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522证券市场监管的组# 1512创造性破坏与经济增长: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一个延拓与应用 织结构问题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创造性破坏与经济增长: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一个延拓与应用
姓名:钟春平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张培刚;徐长生
20040510
III
摘 要
熊彼特增长模型 Schumpeterican Growth Model 强调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以创
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为特征的动态竞争过程本文尝试以创造性破坏
为理论基础将微观经济学的思路和方法有机地应用到宏观经济分析之中同时还分
析增长的根源以及收入的差距与增长的差异这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两大核心内容
还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相结合分析周期性增长的动态特征
在方法上 本文尝试用多种方法来研究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增长过程包括数学
统计和历史等方法同时还将物理学和生态学的方法和结论应用到经济学分析之中
特别应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具体的动态变迁过程
熊彼特的 创造性破坏思想较他的创新理论更进了一步在强调创造的同时
也考虑创新所具有的破坏一面新老更替是这个动态过程的主要特征创造性破
坏的过程也就是动态竞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认为是通过消费导向生产实现
的消费者追求更多类型和更高质量的产品这构成了创造性破坏的基础而厂商创
新活动主要由企业家推动实现目的是获得垄断利润不同于创新理论的是创造性
破坏强调了厂商之间相互作用创新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是暂时的新出现的创新会破
坏既有的创新和垄断所得也将被后续的创新所破坏将产品分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
品最终产品的创造性破坏蕴涵边干边学的效应这也使得在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中不断有着创新的产品出现同时产品价格也逐步下降这个过程有着提高福利的
效应同时也蕴涵着以边干边学为特征的间接增长效应而中间产品的创新直接
具有增长效应增长的动力源于厂商的研发努力和在此基础上所实现的创新在这个
垄断竞争过程中厂商必须考虑对手的策略中国的信息产业邮电行业的技术和
产品的更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这个动态的替代过程
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增长过程中 个体和国家之间的差别会进一步扩大创造
性破坏可以解释收入差距与增长差异收入差距强调的是微观个体的差别而增长的
差异则是宏观上的差别两者都可以用创造性破坏进行说明增长的过程是创造
性破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差别会拉大微观上的收入差距和宏观上的增长差异会
进一步扩大对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可以认为以技术的创造性破坏为主要特征的增
长过程对个体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着更高人力资本和适应能力的个体能够满
足技术要求所以能够获得更好的机会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而对于适应能力较差的
个体往往会被破坏和替代在动态的增长过程中个体的差距会进一步扩大文
中用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对这个现象进行描述和类比在拉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
相互通过弹簧连接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差距会在振荡中扩大同样经济增长的拉力是
技术创新而人的惰性是摩擦力一旦经济系统有着更大的增长动力和更高的增长速
IV
度 个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会在振荡中扩大论文对中国行业平均工资的数据进行了分
析特别用方差衡量收入差距结果证实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有着高速的经济
增长而收入的不平等确实是在振荡扩大
体现在一个综合体的国家上的差别也会类似地扩大论文用历史的分析方法同
样表明经济增长的差异是持久并不断扩大的从理论上而言关键是对技术难度的
设定和在位的技术垄断者是否具有成本的优势对历史上占据优势的垄断者领先国
家的动态变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很长时间内在位的垄断者可以保持技
术上的优势如果被替代其主要因素源于内部也就是说被破坏是自身创造能
力丧失的结果如果领先国能够保持活力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和霸主地位几
乎是必然的论文还就中国历史的动态过程做了一定分析同时还对全球主要国家的
技术竞争能力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成败皆在于技术上的创新能力而当前
跟发达国家相比技术上的竞争能力差距悬殊这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有所警示
长期增长决定于原创性的技术而中国当前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内在联系的 用周期性增长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更为恰
当两者均可以由创造性破坏来解释论文借鉴了生态学的方法和结论对创造性破坏
的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将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结合起来研究在多部门的熊彼特增长
模型基础上提出用周期性增长描述这个动态过程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经济增长过
程可以近似地等同为生态进化过程技术和产品可以等同视为种群技术和产品的创
新可以视为生态学上的突变过程按生态学的种群关系将技术和产品分为竞争与共
存捕食与被捕食等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创造性破坏的创造与替代的过程
用动力系统模型进行对应刻画并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
明整个创造性破坏过程更多的时候不会有确定性的趋势而是周期性波动的增长过
程选取美国的数据也证实了这点很难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是宏观经济学中认为的
那种确定性的长期趋势相反地增长过程更多地表现出周期性增长过程实际上
增长与波动都是同一个过程
总之 论文的创造性之处在于尝试性地用创造性破坏将微观与宏观增长的
根源与差距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对真实的经济增长过程做了
更细致的分析在方法上也将各种方法综合使用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对部分假定的
放松往往又会引入某些新的假定方法上也没有一个完全具有说服力的标准在数据
上更多的是一种近似所以论文最后对后续的研究方向做了这方面的说明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经济增长 增长差异 收入差距 经济周期 周期性增长
V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Schumpeterican Growth Model which emphasizes the
growth process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is a dynamic competition process, and tries to
apply Creative Destruction to different aspects of economics. By this way, microeconomic
methodologies are used in macroeconomic analysis. Creative Destruction can analyze issue s
of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of growth differences which are the key issues of growth
theory including the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And Creative Destruction can combine the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short-run fluctuation which in our option are the same
things of the dynamic process, and Cyclical Growth is fitter for illustrating such process.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are used to discover growth process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such as mathematics, statistics, and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methods and
results from physics and ecological are introduced in economics analysis, wher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used for simulating this dynamic process.
Creative Destruction proposed by Joseph Schumpeter is one step further than his
Innovation Theory which just emphasizes the newly innovated, while Creative De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focus on the Destruction and its effects. By Creative Destruction, the
replacement of the “old” innovations by the newly innovated products or technologi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 of this dynamic competition which could be said as “led by the
consumption and made by the production”. Consumers always demand for more products
varieties and products with higher qualities,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of 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s are full- filled by the firms who are driven by
the entrepreneur whose aim is to gain monopolistic profi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novation and Creative Destruction is that the latter emphasizes the monopolistic profit is
temporary which would be destroyed by the other firms’ innovation as they had built their
monopolistic status on the former ones and gained monopolistic profits from destroying the
former ones’ where emphasizes this dynamics competition. Produc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inal and the intermediate goods, where 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n the final goods has
indirect growth effects and the one on the intermediate goods has direct growth effects.
Creative Destruction on final goods includes the Learning by Doing effects, where this
dynamics process are not only with more new final products innovating, but also with the
price reducing. 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goods has the direct growth
effects due to the improving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engine of economic growth is
the effort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nd the results of innovations. If there is
Creative Destruction, the firm who plans to devote R&D and innovation must consider the
rivals’ actions who might destroy its current monopolistic status and profits. The
VI
experiences of the products and technolog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China
provide some evidences of this dynamics process.
The differences will be widened even further while growing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That is, Creative Destruction could explain income inequality and growth
difference around the world which is always looked upon as an unresolved puzzle in the
growth theory. In our option these two issues have common aspects indeed where the former
is the micro aspect and the latter is the macro one. As economic growth is driven by the
innovation with the form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the differences in micro level and macro
level will be enlarged and as it could be seen that individuals and regions are not identical
primarily, so their differences would be even larger while growing. For micro level, the
income inequality will be enlarged due to the individuals who are have different abilities
and backgrounds will have further different opportunities in front of this new growth
process which requires more skills. Therefore the individuals with higher human capital and
adaptive ability will meet such newer and higher skill requirements, and then have more
chances and higher income. On the contrary, those who with lower adaptive ability will be
destroyed and replaced. Their income differences will be even larger while growing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It can be illustrated in a simple physical model where under the pull
and friction, the connected objects by the spring will move in different speed and
acceleration, and their distance will be larger in the form of stagnation. This model could be
applied in the South-North growth model where the pull is mainly driven by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the north and the friction is as human laziness, and they have
the common interplay caused by the spring that they are connected. The simulation shows
the distances will be larger in general in this dynamic process. The evidence from the
average wage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China shows that the income inequality is really
lager in stagnation while China has the high growth during the last few decades.
As far as the country is concerned, the situation is almost the same from history
analysis showing the growth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ies are larger. In theories, the key
assumption is the character of technology difficulties and whether the current monopolistic
firm has the cost advantages or not, and we check this in history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special history periods. There, it shows that the country that
took primacy in the world economy due to the technology monopolistic could mostly hold
its monopolistic status for some period, but also such primacy is changing by the form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If it was destroyed and replaced, the lost monopolistic status are
mostly due to its inner reasons losing its technology leadership. Those who could hold its
technology advantages, they could be world economy primacy. The long changing history
of China shows its changing positions, and especially its curr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s studied which shows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s still
large in deed. If the next driving technology is biological technologies, the gap is even
VII
larger which should be seriously considered for the long run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the
key to economic growth is the innovating technologies, but China is lack of such ability
which mean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might not be sustained.
The ecological methodologies and conclusions are used for references to study the
process driven by Creative Destruction, especially the competition theory, and the purpose
is to discover the connections of long run economic growth and short run fluctuations.
Cyclical Growth is proposed to picture this dynamic process based on the Multi-Sector
Schumpeterican Growth Model. More careful studies have been done by introducing the
ecological conclusions about 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More kinds of competition
relationships and more dynamic characters have been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Creative
Destruction could be viewed as the ecological evolution and the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as species in the ecology, and the innovations of them as the mutation. Similar as the species
relationships, the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have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such
as competition and co-existence, predator and prey and so on. Further, 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economic system could be described as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at could be
studied by the way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se
equations are simulated to study the dynamic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always has uncertain trends and pictures, most often, the
cyclical growth is much fitter to illustrate. The experiences of U.S economic growth proves
such judgment: it is hard to accept views of certain trends in economic growth as the
common view in macroeconomics, on the contrary, growth is with cycles, or growing
through cycles. Growth and cycles are the same process.
Therefore Creative Destruction could combine the microeconomic and
macroeconomics sources of growth and growth differences, short run fluctuation and long
run growth. The real growth process is more precisely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are employed. Surely we should be cautious that while relaxing some key
assumptions, the new hypothesis are introduced, and no any methodologies are decisive, and
no rigor data could be measured as this mechanism, so the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pointed.
Keywords: Creative Destruction Economic Growth Growth Differences
Income Inequality Business Cycles Cyclical Growth
1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创造性破坏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长期经济增长是民富国强的关键 只有持久的经济增长居民的生活和福利才有
保障并能够逐步提高同时持久的经济增长也是国家或区域综合实力不断加强的基
础例如如果中国在近代和现代这段悠久的历史时期内能有持久的经济增长那么
当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就不会与发达国家有着如此之大的差距但历史没有
假设同样的当前的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运行良好有着强有力的经济增
长预期和空间则意味着有美好的前景和希望没有经济增长则没有希望这就是经济
增长理论受到经济学界广泛关注的内在原因20 世纪50 年代中后期到60 年代经济
增长理论一度辉煌而在80 年代末期增长理论再度引起经济学的研究兴趣这种研究
热情一直持续到现在可以预料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研究兴趣会不断持续
经济增长理论一度迷失主要是理论分析上的缺陷以Solow 模型为代表的外生增长
理论Exogenous Growth 没能够真正解释增长过程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是由外生的设定
决定增长理论的复苏是在上世纪80 年代由Paul Romer 1986 1 Robert Lucas E.,Jr 1990
2 Gene M. Grossman 和Elhanan Helpman 1991 3 Philippe Aghion 和Peter Howitt 1992
4 等推动下实现的一般称这些新增长理论为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增长
理论从外生增长发展成为内生增长在分析方法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别还是用的Ramsey
在1928 年初步形成并由Cass 和Koopmans 的在1965 年以后加以完善所形成的分析框
架即Ramsey-Cass-Koopmans 模型这种无限期限Infinite-Horizon 的最优选择模型
构成经济动态分析的基本框架同时也吸收了Robert Solow 1965 5 对各要素的贡献所
进行衡量的方法和手段对增长过程进行要素分解主要是分析技术要素的贡献也就
是通常所称的Solow 剩余其目标仍然是解释纵向意义上的增长的根源和横向比较所呈
现的增长的差异主要的变化是内生增长理论对增长的机制和动力做了更为细致的分
析一般看来内生增长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的根源上说服力相对成功而对于解释增
长的差异则说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分析经济增长的根源上 内生增长理论总结了三种途径和机制人力资本边
干边学和有意识的研究和开发R&D 特别是第三种思路引起了更多的研究兴趣
在有研发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速度由模型内部决定有目的的创新活动
是增长的内在动力而这些创新活动源于自利的个体企业家对垄断利润地追求
2
企业家的最优研发投入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 这也恰好就是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理论
Joseph Schumpeter 1934 6 在增长理论中的体现和应用从事创新活动的企业家追
求的是垄断利润这些创造性的活动一旦获得成功则可以形成局部或全局的垄断势力
在熊彼特看来这个过程就是增长的过程具体为产品种类的扩大或产品质量的提高
当然在熊彼特看来不仅仅是这些他定义了5 种创新方式
毫无疑问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内生增长模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具备微观基
础主要从代表性的个体出发分析问题而不是直接从总量设定出发处理上具备了
一些基本的工具主要是Dixit 和Stigler 1977 7 关于产品多样性和垄断竞争分析框
架Aghion 和Howitt 19928 19989 对熊彼特的思路做了很好地分析他们实际上
在尝试着将熊彼特的思路做一般性地推广用这种分析框架来分析宏观经济学范畴的
长期经济增长失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对于这些内生增长模型的争论和研究仍在继续 从一些计量结果看Robert Barro
和 Xavier Sala-I-Matin 1995 10 经济增长理论包括这些内生增长理论可以在相当
程度上解释增长的根源但对于广泛和明显存在的增长差距说服力还远远不够增长
模型的不一致是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 强调长期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否定对宏观经济学传统主体短期波动和
经济周期的研究防止出现过大的波动是宏观经济学在过去几十年来所取得的主要
进展之一Lucas R.2003 11 宏观经济学的确防止了类似于大萧条那样大的波
动但问题在于正统的宏观经济学在处理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这两者的关系上往往
是采取两分法的方式长期经济增长被假定为是确定性的趋势而短期波动则是
围绕着增长过程中的随机干扰因此宏观经济学通常对这两种现象单独和分别进行
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人员也看到了这种局限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波动之间的内
在关联也逐步引起了更多的注意和研究兴趣实际上在经济分析史中早先的经济
学家如斯密主要研究的是长期经济增长熊彼特的增长理论也主要是分析长期的发
展过程他的分析蕴涵了周期但着眼点在于增长变化出现在大萧条以后以
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家对古典经济学所奉行的自由主义思想和放任主张进行了
重新评价和否认进而形成了主要以需求管理为主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主要研
究经济的短期波动并倡导需求管理但在熊彼特看来增长和周期实际上是一致的
他们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他分析了经济发展理论之后紧随着分析了经济周期
Schumpeter 1939 12 并且提出了长波中波和短波理论他认为创新一旦结束
往往意味着衰退的开始但在很长时间内他的见解被忽略近些年来这些观点再度
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研究人员试图建立模型将增长和周期内在地联系起来用
3
统一的方法加以说明
可以看到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研究乃至两者之间的关联研究在很大程度
上都可以围绕着熊彼特的观点展开熊彼特早先所提出的是创新理论Schumpeter
1934,或1912 13 他认为循环流转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增长他主要用的是发展
实际上指的是经济增长只有创新也就是对生产进行新的组合才会有经济增长他
明确提出了创新理论特别强调了企业家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实际上就
是为了追求垄断利润而引入新的组合方式这也就是增长的内在机制在他看来增
长和周期是内在一致的所以他将创新理论拓展分析商业周期Schumpeter 1939
14 认为创新的结束往往意味着周期的开始特别地他用历史的分析方法定义了长
波中波和短波
但从最新的研究进展看 在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中更具广泛和直接影响的是熊
彼特的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 Schumpeter 1942 15 思想和命题这种
思想体现在经济增长理论当中特别是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这种模型对以创新活动
为基础有R&D 投入的内生增长理论做了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化可以更好地解释经
济增长的差异特别地很多研究用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内生熊彼特模型来沟通增
长和周期之间的关联并且得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1.2 创造性破坏的含义
创造性破坏 和创新都由熊彼特提出熊彼特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时认
为不断地从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
这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事实Schumpeter 1942 16 从这种
定义可以看到创造性破坏与创新有着内在的关联但也有差别相同之处在于两者
都强调了是有所创造往往是全新的东西比如有了新的产品和更先进的技术差别
在于创造性破坏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之上的在强调了新创造的基础之上也注意到
了动态变化过程新是建立在旧的基础之上的新旧老交替才是整个过程
的客观描述可以说创造性破坏更加全面刻画了这个过程就熊彼特的本意看他
强调的是结构变换新的创新称为创造但新的创新必然会破坏原来的创新这就
是破坏效应新旧替代必然破坏经济和社会系统的结构所以用创造性破坏来描
述整个动态过程
半个世纪过去了 但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准确描述却得到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更广
泛地应用这些应用包括了对内生增长理论的拓展对周期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同时
4
由于熊彼特涉及到的是生物学的概念 所以也开创了进化经济学Evolutional
Economics 由此可见熊彼特创造性破坏思路影响之深
这种对经济事实准确而独特地概括首先在新增长理论中获得了广泛认同和应用
在创新理论中增长主要是通过引入新的产品也就是通过扩大产品的种类和创造出
更高质量的产品来实现的但注意到在新种类和更高质量产品引入过程中存在着创
造性破坏效应新的产品会使得原来的产品的需求减少更高质量的产品会减少
当前质量产品的需求也就是退化和破坏的过程这同样会直接影响企业家的创新决
策创新活动一般定义为有目的的研究和开发R&D 企业家追求的是垄断利润
但他们这种垄断和市场影响力会受到其他企业家或对手的影响一个企业家获得了当
前的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这是建立在对先前垄断企业的破坏和替代基础上的同时
他们也会受到潜在的将来会出现的企业家研发R&D 的威胁一旦这些企业家创
造出更高质量或更好的产品在位的垄断者的利润就毫无疑问地会被破坏和剥夺所
以企业家R&D 的活动不仅仅会考虑自身的行为同样也会考虑潜在对手可能的行为
及对自己的影响如果企业家研发已经获得成功并在产品和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但
一旦对手创新获得成功显然会影响原本具有的垄断地位考虑到创造性破坏因素存
在就得进一步考虑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的行为这显然更加贴近实际经济生活
Aghion 和Howitt 1992 17 将这个思路成功地引入增长理论此后也初步构建了熊彼
特内生增长理论这种理论模型在有研发努力和创新活动的内生增长模型基础上更进
了一步由于更符合现实所以得到了更多应用
实际上 创造性破坏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增长理论和研发活动决策中对手的行为
所可能的破坏效应更一般地可以认为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动态描述新的创
造是在对旧的破坏基础上建立的新老更替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的动态特征
一般地 事物往往有多个方面创新也不例外创新会带来新的创造同时这种创
新的背后对原先的创新的破坏个体的成功一般是建立在别人的不成功基础之上的进
化论中的适者生存也是社会和经济生活中难以回避的尽管不人道的规律但
确实是经济运行所客观存在的动态竞争机制的真实体现人总是有惰性的没有竞争就
不会有向前的动力垄断就是如此而竞争也正好是实现某些个体表现自身有所不平常
的一个很好的手段政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诠释而竞争中的失利确也构成了个体向前
努力的一个压力机制不进则退也用一个简单的事实描述了经济的动态过程中被破坏
和退化的可能由于人在主观或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总是有人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这可以部分地用来分析增长过程中的个体工资收入上的差距扩大的一个机制对于个体
的人而言是这样对于一个国家或区域同样如此在国际竞争中总有成功者在成功者
5
的背后是失败者 因而用这种创造性破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别的增长差距的事
实比如对历史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国一度是成功者在宋朝以后的世界工业革命浪潮
中由于没有参与竞争而被远远地抛在后面客观上说中国是近代的失败者胜者为王
败者为寇所以正如熊彼特在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创新的描述一样创造性破坏是一种
机制只有创新才能促使真正的发展创造性破坏则更进一步地描述了微观层面的企业
的行为和宏观层面的增长过程动态竞争过程是创造性破坏所包涵的核心对于微观个
体个人和企业而言不断地更替构成了社会经济保持活力的一种内在机制对于国
家而言只有保持不被退化才能保持不败只有在竞争中才会有着足够的生存能力
可以说 创造性破坏描述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创新是前向的动力而破坏则
表明这个前向机制所存在的负面影响从微观上看前者是动力机制而后者则是压力
机制从宏观上看创新表明了增长过程而创新过程中所蕴涵的不同破坏程度可能
会有着不同的振荡幅度这样在增长过程中也就包涵了波动过程
总之 本文的研究兴趣在于试图用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来分析经济增长和经济周
期以及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于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1.3 研究方法的评述和说明
二战以来 经济学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分析方法上的深化特别是数学方法而在
思想上很难认为有实质性的突破正如内生增长理论在思想上主要还是古典的经济学
家斯密的专业化分工和市场规模效应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创造性破坏思想
在方法上的进展主要是应用既有的方法 主要包括数学统计和历史在熊彼特
的分析中理论历史和统计是主要手段他实际上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极力主
张数学的分析特别强调Walras 的一般均衡分析但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他的分析
主要是应用了理论历史和统计方法而数理分析显得颇为单薄
对于理论的分析 这往往是经济学分析的基础这种分析思路主要是对现实的
一种抽象和归纳确实这种理论分析在很多时候能给人很多启示但应该注意到的
是不同的分析思路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析结论任何一个问题往往是多方面多角度
的因而得出的结论就很难逃脱出盲人摸象的结局事实上每个人得出的结论一
定程度上说都是对的至少不是错的这就是局部均衡分析思路的一些近似描述但
任何人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完全的这使得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往往没有统一的结论作
为一门学科对于很多问题都没有共识这至少表明这种学科还远远不是科学当然
这并不否认经济学的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意义相反地这表明对于很多问题还得进
一步深入研究而理论分析则是研究的第一步所以本文首先对创造性破坏的理
6
论基础进行说明和分析
可以看到 现代经济学尝试着成为一门科学因而将目标转入相对严密的数学
尝试着添加一些数学工具来弥补经济学不够严密的缺陷数学讲究的是严密的假设和
严格地推导因而经济学也有着越来越多的模仿式地假定和在这些假定条件下所进行
的数学推导客观地说很多假定在很多时候确实如此比如理性人假设不管引
起了多大程度上对道德的担忧实际生活中更多的人在更多的时候是理性的存在
着部分的不完全理性和完全不理性并不妨碍用理性假设分析大部分经济问题此时
一般分析的是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成立诸如数学上的大数定律
只是保证在一定概率条件下成立就可以接受在这些假设条件下用数学的收益在于
可以比较清楚地表述一个问题并对后续的分析提供一个明确的标准和基础这样可
以很清楚地知道问题和争议所在但问题在于数学本身也是存在很多过于抽象的假设
之上的而且数学本身目前尽管在科学标准上走得最远但仍然有很多数学问题无法
解释对于一个现实问题数学在很多时候也无法求解在严密的基础之上实际上是
对于现实的一种简化实际上也就是对具体问题的抽象比如在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
中广泛应用的是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的最优选择问题如果考虑随机条件下的最优决策
这时如果不设定一些特殊的函数形式实际上也不能得到太多的结论更多时候所获
得的结论也只是一些定性的结论数学是一种抽象而经济学在抽象过程中丧失了固
有的一些特征同时很多问题也无法通过数学来解决所以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
积极地应用这些数理方法应用这些规范的分析框架来分析经济增长问题也可以看
到应用这些方法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但同时也注意到了这种分析方法
的局限性在盲人摸象的游戏中数学也算一面
经济学出于对假定和结论地担心转而寻求统计或计量的支撑 可获得的数据数量
在不断增加数据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加上计算技术更加便利计量分析成为一种便
捷而有收益的分析方法对于一些数据地了解显然有助于对问题的认识可以从一些
简单的定性考虑转化为定量思考但事实上对于计量结论是要谨慎的原因在于
它同样有着很多假定而这些假定并不能轻易地和不加思考地就接受实际上计量分
析所得出的结论和所包涵的问题至少是同样多比如计量经济学无法解释变量之间的
因果关系不管是Granger 还是Sim 表达都不是一般意义所理解的因果关系而且
在计量中可以看到的主要是参数估计这种方法假设了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为研究人员
所知的但并没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参数形式为研究者所知道的那样这也就是使得在
很多时候所研究的问题往往存在很多的争议对于争议同时要知道的是对于一个问
题实际上是不可被证实的用一种数据来论证所研究的问题只能做相反的假设只
7
能是否定 但否定之后也不能轻易接受值得担心的是用其他的数据或其他时段的
数据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也是计量上的稳健性问题robust 可看到对
同一个问题不同区域和时点所做的经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明显分歧甚至
可以看到很多结论截然相反的经验分析计量经济学家试图用半参数或非参数的方法
来解决问题但问题同样不容乐观因为应用这些方法对数据的要求增强同样稳健
Robust 问题也难以解决此外在变量选择上则只能更多地依赖于经济理论主
成分和聚类分析等对变量的选择很难作为变量选择的依据这导致了经济学试图寻求
计量的帮助而计量确只能依赖于经济的假设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没有解决所以论
文在处理这些数据的时候尽量避免计量上的问题主要采用一些基本的方法和处理办
法来说明所研究的问题比如在分析收入差距上没有采用一般流行的回归方法而
直接用方差进行衡量收入的差距简单的方法能够得到直接的结论这比看似复杂而
有争议的方法更有利于问题的分析
在很多时候 经济学分析会转向历史方法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和素材对于史实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些极有意义的启示和结论如对世界历史的回顾得
出了国家周期结论Kindleberger Chareles P.1996 18 在对一定时期占主流地位霸主
国家的过程分析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类似地David Lands(1998 2001
译)19 则从历史变迁角度分析为什么有些国家富裕而有些国家出于贫困之中对于中国
历史变迁的分析翼朝鼎1936 19 从水利事业分析中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区的变迁从基
本的自然条件来阐述中国的变化这种分析的角度很有启发历史能够让人深思但往
往地历史同样存在争议对于一种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很难看到有一致的见解
和意见往往成为一个谜团部分原因是在历史进程中很多资料要不就是没有完全
保留下来要不就是被人为或有目的地歪曲了盖棺定论似乎也未必总能成立在经
济分析史中经济史学家对于工业革命也没有取得广泛的认识甚至对于这种说法
也持有否认态度认为实际上英国在所谓的工业革命中真正获得了快速发展的不是
工业而是农业和金融业兰德斯1998 2001 译20 对于近年来美国发生的信息技
术革命和更有争议的知识经济也是如此如果信息技术革命在一定程度被认
可的话对于知识经济的怀疑和否定则更为普遍对于很近的史实都无法得到根本
的认识那么指望对很久以前的历史作客观评述则更为虚无飘渺所以论文在采用历史
分析中尽量减少对所存在的问题做过多的评价而只是研究很小的一个方面
在研究周期过程中 特别是真实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s 的分析中广泛
采用了数值模拟numerical simulations 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外生变量用一些
设定的数值外部给定的主要来源于一些经验分析结论来得出内生变量的数值和
8
模拟达到均衡值的变化过程 计算机技术提供了模拟工具主要模拟的是一些随机变
量设定产生数值的过程data generate process DGP 在RBC 模型中主要是技术干扰
的产生由于在RBC 中主要假定干扰服从随机的对数正态分布因而这些干扰项在计
算机模拟中主要随机产生AR 1 过程这对于计算机来说是可以很容易实现的然
后分析由于这些干扰对模型中一些变量的影响对比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就可以得出模
型是否有说服力这是一种数学试验对于这种试验主要是数据产生的方式同样也
是很有争议的关键的是这些数值干扰的产生在数学和计算机的包装下同样的还
是依据人为设定所形成的当然这种方法可以对动态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得到动态变
化过程和一些具体的特征所以论文也尝试着用这种方法分析创造性破坏的动态过程
可以看到设定不同的参数往往可以得到一些很有意思的动态变化过程
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 经济学在方法上的进展价值到底有多大任何一项进展
可以说对经济学的分析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但同样让人怀疑和困惑客观上说经
济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议难以避免但争议表明还有很多的努力需要继续生活中
还是存在有经济学的必要只是它不完善这也构成继续研究的理由
所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 对于方法的处理上尽量采取不同的方法从不同侧面来说
明问题以此部分克服方法论上的缺陷正如在盲人摸象的游戏中从更多的层
面看同一个问题虽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却能逐步接近问题的客观真
实性和本质所在
特别地 论文还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既有的一些结论比如物理学和
生物学等这些自然科学由于可以进行重复地试验并对参数做对应的控制和调整
所以得到的结论相对客观所以论文尝试将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到本文的分析当
中并且将这些学科的一些既有结论对照到经济学当中可以看到创造性破坏本身
就跟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将生态学的一些结论用到论文的分析之中应该是有
所帮助的
1.4 本文的思路和结构
本文试图将熊彼特所提出的 创造性破坏作为一个切入点分析对长期经济增
长的影响以及这种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增长过程如何产生周期波动
关于创造性破坏对增长的影响 实际上也是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但本文
尝试着将现存的几种增长理论融合起来包括边干边学人力资本等同样的论文
用动态分析方法分析整个创造性破坏的增长过程主要是在动态的一般均衡分析DGE
框架下分析增长的动态特征研究的目标同样是解释增长的根源和增长的差距对于差
9
别 本文划分了微观上的收入差距和宏观上的增长差异前者也就是个人之间收入不平
等问题本文尝试着用创造性破坏思路探讨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是否会扩大问题
对于宏观上国别之间的增长差异本文将结合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探
讨熊彼特增长模型对实际经济中所广泛存在的增长差异是否具有说服力
本文也尝试用创造性破坏机制解释产生周期或波动的原因 实际上是试图将长期
经济增长和短期周期波动两者重新融合起来研究用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尝
试着是否可能产生周期性增长从而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连接起来为此将创造
性破坏概念来源之处生态学的一些结论和方法引入经济学中特别对创造性破坏
的具体过程加以分析
这样 创造性破坏实际上可能可以融合和沟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事实上
这两者也越来越为融合宏观经济学模型逐步地和更多地采用了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思
路和方法主要是一般均衡分析GE 框架熊彼特增长模型中更将市场结构从完全
市场竞争假设的新古典模型过渡到更为现实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的动态均衡分
析同样的宏观经济学中所存在的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周期分割的格局也将得
以部分解决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动态过程中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波动是内
在一致的用周期性增长描述这个动态过程更为恰当同时将创造性破坏为特
征的熊彼特增长理论分析增长速度决定的同时也尝试解释增长差异和收入的差距
前者分析的是纵向意义上的增长根源问题而后者则是从横向上分析增长过程中的差
异在分析横向差异过程中又分解为微观上的个体的收入差距和宏观上的国别增长差
异这样可以看到用创造性破坏思路和以创造性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熊彼特
增长模型大致上可以将经济学的主要几个分支有机地融合起来宏观与微观长期
增长与短期波动增长的时间和空间差异都可以较好地结合起来
论文除第 1 章导论外共分5 章第2 章具体分析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增长
过程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上加以论述认为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创新以消费为导向由
生产实现并对生产过程做深入分析将创新分为最终产品的创新和中间产品的创新
在最终产品创新过程中创新过程和价格降低过程可以归结为同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
从而得到创新过程中的价格变化过程和产生间接的经济增长效应的途径对于中间产品
的创造性破坏则直接有着增长效应主要考虑创造性破坏过程中的增长速度决定问题
第 3 章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微观主体的收入差距和体现在宏观上的增长速度的差别
进行分析论文认为在这种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动态增长过程中差别会进一步
扩大创造性破坏所蕴涵的替代效应可以在微观和宏观上产生结果上的差别成者为王
败者为寇创造性的一方可以获得垄断势力和利益而被破坏的一方将会有所损失对
10
于个体劳动者而言 如果不能适应新技术所要求的技能则将面临被破坏的危险收入
会下降而对于能够适应技术需求的个体则收入至少能够得到保障对于企业和企业家
同样如此同样的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竞争拥有技术创造性破坏
能力的国家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也能够有着更快的增长如果长期保持着技术的创新能
力则在很长时间内会有着更高的增长速度也会有着更高的收入为了验证在位的垄
断者和具有优势的国家能否保持持久的垄断实力和持久的优势论文主要用历史的分析
方法分析领先国家的变迁过程结果表明一般而言落后国家要替代在位的技术上占
据垄断优势的发达国家在短时间内是困难的但长期看领先国家是不断更替的决定
因素在于是否具有技术创新优势而对于微观上收入差距问题则主要用中国的行业的
平均工资进行分析从中大致印证了振荡扩大的结论
第 4 章尝试着将创造性破坏用于分析增长过程中的周期或波动特征借鉴生态
学上的方法和结论技术之间的创造性破坏所产生的替代过程并不是确定性的也不是
一步完成的更多的是周期或振荡中实现的特别地创造性破坏的形式和生态学中的
竞争一样有着多种形式所以创造性破坏所表现出来的增长过程往往是周期性增长过程
导致这个周期性增长过程在直观上是创新往往是存在高峰和低谷的新一轮创新浪潮会
带来新的增长过程而内在的波动则在于技术和产品创新过程中技术和产品之间的关
系是多重的在这个多重竞争和互补的替代过程中产生周期性波动几乎是必然的论文
用美国的数据加以论证周期增长或不规则增长过程才是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论文也就
对多部门熊彼特增长模型蕴含的设定做了更翔实的分析认为创造性破坏的多重形式是
导致周期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 5 章则用创造性破坏机制具体分析中国经济近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对这些年来
的实践做个大致的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作个简单的说明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论
文认为只能保持谨慎的乐观中国必须早日建立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动力的增长模式
这个过程将是艰难的但又必须完成
最后是结论 对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动态过程做一个总结并对论文中存在的不
足之处做些说明同时对可能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本章注释
1 Romer ,Paul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Vol
94,Vol 5:1002-1037
2 Lucas E.Robert,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Vol 22:3-42
3 Grossman,Gene M. and Elhanan Helpman.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11
MA:MIT Press, 1991
4 8 17 Aghion , Philippe.,and Peter Howitt.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 1992,Vol 60,No2:323-351
5 Solow,Robert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
1956,70:65-94
6 13 Schumpeter,Joseph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熊彼特(1934) 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0
7 Dixit Avinash K. ,and Joseph E Stigler.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al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Vol 67,No3:297-308
9 Aghion,P., Peter Howitt.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Cambridge.MIT Press. 1998
10 Barro,Robert., and X.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Cambridge ,MA:MIT Press, 1995
11 Lucas,Robert.Macroeconomic Priori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Vol. 93, No. 1; 1-14
12 14 Schunpeter,Joseph. Business Cycles:A Theoretical ,Historical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 Process,New York:McGraw-Hill. 1939
15 16 Schumpeter,Joseph A.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New York. (1942)
熊彼特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2
18 Chang Peikang.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9.
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19 Kindleberger,Chareles,P. World Economy Primacy 1500—1990.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0 21Lands,David.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W.W.Norton&Company. (1998)
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门洪华等译2001
12
2 创造性破坏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
2.1 引言
经济增长理论曾经在 20 世纪60 年代起经过20 余年的沉寂之后重新引起了
经济学的研究兴趣主导的是Romer 1986 1990 1 2 Lucas(1988)3,Grossman 和
Helpman 1991 4 Aghion 和Howitt 1992 5 他们所建立的模型通常称作内生增
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在增长的动力和决定因素上有别于Solow模型和Ramsey Cass
Koopmans 模型在分析的技术或方法上倒没有本质的差别主要的差别在于在新
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中最终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由模型内部决定而不是外生设定
Romer 1986 6 考虑到知识作为一种投入而这种投入具有递增收益特征从而
经济系统会有着导致长期和持久的增长这不同于古典的增长模型和Solow 模型中所
作的边际收益递减假设而在古典和新古典模型中正由于收益递减规律资本存量会
达到定点状态steady state Romer(1990)7 再次尝试将技术内生化进一步地将人
力资本引入增长模型认为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正是对人力资
本的投资经济会有着持久的增长Lucas(1988)8 分析发展增长的机制Grossman
和Helpman 1989 9 主要考虑的是产品质量提高为形式的增长模型特别将产品周
期理论运用到增长理论及贸易理论Aghion 和Howitt(1992)10 考虑的则是产品种类增
加为形式的增长过程在这些新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有意
识的研究和开发R&D 推动的正是这些开创性的工作使得增长理论得以进一步发
展初步形成了知识外溢或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 人力资本和有意识的
R&D 这三种机制和思路这三种思路构成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分析基础
经济增长理论的目标始终是解释纵向意义上的增长根源和横向意义上的增长差
距之谜三种内生增长模型和思路都可以在理论上对经济增长的根源有所说明有着
这些理论支撑以后很多研究试图寻求经验上的证据以验证这些新增长理论模型的
现实说服力Gregory N Mankiw, David Romer 和David N Weil(1992)11 用国别的时间
序列数据1960 1985 年对Solow 模型进行验证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国
别差距加上人力资本变量后解释能力更加强他们的结论说明Solow 模型也有其说
服力而且可以保持边际收益不变或递减的假设Barro 1991 12 Barro 和
X.Sala-I-Matin (1995)13 则对增长做了广泛地经验分析他们分析的重点是收敛假设
convergence 试图验证新古典模型中的收敛假设和结论这个结论认为初始水平
13
较低的经济体由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而会有更高的增长速度 如果这个结
论成立也可以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各国区域的差距会缩小他们对众多的样
本和数据研究表明经济系统更多的时候只能够实现条件收敛只有相近的经济体
才会有收敛发生比如同一个国家内部同一个集团如OECD 这也表明他们所
采用的增长理论在解释收入的差距方面说服力不够也很难得到现实经济地充足支
撑Chow 1993 14 则对中国经济的时间系列数据进行估算和测定他对中国建国以
来1952 1985 年的经济增长做了定量分析他的工作主要是测算中国的国民收入
帐户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各部门的生产函数进行估计认为中国经济在这段时间
内平均增长速度为6% 其中的4.5%归结为资本的积累他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经
济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于资本的积累这种积累是通过中央计划手段和保持居民的消费
处于较低水平来实现的这似乎又回到了新古典增长模型但他也清楚地指出经济
增长应该主要由追求利润的个体企业家来完成技术进步和创新才是保持长期经
济增长的关键在他看来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目标
这些经验分析实际上也对增长理论做了一定的修正和引导 以边干边学为特
征的内生增长模型由于没有得到太多的经验支撑因而后续的增长模型尽管也考虑知
识外溢但由于这种模型做了太强的假定同时缺乏充足的事实支撑而相对被忽略
对于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由于拓宽了资本的内涵以教育为主要方式形成的人
力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增或不变的特征所以可以形成持久的经济增长过程同时在
经验分析中得到了较为充足的支持因而人力资本模型或增长模型中引入人力资本
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理论常用的处理形式当然也有研究试图将人力资本模型和边干边
学结合起来研究技术进步Boyan Jovanovic 和Yaw Nyarko(1996)15 就考虑人力资本在
边干边学过程中的积累从而影响技术的选择认为技术的选择更多的是Bayesian
选择
引起更多研究人员兴趣的则是以 R&D 为基础的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在这些
模型中增长的内在机制是受利润驱动的个体为了追求垄断利润而进行的创新活动这
些活动需要一定的有目的而有风险的投资来支撑这不同于边干边学模型中所假
设的技术或知识是自然而然的外溢或增加的这种思路和设定更容易得到直观上的映
证而且具有更强的微观基础因而引起了更多的研究兴趣Aghion 和Howitt 1992
16 所建立的模型也可以归为这类模型Charles I. Jones (1995)17 对此类内生增长理论模
型中做了进一步的修正主要是分析规模收益认为内生增长模型往往假定存在规模
效应而这与实际时间系列数据所得出的结论有所不符合因而需要对规模效应假设
做一定的修正并尝试着建立半内生增长理论模型Peter Thompson (2001)18 更多的从
14
微观上考虑研发的市场结构 对内生增长理论做更深入地研究
近年来 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仍在不断继续总体上呈现两种趋势其一将
更多的因素引入增长模型可以称为内生化的过程将更多的变量和因素引入模
型当中在一定的分析框架中分析各种因素对增长的影响实际上也可以说增长理论
一直就是内生化的过程Ramsey Cass Koopmans 内生化的是Solow 模型中的储蓄
人力资本模型内生化人力资本更多的是将技术内生化同时内生化的要素还包括原
先所认为是一般给定的变量时间偏好可以拓展为有习惯形成的内生时间偏好的模
型利率和文化等等很多研究人员也在一般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之外寻找其他一些
非经济因素比如地理要素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时间因素引入经济学分析而成为
经济学中动态分析的重要手段之外也试图将地理作为空间区位要素引入经济学分
析这样增长理论所分析和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有所扩大同样的这些模型中所采用
的南北贸易模型可以用来分析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实际上也成了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
增长影响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同时在分析地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也引申出
了增长过程中的聚集问题当然不像时间因素已经相对完善地成为经济分析的一个
成熟手段区位要素只是开始成为经济学思考增长过程中的一个领域同样文化
历史语言和政治甚至是国家的规模等都成了增长理论研究的课题和兴趣
第二种趋势是更深入地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动态特征和具体决定要
素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受到关注的是创新和创造性破坏过程用创造性破坏思路来分
析技术进步更有说服力如果说对增长理论的要素拓展是宽化的过程那么创造性破
坏思路则是对技术进步做深化研究目标同样的是解释增长的根源和差距
创造性破坏增长理论一般也称为熊彼特增长理论 可以认为是在创新理论上的进
一步扩展和在增长领域的应用更恰当的是创造性破坏思路在增长理论的应用
熊彼特早先所提出了创新理论 Schumpeter 1990 年中文版1934 年英文版,1912
年德文版19 认为循环流转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增长他主要用的是发展实际
所指经济增长只有创新对生产进行新地组合才有增长他具体地定义了5 种创
新方式因为有别于其他研究首次明确的提出创新理论所以在经济学领域具有显
著地位同样在管理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关注他在分析中特别强调了企业家的重要性
认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实际上就是为了追求垄断利润而引入新的组合方式这是增
长的内在机制在他看来增长和周期是内在一致的所以他将他的创新理论拓展分析
商业周期Schumpeter 1939 20 认为创新的结束往往意味着周期的开始特别地
他定义了长波中波和短波
从现在看 熊彼特在增长领域更具有广泛和直接影响的是创造性破坏creative
15
destruction Schumpeter 1942 21 思路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进行定义不断地从
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它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这个创造性破
坏地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事实这种独特而对经济事实准确的概括在新增长理论
中得到了广泛地认同和应用结合熊彼特早先对经济增长的理解增长过程中主要使通
过引入新的产品也就是通过扩大产品的种类和创造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来实现的在新
的种类和更高质量引入过程中存在着创造性破坏新的产品会使得原来的产品的需求
减少更高质量的产品会使得当前产品质量层次下降和对原有产品的需求减少也就是
退化和破坏的过程这对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创新活动一般定义为有目
的的研究和开发R&D 执行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追求的是垄断利润但他们这
种垄断势力和市场影响力会受到其他企业家或竞争对手行为的影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一个企业家获得了当前的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是建立在对先前垄断企业的破坏和替代基
础上的同时他们也会受到潜在的后来的企业家的R&D 威胁一旦别的企业家创
造出更高质量或更好的产品在位的垄断者的垄断利润就毫无疑问地会被破坏和剥夺
所以R&D 活动不会仅仅考虑自身的行为同样会考虑潜在对手所可能行为对手一旦
创新成功显然会影响原本具有的垄断地位和利润
Dixit 和Stigler 1977 22 在技术上为熊彼特增长模型提供了分析基础在这篇经
典的文献中他们分析了垄断竞争条件下经济行为消费者具有消费更多类型产品的偏
好追求产品的多样性而产品是有差别的每个产品的生产者都具有一定市场影响
力和局部的垄断者他们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分析厂商的最优选择主要是分析
产品种类的扩大也就是水平意义上的产品创新Grossman 和Helpman 1991 23
则在此基础上分析垂直意义上产品质量提升为主要形式的创新活动R&D 考察厂
商的最优研发决定和这些研发活动如何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样具有广泛影响的是
Aghion 和Howitt 1992 24 所建立的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增长模型他们直接描述
了技术和产品之间存在着创造性破坏效应的增长过程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相互竞争
的企业最优研发水平一旦某个企业获得研发成功则获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可以独立
地定价从而获得垄断利润关键的这种垄断利润是建立在对上一期的垄断利润的破
坏基础之上的这样厂商的最优研发行为和决策就可以用一个前向的差分方程
forward-looking difference 描述厂商在进行研发时候会考虑潜在的竞争对手参与
研发并获得成功后所可能的影响在整个过程中垄断利润是暂时的并且在位的垄断
厂商不会参与研发在这种垄断竞争框架内他们分析了最优创新活动的努力程度和研
发投入水平并考虑了研发投入对增长的影响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决定因素这样以创
造性破坏为特征的熊彼特式的内生增长模型就进一步沟通了微观和宏观之间的关系
16
充实了增长理论的市场结构 对于增长的动力R&D 努力也更加近似现实经济
Aghion 和Howitt 显然具有更宏远的目标他们试图象熊彼特一样用这种思路来沟
通更多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和内容Aghion and Howitt 1998 25 他们尝试用这种被
称为对增长很有影响的熊彼特增长理论分析增长周期失业并包涵更多的要素
比如物资资本人力资本甚至是自然资源由此引申出可持续发展在他们1992 年
的文献中他们认识到和熊彼特本人思路有所不符的是熊彼特对金融信贷利率的
强调所以也尝试着将金融要素引入增长理论中同样也将产业组织的一些结论用来
分析对R&D 的最优组织问题他们的目标显然象熊彼特一样庞大但也认识到很多
问题也只能是一些初步的探讨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Aghion 2002
26 面对批评者认为熊彼特增长模型很难说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差距他尝试用熊彼特
增长模型分析美国近几十年来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差距包括组间和组内的差距组
间的差距表明不同教育水平的个体的收入差距在扩大而组内则表明对于相同教育年
限的个体的收入的差异也在扩大他试图用熊彼特增长模型来分析和解释这种现实
在模型中主要分析了工作的创造性破坏和个体的适应能力所可能的影响当然对收入
差距的探讨并不是直接源于Aghion 的思路事实上Barro 等人用收敛也是为了解释
收入差距但熊彼特增长模型更多的是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美国在近几十年来劳
动力市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而且具体分析表明
拥有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力收入之间差距的扩大同时相同教育年限的劳动力收入
的差距同样也被拉大前者称为组间差距between group 后者称为组内差距within
group 当然早期的熊彼特模型研究也关注到了收入的差距问题
Paul Segerstorm和Elias Dinopoulos (1990)27 就尝试着用南北贸易模型并结合R&D
的内生最优决策来分析内生的创新和技能的决定他们用动态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两国
南北在研发上的竞争和通过贸易途径如何使得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会相对降
低相反这种技能为基础的技术进步和研发努力会提高熟练劳动力的工资而贸易
自由化一方面会提高对研发的投资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会加剧收入差距
可以看到在分析内生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沟通了贸易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联这对
于此后的内生增长理论特别是熊彼特增长模型具有很大的影响不过他们的分析主要
还是界定在R&D 的投入上而没有注意到创新的动态特征强调的是在垄断竞争市
场结构中一国的研发投入Elias Dinopoulos 和Paul Segerstorm(1999)28 在他们原来的
分析基础上再次尝试将南北贸易的熊彼特增长模型解释工资收入的差距所不同的
是在模型中考虑了个体的人力资本的差别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的个体会选择是否花费
一定的成本来变成熟练劳动力同样的他们认为贸易机制会降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
17
资水平 提高熟练劳动力的工资所以也将促使个体变成熟练劳动力比例提高增长
速度也相应地会加快David.H Autor, Lawence F. Katz和Ailan B. Krueger(1998)29 对这
个问题做了具体分析主要分析技能为基础的技术进步对工资结构的影响特别分析
计算机技术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他们的经验分析表明从1940 到1996 年间
计算机技术对各产业部门的技能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也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相对
应的Huw Lloyd- Ellis (1999)30 用吸收能力来解释在技术进步过程中产生工资收入差
距的原因但如同他自己所述模型和信息技术不吻合应该说近些年来经济领域发生
最大的变化在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尽管对于这次技术进步的程度同样
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但一般的认为这是一次很大的技术进步因而有研究尝试将这
种技术进步界定为具有一般性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GPT 类似于早先工业革命
中的蒸气机等重大的创新活动这种具有特别影响的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广泛地影
响所以这种思路也出现在熊彼特增长理论中目标是分析工资收入差距Aghion
Howitt 和Giovanni L.Violante(2002 ) 31 就采用2 期的OLG 模型考虑个体对技术进步的
适应和转换能力来分析工资差距的扩大的原因包括适应能力外生和内生的状况他
们认为技术的一般性generality 的提高会扩大工资的差距他们同时考察了物质资
本和人力资本两种技术的一般性对工资差距的影响认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美
国在这几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这种研究思路在解析近些年来
的工资差距上得到广泛应用他们这篇文献也和Aghion 在2002 年文献有很大的相同
之处但可以看到在GPT 的增长文献中这种一般性的技术的出现一般设定为外来给
定的这或多或少是GPT 模型的缺陷
Rodrigue Mendez 2002 32 对技能为基础的技术进步提出怀疑而从劳动力市场
的结构出发考虑由于技术的创造性破坏所形成的效率工资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分析同样起源于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而形成的工资差距他区分了好工作good
job 和坏工作bad job 考虑了工作的转换turnover 所对技能的补偿skill premium
对于收入差距同样有别的研究方向Shi,Shouyong(2002)33 用匹配模型分析个体的差异
和有能力要求的技术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是分析美国近几十年来的组间和组内的
收入差距这种分析方法在劳动力决策中具有普遍性一般用随机的匹配来实现劳动
力的就业Alberto Alesiana 和Dani Rodrik(1994)34 考察政策 政治对增长的影响
分析收入分配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熊彼特增长模型和创造性破坏思想在一开始就认为增长是有差异的 从微观角度
看对先前在位的垄断者的破坏就意味着有新的垄断者出现显然不一定会有收敛和
收入均等化出现对于个体而言由于技术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或人力资本的特别的
18
技术的强度要求越来越高 这样不可避免地是部分群体不再适应技术的要求而被退
化相反部分群体能够适应需要而获得了新的工作这样收入分配就发生了变化
如果这种技术具有很强的影响general 那么他们所获得的收入就可能会高于原来
的劳动力所获这样劳动力的收入差距扩大是显然而直接的这实际上也是熊彼特
增长理论和创造性破坏思路所包含的进化论思想进化论认为存在着适者生存
这在经济领域内同样存在而这也可以部分归结到熊彼特增长理论和创造性破坏思想
中所以在进化经济学中熊彼特同样地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国际熊彼特协会
International Schumpeter Society 学会的刊物就是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该刊物是集中体现熊彼特思想的场所当然也包括在熊彼特基础上所做
的更进一步的研究可以看到熊彼特在该领域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
可以说 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思想更加符合经济增长过程的实际所以获得了更
广泛地关注同时它具有更恰当的微观基础强调了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创新过程
事实上是一种动态竞争过程论文试图用熊彼特增长理论来解释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对
收入差距的解释能力
2.2 创造性破坏的动因
经济增长模型一般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开始这意味着需求是第一位的经济分
析应该从需求出发因为经济活动都以人的需求导向没有需求的活动没有消费者
需要的生产和劳务显然毫无意义这是一个事实进一步注意到消费者的内在需求有
一些内在的变化规律消费者首先是不会满足的确切地说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
追求更高的消费这种消费一般能够给予他不同程度上的正效用正是对消费的不断
追求构成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一个桃花源的世界里人人都只是想保持那种
所谓的田园生活的社会显然没有进步的动力也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进步
欲望是无止境的 这也同样无可非议人总是在追求更高的自己所认可的目标
一旦没有追求的目标和欲望也就没有继续向前的动力尽管这可能会导致一些道德和
伦理上的问题但却是真实世界和社会所需要的部分的道德混乱并不能否认这种欲
望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对自身的消费和效用的追求是个体的目标也
是社会的动力具体来说包含这几种方式第一在预算约束条件下选择对自己边
际效用最高的消费品消费者总是在追求更加具有消费成本的消费因为一般而言
个体收入在某一时期有限所以能够有更低价格而质量不变的产品毫无疑问的会受到
更加的欢迎这意味着他将可以有更高的对该物品的消费或转而寻求对其他产品的消
19
费 第二新产品往往会得到更多的货币支持消费者会有更多的选择新的特别是
质量比较高的新产品尽管不排除人往往有种惯性对某些产品保持着相当的忠诚度
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新产品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满足年轻的新生代更加如此对于
他们来说没有路径依赖他们对先前历史性的产品形象地说是古董
的消费一般不会有特别的兴趣这使得整体上新产品能够有着更多的市场第三从
动态而言个体总是试图在更多程度上摆脱预算约束有条件的约束最优水平一般会
低于至少不会高于second best 无约束的最优水平这就是消费者会不断地努力
和进行一定地选择来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尽管部分个体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衡量自
身的休闲所能够带来的效用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摆脱预算约束无疑是主要目标
而且出人头地实际上也是人的本能这是功利主义的一种直接体现功利主义可
能同样的会受到一些批评但确实也是现实中无法否认的事实也是经济的推动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的教育广泛宣扬人是平等的但实际上人从来就不会是平等的
这只是一个社会的愿望人的出生往往在不同的背脊下这样初始状况就不尽相同
人的天赋实际上也像自然对不同的区域有所偏薄一样也是有差异的同样后天的机
遇包括教育就业等都会有所不同个体实际上都是在这个不平等的条件下获得不
同的地位和分配处于相对不利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个体为了改变自身的现状而做出的
努力显然就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行为这种行为不能被否认而这恰好就是社会创新的
动力所在创新的主体是个体个体为了改变或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地位而进行的创新
正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
消费者在充当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主体角色同时 也是劳动力的供给者毕竟对于
绝大多数人而言不劳而获靠别人的供给如遗产或既有的资本收益还是梦想
同样其中一部分不安于现状有着很强的功利主义倾向的个体往往可能成为企
业家为了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而进行的有风险的创新活动这也是在供给方
面厂商的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迎合消费需求而形成一个新产品或更
高质量的产品用更好的组织形式或原料用以减少成本以新市场形式出现的新产品
实际上开发一个新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产品的推广这些都是在供给
方面的努力也就是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获得利润都是进行创新
活动的个体为了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经济或社会的地位而采取的手段而已
要注意到的是 就象熊彼特在晚年时候认识到的不仅要看到创新的一面也要
看到创新的背后对原先的创新的破坏也就是创造性破坏没有任何改进的活动
而无法称为创新也不会对既有的创新形成破坏创新和创造性破坏具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所区别创新主要强调了新的一面而创造性破坏则强调了两个方面新
20
旧更替 确实个体的成功一般是建立在别人的不成功基础之上的尽管还是要避免
说是建立别人的失败基础上适者生存是社会和经济生活中难以回避的不人道
的规律但这也确实是经济中的动态竞争的表现人总还是有着不同程度的惰性没
有竞争就不会有向前的动力垄断就是如此而竞争也正好是实现某些个体表现自
身不平常的一个很好的手段政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诠释而竞争中的失利确也构
成了个体向前的一个压力机制中国古话不进则退也用一个简单的事实形象
的描述了经济的动态过程由于个体事实存在的主观和客观的差距总是有人会在竞
争中被淘汰这也可以部分的用来分析增长过程中的个体工资收入上的差距对于个
体的人而已是这样对于一个国家或区域又何尝不是因而用这种创造性破坏也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别的增长差距的事实
对这样的经济系统可以用一般均衡方法加以分析 对于最终的消费的商品和和劳务
消费者是需求的主导方厂商是这种需求的供给方同时在劳动力市场消费者只能为了
获得消费所需的收入只能作为损失休闲而提供劳动力相对应的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需
要这些劳动力他们这是又成了需求方作为企业家同时有消费的一面也有对最终
消费品生产的供给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收入最终实际上也是消费而这些企业家本身
也来源与家庭和少数几个消费者这样同样的还存在资本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家庭
消费者提供资本而企业家需要这些资本来实现创新过程这可能是熊彼特特别重
视信贷的原因所在也可能跟他从事过银行业有关在有着创造性破坏特征的内生增长
理论中关键强调了创造性破坏机制对厂商决策特别是研发决策的影响
2.3 消费者最优选择
消费者的目标是在预算约束条件下 选择最优的消费路径从而达到最高的效用
对于单个时间点而言则是在一定的预算支出条件下对不同产品进行数量选择问题
而在动态框架下包括了对既定的可用资源一生的收入在时间上的配置选择恰
当的比例进行消费和投资等划分和选择这表明消费的最优选择包含着两重含义
消费者的主要行为特征是谋求预算约束条件下效用最大化这成为经济学分析的
基本设定这也成为增长理论的分析基本但一般的增长模型对消费作了很强的简化
设定通常将基本的效用函数表示为U c t 除了在有产品多样性或产品质量提
升的模型外一般只设定只有一种消费品即使在很多产品多样性的模型中也往往设
定只有一种最终产品Barro 和X.Sala-I-Martin 1995 35 认为用多样性的表达主要在
于对成本的设定而本文则认为对产品的区分是关键的消费者是追求多样性和追求
21
更好的产品的 通俗地说消费者具有喜新厌旧的偏好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也
存在赶时髦的攀比偏好而这恰恰构成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基础经济增长一方面
在于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多和更高质量的消费品以便消费者有着
更多的选择空间这才经济增长的真实意义增长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的福利这
也是增长的真正价值任何一项技术进步表面上看主要是有意识的创新活动或是无意
的收获但在这些创新的背后主要是由潜在的消费需求所导向的信息技术的创新实
际上是由消费者对于沟通的内在需求所推动的也包括了人们对于速度的追求而形成
的以后的生物技术同样的也是由消费者对生命的持久追求而导致的而技术主要是
在供给上加以实现技术的供给决定了创新的具体时间和方式而某一项技术是否产
生和它的生命力扩散和应用程度主要决定因素在于需求
假定产品的质量为的更新为l 而且个体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偏好随着产品的质量
而增加设定消费者的效用为
1
1
( ) ln
i
m
i
i
m
i
i
Um X
l
l
=
=
å

