况大检查中,发现欠薪企业653家,占被查企业总数的40%多,涉及员工
10多万人次,欠薪总额达1亿多元。一些企业劳动环境恶劣,加班时间长,不
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导致了员工的高流失率。东南沿海多年来的经济增
长模式面『临转变,是企业用工短缺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部分沿海地区主要依
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只赚一点“人工钱”,
靠压低工资、减少改善劳动条件的必要投入实现低成本,企业利润空间狭小,无
力提高工资。从上可以看出,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负相关关系
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而且这种关系的负面影响已经凸现。从长期来看,如
果不纠正这种关系,其后果不可想象。
其二,从企业对社区的社会责任来看,慈善、捐赠、赞助和参与社区发展属
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层次,如前面所述是企业内在的、自愿的、主动的责任选
择。但是这种内在、自愿和主动并非在真空中产生,而是在一定的机制条件下产
生。企业之所以愿意主动、自愿地承担对社区的社会责任的原因有三:第一,企
业认识到一个企业不可能与一个畸形发展的社会共存,因而愿意主动承担对社会
问题的解决和帮助。第二,企业对社区承担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社会资
本,与社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有助于企业发展。第三,企业对社区承担社会责
任是建立良好企业声誉的重要方面,而良好企业声誉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信号显
示,吸引消费者购买该企业的产品。上述三个方面共同形成促使企业主动承担对
社区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但是这种动力机制在我困还不存在。消费者运动在我
国还没有形成,消费者对企业还没有形成社会责任方面的压力。再者,企业可持
续发展意识比较弱,过于注重短期利益,不会从长远考虑社会对企业的影响,也
不会主动构建与社区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社区发展
中其主导作用的是政府,企业只要与政府搞好关系,其他社区发展的事情企业没
52
有动力去参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动承担对社区的社会责任的动力不
足,承担这些社会责任只会增加成本,而没有取得相应的收益。
其三,从环境的角度来看,环境是企业行动外部性的受害者。从理论上来说,
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次社会契约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反对行动对不参与的第三
方产生外部不经济。如果必须产生外部不经济,则必须补偿致使保持中立状态。
企业是污染来源的主体,资源浪费的主体。据国家环保局统计,我国污染物的排
放80%以上都来自企业,特别是煤炭、化工、冶金、建材、造纸、印染、纺织等
行业。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环保投入在短期内可能没有产出,成为一种低效或无
效投资,造成短期利润下降,妨碍营利性目标的实现,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这也是多数企业不愿意投资搞环保的主要原因。企业对待环保的念度是由多种因
素决定的,具体地说,当符合下列条件时企业可能自觉选择承担环境责任:(1)
当且仅当政府通过税、费、罚款、关、停、限期治理等负面激励手段使企业把环
境成本向社会外化变为不划算时或者政府通过低息贷款、财政补贴、技术援助等
正面激励手段使企业的环境成本降低时,或政府综合运用『F、负激励机制使得企
业选择治理环境更划算时;(2)当且仅当市场能够使企业的环保投入有可观回报
时,即消费者乐意出较高的价钱购买环保产品时或市场拒绝接受非环保产品时。
但这又与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经济收入的提高及市场准入
制度有关;(3)当且仅当企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环保进行不计收益
的投入时,或者企业具有战略眼光,愿意为获得更大的长期效益而牺牲短期效益
时;(4)当且仅当公民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社会组织比较发达,司法机关独
立且有较强的环保意愿,政府鼓励和支持环保组织的发展,允许公民通过公益诉
讼保护环境或允许公民参与环境决策时。不具备上述条件,让企业自觉追求环境
公共利益从理论上说是不可思议的。遗憾的是,上述四个条件我国当前都不具备。
特别是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对环境的监管责任,纵
容企业污染环境,逃避环境责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投入环境责任越多,
越不利于企业经济绩效的提高。
总体来看,虽然中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不乏典型的事例,然而与发达
国家企业,特别是与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有:(1)
中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是人口多、底子薄。这一基本国情使中国面临经济发展、增
加国民收入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确立更高的需求层次,承担国
际标准的社会责任,是有相当难度的。(2)中国『F处在体制转轨的巨大社会变革
时期,社会观念、文化、制度、组织模式、发展模式等都较为混乱,人们对未来
感到难以预料,从而会出现各种短期行为和投机行为。(3)中国企业,尤其是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历史较短,且面临诸多制约发展的环境障碍,自然会以维持生
存作为第一要务。(4)社会缺乏有效的道德、舆论、法律和制度监控,缺乏有
效的激励与平衡机制。其结果必然是:违反社会道德和损害公共利益的企业得不
到应有的惩罚;模范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奖励。(5)不少企业存
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只会加大企业负担。这些企业没有看
到企业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没有看到当企业很好地履行了其社会责任时会赢
得社会的巨大回报。(6)地方政府评价企业总以利润指标、税收指标论英雄,
GDP成了唯⋯衡量标准,加之一些地方干部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了解甚少,从
而对企业不法行为,包括:制造假冒伪劣商品、侵害员工利益、污染社区环境等
不闻不问,甚至加以袒护。
第三节转型期我国实施SA8000的境遇
SA8000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劳工标准规
则,是企业与员工社会责任关系的新变化。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SA8000
在全球范围内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说明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契约丌始形成。但是,
SA8000与企业社会责任不能等同。不过,我国在实施SA8000遇到的问题在~定
程度上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实施的境遇。
一、SA8000的起源、内容和发展
1、起源

SA8000标准的提出源于瑞士通用公证行国际认证部(SGS Yarsley ICS)执
行董事Reg Easy和美体国际公司(Body Shop)社会审核部高级经理
David Wheeler的一次谈话,他们当时制定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标
准,SGS积极支持并赞助制定这一标准。1996年,一家瑞士非政府组织曾经建
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一套IS02100社会责任管理国际标准用于第三方
认证,但ISO拒绝了这一建议。1996年6月,SGS的董事Jim Keegan主持了
制定社会责任标准意义的首次会议,来自美国和欧洲一些公司和非政府组织参加
了这次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制订一个可用于审核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经济优先权委员会(CouncilonEconomic Priorities,CEP)作为一家长期研
究社会责任及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组织,一直积极支持并参与制定社会责任标准的
活动。1997年初经济优先权委员会成立了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可委员会
(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 Agency,CEPA),由CEPAA负责制定该标准,
并根据ISO指南62(质量体系评估和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来评估认可认证机
构。2001年,经济优先权委员会认可委员会(cEPA)更名为社会责任国际
(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该机构设计了社会责任8000
(SA8000)标准和认证体系,同时加迸了一些国际人权专家认为对社会审核非
常重要的因素。SAI顾问委员会有28个成员,14个来自美国,其中一个是SAI
的会长,来自亚太地区的成员只有一人。然而,28人中只有22人有表决权(6
人只有在正常成员缺席时才有表决权),而美国的14人都有表决权,占近2/3。
当时的克林顿政府对SAI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并要求与美国签订合同的供应公
司尽可能达到SA8000的要求。
SAI顾问委员会负责起草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它由来自11个国家的20个大
型商业机构、非政府组织、工会、人权及儿童组织、学术团体、会计师事务所及
认证机构组成的。SAI在纽约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就提出了标准草案,最初名为
SA2000,最终定名为SA9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并在1997年10月公开发布。
2001年12月12同,经过18个月的公开咨询和深入研究,SAI发表了SA8000
标准第一个修订版,即SA8000:2001。
2、SAS000基本内容
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
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工作条件。
SA8000标准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
权宣言制定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工、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
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SAS000
标准是一个通用的标准,不仅适用于各类工商企业,也适合于公共机构;另外,
SA8000标准还可以代替公司或行业制定社会责任守则。SA8000以一致的标准指
定了下列领域内的最低要求:
审工6:企业不能雇佣和支持童工的行为。一旦发现有奄工,企业应该建立、
记录、保留拯救童工的政策和程序,并向企业内部及利益相关者通报。
强制雇佣:企业不得进行或支持使用强制劳工或在雇佣中使用诱饵或要求抵
押金,企业必须允许雇员轮班后离开并允许雇员辞职。
健康安全:企业须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事故伤害的防护,健康安全
教育,卫生清洁维持设备和常备饮用水。
联合的自由和集体谈判权:企业尊重全体人员组成和参加所选工会并集体谈
判的权利。
差别待遇:企业不得因种族、社会地位、国籍,伤残、性别、生育倾向、会
员资格或政治派系等原因存在歧视。
惩罚措施:不允许物质惩罚、精神和肉体上的压制和占词辱骂。
工作时间:企业必须遵守相应法规,雇员一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加班必须是自愿的,雇员一周至少有一天的假期。
报酬:工资必须达到法定和行业规定的最低限额,并在满足基本要求外有满
意收入。雇主须提供津贴、处理和扣除额,不得以虚假的培训计划规避劳工法。
管理体系:企业须制定一个对外公开的政策,承诺遵守相关法律和其他规定;
保证进行管理的总结回顾,选定企业代表监督实行计划和实施控制,选择同样满
足SA8000的供应商,确定表达意见的途径并采取纠正措施,公开与审查员的联
系,提供应用的检验方法,并出示支持的证明文件和记录。
3、发展
SA8000从1997年8月出台开始,发展极为迅速。虽然1998年底仅有8家
企业获得认证,但截至2004年3月20日,全世界已有40个国家或地区的400
家企业获得了SA8000的认证证书。如表6-3所示,其中前三名的分别是意大利
为97家,Ji 24.3%;中国为53家,占12.3%:巴西为51家,占12.8%。印度
为47家,占11.8%;巴基斯坦和越南各是26家,各占6.5%;泰国和土耳其各
是9家,各占2‘3%。从行业分布来看,如图6.2所示,通过SA8000的前8大行
业依次是服装、纺织、化学、化妆品、交通、农业、咨询和日用品。
表7.12通过SA8000的企业分布国家(2004年3月20日)
国家数量比例国家数量比例
意大利97 24.3% 哥斯达黎加2 0.5%
中国人陆53 12.3% 以色列2 0.5%
巴西51 12.8% 马来西Ⅱ 2 0.5%
印度47 11.8% 荷兰2 0.5%
巴基斯坦26 6.5% 罗马尼亚2 O.5%
越南26 6.5% 中国台湾2 O.5%
泰国9 2.3% 美国2 0.5%
十耳其9 2.3% 捷克1 0.3%
波兰8 2.0% 丹麦1 O.3%
两班牙8 2.0% 埃及l 0.3%
印度尼西亚7 1.8% 芬兰l O.3%
法国5 1.3% 日本1 0.3%
希腊5 1.3% 肯尼亚1 0.3%
瑞士5 1.3% 毛里求斯l 0.3%
韩国4 1.O% 尼泊尔1 0.3%
菲律宾4 1.0% 斯洛文尼砸l 0.3%
英国3 0.8% 南非l 0.3%
阿根廷2 0.5% 斯旱兰} l O.3%
孟加拉2 0.5% 叙利弧l 0.3%
比利时2 O.5% 葡萄牙l 0.3%
资料来源:黎友焕,2004年第7期
截至2004年3月20日,我国共有53家企业通过了SAS000认证。其中广
东最多,有31家,香港6家,澳门3家,山东5家,上海4家,河北和福建各
有1家。
二、SA8000对我国企业和经济的影响
资料来源:黎友焕,2004年(7)
前面我们提到过,SA9000的真正动力是源自于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对大的
跨国公司、大的零售商旌加压力。消费者不愿意消费所谓“血汗工厂”产品,不
愿意使用章工的产品,不愿意使用在非人道环境下生产的产品等等。消费者的压
力迫使国际市场上大的跨国公司、零售商向下游的采购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与之
有采购合约的企业通过SA8000认证。比如沃尔玛、雅芳要求全球与之有合同的
企业在两年内通过SA8000认证。全球最大的邮购公司Otto—Versand要求其主要
供应商尽快通过SA8000认证等等。
从内容上来看,SA8000是要保护劳工权益,避免劳工受到非人道的待遇。
对于那些依靠廉价劳动力在国际市场上取胜的企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匡I在
国际市场上的产品大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因此SA8000对我们的企业来说是
一个必须面对的挑战。跨国公司推行的社会责任的直接目标是主要劳动力密集型
加工企业,珠三角就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焦点。珠三角的加工
贸易企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所以,这些企业就成为跨国公司推行企业社会责
任的直接目标。例如,珠三角企业处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前沿。珠三角企业大
多为外向型经济,出口总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出口企业的70%属于加工贸
易,而这其中的80%oN 90%着重于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现在北美,欧洲、澳
洲三个市场连续三年都占了该地区出口的41%左右,而刚好这三个地区是推行
SA8000的主要地区。
国内的企业、学者甚至政府都作出了各自截然不同的反映(董保华,2004)。
