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及选择建议

西北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及选择建议
姓名:付雨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毛加强
20040301
西北工业入学硕士生论立
摘要
中国的转型经济经过二十多年谱写了壮丽篇章,但是转型还远远没有结柬。
对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深入研究,有利于理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及下一步
努力方向。继续进行富有成效的制度变迁,推动经济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渐进式经济制度变迁路径特征的研究,指出具有此种特征的
渐进式变迁产生的问题,并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笔者提出继续
推动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建议。首先,从对相关理论的论述入手,为后文形
成铺垫;其次,采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
进程与体制的逻辑演进进程进行分析,形成对改革开放以来体制改革绩效的全局
性评价。再次,运用归纳、演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得出中国经济
体制改革实质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整体上的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此过程具有明
显的路径依赖性、内生非移植性等特征,注定带来阻碍中国进一步经济制度变迁
的若干问题。最后,运用通观全局、抓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哲学方法进
行总结性分析,得出“继续实现富有成效的制度变迁需动态把握路径特征”的结
论,那么,现阶段应该对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累积成本进行合理分摊,确保进一步
变迁顺利推进;从总体上调整制度变迁策略,形成由单项制度创新所引领的制度
结构创新安排;针对变迁过程适时灵活转换变迁方式,使变迁方式交叉复合、优
势互补,确保进一步制度变迁的效率;强化政府的变迁主体地位,以克服不利的
路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阻碍进一步变迁的有效制度缺失问题。
关键词: 转型经济制度变迁
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
路径选择路径依赖
些!!三兰竺查兰堡兰:竺笙兰
ABSTRACT
Chinese transitional econom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during the last more than
twenty years,but transition is far from Success.Embedded study to Chinese economic
institutional change will do good tO grasping the path and the emphasis of reform,
while it can make important effect on later efficient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udying the path characteristic of gradual Chinese economic institutional
change writer demonstrates the problems accompanying the change course.Then
considering the tasks of present reform writer gives the suggestion of economic
institutional change path.Firstly,writer expatiates the related theory for the following
text.Secondly,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historical and 109istic course of Chinese
economic system reform with the method of history and 10垂己The whole
appraisement about the performance and foreground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is
offered through these analysis.Thirdly,with induction method,deductive and the
metho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writer insists that gradual economic institutional change
according to Chinese situation behaves visible characteristics of path dependency and
endogenesis,and it will produce many problems which can baffle the following
economic institutional change.Lastly,by philosophical analyzing the article draws
conclusion:Going on with efficient institutional change asks for dynamical grasping
of path characteristic.So at present in order t0 advance the change the cumulative cost
of institutional gradual change must be apportioned reasonably;Adjusting the change
strategy wholly makes unitar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ccompanying configurable
innovation;Switch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mode nearly makes sHre that the following
change is efficient;Government's playing the leader rol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makes adverse path dependency be got over and thoroughly resolves the shortage
problem of effective instimtion.
Keywords:transitional economy institutional chang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path choice path dependency
西北工业大学坝I生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研究的意义
20世纪末叶,约占世界总人口1/3的原中央计划经济30多个国家——中东
欧国家、新独立的前苏联共和国、中国和越南等,开始了向市场导向型经济的转
轨进程,成为世界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经济现象。这一世界性的现象引起了理论家
们的极大关注。经济学家认为,这是经济学创立以来所进行的一次最重要的试验,
也是20世纪中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试验之后的另一项伟大试验。∞
人类社会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经济转型则是这种发展
与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期,广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步入
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各国逐步抛弃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把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国家经济转型的目标。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一些国家放
弃了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而另一些国家则在坚持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努力地探索着符合本国国情的市场化道路。如何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转型经济这一特殊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就己成为经
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中国处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制度变迁之一,经济转轨中,
那么充分认识中国的变迁历程,不仅有利于理清我国体制改革下~步努力的方
向,继续进行富有成效的制度变迁,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不
败之地;而且中国的转型理论与实践也将为世界其他转型国家献计献策,推动世
界范围内的制度变迁,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可以说在东欧和前苏联经济转
轨开始lO多年后,大多数学者得出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道路是比较成
功的,而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国家则是相对绩效较低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转
型还远远没有结束。在转型经济的大环境中,本文立足于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进程,在相关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深入认识中国的制度变迁过程,进而形成对
转型经济的有益补充。
从实践上讲,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些原来的社会
①斯蒂格利茨:《改革向何处击?——论}年转轨》,胡鞍钢,婷:t政府与市场》t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l
西北工业人’学矧上生论文
主义国家开始并加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程。在中国,自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
的南巡讲话破除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党
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可见,在当今世界上,许多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十几亿人
口,地跨亚欧,先后不同地迈入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地历史进程,这成
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国际现象。这个现象理所应当引起各转型国家
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作为转型大国的中国。笔者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研究的
初衷也就在于,通过论文研究能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实践具
有指导性的作用。
从理论上讲,无论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是西方的现代经济理论都
不能提供关于转型经济的全部知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是指导计划经济发展
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大而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
资源配置上的计划调节是基础性手段,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
性。然而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却向社会主义传统经济学提出了严重挑战。传统的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无法解释转型经济现象及其内在规律性。对于西方正统经济学
家来说,近年来在原计划经济国家发生的市场化改革,与其说是胜利,不如说也
是挑战。所谓胜利,是指由亚当·斯密开创的经济自由主义传统的胜利。它强调
市场的作用,强调个人的经济自由,强调抑制政府的作用。然而,在此之后的正
统经济学却缺少动态特征,它只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却没有告诉人们为什么会这
样。它一般只进行既定制度下的成本——收益分析,却很少研究制度变革过程中
的经济学问题。所以,转型经济问题在经济理论研究领地尚有许多空白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历史过程。这一变
迁带来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这
一变迁过程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在研究我国经济制度变迁时,有
几个问题是经济学家比较感兴趣的,一是二十年多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线索是什
么;二是目前我国经济制度变迁成败得失的原因是什么;三是我国经济制度变迁
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需要采取何种对策:尤其重要的是今后深化改革必须着重解
决的重点问题是什么:有哪些难点。在目前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为深化我国经济体
2
西北r也人学硕士生论文
制改革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情况下,弄清这几个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西方主流经济学派
在早期,西方的转轨理论文献主要是以波兰、俄罗斯、捷克和匈牙利等梅苏
联和东欧国家为背景的。研究的重点则主要是市场化计划和宏观经济稳定问题。
在研究经济转轨方案时,按照转轨的速度、起步时间和是否实行一揽子的改革方
案等标准,经济学家通常将它们分为渐进式和激进式的变迁,后者也就是所谓的
“休克疗法”方案。
l、主流学派的转轨理论与评价
在主流经济学家看来,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必须采取激进的方式,改革政策的
各个配套部分必须一揽子付诸实旌,而且越快越好。Aslund认为,激进改革方式
其实是~个常识问题,如果你要跃过深渊,你迅速跳到另一面,而不能小心谨慎,
分步跨越,没有理论可以支持分步或渐进她转换一个体制的政策建议。提到“休
克疗法”,人们必然联想到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所谓“休克疗法”,起初是经济
学家借喻用来治疗恶性通货膨胀的~揽子严厉的经济措施。它最早是由萨克斯在
1985年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时提出来的。1989年,萨克斯被聘为波兰政府
经济顾问后,提出应当采取迅速而果敢的行动。以激进、一步到位的方式稳定宏
观经济,同时向市场经济接轨。随后,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相继选
择了“休克疗法”,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按照萨克斯等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
经济转轨的政策处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快实行私有化,改造国有
企业,使私有产权得到确立,否则企业不会对市场信号作出有效的反应;第二,
放开价格。取消价格补贴,形成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体系:第三,实行预算平衡
并推行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以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第四,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取消对外贸易的眼制,建立自由贸易体制,从国外“进I=1”一个真实的价格。固这
些政策建议最初是90年代初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
债务危机和宏观经济稳定问题而提出来的,在大多数经济转轨国家也遇到类似的
函张军:《中国过渡经济导论》,立府会计出版社,1996。
3
两北1二业大学顾士生论j:c=
宏观经济t;7题时,他们也将它作为实现经济转轨的良方而向转轨国家政府提出。
按照主流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丌出的处方,前苏联和中
东欧国家等先后于1990年前后开始了以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中心的经济
转轨。从改革举措来看,转轨国家在价格自由化和稳定宏观经济方面采取了暴风
骤雨式的措施,如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采取了严厉的财政货币紧缩政策,甚至采
取严格的行政控制手段抑制家庭的实际收入,使得起初是总需求,随后是总供给
的急剧下降,经济进入急速的衰退期。
2、主流学派关于政府在改革中作用的理论与评价
政府在经济转轨中的作用是研究转轨问题的经济学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政
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或政府与市场的安排问题对于转轨国家至关重要。在主流
经济学家看来,经济转轨就是要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化、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
为此他们提出的建议是:转轨国家应从诺齐克所谓的“最大化国家”向“最小化
国家”过渡。政府的规模越小越好,政府除了保护产权,制定竞争规则外,不应
当管更多的事情,因此,政府应当尽快地退出经济生活领域。萨克斯就认为,中
央计划官僚机构一退出原位,市场马上就会繁荣起来。u还有~神代表性观点是,
政府在生产和产品服务方面的作用应大幅度地削减,政府应只在市场失灵的方
面,而且在干预能够改善市场的情况下进行干预,才能被视为合理;政府应停止
对私有部门的限制和直接控制,避免本身过深介入金融部门;应致力于促进宏观
经济稳定,为私营部门的发展和竞争提供法律上和体制上的环境。这两种观点都
强调要充分削减政府的规模。在实践中,这两种观点都有较大的影响。在其指导
下,转轨国家的政府迅速退出了许多领域,但是其结果却并未如萨克斯所言“市
场马上繁荣起来”:恰恰相反,不仅市场没有繁荣起来,而且一些国家政府作用
的过度削弱还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社会混乱。
1.2.2以新制度主义为代表的非主流学派
我国经济学家钱颖一指出,近几年来,对转轨经济的研究发生了基本的变化,
由过去简单的转轨公式即诸如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的看法转向关注制度建设
以及分析制度的影响。固我国一些经济学家对主流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深刻反思,
认识到它存在两大致命缺陷:一是对市场经济的错误理解,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在
①Sachs.Jeffery:Poland’s Jump To the Marke々Economy,MIT Press,1993
@钱额一:《目标l;孑过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2、。
4
阿北工业大学硕}生论文
分析市场经济时都视制度为当然。正如诺斯指出的:“只有少数西方经济学家认
识到创造市场所必需的制度条件,因为其他人简单地视制度为当然”。∞二是经
济学家混淆了最终El标与转轨过程。在他们那里,自由化、稳定化和明确的产权
私有化等即是最终目标,发展战略是次要的,至于如何过渡到这些目标,则认为
可以一一步到位,“跳跃”到市场经济,即使经济绩效不尽如人意,只要实现了这
些目标,也是完成了转轨。
1、非主流学派的转轨理论与评价
在补充和发展主流学派观点的基础上,非主流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的观
点。这种观点强调制度的作用、历史的作用和对转轨的政治或社会支持。它认为,
在建立使自由市场和政府目标得以发挥作用的制度的过程中,自由市场的需要和
改进的、扩展的政府新目标都很重要。在剥离旧制度之前,应当采取渐进改革并
等待经济转轨的完成,而不是尽可能快地摧毁旧制度。运用来自过去30年间94
个国家的数据,研究表明,决定一个国家经济产出的并非合理的经济政策和人力
资本,而是该国的制度质量。固
经济转轨是一个制度重建的过程,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取代适应计划经
济的制度的过程。在诺斯看来,“制度是为人类设计的、构造着政治、经济和社
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道德约束力、禁忌、习惯、传
统和行为准则)和正式的约束(宪法、法令、产权)所组成。”,“制度是一个社
会的游戏规则,或者更正式地说是人类设计出来的改变人们相互影响的约束。”。
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涉及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取代适应计划
经济的制度的变迁进程,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禁止生产资料私有制并限制市场
的利用、公有制与中央计划的优先性导致的制度不灵活、缺乏市场制度导致的市
场取向的人的技能与组织的匮乏,以及对于重工业的偏爱导致的扭曲的产业结构
等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有三个重要的变量,即对经济活动产生动力的产权,界
定和实施产权的单位、国家,决定个人观念转化为行动的道德和伦理的信仰体系。
经济转轨是理顺制度的问题。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经济转轨的中心问题是为分
0
North.Douglass C: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ition Problem.Helsinki:WIDER Annual Lecturesl,1997.
曙Stiglitz.Joseph E:More Instrumentsand Broder Goals:Moving Toward the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Heisinki:WIDER Annual[.ectures2,1998.
