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中国工业化理论研究

Study on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Economics Degree in Hainan University
By
Chen Pi--heng
Postgraduate Program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Hainan University
Supervisor:Wang Yi一、^,u
Academic Title:Professor Signature
Approved
May,2011
气、o篓≯”。
龟.A≯≯”氟n一参嚣”龟≮箩。
篡≯芦


&

海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海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海南大学可以将本学
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
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成果,知识产权归属海南大学。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
“CALL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同意论文
提交后滞后:口半年;口一年;口二年发布。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F~
内容提要
中国工业化理论,是研究从洋务运动以来追求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化思想与
理论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过程、特点和规律性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再
生产学说在中国的延伸与发展,是国外工业化理论与经验同中国特色相结合的理论创
新,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国工业化理论新发展的客观分析与基本概括。中国工业化的基本
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理论、中国国民党的工业化理论以及“非国非共"的“第
三理论”,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两大政治主体以及他们各自的工业化发展历程,
可以为现阶段中国工业化的继续推进提供系统的理论资料。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借
鉴关于国内外工业化史、工业化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的文献,概括出中国工
业化理论的理论框架及研究重点。将中国工业化历程作为逻辑线索,以中国工业化发展
方式的转变作为理论主线,对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实现路径以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
运行平台、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
且对促进中国工业化的继续推进、巩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我们正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升级,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进程中,中国工业化理论为当前工业化的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即:中国工业化
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工业化发展
的客观规律;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为工业化
的运行平台;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坚
持科学发展观,选择科学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与路径,实现工业化又好又快发展;要重视
“四农’’问题,统筹发展,建设中国式新农村,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要维护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共享改革成果,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工业化“四农"问题新型工业化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
Abstract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is the system info which studies since the
westemization movement industrialization thought and theory pursuit and
realizing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and its production,development,
perfect conditions,process,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is the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m productivity doctrine in China;is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overseas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and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lso the objective analysis and basic generalizations
about new development of our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in present.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basic content includes: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CP),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of Nationalist Party
of China(KMT),and”the third theory"neither CCP or KMT.It covers two big
political subjects in Chinese recent and modem history and their respectiv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course,and provides systematic theory material
for continuing to promote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in present.
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market economics and literatures about
industrialization history home and abroad,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mode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es structure,to summarize theoretical frame and
research emphasis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It follows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as logical clues,the change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as theoretical lines,to systematically discuss the core questions
and realization of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and the operation platform,guiding
ideology,development strategy in new industrialization path,and SO on.This not
only ha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but also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going on,consolidating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a well--to-·do society,construct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I
At present,we are promot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ization,trying to realiz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theory provides many beneficial inspirations for current
industrialization:to unify the universal truth of Marxism with China’s practice;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obj ective law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to explore a way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for
industrialization,to adhere to the operation platform of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industrialization;to take a new road to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drives industrialization on while
industrialization promotes informatization.to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choose the scientific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ath,realize the industrialization sound and fast development;to pay
aRention to the problem of”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farmers",balance
development,construct Chinese new countries,make great effoas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dustrialization;to safeguard people’S fundamental
interests,embody socialism essence,share reform achievement and achieve
social harmony.
Key words:Industrialization;The problem of“agriculture,countryside,farmers
and migrant workers”;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Market economy;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II
目录
内容提要⋯⋯⋯⋯⋯⋯⋯⋯⋯⋯⋯⋯⋯⋯⋯⋯⋯⋯⋯⋯⋯⋯⋯⋯⋯⋯⋯I
ABSTRACT⋯⋯⋯⋯⋯⋯⋯⋯⋯⋯⋯⋯⋯⋯⋯⋯⋯⋯⋯⋯⋯⋯⋯⋯⋯⋯⋯⋯⋯⋯⋯⋯⋯⋯⋯.II
目录⋯⋯⋯⋯⋯⋯⋯⋯⋯⋯⋯⋯⋯⋯⋯⋯⋯⋯⋯⋯⋯⋯⋯⋯⋯⋯⋯.IV
1绪{仑⋯⋯⋯⋯⋯⋯⋯⋯⋯⋯⋯⋯⋯⋯⋯⋯⋯⋯⋯⋯⋯⋯⋯⋯⋯⋯⋯⋯⋯⋯⋯⋯⋯⋯⋯⋯⋯⋯..1
1.1中国工业化理论的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3
1.2.1研究目的⋯⋯⋯⋯⋯⋯⋯⋯⋯⋯⋯⋯⋯⋯⋯⋯⋯⋯⋯⋯⋯⋯⋯⋯⋯⋯⋯⋯⋯3
1.2.2研究意义⋯⋯⋯⋯⋯⋯⋯⋯⋯⋯⋯⋯⋯⋯⋯⋯⋯⋯⋯⋯⋯⋯⋯⋯⋯⋯⋯⋯⋯4
1.3研究思路与框架⋯⋯⋯⋯⋯⋯⋯⋯⋯⋯⋯⋯⋯⋯⋯⋯⋯⋯⋯⋯⋯⋯⋯⋯⋯⋯⋯⋯⋯⋯⋯⋯。5
1.4工业化理论研究现状⋯⋯⋯⋯⋯⋯⋯⋯⋯⋯⋯⋯⋯⋯⋯⋯⋯⋯⋯⋯⋯⋯⋯⋯⋯⋯⋯⋯⋯⋯⋯5
1.4.1国外关于工业化理论的研究现状⋯⋯⋯⋯⋯⋯⋯⋯⋯⋯⋯⋯⋯⋯⋯⋯⋯⋯⋯6
, 1.4.2国内中国工业化理论研究现状⋯⋯⋯⋯⋯⋯⋯⋯⋯⋯⋯⋯⋯⋯⋯⋯⋯⋯⋯⋯.7
1.5研究的创新点⋯⋯⋯⋯⋯⋯⋯⋯⋯⋯⋯⋯⋯⋯⋯⋯⋯⋯⋯⋯⋯⋯⋯⋯⋯⋯⋯⋯⋯⋯⋯.13
2工业化的国际比较⋯⋯⋯⋯⋯⋯⋯⋯⋯⋯⋯⋯⋯⋯⋯⋯⋯⋯⋯⋯⋯⋯⋯.1 4
2.1各国工业化的发展模式⋯⋯⋯⋯⋯⋯⋯⋯⋯⋯⋯⋯⋯⋯⋯⋯⋯⋯⋯⋯⋯⋯⋯⋯⋯⋯⋯⋯⋯。14
2.1.1自由发展型的英国与美国工业化模式⋯⋯⋯⋯⋯⋯⋯⋯⋯⋯⋯⋯⋯⋯⋯⋯⋯14
2.1.2市场与计划并举的法国工业化模式⋯⋯⋯⋯⋯⋯⋯⋯⋯⋯⋯⋯⋯⋯⋯⋯⋯..15
2.1.3政府积极主导的德、日工业化模式⋯⋯⋯⋯⋯⋯⋯⋯⋯⋯⋯⋯⋯⋯⋯⋯⋯⋯16
2.1.4中央集权的前苏联工业化⋯⋯⋯⋯⋯⋯⋯⋯⋯⋯⋯⋯⋯⋯⋯⋯⋯⋯⋯⋯⋯⋯16
2.2中国工业化的历史回顾⋯⋯⋯⋯⋯⋯⋯⋯⋯⋯⋯⋯⋯⋯⋯⋯⋯⋯⋯⋯⋯⋯⋯⋯⋯⋯⋯⋯⋯.18
2.2.1中国工业化的探索阶段⋯⋯⋯⋯⋯⋯⋯⋯⋯⋯⋯⋯⋯⋯⋯⋯⋯⋯⋯⋯⋯⋯⋯18
2.2.2中国工业化的实践阶段⋯⋯⋯⋯⋯⋯⋯⋯⋯⋯⋯⋯⋯⋯⋯⋯⋯⋯⋯⋯⋯⋯⋯20
2.2.3目前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任务⋯⋯⋯⋯⋯⋯⋯⋯⋯⋯⋯⋯⋯⋯⋯⋯⋯⋯..24
2.3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的比较分析⋯⋯⋯⋯⋯⋯⋯⋯⋯⋯⋯⋯⋯⋯⋯⋯⋯⋯⋯⋯⋯⋯⋯26
3中国工业化理论的基本内容⋯⋯⋯⋯⋯⋯⋯⋯⋯⋯⋯⋯⋯⋯⋯⋯⋯⋯..30
3.1中国国民党的工业化理论⋯⋯⋯⋯⋯⋯⋯⋯⋯⋯⋯⋯⋯⋯⋯⋯⋯⋯⋯⋯⋯⋯⋯⋯⋯⋯.30
3.1.1民国时期工业化发展概述⋯⋯⋯⋯⋯⋯⋯⋯⋯⋯⋯⋯⋯⋯⋯⋯⋯⋯⋯⋯⋯⋯30
IV
3.1.2国民党在台湾的工业化发展概述⋯⋯⋯⋯⋯⋯⋯⋯⋯⋯⋯⋯⋯⋯⋯⋯⋯⋯..3l
3.1.3孙中山的工业化理论⋯⋯⋯⋯⋯⋯⋯⋯⋯⋯⋯⋯⋯⋯⋯⋯⋯⋯⋯⋯⋯⋯⋯⋯.32
3.2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理论⋯⋯⋯⋯⋯⋯⋯⋯⋯⋯⋯⋯⋯⋯⋯⋯⋯⋯⋯⋯⋯⋯⋯⋯⋯⋯⋯34
3.2.1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35
3.2.2新中国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35
3.2.3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37
3.2.4党的十六大以来开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38
口3.3“第三理论" ⋯⋯⋯⋯.40
3.3.1刘大均的工业化理论⋯⋯⋯⋯⋯⋯⋯⋯⋯⋯⋯⋯⋯⋯⋯⋯⋯⋯⋯⋯⋯⋯⋯..40
3.3.2翁文灏的工业化理论⋯⋯⋯⋯⋯⋯⋯⋯⋯⋯⋯⋯⋯⋯⋯⋯⋯⋯⋯⋯⋯⋯⋯⋯42
3.3.3张培刚的工业化理论⋯⋯⋯⋯⋯⋯⋯⋯⋯⋯⋯⋯⋯⋯⋯⋯⋯⋯⋯⋯⋯⋯⋯..44
4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与实现路径⋯⋯⋯⋯⋯⋯⋯⋯⋯⋯⋯⋯⋯⋯⋯..48
4.1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历史考察⋯⋯⋯⋯⋯⋯⋯⋯⋯⋯⋯⋯⋯.j⋯⋯⋯⋯⋯⋯⋯⋯⋯48
4.1.1 “三农”问题产生的历史渊源⋯⋯⋯⋯⋯⋯⋯⋯⋯⋯⋯⋯⋯⋯⋯⋯⋯⋯⋯⋯⋯⋯⋯⋯⋯一48
4.1.2中国传统工业化战略下的“三农”问题⋯⋯⋯⋯⋯⋯⋯⋯⋯⋯⋯⋯⋯⋯⋯⋯49
4.2“四农"问题是当前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50
4.2.1农民工的由来⋯⋯⋯⋯⋯⋯⋯⋯⋯⋯⋯⋯⋯⋯⋯⋯⋯⋯⋯⋯⋯⋯⋯⋯⋯⋯一5 l
4.2.2农民工对工业化的影响⋯⋯⋯⋯⋯⋯⋯⋯⋯⋯⋯⋯⋯⋯⋯⋯⋯⋯⋯⋯⋯⋯一5l
4.2.3 “四农”问题是当前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53
4.2.4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一解决“四农”问题的关键⋯⋯⋯⋯⋯⋯..54
4.3中国工业化的实现路径——新型工业化道路⋯⋯⋯⋯⋯⋯⋯⋯⋯⋯⋯⋯⋯⋯⋯⋯⋯.55
4.3.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55
4.3.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57
4.3.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定位⋯⋯⋯⋯⋯⋯⋯⋯⋯⋯⋯⋯⋯⋯⋯⋯⋯⋯⋯⋯一60
5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与运行平台⋯⋯⋯⋯⋯⋯⋯⋯⋯⋯⋯j⋯⋯.62
5.1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联系⋯⋯⋯⋯⋯⋯⋯⋯⋯⋯⋯⋯⋯⋯⋯⋯⋯62
5.1.1科学发展观的普适意义⋯⋯⋯⋯⋯⋯⋯⋯⋯⋯⋯⋯⋯⋯⋯⋯⋯⋯⋯⋯⋯⋯⋯62
5.1.2科学发展观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指南⋯⋯⋯⋯⋯⋯⋯⋯⋯⋯⋯⋯⋯⋯一64
5.1.3新型工业化道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一65
5.2市场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运行平台⋯⋯⋯⋯⋯⋯⋯⋯⋯⋯⋯⋯⋯⋯⋯⋯⋯⋯.“
5.2.1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逻辑架构⋯⋯⋯⋯⋯⋯⋯⋯⋯⋯⋯⋯⋯⋯⋯⋯⋯⋯67
5.2.2以市场经济为运行平台是中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一68
V
6中国工业化的战略研究⋯⋯⋯⋯⋯⋯⋯⋯⋯⋯⋯⋯⋯⋯⋯⋯⋯⋯⋯⋯.70
6.1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70
6.1.1 “一化三改”发展战略⋯⋯⋯⋯⋯⋯⋯⋯⋯⋯⋯⋯⋯⋯⋯⋯⋯⋯⋯⋯⋯⋯..70
6.1.2“赶英超美”发展战略⋯⋯⋯⋯⋯⋯⋯⋯⋯⋯⋯⋯⋯⋯⋯⋯⋯⋯⋯⋯⋯⋯。72
6.1.3 “两步设想”发展战略⋯⋯⋯⋯⋯⋯⋯⋯⋯⋯⋯⋯⋯⋯⋯⋯⋯⋯⋯⋯⋯⋯..73
6.1.4“三步走”发展战略⋯⋯⋯⋯⋯⋯⋯⋯⋯⋯⋯⋯⋯⋯⋯⋯⋯⋯⋯⋯⋯⋯⋯⋯74
6.1.5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75
6.2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比较分析⋯⋯⋯⋯⋯⋯⋯⋯⋯⋯⋯⋯⋯⋯⋯⋯⋯⋯⋯⋯⋯⋯⋯⋯⋯..76
6.2.1战略目标比较⋯⋯⋯⋯⋯⋯⋯⋯⋯⋯⋯⋯⋯⋯⋯⋯⋯⋯⋯⋯⋯⋯⋯⋯⋯⋯。76
6.2.2战略重点比较⋯⋯⋯⋯⋯⋯⋯⋯⋯⋯⋯⋯⋯⋯⋯⋯⋯⋯⋯⋯⋯⋯⋯⋯⋯⋯⋯77
6.2.3战略方针比较⋯⋯⋯⋯⋯⋯⋯⋯⋯⋯⋯⋯⋯⋯⋯⋯⋯⋯⋯⋯⋯⋯⋯⋯⋯⋯..78
6.2.4战略布局比较⋯⋯⋯⋯⋯⋯⋯⋯⋯⋯⋯⋯⋯⋯⋯⋯⋯⋯⋯⋯⋯⋯⋯⋯⋯⋯。80
7中国工业化理论的现代意义⋯⋯⋯⋯⋯⋯⋯⋯⋯⋯⋯⋯⋯⋯⋯⋯⋯⋯.84
7.1马克思再生产学说的中国化⋯⋯⋯⋯⋯⋯⋯⋯⋯⋯⋯⋯⋯⋯⋯⋯⋯⋯⋯⋯⋯⋯⋯⋯⋯⋯84
7.2现代化路径与模式的战略性创新⋯⋯⋯⋯⋯⋯⋯⋯⋯⋯⋯⋯⋯⋯⋯⋯⋯⋯⋯⋯⋯⋯⋯85
7.3解决“四农"问题的根本出路⋯⋯⋯⋯⋯⋯⋯⋯⋯⋯⋯⋯⋯⋯⋯⋯⋯⋯⋯⋯⋯⋯⋯⋯.87
7.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量⋯⋯⋯⋯⋯⋯⋯⋯⋯⋯⋯⋯⋯⋯⋯⋯⋯⋯⋯⋯⋯⋯89
7.5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式与平台⋯⋯⋯⋯⋯⋯⋯⋯⋯⋯⋯⋯⋯⋯⋯⋯⋯⋯⋯⋯⋯⋯⋯9l
7.6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启示⋯⋯⋯⋯⋯⋯⋯⋯⋯⋯⋯⋯⋯⋯⋯⋯⋯⋯⋯⋯⋯⋯⋯⋯⋯.92
结束语⋯⋯⋯⋯⋯⋯⋯⋯⋯⋯⋯⋯⋯⋯⋯⋯⋯⋯⋯⋯⋯⋯⋯⋯⋯⋯⋯⋯⋯95
参考文献⋯⋯⋯⋯⋯⋯⋯⋯⋯⋯⋯⋯⋯⋯⋯⋯⋯⋯⋯⋯⋯⋯⋯⋯⋯⋯⋯.96
后记⋯⋯⋯⋯⋯⋯⋯⋯⋯⋯⋯⋯⋯⋯⋯⋯⋯⋯⋯⋯⋯⋯⋯⋯⋯⋯⋯⋯⋯99
VI
l绪论
中国工业化理论,是研究从洋务运动以来追求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化
思想与理论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过程、特点和规律性的理论体系。
1.1中国工业化理论的研究背景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作为现代化的
核心和主导,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都必须经历的历史发展过程。工业生产方式
是继农业生产方式之后生产力发展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是继农业生产方式之后出
现的一种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十八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和标志,人
类开始进入了全新的工业时代。在资产阶级对于剩余价值的追逐下,工业生产方
式以势不可挡的趋势落推进向世界的各个角,成为各国的现代化唯一选择。工业
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参与工业化进程是每个国家推进社会生产方式现代化存的必
经之路,实现工业化是每个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条件。
一个多世纪以来,工业化相继成为各国发展的目标,成为国家富强、人民幸
福的主要标志。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受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严
重威胁,在侵略者炮火的威胁下,人们意识到,要摆脱失败的屈辱,中国必须实
现工业化。洋务运动时期,以魏源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第一批工业化思想家以“求
强”、“求富”为目标,开始了艰难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的方案失败后,从梁启超到孙中山,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实业救
国到建立民国,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工业化这一目标,以各种方式进行了不
懈的斗争。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国内封建势力的阻挠,中国的工业化进
程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性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顺应历史的发展溯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对工业化的探索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了这一工业化
的历史主题。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领导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进行
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制度,领导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
的工业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的奇迹。但是,由于经验方面的不足以及
思想方面的冒进,我们在新中国初期以及之后的几十年之间犯了不少错误,走了
不少弯路,以至于新中国成立后折腾了近30年,既没有实现生产力的良性发展,
又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改革开放国家发展战略,给中国工业化
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成为中国工业化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以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将经济建设为作为工作中心,探索与创新了中国工业化道
路,得到了一条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这一时期工业化的发展主要有
以下特点:1)实事求是,戒骄戒躁,合理制定目标;2)坚持将均衡农、轻、重
比例关系。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将调整产业结构与恢复国民
经济均衡比例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点;3)提出和贯彻“两个大局"的思路,在
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允许改革成果丰硕的先进区域先富起来;4)改变传统社会
主义工业化对公有制与计划经济的依赖,初步建立并完善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
市场经济体制,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开放竞争,通过市场与计划的双管齐下,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5)审时度势,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坚持对外开放的
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际资金与市场。
改革开放时期的工业化思想和政策,将国内外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效结合与利用,刺激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
促成了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促进了民间资本与国家资本的不断扩大,推动工业
化迅速发展,不仅做到了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中外企业齐头并进,资本、技术
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步扩张,而且在2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GDP翻两番的
世界经济奇迹。但这种发展说到底是一种外延性的发展,缺乏内生力量的支持,
内部矛盾并未解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提前完成了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
人民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经济总量也位列世界前列,并市场内物资极为丰富,
生产力能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另外,过度追求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得我国的资源
与环境破坏程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信息化科技时代的来临与经济全球化的日
趋明显,使我国迎来了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在如此的世界经济背景下,
中国共产党再次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索。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将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作为国家基本战略提出。
1999年底“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工业
化区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凭借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将“梯度发展”、
“部分先富’’转变为协调区域发展、大力开发西部的阶段。在国际经济格局中,
中国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后,顺利成为WTO的一员,标志着中国融入世
界贸易体系、打开国外市场、利用外国资金等方面也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工业化从外延型转变为内涵型,从粗犷型转变为约型,势必会对中国过剩劳
动力、就业压力等方面造成影响。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
是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中国工业化转轨的难点,是考察社会主义工业化是
否实现的重要依据。因此,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转变工业化
2
模式的同时,实施了城镇“再就业"计划,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夯实了基础。
2000年lO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中国新时期新阶段的
工业化发展战略,中国工业化从认识与操作上都发生了巨大转变。2003年,党
的“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
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
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
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
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
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
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
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仍在为实现工业现代化这一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重新考察与研究中国工业化思想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建设
中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业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工业化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关于经济建
设的学说成功地应用于中国现代化实践而形成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
学术宝库。
1.2.1研究目的
中国工业化理论是以洋务运动以来追求与实现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化
理念与学说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动因在于中国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中理论的发展与
演变对于中国工业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对工业化追求的序幕,但失败于保守力量与帝国主
义力量的压迫;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但军阀时代并不能提供中国
工业化发展的平台与环境;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探索了中国工业化问题,但
没有独立的主权,中国工业化建设就无从谈起;新中国的建立让中国工业化进程
仿佛看见了曙光,但冒进的主观与浪漫思潮又让工业化建设事业遭到重创;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中国工业化终于走
上高速发展的轨道;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
发展观,中国工业化发展进入科学、高效的加速时期。这些历史经验都是现实工
作中值得借鉴的重要思想与理论资源,都是对现实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宝贵精神
财富。
从客观规律看,总结经验是良性发展的前提,不断创新是高速发展的保证;
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史看,中国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工业化的现实
过程,中国工业化进程对于中国现代化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中国
工业化理论,目的在于总结中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的失误与教训,为中国工业化
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思想,为中国现代化事业保驾护航。
1.2.2研究意义
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实现工业化的理论都极为重要。应当说,中国
追求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亦是整个国家由衰转盛、由弱变强
的过程,也是学习先发工业国家的过程。对于仍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努
力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来说,中国工业化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历
史与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放弃任何有
利于工业化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只会阻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说到底就是自我毁
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浪潮,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之路。中国的工业化必须达到更高阶段,必须迈开更大脚步、
必须更加卓有成效,以此立于世界之林。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工业化理论的重要贡献与意义就是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
社会再生产学说。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的发展,不仅
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学说的中国化,而且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学说体系结
构,以及如何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平衡的问题;不仅丰富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学说
中实现条件的内容,并且从研究方法上、实际操作方面都将经济发展战略的问题
具体化了;不仅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学说进行延伸,而且通过以经济效益为实质
进行论述实现了理论上的升华。系统归纳中国工业化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
的规模大小、结构层次、速度快慢、效益多少等方面的内容,即可见中国工业化
理论的丰硕成果。实际上,中国工业化理论其主体部分是新中国的工业化理论,
是传统工业化模式在中国国情下的转变与发展,即要在现代社会与科技的条件
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实现“三大’’差别的“无
差别化”,并解决好新时期的“四农”(“三农”加上农民工)问题,逐步向中国
现代化的伟大目标迈进。因此,中国工业化理论是一个体系庞大、内容充实的经
济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总结。
4
1.3研究思路与框架
本文总体研究思路是按照理论逻辑架构的先后顺序进行的。首先,本文探讨
了中国工业化理论的形成背景、理论发展来源与形成脉络;然后,对各国的工业
化历程进行比较;之后,将中国工业化理论进行“党性”区分:划分为三大部分,
总结异同点;接着,对中国工业化理论的核心范畴、实现路径、指导思想、运行
平台进行论述。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由七章构成: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中国工业化理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本
章的分析,明确了本文研究中国工业化理论所处的时代背景、目的以及时代意义。
第二章是介绍各国工业化的模式与道路,结合中国工业化的历程进行比较,
总结出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第三章是介绍中国工业化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本章在系统介绍中国共产
党、中国国民党以及“第三理论”的工业化理论的前提下,对各部分工业化理论
进行了简要评述。⋯
第四章是阐述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与实现路径,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章从“三农’’问题的产生及演变为基础,扩展论述了中国传统工业化战略下的
“三农”问题,并系统阐释了“四农"问题为何是中国工业化的核心。
第五章主要阐述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思想与运行平台,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论述了新型工业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市场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经
济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第六章论述了中国工业化的战略问题。在阐述了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演变
历程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对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七章阐述了中国工业化理论的现代意义。本章的评论从正确认识与把握中
国工业化理论对马克思再生产学说中国化的发展、现代化路径与模式的战略性创
新、“四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
发展观的践行等方面对中国工农工业化理论进行评价。
第八章是结束语。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体现研究的目的和
宗旨,同时指明中国工业化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1.4工业化理论研究现状
随着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各种理论及其
渊源研究的需求也Fj益迫切和深入。中国工业化理论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对
其的研究也随着工业化的不断的深入而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国外专门研究中国工业化理论的几乎没有,更多的是在研究工业化理论和工
业化道路。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中国工业化理论的研究则是方兴未艾,但是这些
研究更多的是涉及某个分支理论,系统的提出和系统研究中国工业化理论的,在
国内还是比较欠缺的。
1.4.1国外关于工业化理论的研究现状
1)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1672年研究发现:工
业比农业、商业比工业附加值高。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吸收并继承了配第的观
点的基础上,对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三次产业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
资料的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人均国民收入提高与三次产业结构中劳动力比例
的关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提高时,劳动力相应由第一产业
转移向第二产业;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转移向第三产
业。
2)库兹涅茨法则。在配第一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通过分析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总结归纳出了“库兹
涅茨法则”:首先,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例与农业劳动力
占全部劳动力中的比例都随着既经济发展呈不断下降趋势;其次,工业部门的国
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总体上来说是上升的,不过,工业部门劳动力占
全部劳动力中的比例则基本不变或稍有上升;再次,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占全部劳
动力中的比例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其国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是基本不
变或稍有上升的。
3)钱纳里的“多国模型’’。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与赛尔昆的“多国模型"理