反映最为强烈的就是珠三角地区的出口加工型企业,有的企业甚至喊出了“劳动
密集型企业厄运当头”、“出口企业将遭毁灭性打击”的心声。而以鞋业制造为主
的重庆企业则“惊出一身冷汗”,称目前无一家企业有能力达标。与企业的一致对
外不同,学者的观点分化为两大阵营。“新贸易壁垒”派认为.SA8000是发达囤
家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新贸易壁垒,是企图剥夺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的陷阱,违
反了自由贸易的精神。“本质没错的国际通行证”观则认为SA8000的要求并不过
分,是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的面貌,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据悉,针对此
情况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已经提出《正确引导,加强落实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的
力度,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案。各地的政府也正在积极制订紧急对策。
在调查中发现,我国企业面临两难困境。一是如果通过SA8000认证,如实
地按照SA8000的要求做,企业基本上没有任何盈利,甚至亏损。二是如果不通
过SA8000认证,产品出口将大大受挫,国际市场会极度萎缩,企业必然走向倒
闭。用一位服装企业的管理者的~句话来说,“通过是死,不通过也是死”。“通
过是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在全球产业价值
链上,我国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承担了产业价值生产的大部分成本,获取的
价值却非常少。因此,我国企业必须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加快科技进步,加快产
业升级,提升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地位。“不通过也是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企
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契约逐渐形成,其约束力逐渐凸现,任何企业是无法逃避的。
我们不宜简单地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一种壁垒,我们在SA8000认证情况
的调研中发现,一些获得SA8000认证的企业在厂房的设计、救急设备的配置、
环保设备的配备、职工休息娱乐设施的提供等确实与以前那些劳动条件很差的劳
动密集型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包括一些接受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检验的供应商在
各个方面的管理也相对规范,工人的居住环境也相对要好一些。我国企业关注企
业社会责任客观上有利于企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有利于推动社会更关注劳工权
利的保护、更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协调,从积极方面来说符合中央提出的
科学的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建立。
当然,从现实层面来说,SA8000的推进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我国目
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SA8000对我国贸易发展的负面影响表现在:
1.对企业的影响:企业为了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保持在对劳工标准非
常关注的消费者中的销路,将不得不采取措施,改善劳工条件,争取SA8000认
证。这必然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以及更多的管理费用和成本(SA8000认证一
般需要1年的时间,证书有效期为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尽管从成本角度
看竞争力将降低,但从获取认证可以突破国外壁垒角度看,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是
有帮助的。
2.对贸易的影响:SA8000规定的标准对我国多数出口相关企业来说很难达
到,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一般也不易完全达到。如果一国要求其进口产品的生产
企业达到SA8000的要求,否则不准进口,则将对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
3.对投资的影响:中国近年来吸引外资的步伐较快,除了潜在的经济发展速度
和市场之外,廉价的劳动力也是外商投资的动力之一。如果将劳工标准提高到
SA8000规定的水平,对外资的吸引力将降低,跨国公司也会担心其分包商不能
达标而不愿来中国投资,这对中国吸引外资将产生消极作用。
4.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劳动密集型
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若企业全面达
到SA8000的标准,则劳动力优势可能会世失甚至变成劣势。过多剩余劳动力得
不到安置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SA8000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人就是将企业社会责任简化为SA8000。40%的被调查者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SA8000。在这些人当中,管理者占的比例非常高,达
到88%,其中高层管理者占48%,中低层管理者占40%o。
资料来源:问卷统计分析
在访谈中,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自己所在的企业已经开始申请SA8000认证,
企业已经承担社会责任了。管理者之所以把企业社会责任简化为SA8000,与企
业产品当前在出口国外遇到的SA8000的认证有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我国,
企业社会责任受到关注与国外不同,我国是在国外发达国家的销售商的压力下』i:
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外销售商之所以要求SA8000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
是由于国外消费者的压力。
SA8000关注的是劳工权益的保障,而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的是所有利益相关
者权益的保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SA8000可以看作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内生性来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中关于员工权益保护的法律
法规与SA8000基本上没有本质的差异。在不得雇佣童工、不得强迫性劳动、超
时劳动、劳动安全和健康、结社和独立谈判的自由、非歧视等方面我国的法律法
规都有相应的规定,从法律层面确立企业对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
SA8000在中国的推进对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以SA8000
实施为契机引发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和实施。从SA8000的起源和发展我
们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成为一种“反逻辑”态势发展。币如有的学者
所苦,“国外企业和社会要求我国企业关注劳工问题,要求我国的企业保护环境,
这是一个看上去‘反逻辑’的问题,我国的企业实际上应该比他们更多关注这些
问题。现实往往就是“反逻辑”的,我们目前在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
很多问题,现在社会上对企业诚信问题关注的比较多,而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是
两个层次的问题,诚信是一个商业道德问题,对企业来说诚信是应该固有的,如
果连诚信都做不到,那就不能称之为是合格的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对企业更高的
要求,是把企业作为一个社会人来对待。中国在今后贸易发展中将会受到更多来
自国外的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而且目前国内的状况也将使我国企业有了
更多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压力,企业职工的维权意识不断地增强。另外,社会
对诸如拖欠民工工资、恶性工伤事故的披露以及环境问题等的关注,实际上在我
国内部也在形成这种驱动力,促使我国企业必须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李
成钢,2004)。这种“反逻辑”其实就是有国外消费者运动对国外商业伙伴(销售
商)形成压力,推动这些商业伙伴对国内企业承担其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进而引
发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从文献检索也可以看出,1997年以前对企业社
会责任的研究基本上很少,1997年后开始出现对SA8000的研究文献,近两年/j‘
开始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SA8000在全球的推进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契约在开始逐步形
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市场已经形成。投资全球化、人力资本全球化、
消费全球化、商业伙伴全球化等等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
仅局限于一个国家和地区内部,而逐渐演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这对
我国企业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如果意识不到这个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仅仪
一个SA8000能摧毁一批企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其他方面也将带来难以估量的损
失。
从政府的层面来说,SA8000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至少应在
以下四点发挥更大的作用。(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当前社会各界对SA8000
存在诸多曲解,认识上不清将难以在行动付诸于实践,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
SA8000的宣传,『F确引导企业面对SA8000的挑战。(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
设,摆正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位置。虽然SA8000在很多地方和我国的相关法律法
规没有本质的差别SA8000,但是企业还是感觉到难以应对。暴露出了我国劳动
法律执法的严重不足。生产企业的普遍违法行为,政府难辞其咎。少数地方政府
应当改变过去那种,漠视劳工权益,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将狠抓劳动
法执行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实践中央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3)、
以SA8000为契机,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SA8000事实上可以看作企业社会
责任的一部分,SA8000带来的问题预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问题,应该未雨
绸缪,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4)、加强产业结构提升。劳资问题的解决最终
还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或许我们应该更多的把SA8000看作是一次产业结构提
升的契机。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真正提升企业的国际
竞争力,同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保障水平。
1《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1993年8月24 H)
领导人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第4页。
1 c·员T歧视情况”调盎的被选项分别是“非常多、较多、一般、较少和非常少”,
性分别改为“非常差、较差、一般、较好和非常好”。
2一般来说,服装不会对消费者构成安全威胁问题。
3 KLD公司是多米尼社会基金的投资咨询机构。
《t‘四人以来党和围家
为了存表中统计的一敛
4别尔曼等人在研究中主要计算了企业1991—1996年闻的相关数据,运用资产回报率作为囡变量来衡量企
业经济绩效,选用KLD指数中的员工关系、多元化、当地社区、自然环境、产品质量和安伞作为白变量。
162
H归分析表明.员丁关系及产品安全和质量与企业经济绩效存在显著的证相关关系。
5按照阿瑟_支Ⅱ易斯的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是一个二元结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农业等传
统部门滞留着人量的剩余劳动力,因而形成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
6儿童指的是任何15岁以下的人。若当地法律规定最低工作年龄或义务教育年龄超过15岁,则以较高年
龄为标准。若当地法律规定最低年龄为14岁且符台国际劳工组织合约关十发展中国家例外规定的则咀较低
年龄为准。童工是指超过上述定义而不满18岁的工人。
第八章结束语
如前所述,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我
们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本文仅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性研究。本章在总结前面研究结
论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建议。
第一节特定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通过前面研究,可以发现不能空谈企业社会责任,必须将企业社会责任置于
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传统背景下进行分析。
l、本文从企业与社会的角度入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论的基础
上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分析框架,系统回答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问题,
有力地反驳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批驳。
2、企业社会责任是是指企业对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综合性契约责
任,这种综合性契约责任包括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伦理责任和企
业慈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分为两个层次,即自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他
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他律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指企业的经济责任与企业的法
律责任,它们体现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他律层次,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基础层次:
