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产学研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分类号:
密级:
学校代码:10069
学号:Y20070208
天津商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
姓名:马明
年级:2007级
专业:政治经济学
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论文题目:产学研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

导师:贾保文
完成日期:2010年5月
天津商业大学
二0—0年五月
产学研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A Study on Opportunism in“Tndu—
stry—University.Institute’’Cooperation Based
1n ● .●
. 011 Evolutlonary galne
专业:
研究生:
指导老师:
所在学院:
政治经济学
马明
贾保文
经济学院
2010年5月
中科技和
过合作创
新方式使外部资源内部化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顺应了新环
境下对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创新目标的一种有效手
段。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意义,各国政府都大力倡导产学研合作,并制定各种
政策推进产学研的合作发展。然而从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实践看,整体上并不尽如
人意。导致产学研合作研发难以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合作研发中存在机
会主义行为。
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很大而成本过小,同时信息严重不
对称和我国传统道德观念被削弱一起引起道德约束力作用的弱化。道德约束力的
弱化在没有正式制度的支持下导致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增加,而机会主义行为的增
加又进一步加剧了道德的约束力的丧失。另外,我国制度的不完善一方面导致了
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过大而显性成本过小,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产学研合
作中信息不对称的严重程度。而信息的进一步不对称又增加了机会主义行为的收
益和成本,同时,非正式制度的削弱无法在正式制度缺失的情况下正确指导人们
的行为,从而更加剧了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选择过程,研方和
企业在产学研中都会投入成本用于关键信息的搜集和分析,但是并没有抑制机会
主义行为,于是演化博弈均衡点与帕累托最优点不一致。
本文研究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研发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将产学研合作过程
进行了阶段划分,对其中的第一,第三阶段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存在机会主
义倾向的合作方合作研发的演化过程,得出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原因。
接着,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原因作了
详细分析。最后,针对中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提出加快相关制度的设立和完善
等建议,并尝试引入信息中介的方法减少壬咽产学研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希
望能对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改善有所助益。
关键词:产学研;机会主义行为;信息不对称;制度;演化博弈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becomes one of best means for countries to achieve innovation.
With the global economieintegr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our coutry,the
formal system in our coutry had been missing,the traditional moral values had been
weaked and the information in our eoutry also had been asymmetric.The missing sys—
tem lead to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ic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our“Tndustry-Uni—
versity-Institute'’Cooperation.Then,the information asymmetric increase the informa·
tion acquire difficulty between firm,University and Institute,while,.The missing sys—
tem and traditional moral values lead to morally binding more and more weaking.The
weak of the formal system,information asymmetric lead to the Opportunism profit
in"T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Cooperation.Final,during Long—term learning and
choice,the firm,university and institute alao spend money to obtion the special infor—
mation,but,zhe money do not control the Opportunism.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opportunism in“T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coope—
Ration in our coutry,divide the“T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Cooperation process
into three stage,and use evolutionary game,analysis the opportunism in the first and
third stage,the arm is searching the opportunism root in“T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
cooperation.The,the article analysis the opportunism in‘'T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
”cooperation detail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in our coutry.Final,article
propose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Opportunism: ‘'Tndustry-University-Institute"’Cooperation;
Evolutionary game ; System
Il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
1.2.2研究意义⋯⋯⋯⋯⋯⋯⋯⋯⋯⋯⋯⋯⋯⋯⋯⋯⋯⋯3
1.2.3本文的拟创新点⋯⋯⋯⋯⋯⋯⋯⋯⋯⋯⋯⋯⋯⋯⋯⋯4
1.4逻辑结构和基本框架⋯⋯⋯⋯⋯⋯⋯⋯⋯⋯⋯⋯⋯⋯⋯.5
第二章理论基础⋯⋯⋯⋯⋯⋯⋯⋯⋯⋯⋯⋯⋯⋯⋯⋯⋯.6
2.1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6
2.1.1产学研合作的内涵⋯⋯⋯⋯⋯⋯⋯⋯⋯⋯⋯⋯⋯⋯⋯.6
2.1.2产学合作方式⋯⋯⋯⋯⋯⋯⋯⋯⋯⋯⋯⋯⋯⋯⋯⋯..7
2.2产学研合作理论支撑⋯⋯⋯⋯⋯⋯⋯⋯⋯⋯⋯⋯⋯⋯⋯.8
2.2.1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发展⋯⋯⋯⋯⋯⋯⋯⋯⋯⋯⋯⋯⋯.8
2.2.2交易费用理论⋯⋯⋯⋯⋯⋯⋯⋯⋯⋯⋯⋯⋯⋯⋯⋯.13
2.2.3机会主义行为⋯⋯⋯⋯⋯⋯⋯⋯⋯⋯⋯⋯⋯⋯⋯⋯.14
2.2.4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原因⋯⋯⋯⋯⋯⋯⋯⋯⋯⋯⋯⋯⋯16
2.2.5制度及其对人行为的影响⋯⋯⋯⋯⋯⋯⋯⋯⋯⋯⋯⋯⋯19
2.2.6演化博弈⋯⋯⋯⋯⋯⋯⋯⋯⋯⋯⋯⋯⋯⋯⋯⋯⋯..20
2.3产学研合作理论的发展⋯⋯⋯⋯⋯⋯⋯⋯⋯⋯⋯⋯⋯⋯.24
2.3.1合作的动力机制⋯⋯⋯⋯⋯⋯⋯⋯⋯⋯⋯⋯⋯⋯⋯..24
2.3.2合作模式⋯⋯⋯⋯⋯⋯⋯⋯⋯⋯⋯⋯⋯⋯⋯⋯⋯..25
2.3.3合作存在的问题⋯.仁⋯⋯⋯⋯:⋯⋯⋯⋯⋯⋯⋯⋯⋯..25
第三章我国产学研合作仓惭现状⋯⋯⋯⋯⋯⋯⋯⋯⋯⋯⋯⋯.27
3.1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27
3.2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不足的原因⋯⋯⋯⋯⋯⋯⋯⋯⋯⋯⋯..29
3.2.1科技成果转化率低⋯⋯⋯⋯⋯⋯⋯⋯⋯⋯⋯⋯⋯⋯..29
III
I
I
11
l
n
m




























































●●






















































第一章前言
第一章前言
1.1研究背景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拥
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1993年,
克林顿政府发布的《科学与国家利益》、《技术与国家利益》等系列报告认为,
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科技是为美国带来高附加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的、最
重要的因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经济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对于企业来讲,
要想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争得市场份额、扩展生存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创
新,永远处于知识的最前沿,永远有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事
实也证明,过去那种拼资源、拼劳力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很难换来更多的利益,
通过技术创新赢得竞争优势才是我国加快实现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
一途径。然而随着科技与经济接合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随着现代高新技术
的不断涌现,新的技术门类的不断推出,一项产品所包容的技术的日益复杂多变,
市场变化节奏的不断加快,技术创新周期的大大缩短,导致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的
技术创新能力,决策者能力,专业知识及科技人才储备,资金等要求同益的“严
苛’’;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模仿创新战略更是加大了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
难度,挫伤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上述因素都使得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活动面
临更多的要素投入和更大的市场风险。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自主创新的条
件的现状,如果不走合作技术创新之路,这些企业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其技术竞争
力。因此,要实现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超常规发展,就必须抓住国内科研院所寻
找成果转化的机遇,通过政府推动走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如此,才可以从根本上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研究所和政府等三类技术创新主体,按照利益共
享、风险共坦、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逐步实现科研、
产品、市场和科研的良性循环的一种形式。产学研之间的真诚合作不仅可以给企
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也是促进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
加速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意义,各国
政府都大力倡导产学研合作,并制定各种政策推进产学研的合作发展。然而从我
I
第一章前言
国产学研合作的实践看,整体上并不尽如人意。导致产学研合作难以深入开展的
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参与者在合作中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如
一些参与者参与合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双赢,而只是为了使用不正当的手段牟
取更多的利益,另一些参与者更是在合作中想尽一切办法逃避自己的义务等。而
由于发明创造的易过时性和合约签订时间等原因导致了对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
义行为判断的困难,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往的行为得不到及时,透明的监督,
披露,奖励或者惩罚,使得在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变成真实的机会主
义行动。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机会主义便弥漫于产学研合作之中。如果不能
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进行治理,会有许多潜在的有利合作机会将
得不到利用。对于困绕产学研合作的这个重大问题,人们对其却缺乏深入的研究。
有鉴于此,探讨合作研发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其治理机制是一个迫切而有意义的
课题。
1.2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2.1研究目的
产学研之间的真诚合作不仅可以给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带来巨大的收益,
同时也是促进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
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图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产学研合作研发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作出
解释,并提出相关治理机制。当前,产学研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在复
杂而广阔的该研究领域中,本论文不奢望做到“面面俱到”,只求在合作过程中
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上取得突破。故本文的研究目的如下:
1对产学研合作研发过程中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进行解释。
2在对产学研合作研发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关治
理机制。
. 1.2.2研究意义
1.2.2.1发展演化博弈理论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应用。
经济学中的演化博弈论是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现实性较强的博弈理论,它突
破了经典博弈论理性假设的局限,是经典博弈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演化博弈分析
的核心不是博弈方的最优策略选择问题,而是有限理性博弈方组成的群体成员的
第一章前言
策略调整过程、趋势和稳定性,该稳定性特指群体成员采用某一策略的比例不变。。,u
进化博弈分析中的均衡是不断调整和改进而不是一次性选择的结果,而且即使达
到了均衡也有可能再次偏离。与此同时,这种均衡是能通过博弈参与者模仿、学
习的调整过程达到的,能解除干扰的稳健均衡。在产学研的合作创新活动中,各
创新主体明显存在类似的相互关系。基于创新主体的机会主义倾向,企业和研方
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由于希望尽可能多的得到“合作剩余”而不惜运用不正当手
段。每一方都希望自己少付出多收获,这势必产生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而
演化博弈论正是解决这类建立在有限理性基础上的主体之间策略的调整过程。如
今,我国学者己经将演化博弈论应用于经济、企业、法律、社会现象等领域的研
究,但很少有人将其运用到产学研机会主义行为中。因此本文发展了演化博弈理
论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应用。
1.2.2.2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任何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就是指导实践。本文研究也不例外。希
望通过本文对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分析,能从理论上为产学
研合作创新实践提供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最优互补功能,真正使
产学研合作做到有理可循,增加合作的稳定性、长久性,使它成为推动社会生
产力进步和经济繁荣的真正武器。
总之,本文通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机会主义行
为作出解释,从而为指导产学研合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
地理解合作创新理论体系,为促进产学研合作、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
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2.3本文的拟创新点
本文的拟创新点如下:
1)经济学中的演化博弈论是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现实性较强的博弈理论,它突
破了经典博弈论理性假设的局限,是经典博弈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我国学者己
经将演化博弈论应用于经济、企业、法律、社会现象等领域的研究,但很少有_
人将其运用到产学研机会主义行为中。因此本文发展了演化博弈理论在产学研
合作中的应用。
2)本文对产学研合作的不同阶段中企业和研方机构不同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
第一章前言
进行了详细说明,运用不同的演化博弈模型对产学研合作的第一,第三阶段进
行了分析,目前极少有人对产学研合作分阶段分析。
3)本文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对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原因的
做了详细分析,虽然很多学者也曾结合国情解释机会主义行为,但是都比较泛
泛,并没有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1.3研究方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和比较
的方法。
1.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
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从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的目的。
2.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
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3.比较法
比较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
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1.4逻辑结构和基本框架
按照文章的研究思路,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这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研究
方法和基本框架进行说明,为下面的论述做一个总纲式的介绍。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包括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产学研合作理论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是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该章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情况作了
简要介绍,并比较了同时期其他国家的产学研发尿,得出我国产产学研合作虽然
得到了一定得发展,但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采说仍然是有很大差异的。
第四章是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和演化博弈理论。在该章中对
合作剩余概念进行了介绍,由此提出机会主义行为概念,分析了机会主义行为
的成因,以及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经济学原因,并对产学研合作
4
第一章前言
创新进行了阶段划分,对不同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另外,该章还对演化博
弈理论进行的简单介绍,对演化博弈和传统博弈理论进行了比较,对用演化博
弈理论分析产学研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的优势作了分析。
第五章,第六章为本文的重点,第五章用演化博弈模型对产学研合作中的
机会主义行为作了分析。将产学研合作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对其中的第一,
第三阶段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存在机会主义倾向的合作方合作研发的演化
过程,得出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原因。第六章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原因作了详细分析。最后,综合上面的
分析,针对中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提出加快相关制度的设立和完善,建立和
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契约精神,培育诚信意识来最终
使得进化均衡点与帕累托最优一致的建议。
第七章作为一个尝试,讨论当引入信息中介后对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
义行为的抑制效果。希望能对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改善有所助益。
第二章理论基础
第二章理论基础
2.1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
2.1.1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关于产学研合作是我国的说法,国外实际上是指“industry—university"
之间的合作,并没有将研究机构纳入其中,但是鉴于我国的国情,国内的学者
根据其反映的现实结合我国的情况,将其译为产学研合作。1
产学研合作最初的定义应该是企业为解决发展过程中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
理人才缺乏、技术不配套等问题而与高校进行的一种合作行为。这一定义源自
威斯康辛大学为了解决当地农业转型过程中的问题而主动与企业合作,帮助企
业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问题。这种“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
念是最初的产学研合作的核心,被称之为“威斯康辛思想”。从熊彼得的创新定
义中可以看出,产学研的合作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产)、高校(学)、科研院所(研)以创新为目标开展各种形式
的合作,致力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即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试制和市场
营销一体化,从而获得产、学、研三方独自所无法达到的高效益,这就要求企业、
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起一种密切的战略关系甚至战略联盟。2在作者看来,产学
研合作既是一种学术性的产业活动,又是一种产业性的学术活动,在主体企业、
高校和公共研究机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活动中,以政府以及中介服务机构
为辅助,进行知识、物质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其目的是在合作双方收益最大化
的同时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2.1.2产学合作方式
根据经合组织(OECD,1999)的报告,各国产学合作的方式,大致可分为
下列七类3
(1)一般性研究支持(general research support)
1刘慧芬,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研究,上海交通人学硕A=b)F究生论文,2009
2徐忆琳,析产学研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J],高等丁程教育研究,2003(3)
3朱建设,海峡两岸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比较【J1.中国科技成果,2003(19),27
第二章理论基础
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界以捐款、成立基金、捐赠设备与其它
研究设施等方式,协助大学进行各项研究。一般而言,企业界并不期望通过提
供研究支持而获取任何直接的实质性利益。采取这种方式,企业多数是为了提
高知名度和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
(2)非正式的合作研究(i nformal research c011aborat i on)
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企业界就个别课题建立非
正式的合作研究关系,研究人员常常以个人身份且多数利用业务时间参与合作。
这类合作在OECD的成员国中愈来愈普遍,而且合作成果也相当好,制药、航空
与环境科技等领域采取这种形式较多。
(3)契约型研究(contract research)
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为了减轻研发经
费的负担,将部分研发活动委托大学进行,以契约方式和大学进行特定项目的
合作研究。这种正式合同方式建立的产学合作,可以动用更多的正式和非正式
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有助于获得目标明确的成果。
(4)知识转移与训练计划(knowledge transfer and training schemes)
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大学与企业界进行知识与人员的合作交流,
如大学教授担任企业的顾问,为企业的研发计划或技术瓶颈提供咨询意见,通
过合作计划,企业对大学的课程设计及研究计划提供建议等。采用这种产学合
作方式,可以使双方的研发更具效率。
(5)参与政府资助的共同研究计划
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政府编列专项预算,资助企业和大学共同进
行研发,特别是鼓励资金较不充裕且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参与。这种合作
的目的主要在强化企业与大学的合作网络关系,使企业界能更有效利用大学的
研究资源,并让大学的研究更具经济性特征。
(6)研发联盟(research consortia)
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各国政府针对特殊领域的大型研发计划提供
资金补助,由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组成研发团队共同合作申请赞助。这种合
作方式,旨在强化本国产业在新兴科技领域方面的竞争力。
(7)共同研究中心(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
第二章理论基础
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在大学中设立共同研究中心,大学与企业的
合作采取会员制的方式进行,企业对中心的研究方向也具有发言权。目前,这
种方式是OECD成员国促进产学合作的主要策略。
2.2产学研合作理论支撑
2.2.1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发展
2.2.1.1国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著名历史学派经济学家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的名为《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书一中首
次提出了“国家体系”这一概念。在这本书中,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国家
专有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选择具有巨大影响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
了后进国家在面对先进国家的技术限制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所应该采取的国家
‘一技术战略,强调了一国内生产科学技术能力的重要性。李斯特的“国家体系"
概念为后来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尽管李斯特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但是,使技术创新真正
受到重视的则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在著作《经济发展理
论》(1912)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熊彼
特以“创新理论”为核心,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质、动力与机制,探
讨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周期波动,预测了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提
出了独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根据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弗里曼的观点,
熊彼特的技术创新模型为图2.1。
图2-1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模型4
4赵黎明,冷晓明等.城市创新系统【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5:16
第二章理论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发展成为当代西方经济
学的两个分支,一是技术创新经济学,是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纵向发展,以曼斯
菲尔德、施瓦茨等为代表。该分支主要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为研究对象,侧
重于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研究方法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进行结合来研究
技术创新,门施等人的周期理论、弗里曼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和卡曼等的市场
理论,是该分支几个具有代表性理论。二是制度创新经济学,是对创新理论的
横向扩展。以道格拉斯·诺斯等为代表。制度创新理论从资产阶级垄断竞争理
论出发,结合创新与制度,将制度变革引入经济增长过程,研究制度因素,企
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
的革新,是历史上制度变革的原因,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
“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常,我们认为丹
麦经济学家郎德威尔教授是第一个使用“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的学者,之
后英国的弗里曼(1987)的有关日本经济发展实绩研究专著《技术和经济运行:
来自日本的经验》中也使用了这一概念,几乎与此同时,美国的理查德·纳尔
逊教授也发表了有关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成果。
英国技术创新专家弗罩曼在对日本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创新体
系的概念。弗里曼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就是“公私部门的机构组成的网络,它们
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弗里曼认为正是因
为日本从一个长远的、动态的视野出发,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产业和企
业的技术创新,才使得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罩成为工业化大国。下图2.2
为弗里曼的国家创新体系:
图2.2弗罩曼的国家创新体系5
5赵黎明,冷晓明等.城市创新系统【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5:16
9
第二章理论基础
朗德威尔在其出版的《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一种创新和互动型学习的理论》
一书中将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由在新经济有用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过
程中相互作用的各种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创新系统,而且这种创新体
系包括了位于或植根于一国边界之内的各种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见图2.3
图2.3朗德威尔的国家创新体系结构”
^ 一-_
OECD在1997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
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
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
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
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见图2-4
2-4 OECD国家创新系统机构图7
根据OECD的观点,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中介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中
6赵黎明,冷晓明等.城市创新系统【M】.天津大学Ⅱ{版社,2002/5:20
7赵黎明,冷晓明等.城市创新系统【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5:24
10
第二章理论基础
的主体,而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就是知识流动,而且这种知识流动可以分为以
下四大类:第一,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合作研究活动和其他技术合作;
第二,公私相互作用,主要是指企业、大学与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合作研究、专利共享、合作出版和更正规的联系;第三,知识和技术的扩
散,这是创新系统中最传统型的知识流动;第四,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员交流,
主要是指技术人员在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内部的流动以及在两者之间的流动。
2.2.1.2我国创新体系理论的发展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翻译出版由C·多西等主编的《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一书,首次将国家创
新体系的概念引入中国。
1997年底中国科学院向中央提交的《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建设国家创新
体系》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在国肉正式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1998
年9月出版的《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一书就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做了较为
充分的阐述。
典型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创新人才与基础知识生产、创新方案与思路生产、
创新过程的实施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创新需要的反馈等四大部分,而这四部分又
是由以下六个子系统组成的:一是教育培育系统,其功能主要是为国家技术创
新活动培养人才;二是科学技术基础研究系统,其功能是为大系统提供技术创
新的知识积累;三是应用研究与开发系统,其功能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新
技术、新产品,并向产业部门推广扩散,是联系科研、教学与生产系统的枢纽;
四是民用企业系统,这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因而也
可以称为产业系统;五是军事国防系统,该系统一般均聚集了时代最先进的技
术系统;六是市场需求与开发系统,它既是技术创新的始点,也是技术创新的
终点。“上述六个子系统构成了一种完整标准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它的每个子
系统都与国际国内大环境有信息和要素交换,因而是一种开放系统。8
石定寰、柳卸林9将国家创新体系概括为由政府和社会部门组成的、以推动
技术创新为目的的机构和制度网络。他们认为,国家创新系统主要是由以下四
8齐建国等.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23.30
9“定寰,柳卸林.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J1.中国科技论坛,199815
ll
能是向社会提供新的知识,向
知识,并且最终在市场上实现
教育部门和中介服务机构,包
括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咨询机构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其职能是进行技术
传播和转移;四是政府相关部门,其职能是支持知识生产特别是战略性研究开
发活动,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建设科技基础设施等。.
我国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给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
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
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
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m
路甬祥在199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详细讨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
..一和不同分类,他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
播和知识应用等,而国家创新体系依据上述功能可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
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四个子系统。见表2.1
表2.1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及其主要功能11
职称核心邸分其他郯分主要功能
阑宠零斗研机构、教育
其他离校、企业
知识创新系统R&D、地方研究壤础
知议的!E产、传插和
研究魁火学转移
设施
企业(火企业、高按
政府部门、其他教育
技术创新系统机构、科研机构、巾传播知{:}{、绪养人才
术企业)
介机构,企业等
两授系统.职业堵调
政府部门、其他教育
知I泌传播系统机构、科研射L构、企传播知iI.{、培莽人才
系绕
业锋
知识、技术的实际应
知识舰用系统社会、仓qk 政府部门、科研机构
用稠I管理
资料来源:路甬祥.知识经济创新体系‘j教育改革【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4:12—15
由此可见,国家创新体系应该是科学技术知识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良好流转
加路甬祥.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光明日报,1998/2/6
11路甬祥.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J】.教学’j教材研究,1998/4:12.15
12
第二章理论基础
的制度安排,‘是一个促进创新的网状结构,在该结构中行为主体是政府、企业、
大学、科研机构及中介机构,其中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分别是技术创新的主
体和知识创新主体,同时,大学和科研机构还是科技知识的供应者和创新源,
政府是协调机构及政策支持者和导向者,中介机构为技术转移和扩散提供方便。
市场失灵、政策失灵、系统性失灵是国家创新体系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创新主体问的联动至关重要。国家创新体系中强调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化的行为,
一个领域或部门的创新活动,在该体系中应该追求最大的扩散效应和经济效应。
制度、组织环境和市场等因素在创新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安排
和网状结构是创新活动系统性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
2.2.2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早就察觉了货币充
当着便利交易的工具,但是,正式提出“交易费用”这一革命性思想的是“因为
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荣获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英国
经济学家科斯,他在1937年出版的《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赋
予交易以稀缺的含义,把交易与资源配置效率联系起来,开创了交易费用理论的
先河。但是科斯并没有明确提出“交易费用"一词,明确提出并使用“交易费用"
一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阿罗在《经济活动的组织:有关市场选
择和非市场分配相关问题》中明确提出“交易成本",指出“市场失灵并不是绝
对的,最好能考虑一个更广泛的范畴——交易成本范畴,交易通常妨碍——在特
殊情况下则阻止市场的形成",交易成本就是“利用经济制度的成本”12。另外,
西蒙提出了“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的观点,该观点基于以下两个原理:个人
或个人组成的团体在处理或利用可得到的信息的能力方面,受到了不可避免的限
制。(2)经济活动中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和不完全的信息打交道,存在着信息的不
确定性。阿罗和西蒙是交易费用理论的建立与发展最重要的贡献者,但是,最终
建立起交易费用经济学则是威廉姆森。他认为西蒙的有限理性行为假设对于理性
假设的传统视野是一种有益的拓宽。威廉姆森强调事后的治理,但~套有效的治
n
Arrow,K.J.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Issues Pertinent to the Choice of Market versus Non—
market Allocation[J],Th 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s,Th e PPB System,1969,Vol,1
HSimon,H.A,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J],Quarterly Journal ofEcnomics,1955.
第二章理论基础
理机制必须和相应的交易费用相匹配才能强调其有效性。由此引申出第三个论据。~
——信息经济因素。不对称分布的信息问题已为人们所承认,威廉姆森将信息的
事先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合并为一个更为一般的信息阻塞的范畴,他的机会主义
假设就建立在该范畴基础之上。14
2.2.3机会主义行为
2.2.3.1合作的必要性—_合作剩余
合作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条件之一,
合作的价值在于可以实现收益的创造,从而产生“合作剩余”。“合作剩余"是
指要素的所有者通过合作生产、分工以及专业化等非价格机制的组织形式而取
得的超过他们各自单个活动收益的总和,它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企业剩余,
还包括了全部的要素准租金、由于“协作力”或“集体力”产生的效益。15
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这样描述:一“我们每天所
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
打算。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
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伸斯密认为人类生产商品供让他
人消费,并不是因为人是利他的,也不是为了施恩,而是出于自己的利己动机,
因为想要得到该人生产的商品的人必须按一定的报酬来进行交换。自从社会化分
工出现之后,社会开始发现分工和合作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斯密在其著
作中也阐述了社会分工和合作带来的效益的提高。合作能产生非合作行动所不能
达到的“惠利’,即“贸易的好处"。
2.2.3.2机会主义行为
威廉姆森明确指出机会主义是交易费用研究的核心。所谓的机会主义行为
是指经济人在交易过程中不仅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且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
谋求自身的利益,例如,随机应变,投机取巧,有目的和有策略的提供不确实信
息,利用别人的不利处境施加压力等等。17机会主义与牟取私利者的相同点在于
14杨爱民,交易费用理论的演变、困境及发展[J],云南{I:会科学,2008(4)
“黄桂田,李止全,企业与市场:相关关系及其性质——个攮于l口J归古典的解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2。
”亚当·斯密(郭人力,王亚男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月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17袁庆明著.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第70页
14
自己的利益时却会违背任何戒条。只要外部条件许可,合作伙伴和合作联盟在合
作当中就会有非诚信的使用欺骗和隐瞒信息等倾向。
2.2.3.3机会主义的分类
机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事前机会主义行为和事后机会主义行为。事前机会主义
行为是指交易各方在签约时利用签约之前的信息不对称或隐蔽信息,交易的一方
不愿意披露或者谎报与自己的真实风险有关的信息,而另一方却在此无法观察或
验证,因此,这种情况下,掌握私有信息的一方合作人利用了对方对私有信息的
无知来为自己牟取不正当利益。这通常被称为“逆向选择”。事后机会主义则是
指交易各方在签约之后利用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优势,通过减少自己的要素投入或
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违背合同,.钻制度、政策及合同的空子,采取隐蔽行动的方
法以达到自我效用最大化而影响组织效率的道德因素,因为交易的一方因观察监
督困难无法观察另一方的行为,或因成本太高根本无法监督对方的行为。这通常
被称作“道德风险"。
2.2.3.4机会主义行为的损失
由于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市场交易活动变得十分
复杂。不同利益的主体需求、信息及资源稀缺性的客观现实、交易中的人
都有损人利己的动机,这些都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交易与合作的谈判次数、
增加合同条款、严格检查、监督合同的履行等,这直接关系到交易费用的
大小。当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结合在一起时将会对交易与合作的效率带来
怎样严重的影响。价格机制不再作为有效解决协调和激励问题的唯一手段
而起作用了,现实中的利益最大化、满足程度最大化只能有限地做到。在
信息不完备的条件下,使得契约的设计非常困难,效率与时间的损耗不可
避免。
2.2.4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原因
2.2.4.1机会主义行为的主观动机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有限理性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有限理性指主观上追求
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的做到这一点的行为特征。也就是说,.通常人们经济
第二章理论基础
活动的动机是有.目的,有理性的,但仅仅是有限条件下的理性行为。大量的心+t
理学实验和近年来实验经济学的迅速发展表明:人类在做出经济决策时总是存
在着系统的推理误差,而这些误差产生的原因大多来自于如信息成本、思考成
本、激动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机会主义行为源于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对更多“合作剩余"份额的追求。有
限理性的经济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当机会主义行为可以为其带来短期利益.
时,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会借助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自身利益,不惜损人利己。。
合作会带来“合作剩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创造了“合作剩余”后,
接踵而来的便是对“合作剩余”如何分配的问题。合作过程是合作剩余的生产
和分配过程的统一,即个体问的合作并非意味着缺乏竞争,任何合作行为在本
质上都是由价值创造(“共同做大蛋糕")和价值分配(“分蛋糕”)两个过程构
.成。
在完全竞争市场,合作意味着合作双方都能得到好处,即能达到“互惠"
状态。经济人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相同,经济人会看到通过不正当方法抢夺另
一合作方应得的“合作剩余”会危害到合作的长久稳定以及信誉等,经济人充
分,完整的看到了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后带来的所有的危害,并将其计入成本。
所以,合作双方会自觉按各自对新产品的边际贡献来索取报酬。所以,在完全
竞争市场,虽然存在着“合作剩余"的分配问题,但是由于经济人是理性的,
机会主义行为并不会出现。但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合作并不意味着合作双
方都能得到好处,即不一定能达到“互惠”状态。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人的有
限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当机会主义行为可以为其提供更多份额的“合作剩
余"时,经济人常常会走到机会主义上去。
⋯综上所述,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而一般的主观动机都是使自己
的效用最大话,而合作中合作双方是否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主观动机是是否
能得到更多份额的“合作剩余"。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合作双方是理性的,
机会主义行为不能给各自带来更多份额的“合作剩参”;在不完全竞争市场,
经济人是有限理性的,合作双方或一方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低估甚至是忽略机
会主义行为给自身带来的潜在损失,导致合作参与人认为机会主义行为会让
其获得更多份额的“合作剩余”。

