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072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分类号:——
密级:——
单位代码: !Q§22
学号:——
西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型盎丞
指导教师鱼壅爱专业技术职务垫蕉
学科(专业) 丛鲨丝盗堂
答辩日期——一学位授予日期
二oo五年六月
摘要
近年来,随着市场结构变化,以区域为载体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区域经济
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变。因此,制度创新成为区域发展中核心的趋势就显得尤
为明显与重要。面对下一轮更为激烈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西部地区能否保持现
有的市场地位,或者取得经济的长足发展,即进一步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主要还
依赖于其是否在制度创新上有独到之处,是否能从制度策略上树立其竞争优势。因
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考察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为西部地
区区域经济发展“看病”,找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是合理有效
的解决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找到缩小区域差距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首先以我国现阶段不断扩大的东西部地区差距为切入点,通过回顾制度经
济学以及区域经济学中关于制度研究进展,指出了制度和制度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作用:其次,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以美国以及我国温州和苏南地区
为典型地区,对制度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通过分
析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安排,指出了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
的特征、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论文从区域
的、全局的角度出发,指出了西部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西部区域经济发
展中保障制度仓《新实施的对策。主要结论有:
(1)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西部地区制度创新呈现滞
后性、外生性、低收益性、低效性等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是造成西部地区制度创
新存在环境束缚、成本过高以及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2)由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着重做好所有制结构调整、产业
结构调整、企业制度创新以及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创新。
(3)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基本取向应是:强化微观主体建设,促
进企业创新;领会现代市场经济观念,促进观念与文化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进
行产业政策创新;构建网络经济,促进西部市场创新;提高区域均衡效益,促进
政府职能创新;重视教育体制改革,培育创新人才。
关键词:西部;区域经济;制度;制度创新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as the market structure changes,the economic competition which
takes area as cartie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ly.The developing environment
ofregional economy has changed also.So the system innovation becomes particularly
obvious and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economy.Whether in the face
ofthe competition ofthe next fierce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could the west
keep the existing market position,or make the tremend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trengthen the whol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mainly depending on whether it
has distinctive qualities in system innovationing,and whether it Can establish its
competition advantage from system tactics.Therefore,investigate the reason why the
gap of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of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in Our countxy
from the view ofsystem changes is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nalTow regional disparity.
The thesis put the expanding regional gap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t first,
through reviewing the study progress about the system economics and regiofial
economics,pointed out the role of system and system innovation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Secondly,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heory,the thesis regards
the silicon valley in U.S.A.,Wenzhou and area of sonthem Jiangsu in Our country aS
the typical area,have carried on real example analysis to the role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ystem innovation;Moreover,by analyzing the
arrangement in system in the regional economy evolution of west in Our country,the
characteristic,form and existing problem of system innovation in west have pointed
out;Finally,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st,the
thesis proceeds from the view of the whole area 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the main
content of western system innov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to ensure the system
innovation to be implemented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st are
pointed outl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a)Because the 11011-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implemente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Our country,such a series of characteristics as lagging
behind,other natural disposition,low rentability,poor efficiency,etc.appear in 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the western region,and these characteristics fetter the system
innovation in the west.
(b)Because the question existing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st,
ownership structural adjustment,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enterprise’s system
innovation and government's economic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shollld do at
first.
(c)The basic orientation of system innovation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est should be:Strengthen the micro subject construction,promote
enterprises to innovate;Understand the modem market economy idea,promote the
idea and cultural innovation;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carry on the innovation in
policy of the industry;Structure cybereconomy,promote the westem market to
innovate;Improve the balanced benefit in the area,promote government’S function to
innovate;Pay attention to the reform of structure of education,foster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The west;Regional economy;System;System innovation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
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
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
者单位为话北大学。
保密论文待解密
学位论文作者签指导教师签名:
讥◇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
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
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
.冒、。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渺辩
米镶瑟擎器
1导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两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一是经济规模j增长速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
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对计划经济的部分调整到提出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但是,在我国经济以年均9.51%
的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却呈现出明显
的不平衡性@。从1997~200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来看,1979~1999
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东西部两地区之比为10.14:8.06,东部地区
高出西部地区2.35个百分点。以1990年为界,1990年以前,西部与
东部的年均增长率较为接近,其比值为9.6:8.7,仅相差O.9个百分
点;1990年以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则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其比值
为13.58:8.7,东西部地区的差值相应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一个
百分点扩大到4.8个百分点。人均GDP出现了东部高、西部低的梯度
排序,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造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
距扩大的原因固然与东西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位置的差异、原有经
济基础的不同、国家预算内投资的地区倾斜差异和给予经济特区、沿
海开放地区大量优惠政策等因素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东西
部地区在制度演进上的差异。图卜1是对中国东、中、西部之间1978~
2002年GDP的动态比较,从图卜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区域间差异
明显,而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宋志国.肖月峰:《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制度因素分析》.《经济师》,2004(6):第97页。
1
霉磊笛昌g鲁誉譬器譬拳器8 g g
o o o∞∞∞o o∞o o o o o o ⋯H⋯H H H H H N N“
图1-1中国东、中、西部历年GDP比较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5、1990、2000、2003)数据整理所得。
客观的讲,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本
来是一种正常现象。按照区域分工理论,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
地区许多方面是具有互补性的,是有利于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但目
前这种“一边倒”的现象,却是在制度均衡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
近年来,随着市场结构变化,以区域为载体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特
别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管是从西部地区面临东南沿海、中
部地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区域竞争对手的实力,还是面临竞
争的激烈程度来看,都是前所未有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明显
改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成为区域
发展中核心的趋势就显得尤为明显与重要。面对下一轮更为激烈的区域
经济发展的竞争,西部地区能否保持现有的市场地位,或者取得经济的
长足发展,即进一步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主要还依赖于其是否在制度
创新上有独到之处,是否能从制度策略上树立其竞争优势。为此,就必
须根据外界经济环境以及制度环境的变化,对西部地区的制度创新进行
深入研究。因而,从制度交迁的角度考察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
距产生的原因,为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看病”,找出推动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是合理有效的解决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
度瓶颈,找到缩小区域差距的有效方法之一。
O
0
O
0
O
O
O
O
0
∞∞鲫的∞∞∞m∞∞∞∞∞∞∞∞
1.1.2选题意义
由于本文的选题是基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
的双重需要,所以本文的研究意义也就体现在两个方面:
(1)理论意义
首先,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理论。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
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主要是资本,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不断演进,对经济
增长因素的分析也不断拓宽,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等因素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外生要素,而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增长理论中,
又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说明知识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决定
性作用。后来杨小凯等人又将分工引入对经济增长的分析中,提出分工
的不断深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本文试图将制度作为一个内生变量引入
到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过系统的分析增长理论的演进历程,从制度的视
角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作以阐释。
其次,有利于丰富区域经济理论。从现有对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文
献来看,对制度因素重视的不够,尽管也有大量提及制度的研究,但更
多的只停留在政策层面。笔者试图将制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因
素,提出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不均衡,制度供给不足和
制度供给过剩并存,缩小区域差距,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进
行制度创新。同时从理论上给出了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
创新路径和制度创新的对策。
(2)现实意义
由于本选题是基于区域差异不断扩大的现实问题提出的,所以本研
究的现实意义也就非常得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缩小区域差异找到了突破口。一方面,通过指出我国现存
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揭示出区域经济差距的悬殊性和解决的紧迫性;
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区域差异的关键成因——制度差异,找到促进西部
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的突破口——啼4度创新,对于解决区域经
济差距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其次,给出了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对策,避免了区域经济发
展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根据需求主体的
不同而有所差异,本位以制度创新为切入口,对在不同阶段不同制度创
新的内容和提升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
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1.2.1研究方法
由于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涉及发展经济学、区
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所以笔者除
了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研究的一般方法以外,重点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历史分析法:笔者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
和总结,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我
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策略和思路。
比较分析法:笔者一方面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
的实证对比分析,指出了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区域
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和前提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过
程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比较分析,从中得出现阶段西部制度创
新的主体应主要是西部地方政府。
均衡分析法:笔者在对西部的制度供求进行分析时借用经济学中
的均衡分析法,通过均衡分析得出西部的制度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
既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又存在“制度供给过剩”,即“制度短缺”
和“制度过剩”并存。
综上所述,历史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都是区域经
济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本文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在对我国区
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历史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吸取当代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尤其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精华,探讨了我
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特征,实证分析了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
事例,指出了符合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的策略和思路。
1.2.2基本思路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本文的第一章是关于制度创新与我国区域
经济发展关系的初步分析,以及有关本文的选题背景、主要内容安排、
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此文的研究框架介绍。
第二章主要是根据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侧
重点的不同,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新古典主义的
趋同假说、结构主义的倒u曲线假说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进行了简要
的论述和综合评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发展动
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数学模拟,得出初步的结论:区域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任何波动一般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市场
的规律和作用以及政府干预(制度因素)几个方面的综合影响,是这
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三章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的基础上,对于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制度和制度创新的基本概念、功能、
制度变迁、制度的供给和需求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初步揭示了制度
和制度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和基础的决定作用。第四
章则结合国际、国内制度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
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重要作用和地
位,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具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章
主要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历史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五章则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模式经济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学习
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制度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提升和前提作用,提
出了新时期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区域经济的制度创颞的重点和主要政策
选择。第六章给出了简要的结论,强调了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
中制度创新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提出了本文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于
继续研究的问题。
1.2.3框架结构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及论文的框架结构见图卜2。
图1--2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本文贡献
分析视角创新:本文一个重要的创新是分析视角的创新。笔者以
我国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为切入口,通过描述东西部地区经
济发展的现状,以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原理来解释区域差异产生的原
因,为缩小区域差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此外,笔者从制度均衡的
视角分析了西部地区的制度供给和需求,从“制度短缺”和“制度过
剩”的不同角度解释了西部制度的非均衡,这一分析视角的转移寻找
到了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突破点。
研究方法创新:首先,本文融合了多种研究方法,由于西部经济
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对策研究涉及到多学科的内容,所以
笔者在分析中运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中将历史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均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融合,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使本文得出的结论更具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其次,注重时间和空间的
结合,区域问题的研究本身会涉及到空间概念,笔者在对西部区域经
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的研究中不仅考虑到西部地区的空间概念,而且
还充分地考虑到时间概念,并且将空间和时间进行充分地结合。通过
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结合,揭示出了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
原因,发现了不同时期西部制度创新的突破口。
2理论研究综述
2.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与评价
2.1.1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主要从时序的整个过程来分析区域发展的
阶段及其特征,不同学者所划分的阶段及其特征有很大的不同罾。
胡佛和费雪的标准阶段次序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区域的发展
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这种标准阶段次序可以表述为下列几个过
程:一是在大多数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一阶段往往是自给自足的经
济;二是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发展,贸易往来和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在
区域中发展起来;三是随着区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区域经济也开始趋
向于从原来粗放的畜牧业转向发展系列农作物产品,如种水果、生产
日用农产品和发展蔬菜农场等;四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农业生产和采
掘工业生产效益的下降,区域被迫来实现工业化;五是在区域经济成
长的最后一个阶段,区域实现了为出口服务的第三产业化生产。这时,
区域开始输出资本、熟练技术人员和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专业化服务固。
罗斯托区域经济增长的进化序列模型@:该模型认为一个区域(国
家)的经济增长大体上要经历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社会阶段,
这是经济增长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人们赖以生
存的产业还主要以农业为主,整个社会结构僵化,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均收入仅够维持生存。第二个阶段是经济起飞准备阶段,新的科学
技术正在应用于农业和工业,经济增长的阻力逐渐被克服,但人均收
入仍然增长缓慢。第三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
分水岭意义的阶段。这一阶段到来的重要条件是:农业和工业采用了
现代的组织技术与方法;经济中的净投资上升,达到国民收入的10%;
产生了重要的工业部门,它们又带动了辅助部门的发展。第四阶段是
。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30页.