自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的伦理责任与企业的慈善责任,它们体现的是
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层次,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高级层次。从操作化的角度来说,
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范围包括对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环境、商业伙伴等
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3、从社会契约论来看,企业是利益相关者通过两次签订社会契约才形成的。
因此,企业是社会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利益相关者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
的载体。企业社会责任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站在公正的立场达成的一致性行动的协
议。企业社会责任契约模型的建立,反驳了认为企业的社会契约模型不能量化和
模型化的批评。企业的社会责任契约分可以为三个层面:超规范层面、多元层面
和操作层面,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SA8000。
4、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契约的演进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分析,我们
建立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和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如图8.1所示,从宏观层商
来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传统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性质和动
力机制,反过来,企业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传统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彼此交互作用:从微观层面来说,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影响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性
质和是否承担社会责任以及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相互作用;再者,企业的组织
形态、制度和产权结构也影响着企业社会责任,反之亦然。
图8.1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与动力机制
5、通过对我囤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的分析,验证了上述企业社会责任
分析框架。现代企业在我国产生于晚清时期,由于社会背景的差异性,从此我国
企业发展走上了与西方企业发展不同的道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影响企业的政
治、经济和社会力量不同,企业的影响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就
会的性质和动力机制存在很大差异。
晚清时期,我国企业是在面临传统封建力量的压制以及西方列强的欺侮的环
境中成长起来,企业承担了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赋予的社会责任:保利权、官利
责任和报效责任。企业为了民族利益将保利权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近代中
国特殊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环境下所导致的社会资金流向以及与中国传统的投资
理念及商事习惯决定企业要承担官利责任。企业报效责任也是在当时特定历史背
景下形成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经济伦理色彩的责任制度。民国时期,企业的营利
责任得到了加强,同时由于民族面I艋生死存亡关头,内忧外患不断,企业承担了
较多的实业救国和慈善责任。在计划经济时期,传统国有企业一统天下,承担过
多的政府责任,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变异——企业办社会。改革开放后,我国国
有企业进行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其经济责任得到了强化。民营企业由于各
种因素的影响,社会责任结构的失衡,过多地追逐利润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社会
责任。
6、运用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方法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进行评估,发
现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两
者存在弱负相关关系,但差异性不显著,不能推论总体。这一点至少说明了企业
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坏与其经济绩效关系不大。原因之一是出于地方政府为了追求
经济增长而姑息企业的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原因之二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缺乏
影响力和谈判权,企业没有形成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如Ij仃所述,我I虱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并不理想,如果不加快推进企、世社会责任
建设,它不但大大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挥政府规则制定和监督实施的作用
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和实施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博弈的
规则制定者和监督公平博弈的作用,而不是偏袒一方而使另外一方利益受损,从
而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弱化或流于形式。
1、摆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位置
国际社会从传统的发展观到新发展观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
段截至20世纪50年代,在这一阶段,人们将发展理解为走向工业社会的过程,
强调经济增长,并几乎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第二阶段截至20世纪60年代,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问题的R益增多,社会进步问题同益受到重视,这
一阶段,开始强调发展是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第
三结段开始于10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这一阶段,在
认识上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提出并逐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
理论;第四阶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一阶段,人们开始将发展看作是
人的基本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不断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并在全
世界范围内突出地提出保护和改善环境问题,1992年联合国发表《环境与发艘
宣言》,标志着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世界银行在1997年度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重新思考现代市
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在对世界各国政府作用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的基础
卜,认为有效的政府对于提供公共商品和公共服务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则和
机构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有效的政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不可能实现。
有效的政府应包括的内容,在不同的国家及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差极大。在过去的
一个世纪中,政府规模和职能范围大幅扩张,工业国家尤其明显。第二次世界大
战之前的政府扩张,除去其他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必须解决大萧条带来的经济、
社会体系中的沉重负担问题。战后,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培育出政府需求,要求政
府承担更多的工作。工业国家中的福利国家增多,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采纳了政
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世界各国政府规模及其管辖事务范围扩张之势日趋明显。政
府“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至关重要”,有五项基础性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
核心地位,如果这五项任务不完成,就不可能取得可持续的、共享的、减少贫困
的发展。五项基础任务指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性政策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稳
定、投资基础设施和基本的社会服务、保护承受力差的阶层、保护环境(周启鹏,
200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并非“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有
效的经济运行机制需要市场“看不见的手”与政府“看得见的手”有机结合,这
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主要特征。在市场经济运行当中,政府
应该充分发挥解决外部性问题、约束经济主体的非理性行为、限制垄断、调节宏
观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位置应该具有内
生性、非营利性、多方位性、层次性、从属性、公共性、权威性、成长性、相对
稳定性等特点。内生性表明经济职能是经济运行本身内生出来的对政府的要求:
非营利性表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并非为了营利,而是为经济运行提供服务;多方
位性表明经济职能并非单方面,而是不断拓展的过程;层次性表明经济职能具有
优先次序,政府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从属性表明经济职能从属于
政治职能;公共性表明经济职能的产生源自社会性,服务于公共利益;权威性表
明经济职能体现的是政府意志,具有超乎其上的普遍约束力:成长性表明经济职
能具有开放性的职能体系,呈现出长期扩展的趋势;相对稳定性表明经济职能及
其实现形式在短期内相对稳定。
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问题在于“越位”与“缺位”并存,由于政府职
能的范围超越了边界,“越位”管了不该管的事。同时,由于政府职能的范围未
能达到合理边界,该管的事“缺位”没有管好。在市场化进程中规范政府作用,
当务之急是规范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定位。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办一切,财政统收统支,物资统购统销,计划分
配一统天下,市场调节难以立足,政府全面控制经济运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走上市场化取向改革之路,市场的地位与作用逐步提升。“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的发展战略也逐步确立。
但是,地方政府往往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地方政府官员由于发展本地经济、
增加财政收入和地区间的相互竞争和政绩考核提拔的压力,迫使其不为GDP增K
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责任。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忽视社会的全面
进步;相应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忽视
入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
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很多地方政府
成为一个追求经济增长的政治企业家。它把一个地方当作一个大企业,通过强人
的资源动员能力,而使本地经济得到快速增长。政府一旦成为市场中利益博弈的
一个利益主体的话,它就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丧失公平。最为典型的就是为了
增加GDP,忽视对来地方投资企业的监管,使企业投资者在利益相关者博弈中占
有非市场化的先天优势,利益相关者达成的契约也丧失了基本的公平。
政府应当将自己的主要注意力、发挥作用的基本点,明确无误地放到以创造
高效、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轨道上来。政府应该精简,但能力必
须增强。政府必须能够为市场经济建立法律基础,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
设施,保护承受力最差的阶层,保护环境。
2、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
前面我们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四个层次: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
任和慈善责任。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对伦理责任和慈
善责任的认同还非常不够,利益相关者在围绕企业博弈之中出于各方面的原因fj
往将重点放在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上。鉴于这种状况,政府应该从法律的层面推
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因此,欲使企业社会责任切实得以实行而不至于仅仅停
留在道德宣示上,则正是制度的建构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运动使企业社会责任在传统的环境法、自然资源法、
消费者法和劳动法等立法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法律根据,而且为企业社会责任的
贯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卢代富,2002)。首先,政府制定企业社会责
任制度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搭建一个基本的平台。在前面分析利益相关者之
间博弈的时候,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选择合作,要么退出。f日
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情况下,如果对利益相关者的行动没有任何约束前提条件
的话,处于弱势的利益相关者往往选择退出,关于企业的合作就难以。比如,如
果没有关于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消费者在选择是否购买商品的时候就无法作出
选择,因为一次性的购买都有可能对消费者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如果政府
