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072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厦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姓名:张宝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郭其友
20060401
论文摘要
传统主流经济学把“完全理性”当作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假定,将其理论大
厦建立在这·假定之上。由于“完全理性”假设超脱于现实,遭到许许多多的质
疑和批判。特别有意义的是,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兴起与发展,他们对“完
全理性”作了“新”的批评模式,与此相联系的“有限理性”假设已经实际地应
用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和领域,形成了具有相当影响的行为经济学这一新的经济
流派。
行为经济学认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的判断和决策会系统地偏离“完
全理性”,从而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这种偏离是行为人的“有限理性”造成的。
行为经济学带来革命性影响还在于其“有限理性”假设在实践应用中的成功。本
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
引言:概述由于“完全理性”假设超脱于现实,行为经济学针对“完全理性”
假设提出自己的“有限理性”假设。
第一章:讨论西方经济学界“完全理性”假设之争的演变,探讨“完全理性”
假设的发展以及西方经济学界对于这一假设的批判和超越,从中引出行为经济学
的兴起。
第二章:分析行为经济学在对“完全理性”假设批判基础上提出的“有限理
性”假设,讨论这一假设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第三章:讨论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法
律经济学等经济学各分支领域的应用。
第四章:探讨“有限理性”假设与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包括“有限理性”
假设对我国实际经济问题的解释以及如何借鉴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推动
我国经济学的发展。
总论:简要总结本文的核心内容,探讨行为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分析其应用
前景。
关键词:完全理性;有限理性:行为经济学
Abstract
Traditional economies sets‘'complete rationality’’hypothesis as a premise that
without any proof.The whole theory of traditional economics is based on such
hypothesis,But it is so far from the real world that other economists argue against the
hypothesis.Some of them take use of the theory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to object it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hypothesis:bounded rationality.
What’s more.they put the hypothesis into use and acquire great SUCCESS.Then
Behavioral Economics is est曲lished.
In their eyes,people’s judgment and decision will be apart from complete
rationality under uncertainty.So it’s impossible for people to realize
utility—maximization.111is results from“bounded rationality”.The success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is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theory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perfect
explanation to the real world.The main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paper is as
follows:
Introduction:Behavioral Economics puts forward‘‘bounded rationality”
hypothesis because the blemish of“complete rationality”hypothesis.
Chapter 1:Tllis sec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skeleton of the
argument against“complete rationality’’hypothesis after introducing the development
of it.Then it leads to the emergence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that is proposed to
overstep the hypothesis.
Chapter 2:This section analyzes the“bounded rationality”hypothesis of
Behavioral Economics.The hypothesis causes revolutionary influence in western
world.AIso it meets animadversion from other economists due to its weakness.
Chapter 3:This section brief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bounded rationality”
hypothesis of Behavioral Economics.These fields include the microeconomics,
macroeeonomics,law and economics,etc.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in these fields
makes Behavioral Economics become a prominent sch001.
Chapter 4:T11is section discusses what we can leam from“bounded rationality”
hypothesis of Behavioral Economics.We call not only use the theory to explain
economic problems in China,but also we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i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Chinese economics.
Conclusion:This section summarizes the above 4 sections and introduce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Behavioral Economics.Also,it analyzes the future orientation
ofBehavioral Economics
Key Words:complete rationality;bounded rationality;Behavioral Economics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
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
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旅亟兰
刃口5年乒月他日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
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
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
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
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彳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4”)
作者签名: 承伍兰日期:M石年9月/z日
导师签名:解灸日期:粕年朋/日
引言
自从亚当·斯密(A.Smith)在其《国富论》中论述了“看不见的手”的原
理之后,人们对市场经济及其机制的研究基本上遵循演绎推理的研究方式,即在
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前提之上,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一个模型化的理论结构,
即阿罗一德布鲁(Arrow-Debreu)的分析范式,又称为“竞争一均衡”模型。
在“竞争一均衡”模型的一系列严格假设中,“完全理性”假设(准确说是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具有公理性和基础性的前提假设。根据希普(S.Heap)
对“理性经济人”的定义,所谓“理性经济人”通常具有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
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他们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会选择能更好满足自己
偏好的行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是站在工具主义角度看待“理性经济人”
假设,那它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正如希普所说:“这里的理性是一个手段一目
的的概念,不存在偏好的来源或价值的问题。”但是,随着传统主流经济学影响
的同益扩大,人们对待“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态度走向了极端:置“理性经济人”
假设本身的局限性和现实性于不顾,把本该需要经验性认定的自Ⅱ提假设推向了绝
对化的理论层面,并登峰造极地将其引至信仰的高度,成为经济学理论上的“天
然公理”,即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处于任何位置,都有着一致的完全理性,不因
个人差别、时空差别和社会环境差别而变化。
然而,现实中的人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远非主流经济学的
“理性经济人”所能涵盖。正如西蒙(P Simon)所说:“古典经济理论对人的智
力做了极其苛刻的假定,为的是产生那些非常动人的数学模型,用来表示简化了
的世界。”。经济学为了精练和优美陷入了形式丰义泥潭,成为远离现实世界的
“黑板经济学”。因此,许多经济学家指出,主流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缺乏
现实基础。西蒙认为,人们在面临不确定条件时,作为决策人的“经济人”的计
算能力和相应的决策能力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决策者无法作出最佳选择,即经
济人是“有限理性”的。新制度主义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修改更加宽泛,认
为它过于简单化,因为除了物质经济利益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和地
“、《新帕尔梧雷犬经济学人辞典》,绎济科学⋯版杜,1996年版,第2卷,第57、58负。
。H Simon:ABehavioralModel ofRationalChoice,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1995,(1 5):343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位等社会性的需要。总之,自从“理性经济人”假设诞生后,人们对它的质疑和
批判就没有停止过。
但是,无论是西蒙、制度主义还是其他批评者,他们对“完全理性”假设的
批评主要是从理论层面上展开的,而且他们的分析论争过程往往容易陷入循环推
理的陷阱中⋯。近二、三十年代以来兴起的行为经济学,对于“完全理性”假设
的批评和分析是比较深刻和富有成效的。它从实证和科学实验的角度,对行为人
自身特性的假设、决策环境的假设、行为的追求目标等都提出了具有革命性意义
的挑战,其中的一些研究结论对于目前的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张儿鹏:《经济学理性假设的现实基础》,《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2月。
2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完全理性”假设之争的演变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完全理性”假设之争的演变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理论分析展开的基本前提。传
统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抽象和基本假设是关于“经济人”的抽象和关于“完全理性”
的假设。“完全理性”是“经济人”最重要的特征。
“完全理性”假设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学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其内涵包括
无限自私、无限意志力和无限理性。这一假设保证了作为经济主体的人能够实现
效用最大化。
显然,“完全理性”假设太超脱于现实,引起了其他经济学家的质疑和批评。
对于“完全理性”假设的争论由来已久。对该假设造成强大冲击的首先是来自于
西蒙的“有限理性”假设。然而,真正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展开系统论述
并在西方经济学界兴起行为研究浪潮的则是行为经济学流派。
第一节“完全理性”假设的提出及其发展
“经济人”假设和“完全理性”假设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古典经济学阶段
尽管“经济人”假定是与亚当·斯密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但早在斯密之
前重商主义者就表达过这一方面的观点。1549年,约翰·海尔斯(J.Hales)在
《关于英格兰王国公共财富的讨论》一书中提出了“人是追逐最大利润”的看法;
1723年,孟德尔(B.Mandeville)在其名著《蜜蜂的寓言》中也对人作了类似的
说明。亚当·斯密则不仅比较系统地展开了“经济人”假定的思路,而且赋予了
其新的立意,并把它同自己所建立的古典经济学连接起来。所以,可以说,亚当嘶
密的古典经济学是“经济人”假定的第一站。
亚当·斯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理性经济人”假说,但对“理性经济人”假
说的内涵作了经典的表述: “每个人都力求运用他的资本,生产出最大的价值。
一·般而言,他既不打算促进公芡利益,也不知道促进多少,他只考虑自己的安全,
自己的所得。币是这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实现着他自己并不打算实现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的目标。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常常能够,与有意去促进相比,更加有效地
促进社会的公益。”。概括言之,斯密的“经济人”假定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
个方面: (1)每个人天然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因此应该让他有按照自己
方式行动的自由。假如他不受到干预的话,他不仅能达到自己的最高目的,也能
不自觉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2)每个人都关心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然而
他是社会的一员,他追求的经济活动只能沿着自然的社会秩序所指定的道路前
进。通过分工,一个人提供了他的劳动生产率,但是他不再是脱离社会而独立的。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必须激发别人的自爱之情;(3)交换使得双方的个人
利益同时满足成为可能。每个人在利用自己的财产或劳动达到自己的利益目标
时,不得不为了交换而生产,不论他是否愿意这样做;(4)人类的各种动机(自
爱、同情、正义感等等)会自然平衡,能使一个人的利益不致和其他人的利益相
对立。每个人在追求他自己的利益时,都被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去促进并非
属于他原来意图的目的。
可以看出,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定思路中明确表述了追求自身经济利
益是人之本性。正是追求个人利益的这种天然的强烈的愿望,成为推动人类社会
经济活动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源泉。只要有适当的制度和规范,个人自由地追逐自
身利益的行为,受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节,会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整个
社会的利益。而后约翰·穆勒(J.Mull)又根据西尼尔(Senior)所提出的个人经
济利益最大化公理,对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进行了形式化的处理,明确提出
了“理性经济人”假说。古典经济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前提假定下去分析市场经
济活动中人们的行为的理论体系。
二、新古典经济学阶段
“经济人”理论抽象的第二次飞跃是由新古典经济学家完成的。随着边际革
命的出现,“经济人”假设又不断被抽象化和理想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理性”被极端化地理解为仅仅是一种数学的计算,也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工
具,“经济人”被转化为一种理性选择的概念,即目标函数的极大化。依据戈森
(Gossen)定律,杰文斯(Stanley Jevons)、瓦尔拉斯(A.Walras)和马歇尔(A.
o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吲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5更。
4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完全理性”假设之争的演变
Marshall)等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消费者的理性假说,推导出了消费行为上的
效用最大化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消费者的理性选择使消费行为在某种预算约束下
扩大到边际平衡点。此后,在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对效用度量问题研究的基
础上,希克斯(Hicks)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起来,将偏好变成一个可以
最大化的指数,从而提出了由两曲线相切点而确立的最大化满足的消费结构,避
免了对满足的价值判断。萨缪尔森(P.Samuelson)又给出了对经济行为者的理
性选择进行经济分析的方法。在他看来,经济学本身就意味着最大化行为,消费
者使效用最大化,生产者使利润最大化。“经济人”假设在弗里德曼(M.
