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产业技术演化路径与作用机制分析——以汽车业为例:从福特到丰田

一?,一静

¨

:叠’
,9事

、’
j 峙
r
f.
蹿
,薹
1f



. }
t 驴
t
.p
分类号F和6、上
密级

单位代码10422
学号2岬f嘶
Z力;
硕士学位论文
Shandong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论文题目2乎则寅饥撇与作甲南乙赵命斫
一川潍为倒:腩列半目咿h
Me加叭鲫』一翮咄咔舭棚如h眨二厅矾斯文忉刊钡
作者
专业
导师
合作导师
赵立秋
九【,b年4月f D日
≮f.争
l●■I 一
、●I,一.;,JIfl,乙Hr/

'

原创性声明
f舢舢删『|f『f舢f『『ff『ⅢJf『『『Jf『『『JJ『
Y1 792坩jcji。
本心陲声明:所呈姗制捌邕史,是本旭碍师喇龋吓,独斌生行研
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啾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粼已劲猿或鼯莪啪种删课。肺杉涨觥出重勤谳的个人.=jl;嗪
体,均已舀玟=中以咖苑扔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衣入承担。
论蚪撇:赵圣霾兰日期..型!!:生fD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席沙掀山东大学可以枸讨鸿雏撇的耸涪陋踯分内容编入有多詈魁钓幸边j彳j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日】]或射嵫稀怦段保葡翘辑Ⅱ}【编本学位蚊。
㈣:赵幽嗽:逝日期.刿1cI.
一Il、01古kr●J-
一IlI-k_

,.鲁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2
第一章导论⋯⋯⋯⋯⋯⋯⋯⋯⋯⋯⋯⋯⋯⋯⋯⋯⋯⋯.4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4
1.1.1研究背景⋯⋯⋯⋯⋯⋯⋯⋯.⋯⋯⋯⋯⋯⋯⋯4
1.1.2选题意义⋯⋯⋯⋯⋯⋯⋯⋯⋯⋯⋯⋯⋯⋯⋯.5
1.2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6
1.3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7
第二章技术演化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回顾与评述⋯⋯⋯⋯⋯⋯⋯⋯..9
2.1技术演化概念的内涵界定与演化性质⋯⋯⋯⋯⋯⋯⋯⋯⋯.9
2.2技术创新与相关演化理论的综述及评价⋯⋯⋯⋯⋯⋯⋯⋯.1l
2.2.1熊彼特技术创新思想的研究传统与新熊彼特学派的发展⋯..1l
2.2.2演化经济理论对于技术变迁的演化分析及相关研究综合⋯..12
2.2.3基于共同演化理论的技术——制度共同演化⋯⋯⋯⋯⋯14
2.2.4我国技术演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概况⋯⋯⋯⋯⋯⋯.16
第三章产业技术演化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演化框架的构建⋯⋯⋯⋯⋯..18
3.1演化思想的起源及演化范式的确立⋯⋯⋯⋯⋯⋯⋯⋯⋯..18
3.1.1演化思想的起源⋯⋯⋯⋯⋯⋯⋯⋯⋯⋯⋯⋯⋯18
3.1.2演化范式的确立⋯⋯⋯⋯⋯⋯⋯⋯⋯⋯⋯⋯⋯20
3.2技术演化分析范式的阐述⋯⋯⋯⋯⋯⋯⋯⋯⋯⋯⋯⋯.21
3.3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和一个演化分析框架⋯⋯⋯⋯⋯⋯.22
3.3.1技术演化分析的基本单位——惯例⋯⋯⋯⋯⋯⋯⋯..22
3.3.2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分析框架⋯⋯⋯⋯⋯⋯⋯⋯⋯23
第四章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过程的演化分析⋯⋯⋯⋯⋯⋯⋯⋯⋯..26
4.1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历史进程⋯⋯⋯⋯⋯⋯⋯⋯⋯..26
4.1.1美国汽车产业大量生产方式技术创新的历史背景⋯⋯⋯..2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1.2福特公司的T型车技术创新与大量生产方式的建立和扩散⋯28
4.1.3丰田公司的技术创新和精益生产方式的建立⋯⋯⋯⋯⋯33
4.2产业技术演化的路径与作用机制分析⋯⋯⋯⋯⋯⋯⋯⋯⋯37
4.2.1产业技术演化的基础——创新惯例⋯⋯⋯⋯⋯⋯⋯..37
4.2.2产业技术演化路径与作用机制分析——从福特到丰田的技术创新
...........................................................39
第五章结束语:产业技术演化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43
参考文献⋯⋯⋯⋯⋯⋯⋯⋯⋯⋯⋯⋯⋯⋯⋯⋯⋯⋯⋯.46
致谢⋯⋯⋯⋯⋯⋯⋯⋯⋯⋯⋯⋯⋯⋯⋯⋯⋯⋯⋯⋯49

h9,、』_

’~
i


r’

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ATALOGUE
ABSTRACT(Chinese)⋯⋯⋯⋯⋯⋯⋯⋯⋯⋯⋯⋯⋯⋯⋯⋯⋯⋯⋯⋯⋯⋯⋯⋯⋯⋯⋯l
ABSTRACT(English)⋯⋯⋯⋯⋯⋯⋯⋯⋯⋯⋯⋯⋯⋯⋯⋯⋯⋯⋯⋯⋯⋯⋯⋯⋯⋯⋯⋯⋯⋯⋯⋯⋯⋯⋯..2
Chapter 1 Introduction⋯⋯⋯.⋯⋯.⋯⋯⋯⋯.⋯⋯⋯⋯⋯⋯⋯⋯⋯.⋯.⋯⋯⋯⋯⋯..⋯⋯⋯⋯..⋯⋯⋯..4
I.1 Background and Purport⋯⋯⋯⋯⋯⋯⋯⋯⋯⋯⋯⋯⋯⋯⋯⋯⋯⋯⋯⋯⋯⋯⋯⋯⋯⋯⋯⋯⋯⋯⋯⋯4
1.2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on⋯..⋯⋯⋯⋯.⋯.⋯⋯⋯⋯⋯⋯⋯⋯⋯.⋯...⋯.⋯⋯.⋯⋯⋯⋯...6
1.3 Approach and Frameword⋯⋯⋯⋯⋯⋯⋯⋯⋯⋯⋯⋯⋯⋯⋯.⋯⋯⋯⋯⋯⋯⋯⋯⋯⋯⋯..⋯⋯⋯⋯.7
Chapter 2 Technology Evolution:Review of Definition and Theory⋯⋯⋯⋯⋯⋯⋯⋯9
2.1 Definition ofTechnology Evolution⋯⋯⋯⋯⋯⋯⋯⋯⋯⋯⋯⋯⋯⋯⋯⋯⋯⋯⋯⋯⋯⋯⋯⋯⋯⋯.9
2.2 Review ofTechnology EvolutionTheory⋯⋯⋯⋯⋯⋯⋯⋯⋯⋯⋯⋯⋯⋯⋯⋯⋯⋯⋯⋯⋯⋯⋯.Il
2.2.I Shumpctcr’S Innovation Tradition and New Shumpctcrian School⋯⋯⋯⋯⋯⋯⋯一II
2.2.2AnalysisofEvolutionaryEconomicsonTechnologyEvolution⋯⋯⋯⋯⋯⋯⋯⋯~12
2.2.3 Theory of Mutual Evolution-Mutual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14
2.2.4 General Statement of China’S Research on Technology Evolution⋯⋯⋯⋯⋯⋯⋯.16
Chapter 3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Industry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Framework........................................................⋯....................................⋯18
3.1 Origin of Evolutionary Thoughts and Foundation of Evolution Paradigm⋯⋯⋯⋯⋯⋯l 8
3.1.1 Origin ofEvolutionary Thoughts⋯⋯⋯⋯⋯⋯⋯⋯⋯⋯⋯⋯⋯⋯⋯⋯⋯⋯⋯⋯⋯⋯⋯。18
3.1.2 Foundation ofEvolution Paradigm⋯⋯⋯⋯⋯⋯.⋯⋯⋯⋯.⋯⋯⋯...⋯.⋯⋯⋯⋯⋯⋯..20
3.2 Statement ofTechnology Evolution Paradigm⋯⋯⋯⋯⋯⋯⋯⋯⋯⋯⋯⋯⋯⋯⋯⋯⋯⋯⋯⋯..21
3.3 Nelson-Winter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a Framework⋯⋯⋯⋯⋯⋯⋯⋯⋯⋯⋯⋯⋯⋯⋯⋯.22
3.3.1 Basic Unit ofAnalysis-Convention⋯⋯⋯⋯⋯⋯⋯⋯⋯⋯⋯⋯⋯⋯⋯⋯⋯⋯⋯⋯⋯⋯。22
3.3.2 Framework of Nelson-Winter Evolution Analysis⋯⋯⋯⋯⋯⋯⋯⋯⋯⋯⋯⋯⋯⋯⋯.23
Chapter 4 Evolution Analysi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26
4.1 Main Course of Automobile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26
4.I.1 Background ofUS Massive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26
4.1.2 Ford T-model Innovation and Massive Production⋯⋯⋯⋯⋯⋯⋯⋯⋯⋯⋯⋯⋯⋯⋯28
4.1.3 Toyota Innovation and LP(Leap Production)⋯⋯⋯⋯⋯⋯⋯⋯⋯⋯⋯⋯⋯⋯⋯⋯⋯⋯33
4.2 Approach and Mechanism of Industry Technology Evolution⋯⋯⋯⋯⋯⋯⋯⋯⋯⋯⋯37
4.2.1 Foundation of Industry Technology Evolution-Convention Innovation⋯⋯⋯⋯⋯37
4.2.2Analysis ofInnovation-From Ford to Toyota⋯⋯⋯⋯⋯⋯⋯⋯⋯⋯⋯⋯⋯⋯。43
Chapter 5 Conclusion:Implication of Industry Technology Evolution on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43
References⋯⋯⋯⋯⋯⋯⋯.⋯⋯⋯⋯⋯⋯⋯⋯⋯⋯⋯⋯⋯⋯⋯⋯⋯⋯⋯⋯⋯⋯⋯.⋯.⋯⋯⋯.⋯⋯⋯.⋯⋯⋯46
Acknowledgements⋯⋯⋯⋯⋯⋯⋯⋯⋯⋯⋯⋯⋯⋯⋯⋯⋯⋯⋯⋯⋯⋯⋯⋯⋯⋯..⋯⋯⋯⋯⋯⋯⋯⋯⋯。49