。该理论的系统阐述反映在埃德加·胡佛和约瑟夫·费雪的《区域经济增长》一文中.参见魏后凯《西方区域
经济发展理论》,《开发研究》,1990年第5期。
。参见梦新托:始务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教衽,2001年,第
4一13页。
8
向成熟推进阶段,现代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项经济活动中,投资的增
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第五个阶段是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越来越多的
资源和劳动力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耐用消费品中,技术工人在劳动力中
的比重与城市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越来越多资源通过各种途径用于
社会福利和保障事业。1970年,罗斯托又在前5个阶段之后,增加了
所谓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即主导产业部门已经从耐用消费品的生产
转移到以服务业为代表的和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产业部
门,如教育卫生部门、住宅建设部门、文化娱乐部门和旅游部门等。
它们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服务,而非有形产品。同时,在这一阶段需要
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那些可能妨碍经济顺利增长的社会问题。
弗里德曼的空间组织阶段理论:弗里德曼通过用实例论证区域经
济增长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提出了空间组织阶段理论。他认为,
“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着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他把空间一体化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相对稳定阶段,即空间系统由许
多独立地方中心所构成,没有等级结构,每个城镇位于各自狭小的飞
地中心。;二是看似不稳定阶段,即区域空间系统由单个强有力的中心
和衰落的外围区组成,并且中心以压倒一切的力量维系着与外围区的
依附关系;三是多中心结构阶段,即次级中心开始出现,空间系统由
简单的中心——外围结构逐渐转变为多中心结构;四是一体化空间组
织系统阶段,即区域空间等级结构已经形成,大城市间的外围地带被
卷入附近的大城市经济中,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组织系统。
2.1.2新古典主义趋同假说
单一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主要认为在这个经济中既没有技
术进步也没有区际贸易,产出完全由资本和劳动投入来决定。另一方
面,落后地区的人均产出会继续增加,直到资本与劳动的比率达到长
期平衡。
出口基地理论:该理论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提出,后经蒂博
qu,u 驰%
S
卧阶{吕∞ S
y
y
t
t
S
哳哳h沁盯盯S
e
妇血e
r
孙趴曲曲r
C
{;{; C

a
咖姐““ 什什a
1
乩_昌l
m
.三m 沁沁m
d
柚{吾d
a
∞帆a
g
吐n 盯盯忡呻g
B
o@ 叽吼n¨ B
特、罗曼斯以及博尔顿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
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长取决于
其输出产业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
会逐步平衡地区问的要素(资本和劳动)、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
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④。
2.1.3结构主义区域发展观
以弗朗索瓦·佩鲁、布代维尔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经济学家从现
有资源稀缺性的角度提出了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重点区域,以此促
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该理论体系主要包括:
增长板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经济空间可以分
为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和作为匀质整体
的三种经济空间。其中,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与增长极概念的关系
最为密切。这种空间由若干中心(或极、焦点)所组成。各种离心力
或向心力分别指向或发自这些中心。每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
有一定的场,并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因此,经济的增长并非同
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
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
响。20世纪6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从
抽象的经济意义推广到内容更为广泛的区域范畴。布代维尔通过强调
推进型创新性生产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使区域主导产业对本区
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乘数效应,二是极化与
扩散效应。这两种效应一方面可以推进产业的迅速增长,使经济活动
不断趋向增长极。另一方面,经济上的极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地理上
的极化,从而产生各种聚集经济,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
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二元经济理论首先由瑞典经济学家、诺
贝尔奖获得者缪尔达尔(1957)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
。Ohlin,B,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n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3
10
提出。他认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可以使各地
区经济得到均衡发展的观点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的实际。他
用“循环积累因果关系”论学来说明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及其
如何消除的问题。他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人均收入、工资
水平和利润率都是大致相等的,且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这时,如
果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
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
达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经济差距,
形成地区性二元结构。劳动力、资本、技术、资源等受要素收益差异
吸引而发生的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回波效应”现象是区域
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不良后果。缪尔达尔认为市场的力量通常倾向于
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不平等,为防止积累性因果循环造成的贫富差距
无限扩大,不应消极地等待发达地区产生“扩散效应”来消除这种差
别,而应由政府采取一定的特殊措施来刺激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尤其
是不发达地区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发展经济,从而缩小这种差别。
区际经济增长相互传递理论:以赫希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
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赫希曼指出:经济
发展不会在各处同时出现,一旦它在某一点出现,强大的经济增长力
将在这最初的出发点周围形成空间的集中妨。区际经济增长相互传递理
论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初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区域实力中心首先
得到发展,形成增长点或增长极。增长点或增长极的增长动力来自于
发挥聚集经济的优势和“动态增长的气氛”。赫希曼认为,经济增长的
累积是必然的。某些非地方性的增长效应可能是消极的,在地理空间
的“极”内,经济增长的累积集中将首先加大地区问的经济差异。
倒V型统计模型: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以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
论为基础,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统计模型罾。他以区域人口为权重求
。1944年撂尔达尔在《美国的两难处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书中提出:“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参见谭宗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杜,1989年,第154页.
@Hirschman,A.0.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11
得了地区间收入的变异系数,用横轴表示以人均收入为标志的国民经
济发展水平与阶段,用纵轴表示以地区问的人均收入变异系数为标志
的区域不平衡程度,从而得出一条“倒U”型曲线@。根据倒u型统计
模型,他指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随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
的提高,区际问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倾向于非均衡增长;
然而在起飞阶段之后,区域问的不平衡程度逐渐趋于稳定;当经济发
展到成熟阶段,区际间经济发展差距将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呈均
衡趋势。
2.1.4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
空间集聚的原因;二是区域长期增长与空间集聚的关系。新经济地理
学家认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主要是因为报酬递增。在空间集聚过
程中,不同的学者强调报酬递增的不同形式。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区
域经济活动和财富在空间上的配合程度取决于资本外部性的相对规模
(市场作用的范围)、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和交通成本等因素。一方面,
当区域内部可以消化和整合资本外部性及劳动力的迁移时,将出现更
大规模的空间集聚,富裕中心和较差的边缘之间的差距将加大;另一
方面,如果区域之问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可流动性的要素(由语言和文
化等方面的障碍),那么中心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和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外
部成本就会增加,这将弱化区域经济活动的扩散,缩小区域之间的经
济发展差距。
2.2制度与制度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2.2.1制度的定义及其内涵
制度自从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后,对于制度,不管是旧制度经济
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还是其他的一些流派都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对
制度进行界定。
旧制度学派对制度的定义:旧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凡勃伦、康芒
。WiIliamson,J.G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13,No.4,1965.
12
斯等都曾对制度作过界定。约翰·R·康芒斯(Comons,1962)认为“制
度是限制、解放和扩张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即制度是有关个人行动
控制、自由和扩展方面的集体行动。在康芒斯看来制度无非是集体行
动控制个人行动,是界定消费集和生产集的根本原因@。凡勃伦
(Veblen,1964)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群体对有关某种
关系或某种作用方面的一般思想习惯,即大多数人既定的、共同的思
想习惯”管。施密德(Schmid)认为“制度是人们之间有关系的秩序集,
它确定了人们的权利、对别人权利的了解、特权和责任”@。
新制度学派对制度的定义:首先,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
(North,1999)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
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
行为”。制度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来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的
相互关系,从而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进而保护产权,
增进生产性活动。制度提供的是一系列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
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组成㈣。舒尔茨(schultz,1991)认为
广义制度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
经济行为。在经济学领域内,制度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服务的供给者,
是经济领域里的一个内生变量@。其次,格雷夫(Greif,1996)从博
弈均衡的角度,将制度定义为“两个相互关系的制度要素是预期和组
织⋯⋯组织是非技术因素决定的约束,他们通过引入新的组织来改变
博弈参与人所有的信息或改变某些行动的报酬来影响行为。"@柯武刚、
史漫飞(2000)认为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
的机会主义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
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同时他们强调制度要有效能,必须隐含着某种
。康芒辐:《制度经济学》l: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页。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139~140页。
o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54页。
8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225.226页。
。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o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l 3
对违规的惩罚@。日本新制度经济学家青木昌彦(2001)从博弈论的视
角对制度进行界定,认为“在博弈论视野下有三种制度观,不同的经
济学家分别将制度看作是博弈的参与人、博弈规则和博弈过程中参与
人的均衡策略。即制度有三种定义,一是把制度定义为博弈的参与者,
尤其是组织;二是把制度定义为博弈的规则;三是把制度定义为博弈
的均衡解。”他自己则把制度定义为“制度是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主要
方式、共有信念及自我维系系统。”@此外,马克思(Marx)认为完整
的社会制度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相互联系的层次组成的。
即使由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
它代表统治阶级利益,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实现统治阶级利益最
大化服务。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反
过来制度又是影响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那
些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不断扬弃和
代替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睁。
2.2.2制度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制度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指令性制度与禁令性制度:根据制度的构架方式可以把制度分为
两类:一类是指令性制度(Prescriptive Institutions),即精确地指示人
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以实现特定的结果;另一类是禁令性制度
(Proscriptive Institutions),即禁止某些难以接受的行为类型。指令性
制度和禁令性制度的相同之处是结果都是使人们的行为得到协调,而
不同的是在指令性制度的场合,协调是靠“有形之手”和领导者的计
划来实现,而在禁令性制度的场合,协调则依靠人们自愿和自发的行
动;指令性制度不仅是计划出来的,而且是强制性秩序的必要组成部
分,而禁令性制度主要是由禁令引导的,受制度约束的行为则是一种
典型的自发性秩序,其区别如表2.1所示。
。【德1柯武剐。史漫飞:‘割度经济学》,商务出舨社,2000年舨.第32页。
1日】青术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5~11页。
o转引自马宏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经济评论》,2003年第1期。
14
表2-1指令性制度与禁令性制度的比较
指令性制度禁令性制度
相同点结果都是使得人们的行为得到协调
定义精确地指示人们应该采取什禁止某些难以接受
不么行动以实现特定的结果的行为类型
同依靠的手段计划及有形之手自愿及白发的行动
点所属的范畴强制性秩序自发性秩序
所需的知识多少
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德国学者柯武刚和史漫飞把制度分为内在
制度和外在制度。内在制度被定义为群体内随经验自发演化而成的制
度,而外在制度则被定义是由统治共同体的政治权力机构自上而下设
计出来,强加于社会并付诸实施的制度。外在制度永远是正式的制度,
它要由一个预定的权威机构以有组织的方式来执行惩罚。内在制度又
可以进一步分为习惯(非强制性制度)、内化规则(由道德规范实行的
习俗)、习俗和礼貌(由公众舆论迫使实行的习俗)和正式化内在规则
(非政府组织或团体制定的内部制度);外在制度(由政府颁布的法律、
法令、法规和政策)可以分为普适的禁令、专用的禁令和程序性规则@。
作为行为规则的制度与作为规则和所有权的制度:丹尼尔·w·布
罗姆利(Bromely)把制度分为两类:一是作为行为准则的制度;二是
作为规则和所有权的制度。作为行为准则的制度,它给人类相互关系
带来秩序和可预测性21。刘易斯(Lewis,1986)在《行为规则》中对
作为行为准则的制度是这样论述的,作为不断重现的情况s中的行为
者人群P,其行为的规律性R在且仅在以下情况成为行为准则,而且
在P中这是一种共识,即在任何一种S的场合下,P的成员:每个人
都遵守R;每个人都在其他人遵守R时也心甘情愿地遵守R,因为s
是一个协作问题,对于R的一致遵守是在S中的一个协作性均衡22。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李建德(2000)对制度进行双重划分23:
一是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包括成文法、不成
。张旭昆:《制度的定义与分类》,《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
2’参见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
“Lewis,David 1986:Convention:a philosophical study,Oxford:Basil Blaekwell,P58.