论是通过对101个国家在1950~1970年间的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资料概括得
出的。该模型将工业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三大六小”阶段,分别是:准工
业化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包括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
化中级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包括发达经济初级阶段、发达
经济高级阶段)。
准工业化阶段时期,农业等初级产品是主要的劳动生产产品,生产资本积累
速度较为缓慢,劳动力增长速度较快但相对有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低,
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工业化实现阶段时期,农业等初级产品的比例大大降低,
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变为第二产
业,而服务业的由于社会环境等原因基本保持不变,资本逐渐对经济增长起到主
要拉动作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后工业化阶段时期,制造业对经济和就业的贡
献下降,服务业成为保证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主要力量,资本增长趋势缓慢,人口
稳定,创新科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4)霍夫曼定理。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
6
型》一书中,对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
阐释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关系,即“霍夫曼系数":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霍夫曼定理”的主要内容是:随着工业化不断发展,霍夫曼系数不断下降:
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相对而
言,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较为落后,这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5(±1);第二阶
段,消费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逐渐被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赶超,但在规模上
仍比资本资料工业大很多,这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2.5(±1);第三阶段,消费
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基本持平,霍夫曼系数为1(±015);第四阶段,
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实现了对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越,霍夫曼系数在小于1。
5)雁行形态说。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是指通过国外引进——国内生产——
产品出口的循环使后起国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学说。
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1932年提出来的根据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史提出。日
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_当地生产+开拓出口_÷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
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图形呈倒”V”型就如三
只大雁展翅翱翔,并称之为“雁形产业发展形态”。
其它。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产品生
命周期分为产品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三个阶段。1966年他通过对
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研究,得出了与雁行形态说相似的这一产业
结构变化学说。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一国
的对外直接投资理应从该国的比较边际产业(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1.4.2国内中国工业化理论研究现状
中国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的工业化过程是相互呼应的。国内关于中国工业化理
论的研究一般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阶段:
1)关于中国工业化萌芽时期的理论研究
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标志的重要分水岭,自第一次鸦片
战争之后,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饱受了侵略与战争的痛苦,这也使很多国人坚
定了强国之路——工业化,从此中国近代史正式拉开了序幕,中国工业化理论也
应时代要求登上历史舞台。
考察中国工业化理论的发端,不能不提魏源,他是站在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
起点上的最先具有改革开放意识的经济学家,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发生剧烈变
动时期改革派经济思想承先启后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工业化理论的开拓者,“师
7
夷制夷”论是其工业化理论的核心范畴,这一理论反映了中国在近代历史新开端
的追求与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趋势,为拉开中国工业化理论史序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作为新旧历史交替之际站在历史最前沿的经济学家,魏源的工业化理论
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于魏源工业化理论的研究,杨志平(2006)指出:魏源提出了影响深远
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口号,阐述了他的关于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
术和兴办中国新式工业的经济思想;林刚(1999)指出:魏源“师夷长技"的
主张并不限于外国的军事技术。他指出船厂除造船舰外,还可以造商船卖给商人;
火器局除造军火外,“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火轮舟、
自来火、自转碓、千斤秤之属,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这实质上是使
军事工业部分转为民用,即利用军事工业的设备和技术优势生产民用产品,这个
设想是非常有远见的。
2)关于中国工业化酝酿时期的理论研究
虽然洋务运动具有积极意义与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的清政府昏庸无能,
加之地主阶级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镇压,这场在中国近代史上首次追求现
代化的运动还没进入正式的发展阶段就夭折了。直到甲午战争之后,国耻再次唤
醒了一批人的爱国情怀,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再次致力于以改革拯救
中国,在这一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第一次获得法律上的承认,民族资本主义
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但是在保守势力强大的清朝末年的社会环境中,维
新派指望立竿见影实现自己救亡图存的理想最终被残酷地扼杀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工业再次跌回低谷。
关于康有为的工业化理论,陈国清(2000)指出:在维新变法的整个过程
中,康有为等人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始终放在重要的地位,明确地提出
“以工立国”,即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认定建立和发展大机器工业是“富
国”、“强兵’’的首要途径,并竭力论证了大工业对富民的重要作用。认为大工业
的发展是增进国民文化水平、克服愚昧守旧心理、改变社会风气的重要前提。反
对顽固派鼓吹的“重本抑末"、“以农立国"等论调。认为“国尚农则守旧日愚,
国尚工则日新日智",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守旧、
愚昧,进而富强,并无敌于天下;张彩玲(2007)指出:康有为提出的关于实
现国家工业化的依据、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途径的
思想,虽然因历史的原因,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但其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对我们今天进行的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这一时
8
期中国工业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孙中山,他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思想,从初步设想
到臻于成熟,经历了大约25年时间,即从1894年《上李鸿章书》开始,到1919
年正式提出中国工业化的宏伟设想和方案——《实业计划》止。在这25年间以
及之前的准备阶段和之后的完善阶段,孙中山“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
流”,考察东西方工业化实践,吸收并借鉴了中外学者有关工业化的理论,提出
了自己的工业化构想,这些构想的思想来源主要是西方经济学、近代中国“振兴
实业”的经济思潮和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不仅提出了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而且
明确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目标与方向。这些似乎都在表明,孙中山的工业化思想
将成为当时中国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将成为中国变被动工业化为主
动工业化的转折点。
但是,当时中国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决定了中国并不能够在这一时期真正拉
开工业化发展的序幕。因为,孙中山在制定变革的纲领时,考虑到中国是一个落
后国家,虽然阐述了国家的主要矛盾,并在发展道路与方式等方面尽可能的理想
化,但实际上,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依然是如何建立起一个可以
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相对独立的政治环境,任何的改革方案都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
效果,孙中山的设想也不可能达到领先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社会制度的水平。当时
中国的发展水平,虽然有理论学说的支持,但在现实中尚未达到资产阶级革命的
前提条件,最起码的保证工业化独立发展的政治基础都没有。因此,在实践方面,
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在为建立中国工业化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这次革命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是一次类似封建时期王朝更替,并没有彻底完成反封
建的历史人物,也没有改变当时中国社会的混乱程度,中国社会仅仅是由传统封
建社会进入了军阀割据时代。因此,如何建立工业化原始积累的政治模式,还是
下一阶段的任务。
关于孙中山的工业化理论,张学强(2004)指出:孙中山借鉴西方经济发
展的经验教训,吸收古今中外经济发展思想精华,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民生主
义工业化目标。这一目标既注重实现工业化,又注重实现经济平等,符合现代经
济学的原理,也与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建设主张基本一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陶勤(2002)指出: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走国家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把发展民族资
本主义提高到国家工业化的高度。他提出的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引进外国资金
技术等思想,不仅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而且适应了当时的国情。为避免欧美资
本主义的弊端,孙中山主张两种革命同时并举,在强调经济技术变革的同时,也
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孙中山的工业化思想是其民主革命政治思想之外对近代中
国的又一大贡献,虽然在当时难以实践,但对于我国当代的建设事业却有着深刻
的历史意义。
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中国工业化理论的重中之重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
义工业化思想。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毛泽东,其新民主主义工业
化理论也是这一阶段关于工业化的重要理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工业化方面的最早成果。这一理论虽未在实践中展开,但其理论价值和探索
精神是十分宝贵的。这一理论主要分析的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在中国这
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实现国家的富强,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毛泽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就开始了工业化道路的思考与分析,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
道路就是他富有新意的大胆创想。毛泽东1944年至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时期内不
仅强调了实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重大战略意义,还明确了实现工业化是新民主
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并且指出实现工业化必须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
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理论,温小雁(2001)指出:毛泽东反复强
调,不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民族就难于真正的独立,国家就无法完全的统一;不
建立新式的工业,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也就难于巩固。因此,他将新民主主义国
家工业化的实现,视为关乎民族存亡、国家统一、政党生死的重要大事。在毛东
泽之前,如此重视工业化的领导人并不多见,如毛泽东一样将工业化放置重要战
略位置上并加以论述更是少有。
3)关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时期的理论研究
中国工业化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应该是始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
划”的实施。之后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的工业基本处于一个不断
探索与纠错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工业化思想,主要代表是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工业
化道路中的产业结构比例问题的论述。
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主要集中在对于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论述。1956
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以苏联为戒,
深刻论述了发展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辩证关系。继《论十大关系》后,在《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中,把农、轻、重的发展关系提到工业化
道路的高度,指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有了农业的发展,才有轻工业的发展,有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才有重工业的
发展;而重工业的发展又转为农业、轻工业的更大发展。以后,又提出了优先发
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的
理论。1959年,毛泽东再次提出了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过渡经济计划的原
则。到1962年,进一步将农、轻、重关系概括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
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关于毛泽东的工业化理论,王毅武(2001)指出:毛泽东的这~系列论述
从指导思想上正确解决了我国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深刻地揭示了重工
10
业和农业、轻工业之间的本质内在联系。
4)关于中国工业化发展时期的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十分重视
和珍惜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探索,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继承和
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思想,对怎样实现包括工业现代化
在内的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
想。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他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中国的特点是:“十亿多人
口,八亿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落
后于现代化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同时存在。一部分比较发达的地区,
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状况,同时存在。"
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要进行的包括工业现代化任务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
我们过去进行的革命一样,仍然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
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
会主义工业化必须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重要思想,他强调,四个现代化是
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
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
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学习外国的思想,
他提出要打破过去长期闭关自守的状态,把我国的经济建设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紧
密联系起来,坚定不移地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农业
是基础的思想,他强调,一定要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工业支援农业,
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越要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
活是不是好起来。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城市搞的再漂亮,也是不行的;邓
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也要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把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
实现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把科技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
邓小平结合中国现代化实际,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
的思想。他把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
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
工业国的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中,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
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经过
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奋斗,这就搞清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
史定位,指明了中国工业化的基本方向;他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
解放生产力,只有经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证社会主
义现代化任务的完成;他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实行对外开放,在沿
海一些地方兴办经济特区,在一些沿海城市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不断扩大开放
的领域。借鉴当时发达国家的体现现代化生产模式的一切先进经营理念、管理之
道,使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形成了从“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
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邓小平倡导,在农村全
面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农村长期单一
经营的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农工商综合发展、城乡并举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
代化的路子;他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高度,强调现代化社会生产力的巨大
发展,最主要的是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
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对于迅速发展我们的科学事业
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于邓小平工业化理论,栾雪飞、田克勤(2003)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对
中国工业化的探索和实践,以新的经验和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中国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理论。
5)关于中国工业化腾飞时期的理论研究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都对中国新型工业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陈冬(2006)
对新型工业化的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福建新型工
业化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任保平(2005)对新型工业化道路总体定位进行了深
入分析,研究了新型工业化在信息时代的背景的实现路径的转型问题,并对中国
工业化阶段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刘世锦(2005)以增长模式转型与新型工业化
道路的选择的角度,分析了新型工业化较国内外传统工业化的优势所在。
此外,不少学者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张继良、杨仁发(2008)
强调,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是路产业融合,实现路径是模式创新,力量支持是动
力机制,并提提出了政府工作中应注意的意见与建议。汪斌,余冬筠(2004)基于
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从信息化等因素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带动能力与对产业结构
的影响的两方面进行了估计,得出的结论是,信息化对工业与经济增长的贡献最
大。
在十六大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思想,极
12
大的丰富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本
质要求,两化融合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两化融合可
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前国内学者从两化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型工业化内
涵的还不多。.
..
..
... :. ...: ....
·.二.一..+
1.5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以及一些基本观点等
三个方面尝试着进行创新:
1)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的研究坚持“论从史出、人从论出,史论结合、
把握脉络,重在发展、精于评论"的基本方法,把中国工业化理论放在其产生、
发展、完善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考察,在研究理论的同时研究人物,把人物研究
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把握中国工业化理论的脉络。
2)研究内容的创新。.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中国工业化理论的研究主要集
中人物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理论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
后对新型工业化研究以及发展阶段等方面,缺乏整体性的研究。本文将试图突破
现有研究范围,将中国工业化理论从国情基础、形成、主要内容、各阶段工业化
理论的对比分析以及对中国现阶段工业化建设的启示几个方面进行整体性研究,
从整体上认识中国工业化理论,因而可以丰富相关研究的内容。
2工业化的国际比较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追求现代化的普遍选择,是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由于各国自然禀赋、时代背景及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也截然
不同,工业相关部门与领域发展的速度快慢不同,所具的规模大小有别,但从大
体上看具有同向性,因此工业化的国际比较与历史考察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对各国
的工业化模式进行分类与分析。本章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总
结出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的经验及启示。
2.1各国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工业化阶段,经过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技术
从发生了本质改变,原来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从此,资本主义进入了大工
业化社会时代,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发展。工业化始于英国,目前世界上发达
国家都基本完成了社会生产力的工业化,但它们的发展模式与演变过程各具特
点,以下主要从各国工业化的发展的时代背景、突出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2.1.1自由发展型的英国与美国工业化模式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进工业化的国家,开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英
国推进工业化的时代背景非常独特,主要表现在:
一是技术基础薄弱。在英国推进工业化的17一18世纪,当时世界范围内的技
术水平都十分低下,手工技术是主要技术,机器生产还属于少数。
二是国际环境开放程度不足。英国完成产业革命并开始全面推进工业化时,
其他国家仍处于传统小工业社会,在那种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显然是比较初级的,
基本上只限于少数地理交通方便或政策相互支持的国家之间,大多数国家的贸易
基本上是属于国内自销型。
三是市场制度尚未发展成熟。英国的市场制度经历了长时间的自我演进与完
善才形成的,其中主要推进制度形成的力量就是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从出现到
不断发展最后势力强大,才打破了传统的封建贵族和国王的势力封锁,造就了有
利于市场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经济制度。
四是资源来源带有强烈的殖民性与侵略性。英国资深的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但英国最主要是凭借其无法撼动的世界霸主地位,大肆掠夺殖民地的原材料资
源,这与当今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严重的资源约束形成了鲜明对比。
英国的工业化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工业化由市场自发推动,而非外
力推动。二是工业化的结构转变周期长、产业关联度大并依次推进。三是工业化
14
的推进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保持了基本同步的发展趋
势与发展水平。四是工业化以正常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为基础,即优先发展轻工
业,以此为动力,实现其他生产部门的跟进发展。
在18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曾经是诸如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
资本主义大国的殖民地,其中英国几乎控制着美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走向。因此,
美国最初的工业化推动力主要依靠外来力量,并非自我演进的结果。直到1812
年一1814年美国在英美战争取得胜利,摆脱了英国的统治,才在政治领域获得了
自由发展空间,从而具备了自主推进工业化的条件。在美国推进工业化建设的过
程中,充分利用了英国的工业技术以及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并学习了国外
移民等成功经验,确保了工业化建设的生产力供给充足。实际上,美国的工业化
应该可以归为内生型的发展模式,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化模式在北美地区的一种
眼神,在很多方面都与英国工业化有着相似之处。
总的来说,美国工业化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创新了工业化生产模式,
即在英国殖民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基础上,将市场工业化散化,以此能够充分利用
与调动各渠道的资金与各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二是创新了工厂体制。美国将分
散的工厂资源合理整合,统筹管理,加强分工,有效低提高了生产效率,形成了
早期形态的股份公司,为美国企业体质创新与工业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
是,创新了通用制,使得机器大生产变为现实,实现了产品批量生产和大量投放
市场,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2.1.2市场与计划并举的法国工业化模式
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89年一1794年,这次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清除
了封建势力的阻力,推动了法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法国的工业化同样始于纺织
工业部门的机械化生产,而后渐渐带动起采矿、冶金以及机器制造业等生产部门。

与英国相比,法国的工业化推进的过程相对坎坷。一是法国当时尚不具备能
与英国相当的政治与经济结构、自由的个人主义环境以及务实的国民传统。二是
法国对英国的简单效仿使它自身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法国自身缺乏民主政治的土
壤导致了它在推行民主政治的同时引起了社会动乱,最终未能起到推动经济的作
用,反而阻碍了法国经济与工业化的发展。三是尚未达到英国的经济发展基础。
例如,法国在农业、矿产资源等方面均落后于英国,这些都成为制约法国工业化
发展的因素。
4翟书斌.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MI.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P37.
15
2.1.3政府积极主导的德、日工业化模式
德国目前是世界经济大国,在教育、科技、制造业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
尤其是汽车工业与精密仪器制造领域享誉全球。二战时期,虽然纳粹法西斯对德
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对欧洲各国惨无人道的侵略与迫
害,终使它孤立无援,失助落败,成为战败国。但是,经过对纳粹法西斯的剩余
党羽彻底清除后,德国逐渐步入了发展正轨,经济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发展,很快
恢复并超越了战时水平,并更加加强了金融体系、社会保障、教育事业、科研领
域的发展,最终实现了现代工业化。另一方面,在东亚,日本同样是二战的战败
国,而且还遭受了美国原子弹的毁灭性迫害,但它同样在战后迅速恢复了经济,
在积极推进本国科教事业的发展的同时,积极利用美国等国的国际资金,形成了
良好的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生产的工业化,并一直霸占着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
位置(2011年被中国超过),创造了日式经济奇迹。应当说,日德两国的发展模
式与发展历程都出奇的相似,不仅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主导作用,而
且他们都非常注重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基于如此多的共同点,学术界一般将他们
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合并称作日德模式。
它们的工业化过程有许多共同点:1)在当时经济背景下,日德两国都属于
经济后发国家,但他们积极发挥后发优势,政府在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过程中都起
主导作用。2)日德两国的企业的主要共同特点就是卡特尔化程度较高。企业卡
特尔化是日德两国工业化过程主流势力与发展取向,由此实现了产业规模经济的
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高。3)日德两国都重视对科教事业
的发展,以培养推动工业化发展的人才力量。日德两国对于教育的重视,主要体
现在教育制度现代化,对于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实施了改革,使教育成为一个良性
循环的系统,并将大力发展教育始终坚持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政策,实现了科技
教育振兴本国的目标。4)积极寻求与利用国内外发展力量,推进本国工业生产
与社会体制现代化发展。日德两国在战败后,都积极寻求国际帮助,以推动本国
经济与政治的现代化发展。5)根据世界经济走向,适时调整工业化结构转换。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短短20多年时间里,其工业结构核心部门制造业,按时
间顺序依次经历了以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为主导,以船舶制造工业、石化工业
等为主导,以汽车、家电、高新电子产品等为主导的工业结构转轨阶段。
2.1.4中央集权的前苏联工业化
前苏联是世界上首个以中央集权模式,以计划手段实现工业化的第一个国
家。其工业化具有浓厚的计划性色彩,即通过集中社会各阶层力量大力发展工业;
高度的计划性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性往
16
往只是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力量。可见,前苏联的工业化进程,是主动的,有目
的的,而依靠市场的盲目调节与滞后反应,这样对于前苏联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目
标的实现,以及全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前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整整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一般认为,它始于1917年,
到1967年结束,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堪称奇迹的速度。
前苏联的工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起步与定型阶段,1926至1938年。前苏联在1926至1928年这三年中,
将扩建与改进已有生产规模、设备、技术作为工业建设主要方向,把发展的重心
偏向于重工业,实现了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增值达八成以上,期间年均增长率
更是达到了21.7%的惊人水平。1928年,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的实施,使其工业化进入高速发展轨道并由中央全面控制与指导。前苏联“一五"
期间将增加新企业规模与数量作为发展重点,进一步提高重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
中的比重。五年中,工业建设投入了248亿卢布资金,重工业投资额达到了213
亿卢布,这大大超过工业化最初三年的投资水平,同时也超额完成了原定76%的
投资计划。对重工业的巨额投资,大大超越了轻工业,导致了工业生产资料的跳
跃式发展,工业结构因此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五年,生产资料的比重由39.5%提
高到53.4%,超过消费资料二在工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①1933至1938年,前苏联
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这期间的工业建设投资与规模更大,冶金、煤炭、工
业有机电、化工等成为发展的重点。
其次,战时工业化储备阶段,1938至1945。这一阶段的发展的主要时间是头
头四年,其余时间前苏联疲于应对法西斯的侵略,无暇保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但战争的破坏,使前苏联工业的规模到1 945年底大幅度的缩水。因此,前苏联根
据战情需要,将遥远的东部地区设为工业化片区,将大量的军用工业、普通工业
企业及粮食、原材料、燃料等储备物资有计划地从战区转移到相对安全而且广阔
的东部地区,为此后这些地区成为新兴的工业基地夯实了基础。
第三,实现工业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N20世纪60年代。历经近30
年的发展,中央计划型的前苏联工业化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前苏联继美国之后,
成为世界上的另一超级大国,从此打破了美国一家独大的世界格局。据统计,1960
年,前苏联的GDP为2280亿美元,是美国的45.1%,英国和原联邦德国的3.1倍,
法国的3.7倍。除此之外,前苏联的一些重要的工业产品产量已占当时的世界领
先地位。到1960年,前苏联拖拉机生产总量居世界首位,发电量为全球第二,是
美国的33%,英国的2.1倍,法国的3.9倍。生铁产量、钢产量、煤产量世界第二,
位居美国之后,而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4樊亢等:《外国经济史》,第4册,北京,人民f{j版社,1990,第139页.