非对称信息就是契约当事人一方所持有而另一方不知道的,尤其是他方无法
验证的信息或知识。这种信息也称为“私人信息”。这里所谓无法验证,包括验
证成本昂贵而使验证在经济上不现实或不合算的情况。如果在验证上轻而易举,
当事人就可以获得私人信息,也就不存在非对称信息了.埔经济人为了获得相关信
息必须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在现实中,由于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庞
大信息量,虽然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得以往很难获得的大量信息,但是由于信息
过于庞大,经济人对如此之多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并鉴别出信息的真伪并非易
事,而且对于大部分经济人来说想要获取的关键信息并非国家统计的具有权威的
数据信息,因此造成相同该类信息由于不同处理机构的统计口径不同,信息获取
渠道性质不同,信息真假不容易识别等问题,使得市场上对于同一个信息的内容
往往有非常大的差异,而且当代信息社会要求企业和其他经济人快速发现商机,
快速抢占市场,不容他们慢慢的对相关信息做全方位的搜集整理分析,另外,对
于一些经济当事人想要获取的信息,比如本文研究的新技术的科技信息,这类信
息具有非常专业的内涵,对该类信息的准确把握本身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些导致
经济人信息的非对称一方面包含上述的验证成本大的原因外,还因为外部环境的
复杂多变性使得获取的信息可能是过时的。最后,如果经济人选择机会主义行为
后可以为其带来更多的收益,那么经济人会有意识的对相关信息作隐瞒,从而让
对方更难以获得信息。因此,信息的不对称虽然是造成机会主义行为的外界因素,
但是机会主义行为也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人为原因。不对称信息为机会主义行为
提供了温床,而相应的收益则强化了个人的机会主义动机。机会主义行为和信息
不对称是互为因果卜相会影n向的。二
信息不对称和人的有限理性给机会行为的存在提供了活动空间,有限理性的
经济人无法准确把握复杂的环境,无法获得关于环境现在和将来变化的所有信息,
"袁庆明著.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第172页
第二章理论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经济人就有可能利用某种有利的信息条件如信息不对称环境,
隐瞒相关信息,牟取不正当利益。
2.2.4.3制度不完善和契约的不完全性
制度和制度实施机制在现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加剧了信息的
不对称程度,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单独的因素影响机会主义行为的选择。后面做
详细论述。.
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要在签约时越策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几乎是
不可能的:即使预测到,要准确的描述每种状态也是很困难的;即使描述了,
由于信息不对称,当实际状态出现时,当事人也可能为什么是实际状态争论不
休;即使当事人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法院也不可能证实;即使法院能证实,
执行起来成本也可能非常高。19这样,契约中总留有未被指派的权利和未被列明
的事项,这样的契约为不完全契约。合作是动态发展的,在其运行过程中由于
合约主体的有限理性、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中有很多不
可预见的情况,不可能在合作初始合同中对所有随机事件做出详尽规定。因此,
不可避免地出现合约“缺口"。契约“缺口"越大,合约中的一方就有可能利
用契约“缺口"占用契约他方的准租金,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导致机会主义
行为的发生,并加大契约双方的相互不信任程度。
2.2.5N度及其对人行为的影响
2.2.5.1制度的内涵
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
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也称外在制度,它是指人们(主要是政府、国家或统治者)
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正式制度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它们
是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交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
它们共同约束着人的行为。20非『F式制度主要包括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价
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
2.2.3.2制度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1非正式制度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3哈特: 《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29页
“’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L I-.海,二三联书店,1994年版
18
第二章理论基础
个人的行为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正式制度还不成熟
的时候,正式制度一方面引导着人的行为,一方面由于制度的真空或制度的缺陷
又会使人产生机会主义倾向。此时,人的行为部分由非正式制度来来约束,社会
秩序部分由非正式制度来维持。文化、社会心理、习俗等非正式制度作用与人的
心理,通过影响人的知觉、情趣、爱好、信仰、价值观等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决
定个人对需要的满足程度。例如,尊老爱幼的传统通过影响人的价值观,会让某
些人做出让座的行为。人的理性是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但“让座”并不是对
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否定。从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设,我们知道人既有利
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既包括物质目标也包
括精神目标。“让座’’满足了行为人的精神需要,此时,他把精神目标放在首要
位置。非正式制度是文化的沉淀,正式制度只有在和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
能发挥作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容性越高,制度越有效率。外在法律制度
之所以行得通和有效率,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绝对权威,还是因为人的社会情感给
这种制度的实施提供一种社会心理学的基础,这种社会情感的本质要素包括互相
尊重、诚实合作、负责任等。21
2正式制度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正式制度最重要的功能是它对行为人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它可以从以下四条
途径来实现。(1)通过抑制人的机会主义,例如,法律对劳动合同的保护抑制了
对劳动者的欺诈行为,对行为人起到约束作用。(2)通过减少不确定性,例如,
知识产权保护法避免劳动成果被他人窃取,从而激发行为人的创作热情。(3)通
过降低交易费用,例如,纵向一体化通过减少交易频率减少交易费用,从而激励
交易双方的合作。(4)通过使外部性内部化,例如,计件工资制度是工作效率高
的工人的一部分外部性内部化,激励其工作热情。22另外,制度的实施机制也会
影响人的行为。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制度都发挥不了它的作用。
强有力的实施机制会使行为人的违约成本很高,违约的成本大于收益,就会抑制
行为人的违约行为。反之,如果实施不利,就会使制度的效率大打折扣。例如,
政府修建公路时可以通过竞标的方式决定修建公路的建筑公司,但是如果该项制
21B.F斯金纳著,谭立海等译,科学与人类行为M1,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2齐凯,制度与人的行为的关系【J】,商业文化·财金视点2008 11)
19
论,源于生物进化论,曾相当成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某些现象。.
如今,经济学家们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社会习惯、规范、制度或体制形成’
的影响因素以及解释其形成过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演化博弈论
目前成为演化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析手段,并逐渐发展成一个经济学的新
领域。演化博弈理论最早源于费舍尔,哈密尔顿(Hamilton)等遗传生态学
家对动物和植物的冲突与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他们研究发现动植物演化
结里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在不依赖任何理性假设的前提下用博弈论方法来
解释。但直到梅纳德·史密斯和皮尔斯在他们发表的创造性论文中首次提
出演化稳定策略概念以后,才标志着演化博弈理论的正式诞生23。生态学家
泰勒和杰克在考察生态演化现象时首次提出了演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动态概
念一一复制者动态,这是演化博弈理论的又一次突破性发展24。复制者动态
与演化稳定策略一起构成了演化博弈理论最核心的一对基本概念,它们分
别表征演化博弈的稳定状态和向这种稳定状态的动态收敛过程,演化稳定
策略概念的拓展和动态化构成了演化博弈论发展的主要内容。博弈沦是在
考虑到多个决策主体行为互动情形下,研究理性经济人如何决策及决策的
均衡问题的理论。虽然考虑到决策主体的行为互动,但是从上章的研究我
们知道,博弈论对局中人理性的“共同知识"要求决策者近乎全知全能,
并且当博弈遇上多重均衡时博弈论本身也无法确定究竟将达到哪~个均衡,
这无疑是理论本身的局限。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从生物演化理论发展起来
的演化化博弈论,从有限理性的个体出发,以群体为研究对象,认为现实
中个体并不是行为最优化者,个体的决策是通过个体之间模仿、学习和突
嚣Maynard Smith J.and Price G,R.The Logic of Animal Conflicts[J],Nature,(246),15.18,1974
24Taylor P.D.and Jonker L.B.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and Game Dynamicsp],Math Bioscienee,(40):145
——156,1978.
20
第二章理论基础
。,一变等动态过程来实现的。演化博弈理论认为现实中参与人并不能免费获得
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也不具有无限的信息处理能力,所以参与人并不满足
理性要求。参与人的决策并不是最优化计算的结果,最优化只是影响决策
的一个因素,参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决策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现实
中参与人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模仿、试验、学习及创新等过程来做出决策。
因此,经济系统达到均衡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要更准确地描述参与人行为
就必须考察经济系统的动态调整过程,动态均衡概念及动态模型在演化博
弈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以“试错"方式为基础的演化博弈
论在分析人类的行为决策和均演化博弈论整合了理性经济学与演化生物学
的思想,不再将人模型化为超级理性的博弈方,认为人类通常是通过试错
的方法达到博弈均衡的,与生物演化具有共性,所选择的均衡是达到均衡
的均衡过程的函数,因而历史、制度因素以及均衡过程的某些细节均会对
博弈的多重均衡的选择产生影响。演化博弈论摒弃了完全理性的假设,以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为思想基础,’从系统论出发,
把群体行为的调整过程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在其中每个个体的行为及其
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单独的刻画,可以把从个人行为到群体行为的形
成机制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各种因素都纳入到演化博弈模型中去,构成一个
具微观基础的宏观模型,因此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行为主体的多样性和复杂
性,并且可以为宏观调控群体行为提供理论依据。衡实现上是大有作为的,
现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来分析人类的群体行为或社会制度。
演化博弈模型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以参与人群体为研究对象,分
析动态的演化过程,解释群体为何达到以及如何达到目前的这一状态;第
二,群体的演化既有选择过程也有突变过程;第三,经群体选择下来的行
为具有一定的惯性。25
2.2.6.2演化博弈理论与传统博弈理论
1完全理性假设卜
传统博弈论假设行为主体具完全的理性思维,即行为主体始终以自身
最大利益为目标,具有各种环境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25李少斌,高鸿祯企业家彤成过程的进化博弈分析【Jl,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1
具有在存在交互作用的博弈环境中完美的判断和预测能力,不会犯错、不
会冲动、没有不理智。
演化博弈理论并不要求参与人是完全理性的.有限理性指主观上追求理
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的做到这一点的行为特征。也就是说,通常人们经济活
动的动机是有目的,有理性的,但仅仅是有限的条件下的理性行为。
2“共同知识"假设
传统博弈论认为行为主体是的“全知全能”的,行为主体能够立即对外
部环境作出完美判断,在经济活动中瞬间能够获得最优的结果。这是一个
令人难以想象的无限推理过程,就行为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能力而言,是
一条非常严格的假设。很显然,现实世界这种假设通常是得不到保证的。
演化博弈论对于行为主体不是”全知全能”的,行为主体对行为策略的
认识是在演化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修正和改进的,成功的策略被模馄进而
产生出一些一般的“规则”和“制度”作为行为主体的行动标准这与现实情况
更相符合。也不要求完全信息的条件
3时间的可逆性问题的假设
传统博弈论注重均衡状态的研究,忽视达到均衡的过程。传统博弈论
忽视时问问题,强调行为主体瞬问的均衡,即使考虑时间问题,也把时间
看作对称或可逆的。
演化博弈论认为时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行为主体在演化过程中不
断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行为,模仿成功的策略等等,都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
时间。演化搏弈论认为,时间是不可逆的,过去时间内的状态与未来时间
的状态是不对称的,因而,行为主体状态的演化跟初始的时间状态息息相
关。
4随机(突变)因素
传统博弈论中,即使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理性的行为人仍可实现最优
化的结果。在演化博弈模型中,随机(突变)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演化
过程常被看成是一种试错的过程。行为人会尝试各种不同的行为策略,并
且每一次都将发生部分替代。在多数情况下,用概率分布来描述这种不确
定性是不可能的,这种不确定使长期最优化决策难以实现,演化过程的长
5选择机制及均衡
传统的博弈理论中的行为主体是完全理性的.通常,在完全理性的假设
下,如果纳什均衡存在,那么博弈双方博弈一次就可直接达到纳什均衡。
这个结果不依赖于市场的初始状态,所以不需要任何的动态调整过程。
而演化博弈论认为,纳什均衡的达到应当是在多次博弈后才能达到的,
需要有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均衡的达到依赖于初始状态,是路径依赖的。
2.3产学研合作理论的发展
在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当中,国内外的学者主要是围绕产学研合作的动力
机制,合作模式和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展开研究。
2.3.1合作的动力机制‘ 一
国外的研究有:Tapon.F(1 989)、Brokhoff.K(1992)等人将产学研合作看成是
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而企业,高校或者科研机构选择该种形式进行创新的主
要目的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Peters&Fusfeld(1982)、Geisler et.a1.(1991)等
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探讨后发现企业对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尖端科研成果的需求和高校,科研机构对经费、实践机会
等的需是产学研合作形成的根本动因。James A.Hazlett(1998),Elias
G.Carayannis(1998)通过对形成产学研联盟的原因时发现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模
式实际上是一种带有一定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非正式的虚拟型组织,这种联合是
组建虚拟型学习组织的需要。Motohashi Kazuyuki(2005,2006)经过对不同规
模的企业近5年的跟踪研究出,产学研合作能够提高技术型企业的生产能力,
不过技术提高的效果从小企业身上反应的更为明显。
国内的研究有:嵇忆虹、吴伟、朱庆华于1999;祖廷勋、罗光宏、陈天仁等
人于2005年都从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国家等三方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利益矛盾
出发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周国红和陆立军2005年从系统论的角度说明了
产学研合作可有使社会的不同体系在功能和资源优势上协同化和集成化,对促进
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的优化配置。马俊如,刘志坚(2005)认为
产学研合作既是解决高校研究所办学条件、育人方式和就业水平等方面存在问题
第二章理论基础
的一种有效形式。刘伦车-1](2005)认为产学研能顺利进行合作的原因有五点:一是
市场需求的拉动,二是技术进步的推动,三是合作双方共同利益的驱动,四是企
业面临的激烈竞争的压力,五是政府的支持。正是这五种因素的合力促成了高校
与企业之间的联合。26“刘力(2005)从制度创新层面,运用博弈方法对产学研
合作做了分析,得出在合作的情况下合作双方的总收益比不合作情况下高。
2.3.2合作模式
国外的研究有:Bolton,Robert(1995)-"人则根据产学研合作中企业与大学合
作的具体方式,作关系分成了七类: l产业界专家到学校讲学,为学生提供应用
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的思想:2"k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32业为大学的研究活动
提供建议,使大学的研究成果更容易为市场所接受;4大学为企业有偿提供实验
场所;53v学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咨询服务;6大学的学科专家为企业讲学;7-k
业为太学提供必要的实验场所和器材。2 7Hall,LiIll(,Scot(2000)提出了一系列的合
作研究模式,包括从正式的合同关系管理到技术转移办公室,到更非正式一点的
合作。28
国内研究有:王英俊、丁垫(2004)等人根据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各参与主体
的不同地位以及作用将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产业拉动型和学研拉
动型三种。298方放,曹葆青,祝义才,王章豹等基于目标导向,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
为了4种类型:以合作培养人才为主要特征,具体包括定向招生、联合培养的人
才培养合作模式;工读交替的“三明治”模式:继续教育与职工培训;联合办学;
共建基地;相互兼职。30辛爱芳(2004)对当前最为普遍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即技
术转让、合作开发以及共建实体的合作特点、合作的紧密程度以及风险等逐一进
行了分析,对这三种类型对大学和企业这两个合作主体的要求也分别进行了阐述。
以便企业和大学对照自身特点对合作模式进行选择。至于合作双方的模式选择受
26刘伦钊,高等学校产学研联合的动力机制分析,埋工高教研究【J】,2005(5),115.116
“Bolton,Robert,A broader view of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SRA .