--●;I,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企业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本质上是一种生存竞争,企业必须在生产活动中体
现出效率要求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空间,否则就要面临生存危机。而效率要求在生
产组织环节的表现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现代企业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
要途径是技术进步。因此,企业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会产生一种依靠技术创新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的内在动力。而企业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又会通过技术的适
应性选择在产业内扩散,最终使那些具有适应性效率的技术创新演化为产业技术
成果。技术因素在层次上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生产工具的先进水平,或者说是
精确性和自动化程度,其次是生产流程和工艺水平,也就是生产方式的先进程度。
这两个层次的技术在生产使用以及创新过程中是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关系。汽车产
业技术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汽车产业技术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的单件生产到大量
生产,再到精益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汽车产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技术进步和创
新的结果。本文选取了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的代表性技术创新作为研究背景,以从
福特到丰田的技术创新在产业内的演化路径和作用机制为分析重点,试图找出汽
车产业技术演化的一般规律,为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过程提供经验启
示。.
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资源管理以及能力理论的角度对汽车企业的技术
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较少以一种动态演化的视角对汽车产业技术演化过程和作用
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在演化理论基础上应用产业技术演化框架分析技术创新的演
化过程。演化理论是借鉴生物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研究经济现象和行
为演变规律的学科,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以生
物进化基因的类比物——惯例作为演化分析的基础,应用生物学隐喻方法,将汽
’ 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演化过程理解为一个类似于生物基因进化的生存竞争过程。然
后通过技术环境的选择作用、惯例的复制、学习、强化以及路径依赖等遗传过程,
得出结论,即要克服技术惯例的路径依赖性,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市场机制
生存竞争的选择作用,使汽车企业在技术的生存与环境适应性摹础上加快技术创
新的产业演化进程,提高我国汽车产业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
关键词: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演化. ,. 挺王=冰
ABSTRACT
In the market,enterprises are facing a survival competition,in which they must
gain and sustain efficiency in order to keep survived.The requirement of efficiencv
shows in th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s increasing productivity.The main way tO get
greater productivity in modern enterprises is to make progress in technology.Under
the pressure of survival competition,enterprises will be motivated to rely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get greater productivity.The innovation will be spread
through the whole industry by the way of adaptive selection and make the adaptively
efficient technology dominate the production.The technology issue includes two
aSpects,which are the production tools懿in accuracy and automation.and the
procedure which stands for the method of production.These two aspects of
technology are coalesced and simulative.The history of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ows us that every step this industry made was actually the resuIt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rogress.In this article,I shall choose the representative
innovation硒the background tO analysis the evolution approach and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from Ford tO Toyota,in which I shall try to find some certain general
principles which might provide some implication to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enterprise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apability theory perspective and less on the dynamic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In
this article,the analysi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shall be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evolutionary theory.Evolutionary theory is a subject which applies some results of
biological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natural science tO study economic phenomenon
and behavioral evolution principles and it is of great applicable value in social science.
Convention is the base of evolutionary analysis,which is all analog of gene in biology
I shall use the biological metaphor tO take the evolution of automobile technologv
innovation硒an analog of survival competition in biologically genetic evolu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heredity process like environmental selection,duplication of
2






●’


一,


’●
convention,study,consolidation and approach reliance etc,we will come t0 a
conclusion which is China’s automobile enterprises should overcome the approach
reliance of technology convention,strengthen the cap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use the
selection effect of market institution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Automobile Industry,Technology Innovation,Evolution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研究背景
第一章导论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技术因素在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技术创
新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该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作为微观经济
主体的企业,在其拥有的众多战略资源中,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对于提升企业自
身竞争力、树立和维持竞争优势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企业要想在复杂多
变的市场环境下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增强技术实力。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首先要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保持技术进步,
并使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与竞争对手的技术战略、市场环境以及政策变化等相
适应。其次,要做到技术与企业的相关知识、技能以及资源的匹配和协调,只有
这样,一项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才能真正融入到企业的技术系统中并转化为技术能
力。实际上,这种观点在企业资源管理和能力理论中已经有所体现,该理论将企
业范围内的技术、技能合并为企业的适应变化能力,并把它视为一种独特的、难
以模仿的异质性竞争优势。
按照这种思路,很自然应该对技术的演化性质以及构成企业技术能力的隐性
知识和技能予以重视。事实上,在市场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生存竞
争,企业要想在竞争环境下获得生存发展空间,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出一种效率要
求,表现在生产组织环节,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
要途径就是技术进步,因此,只有在保持与环境的适应性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创
新,才能维持和确立效率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就是说,在生存竞争的压力
下,企业会产生一种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通过企业持续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
产业技术也处于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如果要把以上逻辑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
中,同时还要保持对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解释力,一个合理的理论选择就是
从产业技术演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具体以汽车产业技术演化作为分析对象,
而这也是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涉及的。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理论上说,技术演化分析发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兴起的演化经济学
派。演化经济学是在批判新古典均衡静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它
借鉴生物进化理论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来重新构建自己的理论研究基础,并且
广泛采用基因、变异、复制、选择等生物学概念的隐喻方法,将经济系统理解为
一个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调整的交互作用下随时间推移不断演变的复杂的动
态系统。在众多研究演化经济学的学者当中,以纳尔逊和温特的理论研究最具代
表性,尤其是在1982年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中,他们构建了一
个基于惯例、搜寻和选择环境为逻辑的演化分析框架,并把创新、遗传和市场选
择融入到这一框架中。这一理论逻辑为分析复杂经济现象的演化规律提供了一个
基本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同样它也适用于技术创新的演化系统。本文希望借助于
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以惯例为基因类比物,应用模仿、复制、搜寻、创新
以及选择等概念的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通过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案例,对产业
技术演化路径的作用机制和一般过程进行分析。
1.1.2选题意义
本文选择汽车产业作为产业技术演化的分析对象。以美国汽车产业发展初期
福特公司的技术创新和日本丰田公司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创新为例,对它们
的创新背景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应用生物学类比的演化理论进行一
个产业技术演化的分析。之所以选择福特和丰田的技术创新作为研究内容,是因
为它们的创新成果在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对汽车产业技术发
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此作为案例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把握汽车产业技术的整
体发展脉络,对汽车产业技术演化过程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
对具体创新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到惯例对技术创新的强化作用,有利于加深对惯
例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对比福特和丰田的技术创新在产业内的演化过程,
可以为我国汽车企业在技术引进、吸收、模仿和创新方面提供经验启示,即要在
塑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的同时,增强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重视技术惯例
的基础性作用,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转变技术发展方向。因此,详细研究
从福特到丰田的技术演化路径与作用机制对于我国汽车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创新
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S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综合以上论述,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在于以产业技术演化视角对汽车技术发
展路径进行阐释,改变了之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一般遵从的技术管理理论的研究传
统。实际上,演化理论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很多方面都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理论应
用价值。本文对于汽车技术的演化研究也是一个具体理论的应用过程,尤其是通
过惯例的核心解释作用来构建技术演化分析的理论主体。同时,将现实技术领域
的具体发生过程融入到这一理论分析中,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些基础上做出的一
个理论尝试。现实意义则基于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所处的阶段和汽车企业技术发展
的总体状况。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汽车产销量的迅猛增加,我国已开始步
入“汽车社会”,汽车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也日益凸显。而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和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使我国汽车普及率逐年增长,汽车拥有量以年
均17.9%的速度递增,据相关统计测算,到2020年我国汽车普及率将达到23.3
%,汽车拥有量达到3146万辆。汽车市场的增长前景为国内汽车企业提供了一
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目前国内汽车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
能力还无法与国外汽车公司相比,随着汽车普及程度的提高,技术能力的高低特
别是核心技术的掌握越来越成为制约汽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汽车企业在进
行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上,又面临着国家汽车技术发展战略的调整等环境变量。
所有这些都对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演化过程和策略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应该引起
我们的关注。
1.2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演化分析方法,将技术因素看作是企业内随时
间变化的一个变量。基于理论联系实际,实例印证理论的目的,本文选取了福特
和丰田公司技术创新行为和具体创新过程作为分析对象,希望建立起现实技术现
象与演化理论之间的具体联系,以此作为技术演化理论的局部验证和实证支持。
在实证研究上,通过分析汽车技术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其与技术环境的相互作用机
制,从中得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我国汽车产业技

术演化进程的结论。在具体分析中,主要采用了类比方法、逻辑演绎分析法、系
统论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法。
演化分析法的一个特征就是使用生物学隐喻对与生物进化过程中相似的经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济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就使用了基因、遗传、变异、选择以及
路径依赖等生物学概念,特别是对基因类比物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从生物进化的
角度分析了技术演化过程的作用机制。
本文在对具体案例进行演化理论分析之前,以福特和丰田公司技术创新的具
体过程为逻辑基础,找出促使创新发生的各种技术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进~步
以这种逻辑关系为基础来应用产业技术演化理论进行分析。
此外,本文还将系统理论中的相关方法融入到演化理论分析中,将技术演化
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按照国内学者的总结,技术变量和技术系统的变化不仅呈
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它们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扰动现象(盛昭翰、蒋德鹏
2002)。因而,把复杂系统理论中的自组织、路径依赖等特征应用到技术演化分
析中是合适的。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汽车产业技术演化路径的分析,即把产业技术的选
择与企业在生存斗争中保持、强化技术惯例的行为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应用
演化理论中的生物学类比,用生存斗争的技术选择效应来解释企业优质技术创新
惯例的强化与管理,也就是通过适应性学习保持技术的适应性效率,这也是演化
理论中拉马克式的基因遗传机制的具体应用。本文在对福特和丰田技术创新的产
业技术演化路径分析中,正是通过生存斗争的技术基因的效率选择来强化对惯例
的管理,从而达到创新技术在企业内部以及在整个产业中传播扩散的效果。
1.3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本文的研究思路遵循从理论到实际,从技术演化的一般理论到实际案例的具
体剖析的顺序,在理论的应用上采用从一般到具体的演绎方法,先介绍基本的演
化思想,然后是对技术演化范式的阐述,最后重点介绍了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
论和一个技术演化分析框架。在案例研究方面,首先对技术创新的具体演化过程
进行详细描述,然后应用技术演化理论对其进行一个理论的应用和分析,最后提
出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过程的经验启示。
本文的结构框架为:第一章导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等进行一个概述:第二章,对技术演化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技术演
化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第三章,通过对演化思想和演化范式的介绍,引入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演化分析概念,并对纳尔逊和温特的技术演化理论进行重点再现,作为产业
技术演化分析的一个理论框架。第四章是本文理论应用的主体部分,对美国汽车
产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福特式创新以及日本丰田公司的技术创新进行理论分析。
第五章结束语,从福特和丰田的产业技术创新的演化过程中得出经验启示,为我
国汽车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适应性技术创新提供借鉴意义。
8
汽车产业技术
发展过程的演
化分析
结束语
福特公司大量生产方式技术创新
丰田公司精益生产方式技术创新
产业技术演化路径与作用机制分析
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启示
图l-l本文的研究框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技术演化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回顾与评述
2.1技术演化概念的内涵界定与演化性质
近年来,随着对技术创新动态过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技术演化作为技
术创新动态过程的一个研究方向在技术扩散、技术战略管理、技术变迁以及产业
演化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根据技术演化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以及技术
概念内涵的广泛性和层次性①,对技术演化的研究也相应地划分为几个类别。其
中,一种狭义的关于技术演化的概念是指技术物理性能随时间或投入沿着特定技
术轨道的变化或改进圆,这一类技术演化主要是基于S曲线的分析。根据研究目
的不同,技术S曲线主要用来测度某一方面的产品或工艺性能,它认为技术性能
的演化呈现S形态,可以用于对技术发展轨迹的预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
的“演化’’仅仅是指从直观的角度所理解的技术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围绕技术S
曲线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在技术科学的范式下展开的。
上述狭义概念的技术演化所隐含的假设条件是技术性能的改变总是沿着特
定的技术轨道进行,也就是说技术S曲线的形态是由技术轨道所决定的。“技术
轨道”思想形成于美国演化学者纳尔逊和温特所提出的“自然轨道”概念,用于
表示技术发展的累积特征,后经意大利学者多西融合技术范式概念发展而成④。
技术轨道概念提出后,技术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某种技术经技术范式④在
不同技术轨道之间展开的竞争过程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产业技术演化特征。而随着
技术范式选择的限定性在逐渐增加,技术发展过程表现为“在技术范式规定下,
沿技术轨道方向发展的一种强选择性的进化活动”,因此,技术演化过程由于技
术轨道的存在而表现出“路径依赖’’特征。
从以上关于技术演化的理解过程来看,不管是从技术S曲线还是从技术轨道
角度解释技术演化,总体上都限于特定技术沿特定方向的发展和变化,关注的是
技术自身的变化或发展,缺少对于不同层次之间的技术要素的影响性研究。与之
国技术概念的广泛件是指技术不仪包括硬件系统.也包括知识和技能,甚事是某种技术特征:层次性是指
构成技术内饮的技术基础具有层次性,它可以移l累和传递技术特征。
口罗伯特.A.伯格曼等.《技术r创新的战略管理》.机械l:业jI{版辛t.2004年版
。杜跃平.高雄.赵红菊.《路径依赖与氽业顺延技术轨道的演化色IJ新》,载《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4
由这‘概念首先是由多西提出来的,他将范式概念引入了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并为后来的学者普遍接受。
9
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同的另一种研究视角则是基于G Adomavicius等人提出的技术生态系统概念
∞,技术生态系统可以看成是由一个核心技术和与其相关联的补充性技术以及支
撑性技术所构成的系统。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这种借助于技术生态系统的技术
演化模式探讨的是技术系统内各要素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共同发展过程,包
括同一技术性能和功能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的改变,也包括系统内不同层次技术
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例如Adomavicius和Kauffman等(2005)在综合考虑环’
境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下,运用生态系统模型对技术的演化进行了揭示,并提出了.。
技术演化的五种模式。
从技术系统的角度研究技术演化过程时,技术的内涵已不同于基于S曲线刻
画的狭义的产品设计或制造工艺等方法和技巧,它强调的是技术系统的整体性和
^
层次性。如果从更宽泛的涵义来理解技术演化,则是在“技术与经济”范式下,

