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3952技术扩散理论和实证研究:上海汽车工业

Y 770512
经旦大学
学校代码
学号
硕士学位论文
10246
012015017
技术扩散理论和实证研究:上海汽车工业
院系(所):
经透堂院


业: 堕渔经盗堂
名: 王娃国_______-—_———_=j;}__J■■‘._£;;L___.-—————_____一
霖缝殆者导师同意
国奎空公布.’
摘要
本文以上海汽车工业为分析研究对象,着力分析了上海汽车工业在引进技术
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吸收和技术积累,如何实现国际技术扩散的过程。本文的目
的是强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应性技术的引进及其技术扩散对于技术能力提
高的重要性。
对于上海汽车工业而言,技术引进的渠道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外商直接投资,
其二是先进设备的引进。技术转移的直接结果表现为国产化率,该指标衡量了企
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上海汽车工业已经达到深度国产化阶段,技术扩散
的后向联系得以实现。
技术扩散对上海汽车工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上海汽车工业自身技术水平的
提升上,还表现为上海汽车工业对上海地区经济乃至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积极拉
动作用,因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有利于提高当地企业的技术能力,实现经济增
长。
研究开发强度、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更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上市都是衡量上海
汽车工业技术扩散的指标。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用来解释技术扩散对上海
汽车工业的积极影响。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吸收消化力度相当大,自身技术能力
提升很快。当然,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扩散空间依然很大,与国际先进汽车生产
国的技术势差的存在以及国内日益增长的汽车消费市场都是推动上海汽车工业
进一步实现技术扩散的动力所在。
本论文通过论证表明,技术转移和技术积累是获得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条
件。上海汽车工业必须通过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积累技术来实现技术的自主创
新,但决不能一味的依赖于引进技术。随着技术扩散的完全实现,中国的汽车工
业终将立足于世界之林。
关键词:技术扩散,上海汽车工业,技术能力,技术吸收,经济绩效。
2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foreign technology diffusion o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ne purpose of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 of 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 through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o examine whether the full process of technology diffusion has been
realized.
For 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two main mchnology transfer channels ar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facilities imported.And the direct result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s the localization rate of parts and components.which iS also the key point of
absorbing and assimilating technology.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already
entered the stage of high localization rate of parts and realized backward linkage of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 effeCt of technology diflusion not only promotes 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s technology,but also contributes a Iot to the increase of locaJ economv.So
technological transfer from advanced countries contributes to improve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which 1eads to improved economic performance.
R&D intensity.human resources accumulation and new products with higher
technology are three main indicators to measure 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S
technology diflusion.These factors can further explain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 tO local economy.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basically acquired the expertise and working experience throtL曲technology
absorbing and technology assimilation.On the other hand,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to further realize technology diffusion,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technology gap with advanced countries and the increase local
automobile consumption market.
The essential purpose of technology diffusion is to develop the national industry
and enrich the whole countl2,.So as far as Shanghai even the whole China concemed,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echnology accumulation are prerequisite to technology
innovation.Simply depend on the imported tcchnology is the fatal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the country.
Key words:technology diffusion,Shanghai automobile industry,technology
assimilation,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3
第一章引言
技术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处于经
济增长的核心地位,新增长理论事实上强调了两点:其一,技术进步是经济主体
持续不断投资的结果;其二,如果不存在显著的外部性、溢出或其他社会报酬递
增,经济增长就不会持续。由此可见,技术和技术溢出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既然技术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索,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可持续增
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何种渠道、
采用姆车孛方式提丹皂身的技术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技术骞L数是技术
落后国家提升技术能级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捷径。技术扩散,简言之是在
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吸收技术和积累技术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技术引进、技术吸
收和模仿、授术创新三个阶段。因此,对于技术接受国而言,技术扩散不仅仅是
对生产技术的简单获取,而是要通过引进技术来构建自身的技术能力。通过“干
中学“所获得的学习技能是实现技术扩散的主要渠道,因为它能降低成本,积累
专有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扩散对于发展中国家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深
远的意义,本国刨新程度与技术扩散有着紧密的联系。
汽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技术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随着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对于企业
发展的作用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汽车生产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由其是否
具蚤自主开发能力所决定鲍。企业的舀主开发锯力强,箕产品的技术永平就高,
新产品推出和升级的速度就快,在市场上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而在激烈的市
场竞争中将长期的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肯定的是,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
家工业整体工业水平的代表。
中国的汽车工业自!.953年建立了第一家汽车制造厂至今,己经历了近50
年的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公
司与跨国汽车制造企业加强了合资合作的力度,试图利用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所
带来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求参与到国际
市场的竞争中去。现今中国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其中上海
汽车工业是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合资合作引进国外技术,并通过自身吸收消化实现
技术升级的典型。随着国际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与调整,随着中国以及上海
对羚改革开放力度钓加大,{乍为中国汽车工业巨头之一的上海汽车工业也将面临
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其结构战略的调整不仅影响自身的前途和命运,同时也极
大的影响着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鉴于上述现实和理论的需要,本论文主要以上海汽车工业为研究对象,采用
d
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力分析
上海汽车工业实现技术扩散的渠道和方式,研究技术扩散对上海汽车工业技术能
力的提升乃至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就是通过运用技术扩散
的相关理论,结合汽车行业的特点,探究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的实现程度,进
一步延伸技术扩散理论在实际案例中的可操作性,强调适应性技术的引进及其技
术扩散对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发展中国家
实现技术扩散的路径选择以及制约其实现技术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的瓶颈所在,
提出上海汽车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方案。
本论文的第二章主要对技术扩散理论进行回顾,并针对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
扩散的特殊性,提出了技术消化吸收所花费的时间及其创新阶段的自主开发速度
是一国赶超先进技术国家的两个必要条件,“干中学”则是一国吸收消化技术、
形成专业化技能的必要手段。第三章则是对上海汽车工业技术引进的贡献度分
析,主要分析了上海汽车工业技术引进的两个主要渠道。国产化率是企业消化吸
收引进技术的衡量指标,它的提高直接带动了整车生产厂商与零部件生产厂商的
合作互动关系,技术扩散的后向联系充分实现。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技术扩散对地
区经济的影响,进而分析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的效果。通过对上海汽车工业技
术进步的衡量及其上海汽车工业在整个上海经济乃至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所做
贡献的测度,来评判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扩散实现程度。第五章是在上海汽车工
业技术扩散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做进一步的论述,包括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
的指标分析以及上海汽车工业潜在的较大的技术扩散空间。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
结,提出上海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相关政策建议。
5
第二章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的理论综述
技术扩散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前,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新技术的
广泛使用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发
展思路。在本章中,将对技术扩散理论作全面的回顾,并进一步展开,对由技术
扩散产生的溢出效应以及技术扩散实现的依赖路径作深入阐述,以期通过相关理
论的论述,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起到借鉴作用。
第一节技术扩散理论回顾
一.技术和技术扩散
技术(Technology)是实现地区变化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它在经济
增长中的作用和意义无可非议,国际工业产权组织认为:“技术是制造一种产品
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的知识。”技术有三个显著的特征:(1)无形性。技术是
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性的东西,它只能靠理解去把握,有些技术可用语言来
表达,而有些技术只存在于“能人”的经验中:(2)系统性。零星的技术知识不
能称之为技术,只有关于产品的生产原理、设计、生产操作、设备安装调试、管
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知识、经验和技艺的综合,才能称之为技术;(3)商品属
性。技术是无形的特殊商品,正因为技术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也有交换价值,
所以它才能充当国际贸易的交易标的。
有了上述“技术”的概念后,接下来就可以探讨“技术扩散”(Technology
Diffusion)的有关含义。
Mansfield(1963)和Gfiliches(1957)认为,技术扩散的过程类似于流行病
的传染过程,所以技术扩散又被形象的称为传染病模型。技术扩散的过程表现为
技术的潜在使用者(如国内厂商)与现实使用者(如外资企业)在建立技术联系
中使得有关技术和信息得以扩散,任何一项新技术或革新在广泛使用以前,潜在
的使用者只能获得有限的信息,因而承担很高的风险,一旦技术信息扩散开来,
有关新技术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使用和仿效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样外资企业的
进入显示了新技术的存在和盈利能力,带动当地,一商使用他们。这种技术扩散过
程在每次新技术转移到东道国的子公司后被重复,这对于国内技术供给不足的发
展中国家来说有重要意义。
史密斯(Smith,1980)认为技术扩散就是技术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
方或从一个使用者手里传到另一个使用者手里。而吉(Gee,1981)认为技术扩散
6
应是以期给新使用者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新技术应用。格利诺和蒂伽登(Glinow
&"reagarden,19883认为技术扩散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技术文件的传播;将文
件转化为产品的专有技术的转移;设备、部件等硬件的转移。有效的技术扩散包
括:基本组织体制,存货控制,生产计划和安排,会计控制,市场营销,特别是
人力资源的管理技术。
科莫达(Komoda,1986)认为技术扩散应该是“对理解和开发所引进技术
的能力的一种转移”。因此,技术扩散概念的界定必须与技术转移的过程紧密联
系起来。判断技术扩散成功与否的标志是:技术引进方在无外在帮助下,能完全
独立的加以吸收、操纵和维修所引进的技术,并具有一定的改进、扩展和开发所
引进技术的能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扩散不仅仅是对生产技术的简单
获取,而是要构建引进方的技术能力。巴拉森也持同样的观点,“比传授知识和
生产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将能力和意愿嫁接到当地的工程和设计能力上去,使之具
有进行技术变革的能力”。巴克利(1985)认为,技术扩散的主要形式有:夕卜国
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外国多数股权安排、股权递减协议、许可、专卖、管理契
约、交钥匙工程、契约合资、国际转包(分包)。在微观层次上,技术扩散又可
概括为技术在产品、设汁和能力等三个不同层面上的扩散方式。其中,产品技术,
主要包括原材料、最终产品、部件、设备乃至“交钥匙工厂”,旨在提供实际生
产能力或产品本身:设计技术,包括设计、蓝图、以前设计的产品或设备的技术
诀窍,旨在为创造能力的形成提供基本的信息、数据和职能;能力,包括技术诀
窍和“软件”,即不仅仅是有关现有产品的生产,更主要的是使用现有技术和产
品来设计新产品。
技术扩散与技术转移密不可分,但是技术扩散又不完全等同于技术转移,传
统意义上的技术转移主要是指~种有目的的主观性经济行为,而技术扩散则既包
括有意识的技术转移,也包括无意识的技术传播,即溢出效应。因而,技术扩散
是在技术转移基础上,吸收技术和积累技术的一个过程。
鉴于上述各种对技术扩散的定义,本文所定义的技术扩散更接近于科莫达和
巴拉森的观点,主要是以接受技术的国家(即东道国)为研究对象,强调的是以
技术转移(引进)、技术吸收和在此基础上实现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技术扩
散整个过程的实现。技术扩散对于发展中国家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意
义,它是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捷径,因为技术创新具有
集聚效应,不断的技术刨新是推动产业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正如许多经济学家长
期强调的,本国创新程度与技术扩散有着紧密的联系。
7
二。国际技术扩散理论
所谓国际技术扩散,就是一国的开发能力通过消费和生产使用的各种方式为
另一圉适用、吸收、复制羊丑改进的过程,冠对蠡要根据当地特定游毒主会、政治、
技术、气候、经济、教育等条件进行相应的改造,从而适应这些外在的环境,而
不是简单的对先进技术的示范和模仿。国际技术扩散理论被广泛的运用于发达国
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中。
当地生产
当地最大销售(%)
图1 产品生命周期
时间
国际间的技术扩散过程可以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加以说明。凡勃伦(Veblen,
1912)和格森克朗(Gerschcnkron,1962)在此方面做了~定的研究,他们认为,
产品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必下六个阶段:①产品的发明和创新,此时发达国家
(Developed Country,Dc)开始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生产不断趋向最大镌力;②
发达国家国内销售水平开始下降,开始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NeW Industries,
NIS)以及发展中国家(Less Developed Country/Deve]oping Country 出口,,LDC)
但仍无海外生产;③发达国家国内销售水平开始绝对下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
区开始生产并满足本国的需求,发达国家主要向发展中国家出口;④发达国家国
内生产维持在一个低水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改由新
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来提供;⑤发达国家国内市场开始面临来自薪兴工业
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竞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被发展中
国家自己的生产所取代;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运渐让渡于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开始向全球出口。(参见图1)
8
由此可见,在上述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就开始了国际间技术扩散的周期
运动:首先,技术以商品内含的形式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发
展中国家扩散,继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商品内含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基础
上,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该技术,并具有了独立的生产开发能力,从而实现了第
一次的国际间技术扩散;此后,发展中国家在积累了足够的技术经验和开发能力
后。开始引进和开发技术,并具有了独立生产与开发能力,因此实现了第二次的
国际技术扩散。而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又在从事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的发明与创
新,生产与销售。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认为,技术差距是技术进步的增函数。
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只有产品到了成熟阶段之后,发达国家才会向发展中国家转
移生产,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不可能是世界
最先进的技术。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已经比较落后和过时的技术,
从而延长其对先进技术的垄断时间。
从国际间技术扩散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
扩散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从国外引进技术阶段、自身技术吸收消化阶
段以及自主技术创新阶段。具体的讲:
阶段一,技术引进主要是指那些原材料、中间晶、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全
部从国外“进口”,不从事本土化采购和管理方式。而技术的消化、吸收是实现
技术进步的关键,即国产化程度;
阶段二,国产化是指引资国所采购中间品价值占全部成品价值的比重,它可
进一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浅度国产化阶段,此时企业己能实现部分零部
件、中间品的国产化,能从事少量的技术工作,但核心部分仍需依赖国外技术:
第二阶段为深度国产化阶段,也是整个技术消化、吸收工作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此阶段能基本或全部完成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阶段三,技术创新则指技术的首次应用及其在市场上的成功实现,包括研究
与开发、设计与试制(中试)、生产、市场实现4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技术水
平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够顺利实现上述三个阶段,则认为国际
技术扩散得以顺利实现。
第二节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理论回顾
一.理论模型中的溢出效应
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SpilloverEffect)主要是用来描述技术扩散的外在
性问题。本文认为,技术的“溢出效应”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了当
g
地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
对溢出理论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麦克多加
(MacDougall,1960)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
把技术的溢出效应视为外商直接投资行为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技术溢出发生的
来源,Das(1987),Wang&Blomstrom(1992)等人分别作了相关的研究。在
Das等看来,溢出来源于示范、模仿和传播,或者说是当地厂商与跨国公司子公
司的技术差异。溢出水平的大小取决于技术差距和外资在行业中的份额。Wang&
Biomstrom等认为溢出来源于竞争,他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地厂商和
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决策、行为对溢出的影响。Findlay(1978)的研究则已经包含
了上述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他构建了一个由先进的发达国家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进行直接投资和技术扩散的简单内生、动态模型,检验了诸如技术差距、外资份
额等静态特征对技术扩散率的影响。它的模型的假设与格森克朗(1962)和凡勃
论(1912)的完全一致:潜在的机会越多,技术的趋同程度越高,即外商直接投
资输出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大,技术扩散率就越高。在此基础上,Findlay
认为技术差距是溢出的决定因素:如果当地厂商投资于学习,模仿跨国公司子公
司的技术,则可缩小技术差距;若跨国公司子公司为了维持既得利益,投资于新