5
西北工业大学硕t:生论文
权化的自主的市场创造制度前提。在诺斯看来,从过渡的经验看目前的制度变迁,
不同于以前历史上经历的制度变迁的地方有四个方面:信息成本的下降、发达经
济的存在和高技术的可供性、全球化的经济以及社会凝聚力的解体。但他仍然强
调路径依赖,全面重建社会的困难和政治组织的重要作用在制度变迁中的重要
性。诺斯认为,在世界某地存在相对有效的制度,以及存在关于这些制度引发出
的实绩的特点的低费用信息是改变运行不良的经济的有力激励,1989年东欧社
会的巨大变化看来就是如此。奥尔森认为,制度选择决定经济实绩。
2、非主流学派关于政府在改革中作用的理论
政府的真正问题不在于其规模的大小,而在于其是否有能力领导国家和制定
正确的政策。因此,~个国家一定要常抓不懈地积极制定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
不是以资产所有者或国有企业管理人的身份,而是作为制度改造的设计师、金融
领域的守护神、人力资本的投资者、基础设施发展的融资人、全球一体化的管理
者。①我国经济学家杨瑞龙、张字燕等,强调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除了在提
供公共产品、支持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等方面发挥市场经济
国家政府的一般作用外,还应在以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第一,建立并巩固市场
经济所需的国家制度,例如,反垄断机构与法律、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社会安
全保障体系、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强化监管;第二,进行人力资本
投资,后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足够的私人资本提供给教育,政府必须承担这项责任:
第三,根据本国的历史和国情,选择适合本国的经济转轨策略、次序与经济发展
战略。对于转轨国家来说,协调好制度转轨与发展战略的关系是转轨成败的决定
性因素。经济发展才是经济转轨的最终目标,而转轨本身只是一种发展战略工具。
好的制度本身不能替代健全的发展政策,好的发展政策也不能顶替不好的制度。
转轨经济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异极大的经济绩效,就在于它们对于两者关系的不同
处理。中国和越南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历史上发展政策与制度变革协调配合的最
佳范例,而东欧与前苏联共和国的痛苦经历,正是由于混淆TN度转轨与发展战
略的关系,导致了发展政策的失误以及制度变化与发展过程连续性的中断。
1.3论文研究方法
①科德勒克:《从“休克”失败到“后华盛顿共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2)。
6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生论史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即总体上应用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经济
的相关理论认识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在论文的论述过
程中,运用逻辑的、历史的、及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这主要体现在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回顾与逻辑分析上;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其体现在
通过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归纳得出中国制度变迁过程的显著特征,进而
演绎得出中国的制度变迁必然暴露的缺陷即存在的问题;另外,论文在哲学相关
思想的指导下,运用通观全局、抓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方法,表现在论
文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整体回顾与分析,找到继续深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这些主要问题应重点解决变迁中的哪些制度问题。
L 4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论文主要内容
论文共分为五章。基于当前转型经济理论与世界众多国家的转型实践已成为
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且没有哪个学派能够解释关于转型经济的全部内
容。因此,论文的第一章,笔者首先从具有代表性学派的研究入手,对它们关于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研究进行概括,同时给予评价。后文论述的需要,
第二章,笔者对转型经济的相关理论,主要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及经济
体制改革的理论进行阐述。第三、四、五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笔者依
照逻辑和历史的顺序给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全局评价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体制改革的绩效。第四章,笔者运用相关理论解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指
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质就是基于本国国情的,整体上的渐进制度变迁过程,此
过程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内生非移植性等特征,这些都注定中国的渐进式制
度变迁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些阻碍进一步变迁的难题。第五章,在以上章节论述
基础上笔者得出结论,继续实现富有成效的制度变迁需动态把握路径特征,当前
改革正处于新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下的全面攻坚与整合阶段。为了适应这一路径特
征,笔者认为推进改革深化的举措为,从体制内创新与体制外推进结合入手,推
动改革整体协调发展,并强调发挥政府对改革的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经济制度
变迁的路径选择建议为:现阶段制度变迁应该对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累积成本进行
合理分摊,确保进一步变迁顺利推进:从总体上调整制度变迁策略,形成由单项
7
————.塑!!..!:些叁堂婴.!_:兰堡兰
制度创新所引领的制度结构创新安排;针对变迁过程适时灵活转换变迁方式,使
变迁方式交叉复合、优势互补,确保进一步制度变迁的效率;强化政府的变迁主
体地位,以克服不利的路径依赖,从根本E解决阻碍进一步变迁的有效制度缺失
问题。
1.4.2论文创新点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问题,并给出笔者关
于继续实现富有成效的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之一在于,
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得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历史进程与体制
的逻辑演迸进程的统一,并提出基于逻辑与历史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划
分;文章的创新点之二在于笔者提出关于进一步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建议。即现
阶段制度变迁应该对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累积成本进行合理分摊,确保进一步变迁
顺利推进;从总体上调整制度变迁策略,形成由单项制度创新所引领的制度结构
创新安排;针对变迁过程适时灵活转换变迁方式,使变迁方式交叉复合、优势互
补,确保进一步制度变迁的效率;强化政府的变迁主体地位,以克服不利的路径
依赖,从根本上解决阻碍进一步变迁的有效制度缺失问题。
第二章基本理论
2.1制度变迁理论
对转轨经济国家的大规模制度变迁进行系统阐释的转轨经济学或过渡经济
学,成为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乃至国际经济学冥异常活跃的学术领域之一,而
新制度经济学的学术术语和分析范式几乎成为所有研究者的标准工具,事实上,
换一个角度而言,转轨经济国家的制度变迁实践也为新制度经济学自身的丰富与
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宝贵契机与生动的经验事实。在用转型经济学、制度经济
学的理论去解释中国的改革实践前,我们有必要对相关理论作较清楚的认识。
2.1.1制度与制度创新、制度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制度的研究已进入较成熟的阶段,取得了丰富成果,尤其
两北T业人学顺l·生论文
对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变迁现象有非常强的解释力。因而是研究转型的主要理论工
具之一。
l、关于“制度”的~般含义
同我们长期习惯的理解不同,新制度经济学不是从生产关系或者阶级关系的
角度来定义“制度”的。他们所说的“制度”,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社会
中个人所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是人类对付不确定性和增加个人效用的手段。制
度提供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使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得以确定,从恧构成一
个社会特别是构成了一种经济秩序。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
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可见,在很大的
程度上,新制度学派所说的“制度”,相关于我们所说的“体制”和规章。唯其
如此,它们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有着更直接的借鉴意义。
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提供的也是一种服务。经济的增长将要求制度性服务
的方式和内容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为适应经济不断增长的要求,应该废弃某些
现行的制度安排,作出新的制度安排,因此,制度变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不可
避免的。
2、制度刨新、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
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
制度变迁是制度均衡不能维持的情况下发生的,制度均衡是在特定条件下的
制度供求力量相对平衡的初始状态,这些条件是:第一,先期的外部利益已经过
制度调整被全部内在化;第二,有现行制度安排之外的潜在利润存在,但改变现
存安排的成本超过了这些潜在利润:第三,如不对制度环境作某些改变,就没有
可能实现收入的重新分配。@制度均衡并不是永久性的,只要有以下情况中的一
种出现就能改变制度创新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从而形成制度供求力量变化,出
现制度不均衡。这些情况是:制度安排创新的潜在收入因为技术、市场规则或社
会团体的预期收入改变等因素而增加;组织或者操作一个制度安排的成本,因为
技术变革及知识积累、教育体制发展、资料储备增加从而信息广泛传播等原因,
而降低:还有,外在的制度环境因政治法律的影响而变化,从而有利于某些集团
①L·E·戴维斯.R-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叫》,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t P295一P300n
两北r业犬学伸!}.生论文
趁机将现存安排之外的潜在利润内部化。w制度不均衡将导致为获得潜在利润的
制度创新行为,从⋯个历史时期束看,一个个的制度创新交错进行便构成制度变
迁。
2.1.2渐进式与激进式变迁方式
理论界关于制度变迁的方式,一度讨论的较多的是“激进式变迁”与“渐进
式变迁”。渐进式制度变迁是~种演进式的分步走的制度变迁方式,具有在时间、
速度和次序选择上的渐进特征,两激进式制度变迁也被称为“休克疗法”或“震
荡疗法”,是一种大爆炸式的跳跃性的制度变迁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
的整体性制度变革。
我国经济学界在渐进式制度变迁和激进式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比较的探讨
中产生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对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很有指导意义,因为制度变
迁过程的始终都伴随着变迁主体的成本——收益核算。理论界在研究中并没有达
成统一的意见。
樊纲从成本发生原因和特点的角度将制度变迁成本区分为实施成本与摩擦
成本。实施成本是指制度变迁过程开始后一切由信息不完备、知识不完全和制度
预期不稳定所造成的经济效率损失,是完成传统体制下各种经济组织的结构、功
能以及规范组织之间关系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规则、习惯等向新制度过渡
所必须付出的设计、创新与磨合成本,即实施新制度的交易成本;而摩擦成本则
被理解为由于制度变迁的非帕累托改进性质造成的利益重新分配而带来的社会
中某些社会利益集团的抵触和反对所引起的经济损失,是非经济领域的混乱、摩
擦和动荡影响到生产领域引起的损失。樊纲认为,激进式制度变迁和渐进式制度
变迁在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的比较中各有利弊。从实施成本来看,激进式改革可
能在制度变迁的初始阶段出现较大的社会震荡从而引发较大的改革阻力,但是若
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制度变迁,则损失会迅速缩小,而渐进式改革则因经济长期
处在信号扭曲的状态之中,这种信号扭曲会造成经济主体对未来形成不稳定的预
期,总体的经济损失会超过激进式制度变迁。在数量关系上,研究者假定改革的
实施成本是改革的激进程度的减函数,或者说是改革所花费的时间的增函数,即
改革速度越快,改革所需要的时间越少,信号扭曲的问题越是能尽快得到彻底纠
m L.E-娥维斯,R·诺烈:《制度刨赫的理论.描述、樊扮与说日j',,载《财产收q与制度变迁》,?295一P300。
10
西北工业大学硕“匕生论文
『F,社会越是能较快地建立起新体制,以使人们尽快形成关于新制度的知识并在
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稳定预期,从而制度变迁的实施成本就会越小。从签定契约的
角度来看,也可以支持以上结论。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相
互制约与合作的一种社会契约,因而制度变迁实际上是旧的契约的废止和新的契
约的形成过程.而契约的重新设计、创新以及签定本身均需付出一定成本。激进
式改革的~次性签约成本较大,但是可以避免重复签约过程,而渐进式改革则需
要长期的重新签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改革的目标不断加以修正,契约内容以及
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不断调整,而每一次调整与修正都引起新的沟
通成本和举习成本,也就是说,在渐进式制度变迁中,重新签约成本是重新签约
次数的增函数。丽从摩擦成本来看,渐进式改革在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一直注重
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健性,强调各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均等和利益补偿机制,
使得各社会利益集团在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基本达到其福利的帕累托改进,从而
为渐进式改革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有效降低了摩擦成本,减轻了社会动荡和经
济滑坡的程度,因而从摩擦成本的角度来说,渐进式制度变迁较之激进式制度变
迁具有优越性。
王跃生对根据摩擦成本和实施成本的比较而判定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
的优劣进行了富有创见的修正。他认为,从实施成本的角度来看,渐进式制度变
迁是一种边际性的改革,每一次改革的深度都会达到而且也仅仅达到边际收益等
于边际成本的一点,因而每一次实际签约的成本都较低;渐进改革中的每一步制
度变迁都发生在旧有体制危机最严重、机会成本最低和收益最高的场合,旧有体
制的危机使得交易很容易达成,重新签约的交易成本较低。另外,渐进式改革的
过渡状态的适应能力和产出能力都较强,由于渐进改革的局部性、边际性和盈利
性,净收益为负值的时间较短,产出比较容易恢复,这些净收益往往成为外来利
润的来源和对下一次签约成本的补偿。因而王跃生认为,将渐进式改革条件下的
总交易成本视为改革时间长度的简单增函数是不适宜的。
胡汝银指出,渐进式制度变迁是在集权政治秩序下所进行的国家主导型的制
度变迁,其改革进程和改革目标选择高度依赖于上层决策者的偏好和利益,而激
进式制度变迁规模更大,更具有强制性,对“核心领导者”的偏好的依赖程度较
弱,其制度变迁过程的选择更直接地依赖于社会偏好和投票博弈。也就是说,在
西北工业大学倾士生论空
改革前的经济体制中,由于高度集权的政体和政治市场运作的完全缺失,使得政
府的效用函数和偏好同社会的效用函数和偏好产生巨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国家政
权的稳定性与经济增长和消费者福利增加的相关度较低。而在整体性的激进式改
革模式中,除了经济运行机制发生迅速的转型之外,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也随之
发生相应的变化,这虽然增加了改革初期的摩擦成本,但是政治代理制度的发展
和政治市场的完善使得政府的效用函数与社会的效用函数接近,政府目标更接近
于社会目标,从而在以后的制度变迁中可以大大降低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增加
制度变迁的整体收益。
总结:制度变迁理论显示。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变迁方式,应依据制度创新目
标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完成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就成为
制度变迁的核心所在。一段时期以来,多数经济学家已将俄罗斯、波兰等国家的
经济改革视为“激进式变迁”的典型代表,而将中国的经济改革视为是“渐进式
变迁”的典型代表。就改革的绩效而言,后者较前者无疑要成功的多,并且这已
成为许多学者赞同“渐进式变迁”的一个重要理由。
2.1.3“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行为包含着制度选择和制度变革两种行为,而当个人
或集团作为行为主体采取制度行为进行制度选择和制度变革的时候,就成为“制
度行为主体”,或简称为“制度主体”。Ⅲ新制度经济学根据制度变迁中制度主体
的差异将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交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其中以“初
级行为团体”自发行动为特征的制度变迁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而以国家的
自觉行动和强制性推进为特征的制度变迁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前者主要以
经济上的成本收益比较为其制度选择和制度变革的出发点,并以超过制度变迁成
本的最大收益为目标函数,而后者既考虑经济收益(即产出最大化),又考虑非
经济收益(统治者的最大稳定和政党利益的最大化等,制度经济学中将此称为
“政府的租金最大化”),在这种由国家作为制度选择和制度变革主体而进行的
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只有当产出最大化与租金最大化的综合收益大于成本的时
候,制度变迁才会发生。
固张曙光:《论制发均衡和制度变革》,载《经济研究》,1992(6)一
12
西北=f=业大学硕I。生论文
2.1.4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
l、“路径依赖”的含义
诺思在其制度变迁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路径依赖”思想。所谓制度变迁中
的“路径依赖”是从诺思所思考的为什么一些无效率的制度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
驻存这一问题中衍生出来的,即为什么一些无效率的制度不能在社会的演进过程
中被自发地淘汰掉?诺思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演讲中所
指出的一条最简单的解释是,当一种社会卷4度演进到一定的阶段,总是要受既存
的文化、传统、信仰体系等因素的制约。“路径依赖”指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
的影响。“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信仰体
系,这一切都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我们必须仍然考虑这些制约因素。这也就是
说我们必须非常敏感地注意到这样一点:你过去是怎么走过来的,你的过渡是怎
么进行的。我们必须非常了解这一切。这样,才能很清楚未来面对的制约因素,
选择我们有哪些机会。”w
2、“路径依赖”的原因
为什么会有“路径依赖”性?诺思指出“时间对于制度演进至关重要”。人
们在注满传统与文化的时间长河里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并形成薪的知识充实到
时间中去,成为下一代人面对的传统、文化和制度背景,这就是“累积的集体学
习过程”。任何一代的现期学习是在由集体学习所引出的观念背景中进行的,因
此,学习是一个有预期收益的社会文化所过滤的累积的过程。制度变迁具有“路
径依赖”性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规模效应。设计和推行一项
制度必须投入大量的初始资本,而随着这项制度的推广,单位成本和追加成本都
会下降;二是学习效应。在这样一个制度框架中,所提供的机会集合会产生显著
的组织学习效应,适合于这一制度框架的组织会逐步建立。并在历史的进程中积
累经验。其结果是各种组织必将利用该制度框架下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同时反过
来强化了制度本身;三是协作效应。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组织与组织之间会产生
显著的协作效应,使人们习惯于既定的制度框架:四是适应性预期。制度框架中
正式规则的确立将会导致大量的与之相适应的、非正式规则的产生,从而形成对
正式规则的补充并且延伸到具体的应用中,这自然会使人们产生适应性预期,因
①诺思:《制胜梦迁理论纲蟹》.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缝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一t海人民出版社
1.995。
:3
两北T业大学顺卜生论文
为随着某一制度框架的确立和居于支配地位,必将会诱致人们产生出对于该规则
的永久性预期。当人们预期到这一制度将延续,预期到他人将会按照这一制度规
则行事时,自己就会首先按照这一规则行事,其结果必然是强化了制度自身。这
一切加在一起就使得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报酬递增和路径依赖的特征。
3、“路径依赖”的结果表现
诺思指出,制度变迁中的自我维系机制可能会导致如下结果:一是多种均衡,
即可能存在许多解而结果又不确定。二是可能的非效率,一些高效率的制度可
能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而末被采纳从而替代一些非效率的制度。三是锁入,一旦一
个社会被锁入一个均衡点,就很难从中摆脱出来。四是路径依赖,即一些小的事
件或随机环境的结果而决定某一些特定的解,而这些特定的解一旦形成,就导致
一种特定的制度变迁路径。Ⅲ
2.2经济体制改革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转轨实际是一系列制度变迁现象,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制度
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的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各种制度的交错变迁构成了一
定时期的历史延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实现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就是一个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的变迁过程。
从实质上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就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
2.2.1“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的含义
一般意义上讲,“体制内”是对集权计划体制内部的权力配景和运行的制度
安排的简称。体制内改革即指对计划体制中权力配置和运行的制度安排的重构。
相对于体制内,才有体制外改革说法。针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具体讲,所谓体制
外改革就是当国有经济改不动时,“绕过它,到以市场为导向的非国有经济这一
块去寻找新的增长点”。罾所谓体制内改革笔者概括为主要是指按照市场经济目
标对计划体制核心部分——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存量)进行根本性改
革和重组,塑造新的市场主体,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体制外改革笔者也对其
‘D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杜
1995.