23李建德:《经济制度演进大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143页。
15
文法和契约等,正式制度除具备任何制度所具有的要素外,与非正式
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征:正式制度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有意识性,正
式制度的强制在于利益的差别性。非正式制度是人类在适应稀缺性世
界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试错过程与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非正式制
度的主要特征是经验性和自发性。
此外,舒尔茨则将制度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用于降低交易费用
的制度(货币、期货市场等);二是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
置风险的制度(台约、分成制、合作社、公司、保险、公共社会安全
计划);三是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联系的制度(财产、
包括遗产法、劳动者的其他权利);四是用于确立公共服务的生产与分
配的制度(高速公路、飞机场、学校和农业实验站)24。
2.2.3制度的功能
依据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文献,制度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项,此三
项功能亦为制度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即约束机制、传递信息机制和
激励机制珏。
约束机制:制度可以约束人们的自利行为。制度限制了人们的行
为,为人们的行为划定了界限。这条界限标志着社会共同体认可的行
为准则,在界限以内活动,得到社会的许可、赞赏、鼓励;超越界限
活动,则会受到社会的排斥、谴责和打击。制度的限制是必要的,正
是因为它的存在,社会才可能稳定,秩序才可能形成。在没有制度的
情况下,人们的行为是随机的、偶然的,惟一的尺度是他个人的好恶
和利益。此外,制度通过划定自主的行动范围,发挥约束功能,保护个人的
自主领域,有助于缓解个人间和群体间的冲突。
传递信息机制:首先,制度可以传递必要的信息。制度对人行为
的约束或限制,就等于告诉了人们有关行动的信息。借助制度提供的
信息,一方面,人们可以确定自己的行动以知道该怎样行动;另一方
面,人们可以预期他人的行动。其次,制度有利于促进有效的协调和
信任。通过信息功能的发挥,使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变得更易理解和
“景维民:《转型经济学》,南开大学iⅡ版社,2003年敝,第181页。
25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6
更可预见,从而使不同个人之间的协调也就更易于发生。最后,制度
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传统经济学强调了当事人之间的竞争,而忽略
了合作。如果说竞争能够给人们带来活力与效率的话,那么合作能够
给人们带来和谐与效率,竞争与合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斯密在强
调分工能够给人们带来效率的时候,忽略了分工的协调成本。在这个
意义上将,制度是人们在社会分工与协作过程中经过多次博弈而达成
一系列契约的总和。制度为人们在广泛的社会分工中进行合作提供了
一个基本的框架。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证合
作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复杂的非个人交换形式中,制度更加重要。
所以制度的基本作用之一就规范人们之问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的不
确定性,把阻碍合作进程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
2.2.4创新与制度创新
“创新”是指在原有系统中引入新的要素或构成新的结构,使该系
统具有新的性质的过程。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1912)在
其出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所谓“创新”
包括5种情况:一是引进新产品;二是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
三是开辟新市场;四是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五是实现企业的新
组织。在静态经济学中,创新的主体是经济人,没有创新、变动、发
展,社会生产是简单重复再生产;而在动态经济学中,创新的主体是
企业家,因而社会生产的中心是扩大再生产。实际上,创新是一个很
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技术创新,例如研发新产品、
新技术等。二是制度创新,例如改革组织结构、改变管理方式等。
制度创新是所有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这是由制度的特性和功能所
决定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制度创新是指制度主体通过构建新的制
度以获得利益的活动。制度创新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潜
在利益团体”形成的过程,在此阶段,由于制度主体预见到了潜在的
利益,并且认识到只要创新即可得到潜在的利益;第二阶段为提出制
度创新方案的过程;第三阶段为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在有若干个可
供选择的制度构建之后,潜在利益团体就可以根据最大利益进行比较
和选择;第四阶段为“推动制度创新团体”形成的过程,它能够帮助
潜在利益团体获得其潜在利益,推动制度创新团体或组织的主体的形
成;第五阶段为两个行动团体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实现“制度创新”
任务的过程。实现了制度创新,就会出现制度均衡的局面,即此时现
存制度结构任何改变,都已无潜在收益可言,而制度创新也就推动了
客观条件。但随着知识存量的增加,知识的“外溢”,这种均衡迟早会
被打破,从而使制度创新成为可能。由此便形成了“创新——均筏一
一创新⋯⋯”的制度变迁过程。
制度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居于基础和保证地位。无论哪一种社
会制度,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作
为技术与经济的纽带,为促进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新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活动,更离不开制度的约束。无论是创新还是知识创新,如果不和制
度创新相结合,协调发展,其结果不是有名无实就是事倍功半。
2.3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一般是指历史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凝聚力或政治势力或文化
类同的地理范围,整个地球村是由层次大到洲际国际小到国内市县的
诸多区域构成的。创新就是对观念、理论、制度、科技、方式、关系
否定之否定的扬弃。区域创瓶是区域系统进行制度、科技等创新的过
程。区域创新规律有三层含义:第一,从整体上看,经济发展总是由
创新的区域先发展到更高的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为生存必须创新与
之平衡或超越。区域创新的阶段性结果是区域差别足够小即趋于同质,
同时又会有某区域抢先创新发展,在新的同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一轮
的区域创新活动。第二,从区域内部看,不同的创新主体通过系统的
综合作用,合理优化配置技术、市场、生产要素。第三,从原理上看,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对立统一原理的具体体现。26
区域创新规律中蕴含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制度创新互动规律:当区
26周松兰:《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制度创新互动规律的探索——咀佛山为例》,《开发研究》,2004(2):16。
18
域间竞争和经济发展到一定极限首先要求区域制度创新;成功的制度
创新则会以有效的约束与激励、降低的成本、逐步提高的经济效率成
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3.1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
制度创新会促进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
是通过改变对经济主体的激励机制、降低经济主体之间的协调成本、
促进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允许人们寻求并抓住经济
机会的自由度,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可
以通过图2.1予以表示:
制度安排的激
卜蒯新≤ 励机制与效率>一展1 分工的细化与
专业化程度
自由度与创新
空间
图2—1制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制度创新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制度创新会改变制
度安排的激励机制,改变制度安排的效率,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速度与质量。正如包括亚当·斯密在内的一大批经济学家认为,促进
经济增长所必需的条件主要是合理的制度结构。在这种合理的制度结
构框架下,并不需要过分担心组织或个人进行努力的愿望及不断地进
行知识积累和资本积累等问题,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的本能反应,
当然上述因素也同样可能会被错误的制度所抑制27。制度创掰之所以
能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然后扩展到整个经济),是因为制度的变化具有
改变区域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改变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当
引入一种新的制度后,就为每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规定了
27参见于光远:《由温州谈到“一制多式”》.《香港大公报》,1992年1月28 F1。
19
约束条件,制度的变迁也意味着约束条件的改变。因此,制度创新正
是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来为改变区域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制度创新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制度创新会改变
分工和专业化的范围,使区域经济组织活动的途径和方式发生改变,
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问流动,从而影响到区域经济
发展的广度和深度28。所以,制度创新会通过分工与专业化来影响区
域经济发展。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温州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世人的关注,
理论界有许多学者在对温州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卅l经
济发展得益于预期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而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结果。
2.3.2区域经济发展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机理
不仅制度创新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区域经济发展也需要制
度创新,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区域经
济发展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机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制度对稀缺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随着经济发
展,资源将不断减少,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资源不断耗竭的过程。而
且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稀缺程度进一步增加的同时产生
了新的稀缺,这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制度安排来对稀缺
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尽可能地消除由于资源稀缺性对区域经济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的影响,在增加社会福利的同时尽可能地使社会的损失
达到最小。
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制度来使潜在的收益变成现实收益:区域经济
发展在一定空间内创造了新的机会,需要新的制度安排来使机会最有
效地转变为经济效益。面对不断出现的机会,个人和组织等各种经济
主体会从自身利益出发,结果使得新机会在各个经济主体无序的竞争
中丧失,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结果并不能实现自身收益的增
加,反而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无序。为了使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
现的新机会能够被充分地利用,以至于新机会转变为经济效益,及进
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就需要依靠制度来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
缸许彬、罗卫东:《协调成本、内生劳动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加里·贝克尔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评论》,《浙
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3期。
20
区域经济发展中收入与财富的再分配要求制度创新:区域经济的
发展不仅会打破区域之间原有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而且区域内部
原有的收入与财富分配格局也随之打破,于是区域内部与外部对收入
或财富再分配的需求不断增强,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加以调整,而在财
富分配上要实现公平则必须有赖于一个好的制度规范。
总之,随着制度安排发挥效率的基础和条件发生变化,不同的经
济相关主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会随之发生变化,所有的
制度安排就会变得不相适宜,这种不断变化的需求要求在区域经济发
展过程中进行制度创新。
经济发展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机理如图2.2所示:
稀缺资源的重
旧凝≤ 新配置≥撇蝴机会转变为经
济效益
收入及财富的
重新分配
图2—2区域经济发展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
3国内91、典型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3.1国外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3.1.1美国硅谷的制度创新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中半岛的海湾地区,半个世纪
前这个地区只是生产苹果、核桃、杏仁等作物的农牧业区,经过50
多年的发展,到1999年,硅谷地区的GDP总值超过3000亿美元,占
美国全国的3%左右,超过中国GDP总值的l/4。如果把硅谷视为一
个国家,其经济实力可以排在世界第12位。硅谷成功的制度因素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是硅谷制度创新的源动力:尽管世界上有众多的科学园区,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科学园区真正可以与美国“硅谷”相提
并论。且不要说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园区了,就连美国除硅
谷之外的其他科学园区也难望其项背。一个科学园区要成功举办,必
须具备一些基本要素,如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
务、密集的风险投资基金、密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等,但是仅有这些
是不够的。在这里,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高技术创业活动是否成功
不仅与创业者的素质有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文化氛围有直接关系。
文化氛围是否适合创新或者是否促进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说科
技是一双不断向前高飞的羽翼,人文就是翼下源源不绝的风。没有风
的支持,再巨大的双翼也飞不远:惟有让人文创造的风不停地吹拂,
科技的翼才能飞向更辽阔的未来。
知识是硅谷经济的源泉:硅谷高技术产业成功因素固然有很多,
但关键因素是硅谷具有密集的技术和知识,正是通过密集知识和技术
的交互激荡,才能不断创造出高科技的新产品。而密集的知识和技术
又离不开大学,大学才是硅谷的知识中心、学术智库和创新源头。斯
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知名学府所孕育出来鼎盛的学术研