技术,则技术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前一种溢出与技术差距有关,因此是技术差异
的增函数,属于示范——模范——传播型;而后一种则取决于市场环境,跨匡l公
司子公司与当地厂商的相互影响,与跨国公司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没有正相关关
系,属于竞争型。一般认为,跨国公司和当地的技术差距是产生溢出效应的主要
决定因素1。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最重要载体。跨国公司在对外直
接投资过程中,其拥有的技术通过直接的技术转让和当地企业的“干中学”
(Learning-by—doing)会扩散到东道国相应的行业中。科高(Kokko,1992)在《外
国直接投资、东道国和公司策略》一书中,考察了跨国公司在他国设立子公司,
从而实现技术扩散和生产力的提高。他认为,国家吸收外资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先
进技术的需求,广义上说,这种先进技术不仅包括产品技术、加工技术和销售技
术等“硬”技术,也包括管理和市场经营等“软”技术,由于技术在某种程度上
是公共产品,因此东道国希望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获得他们不具备的技术与
技能。这就是技术扩散所带来的溢出效应。而科高认为正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才带来了这种溢出效应。他具体将这种技术扩散归纳为四种情况:(1)外资企业
出现后会带来种种压力,迫使东道国企业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效率,提高产品生
产质量。(2)外资企业将相关技术提供给上游或下游的企业。(3)外资企业培训
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进入东道国内资企业。(4)外资企业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
10
迫使东道国企业增加技术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有较高技
术的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不仅会给其附属机构带来先进的技术,改善本国的技
术存量,而且通过一系列的渠道促进当地的技术和生产率的进步。
综上所述,技术外溢实际上是通过示范和竞争过程实现的。外资企业的进入
打破了原先企业的市场均衡,迫使当地厂商为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采取措施,因
此增加了该行业的竞争压力,当地厂商或者被迫更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资
源,或者寻找更新、更有效的技术,这就是竞争导致的技术外溢。外资企业的进
入展示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经营管理手段的存在性和利润,这就使得本地厂
商通过技术革新来缩短差距,或者通过模仿和逆向仿制来提高技术水平,这就是
外资企业的示范效应,他们降低了本地厂商进行草瓤的风险,增加了技术进步的
可能性,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技术溢出效应的扩散途径
(1)示范和模仿。理论上认为只有在技术差距存在的前提下才可能出现示
范和模仿2,技术差距具体体现在要素禀赋和劳动生产力两个经济指标上。要素
禀赋的优劣只能说明厂商所具备的“硬技术”;而在当今社会中,决定劳动生产
力或技术差距大小的关键变量往往是信息、组织和管理等这些“软技术”。实证
分析表明,跨国公司母公司转移给子公司的技术一般要比从外面接受的更加先
进,子公司的技术进口引起当地竞争对手的竞相模仿,子公司的示范效应是推动
当地产业迅速增长和有效拉动出口的主要原因。逆向工程也是厂商通过模仿获取
技术知识的主要方法。
(2)联系效应。跨国公司通常拥有技术或信息上的优势,当其子公司与当
地的供应商或客户发生联系时,当地厂商就有可能从跨国公司子公司先进的产
品、供需技术或市场知识中“免费搭车”,于是就发生了溢出。联系效应又可分
为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后向联系(Back-ward Linkage)指的是由东道国当地厂
商为跨国公司子公司提供成品生产或制造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各种服务,后
向联系的溢出效应表现为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技术向供应商的渗透。前向联系指的
是外资企业对消费者的影响。
(3)人力资本的流动。人力资本的流动也是技术扩散乃至发生溢出的原因
之一。有关“产品”的技术主要内含于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之中。跨国公司对当地
雇员的培训是形成东道国技术溢出的基础。培训的层次涉及到各个方面:从常见
的生产性操作人员到监管人员,从高级技术人员到上层的经理人员。培训的方式
主要有现场指导、专家讨论会和派出海外接受正规的教育。显然,当雇员由跨国
公司子公司流向其他企业或自刨企业时,其在子公司受雇时所学的各种技术也随
之外流,溢出效应随之发生。
第三节东道国实现技术扩散的路径依赖
一.适用技术的选择和消化吸收能力
一般来说,技术的适用性是指与一国要素禀赋的匹配,如对于劳动力资源丰
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就可以被称为“不适用”
的,而在此,我们所指的技术的适用性则与技术的消化吸收,从而与技术的扩散
有关。“适用技术”的概念要求我们在接受技术时应尽量选择我们能够消化吸收
并迅速扩散的技术,从而也体现出了技术受让方在技术引进中的主动作用。
借助于技术势差模型3可以分析技术的消化吸收过程。势差原来是一个物理
学概念,在这里是指技术供方和技术受方之间的技术差距及其变化。从图2可以
看出:
(1)技术受方在t】时引进技术,与技术供方技术差距由原来△H0缩小到A
Hl,缩短技术势差为Ahl—AHo—AHt,AHl为引进技术后双方保持的技术势差,
保持这一技术势差是技术供方为了在国际技术转让中保持自己技术垄断地位所
决定的,技术供方不会轻易转让最先进、最有价值的技术,为自己树立竞争对手。
(2)t1一t2期间是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阶段,技术受方的技术水平保持不
变,而出让方以V速度发展生产技术,技术差距又不断扩大。
AH2=AHl+Vs(t2.t1)=AHo.△hl+V。At】
△Ho—AH2=Ahi—VsAtl
由于v。是该项技术本身发展速度。所以t2时双方技术势差取决于消化吸收的
时间Atl,若△Ho.△H2=o,AI-h=A H2,即t2时技术出让方与受方技术势差与技
术转让前相等,则要求A tl=A ht/V;;若△H2<A心,即t2时双方技术势差小于;l
进前技术势差,则要求AtJ(A hi/v。,要力求缩短消化时间;若△H2>A Ho,此时
A tl>A hi/V。,即消化吸收效果不好或时间太长,双方技术势差超过引进前势差,
即进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形成对外国技术的长期依赖性。
(3)t2一t3期浏时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后的自主开发阶段。在t3时,AH3=A
H2+v。m.t2)一V。(t3.t2),即AH3=AH2+At2(V。一Va)这说明自主开发阶段的双方
技术势差,取决于双方发展该项技术速度差vs—u。
△Ho一△H3=Ahl+V。△t2 LV。(△tl+Atz),A Ho.AH3反映创新阶段双方技术
势差与引进前势差随时间A tl、A t2及双方技术发展速度V。,V。的变化。
都引进方要通过自主开发技术在t3时赶上供方技术水平,即△H严O,即要求
12
Ho—Ahl+v。(Atl+△t2)V。At2=0,V。=[(AHo-Ahl)/At2】+【Vs(△tl十△t2)/△
t2卜AHl/At2+V。(1+△tJAt2)>V。即只有自主开发技术速度满足和超过va
2
AHI/△t1+V。(1+Atl/At2)>V。才能在t2一t3时段内赶上或超过先进技术水平a(见
氍2)△一|) 由模型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的主要原因是:①
双方原有技术差距△H0及缩小的技术差距A hl:②消化吸收的时间长短A t1;⑧
创新阶段自主开发新技术速度V。;④引进技术的发展速度Ⅵ(外生)。
由此可见,一方面,东道国所引进技术的适用性与否对当地技术吸收和技术
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所引进的技术与本地企业的技术差距过大时,本地
企业可能无法获得外资企业先进技术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因而这类技术对本地企
业的适用性较差,本地企业对这类技术根本不具备学习和模仿的能力,过大的技
术差距事实上阻碍了技术扩散的发生:反之,如果技术差距过小,本地企业向外
资企业学习的潜力和动力也会较小,这也不利于技术扩散的发生。所以,为促进
技术扩散的发生,东道国所弓l进得技术必须与本地保持适度的技术差距。
另一方面,引进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这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
高级的技术,这一过程通常要分为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两个阶段。对于东道国而
言,消化吸收速度必须高于技术输出方的自主开发速度,才能缩短技术差距,赶
上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由于引进的技术往往是处于技术生命周期中从成熟期走
向衰退期的技术,如果消化吸收时问太长,新的技术甚至是革命性的技术又推出
来,其结果必然是我们原先引进的技术遭到淘汰。如何加强消化吸收能力,是技
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
13
二.“干中学”是实现技术扩散的主要渠道
技术扩散事实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能降低成本,随着经验的增加,完
成某项工作的时间会大大缩短。技术扩散实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经济行为中的副
产品,无论技术的拥有者是否愿意,这种经济行为都会输出技术,即技术的“外
溢”。无论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
就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这个概念的是由Arrow最先提出来的,这里
的学习(Learning)是指知识或技术的获得过程。Arrow认为,学习只有在解决
实际问题的尝试(Doing)中才会发生。因而,技术进步是经验的产物。对于厂
商来讲,最主要的Doing便是生产实践,衡量它多寡的合适变量便是投资,所以,
技术进步应是投资的非故意副产品(unintended by product)。而投资是厂商利润
极大化决策的结果,因而技术进步也可被看作是厂商决策的产物。
此后,以Romer.P,Stokey.N,和Young.Alwyn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
在新古典增欧理论的基础上,将知识引入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知识外溢和边干
边学的内生增长思路,强调知识是“增长的发动机”,因为知识本身就是一个生
产投入要素:一方面,它是投资的副产品,即每一个厂商的资本增加会导致其知
识存量的相应提高:另一方面,知识具有“外溢效应”,即一个厂商的新资本积
累对其他厂商的资本生产率有贡献,这意昧着,每一个厂商的知识水平是与整个
经济中的边干边学,进而与全行业积累的总投资成比例的。通过这种知识外溢的
作用,资本的边际产出率会持久的高于贴现率,使生产出现递增收益。随着投资
和生产的进行,新知识将被发现并形成递增收益。因此,通过边干边学的方法,
知识得以不断积累,增长就可以持续。
现今,将技术扩散与“干中学”理论相结合的代表性论文是帕轮特(Parente)
的“Technology Adoption,Learning-by-doing,and Economic Growth”,帕轮特
(1994)研究了技术扩散,边于边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设计了一个特定
厂商选择技术和吸收时间的边干边学模型,他认为在前后各种技术吸收之间,厂
商通过边干边学积累的专有技术知识为进一步的技术引进做好了准备,通过这一
方式,厂商不仅具备了相关技术生产的能力,而且随着专有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
和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厂商逐渐具备了独立研究开发技术的能力,从而实现了技
术扩散。
在帕轮特的模型中,主要构建了一个企业接受先进技术和在这些技术中积累
的专业技术知识之间的关系的模型。他的建模思路如下:在任一瞬间,企业将会
在继续使用现有技术还是接受一个更先进的技术之间做出选择,只要企业继续使
用原有技术,他就能积累更多的专业技能,从而使该技术更有效的运行,这种学
14
习是企业所专有的,而且每一项技术的学习曲线的收益是递减的,因此,如果没
有持续的引进新的技术的话,企业产出的增加将会渐渐趋向于零。
企业在接受一项新的技术时会产生成本,这个成本的出现是因为并非企业所
积累的所有专业技术知识都自&适用于该项新技术,所接受的技术含量越高,与企
业现有的技术差距越火,企业现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就越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运作,
则这项新技术的初始运行就越没有效率。一方面越先进的技术其潜在的生产力就
越大,另一方面越先进的技术与企Nk现有的专业经验越不匹配,这两方面存在相
互抵消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面临着是否接受一项新的技术的两难选择。因
此,理性的企业的最优选择是他继续使用现有的技术直到他积累了该技术所需要
的专业知识并达到一定的初始水平,他便可以开始接受一个更先进的技术且总是
以同一专业知识水平来接受更新的技术。
具体的建模过程如下:设存在有无穷多的代理商,每一个代理商运行一个企
业,企业在时间t时的产出用y(t)表示,y(t)不仅依赖于正在使用的技术,也依赖
于企业在该项技术中所积累起来的专业技术知识。假设在任一瞬间企业只能使用
单一技术,用a来表示技术,a∈R+,用h来表示某~技术的专业技术知识,h
∈R+,这样在时间t,企业运用技术a和在该技术上积累起来的专业技术知识h
所产生的产出是y(t)=a(t).h(t)。
在任意时刻,企业可以选择采用一个更先进的技术或继续使用原有技术,只
要企业继续使用现有技术,他就能在使用过程中积累该项技术的专业技术知识,
这就是学习的结果。因学习而引起的增长会逐渐趋缓,并趋向于0,我们用h(t)
来表示专业技术知识随时问t的变化而变化,则‘(t)=^一xh(t),其中入>o,
h(t)∈[o,1)。
接受一项技术还需要成本,在这个模型中,由于一些企业现有的专业技术知
识不适用于更新技术的使用,成本由此而产生。我们假设专业技术知识中的某一
固定部分k是与现有技术的使用有关的,现有的全部专业技术知识是否能全部适
用于新技术取决于现有技术与将要接受的新技术之间的差距,两者的差距越大,
企业积累的专业技术知识就越不能适用于新技术的运用。设现在使用韵技术为a,
如果在时间t,企业接受了一个更先进的技术a’,则在接受新技术时,不能适
用于他的专业技术知识是k+8兰,这部分专业技术知识是不能卖或租赁的。设
n
H,
g;兰,用S表示当要进行技术升级时,在技术a所积累的专业技术知识,则企
15
业在接受新技术后,用于该新技术的专业技术知识为s=s—k一占g,由于h(t)
∈[0,1]J g>1,所以我们要求0<k<1,0<J<1,0<k+占<1。上式又可变形为g(s,
s1=(s~s—k)万一,其中s<s—{(一J,注意到我们要求5≥O,因此,企业在
接受一个更先进的技术之前,必须有一个最小限度的关于现有技术的专业技术知
识积累,如此企业才能从一系列更先进的技术中选择一个适于自己的技术.实现
技术升级,如果S≥占+k,则企业在任~瞬间所能接受的最先进的技术是a·g(O,
s),因此,就企业现在拥有的技术水平而言,以很快的速度接受一项技术含量相
差很大的技术是不太可能的。对于g(s,s),企业总是在他现有的技术水平上积
累专业知识一直到S,一旦他积累到这一程度,他将能接受一项更先进的技术,
在接受的这项新技术中他又从s单位开始积累专业知识直到积累到S,如此反复
使得企业技术进步进入良性循环。
因此.“干中学”的理论模型的构建与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技术不仅
自身具有递增的边际报酬,而且可提高传统要素的边际报酬,从而使整个经济呈
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理论普遍认为“干中学”能积累相当的专业技术知识和
生产经验,且通过这一途径为进一步的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做好了准备,但是在没
有新技术引进的情况下,“干中学”将不能得以维持。由此可见,技术扩散作为
一个技术引进、技术吸收、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干中学”是实现这一过程必不
可缺少的手段,唯有通过干中学,才能模仿、吸收、消化,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相关生产经验:也唯有通过干中学,才能积累相当的专业技术和技能,为下~
步的技术引进做好准备,也为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打好基础,如此才能实现技术
扩散的全过程。
有两点需要强调,其一,“干中学”绝不是实现技术扩散的唯一途径,发展
中国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技术创新,不要仅仅局限于这个途径:其二,⋯-t:
中学”绝不等同于技术创新,而仅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手段之一。
第四节本章小结
技术扩散这一定义的涵盖面很广,本论文所定义的技术扩散可以简单的理解
为技术的吸收、模仿和创新。本论文以接受技术的国家(即东道国)为研究对象,
强调的是以技术转移(引进)、技术吸收和在此基础上实现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
作为技术扩散整个过程的实现。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技术扩散途径主要是通
过国际间的技术扩散得以实现,即对先进技术的使用、吸收、复制和改进的过程。
技术的“溢出效应”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了当地技术和生产力
16
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跨国公司和当地厂商的技术差距是产生
溢出效应的主要决定因素。跨国公司,作为当今世界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最重
要载体,其拥有的技术通过直接的技术转让和当地企业的“干中学”
(Learning.by.doing)会扩散到东道国相应的行业中。技术溢出效应的扩散途径
主要有示范和模仿、联系效应、人力资本的流动三个方面。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所引进的技术的适用性与否是其能否成功实现技术扩
散的前提条件,技术势差模型进一步说明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传播)主要取决于
两方面:其一,消化吸收所花费的时间,其二,创新阶段的自主开发速度。加强
消化吸收能力,是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干中学”是发展中国家消化吸收
先进技术,积累相关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它为进一步的技术引进做好了准备,
为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打好基础,最终成功实现技术扩散的全过程。
本论文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因此更强调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
主要是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以及自身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在此
过程中,较之于其他理论模型,帕轮特所提出的“干中学”模型对本论文的研究
具有重要作用。它的模型认为,企业内部专用性知识的积累和持续的引进新的技
术这两个关键性要素是企业得以继续生存发展的源泉,其中“干中学”是发展中
国家实现这两个关键性要素的必然途径,因此企业的学习实践技能是实现技术扩
散的主要渠道,企业通过这一渠道能大幅的降低生产成本,有效的积累专有知识。
事实上,“干中学”所形成的能力是单纯依赖技术引进所无法替代的,“干中学”
作为新技术的源泉同研究与发展~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从仅仅依靠技术设备
的引进到逐步形成自身的技术原创能力是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技术扩散的
必然过程。本论文的展开也同样遵循技术扩散的内在规律,以“干中学”的理论
模型作为实证分析的借鉴和依据。
17
第三章上海汽车工业技术引进贡献度分析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部是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起步的,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且缺乏
自主创新能力,他们要发展工业一般都会依赖于国外技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技术
基础水平。为此,在本章中,我们将在介绍上海汽车工业的背景前提下,主要围
绕资金和设备的国际转移和国产化程度两方面来论述,分析外资对上海汽车工业
技术扩散的影响。
第一节上海汽车工业简介
汽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整体水平的代表。
随着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加快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
更多的体现在技术水平上。而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由自主开发能力决定的,企
业筠鑫主开发能力强,其产品的技术水平就高,翻产品推出和手}级的速度就怏,
在市场上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较低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的匮乏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现今,美国、日本和德国是世界上三大主要汽车生产国家,通用、福特、大
众、丰田、日产都是国际著名的汽车品牌。中国的汽车工业自1953年建立了第
一家汽车卷4造厂至今,已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历程。由于长期缺乏酗颞意识以
及国内高度的产业保护政策,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速度很慢,在国际上没有竞争
优势。要想立足于世界之林,唯有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来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吸收外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外商直
接投资不仅是国内投资的一个补充,而且还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一
个主要渠道。面对日益檄烈的竞争环境,面对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需要在与跨
国汽车铋造公司的合作中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利怒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所带来的
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在未来的世界汽
车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
随着国际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与调整,随着中国以及上海对外改革开放
力度的加大,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巨头之~的上海汽车工业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和机遇。
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
团)的发展。根据2003年《中国汽车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到2002年底,上
海汽车工业全年工业总产值为11251668万元,销售收入达8982211万元,年末
18
资产总计为8768780万元:同年上汽集团的相关数据分别为10627414万元、
8209189万元、7743789万元,分别占上海汽车工业的94.5%,91.4%和88.3%。
由此可见,上汽集团无论是从总产值还是从资产总额上都占到了上海汽车工业相
当大的比重,是上海汽车工业的核心力量。因此,在本论文的论述过程中,所采
用的有关上海汽车工业的数据,如没有特殊说明,都采用的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的数据。可以很确定的说,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数据引用也同样说明了上海汽车
工业的发展状况,采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数据并不影响本文对上海汽车工业技
术扩散的分析。
表1 1984.1995年上海汽车工业利用外资情况表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上海汽车工监志》,上海社会科学院(西两i—百1彳歹—贰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中国现有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主要生产和经
营轿车、摩托车、载重车、拖拉机、大客车等整车及其配套零部件,并从事资产
经营管理。集团下属共53个子公司,其中6家整车生产厂商,47家零部件生产
厂商。在6家整车厂商中,2家为轿车生产企业,另外4家企业则主要以生产载
货汽车和客车为主a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贡献,上汽
集团下属子公司广泛的与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厂商进行合资
19
合作。迄今为止,上汽集团最大的两家合资企业是以生产轿车为主的上海大众汽
车有限公司和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由上汽集团和德国
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其中上汽占股25%,德国大众占股50%,主要生产车型有
帕萨特、桑塔纳、POLO、GOL:而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则是上汽集团与美国
通用以50%对50%的股权迸行合资,主要生产别克和赛欧系列。采取合资企业
的形式能有效的帮助上海汽车工业降低资本风险,充分保护企业长期的生产能
力,维持企业国内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上海汽车工业自1984年与德国大众签订合约引进外资以来,到1995年己累
计投资192265.5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累计达94564.7万美元,外方注册资本累
计达37454.3l万美元。如表l所示。对于外商投资的具体分析将在下~苇中展
开。
表2 1984—1995年上海汽车工业和用外资金额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上海汽车工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1999),碍280页。
从1984年到1995年这一期间上海汽车工业利用外资的来源国情况来看(如
表2所示)。德国和美国是上海汽车工业的两大主要的资金注入国,这与德国和
美国是世雾汽车工业的巨头地位分不开的。这两个国家在汽车工业领域有着强大
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对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上汽集团的
整车轿车生产企业正是和这两个国家进行合资的。从德国和美国所占的外资份额
来看,两国的投资额分别占到了各国总投资的62,9%和14,l%,从数据上看,美
国的投资份额要比德国的小很多,这是因为表2所提供的数据主要是从1984年
到1995年.德国大众从1984年就开始对上海汽车工业进行投资,而美国通用的
投资则于1997年进入上海汽车工业,因此表2所列数据并未能涵盖美国通用对
上海汽车工业的注资情况,但从所有投资国的排名上看,美国仍然列居第二,足
见美国汽车公司对上海汽车工业的投资力度之大;排名在德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
之后的主要投资国分别是泰国、香港、El本和台湾,上海汽车工业对这些国家和
