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形式、程度与影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形式、程度与影响
姓名:张昭时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姚先国
2009080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城乡分割”是人为制度设计的结果。改革开
放之后,这种形式的分割带来了大量的负面影响。本论文以“二元劳动力市场”
理论为基础,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形式是什么?
(2)中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程度有多大?(3)中国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
后果是什么?全文在理论上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实证上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计
量经济学和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农村劳动力仅能温饱,无力对自己及后代的人力
资本进行投资;并且,公共资源配置的“城市倾向”造成农村基础教育和公共卫
生的财政投入不足,结果是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已经处于弱势地
位,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1978年之后,这种情况
依旧存在。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关键时期,对CHIP微观数
据及有关年鉴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大部分农村户籍劳动力集中在“差”行业和
“差”职业内就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征是具
有嵌套特征的两重“二元性”,即同时出现“内部——外部劳动力市场二元性”现
象,以及以户籍为标志的“城乡二元性”现象,且城乡分割的形式主要体现于内外
部二元中的“二级部分”之中。2006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浙江省数据的聚类分
析结果验证了上述特征,转换回归模型分析结果也验证了户籍是造成农村迁移劳
动力无法进入“一级部分”就业的制度障碍。
其次、本文构造了基于Mincer方程的城乡分割指数,并在转换回归模型样
本区分的基础上,计算出各个分割层次的分割指数。结果表明,“二级部分”的
分割程度高于“一级部分”,同时,在“二级部分”内部,相对“差”行业及所
有制的分割程度高于相对“好”行业和所有制。而基于MNLM模型计算的各个
分割层次的就业机会时,进入“一级部分”的户籍差异要高于“二级部分”,同
时,在“二级部分”内部,进入“好”行业或所有制的户籍差异要高于“差”行
业或所有制.
第三、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造成了劳动者之间福利的不平等,本文利用
V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CHNS微观数据,采用Amartya Sen对福利的定义,运用MIMIC模型对城市住
户个体的居住条件和身体健康进行测算并比较,结果表明总体上身体健康恶化,
居住条件变化不大。同时Theil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户籍的样本、不同省
份的样本的居住条件、身体健康和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之间没有很强的关系,总体
上讲,居住条件不平等程度最大,身体健康不平等次之,而收入不平等程度最小。
总之,中国政府将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促进平等就业作为目标。而要实现
这个目标,不是一个简单的一两项措施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中
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中计划经济遗留的路径依赖问题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
主要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城镇劳动力和农村迁移劳动力在权利
上的落差问题,这牵涉到劳动者权利的系统性调整。
关键词户籍制度二元性城乡分割分割程度指数机会差异可行能力
不平等
VI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Unlike other countries,China’S rural·urban segmentation(RUS)is the result of
artifitial institution design.After 1 978,this segmentation form brought a lot of
negative effects.Based Oll the DLM theory,this dissertation answers the three
questions:(1)What is the main feature of China’S RUS in urban labor market?(2)
What extent is the RUS of urban labor market in China?And(3)what is the
consequences of RUS in China?In this dissertation,the theoretical methods of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s,econometrics,
and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are applied to explore those three issues.
The Rural-Urban Segregation System,on the one hand,made the rural residents
very poor and they could not afford to invest human capital to themselves and their
offsprings.On the other hand,the city bias of public resources allocation resulted in
the lack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rural public
sanitation.Consequently,the rural labor forces are in a weak position to their urban
counterpart before their entries into the labor makets and this phenomenon does not
completely disappear after 1 978.The last ten years of twentieth century saw the
critical period of China’S labor markets.The basic statistical results of CHIP
miro—data and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s data show that most of the rural Hukou
residents are employed in bad industries or badjobs.Based on those experiences,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the urban labor market in China today is double dualisms,say,
internal-external dualism and rural—urban dualism,nesting in secondary sector in
internal-external duanlism.Adopted China’S Urban Household Survey data,the
outcomes of cluster analysis support the feature and the outcome of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 validates the hukou barrier of rural migrants employed in the
primary sector.
Second,an index of RUS is created followed the Mincer Model and the indices
of sub-markets are calculated under the samples classification of SR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US degrees of secondary sector,bad industries,and bad ownerships
VⅡ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re higer than those of primary sector,good industries,and good ownerships,
respectively.However,the calculations of opportunities of sub-markets under the
MNLM Model show that Hukou differences ofprimary sector,good industries,and
good ownerships are respectively larger than those ofsecondary sector,bad industries,
and bad ownerships.
And third,the urban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undoubtedly results in the
welfare inequality among labors.This paper adopted the CHNS micro·data,followed
the welfare definition ofAmartya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and applied the MIMIC
model of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to calculate and compare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Housing and Health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level ofHealthy deteriorates
and the average level ofHousing does not change much.And the calculations of Theil
Index show that there does not present strong correlations among the inequality level
of Housing,Health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provoincal subsamples and hukou
subsamples.Generally,the inequality degree of Housing is greatest,followed by
Healthy inequality and the income inequality level is minimum.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put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fo册l labor market and
promotion of equally employment as main objectives.In order to realize these
objectives,it is not a solution of one or two measures but a systemic project.The
segmentation of labor market in China emerged from a path dependent problem left
from planned economy is the main obstacl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form labor
market.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it is the key element that the difference rights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labor forces must be resolved and it needs a systematic
adjustment of labor fights.
Key Words:Hukou System,Dualism,Rural—Urabn Segmentation,Index of
Segmentation,Opportunity Differences,Capability Approach,Inequality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致谢
求学生活即将结束,回望走过的路,不禁感慨万千!
由于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就对文科比较感兴趣,但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
下都不怕”观念的影响下,本科阶段选择了化学工程系。大学期间以及毕业之后,
我依然对人文学科兴趣黯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经济学,随着时间的
推移,从对之兴趣到奉之为事业,我的人生道路就此改变。
在从事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道路上,我是十分幸运的。攻读博士学位期
间,我的导师姚先国教授不仅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而且在学术上对我谆
谆教诲和悉心指导,同时,在我个人生活遇到困难时,给予我精神上大力的支持
和鼓励,这些都使我倍感温暖!不仅如此,姚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严谨的治学
态度,为我今后的人生树立了榜样。张旭昆教授是我学术上的启蒙老师,他甘为
学术献身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成为我从事学术研究的动力之一,非常感谢他多
年来对我各个方面的关心和照顾!钱雪亚教授是我博士论文的合作导师,她严谨
的治学态度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使我受益非浅,非常感谢她对我的指导和生活上
的关心!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在学业上和论文上给过我指导的老师,他们是金雪
军教授、郭继强教授、许庆明教授、何文炯教授、蒋岳祥教授、陈凌教授、蔡宁
教授、乐君杰博士、赖普清博士和苗青博士。同时也要感谢在论文写作期间给过
我帮助的朋友,他们是王吴英(The University ofArizona)、王苏珍(上海财经
大学)、王卓君(中国人民大学)、李慧(中国人民大学)、陈官常(浙江工商
大学)和钟革文.
进入姚门,在接受学术上熏陶的同时,更感受到如兄弟姐妹般的亲情。感谢
同门王鲁娜、来君、赵丽秋、乔明睿、瞿晶、黄志岭,张海峰和汪大伟在学业和
生活上的帮助和照顾。感谢同窗好友王丹,张萃、林敏,周海霞、裴志军、孙泽
生、胡晨光、徐云鹏、俞开江,高登奎、罗坤、陈文芝、金星、朱莉莉等博士,
与他们相互探讨和彼此鼓励让我又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校园生活。最后,特别感谢
我大学(本科)时代的同窗陈煜,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是和他实质上的支持分不开
的。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多年来,我的父母在我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一直是我
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坚强后盾,父亲的身教和母亲的言传使我毅然走上了学术道
路。我实在无法报答父母的恩情,今后只能更加努力!在这里,我说一声,爸爸,
妈妈,我爱你们!远在异国弟弟的鼓励和帮助使我真实感受到了手足情深。弟弟,
我也爱你!求学期间,女儿兰兰降临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她给我紧张的学习
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看着那纯真的笑容绽放在漂亮的小脸上,任何苦恼和疲
倦都烟消云散,兰兰,爸爸爱你!最后,希望爷爷,外公、外婆的在天之灵能够
分享我的快乐,远在老家已近期颐之年的奶奶能够为她的长孙感到高兴!
II
张昭时
2009年8月25日于浙大玉泉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序言
本论文是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
者平等就业研究》(项目批准号:06jzd0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IIl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V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附表
表1.1中国城乡的劳动力数量及其分布⋯⋯⋯⋯⋯⋯⋯⋯⋯⋯⋯⋯⋯⋯⋯4
表3.1 195旺1958年户12制度的酝酿和形成过程⋯⋯⋯⋯⋯⋯⋯⋯⋯⋯31
表3.2 1957,1964,1965和1978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35
表3.3 1990,1995,2000和2005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37
表3.4 1996,1998,2000,2002,2004年生均教育经费对比⋯⋯⋯⋯⋯⋯⋯38
表3.5 2002年度城市与农村办学条件比较⋯⋯⋯⋯⋯⋯⋯⋯⋯⋯⋯⋯⋯39
表3.6 2002年城市、县镇和农村教师学历对比⋯⋯⋯⋯⋯⋯⋯⋯⋯⋯⋯40
表3.7 2005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学历构成对比⋯⋯41
表3.8 1990.2006县级医院医疗费用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对比⋯⋯⋯⋯⋯.42
表3.9 1992.2000年中国农村卫生费用⋯⋯⋯⋯⋯⋯⋯⋯⋯⋯⋯⋯⋯⋯.43
表3.10农村公共卫生领域财政支出结构趋势变化⋯⋯⋯⋯⋯⋯⋯⋯⋯⋯44
表4.1 2002年城镇住户个体行业年平均收入统计表⋯⋯⋯⋯⋯⋯⋯⋯⋯49
表4.2 1995年度各行业平均工资、平均教育年限、国有职工比例⋯⋯⋯50
表4.3 2002年度各行业平均工资、平均教育年限、国有职工比例⋯⋯⋯51
表4.4 1995年2002年工资、教育年限和国有职工比例的相关矩阵⋯⋯.52
表4.5 2002年各行业农村进入城市暂住户和城镇居民占各自总数的比例53
表4.6 200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在非农产业上的分布⋯⋯⋯⋯⋯⋯⋯⋯54
表4.7 1995年、2002年度城镇劳动力分职业种类比较表⋯⋯⋯⋯⋯⋯..57
表4.8 1995年和2002年收入、教育年限和固定工比例的相关系数⋯⋯.58
表4.9 2002年度农村迁移劳动力分职业收入。教育及职业性质分布表⋯59
表4.10 2002年城镇劳动力和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性质比较⋯⋯⋯⋯⋯.60
表5.1 用于CA的样本基本统计信息⋯⋯⋯⋯⋯⋯⋯⋯⋯⋯⋯⋯⋯⋯⋯70
表5.2 Pearson/Polychoric/Polyserial相关系数矩阵⋯⋯⋯⋯⋯⋯⋯⋯⋯.71
表5.3主成分分析结果⋯⋯⋯⋯⋯⋯⋯⋯⋯⋯⋯⋯⋯⋯⋯⋯⋯⋯⋯⋯⋯72
表5.4各类对应变量均值、z.scorc均值和样本数⋯⋯⋯⋯⋯⋯⋯⋯⋯⋯73
表5.5各分类中对应职业的样本数及比例⋯⋯⋯⋯⋯⋯⋯⋯⋯⋯⋯⋯⋯。74
表5.6用于SKM模型的样本基本统计信息⋯⋯⋯⋯⋯⋯⋯⋯⋯⋯⋯⋯..78
XI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Xn
表5.7 OLS和SRM回归结果⋯⋯⋯⋯⋯⋯⋯⋯⋯⋯⋯⋯⋯⋯⋯⋯⋯⋯79
表6.1 “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中不同户籍样本分布⋯⋯⋯⋯⋯⋯⋯⋯88
表6.2“一级部分”样本的基本统计信息⋯⋯⋯⋯⋯⋯⋯⋯⋯⋯⋯⋯⋯⋯89
表6.3“二级部分”样本的基本统计信息⋯⋯⋯⋯⋯⋯⋯⋯⋯⋯⋯⋯⋯⋯89
表6.4“一级部分”与“二级部分”的工资方程估算⋯⋯⋯⋯⋯⋯⋯⋯⋯⋯91
表6.5“二级部分”2189样本个体的行业分布⋯⋯⋯⋯⋯⋯⋯⋯⋯⋯⋯⋯92
表6.6“二级部分”不同行业的城乡分割程度比较⋯⋯⋯⋯⋯⋯⋯⋯⋯⋯93
表6.7“二级部分”2189个样本个体的所有制分布⋯⋯⋯⋯⋯⋯⋯⋯⋯⋯94
表6.8“二级部分”所有制的城乡分割程度比较⋯⋯⋯⋯⋯⋯⋯⋯⋯⋯⋯95
表6.9就业机会的Multi.nominal Logit模型估计⋯⋯⋯⋯⋯⋯⋯⋯⋯⋯.97
表6.10就业进入概率的户籍差异比较⋯⋯⋯⋯⋯⋯⋯⋯⋯⋯⋯⋯⋯⋯⋯99
表7.1 功能活动显示变量的基本情况⋯⋯⋯⋯⋯⋯⋯⋯⋯⋯⋯⋯⋯⋯一109
表7.2功能活动显示变量的统计基本信息⋯⋯⋯⋯⋯⋯⋯⋯⋯⋯⋯⋯。110
表7.3 原因因子的基本统计描述⋯⋯⋯⋯⋯⋯⋯⋯⋯⋯⋯⋯⋯⋯⋯⋯。11 1
表7.4功能活动显示变量的Tetrachoric相关系数矩阵⋯⋯⋯⋯⋯⋯⋯.114
表7.5 显示变量和原因因子的Tetrachoric/P01yserial相关系数矩阵⋯⋯115
表7.6测算方程的参数估计结果⋯⋯⋯⋯⋯⋯⋯⋯⋯⋯⋯⋯⋯⋯⋯⋯..117
表7.7 结构方程的系数估计结果⋯⋯⋯⋯⋯⋯⋯⋯⋯⋯⋯⋯⋯⋯⋯⋯。1 1 7
表7.8 MIMIC模型的拟合指数⋯⋯⋯⋯⋯⋯⋯⋯⋯⋯⋯⋯⋯⋯⋯⋯⋯118
表7.9全体样本、因子得分和收入的分布⋯⋯⋯⋯⋯⋯⋯⋯⋯⋯⋯⋯..120
表7.10身体健康、居住条件因子得分和家庭收入的基本统计信息⋯⋯123
表7.11 各功能活动的Theil指数⋯⋯⋯⋯⋯⋯⋯⋯⋯⋯⋯⋯⋯⋯⋯⋯.123
表7.12不同省份各功能函数的Theil指数⋯⋯⋯⋯⋯⋯⋯⋯⋯⋯⋯⋯.12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插图
图3.1 1981.2007年市县医院床位变化对比⋯⋯⋯⋯⋯⋯⋯⋯⋯⋯⋯⋯.4l
图3.2 1981.2007年市县卫生技术人员对比⋯⋯⋯⋯⋯⋯⋯⋯⋯⋯⋯⋯.42
图4.1 1995年和2002年职业性质比例对比⋯⋯⋯⋯⋯⋯⋯⋯⋯⋯⋯⋯.56
图4.2 2002年城镇样本与农村进入城镇样本日工作小时数对比⋯⋯⋯⋯60
图4.3 2002年城镇样本与农村进入城镇样本周工作天数对比⋯⋯⋯⋯⋯6l
图4.4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示意图⋯⋯⋯⋯⋯⋯⋯⋯⋯⋯⋯⋯⋯⋯⋯⋯⋯⋯⋯⋯。63
图4.5劳动者权利的演进过程示意图⋯⋯⋯⋯⋯⋯⋯⋯⋯⋯⋯⋯⋯⋯⋯64
图5.1 小时工资估计值与教育的关系图⋯⋯⋯⋯⋯⋯⋯⋯⋯⋯⋯⋯⋯⋯.80
图5.2小时工资估计值与工作经验的关系图⋯⋯⋯⋯⋯⋯⋯⋯⋯⋯⋯⋯80
图5.3“农村户口”劳动者进入“一级部分”概率——频度分布图⋯⋯⋯⋯81
图7.1 个人可行能力形成示意图⋯⋯⋯⋯⋯⋯⋯⋯⋯⋯⋯⋯⋯⋯⋯⋯一104
图7.2 MIMIC模型路径图⋯⋯⋯⋯⋯⋯⋯⋯⋯⋯⋯⋯⋯⋯⋯⋯⋯⋯⋯1 1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XⅣ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CA
CFI
CHIP
CHNS
DLM
ELM
ILM
LR
MIMIC
MLM
Ⅳ【NLM
NFI
PCA
RMSEA
RUS
SEM
SLM
SRM
缩写
Cluster Analysis 聚类分析
Capability Approach可行能力方法(途径)
Comparative Fit Index比较拟合指数
China Household Incomes Project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中国健康-5营养调查数据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Extemal Labor Market外部劳动力市场
Intemal Labor Market内部劳动力市场
Likelihood Rate Test 似然比检验
Multiple Indicators and Multiple Causes Model多指标多因素模型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最大似然法
Multi—nominal Logit Model 多项Logit模型
Normed Fit Index 赋范拟合指数
Principle ComponentAnalysis 主成分分析
Root Mean Error ofApproximation近似误差均方根
Rural.Urban Segmentation城乡分割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结构方程建模
Segmented Labor Markets Theory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转换回归模型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XⅥ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论
1导论
1.1研究背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劳动力市场既存在着因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
城乡分割,又存在着因人为的制度设计而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分割”,
即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这两种形式的城乡分割互相交织
在一起,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基础,而后者又强化了前者。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
特色的“城乡分割”为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
多障碍,这种影响延续至今。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经过“一化三改造”1之后,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
方式逐渐消亡,接下去是长达三十多年的劳动力资源计划配置时期。在此期间,
1958年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将国人严格区分为城
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同时,还建立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以及城镇
居民的“单位”就业制度,这些构成了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它不同于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城乡二元经济现象,不是经济
发展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而是中国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
种制度体系。
中国的这种制度选择是当时社会经济条件所造成的。这种制度安排是以显著
经济利益落差为主要特征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业化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即
通过制度的隔离有效地实现农业和工业价格的“剪刀差”,从而保证工业(尤其是
重工业)发展所需资金,其结果造成了农民的绝对贫困。“剪刀差”概念产生于
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当时的苏联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国家为加快积累工业
化资金,人为地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部分农民收入在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
中转入工业部门,学者把农业和农民丧失的这部分收入称为‘贡税’或‘超额税’
也就是说,“剪刀差”的概念源于“超额税”(武力,2001).但中国与苏联不同
的是,为了保证工业化的发展,人为地给农民套上了制度的枷锁——“户籍制度”
及相关的配套制度.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业利润大量
1指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
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论
流向工业,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金,据估计,从1950年到1978
年,政府通过“剪刀差”方式大约取得了51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入为978亿
元,财政支出中给予农业的为1577亿元,即政府获得农业剩余净额为4500亿元,
年均155亿元(“农业收入”总课题组,1996)。同时,将所有在解放之后分配给
农民私有的土地集体化,走农业合作社的道路,最终在农村逐渐实行“人民公社”
制度,结果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使得农民无法在农村之间自由流动。这种
“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民带来了极度贫困和不公平的待遇。梁漱溟先生在二十世
纪五十年代初就尖锐地提出,在新社会中“农民在九天之下”,但却被毛泽东严厉
指责为“冒充农民代表”而遭到无情地批判(毛泽东,1977)。
在城镇地区,私有部门基本不存在,所有的劳动力都在国营或集体“单位”
工作。“单位”不仅是实施生产计划的最小实体,也是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
会生活以及进行社会控制的最小实体,这种体制被称为“单位社会主义
(Work.Unit Socialism)”,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典型特征之一(Womack,1991;刘
建军,2000)。在这种制度下,劳动者和“单位”之间是一种人生依附关系,通常
一个劳动者一旦进入一个“单位”,其一生中所享有的收入、各种保障水平基本
上都固定下来。重工业化优先发展的战略使得资本投资无法带动大量劳动力就
业,长期以来,中国对城市居民的规模进行限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严格禁止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降低城市化的进程。从1950至1980年的这三十年中,
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
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武力,2007)。而与城市化缓慢
对应的是,中国的工业及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慢,据《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数据显示,1980年的GDP、第二产业(工业)总产值分别是1952年的5.5倍和
18.74倍,且工业总产值在GDP的比例也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80年的
48.21%.从这个角度看,“城乡二元体制”完全剥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在城
镇劳动力市场就业来改交贫困和不公平的机会。
中国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就是在城乡完全隔绝的条件下展开的。
城镇劳动力市场化配置的改革开始于1980年,主要措施是逐渐取消国家对
劳动力配置的垄断,将权力逐渐下放。到了九十年代,国家取消了招工需要国家
指标的限制,企业可以自行决定雇佣劳动力。同时,劳动力中介机构发展迅速,
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论
有效地在劳动力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传递信息,这使得城镇劳动力市场运行更
加顺畅。在这期间,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市场运行的主体,利润成为企业的主要目
标,“铁饭碗”被打破,许多工人因此下岗。
改革开放之后,户籍制度虽然一直存在,但其作用逐渐减弱。随着九十年代
粮食供应的完全市场化,城市地区对户口的限制逐渐放松,农村居民可以用一定
的金钱来购买小城市及建制镇的居民户口,2001年之后,在大部分的小城市和
建制镇,农村迁移劳动力只要有稳定的工作以及居所就可以转为居民户口。从就
业方面来讲,小城市及集镇没有什么大型工业,服务业的规模也比较小,农村迁
移劳动力所能选择的职业比较有限。而大城市对户口的限制依旧非常严格,同时,
大城市还对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就业做了许多限制,使得这些人只能做一些城市居
民不愿意干的脏,累,重且收入较少的职业,同时,城市福利无法有效覆盖农村
迁移劳动力,即实施“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排斥”。从这方面讲,计划经济条件
下的“户籍制度”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分割”,这
种分割使得农村迁移劳动力无法有效融入城市。
从改革开放至今,政府在破除城乡隔绝的二元体制方面已作了不少努力,使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从无到有逐步发育。从中国劳动就业的结构变化可以看到,这
种努力应该说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就业的市场化、多元化正在成为现实,城镇就
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已有较大增长,从表1.1可以看出,城镇就业人口从1980
年的25.8%上升到2005年的35.6%,国有和集体的比例同时间却从24.4%急剧下
降到9.6%,其他性质单位的比例从0.2%大幅度增加到25%。
但同时也看到,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为的“城乡分割”以另一种形式在城镇劳
动力市场中表现出来,而这种形式的分割也给个人和社会总体经济发展带来了负
面影响。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资料,大多数国家的城乡平均收入比值都小于
1.6,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城乡收入比一般在2.3之间。改革开放之后,城乡收入
比值并未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渐一体化而逐渐缩小,根据Gustafsson,Li,
Sicular&Yuc(2008)的研究表明,1988年城镇住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住户人
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为2.69,1995年这个数字扩大为3.08,而2002年更达到3.13。
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对整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
1988年的贡献率为36.5%,1995年达到41%,而2002年更扩大到46.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论
表1.1中国城乡的劳动力数量及其分布
(百万)
经济活动人12 429.0 501.1 651.3 689.3 737.8 766.7
城镇经济活动人口110.6 130.5 174.2 199.0 248.4 273.3
城镇失业人员(登记数) 5.4 2.4 3.8 8.6 16.9 8.4
城镇就业人员105.2 128.1 170.4 190.4 231.5 264.8
国有单位80.2 89.9 103.5 112.6 81.O 64.9
集体单位24.3 33.2 35.5 31.5 15.O 8.1
其他单位0.7 5.0 31.4 46.3 135.5 191.8
乡村就业人员318.4 370.7 477.1 490.2 489.3 484.9
乡镇企业30.O 69.8 92.7 128.6 128.2 142.7
私营企业16.0 35.3 40.7 23.7
个体288.4 300.9 368.4 326.3 320.4 318.6
就业人员合计423.6 498.7 647.5 680.7 720.8 758.3
(百分比构成)
经济活动入口100.O lOO.0 lOO.0 100.O lOO.0 100.O
城镇经济活动人口25.8 26.O 26.7 28.9 33.7 35.6
城镇失业人员(登记数) 1.3 0.5 0.6 1.2 2.3 1.1
城镇就业人员24.5 25.6 26.2 27.6 31.4 34.5
国有单位18.7 17.9 15.9 16.3 11.O 8.5
集体单位5.7 6.6 5.5 4.6 2.0 1.1
其他单位O.2 1.0 4.8 6.7 18.4 25.0
乡村就业人员74.2 74.0 73.3 71.1 66.3 63.2
乡镇企业7.O 13.9 14.2 18.7 17.4 18.6
私营企业2.5 5.1 5.5 3.1
个体67.2 60.O 56.6 47.3 43.4 41.5
就业人员合计98.7 99.5 99.4 98.8 97.7 98.9
注:1990年至2000年,就业人员总计、城镇和乡村就业人员小计资料根据第五次全国人12
普查资料重新调整,2001年及以后资料根据人12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因此分地区.分
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论
类型、分行业的分项资料相加不等于总计.
资料来源: Knight&Song,2005;((中国统计年鉴》2006;姚先国,2007
“三农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曾经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
1986年连续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
发展做出具体部署,这五个“一号文件”对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
用。但时隔1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
接下去中共中央又于2005年到2009年连续发布了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五个
“一号文件”。这六个“一号文件”的颁布说明了农村问题远未得到有效的解决。通
常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将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
同时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但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却对农村迁移劳动力采取了“经
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的模式,这大大妨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中国用
六年时间(2000年~2005年)将GDP翻了一翻,即从2000年的9.8万亿元到2005
年的18.4万亿元2,而同一时期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变化不大,即从
2000年的66.6%仅仅下降到2005年63.7%3.另根据联合国家粮农组织统计,
2005年世界农村人口占总人12比例的平均水平为40.3%,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为,
美国1.9%,英国1.6%,法国2.6%,德国2.O%;主要的其他三个发展中大国的
数据为,巴西13.8%,俄罗斯9.25%, 印度51.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
农村人口的比例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这种状况的存在加
大了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是城乡差距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
原因一方面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分割”在市场经济时期以新的形式体现出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前,中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是基于国家
计划的,是以国家权利作为依托的,城乡劳动者之间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不是
自然演化所产生的,而是人为设计的。改革开放之后,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改革
大大落后于其他市场化改革,城乡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地位差距来自于三个方面,
其一、通常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小于工业的边际生产力,则前者收入自然低
于后者;其二、市场化过程中,由于市场本身演化的内在结果使得低人力资本的
农村劳动力收入无法大幅度提高;其三,制度的“路径依赖”使得“户籍制度”
2(《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 v.cn/tjsj/
3((2008年世界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II/Osj/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论
依旧在其中起作用,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城市福利的享有就是以户口为依据的,
同时,在就业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行业和职业都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开放;其四、
在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中,地方政府对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干涉最为严重(Li,
Liu&Chen,2003),使得农村迁移劳动力无法在同等条件下与城镇劳动力竞争.
综上所述,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城
乡分割”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成
为理解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关键。
1.2问题和方法
迄今为止,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关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但基本上分
别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第一、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的“城乡二元性”
进行理论探索,着重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及此过程中的制度障碍;第二、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进行多角度的理论分析,在
此过程中附带分析城乡分割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但是,以上分析的视角比
较分散,尤其是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乡分割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因此,本
论文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利用“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结合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
的特点,对中国特有的“城乡分割”现象做一个系统的理论梳理,并利用相关数
据进行检验;第二个问题是,大量的实证文献集中于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
割存在性的研究,而对城乡分割的程度以及这种分割程度的分布状况几乎没有关
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者对城乡分割复杂性的认识和关注,本论文就此
问题构造了一个城乡分割指数,用它来测算城镇劳动力市场各个领域内城乡分割
程度,同时计算出各领域内就业机会的城乡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城乡分割
的特点;第三,文献中对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尤其是城乡分割所导致的后果
基本上局限于收入差距的分析,而对其他福利变化(例如,居住条件和健康状态)
基本没有涉及,这可能会影响决策者对城乡分割后果的判断,为此本论文采用
Amartya Sen的“可行能力”视角,利用特定统计方法计算出居住条件和健康状
态两项功能活动的具体数值,并比较它们不平等程度的户籍差异。
在对上述三个问题的研究中,将采用以下方法:
l、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这一方法主要体现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
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论
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历史前提及劳动力配置方式演化的简要过程,因为在
逻辑和历史上看,它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起点,也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政治、
经济基础。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这一方法主要体现第四章,主要以“二元劳动
力市场理论”为基础,结合发展经济学的刘易斯模型,在考察中国劳动力市场现
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双重二元性”假说并进行理论分析,同
时分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的形成原因——即农村劳动
者和城镇劳动者之间基本权利的不平等
3、实证研究的方法。这一方法基本上贯穿于本论文的始终,但在不同的章
节,依据需要采用了不同的实证研究方法。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采用的统计描述
的方法,其目的是利用相关的基本统计信息对这两章的观点进行描述;第五章主
要采用的是多元统计的方法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多元统计的方法支持了“双重
二元性”的存在性,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验证了“双重二元性”的有效性;第六章
主要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构造“城乡分割”指数并计算职位获得的户籍差异;
第六章主要采用的是结构方程建模来计算城乡分割所带来的福利损失。
1.3论文结构和安排
本论文由八章构成。
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研究主题。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二元社会
结构”造成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政治和经济地位上存在着巨大落差。计划经
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两个主题,政
府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但是,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域
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未缩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程和经济发展很不协调,究其原
因,是中国特有的显性制度安排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分割态
势。
第二章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包括理论的演化和实证方法两
个方面的综述。同时对发展经济学的农村劳动力迁移理论进行简述。指出“二元
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代表,本论文将以此为基础,结合发
展经济学的理论,以及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实际状况构建有效解释中国城镇劳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论
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现状的理论模型。
第三章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演化的制度前提进行阐述。主要叙述“户籍制度”
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配套制度的建立。同时指出,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公共资
源的不均衡配置造成了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人力资本存在差异,即劳动
力市场存在着前分割,同时提出了前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三层含义。
第四章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从行业分割和职业分割进行多视角的统计描
述。从这中间突出中国特有的“城乡分割”在行业分割、职业分割以及性别分割中
的体现。在此基础上以“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为基础,提出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
具有“双重二元性”特征,即在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二级部分”中存在着以“户
籍”身份为特征的分割,这种分割实际上是中国城乡劳动者权利不平衡在劳动力
市场的表现。
第五章运用聚类分析法实证验证了“双重二元性”的存在性,运用转换回归模
型实证验证了“户籍制度”是造成农村迁移劳动力进入“一级部分”劳动力市场
就业的障碍。
第六章以Mincer工资方程为基础构建“城乡分割”程度指数模型。并计算
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分割指数,城镇劳动力市场“二级部分”的分割指数,“二
级部分”内部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的分割指数,同时利用多项Logit模型计算
(MNLM)不同分割层次上职位获得的机会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分
割”的特征。
第七章计算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福利分布情况。本章的主要理论依据
是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在这个理论视角下,福利被视为是一系列功能函数的加总,
所谓功能函数是指个人已经达到的一种状态或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功能函数通
常是不能直接测算的,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显示指标变量来间接推算。本章依据文
献和数据的情况,选取身体状况和居住条件作为功能函数,同时选取两个显示指
标变量来表示身体状况,三个显示指标变量来表示居住条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
中的多指标多因素模型来测算个体福利,进而推算出不同群体的社会福利。在此
基础上,利用Theil指数分析各功能函数的不平等程度。
第八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论
1.4主要结论和创新
第一、以“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刘易斯模型,结合中国的
特有的人为制度安排,提出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的观点,
即“内部——外部劳动力市场二元性”和“城乡二元性”同时存在,且“城乡二元性”
体现在“二元劳动力市场”的“二级部分”中,是以劳动者的“户籍”特征为区分标志
的,而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分割”。导致这种分割的原因在于城乡劳动力
之间存在的劳动者权利的不平等。
第二、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验证了两重“二元性”的观点。首先,使用计量经
济学的转换回归模型验证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一级部分”和“二级部
分”的分割,并且具有“农村户籍”的劳动者进入“一级部分”就业的可能性几乎不
存在;其次,使用多元统计的聚类分析的方法支持了两重“二元性”的观点,特别
是在“二级部分”中存在着以“户籍”为特征的“城乡分割”.
第三、构造出测算“城乡分割”程度指数模型并计算出劳动力市场不同领域
分割的指数,同时计算不同领域劳动力市场职位获得的机会差异。在此基础上得
出“城乡分割”的特征:对于以工资差距衡量的“城乡分割”结果不平等来说,
在“好”的领域内部分割程度比较小,“差”的领域分割程度比较大,而对于以
职位获取概率衡量的“城乡分割”机会不平等来说,在“好”的领域,户籍机会
差距比较大,而在“差”的领域,户籍机会差距比较小。
第四、福利的不平等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收入/消费的不平等,功能函数视角
分析可以发现城乡劳动者在收入不平等、居住条件不平等以及身体健康不平等三
个方面的差异.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论
lO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2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Segmented Labor Markets Theory,简称SLM)指的是
在劳动力市场理论方面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立的所有理论的总称。它们认为传
统理论无法有效解释劳动力市场许多现象,特别在阐述工资分布规律和解释失业
及歧视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Tauman&Wachter,1986).其理论核心是强调制度
在劳动力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从经济学这门学科产生之日起就给予了关注。
依据观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派强调市场供求的作用。代表观点
由古典经济学家Adam Smith(1776)提出,经Alfred Marshall(1890)和John Bates
Clark(1899)发展,到Gray Becker(1962,1964,1965)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
与之相对应, 另外一派以批评者和反对者出现,强调市场力量的有限性,其源
头可以追溯到John S.Mill(1848)和Karl Marx(1867,1883,1894),经制度学
派(二十世纪初)和新制度学派(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到1971年以
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Analysis(Peter B.Doefinger&Michael J.
Piore)出版为标志正式形成。
Adam Smith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认为劳资双方的力
量对会对总体工资产生影响,但工资的决定最终是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
的。他虽然也认为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和政策的不均等可以造成工资差异,
但仅仅是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的力量还是市场本身。John S.Mill的
《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强调在某些情况下,行会、法律制度、习惯等的作
用十分巨大,从而使得供给和需求根本不起作用,工资的决定和劳动力资源的配
置是由时下的制度、规则和习惯所决定,这个观点可以视为制度决定论的雏形,
为后续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边际生产力论承接了Adam Smith的传统,而流行于美
国的制度学派(Institufionalism School,以Thornton Veblen、w.C.Mitchell和
Henry Commons为代表)则在John Stuart Mill的思想上加以发展。边际生产力理
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1890)和美国经济学家John B.Clark(1899)
相互独立提出的,这个理论就是劳动力的需求理论。它是基于雇佣者的利润最大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化行为假设,隐含的前提是: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以及
与劳动就业有关的成本除了小时工资成本以外,其他成本都为零。而人力资本理
论和时间配置理论(Schultz,1961;Becker,1962,1964,1965)为劳动力供给理论
的发展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即从劳动力异质性的角度阐述了工资的差异性。其
基本假设前提是劳动者的效用最大化,其中,人力资本理论决定了某人的特定技
能和职业,工作——闲暇选择理论决定某人工作时间的长短。在此基础上,由于
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不平等,尤其是职业,行业和人口集团在工资和工作方面的
不平等并未随着市场制度的发展而减弱,因而,新古典经济学对于劳动力市场分
割也给予了关注。但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力量不是决定工资高低的最终
决定因素,短期内决定工资的是商品市场需求派生的劳动力引致需求,长期中决
定工资高低的是工人的生产能力,而制度性因素仅仅是影响实际工资对于均衡工
资的偏离程度。
与上述观点相对应,制度学派认为Alfred Marshall的均衡分析框架无法应用
于劳动力市场中,在移民大量出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实际上由两个集团
(Group)构成,即市场力量处于支配地位、制定市场规则、人数较少的企业家
集团和市场力量上处于被支配地位、人数较多且技能贫乏的工人,其结果是劳动
力市场实际上呈现的是买方垄断。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分析框架出现在张伯
伦和罗宾逊夫人提出产品市场的垄断竞争理论之前。
总之,新古典经济学的分割理论实际上就是在考虑了制度冲击和一系列行业
及人口构成特性基础上的行为最大化理论,它强调整个劳动力市场是统一的竞争
性市场,虽然劳动力的个体差异会导致收入差异,同时造成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但市场的供求机制最终会使整个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即从理论上阐明了分割是
短期现象,长期中均衡依旧存在。而制度学派认为决定市场分割的是制度,制度
本身又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发展变化的过程(Process)(Ryan,1981)。“好工作”
和“坏工作”的区分不是因为劳动者能力的不同,而是由于产业结构、产品市场、
技术条件、管理及控制策略和劳动力市场规制等造就的(Leontaridi,1998)。因
此,制度学派强调劳动力市场不是一个竞争性的整体,而是由许多被制度或社会
组织结构分割的一系列市场构成的,收入差异主要原因是不同市场中存在不同的
运行机制。同时,制度壁垒造成了劳动力流动障碍,使得整个劳动力市场永远无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法出清,这就从理论上否定了整个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存在,也否定了劳动力在不
同职位间的自由选择。这部分观点构成了SLM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2.1 SLM理论一一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的理论解释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美国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理论上,以John Dunlop、Lloyd Reyndds、Clark Kerr和Richard Lester为代表
的劳动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继承了制度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经济系统的日趋复
杂、政府对经济系统规制程度的日益加深以及工会的存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官僚
化(Bureaucracy)都将使新古典模型无用武之地(Cain,1976)。这一时期的制度
主义者更侧重于研究劳动力市场实际软化运行的力量和实践(易定红,2004)。他
们把研究重点集中在工会及产业关系(Industrial Relations)的研究上。在这个时
期,已经正式出现了内部劳动力市场(Internal Labor Market,ILM)和外部劳动
力市场(External Labor Market,ELM)的概念(Dunlop,1958)。同时,也深刻
认识到:第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严重性及其后果(Kerr,1950)和人力资本理
论在伦理上的反动(Cain,1976);第二、新古典经济学仅使用“经济人”范式来分
析经济现象是不够的,而应该同时考虑心理的、社会的、历史的和法律上的因素。
1 97 1年出版的Internal Labor Market and Manpower Analysis(Peter B.
Doeringer&Michael J.Piore)提出了ILM理论,这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SLM理论
正式诞生,它实际上是对美国五、六十年代劳动力市场现实及其相关研究的一个
系统化、理论化的总结。由于对制度的看法是多视角、多维度的,因此与ILM
理论同时存在的还有另外一些强调制度重要性的SLM理论,他们构成了与新古
典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理论相对应的理论阵营。
2.1.1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在继承了Dunlop和Kerr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
劳动力市场”等概念的基础上,Peter B.Doeringer&Michael J.Piore发展出ILM
理论,使其成为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工具,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劳动
力市场存在问题及政府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它代表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结构、劳
动力流动以及工资决定机制等一系列理论观点的综合(Leontaridi,1998)。ILM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内部劳动力市场是由规章制度来决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外
部劳动力市场是由劳动力的供求来决定其配置的,两个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是通过
内部劳动力市场一定的招聘机制相联系的。
从完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演化成ILM的关键要素有三个:首先、技能特
殊·陛(Skill Specificity)。对于雇主而言,技能越特殊,雇主的培训成本就越高,
对于雇员而言,所掌握的技能越特殊,劳动力市场对其需求就越低。在这种情形
下,一方面,雇主愿意投资特殊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雇员也没有更换工作的
动力;其次、在职培i)q(On.the-job Training)。此处强调的是一个过程(Process),
但是,这种培训是非正式的或者说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在工作过程中逐
渐积累并通过职位提升向前发展的,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许多时候是靠雇员好
奇心和自觉性来引发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无法形成“正式过程(Formal Process)”。
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起到稳定雇佣关系的作用;第三、习·囔(Custom)。习惯的形
成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但它也是和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相匹配的,即当雇佣
关系趋于稳定时,雇员之间就会形成正常的且不断重复的相互关系,其结果是在
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形成不同的社会群落(Social Groups),同时也形成了社会群落
中处理相互关系及处理与外部关系的非正式规则。正是由这些规则所组成的习惯
支配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和配置机制,同时,也使得内部市场对外部市场的
变化不敏感。从ILM形成的三要素中,可以看出Doeringer&Piore强调的是雇
佣关系的稳定性,而这是通过ILM中的职业阶梯(Job Ladder)、奖励计划(Rewards
and Pension)、管理和纪律(Management and Discipline)来实现的。总之,ILM
的形成实际上是基于雇佣双方对于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本身及未来不确定性的
反映(Piore,1975)。
在将ILM理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基础上,Doeringer&Piore进一步将此理论
和“二元劳动力市场(Dual Labor Market)”4概念相联系,发展出自己的“二元劳
动力市场理论(Dual Labor MarketTheory,简称DLM理论)”,用以解释劳动力
市场的分割现象。其主要观点是:第一,劳动力市场被严格地分割为一级部分
(Primary Sector)和二级部分(Secondary Sector);第二、一级部分由一系列的
ILM构成,工资的决定机制是公司的制度及规则。依据ILM的特点,此部分和
4这个概念由Harrison,Avefiu和Bluestone等经济学家提出,用来解释弱势群体持续的贫困和失业状态.其
目的是用来反驳由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提升入力资本以消除贫困和失业的政策(Leontaridi,1998).
1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外部劳动力市场之间缺乏劳动力流动,结果是一级部分的工作稳定、收入较高、
福利较好,且职业变换主要依靠一定规则下的晋升机制,教育在此部分有回报;
第三、二级部分由ILM之外的劳动力市场构成,工资的决定机制是劳动力的供
求机制。此部分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几乎没有福利待遇、流动性大,职业前景
暗淡,教育在此部分没有回报:第四、劳动力在两个部分之间几乎不存在流动,
并且在二级部分中的劳动者工作极不稳定,经常在就业、失业和退出劳动力市场
三者之间变动。
在解释两个部分之间劳动力缺乏流动性的原因时,Doeringer&Piore第一次
使用了“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这个概念,其含义是:具有相同素质及人
力资本的两位劳动者因各种原因分别进入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后者因感染了二
级部分工作环境的不良习惯(如不守纪律,工作懒散等)及缺乏在职培训,随着
时间的推移,此人就无法进入一级部分工作。同时,因居住地(Residence)、技
能缺乏(Inadequate Skills)、歧视(Discrimination)和不良的就业记录(Poor Work
Histories)也使得弱势群体就业总是局限在二级部分,这可以用“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机制来解释。
自1971年提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之后,赞誉者有之,批评者更不乏其人,
其中最为主要的观点是:将劳动力市场仅划分为两个部分过于简单化了,不能有
效解释事实(Wachter et al,1974)。因此,Piore(1 975)认为一级部分还可以依据不
同特点划分为两个子部分,即“较高阶层(Upper Tier)”和“较低阶层(Lower
Tier)”。前者主要包括某些专业性强的职位和高管职位,其特征是高收入、高地
位、发展机会多和高流动性:后者主要包括除上述描述职位之外的其他职位,其
特征是平均收入较为一般、晋升机会不多并且工资水平的决定和职位分配都是由
内部管理规则直接决定,灵活性很小。之所以要提出这些概念,其目的在打通ILM
理论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划分与社会经济阶级(Socio.economic Subclasses)之间的
联系,即将一级部分的较高阶层、较低阶层及二级部分与社会学的中产阶级
(Middle Class)、劳作阶级(Working Class)和下等阶级(Lower Class)对应起
来。为了说明在社会经济阶级(Socio-economic Subclasses)之间的“流动”并非随
机的,而是具有一定规则和渠道的,Piore(1975)提出“流动链(Mobility Chains)”
的概念。用上述社会经济阶级(Socio.economic Subclasses)眼光来看待“负反馈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Negative Feedback)”机制,进而说明不同部分之间劳动力“流动性(Mobility)”
缺乏的原因更显说服力。
2.1.2激进理论、职位竞争理论(排队模型)和隐性契约理论
激进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四位,分别是Howard M.Wachtel、Michael Reich、
David M.Gordon和Richard C.Edwards。他们接受了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强调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和社会经济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是一个历史的过
程。他们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和资本主义从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逐渐形成的(Reich,Gordon&Edwards,1973)。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对劳动力
的要求是同质化(Homogenization),其结果是造成了劳动者无产阶级意识的崛
起,与资本家的冲突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垄断产商的出现使得关注焦点从短
期的利润最大化转向对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长期控制,因此,资本家就有意
识地采用各种方法对劳动力市场“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ILM的形成、
族裔分割以及性别歧视实际上就是这个历史过程的结果,而资本密集形企业的大
量出现加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趋势。
紧接着上述观点的问题是:为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工人阶级分层化
(Stratification)越来越严重,而资产阶级却越来越团结(Solidifying)?Wachtel
(1975)认为阶级的区分是和生产过程(Production Process)和生产方式(Mean
ofProduction)密切联系的,并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Dynamic Process);其次,
资本主义本身的演化,尤其是从工业化结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生产过程发
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从而工人阶级的状况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工业化时代对
劳动力“同质化(Homogenization)”的要求被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分层化
(Stratification)”的要求所替代’;第三,资本的集中以及对于剩余价值的不断追
求,巩固和加强了资产阶级的一致性。同时,在这个工程中,工人阶级的物质利
益也在增加,与前辈相比较,他们在经济利益上的诉求就没有那么迫切了,结果
是整个工人阶级的阶级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分层化(Stratification)”也就不可避
免了。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1848)强调的工人的“阶级意识(Class
Consciousness)”逐渐被Georg Lukacs强调的“身份意识(Status Consciousness)”
所替代,阶级一致性不复存在了,劳动力市场分割也就成为必然。总而言之,激
1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进理论的SLM观点就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资本和劳动相互斗争的结果
(Wachtel,1975)。
职位竞争理论(排队模型)由Lesmr C.Thurow提出。其着眼点在职位(Job)
和希望得到此职位的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决定就业的主要因素是雇佣者的
对求职者的愿望。客观上,这种愿望代表了对所有求职者潜在边际生产力的排序,
主观上,这种愿望也代表了雇佣者本身的偏好5对于客观排序的变更(Thurow,
1970)。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雇佣者对于求职者的排序?或者说,决定潜在
边际生产力的因素是哪些呢?Thurow认为:第一、从客观上讲,每个受雇者均
需要在职培训(On—the-job training),而培训成本是由受雇者的“背景特征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6决定的,每个职位的所有竞争者可以依据培训成
本的高低排出获取此职位可能性的顺序,雇佣者则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根据成
本最小化原则来选择最佳的受雇者。当然,受雇者的所获取的职位工资要不低于
其自身的保留工资7;第二、从主观上讲,在美国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历史的原
因,雇佣者偏好白种男性,具有与前者相同“背景特征”的有色人种及妇女在排序
上处于队列后端的概率高,直接的结果是,有色人种及妇女呈现出高失业率和高
比例就业于二级部分(Secondary Sector)的态势。
新古典的劳动力市场理论可以看作是“工资竞争模型”,核心思想是劳动者依
据自身进入市场前已获取的技能相互之间进行竞争,在满足雇佣者利润最大化的
同时也实现了劳动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工资和职位是通过市场供求双方同时决
定的。而“职位竞争模型”认为,第一、职位(Job)的数量和形式是有技术决定
的,社会习惯和制度因素决定了每个职位所提供的工资。同时强调虽然宏观经济
形势会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决定职位配置、晋升和在职培训的是公司本身,
与外部劳动力市场无关.从这个角度上说,Thurow理论和ILM理论比较相似。
第二、工资的决定机制归结到由制度决定的职位本身,雇佣者的行为模式继承了
新古典的利润最大化,但劳动者的行为仅仅是“排队(Queue)”,对工资不产生
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工资是由雇佣者单方面决定的。从雇佣者行为上说,
Thumw理论和ILM理论还是存在着一定区别的。
5比如:对有色人种及妇女的偏见
6例如:教育、能力.习惯和个性等等
7从中可以看出,保留工资是外生的,与职位的数量和形式没有关系
1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隐性契约理论的最早文献可以追溯到Frank Knight(1921),而成为正式的
理论要归功于三位经济学家,即Martin Neil Baily、Donald F.Gordon和Costas
Azariadis,他们分别独立于1974年和1975年发表的三篇论文奠定了隐性契约理
论的基础。其基本观点是:由于专用技能的培训投资对雇佣双方都有利,如果这
类技能的雇佣关系破裂,对双方都将带来意外的损失,因此,作为风险规避型的
工人将接受较低的工资收入以换取长时间的稳定的雇佣关系,而同样作为风险规
避型的雇佣者也将使其资产多样化愿意多雇佣工人,在这种情况下,雇佣双方将
形成一种潜在的对双方都有利的风险规避契约,即隐性契约.对于这个理论,应
该注意三个问题:第一、理论的假设前提是雇佣双方均是“同质”的,即都是风险
规避者;第二、从理论本身而言,实际上是放弃了短期内劳动力市场存在均衡的
假设;第三、解释了工资刚性和非自愿失业之间的关系及原因。这实际上可以看
作是雇佣双方通过长期的博弈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的制度,从另一个视角解释了内
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机理。
2.2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测度方法
2.2.1从非人力资本因素导致的工资差异来检验
这种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从个人特征入手,这主要是检验人
力资本理论是否在劳动力市场的某一部分不起作用;其二,在第一类的基础上增
加各种代表制度的交量,实际上是在比较人力资本和制度的作用孰轻孰重。
鉴于早期数据类型都是截面数据以及计量方法的限制,在二元市场理论提出
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就尝试直接检验不同部分(sector)是否存在系数显著差异
的Mincer方程,即8
lnY=a+bs+cEx+dEX2+eW+皿
其方法是先将样本依据事先给定的标准人为地划分为两个部分,然后用OLS
Model检验两个部分的工资方程是否有所不同(Dickens et a1.1985)。这实际上
就是关注工资收入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说明人力资本在不同人群中的回报率是
不同的(Taubman etal.1986).
8 Y:年收入,S:正式教育年效,EX:工作经验,W:一年中工作的星期效,Z:个人特征
1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第一,依据职业特征为区分标准来划分样本,进而检验工资方程差异的显著
性。Osterman(1975)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对职业的判别标准将样本划分为
三大块(Doringer&Piore,1971;Piore,1975),采用美国1967年Survey of
Economic Opportunity数据证明了劳动力市场由一级部分的较高等级和较低等级
(Upper andLowertiers)以及二级部分组成的观点。在此之后,不同国家的经济
学者利用本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都证明了劳动力市场二元性的存在(McNabb
et a1.,1981;Neuman et a1.,1986);第二、Harrison(1972)采用族裔为标准将
样本分为白人和非自人两大块,使用1966年美国Urban Employment Survey数据,
得出美国存在以族裔为区分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结论。
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反驳新古典的人力资本理论,即可以通过教育来提升
入力资本从而获取高收入的观点。比如:Harrison(1972)第一次用此理论质疑
了美国六十年代早期为解决贫困问题所实施的培训计划,而Osterman(1975)
的研究也表明了美国政府实施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是失败的.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除了劳动者个人因素之外,市场结构本身也会对工资
收入产生影响。检验方法是将代表结构特征的变量引入Mincer方程,检验个人
特征和市场结构特征孰轻孰重,实际上就是验证产业结构本身的二元性是否决定
了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Wachtel et al(1972)、Bluestone(1972)和Kalachek et a1.
(1976)均发现在控制了个人特征后,行业及职位特征对工资的影响很大。
Stolzenberg(1975)在分析职业对男性工人收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同时,也得出
了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要素供求从而影响工人工资的结论。上述研究实际上强
调了教育因素和产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Bibb et a1.(1977)则认为社会学有关
收入的分析过于粗糙,经济学又缺乏从社会组织结构方面考虑问题。因此,此文
采用美国蓝领工人的数据,分别使用社会学的结构一一分层模型
(Structural.Stratification Model)和Mincer方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认为女性
蓝领工人收入低的事实不能归咎于人力资本这个因素,关键是这些人本身就处于
社会结构的底层。Beck et aL(1978)、Tolbert et a1.(1980)和Zucker et a1.(1981)
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此外,有些学者直接利用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机理
与人力资本回报的不同来验证分割性。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Doringer&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Poire 1971):第一部分的劳动者工作稳定,第二部分劳动的者职位变更比较频繁,
这说明不同部分内部的流动性机理是不同的。Launov(2004)进一步认为,根据
第一部分的工作对人力资本具有回报的假设,可以推断此部分的劳动力流动(即
职位变动)和积累的人力资本之间呈正向关系,而第二部分的工作对人力资本没
有回报,则此部分的劳动力流动和入力资本的积累是无关的。为了检验特定工人
到底属于哪个部分及避免预先划分样本产生的偏差问题,Launov. 实证使用了
Latent Class Count Data Model,首先判断分割的存在性,然后检验人力资本和职
位变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德国1994.2000的面板数据的检验发现,劳动力市场
中存在着明显的两个部分,但人力资本和职位变动的关系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所预测的那样。
2.2.2从行业、职业角度来检验
另外一种方法是摆脱从人力资本理论来诠释劳动力市场二元性的束缚,完全
从行业或职业角度解释并检验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Hodson(1984)认为无论
是从公司层面还是产业层面进行分析,都可以得到市场二元性的结论,当然,在
不同层面影响工资收入的重要变量是不同的,使用的方法还是事先区分样本,然
后使用OLS回归分析,验证不同样本的工资收入与特征变量的方程是否不同,
这是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则使用社会学的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框架来诠释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所采用的是统计学的方法,
主要有因子分析法(FactorAnalysis),聚类分析法(ClusterAnalysis,CA)和尺
度分析法(ScaleAnalysis)。Oster(1979)认为如果美国存在着二元的产业结构,
那么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不同产业的一系列特征(characteristics)进行分析,代表
“二元经济”特征的因子就会显现。他采用了美国1960年第一、二产业的普查数
据,引入25个因子,包括传统意义上描绘产业特征的因子(如:销售率、资产
总量和收入总量等)以及可以用来描绘二元特征的其他因子(如:工人受教育的
平均年数、男女工人比例等),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Analysis,
PCA)给出了用来描述以职位特征来判定“分割性”的三大类因子。Tolbert et a1.
(1980)则依据企业所处的竞争/垄断状态来验证经济的二元性,他们将测度产
2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业垄断性的17个因子归为三类:1)测度企业在产业内部控制力的因子;2)测
度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控制力的因子;3)测度企业在本产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上控
制力的因子。使用1971年美国产业的调查数据,通过分析17个因子之问的相关
系数、均值和标准差找到7个非冗余变量,然后在对他们进行因子分析。最后给
出了以产业特征来判定“分割性”的因子。
Boston(1990)利用美国1983年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中对于“Did you
need specific skills 01"training to obtain your current(1ast)job?”这个问题的答案,使
用聚类分析法检验出职业分布呈现典型的两部分特征。这实际上是验证区分职位
“好”与“坏”的一个特征。而Anderson et以(1987)贝0更进一步,首先归纳出区分
“好”“坏”的六大特征,同时指出代表这些特征的代理变量,在控制个人特征的前
提下,利用回归分析分别检测不同职位和不同产业是所具备的上述特征,从这个
结果发现无论职位还是产业都呈现出明显的分割特征。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法分
析职位集聚在一起的原因以及不同聚类之间是否存在流动性障碍,其分析结果支
持了分割性,但不支持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对于分割原因的解释。同样,Drago et
aL(1995)和Flatau et a1.(1993)分别利用职业特征和职业分类进行聚类,分析澳
大利亚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
此外,Graham etal.(1990)使用风险理论来解释分割性。他认为:1)第一
部分的职位(工人)所承担的风险和所承受的负效用要低于第二部分的职位(工
人);2)第一部分的职位(工人)的风险和负效用得到充分的补偿,而第二部分
的职位(工人)则几乎没有此类补偿,结果是造成两个部分工资的不同。验证的
方法是预先根据风险/负效用水平为标准划分样本,然后检验是否存在两个不同
的工资方程,当然,这个方程是描绘工资和风险及负效用之间的关系,结果是两
个部分的工资补偿机制是不同的,Graham et a1.(1990)对此的解释是:由于二
级部分的工人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少,缺乏集体谈判机制和各种机制上的支持,因
而雇主没有提升工资来弥补工人所受职业风险的动力。这实际上是用新古典的传
统理论来解释分割。而Mitchell et a1.(2005)使用搜寻理论(Search Theory)来
诠释分割性。后者认为: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的就业者具有不同的工作搜寻行为,
并使用面板数据首先验证是否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会导致不同的工作搜寻,然后
使用Logit Regression回答决定工作搜寻的不同因素,其结果是搜寻理论可以用
2l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9实证方法
来解释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上述两种方法实际上是从劳动供给的角度考虑问题
的。
2.2.3从流动性障碍角度来检验
如果分割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短期行为,那么劳动力市场的出清从理论上说
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如果分割是劳动力市场内在的机制,那么,还必须强调被分
割的各个部分之间不存在劳动力流动。按照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的解释,强调流
动性问题的原因在于,从短期看,虽然第二部分的劳动者无法获得人力资本投资
的收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两个部分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的话,那些“合
格”的第二部分劳动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一级部分来寻求教育投资的回报,
结果是两个部分的分割将难以为继(Dickens et al,1985)。检验劳动力流动性问
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验证制度本身阻碍了不同部分之间的劳动力流动,
导致劳动力市场无法出清;其二、验证第一部分的职位是有限的,即说明适合一
级部分职位的人也会因为职位的稀缺而留在第二部分。
对于不同部分之间是否存在流动性障碍,实证的结果并不统一。Doeringer&
Piore(1971)认为,在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中,黑人在其职业生涯开始时进入第
二部分工作的可能性较白人大。Harrison(1972)采用以族裔为标准预先将样本
划分为两部分,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两个收入方程具有统计性差异,结论是黑人和
白人之间存的流动性阻碍导致了收入的差异。这实际上从侧面验证Doeringer&
Piore(1971)的观点。
Alexander(1974)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市场结构划分为三大类:庄园结构
(Manorial Structure).行会结构(Guild Structure)和无结构(Unstructured)9。
他通过回归分析来估计上述三个结构中工人离开企业的可能性,结果发现,在控
制个人特征的前提下,庄园结构中流动的可能性要比预期的低,而行会结构的要
高。Alexander(1974)1折定这些差异是由于制度障碍造成的。
Leigh et a1.(1976)通过验证两条假设来检验流动性。假设一、在公司之间因
职位提升带来的流动存在着大量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假设二、在公司内部具有相
9即离开企业可能性低的结构称为庄园结构(Manorial Structure),离开企业可能性高,但离开本产业可能性
低的结构称为行会结构(Guild Structure),而无结构(Unstructured)则使得工人离开企业和离开本产业的
可能性都高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同禀赋的就业者的职位提升存在着大量系统性的种族歧视。他采用的是比较黑人
和白人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的增长情况,其结果完全支持假设一,部分支持假设
二。Boston(1990)的工作则进一步考察两个年度不同性别不同人种的流动性问
题,在用因子分析法找出了判断“分割性”的因子之后,利用Logit Model来判别
与不同部分之间劳动力流动(inter-sector mobility)相关的要素,结果发现白人
的向上流动性要大大超过黑人的流动性,并且不同人种的年轻人即使同样在二级
部分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黑人留在二级部分的比例却比
白人高得多,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教育因素对白人的流动起到正向作用,对
黑人则起到负向作用。Hudson(2006)使用同样的方法发现:第一、年轻人(包括
白人和黑人)通常都在第二部分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在三
十岁时离开了第二部分转入第一部分,但白人流动的比例较黑人高;第二,如果
不考虑年轻人,则白人和黑人在不同部分的分布及其工资分布几乎没有差别;第
三、不同部分的职位之I"-J具有不同的年功工资(JobTenure)说明不同部分之间缺
乏流动性。
有关性别和种族成为流动性障碍的研究是非常有建设性的,但二元劳动力市
场理论(Doringer&Piore,1971)还认为劳动者无法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素质选择
进入相应的部分工作,其原因就是一级部分的职位是有限的。其表现形式是用某
种方式对职位的进入资格进行某种限制。Dickens etaL(1985,1988b,1992)利用
转换回归模型(Switching RegressionModel,SRM)来验证这类限制。他的基本
假设是:劳动者对工作的选择是依据一生中的效用最大化原则,可以简化为一生
收入的净现值最大化;同时,在信息充分的前提下,劳动者可以自由选择,且第
一、二部分中非金钱因素对所有劳动者的影响相同,即和劳动者的个人特征无关。
如果转换方程中个人特征的参数与工资方程中的个人特征参数无统计性差异,则
说明选择是自由的,换而言之,两个部分之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但实际情况是:
黑人比白人的流动性低(1985);工会成员比非工会成员流动性低(1988b);企
业规模大的工人比企业规模小的工人流动性低(Rebitzer et a1.1991)。这些结果
说明劳动力市场中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不是单一的。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2.2.4关于样本选择问题
上述三个检验方法在具体处理数据时,使用最多的是事前划分样本,然后检
验代表性回归方程的系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致命弱点是会产
生截断偏差(Truncation Bias),结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Cain et a1.1976)。文
献中使用了四种不同的方法来避免这个问题。
第一种方法是Dickens et a1.(1985a)引入了转换回归模型(SRM),采用最
大似然估计法估计个人进入不同部分的概率,从而避免了样本选择问题.
Baffoe.Bonnie(2003)则突破扰动项为正态分布的假设,引入了Weibull分布和指
数分布,利用有关数据进行比较,结论是:1)三种扰动项分布均支持劳动力市
场的二元性;2)不同的扰动项分布使得进入同一部分的工人人数分布不同,且
扰动项在正态分布假设下工人进入第一部分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两种分布假设。
第二种方法是Heckman et al(1986)在验证巴拿马劳动力市场分割性时使用
的。他首先以贫困水平为标准将样本划分为两组,然后使用Heckman(1979)提
出的两步法(Two.Step Procedure)将样本截断偏差问题转化为遗失变量偏差问
题,然后加以检验,从而避免了样本选择问题。
第三种方法是Magnac(1991)所使用的Roy Model,在文献中将两部分的模
型扩展为四部分,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检验劳动力市场的,使用的方法是
Multivariate Probit and Tobit模型。
第四种方法是Launov(2004)所使用的Count Data Models,和SRM一样,这
个模型也是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来运算。他检验的是人力资本(自变量)和流动
性(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因变量无论是Poisson分布还是Negative
Binomial分布,数据都较好地拟合Latent Class Model,而不是Basic Count Data
Regression Model。即说明了样本具有典型的分割性。
实际上,样本选择问题产生于数据类型是横截面数据的时候。如果数据是面
板数据,则可以避免样本选择问题,同时还可以控制性别、年龄、家庭地位及其
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Beck(1 998)使用German Socioeconomic Panel 1 984·1 989
年的的面板数据,利用非参数分析方法(Nonparametric Analysis)比较“补偿性
差异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对于职位“好”“坏”解释的有效性,最终认为对
于欧洲劳动力市场的评价不能单独使用任何一个理论。Botelho etal.(2006)使用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巴西的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和个人相关的且无法观察的因素后,发现formal
workers和informal workers之间的工资差距为7.8%,同时还发现不同的个人因
素对分割的贡献度是不同的。
2.3中国经验
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她不仅是个发展中国家而且又是个转轨国家,这个特点决
定了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复杂性。不同历史阶段对于分割的描述差异较大,即
使对于“劳动力市场二元性”这个概念的理解也不同,一种是继承了发展经济学的
“城乡二元性”,另一种是继承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内部、外部的二元性”,
但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劳动力市场应该呈现的是“二元”的“二元性”特征
——是“城乡二元性”和“内部、外部的二元性”同时存在.
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开始于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代表性的论文有张炳申(1994)对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机制发育的
研究、赖德胜(1996)、李萍(1999)和程贯平等(2003)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制
度性分割的研究,其特点是强调了制度性分割,尤其是户籍制度的分割对中国劳
动力市场形成的作用。而李建民(2002)则将中国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农村劳动力
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两大块,每块之内都包括正式部分劳动力市场和非正式部
分劳动力市场。乐君杰(2006)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为三阶层二元结构,第一阶
层是农村内部的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由于边际生产性决定的二元结构,第
二阶层是城乡二元结构,第三阶层是城镇劳动力市场中不同户籍所决定的二元结
构,其中第二、三层二元结构是制度所导致的Sato(2006)依据工资水平和稳定性、
市场化程度将这个时期的城镇劳动力市场细化为五个层次,即公共一核心阶层
(Public.Core Stratum)、公共一辅助阶层(Public.Peripheral Stratum)、下岗阶层
(Retrenched Stratum).非公共阶层(Non.Public Stratum)和迁移劳动力阶层
(Migrant Stratum)。上述研究可以说从理论上继承了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的观
点。
实证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大体上从两个角度进行:第一、分
析农民工进城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第二、就城市本身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进行
验证,这部分也包括了分割标准的检验和流动性障碍的验证问题。两个角度的核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心都聚焦于计划经济下人为的户籍制度安排对劳动力市场分割产生多大的影响。
Yao(1999)主要研究了处于半工业化状态下的县域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他首先指
出了Dickens&Lang(1985)所使用的方法对于中国数据的两个局限性,但利用其
思想并结合Roy Model(1951)和Magnac(1991)1约思路发展出检验县域劳动力市场
的三个模型,即Competitive Model,Entrance Rationing Model和Time Rationing
Model。他使用浙江省鄞县1994年的住户调查及该县自己组织的对十个村落干
部的调查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进入当地的企业存在着两个限制,即
Entrance Rationing和Time Rationing,同时认这种限制和政府干涉程度和企业内
部管理结构密切相关。Appletonetal(2004)将城镇就业劳动力划分为未下岗的城
镇工人(Non.retrenched Urban Workers)、下岗重新就业的城镇工人(Re.employed
Urban Workers)和农村迁移劳fl了(Rural.Urban Migrants),实证表明这三者的工
资决定机制是不同的,Knight&Song(2005)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个结论。
王美艳(2005)利用工资分解方法讨论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机会的差异
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户籍安排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Dong et al
(2002)则研究在中国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所有制结构的不同是否会造成劳动力市
场的分割,以及市场化的改革是否降低了户籍歧视和性别歧视。通过对1998年
在大连和厦门两地的企业调查数据OLS回归分析发现,国有企业。乡镇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四种所有制结构对于工人教育的回报没有差异,并
且回报率都很低;同时,外商独资企业对于经验的回报要高于其他三类企业。接
着,本文使用Two.Step Analysis(Heckman et aL 1986)分析了劳动者选择外资企业
和非外资本企业就业的决定因素,发现工资因素在其中作用不显著。聂盛(2002)
则强调我国劳动力市场同时存在所有制分割和行业分割的情况,并用数据证明了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所有制分割逐渐向行业分割演化。同样,Fleisher etal(2004)㈣表明了中国存在着较强的劳动力市场地域分割,其结果是教育
对于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比改革开放初期还要低。严善平(2006)则研究了城市劳
动力市场的流动机制,城镇居民与外来人口的流动机制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2.4小结
如果以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为标志,则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近三十年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证方法上,这个理论都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
面,其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通俗地说,
就是没有一个从逻辑上自恰的模型。但其最为核心的观点就是制度决定了劳动力
市场的运行,制度是随时间和空I'.-I而变化的,而学者对制度本身的看法又是见仁
见智的,这是理论上无法形成统一框架的原因所在。同时,验证劳动力市场分割
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以两大类:统计学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前
者主要是社会学家在使用,后者主要是经济学家在使用,这也说明劳动力市场分
割现象的复杂性及重要性。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也是个无庸质疑的事实,但比发达国家复杂得多。
同样是制度所造成的分割,中国就具有新制度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分割以及旧制
度的“路径依赖”分割,同时,制度不同层面在演化过程中并不是均衡发展的,这
就造成了对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困难。同时,由于数据
的不精确也造成了实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令人怀疑,由此产生的政策建议的有效
性也会达折扣。另外,应该看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我
们在使用这些理论是要注意理论的假设前提和中国实际的差距,如果忽略了这
些,就有可能南辕北辙。
本论文将以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城镇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征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实证方法
2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3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制度是理解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键,要理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
割就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制度是如何演化的。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要求打破人为的城乡隔离制度,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而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户籍制度的改革。以
1984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为起点,户籍制度
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逐渐放松,1993年户口与粮油供应脱钩,从此之后,大量
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估计,2006年全国13亿人
口中农民工就有2亿多,其中异地转移进城务工的约有1.2亿人10。一方面,虽
然名义上城乡间的劳动力流动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制度
又使得农村迁移劳动力无法与城镇劳动力平等竞争,无法在就业、工资、子女教
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普通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另一方面,虽然许
多地区对户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甚至取消了户籍登记中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的
差别,但是对外来迁移人员(尤其是从农村迁移过来的)依旧设有落户准入制度
(一般要求具有固定住所或稳定工作),而迁入标准是绝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
工所达不到的。可以说,虽然城乡流动的限制放松,但是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
割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当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时,这种分割体现得
愈加明显。而这种分割是基于中国特有“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指与户口或户籍管理相关的一套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其
中包括通过户籍来证明个人身份、执行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陆益龙,2002)。
中国的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周礼》中所描绘的“乡遂”
制度¨,而比较可信最早的户籍制度是春秋时期郑国和齐国所实施的“保甲”制度
12,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实施社会控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初期
户籍制度建立的目的是巩固政权,恢复社会秩序。随着“一化三改造”及第一个五
年计划的完成,户籍制度的资源配置功能日趋明显,即利用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
刀差”为工业化目标积累足够的资金。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10((2006年全国农民工工作综述》'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年1月23日
II《周礼.地官》
12((管子·禁藏》和《国语·齐语》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正式颁布,该条例将居民的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确定了常住、
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其中规定,“公民
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
市户12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13目的是控制人口在城乡间的流动,加强社会管理。在此之后,政治,经济、教
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权利的安排均与户籍制度挂钩,各种社会经济资源
均向城市倾斜,造成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社会经济地位的巨大差异。这就
是“户籍制度”所造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分割。
本章旨在对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背景进行简要的回顾,并提出基于这种
人为制度条件下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含义及形成原因。整章内容分三个部分:首
先,回顾造成城乡分割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出台的历史背景,介绍以户籍制度为
核心、多种政策相配套的制度体系;然后,对比该体系下城乡居民在进入劳动力
市场之前遭遇的不同,以及两者间人力资本的差异所形成中国特有的“前劳动力
市场分割”现象;最后,对本章内容进行小结。
3.1“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背景与形成
3.1.1秩序重建、工业化与城乡二元体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饱经战乱之苦的广大民众最渴望的是安宁和秩序,
这种社会心态和新政府的愿望显然是一致的。此时,中共的工作重心已经从农村
转向城市,他们必须承担城市重建所面临的一切任务,即“建立公共秩序,恢复
生产,抑制通货膨胀,控制失业现象”14。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政府的首要任
务莫过于恢复社会秩序,巩固政权.而户籍制度恰恰是一种稳定社会治安的有效
手段,由于旧的户籍法规随着《(六法全书》的废除走入历史,因此,新中国的各
级政府组织公安机关,设立户籍管理部分,着手建立新的户籍制度。1950年8月,
公安部制定了《c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草案)》,对反革命分子或可疑分
子进行监视和控制,以便“搞好社会治安,保障安全”。自此之后到第一个五年计
划(1953年一1957年)结束这段时期内,新中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人口管理的法
13
http://www.oklink.net/flfg/law/60502.htm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
3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规、文件。在城市,户口管理基本上由公安机关负责,登记户口、发放簿册,“肃
反”工作,就业安置、粮食供应计划以及公共秩序的维护几乎连为一体;在农村,
基层政府组织承担起了部分户口管理工作(陆益龙,2002).虽然这一时期的户
籍制度对公民的迁徙自由没有提出任何限制。但城镇“户警一体”的户籍管理形式
和农村户口管理蕴含的政治经济目的表明,中国的户籍制度一开始就承载着原本
不属于它的政治功能。表3.1列举了1950.1958年间户口制度的演变,从中可以看
出,制度的目标逐渐从一般的社会管理逐步向限制城乡人口自由迁徙发展。
表3.1 195旺1958年户口制度的酝酿和形成过程
时间规章制度主要内容
((关于特种人口管理的暂行办法(草案)》特殊人口管理
1950生
《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城市常住人口登记和管理
《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常住人口的六项调查和登记
1953焦
《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规定粮食收购和计划供应的范围
((关于继续贯彻<劝阻农民盲目流入城市>
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1954正的指示》
内务部、公安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通知普遍建立农村户口登记制度
《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人口和户口变动登记和管理
1955年《(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粮食供应、粮票和粮油转移证管理
《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12”
1956焦首次全国户口工作会议的三个文件确立户口管理的三项任务
城乡有别的户口登记制度与限制
1958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理》
迁移制度
资料来源: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随着“一化三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8)的完成,我国计划经济
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使得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来:
第一、重工业本身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收十分有限,重工业化的
过程无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相关产业的转移,同时,重工业的资本积累呈现
内部循环的特点,无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也给城镇居民的就业带来困难;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第二、在没有外来资本的条件下发展重工业,其资本只能来源于农业剩余,政府
对农产品进行低价收购,然后再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城镇居民以降低人力成本,
同时又通过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以获取超额利润,即通过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
差”以获取足够的资本积累;第三、政府为了维持城镇的低工资,必须向城镇居
民提供大量的住房、医疗、粮食和教育等补贴,在财政能力有限的条件下,享受
这些补贴的城镇居民规模必须控制在一定水平。在上述条件下,政府只有通过限
制农村人12进入城市以控制城镇的人口规模,在必要时,还将城市人口输送到农
村,以减轻城镇居民生活资源的压力。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12登记条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
日渐形成的城乡有别的户口登记制度与限制迁移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
标志着二元户籍制度的正式确立。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体制”正
式形成,这种体制不同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经的城乡二元结构阶
段,它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现象,而是人为制度设计的结果。
总之,户籍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制度设计,是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实施的,区分
的标准是居住所在地,其经济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它构成了中
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基础和核心,造成了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巨大的
社会经济差距(Wang,2005),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1.2“户籍制度”体系的构成要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户口登记条例》是整个“城乡二元体制”的核心,因为
它的存在使得整个制度的运行明朗化和简单化。但是,仅仅依靠户口迁移审批制
度和凭证落户制度是很难有效地控制人口流动的。一项制度的有效运行是要靠其
他相关制度来配合的,为此,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政策,作为户籍制
度的补充,从而形成了“二元户籍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和政策具体包括:粮食
的统购统销制度、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不同的就业制度,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不
同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1、粮食的统购统销制度
“衣食住行”是人类最为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人们需求的起点就是对于维持
生存的物质,而这些相当程度上来自于农产品。因此,对于农产品的支配构成了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籀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权力关系,而作为主要农产品的粮食也成为国家基础性的战略资源(徐勇,2008)。
建国初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短缺。虽然整个五十年代粮
食产量增长迅速,但同时期的农民自身的粮食消费也增长得很快,造成了城市粮
食供应的短缺(薄一波,1991),同时,市场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自由购销体
制运行的结果使得粮食价格上涨很快,影响了城镇的稳定。再加上解放后社会逐
渐稳定,人口增加得很快,比如,1953年当年,我国粮食产量上升1.8%,但人
12上升2.2%。如果任由这种形式恶话,势必影响到新生共和国政权的稳定。
在这种形势下,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
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同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194次政务会议通
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并于11月23日发布施行.其
基本内容包括四条政策措施:1)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生产粮
食的农民应按国家规定的粮种、价格和数量将余粮售给国家;2)对城市人口和
农村缺粮户,实行粮食计划供应;3)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私营粮食工
商业进行严格管理,并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4)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之下,
由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1955年8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农村粮
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和《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前者对农村实行粮食
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明确农民吃自产粮;后者对市镇的非农业人口实施居
民口粮分等定量、工商行业用粮按户定量、牲畜饲料用粮分类定量的供应制度,
并均按核定的粮食供应数量发给供应凭证.随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原则
上国家只负责城市非农业户12的粮油供应,不负责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这项制
度基本上排除了农村人12在城市取得口粮的可能性.总之,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
生活资源获取机制从源头切断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可能性。
2、城乡不同的就业制度
从一开始,中国解决城镇失业问题的思路是“堵”,即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
动。1952年7月,政务院通过《关于就业问题的决定》,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建国
初期所面临的城镇大规模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该决定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
应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发展多种生产,尽量避免这些人满目流入城镇。其后,
随着“一化三改造”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城镇经济已经是国有和集
体经济的天下,在这种情形下,国家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完全纳入到国家计划体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系中,任何单位(包括国营和集体)的佣工计划必须由国家计划部分决定,单位
没有自主权,1956年8月,《关于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意见》规定各企事业单位
招收人员时,应遵守先城市后农村的原则,而1957年12月的《关于各单位从农
村中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城市“各单位一律不得私自从农村中招
工和私自录用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农业社和农村中的机关、团体也不得私自介
绍农民到城市和工矿区找工作”;“招用临时工必须尽量在当地城市中招用,不足
的时候,才可以从农村中招用”。而在农村,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土地归
集体所有,农民个人对农业生产已经没有自主权,在此情况下,农民的劳作只能
在集体的名义下统一进行。这样,农村劳动力一方面被束缚在土地之上,另一方
面城市的就业体系也完全对农村劳动力封闭了.
3、城乡不同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1951年2月,政务院就发布了《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详细规定了城市国
营企业职工所享有的各项劳保待遇,主要包括职工病伤后的公费医疗待遇、公费
休养与疗养待遇,职工退休、职后的养老金待遇,女职工的产假及独子保健待遇,
职工伤残后的救济金待遇以及职工死后的丧葬,抚恤待遇等。条例甚至规定了职
工供养的直系亲属享受半费医疗及死亡时的丧葬补助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
作人员的劳保待遇,国家以各种规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来的。至于城市集体企业,
基本上是按照国营企业来制定自己的劳动保障制度。除此之外,城市就业人口还
可以从单位得到各种名目繁多的补贴以及实物,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单位
得到近乎免费的公有住房。而对于农民来说,社会保障几乎不存在,土地就成了
农民惟一可作生存保障的资源。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医疗虽然开始于50年代中
期,但那时的农村合作医疗处于各地自发举建的阶段,直到1965年9月,中共
中央批转卫生部党委《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强调加强农村基
层卫生保健工作,这才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到1976年
底,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达到90%.与城镇地区不同的是,中国农村合作医
疗是通过集体和个人集资,用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低费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一
种互助互济制度,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此没有投入一分钱。一个国家中存在
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而维持这个体系运行的基础就是户籍制度。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3.2“城乡二元体制一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化的起点是计划经济条件,而中国特
色的“城乡二元体制”决定了劳动力在经济社会地位上存在着人为的巨大差异,
这种差异的直接表现形式是不同身份的劳动力获取形成人力资本资源的机会(包
括数量、质量以及种类)是不同的,即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已经是不平
等的了,这就是所谓的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的形成
和积累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本投资,而投资的渠道主要是教育和保健支出(Schultz,
1961)。本节首先从个人投资方面,重点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城乡收
入不平等的起因,以及由此导致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能力的缺乏;其次从公共
资源配置城乡失衡的角度,讨论农村公共人力资本投资资金的短缺所造成的后
果;第三,讨论前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形成及其三个层次。
3.2.1城乡收入不平等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差异
表3.2 1957,1964,1965和1978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比较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年份A生活费B消费C其中: E纯收F消费G其中:
D=C/B H=G/F
收入支出食品入支出食品
1957 235.4 220 129.7 0.589 73 70.9 69.9 0.986
1964 227.0 220.7 130.7 0.59l
1965 107.2 95.1 92.3 0.97l
1978 316 311.6 178.9 0.574 133.6 116.1 78.6 0.677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1949至1978年中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
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源和资金积累来源有两个,
或以对外扩张为主,牺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为代价,或以内部积累为
主,以牺牲本国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武力,2007).
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选择牺牲农民利益为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积累资
金,主要采用“剪刀差”办法,即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最大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9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限度地获取其中的差价作为资金积累。据估计,从1950年到1978年,政府通过
“剪刀差”方式大约取得了51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入为978亿元,财政支出
中给予农业的为1577亿元,即政府获得农业剩余净额为4500亿元,年均155
亿元;(“农业收入”总课题组,1996)。这种强制剥夺“农业剩余”的结果是农
村居民的绝对贫困。虽然前三十年在城镇收入实行的是低工资水平下的“平均主
义”政策,在没有将城镇职工所享受的福利考虑在内的条件下,此阶段城镇的收
入仍然是农村的2~3倍(表3.2)。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居民的食品支出在消费总
支出中的比例(即Engel系数)非常高,1957年和1964年几乎所有的消费支出
都用在食品上,到了七十年代才有所下降,1978的为O.677(表3.2)。在这种情
况下,农村居民没有能力对自己和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如果说1978年以前,农民是通过直接提供农副产品而不进入城市的方式,
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和降低工业发展成本。而在1978年之后,
农民则主要是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大量农民工)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
大的动力(武力,2007),但这并没有根本改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首先,农业的弱势地位是其产业性质所决定的,依靠农业本身来大幅度提高农民
的收入是不现实的;其次,随着城乡隔离藩篱的打破,大量农村迁移劳动力进入
城镇劳动力市场,但由于其人力资本低下,以及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各种限制,使
得农村迁移劳动力的收入无法获取较高的收入;第三、随着收入分配主要由按劳
分配向按要素形式分配的转换,农民(以及农村迁移劳动力)的不利地位更加明
显,与改革开放前比较,城乡间的收入相对差距水平并没有改善。表3.3中可以
看出,1990年的城镇收入水平是农村的2.22倍,1995年扩大到2.71倍,而2005
年达到3.48倍;收入的差距带来了消费的差距,1990年城镇居民用于文化教育
娱乐和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为167.92元,农村居民相应的为50.39元,前者为
后者的3.33倍,1995年扩大到3.09倍,而2005年达到3.66倍,这说明农村居
民在文化教育娱乐和医疗保健支出的绝对数上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同时,从城市
和农村居民平均每人消费支出的结构来看,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和医疗保健支
出占其总消费额的比例也低于城市居民(表3.3的F)。这说明,在人力资本的价
值日益凸现的今天,农民同样意识到了人才的可贵,也愿意为此进行投资,但问
题在于他们没有能力像城镇居民那样为自己及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另外,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如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资源,是地方负责、
以县为主的,其中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长期依靠县乡自筹和农民集资。因此,农
村居民得到同等教育资源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要高于城市居民。一方面农村居民收
入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另一方面资源供给还要农民“埋单”,这种状况必然导致
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入能力大大低于城镇居民。
表3.3 1990,1995,2000和2005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比较
1990焦1995焦2000丘2005正
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
A收入(元) 683.3l 1516.21 1577.74 4279.02 2253.42 6295.91 3254.93 11320.77
B生活消费
584.63 1278.89 13lO.36 3537.57 1670.13 4998 2555.40 7942.88
支出(元)
C食品(%) 58.8 54.25 58.62 50.09 49.13 39.44 45.48 36.69
D文化教育
5.37 11.12 7.8l 9.36 11.18 13.40 11.56 13.82
娱乐(%)
E医疗保健
3.25 2.Ol 3.24 3.1l 5.24 6.36 6.58 7.56
(%)
F=D+E(%) 8.62 13.13 11.05 12.47 16.42 19.76 18.14 21.38
G=F x B
50.39 167.92 144.79 4J41.13 274.23 987.6 463.55 1698.19
(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9,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7
注:l,农村收入为每人年均纯收入,城镇收入为平均每人全部年收/k;2、C,D,E分别为
各项占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3、按当年价格计算
3.2.2资源配置的“城市倾向”与公共人力资源投资差异
(一)、教育
教育是人们获得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收入的主
要手段.作为个人人力资本的体现,城乡劳动者教育的差异已被证明对其在就业
和工资上的差异有较强的解释力(Meng&Zhang,2001;姚先国、赖普清,2004;
王美艳,2005;Gustafsson,Li&Sicular,2008)。同时,教育被认为是外部性很强
3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的产品,基础教育更被视为公共产品,了解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有助于
认识城乡劳动者在前劳动力市场上的教育差异,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劳动力市场的
分割有重要意义.
教育经费的分配上,我国也一直以城市为重点,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比重很
低。据《中国教育年鉴2003》统计,2002年全国普通初中在校生数为6618万人,
其中农村初中在校生数为3160万人,占47.75%;全国小学在校生数为11690万
人,其中农村小学在校生数为7689万人,占65.77%。而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
年鉴20039统计,2002年教育投入给初中部分的总数为784.35亿元,其中给农
村初中的为425.38亿元,占总数的54%;给小学部分的总数为1358.78亿元,其
中给农村小学的为835.5亿元,占总数的61.5%,但全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并
没有体现这一现实,农村中小学的投入只分别占到总投入的34.82%、61.48%。
如果从生均教育经费或生均预算内经费来看(表3.4),从1996年到2004年,小
学阶段的全国水平大体上是农村的1.1~1.25倍,而初中阶段全国水平是农村的
1.4~1.75倍。可以推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育经费支出远低于城市水平。
表3.4 1996,1998,2000.2002,2004年生均教育经费对比(农村水平与全国水平)
教育经费小学初中