用演化的观点借助生态学思想进行分析。这样,技术演化就不仅涉及到技术本身
的变化,也包括与技术变化相关的制度、组织结构、产业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变化。
这一过程可以用技术变迁的概念来加以解释,技术变迁的过程既包括技术的替

代,同时也包括诸如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与新的技术和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制度
与法规的出现等等。
如果从技术变迁的角度理解技术演化过程,要关注的重点就应该是一种技术
如何随时间、环境因素的变化,由一种技术物种发展成为一个行业的主导成熟技
术。按照“技术轨道”和“技术范式”的定义,技术范式决定技术发展的范围、
问题、程序和目标,是用来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一种“图景"(或模式)。技术变..

迁表现为在特定技术范式下,由技术轨道所决定的技术进步轨迹。而技术范式的
确立和技术轨道的形成又受到技术传统、经济因素和其他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如果采用演化经济学的术语,则可以将技术变迁的方向和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看
成是环境对于技术轨道的选择作用,将技术轨道的存在看作是技术演化过程中的
遗传(技术轨道具有“锁定效应"),将技术轨道的分叉看作是技术演化中的变异。
至此,“演化”一词所包含的意义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随时间而改变的过程,而
是蕴含着技术变量或系统为何以及怎样达到目前某一状态,它要解释的是技术变
量或系统变化过程的筛选机制及其呈现出来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借助于演化分
西Adomavicius G Bockstedt J,Gupta A,Kauffman RJ.Technology roles in all ecosystem model of technology
evolution.Working Paper,2005,MIS Research Center,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O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析范式来研究技术演化,即把技术演化看成是在技术——经济系统中技术变迁与
选择环境的演化机制。本文后面的论述就是基于这一意义上的技术演化分析。
2.2技术创新与相关演化理论的综述及评价
目前,关于技术演化理论的文献比较分散,研究传统和类别众多,.并且至今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技术演化分析框架。但是,总体上是在纳尔逊和温特所
开创的演化经济理论基础上发展的。因此,本文对技术演化相关理论的回顾与评
述主要按照理论研究分类的逻辑和重点理论再现的思路进行梳理。
2.2.I熊彼特技术创新思想的研究传统与新熊彼特学派的发展
在市场机制下,企业竞争行为的多样性是通过创新实现的,技术创新是实现
技术进步维持企业异质性和竞争优势的途径,同时,也是产业技术演化的重要环
节。技术创新既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又是技术演化最原始的推动力。因此,研究
技术演化首先应从技术创新理论开始。最早对创新进行系统论述的是熊彼特,他
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且提出创
新概念包含的五种情况。(1)产品创新,即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一种新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流程工艺创新:(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控制
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供给:(5)实现一种新的产业组织结构。这五种形式的创新的
结果是共同推动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产业生产率,从而推动产业增长和产业快速发展,并且
促进产业技术的和系统结构的演变;其次,技术创新能够引起需求结构的转变,
从而导致产业的兴衰,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技术的演化。但在现实情况中,
一项技术创新可能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改变了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降低了产
品的生产成本。因此,一项创新属于何种类型往往难以分辨,即技术创新对于技
术和产业演化的促进作用是多种情况交织在一起的①。总之,正是由于技术创新
的作用,技术和产业系统的演化才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的特征。
通过以上技术创新对技术演化的影响过程,我们不难得出技术创新对于产业
⋯Frederic Deroian.Formation of social networks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Research Policy,Voi.3 1。
1999:835-84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演化的一般作用机制。应该说,熊彼特强调的技术创新对于产业技术和经济
发展的作用使后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创新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从这
方面来说,以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作为研究技术演化的理论起点无疑是有益的。熊
彼特把技术创新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他试图从经济系统内部找
到导致经济变迁的因素,他把这种内在的力量归结为企业家把新组合引入生产体
系所实现的“新的组合”,即创新。在其后期著作中,熊彼特进一步阐述了创新
的性质,并提出了“创造性毁灭”的概念。但在熊彼特的理论中,创新并没有真
正在经济体系中内生化,即他试图通过产业层面和社会制度层面构建的以创新为
动力的经济变迁理论是不完整的,缺乏对于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创新机制的分
析,没有说明企业内部的创新是如何实施的。
由于熊彼特把创新看作是经济变迁过程的实质,强调非均衡和质变在经济体
系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企业家和技术创新在“创造性毁灭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所以,沿袭其研究传统的“新熊彼特’’学派批判地继承了熊彼特的思想,进
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在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圆。从一般意
义上来说,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动力,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在内
的广泛意义上的创新,已成为新熊彼特理论的标准化原则。与熊彼特的研究相比,
新熊彼特理论强调知识、创新和学习行为对微观经济体的作用以及产业层面上的
创新驱动发展过程。进一步地,新熊彼特讨论了创新在企业和产业层面上发生质
变的过程,把产业发展的动态驱动力量归结为企业层面上的新事物的创造和企业
家的创新驱动。虽然新熊彼特理论中关于各种形式创新成果的应用及共同演化己
开始转向对制度问题的研究,其所关注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
以制度变迁为基础的,但是对于支持技术变迁的制度要素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②。此外,纳尔逊近年来所不断强调的技术和制度的共演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
新熊彼特理论发展的不足。
2.2.2演化经济理论对于技术变迁的演化分析及相关研究综合
承接熊彼特“创造性毁灭"的思想,西方学者20世纪80年代在技术创新方
。贾根良,‘理解演化经济学l,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雪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卷2003年第3期
曹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卷2003年第3期
1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面的研究工作出现了两个分支。其中之一就是以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Richard R
Nelson)和温特(Winter)(1982)在《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中所开创的以
演化观点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变迁的分析。纳尔逊(1996)认为,熊彼特强调的技
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变迁的非均衡性是一种演化理论,运用演化方法能更好
地阐释熊彼特的思想。为此,纳尔逊和温特借鉴生物进化论的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思想,构建了一个以惯例(routines)、搜寻以及竞争过程中的产业动态
为基础的比较完整的体现熊彼特思想的演化经济理论。他们应用这一演化分析框
架来解释技术惯例的复制、创新和市场选择过程,尤其是通过研究新知识产生的
具体机制或者组织的创新行为而把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真正内生化。其后的演化学
者将纳尔逊和温特基于技术创新的异质性导致的技术选择带来的结构变迁思想
进一步模型化,比如Silverberg,Lehnert等人(1993)借助费雪(Fisher)方程①
建立起的技术多样性基础上的技术选择模型,将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用从技
术创新到技术扩散的完整分析框架予以表述。总体来看,基于熊彼特传统的技术
创新和扩散理论提出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的演化理论分析框架把在微观和静
态层次上的经济行为与产业增长、技术变化和创新等动态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
起。同时,强调企业在经济变化过程中的作用,主张不能忽视经济决策过程中的
学习因素。演化理论认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相关产业的演化是在竞争过程中
展开的,其演化的动力是多样化的产生和选择机制。
继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及其继承者的发展之后,另一支研究技术创新演
化的力量来自英国苏塞克斯(Sussex)的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简称SPRU)。其中以弗里曼(Freeman)、多西(G Dosi)为核心,这一研
究群体支持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并且越来越重视对技术创新的制度与环境
因素的分析圆。此外,通过对大量产业个案的研究,SPRU研究群体也找到了表
明技术、产业组织形式和支持技术变迁的制度的共同演化的证据。这些集中于创
新扩散的系统性以及与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关系方面的研究为更深入地解释创新
的发生和过程提供了新的研究成果。
鉴于演化经济学对产业演变机理的强大解释能力以及研究焦点逐渐由创新
∞赞雩办程.也UU模仿者方程(replicator equation),是由英冈遗传学家费霉在生物进化学巾提jlj的,它以
数学形式反映达尔文“适肯生存”的进化思想.该方程用柬模拟基丁二竞争的产业和Iff场结构变迁。
雪如弗艰曼存《.I:业创新经济学》(1997版)一·j棒中就将科学技术创新公共政策以及技术与环境等歹J.面的
内容融入剑技术创新体系当中。

1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统转向技术的产业影响力及其“创造性毁灭”的实现过程,演化经济学在研究
技术创新上面临着新的发展方向,并开始注重与前沿学科的结合。一方面创新进
化论者试图借助非线性动力学将具有正反馈特征的经济系统模型化。另一方面,
又力图用耗散结构理论中的自组织理论分析创新及其扩散。比如,桑塔菲研究所
就首先将物理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等统一起来,发展一种跨学科的复杂系统理论,
为演化的、非均衡的系统动态建立一种具有路径依赖、自组织、多重均衡和混沌
行为等方面特征的模型,奠定了演化经济学重新兴起的方法论基础。事实上,进
化论关注的是系统的生成、演变和维持,自组织关注的是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
两者的研究目标是相当接近的。多西(Dosi)认为在一个系统中,“秩序”基本
上是技术进步(创新、学习等)、经济活动(投资、价格制定)和制约决策、期
望的制度三者匹配后无意识的动态结果。这种秩序化就是经济系统的自组织,并
且带有结构的转变,因而也具有进化的特征。不仅如此,自组织研究所涉及的系
统中的集成现象、合作效应等,其成果也很容易应用到技术创新领域。而在路径
依赖方面,美国学者布赖恩.阿瑟(w.BrianArthur)和保罗.大卫(PaulADavid)
最早将生物学家使用的路径依赖概念纳入到技术创新过程研究。他们指出,在具
有收益递增的动态经济过程中,技术演化存在多重均衡而非单一均衡。同时,技
术演化依赖于初始状态,即对初始条件中偶发的、微小的历史事件十分敏感,它
们影响和决定技术最终朝哪一个方向发展,而一旦某一技术(往往非最优技术)
受偶然因素影响被采用,收益递增机制便会促使它进一步流行并呈现前后连贯、
相互依赖的特征,而很难被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竞争技术所替代①。技术创新
的路径依赖性表现为技术发展的累积性特征,通常有四个层次:技术层次、组织
层次、市场层次、产业层次(Breschi,Malerba and Orsenigo,2000)。因此,路
径依赖性可能发生在技术学习、行为规则、总体生产特征三个方面(Dosi,1997)。
2.2.3基于共同演化理论的技术——制度共同演化
随着复杂系统理论在演化经济学中的应用,许多原先不予考虑的交互关系以
及异质性在新近的理论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达尔
文主义的启示已失去意义,相反,自然选择依旧在多个层面对自组织系统或子系
西杜跃平,高雄,赵红菊,‘路径依赖与企业顺延技术轨道的演化创新’。载‘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4
国皮特.M.艾伦,‘知识、无知和复杂系统的演化'收录于论文集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
14


