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2882产业集群与东北经济区共同发展研究

分类号——
密级
单位代码: !!i!!
学号: !!Q≥!Q§!
西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题目芒些塞登皇塞j壁经迸匡基回塞屋班巍
指导教师茎尘坚专业技术职务劐耋盥
学科(专业) 堕鲨丝盎堂答辩日期——学位授予日期
-2--0 o六年四月
摘要
产业集群(Idustrial Cluster)是一种新近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经济现象,
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上相关公司和机构的结合。产业集群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
区域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发达国家尤其如此。在经济全球化
的今天,人们发现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集中在某一领域,这与
人们想象中的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显得不再重要相矛
盾。因此,产业集群又引起了产业界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人们不得不对区域经
济中的产业集群理论再作新的认识,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理的产业政策。
当前,面对中央政府提出“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
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的号召,东北三省如何抓住机遇,培育和发展优势
产业集群,以实现东北经济区的共同发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本文从系统全
局的高度着眼,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宏观、微观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利用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横向与纵
向的对比分析,在第二部分中首先对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评介,第三部分
进一步剖析了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第四部分以硅谷、浙江、珠江三角洲产业集
群为代表对国内外著名的产业集群进行了阐述,最后在第五部分、第六部分中,
在分析东北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发展产业集
群的经验,对实现东北经济区共同发展提出了基本战略构想以及五点对策建议。
在中国加入WTO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依靠政府、企业以及民间组织
的共同努力,东北三省在加强区域合作的基础上,实施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在采
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前提下,积极构建四大优势产业创新群,东北经济区成为我国
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应该不是太遥远的未来。
关键词:产业集群经济学分析转型障碍产业创新群东北经济区
Abstract
Industrial Cluster is a new economic phenomenon,namely,a cluster of
companies and organizations in a specific field,including a series of industries and
other entities affecting competition.Cluster is a distinguished feature of national
economy,regional economy or even urban economy in each country,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In the day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people find the industry
with competition advantage often concentrates on a certain field Off market of the
whole world,it is contradict to the fact that people believe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not important any more in the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As
a result,industrial cluster has drawn great concern from 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People have to get new understanding toward the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 in the regional economy.They also need to offer a r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present,facing to the announcement of“to work out a appropriate way to
revitalize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by using the new thinking,new system,
new mechanism,and new method,’’we have to reconsider how three provinces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can seize the opportunity,foster and develop industry’s
advantageous cluster,and thus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economic
zone.From a systematic and overall perspective,this thesis utilizes the combination
of norm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and the combination of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analysis·Related statistical data are also used and compared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to analyze the problem.Relevant theories of cluster of the industrv is
reviewed and assessed in the second part at first.Part three further analyzes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industry’S cluster.Taking Silicon Valley,Zheiiang,and Pearl
River Delta as examples,part four introduces some famous domestic and intemational
famous industry clusters.Finally in the fifth part and the sixth par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economic zone,combined with develop industry experiences of cluste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e author proposes basic strategic idea and 5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realize the Northeast economic zone development.
Under the trend of China’s entrance to WTO and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with the joint efforts from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groups and
enterprises,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 under the basis of a more reinforced regional cooperation.By adopting the
corresponding polly and measurement and establishing the four major advanced
innov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the Northeast economic zone will become the fourth
dominant engine for economic growth,following the Changjiang Deka,Pearl Delta,
Bohai Region.
Key words:Industrial clustering,Economic analysis,Obstacle for transformation,
Industrial innovative clustering,Northeast economic district
y-893434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
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
位论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
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大学。墨裹蓑妻篡萎裹霎?墅指导教师签名:』划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雄塑壑指导教师签名:壹垒2垫翌
必《年箩旯|。B≯卯峰≤只trB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齐诓歌
秘a 6年占其o B
1.1选题背景
集群现象由来已久。早在古代,江西的景德镇陶瓷和苏州的丝绸刺绣就誉满
中外。苏州的丝绸刺绣更是形成了一个生产经营体系,该地区积聚了大量的蚕农、
丝作坊、刺绣作坊、商社以及百己套服务的钱庄、马队、行会等等。他们构成了几
乎完整的刺绣集群。至今,苏州仍然是丝绸刺绣的重要产区,表现出旺盛的生命
力,集群所能产生的能量可见一斑。同样,国外很早以前也出现了集群。但“集
群”却迟迟朱引起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更没有人去研究“产业集群”。
直到1990年“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出现于美国管理大师迈克
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产业集群”才成为
学术界的热点话题。目前,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具有明显的
区域特征,那些成功的集群范例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意大利北部的制鞋
业、德国南部的汽车工业、好莱坞的娱乐影视业、硅谷的半导体和信息产业等,
这些地区产业集群被认为是吸纳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所在。我国经济发达
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湖也存在大量产业集群现象。最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一直在积极研究、提供和推
广产业集群战略,以提高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为了保持或增强在国
际竞争中的优势,更多国家的政府都已经把经济发展规划转移到地区集群上来。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或产业集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
区,内陆省份相对滞后,在此背景下,理论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有必要对产业
集群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内陆省份发展产业集群战略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基
本思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是选题的出发点。
1.2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在我国,近几年产业集群被当作区域经济学新理论来指导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集群卓越的经济贡献正在改变着我们传统的产业观,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
的不再局限于个别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而应扩展到集群层面。当前,面对中
央政府提出“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东北老工业基地
振兴之路”的号召,东北三省如何抓住机遇,从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角度,培育
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以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竞争优势的发挥不得不引起我
们的思考。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单单是工业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区域共同发展的
问题。本文正是出于以上思考,以基于产业集群的东北经济区共同发展为研究对
象,研究了如何将产业集群理论与东北经济区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并借鉴国外以
及我国的浙江、广东等省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构建起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断创
新的东北优势产业集群,使东北经济区形成内部协作、共同发展的走势。论文希
望能够对东北三省实施发展产业集群战略,构建起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东北经
济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2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
该书作者马歇尔从三个要素对产业的地区性聚集做出解释:劳动力市场共享、中
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后来韦伯又从工业区位论角度对产业集聚进行了深入研
究,并首先提出了聚集经济概念。不过,真正引发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则是自
1990和1991年发表的两篇重要文献。第一篇是波特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
波特提出了一些有开创性的重要命题和判断,如聚集对规模经济的作用、对要素
改变的影响,政府的政策作用与聚集经济的关系等。第二篇是克鲁格曼发表的《收
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他在文中建立了一个简明而有效的关于中心一外围的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克鲁格曼力图说明区域或地理在要素配置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克鲁格曼还提出了度量集群程度的空间基尼系数。在这之后,阿明和库克
从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取代福特制生产方式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艾德洛特、库克等人从区域经济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促成作
用;A1do Romano、6iuseppina Passiante和Valerio Elia(2001)分析了29个
虚拟群,用组织接近的概念来代替传统的地理接近概念;PhilippeMartin和Gian
marco I。P。Ottaviaao(2001)综合了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Romer的内
生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间自我强化的模型;美国学
者马库森(Markusen,1996)认为,当前集群的研究忽略了区内或区外大企业和
跨国公司及其相互间的联系,第一次指出在研究外向型产业集群区域时,必须将
大企业或跨国公司纳入研究范畴。
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量的研究则是在2000年以
后,较为系统的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为王缉慈,她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聚理论与
新产业区理论;刘军国在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方面进行了较有说服力的研究;仇保
兴对集群的形成过程、制约因素及其创新意义和演化趋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
析:叶建亮、宁钟从知识溢出角度分析了聚集现象;慕继丰、冯宗宪从地区经济
f目络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魏守华和石碧华从集群的竞争优势角度进行了研究
等等。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从系统全局的高度着眼,从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探讨出发,分析了产业
集群的内在机理,接着对国内外包括硅谷、我国浙江、珠江三角洲的产业集群现
象进行了剖析,最后在分析东北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
国内外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提出了包含构建四大产业创新集群在内的实现东北
经济区共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除导论外,本文还包括五章。在第二章中,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明确了定义。
然后对马歇尔、韦伯、克鲁格曼、波特等不同学派的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评介,
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在第三章中,
首先从经济学角度以及产业集群形成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
接着分别对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及发展的风险作了阐述。在第四章中,本文对美国
硅谷的研究机构和风险投资业、我国浙江产业集群、珠江三角洲的产业集群现象
进行了描述,并分别分析了各产业集群的特点。在第五章中,本文在描述东北经
济区产业发展现状之后,深刻剖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转型的障碍。在第
六章中,本文首先提出了东北经济区共同发展的战略构想,然后从国有企业改革、
发展中小企业、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吸引外商投资、构建四大产业创新集群五个
方面对实现东北经济区共同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盈分
析相结合、宏观、中观、微观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利用相关的统计数
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力求获得有说服力的结果。
1.5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处.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内基础设施、服务性
产业和辅助产业、信息外溢、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等现象,分别用自然垄断、规
模经济、外部性、博弈论等经济学原理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并且站在区域经济合
作的视角,对东三省发展产业集群策略,构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
后的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的东北经济区进行了现实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
议。
2产业集群的理论探讨
2.1产业集群的定义和特征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的定义,经济学界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
如马歇尔称之为产业区、费里克森和林德马克提出的地方生产系统、皮埃尔等人
提出的新产业区等,名称不同,对概念的界定就会有所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不
一样。目前,产业集群有两种比较公认的定义:其一是指“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
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波特,1998)。。它包括一批对
竞争其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它实体。例如,他们包括零部件、机器
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设施的提供者。集群还经常向下延伸至销
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
关的产业公司。最后,许多集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1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
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标准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
和贸易联盟等。其二是指“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
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
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性很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
知识生产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中介机构(包括经济人
和咨询顾问)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成网络,这种网络就是集群”
(J.A.Theo,Roelandt and Pimden Hertog,1998)o。前者强调产业集群的空间
集聚特征,后者强调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以及集群形成动机和功能。本文对产业
集群的概念做如下界定:所谓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和其他各种实体,
为了获得互补性、协作经济和分散风险等利益,而在某一特定领域和区域内空间
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动态网络(见图2—1)。(以制造业为例)。
政金
原材料生产零部件生产机器生产产品R&D {f
府融。、t t t t 险



原材料供应零部中:供应机器供应财务等
一\ 二/ 部。’+,r

、\ 么二门
业竞争产品|-

> 制箍滴I 7I副产品大
会广I野岁/7心。‘{




中分销分部运输营销信息’ 维修和售后服务训
介机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F210
o转引自黄建清、郑胜利:《国内集群研究综述》,《学术论坛》,2002(6)。
4
从新制度学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主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柔性专精。产业集群可以看成是柔性生产的地域系统。在专业化基础上
集聚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将随着外部市场和技术环境发生与时俱进
的变化。如原来以手工技术为主的工艺品生产,由于CAD、CAM、CIMS等技术的
采用,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弹性化。而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和企业外部于其他企业
之间的关系,也会随着外部技术条件变化和市场竞争ho居tJ具有伸缩特征。
(2)合作网络特征,也称为学习和创新性。集群内存在前向、后向和水平产
业联系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代理商、顾客之间,企业与当地政府、大学或研
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相关支撑体系之间,通过长期的联系形成本
地化网络。网络中的各主体之间已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频繁地进行着商品、服
务、信息、劳动力等贸易性的交易、交流和互动,相互学习、密切合作,共同推
动区域的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创新。
(3)地域根植性。即制度文化特征。集群内企业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
化背景和制度环境,以此为基础,人们在日常联系、互动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经
济行为深深植根于大家所熟悉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因而具有可靠
性、可预见性,并避免彼此陌生的人进行交易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共同的社会文
化环境产生的信任、理解和相互合作,即有效地防止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又促进
知识的流通和扩散,其中包括明晰的知识,但大部分是默会的知识,相互信任和
满意成为区内最有价值的资源。这位集群提供了一种“胶”.’使众多企业黏结在
一起,即营造了区域创新环境,又是企业深深扎根于当地。
(4)自我增强特征,也成为自组织性。这种特征源于外部经济的正反馈机
制。集群一旦形成,就能通过发挥其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优势以及区
域创新环境弥漫的“产业空气”,即促进集群内部新企业的衍生,又增强对集群
外部企业进入的吸引力,从雨使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张、优势持续另外累积,体现
出一种“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的自我加强过程。
2.2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程发展
2.2.1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并不是全新的学说,其最早可追溯到1900年前后,新古典经
济学的集大成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当时就注意到了产业集聚的现象,并在其一
系列著作中得到反映。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产业区
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一种由历史与自然共同限定的区域,其中的中小企业积
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向融合”。固马歇尔所定义的产业区不同于一般的
经济区,其内生产活动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生产力迅速
。【英】阿尔弗雷德冯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P281
提高,促使区域与外部经济空间(即本区的供应商与客商)建立持久与广泛的联
系。马歇尔后来在192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中,从三个要素对产
业的地区性聚集做出解释: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后人在
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起源时,总是要把马歇尔的三要素学说当作经典的论述。在
1962年新版的《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进一步将工业集聚的原因基本上归结
为六个方面:协同创新的环境、辅助性工业的存在、对有专门技能的劳动的需求
与供给、劳动需求结构的不平衡、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顾客的便利。以上诸多
原因促使工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马歇尔认为由于地皮租金的日益昂
贵,工业常常集聚在大城市的郊外,而不是集聚在大城市之中。
2.2.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继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产业集聚现象做出解释后,韦伯又从工业区位论角