(单位:元) A全国B农村C=B/A D全国E农村F=E/D
生均教育经费1561.42 1326.31 1.18 2482.22 1486.65 1.67
2004
生均预算内1159.21 1035.27 1.12 1441.89 1101.32 1.3l
生均教育经费1154.94 953.65 1.21 1980.06 1129.21 1.75
2002
生均预算内834.07 723.36 1.15 1132.63 815.95 1.39
生均教育经费792.36 647.0l 1.22 1528.84 884.4l 1.73
2000
生均预算内499.69 417.44 1.19 811.44 539.87 1.50
生均教育经费625.36 519.16 1.20 1337.79 861.64 1.55
1998
生均预算内378.30 310.58 1.22 727.17 485.82 1.49
生均教育经费549.96 446.43 I.23 1204.05 863.02 1.39
1996
生均预算内310.14 253.53 1.22 651.59 447.02 1.46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7,1999,2001,2003,2005.数据下载自“中国
资讯行China InfoBank” .http://www.bjinfobank.com/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教育资金投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经费筹措制度的“城乡差异”所造成的。
1986年9月11日,由国务院颁布并实施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
的意见》第22条规定:“⋯⋯城镇,凡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新建、扩建、改建校舍
所需的投资,按学校隶属关系,列入主管部门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予以照
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投资,以乡、村自筹为主。地方人民政府对经济有
困难的地方,酌情予以补助,农村集镇建设规划也应包括义务教育设施,所需资
金由乡(镇)政府负责筹集。”这说明,城镇中小学属于国家举办的学校,建设
资金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且有保障;而农村中小学则由农
民自筹资金自办,资金数量波动性比较大。
表3.5 2002年度城市与农村办学条件比较
小学办学条件普通中学办学条件
生均图书
生均图书校舍危实验仪器达标校舍危实验仪器达标
(册)
(册) 房率(%) 校比例(%) 房率(%) 校比例(%)
初中高中

