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规模经济—中国烟草发展的必由之路

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规模经济—中国烟草发展的必由之路
姓名:赵传友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臧旭恒
20040928
原 创 性 声 明
本人 郑 重 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雀转k 日期:扣}.lo,6o
关于 学 位 论 文 使 用 授 权 的声 明
本人 完 全 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声益起导师签名:娜翌丝日期:406},`D ,o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烟草 行 业 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国家本着“寓禁予征”的原则,对烟草行业实
行了严格的政府管制,自1981年对烟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来,烟草实行了“统
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专卖管理体制。在这种专卖管理体制下,烟草
行业在几乎没有竞争的环境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从1982年到2000年不到20年
的时间里,中国烟草累计实现工商税利高达10000余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财政
收入的9%,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国家实施的“统一
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专卖管理体制与“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不
协调,以及中国烟草现行流通体制等原因,中国烟草国家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已
经转变成了“地方专卖、市场分割、各成一体”的现状,全国烟草市场被人为的
封闭为各个独立的小市场,人为的限制了名牌卷烟在市场上的流通,人为的限制
了优势企业实力的壮大,烟草生产企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中国烟草无法培育出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品牌。面对外国烟草对中国烟草市场的虎视耽耽,
中国烟草进行改革已是迫在眉睫。本文正是针对中国烟草这种状况,运用规模经
济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分析了缺乏规模经济的中国烟草所面临的危机,查找了
造成中国烟草缺乏规模经济的原因,并提出了通过改革烟草现行财税体制和现行
流通体制来解决制约中国烟草形成规模经济的瓶颈问题。本文在第一章阐述了规
模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回顾了规模经济理论的演变历程,讲述了内部规模经济
的基本特性和影响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第二章分析了规模经济理论对中国烟草
的重要意义,说明缺乏规模经济的中国烟草所面临的危机,指出规模经济是拯救
中国烟草的救命良药。第三章从政府管制理论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国烟草形成规
模经济的原因,指出现行的烟草财税体制和流通体制是影响中国烟草形成规模经
济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则就如何改革烟草财税体制和流通体制提出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规模经济专卖管理政府管制财税体制流通体制毒烤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o ba cco i ndustryi sa s pecialin dustry.A dheringt ot hep rincipleo f" residing
prohibition in taxation", China has implemented strict government regulation to
thisin dustry.Si nceth er eformt ot obaccom anagementsy stem in1 981,C hinah as
implemented an exclusive possession trade in tobacco, which is called the
"unified leadership, vertical management, monopoly trade" system. Under the
system, tobacco industry has got rapid development since it has almost no
competitor. In less than 20 years from 1982 to 2000, Chinese tobacco industry
realized more than Y1,000 billion taxes and profits, accounting for 9% of the
nationalfi scalre venueso fth es amep eriod,w hichd idg reatco ntributionf orth 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But because the "unified leadership, vertical
management, monopoly trade" system can't coordinate with the "separation
working" fisc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current circulation system of Chinese
tobacco has some problems, China's tobacco country monopoly management
system has turned already a "local sale monopoly, market segmentation, each
being an organic whole "system. The national tobacco market is divided into
some independent small markets, thus artificially restricting the circulation of
famous-brand cigarettes and the growth of the excellent enterprises. China's
tobacco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difficult to form their scale economy,
China is unable to cultivate the big tobacco enterprises and brands with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ace of the foreign menaces to Chinese
tobacco market, it is already extremely urgent for China to reform tobacco
industry. Just to the present state of Chinese tobacco, this paper uses the scale
economy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theory analyzing the crisis Chinese tobacco
industry facing with, and looks for the reason causing the no-scale economy of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hinese tobacco industry. At last we propose some advice for the reform of
current tobacco industry. Chapter one elaborates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scale
economy theory,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it, and sets for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m 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scale economy. 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scale economy theory to Chinese tobacco,
explains the crisis faced to Chinese tobacco, and points out that scale production
is the good medicine to the Chinese tobacco. Chapter three starts from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theory, analyzes the reason influencing the Chinese
tobacco scale production,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tobacco tax system and
circulation system are them ain reason that influence the Chinese tobacco scale
productton.Chapter fou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form the
tobacco tax system and circulation system.
Keywords: scale economy monopoly management government regulation
finance and tax system circulation svstem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烟草 行 业 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国家本着“寓禁予征”的原则,对烟草行业实
行了严格的政府管制,自1981年对烟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来,对烟草实行了
“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专卖管理体制。在这种专卖管理体制下,
烟草行业在几乎没有竞争的环境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从1982年到2000年不到
20年的时间里,中国烟草累计实现工商税利高达10000余亿元,相当于同期国
家财政收入的9%,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国家实施的
“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专卖管理体制与“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
体制不协调,以及中国烟草现行流通体制等原因,中国烟草国家专卖专营的管理
体制已经转变成了“地方专卖、市场分割、各成一体”的现状,全国烟草市场被
人为的封闭为各个独立的小市场,人为的限制了名牌卷烟在市场上的流通,人为
的限制了优势企业实力的壮大,烟草生产企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中国烟草无法
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品牌.面对外国烟草对中国烟草市场的虎视
耽耽,中国烟草进行改革已是迫在眉睫。本文正是针对中国烟草这种状况,运用
规模经济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分析了缺乏规模经济的中国烟草所面临的危机,
查找了造成中国烟草缺乏规模经济的原因,并提出了通过改革烟草现行财税体制
和现行流通体制来解决制约中国烟草形成规模经济的瓶颈问题。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规模经济一中国烟草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章规模经济理论
第一节规模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
规模 经 济 最基本的含义说的是在既定的(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在某一区间
生产1单位单一或复合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或递增),那么,就可以说存在规
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现代机器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规模经济,没有规
模经济就谈不上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改善,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
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
经济活动中去.规模经济最核心的涵义是指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
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
规模报酬)递减;如果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保持不变,即规模收益(规模报酬)不
变。那么当规模收益递增时,称作规模经济 (Economieso f scale),规模收益
递减时称作规模不经济 (Diseconomieso f s ca le)。如图:
规模 经 济 曲 线 图
P
LAC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规模经济一中国烟草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章规模经济理论
第一节规模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
规模 经 济 最基本的含义说的是在既定的(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在某一区间
生产1单位单一或复合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或递增),那么,就可以说存在规
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现代机器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规模经济,没有规
模经济就谈不上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改善,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
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追求规模经济的行为日益渗透到各种
经济活动中去.规模经济最核心的涵义是指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
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
规模报酬)递减;如果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保持不变,即规模收益(规模报酬)不
变。那么当规模收益递增时,称作规模经济 (Economieso f scale),规模收益
递减时称作规模不经济 (Diseconomieso f s ca le)。如图:
规模 经 济 曲 线 图
P
LAC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中,横轴代表规模产量,纵轴则代表产品的市场价格或平均成本,LAC为长
期平均成本曲线,P为市场价格。现代产权学派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出发,也得到
相同的结论。在产权学派看来,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于规模的扩大能带来
交易费用的节省,其途径则是通过内部化来实现的。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
后,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监督费用就会超过市场的交易费用,这就必然会制约企业
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正如威廉姆森(Williamson)所认为的,企业越大,等级层
数越多,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就越困难,因此企业内部职员偷懒带来的费用就越高,
所以企业不能无限地扩大下去。
规模 经 济 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规模与产品成本之间相关的某种规律性,其实质
是企业合理的规模作业,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设备和人员的生
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原材料的消耗定额及其各种费用,从而引起的产品成本下降,
获得规模效益,称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如果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是主要
来自企业内部,而是由于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相互密切协作,规模比例协调,
对资源和其它生产要素进行综合利用,共同利用公共基础设施,提高设施的使用
效率,从而使产品成本下降,获得规模效益,称为企业外部规模经济。
第二 节 规模 经 济 理 论 的 发 展
在传 统 经 济学对企业规模问题的论述中,A.马歇尔首次把分工及生产专业化
与规模经济联系起来。而这一点在马歇尔之前一直未受到其他经济学家们的充分
重视。[l〕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说:“大
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但最后一项与
其他两项相比,正在迅速失去重要性”。换言之,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
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这一思想,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
理论的主要依据.依此,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结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他写道:“我们可把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
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个别企业的资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中,横轴代表规模产量,纵轴则代表产品的市场价格或平均成本,LAC为长
期平均成本曲线,P为市场价格。现代产权学派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出发,也得到
相同的结论。在产权学派看来,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于规模的扩大能带来
交易费用的节省,其途径则是通过内部化来实现的。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
后,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监督费用就会超过市场的交易费用,这就必然会制约企业
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正如威廉姆森(Williamson)所认为的,企业越大,等级层
数越多,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就越困难,因此企业内部职员偷懒带来的费用就越高,
所以企业不能无限地扩大下去。
规模 经 济 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规模与产品成本之间相关的某种规律性,其实质
是企业合理的规模作业,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设备和人员的生
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原材料的消耗定额及其各种费用,从而引起的产品成本下降,
获得规模效益,称为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如果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是主要
来自企业内部,而是由于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相互密切协作,规模比例协调,
对资源和其它生产要素进行综合利用,共同利用公共基础设施,提高设施的使用
效率,从而使产品成本下降,获得规模效益,称为企业外部规模经济。
第二 节 规模 经 济 理 论 的 发 展
在传 统 经 济学对企业规模问题的论述中,A.马歇尔首次把分工及生产专业化
与规模经济联系起来。而这一点在马歇尔之前一直未受到其他经济学家们的充分
重视。[l〕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说:“大
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但最后一项与
其他两项相比,正在迅速失去重要性”。换言之,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
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这一思想,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
理论的主要依据.依此,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结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
他写道:“我们可把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
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个别企业的资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在经济,后者为内在经济。”显
然,马歇尔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划分规模经济的种类的,所谓“外在”和“内在”
都是相对于企业而言的.
然而 马 歇 尔虽然提出了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这一对概念,但他把论述的重点
放在了内在经济上。他把内在经济的形成机理描述为:如果厂商的成本曲线是向
下倾斜的,且是可逆转的(reversible),那么随着产量的增加,将导致单位产
品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随着产量的减少,平均成本又会回复到原有水平(亦即
是可逆转的)。这种产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成本节省而产生的经济效率,他称为厂
商的内在经济或内在规模经济.至于外在规模经济,马歇尔并没有对这一概念做
出系统而明确的界定和阐释,故而为以后的经济学者们留下了很大的争论余地。
马歇 尔 关 于规模经济的论述,在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者那里被高度简略化
了。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经济规模,专指单一生产单位(企业、工厂或
车间)的单纯技术经济意义的规模:另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规模经济,
只涉及到马歇尔所讲的内在经济,而且还只是一种特定意义的内在经济,即一种
与生产设备之技术不可分性相关联的内在经济。
正是 由 于 高度简略化,所以才方便用数学形式来表述。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
企业内部规模经济被理解为在一个正则拟凹的齐次生产函数中,若各生产要素投
入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 则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递增之特性,即具有规
模经济的潜能。用数学形式来表达:设x[, 1〕和x[, 2〕为产出q的要素投入自变
量,t为常数,k为大于0的任意实数,若有生产函数q=f (x[, 1], x[,2])满
足f (tx[,1], tx[,2]) =t[k]f (x[,1], x[,2]),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三
个判断:若k=1,则上述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亦即不具有规模经济的潜
能;若k>1,则上述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亦即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若0
<k<1,则上述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减,亦即也不具有规模经济的潜能。这个k
实际上就是XE, 1〕 和x[,2」 的产出弹性之和,也就是齐次生产函数的阶。
在现实生活中,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按一般解释,这主要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大型关键设备投入在产品总成
本中占显著份额,而这种关键设备投入作为固定成本,会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大而
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分摊,从而使得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大而减
少,由此产生了一种额外的效益即规模经济效益。显然,这里的一个先决条件是
关键设备具有技术上的不可分性(indivisibility)。又由于新古典经济学一般
认为常态的平均成本曲线是呈“U"型分布的,所以规模经济并不是无限的, 而
是存在着一个最优点,即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达到最小时的产量水平。当产量超
过个最优点所对应的产量水平时,平均成本就会转降为升,从而生产函数就随之
由规模经济而转变为规模不经济(scale diseconomies).