度对产业集聚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了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cs)概念。韦伯试图寻找工业区位移动的规律,判明各个影响工业区位
的因素及其作用的大小。他把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认
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域因素主要是运输成本与劳动力成本,实际对区位起作
用的位置因素则包括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在集聚因素中,韦伯又探讨了特殊集
聚因素和一般集聚因素。特殊集聚因素诸如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矿藏,工业会集
聚于交通枢纽,或吸引到煤矿的周围。但是,韦伯认为这些特殊集聚因素不具有
理论研究的一般性,因此他重视研究影响工业集聚的一般因素。在他看来,“一
个工厂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而若干个工厂集聚在一个地点
能给各个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更多的成本,所以工厂有集聚的愿望”。o集
聚之所以能给工厂带来收益或节省成本,又有多种原因,例如,有专门的机器修
理与制造厂可以为各个工厂提供服务,有专门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向各厂提供所需
要的劳动力,各厂享有购买原料方面的便利,有公共设施和道路便利等,都有助
于工厂生产成本的节约。韦伯还试图以等差费用曲线作为分析工具对产业集聚程
度进行了定量研究,并且认为实际支付运费最小的地点,将会成为工业集聚的地
点。韦伯没有提到政府干预的作用,他认为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是通过企
业对集聚好处的追求自发地形成的。
2.2.3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帕鲁首先提出来的。他发现,实际经济增长并
不象均衡增长模式那样平稳而有规律,而是表现为一种不平衡增长模式。为了分
析这种经济的非均衡增长状况,帕鲁引入了“推动性单位”<propulsive unit)
和“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
。【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Pll
单位,当它增长或创新时,能诱导其他经济单位增长。推动性单位可能是一个工
厂、同一部门内的一组工厂、或是有共同合同关系的某些工厂的集合。增长极就
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推动性单位。根据他的思想,在人文地理学词典中把增长极定
义为“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它不仅本身迅
速增长,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增长。”
帕鲁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时,主要是用于经济增长理论,1966年保德威尔
把增长极定义为位于都市内的正在不断扩大的一组产业,它通过自身对周边的影
响而诱导区域经济活动进~步发展。从此,以保德威尔为代表的一派区位理论就
把增长极理解为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使增长极概念由经济增长术语变成了地理
空间术语,并不断流传且被固定下来。增长极概念被移植转化后,增长极理论就
产生。
增长极理论是一种合成理论,是指那些通过解释地区的发展过程,说明在增
长中的都市中心确实诱使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各种假说,包括缪尔达尔的循环
积累因果原理等等。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地发生的,它
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些地
区后,将形成聚集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这是增长极
理论各思想的共识。后人认为,根据增长极理论,一个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增长,
关键是在本地区内建立起一系列的推动性产业,通过产业的集聚,推动经济增长,
这种推动性产业的建立可以依靠国家政策或地区政策自上而下地完成。不过,最
新的增长极理论则更强调研究与开发活动作为增长极的创新扩散作用。
地区发展如果采取了增长极发展战略,正如柯拉基奥1974年提出的那样,
就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推动性工业的地方化,二是防止它交成飞地。
当推动性工业所引起的经济增长不在它所处的地区内,就出现了飞地的情况:区
域增长的乘数效应发生于区域外,所诱发的新经济活动也不在区域内。这些飞地
型的增长极并不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1957年,瑞典社会学家缪尔达尔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他认为,不管
什么原因一旦一种新的工业配星于一个地区,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从而进一步吸
引新的工业,这是一个循环积累的过程。因为一旦某种新工业配置于某地,必然
会导致四种结果:一是增加地方就业机会和个人收入,吸引外地移民进入,促使
总人口增加。收入和人口的增加导致有效需求增加和需求的多样化,吸引资本开
发新产品和服务业。同时,地方财政收入也会增加,从而有能力建设更多更好的
基础设施,吸引新的工业进入。二是地方熟练工人增加,教育培训机构也相应发
展,从而创造了条件,吸引更多的新工业。三是与新工业相关的工业将会吸引而
至,而相关工业的发展必定会加强外部经济,吸引更多的新工业。四是地方服务
7
业的发展,也会加强外部经济,吸引更多的新工业。尽管经过实践证明,循环积
累过程并不是必然发生的,它的实现需要相关的环境和条件,但该理论仍对我们
发展地方经济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2.2.4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是前苏联学者总结其国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其代表人物为涅克拉索夫。该理论认为,地域生产综
合体是在某一地区或国界内,一个或几个专门化部门的高度结合,并基本上共同
利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它大致由核心企业(体现地域生产综合体发展
方向的专门化部门中的大型联合企业)、关联企业(与专门化企业有前后向联系的
企业)、依附企业(利用专门化企业的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生产性和非生产性
基础设施构成。
地域生产综合体是前苏联为发挥其各地自然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总供给而采取的一种发展战略,其最大特点在于强调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
大的集聚经济效果,以及企业在生产的相互补充可以获得垂直一体化利润。但是
在当前市场需求千变万化、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的条件下,地域生产综合体显然不
太适应柔性专业化生产的需要。而且它也不能克服地区与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造成生产上彼此联系的工程项目不配套,生产设备不能发挥最大效用,从而导致
资源的极大浪费,前苏联的发展历程就说明了这一点。
2.2.5“新产业区”学派。
早期研究集聚闯题的理论。其最终日的并不在集聚本身,并没有注意到集聚
本身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也没有将集聚问题与当地社会文化结合起来,比如韦
伯是为了确定合理的工业区位而研究集聚,增长极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地区经
济的增长,地域生产综合体则是为了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而建立的。只是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制造业普遍面临严重的衰退,
而在此背景下,美国的硅谷、意大利的艾米利亚和塔斯凯尼、德国的巴登一符腾
堡、法国的奥耶纳克斯等一些中小企业集聚地区。却出现了与大势相左的平稳而
持续的增长,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随后,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大量涌现,涉及到
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技术、贸易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有代
表性的学术流派有“新产业区”学派、“新的产业空间”学派、“产业集群”学派、
“创新环境”和“创新系统”学派等。
意大利社会学家巴格那斯科首先关注到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发展,并
提出了“第三意大利”的概念。另一位意大利社会学家巴卡提尼在系统考察了意
大利中部一些地区,特别是酱拉托的毛织品地区之后,将之与马歇尔当年所观察
到的产业区相比较,发现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于是就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
8
念,并称“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
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回同时,他还指出产业区的经济特点是劳动分工中的外部
性,产业区内企业间的互动是有社会文化支持的。
新产业区这种发展模式真正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还得归功于美国学者皮埃
尔和赛伯合著的《第二次产业分工》一书的问世,该书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第三
意大利”和德国南部的一些地区,并且认为,这些产业区的发展是依赖于大量的
中小企业在柔性专业化基础上实现的集聚,由于这些企业运行机制灵活、专业化
程度高、企业间协同作用强,从而可以与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区域进行竞争。
在这之后,学者们又对新产业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
解。哈里逊认为,企业在区域内结成的网络必须植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区内的合作基础才能稳固,免受区外不断变化的条件影响。韩国的朴杉沃指出,
在新产业区中弹性生产系统和大宗生产系统并存,地方网络和全球网络同在。另
外,他还和美国的马库森共同撰文,提出将产业区概念一般化,并将新产业区的
研究范围扩展到亚洲,进一步推动了新产业区理论的发展。马库森通过深入研究,
还提出了四种典型的产业区类型: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
产业区、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我国托京大学的王缉慈教授也对新产业区理论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指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对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作
用。
2.2.6新的产业空问学派

以斯多波为代表的新的产业空间学派认为,产业区域(即产业空间)并不是由
原料地和消费地等外力所引发的,而是工业本身的产物,是由工业发展的内动力
产生的,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孕育新的产业区域的过程。在工业发展史上,新的
产业区域常常会在原工业地区或都市中心之外的某个地方突然出现,如美国的洛
杉矶从一个柑橘种植地和健康疗养胜地一跃而成为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中心,我
国广东的东莞从一个农村地区一跃而变成世界IT业制造中心,都是典型的例子。
该学派还认为,目前不确定的市场条件和技术路径已经取代了过去那些外生
的和内生的确定性市场条件。因此,为了减少技术锁定、劳动力囤积以及生产能
力过剩的风险,生产需要外部化,实行垂直分离。生产的垂直分离必然增加交易
费用,为了使交易费用最小化,企业需要集聚,因为企业集聚形成的本地生产协
作网络有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保护合作,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
灵活适应性。另外,该学派还认为在产业集聚和发展过程中,制度安排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
。Bacaltini G1978:The Marshallian industrial as a socio.economic notion,in EPyke,GBccattini
2.2.7区域创新环境学派和区域创新系统学派
1985年,一个由法国、意大利、瑞士区域科学家组成的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小组(简称GREMI)在法国成立,该小组率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并将其
定义为“在有限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结点)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
体学习过程,而建立的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他们在对欧美许多地区进行调
研后认为,区域发展以及大量企业的空间集聚,与其所在区域的社会人文环境密
切相关。而本地环境(主要指社会人文环境),作为创新的“温床”或孵化器,对
于创新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样,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就与区域创新活动紧
密联系在一起了。在他们看来,环境是一种发展的基础或背景,它使得创新性的
机构能够创新并能和其他创新机构相互协调。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网络各个结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
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即区域创新系
统是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环境有效叠加而成的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思
想渊源来自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内尔森。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指出,
技术创新和传播需要大量相关部门和制度的支持,在创新和学习中除了正式的机
构和制度之外,各种非正式的文化、习惯等也在影响着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过程。
最近的研究指出,创新系统是一个多层面的有机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
系统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创新系统要获得成
功,必须要有本地的创新网络,该网络是由本地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相关部
门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2.8产业集群学派
集群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他是从培
育和提高国家或区域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的,他认为,一国或一个地
区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当地有特色的产业能否持续创新与升级。而能
否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生产要素条件,
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这四种交互关联的因素组成
的“菱形架构”(又称为“钻石体系”)就是形成产业环境的关键力量,决定着产
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这四种因素具有良好的增强
和促进作用。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通常是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互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
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影响竞争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首先,它增加集群内
企业或产业的生产力。企业坐落于产业集群内,更有机会接近优异的、低成本的
最佳专业化元件或服务,吸引供应商投资或促使供应商升级,降低招募专业化人
才和有经验员工的成本,充分接近信息,享有集群成员在产品、服务、设计、管
理、营销等方面的协同互补优势,接近法人机构,促进公共物品投资,有利于企
业绩效评估、增强竞争压力等。
其次,它增强创新的能力,并因此导致生产力提升。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通
常能够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觉到新的客户需求。更快感受到技术工艺、经营与送
货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并且由于企业之间是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经营富有
弹性,能够更快地对这些变化做出反应。另外,集群内企业还能够降低实验成本
和新产品开发风险等。
第三,它刺激新企业的成型,进而反援创新并扩大整个产业集群。在产业集
群内,新事业的数目明显多于其他孤立的地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产业
集群拥有更多更佳的商业机会,提供进入诱因,进入和退出障碍较低,成熟的本
地市场,集群内生增长优势等。
产业集群理论认为,对外导向的产业集群是导引经济长期成长与繁荣的主要
来源,是构成发达国家最大的力量,运作良好的产业集群,是发展中经济迈向发
达经济的根本阶段。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协助或强化萌芽状态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不仅改善一般商业
环境,而且针对产业集群的需要改革产业和相关政策等。
2.3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2.3.1空间聚集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空间聚集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指单个中小企业的企业组织和大量中小企
业集中的企业布局模式。即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形成微观小规模
生产、宏观大规模经营的格局,取得专业化分工和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我国浙江
省和国外“第三意大利”地区的传统产业集群都是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例子。
在浙江,可以发现不少地区的单个企业规模并不大,有很多甚至是家庭作坊
式企业,但由于大量中小企业的空问集聚,该地区形成的行业规模却很大。诸如
绍兴的轻纺工业聚集区、温州的服装业聚集区、海宁的皮革制品、诸暨的弹簧制
造业和苍南县的徽章生产等。这些生产上互补、经营上相关的企业,在特定的空
间区位聚集起来,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把原本分散的同行业小企业联
结起来,形成区域性行业规模经济优势,从而以区域行业规模经济优势弥补了单
个小企业规模偏小的不足,取得了许多只有大企业才可能获得的效益。“第三意
大利”地区的制衣、皮革、玩具、塑料等产业聚集区也有同样的特点。空间聚集
型集群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自发组织、劳动密集程度高、工艺简单可分、社会
网络发达、信息传播顺畅等。
11
2.3.2创新推动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的知识外溢以及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过程,是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内外比较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莫不是遵循这一发展模式。比如美国的硅谷,其成功的关键就是依托于斯坦福大
学的研究成果和专业人才。据统计,硅谷目前一半的销售收入来自斯坦福大学的
衍生公司。我国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主要也是依托于清华、北大以及
周边其他大学和科研机构强大的科研力量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才。
2.3.3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上述两种集群发展模式,主要是民间力量推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政府的作
用相对有限。但是有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政府却发挥了主导作用。最
成功的例子就是我国台湾新筑科学园区的IC产业集群。台湾的Ic产业是从上世
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时政府派遣了新成立的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所的一批
工程师到美国RCA公司接受技术转移的培训,同时规划建成了新筑科学园区。政
府不但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和人才流入,而且直接催生了一大批电子
所衍生公司的成立,为新筑建成全球第三大Ic产业生产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4边缘加工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边缘加工型集群发展模式是指大量外资和本地企业空间聚集,主要采取“三
来一补”加工贸易方式、利用本地廉价劳动力、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供出口的
发展模式。我国东南沿海,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走的就是这条道路。这种模
式对于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确实发挥过相当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出
口加工贸易模式并不利于地方生产系统的融合和本地生产网络的形成,不利于区
域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加快边缘加工型产业集群的升级,巩固和提高其竞
争优势,就成了一个重大课题。
当然,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并不是绝对可分的,它们可能是几种模式的混合。
但作这样的区分,有利于理解产业集群的运行机理,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
2.4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对东北经济区的启示
产业集聚发展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路径。美国经济学家伊利森和格
拉泽通过对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的研究发现,每个产业都显示过度的集中,489个
四位数SIC产业中的446个有明显的聚集。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硅谷型聚集不是一
个例外而是具有规律性的聚集。可以这样认为,集群的因素支配着当今的世界经
济地图,它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的~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尤
其如此a因此,我国特别是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必须选择产业集群发展
模式作为发展地区经济、走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困境的主要路径。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政府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除了提供优越
12
的软硬环境,吸引资金和人才的流入,鼓励本地企业的繁殖和衍生之外,政府的
一个重要作用是要促使外来企业扎根当地,实施技术转移,加强人际交流,融入
当地社会,与本地企业结成紧密的地方生产网络,使当地真正成为全球商品生产
链的一环,成为培育本地新企业的“苗床”,而不是外来企业暂时落脚的“飞地”
但是随着集群的发展和日益成熟,政府的作用应逐渐减弱,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
应起到主要作用。
所有集群都能改善生产率。东北经济区不仅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且
也要发展传统产业集群,以缓解东北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各地在发展具有资
源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基于核心技术或精神文化的具有动态比
较优势的产业集群。
3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分析
3.1用经济学方法对产业集群进行的分析
3.1.1自然垄断—对产业集群内基础设施的分析
同类产业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目的便是公用基础
设施,如,特别的图书馆、有着专门功用的污水处理厂及特别的供水(如需特别
净化的水)、供电(如高压电)、供热(如夏季供热)设施等。而基础设施一般都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然垄断性。自然垄断性是指一个地区只有一个供应
商是最经济的。下面我们从自然垄断的经济学特点开始分析:高固定成本、低边
际成本。如下图(图3—1)所示;
P
0
图3—1
Q
在图中,P代表价格,Q代表聚集企业数量,Te代表总成本,AC代表平均成
本,Mc代表边际成本。
图中的总成本线,开始比较高,但是随着聚集企业数量的增多总成本线只有
略微的上升。平均成本线是随着聚集企业数量增加而相应减少的。边际成本线很
低接近于零。比如有一家特殊的污水处理厂,由于企业的性质相同可以使用相同
的污水处理设备,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材质来铺设收集污水的管线。污水处理设备
的价格昂贵,而污水收集管线的铺设成本也是很高的.这就是污水处理厂的高固
定成本。但是,多一家企业排放污水,增加的成本只是所接支线的成本及污水处
理时的成本。这相对于固定成本是十分小的,也就是低边际成本。所以说,当企
业很少时,基础设施的平均成本是很高的,而当产业集群形成时,基础设施的平
均成本便会降得很低了。
3.1.2规模经济一对产业集群内服务性产业和辅助产业的分析
产业集群内的服务性产业和辅助产业所提供的产品都是为产业集群内的主
体企业服务的。也就是说当企业多时它们生产的产品就多,企业少时它们生产的
产品就少。一般的,服务性产业与辅助性产业也都有一个共同点:规模经济。规
模经济是指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随之降低。如下图(图
3—2)所示:
P
图3—2
如上图所示(图中的字母含义与图3-1相同),当企业数量增加时,服务性
企业、辅助性企业的平均成本会下降。也就是说,在产业集群内无论是对聚集企
业还是对服务性、辅助性企业都是有经济效益的。如,有一个人才服务中心,当
服务对象很少时,中心内部只有一个工作人员,他自己得登记、查询、登广告、
研究企业等,他的工作效率很低,服务的价格也相应较高。而当服务对象很多时,
比如在产业集群的内部,。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相应增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
的工作,如有人专门和广告公司联系,这样总的工作效率便会提高很多了。当然,
集群内企业所花费的费用也会降低了。
3.1.3外部性一对信息外溢的分析
外部性指的是未能适当地反映在市场中的经济活动主体间的相互影响,是没
有在正常的价格体系运行中得到反殃的一个经济活动者对其他活动者福利的影
响。正的外部性指的是付出的一方没有获得收益而获得的一方也没有付出成本。
如,一家有一个临街的小花园,当路人经过时欣赏到美丽的景色、闻到花的清香
而不用付出成本,这便是正的外部性。在产业集群里出现的信息外溢也是正的外
部性,从非正式渠道获得信息的企业是不用付出成本的。
只是外溢效应不仅表现在知识积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本生产率,使得知
识、资本、劳动力等投入要素具有递增收益,从而导致长期的经济增长,而且表
现在一国(或地区)观念的更新、制度的改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增
强、生活质量的改善等方面,因而很难精确计算出来,我们试以模型说明。如下
图(图3-3):
价格水平

图3—3
图3-3中,P是均衡价格,S1和D1分别是发生知识外溢之前的需求和供给
曲线,相交于A点,其产出为Ya。知识外溢提高了生产率,使得原来价格水平下
的供给能力扩张,从而供给曲线右移至S2:同时,市场的扩大使得需求曲线右移
至D2。s2和D2相交于B,这时总产出为Yb,那么Yb—Ya就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知
识外溢的经济效益。产业集群内的知识外溢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并且随着知识
的不断扩散,将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3.1.4博弈论—对企业闻的沟通与合作的分析
博弈是做出策略行为时所处的状态,这种策略行为是做出决策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由于产业集群的特点是可以良好的沟通、彼此信任
的。在这里,我们假设企业之间是不可以良好沟通的,用“囚徒困境”的方法对
此现象来做以描述。假设有甲、乙两家企业,他们之间不能良好沟通,每家企业