’o张问敏,束光茂,郝红亮,詹小渺,王利乍已:《中国经济太论战》,经济管理出版{L,19怖·P216·
14
西北T业人学硬士生论文
进行概括,是指一种增量改革,即在原计‘划体制外新生出来的经济形式,其主要
体现为新生的非国有经济形式。
2.2.2关于体制内创新成因的经济学说明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目标模式(假定是⋯种效益更好的制度)
对起点模式的替代过程。体制内创新是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效
益更好的制度)对计划经济起点模式的替代过程。因此,它是带有根本性的制度
变迁或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的原因是因为在特定时期,原有制度出现了不均衡,
具体来说是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失衡所导致的利益格局的改变。拉坦在他的制度
模型中表达说:“我们在这里假定,制度变迁可能是由对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更
为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所引致的。我们还假定说,制度变迁可能是关于社会与
经济行为、组织与变迁的知识供给进步的结果。”山制度选择集合的改革对体制
内创新路径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即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初
步建立是推动体制内创新的制度条件。拉坦指出:“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知识的
进步降低制度发展的成本,⋯⋯使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右移”。固二战后,凯恩
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导致了发达国家中国家干预经济体制的形成,并对经济增长
做出了贡献。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经济系统的开放性,一国的根本性法律和基
本制度的宽容性构成了制度选择集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推
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的前提下,大胆地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先进科学文
化和管理体制,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及其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制框架及法律制度
日趋完善,将推动体制内创新的路径选择,降低其制度风险,促进成熟的市场经
济体制的最终建成。
2.2.3体制外成长的理论支持
中国在改革初期选择体制外成长的路径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它是在
不损害传统体制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增进改革者利益。因此,它满足帕累托改善,
即满足使一部分人们在新的制度安排下达到福利最大化,而同时不损害另~部分
固【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嚏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P333一
圆张军立:《中目经济高!i构调警问题报告》,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700 r
1j
I巧北r业大学颁十生论文
人的社会福利。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的单项制度效率固然重要,但是制度
结构变迁效率最为重要,也就是说制度结构的互补性对制度变迁的绩效影响很显
著,那么新时期的改革体制外部分有其成长的必然。
2.2.4政府在改革中的角色
新制度学派并不象新古典学派一概否定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不是象
凯恩斯主义那样从公共投资,制定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的角度来认识
政府的作用,而是把政府作为一种特殊资源,特殊企业来看待。也就是说,新制
度学派并没有为政府增加新的功能和作用,而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
界定政府的作用,发现了过去被人们所忽视的政府的一些功能。用1993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现代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诺斯等人的话来说,就是:
“我们可以把政府简单看成一种提供保护和公正而收取税金作为回报的组织。即
我们雇政府建立和实施所有权。虽然我们可以设想自愿的组织可以在有限范围内
保护所有权,但是很难想象没有政府权威可以推广这种所有权的实旖。”
制度经济学有关政府的理论也深刻揭示了政府在“确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和
“统治者利益最大化”这两个目标函数上的选择困境和巨大冲突。国家在制度变
迁目标权衡中的冲突与困境称为“诺思悖论”,国家面对社会财富最大化和政府
租金最大化这双重制度变迁目标时,总是试图求得一个最佳组合,社会财富最大
化的实现有助于获得对制度变迁的广泛的社会支持,而政府租金最大化的实现则
增加统治者的直接利益,因此,政府的租金最大化与社会财富最大化在很大程度
上存在着分裂和背离,政府社会财富最大化目标往往只是被推进到其对统治者实
现自身租金最大化目标的边际贡献等于零为止。∞然而,以制度主体差异为标准
划分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实践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某些国家的制度变迁兼有“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特征。中国的经济转轨在
总体上是以国家为制度主体而进行制度选择和制度变革的,国家在制度变迁的路
径选择、制度变迁推进的次序与时机的权衡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简言之,把政府行为纳入分析问题的视野.充分重视政府在经济增长和制度创新中的作
用,及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理解政府的服务、意识形态等社会范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使得
新制度经济学对我们有着更加直接的借鉴价值。
@一E跃生:《币1.j改革方式下的改革成本与收益驴弭讨论“,《经济研究h 1997(3)·
:5
—— 堕!!王些盔兰堡.!兰堡兰
第三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与分析
3.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历史过程。t978
年以前的中国经济制度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可以况,当时中国经济运行
所有的弊端都是由这一基本制度所发端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
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国由此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体制改革,以及由此引发
的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
3.1.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并没有确立一个一成不变的目标模式,人们(包括改
革的决策者)只是在改革过程中意识到应该离开传统体制的“此岸”,却不知要达
到的新体制的“彼岸”在哪里以及如何达到“彼岸”。初始的改革策略很大程度
上依赖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如知识和信息等),改革目标的确定实际上是一个社
会博弈或公共选择的结果。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往往是随着客观情况的
变化而不断地修改和调整,“摸着石头过河”使改革一开始就具有“试锗”的特
点,这种“试错”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经历了一个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直到“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在改革的实践中,改革方向几经调整、修
正,最终确立了市场化的改革目标(如表3-1所示)。
表3-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调整
时期目标模式
1978年一1979年计划经济,利用商品交换及价值规律
1979年一1984年lO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年10月一1987年10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一1989年6月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989年6月一1992年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
1992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7
西北工业人学硕E生论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初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体现在经济改革的目标是随着
改革的深化在不断进行着修正和调整的
征。当然,所谓的“目标的不确定性”,
这也正是我们渐进式改革最基本的特
并不是指在某些政策设计者和专家们的
心目中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明确不变的目标模式,而是指作为一种全体社会成员
共同参与博弈的社会公共选择结果,改革目标是在不断进行着调整和变化的。改
革并不是依照一个理想的模式和预定的时间表进行的。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相应的也就不可能实施一套完整、彻底、全面、综合
的改革方案。因此,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做了无间断目标调整,
中国的经济体制最终才‘走上了市场化改革的道路。
3.1.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我国的经济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这一变迁带来了我国经济的飞
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堪称“中国奇迹”。因此,“二十年多年中国经济制度
变迁的逻辑线索”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
经得到确立的今天,较清楚的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进程,将有利于继续推进
经济体制改革,使经济转型步入崭新阶段。
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笔者在对中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浓缩性认
识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如表3—2所示),此进程可粗略概
括为三个阶段。当然,需要强调,笔者提出的“经济转型阶段”的划分,只意
味着经济改革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各转型阶段并没有明显界限,而是相互交
叉相互渗透,只是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相对主要的内容特征。如在转型初始阶段
以“农村经济改革”为突破口和重点,在转型争论阶段主要针对“城市经济改革”,
而在转型深化阶段则应该根据经济运行态势不同特点适时地采取多样化、立体性
的策略。伴随三个转型阶段的进行,不仅可见改革目标模式的渐变,亦可见我国
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了从开始松动到发生裂变直至体制的全面转轨,中国的经济体
制最终走上了市场化改革的道路。
1、1978—1984年的改革初始阶段
改革初始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在“建设发挥价值规律的计划经济体
制”、“建设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目标指引下,以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相机推进,使我国原有的
西北T业大学领I。生论殳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松动。
(1)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农村入手,即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突破51,改
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这是基于中国基本国情的明智选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战告
捷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丌端,而且也对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产生深
远影响。
表3-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年78 79—84 84—87 87—89 89—92 92以后

改发挥价值以计划经计划的国家调节计划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芷规律的计济为主, 商品经市场,市场与市场调经济体制
目划经济以市场凋济引导企业节有机结
标节为辅
目标不明朗的经济转型阶段目标明确转型阶段
转转型初始阶段:农村经转型争论阶段:城市经济改革为改革全面推进与深
型济体制改革为重点重点化阶段
阶原体制松动原体制裂变体制全面转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的原因:一是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绝大多数
生活在农村,不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首先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整个国民经济就很难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也很难推进,社会也不易稳
定,当然改革也就很难推进。农业不仅为国家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还为工业和
其他产业提供原料和广阔的市场。而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又构成了整个国家发展
和稳定的基础。这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它决定了农业和广大农民在改革开放及
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不能脱离农民,即脱离中国
绝大多数人口的生活状况来谈论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1984年,邓小平在一次
会见外宾时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80%的
西北丁业犬学删f‘生沦丈
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爵漂亮,
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经济,已经
到了十分艰难的境地。1958年人民公社体制建立后,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农
村经济一直处于简单再生产局面,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F,农民
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压抑。也就是说改革前农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已经十分
尖锐,农村急需改革。三是农村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较为单纯划一,那么农
村改革涉及的利益主体单一,所以改革的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易行。即通过对
国家政策的调整,对农民和土地关系的调整实现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相对容易
和简单。电正是因为相对容易与简单,先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入手,实行农民的
责、权、利结合,改革成本较低,也比较容易见效。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的经济体
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必要性,改革的实践也告诉了我们,突破口的合理选择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启蒙作用。
改革伊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与阶段性成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伊始,
我们制定并实施四个方面的改革政策,第一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改革的核
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安徽凤阳小岗村为发端的、经过完善的、以家庭联
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迅速地开展起来。土地以外的生产资料
的所有权,以及包括土地在内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使用权、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决
策权和剩余农产品的处置权等,在很大程度上都由原来的生产队转移到了农户手
中。换言之,正是通过这种变革确立了农户家庭经营在农村的主导地位,使农户
成为农村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农
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第二是提高农副产品价格,提高
了农民的实际收入;第三是解散人民公社,实行乡镇管理制度,按农村集体所有
制经济的经济规律办事。1978年前,中国农村实行的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模
式,改革从农村起步,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几亿农民长期被压抑的积极
性如同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在短短的几年内,打破了“政社合一”的组织,实现
了农村政权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分离。第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加速了农业
向非农转移的进程。
农业改革使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取代人民公社成
为生产经营和利润核算单位: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农产品市场也逐步放开,
西北工业人学fi!【il L生论文
农民在交了国家规定的定购和统购任务后,可以在市场上以市场价格出售自己的
产品。这样就使农民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利益。到1984年,我国农村社会获得了
巨大发展,农业经济欣欣向荣,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84年农村粮食生产
取得了4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长期以来⋯直困扰中国人民吃饭的问题丌始得到
了缓解。农村改革的成功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有利的形势,起了示范和
推动作用。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
(2)城市国企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相机推进
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部分的国企改革,在此阶段主要举措是扩大企业
自主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针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认为我国国
有企业的“病症”在于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如果国家对国有企业的
权力下放,多给企业利益,就可以解决国有企业活力不足问题。以扩大企业自主
权为中心的国企改革,将企业及职工的经济责任、经济效果及其经济利益结合起
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但是,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市场调节作为补充形式弥补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它存在
着三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在权力的放与收上,上级行政机关与企业讨价还价;
二是单靠扩大企业自主权,难以真正实现企业的自负盈亏;三是企业只对国家计
划负责,而不对市场的供求关系负责。
改革的初始阶段,对旧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对体制外的部分即
非国有经济部分采取了首先放开的策略。最初,随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
行诞生了乡镇集体企业等多种集体经济形式。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个体私营
经济的发展,农村非农业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除对
原集体企业和乡或村集体投资兴办的新企业采取统一经营和承包、租赁的经营形
式之外,还有乡或村以集体的名义将原集体企业改制为与个体或私蓠企业或外
资企业联合投资的股份制企业。体制外非国有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了。针对计划
经济年代形成的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僵化模式,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
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
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
展的要求,在每一阶段上创造出与此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
势”。进而形成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为补充的所有制理论。在
两北T业人学倾【:生论义
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
济。
(3)原体制的阶段眭表现:体制开始松动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首先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中引入某些市场调
节因素,这源于农村率先尝试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必然要求农副产品的价格以及
农产品生产(包括播种面积、总产量等)的指令性计划部分放开、取消。以此为
突破口进而波及城市工业企业的扩权让利改革,有限度的放开了工业产品价格,
允许工业品中的小商品议购议销,企业可自销一定比仞的产品。相应的,工业生
产和物资统配的指令性计划部分取消,转为指令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使包括农副
产品、同用小商品及部分工业品在内的商品市场首先得到较快的发展,因而市场
机制在商品市场领域调节作用得到初步发挥。
经历了1978—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意味着国家统一控制工农
业生产和产品统购统销的旧体制开始松动,但市场发育还主要局限于商品市场,
尤其是消费品市场,整个经济体制的框架仍然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仅作为
一种辅助手段存在。因而在这一阶段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鲜明的“大计划、小市
场”的特征。
2、1984—1992年的改革争论阶段
中国的农村改革首战告捷,为国民经济其他领域改革的展开,提供了大量经
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以1984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战场开始由农村移向城市。其间虽然交织
了国有企业改革、价格体制改革、市场体系的培育、政治体制改革、宏观经济管
理体制的改革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的变革,但国有企业的改革~直是这一阶段改
革的中心。改革的起步阶段困难重重,我们选择了先在外围作战。但是作为原计
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城市国企.到了改革的第二阶段势必应将其作为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点。国企改革的进程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
由于改革的目标没有明确下来,随着改革深化,改革涉及的利益主体更广泛
了。针对改革的具体操作争论颇多,所以笔者称此阶段为争论阶段。实际上.20
世纪80年代中期准备全面改革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很注
两北『‘业大学钡卜生论文
意改革的方法问题,强调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
地进行的”,是“配套改革”。可惜这一精神并没有得到贯彻。当时,对于改革有
多种主张。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种:一种是“整体协调改革论”,--It是“企业改
革主线论”。中共中央高层和学术界相当一批人提出了对经济进行全面、配套改
革的思想。1986年初,国务院领导也提出了以价格体制、税收体制和财政体制为
重点进行配套改革。1986年4月,国务院建立了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设计办公室,
该办公室拟定了“七五”前期以价格、税收、财政、金融和贸易为重点的配套改
革方案。但在1986年10月,国务院停止执行该方案,放弃了配套改革,转向实
行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线的包干制度。
(1)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展开的,国企作为计划体制的核
心部分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又是微观运
行的市场主体,企业状况如何对整个经济体制运行会有决定性的影响,进而会影
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体框架的建立。
以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为标志,制度变迁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于城市改革遇到的阻力远
远大于农村改革,这一改革从一开始就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地进行,这~阶段
的国企改革主要是按照两个步骤来进行的。第~是承接改革初始阶段对国有企业
进一步放权让利。由于企业无权、无利、无责,因而导致了国有企业的低效率。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对国有企业作较大幅度的放权让利。可见,实行放权让
利改革的实质是要建立企业的激励机制,以解决委托人(国家)与代理人(企业经
营者)之间激励不相容的问题。从结果看,这一改革虽然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
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但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制下固有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作为委托人的国家根本无法了解和掌握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真实信息和充分信
息,企业经营者完全可以和职工形成共谋,采取瞒报利润的方法,将本应上缴给
国家的利润转化为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其他福利收入,从而产生了普遍存在工资侵
蚀利润的现象。所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所进行的放权让利改革,虽然刺激了
企业的生产效率,但同时也给企业经营者侵蚀国家利益提供了条件。国家作为企
业所有者,并没有分享到改进微观激励机制后所带来的利益。面对放权让利改革
西北工业人学倾士生论文
所带来的工资侵蚀利润的现象,政府随之又进行了“利改税”改革,目的是为了
解决这一阶段改革中普遍存在的工资侵蚀利润的问题。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
题没有得到解决,利改税的实践又产生了企业逃税的问题。为了避免由于企业逃