Friedman)等人那里又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弗里德曼曾提出过一个简单的随机
模型,证明一个按照随机游动花钱的、完全非理性的消费者,他的消费行为最终
会被迫停止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因此,可以假设消费者都是效用最大
化的理性经济人。
这种理性研究把“经济人”置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假定“经济人”掌
握完全的信息、具有完全的精确计算和选择能力,试图揭示个人追求自身利益与
如何增加公共利益的内在联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人利益最大化和整体利益
最大化有机结合起来,为经济学对人类经济行为作出统一的解释,使其理论基础
得以巩固和发展。新古典体系中的“经济人”理论仍集中在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上,却远比古典经济学更为系统和深刻。这次抽象,绝对“理性经济人”的研究
达到了科学思维上理想化的陈述层次,使经济学从具有道德层面的描述学科彻底
转变为一种工具性质的分析学科。“理性经济人”已经涵盖了所有的经济行为主
体,他们都能通过成本一收益分析,经过精密的计算和仔细的权衡,对可供利用
的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最优的选择。这种理性观被概括为:无限理性、无限意志
力和无限自私,即“理性经济人”包括了这三种无限的含义。这种完全理性的经
济人,追求而且也能实现“效用最大化”。
三、第三个阶段:“效用”外延的扩展
20世纪后半叶,为了维护和捍卫经济人假定这一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以加
里·贝克尔(G.Becker)和斯蒂格勒(Stigeler)等学者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
承袭前两次抽象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同时代最新的科研成果,拓宽了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理论视野,重新阐述了经济人的内涵。随着精神需求纳入经济学的分析范围,“效
用”不仅包括物质效用,也包括尊严、名誉、社会地位等不能用纯经济尺度来衡
量的效用。也就是说,经济人使之最大化的“效用”涵盖了个人所可能追求的任
何目标。贝克尔(G Becker)等人分析了种族和性别歧视、犯罪问题、自杀原因、
利他主义行为、婚姻问题、子女教育抚养问题等传统上属于社会学、人口学、教
育学、政治学、法律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从而大大扩展了微观经济学
的研究范围。他们把“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假设运用到非传统经济学的领域,使
经济学在逐步向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渗透及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法经济
学、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等等对现实问题有更强解释力的、带有浓重交叉
学科特点的新的经济学理论分支,开启了经济学的“帝国主义”时代。
第二节对“完全理性”假设的批判及超越
“理性经济人”的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陷入了争论的漩涡,其中公开的大
争论有三次:19世纪晚期的“利己”之争、20世纪40年代的“利润最大化”之
争、70年代以后的“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之争。
一、“利己”与“利他”之争:“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论战
19世纪晚期,德国的旧历史学派一开始就是以古典经济学派的批评者姿态登
上舞台的。它主要反对的是古典经济学家对“自利”的强调和出此建立起来的抽
象分析方法,力图用“真实的人”来取代“经济人”这种“抽象的人”,试图通
过强调伦理价值来驱除自利行为。
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包括威廉·罗雪尔(Wilhelm Roscher)、布鲁诺·希尔
德布兰德(Bruno Hilderbuland)和卡尔·克尼斯(Kar Knies),活跃于19世纪
40~60年代的德国经济学界。其中,以克尼斯对“经济人”的批判最为激烈。
他认为,“经济人”观点实际上是说人总是不可救药地受纯粹自私动机的驱使,
这就是否认有任何良好动机的存在。希尔德布兰德也说,以孤立的个人经济动机
作为分析基础,就是“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经
济人抽象并没有反映人的全貌。
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历史学派,继承了旧历史学派的精神,继续批判古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完全理性”假设之争的演变
典经济学派。1883年,卡尔·门格尔(Carl.Menger)出版《经济学和社会学问
题》,率先对历史学派的有关批判提出反驳。随即,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施穆勒
(G Schmoller)发表《政治社会科学》(1883年),对门格尔提出批判意见,
引发了一场公开的、针锋相对的大论战。其中“经济人”是争论的一项主要内容。
关于“经济人”,最初是围绕“亚当·斯密问题”进行争论的。新历史学派对于
“经济人”的批判与旧历史学派并无多大区别,不过新历史学派的矛头指向古典
学派与新古典学派并且论据表述得更为系统。例如,施穆勒认为,古典学派及其
继承者依据趋乐避苦的自私动机推论整个经济过程,实质上依据的是不充分的前
提。企图把这种心理力量从数量上加以计算,更是难以做到的。对于这类责难,
门格尔等人作了有力的回击,指出古典学派并不是没有认识到人除了追求自身利
益之外还有其他动机。斯密本人就在《道德情操论》中详细研究和剖析过人的行
为的各种动机。约翰·穆勒也认为,人的一生也许没有一个行为是除了单纯的财
富欲之外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其他冲动的影响的。
历史学派的非难迫使正统学派更准确地表述和认识经济人假定及其方法论
的意义。他们开始正视古典学派的不完善的分析、轻率的概括或含糊的辩护。1870
年,约翰·内维尔·凯恩斯(JohnNevil Keynes)在总结这场争论时曾对经济人
抽象作出一个很精彩的辩护性说明:“经济人不必一定是个完全自我本位的人。
我们只不过假定,他从事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花最小的劳力牺牲达到最大的
财富;而且单就这一直接的目的而言,我们才说了是完全只依自利行事”。。
当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的争论渐趋平息之际,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凡勃伦
(T.B.Veblen)对新古典学派的经济人观念及其所赖以抽象的“金钱社会”发起
了影响深远的批判。在凡勃伦看来,新古典学派的完全竞争体系只是科学想象的
功绩,并不是对事实的有力表现。它只是科学推理的权宜之计,而且只能用在抽
象领域内的原理和法则上。新古典理论不仅本身不能有效地解释现代社会,反而
不利于人们对于社会真相的探讨。新古典经济学失败的根源在于其非历史的、简
单化的“经济人”人性观。它把经济人视为一个超越一切社会环境和历史时间概
念的享乐主义者,这是完全错误的。
儿勃伦及其他制度主义者要求在广泛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中考虑人的行为。他
。转引白杨存学:《“经济人”的三次人争论及其反思》,《经济学动态》,1997年5月。
7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们认为,生物本能只是人的经济行为的原始根源,真正决定行为的主要力量是“制
度”。这种制度是一套标志,通过类似于生物的生存竞争过程,被不完整地复制
或内在化于人的思想习惯之中,对个人行为起到刺激和指导的作用。个人的行为
是由人们所推进的制度上的结构或背景决定的。制度主义者试图从总体上否定新
古典经济学的抽象分析,但是其全面的“真实人”的构想也未能实现。他们经过
长时期的努力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经济学体系。
二、“利润最大化”之争: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进一步抨击
20世纪40年代中期西方经济学围绕“利润最大化”行为假设展开进一步的
论战。这次反对“经济人”抽象的根据是厂商的实际行为并不符合最大化行为假
设。早在1938年,“牛津经济研究组”的成员霍尔(R.C.Hall)和希契(G.J.
Hitch)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厂商并没有象边际主义理论所说的使边际
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大多厂商是根据“成本+利润”来决定价格的,因而所追求
的目标并不是边际主义者所认定的“最大限度的利润”。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R.
A.Lester)在《工资一就业问题上边际分析的缺点》一文中依据其调查结果也
对“利润最大化”假设提出怀疑。
莱斯特的文章发表后,斯蒂格勒(G.J.Stigler)和马克洛普(M.Machlup)
立即进行反驳,随后是相互的答辩,从而引起了又一场关于“理性经济人”的争
论,“利润最大化”是论战的主题之一。
反对者认为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假定既不符合实际(经验调查),也不可能实
现(厂商无法掌握达到此目标所必需的所有资料和信息)。
马克洛普则认为,莱斯特等人所作的厂商调查的结果本身就是不可靠的,因
为大多数厂商并不见得真正理解“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学术名词的含义,
因而难以对有关问题作出贴切的回答。更何况大多数厂商并不愿意承认追求利润
最大化的目标。
在这场公开的争论之后,类似的观点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其中影响深远
的批判者首推赫特·西蒙(H.Simon)和莱本斯坦因(Harvey Leibenstein)。
在1947年《管理行为》一书中,西蒙就对“理性经济人”提出尖锐的、系
统的批评,并在之后的一系列著述中完善批评意见。他指出,数理经济学的发展,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完全理性”假设之争的演变
使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模型具体化为一套经济最优化理论体系,完全理性的经
济人几乎成为标准的经济分析基础。而现实中的人类根本无法准确求得最优解。
再者,企业家面对的是多样化的有相互冲突的目标,他们在作出决策时,会受个
人与社会联系的限制。因而只能以“满意的利润”作为经营目标。
莱本斯坦因提出“x低效率”的分析模式来修正传统的最大化假设。“x低
效率”就是“源自完全缺乏或部分缺乏动机,以致不能有效地利用经济机会的各
种无效率”。。按莱本斯坦因的解释,个人的努力或行为并不是一个常量。只有
在受到极大压力的情况下,人们才会采取极大化的行动,努力计算决策。但通常
情况下,人们只是把一部分精力用于作出合理决策所必需的信息上,而让决策同
时依赖于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因而并不努力追求极大化。
对于他们的批评,正统经济学派也作了强有力的辩护。弗里德曼认为对“理
性经济人”的信赖是由特殊的证据所证明的。其中一项重要的证据是达尔文式的
生存机制。市场竞争代表着一种达尔文式的“适者生存”过程。这其中,“最大
化行为”可能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界中优胜劣汰的有效行为。这样,普遍存在的将
是遵循最大化行为的企业家。因此,经济人最大化假设能恰当地概括“适者生存”
条件,就成为人们接受该假设的主要依据。另外,通过将收益最大化假设运用于
许多具体问题的分析和预测,其结果都可以加以验证。斯蒂格勒除了重复弗里德
曼的观点之外,还通过引入新的分析环节(产权、交易费用、寻租)的方法,努
力使原来的分析框架也能处理和解释“x低效率”现象,从而宣称莱本斯坦因等
人所提供的证据与新古典主义思路并无矛盾。
三、“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之争:实验经济学的引入及行为经济学
的兴起
70年代初,琼·罗宾逊(JohnRobinson)宣布“第二次经济学危机”以来,
在重建经济学基础以沟通宏观与微观经济理论的浪潮中,对“经济人”的争论又
成为主要的焦点。这一时期的争论以经济人的理性特征为中心,沿着多条路线同
时进行,范围极其广泛。
1.“有限理性”假设的提出及发展
啊Leibenstein:Allocative efficiency vs.X—efficien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79_84
9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对“完全理性”的批评由来已久,经济学家用“非理性”或“有限理性”的
概念来替代“完全理性”。
最早谈及非理性问题的是英国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尔萨斯(R.Malthus)。。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首先建立在对理性人性论的批判基础上的,其目的在于消灭
理性的幻想。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威尔费罗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
的著作中,他把非理性行为称为“非逻辑行为”。在其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手册》
中他指出,在实际生活中,逻辑行为与非逻辑行为几乎同时混杂在一起。他还从
社会学角度把非逻辑行为分析上升为一种方法论。他认为,社会学家研究的是不
合逻辑的行为,这个范畴一直为众多社会学家所忽视。非逻辑行为涉及价值观念、
信仰与情感等领域。显然,他所强调的都是非理性的一些重要因素。
凡勃伦是较早从非理性的方法论角度构建经济理论体系的经济学家。他从制
度分析的角度强调了制度因素对经济最大化偏离影响。其思维原点和分析的概念
性工具,不是理性经济人,而是人的“本能”和“习惯”。这恰恰是哲学意义上
的两个重要的非理性因素。
最早提出“有限理性”概念的经济学家是西蒙。“有限理性”也成为其理论
的核·tb。西蒙从更接近现实的人类理性可能和限度两个基本方面,提出了“有限
理性”的概念:“理性的限度是从这样一个事实中看出来的,即人脑不可能考虑
一切决策的价值、知识及有关行为的所有方面⋯⋯人类理性是在心理环境的限度
之内起作用的”。。这种限度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人的内在因素方面,具体
原因一是行为主体知识不完备性:人们力争理性而又不被束缚在其知识限度之
内;二是对行为后果预见的困难:由于后果产生于未来⋯⋯只能凭想象来弥补,
然而对价值的预见是不可能完整的;三是对真实行为而言‘,人们只能想到全部可
能行为方案中的很少几个。其次的原因是外在因素方面,“人类理性是在制度环
境中发挥作用的”。制度对个人的影响主要有:组织和制度使群体内的每一成员
稳定地预见到其他成员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二是组织和制度向群体成员提供了
一般性的刺激因素和注意导向器,他们引导着群体成员的行为。由于以上两个方
面的原因,理性人的实际行为只能是在主观理性和组织理性约束下的“有限理
。张雄:《百年学术非理性0西方近、现代经济理论——从马尔萨斯到贝克尔》,《国外社会科学》,1996
年2月。
。两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绎济学院}J{版社,】989年版,第3、4负。
10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完全理性”假设之争的演变
性”。用西蒙的话说就是“试图理性但只能有限达到。”。
威廉姆森(O.E.Williamson)接受了西蒙的有限理性学说,他曾从纯学理和
现实契约协议两方面对有限理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协约人在接收、存储、检
索、处理信息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认知能力不足会影响人们的抉择,协约人在
签订和执行契约时会产生机会主义,在资产专用性制约下,协约过程会呈现出计
划、承诺、竞争、治理等四种制度安排模型。,这些都涉及到了有限理性的操作
层面。
哈耶克(Hayek)为了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观,特别研究了人类理性行
为的心理基础,在其《感觉的秩序》一书中,他指出人类的行为来自其心智活动,
而人的心智活动的复杂性以及自组织特征导致人们面临局限性。当人们通过语言
等来表达现实世界时必然面临的局限性就是哈耶克的“有限知识论”。他通过建
立一个心理学的基础,阐明了其知识论。在他看来,面对社会中知识的分散化,
当事人按照新古典式的理性计算成本成本太高而且实际上也不可能。
阿玛蒂亚·森(A.Sen)更是言辞激烈地把“理性经济人”假设斥之为“理
性的白痴”。。他进而建议应该建立一种比理性原则更为复杂的理论结构。森在
另一部著作中指出,即使人们能够以理性的方式行动,正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
设也不必然是正确的,因为在这种道路上存在许多障碍,特别是由于我们都会犯
错误,都会陷入混乱,“冷静的理性方式可以充斥我们的教科书,但世界要丰富
得多。”④
但是,西蒙等人对“完全理性”的批判并没有驳倒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模
式。尽管如此,他们确实迫使主流经济学家不得不反思传统模式的缺陷,去修正
新古典模式的苛刻假设。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模式的发展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方面,对原来所使用的某些关键概念赋予新的广义解释,把经济人模式从
经济领域扩展到非经济行为领域的分析,从而揭示出“经济人”的某些实际行为
特征。另一方面,结合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新的学术成果来修正新古典经济人
模式中的某种苛刻的“标准理性选择”和完全信息假设,从而增强经济人模式的
。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09--216页。
啦A.Sen:Rational Fools:A critiqueoftheBehavioral Foundations ofEconomicTheory,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1997,(51)'317-344
”阿玛蒂亚·森著:《伦理学与经济学》,千宇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1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解释能力。
如前所述,批评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理性”模式的传统早已有之,但是这些