的决策都是以自己的利益最大为目标。两家企业现在有意合作,但是合作的前提
是将自己的关键信息告诉对方,于是出现以下博弈,如下图(图3—4):
乙方
甲告诉
方不告诉
告诉不告诉
10,10 一5,15
15,一5 O,O
在上图中,当甲乙双方都把自己的信息告诉对方时,双方合作成功,均收益
lO;当双方都不把自己的信息告诉对方时,无法合作,甲乙收益均为O;当一方
将自己的信息告诉另一方,而另一方却不告知自己的信息时,将信息外告的一方
将受损失收益为负5,得到信息的一方会收益15。甲乙双方在此情况下做以判断。
甲方:在乙方告诉时,自己告诉收益为10,自己不告诉收益为15--自己应不告
诉;在乙方不告诉时,自己告诉收益为负5,自己不告诉收益为O一自己应不告
诉。乙方:在甲方告诉时,自己告诉收益为10,自己不告诉收益为15一自己应
不告诉;在甲方不告诉时,自己告诉收益为负5,自己告诉收益为O一自己不应
告诉。通过上面分析。甲乙选择自己利益最大,均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将信息告
诉对方。甲乙根本无法合作,收益均为O。而在产业集群内,企业可以良好地沟
通,企业间彼此信任。双方都会将自己的信息告诉对方,收益都是10。
3.2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3.2.1资源是产业繁群形成量基本的诱因
无论是在早期因自然资源形成的产业集群还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
科技产业集群其形成的基本诱因均为资源优势。从最初的产业集聚现象来看,充
分利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原始动力。早期的
产业集群得益于各地在自然资源(土地、矿产、地理位置等)及劳动力资源方面
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交通运输及其他相关交易成本的
存在,企业在选址问题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然资源的供应是否便利。现在的产
业集群则主要得益于地区特殊的区位优势,如靠近大学和科研机构,本地能够提
供产品生产初期所需要的原材料等。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大量形成实际上是得益于
知识的创新和应用,这是更高级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此时作为知识和技术的重要
载体和创新主体的人以及从事知识研究和创新的学校及科研机构成为了区域重
要的知识资产从而区别于那些以自然资源为主的资源禀赋优势,而且这种新型的
资源优势正越来越成为各国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因此,可以说以基本生
产要素为主建立起来的产业集群仅是利用了它在某个方面的纯资源优势从而获
得了一定的静态比较优势,而新型的以高级要素为主形成的产业集聚则建立了更
具生命力的动态竞争优势,这种优势的取得是培养其长久竞争力的根本支持要
素。
3.2.2成本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竞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成本,产业集群的低成本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
基础设施、辅助性产业的共享。许多基础设施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
点。当产业集群形成时,其中每个企业的基础设施费用的分担便会很低。辅助性
产业也是同样,很多辅助性产业的专业化都较强,如果企业的数目较少,那么此
17
类辅助性企业的存在便是不经济的,但是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同类企业很多,辅助
性企业同样也会产生很多,那么辅助性产业就会优胜劣汰,从而降低产业集群的
成本。(2)交易成本的降低。首先,通过地理集中,使得区内企业之间的运输
成本、信息成本、搜寻成本、合约的谈判和执行成本等都得到降低。因此,客观
上那些内部成本高的企业就具有了形成一个经济活动中心的动力和愿望,企业在
空间上的集聚就具备了必要性。其次,产业集群内企业面对面的接触、战略信息
的详细交流、长期或短期的转包合同、原料的投入产出联系,使得相近企业容易
建立信誉机制,增强了企业问信息交流的便利和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生产
和经营战略的灵活性,从而使企业经营的机会主义倾向大大减少,并产生一种空
间上的拉力一产业即具有了集聚的可能性。
3.2.3市场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外界因素
市场需求是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知识水平的提
高和激烈的竞争给市场带来的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使传统企业的“一对多”的经营方式变得过时,要求产生新的经营方式。产业
集群适应这一要求,其表现在: (I)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顾客可以
根据自己的偏好,从不同的企业选择不同的产品或产品组合,满足自身需求。(2)
提供最优化解决方案。如果产品分散于各地,顾客很难将它们集合起来满足自己
的要求。而产业集群可以通过整合集群内的各企业优势为顾客提供一个完整的最
优方案。(3)降低顾客购买风险与成本。在产业集群内,顾客无须东奔西走就
可以获得需要的产品,大大节省了时间与成本。另外,很多产品的信息是片面的,
这就使顾客的购买风险加大,但是产业集群内容易使信息流通,使顾客得到更多
的信息,降低了顾客的购买风险。(4)扩展市场。一方面,产业集群形成后。
会在消费者中间形成一个品牌形象,增强其购买欲望。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企业
相对于外界企业更容易得知现存产品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挖掘潜在市场需
求。
3.2。4人才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推动因素
人才在当今各国的产业集群中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产业集
群的重要推动力量。很多产业集群往往靠近大学等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并且表
现在研究开发型的集聚多集中在理工大学附近,而生产导向型的集聚多集中在工
程大学附近的特点。大学、科研院所与产业集聚区建立的伙伴关系是双向的一大
学和科研院所为产业集聚提供了大量丰富稳定的高级研究和管理人才以及熟练
工和大量的创新成果,从而使该产业区获得了强大的动力支援,并且这种人力资
源供给上的便利大大降低了企业自身的培训成本,使之可以利用大学等机构的科
研设施,特别是一些名牌大学内的国家实验室的设备,如大型超级计算机等;而
18
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则为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提供了产业化从而进入市场
的各种便利,并为科研活动提供资金等方面的赞助一这些已构成最具活力的高技
术产业区的突出特点。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基本上是脑力驱动或知识密集型的,而
当前许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供给,反过来,
那些不成功的集聚区最缺乏的也正是各种急需的高级人才。集聚区可以降低人才
的搜索成本,并享受人员流动所带来的便利。研究成果显示,一些高技术企业区
位相互靠近并形成集聚,主要是为了利用地方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级人力资源
市场,而相比之下,工业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倒成为次要考虑的因素。事实证明,
谁拥有了人才,谁就会拥有企业的战略优势,或者更进一步地说,哪里有高素质
的人才,产业集群就会在哪里出现。
3.2.5区域网络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因素
产业集群实质上是一种网络经济组织形式。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是
植根于网络与制度之中的。网络系统是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问(包括企业的管理者
之间、技术工作者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企业与行政机构间长期合作
基础上的稳定关系。它是在市场以外以及在等级组织以外的新的组织形式,比市
场稳定,比等级组织灵活。网络是“有组织的市场”,企业问以经济交流为基础,
进行包括文化、技术、制度、政府各方面的交流,这些交流有工作方面的也有私
下的,它们使交易费用大大降低。政府机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大
量的、无限的相互作用而融合在一起,这既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创新。又是一个庞
大的网络体系。它可以激活环境,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使企业更好地控
制环境。与市场交易相比,在网络中往往可以使企业更稳定。在某种程度上,企
业加入区域网络可以更好地达到资源和信息互补,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更是如此。
因此,网络可以增加创新的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经
济环境。区域网络是创新性的两络,它是一个开放系统,更是一个动态过程。产
业集聚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产业集聚就是这样的区域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信息、
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要素流动频繁;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等各个
不同行为主体在相互作用、相互激发中采取了良好组合的行动方式,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取得了“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无论是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
之间还是其他任何要素之间,他们所交流的和所获得的都是知识。
3.3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用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主要由垂直和水平联系的
企业问合作与竞争形成)和非直接经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由支撑机构和企业
群间相互作用形成)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研究产业集群的优势及来源,可以使经
济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清楚地懂得企业集群现象,无论基于直接或非直接经济
19
因素的竞争优势,在实践中都具有可模仿和可操作性。
企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项非常有
效的、非自觉的制度选择。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群通过地理集中和产
业组织优化,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生产成
本优势t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等方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型企业拥有在技术、资金、规模和品牌上的优势,中小
企业依靠单打独斗难以取胜。采取企业集聚的方式,以整个群体的竞争力,联手
走向市场,既有利于中小企业保持灵活多变、反应敏捷的特点,又能形成群体规
模,创造竞争优势。非直接经济要素的制度、技术和市场创新等会降低单位产品
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集
群经济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其“硬、软”条件、制度环境、产业文化、知识与技
术发展等迸一步改善,引导集群形成更强大的区域创新体系。
产业集群的优势具体体现为以下7个方面:
(1)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
产业集群一般布局集中,且有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因此成本优势明
显。
1)环境成本低。集群企业相对集中的地理空间布局,有利于充分利用基础
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实现在相同供给水平下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
均使用成本的降低。。
2)信息成本低。集群区域内企业总是与功能发达的专业市场相共存,很容
易通过市场的变化,灵敏捕捉各种最新的市场技术信息,并借助丰富的人际渠道
将信息高效传播。企业援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大大节省,企业生产更加贴近市场,
甚至超前于市场。此外,集群利用互联网(Internet),既提供了某一产品系列的
详细信息(产业特性),又使集群内的每个企业都有均等的机会区域特性,同时又
方便了客户获取信息,使买卖双方信息完备。电子商务通过成本低但信息量丰富
的网络信息,把集群的产业优势和特点向国内外推广,加强了企业集群的整体形
象。集群内部分中小企业很难有能力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但网络提供了与国外客
户沟通的重要渠道,不仅大企业,而且中小企业也有机会拓展国际市场。浙江~
些企业集群利用集聚特点与互联网业务企业优势互补,形成了5大产业网站(中国
化工网、化纤网、纺织面料网、五金网、建材网),利用这些企业群的产业规模
形成国内“老大”的优势,解决了许多企业产销信息障碍,既增加了实物产品的
销售量,又降低了销售成本,并节约了时间,加快了资金的周转率,实现“强强”
联合。
3)配套成本低。集群内部不同形式的专业化企业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
20
节,共同形成了高效的分工协作系统。由于这些企业处于同一区域,有利于降低
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以及人才招聘成本。
4)降低企业组织管理成本。交易在专业化分工合作的基础上,集群这种产
业组织形式最有益于提高效率的特点在于,它用市场交易关系取代了内部管理关
系。它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被单拎出来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使得每一个
环节的生产和经营都是在根据效率和经济原则而非其他关系进行广泛的分工与
协作,最终使得交易成本最小化。而且,集群内的交易费用比大公司内部的垂直
融合更有效率,因为通过外包或者由集群内不同独立企业进行分工协作可以得到
更低的价格与更高的效率。以广东中山市沙溪镇为例,该镇拥有鳄鱼恤、汉弗莱
等60多个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休闲服装品牌。由于每年中外休闲服装都在此
地进行生产与交易大荟萃,这里成为专业化信息(包括政策、技术等)大聚集和碰
撞之地,不仅带来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的降低,更意味着信息成本的降低。
5)交易成本降低。形成外部范围经济。通过专业化分工,不仅满足了市场个
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
易,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了每次交易的费用,同时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
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
合约,还节省了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这种
网络结构形成外部范围经济,克服了单个大企业等级制组织的弊病。
(2)议价优势。
集群的议价能力表现在作为买方和卖方力量两个方面。作为买方的议价能力:
买方参与价格竞争的手法是压低价格、要求较高的产品质量或索取更多的服务项
目,并且将竞争者置于彼此对立的状态。买方集团的能力强弱取决于市场情况,
还取决于这种购买对于卖主整个业务的相对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相对于销售者
的销售量来说,购买是大批量和集中进行的;购买者从产业中购买的产品占其成
本或购买额的相当大一部分;从产业中购买标准的或无差异化的产品,购买者容
易发现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购买者采取后向联合的现实威胁;购买者掌握充分的
信息。集群内的主导产业一般都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实现大批量购买,特
别在原材料的供应方面,甚至能够对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规格、型号等作统一的
要求;同时集群内也有部分配套的供应商,对群外供应商构成替代威胁,增强了
讨价还价能力;此外在群内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帮助下,以及企业对市场需求状
况的分析上形成较完备的信息,进一步增加了议价能力。作为供方的议价能力:
供方产业集中化程度比他们的销售对象高—供应商在向较为分散的买主销售产
品时,往往能够在价格、质量和交货期上施加相当的影响;供方在向某个产业销
售中,缺乏替代产品竟争会助长其议价能力一供应商与替代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会
21
使其强大的实力削弱;供方产品成为买方业务的主要投入资源一这种投入对于买
方的生产工艺或产品质量的成功至关重要,供应商的势力增大;供方集团表现出
前向联合的现实威胁一这种威胁使买方在提高购买条件时信心大减。浙江省的一
些集群不仅是该产业的主要生产者,而且形成了像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轻纺城
这样的批发营销中心,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大大加强了集群的议价能力。
此外如萧山开发区中,形成了以万向集团为核心的企业群,主导产品是与卡车和
大客车配套的十字轴万向节,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50%,构成成车产品的重要
部件,目前该产业群还有前向联合扩展的趋势,因此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从而
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3)创新优势
创新常常来自国家或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互动中,因为在产业群中,新工艺、
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易于被接受,使创新费用降低。这正如一
位创新理论的先驱所说:“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
是相反,它们趋于集群,或者说成簇地发生。”产业集群内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
的存在,能够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
优势,大大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其创新优势体现在:
1)有效的竞争压力。由于在较小的经济区域内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学
有对门、比有同行、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充分的竞争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
步伐,改进产品和服务,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通过企业集聚的形式,对内
通过前向、后向的垂直联系,形成既类似于大企业垂直一体化的生产过程,同时
又通过水平联系合作与竞争,有利于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2)强烈的技术吸纳能力。由于地理接近、业务联系紧、信息交流快,市场
上任何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熏大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
通过快速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
3)健全的服务体系。集群区域的发展壮大,汇聚了大量的服务企业以及提
供研究和技术性支持的机构,如学校、管理咨询机构、培训教育机构、技术开发
机构、行业协会等。这些机构加强技术的研发、交流和扩散,对区域内企业技术
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创新的差异化战略使企业竞争策略从以价格竞争为
主,转到在价格基础上的非价格竞争为主的市场竞争上来。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
产品差异化,不仅能给顾客提供很好的服务,而且使企业通过差异化战略,树立
起一些在全产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商品,从而满足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
求,得到溢价报偿,取得超过产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差异化产品还能得到顾客的
信赖,使产品的价格弹性不明显,能带来较高的边际利润,而且通过差异化使产
业入侵者耗费大量资金克服原有的顾客信誉,为竞争对手设置了产业进入障碍。
(4)专业化优势
集群经济对专业化的加强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个层次是整个集群对一个产
业的专注。这样才能把这个产业做出品牌,做出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来;另
一个层次是集群内企业问出于分工协作的需要而对生产链细分下的专业。不仅在
成本、价格、营销上有一定的优势,而且类似产品系列的企业集聚,在产品差异
化和功能多样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集群在市场竞争方面一个很大的特点是
发展特色产业,或者说“小市场、大巨人”策略。企业不是整个行业全面出击,
而是选择某一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市场作为主攻方向,或在产品价值
链中的某一环节上成为大公司、甚至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依托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浙江省苍南县是我国最大的徽章生产基地,其铝制徽章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
达45%,并出口欧美各国。在此集群中,根据效率和经济原则所进行的专业分工
与协作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小徽章的生产在流程上有设计、熔铝、写字、刻膜、
晒版、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以及包装等十几道工序。
按照一般生产方式,这十几道工序只是工厂内部的分工。但在苍南县,这十几道
工序都能有独立的企业(加工专业户)来完成,可谓是“专”到了极致。而且每道
工序产生的半成品都通过市场来交换。经过市场的中介,Fh800多家企业参与各
道工序集合起来才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
(5)人力资源优势。
一方面,集群的区域性易形成供给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单个企业在长期雇佣
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减少
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在区域内企业问自由流
动,企业内部劳动力交换率也高,劳动力快速流动对其自身素质要求加大,也促
进了信息、思想的扩散和传播。所以,集群内劳动力工资和培训成本降低,在数
量和质量上真正实现了有效供给。
(6)市场优势
产业集群的市场优势在于其产业规模,以及在产业规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
业市场(可以是虚拟的)、区域性品牌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具体体现
为:
1)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是其竞争优势的
重要体现。成熟的产业集群基本上都不是纯粹的生产性产业集群,而是由生产性
企业与流通性企业共同构成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形成区域性专业市场提供了条
件,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又推动着产业的发展。
2)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区域性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
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即使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对
短暂,只要不是由于技术或自然资源等外部原因使产业集群衰退或转轨,区域性
品牌效应更易持久。企业通过集聚,利用群体效应,有利于区域性品牌的建立。
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瑞士的手表、西湖的龙井茶叶等。企业通过集聚,
集中广告宣传的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形成“区位品牌”。在广告宣传上,调动
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改变了单个大企业因广告费用过大,不愿过分投入,而中
小企业又没有实力开展广告宣传的状况,消除了经济外部性。使每个企业都受益。
同时“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
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因此“区位品牌”对集群内企业
是一种很珍贵的无形资产。
3)有利于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产业集群利用其产业规模可以帮助单个中
小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网络经济背景下,集群内
的龙头企业可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拓展国际市场,逐步形成自主控制的跨国生
产和经营网络。同时,由于产业集中化程度高,集群区域内的企业往往能够在价
格、质量和交货期上施加相当大的影响,有着很强的谈判能力。
(7)扩张优势
产业集群作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其自身的规模扩张优势远优于单个企业,
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规模,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体现为:
1)新企业的扩张。集群区域内企业的赢利示范效应,会不断吸引新的投资
进入。同时集中的市场需求也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更容易发现
市场机会,创业者更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缺口,从而促使区域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产业链的扩张。睫着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张,更多资金和生产要素进入产
业集聚区,大量配套企业和服务性企业相伴产生,集群区域内的企业会出现全方
位的高速扩张,不断延长产业链。如浙江宁海县,依托模具业的良好基础,五金
工具及文具等行业新产品不断得到开发,行业迅速发展。
3)产业整体合力的扩张。产业集聚虽然加强了企业竞争的压力,但也加强
了企业问的合作。在产业集群内部,由于各自追求的细分市场并不完全相同,企
业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合作,容易形成产业的整体合力,放大外部效应。
3.4产业集群发展的风险分析
不断有产业群出现就会不断有产业群消亡,不断有产业群在崛起也不断有产
业群在衰落。当我们在为产业集群的成长和贡献感到鼓舞的同时,也看到缺少科
学严密的经济统计、没有监控预警机制、粗放经营、竞相抄仿、压价、行业自我
约束不力等问题在产业聚集地普遍存在;当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时,人们迫切需要知道,什么样的集群才具有持续竞争力。进入2003年,尽管呈
贡县斗南村的花卉交易仍是红火得很,但他们已经开始越来越意识到存在的问题
了。首当其冲就是运销流通渠道的不通畅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一互补性
产业发展未能跟上;再就是生产技术还是太粗糙,自动化程度不高,质量控制也
不能完全达到出口的要求:此外,集群内生产专业化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等等。“如
果要参与国际花卉产业群的竞争,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我们必须学
会给产业升级。”呈贡县的一名政府官员坦诚地说。更值得警醒的是,~些地方
政府对办展会、上项目拖有很大的盲目性;一些行业协会也只是热衷于办展会、
跑展会,放松甚至放弃行业管理;一些产与销在更大范围有着市场自然连接的产
业集群,硬被地方政府或行业组织根据较为狭隘的目的,分割成独立的区域经济
等等,这些影响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问题令人深感忧虑。
即使在产业群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欧美国家,失败的产业群也是不胜枚举的。
例如,提起IT产业群,世人皆知有“硅谷”,却不知有曾经著名的“128公路”
地区。位于美国东部的这条公路是美国原IT产业中心,沿路曾汇聚了绝大部分掌
握着世界顶尖信息技术的企业。但如今,在美国,’128公路”已成为衰落产业群
的代名词。它衰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群内的企业出现规模集中,有限的几家大企
业取代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导致集群失去活性。
产业集群发展的风险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风险:
(1)产业生命衰退的结构性风险
所谓“结构性风险”是指产业集群老化或衰亡对区域经济的危害。如同产品
存在生命周期,集群也具有一个从产生、成熟甚至衰退时期,产业集群由于其资