15.5l 1.86 69.63 11.67 30.34 1.23 77.64


10.2l 7.57 47.16 12.45 24.26 5.32 65.78

资料来源:朱迎春(2006)
资金投入的差异必然造成教育条件和师资力量的不平衡。我国城市地区的教
育条件好、师资力量强,而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则相形见绌。同样以2002年的
数据做比较,在衡量办学条件的三个主要指标(生均图书、校舍危房率和实验仪
器达标比例)上,无论是小学还是普通中学,城市都要优于农村(表3.5);在师
资力量的对比中,无论是西部、中部还是东部,城乡中小学教师高学历总体平均
相差约30个百分点(表3.6).
总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投入的“城市倾向”造成了农村教育资源供给的“短
缺”,从而造成教育结果的差异,无论在小学入学率,初中升学率还是辍学率方
面,农村地区都大大高于城市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本上已经普及义务教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育,而在农村,还有10%左右的小学生不能或不愿意升入初中;同样,据调查,
农村初中的辍学率竟高达43%(课题组,2005)。同时,在初中升入高中,高中
进入大学的竞争中,农村学生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而这一切都是因义务教育投入
的“城乡分割”所造成的,这种分割使得农村劳动力“输在起跑线”上,结果造
成农村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拥有着较低的人力资本,进而加剧了城乡劳动
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分割。
表3.6 2002年城市、县镇和农村教师学历对比
城市县镇农村
(单位:%)
合格率高学历合格率高学历合格率高学历
东部99.3 59.6 98.6 42.O 98.O 29.0

坤部99.1 57.0 98.6 41.6 97.8 26.5

西部98.3 53.0 98.0 35.2 94.2 20.1

东部97.0 48.5 92.9 21.4 89.1 14.0
干刀
中部96.4 40.0 91.7 16.9 87.2 11.8

西部95.6 38.1 90.3 13.6 83.4 8.2
资料来源:((缩小差距一一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二)、医疗保健
健康是构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影响劳动者健康状况的一个直接因
素是医疗保健。通常农民大多在村级诊疗室、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就医。与城
市相比,我国县城以下拥有的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较少,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这
种差距急剧扩大。村级诊疗室的医疗器材十分简陋,一般只有体温计、血压计等,
且从业人员的素较低,2005年医院的执业医师学历在专科(不包括)以上的占
51.3%,注册护士学历在专科(包括)以上的占35%,而乡镇卫生院对应的数据
分别为5.7%和13.8%(表3.7),其结果是乡镇卫生院仅能诊治一般小病。同时,
县级医院设备陈旧、服务能力下降。1980年以来,无论是医院所拥有的床位还
是每万人所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城市均呈直线上升趋势,而县城均呈下降
趋势。2007年医院拥有的床位为255.1万张,是1981年的3.2倍,2007年城市
地区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为331.6人,是1981年的2.3倍;而县城对应的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数据分别为115万张、0.95倍、147.2和0.93倍(见图3.1”和图3.216)。
表3.7 2005年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学历构成对比
医院乡镇卫生院
学历
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执业医师注册护士
硕士以上6.2 O 0.1 O
大学本科45.1 3.2 5.6 0.3
专科30.8 31.8 32.2 13.5
中专15.3 57.7 48.7 74.4
高中1。6 4.7 6.8 6.9
初中及以下1.1 2.7 6.6 4.8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8))
,争争尊S 争妒§梦§ 季爷爷萨§
十市+县
图3.1 1981.2007年市县医院床位变化对比
5主1
15
同时,基层医疗收费相对较高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村居民参与医
疗保健的能力。1991年至2006年,县级医院的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和住院病
人人均医疗费用分别由8.1元和309元上升到84.7元和2241.3元,增长了10.5
倍和7.25倍,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1元增加到3587元,仅仅增长了
5.2倍。此外,医疗费用占纯收入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尤其是住院医疗费用占纯
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6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4l
番翟⋯一一