批评有的最后不了了之,有的被主流经济学吸收进自己的理论体系,从而使其理
论获得新的解释力。真正对“完全理性”模式造成革命性影响的当推70年代出
现的结合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成果的行为经济学流派。
2.心理学、实验经济学的引入及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引发了第三次的对经济人的争论。以前的各种批判意见重新
组织起来,在新的学术背景(经济学危机)和新的基础(心理学实验)上获得了
新的力量。在这次论争过程中,心理学与实验方法的引入最为引人注目。
以心理学的某些实验为依据而对“理性经济人”的批判早已有之。例如,30
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埃尔顿·梅奥(Mayo George Elton)根据著名的“霍桑实验”
结果提出的质疑,50年代工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G Becket)的x
理论和Y理论所提出的批评。这些意见除了得到管理学界的重视外,并没有对理
论经济学界产生明显的影响。不过,到了60年代末以后,开始有为数不少的经
济学家关注心理学的进展与经济人假说的关系。一部分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试图
以心理学实验来检验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假设。
新古典经济学为了保证个人选择的理性行为,提出完全性、传递性和决定性
等公理。然而,有关的实验却表明:现实中的选择行为并不符合,而且经常地违
背这些公理,即存在“偏好反转”(preference reversals)。发现这~现象最
早的学者是保罗·斯洛维克(Paul Slovic)和萨拉·利切斯坦因(Sarah
Lichtenstein)。当个人面临着在两种赌注中进行选择时,就会发生违背理性公
理的现象。这个案例如下: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小数目赢得适当的钱,另一种
是以小概率赢得大数额的钱。在统计上,对这两种方案的选择是应该是计算它们
的方式进行比较。但实验结果表明,即使这两种选择的预期值相同,人们仍然倾
向于选择前一种较安全的方案:但当要求他们按价值对这两种选择进行排序时,
他们却又认为期望值越高,赢钱越多。“偏好反转”现象的存在意味着,即使在
最简单的人类选择中也不存在任何最优原则。
格里塞(D.M.Grether)和普洛特(G.R.Plott)曾描述1979年以前证明存
在这种现象的11项实验的研究,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些实验的研究存在着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完全理性”假设之争的演变
许多问题。例如,受实验者知道是在做实验从而选择的动力不足,实验中没有设
置“无差异”备选方案,受实验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各个选择的含义。正因为存在
这些问题,才会出现“偏好反转”现象。但是,他们自己所进行的实验仍然无法
消除这一现象。许多实验证明实际选择行为甚至违背所有的理性公理。
继斯洛维克之后,许多具有探索精神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联手研究经
济行为的发生机制,并试图建立经济行为的心理基础。在结合认知心理学的最新
理论成果后,行为经济学诞生了。行为经济学是应用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很好的
结合,它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大量的非理性行为的经济现象,对主流经济学提出
了强有力的挑战。经济学界也因此兴起了一股行为主义的研究浪潮。这场革命性
的运动最直接承袭西蒙的理论。他所提出的“有限理性”假设下的决策科学直接
推动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一般认为,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反叛体现在一
些四个方面。:第一,拒绝将实证主义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第二,认
为将演绎推论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不充分的;第三,不赞同均衡及均衡的比较
静态分析,倾向于研究非均衡的过程;第四,批判经济学模型的简单化倾向。最
重要的一点是,尤其反对以单一的理性当事人的最优化来使所有的经济行为模型
化。行为经济学认为,在前提、理论形成及结果检验三个方面,经济学理论都应
该有所革新。在理论前提上,行为经济学认为,应该充分借鉴心理学、社会学、
人类学、组织理论、决策科学的成果,以增强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真实性;在理论
形成上,要更强调真实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分析行为可能发生的逻辑条件;在理
论结论的检验上,应该吸收更多样化的实证研究方法,比如利用调查和实验室数
据进行的分析。
从上述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行为经济学是在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
古典经济学“完全理性”框架的反思和批判中兴起的。它试图在心理学关于人的
行为的研究基础上,讨论经济活动当事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特征对其选择或决策模
式的影响。它通过建立更为现实的心理学基础,大大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
。刘风良,江艇:《行为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意义》,《中国人民人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第二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理论及影响
早期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批判是中肯的,他们所提出的建议对经
济学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早期行为经济学的进展不大,其原因在于
其相关的理论或是流于简单的批判、缺乏理论的建构,或是各家观点的大杂烩,
没有规范的模型推导,或是只是提出解决特殊问题的特殊理论,无法进行理论的
一般化。
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行为经济学着力于提出更丰富的行为假定,并考虑由
这些行为假定所刻画的经济当事人如何调整最优决策模式,从而如何影响均衡结
果。在这一方面,丹尼尔·卡尼曼(D.Kahneman)、特弗斯基(A.Tversky)、
阿克洛夫(GAkerlof)作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以卡尼曼等人为代表的行为经济学强调人类行为中非理性的一面,而且认为
这种行为并不是对经济理性的随机偏差,而是一种可以预测的、不容忽视的非经
济理性行为。行为经济学家以此为假设前提,研究当人类行为存在有限性和复杂
性时的市场结果。他们“有限理性”的当事人的涵义包括有:有限理性、有限
意志力和有限利己。他们认为市场力量和学习演化机制不足以消除这种有限性,
因而需要根据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等对行为的研究成果,考察
人类行为如何描述,以及这些行为在特定经济背景下的结果。
卡尼曼、特弗斯基和阿克洛夫等从70年代开始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在吸收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
效用函数的构造为核心,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彻底改变了西
方主流经济学的个体选择模型,也激发了其他行为经济学家把相关研究领域的成
果拓展到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分支,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行为经济学流派。
第一节行为经济学对“完全理性”的批判
行为经济学对于“完全理性”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当事人在面对不
确定环境时,其判断和决策都会系统地偏离最大化,体现出有限理性的特征。
卡尼曼和特弗斯基在1974年和1979年共同发表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
第二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理论发影响
启发式偏向》和《前景理论:一种风险决策分析方法》两篇文章。在这两篇行为
经济学的经典论文中,他们提出人们在决策的判断过程、决策程序以及决策对象
和环境的描述都会影响当事人的偏好及选择。
一、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系统偏差
卡尼曼和特弗斯基认为,人们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面临的信息往往是不确
定、不完全和复杂的。人们的判断会依据于某种捷径或具有启发性的因素,即以
一些思维定式作出直观推断,从而会造成系统性的偏差。
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它是指人们凭经验已经掌握了一些事
物的“代表性特征”,当人们要判断某一事物是否出现时,就只需要看这一事物
的“代表性特征”是否出现。卡尼曼和特弗斯基利用1973年、1974年和1982
年所进行的几个简洁实验,证明了这种直观的经验推断的功能。他们要求接受实
验的人在既定描述的基础上给人归类,比如区分议员和推销员等。对一个给定群
体中随机抽取的某个人,如果他的描述时“对政治感兴趣,乐于参与辩论,渴望
在媒体上露面”,大多数接受实验的人会判断他为一名议员,即便推销员在总人
数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或者销售人员更具备这种特征。卡尼曼和特弗斯基还利用实
验深入地考察了这种经验推断式的思考方式,在他们的实验中,一些参与者得到
有关群体分布的确切信息,一类设计中的群体由30%的工程师和70%的律师组
成,另一类的群体分布与之相反。然而,实验的结果表明,这种差异对参与者的
推断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
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它是指人们通过不费力地回想起来的例子进
行概率推断,其结果是赋予那些显而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以过大的比重,从
而导致在实际推断时出现偏差。例如,卡尼曼和特弗斯基在实验中发现,如果被
问者生活中周围的人曾经有过被犯罪分子侵犯的经历,尽管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全
面、更具体的统计数据,仍然会高估其所在城市的犯罪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
明,相对于一些不太熟悉的信息,熟悉的信息更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
时会被认为更真实和更相关的。因此,信息的熟悉性和可得性往往会成为准确性
和相关性的替代品。如果某些信息被多次重复地报道,使得这些信息可以轻易地
被人们获得,不管事实上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如何,人们都会错误地认为这些信息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比其他信息更准确。
锚定效应(anchoring):1973年,卡尼曼和特弗斯基指出,人们在进行判
断时常常过于看重那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甚至从中得到不正确的、歪曲的认
识。1974年,他们以下面的例子来证实锚定现象:被试者对非洲国家在联合国
所占席位的百分比进行估计。首先,他们被要求随机选择一个从O到100的数字,
然后被告知所选定的数字比实际值更高还是更低。卡尼曼和特弗斯基发现,当不
同的小组随机选定的数字不同时,这些任意给定的数字对估计有一个显著的影
响。例如,两个分别随机选定10和65作为开始点的小组,他们最后的平均估计
值为25和45。由此可见,尽管他们对随机确定的数字有所调整,但他们还是将
估计值锚定在这一数字的一定邻域内。另外,有许多经济现象受锚定的影响。锚
定效应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粘性价格”,只要把过去的价格作为新价格的建议,
则新价格就趋于过去价格,商品的价值越模糊,建议就可能更重要,锚定就可能
是价格决定的更重要因素。货币幻觉后面也隐藏锚定效应。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在
经济决策中未充分考虑到通货膨胀率,混淆了真实和名义数量的倾向。特弗斯基
(1997)等人认为,对相同的假设决策问题,依赖于是以强调名义数量的方式还
是以强调真实数量的方式提出问题,人们趋于给出不同的回答。问题中出现的不
管是名义的还是真实的数量都具有锚的功能。
小数法则(the law of small number):人们在实际决策时总倾向于运用
小数法则,即依据自己已知的少数例子来做推测。小数法则偏差是指人们将小样
本中某事件的概率分布看成是总体分布而产生的推测上的偏差。卡尼曼和特弗斯
基在1971年指出,这种偏差实际上是由于忽略了先验概率而导致的对事件概率
的判断失误,其根本原因在于夸大了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与此相对应的是对
大样本代表性的低估。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框架效应是指同一个选择的不同表达方式可
能会引导人们关注问题的不同方面,使得人们在寻找真实的、潜在的偏好时犯错
误。卡尼曼和特弗斯基认为,框架效应表明了人是有限理性的。本质上相同而表
述的不同可以产生明显不同的结果。
6
第二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理论及影响
二、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20世纪50年代,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Y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
从个体的一系列严格的公理化偏好假定出发,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发展了期望
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 and Debreu)将其吸收进瓦尔拉斯(A.
Walras)的均衡框架中,成为处理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分析范式。期望效用的数
学表示为v=ΣpU(x)
但是,一些经济学家发现,期望效用理论存在缺陷,现实生活中特别是金融
市场上人类的很多决策行为无法用期望效用理论来解释。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
“阿莱斯悖论”。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阿
莱斯(Allais),通过一系列可控实验,提出了这一悖论(Allais paradox)。
在实验中,他对上百个懂得概率的被试者做了如下实验:在获得3000美元100
%机会和有80%的概率得到4000美元而20%一无所获这两种机会进行选择时,
许多人选择前者;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宁可选择20%得到4000美元的抽彩机会,
却放弃25%的概率获得3000美元的机会。事实上,这两种选择方式所得的客观
结果受相同因素即概率的影响。这种表现出来的偏好,违背了期望效用理论所谓
的替代性公理。
该悖论说明:现实中人们面临风险时并不总是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选择行
为也不是完全依据概率。余融市场反映了阿莱斯悖论的普遍存在,它揭示了人们
的行为决策存在着同最大化相背离的情况。对这一悖论作出比较合理解释的,就
是卡尼曼和特弗斯基。
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卡尼曼和特弗斯基在《前景理论:一种风险决策分析
方法》一文中,提出关于决策的理论模型——前景理论,对期望效用理论的公理
性推导提出挑战。他们认为: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都是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所
必需的理论指导。期望效用理论适合于解释理性行为,而前景理论适合于描述实
际行为。前景理论的数学表示如下:V=Σ兀(p)v(AX)
前景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前景理论中,决策者主要关注决策所造成的财富值相对于参照点
(reference point)(Ax)的变化,而不是财富值的绝对水平(X)。参照点可
以是决策者现有的财富值,也可以是决策者渴望达到的财富水平。卡尼曼和特弗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斯基认为决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编辑阶段(edit stage)和评估阶段
(evaluation stage)。在前一阶段中,人们根据适当的参照点,对即将做出的
选择进行编辑,决策所造成的结果大于参照点的部分为收益,低于参照点的部分
为损失。后一阶段中,人们在编辑阶段的基础上,按照前景理论的公式做出相应
的抉择。
第二,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v有三个显著的属性:首先,价值函数在收益
区间,即参照点之上是下凹的,表明人们的经济行为是风险规避的(risk
averse),而在损失区间——参照点之下——是上凸的,表明人们的经济行为是
寻求风险的(risk seeking),价值函数曲线是一条近似“S”形的曲线;其次,
损失曲线比收益曲线更为陡峭,表明人们对损失一笔钱的痛苦远远大于获得同样
一笔收益所带来的快乐,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规避(10ss aversion);越靠近
参照点的差异越敏感,越远离参照点的差异越不敏感,呈现边际递减的规律。这
与预期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是不同的,后者在整个取值范围内是平滑的凹函
数。
第三,决策权重函数兀是对概率p的一个变换。传统经济理论认为,p是判
断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行为经济学家认为兀是对概率p的权重,是判断决策中
更为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该函数是单调递增的,并且在0和1上两点没有取值。
该函数对自变量的概率取值做系统性的变化,使得小概率值得到相对较大的权
重,大概率事件得到相对较小的权重。
以上这三点区别也可以用图1来表示:
等攮
图1:前景理论
静彘
//
?’