出台关于产品质量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定的时候就有一个行动的参
照平台。其次,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可以避免国家直接干预的负面效应。
国家干预经济是市场失灵的必然结果,但这种干预往往带有干预者的个人偏好、
信息失真等缺陷。为保证国家干预的科学、准确,防止干预失灵,迫切需要法律
加以规制。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更需要国家干预法律化。在计划年代,企业的功
能发生严重的扭曲,企业办社会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当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同
益受学术界重视的时候,一个首要问题就是界定企业社会责任及其范围,将企业
的社会责任法定化,避免政企不分、企业和社会职能混淆的消极后果。第三,企
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
配置方式,企业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行为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
有着重要影响,其责任范畴势必影响整个社会的运行。要保证市场经济运行,首
先要规制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各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多通过立法或
判例的形式确定企业的社会责任。1919年美国起诉福特汽车企业案表明企业盈
利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与消费者利益存在矛盾。虽然法院判决福特企业继续
分发股利,但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争议至今从未停止。1953年史密斯制造企业
诉巴劳案被视为是公丌、明确要求董事会放弃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行动指
南的判例。此外,德国的《股份企业法》、英国的《企业法》分别肯定承认了企
业的社会责任。这对缓解劳资关系,保护消费者、提高产品质量都有一定促进作
用。近年来,随着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有了新的意义。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要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使企
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是强化
企业的守法行为,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劳动保护法、生产安全法
和环境保护法,在遵守国家各项法律的前提下创造利润,为社会作贡献。
3、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
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表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落后性以及企业发育
的幼稚性。中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诸多问题的存在,同时也表明中国企业
承担社会责任的整体意识淡薄和中国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所造成的社会责任
能力不足,其关键的原因还在于缺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如果
说中国企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互为条件、互相依托的话,那么,建立中国企业社
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则成为中国一种强烈的现实需求。由于企业承担社会责
任的根本动因在于企业与社会的联系,由于政府担当着社会公众利益代表和社会
公共管理机构的角色,因此,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的基本要旨在
于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建立企业、社会和政府三者之间合理的关系。建立企业约
束和监督机制的基础环节和基础层次在于政府,表现在政府从维护社会利益和保
证社会运转的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利益代表和社会公共管理者的身份,以国家
立法的形式和行使政府权力的形式,建立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约束
体系,并强化执法力度,这一层次的约束是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约束机制的基本前
提和保证,也是形成企业监督机制的基础和依据。
政府充当社会公众的监护人和协调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仲裁人,以行政T预
和经济调控为手段,引导并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和方向,纠正或惩处企
业逃避社会责任现象,保证企业对强制型社会责任和关联型社会责任的履行。地
方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对企业守法行为的情况要充分了解,并做
出定期评估。表彰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对那些严重违反劳动法、生产
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企业提出批评或惩罚,从而弓l导企业转交观念,朝着积极
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自律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最后还是落实
到企业自身的实施,因此,应该从企业自身入手,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自律
机制,从企业内部入手约束企业行动,使其符合企业社会责任规范。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社会,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理念,而应落实为具
体的行动,对于企业来讲,作为私立组织,如果期望其将承担社会责任变成一种
自觉的行动,也许并不现实,适当的制度保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以何
种方式以及建立何种制度从企业内部来落实这种责任就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
问题。
从整个社会来看,具备有效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才能够形成实现社会责任分
担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政府才可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相应的规则和
制度,以企业的利益为纽带引导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当前的时期,中国
的企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已经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实现了原始积累,jF朝着
规范化企业的目标迈进。企业对于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企业的行为给
社会环境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影响。而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则是决定企业行为最重
要的影响因素。企业治理结构的设计,不能仅以实现企业和股东的利益为目的,
企业治理结构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问题。企业不仅应寻求公
司股东之最大利益,且于具体决策时,也应对于其消费者、商业伙伴、员工、所
在社区利益等利益相关者加以考虑,以善尽其社会责任。企业作为拟制法人,其
意思表示应由企业机关中的自然人完成,而企业机关中的自然人主要是企业的董
事,董事的选任制度对企业目的的实现会有很大的影响。在董事会的构成问题上,
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较为简单,即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至于股东大会选举何种
人士担任企业的董事,完全是企业股东自己的事情,法律并没有太多的强制性的
规定。这种法律环境,为企业选择董事创造了很大的空间,股东在选举董事的时
候,主要考虑的也仅仅是企业的经济功能,即以能否为股东创造最大的利润作为
选举董事的主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的职能也仅仅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
大化。但是,在现代社会,企业除了为股东创造利润外,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
任,企业董事会的构成在这方面也应做适当的考虑。
现代企业经营日益专业化和复杂化,对于经营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营者的
自身素质也越来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而且股东会是非常设机构,不可能对
企业的任何突发事件通过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及时做出处理。同时,一些股东搭便
车现象的存在也表明了股东会中心主义的不足。因此自1937年德国率先强化董
事会职权起,西方各国企业立法中也逐渐放弃了股东会中心主义,建立了以董事
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因此我国企业法的修改也应顺应这种发展,确立董事会中
心主义,让董事会对更加广的利益主体负责,授权董事在做出企业经营决策时适
当地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只对股东们负责。这也是国外司法判
例的越来越普遍的做法。因此在董事会成员中建议借鉴美国等企业制度发达国家
的经验设置独立董事,适当地增加外部董事的比例,以纠正目前企业法中内部董
事比例过高的现象。这里的外部董事是指在董事会中设置一个由来自企业外部,
且独立于企业业务执行委员会的外部董事组成的内部委员会专门行使经营监督
职权。这个外部董事本人认为应当由职工和社会知名人士来担当。在美国企业社
会责任通常被认为,企业的董事们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托受托人,而积极实
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应有的角色。因此企业法中应明确董事
对利害相关者负有一定的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也就是要求董事在履行职责时,
应当适当地照顾到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否则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在现行的
法律框架下,企业董事会具有广泛的裁量权,在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议题上,董事
会扮演的角色格外重要。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然要与企业利益、股东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调整这
些矛盾和冲突,协调各方利益使其一致,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目标。在企
业中,如果有一个构成合理的董事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问题并不是一个遥不可
及的理想,而董事会的构成能否合理,董事的选任制度将起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职工董事、监事制度是企业社会责任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体现。职工
参与企业治理制度是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职工利益领域的表现形式,它有利于完
善企业经济民主,改善劳资关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顾云耕,2001)。职工是
企业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应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
是在原有的企业治理结构中,由于没有职工代表,职工的利益常常被忽略,职工
的呼声得不到反应。现代,我们要求公司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其中之一就是应
适当地保护职工的利益,职工作为董事参与公司的治理,在董事会进行决策时,
无疑会对职工利益的保护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职工参以公司
治理,会促进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与独立董事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从原始意
义上讲,独立董事的设立是为了解决“内部人的控制”问题,从而保护股东、特
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但是将独立董事的使命定位于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解决
内部人控制问题,意义上显得过于狭隘。独立董事应该在企业中维护社会利益,
独立董事应该是社会利益的代表,即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理由是,“认识所涉
及的利益、评价这些利益各自的份量、在正义的天平上对它进行衡量,以便根掘
某种社会标准去确保最重要利益的优先地位,最后达到最符合需要的平衡(博登
海默,1987)。”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代表各方利益的董事基本上已经齐全,
如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代表大股东的利益、通过累积投票制产生的董事可以
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董事代表职工利益、银行金融机
构的代表入选董事会可以代表债权人的利益,等等。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董事,
在董事会中相互制约、相互妥协,以各种方式实现各自的目的和利益,这其中唯
独没有考虑社会利益,没有社会利益的代表。而股东利益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利益
的实现未必就会对社会利益有所裨益,企业实现了股东利益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利
益,但对社会不利的情况时有发生。现代企业理念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在实现股
东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
在企业的董事会中,除了有代表各方利益的董事外,还应该有~定数量的董事代
表社会利益,在企业进行决策时,适当地兼顾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以求社会利
益和企业利益的和谐统一。在现代企业中,能够肩负如此重任的,当属独立董事。
因此,对独立董事的作用重新进行定位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2、完善内部道德调控机制
企业作为道德主体与伦理责任的载体,有能力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对企业的
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进行调适与控制。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道德调控机制是氽
业内部道德调控的主要方式。
首先,系统导入企业社会责任伦理观念机制。无论是从经济学还是从伦理学