税而形成的固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此阶段的第二步骤,即实行资产
经营承包责任制阶段。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企业经营者缺乏实际负亏的资产条
件和资产能力,利用承包期所获得的经营自主权为个人和单位谋利益就成了不少
经营者的理性选择。这就导致了中国经济改革开始以来国有资产的第一次大流
失。
可见。此阶段改革通过在中小企业搞租赁,在大中型企业搞承包实行两权分
离,重新确定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
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一定权力和义务的法人。
这些都在~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并为进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奠定了
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本阶段的改革仍然是在肯定计划经济前提下进行的,企
业难以真正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之路。
(2)继续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体制外改革
1985年以后,农村经济发展总的速度放慢了,有时处于低谷徘徊局面。农
民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减。面对这种情况,国家从1985年起就不断采取措施以
止住农业经济、农民收入下滑的势头或者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国家于1986、1989
年连续2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但是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多少好处,反而导致了通
货膨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水涨船高,把国家给农民的好处掠夺了。依靠粮食
价格上涨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效果不明显。从1984年以来,为了促进农业增长、
帮助农民增收,提出了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来增加农民收入。不可否认,结构调整
是农民增收的一个好方法,但是,农业结构调整也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威力。仍无
法解决全国农民的增收问题。另外,通过减轻农民的负担来增加农民收入。1984
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不少减负政策和各种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好象不起任何作用,
农民的负担仍然是屡减屡增。显然,前一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效率已基本释
放完毕,要想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国家不仅要对农地所有制进行改革,对
农地的产权关系一定要理清,并以法定的形式确定下来,还要对农产品价格机制,
农业政策机制进行改革。忽视农民的意愿和生活改善的任何一项农村改革都是不
西北]二业人学形!』j生论空
可能成功的,进行农业经济改革必须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
对体制外的部分即非国有经济部分采取了进一步放开的策略,也是建立生产
主体权责利结合的政策措施的一个重要表现。即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各种
非国有经济、包括私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在国有经济圈子外自发发展起来
的乡镇企业、城镇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采取
承认和鼓励的方针。国有工业企业增长势头滞后于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尤其
是“三资”工业企业一直保持的高速增长势头,使其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对工业
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大,成为我国工业增长的推进器。因此,当非国有经济的
资本实力、产出水平、就业容量,对增长的贡献和税收贡献都相继达到一定程度
之后,必然推进国企产权改革,为解决国有工业部门中亏损企业及冗员问题创造
条件,加快国企的战略调整步伐。才有可能在国有经济外围形成一个竞争性的市
场群体,并把市场和竞争机制渗透到国有经济领域中来,对国有经济形成一种强
大的压力,促使国有经济加速进行变革。
(3)原体制的阶段性表现:体制开始裂变
这~阶段,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中央提
出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计划调节和
市场调节的作用覆盖全社会的方针。
首先,前一阶段消费品价格的放开,及其随之而来的强劲的消费需求,直接
对生产资料计划性生产和供给提出了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具体的改革措施是生产
资料生产和流通实行了“价格双轨制”,即保持国有企业计划内产品和物资的指
令性计划生产、调拨和按国家定价买卖,超额的计划外产品部分则按市场价格买
卖。国家对生产资料流通的管理有所放宽,一部分生产资料开始脱离国家的控制
进入了市场,从而使要素市场的基础——生产资料市场初步发育。这配合了企业
放权、还权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发展的改革,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根据市场
变化选择和调整所需要生产资料的投入量和投入结构,从而使企业的动力、压力
和活力都有所增强。伴随企业的扩权改革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相继出现,与此
同时,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等要素市场相继建立和运作,并取得不
同程度的进展。
其次,在这一阶段,所有制结构上的“双轨制”,即国有制与非国有制、公
两北(业人学坝1生沧文
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并存发展,对市场机制的更q三产生了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影
响。国家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
而造就新兴的市场力量,并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自主决策、自负盈亏
经营机制的参照系,树立了竞争对手,创造了供给影响价格、竞争决定生存和发
展的市场环境。
由此可见,1984一1992年这一阶段市场发育己转入生产资料市场以及资本
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层面,从而使各类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初步有
了相应市场的内在机制的调节,如价格机制对生产资料供求的调节,利率机制对
资金供求的调节及工资机制对劳动力供求的调节等等。这反映出政府正在从微观
领域中逐步退出,政府职能已在从抑制市场机制转向保护市场机制了。随着城市
国有企业扩权让利改革向利改税、承包制改革的全面推开,以及对非公有制经济
的鼓励,原有经济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开始裂变(如国家垄断资源的体制已裂变)。
这一阶段在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下,形成了国民经济运行中
l
“计划与市场平分秋色”的格局。
3、1992年后改革的全面推进与深化阶段
(1)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的确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认真总结我国的历史经验,认真
研究我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
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采取了符
合中国特点的渐进或增量改革的方法,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不断推进着市场化
改革的深入发展。在人们对市场的认识还不太清楚的情况下,采取上述方法可能
是一种高明的、可以接受的方法。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0多年的渐进改革,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展开,计划体制一统天下的
局面开始被打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在计划体制外出现了主要
受市场调节的经济成分,这部分经济充满活力,它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
发展,另一方面又促使加快体制内经济改革的深入。改革的实践表明,市场作用
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就比较好。市场对经济发展
的积极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促进着认识的深化,
过去对市场的偏见正在逐渐被抛弃。从国内形势看,前两个阶段的改革,在经济
西北T业人掌倾f生论文
生活中引进了市场机制,出现了两种体制并存的局面,虽然经济实现了10多年
的持续发展,但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一直没有明确,并一直存在争论,这给
改革带来不利的影响。改革目标不明确,某些重要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如国有
企业、价格、要素市场、宏观管理体制),导致两种体制陷于胶着状态,影响改
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国际上柬晚,
当时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世纪剧变。这给中国以很
大的震动,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总结、吸取失败教训的机会。邓小平同志分别于
1990年底和1991年初,两次提到市场与计划的问题。面对严峻的挑战,要实现
新的发展,就必须进行大胆的改革。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
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经济体制。实践的发
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
个新阶段——全面推进与深化阶段。
(2)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1992年后的第三阶段改革,通过总结、吸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前两个阶段
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在有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全面推进改革,如国有企业、市场体
制、政府宏观管理、分配制度、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规划和部署。使我
国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突破和飞跃。
在价格改革和市场培育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价格形成中就出现
了“双轨”并存的局面,1988年价格并轨没有成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供
给与需求状况大为好转,治理整顿中有些商品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为价
格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在“加快改革步伐,积极理顺价格关系,建立起以市
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目标的指引下,国家实行价格控制的商品越来越
少,1994年初只保留了约34种重要商品和劳务的定价权。而到1998年国家只
对石油、成品油、天然气和汽车等5种商品保留定价权。∞我们对产品市场的培
育基本上是伴随着价格改革同步进行的,是通过逐步削减指令性计划价格对生产
和产品流通的控制范围,扩大市场调节的领域,最终把产品市场培育起来。现在
。谷书堂:《经济体剐毋:草的斟颢与思考》,《福建论东·人文社会科学‘最》-2001年第l娟·
2I
两北■㈡k人1≯橛仁生论立
各种商品市场的发育程度已达到相当舰模。由此可以认为,⋯个以市场形成价格
为主的价格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同时,在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建设上也逼开
了大的步伐,出现许多新的市场形式。
政府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方面。有关宏观凋控体制的财政、税收、计划、投资、
金融等各项改革方案同时推出,次第展开。这些改革方案相互配合,共同深入。
新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体制建立以后,~切运行正常,奠定了市场体制下
宏观调控体制的初步框架。与此同时,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国有企业
改革,推进了政府机构精简和职能转换,为企业改革创造外部条件。加大医疗、
住房、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奠定基础。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经
济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市场交易活动和市场主体行为。
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国有企业改革上有新的理论突破,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
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把现代企业制度概括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
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积极进行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贯彻“抓住管好大的,放开搞
活小的”的方针。在上世纪末,围绕国企三年改革和脱困的目标,党和政府在对
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
流、减员增效、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社会保障、监督约束机制等方方面面,
坚持不懈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到2000年底,国
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大幅
度增加。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达到2392亿元,比1997年的
806亿元增长了1.97倍。国有小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得以放开搞活。2000年,
国有小企业实现利润48.1亿元,结束了连续6年净亏损的局面。哪作为市场重
要主体国有企业活力的增强,证明公有制经济可以与市场体制结合。新世纪初期,
继续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市场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把国有企业改革同发展非
国有经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结合起来。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
制改革,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形式,实行
股份制和公司制。大力推进国有非工业企业和小型工业企业的改革。
固罗能生:《改筚的主体与改革的深化——深化国企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年1月。
:8
两lE丁业人学坝j:生论文
体制外改革使非国有经济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
长的新的主力军,但是,九五时期体制外改革的绩效出现了边际递减趋势。自
1994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从1994年13.6%降到1999年的7.1%。叫其
中‘个蕾要原因是由于非国有经济的生产和投资增长大f陷度下降。但是在改革的
全面推进阶段应该实施体制外的推进。1997年,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新世纪,
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中心是大力发展体制外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二
十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哪个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快,哪个地方的经济就搞得
比较活,不但发展速度较快,效益较好,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较高,而且社会就
业问题,农民增加收入问题等也解决得比较好。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对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经营体
制巩固与完善。国家做出的耕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的决定进一步弱
化所有权的约束作用,使承包者对土地的使用在遵循有关法规的前提下,较以前
有了更长更大更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可以洗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土地(使用
权)入股或转让或转租奠定了一定的产权制度基础,也为农业的日后发展和市场
化经营奠定了一定的制度基础。由此,不仅会促使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也会
促使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不仅会促使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产生创新和发展,也会
促使农业规模经营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及其农业人口向非农业的转移等。同时,针
对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改革的全面推进与深化阶段,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立足
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村非农化、农村非农化与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与城镇
建设体制三个环节的适度同步发展,逐步实现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彻底的职业
转移、地域转移和身份转换。具体讲,继续积极推进城市化改革、推进农业的适
度规模经营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改革、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
村非农产业的产权创新改革等。使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很好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作
用。
(3)原体制的阶段性表现:体制全面转轨
党的十四大总结改革以来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
(o张卓::|己:j新世纪棚期的中国经沛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2001鸯:第3期。
29
pq北工业大学碗一L生论文
础性作用,同时实行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这样一种经济体制。解决了关系改革丌
放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经济
体制改革进入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阶段。
此阶段的改革充分体现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实质。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方方面面(如国有企业、市场体制、政府宏观管理、分配制度、社会保障等)
都进行了详细地规划和部署。首先,在价格改革和市场培育方面,一个以市场形
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其次,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国有
企业改革,从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到2000年底,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十五届四中全会还提出
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要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
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
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再次,政府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方面,1994年初,中共
中央首先就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规划的近期改革目标,将有关宏观调控体制的财
政、税收、计划、投资、金融等各项改革方案同时推出,次第展开。最后,围绕
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了政府机构精简和职能转换,为企业改革创造外部条件。加
大医疗、住房、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奠定基础。制定颁布了
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市场交易活动和市场主体行为。
1992至今阶段的改革是在经济体制从松动到裂变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机整体基本框架的主要环节,如市场体系、国有企业、政府
宏观调控体制、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迈出了重大步伐。计划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
的变化,具有了明显的“计划以市场为基础”的特征。
3.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绩效评价
我国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经历了不断探
索到逐渐成熟的历史进程。伴随改革进程,我们不仅可见经济体制本身在发生由
松动到裂变直至全面转轨的过程,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可见
由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乃至社会的进步。从总体上说,中
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确切地说,是取得了
西北r业大学硕L生论殳
阶段性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集中表现在:过去长期束缚我圜生产力发展、高度
集中、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上被突破了,而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以
平等竞争和对外开放为标志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发育起来。但是,中
国经济并没有完成其“转型”——建立现代市场经济,而仍旧处于转轨过程中。
市场运行的范围越来越广阔,正在进一步取代指令计划的运行方式,并在资源配
罱中日益发挥其调节作用。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经济体制改革取得若干重大而
明显的进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中国经济基本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如表3—3
所示)。叫中国经济的GDP总量从改革初期的约40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上世纪末
的约1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近25倍。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按1990年价格计
算)从1978年的684元增加到1995年的2654元,增长了约40倍。㈢而且,中
国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限度内(如表3—4
所示)@,这样不仅保证了增长的质量,也保持了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实现了增
长与稳定的有机结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表3—3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率(%)
年份i978-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平均增长

增睦9.O 7.7 12.8 13.5 12.6 10.5 9.6 8.8 7.8 7.1 8.0

表3-4 中国1991年~199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
1年份199l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f增长率3.4 6.4 14.7 24.1 17.1 8.3 2.8 -O.8
①张军:《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分析》,山西经济出|饺社,1998年,P236。
⑦同上。
@同生。
两北工业大学顾。I.生论殳
通过对经济体制的11亍场化程度指标的计算,我们亦可见20多年来c”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绩效所在。浚指标的计算引入以下指标体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
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
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对这五个指标进行科学评估并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市场化
程度指标(满分为10)。经计算2000年全国平均市场化程度指标为5.8I。Ⅲ可见
我们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相当的成绩。
3.2.2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
所有制结构和企业制度是经济关系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从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进而推进到城市的国有企业以及其他公有企
业改革,并相应发展各种类型的非公有经济,一直把微观基础的改革作为经济体
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微观经济基础已
经形成雏型。
1、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改革前的中国.实行的是排斥非公有经济、以实现国有经济“~统天下”为
取向的体制模式,因而在所有制结构方面表现为一种畸型的结构。以国民经济的
主要部门工业为例,1978年,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企业占77.6%,集体企
业占22.4%,个体、私营、三资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为零。到1999年,上述格
局已发生重大变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为28.2%,比1978年的77.6
%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个体、私营、三资及其他类型经济成份所占比重由零
上升到44.3%。圆由此可以看出,在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比
重下降的过程同时也就是非公有经济比重上升的过程。所有制结构变化的一个显
著特点,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崛起。到2000年底,全国注册的工商个体经
济和私营企业达3000万户,从业人员达7000万人。尤其是私营企业发展颇快,
截止200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已达202.85万户,从业人员2713.86万人,注册