-
Journal[J).Winterl994/Spring 1995,(26):45.48

28雷永、徐飞,产学研联盟研究综述【J】,一I二海管理科学,2007(s)
嚣土英俊、丁垫,”官产学研“型虚拟研发组织的结构模式及管理对策【Jl,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4)
30方放,曾葆青,祝义才,王章豹,产学合作:模』℃、走势、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j对策2000(9)
'4
第二章理论基础
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个问题,她通过对国外学者就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相关研究,
得出合作双方对信息的获取情况以及对信息的偏好程度都会极大的影响到模式
的最终选择这一结论。31
2.3.3合作存在的问题
游文明、周胜冷、得彤、丛曙、张煜、杨跃峰(2004)通过对多家企业和
大学、科研院所的实证分析,找到了产学研合作中动力缺乏的原因,他们认为
合作双方科技评价目标、价值取向的不一致,中介机构体系的不完善和合作经
费不足是影响产学研合作各方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
的解决方案。吕海萍、龚建立、王飞绒、卫非(2004)15对浙江省11个城市
多个行业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分别从企业和大学的角度了合作障碍进行了论述,
高校作为技术供给方的技术成熟度则是影响企业与大学合作的首要原因;阻碍
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李振祥(2007)认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
主要存在着认识、目标、利益分配、配套政策、文化等5大障碍。正是这些障
碍阻碍了学研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要消除这些障碍,就必须建立学研结合、
动力促进、资源投入等7大机制。32苏敬勤33利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对产学研合作的各种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种特殊的
经济行为,并指出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沟通成本、谈判成本、
履约成本和其他成本等。
另外,由于博弈理论的发展,现在有很多学者也运用了博弈理论对该问题
进行了分析。
罗利和鲁若愚34将博弈论用到产学研合作中各方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中,将
产学研合作视为二人合作对策来研究,并讨论了利益分配模型,并介绍了博弈论
的某些方法在产学研合作研究中的运用。其他运用博弈论来分析产学研合作的学
者有罗利,鲁若愚2000年写的产学研合作对策模型研究,魏斌,汪应洛在2005
年写的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联盟机制一一合作对策分析, 谢科范,
k一
31辛爱芳,析产学研合作中的育作模式选择【J】,企业绛济2004(9):62—63
船李振祥,高职产学合作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lJ】,中国成人教育2007(3),92.93
33苏敬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及内外部化条件【J】,科研管理,1999(5),68—72.
鹑秦旭,韩义秀,陈士俊.产学合作模型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l社会科学版),2003(3),65.68.
25
第二章理论基础
刘海林2006年写的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R&D)实体的博弈分析。
王立平,张先锋,刘志迎2005年发表了企业一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
弈分析一文,该文运用演化博弈基本理论和模型对企业与科研机构间合作创新问
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企业面临科研机构不同价值类型的科研成果在技术交易与商
业化协作2种合作方式之间的策略选择趋势;以及科研机构为应付企业的2种合作
方式对科研成果价值类型的策略选择;并进一步说明了我国高风险科研项目合作
困难的深层次原因:35吴健辉,黄志坚,贾仁安2006年发表的校企合作的演化博弈
稳定性分析一文中通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得出适合校企合作模式应遵循以下思
路:在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循环反馈、沟通信任,建立长期、信任、巩固
的合作关系,消除双方在文化、信息等方面的隔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36李
光红2007年发表的校企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一文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校企
合作创新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探究了演化博弈稳定策略,分析了收益因素对
演化博弈稳定策略的影响,对促进校企合作创新,制定有效措施有重要的借鉴意
义,同时揭示影响系统演化过程及演化稳定的重要因素。37
“王立平,张先锋,刘志迎,企业一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I谆弈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l自然科学
版),200S(12)
”吴健辉,黄志坚,贤仁安,校企合作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6123)
剪李光红,校企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9Yi[/J,科技管理研究,2007(8),
26
第三章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
第三章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
3.1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
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一体化突飞猛进,人类进入了信息
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竞争范围与竞争
空间空前扩大,竞争的层次与强度也日趋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唯有创新
才有希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但是现代企业面临着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加“苛刻”的技术要求,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而技术创新单
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得到满足,产学研的重要日渐凸显,企业日益认识到产学
研合作的重要性。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对产学研
合作的重视,使得我国产学研合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表3-I可以看出我国产学研合作一直称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4.33%至U2000
年的12.83%,至U2005年的16.23%,1992年至lJ2000年8年中产学研合作程度上升了
8.5%,2000年至1J2005年5年中上升了3.4%。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00年至U2007
年这7年中国非居民专利申请数,在科学及技术学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都有了显著
的增加,中国非居民专利申请数在2000年为26560.00个,至J]2007年为92.101.00
个,增加了65.541.00个;在科学及技术学刊上发表的论文数在2000年为
18,479,00个,2005年为4159600篇,增加了23117个。这些都说明了我国产学研
合作有了长足的进步。
表3-1:1992-2005年中国企业新产品收入比(xcpb)总量与产学研合作(cxy)程
度38
f日:£份oI’“ ’“礓·_’蛐:pb ]n-xcp'b‘臻=y ‘‘多6> lne'‘y
1992 152,5 1j毫皓tO-47 Z.3434 4.33 1.46556矗
1993 19‘)77 20各4 10.‘婚2.3667 5.量7 1.6"42873
t994 23904 2444 10.22:L 3249 7.46 2.009555
1995 30831 2620 8.50 2,1398 10.t2 2.314514
●996 33553 3382 10.08:乙3105 t7.44 2.858766
1997 36297 3631 to.oo 2.3029 t6.88 2.S26129
重辨8 37463 4-367 1 1.66 乏-I.5S9 lg.37 2.9107重9
■9.s,9 41912 5550 13.24 2.5834 13.67 2.6152('4
20∞49847 7641 1S.33 2.7297 量2.83 2.55■786
200置58Sl 1 R々94 lS.03 2.7l∞ ■■.8S 2.472328
2002 67452 i083"8 16.07 2.7768 t3.:E4· 2.5矗3243
2003 964-97 140口8 14.6 i 2.6817 15.08 2.713369
20(M t33929 2042l 1S.25 2.7244 16-.8 2.舵1379
:2005 1《扣●9■r·4 2.一H口gr7 14.6 1:2二芒璩,5 16.2:, 2.786861
嬲李柏洲,朱晓霞.区域创新系统(Rls)创新驱动力研究【J】中困软科学,2007(8):99
27
第三章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3—2006。李桕洲,朱晓霞.区域创新系统(RIS)创新驱动力研究【J】中
国软科学,2007(8):99
表3-2 1997年-2007年中,美两国专利申请数,发表论文数比较
资料:国珂f网统计数据厍
但是,从表3—2中我们也看出虽然我国产学研合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
比起其他发展国家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2000年美国非专利申请数为
13110000个,而中国为2656000个,只相当于美国的20%左右;2007年美国非
居民专利申请数为21480700个,而中国为9210100个,美国是中国的2.3倍左
右;而2000年中国在科学及技术学刊上发表的论文数18,479.00篇;美国为
188,004.00篇,是中国的10.17倍,2005年中国在科学及技术学刊上发表的论
文数41,596.00篇;美国为205,320.00篇,美国是中国的5倍,虽然说比重有
所上升,但差距仍然比较大。另外,从表3-3各个图家对高校和企业技术创新
的支持力度关系中也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研发费用所占比饲除了高于俄罗斯(其
研发费用主要集中在企业),都落后于别的国家。相比较美国、日本、德国、法
国、英国这些科技发达的国家而言,我国企业和高校的研发费用比重远远不足。
资料:OECD-‘主要科学技术指标2003》
3.2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不足的原因
3.2.1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由于体制原因,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价值以及人员职务晋升都是单纯地以
获得国家经费多少、发表论文数量、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衡量的。这种评价体
系仅体现了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而忽略了其“市场价值”,结果导致科研
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价值往往偏于理论。导致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严重。
3.2.2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
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涉及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其他中介服
务机构等,各方处于不同系统,都有自己的主管部门。这些主管部门既希望推
进产学研合作,又希望保护自己所属单位的利益,这常常会产生矛盾冲突。如
利益分配问题、成果的归属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等等。
3.2.3合作双方“缺乏诚信”的机会主义行为
从图3-1我们可以看出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效果小理想的因素从大到小依
次为内部管理水平有限,缺乏诚信,后续融资不力,市场竞争,政策环境变化,
技术不成熟和其他。影口旷学研合作创新效果不理想的前三个因素分别为内部
管理水平有限,缺乏诚信和后续融资不力。而“缺乏诚信”因素占到了20%左
右,说明由于“缺乏诚信”的机会主义行为已经对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稳定造成
了直接和严重的影响。.
图3.1产学研效果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一一,‘-
资料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7
3.2.4信息披露和监管机制不健全
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与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严重脱节,尤其是科技
评估、创业投资服务等为科技与金融结合服务的机构发展较慢,不能满足企业
的需求。另外,相当_部分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质量和人员素质偏低,
无法高效的完成对政府的依赖性强,服务内容单一,系统服务能力不足,缺乏
清晰的业务定位和核心竞争力。许多部门机构只是开展一般性的信息咨询和服
务业务,特色不突出,优势不明显,无法满足客户的综合服务需求,也没有形
成规模效益。
第四章产学研合作中的机会主义和演化博弈
第四章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的机会主义和演化博弈理论
4.1产学研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阶段划分
4.1.1产学研合作过程的阶段划分
产学研合作创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契约的签订阶段,在该阶段中,
研方向企业提供一个自己研发的新技术,企业决定合作研发是否有利,如果没有,
则不合作,如果有,企业和研方就合作的相关事宜,如报酬进行协商,如果能达
成一致,则签订合约并进入第二个阶段,即技术产业化阶段,在该阶段,企业根
据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投入劳动力,资本将技术产业化。第三阶段是企业和研方
取得该次合作创新收益的阶段,企业和研方根据合约规定和技术产业化结果按第
一阶段已经签订的合约分配收益。
4.1.2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 ·-‘_
1)第一阶段
在该阶段,研发机构首先向企业提供其研发的新技术,如果企业认为该新技
术有较好的未来市场前景,则企业要求研方为其提供一个研方认为可行的报酬,
该报酬包含两部分:固定报酬和可变报酬。其中固定报酬以新技术的科技含量为
基础,我们将真实反映新技术科技含量的固定报酬称为真实固定报酬。可变报酬
以新技术上市后的销售额为基础。在该阶段,企业的任务有两个:第一,决定是
否信任研方,第二决定是否与研方真诚合作。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①企业在第一阶段需要决定是否信任研方,即是否信任研方提出的固定报酬和
真实固定报酬一致,从而决定是否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如果企业信任研方,则
合约中签订的固定报酬数额与研方提出的一致,如果企业不信任研方,企业要对
相关信息进行搜集,以便与研方重新讨论报酬问题。相关信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
容:研方相关信息和新技术相关信息。对研方信息搜集的目的是加大当企业不信
任研发机构时对研发机构行为判断.一确的概率,对新技术相关信息搜集的目的是
当企业不信任研方时使企业提出的固定报酬数额更容易被研方接受的同时对企
业自身最有利。判断研发机构决策正确与否与企业掌握的研方情况有关,同时也
受其他因素,比如研方和企业决策者的能力,外部经济环境等影响。
②企业在与研方决定付给研方的固定报酬时需要决定是否与研方真诚合作,即企
业要决定是否通过对技术产品的未来市场前景和企业自身信誉等信息进行隐瞒
31