叠测
第二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理论发影响
前景理论的提出使得“阿莱斯悖论”得以解释:决策权重函数n在小概率上
的相对较高取值和在大概率上的相对较低取值。前景理论的这三个特征还可以解
释很多其他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为什么人们面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达方
式作出截然不同的选择;为什么人们对可能得到的收益表现出风险规避,对可能
造成的损失表现出了风险的追逐;为什么同等数量的损失比同等数量的收益对人
的刺激效应更大。
三、对效用最大化的模型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卡尼曼等人认为,对经验判断和偏差的研究表明人们错误地判断了他们的决
策后果,即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察觉到决策的实际后果,他们还是系统地错误估计
了这些结果的效用水平,这就表明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人们进行决策时事实上无
法真正实现“最大化效用”,从而对效用最大化模型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他们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决策效用(decision utility)与体验效用(experienced utility)并不
一致。1980年塞勒(R.H.Thaler)通过一个实验例证了这两种效用的差别。
实验证明,决策时人们需要估计的是决策的各种后果和这些后果所带来的体验效
用,所追求的是体验效用最大化,而在标准的理性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中计算的
依据却是决策效用,这一估计方法是不正确的,决策时人们未能正确估计各种后
果的真实效用,因而无法实现长期体验效用最大化。
人们事实上不能正确地分配各种决策后果的权重。卡尼曼指出,在不确定性
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模型中,各种决策后果的权重也很重要,它的恰当与否直接
影响主体的决策。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分配它们,往往加重了损失
在决策中的权重。人们应当对他们起初的损失经历赋予比现在实际所赋予的更低
的权重,这样有利于正确估计决策实际后果所带来的福利。
回顾效用(recollected utility)与体验效用并不一致。回顾效用是指人
们在决策时对过去所经历的事件进行回顾时候所感受到的效用。现实中,回顾效
用是人们预测未来体验效用的主要依据。卡尼曼认为这种预测方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两者的估计方法不同,而这一般也不相等。
因此,卡尼曼等人认为不仅要对效用函数进行修正,也应寻求一些能对决策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后果的体验效用进行正确估计的方法,要求决策者能够『F确的估计未来的体验和
过去的经历,才能回答当决策后果实际发生时各种选择是否最大化了这些后果的
期望效用。
第二节行为经济学的“有限理性”假设的要义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行为经济学家表现出与新古典经济学非常不同
的理论硬核。它彻底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中静止的理想化的“理性经济人”假定,
代之以演化的有限理性的现实行为人的假定。通过假定的改变,行为经济学家眼
中的当事人不再仅仅自利,而会考虑利他,有时也会产生冲动,采取非理性行为。
在这些基本假定的指导下,行为经济学从选择及相应的决策行为出发分析问题。
行为经济学针对“理性经济人”提出了三项反驳: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和
有限自私。
一、有限理性
卡尼曼和特弗斯基在他们的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
的判断和决策过程中的行为与“理性经济人”的行为不相符合。他们认为,人们
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依赖于有限的启发原则(这几种最重要的启发式认知偏向
包括代表性、可得性、框架效应、小数法则和锚定效应等);人们在不确定条件
下的决策也并非依据效用最大化的期望效用理论而是前景理论。人们在现实的判
断和决策中常常依据这些“直觉经验”,而且这些经验推断方法往往十分有用。
它们使得估计概率和预期值的复杂任务大大简化了,但有时它们会导致判断偏离
理性,容易犯系统的错误。
二、有限意志力
行为经济学家认为,即使人们知道何为最优解,但由于自我抑制能力方面的
原因,人们是无法做出最优选择,往往基于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利益做出选择。比
如由于夸张贴现导致的储蓄不足。
在新古典主义者看来,储蓄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结果,在不考虑外部情况的
条件下,个人的储蓄水平必定是最优的。储蓄过多或过少就像非自愿失业一样,
第二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理论及影响
与模型的基本假定是矛盾的,因此也是不可能的。但现实情况中,储蓄不足似乎
是普遍的现象。
行为经济学家用偏好的时间不一致性、夸张贴现和有限意志力(自我控制)
等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偏好的时间不一致性是指现时的消费计划与将来的消费
决策之间是冲突的,人们的偏好更倾向于现在,追求即时的满足,这也被称之为
自我控制问题。偏好的动态不一致性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人们对不喜欢做的事
情都有拖延(procrastination)的习惯,这意味着消费者是短视的,他们会对
现期的努力赋予一定的贴水,对未来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过于乐观。
戴维·莱布森(D.Laibson)。正式构造了一个双曲线的贴现函数,描述了人
们在自我控制能力上的有限性。双曲线贴现函数意味着贴现率随时间的增长而递
减:人们在面对需要即时作出牺牲而在未来获得收益的抉择时采用较高的贴现
率,而如果同样的牺牲被推迟到更远的未来时,人们则倾向于采用较低的贴现率。
因此,当人们在面对需要推迟享受的抉择时,如果这种牺牲可以被推迟,那么人
们会表现得较有耐心,如果这种牺牲需要在短期内作出,人们则比较缺乏耐心。
从消费和储蓄来看,由于现期的消费比未来的消费更有吸引力,人们总是拖延储
蓄。
三、有限自私
行为经济学家用大量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表明,利他主义、社会意识、公
平的品质和观念是广泛存在的。否则就无法解释当代人的环保运动等社会现象以
及许多人的超额奉献和献身精神,也无法解释人类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非物质动
机”或“非经济动机”。
行为经济学家由此设计的“最后通牒”博弈游戏最广为人知。这一游戏的内
容如下:假设该博弈由两个参与人,一个被称为提议者(proposer,简称p),
另一个称为响应者(responder,简称r)。这两个人按一定的规则分配一定数
额的钱。具体的分配规则为,提议者P向响应者r提出一个分配建议,r可以接
受或拒绝这个建议。如果r接受,那么r和P都可以按照该分配建议得到各自的
份额;如果拒绝,则双方都一无所获。此时博弈结束。从理论上看,理性选择的
⋯David Laibson:Life--Cycle Consumption and Hyperbolic Di SCOUllt Function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8,(42):861--871
2l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结果应该是,只要P提出分配给r任意大于零的份额,r都会接受。而实际情况
下,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情况下提议者给响应者的分配比例不到70%,而且
低于20%的分配比例会遭到拒绝。后来,许多学者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金额
做了很多实验,结果表明,参与者的行为不会因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或计算
能力的不同有明显的差异,而且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奖金的多寡对结果也没多大
的影响。例如,在印度尼西亚所做的实验中,参与者可以分享的金额是他们平均
月收入的三倍,但当他们觉得对方提议分配的比例太少时,仍然拒绝了。行为经
济学家认为,这些有关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可以说明,理论上理性选择所得出的
结果和现实的情况可能大相径庭。世界各地的人大多很看重公平待遇,而不是一
味追求最大利益。这种公平性的观念在人们的现实决策中发挥作用,从而使得以
理性选择为出发点的行为最后导致一个非理性的现实结果。
第三节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行为经济学又一次引发了对于“完全理性”模式的争论,其“有限理性”假
设对经济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不过,“有限理性”假设仍然无法完全取代“完全
理性”假设,它存在自身的不足,遭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强烈抨击。
一、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1.行为经济学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假定前提
主流经济学一直将其理论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基础上。这主要体现为
“理性经济人”的假定。用卡尔·布鲁内的话说:“经济人即会计算、有创造性
并能获取最大利益的人,是进行一切经济分析的基础”⋯。也就是说理性经济人
包括三大要点:无限理性、无限意志力和无限自私。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主体认
识上的这种偏差,对人类行为简单化、机械化、空壳化的定位,使得它主要着眼
于对资本、市场、价格、利息和失业等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而忽视了对经济现象
中人的行为及其心理作用的研究。因此,现实中存在主流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悖
论,同时经济预测也常常会出现误差。
在此情况下,行为经济学家开始从心理学角度或者借鉴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来
‘嘞帕¨:《美国自由土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山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22
第二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理论及影响
分析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动机,在接受西蒙有限理性假定基础上形成了他们关
于人的行为的新假设——有限理性行为人假设。
2.行为经济学改变了经济研究的主题
经济学从本质上看就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经济学关注人类行为可以追溯
到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也注意到研究人及其行为对经济发
展的重要性。马歇尔(A.Marshall,1962)指出:关于欲望的研究,人们可以
从行为研究中得到许多借鉴。斯蒂格勒(1987)也强调,经济学分析的主要因素
是人,是那些反过来受到我们分析的实践和政策影响的人。。但是从总体上看,
传统经济学是淡化对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的。传统经济学始终是以对财富的获取
和占有为对象,以资源稀缺为出发点,以资源配置为核心问题的物本经济学。
针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行为经济学家在对理性经济人假说进行反思的基
础上,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现实世界中的人及其经济行为。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卡
托纳(George Katona)等人认为,现代经济与古典经济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经济
活动的立足点发生了根本变化,物的经济为人的经济所替代,人从被收入、价格
等提线牵动的木偶一跃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过程中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外
乎是社会个体或群体的经济行为的产物。正是这些行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了
经济。因此,现代经济现象在本质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人文现象,经济分析所要做
的也不再是研究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之间、储蓄和流通之间抽象的关系,而是发现
人的经济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行为经济学的崛起表明,人及其行为正在成为经
济学研究的核心和主题,经济学成为人的科学,人成为经济学的主体。
3.行为经济学探索了经济研究的新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学是--I'1t}实验性科学,它基于对现实经济的
观察而非实验中的受控实验。因此新古典经济学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抽象分析和
规范分析;
行为经济学开始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学,验证和修改诸如无限理性
假定、无限自利假定等经济学基本的传统假设。经济学研究越来越依赖于来自实
验室实验的崭新数据,即得自于现实经济的观察数据,而不是依赖于那些传统的
田野数据。这些研究大多数扎根于认知心理学中对人类决策过程的理论和实证研
。李树:《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学的人性化取向》,《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12期。
。《诺贝尔经济学奖扶得者演讲集》,中国礼会科学}}j版社,1994,第128贞。
23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究,借助于实验室实验对经济理论的预测进行验证。实验方法是行为经济学研究
较之传统经济学研究在方法上最重要的创新。实验法是对研究客体所处条件加以
有意识调节控制的方法。
实验方法的主要优势集中体现在其基本特征上,即可重复性和可控制性。可
重复性是指其他研究者可以重新进行同样一个实验,并由此证实某一个发现。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缺乏可重复性是一切非实验性的观察所固有的弊端。对于经
济学研究而言,这一点更为明显,因为从自然发生过程中记录下来的数据随着现
实背景的变化特别是一些未加观察因素的变化,它一般是独一无二和不可重复
的,而以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单独实证也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因此,花费较为低廉
的成本进行可重复的实验验证对经济学家来说非常有激励性。另外,实验方法是
可控制的。这就使得经济学家可以在稳定其中一些变量的条件下,调节其他变量
的变化,观察由此导致的结果,从而可以作出有意义的分析比较。
4.行为经济学拓宽了经济研究的范围
传统经济理论基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抽象假说,视制度、文化和历史传
统等非经济因素为既定变量而排除在经济分析之外,把经济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纯
经济领域,主要研究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之间、储蓄和流通之间抽象的关系,使得
经济学成为一种“黑板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家对经济人假定赋予了新的内涵,
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把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拓展到整个人类行为的研究。经济学日
益演变成为研究人类选择和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
二、对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批判
“有限理性”假设弥补了主流经济学“完全理性”假设的不足,那么,“有
限理性”本身是否就是无可挑剔的呢?既然行为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那
么由有限理性的行为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有限理性”假设也必然有其有限性。坚