地区有着较高的外资利用率主要是由于他们与中国较近的地理位置,对他们的资
金利用和技术的引进能够较大程度的降低成本i而上海汽车工业对意大乖j、法国
和澳大剃亚的外资利用程度鹦又相对低了一些。所有这些投资涵中,美国和德国
主要与上海汽车工业的整车厂商合资,其它国家则主要和上海汽车工业的一些零
部件厂商进行合资合作,从而也给零部件企业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和
动力。我们都知道,企业对一项技术的吸收需要有相当的技术能力,任何一种所
需资源的短缺都会使吸收效果大打折扣,并延长吸收的过程。当企业缺乏必备资
源时,它就必须依赖外资的资源,与一个技术的提供者合资会显著的提高东道国
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著有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因此对于上海汽车工业来说,
采用合资形式是缩短技术势差最快捷的方式。
在此需要一提的是,无论是对于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技术转移而言,东道国基
础设施的完备和配套性是当地企业能否成功吸收所引进技术的关键因素。因而我
们有必要强调一些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流向的区域因素。这些区域因素
除了市场规模的大小、自然禀赋的充足与否、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外,还涉及到与
技术相关的基础设旎的优劣如当地的供应网络的健全性等问题。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一直在朝着国际大都市、外向型的经济方向
发展。作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长江流域各省市的发展。上海的区位
优势直接带动了当地技术工业的发展,1985年前建立的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生
产体系都是很好的例证。因为技术的国际问扩散既不可能自动发生也不会轻易的
发生,技术扩散不仅包括机器和图纸的国际间转移,它的成功实现还需要通过专
业知识和现场学习来积累复杂的技术技能,而扩散程度的大小直接与当地的地理
优势和基础设施有关。
首先,上海具有良好的技术设施和配套设备。外商直接投资一般都具有集聚
效应,即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投资会向工业化程度高、技术设施好、基本技术能
力强的地方集中,且投资数量不断递增,而较低技术含量的投资会集中到工业化
程度较低的地区去。现今,上海已经建设并具备相当多的高级研究开发中心,成
为三资企业在中国最重要的研发中心基地。2002年,上海三资企业投入的技术
开发资金为56.5亿元,而北京仅为11.8亿元。越来越多的三资企业研发中心的
建立和集中为上海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知识和技术来源,有利于研究与开发的形成
和持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带来集聚经济的外部效应,而当地企业通过与外资企
业结成战略同盟来了解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缩小与国际技术的差距。瓤美国
通用汽车公司继在上海投资建立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后,又与上汽集团合资成立
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该中心不仅成为了上海通用的零部件供应商,也是上海通
用的上海研发基地。可见,上海,作为中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具有完备的
生产供货体系和渠道,能有效的改进汽车生产技术中所需要的“即时生产”的要
求,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备不仅能满足个体企业的技术生产,而且能做到信息的及
刚流动以确保企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上海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系统的技术
发展体系能较好的吸收技术含量较高的外商投资,技术含量较高的外商投资也更
倾向于在上海投资,这是上海接收国际先进技术的优势之一。
21
其次,上海的一般城市基础设施如货物的运输和售后服务,交流沟通水平,
教育投资,金融和信息化建设都相当完善,能很好的吸收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产生
的技术转移。截止到2002年底,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408.76亿元,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达到40646元,人,进出口总额达7262711万美元,金融机构各项存
款累积达14035.77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位居前列,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
很大贡献。理论研究表明,企业运行的环境是跨国公司决定在何处进行技术开发
的主要因素之一(Nelson and Winter,1977,PP.36.76)。一般来说,管理和技术
力量的相对集中、支持型基础设施完善、生产效率最高的地区,通常对跨国公司
高附加值技术或研究与开发活动最具吸引力,这就可以部分的解释为何外资企业
技术开发活动倾向于集中在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事实上,为了吸收更高
质量的外商投资,当地政府的前期准各工作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一定要充分,唯
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发展尚不成熟的产业。上海良好的城市基
础设施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可见,外商直接投资的去向与当地区域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
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的利用当地各种有利条件和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技术资产,而当
地支持型产业的存在,以及与国际技术的紧密联系和良好的技术设施对外资企业
的研发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大量技术活动又构成了这些
地区的区域优势。
因此,区域间要素禀赋和基础设施的不同,使得不同区域间的技术吸收能力
不同,因而区域间的技术差距会越来越大,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外商投资的区
位集聚效应。上海良好的技术设旄祁高度的工业化发展使得它有条件吸收外商直
接投资并为进一步吸收较高技术含量的技术产业打下了基础。
第二节上海汽车工业技术引进的主要渠道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扩散可以简单的描述为三个阶段:从发达国家获
得先进的技术即技术引进,自身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实现本国的技术创新。可见,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技术引进。
从长期来说,某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构建目标是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引进作用的评价就是基于技术引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来加
强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人们形成了技术引进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一条
重要途径,却不是唯一途径的看法。基于上述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我们有必要在展开本节之前对技术引进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
所谓技术引进是指为发展本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通过各种方式,有计划、
有重点、有选择的从国外获取先进技术的活动。需要说明的是,技术引进并不等
同于技术转移,从概念上讲,技术引进是技术转移的一个方面,因为技术转移客
观上包括技术输出和技术输入两个方面,从供方的角度看,技术转移就是技术输
出,而从技术接受方的角度看,技术转移就是技术输入即技术引进。所以对于东
道国而言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的概念可以等同。引进技术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的一项技术跨国界的移动,而应从内涵上掌握、改良新技术,并在掌握这项技术
的基础上开发出更高级的技术,接受技术的地区随着更大的技术能力的获得,对
整体技术引进的需求就会降低,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就会增强,这就是一个技术
扩散的过程,也是技术创新能力累积的过程。因此引进技术是实现技术吸收消化
和技术自主创新所必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
的存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技术学习)——自主创新这一过程被认为是节
约时间和成本以赶上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最有效路径,也是促进东道国技术发
展,实现技术引进目标的良性循环模式。这是技术转移带来的益处。
V.库玛和A.帕萨德(1999)构建了一个模型并同时证明了以下几个命题:
当地企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和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提升技术水平的能力有正
相关关系;当地企业对于技术转移过程的控制和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提升技术水平
的能力有正相关关系:技术人员的可得性和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提升技术水平的能
力有正相关关系;这个模型的建立进一步论证了技术引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
性。
经济的变化,包括技术的变化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些
具备常规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能更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企业技术的成功积
累前提条件是新技术的不断引进,而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
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购买这两个途径得以实现。
(1)外商直接投资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引进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外商直接投资。外
商直接投资则是实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这种直接投资
的主要载体则是跨国公司,因为跨国公司是技术能力的主要持有者和技术发明的
领头羊。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水平过程中起到了相当
核心的作用,他们不仅仅研究与开发新的技术,他们也是实现国际技术扩散的主
体。
技术转移的形式包括技术的know—how、装备、管理、市场以及其他。但是这
种“经典“’的形式强调的是外国投资者对于企业运行的控制权。除了企业的直
接投资以外,工业化国家的先进技术也可以通过国际许可证或合资企业的形式进
行扩散。所有这些与投资相关的技术转移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中广
为运用,汽车工业同样具有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特性,因此其技术转移的主要
形式也是国际直接投资、合资企业利许可证。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强调的是获
得和维持技术有效性(即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相当
复杂5。虽然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或其他形式的国际技术扩散的渠道对于有效技术
的维持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维持技术的有效性不仅仅包括这一方式。技术的吸收,
技术的适应性改造和进一步的技术引进对于一个缺乏技术的发展中国家构建自
身技术能力的作用也绝不可忽视。
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引进的主要渠道也是外商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的技
术水平决定了东道国的技术转移效果,也决定了外国直接投资活动对东道国的技
术进步贡献的大小。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引进水平主要体现在外资对该企业的投
资方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通过外方资本金的注入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来提升
上汽集团自身的汽车技术开发能力。我们在本章第一节中已对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1984年到1995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情况有了一定的论述,通过数据分析(见表1),
我们不难发现,在1984—1995年的12年中,1985、1992、1994和1995年分别是
外商投资的高峰期,这一方面说明了上海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的加大,不断
的引进国外资金来填补自身的技术空白,先进技术随同外资一同流入,迅速提高
了当地对所引进技术和知识的利用能力;另一方面从时间的间隔也可以发现,资
本金的注入需要一段时间的吸收消化过程,随着注入的资金不断积累和增加,上
海汽车工业对于资金的吸收消化过程不断加快,并进一步加速了外资的引进过
程。可见,对于像汽车工业这样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的提升与
资金的注入有着绝对的正相关关系,资金的注入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积累期,同时
资金注入力度的加大能加速技术的发展速度,技术引进经费的持续增加正在转化
成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对上海汽车工业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技术引进的主要渠道之
一,对于技术水平不高的地区有着更为直接的技术提升作用:作为资本形态的外
商直接投资在国际生产投资中通常伴随着技术溢出、信息溢出、管理制度溢出和
人力资本溢出,并内生模仿创新的技术进步:作为技术形态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国
际生产投资中,通过直接技术转移能增加东道国知识存量,并通过消化吸收产生
模仿创新的技术进步。上海汽车工业在引进技术的时候,不仅注重了技术的先进
性问题,而且还相当重视技术和资金的动态引进。由于投资具有带动效应,因此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的不断增加,不仅外资的注入量不断增加,而且也有效的
带动了国内资本金的投入。上海汽车工业通过资金引进带动技术引进来迅速建立
新的技术平台,从而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捷径。
(2)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购买
技术的引进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引进,更多的还是主要生产设备方面的购买
和引进,跨国公司向当地企业所转移的技术一般都是“成熟型”的技术(即产业
升级转换下来的技术)。比上海现有的工业技术水平要高出好几个技术自§级。我
们从襄3可以看出,200】年上海汽车工业拥有主要设备数为33217台(条),1993
年的主要设备数为23226台(条),从1993年到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拥有的
主要设备增加了43%。2001年所拥有的高大数控设备为2412台(条),相比1993
年的所拥有的高大数控设备增长了61%,2001年进口20世纪90年代的设备数
为7230台(条),是1993年的进口设备数的十倍。2001年进口的20世纪90年
代设备占全部设备数目的22%:相比之下,i993年的进口20世纪90年代设备
数仅占全部设备的3%。
表3 1993-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主要设备拥有量单位:台(条)
年份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主要设蚕
合计
其中1:
高大数控
设备
其中2:
进口20世
纪90年代
设备
23226 24070 23362 234S1 2455l 26645 29818 29890 33217
949 1304 1233 1309 1828 2047 247l 2228 2412
723 1145 1031 1523 285l 3657 5467 617I 7230
资料来源:Ⅸ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历年数据五巷。
遵过上述数据分橱,足以看出,上海汽车工垃自20世纪粥年代以来引进国
外技术的力度不断加大,设备更新速度相当快.随着技术设备的更新加快,新知
识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增大。持续的对设备进行更新,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从长期
看,抑制技术设备的投资只能延缓制造业结构升级。同时一E海汽车I>lkgI进的
技术设备也不再是那些国外淘汰的技术设备,更多的就是20世纪90年代水平的
生产设备。从投资特点来说。设备投资的年份越近,则技术越先进,对产业的盈
利水平提高越有帮助,生产设备的先进性与否是所生产的产品先进性与否的直接
基础。随着一卜.海汽车工业所投资引进的生产设备先进性不断增强,上海汽车工业
的汽车产品也不再是国际上发达国家已经淘汰、不再生产的产品,而是逐步向高
新技术产品转变和发展,这也为上海的汽车工业技术提升和逐步立足于国际市场
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然,根据国际技术扩散理论,只有产品到了成熟阶段之后,
发达国家才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
家的技术扩散,不可能是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
已经比较落后和过时的技术,从而延长其对先进技术的垄断时间。因而,上海汽
车工业集团的生产设备与德国和美国的母公司技术水平相比,并不是他们的最先
进的技术和设备,但也是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了。
当然,对于上海汽车工、啦的发展,决不能长期停留在依赖进口设备的阶段,
而要在不断引进设备的过程中建立起同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业技术逐渐接近的生
产体系,“逼近”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最终与其处于同一水平线
上,完成自身技术升级、实现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上述上海汽车工业技术引进的两个渠道分析,我们发现,新技术的引进
和大规模设备投资使得上海汽车工业在建立的初期就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随着
上海汽车工业规模生产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El益
增强。衡量汽车工业技术引进力度和技术吸收程度的直接指标是国产化程度,我
们将在下一节中作具体论述。
第三节国产化程度和技术扩散后向联系的实现
一.国产化程度
我们通常用国产化程度来衡量企业消化吸收所引进技术的能力。因为国产化
程度不仅仅是技术引进的结果,而且是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实现技术进步的关键。
国产化是指引资国所采购中间品价值占全部成品价值的比重,即用国内的材料和
零部件来替代进口的材料与零部件。它是以CKD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谓
CKD(Completely Knocked Down),即对于进口零部件实现国内组装。国产化程度
可进一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浅度国产化阶段,此时企业已能实现部分零
部件、中间品的国产化,能从事少量的技术工作,但核心部分仍需依赖国外技术;
第二阶段为深度国产化阶段,也是整个技术消化、吸收工作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此阶段能基本或全部完成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由于汽车工业原有零部件工业体系的技术落后,在零部件国产化中,技术引
进和建立合资企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至1990年,上汽集团共为桑塔纳轿车国
产化引进232项技术项目,合计4301.08万美元,1991至1995年间,该集团为
桑塔纳轿车横向配套引进项目70个6。随着上汽集团在零部件方面引进外资力度
的加大,加上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研究开发以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的深入,到
199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已实现国产化率88.56%7,达到并已基本上实现了
深度国产化这一日标(见图3)。通过零部件国产化这一过程,上汽集团通过生
产能力的学习来强化技术能力的学习,通过利用本地区的研究和开发机构、生产
设备进口和合资等方式,不仅更新了自身的生产设备,而且学习了产品制造技术。
由此可见,对于上海汽车工业而言,只有不断的提高技术产品的自给率,才
能形成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
国产化率的提高不仅意味着整车厂商技术吸收消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
也意味着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厂商之间形成了并保持一种长期性的交易关系,零部
件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方向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相关度提高,并最终使得具有先进技
术的跨国公司与东道国零部件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和技术扩散得以最完整、最彻
底的实现,从而通过技术这个核心要素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有序发展,带动了产业
升级。因此,跨国公司的进入在带动上海汽车工业蓬勃发展之余,积极的带动
了相关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促使他们进一步重视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在追随世界
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的同时,增强自主剑新能力的构建。因此,在下一部分,我们
将着重论述跨国公司的进入对于上海汽车工业实现技术扩散后向联系的作用。
二.技术扩散的后向联系的实现
所谓技术扩散的后向联系是指外资企业的技术向供应商的渗透.在带动零部
件企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增强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台作关系,最
终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当地现有的零部件厂商进行了资源
再次分配和功能重新定位,使得零部件厂商与整车厂商的利益进一步融合:整车
厂商开始吸收零部件厂商介入新车型开发,从而零部件企业能更及时的了解新车
型对零部件性能质量的要求,同时,合资的整车厂商逐步引导、扶持、监督、协
调零部件厂商的产品开发、产品质量、产品品种、技术改造、生产制造、管理方
式、人员培训,形成彼此依存、协调发展的伙伴关系和群体优势。当供应商成为
各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时,整个产业的创新步伐也会更加迅速。当供应
商与其上游企业在同一个区域时,企业与供应商在文化和地缘上的一致性使得他
们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背景相近、设备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更相容,进而降低沟
通和执行时的成本,因此整个产业链的正向效应达到最大。与当地供应商的紧密
联系能有效的提升整个产业链对于所引进的技术吸收能力,减少对于国外技术的
依赖性,从而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得以提升。
上海汽车工业的零部件供应体系相当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整
车生产跨国公司在建立整车合资企业的前提下,相继建立零部件合资企业,以整
车合资企业带动零部件合资企业发展。建立的这部分零部件企业主要是为同一国
外整车投资商的相关整车生产企业服务,如美国通用公司在上海建立了上海通用
整车生产企业后,又建立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作为上海通用的零部件配套企业;
德国大众的很多全球配套企业也来华投资建厂,实现上海大众的零部件需求;(2)
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与上海的零部件企业合资合作,如德尔福、博世、法雷奥、
李尔等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有数据显示,从1988年到1995年,上
海汽车工业零部件合资企业共计22家,投资方涉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具体的
投资国家和投资数额已在本章第一节中做了介绍;(3)上海乃至中国当地的零部
件企业。以桑塔纳轿车为例,该车型的在全国的零部件配套厂商共有186个,其
中上海的零部件配套厂商有118个,江、浙二省的配套厂商共计34家,其他省
市的零部件厂商为20家,此外,中国汽车零部件系统有6家,航空航天公司系
统有8家8。
技术扩散的后向联系的实现对产业成长的带动作用,概括的讲,主要表现在
跨国公司通过改变当地资源的配置和效率从而对产业成长产生影响,优化了产业
结构,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技术扩散后向联系的实现使得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互动关系得以强
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根据上述对零部件供应企业的分类,在上海汽车工业中,
有相当多的当地零部件配套企业,仅桑塔纳一个车型在全国就有186家配套的零
部件供应厂商。当地的供应商是产业创新和升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产
业若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一流的供应商,彼此之间也必须维持紧密的合
作关系。零部件企业与整车装配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使得零部件厂商越来越
深的介入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在整车厂商开发和生产深度逐步降低的同时,零
部件厂商由于技术能力的提高,同生产企业一起进行同步开发甚至超前开发,生
产深度不断提高,甚至为整车厂商提供某一完整功能部分或子系统。当供应商成
为各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时,整个产业的创新步伐也会更加迅速。
上海汽车工业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中,除了当地相关配套企业外,还有相当一