17
总的来说,英、美、德、日以及前苏联先后于19世纪或20世纪初开始了本国
工业化的进程,但受到国内外诸如因素的影响,它们各自选择了特点不同、但大
体一致的工业化实现路径,并都成功实现了社会生产的工业化,它们的工业化模
式与历程值得后起国研究与借鉴。事实也证明,在地域相近的地区,先发国家工
业化起到了重要带动作用,如美国模式对拉美国家的工业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日本模式影响了东亚各国的工业化,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也对中国以及东欧的
社会主义国家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2.2中国工业化的历史回顾
考察中国工业化发展史,从第一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工业化经历了诸如洋务
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新中国初期工业化、改革开放
初期工业化这些重大历史过程,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立足于自身发展条
件的情况下,顺应世界工业化发展浪潮,积极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总结出了新
型工业化道路,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与普世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创新之
路。
2.2.1中国工业化的探索阶段
中国工业化的发端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清政府在
19世纪60~90年代共兴办了24家船厂与工厂,曾国藩在1861年最早创办了安庆军
械所;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共同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系清末政府军事工业中
规模最大工厂。中国近代的军工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彩色,由于缺乏工业化基础,
技术层面过度依靠外国,因而受制于帝国主义,既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同时也助
长了帝国主义势力的嚣张气焰。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尚处于中国工业化
的萌芽阶段。
中国清末时期的闭关自封,使中国失去了发展工业化的大好时机,帝国主义
强国借助工业化的成果,对清政府进行施压,牢牢控制了我国工业化的原料、技
术、资金来源渠道。洋务派的杰出代表魏源在林则徐等改革派的基础上,深刻认
识到工业化对中国经济与军事发展的重要性,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此抵
御入侵与兴办民族工业。但是由于对工业化的认识与分析不够彻底,洋务运动仅
仅是对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模式的简单效仿,而且发展工业的主要目的
是制造军船与大炮,并不是改造生产力,因此,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另一方面,洋务派的改革触动了封建地主与官僚势力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坐以
待毙。他们利用职权便利,阻止了洋务派改革的推进,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制下,
洋务运动最后也只能夭折于零星的工业化成果的襁褓之中。
18
时至戊戌变法期间,以谭嗣同、康有为的变法派再次试图推动中国近代工业
化的发展。谭嗣同认为“人我通"、“中外通”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两个主要渠道。
他指出“人我通”即指有能力办机械制造厂的民族资本家,即能使穷人有工可作,
提高就业率,而且富人通过兴办工厂也会使自身财富不断积累,实现穷人与富人
皆富的共赢局面。“中外通”即指中国应该积极与国外进行贸易活动,通过贸易
增加社会财富。谭嗣同主张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使工业产品数量富足,则不
用畏惧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贸易活动,他认为当时的中国并无需担心白银会
因为贸易流失至国外,因为中国的白银储备量能满足任何形式的国内外贸易需
求。康有为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思想则集中在“富国"、“养民’’的主张上,他提出
的“富国’’政策包括:铸币、钞法、铁路、机械轮舟、开矿、邮政,这实际上就
是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养民”则包括:劝农、务工、惠商,实际上就是为资本
主义工业发展提供友善的经营环境与准备充足的后备生产力。
清末民初,一些追求现代化的仁人志士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希望通
过发展民族工业使中国再次立于世界之林。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张之洞与孙
中山。张之洞指出工业是“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欲养穷民,查荒地不如
劝百工;欲塞漏卮,拒外人不如造土货。富民富国,确实可凭。"他的主持督办
的实业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督办芦汉铁路,另外一方面是将武汉打造成为
当时中国内陆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张之洞主张“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
学",在他主管的18年时间里,他以修筑芦汉铁路为由,兴实业、办教育、练新
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
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
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
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
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
的重工业基地。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
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
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
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后,积极探索如何使中国快速实现现
代化的道路。民国初期,他在《中国如何发展实业》等文中主张,中国要通过发
展实业的方式实现现代化。他对于实业的发展计划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对北方、
东部、南部区域的建设,对全国铁路建设的整体规划,对于民生方面的全盘规划,
对于冶金工业的综合规划。应该说,孙中山的实业主张,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普
适意义。他在对北方、东部、南部区域建设的规划,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优
先发展沿海地区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规划基本一致,足以见得孙中山先
19
生思想的先进性与深谋远虑。
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在巩固了新民主主义的成果同时,对中国工业化问
题进行初步探索。他反复强调主权与独立对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意义,指出没
有独立与主权工业化就无从谈起,没有工业化的发展独立与主权也没有办法得到
切实的保障。此外,毛泽东考察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历程,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既不能照
搬欧美式的传统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也不能简单复制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
式,而是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毛泽东通过具体论述了发
展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以及中国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体现了他实事
求是的精神,应当说,在当时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能达到这种高度实属不易。
2.2.2中国工业化的实践阶段
1)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历程(1953~1978年)
中国工业化发展经历了之前的探索历程,应当说直至1953年实施国民经济发
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才正式进入了中国化发展的实践阶段。在发展道路
方面,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绕开了优先轻工业发展的工业化发
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应当说,这也是由于当时中国与前苏联的密切关系有
关。当时的苏联是两大世界超级大国之一,对于苏联的工业化发展路径,当时的
发展道路制定过于盲从与苏联模式,忽略了我国薄弱的工业基础与人民群众迫切
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愿望。也许是建国初期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党内的领导集体清
醒的头脑,当时赶美超英的激进风气在党内过于盛行,这种意识自然蔓延至了整
个中国,全国对于重工业的过度倾斜,使自然环境、生产资料以及生产工具遭受
了毁灭性破坏。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中央集权计划经济模式,并建立了数量众
多的国有企业,试图通过这种计划性的资源高度集合的模式,加大重化工业的投
资和重工业的生产规模。中央集权的计划型工业化模式的影响力迅速扩大至整个
国民经济体系,计划经济体制从此主导了后来30年德中国经济发展。通过实施计
划型的重工业化发展战略,我国的一些重工业指标得到了迅猛增长。1952年至
1965年期间,我国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幅达15.5%,比轻工业年均增长率高5.5
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5.5%提高至48.4%。从1953年到1980
年,工业投资54%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达54%,而重工业投资占工业总投资
的比重为89%,资金主要用于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发展。
这期间,中国工业体系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也正式进入了初
级阶段。
失误往往伴随着成就,这一时期的工业化缺陷和失误虽然受到了时代背景的
20
影响,但一些主观因素同样是造成不利局面的重要因素。由于重工业在产业结构
中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缺乏协调机制,因此重工业的快速增长仅仅只是局限于成果
独享与单独循环,致使出现了轻工业过轻,重工业过重的问题,除重工业外,三
次产业的生产部门的发展较为落后,特征表现为高积过累、消费过低、效率不高。
而我们都知道,消费需求当消费品短缺时会受到受到严重抑制。在这一时期,工
业虽然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三次产业之
间的相互关系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凸显出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的缺陷。以
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工业化的往往是“工业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逐渐失
衡——调整产业结构——协调产业结构关系——继续促进工业快速发展”的曲折
过程,国民经济的发展呈一定的波动性。内部存在矛盾的产业结构致使国民经济
的增长缺乏稳定性与持续性。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资本与劳动力
在统购统销模式与户籍制度的控制与束缚下,被集中配发至城市和乡村,因而,
农业产值与非农业产值的比例关系,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就业问题在城乡
二元割据的格局下不断恶化。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从
1952年的34.4%上升至1978年的61.9%,但这是基于80%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农业生
产上的数据。1953至1978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仅为2.1%,可见,这一期间,
农、轻、重比例关系已经严重失调,产业结构的扭曲以及对工业生产的过度倾斜,
使得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农业生产在长时间内无法扭转尴尬的境地。闭关自守
加上保护性的贸易体制,无法充分发挥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也无法合
理利用国际资金,而错误的“内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造成了国内中
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的现象,虽然我国依然保持着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增长
速度,但这种经济增长却无法演变成真正的经济发展,经济效率与国内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优化产业结构关系时期(1978"-1992年)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对工业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以调整结
构关系为工作重点,减缓了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以市场需求导向为改革的重要依
据,将消费导向型作为工业化的转轨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关系。从1980年开始,
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政策,即在原材料、燃料、电力的供应方面优先轻工
业;在挖潜、革新、改造的措施实施方面优先轻工业;优先投资轻工业的基本建
设;银行优先贷款给轻工业;在引进技术和外汇方面优先轻工业;在交通运输条
件的使用方面优先轻工业。此举打破了重工业体系内单独循环的平衡,将受压已
久的强大消费需求彻底释放,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牵引力推动工业化快速发展。此
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方面的最大成果,中央集权式的工业管理体系被逐步击
垮,除此之外,1984年还进行了微观经济层面的“放权让利”改革,极大地刺激
2l
了企业内部的积极因素,市场机制加入资源配置环境,轻纺工业挣脱开昔日制度
的束缚,在价格弹性与市场需求两方面的强烈刺激下,推动了非国有经济进驻入
轻工业生产部门。可见,调整重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畸形比例结构的手段主要是
通过引入非国有经济进驻轻工业,至1998年,非国有经济占轻工业的比重已达
77.1%。
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在需求导向型工业化的战略背景下,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与特定阶段形成高增长产业,起到了明显的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
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呈不断提升态势,他们的消费结构也在
不断变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国城乡居民这一时期的需求取向已由
基本的生存需求升级至的社交需求的层面,他们的消费共向性导致了全国各地出
现“家电荒’’等现象。消费品需求远远高于生产力的情况对家电业的发展起到了
重要的刺激作用,不断有资金进驻家电业,使家电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外,轻
工业与重工业关系逐渐趋于均衡,轻工业与重工业的逐渐形成联动关系,重工业
不断为轻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原料与设备的供给,由此加快了轻工业的发展,而
轻工业的发展的正反馈亦拉动了重工业的发展。
1984年的农村改革,极大程度地刺激了农村的活力与农民的积极性,扩展了
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空间,乡镇企业在农村工业化的浪潮中崛起,成为农村改革的
重要成果,是推进中国工业化的又一生力军。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工业化进程
继续推进的步伐中,每年有两千万至三千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向非农
产业或涌入城市。1993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为一亿两千万,不仅人数多于国有企
业就业人口,而且乡镇企业总产值就曾经达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之多。中国的工
业化进程,不仅在于城市工业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农村的工业化,城市与农村的
工业化并举,打破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相互排斥与独立,构成农村与城市农业化相
互依存相互联动的关系,使人数众多的农民群体投身现代化的建设中,在一定程
度上加快了农村与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也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
动力后备军。
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三次产业的结构关系逐渐趋于平衡,
计划加市场配置方式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经济发展完成由封闭向开放的转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继续推进但仍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两项长效、常
规机制在这期间逐渐形成:首先,工业化发展战略正式确立为需求导向型,即以
调整优化消费结构为动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这一工业化发展方式逐渐明晰并
贯彻落实于日后关于工业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其次,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联动机
制基本形成,鼓励更多的农民与和农村参与到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进程之中。同时,
这一阶段也产生了产业结构的新矛盾,粗犷型与高消耗型的工业发展模式造成了
我国资源与环境压力的增大,致使我国一度在生产原料与能源方面出现紧缺。
3)产业结构升级带动重工业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系列变化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上世纪
80"---90年代,中国顺利由实现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过度至中级阶段,经济制度与体
系趋于成熟,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主要表现在:普通工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加工技
术覆盖网络不断扩大,工业产量增速较快并接近最大化均衡,工业日趋集约化,
工业产能过剩,利润率有所降低。上世纪90年代末,有效需求不足逐渐代替生产
商品能力问题成为限制中国工业发展的原因,中国经济发展技术集约化和制度创
新化成为保证中国工业化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产品必须具有多样性与
差异性以及内含高额的附加值。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
村市场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发展。国际市场方面,竞争点从追求产品互补性和传统
比较优势竞争,转变为注重产品的替代性和竞争优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增强综合国力、抵御危机能力,拓展国内外经济增长空间成为中国经济工作以及
促进工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消费结构的继续优化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上世
纪90年代中期,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再次升级,传统家电类,如电视机、电冰箱、
电扇、洗衣机等的消费依然势头猛劲,空调、个人电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中
高端电子产品产品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的喜好,推动了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
1994年与1995年这两年的电子信息业产值年增长率分别为33.4%、32.7%。电子工
业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增长排行榜上的“领头羊”,并将高速的增长率保持至今。
电子、通信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9年的1.4%增)JH至lJ2001年的
4.2%。2001年电子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匕1989年的5%翻了一番;经济总
量的迅速增长凸显出电子信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据统计,电子信息产业对
工业增长贡献了20%的权重。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含量高的特点,促进了产业结构
的升级转变。居民的消费取向由传统的生活需求向社会交流需求的转变,从而使
得汽车制造业、房地产等新兴快速发展产业的佼佼者。因为汽车制造业产业具有
涉及面广、链条长、规模大的特点,盘活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强,尤其对炼钢
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等重化工业生产部门拉动了较大需求。重工业为核心
逐渐成为工业发展的转变方向,重工业在这一阶段呈现出较强势态。不过,该阶
段重工业的增长方式同改革开放前的模式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前者结构关系的调
整是基于工业发展的客观原则,而后者是激进、冒进的大幅度跨越式发展。诚然,
在这期间伊始,工业发展主要是为了扭转交通不便、原料不足、科技含量低等不
利局面,到了2000年后重化工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是由于
房地产的兴起以及之后的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助推力作用。
20世纪末至2002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
中国告别了经济短缺时代,这是进入实现工业化的中级阶段的表现,也是工业化
建设的成果。但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自然资源丌采以及能源消耗的病症一直存在于
中国经济内部,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仍旧保持着很高的速度,但是环境与生态资
源已承受巨大的压力,这都是工业化发展过度追求数量、过度扩大产能的结果。
为此,应拓展工业增值空间、刺激内需、加强自主创新、实现传统农业与工业生
产现代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民营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等措施,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为该阶段工业化发展的主攻方向。
该阶段工业化具有以下特点:基本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体化;通过合
理调整浮动汇率以及降低关税等方式,工业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
工,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加强现代农业发
展。
2.2.3目前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虽然我国目前工业化已进入实现阶段,但工业化水平仍旧与发达国家存在较
大差距。因此,我们应清醒认识中国工业化特殊性与产业结构的缺陷,顺应世界
经济发展浪潮,理清我国工业化目前的发展目标与主要工作,推进工业化进程快
速发展。
首先,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至非农领域,努力消除城乡=元经济结构对
工业化发展的制约。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一系列偏重工业
发展政策的产物,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的主要
特征是:1)“三农’’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的农业依然比较脆弱,粮食为主的农
产品生产缺乏长期长效的机制保证,农民收入较低,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众多,致
使有效内需难以增长,农业生产水平仍旧比较落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向
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水平、基本医疗保险等方面仍旧全面落
后于城镇水平,如果“三农”问题仍旧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很有可能引发相
关的社会动荡。2)城镇化发展缓慢,城乡区域合作协调性较差。我国城乡二元
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始终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城镇化水平一直滞后于工业化
水平。因此,要推进城乡区域和谐合作,加强城镇化发展,努力实现我国工业化
与城镇化齐头并进的目标。3)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现代农业亟需加强。虽然
我国目前生产的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但由于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仍有超过3.8
亿的农业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这一数量大大超过了世界其他经济发展国家的
农业从业人数。假如这其中的大部分劳动力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投入我国城镇
化的建设中,那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因此,我们要加强现代农
24
业的发展,解放与发展农业生产力。4)我国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这一群体的
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我国农民进城务工人数逐年增多,目前
已达2.4亿以上,他们在城市的就业、医疗、保险问题,以及他们的子女的教育
问题已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需要通过多方渠道加以解决,应当放在工
业化工作的重要位置。
第二,协调市场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市场是工业化的运行
平台与基本条件,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经过程,因此,要正确认识与处理这三者
的关系,这对于推进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现阶段市场化已较改革
开放前取得了明显进步,但许多方面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并且市场化水平已落
后于工业化水平,制约了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协调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关系是现阶
段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我国市场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的主要表现在,各要素
市场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国民经济中
第三产业,尤其服务业与商业的比重偏低。因此,必须促进各类市场与市场中介
的快速发展,大力提高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从而创造推进工业化进程的
有利条件。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内在联系看,工业化应带动城镇化水平发展,相
应的城镇化也应对工业化具有正反馈作用。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
一,由于过去工业化发展倾向重工业,导致城镇化进程不仅输在了起跑线,更在
过程中被工业化发展拉开了更大距离。城镇化滞后与工业化,会致使农村工业的
相对分散,不利于农村工业的集中发展,也使得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的效益
降低,对工业化效率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制约了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与第三产业的
发展,无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向非农产业提供有利支持。可见,工业化水平
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的城市化的发展程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共同进步。
第三,优化工业结构关系,在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工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
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专业水平的提升,以及工
业国际贸易的扩张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动力。纵观工业化先进国家的工业
史,工业化水平一般是同国际竞争力一同提高的,我国工业结构关系的偏差则打
破了这两者原本的发展平衡。我国当前国民经济中工业所占比重过大,这样的产
业结构关系,使需求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工业生产力,这些因素都不利
于工业化水平提高,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工业市场的扩张。可见,我
国工业化水平的发展质量以及工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改进的关键在于有优化工业
结构关系。所以,当前工业化进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关注工业结构关系的优化,以
此提高工业化发展质量和工业化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25
2.3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我们知道,历史对当前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各类型的传统工业
化道路的区别,以及各自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分析比较。
1)国情基础与工业化模式的多样性
综合上面所述,各国工业化并不是以相同的路径为基础进行的,而是具有多
样性的特点。工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对于其他部门的发展具有带动
作用,也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主要发展力量,但工业的发展不能独立于其他部门,
自我循环与自我带动则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工业化模式的选择,基于多种因
素,不仅包括自然禀赋、地理位置、社会制度等自身条件,而且还必须考虑国际
因素,如国际资金、国际竞争力、国际经济环境等方面。历史与实际都证明过,
无论哪个国家,都不能照搬别的国家的工业化模式,因为即使单一的模仿能给一
国工业化带来短暂的高速增长,但忽略自身因素的内部矛盾如果不解除,那么积
累的矛盾爆发之时,短暂增长的成果就会在一瞬间失去意义。因此,我国应该积
极发挥后发优势,循序渐进,借鉴先进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根据自身特点,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2)政府干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
英美这三个工业化先进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不约而同的依靠市场配置资
源,实行自由的工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竞争手段,对市场中的经济主体进行优胜
劣汰,以此不断完善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工业化。但是德国、日本、前苏联的工
业化过程中则加入了政府的干预力量,利用计划手段将资源集中于事先制定好的
发展领域,这往往是由于这些国家在工业化初期缺乏成熟的市场机制以及社会经
济基础有关。应当说,适当的政府干预,可以弥补市场的盲目性、滞后性以及失
灵的缺点,更好的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但是,一国的发展目标不仅只是经济目标,往往还保罗军事、政治等领域,
而市场主体逐利目标的单一性则与国家的发展目标无法完全切合,甚至会有冲
突,所以,政府干预的政治性与社会性往往会伤及市场主体的利益。因此,政府
干预利弊共存,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只要我们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适当调整政
府目标与市场经济主体发展目标的关系,在他们接合点做足功夫,就能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正面作用。
3)科技创新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工业化的最早动因之一就是科技创新,如果没有富有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的发
明,就工业发展就无法付诸实践。应当说,科技创新贯穿着整个工业化的过程,
它为工业化发展保驾护航,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没有科技创新,工业化
就如同没有引擎的汽车,无法正常前进。考察产业革命的发端,我们发现第一技
26
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即便是在美国、德国这类产业革命后一段
时间才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科技创新对于工业化的贡献权重也相当之大,而亦可
看做他们的工业化发展是在同时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快速发展的。所以,世界银
行的一份关于工业化的报告是这么说的,“美国和日本都是通过模仿与革新国外
技术而崛起成为世界工业领先强国”。在现今信息时代,工业化后发国家可以在
模仿先行国家的基础上,改革技术,助力本国工业化发展,这也同样源于科技创
一新的进步。因此,新时期新阶段,中国要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深化改
.革开放,加强自主科技创新,并把握当今知识革命的契机,形成适合中国特色工
业化模式的科技力量,推动中国工业化快速有序发展。
4)工业化过程中制度创新的作用
制度是决定工业化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人类工业史发端于英国这不是偶
然,而是因为英国的经济制度为工业化提供了发展的土壤与温室,使得产业革命
得以首先在英国爆发。制度问题是工业化发展的生存问题,没有制度的支持,工
业化就举步维艰,而工业化的推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世界各国的
工业史告诉我们,工业化必然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而市场经济体制能迎合工
业化的需求刺激其不断发展。应当强调的是,在美国工业化过程中,生产组织方
式方面的微观制度创新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业生产率,并对现代生产的产生巨大
影响,这种制度的创新意义不亚于重大技术的进步。可以说,美国之所以能成为
世界一流工业强国与超级大国,其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可谓贡献巨
大。
5)工业化过程中开放环境的作用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国际资金与国外市场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这不仅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背景下,各国经济
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国内市场的开发空间势必会不断缩小,
如何合理利用国外资源,是各国工业都会面临的重要命题。由于一国的经济结构
的内生错位性,其资源、产业、市场、消费结构很难同时满足各种需求。即便是
经济强国,国内市场开发深度与广度程度都较高,也无法忽略国外市场的重要作
用。原因在于市场容量的决定因素并不仅仅是市场规模,还包括市场质量和结构。
充分地利用国外市场,有利于发挥本国的资源优势。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
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以开放的政策,融入国外市场,各国可以利用国际分工,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劳动力价格会不断升高,而
充分利用国外领先科技可以加速本国科技的发展,从而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规模经济效益的利用在科技创新推动下,已成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而规模
经济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占有充足的市场容量,国外市场正是规模经济利益充分
利用的绝佳空间。相对工业化先行国家,后发工业化国家貌似在国际市场中已处
于劣势地位,其实不然,后发国家同样可以利用外国资金冲破某一些落后部门的
发展瓶颈,这样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国际市场与国外资金可以为有潜力
的企业提供发展资金与空间,从而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先行国家的工业化
能够顺利实现,与充分利用国外市场有着不可否认的紧密联系,这些经验值得我
们好好借鉴与总结。
6)产业结构与工业化的关系
虽然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各不相同,但无论其发展历程如何复杂与曲折,
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
推进,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了,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度也不断提
高。随着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力的也必然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
社会经济是一个关系复杂的体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任何一个产业都
是与相关产业互为依靠,相互依存的,而它的产品都要被其他相关部门经过生产
过程而消化与吸收,各产业部门形成的生产链彼此连接,关系紧密。所以,国民
经济的各个部门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投入与产出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都必须以
其他产业的产品作为自身资源配置的依靠,从而构成自身的生产能力,各产业之
间最终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机统一。在世界范围内,若是本国的产业结构中各部
门关联程度较高的,如美国、德国,其实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就十分迅猛,经济
增长速度就非常迅速;假如关联程度较差,甚至个别或关键部门因落后形成经济
发展瓶颈的,其工业化水平就比较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就比较慢。应当说,产业
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各构成部份之间的均衡性和协调性决定了整体功能的大
小,因此,各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紧密衔接,协调发展,
这样才能推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国民经济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
另外,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发现,交通运输业既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又
会在其获得发展后推进工业发展。先行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历程中都出现过
工业带动运输业,运输业反哺工业的过程,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铁路建设的对工业
发展的作用。铁路大规模的建成后,对工业化产生了正反馈作用,从而带来工业
化的迅猛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工业史看,不同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变的时间不同,但这并不是
决定工业化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可见,各国的发展战略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基础,
产业结构的转变过程并非不可逾越的,在一些特定阶段工业化是可以跨越发展
的。
7)社会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工业化说到底就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但其涉及面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范
28
畴,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价值取向,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工业化
初始时间,国外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贡献程度,以及其自然资源禀赋,乃至其地理
位置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该国的工业化进程,可见,影响工业化进程的
因素是多方面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过程。一

工业化的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表明,工业化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经
济结构的转变同时也对社会形态的变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工业化虽然极大丰富
了社会物资财富,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造成了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破
坏、环境污染等严重的问题。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
的目也是出于争夺发展工业化所需的市场和资源。工业化对自然资源的耗费以及
造成的国际冲突,需要我们用新的视野重新审视工业化这一时代发展主题。
3中国工业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是中国现代工业化历史中的两大主体,中国国民党在民
国时期主导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工业化拉
入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践蓝图中,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新篇章。
3.1中国国民党的工业化理论
国民党的工业化理论作为曾经在中国土壤上进行过一定实践的工业化理论,
对于我们总结经验与教训,客观分析中国工业化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简
单地说,中国国民党的理由应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民国时期的工业化理论,二是
1949年后国民党在台湾的工业化理论。由于研究条件有限的原因,对于国民党的
工业化理论研究,目前专业文献、学术文论等方面的资料仍较为缺乏,因此,该
部分内容采取的是以研究国民党在民国时期与台湾时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政
策、特点为主的研究方式。
3.1.1民国时期工业化发展概述
从1912年至1936年,民国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实际上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不错的
进展,但这些成绩并未被大多数人所认知,因此学术界的评论也比较少;不过,
民工时期工业化进程在宏观结构性等方面确实存在问题,阻碍了工业化的推进。
经过这25年的发展,民国时期的社会资本总额翻了两番,工业总产值增加了
3.2倍。山这一阶段的增长速度不论与同一时期的其他工业化国家或者是历史上的
工业化国家相比都不逊色,今天看来,这一成绩值得称赞。需要强调的是,史学
界对民国时期民营工业的“黄金时代”的论调,本人认为是有待商讨的。他们认
为民国时期的工业发展仅是在一战时期较为快速,而后即转入衰败阶段,但根据
民国时期的社会资本总额与总也总产值的增长幅度分析,民国进入南京政府时代
后,国营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是不断提高的,不过,这一阶段的民营
工业与国营工业的增长势头相比毫不逊色。
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民国初期的工业基础是十分薄弱的,不管工业总额
或者是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都比较小。这25年里,民国工业虽然以较快的增长速度
在发展,工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份额持续提高,但即使是在1936年这一民国经济
峰值时期,机械制造工业在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重仅为30.6%,近代工业占整体
工业的比重仅为23.69%,在整个工农业生产总额中仅占11.35%。学这些数据为我
。龚会莲,变迁的民国工业史(1912—1936)[D].《西北人学》,2007.