1
1
(ln )
m i
i m
i i
i
X
l
= l
=
=å ´
å
(2.1)
其中 m 表示在选择时期所包含的最高质量的数目这里假定是离散和可计数的
m 0 1 2 3, … ..; l >=1,表示质量不减Xi 表示第i 种产品的消费数量这样对
各种不同产品和不同质量的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消费和效用但重要性有所不同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为
1
( )
m
i i
i
XP I m
=
å = (2.2)
其中Pi表示第i种产品或质量的价格I (m)则表示在经济中只具有m种产品质
量时消费者的消费总额或收入
这样消费者的静态最优选择为
Xi Max
1
{ ( )}
m
i i
i
L U z X P I m
=
= + å - (2.3)
由一阶条件可得
1
1
0
i
m
i
i
L U
Pi Pi
Xi Xi Xi
z l z
l
=
¶ = ¶ + = + =
¶ ¶ å
"iÎ{1,2,....m} (2.4)
22
从迭代中可以消去z
i
j
Xj Pi
Xi Pj
l
l
= (2.5)
得到对于第 i 种产品的需求函数
1
1
1
( )
1
1
1
m
j
j
i j m m
i
j
PjX
XiPi XjPj I m
l l l l
l
=
+
=
= = =
- -
-
å
å
(2.6)
这样可以得到一些初步的结论
命 题 2.3.1 对于一种产品的消费额度取决于该产品的产品质量系数层次i 和
产品更新的速度l 当l 大于1 时随着产品系数的增加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增加
增加的幅度等于产品层次的绝对差距
结论是显然的 对于第i 种产品的消费和对第j 种产品的消费分别可以用总消费
支出表示这样可以得到相对的消费额度为
i
i j
j
XiPi
XjPj
l l
l
= = - (2.7)
命 题 2.3.2 新产品出现会减少既有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就是创造性的产品会破
坏原先的产品的市场这种破坏程度取决于主要于更新幅度l 有关这个过程就是创
造性破坏的过程而消费者获得了更高的效用
证 在原来m 种产品时对于任一代产品j 它的市场总的需求为
1
1
1
( )
1 1
1
m i i
jm m
j i
j
XiPi PjX I m
l l
l l
l
+
=
=
= =
- -
-
å
å
(2.8)
对于第 m 代产品而言则为
1
1
1
( )
1 1
1
m m m
jm m
j i
j
XmPm PjX I m
l l
l l
l
+
=
=
= =
- -
-
å
å
(2.9)
而在新出来一代产品之后第 i 代产品的需求为
1
1 2
1
1
( 1)
1 1
1
m i i
jm m
j i
j
XiPi PjX I m
l l
l l
l
+
+ +
=
=
= = +
- -
-
å
å
(2.10)
最新的产品 m 1 的市场需求为
23
1 1 1
1 1 1 2
1
1
( 1)
1 1
1
m m m
m m j jm m
j i
j
X P P X I m
l l
l l
l
+ + +
+ + + +
=
=
= = +
- -
-
å
å
(2.11)
对于 I m 和I m 1 未必是一致的这就表明不能过于主观的判定某种产
品的绝对需求大小但只是考虑市场份额也就是左端的第二项由于从m 1 变到m
2 同时l >1 这样市场份额XiPi/I(m)随着m 的扩大而减少减少的部分主要出现在
新出现的产品的新的消费中证毕
当l 1 时产品不再是质量提高类型而是产品种类提高的技术进步此时任
何一种产品都具有相同的市场份额但同样的是新的产品的出现也直接的减少了原来
每一种产品的市场份额l >1 时产品的更替加快对于更高质量产品的需求相对而言
较高这时也注意到未必对于某种产品的消费数量会减少原因在于有可能的是消费
的支出是会增加的对于增加的幅度是否会抵消由于产品质量提升而被减少的额度则
比较含糊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该产品的需求份额是绝对和毫无疑问地降低了
这可以部分解释很多实际的领域中的变化 产品替代工业革命主要是用工业品替
代了农产品由于农产品受到需求约束和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产品更替所以它的重要性
只能被降低而现代的技术革命使得很多曾经占主导的物品被替代最简单的是毛笔主
要为一般的书写品所替代毛笔更多地从基本的工具变为一种艺术品而信息技术更多
的将书写工具转变成电子工具这种替代过程包含着技术的进步和效率的提高这种替
代过程对于原先的产品也就是一种破坏但新的产品具有创造性的突破
对产品多样性的一个说明 一般而言个体的消费者倾向于消费更多种类的产品
但同时也有数量的保证时常用边际消费效用来解释这取决于对效用函数的设定
事实上也没有很充足的理由认为某一种效用函数具有绝对的说服力在这只是用一些
例子来说明消费者对数量Xi 和种类n 的选择
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的形式是连乘的
1
( , )
n
i
i
U nI X
=
= Õ 也就是等于对产品消费
数量的乘积假定价格相同这样最终支出等于各种消费品的乘积
1
n
i
i
X I
=
å = 同样的
假设每一种产品的数量都不小于1 那么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将不仅仅是一般消费最优
选择问题中的消费数量选择Largrange 方法已经很难解决这个最优问题主要的解决
办法应该用类似于整数规划比如对某一个整数的分割而获得最大的乘积一个直接
的结论是不能分的太小以至于每个数值所取得作用很小同样的单个数值太大也不
能而使得整个乘积也不会太大极端的是只做单个划分那么乘积将是I 和类外一个
24
极端是对数值进行过于充分的划分 使得每个数值恰好等于每个数值的下限1 这是
乘积为1 显然这些极端都不会是最优的借鉴数论的结论
命 题 2.3.3 最优的整数分割尽量使得分割后的单个数值趋近于3 当整个和在
这可以认为是I 刚好能被3 整除这时最优的分割就是每个分割值为3 分割的数
量为I/3;如果余数为1 那么分割熟练恰好是Int I/3 ,也就是所除而得的整数除了
一个分割值为3 加上这个余数外其余的均为3 当余数为2 时这时分割数目为:n
Int I/3 1,其中n-1 个分割数为3 而剩余的为2
证明 用数学归纳法可以得到结论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也可以得到一些结论 1 一般而言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效
用会增加2 在收入一定下增加到一定最优数目后再增加数目没有意义3 收
入增加是关键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收入的增加具有直接的效应假设原来产品数
目还没有达到最优数量这时对于原有的单个产品的消费的数量也是大于最优消费数
量增加一种选择余地也就是多了一种划分总值会增加同时使得原先产品的单个
值下降方向是趋近于3 当然3 不是绝对的对于效用而言未必可以直接衡量
而且与衡量的单位也有关但思路是一致的逼近于对每个产品消耗均等同样要注
意的是这里所特殊设定的是对每个产品偏好是相同的所以得到一些特定的结论但
也可以看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2.4 最终产品的创造性破坏厂商最优决策及经济增长
2.4.1 创造新破坏的过程分析
创新是以消费为导向的 消费者的潜在的需求是创新的内在决定因素但是强调
消费者的最终选择也不否认厂商对创新活动所取的作用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具有更高
品质的产品或劳务而这是一种导向引导企业家生产出更高质量或更低价格的消费
品最终的现实还式是取决于厂商正是厂商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才能形成技术进步
消费导向厂商实现可以描述技术进步的形成过程当然厂商有时也可以形成
新的需求
对于技术 目前的研究并不算很深入类似于生产领域往往被视为一个黑箱
技术比生产更具有黑箱特征可能的原因在于技术的产生和形成并没有广泛和一
致的特征部分技术进步是有意识的和有目的的研发活动所形成的而部分则是无意
识的或无目的的活动中的副产品具有很强的不确定和偶然性对于无意识的附加品
而形成的技术进步可以在边干边学的内生增长模型中得到体现这类模型可以在一定
25
程度上解释技术进步的一个体现和形成途径 个体在技术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
用的在应用的过程中同样的包含了学习的过程而这学习的过程中也客观上促进了
技术的提高最终体现为单位产出增加或作为对应的单位成本下降在模型的
分析中可以看到正是由于这种附加的技术A 使得模型具有规模递增收益而导致
内生的持续增长但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说主要还是在人有意识的推动下实现的
推动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从他们个体的决策看目标很明确追求利润
特别是垄断利润从他们单个个体的决策上也可以认为他们是在为了改变或提高自
身的社会经济等地位而进行有风险的活动这种利益驱动正是增长的内在动力所在
尽管市场经济倡导竞争但垄断利润确实是企业家所追求的这种垄断利润是对有风
险的创新活动的报酬实际上也可以看到由于是有风险的所以很多进行研发的潜在
的企业家并未能够获得成功他们承担了损失因而对这些成功的创新者的有些额外
的报酬和补偿实际上是不能用道德来衡量和否定的相反没有这些报酬就不会有创
新的动力和活动无论是企业不公开的独家占有的技术或配方还是政府赋予并保护
的专利都从制度上保证了创新活动能够获得回报从而保证创新活动能够不断继续
下去垄断利润成为企业家创新活动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动力没有垄断利润显然不会
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活动个体是理性的并受利益驱使没有这些激励很难有创新的
动力和承担风险的兴趣这就是不同于一般完全竞争偏好所作的假设所在可以看到
一个不保护个体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环境中很难有创新活动的如在计划经济
条件下由于没有恰当的个体经济利益而更多地强调了政治激励实际上也就没有
多大的创新动力这种制度安排下国有企业的行为倾向于保守地扩大规模而不是进
行有风险的创新活动因而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的动力社会只能承担部分的福利损失
而接受垄断的存在当然市场结构这时主要的或最优的是垄断竞争而不能是也一般
不会是完全的垄断完全竞争在市场研发存在固定成本的时候也将不是最优的因为
存在研发的固定成本所以当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情形下没有厂商会进行研发的努
力因为得不到恰当的补偿也就没有创新的动力也就没有创新的必要
先不考虑一个完成管理任务而获得正常利润的厂商 在这种情形下暂时认为没
有创新就熊彼特看来经济就处在循环流转之中这样不会有真正的发展考虑
具有创新功能的企业家的行为
企业家主要是在技术上实现消费者的需求 很多时候是潜在的需求也可以是创
造出新的需求对于一种新的产品或更高质量的产品由于消费者对新的或更好的产
品的更多追求和偏好一旦真正实现毫无疑问该企业就具有垄断地位企业家也
能获得垄断利润作为回报这也是企业家所追求的目标任何一个有野心的个体
26
和企业都是朝这个目标努力的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要获得与众不同的地位和收入
那么最好的实现方式就是生产与众不同的产品或有与众不同的功能同时能给予消费
者消费效用可以看到一旦具有独特的垄断地位主要是在刚开始实现生产和销售
的时候企业家可以单独定价而有些消费者也有着独特的偏好该企业和企业家能
够实行单独的定价策略新产品或更高质量的产品在刚开始一般都是富人或具有
更高支付能力和支付欲望个体的专利只有他们具有更高的支付能力和消费欲望
当然也和生产同样也是有关联的对于一种新产品在创新的初始的阶段企业家实
际上也并不一定有完全的把握而且生产能力也有限所以生产成本比较高定价也
只能比较高
高的定价策略无法长久持续 原因在于创新的个体是不断出现的总是存在着潜
在的竞争对手和进入者一旦成功更新的产品或质量会取而代之创造性破坏的过
程就是这样出现的都能看到领头的企业能够获得相当丰裕的垄断利润所以总会有
不断的努力尝试成为下一个创新和领头者取代当前的垄断厂商对于既有的在位的
垄断企业和企业家而言这是一种生存压力他们一种策略选择是防止其它竞争对手
进入部分企业能达到这个目的但一般而言除了少数技术外新的技术实现并会
因为原有的技术被保密而受到过多的阻碍从人类的发展历程看技术还是一直向前
的创新除了强度上的差别外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持续
第二个策略是进行新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 这样可以巩固它的垄断优势而这
主要取决于技术的难度和成本的优势如果他们这种继续的创新活动一方面具有成本
优势企业家会继续创新如果技术难度越来越大那么继续创新则可以进一步的巩
固既有企业和产品的垄断地位而部分地排除其他潜在的进入者但并不是所以的企
业和行业都具有这样的特征
更多的在位垄断企业会做出第三种策略和选择 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是必要的
特别是单位成本理论上说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话是对偶问题但对于垄断企业来
说实际上代表了两个方向利润最大化主要应该通过产品和质量为形式的创新来实
现只有获得垄断才能真正获得最大的利润而成本最小化并不能获得垄断利润它
的实质是在既定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的既定的市场地位条件下的企业管理活动如果要
说存在创新活动那么主要的是利用一些新的工艺来实现成本降低的目标但现实中
成本降低主要是通过产品数量扩张实现的这个过程对于领头的垄断企业而言主要
是产品不断地推广和扩散获得的他们的市场能够不断扩大原因在于一方面是越
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接受了这种产品消费者的选择除了少数一些个体具有先天的
体验新的物品和劳务的偿鲜偏好外一般的主体是在别人的体验基础上慢慢接受
27
的 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在位的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是在降低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具备支付能力
降低价格的考虑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支撑的 第一客观上随着垄断产品的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是存在边干边学效应的特别是对于操作过程随着产品的扩大
劳动力的熟练程度会有所提高这样单位固定成本所能够获得了收益是增加了对应
的是固定的总体成本获得了更高的产出单位产品的成本有所下降第二在占据了
高支付能力的消费者的消费剩余之后显然市场的目标会转向更多的有不同的支付能
力和相对应的支付欲望的消费者降低价格会有更多的消费者第三垄断企业和企
业家应该知道总是存在实际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这些企业一旦获得了突破就像他
们曾经的突破一样会获得垄断地位而完全或部分的削弱他们的垄断地位创造性
破坏的效应正是他们曾经获得利润的途径也同样不可避免的是对他们的最终归宿
在垄断优势和地位受到潜在和实际的威胁和破坏时该企业定价的余地会减少垄断
价格主要是垄断厂商的特权在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决策中可以看到厂商的地位会
受到新的厂商的出现而受到削弱他们的市场份额也会减少这时对于企业而言最直
接的影响往往是价格降低而应付的策略只能是降低成本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在新的
市场结构中他们还是能够生存补偿的主要方式是消费的数量的扩大这样企业还能
够在填补固定成本基础上获得一定的利润用通俗的说法是薄利多销成本的降
低不是凭空的实际上也就是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因为从反面看成本降低意味着
单位投入获得了更高的产出主要是实物衡量对于社会而言也就意味着消费者的
福利提高
因而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提高可以表现为新的产品或更高品质的产品实现 和单
位成本为表现形式的生产效率提高
对于单位成本的下降这实际上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的过程自然而然发生的在实际
生活中可以观测到的是随着产品出现和时间的推移产品的价格是在下降的至少是
实际价格而价格降低的幅度最大的时候一般出现在新的产品或更高质量的替代品出
现的那段时间在新的产品出现的时候往往由于价格比较高不为一般的人接受和预
算承受所以原先的产品仍然有部分的市场但随着新的产品的价格下降策略会逐步
挤占原先产品的市场由于新产品在品质上具有优势随着价格的降低原先的产品
也将会逐步失去市场的份额这个过程同样的会出现在刚创新的企业和产品之上而
这个过程也正好就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风水轮流转是一个形象的描述实际上
也就是一个动态的竞争过程这也确实构成了增长的基本规律
结 论 2.4.1 创新和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同时包括了新产品或质量提高的过程与价
28
格降低的过程
首先分析创新过程 创新过程主要以形成一定的垄断优势为特征而这垄断优势
是源于有目的的研发R&D 活动的在有垄断优势的条件下企业可以单独定价而
获得最大的利润但这种垄断优势和定价的权利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到后续研发和
创新的影响一旦更高质量的产品研发成功并投入生产原有的垄断优势被部分替代
这样它的定价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2.4.2 有固定成本的最优研发决策
以研发为载体的创新是有成本的 设定该成本主要为R&D 投入j t 而成功的概
率服从Possion过程成功的概率取决于研发投入的力度( d, d)
i i wf K L 其中d
i K 和d
i L
分别表示对第i 种产品质量的R&D 投入的资本数量和劳动力投入一旦成功则
可以获得的垄断利润为( ) i p m = i 这时产品的最高层次m 就是i 则利润可以表示成
( ) i p m = i ( ) ( ) ( ) ( ) i i p m = i Xi m = i - c m = i Xi m = i -FCi (2.12)
其中 ( ), ( ) i i p m = i c m = i 分别表示在产品层次m i 时的价格和成本FCi 表示第i
种产品的固定成本这个成本是不变的
同样可以表示成品层次上升后 该产品不再是最高质量层次时的利润为
( ) ( ) ( ) ( ) ( ) i i i p m = J = p m = J Xi m = J - c m = J Xi m = J - FCi (2.13)
这样这个产品的价值 Vi 为
0
rt (1 ( , )) ( )
i
j i t
Vi e wf k l p m j dtdj
¥ ¥
-
= =
= ò ò - = (2.14)
一般而言个体是风险规避型的 所以应有
( , )
j
d d
i i
Vi
K L
t
wf
³ (2.15)
2.4.3 研发成功后厂商的行为分析
这时企业除了有成本优势和技术上的内在原因外 一般不会有继续创新的动力
而主要会试图降低成本体现成本的降低可以用两方面来衡量其一为单位投入物
资和人力能有更高的产出其二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的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相
对于投入的幅度更大企业的生产过程实际上也往往同时包括了这两个方面
假设投入不变 也就是Ki t Li t 固定为Ki Li 厂商的平衡表为
( ) () ( ) i i i i i rKi + wL + p m + FCi = Ai t Ka Lb p m ( ) ( ) i i = X m P m (2.16)
29
也就是
( ) ( ) ( ) ( ) i i i i i i i i rK + wL = c m X m = c m A t KaLb (2.17)
可变的是方程右边的成本和技术 而方程的左端是固定不变的K L 不变所
以只有成本和数量是变化的而且成本和技术是反比关系变动方向相反这样一般
可以设定技术是变化的具体地说在这时技术的变化不是有目的的活动所致的而是
类似边干边学增长模型中设定的增长过程在创新产品刚投入生产的时候一般规
模比较小所以操作过程不熟练成本居高不下而随着规模的扩张工人的生产效
率有所提高这样个体的效率会有所提高实际上可以设定这种效率A 提高效应
对资本K 和劳动力L 或产品数量的依赖关系而获得内生的增长过程在这为了
简单起见只是认为技术是有所提高的由于技术提高成本可以下降成本的下降
使得厂商即使还是处于产品的最顶层的时间区间这时具有最强的垄断优势和定价能
力同样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和垄断利润不过降低成本的努力主要还是应
付后来居上的厂商对当前的垄断势力产生破坏后失去绝对垄断优势的厂商还可以有
一定的定价能力和获利空间
对于投入变化时候的厂商行为可以类似的分析 但相对而言会变得复杂些企业
的最终预算平衡为
() () ( ) ( ) () () ( ) i i i i i i i i i i rK t +wL t = c X X = c X A t K a t L b t (2.18)
这时必须作一些假定才能更加清晰的分离总的投入增加导致的产品增加和成本
下降过程
这样也从一个方面阐释了边干边学的机制和内在的压力机制 对于逐渐丧失垄断
地位的厂商而言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效率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可能的主要在于他们
的任务不在于创新而是在于降低成本下面分析这种由创造性破坏而衍生出来
的边干边学方式对增长的影响
一般性地设定具有代表性的消费函数为
1 1
( )
1
t
t
c
u c
q
q
- - =
-
c 为消费q 为风险偏好
系数消费者的目标是最大化其一生的效用( )
0
( ) n t
t
t
U u c e dt r
¥
- -
=
= ò 其中r 为时间偏
好系数n 为人口的增长速度这两个系数设定为不变的
在这只分析社会平均意义上的 边干边学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这样解
释存在着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同样的对于厂商也设定存在一个代表性的厂商
他们受到新的创新厂商或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压力而不断的努力降低成本而这种
30
努力和方式主要以产品数量的扩张为主要形式 在扩张中获得边干边学的效应
大致可以这样解释随着产品的扩张单位资本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在不断地应用
中进行一定改进而对于单位的生产的工人而言操作会越来越熟练对技术的掌握
程度不断提高
设定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Y = AKaL1-a 其中a 为替代弹性为固定不变主要
的变化在于技术变量A 做一点不同的设定一般设定是边干边学是随着资本而
累积增长的这里设定技术的边干边学主要和产品的数量有关
A = BYf (2.19)
这样资本的扩张和劳动力的增加都会促使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对于生产函数
也可以表示为
Y = (BKaL1-a )1/(1-f ) y B1/(1 )k /(1 )L /(1 ) = -f a -f f -f (2.20)
y 表示单位劳动的产出这里可以看到具有规模效应
对于不同变量的增长速度显然有如下关系
Y L y y g = g + g = n + g
1 1 y L k g g g
f a
f f
= +
- -
(2.21)
其中 Y g 表示变量Y 的增长速度其他变量都对应的表示这样主要的决定因素
是单位劳动的平均资本的增长速度求得这个速度可以用两种办法其一对该模型进
行动态分析其二则是简单的从资本收益率出发首先从模型的动态分析考虑模型
实际上可以表示为
c max U = ( )
0
() ( ) n
t
t
Uc u c e dt r
¥
- -
=
= ò (2.22)
s.t. k& = y- c - (n +s )k (2.23)
预算方程是从资本的平衡方程导出的 这样可以建立Hamilton 方程
н= u(c)+ m[ y - c - (n +s )k] (2.24)
其中 m 为算子对方程一般的分析可以得到c 的动力方程
/ ( ) /
y
c c
k
r s q ¶=- -
¶ & (2.25)
这样就得到了 c 和k 的变化方程这两个方程构成了一个2 维的动力系统对于
这个系统首先分析定点状态特征从c 的变化方程在定点状态时为0 可以得到
1/(1 ) ( 1)/(1 ) /(1 )
1 t t B f k a f f Lf f a r s
f
- + - - - = +
-
(2.26)
31
直接可以得到 k 的增长速度
gk = nf /(1-a -f ) (2.27)
注意到a +f < 1是保证存在定点状态的条件否则不存在定点状态在这个时候
消费是呈现级数增长和实际有所不符所以一般不考虑这种特殊情形在这主要考
虑对总体增长的影响所以求得增长速度
/(1 ) /(1 ) y L k g = g f - f + g a -f (1 )
1
n
f a
a f
-
- -
(2.28)
1
1 Y L y g g g n
a fa
a f
= + = - -
- -
(2.29)
这样增长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速度,生产函数中资本的份额及边干边学的幅