资本18212.24亿元。@可以这样说,非公有制资产已经成为我国整个社会存量
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增量资产结构分析看,即投资结构。从这个角度分析,
④凳纲,王小鲁.张立文,粜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第3魍·
②《中国统计年浆》.中国统汁小版社.2000年,0400一P450,
、母删上。
西北丁业大’¥坝I生论文
不仅资产存量结构变化明显,而且资产增量结构变化也很显著。1980年,在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占81.9%,集体经济投资占酬,个体及其
他经济投资占l:{.1%。到2000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占
50.12%,下降了近32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占14.58%,上升近lO个百分点;
个体经济及其他经济投资占35.2976,}i升22个百分点。u’
2、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型”改革初见成效
1984年中央即提出搞活国有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3年,与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微观经济改革层面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的基本方向。这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已经由“政策调整型”改革逐步转变
为“制度创新型”改革。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
基本要求,1994年开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经过几年努力,试点企
业目前已绝大部分实行了公司制改革。大多数企业采取了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
任公司的形式。这些改制企业多数已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虽然在实
行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方面还远远没有到位,但不少企业正朝着建立和完善
法人治理结构的方向努力。在改制企业中,上市公司进展比较突出。至于国有中
小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小型企业放活的步伐更快一些。不少地区通过股份制、股
份合作制、经营者持大股、企业整体转让以及与外商合资等方式,促使小型企业
的产权制度发生变革:有些地区虽然尚未触及财产最终所有权,但在联合、改组、
承包、租赁等方面也有较大进展。
3、农村的微观经济组织发生变迁
1978年前,中国农村实行的是“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组织模式。改
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几亿农民长期被压抑的积极性
如同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在短短的几年内,不仅打破了“政社合一”的组织,实
现了农村政权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分离,而且更具历史意义的是,农民创造了联产
承包责任制这样一种耨型的制度,这是中国农村一次伟大的制度创新。经过20
余年的改革,目前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己得到迸一步巩固。除自给性生产的部分之外,数亿农村劳动者和多数农户已经
按市场需求实施生产和经营.昔日听命于上级指挥的农民已逐步成为农产品生产
①《中国统讨年筘’》.中国缔:Pm版社,2000年,P400一P450。
33
两北丁业人’。#坷!上生论文
经营的市场经济主体。
3.2.3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特别是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
来,一直把建立并培育市场体系,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作为一条重
要战线积极推进。经过长期努力,到现在,除垄断性行业和少数重要领域外,市
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基本取得主导地位,无论是国民经济的总体市场化程度,还
是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以及部分要素的市场化程度,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l、市场调节机制已基本覆盖商品市场领域
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在商品领域具体推进路径为:一是建立各类市场,主要
是消费品零售市场、农产品收购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二是引入并培育市场经济
机制,主要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经过20多年努力。工业消费品
市场、农产品市场及生产资料市场价格80%以上,乃至90%以上已经由市场供
求和竞争关系来决定。国家管理价格的商品,只限于少数基础产品和生活必需
品。叫在消费品零售环节,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经由1978年3%提高到2000
年的95.8%,政府定价比重则由1978年的97%锐减到3.2%。在农产品收购
环节,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5.6%提高到2000年的92.5%,政府
定价比重则由1978年的92.2%锐减到4.7%。在生产资料销售环节,1978年前
完全由国家计划控制,市场调节几乎为零,到2000年,市场调节价部分已经拓
展到87.4%.政府定价比重则由1978年的100%减少到2000年的8.4%a如
果采取简单的算术平均法计算,到2000年我国商品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已达
91.9%。@
2、要素市场正在形成中
相对于商品市场而言,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培育稍显
滞后,但也有一定进展,其市场化程度也有了明显提高a I
3.2.4以间接调节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形成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发挥市场调节的必要条件。改革以来,宏观调控体系
改革作了大量探索。在生产领域,已经改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指令性计划
D IMF:《中闽经济改革的新阶段》,中国金融m版社,1994年。
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年.P40{)一P45{)。
?4
两北E'Jk人学li!j{士生论文
被当成“法令”,层层分解,直接千二预的状态,指令性计划指标已经基本取消。
在投资领域,原来单一国有投资的格局已经打破。在财税体制方面:初步建立了
分税制,开始实施比较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在金融改革方面:已从主要依靠信
贷规模管理转变为运用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公丌市场业务等手段调控货币供应
量。值得重视的是,计划、财政、会融三大手段之划协调与配合的制度正在建立
和完善中。与上述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相适应,政府机构进行了多次改革,政府管
理职能也有所转变。可以这样说,以问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除以上几方面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我们大体可以对改革的进展成效作总体评估,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格局已
经明显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这对于我国
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初步建立”并非指体
制的全部,而是指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四章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质
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就是
一个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面向市场化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
进,成为改革中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探讨和分析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
特征,既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是如何发生的,也有利
于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推进更深层次领域的制度变迁,构建2l世纪中国经济
腾飞的制度基础。
4.1制度变迁的总括性分析
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在理解转轨经济体的转轨过程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进而在分析理解各转型国家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差距方面,也提供了一个颇有
解释力的制度分析视角。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制度变迁进行总括性认识,制度
变迁的简化过程(如图4-1所示)。并结合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认识我国的变迁,
方可深入认识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的典型特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解
西{L r业人学颂I:生论文
决变迁过程中的具体实际问题。
首先,我国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取代
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的制度变迁进程,中央计划经济体制’F禁止生产资料私有制
并限N-IJ场的利用、公有制与中央计划的优先性导致的制度不灵活、缺乏市场制
度导致的市场取向的人的技能与组织的匮乏都体现出制度的僵化。由于当时国内
外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尤其国内经济环境以与建国初期大不相同,所以
僵化的制度均衡需要打破。制度僵化产生了变迁和创新的压力,而制度竞争强化
了变迁和创新的压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旦僵化就产生了变迁和创新的
压力,当意识到它缺乏竞争力,变迁和创新的压力就大大增强了。制度变迁和创
新因存在潜在收益.于是提供了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动力。如果实现制度变迁和创
新的潜在收益高于实现制度变迁和创新的成本,变迁和创新的动力就会大大增
强。既存制度往往依附着很多既得利益,因而成为僵化制度的捍卫者。变迁和创
新制度的潜在得益者往往是另一些人或组织,他们会推动、决策并实施着制度变
革和创新,以便获取制度变迁和创新的潜在收益。
诱导训索:制度僵化
制度竞争
潜在利益等
约束因素:路径依赖
创新时滞
认知局限
创新成本等
制度创新者:个
人、组织或政府
跟随者
模仿者
相关者
图4-I制度变迁过程
诱致性变迁
为主的模式
强制性变迁
为主的模式
渐进模式
激进模式
其次,关于制度变迁的过程与主体问题。当某个人和组织善于发现新的制度
创新的机会,并敢冒风险,勇于决断,付诸实施,攫取制度变迁和创新可能带来
的各种潜在收益。其次是拥护者、支持者、实践者等跟随者他们更愿意协助初级
行动团体实现制度变迁和创新,并预期会从中获益。如果预期制度变迁和创新会
成功,并发现确实会带来现存制度所不能带来的收益,就会出现模仿者,好处是
兰竺一
西北工业人学顺L生论文
人人都想沾的,更何况最大的风险已经被创新者和跟随者承担了。一项新的制度
安排,不仅影响着前述的三种人,还会影响所有与此制度有关的人。如果相关者
也普遍认可了这项新的制度安排,此时制度变迁和创新才会得以最终实现,否则
仍有逆转的危险。创新者创新制度安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由个人独自推进然
后大家“仿效”的新制度安排;二是大家自愿联合形成的新制度安排;三是政府
强行推进的新制度安排。我国制度变迁主要体现为后两种形式。即体现为我国制
度变迁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与个人的联合体。
再次,关于制度变迁实现的问题。制度创新能够不断实现就是变迁过程中的
诱导因素对制约因素的战胜。诱导因素我已经在变迁原因中阐述,下面简单认识
制约因素。一是路径依赖即现存制度安排的惯性特征,也就是现存制度安排的相
互联系网络会产生大量的递增报酬,而递增报酬又会使现存制度的发展轨迹保持
下去,并因此形成制度惯性。所以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
会在往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初始的制度安排决定了以后的制度安排。二是
创新的“时滞”,这是因为现存制度安排限制了制度安排的演化范围而且现存制
度往往还有“残值”,再就是制度创新会导致复杂的利益调整,而且发明一个以
前没有的新制度需要时间和不断摸索,同时人的有限理性、信息成本和意识形态
等因素也会延缓制度创新。三是包括创新者在内的人的认知局限,一项制度安排
得以形成往往是特定社会中的人们不断“试错”、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及不断
学习的结果。因此现存的知识、既有的经验支持着现存的制度,但新制度安排则
没有现成的知识和经验的支持。要获取新知识新经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四是
创新制度的成本,概括讲它包括创造新制度的生产成本和用新制度代替I!El带lJ度的
交易成本,创新成本是制约制度变迁的一个主要因素。制度变迁是通过何种方式
实现的,我们可以从两个两种模式来认识。首先,制度变迁方式可以采用由个人
或组织主导的诱致性变迁或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模式。其次,变迁主体可以
按照渐进式或激进式两种方式推进变迁过程。一般由个人或组织主导的诱致性变
迁具有渐进性、自发性、自主性的特征,而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可以采用渐
进式或激进式、或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制度创新。
以上是对制度变迁总体过程的简单认识,当然在具体的变迁环境中所进彳亍的
变迁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就具体认识我国的制度变迁所特有的显著特征。
西北工业大学矧土|生论卫
4.2基于中国国情的制度变迁方式
从整体上看,中圈的经济体制改革走的是“渐进式制度变迁”之路,变迁的
过程是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合。其实制度变迁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一种方
式,并不是由某些经济学家在理论上所分析出来的“最优方案”所决定的,而是
取决于当时的制度环境和各种客观条件。中幽改革走的是渐进式的制度变迁方
式,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由易到难,分步推进.在稳定中求发展的道路。诱致性
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体现为,在充分发挥自发性改革和基层单位
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坚持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依中国的
国情我们必须选择“整体上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之路。
4.2.1选择“渐进式制度变迁”的原因
中国经济改革之所以走上渐进式制度变迁的道路,与其当时所面临的“制度
环境”和客观条件密切相关。
第一,中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面临着“制度记忆”的缺失,中
国作为传统计划经济国家的经济改革是建立或创造市场制度,没有目标制度的制
度记忆,建立市场制度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过程。当制度变迁缺乏
可利用的“制度记忆”时,制度变迁实际上就是一个重新探索的过程,制度变迁
的不确定性因素十分明显,这种情况下新的制度安排在决定和实施时往往会遇到
怀疑和犹豫,继而迷失方向,至少最初是这样的,这是决定我国采用“渐进式制
度变迁”的客观原因之一。
第二,中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面临着“制度鸿沟”问题,因为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在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和动力机制等重要方面都存
在着显著差异。更为重要的是,两种体制下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习
惯都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况下,适合市场经济成长的制度环境没有具备,如果由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速度越快,对社会造成的冲击蒯越强,如果这种冲击
的强度超过了社会承受的极限,那么社会的稳定性将受到威胁,为此可能要付出
高昂的代价。
4.2.2“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必然性
从变迁主体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制度变迁是“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
合的典范。
西北工业人学坝卜鬯蹬义
其~,我国纾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鲐济过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制度变
迁过程。它不是原有制度结构中某些个别安排的局部改变,而是整个制度结构的
全面改造;也不是对现行制度规则的运行过程作实际上的微调,而是全部经济秩
序和经济生活的根本变革。改革虽然以农村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发端,皑在这样一
个巨大而又深刻的变迁过程中,仅仅依靠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满足不了社会对制度
的需求的,尤为重要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效率的所有权结构尚未形成,市场
发育不完善的社会中,个人和团体的制度变迁成本之大足以扼杀所有自发性的创
新冲动,因此在诱致性制度变迁满足不了社会对制度需求时,通过国家有组织、
有步骤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不仅可以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降低制度变迁的组织
成本和实施成本,还可以以其强制力为后盾,在全社会普遍推行与市场经济相适
应的新制度安排,从而缩短体制改革过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其二,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极易导致个别地区和个别集团利益的过度膨
胀,以至于将他们的利益凌驾于社会之上。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执政常的
领导下,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
法令主导着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政府对改革过程从整体上进行的规划、组织和协
调,既充分利用了政府的强制性力量,减少了改革的阻力,较好地解决了经济与
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防止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失控,又按照社会
理性的要求选择了比较有利的制度模式和改革路线,从而弥补局部改革的不足,
将群众自发性创造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制度变迁有组织地推广到全国。这种整
体协调很多情况下是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分领域、分部门、分地区、分行业等一
个个局部性的改革实现的。不同部分之间的改革在进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
形成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非国有经济到国有经济,从增量改革到存
量改革调整,最后实现经济体制转换的独特道路。
4.2.3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特征化事实
1、渐进性的体现
首先,制度变迁的且标模式是渐变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没有严格意义上
的连续不断的改革目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改革缺少目标,而是改革的目
标在不断地根据改革的进程需要进行调整,即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进一步说,就
西=ItIJk人学|l_i!L生论文
是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是在长期“摸索”中得到最终确定的。
其次,制度变迁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试验的过程。渐进式改革采取的是先试点
后推广的方式,}!|:l改革由点到面的逐步展开。对于每项改革措施,先在小范围内
进行试验,不断总结和观察,如果被证明是成功的,则予以推广;如果被证明是
失败的,其危害电只是发生在局部领域,而不至于引起全社会的不稳定。如中国
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就具有典型的试验性。当时由于制度的非均衡,一群人为
获利机会而进行制度创新,一开始这并不被政府承认,但当这种新制度的安排被
证明是有效的,制度就被正式化并被进一步推广。
再次,渐进式变迁还体现在改革的其他许多方面。从农村制度变迁开始,然
后扩展到城市;变迁过程从体制外着手,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
制经济,而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
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
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
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开,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在改革推进的
方法上,也是这样。先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
逐步实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还有是先易后难,先改革那些比较容
易改的领域,最后搞攻坚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现实
(1)诱致性变迁的主要体现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讲,首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是从农村开始的,
农村的制度变迁走在中国整体制度创新的前面,而农村和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体现
的就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扩散过程。这种诱致性制度变迁之所以首先发生在农
村,一是从农村这个特殊的社会单位来看,其主要居民——农民受旧体制压抑程
度最重,制度变迁的“成本——效益比”最大。二是从当时中国社会的总体情况
来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农业已不堪重负,如果不
解决农业问题,整个国民经济势必崩溃,传统的计划经济制度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在这种情况下,为改革农村经济制度所付出的制度变迁成本与其预期将获得的制
度收益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利益空间。这个利益空间的存在,诱发了最
高决策层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决簧动机。其次,改革初期我们选择体制外成长的

西北riI,几学硕士生论文
路径也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它是在不损害传统体制既得利益的前提下,
增进改革者利益。因此,它满足十[1累托改善,即满足使一部分人们在新的制度安
排下达到福利最大化,而同时不损害另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自改革初始中国选
择了体制外成氏的诱致性变迁路径,从此,在中国传统体制的外部和边缘发生了
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涌现出一批批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主体,发展起来的乡镇企
业、城镇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
一旦诱发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得到推广,这一改革必将触动旧的计划经
济体制的根基,并由此提出改革旧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要改革计划经济
制度,必然要触及计划体制的核心部分。于是,诱发性制度变迁势必引发强制的
制度变迁。
(2)强制性变迁的主要体现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的变迁具有强制性变迁的特点,以1984年10月党的十二
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制度变迁的重
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于城市改革(仍以其改革的核心国企改革为讨论对象)
遇到的阻力远远大于农村改革,这一改革从一开始就自上而下地进行的,属于强
制性制度变迁。
相比之下,国企制度改革涉及到极为广阔的利益与矛盾,旧的国企体制造就
了一大批既得利益阶层,改革的进行可能意味着他们既有特权的丧失,因而他们
是国企体制改革的坚决反对者;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尽管在旧体制下其经济利
益最大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有创新的要求,但由于对改革所承担的风险及改
革本身所花费的社会成本的担心,而对改革持观望态度。国企制度改革缺乏自发
的动力。而且,国企制度变迁涉及国家权力的再分配、国家在新体制中自身地位
的确定、国家用行政力量对抗对制度创新的阻挠。另外,政府在企业制度变迁中
通过强制性行政、法律等手段,替代一部分发育不全、运行失效的市场机制,实
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行。最后,国企制度变迁实行的是赶路战略,在此过程
中,依靠强大的政府应付那些骤然迸发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降低变迁的社会成本。
这些都使政府主导型变迁成为必要,我国政府遂以权威强制性推行国企制度变迁
的各种措施,并有效地降低制度创新的社会成本。
两fL丁业大学倾士生论文
4.3我园渐进式制度变迁不容忽视的显著特征
4.3.1制度变迁的内生非移植性
我吲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鲜明的内生性特点。从市场经济
制度形成的历史看,它并非是一种独立于经济当事人的“先验制度”,也不是}b
某个理论家设计出来的“智慧方案”,而是经济当事人在经营实践中为谋求自己
最大经济利益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具有鲜明的内生性特点。同时,市场经济制
度不是~蹴而就的,它经历了漫长的摸索和反复的实践才最终成为今天我们所见
到的这种模式。正是每个经济当事人为了解决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共同矛盾。才
逐渐摸索和建立起我们今天称之为市场经济的这种制度。这就是说,市场经济制
度绝不是一种从外部输入社会经济生活的东西,而是社会生活尤其是企业经营实
践孕育出来的一种制度安排,新生制度之所以自2够出现,就是各利益集团长期磨
合不断达成和约的结果。所以中国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也必须是自身经过长期
摸索,最终内生出的适合自己的市场经济模式。
中国的改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变迁的过程,这也体现在制度变迁的非移
植性。世界上存在相对成功的经济制度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能否将别国相对成功
的制度移植到正处于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则是~个问题。实际上,产生相对成功的
经济制度的制度环境是独特的,是不可能移植的。当然可以学习借鉴别国相对成
功的制度,但不能全盘照搬。否则其结果是不能达到预期的变迁目的。如中国国
企制度改革遇到了制度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国企制度被锁定在某种低效率的状
态,这需要借助于外力来打破这种状态,推动制度变迁的深化。为了降低制度创