信任企业。
2)第二个阶段,企业根据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投入劳动力,资本将技术产业化。
由于该阶段不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所以不做过多讨论。
3)第三阶段,企业将新技术产业化后引入市场,最终获得收益,并且按照在第
一阶段签订的合约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可变报酬给予研方。
在该阶段中,企业的任务比第一阶段简单,只有一个:是否真实的告知研方
新技术的销售情况。
对于研方来说,在该阶段需要决定的是是否相信企业提供了真实的销售额数
据和对于研方来说,决定是否相信企业取决于研方自身对新技术市场前景和销售
.额的估设以及对企业信用的判断。如果研方不相信企业,则会对新技术的销售额
进行市场调研,统计和计算,并与企业进行协商。
4.2产学研合作不同阶段中机会主义行为的表现
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一阶段,研发机构掌握的关键信息为自身信息和新技术的
相关信息等,而企业则掌握着诸如新技术的未来市场前景,企业信用等重要信息。
如果合作中的一方打算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则会对自身掌握的信息进行隐瞒。
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二阶段,企业可以对技术产业化投入的信息和过程中投入
的数量信息进行隐瞒,或者在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不尽全力对技术进行产业化。
产学研合作的第三阶段为企业根据合约规定和技术产业化结果分配收益的
阶段。在该阶段,企业掌握着新技术上市后的销售情况,盈利情况。如果企业选
择机会主义行为,会对新产品上市后企业可以对技术产品产出、技术产品销售等
进行隐瞒。而研方如果在第一阶段选择了机会主义行为,则会对第一阶段的机会
主义行为进行隐瞒。下图为产学研合作创新不同阶段中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合作
方隐瞒的信息内容。
32
信息

第三阶段
/\
技苎术。产品李产技f术{产当品竺产。品:二群7“
产出销售
⋯””1
图4—1产学研合作创新不I可阶段中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合作方隐瞒的信息内容
资料来源:根据.I二文总结
4.3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中机会主义行为的优势
4.3.1产学研合作创新和博弈方法
由上文分析可知,产学研合作创新既有竞争的因素,又有合作的因素,他们
之间的关系是介于介于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之间的。而根据系统学的原理,当系
统双方利益既有依赖又有矛盾时,系统双方为着自我的最大效益所产生的斗智、
对策等关系叫做博弈关系。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既有
合作意愿又有利益上的冲突,可以说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恰恰就是
介于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之问的博弈关系,因此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研
发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台作竞争博弈问题,而用博弈论的方法来而用博弈论的
方法来研产学研合作创新有着自身的优势。
4.3.2产学研合作创新中机会主义行为和演化博弈
4.3.2.1“有限理性”和。“完全理性”
第四章产学研合作中的机会主义和演化博弈
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是有限理性的,合作双方不一定会为了获得未来更
多的“合作剩余”总量而放弃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正因为对更多“合作剩余"
份额的追求以及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才导致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机会主义
行为。传统的博弈论以“完全理性”为基础,而“完全理性"则强调经济人具有
长远的眼光,不会为了获得短期的高额利润而放弃长远的更多利润。因此传统博
弈理论是不适合用来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的。而演化博弈理论
其根本的方法就是以有限理性的博弈方作为博弈分析的基础。
4.3.2.2由“有限理性”和“完全理性”引起的学习,调整过程和一次性选择
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对于合作研发的选择也不是一次性选择,而是在不
断的试错过程中,学习调整,逐渐形成的。作为企业来说,他要权衡自主创新、
转让技术及共同合作各自所带来的收益,并且对市场中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方
式进行总结,比较,分析后决定是否合作,高校,科研机构也要权衡研发的成本
和收益,并对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研发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后决定是否进行合作。
又由于合作双方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存在,决定了双方的合作是一个在实
践中遵循“试探、学习、适应、成长”的行为逻辑,双方在重复博弈中,产学研
合作各方依据其既得利益,以及市场中占主流的技术创新方式的改变而不断的对
其自身策略进行调整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改善,不断地用“较满足的事态代替较不
满足的事态",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而“完全理性”假设意味着一次性的选
择,即经济中的当事人只需要一次的选择就可以达到当事人的目标。因此,以“完
全理性”为基础的传统博弈理论完全理性基础上的博弈分析框架无法反映博弈方
的学习过程,也无法讨论博弈方行为和策略的动态稳定性。而“有限理性”不
仅意味着博弈方往往不能采用完全理性条件下的最优策略,还意味着博弈方之间
的策略均衡往往是学习调整的结果而不是一次性选择的结果。
综上所述,运用演化博弈来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是非常
适合的。
5.1产学研合作第一阶段的进化博弈分析
5.1.1模型的基本假设和双方收益
1)两个有差别的有限理性博弈方群体,分析框架是反复在两个群体中各随机抽取
一个成员配对进行博弈。两个参与人:企业B和研方A,分别指企业和高校或者科
研机构,我们称其为研方。
2)研方没有足够的能力将技术成果商业化,即研方不会进行独立创新活动;企
业也没有足够的科研能力单独进行科研开发,必须与研方合作创新。
3)本节只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第一阶段,即契约的签订阶段。根据上文所述,
我们假设研方提供的新技术有着非常好的未来市场前景(企业不用进行市场调研
等就可确认),并且研方在市场上的信誉不是臭名远扬(以保证在下文中提到的企
业信任研方时得到的信息对企业行为没有影响)。真实固定报酬为F,可变报酬为
R(销售额D,按r的比例支付研方,R:D—rD)。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一阶段,企业将付
给研发机构固定报酬,可变报酬则到第三阶段再付。企业在签约之前对相关信息
的搜集成本为K。研方的相关成本为O。本节假设R不变,R变的情况留到下节分析。
4)研方在该阶段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如果研方选择机会主义,向企业提出的
参考固定报酬高于真实固定报酬F,为Fl。如果研方选择真诚合作,向企业提出
的固定报酬等于真实固定报酬F。
5)假设企业在第一阶段没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企业在该阶段的任务为决定是否信任研方,并在不信任研方情况下对研方行
为和真实固定报酬进行判断(由于企业没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所以企业希望合
约中签订的固定报酬与真实固定报酬相同)。当企业选择信任研发机构时,根据
上文所述,企业和研发机构将按研发机构提出的固定报酬(F或F1)签约;当企业
选择不信任研发机构时,意味着企业认为研发机构提出的固定报酬(F或F1)高于
真实的固定报酬,企业会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提供一个参考固定报酬(当然,该
固定报酬是企业认为的真实固定报酬),此时,研方的行为有两种可能,即真诚
合作或者机会主义行为。当研方真诚合作时企业提供的参考固定报酬低于真实固
定报酬F,双方经过协商,最终以F2的固定报酬签订合约,F2d',于F,但是显然F2
和F不能相差太多。当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时,双方经过讨价还价,最终签订
35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的固定报酬F3dTM'于研方最初提供的参考数额Fl,但是高于企业提供的参考数额。
F3和F的差距取决于谈判双方的谈判能力等诸多因素,但是F3和F的差距主要由企
业获得的信息的量和质两个因素决定:当企业对新技术科技含量的信息掌握越多,
企业提供的参考数额与真实值越接近;当企业获得的新技术科技含量的信息质量
越高,合约中签订的固定报酬和真实固定报酬越接近。由于信息总是存在不对称
性,所以F3和F之间总是有差距的,不能完全避免偏差。因此,假设F3和F的差距
是信息共享程度的函数。
6)当企业不信任研方时企业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企业对研方的行为判断正确,
第二,企业对研方的行为判断错误。企业认为研方选择真诚合作的概率为P,认
为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为(卜P)。影响概率P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
要是研方过往行为披露情况;研方过往机会主义行为披露的完整程度越高,传播
速度越快一传播范围越广,公信力越好,企业判断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正确的
概率(1-p)越大;研方以往机会主义行为披露的完整程度越低,传播速度越慢,
传播范围越窄,公信力越差,企业判断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正确的概率(卜p)
越小。而研方过往行为的披露情况与信息的共享情况相关,即与企业获得的信息
的质量有关。因此,假设P是信息共享程度的函数。
7)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隐形成本Q,显性成本Q。,真诚合作的隐形奖励L,
显性奖励L’。L和Q与研方过往行为披露情况相关;研方过往机会主义行为披露的
完整程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传播范围越广,公信力越好,研方从机会主义行
为中得到的隐性惩罚总额Q+L越大(与真诚合作相比);研方以往机会主义行为披
露的完整程度越低,传播速度越慢,传播范围越窄,公信力越差,研方从机会主
义行为中得到的隐性惩罚总额Q+L越小。因此,L和Q是信息共享程度的函数。显

性成本Q’与企业第三阶段能成功得回多少研方第一阶段机会主义行为为其造成
的损失有关,显性奖励L’则与是否会对研方真诚合作进行奖励有关。从下节内容
中可以得知,企业第三阶段能成功得回多少研方第一阶段机会主义行为为其造成
的损失与制度的完善程度相关,同时,企业自身并不会对研方I!向真诚合作进行奖
励,所以研方第一阶段真诚合作的奖励只能来自制度安排。所以,研方机会主义
行为的显性总损失与制度的完善程度相关。假设,该显性总损失是制度完善程度
的函数。

36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8)研发机构有两种行为选择:“隐瞒y j和“不隐瞒”,企业也有两种行为选择
“不信任”和“信任"。企业选择“不信任"的比例为X,“信任”的比例为1-x。
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比例为1-y,选择真诚合作的比例为Y。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当企业选择信任研方时并不意味着企业一点搜集信息费
用都不付出,而是说与K相比可以忽略,并且信息也是通过正常渠道可以获取的,
对企业行为没有影响的信息。,
5.1.2P:学研第一阶段演化博弈模型‘
根据前文所述,企业和研方合作创新第一阶段的非对称博弈支付矩阵如表
5一l所示
表5-1:企业和研方合作创新第一阶段的非对称博弈支付矩阵
研方
企业B
不信任(X)2 信任
不隐瞒(P) 隐瞒(卜P) (1-x)1
不隐瞒(Y)3 F+L+L。,R-F—K F2+L+L’,R—F2一K F+L+L’,R-F
隐瞒(卜y)4 F1一Q—Q‘,R-F1-K F3一Q—Q’,R—F3一K F1一Q—Q。, R—F1
资料来源:笔者计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表5-2下面的产学研合作双方第一阶段预期收益矩阵
表5—2合作双方第一阶段预期收益矩阵
企业B


A
信任1(卜x) 不信任2(x)
不隐瞒F+L+L。,R-F P(F+L+L‘)+(卜P)(F2+L+L’)
3(Y) P(R-F—K)+(1一P)(R—F2一K)
隐瞒F1一Q—Q。,R—F1 P(F1一Q—Q’)+(1一p)(F3一Q—Q。)
4(卜y) P(R—F1一K)+(1一P)(R—F3一K)
k-.-
资料米源:笔者计算二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企业选择“不信任"策略时,企业和研方的预期
收益都是以P为权数,企业判断『F确和不正确时各自收益的加权平均数。
5.1.3企业和研方的复制动态方程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令a=F+L+L’,b=R—F,c=p(F+L+L’)+(1一P)(F2+L+L。),d=p(R-F—K)+(1一P)(R—F2一K).;
e=F1一Q-Q。,f=R—F1,g=p(F1一Q—Q。)+(1一P)(F3一Q—Q’),h=p(R—F1一K)+(1一P)(R~F3一K)
研方A采取“不隐瞒”的期望得益为E3=a(1-x)+CX,研方采取“隐瞒"的期
望得益为E4=e(卜X)+gx,那么研方以Y和(卜Y)的概率选取策略“不隐瞒"和“隐
瞒”的平均收益是:EA=yE3+(卜Y)E4:y[(a(卜x)+CX]+(卜Y)[e(卜x)+gx]
企业B采取“信任”策略的期望得益是El=by+f(1-y),企业采取“不信任”
策略的期望得益是E2=dy'+h(卜y),那么企业以X和卜x的概率选取策略“不信任’’
和“信任"的平均收益是:EB=(卜x)EI+xE2=(卜X)[by+f(1一y)]+x[dy+h(卜Y)]
根据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分析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企业选择“不信任"策略
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dx/dt=x[E2-EB]=x(1-x)(E2-EI)=x O-x)[(d—b+f—h)Y一(f—h)]
同理,研方选择“不隐瞒"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 ..一
dy/dt=y[E3一EA]=y(1一y)(E3一E4)=y(1一y)[(a—e)一(a—e+g—c)x]
从dx/dt=O,dy/dt=O,得企业和研方间非对称合作博弈动态系统的五个奇
点:(O,O),(1,O),(0,1),(1,1),[(a—e)/(a—e+g—C),(f-h)/(d-b+f—h)]。
5.1.4企业和研方的进化稳定策略
5.1.4.1-k业的进化稳定策略
首先分析企业的复制动态方程,企业的复制动态方程为dx/dt=x[E2一EB]=
x(1一x)[(d-b+f—h)Y一(f—h)],令dx/dt=O,可得x木=0,x水=1,x牢=(a—e)/(a—e+g—C)
三个稳定点。
根据进化稳定策略的性质可以知道,一个稳定状态必须对微小扰动具有稳健
性才能称为进化稳定策略EES。也就是说,作为进化稳定策略的点x术,除了本身
必须是均衡状态以外,还必须具有这样的性质:那就是如果某些博弈方由于偶然
错误偏离了均衡点,复制动态仍然会使X回复Nx*。在数学上,这相当于要求当
干扰使x低于x术时,F(x)=dx/dt必须大于0,当干扰使X高于x:I:时,F(X)=dx/dt必
须小于O。换句话说,也就是在这些稳定状态处dx/dt的导数(也就是x术点切线的
斜率)dx/dt’必须小于O。这就是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原理。
当企业B的收益情况为:f>h且d>b时,0<(f-h)/(d-b+f-h)<1,根据模仿者复
制动态方程式和前述进化稳定策略的性质,有结论:如果y=(f-h)/(d—b+f—h)时,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所有的X水平都是稳定状态,如果y≠(f-h)/(d—b+f—h)时,x术:1,x木=0,x=木
(a-e)/(a-e+g-c)是三个稳定状态,当y>(f-h)/(d.b+f_h)时,dx/dt>O,所以X木=1
是进化稳定的;当y<(f_h)/(d七+f_h)时,dx/dt<O,所以x木=0是进化稳定的。
经济意义为:如果对合作企业来说,针对选择“隐瞒”的研方,选择“信任”策
略所得的预期收益比选择“不信任"策略所得的预期收益大;针对选择“不隐瞒”
的研方,选择“不信任"策略所得的预期收益比选择“信任"策略所得的预期
收益大,那么合作企业B收敛到何种策略与研方A的策略选择比例相关,当较多比
例的研方选择“不隐瞒"时,企业最终收敛于“不信任"的策略;而当较少比例
的研方选择“不隐瞒”时,企业最终收敛于“信任"的策略。下图5—2中的三个
相位图给出了当fYh且dYb时X的动态趋势及稳定性。
O
L
l 0.
,r
l x
I
- L
L———-1
L
I -I k\/:
图5—2:当fYh且dYb时X的动态趋势及稳定性
资料来源:根据前文总结
当企业B的收益情况为f<h且d<b时,根据模仿者复制动态方程式和前述进化
稳定策略的性质,有结论:如果y=(f-h)/(d-b+f—h)时,所有的X水平都是稳定状
态,如果y≠(f-h)/(d-b+f-h)时,x术=1,x木=0,x术=(a—e)/(a—e+g—c)是三个稳定
状态,当y>(f-h)/(d-b+f-h)时,dx/dt<O,所以x木=0是进化稳定的;当
y<(f_h)/(d-b+f-h)时,dx/dt>O,所以x木=1是进化稳定的。经济意义为:如果
就合作企业来说,针对选择“隐瞒"的研方,选择“不信任"策略所得的预期
收益比选择“信任’’策略所得的预期收益大:针对选择“不隐瞒"的研方,选
择“信任”策略所得的预期收益比选择“不信任”策略所得的预期收益大,那
么,合作企业B收敛到何种策略与科研机构A的策略选择比例相关,当较多比例的
研方选择“不隐瞒”时,企业最终收敛于“信任”的策略;而当较少比例的研方
选择“隐瞒”时,企业最终收敛于“不信任"的策略。下图5—3中的三个相位图
39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给出了当f<h且d<b时X的动态趋势及稳定性。
O
L
1 0..
r
1 x
L
I L
L呻——』l
L
I L 凡\/:
图5—3:当f(h—Nd<b时x的动态趋势及稳定性。
资料来源:根据前文总结
当企业B的收益情况为:f<h且d>b,于是(f-h)/(d-b+f-h)<O,不需要再考虑
奇点[(a_e)/(a—e+g—c),(f-h)/(d-b+f-h)]的稳定性。同时,根据模仿者复制动
态方程和前述进化稳定策略的性质,得出结论:x木=1是进化稳定的,也就是说
如果不论研方选择什么策略,企业选择“不信任”的策略是有利的,那么经过不
断地学习和调整,最终企业对研方持怀疑态度。
当企业B的收益情况为:f>h且d<b,(f-h)/(d-b+f—h)>l,同理,得出x牝0
是进化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论研方选择什么策略,企业选择“信任”的策略
是有利的,那么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调整,最终企业会选择信任研方。
5.1.4.2研方的进化稳定策略
从上节可知科研机构的复制动态
dy/dt=y[E3一EA]=y(1一Y)[(a—e)一(a-e+g—C)x],令dy/dt=O,可得y术=0,y木=1,
y术=(f-h)/(d_b+f_h)三个稳定点。
当研方A的收益情况为a<e且g<c时,0<(a—e)/(a—e+g—C)<l,根据模仿者复制
动态方程式和前述进化稳定策略的性质,有结论:如果x=(a—e)/(a—e+g—c)时,
所有的Y水平都是稳定状态,如果x≠(a—e)/(a—e+g—C)时,
y术=1,y木=o,y,Ic=(f-h)/(d_b十卜h)是三个稳定状态,当x>(a—e)/Q—e+g—C)时,