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单一产品,可能拖垮整个区域经济,变成难以复苏的“老
工业区(Old industrial Area)”,底特律就是一个从经济繁荣的大都市变成“老
工业区”的典型案例。
(2)外部经济的产业周期性风险
周期风险是一种突发的,不以人为控制的,由外部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原因造
成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出现在集群生命周期的任何一段时期,将导致集群所在
区域的经济不稳定。一般来说,区域经济主要受到国家经济景气影响,有时候甚
至受到国际因素冲击。产业经济周期风险参差不齐地分布于不同产业,产业结构
决定了区域经济的不确定性水平,这里我们把产业集群看作区域经济中一个产
业,则区域经济由一个或极少数几个主导集群所支配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周期变化
产生的风险。因此,不能把区域所有资源都集中于发展一种产业(或产品),一项
技能,投资力量应该分散化以规避风险。
(3)网络性风险
产业集群是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瑞典的哙堪森(Hakansson)和斯涅何
塔(Snehota)提出影响网络组织结构的基本变量(活动、行为主体和资源)以及所
构成的网络关系。企业间这种网络关系,承担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功能,实际
上,产业集群内网络根植在共同的文化氛围(Macroculture)中,在产业集群形成
阶段是促进创新的要素,但也可能导致“区域锁定”(Regional Lock—in),阻碍
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在产业集群诞生阶段和成长阶段,产业成长的自增强机制促进产业集群规模
快速扩张。但一旦进入衰退或遭遇经济衰退,大量企业退出,网络规模变小,产
业集群内创新和复苏的内源力不足,同时可能诱发网络性风险,比如资金周转不
灵、一些企业的亏损、倒闭可能引发信用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本地企业
间恶性价格竞争发生可能性加大,导致整个产业集群陷入恶性循环。而网络性风
险形成变量如“搭便车行为”、机会主义、类同氛围等可能不利于处于衰落中的
企业集群复苏和调整,加剧产业集群的衰亡,对结构性风险有加强效应。
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分析思路,创新动力的衰退也可以从波特的菱形要
素体系来分析。1)生产要素条件的比较优势衰退。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
金资源、有形基础设施、行政基础设旋、信息基础设旋、科学与技术的基础设施
成本高、质量低,缺乏竞争力,专业化程度相对降低。2)需求条件宽松。如精明
而挑剔的当地顾客减少或得不到保护,客户的需求在其他地方难于出现、难于全
球化。3)本地集群产业的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没有国际竞争力。4)当地产业集群
受到保护而缺乏合理的竞争性,难于激励产业仓f新和持续升级。这些因素都将导
致产业集群的衰退。
以上类似问题目前有些已经出现在我国产业群中。从中小企业集群外部来
看,国内同业竞争日趋激熟,来自全球化的挑战也越来越高,再加上贸易战、环
境安全等威胁,使集群生存与发展的压力愈来愈大。集群内部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集群内部同业无序竞争日趋严重;单一产业和结构同构意味着较大的市场风险:
经营者素质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等等。如果处理不当,必将使集群发展
的势头趋向逆转,甚至走向死亡,更谈不上构成国家竞争优势了。故在发展产业
集群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同时也一定要意识到产业集群的
风险所在,要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4.产业集群的现象分析
4.1硅谷的研究机构和风险投资业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它在70年代逐渐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半导体生产
基地,特别是8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工业在本区占支配地位,随着新一轮创新公司
的发展,硅谷迅速成为世界知识经济的中心。硅谷共有上万家技术企业,其中3000
余家是电子工业公司。电子、计算共有120000个就业岗位。硅谷的电子产品每年
的销售额超过4000亿美元,占全美销售额的40.96%,还有大约60000多个就业岗位
集中在导弹、空间、通信设备和仪器上。因此,硅谷还是美国首位的国防电子和
航空技术区域。几十年来,联邦政府每年投入50亿美元给硅谷的军事和空间的基
本合同。随着电子学、制导系统、计算学、和软件在任何单项武器平台中的费用
的增加,硅谷从其他地方得到的合同会更大。目前,世界上的诺贝尔奖金的获得
者近四分之一在这里工作,该地区有6000多名博士,占加州博士总数的六分之一,
区域内有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克拉等。世界一流大学、
研究机构和众多智力人才的地域集中,对硅谷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硅爸发展初期,大部分的公司是在斯坦福工业园周围聚集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的。
而在发展过程中,大学与企业密切合作:大学不仅为小企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成果、
高科技人才,并且帮助其培养、培训人才,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许多大
学、科研人员、风险投资家直接投资办企业。更重要的是,斯坦福大学不但对高
度复杂的产业和创新活动感兴趣,更热衷于新技术企业的诞生和参与本地产业的
合作论坛,促进区域内小企业之间的合作。斯坦福大学还通过制定产业联盟计划,
来促进个别研究人员、院系之问以及大学与外部公司之间的合作。
风险投资业是企业发展的金融发动机。硅谷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本地
风险投资的发展。区域内衍生新技术企业的能力之所以如此强,关键是成功的风
险投资为区域内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不同的金融环境。根据统计美国现有的600家
风险投资公司,其中大约一半在硅谷,1997年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总额的2996集中
在硅谷。在过去的四年中,风险资本家把大约55亿美元的风险资本投入到硅谷的
技术开发,占全美技术投资的37.96%。而区域内的斯坦福大学也积极参与风险投
资,定期将一定的外界捐款投入到风险投资活动中去。另外,本地还培养出一批
高素质的有管理经验的风险投资家队伍。80年代风险资本代替了军事契约,独立
风险资本家的出现,使得本地的半导体工业能够重新投资促进新企业的产生。风
险投资家不仅仅是区域内企业的关键资本资源,同时也处于区域内社会与业务网
络中的核心位置。硅谷的风险投资家经常参与到他们在公司的计划和策略上,提
出意见、帮助寻找合作投资者、招聘关键管理者、在董事会中服务等。而且硅谷
的公司一般有2至1J3个投资者,地理上的聚集又促进了风险投资家可以经常会见并
交流潜在的业务信息和对新企业的合作。
4.2浙江产业集群的现象分析
随着温州商品和温州商人走向世界,以浙江温州为代表的乡镇企业集聚区已
经开始引起世界的关注。早在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就注意到了浙江这种以
乡、镇或县、市为单位发展起来的特色加工业产业区,并称之为“块状经济”,
也就是围绕服装、鞋袜、低压电器、纽扣之类产品的加工、生产和销售形成的专
业化生产区域。这种产业区具备典型的马歇尔式产业区的特点。从原料采购到产
品销售一条龙的生产服务,乃至相关技术研发机构都在当地配套成网。过去讨论
温州模式往往只强调其私营经济发达的特点。没有国家扶持和资金技术投入,没
有现成的工业基础,没有大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许多企业都是依靠个人和家庭
从做小买卖起步,逐步积累资金发展起来,家族企业的特色非常明显。市场经济
活力和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浙江民资民企推动的特色
产业集群(块状经济)已经形成。
浙江的“块状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y)”或“特色经济”,其实就是
一种“产业集群”。目前浙江已形成产值超过亿元的产业集群30Q多个,其中lO一50
亿元的90多个,50—100亿元的10多个,超过100亿元的有4个,区内企业约13万家,
就业人数600万人,主要为中小企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0%。经济增长约高于全省
平均3—5个百分点,可以说浙江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主要依托这一增长模式。
全省的GDP、人均GDP都从1978年的全国第12位,上升至U1999年的全国第4位固。
浙江的资源状况和产业基础,在国内并不具有优势,但是却因此触动了浙江
人寻找比较优势,走出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发展区域经济的道路,最终获得
了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也成为浙江经济活力的源泉之一。
4.2.1浙江产业集群的特点和优势
(1)小商品大市场
领带、纽扣、袜子、皮鞋、打火机一这些不起眼的小商品居然撑起了浙江的
经济,因为这些小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都非常高。温州的金属打火机占国际市场70%
以上,嵊州年产领带占全球总产量三分之一,海宁年产皮衣占全国四分之一,萧
山羽绒制品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宁海的文具产值达到26亿,几种产品,如票夹
供应世界70%的市场。浙江有336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56种产品
产量居全国首位。
小商品最终能形成比较优势,关键在于它依托专业市场和供销大军的营销网
络,让原材料和产成品与大市场建起了紧密联系。在成千上万种小商品源源不断
从浙江流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同时,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却逆向从国内外汇集
。魏守华、邹东涛;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一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
到浙江。据不完全统计,仅温州在全国就建起40多万个销售网点。在积累了一定
的资本实力后,浙江的小商品生产开始改造技术、创建品牌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
力,使小商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已认定的全国293件驰名
商标中,浙籍商标占28席,总量居全国前列。
(2)小企业大协作
浙江的中小企业数量比重及其产值比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这些企业在市
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搞小而全,而是从生产某一产品零
部件起步,自发形成细密的分工生产协作体系。
在著名的袜业生产基地诸暨市大唐镇,从事袜业生产的有8000多个家庭企
业,分别从事原料、缝头、定型、包装、机械配件、营销、联运各个环节,各个
企业的分工协作环环相扣,使全镇成了庞大的袜业工厂,年产袜子几十亿双。细
密的分工协作,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将产品的成本降低至极限,同类产品很难与
之竞争。
“小企业、专业化、大协作”,这种适应本地特点的产业组织形式,大大降
低了技术壁垒、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还有利于引进技术人才和其他生产要素,
有利于知识扩散、信息传播和技术创新,使浙江的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了较强的竞
争力。
(3)小资本大集聚
“一村(或乡、镇)一品”,经过模仿、扩散,最终成为一个个产业集群。随
着产品档次不断提升,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构成了“小资本、大集聚”的区域特
色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年产值超亿元的各类特色产业区块有500多处,涉
及100多个大小行业和20多万家企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左右。
在区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正在浙江崛起。服装
生产基地宁波的“杉杉”、“罗蒙”在中国纺织总会推出的“中国十大西服排行
榜”上摘金夺银,“雅戈尔”居中国十大衬衫排行榜第一。低压电器产业基地温
州柳市的“正泰”、“德力西”是全国低压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发展中,浙
江的区域特色产业自发形成了跨市县区行政区划的大产业区,如以永康为中心,
包括武义、给云在内的五金机械产业区、杭绍地区的服装产业区等。
(4)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齐头并进
浙江的区域特色产业,基本上是依托专业市场发展起来的。这些专业市场对
内带动了周围生产企业群体的发展,对外逐步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商品营
销网络。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有58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2万多家中小企业
设点经营,1000多辆运输汽车直达全N31个省市自治区的140多个城市。常驻市
场的还包括200多家国外贸易机构和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外商。
浙江特色产业企业家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向海外拓展瓤市场。数
以千计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新生力量。据不完全
统计,出国做生意的浙江人已超过i00万人。
(5)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相得益彰
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浙江企业很快形
成了新的优势。温州全市制鞋业引进国外先进皮鞋生产线1000多条,共投资20
多亿元,设立皮革工艺设计中心和新技术开发中心,极大地推动了皮革业的技术
进步。目前,全市有70多家皮革企业获准佩挂真皮标志,4家企业的产品成为国
家首批免检产品,还有3个“中国十大真皮鞋王”、2个“中国驰名商标”,树立
了温州皮鞋的新形象。
浙江各地大力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组建了绍兴轻纺、永康五金、湖
州淡水鱼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目前,全省已建有80多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试验基地、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百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传统产业经过技术
改造,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机电一体化为
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初步形成。目前,全省已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60家,
2002年全省高新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
(6)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相辅相依
农村工业的发展,和浙江小城镇建设息息相关,几百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也从
中获得就业岗位。农民自己“造”的龙港镇,5年建成了有600余家工业企业的新
城。政府加强小城镇建设、引导乡镇企业走相对连片发展后,浙江的农村小城镇
比全国平均密度高出三分之一。“强县(市)战略”促使县级政府积极发展小城镇。
2002年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县中,浙江占有24席,居全国首位。
随着产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浙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城市化战略,强
化杭州、温州等中心城市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中心镇,引导企业、
人才、技术、资本向中心城市大规模有序集聚。近年来,浙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
快,城市的经济组织功能日益增强,开始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舞台。冒前,
城市经济总量已占全省的四分之三。在城市化的带动下,2001年全省GDP中第三
产业所占比重上升N38.4%,就业人数超过第二产业。
特色也是生产力。我们看到,由某个乡村、某个区域里形成的经济结构特征,
为小商品、大市场、低成本、赢效益的比较优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种鲜明的
结构特征蔓延到全省各地的各个产业领域,最终形成了浙江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
结构,为浙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地方产业集群对小企业或个体的竞争优势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集
群内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是各自独立的,但企业之间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各融生产联系与社会联系交织在一起,生产者之间形成了精细的分工和协作机
制,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自然分享市场信息和技术创新的技巧。有的小企业可
能只专门从事一两个生产过程,有的企业则可能掌握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有的
企业拥有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有的企业除了自己生产还可以控制一个相对固定
的生产供应网络,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动,减少自身投资的风险。这种分工协作的
集体效率是建立在本地企业之间长期交易而形成的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
4.2.2浙江产业集群的缺点
目前理论界对浙江“块状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有不少批评,简单来说不外乎
三点,一是企业内部组织,由于这些企业普遍是家族企业,缺少现代企业制度,
在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出现管理瓶颈,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二是企业外部的市
场环境,由于企业规模小、分散,企业之间往往存在互相压价,恶性竞争的情况,
甚至有缺少实力的企业凭借质次价廉的商品争夺市场,玷污了本地产品的整体声
誉。三是家族企业文化的封闭性、保守性缺陷,引起产业集群的封闭性,拒绝外
资参与。对于前一个问题很多人都提出要通过企业的股份化改造为企业引入现代
管理制度。但是,所谓引入现代管理制度,其实还有与本地现有生产经营模式相
互协调的阿题。企业并不是孤立的,政府扶持个别规模较大的企业,帮助他们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甚至上市融资,确实可以帮助一部分企业跨越发展的瓶颈,但
是这些措旄对本地其他众多中小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却是不确定的,对整个地方
生产系统长远发展的影响也很难说。一些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县、乡出现本地企业
集团化,这些企业集团有很强的地方影响力,当然他们可以在维护地方生产经营
秩序、提高整体对外竞争实力方面有所贡献,但这种集团化有时存在很强的反竞
争倾向,这种反竞争倾向和过度竞争一样都是不利于地方产业持久发展的。
最近,浙江省提出的产业发展政策思路是建立“特色工业园区”。通过把原
来散、乱、小的工业企业集中到统一规划的工业区中,以此改善工业空间布局,
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促进企业之间共享基础设施。同时,在帮助企业扩
大产晶市场方面投入了更大的力量,包括兴建特色商品展览馆、发掘商品的本地
文化内涵、推广地方品牌和改善商品交易市场设施等多种措施。这一政策思路借
鉴了意大利产业区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改善产业区的整体经营环境,逐步形成商
品的原产地声誉。浙江“特色产业区”的发展是其“自发全球化”过程①。也就
是温州商人引以自豪的“一百万人从事国际贸易,一百万人从事国内贸易,一百
万人在故乡从事生产组织”的跨国经营体系。这种“自下而上”,从国内贸易走
向国际贸易,逐步形成自己控制的跨国生产和经营网络的发展过程,在发展中国
家和地区并不多见。
。李庆来:产业集群的效应,经济管理,2001年9月。
4.2.3浙江产业集群的启示
(1)集群营造了极具活力的经济,对推动GDP的增长、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以及三产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企业也从集群中获得
市场信息、有技能的劳动力、资金及公共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通过集群,
温州已创建“中国制笔之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品牌带动和促进自身的发
展。另外,创建中国制笔之都是实施温州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十大“国”字号轻工
生产基地,把温州建成世界轻工城的重大步骤之一,对温州市的轻工业发展将起
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集群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方
向。目前,温州市各级政府已开始建设第一期占地800亩,投资4.5亿元的中国制
笔之都,工业园及投资2.5亿元。占地88亩的温州文化用品市场,为企业集群发展
提供载体。产业发展方向得到明确,很多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向相关多元化及高
新技术产业等方面拓展:有的企业积极到国外申请注册商标,走品牌出口道路;
有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外设办事处或设立工厂。温州人的企业家精
神得到充分体现。
(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可以很快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制笔业近
年来发展迅速,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相对国外同行,中国劳动力便宜,技术
熟练,并且产业集群程度很高,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不可否认的是,
中国的制笔业目前在国际上只自最算中下流水平的产业,通过低价位及为人家定牌
加工出口是个普遍现象。目前在宁波、温州、桐庐及江西文港等地,聚集了颇具
特色的制笔业企业群体,通过群内企业协作与竞争行为,通过国际化经营道路,
其制作水平、经营理念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并力争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4)浙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推动来自于民间,来自于最低层最朴素的自发秩
序选择。自我组织形式的选择往往是经济行为的理性选择,是最具生命力的顺应
历史潮流的选择,是浙江百姓让浙江经济变得可圈可点。笔者认为,在一个区域,
一个产业群,甚至~个企业里,都有一种文化在影响人们的商业观念及经济活动,
最终决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在全国各地的“浙江村”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一
种强烈的商业文化,渗透传输到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市场经济中,政
府无需当企业的婆婆,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好的经济环境,孕育一种好的经商文化,
让企业自主经营。
(5)行业协会的作用明显,架起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我国加入WTO以后,
需要进一步促进行业协会发展,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特别在产业集群区。这也是我国民营经济更好走向世界的需要,是完善市场
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改变经济管理方式的迫切要求。温州、
义乌等地行业协会在开拓市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进行业自律,以及制定国
家或地方有关行业产品技术标准,引导企业制度创新,维护广大会员和生产企业
合法权益,打假维权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近来,温州打火机协会针对欧盟
反倾销判决,积极应对,赢得人们普遍赞赏。以协会的名义进行交涉,可以整合
企业的力量,也符合国际惯例。
4.3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现象分析
4.3.1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形成
广东由于其邻近香港特定的地理区位优势,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成为香港、
台湾等地制造业商品链国际化转移的目的地。珠江三角洲一带尤其是南海、番禹
和顺德等地,历史上就曾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中心,有着较好的制造业传统。因
此,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尤其是广东先行一步的政策空间使得在顺德、南
海等地首先恢复了如纺织、小电器、五金和花卉生产等方面的传统。邻近香港的
优势,在技术、管理上得到外来的知识和支持,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批专
业镇和产业集群,包括电子机械、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等
六大支柱产业,涌现出二百多个经济规模从几十亿元到几百亿元的专业镇。更为
重要的是,初步形成现代的IT产业群和家电产业群。这种产业集群大多是由本地
企业家自发推动起来的,也有过去在国有集团企业工作的干部和员工出来创业,
带动了一大批企业效仿,在形成区域规模经济后,配套服务企业包括地方政府的
支持加速了产业集群化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产业集群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珠江三角洲的专
业镇,主要以专业化产品、服务的生产而形成的产业集群,表现出“一镇一业,
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结构。如顺德容桂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经
济规模达到178亿元,其它典型的专业镇,如中山小揽的五金、古镇的灯饰、澄
海的玩具、西樵的纺织品、大沥的铝型材、陈村的花卉、乐从的家俱、虎门的服
装、东莞石龙、和清溪的电子工业等。这些专业镇已经成为在国内同业生产中占
有领先地位,甚至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生产基地。
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台湾的制造业商品链国际化转移的目的地,这种全球
商品链的国际转移往往不是单个企业移动,而是围绕某个或几个关联的制造环节
而形成的企业群体转移。广东产业集群的第二种模式就是这种沿着国际商品链整
体性转移的产业集群,如东莞形成的电脑制造业、制鞋业、玩具企业集群。在这
里,广东不少是以“三来一补”方式组织的,主要是地方政府为企业家在改善投
资环境以吸引投资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种企业集群模式是以创新带动的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高
新技术产业领域,如广州天河的软件产业企业集群、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等,
此外,实际上如中山古镇的灯饰等产业也因为产品的“时装特性”而需要经常性
的创新。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创新网络,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创新是吸引企
业地域集群的主要原因。对于市场机会的高度认同而导致企业家创业集群,由此。
带动相关的知识、人才和资金的聚集,而形成企业集群。在实际情况下,部分企
业集群的发展可能是以上三种模式不同程度的结合。
4.3.2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特殊性
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形成最主要的特点是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产业集中度
高,并形成产业链,专业化特殊显著,多数是“一镇一品(或数品)”,也有跨
镇甚至跨市的,如珠江东岸深圳、东莞、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集群经济
体内,产一供一销一条龙,科一工一贸一体化,有自己的创新支撑体系。珠江三角洲
地区的集群经济同美、英、意等发达国家相比,尽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
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是一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组织形式。
(1)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等城市为中心的高新
技术产业带。从整体上看,2000年珠江三角洲人口和土地占全国的整体比例都