新的成本,迅速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我们就有借鉴别国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
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新制度的安排。但非直接的移植别国成功的制度安排。
4.3.2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
中国目前的改革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变迁过程,这种过程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
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
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的改革道路,这本身就是一种路径依赖的结果,然
而二十多年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之路又会形成十分强烈的路径依赖。这就是说,第
一,中国初始的体制选择提供了强化现存体制的刺激和惯性,因为沿着其原有的
体制变化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方便一些。第二,伴随中国体
两北工业大学顾上生论立
制形成过程,也会形成某种雨:现存体制中的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力求巩围
现有制度,阻碍进~步的改革,哪怕新的体制较之现存的体制更有效率。所以,
改革能否成功,能不能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把有效率的经济体制
建立起来,就不仅取决于改革眷的主观愿望和最终目标,而且依赖于~开始刚选
择的路径,因为人们过去作dj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而路径依赖一
旦形成,沿着既定的路径,制度变迁既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
可能顺着错误的路径走下去,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中。而制度一旦被
锁定在无效率状态,人们要想作出新的制度选择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中国制度变
迁过程既有表现为有利的良性的路径依赖,这从二十多年的制度变迁绩效可得到
证明,又有不利的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成本高昂或者变迁难以
取得成绩都与无效路径依赖有直接关系。
因此在市场取向的渐进改革中,如果不能摆脱制度变迁中无效率的路径依
赖,市场经济体制就无法建立起来。因为路径依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利益因素。
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制度中既得利益的团体,这些团体对这种
制度或路径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步的改革,哪怕
新的制度安排较之现存制度更有效率。如中国双轨制改革路径的选择,一方面使
人们易于接受部分放开价格的措施,另一方面却由于部分人可以从商品和要素的
双轨价格中得到巨额租金而产生某种力图保持甚至扩大这种寻租环境的压力集
团,形成对彻底改革价格制度的阻力。同理,国有企业的改革,一开始采取了企
业制度不作根本改变的条件下,“放权让利”的办法。这种做法在当时的确得到
了人们的欢迎,但是一旦选择了这一路径,放权让利便以要求进一步放权让利的
形式自我强化。其结果是形成了目前这种一方面企业受到多级政府的干预,缺乏
应有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企业治理结构上对“内部人控制”失去控制的局面。
因此,我们只有认真地研究历史,分析清楚我们过去的制度变迁道路,现在
的制度选择集合与成本,才有可能制定出有效率的政策,打破低效率靠4度锁定,
实现富有绩效的制度变迁。
4.3.3制度供给滞后性
首先,制度变迁过程有对制度的需求就应该有供给,但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
革过程中,制度变迁供给相对于制度变迁需求而言,常常是滞后的,由于政府和
西北.【业人学f(_}j士生论卫
非政府组织在设计、实施一项新制度时需花费成本,有时候制度创新的成本高昂
足以打消制度主体的创新念头。这是导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供给滞
后的最关键原因。有时即使有了制度创新的决定.但长期受着传统计划思想的束
缚,创新过程表现为我们现有知识存量、人(包括创新者在内)的有限理性、信
息获得、技术和意识形念等因素都延缓制度创新,而且我们要发明一个以前没有
的新制度需要时间和不断摸索。因此现存的知识、既有的经验支持着现存的制度,
但新制度安排则没有现成的知识和经验的支持。要获取新知识新经验,绝非一朝
一夕之功。
其次,由路径依赖导致的制度供给滞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
路径依赖既有良性的路径依赖特点,也有低效的路径依赖痕迹。当制度变迁陷入
低效的路径依赖时,由于制度变迁利益集团的极力巩固现有制度体系,阻碍新制
度的安排,导致应确立的制度无法确立,造成制度供给滞后。当然良性的路径依
赖一般不会造成制度供给滞后。
再次,由制度博弈导致的制度供给滞后。“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每个利益
主体都会根据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制度,但是,社会是由许多
人组成,而许多单个人的利益又可能是相互冲突的,这样,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
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必然要进行各方面的合作与竞争,从而形成了一个总的结
果,即制度变迁,它不取决于单个人或单个利益主体的选择,而是不同利益集团
间相互作用或博弈的产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制度变迁无疑也是制度
博弈的产物,不同的社会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既定的社会结构下进行的制度博
弈,致使整体制度的演进只能由局部制度的变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而
成。同时,中国的制度变迁也是特定环境下的,不断在推出新制度成本、收益与
社会的承受能力间的权衡、推进的过程。所以,中国的经济制度交迁过程呈现较
显著的制度供给滞后。
最后,就是已提供的某些制度功能没有完全发挥或完全没有发挥。我国制度
功能没能完全发挥是由于制度安排的集体性、配套性不强和制度变型造成的。按
照厉以宁的定义,制度变型是指:“一种按照制度创新主体原来的设计而出现的
制度创新,或者在它产生的过程中,或者在它形成后不久,就发生了变化,同
¨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Ⅱ{版社,2001.PIl5
44
西北工业大学倒·卜l论文
原来的设计有较大差异,从而起不到它本来心当起的作用。制度变型分为全部变
型和局部变型。”制度变型是由于实施不力、阻力集团的阻挠以及市场机制不完
善造成的。所以相对柬讲,制度功能如果没确得到应有的发挥,制度供给也表现
为滞后了。
4.4我国渐进式制度变迁产生的问题
对我国制度变迁存在的典型特征分析可见,在我国当前阶段的改革中,存在
一些应该被给予重视、并设法改善或彻底解决的不利因素。因为这些因素足以阻
碍进一步制度变迁顺利进行,甚至可能终止变迁过程。
4.4.1渐进式制度变迁的成本递增及其累积成本成为进一步变迁的阻力
由于渐进改革的初始阶段主要是在那些旧体制弊端明显、问题重重的领域进
行改革,这些改革收益明显且并不会严重损害谁的利益,因此制度变迁成本比较
小、收益较大。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容易进行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
往往是最难改、却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至关重要的改革。难改主要有两个含义,
一是问题的错综复杂和积重难返,使这类改革常常很“费钱”、很昂贵,必须通
过大量资金投入才能使其市场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柬财富的再分配。二是这类
改革常常会损害一部分社会集团或成员的利益,因此改革意昧着利益的重新分
配。这类改革的困难使制度变迁的成本不断增加,负面影响目渐显露。此外,渐
进改革下制度变迁成本的递增性还与渐进改革时常采取的“赎买政策”有关,即
为了降低制度变迁成本和对改革可能的反对与阻力,改革者常常通过对受损者给
予补偿的方式推进改革。如价格改革时期.随着价格市场化带来的价格上涨,政
府常常通过对居民给予补贴的方式降低居民对价格上涨的不满和抵触,从而降低
制度变迁阻力。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需要补偿的群体和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
当改革深入到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与所有人都有关的领域时,
面对大规模的失业和社会福利负担,政府不可能也无力再给予广泛补偿,这使得
社会成员的损失和制度变迁的成本趋于上升。
渐进式改革的累积成本或后摊成本成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我国的经济体制
改革是从易到难,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目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
这实际上是渐进式改革的累积成本所导致的。比如-价格双轨制是渐进式改革的
西北]二业人学⋯卜生论文
最主要表现之~,但是价格双轨制所带来的“腐败”问题,则h,以看作是渐进式
改革的累积成本。体制外改革也产生后摊成本,在旧体制外生长出新体制,旧体
制的改革则逐步进行,这种渐进性确实既依靠新体制的外力推动旧体制变革,又
不至于使因旧体制的突然崩溃而导致巨犬的社会震荡。但是,它却产生了新旧体
制之f叫的摩擦和摩擦成本,而且,对旧体制内公有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境况相对
恶化,导致旧体制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国有企业的效益不好,国有企业大
量下岗职工的存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渐进式改革的后摊成本越来越
大,成为迸一步改革的巨大阻力。
4.4.2制度变迁方式的相对固化对制度变迁的阻碍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在整体上体现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制性制度变
迁的交替使用,但是在某一项具体的改革中,表现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制性制
度变迁转化不利或不能做到适时转化,甚至有时表现出相对固化的迹象。之所以
要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灵活采用变迁方式,是因为实践经验表明,不管是需求诱制
制度变迁,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都不能解决所有的制度供给问题。因为强制性制
度变迁虽然安排效率高,但是安排的结果可能是低效率的;需求诱制性制度变迁
虽然安排的制度符合实际的需要,但是速度太慢,安排效率低。只有把两者结合
起来,交替使用才会使制度结构效率最高,安排效率最高,制度较好的满足实际
的需要。
由于变迁中我们没能准确把握变迁方式的转换时机或力度,将强制性制度变
迁与诱制性制度变迁实现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改革进程。影响了变迁
的效率。单就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这一单项改革看,起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一种典型的需求诱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而当这种制度创新的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
策层面所深刻理解后,才转变为对中国整体而言的诱制性制度变迁,才对部分地
区施有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虽然到90年代以后,农业改革实际上是以强制性
变迁开始而又转化为诱制性变迁,之后两种性质的变迁不断交替往复的过程,但
是在整个过程中仍有明显的方式转换的反应速度、转换的力度、与转换的范围的
不够。对于20多年的国企改革,我们更可见典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即一
直以来都十分注重自上而下的推进改革,虽然期间伴有转轨方式的交替使用,但
那也是十分不明显的,更不足以充分发挥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势必会
两北’f业几学顾}生论文
对制度变迁过程产生阻力。
4.4.3有效制度缺失对变迁形成阻碍
我国的渐进制度变迁过程,具有明显的对制度的需求不足,随着改革的不断
深入,改革的难度在变大,不确定因素在变多,人们对新制度的实施将带来的预
期收益信心不足,因而对新制度需求的积极性不高。尤其对于当前阶段改革来说,
人们势必要承担更加复杂的改革所带来的高成本,所以新制度往往不受欢迎或遭
拒绝,这无疑增大了制度创新的阻力。而且我国在一些领域的改革带有明显的“非
帕雷托改进”一性质,也就是说改革使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必有一部分人利益受
损,这就会产生一个群体对新制度没有需求甚至反对新制度的实施。没有广泛的
对新制度的内部需求,会造成有效制度缺失,而且如果没有对新制度的广泛需求,
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是不可能顺利进行。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潜力的开掘,会使原有的制
度系统越来越失去活力,越来越僵化。这就需要不断有新制度供给以适应不断前
进的社会。而我国的制度变迁过程有明显的制度供给滞后表现,供给存在滞后造
成有效制度缺失。制度缺失表现在制度供给数量的不足,也表现在制度供给主体
的制度供给的意愿和能力的不足,还表现在制度供给主体在具体执行和实践制
度安排方面的能力和意愿的不足。正是这种制度供给上的不足与滞后导致有效制
度缺失。
有效制度缺失会对变迁过程产生阻碍作用,甚至也有可能会中断制度变迁过
程而中断经济体制改革。从制度在变迁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考察。有效制度缺失表
现为两种类型:一是一般配套制度的缺失;一是核心制度的缺失。一般配套制度
的缺失表现为制度的边际效率还是上升的,只是与应达到的效率有一定的距离。
这就会对变迁过程形成阻碍作用。而核心制度的缺失就有可能跌入制度陷阱,即
如果核心制度供给短缺,不管安排多少有利于经济增长、城乡居民增加收入的制
度都没有任何效果。这就可能使变迁过程就此中断。我国进一步制度变迁所表现
的有效制度缺失既包含一般配套制度缺失,也存在核心制度缺失。如我国进入攻
坚阶段的国企改革,为什么国企改革一直步履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制度
缺失(包括两种缺失)所限,进一步改革更是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国企与市
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同时,我国存在政府有效制度短缺,体现为在规范政府主体
47
西北一业大学硕卜生论义
行为、规模、职能、权力与行为方式上制度的缺失与不完善。其后果是政府规模、
权能的不合理,以及腐败的滋生,政府越俎代庖地替代市场,使市场在政府权力
束缚中徘侗,社会交易费用大大提高;亦存在市场制度短缺,诸如产权制度、金
融制度、企、泣制度、银行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不完善,导致经济行为的混乱
与市场的无序。
总之,我国有效制度的缺失既包含着制度安排的短缺,也包含制度执行与制
度遵从的短缺。随着我国立法步伐的加快,制度安排的短缺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在制度安排短缺的深层与背后,隐含着更为严重的短缺——制度执行和遵从的
短缺,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日益突出。制度化是制
度安排与制度遵从的统一,制度遵从的短缺将葬送一切制度化的企求与努力,使
制度安排成为一纸空文。
第五章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路径建议
5.1继续实现富有成效的制度变迁需动态把握路径阶段性特征
经过二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二
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经济体制改革还要继续推进和深入。从
体制本身看,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只是一个雏形,制度内容尚有缺口,运行机
制还不完善,体制运转效果还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经济发展
过程中还经常碰到大量的体制性障碍,经济体制面临的闻题还不少。两“十五”
计划确定了以发展为主线、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大思路,发展和调整都
要依靠体制创新、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都要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中进行和实现。因此,今后五到十年既是我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经济体制
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所以为使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同时,
动态把握变迁的路径特征并深入认识,进而实施富有成效的制度变迁。当前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州j匕_【=业大学硕}:生论义
5.1.1经济体制改革已到全面攻坚阶段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是由易到难,中国的改革也是循着这一路径行进的,现在
已到了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展开的全面攻坚阶段。具体表现为:
l、市场化改革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取得突破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要清醒看到,一些深层次矛
盾并末解决。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问题:第一,产权改革滞后问题。产权制度
改革是市场化改革绕不过去的问题。自1984年以来,我国企业改革是以“两权
分离”作为理论依据的。按照这种理论,国家要牢牢掌握企业的财产所有权,而
企业则仅拥有经营权。虽然,20世纪90年代提出企业制度创新的“攻坚”任务,
而且将“产权明晰”作为现代企业制度本质规定性的第一条,但这一“攻坚战”
迄今仍处于“久攻不下”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国有经济的战略重
组远没有完成。前一阶段虽然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国有经
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仍未解决。二是与国有经
济的战略调整受挫相联系,作为细胞单位的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和制度创新有待
突破。十五大以来,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包括产权结构在内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但目前仍不合理。三是集体企业的产权问题也未完全解决。中国的集体经济特别
是乡镇集体企业存在严重的“产权模糊”问题,在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乡镇企
业这种“模糊产权”是有作用的,但是在深度市场化的条件下这种“模糊产权”
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至于城乡私有产权和劳动者所有的劳权也未得到更
充分的重视和保护。所有这些都表明,产权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的“瓶颈”。第二,要素市场“双轨制”问题。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商品
的市场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也应看到,中国经济总体的市场化程度并不理想,
距离目标模式尚有不小的空间。特别是要素市场化程度过低,充分暴露了中国经
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在要素市场中,资本市场化程度明显偏低。从存量
资本角度来分析,以上市公司为例截至2001年年底,深沪股市上市公司总数为
1154家,上市股票数1240只,股票总市值43522亿元,而流通总市值仅为14463
亿元,流通比重只占33.23%,大部分处于非流通状态,而要实现全流通,则遇
到很大的阻力。从增量资本角度来分析,虽然国有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
的比重相对于改革初期(1980年)的81.9%有所下降,但到2000年仍高达
州|匕工业大学硕L生论义
56.2%,而初步按市场化运作的非国有投资只占43.8%。叫在土地要素方面,
除少数固有土地实行招投标以外,绝大部分还未按市场化运作,迄今仍按行政审
批制进行划拨。在劳动力要素方面,出于受户籍制度的影响,远未形成城乡劳动
力~体化的市场。第三,政府自身的体制改革问题。政府机构改革虽然取得一定
进展,但是政府管理体制则改革不够,政府体制改革中三个基本关系即政府与市
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包括“越位”和“缺位”在
内的“错位”现象仍然比比皆是,政府改革是推进程度比较滞后的领域。
2、改革主体本身的制约问题
从改革主体本身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改革
主体的利益制约问题。计划经济体制曾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由于中
国改革走的是一条“先沿海后内地”、“先非国有后国有”、“先商品市场后要素市
场”的道路,因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获益状况是不同
的,加之国家曾在不同范围实行过优惠政策或特殊措施,由此形成了一种既定的
利益格局,其中那部分获取改革先期效益的人,成了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当改
革进入深度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新阶段之后,改革的既得利益者能否冲破狭
隘的利益格局就成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由此观之,深化改革不仅要排除来自传
统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力量的阻挠,而且也要排除市场经济初创阶段所形成的部分
改革者狭隘眼界的干扰。二是改革方略的调整问题。改革初期主要是单项改革和
局部改革,虽然也要求规范化的运作,但在不少地区和部门采取了“撞击反射”
的方式,带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在市场经济的初创阶段,这种自发性改革尚得
到认同,但进入深化阶段后,如把这种方略凝固化。则会成为改革的障碍n这就
要求下一阶段的改革,不仅是对前一阶段改革的延续和深化,而且是对原有某些
改革方略的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者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
5.1.2经济体制改革已到全面整合阶段
如果说,前2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侧重点是把改革的内容分成独立的若干
项分别进行的,那么,今天改革的侧重点将更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和整合
性,要强调经济体制各个方面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因为,以前单项改
革已基本解决自身的浅层次问题,都进入了攻坚阶段,而各方面体制的深层次问
①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0年1200t年。
西北工业大学硕1生论义
题都非单项改革所能解决,必须通过配套改革,通过团队合作方能完成。
从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关系看,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微
观经济领域涉及的是个体经济单位,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宏观经济领域涉及的是
国民经济整体问题,是凌驾j二局部利益之上的全局利益。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微观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把企业经营活动及各种
具体产品的供求关系从政府直接管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向借助市场机制柬进
行调节,其目的是形成市场直接影响企业决策行为的机制,激发企业的活力:宏
观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内容则是国家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从主要依靠行政
手段对企业进行直接管理,转向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及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国
民经济系统进行总体层面的管理、控制、协调和引导,其目的是影响国民经济中
的重大变量关系,为企业经营营造良好的大环境。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微观
领域开始的,时至今日,我国虽然初步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框架,但相对
于微观领域的重大变革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宏观领域的改革明显滞后,这已
经造成了微观改革深化的严重障碍。改变宏观改革滞后状况,关键是深化财政、
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通过整合真正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从而使
多种经济杠杆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从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复杂性看,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环节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涉及到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建立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等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未来
改革的系统性明显加强。以搭建社会保障制度为“平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自
身的协调配套。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自身的内容来说,主要涉及所有制和企业制
度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分配制度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
立等。前一段我们考核改革的效应主要看其向纵深发展的程度,下一步既要考核
“纵向深入程度”,而且也要考核“横向协同程度”(改革边际效益=单项纵向程
度指数+横向协同程度指数)。
5.1.3经济体制改革面临新环境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迅速加快,国家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日益密切,竞争也
曰益加剧,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为世界经济
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当今世界,要想发展,就必须积极地参与和融入这一时代潮
51
两北丁业大学颁上生论上
流。经济全球化及其竞争的全面性和严峻性迫使我们必须面向世界进行体制改
革。这就对经济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把促进国际化作为深度市场化的
一个重要方面,就要求我们构建一个有利于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趋利避害的、高
度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为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
的企业创造一个都能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公平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体制
环境,创造能够适应国际化经营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和
完善一整套有利于发挥我国经济动态比较优势和不断提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层
位的制度安排:要在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础上,积极地、有步骤地推
进各个层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相互沟通和衔接,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推进人民