lIf}lI【f}lIll『IlIlIlIl『lIlIlIl卜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统起作用,以便区分不同组织的适应性强弱。许多演化经济学家强调,达尔文“变
异、遗传和选择"的研究范式具有普适性,能够为一切系统的演化提供一般性的
描述和分析框架①。为了更准确地刻画系统演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复杂系统理
论应该作为辅助理论嵌入到自然选择理论中。因此,复杂系统演化理论应该被视、
为“达尔文范式的拓展”或者是“达尔文主义的演化”②。这种范式的拓展主要
表现在,建立“互动者”(Interactor)和“复制者”(Replicator)多层级协同演化
的解释逻辑@。这一逻辑要求互动者之间必须存在相互的反馈机制,它们的演化
动力是交织在一起的,即一个互动者的适应性变化会通过改变另一个互动者的适
应性而改变其演化轨迹,后者的变化又会进一步制约前者的变化。现在演化经济
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就是在达尔文选择理论的基本框架下,融合复杂系统理论,从
单一层级的演化理论扩展到多个层级的共同演化理论。
共同演化理论在技术演化研究中的应用是其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研究领域
之一。纳尔逊④强调,技术和制度应该被理解为共同演化,因为技术进步的速度
和特征受到支撑它的制度结构的影响,制度创新也是强烈地以新技术在经济体系
中是否和怎样被接受为条件的。Pelikan⑤(2003)描述了技术和制度的共同演化
机制。他认为,技术变迁对制度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一是有效利用新
的生产方法或新的技术产品需要一个新制度来协调和提高成员间的新技能;二是
新技术可能会降低制度的实施成本,使得原先无法实施或者实施成本过大的制度
得以实施。同样,制度变迁也会对技术产生影响,他认为,主要包括四种影响:
一是组织的自由程度将影响各种可能的技术创新;二是制度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激
励;三是制度会对旧技术的粘性程度或消亡速度产生影响,会影响技术的创新和
扩散速度;四是制度会影响技术选择的正确性。Murmann@(2003)则将技术和
制度的共同演化思想纳入到产业动态分析中。通过对1850—1914年英国、德国、
法国、瑞典和美国五国合成染料产业的比较研究,Murmann探讨了国家产业、
⋯Knudsen'T.Economic selection theory.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2002,12,p443
口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f5馆.1997年版
锄Volberda.H.w.A.Y.Lewin.Co-evolutionary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firms:from evolution to co-evolu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3.40
曲纳尔逊.《作为经济增长驱动力的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收录于论文集《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
与创新政策》
9
Pelikan.P.Bringing institutions into evolutionary economics:another view with links to changes in physical and
SOCial technologies.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2003,l 3,p237
9
Murmann,J.P.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Co-evolution of fwms。Technology,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 l,2 1
1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和制度等的共同演化过程,阐述了不同国家背景下产业演化模式的差异,并
且揭示了德国合成染料取得领先地位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德国的政府、产业和
市场等制度对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推动力,比如良好的产学研联合制度和成熟规
范的市场制度将研究机构、合成染料技术使用者和生产者企业以及用户等联系起
来。二是技术进步又会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采用新技术的企业一旦获得较高利
润,就会激励它们推动上述制度的进一步创新,而制度创新又会继续推动技术创
新。他认为,技术和制度的共同演化主要是通过企业群体和国家大学群体的互动
来推动的。
实际上,产业技术的演化是技术通过创新借助于一个社会化的进化过程得以
实现的。这样一个社会化的进化过程包含着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比如技术、制
度、组织、知识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实现了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范式的构
建。而产业技术范式的生成和演化又蕴含着技术——制度共同演化机制。因此,
强调技术——制度共同演化是这一研究传统的基本特点。
2.2.4我国技术演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概况
以上有关技术演化问题的理论流派和观点主要是国外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相
对于国外演化理论的研究,国内学者对经济演化理论和技术创新演化的研究起步
较晚,并且多以综合、归纳及扩展国外代表性演化理论居多。其中,盛昭翰、蒋
德鹏(2002)的著作《演化经济学》集成了研究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
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著作对技术变迁和制度分析中的演化经济理论进行
了深入的论述。并对8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增长演化模型进行了评述,
对经济增长演化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进行了全面的比较,阐述了演化模型对处
理现实经济问题的重大意义①。此外,该书还系统地阐述了惯例、搜寻、选择环
境等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并对实验模拟、博弈分析等演化分析的常用工具进
行了研究和阐释,在制度变迁、企业成长和产业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
和参考价值。丁云龙,远德玉(2001)在《试析演化观中的技术创新问题》一文
中提出技术创新研究应转向用非线性方法研究复杂性问题的演化观,并且对演化
观中的主要的技术创新问题,包括(1)收益递增机制能否构成技术创新理论的
回盛昭翰、蒋德鹏,‘演化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般性规律;(2)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效应;(3)技术创新的空间特性等
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另一位在演化经济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内学者
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贾根良教授。他在《自组织创新网络与科技管理的变革》一文
中指出用演化经济学对创新过程的宏观动态性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
技术体制和单一技术轨道的宏观结构发展,但同时缺乏一种对创新过程微观基础
的研究。为此,贾根良(2003)主张用自组织理论研究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性系
统,用以解释创新的动态过程,并把它应用到科技管理领域中。
概括国内关于创新和技术演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总体上以从企业层面上的技
术演化理论应用研究居多,较少从产业技术演化的角度进行阐述。另一方面我们
也应看到演化经济学缺乏对创新过程微观基础的研究,有关异质个体、多样化情
境和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等对创新政策至关重要的知识,都是演化经济学在创新
研究方面的薄弱环节①。为此,需要一个建立在技术演化微观基础之上的产业技
术演化框架来分析产业技术的演化路径和作用过程。
回贾撤良.《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山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产业技术演化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演化框架的构建
3.1演化思想的起源及演化范式的确立
3.1.1演化思想的起源
演化经济学已成为当今国外经济学界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从19世纪末
演化思想的起源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演化经济学的蓬勃发展,演化经济理论的
发展使它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演化经济思想也逐渐被更多的
人所接受。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演化经济学研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1991
年《演化经济学》杂志的诞生及众多有关演化问题的文章的出现使演化经济学进
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霍奇逊指出,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已成为20世纪
末国际学术界的主要事件之一。
演化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8年,著名制
度学派的创始人索尔斯坦.凡勃伦在美国《经济学季刊》(1898年7月号)上发
表论文《经济学为什么不是一门演化科学?》,开启了经济学研究的演化思想起
源。在该文和其后发表的《有闲阶级论》中,凡勃伦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演
化思想直接源于达尔文;人们当前的行为是由以往累积的经历和现在所处的物
质、文化环境所决定的,而当前的行为又会影响到他的下一步行为;人类社会经
济系统的演化不仅取决于外部力量的冲击,还取决于该系统内部的演化,并具有
丰富的不确定性和强烈的历史积累:经济学家应当关注于制度的变化和经济社会
中思想习惯的变化①。
20世纪初,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宣称经济学家的麦加在于“经济
生物学。”他认为经济学中流行的静态分析将是一种过渡状态,将被基于生物学
概念的真正的动态分析所取代。与凡勃伦相似,马歇尔认为,虽然很多就其本身
而言对人类并无优势的习惯会保留下来,然而,只有最好的习惯获得发展的那些
种群才能存活下来@。从这里可以看出,马歇尔已经开始涉及到经济的演化问题。
o凡勃伦,‘经济学为什么不是--fl演化科学?',载‘政治经济学评论),2004年第2辑
国杰克.J.弗罗门,‘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此外,19世纪末著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门格尔对复杂经济现象的起源和
演化的理解,也被看作是经济演化思想的源泉。门格尔强调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演
化性质。后来该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提出的由市场作为过程的观念发展而来的市
场过程的演化理论成为该学派对演化经济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在演化经济学思想起源的认识上,马克思所做的贡献是不应该被忽视的。事
实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有许多是演化的。在这一点上,纳尔逊和温特也承认他
们的某些思想与马克思的思想是很一致的。“我们都强调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界
定一种动态的演化体系,企业的规模和利润的分布也必须从演化体系的角度来理
解”①。即便是对于马克思经济学中未解决甚至未提出的某些问题,比如经济演
化进程中的“协调”问题,弗里曼和卢桑也认为马克思已经预见到“资本主义作
为整体”的协调过程的重要性,并把协调解释为各种基本趋势和反趋势——也就
是冲突——的结果②。至于在如何看待牛物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马克
思也并不排斥来自生物学的思想和隐喻,并且把进化论作为其历史唯物主义的自
然史基础。事实上,马克思作为演化政治经济学的先驱不应该被轻易同其他演化
经济学传统对立起来(比如与凡勃伦的制度学派)。相反,在演化经济学的创造
性综合中,还要特别注意以现代自然科学的革命性进展为基础,发挥马克思研究
传统创造性转化的重要作用③。
演化经济学最初是作为对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批判者出现的,它反对新
古典经济学给定偏好、技术和制度不变假定,而把新偏好的形成、技术和制度的
创新以及新资源的创造看作是经济持久变化过程的动力,其关键性地取决于“新
奇的创生”④。演化经济学反对新古典经济学基于机械类比的物理学隐喻,主张
借用现代生物学的进化隐喻,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硬核进行革命性改造,把
正统理论中处于背景状态的演化力量和机制放到了核心地位,形成了解释经济现
实的全新范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及以
新古典经济理论为特征的主流经济学出现危机,演化经济学开始逐步为解释和分
析经济现象和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革命性进展进一
步检验了演化经济学先驱的思想,使奠定在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的演化分析范式更
。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中【蝴人民大学教授孟捷天丁.弗哏曼和,吁桑对r马克思的理解持赞『叫态度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裁于巾【-目人民人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卷2003年第3期
。U.Witt,Evolutionary Economics:An interpretative Survey.Evolutionary Economics:Program and
Scop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1。p.49
1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可能成为替代新古典范式的研究纲领。
3.1.2演化范式的确立
在如何界定演化经济学的问题上,不同的演化经济学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
基本上都赞成把是否使用生物学隐喻作为区分演化分析范式与新古典主流经济
学的一个标准①。演化范式的生物学隐喻主要是来自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调生存斗争对于生物进化的重要意义。达尔文生
物进化论的核心在于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但由于达尔文当时并不了解孟德尔
的遗传学试验,因此未能提供一个遗传机制理论。后来生物学的发展使新达尔文
主义弥补了这一缺陷,通过对基因型和表型的区分解释了遗传机制的发生过程。
而在拉马克看来,生物对环境的主动适应也影响了自然选择的过程。因为在他看
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产生了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这就是拉马克
的获得性遗传理论。这一理论后来在社会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研究某
些基因的重要隐喻。在演化范式的确立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来自物理学中
耗散结构理论的发展。许多生物学家认为,生物进化可能是一个综合了随机突变
和决定论两种机制的有机过程,对初始条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其次,进化并不
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表现为阶段性的过程。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从混沌理论和耗散
结构理论的发展中得出的重要启示。
综合起来看,演化范式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演化范式广泛运用生物学隐喻,
反对机械隐喻。例如在经济系统中,强调新奇或变异的关键作用,一方面通过系
统的创新产生多样化,另一方面通过搜寻推动新奇的产生,即适应性学习过程。
其次是选择机制,即在这些多样化的创新中挑选最适当的。演化经济学采用生物
学的“群体观点”来解释选择过程的发生机制。二是强调不确定性、路径依赖性
和时间不可逆在经济演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演化分析要素中,基因类比物或选择
单位承担着遗传发生的重要作用。一般认为选择单位应与环境相区别,具有某种
有机连贯性和相对不变性。它是社会有机体的基因组织,扮演着生物学中基因进
化的作用。
o比如纳尔逊与霍奇逊等都赞成采用生物学隐喻标准
2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2技术演化分析范式的阐述
在演化范式确立之后,研究技术变迁问题的技术演化分析范式也逐渐兴起。
技术演化分析强调以一种普适的达尔文主义世界观审视技术现象,广泛采用基
因、变异、复制和选择等生物学概念的隐喻方法,将技术理解为一个类似生物进
化的过程。要把技术理解为一个进化过程,首先必须找到一个类似于生物基因的
既相对稳定又允许变异的兼有复制因子和互动因子功能的技术单元,即所谓的技
术进化的“縻母”(Meme,原本是由生物学家道金斯提出的与基因相对应的、用
来表示文化传播基本单位的概念,技术演化论者借用此概念来表示技术进化的基
本单位),这是进行技术演化分析的基础和前提,相当于演化分析中的选择单位,
如制度等基因类比物。对于这一基本问题,研究技术演化的经济学家存在广泛分
歧。典型的观点如纳尔逊和温特将企业惯例作为技术选择和进化的基因,博尔丁
和巴萨拉把人工制品作为技术进化的基因①,而霍奇逊则主张技术系统或技术一
经济系统本身就是技术进化的基因。另外一些学者则倾向于将某种形式的创意或
思想作为技术縻母,与此相近的则是把知识看作技术进化的底层因子⑦。
在这一基本分歧的前提下,技术演化论者对生物隐喻方法的使用范围、达尔
文主义渗透的程度也存在不同看法。一些学者倾向于采用严谨的生物学概念类比
来构建一种较为标准的达尔文技术进化模型。而纳尔逊、温特等人则主张一种较
为宽松的技术进化模型,认为技术进化不需要和生物进化完全拟合。此外,技术
演化论者在技术进化的选择机制、技术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等具体问题上也未
能达成一致。尤其要说明的是,技术演化论面临着将市场、制度因素、社会因素、
国家创新系统、文化因素以及路径依赖和自组织理论等有效地融合进技术创新和
变迁的选择机制中的问题。综合各方面,应该说目前技术演化范式还并不是一种
成熟的分析范式。但毕竟这种分析范式契合了自然科学的革命性进展,也符合现
代哲学的转向和发展历程,能更好地解释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象,因而具有强大
的理论整合力和现实解释力。
∞如巴萨拉在其专著《技术进化论》中认为人1=制66的延续忭使得技术进化的结果呈现出多样性,进而以
人jr制品为技术研究的基本单位构建}l{一种技术进化的⋯般理论。
。英凼学者齐曼上编的论文集《技术创新进化论》对此有所介绍
2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3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和一个演化分析框架
如前所述,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诞生标志是纳尔逊和温特的经典名著《经济变
迁的演化理论》的问世。鉴于该著作在演化经济学发展中的开创性地位以及纳尔
逊和温特的研究成果的深远影响,本节对于他们的演化理论和演化模型进行着重
介绍,并作为本文接下来论述的基本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予以应用。在纳尔逊和
温特的这本著作中,虽然他们是以整体经济变迁作为其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并
且把动态演进的企业和作为自然选择的市场机制看作是影响经济变迁的两个关
键机制,但他们也认为要理解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变迁,经济理论的分析单位不
能像正统经济学那样只停留在总体变量上,而必须置于微观的企业活动基础之
上。为此,在该书中,他们以企业(类比生物有机体)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惯例
为基因类比物,以满意原则代替最大化假设,借助于模仿、搜寻、创新、选择机
制等概念的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变迁、产业演化和经济增长的
一般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试图解释技术变迁的一般过程。
3.3.1技术演化分析的基本单位——惯例
在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中,个人“技巧”以及组织“惯例”等概念是演
化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并且以“惯例”为基础的演化分析框架成为应用演化理
论分析经济问题的典型模型。因此,“惯例”在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中发挥
着基础性作用。而且,“创新”在他们那里无论是在习惯用法还是技术上的用法·
都涉及惯例的变化。因此,对于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首先从惯例的介绍开
始。
纳尔逊和温特基于有限理性和知识的分散性提出了“惯例”概念,认为企业
是以日常惯例为基础运行的,因而,诸如生产计划、价格确定、研究与开发资金
的分配等都遵循以惯例为基础的行为方式,而不是随时计算最优的解决方案。按
照纳尔逊的说法,企业内部存在三种类型的惯例:第一种惯例是一种“标准操作
程序”,是“在给定资本存量和对其行为的其他约束条件下,企业决定怎样生产
和生产多少”的一种惯例;第二种惯例“决定企业的投资行为,它是支配企业增
长和衰退的因素”。第三种惯例作为一种“准惯例”,是对更好做事方法搜寻的惯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例。企业如果按照原有惯例运转能够获得满意的收益,那么这些惯例往往不会发
生变化,但是,如果企业的运转出现异常而使收益低于某一个限度时,企业将有
可能对惯例进行调整。企业调整惯例的行为是通过“搜寻”或创新来完成的,即
在已知的技术和惯例中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或通过研究和开发寻找原来没有的
技术或惯例。
惯例是一个组织的技能,每个企业的惯例可以被看成是知识和经验的载体,
这些惯例之间存在差异性,它们构成了企业之间相互区别的特征。由于嵌入在惯
例之中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示的“默示知识”,因此惯例具
有强烈的默示性质,这使得企业之间的模仿并不容易,这也是造成不同企业之间
绩效差异的原因。此外,企业的惯例是可以遗传的,在这一点上,纳尔逊和温特
接受了拉马克主义的获得性遗传,认为组织的惯例可以通过适应性学习获得。同
时,惯例也是一种秩序,是一种光滑序列的协调一致的行为能力。从本质上说,
经济的演化过程就是一个惯例的模仿、复制和创新的学习过程以及选择过程。
惯例在组织中发挥着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惯例执行着组织的记忆功能,
即组织活动的惯例化构成组织运行的特定知识最重要的储存形式。而要把储存于
组织成员个人中的知识与组织中所应用的知识关联起来,关键是要发挥组织在运
行过程中的“协调”功能,使组织成员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响应他们所接收到的信
息。这样一个由组织所积累起来的组织机制,能够确保成员理解其他成员和周围
环境的信息流,从而使个人行动成为符合组织整体行动需要的行为。第二,惯例
执行着在组织成员间休战的作用,即惯例使组织成员满足于组织内部由于成员的
利益差异存在的冲突,使这种明显的和潜在的冲突在可以预测的路径范围内与现
有惯例保持一致。因此,惯例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相对不灵活性。第三,惯例作为
一个组织的目标而存在。在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中,惯例必须与不断变化的资源
集合保持适应性才能提供给组织发展的动力。一种惯例在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成功
或失败决定了该惯例的保持和收缩,惯例作为目标指的就是通过惯例的模仿和变
异实现组织同环境的交换过程并达成某种形式的新惯例。
3.3.2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分析框架
建立在基因类比物或选择甲.位(企业惯例)、变异或新奇性(惯例的搜寻、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新)以及选择过程(市场机制)的演化分析要素基础上,纳尔逊和温特构建了
一个以惯例、搜寻和选择环境为逻辑的演化分析框架,并把创新(多样化),作
为知识载体的企业(遗传)和市场选择融入到这一框架中。他们的企业演化理论
就是建立在这三个概念基础上的。
在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框架中,惯例作为选择单位承担着社会有机体的基因
组织的作用,它执行着传递技能和信息的功能,具有学习效应和获得性遗传特征。
惯例的这种特性和它发挥的作用决定了它作为基础分析要素贯穿着企业遗传一
一变异——选择机制的全过程。它既可以充当遗传机制的功能载体传递企业的
知识和技能,又可以作为企业目标改变原有惯例而创造一个新惯例,从而发挥新
奇创生机制的作用。最后,新的惯例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又会由于选
择机制的作用完成生存或淘汰的选择。不仅如此,由于企业惯例是在有限理性下
学习的结果,它还使企业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并决定了企业的多样化,而多样化
的产生机制正是企业变异、选择得以发生的基础。
搜寻是企业在当前的可能选择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搜寻是由惯例指导
的、改变惯例的过程,它涉及到惯例本身的选择和企业的创新过程,是新奇和变
异产生的途径。这种情况发生于当企业利润低得无法忍受时,企业被迫寻找新技
术或新的组织形式,由此导致的惯例发生变异。纳尔逊把企业的这种搜寻活动所
针对的某一项技术所具有的技术属性同它的经济属性联系起来,并称之为“搜寻
战略”。搜寻战略是企业在评估一种技术的经济价值即它的赢利可能性以及它与
企业拥有的经验和技巧的特殊复合情况的一种决策规则。另外,搜寻具有不确定
性,即可能存在非效率问题,因而它还具有历史和路径依赖的特征。
最后,纳尔逊和温特还提出了一个选择环境的一般模型。并通过说明采用一
种新的创新给组织带来的利益和成本影响以及消费者偏好与规则的调整对“有利
可图的”事物的影响方式等要素来设计这一模型。在技术创新既定的情况下,选
择环境决定了不同技术的相对使用随时间而改变的方式。同时,选择环境也通过
影响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而产生反馈机制①。接着,纳尔逊还区分了市场作为选择
环境与非市场的选择环境的差异。市场作为选择环境说明的是创新者的投资扩张
与竞争者的模仿对于一项创新存活可能性的影响。而非市场的选择环境则涉及某
。参照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r7年版
24