dy/dt>O,所以y木=1是进化稳定的;当x<(a-e)/(a-e+g-c)时,dyTat<O,所以y术=0
是进化稳定的。经济意义为:如果就研方来说,针对选择“信任"的企业,选择
“隐瞒"策略有利;针对选择“不信任”的企业,选择“不隐瞒"有利,那么研
方A收敛到何种策略与合作企业的策略选择比例相关,当较多比例的企业选择“不
40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信任"时,研方最终收敛于“不隐瞒”的策略;而当较少比例的企业选择“不信
任”时,研方最终收敛于“隐瞒”的策略。下图5—4中的三个相位图给出了当a<e
且g<c时Y的动态趋势及稳定性。
O
l
I I
,r
1 Y
L
l L
L_——-l
L
l L 人弋/,
铲活e1}(a-e*rcl 心珏e‘|(a-e+g-c) 妓渖e){(a-e+g-c)
图5—4当a<e且g<c时Y的动态趋势及稳定性
资料来源:根据前文总结
当研方A的收益情况为:a>e且g>c时,O<(a_e)/(a—e+g—c)<1,根据模仿者复
制动态方程式和前述进化稳定策略的性质,有结论:如果x=(a—e)/(矿e+g—C)时,
所有的Y水平都是稳定状态,如果x≠(a—e)/(a—e+g—c)时,
y水=l,y木=O,y木=(f-h)/(d-b+f—h)是三个稳定状态。当x>(a-e)/(a—e+g—C)时,
dy/dt<O,所以y木=0是进化稳定的,当x<(a—e)/(a—e+g—C),dy/dt>O,所以Y木=1
是进化稳定的。经济含义是:如果对研方来说,针对选择“信任’’的企业,选择
“不隐瞒’’策略有利,针对选择“不信任”的企业,选择“隐瞒”有利,那么研
方A收敛到何种策略与合作企业的策略选择比例相关,当较多比例的企业选择“不
信任”时,研方最终收敛于“隐瞒”的策略;而当较少比例的企业选择“不信任”
时,研方最终收敛于“不隐瞒”策略。下图5—5中的三个相位图给出了当a>e且g>c
时Y的动态趋势及稳定性。
41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J L
“ ‘
J I
I L | L
O 1 0.。L_——』1 人\/, r 一
1 Y
x:陪∥/(a--叶g-c) · x<(a-e)l(a-e+g-c)
心ta_e)|(a-叶rc)
图5—5:当a>e且g>c时y的动态趋势及稳定性
资料来源:根据前文总结
当研方A的收益情况为:a<e且g>c时,(a—e)/(a_e+g—C)<O,Ny*=O是进化
稳定点,意味着如果不论企业选择何种策略,研方选择“隐瞒”都是有利的,那
么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调整,最终研方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同理,当研方A的收
· · ··●■?
益情况为:a>e且g<c时,(a-e)/(a—e+g—c)>1,贝ljy*=l是进化稳定点,即经过不
断地学习和调整,最终研方会选择真诚合作。
5.1.5合作研发中第一阶段的进化稳定策略分析
孙庆文[2003]结合系统科学关于动态过程和动力机制的观点,用动力系统
方法分析了非对称的2×2重复博弈的演化稳定性,并给出了完整的拓扑等价分
类39,研究了当博弈双方收益大小不同时的24=16中可能的博弈稳定性.则完整的
拓扑等价分类如表5-3:
39孙庆文,陆柳,严广乐,车宏安.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演化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
(7):11-161
42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a>e,c>g,b>d,f<h 不稳定的结点鞍点稳定的结点鞍点
a<e,c<g,b<d,lb.h, 稳定的结点鞍点不稳定的结点鞍点
a<e,e>g,b<d,f<h, 鞍点鞍点不稳定的结点稳定的结点

a>e,c<g,b>d,今h, 鞍点鞍点稳定的结点不稳定的结点
a<e,c<g,b>d,f<h, 鞍点稳定的结点鞍点不稳定的结点
a>e,c>g,b<d,侈h, 鞍点不稳定的结点鞍点稳定的结点
a<e,c>g,t'>dp h, 稳定的结点不稳定的结点鞍点鞍点
a>e,“g肛d,f<h,不稳定的结点稳定的结点鞍点鞍点
a>e,c>g,b<d,f<h, 不稳定的结点鞍点鞍点稳定的结
a<e,c<g,b>d,£>h, 稳定的结点鞍点,’嗽点不稳定的结
a<e,c<g,b<d,f<h, 鞍点稳定的结点不稳定的结点鞍点
a>e,c>g,b>d,p h, 鞍点不稳定的结点稳定的结点鞍点
a>e,c<g,b>d,f<h, 不稳定的结点稳定的结点稳定的结点不稳定的结点鞍点
a<e,c>g,b<d,p h, 稳定的结点不稳定的结点不稳定的结点稳定的结点鞍点
a<e,c>g,b>d,f<h 鞍点鞍点鞍点鞍点中心
a>e,c<g,b<d,f>h 鞍点鞍点鞍点鞍点中心
员料_)l乏源:孙厌文,陆柳,严广乐,车宏安.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演化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
与实践,2003(7):11—161
从表5—3中可以看出不同的a、e,;f、h:b、d:c、g关系带来的进化均衡
点不同。
1)系统在F1点进化均衡
当a<e,c<g,b<d,f>h;a<e,c>g,b>d,f>h;a<e,c<g,b>d,f)h;a<e,
c>g,b<d,f>h时系统的演化均衡点在F1。可见,当a<e,f>h,c=/=g,b=/=d时
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选择过程,系统在Fl点稳定。经济意义是:当企业选择“信
任”时研方选择真诚合作的收益小于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研方选择机会
主义行为时企业选择“不信任”时的收益小于选择“信任”时的收益,并且企
业选择“不信任”策略时研方选择真诚合作和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不同;
43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尊弈分析
研方选择真诚合作时企业选择“信任”和“不信任”策略的收益不同时,企业
和研方在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选择过程后最终在F1点均衡,企业最终选择“信任”,
研方最终选择“隐瞒”。
2)系统在F2进化均衡
当a>e,c<g,b<d,f<h;a<e,c<g,b<d,f<h;a>e,c<g,b>d,f<h;a<e,c<g
b>d f<h时系统的演化均衡点在F2。可见,当c<g,f<h,a:l=e,b=l=d时经过长
期的学习和选择过程,系统在F2点稳定。经济意义是:当企业选择“不信任"
时研方选择真诚合作的收益小于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研方选择机会主义
行为时企业选择“信任”策略的收益小于选择“不信任”策略的收益,并且企
业选择“信任”策略时研方不同策略的收益不同;研方选择真诚合作时企业不
同策略的收益不同时,企业和研方在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选择过程后最终在F2点
均衡,企业最终选择“不信任",研方最终选择“隐瞒”。
3)系统在F3进化均衡
当a>e,c<g,b>d,f>h;a>e,c>g,b>d,f>h;a>e,c>g,b>d,f<h;a>e,
c<g,b>d,f<h时系统的演化均衡点在F3。可见,当a>e,b>d,c:J:g,f:/:h时
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选择过程,系统在F3点稳定。经济意义是:当企业选择“信
任"策略时研方选择真诚合作的收益大于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研方选择
真诚合作时企业选择“信任”策略的收益大于选择“不信任”策略的收益,并
且当企业选择“不信任”策略时研方不同选择的收益不同;研方选择机会主义
行为时企业不同选择的收益不同时,企业和研方在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选择过程
后最终在F3点均衡,企业最终选择“信任",研方最终选择“不隐瞒”。
4)系统在F4进化均衡
当a<e,c>g,b<d,f<h;a>e,c>g,b<d,f>h;a>e,c>g,b<d,f<h;a<e,
c>g,b<d,f>h时系统的演化均衡点在F4。可见,当c>g,b<d,a≠e,f≠h时
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选择过程,系统在F4点稳定。经济意义是:当企业选择“不
信任”策略时研方选择真诚合作的收益大于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研方选
择真诚合作时企业选择“信任”的收益小于选择“不信任”的收益,并且,当
企业选择“信任”策略时研方不同选择的收益不同;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时
企业不同选择的收益不同时,企业和研方在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选择过程后最终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在F4点均衡,企业最终选择“不信任”,研方最终选择“不隐瞒”。
5)当a<e,c)g,b>d,f<h或a>e,c<g,b<d,f>h时,整个演化博弈以混合策略F5
为中心,也就是说企业以一定的概率选择“信任"和“不信任”,研方也以一定
的概率选择真诚合作或者是机会主义。双方合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各自不断调整策
略的过程,双方若能对利益分配重新调整,真诚合作和信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
能的,也就是说该过程是一个演化过程。.
因此,产学研合作第一阶段企业和研方的进化稳定策略和a与e,b和d,c和g,
f和h的大小关系相关,下面对四对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1)a与e
当企业选择“信任”时研方的收益比较单一,因为该种情况下研方提出的
参考固定报酬与合约中签订的固定报酬一致,企业完全信任研方,研方选择机
会主义行为,即“隐瞒”策略比选择真诚合作多得到的收益为
e-a=(F1-F)一(L+L。+Q+Q’)。其中(F1-F)这部分是有限理性的研方机构想要多获
得的那部分“合作剩余",L+L’+Q+Q’是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
a和e的大小关系取决与F卜F的大小,即企业信任研方时研方机会主义行
为获得的不正当“合作剩余"的大小,和L+L’+Q+Q’,即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总
损失的大小关系。当研方机会主义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合作剩余"大于机会主
义的总损失,F卜F>L+L’+Q+Q。时,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最终结果是获得正的利润,
研方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反之,当研方机会主义行为获得
的不正当“合作剩余”小于机会主义的总损失,F卜F<L+L。+Q+Q’时,研方机会主
义行为的最终结果是获得负的利润,研方不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
2)C和g
当企业选择“不信任"时研方的预期收益看似复杂,实际上非常简单。当
企业选择“不信任”策略时,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比选择真诚合作多得到的
合作乘0余g-c=p(F1一F3)+(F3一F)一(L+L’+Q+Q’),其中P(F1一F3)+(F3一F)=p(F1一F)+
(卜P)(F3-F)是有限理性的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想要获得的那部分不正当“合
作剩余’’,但是在企业选择“不信任”策略时,研方无法像企业选择“信任”策
略时获得全部的不『F当“合作剩余’’,F卜F。原因是当企业选择“不信任”时
企业对研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可能会有所察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研方的机
45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会主义行为。
P(F1-F)是企业错误判断研方机会主义行为时研方成功抢夺的不正当“合作
剩余",(1-p)(F3-F)是企业正确判断研方机会主义行为时研方成功抢夺的不正
当“合作剩余”,当企业判断研方行为正确时研方仍然可以的到一部分部分不正
当“合作剩余”,F3一F的原因是如果企业对真实固定报酬的估计完全准确,意
味着F3=F,则该部分不存在。也就是说,由于企业对真实固定报酬估计的偏差,
导致企业损失掉该部分的“合作剩余’’。当企业对真实固定报酬的估计偏差越大,
企业损失掉的“合作剩余”,研方多得到的“合作剩余”越多,反之越少。所以
在不考虑概率情况下,研方可以预期获得(F3-F)的“合作剩余"。L+L’+Q+Q’是研
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
g和C的大小取决于P(F1-F3)+(F3一F),研方机会主义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合
作剩余”,和(L+L’+Q+Q’),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的大小关系。当研方机会
主义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合作剩余”大于机会主义的总损失,
P(F1-F3)+(F3-F)>L+L。+Q+Q。时,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最终结果是获得正的利润,
研方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反之,当研方机会主义行为获得
的不正当“合作剩余”小于机会主义的总损失p(F1一F3)+(F3一F)<L+L’+Q+Q’时,
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最终结果是获得负的利润,研方不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
研方在该种情况下可以从机会主义行为中获得的不正当“合作剩余’’可以
从中签订的固定报酬F3和真实固定报酬F的差距程度中看出。研方机会主义行
为获得的不正当“合作剩余”为P(F1一F)十(卜p)(F3一F)。当企业及时发现研方
的机会主义行为时,y=l,.1-p=l,研方机会主义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合作剩余”
为F3一F,小于当企业没有发现研方机会主义行为时的收益。如下表:
表5-4:研方机会主义行为获得的不『F当“合作剩余”
_ 研

企业
机会主义行为y=O 真诚合作y=l
认为真诚合作p=l F1-F O
认为机会主义p:O F3-F O
资源来源:根据一卜文总结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所以,研方机会主义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合作剩余”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
素:卜P和Y,F3一F的差距。而卜P和Y,F3一F的差距从上文中我们已经得知
是信息共享程度的函数。因此,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又信息共享程度决定。
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为L+L’+Q+Q’,从上文得知,L+Q是信息共享程
度的函数,L’+Q。是制度完善程度的函数。
.3)b和d
‘ 当研方选择“不隐瞒”时,企业选择“信任’’比“不信任”策略多获得的
收益为b-d=K,K>O,所以b>d。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花费K的成本来搜集信息是
没有收益的。该结论是很明显的,在研方选择真诚合作时企业花费信息搜集费
用的结果和不花费的结果相同。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知道研方是真诚合作的,
企业则不会花费搜集信息费用。
4)f和h . .一
当研方选择“隐瞒”策略,企业选择“不信任”比选择“信任”多得到的
收益为h—f-(1-p)(F1一F3)一K。(1-p)(F1一F3)是企业花费K的关键信息搜集费用
最终获得的效果,也就是企业花费了K后挽回的由于研方机会主义行为对其造
成的一部分损失。
h和f的大小取决于(卜P)(F1一F3)和K的大小关系。如果(卜P)(F1一F3)>K,也
就是说企业花费K的关键信息搜集费用的效果非常好,当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
时企业自然会选择“不信任”,当(卜P)(F1一F3)<K时,企业花费的K的关键信息
搜集费用对抑制研方机会主义行为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如下表:
表5—5:企业花费K的信息搜集费用的损失
企业


机会主义y:O 真诚合作y=l
花费搜认为真诚合作p=l F1-F-K K
集费用K 认为机会主义p=O F3-F-K K
不花K的信息搜集费用F1-F O
资料来源:根据上文总结
可见,企业是否花费K的信息搜集费用与P和1-y,F3和F有关。
47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对于社会来说,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学研第一阶段合作双方的合作状
态应该为(不隐瞒,信任),也就是F3点。根据上面的分析,满足F3点的a与
e,b和d,C和g,f和h的大小关系是a>e,b>d,cCg,f≠h。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b是肯定大于d的,但是a和e,C和g,f和
h的关系则是不定的,取决于(F1一F),P(F1一F3)+(F3一F)和(L+L。+Q+Q’)的关系以
及(1-p)(F1-F3)和K的关系。
本文中所指的“信任”不是说企业完全不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工
作,而是说企业不承担对大量信息(包括关键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
但是,对于一些简单的,容易获得,容易进行处理和提取的信息企业还是需要
对其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对这些信息搜集、处理我们将其归纳为“信任”范畴,
关键在于该类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很低,并且对企业行为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可
以忽略。..一
5.2产学研合作第三阶段合作双方的进化博弈分析
5.2.1基本假设和合作双方收益
1)企业在该阶段中会对研方在第一阶段中的行为作出反应,假设企业并不是对
研方的行为作出反应,也就是说企业对研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没有报复动机,而
是对企业对在第一阶段中由于研方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损失作出反应,假设只
有当研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对企业的第一阶段收益造成损失时,企业才会对研方
进行惩罚,即当企业在第一阶段对研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判断失误时企业才会对
研方进行惩罚。
2)企业在该阶段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对销售额数据进行隐瞒,企业机会主义
行为的隐性成本Q2,显性损失Q2。,真诚合作的隐性奖励L2,显性奖励L2’。机
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L2+L2。+Q2+Q2’。与上节所述相同,隐性损失与信息共享程
度相关,显性损失与制度完善程度相关。
3)研方在该阶段有两种选择,信任企业或者不信任企业,当研方选择信任企业
}
时意味着研方是真诚合作的,而当研方选择不信任时研方有可能选择机会主义,
是研方对第一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隐瞒,机会主义行为的隐性成本是Q1,显性
成本Q1。,真诚合作的隐性奖励和显性奖励分别为L1,L1。。研方第三阶段机会主
义行为的总损失是LI+L1’+QI+Q1’。Z2=LI+L1’,Z2--Q1+01’。研方在第一阶段
48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为ZI=L+L。,Z1--Q+Q。。一
4)研方在第三阶段如果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同时企业在第一阶段判断错误,企
业在第三阶段需要花费时间和费用和研方进行机会主义行为的确定以及强迫研
方接受惩罚,如果研方不接受,则研方和企业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研方进行
机会主义行为的确认,可能需要提起诉讼,花费诉讼费等相关费用,并且花费
时问进行相关法律程序。这个过程花费的企业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韵和我们假
设为W。W是企业为了挽回由于研方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损失而花费的一部分费
用。如果企业提出的研方机会主义行为证据越有利,相关制度越完善,那么该
过程的时间越短,花费的企业力气越小,实施越顺利,从而W越小,反之越大。
企业提供的证据想要让研方承认其第一阶段的机会主义行为,必须具备较强的
公信力等特点,而证据的有力程度与相关制度的完善程度相关。w中的显性成
本是企业对证据的,搜集,加强费用,如果提起诉讼,则还包括诉讼费等相关
法律费用,而隐性成本则包括企业在该过程中花费的时间,投入的精力有关。
因此,假设W是制度完善程度的函数。K和W的和一起成为企业抑制研方机会
主义行为所要花费的费用。
5)企业在该阶段中对研方在第一阶段的行为会有准确的判断,但是对于新技术
的认识还和第一阶段相同。
6)假设企业在第一阶段的选择都是“不信任",即x=l。企业无论在那种情况
中都要花费搜集信息费用,为了分析方便,在下面的表中省略该部分费用。
7)企业如果在该阶段发现研方以前的机会主义行为对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会
想办法挽回在第一阶段中的损失,但是企业必须提供有力的研方机会主义行为
证据并迫使研方进行赔偿,而有力的证据和有效实施总是存在一定的困难,所
以企业是不会在事前告知研方的。