部分零部件企业是由美国通用和德国大众进入整车企业后相继建立的,这些跨国
整车企业通过建立整车生产企业继而建立相应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或带动全球的
相关配套企业进入零部件市场的行为,通过零部件外包的生产方式有效的降低了
生产成本,提高了当地化程度,进一步填补了上海汽车工业自身零部件企业技术
落后、供应不足的缺点,满足了汽车生产的大规模采购要求,通过合资一个企业,
带动一个产业的方式,产生了一个引进技术、资金的合资项目带动一系列引进技
术、资金的合资项目的滚雪球效应,并同时实现了企业归核化生产以及零部件供
应契约的无国界化。
其次,技术扩散后向联系的实现进一步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地区
的技术创新能力。理论研究表明,当供应商与其上游企业在同一个区域时,企业
与供应商在文化和地缘上的一致性使得他们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背景相近、设
备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更相容,进而降低沟通和执行时的成本,因此整个产业链的
正向效应达到最大。与当地供应商的紧密联系能有效的提升整个产业链对于所引
进的技术吸收能力,减少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性,从而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得以提
升。
由上海、江苏省和浙江省所组成的“大上海”这一区域就是由供应商与厂商
组成的互动的产业供应链的最好例证。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两省一市在汽车工业
方面得到了协调进步与发展。在桑塔纳的186个配套零部件企业中,上海的零部
件配套厂商有118个,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零部件厂商为34个。两省一市的
供应商累积占到上海桑塔纳轿车生产的81.72%。技术产业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集
聚性,它会以技术扩散效应的途径来提高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上海汽车工业技
术能级的提升促使相同空间范围内的企业也积极开展各项技术开发活动,从而更
大范剧内增强了E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因而实际上形成了上海及其
周边地区的汽车产业群,区域技术资源的配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可见,由于上
海本地和江浙两省的地理优势,上海和周边两省那些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和服务
的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得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的后向联系
表现的相当明显,促进了上游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和水平升级,产业链的集聚效应
锝以充分体现。
最后,技术扩散后向联系的实现强化了跨国公司对当地零部件企业的示范作
用,最终实现产业带动的良性循环。上海汽车工业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中,还有相
当部分是合资企业的形式,由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与上海的零部件厂商进行合资
合作。外资企业的进入,由于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科学的管理手段,因而有
效的满足了市场需求并且有较好的获利能力,这就使得本地厂商通过技术革新来
缩短差距,或者通过模仿和逆向仿制来提高技术水平,这种示范效应降低了当地
厂商进行革新的风险,增加了技术进步的可能性,获利空间进一步扩大。采用合
资企业的零部件企业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生产、供应能力,而且显著促进了直接供
应链企业的管理和效率提升,加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技术扩散的后向联系的实现对产业成长的带动作用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三个
方面以外,还有一点值得引起关注。随着外资整车、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带动中I蛩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长和供应渠道的完善,进而,这些成长起来的中国
零部件厂商又为中国本地的汽车整车企业提供了~整套完备的零部件配套网络,
使得中国本地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也有的长足发展的空间,如安徽奇瑞,这家自
行设计、自主开发的整车汽车生产企业所采购的大部分零部件都来自于长江三角
洲地区为上海大众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因而,可以肯定的说,中国本地的汽
车生产企业的发展与上海汽车工业通过合资面积累起来的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扩
散互为因果关系。没有为合资生产汽车实现国产化而发展起来的零部件配套体
系,没有技术扩散后向联系的实现,也就不会有中国本地汽车生产企业的崛起和
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上海汽车工业在不断的引进国际先进技
术的基础上,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深度化这一目标。技术扩散的后向联系的实现
进~步提高了上海汽车工业零部件企业的相关技术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
展,实现了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第四节本章小结
作为资本形态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国际生产投资中通常伴随着技术溢出、信息
溢出、管理制度溢出和入力资本溢出,并内生模仿创新的技术进步。对于上海汽
车工业而言,其技术引进的主要渠道是外商直接投资。由于投资具有带动效应,
因此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的不断增加,不仅外资的注入量不断增加,而且也有
效的带动了国内资本金的投入。德国和美国是上海汽车工业的两大主要资金注入
鼠,主要投资于整车企业。其他跨国公司赠更多的与上海汽车工业的霉部件厂商
进行合资合作。上海汽车工业引进的技术设备不再是国夕卜淘汰的设备,而是具有
相当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设备。
国产化程度主要用来衡量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因为国产化程度不
仅仅是技术转移的结果,而且是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从而实现技术进步的关键。随
着国产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批国内零部件企业顺利进入跨国公司国际分工体
系,从而使其生产经营方向向着跨国公司引导的产业结构变动,并保持高度的相
关性。上海汽车工业的国产化程度已达到相当水平,实现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厂商
的长期合作互动关系,技术扩散的后向联系得以充分实现,优化了资源配置,提
高了生产效率,产业链价值得以提升,产牛较大的产业带动效应。
31
第四章技术扩散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研究表明,技术转移、技术吸收能力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
关系。这三者之间表现为绝对的正相关关系,即国际先进技术的转移能够提高当
地的技术吸收能力.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所引进的技术越先进,
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越强,企业的技术进步就越快。因此,在本章中将进一步分
析和衡量国际技术扩散对上海汽车1业及上海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第一节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的测算
众所周知,对于任何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是决定该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
要因素。上海汽车工业在过去的20年间无论是在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方面还是在
自身的技术提升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是与上海汽车工业不断的引
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技术分不开的。技术吸收能力越强,技术进步也就越快,
对技术吸收能力的评价主要是对技术引进、技术积累方面的评价。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衡量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其一,通过对利润、
劳动生产率等数据的纵向分析比较来衡量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扩散程度;其二,
通过建立全要素生产率模型来精确的测算技术扩散对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
程度以及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大小。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1992年到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企业数、工业总产值、
利润以及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来加以分析和评价。表4显示,2001年上海汽
车工业的企业数为53个,比1992年的26个企业数新增了27个,增长了一倍。
汽车工业总产值从1992年的1075278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6386190万元,翻了
6番。2001年的利润总额比1992年增长了5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则是1992年的
6.8倍。我们进一步来分析1992年到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的总产量。如表4所
示,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的总产量为4lOl73辆,占全国总产量的17.5%,而他
在1992年的总产量则仅为69381辆,2001年的产量比1992年增加了6倍。所
有这些指标直接衡量了上海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程度,从1992年到2001年,这
些指标都有5-6倍的增长幅度。企业吸收技术的能力越强。这几个衡量指标的增
长速度越快。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汽车工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
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资本密集型要求企业具有相当大的投入量和一定的规模优
势,而技术密集型则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研发、变革和创新的实力从而在世
界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上海汽车工业自成立至今不断的通过技术研发力度的
加大和技术开发技能的积累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上海
汽车工业通过广泛的合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但不是一味的停留在
单纯的技术引进基础上,而是在不断的加大技术引进的力度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和
吸收,通过边干边学来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该产业的劳动生产
率,实现自身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技术进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以技术的渗透、繁衍、扩散为基本特征,使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各要素发生质的
改善与功能的提高,从而推动产业升级进雨经济增长的一个连续性的发展过程。
表4 1992.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总产值、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分析
我们进一步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即构建技术进步模型来进一步论证上海汽
车工业在过去数十年中所取得的技术进步程度。
关于构建衡量技术进步的模型,许多经济学家如索洛、希克斯和哈罗德都做
过这方面的研究。所谓全要素生产率(TFP或MFP)指的是总产出与综合要素
(如资本、人力等)投入之比。该指标所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诸多不可比因素的
作用,如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以及企业规模经济
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劳动力素质提高,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都会间接影响企
业技术自勺进步,因此在本文的TFP测量中,我们将所有这些不可比的因素全部
33
涵盖在技术进步这一因素中。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产业、一个行
业内在核心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候一般采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gflq=A(t)·K。
.L9。如果o+B=l,那么该经济是规模报酬不变的,这样的技术进步称之为中
性技术进步。如果n+B>J,则具有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特点,反之,如果a+
§<1,则是规模报酬递减,即存在规模不经济性。这此,我们所采用的基本方
程是:q=A(0·K。·L“,其中,n,B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表示在
这一期间的技术进步率。该式可进一步转变为:“qo=e“·(Lt/L日)。‘(Kt/Ko)8。
两边取对数得:
In(qJqo)=In-Ao+^t+Q In(Lt几o)+BIn(KI/Y-o) (1)
式(1)中,q。,L。,K。,分别为上海汽车工业第t期的工业总产值、劳动投
入和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其中,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均经过
价格平减(具体数值见附录Al、A2)。由于数据的局限性,在本模型中,我们采
用的是上海汽车工业1992年到2002年的相关数据资料。用最小二乘法对(1)
式进行回归(见表5),得盎:
Ⅱ=1.256; 13=一0.660; 入=O.261,
我们可进一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1993年到2002年上海汽车工业TFP的数
值,计算结果见表6:
TFPc-——丑当!_一一一!!!生一(2) ’
(L。几o)“(K。/K。)卢(L:/L。)1 256(K。/Ko)加660
表5上海汽车工业1992年到2002年全要素生产率回归分析
变量估计值回归统计
t
0,26I
ln(L/k)
1.256
ln(Kt/Ko)
-0.660
c Adj.R2 SER F
.0.102 0.935 0.08 44.239
垡::!12: i!:箜:2: i:!:ijl2: l:!:j:Q
注:①方程(1)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括号内的是对应各参数估计量的
t一统计值。
②·显著性水平为10%。
通过上述的模型建立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我们发现,从1992年到2002
年,上海汽车工业自身技术进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下述四个方面
对所建立的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核算模型作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的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a
=1.256,B=-0.660,则Q+B—l—O.404<0,根据上述经济规模报酬的衡量方法,
我们发现,上海汽车工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减,即产出的增加速度小于劳动力和资
本的投入速度,产出不是随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增长而同比例增长。直观上认为,
上海汽车工业近年来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在中国汽车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位,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而上海汽车工业尚未进入规模报酬递增
阶段这一结论似乎与事实不符。但是最低效率规模理论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的
科学性。所谓最低效率规模(MES:Minimum efficient scale)即确定进入该行业
的门槛水平,在此门槛水平下,企业达到最小规模经济。若现存的汽车企业的平
均市场规模大于上述最低市场规模,则说明企业的规模经济可供利用。在这种规
模经济效应显著、MES规模较大的行业,长期内,已有厂商可凭借这种规模经
济壁垒将产品的销售价格定在利润稳定甚至可观,但又不会招致进入发生的相对
较高价格水平上。根据最低效率规模理论,一般认为汽车工业的最低效率规模为
年产30万辆。根据2003年中国汽车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尽管2002年上海汽
车工业集团的汽车生产量达到了54万辆,仅仅轿车的产量也达到了39万辆。然
而值得注意的是,最低效率规模的界定是以汽车公司为单位,而不是集团公司的
概念。对于上汽集团下属的6家整车企业,2002年产量最大的上海大众生产的
轿车数量为27.8万,也没有达到最低效率规模所规定的汽车产量底线。因而,
可以明确的说,模型所显示的上海汽车工业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这一结论是
与实证检验相符合的。上海汽车工业尚未达到规模经济水平,由于规模经济可以
带来了成本的下降和利润空间的上升,因而上海汽车工业在降低成本和利润增值
方面还有很大的余地和潜力。
其次,模型计算所得,B一0.660,即上海汽车工业的资本产出弹性为-0.660。
直观上看,资本产出弹性为负,应当认为所投入的资本对上海汽车工业经济增长
起了负作用,随着上海汽车工业的资本不断投入,上海汽车工业总产出不断下降。
由于汽车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资本产出弹性为负并不说
明上海汽车工业应该减少资本的投入量以实现产出增长,因为资本投入量的减少
并不利于汽车工业这一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和壮大。那么,模型所做出的资本
弹性为负究竟说明了什么,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上海汽车工业近十年来的投
资尽管在不断的增加,但投资的边际回报出现递减趋势,即投资的效率不高,这
种投资的低效率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部分投资没有运用在“刀刃”上,出现
了一部分的重复建设和无效投资,则这部分投资实属浪费;另一方面,任何一项
投资从初始投入到收回投资成本、获得利润都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来加以吸收和
消化,过快、过频繁的投资无益于前期投资的吸收消化,以至出现“沉淀成本”,
最终导致资本的边际回报率的持续下降,投资的收益率在此期间出现了持续的和
显著的恶化趋势,也不利于经济增长。因而,此处计算所得的资本产出弹性为负,
主要表现为资本投资和形成过程中所累积的一系列低效率问题。不能简单的将之
理解为上海汽车工业应当减少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相反的,上海汽车工业应在
加强投资力度的同时,注意投资的效率问题。
第三,根据模型计算所待,n=1.256,即上海汽车工业的劳动产出弹性为
1,256,其经济学含义为,相对于1992年而言,劳动投入相对增长1%,上海汽
车工业的总产出相对增长为1.256%。对于这一模型结论,一方面,我们认为上
海汽车工业的经济增长来自于大幅度的劳动力投入,上海汽车工业大量的劳动力
投入主要是为了匹配较多的资本投入,较多的劳动力随着投资的不断增长而被驱
动到生产过程中,此外,中国的劳动力富裕且使用成本较低,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不至于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我们也相当肯定劳动力为上海汽车
工业的经济增长所做出的贡献,劳动力在上海汽车工业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
在此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即在所投入的众多的劳动力中,从事研究开发的技术人
员与普通的低文化层次技术工人分别在上海汽车工业总产出中所做的贡献有多
大,究竟上海汽车工业的经济增长主要源自于低文化层次技术工人的大量投入还
是来自于硪究开发工程师的技术投入,对此问题,我们的结论是低文化层次技术
工人的大量投入和研究开发工程师的技术投入都对上海汽车工业经济增长具有
很大贡献度,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模型计算出的劳动产出弹性相当大,
甚至超过1,可见上海汽车工业的劳动密集度相当高,这主要是因为上海汽车工
业存在相当大的普通技术工人;其二,每单位劳动力的增加会使得上海汽车工业
总产出相应增加1.256%,这个比例的经济增长单靠普通技术工人是不能实现的,
因而高技术含量的研发人员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而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来源
主要是国外先进汽车国家的技术扩散。具体的关于上海汽车工业的劳动力结构和
人力资本积累问题,我们将在下一章中作具体的论证和阐述。客观的说,上海汽
车工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并正在向资本密集型工业过渡。
最后,模型中^=0.261,说明剥于上海汽车工业而言,每单位技术的进步能
够带来0.261_的工业总产出增长,上海汽车工业实现了一定的技术进步,而技术
进步又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进一步,通过式(2)对全要素生产率
的计算,表6具体列举了1993年到2002年上海汽车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数值,
我们发现,每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均为正值,并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表现出很大
的乘数效应,200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相比1993年增长了约11倍,1993年至2002
年平均每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达到4.992,这一数值充分说明了上海汽车工业通过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实现技术扩散的良好业绩,而其中不断的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
是实现技术扩散的前提,通过“干中学”来积累专业技能是实现技术扩散的必要
途径。对于上海汽车工业而言,由于原先的工业水平相对比较弱,因此技术扩散
的充分实现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通过这一模型的计算,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上
海汽车工业正在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随着国际技术扩散的不断深入,上海汽
车工业的技术不断提高,必将带动其经济的长效、持续增长。
表6上海汽车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1993.2002)
综上所述,在本节中主要构建了一个全要素生产模型来具体的核算技术扩散
对上海汽车工业的影响。模型的结果说明,技术扩散对上海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具
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上海汽车工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吸收和积累相关技
术和专业技能,实现了一定的技术进步。在此过程中,劳动力所起的作用至关重
要,劳动力,不仅包括普通的技术工人而且包括具有相当专业技能的研发人员,
对上海汽车工业的产出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资本的作用在技术扩散过程中也
不可忽视,资本的有效投入是汽车工业不断壮大的基础。上海汽车工业在增加资
本投入的同时,更应注意资本投入的有效性。
gx-节上海汽车工业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产业技术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技术扩散表现为新技术对地
区经济的影响。事实上,越早接受一个更新更有效的技术意味着能更早的获得由
于生产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可观利润。换句话说,技术的变化是提高生产率的加速
器,而这种变化就表现在技术扩散这一过程中。
过去十年问上海经济发展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大量外资引进的结果。确立技术
产业为发展重点,并逐步增加对这些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支持是上海经济赖以发
展的另一个原因。技术产业的发展和自身技术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整个上海地
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获利能力,使上海经济发展日趋技术化和知识化。上海汽车
工业作为技术性产业也被列入过去十年上海市政府大力扶持的对象之一。上海汽
车工业采用合资企业的形式,本着“合资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宗旨,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不断积累技术创新能力,对上海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
贡献。
衡量上海汽车工业对于上海经济的影响,主要采用上海汽车工业的各项指标
占全部工业企业的相关指标的比例来说明上海汽车工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作
用。表7列举了1992年到2001年的工业总产值,就业人数,销售收入,利润和
固定资产净值几个指标比例。
通过1992—2001年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首先,从这些比例的绝对值上来看,上海汽车工业的各项数值占上海整个工
业企业的比例并l;是很高。除了利润指标外,其余指标都低于10%。那么较小的
指标比例是否就意味着上海汽车工业对于上海经济的贡献度较小呢?是否又能
说明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吸收能力相对于上海的其他工业企业而言比较差呢?