实际上也可以直接从资本的报酬导出人均资本的增长率 由于一般而言资本的
报酬不会递增的而是保持不变所以这样也可以得到资本的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速
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如下命题
命题 2.4.3 在有 边干边学效应的增长模型中增长速度随着人口的增长速度增
加而增加同样地和边干边学的幅度正相关和资本的份额也同样呈现正向关系
同时这种 边干边学效应程度与创造性破坏的程度有关在一般的边干边学
模型中只是考虑自然而然的知识外溢等效应更恰当的这种效应应该与压力机制有
关创造性破坏所具有的破坏效应使得厂商只能不断地努力改善具有的生产流程不
断降低成本
2.4.4 最终产品的创造性破坏及增长效应的说明
对于最终产品创新 在前文设定下不会产生直接的增长效应新产品是基于消费
者的多样性和追求新鲜的偏好而产生的这个过程确实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新产品的成功实现是建立在对既有的产品的破坏和替代基础上的改变的是市场的份
额和结构而没有直接导致总量上的产出增长特别是如果收入没有因此而增加的话
那么创造性破坏更多是有着收入分配效应新产品的生产厂商因此而获得了新的垄断
利润也同时获取了新的市场份额新产品的产生对所有的消费者而言在购买力不
变的条件下消费效用相对于原来有所提高当然与效用函数的具体设定和形式有关
最终产品的创新没有直接的增长效应不等于这种创新不重要 它的产生具有一些
间接的增长效应在分析中可以看到由于有了新产品出现会改变原有的市场结构削
32
弱原有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垄断能力和市场份额这促使被部分退化的厂商为了改
变其不利的地位努力降低成本确实也可以看到在创新过程中原有产品的价格是
会随着新产品的出现而下降这是一种生存的压力而在技术上可以归结于垄断厂商
在垄断能力下降的时候只能采取降低成本来达到降低价格和扩大产量的过程这主要
是通过在产量扩张过程中所具有的边干边学效应来实现的这种成本降低方式和
效率提高实际上是同一个过程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单位的投入具有更高的产出同样
的产品创新和对既有的产品进行成本降低的努力都是为了企业的垄断利润只是不
同的方向和过程而已创造新的产品一般是初始的努力一旦获得成功可以有新的
垄断利润而获得垄断利润同时由于受到潜在的对手的影响企业只能逐步开始扩
张生产规模与此降低成本这样才能巩固和保持既有的一些利润没有直接增长效应
的最终产品上的创造性破坏却提供了进行创新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的机制而这对
于增长有着间接的作用
2.5 中间产品的创造性破坏与经济增长
厂商的研发决策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考虑中间产品的研发过程分析的主要切入
点和关键是中间产品研发的最优决策本节主要考虑厂商的最优研发努力而相对忽
略研发成功后的推广过程与中间产品创新不同的是厂商的研究决策在这被设定为
是对中间产品进行研发
研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垄断利润 由于新产品品种或更高质量的产品
具有独特的品质而具有垄断优势和地位所以能够获得垄断利润获得垄断利润的创
造性破坏过程具有一些特征第一研发具有不确定特征对于是否成功具有不确定
特征研发是有目的的活动但这个活动的结果是无法完全预知的在熊彼特看来创
新是不完全等同于研发形成的发明创新是一个将发明应用的过程主要是实现利润
即使用这种定义实际上也是不确定的尽管在这个过程实施以前企业家会进行不同
形式的调查和预测但市场的反应却不会完全和企业家的主观意志相吻合第二研
发的成功与投入呈正向关联一般而言投入越多获得成功的概率越大少数技术
的研发成功具有偶然性但一般地投入越多即使是碰巧才获得成功的概率也越大
所以一般设定研发的成功服从Possion 过程第三特别重要的是厂商的研究与开发
不仅得考虑自己的行为同样要考虑其他厂商的研发行为一个厂商的成功是建立至
少是其他厂商不成功基础上同样的它的成功之后又会被其他厂商的后续的成功所毁
33
灭 至少是部分的毁灭这也就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动态的竞争过程也就是增长过
程的一个描述
这样为了获得创新产品的直接增长效应 考虑中间产品创新的模型和结构这也
成为熊彼特增长模型的一般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将产品分为最终消费品和中间产
品其中最终消费品一般设定为只有一种最终消费品来源于唯一的最终产品有所
特别的设定是存在众多的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用来生产最终产品在市场结构上
最终产品显然是完全竞争的但对于中间产品的市场结构往往设定为垄断竞争而中
间产品就是研发所得的创新产品中间产品是垄断产品但它由研发而得一旦研发
成功就变成完全竞争的产品可以申请专利也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关键的 这种处理方法和结构是可以用来刻画新创造的产品能够有着直接的增长
效应中间产品创新直接有着更强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所以更多或更好的
创新产品能有更高的最终产出将中间产品直接纳入生产函数使得创新的增长效应能
够得到很好的体现当然这种设定在能够体现直接经济增长效应同时正如前文所涉
及的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创造性破坏的一个层面而部分忽略了创造性破坏的
根源消费需求和最终产品的多样性实际上这种形式可以部分地认为是对工艺
和技术地创新过程主要是在生产领域中应用新的工艺和产品等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
新活动
这样 创造性破坏所得到的新产品可以有着多重应用一种新产品可以直接针对
于消费者而开发也可以着眼于生产领域的效率而研发对于很多产品而言往往同时
具有两种用途可以直接用于消费领域提高消费者的效用也可以用于生产领域
直接提高生产效率由于一种新的产品往往具有多重功能所以也会同时用于消费领
域和生产领域特别明显的是计算机技术这种以提高处理速度和能力为主要特征的
信息技术不仅直接用于消费者的个人应用也应用于生产领域对于大型的高速度的
处理能力主要是应用于生产和研发领域等中间环节而同时一般速度的处理能力的计
算机技术同时也广泛用于个人就创造性破坏而言新的处理器有着更高的处理能力
一般会受到更多的厂商的应用一旦应用得当会有更高的产出或更低的成本当然也
就同时降低了原有的相对较低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的需求对于消费者也是类似的新
的处理器由于有更高的处理速度对它的需求同样的是增加的而降低了对原有处理
器的需求
34
2.5.1 简单的质量提高模型
考虑中间产品创新是以产品质量提升为主要形式 这种设定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
供了一种途径产品质量提升也时常用于内生增长特别是熊彼特增长模型之中以
消费品为主要载体的质量提升模型可见于Grossman 和Helpman 1991 36 在他们的
模型中主要是考虑消费产品的质量提升对增长的作用特别是当考虑到国际贸易时
这种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技术进步对增长的影响而更多的可以考虑中间生产产品的质
量提升对增长的影响Barro 和Sala-I-Martin (1995)37 主要考虑多个部门的具有不同中
间产品质量提升的模型但考虑了多个部门未必会有更多结论所以尝试对模型做一
些基本的描述和分析
首先对模型做一定说明 为了更好和更简单地分析消费者行为考虑消费者只消
费一种产品这样也就只有一种最终产品生产对于这种消费者行为的简单设定可
以忽略考虑静态最优决策问题只考虑动态最优选择从而简化了问题当然简化的
结果是丧失了部分客观性但便于说明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对最终产品生产形式的不
同界定在有中间产品质量提升的增长模型中产品质量随着研发的成功和技术的进
步而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可以直接提高最终产品的产出效率这样就将技术进步用
一种简单和直观的形式表示出来因而这种技术的研发可以视为增长的动力和关键
研发是企业家有目的活动需要相当的投入这种R&D 投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新的
中间产品也就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一旦获得成功则可以获得该中间产品的垄断权
获得了垄断地位并以垄断身份直接定价从而获得垄断利润但是研发所得的中间
产品一般设定为是可以买卖和自行生产的在市场结构上设定为完全竞争这也就是
自由进出条件从而保证了在长期中不会存在超额的净垄断利润当然这种设定也是
为了获得均衡解而做的很强的假定
由于存在创造性破坏效应 新的中间产品由于有更高的产品质量所以能有更高
的生产能力同样会使原有的中间产品被完全或部分地被退化可能不再出现在生产
函数当中而这种新的中间产品也同样将被下一层次质量的中间产品所替代和退化
这样厂商的研发决策会就会考虑到这种创造性破坏效应在对研发进行投入时会
考虑进行研发的成功后所可能获得的利润大小从事研发所能获得的利润主要和该创
新产品持续保持最高产品质量的时间区间的长度有关而这又得考虑被下一个产品质
量替代的可能性从事中间产品创新的厂商存在着一个最优的研发决策最优决策是
至少能够保证能够获得足够长时间的垄断利润以弥补研发投入这个研发决策直接影
35
响到最终产品的产出和整体经济增长 而最终产品的增长速度的决定正是模型所要考
虑的
2.5.1.1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消费者在预算集内选择最大的消费者效用 考虑无限期限的增长模型时间是无
限的效用函数的形式设定为
1 1
( )
1
t
t
c
u c
q
q
- = -
-
(2.29)
q 为风险偏好系数当q 1 时效用函数退化为( ) ln ( ) t t u c = u c 消费者的目标是
ct
Max ( )
0
( ) n t
t U u ce dt r
¥
= ò - - (2.30)
s t ( ) ( )
0
0 0
n t n t
t t ce dt Ie dt a r r
¥ ¥
ò - - £ ò - - + (2.31)
其中 r 和n 分别表示为时间偏好和人口增长率0 a 表示初始资产而I 表示实时
收入包括工资资产等收入由于资本是由消费者提供的所以他们可以获得资本
收入特别的由于企业也最终归属于他们所以也能够获得部分的利润假如存在
超额利润这就是在均衡分析中设定没有长期超额利润的重要性
这样也可以将实时收入分解为工资和资本所得 在连续时间形式下可以将动态
的预算约束简单的改写为
.a
= ra+ w - c (2.32)
其中 r 为资本a 的利息收入w 为劳动工资
横截条件为 TVC lim ( n )t 0
t t
e- r- a
®¥
³
这样可以得到消费的动态最优决策的动态方程(Euler 方程)
c& / c = (r - r) /q (2.33)
2.5.1.2 最终产品的生产
再分析生产最终产品厂商的生产函数的形式也就是提供给消费品的最终产品的
生产方式一般设定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36
1
1
( )
N
i i
i
Y AL-a d X a
=
= å (2.34)
i d 表示中间产品i X 的质量层次每一种产品的层次i d 可以表示为i
i d = l 其
中l 大于1 这样直接可以看到随着产品层次的提高最终产品Y 的生产效率也随着
提高N 表示产品的最高层次应该是随着时间而逐渐提高的这样更高层次的产品
也会由更高的替代效用
主要分析最高层次产品的需求和价格决定 从最终产品可以得到最高层次产品N
的边际收入MR
MR= / 1 1 N N N ¶Y ¶X = AL-a d aa X a - N P (2.35)
其中 N P 为质量层次N 的价格
这样可以得到产品的需求函数
1/( 1)
1 ( N )
N
N
P
X
AL d
a
a aa
-
- = (2.36)
而最高层次产品 N 具有垄断地位所以厂商能够选择价格而最大化其利润
PN
Max ( ) N N N N p = P - C X 1/( 1)
1 ( )( N )
N N
N
P
P C
AL d
a
a aa
-
- - (2.37)
其中 N C 表示层次为N 的中间产品的单位成本
由 / 0 N N¶p ¶P = 的一阶条件直接可得
/ N N P = C a (2.38)
成本是既定的 一般不能为厂商直接改变所以将成本认为是不变的这有别于
上一节假定但在单位时间内应该是不能马上改变的这样可以得到对第N 层次的
中间产品需求的表达式1/( 1)
1
/
( N )
N
N
C
X
AL d
a
a a
a
a
-
- = 同样的可以得到最终的利润为
1/(1 ) /(1 ) 1 1/(1 ) 1
( ) N N N a C a a AL ad a a p a a a
a
= - - - - - - (2.39)
这样由于a Î(0,1)可以直接得到一些结论
命 题 2.5.1.2: 新创新的中间产品利润随着产品层次i d g和g N 的提高而增加
而和成本N C 呈现递减关系即/ 0, / 0, / 0, / 0 N ¶p ¶d > ¶p ¶g > ¶p ¶N > ¶p ¶C <
而对于和替代弹性系数的关系不是很明确对于成本而言也可以从直观上判断成
37
本越低厂商定价的空间越大 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问题的关键在于被退化或部分退化的中间产品的定价能力和利润水平的设定
Grossman 和Helpman 1991 38 认为最高层次的厂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设定价格从
而使得下一个层次的中间产品的厂商不存在利润同样的Barro 和Sala-I-Martin 1995
39 也设定存在着价格策略使得下一层次厂商没有利润在本文中的框架下限制价格
为PN = CNg 从而进一步的得到对该中间产品的需求为1/( 1)
1 ( N )
N
N
C
X
AL d
a
a a
g
a
-
- =
这样就可以得到最终产品的生产函数的表达式
1 1 1/( 1)
1
1
( ) [ ( ) ]
N
N N
i i
i N
C
Y AL dX AL
AL d
a a a a a
a a
g g
a
- - -
-
=
= å =
1/(1 ) ( N 1) /(1 ) /(1 ) /(1 )
N A -a Lg - a -a aa -a C a -a (2.40)
可以得到 由于A 和成本一般不变所以最终产出的增长速度取决于人口和产品
层次的提高速度而关键的是产品的层次的提高速度设定厂商的质量层次系数
G= g ( N-1)a/(1-a) (2.41)
对于人均收入而言 y 直接决定于G 的增长速度
Y / L G g = g ln
1
N
a g
a
´
-
& (2.42)
这表明最终的增长取决于新产品出现的速度 N&
2.5.2.3 企业创新决策
企业创新决策取决于创新所得的中间产品所能够获得利润 利润是动态的不仅
取决于创新所得的即时利润同样与维持的时间长度有关而能够维持垄断地位的时
间长度直接和后续的研发努力程度相关后续的研发越多获得更新的中间产品的
可能性越大既有的中间产品所能维持的时间越短这样净利润越少这进一步会降
低研发的投入和努力成功的概率又下降而一旦研发的努力下降过多后续创新成
功的概率减少使得既有的中间产品保持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的区间和概率越长这又
会使得为获得新的中间产品的努力提高对于厂商而言存在一个最优选择问题而这
个过程也是动态竞争过程和整体经济获得增长的过程
对于获得成功的概率和持续的时间有赖于对中间产品生产和创新的设定显然
概率和持续时间是具有不确定特征的为了说明问题和简化起见一般对创新活动都
做了很强的设定在这些设定条件下获得一些显示解
38
一般设定从产品最高质量为第 i 层次质量上升到下一个层次i+1 的时间为i 1
i t + ,
则层次i 的产品保持在最高质量层次所获得的净利润可以表示为
1 (1 ) / i
rti
i Vi p e r = - - + (2.43)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确定维持最高层次的区间 也可以说是保持不被破坏的概
率由于中间产品直接被设定为是为了最终产品的生产而不用于中间产品的生产
所以我们为了简化问题认为创新的研发活动只需要用劳动力投入而没有物质投入
设定在当前产品最高层次为i 而下一层次产品获得成功而将第i 代产品替代的概率为
i 1
i p + 有i 1 (0,1),
i p + Î 成功的概率和直接的投入呈现正的关联对于投入的处理有两种不
同的设定其一可以类似于Aghion 和Howitt 1992 40 中设定新产品的开发只是和
劳动力的投入有关特别是将劳动力分解为熟练劳动力和一般的劳动力创新主要是
和熟练劳动力的熟练有关如果不考虑劳动力的差别则主要和劳动力的投入数量相
关可以设定为i 1
i p + ( D )
i = ly L l 为到达的概率D
i L 为第i 种中间品后的研发的劳
动力投入目标是为了获得下一层次的新产品( D )
i y L 为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当然有投
入越多产出越高第二也可以设定创新的产出主要是资源的投入这种资源是抽
象意义上的主要指的是物质资本如同Barro 和Sala I Martin(1995)41 所设定但
他们考虑到了技术开发的难度也会随着产品的层次提高而加大他们设定成功的概率
表达方式为i 1
i p + i 1 ( )
i = Z +y i 而 i 1
i Z + 为产品层次从第i 层次到i 1 层次的投入主要
值得是以货币衡量的物质投入同样的可以认为是随着投入的增加获得成功的概率
会提高而y (i)表示对潜在的第I 1层次产品的研发难度系数随着产品层次的提高
技术难度越大获得成功的概率也随着降低这种设定可以使得新产品的创新的数度
不会无限增大
在这两种设定下都可以建立产品的价值和即时利润 及被替代的概率之间的联
系由于一般的认为创新成功是服从Possion 分布所以时间区间是指数分布的
Aghion 和Howitt 1992 42 这样可以得到中间产品的预期最终的价值
1
i
i
i
Vi
r p
p
+ =
+
(2.44)
直观上可以认为 只有创新而不存在破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只有一种贴现系数
即利率而在创新过程中一旦考虑潜在的更高层次产品的创新将会形成的破坏效
应存在会使得利润的贴现系数加大增大的部分恰好是下一阶段产品成功的概率
39
企业新创造的产品层次或质量主要目标是获得利润 但一般设定进行创新活动是
可以自由进出的free entry 所以产品的最终净利润为0 可以得到企业的决策为
Di
L
Max i +1 Õ 1 1
1
i i
i i i p + V wL+
+ - 或
1 ii
Z
Max + i +1 Õ 1 1
1
i i
i i i p + V Z +
+ - (2.45)
前一项为期望收益 而后一项为成本注意到在概率p 中有投入劳动力或物质
资本项目而且是不同期限的投入所以可以得到前后两期的投入的动态方程从
而可以探讨企业的最优创新决策中的投入问题
对于创新中的劳动力的投入 不会直接影响即时企业利润会影响的是获得成功
的概率p 同时注意到下一阶段的概率同样的是会对利润直接作用所以正如创造性
破坏所包含的含义一样当期的劳动力投入要考虑到下一阶段的劳动力投入所可能发
生的影响由净利润条件
1 2 1
1 1 ( i ) /( ( i ) i
i i i i ly L+ p r ly L+ wL+
+ + + = (2.46)
也就是
1 1 2
1 1 ( i ) / i ( ( i )
i i i i p ly L+ L+ w r ly L+
+ + = + (2.47)
由于除了劳动力选项外一般可以设定为已知或可以从模型本身解出 所以可以得
到劳动力投入的动力系统方程一般说来获得成功的概率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的概
率会有所减少所以可以保证均衡解存在在稳定状态下劳动力的投入是稳定的
当然要获得显示解需要附加一定的条件和设定在这种模型设定下获得最终一般均
衡模型的关键是劳动力的配置劳动力的总额等于生产和研发所需劳动力的总和而
单位劳动力所能获得的收益在这两种部门在均衡条件下相等从而获得市场均衡条件
下的最优研发投入和最终的增长当均衡状态下最优研发的劳动力投入为j 1*
j L + 此
时有获得成功的概率为1* 1* ( ) j j
j j p + = ly L + 从而可得到人均最终产出的增长速度为
ln ln ( 1* )
1 1
j
y j g N L
a g a g l y
a a
= ´ = ´ ´ +
- -
& (2.48)
也可以遵循 Barro 和Sala I Martin 1995 43 的设定创新是由一定的物质投入
支撑的这样同样的可以建立均衡方程可以部分的简化问题当然这样处理的潜在
问题是在模型中并不知道这种投入的来源和性质只能设定为研发的投入来源于最终
产品他们假定研发的两种投入效应其一加大投入会提高研发成功的概率其二
随着产品层次的提高技术难度加大在这种设定下同时做了一些为了获得显示解
的设定对于成功的概率设定为i 1 i 1 ( )
i i p + = I +y i 其中i 1
i I + 为从产品层次由i 上升到
i 1 的投入y (i)为产品的难度系数和i呈现递减关系同时还设定y (i)的函数形
40
式 y (i) g -( i -1)a/(1-a) /CR 其中CR表示研发的成本在这种设定下可以获得一些显
示解获得成功的概率p = (L /CR )A1/(1-a) [(1-a) /a]a2/(1-a) - r 这样模型所设定的系统
存在平衡增长balanced growth ,增长的速度为
g {(L/CR )A1/(1-a)[(1-a) /a]a2/(1-a ) - r}´ (g a /(1-a ) -1) (2.49)
2.5.2.4 市场均衡状态时的增长过程
在市场均衡中各经济主体都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 同时要素市场达到供需均衡
主要考虑第二种情形中的均衡可以得到市场均衡特别是动态均衡的定义
定 义 动态的一般均衡DGE 指的是,t t C X t Z tÎ(0,¥)和, i r P 能够
使得
1 t C 最大化消费者效用即( ) argmax{ ( ) } n i
t t
Ct t
C u Ce di r
¥
= ò - -
2 t X 和t P 最大化厂商利润即
( , )
{ , } argmax{ ( )} t t t t t t
XtPt
X P = p = X P- C
3 t Z 最大化研发利润即t Z 1
argmax
t
Zt
+ Õ
4 ,t t C X t Z , t Y 满足资源约束即t t t t Y = C + X + Z
对于这样一个动态均衡主要考虑求解问题 注意到X Y Z C 的增长速度是一
致的这表明存在均衡增长路径这个增长路径实际上也就是动态均衡解对于消费
的动态增长路径可以直接由Euler 方程给出而中间产品系数的增长速度也同样的可
以表达出来在均衡中这两个速度相等所以可以消去r 从而得到增长的速度
/(1 ) 2/(1 )
/(1 )
1
[ 1][( / )( ) ]
1 [ 1]
R
C Y Q X
L C
g g g g
aa a
a a
g a a r
a
q g
- -
-
- - -
= = = =
+ -
(2.50)
这时同样可以得到
/(1 ) 2/(1 )
/(1 )
1
[ 1][( / )( ) ]
1 [ 1]
L CR
r
aa a
a a
q g a a r
a
q g
- -
-
- - +
=
+ -
(2.51)
在此基础上对增长速度进行分析
命 题 2.5.2.3 增长速度随着q 和r 的降低而提高特别地随着g 的增大和提高
即¶g /¶ q < 0,¶g /¶ r < 0,¶ g /¶ g > 0
41
2.6 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国邮电行业的例证
一般而言很难直接衡量创造性破坏的程度 所以主要用一些特殊的例子来印证增
长过程中的创造性破坏特征和机制
由于近几十年来主要是信息技术主导了全球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的创新和破坏效
应都相当明显技术和产品的更替速度很快出于资料可获得角度考虑主要考察中
国的信息技术一部分的邮电业务和该行业所发生的变化在统计年鉴中可以找到邮电
业的时间系列数据首先是邮电行业的业务收入总量可以看到除了在2001 年出现
负增长外其他年份邮电业务收入是增加的在这个增加的过程中电信充当了创
造性角色而邮政部分地充当了被破坏的角色尽管邮政的收入在绝对数目上
在增长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在扩大邮政在2000 年之后出现快速增长可以看到快
速增长的具体的原因并不是邮政的传统项目的增长而更多的是快递业务的增长而
集邮业务在一度快速增长之后出现大幅度的下降
再分析电信业务的增长过程中的具体特征 电信业务主要包括电话寻呼移动
通信和在上世纪90 年代之后普及的互联网业务长途电话LongDistance 可以看到
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但受到新创新的IP 电话等业务影响出现了下降趋势寻呼业
务在1999 年到达高峰之后迅速下降对应的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业务作为新创造的
通信产品快速增长并逐步替代成为主导产品整个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
过程
产品之间的更替几乎是经济增长的必然 新的产品总会不断的出现而总有些产
品会被替代当然被替代的产品也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也能获得更多的市
场和生存空间没有产品更替或者竞争过程的经济增长可以预料这种经济系统的增
长速度不会很快实际上也就是经济的活力不足
当然也可以找到相当多类似的行业和产品的不断更替的例证其中也值得进一步
考虑的是创造性破坏过程中的创造和破坏各自的效应比如增长过程中的
破产问题可以从美国的中小企业的开张和破产统计数据中得到一定的启示设定开
张企业数目可以衡量创新程度而破产则表示被破坏的程度值得探讨的是增长过程
中这两者之间的最优比例问题从社会角度看被破坏总是痛苦的尽管创
造激动人心极有可能的是有得必有失就像金融危机一样社会必须承受
很难指望没有代价的增长或者是没有痛苦的替代过程的经济增长当然很难直接衡
量和区分创造与破坏的程度也就很难分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这也是一
个很值得进一步已经的方向
42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500
5000
PTS x year
1990 1992.5 1995 1997.5 2000
200
400
Post x year
1990 1992.5 1995 1997.5 2000
2000
4000
6000 TeS x year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e5
4e5
6e5 Philately x year
1990 1992.5 1995 1997.5 2000
1e6
2e6
LongDistance x year
1990 1992.5 1995 1997.5 2000
2000
4000
Subscribers x year
1990 1992.5 1995 1997.5 2000
10000
20000
Mobile x year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e7
4e7
6e7 Internet x year
图 2.1 中国邮电业务及主要产品变化趋势
注 PTS 表示邮电业务总额Post 和Tes 分别表示邮政和电信业务收入Philately
LongDistance Subscribers Mobile 和Internet 分别表示集邮长途电话寻呼计移动通信和互
联网业务收入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中国统计出版社
2.7 结论
将增长过程界定为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印证 创造性破坏
为特征的增长理论对有研发R&D 投入的内生增长理论做了更恰当的补充和完善
在强调了从事研发的企业家为了获得创新所能获得垄断利润基础之上更加确切地认
为从事最优研发和创新决策的企业家不仅仅会考虑自身的研发投入同样会考虑竞争
对手可能的行为客观说创新是不断更替的动态竞争正是创造性破坏的核心所

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也构筑了增长的过程 增长的过程是在创造性破坏中实现的
不断涌现新的产品包括最终的消费品和中间产品成为增长过程的具体特征当然
在新旧更替的过程中有些个体会有所损失市场的结构也在不停地变更但主要还是
垄断竞争格局在占据垄断地位的主体更替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创造性破坏的过程蕴涵
了新产品不断出现和产品价格下降的过程
这种动态变迁过程确实得到一些现实例证 在文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技术产品
43
是不断更替的 这个更替的过程也就是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增长过程的真实体现
恰当地分析创造所获得的增长效应和被破坏的福利损失将是一个极其有意思
的研究放心对于一个社会而言要获得收获经济增长创新无疑是好事但从
表面看被破坏总是痛苦的而这些痛苦和由于垄断等造成的福利损失也是社会
所必须承受的有得往往有失
本章注释
1, 6 Romer ,Paul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Vol
94,Vol 5:1002-1037
2 , 7 Romer,Paul.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Supplement,.
1990,Vol 5,Part 2:S71-102
3 ,8 Lucas E.Robert,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Vol 22:3-42
4, 9 36 38 Grossman,Gene M. and Elhanan Helpman.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MA:MIT Press, 1991
5, 10, 16 ,24 40 42 Aghion , Philippe.,and Peter Howitt.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 1992,Vol 60,No2:323-351
11 Mankiw,Gregory N, David Romer, and David N Weil.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92,May: 407-38
12 Barro,Robert J.,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106:407-444
13 35 37 39 41 43 Barro,Robert., X.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Cambridge ,MA:MIT Press,
1995
14 Chow, Gregory C.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August :810-44
15 Jovanovic,Boyan, and Yaw Nyarko. 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choice of Technology. Econometrica,
1996,Vol 64,1299-1310
17 Jones, Charles I.. R&D-Based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103,4:759-85
18 Thompson,Peter.The Microeconomics of an R&D-Based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1,6:263-83
19 Schumpeter,Joseph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熊彼特(1934) 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0
20 Schumpeter,Joseph A. Business Cycles: A Theoretical ,Historical ,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 Proces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 New York and London ,1939
21 Schumpeter,Joseph A.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New York. (1942)
熊彼特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2
22 Dixit Avinash K. ,and Joseph E Stigler.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al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Vol 67,No3:297-308
23 Grossman,Gene M.;and Elhanan Helpman.Quality Ladders and Product Cycles.Quarterly Journal of
44
Economics ,1991,106:557-58
25 Aghion,P., Peter Howitt.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Cambridge.MIT Press. 1998
26 Aghion,P.Schumpeterican Growth and the Dynamics of Income Inequality.
Econometreica,2002,70:855-882
27 Segerstrom, Paul S., Anant, T. C. A.,and Dinopoulos, Elias. A Schumpeterican Model of the Product
Life Cycl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 Vol. 80, No. 5: 1077-1091
28 Dinopoulos Elias, and Paul Segerstorm. A Schumpeterican Model of Protection and Relative Wag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Vol 89, No 3:450-73
29 Autor, David,H., Lawence F. Katz, and Ailan B. Krueger. Computing Inequality: Have Computers
Changed the Labor Marke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Nov 4 1169 1204
30 Lloyd-Ellis,Huw.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 Vol89,No 1:47-78
31 Aghion,Philippe, Peter Howitt, and Violante Giovanni L.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and Wage
Inequa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2,7:315-45
32 Mendez,Rodrigue.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the Rise of Inequality.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2,7:259-281
33 Shi,Shouyong.A Directed Search Model of Inequality with Heterogeneous Skills and Skill-Biased
Technolog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69:467-491
34 Alesiana, Alberto,and Dani Rodrik. Distributive Politics and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 Vol. 109, Iss. 2 :465-90
45
3 创造性破坏与增长差异和收入差距
3.1 引言
增长的差距和收入的不均等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同时也是一个悬
而未决的难题和谜团puzzle 不同区域之间的增长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就单个时间
点而言不同的区域通常有着差别明显的增长速度部分区域具有良好的增长势头
比如近些年来的中国经济也有部分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停滞比如日本而对于很
多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则增长速度缓慢增长前景令人担忧而就在中国内部各个区
域和省份之间的增长速度差别也比较大作为一个长期增长的结果发展水平也有
着显著的差异收入的差距与增长的差异相对应增长的差距和收入的差距具有内在
的关联增长主要指的是动态的趋势和变化的过程具有高增长速度意味着经济的实
力在增加相对应的平均收入会有所提高一般说来增长的差距属于整体上的问
题而收入差距则通常属于微观个体的问题当然也可以从整体上的增长差距过渡到
到区域之间或个体之间的收入差异很多时候收入的差异可以用来分析在既定的一个
区域中不同个体或群体的收入状况当然收入差距和增长差异也有所不同收入的
差异可以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所指在一定期限增长之后体现在不同的主体上的累
积结果经过了长期的增长会有高的收入水平这样相对于那些没有增长或增长较低
的区域而言这些区域的收入水平较高差距扩大但未必能得出不同的区域是否会有
不同的增长速度或哪一种收入水平的经济会有更高的增长速度
对于较高水平的经济体 能否会持续地保持增长而对于水平较低的经济体能否
有着更快的增长同样是有争论的在理论上主要通过验证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存在
收敛convergence 而进行讨论分析收敛概念根源于生物学在生物学上物种具有
趋向一致的趋势一般也称为趋同趋同分析依赖于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的定点状态
假定一旦不存在定点状态那么就不可能对模型进行趋同分析趋同分析在数学上指
的是收敛速度研究一个变量的变化趋势一般先求出该变量的动力系统方程然后
求得定点状态再分析从某个状态数值到达这个定点状态的速度这个速度就是
收敛趋同速度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设定了资本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以
存在定点状态也就可以得到收敛速度和收敛过程这样直接可以得到趋同结论
在水平较低经济体资本存量较少发展水平比较低远离定点状态受资本边际收益
递减规律影响经济体会有更高的增长速度而相对应的水平较高的经济体由于受
46
到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增长速度会下降 这样初始水平不同的经济体会有着不同
的增长速度从而具有趋向一致的趋势初始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速度较慢这种
与初始水平相反方向的速度可以使得不同的经济体的差异缩小当然这种分析蕴含
设定了不同的区域有着相同的定点状态也就是最终能有达到相同的增长水平
收敛方法的主要倡导者是 Barro 和Sala-I-Martin 一方面他们进行规范分析
用动态规划方法求得动力系统的收敛速度另一方面特别用不同层面的数据对回归
方程进行拟合从而验证增长速度是否和初始的收入水平呈现负的关联并确定回归
系数大小正如对方法的评价一样这种方法所得出的结论直接与所采用的方法相关
首先对于动力系统方程如果模型的设定不是新古典的而是内生的增长理论这
样就往往不存在定点状态也就不可能存在收敛速度其次对于回归方程主要是一
种参数估计这意味着模型的形式为研究者所明确知晓但问题往往是很难认为模型
的形式是为所知的这种参数估计往往所需的样本要求不能满足这样最终导致的结
论实际上也是比较含糊的从他们的结论看主要是那些可以认为相近的经济体存在
收敛特征也一般称为俱乐部趋同或条件收敛而对于差别比较大的区域很难认
为确定地存在收敛对于回归方程潜在的一个问题是并不能确定地认为那些因素应该
被认为是有影响的而这也成引起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兴趣将更多的因素考虑到增长
领域中也将更多的变量纳入考虑但也导致了计量上的问题而且蕴含的不同区域
存在相同的定点状态很难认为令人信服不同区域往往有着不同的特征和条件所以
这些区域的均衡水平也可能会有差别
整体上看 增长理论特别是内生增长理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增长的根源和
因素而对于增长的差异和收入的差距的解释能力相对较为薄弱而力图解释增长的
差异和收入的差距也正是内生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特别地在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
家个体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过程是伴随着上个世纪80 年代末
期信息技术IT 的广泛推广和快速应用形成的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同样的
从整体增长速度看一般认为象美国这样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由于已经得到了充
足的发展增长速度相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而言应比较低但和这种直观有所不
同的是在这次信息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等形式体现的创新浪潮首先是在这些水
平最高的经济体中实现的而且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获得了强有力的增长在这
次可以认为是大的技术革命或一般性的general purpose 的技术推广中受益的主要
还是高水平的国家它们也获得了高速度的增长这和新古典的结论有所不符相比
而言很多水平较低的国家在这次技术创新过程中收益不大至多是在技术的扩散中
能够获得一些技术上的应用也很难获得水平较低的国家象发展中国家由于信息技
47
术的应用而获得了更高增长的证据 相反地这些国家往往可能会更处于劣势如果这
些国家由于受到自身学习能力和发达国家对技术的保护等因素制约难以吸收和学会
应用这些新的技术那么可能更处于劣势有可能的是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被边缘化
两者之间的差距再度扩大
因而技术创新会对影响增长的差异和收入的差距 这种影响体现为增长和收入的
差别会进一步扩大特别到考虑技术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所存在的创造性破坏效应新
技术的出现会破坏原有的技术这样会有再分配效应对于那些原先拥有技术而获得
垄断地位和利润的主体而言如果没有进行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而被其他厂商
退化和替代他们的地位和利润将被破坏利润和收入将会降低甚至丧失如果他们
能够巩固其垄断地位则会强化其垄断利润对于不同的区域而言一旦某个区域永
久性地不存在研发也就不存在最高层次的产品他们所做的是技术推广获得技术
的扩散效应一旦技术的开发是逐步的step by step 并且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那
么该区域可能就永久性地处于劣势和追赶之中对于相同区域的不同企业也是如此
一旦某个企业具有持久的成本优势和能够巩固其垄断优势和地位那么获得持久的垄
断利润会使得企业间的差异扩大对于个体同样也是一个逻辑假设这个个体是企业
的持有者或直接的是企业家那么如果他能持久地进行创新活动而将其他对手排除在
外那么他能够持久地获得高于其他人的收入和垄断利润而如果该个体只是一般意
义上的劳动者那么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差别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由于技术的变
迁新技术会使得原有技术退化与技术对应工作的类型也存在类似的破坏效应新
的技术一般会有新的工作类型原有的工作和工作类型被退化但这个更替过程并不
会瞬间完成一般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个体都是能够满足
或能够自我实现转换的对于那些适应能力较强或没有路径或历史依赖如刚开
始或直接参加工作的个体能够适应这个工作而部分个体可能无法实现转换对于
受到技术退化影响而被退化的主体显然地将处于劣势无论最终是在原先被退化的部
门工作还是直接失业他们都处于劣势在这种劣势和优势的群体之间差别将会出
现和扩大
技术扩张的程度和更替的程度越大 所可能导致的差距会越大除非这个创造性
破坏的过程服从均等分布每个技术的强度一致而每个个体机会轮流但这个均等
的配置并不现实更多的是创造性破坏的强度不一致而且不同主体所能获得机会
的也不会均匀分布对于本身具有优势的个体他们的机会更多最终体现的结果也
是差别巨大潜在的一个结论是创造性破坏强度越大增长越快差别越大
对收入差距的研究一个重要的思路是考虑到技能的溢价 skill premium 技术是
48
以技能为基础的 技术的创新需要有更高和更多的技能这样高技能的个体当然能有
更高的收入当前研究的起因主要是美国和英国近几十年来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收
入的变化近几十年来随着技术的扩张收入差距在增加为了更好的解释这种状况
研究人员从多个方面阐述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Daron Acemoglu 尝试着解释发达国
家所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他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技能的提高和劳动力的供给增
加同时还考虑到了国际贸易的作用Daron Acemoglu1 2003 是从供给和技术角度
试图分析国别间的收入差距的趋势问题主要比较美国和欧洲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决定
因素Daron Acemoglu2 2003 则主要考虑技术溢价的类型和决定因素包括了技术
供给特别考虑了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Daron Acemoglu , Philippe Aghion 和Gianluca
Violante 3 2001 则考虑了技术变迁过程中的制度要素试图从微观制度上寻找收入
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工会组织势力消弱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Aghion4 2002 对收入差距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他的分析主要建立在他一
致倡导的熊彼特增长模型基础之上但应该说他所采用的分析框架并不完全类似他
和Howitt 在1992 年所建立的模型原因是所研究的目标不一致1992 年的模型主要
是为了解释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和特征而不是2002 年模型中的收入的差异两者
目标不一致1992 年的模型难以完全解释后一个目的2002 年所用的模型更多地借
鉴了Daron Acemoglu 的模型他的着眼点和独特之处在于将收入差距分解为组间差
距和组内差距认为组间差距可以归结于技能要求的技术进步和重大的技术进步而
将组内差异归结为技术的扩散过程的非线性在对组内差距的分析中他考虑到了个体
的差异个体除了天生的能力上的差别外在适应能力和转换水平上也存在差距只
有部分个体能够适应或者很快地适应新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而在这种转
换过程中也只有部分能力能够带到新的工作之中这种技术的扩散的非线性过程中会
使得收入的组内差距扩大尽管两种模型不完全一致但实质含义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应该说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而且对于收入的差距往往会涉及到伦理
上的争论但确实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论文特别探讨增长的差异和收入的差距
是否会在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增长过程中出现如果会出现那么具体分析出现的
具体形式和特征论文对这增长的差异和收入的差距这两个具有内在关联同时又存在
一定差别的问题单独考虑但都试图用创造性破坏来解释它们的变化过程
3.2 创造性破坏与收入差距一个直观解释
思路是直观的 增长的过程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新技术和新产品就是新的机会
49
获得了这种机会的个体将会获得新的更高的垄断利润 他们直接拥有更高的收入成
者为王败者为寇也可以在一个侧面说明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对于成者收益是明
显的而对于败者在这设定为上一轮处于垄断地位的个体或一直没有垄断地位的个
体当然也可以认为是曾经参与研发努力但没有获得成功的个体他们明显处于劣势
至多能够获得一些基本的收入
特别考虑到劳动力的供给方面 部分劳动者由于具有技术优势可以成为新产品
和新技术的生产者他们的收入至少是可以保证的而部分具有特殊能力的个体则可
以成为技术的研发者这部分劳动力具有部分的稀缺特征所以技术的研发者一般也
可以得到充足的收入部分个体由于天生的特性和一些品质主要是敢于冒险和善于
观察和发现新的机会而成为熊比特创新世界中的主导者企业家他们由于处于
创新的关键环节垄断利润主要归他们占有他们的收入无疑最高最不利的是处于
社会分工最末一个层次的个体一般劳动者特别是技能不高的劳动者一旦技术
更替较快的时候如果他们不能及时地调整自身的适应能力这部分个体很可能甚至
得不到基本的就业保障而处于失业状态所以新技术的出现会出现创造和破坏两
重效应个体也存在这样一个适者生存的格局对于在新技术能够更好生存的个
体收入状况能有所改善而被破坏和退化的个体则将处于劣势收入差距扩大特别
地如果技术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的强度越强频率越高个体的差距随着技术换代的
加强也会扩大一旦创造性破坏的过程结束或强度下降在熊彼特看来又重新到了循
环流转的过程由于不存在特别的机会很少个体或群体能获得超额利润最高的
收入下降而可能会使收入差距会有所缓和但对于低收入阶层结论却不明确可能的
即使他们处于劣势但相比而言差距也不会太悬殊也有可能由于整个社会都没有突
破的机会他们的状况更为艰苦但就一些直观判断看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收入
差距会扩大总是有部分个体或群体会在增长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而在经济增长
比较缓慢或没有增长的情形下由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机会社会各个层面的个体
都处于一种较低的收入状况这时差距较小收入水平也会较低
现实地看 社会存在不同的阶层和层次结构也是分工的体现这种结构的直接
结果是处于不同分工链的不同主体会有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与此对应的他们
有着不同的收入水平企业家当然由于其作用显著资源相对稀少他们地位最高
拥有资源的配置权限当然也直接地会有最高的收入而技术人员次之但由于技术
不是每个结构和层次的个体可以完成的所以他们那也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最
为不利的是一般的劳动力由于一般而已供给相对较多技术含量不高所以所处的
社会地位为最低层次经济势力也一般较低从动态角度而言新的企业家由于获得
50
了新的技术或产品 他们这种活动会破坏先前企业家的技术和产品也直接终结了原
有技术和产品的垄断利润新的企业家所获得的收入要高对于劳动力而言新的产
品或技术一般需要更高的技能的劳动力原有的技术人员可能会由于无法适应新的技
术要求而被退化为一般的劳动力这样他们的收入下降则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而
部分的个体也可能由于一些自身的努力比如再教育培训等方式从一般劳动力上升
为技术工人最普遍的为直接接受教育的那部分劳动力对这部分群体而言不存在
原来是哪一种劳动力的问题他们可以直接从潜在的劳动力转变成劳动力一般可以
看到这种劳动力在经历一定的培训之后一般的能转变成熟练的劳动力这些熟练的劳
动力也往往会有相对较高的工资收入他们的出现实际上也减少了一般劳动力的收入
提升的空间和可能因为知识也是更替的所以他们由于所接受的知识或多或少具有
新的成分他们也潜在地破坏了当前技术人员的生存空间当然已经处于技术人员位
置的个体也可以通过边干边学和经验积累等方式来巩固自身的地位对于不能再
学习的个体就可能出现被退化的可能这也就是增长过程中存在的生存压力
如果社会经济由于受到技术的推动而导致的进步强度越快这种过程也将越明
显而且社会的层次的变更会越大同样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也将越大适应能力
强的个体将会比适应能力相对较差的个体具有更多的机会也往往会有更高的收入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造和破坏不同个体的差距会有所扩大而一旦创造过程放缓这
意味着破坏的过程也会有所缓和特别的由于没有新的机会企业家的功能无法实现
这样企业家的收入也会下降而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他们的特殊性会下降由于技术
的不再更替或者几乎不变更多的个体可以在缓慢地学习和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更
多的个体能够从事该项技术这样熟练掌握这部分技能的熟练劳动力会部分的增加
而岗位的竞争会使得技术工人的工资相对降低而对于一般劳动力而言部分个体可
能具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缓解自身的生存压力当然同时会有部分群体受到整个社
会的机会排挤而没有任何就业机会整体上而言在创造性破坏过程比较缓慢的社会
中这也就是熊比特的循环流转的静止的没有动态增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全体
的贫困未必等同于真正的贫困只是说明整个社会都机会没有收入增长的机会
当然收入会趋向于均等化变动这时收入的差距会缩小
社会的阶层和个体的差距会随着社会的变迁特别是技术的变迁而放大具体的机
制也就在于这个变迁的过程不仅有创造性的一面同时也是破坏的过程被破坏的主
体会恶化而对于实现创造的主体他们的地位当然会有所改善在动态的变迁过程
中各主体的排列会放宽直观的差距会扩大而一旦过程放缓地位重新出现比
较紧密的排列也就直观的可以表现为差距在缩小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个体会实现跨
51
越 从较低的分工链中跳入较高的分工链中这样他们的收入会大幅度的提高如果
这种机会同时均匀的出现在每个个体中那么风水轮流转可以使得每个个体都有
大致一样的收入但从社会的变迁过程中看未必是均等分布的更多的是只是部分
个体有机会和能力获得这样的跳跃而对于部分群体而言他们属于被遗忘的角落
很难有这样跨越的机会要不根本就没有机会就不就是来了也无法把握
组间和组内差距实际上也就包涵在这个框架之内 只是确定了一个临界点但这
个临界点并不是固定的一旦将这个临界点详细划分为单个个体当然也可以出现个
体的差距如果分析的对象起点就是一组个体只是分析各组之间的差距这时问题
就变为组间的差距而对一个组进行分析时组内的差别也就成为单个个体的差别
假设变化是全方位的那么可能的是组间和组内差别都是在扩大的
3.3 振荡扩大过程 一个物理上的类似描述
在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动态经济增长过程中个体之间的差距会扩大 这也可以
借助于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来说明
假设一个平面上 有着两个具有质量分别为1 m 和2 m 的物体物体之间初始排列
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他们之间本来存在差异质量1 m 的物体在前质量为2 m 的物体
通过弹簧连在后面弹簧的系数为z 初始时两个物体直接是通过弹簧自然而紧密联
系地连在一起距离为s 物体和地面存在摩擦力摩擦系数一致为m 也可以假设
物体正受到一定的拉力运动也可以假设静止首先考虑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
弹簧是自然伸缩的这时考虑一个拉力F 要使得物体运动起来当然地要求这个拉
力足够大到使得物体运动起来也就是要至少不低于物体和地面的摩擦力大小
m(m1 + m2 )g 在物体运动初始首先运动的是摆在前面的质量为1 m 物体随后才通
过弹簧的作用带动后面质量为2 m 的物体可以模拟这个过程的动态特征在拉力的
作用下物体先后运动起来对第一个物体而言具有多重作用力我们主要分析水
平方向的作用力向前具有外在的拉力F 向后具有两种作用力其一为和地面的摩
擦力大小为1 mm g 其二为通过弹簧的伸缩力弹簧的伸缩力随着弹簧的长度的加
大而增加由于第一个物体是朝前运动的所以在的二个物体不动或运动速度没有第
一个物体大的时候的弹簧的长度会加大同时也会增加弹簧的伸缩力这样就考虑第
二个质量为2 m 的物体的运动模式由于第一个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向前运动设启动
的时点为t=0 所以在第二个物体不动的时候会通过弹簧的产生伸缩力1 F 但对第
二个物体而言由于存在摩擦力在弹簧的伸缩而产生的摩擦力由于伸缩的长度不够
52
大的时候 这个伸缩力也往往不足以抵消第二个物体上的摩擦力的上限mm2g 随着
第一个物体的不断向前运动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在拉大这时弹簧的长度也在不断
的拉长这样所产生的伸缩力也越大一旦伸缩力超过第二个物体的摩擦力的上限的
时候第二个物体也将开始运动设这个时点为1 t 在第二个物体刚开始运动的时候
加速度和速度都相对第一个物体而言较小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还将进一步扩大这
样两者的差距体现在弹簧上的长度还将继续拉长也将进一步的扩大彼此之间的伸缩
力伸缩力的加大又使得第一个物体的加速度1 a 由于后向的伸缩力作用会有所降
低而第二个物体的加速度2 a 会相应地增加
注意到第一个物体的加速度由于外力 F 设定为突然加在物体上的所以加速度1 a
几乎是跳跃性的增加到一个初始值而后逐渐降低相反第二个物体的加速度2 a 是由
于不断伸长的弹簧的拉力所推动的它的增加是逐步的在两个物体的变换的动态过
程中加速度会达到相等的时候设定为2 t 但注意到这个时候他们的速度分别表
示为m1 V 和m2 V 不会相等由于两个物体的速度增长过程都是非线性的所以可以表示