%龚会莲,变迁的民国工业史(1912-1936)[D].《西北大学》,2007.
30
们更好的分析民国时期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可观依据,另一方面也对我们考察民国
工业化进程给予了启示,即研究这一时期的工业化数据需从整体出发,不能以点
盖面,那样就会离真理越来越远,无法准确、客观地概括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程度。

此外,经过25年间的发展,民国工业结构越发完善与合理。在内外部条件的
影响下,民国工业化不得不忽略市场需求等重要因素,而倾重于发展国防军工为
主的重工业。但是,随着民国政府的集权体制与能力在种种历史条件下不断瓦解
与消弱,国库持续亏空,民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以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因此,政
府己无力支撑军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发展,民国工业的衰败自然已无法避免。可见,
虽然工业在一些特定时期可以采取跨越式发展,但是民国时期过于偏重重工业而
轻视轻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模式,并不能加速民国工业化的进程,而导致了资源
的极度浪费与环境的大规模破坏。
3.1.2国民党在台湾的工业化发展概述
内战失败之后,国民党退败至台湾,从此台湾在之后的极短时间内,完成了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了工业化,使台湾从一个东海上的一个不知名的
小岛屿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目前,台湾的人均GDP己达34743
美元,超过了日本,逼近了德国,而在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等高
新科技制造业方面台湾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见,工业化发展对台湾整体经济
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分析,台湾的工业化进程可以
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化原始积累时期,1946""1952年。该时期台湾的工业化处于原始积
累阶段,因此,国民党试图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实施土地改革等方面,恢复台
湾的经济活力,为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打好基础。至U1952年底,台湾第一、第二产
业生产基本恢复到了战前的峰值,经济逐渐步入稳定发展时期。
2)工业化起步时期,1953"-1960年。这一时期,台湾的工业生产的主要特
征是“自给自足”。重点发展了农产品加工、水泥、纺织、食品、塑胶等劳动力
密集型、科技含量较低的工业。
3)利用国际市场时期,1961~1973年。这一阶段,国民党制定了出口导向
型工业发展战略,将出口加工工业作为重点,实行贸易扩张,积极利用国际市场,
拓展拉动经济增长的国际空间。这12年问,台湾第二产业年均增长幅度为18.5%,
工业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26.7%,GDP年均增幅达10.1%,台湾正式进入经济
高速发展阶段。
4)“偏重"时期,1974~1982年。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使刚刚起步
的台湾工业化进程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也暴露了其工业化模式缺乏重工业支撑的
弱点。国民党政府随即制定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方案,将钢铁、交通运输、造船、
电力、石油、石化为主的重化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平衡了轻、重工业比例,使
台湾工业化进程逆“危机”形势而继续推进。
5)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时期,1983至2000年。国民党政府通过调整经济结构,
使重工业占比大工业的比重不断提高,而后又顺应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推进台湾
市场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改革,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使电子、信息、机械制
造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的高新科技产业成为推动台湾工业化进程的新生
力量,最终实现了社会生产的现代化。
虽然台湾用极短的时间实现了工业化,但其在工业化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一些
问题。
首先,台湾的工业化发展过度依靠国外市场与外国资金,如高度依赖美国市
场与日本资金。台湾虽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这种高度依赖性的经济模式缺乏
对自身市场的有效开发,极容易受到国际势力的牵制,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也减
弱,此次金融危机对台湾的影响就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台独势力的行为不仅伤害了祖国大陆人民的感情,而且也违背了台湾
岛居民的民意。经济方面,无法有效利用大陆与市场资金。政治方面,难以获得
国际力量的支持。这些因素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台湾工业化的发展。
再次,产业结构出现失衡,过于偏重高科技产业,而轻视了对台湾工业化进
程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传统工业。虽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目前的主流趋势,但是
不能忘记传统工业对解决就业问题、均衡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如今,由于被高科技产业吸走了大量的财力与人力资源,台湾的传统工业发展十
分缓慢,已到了十分危险的势态,需要当局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关系,否者之后的
损失将不可逆转。
最后,台湾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速度较快,时间上几乎是处于跨越
式发展的,而这种迅猛的发展速度虽然给经济社会带来了较好的效益,但是需要
考虑的是,必然也在资源环境方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生产原材料可以进口,
但是环境的破坏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的,因此,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问题,
应当引起台湾当局的重视。
3.1.3孙中山的工业化理论
孙中山作为中国国民党的主要创始人与代表人物,他的工业化思想在那个时
代具有领先其他国民党人的先进性与完整性,对民国时期国民党的工业化建设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于民国时期国民党的工业化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
32
于研究孙中山的工业化思想。
辛亥革命胜利后,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开始思考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问
题,他主张大力修建铁路,认为这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但很可惜的是,辛
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仍没有完成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之后,
中国仅仅经历短暂的稳定后又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在这样动荡而且缺乏主权的
社会背景下,孙中山无法将其工业化发展方案与抱负付诸于实践,只得继续革命,
为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争取稳定的政治基本。在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历程中,孙中山
也不忘完善他们工业化理论体系,1916一--1921年,他经过不断修改终于完成了《实
业计划》的写作,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较为系统、较为完整的工业化发展方案。
《实业计划》的主张主要包括:计划用lO至U20年,修建10万英里铁路与四大海港;
大力发展电力、钢铁、煤炭、石油等重工业部门以及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
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农促工,大力发展机械化农业。总的来说,《实
业计划》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明确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振兴实业是
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步骤,以此才能推动国民经济近代化。可见,其核心思想实际
就是工业化思想。孙中山的工业化思想不仅符合工业化的客观发展规律,而且充
分考虑了当时的中国国情,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深谋远虑:
首先,孙中山从工业化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以针对性、全面性的国民经济
发展思路,提出了基于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发展、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工业化
道路。在产业结构关系方面,孙中山指出“欲谋实业之发达者,非谋一端之可成
效也;必也万般齐发,实能收效。"①,强调发展实业不能偏门,必须从国民经
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形成较为系统的大工业产业。此外,他还指出当时中国的内
外部环境迫使中国必须在加速追赶先行工业化发达国家,这是主权独立、国家富
强的根本出路,因此,他认为工业化的发展快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因素,而推进工业化进程实质上就是要从整体上协调经济结构,完善工业产业体
系,因此必须农、轻、重并举,大力加强交通运输的工业化道路。
孙中山指出,完善工业产业体系不仅要全局规划,而且要统筹兼顾经济结构
中的其他部门以及产业结构中的其他产业。但另一方面,由于“实业之范围甚广,
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②,孙中山认识到优先发展部分
优势产业也是中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经济结构中各部门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些
产业的发展在工业化起步时期必须优先考虑,“当关键及根本工业既发达,其他
多种工业皆自然于全国在甚短时间内同时发生。"@所以,孙中山指出“予之计
回孙中山研究论-从【C】.中山大学学报,1987.(5).P74.
@孙中山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P383.
@实业计划(第五计划)【A】.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P377.
33
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
此皆为实业之利器,非先有此种交通运输屯集之利器,则虽全具发展实业之要素,
而亦无由发展也。其次则注重于移民、垦荒、冶铁、炼钢,盖农矿二业,实为其
他种种事业之母也。农矿一兴,则凡百事业由之而兴矣,且钢铁者,为一切实业
之体质也。凡观一国之实业发达与否,观其钢铁出产多少可知也。”∞
其次,孙中山提倡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开拓国际市场,吸引国外人才来中国
工作,凭借国外先进技术推动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
孙中山在考虑中国工业道路的时候清醒的意识到,在近代中国这么一个一穷
二白的大农业国实现工业化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他认为许多潜在因素可以帮助中
国加速工业化发展。一方面,从客观条件看,我国工业化具有人力、财力、自然
资源等方面的潜力尚未完全开发出来;另一方面,从人民愿望看,他们迫切希望
翻身做主,摆脱贫困。在分析过上述因素后,孙中山指出推动近代中国工业化快
速最主要的是要解决技术与资金的问题。为此,孙中山主张加强对外贸易,提倡
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科技以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
代中国,在利用国外资金与技术方面,要注意防止帝国主义势力对我国经济结构
中的各部门的控制,洋务派改革过程中的帝国主义势力的渗入就是前车之鉴。为
了避免重蹈“洋务运动”的覆辙,孙中山坚持“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
之在人则亡"的原则,指出利用外国资金与技术必须建立在掌握主权与独立的基
础上,并鼓励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力度,以增强综合国力,弱化对其他国家的
依靠程度。
孙中山的工业化理论,不仅注重强国,而且致力于富民;不仅主张开放的对
外贸易政策,而且更在意主权与独立;不仅重视发展重工业与交通运输业,而且
统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实业计划》不仅以中国近代国情为出发点,而且借鉴
了先行工业化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足见孙中山先生对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模
式见解之独到。他为工业化发展制定了详细全面的计划,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对
实现中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为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注入了一支充满活力
的营养剂。综上所述,孙中山的工业化理论在那个年代能具有如此进步性与前瞻
性实属不易,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高瞻远嘱。
3.2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理论
从中国共产党获得相对独立的政治环境为起点,根据各阶段工业化发展领导
人物、工业化思想代表人物以及重要的工业化发展政策与方针来划分,中国共产
党的工业化理论可以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新中国建国初
①中国实业当如何发展【A】.黄季陆.总理全集:下卷【M】.北京:联友出版社,1944,P119.
34
期的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改革开放时期的邓小平工业化思想以及新时期新型工业
化道路。
3.2.1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之前,一直受到民国党与侵华日军的压制与迫
害,在对抗与斗争为主要任务的时期,经济发展尚未成为中国共产党考虑的主要
问题,工业化发展更无从说起。直到新民主主义的成果不断巩固与拓展之后,中
国共产党的工业化理论才出现了诸如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毛泽东工业化理论的宝
贵结晶,这一阶段的工业化思想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化问题进行
了深化与初步实践,而且对中国工业化基础、方针、路径等领域都进行了探索,
为中国共产党工业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工业化理论的理论来源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再生产学说,二是中国工业化历程的理论总结。从历史的角度看,新
民主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体系构建早在工业化道路的具体实践之前就已经完成,其
发端并不是新中国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以毛泽东为代
表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者对新民主主义的工业化的设想,毛泽东反复强调中国工
业化的重要性,并阐述了主权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特殊意义。
关于政治独立对于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就明
确指出过:“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
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
国”。①后来,毛泽东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没有一个独立、自主、民
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只有中国的工业发展了,中国在经济上
不依赖外国了,才有全部的真正的独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建国
初期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使国家稳步地从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在新中国建国初
期,我们的社会生产可以概括为城市里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农村是小农业的汪
洋大海,总体来说就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产值不管从数量或
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说水平都比较低,落后的农业的全国性改造在这样的条件
下根本无法进行。因此,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首先得建立在有独立和主权的基础
上,相应的,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使中国具有真正的独立和主权。
3.2.2新中国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
毛东泽工业化理论的正式提出,最早可以追溯至U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次全
会上,毛泽东在报告基于当时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可能性
@《毛泽东选集》第3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1年版,第982页
35
和工业化具体过程的难点作了深入分析,决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大力发展经济,
加快从落后的大农业国向先进的大工业国转变。可见,毛泽东的工业化理论表现
出了与斯大林模式具有明显区别的特点。首先,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基础比较
薄弱,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要克服的困难很多,毛泽东根据客观规律,清醒地认识
到中国工业化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现代化。其
次,并没有对私人资本采取“一刀切”的没收政策,而是合理地限制与利用民间
资本,允许私人资本在计划经济的大原则与大背景下有限度地自由发挥,并利用
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城乡区域的经济增长。再次,毛泽东认为,分散的个
体农业经济是当时国民经济的主体,他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了90%,因此
政府对它们的引导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必须是审慎地、有条不紊地而
又积极地将它们引导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集体化生产方式的方向上。
应当说,毛泽东建国初期的工业化思想具有许多先进性与遵循客观规律的内
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工业化制度的创新。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必须将生产关系的变
革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同时还要注重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的联动关系。
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体发展路线,即在用较长的一段时间,逐步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
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工业化制度创新,1955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
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变革,而且正在进行技术
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
起的"∞。中国50年代中期同时进行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大
规模经济建设,就是这种指导思想的体现。
2)对于工业化道路的创新。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等文章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工
业化道路问题,核心问题是农、轻、重的比例问题,即产业结构比例问题。他强
调我国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但不能忽视农业与轻工业的发展。他还提出了发展
重工业的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
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
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帐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
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㈤总
之,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实质上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统筹兼顾
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并协调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3)对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论述。起初,毛泽东认为中国仅需要15年就可以完成
o《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66页.
圆《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84页、400、269页.
36
社会生产工业化。1955年,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认识到,在新中国这么一个一穷二
白的大农业国实现工业化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考虑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
大致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时间,也就是15年,那么中国可能在20世纪末之前将会一
直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这是由中国的经济基础等条件决定的。虽然毛泽东对于
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具体时间没有给予具体说明,但对工业化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以
及工业化过程的艰巨性的认识在当时仍是具有先进性的。
应当说,1958年之前中国工业化发展是健康的,快速的,但是自“大跃进"
开始,中国工业化发展偏离了原本正常的发展轨道,进入了疯狂的、激进的、冒
进的阶段,使工业生产力与自然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接踵而至的“文化大革
命”更是对中华民族的一场巨大浩劫,建国初期的工业化成果在这一时期基本毁
于一旦,奄奄一息的中国工业化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才迎来了发展的真
正契机。
3.2.3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放的政策以及触及社会各个角落的改革,拉开了
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序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也随之建立,从
此中国工业化在市场的刺激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可见,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对
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推进可谓是功不可没,其理论贡献主要包括:
1)论述了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的必然性,强调市场对于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视作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坚持走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道路。
2)指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以开放政策为基础,提倡合理利用国外资金、
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快速发展。
3)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技进步带动工
业化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4)制定梯级滚动战略,即根据我国各地区区域发展特性,优先发展沿海经
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然后带动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
5)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明确了私营经济特殊地位和作用,弱化了国有经
济对国民经济的垄断,通过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推进工业化。
6)加大轻工业发展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的利用空间,迅速积累工业
化建设资本,加快工业化发展速度。
7)指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证了中国现代化建
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应当说,改革开放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扫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净化了环境,
37
中国工业化第一迎来了真正的发展契机。自此,中国工业化终于进入了高速发展
的轨道。
3.2.4党的十六大以来开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
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
的提出,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对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包含了长短期工业化目标,是结合
我国工业化特点的新时期工业化发展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工业化理论的最新成
果。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工业化
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教训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以
及科技发展浪潮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工
业化发展战略的哲学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
证法。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工业化理论最新成果,体现了我国工业化道路、经济增
长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三方面的创新:
首先,走工业化跨越式道路。先行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历程一般得经历
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过程,走的是渐进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我
国的新型工业化,是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工业化道
路,具有跨越性。这是我国作为工业化后发国家结合传统工业化强国的经验与教
训,实现的工业化道路创新。这一创新,有利于我国发挥后发优势,但在实际操
作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切不可过度跨越,重蹈“大跃进’’时期的
覆辙。
其次,工业发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一直以来,我国的够工业化发展都是
通过扩大工业的规模的粗放型方式来推进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则要求提
高工业化的质量,即通过加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以集约型的方式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
长中的科学技贡献比重,降低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比例,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与经济效益,在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增加就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处理好速度与
效益的关系。
再次,强调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工业化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歪路,
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过大,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发展
38
的可持续性,这也是中国国情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生态容忍污染
能力低、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人均收入低的“一多三少"国家,因此,处理好经
济发展与环境、人口、资源之间关系至关重要,必须保持社会、经济、生态的协
调发展,拒绝“高消耗、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
否则今世造的孽,最终会殃及子孙后代。‘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包括:
1)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发展阶段,是传
统现代化和新型现代化的标志。信息化和工业化是我国的现代化必然经历的两个
重要阶段,它们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可以有机结合的。依照客观规律来看,信息化
是工业化的高级形态。一般来说,先行工业化发达国家是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
才发展到信息化的高度的,即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信息化的不断推进,
也将形成正反馈作用,巩固工业化的发展成果,促进工业化升级。工业化发展史
告诉我们,工业化的发展在特定时期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并不一定得遵循
渐进式的发展模式,许多工业化后发国家就是借助国外技术与资金的帮助,实现
了工业化的跨越发展,因此,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的实施
来实现统一的。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工业化与信息化不可避免的在
许多领域存在交集,因此在这些领域两者必须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实
现互利共赢。正是出于以上考虑,我国才提出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
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不仅迎合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而且也
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2)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传统工业化只注重增长速度而忽视发展质量的模式己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工
业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已开始注重工业化发展的
可持续性。在目前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的人口与环境危机背景下,任何发展都必
须考虑发展代价与环境忍耐程度的平衡,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先行工业
化发达国家在他们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从对自然环境大肆开采中获得了大量的
自量支持,但由于地球上的资源开采承受力有限,加之许多工业化发展的必需资
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导致诸如中国之类的工业化后发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
中,不能模仿传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而只能走“环保型”、“节能型”的可持
续发展工业化道路,更加注重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要求生产方式
由“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转变为节能环保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
变为集约型。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资源利用长久化、
生态环境可持续化,从而不仅满足当前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所需,而且留下充足的
39
资源供后代使用,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与生产环境。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应
以科学性为前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实现资源、环境等支撑经济属性
的可持续性,以及文化、道德等社会属性的可持续性。
3.3“第三理论’’
除了两大时期的两大政治主体之外,一些学者根据经济学原理以及自己的看
法,也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工业化思想,有些至今还在不断发展。他们的这些研究,
思考方式与关注重点同政府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部分理论也被政府借鉴,成为
中国近代以来政府工业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参考。因此,一般把这一类工业化理论
称作“第三理论"。
3.3.1刘大均的工业化理论
刘大钧为20世纪20"--'40年代民国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其工业化理论影响广
泛。其代表性论著有《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工业化与中国农业建设》等。
其工业化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工业化内涵的阐述
刘大钧对“工业化”的概念作进行了概括,即“各种生产事业机械化及科学
化,而其组织与管理以科学化及合理化’’∞。他认为过度偏重于工业并不利于工
业化的发展,指出:“一般论者,对于工业化仅视为工业本身之发展,而不知其
他一切经济事业,组织以及政治,社会文化等,在工业化时代中,亦与前此者迥
异, 唯此种变迁大半属于渐进性质,而时间先后尤不一致,故一般人不易感觉
耳”锄。应当说,相比此前“工业化"定义,刘大均对“工业化’’定义的概括的
涉及面更广,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性。虽然他没有明确量化制造业在国民收
入中的比重,但指出了工业是工业化的核心,同时也论述了工业化过程中各生产
要素的发展水平,如资源、科技的使用水平等。刘大均工业化定义也表明,经济
结构应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变化,即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以及工业产业结
构内部关系也不断升级。虽然他对工业化内涵的概述不算全面,但仍是具有一定
科学性与进步性的。
2)关于工业化目标的阐述
刘大均指出,国防和民生应是工业化的两大目标,他认为“此二者俱属必要,
但其需要之程度则不能以同一标准,加以断定"④。并强调, “民生为积极的与
回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P3.
昏刘大钧.1=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PI.
@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P8.