8)当研方不信任企业时研方花费K1的费用用于销售数据的调查,统计和分析。
9)企业有两种选择“隐瞒和不隐瞒,比例分别为xl,卜x1。研方也有两种选择:
信任和不信任,比例分别为x2,卜勉。
10)当企业选择真诚合作,研方获得的可变报酬是按企业提出的销售额计算。
当企业选择真诚合作,研方选择信任时,这种情况下,有四种可能:
第一,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y选择真诚合作,企业以概率P判断正确,那么,
49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如上节所述,固定报酬为F,企业在第·阶段并没有损失,所以企业在第三阶
段没有惩罚研方的动机,并且企业在第三阶段是真诚合作的,最终结果将是企
业和研方在该次合作中都获得了各自应该获得的收益,分别rDI+F+ZI+Z2,
D—rDl-F—Q2一Q2。。
第二,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Y选择真诚合作,企业以概率1-p判断错误,如
上节所述,固定报酬为F2,企业在第一阶段不仅没有损失,甚至还还获得了一
部分不应得的“合作剩余’’,但是假设企业在第一阶段没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因此假设F2=F,并且企业在第三节是真诚合作的,所以最终结果第一种相同,
rDI+F+ZI+Z2,D—rDl—F—Q2一Q2’。
第三,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1-y选择机会主义行为,企业以概率P判断错误,
那么根据本节假设,企业在第三阶段会发现研方在第一阶段采取了机会主义行
为,使其遭受了P(卜Y)(F1-F3)的损失,企业有惩罚研方的动机,而企业在第..一
三阶段是真诚合作的,所以企业对研方的惩罚应该使得最终双方都获得应该获
得的收益(企业认为的,以F3为标准),此时企业提出的销售额为D4,
pr(D-D4)(1-y)是该情况下研方第一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显性成本。最终合作双
方的收益分别为rD4+F1-Z1。+Z2,D~rD4一F1+L2+L2。一W。
第四,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1-y选择机会主义行为,企业以概率P判断正确,
则企业在第一阶段损失了P(F3-F),由于我们在该节中假设对于企业来说F3=F,
所以企业在第三阶段没有惩罚研方动机,虽然现实的状况是F3≠=F,最终合作双
方获得的收益分别为rD+F3一Z1‘+Z2,D—rD—F3+L2+L2。。
当企业选择机会主义,研方选择信任时,企业不仅仅有当在第一阶段中有
损失时对研方的惩罚动机外,还有机会主义动机。研方获得的可变报酬是按企
业提出的销售额计算。我们假设当企、№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时,企业提出的销售
额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都相同,都是D1。D1远远大于D,D1要不仅能够弥补第
一阶段中如果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判断错误时所遭受的损失,还要满
足企业的机会主义动机要求。最终合作双方收益也根据第一阶段的不同情况而
分为四种,如表5-4。
11)当研方选择不信任,企业选择真诚合作时,那么研方的目的是使可变报酬中
’的销售额为真实销售额。分为下面四种情况: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一,当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Y选择真诚合作,企业以概率P判断J下确,那
么最终合作双方的收益分别为rD+F+ZI+Z2,D-rD-F+L2+L2。。合作双方在该次合
作中都没有机会主义行为。
第二,当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y选择真诚合作,企业以概率P判断错误,
如上节所述,固定报酬为F2,企业在第一阶段不仅没有损失,甚至还还获得了
.一部分不应得的“合作剩余",假设F2:F,企业在第三节是真诚合作的,并且
。不会对研方真诚合作没有奖励,最终结果和第一种相同,rD+F+ZI+Z2,
D—rD-F+L2+L2。。
第三,当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1-y选择机会主义,企业以概率P判断错误,
研方第一阶段机会主义行为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为P(卜Y)(F1一F3),企业有惩罚
研方的动机,提出的销售额为D4,如果研方不对销售额进行调查,研方机会主
义行为的显性成本为pr(D-D4)(1-y),但是研方对销售额进行了调查,最终用
于计算可变报酬的销售额D5将介于D4和D之间:研方希望为D3(受研方搜集
信息成本大小影响),企业希望为D4。D5和D4的差距由企业提供的证据的有力
程度和研方是否接受惩罚,研方搜集信息成本大小决定(当然,也有双方的谈判
能力等其他因素决定,但是为了将注意力集中于关键因素,本文省略该类原因),
假设D5由企业提供的证据的有力程度,研方是否接受惩罚和研方搜集信息成本
的大小决定。最终,合作双方的最终收益分别为rD5+F1一Z1。一Z2’K1,
D—rD5一F1+L2+L2’一W。
第四,当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1-y选择机会主义,企业以概率P判断正确时
企业没有惩罚动机,提出的销售额数据为真实销售额数据,研方提出的销售额
数据D6的准确程度与K1的大小相关,但是由于企业提供的销售额数据已经是
真实销售额数据,所以D6与D差距很小,假设D6=D。合作双方最后的收益分
另U为rD+F3一Z1’一Z2’一K1,D—rD-F3+L2+L2’。
当研方选择不信任,企业选择机会主义时,也有四种情况:
第一,当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Y选择真诚合作,企业以概率P判断正确时,
企业只有机会主义动机,可变报酬中的销售额为D3,取决于研方掌握的销售额
信息情况。r(D3-D1)是研方花费K2的搜集信息费用所带来的好处。最终合作双
方的收益分别为rD3+F+Z1-Z2’-K1,D—rD3一F—Q2一Q2。。
51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二,一当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Y选择真诚合作,企业以概率卜P判断错误时
结果同上,分别为rD3+F+Z1一Z2’K1,D-rD3一F—Q2—02。。
第三,当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卜Y选择机会主义,企业以概率P判断错误,
研方第一阶段机会主义行为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为p(1一Y)(FI—F3),企业有机会
主义行为动机和惩罚研方两个动机,所以企业提出的销售额应该为D1,同理,
研方经过对销售数据进行统计,调查也会提供一个参考销售额D3,最终用于计
算可变报酬的销售额最终为D5。合作双方最后的收益分别为rD5+F1一Z1。一Z2。K1,
D—rD5一F1+L2+L2。一W。
第四,当研方在第一阶段以概率1-y选择机会主义,企业以概率P判断正确,
则情况与第一类似,只是在第一阶段中固定报酬为F3。最终合作双方的总收益
分另IJ为rD3+F3一Z 1’一Z2’一K l,D—rD3一F3一Q2一Q2。。
5.2.2产学研第三阶段演化博弈模型
根据前文所述,企业和研方合作创新第三阶段的非对称博弈支付矩阵如表
5-4所示。


A
表5-4:企业和研方合作创新第三阶段的非对称博弈支付矩阵
企业B
隐瞒(1-x1)1 不隐瞒(x1)2
不隐瞒P 隐瞒(卜P) 不隐瞒P 隐瞒(卜P)
信任不隐rDl+F+ZI+Z2 rDl+F+Z1+Z2 rD+F+Z1+Z2 rD+F+Z1+Z2
x2 瞒Y D—rDl一F—Q2 D—rDl—F—Q2一D—rD—F+L2+L2。D—rD—F+L2+L2’
3 一Q2。Q2。
隐瞒rDl+F1一Z1。+Z2 rDI+F3-Z1。+Z2 rD4+F1-Z1。+Z2 rD+F3-Z1。+Z2
1一y D——rDl—’F1—’Q2 D—rD1一F3一Q2 D—rD4一F1+L2+ D—rD—F3+L2+
一Q2’一W -02’ L2‘一W L2’
不信不隐rD3+F+Z1一Z2’一rD3+F+Z1一Z2’一rD+F+Z1-Z2’一rD+F+Z1一Z2’
任瞒Y K1 K1 Kl 与K1
l-x2 D—rD3一F—Q2 D—rD3一F—Q2 D—rD—F+L2+L2。D—rD—F+L2+L2’
4 一Q2’ -Q2。
隐瞒rD5+F1-Z1。-Z2。rD3+F3-Z 1’-Z2’ rD5+F1一Z1 LZ2’ rD+F3一Z 1’-Z2。一
52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l=yj —K产-K1 —-K1 K1 ,,
D—rD5一F1一Q2 D—rD3一F3一Q2 D-rD5——F I+L2 O—-rD—-F3+L2
一Q2。-W -02。+L2’一W +L2。
资料来源:根据前文总结
由表5-4可以推出表5—5的产学研合作双方第三阶段预期收益矩阵
表5-5:产学研合作双方第三阶段预期收益矩阵
研方A
企业B
隐瞒(1-x1)1 不隐瞒(x1)2
3信任x2 a
, b C ,d
不信任卜x2 e , f g ,h
资料来源:根据上文总结
a=pFl一pyFl+yF+rDl+F3一pF3一pF3+pyF3+Z1y+Z2一Zt。+Zl’Y
b=D—rDl一pFI+pF3一yF+yF3一pyF3+pyFl一F3一Q2一Q2’一(1一Y)pW
c=rD+pyrD+pFl—prD—pF3+prD4一pyFl一pyrD4+pyF3+yF—yF3+F3+Z2一Zl‘+Zl’Y
d=D-rD+yF3一yF—pFl+prD—prD4+yprD4一yprD+ypFl一ypF3一F3+pF3+L2+L2。一(1一Y)P
W
e=prD5十pyrD3一pyrD5一pyF 1+pFl+rD3+yF—yF3+F3
一prD3+pyF3一pF3+yZl—Z1’一Z2’+yZl’一K1
f--D—’rD3——yF——prD5—’pF 1’‘F3
+prD3+pF3+pyrD5+pyFl+yF3一pyrD3一pyF3一Q2一Q2’一(1一Y)W
g=rD+pyrD+prD5+pFl一pyrD5一pyFl+yF+F3一yF3一prD—pF3+pyF3+yZl一Zl’一Z2’+yZl
’一K1
h=D—rO—F3一prD5一pFl+prD+pF3+L2十L2’+yF3+pyrD5+pyFl—pyrD—pyF3一yF一(1一Y)W
k一
5.2.3企业和研方的复制动态方程二
研方A采取“信任"的期望得益为E3=a(1-x1)+cxl,研方采取“不信任"的
期望得益为E4=e(1-x1)+gxl,那么研方以x2和(1-x2)的概率选取策略“信任”和
“不信任”的平均收益是:
53
企业B采取“隐瞒”策略的期望得益是El=bx2+f(1一x2),企业采取“不隐瞒”
策略的期望得益是E2=dx2+h(卜x2),那么企业以x1和卜x1的概率选取策略“不隐
瞒”和“隐瞒”的平均收益
是:EB=(1-x1)EI+xlE2=(卜x1)[bx2+f(1-x2)]+xl[dx2+h(卜x2)]
根据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分析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企业选择“不隐瞒"策略
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
Dxl/dt=x[E2一EB]=xl(1一x1)(E2-E1)=xl(1-x1)[(d—b+f-h)x2-(f—h)]
同理,研方选择“信任”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dx2/dt=x2[E3一EA]=x2(1一x2)(E3-E4)=x2(1-x2)[(a-e)一(a—e+g—c)x1]
从dxl/dt=O,dx2/dt=O,得研方和企业问非对称合作博弈动态系统的五个
奇点:(0,0),(1,0),(0,1),(1,1),[(a—e)/(a—e十g—c),(f-h)/(d-b+f—h)]。.
5.2.4合作研发第三阶段的进化稳定策略’
1)a与e
当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时研方选择“不信任”策略,即选择机会主义行
为时比选择“信任"策略,也就是选择真诚合作多得到的收益是e-a,大小为
r(D3一D1)+pr(D5一D3)(1一Y)一(Z2+Z2’)一Kl=r(D3一D1)+pr(D5一D3)(1一Y)一(LI+L1’+
QI+Q1’)-Kl=r(D3一D1)-K2+pr(D5-D3)(1-y)一(LI+L1’+QI+Q1’)。Kl由K2和K3
两部分组成。K2是研方在第三阶段为了抑制企业机会主义行为而花费的费用,
K3是研方第三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一部分显性成本,是研方维护第一阶段机会
主义行为成果获的费用,包含在Q1,里。其中r(D3一D1)为研方第三阶段对企业
机会主义行为有所察觉时挽回的“合作剩余", 同时,也是研方花费K2的销
售额信息搜集费用的效果。当研方对企业机会主义的抑制效果D3与D的差距和
研方花费的销售额信息搜集费用K2相关,当K2花费的越多时,研方对真实销
售额D的把握越准确,D3越接近D,研方花费的K2的信息搜集费用效果越好,
研方抑制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效果越好。反之越不好。
pr(D5-D3)(1-y)是研方在第三阶段选择机会主义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合作
剩余”,由D5和D3,P和l-y的的大小关系决定,D5与D3的差距根据上文取
决于制度的完善程度,D5越不接近于D3,也就是制度的安排和实施机制越不完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善;P与1-y差距越大,也就是企业对研方第一阶段机会主义行为判断正确的
概率越小时,研方在第三阶段获得的不正当“合作剩余”越多。
LI+L1’+QI+Q1’是研方在产学研合作中都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根据
上文所述,该部分的大小取决于信息的共享程度和制度的完善程度。
该种情况下研方是否两阶段都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取决于机会主义行为的收
益和成本的比较。当pr(D5一D3)(卜y)>LI+L1’+QI+Q1’时,研方机会主义行为
’的收益大于成本,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当pr(D5一D3)(卜y)<LI+L1’+QI+Q1’
时,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小于成本,研方选择真诚合作。a与e的大小取
决于r(D3一D1)+pr(D5-D3)(1-y)和LI+L1’+QI+Q1’+K2的大小关系,当研方第一
阶段和第三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越小,收益越大,研方对企业机会主义
行为的抑制效果越好, 同时花费的K2 越小, 使得
r(D3-D1)+pr(D5-D3)(1-y)>LI+L1’+QI+Q1’一+K2时,.在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时
研方选择“信任”策略是有利的。
3)c和g
当企业选择真诚合作时研方选择“信任"比选择“不信任"多得的收益为
c-g,大/J、为KI+Z2+Z2’-pr(D5一D4)(1一Y)=K2+LI+L1’+QI+Q1’一pr(D5一D4)(1一Y),
其中pr(D5一D4)(卜Y)=pr“(D5一D4)一(D—D3)]+(D—D3))(卜Y),根据上文所述,
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显性成本应该是pr(D—D4),但是由于制度的健全程度,
导致D5和D4存在差距,pr[(D5-D4)一(D-D3)]是研方由于制度的健全程度而逃
避的显性成本,也是研方第三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另外,由于研方花费
在销售额信息上的费用K2的不同,D3与D之间存在差距,所以导致D5与D4
差距较大的另一个原因是pr(D-D3),也就是由于信息搜集不完全的后果。
K2是研方在第三阶段为了抑制企业机会主义行为而花费的费用,pr(D—D3)
是研方K2信息搜集费用的收益。pr(D5-D4)(1-y)是研方第三阶段机会主义行为
的收益,LI+L1’+QI+Q1’是研方第三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
C和g的大小关系由pr(D—D3)和K2,pr(D5一D4)(卜Y)和LI+L1’+QI+Q1’的
大小关系决定。pr(D-D3)>K2,也就是研方K2的信息搜集费用获得的收益大于
成本;pr(D5-D4)(1-y)>LI+L1’+QI+Q1’,也就是研方第三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
收益大于成本时,c<g在企业选择真诚合作时,研方选择“不信任”策略是有
利的。,
2)b和d
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三阶段,研方选择信任,而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可以获
得该次合作的所有“好处"为b-d,大小为r(D-D1)+pr(D—D4)(卜Y)一(L2+L2’+Q2+
Q2’)。其中,r(D—D1)一pr(D-D4)(卜Y)可以认为是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选择
机会主义行为可以多获得的全部不正当“合作剩余",(L2+L2’+Q2+Q2’)则是企
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pr(D-D4)(1-y)是研方第一阶段选择机会主义行
为而给企业造成损失后应得的显性成本。
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为r(D-D1)一pr(D—D4)(卜Y)。其大小与P和卜Y,D
和D4的差距相关,根据上文所述,与p,nl-y的差距与信息共享程度相关,D和D4
的差距与研方花费的信息搜集费用相关。当P和卜Y的差距越大,K1越小,企业机
会主义行为的收益越大。
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显性成本与制度的完善程度相关,隐性成本与信息共享
程度相关。,
企业是否在该种情况下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取决于机会主义行为受益和成本
的比,当r(D-D1)-pr(D-D4)(1-y)>L2+L2’+Q2+Q2’,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收
益大于成本,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有利,反之选项机会主义行为不利。
4)f和h
当研方选择“不信任"时,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可以得到的不『F当“合
作剩余”为f-h,大小为(D—D3)[r—pr(卜Y)卜(L2+L2’+02+02’)。
对于社会来说,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学研第三阶段合作双方的合作状
态应该为(不隐瞒,信任),也就是F4点。根据上节的分析,满足F4点的a与
e,b和d,C和g,f和h的大小关系是c>g,b<d,a≠e,f≠h。也就是使企业
选择“不信任”策略时研方选择真诚合作的收益大于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
研方选择真诚合作时企业选择“信任”的收益小于选择“不信任”的收益,并
且,当企业选择“信任”策略时研方不同选择的收益不同,当研方选择机会主
义行为时企业不同选择的收益不同。
同时,由于研方第三阶段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的目的是维护第一阶段获得的
不正当“合作剩余”,所以如果研方第一阶段没有机会主义行为或者企业及时
56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察觉到了研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则研方在第三阶段也不会又机会主义行为。
对于社会来说,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学研第一阶段合作双方的合作状
态应该为(不隐瞒,信任),也就是F3点。根据上面的分析,满足F3点的a与
e,b和d,c和g,f和h的大小关系是a>e,b>d,c:/:g,f:/:h。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b是肯定大于d的,但是a和e,c和g,f和
h的关系则是不定的,取决于(F卜F),P(F1一F3)+(F3一F)和(L+L’+Q+Q’)的关系以
及(1-p)(F]-F3)和K的关系。。
本文中所指的“信任”不是说企业完全不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工
作,而是说企业不承担对大量信息(包括关键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
但是,对于一些简单的,容易获得,容易进行处理和提取的信息企业还是需要
对其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对这些信息搜集、处理我们将其归纳为“信任”范畴,
关键在于该类信息所花费的成本很低,并且对企业行为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可
以忽略。
5.3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5.3.1第一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一阶段,如果企业无法及时的获取研方和新技术科技含
量的相关关键信息,企业对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判断错误,那么研方会获得数
额为F卜F的不正当“合作剩余”,并且即使企业对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判断正
确,研方也会获得由于企业没有正确估价真实可变报酬的不正当“合作剩余”,
数额为F3一F。从上文可以知道,决定研方机会主义行为可获得的不正当“合作
剩余”的大小的是P与卜Y,F3和F的差距。当P与卜Y,F3和F的差距越大,
研方机会主义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合作剩余"越大;p与卜y,F3和F的差距
越小,研方机会主义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合作剩余”越小。而P与卜y,f?3和
F都是信息共享程度的函数。也就是说,当信息不共享越严重时,研方机会主
义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合作剩余"越大。,
1卜
而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隐性损失报据上文可知也与信息共享程度相关,带
信息不共享越严重时,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隐性损失越小。而显性损失与制度
的完善程度相关,当制度和实施机制的设立越不完善,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显
性损失也越小。因此,当信息不对称,制度缺失越严重时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
57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损失越小。,
而决定研方是否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则取决于上述收益和成本的差,当信息
不对称,制度缺失越严重时,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越大而成本越小,导致
c<g,a<e,即不论企业选择什么决策,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都是有利的。
另外,我们从上文可以看出决定企业花费K的信息搜集费用后损失大小的
因素也是P与卜Y,F3和F。当P与.卜Y,F3和F差距越小时,企业花费K的
信息搜集费用的损失越小,反之越大。当企业花费K的信息搜集费用的损失越
大时,企业越不愿意花费该部分成本。当信息不对称,知道缺失严重时,P与
卜Y,F3和F差距越大,企业花费K的信息搜集费用的损失越大,也就是说当
信息不对称,制度缺失严重时,P与1-y,F3和F差距越大,企业花费的K的
信息搜集费用的效果非常差。企业用于信息搜集的费用将会变小,而K的减少
又导致了F3和F之间,P与卜Y之间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最终企业花费K的信
息搜集费用对于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不产生效果,(1-p)(F1-F3)比K大很多,所
以h>f。
总丽言之,在信息不对称,知道缺失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第一阶段
中合作双方的收益大小关系:e>a,d<b,c<g,h>f。查表5-3得出该系统的演
化博弈均衡点在F2(1,0),即经过长期反复博弈,企业会选择“不信任",而
研方则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
5.3.2第三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三阶段,企业是否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取决于机会主义行为
的收益和成本的比,而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取决于制度的完善程度,研方花
费的信息搜集费用,成本取决于信息的共享程度和制度的完善程度。
当研方选择“不信任”时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可以得到的不正当“合作
剩余”为(D—D3)[r-pr(1-y)]一(LI+L1’+QI+Q1’)。当研方花费的信息搜集费用少
时,D—D3差距很大,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很大;信息不共享,制度不
完善时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很小,所以f>h。
研方选择信任,而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可以获得该次合作的所有为
r(D—D1)+pr(D—D4)(卜Y)一(L2+L2。+02+02。)。该情况下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与
研方花费的信息搜集费用,信息共享程度相关,而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损失与上面
笙至童兰堂堕盒堡主垫全圭墨堑垄箜堕垡竖壅坌堑
信息不对称时,D—D1,D—D4都很大,p与卜Y的差距也很大,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
收益越大;当信息不共享越严重,制度越不完善,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越小。
因此,b>d。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当研方花费的信息搜集费用约少,信息不对称程度,
制度缺失越严重时,不论研方选择什么决策,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都是有利的。
’ 当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时研方选择“不信任”策略,即选择机会主义行
为时比选择真诚合作多得到的收益是r(D3一D1)一K2+pr(D5一D3)(1-y)一(LI+L1’+
QI+Q1’)。
研方在该种情况下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为pr(D5一D3)(卜y),大小取决于p
和卜y的差距,D5和D3的差距。D5和D3的差距由制度的完善程度决定,而p
和1-y的差距有信息共享程度决定。研方机会主义行削向成本由信息共享程度
和制度完善程度决定。当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制度越不完善时,企业机会主义
行为的收益越大,同时机会主义的成本越小。
r(D3一D1)是研方花费K2的销售额信息搜集费用的效果,D3和Dl的差距取
决于研方花费的信息搜集费用的大小。研方由于花费K2的信息搜集费用而没有
抑制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会减少花费在信息搜集上的花费,K2变小,而K2的
减少又导致了D3和D1之间差距的进一步减少。最终研方花费K2的信息搜集费
用对于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不产生效果,r(D3-D1)比K2大很多,r(D3一D1)>K2。
所以,a<e。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制度缺失的情况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第三阶段中
合作双方的收益大小关系:a<e,c<g,b>d,f>h。查表5—3得出该系统的演化
博弈均衡点在F1(0,0),即经过长期反复博弈,研方选择“不信任”,企业选
择“隐瞒”。
5.3.3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导致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因素:
信息不对称和制度缺乏。
信息不对称对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在于增加机会主义行为的
收益的同时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的显性损失。
59
第五章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 而制度的影响要复杂一些。
第一,制度的不完善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正式制度不完善时,本来合作双方由于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而信息存在的
不对称问题由于没有相关的制度安排变的更加严重。而加剧了的信息不对称问
题又影响着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和隐性成本。
第二,没有法律等正式制度和制度实施机制的约束和监督惩罚,合作双方
机会主义行为的显性损失会变的非常小。
制度中的非正式制度对产学研合作中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正式制
度,社会的道德约束力,信息的对称程度来影响产学研合作中的行为选择的。
该部分留到下章进行详细分析。
第六章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六章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原因分析
从上章我们知道了导致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因素是信息和制度。本
章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对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原因进行分析。
6.1我国制度建设和信息共享现状
6.1.1制度建设现状
6.1.1.1正式制度.
由于中国以君主的利益为转移的“人治”传统,导致了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
不注重制度的设计与完善,而制度的发展都存在路径依赖,从而导致我国本身法
律等正式制度发展的不完善,社会的法治观念淡薄。另外,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
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旧的制度安排被打破或者被削
弱,而新的制度安排又处在形成过程之中,这样就极容易出现制度约束的真空时
期和地带。柏各种正式制度的建立还在规划和适应中。
6.1.1.2非正式制度
现在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下,个人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约束力
正在被削弱或丧失,中国社会对道德伦理的认识从以前的崇拜,遵从变成了现在
的鄙视,放弃,我们可以听到诸如“诚信的人是傻子’’之类的话,可见现在的中
国社会对道德伦理的态度。
6.1.2信息共享现状
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中,由于交易的范围较小,交易一般都在熟人社
会进行,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信息的获取非常容易,机会主义行为很容易被发现。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通讯、交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打
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狭隘的市场范围,交易范围之广,交易涉及信息量之大,地
域之广是以前所无法想象的。大多数交易都是在陌生人,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之
间进行,信息的获取变的比以往困难,蓑且代价高昂。’