如前 所 述 ,马歇尔提出了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的概念,但他却始终未能前后
一贯地阐明外在经济这一概念的内涵。这是由于马歇尔把外在经济概念与报酬递
增联系起来,而他所推崇的长期竞争均衡模型,又无法解决存在报酬递增情形下
的长期竞争均衡的存在及其稳定性问题。因此,其外在经济概念非但未能得到前
后一贯的阐明,反而给后人留下很大的争论余地。在马歇尔之后,有些经济学家
甚至坦率地否定外在经济概念本身,如奈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2」另一
些学者则说,马歇尔之所以要引进外部经济这个概念,目的只是为了挽救在存在
着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的长期竞争均衡的分析模型;言下之意,马歇尔仅仅是为了
自己的理论在逻辑上或纯粹形式上勉强能够“自圆其说”,才使用了外在经济这
个概念。[3〕还有一些经济学者试图保留外部经济这个概念,并继续在一种静态
分析框架内对它进行分类、再分类,[4〕但他们也未能真正阐明这个概念的本质
内涵。
事实 上 , 对外在经济概念本质内涵的认识,并不发生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
而是发生在区域经济学这一边缘交叉应用学科中。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区域经
济学引进空间向度(the spatial dimension), 提出7聚集经济概念,从而提
示了空间意义上的外在规模经济的涵义。与此相比,马歇尔以及在他之后的主流
经济学则长期忽视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向度。在主流经济学那里,经济活动似乎只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生在时间里,却不发生在空间上.区域经济学引进空间向度,实际了已超出了
均衡分析的框架,从而使得揭示外在经济的本质内涵成为可能。
聚集 经 济 概念的提出,乃基于人们对下列经济现象的观察,即经济活动在空
间上并非均匀分布的,而是呈现局部集中的特征(区域经济学管这叫“结点列
[no dalp oints])如:在同一区位点上同类销售企业聚集在一起 (建材、服装、
家具等专业市场);生产同类产品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如电机城、鞋城、汽车
城之类);存在着产业纵向关联的上、中、下洲工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人口聚集
以及与第三产业分布之间的高度正相关,如此等等.这种空间上的局部集中现象
往往伴随着在分散状态下所没有的经济效率,亦即导致了由企业聚集而造成的整
体系统功能大于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能实现的功能之和。换言之,众多企业在局
部空间上的聚集表现为一种规模报酬递增的额外好处,我们称为聚集经济
(economies of agglomeration).聚集经济在本质上乃是一种空间上的外在规
模经济。
“聚 集 经 济”概念最早是由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来的,他在分析单个产业
的区位分布时,首次使用7“聚集因素”(agglomerative factors)这一术语。
在韦伯之后,区域经济学者佛罗伦斯(P. Sargant Florence).罗煦(August
Losch)等人,对聚集经济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区域经济学尚未能意识到,聚
集经济作为一种外在规模经济在本质上乃是动态现象,[5〕但迄今为止,区域经
济学尚未能从动态上量化分析聚集经济形成的动态机理,其主要原因在于动态意
义上的聚集经济涉及到动态区位理论,而这种动态区位理论要求异常复杂的数学
分析工具,故而难度极大。[6〕尽管如此,聚集经济的存在本身却是众所周知的
事实,虽然我们尚难以对它进行量化分析。
聚集 规 模 经济的存在对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的作用是双重性质的:一方面,
当聚集经济表现为正的外在经济时,由于众多企业彼此都享受着外在经济的好
处,亦即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是较低的,此时单个企业并不存在规模扩张的客观
需要,而是产生了组织分化的倾向,即把企业组织内部的某些职能分化出去,通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过外部市场交易来完成。反之,另一方面,当聚集经济表现为负的外在经济(亦
称为外在不经济)时,由于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较高,此时,聚集可能会诱使企
业之间进行纵向一体化或横向联合,亦即产生组织整合的倾向,即企业规模将趋
于扩大。那么,就一个特定空间的聚集经济而言,上述这两种倾向中究竟是哪一
种倾向占上风呢?这个问题目前还很难以回答,主要是因为聚集规模经济本身还
很难加以量化分析。C7〕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聚集经济是客观存在的,它构成
了企业规模经济的一种新的形态。
正是 因 为 聚集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的作用是双重性质的,
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即:某些中小企业本身并不具有规模经济的
潜能,甚至也不需要进行规模扩张,但由于它们处于成规模聚集的区位上,所以
也能享受到规模经济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第三 节 内部 规 模 经 济 的 基 本 特 性
企业 内 部 规模经济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特性:
第一 、 生 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度聚集。生产要素的高度聚集,实现了储备、
基本建设投资等方面节约及资源的综合利用,从而提高了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这
种高度聚集,不是生产要素的随机组合和无限叠加,而是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为前提。
第二 、 高 度的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一方面,社会分工越精细,协作和联
合也就越密切,社会劳动生产率就能大大提高,马克思将这种协作和分工所产生
的新的生产力称之为“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另一方面,实行专业化生产,尤其
是通过采用技术先进的专用设备、大型设备和自动化设备,不仅节约了劳动力,
而且降低了单位消耗和单位效能的设备购置费,还可以减少生产要素的调整时
间,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从而实现较高的规模效益。
第三 、 产 品的大批量、低成本和大市场。产品的大批量,能将一定量的固定
成本分摊到大批量的产品中,从而实现单位产品的低成本。同时,产品大批量生
产也对高度的社会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起促进作用.从而形成生产设备、技术、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过外部市场交易来完成。反之,另一方面,当聚集经济表现为负的外在经济(亦
称为外在不经济)时,由于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较高,此时,聚集可能会诱使企
业之间进行纵向一体化或横向联合,亦即产生组织整合的倾向,即企业规模将趋
于扩大。那么,就一个特定空间的聚集经济而言,上述这两种倾向中究竟是哪一
种倾向占上风呢?这个问题目前还很难以回答,主要是因为聚集规模经济本身还
很难加以量化分析。C7〕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聚集经济是客观存在的,它构成
了企业规模经济的一种新的形态。
正是 因 为 聚集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的作用是双重性质的,
所以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即:某些中小企业本身并不具有规模经济的
潜能,甚至也不需要进行规模扩张,但由于它们处于成规模聚集的区位上,所以
也能享受到规模经济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第三 节 内部 规 模 经 济 的 基 本 特 性
企业 内 部 规模经济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特性:
第一 、 生 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度聚集。生产要素的高度聚集,实现了储备、
基本建设投资等方面节约及资源的综合利用,从而提高了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这
种高度聚集,不是生产要素的随机组合和无限叠加,而是以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为前提。
第二 、 高 度的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一方面,社会分工越精细,协作和联
合也就越密切,社会劳动生产率就能大大提高,马克思将这种协作和分工所产生
的新的生产力称之为“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另一方面,实行专业化生产,尤其
是通过采用技术先进的专用设备、大型设备和自动化设备,不仅节约了劳动力,
而且降低了单位消耗和单位效能的设备购置费,还可以减少生产要素的调整时
间,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从而实现较高的规模效益。
第三 、 产 品的大批量、低成本和大市场。产品的大批量,能将一定量的固定
成本分摊到大批量的产品中,从而实现单位产品的低成本。同时,产品大批量生
产也对高度的社会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起促进作用.从而形成生产设备、技术、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销售、管理等方面的节约。当然
第四节
这种大批量的生产必须以适销对路为前提.
影响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
规模 经 济 是企业扩大生产带来的,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比中小企业好,这
是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的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
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 、 产 品的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增大,企业才有扩大规模的冲动,这包
括市场需求量的大小、需求结构的变化、竞争对手的状态以及本企业在市场上经
努力可以达到的市场占有率等因素。
第二 、 企 业的技术经济特点,主要是关键设备的先进程度和企业的技术性质。
如果目前该关键设备的最优技术经济规模难于突破和扩大,勉强去扩大生产规
模,反而会造成经济损失。扩大生产规模还要看企业的技术性质,钢铁工业、石
油工业、煤炭化工工业、汽车、飞机等工业要求大规模生产。机械工业由于科学
技术的进步,出现高效率的专用机床,生产的扩大并不表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大,
而是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此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此外,有的市场需求批量小,
或非标准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及一些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快的产品生产企业,就不
能盲目追求扩大规模,而需要增加专业厂,或只能凭借“船小好调头”的小规模
灵活生产,去取得因分工和专业化深化产生的规模效益。
第三 、 资 金、技术、人才、管理、原材料及燃料等生产要素的来源状况。扩
大生产规模要有资金保障,不仅要有追加固定资金进行设备的投资,而且要有相
应比例的流动资金.扩大规模要有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可能,以及适应新技术、
新设备的要求,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培训,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扩
大规模还要有追加的原材料和燃料的保障。只有当这些生产要素配伍,并充分发
挥各自的功能,形成整体生产力时,扩大生产规模才具有现实可能性和取得规模
经济效益。
第四 、 专 业化协作和联合的条件.现代企业的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要求实
现专业化协作和联合,紧密企业之间的前向、后向经济技术联系。否则,单个企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销售、管理等方面的节约。当然
第四节
这种大批量的生产必须以适销对路为前提.
影响规模经济的主要因素
规模 经 济 是企业扩大生产带来的,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比中小企业好,这
是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的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
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 、 产 品的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增大,企业才有扩大规模的冲动,这包
括市场需求量的大小、需求结构的变化、竞争对手的状态以及本企业在市场上经
努力可以达到的市场占有率等因素。
第二 、 企 业的技术经济特点,主要是关键设备的先进程度和企业的技术性质。
如果目前该关键设备的最优技术经济规模难于突破和扩大,勉强去扩大生产规
模,反而会造成经济损失。扩大生产规模还要看企业的技术性质,钢铁工业、石
油工业、煤炭化工工业、汽车、飞机等工业要求大规模生产。机械工业由于科学
技术的进步,出现高效率的专用机床,生产的扩大并不表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大,
而是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此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此外,有的市场需求批量小,
或非标准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及一些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快的产品生产企业,就不
能盲目追求扩大规模,而需要增加专业厂,或只能凭借“船小好调头”的小规模
灵活生产,去取得因分工和专业化深化产生的规模效益。
第三 、 资 金、技术、人才、管理、原材料及燃料等生产要素的来源状况。扩
大生产规模要有资金保障,不仅要有追加固定资金进行设备的投资,而且要有相
应比例的流动资金.扩大规模要有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可能,以及适应新技术、
新设备的要求,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培训,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扩
大规模还要有追加的原材料和燃料的保障。只有当这些生产要素配伍,并充分发
挥各自的功能,形成整体生产力时,扩大生产规模才具有现实可能性和取得规模
经济效益。
第四 、 专 业化协作和联合的条件.现代企业的生产是社会化的生产,要求实
现专业化协作和联合,紧密企业之间的前向、后向经济技术联系。否则,单个企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业孤军猛进,得不到其它企业的支持和牵动,扩大的规模也难以实现和持久,因
为得不到专业化协作和联合,扩大了规模的企业得不到聚集规模的益处,企业规
模经济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第五 、 各 种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如果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赶不
上,尤其是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设施上不去,不能适应企业扩大生产规
模的需要,也会成为“瓶颈”因素,制约企业的规模经济的发展程度。此外,企
业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等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条
件,都会对企业的规模经济产生影响。
在上 述 影 响因素中,尤以市场需求量最为重要.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 章 规 模 经济 理论对中国烟草的重要意义
中国 是 世 界上第一烟草大国,现阶段常年吸烟人口3.1亿之多,年卷烟销量
约为17000亿支,市场零售总额近3000亿元。从1982年国家对烟草行业实行专
卖体制以来,中国烟草累计实现工商税利高达10000余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财
政收入的9%,如果仅从烟草主体税种来看,自1994年中国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
开始到2001年,中国烟草累计上交消费税3566亿元,占同期全国消费税总额的
62%:上交增值税1534亿元,占同期全国增值税总额的5. 4%.2002年,中国烟
草实现工商税利达到1400亿元,其中各项税收1000亿元.可以看出,尽管由于
产品的特殊性而一直受到较为严格的政府管制,但在客观的国情条件下,烟草行
业对中国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各级政府财政收入而言,它在未来
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支柱性行业之一,另外,就现状而言,中国烟草还为2000
多万种烟农民、1000多万零售人员和50多万工商企业职工提供就业机会与收入
来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烟草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但是 , 就 是这样一个占据世界烟草市场30%,卷烟总产量世界第一的国家,
与世界烟草“四大巨头”相比,其整体竞争实力却相差甚远,全国一年生产的
3400万箱卷烟,由146家工厂分担,平均每个厂生产30万箱,最大的卷烟生产
企业— 红塔集团一年的产量也只有250万箱,而菲利浦。莫里斯公司一家一年
的产销总量就达到1800万箱。“一群蚂蚁合起来的力量也抵不上一头大象”。正
是因为中国烟草的生产企业缺乏规模经济,才导致了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的下
降.