持理性分析框架的经济学家纷纷捍卫自己的立场,对于行为经济学的“有限理性”
提出批评。美国的法学家、经济学家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Posner)对于行
为经济学的批评就比较具有代表性。。
1.对“三个有限”的批评
。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详,中困大雨科全书卅版社,1997年版。
24
第二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理论及影响
有限理性: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并非是指无所不知,把所有的精力花费在所
有信息的获得上实际是非理性的,理性指的是为了达到目的选择最优的方式。波
斯纳认为行为经济学家并没有真正理解理性的含义。
有限意志力:有限意志力指的是意志力的薄弱。夸张贴现被认为是说明这一
点的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夸张贴现可以用信息成本的术语加以很好的说明。波
斯纳举例说,如果被要求选择是在2010年拥有1000美元还是在2009年拥有800
美元,他会选择前者。但如果是要选择一年后拥有1000美元还是现在拥有800
美元,他会选择后者。这不能说明决策者的非理性,它仅仅是因为缺乏对于未来
十年或更长时间内的消费需求缺乏清晰的想象。这种“有限”,理性经济学家毫
不怀疑是由于信息成本的存在。另外,成瘾性消费如吸毒等,确实是有限意志力
的表现,但这一现象完全可以在理性选择的框架下做出解释,这是因为体验性的
功利或效用(perceived benefits)超过了拒绝消费的成本。
有限自私: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们有时会出于“公平”(fairness)的考虑
做出行为(利他行为)。但是理性选择的经济学家完全可以解释这一现象。利他
主义(altruism)实质上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如果一个人的效用和
其他人有关(无论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那这个人就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其他
人的效用来增加自己的效用。经济学家所需要做的,只是把互惠、公平等这些因
素纳入理性分析的框架。在最后通牒博弈中,响应者拒绝分配比例太低的方案并
不是因为他是非理性的,其行为恰恰是理性的。这可以借用遗传生物学的理论来
解释。人类遗传了自尊、骄傲的基因,分配比例过低是对响应者的轻视和侮辱,
所以,响应者会忿忿不平地拒绝。从提议者的角度看,他分配给响应者一定的比
例也并非出于公平的考虑。而是为了避免被拒绝而双方一无所获才给予响应者一
个足够慷慨的比例。这也可以由负的利他主义(negative altruism)如报复等
行为中得到证实。报复行为并不是非理性的。依据行为经济学家对理性的理解,
当事人所受到的侮辱或伤害是“沉没成本”,“理性经济人”应该忽略这一成本。
但是恰恰是因为理性经济人有自尊或骄傲(效用的一部分),他采取报复的行动
是理性的(这种效用大于报复所带来的成本如被监禁等)。
2.其他批评
第一,逻辑体系的缺陷:行为经济学家以“有限理性⋯有限自私”和“有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胞用研究
限意志力”来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然而,它并没有一个建立在这三个
假定基础上的行为经济学的逻辑体系。认知偏差是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内容,有限意志力属于神经心理学(psychology of neurosis),
而公平则属于伦理心理学(moral psychology)的内容。更为准确地说,行为经
济学是对主流经济学理性分析的补充而不是对它的替代。它主要解释了理性经济
学所不能解释的部分。行为经济学家用三个有限来描述了这样一个当事人:他不
能理性地思考和预测未来,同时又对其他人(包括陌生人)有公平的考虑。这是
对普通人的心理学上的现实描述,是针对“理性经济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
一批评丽提出的。但是对理论的构建来说,描述的准确性是以预测能力的丧失为
代价的。理性选择的经济学家预测任何特定情况下理性经济人的行为,通常这种
结论都是正确的,可以由实际行为得到证实。而有时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行为经
济学就此诞生。但是,行为经济学无法预测“行为人”(behavioral man)在特
定情况下的行为。他们所能预测的只是:将来是什么就是什么(whatever would
be,would be)。
第二,方法论上的缺陷:行为经济学更多的是由于其研究主题(subject)
被定义,而非其方法论。它的主题仅仅是一系列理性选择框架下无法解释的现象,
因此这些现象之间本身并无太多联系。描述、归类、分析一个理论的经验失误是
一种重要的学术行为,但不是一个可以替代的理论。另外,实验方法本身存在缺
陷。实验研究对经济学产生很大的冲击,但行为经济学自身也很脆弱。因为实验
数据能否在统计上显著反映总体的特征是存在争议的,并且实验数据也容易被实
验考所操纵。
第三,理论的不可证伪性:卡尔·波普尔(K.Popper)的哲学在经济理论中
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的证伪主义是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如果一个理
论无法被证伪,该理论及其预测也就失去了有效性,因为一切发生的事情将和理
论完全一致。当人们的行为是理性时,行为经济学家不认为这与“有限理性”相
违背:当人们抵制住诱惑时,行为经济学家不认为这与“有限意志力”相违背;
当他们的行为是完全自私时,行为经济学家也不认为这与“有限自私”相违背。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有没有现象可以证伪其理论。如果没有,而只有一系列对
于其他理论的挑战,这就不是对其他理论的替代。
第二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理论及影响
尽管波斯纳对于行为经济学的批评有些偏激,但是他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我
们深思。总之,行为经济学虽然对新古典的理性分析框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其
非理性的分析也面临着困难:首先,理性的人都是一样的,非理性的人却各有不
同,因此,行为经济学很难有一致的分析框架,这就决定了行为经济学没有主流
经济学那么精致,也很难被大多数以科学家自居的经济学家接受。其次,行为经
济学的发展不仅要应对实证的考验,而且其行为假定的真实性还要极度依赖于心
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程度和可靠性。最后,任何理论都要建立在一定的抽
象之上,追求假定行为真实的行为经济学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真实,这是一
个没有判别标准的质疑。。
。刘凤良,江艇:《行为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撤》,2004年第2期。
27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第三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应用
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设超脱于现实,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经济问
题的解释无能为力。行为经济学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前提,从崭新的角度
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比较合理的解释。由于是从最基本的行为假设的检验切入,行
为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几乎覆盖经济学的方方面面,其影响渗透到经济学的各个分
支和领域,甚至重构了它们的理论基础和模型,体现了该理论具有的致用性。
第一节“有限理性”假设与行为金融学
金融领域是行为经济学的“有限理性”理论在经济领域内运用最早、迄今为
止也是运用最为成功的领域。行为金融学因其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已经渗透到其
他理论研究领域。
行为金融学典型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发现在实际市场中的不同于新古典金融
学有效市场假设的异常现象,然后用不同于“完全理性”模式的有限理性等理论
来解释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
一、对新古典金融学假设的批判
新古典金融学的基本假定为: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的信息是完
全有效的:投资者和其他决策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理性的,即“理性经济
人假定”。“理性经济人假定”是新古典金融学的理论基石,这里的“理性人”
假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市场的各参与主体在进行决策时都以实现期望
效用最大化为行为准则;二是市场的各参与主题都能够根据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对
市场的未来作出无偏估计。这种前提必然导致的一个结论就是:证券的价格反映
了一切可以公开得到的消息。因此,投资者如果没有特殊的私人信息,那么无论
他多么明智,他都不能获得与其所承担风险不对称的额外收益。以“理性经济人
假定”为前提的理论分析框架一直在金融理论分析中占主导地位,大多数现代金
融理论都是建立在该假设之上的。例如夏普(Sharp)的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
型)和法玛(Eugene Fama,1970)的市场有效性假说。
第三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应用
行为金融学质疑“理性经济人”假定,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人是有限理性的:
投资者并非象理论模型中预测的那样理性,而是具有某种情绪,许多投资者在决
定自己对资产的需求时受到无关信息的影响,其决策会系统地偏离完全理性。而
且,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证据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性的,不能通
过统计平均而消除。投资者存在行为偏差,即使能够完全占有信息,其投资决策
也经常犯系统的错误,这就会造成市场具有各种统计特性,比如收益率的尖峰态、
易变性、不稳定性和时间记忆功能等。希勒(Shiller,1997)称证券市场投资者
是非完全理性的,而奥典(Odean)则认为投资者就是不理性的。在面临不确定
未来时,人们往往会偏离经济学假设所设定的最优行为模式。这种偏离不可避免
地影响着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并最终反映到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所以,正确
地认识人的行为模式成为理解金融理论的出发点。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尤其是行
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社
会动因来研究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础理论
卡尼曼和特弗斯基在1974和1979年的两篇论文对行为金融学的创立和发展
影响极大。他们主要研究的是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判断和决策对完全理性的偏
离。在这两篇文章中他们分别讨论了认知偏差和其中的框架效应。这些都是行为
金融学的研究主题。1985年7月,德邦特(De Bondt)和泰勒(Thaler)于《金
融杂志》发表论文,将卡尼曼和特弗斯基的认知偏差理论应用于股票市场定价之
中,他们认为投资者对于好消息和坏消息都反应过度。。同期也发表了斯特曼
(Statman)和谢弗林(Shefrin)的论文,他们将框架效应的概念应用于投资亏
损的实证研究中,并称之为“处置效应”:即投资者长时期持有已经被套牢的股
票而过早抛出盈利的股票。1977年罗尔(Roll)发现,现代金融学的基石CAPM
模型理论也是难以证明的。80到90年代金融市场上异常现象的持续发生表明了
新古典金融理论是不完善的,其关键概念“风险值”与“股票收益”的相关性实
际是很小的,股票收益易变性太大并带有泡沫,因此投资者对股票新信息的处理
主要是基于直觉而非逻辑推断。在既有的投资信息下,一旦既定的表面现象(框
“’De Bondt&R Thaler: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ournal ofFinance,1985,(40):793-805
29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麻用研究
架)发生了变化,投资者便会改变决策。这些现象引起行为金融学家的注意,认
为其中存在着选择偏差。他们借鉴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
基础理论。包括有:直觉驱动偏差、前景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等。
1.直觉驱动偏差
直觉是人们采取试错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试错的方法通常导致人们形成
一些经验规则,但这个过程常常导致其他错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贡献就在于识
别出这些经验规则的原理以及与它们联系的系统错误。这些经验规则本身被称为
直觉。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不仅存在直觉偏差,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发展成一些原
则。由于直觉是不完全的,所以投资者容易犯系统的错误。直觉驱动偏差主要就
是代表性偏差。
2.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认为,与预期效用理论相反,大多数投资者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
其效用不是单纯财富的函数,他们也并不总是风险规避的。标准金融投资者的效
用决定于财富或消费的绝对水平,而行为金融投资者的效用则是一条中间有一个
拐点的S型曲线。价值函数定义在相对目前财富状态的变化上。以现状为原点,
纵坐标左侧是损失区,右侧是收益区。投资者对于损失表现为风险偏好特征,而
对于收益则表现出风险厌恶特征。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
避者,亏损状态时则是风险偏好者。而且,价值函数呈不对称性,投资者由于亏
损所导致的不快乐程度大于相同数量盈利所带来的快乐程度。即投资者对于损失
更为敏感。
3.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
在BAPM模型中,投资者被划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信息交易者是
“理性投资者”,他们通常支持CAPM模型,避免出现认识性错误并且具有均值
方差偏好。噪声交易者通常跳出CAPM模型,易犯认识性错误,并且无严格的均
值方差偏好。当信息交易者占据着交易的主体时,市场是有效率的,而当后者占
据着交易的主体地位时,市场是无效率的。在BAPM模型中,证券的预期收益是
由其“行为贝塔”(behavioral beta)决定的,当然,这时市场组合的代表性问
题更加严重。比如,噪音交易者倾向于高估成长型股票的价格,相应的市场组合
中成长型股票的比例也就偏高,为此,行为资产组合(行为贝塔组合)较市场组
第三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应用
合要人为调高成熟型股票的比例。斯特曼(1999)更进一步指出,决定供求的是人
们的功利主义考虑(如产品成本、替代品价格)和价值表达考虑(如个人品位、
特殊偏好),CAPM只包括了人们的功利主义考虑,而BAPM把两者都包括了进来。
三、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及行为金融的解释
前面我们提到过,行为金融学典型的研究思路是发现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
象,然后用“有限理性”理论来解释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及其解释包括有:
1.过度反应
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研究最早是由德邦特和撒勒(1985)进行的,他们发现投
资者对于近期的好消息倾向于过度反应,致使股票价格超过其内在价值。他们的
研究方法是根据资产组合形成的前3年表现,将组成股票分为溢价股票和超跌股
票,然后比较这两组股票在以后5年的表现。结果发现原先的跌价股票得到极高
的收益率,而原先的溢价股票得到极低的收益率,并且这种现象不能用跌价股票
的风险来解释。他们认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金融资产价格中存在反应过度
现象。
2.处置效应
斯特曼和谢弗林研究发现,处置效应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资者认知偏差,表
现为投资者对投资赢利的“确定性心理”和对亏损的“损失厌恶心理”,在行为
上主要表现为急于卖出赢利的股票,轻易不愿卖出亏损股票的现象等。实际上,
处置效应正是前景理论的应用,因为赢者呈现给投资者的是盈利前景,投资者此
时倾向于接受确定性结果,而输者呈现给投资者的是损失前景,投资者此时倾向