一.1
0
0
O


Qmk√捌荽m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收入的比例达到60%以上(表3。8),考虑到农民大病住院基本上在县级医院的现
实,其负担之重可见一斑。上述情况表明,近二十年来基层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
严重阻碍了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提高。
嚣300%i蕉薹一≥ 乏r——~⋯:i丙两谬甄≯猫≯00。6}
$$挚§擎S鸢窖§誉§§守§
图3.2 198I.2007年市县卫生技术人员对比
表3.8 1990—2006县级医院医疗费用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对比
A门诊病人人均B住院病人人均C农村人均纯
年份D=A/C E=B/C
医疗费(元) 医疗费(元) 收入(元)
1990 8.1 309 686.31 0.012 0.45
1995 24.8 880.6 1577.74 0.016 0.56
2000 54.9 1592.3 2253.42 0.024 0.71
2002 63.9 1779.3 2475.63 0.026 0.73
2004 77.3 2089.5 2936.40 0.026 0.7l
2006 84.7 224l-3 3587.04 0.024 O.63
资科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9《中国统计年鉴20079;卫生部《中国卫生
统计年鉴2004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79。均按'-3年价格计算。
造成上述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差距的直接原因是城乡之间不平衡的医疗
资源配置政策造成的。其一,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严重不足。2000年全
国农村卫生总费用为1527.8亿元,是1992年369亿元的4.14倍,但占全国卫生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J■l 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纷割
总费用的比例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35%左右。同期政府农村卫生投入的绝对值
也直线上涨,从1992年的42.94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近101亿元,但其占农村
卫生费用的比例却直线下降,从1992年的11.64%下降到了2000年的6.59%(表
3.9)。其二,政府对农村卫生领域投入的结构极不合理。据统计,从1992年到
2000年,政府财政农村公共卫生支出总额中,人员经费的比例持续上涨,从1992
年的57%扩大到2000年的89%,而同期的业务经费和项目补助经费的比例却从
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更为不堪的是,这两项经费的绝对量也呈下降趋势(表
3.10),说明财政支出基本上被“人头费”所占用,没有资金用于医疗设施的维
护和更新,医疗机构只能通过有偿服务来弥补资金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
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公平(李卫平,石光,赵琨,2003)。
表3.9 1992—2000年中国农村卫生费用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A全国卫生总费用(亿元) 1090.72 1768.58 2857.24 3776.5l 4763.97
B农村卫生费用(亿元) 368.94 585.53 1064.90 1348.30 1527.80
C=B/A 33.83 33.1l 37.27 35.70 32.07
D政府农村卫生投入(亿元) 42.94 60.30 74.66 86.10 100.65
E=D/B 11.64 lO.30 7.0l 6.39 6.59
F个人农村卫生投入(亿元) 302.55 494.68 941.2l 1206.80 1377.30
G=F/B 82.Ol 84.48 88.38 89.5l 90.15
资料来源:李卫平,石光,赵琨(2003)
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于农村医疗保健体系的建设相当不完
善。解放之后,政府致力于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从上往下逐步建立了县、
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的浪潮中,乡、村两级不同性
质的卫生机构被统一纳入到人民公社的组织架构中,成为集体福利的组成部分,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一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民公社”
为"-3时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稳定运行提供的组织上和经济上的保证.进入二十世
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这种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不复
存在,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也逐渐减少,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急剧萎缩,三级医
4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疗保障网遭到极大的破坏。其直接的后果是,农村居民失去了的社会医疗保障,
医疗费用自行负担,再加上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升,给农民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
担,因病致贫的现象比较严重.与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
立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由综合性劳动保险制度(针对企业单位)和公费医疗
制度(针对行政和事业单位)构成,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这种形式的保
障体系和经济改革形势不相适应,城镇居民同样遭遇到医疗费用大幅上涨和医疗
费用自行负担加重等问题。与农村不同的是,城市拥有的医疗机构并未遭到破坏,
由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专科疾病防治院和疾病防
治中心等多层次、专业化构成的医疗机构体系并未随着经济改革而解体。并且,
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的实施,医疗卫生资源迅速向城市集中,进一步加剧了
城乡之间卫生资源的不平等。
表3.10农村公共卫生领域财政支出结构趋势变化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政府财政农村公共卫生支出总额(亿元) 8.27 11.40 13.90 17.33 19.66
其中:1、人员经费(亿元) 4.68 7.69 9.96 13.45 17.49
占支出总额的% 56.59 67.46 71.65 77.55 88.96
2、公务和业务费(亿元) 2.12 2.10 2.15 2.05 1.84
占支出总额的% 25.63 18.42 15.47 11.83 9.36
3、项目补助(亿元) 1.48 1.6l 1.80 1.83 0.32
占支出总额的% 17.89 14.12 12.95 10.56 1.63
资料来源:李卫平,石光,赵琨(2003)
3.2.3前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形成
无论是劳动力市场分割还是前劳动力市场分割,它们的形成都是一个历史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中国前劳动力市场城乡
分割形成的历史过程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同时也代表了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
三层含义。
第一层次是改革开放之前.在这个阶段,我国施行的是工业优先、城市优先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的发展战略,任何资源都是计划配置且明显向城市倾斜,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资
源也不例外,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造成农业利润大量流出,农民收入长期
处于贫困水平,许多时候温饱都成问题,更不必说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户籍制度
及相关配套制度又将农村劳动力固定在农村,剥夺了他们通过流动来改善在获取
人力资本投资上不平等状况的机会。这种“城市优先”制度设计所带来的直接后
果是,当劳动力资源配置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时候,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天
生”地处于弱势地位,这是前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次是改革开放之后。在这个阶段,我国施行市场化的改革战略,城乡
隔离的制度藩篱逐渐被拆除,但农业的产业特性。使得农民收入在低水平徘徊。
更为重要的是,制度的“路径依赖”特性使得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依旧
向城市倾斜,此外,在改革的过程中,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又存在着
市场化的倾向,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旧的合作医疗制度解体,新的合作医疗体
系没有形成,而疾病治疗的费用却飞速上涨,农民因病致穷的现象时有发生;在
这种情况下,农民根本无法向城镇居民那样为自己和后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一
方面是人为制度设计的“农村歧视”,另一方面是人为制度设计的“农村缺位”,
使得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在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前“天生”处于弱势地位,这
是前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第二层含义。
第三个层次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随着户籍管制的松动,农村剩余
劳动力有机会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但这种放松仅是面向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劳
动者,那些还未达到劳动年龄的“潜在劳动力’,_农民工的子女——的跨城乡流
动要比他们的父母更加困难。从教育制度看,户籍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进入城市
里的公立中小学就读,而私立学校的高学费又将他们拒之门J'l-;而专门为外来农
民工子女成立了学校,一方面招生数量远远无法满足众多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需
要,另一方面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均远远低于城市其他中
小学。从医疗保健制度看,农民工子女参与城市儿童免疫计划及其他各项保健计
划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覆盖面窄,具体操作措施还很不完善。因而,农民工子女
接受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数量和质量要比城市儿童差很多,究其原因是城市制
度设计缺位所造成的.这是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第三层含义。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农村户籍的人口所获得的人力资本投资一直以来都低
4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户籍制度与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于城镇户籍的人口;日积月累的结果,只能是农村户籍劳动者所形成的人力资本
低于城镇户籍的劳动者。这种差别是一系列制度所带来的,在城乡劳动者进入劳
动力市场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并由此造成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一系列待遇差
别。这正是“前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本质所在。
3.3小结
从制度学派的角度看,劳动力市场分割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本章内容主
要描述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产生的历史背景,强调城镇劳动力市场的
城乡分割是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体系”。这种体系是为了配合
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而人为设计的,它以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为核心,包
括凭户口发粮油票证的粮油供应制度,凭户口申请就业的就业制度,凭户口取得
社会福利的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开放前,户籍制度将劳动力市场人为地隔绝为城
镇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两个部分;改革开放之后,户籍制度的存在又使
得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中国特有的“城乡分割”.同时,自1949年以来的大
部分时间里,一方面,中国公共资源配置偏重于城市,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保健
资源的配置也不例外,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的长期在底水平徘徊,造成了农
村居民所获取的人力资本投资远低于城镇居民,其后果是农村居民未进入劳动力
市场就已经处于劣势地位,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总之,无论是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还是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其共同
的特征是制度因素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4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力
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改革的重点是商品价格的逐渐市场化,允
许计划之外的商品以市场供求决定其价格,即实施“价格双轨制”。在这个阶段,
生产要素(例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主要还是由计划配置,市场在其问的作
用微乎其微。九十年代中期,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计划配
置已经退出这些领域,政府开始着手进行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与其他实
物资源不同的是,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更加复杂,意识形态上认为劳动力
不是商品,不能用市场价格来体现劳动力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劳动力市场的
形成过程不是全体劳动者都获取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利益受损的一方对改革持
反对态度;最后,劳动力配置的改革必须有其他城市经济改革措施相配套,例如:
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体制。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随着
许多国有企业竞争能力的急剧下降及中国迫切期望加入WTO,中国城市的经济
改革进入了加速阶段,与此相适应,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改革也进入了
关键时期。
不同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都有共同的特征,都存着地域、行业、职业以及
个体特征的分割,文献中也从这几个方面来描绘劳动力市场分割(Taubman and
Wachter,1986;Gordon and Edwards,1973)。中国的特殊性在于户籍制度仍然与就
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保持着的联系,并未随着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
就业而自然消失。其结果造成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中不同户籍的劳动者在社会经济
地位上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通过行业分割、职业分割表现出来。本章的目的在
于揭示中国劳动力市场形成最为关键时期的分割变化,从中窥见分割的形式和程
度,尤其是在各个分割视角中中国特有的“城乡分割”形式所带来的影响,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解释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假说。以下分四个部
分阐述r7。4.1节阐述行业分割。从行业角度审视“户籍”在不同行业内部的作
17本章数据主要采用的数据是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有关数据.CHIP数据
调查由美国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中国国家统计局联合实施,迄今
为止已经进行了三次,调查对象为1988年.1995年和2002年三个年份的城市住户和农村住户,包括住户
调查和个人调查两个方面,其中,2002年包括了农村进入城镇暂住户数据.(Griffin&Zhao,1993;Gustafsson。
Li&Sicular,2008).本章要说明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情况,因此,因此,主
要使用的是CHIP中1995年和2002年的调查数据.牵涉到的城镇地区样本做了以下处理:1)由于农村人
口的教育年限大部分都集中在初中毕业以下,因此,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最低年龄规定在16周岁,同时,法
定的男性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为55周岁,因此,本章的就业年龄男性规定为16--60,女性规定为16--55;
4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用;4.2节阐述职业分割.说明职业性质18是区分“好’’工作和tt坏”工作的关
键要素,同时,大部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均局限在“坏”工作中;4.3节提出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假说
4.1行业分割的特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向非国有企业开放的产业与由国有单位构成的垄断
行业所构成的分割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形式,即原有的部门分割(或
说所有制分割,国有——非国有分割)逐渐向行业分割转化(张展新,2004;聂
盛,2004).这说明在九十年代,不同行业之间工资的差距除了受人力资本的影
响外,还受到不同行业内部国有化水平的影响,但随着国有资本逐渐退出竞争性
部门,部门分割的影响逐渐被行业分割所替代。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目标是“抓大放小”,最终使得国有资产退出竞争性行业。行业分割的出现是与
产品市场的差异性密切关联的,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的分
割,表现形式是垄断性行业的平均收入高于竞争性行业的收入,原因在于垄断性
行业能够依靠对产品市场的垄断力量攫取到超额垄断利润.
4.1.1从所有制分割到行业分割
在中国,市场化的改革必然带来行业分割的出现,而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
一就是制度性分割的存在影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表4.1列出2002年城镇住
户分行业的平均年收入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不同行业之间的平均收入
差距很大,就全体样本的平均工资而言,最高的为18696.39元(科学研究和综
合服务),最低的为9149.77元(采掘业),二者之间有一倍的差距;第二、不同
行业之间相同教育背景的样本之间平均收入差距也很大。通常认为相同人力资本
的样本应该获取相同的收入回报,当然,不同行业的劳动强度及失业风险等因素
对工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很难量化,而且相对于人力资本水平对工资影
响较弱,我们可以将之忽略不计。因此,如果我们认为具有相同学历的样本具有
2)有固定工作并有正常收入,本章认为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也属于正常就业范围,此部分样本也包括在内.
农村样本只包括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个体样本,样本的处理方式和城镇地区相同.2002年农村进入城镇暂住
户的样本处理方式也参照城镇地区的样本.
埔即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职工(包括国家干部、公务员)、长期合同工,短期或临时合同工.没有合同的员
工,从事私营或个体经营人员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相同的人力资本,则行业之间相同学历收入的巨大差异只能归因予行业间存在着
制度性的分割,使得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在表三中,具有初中毕业的样本,其
平均年收入的最高值为17696元(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最低值为7603.88元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二者之间有1.5倍的差距;具有高中毕业的样本这三个
数据分别为16040.98元(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8987.33元(采掘业)和一倍;
具有大学毕业的样本分别为23159.99元(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10748.67元(地
质勘察和水利管理)和1.3倍;第三,在行业内部,年平均收入基本上是依据教
育年限的增加而递增,但增加的幅度也有差异,这实际上反映了不同行业之间劳
动力定价水平的差异,这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行业制度性分割的存在。
表4.1 2002年城镇住户个体行业年平均收入统计表
年平均收入(元)
行业
全体样本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
农林牧渔12901.03 10177.69 l 5549.60 l 2787.88
采掘业9149.77 8090.20 8987.33 l 3069.09
制造业10515.48 9392.43 l 0090.85 16323.96
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14087.37 11890.76 13615.3l 19098.19
建筑业13319.03 12687.18 1 1515.09 l 5099.06
地质勘察和水利管理1 4030.63 11760.92 11045.30 l 0748.6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13 190.70 11694.06 1 2422.82 23088.79
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9485.43 7603.88 9659.3l 1 7230.74
金融、保险14743.31 10l 70.67 11244.46 18513.35
房地产1 5083.25 1 2852.94 1 3035.43 l 8395.88
社会服务9423.61 8201.03 9620.55 21098.02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14311.78 l 0258.34 12710.12 1 8594.56
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1 5344.90 l 2356.88 l 3288.57 l 7864.60
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18696.39 l 7696.00 l 6040.98 23159.79
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4477.1 l 11187.48 1 2894.32 16698.14
其他11694.32 9009.60 l 0843.67 17613.34
数据来源:2002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
4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表4.2 1995年度各行业平均工资.平均教育年限、国有职工比例情况表19
行业平均工资平均教育年国有职工比
农林牧渔水利6978.25 11.57203 0.3683
工业5926.116 10.4806 0.2503
地质勘测和普查6693.222 11.6 0.6887
建筑业6518.402 10.37321 0.292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7250.267 10.6652 0.392
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5899.654 l 0.69624 0.129
房地产管理,公共事业、居民6636.729 lO.155ll O.1359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7073.463 12.01182 0.269l
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7432.084 13.17983 O.3139
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7739.526 l 3.44984 0.74l
金融、保险7887.41 12.564 0.5165
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7357.644 12.63158 0.304
其他行业6554.1 54 1 0.62092 0.2222
数据来源:1995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
表4.2、表4.3分别列出了1995年和2002年各行业工资水平、教育水平和
国有职工占各行业样本的比例,我们用行业国有职工样本的比例来测量行业内部
部门分割的大小,表4.4是依据表4.2、表4.3的数据分别计算出两个年度平均工
资、平均教育年限和国有职工比例的相关矩阵,从中可以看到:
第一、1995年度的工资水平、教育程度和行业内部部门分割三者之间均具
有明显的相关性.教育水平和工资水平的相关系数为O.7948,说明二者之间呈正
相关关系,但教育水平又不能完全解释工资水平的高低;工资水平与国有职工比
例的相关系数为0.5815,说明行业内部国有化率越高,其工资水平也越高,同时,
在计划体制下,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配置也向国有部门倾斜,因此,国有职工比
例与教育程度也密切相关.
”l、教育年限的计算,小学以下(3年)、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中专中技或职高(12
年).大专(15年),大学或以上(16年)3,国有职工比例的计算,指每个行业对应的所有制性质为(中
央、省)国有独资、(地方)国有独资的样本数占此行业样本总数的比例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9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表4.3 2002年度各行业平均工资、平均教育年限、国有职工比例情况表20
行业平均工资平均教育年限国有职工比例
农林牧渔水利12901.03 12.4 O.52
采掘业9149.78 11.45 0.74
制造业10515.48 11.45 0.49
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14087.37 12.29 0.74
建筑业13319.03 11.80 O.59
地质勘察和水利管理1 4030.63 13.05 O.8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13190.70 11.62 0.66
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9485.43 11.22 O.25
金融、保险14743.3 l 13.45 0.74
房地产l 5083.25 12.78 0.37
社会服务9423.6l 11.34 O.23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14311.78 13.19 O.50
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1 5344.90 14.04 O.50
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18696.39 14.02 0.56
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4477.1l 13.83 0.66
其他11694.32 11.88 O.29
数据来源:2002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
第二、2002年度只有工资水平和平均教育年限具有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
达o.8660;工资水平与国有职工比例相关系数为0.3477,说明行业内部国有化率
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比较小,同时,劳动力市场配置的结果也使得高人力资本的劳
动力的流动是向高工资水平部门流动,因此,在国有部门工资水平不占优势的情
况下,国有职工比例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也较小。
第三,虽然两个年度的行业分类有所差异,但通过比较,可以大体上分析出
其变化趋势。2002年度的教育水平和工资水平的相关系数大于1995年度,同时
前者的p-value为零,这说明随着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教育水平对于工资
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工资水平与国有职工比例相关系数的减小,说明行
20 1、教育年限的计算,未上过学(o年)、扫盲班(1年)、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中
专(12年).大专(15年),本科(16年).硕士(19年)2、国有职工比例的计算,指每个行业对应的所
有制性质为(中央.省)国有独资,(地方)国有独资的样本数占此行业样本总数的比例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业内部国有部门的多少对工资的影响逐渐下降,行政性的部门分割逐渐退出历史
舞台。
表4.4 1995年2002年工资、教育年限和国有职工比例的相关矩阵
兰兰兰三兰兰兰鳌皇兰竺l 里皇竺三兰型
1995盔
年平均工资1.000
平均教育年限0.795 1.000
0.001
国有职工比例0.582 0.590 1.000
o.037 o.034
2002生
年平均工资1.000
平均教育年限0.866 1.000
0.000
国有职工比例0.348 0.34l 1.000
o。187 o.196
数据来源:1995年、2002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
4.1.2不同行业的城乡壁垒
如果假定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有着相同的个人特征分布,那么,在没有
就业保护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分布
应当接近于总体的平均就业分布.由于不同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及对农村迁移劳动
力的开放程度不同,这就造成了在行业中存在着“城乡分割”。在不同行业之间存
在着“城乡分割”不均衡的原因在于行业间对劳动力需求及用工形式存在着差异,
尤其是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其结果是造成了农村迁移劳
动力在不同行业间“就业机会”的差异,也就是就业分布的差异。表4.5给出了
2002年度各行业农村进入城市暂住户和城镇居民的统计数据,从中可以看到,
第一、农村迁移劳动力较容易进入的行业是竞争性较强的行业。按Demurger etal
5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2006)对中国经济部门的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属于竞争
性部门,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属于垄断性门,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
化艺术和科学研究属于公共服务部门,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属于政府部门。进入
前这四个部门的农村迁移劳动力占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1.55%、o.99%、2.87%和
1.17%。
表4.5 2002年度各行业农村进入城市暂住户和城镇居民占各自总数的比例
农村进入城市暂住户城镇居民
行业
(数量比例/平均收入) (数量比例/平均收入)
农林牧渔0.53/19708.24 1.23/12901.03
采掘业0.23/11 775 1.56/9149.773
制造业9.8/1 0492.27 25.13/10515.48
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0.68/1 1295.65 3.27/1 4087.37
建筑业4.73/15715.47 3.29/13319.03
地质勘察和水利管理O.03/7200 0.82/14030.6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2.67/13073.33 7.89/13190.7
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47.02/8976.302 l 2.37/9485.433
金融、保险0.29/8628 2.71/14743.31
房地产0.7/l 2088.7 1.2l/15083.25
社会服务21.34/7996.94 l 0.34/9423.608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1.14/7920 5.13/14311.78
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1.35/8905.565 9.04/1 5344.9
科学研究和综合服务0.38/1 3846.1 5 1.75/l 8696.39
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1.17/6360 12.05/14477.1l
上L
其他7.92/8859.1 48 2.23/1l 694.32
数据来源:2002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
第二、竞争性行业的就业机制和工资决定机制是市场供求,因此,在这些行
业就业的农村迁移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的收入差距比较小.最为典型的竞争性行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业是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在此行业就业的农村移民几乎占全体农村迁劳动力
的一半,而且年收入为8976-3元,和同行业的城镇劳动力只有5%的差距;而对
于垄断性行业和政府部门而言,其就业机制和工资决定机制均不利于农村迁移劳
动力,因此其收入比同行业的城镇劳动力低得多。最为典型的垄断性行业的代表
是金融和保险业,在此行业就业的农村移民只占全体农村迁移劳动力的0.29%,
年收入为8628元,而同行业的城镇劳动力年收入为14743.31元,二者相差几近
一倍。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公共服务部门(比如: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
表4.6 200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在非农产业上的分布
平均就
农村劳动粳挝劳动如行业平均报酬
行业力就业分
城镇劳动力
业分布就业分布
就业分布/平一全国平均劳
布均就业分布动报酬
采矿业4.47% 4.22% 4.50% 0.94 2249
制造业28.16% 54.07% 24.16% 1.92 .2266
电力、煤气及水的
2.63% 0.76% 2.92% O.29 6550
生产供应
建筑业8.13% 21.54% 6.06% 2.65 .4088
交通运输、仓储和
邮政业
5.38% 1.90% 5.92% O.35 27ll
信息传输、计算机
服务和软件业
1.14% 0.23% 1.28% 0.20 20599
批发和零售业4.77% 2.08% 5.19% 0.44 .2944
住宿和餐饮业1.59% 2.34% 1.47% 1.47 .4324
金融业3.15% O.68% 3.53% 0.22 11029
房地产业1.28% 1.20% 1.30% O.93 2053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1.92% 2.20% 1.87% 1.15 3033
科学研究、技术服
2.00% O.33% 2.25% 0.16 8955
务和地质勘探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
1.58% 1.25% 1.63% 0.79 .3878
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
务业
0.47% 0.45% 0.48% 0.94 .2453
教育13.01% 1.80% 14.73% 0.14 59
卫生、社会保障和
4.46% O.61% 5.06% O.14 2608
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07% 0.25% 1.20% O.23 4470
公共管理社会组织10.88% 1.35% 12.35% O.12 2034
注:I)全国平均劳动报酬为18200元/年.2)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第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门(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中,
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年收入大大低于同部门中的城镇劳动力,二者相差一倍多,同
时也低于竞争性部门(例如: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这说明农村迁移劳动力所
从事的是此部门的低端岗位工作。相应的,我们也可以从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中
看到这点,从表4.6可以看出,农村劳动者在建筑业、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租
赁和商业服务业这四个行业的就业比例明显高于总体的平均就业比例,而在金融
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组织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这四个行业的就业
比例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这也说明,垄断行业和公共部分对农村劳动力的进入存
在着制度壁垒。
相关的研究也说明了这点。张展新(2004)发现未迁移城市劳动者、迁移
城市劳动者、未迁移农村劳动者和迁移农村劳动者进入垄断产业(如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文教卫生业、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等)工作的人数占相应群体就
业总人数的比例依次降低,分别为32.63%,28.88%,7.82%和3.08%;而进入开
放产业(如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的比例
依次提高,分别为67.37%,71.12%,92.18%和96.92%。王美艳(2005)根据五
个大中城市的劳动力调查同样发现,城市本地劳动者中有23.16%就业于高工资
行业,只有5.23%1的外来劳动力可以进入高工资行业;32.17%的城市本地劳动力
从事“白领”职业,而这一比例在外来劳动者中仅为7.70%21.
4.2职业分割的特点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是从劳动者单纯的“单位”人生依
附关系向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方向演化的,在此过程中,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
劳动合同制、国有企业产权进行改革及企业保险制的改革使得国有企业原有的终
身雇佣模式逐渐打破,不同职业出现了不同的雇佣方式,同时,农村迁移劳动力
大量的进入也加剧了城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是劳动力市场的层级结构
(Hierarchical Structure)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劳动力市场最为重要的特征是
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已经被完全打破,雇佣方式的不同造就了职业分割。同时,
21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将“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定义为“白领”工作者;“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
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以及“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定义为“蓝领”工作者.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农村户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造成了不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剧。
4.2.1“好”职业和“差”职业的形成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国家计划而不是市场供求进行
的,城镇劳动力依据“单位”性质的不同被划分为“干部”和“工人”,“干部”
工资被人为划分为20级(行政干部)和19级(技术干部),“工人”被划分为8
级,通常“干部”的社会经济地位要高于“工人”,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一一享受终生雇佣和社会福利。城镇经济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使得“单位”
转化为市场的竞争性主体,采用的方法就是给予这些主体经济自主权,打破“单
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人生依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中,
建立适合市场运行的雇佣关系,从而提高劳动效率。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是这个改
革的关键时期。
蚕暴
^日
业性质
图4.1 1995年和2002年职业性质比倒对比
表4.7列出了1995年度和2002年度分职业种类的平均年收入、平均教育年
限、固定职工和长期合同工占本职业种类总人数比例的对照表。同时,表4.8计
算了1995年度和2002年度平均收入,平均教育年限和固定职工比例的相关系数。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固定职工的比例
大大降低,而长期合同工的比例提升很快,说明适合市场运行的劳动雇佣形式得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以建立,此外,固定工的比例下降很快,这从图4.1中可以看出这种趋势,通常
认为,在福利待遇及工作稳定性方面,固定工最高,长期合同工、短期合同工和
临时工、个体经营依次降低,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城镇劳动力市场形成的过程
是“干部”和“工人”逐渐分化成“好”工作和“差”工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差”工作的规模增加很快;第二、职业种类问的收入差距在拉大,1995年职
业的最高年平均收入为8923元,最低为4868元,前者是后者的1.8倍,2002
年对应的数据为18642元、8088元和2.3倍,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市场的作用。
第三、通常认为,固定工身份工作稳定,连带着一系列的福利制度,特别是住房
福利和医疗福利。如果用这个数据来代表职业的稳定性及福利的高低。1995年
度的平均年收入和固定工比例的相关系数为不显著(p=0.2211),说明固定工的
身份对于收入的影响程度比较低,而2002年度的相关系数为正显著(0.6135,
p=0.0595),究其原因是,虽然从1992年开始,行政当局赋予了国有企业自由雇
表4.7 1995年、2002年度城镇劳动力分职业种类比较表
固定职工占本长期合同工占
平均年收入平均教育年限职业种类总人本职业种类总
职业种类数的比例人数的比例
1995 2002 1995 2002 1995 2002 1995 2002
私营企业主或
经理
8923.72 l 8642.46 12.24 12.00 60.7l 24.44 7.14 13.33
个体户主6680.30 10407.18 9.97 10.10 35.53 O.93 4.57 O.23
各类专业技术
人员
7596.78 l 4745.77 13.27 13.94 90.80 69.87 8.Ol 17.97
机关,企事业单
8752.81 l 6763.23 12.79 14.29 95.72 90.70 3.45 7.36
位负责人
机关、企事业单
位部门负责人
8275.3l 16998.31 12.34 13.90 93.20 81.09 5.95 14.43
办事人员6475.92 12579.14 11.50 12.96 85.53 62.06 11.80 16.06
技术工人5857.58 l 0865.76 9.85 10.88 69.20 45.44 27.29 36.10
非技术工人4868.70 8614.19 9.15 lO.30 66.24 35.66 27.25 35.45
商业和服务业
人员
8156.63 11.06 16.64 18.15
不便分类5292.61 8088.52 9.80 11.02 51.92 14.89 21.76 10.2l
数据来源:1995年、2002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佣和解雇工人和自行制定工资、奖金水平的权利,但这些措施仅限于制造行业,
范围较小。因而城镇雇佣体制大体上还是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依附体制,
在这种制度下,工作的稳定性和收入关系不明显。而到了2002年,随着国有企
业职工下岗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深入实施以及私营经济的兴起,劳动力资源的市场
化配置率越来越高,原有的固定工比例在逐渐缩小的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内部劳
动力市场的职位需求,工资收入和固定工比例的相关性逐渐加强。这也说明了“一
级部分”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中。第三,两个年度比较,“好工作”所代表的职业
大类(各类负责人和办事人员)的平均教育年限增加较多,而“坏工作”所代表
的职业大类(私营企业主、个体户及各类工人)的平均教育年限增加较少。这也
说明教育的重要性.
表4.8 1995年、2002年收入,教育年限和固定工比例的相关系数
1995生
平均年收入】.0000
平均教育年限0.8739 1.0000
o.002 J
固定工占本职业种
类总人数的比例
0.4527 0.7137 1.0000
o.22 l】o.0308
2002盔
平均年收入1.0000
平均教育年限0.7598 1.0000
o.o108
固定工占本职业种
类总人数的比例
0.6130 0.8896 1.0000
o.0595 0.0006
数据来源:1995年、2002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
4.2.2职业中的城乡分割
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分割在也体现在职业分割中。通常人们都认为,工作的
“好”与“差”主要体现在雇佣稳定性上,而与之相联系的是高工资、高福利和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高晋升机会。通常“好”工作都是对应与原来“干部”身份的工作,而“差”工
作对应的是“工人”身份的工作。而对于农村户籍劳动力来说,进入“好工作”
的唯一通道就是提高教育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迁移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相
对较低,2002年城镇劳动力的平均教育年限为12.22年,而农村迁移劳动力的
平均教育年限为8.59年。其结果是农村迁移劳动力通常只能在“差工作”就业。
表4.9列出了农村迁移劳动力依职业大类分类的收入、教育年限、临时工/短期合
同工和私营个人人员占本职业大类人员的比例对照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临时工
和从事个体经营(即表4.9的3+4)的劳动者比例在各职业大类中都非常高,最
低的占到本职业大类的64.1%(表4.9的“一般办事人员”)。
表4.9 2002年度农村迁移劳动力分职业收入、教育及职业性质分布表
2,教育
3、临时工或短期合4、从事私营或个体经
职业种类1、年收入同工占本职业种类营人员占本职业种类3+4
年限
人数的比例总人数的比例
私营企业主
(经理)或个10591.67 8.43 0.34 99.22 99.56
体户
各类专业技术
10447.16 10.63 49.62 21.05 70.67
人员
机关、企事业
1 2427.50 9.94 37.50 18.75 56.25
单位负责人
一般办事人员9339.5l 10.83 50.00 14.10 64.10
工业工人9244.76 8.84 71.77 6.45 78.22
商业工人7710.00 8.45 30.77 59。51 90.28
服务业工人10631.54 8.39 59.84 30.23 90.07
建筑业工人10631.54 8.78 67.92 21.70 89.62
家庭服务员5288.28 7.97 38.71 29.03 67.74
其他7291.40 8.83 51.53 21.40 72.93
数据来源:2002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
其次,表4.10中可以看到,对于高中(中专、职高)毕业的城镇劳动力和
农村迁移劳动力来说,二者的年平均收入差距并不明显,而对于初中毕业的劳动
力而言,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年平均收入反而高于城镇劳动力,但这不能说明这两
类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已经完全融合,因为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种类为固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定工和长期合同工的比例非常之低,初中毕业样本分别为0.31和3.73,高中样
本分别为O.91和9.36,大大低于与之对应的城镇劳动力样本的比例——37.09和
24.19、41.11和25.83。与城镇固定工和长期合同工相联系的是其享有较高的社
会保障和城市福利,而农村迁移劳动者中临时工、短期合同工、个体经营者的社
会保障和城市福利几乎为零。因此,在职业分割中通过职业性质的不同体现出中
国特有的“城乡分割”。
表4.10 2002年城镇劳动力和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性质比较
初中毕业高中毕业
平均固定工比长期合同工平均固定工比长期合同工
收入较比例收入例比例
城镇劳动力8469.2 37.09 24.19 10620 41.11 25.83
农村迁移劳动力9991.3 0.3l 3.73 10736 0.9l 9.36
数据来源:2002年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CHIP)
O.83 4.17
Q.盆6匕=五篮出∞2
口城镇住户■农村进入城镇暂住户
图4.2 2002年城镇样本与农村进入城镇样本日工作小时数对比
第三,农村劳动者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后,大多集中于制造业、建筑业、居
民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从事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
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这些行业和岗位与其它工作相比,除了
60
冯苴
09
一秘lI_^IL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差别外,往往还具有劳动强度大(重活、累活多)、工作环境
差(如高温、噪声、粉尘)、流动性强、带有一定危险性(如井下采掘、高空作
业)等特点,大多是城市劳动者不愿从事的工种和岗位。从图4.2中可以看出,
近90%的城镇劳动力日工作时间在8小时左右,而有52%左右的农村迁移劳动
力日工作时间数在11小时左右,11.2%的日工作时间在14小时左右,2.34%f均日
工作时间在16小时以上,也就是说,有约65%的农村迁移劳动力日工作时间大
大超过了法定工作时间,劳动强度之大可见一斑。图4.322进一步说明了上述观
点,竟然有80%的农村迁移劳动力每周工作七天。
O.47 1.06
0.87 0.24 0.48
63.77 0如
图4.3 2002年城镇样本与农村进入城镇样本周工作天数对比
4.3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假说23
80.68
从行业分割和职业分割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农村户籍”的劳动力通常只能
进入竞争性强、收入低、劳动条件艰苦的行业就业,同时,他们的职业也是人们
22
CHIP 2002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中没有直接的周工作天数数据,只有月工作天数数据.本文依据“(月工作
天数.2)“”得到周工作天数。计算结果“五舍六入”,例如:1.25、1.5被规定为工作1天,而1.75规定为
工作2天。
23本节内容与第五章的5.1和5.2内容曾在“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08年年会,杭州”和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Inaugural Conference‘'Post—Olympic China:
globalis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fter three decades of reform”Oct,2008,Nottinghom,England&
Ningbo,China”进行演讲,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的季实教授和宁波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om,
Ningbo)Abdullah z.Sheikh博士对本文所做的点评和建议
6l
—.,.—.r l 4
O
0
O
6
4
2
H分比
5
缸一磊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认为的“差工作”.从理论上讲,无论行业还是职业,他们都是由职位(Job)构
成的,它是构成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最为基本的要素,就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个
体劳动力配置(Allocated)到具体职位(Job)的过程。好的行业中也有差的职
位,只不过差职位的比例比较少,差的行业中也有好的职位,只不过好职位的比
例比较少,同样,职业和职位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从职位角度来分析中国城
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会更加贴进实际。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Doeringer&Piore,
1971;Piore,1975)正是从“职位配置(Job Allocation)"角度来分析劳动力市
场分割的。
该理论认为,职位依雇佣的稳定性严格区分为一级部分(Primary Sector)和
二级部分(Secondary Sector),两个部分之间不存在着劳动力流动;内部劳动力
市场(ILM)I均全体构成了一级部分,其工资是由显性或隐性的组织规则决定的;
外部劳动力市场(ELM)的全体构成了二级部分,其工资是由劳动力的供求决
定的。一级部分的特点是工作稳定、高收入、高福利、职业发展前景好,教育在
此部分有回报,二级部分的特点是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几乎没有福利待遇、流
动性大、职业前景暗淡,教育在此部分回报极少。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中国
特有的户籍制度使得迁移到城镇的农村劳动力无法有效地融入到城镇劳动力市
场中,在其间还存在着巨大的社会经济地位的落差,这说明虽然农村户籍劳动力
也从事“二级部分”的工作,但“户籍”的作用使得他们在依然与“二级部分”
的城镇劳动者有区别。
中国是个转型的发展中大国,其经济特征既包含有市场化的因素也存在着计
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许多人为因素,劳动力市场也不例外。通过对中国劳动力
市场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中国劳动力市场由城镇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
动力市场构成;第二、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是在工业化到一定阶段
后开始的,随着“大锅饭”和“铁饭碗”的打破,劳动力市场逐渐演化形成了“一级
部分”和“二级部分”,前者可以认为由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劳动力市
场构成,其特点劳动力资源依据内部组织规则配置;后者可以看成是排除了内部
劳动力市场的外部劳动力市场构成,其特点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第三,
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最终目标是城镇地区,而城镇劳动力市场“一级部分”的劳动力
配置基本上在内部劳动力市场进行,对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很少,许多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时候单位招聘时还会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当地居民户籍,况且农村迁移劳动力人
力资本也比较低下”,在这种情况下,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一级部分”就
业的几率几乎为零;只能在“二级部分”就业;第四、由于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的
存在,迁移到城镇的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在社会经济地位上差距非常明显,
我们很容易地以户籍特征为标准将“二级部分”的劳动力区分为居民户籍部分和
非居民户籍部分。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性”(结构图见图4.4)。
图4.4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示意图
基于上述现象,本文提出以下假设:第一、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典型特征
是两重“二元性”,即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同时体现了“内外二元性”和“城乡二元
性”;第二、两大特征之间存在着“嵌套(Nesting)”关系,即“城乡二元性”体现
在“内外二元性”的二级部分(Secondary Sector)中,而户籍制度在其中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
如果上述假设成立,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将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城乡二
元性”强化了“内外二元性”。理论上认为二级部分的工资决定机制是劳动力的供
求关系,在农村劳动力供给无限的前提下,会使得二级部分工资有下降的趋势,
同时,由于一级部分(Primary Sector)的工资决定机制是由内部劳动力市场本身
所决定的,独立于二级部分的,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不会对一级部分的
24这实际上和中国的教育制度密切相关,农村户籍的学生一旦考入中专以上水-y-的学校学习,其户籍将变
更为居民户籍,因此,具有农村户籍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不会超出高中毕业.
63
差全警竺?农村劳动力没有内在的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同时,由于收入低,
竺11’]也没有能力对自己后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其结果是农村迁移进入矗镇焉≥
竺兰警竺模专扩大的趋势;第三、“城乡二元性”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二级茹≥:磊
竺詈耋::.登于同样处于“二级部分”的农村迁移劳动力(非居民户籍劳动二。)夏
曼登。村迁移劳动力处于社会经济地位的脶帆“二级粉坤本身毒在葛
:‘妻曼篓。‘._?砒ive Feedback),’作用也使得非居民户籍的劳动力(也就量主磊二
竺竺竺耋竺耄动力)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这种困境;第四、中国传荔苫;三
苎雯兰繁农,土地集体所有制造成农村户籍的劳动力在二级部分中乏看矗二;
的劳动力更倾向于临对性就业(cofltingent EmpI呻ent)或非:规囊ji
篾奢.加鞋工尝I.’
3l饔穗§t一'
薹簪毋毳择{.·
茎奎奢拜箍《·}
苎鞠定工鼻葑{·’
鼙壤聋薯糍t·’
囊^琥谯{·’
政石祝嬲f·}
岛船矗:甘赣龆
敢者鳆期1.’
书惹坤冀‘一’
薹迁踺遮城{一'
睾一二坶翻{-}