的角度来看,企业都有责任承担起道德上的义务与责任。一方面企业为了其可持
续发展必须关注企业经济行为对社会的有害影响;另一方面,本着权利与责任一
致的基本社会法则,企业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再者,如前所述,企业不
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所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应然”的。因此,企业主
动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顺应企业、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较佳选择。树立企
业道德形象建设观念,构建伦理型企业。从现代社会对企业的要求来看,企业道
德形象建设越来越重要。企业要适应这种“白热化的道德压力”(托夫勒,1984:
324),以塑造“道德人”为目的,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树立诚实守信、公平
交易、公平竞争观念,让伦理进入企业,从而使企业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道德形
象,真正成为一个受公众欢迎的“道德”型企业。建立伦理型企业文化体系。企
业文化的核心是它的伦理价值体系。企业的伦理价值体系决定了企业文化的道德
倾向,合乎道德的企业伦理价值体系必然会支持合乎道德的企业行为。合乎道德
的企业文化的特征是充分考虑到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尤其
是顾客、投资者及员工的利益,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不侵犯他们的权益。
其次,建立企业伦理决策机制。决策伦理化要求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应该主动
处理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企业个体利益以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企
业决策经营活动的每一环节,企业都必须认真权衡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企业长足
发展作为最大的行为目标与行为准则。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与一般的企业不同,
一般企业在衡量企业的经营行为,如企业决策、政策与行为等的好与坏或对与错
时,主要就是看是否对企业有利,有利则是好的对的,反之则是坏的错的。而承
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着重于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在衡量企业的经营行为时,既从
个体企业的角度看,又从整体社会的角度看。换句话说,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总
是力求选择从社会整体角度看、从长期看最有利的经营行为,也许这些行为是次
有利的,有些可能是短期看利小甚至是有害的。但是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的、
社会整体的方面而言,企业的选择是有利的,它力图使企业个体与社会整体有机
结合起来。企业伦理决策机制的建立有赖于在企业决策过程中重视道德伦理凶
素。企业管理活动过程实质就是一系列的决策活动过程。对企业而言,履行企业
社会责任体现在决策活动过程中的道德思虑。注重决策的伦理性,依据伦理原则
制定决策的伦理评估标准;提高决策主体的道德性:建立并完善社会审计体系,
加强对企业的决策的社会责任感审计,这样可以使管理者在做决策时考虑到各方
面的影响,从而做出既能带来高经济盈利又能带来高社会效益的决策。企业伦理
决策机制的具体实施还可依靠在企业内部成立企业道德委员会,设立道德官员或
道德调查员职位,对企业的决策活动进行道德监督,加强对非道德行为的控制。
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全部过程.如产、供、销等环节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道德调
控,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非道德性决策与行为。
第三,完善企业道德培训机制。企业道德培训机制的完善首先在于企业要建
立明确的企业道德规则,完善企业道德培训内容建设。企业要有效地约束自己的
行为,必须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内容具体、表述清晰的道德守则或准则作为
企业行动的指南。这些道德规则至少应包含正义感、自由度、合理性及平等性等
方面的内容。企业道德规范是企业、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员工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正
确的道德原则和信条。这些信条指导着企业、企业的经营者与员工如何与其他人
或团体交往与相处,并给企业、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提供了一个判断自己行为是
否正确或恰当的基础标准。企业道德规范可以帮助企业及企业中的人们在不知如
何是好的情况下,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反应:道德规范可以指导企业管理者在不
同的情况下做出符合道德的决定:道德规范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能满足不
同利益相关者根本利益的最佳决定。完善企业道德培训机制重在加强企业员工伦
理道德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企业道德素质。要树立道德型企业的形象,企业必须
提高企业道德素质,企业道德素质主要体现为企业经营者道德素质与员工道德素
质,而其中尤为关键的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一方面,企业高层管理
人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决策的道德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高层领导人的个人道德对于企业道德规范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如默克、惠普、松下等公司的创立者们在他们公司高标准道德行为规范的
形成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企业员工的整体道德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伦理道德教育,通过对员工企业伦理方面的培训『学习,提高
员工的伦理敏感度与社会责任意识。完善企业道德培训机制还要求企业要加强道
德规范的执行力度。企业道德规范一旦制定,企业就应该遵守并身体力行,这样
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三、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机制
我国当前缺乏完善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机制,企业就缺乏切实实施社会
责任的动力,因此企业对其社会责任表现就漠不关心,而将中心放在谋求利润最
大化上面。
1、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制度
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在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道德学
等方面的综合,是社会责任同传统会计学科的有机结合。社会责任会计尚处于起
步阶段,其概念还不统一。一般认为它是以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
象,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社会影响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会计。它应用的范围是企业,
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全社会。它的主要内容除反映企业收益对社会的贡献外,
还报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由于研究社会责任会计课题的难点就是其计量
问题,因为会计计量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社
会责任会计的计量,就是为了将涉及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收益
等四个主要核算内容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
的过程。学者们围绕会计指标的设计展开争论和研究,其根本目的是研究衡量企
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将企业社会责任操作化,而不是像企业社会责任的批评者所
说的那样流于形式。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利用会计核算形式,计量和报道
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借以使企业的利害关系人监督和评价企业社会责任
的履行情况。一般来说,会计的基本目标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经营者的
受托责任,二是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在会计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
与传统会计相比较,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目标应当更侧重于经营责任观,这
是因为两者的出发点不同,传统会计发展到今主要是为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面对
错综复杂、变幻不定的经济环境进行经济决策的需要,提供企业有关的财务信息,
是面向未来的,因而侧重于决策有用观。而按照企业契约理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就是企业作为契约的一方对契约他方应承担的义务,Fh于现代企业与社会各个方
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弥补传统会计只考
虑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的缺陷,从整个社会角度出发,规范企业行为,促使企业
履行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社会的总体效益,
达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作用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
提供有关信息,以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监督和评价,它主要是针对企业过去
的责任履行情况,因而侧重于经营责任观。
按照契约理论,所有为企业提供生产要以及与企业发生其它关系的契约签定
者(包括明确的和隐含的),均有权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信息,报告企业责任的履
行情况,但是企业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责任的履行情况的报告,是一个庞大而复
杂的系统,传统会计在这一方面已比较完善, 但是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
任履行情况比较欠缺。因此,企业职工、消费者、社区、商业伙伴、环境等都
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具体目标就是向他们提供企业社会责
任的表现。
美国会计学会(AAA)下的社会方案绩效衡量委员会对社会责任列出了四个
层次的计量方式:(1)确认与社会有关的一系列活动;(2)决定每一相关活动的影
响程度;(3)计量每一社会活动或过程的产出;(4)评价产出价值。在计量单位上,
也有五个层次;(1)只确认或描述;(2)用非货币形式对业主或业主以外的其他组
织和成员提供成本和效益的计量:(3)用货币形式对为业主或业主之外的其他组
织或成员提供成本和效益的计量。此外,该委员会还界定了社会责任成本,包括:
fI)企业已经支付或承担的成本,以及由其他实体获得的效益,即内部成本和社
会效益;(2)由于企业活动引起的,由其他实体支付或承担的成本即社会成本。
此外,西方发达国家还采用以下几种计量方式:(1)实际成本法。即以企业
为履行社会责任而支付的实际费用数额作为入账依据,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或存
附注中说明。这种方法只能反映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付出的代价,而不能反映社
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和社会效益。(2)/5史成本与主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使利
用历史成本对某些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计量是可行的,但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污
染的损失无法客观地衡量,需要主观分析评价,以合理确定赔偿或治理费用。(3)
机会成本法。是指由于使用菜一投入要素而必须放弃该要素其他用途的代价。(4)
替代品评价法。当某项社会成本或社会效益无法评价时,可以通过估计有相等效
用的替代品的价值来确定。(5)法院裁决法。法院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遭受
损害的总量估计,企业的赔偿数额可以作为社会成本的量度,但在使用时,还须
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制度为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机制的构建奠定
了基础。
2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
要想全方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情况进行评估,必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披露机制。首先,提高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认识。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本
质上就是一种信号显示,向利益相关者、政府和社会大众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状况,
有利于增强社会对企业的了解和评判,增强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否则,就会由于
信息不对称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一些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好的企业得不到
社会的肯定,一些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差的企业也没有得到社会的惩罚。在这种情
况下,企业就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因此,应该大力宣传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披露的重要性和意义,使企业、利益相关者、政府和社会大众认识到企业社会责
任信息的披露对督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
义。促使政府、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大众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关注,激励企业积
极、主动、资源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树立良好企业信誉。
其次,加快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合理确定信息披露的内容。
我国当前应该在借鉴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基础上,加快对我国企业社会
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
内容、方式等。
附录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
~审二审编码录入I 问卷编号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蚶!