于冒险,于是投资者持有己套牢股票更长时间,持有已获利股票较短时间。
3.噪声交易
行为金融学家对噪声交易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在噪声交易者和短期
性投资者存在的市场中,交易者都拥有自己的信息。在他拥有的信息集合中,利
用其中某一信息的投资者越多,他就越可能利用该信息获利,这些信息可能是与
基础价值有关的信息,也可能是与基础价值毫无关系的噪声,这就是所谓的信息
聚集正溢出效应。而这一效应可能使努力获取新信息的交易者无法得到相应的回
报,不利于信息搜集与资源配置。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4.羊群效应
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
响并模仿他人的决策。即“所有的投资者都朝同一方向跑,没有一个人跟多数人
的压倒性力量做斗争。”行为金融学家从人类的从众心理、投资者之问的信息不
对称及有限理性等角度来探讨其内生机制。在股票市场上的羊群行为是多种多样
的,主要有以下两种:(1)基于信息的羊群行为。完全信息是新古典金融理论的
一个前提假设,但事实上,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也是不充
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的信息,而
是依据对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判断来进行决策。这样就形成了羊群行为。(2)
基于名誉与基于报酬的羊群行为。这种现象在基金经理中相当普遍,由于雇主不
了解基金经现的能力,同时基金经理也不了解自己的投资能力,为了避免因投资
失误而出现的名誉风险和自己的报酬,基金经理有模仿其他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
动机。如果许多基金经理都采取同样的行动,羊群行为就发生了。
由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行为金融学放宽了根植于新古典金融理论中的
非现实假设,通过引入心理因素使之更加现实,其理论和方法给新古典金融理论
带来的冲击影响深远,以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等理论为代表的用行为金融学观点来
补充、重构现代金融理论模型的趋势已经逐渐显现。
第二节“有限理性”假设与行为宏观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整个西方经济学的行为转向。(汪丁丁),经济学家
试图把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建立在更深层次的、更为复杂的个体行为之上。随着
行为经济学的逐步发展和日趋完善,一些经济学家把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引入
宏观经济学领域,解释了许多当代主流经济理论——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所无法
解释的现象,开辟了经济学的新领域——行为宏观经济学。许多宏观经济现象在
引入了行为分析之后得到了较为令人满意的解释,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宏观
经济学的结合诞生了行为宏观经济学。
行为宏观经济学充分利用了来自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极
大地丰富了宏观行为微观基础的讨论,力图寻求“更真实的微观基础”。行为宏
。汀丁丁:《当代经济学行为转向》,《财经时报》,2002年10月18『1。
32
第三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应用
观经济学遵循的原则是,既不能把人假设成极端老练复杂的“上帝人”,也不能
把人假设成为过分单纯的“幼稚人”,以避免理论走上极端。他们强调人类行为
中“非理性”的一面,而且认为这种行为不是对经济理性的随机偏差,而是一种
可以预测的研究结果、不容忽视的非经济理性行为。他们根据认知心理学和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考察人类行为如何描述,以及这些行为在特定经济背景下的
结果。一句话,行为宏观经济学者试图为“非理性行为”提供理性的描述和解释。
行为宏观经济学最知名最有影响的经济学者当属2001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阿
克洛夫。他在诺贝尔奖的致词上的演讲题目即为《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
为》,在该文中他认为虽然新古典经济学家借助不完善的信息和技术变革分析了
失业和经济波动。使得价格和工资决策有了清晰的微观基础,但是其中的行为假
设过于原始粗糙,以致至少有以下6种现象不能得到解释: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普遍存在的退休储蓄不足;高失业下通货紧缩并未加剧:
股票价格过度波动;自暴自弃的低下阶层的长期存在⋯。
以阿克洛夫为代表的行为宏观经济学家以“基本心理学和社会学观察的现实
假设为基础,创造出能够很好地解释上述问题的模型”。。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一、非自愿失业的存在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在市场出清价格下每个
人都能找到工作。在新古典理论中,就业下降的时期,即商业周期低潮可能是由
于意外的总需求水平下降造成的。同样的,就业下降也可能是由于负的供给冲击,
这造成了劳动者退出劳动市场,放弃可得到的工作。但是,这些描述与实际情况
不符合。因为如果失业是来自于劳动者对低收入工作的拒绝,那么当失业上升时
辞职也应当上升,而事实上当失业上升时辞职率是下降的。
行为经济学家则解释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70年代开始出现的效率工资模
型对非自愿失业进行了解释。这些模型假定由于道德、公平、内部力量或非对称
信息的存在,雇主有强烈的动机向劳动者支付高于出清水平的工资,从而使得工
作机会受到了限制,一些劳动者因此找不到工作成为非自愿失业者。阿克洛夫认
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解释在“经验上最有说服力”。这些要点包括:互惠(人
。乔治_A阿克洛火:《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译文载《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9月。
o同卜。
33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绎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类学中的礼物交换理论)、公平(心理学的平衡理论)以及对集体规范的遵循(社
会学中的参照群体理论和心理学中的群体信息理论)。在最早的礼物交换版本的
效率工资理论中,厂商给劳动者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劳动者则回报以对公
司的忠诚。另一个原因则是对公平的考虑:根据心理学的平衡理论,劳动者可能
会认为他们的工资水平低于“公平水平”而不积极努力工作。集体规范通常决定
了工人关于礼物互惠的交换形式以及公平工资的概念。
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只要完全被预期到,货币政策对产出和
就业就没有作用。对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完全预期使得理性的工资和价格确定者会
以适当的比例调整名义工资,使得产出和就业不发生变化。这种新古典假设关于
货币政策的经验证据以及人们对中央银行对经济作用的普遍信念是相互矛盾的。
行为经济学家解释了在合理的行为假设下货币政策确实能够影响实际经济。
认知心理学把决策者描述为收集信息,并把决策建立在简化的意识结构上的“直
觉科学家”。依赖拇指定律,忽略那些对利润或效用影响很小的因素是这种心理
节约机制的一个应用。在工资一价格体系中,简单法则造成了总工资水平和总价
格水平对外部冲击反应的惰性——粘性。厂商所采取的粘性价格确定的拇指法则
被称为“近似理性”,因为“它们由于偏离完全最大化行为而承受的损失是第二
小的”。因此对完全理性行为的微小偏离——实际上是小而合理的偏离——反驳
了认为被完全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不能影响实际收入和产出的观点。总之,“近
似理性”的拇指法则模型解决了卢卡斯的关于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
性问题。
三、菲利普斯曲线和NAIRU(有非加速通货膨胀率的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Philips Curve)描述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菲
利普斯认为,对定价者而言,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均衡。
60年代,弗里德曼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他们认为工人是为实际的而非名
义的工资讨价还价:他们理应预测到通货膨胀并要求由此得到补偿。这样一个微
小的假设的修改的效果是巨大的:可接受的失业一通货膨胀均衡不存在了。取代
它的是一个唯一的“自然失业率”,与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存。即长期的菲利普
34
第三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世的应用
斯曲线是垂直的,因为有且只有一个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行为经济学家怀疑自然失业率的理论在失业率很高的时候的适用性。美国
30年代的经验则为此提供了一些证据。它表明了在存在高失业和低通货膨胀的
情况下,自然失业率假设失效了。阿克洛夫探讨了两种行为假设来解释这种可能。
第一个假设是“纯凯恩斯式的”:工人抵制、厂商很少实施名义工资裁减(前景
理论);第二个假设则认为工人在通货膨胀率很低的条件下,有相当数量的工人
并不把通货膨胀作为足够显著的因素纳入讨价还价的考虑中(拇指原则)。
前景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将损失或收益与一定的参照点比较来评价他们面临
的环境的变化。而且相对于收益来说,人们更加注意避免损失(损失规避)。如
果人们把现有的工资作为一个参照点的话,可以看出向下的工资刚性是前景理论
的一个自然的应用。所以,阿克洛夫认为,“凯恩斯关于工人抵制裁减工资的假
设反映了他深刻的心理学洞见”⋯。
另一种行为理论也可以推导出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
永久性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低通胀是不显著的,所以
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人们会忽略价格水平的变化。依赖于拇指规则,这种对通胀
的忽略是近似理性的。
结合货币政策与就业等研究领域,我们可以看出,行为宏观经济学为解释宏
观经济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它充分地利用了行为经济学中的社会学和心
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宏观行为的微观基础的讨论。行为宏观经济学
寻求“更真实微观基础”的尝试正在引领西方经济学的变革方向。
第兰节“有限理性”假设与行为法经济学
法律经济学是整合法学和经济学的一个边缘学科。1960年,科斯(Ronald
Coase)的《社会成本问题》的发表开辟了法律经济学的新时代;而波斯纳《法
律的经济分析》(1992)的出版则标志着法律经济学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期@。法
律经济学在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传统法律问题时,随着研究问题的深
入,法律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扩张到非市场行为领域,一部分学者越来越发现法律
。乔治A阿克洛夫:《宏舰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译文载《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9月。
。刷林彬,黄健梅:《行为法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聚焦经济理性》,《学术研究》,2004年12月。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根基一理性选择理论具有严重的缺陷。例如,1997年
托马斯·尤伦(T.Ulen)在《法和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一文中提出了对理性选
择理论的批评。作者认为,根据研究认知心理学和一些经济学者的实验结果,可
以从多方面对理性选择理论提出质疑。特别是Jolls,Sunstein和Thaler(1998)
《法律经济学的行为方向》的发表,标志着行为经济学正式进入法学研究领域。
行为法经济学开始闯进主流法律经济学的视野,并启动了法律经济学界的“行为
革命”。
一、行为法经济学中的“有限理性”理论
Jolls,Sunstein和Thaler在《法律经济学的行为方向》一文中,首先使
用了“行为法经济学”的概念。行为法经济学运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更好地解释了法律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法律目标的手段,提高了法律经济
学的预测力和解释力。
行为法经济学将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引入到法律经济学分析中,其焦点
是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人类的真实行为不一致。他们认为建立在反映非现实
的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上的分析结论会导致错误的预测,通过运用从心理学、实
证研究、行为实验中得到的经验材料和理论方法来全面验证理性选择理论,揭示
众多的反常现象。行为法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是在质疑理性选择理论中的理性预
期、效用最大化、偏好稳定等假设的基础上,提出反映人类真实行为的有限理性、
有限意志力和有限自私的理论。
首先,行为法经济学认为人类行为偏离理性选择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决策过程中的判断误差。这种误差包括认知偏差和偏见。二是人类决策偏离
了理性选择理论中的预期效用理论。其次,行为法经济学认为习惯、传统、嗜好
和多重自我等因素导致行为人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整体效用、无法对多重效用目
标进行排序,只具有有限的意志力,最终令决策偏离效用最大化轨迹。最后,行
为法律经济学认为行为人无论是在经济活动中还是在法律事务中,其行为除了表
现出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外,还表现出有限自私的特性。贝克尔等学者的研究
表明个体决策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受社会规范、道德规范等影响,追求了自我利益
以外的东西,如“公平”、“尊严”和“社会认可”等。
第三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的应用
二、“有限理性”假设在法律中的运用
行为法经济学试图将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和有限自私等论断融合到法律程
序、法律实体以及和法律体现的分析和改善之中。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
个方面o:
1.将有限理性分析纳入到行为人决策过程中需要对不确定事件进行概率判
断的法律分析。如环境立法涉及代表性偏差和可得性偏差的分析;关于诉讼当事
人就法院审判结果进行谈判可用自利偏见、禀赋效应进行分析;政府对相关法律
法规的宣传和教育除了可用代表性偏差分析外,还能用自信偏见来研究;契约谈
判的失败分析,可以融入自利偏见分析:法律事实或法律规则的研究都涉及事后
诸葛亮偏见等。
2.在涉及对法律后果进行评估的法律行为决策(如制定法律和设定法律程
序)分析中增加有限理性的研究。具体体现在:政府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
育需要对禀赋效应、损失规避进行探讨;合同法中的强制性条款分析也离不开禀
赋效应的分析。
3.通过有限理性分析,鉴别侵权法的严格责任和过失的效率选择因素:预防
是单方的还是双方的。因为认知能力的错误判断和局限及对于风险理性行动暗示
了预防是单方的还是双方的之问的区别。如果损害双方都采取了防范措施,损害
将不太可能发生,从而减少了发生事故的社会成本,但是损害双方不一定有经济
学所假设的算计能力。即是说,处理不确定的结果的认知的局限性可能是决定预
防是单方的还是双方的,相应的应选择过失责任还是严格责任的独立因素。
4.有限自利理论应用大部分集中在行为人将偏离正常决策轨道的环境,如为
了追求公平与正义等法律规范所倡导的价值而愿意承担额外的货币成本、时间成
本、机会成本等。又如诉讼过程中诉讼双方各自为追求胜诉或对己有利的判决等
而力求通过自身的努力(包括贿赂法官)来寻求改变法庭审判结果的机会,以及
法律严禁通过市场交易规则(即使这些交易对当事人而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手
段来购买人身和精神产品等。
法律选择绝大多数是非市场选择,主流法律经济学采用经济理性或理性选择
。Jolls,Sunstein,Thaler:A Behavioml Approach to Law and Economics,Stanford Law Review,1998,(50)
147I一1550.