究风气和技术开发能力,对美国硅谷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被喻为是
硅谷心脏。美国西海岸这两所大学每年培养的博士生数是麻省理工学
院的两倍,除了大量供应一流的工程师以外,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分
校还是半导体、计算机和机电一体化等科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中心。
这两所世界级科学和工程学研究大学积极地投身于硅谷的工业之中,
创造出令美国其他地区无法媲美的技术环境。围绕着斯坦福和伯克利
两所主要的研究型大学,分布着3000多家高科技产业和许多研究开发
机构,其中最大的是具有3500多人的斯坦福研究所。除了进行高层次
研究和培训的研究型大学,当地还有州立旧金山大学、州立圣荷西大
学和州立海沃德大学等这样的专门培养大批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的大众化教育机构。大学与产业部门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得教学、
科研、生产三者协调发展。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使得
硅谷的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被誉为“美国新技术的摇篮”。
创新是硅谷经济的核心:硅谷的增长是由创新驱动的。有人说硅
谷是“成功的家园、创新的沃土”。“创新己成为20世纪末工业的信仰。
经营者把创新看作是增加利润和市场份额的关键。2蚧创新不仅打破
了旧的模式,而且其回报远远超过一般商业行为。美国对17项成功创
新的调查表明,其整体平均回报率为56%。而过去30年间,所有美
国商业投资的回报率为16%30。专家们普遍认为,硅谷的成功诀窍不
是芯片,不是软件,不是电脑,而是创新,不断地创新。硅谷聚集了
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形成了创新的观念和风气,建立起了创新
的制度和环境。正如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梅耶所说:“硅谷产生出来
的令人兴奋不己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使硅谷闻名遐迩,但这远不是硅谷
最引人入胜的地方,硅谷最精彩的东西是其增长和创新的工作方式与
精神。这种增长和创毅的工作与精神源于惠普公司,并在硅谷这一独
特的环境下日复一日逐渐强大起来。”
风险是硅谷的成功之母:创新的人创造了创新的环境,创新的环
境又培育了创新的人。但创新往往又是与风险联系在一起的。硅谷的
文化给予创立公司者最高的敬意。硅谷本身具有冒险的氛围。硅谷的
文化鼓励冒险,也接受失败。硅谷文化广泛的包容性及其推崇创业、
蚋【英)NicholasValery:《工业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第1页。
30(英】Nichol踮valely:《工业包q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第2页。
23
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和
奋斗精神,从而为硅谷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在硅谷的激
烈竞争中,也许只有1/10的人能获得成功,但失败者也因进行了尝试
而受到称赞。失败并不是一个污点,而是未来成功的识别证。硅谷不
仅证明了个人的自由创造欲望才是经济发展中最核心的推动力,而且
把尝试和失败视作自由创造所必须的成本。
崇尚竞争的创业环境:创新与创业是两个密切联系但又不相同的
概念。创新(Innvation)可以在已有的企业中实现,也可以通过建立
新企业实现。创业(Start-up)指的是在已有企业之外建立全新的企业。
硅谷许多创新不是发生在已有的技术力量和资金都很雄厚的大企业,
而是产生在那些看上去既无技术力量,又无资金的新立企业。许多创
新是通过创业来实现的。
完善的投资机制:硅谷自一开始,就是以风险投资模式来运作的,
经历了二三十年的磨练,已经非常成熟。在斯坦福大学附近沿128公
路,有一个地方叫沙丘大街3000号,那里有超过200家的风险投资公
司,占全美35%左右的创业资本公司都在这里,为创业者提供了充足
的资金保证。而在他们身后,是庞大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和富裕家庭。
美国政府对风险投资不仅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而且美国是法律
上最早明确“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体制的国家。
人力资本的制度安排:硅谷企业为了留住关键员工采用了很多方
法,其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发放股票期权,员工为了
获得股票期权可能带来的巨大回报愿意延长服务企业的时间。在硅谷,
股份认购权是个很普遍的概念,即便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大
家可能并不注重薪水,但股份认购权一定要谈清楚。股份认购权不要
员工自己掏腰包就可以享有,是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一种体现。股份
认购权使每个员工都能成为公司的主人,使每个员工都能为公司的发
展竭尽全力,给大家很好的发展空间——这也是硅谷的良策。鼓励人
才流动,是硅谷的另一个特点。硅谷人才流动频繁,容许跳槽。硅谷
为各路人才的成长创造了宽松的创业环境。硅谷的一些大学为了培养
更多更好的人才,还专门为教员和科研人员的创业制定了积极政策。
如斯坦福大学允许教员和研究人员每周有1天到公司兼职,甚至允许
他们有1-2年时间离岗创业,到期返回;学校鼓励他们在校发明创造,
获得知识产权及其收益:应用性成果在1年之后未向企业转移的,发
明者可自主向企业转移,学校一般不再收取回报。当然,培养和使用
人才,并不是没有竞争,相反,这里的人才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不管
是企业还是个人,优胜劣汰在这里体现得最充分。
完美的孵化功能和各种便捷、完善的专业化服务体系:硅谷能够
诞生成千上万的高科技公司、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发展且取得世界独一
无二的地位,是与一系列非技术性制度分不开的。在硅谷,发明家有
了好的创意或技术,无须本人再去做办企业生产经营的事,从资金筹
集、申请营业执照到财务管理、公司上市等都有各种专业性公司来帮
助运作,就像是在用专业设备和流水线在生产企业。这一系列相互依
赖的制度经常被人简称为“生态系统”、“创新的社会结构”、“孵化器
区域”。硅谷的“孵化器区域”指的是硅谷区域内有有利于创业者创业
或者新公司能够建立和发展的制度化的基础设施,主要有大学、研究
机构、律师事务所、风险资本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猎头公司、管理
咨询公司、破产清算公司等。这些组织尤其是大学、风险投资公司和
律师事务所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创建新公司的门槛,成功地刺激起
了创业者的创业欲望。在创业过程中,大家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专
业特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风险均占、利益共享的联动组织,也大
大提高了创业速度和成功率。
3.1.2小结
美国硅谷成功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发挥后发优势,缩小地区经
济发展差距应以制度创新作为切入口,美国做出的主要的制度创新和
政策措施如下:首先,政府高度重视。市场机制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向
效益好的地区流动,但不能解决国民收入在地区间的合理分配问题。
因此,国家必须在宏观层面采取必要的手段,通过调节地区间利益关
系,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协调一个国家
或地区内存在发展差异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所以,政府对区域政策
的重视与否是政策能否起到应有效果的关键。其次,制定明确的区域
发展规划。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只有制定了明确的区域发展
规划,区域开发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既定的发展目标,才能是一
系列区域开发活动有规可循,也是对区域开发活动进行后评估的标准。
再次,建立落后地区的开发机构和管理机构。为加强区域政策的制定
和有效实施,必须设立专门的区域经济管理机构,除负责制定有关政
策外,还负责制订综合开发计划、筹措开发资金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对落后地区采取多种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涉及财政、税收和信
贷等各个方面,包括实施财政补贴、减免税收、优惠贷款、贷款担保,
以及提供信息服务和帮助培训人员等。第五,建立专门开发基金。有
明确的资金来源是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个重要前提。
3.2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是70年代末开始的分权式改革的背景下,在
特定的发展阶段,特定经济区域,特定资源禀赋条件下所形成的区域
经济发展模式。两种经济发展模式都率先通过局部的制度创新即体制
外的创新,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区域
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为苏南模式乡镇集体企业的发展和温州
模式个体、私营经济与股份合作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区域历史传统、
制度环境、人文因素等的差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所选择的制度变
迁的方式也是有差别的。
3.2.1“苏南模式”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苏南模式的制度创新是一种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
制度变迁的动力和主体主要来自于社区政府。苏南地区地处东南沿海
金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优势,历史上工业经济就较发达,接受大中型
工业城市的经济、技术辐射能力较强。解放后,苏南集体经济实力大
大增强。在上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中期的中国分权化改革的前
景下,中央政府下放了相当一部分管理权,地方政府获得了指导和推
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区域经济
发展的决策,有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在某种意义上承担了经济转
轨时期的乡镇企业动员和组织市场资源的企业家角色,在一定程度上
具备了制度创新的功能。最终在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下,形成了政
府主导供给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苏南模式的制度创新就始于此。由
于地方政府控制了创办乡镇企业的资金、土地等主要生产要素,能借
助行政、经济的力量,动员区域内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发展本
地经济,在动员和组织市场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所形成的投
资与发展能力也比乡镇企业自身的能力更大。因此,乡镇集体企业的
实际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被社区政府所掌握,政社合一就成为必然。
这一阶段,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得以充分发挥,苏南的乡镇集
体企业得到迅速的、超常规的发展。90年代初期,以集体所有制为主
体的乡镇企业开始暴露出自身的弊端,如企业积累和发展动力不足,
经营行为短期化,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
实体。苏南模式进行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这时的改革方案,
并不是一开始由政府利用强制性权力提出和实施的,而是由一些企业
家、经济学家在现实中碰到各种弊端而向政府提出,促其接受这种方
案。当然,从改革方案的酝酿、提出到实施,苏南各级地方政府始终
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在加大科技创新,引进外
资等方面扮演着主要角色。
3.2.2“温州模式”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温州模式的制度创新是以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为主导的,
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个体、私营企业和企业主,改革和创新的动力主要
来自于民间的市场力量。温州人口稠密,人均农业资源匮乏、耕地严
重超负荷,人均耕地只有0.52亩,人多地少的矛盾迫使大约60%的剩
余劳动力转移”。而在改革开放之前,温州临近台湾,地处战争前线,
国家投资极少,没有什么优惠性的特权,几乎没有什么成规模的国有
投资及国有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变迁方式就不能也不会按政府
”施瑞宁,陈乃车:《制度刨新与区域经济发展》,t江西社会科学》,2000(9):88。
27
主导供给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进行。而在历史上,受以叶适为代
表的永嘉学派“功利与仁义并存”的新价值观的影响”,温州人形成了
较强的讲究功利,积极进取、务实、冒险、竞争的思想,为温州经济
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70年代末,温州的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
展,建立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明晰的、排他性的产权制度。温
州模式一开始就选择了自愿性的制度变迁方式。但由于温州的这种制
度创新是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增量改革,承受很大的
意识形态的风险和成本。这种意识形态的磨擦成本大于零的需求诱致
型制度创新,称之为准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它是一种自下而
上的制度变迁方式。为减少意识形态的风险成本,温州的个体工商户、
私营企业先是采取挂户经营,以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外壳”而合法出
现。十三大以后,对个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放宽,温州企业纷纷创建
股份合作制。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大部分私营企业进行了优化
股权配置的制度创新,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有学者认为,温州20年的
发展应归功于微观经济主体的自发创新冲动,基层政府和政权组织的
主动支持以及高层政府保护默许所构成的制度创新网络。
3.2.3小结
总之,制度创新的动力在于求得经济的更大发展。苏南模式、温
州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来释放经济发展的能量,通过体制落差优势造就
了乡镇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辉煌发展。与渐进式的经济改革
方式相一致,两种模式的制度创新都是选择改革阻力最小、最容易的
地方入手,而且都采取了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予以过渡,大大减少了制
度新的成本。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建立的制度变迁理论模型,当制度变
迁的主体通过制度创新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大于获取这种利润而支付
的成本时,这种制度变迁就有可能发生。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都
32施瑞宁,陈乃车:《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00(9):89。
28
面临着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问题。所不同的是,苏南模式主要是对
传统的乡镇集体企业进行民营化的产权制度变革,而温州模式则要通
过产权的变迁实现民营企业由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
(2)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一个静态的格局,而是一个动态的、变
化的过程,处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进程之中。20多年的改革发展赋予
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新的内涵。在创新过程中两者互相融合,互相
渗透,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已趋向于同向性,企业的产权制度
股份化,经济运行机制市场化、国际化,政企分开,都是市场经济模
式的基本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无模式。从苏南模式乡镇集体
企业产权制度的“民营化”改革结果看,地方政府退出对企业的实际
控制,传统的苏南模式正在走向终结。这或许能从一个角度说明,靠
民间的市场力量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的温州模式,更具有全国一
般的意义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4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安排与创靳分析
4.1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安排与创新