为了了解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为了促进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和提高企业竞争
力-为了更好地创造一个丁作环境和社会责任环境,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中您所存的
企业和您本人。希望占用您一点时间填写这份问卷。本调查仅作为学术研究之用,对您和您
所在的企业的信息绝对进行保密,仅仅进行统计分析。您的回答对我们非常重要,十分感谢
您的支持和配合,我们有一份纪念品送给您。
“转型期企业社会责任课题绍”
2004/07/09
填写方法:
下面问题没有对错之分,只需根据您的理解选择答案填写在括号里或者打勾。如果有不
清楚之处,请询问调查员。每题职能选择一个选项。
、你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SA8000有区别吗?()
A没有,企业{!十=会责任就是SA8000 B有,两者是不同的c不清楚
2、表中是关于你所在企业行为的描述,请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问题被选答案
企业对员T的社会责任
Al 健康医疗保险1(都没有) 2 3 4 5(全面)
A2 法定休假权1(非常难) 2 3 4 5(按规定执行)
A3 请假权1(从不允许) 2 3 4 5(完全允许)
Ad 企业提供集体娱乐1(从不) 2 3 4 5(很多次)
A5 房贴、车贴、教育等补贴1(都没有) 2 3 4 5(全面)
A6 ]:作保护制度1(都没有) 2 3 4 5(全面)
A7 ]:资福利制度l(从不实旄) 2 3 4 5(全部实施)
Ag 养老金制度1(没有) 2 3 4 5(全面)
A9 每个月加班t(非常多) 2 3 4 5(非常少)
B- 工作安全保障设施1(非常差) 2 3 4 5(1F常好)
B2 促进员上交流的设旌1(没有) 2 3 4 5(完善)
B3 详细J=作描述l(非常不详细) 2 3 4 5(非常详细)
B4 每一职位压力平衡情况1(非常不平衡) 2 3 4 5(完全平衡)
B5 员工交流机会l(没有机会) 2 3 4 5(很多机会)
B6 管理信息共享与开放l(非常差) 2 3 4 5(非常好)
B7 tI{jJ二合同执行情况1(完全没有) 2 3 4 5(完全执行)
B8 员_[住决策中的参与度l(从来没有) 2 3 4 5(一直参与)
B9 奖惩的强制性1(从来没有) 2 3 4 5(一直有)
Blo 对一I:作刨造性的支持1(从不) 2 3 4 5(强烈支持)
B1l 教育和培训机会t(没有机会) 2 3 4 5(很多机会)
B12 员T歧视1(很多) 2 3 4 5(从不)
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Cl 产晶质量安全l(非常不安全) 2 3 4 5(非常安全)
C2 产鼎维修和售后服务1(从来没有) 2 3 4 5(一直)
C3 对消费者要求的反应1(非常差) 2 3 4 5(非常好)
C^ 产品销售的索赔1(非常高) 2 3 4 5(非常低)
X22 消费者公平
C5 计划提高价格l(从来没有) 2 3 4 5(一直)
C6 违反营销伦理1(一直) 2 3 4 5(从没有)
企业对商业伙伴的社会责任
DI 合同履行1(从不) 2 3 4 5(完全履行)
D2 公平竞争1(从不) 2 3 4 5(一直)
D3 商业制裁1(从不) 2 3 4 5(一直)
企业对社区的社会责任
E1 企业对宗教活动的赞助l(从不) 2 3 4 5(非常多)
E2 企业对社会活动的赞助l(从不) 2 3 4 5(1r常多)
E3 企业多教育的赞助1(从不) 2 3 4 5(非常多)
Ed 对社区福利活动的参与1(从不) 2 3 4 5(非常多)
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
Fl 环境保护系统l(从来没有) 2 3 4 5(非常完备)
F2 使用环境认可的物质1(从不使片j) 2 3 4 5(很多)
E3 能源保护计划1(从来没有) 2 3 4 5(完全实施)
Fd 努力降低不可再生资源l(非常少) 2 3 4 5(非常高)
企业对股尔的社会责任
Gl 对股东报告的精确性1(非常不精确) 2 3 4 5(非常精确)
G2 对股东报告的频度1(从不) 2 3 4 5(经常)
G3 对股东报告的及时性1(非常晚) 2 3 4 5(1F常及时)
G^ 红利1(非常低) 2 3 4 5(高)
你是否同意关丁你所在企业的描述
H· 企业声誉在提高1(非常不同意) 2 3 4 5(非常同意)
H2 员工满意度在提高1(非常不同意) 2 3 4 5(非常同意)
H3 员I:积极性在提高1(1I常不同意) 2 3 4 5(11"常同意)
Hd 员j:生产率在提高1(非常不同意) 2 3 4 5(非常同意)
H5 企业低效率一直在降低1(非常不同意) 2 3 4 5(非常周意)
H7 环境破坏狂降低l(非常不同意) 2 3 4 5(非常同意)
Hio —L作事故率低1(非常不同意) 2 3 4 5(1F常同意)
H12 员1:歧视住降低1(非常不同意) 2 3 4 5(非常同意)
Hi3 员“I‘不公平事件在降低l(非常不同意) 2 3 4 5(1r常同意)
H14 消费者满意度普遍提高l(非常不同意) 2 3 4 5(非常同意)
3、你认为你所在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 )
A—m常好B比较好C一般D比较差E非常差
4、你在企业的职位是()
A一般员1二B中低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
5、你的文化程度是()
A小学及以F B初中C中专(高中)D大专及以上
6、你的年龄——,性别——
谢谢问卷结束
参考文献
鲁}文文献
f1]A.A.Berle,CorporatePowersaslowersinTrust,Harvard LawReview,1931.
【2]A.A.Berle,For WhomAre Corporate Managers Trustees:A Note,Harvard Law Review,1932.
【3】A-A.Berle,The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Owership_Symposium on Business Management∞
a Human Enterprise,1930。
[41A·Hillman&G.Keim,Stakeholder Value,Stakeholder Management,and Social Issue:What,s【he
Bottomlin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
[5]Anita Fernandez Young&Robert Young,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effects of the
Federal Corporate Sentencing Guidelines OH a representative self-interesled
corporation,http//www.Nottingham.ac.uk.
[6]Archie B.Caroll,“The Pyramid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Business Horizons(July.August 1991).
f7】Berman&Wicks&Kothe泛Jones,Does Stakeholder Orientation Matter?F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keholder ManagementModels and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Mississippi State,Octl999.
【8]Dr Saleem Sheikh,Corporte Social Responsibility:lazw and Practice,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1996
[9]G.William.Domhoif,Who rulesAmerican Now?Prentice.hall,1983:1.
[IO]H.D.Thoreau,“Lifewithoutprinciple",TheAtlanticMonthly,1863:484-485
【l 1】Jeremy Moon&Andrew Crane&Dirk Marten,Can corporations be citizen?Corporate
citizenship as a metaphorfor businessparticipation in society,httpl/www.Nottingham,8,c.uk..
[12]Knight.Risk,Uncertainty,andProfit,New York:A.M.Kelley,1964(1921).
【13]M.Dodd,而rWhomAreCorporateManagersTrustees?HarvardLawReview,1932.
[14]M.Dodd,Review of Dimock and Hyde,Bureaycracy and Trusteeship in Large
Corporations,1942,9 University Chicago Law Review.
【15]Marsh&Locksley,“Capital in Braitain,Its structure and power and influence over policy”West
European Politics,1983:6.
[16]Michael Hofiman and Jennifer Mooret Business Ethics:Readings and Cases in Corporate
Morality”,New York:McGraw-Hill, 1990.
【1 7]Michael Salamon,Industrial relations:Theory and practice,3rd ed.Prentice Hall Europe
1998.p314&305.
[18]Milton Friedman,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Business Is lo Increase Its P聊Is“New York
1imes Magazine”,1 970(9).
【19]Mitchell&Wood,“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fthe
principle of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Academy ofMangement Review,1997.
【20IN.Eberstadt,What History Tells Us Abou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1978.
[21]Niels Hojensgard,Campaign Report on European CSR Excellence,2002-2003,
httr)://www.csrcampaign.org.
[22]PeterRanard&MayaForstate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ImplicationforSmaHand
Medium Enterprise加Developing Countries,UNIDO,2002.
[23]Waddock&Graves,The Corperate Social Performance-financial Pe咖rmancee Link,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
中文文献
[1]谭文亨.近代工商同业丁会的慈善救济活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4,(5).
[2]阿道夫.伯利.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阿道夫.伯利.没有财产权的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阿奇B.卡罗尔,安K.巴克霍尔茨.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北京:机械1.、Jk
出版社,2004.
e5]阿奇B.}罗尔.企业业绩的二维概念模型[j].管理学会评论,1979,(1),
[6]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北京:商务印瞎
馆,2002.
[7]布伦勒和科齐赫兰.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与社会理论及研究中的应用[C]//马霍.
企业与社会国际学会——1991论文集.1991.
[8]曹风月,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嗣[J].工会论坛,2004.
[9]查尔斯.德伯.公司帝国[M].北京:中信山版社,2003.
[10]常伟,刘智新,基丁平衡计分卡的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机制的建立[j].科技管理
研究,2004, (2):138—141.
[11]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丰{=,
2004.
[12]陈李宏.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6).
[13]陈立勇,曾德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绩效与社会责任[J].湖南社会科学,2002,(6).
[14]陈恕祥,杨培雷.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8.
[15]陈真.中国近代,[业史资料(第三辑)[M],』匕京:三联书店,1957:93.95.
【16]陈志坚.SAB000:企业牵手社会责任[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 (10);46—47.
[17]挥恩富,彭文兵.企业研究: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J1.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
(2).
[18]楚永生.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新发展理论综述[J].聊城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19]董入芳.公司治理中相关利益者模式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1):52—54.
[203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29.31.
[21]段淳林.试论经营伦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J].华南理_L=大学学报,2000,(6).
[22]恩德勒,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2.
[23]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16.
[24]高强,陈英存.从公共选择的角度看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福利的贡献[J].经
济师,2002,(11).
【25]郭虹.企业社会责任:进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的新问题[j].天府新论,2002,【3).
[26]何历宇曹沛霖.资本主义:从社会契约论到社会资本论——论社会资本概念在政治领
域拓展的意义及其局限[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27]胡钢.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企业利菔相关者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03,(6):3—9.
[28]科斯等.契约的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9]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劳动,2004,9:4
~11.
[30]黎精明.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J],武汉科技人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4.6(3):8一13.
[3 L]黎友焕.SA8000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M].J匕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2]黎友焕.国内外SA8000进程及新趋势分析[J].WTO经济导刊,2004,(7).
[33]李冰毅.李东红,企业社会责人论[J].经济问题,1998.(8).
[34]李鸿章.复奏海防事宣疏[C].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24:1.
[35]李时敏,李建军.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2).