第一 节 中 国 烟 草 的现实状况造成中国烟草缺乏规模经济
中国 烟 草 自1981年国家改革烟草管理体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以来,一直
是基于封闭性的国内市场生存和发展的。由于“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
的专卖管理体制与“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不协调,中国烟草难以形成全国
统一的大市场和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品牌;由于专卖和垄断的保护,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 章 规 模 经济 理论对中国烟草的重要意义
中国 是 世 界上第一烟草大国,现阶段常年吸烟人口3.1亿之多,年卷烟销量
约为17000亿支,市场零售总额近3000亿元。从1982年国家对烟草行业实行专
卖体制以来,中国烟草累计实现工商税利高达10000余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财
政收入的9%,如果仅从烟草主体税种来看,自1994年中国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
开始到2001年,中国烟草累计上交消费税3566亿元,占同期全国消费税总额的
62%:上交增值税1534亿元,占同期全国增值税总额的5. 4%.2002年,中国烟
草实现工商税利达到1400亿元,其中各项税收1000亿元.可以看出,尽管由于
产品的特殊性而一直受到较为严格的政府管制,但在客观的国情条件下,烟草行
业对中国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各级政府财政收入而言,它在未来
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支柱性行业之一,另外,就现状而言,中国烟草还为2000
多万种烟农民、1000多万零售人员和50多万工商企业职工提供就业机会与收入
来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烟草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但是 , 就 是这样一个占据世界烟草市场30%,卷烟总产量世界第一的国家,
与世界烟草“四大巨头”相比,其整体竞争实力却相差甚远,全国一年生产的
3400万箱卷烟,由146家工厂分担,平均每个厂生产30万箱,最大的卷烟生产
企业— 红塔集团一年的产量也只有250万箱,而菲利浦。莫里斯公司一家一年
的产销总量就达到1800万箱。“一群蚂蚁合起来的力量也抵不上一头大象”。正
是因为中国烟草的生产企业缺乏规模经济,才导致了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的下
降.
第一 节 中 国 烟 草 的现实状况造成中国烟草缺乏规模经济
中国 烟 草 自1981年国家改革烟草管理体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以来,一直
是基于封闭性的国内市场生存和发展的。由于“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
的专卖管理体制与“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不协调,中国烟草难以形成全国
统一的大市场和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品牌;由于专卖和垄断的保护,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烟草行业改革滞后,企业机制转换迟缓,活力不强,组织结构散、小、低、差.
国家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己经转变成了“地方专卖、市场分割、各成一体’,.中
国烟草的这种现状,使得全国烟草市场被人为的封闭为各个独立的小市场,从而
人为的限制了名牌卷烟在市场上的流通。烟草生产企业逐渐丧失了形成规模经济
所必备的“市场需求量”这一条件。
(一 ) 从 内部 管 理层面上看
在内 部 管 理 体 制上,中国烟草虽然在 1985年以后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人
财物、内外贸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在卷烟的生产流通领域虽然采取了统一组织指
挥,在税后的专营利润等方面虽然也采取了集中使用的模式,但是行业上下仍然
是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未形成资产管理关系。国家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属
企业的管理主要是行政管理关系,生产经营指挥也是行政指挥,2300多工商企
业都是独立经济实体,当烟草业的“公共政策”对己有利时,则信口赞成;不利
时,则不予理会;受到约束时,则抬出“地方利益”的挡箭牌。因此各地出现小
烟厂无法按照国家局的要求“关、停、并、转”,计划外生产卷烟屡禁不止。据
不完全统计,国家局从八五计划初开始对地方小烟厂实行“关、停、并、转”政
策以来,年产量在10万箱以下的63家小烟厂,真正停产了的几乎没有。2002
年,全年计划外生产卷烟约为200多万箱,占全国卷烟生产总量的6%,造成国
家税收损失60多亿元。
(二 ) 从利 益 主 体与行政管理主体的矛盾上看
国家 对 烟 草 实 行专卖的本意是 “满足人民消费,增加国家财政积累”,然
而,在实践中由于国家对烟草的财税体制未作特殊调整,与其他各行业的纳税方
式、纳税渠道同样对待,使得“国家烟草专卖管理”与“烟草财税地方所得”形
成了一对矛盾。即:作为国家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拟通过“统一领导、垂直管
理、专卖专营”来实现烟草利益的最大化和行政管理的一体化;而作为烟草财税
收入的既得利益者各地方政府,却各自从本地利益出发,各自为政。特别是“老
少边穷”地区,许多小烟厂在建设初期就有“扶贫”的性质,地方政府往往把它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当作了“摇钱树”,成为了地方政府公务人员工资发放的保障。因此出现了地方
政府左右烟草的经营,烟草经营依赖地方政府保护的不正当现象。
(三 ) 从 市场 状 况上看
烟草 业 的 国家垄断经营实际上已演变为了地方垄断专营,地方保护主义造
成严重的市场分割,知名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严重受阻,从目前市场的实际
情况看:有的省份规定必须先卖地方烟,在全国31个省级烟草专卖局(公司)
在对下级烟草专卖局(公司)年度考核时,大部分都规定了地产烟的考核指标,
以地产烟的销售计划完成情况当作市级局(公司)年度经济责任制承包奖的兑现
依据,并纳入未来年度干部考评中。政策诱导行为,地方各级烟草专卖局(公司)
在实际工作中,不管地方烟的质量如何,消费者是否乐于接受,都在强行推销地
产烟。2000年,长春市发生的“吉烟事件”就是说明这一现象的最好例证;有
的省级局利用各种手段对外地烟设置市场障碍,首先省级局(公司)一般取消下
级局(公司)的外地烟采购权,对外地烟实行“统购分销”,在年初即对外地烟
的年度采购计划进行限制,许多省级局在核定市级局审报的外地烟采购计划时,
不是根据外地烟在本地的实际消费需求量,而往往是根据外地烟所在地签定的本
省烟购进合同量,实行“置换”,这一点非常类似于国际贸易中的“进口配额”
其次,省级局(公司)对销售给下级局(公司)的外地烟加价,缩小外地烟的经
营毛利,降低下级局(公司)经销外地烟的积极性。这一点非常类似于国际贸易
中一国为降低进口产品的竟争力,而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有
的省级局(公司)之间搞关系销售,还有的利用市场搞“寻租”。
(四 ) 从 烟草 生 产的地区结构、企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上看:
据统 计 , 全 国 有27个省 (市、区)种植烟叶 ,除西藏、青海外都建有自
己的烟厂,烟草生产的地区结构相似率高达90%以上。目前,全国一年生产卷烟
3400万箱,共有146家工厂,平均每个厂生产30万箱。其中,年产量在60万
箱以上的有11家,其市场份额为34%;30-60万箱共有27家,市场份额为33. 1%;
10-30万箱共有45家,市场份额为25.6% ;1 0万箱以下的有63家,市场份额为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3%。与国际知名烟草企业相比,菲利浦·莫里斯公司2001年卷烟产销总量为
1800万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7%;英美烟草公司2001年卷烟产销总量为1650
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3%.日本烟草公司2001年卷烟产销总量为900万箱,
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3%:帝国烟草公司加上收购后的利是美烟草公司,目前产
销总量大约359万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3%.目前全国卷烟市场上共有1181
个卷烟牌号在流通,平均每个品牌2.84万箱.如果用2000年的卷烟销量数据来
计算,国内市场四厂商集中度(最大的四家厂商合计销量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比
重)和四品牌集中度(最大的四个品牌销量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比重),美国、
英国、日本分别为97.5%, 91.5%, 99%和52.5%, 33%, 47.5%,而中国仅为17.5%
和8.3%,如果单计算最大的一家领先企业和一个领先品牌的集中度,美国、英
国、日本分别为49.5%, 39.5%, 75%和33.9%, 11.8%, 35%,而中国仅为6.5%和
2.7% aC 8]
(五 ) 从 烟 草专 卖地方立法的趋势上看
目前 , 全 国大约有近一半的省 (区、市)实施了烟草专卖地方立法,或者是
以省政府的名义发布政府规章,或以省人大的名义颁布地方法规,这些烟草专卖
地方立法,虽然有着贯彻落实《烟草专卖法》及其《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一
面,但也有着保护地方利益,封锁市场的一面,为烟草的地方专卖设置合法性依
据。
因此 , 从 总体看,我国烟草行业缺乏实现整体合力的基础,市场分割,相互
封锁,阻碍了中国烟草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
第二 节 缺 乏 规 模 经 济 的 中国 烟草所面临的危机
在中 国 烟 草“地方专卖、市场分割、各成一体”的现实情况下,企业由于受
到过度保护,机制转换迟缓,压力不够,活力不够,组织结构散、小、低、差,
根本不可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品牌,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国烟草应
对国际竞争的整体实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世界各大烟草公司正对中
国烟草市场这一世界烟草市场上最后一块未被划分的“蛋糕”摩拳擦掌,中国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3%。与国际知名烟草企业相比,菲利浦·莫里斯公司2001年卷烟产销总量为
1800万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7%;英美烟草公司2001年卷烟产销总量为1650
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3%.日本烟草公司2001年卷烟产销总量为900万箱,
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3%:帝国烟草公司加上收购后的利是美烟草公司,目前产
销总量大约359万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3%.目前全国卷烟市场上共有1181
个卷烟牌号在流通,平均每个品牌2.84万箱.如果用2000年的卷烟销量数据来
计算,国内市场四厂商集中度(最大的四家厂商合计销量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比
重)和四品牌集中度(最大的四个品牌销量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比重),美国、
英国、日本分别为97.5%, 91.5%, 99%和52.5%, 33%, 47.5%,而中国仅为17.5%
和8.3%,如果单计算最大的一家领先企业和一个领先品牌的集中度,美国、英
国、日本分别为49.5%, 39.5%, 75%和33.9%, 11.8%, 35%,而中国仅为6.5%和
2.7% aC 8]
(五 ) 从 烟 草专 卖地方立法的趋势上看
目前 , 全 国大约有近一半的省 (区、市)实施了烟草专卖地方立法,或者是
以省政府的名义发布政府规章,或以省人大的名义颁布地方法规,这些烟草专卖
地方立法,虽然有着贯彻落实《烟草专卖法》及其《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一
面,但也有着保护地方利益,封锁市场的一面,为烟草的地方专卖设置合法性依
据。
因此 , 从 总体看,我国烟草行业缺乏实现整体合力的基础,市场分割,相互
封锁,阻碍了中国烟草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
第二 节 缺 乏 规 模 经 济 的 中国 烟草所面临的危机
在中 国 烟 草“地方专卖、市场分割、各成一体”的现实情况下,企业由于受
到过度保护,机制转换迟缓,压力不够,活力不够,组织结构散、小、低、差,
根本不可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品牌,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国烟草应
对国际竞争的整体实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世界各大烟草公司正对中
国烟草市场这一世界烟草市场上最后一块未被划分的“蛋糕”摩拳擦掌,中国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草的现状导致中国烟草在未来发展之路上危机重重。
从事 实 和 统 计 数据观察,中国烟草行业近年来不仅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反
而呈现出以“强者趋弱”为主要特征的结构劣化趋势,而且其整体盈利能力正不
断走低。
一、 具 有 较 高 知名度且规模较大的卷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不断
下降.作为一种嗜好性日常消费品,卷烟的品牌效应是十分显著的,对于烟草行
业而言,培育和壮大名优品牌是形成规模经济的必然选择。然而,自二十世纪九
十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且产量规模较大的名牌卷烟相继出现了下
滑态势,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第一品牌一“红塔山”的急剧跌落(按照北京名
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发布的评估结果,2001年“红塔山”品牌价值为460亿元,
已连续七年排在第一位),与最高峰年份相比,2001年“红塔山”产量下降了一
半多,市场销售总额下降了近70%,尽管“红塔山”的下滑客观上也为其他地方
名烟的迅速崛起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此消彼长”的结构深化在短期内对烟
草行业的总体税利水平也未造成过多影响,但是,要培育出一个能弥补“红塔山”
下滑所带来的市场损失并且能在国内市场上与外烟相抗衡的“国产名牌卷烟”来,
在目前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 200 2 年 下半 年全国卷烟交易会上,多年来交易量位居前列的“红塔山”
此次已从前10名黯然退出。与此相应的是从排名榜前15名的品牌与去年同期有
关数据进行对比来看,整体呈现出跌落走势。(见下表)