37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理论来分析有其局限性。行为法经济学批判了法律经济学的假设前提,认为反映
人类真实行为的三个“有限”动摇了法律经济学的理论根基,只有以更现实的人
类行为的假设为基础才能更好地研究法律制度的内容、结构、演变、效果和评估。
行为法经济学通过分析法律规章制度对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和有限自私的个体
决策的影响,以及个体对法律规章制度的反映,使得法律法规制度的设计能最大
幅度地减少或消除由这些有限性引起的一系列反常现象。
行为法经济学动摇了传统法经济学对理性的理解,动摇了理性选择理论的根
基,给主流法律经济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动力。传统法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的
融合,将是大势所趋。
第四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
第四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学家如汪丁丁等人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了对行为经济学理论
的引进和分析。近几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研究行为经济学的专家后,我国的
经济学界更是涌现出大量的文献探讨这一理论。行为经济学的“有限理性”假设
也被用于分析我国经济领域内出现的一些现象。
行为经济学在学派林立的西方经济学界能够独树一帜,甚至修改了经济学的
理论假定前提,与它能够充分利用来自心理学、实验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
能够突破主流经济学的理性假设等因素分不开。处在新世纪之初的我国经济学理
论的发展,应该能够从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
第一节“有限理性”假设对我国经济问题的解释
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可以解释我国经济社会中的许多现象,特别是
异常现象。
一、“有限理性”假设与我国股票市场的行为金融现象
考察我国的股票市场会发现新古典金融学的几个假设前提均不满足。包括:
(1)我国股市投资者并不是理性的,即投资者是具有“有限理性”特征的。目
前我国股市投资者结构仍以中小个人投资者为主,投资者“盲目跟风”、“追涨
杀跌”等非理性特征非常明显。(2)中国股票市场竞争制度不合理,市场供给
方的竞争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在这一条件下容易出现上市公司质量差、虚假包装
等现象。(3)我国股票市场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状态,市场有效性程度总体偏
低。所以,我国股市的特征决定了用传统的资本市场理论和分析手段不能得到科
学的结论,行为金融理论具有解释中国股市现象的异常的比较优势。
1.过度反应
王永宏(2001)①运用和德邦特与泰勒同样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过度
反应现象,样本包括了1993年以前上市的全部A股,研究区间为1993年~2000
。工永宏:《中国股市“惯一盹策略”和“均值同归策略”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39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年。这项研究证实中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过度反应现象。这就造成了中国股市的
“非理性繁荣”或“非理性低迷”。
2.处置效应
我国学者赵学军(2001)。运用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底的某大型证券营
业部的交易数据,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处置效应,结果发现中国投资者的确更
加倾向于卖出赢者,而保留输者,这种倾向比国外同类研究的发现更加严重。
处置效应反映了投资者回避实现损失的倾向,在很多情况下,处置效应主要
是受到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会削弱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和股票未来收益状况
的客观判断,非理性地长期持有一些已经亏损的股票,使得投资者盈少亏多。
3.噪声交易
中国股市中噪音交易者太多,1990年纽约交易所的年平均换手率在20%~50%
之间,而1998年~2000年我国沪深股市流通股的年平均换手率分别是395%、388%
和477%,噪音交易太多导致股票市场系统风险所占比例太高,同时总风险太大。
平均而言,沪深股市系统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为39%,这一数字显著高于美国、
英国、香港等成熟股市。施东晖(2002)。的研究表明,由于技术分析方法在上海
股票市场被广泛使用,当某些技术信号显示“上升”或“下跌”趋势时,将引发
大量的买卖行为,从而强化现有的股价趋势。在信号发生反转时,导致当日股价
的变化幅度大约为3.90%。
4.羊群效应
孙培源(2002)。通过构造股票收益率的横截面绝对偏离和市场收益率的非线
性检验验证了中国股市羊群效应的存在,并认为“股价行为实际上体现了政府干
预的影子,而非市场机制运行和经济主体自主选择的结果。”
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大量的“跟风”、“跟庄”的投资行为就是典型的羊
群行为。另外,我们股市中投资基金投资风格雷同也显示出羊群效应的普遍存在。
二、“有限理性”假设与我国;肖费者的购房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谭相秋(2005年)④用行为经济学的“有限理性”假设解
。赵学军
。施东晖
。孙培源
。谭相放
《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1年第7期。
《中国股市微观行为:理论与实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版。
《基于CAPM的中国股市羊群行为研究》,《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行为经济学在消费者购房行为研究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人殳社科版)》,2005年1月。
第删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
释了我国消费者在购房中的非理性行为。他认为,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和信息
的不充分、由于情感上的冲动和“瞬时效用”的影响、由于盲171地追随别人失去
独立的判断,人们在购房中的确会出现许多非理性的行为。
认知偏差:大部分住房消费者在住房购买中并不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他们
无法正确地衡量房屋的质量,只能依靠非专业的判断来对其进行主观的分析。这
就比较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无法作出最大化的抉择。
羊群效应:国内外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资本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同样,
羊群效应也存在于住房消费者中。我国消费者的个体行为更容易受到群体的影
响,这和我国的文化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在我国,人们非常重视和群体保
持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视周围人的看法和意见,这样,我国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
的时候就更容易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具体到住房购买的问题,消费者的住房购
买可能不单纯按着自身的真实需要去选择楼盘,而是考虑社会舆论的因素,正是
因为如此,商家在新楼盘开盘之前往往会用“造势”的营销途径来影响消费者,
通过广告等来形成一种舆论氛围,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这种从
众行为或是羊群效应,会使得消费者失去独立的判断,影响其作出最大化的决策。
三、“有限理性”假设与我国的法制社会
行为法经济学的一个分析例证是,恰当地解释了各国政府大量投入人力、物
力、财力进行法律宣传与教育等普法活动的目的及其作用机理。中国在法律实践
中一直将法律宣传与教育作为立法、执法和司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其原因在
于普法是有效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最佳方法之一。其作用机理在于利用普法活
动,切实地发挥法规制度减少行为人有限理性、有限意志或有限自利程度的功能。
首先,普法提高人们认知能力,主要指对法律认知能力。当行为人意识到违法犯
罪行为的法律后果,将会纠正对是否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成本和收益的估算。其
次,普法通过提高行为人的意志控制能力,减少行为人决策对期望效用理论的偏
离。刑法的执行以及对犯罪分子的惩罚正是借助减少行为人的有限意志程度使行
为决策向理性选择模式趋同来发挥其预警和防范作用。
此外,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我国日趋法冶化,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行为
法经济学存在的意义。无论将法律定义为追求自由、秩序和正义,还是自由、秩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序和效率,其存在的前提是人是有限理性的、具有有限意志力,而这也『F是行为
法经济学的理论前提。
四、“有限理性”假设与我国的农民工短缺现象
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打破了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
话,引起了企业界和各级政府的重视。经济学界纷纷对这一现象进行调研分析,
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和对策。但是这些分析大多是运用结构、信息、制度等分析方
法,基本没有涉及民工的心理与理性分析。
1.现象: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人们对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汹涌的“民工潮”还记忆犹新,大量的农民工
不断涌入福建、广东等沿海省市,一度使以珠三角为代表的沿海地区为大量涌来
的民工所困扰。然而,近几年来,沿海城市不少企业出现找工难的问题,由于缺
乏足够的民工,众多企业不能按期生产或开足马力生产。这一现象被称为“民工
荒”现象,与“民工潮”相对。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课题组专家的调研分析,
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
地区,波及南方10多个省份,重点地区估计缺工10%左右。
2.原因:一个行为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农民工是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分析农民工短缺的现象不能不分析其深层次的
行为原因。农民工由于自身的认知能力、信息的占有量等等的限制,导致了农民
工经济行为的有限理性甚至非理性。另外,农民是否外出务工,对个体而言,也
是一个风险决策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不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
而是依据前景理论进行认知、判断和决策。
根据前景理论,农民工在对有关信息的心理认知基础上,经过编辑、评价两
个阶段,建立起自己的心理决策框架。其决定是否务工的心理决策程序为:
首先,收集整理自己财富的相关信息,根据现有的财富水平,确定决策参照
点x。。
其次,判断务农行为与外出务工行为的预期收入。一方面是农民工在家务农
的相关信息,包括有(1)劳动环境信息,即劳动舒适度(劳动时间、劳动强度)、
生活水平、劳动条件、子女入学条件、社会关系网络等。(2)经济收入信息,
第¨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
即在家务农的预期收入。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编辑、整理的基础上,判断出务农的
预期收入x。。另一方面是农民工出外务工的相关信息,同样包括劳动强度和经济
收入等。在此基础上,判断出外出务工的收入X2。
再次,根据AX=XL-X。确定△X。由于不同的行为(外出或务工)将赋予不同
的决策权重,从而根据前景理论公式Σ兀(p)v(Ax)计算出不同行为的价值
v。把行为的价值结果与参照点X0进行比较,如果超过参照点,该行为将被视为
收益,否则就被视为损失。
最后,价值相对于参照点有不同的盈亏变化,这种变化通过改变农民工的价
值主观感受函数V,影响并改变民工的行为偏好,从而影响民工是否外出务工的
决策。
对民工来说,行为的前景收入x;是影响和改变民工外出与否的根本原因。具
体而言,民工短缺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农民在家务农的预期收入x。有不
断增大的趋势;其二,农民外出务工的预期收入x。没有增加或增加太少,甚至是
在降低。
农民工在家务农的预期收入由于以下原因有不断增大的趋势:(1)近年来,
部分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家庭条件获得了逐步改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社会关
系网络稳定,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贫困地区学杂费的减免,都提高了部分
农民对于农村劳动环境的评价。(2)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有关重视“三农”
政策的出台,使得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增加了农民来自农产品的收入,又减轻
了农民的负担,使得务农收入有所增长。
农民外出务工的预期收入下降是因为: (i)部分农民工在就业、住房、子
女受教育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部分民工经常受冷落受鄙视、社会地位
低下;民工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社会关系网络很少或是没有。(2)部分农民
工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付出与收入之间反差悬殊,还会经常遭遇超时用工、
拖欠工资等现象;很少享受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等,这些都会影响预期收入的值。
3.结论
民工在上述对外出务工和在家务农的相关信息认知、编辑基础上,对自己外
出务工的价值、盈亏进行评价,并作出是否外出务工的决策。民工在家务农的前
景预期x,不断增大,即务农行为的AX不断增大,因而在家务农会被赋予较大的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权重;而部分民工的外出前景预期X。没有增加或增加不多,甚至下降。这必然导
致了AX的不增或下降,从而外出务工将会被赋予较小的决策权重。若务农行为
导致不同财富值实现的概率为p,务工行为导致的财富值实现的概率为q,依据
前景理论的公式Σn(p)v(ax)大于Σ兀(q)v(ax),即部分民工认为务
农的前景价值要大于务工的前景价值。在此基础上,民工会把心理计算结果与参
照点进行比较。如果务工的前景价值超过参照点,则务农被视为收益,而务工被
视为损失。通过改变部分农民工的主观价值感受函数V,从而影响和改变部分民
工的行为偏好,他们便会放弃务工转而务农,民工短缺的情况就会逐步出现。
当然,“民工荒”的出现的原因除了部分农民工回家务农之外,还有很多其
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劳动力结构的问题、需求的增长、体制原因等等。同样,这
些也可以依据行为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加以分析与解释。
4.问题的解决
要减缓或消除民工短缺的现象,可以通过市场手段与制度创新,提高农民工
外出务工的经济收入,改善民工务工的环境,提高他们务工的前景预期,使该前
景价值超过务农的前景价值,从而使得务工的前景价值超过决策参照点,这样农
民工就会在心理上视外出务工为收益,影响和改变他们的行为偏好,从而会有更
多的农民外出务工,民工短缺就会逐步的减缓或消失。
第二节“有限理性”理论对我国经济学发展的启示
尽管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理论也有自身的不足和有待发展的空间,它所
取得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仍然令人注目。它在西方经济学界所掀起的行为风暴或
有限理性风暴余波未过,并将越演越烈。对于我国经济学而言,它所带来的冲击
是巨大的,也带给我国的经济学界一些反思和启示”:
一、经济学要跨越人为设置的“学科”的鸿沟,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
19世纪科学史上的一个突出成就是知识的学科化和专业化发展。这曾极大
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积累和创新。但是,学科化和专业化的长期发展所产生的
。朱光华,杨风禄:《绎济学世纪末的变革》,《经济学家》,1999年第2期。
44
第四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
一个弊端是造成了学科之间的封闭和隔离,由此产生的学科间的交流和融合的障
碍长期制约科学进步和知识的扩展。这曾经引起如孔德(A.Comte)、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等人极大的忧虑。到了20世纪后半期则引发了世界科学领
域中关于学科划分和专业化的有效性争论,其结果是科学界出现了学科整合和跨
学科研究的潮流。美国社会学家华勒斯坦(I.Wallerstein)指出,“为了在知识
领域里取得富于成果的进展”,有必要在“如何消除19世纪出现的政治、经济
和社会文化这三个假想的自律领域之间的人为分离”上达成共识。。
行为经济学能够修正主流经济学的假定前提,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
原因就是充分利用了心理学、社会学、实验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因此,经
济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制度、心理等众多学科的发展。当前,中
国经济学从理论建设的角度,需要加强经济心理学、经济伦理学、制度经济学等
方面的综合研究。
第一,加强经济心理学的研究。经济学需要认识人,对人的认识离不开心理
学的帮助。之所以传统的“经济人”假说不可取,正是因为这一假说不具备心理
学的基础。经济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在我国实际上尚未开展系统的研究,这
种状况导致已有的经济学文献中,在涉及到对人的分析时,难免带有不少的片面
和随意性。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应加强经济心理学的研究,为中国经济学塑造
出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加强经济伦理学的研究。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人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
别就在于其具有的伦理价值观,经济学应该与伦理学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
好地理解和把握现实中的客观经济现象。这种结合也是实现经济研究目标的必要
保证。因为经济研究终究是落实到人,但落实到什么人,这离不开伦理判断。我