【36]李世英.对公司股东与利益相关者的比较研究——一个契约理论的扩展分析[j].当代
经济科学,2004.26(6):33-36.
[37]李薇.陈虹.社会责任投资:新型金融商品的发展契机[J].银行家,2004,(9):102
一】03
[38]李政义.企业社会责任论[M].巨流圈书公司,1990.
[39]刘涤源,傅殷才.两方企业理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403刘继峰.吕家毅.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扩展与协调[J].法学评论,2004, (5):143
~147.
[41]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法律出版社,1999.
[42]翔J坤一.请将招商局本息作为官股片[C].刘忠诚公遗集,奏稿,卷17.
[43]支1j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44]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法律出版社。2002.
[45]罗宾斯.管理学(第五版)[M]一E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97.[41.
n6]马振清等.访谈法在社会凋查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5,(1)
[47]孟宪昌,戴翼,论企业的社会责任[J].理论与改革,1999.(2).
[48}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49]宁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社会学分析与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J].南方经济,2000,
(6),
[50]裴山,戴立贤,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简介[J].认证纵横,2000.
[51]秦颖,高厚礼.两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江汉论坛,2001,(7).
[52]青昌木彦.转轨经济的公司治理结构[M].中国经济山版社,1995.
[53]三户浩.企业的社会责任[J].日本经济。i997,(2).
E54]上海棉布商业同会.棉布月报[J].1947, 1(2).
[55]上海礼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鸿生企业史料(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4.
[56]沈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问题的再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
[57]沈艺峰,沈洪涛.相关利益者理论研究传统之探讨[J].中国经济问题,2003,(2):23
—3l_
[58j沈艺峰,沈洪涛.论公司种会责任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全面结合趋势[J].中国经济问题,
2003,(2):51--60.
[59]Ti友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本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武汉大学学报,2002,(5).
[60]孙国锋.制度、交易成本与社会责任的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2003,(2).
[61]孙君恒.曲方企业伦理走向:从最人化利润伦理观到社会责任伦理观[J].武汉冶金科技
大学学报,1999,(3).
[62]孙中山全集第__二卷[加.北京;中华们局,1982:340.
[63]谭深,刘开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社会m].社会科学出版衬:,2003.
[64]万俊人.义利之间:现代经济伦理十一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
[651王关义, 何忠勇.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利益相关者纳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
(】0):26—27.
[66]王立成.上市公司治理中中小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保护问题探讨[J]
200i,(12):89—90.
[67]王敏.顾丽娟.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8000)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分析[J].
素,2004,8:41--43.
[68]干韬.代上广州?鸟太守书[C].设园文录外编卷lo.
[69]干韬.重民中[C].韬园文录外编卷一.
商业研究
经济问题探
[70]王铮.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缺路分析及其治理机制U].学海,2004. (4):i32—135
[71]魏峰.国有企业转型与企业社会责任[J].生产力研究,2000,(3).
【72]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四E劬.
[73]温素彬.社会责任性投资与企业绩效评价【c】.第九届财务学科建设研讨会.2004.
[74]夏恩君.关_丁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I).
[75]薛福成.论公司不举之病[C].庸庵海外文编卷3.
[76]颜忠刚.业绩三棱镜:一种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业绩评价体系[J].企业经济,2004,
(6).
[77]杨启善.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的理解与实施[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9):
4-9.
[78]杨瑞龙,刘刚.坝重成本约束下的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对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J]
《江海学刊》,2002,(1).
[79]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80]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一一兼评张维
迎、周其fi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7,(1)。
[81]杨修发,许刚.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治理机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ll(5):
38--40.
[82]杨子强.关于我国开展社会责任活动的思考[J].中国标准化,2004, (11):18—21.
[83]姚伟.黄卓,郭磊.公司治理理论前沿综述[J].经济研究,2003,(5).
[84]虞和平,夏良才.周学熙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卜236,257—259,
259.261.
[85]袁家方.企业社会责任[砌。海洋出版社,1990,
【86]约翰·P·温德姆勒等.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M].中国劳动山版社,1994:
8.
Is7]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A-D)[M].经济科学出版丰十,
1990:523,
[88]张爱国,段云.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治理模式[J].特区经济,2004, (10):
77—78.
[89]张德亮,吴颖利.浅议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关系的前提及视角[J].经济师,
2003.(1).
[90]张誊研究中心.《张謇全集》[M].江苏古籍出版社.
[91]张兰霞.企业的社会责任[J].企业管理,1999,(3).
[92]张利国.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2).
[93]张曙光.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999年.
[94]张删文,何新民.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财务绩效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3,(2).
[95]张大文,徐世鼎,阳万雄.社会责任标准8000(SA8000)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麻对措施[J]
中国上运.2004, (11):33--34.
[96]张天硝,杨海峰.网络财务报告改革:利黼相关者的态度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
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4,26(5):76—86.
[97]张维迎.公司融资结构的契约理论[J].改革,1995,(4).
[98]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一契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9]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1999.
[100]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26[M].
[101]张晓盈,钟锦文.“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受托人模式”的公司治理[J].金融与经济,
2004, (5):27—29.
[102]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山版社,200l:
261.262.
[】03]振兴棉业刍议[C].藕初无十自述·文录上卷.
[104]郑观应.商务-二[C].盛事危言.
[t05]中国近-ft::‘f:业史资料第1辑F册[M].
[t061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等,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958:100.
[107]中国企业联合会.共享和谐——解读8A8000社会责任体系[M].北京:企业管理山版社,
2004.
[108]钟犬纬.扩充商务十条[C].刖足集外篇,
[109]周其f:.市场里的企业:~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
(6).
[1io]周青.国有企业退出中政府与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博弈[J].改革,2004,(5):101一
104.
[111]周燕.新形势下我国民企的礼会责任与政府政策[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t 2004,
(3):47-50.
[1 121,周勇.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价值[J].湖』匕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4,31(5):523--526.
[113]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山版社,2005.
[儿4]朱寿崩,光绪朝东华录(22)m].北京:中华书局,1984:1768.
87
后记
在论文划上最后一个句号时,心中激动不已,从查阅文献、去企业调查、与
师长讨论提纲到论文撰写、修改和定稿,其中既有成功的快乐,也有遇到挫折的
烦恼。论文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它见证了我三年中的成长。
首先感谢导师朱国宏教授,感谢朱老师在生活上和学业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
帮助。朱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开阔,使我受益匪浅。更令
我感动是,三年来朱老师在百忙之中坚持给我们上课,和我们讨论论文,交流思
想,朱老师的敬业精神将鞭策着我不断进步。
感谢张薰华教授,三年来,在他和朱老师合开的课程中收益非常多。张老师
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丌阔了我的思路。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张老
师做人和做学问都值得我终生学习和效仿。感谢潘纪一教授,潘老师是我论文指
导小组的成员,他的精心指点使论文增色许多。感谢刘豪兴教授,刘老师在生活
中和学业上给予了我很大帮助,在百忙之中经常关心我论文的进展。
感谢师兄桂勇和李志青,两位师兄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品和对学术的执着,
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感谢陆德梅、冯艾、曾文惠、杨柳、杨蓓娜、王星莹、
张颖、李洁谨等师妹在日常学习中对我的帮助。
感谢同窗王松岭,松岭在人生方面的指点使我受益匪浅。感谢同窗杨勇,他
无私地让我分享他查阅的文献和研究的心{导,他在论文的提纲、撰写等方面给予
我很多帮助,他在经济思想史上的造诣使我受益颇多。感谢他在生活上如兄长般
关一15,、帮助我。感谢同窗潘建华在生活上给予的帮助。还要感谢林竟君、李亮国、
张丽娟、董旭操、关涛、张晖、肖淼、张丁发、李峰、刘志国、袁涌波、杜晓章、
谢清喜诸君的帮助。
特别感谢我远在家乡的母亲,多年来她抱病在身,但总是全力以赴地支持我
完成学业。感谢姐姐和哥哥对我学业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梅芳在做论文期间对我
生活上的照顾,她还在文字修改上做了大量工作。
一段生活的结束意味着另外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在未来的生活中只有勤奋学
习,努力工作,才不愧对师长、学友和家人的关心和帮助。
由于研究能力有限,论文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刘长喜
2005年4月18同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丈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T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小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
奉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童4避曰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复旦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
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ij生毫导师签名:
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及其应用
作者: 刘长喜
学位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被引用次数: 23次
参考文献(138条)
1.参考文献英文文献
2.A A Berle Corporate Powers as Powers in Trust 1931
3.A A Berle For Whom Are Corporate Managers Trustees:A Note 1932
4.A A Berle The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Owership 1930
5.A Hillman.G Keim Stakeholder Value,Stakeholder Management,and Social Issue:What's the Bottomline
2001
6.Anita Fernandez Young.Robert You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effects of the Federal
Corporate Sentencing Guidelines on a representative self-interested corporation
7.Archie B Caroll The Pyramid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 1991
8.Berman Wicks.Kotha Jones Does Stakeholder Orientation Matt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keholder
Management Models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1999
9.Dr Saleem Sheikh Corporte Social Responsibility:Law and Practice 1996
10.G William Domhoff Who rules American Now? 1983
11.H D Thoreau Life without principle 1863
12.Jeremy Moon.Andrew Crane.Dirk Matten Can corporations be citizen? Corporate citizenship as a
metaphor for business participation in society
13.Knight Risk Uncertainty,andProfit 1964
14.M Dodd For Whom Are Corporate Managers Trustees? 1932
15.M Dodd Review of Dimock and Hyde,Bureaycracy and Trusteeship in Large Corporations 1942
16.Marsh Locksley Capital in Braitain,Its structure and power and influence over policy 1983(06)
17.Michael Hofiman.Jennifer Moore Business Ethics:Readings and Cases in Corporate Morality 1990
18.Michael Salamon Industrial relations:Theory and practice 1998
19.Milton Friedma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 1970(09)
20.Mitchell Wood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f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 1997
21.N Eberstadt What History Tells Us Abou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1978
22.Niels Hojensgard Campaign Report on European CSR Excellence 2003
23.Peter Ranard.Maya Forstate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Implication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2002
24.Waddock.Graves The Corperate Social Performance-financial Performancee Link 1997
25.魏文享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的慈善救济活动[期刊论文]-江苏社会科学 2004(5)
26.阿道夫 伯利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革命 1961
27.阿道夫 伯利没有财产权的权力 1962
28.阿奇B 卡罗尔.安K 巴克霍尔茨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 2004
29.阿奇B 卡罗尔企业业绩的三维概念模型 1979(01)
30.奥利弗 E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 2002
31.布伦勒.科齐赫兰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与社会理论及研究中的应用 1991