200 1, 2 00 2年 卷 烟 成 交 量 前 15 名 变 化 情 况
前5名前10名前15名
2002 2001 增减2002 2001 增减2002 2001 增减
交易t (万
箱 )
65.36 72.23 -6.87 105.26 117.30 -12.04 138.28 152.26 一13.98
占交易总量
比 (%)
13.69 15.22 -1.53 22.05 24.72 -2.67 28.96 32.08 -3. 12
资料来源:数据摘自《2001年中国烟草年鉴》、(2002年中国烟草年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 具 有 先进生产技术和良好效益水平的大型卷烟工业企业的竞争优势不
断弱化.无论是从生产技术指标还是从经济效益指标来看,中国卷烟工业企业存
在非常明显的规模经济性。然而,从实证材料来看,近年来中国烟草行业的规模
经济性未能有效发挥,一些主要的大型卷烟工业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由强走
弱”态势。例如,从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及销售利税率三个指标的绝
对值来看,大规模企业都严格优于小规模企业;但从1995-2000年的增长变化
情况来看,60万箱以上规模组别的绩优大企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不论是
就其自身的绩效水平还是相对于其他规模等级企业的比较优势,都表现出十分明
显的跌落态势。〔见下表)
不同 规 模 组 别 的卷烟工业企业经济绩效及其变化情况
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税率
2000 增长1995 2000 增长1995 2000 增长
60万箱以上 }6 4.9% 51.9% -13.0% 58.7% 29.1% -29.6% 75.9% 72.0% -3.9%
30万至60万箱164 50.5% 4.2% 6.8% 14.4% 7.6% 545% 53.0% -1.5%
10万至30万箱40.9% 26.3% -14.6% 3.8% 2.4% -1,4% 52.8% 36.3% -18. 5%
10万箱以下29.9% 14.9% 一15既0.既一了2% 一了5% 48.5% 31. 1% -17.4%
资料来源:数据摘自《1995年中国烟草年鉴》、&2000年中国烟草年鉴》
三、 受 名 牌卷烟和大型企业“由强走弱”的影响,中国烟草市场日渐陷入
“优不胜、劣不汰”的低水平均衡状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断走低。如从1995
年至2000年的几个主要盈利指标来看,中国卷烟工业的总资产贡献率从70.1%
下降到46.4%,成本费用利润率从24.6%下降到16.4%。而烟草商业企业平均的
毛利率也从13.2%下降到12.4%,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从4.1次下降到2.9次。只
是由于行业总体税利还一直处于增长之中,从而掩盖了“强者趋弱”这一现象,
也部分地冲淡了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大型企业和名优品牌市场竞
争优势的削弱以及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下降,对中国烟草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十
分危险的信号。尤其是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一员并纳入全球化市场
音争中的时代背景下.如里上述趋势4续演化下去,不但可能导致支撑中国烟草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行业下一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力量的丧失,而且也将使其难以有效化解来自跨国
烟草“巨头”的强大竞争压力。
四、 中 国 烟 草 生产企业由于缺乏规模经济,实力不强,致使其国际竞争力
严重缺乏。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卷烟产销大国,然而,中国烟草企业由于缺乏
规模经济,实力不强,基本上是依赖于较为封闭的国内市场生存和发展,产品的
外销率十分低下,市场扩展空间非常有限。在全国140余家(2001年为143家)
卷烟工业企业生产的2000多个卷烟牌号(含规格)中,绝大多数只能在省内或
区内销售,全国性的品牌并不多见。就行业整体而言,国产卷烟几乎全部都在国
内市场销售,打入国际市场上的产品少之又少。从最近两年的平均情况来看,中
国卷烟的外销率 (出口量占销售总量的比重)仅为0.4% ,而同期菲利普·莫里
斯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的产品外销率却分别高达77%,99%和40%0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虽然中国烟草企业有权利享受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机会,
然而,世界烟草市场目前已基本被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
草公司等IL家高度全球化的跨国公司所瓜分,以中国烟草生产企业目前的实力,
要想从他们手中夺取一点市场份额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对中国烟草企业来说,由
于过分依赖于区域性市场生存和发展,导致其需求基础非常脆弱,一旦其目标消
费群体发生转向或其目标市场被竞争对手挤占,则有可能对其构成致命的威胁。
而且,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种状况还大大增加了中国烟草企业被拥有丰富
国际化营销经验的跨国烟草公司逐个击破的危险和可能。
五、 缺 乏 规 模 经济的国产卷烟由于品牌影响度小,区域性强,性价比不合
理等原因,很难适应消费环境和消费者行为选择的改变,导致目标消费群体不断
流失和转移.毋庸讳言,在烟草行业近20年的发展中,诸如公款消费、寻租性
消费等灰色烟草消费的大量存在,在拉动烟草市场需求增长、诱致烟草企业产品
升级和保障烟草行业获取超额利润等方面的确产生了不小的支撑作用。如2000
年全国卷烟工业企业共生产的2568个规格卷烟中,单箱销售出厂价超过1万元
的有424个(在中国居民目前的收入及消费水平条件下,个人很少是为了达到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费目的而购买此类卷烟的)。虽然这424个“高档”规格的卷烟合计产量只占全
国总产量的7.9%,但其销售额却占到27.2%,利润比重更高达62.9%。如果用国
家烟草专卖局统计的对系统外卷烟销售额同国家统计局调查所得的居民烟草消
费支出两者进行比较的话,近两年的情况是后者通常低于前者800亿元左右。从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过灰色消费实现产品价值转化的“高档”卷烟对中国烟草
行业的支撑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灰色烟草消费之所以大量存在,这与转轨时期中
国特有的经济及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如公款吃喝的大量发生就为灰色消费提
供了便利条件,而行政管制和地区保护的盛行又为实现“垄断高价”提供了有力
手段等),但随着中国各方面改革的日渐深入以及与全球经济日益接轨,可以预
言,中国烟草消费环境必将发生重大转变,消费者的行为选择也将日趋成熟和理
智。从未来发展演化趋势来看,主要通过灰色消费支撑起来的“高档高价”卷烟
的需求基础肯定会逐渐弱化,由此将导致越来越多的目标消费群体的流失。同时,
消费者的炫耀性消费心理也将逐渐减少,而追求文化品味和国际时常将成为一种
潮流,其对性价比相对合理的名牌产品的需求将日益增强。国产卷烟由于品牌影
响度小,区域性强,性价比不合理等原因,其原有消费群体极有可能会随着上述
消费心理的变化而转向消费诸如“万宝路”、"555”等国际著名品牌上去。
六、 规 模 经济的缺乏,导致中国卷烟绝大部分品牌知名度不高,区域性太
强,无法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抗衡,面对跨国烟草公司向国内市场的积极渗透,中
国烟草企业遭遇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虽然中国烟草市场由于有专卖制度的强力
保护而一直免遭跨国烟草公司的鲸吞蚕食,但由于中国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居民
吸烟率又较高,而且其消费购买力又处于迅速增长之中,各大跨国烟草公司绝不
可能放弃进军中国这一块代表全球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而又一直未被其开垦经
营的“新兴市场”的壮志雄心.事实上,在预期到中国将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各大跨国烟草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加快了对中国市场的渗透步伐,如纷纷在韩国、
印尼、越南等中国周边国家投资建厂,在中国国内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通
过赞助冠名活动、无偿或低价向大型商场、酒吧欧厅等派送卷烟产品等,不久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美烟草公司还同一时间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大城市进行低焦油卷烟的
促销活动。与此同时,各大跨国烟草公司还不遗余力地拓展在中国的合资与合作
项目,如英美烟草公司加紧在云南、贵州、湖北建立烟叶基地,在资金和业务方
面加强对在山东的合资企业一华英烟草公司的支持和控制,与广州卷烟一厂共
同开发“椰树”牌卷烟,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联合开发“迅”牌
混合型卷烟。同时,英美烟草公司还雄心勃勃地要与三峡卷烟厂合资兴建亚洲一
流的雪茄烟生产基地。不仅英美烟草公司如此,其他几大跨国烟草公司近年来对
中国市场的渗透也日渐深入。而与此同时,中国烟草市场却因为各自利益的原因,
正在相互封堵,自成体系,无序竞争,中国卷烟品牌很难形成全国性的知名品牌,
许多品牌只能被封锁在个别区域内销售,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虽然通过合法
渠道进口的外国卷烟为数极少,但“万宝路”、"555”等外国卷烟的品牌知名度
和在市场上的实际占有率事实上是90%以上的单一较卷烟品牌都无法达到的。
长期 以 来 , 中 国烟草依靠专卖体制曾经非常成功地把国外烟草商拒之门
外,但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在第一轮谈判中没有做出让步的条件如卷烟分销
权等,并不等于就是定论,因为第一轮谈判并不等于谈判的终结,还有第二轮、
第三轮。所有这些都为各大跨国烟草公司进军中国市场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可以预见的是,经过大规模重组之后的跨国烟草公司,在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
成员的背景下,他们将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极高的品牌影响度、成熟的市场运
作经验等不断挤占中国市场,由此也将导致国内烟草市场上掀起日益激烈的国际
化竞争。中国烟草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市场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
能力较弱、而且缺少参与市场竞争所最为需要的知名品牌,在自家门口遭遇来自
跨国烟草公司的强大竞争压力将是难以避免的。
第三 节 规 模 经 济是 中 国 烟 草 发 展 的必由之路
一、 规 模 经济是中国烟草迎接入世挑战的救命良药。
中国 烟 草 市场例来被誉为世界烟草市场最后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面
对占据世界烟草30%的这一巨大市场,世界烟草巨头无不垂涎三尺,从上世纪八
2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美烟草公司还同一时间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大城市进行低焦油卷烟的
促销活动。与此同时,各大跨国烟草公司还不遗余力地拓展在中国的合资与合作
项目,如英美烟草公司加紧在云南、贵州、湖北建立烟叶基地,在资金和业务方
面加强对在山东的合资企业一华英烟草公司的支持和控制,与广州卷烟一厂共
同开发“椰树”牌卷烟,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联合开发“迅”牌
混合型卷烟。同时,英美烟草公司还雄心勃勃地要与三峡卷烟厂合资兴建亚洲一
流的雪茄烟生产基地。不仅英美烟草公司如此,其他几大跨国烟草公司近年来对
中国市场的渗透也日渐深入。而与此同时,中国烟草市场却因为各自利益的原因,
正在相互封堵,自成体系,无序竞争,中国卷烟品牌很难形成全国性的知名品牌,
许多品牌只能被封锁在个别区域内销售,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虽然通过合法
渠道进口的外国卷烟为数极少,但“万宝路”、"555”等外国卷烟的品牌知名度
和在市场上的实际占有率事实上是90%以上的单一较卷烟品牌都无法达到的。
长期 以 来 , 中 国烟草依靠专卖体制曾经非常成功地把国外烟草商拒之门
外,但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在第一轮谈判中没有做出让步的条件如卷烟分销
权等,并不等于就是定论,因为第一轮谈判并不等于谈判的终结,还有第二轮、
第三轮。所有这些都为各大跨国烟草公司进军中国市场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可以预见的是,经过大规模重组之后的跨国烟草公司,在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
成员的背景下,他们将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极高的品牌影响度、成熟的市场运
作经验等不断挤占中国市场,由此也将导致国内烟草市场上掀起日益激烈的国际
化竞争。中国烟草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市场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
能力较弱、而且缺少参与市场竞争所最为需要的知名品牌,在自家门口遭遇来自
跨国烟草公司的强大竞争压力将是难以避免的。
第三 节 规 模 经 济是 中 国 烟 草 发 展 的必由之路
一、 规 模 经济是中国烟草迎接入世挑战的救命良药。
中国 烟 草 市场例来被誉为世界烟草市场最后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面
对占据世界烟草30%的这一巨大市场,世界烟草巨头无不垂涎三尺,从上世纪八
2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十年代,都纷纷企划进军中国市场,例如在中国的各省设立办事处,在中国周边
国家设厂对中国形成包围之势,针对中国烟草市场特点,研究发展战略及营销策
略,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卷烟等。与这些来势凶猛的“饿狼”相比,即便
是中国最大的烟草生产企业— 红塔集团也只能算做一只“羔羊”,更不用说年
产量只有几十万箱甚至是十几万箱的卷烟小厂,如何才能与这些“饿狼”相抗衡,
最关键的就是壮大自己的实力,使自己也成为“饿狼”。那么,利用现有的资金、
技术、市场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经济不断提高经济效率,增强企业核心
竞争力是必由之路,只有当中国的烟草生产企业形成了规模经济,壮大了自身实
力,中国烟草的整体竞争力才会增强。因此可以说,走规模经济之路,是中国烟
草迎接入世挑战的救命良药。
二、 中 国 烟草生产企业具备形成规模经济的条件,具有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
的迫切要求.