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指标来检验,即上海汽车工业的企业数占整个上海工业企业
数的比例。我们发现,1992年上海所有工业企业数为10144个,而此年上海汽
车工业的企业数量则仅为26个。从1992年到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的企业数
占上海工业企业数的平均比例为O.22%,这个比例相当的小。如果我们把上海汽
车工业占上海整个工业经济的总量比例考虑到我们这个分析中的话,我们便能得
出结论,尽管上海汽车工业的各项绝对值比例不是很高,但是从它相对于上海整
个工业经济所占的份额来考虑的话,这些不高的比例指标仍然说明了上海汽车工
业对上海经济的积极影响。
表7上海汽车工业各项指标在上海工业企业中所占的份额单位: %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各期,《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各期。
其次,从1992年到2001年,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净值的比例分别.卜升了
l,76和3.54倍,销售收入则从1992午的5’03%增长为2001年的8,57%,增长了
1.7倍。就业人数比例尽管增加的幅度不大,也是略有增加,但是我们必须考虑
到上海乃至整个中国从1990年开始进行的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包括下岗和裁员,
大规模的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体制改革产生了大量的下岗员工,相对于这个大比例
的就业人数的减少,上海汽车工业的就业份额仍然略有上升也足以说明上海汽车
工业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方面对上海经济所做的贡献。上海汽车工业的利润占整
个上海工业企业中的比例相对较高,在过去的十年中,平均每年占到17.56%。
所有这些比甥【关系牧变化罄说螟上海汽车工业在过去专年中不断学习蔌数技术,
从而提高了技术吸收的能力和效率,加速了技术扩散的速度。
因此一t海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卜海经济的发展,而从根本上来说,
上海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才是整个经济快速良好发展的原动力和加速器。
我们可以用计量模型来进一步论证上海汽车工业对于上海整个经济所起的
作用。上海整个经济中有六大支柱产业,他们分别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
帛9造业、钢铁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南9造业、电站设备及大型机电设备制
造业和家用电子电器制造业。在我们的计量模型中,选择了其中的三个产业作为
计量回归的变量,除了汽车制造业外,我们还选取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钢铁
制造业。选择这两个产业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其一,在过去的十年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的相当迅速并成为上海经
济增长斡主要力量,电子信息产品铋造逝也是一个技米密集墅产监,因而与汽车
制造业一样,在过去数年札受到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选择这一产业作
为计量回归的一个变量能分别准确的计算出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这两个技术性产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比较两者对上海经济发展所起的
作用大小。
其二.选择钢铁制造业作为另一个回归变量是因为钢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
的相关度很高,他们分剔是同一个产业链的上游生产部门和下游生产部门。而且
从《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钢铁制造业在六大支柱产业中所占的绝对份额
相当大,那么它是否在对上海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也达到最大昵?这也是选择钢
铁制造业作为变量的另一个原因。
其三一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工业的结构调整是由轻纺工业为主向
重化工业过渡,继而进入诀速的重工业化和岛高层次的工业结构演进的阶段,那
么上海经济的工业进化发展过程是否也遵循这一规律也可以通过我们的模型变
量的选择得出结论。
本模型的基本公式如下:
Y2ⅡXl+BX2+^X】+c (3)
其中.Y代表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X。,X2,x3则分别代表汽车制造业,电
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钢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出。由于数据的有限性,在本模型中
所使用的数据年份是从1994年到2000年。
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法对方程(3)进行回归,结果见表8。其中本模型的D.w
统计为2.1,即在本模型中没有时间序列的问题。变量a=4.579,这意味着汽车
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出每增长1%将会带来整个上海国民生产总值上升4.579%。而
相同比例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钢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出增长却分别只能带
来2.196%和1.819%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由模型结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来讨
论上述提出的三个问题。
表8上海汽车工业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
方程右边变量估计值回归统计结果
X1
4.579
X2
2.196
X3
1.819
C
1.67
Adj.甜
0.994
SER
0.0671
i!:;!12: Q:!!:2: f!:!!:2: i;:!!12:
注:①方程(3)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括号内是变量检验的t统计结果,显著
性水平为5%。
首先,关于上海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两个技术性行业对上海国
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大小问题。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汽车制造业对上海经济
的贡献度相当高,而同属于政府大力扶植对象的电子信息产业对上海经济的贡献
度则相对略低于汽车制造业,究其原因主要为:从技术的角度来考虑,上海汽车
工业由于广泛的采用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的形式,技术引进力度大,随着吸收技
术的不断深化,自身技术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在上一节对上海汽车工业的全
要素生产率模型核算时己得出结论。而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技术提升速度可能没有
汽车制造业来的快,技术升级程度也没有汽车制造业高,由于技术进步是增强产
业竞争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电子信息制造业对上海经济的
贡献度没有汽车制造业的贡献度大。此外,电子信息制造业属于上海经济发展的
新兴行业,它的发展历史没有钢铁、汽车等行业长,因此,现阶段的电子信息制
造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在初始积累过程中,作为一个新兴
行业而非成熟行业,其对上海经济的贡献尽管略低于汽车工业,但也明显高于钢
铁工业,足见该行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是相当大的。总而言之,上海运输设备业
和电子及通信设备不断吸引更多的技术开发资源的投入,无可置疑地加强了两大
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资金和技术开发专家大量流入到这些产业,
既是对新技术出现和发展的快速反应,又是未来吸引更多技术资源的磁场,从而
大大显现出上海技术产业极强的集聚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
其次,钢铁产业尽管从绝对值上看,在上海六大支柱性产业中所占的份额最
大,但是从对上海经济的贡献看,该行业没有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对上
海经济的贡献大。这主要是因为钢铁产业是上海乃至中国的传统产业,一方面它
对经济的作用不容忽视,支柱地位依然不变;另一方面,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战
略性调整,他已不再是上海经济新的增长亮点。随着上海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作为中间产品行业的钢铁产业的核心地位将日趋下降,而汽车工业作为新兴技术
产业,其作用将不断提升。
最后,对于上海经济的工业化进程是否遵循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一问
题,我们的结论认为,上海的工业结构调整当然遵循由重工业向高层次的工业结
构演进这一规律。汽车制造业对上海经济的贡献最大,电子信息这一新兴产业也
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势头,而钢铁工业的贡献度日趋降低,正说明了上海的工业增
长已从钢铁工业等中间产品为主导的工业结构转向工业中的深加工发展,从过去
主要依靠传统产业,逐步转向依靠支柱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技术产业在上
海经济中已经确立了支柱地位。今后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便是如汽车制造、
电子信息等高增长的技术产业。
我们都知道,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城市,上海在对中国经济的快速
发展和平衡地区间的差异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上海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
是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即是其中一例。上海汽车工业通过持
续的吸收技术在技术积累中获得了相当丰厚的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
国情做适应性改造和开发,这一切都为上海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并
使得上海汽车工业成为了近20年来上海“九五”发展中的核心力量。同时,由
于技术的迅速进步所导致的该产业高速增长又有效的拉动了上海本地的有效需
求、投资和出口,优化了整个经济中企业、产业、就业、生产等各个方面的结构,
拉动了上海经济的增长。
因此,对于上海经济而言.一方面,国外技术的转移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
泉,而对所引进技术的吸收和利用则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只有依
靠建立当地工业部门的技术实力,上海才能在国际、国内科技经济竞争中脱颖而
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新的发展潜力。
上述两节的分析,主要钡9算了技术扩散对上海汽车工业的影响,以及由于技
术扩散对上海汽车工业技术的提升作用,从而使得该产业对上海经济的积极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度。我们有理由相信,技术扩散不仅对上海汽车工业以及上
海经济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由于技术扩散的作用,使得上海汽车工业在中国汽
车行业乃至中国经济中同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将在下一节中做具体分
析。
41
第三节上海汽车工业在中国汽车业中的领先地位
正如前文所述,技术扩散对上海汽车工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专业技
能的不断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得上海汽车工业成为上海经济发展中
的核心力量。那么,上海汽车工业在引进技术、积累技术的基础上,在中国经济
特别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中是否也是积极的推进力量呢,这将是本节所需
要研究的问题。
中国的汽车工业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开始,一直缺少能够与世界几大汽车
集团樱互竞争的产品和品牌。自从20世纪8。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
放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广泛的与跨国公司进行合资合作,试图通过先进技术
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引入,给自身的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现今,在中
国汽车工业分布格局中,主要以三大汽车工业集团为主导,他们分别是上海汽车
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一汽集团)
和东风汽车公司。据资料显示,2002年这三大集团的汽车产销量已经占到全国
的50%以上9,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垄断性地位。一汽集团是中国成立最早的汽
车集团,位于中国的东北部,主要以生产轿车系列为主,下属5家轿车生产企业,
其中三家为中外合资企业,主要外方合作伙伴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日本丰田汽
车公司,主要产品有奥迪(A6,A4)、大众(宝来、捷达、高尔夫)、夏利系列、
丰田(威驰)、红旗系列以及马自达系列。东风汽车公司则主要位于中国的中部
地区,以生产中型、重型载货汽车为主,也生产部分轿车系列,其下属的四家轿
车生产厂商均为合资企业,主要合资对象为法国PSA、台湾裕隆、韩国起亚以及
日本日产,主要产品涉及富康、雪铁龙、标志、日产蓝鸟、日产阳光等。上汽集
团的基本情况已在第三章第一节中做了说明。由此可见,这三大集团公司都在不
同程度上通过合资企业、技术转让等方式,实现技术的积累和技术的扩散。
在本节中,主要采用这三大汽车集团公司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用以说明
上海汽车工业在中国汽车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所以采用这三大汽车集团的数
据,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考虑:其一,这三大汽车集团都以合资企业的形式从国
外接受先进技术,因而他们在技术扩散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共性,通过分析这三大
汽车集团的各项指标来说明技术扩散对各个不同的汽车公司的不同影响和作用
具有一定的町比性和科学性:其二,这三大汽车集团在中国汽车工业中的地位相
当重要,对他们进行分析同样可以说明上海汽车工业在中国汽车工业中所处的位
置及其贡献度。
表9列出了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的各项生产指标,这些指标
包括研究与开发经费、销售收入、研发强度、技改及其他投资,以及用于引进国
外技术与设备的投资,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等。这些数据均可以用
来衡量不同企业之间技术扩散的效果。从该表所列各项数据来看,上汽集团各项
指标明显优于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我们都知道,企业从市场销售中所能实
现魄烈润数是评价该企业技术水平高低魄主要标准。200t年上汽袋团的裁浪达
到76 33亿元,而同年一汽集团实现利润27.69亿元,东风汽车公司则获得25.05
亿元利润,仅占上汽集团利润总数的1/3。可见上汽集团的获利能力相当强,在
中国汽车工业中具有龙头地位。我们进一步可咀通过另外两方面的指标来说明上
汽集团较之于其他两个集团公司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从人均的角度来考
虑,包含的指标有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人均销售收入等,通过这些指标
的比较,我们发现,上汽集团2001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为3.】4万元从·
年,而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关于该项的增加值则分别为1.42和1.03万元/
人·年,上汽集团的人均产量和人均销售量分别为6.79辆/人和105.87万元/人,
一汽集团的人均产量和人均销售收入仅为上汽集团的一半左右,分别为3.84辆/
人和57|39万元/人,相比之下,东风汽车公司的指标则更为差些.2001年该公
司款人均产量为2.42辆,人。人均销售收入为3699万元f入,东风汽车公司在上
述三个有关人均指标方面都仅占上汽集团的1/3左右。其次,从资金利润率的角
度,上汽集团2001年的资金利润率达到10.94%,而~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的
资金利润率则仅为上汽集团的1/2,分别为4,3%和4.9%。上述两方面数据的分
析进一步证实了上汽集团的自身资金优势和获盏能力,在中国汽车工业中的作用
显而易见。
上汽集团在技术方面的投资也相当大,2001年上汽集团投入9.7s亿元用于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投入21.8亿元集中于技术改造和其他方面投资。相
比之下,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的投入量就明显少了很多,一汽集团用于购买
国外技术和设备的投资尽管略高于东风汽车公司,但其1.89亿元的投资根本无
法与上汽集团的投资额相抗衡。东风汽车公司在技术改造方面有4 35亿元的投
入,是一汽集团在这方蟊投入豁3上倍,但也仅占蓟上汽集溺技改投资的19%。
此外.研究开发经费以及其占销售额的比例也是衡量一个公司技术投入多少的主
要指标。表9的数据显示,东风汽车公司在研发经费占销售额比例这一项中高于
上汽集团,达到2.75%,而上汽集团这~项的指标为2.1%,我们认为,东风汽
车公司之所有会出现2.75%的投资强度,并非意味着其投资于研发的力度很大,
而是因为其销售收入太小,以至研发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上升的缘故。从研究与开
发经费和销售收入的绝对量上来看,上汽集团都绝对高于另外两大集团。可见,
上汽集团在汽车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都领先于其他汽车集
团,这也为其较快的技术积累和在中国市场上较快占领市场份额奠定了基础。上
汽集团在技术和资金投入上的优势使得其有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在技术扩
散的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表9 2001年中国三大汽车集团生产各项指标分析
注:人均产量=产量/雇员人数;人均销售收入=销售收A./雇员数;资金利润率=
利润/总资产。
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表10列出了2001年在轿车产量中排名前七位的汽车公司,这七家公司的技
术来源均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汽车公司,且这七家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中
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达到91.84%。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无论是在汽车的
产量上还是销量上都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34.57%,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也
排名全国第四,市场占有率达8.76%。由于市场占有率的高低是参与竞争的各个
企业在相同市场大环境下运用自己的资源、技术、战略和管理来夺取市场的结果,
因此它是衡量一个企业市场优势的主要指标之一。从市场占有率以及产量销量的
排名上我们也同样可以得出结论,即上汽集团的轿车市场定位是适合国内汽车需
求的,其市场吸引力显而易见,该集团的技术吸收和技术扩散能力在全国范围内
都是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在对中国三大汽车集团的技术扩散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结
论,在中国汽车工业中.上海汽车工业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获利能
力和技术优势。从集团自身技术扩散角度来看,尽管中国的三大汽车集团都以合
资企业的形式获得国外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图实现国际技术扩散,塑造自身的技
术创新能力,但是从技术扩散的效果来看,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扩散效果最为明
显,因而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能级提升得最快,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具有最大的市
场份额:从上海汽车工业对中国汽车的作用来看,我们认为,技术扩散对上海汽
车工业的积极影响,使得其在中国汽车工业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其技术、管理、
生产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不仅对中国其他汽车公司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模仿的作
用,而且也积极拉动了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向良性方向发展。对于上海汽车工业的
技术扩散业绩以及其在中国汽车工业中所做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
面的原因:
表lO 2001年国内主要轿车产销量
注:市场占有率是表中所列的七家公司的销量除以中国所有汽车公司的销量之和
所得。
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第451页。
首先,上海汽车工业通过不断的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积累专业技能,是其成
为中国汽车工业领头羊的主要因素。吸收消化技术主要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得以
实现。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以企业为基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各类企业对技术开发的不同投入,加之汽车工业具有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
型的特点,因此只有技术的不断进步祁资本的不断投入才是技术扩散成功实现的
前提条件。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支出越多,吸收技术的能力就越强,跨国公司
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就表现的越明显,如上分析所述,上海汽车工业注入了相当
多的研究开发费用以用于适应性改造和新产品的研发。因此,无论是资本方面的
还是劳动力方面,上海汽车工业的大量投入使其无论是在技术吸收还是技术进步
方面都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据了稳定的带头地位。
其次,上海汽车工业乃至上海地区较高的技术能力和良好的硬件条件,使得
上海汽车工业能在吸收消化技术的同时,有能力接收更高技术含量的技术,技术
扩散效应不断放大,技术升级不断加速,因而在中国汽车工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
力。跨国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主要是基于当地企业吸收技术和建立起
技术能力的水平,以及当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经营并相互作用的经济与政策环境。
那些入力资本丰富、技术支持体系完整、基础设施先进的地区在吸引跨国公司研
究与开发活动、增强自己的科研力量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此外,上海汽车工
业在技术研究开发强度、入力资本积累、新产品的研制等方面都具有相当实力(我
们将在下一章中做具体论述)。如果上海汽车工业没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去吸收消
化所引进的技术,那么这些引进的技术即使能维持该企业的生产,也不能对本企
业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产生正面影响,相反会带来资金和人力的大量
浪费,进一步拉大本企业与优势企业的技术差距。因此,对于上海汽车工业而言,
它在技术吸收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个良性循环,即引进技术一一吸收技术一一自
身技术能力提高一一引进更先进技术。而对于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在技术扩
散效果方面没有上汽集团那么显著,可能是因为自身的技术吸收和积累能力不
够,随着先进技术的不断引进,所引进的技术与本企业技术能力不相匹配,以至
于在技术吸收和技术扩散过程中未占到主动地位。
论述到这里,又延伸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得出结论,
即与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相比,上海汽车工业无论在技术升级还是在自身技
术积累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此结论的潜在意义为,在上海汽车工业和一汽集
团、东风汽车公司之间存在着技术势差,根据技术扩散理论,只要存在技术势差
的地方必然可以有技术扩散的产生,那么这三个彼此互相竞争的汽车集团甚至在
三大集团与其他汽车公司之间是否也会存在技术扩散;这种技术扩散是否会弱化
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优势和在中国的龙头地位:如果能实现技术扩散,又是通过
何种途径加以实现呢。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的不同汽车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一定
的技术扩散,这种扩散主要是通过兼并重组的形式实现的。根据2003年中国汽
车统计年鉴的资料显示,2002年一汽集团重组天津夏利,成立一汽夏利汽车般
份有限公司,其中一汽控殷51%;东风汽车公司重组悦达起亚,组建东风悦达起
亚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参股25%,悦达25%,韩国起亚50%:上海通用兼并山
东烟台车身厂,建立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和美国通用分别占股25%,
上海通用占股50%”;所有这些汽车公司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建立新的合资企
业,并亲自参与到合资企业的管理中,负责人力资源整合、调配,通过生产设各
和技术转让提高产能、扩大规模。如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赛欧轿
车,2003年年产量达3.7万辆,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上海通_琦;|赛欧车型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见,技术扩散在中国不同的汽车企业之间也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得以实
现,优势企业的主导地位非但没有因为地区间的技术扩散而弱化,反而进一步得
到了加强。上海汽车工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国其他汽车工业集团产生了
一定的技术扩散和辐射作用,长此以往,必将带动中国汽车工业向良性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上海汽车工业在中国汽车工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对中
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同时,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对中国
其他的汽车企业而言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而所有这些都应归因于跨国公司对
于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扩散的作用,先进的技术和专有技能的积累是上海的汽车
工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源泉。
第四节本章小结
上海汽车工业通过不断的吸收和消化技术,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专业技能。对