不大,但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全国产业集中度分别
商达32.】%和25.】%,遥居全国第一。从产品产量看,珠江三角洲IT类家电类主
要产品均占全国的19%以上,其中IT类的数字程控机,电话单机、传真机、打
印机、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视盘机占全国30—79%,家电类的彩电、空
调、电冰箱、微波炉、热水器、电风扇占全国的25-88%。
(2)拥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企业
据信息产业部审定,2000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珠江三角洲有24家,
占全国电子百强近四分之一,其中前lO名占有2家,作为重要电子信息产品制
造业的移动通信业,中国14家“国家队”企业中也有一半坐落于珠江三角洲。
国家工商局公正、权威认定的、直接反映产品竞争力的家电类中国“驰名商标”
中,珠江三角洲拥有8件,稳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华为、TCL、康佳、中兴通讯、
美的、科龙、格力、格兰仕等大型IT和家电类核心企业群,驰名国内外。
(3)产业配套较好
主要分布于珠江东西两岸的1T制造业和家电制造业基地,在崛起一群核心
的大型主导企业的同时,也聚集着2000多家“三资”、公有、股份制、个体私营
多种经济成份共同竞逐的中小型企业,既有月亮也有繁星,呈现出裹密度、多样
化的企业构成。特别是形成了较好的上、中、下游产业配套链,如深圳、东莞、
惠州到广州的IT制造业走廊,以及日趋成熟的产供销网络。
(4)出口导向性强
2000年珠江三角洲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已超过200亿美元,按当年官方汇
率折算占电气机械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的47%多,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出口
比例超过一半。高技术制造业外销比重较大,2002年实现出口交货值2698.19
亿元,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63.60%,出口交货值对高技术制造业销售增长的贡
献率为88.1%,拉动高技术制造业销售增长21.3个百分点。
(5)产学研技术创新系统初具雏形
目前深圳已同200多所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和几百个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合
作关系,成立了中国科技开发院(深圳),深圳清华研究院等技术研发中心;一些
大企业集团还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立研究机构。顺德这个以大型骨干家电企业为
主体,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航线”的县级市,不仅在六大行业建立了技术创新
中心,而且与16位誉为全国科技工程界巨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紧密携手,搭建
了中国工程院(顺德)咨询中心,产学研技术创新系统渐成气候。
(6)自主仓4新能力偏弱
当今世界,执电子产业技术和市场“牛耳”的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广
东在电子产业发展初期,大量从国外引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不失为一条捷径。但
经过lO年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如CPU、集成电路、
通用软件等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虽然科技投入相对较高,但缺乏自
主创新能力,技术和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一方面制约了广东高技术制造业附加值
的产出和效益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技术专利纷争,不利于扩大产品
出口。
4.3.3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在广东省产业发展思路指导下,珠江三角洲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
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技术支撑。依靠科技进步,发挥产
业集群的优势,进一步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技术,提高广东综
合国际竞争力。
加快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与发展,要加强政府的宏观协调和引导,
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营造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的环境,构造珠江三角洲协
作大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联运推进,
使产业带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优势,形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举办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国际研讨会和招商会,进一步提升产业国际影响
力,使其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和新一轮招商引资的重要基地。
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的技术实力。珠江三角洲地
区大部分制造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由外商垄断,相当一部分企业从事低端、低档产
品的加工装配,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偏弱。要解决这种状况,人才是关键。珠
江三角洲企业必须迅速吸引高科技人才,培养技术骨干,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建
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政府也
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培养人才,重点建设高新区、软件园、大学科技园区,强化高
新技术特色主导产业,扶持高新园区信息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中介服务机构建
设,并开展在高新技术园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试点工作,营造创新的环境,吸
引大批科技创业人才进园创业,大幅度提升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企业也必须继续引进一些核心技术,努力加以消化和吸
收,在此基础上创新、提高,同时增强对外开放度,与世界著名企业合作开发新
技术、新产品,提高广东产业的技术起点。
创新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整合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的投资政策,在市场
准入、贷款、管理制度等方面一视同仁,在税收制度上平等对待。给予“三资”
企业优惠的,也应给予内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科技经费投入要坚持以企业
为主体,各方大力协作。在财政税收政策上应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的支持力度,为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金融部门应建立风险基
金及评估机制,从贷款上扶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通
过合作、参般、引进外资等方式,拓宽科技经费筹集渠道。
培植新的增长点,挖掘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潜力。应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
工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传统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传
统工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继续壮大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制造业,以信息化带
动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加大手机、移动通信设备、电话交换和终端设备、电子
计算机、自动化办公设备的生产、销售和市场开拓。
推动区域问协调发展,形成完整配套的高技术产业链条。针对目前广东高技
术制造业高度集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地区比重甚少的现状,应本着资源优
化配置的原则,推动各区域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多年的发
展,其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已不具备区位优势,也不利于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应该向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转移,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和人力
资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技术制造业应向高、尖、新发展,粤东、粤西、粤北
地区应作为珠江三角洲的“后店”和加工基地。在各经济区域之间,形成一个互
相配套的高技术产业链条。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一个产业集群,与东北经济区具有一定的
可比性,东北经济区可充分借鉴珠三角的发展经验,扬己所长、避己所短,走出
一条有东北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5东北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东北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
(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
东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规模投资兴建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一五”
时期,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有丽个建在东北,占1/3以上:围绕这58个重
点项目又建设了上千个配套项目,加上几十家“南厂北迁”企业,由此奠定了东
北作为中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东北工业进一步
发展,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机械装备、化工、森工和军工等为主、门类齐全
的工业体系。直到现在,东北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钢铁、机床、汽车、
电站成套设备、船舶、飞机制造基地。
东北老工业基地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几十年来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
了重大贡献。辽宁从1953年至1994年,累计上缴中央财政3234亿元,占同期
地区财政收入的71.5%。黑龙江二十多年来累计生产的石油占全国的50%,木材
占全国的40%,铁路货车占全国的1/2以上,大重型机械和电站成套设备占全
国的1/3以上。吉林1955—1998年的累计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约20‰改革
开放前,东三省的税赋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世纪80年代后更远高于东部
沿海其他地区。东三省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最广、数量晟大、时间最长,
即使20世纪80年代后相当长时期,每年平价调出工业品仍达一千多种。几十年
来,东北还向其他地区输送了数十万名技术工人和干部。’
(2)东北经济区仍是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东北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东三省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占全国的
比重大致在lo%左右,一些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15%左右,部分重要工业品产量
占20%以上。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具有十分重要的
战略地位。
1)资源非常丰富。东三省总人口1.06亿人,占全国的8.4%,土地面积为
7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3%。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7种矿藏中东北有130多
种t其中4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三位。辽宁的铁矿、金刚石等7种矿石储量居全
国首位;吉林的油母页岩储量占全国的1/2以上,硅藻土储量居第一位;黑龙
江的石油储量居全国前列。
2)经济总量大。东三省GDP占全国的比重,1980年为13.4%,1990年11.27%,
1997年为10.22%,为历史晟低。随后开始上升,2002年为11%,2003年GDP为
11605亿元,占全国的u.33%,人均GDP为10830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8%(见
1 1605亿元,占全国的11.33%.人均GDP为10830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6%(见
表5—1)。
3)工业经济地位突出。东三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3年为10956家,占
全国的6.39%:从业人员为562万人,占全国的10.3%。2004年工业增加值为3310
亿元,占全国的10.5%;利润总额为716亿元,占全国的12.75%。
4)国有工业作用显著。东三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2003年为4908
家,占全国的10.5%;从业人员为411万人,占全国的15.36%;工业增加值为2396
亿元,占全国的16.35%;利润总额为625亿元,占26.7%。
东三省
东三省
全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全国
合计
(%)
人口(万~ 128453 4203 2699 3813 10715 8.3
面积(万平方公里) 960 14.6 18.7 46 79 8.2
2DP(Ca元) 102398 SaSS(7) 2245(18) 3902(13) 11605 11.33
入均GDP(元) 7971 1300日8318 10235 10830 135.9
喊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7703 6524.6 6260 6101
: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476 2751.3 2360.8 蝴
[元)
粮食产量(万吨) 45"/11 151{] 2214.8 2941 6666 14.58
-r、lf,增加值(亿元) 45935 2331 786 1935.4 5052 11
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31482 1376 644.4 1280.6 3301 10.5
其中:国有工业及控股
16638 888.1 501.1 1144.1 2533 15.2
[1乙元)
规模工业利润(亿元) 5620 155 99.1 461.8 716 12.75
国有工业利润(亿元) 2636 69.6 74.9 443.S 588■ 22.3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ff乙柏911 2258 1008 132c 2586 6.32
元)
进出口总额0Z美元) 6208 217.4 37 43.5 298 4.8
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527 39.2 3.2 9.5 51.9 9.8
交通邮电增加值(ca元) 551fi 424.5 138.8 265.: 828.5 15
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493∞ 1914 615.5 976.: 3505.々7.1
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 13966 585.5 232皇400.1 1218 8.7
公路f万公里) 176.5 4.8 3.9々6.1 15 8.57
高速公路(公里) 2513c 1673 542 412 2628 10.45
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554' 24s 112.21 186.1 547.j 9.鲫
在校大学生(万人) 903 45.1 26.5 33.1 105 11.6
R&D经费支出(亿元) 1161 58.4 18.S 19.】96.q 8.3
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万
2169.£86.2 55.: 73.75 215.1£7.8
人)
科技进步总评价排序C 1∈ 1:
注a:数据来自2003年全国和东三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b:括号内数字为在全国的排序位次;
5)重要工业品产量比重大。东三省的一些重要工业品产量占全国的20%以
上。2003年,原油占42.3%,原油加工占28.8%,铁矿石原矿占27.4%,铁成品
矿石占24.7%,工业锅炉占23.1%,内燃机占24.9%,汽车占21.7%,木材占
30.6%(见表5-2).
6)交通通信发达。东三省公路和铁路里程与密度在全国排前列,海港与内河
港口很发达,航空运输也居全国前列。2003年,东三省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
量和邮电业务总量分别占全国的7.1%、8.7%和9.996。
7)科技教育较发达。2003年,东三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为215
万多人,占全国的7.8%:科研活动经费支出为182亿元,占全国的7.9%;研究
和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为90多亿元,占全国的8.7%;技术市场成交额为61
亿元,占全国的9.34%;科技进步水平总评价在全国分别排第9位、16位和12
位。东三省大学院校数量占全国的11.6%,大学教职工数量占12.7%,大学毕业
生人数占12.8%。
表5-2 2003年东三省重要工业品在全国的地位
重要工业产品全国产量尔=省严重水=省/笠国0%) 全国排序
原油(万吨) 16396 6935 42.3 黑龙江第1
原油加工(万吨) 21061 6075 28.8 辽宁第1
铁原矿石(万吨) 21701 5955 27.4 辽宁第2
铁成品矿(万吨) 10733 2659 24.7 辽宁第2
钢(万吨) 15163 1955 12.9 辽宁第3
钢材(万吨) 16068 1945 12.1 辽宁第3
工业锅炉(万吨) 82772 19147 23.1 辽宁第3
辽宁第2、宅
内燃机(台) 2053l 5122 24.9
林第3
汽车(万辆) 234 51 21.7 吉林第l
发电设备(万千瓦) 134C 222.7 16.6 黑龙江第2
变压器(万千伏安) 25137 2941 11.7 辽宁第3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14808 1430 9.65 辽宁第5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1288 213 16.5 辽宁第5
彩电(万台) 4093 450 11 辽宁第3
啤酒(万吨) 2289 371 16.2 辽宁第4
木材(万立方米) 4552 1391 30.6 黑龙江第1
乳制品(万吨) 290 2】7.2 黑龙江第1
注:数据来自2003年工业统计年报(地区册)。
此外,东三省还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和大豆产业带。
2003年,东三省耕地面积21626千公顷,占全国的16.5%;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
18844千公顷,占全国的12.1%;农业产值为1309亿元,占全国的9%。2003年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3.25%,其中玉米占26%,豆类占35.5%,甜菜占40%。2004
年粮食产量为6666万吨,占全国的14.6%。
(3)东北经济区总的经济发展水平属较发达地区之列
国家统计局最近对全国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用
2003年的8项主要经济指标衡量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指数在0.6以上的为发
达地区,共有3个,分别为沪、京、津三市。综合指数在0.45~O.6的为较发达
地区,共有6个,辽宁为0.5218,黑龙江为0.4637,分别居全国第7位和第9
位。综合指数为0.35~O.45的为欠发达地区,有14个,吉林为0.4416,居全
国第10位。0.35以下的为不发达地区,有8个。从总评价看,东三省的经济发
展总体水平属较发达地区之列(见表5-3)
(4)东北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实力差距扩大,但发展潜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速度和程度不一样,东北经济区发展速
度明显落后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两大区域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很
大变化。1980年东三省的GOP是苏、浙、沪三地的74%,1990年下降为69%,2000
年和2002年进一步下降为51%和49%。1980年东三省的GDP是广东的2.45倍,
1990年降为1.35倍,1997年以后进一步降到l倍及1倍以下。
缩短东北经济区与两大区域间的差距,必须采取大政策,推进其大改革、大
开放、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挖掘东三省潜力,充分发挥其主要产业发达、
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使老工业基地再现辉煌。
表5—3东三省综合经济水平及在全国的位次
指标全国辽宁吉林黑龙江
综合指数0.5218 O.4416 0.4637
综合指数全国排序第7位第10位第9位
发展类别较发达欠发达较发达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86C 5797(20) 5340(30) 5426(27)
农村人均纯收入(元) 2366 2558(10) 2182(16) 2280(13)
城市化率(%) 36.22 54.24(5) 49.68(6) 51.54(7)
非农产业就业比例(%) 5C 62.82(5) 49.31(13) 50.44(11)
人均GDP(元) 7392 12001(8) 7553(14) 9344(10)
人均财政收入(元) 6ll 883(6) 450(14) 561(10)
城乡收入差(元) 4493 3239(28) 3158(30) 3146(31)
城乡收入比2.9 2.27(29) 2.45(23) 2.38(24)
注a: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研究参考资料》2003年第20期;
注b:括号内数字为在全国的排序位次。
5.2东北经济区国有经济现状及主要问题
目前,东三省国有经济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规模大,比例高;二是资产质
量较差,经营效益低下;三是企业改铺相对滞后,社会包袱重。下面主要是依据
财政部2003年国有企业决算数据统计和东三省反映的情况进行的简要分析。
(1)规模大、比例高。
11企业数量。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数分别为6133户、3607
户和6816户,在全国排第12位、22位和第9位。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地方国有企业数为5462户、3325户和6323户,在全国排第13位、23位和第9
位(见表5.舢。
21资产规模。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分别为7992亿
元、3490亿元和5177亿元,在全国排第6位、20位和12位。辽宁省、吉林省
和黑龙江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分别为5159亿元、2209亿元和3179亿元,
在全国排第6位、18位和11位。
31销售收入。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国有企业销售总收入分别为3097
亿元、1482亿元和1604亿元,在全国排第7位、20位和19位。辽宁省、吉林
省和黑龙江省地方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分别为1789亿元、627亿元和705亿元,
在全国排第7位、23位和22位。。
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东三省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全国水平。全国
国有工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3%,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
别占37.4%、53.37%和53.12%,东三省平均为44.8%,高于全国14.5个百分点。
全国国有工业从业人员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员的49.16%,辽宁省、吉林省和
黑龙江省分别占64.36%、76.6%和83.6%,东三省平均为73.13%,高于全国24
个百分点。全国国有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1.72%,辽宁省、吉林
省和黑龙江省分别占67.76%、77.2%和90.3%,东三省平均为78.5%,高于全国
27个百分点。全国国有工业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50.45%,辽宁省、吉林
省和黑龙江省分别占54.86%、75.58%和97.56%,东三省平均为86.44%,高于全
国36个百分点。
(2)资产质量差、经济效益低。
1)资产负债率。全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6596,辽宁省、吉林省和黑
龙江省分别为76.7%、87.z%和85.6%,高于全国1r22个百分点。全国地方国
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65%,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为79.5%、91.4%
和91.3%,高于全国15’26个百分点。
4l
2)总资产报酬率。全国国有企业平均为3.3%,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分别为1%、1.2%和0.3%,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平均为3.3%,
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为0.7%、1.1%和0.6%,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不良资产一权益比。全国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一权益比为31.2%,辽宁省、
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为63.3%、146.9%和112.9%,高于全国30一80个百分点。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一权益比为3l_2%,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
别为91.096、259.3%和187.8%,高于全国60一210个百分点。
4)利润总额。东三省均总体亏损,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全部国有企业
分别亏损44.3亿元、13.8亿元和69.7亿元。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地方
国有企业分别亏损39.1亿元、14.4亿元和28亿元。
5)盈利面。全国国有企业盈利面为48.4%,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
为39.5%、38,7%和48.6%。全国地方国有企业的盈利面为48.8%,辽宁省、吉
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为37.096、38.0%和46.8%。
6)亏损面。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亏损面为36%,辽宁省、吉林省和
黑龙江省分别为42.14%、36.92%和40.21%,平均亏损面为40.13%,高于全国4
个百分点。
7)销售利润率。全国国有企业销售利润率平均为3.7%,辽宁省、吉林省和
黑龙江省均为负数,分别为一1.4%、一0.9%和一4.3%。全国地方国有企业销售利润
率平均为3.7%,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为一2I-2%、一2.3%和一4.7%(见表
5-4)。
42
表5—4 2003年东三省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总量指标
企业户数资产总额(亿净资产额(亿销售收入(亿
利润总
地区额(4L
(户) 元1 元1 兀J
元1
辽宁6133 7992.4 2296.1
3097.3
.44.3
全国排序12 6 6 30
吉林3607 3490.7 572.2 1481.8 .13.8
全国排序22 213 26 213 25
黑龙江6816 5177.3 916.3 1604.1 .69.7
全国排序9 12 19 19 31
尔=省比重
9.5 113 6.16 8.1
(%)
不良资
盈利面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椅售利润率产一权
地区
(%) (%) (%) (%) 益比
[%)
辽宁39.5 76.7 1 .1.4 63.3
全国排序23 25 25 、25 26
吉林38.7 87.2 1.2 .O.9 146.9
全国排序25 31 22 23 31
黑龙江48.6 85.6 0_3 .4.3 112.9
全国摔序12 3t3 28 30 3t3
全国平均48.4 65 3.3 3.7 31.2