2
1 2 1
0
( ) ( )
t
mVt a
t
dt =
ò
2
2 2 2
1
( ) ( )
t
m
t
V t = ò a t dt 由于此前一直有1 1 2 a (t) > a (t),"tÎ[0,t ) 所
以此时有1 2 2 2 ( ) ( ) m m V t >V t 这个状态并不是稳定的状态由于速度不同第一个物体
的速度快于第二个物体所以他们之间的距离还将进一步加大随着距离的拉大加
速度发生变化第一个物体的加速度将下于第二个物体的加速度1 2 a < a 这样第二
个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加速度也随着增加由于第二个物体速度的增加会使得加速度
增加的幅度速率降低这样第二个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加会使得距离的差距的增加
幅度有所减弱这样第一个物体的加速度又可以得到一定的增加而放缓第二个物体
的加速度假设存在这样一种状态即最终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一致的时候运
动过程为稳定状态此时设定时间为3 t 加速度为t 3 a 速度相等1 3 2 3 ( ) ( ) m m V t = V t
其中
3 3
1 3 1 2 3 2
0 1
( ) , ( )
t t
m m m m
t
V t = ò a dt V t = òa dt (3.1)
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 物体的之间的差距等同于弹簧的长度也等同于两个物体
的运动的相对路程而在这个稳定状态中两个物体保持同样的运动过程这时物体之
间的差距s 可以表示为
53
3 3
1
1 2
0
( ) ( )
t t
m m
t
s = òV t dt - òV t dt (3.2)
求解定点状态过程是这样的 可以设定在定点状态时的加速度%a 假设两个物体
为一个整体从而忽略内在的拉力这样可以得到% 1 2 1 2 a = [F - m(m +m )g]/(m +m )
对第二个物体在稳定状态下的分析可以得到他的作用力将是' %
2 2 F = k s% = mm g + m a
其中s% 为稳定状态下弹簧的长度也就是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定点状态下的
距离为s% 2
1 2
.
F m
k m + m
而一旦外力停止或减少 可以观察到首先加速度减少出现在第一个物体上而第
二个物体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样会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会缩小随着差距的缩小伸
缩力减少而再降低第二个物体的加速度从而保持两个之间的速度一致这个过程
差距是在减少的随着外力的逐渐减弱受到摩擦力作用物体将缓慢的停止从而
逐步地恢复原来的长度
同样可以考虑相反的过程 外力逐渐增加那么可以看到这个过程具有更加非线
性的特征随着外力的增加弹簧的长度和物体的差距也将随着逐步增加如果外力
的增加没有停在那么这个过程将是爆炸性的增长过程弹簧将逐渐被拉长
做一个现实的比例 假设这个外力是在第一个附加的如火车由火车头施加的动
力而实现整体运动所以前面的物体能够获得更快的运动速度
注意到对定点状态的求解做了很强的假设 正如在增长的动态过程中对于一个动
力方程一般求解过程是设定x&(t ) = 0 而求得在定点状态时动力方程的稳定值x*
然后再考虑达到定点状态的速度这成为解决包括增长过程在内的动力系统的一种通
用解法但在这个例子中必须考虑到这种状态存在与否问题设定存在定点状态并用
解出的解来说明模型的特征确实这种状态下也不会有偏离的趋势两个物体能够以
同一个速度和加速度运动没有偏离的趋势似乎确实是稳定解
但必须注意的是 这种方法先假设再认证然后证实确实如此但问题在于这种
方法忽略了具体的过程分析对具体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则可以看到不会达到两个
物体具有共同加速度和速度的时候而是相互交错的振荡过程分析具体的运动过程
加速度在第一次相等时这时两个物体的速度不等这样距离仍将加大所以第一个
物体的加速度下降第二个物体加速度增加慢慢地第二个物体的速度增加到和第一
个物体的速度但这时加速度要高于第一个物体的加速度弹簧具有回缩的趋势但
这时距离无法马上减少所以加速度慢慢的改变第一个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加而
54
相反的第二个物体的加速度减少 等到他们的加速度一致的时候速度不等,第二个物体
的加速度持续高于第一个物体的加速度所以这时他们的速度是第二个物体的速度快
于第一个物体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距离是减少的然后再继续这样的振荡过
程而不会达到速度和加速度一致的稳定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弹簧的长度也就是两
者之间的距离是先增加在减少在增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弹簧几乎是处于被
拉长的状态
可以作更为精确的描述 记第一个物体在t 时刻运动的长度为1 x 对应的第二
个物体的运动长度为2 x 则它们的变化过程可以用方程刻画
F = m1´ x&&1 + m ´m1 ´ g +k ´(x1 -x2 ) (3.3)
1 2 2 2 2 k ´ (x - x ) = m ´m ´g + m ´ &x& (3.4)
其中 1 x&& 和2 x&& 表示对变量的2 次时间微分在这也可以看到有着如下关系
1 1 1 1 , m m V = x& a =V& (3.5)
2 2 2 2 , m m V = x& a = V& (3.6)
在确定初始状态之后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但初始状态跟设定有关同时具
体求解存在一定的难度
再将这个例子做一些类比分析 可以得到一些结论
第一 有足够使得物体运动起来的拉力作用下先运动的物体能够获得更充足地
运动就经济生活而言在有经济增长的时候起步快的个体往往具有先行优势
第二 运动使得距离拉大在有增长的时候不同的个体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别
反应快的个体相对于后面的个体能获得更高的增长差距会有所扩大
第三 在模型中导致运动的是外力在现实中主要是内在的动力在文中主要认
为是由消费者的消费导向和企业家的生产实现为基础的创造性破坏方式实现的在这
种方式下可以类比于前面的物体有着动力因素驱使物体运动比如发动机在经
济系统中主要可以认为是R&D 推动着经济增长在这个推动过程中可以认为企业家
是在最前面的个体群体而从事R&D 的技术人员其次而一般的劳动力在后面
这样也可以看到一旦有充足的动力使得整个经济增长起来那么首先获得增长的当然
是在前面的群体而且一旦增长的动力足够大获利最多的当然是在前面的而且动
力越大所产生的差距会越大而一旦增长放缓所产生的差距存在缩小的趋势对
于个体是这样的同样对于不同的增长体也存在这个趋势不同的经济体比如国
家处于领先的国家如果通过新的研发努力而实现更快的增长显然该国所能获得的
55
利益最高 和随后的国家所可能的差距也就会越来越大领先者总是能获得最多的和
最及时的收益这也是个事实
这样就将增长的根源设定为拉力 这个拉力主要是由领先者的研发努力而实现的
每个个体或群体都存在惰性这可以认为是摩擦力克服摩擦力是通过更大的拉力而
实现的到拉力较小的时候不足以驱使物体的运动和经济的增长只有拉力足够大
才能有增长过程而对于后面的个体群体可以认为通过弹簧的伸缩而产生的伸缩
力可以类似的认为是增长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外溢或技术的扩散微观的看可以认
为是个体都存在攀比的心态和学习的压力正是在这些因素推动下使得有着拉力使
得克服固有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主要的可以认为是惰性而导致的对于个体惰性是
显然的对于一个国家同样也是如此
第四 这个过程整体特征是在振荡中弹簧的距离被拉大同时在拉的过大的时候
具有回缩的拉力在增长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这种趋势的首先增长使得差距快速的
扩大先被拉动的物体先运动先获得增长的个体先获得更高的收入差距扩大
而后后面的物体也被拉动原有可能是扩散和吸引也慢慢的启动但差距仍将扩
大等到扩展到一定程度后者加速能够在速度上反超但这时会有排斥的作用在中
间这时要能够超越只有摆脱前面的物体而自己获得别的拉力作为一个类似后
进的国家和个体只有在这个时候获得自我的动力才能实现赶超一般地说需要自己更
多的从事R&D 的创造性活动才得以实现可以说追赶过程中追是相对容易实现
的但超难度很大只是在部分时间有这个趋势这可以在对增长的过程中的国
别差异中做进一步的分析
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只是设定了两个物体 也可以设定为多个物体这样层次就
更加多这也可以说明细分可以使得增长过程中的组间和组内差距可以统一起来实
际上具体的特征是一致的随着增长的加速差距或扩大先行者具有先行的收益
表现出差距扩大的特征这个特征实际上是很直观的主要的问题在于解释这种物理
上的现象可以类比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增长差异和收入的差距的内在机制而且大体
上可以得到在变化的运动过程中和增长过程中差距是振荡扩大的
3.4 模型说明和内在机制
关键分析增长过程中个体差距可能产生振荡扩大的的机制 一个直观的解释是
在增长的过程中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面对机会更有准备和更强适应能力
的个体在机会越大的时候所获得的收益会来得更大从而扩大原本处于一个水平或差
56
别一定的其他个体之间的差距 假设只有一个工作或创新机会那么根据适者生存
的原则排除偶然性或随机性的因素只有具有更强适应能力和更高能力的个体才能
获得这样的机会显然地获得了这种机会的个体与没有获得该机会的个体的差距会
扩大将这个直观分别分为工作机会是连续的和存在匹配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
3.4.1 简单的两阶段跨时期OLG 模型中的个体最优选择
际代模型 OLG 可以简单说明个体的动态决策问题考虑两个个体假设每个
个体只是存活两期在第一期工资1 w 是固定和相等的设定不同潜在能力的个体有着
相等的初始收入而这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个体的天赋或本身的适应能力d
1 1 d A, d B 分别表示在第一期个体A 和B 的天赋或适应能力其二边干边学的能
力和努力程度1 e 等后天因素初始收入相同是因为设定这两个因素综合形成的能
力相等但一旦有新的机会来临潜在能力更高的个体具有更好的直觉等因素存在
他的学习能力更高而可能更容易获得更高的收入个体在第一期将考虑付出多大的
努力程度而保证第二期的工资收入第二期的工资收入设定为
2 1 1 1 w = (d + e )w /g (3.7)
其中g 表示技术所产生的退化效应
第一期个体的效用有两部分 其一来源于消费1 c 这是正向的效用其二是努力
程度1 e 简单的设定效用函数的形式为1 1 1 1 1 u (c ,e ) = ln c -n ln e 其中n 表示努力的负
效用的程度而第二阶段个体不再学习效用直接的为2 2 2 u (c ) = ln c 其中2 c 为第
二阶段的消费第二阶段的消费来源于第二阶段的工资收入2 w 和第一阶段可能保留的
资产个体的两阶段的总效用表示为1 1 1 2 2 U = u (c ,e ) + bu (c ) 其中b 为贴现系数,要
求满足1+ b -n >0 这样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可以表示为
c1,e1
Max 1 1 1 2 2 U = u (c ,e ) + bu (c ) (3.8)
s t 2 2 1 1 c = w + (1+ r)(w - c ) (3.9)
其中 r 为利率这样可以将第二期的收入代入预算约束方程在将第二期的消费
代入目标函数得到一阶条件
1
1 1 1 1 1
1
1/ ( 1)(1 ) 0
( ) / (1 )( )
c r
d e w r w c
b
g
+ - + =
+ + + -
(3.10)
57
1
1
1 1 1 1 1
1
/ 0
( ) / (1 )( )
w
e
d e w r w c
n b
g g
- + ´ =
+ + + -
(3.11)
这样就可以得到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1
1
(1 )
1
d r
e
n g
b n
= + +
+ -
1 1
1
1
[ ]
(1 ) (1 )
w d
c
r r
n
gn gn n
= ´ +
+ +
(3.12)
1 1
2 1
1
{ [ (1 )]}
1
d d
w r w
n
g b n g
= + ´ + +
+ -
(3.13)
这样可以得到一些印证性的结论
结 论 3.4.1.2:随着技术的退化强度提高创造性破坏的破坏程度越高需要个体
所作的努力程度越高个体不努力的结果将是在第二阶段收入和消费及效用的降低
个体的适应能力在第二阶段的收入中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这样更高适应能力的个体可
以在同样努力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收入差距也会扩大特别的考虑某些个体努力不
足与完全替代适应能力的时候更加明显
3.4.2 存在匹配的个体最优选择
假设 个体是差异的并且在创造性为特征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差距会进一步被放大
特别考虑到增长过程中的动态竞争特征 初始的差异会进一步被扩大被再次破
坏的个体的状况会进一步被创造的主体所恶化当然这种分析就像物理上的例子一
样不是绝对的同样的在增长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随机和偶然的因素有部分个体的
差距会被缩小但整体上初始具有优势的个体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他们更有机会成
为在新的一轮竞争中获得创造性的地位而避免被破坏和退化的角色这是一个核心假
设在对增长的差距中再进行具体分析在增长的差异的分析中领先厂商的成本是否
有优势是个很关键的假设在这潜在设定是具有更高潜在能力的个体或领先的个体能
够具有更高的成本优势在新的机会来临的时候能有着更高的把握机会事实上也就
排除了跨越发展的可能
在文献中内生增长理论中主要的将劳动力分为熟练劳动力 skilled 和非熟练的
一般劳动力unskilled 而且一般考虑技术是劳动力为以技能为基础的skill based
随着技术的提高熟练劳动力和不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差距会扩大这种思路构成一般
的分析模式Aghion5 2002 一如既往的将劳动力分为熟练和非熟练的同时也考
虑到了简单的工人的决策主要是对新旧工作的选择Rodrigue Mendez6 2002 直
接的将工作分为好工作和坏工作差bad job 在区分工作类别的同时也对这些工
作岗位上的工人加以区分对他们的行为做了不同的界定认为好工作的工人给的是
效率工资而坏工作岗位给的是一般的工资然后考虑工人的选择分析最优选择的
58
均衡结果所产生的收入差距问题 Shi S7 2001 更进一步地将匹配方法拓展为直接
的匹配来解释分析近几十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的原因在他的分析中同样
的将工人分为熟练的和非熟练的劳动力特别的还将企业区分为高科技和低科技low
technology 企业然后分别考虑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劳动力的报酬有意思的是
非熟练的劳动力在高科技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就产生了组内的收入差距
同样的熟练劳动力能有更高的匹配比率这样在他的模型中就产生了组间收入差距
所以在这些对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的分析中关键是设定了个体的差距同时对于技
术的变迁做一定的假定而对于技术的动态特征不象解释增长的根源那样做详细的分
析而只是做一般的设定而主要考虑差距
考虑新的工作机会具有创造性破坏特征 新的工作机会将会完全或部分的破坏原
有的工作机会如果设定为完全破坏则将是工作机会丧失原有工作岗位上的工人被
丧失工作机会也可以是部分地破坏这将会使得具有的工作工资降低工作和工资
的不断更替直接体现了动态竞争的过程但这时主要的分析对象是工人他们选择自
己的努力程度可以积极地迎接新的机会也可以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选择放弃选
择放弃可能是由于本身的适应能力上的考虑也可能是偏好上的考虑能力上考虑就是
考虑个体可能很难或要以很高的代价来获得新的工作机会偏好上考虑是个体不愿意
太努力更注重不用学习和努力而能够获得的休闲效用具体分析个体的最优选择问

工作是有差别的 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对应的有所差别同样的可以将工作分为好
工作和差的工作而相对应地劳动力可划分为熟练的技能劳动力和一般的劳动力
关键而且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劳动力对工作的适应能力由此会导致工作选择问
题所以主要考虑不同劳动力对不同工作的决策
考虑对工作不同选择的一些微观解释 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创造性的破坏中
的破坏作用会被部分或更大程度上被退化和取代这时主要的选择是努力的程度但
这种努力是有代价的从微观主体的特征可以看到个体是有惰性的这也恰好是我
们在物理模型类比中的摩擦力在向前推移的过程中总存在不愿意改变的惰性和摩擦
力对于绝大部分个体而言改变是痛苦的只是由于社会的推移所形成的拉力和破
坏的动力而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变这样也就不得不通过一定的代价去学习而强化其本
身的实力主要是人力资本个体在痛苦的学习或努力与以后的生存能力中进行选择
可以认为社会的创造性破坏中的创新是前向的拉力而破坏效应则是对后续个体
或行为推力而个体的惰性是摩擦力在这种类比中同样值得留意的是个体之间的作
用程度相当于阻尼系数这也可以认为是个体之间的联系程度比如知识的外溢
个体的沟通能力等随着系数越大表明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作用能力越大后续的个
59
体能有更好的反应和吸收能力 意味这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拉动和触动后续的个体向前
运动这样彼此之间的差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差距扩大的程度个体之间的关联
度就象弹簧间的阻尼系数一样往往是很难改变的要是真的要改变得从组织或结
构上加以考虑比如通过更紧密的联系更多的交流如果是一个区域或国家直观
的是更多的交流比如通过全球化和贸易等方式连接起来对于个体要改变那么是要
提高自己和充当前进的拉力角色的企业家保持紧密的联系从他们的经验中进行学习
和模拟当然关键的还是在既有的机会工作中获得有利的位置这样个体选择的
关键就是惰性和努力上的选择当然要注意惰性是个贬义的词义但中性的看应该是
不努力的效用就象工作一样一般而言不工作也具有正向的休闲所带来的效用
也可以考虑个体在能力上的差距部分个体具有较高的天赋这部分个体可以很
轻松的获得更高的人力资本积累而部分个体可以通过更加的努力而获得相当的人力
资本积累部分群体有着高的天赋但由于过度的不努力或没有展示努力的机会而只
是获得了一般的人力资本而对于一些个体由于天赋相对较低或条件限制而只能通过
更加的努力但也只能获得一般水平的人力资本积累部分个体则在主观上更强调自身
的休闲所带来的效用也就是惰性较足而部分群体无可回避的是能力不足即使努
力也无法获得工作所需要的最低人力资本水平这部分群体往往只能在失业之中当
然当期的人力资本也会对下一期的天生能力产生影响对于这些有差别的个体
面对下一期创造性破坏所带来的新的机会和压力会有着不同的命运也就是匹
配成功的概率有所不同可以预期的是天赋较高的群体具有理论上较高的匹配概率
但这也取决于他的天赋是否能够保证他的人力资本还能适应新的机会如果不能保持
那么这将取决于他的效用函数中对努力程度和消费的偏好如果努力则可以适应新的
机会不努力则将下降到一个较低的人力资本层次对应地获得相对较低层次的工作
也就是被部分退化和破坏的工作而对于努力而获得高人力资本的群体来说必须更
加努力从而保持高的人力资本但并不是所有的个体能够或愿意付出更高的努力的
其一可能是代价太大而无法承受应该说每个人都是有能力的局限的也可以认为
存在临界值效应一旦达到了一个临界值后再要突破可能是有难度的这个临界值部
分与个体本身的能力有关也跟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很难指望在人类社会的初期没
有受到相当训练的个体提出牛顿定理其二个体也许可以达到这种努力程度但
对于他而言这种努力所付出的效用上的代价太大因而从最优选择而言没有必要
选择这种很高的努力程度所以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可能就会产生分叉和差别部分
适应了新的机会部分被退化对于那部分天赋较高而只是处于一般人力资本的个体
而言他们的潜能应该是可观的一旦有机会他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而提高自身的
人力资本水平从而进一步获得新的机会而对于其他的群体则可能状况会恶化部
60
分群体通过继续努力 仍然能够保持一般要求的人力资本水平而获得一般工作机会
而对于部分群体可能会处于离要求越来越远的境地这可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这样
也看到了随着新的机会来临的时候对不同个体的不同影响对于部分个体而言这提供
了更好的机会而对于部分个体而言是个挑战和灾难在机会面前个体的差距会被放

以下对上述的描述做一些基本分析 设定有两种工作新的工作机会N 和原
有的工作机会O 工资分别为wN和wo 新旧工作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而更替的
创新会形成新的工作机会原有的工作机会退化也就是破坏从新的工作变为旧的
工作设定新旧更替的强度为创新的强度g 也就是新创造的产品能有更高的产出和
更高的生产效率新的工作岗位所需求的是熟练劳动力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
是新增加的劳动力主要是从学校或专门培训所生产的社会新增加的劳动力还有一
部分是从下一个层次的工作岗位上转换过来的部分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可以用lN 表
示而对于在旧或仅仅是被退化一次的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设定为一般的劳动力用
lO 而被退化一次以上的劳动力可以认为是不熟练的劳动力直接的设定为失业表
示为lU 设定失业时个体不进行任何改变努力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为wu
对于处在旧的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可以选择保持在原有的岗位上 也可以进行努
力而到新的工作岗位设定如果要进行新的岗位选择只能直接跳到下一阶段的新创造
出的工作岗位上当然这样选择具有一定的代价他们要丧失当前的工作和工资收入
而对于处于当前新的工作岗位上的劳动力的选择同样的可以是保留在当前的工
作上但随着下一阶段的创新来临只有部分劳动力能够直接的转换到新的工作岗位
而部分劳动力将随着创新的实现而被退化到旧的工作岗位中
设定新的劳动力能够直接的适应创新所需求的工作岗位的需求 而被三次退化的
劳动力将会直接地处于失业之中对于失业的劳动力可以选择不做任何努力只是获得
收入wu 也可以选择进行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的努力努力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
自身的素质和本身的能力第二是努力程度随着努力程度的增加获得重新工作的机
会越大但设定他只能获得当前旧的工作而无法直接的适应当前层次最高的工作要

对于个体 i 而言在时刻t 选择的关键是努力程度i
t e 目标当然设定为效用最大
化效用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由努力而获得的消费i
t c 和努力而导致的负效用这样
可以设定为i ( i , i )
t t t u c e 在这个结构中努力程度提高消费是通过这么一个过程的努
力i
t e 可以提高个体的人力资本i
t h 而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使得个体获得新的机会的概
率Pr( i )
t h 提高设定机会的匹配的概率的分布函数为( i )
t F h 在新的机会中可以认为
61
有着更高的预期工资收入 ( ( i )) ( i ) ( i )
t t t E w h = ò w h dF h 同时个体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天生
的能力i
t b 有关但也得注意到这个天生的禀赋除了与生即来之外还和前期的学习有
关人力资本受创造性破坏的作用会被退化退化的幅度同样的设定为g 这样可以
设定人力资本的积累为1 i ( i , i, i, )
t t t t h h h e b g + = 工资和人力资本的关系可以设定为
j ( i )
t w h 这表示这在第j 种层次上工作的具有一定人力资本的个体的收入这时j 属
于N O U 而且是逐步退化的由于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函数的具体形式只能做
一些设定或简单的分析在这可以设定为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初始人力资本越高
下一期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同样的是努力程度和天生能力不同的是退化幅度更
新越快退化的速度也会越快而对于工资收入在层次j 上的个体一般的人力资本
越高工资越高但存在一定的临界值效应可能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到一定
程度上可以更替到上一个层次比如O 到N 也可以保持性的O 到O N 到N 而N
到O 和O 到U 表明被退化U 到U 表示保持
个体在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 i
t h 和工资收入为j ( i )
t w h 的状况下也就是在j 层次工
作上可以做如下选择努力这样保持原有的层次特别努力而获得跳跃不努力
而被下降到下一个层次考虑努力程度是可分的这样这种选择的Bellman 方程为
1 1 ( ) { ( , ) ( ( , , , )}
it
i i i i i i i i
t t t t t t t t t t
e
V h Max u c e b E V h h b e g + + = + (3.14)
而一旦努力程度是离散的 努力程度只是分为努力i
t e 特别努力i
t e 不努力i
t e
则Bellman 方程为
1 1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i
t t
N i i i i N i i i i i i i o i i i i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e e
V h Max u c e bE V h h b e g u c e bE V h h b e g + + + + = + +
(3.18)
1 1
, ,
1 1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i i
t t t
O i i i i O i i i i
t t t t t O t t t t t
e e e
i i i N i i i i
t t t t O t t t t t
i i i U i i i i
t t t t O t t t t t
V h Max u ce E V h h b e
u ce E V h h b e
u ce E V h h b e
b g
b g
b g
+ +
+ +
+ +
= +
+
+
(3.19)
对于在当前最高层次的个体而言选择的结果设定为两种 要不就努力而适应下一
阶段的新工作要不就不努力而被退化为次一阶段的工作也就是旧的工作但不会
直接到失业
对于当前处于一般工作的工人的决策是选择特别努力而实现跨越到最新的工作
一般努力保持在一般的工作中和不努力而退化到失业状态
对于这个方程的解法取决于对函数形式的设定 一般可以根据动态规划的方法对
62
Bellman 方程求导从而得到一阶条件在这只是对方程所作的一定描述在方程中
决定的因素为努力程度而努力程度具有两方面的效应其一可以增加人力资本的
积累这为下一期提供了保证更高的人力资本一般地可以提高下一期获得更好工作
和更高工资的期望值其二同时也带来了效用函数中的负效用越努力直接的效用
损失越大而且还得考虑个体的能力上的承受能力同时有可能的是个体的人力资
本的积累和努力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在能力范围内的人力资本积累会使得努力程
度所获得的进一步的人力资本积累变得更容易学习的效率会更高但一旦超过个体
的能力而只是努力获得的人力资本可能使得进一步的资本积累难度增加这样随着技
术的推移个体的能力上的差别和努力程度都会被进一步的显示和放大在结果上
个体的收入差距越大但可以看到正因为这些复杂的关联使得一般的设定所得出的结
论只能说明差距扩大的被扩大而忽略了动态的增长过程应该看到的是这个过程可
能是存在反复的由于个体的差距存在部分个体会从下一层次的工作跳到上一层次的
工作也有部分个体从上一层次的工作下降到下一层次的工作随着技术的创造性破
坏的过程的加剧这种变换会来得更频繁而使得增长过程中的差距不断的变化但正
像物理模型所揭示的整体上还是有所扩大
3.5 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中国行业工资差异的振荡扩大过程
3.5.1 数据和方法
对于差距的分析一般用回归方程方法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主要围绕收敛或趋同
convergence 展开而较少用方差进行衡量原因可能认为方差分析方法太简单
但论文却试图用方差的方法来解释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差距扩大过程原因在于趋同分
析在计量中采用的是回归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对数据的依赖程度很高不但要求
有较多的数据和变量而且对于一个回归方程而言必须控制一些变量比如对收入
进行估计将技术作为解释变量但这个过程中其他变量也一般会发生作用这就要
求对其他变量进行控制因而对数据的需求增加但变量的选择存在很多问题可能
变量之间很难恰当的分离这同时会导致回归方程的稳健性难以保证也就是说不同
的控制变量进入方程会得出不同乃至相反的结论并且对于一个回归方程一般是参
数估计但在很多时候隐含的设定未必能够满足特别的回归方程的形式很难有充
足的理由认为是为研究人员所确知的所以论文试图避开这些计量上的缺陷主要用
方差的方法衡量和分析收入差距的变动过程
可获得的数据主要包括统计年鉴中从 1978 年到2002 年有间断的16 个行业职工
平均工资数据和整个社会的平均工资有效样本为17 而对于其他行业由于是后
63
来增加的行业指标所以有效样本为 10 这样就可以用单个行业的工资与整个社会的平
均工资相比而得到各行业的相对工资水平
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理由是排除价格要素的影响 更加清楚的表现行业之间的
差距因为可以意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行业的工资一般都是在增加的增加的
原因部分归于经济的增长而部分归结为物价的上涨为了更好衡量行业之间的差异
对原始数据和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相对工资水平具体的方法是在某年度
j 行业i 的平均工资的绝对数值为i, j W 而该年度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为., j W 可以获
得行业i 在年度j 的相对工资水平i, j w 也就是, , ., / ij ij j w =W W 这时设定年份也就
是样本数目为T 文中的分析主要针对这些已经处理过的数据展开
这些数据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其一是每个行业存在着各年度的相对水平
可以对各行业的相对水平再作分析可以获得每个行业的一些基本的描述性指标主
要包括最小值Mini 最大值Maxi 平均值Mean 标准差Std 和它们变动
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形态波度Skew 和峰度Kurt 见表3.1 在这些指标中平均
相对水平值得关注这表明该行业的相对水平高低而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衡量变化
的范围和幅度标准差则反应了该行业相对水平的变化程度
这种方法是围绕着不同的时间点计算的 考察每个行业的工资水平和相对差异
对于某个行业其相对工资的平均水平可以这样计算
,. ,
1
( ) /
T
i i j
j
Meanw w T
=
=å (3.20)
最低收入则是在各年份中该行业最低相对工资水平 最高则得到对应值而间距
则是最高和最低之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变化程度方差则衡量各年度该行业
的相对工资水平与相对工资的平均水平的整体发散程度一般的统计描述是这样的
2
,. , , ( ) ( ( )) / i i j i j
j
std w = å w -Mean w T (3.21)
其二是时间系列分析 在获得了不同行业的相对工资差距的同时可以将年度作
为一个观察点这样每个观察点上可以有着15 或16 个样本这些样本值也就是行业
的相对工资水平在此基础上不考虑行业的具体特性主要考虑这些行业构成的时间
系列所反应出来的变化过程这也可以衡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过
程这个过程也可以在一些基本的统计指标得到衡量和反应同样包括最高相对收入
水平和最低相对收入水平相差的幅度range 标准差和方差和动态的波度和峰
度对应的可以得到相关的统计指标计算方法不过此时主要是对全社会各行业
进行汇总设定有着N 个行业将单个行业作为一个观测数值在这不考虑某个行业
64
的具体特征 而是考察各个行业构成的整体之间的差别主要考虑的是各年的差距
一定程度而言是综合衡量指标其方差是这样衡量的
2
., , , ( ) ( ( )) / j i j i j
i
std w = å w - Mean w N (3.22)
表 3.1 中国行业平均工资(1978 2002)的描述性统计
17 .52 .81 .6542 .0855 .069 -.789
17 .88 1.27 1.066 .1293 -.015 -1.046
17 .89 .99 .9486 .0325 -.470 -.836
17 1.08 1.49 1.324 .1036 -.834 .694
17 .83 1.19 1.049 .1040 -.793 -.256
17 .99 1.22 1.111 .0698 -.135 -1.012
17 1.09 1.33 1.224 .0864 -.292 -1.788
17 .75 .91 .8073 .0540 .655 -1.037
17 .94 1.54 1.237 .2371 -.070 -2.002
17 .89 1.42 1.198 .1905 -.560 -1.323
17 .62 1.17 1.003 .1756 -1.660 1.296
17 .93 1.19 1.074 .0870 -.108 -1.342
17 .89 1.08 .9986 .0505 -.414 .528
17 1.09 1.54 1.265 .1592 .374 -1.418
17 .97 1.13 1.042 .0489 .048 -.994
10 1.00 1.21 1.133 .0607 -1.407 1.864
10
农林
采掘
制造
电力
建筑
地质
交通
批发
金融
房地产
社会服务
卫生
教文
科研
机关
其他
N Mini Maxi Mean Std. Skew Kurt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3 中国统计出版社
可以看到对于这样一组时间系列而言 实际上各项统计指标的实质就是对各个行
业进行同等权重加权但对样本进行处理的角度不一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对时间加权
考虑在观测的年份中行业所体现出的一种大体水平而第二种方法则对每个年度的各
个行业进行加权从而得到整个变化趋势
也可以找到专利申请数目的连续的时间系列数据 1985 1999 包括中国境内
居民的申请数目CHINA 和国外居民的申请数目和两者之和的总的申请数目
TOTAL 这些数据主要用来部分衡量创造性破坏的程度可见图3.1 右下
3.5.2 经验结果
可以看到行业间工资存在差异 这可以在描述性统计指标中看出特别注意到不
同行业工资的变动趋势其中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收入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业科学研
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则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交
65
通业也同样保持较高的水平 并有着逐步上升的势头房地产则从原来的不足平均水
平上升至较高的水平始终处于劣势的是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
采掘业则从高于平均水平下降至较低水平农林牧渔业的工资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处于
社会各行业的最低水平而且相对水平不断下降
在行业的差距看 普遍认同的那些技术变化不大需求相对保持不变的农业处
于收入上的劣势相对收入水平一直很低在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表明2000年和2002
年农林牧渔行业专利的授予量分别为2068 1989项在整个社会专利量增长的背景下
出现下降趋势而最为突出的例子是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水平逐步攀升金
融服务业和一些基础设施行业的相对收入水平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比例业大致印证了垄
断势力可以使得行业收益较高创造性破坏蕴涵着垄断利润和研发才能获得高收入
在国内则体现为保护程度越高自然的垄断实力越强收入越高但未必是效率最高
不过和一般直观有所不同的是能直接体现创造性破坏的从事技术研发的从业人
员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而农业等领域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研发和技术创新强度较差
所以收入最低这也大体上体现了创新能力越差垄断势力越低的行业收入水平越低
的结论对于少数行业而言处于被破坏的地位而对于部分在被破坏的行业就业而无
法实现行业技术提高或转换到别的行业的劳动者而言他们的生存状况确实在恶化
表 3.2 中国工资差距的衡量指标1978 2002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3 中国统计出版社经过基本的处理
行业平均收入相对水平所组成的一个时间序列 1978 2002 年中每年有着
15 个数据在1993 年后增加一个数据主要用两个指标衡量具体年份中的收入差距
极值最大最小和整体上的方差结果表中表明从时间系列的趋势看收
入差距是扩大的但这个过程是个振荡过程无论是从间距还是从方差上看1978 年
到1989 年差距出现缩小趋势但此后到1994 年收入差距的两个指标显示是扩大的
15 .74 .64 1.38 1.0029 .18151 .033 -.022 .663
15 .73 .62 1.36 1.0052 .17333 .030 -.190 1.096
15 .55 .68 1.22 1.0018 .15275 .023 -.625 .093
15 .51 .72 1.23 1.0226 .12905 .017 -.687 .981
15 .55 .72 1.27 1.0415 .14153 .020 -.532 .804
15 .55 .71 1.26 1.0394 .14630 .021 -.586 .653
15 .58 .67 1.25 1.0540 .15104 .023 -1.297 1.847
16 .68 .61 1.28 1.0566 .17422 .030 -1.108 2.056
16 .86 .62 1.48 1.1282 .22268 .050 -.646 .645
16 .79 .64 1.43 1.0896 .20640 .043 -.435 .316
16 .77 .65 1.42 1.0908 .21370 .046 -.373 -.129
16 .84 .67 1.50 1.1369 .24586 .060 -.177 -.412
16 .82 .61 1.42 1.1041 .23127 .053 -.368 -.090
16 .86 .58 1.44 1.1046 .24453 .060 -.450 -.213
16 .90 .55 1.45 1.0976 .25212 .064 -.405 -.153
16 .98 .53 1.51 1.0941 .26771 .072 -.305 -.092
16 1.03 .52 1.54 1.0888 .27599 .076 -.186 .012
15
Y1978
Y1980
Y1985
Y1989
Y1990
Y1991
Y1992
Y1993
Y1994
Y1995
Y1996
Y1997
Y1998
Y1999
Y2000
Y2001
Y2002
N Range Minim Maxim Mean Std. Varian Skewn Kurtos
66
1995 年和1996 年出现了反调从间距看最低收入的农业相对水平增加同时最高
收入从金融保险业替换为电煤水等基础设施行业相对水平呈现反向变动同样地在
1998 年业出现了反向变动这些反向调整幅度都不是很大这样大致印证了增长过程
中收入差距在振荡中扩大的结论
再分析专利申请量的时间系列数据特征 整体变化趋势和宏观增长的趋势相对吻
合改革开放之初到1984 年主要是在农村实施改革试点体现在专利申请量上增
长幅度也不是很快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由于是在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改革所以收入
差距在减少从数据看1989 年专利的申请量出现下降同时收入的差距在该年降到
最低水平从1989 年开始专利申请的数量开始明显增加从1991 年开始专利的申请
数量开始快速增加对于国内居民的申请增加速度延续到1993 年这几年同时也是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也是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时间段1995 年到1996 年专利
的申请数量总量上看是增长的而且增长的幅度很大但特别要注意的是主要是国外
居民的申请数量上的急剧增加相反的在最近两年国内居民申请专利的数量在数
量上绝对的减少相对应的是收入差距出现回调性缩小此后也出现类似的小幅度回
调特征这表明专利的申请和增长及收入差距存在内在关联
YEAR
Y2002
Y2001
Y2000
Y1999
Y1998
Y1997
Y1996
Y1995
Y1994
Y1993
Y1992
Y1991
Y1990
Y1989
Y1985
Y1980
Y1978
RANGE
1.1
1.0
.9
.8
.7
.6
.5
.4
YEAR
Y2002
Y2001
Y2000
Y1999
Y1998
Y1997
Y1996
Y1995
Y1994
Y1993
Y1992
Y1991
Y1990
Y1989
Y1985
Y1980
Y1978
VARIANCE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YEAR
Y2002
Y2001
Y2000
Y1999
Y1998
Y1997
Y1996
Y1995
Y1994
Y1993
Y1992
Y1991
Y1990
Y1989
Y1985
Y1980
Y1978
STD
.3
.2
.1
YEARR
.
.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TOTAL
CHINA
图 3.1 中国行业工资差异的间距方差与标准差及专利数量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3 中国统计出版社
67
3.5.3 结论与启示
经济增长的过程是创造性破坏过程 也就是动态竞争过程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
的动力而技术创新会对劳动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在这个动态竞争过程中会有
着不同的收入状况对于有创新能力的个体而言如果成为企业家收入一般会提高
对于更多的劳动者而言新的技术推动下的增长过程中也会有着不同的收入状况对于
适应新技术要求的个体能够继续适应经济发展过程很可能会在新的机会面前获得更
多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收入状况而对于部分主观或客观上被破坏处于
退化和边缘的劳动者则往往会丧失自身的社会分工链中的地位最极端的是丧失工
作一般的可以看到这部分个体收入状况会恶化这个扩大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或固
定的趋势更多的是振荡扩大的过程在扩大的趋势中也会出现一定幅度地回调
中国的改革开放后所呈现的收入状况大体上也印证了这条 适者生存规律处
于收入最为劣势的群体是在一些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差的行业最突出的是农业事
实上农业领域所进行的创新活动很少而直观上处于优势的个体主要是直接在创新行
业的科技人员就个体而言似乎是直接自己创业的个体经营者获得的收入最高而最
低的收入阶层则是原来国企改革中丧失原有岗位而在技能上无法适应新的技术要求
的那部分个体
一个直接的启示则是应该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创新活动 而国内创新能力不足也是
一个明显的事实直接从事创新者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垄断势力从而有着高的收
益这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也是内在的动力所以应该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创新活动而
政府可以考虑为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持主要是提供一个公平和有效的竞争环境
对于创新活动的主体保障其正当的权利比如适当保护知识产权也应该考虑为有创
新动机的个体提供适当的帮助比如提供融资便利等
其次对于个体而言 核心启示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社会的发展过程主
要是竞争的过程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不
断获取技能和再学习的机会
3.6 创造性破坏与增长差距的历史分析在位垄断者是否具有在位优势
与收入差距对应的是经济增长的差异 增长的差异是在宏观上显现出微观个体的
收入差距宏观是微观的综合包括区域和国别的增长的差距微观上的收入差距和
宏观上的增长差异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论文尝试着将创造性破坏思想将它们连
接起来
对于增长的差异 问题的关键在于处于不同的水平的区域是否有着不同的增长速度
68
对于水平比较高的区域是否会有更高的增长速度 还是水平比较低的国家能够如同趋同
假设中所认为地具有更高的增长速度对于后者类似的观点是后发优势或蛙跳
而这又主要的取决于研究人员对技术的设定技术创新到底是一步完成的还是逐步完成
(step by step)的一步完成假设认为一旦技术研发成功它会在下一期中全局性的外
溢和扩散后续的研发可以马上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而逐步完成的假设则认为后
续的研发必须在逐步达到现有的基础上才能开始下一步的创新
在增长模型中存在着类似的争议 在技术研发为动力的增长模型中一旦设定技
术的研发是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实现的而落后的国家只是学习的过程那么增长的差
异往往会被扩大这种模型主要存在于南北贸易模型结论是显然的一旦设定
了领先国家有研发的优势经济增长的差距就往往会被扩大这种结论也存在于对聚
集的研究中一旦领先国家具有优势那么持久地更快的增长进而形成经济增长
的中心也是直接的结论当然在增长过程中的聚集形成的原因包括消费者的最优
选择厂商的决策及移民决策但主要的还是厂商在技术上的研发优势所导致由于
有着一定的优势该区域具有更高的消费者效用更多和更高的人力资本的主体被吸
引到该区域这样又进一步强化了该区域的优势
同样的结论存在于以 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内生增长理论中主要是设定当前
研发成功的厂商在获得了垄断优势以后是否会参与下一阶段的研发初始的模型建立
者们一般设定为在位的垄断者不会参与下一阶段的研发原因是直接的他们参与研
发会严格低于外部厂商所进行的研发所得利润而且自己所进行的创新的直接结果是
破坏了自己当前的利润但这个直接的原因潜在的忽略了两个因素其一不确定性
因素对厂商的决策的影响厂商可能考虑到一旦被破坏之后会丧失市场因而可能不
仅仅会关注当前的利润而具有更长远的目光他们所要的是长远的市场和持久的垄
断利润其二主要是对成本的设定设定了在位的垄断厂商没有成本优势外部的
厂商进行研发努力具有和在位厂商一致的成本对于第一个原因在现实中可以看到
创造性破坏可能是在位的厂商对自己的具有的创造进行破坏它这样选择的目的无非
是获得更长远的利润通过不断的巩固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达到更长时间区间
的利润很多垄断厂商并不像研究人员所设定的那样鼠目寸光对于第二个成本
的考虑很多厂商所创造的新产品在很多时候并不会象一般理论所假设的那样理论
设定研发所得会在完全竞争中的市场进行拍卖但在实际中很多时候技术是保密的
特别是一些新创造的核心技术这样当前垄断厂商所获得的技术并不会在太大程度上
扩散一般而言核心技术被垄断厂商严格控制在手中轻易并不会扩散和公开随
着技术难度层次提高技术由于垄断厂商的自己不断研发和严格保密在位的垄
断厂商往往具有越来越强的成本优势所以对于现实状况的认识对于具有成本优势
69
的在位垄断厂商的最优研发决策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 Barro Sala-I-Martin,1995 8
在这种不同的成本设定上所得出的结论显然是多方面的 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最终
的结论相对含糊就现在而言增长理论在分析增长的根源上说服力较强而对于增
长的差异说服力较弱直接的和不同的设定有关就技术而言不同的技术有着不同的
特点一些简单的技术应该来说是没什么成本优势的即使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
也很容易被模仿和再创造未必具有多大的优势比如一般的服装设计模仿几乎没
什么成本一项新的和创造性的设计所能获得的垄断地位也较弱而对于一些技术含
量较高的创新可能可以保持很强的垄断优势也可以维持很长的垄断利润对于外部
的竞争者而言进入成本很高壁垒较高两个极端的例子是可口可乐和现在信息科技
的把持者微软对他们的创造性破坏和替代似乎是小概率事件
因而在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时候面临着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不同假设 这个假设
的核心是在位的垄断厂商是否有着成本优势能否继续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和垄断地
位不同的假设所得出的结论不同而这个问题往往是经验性的问题而不是增长理
论所能够解决的这正是增长理论很难很好解释增长的差异的一个原因所在而且增
长理论往往试图解释的是长期增长目标在长期但对于长期的界定却比较
含糊在长期中变化的因素之多往往超出了增长理论所作的假设经济增长过程的
变化之大使得很难找到模型中所涉及的均衡增长路径国别的增长对于这个问题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素材
历史是一面镜子 在这个镜子中有着相当丰富的史料这可以予人不同的领悟和
启示而对于经济增长理论而言历史分析可以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说服力提供一种验
证的方法和途径因而在熊彼特看来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统计分析一样是经济分
析的重要方法强调历史分析的原因大致在于其一历史包容了很多单纯的理论分
析中无法涉及的内容其二统计资料一般还比较缺乏有着完整的记载时间并不是
很长规范的整理所得的数据也并不是很充足这样历史作为相当长的区间确实提供
了一个验证的途径当然历史未必有着定论其三历史可以提供一些借鉴以史
为鉴可能说得是从历史中获得对现在的一点启示对于历史的认识无疑可以对研究
有所帮助正如张培刚先生认为研究应该知晓历史张培刚2001 9 所以论文尝
试将历史分析作为一种有机的组成部分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创造性破坏的特征分
别考虑世界范围内技术变迁所带来的创造性破坏作用及中国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对中国的考察特别分析中国在技术上的强盛和衰退过程及现在的追赶过程尝试探讨
在这个历史上的变迁过程背后所蕴涵的内在原因在这个历史分析过程中主要关注
领先的国别的领先优势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领先优势那么再分析存在领先优势的原
因和可能保持的区间长度特别关注领先主体在技术和经济实力的优势和动态变迁过
70
程 这样可以从更广阔的历史角度印证在位的垄断者是否有着领先优势
3.6.1 技术的创造性破坏过程与占据历史领先地位国家的更替过程
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用简短的文字来论述这个复杂过程可能有失一般性毕竟
历史的复杂程度不是用一些简短的文字可以包容的对于历史的变迁过程应该说
同样不是几个因素可以描述的更难以用几个简单的模型所能论述对历史地把握
难度往往会超出想象所以主要探讨或描述它的变化过程探讨历史的变迁和技术变
迁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对于他们背后的原因往往还要进一步的探讨一般而言从
长远的历史角度看经济增长很难认为是线性的增长过程在这个增长过程中具有很多
不确定性的因素很多除了经济以外的要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战争它在历史中
取得作用是明显的在很多时候它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历史可以促使一个强国走向
衰败也会促使一个正在膨胀的国家得以更加强盛历史的复杂性使得论文主要集中
界定技术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和不同国家增长的关联特别是一些领先国家要阐
释的核心是领先国家是否具有领先优势或在技术的创新上有着成本优势
对于历史分析 戴维.S.兰德斯1998 中译本2001 10 从一个演进和国别的角度
交错分析了不同国家的增长过程他的主要分析着眼点在于分析不同国家的贫困产生
的原因和富国之所以富的原因应该说很多观点值得思考而Charles
P.Kindleberger(1996)11 分析的角度更为独特他分析的时间区间主要界定为1500 1990
年相对兰德斯要短几乎排除了中国等一些曾经在历史上占据领先优势的文明古国
的发展但他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国家周期国家周期直接从人的生理周期
衍生而来对于个人而言总是存在儿童时代的成长期慢慢的可以在不断吸收外
部的营养而获得成长进而转入年轻期在年轻期个体达到人的顶峰阶段而后逐
渐衰退在这种逻辑下他得出了S 型的国家曲线这种观点的诱人之处是强调了国
家的活力在他看来保持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活力至少不亚于土地劳动资本和企
业家的重要性他所做的历史分析主要印证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发展是有周
期的而且对很多因素做了一定的分析当然具体分析他不如兰德斯来得精细有所
贡献的是他比兰德斯提出了更鲜明的观点和自己的理论对于中国历史变迁的分析中
国的学者也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其中包括翼朝鼎1931 中译本1981 12 他的分析
着眼点是从水利事业来分析中国的基本经济区的变迁过程也大体上把握了中国历史
的发展过程由于这种从水利事业诠释中国的历史进程的分析角度比较独特而且具有
较强的说服力使得这种论断具有相当的影响李约瑟在他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史的多
方位的论述中也就多次提到翼朝鼎的观点和影响当然李约瑟13 的分析目标有所不同
而且来得更为宏大本论文的这部分分析主要建立他们的分析基础之上但目标更为
71
具体 主要探讨技术的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和领先国的领先优势变化过程之间的内
在联系从而考证技术上领先国是否具有成本的优势能否保持自身的领先优势能
够保持多久而被破坏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当然这事实上也主要是对历史的过程的
探讨
首先从中国开始 应该说中国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占据了领先优势即使是在四大
文明古国中也主要处于领先者的角色历史上中国的领先优势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在
经济领域同时也包括与经济有一定关联但也具有独立一面的文化科技和军事等
这些都曾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这个领先优势与技术的领先优势密不可分中国的
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主要和农业技术上的领先有着直接的关联历史上中国很早就掌握
了农业的耕作技术特别是精耕细作和多季度的耕作技术同时灌溉技术也得以广泛
的应用正是农业技术的领先使得中国在社会的动荡过程中还保持着经济上的领先优
势同样的广为流传的造纸技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中国在
文化军事和航海技术上保持着领先的优势在宋朝中国的实力在当时的世界中处于
顶峰时期在兰德斯看来宋朝的没落在于包括航海活动上的停止等形式的外部交流
而这也部分的印证了国家周期理论的部分真实性
而对于四大文明中的其他文明 古埃及印度和希腊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由于和中国地理上的距离也很难做出精确比较无法确
定在什么年代到底哪个文明古国占据绝对的领先优势和地位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
明相对于中国的文明史要来得长所以一般可以说历史上古埃及曾经领先于中国和
世界但同样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明古国没能保持住曾经有过的
优势这些优势包括或主要是由技术支撑的领先优势最终他们逐渐走向衰退而淡出
历史舞台
欧洲的强盛是随着中国和其他一些文明古国的没落开始的 欧洲在学习和应用了
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国家发明的一些技术当然从文明和科学思想而言可能受其他
文明古国的影响更为深远在模仿的基础上欧洲国家对技术进行进一步研发和拓展
最终他们在技术上逐步超过了原先在位的垄断者不思进取的中国创造性破坏
正是这种取而代之的动态变迁的形式历史上中国和欧洲的替代和交锋主要是通过不
光彩的战争实现的当然在此之前实力早已发生了变化
欧洲历史中 早先的领先者得以确立霸主地位与造船技术有着直接关联葡
萄牙和西班牙这样的小国能够在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中占据一定时间区间的领先优势
也确实是个奇迹这直接与他们的造船技术领先世界有关外部的原因是贸易在很
长时间内有着很高的利润而在那个时代制船上的优势带来了海上的优势和由此带
来的殖民地上的控制权竞争上的优势但他们的领先地位并没能保持多久主要的原
72
因也就在于此后他们丧失在海洋资源和控制权竞争优势 内在的原因是他们在造船技
术上取得一定领先优势之后并没有走出多远并没有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技术荷兰也
曾经占据一定的地位但也同样的没有保持多久
法国一直尝试着领先欧洲和世界 但除了法国革命期间占据了思想上的优势和短
暂的经济上的优势外似乎一直没能成功不过法国很幸运地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
追随者成为第二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没能成为真正实现他的领先世界梦想的一个
可能的原因在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的法国人一直没有能够在技术创新上占据领先位
置当然法国很早在就开办了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教育并且很有成效但并没有看到
新发明的技术在大规模上加以直接应用也没有积极创造出新的技术如果说他们有
所发明的话按熊彼特的观点并不是创新所以不足与支撑法国的领先世界的目
标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法国的目标主要不是经济上的过分的民族自豪感使得
他们的目标更多的是军事上的多次的战争特别是失败的战争事实上也使得法国没
能真正领先世界
在历史上真正实现了第二个长时间领先世界的是英国 支撑英国充当世界经济的
霸主的基础正是技术特别是在1820 年前后出现的以纺织机蒸汽机和蒸汽机
车等技术创新浪潮这些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的领先目标
当然对于工业革命存在很多争议甚至包括这个名称本身都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无论
如何对英国而言正是通过这次技术创新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完成了自身的扩张目
标到1850 年左右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而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时候应该
说英国一直保持了领先优势法国在1850 60 年代才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德国在
1870 80 年工业革命才结束而俄国在19 世纪末才只能说基本完成而美国实际上
一直在后面追赶它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英国的技术优势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破坏的 尽管在整体实力上由于起步早
和广阔的殖民地等优势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但技术优势已逐步被美国和德国取代第
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是电器化学和自动化技术在这次技术的竞争和较量中
清朝政府自然毫无贡献英国同样的几乎是吸收者而创造和贡献很少重要的技术
除了1856 年的贝塞默的炼钢法外贡献不大化学技术的主要研发和创造者主要是德
国人德国人应该说也是一个后发优势的例子在短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分散和落后的
封建国家转变到一个强盛的国家在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就取代了英国和
法国的位置而成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德国的主要的贡献还包括内燃机上的
发明1885 年戴姆勒发明勒快速内燃机关键的德国促使了内燃机的快速应用而
且很快地又在1893 年由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压缩点火内燃机并及时应用到交通领域
引发了一场交通革命并导出了对石油的需求推动的石油工业的发展同时德国人在
73
20 世纪初期在汽车的制造上也逐步领先对于德国人而言同样由于具有侵略性而
走上了战争的道路这一方面使得它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跨越发展取代了英国和法
国在欧洲大陆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没能保持多久在世界范围而言它没有取得
绝对的领先优势
相比而言 美国来得幸运的多美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就积极的应用了当
时由英国创造的技术并在引进的基础有所创造在1850 年出现了回旋机床1861
年将这改造为自动机床美国的技术上的主要创造性破坏在于电气技术和通信技
术电话和电报是由美国的贝尔在1876 年发明的并在1878 年得以广泛应用在电
气技术上爱迪生在1882 年就创建了第一座火力发电站这种便宜和有效的电能的
创新也实际上导出了电气工业相比而言电能比蒸气机来得更有效率直接破坏
了英国首创的蒸气机当然只能是部分破坏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美国的创新
破坏了英国的技术至少在技术上领先世界而英国也逐渐在往日的成就中逐步的丧
失了领先优势英国的经济地位还在一定程度上领先支撑着的是他的贸易殖民贸
易和金融而这在Kindleberger 看来正是衰退的原因和症状当然最终确定美国的
领先优势的外部原因是在几次战争中美国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反而获得了丰厚的
收益巩固美国在20 世纪初的技术上的优势的技术主要包括了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的
制造业同时化学工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受到了日本的冲击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取得了快速发展 首先是丝绸技术上加上其较低的成本优势
支撑了第一步的发展而在二十世纪20 年代呢绒冲击了这个市场但他的教育系统
的发达使得他在学习了应用先进技术上具有后发优势的特征日本却根源于民族的过
分偏傲和自以为是的优越性走上侵略的歧途这使得它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成
就特别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几乎是一无所获不过朝鲜战争又给了它新的生机它对
美国曾经有着一定的冲击日本在汽车和电子技术上的积极吸收并加以灵活创新在一
定程度上形成了竞争优势在战后的几十年内它逐渐通过这种技术变更和改造对美
国的技术优势产生一定的创造性破坏效应抢占了美国的市场而美国在垄断者的位
置上也有所忽略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这样技术推动下也包括了来自于美国的纵容
日本表现的是一种后发制人的气势兰德斯和Kindleberger 都表现出这种判断但日
本终究还是日本就像法国当年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始终只能是跟随在法国之后这
次日本也是如此至少目前如此民族的狭隘特性和技术上主要是对现成的技术加以
改进之外并没有特别的创造没有在根本上破坏美国的技术优势
关键的是 美国没有象英国那样的包袱和那么多的殖民地现在倒是有点危险的
扩张迹象信息技术拯救美国在技术上领先优势美国的信息技术在这次新技术扩
张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计算机制造软件开发和网络构建都以美国公司为主导就计
74
算机的制造而言 尽管很多东南亚国家也由相关的产业和产品但注意到主要的核
心技术还是把持在美国手中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和技术比如芯片就主要在美国手中
而这恰好是最具有垄断能力的产品而次要的附加值不高的产品就留给了东南亚的国
家从计算机的整个发展过程看童鹰2003 14 美国占据了绝对的垄断优势从
技术上说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电子管技术有着密切的关联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由第
一代电子管支撑尽管德国的科学家曾经初步研发出来但真正研发成功的还是在
1945 年它由美国的莫希莱及其助手在美国受战争驱使的而在军方支持下而进行研发
所得的电子数值计算机ENIAC 并在1946 年投入应用第二代计算机是由半
导体基础上发展的晶体管的技术的应用所得它的推动者主要集中在美国贝尔实验
室他们在1954 年研制出了第二代计算机TRADIC 同样注意到的是这种新技术
和产品得到了迅速应用IBM 随即开始大规模生产晶体计算机同时也在各国广泛推
广第三代计算机同样产生在美国它的基础是半导体集成电路而这归功于美国的
工程师基尔比所发明的第一块集成电路该项技术由于具有更高的性能同时体积更
小所以创造性更强破坏效应也更强这种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并在1961 年
研制出了第三代的计算机IBM 同样的进行了有效的研发而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出小
规模集成电路通用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同样由美国主导但这次主要是由Intel 公
司研发所得并在1973 年得以广泛的将大规模集成电路替代原有的小规模集成电路
就目前而言美国的微观信息技术的生产主体象IBM 一直在市场上保持了它的独特
地位在软件设计上操作系统和普遍应用的软件也主要被美国公司所掌握这些公
司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垄断地位也明显有着超额的垄断利润对于网络而言本身也
就由美国首创在20 世纪70 年代由军方研发成功直到20 世纪90 年代才在民用领
域得以广泛应用并推动了美国的长达十几年的强劲和持久的经济增长在这一次的
技术和经济较量中美国无人能与其比敌通过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创新美国的技术
和经济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日本被远远地拉在后面事实上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放
缓甚至是负增长它的主要获利方式是对外的投资和金融领域的扩张这和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英国极其相似
当然美国的技术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上 在核技术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
等诸多方面同样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些技术上对美国有所冲击的是前苏联和现在的俄
罗斯其中就空间技术而言往往认为原德国在二战期间就初步具有这种技术但真
正首先实现的是美国苏联也随之在竞争中掌握了空间技术并在很多领域从技术上
领先于美国在1961 年前苏联就首先实现了载人飞船而美国1963 年也成功发射
而中国则在2003 年实现同样的在核技术上美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同时也受到了前
苏联的竞争和挑战但注意到的是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并没能真正的对美国的经
75
济和技术的领先优势实现创造性破坏和替代 主要的原因在于就熊彼特的定义而言
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所具有的是技术或发明而不能称作创新所以不是创造性破
坏美国的经验是在一项技术研发成功之后迅速投入到生产领域并在大规模上加以
推广比如在核技术上尽管也用于军事上但同样广泛用于民用领域如建立相当
数目的核电站只有这种意义上的研发活动才能称为创新也只有这样的活动才具有
创造性破坏效应日本的模仿和俄罗斯的单纯的技术发明都不足于破坏美国的在位者
优势也确实没有实质上动摇美国的垄断利润或者说美国充当了破坏别人的角色和
自我破坏的角色作为最终的结果是美国的技术能力和垄断优势进一步被强化
历史的发展中到底哪些是赢家 哪些是输家可以对比一下各国的现实状况参
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做一定的分析在2003 年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3 中提供的是全球在2001 年的各项指标主要包括了152 各国家的尽
可能的数据
在这个数据库中包涵了详细的数据 有社会经济等各层面的指标对于任何一
个指标都反映了某个方面的特征但一般而言也只是一个部分所以应尽可能减少数
据的信息损失程度主要考虑基本状况这样选取的指标包括人口密度POP_D
国内生产总值(GNI)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NI_P) 购买力平价国内生产总值(PGNI)
人均购买力平价国内生产总值PGNI_P)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GGDP) 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增速(GGDP_P) 从最大值最小值和方差倾斜度和锋度等指标都可以看到每
一个指标的差异都很大增长的差异是显然的
表3.3 世界发展的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
样本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 方差 标准差 波度 方差 峰度 方差
POP_D 150 2.00 6772.0 148.09 45.762 560.47 11.259 .198 133.305 .394
GNI 142 .20 9780.8 216.52 78.290 932.93 8.543 .203 82.185 .404
GNI_P 142 80.00 38330.0 5577.39 754.01 8985.1 1.997 .203 3.024 .404
PGNI 139 1.00 9781.0 318.02 86.717 1022.4 6.901 .206 56.821 .408
PGNI_P 139 460.00 34280.0 8129.50 733.81 8651.5 1.330 .206 .537 .408
GGDP_P 125 -4.50 20.5 4.05 .2792 3.1215 1.607 .217 6.270 .430
GGDPP 111 -5.60 17.20 3.1099 .2985 3.1454 1.461 .229 4.461 .455
数据来源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2003, www.worldbank.org
同样可以从时间系列上看到全球的差距过程变化过程 在图3.2 中也可以看到整
个过程是动荡的但整体而言是扩大的
76
图 3.2 世界范围内的收入差距变化过程1820 1992
资料来源 转引自Williamson, Jeffrey G.Winners and Losers Over Two Centuries of
Globaliz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9161,2002. http://www.nber.org/papers/w9161
考虑几个特殊的国家 主要是经济上领先的国家地区在方法上可以考虑用
绝对值也可以用相对值在这主要考虑用排名在这个数据库中主要包括了三类排名
指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购买力平价衡量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
于单个指标可以获得单独的排名考虑综合结果因为任何一项排名只能反映一个侧
面所以考虑用一定的信息损失为代价获得综合结果用组间距离的方法between
group 并用Euclidean 平方距离为测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为人所熟知的发达国
家地区主要在同一类中它们包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
拿大比利时奥地利香港瑞士芬兰丹麦挪威新西兰日本美国而
中国和印度印度尼西亚同在一组
这样大致上可以做初步分析 美国无疑是近代最大的赢家日本紧随其后在技术
的扩散和模仿上获得了一定的后发优势德国作为欧洲实力最强的国家同样在技术
上具有相当优势它也算一个赢家英国只能说曾经辉煌过当然它目前的实力仍然
处于较高的水平法国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姿态但技术上和经济上还不足于支撑其领
先欧洲和世界的梦想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曾经是技术上和政治上的赢家但现在
至少是目前而言它丧失了它的竞争优势这样看来在近代的历史舞台上曾经在不同时
间和不同区间长度占据一定领先优势的国家在当前的国际舞台上仍占有相当的地位
就技术而言也是这些国家主导了绝大部分核心的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领先者是在
变换和更替的一方面存在着不断变换的特征英国被德国替代德国被美国替代
一度美国被前苏联替代而在另一方面这个创造性破坏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就目前
看来美国的创新能力仍然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很难在短期内被其他国家所破坏它
77
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是明显的 同样的一般被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动力要素之一的生
物技术上的优势美国也无人可比这样看来它作为一个在位的技术垄断者着实具有在
位的优势对于它这样一个在位的垄断者它似乎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科学发达
所以技术发达而又能够及时地加以应用而产生直接地经济效益在获得丰厚的垄断
利润的同时它又能不断的进行技术的研发这样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技术上的垄断优
势在经济上也加固了它的领先地位对于它的微观主体公司也似乎存在着这个
趋势对于绝大部分高科技的行业而言主要的公司拥有绝对的技术垄断地位他们
不断地研发又使得技术上的优势进一步强化
所以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 美国是否会持久地拥有技术上的优势而成为人类社
会的特别宠儿和历史上的技术不断更替的例外如果是这样对于美国是好事而对
于其他国家则是不幸的消息对于作为曾经辉煌过一时的文明古国的中国而言能否
实现创造性破坏而实现复兴也是一种信心上的考验中国能否再度领先世界是否具
有创造性破坏的能力
3.6.2 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到衰退的变迁过程及当前的创造性破坏能力
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与此后的逐渐衰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让人惋惜而内在的
原因则值得深思对于历史的回顾主要不在于说明中国曾经的强盛程度建立在辉煌
历史基础上的信心尽管重要但过去的历史终究还是不值得过度迷恋这种信心也没
必要过度分强调关键是在历史中获得一些值得借鉴地领悟而主要的目的是在现实
中寻求经济增长的动力
可以看到中国曾经是技术上的在位垄断者 并且保持了很长的时间李约瑟
1975 15 对中国的技术上的成就做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史
作了详细考证在被一般认同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基础上
还对许多技术做了考证对于各个领域也进行归纳在他庞大的目标中包括了对中国
的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哲学思想的系统整理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考证各个学科
包括数学天文化学地理军事医学植物学和机械工程等各个领域在科学
的思想中值得关注的是道家的思想道家作为中国历史上对技术有着相对充分贡献的
哲学门派提出了很多远远超出西方文明的观点和见解无为是道家思想的其中
一个主要观点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超越本身的规律但也广为认同的是在
中国的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儒家思想对于科学和技术的贡献主要
是负面的特别是在后期被用当成伦理道德的规范以此来巩固封建政权对科学思想
的阻碍作用更加突出在这些历史文献的考证中也可以看到被认为有着超前意义的
描述认知和观点主要是经验的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真正突破所以总体说来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思想是零碎和表面的尽管一度辉煌但不足以构成现代科学的基
78