嚣最建务2-{-)
羞t攻严童i。,
蠹曲绅薏‘一’
土堆瑟爹f-,
图4·5劳动者权利的演进过程示意图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Reich,et al(1973)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是一个历史过程(Historical Process),
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经济力量(Political.economic Forces)的变化造成劳动力市场逐
渐分割成一个个具有不同市场特性和行为规则的次级市场(Sub-markets)。具有中
国特色的“城乡二元性”分割也是在历史中形成并演化的,其核心因素是城乡间劳
动者权利的不平等(姚先国,2007)。在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劳动者依附于单位,
农民依附在土地上,双方在经济政治权利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中国的改革开
放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开始的。从图4.5中25可以看出,在经济权利上,城镇职
工享垄断着社会保险和城市福利,农民的应有权利几乎丧失殆尽,图中左边所列
权利基本上都没有,连作为农民最起码的自主生产、自主经营土地的权利也被剥
夺,只能听命于行政领导;在政治权利上“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改革开放近30
年,是中国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这种权利巨大落差双向调整、逐步
接近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民和城镇职工的名义权利和实际权利出现落差的过程。
虽然都是名义权利大于实际权利,但本质上是有所不同的.对城镇劳动者而言,
通过改革实际上已经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正常劳动者了,但头上还有“光环”,
例如,仍然强调他们是企业的主人,改制后的国营企业还在推行职工董事、职工
监事制度等等。对农民工而言,名义权利与实际权利的反差是指法律上规定的他
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大于他们目前实际获得的权利,例如,法律规定的签订合同,
最低工资以及按时支付薪水的权利许多时候得不到保障,同时,农民工进入城镇
就业之后,市民待遇中的经济适用房、福利房、低保、子女上学、医保等许多权
利与他们无缘。总之,城镇劳动力和农村迁移劳动力之间权利的不平等是城镇劳
动力市场二级部分存在“城乡二元性”的社会经济原因。
4.3小结
本章从两个个角度描绘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状况。第一、行业分
割。在1995年到2002年之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快车道,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
逐渐向行业分割转化。由于不同部门对非国有企业的开放程度不同,竞争性行业
的开放程度高,垄断性行业的开放程度低,反映到劳动力市场上,就是农村劳动
力进入竞争性行业比较容易,并且在这些行业中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之间收
25图4.5的纵坐标表示具体的权利,横坐标表示改革的时间.上半部为城镇职工权利变化。下半部为农民(农
村迁移劳动力)权利变化,具体权利后的“+”表示拥有此项权利,‘‘.'’表示没有此项权利(姚先国,2007)
6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
入差距较小,而进入垄断性行业比较困难。第二、职业分割。从雇用稳定性看,
在1995年和2002年之间的变化比较明显。一方面,城镇劳动力的工资高低与雇
用稳定性相关性逐渐增强,与教育背景的关系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农村迁移
劳动力大部分都在稳定性较差的部分就业,而且固定工比例和长期合同工比例非
常之低。由此,本文认为,从职位配置的角度看,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正在形
成“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的分割,同时,“城乡分割”体现在“二级部分”
之中,这就是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假说。接下去的问题就
是,如何利用数据来检验这个假说的有效性?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5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依据第四章的假设,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是两重“二元性”,即
在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因劳动力市场自然演化而产生的“一级部分”
劳动力市场和“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同时,由于大量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存在
及中国特有“户籍制度”的影响,在城镇“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以“户
籍”为特征的“城乡分割”.从国内外文献看,劳动力市场分割存在性的检验从
两个层面进行:第一、分别或综合地对个人特征、职位特征和组织结构特征进行
检验,以决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判别标准,第二、检验各部分之间劳动力的流动
是否存在障碍。具体到检验两重“二元性”的有效性,就要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在“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以“户籍”为特征的分割,这从短期
和静态标准的角度说明在“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中可以以“户籍”为标准将劳
动力区分为两个部分,而且不同户籍的劳动力在经济地位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第二、“户籍”特征是农村迁移劳动力进入“一级部分”就业的制度障碍,这从
劳动力流动和长期角度说明农村劳动力进入“一级部分”就业的可能性比较低。
本章将分三个部分叙述,5.1节说明本章所采用的数据和实证方法,5.2节验
证“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以“户籍”为标准的“城乡分割”;5-3验证
“户籍制度”是农村迁移劳动力进入“一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制度障碍。
5.1数据和方法
为了检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两重“二元性”假设的有效性,本章采用2006年
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浙江省的数据,共计15687个样本。城镇住户调查采用住宅框
选调查户样本,调查对象包括中国城镇区域内的所有住户。具体的调查对象包括
1)户口在本地的常住农业/非农业户,2)户口在外地,居住在本地区半年以上
的农业/非农业户.调查包括了单身户,一些具有固定住宅的流动人口也纳入调
查范围26。这些调查对象基本反映的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因此,可以用
它来观测和检验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两重“二元性”的有效性。同时,浙江省的
市场化程度处于全国前列,劳动力市场也不例外,因此,劳动力市场分割在全国
26《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手册》,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编,2006年9月,Page 11
6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范围也具代表性。
为了使检验分析更具针对性,有必要对数据做如下取舍:第一、在城市中通
常就业年龄为18岁(即高中毕业),而法定退休年龄男性为60岁,女性为55
岁,因此,本文取男性的就业年龄段为18-60岁,女性为18~55岁;第二、本文
关注的对象是正常的被雇佣者,为此,调查数据中的“就业情况”从十五类减少为
六类”,同时,这六类又可以依据所有制类型划分为在国有类型就业和在非国有
类型就业两类。通常而言,在国有经济就业比在非国有经济就业稳定性要强的多
28;第三、由于身份变量关注的是居民还是非居民,调查数据中“户籍类型”从原
来的四类29归为两类,即居民户口(城镇户口)和非居民户口(农村户口);第
四、剔除“军人”样本,原因是中国主体实施的是义务兵役制度。经过上述处理,
最终得到用于本次研究的样本数为4823个.
本章首先采用多元统计的聚类方法来验证城镇“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中存
在着以“户籍”为特征的“城乡分割”.聚类分析是研究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
的一种方法。即在确定度量样品相似程度的一系列变量的基础上,以这些变量为
分类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相似程度较
大的样品又聚合为另一类,相似程度大聚合在小的分类单位,相似程度小的聚合
在大的分类单位,直至将所有样品都聚合完毕。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的优点是:第
一、不需要预先将样本数据分类,而是根据“类”间差异的实际信息给出划分劳
动力市场分割的标准;第二、可以同时考虑许多相关特征,尽可能多地包含所获
得的数据信息,即可以将所有影响分类的因素都考虑在内;第三,可以提供分类
之间的差异程度指标,这样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分类。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是从职位角度来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在以下的聚类分析中,将选取代表
职位特征的变量来研究。当然在验证“城乡分割”的同时,“一级部分”和“二
级部分”的分割也会体现出来。
其次,本章转换回归模型(SRM)来验证“户籍制度”是农村迁移劳动力
进入城镇“一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障碍。这个方法首先由Dickens&Lang
2 7十五类分别是:1)国有经济单位职工,2)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3)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4)
城镇个体或私营企业主,5)城镇个体或私营企业被雇佣者,6)高退休再就业人员,7)其他就业者,
8—1 5为未就业者的分类,与本文无关,此处不一一列举。由于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正常的就业者,因此,
与本文有关的“就业类型”为1—5、7,总计六类,国有类型包括1和2,其余为非国有类型.
28大部分国有经济都集中在关乎国民经济的要害部门,同时大部分都是大型企业,具有垄断性的特征
29四类分别为:本市(县)非农业户12.本市(县)农业户口.外地非农业户口和外地农业户口.
6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1985)首先使用,它是从劳动者选择职业的过程出发,通过分析劳动力进入“一
级部分”就业的可能性,论证在是否存在着自由选择的障碍,在分析中采用的是
与个人有关的特征变量。
5.2二级部分中城乡分割的验证
5.2.1数据描述
依据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我们从城镇住户调查所提供的数据中选取代表
“内外二元性”的职位特征的变量——工薪收入、社会保障支出、教育、工作经验
和所有制类型;选取户籍性质作为代表“城乡二元性”的身份特征变量30。所有变
量均不存在缺失数据。变量具体说明如下:
1、年收入:受雇佣者指的是“工资性收入”中的“工资及补贴收入”,包括劳
动者从工作单位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劳动报酬包括各种奖金、工资
性津贴、补贴等。各种福利包括各种补助费、劳保及报销的医疗费用等。对于“就
业类型”为“城镇个体或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中的“其它劳动收入”
计,单位为人民币元
2,社会保障支出:指调查对象参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中
由个人交纳的保障支出。不包括职工所在单位交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障金。单位为
人民币元;
3、户口:归为两类,城市居民户籍=1,非居民户籍=O;
4、教育:按照学历换算,具体如下:未上过学=O;扫盲班=1;小学=6;
初中=9;高中=中专;12;大学专科=14;大学本科=16;研究生=19;单位
为年。
5、工作经验:2006减去开始参加工作的年份;
6、所有制类型:归为两类,国有制=1,非国有制=0。
表5.1给出了研究数据的基本统计特征。样本中非国有制占60.52%,国有制
占39.48%;代表身份变量的农村户籍占8.6%,城镇占91.4%,这主要的城镇住
30将代表职业的一类变量和代表身份的另一类变量同时引入聚类分析模型,可能存在两类变量之问的交叉
影响问题.但由于本文考虑的“二重”分类具有包含关系,因此这种交叉影响不应该对聚类结果产生本质影
响.我们将在后续gI n-fF中对此做进一步研究.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户调查时抽样所限。年平均收入为24223元,社会保障支出相当于年收入的十分
之一,为2600元,但差距比较明显,90%百分位的年平均收入是50%百分位的
2.5倍,10%百分位的收入为零。90%百分位的社会保障支出是50%分位的3倍
多,而10%百分位的保障支出为零,考虑到社会保障帐户的构成,个人享受到社
会保障水平的实际差距更大。教育的平均年限近12年,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
高中以上学历的占总样本的比例达70%。而就业平均年数(即平均工作经验)为
18.64年,年份分布集中在10-30年之间。
表5.1用于CA的样本基本统计信息
变量值比例(%) 均值标准差变量值比例(%) 均值标准差
教育(年,Edu) 工作经验(年,Exp)
<--6 5.08 0-10 23.43
7—9 24.86 ll一20 32.37
11.95 2。79 18.64 9.96
10~12 33.15 21-30 32.16
>12 36.91 >30 12.04
社会保障支出(元。百分点位,SocSec) 年收入(元,百分点位,Wage)
O Min 0 Min
O 10% 0 lO%
1726.08 50% 2599.95 3152.8l 19377 50% 24223.08 21910.22
6396 90% 51780 90%
30000 Max 244020 Max
户口(Hukou) ∥:有制类型(CounOwn)
城镇=l 91.37 国有=l 39.48
农村=0 8.63 非国有=O 60.52
5.2.2实证结果及分析
社会变量之间通常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性,本文所采用的六个变量也不例
外。表5.2给出了六个变量两两之间的Pearson/Polychoric/Polyserial相关系数矩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g性”的实证检验
阵31,可以看出,所有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的两两相关关系,其中社会保障支出与
收入、学龄与所有制类型、所有制类型与收入、学龄与收入间的相关系数均较高。
这些变量之间显著的相关性可能会影响聚类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此在
聚类分析之前先做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反映这些变量主要变化信息的若干主
成分。表5.3给出了主成分分析的结果。
表5.2 Pearson,PoIychor.c,PoIyserial相关系数矩阵
变量收入社会保障支出所有制类型教育工作经验户口
收入1.0000
社会保障支出0.570 1.0000
D.000
所有制类型0.555 O.475 1.0000
0.01 7 D.∞D
教育0.499 0.344 0.575 1.0000
n000 0.000 0.000
工作经验O.120 O.154 0.068 .0.184 1.0000
o.000 o.ooo 0.240 0。000
户口0.302 0.361 0.456 0.401 0.16l 1.0000
D.000 0.000 D.000 0.000 0.006
注:第一行值是相关系数,第二行值(斜体)是显著性水平,即p-value
综合考虑确定主成分的四个标准(Rencher,2002),本文确定成分l一3为
主成分,他们累计解释了74.5%的变化。其中,主成分l解释了六个变量总变化
的40%,主成分2解释了近20%,主成分3解释了约15%.基于三个主成分,
本文使用中间距离法(Median Linkage)对全部样本个体做聚类分析。为了得到
比较合适的分类数,本文采用三个判别参数相互验证:第一、通过Calinski&
Harabasz pseudo.F index分析得到最佳的分类个数是5,次佳是6;第二、通过
31六个变量中,收入.社会保障支出和工作经验为定距变量(IntervalVariable),它们之间的系数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户口.所有制类型和教育定类变量(CategoryVariable),它们之间的关系采用Polychoric相关系
数;而定距变量(IntervalVariable)和定类变量(CategoryVariable)之间的关系采用Polyserial相关系数.
Polychoric相关系数和Polyserial相关系数的含义与Pearson相关系数类似.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uda&Hart以(2狻(1)indeX分析得到最佳的分类个数是5,次佳是9;第三、
通过Duda&Hartpseudo.T-squared values分析得到的最佳分类个数是5,次佳是
9,因此,相对最佳分类个数为5。
表5.3主成分分析结果
主成分
变量
l 2 3 4 5 6
收入0.5236 O.0613 .0.2378 .0.2746 0.2427 .0.7289
社会保障支出O.4817 0.2007 .0.2182 .0.5096 .0.434l 0.4816
所有制类型0.4672 .0.0713 .0.079l 0.7534 ,0.4438 .0.0762
教育0.4544 .0.4252 0.0733 O.1044 0.6354 0.4390
工作经验0.0753 0.8680 .0.0428 0.2681 0.3742 O.1647
户口0.2518 O.1288 0.9394 .O.1204 .O.1094 .O.1058
特征值2.417 1.1365 O.916l 0.6278 O.5199 O.3827
比例0.4028 0.1894 0.1527 0.1046 0.0867 0.0638
累计比例0.4028 0.5923 0.7449 0.8496 0.9362 1.0000
表5.4给出了每一类所对应的变量的均值(每类第一行的数据)、Z.score
的均值(每类第二行的数据,斜体)以及每类对应的样本数及其所占比例。从中
显示出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特征:
首先,Clul与flu5具有相对一致性,将之记做Sec P,样本个体为1505个,
占总样本数的31.2%.它们与职位相关的五个变量Z.score均值全部大于零,即
变量的实际水平均在平均值以上.这两类劳动力具有显著的“一级部分”特征:第
一、收入高.Clul和Clu5的平均收入分别达到近4.5万元和近13万元,比Sec S
高3倍以上;第二、高福利。Clul和Clu5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分别为5千5百
元和1.7万元,是Sec S的3一lO倍,I第三、工作稳定性高。从所有制类型的取
值看,Clul和Clu5大部分在国有制部门工作,考虑到国有部门通常不随意解雇
劳动者,可以说明这部分人的工作很稳定;第四、教育程度比较高。其平均教育
年限为14一16年,说明其平均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虽然无法从本文数据中
直接得出教育在Sec P有回报的结论,但至少可以说明二者之间有高度相关性。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其次,Clu2、Clu3和Clu4具有相对一致性,将之记做Sec S,样本个体为
3318个,占总样本数的68.8%。它们与职位相关的五个变量Z.score均值大部分
小于零,即变量的实际水平大部分都在平均值以下。这三类劳动力具有显著的“二
级部分”特征:首先、收入相对低。三类平均收入大大低于平均水平;其次、福
利相对低。三类的社会保障支出也大大低于平均水平;第三.工作相对不稳定且
教育程度相对低,这是相对于Sec P而言的。当然,我们也无法从检验结果中直
接判断教育是否有回报,但在这部分中教育程度低的样本相对集中却是个事实。
表5.4各类对应变量均值、z-score均值和样本数
See Clu 收入社会保障所有制教育工作经验产I:1 样本数(比例)
45608.17 5449.02 0.8688 13.96 21.06 O.9913
1,494
P l
0.9760 0.9036 0.9696 o.7209 D.2439 (30.98%、
1 6685.93 1126.63 0.3195 13.Ol 7.59 l
1,06l
S 2
一D.3440 一D.4673 .n1539 0.3809 .1,108i (22.00%)
l 1499.26 645.24 0.0893 9.88 15.58 0 403
S 3
.0.5807 .0.6199 .0.6248 .o.7371 .o.306| (8.36%)
13441.45 1488.48 0.1197 lO.13 23.64 l
1,854
S 4
—0.4920 .0.3525 —0.5626 .o,6486 o.5027 (38.44%1
l 30083.00 1 6698.55 0.818l 16.64 20.82 l
11
P 5
4.8315 4.4717 0.8661 1.6769 D2190 (O.23%)
第三,See P中Clul和Clu5的差距非常大,特别是收入和社会保障支出这
两个变量,说明从数据本身特征而言,可以区分为两个子部分。Clul和Clu5的
工作经验几乎一致,而且基本上都在国有部门就业,但两类的工资收入(Wage)
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SocSec)相差高达3倍。一方面,说明Clul和Clu5之间
获取经济机会的差距是巨大的,或者说Clu5占据了重要的职位,另一方面,Clu5
的平均教育年限大于16年,即达到本科以上水平,而Clul的只有14年,即大
专水平,可能教育背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Clu5的样本量只有
1l,只占0.23%,将它认为是“一级部分”独立的一层(Tier)是不合适的,只能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认为他们是“一级部分”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小群体。此外,在Clul中有“非居民”
户籍的样本存在(样本数13),虽然比例很小,只占“非居民”户籍样本总体(样
本总数416)的3%,但我们可以断定,虽然“户籍”是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因
素之一,但已不能完全隔绝农村劳动力向“一级部分”流动了。
第四,在“二级部分”内部,存在着“居民部分”与“非居民部分(即农民部分)”
之间的显著差异,表现为二级部分内的“城乡分割”。比较Clu2、Clu3和Clu4,
在Wage这个变量上,Clu3为Clu2的70%,而Clu3和Clu4相差不大,但是,
在社会保障支出、所有制类型和学龄这三个变量上,Clu3都比Clu2和Clu4小得
多,说明“非居民部分”在福利、工作稳定性以及受教育程度上还是不如“居民部
分”。
表5.5各分类中对应职业的样本数及比例
部分职业
类(Clu) 合计
(See) A B C D E F H
582 193 623 14 65 1 16 l,494
P 1
5s.1l 72.56 37.26 2.07 7.64 6.67 5.67 3D.98
230 32 386 153 211 2 47 1,061
S 2
21.78 |2.03 23.09 22.60 24.79 lo.53 16.67 22.oo
42 6 105 100 10l 4 45 403
S 3
3.98 2.26 6.28 j4.77 J1.87 21.05 |5.96 8.36
195 34 555 410 474 12 174 l,854
S 4
18.47 12.78 33.19 60.56 55.70 63.16 61.70 38.44
7 1 3 O O O O 11
P 5
D.66 o.38 o,18 D.DD D.DD D.DD D.DD o.23
l,056 266 1,672 677 85l 19 282 4,823
合计
100.oo joo.oo |oo.oo loo.oo joo.oo loo.oO |oo.oo l∞.oo
注: A、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B、专业技术人员;C、办事人员和有关
人员;D、商业、服务业人员;E、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F、生产、运输设备操
作人员及有关人员;H,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表中P代表“一级部分”,S代表“二级部
分”
7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第五,劳动力的职业分布进一步映证了上述二重分割特征.国内的职业通常
分为八大类,每一大类中含了许多具体的职业。简约的分类造成各职业大类所包
含的具体职业在“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中均有分布,即职业大类和“一、二级
部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但可以推断,不同职业大类包含的具体职业归
属于“一、二级部分”的比例肯定是不同的,或者说不同职业大类会显示出归属不
同“部分”的倾向性。表5.5给出了各类所对应的八大类职业的样本数及所占的比
例。从中可以看到:第一、“一级部分”的Clul中A的样本数占A样本总数的比
例分别为55.11%,同样B和C的比例分别为72.56%和37.26%,高于Clul占全
体样本数的比例30.98%,可以断定,“一级部分”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大类是A(国
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B(专业技术人员)和C(办事人员和有
关人员)。第-、“二级部分”的Clu3和Clu4中D的比例分别为14.77%和60.56
%,E的比例分别为11.87%和55.70%,F的比例分别为21.05%和63.16%,H的
比例分别为15.96%和61.70%,远大于Clu3和Clu4占全体样本的比例8.36%和
38.44%;而Clu2对应的D、E的比例与其占全体样本的比例几乎一样,因此,
可以断定,“二级部分”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大类是D(商业、服务业人员)、E(农、
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F(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H(不
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第三、“二级部分”的Clu2在A、C、D和E职业中所
占比例和其在总体样本中所占比例几乎一样,而在B、F和H职业中所占比例要
低于其在总体样本中的比例,这说明Clu2在所有职业大类中都不占优势。
从实证上看,无论是“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之间还是各个“部分”的两“小
类”之间,代表职位的五个变量均呈同方向变化,可以说,职业特征显示出极强
“分割性”,说明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内;,t--元性”。同时,在“二级部分”中,代表
着身份特征的户籍变量能够很好地为本部分划分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子部分,说明
“城乡二元性”也很明显。此外,“非居民”和“居民”在劳动力市场的融合只能在“二
级部分”中,“一级部分”中“非居民”的比例非常之低,这说明了“户籍制度”可能是
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但末证明)。实证结果不仅支持了城镇劳动力市场
同时存在着“内外二元性”和“城乡二元性”,还支持了他们之间的“嵌套”关系。
7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5.3劳动力向一级部分流动户籍障碍的验证
5.3.1理论假设与模型设定32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Doeringer&Piore,1971)认为,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分
割的,存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那么这两个“部分”劳动力市
场必须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的工资决定机制是不同的;
即存在着两个存在着显著差异的工资方程,或者说两个工资方程比单一的工资方
程更具解释力。第二、在“一级部分”就业的劳动力收入较高,人力资本投资将得
到回报,即工资方程是向上倾斜的;而在“二级部分”就业的劳动力收入比较低,
人力资本投资几乎得不到回报,即工资方程相对平缓的,且基本位于“一级部分”
工资方程下方;第三、“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之间不存在劳动力流动,或说两
个“部分”之间劳动力流动存在着制度性障碍。否则,如果“二级部分”的劳动力能
自由进入“一级部分”,则分割就不复存在了。本节将考察中国特有的人为制度安
排——户籍制度是否成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
为了检验非经济障碍的存在,本文认为个人在不同“部分”之间选择职业是完
全理性的(Dickens&Lang,1985;乔明睿等,2009):假设一、个人的效用随其
一生收入流的净现值的增加而增加;假设二、个人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能够充
分了解各种工作的相关信息;假设三、他在一生中的效用包括经济和非经济两个
方面;假设四、他在一生中对工作的非经济回报的偏好是不变的,且非经济回报
只与工作岗位有关,与个人特征无关。由此我们可以确定,每个人在首次进入劳
动力市场时,将选择“一级部分”或“二级部分”就业,且一生都在所选择“部分”就
业.通常假定,当“一级部分”收入的净现值超过“二级部分”收入的净现值日
一定数量C时,劳动者就选择进入“一级部分”就业,此处的C代表非经济报酬
的效用.因此,劳动者进入“一级部分”就业的概率为”:
P=Pr{ln(NPVv)-In(NPV,)>CJ (1)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工资决定方程为:
32本部分的实证方法主要参考同一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劳动力市场分割.户口与城乡就业差异》,联中国人
口科学》2009年第一期,但所采用的数据不同.十分感谢乔明睿对本部分写作的指导.
33下标P代表Primary Sector,s代表Secondary Sector,下文均如此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InW∽p=Xpp+tot p+£p
Inw(f);=硝+tot,+占,
(2)
(3)
其中,X代表个人特征向量,f代表工作经验,口,p为参数,占代表无法观
测到的因素。假设,劳动者的就业时问为无限,将(3),(2)代入(1)得:
P=Pr缸(辟一屈)+占P--6s+c。>o)(4)
其中,C’:in!旦一C (5),
r—Q
p
,为贴现率。由于贴现率,.以及C与个人特征X无关,因此,可以假设C是
一个常数C”再加上一个正态分布的干扰项乞,即C’=C”+£。。代入(4)得:
P=Pr缸(名一屈)+郇一岛+巳+c”>o} (6)
简化为P=Pr陬+c。+F。>0)(7)
令Z=C。+矾+占。>0 (8)
这就是转换方程,含义是当Z值大于零的时候,劳动力将在“一级部分”就
业。我们可以通过最大化劳动者的效用函数来检验他们进入特定部分就业的假
设。具体推导见附录:(一)、转换回归模型。
5.3.2数据描述
变量的统计描述见表5.6。本节研究的重点是个人在就业选择时,“户籍”是
否成为劳动力在“一级部分”就业的障碍。婚姻状况是影响人们就业选择行为的一
大因素,有配偶的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从事高收入、稳定的工作,本文用Marital
这一变量衡量该因素;在当地居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人们的就业选择,居住时间
越长也可能倾向于高收入、稳定的工作,本文用Habitat这一变量衡量该因素;
此外,个人若拥有其他经营性收入或财产性收入,则对工作的稳定性和高收入的
倾向性将弱化,本文采用Property这一变量衡量该因素。教育、工作经验、户口
和个人年收入的变量说明见5.3.1,其他的说明如下:
1、平均小时工资:个人年收入/(8*SE作天数).工作天数以250天计;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2、居住年限:2006减去来本城镇居住的具体年份;
3、婚姻:“未婚”、“离婚”、“丧偶”和“其他”都定义为“无配偶=0”;
4、是否拥有其他财产性收入:问卷中,若“经营性收入”或“财产性收入”大
于“零”,取“Property=l’',否则取“Property=0”.
表5.6用于SRM模型的样本基本统计信息
变量值比例(%) 均值标准差变量值比例(%) 均值标准差
教育(年,Edu) 工作经验(年,Exp)
<=6 5.08 0~10 23.43
7~9 24.86 ll-20 32.37
11.95 2.79 18.64 9.96
10-12 33.15 2l-30 32.16
>12 36.9l >30 12.04
居住年数(年,Habitat) 平均小时收入(元,百分点位,Wage)
o~IO 19.22 O Min
ll-20 18.74 O 10
2l~30 16.89 9.69 50
28.15 16.03 12.12 10.95
3100 15.92 25.89 90
41-50 20.5l 122.0l Max
>50 8.7l
户口(Hukou) 婚姻(Marital)
城镇=1 91.37 有配偶=l 88.58
农村=o 8.63 无配偶=O 11.42
是否拥有其他财产性收)\(Property)
是=l 25.1l
否=O 74.89
样本中,36.91%f约人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这说明浙江省城镇居民的总体教育
水平比较高,样本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95年,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工作经验
的平均值18.6年,在10~20年间的样本占了近64%。样本个体的平均小时工资
差距显著,位于90%分位点的小时工资约为50%分位点工资的4倍。同时,有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25%1均个人在工资收入之外,还拥有财产性收入,农村户口的个人占8.63%在
下面的实证过程中,“平均小时收入”采用对数形式。
5.3.3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节依照“二元劳动力市场”所描绘的分割存在的三个特征分三个步骤检验
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二元性”分割。同时验证“户口制度”是否成为农村
迁移劳动力从“二级部分”向“一级部分”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l、两个工资方程比一个工资方程更具解释力吗?
如果只存在一个工资方程,则可以采用OLS回归进行估计;若存在两个工
资方程,本文采用转换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其基本理论依据为人力资本模型。估
计结果如表5.7所示。
表5.7 OLS和SRM回归结果
转换回归模型(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
变量OLS 一级部分
二级部分(Secondary) 转换方程(Switch)
(Primary)
教育0.153(O.004) 0.117(0.004) -0.025(0.005) 0.21 9(0.008)
户口O.177(0.0411 O.080(0.039)’+ 0.023(0.036) 0.135(0.071)
居住年数-0.0006 rO.0007) 0.0001(0.0006) 0.0004(0.00081 O.002(0.001)
工作经验O.Ol 5(0.001) O.003(0.0008) -0.004(0.001)
婚姻O.275(0.0381 0.477(O.034) -0.129(0.035) O.922(0.059)
财产·1.302(0.026) 一0.151(0.029) 一1.463(0.024) -0.604(O.046)
常数项-0.058(0.071) 0.543 f0.078) 1.835 r0.072) -3.455(O.131)
对数似然值.551 0.98 .4988.9
注:工资方程的被解释变量为iogwage,即平均小时工资的对数.括号中为标准误.
似然比统计量衄丁=-2 x(-s510.98+4899.9)=1222.16,且服从自由度为16
的z2.在1%显著性水平上, z2(16)=32<1222.16,拒绝了H。:口。=口p,
屈=屏,占。=占,,t=菇。因此,两个工资方程比单独一个工资方程具更强的解
7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释力,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分割。
2、从图形上看,“一级部分”工资方程向上倾斜吗?“二级部分”工资方程相对
平缓且大部分位于“一级部分”下方吗?
80

口l
C口


§

"1-
an




G.t o
口I’一


X
昌CO


’r
1 0
Years of Education
图5.1小时工资估计值与教育的关系图
20
0 10
№20arsDf E姗nei2e 40
图5.2小时工资估计值与工作经验的关系图
5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表5.7中可以看出,“一级部分”劳动力市场的教育回报率虽然比整个市场的
教育回报率要低,但其绝对小时的回报值要比整个市场高,这从图5.1中可以看
出;而“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上的教育回报则低于整个市场,且出现随着教育年
限的增长,小时工资不变的趋势,这从图5.1中也可以看出。同样,不同部分和
整个市场的工作经验(即工作经验)的回报也呈现出与教育回报相同的趋势。最
为关键的是,从图5.1和图5.2中很明显地看到,“一级部分”的人力资本投资是
得到回报的,而“二级部分”的人力资本投资基本上是没有回报的。从而可以推断:
“一级部分”工资方程向上倾斜,而“二级部分”工资方程相对平缓且大部分位于
“一级部分”下方。
3,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户口”成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吗?
依据转换方程计算的结果,我们可以估计出所有个体进入“一级部分”的概
率。从图5.3可以看出,若以p=O.5作为门槛值的话,在总计416个“非居民”户
口的个体中,可能进入“一级部分”的比例为(81+1+20+5)/416=26.2%;若以p=o.6
作为门槛值的话,比例为(1+20+5)/416=6。25%。这说明了在“一级部分”中,“非
居民”户口的可能分布是很低的。这和表5.4的结果相一致。但这种情况可能是“户
籍制度”以外的其他原因所造成的。
巴吕
∞T--

o

o



3
C口


2 .4 .6 .日
probili婶ofbeing in primary sector
图5.3“农村户口”劳动者进入“一级部分”概率一一频度分布圈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为了验证“户籍”因素是否造成了劳动力在“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劳动力
市场间流动的障碍,本文假设:一、城镇户籍劳动力和农村迁移劳动力对工作的
具有相同非经济回报偏好,二、能够自由地在“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中选
择工作,那么z反映了劳动者两个“部分”中的工资差异。此时,对于附录(一)
的(7),(8)和(9)式中“城镇户1:1”变量的系数屈节,鼠。,屈。,有
._B。节一_BHr3=|B。。
(6)式成立与否代表了假设一和假设二是否有效。(6)式成立,说明假设可能
成立;(6)式不成立,则说明假设条件一定不成立,即影响城乡劳动者选择不同
“部分”的因素不仅仅是工资差异,还可能是他们对“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的
偏好不同,或者存在“户籍制度”相关的进入障碍。
同样使用似然比估计进行检验。令转换方程中户口的系数等于工资方程中户
I:1系数之差并估计模型, 得到的对数似然函数值为-4990.35。
LRT=-2×(--5510.98+4990.35)=1041.26,服从自由度为15的z2分布.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上,z205)=30.58<1041.26,拒绝系数相等的假设。因而,工资
差异并不是城乡劳动者在选择劳动力市场时的唯一考虑,乔明睿等(2009)“认
为在理论上还有四种情形是可能的:(1)城镇户籍劳动者更倾向于在二级劳动力
市场工作;(2)城镇户籍劳动者进入“一级部分”时面临障碍;(3)农村户籍劳
动者更倾向于在“二级部分”工作;(4)农村户籍劳动者进入“一级部分”时面
临障碍。”从常识看,(1)、(2)显然不符合实际;(3)与研究结果情况不符,万
向东(2008)的研究表明示60.3%的农民工是被迫选择非正规就业的,这说明农
民工并没有偏好在“二级部分”工作。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农村户籍”成为进入“一级部分”的重要因素。
总之,从以上三个步骤的检验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的确存在二
元分割,并且“户口”成为了农村劳动者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阻力之一.
5.4小结
本章利用2006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浙江省的数据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
“二元性”进行验证。首先,利用多元统计的聚类分析的方法验证在城镇劳动力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市场的“二级部分”中,能以“户籍”为特征将劳动力区分为两个部分。实证得
到的主要结论是:(1)具有“非居民”户口身份的样本几乎都在“二级部分”内,并
且根据“户籍”变量能够很好地为本部分划分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子部分;(2)“内
外二元性”和“城乡二元性”之间存在着“嵌套”关系;(3)七个职业大类显示出很
强“部分”倾向性,在通常认为是“好职业”的职业大类中,“一级部分”所属Clul
和Clu5所占的比例高于Clul和Clu5在全体样本中所占的比例,同理,在通常
认为是“坏职业”职业大类中,“二级部分”所属的Clu占的比例较相应Clu在全体
样本中的比例为高。其次,采用转换回归模型证明了“户籍”是影响“农村户籍”
劳动力进入“一级部分”就业的障碍。实证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城镇劳动力
市场中存在着“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的分割;(2)对于具有相同条件(如教育、
财产条件)的劳动者来说,户口依然是限制其中农村劳动者进入“一级部分”劳动
力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3),“农村户籍”劳动力能够进入“一级部分”就业,
但无论是比例还是可能性都大大低于“城镇户籍”劳动力.
从方法上讲,聚类方法的缺点在于聚类结果与变量数量和变量类型高度相
关,同时也与所采用的聚类算法高度相关(Leontaridi,1998),而转换回归模型
的缺陷在于模型的假设条件与现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本章所用的两个方法都
证明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的存在,这不能说仅
仅是一个偶然。从数据上讲,本章所采用的是城镇住户调查的数据,样本抽样的
前提是在城镇有固定的居所,这实际上将许多无固定居所的“农民工”排斥在调
查之外,但从实际来看,“农民工”的经济地位无疑要低于在城镇有固定居住场
所的“农村户籍”劳动力,他们自身更无能力来突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分割,因
此,可以断定,他们与城镇住户调查中的“农村户籍”样本同处于城镇“二级部
分”劳动力市场中。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分割两重“二元性”的实证检验
8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6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验证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方法有两大类,即多元统计的方法和计量经济学的方
法.在第五章中,聚类分析法证明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存在“一级部分”和
“二级部分”的分割,同时在“二级部分”内部存在着以“户籍”为特征的“城
乡分割”,同时用转换回归模型一方面证明了“户籍”特征是进入“一级部分”
就业的障碍,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分割的有效性。但
是,上述验证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聚类分析和转换回归模型的结果中,“一
级部分”均存在“农村户籍”样本,那么,在“一级部分”中是否存在着以“户
籍”为特征的“城乡分割”呢?第二,聚类分析的结果证明了“二级部分”中存
在着“城乡分割”,但聚类分析方法本身的缺点降低了此结果的可信性,而转换
回归模型并没有验证“二级部分”中“城乡分割”的有效性,因此,必须用计量
经济学的方法加以验证;第三,对于分割程度的大小以及分布特征如何?进一步
的问题是,城乡分割程度的计算反映的是工资层面上的结果不平等,而职位获得
层面上机会的不平等对人们而言更为重要,因此,不同户籍的劳动力在不同层面
上职业获取机会上的差异测算更有实际意义。
本章的重点就是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给出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
的程度指数,同时给出进入各个层次劳动力市场机会的户籍差异。全章分六个部
分叙述,6.1节阐述所采用方法和数据;6.2节给出总体城乡分割程度并检验一、
二级市场城乡分割有效性;6.3节给出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内部,城乡分割程度在
不同类行业间的差异比较;6.4节给出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内部,城乡分割程度在
不同所有制的差异比较;6.5节给出城乡分割在就业机会方面的比较;最后的6.6
节为本章小结。
6.1方法和数据
分割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常态,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位竞争理论、激进
主义理论等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大量的学者运用人力资本
模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种方法验证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实存在,但就
分割状况开展测量的文献很少,0rr(1997)在这方面做了工作,他基于Mincer工资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方程构建了一个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分别测量了美国59个城市一级部分与二
级部分之间的分割程度,并比较城市间这种分割的强弱。同时,基于劳动力市场
分割理论(SLM Theory),Orr(1997)运用买方垄断势力(Monophony Power)、
工会化程度(Unionization)、核心产业雇佣人数(Core Industries Employment)、
核心企业盈利水平(Core Industries Profit Rate)、制造业雇佣人数(Manufacturing
Employment)、白人收入基尼指数(The White GINI Coefficient)、失业率
(Unemployment Rates)等指标与分割指数的相关性,检验了其所构建指数的科
学性和客观性。
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是中国所特有的,它是中国独特“二元经济体制”
的结果,表现为户籍和以户籍为标志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分割。这种分割
的结果是全方位的,包括城乡劳动力在行业、职业获得机会上的差异,在工资报
酬水平及决定机制上的差异,在社会保障和福利享有水平上的差异等等。然而,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相类似,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核心地体现
在城镇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之间由于非人力资本因素所导致的工资报酬的差异,
或者更直接地说,表现为由户籍身份所决定的城乡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回报差异。
为此,我们借鉴Orr(1997)的思路,构建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指数,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全体样本的Mincer方程,即
logwagel=a:+6kEdu+b:×Exp+叫×Exp2+6:×Sex+91(1)
其中,logwage代表小时收入的对数,Edu代表接受正式教育的年数,Exp代表
工作经验,引入性别变量Sex是为了消除性别歧视的影响。
第二步,在(1)式的基础上加入“户籍”变量Huff,即:
logwage2=口?+砰×Edu+b;×Exp+b;×Exp2+砖xSex+ f,1
a2 xHuji+bs xHuff×Edu+b6 xHujixExp+b7)(HujixExp2+68 xHuff×Sex+e2
第三步, 估计(1)式和(2)式,计算考1=logwagel一logfvagel,
善2=logwage2-log访age2.我们有理由认为,忙1I—l善2 0反映了log访age2中由户
籍因素解释的部分。为此,我们构建城乡分割指数如下:
Seglndex=±logfvage:上NΣ㈣一I善2II)枷。%(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其中N是样本数,log访vage2是估计的工资对数的平均值。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具有相同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应该
得到相同的报酬,户籍这种身份特征不应该成为收入决定的因素。如果“户籍”
确实不是收入决定的因素之一,那么方程(1)和方程(2)之间就没有差异,“户
籍”对logwage没有解释力,善1与舍2就不存在显著差异,表现Seglndex很小或接
近于0。如果“户籍”成为收入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方程(1)和方程(2)
就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时,每个个体的“pl—l善2旷代表的就是其全部可解释收
入log访vage2中由“户籍”因素解释的部分,“户籍”的作用越大,SegIndex值就越大,
说明“城乡分割”的程度越高。本质上,“分割指数”是从样本个体平均的、户籍因
素可解释收入忙1I—I害砂影占全部可解释收入话丽的比重来测量劳动力市
场城乡分割的程度。
与Orr(1997)的方法比较,本章构建的指数在两方面有了改进:一是,在未
知“户籍”变量影响方式的情况下,同时在截距项上和交叉斜率项考虑“户籍”
对工资决定的可能影响,避免了O玎(1997)仅在交叉斜率项上观察差异可能产生
的偏差。二是,Orr(1997)对两个工资方程残值差的均值再除logwage,本质
上是用logwage消除由于不同部门本身工资水平差异所导致的对分割程度估算
的影响,而本文用而去除两个工资方程残值差的均值胪1I—I善砂多,本质
上是观察全部可解释的工资log荫vage中,有多大的份额是由“户籍”变量所代表
的城乡分割决定的,这使得本文的分割指数具备了更确切的实际含义,并且其取
值在o~100之间,具有更直接有效的可判断性.本章将以(3)式测量劳动力市场
的分割程度,比较不同领域城乡分割的差异.
本章所采用的数据依旧为2006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浙江省的数据,处理后
的样本量为4823个。经过第五章的实证分析,我们能够将样本区分为“一级部
分”和“二级部分”,聚类分析和转换回归模型均不存在截断性偏差(Truncated
Bias),但前者是从职位的特征角度来区分样本,后者是从个人选择的角度来区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分样本的,因此,二者样本区分结果有所不同。表6.1列出了两个方法所得到的
不同“部分”中不同户籍样本的分布,从中可以看到,聚类分析的结果中,“一
级部分”的“农村户籍”样本为13,大体上只有转换回归模型对应结果的1/8,
但是“农村户籍”在“一级部分”中所占比例较少是不争的事实,在聚类分析和
转换回归模型结果中,“农村户籍”的样本分别占O.86%和4.06%,而“农村户
籍”占全体样本的比例为8.63%。
表6.1 “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中不同户籍样本分布
聚类分析转换回归模型
全体样本
一级部分二级部分一级部分二级部分
13 403 107 309 416
】粳拣产镉
D.86 12.1 5 4.06 14.12 占.63
1,492 2.915 2,527 1,880 4.407
城镇户籍
99.14 87.85 95.94 85.88 91.37
1,505 3,318 2,634 2,189 4,823
合计
loo.oo loo。oo 100.00 loo.oo loo.oo
注:1)第一行为样本数,第二行(斜体)为百分比;2)转换回归模型计算结果中,本
章认为进入“一级部分”概率大于0.5的归入“一级部分”,小于0.5的归入“二级部分”。
从原理上讲,聚类分析是在确定度量样品相似程度的一系列变量的基础上,
以这些变量为分类依据,将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聚合归类,其中“收入”就是度
量变量之一;转换回归模型和Orr(1997)分割指数法都是以Mincer方程为基础
进行研究的,因此,从研究方法一致性来考虑,本文认为用转换回归模型的分类
结果为佳。此外,从现实方面讲,浙江省是个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私营经
济十分发达,从直觉上看,聚类分析的结果中,“农村户籍”样本偏少,而转换
回归模型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最后,从理论研究讲,“一级部分”中是否存在
以“户籍”为特征的“城乡分割”是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而要研究这个问题,
聚类分析所提供“一级部分”的“农村户籍”样本量实在太少,而转换回归模
型给出的样本数量相对较佳。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表6.2“一级部分”样本的基本统计信息
变量值比例(%) 均值标准差变量值比例(%) 均值标准差
教育(年,gdu) 工作经验(年,Exp)
12 39.90 O~10 18.52
14 36.03 11-20 38.44
13.72 1.65 18.94 8.89
16 22.85 21-30 33.45
19 1.21 >30 5.84
性别(Sex) 年收入(元,百分点位,Wage)
男=0 54.56 O Min
女=l 45.44 11200 10%
户1:2(Huji) 30047.9 50% 33637.27 21980.43
城镇=O 95.94 60260 90%
农村=1 4.06 244020 MaN
表6.3“二级部分”样本的基本统计信息
变量值比例(%) 均值标准差变量值比例(%) 均值标准差
教育(年,Edu) 工作经验(年,Exp)
<=6 11.19 0~10 29.29
9 54.77 ll~20 24.89
11.95 2.79 18.26 11.11
12 25.03 2l~30 30.47
>=14 9 >30 15.35
性别(Sex) 年收入(元,百分点位,Wage)
男=0 54.77 0 Min
女=l 45.23 O lO%
户12(Huff) 9656 50% 12895.1 l 5540.08
城镇=O 85.88 3l 800 90%
农村=l 14.12 228752.6 Max
表6.2和表6.3分别给出了“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样本的
基本统计信息。从教育年限看,“一级部分”的平均值为13.72年,几近大专水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平,而“二级部分”的平均值近12年,为高中毕业水平,而且,“一级部分”样
本的教育水平均在高中毕业之上,而在“二级部分”中,低学历的样本占了很大
的比例,初中毕业(包括)以下的样本占了66%,同时,大专毕业以上的样本还
占9%;从性别比例上看,两个“部分”没有很大的差异;从工作经验上看,“一
级部分”的平均数为18.94年,“二级部分”的为18.26年,差距也不大;从年收
入上看,“一级部分”平均达到33637元,是“二级部分”的2.6倍,而且低收
入的样本在“二级部分”中所占比例较高。
6.2总体城乡分割程度与一、二级市场城乡分割有效性及指数
依据全部4823个样本个体,估计式(1)、式(2),结果如下:
log访vagel=-0.710+0.209Edu+0.0018Exp+O.0005Exp2-0.024Sex
(0.076)--(0.005)”(o.005)⋯(0.001) (0.028)
log讹ge2=_0.670+0.205Edu+O.023Exp+O.0009Exp2—0.034Sex
(0.082)-(0.005)”(0.005)“(0.oo0 (0.029)
+O.065Huji-O.053HujixEdu-O.04lHujixExp+0.0005Huji×Exp2+O.049HujixSex
(0.023乃” (0.0 1 7)" (o.o 1 7)” (0.0005) (0.096)
依据方程(3)计算得到“城乡分割指数”为
SegIndex=』log佤v—age2三NΣ㈣一I善2II)x lOO%--裟观78%
结果表明,从工资回报观察,以户籍身份为代表的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
的这种制度性不平等确实存在,但工资回报中由这种户籍身份所决定的比重并不
高。说明在目前既有的就业状态下,7-资回报层面的城乡分割程度总的来说并不
太高.
从转换回归模型的结果中,我们只能判定“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的样
本区分是有效的,但无法判定两个“部分”中“户籍”特征能否成为分割的有效
标准。运用一级部分劳动力市场的2634个样本数据、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的2189
样本数据分别估计(1)式和(2)式,如表6.3所示。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表6.4“一级部分”与“二级部分”的工资方程估算
一级部分二级部分
自变量
(1)式(2)L (1)式(2)式
Edu .129(.007)·}+ .13l(.008)··+ .07l(.010)¨c+ .075(.012)+·+
Exp .046(.005)··+ .047(.005)··+ ..052(.007)¨t+ ..045(.008)+·+
Exp2 ..0008(.0001)·}· ..0008(.0001)¨· .002(.0002)··· .002(.0002).‘··
Sex ..173(.024)¨· ..163(.025)··} .093(.049)· .087(.053)宰
H匈i .792(.686) .562(.344)幸
HurlxEdu 。.057(.051) ..078(.028)++·
HuffxExp .009(.036) ..012(.023)
Huji xExp2 ..0005(.001) ..0002(.0006)
HuffxSex 一.185(.121) ..066(.138)
Constant .477(.121)丰·} .442(.125)·¨ .880(.140)··· .865(.1 56)}}·
注:1)·¨、¨、·分别代表1%,5%,10%显著水平;2)括号中为标准误
表6.4显示,在“一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内部,户籍变量无论在截距项上还
是与其它因素的交叉乘积项上,均显示不显著,也就是户籍所代表的城乡身份特
征对工资Logwage无解释作用,说明在“一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内,基本可以认
为不存在工资回报层面的城乡分割现象。
但在“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内部则不然,户籍变量在截距项上的影响是显
著的,在户籍与教育的交叉乘积项上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利用“二级部分”劳动
力市场21 89个样本个体的估算结果进一步计算城乡分割指数:
Seglndex=7.63%。
我们看到,城镇劳动力更多地集中于“一级部分”就业,而农村劳动力则更
多地集中于“二级部分”工作;在工作条件和回报水平相对较好的“一级部分”,
城乡分割已经几乎不存在,但农村劳动力集中的“二级部分”,工资层面的城乡
分割问题却是不可回避的.
9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6.3二级劳动力市场内部,城乡分割程度在不同类行业问的差异比较
鉴于“一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内部的城乡分割并不显著,我们着重观察“二
级部分”劳动力市场,首先比较“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内城乡分割的行业差异。
中国城镇住户调查中行业分为20类,2189个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样本个
体分布于其中的19类。本文将其归为七大类,如表6.5所示:
表6.5“二级部分”2189样本个体的行业分布
类别行业名称样本
1 a农、林、牧、渔b采矿业c建筑业90
2 d制造业343
3 e批发和零售业673
4 f住宿和餐饮145
5 g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s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03
h公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i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J房地产
6 321
k租赁和商业服务业l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11金融业。教育P卫生.社会保障和
7 315
社会福利业q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人们观念中通常认为的行业好坏以及行业的垄断程度。根
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农民工多集中于b、c、d、e、f、
g等行业,而这些行业通常都是低工资行业(王美艳,2005),Demurger etal.(2007)
根据工资决定机制也将c、d、e、f、g等归入竞争性强的行业,可以认为a~g行
业属于人们一般观念中相对“差”的行业.在此基础上,考虑工作条件的差异和
样本个体的数量分布,本文将a、b、c归为一类(类1),它们是所有行业中工作条
件最艰苦的,d归为一类(类2),e、f均属于第三产业,考虑到样本的分布将他
们分为两类(类3和类4),g和s都是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行业,将它们归为
一类(类5).其余的是人们一般观念中相对“好”的行业,依据垄断性和保障性,
将政府机关、公共服务部分以及金融、科学研究等归为最好的行业(类7),余下的
归为Jr(类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依据“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内部的-r资3y程(表6.3中的第3列和笫4列),
我们进一步作如下计算:
l091:ivage;.,=科+日×Edu业+覆×Expj,+鼋×局嗾+日×SeXjk+颤(4)
log试,agd=钟+鲆×Edujk+彦x Expj,+留×Expik+f骘xSeek+
a2 xHujijk+蠡×Hujijk×Ed吩k+1;6 xHujijk xExpy,+b7 xHujij,xEX雳,+蠢×Hujij,×&啄+芬
(5)
Seglndexj 2=lo』gCvage;土nj亏:;m参。;I—l善五0)×-。。% (6)
其中J=1,2,⋯7,分别为表4中的7个类别,,l』为表4中第就/类行业的样本个
数。我们依据每一类行业中的样本数据分别依据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方程
计算城乡分割指数,结果如表6.6所示:
表6.6“二级部分”不同行业的城乡分割程度比较
类1 类2 类3 类4 类5 类6 类7
吉:_善0善盖I—I善五lI) 0.1438 O.122l 0.124l 0.0873 O.1073 0.0904 0.0868
古酗访碱1.3467 1.4339 1.3843 1.4278 1.4250 1.4975 1.5899
Seglndex/(%) 10.68 8.52 8.96 6.11 7.53 6.04 5.46
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7>6>5>4>2>3>l。在相对“好”的行业中,“城
乡分割”的程度较弱,其中类别7的分割指数为5.46%,是所有类别中最低的;
在相对“差”的行业中,“城乡分割’’的程度则相对强,其中类别1的分割指数
为10.68%,是所有类别中最高的。一般地,一级部分的职位更多地分布于高端行
业,二级部分的职位则更多地分布于低端行业。在本文的观察样本中,仅有38.28%
的在一级部分就业的人员是从事表6.5中前5类行业的,而在二级部分就业的人
员中只有29.05%是从事表6.5中后两类行业的.“好”行业拥有更多的“好”职
位,表3信息已经显示,这些相对好职位构成的一级部分内部,几乎已经不存在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城乡分割问题,城乡分割问题主要集中于“二级部分”.我们进一步从表6.6中看
到,同样是构成二级部分的“差”职位,“好”行业中差职位之间的城乡分割也
比“差”行业中弱,“差”行业中“差”职位更多更集中,并且“差”行业中差
职位之间的城乡分割程度明显强于相对“好”行业。农村户籍劳动力大多在相对
差的行业就业,相对于在“好”行业就业的人员,他们又承受了更多的由于城乡
分割所导致的工资不平等。
6.4二级劳动力市场内部,城乡分割程度在不同所有制的差异比较
中国城镇住户调查中反映就业的所有制特征的变量共分为15类,其中涉及
就业者的分类为1~7类,未就业者的分类为8—15.本文只观察就业者个体,并
考虑到“离退休再就业人员”在就业目标、动机、行为方面的特殊性,也未被纳
入观察样本,因此,本文实际观察样本就业的所有制类型为6类。因为第6类“其
他(指的是‘没有固定性职业,在调查月份内从事社会劳动时间超过半个月的劳
动者’)34”的样本个体仅48人,故将之归并到“城镇个体或私营企业被雇佣者”
中,从而形成本文研究样本按所有制分的五个类别,如表6.7所示。
表6.7“二级部分”2189个样本个体的所有制分布