在规 模 经 济理论中讲到,影响企业形成规模经济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我们以
红塔集团为例进行分析:一从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方面看,红塔集团生产的“红塔
山”牌香烟是中国名牌企业协会评定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其市场知名度和美
誉度在中国市场都是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与之相对比,其烟丝主要采用云南优
质烟叶,口味纯正柔和,适合中国大部分卷烟消费者的吸食爱好,其实际市场需
求量,远远不止是目前的实际销售量130万箱,由于许多地区封杀“红塔山”
使得许多消费者想买红塔山而买不到,特别是河南省,从90年代开始就全省不
买云南烟.因此,红塔集团具有形成规模经济所必须的潜在市场需求容量。第二,
从企业的技术经济特点看,目前国际上的卷烟生产技术非常成熟,卷烟生产设备
的生产效率非常的高,卷烟本身也非常适合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红塔集团拥有世
界上一流的烟丝生产设备和卷、接、包设备,其HXD机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
卷接包设备,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分钟生产84mm烟支8000支,但是,由于销售量
的限制,目前有效生产能力仅为最高生产能力的80%,每分钟开机生产在6000
支左右。第三,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原材料及赫料等生产要素的来源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况看,由于卷烟与其他产品相比利润较高,卷烟生产企业在为国家迅速积累财富
的同时,自己也积聚了巨额的资金。例如红塔集团近几年来仅投资于非烟产业的
资金就达到上千亿元,相当于再投资一个红塔。同时红塔集团拥有国家级的卷烟
产研基地,拥有一大批具有高学历、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其原材料供应更是
得天独厚,云南是中国最优质的烟叶生产地之一,其原材料供应的便利条件国内
任何一家烟厂所不能比。从第四个方面专业化协作和联合的条件看,红塔集团无
论是与前面的原材料供应,还是后面的经济技术支持,都有比较好的基础。第五
个方面,各种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方面更是没有什么问题。因此可以
看出,红塔集团完全具备形成规模经济的各种条件,同时也具有发展自身规模,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影响中国烟草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因探讨
第一节政府管制是一把双刃剑
一、 什 么 是政府管制。
在经 济 学 词典中,政府管制是指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
采取的各种行为。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那里,由于对于政府管制所作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也产生了对政府管制的不同的理解。Kahn指出,“管制的实
质是政府命令对竞争的明显的取代,作为基本的制度安排,它企图维护良好的经
济绩效”。政府管制是“对该种产业的结构及其经济绩效的主要方面的直接的政
府规定,比如进入控制、价格决定、服务条件及质量的规定,以及在合理的条件
下服务所有客户时应尽义务的规定。”谢佩德和威尔科克斯则声言:“管制只是管
制者们的所作所为”
传播 最 广 的管制定义是由斯蒂格勒提出的,他说:“管制是产业所需要的并
为其利益所设计和操作的一种法规”。在他看来,管制就是国家强制权力的运用。
在1981年,他又把管制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的公共— 私人关系中,不仅包括老
式的公用事业和反托拉斯政策,而且包括对要素市场的公共干预、投资以及商品
和服务的生产、交易等方面的公共千预。
从根 本 上 讲,西方的管制思想是对他们所认为的正常的市场运转出了问题后
的一种纠正,其基本理念仍然是如何维护市场的竞争,如何使市场更加有效地运
转。他们普遍同意,只要交易双方的协议不形成对第三方的损害,管制就没有必
要出现.只有在市场运转会形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时,才需要有政府管制。
我们 认 为 ,政府管制就是指政府部门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支持、许
可或禁止、限制的手段实话的,直接、间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行为.
政府 管 制 可以分为社会性管制和经济性管制两大类。社会性管制是以保障劳
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以物品和服务
的质量和伴随着提供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而制定的标准,以及禁止、限制特定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影响中国烟草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因探讨
第一节政府管制是一把双刃剑
一、 什 么 是政府管制。
在经 济 学 词典中,政府管制是指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
采取的各种行为。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那里,由于对于政府管制所作
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也产生了对政府管制的不同的理解。Kahn指出,“管制的实
质是政府命令对竞争的明显的取代,作为基本的制度安排,它企图维护良好的经
济绩效”。政府管制是“对该种产业的结构及其经济绩效的主要方面的直接的政
府规定,比如进入控制、价格决定、服务条件及质量的规定,以及在合理的条件
下服务所有客户时应尽义务的规定。”谢佩德和威尔科克斯则声言:“管制只是管
制者们的所作所为”
传播 最 广 的管制定义是由斯蒂格勒提出的,他说:“管制是产业所需要的并
为其利益所设计和操作的一种法规”。在他看来,管制就是国家强制权力的运用。
在1981年,他又把管制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的公共— 私人关系中,不仅包括老
式的公用事业和反托拉斯政策,而且包括对要素市场的公共干预、投资以及商品
和服务的生产、交易等方面的公共千预。
从根 本 上 讲,西方的管制思想是对他们所认为的正常的市场运转出了问题后
的一种纠正,其基本理念仍然是如何维护市场的竞争,如何使市场更加有效地运
转。他们普遍同意,只要交易双方的协议不形成对第三方的损害,管制就没有必
要出现.只有在市场运转会形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时,才需要有政府管制。
我们 认 为 ,政府管制就是指政府部门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支持、许
可或禁止、限制的手段实话的,直接、间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行为.