在李约瑟的考证中他涉及到中国古代炼铁技术 他对鼓风机的考证后得出中国
曾经在铸铁冶炼技术上具有领先地位而对于化学其中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无法忽略
的是练灵丹妙药这甚至在当前的传说中广为流传练丹药也成为道家的道
士的标志和主要活动就科技成分来说这些活动所具有的贡献是对于化学进行了
探讨同时在炼制的过程中设计了独特并在当时具有领先地位的装备这些设备中包
括了现在化学试验中常用而类似的鼎蒸汽设备冷却设备升华器和蒸馏器等天
文作为历代朝廷的天法对于天文的研究上的努力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历代从事天
文的人往往得到相当高的地位和待遇对于天文的记载也极为完善所以对于太空的
观测和记录要远远高出当时的其他国家早在1276 年郭守敬就研制除了第一架赤
道浑环同样很早就发明了机械钟的初步模型的天文钟在医学上中国的独特贡
献就更多了李约瑟对中国医学的考证应该说尽管很多包括了对医学的记载免疫
学上做出的首创的贡献及性激素上的独特认识但正如他所认识到的那样中国在医
学上的贡献现在还是个谜比如现在的中医在很多方面都不是现代医学所能解释的
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上往往效果会高于国际地位高高在上的西医由于中国的历史长
久所以做出的贡献可以想象也不是可以简单的总结的所以对历史地开发远远还不
能说是完成客观说来李约瑟的考证算是比较具体而有说服力他由于化学等自然
科学的专业优势同时对欧洲和西方的文明有所研究所以他能分析问题的时候具有
比较广阔的视野对中国的问题能作出更客观判断这样他能够作为一个有见地的
局外人而提出独到的观点他对于中国很长的历史区间全方位考察之后在对中国的
历史上的贡献做了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能够
在历史上一度获得如此辉煌的科技上的成就但并没有演变为现代科学相应的中
国为什么在近代又落后了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
但似乎并没有获得一致和完全有说服力的观点因而往往被称为李约瑟难题或李
约瑟之谜
从熊彼特的观点看 这个问题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能够一度在科技上获得垄断优
势而这个在位的垄断者为什么没能够保持他的垄断优势和地位不过这也印证了国
家周期观点对于一个文明古国而言生命力还是有限的特别是没有能够保持不
断学习和不断维持活力的民族而言衰败和被替代却是必然的结果
特别地 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中国的历史上的贡献在科学思想上是零碎的而在
技术上致命之处在于绝大部分技术没有在大规模范围上加以应用这就使得进一步
地创新没有能够实现,有所例外的是天文和医学上的贡献和发展中国历代在天文上的
持久探讨和引进和吸收西方的天文学的发展在内外相互结合使得中国的天文上还保
持着一定的成就这个原因恰恰在于历代的朝廷对历法持久不变的需求但对天文的
79
需求主要源于政权 而不是民间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历来忌讳民间的探讨所以它
只是在应用上吸收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这样天文上跟西方的差距不是很大还有一
个至少保持相当活力的是中医尽管在西医的冲击下中医的重要性和市场份额有所
下降但至少没有被完全替代和破坏可能的原因在于其一中医在某些方面确实
有着西医无法替代和弥补的优势中医的优势在于它主要建立在持久的经验积累基础
之上它天然地具有丰厚的经验支持当然这样也造就了它的不足之处理论基础
相对含糊其二令人感兴趣的是在诸多古代和现代的技术都被西方替代而西医仍
保持活力的原因那就是中医作为一项技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个应用不像天文一样仅仅是为了当权者而是面向整个社会群体正是由于有着广
泛的实际应用范围它得到了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这种技术才能够不断地发展也才
能真正称为创新
但整体而言 中国的古代和近代的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先行优势在西方文明的冲击
下逐渐丧失而在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不能简单的归结于一个很大概念
的制度在制度背后有着源于地理等自然因素哲学上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等人文因素乃至一些社会层次上对企业家的不屑和轻视及对私人财产的忽视和等诸
多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素实际上也可以在当前可以找到一定的影子纵观历
史中国的领先优势曾经存在但这种在位的优势又显得极其脆弱最终则逐渐丧失
了领先优势
最终也是在不光彩的战争中显现了领先优势已经丧失 中国近代史是被外来势力
侵略的历史傲慢总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根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傲慢
而且这种傲慢只是源于历史的优势而不是即时的实力另一方面在于外部势力的侵略
本性不过在战争开始之前结果已经分晓尽管也有着历史的偶然性战争主要靠军
事科技和经济实力维持
在被鸦片和洋枪洋炮打开国门之后终于确实地认识到了技术差距 学习随之开
始但这个学习来得艰难难在于长期的历史所留下来的自豪和自卑交错的复杂感受
这也存在着路径依赖在这种路进依赖中惰性是根深蒂固的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
是很高人总是有惰性的也同样的在于内忧外患内在于很多时候政权当局还是
怕由于外来技术的扩散和思想的传播会对自身地位会有所冲击而且事实上外来的思
想也确实改变了政治体制外部原因是中国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外部侵略
这些对西方科学和技术的学习和模仿时断时续 早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孙中
山的实业救国和1949 年以后的主要向前苏联学习和模仿的工业化当然特别是在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的主要向西方学习的改革开放在这些历史的过程中可以看到
这个技术的模仿过程所遇到的阻力之大
那么在这个具有极高的时间成本和代价过程中所得的技术是否具有真正的创造
80
性 这种技术能否承担地起中国复兴的目标考察一下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
状况对于回答这个问题会有所帮助
中国在 20 世纪80 年代初所实施的渐进式改革开放目标在于增强国力对于技术
创新目标也似乎很明确很早就提出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技术的实现方式上
不仅强调自身研发能力培养也注重对各国先进技术地吸收而且在改革过程中逐步
形成了市场换技术思路在这个策略下中国经济取得了持久和长足增长和发展
特别是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的吸引外资力度也相当大必须关注的问
题是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目标是否实现可以肯定的是不论那种方式引进外资
都会促使技术水平的提高要不直接引进了外部的先进技术要不可以间接地通过边
干边学等方式获得学习效应这种获得技术的方式主要通过技术扩散实现对于技
术扩散必须注意区分这种技术对于技术引进的国家具有何种效应如中国确实有着
提高生活水平和加速增长的效应但一般而言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才是关键
往往通过引进外资而获得的技术不会是核心技术也一般不会是最高层次的技术这
种技术确实有创造性破坏效应但这种效应只是对本国的既有技术而言而就全
球范围看引进国并无真正的技术优势一旦技术层次上只是停留在追赶和吸收层次
上所获技术就不会是最高层次的这对于长期经济增长不利在熊彼特的观点基础
上曾经形成了熊彼特时代age of Schunpeter 说法这种说法认为一国首先可能
依据本身具有的资源和劳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但到了一定阶段要获得进一步经济
增长必然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以技术创新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
力目前而言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本的积累实现的而技术
层次不高这恰好类似原来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路径东南亚国家获得快速增长的动力
也恰好是劳动力和资本但发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没能实现以技术创
新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增长模式转变和升级对于东南亚的纸老虎的评判是否
也适合对中国的评判当然中国可能有着巨大的市场这可能在部分程度上延缓纸老
虎的现形
可以具体考察中国的技术含量和水平及当前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3.6.3 技术竞争能力的比较分析
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能不断获取创造性的技术 因而技术上的竞争能力是经
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这些技术可以分为多个层面在同一个经济系统中不同类型的技
术有着对应的作用领先的技术可以有多种形式有以专利为形式谋求法律上的保护
也有以保密的形式排除其他竞争对手对于后者一般是研发难度比较大难以模仿
的大的技术很难加以衡量论文主要考察容易被衡量的专利大致认为专利的数量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应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81
对于专利衡量的技术也存在着差别 在一定时期内大部分受专利保护的技术发挥
着不同的作用而在这些技术中却只有部分具有决定性作用正如在近十几年来占主
导地位的是信息技术大致上可以认为下一阶段技术上占据决定作用的会是生物技
术信息技术的最大垄断者就国家层次而言是美国而微观主体也同样的主要是美国
的几家大公司那么对于未来极有可能占主导的生物技术哪些国家能占主导地位
如果是当前信息技术的垄断者那么似乎可以印证在位的垄断者和占据领先优势的国
家具有成本优势和领先优势所以特别注意当前生物技术专利的持有者
首先可以看到各国在全球最大的专利局美国专利与商标局 USPTO 欧洲专利
局EPO 和日本专利局JPO 这三大专利局申请的专利总数1985 年2000 年
可以看到的是全球的总数呈现的是增加的趋势当然在1990 年到1992 年间减少1993
年开始增长直到1995 年开始恢复原来的水平而美国在整个专利数量上始终占据
在1/3 水平自从1989 年起在数量上超过整个欧盟各国之和日本则保持着单个
国家数目上的第二位德国占据第三位置法国英国瑞典荷兰瑞士意大利
加拿大分别占据前10 位中国在这三大专利局的专利数目排名24 位整体而言专
利排名与各国的实力大致相当
表 3.4 专利总量上领先国家和数目还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单位 百万
1985 1987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总量 22983 28645 33371 32941 30718 30702 31497 32323 35349 38520 42180 42875 42600
美国 7874 9499 10990 11324 10700 11109 11154 11246 12118 12873 14204 14748 14479
欧盟 8408 9835 10573 9958 9357 9597 10000 10849 11572 12814 13900 14232 13797
日本 5290 7592 10057 9966 8932 8187 8453 8177 9377 10357 11144 10911 11332
德国 3616 4265 4445 4120 3749 3903 4013 4372 4786 5440 5836 6191 5994
法国 1489 1756 1930 1904 1791 1664 1730 1856 1930 2114 2245 2263 2124
英国 1278 1460 1595 1463 1323 1376 1440 1516 1560 1607 1735 1858 1771
瑞典 429 389 446 440 412 549 533 642 735 853 976 922 907
荷兰 555 710 708 588 590 619 612 624 742 775 858 818 809
瑞士 742 833 813 787 728 723 713 711 746 781 860 833 802
意大利 511 591 660 647 668 578 633 628 600 694 739 698 715
加拿大 202 295 324 284 295 284 312 366 383 422 509 550 502
中国 30 11 8 11 12 17 17 17 20 22 35 46 62
香港, 9 12 11 11 15 12 16 16 21 16 22 28 34
中国台湾 4 6 5 10 2 1 2 0 4 3 7 9 10
注 按每年投资者的注册地计算资料来源OECD www.oecd.org
82
表 3.5 在美国注册的专利数量领先国家或区域同时包括中国中国台湾等单位 千
1985 1987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总量76731 89419 101682 105755 107121 113889 122714132502 141886 151824169200 173776 172980
美国38736 43878 51794 55718 57144 62195 66828 73626 76750 78535 89253 92675 90982
日本16703 21229 24267 25078 24102 24578 26306 26284 29212 32589 34965 34233 35552
欧盟16744 18563 18974 17987 18241 18685 19977 21488 23042 25881 27824 28464 27550
德国7303 8000 7949 7352 7439 7539 8002 8625 9347 10699 11510 12175 11778
中国台湾263 526 737 961 1129 1304 1638 2022 2291 3230 3771 4869 5480
法国2649 2993 3248 3210 3196 3177 3295 3516 3717 4034 4289 4319 4052
英国2705 2924 2900 2766 2761 2873 2984 3230 3415 3652 3758 4042 3851
韩国103 205 534 767 1058 1166 1571 2065 3454 3745 3988 3782 3748
加拿大1338 1795 2054 1998 2143 2213 2562 2807 2751 3103 3603 3964 3553
意大利1157 1325 1342 1311 1333 1234 1448 1353 1495 1721 1838 1736 1777
中国71 50 44 75 47 80 73 87 75 104 158 195 278
香港, 34 45 54 69 72 67 84 113 120 147 145 182 237
资料来源OECD www.oecd.org
在美国申请注册的专利数目中 表3.5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美国注册的专利
数目在增加当然在最后一年1999 年总的数目出人意料地下降了在具体国家分
布看美国毫无争议地拥有最多日本则持续占据第二但跟美国的差别也是明显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实际上还是在扩大的第一和第二之间的差距
悬殊同样整个欧盟所占据的数目和比例不如单个日本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
两者之间的差距也是在扩大的有点特别的是中国台湾倒是呈现出一种追赶态势从
1998 年开始占据第五位置而在20 世纪80 年代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同样的变化也
出现在韩国而中国所占的份额不大
分析在中国注册的专利数目 从表3.6 可以看到专利的注册也有部分的区域特
征中国本国居民注册的专利数目占据第一位而且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个过程变化
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注册的专利数目快速增长过程中本国份额有着明显的下
降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内注册比例高于60% 而在1999 年这项指标下降
至35.1% 将近下降一倍而日本占据的比例为21.6% 美国为16.2% 整个欧盟则为
18.5% 韩国占据了部分市场这也和地域有着相当的关系美国在全球占据绝对的
优势而在中国所占的比例确仅居第四欧盟作为一个整体而且在1999 年在注册
数量上出现绝对的下降
83
表 3.6 在中国注册的领先国的专利数量单位 千
1985 1987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总量 10763 8313 8686 9389 10891 16229 23747 26479 28688 33393 38410 41248 45380
中国 6446 4102 4188 5323 6507 8906 10793 10171 9877 11562 12412 12956 15943
日本 1382 1054 911 840 884 1638 3537 5078 5747 6496 7766 8060 9813
欧盟 1347 1380 1405 1153 1275 2240 3908 4683 5306 6249 7512 8350 8376
美国 1193 1304 1595 1562 1587 2392 3773 4440 5010 6119 7199 8199 7334
德国 457 442 438 354 413 811 1391 1752 2033 2428 2742 3025 3065
韩国 1 ― 98 112 144 295 579 858 1350 1451 1808 1598 1707
法国 197 284 283 209 208 302 623 732 874 891 1131 1301 1307
荷兰 211 169 171 122 115 262 345 460 542 627 817 1024 1211
瑞士 159 126 122 122 187 292 484 594 678 677 748 896 896
瑞典 71 52 46 54 46 147 288 346 416 540 811 845 793
英国 180 216 209 191 249 378 531 531 580 707 764 778 658
香港 10 15 29 22 23 43 49 41 54 65 42 84 114
资料来源 OECD www.oecd.org
表 3.7 在中国的专利数目和比例单位 千
专利数目 比例% 专利数目 比例%
中国 15943 35.1 日本 9813 21.6
美国 7334 16.2 德国 3065 6.8
法国 1307 2.9 荷兰 1211 2.7
瑞典 793 1.7 英国 658 1.4
芬兰 429 0.9 意大利 378 0.8
其他欧盟国家 535 1.2 其他国家 3914 8.6
资料来源 OECD www.oecd.org
同时也可以找到有关于生物技术的专利数目 主要有各国在欧洲专利局注册的的
专利数目结果同样显示见表3.8 和3.9 美国具有最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更为
集中美国大致占据一半的专利份额在1999 年在其它国家增速加快环境下仍然
保持着45.3%的比例日本紧追其后但在1997 年后被德国超越可能的原因是欧
洲是德国的大本营英国和法国分别排在后面韩国同样出人意料的在生物技术上占
84
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全球生物技术所占的比例中排名第八欧盟作为一个整体
但同样看到由于技术过于集中所以即使是排名很前的那几个国家所占的市场份额差
距很大如韩国所占据市场份额也只有0.9% 直观上也可以看到特别注意到的是生
物技术上国家之间的差距更为悬殊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集中态势可以对所提供的
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主要是对所列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这可以从多个指
标中体现最大最小值方差波度和锋度最小值的变化倒是不大可能是出现在
统计样本之内的国家都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相反最大值出现了相当大的变
化呈现急剧扩大的趋势主要受领先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平均值也在扩大作
为对应的标准差呈现扩大趋势而且趋势明显在形态上也可以看到主要呈现集中
趋势主要向少数几个国家集中这也证实了技术创新能力确实更加集中如果下一
阶段技术的推动力是生物技术那么领先国家的在技术上的竞争优势更加突出
表 3.8 在欧洲注册的领先国的生物技术专利数目包括中国单位 千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总共1523 1741 2000 2237 2404 2447 2420 2529 2614 2895 3310 3822 4573 5339 5838
经合组织1502 1716 1977 2202 2362 2410 2377 2468 2558 2842 3232 3748 4470 5203 5690
美国672 742 849 1013 1097 1179 1115 1153 1281 1358 1638 1910 2291 2620 2646
欧盟491 571 676 704 754 755 807 832 788 957 1000 1139 1452 1745 1993
德国163 181 228 226 220 228 210 219 200 251 297 357 422 491 642
日本253 315 347 375 400 364 328 297 327 343 362 433 420 476 591
英国104 137 157 158 170 153 180 179 178 210 215 255 350 412 430
法国84 109 88 116 116 114 146 136 135 165 153 158 205 272 298
加拿大21 14 29 23 31 19 36 58 51 56 77 115 129 167 169
荷兰20 29 42 45 66 64 51 72 64 61 84 99 139 138 138
比利时20 20 26 33 30 32 41 34 43 46 46 45 73 122 136
瑞士36 30 29 36 34 38 45 50 40 40 52 59 68 61 95
丹麦25 17 27 19 38 35 47 50 62 54 58 72 75 90 91
中国1 1 1 2 1 3 0 2 3 2 6 6 13 10
资料来源OECD www.oecd.org
85
3.9 全球生物技术的比例单位 千 %
生物技术专利 份额 生物技术专利 份额
美国 2646 45.3 日本 591 10.1
欧盟 1993 34.1 加拿大 169 2.9
瑞士 95 1.6 澳大利亚 77 1.3
以色列 70 1.2 韩国 54 0.9
其他国家 143 2.5
资料来源 OECD www.oecd.org
3.10 在欧洲专利局注册的生物技术的描述性统计
年份 样本数 最小 最大 平均 标准差 倾斜度 峰度
1985 22 1 672 68.9091 148.17683 3.596 14.105
1986 24 1 742 71.9583 160.73350 3.569 13.949
1987 23 1 849 86.4783 186.16314 3.532 13.633
1988 24 1 1013 92.5417 214.72854 3.814 15.827
1989 24 1 1097 99.2500 231.34244 3.876 16.286
1990 24 1 1179 101.1667 244.87116 4.074 17.855
1991 24 1 1115 100.0000 230.69178 4.053 17.801
1992 24 1 1153 104.0417 235.80177 4.170 18.724
1993 24 1 1281 107.9583 261.85218 4.261 19.349
1994 24 1 1358 119.5417 277.94885 4.191 18.864
1995 24 1 1638 136.2083 333.55672 4.317 19.797
1996 24 6 1910 158.1667 389.83794 4.295 19.623
1997 24 5 2291 188.6250 465.33558 4.355 20.113
1998 24 10 2620 220.5833 531.74323 4.338 19.997
1999 24 10 2646 240.3333 542.18677 4.139 18.494
资料来源 OECD www.oecd.org 经过一些处理所得
总的看 当前占据技术垄断优势的主要是整体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中国在技术上
的研发能力和竞争优势相对较差而生物技术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主要推
动力当前技术领先者的优势更为明显在生物上所占据的优势似乎表明当前这些
86
技术上的在位垄断者 国家没有被替代的趋势相反在位者存在着一定的在位优势
3.7 结论
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也就是动态变更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未必是败者为寇
但成者一般为王对于个体而言社会变化越快机会越多有着更高适应能力
的个体往往会有着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经济地位地改变他们
地位地提升表明他们具有创造性但创造性的背后是破坏总是有人被淘汰出局和替
代这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也很明显部分群体受益但也有部分群体受损最明显
的是部分国企员工失去既有的工作岗位随之失去的是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作为一
个反面的例子是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小但相对改革开放以前差距扩大
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不大也直接和创造性破坏程度不强有关而随着经济发展的推
移创造新破坏的程度将会或多或少地强化可以预期的是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会进一
步被拉大
对于个体如此 作为一个集合体的区域或国家同样如此而且作为一个群体路
径依赖更强论文主要用历史的动态变迁过程来验证在位的垄断者是否具有领先优
势这是增长理论中有争议的假设而很难在微观上得到直接的结论所以论文用领
先国家的动态历史变迁过程加以分析历史的变迁表明领先国家在变更存在着理
论上所说的跨越式发展的可能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领先国家具有技术上的优
势就现在而言技术创新能力更加集中少数几个领先的国家具有相当的在位优势
如果下一阶段的主导技术是生物技术那么少数几个领先国家的技术优势更加明显
这表明类似于垄断企业具有成本优势国家也有优势对于后进国家赶超战略的
关键在于技术上的创新能力赶是可能的主要是学习和模仿而超则要难
的多关键在于后进国家能否克服自身在成本上的劣势或领先国家自身是否会犯下的
错误
本章注释
1 Acemoglu, Daron , Patterns of Skill Premia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3,Vol70:
199-230.
2 Acemoglu, Daron. Cross-Country Inequality Trends.Economic Journal,2003,Vol113:
121-149
3 Acemoglu, Daron , Philippe Aghion and Gianluca Violante .Deunionization, Technical
Change, and Inequality,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2001
87
4 5Aghion,P.Schumpeterican Growth and the Dynamics of Income Inequality.
Econometreica,2002,70:855-882
6 Mendez,Rodrigue.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the Rise of Inequality.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2,7:259-281
7 Shi,Shouyong.A Directed Search Model of Inequality with Heterogeneous Skills and Skill-Biased
Technolog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69:467-491.
8 Barro,Robert., X.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Cambridge ,MA:MIT Press, 1995
9 张培刚懂得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江汉论坛2001,第11 期1 4
10 Lands,David.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W.W.Norton&Company. 1998
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门洪华等译2001
11 Kindleberger,Chareles,P. World Economy Primacy 1500—1990.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2 翼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1936.(英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朱
诗鳖译
13 15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series).Oxford1 University 1954.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多年翻译)
14 童鹰现代科学技术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88
4 创造性破坏与周期性增长
4.1 引言
前文已经考虑了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决定问题这是纵向意义
上的增长根源问题同样还分析了横向比较意义上的增长差异经济增长过程中所
存在收入变动和增长差距在这些分析中隐含着一个设定设定存在着确定性的增长
趋势并且经济增长轨道在这个确定性的增长路径之上但实际上并不能想当然地认
为必然存在着这种确定性的增长路径相反在增长过程中有着多重因素这些因素
综合作用会使得动态增长过程可能伴随着摆动所以有必要继续考虑创造性破坏为特
征的增长过程可能有的一些具体特征其中包括内在稳定程度问题在如前文所采用
的拉力模型实际上也采取了一些分别处理的方法首先拉力的决定也就是考虑增
长过程中的速度在最优化分析中出于简便处理等考虑设定了一些特殊条件最大限
度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其次在考虑差距的时候则设定了这个拉力是既定的时候主
要考察物体之间的相对变化状况但同样有必要考察这个拉力是否是稳定不变的是
否存在来回摆动的情形这也就是考察模型中所涉及的趋势是否是稳定的特别值得
研究的问题是是否存在着不确定的趋势更具体的是否存在着周期性波动的趋
势这个问题和思路具有一些诱人之处这种考虑有别于一般单独将两个问题分开分
析的处理方法而是将两个问题联系在一起更加符合现实问题这对本文的分析也
有类似的启示
这个启示就是也有必要对当前普遍采用的两分法进行再思考 而应当考虑对看似
独立的两方面进行结合研究这种两分法在经济学中广泛存在其中一个体现是将经
济行为划分为短期和长期对长期和短期经济行为做单独分析在微观经济学中长
期和短期的区分主要体现在厂商行为分析主要以成本是否可以及时调整为标准同
样的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可以考虑动态模型这样也将一般的短期行为拓展到长期甚
至是无限期限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而源于微观的一般动态均衡模型也构成宏观分析
的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基本分析框架在这种分析框架下宏观经济学实际上也主要
将增长和波动作分别和单独地分析分析长期经济增长的增长模型特别是内生增长
模型主要建立在Ramsey 的一般动态均衡DGE 分析基础之上的试图解释长期
经济增长的根源和增长的差异目标定位在长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而在解释经济的
波动中往往定位为短期经济行为这种相对意义上的短期经济行为分析凯恩斯早先
89
用包括心理上因素在内的三大规律基础而建立的总量模型加以解释 而目前越来越多
采纳的是微观分析方法虽然并不能说这种源于微观的动态最优模型优于总量模型
但这种方法客观上得到更多应用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波动模型主要包含了真实商业
周期模型RBC 应该不完全等同于真实经济周期但一般将经济和商业不
加太多区分原因可能在于商业上的周期往往也可以等同于整体经济的周期RBC
模型关键设定了技术等实际要素的干扰一般服从独立同分布i.i.d 有时更进一步设
定服从正态分布这些源于经济体系内部的冲击是导致整体经济的波动的主要原因
这种方法和结论不同于总量模型在凯恩斯的总量模型中名义变量的变动导致了经济
波动从这些模型可以看到在方法上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已经大体上一致一般都
是采用具有微观基础的动态最优化模型但两者的分析在内容和一般含义上还是各自
独立分开的
这种传统两分法并不令人满意 分析长期经济增长时设定短期经济波动是不重要
的或既定的分析波动时认为增长的趋势是给定的从经济分析史看这两个领域的
研究是交叉的早期的古典宏观经济学主要探讨的是长期经济增长在古典经济学家
看来经济能够自发达到均衡状态供给能够自发地创造需求改变宏观经济学的是凯
恩斯和后来的凯恩斯主义他们否认了古典经济学所潜在的充分就业假设而倡导需
求管理从这开始宏观经济学将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独立研究而且在很长时间内研
究短期波动的兴趣超出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研究兴趣可以看到这两个领域的兴趣是交
叉的在对经济增长有充足的兴趣的时候往往将短期波动问题放在一边而对经济增
长的研究高峰出现在在20 世纪60 年代此后一度沉寂更多的研究兴趣转向短期经
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兴趣再度兴起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左右而且此后的宏观
经济分析也逐步意识到这种两分法所存在的缺陷当前尝试着将长期经济增长和短
期经济波动作结合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极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一个直观的判断是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本身就是一个共同的问题和现象 都
是经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动态特征增长是前向趋势而周期是上下摆动那么是否
可以用周期性增长来描绘这个动态过程更多的时候长期经济增长趋势未必是确定
或固定不变的而是有着不确定等特征这个不确定特征也可以体现为周期波动因
而可能用周期性增长来描述动态变化过程的综合特征更有意义这样增长和周期都可
以归结为同一个事实的不同特征和现象也就可以考虑内生决定周期性增长而不是
分别考虑或者经济增长过程是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增长的速
度上下摆动
实际上 在熊彼特看来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本身是内在关联的他的创新理论
90
认为创新推动增长的同时也会引起不同长度的经济周期他的发展理论是建立在创
新理论上的分析的主要着眼点是长期经济增长而后期则用创新理论来阐释经济周
期特别是广泛应用了历史方法印证不同程度的创新推动了了不同幅度的经济增长
在这个过程确实出现了不同长度的经济周期在他看来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都可以归
结于创新活动如果将创新活动视为技术变迁那么在技术变化过程中小的技术变
动则可以视为技术冲击这也就是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思路
Finn E.Kydland 和 Edward C.Prescott1 最早提出真实经济周期分析方法他们将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认为波动是在增长过程中各种要素叠加而形成的这些因素中主
要是货币因素在起作用的观点加以分析他们认为将时间系列认为这两种因素的叠加
是错的Prescott 认为将这些数据区分为趋势和对趋势的偏离这样被证实是有益的
同样的在他自己看来他给笔者的来信中解释这个对趋势的偏离而被后来称为波
动主要是一种操作性概念而不认为是被外界所认为的理论要素描述更多的在他
看来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是同一个现象如果将他们所说的技术冲击视为技术创新过
程的一种外部表现那么也可以归结到熊彼特创新理论Aghion 和Howitt 1998 2
在这些基础上年对近年来对增长和周期结合研究做了回顾在他们看来更恰当的描述
应该是技术的创造性破坏过程会导致增长的过程和周期波动这两者具有一致的根