40
主动的目标,而国防则为消极的被动"∞。总的来说,工业化对生产力的发展有
利于增加社会财富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任何国家通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需要一直坚持;加强国防工业则应该注重时效性与针对性,战时工业化重点在于
军工业的发展,而则和平时期就应该将重点转移回经济发展领域。这亦是国防工
业的被动性的具体表现。
3)关于工业化的初始条件的论述
刘大钧认为工业化条件主要有四大类:天然资源;政府与市场措施;劳工、
资金与动力;交通运输。他指出上述四类条件都是中国的“软肋":中国人口基
数庞大,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科技水平与教育水平低下;
缺乏建设资金;交通运输与电力条件令人堪忧等。但他并没有过于悲观,认为可
以通过实施有效的措施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他对民国时期工业化发展的利弊条件
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有利条件包括国际贸易、抵制洋货运动、国际战争、货
币贬值、外国来华投资设厂、交通电力的逐步发展等;不利条件包括为厘金、杂
税、内战、法律保障不充足、政府方针与计划不确定、金融机构不健全、投机盛
行、企业家与技术人才缺乏、科学方法未能采用、推销方法与组织不善等圆。总
的来说,他认为,“战前中国工业化之不振皆由于人事之不藏,而与天然条件无
与焉’’③。
在解决工业化建设资金问题方面,刘大钧将眼光放向了国外,认为可以借助
外国资金帮助中国推进工业化进程,他指出,“国民人均收入低下,如希望由个
人储蓄,供给工业化所需之资金,恐其进行必甚迟缓"④。他指出当时国家的基
本情况是国穷民贫,依靠国内力量解决工业化的资金积累是不现实的,中国工业
化的发展应积极利用外国资金来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历程都表明,
工业化的初始条件的积累是工业化历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各国工业化初始条件的
差异,导致了各国限制条件与优势条件的不同,所以各国工业化发展道路具有多
样性。因此,刘大钧号召国人对中国工业化要充满信心,只要充分发挥好我国的
优势条件,克服劣势条件的制约,中国实现工业化指日可待。
值得一提的是,刘大钧关于农业与工业关系的论述从内容上看与美国经济学
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有许多相同的观点,从时间上看,还领先于刘易斯。刘
易斯是于1954年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还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刘
大钧早在1944年在《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一书中已提出相似观点。足可见刘
大均经济学造诣之深。总之,刘大钧的工业化理论在那个年代是具有相当先进性
①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I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P8.
唇李向民.大梦初觉——中国经济发展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P213.
@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T业建设【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P75.
@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P24.
41
的,值得我们好好总结。
3.3.2翁文灏的工业化理论
翁文灏在历史上的政治身份的比较特殊,虽然在民国时期身居国民政府经济
部部长的要职,但在内战结束后从台湾回到了祖国大陆担任重要职务,因此作者
将其工业化理论放在“第三理论”部分进行阐述,意在弱化其政治身份,突出其
工业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翁文灏,字永年,号君达,又号壳士,浙江郸县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经
济学家,他关于工业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经济建设与农村工业化问题》、《中
国工业化丛书》等。他的工业化主张的核心是“以工建国”,主要主张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关于“以工建国"的艰巨性
翁文灏指明“我国抗战以前的国民经济,工业方面正在萌芽时代,大部还停
止在农业经济时代。出口货以原料为主,进口货以工业品为主,国际贸易是入超
的国家,换句话说,我们还是殖民地的经济。"∞总的来说,就是,从内外部条
件来看,抗战时期我国工业化任务相当艰巨。抗战时期,日军的侵略使民国早期
的工业化成果遭受严重破坏,工业化被打回原形。因此,他指出,必须克服一切
困难,大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以此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翁文
灏强调,我国抗战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只有这样才能大力发
展工业,有效利用物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为推进工业化夯实基础。
2)关于“以工建国"的重要性
翁文灏强调中国必须走工业化道路,只有工业化才能实现现代化,使中国重
新立于世界之林。他认为中国的独立自主,以及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获得国
际认可与尊重,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工业化,说到底就是促使中国由大
农业国向工业大国转变,如果做不到这点,平等自由就无从谈起,因为工业国家
的生产力远远高于农业国,所以农业国在国际贸易中只能依靠出口原材料来生
存,而工业国则可以向农业国输入工业产品,以如此的贸易剥削方式赚取农业国
的大量财富。想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推进来完成。他进~
步指出,我国之所以被工业化国家称为农业国家,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要讽刺我们,
而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低下的生产力只能生产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都应该以被
他们以悬殊的比例用工业产品换走,而实质就是将中国看做是他们的工业产品的
大卖场。所以,翁文灏发出倡议:“我们救中国,要求自由平等,必须赶紧使我
∞翁文灏:《关于战后经济建设应有的几点建议》,《中央U报》,1945年10月lO日.
42
们国家由农业国迸为工业国。’’也他强调,“凡工业兴盛者国恒强,工业衰敝或
仅有农业者国恒弱。"“吾国绝无侵略之野心,而富有强固自存之需要,为本国
之自由平等及为亚东和南洋之和平保障,皆非是赖不可”@。因此,翁文灏总结
道:“吾人而不欲建国,则亦已矣,如试欲建成近代国家,则建设工业实为最重
要最急需之工作"。固‘
3)关于“以工建国’’的积极效应
翁文灏不仅指出了工业化的重要性,而且论证了实现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积极效应。“惟有工业化然后运输方能畅通,惟有工业化然后矿业始能发
达,亦惟有工业化然后农业方能进步。且工业化成功则生产集中,而散漫纷乱之
病为之一清,制造力强,而农矿工商有所凭藉,即兵工军需亦得有基础。"@他
认为,实现工业化对内外环境都有深远的影响。国内方面,工业化可以实现农业
过剩劳动力向其它产业转移,可以提高农业工业化水平,大大增加工农业产品数
量,改善交通运输能力。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将明显提高,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
赖度降低,散漫、封建的小农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务实上进的事业精神将成
为社会主流。“总而言之,由以农立国所得的消沉萎靡之状况,变而工商竞进所
发生的积极向前之气象。"“此种情形,实系由物理建设而造成心理建设,亦由
近代经济造成近代国家。”@国际方面,实现工业化可增加中国的商品输出量,
与外国互通有无,从国际贸易中获利。此外,实现工业化还可以增强我国综合国
力,提升抵抗外国入侵的能力。最后,翁文灏总结道:“工业建设不但为经济之
关键,亦应为政治之基本,意义远大,不可轻视。"@
4)关于“以工建国"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在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方面,翁文灏富有见地地指出:“工业化运动并
不限于都市和工业区,而且要推进到广大农村,使农业生产逐步机械化。”⑦。
他以美国为例指出,美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从业人口仅为1000万,不到总人口
的10%。美国10%的人口即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剩余的过剩劳动力则转移到了
其他产业,但我国的农业从业人口的比例却达到总人口的40%,这都是由于我国
工业化水平低下造成的。因此,翁文灏强调:“立国虽不妨以农业,建国则必须
以工业”。@认为我国的工业化明确发展总目标,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推进工业
。翁文灏:《关于中国T业化的几个问题》,《翁文灏论经济建设》,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
富翁文灏:《中国经济建设的前瞻》,《翁文灏论经济建设》,北京:团结{ij版社,1989年5月版,P109.
囝翁文灏:《中围经济建设的前瞻》,《翁文灏论经济建设》,北京:团结jf{版社,1989年5月版.P109.
④翁文灏:《中国经济建设的前瞻》,《翁文灏论经济建设》,北京:团结j{;版社,1989年5月版,P109.
@翁文灏:《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几个根本观念》,《资源委员会公报》第6卷,第1期,P77.
@翁文灏:《中国经济建设的前瞻》,《翁文灏论经济建设》,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年5月版,Pll0.
o翁文灏:《以农市国以T建周》,《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彭明主编,第五册(1937—1945)下,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版社,1989年4月版.P686.
@翁义灏:《以农。莎国以-T建国》。《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彭明主编,第五册(1937—1945)下,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4月版,P686~P687.
43
化进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翁文灏的中国工业化思想,从全局性的、长远的角度,对中国工业化的重点
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他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思想、主张,就今天看来,仍具有较
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一
3.3.3张培刚的工业化理论
张培刚(1913.7~),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是中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老一
辈著名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论文《农业与
一工业化》,获得1946-47年度最佳论文和“大卫·威尔士奖"。这一论著被列为
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于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以英文出版,奠定了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农业国工业化)的理论基础,张先生因此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
一。张培刚的工业化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化的独特定义
张培刚“工业化"定义的独到之处在于他研究工业化本质的切入角度,在他
之前其他学者在概括工业化的定义时,多数侧重于从工业的产值与就业人数在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的角度进行论述,而他则从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的新颖角度
揭示了工业化的本质内容。因此张培刚的“工业化’’定义相比其他版本解释广度
要更宽,它不仅描绘了近现代工业社会的演变,而且也包括了制造业的工业化及
农场经营的工业化的说明。他指出,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农业本身就包含在工业化过程之内,并且是
这个过程的内在的不可割的一部分。可见,张培刚的“工业化’’定义克服了传统
工业化定义偏重制造业、忽略农业的片面性,是注重产业均衡的科学定义。至今
仍有许多以市场经济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工业化后发国家实施着过度“偏工"的工
业化发展政策,导致这些国家农业相对工业发展滞后许多,制约了整体经济的发
展。虽然我国很早就认识到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是一直以来,具
体的政策措施方面依旧是偏向制造工业,使得农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直到近期,
我国领导人已开始真正认识到突出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并着手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措施,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2)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
曾经进行过长期的思考和研究,张培刚提出有五种因素对工业化的发动最为
重要,分别是:人口——数量、组成及地理分布;资源或物力——种类、数量及
地理分布;社会制度——人的和物的要素所有权的分配;生产技术——着重于发
明的应用,至于科学、教育及社会组织的种种情况,则未包括在当时的讨论范围
内;企业家的创新管理才能一改变已有的生产函数或应用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
改变已有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或应用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
此外,张培刚根据这五个因素的性质与影响的区别与联系,分成了两种类型:
一种是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包括: (1)企业家创新精神和管理才能。即给
市场与企业内部带来充分活力的企业创新精神,不仅包括追求最大化利润的意
愿,也包括以企业自身发展为出发点而经营企业的意愿。可以说,企业家的创新
精神,有效地促进了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效益刺激性。(2)生产技
术。张培刚反复强调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升级对近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同时
称赞科学家、发明家及探险家是经济史上的真正英雄。
另一种是工业化的限制因素。包括:。(1)资源。在生产技术水平没有发生
大幅度变化的时期,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这会限制工业化的发展。(2)人口。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从来都是比较微妙的,在世界人口不断迅速增长的压力下,资
源的人均占有量,个人的生产力与收入水平,都会成为工业化的限制因素。
关于社会制度对工业化的影响因素,张培刚强调不能孤立的静态的考虑这个
问题,因此它既可能是限制因素,也可能是发动因素。同一种社会制度,在一定
时期,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作用可能截然不同。另一方面,同一个国家或地区,
一种社会制度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与效果也可能是不同的。判断制度影响因素的性
质,必须结合时间、地点等条件加以判断。因此,张培刚特别指出,社会制度这
一因素是无法给出单一性质的定论的,由此可见他分析问题的谨慎态度。
3)关于工业化的程序、阶段和速度
张培刚指出,工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资本品的相对增加以及消费品的相对
减少。他将的工业化一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消费品工业占优势;(2)资
本品工业的相对增加: (3)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平衡,而资本品工业渐占
优势地位的趋势。张培刚指出,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基本标志是由消费品工业
占优势转变为资本品工业占优势。他还指出这种转变是逐渐达到的。张培刚关于
工业化演进程序的系统阐释,对深入认识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以及
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于对工业化的错误
认识与理解,新中国建国后的以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走的都是优先发展资本品
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结果导致消费品工业发展缓慢,致使人民的物质生活一直处
于比较低的水平,而终消费品市场得不到正常发展的情况下重工业的发展也受到
了制约,使得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直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适时地调整了产
业结构,消费品工业得以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也提
升了就业率。20世纪90年代后,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重工业实现了对轻工业的
超越,重工业在整体工业中的比重再次高于轻工业比重,这就是我国工业化进程
继续推进的具体表现。
45
关于一国工业化的速度,张培刚认为,通常而言,较后阶段进入工业化进程、
政府发动工业化、工业化进程中着重资本品生产、利用到外资的国家的工业化速
度要分别快于较早阶段进入工业化进程、由私人发动的工业化、工业化初始着重
消费品生产、只靠自己积累的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速度。张培刚关于工业化发展速
度的这些观点,现在看来仍然对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发展有着借鉴意义的。
4)关于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
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问题,即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
构的转换和调整问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吸收问题,是涉及工业化成
败的重要问题。
第一,关于工业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张培刚着重在三方面作了系统论述:
①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改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二者相互影响的程
度并不相同;
②当一国工业化日趋成熟时,市场规律的继续作用就必然会导致农业生产结
构上的变化,也可称为“农作方式的重新定向”:
③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产品市场的扩张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会增
加农业生产的总产量与亩产量,其直接结果就是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第二,关于工业化对农业劳动力的影响,张培刚也概括了三个要点:
①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被城市吸引,从而转移到
非农产业。种转移,有两方面的力量起作用,一是非农产业的“拉力’’作用,一
是农村“推力”的作用。根据一些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拉力”与“推力’’
是同时存在并且同时作用,因此很难分辨哪些农业劳动者是被“推"到城市的,
而哪些是被“拉’’到城市的。
②根据先行工业化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的手工业者或
工场劳动者将成为最先被城市现代工业所吸收的劳动力,其次是乡村手工业者,
最后才是农业劳动者。就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
转移过程是艰难而又缓慢的,尤其是中国,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和农业生产力水平
比较落后,这个转移过程势必会更加艰难与缓慢。
③根据先行工业化发达国家的经验,当工业化进行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就会
引起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机械化的改革,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时,张培
刚也指出,在中国这一个大农业国里,农村劳动力价格远低于机器价格,农耕作
业向来以人力、畜力为主。因此,即使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很难引起中国
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改革。他进一步指出,在中国,虽然我们非常期
盼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但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之众
多,使引用机器的经济获利太少,又由于农业耕地分散与面积小的特点,使机器
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那里施展实质作用。以此,目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难度比
较大。只有类似抽水机、手扶拖拉机、脱粒机等小型机器还尚可以推广应用,至
于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机器耕作的推广,可能性不大。这时农业的改良,主要限依
靠化肥、农药的利用,育种技术的发展,以及轮耕作物和其它耕种新方法的使用,
而不是引用现代农业机器。
最后,张培刚总结道,就一个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来说,随着工业化进展
到较高阶段,虽然农业的绝对产量将会保持增势,农业规模亦将继续扩大,但整
个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将逐渐降低。同样,由于农村剩余劳动
力逐渐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劳动者人数也会在绝对数量上有所减少,在全国
就业总人数中比重亦会有所降低。当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降低到
1/3甚至1/4以下,同时全国劳动者中农业劳动总人数的比重降低到1/3甚至1/4
以下时,这个国家就基本完成了工业化,成为工业化了的国家。
47
4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与实现路径
从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过程来看,工业化的核心问题就是农业工业化,这一问
题加入中国国情的因素说到底就是中国的“四农”问题。客观分析“四农’’问题
的起因与发展状况,能够彻底认清中国工业化的弊病根源所在;深入研究新型工
业化道路,能为中国工业化探索实现路径。这两方面对于中国工业化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4.1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历史考察
“三农”问题并不仅存在于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它从工业化开始便产生,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而成型,并制约着工业化的发展。因此,考察“三农’’问
题的产生原因,对于解决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4.1.1“三农"问题产生的历史渊源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以及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薄弱
环节,有其特定的经济历史背景。自从产业革命导致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城市的兴
起,就整体而言,农业这一曾经作为农业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就开始逐步被新兴
现代制造业所替代,与此同时,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随之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因此,除非一国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有意识地对这一弱势产业和群体加以保护,
否则,农业停滞、农村落后,以及农民生活的相对贫困似乎就成为产业革命,以
及由此引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后果。
首先,作为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现产物的现代新兴制造业(与传统
农业相比)有着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它的产生使人类生产活动实现了从手工劳动
向机械化生产的巨大转变,使人类得以用较小的劳动消耗获得较多的劳动成果,
从而在社会财富的创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成为一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
生产总值),以及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其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与工业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但现代工业
对传统农业的影响更为深刻。具体来说就是,在工业化初期,传统农业为现代制
造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包括原料、粮食、资金、劳动力等方面的支持力量;现代
制造业经过迅速发展,在技术使用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优势,转而产生强大
的“拉力”推动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再次,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现代制造业以其较高的生产率水平,不仅成为国
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绝对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而且在其相对份额增长方面占
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现代制造业以其较高的产出率和收入水平,以及较高资
本积累率或投资率创造出广泛的劳动力需求和就业机会,从而吸引劳动力从传
统农业向现代制造业部门的大量转移。
最后,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农业的相对地位(即在国民收入和就业
中的相对份额)将呈下降趋势。与此相对照,工业部1"7贝Ji成长为支撑国民经济增
长的主导部门。随着农业相对地位的下降,在人们心目中,其绝对地位似乎也在
’下降,由此产生了工业化过程中的“唯工业化倾向”,它使战后发展中国家普
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呈现不断强化和加剧之势。
4.1.2中国传统工业化战略下的“三农"问题
新中国的工业化始于建国初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下为基础的。由于对工业化缺乏真确的认识,从新中国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
间内,中国一直采取的是工业优先,尤其优先重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致使产业结
构的内在矛盾不断积累。虽然这种“偏重”的工业化模式使中国由一个农业总产
值占优势的大农业国转变为工业总产值占优势的国家,但中国的工业化始终存在
着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与效率低下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的结构转换带
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至lJ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形态实现了从“短缺’’
向“过剩”的转变。但由于制度创新的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以及传统工业化高开
采、高排放、高消耗的弊病,制约了中国工业化的继续推进。此外,传统工业化
模式与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导致了中国的
“三农”问题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过于倾向工业发展而忽视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资源被工业占用,
导致农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由于过度注重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的比
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被转移至工业生产领域,导致农业发展资源与发展
空间被剥夺与压缩。大量资金要素被配置到城市工业,虽然推动工业化快速发展,
但过多劳动力集中在耕地逐渐减少、土地边际收益较低的农业与农村,导致农业
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农业内部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协调。最终结果是我国最
稀缺的耕地资源的四分之三不得不被配置于最没有比较优势的粮食种植业,成为
中国农业陷入低水平的恶性循环的重要根源。因为生产要素缺乏优化配置,制约
了人口城市化进程,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工业化发展的质量,使工业的发展偏离了
正常轨道。
其次,优先城市发展,忽视农村建设,致使农村更加落后,造成城乡差距与
二元经济结构的继续扩大与分化。重产值结构转换、轻就业结构转换,必然导致
资金从农业或农村转移向工业或城市的局面。过去,人民公社、统购统销和户籍
49
等制度的实施,将农村劳动力禁锢在土地上,使农村变为了向城市输送粮食、资
金以及劳动生产力的附属地,因而制约了农村的发展,造成城乡差距与二元经济
结构的扩大与分化,造成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社会公正缺失,影响社会稳定。
再次,“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发展方式导致工业结构内部的扭曲与产业
结构的失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转移就业,农民收入仍旧偏低。优先
发展重工业的“偏重"工业化发展模式,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重工业领域,而忽
视了规模较小,但劳动力吸收能力强、富有活力的中小民营企业,而且在行业准
入等方面进行限制。一般来说,政府会将工业化的重心放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
业的发展上,以期获得更高产值,这往往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
发展,而政府方面则难以根据本国的资源条件或比较优势来选择适合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业进行发展,这种过度倾向工业的发展方式,导致比较优势的丧失,造成
失业严重问题的不利局面。更直接的结果是使企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强
化了垄断性,弱化了竞争性,市场失去活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转移,加
剧了“三农"问题的恶化。
传统工业化模式片面的工业化发展方式使农业与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并恶化
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之问的关系,导致二元结构的继续分化。尽管工业化
的发展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在政府的过度干预下,
制约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农业遭受
严重损害,无法实现自我发展,并导致“三农”问题愈演愈烈。
4.2“四农"问题是当前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
“四农问题”,即“三农问题"加上农民工问题,是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与
发展中出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
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章将“三农’’问题深化为“四农"问题,是一个
较为创新的分析中国农业工业化问题的角度与方法,意在突出中国现阶段农民工
问题是与传统“三农”问题同等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应合称为“四农问题”。
本文为了尊重政府报告以及~些专家学者的原话,在引用的时候考虑了引用句的
表述语境、目的与意义,并未以“四农”代替“三农’’,使得全文出现了“四农’’
与“三农”并存的现象,但这并不是混淆与乱用,而是基于对引用句的理解与尊
重才作出了以上决定,在此特别说明。)
目前我国农民工的规模——包括在本地进城务工和N多'I-地迸城务工两部分
——超过了两亿多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6、总劳动力的1/4、城市工业劳动力的
2/3以上,成为我国城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支十分重要的生力军。与时同
时,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也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无法忽视、十分突出、十分
尖锐的问题。因而党和政府无疑应当密切关注和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把农民工
问题作为我国所面临的“四农"问题之一,深入研究农民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
的重要地位、作用及其权益保障问题,建立健全有关的政策与制度的体系,这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4.2.1农民工的由来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历史发
展进程而出现的一支十分庞大的社会劳动者群体,是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
重要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始的农村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从而开始了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新的十分重要的历史发展
进程,我国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社会劳动者群体,就这样出现了。
农民工者,顾名思义,是“农民"和“工人”的结合,他们持有农村户口而
在城镇从业打工,在农村拥有土地而又远离土地,在城镇务工而又没有城镇的合
法身份,是这样一种性质尚没有法律明确界定的社会劳动者群体。从客观上讲,
农民工拥有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在务工期间,他们在农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
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和农机具的所有权,并且享有参与农村公积金、公益金
分配等项经济权利,其原籍地即户口所在地不得以他们外出务工为由剥夺他们作
为当地农民应享有的所有权利;同时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他们又在城市用人
单位同城镇职工一样同样享有国家规定的八小时工作制的权利、节假日休假的权
利、按照劳动数量和质量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参与各种社会保险以及享有某
些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项公共待遇的权利。这种两重性的重要特征:身份为农
民,职业为工人,是我国农民工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4.2.2农民工对工业化的影响
虽然农民工的出现,为加快工业化的进程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并且在一定
程度上实现了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
推进,农民工这种简单劳动力越来越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因此,提高农
民工技能水平与素质是当前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劳动力的素
质与工业化过程是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如果劳动力素质无法适应
工业化发展的需求,那么工业化就无法继续推进。
工业化产业中资本力量强势而劳动力弱势是这一问题生产的主要原因。在资
本力量主导的情况下,劳动力的劳动报酬率相对较低,财富更多是被资本家所掌
控。绝大多数农民工并未从简单劳动力进化升级为人力资本,只能领取微薄的工
资,无法在工业化过程中需找到可以提升他们自身素质的渠道,因而无法与工业
化共同进步与成长。简单劳动力从事的主要是体力劳动与简单重复的工作,往往
当体力下降与产业升级时,就不得不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且极难再就业。而人力
资本则意味着劳动者素质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包括人文技能、知识、思想、
健康等在内的一系列素质的增长,因此可以跟上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步伐,不
断提升自我价值。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绝大多数农民工并未转型,使得城市化建
设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滞后于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需求。当劳动力技能无法适
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时,企业则很可能会使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结果就是资
本技术含量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必须完成农民工从简单劳动力
向人力资本的转型。
农民工转型不彻底,工业化将面临缺乏技能工人与人力资本的窘境,将制约
工业化发展,社会就难以进入创新时代。创新是思想的解放、技术升级和制度的
革新,说到底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工作为工业化劳动力的主体,他们的劳动生产
率是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他们的生活水平则体现了社会平均生
活水平。工业化的推进不仅需要人力资本的贡献,也需要产品升级的贡献,因此,
这两方面都是工业化升级不能缺少的重要因素。
农民工转型不彻底,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在工业化过
程中,城市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巨大吸引力的,因为城市的生活、工作环境相
对于农村的生活、工作环境要优越许多,而且城市的教育水平要远远领先于农村
的教育水平,所以农民工不管是出于自身利益的思考还是为了自己的下一代考
虑,都会向往城市。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民工缺乏技能,文化水平也不高,因此越
来越无法适应产业升级后的企业生产要求,从而被城市“拒之门外”,而后续从
农村涌入城市的农民工更加加剧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结果从整体上看,就影响
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农民工转型不彻底,民营经济就得不到实质性的发展。民营企业与农民工的
结合是改革开放以来进经济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也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一支生
力军。民营企业的突出特点就是主要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因此农民工对于
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国有经济的
重要补充,对于提升市场活力,加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工业化的继续
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后金融危机的现阶段,继续刺激我国的有效需求是巩固抵御金融危机的重
要举措,提高数量巨大的农村人口的购买力则成为了工作重点。据统计,如今农
村人口收入的增加,主要贡献力量是农民工外出务工所得,所以促进农民工向人
力资本的彻底转变,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刺激我国的有效需求,改善分配
结构,调整消费结构,推进工业化进程,贯彻“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52
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4.2.3“四农"问题是当前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
“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城乡差别问题,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问题,
也是工人和农民的差别问题。社会主义本质上是要消灭三大差别,即城乡差别,
工农差别,脑体差别。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的大农业国,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问题是解决农民及土地问题。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生产力有
了很大发展,但是距离实现现代化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消灭“三大差别"还需
要一个过程。当前,“三大差别”,直接表现为“三农’’问题,并且农民工问题
(“四农"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可见,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又取决于“四农"问题,因此,解决“四农”问题是我们实现
工业化的重中之重,亦即核心问题。
. 首先,是由“四农"问题的中国属性决定的。我国的基本国情,表现为农民
人口总数一直居高不下。而国家解放和独立的过程,必须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否者是不会成功的。中国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农民正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认识了中国农民对中国革命的重要
意义,最终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下获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实现现代化成为我国的发展目标。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的
社会化程度低下、农村人口数量众多的大农业国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历史
上并没有现成资料可依,甚至连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业化的一些论述都与我国国情
相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是广大农民工的积极参与,为工业化的发展
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才使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如此迅速。我们必须坚信,没有农
业作为基础,国家就无法自立:没有农业作为支持,工业就难以发展;没有农村
的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没有农业的工业化,社会生产工
业化就无从谈起;没有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新阶段工业化的发展
就举步维艰。现阶段,“四农’’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保证我国工业化的稳定发展。
其次,我国“四农"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工业化的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
国工业化的实现路径。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要实现工业化的目标,经过
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已经把一个贫穷的大农业国建设成为具有较完备工业化体系
的初级工业化国家。但是,我国工业化的仍然任重道远。总的来看,我国还处于
工业化中级阶段,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农村人口与农业劳
动力占总人口与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仍很大,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贫困人口
数目较多。“四农”问题的现状,已成为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也是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例如,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已达到5亿4641万吨,
单产并不低,但是,3亿多农业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业劳动力无法得到解
放,因而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已非常必要;200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6.6%,
滞后于46.8%的我国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即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
化水平,这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今,我国有1.5亿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中国农民工人数已达24223万。所以,
从长远看,“四农"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提高农业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水平。
再次,是总结我国对待“四农"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总结新
中国建国以来的中国工业发展史,总体来说,国家很重视“四农”问题,但是从
主观认知到实际工作,“四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正确认识与彻底解决。在一些
时期,由于我国提出的一些工业化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与中国
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了我国“四农"问题的恶化。实际上,新中国建国初期,我
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虽然方法略显简单,也显得有些急
于求成。“一五’’之后,在我国工业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通过牺牲农业的利益,
使工业化体系加速形成。在工业化初始阶段,从全局考虑,可以适当忽略农民利
益为,但是,这样会使“四农"问题加剧,不是长久之计。1957年后,“大跃进"
的冒进,以及户籍制度与人民公社制度的实施,加速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恶化。直
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国内一直处于一种混乱的大环境下,“四农”问题自然无暇
照顾,从而被搁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进入城市务工形成了目前数量
巨大的农民工以及他们的子女,虽然他们曾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
的劳动力,保障了中国工业化的体力劳动力需求,但是,现时今日,诸如搬运工
人之类的体力劳动型农民工以无法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更高要求,从而成为了
现阶段我国工业化的负担,并且对城镇人口容纳力、城镇就业率等方面造成了一
定的不利影响。目前,农村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贫民比例过高、农民工
技术含量不高的现实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这些都是我国对待“四农’’问题的不
正确态度造成的,我们应该化教训为宝贵的经验,将解决“四农”问题当作了中
国工业化的重点解决问题,贯彻落实于新时期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果解决不
好,人数基础庞大的农民与农民工则可能引起社会动荡造成社会危机,最后酿成
大祸。
4.2.4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的转变——解决“四农"问题的关键
纵观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我国工业化历史,我们发现,“四农’’问题即农业、
农村、农民、农民工的发展问题非常重要,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解决“四
农"问题,说到底就是实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农业问题,归
根结底是生产力问题,具体表现为增长方式与经营方式;农村问题,归根结是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方式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差别与工农差别;农民问题,
归根结是经济关系与经济成分问题,具体表现为劳动者的素质与利益实现形式;
农民工问题,归根结是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问题,具体表现为城镇化
与市场化。因而,要加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加速缩小城乡差距;要实现农业生产
要素市场化配置,努力提高农业商品率;要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增强
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从而为农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化升级提供人力资本,
并缩小工农差别与脑体差别;要在农民工与雇主、企业、单位之间建立更新及时、
方便快捷、有效匹配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确实解决“民工荒’’与农民工就业
率不高的问题,此外也要努力推进城市化与市场化,实现社会基本保障制度全国
覆盖,惠及农民工,为他们接触生活的后顾之忧。积极审慎地促进农业工业化发
展,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从而切实解决“四农"问题,推进中国工业
化的进程。

4.3中国工业化的实现路径——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一个新问题。不仅马克思
经济理论中没有具体涉及,而且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初期也没有碰到,只是到了电
子与信息化时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新认识就有了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与
时俱进,既不拘泥于传统的经典,也不局限于自身的经验,而是迅速依据客观实
际调整自己的理念与思路,把中国工业化道路果断地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
主导’’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转移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实现信
息化”的轨道上来了。相对于英美等国的古典工业化道路、苏式工业化道路、亚
洲“四小龙”的工业化道路,中国这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不仅创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而且更加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成为科学发展观的
重要特点。
4.3.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依据我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选择的中国特色
工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工业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1)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化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
就,但还远没有完成。依据国际上通行的衡量工业化的三个重要结构性指标——
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15%、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
重低于20%、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60%——判断,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
期阶段。①所以,继续推进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世界经济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依次演进的历史过程,
三种经济形态之间存在着自然的内在联系。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演进来看,
当一国实现工业化后,工业经济替代了农业经济,表现为工业化生产方式对传统
农业生产方式的替代,农业工业化了,农业继续存在,仍然是工业的基础,是国
民经济的基础。同样,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演进过程中,知识积累和技术
创新也必将彻底改变工业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但是,这种改变不仅不否定工业,
反而会使工业变得更加强大,工业对知识经济的基础性地位会更加突出。因此,
工业经济的发展暨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同时,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必须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
技术相结合。这是因为,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的出现和大规模应用是世
界范围内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场技术革命将使世界面临一场新的产业革
命和产业重组,新的产业革命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部门的快
速普及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它不仅更新了工业的结构,更改变了工业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必须抓住世界
新技术革命的时机,用新技术作为工业化的推动力,提升工业化发展水平。因此,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这一工业化目标的必然选择。
2)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传统工业化道路是以资源的高投入为基础的,我国以往的工业化也主要是依
靠大规模的资源投入来推动的。但是,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的有
限性使以高投入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就我国而言,尽管就总
量来说是资源大国,可是从人均水平来看却是一个资源小国,大部分资源人均占
有量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
更加不可能依赖资源的大规模投入,这就逼迫我们只能走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
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工业化的资源约束,不仅表现为资源供给不足的约束,而且还表现为环
境承载能力的约束。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尽管我国才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但
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己经十分严重:大多数河流湖泊污染、大气污染、
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等。显然,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今后
是根本行不通的,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
3)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有就业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作为世界第一人1:3大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但是,规模庞大
的劳动力大军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负担,多年来,就业一直是
①黄泰岩,李德标:我国新型T业化的道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l期.
56
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仍将
十分突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最终完成,大批企业富余人员需要