制度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具
体制度安排经历了建国后三十年的均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以来、
和世纪末的西部大开发不均衡发展战略。因此,也决定了西部地区经
济发展中制度安排与创新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
4.1.1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制度安排与创新
建国后前30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当
时的中央政府从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家安全的实际出发,实
行了全国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为此,中央在充分利用和扩大东
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50%以上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西部地区。在“一
五”、“二五”、“三五”期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东部沿海地
区,工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比重提高,是西部地区工业建设的大发
展时期,基本奠定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基础。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
年的30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以现价计算,平均增长
速度之比为6.81:6.78:7.25,西部地区略高于东部地区0.44个百
分点。因此,这一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
国家的制度创新来实现的,当时西部地区的制度变迁主要依靠国家的
强权,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地位,也就无从谈起本地区区域性的
制度创新。
4.1.2非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制度安排与创新
自八十年代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党中央实行了区域
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东部沿海地区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
优越的区位地理条件、大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优势以及实行“经
济特区”等优惠政策,东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其说其取
得的成就是国家在发展战略、政策倾斜的结果,倒不如说是东部地区
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在制度、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的结果。
相比而言,由于西部地区受区位劣势及传统的“等”“靠”“要”等计
划经济思想的束缚,甘于平庸、不思进取,普遍缺乏“敢为人先”、务
实开拓、勇于创新的思想和精神活力,再加上独特的西部地区人文、
历史、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制度创新的内在需求、
制度创新的速度和效率远远低于东部地区,最终导致西部区域经济的
发展也就显著地落后于东部地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东部、中部、
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逐年增大(见表3—1)。
表3一l中国三大区域经济总量及占全国比重的变化(1980-2002)
1980年1985薤1990年1995正2000正2002
地区
GDP % GDP % 00P % GDP % GDP % GDP %
拿国4387 100 8603 100 17178 100 57623 100 97209.6 lOO 116599.5 100
东邮2296 52。3 4553 52.9 9239 53.8 33615 58.3 65689.7 57.3 67860.9 58.2
中部1359 3i.2 2775 3l】5129 29.8 15868 27.6 24865 2 25,6 31615.5 26 6
西部772 16.5 1375 16,0 2810 13.4 8140 14.1 16654 7 17.1 17723.1 15.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0~2002年)数据资料整理所得。
4.1.3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制度安排与创新
世纪之交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为了缩小地区发展
差距,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
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入另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发展时期。几年来,
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使西部地区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GDP平均
每年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增长20%以上。从GDP增长率差
距看,1998--2002年4年间,GDP增长率,以1998年为100,东部地
区GDP的4年增长指数分别是:7.36%、20.51%、32.85%、44.59%;西
部地区GDP增长指数分别是:4.82%、13.70%、24.59%、36.20%。4年
时间,西部与东部的增长率都有很大提高,但西部与东部增长率的差
距却由2.54个百分点扩大到6.81个百分点、8.26个百分点、8.39
个百分点,呈逐年扩大趋势。美国现代区域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为
区域经济起飞创造条件的前提阶段必须为起飞创造技术和制度两个方
面的条件。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对于起飞是一个必要条件,“主导
部门及其扩散效应”是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的
形成是推动“主导部门及其扩散效应”的力量和制度因素。现代社会
最基本的问题是建立一个能充分培育技术创新能力的制度环境,创造
一个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环境。当一种制度处于均衡状态时,制度起到
了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作用。当现存制度不合时宜,成为束缚经济发
展障碍时,就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良好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首
要保证。因此,可以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带来的经济活力和各项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也
反证了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现存的制度安排。
4.2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特征
考察我国建国以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和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历
史沿革,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就会发现:我国区
域经济的发展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了区域经济的均
衡发展到目前的非均衡发展,并存在东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
步扩大的趋势,导致这种出现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是制度创新差距
的结果。
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特征和具体表现形式主
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西部制度安排与创新的滞后性。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制
度安排和创新的速度和效率完全取决于国家制度安排和创新的速度和
效率。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从当时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
家安全的实际出发,实行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为此,中央在充
分利用和扩大东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50%以上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
内地西部地区。在“一五”、“二五”、“三五”期间,西部地区经济增
长速度快于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比重提高,使得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相对差距大大缩小。这一时期西部区域经济的
增长和发展主要是国家政策的创新和倾斜的结果。80年代初,实行改
革开放政策之后,党中央着眼全局、发挥优势,提出让一部分人、一
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以其良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高素质科技人才集中的
优势以及国家赋予的“经济特区”在税收、财政、利用外资等优惠政
策等因素,具有先发展和先富起来的客观优势。“沿海优先发展战略”
的实施,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近2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这
一时期东西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既是国家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的结果,更是东部地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在区域经济制度、
管理制度、科学知识和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有利地促进了本地区经
济的迅猛发展。而西部地区,由于受到自身区位劣势和各种计划经济
观念的束缚与影响,缺乏主动进取、开拓创新的思想和活力,加上人
文、历史、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制度仓U新的速度和效率源
源低于东部地区,导致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落后于东部地区。
其次,西部制度变迁的外生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是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产物,而西部地区
则以强制性制度变迁占主导地位。由于西部地区在历史上受封建思想
影响深刻,加之建国后国家实行三线建设,加强基础工业建设的影响,
从而形成了西部地区固步自封、封闭守旧、自安唯上的思想,缺乏主
动进取、开拓创新的思想和活力,导致西部地区制度创新多以强制性
制度变迁为主,表现为制度从外部强制植入,具有明显的外生性。改
革开放以后,西部地方政府看到东部制度创新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于是就尽力模仿,或者依靠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而这个强制性
制度供给又与东部的强制性内生制度供给不同,西部地区在制度变迁
之前,没有制度需求,这就导致西部地区的强制性制度带有僵化色彩。
再次,西部制度创新的低收益性。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安排也存
在成本与收益问题,但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制度安排上的成本收益比
远远大于东部地区,抑制了西部地区的新制度的供给。原因在于:一
是西部地区制度安排的政治风险大。因为国家对西部地区根本没有制
度创新的预期,只有保持政治社会经济稳定的要求,即稳定就是成绩。
若西部地区的领导率先设计、安排与传统制度相悖的制度就是“乱搞”,
安排好了,不会受表扬,一旦失败,就可能会丢官。相比而言,东部
地区的领导设计、安排与传统制度相悖的制度就是制度创新。二是制
度安排上政治收益甚微。在东部地区如果能够摸索出新的制度就可能
带来政治上的好处,而西部地区对政府官员的绩效评价则与此不同,
能够保持区域稳定则是成绩,其次才是制度创新。三是西部地区制度
创新成本较高。因为西部地区不属于国家制度创新试点区,制度变迁
成本完全由西部地区自己解决,而西部财力有限,城乡居民的承受能
力有限,根本无力承担庞大的制度变迁成本。同时,由于西部制度需
求并不明显,制度创新基本上都是前瞻性的,风险较高。另外,政府
和领导面临的政治压力和政治风险成本也是地方领导所要着重考虑的
问题。因此,西部的领导是“望制度创新生畏”,这就在西部形成了一
种抑制制度创新的机制,这也是西部制度创新严重滞后于东部的重要
原因。
第四,西部制度创新的低效性。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利
用效率和所创造的经济绩效是低效的。对于西部地区来讲,有些制度
创新对经济增长与发展非但不是推力,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是阻力,无
法鼓励进取与创新。比如说产权制度:国家允许东部地区率先进行各
种产权改革,如对中小型国有企业可以出售、也可以量化给企业职工、
允许个人资本控股、兼并国有企业。而西部就不可能、也不能率先进
行产权改革。再比如在用人制度上:东部地区最先获得打破劳动用工
制度权利,按照企业的需要确定职工人数。而西部地区由于国家首先
考虑的是社会稳定,要保证职工的就业。在鼓励制度创新的制度上:
一方面国家赋与了东部自主进行制度创新探索的权力,另一方面东部
自身具有制度创新的机制,因此,创新的成果基本上可以收归地区所
有。而由于西部不在国家允许的制度创新区域,而且创新的所得也不
能全部收归地方所有,因此西部没有制度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此,
也就不存在制度创新的制度。
第五,西部制度创新的有限性。西部制度创新的有限性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自身具有一定的
区位劣势,使区域内以及区域外物流、信息流的交流十分困难。这使
制度创新由于不具备基本条件而变得成本极其高昂,也使西部在既定
制度结构下,由外部事物引起的收益的潜在增加十分有限,从而来自
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很少。因此,西部地区特定的封闭性使之无法
内生出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只会选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及其相
应的一套制度及习俗,而这种习俗又不会在经济生产的各个方面起到
约束的作用,所以,西部制度创新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另一方面,西
部地区长期固化的非正式制度缩小了制度创新的空间,使制度创新具
有一定的有限性。谣部地区长期固化的各种菲正式制度无法内生引发
技术创新,而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有着很高的相关性,由于制度在技
术变迁的形成与扩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西部地区长期形成的
非正式制度,不仅严重阻碍了这一地区的技术进步,而且促使制度和
技术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超稳定均衡,使西部地区的生产、生活、经
验和习俗成为主要的行为准则,形成典型的“习俗经济”,这也是西部
地区制度创新落后于东部的重要原因。
第六,西部制度创新实施机制的困难性。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在制
度实施机制上存在着困难性的特点。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一种报酬递
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
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如果初始选择的方向是正确
的,制度变迁就可能进入良性循环,如果初始的选择方向出现偏差,制
度变迁就可能沿着错误的路径下滑,还有可能被锁定在低效率的状态。
由于西部地区既得利益集团势力比较强大,即使新的制度比现有制度
更有效率,维护和巩固现有的制度,反对或拖延进一步制度改革的呼声
也就较高。由于初始改革为后续改革划定了范围,西部地区在制度创
新上总是在制度外围徘徊,难以突破核心、难以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
最终导致西部的制度创新难以实施。
4.3西部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第一,制度创新有利于发展西部私营经济。加快西部区域经济发
展过程中的制度创新有利于大力发展西部私营经济,形成适应西部大
开发要求的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建立起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机制,
使西部经济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轨道。