‘3
p
I.

.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种与创新有关并且起作用的价值观念以及政府的预算限制。这一点使我们很容易
联想到政府在某一产业发展上的技术政策对于创新过程的影响。结合以上表述以
及其他学者提出的概念,企业的选择环境主要是指市场竞争的影响,选择的环境
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外部情况,如需求和供给因素,也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行为和特
点。比如在解释企业某一技术或惯例(这里把技术创新解释为一个创新惯例如何
扩散的问题)是如何在产业间扩散时,从群体层次看,就涉及到“频率依赖效应”
(威特),即任何个体决策,无论是创新、模仿或保守的,都影响到群体中全部
行为的相对频率。这种效应的存在决定了一项新的技术能否在整个产业当中迅速
扩散,对研究新奇和变异产生之后的选择机制的作用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过程的演化分析
4.1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历史进程
本节对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历程的描述是从美国汽车业开始的。之所以以美国-
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历程作为研究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轨迹的起点,是因为美,、
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建立起了汽车工业的现代化大量生产方式。虽然世界汽车产
业技术创新的发源地是在欧洲,但是美国却借助于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引进、吸
收、扩散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汽车产业化。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汽车产业技术和
· ■l
现代化的工业大生产方式也得以确立起来,特别是福特公司在1908年发明的T

型车生产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奠定了美国汽车工业在国际竞争中的
长期优势,也对世界汽车发展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另一方面,它作为丰田精益
生产方式创新和扩散的技术背景,也为接下来研究汽车产业技术演化路径和作用