其技术吸收能力的评价主要表现为利润的不断上升以及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通
过全要素生产率模型的构建进一步确证了上海汽车工业近几年来所取得的长足
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在总产出的增长中占了相当的比例,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资
本投入对总产出所做出的贡献并没有预期的大,这主要是因为上海汽车工业的资
本利用效率不高。上海汽车工业正在不断的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工业
转型,以期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为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上海汽车工业作为上海的支柱性产业,对上海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积极的带
动作用。在过去的数年中,其作用甚至超过了电子行业和钢铁行业,成为了上海
“九五”发展中的核心力量。从根本上来说,之所以上海汽车工业能对上海经济
增长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原因仍然在于其大规模的引进外资和对技术吸收力度的
加大。应该说,技术的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
上海汽车工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也相当大,他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据了稳定
的龙头地位。较之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公司,上汽集团在技术和资金投入上的优
势使得其具有较强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跨国公司对于上海地区的技术扩散所起到的作用最为明显,上海地区的技术扩散
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扩散的程度上也都表现得相当充分。因此,上海汽车工业在
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47
第五章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的进一步论述
对于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的研究,一方面,技术扩散对于上海汽车工业的
影响不仅仅提高了其自身的技术能力,而且对上海经济乃至中国经济都起到了积
极的影响,有很多因素诸如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人力资本的积累,更新技术的不
断引进等等都能进一步解释技术扩散之所以会对上海汽车工业及当地经济产生
积极影响的原因;另一方面,从技术扩散的全过程来看,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
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在本章中,将从上述两个方面予以展开,进一步研究上海
汽车工业已经获得的技术能力和未来可能的发展空间。
第一节上海汽车工业技术能力分析:技术扩散的指标度量
技术能力指的是技术知识的积累和组织学习的过程。具体来讲,技术能力是
企业所拥有的一种能力,它能使企业从事一系列的生产任务,实现整个工程制造
过程以及新技术产生时的分析应用能力。
技术能力主要通过现场学习而得到积累,因此“干中学”能加速企业实现技
术扩散。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能力的产生与技术的转移方式、东道国吸收
技术的能力、企业学习技术的能力、技术的持续可得性、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相
关”。企业的技术能力又可细分为几个衡量企业技术扩散程度的指标。在本节中,
主要采用研究开发支出和强度、人力资本积累、新产品的生产等数据作为上海汽
车工业技术扩散的主要衡量指标,分析评价其所积累的技术能力。
一.研究开发支出和强度
当东道国的技术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但与发达工业国家仍有一段距离时,东
道国如果仍然一味的依赖国外技术的引进,而忽视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话,东道
国将永远止步不前。即使退一步讲,东道国愿意一直通过进口国外的技术创新和
复杂的技术来达到自身经济增长的目的,如何提高自身引进技术的竞争能力和当
地的技术努力程度也显得十分重要,否则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在理论界对于引进技术对东道国所起作用的争论很多,有些学者认为技术的
引进对国内技术具有替代性,加剧国内对于国外技术的依赖,不利于自身技术创
新活动;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技术的引进是对国内技术的有力补充,能有力的带动
国内自身的技术研发活动。但是从一个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国外技术的引进,
尽管它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会减少本国对于技术的投资,但是最终它会提高东道
48
国当地的技术生产能力,是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补充。因此在技术引进的同时,
通过对技术的吸收和消化能积累相关专业知识,最终提高技术运用和生产实践能
力。投资、自身的努力程度、提高技术吸收的技能等因素都是一国实现持续稳定
经济增长的必要因素”。
描述在技术方面投入的指标有很多,但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支出是最主要的
一个指标。现代技术的复杂性决定实现技术创新必须要有一个较长时期的知识和
技术的累积过程,判断这种己积累水平的可选择指标是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积累,
这种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积累称之为研究开发强度,即研究开发支出占所有销售收
入的比例,随着研究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产品更新、技术升级的速度也就不断
加快。现今,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已成为工业技术变化的主要来源,只有投入大
量的研究开发资金才会产生新产品、新工艺;也只有通过增加研究开发的开支,
才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产业。蕴含知识和技术越多的产业,其劳动生产率更
高,经济效益更好。从中引申出来的含义就是通过增加地区研究与开发经费数能
够推动技术的快速升级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表11 1998.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研究开发投入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历年资料汇总。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此处所列出的数据仅是1998年到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
的研究开发投入情况(如表11所示)。通过对表11的研究发现,1998年上海汽
车工业的研究开发支出为53646万元,而2001年的研究开发指出已达到了
136961万元,是1998年相关支出的2.6倍,1998年到2001年这四年间,上海
汽车工业的研究开发费用累积达472302万元,同期上海汽车工业的投资额累计
为1 733355万元,研究开发费用占全部投资额的27.25%。可见,上海汽车工业
在过去这四年中的技术开发支出还是相当大的。由于技术创造具有集聚效应,在
某一技术领域内的丰富技术资源和持续的资金投入才会形成新的技术资源,因而
随着上海汽车工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数不断增多,其技术能力不断升级,技术研
发活动不断增多。关于研究开发强度这一指标,理论界认为,国外具有技术开发
能力的汽车企业每年所提取的研究开发经费一般占到销售收入的3-5%。从1998
49
年到2001年这四年间,上海汽车工业研究开发投入强度的平均值为2.2%,尚未
达到国际先进汽车企业的水平,但是从纵向角度看,2002年上海汽车工业的研
究开发投入强度达到了2.14%,较之1998年的1.3%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000
年该项投入甚至已经超过了3%。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海汽车工业的研究开发
强度远远超过了中国汽车平均的研究开发强度,据资料显示,1998年中国汽车
工业研究开发强度为1.2%,2000年该指标达到了1998到2001这四年的最高水
平1.88%,四年平均研究开发强度为1.56%,还不到E海汽车工业四年平均值的
3/4。可见,上海汽车工业近年来的科研投资力度迅速加大,使得企业的研发能
力不断得以提升,企业技术开发的投入量与该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速度成正相关
性。上海汽车工业正逐步向高技术化的汽车发展所需要的高研发投入要求迈进。
当然,尽管上海汽车工业在过去数年中随着研究开发费用的不断提升,已经获得
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从研究开发强度这一指标看,上海汽车工业尚未达到国际汽
车企业研究开发的一般标准,因而,可以认为,上海汽车工业随着研究开发投入
的继续加大,汽车生产的技术水平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下一节中,我们还将
从另一个角度即研究开发支出占利润的比例,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说
明。
1992年至2000年,上海汽车工业完成的投资额累积达到了2956675万元,
其中用于技改及其他投资的累积为2462057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83.3%”,可见
随着上海汽车工业投资力度的加大,对技改方面的投资也同样加大。虽然技术引
进对于本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光靠技术引进来提升自
身的技术实力是远远不够的,工业企业还必须通过利用已有的技术基础来改进其
技术,不断加强其自身技术的独特性,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基础作用。从上述的
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上海汽车工业近年来对技术改造方面投入的加大也正说明了
其试图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做适应性的改造,一方面更适应中国的消费市场,
另一方面也为拥有属于本企业的先进技术做准备。上海汽车工业通过引进吸收跨
国公司的先进技术提高了自身的生产能力,技术的溢出效应非常显著。
综上所述,技术能力与研究开发能力紧密相关,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研究开
发的能力是其实现技术进步的必要途径,提高了企业的适应性开发能力,实现了
经济进步。而适应性的研究开发则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提高技术吸收能力、提高劳
动生产率的关键。
要提高企业技术能力,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知识和技术积累。这里既指通过研
究开发来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形成先进的生产能力,又包括大量科学家和工程师从
事研究与发展活动构筑的人力资源高地。两者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技术产业的
创新能力,并在国际技术产业竞争中形成相对技术优势。因此,接下来将主要讨
50
论上海汽车工业技术能力构建的另一个要素:人力资本的积累。
二.人力资本的积累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劳动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资本和劳动
为经济增长提供原动力,技术通过改变资本和劳动的组合方式,为经济增长提供
加速度。在经济发展中,劳动、资本和技术三者缺一不可。科勒(1996)认为,
技术的增长不仅要有获取知识的途径,还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本来吸收和学习这
些知识。只有在国内的劳动力构建了必备的知识技能的前提下外国引进的技术才
能得到充分的运用,产生最大的效用;也只有当新引进的技术和当地的人力资本
的持续积累相匹配的时候,才能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亚洲新兴工业发达国家的
迅速崛起正说明了技术和人力资本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世界银行,
1993)。
表12 1992.2000上海汽车工业职工人数分析
资料来源:Ⅸ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历年资料汇总。
技术能力是一种存量,它是历史积累的结果。技术能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有形的技术能力,表现为创新主体技术存量水平的增加。二是隐含的技术能
力,表现为创新主体的成员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及组织经验等,具体表现
为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寡以及企业员工所拥有的技术技能以及组织
经验,因而人力资本的积累已经成为了企业研究与开发力量的主要衡量指标。如
果说有形的技术能力提高了产业增长的机会、是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的话,
51
那么隐含的技术能力则提高了产业增长的内在技术含量,并产生报酬递增效应。
因而,隐含技术能力,即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企业技术升级的作用不容忽视。人力
资本积累作为一种能量的积累,一旦达到相当程度并得以释放,则会使得企业技
术得以包新,生产率得以提高。
上海乃至中国历年来的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和充足的自然资源,在技术方
面缺乏相当的原创性和生产经验。上海汽车工业从1992年以来,己逐步加强自
身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增加投资,加大技术改造、改革的力度和强度。由于技
术人员数量是人力资本投入的代表性指标,因而在此也主要选取上海汽车工业的
工程技术人员等指标来衡量其人力资本的积累情况。从表12的数据分{斤来看,
截止到2000年,上海汽车工业已拥有职工人数60043人,其中工人数为37002
人,占全部职工数的61.63%,工程技术人员达6083人,占全部职工数的10.13%,
而1992年上海汽车工业的全体职工数为41989人,其中工人数占65.65%,工程
技术人员占9.60%。从1992和2000这两年工人和技术人员占全体职工的比例来
看,2000年的工人比例敏之1992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工程技术人员则上升
了5i%。可见,上海汽车工业远十年中入力资本积暴有了稻当比例的提高。
进~步的,我们比较分析上海汽车工业与上海其他主要制造业的技术研发人
员数量。数据显示,2000年全上海九大制造业中,运输设各制造业的技术开发
专家数为6199人,在九大制造业中居首位。九大制造业中,技术开发人员占劳
动力的比例平均为3.73%,其中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该项指标为6,39%”。通过比
较分析,发现:(1)在运输设备制造业的6t99位技术专家中,汽车工业的技术
专家占据了几乎全部的席位,达到98%,比例相当高,足见上海汽车工业在上海
制造业中的龙头地位:(2)2000年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人员占全部职工的比例
为10.13%,比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该项指标高出4个百分点,可见上海汽车工业
的研发人员比例较高,生产效率高于运输设备制造业水平;(3)上海汽车工业的
技术人员比例是全上海九大制造业平均比例)73%的三倍左右,因而上海汽车工
业在上海的制造业中无论是技术研发水平还是入力资本积累都具有领先水平,对
其他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随着上海汽车工业
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墓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己达到了相当水平,技术开发
人员占劳动力的较高比重是研究开发活动增加的客观反映,产业内技术人员数量
越多,人力资本的存量越大,企业越容易学习、消化和吸收刨新技术.从而逐步
缩小与技术先进国家的技术势差。随羞技术工程人员数不断增规,上海汽车工业
内部将更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扩散,汽车工业内部结构趋
向于技术化,对上海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汽车工业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渠道来自于跨国公司对合
资企业的示范模仿作用。我们知道,技术包括硬件方面的技术和软件方面的技术,
硬件方面的技术主要设计生产方面,如生产设备,零部件等:而软件方面的技术
则包括工程和技术人员、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技术转移不单纯指硬件方面的
技术的国际转移,更多的包括软件方面的技术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说,引进先进
的管理技术比引进先进的制造技术更为重要。在合资企业中,由于外商参与企业
的管理,把外国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带入并运用到上海的汽车企业中,使得企
业的管理技术水平提高较快,成效较为显著。此外,合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对
国有汽车生产企业也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有力的促进了上海汽车生产企业整体
素质的提高。合资企业也非常重视员工的培养和培训,企业员工通过接受培训和
技术应用的时间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实现专业
技术人才当地化过程。技术引进通过促使企业员工学习、掌握新技术而增强了一
个企业甚至一个地区的技术能力,反过来,这些技术能力又为上海汽车工业的技
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当然,从上海汽车工业技术人员纵向比较来看,我们也发现其技术人员的增
长比例不是很快,相信随着其人力资本积累速度的加大,技术扩散将得到更大发
展。关于这一方面的分析我们将在下一节中展开。
综上所述,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积累通
过技术进步影响物质部门的生产效率。因为人力资本具有内部的学习能力,通过
干中学进行知识积累,并且具有溢出效应,使整个社会普遍收益提高。跨国公司
的经营管理及人力资源的技术溢出得以发生。
三.新产品的生产能力
是否有能力生产含有更高更新技术的新产品是衡量技术吸收水平和技术能
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随着企业对技术的研究开发经费和技术型劳动力等研究开
发要素的不断投入,企业的专有技术水平是否也相应得到提高,是否有能力接收
更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并生产出更新的产品便是本部分需要研究的问题。高技术产
品的不断更新是确定技术引进对技术水平提高贡献度的主要标准。
根据帕轮特的“干中学”理论,当企业接受现有知识水平下无法吸收消化的
技术时企业要承担一定的成本。所引进的技术水平与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相差越
大,企业越不能适应更高的技术要求,即使企业使用了新的技术也是无效的。因
此企业只有在不断的使用现有技术,并使专业知识技能积累到一定水平,才能有
效的接受新技术,唯有如此,已经积累的专业知识才能被运用到新接受的技术中。
如果本地存在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则将有利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向当地扩散,更
重要的是,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在吸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更先进技术的必经之
途”。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干中学”是企业接受先进技术的必要途径。
表13 上海汽车工业推出新车型类别及其年份单位:年
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车型普桑桑塔帕萨POLO桑塔别克别克别克赛欧别克别克
纳特GOL 纳新世GL8 GS 君威凯越
2000 B5 3000 纪
年份1985 1995 1999 2002 2004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表13系统的罗列了上海汽车工业两大轿车生产企业新车型进入市场的年
份。上海大众是上海汽车工业的传统企业,旗下的桑塔纳轿车在全国的市场占有
率一直位居首位。该企业自1985年使用德国大众技术以来,先后投入生产了好
几款不同的品牌系列,该企业于1995年在原桑塔纳轿车的基础上,投产了桑塔
纳2000型,1999年继而生产帕萨特B5,2002年新款POLO和GOL上市,2004
年桑塔纳2000停止生产,桑塔纳3000闯世,上海大众在这一款轿车的生产中,
独立实现了车身的自主设计和研发过程;上海通用也在1997年与美国通用合资
以后不断推出别克系列车型:自1998年第一辆别克新世纪轿车下线以来,1999
年的别克GL8、2000年别克GS轿车、2001年赛欧紧凑型轿车以及2002年的别
克君威和2003年的别克凯越相继进入市场,形成“别克家族”。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发现,无论是上海大众还是上海通用,近年来新车型不断推陈出新,而且各
不同车型进入市场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以上海大众为例,1985年普通桑塔纳
的推出与1995年桑塔纳2000型进入市场之间整整隔了lO年,而桑塔纳2000
推出与帕萨特B5上市,帕萨特B5与POLO上市以及POLO和桑塔纳3000上市
这三个阶段的时间间隔分别为四年、三年和两年,新车型的推出速度越来越快,
研发时间越来越短;上海通用也是平均每年都有新车型的推出,因而上海汽车工
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实现多元化的市场经营。新车型的不断推出以及推出时
间周期的缩短进~步说明了上海汽车工业随着研发力度的加大和科研人员队伍
的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每推出一款新车型的过程便是上海
汽车工业自身专业技能积累的过程,随着专业技能积累不断深化,上海汽车工业
有能力接收更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并且不会因为自身与所接受技术之间差距过大
而承担成本和风险。更高技术的获得和更多专业技能的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
在上海汽车工业内得到进一步扩散,这些均为上海汽车工业最终自主创新能力的
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面所述的帕轮特的关于“干中学”的理论在上海汽车
工业的技术扩散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印证。
需要强调的是,上海汽车工业不仅缩短了接收研发新技术的时间和周期,同
时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开发活动,在原有的技术水平上改进和提高产
品的技术性能,从而创造出新产品来,亦即上海汽车工业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所
进行的研发活动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针对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和中国传统消费、
审美观念,对所引进的技术做适应性改进,调整产品性能,以期获得中国消费群
的青睐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如上海大众开发的GOL就是完全结合中国用户
的时尚标准和审美理念设计而成。技术吸收是一个对引进技术进行学习,消化并
使之于当地经济相融合的过程。技术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开发出来的,所以几乎
都要经过适应性调整后才能融于当地经济,上海汽车工业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的
不断涌现正是技术吸收较好完成,所引进技术与当地经济相融合的最终表现形
式;其二,上海汽车工业已经在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备了相当的技术
自主刨新能力,如上海大众新推出的桑塔纳3000型,已经能独立完成全部车身
设计生产过程。应该说,上海汽车工业已逐步具备了将技术开发投入和技术开发
活动转变为新产品的能力,逐渐从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为主转向独立开发为
主的技术结构。
技术扩散是一个累积进化的过程,通过企业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技术能力
的推进来实现技术扩散的全过程。企业技术的积累特性使得技术不再是随时间变
化而随机的发生变化,而是通过企业专有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过程来得以提升。因
此企业的技术能力是企业实现技术扩散的核心,只有在资本积累和知识积累达到
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
四.“干中学”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
通过上述对上海汽车工业已经形成的技术能力分析,我们认为,技术能力指
的是对于从国外引进的技术的吸收和适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达到
规模经营。
汽车工业无论从技术上讲还是从市场上讲都是高度连续性的。汽车工业的技
术进步表现为累计性和渐进性。这种技术上的连续性为这个工业中的先行者带来
了巨大的优势,因此长期经验积累和持续改进是汽车工业技术能力的主要来源。
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技术能力构成汽车工业的进入壁垒。但恰恰由于技术上的连续
性。克服这种能力差距的途径没有“跨越”的可能性,对于汽车工业来说,企jIk
技术麓力只能来自生产经验,并通过循序改进得以提高。因而,经验积累,即“干
中学”对于汽车工、眦的技术能级提升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帕轮特所提出的“千中学”和技术扩散理论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三个阶段:“干
中学”为技术专有知识的积累奠定了基础;在专业知识积累到相当水平后,“干
中学”要求不断的引进更高水平的技术,成为技术扩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干
中学”的目的是要最终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完全实现技术扩散。通过
上述对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的分析,我们认为,其技术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
“干中学”这一途径得以实现。因此,帕轮特的“干中学”和技术扩散理论在实
践过程中具有相当的理沦借鉴作用和实际可操作性。技术扩散包括对技术的吸
收、应用和技术的不断升级。上海汽车工业通过大量的研究开发投入和人力资本
积累形成必要的技能、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跨国公司所转移的技术能够有效的
运作。而这种必要的技能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干中学才能得以积累。一方面,“干
中学”可以通过生产经验而自然积累,即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在很
多情况下,“干中学”仍然需要通过企业有目的的对员工培训、新技术的搜寻、
试验等进行投资,在企业内部进一步的交流、传播和创造专业知识,从而提升本
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组织运行能力。可见,上海汽车工业技术能力的积累并不能简
单的理解为是生产活动的副产品,更多的是该企业在主动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所
形成。所以,“干中学”对于后起国家能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所起的作用
至关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干中学”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手段和途径,但它绝不等同于
技术创新,因此,上海汽车工业决不能完全依赖于“干中学”来实现技术扩散,
否则便会进入“技术落后一引进一引进了又落后一落后了又引进”的“累积因果
关系”的恶性循环中,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实现更是无从谈起。理论研究表明,
技术扩散是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的唯一出路,因此对于上海汽车工业来说,