政府 管 制 可以分为社会性管制和经济性管制两大类。社会性管制是以保障劳
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以物品和服务
的质量和伴随着提供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而制定的标准,以及禁止、限制特定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行为而制定的规则。社会性管制的方式主要有五种:(1)禁止特定行为;(z)对营
业活动进行限制:(3)确立资格制度;(4)检查、鉴定制度;(5)基准、认证制度。
经济 性 管 制 是 指在自然垄断和存在信息偏在的领域,主要为了防止发生资
源配置低效和确保利用者的公平利用,政府机关利用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
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
关行为的规制。
二、 中 国 政府对烟草业实行的管制是一把双刃剑。
根据 《烟 草专卖法》和 《烟草专卖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中国政府对烟草业
实行专卖制度,即政府对烟草业实行产销许可证的进入管制方式。众所周知,烟
草是一种特殊性的商品,它既能满足消费者生理上的需要,又有害于健康,因此
国家对烟草业实行的是“寓禁予征”的政策,对烟草赋予高额税负。为了避免税
收流失,保证烟草市场的生产和流通正常秩序,国家出台了专门的法律《烟草专
卖法》,采取产销许可证制度对烟草业实行政府管制,并赋予烟草流通企业拥有
烟草专卖品的专属分销权,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烟草专卖局行使《烟草专卖法》赋
予的各项权利。
从烟 草 业 的发展历程来看,政府对烟草业实行的管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烟 草专卖法》规定的产销许可证制度和专卖专营政策,将烟草业的生产和销售
权完全控制在了自已的手中,实际上形成了“行政垄断”,使烟草业在国家法律
的保护下避免了过度竞争,始终保持着高额利润(这一点从近来屡禁不止的卷烟
造假活动中可窥其一斑),创造了近年来烟草业的辉煌,同时也为国家的税收做
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政府对烟草业的管制,使中国烟草业失
去了竞争的压力,行业整体运行效率较低,企业机制转换迟缓,活力不强,组织
结构散、小、低、差,依然保留着许多计划经济的色彩。国家专卖专营的管理体
制已经转变成了“地方专卖、市场分割、各成一体”,使得全国烟草市场被人为
的封闭为各个独立的小市场,阻碍了名牌卷烟的成长,阻碍了优势企业的壮大,
造成中国烟草缺乏规模经济,大大降低了中国烟草业整体竞争实力.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那么 , 政 府管制是如何阻碍中国烟草形成规模经济的呢?通过分析研究,笔
者认为政府管制对中国烟草规模经济形成的阻碍主要体现在现行的烟草财税及
计划管理体制与流通管理体制两个方面。
第二 节 财 税 及 计 划 管 理体 制 是 最 大 障 碍
现行 涉 及 烟 草 的财税及计划管理体制对行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现有资源
进行整合、对形成规模经济设置了很难突破的障碍,无论是从优化国内烟草资源
配置效率还是从有效化解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日趋激烈的国外竞争压力的角度而
言,大力培育优势企业和发展名牌产品,促使中国烟草形成规模经济,不但是优
化行业整体结构的关键环节,而且也是支撑烟草行业现实生存和长远发展的荃础
所在.然而,现有涉及烟草的财税及计划管理体制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的持续
扩张却造成了难以突破的瓶颈约束。
首先 , 在 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名义上归中央的高额烟草税收(消
费税+75%的增值税),由于从分税制改革一开始时就包含于地方财政基数之中,
而且在决定中央对地方的增长分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s」因而它事实上
与地方财政收益是高度相关的。正因为如此,国家对烟草制品实行“寓禁于征”
的高税政策不但诱致了各地方政府对烟草企业进行广泛的行政干预。一些地方为
了保护本地卷烟企业,总是运用种种手段在其辖区范围内推销、摊派本地卷烟,
同时对外地卷烟进入本地市场进行严格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使得烟草行
业的过量供给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又使得各地烟草市场被人为切割。也正是由于
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和“画地为牢”的市场分割,限制了那些主要依托产地以外
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大企业、大品牌的持续扩张,为中国烟草进行资源整合,形成
规模经济设置了许多非市场生的行政壁垒和障碍。
其次 , 主 要由地区内卷烟生产量来决定地方可支配财力,而卷烟生产量又
主要由国家计划部门直接下达的配额指标决定的烟草财税及计划管理体制,必然
因化全国卷烟生产格局,使卷烟生产计划不但逐渐推动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反
倒成为“限制先进、保护落后”的最有效手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那么 , 政 府管制是如何阻碍中国烟草形成规模经济的呢?通过分析研究,笔
者认为政府管制对中国烟草规模经济形成的阻碍主要体现在现行的烟草财税及
计划管理体制与流通管理体制两个方面。
第二 节 财 税 及 计 划 管 理体 制 是 最 大 障 碍
现行 涉 及 烟 草 的财税及计划管理体制对行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现有资源
进行整合、对形成规模经济设置了很难突破的障碍,无论是从优化国内烟草资源
配置效率还是从有效化解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日趋激烈的国外竞争压力的角度而
言,大力培育优势企业和发展名牌产品,促使中国烟草形成规模经济,不但是优
化行业整体结构的关键环节,而且也是支撑烟草行业现实生存和长远发展的荃础
所在.然而,现有涉及烟草的财税及计划管理体制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的持续
扩张却造成了难以突破的瓶颈约束。
首先 , 在 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名义上归中央的高额烟草税收(消
费税+75%的增值税),由于从分税制改革一开始时就包含于地方财政基数之中,
而且在决定中央对地方的增长分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s」因而它事实上
与地方财政收益是高度相关的。正因为如此,国家对烟草制品实行“寓禁于征”
的高税政策不但诱致了各地方政府对烟草企业进行广泛的行政干预。一些地方为
了保护本地卷烟企业,总是运用种种手段在其辖区范围内推销、摊派本地卷烟,
同时对外地卷烟进入本地市场进行严格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使得烟草行
业的过量供给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又使得各地烟草市场被人为切割。也正是由于
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和“画地为牢”的市场分割,限制了那些主要依托产地以外
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大企业、大品牌的持续扩张,为中国烟草进行资源整合,形成
规模经济设置了许多非市场生的行政壁垒和障碍。
其次 , 主 要由地区内卷烟生产量来决定地方可支配财力,而卷烟生产量又
主要由国家计划部门直接下达的配额指标决定的烟草财税及计划管理体制,必然
因化全国卷烟生产格局,使卷烟生产计划不但逐渐推动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反
倒成为“限制先进、保护落后”的最有效手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法》 的规定,国家对卷烟生产实行限额指令性计划管理。各省(区、市)的卷烟
年度 总产量计划由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各卷烟生产企业年度总产量计划,由省
级烟 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的计划下达。然而,由于1994
年开 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中央在核定各省的财税基数时是以1993年
的实 际数为基数的,而且核定之后便一直固定不变。卷烟作为一种高税产品,在
各省 的财税基数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各省的卷烟税收基数又直接与1993年分配
到 的生产计划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在各省的财税基数中,已将下达给该省的卷
烟生产计划中所实现的税收包含在内,中央与各省之间存在着相互的承诺关系。
因此,只要各地方的财税基数不改变,或者是只要烟草税收仍然包含在各省的财
税基数中,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国家计划部门和烟草行业主管部门想要在总量指
标(这受市场需求容量的刚性约束)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地区间卷烟生产计划,必
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而最终难以实现。正是由于刚性的计划指标难以
改变,一些优势企业和名优品牌,尽管其产品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基础,但因为用
完了计划指标,所以不能在市场需求增加时扩大生产从而不能实现持续的规模扩
张。而一些劣势企业尤其是众多小烟厂,尽管其产品缺乏市场竟争力,但因为拥
有计划指标,它既可以借助当地政府的各种支持和保护手段促使其产品占据本地
市场,也可以通过转卖部分指标来维持生存。总之,由于有了计划指标,优势企
业的扩张便有了不可逾越的瓶颈,而劣势企业的退出却有了牢不可破的屏障。
第三 节 现 行流 通 体 制 问 题 造 成 了 市场 的分割
按行 政 区 划 相 应设置烟草公司同时赋予其在所属行政区域市场上行使独
家销售权的流通体制安排日渐限制和约束了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的持续成长,限
制了优势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
中国 烟 草 在 专 卖体制下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方
面因素的发展演化,烟草行业对建立在“专卖保护”基础上的“垄断经营”的制
度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一些具体的制度设计又不断助长了行业内部的地方保护和
市场割据倾向。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法》 的规定,国家对卷烟生产实行限额指令性计划管理。各省(区、市)的卷烟
年度 总产量计划由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各卷烟生产企业年度总产量计划,由省
级烟 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计划部门下达的计划下达。然而,由于1994
年开 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中央在核定各省的财税基数时是以1993年
的实 际数为基数的,而且核定之后便一直固定不变。卷烟作为一种高税产品,在
各省 的财税基数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各省的卷烟税收基数又直接与1993年分配
到 的生产计划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在各省的财税基数中,已将下达给该省的卷
烟生产计划中所实现的税收包含在内,中央与各省之间存在着相互的承诺关系。
因此,只要各地方的财税基数不改变,或者是只要烟草税收仍然包含在各省的财
税基数中,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国家计划部门和烟草行业主管部门想要在总量指
标(这受市场需求容量的刚性约束)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地区间卷烟生产计划,必
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而最终难以实现。正是由于刚性的计划指标难以
改变,一些优势企业和名优品牌,尽管其产品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基础,但因为用
完了计划指标,所以不能在市场需求增加时扩大生产从而不能实现持续的规模扩
张。而一些劣势企业尤其是众多小烟厂,尽管其产品缺乏市场竟争力,但因为拥
有计划指标,它既可以借助当地政府的各种支持和保护手段促使其产品占据本地
市场,也可以通过转卖部分指标来维持生存。总之,由于有了计划指标,优势企
业的扩张便有了不可逾越的瓶颈,而劣势企业的退出却有了牢不可破的屏障。
第三 节 现 行流 通 体 制 问 题 造 成 了 市场 的分割
按行 政 区 划 相 应设置烟草公司同时赋予其在所属行政区域市场上行使独
家销售权的流通体制安排日渐限制和约束了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的持续成长,限
制了优势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
中国 烟 草 在 专 卖体制下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方
面因素的发展演化,烟草行业对建立在“专卖保护”基础上的“垄断经营”的制
度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一些具体的制度设计又不断助长了行业内部的地方保护和
市场割据倾向。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 按 行 政区划相应设置合而为一的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的体制构架,
在中国财政分权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客观上助长了烟草行业久打不破
的地区封锁痛疾(如前面列举的几种现状)。从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具体构架看,
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负责烟草行业的宏观管理和整体协调,具体
的烟草专卖管理和市场销售则依中国的行政区划设置逐级下延至省、地、县的烟
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由于各省、各地区、各县的行政区域范围是有明确划分的,
因而各级烟草公司的产品销售范围也就受到明确界定,在所属行政区域内拥有绝
对垄断权,而超出其行政区域的任何经营行为都要受到严格限制。在这种状况下,
如果各级烟草公司是一个统一的法人实体的话,则可以通过完善内部组织构架把
全国烟草联结成一个布局完整、协调有序的全国性大市场;而如果各个烟草公司
各是一个独立利益主体的话,则全国烟草市场必然会出现按行政区域互相割据的
状况。在国家开始确立烟草专卖制度的时候,中国烟草市场整体上处于供不应求
的短缺状态,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也刚刚起步,因此国家在进行烟草专卖的体
制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和行政主导色彩。客观地说,按
照行政区划相应设置地方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的做法,符合制度创新的“路径
依赖”原理,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和烟草行业情况是相适应的。然而,随着中
国烟草市场逐步深入,特别是在中国财政分权化改革导致地方利益日益独立时,
按照行政区划相应设置的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也逐渐形成了依附于地方利益
的行动主体,烟草专卖权随之地方化,全国烟草市场的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现象
也就逐渐显现出来。
二、 各 级 烟草公司在所属行政区域市场上的独家垄断削弱了工业企业的销售
自主权,致使其市场扩张计划往往受到诸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和阻碍。从近些年
来中国烟草发展演化的实际情形来看,全国烟草市场一直都是2000多家烟草公
司在各自的“专卖属地”内实施独家垄断,各个烟草公司在其所属行政区域内都
是惟一的“卖烟者”,任何烟草类商品要进入该地市场必须由它来销售和经营.
从经济学的常理可知,独家垄断虽然有利于维持市场高价,但由于它阻碍了市场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竞争机制的有效发挥,往往导致企业组织管理的低效率和市场资源的不合理配
置,而且不利于维护消费者的正当利益和实现行业内厂商间的公平竞争。中国烟
草市场按照行政区域实行的地区性独家垄断,虽然有助于烟草专卖体制的落实和
巩固,但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1)各个烟草公司受属地市
场容蚤的限制,它们在选择经营产品时不得不偏重产品的毛利率,而以毛利率为
经营导向容易滋长公司经营的短期行为,这不利于全国性名牌产品的开发和培
育。(2)由于受地方利益驱使和迫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各个烟草公司通常优
先销售“地产烟”,这不利于各卷烟生产厂家的公平竞争,更无助于企业和产品
的“优胜劣汰”和实现结构优化.(3)由于市场竞争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各
个烟草公司只偏重于获取垄断收益,缺少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的压力和动力,这
不利于消费市场的拓展,而且也逐渐弱化了整个烟草市场的需求基础。(4)由于
卷烟生产厂家市场销售权的不完整,优势企业持续扩张缺少必要的市场支撑体
系,其市场竞争优势不能很好发挥,全国性的大品牌也难以形成.
三、 烟 草 专卖局与烟草公司“两块牌子、一套机构”,集专卖管理的行政职
能与烟草经营的企业职能于一体,在本位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容易导致专卖管理
服从和服务于地区和部门盈利目标的需要。由于市场监管与市场经营的职能混
同,结果一方面诱致烟草专卖局(公司)对正常的市场经营活动难以进行公正有
效的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也促使其过多地以非经济手段对企业和市场进行千
预.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难以培育,而且烟草系
统内的工商企业也难以成长为真正独立完整的市场竞争主体,优势企业和名牌产
品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必然得不到扩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 章 如 何 为中国烟草形成规模经济创造条件
第一 节 改 革 “烟 草 财 税 体 制 ”
我们 通 常 所说的“烟草财税体制问题”是一种特定含义的、习惯的讲法,严
格地说并没有烟草财税体制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指两个方面含义:一是烟草税收
怎么收,二是烟草税收属于谁.前者是关于卷烟税率高低、税额大小、征收环节、
计税价格的确定等方面的烟草税收政策问题;后者是关于税收归哪级政府所有或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如何分配问题,它是整个国家财政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实际是一个财政问题。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定程度上是后者决定了前
者的方法和效果。解决好这两方面问题对烟草行业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但从现
实来看,解决好烟税财政分配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和决定性意义,而且难度也更大。
为了 与 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1994年国家对财税体制进行了建国
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新体制。新的分税制财政
体制,根据事权划分重新划分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范围。由于改革
幅度大,为保证地方既得财力,作为过渡,采取了一种“基数”的方法来确定中
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额,即按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
收入划分情况,核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以此作为中央对地
方税收的返还基数.1994年以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
递增,递增率按各地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即上述两税增
长1%,中央财政对地方返还额增长0.3%.如果1994年以后中央从地方净上划收
入达不到1993年的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额。1995年国家又做出了一些财
政转移支付的调整规定。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额都是按这
种方式确定.省级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基本上也是比照这种方式确定的.