币的完全可兑换和国际化;要着眼于两个市场来完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以
保持国民经济的内部平衡和对外平衡,防止外国跨国公司垄断我国内市场,最大
限度地减少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要正确处理好国内法与国际法
的关系,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a要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融入世界经济和与国际经贸规则接轨中坚定不移地维护我
国的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并始终保持我国市场经济的社
会主义特性。
5.2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举措
5.2.1体制内创新与体制外推进是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选择
可以这样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改革是以外围改革为主,也就
是以体制外的浅层次改革为主的,“放权让利”就是这种体制改革的集中表现;
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明显地转向以体制内的深层次改革为主,它主
要表现在加大了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力度,加大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力度。
因为传统体制核心一一国有经济改革滞后己成为制约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制度性
障碍。当前,采取体制内创新与体制外推进的策略就成了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的必然选择。
1、体制内创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最佳选择
针对国家关于国有经济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的构想,有人担心国有经济因此将
失去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国家将失去调控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最终危及公
两北丁业大学顺t生论义
有制的主体化地位。有人甚至提出这是把国有企业推向“崩溃性瓦解”的“私有
制政策”,笔者认为,在“国退民进”中实现“国民结合”就是一种体制内创新,
对国有经济实行根本性改革和重组势在必行。体制内创新决不是削弱国有经济的
主导作用,更不是把国有经济推向“崩溃性瓦解”的“私有化政策”,而是改革
新时期中国经济形势和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首先,战略目标升级要求通过体制内创新实现并轨。改革初期,中国通过体
制外改革形成了对经济运行震荡较小的双轨体制,构成双轨体制的微观基础主要
是计划经济的国有企业和体制外成长的乡镇企业。双轨体制保证了在粗放型增长
方式下解决温饱实现小康的战略要求。新时期,实现比较富裕的战略目标,要求
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从双轨体制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转
变。只有通过体制内创新才能保证双轨体制向新制度并轨,防止旧体制复归。
其次,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有经济唯有通过体制内创新才能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近几年,中国买方市场的出现,需求约束型经济
的形成曾经迫使国有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改革,然而国
有经济的深层矛盾并未彻底解决。加入WT0后的中国,国外企业和资本将大量涌
入,国有企业将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竞争对手。面对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
困难和矛盾,国有经济有秩序地从竞争性行业退出,鼓励国外企业和资本积极
参与国有资产存量的重组和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以多种形式的产权联合形成新
的市场主体。通过体制内创新不仅拓宽了资金渠道,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还转换了国有经济的经营体制,增强了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越来越显示其弊端,农户家庭经营耕地规模过小,阻碍了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
广,极大地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散的家庭经营形式,阻碍了农业产
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1985年以后,农村经济虽有很大发展,
但总的速度放慢了,有时处于低谷徘徊局面。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逐年递减,目前
农民收入增长几乎跌入低谷,农民负担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并有日益复杂
化的趋势。农村的改革同样面临创新的匮乏。
再次,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东部沿海地
区资金、技术和产业的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进行体制内创新。目
西北工业人0:坝1炷论文
前东部沿海地区已相继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入了一个产品更新换代,企业分
化重组,产业调整升级的新时期,为实现东部产业向西转移提供了机遇。但是产
业转移c!王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一是西部地区地处内陆腹地,交通通讯落后,缺
少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使产业转移的运输成本信息成本火增。二是西部地
区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要素条件不如东部沿海地区,使西部地区缺少
主动促成产业转移的动力和条件。三是中国劳动力的严重过剩和高度流动性造成
劳动力市场的低工资性,使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转移的成本居高不下。实现
东部资金、技术、产业向西转移,需要有一种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通过体
制内创新,实现西部国有资产存量与东部资金和技术的产权结合,让东部有实力
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和高新技术人才拥有更多的资源配置权和剩余索取权,降低
投资西部的交易成本,提高预期收益,才嘀B实现东部资金、技术、产业的大规模
西移。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同样面临寻找增长点的问题,无疑在当前的体制改革
进程中,只能是从体制内挖掘。
最后,制度选择信息能力和信息存量大大增加,体制内创新的制度风险大大
降低。改革初期人们还不知道市场经济是何物,为了避免体制内创新给社会经济
发展带来的风险,只能通过体制外改革“走一步看一步”。20多年后的今天,人
们看到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学会了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十四大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已被人民普遍接受,特别是党和国家在调控宏
观经济运行和领导经济改革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创立了正确的理论。这表明
中国有了彻底改革国有企业制度所必须的信息能力和信息存量,通过体制内创
新,最终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已经成熟。
2、体制外推进的必然及体制外推进对体制内创新的必要补充
强调体制内创新的制度安排,并不否定体制外改革对非国有经济成长所起的
作用,而是强调在体制外改革的制度绩效边际递减的情况下,体制内创新能够为
新的市场主体拓展制度空间。国有经济从竞争性行业有秩序地退出,一方面使国
有经济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必须保护控制力的行业中,在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能方面
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出竞争性行业,使非国有经济有一个更大的
发展空间。这是一个以体制内创新为主,体制内创新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的制度
安排,是一个使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制度安排,是现代市
西北1二业k学硕士生论立
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种对国有经济会丧失主导地位的担心也不足虑,由于
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都将自己的全部力量投入到各自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领
域,国家财政税收会大大增加,国有经济会更健康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
的主导作用Ⅲ、会削弱,只能加强。
总之,处理好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的关系对改革的推进十分重要。经济
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体制外改革的文章还没有做完,还要继续做,但是更大量
的“题目”在体制内改革方面。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体制内改革的重中之
重,它涉及到产权、债务、破产、下岗分流等等问题,改不好将前功尽弃。但我
们又不能绕开国企改革。这就决定了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必
然将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体制内改革为主,协调推进。
继续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民营经济和三资经济都培植成最有活力的经济增
长点,继续以体制外改革的成果推进体制内改革,缓冲对国有经济改革的压力。
更关键的是要下决心去啃体制内改革剩下的那些“硬骨头”。我们曾不惜代价地
利用经济、行政等手段,采取财政、货币等优惠政策,使稀缺资源分配向国有企
业倾斜,为固有企业减负,给国有企业输血。事实证明,这些向国有企业普遍注
资的思路必须转变,再也不能用发补贴、放贷款、免欠债、给予种种优惠等各种
方式维持那些政企不分的旧体制。该彻底甩掉“包袱”,使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
也减一减负担,以便轻装前进,尽快迈出大的步伐。
5.2.2改革应充分体现“协调发展”的整体效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
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和发展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
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过去20多年的改革,我国经
济改革按照上述基本框架的要求进行,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初步建立并不意味着其构成要素全面到
位,事实上,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中的许多方面都是处于萌芽和试图定型之中,
在新世纪的头10年则必须作基本的定型,否则势必影响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既定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
程。当前要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除了有针对性的单个领域改革的突进之
外,各个方面的改革必须配套进行,协调发展,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才能
西北丁业==l_=学顾士生论义
取得实质性效果。
前20多年的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市场化为敬向的,20多年中其市
场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总的来说,距离目标模式尚有很大的距离,而且,
未来又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应当明确以“重点突破改革的深
层问题,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自身的协调发展。”为战略取向。按照这一思路,新
时期关键要以深度市场化为宗旨,推动改革的“战车”向计划经济体制最坚固的
地方推进:由一般性商品市场向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市场推进:由一
般竞争性领域向传统的垄断胜领域推进:由微观管理体制向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
进。要解决阻碍深度市场化的产权改革、要素市场改革滞后问题,解决政府自身
的体制改革问题等。同时,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建立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等问题。使改革的深化具有明显
的系统性、整体性。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自身的内容来说,主要涉及所有制和企
业制度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分配制度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制
度建立等。另外,需拓展改革的视野,不仅立足于国内的市场化,而且要立足于
国际市场化,加快建立与围际经济规则相衔接的市场经济体制。聚集改革的力量,
不仅依靠国内“内生”的改革力量,而且要学会利用外部由于加入w T 0所引发
的开放的力量。更应强化改革的秩序,随着深度市场化和自主国际化的逐步推进,
则要求经济管理由过去比较注重政策优惠逐步提升为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
5.2.3积极发挥政府对改革的推动作用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今天恧临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已经进入
攻坚与整合阶段。政府既是改革的宏观主持力量,又是被改的对象。就笔者看来,
仅仅从“退出”还是“加强”,这种认识层面来讨论这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那
么在改革的今天我们关键是要寻找政府与市场的结合点。作为经济协调的两种方
式,政府和市场是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它们并非在所有领域都是非此即彼的
关系,在许多场合两者是相互补充的。经济运行中的许多问题,无论是宏观领域
中的问题,还是微观领域中的问题,都需要政府与市场相互配合才能加以解决。
政府可以帮助市场、矫正市场,市场也可以帮助政府、矫正政府,试图在政府和
市场之间人为地划出一条分明的界限是徒劳的。不能把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固定
化、公式化,而是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客观经济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
二者的关系,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功能组合。具体讲,在市场化进程中,一方
“《北工业人学硕l一生论文
面政府应继续领导和推进改革,保持改革的有序性。另‘方面实现自身职能的转
变,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笔者更倾向于强调政府对改革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
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强势作用推动改革深化,因为政府在变迁中的行为也正
是对其自身的调整与改善。
l、改革需要政府的巨大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制度转型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意味着利益格局的
巨大变动,这难免会遇到来自既得利益的反对。这些既得利益可以分为两类:一
是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既得利益;一是与转型过程中的不规范的经济关系相联系
的既得利益。既得利益形成的集团无疑会成为市场取向改革的阻力,政府作用的
有效发挥是消除这种阻力的重要力量,因为政府可以以说服为手段,以强制力为
后盾,不断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改变现存的制度安排。改革20多年的稳健推
进和长足进展,已经显示了政府在制度转型时期消除既得利益集团对市场取向改
革的阻力,组织新秩序的权威和成就。没有政府的积极参与,制度转型不可能有
这样的自觉性和有序性,更不可能有如此低廉的代价。其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转轨,正逐步解体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开始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相互并存、摩
擦,旧体制的逐步解体,新体制的逐步建立,这一过程难免产生混乱和无序状态,
从而使不同的利益群体和个人之间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一个站在不
同利益群体之上的权威。这个权威应当有能力缓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把
冲突限制在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这个权威应当代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意志,
不为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和偏见所局限,在竞争中充当裁判的角色,把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高度系统化的过程。显然,这个权威只能由掌握公共权力
的政府来承担。反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不难看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
府,就没有足以对经济主体实施有力约束的权威及其所提供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和
行为准则。正是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才减少了制度转型过程的无序状态,缓解
了矛盾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保证制度变迁持续推进。再
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于长期处于市场欠发达状态,市场发育的深
度、广度和完善程度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市场失灵的范围和规模要比发达市场经
济围家大得多,这不仅要求政府调节的广泛存在,而且给政府提出了培育市场、
西北下业大学硼卜生论文
建没市场和组织市场的改节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是不可能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设立并执行市场活动的竞争规则的。只有一个能有效发挥作
用的政府,才可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作为一个发起者、调节者和管制者确『呆制
度转型的Jl[页}fi4完成。
2、深化改革需要更加有效的政府
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推进的今天,对政府职能的发挥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有
效发挥政府作用以缩短制度转型的过程,中国目前推动“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
应该把政府转变为一个有5世的和更加有效的政府。也就是说,在改革的攻坚整合
阶段,所要进行的制度创新常常是成本较高、风险较大而且是个人与组织所不能
胜任的。那么,在这些领域政府必须发挥强势作用积极推进制度变迁。应该指出
的是,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促进制度转型的进程,但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从而导致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政府失灵”。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政府机构在制度
转型中被赋予了较大的权力,这就为寻租创造了条件。因此,政府干预既可以成
为制度转型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制度转型的障碍。为此必须在经济转轨的同时加
强法制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民主,强化监督,这样政府才能在制度转
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从理论上讲,新制度学派并不象新古典学派一概否定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
用,也不是象凯恩斯主义那样从公共投资,制定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
的角度来认识政府的作用,而是把政府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来看待。也就是说,新
制度学派并没有为政府增加新的功能和作用,而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和界定政府的作用,发现了过去被人们所忽视的政府的一些功能。用1993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现代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诺斯等人的话来说,就是:
“我们可以把政府简单看成一种提供保护和公正而收取税金作为回报的组织。即
我们雇政府建立和实施所有权。虽然我们可以设想自愿的组织可以在有限范围内
保护所有权,但是很难想象没有政府权威可以推广这种所有权的实施。”。Ⅲ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制度变迁中,发挥政府干预或调节经济的基本
原则是:第一,政府调节的目的是校正和弥补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方面;第
二,政府调节的领域是宏观经济领域,而不是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运作;第三,
① [美]D·诺思等:《西方ttt#舭,L起》,华夏出版柑,1999。
5h
明北1。业大学顶L生论殳
政府调节的方式是经济参数调节,而不是直接的行政于预。笔者认为,应该多从
运作机制上来分析和认i_5;{政府在当前应该发挥的作用:第一,推进产权改革,建
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产权结构。所谓产权就是一组财产权力,包括所有权,使
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这种认识非常接近于前些年我们对“所有制”内涵的分
解。清楚的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调整产权是启动市场机制的前提,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结构是建立市场机制的前提。而推动产权改革只有
政府才能做得到。第二,建立法律规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制度环境。在产
权变革的同时,还必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和保护幼稚产权的法律规范。市场
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完善的法律规范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法律
的强制性,迫使交易双方遵守交易规则。完善的法律规范,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提高效率。制定法律规范的目的是规制市场,减少市场磨擦,促进市场有序运行。
而这一切只有政府才能做得到。第三,倡导并推动新道德和新观念的形成,为市
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健康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氛围。政府除了推进产权结构变
革、完善法律规范外,还应该致力于加强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的建设方面下工夫,
以发挥其对新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
5.3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5.3.1路径选择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完成此目标的
制度变迁路径应该而且确实是不唯一的,以上章节的论述也可充分证明由计划经
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变迁存在若干条由不同选择组成的路径。如图5—1所示。
图中纵轴表示制度变迁成本,横轴表示制度变迁收益,O为变迁起始点,A为变
迁目标点,OA表示等成本一收益线,那么在0点和A点之间一定存在若干条曲
线,每一条曲线都代表变迁的一种路径选择。也就是说在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
每种不同的变迁策略都可对应一条路径曲线。在最终目标都能实现的前提下,我
们假设,曲线OBA代表整体上是强制性激进式制度变迁,曲线ODA代表整体上强
制性渐进式制度变迁,那么可见,两条路径都达到了终极目标,但是以等成本一
收益线为标准进行比较,显然,较劣路径OBA与OA之间围成的区域x为变迁过
程中的效益损失。较优路径00A与OA之间围成的区域Y为变迁过程中的效益增
西北1:=业人学颂l“生呛丈
加。
我国的制度变迁过程理沦和实际都存在若‘r不同的路径,我们清楚中国改革
的目的不仅是体制的转型,而且也是发展的转型。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发展中实现
转型,我们要保证变迁过程中的经济增}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稳定与
发展。所以选择较优的制度变迁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J l
C
L^ .y∥’刁L
///’
//Y,,≤
∥一// fr
0 W
圈5-l 转轨路径与效益比较
5.3.2路径选择的建议
建立在上文对我国经济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与深刻认识基础上,结合当前的
路径特征,笔者认为继续实现富有成效的制度变迁,在路径选择问题上应该着重
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I、台理分摊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累积成本
要保证迸一步制度变迁富有成效,首要问题就是对由渐进式制度变迁所带来
的累积成本进行合理分摊。我们已认识到,由于对渐进式变迁方式的采用,决定
变迁成本有递增的趋势,加之渐进式变迁所固有的成本累积特点,所以成本问题
能否处理好是改革能否继续深化的前提,是进一步变迁能否顺利推进的必要保
证,我们清楚制度变迁主体常常因为高额成本而放弃进行制度创新。
改革是一次涉及所有社会成员的巨大变革,是全民事业。因此,是否进行改
两北工业人学删l‘生论文
革,如何改革,改革的方式、速度、方法等等均应让广大的社会公众参与进来,
提高他们的创造积极性,由他们作出选择,这样会尽量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提
高他们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承受力。实际上,抑制进一步改革成本递增的核心问题
足提高社会成员对改革成本的承受力,从I而大大降低摩擦阻力成木。因为改革难
以推进的原因往往是,在协调社会成员包括现存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过程中受
阻。而要提高公众对社会成本的承受力,丰要问题是解决改革过程中的社会公正
问题。就是说,无论经济体制改革是否造成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造成改革成本,只
要改革过程是公正的,成本是在全社会范围合理负担的,社会对改革成本的承受
力就较高,改革的摩擦阻力相对就低,否则,社会对成本的承受力就低,相对成
本就高,就会危及社会稳定和改革过程本身,最终使改革归于失败。
从总体上说,得益于改革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全体社会成员都是改革的受益
者,也都是改革成本的承担者。改革成本应在政府及其他微观主体之间进行分配,
最重要是对成本分摊尽量追求合理,分摊过程中,既要照顾普通社会成员的承受
能力,必要时对于既得利益集团的成本分摊要采取强制性的方式,当然政府作为
变迁主体势必要承担变迁成本。但是,具体到某些时期某些领域,我们发现,改
革过程中受益最多的往往是某些当权者和垄断者,他们依靠对权力和资源的垄
断,常常可以将社会财富化公为私,成为先富的人。反观广大普通百姓,他们所