另外,我国信息共享严重不对称的二个更重要原因是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IEl的制度安排被打破或者,而新
”何建奋,制度约束弱化是我国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冈[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
61
第六章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演化博弈分析
的制度安排又处在形成过程之中。相关制度的缺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信息共享的
困难。没有有效的制度情况下,产学研合作中的企业和研方如果想要获取关键的
信息,只能通过“单打独斗”的形式获取。下面对我国产学研合作中单一研方和
企业的信息搜集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一阶段,企业在签订合约前进行的信息搜集虽然一定程度
上可以及时识别研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此造成的损失。但
是,单个企业的信息搜集工作有三个主要缺点:第一,由于地域、成本预算,专
业性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企业只能放弃那些可获取,但是需要花费高昂搜集费用
的关键信息;第二,单个企业对合作的研方评价虽然可以通过网络等诸多渠道进
行披露,但是存在口径不同,公正性无法保证,传播面窄,公信力差等缺点,当
其他企业在考虑是否与之合作时的参考价值非常低;第三,单个企业的信息搜集
活动属于微观层面,对研方机构信用等信息搜集不可能全面;第二和第三个缺点.
实际上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单一企业对研方行为的传播范围是非常小的,导致
的结果是单一企业花费的信息搜集费用无法让整个社会知道,其他企业如果想知
道相同研方的类似信息,则需重新花费甚至是更多的费用进行信息调查,结果是
K的搜集信息费用由于第一个原因不但无法获得较准确的关键信息,而且相同的
信息需要花费几倍于K的费用去获取,社会资源被严重浪费。另外,没有有效的
制度和制度实施机制,在第三阶段中企业很难迫使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研方接受
惩罚。
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三阶段中,虽然对销售额进行统计,整理没有第一阶段
中那么复杂,但是由于产品销售的地域广,使用人群分布广,杂等因素导致如
果研方想对销售额有较为准确的了解,投入的信息搜集成本将是非常高的。因
此单一研方是不会花费太多费用的,从而增加了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成功的概率,
另外,在该阶段中企业会对研方第一阶段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失进行惩罚,但是
由于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研方第一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显性损失非常小,企
业第兰阶段机会主义行为的显性损失也非常小。所以,研方第一阶段机会主义
行为的总成本总是远远小于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收益,企业第三阶段中机会主义
行为的总成本也总是远远小于机会主义行为的总收益,最终导致了我国产学研
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62
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很大而成本过小,同时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我国传统道德
观念被削弱一起引起道德约束力作用的弱化。道德约束力的弱化在没有正式制度
的支持下导致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增加,而机会主义行为的增加又进一步加剧了道
德的约束力的丧失。另外,我国制度的不完善一方面导致了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
过大而显性成本过小,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产学研合作中信息不对称的严
重程度。而信息的进一步不对称又增加了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和成本,同时,非
正式制度的削弱无法在正式制度缺失的情况下正确指导人们的行为,从而更加剧
了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单一企业和研方花费的信息搜集费用并没有抑制合作方机
会主义行为,企业和研方花费该部分的积极性降低,又引起获取关键信息的困难,
而对关键信息搜集的进一步减少又重复上文相关过程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进一
步增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我国产学研合作最终导致产学研合作不稳定,
产学研合作无法达到社会需要的程度。
6.2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演化博弈分析
6.2.1第一阶段机会主义行的为演化博弈分析
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一阶段,当企业选择“信任"时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
的利润(F1-F)一(L+L。+Q+Q’),F1一F的差,L+L’+Q+Q’取决于信息共享程度,制度
因素,但是由于中国社会信息共享程度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F卜F差距非常大,
L+L’+Q+Q’非常/J、, e>a。
当企业选择“不信任”时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利润为P(F1一F3)+(F3一F)
一(L+L。+Q+Q’),从上文得知,P和(F3一F)均是研方以往行为披露情况的函数,而
在中国社会没有完善的制度情况下,单一企业承担关键信息搜集的情况下,(卜P)
和Y,(F3-F)的差距非常大。同时,L+L’+Q+Q’也非常小,因此g>c是显而易见
的。
当研方选择“隐瞒’’策略,企业选择“不信任”比选择“信任"多得到的
收益为(1-p)(F1-F3)-K。由于制度实施机制的不完善,单一企业和研方根据上
章所述花费的关键信息搜集费用较少,导致(卜p)(F1一F3)比K大很多,所以h>f。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第一阶段合作双方的收益
63
第六章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演化博弈分析
大小关系:e>a,d<b,c<g,h>f。查表5-1得出该系统的演化博弈均衡点在F2(1,o)广
即经过长期反复博弈,企业会选择“不信任”,而研方则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
该博弈的演化博弈均衡为(不信任,隐瞒),研方经过选择和学习后最终
选择机会主义行为,企业花费搜集信息费用没有抑制研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这
一结果会带来“合作剩余”总量的减少,同样对社会福利造成了损失。产学研
合作第一阶段的进化趋势也可以通过图形表示,如图6—2
(f-h)/(d
图6—2:当c<g,a<e,b>d,f(h时产学研合作第一阶段机会主义行为进化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前文总结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当初始状态落在A区域时,博弈进化均衡收敛于
F3(0,1);当初始状态落在B区域时,博弈进化均衡收敛于F4(1,1);当初始状
态落在C区域时,博弈进化均衡收敛于F1(0,0);当初始状态落在D区域时,
博弈进化均衡收敛于F2(1,O)。而对于b>d,f<h,Y的均衡不论x如何都在y=O
处均衡,因此,初始状态也是落在F2(1,0)点。
6.2.2第三阶段机会主义行的为演化博弈分析
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三阶段,研方选择信任,而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可以获
得该次合作的所有“好处’’为r(D—D1)+pr(D—D4)(卜Y)一(L2+L2。+Q2+Q2。)。OvDl,
p和(1-y)的差距取决于信息的共享程度,但是在中国社会中,制度的不完善-单
一研方承担信息搜集的缺点导致了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因此D-D1,pSn(卜Y)
差距非常大,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可以得到很多的不正当“合作剩余",L2+.L2。+Q2
+Q2’又由于没有正式制度的缺失和非正式制度的弱化非常小,导致b>d。
64
第六章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演化博弈分析
当企业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时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取决r(D3-m)+pr(1)5-03
)(1-y)和LI+LI’+Ol+01’+K2的大小关系,在中国社会,r(D3一D1)+pr(D5一D3)(卜Y)
>LI+L1’+01+01’+K2,所以a<e。同理,我们可以得出f>h。根据上文的分析,我
们可以得出以下关系:a<e,c<g,b>d,f>h。查表5—3,可以看出当a<e,c<g,
b>d,f>h时系统的演化博弈均衡在F1(0,0),即研方选择“不信任”,企业选择
“隐瞒”。
在产学研合作的第三阶段,企业和研方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选择过程后,最
终的进化均衡并不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学研
合作第三阶段中爽方的合作状态应该为(信任,不隐瞒)。产学研合作第三阶段
的进化趋势也可以通过图形表示,如图6-3
(f-h)/(d
图6-3:当a<e,e<g,b>d,f)h时产学研合作第三阶段机会主义行为进化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根据前文总结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当初始状态落在A区域时,博弈进化均衡收敛于
F4(1,1);当初始状态落在B区域时,博弈进化均衡收敛于F4(1,1);当初始状
态落在C区域时,博弈进化均衡收敛于F1(0,0);当初始状态落在D区域时,
博弈进化均衡收敛于F1(0,0)。而对于b>d,f>h,Y的均衡不论X如何都在y=O
处均衡,因此,初始状态也是落在F1(0,O)点。
综上所述,在我国产学院合作过程中企业和研方在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选择
过程后,都会选择花费一定的信息搜集费用抑制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由
于制度因素导致信息搜集费用并没有有效的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和研方最
终都会选择机会主义。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产学研合作
65
博弈分析
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泛滥。∥·
6.3西方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分析
诬方社会的传统是功利的,只考虑个人的利益,由于文化的发展存在路径依
赖,所以现代西方社会中功利主义思想也是很严重的。因此,对机会主义行为的
抑制主要通过法律等正式制度实行。
由于西方自古就重视法律等正式制度对人行为的影响,所以西方社会中普遍
法律意识较强,法律等正式制度也较完善。在西方社会的发展中,西方社会针对
出现的问题不断对其自身的法律等正式制度进行完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西
方社会中产学院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不是没有,但是较少,并且产学研合
作比中国多很多。下面以美国的信用体系为例。
美国史世界上信用交易额最高的国家,这很大方面得益于美国健全的信用
体系: 一
1信用相关的法律体系的健全时美国信用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20世纪60年
代末以来,美国国会在原有的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定了与
信用相关的法律,经过不断的完善,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这些
法律法规对与个人信用相关的行为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
2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在信用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有许多专业从事征
信,信用评级,商帐追收,信用管理等业务的信用中介服务记过,在很大程度
上避免了因信用交易额的扩大二带来更多的信用风险。
3市场主体较强的信用意识促进了信用体系的发展,美国的信用交易十分普遍,
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历史很差的企业很难再业界生存和发展,而信用记录
差的个人在求职,信用消费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全社会都形成了
这种看法,欣赏守信用的人。
4对信用行业有较好的管理,尽管政府在信用行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很有限,
但美国的有关政府部j'-l,u法院仍然起到了信用监督和执法的作用,其中联邦贸
1w-
易委员会是其信用管理行业的主要监督部门,司法部,财政部货币监理局和联
邦储备系统等在监督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美国幸运管理协会,信用
报告协会,美国收账协会等一些民间组织在信用行业的自律管理等方面也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导致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原因是制
度的缺失和信息的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的不完善导致。
另外,在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由于种
种原因,传统文化道德的约束力正在被削弱或丧失,而新的文化道德体系尚未有
效建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如果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始本能’’不能得
到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的有效监督和约束,那么,即使制定了法律法规,也
可能出现有法不依,甚至还会出现想方设法钻法律漏洞的现象。因此,产学研合
作中机会主义行为不仅与社会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和约束弱化有关,而且与非正式
制度的不完善及其弱化同样存在密切关系。
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抑制产学研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1加大查处和打击失信的力度,降低失信行为的收益‘一
如果现有制度不能对失信行为给予足够的惩罚,大家就会仿效这种侵犯产权
的行为,其结果会导致劣币驱除良币的信任危机。经济学的分析告诉我们:一旦
失信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激励就会增加;反之,就会降低
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
2加快相关制度的设立和完善。
3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很容易诱发。为减少因信息
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风险,交易者就必须花力气去了解交易对象的资质、信誉,
这样一来就会增加交易成本,甚至使潜在的交易不会产生。因此,加强社会信用
体系建设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诚信建设
系统工程的基础。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有效地遏制诚信缺失
现象产生和蔓延。札
4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契约精神,培育诚信意识
信守承诺、诚信经营固然要依靠正式制度的约束,但是还需要非正式制度约
束相配合。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明礼诚信、诚实经营的道德意识,会有信守承诺自
觉的行为。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等正
“何建舂,制度约束弱化是我国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
67
第六章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的演化博弈分析
式制度约束,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文化道德建设,弘扬契约精神,培育诚在现代社
会中,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就是平等、理性、尊重个体和共同体的权益、对“游
戏规则”的尊重。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如果没有一个人们普遍认同的契约观
念、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要维系社会信用秩序和市场秩序是难于想象的。42
下章基于该政策建议提出一种治理对策:信息中介机构。
“何建舂,制度约束弱化是我国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冈[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
68
第七章信息中介机构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
第七章信息中介机构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
由于篇幅所限,该章重点讨论产学研合作第一阶段的治理问题。
7.1信息中介机构介入后产学研合作第一阶段的演化博弈模型
7.1.1信息中介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设立必要的信息中介机构,定期发布有关市场、产业、产品、技术、科研成
果、人才交流等信息,为企业提供前沿科技动态和发展方向,为研方机构选题,
为意欲合作的各方提供有关对方商业信誉、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等方
面的咨询信息,并对选择了机会主义的参与人进行惩罚,转移参与合作创新的参
与人的风险。该信息中介首先应该是中立的,不能与参与合作创新的一方或双方
有任何利益关系,另外,该信息中介机构应该有一定的风险处理经验,有条件为
企业和研发机构提供风险管理的指导与咨询,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该信息中
介机构要有能够出色承担高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能力。
信息中介机构设计思路是:
1)要求研发机构在信息中介机构中进行登记,确认(强制),支付一笔“风险费”,
并且只有在登记,确认后才有资格买卖新技术,企业可以去信息中介机构登记,
确认,通过支付一定“信息费”得到关键信息。
2)在合作中,如果研方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则该信息中介机构将降低其信用等
级,及时进行披露。同时,无法要回其风险费。信息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一定的
补偿。
5)如果研方真诚合作,信息中介机构将提高其信用等级,及时进行披露,返还
其“风险费”。
7.1.2基本假设及双方收益
1)本节假设与5.1.1产学研合作创新第一阶段演化博弈模型的假设基本相同,
只增加了信息中介机构。研方要求到信息中介机构进行登记和确认,并缴纳数
额为Z的“风险费”。。