创新理论和 创造性破坏思路是紧密相连的在对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周期
波动作结合研究中往往交替应用这两个概念论文首先对既有的将长期经济增长
和短期波动作结合研究的进展作一个文献综述可以看到这些文献几乎是围绕着熊
彼特的思路展开的要不就是应用了创新理论要不就用了创造性破坏思路这
些研究思路包括了熊彼特所论述的创新中存在成群现象cluster 创新过程中存在一
定的调整过程创新可以根据程度细分为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和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改
进还可以包括熊彼特所论述的金融市场的影响不过更多的是从负面考虑不完全市
场条件下的情形
本章第三部分则考虑熊彼特倡导的 创造性破坏所涉及到而在熊彼特增长模型
有所忽略的生态学上的含义进行分析将生态学和经济学围绕着创造性破坏思路
和经济增长进行结合研究探讨产生周期性增长在生态学上的根源并对比得出经济
增长过程中也会产生周期波动在这个过程中对技术和产品的创造性破坏过程进
行分析同时借鉴生态学上的一些结论和方法第四部分则用美国的数据进行印证产
生周期波动的一些证据最后是结论
论文试图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分析产生周期性增长的原因和方式 可以看到产生周
91
期性增长的根源正是技术 产品的创造性破坏方式实际上也就是新创新技术之间
的关系这在生态学上得到了广泛分析可以看到生态学中竞争理论研究相对充分
而在经济学领域有所忽略所以论文尝试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一些结论引入经济学
分析之中侧重解释周期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
4.2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内在关联 文献综述
将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结合研究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
将宏观经济学这种固有的两分法打破显然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就当前的研究进展看
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着熊彼特的思路展开而且在处理方法上则主要采用熊彼特内生增
长模型特别是多部门的熊彼特增长模型在这些研究中主要包括了如下思路创
新的成群集群现象和羊群效应创新过程中市场的垄断结构和投资所存在着一个
调整过程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技术创新具有不同的增长效应和创新过程中存在着市
场不完全因素等可以说绝大部分研究思路源于熊彼特早期对创新的论述但也有部
分补充对创新过程做了更翔实地分析和研究特别是不完全市场思路可以说是对
熊彼特早年强调金融作用论述地深化因为正面论述金融的作用比较缺乏说服力而
反面说明却具有很好论证效果更有意思的是也可以通过市场的不完全因素在一定
程度上将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连接起来
4.2.1 创新过程中的成群现象 cluster 企业家一起行动与创新成群出现
Andrei Shleifer(1986)3 区分了发明与对发明的实施或类似于金融期权所描述的
执行implementation , 关于这点熊彼特在创新分析中做过相当论述也就是
将发明和创新加以区别Shleifer 主要讨论不同部门的企业在不同的时间内所得到的
发明是否会在同一时间被实施如果发明被同时实施和执行那么这个时间点应该是
总需求较高的时点同样也会进一步形成更高的需求经济也会有着高速度增长对
应的在不执行的时间段增长速度比较慢这也就形成了多个均衡点周期性增长
由此产生其中预期因素对周期性增长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不同部门的
企业家都预期需求高的时候他们才会无意识自觉地一起行动执行或创新其
中一个结论是没有周期的增长具有更高的福利而周期性增长对于企业而言能够获得
更高的收益但对于社会而言不是最有效率的有趣的是他认识到有福利损失并不
意味着旨在提高福利的财政政策就必然有效如果创新是存在固定成本的那么大规
模的需求膨胀对创新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厂商研发所投入的固定成本所以
这种平滑周期的政策有可能会使技术进步反而停滞他分析不同于熊彼特对创新的分
92
析是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主要是创造需求而Shleifer 认为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企业
和创新是适应市场所以这样导致了对总需求的共同预期和依赖也使得一起集体
行动变得更加有利可图从而导致了周期性增长均衡存在在整个分析中对于发明做
了一些设定发明可以马上执行也可以等待厂商可以以保密等形式等待更好的时机
而一旦执行马上会被公开和下一阶段想进行发明的厂商学会和模仿所以厂商创新决
策的关键是选择实施的时点而总需求或厂商预期的需求不高的时候厂商会选择等
待直到能够获得最大利润时刻才会一起行动在这所发明和创新的产品主要是互
补关系最优选择的条件是厂商会等到第一个周期来临才会进行创新在此之前不会
选择实施而更愿意等待同时不会再等到下一个周期才实施从而得到均衡条件
这样经济就处于多个均衡中来回转换也就是周期增长过程在发明的准备阶段厂
商没有实施创新所以增长水平较低一旦时机成熟不同的厂商共同实施和执行创
新这时大规模的扩张开始经济处于高增长速度均衡状态实际上这种思路等同
于熊彼特的成群分析熊彼特认为创新过程存在成群现象在这个时点也就是新一轮
快速增长的开始
Patrick Francois 和Huw Lloyd-Ellis(2003)4 则直接将创造性破坏和动物本能
animal spirits 联系起来试图建立内生周期性增长模型他们分析的焦点更接近
熊彼特对创新过程中所呈现的成群Cluster 现象创新一起出现同时还能带动更
多的后续创新进而形成创新浪潮在多部门熊彼特增长模型中各部门单独地实施创
新活动但会同时形成创新活动上的集体行动这样也就形成一般意义上的高峰
和低谷繁荣和萧条事实上也就是在Shielf 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很多结论也类似
于Shielf 但在研究的方法上更进了一步特别考虑到了Shielf 在最后提到但没有
研究的状况技术创新会以本能方式成群出现他们认为Shielf 没有确定经济
增长的内生决定因素创新是外生的所以难以分析周期对增长的影响多重均衡的
出现但没有确定哪种均衡会出现这样使得无法明确得到增长对周期的效应由于
技术创新和模仿都是跳跃的所以垄断利润是暂时的在Shilef 看来这个设定存在一
定的争议最后他还认为Shielf 的结论很大程度上源于创新的不可储藏
impossibility of storage 设定所以他们试图建立一种技术研发可以储藏的内生周
期性增长模型这种增长模型也就是根源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为特征有R&D 投
入和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同时他们在直接用凯恩斯提出的动物本能特征来描述所
具有的周期特征通过创造性破坏 和本能阐述周期性增长的形成和特征
同时也试图通过这两种内在的机制沟通增长和周期之间的关联他们还试图解释是否
存在着经济周期对经济增长的反馈效应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复苏uptown 与衰
93
退(downtown)是否对称等问题
他们的模型建立在一般的 Ramsey 分析框架基础之上特别之处在于引入了一个
虚拟变量由于允许技术发明之后可以存储起来存储的目的是等到恰当的时间再实
施所以已经研发成功的发明而不实施的技术在该状态可以设定为0 一旦实施则为
设定为1 同时将资产可以分为3 种中间产品创新产品潜在的垄断利润权利
claim ,中间产品的存储和最终产品的存储他们的分析重点是在均衡状态下不
同资产的最优配置他们的分析表明只有中间产品潜在的垄断利润权利会被存储和
交易一般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在任何一个均衡状态下都不会有任何部分被保存
而对中间产品潜在垄断利润权利的交易决定着均衡状态也就是保留该项权利而等待
更好的时机还是将这项潜在的获利机会付诸于实际这两者之间的最优决策对均衡
的确定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这些分散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的企业家在最优创新决策的
时候最终呈现这样一个特征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某一个时间点在该时点共同
将这个潜在的权利兑现那么这个时点就是繁荣或扩张boom 的开始
他们定义了均衡特征 主要包括家庭消费者最优决策的目标在于效用最大化
最终产品厂商通过选择中间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中间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劳
动力市场出清各项资产获得的收益相等不存在套利机会资本市场出清分析的
关键是对于创新执行时间点T 的界定在时点T 创新所能获得的收益要高于推
迟创新所能获得的收益而在没有一项发明被执行的时候只可能存在两种情形其一
没有发明可供执行或其二时机尚未成熟等待所可能获得的期望收益要高于马上
执行所得在这种均衡定义下所存在的一般均衡是没有周期的均衡也就是在增长
理论分析中的定点状态这种状态下增长速度是确定的不会有着周期出现这个
没有周期的稳定增长能够形成的原因是每个发明一旦研发成功会马上付诸于实施
而不会等待等待的收益要低于即时实施所获收益对于厂商而言任何时点的最优
选择就是马上执行得出这个条件来自于两方面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所得的Euler 方
程和无套利机会设定在这些条件下经济系统存在着这个唯一的没有波动的
平稳增长速度这个条件直观而言就是任何一项资产都不会等待或拖延特别是潜在
的发明所存在的获利权利不会保留
关键的结论体现在周期均衡的产生和所具有的特征 作为对应的周期均衡存在
的特征在于研发所得的发明存在一个过程而且一项发明获得成功之后在一些时间
区间并不会马上付诸于实施而会选择等待和拖延这样发明会被堆积起来在某一
个时点时机成熟所有的已经被研发成功的发明会集中执行从而形成成群现象经
济也开始处于繁荣阶段做马上执行与推迟执行决策的主体是企业家不过在他们的
94
分析中分解了企业家的创新活动 主要用劳动力的投入进行衡量所以对于企业家的
决策除了时机的把握之外主要是在不同的时段选择是否投入劳动力进行发明活动
对于是否将既有的发明实施同样对执行所能获得的收入与推迟的贴现值进行比较
对于一项既有的发明推迟实施的收益包括了两方面其一在实施时段能获得的收益
其二下一周期可能还保持垄断地位的期望收益比较有意义的是对周期内的动态特
征也就是在一个周期间不同经济主体的行为特征和一些变量的变化过程在一个周
期中存在着一个划分执行前的时段和执行后两个时间段在他们的模型中时间是
离散的所以行为特征也存在着非连续的特征在执行前所有企业家所得的发明不
会执行而到达这个时间点的时候所有的企业家会选择执行持有的发明但这时有
一个独特的一个特征就是在这个时间不会有任何发明活动直到这个周期结束所
以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行为是不连续的对于经济变量而言也是不连续的工资产
出消费和利率贴现为了发明成功而进行的劳动力投入等都在这个分割点都会发
生变化他们的分析考虑主要是考虑企业家的最优行为和决策而且设定企业家市场
是可以自由进出的从而得到最优条件从这些设定中得出增长的速度周期的长度
和区间以及速度和区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衡唯一存在特别考虑了这个
唯一周期性增长均衡的稳定性当然他们也只是提及到稳定性的解释经济系统受到
扰动后还能回到原来的均衡位置也具有一定的收敛速度但没有加以进一步的衡量
和证实类似Shielf 他们对增长速度和福利进行了考察增长速度在周期均衡中要
高但福利在这样的周期波动中会比较低有所不同的是他们还考察了企业家效率对
周期的比较静态分析效率提高会使得周期变短波动的幅度减少原因在于效率提
高会使得执行的时机更早到来同样得到增长速度和波动关系是负相关关系他们对
于波动的衡量主要用对产出的绝对偏离来计算除了对增长的一些分析外他们还尝
试着将这种模型分析对周期的影响包括经济的低谷股票市场的波动执行的成群
现象发明活动的反周期行为及衰退对后期生产效率增长速度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
都做了一定的分析并用一些实际现象和数据进行初步印证
4.2.2 创新过程中的调整过程市场垄断优势的变化与投资的调整
Kiminori Matsuyama 1999 5 认为新古典增长模型和熊彼特增长模型描述的是增
长过程中的不同方面新古典模型主要强调资本积累而熊彼特增长模型强调创新
但他认为实际上经济增长方式往往是在这两种模式中周期性交错的所以他得出了在
周期中增长growing through cycles 结论这种结论也就认为增长过程往往是不稳
定的他在这两种增长模型中做了进一步的推论一般接受的是在新古典增长模型
95
中主要强调资本积累 所以他将经济增长处于这个状态区间称为Solow区间在Solow
增长模型中由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增长必然会达到定点状态之后停止增长而熊
彼特增长模型主要以创新创造性破坏为主要特征经济往往可以有着均衡增长路
径balanced growth 他将这个区间称为Romer 区间特别之处在于他认为在这两
种状态之间存在着中间的来回切换的第三种状态周期波动而且经济系统主要处
于这第三种状态他对不同状态作不同的分析认为在Solow 区间增长速度由于投
资较高和产出较高所以会较高相反在Romer 区间增长速度会由于有些资源投入
到创新活动而有所下降导致增长速度在两个区间的切换的原因在Matsuyama 看来主
要是新创新产品所获得的垄断实力是暂时的temporary 他认为主要是这个设定导
致了周期行为垄断实力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这样只有市场份额足够大的时候才会
有潜在的竞争对手进入厂商只有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进入后才能进行垄断定价从
而弥补固定成本而一旦其他竞争对手进入该市场每个厂商所能获得的市场份额会
由于市场结构变得更加竞争而减少利润降低这样进入研发和创新的主体减少在
没有什么创新的时候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这时资源主要是在生产领域投资较高
资源也能够得到有效应用所以产出较高增长速度较快而一旦进入高创新的时候
更多的资源用于创新活动用于生产活动的资源较少市场结构也较为集中产出较
少增长速度放缓但这种创新活动能够摆脱经济系统中边际递减规律从而保证下
一阶段经济系统能够进一步的增长创新活动越来越多最终会由于太多进入者而逐
步降低创新活动的动力市场份额降低和利润削弱而越来越少人愿意再从事创新更
多转入生产活动这时也就处于Solow 区间
他认为这种结论来源于垄断势力是暂时假设所致 但在笔者看来主要的假设还包
括创新活动存在着固定成本这个设定对于垄断势力的暂时假设同样可见于创造性
破坏为特征的熊彼特增长模型在创造性破坏过程中垄断优势也是暂时的一
旦有新的和更好的产品原有的在位垄断厂商的垄断势力和垄断利润丧失但未必会
导致周期切换正是因为设定了固定成本只有市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有
实施创新的厂商进入进行创新和研发活动一旦市场由于资本的积累不够或竞争者
过多市场太小则没有进入的意义这时厂商的最优选择是等待事机成熟的时候当
然在这个时候可以认为是主要将精力用于生产在这种分析中时间也被设定为是离
散的所以存在着间隔一旦时间是连续的时候可能会是调整时间很少所以不会有
着这种等待的时间不过可能就类似与Matsuyam 的分析中认为的没有等待时间的增
长过程也是不稳定的所以是一个波动的过程在他的文中称为在不同区间摆动的过
程他的核心启示在于增长的过程往往是不稳定的而是在周期中增长的过程
96
他的思路和一般的熊彼特模型相同之处在于 同样主要分析垄断厂商的最优决
策而且设定垄断势力是被一次性退化的但由于引入了固定成本所以得出厂商的进
入条件有所不同同时还引入了资本变量他的分析主要从这个厂商自由进入条件着
手从而得到两个区间资本不够而只能从事生产资本足够转入从事创新这两个
区间在这两个区间基础上分析资本的动态积累方程从而得到在这两个区间切换的不
稳定的状态正如在他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导致在不断的切换中实现增长和参数有着直
接的关联在不同的参数设定下经济系统分别处于Solow Romer 区间和两者切换
状态这种分析有别于一般的熊彼特增长模型在于他做了一些简便的处理从而获得
一些结论它的分析主要是生产领域的分析而忽略了消费者的最优决策所以它这
种分析并不是一般均衡分析这有别于一般的熊彼特增长模型
George W.Evans, Seppo Honkapohja 和Paul Romer 1998 6 尝试解释经济增长过
程中经济周期出现的可能性他们的分析的切入点是投资决策同样的他们的分析
框架是垄断竞争模型同时加了不同中间产品在生产领域互补条件并设定初始新生
产一个产品存在一定的固定成本所不同的是他们认为存在着对随机干扰不同的预
期在这种预期下经济体系会存在多重周期或均衡状态具有不确定特征他们设定了
两种状态高投资水平和低水平状态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周期变动的原因在于对经
济系统的随机干扰的预期这个干扰也分为两种状态并且服从外生的Markov 转移
概率这个干扰不影响消费者的偏好也不影响技术只是影响预期行为在预期较
高的时候需求较高所以企业会有着更高的收益率预期从而提高投资产出增加
而当预期利率较高消费者会选择更多的储蓄和减少消费使得整体经济处于高速增
长状态当然也存在着反向的预期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学习或获得真实状态的过程被
设定了不同的形式在适应性预期设定下通过学习个体会在观察中逐渐趋于得到
真实的状态也会逐渐达到完全预期的均衡水平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多重稳定
性的完全预期均衡水平而在预期不确定条件下增长就伴随着波动的过程这样经济
体在两种状态之间来回变换形成经济增长的高峰或扩张的机制在于自我加强self
fulling 的预期而在两个区间只是来回转换所以也可以称为周期性增长同样他
们在一定的设定下证明了这个稳定的周期性增长均衡的存在性模型的特别之处在于
对干扰做了一定的设定在对于这些不同干扰所存在的不同个体一致的预期导致一致
的行动所以产生了波动在他们自己看来是找到了发生大的波动的机制
4.2.3 改进型技术创新与突破型技术创新的不同效应
将技术创新按程度可以划分为普通的改型技术创新 或提高improvement 和具
97
有很强推动作用的突破型技术创新(breakthrough,或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那么
普通的改进型技术创新对经济的影响不会太大经济的增长幅度也相对平稳但突破
型技术创新则会产生巨大的增长效应类似的突破主要包括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气机
20 世纪50 年代兴起的电视及90 年代以来所风行的信息技术当然可能下一阶段的
生物技术也可能是突破型的技术突破型的技术创新显然不会经常出现经常性的技
术的进步和创新一般称为提高技术改进会带来一定幅度的增长而突破则会大幅度
提高经济增长速度随着突破型技术创新的到来会形成大幅度的经济增长经济的繁
荣和扩张开始当然这个过程一般不会无限期延续下去毕竟爆炸性的无止境的增
长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出现所以在到达一定的波峰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经济衰退的开
始速度开始下降至少速度会逐渐下降后续的经济增长主要由技术提高为主要特
征的创新来推动而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会再次出现
对于大的技术进步 通常也称为一般性的技术进步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GPT GPT 具有一些特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能够用在诸多领域可以得到进
一步的提高它的出现主要是开创性的能够在自身上进一步加强能为后续的技术
提供一个基础因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能够诱导出更多的技术进步本质上
和其他技术构成互补这样也就可以在技术上和生产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几个典
型的大的创新是蒸气机拉动了工业革命电动机半导体现在包括网络在内的
信息技术推动了信息技术革命和未来可能的包括基因技术在内的生物技术一
项大的技术进步往往可以带来经济的长期的增长过程同样的也可能会随之而来的是
长时期的调整过程毕竟下一阶段的大的技术进步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来
Helpman 和Trajtenberg 1994 1998 7 8 就用GPT 的播种和收割形象
阐述了GPT 的研发投入和获得收益的过程主要阐述增长的动态过程和具有的特征
特别是增长过程中会产生经济周期的原因和所表现出的特征GPT 可以看作经济增长
的发动机由于大的技术创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能够带动后续的技术创新所以
可以形成很长时期的增长过程从而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而大的技术进步在形成强有
力的增长过程中会产生周期的原因在于将新一代的产品主要是中间产品细分为两
个阶段大的技术创新到来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在这项大的技术进步来临之后
后续的以补充为主要特征的技术创新也随之而来在补充为特征的产品到达一定程度
的时候这表明存在阀值效应threshold effect 又一次新的大的技术创新浪潮会
随之而来在一个大的技术创新循环中第一阶段增长速度较低工资停留在较低水
平而在第二阶段增长速度高产出工资和利润都会极度膨胀当然在第二阶段
主要是由于技术的扩散所造成的而整个过程的速度是由大的技术进步的强度所决定
98
的 大的技术进步强度不同也造成增长速度的不同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增长速度的
增长过程并且在一个增长区间内部也不是平稳的增长过程而是有着不同的阶段和
不同的增长过程也就产生了周期性增长的过程他们同样考虑了整体变量的变化过
程GDP 工资利润要素份额和股票市场的市盈率PE 等这些变量在周期
性增长过程中也呈现出非线性的变化特征特别考虑了在技术的扩散过程中熟练劳动
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工资的相对差距的变化过程和特征在这种存在着大的技术进步和
对这些大的技术进步加以补充的中间产品创新区分下技术创新的过程也可以得到细
分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增长过程周期由此产生大的周期是以大的技术进步
为标志的而在每个周期中也有着周期中所具有的低增长和高增长过程和区间可以
看到GPT 为主要特征的增长可以解释历史上重大的技术进步所形成的长时间的繁荣
和萧条这与熊彼特的由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所导致的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非常
类似
Leonard K.Cheng 和Elias Dinopoulos 1996 9 也将技术细分为突破型
breakthrough 与改进型improvement 来分析周期性增长的产生过程他们认为
这也是一种内生周期理论而且是多部门熊彼特增长理论模型的一个自然拓展新产
品所蕴涵的技术份量决定了是否存在着定点状态大的突破往往也可以成为GPT
的到来一般决定着周期的产生具体的如果技术改进的递减收益程度很高比如技
术提高的成本相对于突破还要高的话那么存在唯一的定点状态这时技术创新只
有大的突破而没有一般的提高也就没有周期相反如果技术改进的递减收益程
度较低时如某些技术的提高相对与突破成本要低这时往往不存在定点状态此
时稳定的创新模式就产生了内生的确定性周期同时他们还分析了增长趋势和周期长
度之间的关联对于较小的技术变化增长速度和周期的区间呈现负的关联但他们
这种研究对大的突破做了很强的外生设定同时对于这种周期他们也认为不能认为是
繁荣和萧条为特征主要是波动
Aghion 和Howitt 1998 10 在GPT 的基础上考虑社会学习social learning 因
素实际上就类似于对大的技术进步的传播过程一般的观点认为一项创新主要由
先发明再应用两个过程完成而他们将创新细分为3 项突破也就是3 个阶段第
一大的技术进步必须首先得以发明而且只能是大的技术进步具有很强的应用前
景第二为了创新企业家必须获得试验的模板template 在这个基础上学
会该项大的技术进步第三在试验基础上将大的技术进步用到具体的部门中在这
种划分下所有的部门存在3 种状态其一为没有获得试验的模板其二获得了
模板但尚未发现怎么实施和应用其三成功实现转换开始应用新的大的技术进步的
99
应用 从旧的技术跳到新的技术层次整个过程是逐步完成的所以在整个过程中速
度不是稳定的而是在波动中实现的这里的关键是分析有多少部门获得了转换并
用这些部门的比例来分析动态过程主要要获得处于转换过程和已经完成转换的部门
的比例以及各自的线性自治微分方程然后进行动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他们的分
析表明由于社会学习的过程一般也比较缓慢所以在一定的年限后才会达到一个高
峰这时也表明处于中间状态的部门比例最高此前是逐步增加的而后也将减少
而获得转换部门的比例也呈现出一种速度先较为缓慢然后逐步加速最后平缓的状
态整个过程体现的是Logistic 曲线特征
4.2.4 不确定性风险不完全市场与创新
在熊彼特看来金融和货币资本要素在创新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熊彼特本人
也被认为是金融的发展与经济增长领域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如果企业家的不倒
资本那么创新也就无从实现但客观说很难印证某个要素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
要素对增长的作用也不例外很难从正面论述所以研究人员考虑从相反的角度进行
分析也就是考察金融市场不完备的时候经济系统所具有的特征然后进行对比不
完全市场也是经济学的研究前沿问题再这些研究中经济增长和周期之间的也有着
内在的关联
George Marios Angeletos 和Laurent E Calvet(2001)11 考虑在Ramsey模型中引
入不完全市场所可能的影响经济系统中存在着生产上和技术上的冲击而这些冲击
构成的风险由于市场上缺少对应的资产而无法得到有效的规避或保险这样经济主
体出于预防性的动机会考虑增加储蓄从而在增长过程中会产生周期性的波动在完
全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和厂商都可以有效的规避各种风险一般意义上的Ramsey 模
型得以成立但是一旦有着无法规避的风险存在无效率的行为就可能存在个体存
在差异而一般所作的个体相同identical 假设不能满足特别对于厂商而言必
须承受无法规避的风险这样汇总所得的总量水平不能到达cancel out 市场完备条
件下的水平这时经济系统可能处于低效率状态投资处于次优状态经济处于致贫
困陷阱和内生周期波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因素是投资而影响投资的是利率
由于存在着无法规避的风险使得利率水平处于多个状态这导致多个均衡存在由于
不完全市场存在定点状态的唯一性和稳定性有所改变而且趋向稳定状态的收敛速
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产生多个均衡在于个体为了防范风
险可能宁愿选择较低的资本积累这导致利率处于较高的水平而经济系统同时也
可以处于较高的投资和资本积累而利率较高水平前者往往就是贫困陷阱poverty
100
trap ;而降低收敛速度的机制在于利率机制由于存在着预防动机利率有所变化
这会影响消费者平滑消费的努力这样不完全的金融市场在传导propagation 总量
冲击过程中不但无法平滑这类冲击反而有着放大效应amplification 他们用数
值分析方法模拟了金融市场的不完全对经济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市场的不完
全使得趋向定点状态的收敛速度放缓也就加强了总量冲击的持续幅度扩大了增长
过程中的波动不可避免的风险使得预防性的储蓄需求增加利率有着下降的趋势
而增加资本投资而无法规避的技术风险则会降低资本的风险调整后的报酬从而减
少资本积累这两种不同的效应使得资本存量积累和生产效率风险方差收益
的关系变得复杂也可能是金融创新对整体经济作用的一个途径金融市场发达可
以对风险进行规避从而减少整体风险和预防性的储蓄需求而提高整体经济的效率
所以他们的核心结论包括第一经济系统存在多个均衡或定点状态第二金融市
场的创新有利于降低经济中的冲击所造成的预防性需求和波动的幅度和持续强度这
样增长过程中的多个均衡解和周期波动同时出现中间的传到机制在于金融市场的不
完全这使得无法规避的技术和生产上的冲击进一步通过利率和投资放大他们的分
析得到了很多比较分析结论主要的处理方法是数值分析方法因为一般而言不完全
市场要素存在很难得到明确的显示解
George Marios Angeletos和Laurent E Calvet(2003)12则主要考虑在标准的新古典
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无法规避的生产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种影响同样由于存在市
场的不完全从而使得生产冲击引致了增长过程中周期的出现并且会使得周期的幅
度和维持的时间被放大和拉长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通过个体资产的风险溢价risk
premium on private equity 来影响投资从而影响个体行为和总量经济在他们看来
源于生产上的冲击会由于资本利率的逆周期变动而被放大并构成传导机制进而影
响中期medium run 增长和产生周期波动
John Heaton和Deborah J Lucas(1996)13则主要在金融市场角度分析存在着总量上
和微观上的无法规避的冲击这些冲击包括了技术的波动和个体的收入上不确定性所
构成的冲击下同时市场是不完全的特别的他们考虑了金融市场存在交易成本
条件下经济体系中个体的行为特征和这些冲击对收益风险及消费的影响他们设定
了冲击服从的Markov过程的一些特定的形式得到了一些数值分析的结论有意思的
是他们用微观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大致上可以认为市场不完全会影响消费等变量在
他们的分析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变量的周期特征主要是红利在收入中的份额变量
101
4.2.5 文献评论
可以看到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得内在关联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于两者的结
合研究已经是个前沿问题在既有的研究中主要是围绕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或创造
性破坏思路展开的并且更多地体现在多部门的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中在对该模型
作一些设定下就可以得到周期和增长之间的关联也往往可以得到周期性增长
但注意到在这些分析中也有着明显的缺陷 那就是对创新和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并
没有恰当的分析尽管创造性破坏思路较创新理论更进一步强调了创新同时具有破坏
的一面但对于如何破坏和破坏的形式并没有深入研究在多部门的熊彼特内生增长
模型中有着一个关键的假设产品与产品技术是互补的这样就忽略了在经济系
统中产品和技术内部的替代方式和过程有必要对这种设定作进一步的探讨实际上
也可以看到这种设定与实际生活有所差别特别可能的是对这个设定的放松则直接
导致了增长过程中的周期特征
4.3 创造性破坏 竞争与周期性增长生态学的解释和在经济学的应用
经济增长过程应该属于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 多重因素作用使得增长过程种往往
具有不确定特征技术拉动着增长很多因素也会对增长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
短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和超出经济本身的一些偶然性的因素也会有着不同的影响
最具有外部干扰的因素有地震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也包括可能部分与经济体有关
的战争这些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增长的过程特别是战争一般的经济学
分析中战争因素被搁置在标准的经济学分析之外但可以看到战争往往可以改变一
个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增长过程成者往往可以加速发展而败者则加速衰
退的步伐当然也可能两者皆败旁观者渔翁得利偶然因素可能对增长有着意
料不到的影响和作用这样实际上就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一般经济学所广为采用的
平衡增长路径balanced growth path 这种源于动力学的概念主要用来说明一个
动力方程或一个有多个动力方程构成的动力系统最终能够以一个固定的速度变化往
往也设定这个系统最终会达到稳定状态至少能够渐进稳定
经济学在利用动力学的方法的时候采用了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化原则 认为一个动
力系统是可以达到稳定状态的当然这种实用主义的处理办法对于研究一个设定的问
题有着便于处理的收益在处理动力系统的稳定性时也可能存在着一个预先的设定
经济系统是稳定的对于一个系统最终能够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如果是不稳定的则不
予考虑要不单独考虑不稳定问题这种处理的一个结果在宏观经济学所造成的一个
102
局面是 设定是稳定条件下考虑增长的决定因素不稳定的因素可以忽略设定在稳
定趋势之外考虑不稳定的因素往往认为是一种不是很大的波动那么主要研究短期
波动这两者往往是割裂的
但这两个过程往往是同一个过程 动力系统的变化一般而言不是确定的更多的
时候是在多个因素作用下波动中变化的系统往往是不稳定的即使有时候是稳定的
也是渐进稳定的或我们所感兴趣的存在周期意义上的稳定这些问题当然不会只是
在经济学中出现自然科学的物理化学等学科都在研究这种现象从简单的线性动
力系统到非线性动力系统最有吸引力的是混沌现象当然作为跟人类密切相关的生
物学包括生态学同样也存在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而用相关的动力系统方法分析自然
生态学也是一个常用的手段
注意到熊彼特所的 创造性破坏概念直接来源于生物学认为这也是经济系统
变化的本质特征所以可以考虑生物学特别是生态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关联借用生
物数学的方法有利于对经济系统的分析
4.3.1 生态学与经济学生态进化与经济增长种群关联与技术的创造性破坏
4.3.1.1 生态学与经济学方法与内涵的类似
生态学 生物学与经济学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不管是方法还是在一些具体内涵
上显然跨学科的探讨和应用对问题的研究有所帮助可以在相互借鉴中获得一定的
启示和收获所以论文在分析创造性破坏过程中引入生态学的方法和内涵实际上
创造性破坏本身就是生态学的概念可以看到在这个生态学的概念中可以进行分析
周期性增长的产生原因和一些特征
在方法上 研究动态变化过程和特征的主要工具是动力系统方法对变量的变换
过程用微分或差分方程来刻画再对方程或方程组进行分析构成了动力系统的分析方
法和手段这在经济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一般均衡分析中主要通过求得
不同经济主体的行为的特征方程如代表性的消费者消费的跨期替代方程Euler 方
程厂商的决策而得的资本存量变化方程在这些动力方程基础上分析被抽象化和
简单化的经济系统的特征同样在生态学上也广泛应用这种动力系统方法而且更
加充分生物系统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尽管经济学家会认为经济学主要是人类
有意识的活动由于个体数目众多而且有所差别而会使得经济学研究的系统很复杂
但生物学所研究的系统未必会比经济学研究的系统简单而且生物系统研究的范围更
为广泛包括有意识的人类活动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对象包涵了经济
系统应该说生物系统研究的复杂性不会低于经济学研究的系统所以生物学研究的
方法更为精细客观地说生物学主要考虑生态学也不尽完善对于一个复杂系
103
统要做精细研究确实有着不小的难度 但由于生物学的研究可以进行重复试验所以
它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试验对动力方程中的设定进行考察从而进行有目
的的直接或间接的检验并对既有的理论假设作不断的修正同样对模型中的参数
可以在实际自然界中进行测定这样得到的结论往往比经济学中的动力系统更令人信
服生物学在方法上来得更为科学所得的一些结论也更具有说服力因而在方法上
具备了向生态学借鉴的可能
在含义上 生态学和经济学同样的有着内在的关联而且很多结论直接与经济学
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
创造性破坏 的进化含义创造性破坏直接就源于生物上的概念旧的结构被
新的结构所替代这在生物上体现为进化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会随着改变
在这变化过程中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总有部分个体或种群会消失只有能够适应环境
变化的个体或种群才能继续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在这个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往往具
有更强的适应和转换能力未必是最强大的物体正如一度达到最为强盛的恐龙也未
能持久的保存下来所以生物上一般认为不在于那个种群最为强大就必然的具有最强
大的生命力而主要取决于适应能力由于是有着更强适应能力的种群保留在生态系
统之间所以整个生态的系统的活力能够持久的得到补充和强化这样的过程也是自
然界中的进化所包涵的意义在生态进化过程中新的物种或种群会出现这个
过程一般称为突变更多地从微观上解释基因发生变异一般而言基因突变
根源于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出现在物种或种群的遗传过程中突变所形成的个体往
往有着更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这可以在病毒的变异过程中得到反面的印
证病毒或病毒的携带体物种或种群会对环境和一些人为的干扰药物做一些
反应和调整相应地产生一些抗体而在遗传过程中形成新的基因当然并不是所有
的种群和种群内部的个体都能够形成突变进而获得新的种群或新的特征实际上很
大一部分只能被退化或从生态系统中永久消失留下的一般是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的物
种新的种群由于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调节而形成新的特征或进化成新的种
群由于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所以能够更加适应环境因而能够在新的环境中获得
更多的发展空间从他们自身的种群看能够得到更充分的繁殖刚开始一般说来
他们的繁殖能力和速度有限所以整体数量不会太多但由于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能够不断的增加相比而言原来的物种种群会逐步被替代新的种群将更多的
挤占原有的空间突变个体增加到一定极限值时会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据某个小
生境而且由于新的突变体往往能够获得较原有品种更多的数量所以整个生态系
统规模得以扩大环境的容量增加总体看在这样一个进化过程中进化使得每一
个小生境逐渐增长并得以开发和利用使得生态系统所维持的群体增加进化使得
104
整个生态系统的容量增加不断地进化也使得整个系统的容量不断的增大当然增大
的幅度和比例未必是新的种群增加的幅度和比例而是相对于被替代的种群的增加额