只有制度创新了,才能建立起西部地区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从根本
上增强西部地区的造血功能。我国改革开的实践证明,东部率先进行
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竞争发展的格局,激发
了私营经济对生产投入的积极性。而西部所有制结构调整迟缓,国有
经济比重较大,影响私营经济对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使得东西部资金
投入结构与总量出现较大的差异。过去,西部经济增长缓慢,私营经
济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形成了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根本原因就在
于传统制度的束缚。
第二,制度创新有利于加快西部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有利于加快
西部观念更新,转变政府基本经济职能,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
各种规章制度,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一方面,制
度创新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知识创新环境,激活西部地区人才、教育、
科技三大关键要素,大力引进和培育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人
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和运行
机制转型来看,西部地区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改进和职能转型缓慢,
这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体制性因素。只有制度创新,
才能使西部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三,制度创新有利于加快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制度创新
有利于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快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从根本
上解决西部地区现有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克服低水平盲目建设,形
成与东部及国内外优势互补的、有特色的西部产业结构。过去,我国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大而小”、“小而全”,低水平盲目建设和重
复建设非常普遍,这是过去体制下的必然产物,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4.4西部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
在制度与技术、资本、人力等决定经济增长的各要素中,制度更
容易成为吲瓦颈”,制约和阻碍技术、资本、人力等因素发挥其应有的
效用。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多种因素作用和影响的结果,既
有区位上的不同,又有历史的原因;既有投入上的不同,又有制度方
面的原因,但关键原因在于其制度安排的失衡。这里所说的制度,是
一系列生产、交换与分配的政治和法律的基本规则。由于西部地区深
居内陆,在制度创新方面具有很多不利因素,存在许多问题,传统的
体制和管理方式不仅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极大地约束了西
部人的脚步。与东部和全国其他区域相比,西部在制度创新中存在以
下问题:
第一,制度环境束缚。我国西部地区的制度环境明显不同于东部
沿海的制度环境,同东部相比,西部地区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转轨的进程相对滞后,在东部省区已比较成功地建立新体制的时候,
西部地区的经济体制还保留着较浓的传统体制和色彩。这集中表现在:
一是它们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制度构成不相同,西部以国有经济为主,
而东部的非公有制经济则明显高于西部;二是它们的导向机制和运行
机制不同,东部主要是市场导向和政府弥补,西部则是计划与市场“双
轨制”的摩擦导向,政府还无限干预。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市场化发
育程度低,市场制度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已成为阻碍西部地区经
济增长的重要制度障碍。目前,西部经济成分还是国有经济占绝大多
数,计划经济的色彩很浓,各级政府以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身份主宰着
经济运行,政府代替市场确定主导产业,并用行政手段代替经济手段
实施资产重组。政府还直接投资进行重复建设,支持进行市场封锁、
分割和垄断,出面庇护本地落后企业等现象。由于传统体制的作用和
影响必然会出现很多抑制性的制度安排,必将严重阻碍西部地区生产
要素的投入,从而阻碍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使
经济活动主要由企业来进行,政府不应与民争着办企业,成为市场竞
争的一方,而是要提供一个恰到好处的外部制度环境。但由于西部地
区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严重滞后,事实上形成了
阻碍经济增长的行政审批制度。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缓慢、市场发育
的迟缓、投融资体制的不合理,大大降低了西部的经济发展速度。
第二,制度创新成本过高。西部支付的制度创新成本高于东部的
制度创新成本。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
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在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
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创新,无疑需要支付一定的制度创新成本。
但东话部制度创新所需的成本是不同的。对西部来说主要支付的是“替
代成本”,而东部则主要是“建立成本”。一般说来,由于“替代”首
先涉及的是成本的补偿问题,其成本往往会高于“建立”的成本,所
以补偿本身往往是很高的。这必然会增加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制度创
新成本。因此,西部与东部的制度创新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东部地
区先于西部地区进行了制度创新,所有这些都需要中央政府给予西部
特殊的政策和制度供给,以弥合这一不平等。没有这样的制度供给,
西部就难以获得快速发展。
第三,制度创新动力不足。西部地区由于制度创新不足,从而严
重地影响了西部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导致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
根本原因。由于西部地区的市场化发育相对滞后,地方政府仍然拥有
干预经济活动的各种权力,社会还没有形成对政府干预行为的有效约
束,结果往往是行政干预破坏经济效率,削弱地方经济增长的基础,
从而形成了压抑经济增长的抑制型制度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对
西部地区的国有资产流失、搭便车、机会主义、高昂的交易费用和组
织成本不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想管的管不了,该管的没管好,
不该管的都在管”,从而导致资源的溢用和浪费。西部地区产权模糊意
味着经济活动的主体或资源所有者主体的笼统、含糊,这极大地抑制
了西部的制度创新。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是拥有众多国有企业
的地区,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对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但由于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举步维艰,制度创新严重不足,
国有企业普遍缺乏活力,从而抑制了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5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内容及对策
5.1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内容
制度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一系列的内容。对于西部
地区来说,更是如此。要实现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构建
和谐社会,必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包括所有制结构调整、企业制
度创新、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创新以及各项法律制度创新在内的一系列
制度创新。
首先,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是整个制度创新的
关键。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经过20
多年的调整,目前全国的所有制结构大体是非公有制经济占30%左右,
东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几乎接近一半,而西部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还
仅占20%,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2003年
全国私营企业已达176.2万户,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十
一个省区市私营企业加起来也不过23万户,占全国总户数比重的
13.4%”。实践证明,哪个地区私营经济活跃,哪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
快。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私营经济的发展。只有让这部
分经济起主力军作用,才会促进收到实际的效果。因此,合理调整所
有制结构,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力度,就成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是“重工业
优先发展战略”的后果,也是改革开放前长期计划经济和战备投资的
产物。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
十分突出。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就建立了石油化工、冶
金、机械、有色金属开采、兵器等为主的重工业,导致现代工业与传
统农业之间出现断层、技术力量对比悬殊,使技术辐射、扩散能力弱
化;由产品进出口比例失调和西部重工业脱离农业和轻工业而使得西
部第一、二、三产业间关联性差所表现出的产业封闭性问题严重;主
33江世银:《论西部制度创新》,《理论与改革》.2004(5):145。
39
导产业、中央企业、大型企业难与地方经济融合,先进的甚至十分尖
端的军事工业,与周围落后的地方经济同时并存,形成所谓的“二元
结构”特征,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弱;条块分割、大而全、
小而全的体制矛盾十分尖锐,破坏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分工、专业
化、规范化,从而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效益的实现等问题,从而影响
了西部地区整体实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
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实施,需要我们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产
业部门层次的连续性原则和区域经济地带上的递推性原则,发展西部
特色优势产业,不断进行产业政策的创新,形成具有一定经济聚集程
度的区域经济板块,使得西部产业结构更加适应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
水平,最终实现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再次,强化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是整个经济体制创新的
基础工程。由于制度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都由政府
管理,投资、生产、干部任免、职工待遇等全都由政府决策,这样就
成了国家直接管企业、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
政企不分。后来,对企业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简政放权让利、实行
政策倾斜。随着市场化的改革,我国企业改革由政策倾斜转入了企业
制度创新,实现建立以公司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西部企业制
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与东部相比,西部企业制度还不能完全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企业制度的影响根深蒂固,还需要不
断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只有企业制度创新了,企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西部经济才能获得大发展。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西部如何选择企
业制度创新的切入点是一个特别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搞好国有企业,
实现企业制度的全面创新, 将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加快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创新。我国的制度创新主要是一种
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制度创新的实施几乎完全是根据政府的目标
函数和约束条件来选择的。从制度创新的具体过程来看,东西部制度
变迁的途径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发展的初始制度安排受到中央政府种
种优惠政策的影响。从现象来看,这种影响为东部地区和政府带来了
递增的经济效益;从本质来看,这种影响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
制度创新获得了可靠的保障,东部的制度创新在随后的改革过程中不
断得以强化。西部地区由于信息闭塞、管理者素质低、市场化程度不
高,政府还是全能政府,其所管理的事务无所不包,出现了管理职能
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
果,导致了社会经济效率的低下。实现西部制度创新,自然包括政府
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由政府直接行政指令性管理为主转变为政府进
行宏观管理为主、间接管理为主、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的政府管理运
行机制。只有西部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实现了创新,才能为西部地区经
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
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有希望。
5.2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对策
一般而言,非正式制度性质的约束到文化背景和社会意识的影响,
正式的法规制度多由国家或政府设计和实施,当然也可以对非正式制
度固定化,形成正式制度。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西部区域经济的
发展可用下述函数关系式表示:
WD=f(W,S,E,0)
其中,w代表西部地区自身的努力(如区域制度创新等内容);
S代表国家发展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因素;
E代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援助;
O代表民间、外商及国际机构等其他因素援助。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受上述四个因素
的影响,但从根本上则说取决于区域自身的努力。加快西部地区发展,
固然需要增加投资,需要推进技术进步,但关键性和长期性的措旎还
在于推进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必须指出的是,加快西部
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项维持东西部之间社会公平的举措,同时也是
为了实现经济资源在东西部地区的合理配置。只有将两者兼顾起来,
以效率为基础,区域问的社会公平才有可靠的保证。因此,制度创新
的基本取向应是:使企业成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主体,让市场机制
在资源的区域均衡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在促进区域均衡
发展方面起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具体对镱如下:
5.2.1强化微观主体建设,促进企业创新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必须实现资本、劳动力和商品自由流动和合
理配置,而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而言,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