注a:数据来自财政部2003年国有企业决算数据资料;
注b:企业户数指实际统计数:
注c:排序是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排序;
注d:东三省比重指东三省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
(3)企业改制滞后,社会包袱沉重。
辽宁还有约15%的企业未实行公司制改革,1/3左右的企业仍是国家作为企
业的惟一出资人,相当部分企业虽在形式上是公司制但内部治理结构与传统国有
企业区别不大。吉林仍有20,6的企业没有改制,3096以上的企业出资人没有到位,
60%以上的企业没有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半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辽宁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仍有1500多个社会辅助性单位未分离,其中社会职
能性单位600多个。其中中央直属企业尚有412户社会职能单位没有分离。吉林
省国有工业企业有2100多个社会职能机构,每年需支付约35亿元资金。仅一汽
的社会公益性单位约有60个,职工8400多人,净资产14.4亿多元,年需费用
总额5亿多元。黑龙江大中型国有企业仍承担社会职能的有848户,占国有企业
的64%,办社会职能单位9548个,职工21249万人,年办社会费用支出123亿
元,扣除经营性收入后缺口近100亿元。
另外一个社会负担是厂办集体。辽宁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现有厂办集体企业
1433户,在册职工50.6万人,退休职工12万人,平均资产负债率133%。厂办
集体企业的经营业务与国有企业联系紧密,多数集体职工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家
属,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多为国有企业派出的全民职工,一些职工仍与国有企业职
工混岗工作。这些集体企业在生存发展上的矛盾早已成为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
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5.3东北经济区工业经济现状及主要问题
东北经济区工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重工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熏小;
国有工业比重大,外资、私营工业比重小;企业亏损面大,负债率和劳动生产率
与全国水平相比有高有低。下面主要是依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工业统计进行的
简要分析。
表5—5 2003年东三省地方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企业户数地区资产总额(亿净资产额(亿销售收入(亿利润总
(户) 元) 元1 元1 额(亿元)
辽宁5462 5158.9
1297.3 1789.7
-39.1
全国排序13 6 31
吉林3325 2209.5 272.4 627.6 —14.4
全国排序23 18 26 23 28
黑龙江6323 3178.9 398.8 705.4 .33
全国排序9 11 纠22 30
玳一铂’M酉f%1 8.7 6.3 3.2 4.1
盈利面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
不良资
地区产一权
[%) [%) f%: (%)
益比(%)
辽宁37 79.5 O.7 .2.2 91
全国排序27 24 28 27 24
吉林38 91.4 1.1 .2.3 259.3
全国排序24 31 23 29 31
黑龙江46。8 91.3 O.6 —4.7 187.8
全国排序12 30 30 30 30
全国平均48.8 65 3.3 3.7 31.2
注b:东三省比重指东三省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
(1)重工业比重大,采掘和原材料工业在全国的地位突出。
1)轻、重工业情况。东三省企业数分别为4497户和6458户,各占全国的5.18%
和7.64%。资产总额分别为2750亿元和13174亿元,各占全国的6.6%和14。04%:
资产总额的轻、重比为17:83。工业增加值分别为475亿元和2577亿元,各占
全国的4.5%和14.46%:工业增加值的轻、重比为15.6:84.4。
2)采掘和原材料工业情况。采掘工业,东三省企业数为617户,占全国的
9.27%;资产总额为2395亿元,占全国的23.24%,工业增加值为11 18亿元,占
全国的36.3%。原材料工业,东三省企业数为2094户,占全国的8.34%,资产总
额为6403亿元,占全国13.82%,工业增加值为799亿元,占全国的11.14%。
(2)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与东三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相称。
2001年,东三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为673亿元。占全国的5.蹦,增加值
为194亿元,占全国6.27%,销售收入622亿元,占全国5.18%。从事高新技术
产业的科技人员16194人,占全国的8.7%,从业人员32.85万人,占全国的8.2%。
与东三省经济总量、工业经济在全国的地位相比,东三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是
相对低下的。
(3)国有工业比重大,在全国国有工业和本地全部工业的比重都大。
1)企业数量。全国171256户,其中国有企业46767户,占27.3%。东三省
10956户,占全国的6.39%。东三省国有企业4908户,占全国国有工业的10.5%,
占本地全部工业的44.8%,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
2)从业人员。全国5441万人,其中国有企业2675万人,占49.16%。东三
省564万人,占全国工业的10.3%。其中国有企业411万人,占全国国有工业的
15.36%,占本地全部工业的73.13%,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
3)工业增加值。全国28329亿元,其中国有企业14652亿元,占51.72%。
东三省3052亿元,占全国的10.77%:其中国有工业2396亿元,占全国国有工
业的16.35%,占本地全部工业的78.5%,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
4)利润总额。全国4733亿元,其中国有工业2388亿元,占50.45%。东三
省为723亿元,占全国工业的15.28%;其中国有工业625亿元,占全国国有工
业的26.17%,占本地全部工业的86.44%,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
(4)外资、私营工业比重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企业数量。全国外资企业为31423户,私营企业为36218户,两类企业占
全部企业数的比重为39.5%。东三省外资企业为1462户,私营企业为1647户,
两类企业占本地企业数的比重为28.37%,低于全国11个百分点。
2)工业增加值。全国外资企业为7128亿元,私营企业为2174亿元,两类
企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83%。东三省外资企业为398亿元,私营企
业为112亿元,两类企业占本地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7%,低于全国16个百
分点。
(5)企业亏损面大,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企业亏损面。全国亏损企业39346户,亏损面22.97%。东三省亏损企业
3504户,亏损面31.98%,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
2)国有企业亏损厩。全国国有企业亏损16858户,亏损面36%。东三省国
有企业亏损1970户,亏损面40.13%,高予全国4个百分点。
(6)资产负债率和劳动生产率有高有低。
1)资产负债率。全国工业企业为58.97%,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
为58.69%、62.63%和59.02%。其中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全国为59.19%,
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为59.63%,63.4溉和58.27%。辽宁省、黑龙江
省与全国相差不大,吉林省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
2)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国工业企业为52062元,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
省分别为48170元、47306元和68104元:其中全国国有工业企业为54772元,
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为50433元、48042元和73840元。辽宁省、吉
林省低于全国约10%,黑龙江省高于全国30,6以上(见表5-6)。
表5-6 2003年东三省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情况
乐=省
全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东三省/全国
(%)
企业数(户) 171256 5847 2608 2500 10955 6.39
国有企业数(户) 46767 2188 1392 1328 4908 lO.5
国有企业比重(%) 27.3 37.4 53.37 53.12 44.8
外资企业数(户) 31423 1070 245 147 1462 4.65
私营企业数(户) 36218 1000 328 3lg 1647 4.55
外、私企业比重(%) 39.5 35.4 21.97 18.64 28.37
从业人员(万人) 5441 261 124 177 562 10.3
国有企业从业人员(万
2675 168 95 148 4“ 15.36
人)
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重
49.1右64.3E 76.6 83.6 73.13
(%)
工业增加值(亿元) 28329 1256 589 1207 3052 10.77
国有工业增加值(亿元) 14652 851 455 1090 2396 16.35
国有增加值比重(%) 5L 72 67.76 77.2 90.3 78.5
外资增加值(亿元) 7128 239 122 37 398 5.58
私企增加值(亿元) 2174 71.5 20 20 112 5.17
外、私增加值比重(%) 32.83 24.72 24.1 5.2 16。7
科润总额(亿元) 4733 144 8毛493 723 15.2曰
国有企业利润(亿元) 2388 — 79 65 48l 625 26.17
国有企业利润比重(%) 50.45 55 75.6 97.6 86.44
亏损企业数(户) 39346 1907 815 782 3504 8.g
国有企业亏损数(户) 16858 922 514 534 1970 11.7
企业亏损面(%) 22。97 32.6 3l'25 31.28 31.98
国有企业亏损面(%) 36 42.14 36.92 40.21 40.13
资产负债率(%) 58.97 58.69 62.63 59.02
国有企业负馈率(%) 59.19 59.63 63.45 58.27
全员劳动生产率(%) 52062 48170 4730e 68104
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
54772 50433 48042 73840
(%)
5.4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转型的主要障碍
综上所述,东北经济区产业基础雄厚,基本上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
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工和纺织、造纸、制糖等比较完整
的工业体系。现有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已具备了一定的制造能力,这其中
有历史“积淀”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多年计划经济的产物。如前分析,当时政府
为了迅速建立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以行政计划动员的力量,举全国之力,推
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基于东北先天性发展重工业和大型
装备制造业的资源优势,国家将大量的建设资金集中投向东三省,致使其在短时
期内迅速形成了以清一色国有企业唱主角的区域性制造业产业集群,东北所生产
的工业原料和工业装备则全部通过国家计划调拨或分配到全国各地。也就是说,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东北发展工业的原料、资金靠计划,产品的销路也靠计划,
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无非是国家整个计划体系的装备车间。可见,东北老工业基
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国有企业成分过高的产业
集群体制无疑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1)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规模过小,产业链条较短,还未形成区域产
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汽车产业为例,其产业关联度本应很高,
涉及上游钢铁、有色金属、橡胶、塑料、玻璃,而且涉及提供装备的机械、电子、
电器等一系列部门,其产业链还应延伸到销售市场网络、汽车修理、汽车配件、
道路交通、金融等行业,而目前要实现产业链条不断的升级,必须实现产业链上
各部门生产要素与知识性要素的相互渗透,从而提高各部门的科技含量。然而现
有东北老工业基地汽车产业目前状态较为分散,双重结构问题十分突出,先进的
整车、发动机厂和落后的配件厂同时并存,地方的配套企业只能加工一些低附加
值的一般加工件,不仅如此,由于产业链条中缺少知识要素部门的配合,导致产
业集群升级迟缓、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区域内分工协作,大大地
增加了主干企业的生产成本。
(2)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结构本身存在比例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二个方面:首先,工业体系内部,重工业比重较大,而轻工业比重较小。由于一
些该发展起来的轻工业没有发展起来,这势必会导致产业集群的适应性较差。在
重工业发展缺少相应的加工工业相配套的情况下,当市场需求出现变化时,经济
缺乏转换能力,难以保持产业集群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其次,就东北老工业
基地产业体系总体而言,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落后,二三产业发展的比
例失调。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导致与第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物资供应、
金融保险等产业比较薄弱,致使产业价值链脱节,主干企业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
挥,严重影响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发展相对滞后,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东北老
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1)旧体制残余是影响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模式转型的主要障碍。东北老工
业基地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清一色国有企业唱
主角的区域性制造产业集群。当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时,政
府的管理从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调节,国家的计划指令减少,原本依赖计划指令
所形成的产业价值链逐渐消失。但是,由于企业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的指令性调
节,很难迅速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尽管国家放开了企业手脚,可企业却不
知道怎么用,加之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规模大,资金存量多,转型成本高,
而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不知如何应对。所以,以企业为单元的产业集群自然
不会快速发展。
(2)政府职能错位,企业间的价值链未能实现有效连接。产业集群形成的本
质是产业价值链的连接,而价值链的连接需要政策的配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只
有企业最了解自身状况,最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因此,企业必须在自己所在产
业中寻找与其他经济主体价值链的连接。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其职能应该逐渐转
向服务型,要制定适宜的规章制度,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软环境。与
此同时,要加大基础设旌建设,为企业价值链的衔接提供一个完备的硬件环境,
这才是政府的明智之举。
(3)企业经营机制的落后,市场手段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是
以集群中的各个企业发展为基础的,当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
候,经济运行的规则发生了变化。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某些政策支持和资金
、倾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渐渐弱化。取而代之,市场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
争机制、风险机制对经济运行主体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必须对其投入与产出进行
成本核算,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有限的资源从低效率的劣质企业向高效
率的优质企业转移,促进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由于东北
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长期依赖行政指令性计划,企业7自身成本与收益核算机制被弱
化,而企业这样的经营机制恰恰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极大地影响了地区
产业集群的发展。
(4)思想观念保守,创新意识不足。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依靠国家全力扶持形成一大批国有企业,统收、统支、统配运行机制和模式使人
们思想观念中多劳多得的概念淡漠,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市场经济
得不到充分发挥,严重影响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再次,东北老工业基地
低度化的产业结构必然形成低水平的产业集群,表现为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数量比例较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比例较小,不仅如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制
造产业集群的联系不够紧密,对传统产业带动力不足,无法使现代知识性要素渗
透到传统的生产性要素中去,这样既不利于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改造,更加不利
于现代新兴产业集群的开发,很难实现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可持续增长。
49
6实现东北经济区共同发展的对策和途径
6.1东北经济区共同发展战略构想
(1)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深层次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消除地区封锁,
冲破行政壁垒,充分发挥东北经济区内的地缘、资源、产业、人才等各种优势,
加强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联结与合作,培育各种形式的区域利益
共同体,加速产业集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区域分
工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从整体上提高东北经济的素质、
资源的配置效益及城市化水平,推动东北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快速发展的轨道。
2)发展目标。争取到2020年,把东北经济区建设成中国基础产业最雄厚、
产业加工度化最高、产业集群规模最大、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第一、二、三产
业协调发展,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和社会进步,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经济区。
预计到2010年整个东北经济区可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508亿元,年增长8.5%,
2010年工业高加工度化率达到70%,经济外向度达到50%。第一、一、二产业的
比重为13比45比42。
(2)空问发展模式
东北经济区未来产业空间结构围绕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4个特大城市
形成沿路(公路、铁路)、沿边(边境)和沿海(海洋经济区)3大联接产业经济带,
经济带由若干大中小型产业集群构成。东北经济区总体呈现出点、轴、扇空间布
局结构。点就是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4个特大城市,轴就是形成以哈大电
气化铁路、哈大高速公路为轴心,以周围100公里为半径的发展带。扇就是大力
开发沿海、沿边地区,形成南北两个对外开放扇面,带动整个东北经济走向国际
市场。
(3)形成几大产业集群
1)农产品产业集群。以吉林中部为主体、建设成包括辽宁中东部、黑龙江
西中部在内的东北中部黄金玉米带,以吉林黄龙玉米综合加工为龙头,形成东北
地区玉米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以黑龙江东南部为主体,建立起包括
吉林东南部地区的大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以沿海地区为主体,建
立起包括江湖在内的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集群:以内蒙东部地区为主体,建
立起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在内的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
集群;以长白山林区为主体,建立起包括辽宁、黑龙江东部山区在内的土特产品
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以辽宁西南部地区为主体,建立起包括吉林南
部在内的水果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总之,在东北经济区内部形成产业优势明显、产品特色突出、竞争实力强、
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产业集群。
2)工业产业集群。以汽车制造业为主形成运输机械工业产业集群。以长春、
大连为基地,一汽集团、长春客车厂和大连造船厂、大连机车厂为骨干企业,形
成在全国具有绝对优势的汽车、船舶、铁路机车和客车生产基地,,占领陆路、
海运和铁路运输机械产品市场。
3)形成石油化学工业产业集群。以大庆、吉林、辽河三大油田为基地,以
大庆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辽阳化学工业公司锦西石油、大连
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形成系列石油化学工
业产品生产加工体系。
4)形成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的动力设备制造
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各种大型设备,形成全国的大型设备生产基地。通过努力,
力争把东北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的制造业或装备工业中心,实现东北经济区装备
工业装备全中国的设想。
5)形成冶金工业产业集群。以鞍钢、本钢等企业为骨干,迅速加快对冶金
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这些大型骨干企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把冶金企
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6)形成制药工业产业集群。以通化东宝、吉林敖东、通化金马等长白山制
药企业为骨干,大力发展具有东北特色和优势的制药企业,形成东北药业优势。
7)形成建材工业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东北丰富的资源优势和雄厚的产业优
势,大力发展以木材、水泥、玻璃新型装饰材料为主的建材加工业。尽快把建材
行业的加工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形成东北建材的产品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
8)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的国家级高新技
术园区为依托,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根据东北三省的科研开发能力特点及现
有产业基础状况,对东北经济区发展高新技术做适当分工,明确各个园区的发展
重点。大连以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工程、环保产业为主;沈阳以电子信息、机电
一体化、新型材料为主;长春以生物制药、新材料为主;哈尔滨以机电一体化、
新材料为主。形成东北经济区内部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发展势头迅
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6.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条件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经济主体从外部经济中获得最大效益而形成的相关企业
的自然藕合,并非是依靠指令性的计划而形成。即使依靠计划指令实现企业之间
价值链的衔接一也是暂时的,不可能持久。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51
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这还不够,企业自身必须具
备相应的内部条件,产业集群才会持续发展。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我认为
降低体制改革的成本是实现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而体制改革成本降低
的关键是政府要“抓大放小”。所谓“抓大”就是国家把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
的举足轻重的大型企业、行业抓在手里,强化管理,使之成为国有独资企业;所
谓“放小”就是要把除国有大企业以外的那些企业放开,运用破产、兼并等手段
或组建由非国有资本构成的公司或向除国有资本以外的公司出售,使这些企业脱
离国有范畴,成为非国有资本的股份公司或私营企业,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多
元化的经济结构将促进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在市场竞争、价格、供求、风险
机制的作用下,更易于实现经济体之间价值链的连接,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
的企业内部条件。
(2)建立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由于东北地区国有资产规模大,地方政府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国有
资产管理体制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何发挥地方管理国有资产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还需要继续探索,即如何有效地实现是省和市(地)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
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实现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
结合,这需要有配套的系统设计o。东北各地方政府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地方国有
资产经营机制和方式,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资本运营机构的管理。
(3)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尽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股权多元
化改革解决国有股一殷独大、一股独专问题。通过加强和完善外部董事制度和监
事会制度,解决监督薄弱问题,使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阿真正实
现权力分立、互相制衡、规范运作、防止内部入控制:二是尽快实现经营者的市
场化配置;三是建立有效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4)培育龙头企业,辐射和拉动配套企业发展的带动。
产业集群发展必须有龙头企业的带动,而国有企业无论是技术基础、还是资
金储备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国有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产业集
群的发展状况。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是委托代理结构
的改革。通过国有资产所有者与国有资产经营者的分离,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