获得的改革收益总在平均收益以下,不仅几乎承担了全部改革成本,还要面对物
价上涨,下岗失业,他们的收入和财富增加得晟少,却被要求以最严格的条件参
加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的市场化过程。这种改革收益者和受损者的分离
最明显的表现是改革过程中公正性的缺陷,增加了改革摩擦阻力。基于此笔者就
在想,要确保进一步变迁的推进,就要做到合理分摊制度变迁的累积成本,要做
到成本的合理分摊也非易事,当然具体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分摊累积成本并非本文
讨论范围。
2、调整制度变迁策略:加快由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的演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虽然每年都有新的政策措施出台,但本质上是各个
分立的制度安排变迁,这种变迁的特征是较少考虑各项制度安排的相互依存关
系,在不触及制度基础的前提下,实行改良式的制度替代。例如当时广泛实行的
承包制,既是在缺乏企业改革所需配套制度服务情况下采取的不得已的措施,又
西北丁业』=学颂十生论殳
是一种存在政府限制下的非晟优制度选择。新⋯轮制度创新要求高度相关的经济
制度的变迁。不再是各项制度相互分立的变迁,而是经济制度结构的变迁。与过
去的制度相比,这些新的制度安排应包含继承性,是一个制度创新群。但由于制
度结构变迁在一定期内可能存在较大的外部效应,而且驾驭制度结构变迁的难度
要远大于单项制度变迁,实现宏观经济的增长和使各微观利益丰体达至帅自累托有
效将成为制度结构变迁成败的关键。虽然1994年开始的财政制度、税收制度、
金融制度、j'l-tV管理制度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制度变迁开始从单项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转移,但是制度的结构效应并没有很
好体现。既然单纯的局部改革不仅会破坏现有的经济和政治秩序,造成社会的混
乱和失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破坏性,所以就应该按照社会理性的要求选择比
较有利的制度模式和改革路线,从而弥补局部改革的不足。新一轮的制度变迁应
着力组织和协调制度结构性变迁的顺序、速度和力度。
3、适时灵活转换制度变迁方式
(1)制度变迁以总体的“渐进式”为主与局部的“激进式”相配合
二十多年的制度变迁过程,“渐进式”的方式被证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并富
有绩效的选择,但同时渐进式的改革也暴露了其缺陷。深化改革总体上仍应以“渐
进式”制度变迁方式为主,要在以渐进式改革为主的前提下扬长避短,局部问题
上“激进式”为辅,适当采取一些“激进”与“渐进”交叉复合的办法,使二者
优势互补,以确保进一步制度变迁的效率。
处理好全局“渐进式”与局部“激进式”改革的关系。激进式和渐进式改革,
作为经济体制转轨中的两种改革方式,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都
是为了实现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真正成功的改革决不应当只是局限于一
种方式而放弃其他方式的改革。在当前,对面上的、全局性的改革,我们仍然应
当坚持采用渐进式的改革:但是,对有些点上的、局部性的、个别具体问题的改
革,也可以结合采取一些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旖。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摘了二十多
年,现在好改的都改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打的都是攻坚战,而
且还有不少历经多次改革也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对此,如不采取“大手笔”,
来点大动作,恐怕就很难取得新的进展。如这些年的国企改革,我们费了好大的
劲,几乎什么办法都用上了,可是改来改去效果仍然极不理想。如果我们采取一
西IE.[业大学砸卜生论史
些比较激进的措施,比如,对一部分国有企业从所有制上进行改革,在更大的范
围内允许非国有经济联合、兼并、收购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并加快~部
分国有经济向混合经济转化的步伐,那么经济体制的改革将可能进入一个新阶
段。从现在丌始,国家在对~部分中小围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革中,可以采取
股份合作制,把资产同职工个人相联系,实行“民有、民管、民享”。另外,在
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中,要从重点抓“人治”转向重点抓“法治”,努
力在制度创新、法治建设和客观规律办事上有更大的进展。
我国的改革方式从整体上说必然是渐进式进彳亍的,但从局部上看,单个制度
的强制性、激进式变革是存在的,它并不影响整体蒂0度结构的变迁方式,笔者认
为在当前环境下深化改革.更应该注重“激进式”制度变迁的配合作用。正是这
种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有效地保证不同制度之间的相互适应,符合制
度结构整体变迁理论,才能我国改革较顺利进行。
(2)强制性与诱制性变迁方式应适时适度调整
出于制度创新方式在变迁中的力度有强有弱,所以必须考虑两者的优势和劣
势,尽量取长补短,如果万一不能形成互补的态势,也要取其函数的极值,也就
是说要因地制宜的运用制度创新方式。下面针对变迁方式转换的症结,从体制内
变迁角度给出路径建议。
困企制度变迁应加大“强制性”变迁方式的力度与重视内生性制度需求的培
养。作为体制内改革的核心内容国企改革,可以说前~轮改革是强制性制度创新
方式与渐进演进方式结合,但是许多核心制度并未出台或完全到位,可以说这种
一成不变的制度变迁组合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复杂性和艰巨
性。在下一轮改革中要汲取前期改革的经验教训,灵活的交替运用各种制度变迁
组合模式,要对前一轮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度不够“补火”,运用强制性创新方式
和激进式演进方式,解决国有企业核心制度的供给问题,同时也应重视内生性制
度需求的培养。首先,由于强制性制度供给存在低效性、内在隐含的破坏性、利
益集团的“搭便车”性和制度设计安排者的“寻租”企图.所以要选准强制性制
度出台的时机,尽量避免超前出现,也要尽可能的缩短制度供给滞后的时滞。把
握制度转换的时机是降低制度变迁成本,提高制度效益的关键。E,夕I-,要适当安
排国有企业制度交迂的强度,国有企业强制性制度变迁之所以在经过二十多年的
西北工业大学顶f.生论立
改革后,预期制度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建立或者安排没有到位,与强制性制度变
迁的强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在今后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对于已经看准的、摸准
了方向的新制度要加I大力度,尽快出台。一是国家要对地方政府的如产权和职工
身份置换等棘手的问题提供法律、政策和舆论保证,给地方政府和企业撑腰。二
是对于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安排可以强制推行。三是有些制度的安排,可以
采取从上到下的方式,先从中央直属企业开始,给地方国有企业以示范效应和改
革压力。其次,国企制度变迁~直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原因除围企制度变
迁本身较复杂外,关键就是制度内在需求不够,一是制度安排前几乎没有内生的
制度需求;二是制度的安排与潜在的制度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有些甚至与潜在的
制度需求方向相反;三是强制性制度安排出台后,也缺乏检验新制度的新机制,
即新制度与潜在制度磨合的过程。四是强制性制度出台后,配套制度的完善也没
有给微观主体一定的需求诱导空间。从而使新制度的安排缺少支持群体。笔者认
为:下一轮国企制度变迁一定要重视制度需求的培养,给企业和职工的内生诱导
性制度需求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发动
群众,没有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在以后的企业制度变迁中一定要注意发挥
职工的积极性,诱发职工对制度的强烈需求,政府再根据企业和职工对制度的需
求来适时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国有企业制度如果没有企业和职工的参与、配合,
很难取得成功。当然,对产权、组织、激励等核心制度,还必须采取强制性制度
变迁,否则光靠制度需求诱导,也难以保证及时供给。把政府的主动制度供给这
一外生变量通过制度需求的诱导而变成内生变量。也就是注意适时使用诱制性制
度变迁方式,有由政府强加给企业和职工的制度变成企业和职工所需要的制度,
使企业和职工由改革的对象变成改革的主体,使职工由改革的阻力变成改革的动
力。
农村诱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应适时加大向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转变的力度。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交替运用了需求诱致性制度
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但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比较明显,强制性制度安排
一直没有及时跟上,已经严重滞后于制度需求,伴随改革的深入表现出,已经安
排的新制度难发挥应有效率,甚至部分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瓶颈。所以当前转
换制度变迁方式,推进强制性制度变迁,解决核心制度的创新不力、供给不足的
西北工业大学顾匕生论文
问题已经十分必要。当诱制性制度变迁已经表现出对进一步变迁推动的乏力甚至
无力时,如果不能及时推进强制性制度变迁,就会使核心制度供给远远滞后于客
观需求,制度结构呈现严重的不均衡,阻碍经济的发展。具体会出现几种局面,
一是可能使农利改革制度供给跌入陷阱,即不管供给多少增量制度,制度供给的
边际效率都会下降,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小于制度供给的边际成本;二是制度结
构效率趋于零;三是无效制度增多,即使以前曾经发挥过作用的增量制度也会因
核心制度的供给不足而无法发挥作用。1985年以来出现的农村制度变迁的制度
效率边际递减和制度增量作用不大的现象表明,我国的农村诱制性制度变迁已经
达到了极限,农村单独一项或几项制度安排的策略改革已经到了尽头,在其他制
度结构和整体制度环境没有出现突破的情况下,单单一项或几项制度变迁已经出
现了边际效率为零的状态。当前必须对前一轮农业制度变迁的策略进行整体创新
和重大调整,即从需求诱制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制度变迁转变,从产权、组织、
激励约束制度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制度创新,从政策调整转向全面制度创
新。
4、强化政府的交迁主体地位
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制度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的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各
种制度的交错变迁构成了一定时期的历史延绵。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变迁过程中
并不是所有的不均衡都能顺利导致进一步变迁实现制度的均衡,也不是所有的均
衡都是合理的。因为变迁过程可能由于有效制度的缺失而难以继续,也有可能制
度变迁被“锁定”在某种低效均衡状态而难以继续。
在中国,经济体制模式是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客观实际和已有社会主义模式
理性选择的产物。也即政府是制度的设计者。因此,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构
建与改革都呈现出明显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特征。由此引出的启示是,在中
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定位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笔者
认为继续实现富有绩效的制度变迁,应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制度变迁主体的职能,
并不能因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强调政府的作用,就武断认为这与市场经济相
违。当前要继续深化改革,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的长期低
效率的路径依赖问题,以及严重制约进一步制度变迁的有效制度缺失问题,而这
两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更是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其经济政治职能。
啊北’T业火学坝l生论文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的政策意义在于,已有的制度的改变只能靠外在的政
府力量通过强制性的改革实现,依靠内在因素自然演进来实现制度变迁的渐进改
革方式,必然难以使制度变迁脱离既有的“路径”,从而使制度变迁陷于困境。
笔者赞成,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并不是历史决定论的晚法。笔者认为即使是
制度变迁被“锁定”在低效均衡,也非束手无策,那么这个任务只能有政府才能
完成,适当的时候政府应该考虑采用激进的、强制性方式安排新制度,推进制度
变迁。因为沿着路径依赖的每一阶段政府都有政治和经济上的选择,只是由于路
径依赖的特性,它会使得选择集合变窄,变革它的成本会变得高昂,这时,制度
变迁方向的扭转,{:丰往只能借助政府特殊的经济职能与政治职能等。正如诺斯所
醢,既有方向的扭转,往往要借助于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
因此,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起强制性和较大理性的组织优势,
不断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改变现存制度安排,解决无效率的路径依赖,使制度
变迁朝着有效率的方向演进。
我国制度变迁过程表现出有效制度缺失的状况,这种现状对今天改革的制约
表现尤为明显,造成有效制度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解决办法也非唯一。譬如
我们可以通过诱致需求改变供给现状,进而解决制度的缺失:我们也可以通过主
动的制度创新来改善制度供给。面对改革的攻坚任务,实际上我国所表现的制度
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属核心制度的缺失,比如对农村改革来讲,缺少有效的地权
制度;对企业来讲,无较完善的产权制度;对市场经济制度来讲,我们也没有完
善的规范市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也就是说,对于核心制度的缺失,通过制度需
求诱致是作用甚微的,主动的制度创新也是一般的制度创新主体难以承担的,因
为核心制度创新成本高,风险大,及显著的“搭便车”效用,这些都决定解决当
前有效制度缺失的任务主要应该强调政府的作用,即充分发挥政府制度变迁主体
的作用,适时的推出新的制度安排以满足进一步经济制度变迁的需求。
由于政府主体在掌握政治资源与界定产权诸方面均处优势,因而政府主体的
制度供给能力与意愿能够决定制度变迁的路径、规模、速度、广度与深度。对我
国而言.当前时期的制度变迁需要由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制度变迁主体的作
用,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摩擦或冲突,提高集体行动的一致性与同意度,从而
能降低制度变迁成本尤其是摩擦成本。同时也降低时间成本,发挥后发优势。尤
其当前我国强调制度创新与变迁的结构性效率。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管理
与宏观调控的职能,为市场化制度变迁营造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其次,也只有
政府主体才能胜任着力所有制、产权和制度环境这样深层次高难度的改革问题。
再次,制度由政府供给,将带来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有绩效的制度~旦出
世容易得到大面积推广。总之,政府丰体更具有驾御当前大规模制度变迁的能力,
我国的进一步制度变迁需强化政府的变迁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面临新环境下的全面攻坚与整合阶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注重整体经济素质的提高,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讲,就是要
注重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提高制度的结构性效率,继续实现富
有成效的制度变迁。那么,全面推进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积极发挥政府对
改革的推动作用,从体制内创新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深化改革入手,采取宏观与
相关其它领域同时推进的改革举措,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协调发展”的整体效
应。当前这一制度变迁过程应该对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累积成本进行合理分摊,确
保进一步变迁顺利推进:从总体上调整制度变迁策略,形成由单项制度创新所引
领的制度结构创新安排;针对变迁过程适时灵活转换变迁方式,使变迁方式交叉
复合、优势互补,确保进一步制度变迁的效率;强化政府的变迁主体地位,以克
服不利的路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阻碍进一步变迁的有效制度缺失问题。
两北。I。业火学硕+生论文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导师毛加强副教授。在本论文的研究
和写作过程中以及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得到了我的导师悉心指导。毛老师渊博
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谆谆教导的师长风范使我受益颇深,不仅如此,在
日常生活和为人处世等同常小节中,毛老师也给予了我耐心细致的教诲,这一
切都将为我以后的工作学习带来莫大的启迪和帮助,在此谨向辛勤培养我的毛
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
本论文特别感谢人文经法学院王欣副教授与管理学院郭德副教授。在论文选
题、开题过程中得到了两位老师的细心指导,得益于两位老师的帮助,笔者论
文写作过程少走不少弯路。
本论文也感谢人文经法学院院长李建中教授,李老师曾认真听取我的论文撰
写进度汇报,并给出宝贵建议。
感谢李慧、张国强同学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建议与帮助。
感谢我的爱人杨明训、弟弟杨力。在查阅资料等方面为我提供的许多方便,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我相当多的鼓励与帮助。
感谢我的姐夫娄选东多次对论文给出宝贵建议。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各位老师、同学、亲人、朋友们的支持与帮
助,很难想象笔者能够顺利完成整篇论文的撰写工作。最后,向帮助、关心过
我的所有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者
二零零三年十二月
西北r业人学顺士生论殳
参考文献
1、[比]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美]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
2003。
3、[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毫斯:《经济学》,华夏山版社,
4、C美]弗雷德里克·L·普瑞而:《东西方经济体制比较一研究指南》,
1989。
5、[美]查尔斯·I·琼斯:《经济增长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美]D·诺斯,等:《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中国经济出版社
7、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美]D·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9、[美]D·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
lO、[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
11、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5。
12、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
13、安福仁:《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干预》.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4、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5、樊纲,张晓晶:《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6、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7、柳新元:《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8、陆立军:《开放的中国:创新与转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19、洪银兴:《赢得市场——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20、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l、洪银兴:《转轨阶段改革和发展的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2、吴兴南,林善炜:《经济全球化与未来中国》,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2002。
23、胡家勇:《一只灵巧的手:论政府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4、董辅扔:《用辨证的眼光看市场经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5、樊纲;《发展的道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6、魏杰:《市场经济前沿问题——现代经济运行方式》。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7、张军:《中国过渡经济导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28、刘东,陶骏:《比较经济体制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9、合源洋,林水源:《世界经济概论》(上,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0、林兆木.慕海平,黄志凌:《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的国际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3l、范金:《可持续发展下的最优经济增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2、解三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33、剧锦文:《中国经济:路径与政策(1949—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1。
34、景维民:《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转型经济前沿专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5、刘平量:《经济增长方式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36、张问敏,来光茂,郝红亮,詹小洪。王利民:《中国经济大论战》经济管理出版杜,1996。
37、张军,《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8、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lI
晒北r业大学形!上生论文
39、朱鸿伟,董建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转轨国家政府的职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1(3)。
40、黄文炎:《制度创新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治本之策》,《r西社会科学》,2002(4)。
4l、高萍:《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6)。
42、林i上玲:《硼方制度变迁理论述评》,《社会科学辑刊》,2001(1)。
43、樊纲:《市场中的政府》,《中国改堆》,2000(8)。
44、樊纲:《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群》.《经济研究》,2000(1)。
45、严汉平:《对转轨时期国有经济传统退出路径的反思》,《延安大学学报》,2002(3)。
46、郭立宏,严汉平:《转轨时期国有经济退出路径的新视角:体制外的被动退出》,《西北
大学学报》,2002(2)。
47、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要问
题研究(上)》,《宏观经济研究》,2002(8)。
48、钱颖一:《目标与过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2)。
49、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经济研究》,1992(6)。
50、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
2003。
51、束玉华:《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及复苏前景分析》.《世界经济》,2002(3)。
52、陈晓沁:《俄罗斯经济转轨的成效和问题》,《世界经济导刊》,2002(2)。
53、景维民,王永兴:《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世界经济导刊》,2002(1)。
54、肖炼:《“美国新经济”与美国经济》,《世界经济》,2002(3)。
55、尹国英:《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管理科学文摘》,1998(7)。
56、高会字,樊增强:《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失灵及其防范》,《政治学研究》,1998(1)。
57、高林远,曾令秋:《我国近二十年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财经科学》.2002(1)。
58、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经济研究》,1993(1)。
59、王跃生:《不同改革方式下的改革成本与收益的再讨论》,《经济研究》,1997(3)。
60、金雪军,章华:《制度兼容与经济绩效》,《经济学家》,2001(2)。
61、李军林,李世银:《制度、制度演进与博弈均衡》,《教学与研究》,2001(10)。
62、张文泉,高玉君:《制度创新新探》,《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63.Chai.Jose口h C.H.(1997):China:J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Carlton Press,Oxford.
64.Robert W:Hahn.1998,"Policy Watch---Government Analysis of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Regulation。”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V01.(2).
65.North.Douglass C.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ition Problem.Helsinki:WlDER Annual Lecturesl,1997.
66.Sachs.Jeffery.Poland’S Jump To the Market Economy,MIT Press,1 993.
Ill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
学位期司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工业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查
阕和借弼。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摄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
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支章一律注
明作者单位为西北工业大学。
保:罄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熊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指导苏沙F签名:——。
年月曰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
学位论:℃.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
知,除:℃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戢他人已
申请学位或其它用途使用过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藿要贡献的个人
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赛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