在这 次 改 革中,国家将以前较高的卷烟产品税,分解成增值税和消费税两部
分.按照市场经济规范做法,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同时,对烟草制品开征消费税,
并规定消费税为中央税种,属于中央财政收入。如果国家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到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 章 如 何 为中国烟草形成规模经济创造条件
第一 节 改 革 “烟 草 财 税 体 制 ”
我们 通 常 所说的“烟草财税体制问题”是一种特定含义的、习惯的讲法,严
格地说并没有烟草财税体制的概念.它实际上是指两个方面含义:一是烟草税收
怎么收,二是烟草税收属于谁.前者是关于卷烟税率高低、税额大小、征收环节、
计税价格的确定等方面的烟草税收政策问题;后者是关于税收归哪级政府所有或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如何分配问题,它是整个国家财政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实际是一个财政问题。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定程度上是后者决定了前
者的方法和效果。解决好这两方面问题对烟草行业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但从现
实来看,解决好烟税财政分配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和决定性意义,而且难度也更大。
为了 与 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1994年国家对财税体制进行了建国
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新体制。新的分税制财政
体制,根据事权划分重新划分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范围。由于改革
幅度大,为保证地方既得财力,作为过渡,采取了一种“基数”的方法来确定中
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额,即按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
收入划分情况,核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以此作为中央对地
方税收的返还基数.1994年以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
递增,递增率按各地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即上述两税增
长1%,中央财政对地方返还额增长0.3%.如果1994年以后中央从地方净上划收
入达不到1993年的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额。1995年国家又做出了一些财
政转移支付的调整规定。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额都是按这
种方式确定.省级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基本上也是比照这种方式确定的.
在这 次 改 革中,国家将以前较高的卷烟产品税,分解成增值税和消费税两部
分.按照市场经济规范做法,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同时,对烟草制品开征消费税,
并规定消费税为中央税种,属于中央财政收入。如果国家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到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位的话,消费税属于中央,卷烟生产企业对地方政府来说与其它企业在税收上就
没有大的区别,地方财政与卷烟高税的钩就脱开了,这是市场经济逐渐要做到的。
但事 实 上 由于卷烟税收大,在按1993年情况核定的中央对方税收返还基数
中,不论大烟厂还是小烟厂所在的地方,卷烟税收所占的比重都很大,而且中央
以后返还额的递增多少或是否扣减,还要与两税增长情况挂钩。这样,任何一个
有卷烟厂的地方都需要其烟厂确保两税一定幅度的增长,至少要保住基数,以保
证上级政府不扣减它的税收返还额。而且是环比计算的,只能升不能降,烟草税
收降一点,就是一大块,一般其它产业都弥补不起来,就要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这就使得任一地方政府都要保烟草税收,要保烟草税收,就要保卷烟生产计划指
标,保生产量,要保市场.
199 4 年分 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从全国总体上看是成功的,形成一个与
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级财政体制的初步框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采用
依“基数”及两税收增长率确定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额作为过渡办法,在国家规
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也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能接受的
选择.对其它产业或国家财政体制都是有实质性的进步和变化。但对于烟草产业
来说,由于烟草高税,本业占“基数”比例就大,又与其增长挂钩,所以具有烟
草特殊性的烟草消费税仍然与地方财政收入紧紧地拴在一起,它的增减与地方财
政增减息息相关。因此,这种状态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从理 论 上 讲,卷烟消费税是国家实行“寓禁于征”政策而衍生的,它不是卷
烟生产企业创造的,而是通过卷烟产品转嫁给消费者承担的。这种特殊税收应由
中央全部拿走,或划割一部分给销区财政。
当然 从 中 国现实的国情出发,由于过去长期的社会经济原因,很多老少边穷、
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地方财政对卷烟税收的依赖性很大,烟草税收是当地政府财
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没有这一块,甚至公务员、教师荃本工资都不能保证,地方
政权就无法进行。实际上,80年代国家同意开办一些小烟厂,就带有扶贫政策
含义.这些地方的基本财政支出确实要保证,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烟草产业发展到今天,这些财政问题应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途径来解决,而不
能长期地间接依赖烟草产业来解决。
这就 是 中 国烟草消费税一个最大困惑:从1994年到现在,它实际一定程度
地承担了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全国现在有好几个小烟厂,己经停止生产多
年了,它的生产计划指标要卖掉交当地的税收,以保证地方必须的基本财政支出。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而又明白无误的说明!一方面从生产自身发展来看,应该也可
以利用计划和市场两个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大市场、
大企业、大品牌;另一方面,现在无论哪个手段对卷烟生产指标、企业结构、市
场结构的调整都发挥不了大的作用.当然,阻碍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还有税收政
策、行业管理、运行机制、企业制度等方面一系列问题,但国家烟草消费税实际
分配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也必须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如果财政体制产生的效应
是,哪里卷烟生产得多,哪里地方财政收入就多,那么烟草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真
正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就不可能.
如何 解 决 这个问题呢?在国家财政体制现行框架下,把卷烟消费税单独拿
出来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讨论的办法。具体设想是:以某年为基期年(如2000年),
把卷烟消费税单独拿出来,按1994年类似方法确定一个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额
与“新基数”的差,确定一个卷烟消费税返还的“固定数”,固定数按照“新基
数+固定数二基期年税收返还额”的原则确定,以保证地方既得财力,以后年份中
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按照“新基数”并与不含卷烟消费税的
两税增长挂钩的税收返还;一部分是按“固定数”返还。“固定数”一旦确定下
来并被中央和地方所接受,以后就固定不变,不再与各地卷烟消费税增减挂钩。
卷烟消费税作为中央税种,进入中央国库;各地因卷烟消费税拿走而减少的财政
收入,按照“固定数”从中央集中的卷烟消费税中给予返还。这样做的好处是:
(1) 符合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大方向,而且不需对国家现行财政分配体系作大的
改变。目前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的基数确定办法的原则、框架没有动,仅仅是把
卷烟消费税单独章出来,财政上操作难度不大。(2)保证了各地既得利益,能逐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步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用“固定数”保证了地方既得财力,同时中央从集中的卷
烟消费税中返还给地方的税收是固定的,未来卷烟消费税增量部分都是属于中
央。即使这个固定数在开始时确定得高一点,随着经济发展,全国卷烟消费税总
量在今后相当长时期是会有一定速度增长,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央财政收入。(3)
不需改变卷烟消费税征收环节,不会因此增加任何税收征管难度和成本。(4)使
卷烟消费税与地方财政收入脱钩。使地方政府不再特别关注卷烟企业,甚至作为
自己运作的财政保证,小烟厂的关停并转、卷烟生产计划分配与调整时也不再首
先要解决地方财政问题。(5)地方政府对卷烟企业发展的过分“热情”会减少,
但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仍然会大力支持卷烟工业发展.因为卷烟工业GDP、社会
就业、消费,对其它产业的关联影响、地方应得的其它税收仍在地方,仅仅是卷
烟消费税的增减不再跟地方财政收入有关。全国烟草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市
场大公司大品牌的形成,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正是需要一个规范市场经济下的政府
与企业的关系。
当然 , 把 卷 烟 消费税从目前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计算办法中单独拿出来,
实际上是否可行,具体怎么操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第二 节 改 革 中 国 烟 草 的流 通 体 制
除烟 草 的 财 税 及计划管理体制是造成目前中国烟草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
外,以行政管理维系的国家专卖和按行政区划相应设置烟草公司的流通管理体
制,同样也是造成市场分割,阻碍烟草生产企业形成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要想
解决烟草生产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所必须的“市场需求量”问题,还必须对现存的
流通体制进行改革。
一、 重 新 定位各级烟草公司,形成大流通
消除 构 建 全国卷烟大市场障碍的可行途径只是构建烟草大市场的必要条件,
还必须以市场经济的眼光审视现行卷烟市场的构成,分析与市场经济一般原则相
违背的环节,借鉴现代商品流通先进经验,重新定位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对现存
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构想打破地区封锁后卷烟市场的运行模式。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步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用“固定数”保证了地方既得财力,同时中央从集中的卷
烟消费税中返还给地方的税收是固定的,未来卷烟消费税增量部分都是属于中
央。即使这个固定数在开始时确定得高一点,随着经济发展,全国卷烟消费税总
量在今后相当长时期是会有一定速度增长,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央财政收入。(3)
不需改变卷烟消费税征收环节,不会因此增加任何税收征管难度和成本。(4)使
卷烟消费税与地方财政收入脱钩。使地方政府不再特别关注卷烟企业,甚至作为
自己运作的财政保证,小烟厂的关停并转、卷烟生产计划分配与调整时也不再首
先要解决地方财政问题。(5)地方政府对卷烟企业发展的过分“热情”会减少,
但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仍然会大力支持卷烟工业发展.因为卷烟工业GDP、社会
就业、消费,对其它产业的关联影响、地方应得的其它税收仍在地方,仅仅是卷
烟消费税的增减不再跟地方财政收入有关。全国烟草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市
场大公司大品牌的形成,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正是需要一个规范市场经济下的政府
与企业的关系。
当然 , 把 卷 烟 消费税从目前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计算办法中单独拿出来,
实际上是否可行,具体怎么操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第二 节 改 革 中 国 烟 草 的流 通 体 制
除烟 草 的 财 税 及计划管理体制是造成目前中国烟草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
外,以行政管理维系的国家专卖和按行政区划相应设置烟草公司的流通管理体
制,同样也是造成市场分割,阻碍烟草生产企业形成规模经济的重要原因。要想
解决烟草生产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所必须的“市场需求量”问题,还必须对现存的
流通体制进行改革。
一、 重 新 定位各级烟草公司,形成大流通
消除 构 建 全国卷烟大市场障碍的可行途径只是构建烟草大市场的必要条件,
还必须以市场经济的眼光审视现行卷烟市场的构成,分析与市场经济一般原则相
违背的环节,借鉴现代商品流通先进经验,重新定位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对现存
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构想打破地区封锁后卷烟市场的运行模式。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市 场 经 济理论中,流通环节 (批发商和零售商)只起联结生产商、消费者
的作用,通常假定为没有任何障碍和摩擦;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经济发达的
国家许多批发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了分化,出现了第三方物流公司,不直
接经营商品,依靠为生产商、零售商及消费者提供专业化、高效的物流服务获取
利润。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流通费用,被誉为“最后的利润增长
源”,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未来流通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 我 国 卷烟市场的经济主体有三大类:生产商、流通商和消费者。生产商
即烟厂,全国共有100多家,企业集中度和产品集中度都很低,理论上能形成全
面竞争的局面。流通商包括卷烟批发商(各级烟草公司)和零售户。全国500
多万个零售户都在为争夺消费者而展开激烈的竞争,都希望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组
织货源,不存在阻碍外地卷烟进入本地市场的问题。各级烟草公司为烟厂和零售
户提供物流服务,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它们之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角色,但正如
前所述,由于同时承担了经营管理的职能,在地方利益的左右下,往往不顾市场
的真实需求,排斥可能影响地产烟销售任务的外地卷烟,使正常的商品流通无法
顺畅地进行.烟厂之间的竞争无法开展,零售户的货源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这
是目前阻碍卷烟大市场建立的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关键环节。
因此 , 必 须按市场经济和流通业发展方向的要求,将目前的卷烟批发商(各
级烟草公司)定位为烟厂与零售户、消费者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剥离其卷烟经营
职能,不直接经营卷烟,专门为所有的烟厂提供物流服务,向零售户、消费者提
供卷烟产品信息,收集零售户、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按需求信息配送卷烟,并通