必须花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努力用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在
此基础上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能力。如果仅仅停留在单纯依赖引进技术这一阶
段,那么上海汽车工业只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生产基地,依附于发达国家,
技术创新能力也将永远停滞在低水平上。
第二节上海汽车工业尚存在较大的技术扩散空间
尽管上海汽车工业通过边干边学积累了相当的技术专有知识,技术能力得到
很大的提高,国际技术扩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技术扩散的全过程来
看,上海汽车工业并未完全实现这一过程,尚未具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
新能力。我们认为,上海汽车工业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技术扩散空问,具有很大的
技术提升潜力。本节将主要讨论上海汽车工业潜在的技术扩散空间,我们将从上
海汽车工业自身的发展潜力、上海汽车工业与国际先进汽车集团的技术差距、上
56
海乃至中国潜在的汽车消费市场三个方面加以展开,并对阻碍上海汽车工业进一
步实现技术扩散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上海汽车工业自身进一步实现技术扩散的潜力分析
在上一节中,主要论述了上海汽车工业通过技术扩散和技术积累所形成的技
术能力。我们都知道,企业要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最重要的行动是创新,技术扩
散的最终阶段也是技术创新。创新的产生离不开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所有的有
形资产和人力资本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上海汽车工业在这两方面的投资积累
都不够快,主要表现在研究开发支出占利润的比例,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这两个
方面,上海汽车工业唯有加大这两方面的投入才能为进一步的技术扩散奠定基
础。
(1).研究开发支出占利润的比例
在上一节中,主要采用研究开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来衡量上海汽车工业
已经获得技术能力,在本节中,则将采用另一个指标,即研究开发支出占利润的
比例来论证上海汽车工业还有较大的技术扩散空间。如果说研究开发强度,即研
究开发支出占销售的比例是衡量企业技术投入量的主要指标的话,那么研究开发
支出占和润比例则是对技术创新机会出现和市场需求所作出的反应。最终说来,
任何研究开发经费主要来自利润,并且取决于从利润中提取的技术开发资金数。
因此研究开发支出占利润的比例的上升,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依赖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收益率。
可以说,产业的高利润率为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资金来源。表14数据
显示了上海汽车工业的研究开发支出占利润的比例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
现,1998到2001这四年间上海汽车工业的利润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8
年上海汽车工业获利为493333万元,而2001年该工业获得利润数为763342万
元,比1998年增长了55%。较大利润的提高源自于上海汽车工业较大程度的技
术进步。
确实,利润的不断增加成为技术开发资金的可靠来源。但是,提高技术创新
能力还要考察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高利润并不等于技术开发的高投入。为
了比较准确地对上海汽车工业随着利润的增长是否也增加其技术开发资金来提
升创新能力作出判断,必须考察研发经费占利润的比率。1998年上海汽车工业
所支出得研发经费占利润的比例为10.87%,2000年该项比例则达到了28.20%,
比1998年增长了近18个百分点.在1998年到2001年间,j卜均的研发经费占利
润的比例为18.67%,可见在上海汽车工业过去四年中,平均将所获利润的约1/5
用作于技术的研究开发。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的利润数较之2000年增长了
22.77%,而2001年的研究开发支出却也较之2000年下降了22%,从而2001年
的研究开发支出占利润的比例比2000下降了1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上海汽车
工业的确将利润的一部分用于技术开发活动,但一方面这一比重不是很大,另一
方面利润中硬发的支出具有不稳定性,因此,上海汽车工业所获利润中的研发支
出数额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所需的资金投入尚有较大的差距。技术产业的创新能
力将随着利润的卜.升和研发资金的增加而得到加强.上海汽车工业应进一步加大
利润中用于研究开发支出的力度,以期不断增长的利润作为技术开发的资金来
源,从而提高技术能级,实现技术创新能力,随着技术开发活动的增加,技术产
业继续将更多的利润用于研究与开发经费,新产品的推出可以增加产业利润,并
鼓励更多的资源流八技术产业,也就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开发。因此,利润增
加和提高研发经费占利润比重对产业技术创新是具有积极效果的。
表14 1998-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研究开发支出占利润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历年资料汇总。
产业增长的规律是,用于开发新生产技术的资源会有较高的收益率。企业加
大利润中用于研究与开发这部分的投入,当研究开发成功以后又能给企业带来利
润,从而利润和研发支出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得以实现,企业最终实现技术升级。
可以预测,随着上海汽车工业获利能力的不断增强,其高利润为研发活动提供了
大量资金,进一步加强了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动力。
(2).人力资本积累速度
汽车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深化和资本深化必须要提
高劳动力的质量,当劳动力的质量明显提高时,就会对该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形
成巨大的推动力量,促进产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向技术密集化。因此,随着汽车产
业技术创新越具有前沿性,对专门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需求也就更为迫切。
在上一节中,已经对上海汽车工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情况做出了~定的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上海汽车工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情况较之上海其他主要工业而
言,属于领先水平,对上海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是,纵向分析1992到
2000年上海汽车工业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见表12),我们发现,在这9年时问
内,该产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工程技术人员占全体职工数的比
58
例平均保持在9%左右,该比例最高达为1999年的10.44%,最低为1996年的
8.88%,两者之问相差还不到2%。数据分析显示,上海汽车工业在过去近十年
中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平缓,并没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人力资本积累速度缓慢迸一
步说明了在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开发投入中的人力资本作用尚未清楚的显现出
来,即技术开发投入结构及其实际效果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技术开发人员占
劳动力的较高比重是研究开发活动增加的客观反映,技术人员数量的大幅增加能
够高效率的增加产出,因此,科技专家数的大幅度上升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基
础。上海汽车工jlp现阶段较慢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势必延缓其技术结构升级,更
无法应对新而复杂的产业竞争。技术升级要求现有产业在生产力提升过程中加速
吸收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从而与之相匹配,可以肯定是,随着上海汽车工业产出比
重的不断上升,伴随而来的必然是技术劳动力的快速大幅增长。
汽车工业作为技术产业,要比一般产业需要更多的技术专家。技术开发研究
要求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技术人员与劳动力比重随着技术产业规模扩大和技
术开发活动增加是逐步上升的。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上海汽车工业
将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就说,人力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上海汽车工
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技术扩散。
二.上海汽车工业与国际技术间仍存在较大技术势差
上海汽车工业虽然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和自身技术积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
不断的提升技术能力,对上海经济甚至中国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
汽车工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竞争优势,但是在国际竞争中,上海汽车工业与国际
先进的汽车工业集团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势差。技术势差的存在也就意味
着上海汽车工业仍有很大的技术扩散空间,因而需进~步加强技术引进的力度。
通用、福特和戴.克是2001年度世界500强汽车工业企业中排名前三位的企
业,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制造技术和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
当大的市场份额。通过比较分析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与这三大国际先进汽车工
业集团的各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用以说明上海汽车工业与国际先进技术之间仍存
在较大差距。如表15所示,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的营业收入为77.18亿美元,
而同期三大世界汽车集团中营业收入最低的戴.克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368.97亿
美元,上海汽车工业2001年的营业收入仅占到5.6%:2001年戴一克全年利润额
为59.28亿美元,福特实现利润数545.3亿美元,而上海汽车工业实现利润9.22
亿美元,仅占戴.克全年利润额的15.55%,还不到福特公司实现利润数的百分之
二。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的总资产为8425亿美元,与世界三大汽车公司之问也
有很大差距,分别占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戴,克汽车公司总资产数的2.6%、3%
59
和4.6%。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的汽车产量尚不及通用和福特汽车公司1998年产
量的1/10,雇员数也仪为三大世界汽车公司的1,6左右。通过上述数据分析,我
们发现,上海汽车工业无论是在企业盈利能力还是在企业规模上都与世界先进水
平有很大差距,由于资本实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规模和盈利水平这两方面,因而上
海汽车工业的资本实力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相比相对薄弱。此外,上海汽车工业
的雇员数和汽车产量也远远及不上发达国家汽车生产企业,因此其劳动生产率相
对低下,生产效率不高。
表15上海汽车集团与世界3大汽车集团产出效益分析(2001)单位:亿美元
注:’通用和福特的产量为1 998年数据。
2通用和福特的研究开发强度为2000年数据,
3上海汽车工业相关数据均以美元对人民币为1:8.2 8的汇率挟算所得。
资料来源:《财富》(2 002)。《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2)。
《中国汽车技术创新再造工程》,汽车工业研究,2002年第2期,P27。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I)一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业》,经
济管理出版社,P172。
一定的资本实力是充足的科技投入和采用现代生产模式的物质基础,也是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益和产品竞争力并最终占领更大市场份额的根本保证,
上海汽车工业较低的资本实力和劳动生产率更进~步的造成了其技术水平和技
术研发能力的低下。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的研究开发强度为2.1%,比2000年通
用的研发强度低1.5个百分点,比福特的研究开发强度低1.3个百分点。可见,
上海汽车工业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力度相当不够,由此造成上海汽车工业在技术
水平上势必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相当的差距。由于汽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的工
业,因此对于研究开发的投入必定与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成正比例的关系。汽车
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是不断进行相关技术投入的结果,国外著名汽车厂商层出不
穷的新技术、新车型与其动辄几亿、几十亿美元的技术开发投入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如此强度的研发投入力度对于资本实力相对单薄的上海汽车工业而言势必难
60
以承受。反过来,上海汽车工业较低的研究开发力度所导致的较低的技术水平又
进一步阻碍了其获利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并影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
市场地位。
通过上述上海汽车工业与国际先进汽车制造企业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结论,上海汽车工业与国际先进汽车制造企业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依旧存在
着较大的技术势差。技术势差的存在主要源于上海汽车工业相对薄弱的资本实
力,而相对薄弱的资本实力又进一步拉长了上海汽车工业实现技术扩散、完成技
术创新的周期。根据技术扩散理论,只要存在技术势差的地方势必存在技术扩散,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现阶段上海汽车工业对工业化国家的依赖程度仍然较深。
换言之,上海汽车工业尚存在较大的技术扩散空间,因而他应在现有国际技术水
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同时注重自身研究开发力度的加
大,在追求企业利润的同时逐步形成自身的技术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进一步的引进技术来提高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是符
合逻辑推理的,理论上认为,产业技术能力演进的基本轨迹是以技术引进方式来
建立提升该产业技术能力的平台,持续和大规模的技术引进能够增强产业的技术
竞争力,并逐步形成自身特有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引进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
增强正在起着其他方式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技术引进是构筑技术创新能力的
必经阶段。上海汽车工业需要在匹配自身技术能力的前提下,加大国际技术引进
和转移力度,以提高自身的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汽车集团
的差距。技术势差的存在意味着上海汽车工业仍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扩散。
三.市场需求促进了上海汽车工业进一步实现技术扩散
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需求上升就是市场扩大,
高需求产业所带来的高利润会促使生产要素流入,有利于该产业工业生产能力的
进~步提高,从而加速该产业的产出效率。持续的需求会促使产业规模扩大、技
术升级速度加快。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这个大市场,上海乃至中国不
断升温的汽车消费市场为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升级创造了较好的大环境,随着中
国市场对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加,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扩散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根据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数据显示,1996年中国的汽车需求量
为150.6万辆,2001年中I雪对汽车的需求量则增加到了241.3万辆,从1996年
到2001年这五年中,中国的汽车总需求量增加了60.2%,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
不断蓬勃发展,中国的汽车市场需求也在不断的升温,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不断
的趋向成熟和完善。据预测到2005,中国的汽车需求量将达到310-330万辆”,
我们以310万辆来计算,它比2001年的241.3万辆有增加了28.5%,比1996年
61
的150.6万辆增加了105.8%。可见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的汽车需求将加速度的
增长,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和市场容量。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即人均国民收入与汽车拥有量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
论证中国汽车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人均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工业化程度的
指标,人均国民收入越高,该国或该地区的工业化程度也越高。根据资料显示,
当人均国民收入为500—1000美元时,每千人的汽车拥有量为10-30辆,此时汽
车开始进入高收入家庭,当人均国民收入为5000—10000美元时,每千人的汽车
拥有量为170—400辆,此时汽车出现需求高潮,轿车初步普及,当人均国民收入
达到10000.20000美元时,每千人的汽车拥有量为360—700辆,此时轿车进入全
面普及阶段“。上海2002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40646元/人,折合为4908.9美元
/X,己基本越过了汽车消费的起步阶段,开始进入汽车需求的高潮期。预计在
未来的20年中,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5000美元,而上海作为沿海
经济发达地区,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可以达到I.5万美元,对照统计资料,20
年后上海已进入轿车的全面普及阶段。不断上升的人均国民收入将会造就一个巨
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中国的市场相当具有开发潜力,而汽车工业又属于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具有
巨大市场需求的技术产业。理论上认为,对于技术性产业,随着市场对其需求的
不断上升,该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将更趋集聚化,因而技术创新的成功率较高。
随着中国市场对汽车需求的上升,科技开发的投入重点也会转向该技术产业,从
而使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逐步趋向于国际汽车制造主流技术之列。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尽管中国汽车需求市场具有很大的容量,但是现阶
段,无论是上海汽车工业还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汽车产量都较低,与国际先进汽车
生产国之间差距较大,因而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很低。根据数据显示,1999
年中国完成轿车产量仅为57万辆,2000的产量上升到60.78万辆,而美国1970
年轿车产量就达到655万“,中国2000年的产量尚矸i及美国三十年前产量的1/10;
再次回到表14的数据分析中,2001年上海汽车工业的汽车产量为41.02万辆,
而1998年的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产量分别已达到了682万和756万
辆,分别是上海汽车工业总产量的16.6和18.4倍。通过上述两方面数据的比较
分析,我们认为,无论是上海汽车工业还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汽车产量都很低,因
而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快技术升级就显得更为迫切,而上海汽车工业作为中国
汽车工业的核心力量,其技术提升和规模扩大又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积极
的拉动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一方面,中国市场对汽车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
较大规模的需求为上海汽车工业进一步的技术扩散提供了大规模的可利用资源
和可观的利润;另一方面,现阶段上海汽车工业的生产规模还比较小,必须加速
技术提升和规模扩大来满足所有的潜在需求。这两方面均预示着上海汽车工业技
术扩散还有很大的技术扩散空间。
需求是创造之母,因此市场需求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因素,企业的发
展既要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又要以国内市场需求支撑技术创新的利润来源。
可以这样说,离开本国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不可能转变成实际生产力,其对本国
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作用也是微不足道的。
四.阻碍上海汽车工业进一步技术扩散的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上海汽车工业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技术扩散空间,因此,上海汽车
工业应加大技术引进的力度以缩小与国际先进汽车生产技术的差距,满足中国潜
在的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但是,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仍然有一些因素在阻碍着
上海汽车工业进一步技术扩散的实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核心技术的可获得性。我们都知道,对于汽车工业而言,核心零部件
的制造能力直接反映了该国汽车的制造能力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能力,因为
汽车工业不仅是一个资本密集型工业而且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工业。按照跨国公司
理论,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
先进技术的垄断是跨国公司获得超额利润的首要原因。因而从自身利润目标出
发,跨国公司会尽力避免技术特别是核一tl,技术在东道国的过快外溢,跨国公司尽
最大可能来控制核心技术的扩散,这会导致上海汽车公司非但没有引进先进技
术,反而被外商的技术“锁定”,对外商产生极大的技术依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着上汽集团获取先进技术的程度和速度,从而延缓了上汽集团的技术积累速度
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实现。
其次,中外双方的股权关系影响合资企业的正确决策,阻碍了上海汽车工业
技术扩散的实现。上海汽车工业的整车生产主要是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上
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为主进行的,其中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分别占了合资企业的
50%的股份,诚然,采用这种形式是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渐形成整车的开发能
力。但是从长期来说,合资型企业在面临市场需求变动时要获得投资双方资金支
持的难度大于独资型企业。加之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投资双方对技术开发的方
向和新车型的选择会出现分歧,而解决分歧所需要的时间又会影响技术开发的进
度,当分歧增大时,合资双方就会出现“挤股、逼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着技术扩散的顺利实现。此外,在合资企业中,外方对东道国企业中的任何技术
创新活动和研发团队都具有相当的排斥性,如上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尽管设计出
了几款概念车型,但始终没有能够真正投产上市。因而,上海汽车工业终究未能
63
形成具有积累开发能力的有效组织。
最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缺乏有效的控制,导致产品不能自主。
上汽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无论是整车厂还是零部件生产厂大多是通过合资的方
式形成的,上汽集团对上海大众仅有25%的股权,对上海通用也只占50%的股
权,且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分别有相互独立的研究开发体系。这一方面造成了集
团公司有限资源的重复利用,精力分散,另一方面,在集团公司对主机厂控股比
例不高的情况下,集团公司难以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管,各子公司也以
本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较少考虑集团公司的利益,因而为推出上汽集团公司
自己的产品造成了障碍,也为技术扩散的实现造成了制约瓶颈。
综上所述,技术扩散的核心是为了通过逐步的引进技术,并在掌握技术的基
础上形成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放眼未来,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扩散仍有很大的
发展空间,随着其技术扩散程度的进一步深化,上海汽车工业将逐渐接近国际前
沿技术,并最终立足于世界竞争之林。
第三节本章小结
对于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的深层次讨论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正在不断的提高,技术能力不断升级。
表现为:(1)研究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科技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与研究与开
发(R&D)的经费投入成正相关,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科技进步的全过程,还
表现在科技进步扩散的过程中。(2)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引进通过促使企业员
工学习、掌握新技术而增强了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能力,反过来,这些技术能力
又为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3)新产
品的生产能力。企业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是技术吸收较好完成,所引