32.曹凤月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期刊论文]-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2)
33.查尔斯 德伯公司帝国 2003
34.常伟.刘智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机制的建立[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04(2)
35.陈宏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理论与实证研究 2004
36.陈李宏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探析[期刊论文]-广西社会科学 2002(6)
37.陈立勇.曾德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绩效与社会责任[期刊论文]-湖南社会科学 2002(6)
38.陈恕祥.杨培雷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 1998
39.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957
40.陈志坚SA8000:企业牵手社会责任[期刊论文]-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4(10)
41.程恩富.彭文兵企业研究: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期刊论文]-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2(2)
42.楚永生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新发展理论综述[期刊论文]-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
43.董入芳公司治理中相关利益者模式分析[期刊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
44.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 1991
45.段淳林试论经营伦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2000(06)
46.恩德勒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 2002
47.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 1984
48.高强.陈英存从公共选择角度看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福利的贡献[期刊论文]-经济师 2002(11)
49.郭虹企业社会责任:进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期刊论文]-天府新论 2002(3)
50.何历宇.曹沛霖资本主义:从社会契约论到社会资本论--论社会资本概念在政治领域拓展的意义及其局限[期刊论
文]-江苏社会科学 2005(1)
51.胡刚产业集群环境下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经济问题 2003(6)
52.科斯契约的经济学 2000
53.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应对策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劳动 2004(9)
54.黎精明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期刊论文]-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
55.黎友焕SA8000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2004
56.黎友焕国内外SA8000进程及新趋势分析[期刊论文]-WTO经济导刊 2004(7)
57.企业社会责任论[期刊论文]-经济问题 1998(8)
58.李鸿章复奏海防事宜疏
59.李时敏.李建军论企业的社会责任[期刊论文]-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3(2)
60.李世英对公司股东与利益相关者的比较研究--一个契约理论的扩展分析[期刊论文]-当代经济科学 2004(6)
61.李薇.陈虹社会责任投资:新型金融商品的发展契机[期刊论文]-银行家 2004(9)
62.李政义企业社会责任论 1990
63.刘涤源.傅殷才西方企业理论研究 1993
64.刘继峰.吕家毅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扩展与协调[期刊论文]-法学评论 2004(5)
65.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 1999
66.刘坤一请将招商局本息作为官股片
67.刘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 2001
68.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 2002
69.罗宾斯管理学 1997
70.马振清访谈法在社会调查中的应用 1995(01)
71.孟宪昌.戴翼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1999(02)
72.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 1991
73.宁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社会学分析与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 2000(06)
74.裴山.戴立贤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简介 2000
75.秦颖.高厚礼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期刊论文]-江汉论坛 2001(7)
76.青昌木彦转轨经济的公司治理结构 1995
77.三户浩企业的社会责任 1997(02)
78.上海棉布商业同会 1947(02)
79.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鸿生企业史料 1981
80.沈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问题的再探讨 2003(02)
81.沈艺峰.沈洪涛相关利益者理论研究传统之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经济问题 2003(3)
82.沈艺峰.沈洪涛论公司社会责任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全面结合趋势[期刊论文]-中国经济问题 2003(2)
83.石友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本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5)
84.孙国峰制度、交易成本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期刊论文]-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
85.孙君恒西方企业伦理走向:从最大化利润伦理观到社会责任伦理观 1999(03)
86.孙中山全集 1982
87.谭深.刘开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社会 2003
88.万俊人义利之间:现代经济伦理十一讲 2003
89.王关义.何志勇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利益相关者纳入[期刊论文]-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4(10)
90.王立成上市公司治理中中小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保护问题探讨[期刊论文]-商业研究 2001(12)
91.王敏.顾丽娟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8000)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分析[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 2004(8)
92.王韬代上广州冯太守书
93.王韬重民中
94.王铮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缺陷分析及其治理机制[期刊论文]-学海 2004(4)
95.魏峰国有企业转型与企业社会责任 2000(03)
96.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四
97.温素彬社会责任性投资与企业绩效评价 2004
98.夏恩君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期刊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
99.薛福成论公司不举之病
100.颜志刚业绩三棱镜:一种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业绩评价体系[期刊论文]-企业经济 2004(6)
101.杨启善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的理解与实施[期刊论文]-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4(9)
102.杨瑞龙.刘刚双重成本约束下的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对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期刊论文]-江海学刊
2002(1)
103.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 2000
104.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1997(1)
105.杨修发.许刚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治理机制[期刊论文]-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5)
106.杨子强关于我国开展社会责任活动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标准化 2004(11)
107.姚伟.黄卓.郭磊公司治理理论前沿综述[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2003(5)
108.虞和平.夏良才周学熙集 1999
109.袁家方企业社会责任 1990
110.约翰·P·温德姆勒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 1994
111.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A-D) 1996
112.张爱国.段云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治理模式[期刊论文]-特区经济 2004(10)
113.张德亮.吴颖利浅议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关系的前提及视角[期刊论文]-经济师 2003(1)
114.张謇研究中心张謇全集
115.张兰霞企业的社会责任[期刊论文]-企业管理 1999(3)
116.张利国论公司的社会责任[期刊论文]-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2)
117.张曙光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家 1999
118.张双文.何新民论相关利益者理论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期刊论文]-财经科学 2003(2)
119.全总研究室调研三处社会责任标准8000(SA8000)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期刊论文]-中国工运 2004(11)
120.张天西.杨海峰网络财务报告改革:利益相关者的态度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当代经济
科学 2004(5)
121.张维迎公司融资结构的契约理论:一个综述[期刊论文]-改革 1995(4)
12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2003
123.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1999
124.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26
125.张晓盈.钟锦文"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受托人模式"的公司治理[期刊论文]-金融与经济 2004(5)
126.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 2001
127.振兴棉业刍议
128.郑观应商务二
129.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30.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 1958
131.中国企业联合会共享和谐--解读SA8000社会责任体系 2004
132.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
133.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1996(6)
134.周青国有企业退出中政府与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期刊论文]-改革 2004(5)
135.周燕新形势下我国民企的社会责任与政府政策[期刊论文]-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4(3)
136.周勇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价值[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5)
137.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 2005
138.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二) 1984
引证文献(30条)
1.王碧淼从SA8000到ISO26000看社会责任标准的变化[期刊论文]-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2)
2.张琳"中国式责任"建设探讨[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 2011(3)
3.徐传谌.冯电波.艾德洲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期刊论文]-东北亚论坛 2011(3)
4.唐世辉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实施途径探究[期刊论文]-时代经贸 2011(26)
5.王超从历史纵向角度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期刊论文]-时代经贸 2011(24)
6.蒋术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酒店社会责任缺失分析[期刊论文]-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7)
7.王关义.赵睿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成长性关系研究[期刊论文]-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1(5)
8.张衔.肖斌企业社会责任的依据与维度[期刊论文]-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
9.陈华利益相关者·公司社会责任·双向信息交流战略[期刊论文]-华东经济管理 2010(3)
10.严晓青.李晓博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宁波永发集团为例[期刊论文]-经济论坛 2010(4)
11.赵建梅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一种理论研究路径的分析与评价[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24)
12.陈定湾.徐艳华.刘盼盼.沈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的民营医院社会责任研究[期刊论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0(8)
13.袁靖华试论媒介企业作为"企业公民"的身份[期刊论文]-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
14.祖明.李光英论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期刊论文]-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
15.吴翊民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经济研究 2009(1)
16.李德平.王江伟信息公开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探讨[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8(6)
17.姚俊.赵斌.李明学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分级模型及其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 2008(12)
18.李燕君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作用分析——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期刊论文]-北方经济 2008(16)
19.李燕君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作用分析——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期刊论文]-北方经济 2008(14)
20.郑晓霞.张苏串企业社会责任动力机制探析[期刊论文]-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
21.田水承.李红霞企业安全经济利益相关者分析[期刊论文]-煤炭经济研究 2008(8)
22.夏冬泓论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职责[期刊论文]-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2)
23.李文川.卢勇.张群祥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改革与战略 2007(2)
24.潘忠志.钱宇.王宝安.李忠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区治理机制研究[期刊论文]-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7(5)
25.李彦斌.王淑萍电力企业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界定[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07(z1)
26.王章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物流社会责任问题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7
27.陈瑛针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平衡记分卡的改进[学位论文]硕士 2007
28.张小勇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及其在我国实践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9.杨海超论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方法[学位论文]硕士 2006
30.卢涛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