面的工作:
第一,理论创新。企业层面的理论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有
企业理论创新。由于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都部署在西部地区,因此,
现阶段,西部地区应着力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创新,这一方面包括
对国有企业进行重新定位,使其从竞争性行业中逐步、有序的退出;
另一方面还包括如何正确看待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应当说,国有资
产的流失不仅包括国有资产重组过程中的流失,还包括国资投资过程
中的流失等,而投资中的国有资产流失远大于资产重组过程中的流失。
所以,在西部国有企业改革中,不能因为抓住了国企改革的一个侧面
就对国企改革叫停,应正确看待、对待处理国企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进行理论创新,指导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民营企业理
论创新。由于非公有制企业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民营企业的理论创新主要从认识上要正确看待民营企业,
它们既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之~。
第二,制度与管理机制创新。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与管
理机制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产权制度创新,一方面,
要使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另~方面,要促进民营企业的产
权多元化;二是促进企业管理人员的选拔和评价制度创新,在选拔制
度上可采取由董事会在全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也可通过中介组织介
入的方式,对管理人员的能力、绩效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测评,
eL#I-,还可以通过资格认证制度对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资格认证;
在评价制度上,应本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宗旨,正确看待员工的
合理要求,通过实行现代企业的十大运行机制,即产权多元化机制、
经营架空机制、风险转嫁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运行动力机制、约束
机制、制衡机制、决策机制、创新机制以及企业家机制,使西部区域
经济发展中的微观主体——企业的管理制度得到创新。
第三,生产经营创新。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生产经营
创新主要指企业的经营方式创新和增长方式创新。经营方式创新指西
部企业应从传统的生产型逐步过渡到生产经营型,最终达到资本经营
型;增长方式创新则指企业业绩的增长方式,一方面应从以数量求胜
转向以产品质量求胜;另一方面应从以往的过分追求企业的增长速度
转向追求企业经营效益。
5.2.2领会现代市场经济观念,促进观念与文化创新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之所以较为滞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从
根本上区别和领会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没有从本质和一般的
概念上理解市场经济的观念,没有从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市场经济的
内涵。因此,要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市场经济,首先就
应要从观念和文化上进行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树立市场经济本质观念。在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应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计划
经济是生产经济而市场经济是销售经济;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而市场
经济是“过剩经济”。
第二,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包括:一
要树立自主观念,即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应是企业;二而要
树立竞争观念,即优胜劣汰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第一准则,应打破
区域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为产业的发展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三要
正确看待差距,虽然东西部地区现在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但西部不
应就此自暴自弃,甘于落后,相反,西部地区应将这一差距看作发展
的动力源泉,通过追赶发达地区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四要树立技术
劳动为本位的观念。劳动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但都是劳动形式的
变化,其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由于技术劳动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因此,在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时,西部应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
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规避自身的区位劣势。
5.2.3构建网络经济,促进西部市场创新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
平的差别上,更深层次的差别还在于市场创新。在广大的西部地区,
还存在着相当比例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不
能有效地转化为市场的优势。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应强化西部
地区的市场创新。西部市场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空问
的扩大。目前,西部广大地区对区域内部的经济依存度较高,与我国
其他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度较小,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客观上要求西部地区应主动扩大已有的市场范围,积极参与区际之间
的经济合作,通过自主产业合并、东西产业联合,达到联通市场,扩
大市场空间的目的,从而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市场手段的创
新。加快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商品营销网络的
构建。一方面,应利用现有的电视、电台以及开发电脑网站等建立联
通东西部的商品、科技、投资信息网络;另一方面,应组织专家、学
者和技术人员为西部地区提供发展规划、技术和投资咨询服务;此外,
还应鼓励东部地区的大型商业集团到西部地区投资开展连锁经营,达
到东西经济逐渐融合的目的。此外,由于东部地区技术水平较高,资
本供给较为充裕,但原材料供给和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西部地区原
材料供给和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资本供给相
对缺乏。可以促进跨区域的企业联合,将两类地区的优势组合起来,
既可以使两地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又可以使两地的不足得到弥补。
5.2.4提高区域均衡效益,促进政府职能创新
区域性政府对本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的建设和形成起着
决定性作用。我国西部地区市场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至今普遍存在着
市场主体结构严重失衡,高度倾斜于国有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的生存发展空间十分狭小;非公有制经济受到各种区域性制度的歧视
和排斥;国有公有制企业改革举步维艰;要素市场发育水平低;区域
经济市场化程度低;政府部门继续延续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存在着
“政府万能”思想,直接干预市场;扩大、滥用审批权;权利条块分
割、政出多门,政策缺乏透明度和连续性;权大于法,法制观念淡漠,
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等现象。此外,社会人文环境中依然存在着嫉贤
妒能、妒富的“红眼病”、“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消极心理,所有这些,
都严重损害了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
大力推进政府体制改革,使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主体
和推手,具体做法主要包括:
第一,思想观念创新。在各级政府官员的思想认识上增强“人人
都是投资环境”、“事事都是投资环境”、“处处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
减少“官本位”的观念,变管企业、管百姓为服务企业、服务民众,
努力创建高效、廉洁、规范的现代行政管理制度,才能实现政府的制
度创新。
第二,办事手法创新。各级地方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行为规则,以及西部地区吸引资金和人才的需要,
清理和废止一批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清理
和废止一批政府部门的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清
理和取消一批不合理、重复设置的行政性收费项目,统一和规范收费
行为。
第三,政府机构创新。西部地区普遍存在政府规模过大、机构臃
肿、人浮于事、交易成本高、组织效率低、地方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
要通过对行政机关的“富余”人员进行一定的补贴方式,鼓励他们脱
离行政机关,使更多的社会精英和人力资本要素充实到生产经营性系
统,从而给区域经济注入竞争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第四,管理制度创新。西部地区各级政府要通过政府管理的制度
创新,使政府职能从选项目、选人、审批和直接管理向服务、登记、
备案和间接管理转变;使行政机关人员的工作观念、工作方式、办事
程序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转变,从而降低西部地区经济发
展的交易成本和市场准入条件。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挥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方面的作用,西部地
区的政府应转变经济职能,尽快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和生产经营,
从而将政府资源集中用于公共部门和支持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
5.2.5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政策创新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既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下的产物,
也是改革开放前长期计划经济和战备投资的产物,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产业断
层与扩散能力薄弱。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西部广大地区
就建立了以石油化工、冶金、机械、有色金属开采、兵器等为主的重
工业,导致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之间出现断层、技术力量对比悬殊,
技术辐射、扩散能力弱化;二是产业间关联性小。产品进出口比例失
调、重工业脱离农业和轻工业导致西部第一、二、三产业问关联性差,
产业间渗透作用小,封闭性问题较为严重;三是“二元经济结构”刚
性较强。西部地区已有的主导产业、中央企业、大型企业难与地方经
济融合,先进的甚至十分尖端的军事工业,与周围落后的地方经济同
时并存,形成所谓的刚性“二元结构”特征,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的
带动能力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得到了快
速发展,区域间经济竞争力的对比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实施,从
主观和客观上都需要我们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按照产业部门层次的
连续性原则和区域经济地带上的递推性原则,发展西部特色优势产业,
不断进行产业政策的创新,形成具有一定经济聚集程度的区域经济板
块,使得西部产业结构更加适应谣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最终实现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的产业政策创新包括:
第一,连同区域内外循环,形成开放型的产业结构。一方面,在
西部区域内部,应发展和加强各省区之间的互补性合作,进行“硬”
资源(即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互补和“软”资源(主要包括技术、
人才、设备、管理、信息等)互补以及市场之间的互补;另一方面,
发展和加强西部和东部地区之间的互补性合作。西部的轻工业、加工
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加工业欠缺,可借助于东部地区在技术上的优势。
第二,利用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
旅游、农牧业和生物资源,水能、矿产资源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
储量都在中国资源保有储量中占据明显优势。因此,可以进行产业政
策创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主要是水电产业、高耗能产
业、天然气产业、中药材种植加工制造业、特色旅游业等,并以此带
动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三,设立高科技一国防科技工业园区,实行“民拥军”计划。
西部地区在计划经济和战备投资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建成了我国一大
批国防科技工业。在和平建设年代,实行“军转民”的方针后,由于
国防科技工业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也为了解决好军工企业的资
金投入、体制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可以在西部地区选择设立
“高科技一国防科技工业园区”,选择东部地区一些优秀的国有或国
有控股企业进入西部军工企业,把它们的管理技术和资金与国防科技
工业结合起来,实行“民拥军”计划,加大军事装备和高科技先进武
器的研发力度,以增强综合国力“。
第四,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从目前
西部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资金严重短缺的现实条件出发,在西部地
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宜再走优先发展大企业的老路,而应当主
动创新产业政策,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充分发
挥它们在扩大就业、拓展市场、增加服务、提高区域性经济效益等方
面的重要作用,逐步使之成为西部地区竞争优势和产业成长的生力军。
为了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计划,筹建
相应的组织,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信息和技术培训等服务。一
方面,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资助中小企业参加各种展览会和交易会,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专门场所,使企业进行定期或日常性的相互交流。
此外,为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开发能力弱的问题,政府可投资建立
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解决一些中小
企业无力解决的技术问题。
¨胡长顺:《西部大开发;重点、进展、政策与创新》,《经济地理》,第23卷.第1期,第12一17页。
47
5.2.6重视教育体制改革,培育创新人才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储备匮乏是导致西部区域经济落后的重要原
因之一。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国与国之
间的竞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的竞争,是
技术的竞争,从长远来看,是教育和科技水平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第一,打破教育垄断,鼓励多种所有制办学。西部地区政府应进