这个进化的过程也就是新老更替的过程 熊彼特在生物体系之外创造了创造性
破坏词语来描述这个进化过程同样对于经济过程也可以对应的用这样一个进化
过程描述增长过程也可以看作为进化过程之所以有增长是因为有了新的产品或
者产品的数量或质量提高新的产品有着更强的生命力所以能够得到越来越有力的
消费支持在经济系统中能够占有更多的空间和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两种
可能其一这种产品在扩张之后不再具有原先的吸引力对于消费者而言效用
逐渐降低市场存在新的要求而这种产品不能够完全满足这种内在的更高的需求
因为有着内在变化的需求所以在某个时刻别的厂商和企业家会将这个产品的替代
品引入市场刚开始的时候这种产品比较难得到市场的认可但逐渐的会被消费者
所接受市场的份额扩大这种新的产品逐渐占有原有产品的市场而且在既有的市
场容量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扩展市场空间由于有着更强的生命力也可能有着更
高的生产效率所以整个市场的规模也随着扩张经济系统也得到扩张资源得到更
充足的利用其二这种产品主动适应市场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而在扩展自身的市
场过程中不断的自我更新从而能够巩固既有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也对资源做了更
充足的利用整个经济系统也得到扩张如果只是完全维持原来的水平经济系统只
是保持在原有的水平新的产品只是替代原有产品的市场而没有新增加市场的规模
往往经济系统保持不变这时只是适应市场的变化而没有带动市场的扩张那么也
没有增长除非新的产品的价值增加注意到新的产品之所以能够形成并替代原有的
产品至少表明单位资源所能创造的价值或效用会更高
在这个替代和市场容量不断增加过程中新老更替是主要特征旧的产品会被排
除出市场至少市场份额会减少而新的产品或具有新的特征和性能的产品会取而代
之显然这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增长的过程是以旧的产品被排除为代价的总
有着一些厂商破产总有一些企业家丧失他们曾经拥有的地位对于个体而言成长是
有代价的对于生态系统而言在进化的过程中总有一些种群会被灭绝或边缘化
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同样的增长过程中总有一些产品和企业会由于生命力不够而
被经济系统淘汰增长的成果令人鼓舞但增长的过程充满无情对于一个国家是如
此新的国家的崛起也意味着新生的国家往往有着更强的生命力一旦时机成熟和该
国实力增强到一定程度取代原先领先国家的地位这也就意味着原先领先国家丧失
领先地位国家和国家之间主要是竞争关系新兴国家可能能有着更强的活力中国
在近代最终丧失领先优势也就是现代社会的开始毫无疑问欧洲的工业革命比封建
105
的小农社会来得更有效率 美国替代英国的领先地位也因为美国在技术具有更强的创
新能力在社会形态上更具开放特性整个经济体系的生命力更强对于产品是显然
的毛笔曾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毕竟在便捷上相对于钢笔来得差些而钢笔又
比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和存储效率等方面相差甚远所以毛笔逐渐被沦为艺术钢笔占
据一定市场而计算机则代表新的方向这样对于生产毛笔的厂商只能逐渐退出市场
而钢笔的厂商也无法获得更多的市场相反计算机的厂商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创造
建立在对原先产品和厂商的破坏基础之上但这个过程也是效率提高的过程也是市
场得到进一步扩展的过程
进化过程一般不会平稳 很难预测基因会在哪一个时点会发生突变同样也很难
预测究竟是哪一种基因会发生突变这样增长过程也很难认为是平稳的增长的动力
在于新的产品或具有新的特性的产品出现至于哪一种产品会出现和什么时候出现也
无从预测经济系统尽管有着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但并不表明经济的增长过程能够在
人的意识的控制之中相反地自然界往往是各物种和群体各自无意识地活动所构成
但最终体现的往往是一种有规律的特征而人类各自单独的有意识的活动往往又体
现出不以自身意志为转移的整体规律表现的特别明显的是性别比例人类并没有什
么特别之处整体上都体现1 1 的稳定比例所以在很多时候人类并不能过高的估
计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所谓的控制能力人类的技术创新过程主要考虑对自然界
的更有效的利用但创新的程度还远远不足甚至在很多方面相对于自然界本身显得
无能为力更不能说主宰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都有限主宰更是无从说起
在这个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利用为目的的创新过程中偶然因素有着相当的作用和影响
对某项技术有目的的研发未必能够按照原有的计划实现这在研究中已经是一个事
实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不确定因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也能在自然界得到印
证突变在很多时候是偶然因素引起的主要出现在遗传过程之中遗传过程中出现
的突变过程的程度和可能往往难以控制和预测很可能在物种控制之外的环境变化直
接导致了突变也可能是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突变之后的个体或种群一般在
初始时刻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但他们的数量刚开始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得以逐渐
增加而且增长的速度会逐渐加快等到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受制于环境容量等
因素增长速度一般会逐渐放缓在平缓之后达到一定时段的均衡状态等待下一次
再发生突变之后这个过程再次重复进化就是在这样一个至少目前尚未完全知晓的规
律下进行的对于经济增长过程大致也是如此其中的规律也尚未揭晓但这个过程
一般也象生态系统一样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具有不确定特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经济
增长过程类似于生态系统是个进化过程创造性破坏说的就是新老更替的过程
4.3.1.2 竞争理论
106
竞争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 这同样也是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内生增长理论
的核心和主要特征进化过程中物种和种群间的作用方式主要是生存竞争经济增
长过程也是动态竞争过程都可以认为是适者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一方可以
获得更多的资源控制权也就能够保存下来而处于劣势的一方将完全或部分地丧失
其生存空间而可能被淘汰出局物种和种群的灭绝与产品的淘汰和企业的破产实质
上是一个意思而这是生物进化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同样也内在地
根植于这个过程没有竞争也表明没有生存的压力而物体的惰性会使得不再做改
变和提高的努力这样的结果将是退化这在现实中可以找到一些例证在动物园被
人工养殖的动物往往没有生存压力他们的生存能力也就随着环境的变得更加平和
没有压力而被退化对于花草也是如此野外生存的植物在大自然反反复复的环境变
化中能够生存下来的至少表明生存能力强盛而温室里的植被往往没有野外的生存能
力这在经济生活中同样如此没有竞争也就很一般不会有生存压力这样惰性随之
产生也就不会有着实质性的努力来提高竞争能力在这种环境下没有竞争的压力
所以也就不存在提高竞争能力的动力结果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这在封闭的经济体
系中表现的比较突出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更感觉不到生存压力也就不存在竞争机
制最终也会迟早处于实质性的低水平竞争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这也是中国封建社
会后期的真实写照同样的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实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情形正象动
物园里的保护动物封闭的经济体系和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竞争机制也不会有着
生存的压力所以也就没有向前的动力相反的惰性盛行整个经济体系也就很难
有多大的活力经济增长也就极其缓慢可以看到即使整体环境是竞争的对某个行
业的保护也往往很难达到真正的效果除非给该行业处于幼稚产业时段给予适当的保
护的同时给其施加一定的压力否则扶持政策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所以竞
争在生态学上促进进化的重要作用同样也可以等同于在经济系统中促进增长的作用
对于生态学和进化研究中竞争理论 张大勇和姜新华2000 14 做了较充分的回
顾和总结在生态学和进化研究中竞争理论往往等同于生态学理论竞争理论贯穿
于生态学理论竞争机制也就是进化的机制他们在生物上给出竞争的定义在同一
因子资源资源组合或捕食者等控制下所产生的有机体同种的或异种的之间
的相互妨碍相比而言经济学中对竞争下的定义不多即使是在主流经济学的边缘
学科进化经济学中对竞争的重视也不足对于竞争没有给出很明确的定义和深入
地分析经济学对于竞争的研究主要包括简单化为价格竞争和数量竞争对于动态竞
争主要体现在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除此之外研究不多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对竞
争也没有深入研究主要研究资本的积累或创新过程中的最优研发决策对于竞争做
了很强和很简化的设定一般设定市场是为完全竞争的即使考虑不完全竞争主要
107
是研究垄断竞争 对垄断竞争做了很强的设定当然在古诺竞争中考虑了对手的行为
一般情形中可能出于处理上的便利而对于竞争中对手的策略和整个外在系统的反应
考虑的很少认为厂商自身的决策可以代表竞争的过程一旦考虑对手的策略和可能
的作用就得借助于微分博弈differential games 情形下的最优控制方法相比而言
生态学对竞争的内在含义过程形式特征及规律等做了相对充分的研究
生态学中考虑的角度远远比经济学丰富 对于竞争的分类考虑了几个角度其
一从种群角度的分类这样将竞争按照种群的相互作用分为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
当相互之间为负作用的生物有机体同属于一个种群时称为种内竞争而不同种群的
时称为种间竞争第二从资源的利用角度分类将竞争分为利用性竞争和干扰性
竞争按照他们的定义利用性竞争值得是为利用共同的资源生物个体之间主要
通过资源中介实现妨碍作用体现出直接的对抗而干扰性竞争是潜在的资源竞争
第三对竞争的不同主体的相互作用程度不同分为对称性竞争和非对称性竞争竞争
是相互的但程度未必相等第四对于种内竞争还可分为竞赛性竞争和抢夺性竞争
第五特别的在生态学领域内还有着经济学完全陌生的似然竞争apparent
competition 但后面可以看到经济学也隐含着这种方式似然竞争主要针对于物
种之间通过捕食者为中介形成的间接负作用而形成的竞争方式不同于上述的资源为
中介形成的竞争方式主要的形式是捕食者猎物诱饵猎物在这个
过程中存在着多个猎物猎物之间存在负作用但他们的作用方式是通过捕食者形成

生态圈中物种和种群是通过资源或物种本身为中介在竞争中相互作用的 竞争过
程正是进化过程同样这也可以认为是经济系统的作用方式特别的将技术的过程
细分也可以看到和生态学类似的特征和过程
将产品和技术等同的视为物种和种群不同的产品和技术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更
多的相互作用他们所竞争的同样也是生存空间至少是在人类或企业家的有意
识的作用下的竞争的手段和体现方式这种生存空间可以认为是消费者的消费额度
有生命力的产品和技术在竞争中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可以有着更多的消费支持相反
生命力不足的产品和技术会象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和种群一样被退化甚至被排除出
局在这个生存空间的竞争过程中在既有的物种和种群基础上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部分被退化其中部分又会在环境等作用下主要在遗传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而形成
新的物种并在此后逐步生长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则形成新的种群这种结构变化的
微观基础在于基因突变内在的因素是环境改变使得竞争往往更为激烈从而天然地
生成新的更具生命力的个体出现同样在经济系统中也可以做如此描述在经济体
系中既有的产品在竞争中部分产品具有绝对或相对的优势能够有着更多的市场
108
对应的 部分产品市场份额会由于竞争能力不足而逐渐下降在这些产品之外主要
由不满足的企业家会做一定的努力而引入新的产品这样总有着新的产品会出现
新的产品也可以视为突变的过程因为这种产品要不就是全新的要不就在原来的基
础上做了改进而形成的也会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也就有着更好的基因否则
就不会有存在的价值所以经济系统的变化过程也是通过竞争实现的整个作用方式
也与生态系统相似新的产品技术出现是关键正如同生态系统中基因突变是
进化的关键
4.3.1.3 种群关系和技术产品之间的关联:对比分析
可以考虑具体刻画物种 种群之间的关系而这可以更清晰的描绘技术产品
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整个变化过程有着更精细了解
单个种群
单个种群的生存模型不考虑其他因素及其变化所可能的影响 这是生物上最简单
的例子一般用线性增长模型说明如果考虑生态系统的影响则主要用Logistic 模
型描述可以用N& =NF(N)表示其中N 表示种群的数目F ` 为函数形式也就
是变化速度最简单的线性增长并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时候F N 可以认为是某个
常数g 这也是经济学中广泛采用的模式直接可以得到数目考虑资源物种种群
往往会受到整个系统的资源制约不会无限制增长一般可以将物种的变化过程描
述为Logistic 模型表示为
N& = aN(K - N) / K (4.1)
其中a 表示内禀增长速度而关键的变化在于引入了容纳量K 也往往称为负载
量carrying capacity 对于这个方程一个重要特征是随着物种密度数量逐渐增
大到系统的容纳量K 增长速度减少当然该方程在内禀增长率系统容纳量和初始
密度已知的情况下可以求得显示解这两个方程作为最简单的形式在经济学中得到了
充足的应用对于第一个线性增长模型平衡增长路径也就是这种形式这时可
以得到时刻t初值已知情形下的密度为N(t) =N (0)e gt 而对于第二种可以认为是存
在定点状态steady state 模型的基本形式方程的解可以表示为
N(t) = K /[1+ (K /N(0) - 1)e-at ] 关键的特征在于该方程存在唯一的均衡点K 在N
K 点上系统是稳定的整个系统是渐进稳定的所以在求得定点基础上获得收敛速度
这也是在宏观经济学中特别是经济增长理论在解法上的背景在生态学上也是最基
本的处理方法同样也是最简单的结论因为考虑的是单个种群的变化而除了可能
考虑整体系统影响外不考虑其他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不考虑相关物种所可能的影响
109
相比而言生态学比较充分地考虑了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物种可能的行为和可
能的作用
两个种群与两项技术 产品
在生态学中对物种和种群的关系一般按照竞争的程度进行划分 最基本的是对两
个物种或种群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陈兰荪1988 17 第一捕食者被捕食
者诱饵Predator Prey 这种关系表明两种种群的竞争是直接的但又是单向的
捕食者的生存至少是部分的建立在被捕食者的基础之上捕食者可能还有别的生存渠
道这时可能只是部分的捕食关系也可能只有被捕食者一种来源这时被捕食者被
灭绝的可能性加大第二寄生物寄主Host Parasite 这在生态学中寄生虫
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生存的特别是病虫等主要依附于寄主一旦寄主由于过多的寄
生物而无法生存时两者都往往可能无法生存在竞争中共存是这种关系的一个特征
第三两种种群相互竞争competitive 但不会直接发生作用第四两种种群互惠
共存mutualistic commensal 种群间互相补充这可以体现在食物链中两个种
群以同一个食物为生但各自获取的部分不同所以某一个种群获得了食物对另外一
个种群有所帮助而且彼此之间不会有着直接竞争和冲突
对于两种种群的描述 生物上用微分方程进行描述最简单的是两种群互相作用
的Volterra 模型也称为Lotka Volterra 模型
x& = x(b1 + a11x + a12 y) (4.2)
2 21 22 y& = y(b + a x +a y ) (4.3)
其中 x y 分别表示表示两种群X Y 的密度而1 b 2 b 在生态学上表示为内禀
增长率也就是自然生长率指的是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在既有的生存环境下所可能
的增长速度对整个系统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参数ij a 的数值首先参数的符号表明种群
之间相互作用的类型而参数的大小则决定了相互作用的程度
第一 当12 21 a < 0,a > 0 这表明物种密度y的增长会使得物种密度x减少而x
的增加会使得y 增加物种Y 可以主动作用于X 但X 只能被动的接受这时他们
的关系就是被捕食捕食或寄生物寄主关系
第二 当12 21 a < 0,a < 0 这表明其中一个种群的密度和另外一个种群的密度都是
负向关系任何一个种群密度增加都会减少另外种群密度也就是说他们的此增彼
减的关系也就是互相竞争的关系
110
第三 当a12 > 0, a21 > 0 这表明任何一个种群密度增加都会使得另外一个种群密
度增加是相互促进关系这时也就可以认为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互惠共存的
同时对于参数11 22 ( , ) ii a a a 主要取决于种群是否是密度制约型的大于0 表明和
密度呈现正的关联随着密度加大增长速度加剧这在生物上一般很少出现所以
一般设定为不大于0 等于0 时说明和密度无关称为非密度制约对应的小于
0 时称为密度制约而对于参数1 2 b( b ,b ) 表示的是自然内禀增长率主要考
虑在这两个种群之外的生态系统中所可能获得的增长速度比如还有别的食物的时候
该参数大于0 而小于0 时表明不能完全依赖于这两个种群所构成的系统之外的生态
系统为生
对于用这样的动力系统 2 个微分方程组可以分析是否存在唯一的均衡点并
在此基础上判断稳定性状况对于参数已知的上述动力系统可以直接得到显示解同
样的可以设定物种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形式或认为渐进的相似这种形式那么就可以
用现实生态系统所能观察到的数据进行拟合从而得到拟合参数并分析拟合程度
这种动力系统的方法在经济学中 特别是增长领域主要用在对由消费C 和
资本K 积累方程构成的动力系统分析上在形式上有所差别的是一般设定了生产
函数为C D 函数形式所以对于资本K 积累方程不再是简单的一次线性微分方
程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方法上主要采用求得定点后再对动力系统围绕定点线性
逼近一般用对数线性化目标主要是分析是否稳定更主要的是分析收敛过程
事实上收敛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波动的过程 从一个初始状态到假设唯一存在的定
点状态一般而言需要一段时间而且随着越来越逼近速度越慢一旦存在着干扰
如果定点是稳定的那么存在着回到定点状态的趋势而如果系统是不稳定的那么
就会偏离定点状态
可以看到 这种方法依赖于定点唯一存在的假设也就是对动力系统的函数形式
的设定及参数的范围相比而言在生态学中引起比经济学中的更多的关注
在生态学中将两种群相互作用的模型一般化为
1 1 1 1 2 x& = x F ( x , x ) (4.4)
2 2 2 1 2 x& = x F (x , x ) (4.5)
称为 Kolmogorov 模型陈兰荪1988 15 归纳总结了Kolmogorov模型的稳定性
问题主要是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一般而言两种群都是密度制约的也就是
111
¶F1 / ¶x1 < 0 2 1 ¶F / ¶x < 0 1 2 "x > 0, x > 0 那么两种群相互作用的Kolmogorov 模型
就是全局稳定的而不会存在周期轨道同样的可以对这个基本的模型进行拓展主
要考虑存在一阶连续偏导的情形也就是相互作用的程度这时就可能存在奇点的可
能在这个基础上可能存在着周期轨道而且某个种群可能被灭绝0 i x £ 当然还
可以考虑有投放或常数收获率的捕食者被捕食者模型和具有时滞的两种群相互作
用的模型随着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模型和现实也越来越接近同时可以看到出
现周期解的可能性加大
可以近似地认为这两个种群等价于两项技术或产品 可以看到对于技术和产品也
有着几乎一致的关系特别是考虑在一项既有的技术条件下新产生一项技术也可
以看着是引进一项技术这两者由于在同一个环境下所以一般而言会发生相互作
用即使没有直接的关联也会通过间接的途径发生作用很明显假设这项技术所
产生的产品是最终产品那么他们必然要在消费市场上争取在消费者预算约束条件下
的消费额度直接的作用和关系则可以类似的进行如下分类第一直接的生存竞争
两项技术是通过竞争外在的资源展开的竞争不同的部门的竞争可以类似的认为是这
样的特别是抢占同一个市场第二捕食者被捕食者竞争在这种场合下新的技
术产品可以认为是捕食者而原有的技术为被捕食者新的产品就是逐步挤占既
有的市场很明显的如果两项技术几乎是同一个类型的新的技术可以完全替代
那么原有的技术被完全替代是可能的如果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原有的
技术可能还有着部分的生存空间如同在生态圈中部分种群数量会减少但随着数量
减少密度下降捕食者觅食难度增加和被捕食者被捕获概率降低所以总能在一定
范围存在在技术上新老技术新旧产品同时存在于经济生活中也是普遍的例子
一旦技术是完全替代的那么完全替代也几乎是必然的正如信息技术中CPU 处理
器上完全替代所以旧的CPU 被完全排出也是可能的新的技术占据优势存在替
代作用而原先的技术处于被动状态一般不会直接作用于新的技术这在信息技术
上表现的很明显手机与呼机call 新的款式和新功能的手机与原有的款式和功能
的手机这个过程中也可能无法完全替代新的能源技术出现逐步减少原有的能源
但未必能完全替代核电水电天然气火电煤材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明这
点越靠前的技术越具有领先优势也确实在逐步的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和市场但
即使是最原始的能源产品木材也仍然有其生存空间但他们很难对更高层次的
能源技术和产品发生太大的作用第三寄生物寄主竞争这时两项技术在竞争中
共存新的技术依附于原有的技术新的技术主要以补充为特征但这种补充也会使
得原有的产品份额减少他们之间具有竞争关系同样的一方处于优势地位寄生物
112
主要通过寄生主获取生存空间 但竞争的双方具有相互共存特征一旦寄生物太多寄
主也无法生存结果就是两者都无法生存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新的技术产品是
产业链中的主导技术和附加技术之间的关系比如配件和最终产品之间的关系互联
网中的引擎技术和互联网整个产品或技术第四互惠共存新的技术的产生使得原
有的技术的市场份额能够得以加大同时既有的技术的拓展也有利于新的技术他们
之间没有之间的直接的竞争关系往往可能存在间接的竞争关系主要是对整体资源
的竞争但新的技术可能可以拓展新的生存空间这部分抵消了整个系统资源的竞争
压力这可以用不同的部门行业或类型的技术上得以体现最突出的是新出现的计
算机技术与零售业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可以用于零售业从而提高零售业的效率而零
售业的效率提高会使得计算机的销售成本更低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两者之间的关
系是相互促进的当然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和明确的属于那种关系
往往为多个关系的交叉和混合关系一项新的技术和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原先的技术
的关系取决于技术的特征和类型
对于熊彼特所说的 创造性破坏过程也可以看到他主要是描述新的技术产
品直接的替代过程新出现的技术创新是捕食者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这
个提到过程是马上完成的对于后来的多部门的熊彼特增长模型中主要设定技术创新
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关的也不考虑可能的互惠共存关系中的相互作用对于大的技术
创新GPT 模型中主要认为是新出现了一个寄主可以逐渐的产生更多的寄
生物同时这些寄生物之间又是互惠共存关系
创造性破坏 主要考察的是新的产品替代原有产品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中还只
是是简单考虑着两种产品技术之间的关系但更客观地看创造性破坏的过
程更多的是新创新产品和多种产品之间作用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更具体的分析对整
个经济系统会有着更准确的描绘因而对于地考察生态系统中对多个种群关系的研
究这有助于经济学中对技术和产品间的多维关系的了解
多个种群与多项技术
生态系统本身是个复杂系统 complex 在这个系统中最为微观的是基因不
同个体有着不同的基因同时基因在遗传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变异从而产生新的特征
不同的基因构成不同的个体生态圈中个体的数目和品种繁多人类只是在整个系统
中的一分子而已人类多生态圈的认识也处于一个初步阶段多样很多存在于生态圈
中的生物也认识不够有着类似特征的个体构成种群这也类似于宏观生态学种群
首先是与环境的作用种群依赖于环境生存从这个生态圈中获得生存的资源和能量
但同时又影响着生态环境如果在获得外部资源的同时能够形成新的资源那么对于
整个生态圈有着促进和开拓的正面效应而一旦更多的是掠夺或占有数目膨胀则
113
可能破坏着生态圈 同样的在对种群的分类中也可以看到种群之间也会产生多种不
同的作用在确定性的状况下也可能存在复杂的特征一旦考虑到不确定因素生
态系统可能更加复杂可以初步考虑由3 个种群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行为
对于这样的生态系统 设定初始时刻主要由两个种群在生态圈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两个种群由于共处一个生态环境中所以一般而言会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这两个
种群分别用x1, x2表示他们之间的动力系统方程可以相应的表示成两种群相互作用的
Kolmogorov 模型起关键作用的是函数的形式和参数的符号
和两种群不同的是引入第三个种群 3 x 这时可以看到3 种群之间的关系就更加丰
富一般的表示方式是
1 2 3 ( , , ), 1,2,3 i i i x& = x F x x x i = (4.6)
设定他们之间的作用形式可以用线性化方法来表示那么可以将上式改写为三种
群的Lotka Volterra 模型
,
1
( )
n
i i i i j j
j
x xc a x
=
& = +å i, j = 1,2,3. (4.7)
i c 表示种群i 的内禀增长率大于0 表明内禀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反之相反i , j a
则表示为种群i 对种群j 的作用系数大于0 则说明是j 种群对于i 而言有正面的效应
如果j ,i a 同样的大于0 表明种群i 和j 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等于0 则表明没有明显的
作用而小于0 则表明是负向作用更多的是竞争关系对于i j 的参数a 的值则
主要衡量种群是否是密度制约型的大于0 表明随着密度的加大反而有利于繁殖等
于0 说明与密度无关小于0 则表明是密度制约型的当然可以很方便的拓展到n 种
群的模型含义和表达类似
对于两种群存在 3 种类型关系捕食被捕食寄生物寄主相互竞争互
惠共存关系对于三种群之间的关系当然会变得更为复杂即使考虑捕食被捕食关
系也存在着34 种关系考虑一般性的关系决定关系的主要因素体现在方程中主
要是,( , ;, 1,2,3) i j a i ¹ j i i j = 对于常数的内禀增长率不会影响种群之间的关系同样的
种群是否是密度制约也不会影响种群关系的种类种群间的关系改变主要是参数的符
号改变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命题
命题 三种群所构成的系统具有36种关系
114
证明 问题等价于ai , j (i ¹ j, i; i, j =1,2,3) 的符号组合显然的每个参数符号都
存在3 种状况大于0 等于0 和小于0 大于0 说明是互惠小于0 表明竞争而
等于0 表明没有直接的作用排列组合的结果是3 3 3 3 3 3 QED
当然在这个结论中 有些关系是没有意义的比如参数,( , ;, 1,2,3) i j a i ¹ j i i j = 都等
于0 表明着没有任何种群间关系当然不是我们所感兴趣的也一般不太现实因为
在我们的分析中主要考虑存在相互作用的极端的排除没有影响的情况那么也至
少存在2 2 2 2 2 2 种关系
同样的可以做一定的类似分析 新出现的技术和产品和原来技术和产品间也存在
着多类型的复杂关系新的技术和原有的技术可能是直接的寄生物寄主捕食者
捕食关系或竞争关系也可能是互补关系在这特别感兴趣的是新的技术和既有
的一项技术是捕食者被捕食者关系而和另外一项技术是竞争或互惠共存关系和
在这两种情况下所存在的动态特征因为者可以直接过渡到经济增长领域中新出现
的技术技术3 和既有的一项技术技术1 是替代关系创造性破坏直接的破
坏该项技术技术1 的市场而和另外一项技术技术3 是互惠共存的关系这
时也可以认为将有两项技术技术1 和2 和该项技术3 保持者同样的关系至于
关系的种类和原先技术1 和2 之间的关系当然可以很自然的过渡到n 种技术之间的
关系只是问题将更加复杂
功能反应与非线性特征
种群之间的作用形式设定为线性主要是从问题的简化处理角度考虑的 但生态系
统中这种设定不尽实际在捕食者捕食关系中在线性设定下捕食率与食物密度
成正比这种设定下当食物无限增加时单位时间内每个捕食者吃掉的食物无限增
多捕食者永远的处于吃不饱状态陈兰荪陈键1993 16 这与实际不符因而
在生态学中种群间的作用引入了功能反应特征这时将有功能反应的两种群的种群
数目动力方程表示为
1 1 1 1 2 1 1 11 1 1 2 x& = x F (x , x ) = x (c -a x ) -f(x )x (4.8)
2 2 2 1 2 2 1 21 1 22 2 x& = x F (x , x ) = x (-c + a f(x ) - a x ) (4.9)
其中 1 f(x )表示为捕食率这样对1 f(x )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三种功能反应形式
第一具有门槛阀值效应的功能反应将1 f(x )表示为1 1 f(x ) 1 ax 当1 1 x £ xt
2 1 f(x ) 1 axt 当1 1 x > xt 生物学的试验表明这种功能反应适合于研究低等动物的
115
行为 第二种功能反应功能反应的形式的决定函数为f(x1) 1 1 ax /(1+ bx ) 第
三种功能反应函数形式为1 f(x ) 2 2
1 1 ax /(1+ bx ) 第一种功能反应说明初始捕食
率是线性增加的而到了一定程度不会改变第二和第三种功能反应说明随着密度的
增大捕食率会有所下降这两种功能反应差别在于变化的过程上有所差别但这三
种功能反应的引入都使得整个动力系统直接的变为非线性的动力系统对于非线性的
动力系统产生不稳定或周期解的可能性加大
经济系统也应该存在功能反应 任何一项技术和产品都没能呈现无限制膨胀的过
程刚开始扩张的时候速度可能会比较大也可能是在中途加速而到达一定程度
后增长的速度会放缓最直接的例子是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然在消费函数中
也存在着边际消费效用递减规律
当然 考虑三个或更多种群和更多关系组合的功能反应对研究复杂的系统更有所
帮助同时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4.3.2 动力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稳定性
对于一个动力系统而言 是否存在稳定解解的唯一性都是重要研究对象同样
的对过程的分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过程的分析时常被界定为转换动态
transitional dynamics 和收敛分析但实际上这种界定未必是对的这也就是在增
长理论中广泛分析方法的缺陷所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一个动力系统而言未必是稳
定的甚至于未必存在唯一的均衡点定点或均衡增长的路径随着动力方程数目
的增加方程的维数加大整个系统更为复杂产生不稳定的特征可能性加大在一
般的增长理论模型中由于做了很抽象的设定所以得出的方程往往能够满足稳定性条
件从而得出变量的增长速度即使在这种规范的分析方法中也可以看到随着变
量的数值逼近所假设存在的稳定的均衡点达到的速度一般是递减的在这种渐进稳
定过程中速度往往会变缓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有着不平稳特征事实上这种方法
也可以认为整个过程是动荡的增长过程和周期波动本身都是这个动力系统变化过程
中的特征如果考虑到随机因素那么更有理由认为增长的过程是伴随着干扰的因素
特别是受到外在的因素干扰出现大的波动甚至是周期是很直观的结论
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主要考虑到技术 产品的变动过程同样也可以得到直观
结论在这创造性破坏过程是逐步实现的过程新的产品并不马上替代完全替
代原有的产品新的技术也是逐步替代原有的技术事实上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
也就包括了新市场的形成一个新的产品出现逐步到一个新的市场出现都是创新的过
程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个产生到扩散的振荡过程才构成整个创新过程没有明显的证
116
据表明这个过程是确定和平稳的
形成周期性增长过程有着三种方式 第一假设增长最终是稳定的那么到达定
点均衡的过程更多的是渐进而且到达均衡点的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往往可能会比较
长在这个收敛的过程中系统会受到很多外在的因素影响和干扰但外在的因素冲
击一般不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外在的冲击只是暂时使得变量偏离原有运动轨道
最终还是会驱动变量回到原有的运行轨道多重因素作用这样使得整个规则的运动轨
道上具有一定的不规则的动态特征第二系统是稳定的但均衡并不是唯一的相
反的多重均衡存在对于一个动态方程而言多个均衡点存在并不是不可能的考
虑这样一个情形已经存在多个均衡点那么决定均衡点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是初值
初值会决定既定的动态方程会最终趋向与哪一个均衡位置同样考虑到随机过程或
在确定的过程中加一个外在的冲击这时只要冲击足够大大到改变轨道的时候则
会使得均衡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同样改变的是它的运动轨道随之改变的是运动过程
的特征这在生态学中可以这样解释个体基因的变异会使得种群的变化过程发生改
变从而使得其他种群的变化方程也发生改变对应的在经济系统中外在的冲击会
使得经济系统发生改变同样的最明显的例子是战争而对于技术来说新的技术和
产品产生可以改变整个经济系统从而形成新的增长过程第三这个过程本身就是
不稳定的随着动力系统的维数增加或动力方程时间的滞后引入产生混沌和分叉
bifurcation 的可能性加大
经济增长理论由于做了很强的设定 所以动力系统的维数降低在Solow 模型中
一般为一维也就是资本的动力方程而在以Ramesy 为基本分析框架的新古典模型
则是二维动力系统也就是有代表性的厂商的资本积累方程和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的消
费变化方程再考虑到有人力资本在内的动力系统则整个系统变为三维的动力系统
而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新增长理论将不同的产品和行业简单的汇总在一起而形成单
个动力方程加上消费的变化方程最终也主要是二维的动力系统
也可以考虑将内生增长理论的创新的技术或产品本身加以细化 区分技术的差别
和相互作用的种类并对技术产生和扩张及被破坏的整个中间过程加以分析可
以看到增长的过程将有着更复杂的特征
4.4.3 三项技术产品所构成的系统动态特征和动态过程
在生态学中广泛应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 这在经济学也得到了逐步的应用所以
论文用模拟的方法分析以技术推动为基础的增长过程
117
情形一 技术之间完全竞争关系初始是两项技术在某个时刻如同基因突变而
形成一项新的技术这样整个系统由三相技术构成这种模式实际上也就是以产品
多样化为特征的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过程对于这个过程在增长理论中被设定为平
稳过程但对于这样一个最简单的模型,
1
( )
n
i i i i j j
j
x xc a x
=
& = +å i, j = 1,2,3.
May 和Leonard 在1975 年曾经研究了纯竞争的三种群模型陈兰荪1988 18
其中12 23 31 13 21 32 1, 1, 1,2,3; 1; 1 i ii c = a = - i = a = a = a = a ¹ a = a = a = b ¹ 在这种对称性质
的特殊设定下存在着多个平衡点其中三种群的平衡点(1,1,1)/(1 ) c E +a + b 系统
的平稳性结论是1 a + b < 2时均衡点是局部稳定的2 a + b = 2时任何一
个大于0 的初始值最终系统都会趋于三维空间平面1 2 3 x + x + x = 1 3 a + b > 2时
再附加设定0 < a< 1< b 同样内部存在的唯一均衡点而除了该点外在3 维空间
中所有轨道都在极限集内出现极限环对于非对称竞争模型中出现极限环的可能
性更大同时也可能出现奇怪吸引子混沌解混沌解已经被Vance 在1978 年
得到
求显示解比较复杂 我们主要用一些参数来模拟这个过程对于趋于三维平面解
整体最终趋于平稳状态是显然的而对于第一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我们选择性地进
行模拟先取参数分别为0.8 1.1 和初值为0.6 0.3 0.02 整个过程模拟的结果
如图4.1 所示在最上面的线是三个变量的算术和简单认为系统的容量可以用它们
相加之和表示可以看到整个变化过程是不平稳的而对于在初始状态最强大数目
最多的种群变化最为独特随着新的种群出现它刚开始会增加不像初始处于中间
状态的种群逐步趋向灭绝但初始最强大的种群还是最终的会在经历高峰之后趋向灭
绝新的种群变动过程类似于Logistic 曲线而总和曲线则出现反复变动这也在一
定程度上印证了增长过程往往是振荡过程而对于第三种情形动态过程来得更为有
意思模拟参数0.9 1.5 初值为1.5 1.2 0.2 的系统特征结果在图4.2 中在这
种设定下变化过程更为复杂除了初始处于最优状态的群体出现简单的减少直至灭绝
外另外两种群都出现振荡的变化当然总和也出现了变化过程
这样可以看到种群变化不是简单的平稳过程 特别考虑到新的种群出现的不规则
特征那么作为整体系统的容量也将会有着更多的变动
118
图 4.1 三种群的竞争的过程
图 4.2 三种群的竞争替代过程描述
情形二 初始时刻两项技术产品类似于两种群构成一个系统分别设定为
技术1 和技术2 这两项技术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技术这样可以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
是互惠共存的在某个时刻系统再引入一项技术技术3 这项技术可以是不同类型
的那么这时候和技术1 和2 之间主要是互惠共存的但更多的时候就象创造性
119
破坏 思路一样主要是竞争和替代关系主要考虑新引入的技术3 它的产生过
程如同基因突变一旦引入新的技术而这项技术和技术2 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比
如是同一类型的或完全是比较高质量的同种技术技术3 和技术2 主要的关系是竞争
替代关系而且新出现的技术3 比技术2 具有优势优势可以体现为更高的内禀增长
速度更多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上技术3 存在着替代技术2 的可能和态势当
然最直接和容易处理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捕食者捕食物这种设定下技
术2 就像一种诱饵既有的市场份额越大新的技术3 的存在空间越大正如河床越
大后面的洪水来得越快这表明技术2 作为一种被捕食者已经开拓的市场对后续的
相类似的技术有正面的作用但后续的技术的出现和不断的扩张会逐步的减少技术2
的生存空间技术2 属于被破坏的技术很可能会被完全替代和灭绝再考
虑新创造的技术3 和技术1 之间的关系由于技术2 和技术3 类似一般而言可
以根据传递特征规律得到技术3 和技术1 简单化为同一关系也就是互惠共存关

这时三种群构成的动力系统方程可以表示为 x&i = xiFi ( x1 ,x2 ,x3),i = 1,2,3 其中
12 1 2 21 2 1 13 1 3 31 3 1 / 0, / 0, / 0, / 0, / 0 ii i i a = ¶F ¶x < a = ¶F ¶x > a = ¶F ¶x > a = ¶F ¶x > a = ¶F ¶x >
23 2 3 32 3 2 a = ¶F /¶x < 0,a = ¶F /¶x > 0 在这种表达式中也设定了没有功能反应种群是
密度制约的可以用线性逼近
对于这样一个系统的特征 可以看到在一定条件下被捕食的群体可能被灭绝而
新的有捕食者地位的种群逐渐从小扩展逐步替代被灭绝种群的生存空间同样这个
过程往往得经历一段时间用一些特殊的数值模拟出整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对于既有
的两种群初值的选定方法是在两种群状况下模拟整个过程得到稳定情形下各自
的值然后在稳定状况下引入一个极小的第三种种群的初值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很
有意思的是在这种特殊设定下整个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回调过程主要出现在被捕食
者趋近于被灭绝的时候这可能表明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多样性是重要的就经济上
而言可以这样认为过度集中所形成垄断对于整体经济不利这时引入新的产品会促
进整体经济增长一般的在这个时候也很有可能出现新的产品也形成新一轮的增
长构成新的周期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GPT的具体过程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
可以看到这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也并不是平稳的过程新的大的技术进步促进增
长的过程也伴随着波动和振荡特别的新出现大的技术进步也意味着新的一轮振荡开
120

情形三 捕食系统既有的两种群是竞争关系新出现的种群以这两种群为食物
体现在增长过程中可以表示为新出现的技术替代既有的两种技术可以看到这个过
程可能出现混沌解简单的用数值方法进行模拟可以得到图4.4 在图形中可以看到
整个过程是动荡的过程而简单相加所得的种群数目之和也同样的出现振荡过程
图 4.3 三种群呈现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动态变换过程
图 4.4 捕食者竞争者多重关系的动态振荡过程
注 其中最上面的一条曲线是其他3 条曲线的算术和
121
图 4.5 三种群的混沌解
4.3.4 短期冲击与长期趋势关系环境和系统的解释
在周期性增长的分析框架下 经济增长和周期都是同一个过程动态增长过程中
包涵了波动严格地说这种波动不等同于周期波动经济学涉及的周期都不是严格
意义上的周期但这解释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周期的原因和作用方式而没有说
明波动对增长的作用
在生态学上可以这样说明短期波动对增长的影响 如果这种波动的幅度很小那
么可以等同考虑环境污染对物种的影响而如果这种冲击很大则可以近似地认为这
种冲击改变了生态系统系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对于程度较小的环境污染 可能会部分改变生态变迁过程对部分种群生长产生
负面作用和影响但也有可能的是某些种群恰好能从中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也有可
能在经历了短暂的环境污染后种群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所以总体而言很难断定
程度很小的污染对整个过程的影响但从简单的个体生长过程中或许能得到一定的启
示对于个体的成长而言一定时期小的冲击有利于长远的增长由于这些小的外部
冲击可以促使个体形成抗干扰的能力在大的冲击来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从人体而
言小病似乎对人体没有什么太大的损伤反而可能有利于机体免疫能力形成
但这种分析不适于大的冲击 一旦这种冲击很大大至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时候
会有着改变长期趋势的可能在生态学中大环境的根本改变曾经使得极为强盛的恐
龙灭绝生态系统的破坏可以使得整个生态圈的种群几乎受到损伤那么负面影响是
显然的在经济学中同样的可以看到类似的例子大萧条和石油危机这些
大的冲击改变了整个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轨道也就是改变了整个趋势Person 1989
19 的分析就表明这两个特殊的冲击改变了整个经济增长趋势具有结构变换效应同
样的是主要具有正面效应的技术上的创造性破坏也可以改变整个趋势原来处
于平缓的循环流转在新的突破型技术创新推动下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趋势
122
所以大致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结论 不能认为长期的增长和短期的波动冲击是
分离的更可能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本身是同一个经济动态过程的两个内在相联
方面
4.4 经验分析
用美国的数据来尝试解释周期性增长或不规则的经济增长过程 选取美国进行分
析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首先分析各年度GDP 增长速度也就
是基本的增长率对于GDP 的增长有着两种衡量方法现值和调整后的增长现值
就是用当年价格所核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并在此基础上和上一期的总值相比而得
到相对变化速度而调整的GDP 主要要排出价格因素在美国的数据中主要是用1996
年的价格来衡量在图4.6 中可以看到现值增长速度g 在1930 年到1945 年中出现
了大的波动到1952 年左右出现明显地反弹了波动而此后到1980 年前速度在加快
在1980 年后速度趋缓而排除价格因素后调整后的增长速度g_ad 波动来得更
为明显和频繁在这特别考虑用非参数的kernel 估计来平滑增长速度在TSP 中软件
自动选择的带宽bandwidth 中参数的数目k 分别为28.05 和22.35 经过这种处理
后整个增长过程在图中表现为实线所连相对而言现值衡量的增长速度相对平稳
但从直观上看有着明显的结构变换体现为1980 年后速度递减而经过调整的增长
速度更突出呈现出上下波动特征但这种上下波动不能等同于数学上或物理上的周
期因为它的变动规律并不完全规则从这种简单地处理和直观上可以大致认为经济
增长过程包括了波动过程两者紧密相连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并不是确定的即使
是经过了kernel 平滑处理也很难认为长期趋势是确定的而来回振荡和波动更为直