所有制就业情况

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所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包
1,国有404
括国有控股)
2,集体城镇集体企业、事业及其管理部门中工作125
3,股份,合资及
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经济单位中工作457
独资
4,个体企业主个体经营者和私营企业主785
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被雇佣者;没有固定性职业,在调查月份内
5,个体被雇佣者418
从事社会劳动时间超过半个月的劳动者
一般认为国有单位垄断性强、工作稳定、风险低,是理想的就业选择。港澳
34《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手册》Page 27
9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台及外资和合资单位工资待遇高,也是理想的去处,而民营、个体被雇用者则相
对次等些,大量的个体经营者则被视为“非正规”就业者,不得以而就之。根据
Demurger et a1(2007)的研究也发现,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化,国有单位越来
越趋向寡头垄断,而个体企业和外资等基本上集中在竞争性行业,虽然随着时间
的推移,三类所有制企业就业者的收入均有大幅度的增加。但国有制增长的更加
迅速。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情况比较复杂,但与其他所有制度比较,其就业者的
经济状况有恶化的趋势。因此,从收入和工作的稳定性来判断,可以认为,表
6.6中“国有”属于“好”的所有制类型,“集体”和“股份、合资及独资”属于
“一般”的所有制类型,而“个体企业主”和“个体被雇佣者”属于“差”的所
有制类型。,
与各行业城乡分割指数的计算思路相同,我们在二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内部的
工资方程(表6.4中的g(3)y,J和第(4)列)的基础上,根据式(4)、式(5)和式(6)计算
各种所有制内部的城乡分割指数。这里J=1,2,3,4,5分别为表6中的5个所有制类
别,,l,为表6中第.,类所有制内的样本个数。结果如表6.8:
表6.8“二级部分”所有制的城乡分割程度比较
3、股份制、5、个体被
l、国有2、集体4、个体企业主
合资及独资雇佣者
古善0善盖I—I善磊o) 0.0757 0.0794 0.0836 O.1508 O.1063
古缸嘲1.6104 1.5383 1.5215 1.3219 1.4059
Seglndex,(%) 4.70 5.16 5.49 11.41 7.56
表6.8显示:分割指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为4(个体企业主)>5(个体被雇佣
者)>3(股份、合资及独资)>2(集体)>1(国有)。总体来说,被认为制度
相对完善、管理相对规范、信息透明度相对较高的国有部门和外资部门,即便是
相对“差”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其城乡分割的程度也相对较低,而在个体企业、
私营企业的雇佣关系中,城乡分割程度明显较高(8.36%),尤其是个体经营者和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私营企业主这样一类非正规就业份额较大的领域,城乡分割的程度最高,达
11.51%.
城乡分割指数在不同所有制间的分布差异,与其要不同行业间的分布差异相
类似,与主要劳动力市场与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差异特征也基本一致,我们看到的
是:相对高端的领域,工资回报层面的城乡分割相对较弱,而相对低端领域,工
资回报层面的城乡分割则要强得多。
6.4城乡分割在就业机会方面的比较
工资层面所显示的相对高端领域城乡分割弱于相对低端领域的特征,是否代
表着这些高端领域的城乡一体化确实优于相对低端领域?我们进一步观察职位
获得层面的城乡分割情况35。这部分本章采用的是多项Logit模型(Multi.nominal
Logit Model,MNLM),其原理如下:
假定样本进入特定行业的概率与样本的个人特征线性相关,则
Pr(y=mix)=邵m=l⋯J (7)
其中,m代表特定的分类,,代表分类的数量,当比较获得一级部分与二级部分
市场的就业机会时,J=2,此时(7)式简化为二项Logit模型(Binary Logit Model);
当比较获得各类行业的机会时,J=7;"-3比较获得各类所有制的机会时,,=5。
彳代表个人特征向量,本章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婚姻状况和
户籍等引入模型,∥为参数,占为残差。由于Pr◇=_『,lIx)的取值范围是[o,1】,而
(7)式的估计结果有可能大于1或小于0,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做以下交换: I删,脚=ln硼Pr(y=mix)=矾陋m··,(8)
其中,6代表作为比较标准的基准类(Base Category),它是从J个分类中挑选
出来的。(8)式的含义是样本进入m分类的概率与进入b分类的概率的比值大
小,取对数的目的就是使得估计结果的范围落在(_o。,+∞)。同时,Inf)nlo(x)--0,
则孱l。=0,,个方程可以计算出进入第m分类的概率为:
35工资层面的城乡分割反映的城镇劳动者与农村劳动者在就业结果上的不平等状况,职位获得层面的城乡
分割反映的是城镇劳动者与农村劳动者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状况。城乡分割既体现在结果上也可能体现
在机会获得上,并且城乡劳动力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可能更甚于结果上的不平等(姚先国等,200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Prb=聊陆两exp/XP^,lb) (9)
表6.9就业机会的Multi—nominal Logit模型估计
A、进入一级劳
C、进入各类所有制的概率模型
变量动力市场的概(以第4类为基础项)
率模型
l 2 3 5
2.892*++ .057 .033 ..046 ..1 88*}+
1尉U
(.219) (.039) (.054) (.032) (.031)
..060*· ..083*·’ ..069*· ..085+·‘ ..1 30*·‘
2 Exp
(.028) (.027) (.037) (.023) (.023)
.0016·· .003*}} .003+宰· .003··· .003}·+
3Exp2
(.0007) (.0006) (.0009) fO.0006) (.0006)
.499*·o .317+o .727}·+ .524*·+ .699牛事·
4 Sex
(.122) (.150) (.210) (.131) (.133)
10.95I·事· .1.723+|f+ .1.062卡·· .2.02l木·· .1.775··+
5 Martia,
(.816) (O.259) (.372) (.229) (.231)
..728*¨ .1.215··卑.1.139奉}事.1.22l·¨‘ ..283·
6Huff
(.195) (.275) (.382) (.215) (0.167)
.44.36l¨} .616··+ .176掌搴· ..072*· ..013
0 Cons
(3.397) (.044) (.056) (.037) (.038)
注:·¨、¨、·分别代表l%、5%、10%显著水平
B、进入各行业的概率模型
变量(以第3类为基础项)
l 2 3 5 6 7
.0007 .05l ..135*·· ..067*} .097*· .173¨·
1 l耐“
(.058) (.035) (.040) (.033) (.037) fO.039)
.055 .054** .084*}· ..017 ..015 ..045*
2 Exp
(.048) (.026) (.030) (.025) (.026) fO.025)
一.0009 ..0007 .002*·4 .0007 .0004 .0.002*·+
3Exp2
(.001) (0.0006) (0.0008) (0.0006) (O.0006) (O.0006)
.2.118+¨ ..89l··· -.087 ..351奉’ .1.38+·· ..1l l
4 Sex
(.325) (0.144) (.196) (.146) (.155) (.149)
..116 ..656*十· ..640** ..564*幸..847··· .1.142事幸·
5Mania,
(.488) (.239) (.292) (.237) (.237) (.227)
.535* ..013 ..149 ..245 ..492** ..529*·
6Huff
(.281) (O.191) (.258) (.202) (0.226) (.244)
.1.933+· ..924*· .907* .543 ..330 一1.58*·
0 Cons
(.821) (.484) (.540) (.455) fO.505) (.52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本章运用全部样本数据(N=4823)估计获得一级部分的概率如表6.9第A列,
运用二级部分就业的样本个体数据(N=2189)估计进入各行业的概率如表6.9第B
列,运用二级部分就业的样本个体数据(N=2189)估计进入各类所有制的概率如表
6.9第C列。结果显示,户籍变量对各类就业机会的获得概率有显著的影响。
进一步对表6.9的A、B、C结果进行“户籍(Hurl)"变量的Wald检验和似
然比检验(Likelihood.Ratio Test),可以发现,对于A而言, Wald检验的结果
是chi2(5)=13.879,df--1,Prob>chi2=0.0000,拒绝了日o:岛删=0,似然比检
验的结果是LR chi2(5)=13.308,df=l,Prob>chi2=0.000,同样拒绝了
日o:鼬,=0。对于B而言,wald检验的结果是chi=15.846,df=6,P>ehi2=0.015,
拒绝了Ho:‰,=0,似然比检验的结果是LR chi2=15.874,df=-6
P>chi2=O.014,,同样拒绝了H。:风,=0.对于C而言,Wald检验的结果是
chi=49.910,df=-4,P>chi2=0.000,拒绝了Ho:鼬=0,似然比检验的结果是
LR chi2=56.71,df=-4 P>ehi2=0.000,同样拒绝了Ho:鼬,=0。说明户口(Huji)
是劳动力进入不同部分、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所有制的障碍。
由于MLNM模型的结果是非线性的,我们不能以不同户籍样本的概率估计
值均值之差来比较不同户籍就业机会的差距,为此,本章采用的方法是(Liao,
1994;Long,1997;Long&Freese,2001):在MLNM模型估计参数的基础上(即
已知彦),将“户籍”变量之外的五个变量取均值,计算不同户籍进入不同类别
的概率,从而得到户籍的就业机会差异。用m代表分类,b代表基础类别:一级
和二级部门比较中b为二级部分,7类行业比较中b为第3类行业,5类所有制
比较中b为第4类所有制;k代表变量顺序,k=0,1,⋯6,次序如表6.9所示。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计算城镇户籍劳动力(‰=0)进入特定类别的概率:
曲一卜忑丽expIx包p。+乏Σ瓦尾石l 长硫l+Σe l包。+Σ五尾I+ΣexpI危。+Σ夏以I m=l 、、I;I / m:b+l \ k=l /
9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当/7/=1,2,⋯,b一1,b十1,⋯,/ (10)
户◇=聊)=
l·++Σ窆eexxpplf麂麂。。++Σ立五夏死死I]++妻Σeexxppfl众众。。++ΣΣ5墨墨麂麂。。
m=l \ k=l / ra=b+l \ k=l
当m=b时(11)
表6.10就业进入概率的户籍差异比较
绝对差异相对差异
敏贰产1:2 B 城镇户1:2 C
D=B—C B/C
一级和二级一级0.2708 0.4347 .O.1640 O.62
比较二级0.7292 0.5653 0.1640 1.29
l 0.0545 0.0275 0.0271 1.98
2 O.1830 0.1 595 0.0235 1.15
3 0.3592 0.3090 0.0502 1.16
行业比较4 0.0657 0.0657 0.0000 1.00
5 0.1365 0.1501 .O.0136 0.9l
6 0.1045 0.1472 .O.0426 0.7l
7 0.0966 O.1411 .0.0445 O.68
l 0.0672 O.1417 .0.0745 0.47
2 0.0352 0.0689 .0.0337 O.5l
所有制比较3 O.119l 0.2526 .0.1335 0.47
4 0.5359 0.3352 0.2007 1.60
5 0.2426 0.2015 0.0410 1.20
第二:计算农村户籍劳动力(z。=1)进入特定类别的概率:
户◇=m)--
当m=1,2,⋯,b一1,b+1,⋯,J (1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砘一卜丐1+IΣ‘ ex再p‘+l萄竞+I一‘ exp+‘kI 卅=l \ 詹=l / m=6+l 、、七=l /
当m=b时(13)
结果如表6.10所示。农村户籍劳动力在“一级部门”表现为就业机会劣势而
在“二级部分”则表现为相对优势;在第5、6、7类行业中表现为就业机会劣势
而在其它行业中表现为相对优势,在第1(国有)、2(集体)、3(股份、合资及
独资)类所有制中表现为就业机会劣势而其它所有制类型中表现为相对优势。越
是“好”的领域,越表现出城乡就业机会的不平等,说明相对高端的领域,并不
是不存在城乡分割或者城乡分割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城乡分割的形式和路径不同
而已.。
6.5小结
本章借鉴Orr(1997)的方法,并在改进该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城乡
分割指数,以市场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省为例,运用城镇住户调查获得
的微观数据,测量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在就业回报上的城乡分割程
度。结果显示: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基本实现了劳动力的大范围流动和城乡间的重新配
置,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是,劳动力市场尚未真正发育成熟,浙江数据
显示,城镇劳动力市场总的城乡分割程度约为2.78%。尽管我们有理由相信,
对劳动力市场一系列改革大大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
割仍然存在,即便在浙江这样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是不容否认的。
从工资回报层面城乡分割程度的比较结果看,相对高端领域的分割程度弱
于相对低端领域:一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几乎不存在分割而二级劳动力市场城乡
分割显著,二级劳动力市场内部,相对好的行业的分割程度弱于相对差的行业,
外资和国有部门的分割程度弱于个体和私营部门.
与上述分布规律不同,从就业机会获得的层面观察,相对“好”领域的城乡
分割程度显著强于相对“差”领域:“农村户籍”特征是构成进入一级部分劳动力
10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市场就业的显著障碍,相比于城镇户籍的劳动力,农村户籍劳动力进入一级劳
动力市场的概率低约16个百分点;在二级部分内部,农村户籍劳动力就业机
会劣势最为突出的行业依次是第7类、第6类、第5类,就业机会劣势最为突
出的所有制部门依次是第3类、第1类、第2类。
从方法上看,本章采用转换回归模型的结果来区分“一级部分”和“二级部
分”样本,所采用的变量和“城乡分割”指数模型以及多项Logit模型有些不同,
其原因在于转换回归模型是劳动者对生命周期内的就业效用进行判断,而财产性
收入会对其偏好会产生影响,因此,模型中引入此变量。而基于Mincer方程构
造的指数和多项Logit模型都是考虑现期影响工资的因素,财产性收入是不起作
用的,所以此变量不在其中。此外,转换回归模型中不包含Exp2是因为模型本
身的限制,具体见附录中的推导。从数据上看,浙江省作为市场化水平最高的省
份之一,虽然户籍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作用极具代表性,但是,对于中国
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劳动力市场的地域性特征特别强烈,各个省份之
间劳动力市场分割形式必然各具特点,因此,如果数据许可,对“城乡分割”程
度进行省际分析和比较是非常有意义的。
10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
10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7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个人福利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公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设计和评估
一项社会政策重要指标,尤其在评价社会发展不平等程度、贫困水平以及劳动力
流动的后果之中。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城乡一体化改革迄今为止已经有25年36,一
方面,政府在这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农村劳动力能够进入城镇劳动力
市场,由此,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以转移,其收入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也多中
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由于政治、经济及文化上
的原因,使得城市对于农村迁移劳动力依旧采取“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农
民工的“候鸟式”迁移、2004年到2007年逐渐蔓延的“民工荒”以及2008年年底“金
融海啸”后农民工大量返乡正是这种做法的结果。那么,该如何评价这25年来的
市场城乡市场一体化的结果?在城市中城镇户口劳动力和农村户口劳动力之间
福利水平差距到底有多大?因此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到底有多大?这是本章所要
回答的问题。
福利测算就是计算在个人或总体(社会)水平上福利分配或变化的数值大小。
以卡尔多、希克斯、伯格森和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将福利概念建立在效
用基础上,提出了补偿原则论和社会福利函数论(Slensick,1998)。在这个理论
框架内,如果假定1)所有的物品都是市场化的,2)一个物品只有一个价格,3)
每个人的偏好都是一致的,则收入(Income)就等于效用,因而,收入很自然地
在实证应用中来测度福利,当然,这里的收入通常都是指家庭收入。但是,许多
经济学家对收入法提出很多批评,为了避免收入法测算福利的缺陷,现在通常使
用家庭支出(Expenditure)法来计算福利/不平等程度,这部分的实证文献非常
丰富,对中国经验的代表性实证分析有Griffin&Zhao(1993)、Riskin,Zhao&Li
(200 1)、Li&Sato(2006)和Gustafsson,Li&Sicular(2008).
阿玛蒂亚·森在其发展的可行fIE,D理论(Capability Approach,CA)中将福利
(Welfare)定义为生活水平(Standard of Living),而用来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
是功能活动(Functioning)。所谓功能活动指的是一个人已经达到的一种活动或
36以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x.gllgp问题的通知》为标志.通知规定凡在集镇务工.
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tftg,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常
住户12,12粮自理
10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者状态,例如:身体健康、居住惬意和出行自由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福利测算
就是综合考虑市场化和非市场的商品和服务下的功能活动空间(Functionings
Space)。在此基础上,森进一步将福利(Welfare)扩展定义为福利自由(Well-being
Freedom),而用来衡量福利自由的是可行能力(Capability).所谓可行能力指的
是一个人所能获得的所有功能活动。(Sen,1987)。
社会背景: 、个人偏好形成]
l,社会制度+_个人决策行为r\
个人经历和心理
2,道德、法律规范|
,|
3,他人行为和个性心\-1 r
4,环境因素
5,⋯⋯

市场/非市转换
可行能力集达到
商品(即所能达I选I 。
的功
场产品; ,--i, 服务
因子
现金/非现
到的所有功I择l
7 能函
能函数集数
金收入;
合)
能力教人)
来源:Robeyns,2005
图7.1个人可行能力形成示意图
图7.1(Robeyns,2005)给出了个人的可行能力形成过程的示意图.从图中
可以看出,可行能力方法的一端是方法/手段(Means),或称为可行能力投入
(Capabilities Inputs),另一端是功能活动/可行能力的结果(Achievement),而
连接这两端的是转换因子(Conversion Factors),包括个人转换因子(Personal)
”、社会转换因子(Social)38和环境转换因子(Environmental)39三大类,它们
37例如:性别、智力、阅读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等
”例如:公共政策、社会规范和权利关系等
”例如:气候条件和地理特征等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的作用是将商品和服务的特征(Characteristics)转换为某一个具体的功能活动,
这可以看作是福利形成的中间过程。可行能力理论从两个方面充分考虑了个体之
间的差异性,其一是可能达到的功能活动集(即可行能力集)的不同,其次是转
换因子的差异,而这两者都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和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行
能力理论强调福利获取手段和过程是千差万别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商品
和服务的提供,社会制度和地理特征等等,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福利——功能活
动/可行能力。
可行能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要解决三个问题(Kuklys,2005):1)相关功能
活动的选择。由于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以及实际数据的限制,功能活动的选择有较
大的随意性,例如:Sen(1985)选择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及儿童夭折比率作为
功能活动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同时,又选择死亡率、不良营养率以及
患病率作为功能活动痕量印度的性别歧视。2)相关功能活动在个体水平上的测
算及加总为个体福利。由于个体的福利是由若干个功能活动构成,且功能活动又
是通过多个显示变量表示的,因此,用什么标准将不同的显示变量加总为一个功
能活动以及将不同的功能活动加总为一个个体的福利水平是一个难点,迄今为
止,加总方法主要有两类:统计学方法和非统计学方法,前者主要有因子分析
(Factor Analysis)、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时间序列聚类
(Time Series Clustering)和结构方程建模(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后者主
要有比例调节法(Scaling)和模糊集理论(Fuzzy Sets Theory);3)将个体的福
利水平加总为社会福利水平。
本章内容将采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测算2000年和2006年城镇劳
动力市场的福利的变化。本章使用的是CHNS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多指
标多因素模型(Multiple Indicators and Multiple Causes Model,MIMIC)(Raiser,
DiTommaso&Weeks,2000;Kuklys,2005)对福利进行估算,并进行不同户籍身
份人群福利的比较,在以下研究中,依据情况和数据限制,选取的功能活动为身
体状况(Health)与居住条件(Housing),每个功能活动都有若干个显示变量来
表示。之所以选取可行能力理论的原因如下:1)中国的城乡分割是制度性的,
这种分割在不仅体现在不同部分存在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城乡分
割还体现了劳动者之间非物质福利的不平等;2)经过25年的劳动力城乡市场一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体化改革,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工资收入水平上与对应的城镇劳动力相差并不是很
大,这从第五章的实证检验中可以看出,但是,从可以量化的社会福利水平上衡
量,二者还是相差很大,更不必说无法量化的其他主观感受。
7.1理论模型
依据Sen(1985),可行能力的数学表达式为:
Qf(置)=召,bi=,(c,(‘)kz。,乙vf,∈F,and Vx,∈x,) (1)
薯代表个人f所拥有的商品向量;X代表所有商品的集合;这里的商品既
包括市场化的货物和服务,也包括非市场的货品和服务;c9)代表将商品向量
与商品特征向量相联系的线性函数或非线性函数;,(牛)代表个人i将所拥有商
品的特征转换为自己目的的能力函数,即将商品特征向量空间和功能活动空间相
联系的函数;E代表Z的集合,即个人i在实际中可供选择的商品特征向量空间
和功能活动空间相联系的所有函数;Zi z,,z。代表转换因子(Conversion Factors),
分别代表个人f本身的特征(例如:性别、是否残疾和聪明程度等)、个人f所处
的社会特征(例如:人口密度、法律法规及社会关系等)以和环境特征(例如:
气候特征、居住环境以及环境污染水平等);Qf表示可行能力集,代表了个人所
可能达到的所有功能活动的集合;岛=Z(c(一k,z。,乙))代表个人f已经达到的一
种活动或状态,即功能活动,说明的是个人f在其自身特征z;、所处的社会特征
z,及环境特征z。的限制下,将所拥有商品的特征c(x,)成功地转换为自己所需要
的一种状态,也就是功能活动。在实证应用中,因数学方法的局限,评估个人福
利是都是计算功能活动包,而不是可行能力Qf。
在通常情况下,功能活动是无法直接测算的,而是由一系列的显示变量来表
示,本文用结构方程建模(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SEM)的多指标多因素
模型(Multiple Indicators and Multiple Causes Model,MIMIC)来估计功能活动。
本章要估计的模型有两个:一为身体状况(Health)功能活动,另一个为居住条
渐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件(Housing)功能活动。记6歹,.,=l,⋯,m为功能活动的显示变量,l为功能活
动(即潜变量),f=(身就体状况,居住条件).我们可以将之写为:
bj=心;t+£: I 2、)
其中,人,=(人?,⋯,心)’为mxl因子负荷向量,表示功能活动(即潜变量)
变动一单位时所引起的显示变量变化的幅度,占,是误差项,均值为零,协方差
矩阵为@。,,且cbⅨ衫,彩)=o,vf≠/.在上述条件下,(6)就是确定性因子分
析模型(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其中: 可观测显示变量为
b厂=(6j,⋯,《)’,公共因子(Common Factor)为6;,特殊因子(Unique Factor)
为£:。
进一步假设,(1)式中的bi=Z(c(x肚,,乙,乞))为线形函数,个人所拥有的资
源为X=(一,⋯,x。)’,可观测到的转换因子为Z=(zl,.一,z,)‘,则功能活动函数可
表示为:
巧=以I而+以2石2+⋯+YsX,+y≈zl+⋯+y刁zf+r/, (3)
因此,模型包括两个部分,即(2)代表潜在的功能活动如何决定可观测到
的显示变量,或说从显示变量如何测算潜在功能活动,称之为测算方程
(Measurement Equation);(3)代表了功能活动与其决定因素(即自变量)之间
的关系,称之为结构方程(Structural Equation)。
由于6:是无法直接观测的,无法用(3)直接估计参数以和y:,我们把(3)
代入(2)得到,
bs=心f y:x+心|丫jz七心|n|’s f kA、
令v i=文f n|’£| k 5、
则V的协方差矩阵为:
Or=E[(Ab/r]f+8fXAb7刁,竹)]=仃;A6,∥’坦,(6)
其中,盯;是随机误差项叩,的方差,o;是对应于s,的协方差矩阵.我们用国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表示在以,y:,人6,,o,中所需要估计的参数。依据(3)和(4),可以得到协方差
矩阵Σ白),上述参数是通过最小化协方差矩阵Σ白)和样本方差矩阵Σ’之间的距
离得到。即最小化以下函数:
F=lnIΣ∞)l—lnlΣ5f+驴(Σ5Σ∞)。1)一∞+s+f)(7)
上述方法有解的前提条件是参数能够被识别,参数识别(Parameters
Identification)的必要条件是:
P≤去如+s+tXm+s+f+1)(8)
—二
其中,P为所要估计的参数个数,m为(2)式中显示变量个数,s+f为(3)
式自变量的个数。如果模型要被唯一确定,则在以,y:,人,,O。中的参数也必须唯
一。MIMIC模型有解的充分条件是:m≥3和s+t≥l 40。
上述所有的推导过程的前提是模型中所有的变量都是连续型的,而本章中所
采用的变量有许多是定序变量(Ordinal Variables),这种类型的变量没有计量单
位(Unit of Measurement),其均值、方差和协方差等都没有实际含义。但依据
Raiser,DiTommaso&Weeks(2000)和Kuklys(2005)中的数学推导表明,非连续型
的变量可以采用MIMIC Model。
7.2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7.2.1数据来源
本章使用的数据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2000年和2006年进行的中国健康
和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41,选用了其中的成人
和住户调查数据。调查覆盖我国东、中、西部9个省份42的城市和农村,采用多
段随机整群(MultistageRandomCluster)抽样的方法,共涉及约4400户家庭19000
个样本个体。抽样时兼顾不同大小和收入水平的城市或县城,因而数据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数据中包含家庭成员的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婚姻、健康和营养
柏具体推导过程见Raiser,DiTommaso&Weeks(2000),page 11-13
41
http://www.cpc.unc.edu/china
42具体包括: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等,共计九个省份。
10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状况等)、社会特征(户口、工作状态等)以及环境特征(如居住条件、居住地
点等),符合本章研究的要求.本章测算的是城镇劳动力市场就业者的功能活动
值,对成人个体样本进行了以下限制和处理:1)采用调查中城市点的数据,完
全剔除农村点的数据;2)中国法定的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为55周岁,
因此,选取男性样本的年龄为18~60周岁,女性为18-55周岁43;3)居住条件
功能活动对应的显示变量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出现,在本章中将这些指标定义到个
体水平上,即认为同一家庭的不同个体具有相同居住条件功能活动;4)功能活
动反映的是个人拥有的资源水平(教育和收入)和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本章将
除去教育变量为遗失数据的样本.经过上述基本处理,用于本章研究的2000年
的成人个体样本为2071个,2006年为2124个.
7.2.2测算方程变量说明
表7.1功能活动显示变量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中采用二分法
显示变量问卷备选答案
代码
身体健康功能活动
自我健康评价非常好,好=l,
非常好,好,一般,差,不知道
(Healthstat) 一般,差,不知道=O
过去三个月,有无患病
无,有无=1, 有=0
(Sick3mon)
居住条件功能活动
如何得到你的住房国家的,单位的,租私人的,自已的,免自己的=O,其他各项
(Houseown) 费居住,部分产权=l
没有,室内冲水,室内马桶,室外公厕, 室内冲水=l,其他各
厕所类型(Toilet)
开放式水泥坑,开放式土坑,其他项=O
郊区(郊区村);0城
住房位置(Loc) 居委会郊区村
镇(居委会)=1
“CHNS成人调查的最低控制年龄为18周岁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选择功能活动显示变量通常遵循以下四个标准(Kuklys,2005):1)对于研
究目标能提供有效的信息量;2)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功能活动-9 3)参考相关
文献中对显示变量的选取;4)考虑数据的具体情况。表7.1给出了本章分析中
所使用显示变量的基本情况.对于身体健康功能活动,我们选择以下显示变量:
1)“-9同龄人相比,你觉得自己的健康状况如何?”;2)“过去三个月里,你有无
因患病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对于居住条件功能活动,我们选择以下显示变
量:1)“你是如何得到你的住房的?”;2)“您家的厕所是什么类型的?”;3)住
房位置。为了在研究中所有的显示变量都具有相同的尺度(Scale),我们将他们
都转化为二分代码,这样处理还可以更直观地解释因子载荷(factor loadings)以
及模型的结构参数。在取值时,“l”代表较好的状态,“O”代表较差的状态。表7.2
给出了2000年和2006年显示变量取值“l”和“0”的百分比以及遗失数据在整体数
据中的比例。从健康状态看,2006年总体上比2000年要差些,主观上“自我健
康评价不好”的比例从2000年的31.95%上升到35.83%,客观上“过去三个月内患
病”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3.98%上升到4.41%;从居住条件看,2006年比2000
年得到的很大的改善,“自有住房”的比例从76.74%提高到了87.17%,住宅内部
带“室内冲水”的厕所比例也从60%上升到72.45%。
表7.2功能活动显示变量的统计基本信息
0(%) l(%) 遗失数据比例(%)
显示变量
2000 2006 2000 2006 2000 2006
身体健康功能活动
自我健康评价31.95 35.83 68.05 64.17 15.07 0
过去三个月有无患病3.98 4.41 96.02 95.59 15.07 0.71
居住条件功能活动
如何得到你的住房76.74 87.17 23.26 12.83 0.34 O.19
厕所类型40.45 27.55 59.55 72.45 O.09 0.38
住房位置60.21 57.44 39.79 42.56 O 0
llO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7.2.3结构方程变量说明
表7.3原因因子的基本统计描述
二分法变量
遗失数据
O(%) 1(%)
(%)
2000 2006 2000 2006 2000 2006
性别(Gender) 女46.1l 47.18 男53.89 52.82 O 0
婚姻状态未婚,离婚,
27.OO 17.79 在婚73.00 82.21 O O.52
(Marital) 分居,丧偶
初中毕业及高中毕业及
教育(Edu) 54.08 50.52 45.92 49.48 O 0
以下以上
家庭连产承
政府机关、国
包农业、私
单位性质有事业单位,
营个体企36.49 53.13 63.51 46.87 2.46 3.76
(Counown) 国有企业,大
业,三资企
集体、小集体
业、其他
户口(Hukou) 农村34.57 29.80 城镇65.43 70.20 O 0
连续型变量
遗失数据
均值标准差
(%)
2000 2006 2000 2006 2000 2006
年龄(Age,岁) 37.17 40.53 11.02 10.86 O 0
家庭收入
1 6576.75 276l 2.78 l 7683.52 37738 33.46 36.59
(hincome,元)
注:家庭收入(hincome)在实证过程中以对数形式出现
个体的功能活动是指在个人特征zf,社会特征z,和环境特征z。的约束下,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个人通过转换函数Z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_转换为个体存在的一种状态,即:
be=矗(工肛,,乙,乙)
资源五的范围十分广泛,在文献中,比较常用的是收入以及个人的教育(Kuklys,
2005)。在实际研究中,一般认为所有个体拥有的资源对本章所测算的功能活动
健康状态和居住条件都具有正相关作用。个人特征乙、社会特征z,和环境特征z。
是通过影响资源转换为功能活动进而影响个体的福利的,因此,在原因因子中会
包括性别、年龄、工作状态、户12以及居住地点等。表7.3给出了2000年和2006
年所有原因因子样本的处理方法、基本统计信息和遗失数据比例。二分法变量中
“0⋯‘1”左边一列代表的是问卷中回答的信息,右边一列代表的是这一类样本的百
分比以及遗失数据占总体数据的比例,在赋值时,一般情况下“1”代表比较好的
状态,“0”代表比较差的状态,这样便于实证结果的解释。其中,教育(Edu)的
划分是以初中为界限,这主要考虑到中国的义务教务为九年制;单位性质
(Counown)的划分也是以工作稳定性来划分,国有和集体的企业较私企、三资
企业等稳定的多。在连续型变量中,年龄(Age)是作为样本取舍的重要变量;
健康状况和居住条件与家庭收入是密切相关的,而CHNS中没有家庭收入数据,
本文就将同一家庭不同成员的年收入加总作为家庭收入,而个人的年收入由三部
分构成,分别为工资,每月补贴和年终奖44,为了消除通货膨胀对收入的影响,
本文依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分省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将2000年的收
入调整到2006年的价格水平45。在实证过程中,家庭收入以对数形式出现。
从表7.3中可以看出,2006年的“教育”和“家庭收入”比2000年的有所
提高。“高中毕业及以上”的样本比例从2000年的45.92%上升到2006年49.48%,
而“家庭收入”按2006年价格水平计算,均值从2000年的近1.7万元上升到2006
年的近2.8万元,增加幅度相当明显。这说明2006年样本所拥有“资源”的情况
比2000年要好得多;其次,2006年“女性”以及“在婚”的比例比2000年的高,而
44在问卷中,对应个人年收入的三个问题是,1)“去年除去奖金和其他补助,一般每月工资有多少钱?”2)
“去年平均每月补贴(包括副食补贴,保健津贴、书报费、房屋补贴和其他补贴)多少钱?”3)“去年一年
奖金(包括月度奖、季度奖、年终奖.节日奖和其他奖)共有多少钱?”.在收入数据处理时,遇到遗失数
据时,本文将其处理为“零”.
”.2006年各省份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分别为(2000年=100):辽宁(101.2)、黑龙江(101.9)、江苏(101.6)、
山东(101.0)、河南(101.3)、湖北(101.6),湖南(101.4)、广西(101.3)和贵州(101.7).中国国家统
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http://www.stats.gov.crdtisi/ndsi/2007/index_ch.htm
11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平均年龄也从2000年的37岁上升到2006年的40.5岁。这代表的是“个人特征”
的变化;第三,就业的稳定性下降明显,“单位性质”中“政府机关、国有事业单
位、国有企业、大集体、小集体”的样本比例从2000年的63.5%下降到2006年
的46.9%。“农村户12”的样本比例从2000年的34.6%下降到2006年的近30%。
这代表着“社会特征”的变化。
7.3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节将依次描述以下实证结果并做分析: 7.3.1为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7.3.2功能活动测算的MIMIC模型路径图、模型估计结果;7.3.3给出功能活动
因子得分低于平均值的样本分布和家庭收入低于平均值的样本分布,目的是比较
功能活动法和收入法在福利估计中的差异;7.3.4利用多维广义熵
(Multidimensional Generalized Entropy)的方法来构建福利的不平等指数。
7.3.1相关系数矩阵
为了检验功能活动各指标变量的相关性,表7.4分年度给出了指标变量的四
分相关系数矩阵(Tetrachoric Correlations Matrices)。四分相关系数矩阵
(Tetrachoric Correlations Matrices)用来描述两个二分变量(Dichotomic/Binary
Variables)之间的关系,它的含义和Pearson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类似。从2000年度表中我们可以发现,身体健康功能活动的两个指
标变量的相关系数为o.59,这表明其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因子,这个因子就是身
体健康功能活动;同样,居住条件功能活动的三个指标变量中,其相关系数的值
处于绝对值0.3~o.7之间,这也说明其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因子,这个因子就是
居住条件功能活动。而健康函数的两个指标变量和居住条件的三个指标变量之间
的相关系数都很小,最大也只有0.14。除了居住条件功能活动的“如何得到住房”
和“厕所类型”的相关系数下降到0.06外,类似2000年度的情况也出现在2006
年度表中,同一功能活动的显示变量之间显示出强相关性,不同功能活动的显示
变量之间显示出弱相关性。
表7.5分年度给出了五个显示变量和七个原因因子之间的Tetrachoric
/Polyserial相关系数矩阵。Polyserial相关系数描绘的是连续性交量(例如:工资)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和定序变量(例如:教育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这种定序变量是潜在的连续
变量的表现形式,Polyserial相关系数的含义与Pearson相关系数类似.从表中
表7.4功能活动显示变量的Tetrachodc相关系数矩阵
身体健康功能活动居住条件功能活动
自我健康过去三个月有如何得到你厕所类住房位
评价无患病的住房型置
2000年
身体健康功
自我健康评价1.OO
能活动过去三个月,有
无患病
O.59 1.00
如何得到你的住
O.02 O.1l 1.OO
居住条件功