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使其真正面对市场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进
行自主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被动
状态,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产业集群生产技术的核心。在产业集群中不仅实现自
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通过辐射作用拉动为之配套的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配
套企业推动龙头企业进步,从而形成基于拉动挤压效应的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
啪艳芳.论国企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田.经济问题,2003,(2)
㈣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国有企业减员增效解除后顾之忧。
要使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市场化制度创新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
体系,而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与解决国有企业多余人员负担问题相结合,
这个问题在中央政府给与财政政策的支持下,更需要东北地区各级政府的通力合
作加以解决。
6.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长期以来,以大企业为龙头拉动经济发展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旌的产业发展
战略(参见表6一1),重工业地位突出也是其产业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以矿产资源采掘业、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
及其大企业,在国有企业机制僵化、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矿产资源衰竭、江浙等
省制造业兴起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己明显下降。而浙江、江
苏、广东等省发展的一个基本经验就在于重视中小企业、非重工业的发展。
表6-l 2002年东北三省与华东三省市工业组织指标比较单位:%
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
国有及控股工业
企业总产值比重63.4 80.1 81.5 49.7 28.3 20.6
大型工业企业总

产值比重62.7 69.6 73.7 53.6 32.1 25.8
中型工业总产值
比重8.5 13.2 9.1 12.3 17.2 19.3
小型工业总产值
比重28.8 17.2 17.6 34.1 50.7 54.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2)》计算。
目前,东北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没有充分认识,工作重点仍停
留在发展大企业上,忽视了正在起步的中小企业集群,对产业集群的专业分工、
中介组织建设、外部环境的培育等缺乏长远规划和措旌,造成了东北地区产业集
群的发展落后于东部、中部许多地区。一些大企业没有或少有就近配套企业,处
于“孤立无援”的状态,经营成本难以降低。例如,远离汽车市场中心和汽车零
部件供给中心的“一汽”,其物流成本是中国几大汽车厂中最高的。
中小企业代表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活力和未来。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
的中小企业急需大发展,不仅要增加数量、增强活力,还要解决普遍存在的缺乏
产业联系、小而全、布局分散等问题。因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应通过贯彻产业集
群战略,将产业政策重心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适度转移,从单个大企业的点的扶
持向地方产业体系的面的培育转移,在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重工业的同时,促进
电子、信息、制药、食品等产业的发展。
同时,中小企业及辅助服务机构的发展能为国有企业分流富余人员、分离主
辅职能、减轻社会负担。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鼍方面积累了经验。东欧解体后,
对原有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改造,除了私有化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将大企
业按照生产、供应、销售、辅助服务若干个环节相分离的原则,形成产业集群∞。
以克罗地亚造船厂为主的前南斯拉夫的造船业在20世纪70年代仅次于日本、韩
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缩小企业规模、推行外包制、实现专业化生产的
改革。许多造船企业通过提供培训和资金支持,鼓励有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员
工创办小型私人企业,从事外围的、辅助性的零部件生产和原材料、燃料供应等
服务,成为太企业的供应商。对推进大企业的私有化,提高竞争力起到了非常大
的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中小企业集群也会有助于完善东北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
的组织形式。东北的国有企业集团在组织形式上存在以全资、控股子公司为主的
突出特点。例如在2000年对沈阳市18家企业集团、145个样本公司的调查中,
采取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形式的,占全部样本公司的71.7%。这使得东北的企
业集团更像一体化程度很强的、具有多个分支机构的大企业,企业集团在组建和
管理上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很浓的行政色彩。企业集团缺乏对外吸引力和辐射
力。目前,多数东北大企业的集团化改制已完成,企业集团的组织设置应从侧重
整个集团的企业制度改革转移到重视参股子公司和协作层企业的发展,而产业集
群模式正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发展围绕企业集团的中小企业集群将有助于企业
集团发展以契约和一般参股的企业联结方式,跳出单体大企业的组织结构的藩
篱。推行外包制,开展纵向分工协作形成企业集团有效的规模和边界。
另外,东北三省的资源枯竭问题非常严重,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
经济政策研究院确定的i18座资源型城市名单,东北三省有30座,,占25%。而
这30座城市中又有一多半正在或即将面临着资源枯竭问题(参见表6—2)。相应
地,东北三省在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冶金、森工等行业中存在着相
当多的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及其所依托的城市必须尽快进行产业转
型,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降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
m仇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1.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表6—2 东北三省典型资源型城市分布情况
煤炭城市石油有色金黑色冶森工城市
城市属城市金城市
辽宁抚顺、阜新、调兵盘锦葫芦岛本溪
省山、北票
黑龙鸡西、鹤岗、双鸭大庆伊春、铁力
江省山、七台河
吉林辽源敦化、珲春、松原、
省临江、和龙
合计9 2 1 l 7
资料来源:根据《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课题报告整理。
在资源枯竭型企业及其城市进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的
中小企业及其所形成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因为中小企业是众
多下岗失业人员的“蓄水池”,是地方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其次,中小企业创
新意识强,“船小好调头”,即使发展初期从事资源依赖性产业,随着发展它们有
较强的自组织能力,可以向更高级的产业或产品进行调整。再次,中小企业积极
探索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也将为大企业的产业转型提供经验和信息,有助于区域
产业优势的形成和经济转型。曾是法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的法国洛林地区,
在产业转型中将促进依托大企业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作为与产业结构调整、体制
转轨并行的三大战略之一。法国最大的国有煤炭公司洛林煤炭公司,在转型中扶
持、创办了100多个私有化的中小企业;洛林地区政府还成立了15个类似现在
企业孵化器的外资企业园圃,以非常优惠的税收、土地等政策吸引外地高新技术
产业的中小企业进驻该地区。经过20年的努力,洛林地区现己成为一个集聚近
千家高新技术企业、环境良好的新产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默西郡等老工业基
地也都伴随着从大企业体内滋生的小企业集群的成长,完成了产业转型。这些对
东北经济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都起到了典范作用。
6.4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笔者认同王缉慈等人的观点: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机制越健全的地方,产
业集群就越健康。。但仍坚持产业集群的培育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即使是自由主
义的旗手哈耶克也认为:一个功效显著的市场经济,乃是国家采取某些行动为前
提的;有一些政府行动对于增进市场经济的作用而言极有助益;而且市场经济还
。www.hntc,zi.cⅢ/jixqy/cyjq.him.顾强、王辑慈‘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与新兴工业化》
能容受更多的政府行动,只要他们是那类符合有效市场的行动。但是,对于那些
与自由制度赖以为基础的原则相冲突的政府行为,必须加以完全排除,否则自由
制度将无法进行。因此,与一个较多关注经济事务但只采取那些有助于自发性经
济力量的措施的政府相比较,一个对经济活动较少关注但却经常采取错误措施的
政府,将会更为严重地侵损市场经济的力量”。
作为产业集群五大主体之一,政府在产业集群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级
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时应主动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首先,东北经济区应加快政
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
产业特点,政府政策扶持应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应加强新兴产业的
开发,要根据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和老工业基地原有的基础产业状况选择合
适的新兴产业。因为就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产业来看,已具备发展新兴产业的
若干优势,不仅东北老工业基地起步较早,多位于大中城市,在这里交通、邮电、
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健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林立,科研人才密集,而且在东
北老工业基地已开辟了若干个高新技术和产业开发区,这些因素都为东北老工业
基地进一步开发新兴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政府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大力支
持引进外资,扶持新兴产业,为新兴产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
件,通过对新兴产业的引进,最终实现东北地区产业链的高度化,提高产品的附
加值,建立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其次,改造传统产业部门,优化整个产业价值链。政府的政策也要注重对传
统产业链的改造,任何新兴产业链的形成都不是“空中楼阁”,可以随心所欲,
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更是如此。目前,老工业基地效益低下,发展资金较为
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引导政策必须以改造传统产业部门为开
端,通过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以及其内部变化的相互促进,不断创建各个产
业部门之间相互需求的关联,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注意与传统产业之间价值链的
连接,通过新兴产业链与传统产业链的结合,拉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同时推动
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进而提高东北地区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东北老工
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各级地方政府还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地方政府应制定优惠的政策
激励产业的进入,利用集聚的自发性诱导产业集聚的发生,创造有竞争力的区域
环境,。第二,政府对现有的产业集聚区(如专业化生产区、高科技工业园区)要
积极扶持。不仅要从基础设施等硬件上创造条件,还要从企业的产权机制、融资
渠道、人才吸引等软件上予以支持。第三,引导和培育企业联系的发展。企业联
系,尤其是产业内企业问的联系,对企业集聚起着重要作用。考虑到中国的传统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卷,三联书社,1997年版,P281
文化特点,充分发挥正式或非正式联系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集聚的形成
和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振兴。
6.5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6.5.1制定适宜的引资优惠政策
按照对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偏好特征不同,可以将来华外商分为两类:即“政
策偏好型”和“环境偏好型”。对于“政策偏好型”外商,应制定相对较高的优
惠政策,而对于“环境偏好型”外商,应提高投资环境。目前,我国对外资政策
正逐步从“优惠政策”到“国民待遇”调整,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环境比较
差,只能吸引那些投资质量水平不高的“政策偏好型”外商投资。因此,为吸弓f
外资,东北老工业基地应提供较高的优惠政策。而后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步完善,
逐步消除对外商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向“国民待遇”方向调整。东北老工业基
地吸引外资的策略,即其外资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旌,应对自身条件和外部因素
的变化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反应,如果缺乏对外商的了解和利用外资的实际经验,
政策调整过程的成本很高。
东北地区实:i蠡优惠政策面临着其他地区和省市的竞争,由于各地在制定利用
外资的优惠政策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就使他们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纷纷出
台各种优惠措施,这大大削弱了各地区为吸引外资所实施的种种优惠政策的实际
效果。东北地区已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辽宁省对装备制造业等8大行业
新购进的机器设备,只要符合条件,都对所含增值税税金予以抵扣。对来辽宁投
资的外商,辽宁还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国债贴息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土地优惠
政策、吸引资金和人才的优惠政策。比如,除国家对重大技改项目加大贴息外,
该省每年从预算中安排3亿元,作为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贴息资金,重点支持装各
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精细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的技术改造。为鼓励外商
到吉林省投资兴业,吉林省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实
际生产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1、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3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在长春市兴办的外商投资企业按24%征收所
得税,在延边州设立的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
税,第3至第5年按7.5%征收企业所得税,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
对鼓励外商投资项目所进口的设备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另外,吉林省将放宽吸
收外商投资领域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条件,放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持股比
例限制,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再投资项目,凡外资比例达到25%以上,均可享受
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允许沿海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承包经营管理省内外商投资企
业和内资企业。
虽然东北三省已推出很多优惠政策,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优惠待
遇只是构成投资环境的一个因素,只能起到部分激励的作用,并非决定性因素,
因此东北地区应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宜的优惠政策,不能过于看重各
种优惠待遇的实施,力争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引资成效。
6.5.2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投资环境是外商投资决策中极其关键的影响因素,投资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东
道国与外商投资相对时的竞争地位,东道国较高标准的投资环境会增强对跨国公
司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东北地区的投资环境与广东和上海相比,差距还很大,有
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东北三省正逐步改善投资环境,例如辽宁省重视改善外商
投资环境,大幅减少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省级部门原有的1551项审批事项被减
掉587项。同时在外商企业减负方面,出台了外商企业免征价格调节基金等政策,
每年为外商企业减负1亿多元;还取消270多项不合理的收费,既卸掉了企业的
包袱,又给国外大公司创造很好的合作机会.为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形成全方
位对外开发格局,辽宁省最近制定了《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其中计划
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辽宁对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实行简化;辽宁
计划在未来几年新建5条高速公路,4座大型水库,2个20万吨级以上的码头,
扩建2个机场。还有一批城市轻轨交通、管网改造、污水处理等项目。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利用外资需要创造环境和改善机制,客观地说,东北三
省利用外资的环境虽然有所差别,但总体看与南方省市仍有很大差距。所以无论
在硬环境还是软环境方面东北三省都需继续努力,尽快改善:为进一步改善东北
老工业基地的投资环境,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硬环境建设
首先在改善硬环境方面,东北三省应紧密合作,共同改善东北地区的交通运
输环境。首先应使东北区域内的交通运输畅通和便捷,进而共同努力打通欧亚大
陆桥,使东北地区商品能低成本、较快捷地进入欧洲市场。最后应考虑东北三省
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辽宁省的各出海口岸,使东北地区的海运资源得以共享。
其次,东北三省应逐步改善城市基础建设,加强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建设,以及
城市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最后,应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2)加强软环境建设
1)提高政策的透明度、政府的工作效率
虽然企业是利用外资的主体,但政府需要为企业的招商引资创造环境和构筑
平台。在外商的眼里,政府意味着资信,由政府牵线搭桥更让外商放心,由政府
进行宣传和组织,更能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集约效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政
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利用外资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是政府要摆
正位置,认清使命,发挥正面效应。一个地区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与该
地区政策的透明度密切相关,透明度越高,东道国对外资的吸引力越强。东北老
工业基地应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加政策的透明度,简化外资审批程序:政府官
员要转变观念、作风和行为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对外商的服务效率。
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逐步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华跨国公司决定投资时,必须要考虑到当地人才资源状况,包括各个层次
的外语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全面
本地化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落后或人才匾乏,公司在中长期就
将面临人力危机,无法持续发展。虽然东北三省的教育体系比较完善,拥有众多
的机械及工程类大学、职业技术学校、专门的外语学校,以及大量的制造业科研
机构,但与上海、深圳等地相比,用人机制不甚灵活,劳动力素质不高。因此,
东北三省应继续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并改善用人机制,加
强利用外资运作与管理人才建设,积极吸引海内外高级管理人才落户东北。
6.5.3加强东北三省的区域经济建设,增强东北地区吸引外资的区位优势
(1)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的系统整合和集团化构建
公司化、大型化是当今企业跨国化经营的基本条件,也是企业寻求全球范围
竞争优势的有利武器。近年来,世界著名大企业之间的兼并、合并、合资、联合
愈演愈烈,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小
而全’、“大而全”的“细碎”企业,适应市场能力较差,产业创新能力弱。东北
老工业基地具备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形成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的良好基
础。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现有的众多大型制造业企业是发展制造业基地的良好基
础,因此应尽快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组建巨大的企业集团,从而有能力在与外商投
资的竞争中获得一个比较有利的竞争地位。对于外商投资的实质操作阶段,虽然
东北三省已经各自逐步建成了一套完善的、高效的服务体系,但从跨国公司的投
资产业类别分析,目前外商大规模投资东北的制造业项目比较单一,三省的主要
外商投资项目都集中在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制造领域,而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是东北地区缺乏区域内部的经济协调和互补。东北地区应按照长三角、珠三角的
区域经济建设模式,按照轻重工业门类。因地制宜地建立制造业生产中心。
(2)东北三省应协调利用外资,防止利用外资的恶性竞争
东北三省应从经济区域化和专业化角度协调利用外资,防止利用外资的恶性
竞争。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利用外资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东
北三省在利用外资方面的恶性竞争。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改
造是~个区域振兴的问题,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所以,东北三省应树立区
域经济发展观念和东北地区的全局观念,在利用外资方面应进行区域协调,避免
恶性竞争。东北三省在产业结构和自然资源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近年来每个省
都非常重视招商引资。但我们认为,东北三省在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利用外资方面,
应充分考虑区域发展、专业协作,三力合一,共同打造东北地区的强势企业和名
牌产品,共同走向国际市场。虽然东北三省在机械、锅炉、轴承、电站设备、仪
器仪表、汽车、飞机、医药、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都有较好基地和相对优势企业,
但应首先在东北区域内进行重组和整合,形成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强势企业,然
后利用外资,实现中外强强联合,构造东北地区的各类“航母”。这样既可避免
重复上项目、相互火拼,又可降低利用外资成本和争取在利用外资方面获得有利
地位。
6.6重点构建四大产业创新集群
发展基于技术关联的产业集群,优化东北地区的产业空间布局是振兴东北老
工业基地经济的重要内容。推进集群式创新,整合东北地区的产业创新资源,提
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东北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因此,必须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战略出发,对东北地区创新群的产业选
择、发展目标和实施对策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6.6.1东北地区四大产业创新群的发展条件
(1)装备制造业创新群的发展条件。1)产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装备制造
业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特点之一是产业集中度较
高、大企业带动能力强、规模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国有企
业所占比例过大,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较小,因此,总体竞争能力不强。
2)产业结构。就装备制造业的二大子产业的结构关系看,东北地区的基础装备
制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比例关系基本合理,但二大子
产业的运行关联相对较弱。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关键
设备主要靠国外进口,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对基础装备错4造业和交通运输装
备制造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的贡献率不大。因此,在比例关系较为合理的表象下,
存在产业关联度低的深层次矛盾国。3)技术基础。东北地区不仅具有著名的企业
研发机构,还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院所,这些都是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仓q新群形
成的基础。
(2)石油石化产业创新群的发展条件。1)资源条件。东北地区石油石化产业
刨新群的形成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大庆油田、吉林油田、辽河油田使东北地区
石油化工产业发展有原油就近供应保障。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中俄输油管线
建设将为国外原油的供给提供便利条件。2)产业基础。东北地区已初步形成了
北起大庆、南至大连的石油石化产业带。大庆油田、大庆石化总厂、吉化、吉林
油田、大连石化、大连西太平洋、锦州石化、抚顺石化等大型石化企业的发展使
。张威.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Jl中凰工业经济.2002,(3)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石油石化产业最密集的大经济区。东北地区石油石化产业总产
值达到870亿元,在比较的四大经济区中位列第一。目前,大连双岛湾石化产业