1930 1935 1940 1945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
-10
0
10
20
30
g x year Kernel k=28.05
1930 1935 1940 1945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10
0
10
20
g_ad x year Kernel k=22.35
图 4.6 美国GDP 增长速度1930 2002
数据来源 www.nber.org
123
用季度的数据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的特征 这时数据的区间从1947 年第二季度到
2003 年第三季度在图4.7 中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同样的波动特
征和所具有的部分特征更加明显未经价格调整的现值增长速度平滑后出现明显的速
度变化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增长速度来回摆动过程更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两变量的
调整数目大致为8 9 年
195000 195500 196000 196500 197000 197500 198000 198500 199000 199500 200000
0
10
20
g_qua_cu x quar Kernel k=36.36
195000 195500 196000 196500 197000 197500 198000 198500 199000 199500 200000
-10
0
10
g_qua_ad x quar Kernel k=31.88
图 4.7 美国季度增长速度1947.2 2003.3
数据来源 www.nber.org
同样可以直接考虑各经济变量的总量特征 分别考虑这些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
现值的GDP GDP_CU 和调整后的GDP GDP_AD 生产指数(IP) 就业总量(Emp)
商品销售量(Sales)和实际收入(Income) 直观中可以看到除了现值的GDP 呈现的是
抛物线增长过程外其他变量在增长过程中都大致出现了结构的变换这种变换体现
为增长速度发生变换和数值的绝对意义上的下调大体上看1970 年以前是一种增长
过程1970 年到1990 年是一种增长过程1992 年以后又是一种增长过程对于1970
年左右发生的变化确实可以认为石油危机和1930 年左右的大萧条少数几
个大的短期冲击具有长期的影响短期冲击是否具有长期效应的关键取决于是否影响
或改变了系统结构所以是否有着结构变换是分析增长过程所必需注意的结构变换
往往也意味着增长过程的改变可能的是原有的增长过程结束新的一轮增长即将
开始这种结构变换在计量上也引起了特别的关注一旦存在结构变换如果不加以
注意很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对于时间系列而言可能将一个非平稳的过程视为
平稳过程进行回归处理也可能得到各项指标都显著通过检验的回归方程但实际上
是错误的从而得到虚假的结论
124
195000 196000 197000 198000 199000 200000
2500
5000
7500
10000
GDP_CU x quar Kernel k=22.42
195000 196000 197000 198000 199000 200000
2500
5000
7500
10000
GDP_AD x quar Kernel k=48.48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5
50
75
100
IP x Year Kernel k=58.0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50000
75000
1e5
1.25e5
Emp x Year Kernel k=58.0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5e5
5e5
7.5e5
Sales x Year Kernel k=46.0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0
4000
6000
Income x Year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5e5
5e5
7.5e5
Sales x Obs x Year Kernel k=108.94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00
4000
6000
Income x Obs x Year Kernel k=132.41
图 4.8 总量变动过程GDP 为季度和其他变量月度数据46.1 03.8/9
数据来源 www.nber.org
对于美国的专利申请(patent_app)和授予(patent_grant)数据1790/1840 2001 年
同样呈现了波动中增长特征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这些指标的增长速度在加快
为了更清楚地显示和后续的对应数据处理对1930 年以后的专利申请和授予单独用
图形图4.8 表示大致上也可以看到专利的数量无论在申请还是授予都随着整
个增长的波动而对应的有着波动也很有可能的存在着结构的变换
125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1e5
2e5
3e5
Patent_app x year Kernel k=65.14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50000
1e5
1.5e5
Patent_grant x year Kernel k=54.88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1e5
2e5
3e5
patent_app x year Kernel k=5.16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50000
1e5
1.5e5
patent_grant x year Kernel k=20.19
图 4.9 美国专利数目的变化1790 2001
数据来源 美国专利和商标局www.uspto.gov
同时研发经费也可以看作推动技术创新的一个指标 在研发经费中有两种度量方
法其一是政府投入其二是公司投入然后作为它们的总和则是社会的研发投入
对于每一种度量和指标分别有着现值和经1996 年价格调整后的数据类似的可以看
到研发投入具有波动特征总量的指标没有经过调整时明显存在结构变换1955
年到70 年代中后期速度比较缓慢然后加速到了90 年代后出现回调然后再急剧
加速相对而言经价格调整后的研发总投入来得更为平缓特别的似乎存在着这
么一个调整过程70 年代到80 年代只是一个短暂的冲击再90 年代以后回到正常速
度政府的研发投入波动来得更大主要是回调过程来得更为普遍而公司的研发投
入符合波动增长特征同样的有着结构变换特征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50000
1e5
1.5e5
2e5 rd_cu x year Kernel k=19.14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50000
1e5
1.5e5
2e5 rd_ad x year Kernel k=6.0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10000
20000
30000
rd_fe_cu x year Kernel k=18.59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rd_fe_ad x year Kernel k=19.14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50000
1e5
1.5e5
rd_com_cu x year Kernel k=19.14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50000
1e5
1.5e5
rd_com_ad x year Kernel k=19.14
图 4.10 美国的研发R&D 支出1955 1999
数据来源 美国国家自然基金www.nsf.org
126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0
.2
.4 g_rd x year Kernel k=17.94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0
.2
.4
g_rd_a x year Kernel k=7.08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0
.25
.5 g_rd_fe x year Kernel k=8.83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0
.25
.5
g_rd_fe_ad x year Kernel k=8.79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1
.2
.3 g_rd_com x year Kernel k=4.56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0
.1
.2
.3
g_rd_com_ad x year Kernel k=4.23
图 4.11 美国研发支出增长速度1955 1999
数据来源 www.nsf.org
研发支出的增长速度变动在图 4.10 和4.11 和中可以看到呈现更强的波动特征
对于技术创新所形成的 创造性破坏一般很难直接衡量所以从可获得的数据
和指标考虑只能选择具有一定替代功能的指标来衡量在这主要用研发经费和专利
数目来衡量对于这些指标则存在多种选择可以选择现值也可以选择调整后的值
可以选择绝对值也可以选择指标的对数值可以选择增量也可以选择增长速度可以
选择当期值也可以选择时间的领先或滞后值对于这种多项选择论文采取的准则是
在不考虑结构变换的时候尽量采用增长速度因为这个指标是我们所直接关注的
而对于时间的领先和滞后不同指标的选取等主要依据数据开采的方法获得而
在现值和调整值上的选择上主要采用调整值因为尽管现值反应了很多真实信息但
同时可能蕴涵了过多的价格信息不排除价格因素可能使得所研究的两个或更多变量
之间所得出的显著关系更多的是由价格因素所形成
数据 开采(1955-1999 年)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增长速度和领先一期的公司研发
支出的增长速度调整后的值及滞后3 期的专利授予速度最具有强的关联这样也
就可以将增长速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领先一期的公司研发支出增长速度和滞后三期的
专利授予增长速度做解释变量从而得出回归结果这种结果表明专利要经过3 年之
后才对增长产生显著的作用在研发支出上主要是公司的研发支出对增长有作用但
这种作用似乎是反向的公司的研发支出根据已经发生过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进行适
应性的调整同时滞后的专利速度和研发支出的增长速度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127
G_AD= 2.274+ 16.242G_RD_CAI + 5.2E(-2)G_PA_G_3
(3.613, .629) (1.758, 9.239) (2.221,0.023)
R=.426 R2 =.181 A- R2 =.138 F=4.26 DW=1.537
其中回归方程的拟合系数下面第一个估计参数是变量的显著性系数 t 而第二个
为方差
YEAR
.
2000.00
1997.00
1994.00
1991.00
1988.00
1985.00
1982.00
1979.00
1976.00
1973.00
1970.00
1967.00
1964.00
1961.00
1958.00
1955.00
60
40
20
0
-20
-40
G_AD
G_RD_CA1
G_PA_G_3
图 4.12 回归方程的诊断
对于当年调整后的增长速度和研发支出及专利授予增长速度 回归结果表明这种
关系很差尽管公司研发支出的增长速度在变量上显著但从方程拟合而言拟合度
几乎为0 而专利授予增长速度的变量显著性系数很低方程拟合度为负
4.5 结论
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技术推动的增长过程可以等同于生态学的变化过程 应用
生态学的结论而将物种类似看作技术或产品可以看到这个进化过程也可以等同于
经济增长过程这个动态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平稳过程创造性破坏无论是创造还
是破坏更多的是渐进过程同时直接有产生结构转换而且即使这个过程能够达到
定点状态并且是稳定的但对于有创造性破坏效应的新的创造产生也可能是随机的
新的物种受到基因突变和新的产品获得研发成功将会开始新的一轮增长过程这样整
个过程会呈现周期性增长特征既有的研究对于获得研发成功的概率做了太强的人为
设定一般设定为Possion 过程但事实上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在生态学上往往可视
为基因或种群突变的过程很难认为这种突变是平稳的同时即使假设突
变是平稳的新出现的物种和种群在与生态系统已经存在的物种和种群的多重相
128
互作用也会使得整个变迁过程具有复杂的特征
在多部门熊彼特增长模型中 对产品技术之间的作用所作的设定过于简单
在一般的多部门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中新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是互补的这在生态学中
看来是不恰当的这种过于简单的设定也与实际经济有所不符论文考察了该设定的
真实性实际上也强调了创造性破坏过程中不同技术和产品所可能的不同变化过程
新出现的产品和技术类似与种群物种与种群物种之间的关系而他们的关系
并不是简单及时和马山完成替代或补充的更为现实的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多层次
的关联不同的关联有着不同的动态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周期性的波动几乎是必然
的一般的经济增长理论忽略了新创造产品和技术和经济系统已经存在的产品和技术
之间的多重关系在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创造和破坏的作用也存在着
多重形式并且是逐步实现的周期性增长往往就出现在这个过程之中
美国的数据部分印证了这个结论 从美国的经济增长过程看并没有出现完全固
定的增长速度确定性的增长路径确实没有出现相反反复波动成为经济增长过程
中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作为增长动力的技术变量研发支出和专利同样呈现出波动
与增长交替的过程更进一步的这些变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关联研发支出对增长
速度的影响滞后一期而专利的授予变化率则要经过3 年后才发生作用部分地可以
认为这个指标具有领先意义技术上的创造性破坏和本身的波动使得经济的动态过程
呈现的是周期性增长过程增长和波动同属于一个动态过程
本章注释
1 Kydland ,Finn E,. and Edward C.Prescot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1982,Vol50,No6:1345-1369
2 Aghion,P., Peter Howitt.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Cambridge.MIT Press. 1998
3 Shiefer,Andrei.Implementation Cycl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Vol
94:1163-90
4 Francois,Patrick, Huw Lioyd-Ellis.Animal Spirits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Vol 93,No3:530-550
5 Matsuyama, Kiminori. Growing Through Cycyles.Econometrica,1999,Vol
67,No2:335-347
6 Evans, George W., Seppo Honkapohja, and Paul Romer. Growth Cycl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 Vol 88 No 3:495-516
129
7,8 Helpman, Elhanan .,and Trajtenberg,Manuel.A Time to Sow and a Timr to
Reap:Growth Based on General Technologies.Centre for Economc Research
Policy,Working Paper no 1080,1994 .in Elhanan Helpman.ed.,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and Economic Growth ,MA:MIT Press,1998:55-83.
9 Cheng, Leonard K.,and Elias Dinopoulos.A Multisectoral General Model of
Schumpeterican Growth and Fluctua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96,20:905-923
10 Aghion,P., Peter Howitt.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Cambridge.MIT Press. 1998
11 Angeletos,George-Marios and Laurent E.calvet. Incomplete Markets, Growth ,and
the Business Cycles.M.I.T working paper,2001
12 Angeletos,George-Marios and Laurent E.calvet. Idiosyncratic Production
Risk,Growth and the Business Cycle. MIT and HIR Working Paper,2003
13 Heaton ,John., and Deborah J.Lucas.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Incomplete Markets
on Risk Sharing and Asset Pric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Vol
104,No3:443-488
14 张大勇姜新华.竞争理论理论生态学研究张大勇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
15 17 18 陈兰荪数学生态学模型与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8
16 陈兰荪陈键非线性生物动力系统科学出版社1993
19 Perron,Pierre.The Great Crash, the Oil Price Shock and the Unit Root
Hypothesis.Econometrica,1989,Vol 57,No6:1361-1401
130
5 创造性破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5.1 引言
中国经济增长引起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兴趣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
不仅可以研究它在历史上的曾经的辉煌和近代的衰败也可以集中研究进近几十年来
发生的变化不仅研究的内容广泛而且它的变化也对全球经济格局有所影响所以
对中国经济研究的兴趣在不断增加
中国在近一个世纪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政治体制的变迁成为主线在制度变迁
过程中也对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论文主要分析1949 年以后的经济增长过程主要
的原因在于很难得到1949 年以前相统一的数据也就无法比较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
的经济增长更何况在1949 年以前中国主要处于政治的动荡和外部入侵当中相比
而言在1949 年以后整个政治框架保持得比较完整尽管在体制上也同样出现了很
大的变化特别有经济意义的步骤是在20 世纪80 年代左右正是这个历史时点中国
实施了改革开放策略从经济上说是逐步调整到真实的经济运行轨道当然这个过程
主要强调了中国的中庸思想的精髓稳定采取的方式是渐进式的改革过程
从初始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逐步过渡商品经济最后才认可市场经济也正是在这种
逐步回归到正常的经济步骤中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并且也引起了研究人员更
多关注
Chow 1993 1 比较早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问题他对中国1952 年以来的经济
增长做了定量分析他做该项研究的时候中国经济运行的数据比现在更为缺乏而
且可比性更差所以他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对经济数据进行整理他测算了国民收入帐
户数据在此基础上再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和部门的生产函数进行了估
计和拟合他的研究表明建国以来中国经济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是截至1990 年
左右平均为每年6 而其中的4.5 归结于资本的增加不同于一般发达国家增长
模式的是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他的观点是计划经济一般无法
促进技术进步随着改革的深入寻求利润的企业家将可能会促进技术进步认为这
是一个有待研究的方向应该说他的研究主要是对建国初期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
客观地评估并得到了一些反思所幸的是他所说的计划经济逐渐淡出中国经济体制
Young 2003 2 的研究也显得相当有意思他的研究区间是1978 1998 年
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增长他的研究重点是要解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所形
131
成的原因 而且对中国官方的平均每年大概8%的增长速度进行再度衡量与修正特
别关注生产效率是否提高提高的原因所在整体看他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持有
一种怀疑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可以从黄金Gold 般的辉煌转变成为一
般金属Base Metal 般的平常而没有特别惊人之处也就是认为并不值得特别骄
傲中国经济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并没有什么惊人的地方他主要他尝试了对
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进行调整并用最简单的方法对多要素生产率TFP 进行估算
所涉及的指标包括产出人力资本劳动力物资资本和要素份额等他所做的调整
主要是分解官方7.8 的年均增长主要归结于哪些因素他认为很大部分要归结于
物价因素还包括社会的参与程度的提高教育入学率资本投资和劳动力从农业的
转移等实际上他的分析也主要是针对非农业部门的核算对数据进行调整后得出
的结论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表面数据那么令人吃惊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
展在最后对于潜在的研究方向中则特出了一个特别的观点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
家可能农业土地和农民可能对经济增长做了更大的贡献
在这些研究中大体上都反应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 在高增长的背后找到了一
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确实的这也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保持谨慎乐观的评价
确实地 应该在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度增长的同时保持谨慎和冷静持有乐观的
预期在于长期看中国经济还有着很大的增长潜力一个最为直观的原因是中国人具
有比较高的智慧而当前的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所以类似于收敛假设中国还远离
其均衡水平而还能够有着比较长和强有力的增长过程而应该保持谨慎的原因在于中
国存在太多的问题比如体制上转轨还存在一个过程差距扩大政府的宏观调控能
力有限金融业的脆弱农业的落后人口基数巨大多带来的就业压力甚至是国家
领土上的安定等因素都可能改变这个增长过程而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失控都会给增长
带来不确定因素特别应关注的就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看也存在着不容乐观的因
素其中就包括在高的经济增过程中技术进步的贡献不足问题创新能力差这表明
当前快速度的经济增长在后劲上有所不足如果说持久的增长过程应该是创造性破坏
的过程那么就可以考虑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创造性破坏程度从而判别增长的过
程特征和发展空间
5.2 创造性破坏与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应该也可以认为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但相对而言这种创造性破
坏的程度还不是很强
132
中国经济的增长过程也同样有着新老更替的特征 新技术和产品不断出现是在现
实生活中所能体验到的而且不断地有新技术涌现有着更多产品可供选择可以说
这个过程也可以认为是创新的过程尽管部分地更应该归结于技术的扩散在新技
术和产品的应用背后也可以看到有着相当多的技术和产品不再出现在经济系统之中
而只是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或者占据的市场越来越少所以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的
过程中破坏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在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替过程之
中性能更高甚至是价格更低的产品占据着更广阔的市场而且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当
前的产品不会被更有潜力的产品所替代整个增长过程也就是这样一个创造性破坏的
过程尽管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归结于对外部技术的吸收和资本的
积累但创造性破坏的成分越来越大也只有这种方式才能真正构筑长期和持久的经
济增长
这种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内在地包含在中国经济的增长过程当中 显然这很难直
接显现在平常的统计数据当中就国民经济核算看来GDP 和由此导出的增长速度很
难反映出质量提高程度也很难衡量出产品更替的过程所以在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
的数量评价中往往就会出现系统的偏差但也不容忽视的是创造性破坏的程度还远
远不足在20 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更多的是通过资本积累劳动力的转移
等方式实现的相比而言技术进步的贡献和力度有所不足这也恰好是值得关注的
问题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特别是熊彼特增长模型中所强调的是技术创新活和创
造性破坏而这却没有构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所以中国当前的增长模式下具
有的潜力和后劲是值得注意的客观地说近代中国经济由于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
所以发展水平比较低也就能象新古典模型所假设的那样存在收敛趋势由
于初始发展水平较低所以能有着更快的增长速度但未必能有着持久的经济增长
原因在于可能更多的是俱乐部收敛或条件收敛在这关键问题是中国经
济在收敛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在提高自身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而这只有通过技术
创新来实现只有在吸收别国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以创造从而获得创造性破坏
效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持久的增长这并不是否定通过资本积累方式获得增长的过
程客观地说资本积累往往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准备阶段而最终才能到达以创新
和创造性破坏位主要特征的持久增长这种观点也见于Herber Giersch 1984 3 和
Matsuyama 1999 4 实际上对东南亚的发展和增长过程的评价中也同样存在类似
的观点但必须注意的是以资本积累为主要形式的增长未必必然导致熊彼特创造性
破坏为特征的持久经济增长过程前者在数学上说来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能否从简单的资本积累逐渐过渡到技术研发创新阶段是经济增长保持持久的关键
133
而且在初始阶段可能更多地采用技术引进模式 但必须从技术引进过渡到自身对原创
性技术的开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拓展自身潜力提高所谓的定点状态的
水平实际上也就是增长的空间
这样一个直接的启示是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要强化技术创新力度即使在
技术引进过程中也同样得注意在技术吸收得同时要有所创造否则只能获得一些扩
散效应而不足以造成创造性破坏效应也就不足于真正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空
间更难以支撑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自身地位的目标更现实地看如果无法
实现从资本积累模式向技术创新方式跳跃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值得担忧客观
说中国的增长模式和东南亚国家的增长模式很相似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达到增长
的目的而且在技术上主要是通过引进方式实现增长而不是技术创新中国要避免
重走这些国家的老路就必须早日开始转换经济增长模式市场换技术看来并不能算成
功的模式通过开放市场在短期内能够有着扩大就业和丰富市场等效应但未必能够
换得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应该更多地考虑提升自己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
从中国的历史看对于技术创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就当前看也同样存在类似的
问题中国人的智力水平毫无疑问很高但对商业的不重视对企业家的排斥和制度
上的缺陷使得整体创新能力不足而这却是中国经济要获得持久增长所应该解决的
关系到长期中是否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5.3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 破坏效应与收入差距
由于增长过程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社会获得增长的收益的同时也是有代价的
有得必有失获得收益的一方是充当创造性角色创新的主体而承担着负面
后果的是被破坏的一方这种得失的更替可以很明显的体现在中国进几十年来的增长
过程当中破产的企业和失去工作的劳动者
破产的主要是中小企业 也不乏大企业中小企业的破产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引
起学术上的关注部分的原因是没有很恰当的统计数据而这个内在的原因是对中小
企业的忽视和对主要是以私有经济为主的经济成分在潜在意识上的不懈当然部分原
因是客观的中小企业繁多难以直接衡量但实际上这些中小企业的破产是客观
存在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几年中乡镇企业更多的应该归为
小规模的私营经济曾经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很大的相当的份额和具备了相当的影
响虽然没有数据衡量这些企业的确切规模和技术水平但在直观上这些企业在改
革过程中曾经有着自己的立足之地但就当前看来这些企业终究主要地还是成为历
134
史 目前似乎很难认为这种经济在当前的经济体系中有多大的重要性更客观地说
他们更多地被退化了他们的技术程度规模和机制等注定了他们只能在改革的过程
中充当夹缝丛生的角色而当前他们更多地不再存在于经济体系之中
同样的 破产的命运也存在于历来受到政府重视和保护的国有企业身上国有企
业的破产几乎是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无可回避和否定的现实部分的原因是机制上
的部分是技术上的在技术上很难跟上技术的创造性步伐所以在国门逐步
开放的整体环境下所拥有的技术和产品只能和外部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终随着竞争
越来越激烈这些国有企业所能够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生存空间降低很大一
部分企业只好被退化和破产这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必然同时也是代价只不
过国有企业似乎更多的是充当了被破坏和退化的角色而没有担当创造性角色
以此对应的 失去工作或既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地位的也就主要是这两种群体
了对于这些曾经从事小规模的乡镇企业的创业者而言如果没有在获得一定经济地
位和基础之后不断增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适当吸收和利用新的技术那么在此后
的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属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空间确实是越来越小更多的乡镇企
业主丧失了自己的位置和生存空间部分则实现了自身的转换和升级同样的在经
济生活中体会相当深刻的是原先在国有企业的工人待岗和下岗职工是中国
经济发展过程中独创的名词而且也给整个经济生活带来了确实的冲击其中最为痛
苦的正是这些原先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工人随着企业的破产他们最终丧失了工作机
会这些群体在高增长所面临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看是似乎很令人费解的在中国
经济有着黄金般的增长的同时却有如此多的群体处于不利的处境应该说他们是
改革过程中的牺牲品原因包括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的原因是国有企业机
制和技术上的原因导致了企业破产主观上的原因是他们也在这种制度条件下逐
渐丧失了生存能力面对新的技术要求无法很好地适应新的技能要求
在这个 破坏的过程中有所费解的是对农业和农民的关注来得少得多可能的
原因是农业和农民在1984 年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已经逐步退出了经济生活的中心
当然不能说是农业和农民不重要或问题已经解决只是可能他们是劣势群体而且在
农业内部确实的由于土地不可转移和农业领域机会相对缺乏所以在农业领域的
破坏效应不算很强作为对应的是该领域和该领域的主体农民的增长幅度
有限似乎印证了这么一个规律得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得到越少失去的
也越少农业和农民实施创造性的机会和活动相对缺乏所以收入差距的程度有限
但可以意料的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将扩大
引起各方关注更多的是区域之间的差距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高速
135
增长的同时 区域之间的差距整体是扩大的最为突出的是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差距
也可以说中西部是为东部的发展做了贡献主要包括东部在改革的进程中曾经获得了
更优惠的政策以此相对的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力资本和天然资源等但这也确实是
难以更改的经济趋势东部更多的是受天然的自然条件可以看到东部地区靠近海
而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正是离这些地方更为接近也就是跟世界的接触更广泛和更容
易有着更好的发展条件所以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就中国的格局看来东部更多
的是充当了创造性角色而中西部则为破坏角度随着整体经济的增长可
以预测到的是两者之间的差距也会扩大除非东部自身原因而错失技术上的在位优势
而不进行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的努力一般而言这个振荡扩大的过程还将延续
所以对于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所存在的 破坏效应必须认识到创造性破坏
机制存在必然会给一些个人群体行业和区域等带来不利的冲击而对于政府的政
策似乎也不能指望太高毕竟这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必然对于一个政府而言没
有必要也无法改变整个经济增长的内在过程经济增长过程更多的是市场选择所
以政府所需要涉及的是保持宏观意义上的调控在笔者看来也就是维持一个公平的
竞争环境对于所存在的破坏效应必须建立的是社会保障体系保证被退化的个体
的最低生活保障这也是社会显现公平的一个途径同样也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更为
积极的措施是为退化的群体提供继续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尽可能地提高这些群体的
技能以满足新的技能需求对于区域差距更为关键的是应该提供给各区域以同样平
等的机会而对于当前比较落后的区域救济或补偿也是必要的但救济的群体主要
应界定为年轻一代的教育和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当中前者体现效率而后者更多体会
效率客观地说社会或政府能够做的主要也就是这些而很难指望政府能做的更多或
更好
本章注释
1 Chow, Gregory C.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August :810-44
2 Alwyn Young. Gold into Base Metal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Chicago: Dec 2003.
Vol. 111, Iss. 6; 1220-1261
3 Giersch,Herbert. The Age of Schumpeter. 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4 ,No 2,May, 1994:103-110
4 Matsuyama Kiminori. Growing Through Cycyles.Econometrica,1999,Vol
67,No2:335-347
136
6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创造性破坏 强调的是动态竞争过程这可以认为是对经济增长过程的恰当描
述在这个动态竞争过程中技术的创造推动着经济不断增长而推动技术创新的动
力又在于创新所能获得的垄断势力和垄断利润在动态竞争过程中创新是建立在对
既有的技术和产品的破坏基础之上的厂商新创造的技术和产品能够获得的利润也直
接破坏了在位垄断厂商的利润厂商为了获得垄断优势所进行的研发努力会考虑对手
的行为和活动也正是这种研发努力和创新活动推动着经济增长当然创造性破坏的
源于需求方面的原因是消费者总是追求更多的消费种类和更高质量的消费品喜新厌
旧也是人的本性同时更高质量的中间产品由于能有着垄断利润所以企业家会不断
谋求技术创新从而获得垄断利润
这样 创造性破坏过程也可以解释增长的动力和根源同样也可以阐释收入的差
距和增长的差异具有创造性破坏能力的主体能够在动态竞争中获得更高的收益
对于单个个体而言实现赶超相对容易但对于一个拥有高端技术的企业而言外部
的竞争对手要实现替代存在难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获得创新成功的机会
未必是均等的在技术上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和体国家企业的载体往往有着成
本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除非是自身的失误而使得企业创新能力和国家活力丧失
被替代对于外部竞争者而言一般还是很难的同样的可以看到这个动态竞争过程未
必是个平稳过程更多的是在振荡中实现的对于由创造性破坏所拉动的增长过程
用周期性增长来描述更为恰当可以看到以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动态竞争过程
可以将经济学中的微观分析方法过渡到宏观经济学研究之中可以将增长理论中的增
长的根源和增长的差异和微观意义上的收入差距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在宏观经济学
中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两分法连接为周期性增长
论文将 创造性破坏从需求和供给上分为消费导向和生产实现对于生产实现
又可以认为存在着最终产品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和中间产品实现过程对于最终产品上
的创造性破坏很难认为有着直接的增长效应但在这种设定中创造性破坏过程伴
随着既有产品价格下降过程内在的机制是创造性破坏的破坏作用驱使厂商不断进行
成本降低的努力和增长过程中的边干边学的途径而中间产品的创造性破坏则直
接提高了生产能力和效率对于创造性破坏实现的过程做了较全面的细化分析
增长的差异是在振荡中扩大的一旦创造性破坏的强度加大的时候作为创造性
的实施主体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利润会强化这种优势所体现出来的经济上的地位就
137
有着显著的不同 对于个体而言不论是直接实施创造性破坏的主体企业家还
是在创造性破坏中的作为适应者的工人或技术人员能够适应新的技术的需要则处境
一般不会被恶化部分会有所提高而对于部分个体往往可能由于无法适应新的变化
和竞争要求而处于被破坏之中这样个体和群体的差距会在新的机会中通过创
造性破坏机制而有所放大论文用物理上的一个模型进行模拟并用中国的数据大
体上印证了差距在扩大的事实并且这个过程是振荡的
对于企业和个人的载体的国家 在动态过程也存在着显著的增长差异论文用历
史的分析方法阐述了领先国家的更替过程也就是验证增长理论中关键设定在位
的垄断者是否具有在位的成本优势从长期看领先国家是在更替的成败几乎是由
技术上的创造性破坏能力决定的但在短期看被替代的可能性并不大领先国家在
技术上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对领先国变迁过程的历史分析取得领先优势或丧失领先
优势都决定于技术的创新能力外部因素只是加速或延缓这个过程中国曾经有着领
先优势但由于在近代历史中没有形成创新机制而远远落后于世界同样值得注意
的是尽管在开放市场和技术模仿为形式的增长过程中增长速度很高但技术的创
新能力没有完全形成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这不利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在生物
技术上下一阶段可能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的主要载体全球的创新能力比较分
析中表明当前在经济和技术创新能力占据领先地位的国家在该方面的竞争优势更加
明显而中国在生物技术上的创新能力差距更大竞争能力较差
对创造性破坏所形成的经济增长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 经济增长一般而言是在
波动中实现的很难认为是一般假设中的稳定或确定性的增长过程论文用生态学的
一些结论探讨了技术的创造性破坏在推动增长过程中所具有的波动特征既有的分析
部分忽略了生态学中的根源而对于跨学科的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和帮助生态学研
究强调了种群和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对竞争的类型做了详细分析这在经济学中有
所忽略在多部门的熊彼特增长模型中对技术之间做了简单的互补设定论文
对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做了进一步分析在论文中可以看到产品和技术之间也存在
生态学上的复杂关联新的技术和产品和既有的技术和产品不但存在破坏的替代
作用也同时存在互补寄生和共存等多重关系这些关系在既有的文献
中有所忽略而恰好是这些复杂的关系可以导致增长的周期过程论文主要采用了数
值模拟的方法考察创造性破坏所形成的周期增长过程并用美国的数据大体上印证了
增长过程中伴随者周期的结论认为周期性增长来描述这个动态过程更为恰当这样
可以看到宏观经济学中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的两分法可以在创造性破坏的思路中
有机的融合起来
138
当然论文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论文尝试对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设定进行修正
和再考察但不可避免的引入一些新的设定对于这些设定同样必须谨慎和小心
在模型中建立数量分析依赖于一些很强的设定而一旦放松这些设定又会存在难以进
一步分析的困难同样的困难在计量分析中存在对于回归论文尽量避免简单的应
用因为在很多时候很难很确定或理由充分的选择函数的形式同时对于既有的一
些指标也不一定能够恰当的代表论文研究的对象创造性破坏是个机制而很难
直接衡量这个机制本身和强度对于数据也总或多或少存在质量问题进一步的研
究方向在于对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做更细致的考察特别的这个过程一般是逐步实现
的在逐步实现中的特征进行更恰当的描述如果能有企业进出开张和破产数据
那么可以部分和直接衡量创造性破坏程度还有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是分析金
融要素和金融市场对增长过程的作用这在熊彼特本人看来是重要的以此相对应的
可以分析市场不完全特别是金融市场不完全条件下的经济增长过程
139
致 谢
应该说 增长理论是我一贯研究的领域和方向本论文衍生于硕士论文但更加
理论化探讨的问题更加深入选择这么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选题难度不言而喻随
着论文的深入难度还是超出了当初的想象特别是初始还想探讨金融市场不完全条
件下的经济增长现在看无法完成而只能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但这个问题是更
具前沿和挑战性实际上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也是对自己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既有知识
和自身能力的不断否定选择这么一个很前沿的选题之后我主要尝试采用不同的方
法包括数学历史物理学甚至是生态学而对我原先的统计方法和经济学的既
有理论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尽管博士三年间我很多时间是在数学系与数学和统计的博
士和硕士一起听课中度过的而经济学和统计学则是本科就开始学习了实事求是地
说在完成博士论文过程中更多的是在怀疑中度过的我自己更多地认为是发现了
问题和一些理论上的缺陷而对于经济学更多地抱有一种怀疑态度如果说这是一
种探索那么我更多地体会到的是自己的无知全然没有当初完成硕士论文时那种坦
然或许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与自身的能力不匹配
但无论如何 博士论文还是告一段落了当初正是张培刚先生所勉励的那样论
文是做不完的这也构成了我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和结束这篇论文的借口和安慰所以
在这得感谢张老师对我的指导和鼓励选择这么一个题目也跟张老师有着直接的关联
同时进行历史分析也是受到张老师的启发尽管我对历史和经济学的把握还远远不及
张老师张老师做事情的认真程度以至于我不敢轻易将论文给他修改这也确实是我
深感惭愧之处无论如何有幸得到张老师的教诲也是一种难得的荣幸张老师总是
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分析问题他极大提升了我看问题的深度和开阔了分析问题的视
野而张老师的为人和对社会的豁达也值得我学习谭老师则给了不少鼓舞同样对
我的生活给予诸多照顾张娟则在我收集资料和生活上提供了不少帮助我对他们一
家的感激无法表达
同样让我感觉惭愧的是徐长生老师 我可能算是占据徐老师时间最多的一个从
入校之初徐老师就给了我很多指导修改论文的认真让人感动也超出一般的想象
在论文选题上则反反复复与我商讨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找他在他繁忙
的事务中确实占用了太多时间其中包括节假日同样他对我生活上给予了相当照顾
帮助我解决很多生活上的困难而且徐老师为人极为谦虚胸怀广阔时常以身作则
地教我一些为人处世的原则和人生的道理但让我很不安的是受制于自身能力我
140
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做的东西并没有达到我入学时的对自己的要求 更不足以回报徐老
师的心血
还有让我不安的是我的家人 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为我付出了很多而我
确实无以报答他们也正是我自己坚持下直接完成了所有的学位攻读而没有考虑
如何回报他们其中我早逝的母亲则更是无法回报对年迈的奶奶和父亲也似乎很难
有什么方式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我欠他们太多
也有很多人值得感谢 其中也包括我本科和硕士期间的一些老师和同学
张建华老师由于在研究方向上大致相同 所以和他也进行了不少交流交流总有
收获同样的交流体现在跨学科和跨年龄当中跨年龄的交流主要是和双学位班的同
学进行的在徐老师的安排下我当了徐老师半年的高级宏观的助教在当助教过程
中也对自己的很多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提高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同时有很多智
商很高的同学也对我的论文有所帮助跨学科的交流主要是在数学系和日常生活进行
的与数学系的老师和硕士们也有不少收获而和土木学院的龙博士进行交流则对论
文的物理模型有所帮助与我们院的博士们的交流主要是生活上的不同年龄的交流
对于自己的思想成长确实有着不小的作用
同样的 我还冒昧地请教过一些国外的教授其中包括Edward Prescott 和R.Barro
等他们有些见解对我的论文有着一定的帮助当然也有很多外籍教授在武汉传授经
济学的前沿知识包括Laffont Tirole Barro Hausman McFadden 等著名经济学家
他们开拓了我的视野
值得感谢的人太多了 只是觉得还很难感谢那么多曾经帮助过我的人因而我只
有默默记住他们并不断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只有这样才能问心无愧
141
参考文献
[1] Acemoglu, Daron . Patterns of Skill Premia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3,Vol70:
199-230.
[2] Acemoglu, Daron. Cross-Country Inequality Trends.Economic Journal, 2003, Vol113:
121-149.
[3] Acemoglu, Daron , Philippe Aghion and Gianluca Violante .Deunionization, Technical
Change, and Inequality,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2001
[4] Aghion , Philippe.,and Peter Howitt.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 1992,Vol 60,No2:323-351
[5] Aghion,P., and Peter Howitt.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Cambridge.MIT Press. 1998
[6] Aghion,P, Peter Howitt, and Violante Giovanni L.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and
Wage Inequa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2,7:315-45
[7] Aghion,P. Schumpeterican Growth and the Dynamics of Income Inequality.
Econometreica,2002,70:855-882
[8] Aghion,P , Mathias Dewartripont, Patrick Rey . Competition,Financial Discipline and
Growth.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9,66,825-52
[9] Alesiana, Alberto,and Dani Rodrik. Distributive Politics and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 Vol. 109, Iss. 2 :465-90
[10] Autor, David,H., Lawence F. Katz, and Ailan B. Krueger. Computing Inequality: Have
Computers Changed the Labor Marke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Nov 4
1169 1204
[11] Angeletos,George-Marios and Laurent E.calvet. Incomplete Markets, Growth ,and the
Business Cycles.M.I.T working paper,2001
[12] Angeletos,George-Marios and Laurent E.Calvet. Idiosyncratic Production
Risk,Growth and the Business Cycle. MIT and HIR Working Paper,2003
[13] Barro,Robert J.,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106:407-444
[14] Barro,Robert., and X.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Cambridge ,MA:MIT Press,
1995
[15] Benabou,Roland. Tax and Education Policy in a Heterogeneous-agent Economy:What
Levels of Redistribution Maximize Growth and Effeciency Econometrica,2002,Vol
142
70,No2:481-517
[16] Blanchard,Oliver Jean., and Stanley Fisher. Lectures on Macroeconomics. The M.I.T
Press,1989.
[17] Caballero,Ricaedo J.,Mohamad L.Hammour.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Institutions, Crises, and Restructuring. NBER working paper 7849, 2000
[18] Caselli,Francesco.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Vol
89,No1:78-103
[19] Castaneda, Ana, Javier Diaz-Gimenez, Jose-Victor Rios-Rull. Accounting for the U.S.
Earnings and Wealth Inequalit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Chicago: Aug 2003.
Vol. 111, Iss. 4: 818-858
[20] Chang,Fwu-rang, A.G.Maiaris.Asymypotic Growth under Uncertainty: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7, LIV,169-174
[21] Chang,Peikang.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9. 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华中工学
院出版社.1984,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2] Cheng, Leonard K.,and Elias Dinopoulos.A Multisectoral General Model of
Schumpeterican Growth and Fluctua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96,20:905-923
[23] Chow, Gregory C.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August :810-44
[24] Conlisk,John. An Aggregate Model of Technical Chang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9,Nov: 787-822
[25] Daron,Acemoglu, Simon Johanson,James A.Robinson Reversal of Fortune:
Geography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2002), Nov: 1231-1285
[26] Deissenberg, Christophe, and Jules Nyssen . A Simple Model of Schumpeterican
Growth with Complex Dyna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1998,22:247-66
[27] Dixit Avinash K. ,and Joseph E Stigler.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al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Vol 67,No3:297-308
[28] Dinopoulos Elias, and Paul Segerstorm. A Schumpeterican Model of Protection and
Relative Wag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Vol 89, No 3:450-73
143
[29] Evans, George W., Seppo Honkapohja, and Paul Romer. Growth Cycl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 Vol 88 No 3:495-516
[30] Field, Alexander J., The Most Technologically Progressive Decade of the Centu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3 No.4 ,Sep, 2003:1399-1414
[31] Francois,Patrick, and Huw Lioyd-Ellis.Animal Spirits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Vol 93,No3:530-550
[32] Giersch,Herbert. The Age of Schumpeter. 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4 ,No 2,May, 1994:103-110
[33] Gordon,Robert J. The American Business Cycle:Continuity and Change.NBER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
[34] Greasley ,David ,and Les Oxley. British Industrialization, 1815–1860: A Disaggregate
Time-Series Perspective.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37, 98–119 ,2000
[35] Grossman,Gene M. and Elhanan Helpman.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MA:MIT Press, 1991
[36] Grossman,Gene M.;and Elhanan Helpman.Quality Ladders and Product
Cycl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106:557-586
[37] Hartley, JamesE., Kevin D. Hoover and Kevin D. Salyer. Real Business Cycles: a
Reader.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8
[38] Heaton ,John., and Deborah J.Lucas.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Incomplete Markets on
Risk Sharing and Asset Pric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Vol
104,No3:443-488
[39] Helpman, Elhanan .,and Trajtenberg,Manuel.A Time to Sow and a Timr to
Reap:Growth Based on General Technologies.Centre for Economc Research
Policy,Working Paper No 1080,1994 .in Elhanan Helpman.ed.,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and Economic Growth ,MA:MIT Press,1998:55-83.
[40] Jensen,Richard , Marie Thursby. A Decision Theoretic Model of
Innovation,Technology Transfer,and Trad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7,LIV:631-47
[41] Jovanovic,Boyan, and Yaw Nyarko. 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Choice of Technology.
Econometrica, 1996,Vol 64,1299-1310
[42] Jones, Charles I.. R&D-Based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103,4:759-85
144
[43] Jones ,Charles I. Growth and Ideas. Forthingcoming in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2003
[44] Kamihigashi,Takashi.Necessity of Transversality Conditions for Infinite Horizon
Problems. Econometrica,2001, Vol69.No 4:995-1012
[45] Kortum, Samuel. Research ,Patenting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Econometrica,1997,Vol 65,No 6:1389-1419
[46] Kongsamut,Piyabha, Sergio Rebelo, and Danyang Xie.Beyond Balanced Growth.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1,68,869-882
[47] Krugman,Paul. 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Vol 99,No 31:483-500
[48] Krugman,Paul.Space:the Final Frontier.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Spring
1998,Vol 12,Issue 2:12-23
[49] Kindleberger,Chareles,P. World Economy Primacy 1500 — 1990.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50] Kirner T. andJ. Ackermann.Pattern Selection in a Cooperative Biochemical in Vitro
Amplification System: the Role of Parasite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24 2003:
539–549
[51] Kydland ,Finn E,. and Edward C.Prescot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1982,Vol50,No6:1345-1369
[52] Ladron-de-guevra,Antonio; Salvador Ortigueira ,Manuel S. Santos . A Two-Sector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with Leisur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9,66:609-31
[53] Lai, Edwin,L.C . Schumpeterican Growth with Gradual Product Obsolescence.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8,3:81-103
[54] Lands,David.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W.W.Norton&Company. (1998). 戴
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门洪华等译2001
[55] Lenski ,Richard E., Charles Ofria, Robert T. Pennock and Christoph Adami.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Complex Features . Nature ,Vol 423 , 8 May 2003 :139-145
[56] Lucas E.Robert,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Vol 22:3-42
[57] Lucas,Robert. Macroeconomic Priorit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Vol. 93, No. 1; 1-14
145
[58] Lloyd-Ellis,Huw.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 Vol89, No 1:47 78
[59] Ljungqvist,Lars and Thomas J. Sargent. Recursive Macroeconomic Theory.M.I.T
Press,2000
[60] Mankiw,Gregory N, David Romer, and David N Weil.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92,May: 407-38
[61] Matsuyama Kiminori. Growing Through Cycyles.Econometrica,1999,Vol
67,No2:335-347
[62] Meghir,Costas, Luigi Pistaferri. Income Variance Dynamics and Heterogeneity.
Econometrica, 2004, Vol. 72, Iss 1:1-32
[63] Mendez,Rodrigue.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the Rise of Inequality.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2,7:259-281
[64] Mitra Tapan, and Gerhard Sorger. Rationalizing Policy Functions by Dynamic
Optimization. Econometrica, 1999,Vol67, No 2:375-392
[65]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se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多年翻译)
[66] Ortigueira,Salvador and Manuel S.Santos.On the Speed of Convergence i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Vol 87,No 3:382-99
[67] Olley ,Steven.G , and Ariel Pakes. 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 Econometrica, 1996,Vol 64,No6:1263-1297
[68] Parker1,Geoff A., Jimmy C. Chubb1, Michael A. Ball, Guy N. Roberts1. Evolution of
Complex Life Cycles in Helminth Parasites. Nature,Vo l425,2 October 2003:480-485
[69] Perron,Pierre.The Great Crash, the Oil Price Shock and the Unit Root
Hypothesis.Econometrica,1989,Vol 57,No6:1361-1401
[70] Piketty,Thomas. Income Inequality in France, 1901-1998.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Chicago: Oct 2003. Vol. 111, Iss. 5: 1004-43
[71] Presgraves, Daven C., Lakshmi Balagopalan, Susan M. Abmayr and H. Allen Orr.
Adaptive Evolution Drives Divergence of a Hybrid Inviability Gene between Two
Species of Drosophila. Nature,Vol 423, 12,June 2003:715-720
[72] Romer, Paul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Vol 94,Vol 5:1002-1037
[73] Romer,Paul.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146
Economy.Supplement,. 1990,Vol 5,Part 2:S71-102
[74] Rostow,S.S. Theoriests of Economic Growth from David Hume to the Pres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75] Santos Manuel S. ,and Jesus Vigo-Aguiar. Analysis of a Numerical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Applied to Economic Models.Econometrica,1998,Vol
66.No2:409-426
[76] Scheinkman,Jose A, and Laurence Wiess. Borrowing Constraint and Aggregate
Economic Activity.Econometrica,1986,Vol54,No 1:23-45
[77] Schumpeter,Joseph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熊彼特(1934) 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中
译本1990
[78] Schunpeter,Joseph. Business Cycles: A Theoretical ,Historical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 Process,New York:McGraw-Hill. 1939
[79] Schumpeter,Joseph A.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1942) 熊
彼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2
[80] Schumpeter,Joseph A. Business Cycles: A Theoretical ,Historical ,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 Proces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 New York and
London ,1939
[81] Segerstrom, Paul S., Anant, T. C. A.,and Dinopoulos, Elias. A Schumpeterican Model of the
Product Life Cycl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 Vol. 80, No. 5: 1077-1091
[82] Shiefer,Andrei.Implementation Cycl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Vol
94:1163-90
[83] Shi,Shouyong. A Directed Search Model of Inequality with Heterogeneous Skills and
Skill-Biased Technolog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2,69:467-491
[84] Solow,Robert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 1956,70:65-94
[85] Stefanov, Valeri T. and Song Wang. A Note on Integrals for Birth-death
Process.Mathematical Biosciences,2000,168:161-165
[86] Stokey,Nacy L., and Robert E.Lucas,Jr with Edward C.Prescott. Recursive Methods in
Economic Dynamic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89
[87] Thompson,Peter.The Microeconomics of an R&D-Based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1,6:263-83
147
[88] Williamson, Jeffrey G.Winners and Losers Over Two Centuries of
Globaliz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9161,2002. http:// www.nber.org/ papers / w 9161
[89] Yano,Makoto. On the Stability of Von Neuann Facet and the Inefficacy of Temporary
Fiscal Policy. Econometrica,1998, Vol 66 ,No 2:427-51
[90] Young,Alwyn.Growth without Scale Effec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8,
Feb ,106,No 1:41-64
[91] Young Alwyn. Gold into Base Metal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Chicago: Dec 2003.
Vol. 111, Iss. 6; 1220-1261
[92] Yoshida ,Takehito, Laura E. Jones, Stephen P. Ellner,Gregor F. Fussmann and Nelson
G. Hairston Jr. Rapid Evolution Drives Ecological Dynamics in a Predator–Prey
System. Nature,Vol 424, 17, July 2003:303-307
[93] 陈兰荪. 数学生态学模型与研究方法. 科学出版社, 1988
[94] 陈兰荪,陈键. 非线性生物动力系统. 科学出版社, 1993
[95] 童鹰. 现代科学技术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96] 翼朝鼎.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1936(英文).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1,朱诗鳖译
[97] 张培刚. 懂得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 江汉论坛. 2001,第11 期1 4
[98] 张大勇,姜新华,竞争理论. 张大勇扽著,理论生态学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
林格出版社,2000
148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 利率差距 — —有银行中介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统计研究 2002(3) 署名单位华
中科技大学
[2] 合理化的消极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2) 署名单位华中科
技大学
[3] 创造性破坏与收入差距的振荡扩大基于中国行业工资的经验分析. 上海经济研
究2004(2) 署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4] 以外贸为主要形式的外部冲击 竞争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 经济地理2004(2) 合
作人王良健署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5]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Public Goods’ Provis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2002(5) 署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6] Lo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Case Study i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4(2)(已接收) 署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7] 铸币税与中国潜在的金融风险. 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2002 年合作人徐长

[8] 人口结构 三阶段模型与中国农村经济增长. 第二届青年经济学者论坛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