进技术与当地经济相融合的最终表现形式,上海汽车工业不断推出技术含量更高
的新产品,实现市场需求的多元化,而这正是基于技术引进基础上,不断吸收消
化,构建专业化技能的结果。“干中学”是上海汽车工业培养自身技术吸收能力
的主要途径,企业不断积累专业化技能,为引进更新更高技术的产品奠定基础,
实现了技术升级。
其二,上海汽车工业尚有很大的技术扩散空间。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进一步
论证了这一观点:(1)上海汽车工业自身的技术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上海
汽车工业应进一步加大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研究开发支出的比例,加快人力资本
的积累速度。(2)上海汽车工业与国际先进汽车工业技术相比依旧存在着较大的
技术势差,因而需加大国际技术的引进力度以弥补资本实力淡薄的问题,积累自
身的技术水平。(3)国内市场对汽车的需求促进了上海汽车工业进一步技术扩散。
中国潜在的巨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现今较低的汽车生产规模都要求上海汽车工
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一些因素包括跨国公司对
核心技术的保密,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以及上汽集团对子公司的控制监督不力都
是阻碍上海汽车工业进一步实现技术扩散的因素。
第六章结论
本论文所定义的技术扩散是指接受技术的国家(即东道国)通过技术引进、
技术吸收和在此基础上实现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技术扩散整个过程的实现。
根据技术扩散理论,本论文以上海汽车工业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了上海汽车工
业实现技术扩散的路径选择及其技术扩散的实现程度。技术扩散不仅提升了上海
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也对上海经济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
用。本文的目的在于强调对于发展中国家,适应性技术的引进及其技术扩散对于
当地技术能力提高的重要性。本论文的主要结论是:
第一,技术引进是上海汽车工业技术能级提升并最终实现技术扩散的主要动
因。对于上海汽车工业而言,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得以实现:
其一是外商直接投资,这种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则是跨国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通
过不断引进国外资金来填补自身的技术空白,从而迅速提高对所引进技术和知识
的科恩能力:其二是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购买,上海汽车工业90年代以来设备更
新速度相当快且所投资引进的生产设备先进性不断增强,正逐步向生产高新技术
产品转变和发展。
技术引进的直接结果表现为国产化率,它衡量了企业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能
力。上海汽车工业已经达到深度国产化阶段,国产化率的提高不仅意味着整车厂
商技术吸收消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也意味着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厂商之间形
成了并保持~种长期性交易关系,技术扩散的后向联系得以实现,带动区域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上海汽车工业自身技术能力的积累是实现技术扩散的核心因素。研究
开发强度、人力资本积累、新产品的生产等数据是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的主要
衡量指标,也同时反映了上海汽车工业的已经获得的技术能力。(1)研究开发强
度是衡量技术积累效果的最主要指标,企业技术开发的投入量与该企业技术能力
的提高速度成正相关性。上海汽车工业在过去几年中大量的提高研究开发强度,
为推动技术的快速升级和实现地区经济的增长奠定基础。(2)企业所拥有的人力
资本存量作为企业隐含的技术能力,是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量的主要衡量指标。
上海汽车工业的人力资本积累平均占全部劳动力的9%左右,远远超过了上海其
他主要制造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其中跨国公司的所带来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
规范的员工培训模式对上海汽车工业的人力资本积累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
(3)新产品的生产能力。上海汽车工业推出新车型的速度不断加快,研发周期
不断缩短,进一步扩大了上海汽车工业的市场份额,上海汽车工业不断所积累的
专业知识是其接受更高含量技术的前提。
68
“干中学”是上海汽车工业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上海汽车工业技
术能力的积累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生产活动的副产品,更多的是该企业在主动
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所形成。因此,“干中学”是上海汽车工业实现技术升级,
在较短对同悫赶超发达匡家鹩主要手段。
第三,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扩散效应表现良好。上海汽车工业通过技术积累,
实现了技术升级。通过模型计算,上海汽车工业每单位技术的进步能够带来0.261
的工业总产出增长,其对,}=海经济的贡献度高于钢铁工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
业,持续的技术进步使得上海汽车工业成为上海经济的强大推动器,提升了上海
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对上海经济的积极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度。技术扩散
对上海汽车工业的积极影响.使得其在中国汽车工业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其在
技术、管理、生产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不仅对中国其他汽车公司起到了很好的示范
和模仿的作用,而且也积极拉动了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向良性方向发展。因此,技
术的进步能有效的提高当地的福利水平。
第四。上海汽车工业的技术扩散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通过研究表明,上海
汽车工监并束将所获利润中的绝大部分用于研究开发费用的支出,量其入力资本
积累的速度并不快,因而其自身尚具有进一步技术扩散的潜力。此外.上海汽车
工业与国际先进汽车制造商之间依旧存在的技术势差和中国国内日益增长的汽
车的需求也要求上海汽车工业加大技术引进的力度,加大利润中用于研究与开发
这部分的投入,加速入力资本的积累进而加快自身技术进步,以缩小与国外先进
汽车生产国之间的技术势蓑。满足国内市场的潜在需求。
理论上,跨国公司的技术扩散可以完全通过市场力量自发的完成。但是由于
上海汽车工业现存的一系列的约束条件,包括不能获得汽车制造方面的核心技
术、中外双方的股权关系对合资企业决策的影响以及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对下属子
公司缺乏有效的控制等原凶,造成跨国公司的技术在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过程
中存在市场部分失效的问题.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我们刈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
施减少甚至避免在技术引进和吸收方面走弯路。
首先,上海汽车工业必须构建自主产品开发能力。自主产品开发是发展中国
家通过技术扩散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整个技术扩散过程中最难实现的一
个步骤。上海汽车工业通过合资企业的形式不断的吸收消化国际先进的生产技能
和管理经验,从而积累了一整套系统的汽车生产技术,拥有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
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同时形成了完备的零部件配套体系。鼠两合资形式是掏建企
业技术能力、较快提升技术能级的主要形式也是最有效的形式。然而.合资企业
的外方对于核心技术的控制以及对东道国企业自身技术研发的排斥又大大阻碍
了上海汽车工业产品开发能力的产生和提高。因此,上海汽车工业必须建立自己
的产品开发平台,建立集中化的研究开发体系,以推动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的
彻底实现。
核心技术是不可能引进的,但是它却可以不断积累。研究表明,只有当东道
国企业开始进行自主产品开发时,通过合资积累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才能得到进一
步的扩散,不管通过合资得到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是在哪一个直接合资的企业积累
下来的,这些技术知识和经验只向那些进行自主产品开发的企业扩散和转移,无
论前者和后者在现实中是否是同一家企业。因此,使通过合资吸收和积累起来的
知识和经验得以进一步扩散和转移的关键变量是自主产品开发。企业如果具备了
产品开发平台和集中程度较高的技术开发组织体系则能更有效的实现技术的积
累和扩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资源浪费。没有自主开发平台的企业就丧失了进
一步吸收、消化和改进技术的可能性。通过合资企业所吸收消化的专业技能为企
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构建又进一步促
进了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可以肯定的说,在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高速增
长的态势下,构建自主产品开发能力是上海汽车工业在现有技术积累水平上的一
次重大突破,从而能够更迅速的应对变化的市场需求并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特点
的汽车,也是上海汽车工业最终实现技术扩散、立足世界之林的唯一出路。
其次,技术开发组织的决策权的归属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技术扩散的实现。技
术开发的决策权应该属于汽车制造公司的最高领导层,对于上汽集团来说,该权
力则应该属于集团公司而不是下属的子公司所拥有。这是因为无论是子公司层面
上的技术开发的应变能力还是子公司的可利用资源方面都明显劣于集团公司,因
此,技术开发的决策权归属于集团公司总部则能全面的统筹规划现有资源的利用
情况、技术设备和资金的引进情况、技术的积累吸收情况以及新产品的开发情况。
实践证明,当市场竞争转向技术竞争界面时,当各类汽车制造公司为增加利润和
市场份额而不断开发出新的汽车技术和新车型时,技术开发能力较低的汽车公司
就只能退出市场。
总而言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出自己独立自主的研究与开发体系是一
个国家真正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基础和象征。实现技术扩
散的根本目的视为了促进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实现国家富强。因此,对于
上海乃至中国汽车工业而言,必须通过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积累技术来实现技
术的自主刨新,而决不能一味的依赖于引进技术,如此属于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
终将立足于世界之林。
68
参考文献: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93—2003各期。
《上海汽车工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1999)。
《上海统计年鉴》(2002)(2003)。
《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1)—圣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出
舨社。
殷醒民:《上海技术产业的结构变化和技术政策》,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
作论文,2001。
殷醒民:《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殷醒民:《中国工业与技术发展》,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李平:《技术扩散理论及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许进禄:{2001中国汽车市场年鉴》,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张纪康:《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市场效应——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中国工业经济,
1999年第4期
干春晖,李素荣:《国际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厂商协作关系及我国汽车业发展战略》,
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2期
吴淞全:{WTO对中国零部件行业利用外资的影响》,中国机电工业,2002年23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与地区经济发
展研究报告中文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3)。
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竞争能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S.Lall,“Promo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The Role ofTechnology Transfer and
Indigenous Effort,”The Economics ofTechnology Transfer,、,oi 14,Nol,1993.
S.Lall,Build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Par缸:OECD
Development Centre,1990.
S.Lall,“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World Development,20(2)
(1992):165—186.
L.Parente,“Technology Adoption,Learning-by—doing,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Economic Theory 63(1994):346—369.
A.Kokko,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irm and Host Country Strategies,Macmillan
Press Lld.St.Martin k Press Ltd.
F.Chesnais,“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ness,”ST/Review,No.1,Paris:OECD,
69
【1986):85—129.
M.Por记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Nations,New York:Free Press,1990.
H.Pack and K.Saggi.“Inflows of Foreign Technology and Indigenou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ReviewofDevelopmentEconomics 1(I)(1997):81—98.
D.Dahlman,13,Ross—Larson,and L.E.Westphat,‘‘Manag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Lessons from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World Development,
1 5(6)(1987):759—775.
J.Enos,The Creation ofTechnological CapabilR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
Prmter,1992.
Vindor Kumar,Uma Kumar and Aditha Persaud,“Build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Throu曲Importing Technology:The Case ofIndones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Journal ofTechnology Transfer 24(1)(1999):81-96.
R.Findlay,Relative backwardness,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a simple dynamic model,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92(1)
(1978):1-16.
R.Nelson,and S.Winter,In Search ofUseful Theory ofInnovation,Research Policy
(1 977),V01.6,p36—76.
附录:
表A1上海汽车工业历年来工业总产值、劳动力、固定资产净值余额
年份工业总产值(现行价) 职工人数(人) 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万元)
(万元)
1992 1075278 41989 141021
1993 1575693 44814 179574
1994 2385208 57203 309078
1995 3450765 60119 520254
1996 3803757 61530 713978
1997 4039612 6132I 929780
1998 394383l 60294 1151353
1999 4947292 61995 1555736
2000 5383089 60043 1883648
2001 6386190 60365 2221039
2002 7855953 58922 2527704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各期。
年份工业总产值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净值余

1992 59l 7.876 41989 1 223.079
1993 7560.907 44814 1230.802
1994 9223.542 57203 1918.547
1995 11396.19 60119 3049.555
1996 11600.36 61530 4024.679
1997 11983.42 61321 5153.991
1998 11793.75 60294 6396.406
1999 15005.44 61995 8676.72 I
2000 16263.11 60043 10389.67
2001 19160.49 60365 12203.51
2002 23762.71 58922 13858.03
注:工业总产值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予以平减;固定资产净值余额按固定资产投
资价格指数予以平减。
工业总产出职工(万销售收入税前利润蕊定资产净值
(亿元) 人) (亿元) (亿元) (亿元)
年份S A S A S A S A S A
1992 2153.76 107.5278 354 4.1989 2184.43 109,9414 130.53 12.5264 838.35 14.1021
1993 2880.62 157.5693 333,06 4.4814 2888.98 1 60,0767 211.31 18.2717 1020.02 17.9574
1994 3664.65 238。5208 523,94 5.7283 3234.58 匹粥3.8l 19 注35以6般,5i72 ;i428.2 30.9178
1995 3880.68 345.0765 33】9 6.0119 4016.34 295,6362 241.3l 37.6054 1746.72 52.0254
1996 4247.12 380.3757 297.79 6.153 4250.51 374.91 15 210.68 51.1063 1956.46 71.3978
1997 5361.37 403.9612 324.25 6.1321 5384.49 403.946l 239.29 55.4458 2435.04 92.978
1998 5431.9 394.383 1 284,67 6.0294 5398.12 394 9912 187.41 49.3333 2853.76 115.1353
1999,5665.65 性94.7292 1257.4《|6.{995 }5656,5 l 486.3Q0926 L.54 ∞,1634 3286.4 l 55、5736
200016604.41 538.3089I 248 9 6.0043 6793,29 540 4301 398.79 62.1787 3582.63 18 8.3648
200117269.17 638.619 1240.03 i6.036517461.37 639.0712 454.11 76.3342 3740.35 222.1039
工业总产出
年份上海总产值汽车制造业电予信息产品制造业钢铁制造业
1994 1.97192 0.2581 0.09647 0.58401
1995 2.46257 0 3219 0.118 0 51486
1996 2.9022 0.4j265 Oj3306 052672
1997 3.3602l 0,47633 0。1956 0.5408
1998 3.6882 0,49481 O.28782 0.50159
1999 4.03496 0.59315 0,30975 0.52032
2000 4.5511 5 0,64717 0 44509 0.5916
1 参见李平《技术扩散理论及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P24。
2示范和传播效应的详细讨论主要见诸于蒂尔顿(Tilton,1971)、斯旺(Swan。1973)、雷
德尔(Riedel,1975)、莱克(Lake,1979)、曼斯菲尔德和罗米欧(Mansfield&Romeo,1980)
等人的研究中。
3参见《中国技术引进的经验与探索》P132.135,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版
4
参见S.Lall,“Promo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The Role ofTechnology Transfer and
IndigenousE渤rt?’TheEconomicsofTechnologyTransfer,Voil4,Nol。t993:287。.
5参见D.Dahhnan,B.Ross—Larson,and L.E.Westphal,“M∞ag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LessonsfromNewlyIndustrializingCountries,'’WorldDevelopment,is(6)(1987):
759-775.J.Enos,The Cremion of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
Printer,1992 S.Lall,Build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Paris:OECD
Development Centre,1990 S.Lall,‘'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World
Development,20(2)n992):165-186
。赞料来源:《上海汽车工业恚》上海社会科学院(t999)1'268.
7资料来源:《上海汽车工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1999)P401
8参见《上海汽车工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第401页。
9参见《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3),P4。
”参见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竞争能力》,对外
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8.243页。
“参见《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3),P4。
” .见V'mdor Kumar,Uma Kumar and Aditha Persaud,‘'Build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ThroughImportingTechnology:TheCase ofIndonesianManufacturingIndustry,'’Journalof
Technology Transfer24(1)(1999):81·96.
廿参见H.Pack and K Saggi:‘Inflows ofForeign Technology and Indigenou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Review ofDevelopment Economivs l(1),81-98,1997.
“参见《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93年.2002年各期。
”参见《上海统计年鉴》2001年。九大制造业分别为:化学工业、制药业、钢铁工业、普
通机械、专用设备、运输设备、电器机械、电子及通信、仪器仪表。

参见R.Findlay,Relative backwardness,direct foreign inves订nent and the昀【lsfer of
technology:a simpledynamicmodel,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92(I)(1978):1.16.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1)。
18参.见杨公仆:《产业结构:E海的抉择和优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P217。
”参见殷醒民:《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P37。
后记
本论文的雏形来自于2002年至2003年间随同我的导师殷醒民教授~起参与
的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的中法合作研究项目,并于2003年lO月应法国
罗纳.阿尔卑斯大区的邀请前往法国旱昂出席“上海一罗阿·阿尔卑斯大区经济论
坛”,向论坛递交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The Effects ofTechnology Diffusion
oil Shanghai:The Case ofAutomobile Industry”。我的论文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者
的一致好评,很多中外专家学者对汽车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也针对我的论
文提出了很多中跨的意见希I建议,这不仪拓宽了我的研究思路,而H.也对一些问
题有:r更进’步的把握。可以肯定的说,这次幽际会议使我受益匪浅,于是决定
就上海汽车工业技术扩散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和拓艘,因而便有了现在的这
篇毕业淦文。
当我完成厚达近80页、约6万字的硕士论文时,我从心底里感谢所有关心
支持我的老师、家人和朋友。感谢我的导师殷醒民教授,我与他最初的相识是在
我本科期间参加的一个中美交流项目.,他宽厚的为人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潜移默化
地感染着我,他耐心的教导我应该怎样做学术研究,怎样分析讨论问题,把我带
入了学术的殿堂:他还热心的关心我的生活、思想和工作,给我积极的引导和鼓
励。感谢我的家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细心的照顾我的生活,在我最失落的时候
帮我拭去泪水、分担所有的忧伤。感谢我所有的挚友,是你们让我变得坚强和乐
观,让我慢慢找回信心和希望。我还要感谢经济学院所有在我受伤期间关心我的
老师们,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都让我感动不已。
当我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也意味着我在复旦四年本科、四年硕士生活
的结束。人生八年,我在复旦经历了很多让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的事情,无
论是开心的还是悲伤的,都将深深的铭记在心间。曾经~度的厌倦这过分熟悉的
环境,但当要与他告别时,却又如此的眷恋和不舍。于是,我更加坚信我对复旦
的日|乙不会因为离别而慢慢淡去。
最后,当我最终为这篇论文划上句号时,我也真的希望我的手伤能够尽快完
全恢复,我希望我能以全新的姿态去面对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入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日期:塑生
本人完全了解复旦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
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幽导师签名:逊垒钞期: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