机制提供现实背景基础。
4.1.1美国汽车产业大量生产方式技术创新的历史背景
美国汽车产业技术在大量生产方式创新之前的时期主要是从19世纪90年代
中期到20世纪lO年代,这一阶段是美国汽车产业技术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从汽车技术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19世纪末期的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迅猛,其中
钢铁、机械等工业部门居于世界前列,人口由南北战争时期的3000万人迅速增
长到20世纪初的l亿人左右,并且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为美国汽车
制造技术的推广准备了市场条件。此外,19世纪下半叶美国大规模的领土扩张
使马车、火车、轮船等运输工具已不能满足需求,交通压力的出现使得解决这一
问题的希望被寄托在了汽车的普及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汽车技术的发展。
这一时期美国汽车产业技术的发展是从技术的引进和扩散开始的,即依靠从
欧洲引进汽车技术,然后经过汽车公司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
进行改进完成汽车技术本土化创新过程。比如,就汽车制造的主导技术——发动
机来说,在欧洲,早在1867年,德国工程师奥托就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往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复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发动机,到19世纪90年代,欧洲已经率先掌握了汽车发动
机制造技术,并实现了国内的商业化。相比之下,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则相对
落后,直到1886年奥托宣布放弃四冲程发动机专利后,美国人才通过购买专利
技术推动了发动机的研制。在此基础上,美国第一辆汽车于1893年被成功制造
出来,这辆汽车的构思灵感直接来自于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在1885年研制的
三轮汽车所采用的本茨汽车技术。随后,亨利.福特借鉴欧洲汽车设计思路于
1896年研制出了第一辆两缸四轮汽车。随着发动机设计的不断改进和相关新技
术的应用,美国又相继研制出了电动汽车和汽油发动机汽车。此外,由欧洲人开
创的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结构型式也为美国汽车制造商所采纳,成为了汽车
传动的基本形式。不仅如此,美国还借鉴了欧洲专用底盘的设计和发动机技术,
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具有美国特色的大梁底盘和卜8缸式的大汽油发动机,使底
盘设计和车身制造更加适应了美国本土的发展。实践证明,扩散到美国的技术被
美国汽车厂商消化吸收后,不仅使汽车的技术性能得到了明显改进,工艺设计也
有了明显提升。
在这期间,美国汽车技术发展还面临着一个关于汽车动力技术选择的重要问
题。由于当时美国制造汽车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出现并同时存在着蒸汽式、电
力式和汽油式三种方式的汽车技术,这三种汽车技术各有优缺点,最终决定采用
哪种技术与当时的技术环境密切相关。在这三种动力技术中,蒸汽式汽车出现时
间最早,它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将蒸汽用于驱动机械的试验。这种蒸
汽式动力汽车对马匹的依赖性较大,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曾爆发口蹄疫,
导致马匹的缺乏,使得蒸汽式汽车的用水极为不便,从而限制了这种汽车技术的
发展。此外,这种汽车车身笨重,速度较慢,乘坐环境较差,很快被一些国家所
限制①。而后来研制出来的汽油式汽车,采用了发动机效率更高的汽油发动机,
并且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
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美国石油
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新开采石油为汽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燃料,一定程度上
支撑了汽油式汽车技术的发展。虽然电动式汽车的研制也取得了进展,但当时的
美国尚缺乏环保的概念,政府的法令还未显示出对于清洁能源的支持,这样就使
m如荚围当时就针对蒸汽驱动的公欺汽车制定了“红旗法舰”限制了这种汽-牟I的发展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得速度较快的汽油式汽车很快占据了大众的主导消费市场。在以后很长一段历史
时期内汽车动力技术的发展都是在汽油式发动机性能的改进和提升上取得的。
随着汽车核心技术——发动机动力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汽压制动技术、万向
节传动技术等汽车辅助技术取得的进展,美国一些汽车公司相继成立并开展商业
活动,标志着美国汽车产业的形成。这其中对美国汽车和世界汽车产业产生巨大
影响的是福特汽车公司的成立和福特对生产方式的技术创新。福特利用相关工业