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改革,西部地区政府要打破办学垄断,鼓励多种所
有制形式办学。对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主要由社会力量筹
资办学;对于普通高中教育,主要推行投资主体与办学主体的多样化,
大胆鼓励个人、团体、行业、企事业单位及外资自筹资金依法办学;
逐步开放高等教育市场,发展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模式,即“国有国办”、
“国有民办”、“民有民办”、“合资合办”等形式”,大力发展西部地区
的高等教育事业,提高整体区域人员素质。
第二,构建人才培养、考核、管理体制。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
键。但在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许多场合,西部地方官员总
是抱怨:西部地区缺乏资金,更缺乏人才。所以,一再强调要引进人
才、高薪诚聘高级人才等等。真是这样吗?在改革开放初期,西部大
量人才外流称之为“孔雀东南飞”,可如今发展到连“麻雀也东南飞”。
在东部地区的高层次人才中,大约有40%左右来自西部地区。究其根
源在于,西部地区落后、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和传统计划经济时
期极强的“官本位”思想。因此,在西部地区迫切需要尽快创新制定
并出台人才的培养、考核、使用等管理制度。因此,西部地区在引进
人才的方式上,要摒弃过去的地域观念,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的出发点,大力引进和使用“候鸟型”、“风筝型”人才36;在使用人
才的方法上,要建立人才共享机制。由于受现实条件的限制,要一次
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比较难,在这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人才柔性流动
的方式,实现区域间人才共享。
35白永秀:《西部大开发中的体制创新》,《西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l,第86页。
M刘春泉:《我国制度创新实证分析与启示》,《市场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46页。
6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
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改革要从实际出
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当前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
是产品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在这些竞争的背后
都包含着制度的竞争。制度创新的速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
制度创新的质量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质量。
借着我国正在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深入,促进西部经济
大发展的区域性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日趋完善,西部地
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制度创新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西部地
区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东西部经济差距逐步扩大的挑战,审
时度势、因地制宜,在努力学习区际、国际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
经验的基础上,举本省区之人、财、物的优势,全面开展区域内的制
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创新促进步,以创新论发展,努力
谱写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新篇章。
6.1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制度创新会促进经济
发展,经济发展会加快制度创新,中国区域差异的形成尽管受到诸多因
素的影响,但核心的因素是制度差异,缩小区域差异可以采取多种路径,
但关键是进行制度创新。
(2)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西部地区制度
创新呈现滞后性、外生性、低收益洼、低效性等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
是造成西部地区制度创新存在环境束缚、成本过高以及创新动力不足等
问题的主要原因。
(3)由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着重做好所有制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制度创新以及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创新。
(4)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基本取向应是:强化微观主
体建设,促进企业创新;领会现代市场经济观念,促进观念与文化创
新;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政策创新:构建网络经济,促进西部市
场创新:提高区域均衡效益,促进政府职能创新;重视教育体制改革,
培育创新人才。
6.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尽管笔者将制度引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将制度视为影响区
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变量,同时对国内外不同典型地区的制度创新过程
进行了比较,但是不难发现在制度对于经济增长及区域差距形成的定
量研究上还有所欠缺。这主要是源于这一问题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和笔
者掌握的分析方法和第一手资料获取的有限性,这也是笔者下一步重
点解决的问题。
(2)本文从整体的、区域的、全局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西部经济
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内容和对策,但随着我国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
提高,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主体应由作为中观主体的地方政府转
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居民户和社会中介组织。由于现阶段西部经济发
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比较低,微观主体特别是企业、中介组织、行业
协会等不发达,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所以文
章中对于西部微观主体作为制度创新主体进行制度创新讨论的比较
少,但是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微观主体在制度
创新中表现得也就更活跃,笔者将对这一问题持续关注并将其作为后
续研究的重点。
50
参考文献
【1]宋志国,肖月峰: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制度因素分析,《经济师》,2004(6):
第97页。
【2】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30页。
【3】魏后凯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开发研究》,1990年第五期。
【4】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一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13页。
[5】Ohlin,B,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n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3.
[6】谭宗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54页。
【7】Hirschman,A.0.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8】williamson,J.G.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Economic Development’and
Cul tural Change VOL.13,No.4,1965.
【9】9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页。
【10】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139~140页。
【11]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54页。
[12】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225—226页。
【13】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4]【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15]【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5~11页。
[16]马宏伟:《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经济评论》,2003年第l期。
[17】张旭昆:《制度的定义与分类》,《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l期。
【18]谭小芬:《中国地区差距成因的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2)。
【19】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版,第51页。
[20】Lewis,David 1986:Convention:a philosophical study,Oxford:Basil Blaekwell,
P58
【2l】李建德:《经济制度演进大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143页。
【22】景维民:《转型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23】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41周松兰:《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制度创新互动规律的探索——以佛山为例》,
《开发研究》,2004(2):16。
【25]于光远:《由温州谈到“一制多式”》,《香港大公报》,1992年1月28日。
【26】许彬、罗卫东:《协调成本、内生劳动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加里·贝克尔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评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3期。
[27】(英)NicholasValery:《工业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第1页。
【28】(英)NicholasValery:《工业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第2页。
[291施瑞宁,陈乃车:《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00(9);88。
[30】施瑞宁,陈乃车:《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00(9):89。
[31]江世银:《论西部制度创新》,《理论与改革》,2004(5):145。
[32】胡长顺:《西部大开发:重点、进展、政策与创新》,《经济地理》,第23卷,
第1期,第12~17页。
【33]白永秀:《西部大开发中的体制创新》,《西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论文集》,2001,第86页。
[34】刘春泉:《我国制度创新实证分析与启示》,《市场经济研究》,2004年第6
期,第46页。
【35】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36】宋学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收敛性》,《经济研究》,1996(9)。
(37】程建国:《中国地带差距与中西部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版。
【38】卢艳,徐建华:《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与收敛性的R S分析》人
文地理,2003(2)
[39】曹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制度发展的非均衡》,《经济学家》,2001(4)。
【40】林义:《制度分析及其方法论意义》,《经济学家》,2001(4)。
【41】靖学青:《东西部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贵州财经学院学
报》,2003(4)。
【42】张明龙:《西部大开发应突破资本瓶颈制约》,《经济学家》2001(2)。
[43]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研究》,1999(4)。
[44]陈宗胜:《改革、发展与收入分配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2
[45]陈耀:《解决我国地区差距的政策选择》,《经济管理》,1996(3)。
[46]单羽青:《最新中国地区差距变化图》,《中国经济时报》,200l—lO一18。
[47]刘一敏,朱珉,张九辉:《降低西部税收负担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几点建议》,
《中华工商时报》,2002—1~7。
[48]步德迎:《论西部开发必须实行地区差别政策》,《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
2002。
[49]魏后凯,刘揩等:《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50]彭德林:《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1]胡鞍钢主编:《地区与发展:西部发展新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年版。
[52]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3]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管理世界》,
1996(4)。
[54]武剑:Ot-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研究》,2002(4)。
[55]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4)。
[56]戴天宇等:《西部大开发资本流入的经济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2(9)。
[57]王必达:《区域开放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2(1)。
旧B]白永秀,严汉平:《西部大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软科学》,2002(3)。
[59]严汉平,白永秀:《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及边界的确定》,《社会科学辑刊》,
2003(4)。
[60]白永秀,严汉平:《西部地区基础设旌滞后的现状及建设思路》,《福建论坛》,
2002(8)。
[61]严汉平,白永秀:《两个层次的产权多元化与国有经济深化改革》,《经济纵
横》,2004(1)。
[62】严汉平,白永秀:《西部大开发中的科教政策创新》,《中国软科学》,2002(6)。
致谢
在即将结束硕士学习生活之际,回首三年的美好时光,不禁感·|既
万千。其中的酸甜苦辣,历历在目,但却无言以表。其中,记忆最深
的就是老师、学友及家人在这几年对我的无私关爱和悉心照料。
本论文从初期的选题、规划到具体的写作,都是在导师白永秀教
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先生渊博的知识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给予
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教育,对论文的指导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先生在学
习上对我谆谆教导,从严要求。在此,首先致以衷心谢意!先生的道
德文章,我将铭记在心,必将得益一生。
在本论文的完成过程中,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友岳利萍博士、
范省伟博士对本文的完成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帮助我核实、
查阅大量资料,对她的热情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此外,还要感谢那些以一定方式影响本论文的论述思想的作者和
西北大学图书馆以及经济管理学院资料室的老师,他们为我查阅资料
提供了许多方便,在此,对他们的热心帮助表示感谢。
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家人默默奉献,关爱有加,使自己衣食无忧,
安心学习。幸福之余,惭愧渐生,此恩此情,终生难报。
总之,师恩浩浩,友情深深,永生难忘。让我再次向他们表示由
衷的感谢!
刘春泉
2005年4月于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