能活动厕所类型0.06 O.14 O.30 1.OO
住房位置.0.00 .0.02 O.66 0.46 1.00
2006年
身体健康功
自我健康评价1.00
能活动过去三个月,有
无患病
O.39 1.OO
如何得到你的住
0.99 0.09 1.OO
居住条件功

能活动厕所类型0.07 O.14 .O.06 1.00
住房位置.O.08 .O.09 0.46 O.35 1.00
可以看到:就健康功能活动而言,(1)无论是2000年还是2006年,性别、单位
性质、户口和收入与两个显示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小,说明这四个变量对身
体健康功能活动基本上没有影响。(2)在2000年,年龄、婚姻状态和“自我健康
评价”之间呈强负相关,而与“过去三个月是否患病”呈较强的负相关,说明个体
的主观评价和客观事实比较吻合,“在婚”的个体和年龄大的个体健康都比较差,
前者的原因可能是“非在婚”个体中年轻人占多数所造成的。而在2006年,年龄、
婚姻状态和“自我健康评价”之间的负相关性有所减弱,而与“过去三个月是否患
病”呈较强的正相关,这可能是即使过去三个月没有患病,年龄大的成人以及处
于婚姻状态的成人对自己的健康状态依旧缺乏信心.同时也说明,2006年“在婚”
11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的个体以及年龄大的个体健康状态比2000年的都有改善。(3)在2000年,教育
程度和身体健康功能活动的两个显示变量均呈正相关性,尤其是和“自我健康评
价”之间,说明教育程度高的成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的评价特别高。而在2006年,
他们之间的关系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说明教育程度越高,其对自己身体的主观
评价和客观事实越吻合,同时也说明2006年度的高学历个体健康状况比2000
年的差。
表7.5显示变量和原因因子的Tetrachoric/Polyserial相关系数矩阵
单位家庭收入
性别婚姻教育户13 年龄
性质对数
2000生
自我健康评价0.04 一O.3l O.22 O.05 O.06 _o.33 0.04
身体健康功能活动
过去三个月,有无患病O.01 .0.17 O.08 .O.06 O.01 .O.09 O.Ol
如何得到你的住房.O.07 O.07 0.29 0.47 0.64 O.10 -o.02
居住条件功能活动厕所类型.O.02 O.03 0.46 0.54 0.68 O.11 0.40
住房位置.O.06 O.02 0.43 0.53 O.87 O.14 O.1l
2006熊
自我健康评价O.02 一O.11 .O.16 .O.06 .O.06 .O.21 O.03
身体健康功能活动
过去三个月,有无患病.O.07 O.15 .O.11 .0.06 0.05 O.09 O.01
如何得到你的住房O.06 O.01 .O.16 .0.10 .O.39 一O.10 O.08
居住条件功能活动厕所类型.O.07 O.OO 0.4l 0.44 O.63 O.13 O.38
住房位置.O.02 O.05 0.45 O.43 0.66 O.20 O.21
其次,就居住条件功能活动而言,(1)无论是2000年还是2006年,性别和
婚姻与三个显示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小,说明这三个变量对居住条件功能活动
影响程度甚小。(2)无论是2000年还是2006年,教育,单位性质和户I=I与“住
房位置”以及“厕所类型”都呈现强正相关性,一方面说明教育程度高的、在国有
单位就业的、城镇户口的个体倾向于居住在市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市区住宅的
卫生设施比郊区的为佳,这个结果符合常识。(3)在2000年,教育、单位性质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和户口与“如何得到住房”之间都呈现出强负相关性,到了2006年,他们之间的
相关性降低比较明显,但依旧呈现负相关性,这个结果和常识不相符。(4)2000
年和2006年中,家庭收入和“如何得到住房”之间相关性都很小,而与“住房位置”
以及“厕所类型”都呈现出强相关性。(5)两个年份中,年龄和三个变量之间的相
关系数基本保持不变。
7.3.2模型估计结果
图7.2给出了功能函数测算的MIMIC模型路径图。
图7.2 MIMIC模型路径图
表7.6给出了测算方程的估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对于2000年和2006年
的测算方程而言,身体健康功能活动“自我健康评价”的因子负荷分别为0.254和
0.219,而“过去三个月有无患病”的分别为0.031为.0.01,且均不显著,说明“自
我健康评价”在身体健康功能活动中比较重要;居住条件功能活动的“住房位置”
和“厕所类型”的因子负荷均在0.5左右,“如何得到住房”的因子负荷分别为一0.342
和.0.165,并且他们的显著水平都小于0.1%,这说明三个显示变量都重要。总之,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这个估计结果表明将显示变量简单相加或简单加权平均是无法有效估计身体健
康功能活动和居住条件功能活动的。
表7.6测算方程的参数估计结果
2000 2006
显示变量
人p-value 人p-value
身体健康功能活动
自我健康评价0.254 0.219
过去三个月,有无患病O.031 O.215 .O.00l 0.959
居住条件功能活动
如何得到你的住房0.342 ● ● ● 0.165 ●●●
厕所类型0.495 ● ● ● 0.457 ● ● ●
住房位置0.556 O.519
说明:··+表明显著性水平为O.001;表中所列的是标准化估计结果
表7.7结构方程的系数估计结果
2000年2006盔
原因变量
y“。lth y^∞““g yh。。h y6“。吣
性别O.116 .0.057** 0.365**· .0 072*·+
婚姻状态0.002 O.018 0.249*· .0.127*}+
教育0.372*}+ 0.204*+串O.119 0.354宰··
单位性质O.051 O.165*¨‘ .O.Oll 0.200*¨‘
户口O.133 O.784_·· 0.442¨· 0.627*·}
年龄.0.855+}· O.125*·串.O.916牛宰} 0.257*··
家庭收入对数O.05 0.003 0.262* 0.065*
说明:+¨,¨,+表明显著性水平为1%,5%,10%;表中所列的是标准化估计结果
表7.7给出结构方程的参数估计结果,他们代表了福利(功能活动bi)和社
会经济背景(资源Z:收入和教育、转换因子zj:性别、婚姻、单位性质、户
口、年龄)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于身体健康功能活动而言,2000年度系数和
11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2006年的差距比较明显。2000年中只有教育程度有显著的正影响,年龄有显著
的负影响。而2006年中,男性、城镇户口、“有配偶"46以及家庭收入对其均具有
正面的显著影响。其次,对于居住条件功能活动而言,2000年度系数和2006年
度的差距比较小。2000年中,居住条件功能活动受到教育、单位性质、户口和
年龄正面的显著影响,而受到性别负面的显著影响,婚姻状态和家庭收入的影响
则不显著。2006年中,性别和婚姻状态的影响都是负显著的,其他原因变量的
影响都是正显著的,与2000年比较,“无配偶”状态有了显著的负影响,高收入
家庭有了显著的正影响。与常识相反的是,2000年的家庭收入对健康和居住条
件都没有显著影响。
表7.8 MIMIC模型的拟合指数
计算值
指数
2000 2006
Z2 370.02 239.117
绝对拟合指数
ItMSEA 0.077 0.060
NFI O.914 O.931
相对拟合指数
CFl 0.919 0.937
表7.8给出了分年度主要模型拟合参数。其中,z2值分别为370.02和
239.117,通常认为这个值越小越好,但这个指数对样本数比较敏感,因此,在
微观数据分析时,通常很难给出具体的临界值。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Root
MeanErrorofApproximation)受样本量的影响较小,对错误模型比较敏感,而且
惩罚了复杂模型,虽然理论上其临界值为0.05,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认为其值
小于0.1表示比较好的拟合,小于0.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低于O.01表示非常
出色的拟合(Steiger,1990;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2004)。本文中功能活动
模型的RMSEA值为分别为O.77和0.06,非常接近O.05,可以认为拟合效果比
较好。同时,赋范拟合指数NFI为O.914和0.931,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19和
46这个变量存在着内生性,系数的大小并不真正反映这个变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其原因是,在选择
配偶时,健康的两性成为夫妻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中一方为不健康的可能性,并且,身体条件均不理想的夫
妻离婚的可能性要低.因此,“婚姻状态”的系数是有偏的(Bias).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引入工具变量
(Instrumental Variables).本章分析的重点不在于此,分析从略.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O.937,均大于0.9水平,说明2000年和2006年的MIMIC模型均可以被接受。
总之,本文所设定的转换函数很好地解释了身体健康功能活动和居住条件功
能活动。首先,就身体健康功能活动而言,2000年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本资源(教
育程度)对其影响比较大,而物质资源(收入)对其影响甚微,而2006年正好
相反。在转换因子中,2000年中除性别外,其他的影响都很不明显,而2006年
中,出单位性质外,性别、婚姻状态、户口和年龄对其均有非常大的影响。其次,
就居住条件而言,2000年中,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本资源其影响比较大,物质资
源影响不显著,而到了2006年,两类资源的影响都很明显了。在转换因子中,
2000年中除婚姻状态外,其他均有显著影响;2006年所有的转换因子对其都有
显著的影响。当然,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无法采用更多的显示变量来描述身体
健康功能活动和居住条件功能活动,但上述实证结果已经能够对福利比较分析提
供有效的信息。
7.3.3福利的功能活动法和收入法比较
现有的许多文献都使用收入法(个人收入、家庭收入或家庭消费支出)来描
述福利的高低,其优点是直观而且数据比较容易得到,但其缺点是没有考虑非物
质产品对福利的影响,而功能活动法测算福利就弥补了这个缺陷,同时将收入仅
仅看作个人所拥有资源的一种,或者将收入看成功能活动之一。因此,功能活动
法对于福利的把握在比收入法深入得多。本节就利用身体健康功能活动和居住条
件功能活动的因子得分分布与收入的分布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得到功能活动法
和收入法在福利测算上的差异。
通常需要社会政策救助的对象称为“弱势群体”。本节定义“弱势群体’哟在
功能活动分布中处于第一个十分位(First Decile of Welfare Distribution)以下的
那些个体。表7.9给出了2000年度和2006年度样本的分布比例,也给出了身体
健康和居住条件“弱势群体”的样本分布。从表中可以看到:第一、从性别看,全
体样本、身体健康、居住条件分布基本一致,仅2000年的男性在收入“弱势群体”
中的比例比全体样本中的高4.3%。第二、从婚姻看,在2000年和2006年中,
全体样本、居住条件的分布基本一致.居住条件是以家庭为单位衡量的,居住条
件和自然和婚姻状态的分布近乎一致;身体健康是以个体为单位衡量的,在200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年,此功能活动的“弱势群体”“在婚”的比例比全体样本高出12%,而2006年的
数据又几乎一致,这只能说明在2006年,有配偶的个体健康状况改变许多,原
因难以解释。第三、从教育程度来看,教育程度高占“身体健康”弱势群体的比例
从2000年的35%迅速增加到2006年的43%,而同期的全体样本比例只从46%
增加到49.5%,这说明高学历群体的身体健康状态在恶化;与此同期对应,教育
程度高占“居住条件”弱势群体的比例略有下降,说明高学历群体的居住条件略有
改善;而教育程度高占收入“弱势群体”中的比例下降比较快,从2000年的40%
降到2006年的34%,这说明教育投资在收入分布中的作用增强。
表7.9全体样本、因子得分和收入的分布
全体样本身体健康居住条件收入
变量
2000 2006 2000 2006 2000 2006 2000 2006
男性53.9 52.8 52.1 49.3 56.0 55.8 58.2 50.O
女性46.1 47.2 47.9 50.7 44.0 44.2 41.8 50.0
在婚73 82.2 84.8 86.4 71.4 87.O 61.9 82.2
非在婚27 17.8 15.2 13.6 28.6 13.O 38.1 17.8
教育程度高45.9 49.5 35.1 43.0 21.3 20.4 40.3 34.4
教育程度低54.1 50.5 64.9 57.O 78.7 79.6 59.7 65.6
国有63.5 46.9 61.5 43.5 31.6 9.6 67.2 43.1
非国有36.5 53.1 38.5 56.5 68.4 90.4 32.8 56.9
农村户口34.6 29.8 37.5 35.8 77.3 77.9 31.2 17.6
城镇户口65.4 70.2 62.5 64.2 22.7 22.1 68.8 82.4
通常认为,教育程度和收入、身体健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在2006年中
教育程度高的成人在收入“弱势群体”中只占34.4%,而在身体健康“弱势群体”中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却占了43%,与全体样本中的比例相差不远,其原因可能是教育程度高的成人所
处的就业状态一方面能获取高收入,另一方面对其健康状态有不利的影响。第四、
从单位性质来看,2000年度和2006年度全体样本、健康状态和收入的分布基本
一致。而在居住条件“弱势群体”中“国有单位”的比例下降特别迅速,从2000年
的31.6%急剧下降到2006年的9.6%,这与中国的住房制度有利于“国有单位”有
着密切的关系。第五、从户12来看,从2000年到2006年,农村户12占全体样本
的比例从34.6%下降到2006年的29.8%,为5个百分点,而身体健康和居住条
件中,农村户12“弱势群体”的比例几乎不变,这说明农村户籍的样本身体健康和
居住条件有所恶化,从另一个角度看,2006年中,身体健康“弱势群体”的比例
比其在总体样本中的比例高了6个百分点,说明农村户口的成人比城镇户口的成
人更健康,而2000年中,这两个比例相差不远;在居住条件“弱势群体”中,2006
年农村户1:3的比例高达78%,是其在总体样本比例的2.6倍,2000年的数据也很
相近,农村户口劳动力基本生活环境之差可见一斑;与身体健康和居住条件的变
化趋势不同,收入“弱势群体”的比例下降的很快,从2000年的31%下降到了2006
年的17.6%,达到了13个百分点,这说明农村户12的样本收入改善得比城镇户
口的要快。通常认为,收入的改善应该连带着身体健康条件和居住条件的改善,
但从户口这个变量上并没有看到这个现象,可能的原因就是随着医疗制度和住房
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收入的变化无法带来身体健康和居住条件的改善。
7.3.4福利不平等:Theil指数
依照文献可知,功能活动不平等的比较方法有两类(Kuklys,2005):第一、
认为不同功能活动之间不可替代,逐个对功能活动进行不平等分析,方法就是应
用收入不平等的测算方法(1)采用简单的统计方法,例如:分布的均值、方差
比较和低分位数与高分位数的比较等;(2)直接从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或者从一些基本的性质、公理推导出一些指数,比如:Atkinson系列
指数(Atkinson class of measures,Atkinson,1983;Cowell,1 995,2000,Amiel&
Cowell,2004)和广义熵指数类(Generalized Entropy Class ofIndices,Cowell,2000;
Amiel&Cowcll,2004);第二、采用一定的方法,将不同的功能活动汇总,构
造不平等指数。其中牵涉到的问题是(1)每个功能活动在指数中的权重,(2)
12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不同功能活动之间的替代率.本节将采用第二类方法,采用单维法
(Unidimensional Inequality Measurement)先计算各个功能活动的不平等指数,
然后依据Maasoumi(1999)和Kuklys(2005)发展的多维不平等测算方法
(Multidimensional Inequality Measurement)来计算综合福利指数,本文只采用单
维广义熵指数计算各个功能函数的不平等指数。以下分两个部分叙述,(1)单维
广义熵指数;(2)测算结果。
依据Cowell(1995),单维广义熵指数表示如下: 啡掣㈩
耕’Ⅳ做作糙一≥袁能件嘶蝻Ⅷ懒州黼对ZJ,=I,
x分布的敏感程度,≯>一l表示对分布的上尾(UpperTail)敏感,矽<-1表示对
分布的下尾(Lower Tail)敏感。比较常用的是≯=0和矽=-1。GE的取值范围
为【0,oo],0表示完全平等,大于“零’’表示不平等,数值越大表示越不平等。本节
采用≯=0时的广义熵指数,即Theil指数, 表示式如下:
N
GE髓。Ⅳ=Σi logNx;| (10)
(二)、测算结果
在7.2.2节中,我们计算得到了身体健康和居住条件两个功能活动的因子得
分,在本节中,我们把家庭收入也纳入综合不平等指数的构建中。这里家庭收入
有两个作用,其一,作为功能活动之一,代表传统意义上的实物福利,同时也作
为其他两个功能活动的参照系;其二,作为功能活动的资源之一,是身体健康和
居住条件功能活动的获取前提。表7.10给出了身体健康,居住条件因子得分和
家庭收入的基本统计信息,其中,家庭收入以2006年的价格指数进行调整。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表7.10身体健康.居住条件因子得分和家庭收入的基本统计信息
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样本数
2000焦
身体健康0.203 0.119 0.000 0.285 1759
居住条件0.594 0.487 0.000 1.393 2064
家庭收入1 6576.75 17683.52 193.75 l 64689.8 1378
2006篮
身体健康O.139 O.105 .0.00l O.219 2109
居住条件0.589 O.387 0.000 1.178 2114
家庭收入27612。78 37738.oo 2400.OO 960720.00 1347
表7,11各功能活动的Theil指效
身体健康居住条件收入
分组
2000 2006 2000 2006 2000 2006
全体样本0.250 0.696 0.641 0.367 0.335 0.392
农村户口0.285 0.957 3.714 1.635 0.453 0.217
城镇户口0.234 0.605 0.202 0.140 0.306 0.408
辽宁0.1 83 0.700 0.284 0.350 O.145 0.273
黑龙江O.192 0.660 1.493 1.135 0.225 0.296
江苏0.243 0.370 0.307 0.099 O.16l 0.263
山东0.096 0.315 0.099 0.076 0.624 1.002
河南0.338 1.148 0.827 0.409 0.457 0.392
湖南0.430 0.527 0.91l 0.719 0.364 0.343
湖北O.112 0.558 0.225 0.067 O.316 0.295
——
广西O.36l 1.591 0.748 0.348 0.488 O.27l
贵州0.279 0.905 1.988 0.789 0.366 0.318
12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表7.11给出了2000年和2006年每个功能活动的Theil指数。同时,依据“性
别”、“户口”和“省份”分组进行比较。比较2000年和2006年的数据可以看出:
第一、就身体健康不平等程度言,全体样本、农村户13样本和城镇户1:3样本都有
所恶化,程度上农村户1:3为甚;就居住条件不平等而言,全体样本、农村户口样
本和城镇户口样本都有所改善,但农村户13改善得比较快;就收入不平等程度而
言,全体样本和城镇样本恶化,而农村户口得到改善。第二,不同省份之间,身
体健康、居住条件和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差异比较大。所有省份身体健康不平等均
呈恶化趋势;除辽宁省外,其余省份的居住条件不平等呈改善趋势;东北地区(辽
宁,黑龙江)和华东地区(江苏、山东)收入不平等恶化,其他地区的收入不平
等程度得以改善。
表7.12不同省份各功能函数的Theil指数
身体健康居住条件收入
省份年度
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
2000 0.147 O.189 1.809 O.159 0.071 0.147
辽宁
2006 1.672 0.617 10.017 0.202 0.2lO 0.271
2000 0.246 0.134 20.428 0.099 0.250 0.190
黑龙江
2006 0.659 0.661 26.847 0.060 0.224 0.267
2000 O.218 0.250 1.083 0.187 O.142 O.164
江苏
2006 0.366 0.371 0.009 0.105 0.223 0.269
2000 0.383 0.299 2.935 O.217 0.877 0.200
河南
2006 1.803 0.809 1.022 0.104 0.140 0.4ll
2000 0.365 0.454 13.916 0.381 0.207 O.36l
湖南
2006 0.324 0.593 2.141 0.505 0.087 0.359
2000 0.055 O.119 0.037 0.239 O.03l 0.318
湖北
2006 0.795 0.474 0.063 0.067 O.144 0.329
2000 0.382 0.335 1.827 O.125 0.359 O.516
广西
2006 1.281 1.941 0.688 0.078 0.352 0.247
贵州2000 0.247 0.330 12.466 O.08l 0.336 0.37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注:山东省2000年没有农村户m样本,2006年农村样本只有2.
表7.12给出不同省份城市内部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Theil指数。从中我们
可以看到,通常情况下,身体健康、居住条件应该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即收入
不平等程度高,则身体健康和居住条件的不平等程度也高,但从表6.12中,无
论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都不存在上述规律;其次,就各个省份的身体健康功
能和居住条件而言,各省份农村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幅度都要高于城镇,但收入不
平等程度的变化并不如此;第三、在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无论是农村户口
还是城镇户口,各个年份三个功能活动不平等程度都很小,而且两个年份之间不
平等程度的变化也很小.
总而言之,从上述福利不平等的测算结果来看,身体健康、居住条件和收入
的不平等程度变化并不一致,相比较而言,身体健康和居住条件的不平等程度都.
要大于收入不平等程度。
7.4小结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下的不同群体之间的福利
差距。福利测算的方法有效用法(具体实证过程中采用收入法或支出法)和功能
活动法(可行能力法)两大类,效用法的优点在于直观并且数据比较容易获取,
后者的长处在于综合考虑了物质和非物质共同带来了福利。本章采用的是功能活
动法来测算身体健康和居住条件两类福利,所使用的数据是2000年和2006年
CHNS成人数据,运用的是结构方程建模中的多指标多因素模型(MIMIC Model)
来具体估计身体健康和具体条件的数值.在此基础上,将功能活动法和收入法进
行比较,同时主要测算不同户籍的Theil指数。本文的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1)无论是2000年还是2006年,分别用功能活动法和收入法对“弱势群
体”进行福利测算,结果差距比较明显,说明不同的视角测算福利会得到不同的
结论。两个年度的结果都表明,身体健康和居住条件的福利和收入之间并没有很
强的相关性;(2)两个年份中,在所有原因因子中,户口对应的身体健康、居住
条件的结果和收入之间差距最为明显;(3》从Theil指数的计算结果来看,身体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后果:福利不平等
健康、居住条件和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变化并不一致,相比较而言,身体健康和居
住条件的不平等程度都要大于收入不平等程度。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总结和今后展望
8全文总结与今后展望
8.1全文总结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个永恒的主题。
对于一个经济现象的描述要基于特定的背景。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较,中国
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商品和其他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相比较,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相对滞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
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还处于初级阶段。
新古典学派和制度学派对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争论贯穿于劳动经济学
学科发展的始终,前者以完全竞争模型作为理论假设前提,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
只是短期内外在因素对于均衡的扰动;后者以“制度决定一切”作为理论归宿
(Kaufman,2004),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是制度演化的结果并永远存在.作为劳
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代表,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Doringer&Piore,1971)认为,
劳动力市场被分割为“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一级部分”的工资由规章制
度决定,“二级部分”的工资由供求决定,而Ramstad(1993)进一步认为“二级
部分”的工资也是由一系列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劳动力市
场来说,现实情况与新古典的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模型差距甚远,一方面,从劳
动力资源完全计划配置到现在的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其时间不过20多年,计
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制度障碍”并未完全消除,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阻
碍至今还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所导致的“市场不完善”(Market
Imperfection)也逐步显现,诸如产品市场的不完善、就业信息的不完全和政府
的过度干涉。此外,与国外劳动力市场一样,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同样依靠成文的
规章制度或不成文的规则来规范和协调运行。因此,以制度及制度演化来看待中
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在中国,劳动者被人为地以“户籍”为标志划分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
劳动力”,他们之间社会经济地位上落差巨大。单从收入方面来说,解放后的大
部分时间里,“城镇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是“农村劳动力”的2-4倍,计划经济
时代,“农村劳动力”的人均收入几乎全部用于食物支出,没有能力对个人的教
12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总结和今后展望
育和卫生保健进行投资,改革开放时代,“农村劳动力”虽然收入增加很快,但
因各种原因其对个人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支出依旧大大低于“城镇劳动力”。此外,
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的公共资源配置也向城镇倾斜。无论从个人投资还是公共投
资上看,“农村劳动力”在教育和卫生方面“先天”低于“城镇劳动力”,结果在
未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农村劳动力”在入力资本方面较“城镇劳动力”而言已
处于劣势地位。这就是中国特有的前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现象。
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逐渐
放松对国有企业的直接控制,使之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但进展缓慢。进入九十
年代之后,国有企业招工的计划指标被完全取消,国有企业的佣工完全由自己决
定。同时,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进入关键阶段,私有企业也得到蓬勃的发展。这
个时期是中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一方面,市场本身演化
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开始出现,例如行业分割、职业分割和性别分
割,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行业分割是从部门分割(或所有制分割)
演化而来的,而职业分割与“干部”和“工人”的区分密切相关,演化出雇佣关
系稳定的“一级部分”和雇佣关系不稳定的“二级部分”;另一方面,随着农村
迁移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国特有的以“户籍”为特征的“城乡
分割”.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这种分割伴随着行业分割和职业分割出现,在
行业中分割中,“城乡分割”表现为农村迁移劳动力比较容易进入竞争性较强的
行业,例如: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在职业分割中,“城乡分割”体现在
农村迁移劳动力只能进入“二级部分”工作,其职位特征是劳动强度高、收入低、
工作条件差。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典型特征是双重“二元性”一一即在城镇劳动力
市场中存在着“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的分割,而在“二级部分”中存在着
“城乡分割”。“农村户口”的劳动力虽然在收入上与对应的“二级部分”的“城
镇户口”劳动力差距不大,但在社会保障和城市待遇上差距甚远,也鲜有机会进
入“一级部分”就业。“城乡分割”的存在拉大了“一级部分”劳动力和“二级
部分”劳动力在经济地位的差距,同时,“二级部分”的“负反馈”机制可能使
得农村迁移劳动力及其后代的社会经济地位无法得到改善。户籍制度的作用是两
个方面,首先,是农村迁移劳动力进入“一级部分”就业的障碍;其次,是“二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总结和今后展望
级部分”中区分不同子部分的标准.这种中国特有的“城乡分割”产生的原因是
劳动者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权利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中国特有的国情所造成
的,是根植于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将居民人为地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并
且赋予他们不同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改革开放后,虽然从法律层面上,城乡
劳动者权利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实际享有权利之间的差距却变化不大
“城乡分割”的结果不仅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也造成了城市内
部不同户籍劳动力福利的不平等。从“可行能力”视角来看,城镇劳动力市场中
“城镇户口”劳动力和“农村户口”劳动力在收入方面的差距在缩小,但在身体
健康和居住条件方面的差距仍然比较大,特别是居住条件.
8.2结论及政策建议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城乡完全隔绝的局
面被打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也为中国经济的持
续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存
在着前市场分割的,这决定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演化的起点和西方发达国家。同时,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化既出现了类似于发达国家存在的“内部——外部劳动力市
场的二元性”,也存在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
元性”,两重“二元性”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交织在一起,且这个过程中前市场分
割依旧在起作用,其结果是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局面。这既是劳动力资源市场化
配置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完善以及公共资源配置城乡失
衡的表现。如何有效地解决双重“二元性”,尤其是二级部分中存在的“城乡二元
性”,实现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针对前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问题,政府必须适时调整城乡关系。如
果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工业化初始阶段,由于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农业
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而牺牲农村/农民利益的话,那么在当今工业化达到
相当程度,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的情况下,则必须在财政支出方面对农村/农
民进行倾斜。这样才能使得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2004年3月提
出5年内逐步减免农业税的计划,并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支出;2005
年12月29日废止了在中国实施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2006年3月通过的“十
淅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总结和今后展望
一五”规划中明确规定,中央财政不仅免除了农业税,而且每年还拿出1200多
亿元用于乡镇财政支出,并将从教育、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的
投入.从上述这些政策措施来看,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城乡关系的调整,前劳
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现象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得到缓和,但要完全解决还有很长的
路要走,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政策措施实施到位。
其次,从实证的结果可以看到,城镇劳动力和农村迁移劳动力之间在工资方
面的差异缩小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城乡不平等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和城市福利之
上。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已不是能否的问题,而是要为这些迁移的农
村劳动力提供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即要打破对农村迁移劳动力“经济上
接纳,社会性排斥”的局面。此外,各个职业大类中都有非居民户籍的劳动力存
在,但不同职业大类对非居民户籍劳动力的开放程度上还是有所差异的,这一方
面说明了户籍的藩篱在职业大类中已被打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劳动力市场
发展的不完善。
第三,从理论和实证结果都显示,农村迁移劳动力绝大部分都在“二级部分”
就业,而在“二级部分”中人力资本的投资汇报率很低,这就降低了农村劳动力
对自己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同时,低收入也使得农村迁移劳动力无法对
自己的后代进行充分的人力资本投资,而较少的人力资本积累又使得他们的后代
丧失了进入“一级部分”就业的机会,长此以往,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动力将弱化,
而农村迁移劳动力有可能会在城市聚居形成“贫民窟”,成为各种社会问题产生
的根源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蒂还是要解决好前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
第四、从工资回报层面城乡分割程度的比较结果看,相对高端领域的分割程
度弱于相对低端领域:“一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几乎不存在分割,而“二级部分”
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显著;在“二级部分”内部,相对“好”行业的分割程度弱
于相对“差”的行业,外资和国有部门的分割程度弱于个体和私营部门.从就业
机会获得的层面观察,相对高端领域的城乡分割程度显著强于相对低端领域:“农
村户籍”特征是构成进入一级部分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显著障碍,而在“二级部分”
内部,农村户籍劳动力就业机会劣势都在于相对“好”的行业和所有制中。本文
建议:在劳动力市场管理层面,主要关注同工同酬问题,低端劳动力市场是这一
方面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公共政策层面,主要关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机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总结和今后展望
会问题,相对高端劳动力市场是这一方面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
第五、从“可行能力”视角来看,城市中“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个
人收入、居住条件和身体健康三个方面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说明仅仅
靠提高收入是无法解决不同户籍身份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不平等问题。个人的
居住条件和身体健康还牵涉到公共政策问题,结合城市化进程,解决好农村移民
的居住问题,在可能的条件下,允许农村移民租赁“廉租房”和购买“经济适用
房”,使得“居者有其屋”,为他们有效地融入城市创造基本条件。
中国政府将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促进平等就业作为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
标,不是一个简单的一两项措施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劳动
力市场分割既有市场演化本身形成的内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又有计划
经济遗留的路径依赖问题,尤其是后者,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障碍,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城镇劳动力和农村迁移劳动力在权利上的落差问
题,同时也要解决两类劳动者名义权利和实际权利的落差问题,而这牵涉到劳动
者权利的系统性调整:从技术性上看,主要解决的是同工同酬问题;从城市化进
程上看,主要解决的是农村移民的市民待遇问题;从法律角度看,要解决切实落
实全体公民权利平等问题,既不仅从法律角度而且要从实际方面消除不同人群之
间身份、等级的差别,只有这样,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才有坚实的社会经济基
础,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才有保障,和谐社会才能得以建立。
8.3今后研究方向
本论文基于西方“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演化为
叙事主轴,分析和考察了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特别是城乡分割)的特征。
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再加上时间仓促,还留下许多问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1)理论问题。首先,本文的理论基础是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核心观点
是劳动力市场自然演化成“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前者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由制度决定,其职位特征是工作稳定、收入高和职位前途好,后者由劳动力供求
决定,其职位特征是工作不稳定和收入偏低。本文采用这个理论的职位特征来区
分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没有对“一级部分”的具体
制度演化过程进行描述.其次,本文认为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城乡二元性”形成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总结和今后展望
的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所造就的劳动者权利的不平等,这仅仅解释了部分双
重“二元性”形成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也存在着落
差,这可能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原因,期间的逻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三、西方发达国家“二级部分”存在着“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区别,
通常,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较高,那么,
“二级部分”中“城乡分割”和就业形式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此,今后研究的
主要课题之一就是以“城乡二元体制”下劳动者权利不平等为核心,包括城乡之
间劳动者权利的不平等以及“干部”和“工人”之间劳动者权利的不平等,来描
述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化过程.
(2)实证问题。首先,本文在验证分割的双重“二元性”假说时,仅采用
浙江省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这无疑使得假说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大打折扣;其次,
劳动力市场是个地域特征非常强的市场,而基于SRM区分样本计算的分割程度
指数,所采用的数据仅也限于浙江省的数据,这使得本论文无法从分割程度指数
和就业机会户籍差异这两个方面比较不同省份城乡分割的差异,虽然CHNS数
据覆盖的范围比较广,但其分省的样本量太少,无法计算各个层次的分割程度指
数和就业机会的户籍差异;第三,在计算功能活动的时候,也是由于CHNS数
据的限制,本文只能计算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活动,而无法区分哪些是“一级
部分”,哪些是“二级部分”.而这种区分对于了解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城乡分割”
的形式和程度是十分关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现有的分割理论都是从收入角度
来衡量的,本人设想,如果数据允许,一方面,可以弥补以上研究的不足,另一
方面,是否可以从功能活动角度来衡量或检验劳动力市场分割,特别是具有中国
特色的“城乡分割”?
(3)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相关的问题。收入不平等、贫困问题以及劳动力流
动与劳动力市场分割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未在此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
分割造成的差距不仅仅在收入方面。因此,以劳动力市场分割为纽带,对各种形
式的不平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13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Alexander,A.J.Income,Experience,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l Labor Markets,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1974,88(1):63—85.
2.Alban,E.;Bellante,D.;Jackson,M.Primary Workers,Secondary Workers,and
Aggregate Wage Changes,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 976,42(2):47 1—9
3.Alkire,S.Valuing Freedom—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and Poverty Reduc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4.Amiel,Y&Cowell,E A.Thinking about Inequality:Personal Judgmen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5.Anderson,K.H.;Butler,J.S.;Sloan,E A.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A Cluster
Analysis of Job Groupings and Barriers to Entry,Southem Economic Joumal,
1987,53(3):571-90 “
6.Appleton,S.,Knight,J.,Song,L.,Xia,Q.,Contrasting Paradigms:Segment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Labor Market.Joumal of
Chinese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udies,2004,2(3):1 85—205,
7.Azaridis,C.Implicit contracts and underemployment equilibria.Joum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5,83(6):1183-202
8.Baffoe.Bonnie,J.,Distributional Assumptions and a Test of the Dual Labor
Market Hypothesis,Empirical Economics,2006,28(3):461—78
9.Baily,M.N.,Wages and employment under uncertain demand.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1974,4 1(1):37—50
10.Bauder,H.,The Segmentation of Academic Labor:A Canadian Example,
Working Paper,.http://www.acme-iournal.or臣vol4/HBa.pdf,2006
1 1.Beck,M.P.,Dualism in the German Labor Market?A Nonparametric Analysis
with Panel Data,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1 998,57(7):
261—83,
12.Beck,E.M.;Horan,P.M.;Tolbert II,C.M.,Stratification in a Dual Economy:A
Sectoral Model of Earnings Determin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 978,
43(10):704—20
13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13.Becker G S.,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 962,70,9.49.
14.Becker G S.,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3阳Edi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 964,1 993
15.Becker G S.,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Economic Journal,1965,75,
493-508.
1 6.Bentler,P.M.,Weeks,D.G Linear Structural Equations with Latent Variables,
Psychometrika,1980,45(3):289·308
1 7.Bibb R.;Form,W:H.,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Occupational,and Sex
Stratification on Wages in Blue-Collar Markets,Social Forces,1977,55(4),
974.96
1 8.Blonestone,B.,Labor Markets and the Working Poor,Poverty and Human
Resources,1 970,6,1 5-3 5
1 9.Blonestone,B.,Economic Theory,Economic Reality,and the Fate of the Poor,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ublic Service Employment Edited by Harold L.
Sheppard et a1.Lexington.MA:D.C.Heath and Company,1972
20.Blossfeld,Hans-Peter;Mayer,K.U.,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An Empirical Study of Segmentation Theories from 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1 988,4(2):1 23·40
2 1.Bonacich,E.,A Theory ofEthnic Antagonism:ne Split Labor Marke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2,37(5):547-59
22.Bonacich,E.,Advanced Capitalism and Black/White Race Relm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A Split Labor Market Interpret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6,41(1):34·5 l
23.Boston,T.D.,Segmented Labor Markets:New Evidence from a Study of Four
Race.Gender Groups,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 990,44(1):
99.115
24.Bradley,S.;Crouchley,R;Oskrochi,R.,Social Exclusion and Labor Market
Transitions:A Multi—State Multi-Spell Analysis Using the BHPS,200 1,Working
13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Paper,http://ideas.rcpec.org/a/eee/labeco/v 1 0y2003i6p659—679.html
25.Cain,G G,The Challeng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ies to Orthodox
Theory:A Survey,Journal ofEconomic Literature,1976,14(4):1215—57
26.Champlin,D.E,Knoedler,J.,ne Institutionalist Tradition in Labor Economics.
Armonk,New York:M.E.Sharpe,2004
27.Cipollone,P.Is the Italian Labor Market Segmented?Tellli di discussione
BANCA D’ITALIA Working Paper, Number 400, March 200 1
http://www.bancaditalia.it/pubblicazioni/econo/temidi/td01/td400_01/td400/tema
j00-01.pdf
28.Comm,E,Qizilbash,M.&Alkire,S.111e Capability Approach:Concepts,
Measures and Application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29.Cowell,E A.Measurement of Inequality.Edited by Atkinson,A.B.&
Bourguignon,E Handbook of Income Inequality Measurement,2000,87—1 50。
Amsterdam:North Holland
30.Dickens,W T.;Lang,K.,A Test of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a,75(4):792-805
3 1.Demurger,S.,Foumier,M.,Li,S.,and Wei,Z.Economic Liberalization with
rising segmentation on China’S Urban Labor Market.Asian Economic Papers+
2007,5(3),58-101
32.Dickens,W T.;Lang,K.,Testing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A Reconsideration
ofthe Evidence,NBER Working Paper,No.1670,1985b
33.Dickens,W T.;Lang,&,A Goodness of Fit Test of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NBER Working Paper,No.2350,1 987
34.Dickens,W T.;Lang,K.,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he Union Wage
Premium,The 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8a,70(3):527-30
35.Dickens,W.T.;Lang,K.,T11e Reemergenc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
The Amefican Economic Review,1988b,78(2):129-34
36.Dickens,W T.;Lang,K.,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Reconsidering the
Evidence,NBER Working Paper,No.4087,1 992
37.Dunlop,J.T The Task of Contemporary Wage Theory.in New Concepts in Wage
13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Discrimination.Edited by Taylor,G W:et a1.New York:McGraw-Hill.1 957
38.Dunlop,J.T.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s.New York:Henry Holt.1958
39.Doeringer,P.B.;Piore,M.J.,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Analysis,
Lexington,MA:D.C.Heath and Company,Revised Edition,1985,,New York:
M.E.Sharpe,Ine,1971
40.Dong,X.;Bowles,P.,Segment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in China’S Emerging
Industrial Labor Market,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 3(2-3):1 70-96
41.Dong,X.;Macphail,F.;Bowles,R,Gender Segmentation at Work in China’S
Privatized Rural Industry:Some Evidence from Shandong and Jiangsu,World
Development,2004,32(6):979-98
42.Drago,R;Wi,U.Divide and Conquer in Australia:A Study of Labor
Segmentation,Review of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1995,27(1):25-70
43.Edwards,R C.;Reich,M.;Gordon,D.M.,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Lexington,IVIA:D.C.Heath and Company,1975
44.Edwards,R.C.,111e Soci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n the Firm and Labor Market
Structure,Edited by Richard C.Edwards,Michael Reich and David M.Gordon,
Lexington,MA"D.C.Heath and Company,3—26,1 975
45.Fields,G S.,Dualism in the Labor Market:A Perspective on the Lewis Model
After Half a Century,The Manchester School,2004,72(6):724-35
46.Fleisher,B.M.,Wang,X.,Skill Differentials,Return to Schooling,and Market
Segmentation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Case of Mainland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73(1):315—28
47.Flatau,P.;Lewis,P.,Segmented Labor Markets in Australia,Applied Economics,
1993,25(3):285-94
48.Gaubert,P.;Cottrell,M.,A Dynamic Analysis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Fuzzy
Economic Review,1999,49(2):63-82.
49.Gordon,D.E,A Neo-classical Theory of Keynesian Unemployment,Economic
Inquiry,1976,1(1):65·97
50.Graham,J.;Shakow,D.M.,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Job—Related Risk:
Differences in IUSk and Compensa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Labor
136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Markets,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49(3):307—23
5 1.Griffin,K.,Zhao,R.The Distribufion of Income in China.New 3(0rk:St.
Martin’S Press,1 993
52.Grip,A.;Sieben,I.;Jaarsveld,D.,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Revisited:A Study
of the Dutch Call Center Sector, Working Paper, 2006,
.http://econpapers.repec.org
53.Grosfeld,I.;Senik-Leygonie,C.;Verdier,T.;Kolenikov,S.;Paltseva,E.,
Workers’Heterogeneity and Risk Aversion:A Segmentation Model ofthe Russian
Labor Market,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 1,29(2):230-56
54.Gustafsson,B.,Li,S&Sicular,T.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55.Gustafsson,B.,Li,S.,Sicular,工,&Yue,X.,Income Inequality and Spatial
Differeces in China,1 988,1 995,and 2002.in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edited by Bjom A.Gustafsson.Li Shi&Terry Sicula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35—60
56.Hardle,W;Simar,L.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2”Edition.Berlin:
Spriger-Veflag,2007
57.Harlow,L.The Essence of Multivariate Thinking:Basic Themes&Methods.“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2005
58.Harrison,B.,Education and Underemployment in the Urban Ghetto,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62(5):796-812
59.Heckman,J.J.,Sample Selection as a Specification error,Econometrica,1979,
47(1):53-161,
60.Heckman,J.J.;Hotz,V J.,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bor Market Earnings of
Panamanian Males Evaluating the Sources of Inequality,111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 986a,2 1(4):507·542
6 1.Heckman,J.J.,McCurry,T.E.,Labor Econometrics.in Handbook of
Econometrics V01.3 edited by Griliches,Z.&Intriligator,Amsterdam,
North—Holland,1 986
62.Hildebrand,G H.,External Influenc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Wage
13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Structure,in Internal Wage Structure,Edited by Meij,J.L.,Amsterdam:North
Holland,1963,260-99,
63.Hudson,R.,Companies,Industries,and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Segment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4,49,335-48
64.Hudson,K.,,nle New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Labor Market Dualism in the
New Economy,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07,36(1):286-3 12
65.Jacoby,S.M.,Industrial Labor Mobilit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Industrial
Relations,1 983,22(2):261-82
66.Jacoby,S.M.,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Labor Markets in American
Manufacturing Firms,in Internal Labor Markets Edited by Paul Osterman,
Cambridge,MA:111e MIT Press,1 984,23—70
67.Jacoby,S.M.,Employing Bureaucracy:Managers,Unions,and the
Transfolrmation of W.ork in the 20th Century,Revised Edition,Mahwah,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4
68.Jones,C.Applied Welfare Econom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69.Kalachek,E.;Raines,E,The Structure of Wage Differentials Among Mature
Male Workers,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 976,1 1(4):484—506
70.Kalleberg,A.L.;Sorensen,A.B.,The Sociology of Labor Markets,Annual
Review ofSociology,1979,5,351-79
71.Kerr,C.ne Balkanization of labor markets,in Labor Mobility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Cambridge,Mass:MIT Press,1954
72.Kaufman,B.E.,The Institutional and Neoclassical Sch001in Labor Economics,
in The Institutionalist Tradition in Labor Economics edited by Dell E Champlin
and Janet T.KnoedleL New York:M.E.Sharpe,2004,4-38
73.Knight,J.;Li,S.,Wages,Firm Profitability and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in
Urba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2005,1 6(3):205·28,
74.Knight,J.;Song,L.,Towards a Labor Market in Chin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75.Kuklys.W.Amartya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Theoretical Insights and
Empirical Applications.Berlin:S研nger-Verlag,2005
138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76.Lang,K.;Dickens,W T.,Bilateral Search as An Explanation for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Other Anomalies,NBER Working Paper,No.446 1,1 993
77.Leigh,D.E.,Occupational Advancement in the Late 1 960s:An Indirect Test of
the Dual Labor Market Hypothesis,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 976,
1 1(2):155—171
78.Leontaridi,R.M.,Segmented Labor Markets: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1998,12(1):63-101
79.Leontaridi,R M.,Career,Experience and Returns to Human Capital:Is the Dual
Labor Market Hypothesis Relevant for the U.K Research in Economics,2002,
56(4):399-426
80.Launov,A.,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esting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2004,http://econpapers.repec.org/paper/izaizadps/dp 1 289.htm
8 I.Long,J.S.Regression Models for Categorical and Limited Dependent Variables,7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Inc.,1 997
82.Long,J.S.,Freese,J.Regression Models for Categorical Dependent Variables.,
Using STATA,College Station:STATA Press,200 1
83.Li,S.,Hiroshi S.Unemployment,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Urban China.New
York:Routledge,2006
84.Li,S.,Liu,Y,&Chen,B.,Research on Measures:Objects and Degrees of Local
Protection in the Chinese Domestic Market—·An Analysis Based on a Sample
Survey,paper presented at the 4t“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Economic Policy,IDREC,Clermont—Ferrand,France,Oct.2003.
http://www.cerdi.org/colloque/IDREC2003/ShantongLi.pdf
85.Liao,T.E,Interpreting Probability Models:Logit,Probit,and Other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Inc.,1 994
86.Magnac,T.Segmented or Competitive Labor Markets,Econometrica,1991,59(1):
165.87
87.Marshall,A.,Principles of Economics,8m Edition,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Press,1920,1 999 reprinted
88.Maasoumi,E.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es to Welfare Analysis.in Handbook of
l 3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Income Equality Measurement,edited by Jacques Silber,Massachusett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437-84
89.McNabb,R.,Testing for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in Britain,The Manchester
School,1 987,55(3):257—73
90.McNabb,&;Psacharopoulos,G,Further Evidence of the Relevance of the Dual
Labor Market Hypothesis for the U.K.,The Joumal of Human Resources,1981,
1 6(3):442-8
91.McNabb,R.;Wass,V,Male—female Earnings Differentials among Lawyers in
Britain:A Legacy of the Law or a Current Practice,Labor Economics,2006,
13(2):219-35
92.Meng,X.,Zhang,J.The Two-tier Labor Market in Urban China: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and Wage Differentials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Joumal of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3):485-504
93.Meng,X.,Labor Market Reform in Chin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94.Mitchell,W.;Muysken,J.;Welters,R.,Search Behavior and the Casualties ofthe
Dual Labor Market,Working Paper No.05-1 5,Centre of Full Employment and
Equity,The University ofNewcastle,Callaghan NSW 2308,Australia,2005
95.Neuman,S.;Ziderman,A.,Testing the Dual Labor Market Hypothesis Evidence
from the Israel Labor Mobility Survey,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 986,
2 l(1):230-7
96.OECD,Governance in China,Paris:OECD Publishing,2005
97.Orr,D.V,An Index of Segmentation in Local Labor Markets,International
Review ofApplied Economics,1997,1 1(2):229·47
98.Oster,G,A Factor Analytic Test ofthe Theory ofthe Dual Economy,The 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9,6 1(1):33-39
99.Osterman,P,An Empirical Study of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Industrial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75,28(4):508-23
100.Osterman,P.,Internal Labor Markets,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84
lO 1.Piore,M.J.,Frag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Wages,American Economic
14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Review,1 973,63(2):377-84
102.Piore,M.J.,Notes for a Theory of Labor Market Stratification,in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Edited by Richard C.Edwards,Michael Reich and David M.
Gordon,Lexington,MA:D.C.Heath and Company,1975,1 25—50
103.Piore,M.J.,Labor Markets Segmentation:To What Paradigm It Belong,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73(2):249—53
104.Piore,M.J.,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Unemployment,
Journal ofEconomic Literature,1987,25(4):1 834·50
105.Polanyi,K.,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Boston,MA:Beacon Press,1944,200 1
106.Pfeifer,C.Flexibility,Dual Labor Markets,and Temporary Employ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German Establishment Data,Management Revue,2005,
l6(3):404-22
107.Raiser,M.,DiTommaso,M.L.&Weeks,M.The Measure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Institutional Change:Evidence from Transition Economics.
DEAWorking Paper,29,2000 http://ideas.repec.org/p/cam/camdae/0029.html
108.Ramstad,Y,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the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i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heory,Method and Policy edited by Marc R Tool,
Nowell,Massachusetts:Kh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3,173—244
109.Ranis,G,Analytics of Development:Dualism,in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01.I,Edited by H.Chenery and T.N.Srenivsan,Amsterdam,
North—Holland: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1 988,73·92
1 l0.IbykoV,T.,Marcoulides,G A.A First Course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2006
1l 1.Rebitzer,J.B.;Robinson,M.D.,Employer Size and Dual Labor Markets,ne
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es,1991,73(4):710—5
1 12.Reich,M.;Gordon,D.M.;Edwards,R C.,A Theory of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 973,63(2):359-365
1 13.Rencher,A.C.,Methods ofMultivariate Analysis 2nd Ed,New York:JolIll Wiley
&Sons,2002
14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l 1 4.Riskin,C.,Zhao,R.&Li,S.China’S Re仃eat From Equality,New York:M.E.
Sharpe.,200 1
1 1 5.Robeyns.I.The Capability Approach:A Theoretical Survey.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2005,6(1):94—1 14
1 16.Roy,A.Some Though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Labor Earnings.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51,3(2):135—46
l 1 7.Royal,C.,Internal Labor Markets:The Current Debate an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Provided by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2000—.http://ideas.repec.org
l 1 8.Rumberger,R.W:;Camoy,M.,Segmentation in the US Labor Market:Its Effects
on the Mobility and Eamings of Whites and Blacks,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 980,4(2):1 1 7-32
1 1 9.Ryan,E,Segmentation,Duality and the Internal Labor Market,111e Dynamics of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edited by Frank Wilkinson,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1
120.Samuels,w.J.;Biddle,J.E.,Davis,J.B.,A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Malden,MA-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
121.Sakamoto,A.;Chen,M.D.,Inequality and Attainment in a Dual Labor Marke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1,56(3):295·308
122.Sato,Hiroshi.From‘work-unit socialism’to Hierarchical Labor Market in Urban
China.Unemployment,Inequality&Poverty edited by Li Shi and Hiroshi Sato,
175-2 1 1,New Ybrk:Roufledge,2006
123.Schiller,B.&,Relative Earnings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 977,67(5):926-41
124.Schulm,T.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
5l(1),1-17
125.Schultz,t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The Role of Education and of
Research,New York:The Free Press.1 97 1
126.Schumacher,1L E.,Lomax,R.G ABeginner’S Guide t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2加Edition。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42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2004
127.Sen,A.Development a8 Freedo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28.Sen,A.111e Standard ofLiving.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29.Sen,A.Commodities and Capabilities.Amsterdam:North—Holland.,1 985
130.Sen,A.On Economic Inequality.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1 3 1.Sen,A.Collective Choice and Social Welfare.San Francisco:Holden Day,1 970
1 32.Silber,J.Handbook of Income Inequality Measurement.Massachusett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 999
1 33.Smith,A.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Press,1776,1999
1 34.Smith,D.R.;Noma,E.,Scaling Labor Markets:An Approach to Segmentation
Research,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1 985,28,1 45—73
1 35.Sousa—Poza,A.,Is the Swiss Labor Market Segmented?An Analysis Using
Alternative Approaches,Labor,2004,l 8(1):1 3 1—6 1
136.Slesnick.D.T.Empirical Approaches to the Measurement of Welfare.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8,36(4),2108—65
1 37.Stolzenberg,R.M.,Occupations,Labor Markets and the Process of Wage
Attain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 975,40(5):645—65
138.Taubman,P.;Wachter'M.L.,Segmented Labor Markets,in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V01.II,Edited by Ashenfelter,O.and Layard,R.,Amsterdam,
North-Holland: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1 986,1 1 83—12 1 7
1 39.Thurow,L.C.Poverty and Discrimination,Washington:111e Brookings Institute,
1970
140.Thurow,L.C.Generating Inequality:,New York:McMillan Press,1 975
14 1.Todaro,M.P.,A Model for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138—48
1 42.Tolbert,C.;Horan,P'M.;Beck,E.M.,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 Segmentation:
A Dual Economy Approach,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0,85(5):
1095.1 16
143.Van Ophem,H.,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 for
14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the Netherlands,Applied Economics,1987,19(11):1497—1514
144.Vietorisz,T.;Harrison,B.,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Positive Feedback and
Divergent Develop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6,63(2):366-76
145.Wachtel,M.L.,A Labor Supply Model for Secondary Worker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 972,54(2):14 1-5 1
146.Wachtel,M.L.;Betsey,C.Employment at Low Wage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2,54(2):121-9
147.Wachtel,M.L.;Gordon,R.A.;Piore,M.J.;Hall,R.E.,Primary and Secondary
Labor Markets:A Critique of the Dual Approach,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
Activity,1 974,5(3):637—93
148.W-achtel,H.M.,Class Consciousness and Stratification in the Labor Process,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Edited by Richard C.Edwards,Michael Reich and
David M.Gordon,Lexington,MA:D.C.Heath and Company,1975,95·124
149.Wang,E,Organizing Through Division and Exclusion:China’S Hukou System,
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 50.Wilkinson,E The Dynamics of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New York:
Academic Press,1 98 1
1 5 1.Womack,B.Transfigured Community:Neo-traditionalism and Work Unit
Socialism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1991,126:313-32
1 52.Yao,Y Rural Industry and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in Eastern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 999,59(2):463—96
153.Zhao,R.&Ding,S.,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in China,in 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edited by BjOITI A.Gustafsson.Li Shi&Terry Sicular,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1 1 8·44
1 54.Zucker,L.G;Rosenstein,C.,Taxonomies of Institutional Structure:Dual
Economy Reconsidered,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 1,46(6):869—84
155.阿瑟·刘易斯[美],《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5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57.蔡防,杨涛, 《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2000,
144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4):11—22
158.蔡防,《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12科学》,
2000,(4):1·10
159.蔡叻,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2001,
(12):41.9
160.蔡叻,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3
161.程贯平,《劳动力市场分割文献评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6):64.7
162.邓大松,胡宏伟,((流动、剥夺、排斥与融合:社会融合与保障权的获得》,
《中国人口科学》,2007,(6):14.24
163.符钢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64.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b1.25(4):43.9
165.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5
166.管仲,《管子》,北京:中华书局,2008
167.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手册》,2006
168.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2006,
http://www.stats.gov.cn/was40
169.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
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70.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
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7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一2008年,http://www.stats.gov.cn/tjsj
172.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17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言实出版社,2006
174.侯杰泰,温忠麟和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175.科尔内[匈】著,张晓光、李振宁和黄卫平译,《短缺经济学》,北京:经济科
145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学出版社,1986
176.克拉克[美],陈福生,陈振骅译,《财富的分配》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77.课题组,《缩小差距一一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c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5,(3):5.15
178.乐君杰,《中国农村劳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79.李卫平,石光,赵琨,《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管理世
界》,2003,(4):33.43
180.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中国人口
科学》,2002,(2):1-7
181.李萍;刘灿,《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经济学家》,1999,(6):
18—22
182.陆铭,陈钊,《(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1998,(6):65.68
183.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2,39(2):123.30
184.陆益龙,《(户籍制度一一控制与社会差别》.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85.赖德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经济科学》,1996,(6):19.23
186.赖德胜,《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1996,(11):65—67
187.劳动与社会保障部,Ⅸ今年来我国社会保险基本情况》,2007
188.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天
津人民出版社,2000
189.马军显,《城乡分割:从二元分割到一体化发展》,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
共中央党校,2008
19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91.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美】编,谢亮生、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
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0
192.牟阳春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3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93.“农业收入”总课题组,《农业保护:现状、依据和政策建议》,《中国社会
科学》,1996,(1):56.7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194.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58,
.http://www.oklink.net/flfg/law/60502.htm.
195.乔明睿,钱雪亚,姚先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户口与城乡就业差异》,((中
国人口科学》,2009,(1),32.4l
196.汤水清,《论新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的形成一一从粮食供计划供应的视角》,《(江
西社会科学》,2006,(8):97.104
197.万向东,《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与效果》,《管理世界》,2008,(1):
63.74
198.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
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5):36—46
199.王海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中共党史研究》,
2003,(4):22·9
200.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0-2007各卷,http://www.moh.gov.cn ,
201.武力、温锐,《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6,13(4):4.12
202.武力,61949~1978年中国“剪刀差”差额辨正》,《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
(4): 5.14
203.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
(1):24.32
204.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05.徐勇,《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统购统销”
和“瞒产私分”》,《(中共党史研究》,2008,(1):51—8
206.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经济研究》,2004,
(7):82—90
207.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渤海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5,(1):78.83
208.姚先国,《人力资本与劳动者地位》,《.学术月刊》,2006,(2):93—97
209.姚先国、俞玲,《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 《浙江大学学报(人
文社科版)》,2006,(8):16.21
147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210.姚先国,《中国劳动力市场演化和政府行为》,《公共管理学报》,2007,(7):
13.2l
211.姚先国,瞿晶,钱雪亚,((劳动力市场的职业隔离一一基于浙江省的分析》,
《人口与经济》,2009,(1):32.41
212.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2000,(5):28.38
213.袁文倩,((户籍制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5,35(5):146.9
214.易定红,((西方劳动经济学的主要发展》,见高鸿业、刘凤良主编《20世
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15.佚名,《周礼》,长沙:岳麓书社,2001
216.约翰·伊特韦尔[英】等编,陈岱孙等译,《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
一、二、三、四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17.张炳申,((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机制发育的实践和启示》,《暨南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4,(3):47.53
218.张凤林,代英姿,《西方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2003,
(7):69.72
219.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220.张原,陈建奇,《人力资本还是行业特征:中国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的成因
分析》,《世界经济》,2008,(5):68.80
221.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中国人口科学》,2004,
(2):45-52
222.周林刚,《地位结构、制度身份与农民工集体消费:基于深圳市的实证分析》,
《中国人口科学)),2007,(4):88.94
223.《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7,1999,2001,2003,2005 中国资讯行China
InfoBank.http://www.bjinfobank.com/
224.朱迎春,《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
育科学版)》,2006,8(5):75.9
225.左丘明,《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附录
附录
(一)、转换回归模型(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SRM)
每个劳动力选择工作的标准是使其一生的工资和非货币报酬所带来的效用
最大化47,其表达式为:
TU=In fe-rtw(f№+NPV”p (1)