国传统的经济研究倒不缺乏规范分析,但却流于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
伦理道德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伦理学的研究也应跟上这种变化,作出
自己的回答。
第三,加强制度的研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从事经济研究的
制度前提。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着广泛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制度研究不仅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制度分析
。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2页。
45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的研究方法,当然不必局限于他们的分析思路。在进行制度研究的过程中,社会
学的有关概念和分析工具可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帮助。也就是说,应当注
重融合目前主流经济学的以理论为导向的数学模式和社会学的以经验为导向的
分析方法。如果考虑到经济系统只是内容更加庞大的社会学的一个子系统,这种
融合便具有其很强的合理性。
第四,加强文化和传统的研究。中国经济学应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
我国的文化传统中追求“天人合一”,崇尚“中庸”、“和为贵”,这里面包含
着深刻的“合作”和“妥协”的思想。西方文化崇尚“竞争”,这也放映在他们
的经济学思想之中,他们进而认为,只有竞争才会产生效率。其实,这种看法是
片面的。现代博弈论发现,人们在博弈过程中,经常会注意到其他人的利益和目
标,因此,人们之间不仅在相互竞争,很多时间也是在相互合作。而且,在经济
实践中,恶性竞争通常会极大地损害经济效率。因此,如果能够从我国的文化传
统中汲取丰富的“合作”和“妥协”的思想,并加以现代的阐发,我们就有可能
创建出融合“竞争”和“合作”思想的中国经济学来。
二、经济学要摆脱非现实的“理性”的束缚,把研究触角伸展到更广阔的
现实经济空间
经济学的研究离不开对现实中的人的分析,这就要求重新理解人,把人重新
拉回到复杂的现实的社会系统中,要结合心理、制度等众多因素来分析社会中的
现实的人。脱离社会实际的理性思维不可能使经济学从空想变成科学,经济学家
要走出思辩的王国,走出自己构筑起来的象牙塔。世界是复杂的,而尤其复杂的
是人类的行为世界。那些机械的、决定论式的规律只有有限的解释力。人是有意
志的、有目的的行为主体,其行为并非总是可以用线性变动模型或微分方程的推
算来描绘。任何武断的假设和简单的抽象,都有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三、经济学要建设宽容的、竞争性的学术环境,鼓励与主流不同的声音
竞争性的学术环境之于科学发展,犹如市场竞争之于经济发展,不可或缺。
但是,这种竞争环境即使在西方世界也还未完全实现。艾克纳(A.Eichner)在
《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科学》一书中提到,“与强调价格理论范式的个人选择、
自由进出等自由竞争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济学界严格而又特别刻板的等级
46
第四章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假设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
制”,“我们可以用寡头垄断来描述经济学界的状况。”①
可以说,中国经济学界的垄断状况更为严重。只有少数的经济学家掌握话语
权,整个经济学界只有寥寥数家的声音,甚至是一种声音。另外,这些少数的经
济学家不仅垄断着整个中国的理论经济学界,甚至还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这种情况对于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危害不言自明。
四、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和吸收问题
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和吸收,关键是要有分析地作出选择。对于西方主流经
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研究方法,都不能迷信地学习或全面地吸收。
正如陈岱孙先生指出的:“西方经济学无论如何,是根植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
的产物。中国的实际在种种方面和西方实际大不相同。要借鉴、利用西方经济学
一些理论分析解决中国今日面临的经济问题,我们不但要排除其在本国实践上已
证明为谬误者,即对在其本土已证明有成功经验者,我们也得详察其是否适合中
国的国情。”。
如何理解现代经济学,已经引起我国学术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原因在于我国
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理论进程的滞后和缺失。我们没有经历现代经济学形成时的发
展阶段,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背景的差异性对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究竟能
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到经济理论最基础的层面:环境的类型特征和差
异如何,既定环境中主体行为的特征如何,理论应该如何对其抽象和概括,进而
经济理论基本假设的含义是什么?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基础和特征不清楚,其他经
济活动和现象的内在原因与规律性该从何谈起?只有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才能
解决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问题。行为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带来的启示能起到正
本清源的作用,特别是为我国经济理论建设创造了新的机遇,有望弥补缺陷和空
白,更好地搭建西方经济理论与我国现实之间的桥梁。
总之,面向2l世纪的中国经济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既立足于
中国的实际,又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合理理论与研究方法,同时也是个不断发展
的学科体系。
。业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足科学》,北京大学“;版社.1990年版,第28、35负。
。丁冰主编:《<现代两方绎济学说>序言》,中国经济H}版卒{。,1996年版。
47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成用研究
总论
行为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决策理论,并把该理论广
泛运用到金融、宏观经济和法律等领域,逐步形成了比较成型的行为金融学、行
为宏观经济学和行为法经济学等等。目前,行为经济学不满足自身的局限于个体
行为,而是把其理论扩展到博弈和社会行为范围,形成了行为博弈论,深入研究
了博弈过程中的学习、互惠、公平等问题,并通过社会偏好的构造和引入,进入
到经济学最抽象的领域一福利经济学,很有可能再形成一个福利经济学的分支。
另外,行为经济学在卡尼曼和特弗斯基时代还是停留在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
批判式研究基础上,主要的研究工作是利用实验数据、场数据和微观计量方法来
检验“理性经济人”的偏好假定,到了20世纪90年代,新一代的行为经济学家
开始着手进行两个方面的探索性研究:一方面,以马修·拉宾(Matthew Rabin)
等人为代表,寻求行为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的融合,力求简化行为经济学的分析
模型,使之符合主流经济学的传播方式,比如通过偏好的时间不一致性来代替烦
琐的心理学假定,就可以有效地研究宏观经济波动问题;另一方面,以史莱弗、
格罩塞等人为代表,从主流经济学的角度同化行为经济学,比如,史莱弗通过有
限套利问题来调和市场有效性的论争,而格里塞则试图在行为经济学中安置一般
均衡概念。
总之,目前行为经济学自身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在模型化方面也
面临着困难,但是,它动摇了经济学对理性的理解,实际上也动摇了主流经济学
的根基,其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必然会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西蒙.现代决荒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M].jb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艾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IS]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7.
[6]布莱恩·斯诺登、霍华德·文、彼得·温纳齐克(英).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一各思想
流派比较研究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7]布莱恩·斯诺登.与经济大师对话:阐释现代宏观经济学[M].北京:北大出版社,
2000.
[8]丁冰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说》序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92马涛.理性崇拜与缺憾——经济认识论批判[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0]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1]凡勃仑.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2]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山版社,1990.
[1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演讲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4]薛求知、黄佩燕等著.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5]张杰、殷玉平编著.大师经典——1969—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评价[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i6]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7]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中译本)[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18]胡代光、厉以宁.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M].北京:清华大学山版社,2004.
[19]于光远、董辅扔.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0]乔治·阿克洛夫.宏观行为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行为[J].译文载《当代经济科学》,
2002,(9):6-11.
[21]Jolls、Sunstein、ThMer.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Law and Economies,Stanford Law
Review[J].1998,(50):1471-1550.
[22]周林彬、黄健梅.行为法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聚焦经济理性[J].学术研究,2004,
(9):63—72.
[23]王国成.当代行为经济学:挑战、虑州与借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5, (6):65—71.
49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庶用研究
[24]刘厚俊等.行为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最新思潮[J].当代财经,2002,(9):12—15.
[25]刘风良、江艇.行为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39—45.
[26]李树.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学的人性化取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1,(9):23—26.
[27]董忐勇、黄必红.宏观行为经济学的兴起[J].教学与研究,2004,(3):58—65.
[28]傅耀、颜鹏飞.前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和最新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3,(2):
24—31.
[29]马涛.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J].社会科学,2004,(7):18—26.
[30]杨春学.“经济人”的三次大争论及其反思[J].经济学动态,1997,(5):55—60.
[31]孙元明.经济运行中的心理变量研究初探[J].预测,1997,(3):65—66.
[32]傅建设.微观经济学的革命——近三十年来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J].复旦学报:
社科版,1995。(4):16—21.
[33]宣茂前等.民工短缺的行为经济学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5,(11):49—52.
[34]贺卫,王浣尘.从经济人到效用人——经济学中人性假设的飞跃[J].山西财经大学
学报,2003,(3):卜6.
[353赵周华.行为经济学述评[J].前沿.2004,(7):36—39.
[36]谭相秋.行为经济学在消费者购房行为研究中的应_}}j[J].商场现代化(人文社科版),
2005.(I):169—170.
[37]周业安.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
(2):32—38.
[38]张元鹏.经济学理性假设的现实基础[J].山西财经人学学报,2005,(2):卜7.
[39]何人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4):9卜101.
[40]何大安.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述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2):4-10.
[41]王国忠、刘骏民.经济行为研究的理性与非理性前提[J].天津社会科学,2004,
(5):85—87.
[42]王丙毅.行为经济学的兴起及其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37—40.
[431李永月0.后现代主义思潮与非主流经济学最新发展[J].学术月刊,2005,(1):32
--37.
[44]周怀峰.经济人的新解释与经济学的新发展[J].理论学刊,2004,(10):55—58.
[45]李爱梅、凌文辁.论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
社会科学版),2005,(1):24—29.
[46]湛志伟.坎内曼与塞勒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J].经济学动态,2002,(9):67—72.
[47]汪丁丁.当代经济学行为转向IN].财经时报.2002年lo月18日。
参考文献
[48]马洪潮、张屹山.国外行为经济理论模式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2,(9):57—63.
[49]丁际刚、兰肇华.前景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9):64—66.
[50]A.Sen.Rational Fools:A critique of the Behavior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Theory[J].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1997,(51):317—344.
[sJ]A.Sen.On Ethics and Economics[M].Oxford:Blackwell Press,1989.
[52]D.Laibson.Life—Cycle Consumption and Hyperbolic Diseount Functions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8,V01.42:861--871.
[53]D.Kahneman&A.Tversky.Rational Choice and Framing Decisions[J].Journal
of Business,1986,(59):252.
[54"1 D.Kahneman&A.versky.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1992,(5):3.
[55]H.Simon.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5):343.
[563 D.Kahneman&A.Tversky.Prospect Theory: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J】.Econometrica,47,(2):1卜17.
[57]D.Kahneman&A.Tversky,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
[J].Scienc,19861,(211):453—458.
[58]D.Kahneman.Maps of Bounded Rationality:Psychology for Behavioral Economic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12):1449—1475.
超越理性假设: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心用研究
后记
尽管行为经济学的“有限理性”假设同样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西方经
济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但不可否认,“有限理性”假设强烈地冲击了传统主
流经济学的假定前提,对西方经济学造成了革命性的影响。随着行为经济学自身
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革命性的影响仍将持续。之所以选择行为经济学的“有
限理性”假设这个课题,是因为这一假设对我国现实的经济问题有很强的解释力。
希望通过对行为经济学理论的深入研究,能够用来解释甚至解决经济生活中的问
题。这也是我选题的由来。
这篇文章从选题、研究框架以及具体内容,都得到了我导师郭其友教授的悉
心教导与指点。他对该篇文章进行了细致的评阅,使我对如何做好学术论文有了
更为深刻的认识。另外,在我研究生期间,郭老师不但在学习上给我教育与启迪,
并且对我的生活、工作都非常的关心和照顾,师恩难忘。
求学期问,我有幸参与了经济系课题组几个课题的调研与写作,在此过程中,
经济系的各位老师在做学、生活、为人上都给我许多指点与帮助,使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向他们表示忠心的感谢。最后,还有在这三年中与我共处过的同学,我们
共同学习、参与、探讨,这些都将我以后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