2)企业有两种选择“登记’’和“不登记”,企弛花费V可以在信息中介机构登记,
确认,V类似“入会费”。“登记"意味着在信息中介机构进行登记,确认,并
付出数额为K1的“信息费"得到关键信息,“不登记”意味着企业自己花费数额
为K的搜集信息费用,而不去信息中介机构登记。如果企业在信息中介机构登记,
69
第七章信息中介机构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
当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时,信息中介机构将赔偿企业W的赔偿金。
3)当研方选择真诚合作时信息中介机构增加研方机构的信用等级,给研方带来
的隐性收益为L1,同理,研方由于选择机会主义行为而信用等级下降导致的隐性
损失为Q1。同上章相同,Ll和Ql是研方过往行为加权平均数的函数,权数为过
往行为被披露的相关情况:研方过往行为中机会主义行为越多,Q1越大,真诚合
作行为越多,L越大;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披露程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传播
范围越广,公信力越好,Q1越大,研方机会主义行为的披露程度越低,传播速度
越慢,传播范围越窄,公信力越差,Q1越小。引入信息中介后, L1和Q1较大。
(QI+L1)>>(Q+L)但是由于信息中介机构本身能力差异,公平程度,披露信息的
及时程度和研方对信用等级重视程度等原因,(OI+L1)不可能与研方预期能多得
到的“合作剩余”(当企业选择“信任",研方选择“隐瞒’’时,研方预期能多
获得F1-F的“合作剩余”,其他情况要参考其他因素)完全一致,但比较接近。
4)企业在“登记”和“不登记"两种选择下都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即对研方行
为判断正确或者判断错误。设企业在“登记"情况下认为研方真诚合作的概率为
p1,认为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为(卜p1);在企业“不登记”情况下与上
章假设相同,企业认为研方真诚合作的概率为P。
5)当企业选择“登记”时,研方有两种选择,“隐瞒"和“不隐瞒”,企业虽
然在信息中介机构获得了相关的关键信息,但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存在,所以
企业有可能判断J下确,也有可能判断错误。
当研方选择“隐瞒”时,企业判断正确的概率为(卜p1),由于信息中介机构
的介入,(1-p1)比较大,接近于1。如果企业认为研方隐瞒,则会根据从信息中
介机构获得的相关信息提出一个参考的固定报酬数,由于信息中介机构的存在,
该参考数据比上章中企业在相似情况下提出的更加接近真实固定报酬数额F,企
业和研方进行讨价还价,合约中签订的固定报酬f3比上章中的F3更接近F,即
f3一F>O,f3一FI<O,f3一F3<O。但是由于技术本身具有的特性,(f3一F)不会相等;
同时,企业也有p1的概率判断错误,但是pl非常小,当企业判断错误时,企业按
研方提出的固定报酬签约。而研方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合作剩余”,但是损失了
“风险费”和Q1。由于信息中介机构的介入,Q1>>Q。
当研方选择“不隐瞒”时,企业判断正确的概率为pl,由于信息中介机构的
70
第七章信息中介机构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
介入,这种情况下pl较大。企业会按照研方提出的固定报酬签订合约;如果企业
认为研方隐瞒,会提出参考的固定报酬数,最终合约中签订的固定报酬为F2,F2<F,
但是不可能差太多。研方由于真诚合作得到了隐性奖励L。
6)当企业选择“不登记"时和上章第一节中企业选择“不信任”相同。故省略。
图7-1是基于6.1.1对信息中介机构的设定和本节的论述画出的引入信息
中介机构后产学研合作创新第一阶段企业和研方的互动关系和各自收益关系。
71
第七章信息中介机构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
j
(f3一Z—Q1,R—f3-KI-V+W)
不登记(x)2 f3一F>O,f3一F1<0,f3-F3<O
企/
略,参考图4—1 结T
业/ 罢l
在/
篓曼c矽
判断正确,
研方“隐瞒”
(1-y)4

7
l /



决定
参认为研方隐<
考瞒\
-艋砖≯\1 判断错误,
固脯,巾·)/ 羹柔弋研方“不隐

| 瞒”y3

,..11.1、/

b乏二丁,1一、,、1 、⋯。“”。/ 址

笪昭~l—X,l
。7\ 翌
\ 果

概率pl 1
\ (f2+L1,R-f2-K1一V))
认为研发不
隐瞒pl
比较大/ 弋仪1。
, 、
判断正确, 判断错误,
研方“不隐研方“隐瞒”
瞒”
结结
果果
r 1 r
(F+L1,R-F—K1一V) (F1一Z—Ql,R—F1一KI-V+W)
图7-1引入信息中介机构后产学研合作创新第一阶段企业和研方的互动关系和各自收益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上文总结
根据上文所述,引入信息中介机构后企业和研方合作创新的非对称博弈支付
矩阵如下表7-1所示: .
第七章信息中介机构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


A
表7-1:信息中介机构介入后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支付矩阵
企业B
不登记(x)2 登记(1-x)1
不隐瞒(p) 隐瞒(卜p) 不隐瞒(p1) 隐瞒(卜p1)
不隐瞒F+L1,R—F—K LI+F2,R—F2一K F+L1, f2+L1,
(y)3 R-F-K1—-V R-f2-KI-V
隐瞒F1一Z—Ql,R—F1一K F3一Z—Ol,R—F3一K F1一Z—Ol, f3一Z—Ol,
(1一y)4 R—F1一K1一V+W R—f3一K1一V+W
资料来源:根据上文总结
整理表7-1得出表7-2的引入信息中介机构后产学研合作双方预期收益矩阵
表7-2:引入信息中介机构后产学研合作双方预期收益矩阵
企业B


A
登记(卜X)1 不登记(x)2
不隐瞒pl(F+L1)+(卜p1)(f2+L1), P(F+L1)+(卜P)(LI+F2),
(Y)3 p1(R—F—K1一V)+(1一p1)(R—f2一K1一V) P(R-F—K)+(1一P)(R—F2一K)
隐瞒pl(F1一Z—01)+(1一p1)(f3一Z—01), P(F1一Z—01)+(1一P)(F3一Z—Q)
(1一y) p1(R—F1一K1一V+W)+(1一p1)(R—f3一K1一V+W) P(R—F1一K)+(1一P)(R—F3一K)
4
资料来源:根据上文总结
7.1.3企业和研方的复制动态方程
令a=pl(F+L1)+(1一p1)(f2+L1),b=pl(R-F—K1一V)+(1一p1)(R—f2一K1一V),
c=p(F+L1)+(1一p)(LI+F2),d=p(R-F—K)+(1一P)(R—F2一K),
e=pl(F1一Z—01)+(1一p1)(f3一Z—01),f=pl(R—F1一K1一V+W)+(1一p1)(R—f3一K1一V+W)
g=p(F1一Z—01)+(1一p)(F3一Z—O),h:p(R—F1一K)书《1一P)(R—F3一K)
|二l
由于前期分析与上章一样,所以略。我们得到两个模仿者复制动态方程:
dx/dt=X[E2-EB]=x(1-x)[(d-b+f—h)y一(f_h)],
dy/dt=Y[E3一EA]:y(1一Y)[(a—e一(a—e+g—C)i]
从而得到动态复制系统的五个平衡点:F1(0,0)、F2(1,0)、F3(0,1)、F4(1,
73
第七章信息中介机构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
1)、F5(a_e/a—e+g—C,f_h/d—b+f—h)。其经济有意义与上节所述相同。
7.1.4信息中介机构介入情况下第一阶段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当研方选择“不隐瞒”策略时,企业选择“登记”比选择“不登记”多出
来的收益为b-d=K-Kl-V(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f2=F2=F。K与KI+V相差很
大,所以b)d。
当企业选择“登记”时,研方选择“隐瞒"比选择“不隐瞒”多出来的收
益为e-a=pl(F1-F3)+(f3一f2)+pl(f2一f)一(QI+LI+Z),我们假设f2=F,则上式变
为e-a=pl(F1-F3)+(f3-F)一(QI+LI+Z)。pl(F1-F3)+(f3一F)可以分解为
p1(F卜F)+(卜p1)(f3一F),pl(F1一F)是企业以概率p1判断研方行为错误时研方
预期可以多得到的“合作剩余”,(卜p1)(f3一F)为企业以概率(卜p1)判断研方行
为正确时研方预期可以多得到的“合作剩余”,当企业判断研方行为J下确时研方
仍然可以的到“合作剩余”的原因一个是判断正确的概率(卜p1)不是1,另一
个原因是即使概率为1,企业对新技术科技含量的判断也是有误差的,造成
f3-F)O。pl(F1-F3)为企业选择“登记",企业选择“隐瞒”时研方预期可以从
企业判断失误中多得到的“合作剩余”,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的主观动机。
上文提到在引入信息中介机构后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则
(QI+L1)较大,也就是说(QI+L1)与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后想要得到的“合作
剩余”大致相当,同时企业选择“登记”时研方预期可以多得到的“合作剩余"
由于信息中介机构的介入也变得较小,即研方将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变为机会主
义行动的动力变小。因此,a)e。
当企业选择“不登记"时研方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比选择真诚合作多得
到的合作剩余为g-c=p(F1一F3)+(F3一F)一(L+Q),和上章中相同,可参考上章相应
部分的分析。c)g
查表5-i可以得出,当a>e,b)d, c=/=g,fCh时,系统的进化稳定均衡
在F3(0,1),即企业选择“登记"策略,研方选择“不隐瞒”策略。而通过上
文的论述,当引入信息中介机构后,上面四个条件同时都满足,所以,经过长
期的学校和选择,产学研合作双方在引入信息中介机构后会选择(不隐瞒,登记)
策略。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7.1.5引入信息中介机构的可能性
74
第七章信息中介机构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
7.1..5.1信息中介机构的性质:、
在本文中作为仲裁机构的信息中介机构对经营管理者和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很高。信息中介机构应该具有一下三个方面的性质。
l专业性。该中介机构为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高科技等快速成长型风险企
业提供融资服务,有明确的专业领域和业务重点,强调对目标行业的整体状况、
发展前景、管理体制、技术水平、项目特点及金融运作的综合研究和全面评估,
以保证其专业服务的权威性。
2审慎性。信息中介机构在项目,合作双方信用等级等的审查和运作中注重“审
慎、严密”的原则。
3独立性。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坚持以提供高质量,信息中介机构应该具有独立
地位。以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客观信用等级业务为主。只与想要进行合作研发的企
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服务供求关系,不与任何单位发生从属关系,不参与任
何企业的管理,不自己出资从事任何研发,投资行为,避免发生潜在的利益冲突。
4信息中介机构是并不是政府机构,他是自负盈亏的。信息中介机构的收益来自
合作一方选择机会主义后不返还的风险费,以及风险费在合作研发运行期问的时
间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引入信息中介机构是否可行主要集中在引入信息中介机构后
信息中介机构是否能获利的问题上。
7.1.5.2信息中介机构的收益分析
当企业选择“登记",研方选择“不隐瞒"时信息中介机构的收益为KI+V,同
时,信息中介机构获得了额度为KI+V+Z的资金在合作研发运行期间的时间价值;
当企业选择“登记”,研方选择“隐瞒”时信息中介机构的收益为
KI+V+Z—W(KI+V+Z—W>O),同时信息中介机构获得了额度为KI+V+Z的资金在合作研
发运行期间的时间价值;当企业选择“不登记”,研方选择“不隐瞒"时信息中
介机构的收益为0:信息中介机构也获得了额度为Z的资金在合作研发运行期问的
时间价值;当企业选择“不登记”,研方选择“隐瞒”时信息中介机构的收益为
z;并获得了额度为Z的资金在合作研发运行期间的时间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只要有产学研合作创新,信息中介机构就可以得到不同
额度的资金在合作研发期间的时间价值,但是,由于当研方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时
75
第七章信息中介机构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
要付赔偿金给企业以及当企业选择“不登记”时损失V+K1,所以信息中介机构在
企业“不登记”或研方“隐瞒”时都有损失,虽然最终都将获利,但是都不如(不
隐瞒,登记)的情况。因此,信息中介机构为了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会对进行
等级研发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及时发布信用等级情况和其他关键信息,从而
进一步促进合作研发的健康发展。
7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袁庆明著.新制度经济学[MI,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1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3】奥利弗·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经济学:契约关系的规制企业制度与市场组
织一一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96
【4】黄桂田,李止全,企业与市场:相关关系及其性质一一个基于回归古典的
解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2
151亚当嘶密(郭大力,王亚男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2
161李柏洲,朱晓霞.区域创新系统(RIS)gIJ新驱动力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7(8)
一171周竺,黄瑞华,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冲突及协调[J】.研究与发展管
理,2004,(1).
[81刘德智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障碍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1)
【9】罗炜,唐元虎.大学一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2(1)
【101赵黎明,冷晓明等.城市创新系统【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11】齐建国等,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M].北京:经济管理出
版社,1997
【12]石定寰,柳卸林.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J】.中国科技论坛,1998(5)
【131路甬祥。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光明FI报,1998/2/6
【141路甬祥.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4
【15]唐乐,段异兵,产学研合作的治理机制设计[J],科技政策与论,2007(12)
【161刘伦钊,高等学校产学研联合的动力机制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
2005(5) .
【17】雷永、徐飞,产学研联盟研究综述【J】,上遣管理科学,2007(5)
【181王英俊、丁蕉,”官产学研”型虚拟研发组织的结构模式及管理对策[J],科
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4)
【191方放,曹葆青,祝义才,王章豹,产学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J】,
参考文献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
[201辛爱芳,析产学研合作中的合作模式选择[J】,企业经济,2004(9)
[21】李振祥,高职产学合作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221苏敬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及内外部化条件【J】,科研管理,
1999(5)
[231秦旭,韩文秀,陈士俊.产学合作模型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3(3) .
【24】魏斌,汪应洛.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联盟机制一一合作对策
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1(1)
【25】罗利,鲁若愚.产学研合作对策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0,14(2)
【26】谢科范,刘海林、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R&D)实体的博弈分析[J],科学学
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 0)
【27】刘慧芬,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9
[28】张锐,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学求解[J】,新经济,2007
【29】赵黎明,冷晓明等.城市创新系统【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5
【30】徐忆琳,析产学研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3)
[31】朱建设,海峡两岸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比较[J】,中国科技成果,2003(19),27
【32】胡琴,有限理性与行为决策[J],商场现代化,2009(3)
【33]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一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体
制改革问题的应用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34】李少斌,高鸿祯企业家形成过程的进化博弈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2(3)
【35]B.F斯金纳著,谭立海等译,科学与人类行为[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36】诺思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7】齐凯,制度与人的行为的关系[J],商业文化·财金视点2008(1)
【381何建舂,制度约束弱化是我国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J],江西财经大学学
报,2004(2)
【39]王立平,张先锋,刘志迎,企业一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J],合肥
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
78
参考文献
[40l吴健辉,黄志坚,贾仁安,校企合作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J】,商业研
究,2006(23)
[41】李光红,校企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J】,2007(8),科技管理研究
【42】杨爱民,交易费用理论的演变、困境及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8(4)
【43】ROY R.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 Patterns[J].Science,New Se.
des,1.972,178(4064)
[44 1 ARROW 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 962,29
[45 1 Arrow,K.J.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Issues Pertinent to the
Choice ofMarket VerSUS Nonmarket Allocation[J],Th 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s,Th e PPB System,1 969,Vol,1
1 46]Simon,H.A,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J],Quanefly Journal
ofEcnomics,1 955
[47】ROMER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J】.JoumalofPoliti—
cal Economy,1986,94
[48 1 MUNIAGURRIA ME,SINGH N.Foreign technology,spillovers and
R&D policy[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 997,3 8
[49 1 CHENG L K,TAO ZHIGANG.The impact of public policies on
in.novmion and imitation:The role ofR&D technology in growth mod—
el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9,40
【50】SEGERSTROM P S.Innovation,imitation,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1 991
[51】DISHAWA M T,STRONG DM.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
odel with task technology fit constructs[J],Information&Management,
1999,36
· 【52】ROGERSON W.Repeated moral hazard[J].Econometrica,1 985,58
[53 1 Maynard Smith J.and Price G,R.The Logic of Animal Con·
flicts[J],Nature,(246),1 5-1 8,1 974
【54】Tayl or P.D.and Jonker L.B.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and Game Dynamics[
J】,Math Bioscienee,(40),145—156,1978.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论文:
1.马明,产学研合作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青年科学》,2010,6
2.马明,产学研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经济与法》,2010,6
3.赵璇,马明.加强国资监管,防止国资流失[J】.产权导刊.2009(5)
80
的研究成果。除已
申请学位或其他用
过的研究成果,本
的个人或集体,本
担相应责任。
编入《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
数据库》、《天津商业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或借阅。同意学校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本人在校期间取得的研究数据、
相关成果等知识产权归天津商业大学所有。
’一注:涉及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酬
日期:7—名年厂月t 1开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撰写的学位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已
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外,所撰写的学位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
途所使用过的成果,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
人的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本
人已在文中做出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如有不实,本人承担相应责任。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q脚年‘ 月

致谢
致谢‘
本文是在导师贾保文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三年的求学生涯,恩师在
我的硕士学位课程学习,论文选题撰写和工作生活方面都给予无私的关怀和支
持,并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对
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向恩师表达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经济学学院的老师,感谢王树春教授、他们在我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过程
中,都热情地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能更好地把握整篇论文写作
思路。
感谢同窗诸位好友三年来对我的无私帮助,特别是我的同学张爽,赵璇、
焦晓蕾、王钰佳、闰俊杰卜书慧等,谢谢她们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用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劳作,鼓励和期待的目光支
撑我的精神信仰,正是他们的大爱无言让我不停的进取!
感谢在此未能一一提到名字但在我的成长中都给予了各方面帮助的亲人、
老师和朋友!
产学研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作者: 马明
学位授予单位: 天津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