其中,,-代表贴现率,以f)代表工资率,f代表工作经验,NPV即代表非经
济回报的净现值。同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工资决定方程为:
ln以f)=即+tot+占(2)
其中,彳代表个人特征向量,,代表工作经验,口,∥为参数,占代表无法观
测到的因素,且服从正态分布,同时假定,.一口>0.将(2)代入(1)得:
TU=义矽+s-ln(r一口)+~Py妒(3)
通常情况下,在某些非经济回报上,“一级部分”的要比“二级部分”高,如工
作条件、稳定性、声誉等,而在另外一些非经济回报上,“二级部分”的要比“一
级部分”好,例如:雇主对迟到和旷工的管理比较松散,工作节奏比较缓慢,或
认为在“二级部分”就业拥有比较多的“自由和闲暇”.此外,在许多情况下,“二
级部分”的起薪要比“一级部分”的高。因此,个人只有在“一级部分”的总效用(经
济的和非经济的)高于“二级部分”的总效用时,才会选择在“一级部分”就业.数
学表达式为48:
rU。一rU,>0 (4)
因此,(3)代入(4)得:
彳(屏一ps)+Ep--q+In导+胛甲一ⅣP甲>o(5) 。厂一口.

47模型推导过程主要参考Piero Cipollone(2001),“Is the Italian Labor Market SegmentedT',Temi di
discussione,BANCA D’ITALIA Working Paper Number 400,March,2001.
http://www.bancaditalia.it/pubblicazioni/econo/temidi/tdOl/td400_Ol/td400/tema一400—01.pdf
48下标P代表Primary Sector,s代表Secondary Sector
149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附录
令c=In三!蔓+yPry—NPV。"p, 由于贴现率,.以及ⅣPy印与个人特征x
r一口。
无关,因此,可以假设C是一个常数C’再加上一个正态分布的干扰项疋,即
c=C。+Ec,再令z=彤.|,一z玑,占。=占p—t+乞,y=【l,X】
则(5)简化为:
z=C一+X0pp—ps、)+Ew>0
再简化为Z=碱+占。>0 (6)
即Z>0时,个人将进入“一级部分”就业,反之Z≤0时进入“二级部分”就业。
因此,在二元劳动力市场下,个人的工资决定模型为:
yp=Inwpf=Xt缉+f口p+% (7)
E=ln心,=置屈+f口,+气(8)
Z,=Z成-I-£州(9)
其中,(7)式和(8)式分别为“一级部分”和“二级部分”工资方程。(9)式即所谓
的切换方程(或选择方程)。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Z,的值,但可以知道,当Z,>0,
即%>一Z凤时,个人在“一级部分”就业,Zi≤0,即%≤-r,风时,个人在“二
级部分”就业。为了简化似然函数,可以用一个参数变量来表示,设O。,0,为集
合O的子集49,则:
‘=协雾爱豸三兰:和皖=位孑譬豸主≥ c·。,
假设我们可以知道万值,则似然函数为(Hechman&MaCurdy,1986):
朋=娃P眈)Pr蛾=l舻他,佤)Pr瓴=l娜蟊(11)
49 o代表所有可能的】,值和z值的集合;0p=(Y,Z:Z>o),含义是z>0时y值和z值的集合,
代表了··一级部分,,取值范围;o,=(y,Z:Z≤o),含义是z≤o时,,值和z值的集合,代表了“二级
部分’’的取值范围,Y·o形2(z:z>o),含义是z>o时z值的集合,@/形2(z:z≤o),含义p
lI
是Z≤0时Z值的集合.它们分别是从0p和@。推导出来的.具体过程参考Hechm卸&Macu嘶(1986)
150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附录
其中: Pr瓴=1)=』/亿皿和pr瓴=1)=,厂(z皿(12)
旷蔓特‰2嘉特⋯,
其中,/(牛)是密度函数,假设允+正=1,则(11)式为:
LFUN=粘,(Yp)Pr(c,p=0l+[g,佤)Pr瓶=1)】j (14)
为了考察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两个不同的X-资方程,本文采用似然比统计量
进行检验。若劳动力市场是统一的,则只存在一个工资决定方程,即
H。:哎=dP,屈=屏,0=o,以=皖,或者是gv∽)=g。@)=gp)。此时对应
的似然函数为:
LFR=gp) (15)
假设占。,t,s。均为正态分布,构建似然比统计量职r.该统计量服从自由度
为q的z2分布,q为约束条件的个数。
Ⅳ max兀堋j
LRT=-2log——笋一~z2(g) (16)
maxnLFUN
i=1
若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上,日。被拒绝,说明劳动力市场上有两套不同的工
资决定机制,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
(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SEM)
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变量是无法直接测算的,但我们可以用一系列的显示指
标变量来推测,所采用的方法就是结构方程建模.其基本模型如下:
定义:Y为观测到的P阶向量(P>1),或称为显变量向量(Observed
Variable),r/为q阶潜变量(Latent Variable) 量(g>0),占为P阶对应于】,的残
差向量,人为P×g因子负荷矩阵(FactorLoadings Matrix);且口、f分别为q×1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附录
对应于潜在变量的截距向量和残差向量,则结构方程基本模型可以表达为:
Y=p+Ari+E (2)
刁=口+Br/+f (3)
其中, B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系数向量,假定:1.B可逆,Y,ri,占,f均为
连续的正态分布变量,同时,Cov(c,f)=0,Cov(占,77)=0,Cov(f,玎)=o将(3)
代入(2)式,得:
Y=19+A(a+f)(,一B)一1+s (4)
则可观测变量y的协方差矩阵Σ为:
Σ=A(I—B)~W(1一B。)。1人.+@(5)
此处甲=Cov(f),0=Cov(c),Jr为单位向量。(5)的右边列出了结构方程
模型的参数人,B,O,甲,若用缈代表这些参数,Σ5代表观测样本的协方差矩阵,
则(5)的实证表达式是Σ5=x(o),这说明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是用最少的
参数y来最大限度地描述与之相关的样本协方差矩阵.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
最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MLM)来估计参数y,定义式如
下:
Fret-distance’’(Σ5,Σ(厂))=一lnIΣ5 x(co)一1|+tr(Z5 x(co)一1)(6)
其中:I.1表示矩阵的行列式,fr()表示矩阵的迹。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期刊论文:
l《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理论与现实》张昭时钱雪亚《学术
月刊》,2009年第8期
2《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理论背景及演化》姚先国张昭时钱雪亚《重庆大
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正式录用)
会议论文:
1《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两重”二元性”特征:基于浙江省2006年城镇住户调查
数据的聚类分析》,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08年年会2008年8月,
杭州
2“The Double Dualism of Labor Markets Segmentation in China:Theory and
Evidence’’International Forum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Inaugural
Conference‘'Post-Olympic China:globalis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fter
three decades ofreform”Oct,2008,Noainghom,England&Ningbo,China
工作论文:
1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测度:文献综述》
2 ((户籍壁垒与“城乡分割”程度:基于浙江省数据的研究》
参加课题:
l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研究》(项目批准号:06jzd0014) 主要参加者2007至今
2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课题“浙江省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城乡分割研究”2008
年~2009年8月已结题主要参加者2009年8月结题
3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劳动力流动中的城乡分割统计研究》(编号:
2008LZ006) 主要参加者2008年6月至今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形式、程度与影响
作者: 张昭时
学位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读者也读过(3条)
1. 张景洪 浅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期刊论文]-现代商业2010(8)
2. 黎煦 中国劳动力市场变迁的产权经济学分析[学位论文]2005
3. 闫焕利 关于我国城乡分割格局的一点思考[期刊论文]-开发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