过信息系统直接将需求信息反馈给烟厂。剥离各级烟草公司的卷烟经营职能,实
际上是消除其限制外地品牌卷烟进入本地市场的能力;将卷烟产品信息直接提供
给零售户、消费者,由消费者进行选择,解决的是市场准入权和消费者自主选择
权的问题,各烟厂的产品就可以自由进入任何一个区域市场,在同一平台上实现
平等竞争。
在将 各 级 烟草公司定位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后,就可以大致构想打破地区封锁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卷烟市场的运行模式
①基 层 烟 草物流中心(现在的分公司)将总公司统一印制的卷烟产品信息表
发放给每个零售户;
②基 层 烟 草物流中心收集零售户的需求信息;
③基 层 烟 草物流中心用库存商品,按零售户的需求信息配送卷烟;
④基 层 烟 草物流中心将需求信息汇总后反馈给中国烟草物流中心;
⑤ 中国 烟 草物流中心将各地的需求信息分类整理后反馈给各烟厂;
⑥各 烟 厂 按需求信息组织生产,并通过中国烟草物流中心分送卷烟;
⑦ 中国 烟 草物流中心将卷烟运至各基层烟草物流中心,补足库存:
⑧ 中国 烟 草物流中心按各基层烟草物流中心完成的物流服务量,按统一的
标准核算其营业收入。
二、 改 革 经营管理制度,保障新模式运行
新模 式 的 运行是对现行的卷烟生产流通体制的一次业务流程再造,涉及行业
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 改 革 卷烟流通体制。国家烟草专卖局 (总公司)应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
订卷烟产品信息表。由于现在卷烟品牌太多,信息表不可能包括所有的卷烟品牌,
应该分省确定,各省信息表上至少包括36种名优烟和本省现有的品牌,实行全
国统一的批发价。
2, 整 合 经济运行、卷烟销售、卷烟交易等部门的部分职能,组建一个新机
构,暂称之为中国烟草物流中心,承担其在理论模式中的各项职能。将分公司全
部改建为基层烟草物流中心,其业务由中国烟草物流中心直接领导,以减少中间
环节,取消所有县级公司的法人资格,改建为访销配送中心;将各省级局的销售
部门改建为中国烟草物流中心的外派机构,负责检查各基层烟草物流中心的运行
情况,监督卷烟市场公平竞争的状况:除卷烟经营之外的各项职能、机构设置和
卷烟批发利润,维持现状,以减轻改革的震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卷烟物流信息子
系统,直接从基层烟草物流中心获取销售数据,自动进行加工整理,作为订货信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息发送给各烟厂:烟厂依据订货信息组织生产,通过中国烟草物流中心分送至各
基层烟草物流中心。
200 4 年 ,中国政府按照“入世”协议书的约定,已经取消了针对外国烟草
经营的“卷烟特别零售许可证”,外国烟草制品可以在零售领域自由流通。下一
步,外国烟草必将争取在批发领域的分销权,中国烟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战
胜挑战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强自己的实力,使自己同样强大。这必然要走规模经济
之路。虽然这将牵扯到许多方面的变革,但是改革烟草现行财税体制和流通体制
必将是其最核心的一环.国家烟草专卖局自1998开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在各省实行工商分离,对年产量在10箱以下的小烟厂实行“关、停、并、转”,
组建跨省、跨地区的烟草工业集团,正是在改革现行流通体制而做出积极努力。
下一步,中国烟草将如何进一步改革,我们将拭目以待!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注释:
[1 ]在马歇尔之前,拜比吉曾经使用过 “技巧经济”的概念,但他只是将这一
概念与分工联系在一起,而没有将它与规模联系在一起,参见CharlesBabbage:
Ont heE conomyo fM achinerya ndM anufactures[初版于1832年〕,4[t h]ed .,
London: Augustus M. Kelley, 1969, pp. 175-176.
[2] F .H .K night:" SomeF allaciesi nt heI nterpretationo fS ocialC ost",
载G.J .St igler( ed.):"Readingsi nP riceT heory",H omewood,Ill.: richard
D. Irvin, Inc.,1952, pp. 160-179.
[3〕 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中,代表人物如巴托尔,参见 F.M .B ator:" 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载Quarter 1yjournal of Economics, august
1958,p p.35 1-379.。
[4 ]如JacobV iner:"C ostC urvesa ndS upplycurves",载G.J .S tigler( ed.):
"Readingsi nP riceT heory",Ho mewood,I ll.:richardD .I rvin,I nc.,1952,
pp. 198-232; J.E. Meade: "External Economies and Disconomies in a
CompetitiveSituation",载Economics Journal, March 1952, pp. 54-67: M.
C.Kemp: "The Effciency of Competition as an Allocator ofresources. I.
External Economies in Production",载Canadian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S cience,F ebruary1 955,p p.30 -42;F .M .B ator" TheA natomyo f
Market Failure", 载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August
1958,pp .35 1-379.
[5] B ela Balassa:T het heoryo fEconomicI ntegration.L ondon:G eorge
Allen&Unwin, 1973, pp. 191一197.
[6」由尼基康的著作便可见一斑, 参见Peter hijkamp:Multidimensional
spatialD ataa ndD ecisionA nalysis,ch inchester;J ohnW iley&Sons,1 979.
[7]关于聚集经济的数量分析尝试,以及这种分析所面临的困难,参见Harry W.
Richardson: Regionalgrowth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1973, pp. 175-195.
3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s〕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烟草》,2003年第13期。
E9〕从1994年以来,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额是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
递增率按各地区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 0.3系数确定:在这种体制框架下,
以消费税为主体的烟草税收自然成了各地区保证财政基数和获得中央税收返还
的极为重要的决定因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减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
2.谷书堂、杨蕙馨:《关于规模经济的涵义与估计》,载《东岳论从》,1999年
2期 。
3. Alfred Weber: Theory of Location ofIndustries. Chcago: University of
Ch ic ag o Press, 1929.
4.林金忠:《中小企业也能实现规模经济》,《经济学家》,2001年第2期。
5.林金忠:《论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经济科学》,2002年第6期。
6. A.马歇尔:
7.钱德勒,
出版 社,
《经济学原理》(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2年。
小艾尔弗雷德:《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
8.陈尚前:《规模经济:市场选择的结果抑或有效竞争的起点》,《经济学家》,
199 7年 第 6期。
9.李保江、吴益:《正视中国烟草市场及体制风险》,《中国烟草》,2002年12
期 .
10.汪世贵:《中国烟草消费税的困惑一烟税承担了财政转移支付功能》,《中国
烟草》,2002年第4期。
11.王玉麟、张小乐:《(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我国烟草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中国烟草》,2003年第12期。
12.余莉:《卷烟交易方式沿革》,《中国烟草》,2003年第12期。
13.焦娜:《拆条贴标打码:使命的终结》,《中国烟草》,2003年第16期。
14.〔美〕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中译本,上海三
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乔治·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8.
16.董进才:《入世与商业领域政府管制方式的变革》,《财贸经济》2002年第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安福仁:《规制理论与中国政府管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1月
陈富良:《政府对商业企业的规制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P.S argantF lorence:In vestment,L ocationa ndS izeo fP lant.C ambridge
俘了只︺
11 ‘.1
19.
UniversityPress, 1948. August Losch: 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 New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4.
20.C able,Jo hn.,1994{ed.).CurrentI ssuesi nI ndustrialE conomics,Ne w
York,M acmillan.
21.WEBER, ALFRED. Theory of Location of Industries[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9. .
22.〔美〕丹尼尔。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23.〔美〕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版
24.《中国烟草年鉴》各期
25.《中国统计年鉴》各期
4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本文 从选题、写作、修改到定稿,凝结了我的导师一 山东大
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减旭恒教授的很多心血,尤其是在
论文的内容、体系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教授以他博大精深
的学识、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益求精的态度深深的感染并鼓舞着
我,使我克服了学习和工作之间的诸多困难,圆满的完成了学业,
在此对他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评 阅和论文组织过程中,经济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的吕民老
师、石新济老师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向他们表
示真诚的感谢.
赵传友
二00四年八月三十日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单位对论文总体评价“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单位备注
主席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
的总 体评价浓
答辩秘书答辩日期
备注
X 优秀为‘`A" 良好为“B’,:合格为“C,;不合格为‘'D'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实证会计理论的若干问题》,《会计之友》,刊号:
CN14-1063/F, 2004年第6期第11页,第一作者.
附件二:
赵传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单位{对论文、体评价一
匿名评阅

良好_{
匿名评阅一良女、月
l
一匿名评}阅一良女子门
_一
} }



。员
}会
、成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单位

备注‘
主席马传栋研究员山东省社科院


于良春教授
}
山东大学
张东辉教授山东大学
孙日瑶

教授}山东大学
杨凤禄副教授山东大学{一

}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
的。总 体评价米
良好答辩秘书艾红梅答辩日期2004一11一27
备注
米优秀为“A”;良好为“B’’;合格为“C”;不合格为“D,,.
规模经济—中国烟草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 赵传友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27条)
1.参考文献
2.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产业经济学 2002
3.谷书堂.杨蕙馨关于规模经济的涵义与估计 1999(02)
4.Alfred Weber Theory of Location ofIndustries 1929
5.林金忠中小企业也能实现规模经济[期刊论文]-经济学家 2001(2)
6.林金忠论企业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期刊论文]-经济科学 2002(6)
7.A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1962
8.钱德勒 小艾尔弗雷德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999
9.陈尚前规模经济:市场选择的结果抑或有效竞争的起点 1997(06)
10.李保江.吴益正视中国烟草市场及体制风险[期刊论文]-中国烟草 2002(12)
11.汪世贵中国烟草消费税的困惑--烟税承担了财政转移支付功能[期刊论文]-中国烟草 2002(4)
12.王玉麟.张小乐《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我国烟草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03(12)
13.余莉卷烟交易方式沿革 2003(12)
14.焦娜拆条贴标打码:使命的终结 2003(16)
15.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 1998
16.乔治·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 1998
17.董进才入世与商业领域政府管制方式的变革[期刊论文]-财贸经济 2002(4)
18.安福仁规制理论与中国政府管制 1999
19.陈富良政府对商业企业的规制研究 1999
20.P Sargant Florence:Investment,Location and Size of Plant 1948
21.August Losch 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 1954
22.Cable John Current Issues in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4
23.WEBER ALFRED Theory of Location of Industries 1929
24.丹尼尔·史普博管制与市场 1999
25.斯蒂格勒.潘振民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 1986
26.中国烟草年鉴
27.中国统计年鉴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 胡德 企业规模经济形成的制度性障碍因素探析——以烟草行业为例[期刊论文]-经济师2007(6)
2. 孙雪萍 《诗经》颜氏学[学位论文]2004
3. 杨小秋.黄昭昭基于利益平衡观的四川烟草发展研究[期刊论文]-时代经贸2011(2)
4. 李文锋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制度分析[学位论文]2004
5. 刘萍 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学位论文]2004
6. 付玉宁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学位论文]2004
7. 王勇 资产密集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程序与案例研究[学位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