重新就业;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大批公务员需要分流再就业:随着新增人口不
断进入就业年龄,每年有近千万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工作;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和城镇化的发展,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因此,我国未
来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必将受到就业问题的严重制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
可以通过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可以用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不仅表现在工业部门自
身的快速发展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工业化发展所带动的城镇化
将会大大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并通过其它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
机会。另外,新型工业化道路仍以传统工业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传统工业,特
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仍将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重要领域,所以,新
型工业化道路提出要使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4)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己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成为国际
分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不仅是国际
资本投资的重要场所,而且“中国制造”也已经成为世界制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
信息化时代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我们已不可能先发展工业化而后再进行信息化建
设。一同时,我国要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国际资源,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
在全球化竞争中,发展中国家的劣势主要是技术的劣势。利用后发优势,就
是发展中国家要在开放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甚至成熟的技术资
源,努力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实现赶超目标。这
是因为,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就使发展中国家没
有必要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重新进行技术研发,完全可以通过引进发达国
家已有的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改造,从而以较低的代价在较短的时间内
缩短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己经形成、
各国经济技术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将中国工业化的现实国情与世界
信息化的潮流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
4.3.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
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
57
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由此可见,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的内涵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化与信息化联动融合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就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经济社
会的各个方面,使科技在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加速发展,将工业化提至一个更
高的平台,推进工业化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是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代表了世
界最先进的科技,因此也具有推动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巨大能量。现阶段,发达
国家已在经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广泛利用了信息技术,信息产业随着也成为了新
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应积极利用信息化的最新技术,使之为中国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服务。因此,我
国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增值服务业、加强国民经济各个部
门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要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不断深化和加速。可以说,
信息化是工业化的高级阶段,是在后工业时代产生的。信息化的发展必须以工业
化为基础,而工业化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又成为信息化发展的推动力。信息
化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因而在工业化
水平较低的国家段,信息技术因缺少硬件支持而变得毫无用处。中国目前仍处于
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却又遭遇信息化的挑战,因此必
须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2)工业化与集约化的统一
工业化的实现方式分为粗放型与集约型两种,粗放型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是发
展是通过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的,集约型工业化的特点则是注重技术进步对
生产率的提升。粗放型模式由于过度依靠增加生产资料的投人,因此经济效益往
往比较低,而且发展受制于资源,缺乏可持续性;而集约型模式更多的是依靠科
技进步、劳动力素质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来实现,可持续性明显。
纵观世界工业化历史,可以确定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
工业化道路已不再适应现阶段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加快转变工业化
发展方式,实际上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要始终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路,以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来促进工业化
发展方式的转变、协调工业内部结构关系、提高工业化发展质量。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集约型发展为主的工业化道路,注重科学技术在经济社
会各领域的利用,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
IH党的f六大报告全文,2002年
58
的提高。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
业,并将高新技术利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革,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利用信息化对工
业化的带动作用,推进我国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3)劳动与技术相协调、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工业化的实质是社会生产的机械化,但生产的集约化会使企业劳动力的需求
相对减少,从而加剧失业问题。因此,正确处理技术与劳动的关系,是工业化的
关键点。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技术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巨大的人口数量造成的
就业压力是工业化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
问题尤为重要。因此,中国不能完全效仿先行工业化发达国家以技术取代劳动力
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应当选择劳动与技术相协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完
成社会生产向自动化与机械化的升级,而且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此解
决就业问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协调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关
系,要大力发展类似电子计算机、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先进、吸纳劳动力
能力强、附加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各产业的发展要在不
影响技术进步、质量提高和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使用劳动力,少
使用资本,应主要采用资本节约型而不是劳动节约型技术,从而实现在技术进步
条件下充分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效解决就业压力。在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上,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因而传统产业在我国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高新技术
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因此,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传统产业并重,并逐步实现对传统
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
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技术进步为动力,既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
业,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在高技术领域前沿占领有利位置;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
决就业问题,并加快我国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提升人力资源整体水平,实现
工业化与人口的协调发展。
4)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传统工业化道路是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等方
式实现工业化发展的,该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为了追求发展速度,先无节制
地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再采取措施进行补救。现阶段,自然资源同益短缺、
环境不断恶化,导致人类的生存,以高资源投入、高环境污染、低产出效益为特
征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己经走到尽头,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9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而提出的,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
口、资源、环境互相协调,实现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不断持续。它是在人类
面临人口爆炸、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严峻挑战,传统经
济发展模式己经难以为继情况下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它要求坚持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使人口
再生产与环境承载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协调;发展环保产业,减少资源耗用,
保护资源环境,采取节能减排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
就我国而言,我国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水、石油等的人均占有量大都低
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可能以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均自然资源消费量作为工业化的参
照标准。因此,必须开辟一条自然资源消耗少的工业化新途径。首先,要在继续
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实现人口低增长情况下人力资本的快速形
成。其次,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努力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水平。第三,实施“走
出去"战略,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国外资源,以弥补国内自然资源供给
的不足。
4.3.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定位
现阶段,中国推进工业化进程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即:人口总量、就业人
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陆续达到高峰,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的破坏,就业
压力的增加,城乡二元结构继续分化,“四农’’问题的恶化,以及工业化发展质
量与可持续性有待加强。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工业化的推进。如今,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借助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中的有利条件,
总结国内工业化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结合中国实际,制定我国新型工业化道
路的战略定位。
1)目标定位
应当说,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只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要推进工业化跨
越式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将科技
应用于工业化的各个方面。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要做到以下方面的工作:首
先,要协调区域工业化发展。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良莠不齐,总的
来看我国工业化处于中级阶段,一些地区正在向高级阶段转变,一些地区则仍处
于初级阶段,要实现工业化的全面发展难度很大。其次,要协调工业内部产业结
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要促进工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实现工业产业结构
现代化。再次,要加快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农村新型工业化是中国新型工业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业化偏重于发展工业,牺牲了农业的利益,忽略了农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使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分化。走新工业化道路,必须把
农业工业化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最后,要加强工业发展质量。推进我国
工业化发展模式由传统模式向集约型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变,充分利用技术进
步带动工业化发展。
2)内事定位2 。一。. ⋯.. . ·。. 一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内容有: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我国作为后发工业
化国家,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应当借鉴先行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第二,坚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原则,我国走新型工业化
道路,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的适度消耗,重点协调好工业化与人口、环境、
资源之间的关系,降低工业化发展的资源损耗与社会压力。第三,利用技术进步
推进集约型工业化的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在工业各个领域充分利用先进
科技,以此推进工业化进程。第四,增加就业机会。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
低下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要
协调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工业化健康发
展。
3)战略定位
在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以实
现中国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实现
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条件。第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借鉴国内外工业化
经验教训,强调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走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型、环保型的新型
工业化道路;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协调化作为我国工业化的追求目标。第三,
实施科教兴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在新型工业化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地
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健康发展。第四,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科学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第一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握世界科技进步的
趋势,大力支持对我国工业化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与关键性作用的科技发展。
第五,充分开发与利用人才资源。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
投入,推行素质教育,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
61
5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与运行平台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
突出。加快推进中国工业化,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
也不能走我们以往的重工业、轻农业的发展道路,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走
一条有时代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中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必须融入世界市
场,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中国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融入世界市场、利用外部资
源显得尤为重要,唯有积极合理地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才能充分发挥后发
优势,加快实现工业化。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质上就是要有效衔接国内国
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补互动,
不断提高中国工业化水平。
5.1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
最新理论成果。新型工业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
全局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方针,新型
工业化道路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方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经
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统一。
5.1.1科学发展观的普适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延伸,是以实
现现代化为目标,以总结国内外传统工业化经验与教训为基础概括形成的,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指南。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过程,是理解、论证、践行和升华中
国现代化建设逻辑性与客观性的过程,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具有中国特色与普
适意义的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近现代史上,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不仅缘于对暴政的反抗,而且包
括对文明的向往,即社会现代化的理想与价值追求。从“天下大同”、“天下为
公”到“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社会制度的构想,都无充斥
着浓厚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主义色彩。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的
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缺乏革命性、斗争性与科学性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与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阶段向科学实践的历史转变。马克思将社
会主义看成共产主义的一个初级阶段,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而科学
62
发展观正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提出的,因此,可
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提与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
主体的基本观点的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实践是社会生活本质属
性,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类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即要注重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
2)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新阶段工业化实践对传统工业化模式的超越
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则将工业化建设推向
了更高阶段。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经济发展中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以权为本"、“以钱为本’’的否定,注重人在工
业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基本作用。观念将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将实现人的需
求作落脚点,即一切发展为了人,一切成果造福于人。
科学发展观创新了人类文明的具体模式,相对于传统工业化的过度强调经济
增强的文明模式,科学发展观更注重以人为本。1984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巴黎会议上,主持人指出:“多方面发展的新认识来自当前世界性的危机——不
仅是经济上的危机,而且是人的价值的危机。”当今社会面临着许多危机的挑战,
其中许多与人相关的危机都出现了恶化的趋势,这都是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恶果。
而科学发展观提倡全面、协调的发展,要求将发展质量优先于增长速度,走出了
传统工业化的误区。
科学发展观提倡健康的消费与生活方式,与消费主义生活观念相比,它是一
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主要是指以盛行于全世界的一种生活态度与方
式。这种生活态度误导人们通过消费制定人生目标,主张占有物质的程度作为衡
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致使越来越多的人体现出拜物性,即消费的物化。科学发展
观则客观地将物质视为人的基本需求,同时注重人们精神文明的提升,提倡更美
好、更人本的生活方式。
3)科学发展观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20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社会与经济发展观的进步。20世纪40
年代开始,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重点。如今,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大
背景下,中国的发展已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而资源、环境、
人口、就业等问题一不是_个国家单独面临的问题,而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必
须考虑的问题,因此,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以资源与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工业化
发展速度的方式已无法适应现阶段工业化的现实情况与客观需求。科学发展就是
在这样背景产生的,其特点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扩大就业、合理分配,协调
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的关系等方面作为发展的目标,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63
5.1.2科学发展观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指南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工业化思想的精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实际相结合,适应工业化的需求,总结了工业化经验、创新了工业化思路、改革
了工业化模式、深化了工业化内涵,成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指南。
1)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原则,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
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
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
民群众不仅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体,更应该是中国工业化建设成果的分享者。
任何建设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主要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国实现工业
化与现代化就指日可待。总的来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违背以人为本的基本
原则,否则工业化建设就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实现。
2)科学发展观表明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目标。客观认识新型工业化的
发展目标,对于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发展目标统领着工
业化的推进与全面发展。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看,不仅要求个人的发展,而
且要求工业化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与物质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应该努力实现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坚
持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原则,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要把握工业化发展不同时期的要求,努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从而使我国工业化建设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与政治体
制的改革共同发展,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科学发展观明确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原则。缺乏质量的发展,既无
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又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留下隐患。因此,科学发展
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全面发展就是要
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
人与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发展要以为后代发展留下空间为原则,而
不是过度强调现阶段的发展速度。人类工业化发展史表明,发展全面了,我国工
业化建设才会有质的飞跃;发展协调了,社会才能稳定,工业化建设才能在稳定
的环境中不断推进;发展可持续了,工业化建设才能实现现阶段发展与未来发展
的和谐统一。总之,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
4)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
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辩证思想。
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以及无产阶级政党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性质;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运用发展变化和普遍联系的问题处
理和认识观点的方法。这些都是我国工业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我国工业化建设是
一个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民族事业,观统筹兼顾,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
发展方法。在我国,统筹兼顾具体表现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区域发展,协调生产关系与
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协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建设
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
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我
国工业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5.1.3新型工业化道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在这点上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新型工业化道
路是实现我国工业化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是科学发展观的具
体实践。
1)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发展的基本路径
发展的本质是经济增长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变化,尤其是指在工业化的推
动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以人为本,就是要服务群众,要是充分实现个
人的价值,必须以发展为前提,而全面、协调、可持续也都是为发展服务的,即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实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
径在于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
新型工业化道路。
2)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与“以人为本”的统一
马克思通过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分析方式,将
人类社会作了三个阶段的划分:人对人的依赖阶段、人对物的依赖阶段以及自由
人的联合体阶段。在工业化的初级与中级阶段,人相对于物以及劳动相对资本均
处于劣势关系,资本主导劳动,物主导人,成为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目前,我
国仍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因此,我国工业化发展还无法摆脱人对物的依赖的
阶段,因此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推进工业化的升级。
科学发展观指出,发展是为了服务群众,是为了与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因
而发展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中国新型工业化的
主体是人民群众,目的是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的统一。
65
3)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工业化分为狭义工业化与广义工业化。狭义工业化,是指工业占国民收入和
就业结构的比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而广义工业化,指的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
业社会转化,由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工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明显
高于其他产业,社会生产实现全面工业化的过程。以此看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
化属于广义工业化的范畴,是工业化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4)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与“协调发展"的统一
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
开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新
型工业化的建设方向。中国新型工业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协调经济
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
面发展;协调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的关系,实现城乡区域和谐发展;协调各区域
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与分工合理;协调各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促进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文
明建设,构建节约环保型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消费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
谐发展。
5)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传统工业化的粗放型发展过程中,许多先行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加大资
源与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投入为代价,实现工业化的,这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
谐关系,增加了后发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压力。中国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
展的原则,努力实现工业化进程中人与经济、社会、生态以及自身的协调发展,
为后代留下优良的发展环境。因此,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
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由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的转变,并提高劳动者素
质,加大科技进步对工业化发展的贡献,加速推进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5.2市场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运行平台
市场经济作为世界主流经济形式与国际主体资源配置方式,其在中国出现与
发展的抽象与思维形成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
基本国情的函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特殊的时代特征:
1)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历史地从封建生产关系中产生的,而是由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2)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自然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由上层建筑的政权力量
强制转变和发展而来的;
3)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经商品经济的一般历史进程演变形成的,而是由苏
式传统计划经济改革而来的;
4)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基础,而是以生产资料的社
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5)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运行主体,而是多种形式的利益
主体都还不够成熟,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国民待遇原
则仍是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重要任务;
6)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以成熟的监管与调控为特征,而是需在党政分开、
政企分开方面继续推进改革,国家要迸一步明确自己的角色与定位;
7)中国的市场经济不是以生产社会化为发展的基础与运行平台,而是生产
社会化的实现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性资源配置方式;
8)中国的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不是上层建筑在政治方面的多元化,而是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5.2.1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逻辑架构
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实践,借鉴西方市场经济的成熟
理论,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实际,形成了富有中国特
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市场经济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
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极其曲折的过程,历程了统一思想理论战线、否定“两个
凡是”,思想再解放这几个阶段。1978年之后,经济制度改革的每一步,都是解
放思想的具体表现,都是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发扬。实际上,解
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并非单纯的因果关系,而是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只有解放
思想,才能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必然导致思想的更加解放。在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思想总路线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逐渐认清了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
系,否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性,从认识上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到有
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新时期新阶段,
我国面临着以市场化支撑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双重考验,越是这种关
键时刻,越是要坚持解放思想,越是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利弊条件,扎实做好
各项工作,加速推进工业化的进程。可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市
场经济的基本精神。
协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正确把握与处理计
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发
展的进程与我国资源配置的社会属性的密切相关的,即资源配置的计划性与市场
性的关系是否协调,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
67
下,协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充分利用与发挥市
场对资源配置高效意义与基础作用;就是要加强与改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针对
性、灵活性与有效性。
实现社会生产的工业化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生产工业化的前提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既要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客观特征,又必须符合中国实际。因此,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性与中国国情,否则改革过程就可
能出现偏失,改革成果就可能背离初衷。从本质上讲,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市场
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解
放与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挖掘生产力的发展潜力,拓展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加
速实现社会工业化的目标。说到底,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是
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服务的,都是围绕这个方面展开的,忽略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就无法深刻认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其实质与内涵亦不可得。
具有社会主义特征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
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大背景,这是中国社会属性的客观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
愿望。因此,具有社会主义特征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要客观分析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方传统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一方面要清楚认识
到市场经济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运行平台,也是经济发展
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另
一方面,要客观分析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制度与基本国情的函数。
5.2.2以市场经济为运行平台是中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后,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工
业化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走上了市场化的工业化道路。根据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
论,工业化与市场化是相互促进的,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市场化、商品化的
过程;而不以市场经济为运行平台,工业化也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推进。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入阐述了工业化与市场化之间的这种
互动关系。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不断为产品寻求销路,“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
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
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
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
新的工业的建立己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枚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
己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
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
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
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
所代替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
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①“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
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②最终,以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促
进了整个世界市场的形成。反过来,市场化又促进了工业化的大规模推进。“世
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
工业的扩展"。“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
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
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
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
的革命"。@
工业化发展史表明,工业化与市场化联系的日益紧密是世界科技革命推动的
结果。18世纪以蒸汽机的出现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产生了以自由市场
为导向的资本主义早期工业化模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
次产业革命则促生了以自由市场为基础辅以国家干预的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化模
式。“二战”后,以电子、原子能、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标志的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兴起,引起了产业结构的极大变动,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
程,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
式才能适应在全社会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的要求。于是,西方发达国
家纷纷开始对市场经济加强干预,从而把资本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的结合推进到
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阶段。这也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抛弃传统工业化模式,
把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逐步结合的重要原因。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o《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j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q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69
6中国工业化的战略研究
工业化战略是指根据对工业化发展多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
一个较长时期内工业化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选择的根本
途径和方法。工业化战略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水平与综
合国力提高的进程。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
制定与实施。
将经济增长归结为工业化的演进,这是被比较广泛认同的一种理论。认同者
中既有结构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也有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虽然他们在分析
方法上各有特点,但都将经济发展的实质归结为工业化。另一方面,从中国社会
主义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考虑,工业化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中国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方方面面的内容,除了直接的工业化理论外,其他内容都可
以说是为中国实现工业化服务的。可见,关于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关于我国
实现工业化的总方略,包含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环境的不断变
化,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几经变化与调整。研究这一演进的发展过程,全面审视建
国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们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1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
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了多次变化和调整它对我国经济发
展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全面审视1949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
轨迹,它依次经历了“一化三改”、“赶英超美”、“两步设想”、“三步走”、以及
十六大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等基本经济发展战略。考察分析这一历史演进轨
迹,对于我们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
6.1.1“一化三改’’发展战略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我党就清醒地认识到,革命胜利以后经济建设和
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就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1945年,毛泽东曾明确地指出“在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
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49年新中
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再次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
国外的帝国主义国家价,而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
业化的问题。”
70
沿着这个思路刘少奇就新中国工业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首先
必须恢复一切有益于人民的经济事业,并使那些不能独立进行生产的已有的工厂
尽可能独立地进行生产其次以主要的力量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同时建立一些必
要的国防工业再次,以更大的力量来建设重工业的基础,并发展重工业最后在已
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轻工业,并使农业生产机器化。
这次探讨是在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还未恢复,实现国家工业化还未被现
实地提到工作日程上来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具有初步理论探索的性质。
经过两年半的改革、调整与建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我国获得了有计划地
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同时,党和国家也加深了对我国国情和复杂国
际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
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个改造与建设同时并举的“并举战
略”,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工业化战略。其特点如下:
1)界定了我国工业化的性质,即我们要实现的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
2)初步提出了工业化的标志,即要使国家有强大的重工业,可以自己制造
各种必要的工业装备,使现代化工业能够完全领导整个国民经济而在工农业生产
总值中居绝对优势,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我国唯一的工业。
3)规定了实现工业化的战略步聚与方针,即从1953年开始经过三个五年计
划或更长一些的时间,完成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此同时,完成对农业、手
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战略重点,即以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作为实
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对工业化战略的总体而言,我们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党中央和毛泽东
抓住了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基础和国际条件等有利因素,及时推动了历史进程,
有着巨大的合理性。从实际执行的结果来看也是好的。然而,这一战略也存在着
一些局限性:
1)这一战略侧重于社会主义改造。尽管总路线是将工业化和改造任务并重
的,在解释总路线时还强调工业化是“主体”,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但总路
线提出后的客观印象却是强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淡化了经济建设这
个中心任务。毛泽东曾明确地说,中央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集中在抓社会主
义改造而他本人可以说是全力以赴的。其结果是,工业化进程相对于社会主义改
造严重滞后。
2)没有摆脱早发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从世界范围看,政治独立后的发
展中国家大都仿效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方法和传统,把实现最大的国民生产总值
71
增长作为最高奋斗目标,大量建设用先进技术装备起的现代化工厂,进行大规模
的集中生产。我国初期的工业化战略显然具有这样的特征,以粗放经营方式追求
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孕育着忽视经济效益的倾向。
6.I.2“赶英超美"发展战略
赶超战略酝酿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总的构想是分两步用50--.-70年甚至更
长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6月,毛泽东指出,
我们的总目标是要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毛泽东
认为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要经过50年,即十个五年计划。1956
年8月,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阐述说,我们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
主义国家后,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
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1957年11月,毛泽东在出席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
工人党代表会议期间,对原来设想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作了较大改变。这主要由
于赫鲁晓夫提出了通过和平竞赛在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的目标。这
使一直有摆脱中国贫困落后面貌强烈愿望的毛泽东受到了莫大启发,在事先征得
其他领导人同意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钢铁等主要工
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目标。恰恰是对这个目标的追求,使得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着眼点发生了由从中国实际出发到快速赶超的不正确变化。1958
年1月1日,《人民日报》向全国公布了根据毛泽东的上述构想而确立的社会主义
建设的新思路首先用年时间在经济上赶上并且超过美国,以便逐步地由社会主义
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至此赶超战略丌始脱离中国实际,主观的东西开始占
居主导地位。表现在,赶超的时间一缩再缩、一短再短。1958年4月,毛泽东指
出“我国在工农业生产上赶上资本主义大国,可能不需要以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
间了。"接着5月又提出了“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盲目赶
超引发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急于求成、急于过渡的错误。这一战略突出地强调在
短期内提高钢铁等几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这导致了多方面的恶果一是过分突
出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地位,期望实现“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局面,
但却造成了实际工作中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二是大幅度提高了原订的比较
符合实际的计划指标,开了以高指标为指挥棒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先河;三是在
指导思想上把速度看成是达到预期的关键,选择了超常规的“大跃进”方式来搞
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
“赶英超美”工业化战略,过于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是“左”倾错误的具
体表现形式,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假如可以摆正姿态,端J下思想,
那么这一战略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首先,赶超战略本身无可厚非。中国
72
是世界上典型的现代化后来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就
是一个被大大压缩了的赶超过程。如果我们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爬行,
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建设速度,被动挨打的局面就永远无法改变,社会
主义的优越性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其次,赶超战略并非异想天开。如果我们对各
种条件加以综合分析,就可以看到毛泽东提出的五六十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赶上
美国这种本来意义上的赶超战略的实现是有某种可能性的。理由之一,社会主义
制度具有优越性。理由之二,中国人民是倾心为之奋斗的。赶超战略之所以以悲
壮的失败告终,首先是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经济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
程,必须遵循其固有规律。如果忽视了革命和建设之间的重大差别,把战争年代
的成功经验简单地用于经济建设,失误是必然的。其次是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
动性。搞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使指标、速度与国力相适应,否则就会走
向反面。第三忽视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曾经有过通过技术革命加速经
济发展的光辉思想,但1957年反右派后,毛泽东更强调通过政治性的精神激励,
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来加速经济的发展。“大跃进”期间,大搞所谓“小、
土、群",科学几乎无立足之地,用这种近乎原始的手段搞现代化建设,失误是
必然的。
6.1.3“两步设想"发展战略
新中国建国后我们强调的目标一直是工业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和政
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的构思,由工业化开始向现代化转变。1957年2
月,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
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7月,周恩来也指出“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若不强
大起来,不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就要受帝国主义的欺侮是不能摆脱贫穷
落后的状态的。’’60年代初,毛泽东第一次完备地表述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建
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
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上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1974年周恩来又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
申了这一宏伟目标。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较全面的发展目标。
关于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步骤,经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三年
经济严重困难,使毛泽东又回到了原来那个比较客观的起点上,认识到社会主义
建设不能那么急,只能逐步搞,恐怕要搞半个世纪。在这之后,在他的提议下,
我们党又提出我国经济建设“两步走”的设想。毛泽东关于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
战略思考,对后来我们党提出“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用四个现代化代替工业化,不仅内容更为丰富,而且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73
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了。应该说,四个现代化战略在发展目标、
战略方针上要比前两个战略符合实际,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以今
天的观点看,四化战略本身偏重于经济和科技,未及制度和思想、政治、社会层
面。在实现这一战略的时间规划方面,二十几年也显短促。在具体的实施方面,
过分强调了自力更生原则,忽视对外开放,关起门来搞建设,使我国与世隔绝,
影响了社会的进步。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战略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而几上几下,
基本上停留在设想阶段,没有很好地加以贯彻。特别是十年“文革"期间,整个
中国处于动乱之中,发展经济甚至成为一种罪过。“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的
主要领导人,沿用我们曾经使用过的跃进战略,又导致了以大规模引进外资和外
国设备为主要特征的“洋跃进",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再次受阻,比例严重失调,
不得不进行新的调整。四个现代化的实践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6.1.4“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反复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制定了更加符合实际
的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全面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设计了一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1)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共十三大在
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制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基本路线,把中
国现代化的目标由四个现代化发展成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更加全
面和科学的现代化。“富强”体现的是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民主”体现的是政治
现代化的要求;“文明"体现的是文化现代化的要求。
2)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87年4月邓小
平明确地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1980)年翻一番,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达Nsoo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至lJl000美元,
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至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人
均达N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1987年党的十三
大正式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1992年党的十四大又进一步肯定了“三步走"
的战略部署,并把它纳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体系之中。党
的十五大重申了这一目标。
3)与实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相适应,规定了这一战略的重点“一是农
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这反映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新
认识。
在实施这一战略的途径上,“把改革开放当作发展生产力的动力走”战略的
74
继续和深化,又是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现代化
进程而制定的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纲领,是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全新的经
济发展战略。
1)这是一个积极可行的目标。要实现翻两番,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必须达到
7.2%,这样的速度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现在第一步、第二步的目标己顺利实现,
至于第三步目标,只要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4%即可实现。尽管由于基数不断扩
大,要保持较高的速度不易,但考虑到社会主义体制越来越成熟和完善,科技进
步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应当说是可以实现且留有余地的。
2)这一战略目标强调要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既反对了片面强调困难、对
我国现代化建设前途消极悲观的态度,又防止了脱离我国国情、急于求成,企望
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的急躁冒进倾向。
3)这一战略目标具有可比性。它用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把目
标加以量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也避免了重犯不顾经济
效益,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错误。
4)把战略目标与人民生活水平联系起来,通过科学计算,用诸如“温饱”、
“小康”、“中等”等标准直接勾勒出人民生活水平随着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而达
到的程度,使人们从自己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切身体验中清楚地看到现代化目标
实现的过程,从而坚定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并自觉为之奋斗。
6.1.5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行了前文所述的一系列经济
发展战略调整,就是依据经济发展实践而作出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十六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实践中遇到了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原有经济发
展战略的某些内容难以适应新的实践要求,因此需要经济发展战略的丰富、发展
和调整。这些调整不仅是在总结我国50年来经济发展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
基础上,而且是着眼于当前经济发展实践要求而进行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这三大战略子目标正是针对我国经济发
展实践面临的科技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三农”发展缓慢而确立的。
战略重点的突出体现“三农"发展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战略位置居首。长期以来
“三农"问题始终未能很好解决,造成发展实践中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
农村面貌落后的局面,这与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村地区的广阔和农民所占人口比
重形成鲜明对比。只有更加注重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转变战略方针,是总结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实践中“重快轻好”导致经济发展出现
75
诸多问题的教训而作出的。还有,之所以进行战略布局调整,是因为区域经济发
展实践中出现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以及国土开发秩序不够规范,严重影响了国民
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
党中央依据经济发展实践中的问题对经济发展战略作出诸多调整,从而使经
济发展理论适应实践步伐和要求,以最终达到指导经济发展实践的目的。调整后
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我国具体经济发展实践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6.2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比较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历经“一化三改"到“两步走”战略到
“三步走’’战略。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先前的经济发展战
略作了一系列调整,这些调整涵盖了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和战略布局
等,以下尝试从总体上就这些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
6.2.1战略目标比较
新中国建立前后,毛泽东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50
年代中期以后,战略目标由实现工业化迸一步发展到实现包括工业现代化在内的
“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经济发展实践及现实国情,
不断调整战略目标,由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调整为人民生活达Nd,康水平。
1987年十三大报告提出“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1995年,提前五年实现了第二
步“再增长一倍”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达銎J57733亿元。江泽民依据我国实施
经济发展战略的进展,在实现“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后,与时俱
进地提出了“新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认为,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
段”。这标志着我国己建立起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人民生活总体
上达Nd,康水平。⋯⋯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
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至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得以确立。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中国经
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对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进行了丰富与调整:
一是对战略目标提出具体的更高新要求,由“总值”翻两番到“人均总值"
翻两番。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虱J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而十
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至IJ2020年L匕2000年翻两番”。首先,最明
显的是“人均”二字的添加,表明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
76
快,至1J2020年人口总量会LL2000年多出一亿多,所以这一硬性指标用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来衡量,自然比十六大提出的标准要高。其次,由“总值"到“人均总值"
的变化,也体现了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执政理念。
因为GDP总量主要反映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而人均GDP贝,U更侧重反映居民对经济
发展成果的分享,其直接表现是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变化传
递出的信息是要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从而在相当
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最后,由“力争"二字转变为“实现’,,既表明党⋯
中央对加快经济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的增强,又体现出党对实现这一目标
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一
二是创造性地确立了三大战略子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与好型社会,社会
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这三大目标从属于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的确立有其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
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了我国国情和长期发展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6.2.2战略重点比较
艰巨的发展任务和有限的战略资源决定了经济发展是需要有重点的,每个时
期都有不同的重点,战略重点是从全局出发,为实现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来选定
的。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确定了不同的战略重点。建国初期,我国尽管重视了农
业的基础地位,后来又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但在实践中,工
业尤其是重工业被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工业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农业,形成了明显
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巨大差距。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战略重点上进行了调整,
提出以重点带全局的战略思想,提出我国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
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上世纪90年代,除农业和教育外,鉴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推进,国企改革也成为战略重点。由以上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
可见,都将农业作为战略重点。改革开放后,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
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振兴了农村经济,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
发展,农业相对滞后日显凸出,其基础地位受到动摇,城乡差距扩大趋势仍未得
到根本扭转,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十六大以来,针对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变化,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对农业农村提出的新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突出“三农’’
问题作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2003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
77
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
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2004年3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党
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
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
的重中之重。"这“重中之重”是党中央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的,
从“基础地位"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表述的变化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三
农”问题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转向农村,针对农民的各种减免和补贴政策接连颁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
杂费免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并普及,“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财
政补贴政策在全国推广。特别是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使长
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就此在中国止步,这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具
有划时代意义。这些政策举措具体明确、内容丰富,执行严格,使广大农民得到
了真真切切的实惠。所有这些都从实践角度进一步说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
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突出了“三农问题"的
战略重点地位。
6.2.3战略方针比较
战略方针是指导经济发展全局的方针。上世纪中期,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
中出现的急于求成问题,中共八大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
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1957年的经济工作进展顺利,但
在年底情况又发生变化,1957年12月12日人民同报发表题为《必须坚持多快好省
的建设方针》的社论,提出多快好省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和行之有效
的”。1958年党中央出台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又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使国民经
济发。展呈现过快的畸形状态,严重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过犹不及”的发展
速度致使国民经济在1959年至U1961年期间陷入困境。之后,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
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的调整,在当时扭转了困难
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出现了新的面貌。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主题,
干扰了经济建设步伐,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提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调整、改革、
整顿、提高的方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实现国民经济的长
78
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战略方针。江泽民还多次强调“促进经济又快又好
地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提法内涵是一致的,“持续快速"就是“快”,
“健康"就是“好”。“快’’字当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
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但是却也出现一系列新问题,如一些地方政府在急
功近利的政绩观支配下,在唯GDP论、以GDP为纲的思维定势下,长期维持着粗放
型经济增长方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和低效益。我国经
济发展付出沉重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代价,经济发展效益不好,质量不高。此
外还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重快轻好’’这一现实,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
转变了经济发展战略方针。2006年H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努力实
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后又在2006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
确阐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与过去“又快又好"的提法不同,这次把“好"字排在了“快"字
之前。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单列一章,指出“实
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强大生机活力。”。至此,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总方
针。由“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虽仅是次序发生了变化,但意义重大,标
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总方针的重要调整。胡锦涛说:“我们开始强调要加速发
展,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之后又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
好又快’’。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由以上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演变历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历史经
验,可以看出,能否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快"与“好"影响经济发展全局。“快"
是指速度问题,而“好”是指效益和质量问题。“快’’与“好"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
忽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浪费资源能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一
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经济的大幅波动,随之就需要相当长时间调整,就会造
成经济发展欲速则不达,就不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只有坚持好字优先,在
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快"
也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发展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持较快
的发展速度,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
矛盾和问题。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与快的辩证关系,做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
6.2.4战略布局比较
战略布局是指国家经济资源配置的空间部署,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在空间上
的战略部署,指采用何种布局来发展区域经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由于在地
理位置、自然环境、能源资源、经济基础、人力资源、历史传统和文化风俗等方
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征十分显著。合理的战略布局能
充分有效地利用各地区资源、技术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这对缩小地区差距、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党中央依据国内外环境和经济发展实践,在不同时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
行了不同的战略布局。第一,均衡发展布局。上世纪50年代初N70年代末,以毛
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基于区域均衡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规律的认识,
采用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布局,即有计划地平衡配置经济资源,平衡沿海
与内地的工业布局,集中力量建设内地。这一战略布局基本适应了当时中国经济
的发展需要,改变了旧有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局面,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
发展,在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限制了东部沿海
地区对原有工业基础、技术基础和区位优势的利用和发挥,抑制了东部沿海地区
的发展速度。第二,非均衡发展布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对经济发展的
战略布局进行了调整。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并指出:“区域经
济非均衡发展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应
充分尊重这一规律。"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规律的进一步深刻认识,
促使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布局形成,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经济资源配置
向东部沿海优势地区倾斜。这一战略布局使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我国
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这一战略布局导致东部与
中西部的绝对和相对差距急剧扩大。从长远看,中西部地区的严重滞后会给经济
发展、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既要继续遵循这一规律,又须
采取措施对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程度予以限制。第三,非均衡协调发展布局。20
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实践发展要
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调整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这一布局
是在承认地区差别的前提下,在充分利用发达地区经济基础、技术优势和落后地
区资源能源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协调
发展。因此,这一布局是对以往均衡和非均衡战略布局的重新整合与创新,追求
区域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坚持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
要方针。20世纪90年代末,鉴于全国经济发展己达N4,康水平,党的十五届四中
全会正式提出“国家要实旌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增强西部欠
发达地区的经济实力,缩小东西部之间过大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审视我国区域经
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
展观,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动改革和发展。其中“统筹区域发展”位
列“五个统筹”的第二位,表明党中央对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视。在统筹区域发展
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布局进入了一个更加重视协
调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布局的新格局。首先,振兴东北地区
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曾是新中国工
业的摇篮,历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上世纪90年代
以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发展缺乏活力日益缓慢,与
东部沿海地区拉开了差距。针对这一状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做出了“振
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继西部
大开发战略之后,党中央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着眼而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这
有利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以此为契机获得较快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全国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促进中部崛起的提出。中部地区是重要的物资和产品集
散交换中心和交通枢纽,承载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原料补给和物资运输,战略位置
重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由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构成的中部地区却被“置之不理’’。
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制约着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影响着经济发展全局。
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布局。2004年3月,温家宝总
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之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一系列方针、政
策、措施相继出台,加快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
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
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一个新的由东、中、西和东北地区这“四大板块’’构成的的经济发展
总体战略布局的轮廓已经显现出来。2004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
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
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明确作出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并从
8l
各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
明确提出了各大区域的发展导向和总体思路。这标志着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己经全面形成,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轨道。
除了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
地作出了全新的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布局。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
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各
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
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
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是首次提出划分主体功能区,不同
于以往只是从地域角度划分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意味
着将打破传统行政区域界限,形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
四大类主体功能区的经济布局。2007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集体学习时,胡锦
涛指出“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要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
利用、城镇化格局,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规范空间
开发秩序,逐步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之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
调“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根据2007年的《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四大类主体
功能区分别是:“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
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
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
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这就是说,全国主体功能区不是以行政区域划分,
而是根据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开发潜力等特点为新标准重
新划分的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区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对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
的作用。首先,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指明了开发方向,规范了空间开发秩序,形成
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其次,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施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措施,
这样就做到了因地制宜,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开发、重复开发,从而使经济发
展合理高效。再次,由于对各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定位,做到了未雨绸缪,提前预
防了不当开发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有利经济发展
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针对主体功能区不同定位,
实行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办法。这样就做到了评价标准多元化,有利
于各地政府开展工作,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如果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这“四大板块”的战略布局是对全国经济发展
82
区域的横向划分,那么“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
体功能区的战略布局就是对全国经济发展区域的纵向划分,二者的划分标准不
同,但都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两种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
发展的规律深刻认识与遵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两种战略布局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利于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有利于促
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
7中国工业化理论的现代意义
中国工业化理论的研究,不仅是对过去工业化路径、模式、学说的总结,而
且是对这一理论系统的认识、概括、论述,其最终落脚点在于对于中国工业化的
现代意义。研究中国工业化理论,基本精神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
要尊重发展历史,而且要重视背景考察,只有这样才能还原中国工业化理论的根
本面目,归纳总结出正确的中国工业化理论现代意义。
一7.1马克思再生产学说的中国化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问题,是马克思再生产学
说的核心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工业化一直面临着国内市场问题与
国际市场问题的双重挑战。过去由于对社会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关系的错误
认识,我国一直采取的是计划性资源配置方式,而且拒绝与任何形式、任何地区
的市场经济发生任何联系,致使中国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失去了国际市场的推动力
量。在国内市场问题方面,虽然计划经济在工业化发展初期的偏向性是工业化局
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计划性的资源配置
方式以无法适应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需求,缺乏了市场的刺激,导致了中国工业化
在传统计划经济的运行平台上无法得到充分发展。1978年之后,中国工业化理论
进入了拨乱反正的发展阶段,不仅在许多方面对马克思再生产学说进行了深化,
并且阐明了中国工业化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运行平台,从而为马
克思再生产学说的理论宝库加入了崭新的内容。
关于再生产类型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学说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在马克
思主义在再产学说中,扩大再生产可以分为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
产。在我国工业化历程中,社会再生产中的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人口、就业
等问题,迫使中国工业化在实践上从传统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在理论上不仅把
宏、微观经济效益看作是中国工业化的重要问题,而且看作是中国工业化战略的
重要问题,这进一步升华了马克思的再生产学说,并且将经济效益、再生产规模
与经济调整,分别与发展速度联系、基本国情以及经济增长联系了起来。
总而言之,中国工业化理论为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再生产学说的中国部分。
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在理论方面,既是马克思再生产学说在的中国化,而且深化
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平衡问题与再生产的结构问题;既使马克思再生产学说
中的实现条件问题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从操作与方法上都使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更具体化了。从本质上看,中国工业化理论,是世界工业化规律与马克思主义经
济学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与发展,是以现代技术与高度社会化为基础,解决“四
农”问题,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伟大目标的具有相当深度与高度的理论体系。
7.2现代化路径与模式的战略性创新
模式转型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国工业化发展经历了由计划经济
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由传
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几种转型阶段。2000年以后,在经济信息化与全球化的
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在增长方式转型、体制转型以及相应的社会转型的基础上正
式进入了中国工业化发展模式的重要转型阶段。
1)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模式创新
改革放开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各领域的国际参与度越来越高,在世界经济全
球化、信息化日趋明显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也进入了与世界接轨,即
转型的阶段。新时期的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信息化浪潮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的
兴起,使技术进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现
代化转变,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世界经济结构的转换与调整使各
国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以及要素的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程度不断提高,全球
化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工业的发展。比较先行工业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工业化仍
处于初级阶段。首先,我国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普遍较小,钢铁工业、石油加工
业、化学工业的平均规模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其次,我国工业的工业增
加值率与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仍比较大。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
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但是工业化的实现还是一个需要长期奋斗的目标,因此,
中国工业化必须转变发展路径,以推动工业化发展。
2)新型工业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路径的创新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融入到了国际分工体系之
中。改革开放虽然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也让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了经济
全球化的一系列挑战:一是生产全球化的挑战。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
在生产全球化过程中,传统的出口贸易逐渐被境外生产所替代。而我国企业大体
上还处于在国内生产产品然后销往国内外的低水平状态中。二是信息化发展的挑
战。新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巨大动力,现阶段的新技术革命的主要
表现是信息革命,而信息革命带动工业现代化、智能化、市场化发展。我国虽然
在经济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我国信息化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三是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中国工业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压力。在经济R趋全球化与信
息化的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综合实力的劣势与技术劣势成为中国在全球
化的竞争中的最重要劣势。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要要实现快速、健康
发展必须转变工业化发展路径。
85
3)新型工业化是加快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模式创新
加快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容,但要戒骄戒躁,加
速完成工业化坚持一定发展基于国情基础,对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进行反思,实现
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转型。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二元结
构特殊,存在巨大的城乡发展差距。“2010年全国总人口为134100万人。全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30.97%”;∞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差,发展成本高。6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丘陵;33%的国土面积为干旱区荒漠区;
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的生活和生产;17%的国土面积构成了世界屋脊。如
果世界平均的发展成本为l,则中国发展成本与世界平均值的比为:1.2:1,工
业发展成本是1.25:1,农业发展成本是1.05:l,基础设施成本1.28:l,区域
开发成本是1.25:l。②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必须努力克服传统工业化道
路的弱点和弊端,进行工业化发展路径的转型,走出一条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
不同于其它发展中国家,也与中国传统工业化道路完全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
路。
4)制度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活力所在
就推进新型工业化而言,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首先,加快所有制结构的调
整。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中,要以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作为制度创新的突破口,
大力发展并形成以国有经济为主导,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发
展为补充的新所有制结构格局。其次,进行市场制度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市场体
系,大力促进市场的发育,特别是要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消除市场发育的
障碍,变市场直接干预为间接调控,切实打破市场的条块分割。第三,推进现代
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加快国有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改变国有企业产权结构
单一的状况,强化产权的激励和约束,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建立完善的
法人治理结构和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前提,使政企职责分开。第四,促进产
业制度的创新。产业制度的创新既要面对世界工业化的趋势,又要立足于中国工
业化的现实状况。依据主导产业更替的作用机理和中国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应作
好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产业发展规划。第五,加快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
府政策指导下市场就业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推行多种就业形式,统筹
城乡就业、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扩大就业,
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11.3.1.