技术的进步在实现汽车零部件标准化以及完全互换性的基础上发展了流水线的,
作业方式,从而引发了大量生产方式的革命。T型车就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大量
生产方式在流水线上装配而成的汽车。T型车的问世开创了汽车制造的新纪元,
被当时的媒体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汽车发明。这一车型的推出大幅降低了汽车
· ●
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汽车开始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商品。可以说,T型汽
车的问世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进入了汽车文明时代。同时,福特
的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了福特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使流水线生产迅速扩散
到其他汽车公司,进而使世界汽车工业进入了大量生产方式时代。
4.1.2福特公司的T型车技术创新与大量生产方式的建立和扩散
上一小节简要介绍了大量生产方式的技术创新产生之前美国汽车产业的技
术发展历史。事实是,在福特公司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创立之前,美国的汽车制造
商采用的是欧洲小规模的单辆生产的模式。这些汽车制造厂其实只是一些组装
厂,它们只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整车的初步设计,而把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交给
分散的协作厂完成。由于组装厂把整车的制造任务承包给各个协作厂甚至是通晓
汽车设计原理的工匠,所以说这些工匠在很多情况下本身就作为业主承担着某些
汽车零部件的制作任务。因此,这种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力都具备娴熟的技艺,他
们在设计、机械加工和装配方面都是技术精湛的工匠,并且大多掌握了单件生产
的全套技艺。单件生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产量较低,在当时即使是最大的汽
车公司其年产量也不超过1000辆。而且生产汽车的单件成本较高,平均成本也
不会随着总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因而不存在规模经济。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生产
厂无法生产出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即使是按照同样的制作蓝图,两辆汽车也不
会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单件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两辆汽车必然存在各种差异。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的关键问题是当时的技术还不能使机床加工淬过火的钢材,
即不能加工经过淬硬处理的金属,这样就造成了在加工淬火的零件时零件的翘曲
变形,需要再次加工使之重新达到原来的形状。再加上不同的承包商在制造零件
时采用的计量标准不相同,导致生产的零件并不是标准化的。而在对零件进行重
新修锉以使零件之间的配合无误的过程中又会出现“累计误差”的现象。这样,
当装配工序进行到最后一个零件时,这辆汽车已经与下一辆按同样蓝图制作的汽
车在尺寸上有显著差别了①。
这样看来,采用单件生产模式的汽车厂商的生产方式存在明显缺陷。首先生
产的高成本带来了汽车价格的高昂,昂贵的价格使普通民众无法承受,汽车只能
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交通工具。不过,这种情况也符合当时市场需求的特点,因
为有钱人关心的并不是汽车的价格,它们更关心的是汽车的速度以及能否按照他
们本人的意愿来制造汽车。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汽车性能要求
的不断提高,技术的不完善带来的问题也愈加突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汽车的可
靠性和一致性不稳定,汽车的品质得不到保证。更重要的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
单件生产组织方式使得独立分散的承担生产任务的协作厂无力开发新技术,至于
那些小作坊和工匠,则更谈不上具有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甚至资源。
针对这种情况,福特从1903年开始生产A型车后就着手不断改进技术以克
服单件生产方式下的同有问题,并最终历经20次改进设计于1908年成功制造出
了T型车。T型车的主要特点是:设计简洁、发动机设计简单、耗油量小、底盘
离地净空间距离高于其他汽车,因而更能适应当时的路况。T型车的设计不仅考
虑了制造实际,而且体现了从用户出发的设计理念,它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几乎
任何一个人都能驾驶和修理这种汽车,而不像之前的汽车那样需要专职的驾驶员
和机械师。T型车取得的这一成就为后来汽车工业发展方向的革命性变化奠定了
基础。
由于T型车品质的提高和方便用户使用的特点使它迅速成为美国汽车销售
市场上的畅销车型。而且这种汽车价格低廉,售价从开始时的850美元降到了后
来的不足300美元,相当于当时同类汽车价格的l/4甚至1/10,美国一个普通:I二
人用一年:【:资就可以购买到。可以说,福特的T型车战略使汽车成为了真正意
①关于单件生产方式卜汽车厂商的论述参照【荚】詹姆斯
1999年版
P.沃麦克等著《改变世界的机器》,商务印fS馆,
2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义上的大众交通工具。随着T型车销量的增加,福特公司的汽车产量也从1908
年的6158辆猛增到1917年的815931辆,10年间增长了130倍。与此同时,福
特公司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也从1908年的10%跃升到1914年的50%,
并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着“半壁江山”的格局。但即便是这样,T型车的产量仍
然跟不上市场需求增加的步伐,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时常发生。这时,原先那种
旧的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发明一种“大批量
的、快速的生产汽车的方式”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产品创新所引发的
生产方式的创新便势在必行。
福特所创立的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就是后来被称作大量生产方式的一种动态
的生产组织方式。经过多次改进,福特设计了这样一种方式,即事先把要组装的
零件放到组装线选定的位置上,由组装工在装配大厅内来回走动,按程序挨个对
每辆汽车进行组装。这样实施的结果是每个装配工人只承担一项单一的工作,从
而很容易使工人熟练地掌握一种技术,有利于生产率大幅提高,同时使每个工人
的工作周期大大缩短。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生产方式实施的关键并不在于组装线
的发明,而是所有零部件实现完全、连贯的互换,这是设立组装线的基础和前提。
而工业技术的进步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那就是当时的机床已经能够加工
经过淬硬处理的金属,这就克服了从前的零件由于经过热处理产生翘曲变形而不
能标准化的问题。一旦零件的标准化问题得到了解决,零件的互换和衔接就变得
容易实现了。福特的革新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的,他在制造过程中对每个零件
采用同样的计量系统,按照统一计量来生产,节省了组装成本。而且,福特把当
时的机床技术引入汽车生产过程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使得零件的数量得以减
少,不仅节约了组装成本,而且有利于零件的衔接。
总之,福特建立在零件完全互换基础上的组装线是革新生产方式的关键,给
福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益。可是,福特随后就发现了这种由工人从一个装
配工位走到另一个工位的方式存在着不同操作速度的工人之间的等待时间的问
题。于是,福特经过不断的试错,在之前的组装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发明
了移动总装线,并于1913年春天在福特公司的海兰公园厂房进行了实际演示。
这种移动的总装线无需工人走动,工人只需要站在一个地方等待总装线将汽车传
送到他们面前然后完成汽车零件的装配。这一革新使工人的平均工作周期进一步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缩短,加快了装配线的运转速度。据当时的测算,福特的T型车从车底盘运行
开始到成品下线,装配一辆整车所耗费的时间比原来有了大幅度缩短。关于这点,
可以对比两种不同的组装技术进行说明。
表l-l总装大厅在1913年和1914年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的组装工时比较
零部件1913年秋后期单件1914年春大量生产工时节约百分率
生产方式(分钟) 方式(分钟) (%)
发动机594 226 62
磁电机20 5 75
车桥150 26.5 83
整车装置750 93 88
注:在后期的单件生产方式中已包含了许多大量生产方J£的冈素,特别是零件始终如一地可以互换.劳动
已经有了初步分工。1913到1914年的重大变化是所装配的汽车由原来的原地不动改变为移动式。
资料来源:《改变世界的机器》詹姆斯.P.沃麦克等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l版P29
从表中可以看出,福特的T型车采用大量生产方式的实施效果非常显著,
从1913年到1914年各项零件的装配速度实现了巨大提升,与此同时,T型车的
产量也迅速增长,从1913年的168220辆猛增到1914年的248307辆。随着这项
创新的不断完善,装配T型车所需的时间继续下降,产量也继续提高,直到20
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到来之前T型车的产量达到顶峰。而T型车的成本又因为
生产过程的巨大变化不断降低,价格也因此持续下降。
福特对生产组装线的改进使他看到了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巨大竞争优势,于
是,他将汽车生产过程的全部功能都逐步纳入到福特公司并且凭借掌握的技术又
把大量生产方式推广到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和生产环节①。比如1927年福特在他创
办的鲁奇厂中就将这种生产方式应用到了极限,从原材料加工、零部件生产到汽
车的总体设计、lI程设计和组装,几乎所有的生产和组装环节都在一个工厂‘内完
成,福特实现了在组织结构上的纵向一体化。
依靠移动总装线技术的创新和大量生产方式,福特汽车公司实现了规模经
济,一举确立了在汽车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地位,并且借此排斥了那些不能达到规
模经济的单件生产的公司。这种后来被称作福特制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因此成为了
面在1913年之前,桶特公司基本L只从事组装.通过从道奇兄弟公司那咀购买发动机和底盘.再向其它公
司定购零部件然后完成整乍的组装。
3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它汽车厂商竞相模仿的对象,推动了汽车工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进步。后来这
种生产方式也扩散到其它制造业部门,并且迅速成为整个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的生
产组织方式。
最后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是,虽然机床切削技术的进步保证了零件的生产达
到了标准化并使零件能够互换,但是福特为了减少零件变换时机床的调试时间和
费用,将机床按照生产工艺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并让每一台机床连续地完成单一的
工作任务,这样做的结果是减少了大量的零件调适工作,而且可以在这些专用机
床上安装高精密度的冲压钢板。如此一来,又可以提高机床调适零件的效率。虽
然从这方面来看,这项创新确实是使工艺成本大幅度下降,提高了效率,但它同
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生产线及其设备的刚性化。由于生产线的工具
只专用于生产或组装某一种单一的零部件,所以当产品规格改变时,这些工具就
不再适应于新零件的生产和组装,同样,当需要改换生产车型时,生产线也很难
转产其他品种产品。这使得这种体制下的生产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
变化而做出及时反应。另外,大量生产方式的特征之一就是劳动力的专业化分工,
这种专业化分工一方面使工人的操作单一化、简单化和标准化,工人可以随便进
行替换:另一方面,也使得工程师之间的分工更加详细和具体,出现了设备工程
师、工艺工程师和产品工程师等不同类别,他们各自负责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工作
任务,对其他领域的工作内容往往并不了解。这样的分工导致了一个后果,即造
成了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分离,这也是大规模生产产品创新滞后的重要根源①。
从以上T型车的生产及组织方式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生
产方式下的T型车仅仅能适应单一的持续增长的市场环境,一旦市场因素发生
变化,就会因为硬件约束和内部组织方式固有缺陷的束缚而无法做出迅速有效的
反应。事实上,T型车经过十几年的畅销之后市场需求已经趋于饱和,与此同时,
越来越庞大的美国中产阶级对这种单一的产品已不再满足,他们渴望拥有更加安
静、舒适和平稳的汽车环境,而不再只是结实和耐用的基本交通工具。对于这一
市场变化,福特公司的单一产品生产流水线显然无法短时间内予以满足,其先前
积累起来的竞争优势后来也被其竞争对手所超越②。
。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对企业本质和行为的演化经济学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通用公司在引入福特的大量生产方式后采用全产品创新战略实现了销售量的大幅度提
升并于1931年超越福特成为美国第一大汽车销售公司,而福特公司直到1986年才再次取得短暂的优势.
3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1.3丰田公司的技术创新和精益生产方式的建立
前面已经提到,福特创立的大量生产方式确立起竞争优势后开始在国内以及
世界汽车产业内扩散传播。在欧洲,到50年代,大量生产方式已经完全普及,
并且欧洲汽车厂商发展了这种生产方式,通过大规模生产将大量生产方式与产品
差异化结合起来,根据消费者不同层次的差异性需求生产多样化的汽车产品,以
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同时,这些产品在性能和设计上的改变也适应了市场环境
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例如欧洲汽车厂商生产的经济型紧凑轿车和外形较小的运动
型汽车因为车身空间利用的有效性和发动机设计省油的特点就更加适应驾驶环
境的变化特别是70年代燃油价格的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加上战后欧洲低廉
的劳动力价格,因此,欧洲汽车厂商在五六十年代经历了一个汽车工业发展的黄
金时期。随着欧洲汽车厂商的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到70年代初,欧洲汽车
市场在规模上已经与美国市场相差无几,美国汽车公司的竞争优势也开始逐渐丧
失。
但是,由于欧洲汽车厂商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美国汽车产业的生产方式,在
生产体制上也只是底特律汽车工厂的翻版,因此,工厂在产品生产的效率和精度
上较差,甚至比不上美国厂商。同时,原来大量生产方式下生产组织的固有缺陷
也依然存在,突出的一点就是大量生产方式下工人工作性质的单一化和标准化造
成的工人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劳资谈判在工资、工时等问题上的僵
局。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欧洲汽车工业在80年代重新又陷入了一个发展瓶颈,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有赖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率先建立起来的精益生产方
式。
丰田公司自1937年成立之后与欧洲汽车厂商一样经历了大量生产方式的扩
散阶段,在50年代之前丰田公司同早期的福特公司一样采用的只是单件生产方
式,无论在规模还是产量上都无法与同时期的美国汽车厂商相比。在这种情况下,
丰田英二开始对福特公司的鲁奇厂进行考察,试图引进美国汽车生产体制并在丰
田内部仿效和改进。然而,当时的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却并不适应大量生产方
式的运用。主要是因为虽然口本国内汽车市场规模较小,但是需求种类却呈现多
样性和复杂化,这跟大量生产方式的生产线及设备的刚性化特点所决定的转产困
难不相适应。更何况由于当时丰田公司的年产量较低还不足以达到规模经济,在
3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产线上用一组冲压设备来专门冲制某一种特定的零件不仅在资金上无法得到
保障,而且在经济效益方面也并不合算。这一点与欧洲汽车厂商的情况有所不同。
此外,战后日本新劳工法的颁布对资方裁减雇员的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使得丰
田公司无法随意更换劳动力而只能从提高工人的工作技能和使用效益方面做出
改进。因此,丰田公司(具体说是丰田的工程师大野耐一)只能通过另外的方法
实现生产效率上的提高。具体来说,要想用同样的冲压设备制造出不同的零件以
满足不同产品的使用需求,就必对冲压设备的模具进行定时更换,但由于模具在
更换和安装过程中极易出现偏差造成零件的损毁,因此,大野耐一的改进思路就
集中在开发快速简易的换模技术上面。他使用模具移动和相应的调整机构来完成
模具更换工作,经过多次试验,到50年代后期,大野的快速换模技术已经非常
成熟,更换模具的时间缩短到了三分钟,并且不需要专门的换模专家,只要通过
生产工人即可完成换模工作,这样一来,既节省了生产成本,又充分利用了工人
的劳动时间,对整个生产过程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积极影响。一方面是因为使用快
速换模技术生产冲压件意味着丰田公司实行的是小批量生产,不会产生大量生产
方式下大量库存成品零部件所引起的资金积压,这样就有可能通过尽可能地减少
中间库存来降低成本。而要实现这一目的,丰田公司需要工人发挥更多的知识和
努力。另一方面小批量生产因为可以及早发现冲压中产生的问题,因此它也促使
工人更加关心冲压件的品质。可以说,正是这种小批量生产的技术特点和劳工法
规的颁布共同决定了丰田公司必须拥有一支技术精湛且任务明确的劳动力队伍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认识到这一点后,大野将工人的工作任务和使用
途径进行了重新规定并且应用到了整条组装线上。
大野对组装线的创新源于大量生产方式下劳动力的专业化分工造成的劳动、
材料和时间的浪费。这种生产体制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即使发现了
组装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分工的原因也无权要求流水线停止,而为了达到生产进度
专门负责流水线的管理人员又尽量不使整条流水线停止下来,对于之前出现的问
题只能通过在组装线终端设置专门的返修工段予以解决。按照这种生产方式,在
组装中出现的错误就会因为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在以后的工序中和其他的差错
迭加,产生错误倍增现象,这就会给返修工段带来大量的修复成本,不利于生产
效率的提高。针对这一不利效果,大野决定让组装线上的工人同时承担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修复的工作任务,并赋予他们随时停止组装线的权利。除此之外,他还让工人
通过质量检查和修复工作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定期提出改进工艺流程的建
议。如此实施的结果既节省了专职人员的劳动力成本,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识别
总结经验减少错误出现的概率。不仅如此,大野还将工人分成各个团队,每个团
队负责一套组装工序,由他们承担这部分组装线上的全部工作任务,包括组装、
质量检查和修复以及改进建议等。同时,他们还要负责各自组装工序的材料供应
和组织协调以保证整条流水线的正常有序运行。随着这项试验的进行,丰田公司
的汽车在出厂前的返修:‘I:作不断减少,并且出厂汽车的质量也稳步上升。有了这
些成果,丰田公司在50年代很快就把这种生产方式推广到了总装厂之外的协作
厂中,开始在总成协作方面建立一套新的精益生产方式。
丰田在总成协作方面建立的这套精益生产方式其指导思想就是仿效组装线
上各工序团队的作用,发挥协作厂在设计开发和制造技术方面的优势和创造性。
具体做法是将所有协作厂按功能组织为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的协作厂负责总成
部件的设计开发,第二层次的协作厂负责制造总成部件的各种零件。无论第一层
次还是第二层次,每个协作厂都只负责一种总成或零件的设计和制造。这样分类
的好处就是所有协作厂在各自所在的层次内与其他协作厂不存在相互竞争的问
题,使得协作厂之间在制造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成为可能,同时也鼓励了各协作厂
根据制造经验提出产品设计和其他方面的改进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协作
厂的优势和创造性,改变了大量生产方式下总装厂一和协作厂之间单纯的加工订货
的买卖关系。事实上,丰田的各个协作单位不仅作为独立的利润中心参与丰田产
品的开发,而且丰田与第一层次的协作单位还保持着相互持股的关系,它们之间
实质上成为一个统一的利益共同体。
大野在总成协作方面的另一个重要创新就是丰田的“看板生产”制度,其目
的是按日进度要求将协作厂的零部件供应协调起来,实现在整个系统流程的准时
化生产。核心思想是按销定产,逐步向前确定各部件的生产批量。具体要求是所
有零件的牛产必须安排在下一步生产流程立即需要时正好供应上。集中到组装线
上,就是利用在各个流程之间运送零件的容器在两道组装:I二序之间自动运转,实
现零件的同步化供应。并且规定只能下道工序向上道:[序领取部件,上道工序只
能提供下道:1-序所领取的部件数量。丰田的这套制度就是著名的“准时化生产"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统,将这套系统应用到生产协作环节之后,丰田大大降低直至取消了中间库存,
使整个生产协作系统的运行有序、流畅而精确。进一步地,丰田又把销售商纳入
到生产体系中作为“看板生产”体系的第一个环节。通过销售商的“主动销售”
掌握顾客的购买意愿和需求情况,安排好订单顺序,然后再根据订单顺序组织生
产和组装,这样,丰田就把顾客也吸收到产品的生产和开发过程中。这不仅体现
在订单生产上,还在于丰田灵活的生产体制能够降低生产及工程设计成本,因而'
可以根据产品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以低于大量生产方式下生产的时间和成本开发p
出更多新的车型品种。经过2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不断改进,丰田最终把这套精
益生产思想应用到了整个生产和协作环节以及工程设计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实施
效果,在生产率、产品质量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丰田公司在日本汽车产业内的优势地位也显示
出来。在丰田生产体制全面实施之后,丰田公司在日本国内的轿车(不含微型车)
市场份额占到40%以上,居于国内汽车公司首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外
部环境的变化,其他汽车公司也相继引入了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①。到70年代丰