园门(1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项目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它的建设和
投产不仅将提升东北地区的炼油能力,更重要的是将对东北地区发展石油化工下
游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产生重要影响。3)技术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石油石
化研发力量最为密集的区域。东北地区石油石化产业创新群有工程技术人员
14362人,在比较的四大经济区中位列第一。东北地区不仅拥有大庆石化研究院、
吉化研究院、抚顺石化研究院等企业研发机构,而且拥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长
春应化所、沈阳生态所等国内外知名的独立研究机构。此外,东北地区还拥有大
庆石油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和沈阳化工学院四所培养专门人
才的大学。吉林大学在基础化学领域、大连理工大学在精细化工和环境工程领域
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优势。4)制约因素。国有资本的高度垄断使石油石化产业内
部缺乏充分竞争,外资和民营资本的进入还相当有限。因此,提高石油石化产业
的对外开放度,实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造是东北地区石油石化产业刨新群快速
发展的必要条件。东北地区石油石化产业的另一缺欠是石油深加工产品少,精细
化工产业发展缓慢,新产品产值仅为长三角的十分之一,多数企业的工艺落后、
设备老化。因此,从根本上改造东北地区石油石化产业的技术基础,拉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是东北地区石油石化产业创新群发展的关键。
(3)精品钢材产业创新群的发展条件。1)产业基础。东北地区精品钢材产业
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和吉林中南部地区,主要拥有鞍山钢铁集团、本
溪钢铁集团、东北特钢集团、通化钢铁公司等一批特大型企业,从业人员近40
万,工程技术人员5.3万,两项指标在比较的四大经济区中位列第一。2)技术条
件。东北地区精品钢材产业创新群的技术依托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的研发机构和
高校的科技力量。东北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
相关学科领域有一定优势。中科院沈阳金属所、沈阳自动化所提供技术创新的学
科支撑。必须看到,东北地区精品钢材产业创新群的技术基础相当薄弱,该产业
创新群的从业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总量虽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工业总产值位于长
三角和东南沿海之后,新产品产值位于长三角、京津冀和东南沿海之后,专利申
请量也远不及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品种单一、高附加值
产品少是东北地区精品钢材产业发展的基本技术特征。3)制约因素。国有大企
业集中是东北地区精品钢材产业的特点之一,民营企业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有~定发展,但没有成为市场的真正主角。因此,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
造,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是体制创新的当务之急。东北地区的几个特大型国有钢铁
。张跃.精心打造精品钢材基地【Jl上海工业,2002,(5)
61
企业虽在地理区位上比较接近,但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重组,规模经济效益
不明显,总体竞争实力不强。因此,如何运用市场手段来实现企业的兼并重组、
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是东北地区精品钢材产业创新群建设的重要战略切入点。
(4)现代制药产业创新群的发展条件。1)资源条件。东北地区的现代制药产
业以两大制药板块的发展作为基本支撑,一是化学原料药产业,其骨干企业是东
北制药集团、哈药集团等;二是现代中药产业,其骨干企业有通化东宝、吉林敖
东、吉林修正集团等企业。在这两大制药板块中,现代中药产业是东北地区制药
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东北地区是我国天然药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药材种植面
积和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较国内其它经济区有明显优势,丰富的中药资源是现代中
药产业创新群形成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产业特点。东北地区制药产业从
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业总产值在国内四大区域的排位相对靠后,R&D经
费支出总额偏小。但也应看到,东北地区制药产业新产品产值比重和中一位R&D
支出的专利申请量在全国几大经济区中位次靠前。近年来,东北地区在中药新产
品的研究开发方面不仅投入大,日前取得明显成效。因此,东北地区应充分利用
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中药产业创
新群,使其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3)制约因素。第一,产业集中度低是制
约东北地区现代中药产业创新群形成的产业瓶颈。在产业领域缺乏能整合研发资
源的大企业,使整个产业对基本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第二,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以项目的联合攻关为主要纽带,以资金、人
才、成果和收益共享为基础的全面台作机制尚未建立,这是东北地区现代中药产
业创新群建设要突破的机制制约。
6.6.2东北地区四大产业创赣群的发展构架
(1)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群发展构架。1)发展目标。到2010年,争取使装备
制造产业创新群的工程技术人员达15万人,工业总产值达5000亿元,R&D经费
支出达50亿元,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96以上,专利申请达2000
项,形成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群。2)重点领域。改变
传统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全面提升产品创新设计、生产过程优化、经营管理、
网络化制造等各方面的水平,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依托三省机床、变压
器、水泵、重型枧械等设备制造大型企业,积极开发与应用面向制造业的嵌入式
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等信息化技术,重点发展高档机械加工设备和重大成
套装备及农用机械设备。以哈飞集团、沈飞集团为依托,研制新型多用途飞机、
小型家用飞机和直升飞机。进一步增加民用飞机生产能力和产量。依托大连造船
企业,大力发展大型油轮、超大型集装箱船、海上作业平台等高附加值船舶,建
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生产基地。依托大连船舶重工、沈飞、黎明、哈飞集团
等重点企业,加强新式军事装备研发生产能力,发展潜艇、军舰、航空器等重大
军事装备及导弹等武器弹药,在东北地区构筑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3)主
要措施。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等院校为依托,组建
国家级装备制造研发设计中心;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积极寻求与国际同类行业优
势企业合资合作;加快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
新技术的步伐,大力提高设计和制造水平,产品开发要突出服务本省区域特色产
业设备更新改造、替代进口的需要;进一步推进企业空间集聚和企业重组,培育
出若干在国内居龙头地位的企业,形成一批在国内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先进
装备产品,推动装备制造业与加工工业的联动发展,提升东北装备制造产业创新
群整体水平。
(2)石油石化产业创新群发展构架。1)发展目标。到2010年,争取使石油
石化产业创新群内的工程技术人员达4万人,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R&D经
费支出达20亿元,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96以上,专利申请达1000
项,成为具有较强研发、设计能力的我国石油石化技术研发中心和世界石油石化
产业基地之一。2)重点领域。增加探明可采储量,提高原油采收率;改造现有
炼油装置,增加油品新品种,优化油品质量,增加产品产率;大力开发新型化学
原料药、农药、添加剂等精细化学品;开发和应用自动化关键技术。提高化工生
产的自动化水平,使行业的综合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形成以采油为基础、炼油为
龙头、化工为支撑、精细化工产品为终端的产业链。3)主要措施。依托大企业
引进国内外石化科研机构,设立石化高新技术孵化器,推动产学研合作,广泛吸
纳石化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为依托,组建国家级石油石化研发
中心;引进国内外院校和培训机构,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石油石化人才培养体系;
推进石化产业密集区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重点发展经济建设急需的合成材料和
精细化学品,形成系列石油化学工业产品生产加工体系;以大连港为依托,建立
以国际货运枢纽和时效性区域运送相结合的物流中心,加快大连、营口原油中转
储运基地建设。
(3)精品钢材产业创新群发展构架。1)发展目标。到2010年,争取使精品
钢材产业创新群内的工程技术人员达8万人,工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R&D经
费支出达30亿元,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专利申请达800项,
成为集研发、加工、贸易等功能的世界重要的精品钢材制造中心之一。2)重点
领域。开发和应用超高强度钢生产技术、流程过程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发生
产轿车面板、船板、等精品板材,及高附加值合金钢材制品等。瞄准国际名牌产
品的实物质量水平,通过新产品的研发,带动和提高主要生产线的综合水平。3)
主要措施。以鞍钢、本钢联合重组为突破口,加强钢铁企业的优势集成:扶持鞍
山钢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民营技术开发中心,发展高校高技术园区、留学人员创
业园区等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基地,引进国内知名钢铁研究院所建立“网上虚拟研
究院”和“网上技术市场”,以鞍山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
所、鞍钢钢铁研究所等院所为依托,建设跨企业的研发平台;推进鞍钢、本钢两
大企业的联合重组,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使这两大集团迅速成为世界级的钢铁
生产集团;以“鞍本”集团、东北特钢、北钢、新抚钢为依托,形成一批钢材深
加工企业群。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4)现代制药产业创新群发展构架。1)发展目标。到20lO年,争取使制药
工业产业创新群的工程技术人员达2.5万人,工业总产值达800亿元,R&D经费
支出达30亿元,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96,专利申请达800项,
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以生物医药、天然药物、现代中药为主,化学原料药和新型
医疗器械、制药机械为支撑的最重要的现代医药制造区域。2)重点领域。推进
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共同开展药物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优先发展现代生物制药
技术,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医药两大类产品;针对常见病和多发病重点开发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刨新药物。3)主要措旌。建立东北制药集团、敖东集
团、修正药业、哈药集团等制药集团的战略联合,依托各自优势,以骨干企业为
主体,组建若干医药科技创新服务心,孵化新药成果:依托哈尔滨医科大学、中
国医科大学、吉林省药物研究所等太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及医药企业,建立天然药
物研究开发中心、生物基因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新药检测中心和医药信息
中心数据库,促进东北地区医药企业与院校、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
的技术合作与交流;通过与机械、电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高精尖的仪
器设备,开发家用保健、康复、理疗型医疗器械产品;逐步提高重大制药机械装
备国产化水平和质量水准,以加快替代进口的步伐。
东北经济区依托强大的老工业基地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实
现东北三省的良好的区域经济合作,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走出东北老工业基地
的困境,成为我国又一经济增长极。
7结论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有些是历史沿袭下来的,有些是
大企业带动的,有些是自发产生的,有些是政府主导型的等等,东北经济区各省
市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资源或条件的产业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虽然各有特色,但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即柔性专精性、学习创新性、
专业性、地域根植性、自组织性等,各地在发展地方产业集群时,必须注意培养
具有本地优势的产业集群,同时注重企业的根植性以及政府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创
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
(2)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
作用,其作用机理可以从经济学方面获得解释。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
析:即产业集群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具有成本优势、
议价优势、创新优势、专业化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及扩张优势等。因
此东北经济区应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在加强区域
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培育地方优势产业集群,走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困境。
(3)通过分析东北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现状,东北经济区应重点构建的四大优
势产业创新集群应该是:装备制造业创新群、石油石化产业创新群、精品钢材产
业创新群以及现代制药产业创新群。
。(4)东北经济区实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必须同时采取有力的配套政策措施。
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挥
政府引导作用等。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产业集群对东北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实证分析。产业集群
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现已得到绝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但其对区域经济
增长的贡献程度,现在还没于出现有说服力的度量方法,这是今后有待进一步研
究的问题。
(2)如何构建产业集群的长期竞争优势和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纵观国内外
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随着重大技术革新的出现或需求状况的改变,许多产业逐
渐衰退或消亡,同时又有许多产业出现或兴起,相应地,许多产业集聚区也逐渐
没落,同时又有许多产业集聚区逐渐兴起。因此,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
级,构建和保持产业集群的长期竞争优势,对维持区域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重要
的作用,是以后需要重点研究的命题。
参考文献:
【1】编辑部.中国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重点【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
f21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03.(4).
【3】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J】.中国工业经济,
2002,(7)
[4]陈贤友.我国产业集群现状分析fN】.中国证券报,2002.12.27.
【5】陈耀.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特征及前景【J】.决策咨询,2003,(9).
[6]陈振汉,厉以宁.工业区位理论[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
【7】丁向阳等小商品如何撑起大经济IJ】.改革与发展,2002,(10).
【8】冯光森、张先国、杨建梅.地理集群的企业竞争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
(6)
【9】冯艳芳.论国企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fJ】.经济问题,2003,(2).
【10】黄建清、郑胜利.国内集群研究综述fJ】.学术论坛,2002,(6).
【111李力.解析浙江发展新思路【J1.决策,2002,(12).
【12】李梦玲.积极探索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推进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田.
科技成果纵横,2002,(4).
ft3]李新春.企业家协调与产业集群一对珠江三角洲专业镇产业集群化成长的分
析【J1.南开管理评论,2002,(3)
【14l梁小萌.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及区域协调【J】.改革与战略,2000,(6).
[15]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6]迈克尔·波特等.未来的战略[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17】马延吉、佟连军.哈大产业带产业空间构建与产业布局【J】.人文地理,2000,(6).
【18】曲昭仲.企业簇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fJl.经济问题,2002,(11).
【19】任胜钢.基于跨国公司视角的集群研究新进展I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
[20]石培哲.产业集聚形成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0。(3).
[21]孙振华、钟诚.打破行政壁垒,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一“泛珠三角”经济区呼
之欲出.经济问题,2004,(5).
[22]魏江.浙江省区域性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研究[R].浙江省科技规划项
目结题报告,2002.
[23J魏守华等.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 (2).
【24】魏守华、邵东涛.从企业融资及角度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一以嵊州领带产业
集群为例【J】.财经论丛,2002,(5).
[25]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
2002,(2).
【26]:E辑慈、童晰.地方竞争优势的源泉一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产业群【J】.战略
与管理,2002,(6).
[27]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一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83王缉慈.现代工业地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9]王茂祥.民营经济要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的作出新贡献[J].中国科技产业,
2004.(4).
【30】王韬光.产业集群的现状与未来【J】.改革焦点,2002,(9).
【31]ff炜、史晋川、孙福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影响与集群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
术研究,2001,(6).
【321王旺兴.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流动与创新枫制fJ】.科技与管理,2003,(3).
[33]徐春涛.深化结构调整,提高装备工业的竞争力[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0,(6).
[34]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J].经济学动态,
2003,(3).
【35]徐瑜.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聚集现状及发展策略【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2,
(4).
【361熊亚芬、吕晓红.我国三大经济圈主要财经经济指标及发展动态【J】.湖北财税,
2003.(6).
[371郑海航产业集群研究【J】.经济管理,2002,(10).
【38]郑胜利、周丽群、朱有国.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2004,(3).
[39]朱华晟、王缉慈.论柔性生产与产业集聚[J]。世界地理研究,2001,(4).
f40】张敏.如何加强产业集群对经济促进作用【J】.改革与发展,2002,(2).
【41]张威.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Jl冲国工业经济,2002,(3).
【42]张文岳.《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R】.2004-2·22;张左已.《黑龙江省政府工作
报告》【R1.2004-2·29:洪虎.《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R】.2004.-2-10.
【43】赵勇、黄秦.企业如何在集群中培育竞争能力【J】.社会科学研究,2003,(2).
【44]张跃.精心打造精品钢材基地【J】.上海工业,2002,(5).
【45]钟云力.浙江产业集群研究fJ】.经济展望,2003,(1)
f46]Boudeville JR.Problems of Re西onal Planning.Edingburgh:Edin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47]Chari S2000:The agrarian origins of the knitwear industrial cluster in
Timppur,India.World Development 28(3)579—599.
【48}Enright,Regional Clusters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Independece,Dependence,Or Interdependence.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nization,2000,v01.30,n02,1 141138.
f49]Gore C.R画OIlS in Question:Space,Development Theory and Regional Policy.
New York:Mathuon,1984.
【50]Harrision B,Industry districts:old wine in new bottles,Regiona 1 Studies,1992.
【51]Hwang J and Hoo S 2000: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istricts:the case of software in Seoul,Paper presented at the residential
conference on“Knowledge,Industry and Environment",IGU Commission on the
August.
[52]Marlmsen A 1991a:Silicon VaUey and Route 128 won’t save us:Response to
Richard Florida and Martin Kenney.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3:136—142.
[53]Nolan,P.and X.Q.Wan岛Bcyond Privatization: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China’S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World Development,1999,27.
【54]Norma Rantisi,The Local Innovation System as a Sourcc of Variety:Openness
and Adaptability in New York City’S Garment District.Regional Studies,June
2002,36.
[55]Porter,M.e,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Ouarterly,2000,(1).
【56]PotterM.E.,The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ztions,Macmillan,Lon
Don,1990.
[57]RosenfeldS.,Business Cluster Works:Prospect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Regional Technology Strategy,1996.
【58]Rugman,Alain Verbeke.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Cluster:An Organizing
Framework,Working Paper,2003.
【59]Saxenian Aand Hsu J Y 1999:The Silicon Valley-Hsinchu Connection:Technical
Communities and Industrial Space.London:Pion.
f60]Swaan,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1]Tong Xand Wang J,2000:Global—local networking of PC manufacturing in Dong
guan,China.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0 resedential conference of the IGU
Commission on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ial Space,Dongguan,China,August
8.11.
f62]Powell,W.W,1999,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In
Staw,B.M.andChunmings,LL.,Resea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greenwich,CT:JAI Press.295·336.
致谢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过去,感觉收获颇多。通过读研,我不
但加深了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增强了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熏陶和影响,让我更加学会了如何做人。在此,我对所有
教育、关心和帮助我的老师、亲人、同学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茹少峰教授。从论文选题、资料收集、结构安排乃
至最后定稿,都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另外,茹老师严谨的学术作风和乐观豁
达的为人也对我影响颇深。
其次我还要感谢经济管理学院的自永秀、冯涛、郭立宏、安立仁、贾明德、
姚慧琴、常云昆、叶祥松等老师以及研究生院和其他院系的老师,是他们向我传
授知识,或是为我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使我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我也要感
谢我的同窗好友宋燕菊、冯海琳、刘芳、王哲、黄志阳、薛志明、赵勇、马静、
李治国等三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无私的奉献,我是不
可能进入西北大学并顺利完成学业的。
齐讴歌
2006年4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齐讴歌、茹少峰.突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措施[J].当代经济,2003,9.
2、茹少峰、齐讴歌.产业集群及其对西部吸引FDI的启示[J].待发于西北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