②甄秦.中国发展成本为何高于世界.北京青年撤,2002.3.4.
86
7.3解决“四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我国这样一个“四农"占有很大比重的国家,实现工业化,不仅会牵涉到
与农业的关系,而且还必然涉及农民工、农民、农村即整个“四农p问题。如果
说把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排斥在城市工业化之外,使农业与工业分隔、农
村与城市分离、农民和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分化的传统工业化在以往还有一定存在
的理由,那么,在新阶段,发展新型工业化就再也不能撇开“四农"问题来发展
工业化。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四农”的关系,不仅是整个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也是工业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四农”问题这一目前我国社会突出存在的“木
桶短块”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前,工业化进程也必然受到严重制约。新型工
业化的主要特征实际上内在包含了从整个社会的高度、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来
促进“四农"问题的解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依靠城乡产业互动。一方面,
城市要实现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低污染工业和第三产业;另一方面,
农村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要大力发展农村的工业化,’承接城市的工业转移。新型
工业化需要大量有一定素质的农村劳动力;需要农村提供各种原料资源;需要农
村广大人口形成的巨大消费市场。
1)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型工业化本质特征的要求。解决“四农”
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减少农民的数量,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转移出
来,吸引到从事二、三产业中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可以为农民带来
较为稳定可观的收入,而且能够间接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
稳定和提高,使农民从农业增效中获得增收。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是新型工业
化本质特征的要求。城镇中二三产业所需要的大量劳动力主要来源于农村,只有
源源不断地为工业发展提供技能、素质等相适应的劳动者,让农村劳动力和其他
劳动者一样成为工业化的主体,才有史无前例的新型工业化浪潮。从这个意义讲,
新型工业化内在包含着解决“四农”问题。
2)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解决“四农"
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我国传统农业,
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是一种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分散经营的小农
经济,已经无法与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无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尤其是不能适应加入WTO后的竞争形势。我们的农业,要想在这个强手如林的“舞
台’’上站稳脚,分一杯羹,就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加速土地流转集中和农业结构
调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只有跳出传统农业的“旧框框,,,引
入现代工业理念,用工业生产经营方式组织农业生产,以工业加工制造技术拉长
农业产业链条,借工业营销手段开拓农产品市场,才能使传统农业真正转变成为
效益型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要努力改造提升现有的乡镇企业,大力发展
农村民营工业,积极承接城市产业升级转移出的工业。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将会
大大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新型工业化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它不仅要实
现城市的工业化而且还要发展农村的工业化,需要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相互
联结、相互推动。~ .
3)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的工业化,是传统农业融入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改善工
业发展的基础,可以扩大工业产品的市场空间,可以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的矛盾,改善工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工业化的核心内容,但是
农村工业化不仅仅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是指农村的第二产业化。江苏的“苏
南模式"、浙江的“温州模式”、福建的“晋江模式"都是中国农村初级工业化
的代表。上海乡镇企业产出在农村社会总产出的份额为86%。中国农村工业的发
展主要是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大多数资
本由最初来源于农业剩余转向企业自身的积累;第二,经营主要集中于劳动和资
源密集型的产业;第三,产权结构多样化;第四,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密切联系,
乡镇企业可以从城市企业那里获取技术、设备、人员以及市场渠道,并最终形成
城市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农村工业的这些特征表明了农村工业的发展也能够
符合新型工业化关于经济效益好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等的部分要求。农村工业
和城市工业融合互动,将是农村工业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
义讲,新型工业化也内在包含着解决三农问题。
4)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力量。“四农”问题的解决,
要依靠城市化发展,其中,特别重要是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作为我国城市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农村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根据地",发挥着重要的集聚、辐射、桥梁和纽带作用。解决“四农”
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这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小康建设的重
大战略。推进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密切互动的。城镇化是工业化特别
是农村工业化的促进力量,城镇化可以从多方面节约企业的成本,可以扩大工业
品的消费市场规模,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比农村更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目前,我
国农村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直接制约了工业化的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就必须
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镇集聚,促进农村工业
效益的提高。从这个意义讲,新型工业化同样内在包含着解决“四农”问题。
总之,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从而促进
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是新型工业化内在需要,解决“四农”问题是新
型工业化的题中应有之意。从与“四农”的关系来说,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
以最大限度减少农民,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增加市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
“新"在以最大限度带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就
业空间; “新”在以最大限度让农民与农民工同样享受工业化、城市化的好处。
7.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量’ .
回顾中国的工业化历程,农村的工业化建一直是我国工业化的弱项,这往往
都是因为过度偏重于重工业的结果。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工业化理论的最新成果
——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推进农村工业化有了新的说明,即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列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与主攻方向之一。而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生
产,农民收入能够得到持续的增加,否则新农村建设就会失去发展源头。而农业
生产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资源、环境以及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制约。当前突出的问
题:一是耕地和水资源短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和水资源较少,而消耗较大。与
此同时,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耕地和水
资源缺乏,将是长期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二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由
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加上水资源短缺,8亿多亩有灌溉条件的耕地,每年有l
亿亩左右不能得到灌溉。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
足,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较低,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较低。四是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缺口较大。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新型工
业化的理念渗透到农业发展中,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型工业化的力量支持,我们应该这些问
题的解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渗透到农业发展中,转变传
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首先,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降低资源消耗,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承
受着来自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与“传统”相比,“新型”主要体现在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因此,我们可借助先
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
增强耕地资源产出能力。提高耕地质量,不断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用农业高新
技术的核心——农业生物技术来挖掘农业生产潜力,促使农业生产紧紧围绕“高
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和要求,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改善
农产品品质,提高商品农产品的质量;运用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生态技术,有效
监控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推广
适用技术,促使农民根据资源的不同性质和用途,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活动,提
高当代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性和效率,克服以往人们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存在
的盲目性和短视性,使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具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保证农民
增收具有后续的技术支持。
其次,积极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增强农业的自增长力。使农村经济和城市
经济得到平衡发展,实现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的目的,以减弱
农村人口集中涌入大城市的压力。传统的农业产业化是照搬工业和服务企业的方
式经营农业,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下,造成了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的
一个突出矛盾,就是企业和农民争利的问题。而信息化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信
息化的最大特点是把生产者和消费者拉近了,相距遥远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超
越时空限制见面,从而减少许多中间环节,一个一个有形的耗费资源的组织,可
以充分利用信息特性进行低成本的传输和联络,既降低了交易成本,又可避免农
户成为市场风险的承担主体。信息经济的出现,对传统农业的信息化改造,还可
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分工,通过非农化,农村二、三产业可以在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得到大发展,在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可能性大增。与此同时,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即使生活在农村,也可以在较短的
时间内同城市人一样享受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再次,加快解决农业剩余向外转移的问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减免农业税,
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农民收入持续的增加则来自于农业剩余的增加。农村劳
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农业剩余,但它并不能一定保证农
民收入有实际的增长,种种原因会导致农业剩余外溢。除了农民负担较重赋税使
农业剩余转移到其他部f3#l-,价格机制的市场调节作用也会使农业剩余外溢,导
致农民增产不增收。我们知道,当产品供给价格无弹性时,产品的价格唯一的决
定于需求。由于我国农业信息不灵,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致使农产品供给弹
性低,又由于需求下降,使得农业剩余持续外溢,农民收入增长很慢。1997年以
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说明了这一点。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适应市场对
农产品的优质和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其供给弹性。其途径就是农民利用信息化的
手段,随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同时,借助于信息化及时接收国家对国内外农
产品的产需情况及绿色认证标准等整理分析后所发布的信息,及时调整农业生产
结构和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扩大其销售范围,以缩小市场价格机制
的“剪刀差",减少农业剩余外溢,增加农民的收入。
最后,提高农民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素质,使其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当
务之急,尤其要尽快提升农民对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力。这不仅要从基础教育入手,
而且应同步进行现代技术的教育。将信息技术导入农村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借助
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利用城市优质资源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弥补
农村师资不足。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实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培
训及岗位走向培训,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都能迅速掌握现代应用技
术和一两门专业技能,增大其人力资本价值,使其社会,建设新农村,实现物质
文明、精神文明,帮助农民实现跨越式发展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 :
7.5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式与平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
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目前,我国存在着多方面的社会矛盾,最突出的
问题是:失业率升高,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的提供有失
公平,重大生产事故频频发生,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等等。为了建设同现
阶段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和谐社会,避免出现人为造成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必
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关键是端正经济增长的目标和模式,合理调整经济结
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
础。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
的一个新支点,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寻求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
挑战。虽然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知识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速度较以往大大加
快,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速度又达到了新的高度,其主要特点是知识
经济迅速崛起,发达国家的工业经济正在向知识经济转化,同时信息技术和信息
产业飞速发展,在全球掀起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据经合组织报告,该组织成员
国由于教育、通讯和信息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知识和技术创新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初的5%~20%,提高到现在的70%~80%,预
计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将高达90%。这充分显示了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
产业,由于科技含量高,渗透力和带动力强,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倍增作用和
催化作用。所以,能否搭上“信息革命”这辆快车,决定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
态势和命运,决定着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例如,中国当年曾经把
农业经济发展到了顶点,其国内生产总值曾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沉湎于
农业经济的辉煌,却无视西方发生的工业革命,结果导致了1840年的悲剧,使
中国遭受了百年的屈辱。同样,今天的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把工业经济推到了顶
点,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但与美国在新经济的较量中却落伍了,结果在20世纪90
年代,美国迎来了1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日本却跌入了lO多年的经济不景气状
态,当年的工业强国被新经济摧毁了。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如果我国在推进
工业化的过程中无视信息化,就会重现1840年的悲剧。因此,加快发展信息产业,
以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推动我
91
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
的综合国力,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2)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地球上的
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总量在一定的技术约束条件下是基本固定的,经过
主要工业化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大规模甚至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地球上的资
源越来越少,特别是可以低成本开发的资源更是数量有限,人类赖以获得食物和
工业原料的四大生物系统:海洋渔场、草场、森林和耕地都在经受日益沉重的压
力,世界森林正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逐渐消失,土地每年以500.700万公顷
的速度丧失。目前全球约有1.5亿人缺乏清洁的饮用水。我国的资源,就其总量
来说是资源大国,可是从人均来看却是一个资源贫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
世界人均水平,如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水
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近年来随着中
国重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国内资源瓶颈日趋严重,特别是水和石油。从石油资源
来看,我国目前的人均石油消费量仅为0.16吨,如果达到美国人均石油消费量的
50%,我国就将消耗全球石油产量的50%:如果人均消费量达到美国目前的水平,
全球的石油产量还不够我们消费。在这种新的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未来推进工
业化已不可能像主要工业化国家那样依托丰富的资源来加速工业化、走资源密集
型工业化道路,而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工业化道路。
此外,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害,即使是发展中的中国,环境对发展
所产生的副作用也正在不断显现。我国已经为以往的发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目
前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36%的城市河流丧失了使用功能,酸雨影
响面占到全国国土面积的1/3,40%的城市垃圾未经任何处理。据统计,我国每年
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占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4%,
这个数字相当于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2~4倍。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揭示出一个
深刻的认识:即以拼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在我国今后是根本
行不通的,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了经济发展与
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3)扩大就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过多的人口及人口就业要求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
1997年以后,中国城市人口的增长非常迅速,每年达N2000万人以上,远远高于
现在每年700万左右的人口净增长,这显示城市化的速度在加快。但与此同时,
由于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职工的释放,每年为数不少的毕业大学生和
复员转业军人等待分配和安置,导致城市失业率在不断提高。农村由于人口比重
大,人地矛盾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目前至少在1.5亿以上。以中国目前60%
的农民分配15%的GDP的角度分析,在相当长时间内,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
速度不会降低,反而有可能因为城市政策的变化有所加快。另据中国人口信息中
心的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25年才能达到顶峰10.18亿,这就意味着在相
当长时间内中国的人口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在这种国情下,就业很可能在相当长
时期内成为压倒一切的艰巨任务,成为我国未来一系列政策制定的强硬制约。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一可以通过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
新技术产业以增加就业岗位,如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就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
就业。第二以信息化提升传统工业,是以传统工业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的。传统
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将为缓解就业压力奠定重要的基础。
第三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不仅表现在工
业部门快速发展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更重要的是工业化发展所带动的
城镇化的发展,将会大大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可见,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利于人口就业压力的缓解,有利于人的各方
面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7.6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启示
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基于深刻的战略思考和广泛的背景支持的。推
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
着力点。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内在规律,是实现
社会、经济高效性和永续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我们要走的工业化道路,不是简单重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而是从我国实际
出发,汲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水
平,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国力显著增强,同时矛盾和问题也愈显突出。由
于国际发展格局形成对战略资源的竞争、国内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国家
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放到了战略高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推
进的区域性差异不平衡明显存在,未来改革的力度和综合配套性将大大增强。针
对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有了重大调
整,经济区和城市群发展成为未来全国区域发展的着力点,推动构建现代社会结
构,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四农”问题被提到历史性高度。未来我国的国际化程
93
度将更高,产业承接、转移的频度将加快,区域竞相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
也将增强。为此,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党的执政理
念和全国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对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利弊总结和面对种种约束条件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做出的
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在实践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是具体的、历史的、个别的经验和要求,同
时作为对科学发展观的一种积极实践,它也为广大经济落后的民族和地区指出了
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因此,新型工业化道路又具有理
论上的一般性意义。在国际上“中国经验”的提出和广泛采借为这一经济发展理
论的普适性做了最好的诠释。
结束语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等理论的基本
框架,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工业化发展方式、
道路与模式的区别与联系,并进行了总体概括与比较分析。在中国工业化理论基
本内容的阐释方面,通过对各时期、各领域、各阶段中国工业化理论进行社会属
性的区分,将其基本内容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理论、中国国民党的工业化
理论以及非国非共的“第三理论";在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与实现路径的论述
方面,通过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结合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
中国的基本国情,创新性地提出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四农”问题,并
对中国工业化的实现路径问题作了进一步阐释,论证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
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实现路径;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与运行平台的
阐释方面,分析了科学发展的普适意义与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指导作用,以及市
场经济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支撑与刺激作用。最后对于中国工业化理论对马克思
主义在再产学说的中国化、现代化路径与模式的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
持等方面的现代意义作出了必要说明。
应当说,中国工业化理论是内容极为广泛的理论体系,由于精力、时间、知
识水平、资料占有等方面的限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提高。在研究过程中,
作者认识到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由于国共两党之间的特殊关系,关于中国
国民党的工业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具体思想、学说派别等方面的内容,都因文献
资料与学术论文等资源的缺乏,无法进行系统与深入的研究,不得不说是一种遗
憾,希望其他有能力有条件的学者能对这方面进行展开论述。此外,中国工业化
理论的主线问题,中国工业化理论的逻辑架构问题等问题也有待通过日后的努力
进一步的完善。
95
参考文献
【l】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
【3】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毛泽东文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6毛泽东选集:第5.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6.
【7】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康有为.大同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9】9配第.政治算术【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78.
[10】库次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11】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88.
【12】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中译本,1987.
【13】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4】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中下合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
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3).
【16】王毅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简编[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17】王毅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论要[M】.西宁:青海出版社,1997.。
[18】王毅武.中国新时期经济理论发展研究[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1.
【19】王毅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探索【M】.香港:新风出版社,2004.
【20】王毅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
[2l】王毅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2】陈冬.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3】翟书斌.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4】刘世锦.传统与现代之间——增长模式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5】郭丕斌.新型陈世华与工业化道路——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6】王洛林.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经济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5.
【27】纪宝成.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6: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
路[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8】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
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9】李欣广等.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
社,2007.
【30】卢良恕.中国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MI.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1】祝慈寿.中国现代工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2】刘大钧.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
【33】李向民.大梦初觉——中国经济发展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34】任保平.中m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MI.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5】陈国清.论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的演变与发展[J】.江汉论坛,2000,(4).
[36】杨志平.试论魏源的经济思想[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37】张涛光.论康有为的物质救国思想[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
【38】乾润梅.孙中山工业化思想溯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1)
【39】张学强.略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工业化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4,(04).
【40】陶勤.论孙中山的国家工业化思想【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01).
[4l】温小雁.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初探【J】.历史教学,2001,(07).
【42】徐民华.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再探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1998(4):108—113.
[43】师吉金.毛泽东论工业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9.12.
【44】毛艳萍.对毛泽东“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和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
版),2006(5):52.53.
【45】杨雪.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的认识[J】.理论界,2000(2):8-9.
[46】张军.略论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J】.改革与战略,2001,(03).
【47】孙肖远.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及其实践【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S1).
【48】张海英.简论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05).
[49】曹顺霞.试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4,(02).
【50】田克勤,郭顺益.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探析[J】.长自学刊,1994,(04).
[51】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9.
[52】汪斌,余冬筠.中国信息化的经济结构效应分析——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
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7):21.28.
【53】张继良,杨仁发.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J】.学术月刊,2008,(6):
77-83.
【54】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
2004,(4):64-70.
【55】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
(4):46—52.
[56】李林.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及其实践【J】.上海经济研究,
2008,(6):90-95.
后记
不知不觉,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已进入了尾声,随着论文的修改完成,一
直紧张的心情终于有所平静,但一些往事又浮上心头。回想起3年前,承蒙恩师
王毅武教授不嫌,将我收入门下,从那时起,我进入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研究
领域,开始了我的学术生涯。期间,我经历了由理工科学生向经济类学生转变的.
过程,由于缺乏经济学基础,转型的过程十分艰苦,好在有导师的悉心教导与耐
心培养,到了研一下学期,我已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小篇幅的学术论文写作。
如今,看着完成的论文,昔El那一节节的生动讲课,那一摞摞的专业书籍,那一
天天的埋头写作,那一回回的虚心请教,那一次次的认真修改,全都历历在目,
那些与进步一起伴随着我的学>--j过程的忧郁与彷徨、孤独与寂寞此时全部化成收
获的喜悦与衷心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恩师王毅武教授,恩师对我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各方面都
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不仅在专业方面给予悉心的指导,而且一直致力于培养
我们坚定的信仰、正直的品行与崇高的追求。恩师一直强调,做学问前,要先学
会做人,指出一个学者如果在学术外表内装的是一个肮脏的灵魂,那么他也仅仅
是个空虚的皮囊,没有任何实质价值。做学问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
神与魄力,恩师常常教育我们“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
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要坚持自己的事业,将事业看作
生命般重要。这些珍贵的教诲,将铭记于我心,作为我日后生活与工作的鞭策。
感谢李仁君教授、李俊教授、王愉人教授、宋增伟教授、何国平教授、蒋国
洲教授,他们的教导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而且开阔了我的视野,对我的论文写
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因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们都会关心我、鼓
励我,而当我完成目标获得成功的时候,他们也会与我一起分享快乐的喜悦,我
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他们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奉献,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衷心
的感谢。一
感谢陈首哲、吴欢、张芸、徐叔华等我的同窗们,有了他们的陪伴,求学道
路上并不孤单,大家相互探讨,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一起度过了美好的研究生
时光。
一切研究生阶段的喜怒哀乐、得失功过交织在一起,成为我一生用不尽的宝
贵财富。在此,借用恩师的一首诗,与大家共勉:
冷li觇雪赏冬葩,愈到寒时愈芳华。
一剪残枝半弯月,不知是我是梅花.
最后,对负责论文评阅的教授与参与答辩的全体老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
衷心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
100
陈丕衡
201 1年3月25日
}.{}。;,疑}篮甏≈≯《fl。
。o;0
o
。矗甏r,#,^“《h,;
oj;,£,。,∥‰

中国工业化理论研究
作者: 陈丕衡
学位授予单位: 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