田生产体制已被日本大部分汽车公司所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实现了在日本国内的
产业技术扩散,并以此推动了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根据日本汽车产业协会的统
计,1975年以后,日本汽车业的生产效率(人均年产量)开始超越美国,而到
了1980年日本汽车的年产量也超越美国居于世界第一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同一时期美国汽车业的生产效率则几乎没有变化。精益生产方式在日本汽车业取
得的巨大成功深刻影响着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大量生··
-
产方式的汽车公司逐渐意识到了精益生产的优势并开始接受直到普及推广@。这
’‘
是继大量生产方式在美国创立后世界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浪潮,
不仅对西方汽车工业也对后发工业国家如中国的汽车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借鉴
意义和广泛深远的影响。
回例如马自达公司之前因为采用耗油发动机技术而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需求暴跌转而仿效丰田的精益
生产系统。
国这里对精益生产方式在美国及欧洲传播扩散的具体过程和实现方式不再详细说明,有关内容可参考相关
资料。
3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2产业技术演化的路径与作用机制分析
通过以上对福特和丰田技术创新过程的详细描述,已经对福特的大量生产方
式和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的技术创新和扩散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接下来,本文
将遵循演化分析的一般模式,应用产业技术演化理论对福特和丰田公司的技术创
新在产业内的遗传、变异、选择及相关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在这之前,首先要明
确的是产业技术演化路径的两个层次或者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技术创新在企业层面上的演化过程,它是一项技术在产业内应用
扩散的起点和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演化理论认为企业的演化必然伴随着技术的
演化,而技术演化则是导致企业演化的内在动力。从福特和丰田的创新中已经知
道,企业创新技术的应用是新的生产体制产生并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因素。
除此之外,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企业还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和
时间的推移发生着演化。与企业相关的任何环境因素,如组织结构、领导人、竞
争对手战略、政策制度、市场等发生了变化,都会对企业的演化过程产生影响,
而这些方面的变化又是与技术演化息息相关的。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演化是内生于
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技术对环境的适应性和自我强化功能决定了它演化的路径。
对企业技术演化的解释就是对技术的环境适应性的解释以及它与系统内其他因
素相互作用的解释。产业技术演化的第二阶段是一项技术通过使用它的创新企业
的技术和效率优势以生存竞争的作用机制在产业内传播扩散的过程。这个阶段是
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实现的阶段,它伴随着产业内生产效率的普遍提高以及由此
带来的技术和市场选择环境的新变化。在产业技术演化路径的两个阶段中,存在
着一个共同的演化作用因素,即创新企业和产业内其他企业基于一项新技术表现
出来的效率优势而对其技术基因进行的强化和学习。这一强化和学习过程是通过
技术基因也即企业惯例发生和完成的。
4.2.1产业技术演化的基础——创新惯例
对于惯例的相关知识在上一章已经有过比较详细的说明。这里提到的创新惯
例,强调的是技术创新与惯例之间的关系。按照演化理论的解释,企业的行动不
被假定为在明确的和外界给定的选择集合上使利润最大化,而是由满意原则决定
3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利润水平推动企业寻求途径增加其利润。就创新这一途径来说,它在福特和丰
田的创新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福特和丰田在进行技术创新之前,都面临着
一个相似的问题。那就是用户需求的变化及由此导致的汽车销量和利润的下降,
对于这样一种环境变化,福特和丰田具体采用何种创新方式以及如何进行技术创
新,是一个并不确定的问题。因此,企业在通常情况下只是在创新惯例的基础上
所作的创新选择。这里涉及到的惯例如前所述指的是企业内部决定做什么的方
式,即企业内部通常的决策方式的惯例化,在现实中,它是不确定的,并且受到
企业自身结构和当前使用的技术的约束。然而,这里赋予它的意义不止如此,它
还用来指一项技术创新发生后新技术在企业内部使用的惯例化,从这一意义上理
解的惯例就是企业做事的方式。从逻辑上讲,这两层意义呈前后递进的逻辑关系。
即创新惯例决定一项技术创新形成的方式和过程,而一旦技术创新形成之后,它
又面临着如何惯例化的问题,即保证新技术惯例能够在企业遗传下去,所以说它
还承担着基因遗传的关键作用,也是一个惯例的学习和自我强化过程。
以福特公司为例来分析以惯例为基础的技术演化过程。福特公司的技术演化
具体包含着三个阶段的惯例行为,最初是技术的引进和模仿,然后在企业内部惯
例化。这一过程是由福特本人推动的,实际上也是惯例的模仿过程。比如福特公
司在成立之初,主要是靠学习欧洲汽车厂商在技术和工艺上的做法,然后将它应
用到福特公司内部。惯例作为技术演化的基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学习和适应的
功能,企业需要把员工的个人技能和新的技术惯例协调一致起来,使新惯例能够
与企业内部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性。这样的做法可以保证福特公司根据本企业的
技术特点将引进技术合理地融入本企业内部。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新的技
术惯例仍要经历一个演化的过程。当它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产生低效率从而不足
. 以继续给企业带来预期的利润时,搜寻或者创新惯例的动机就会产生,表现为福
特对T型车生产过程的创新和改进。一旦这种新惯例确立起来并且经过了市场
的检验,它就会在组织内部各个系统和部门之间执行自我复制的功能,正是由于
惯例的自我复制,新的技术基因——愤例才能够顺利转移到下一代或者新的系统
中,保证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稳定有序的状态。这个时候的福特公司
已经将新技术形成的大量生产方式的生产行为惯例化了,实际上已经内化为各个
部门和生产环节的一种日常行为了。这样看来,福特公司技术演化的作用机制就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一个完整的惯例的模仿、复制和创新的学习过程以及选择过程。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就是大量生产方式在福特公司内部确立之后的创新
惯例问题,也就是创新方式问题。前面已经说过,这种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之一
就是产品创新过程和生产过程是分离的。而且因为组织内部分工的明细化,总装
线上的工人即使发现了操作运行中的问题也不会对改进操作过程甚至发明新的
操作惯例提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因为这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而是流水线负责人
和工艺工程师所负责的任务,工人没有进行创新的动力。而:[程师之间复杂详细
的分]二也在产品设计和_I==程作业中产生了许多功能性障碍,造成了生产、研发和
设计的分离,不利于企业的创新。这一不利的创新方式使福特公司无法准确及时
地进行产品调整,而这只是福特大量生产方式的技术惯例所表现出来的低效率的
一个方面。通过对丰田生产体制创新背景和特点的介绍,可以发现正是因为福特
式技术惯例的这些不利影响使得其在后期的市场和产业环境变化中没能继续赢
得生存竞争,从而在产业技术上逐渐失去了效率和竞争优势,最终被丰田创新的
精益生产方式的技术惯例所取代。
4.2.2产业技术演化路径与作用机制分析——从福特到丰田的技术创新
通过对创新惯例的分析,我们明晰了惯例在福特和丰田的技术创新过程起到
的核心作用,它贯穿了技术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机制的演化过程。就技术演化的
遗传机制来说,重要的是惯例的适应性学习,也就是获得性遗传。技术惯例在企
业中的遗传和复制并不是被动进行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效应获得。这一点可以
在丰田的管理体制中得到很好的说明。比如大野耐一对生产流程的创新在组装线
上率先取得成效后,丰田进一步强化了对提高产品价值和生产效率的劳动力的管
理,一方面继续让组装线上工序团队中的工人学习并掌握修理、质量检查等多种
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向工人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及制度安排,使工人们
产牛激励从而获得一种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促使他们去承担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创
造性的:I:作。有了这些用以强化技术惯例的提高劳动力效率的管理措施,丰田
在质量检测控制系统、准时化生产系统等方面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对于遗传机制还要注意到惯例功能的两面性。惯例一方面通过学习效应传递
着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特征,保证了企业的稳定运行,但同时它也会导致企业在一
3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定时期内产生路径依赖性,表现在企业在某一时刻可能会因为过分依赖某一种惯
例而使创新延迟。不仅如此,惯例本身也可能存在路径依赖的问题,新的惯例在
旧的惯例基础上产生,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有利于企业保持发展的连续性,但
是在特定情况下它却不能给企业带来突破性的创新,至少不会发生熊彼特式的创
造性毁灭。由此看来,对于企业惯例的遗传和复制既不能忽视它的积极作用,又
不能一味依赖,而是要在适当的情况下予以打破。福特公司在T型车创新上引
发的流水线式生产方式革命在改进和应用过程中实际上就存在路径依赖的问题,
这一点从福特本人对它的态度上可见一斑。在大量生产方式产生之初,福特凭借
其技术的先占优势带来的报酬递增,在技术自我增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流水线,
并逐步把它应用到产品生产的所有方面,甚至到了对其过分迷恋的地步,直至
80年代初因为遭受到严重的生存危机才不得不打破原有的技术惯例采用精益生
产方式。
至于从福特到丰田技术基因产生的变异,其原因既来源于生存竞争,又是特
定技术环境下市场变化的结果。技术环境一方面指的是与流程技术相关的具体应
用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的相关作用因素。对于丰田公司的创
新来说,前者主要是工业技术的进步,包括换模技术中的模具移动技术和组装线
上容器运转的自动化技术等,这类技术的进步为丰田在生产流程上的创新提供了
工具支持。后者则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有关。总体来说技术基因的
变异在于技术的供给和需求因素发生了变化,具体产生机制是丰田借助于搜寻和
创新完成的。比如在精益生产方式创新的早期,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都曾经对福
特公司的生产体制特别是大量生产方式应用程度最高的鲁奇厂进行过考察,试图
寻找一种先进的生产流程技术改进丰田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当他们对
当时日本和丰田的市场及各方面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后最终没有采用福特的技术,
而是在这基础上发明了团队工作和总成协作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了一场以质量
监测自动化和生产准时化为特征的技术创新。这是一种建立在渐进式创新基础之
上的突破原有技术范式的创新,它使丰田公司的生产方式从单件生产直接过渡到
精益生产,并且在生产率、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全面超越了大量生产方式,在
汽车产业技术上引发了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后来美国福特、通用等汽车公司以
及欧洲汽车生产厂商对精益生产的应用和改进都是沿着它特定的技术轨道进行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
在阐述导致技术基因发生变异的技术需求因素时,我们把它归因于技术环境
的变化,在市场条件下,它主要涉及到技术选择过程的作用机制。一项技术创新
能否赢得生存空间并在产业内发生扩散,市场的检验和环境的选择是决定因素。
市场检验的标准是技术产品对企业的利润、市场份额、成本等利益因素产生的影
响,最终的衡量结果取决于技术创新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它所表现出来
的市场竞争力,也就是取决于它的市场反馈效果。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实践证明,
在福特发明T型车以及创立大量生产方式之后,丰田在技术流程和生产体制上
进行的创新取得了更好的产品和市场效果,获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这一反馈结
果进而影响了产业技术选择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市场机制的生存竞争,新的技术
范式在产业内开始传播扩散,然后在频率依赖效应的作用下,其他厂商逐步模仿、
学习直到发展成为产业内的主导技术。至于那些没有采用创新技术的厂商则面临
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它们要么被迫学习、引进新技术,要么被市场淘汰。事实上,
精益生产方式在美国汽车产业的扩散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过程。在美国的三大汽车
公司中,最先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的是福特公司,这是因为福特公司在1982年最
先遭遇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迫使它不得不开始反思大量生产方式的弊端。相反,
通用公司却因为采取撤出细分市场引入新车型的战略而在整个八十年代暂时没
有遇到生存危机,再加上精益生产方式在劳动力缩减引致失业问题上的阻力,通
用公司没有及时对生产方式进行创新或者引进新技术。而克莱斯勒虽然也深陷生
存困境,但它却没有找到导致危机的根源,因此,也错失了向精益生产转变的有
利时机。由此可见,生存斗争是产业技术演化的关键和核心机制,它是技术创新
在产业内扩散的首要影响因素。
当然,除了市场机制的生存竞争,环境的选择还包括其他诸如用户偏好的改
变和技术、贸易政策的影响等方面。用户偏好的改变在福特公司T型车的创新
背景和技术扩散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初步反映。而精益生产方式的创新,则凭借小
批量牛产的灵活性和高效率满足了用户需求不断细化和多种偏好的现实。因此,
从福特的大量生产方式向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的转变是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的选
择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预见,随着工业化对气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人
们对汽车技术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未来在汽车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上将会更加
4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倾向于清洁能源的应用。至于技术和贸易政策对技术选择过程的影响,一方面日
本政府在补贴、税收等方面适时采取了一些积极政策促进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加
快了技术演化过程。但另一方面,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政府为保护国内汽车产业
又对日本的出口汽车采用保护性贸易政策,从而限制、延缓了大量生产方式向精
益生产方式的过渡。因此,政府在技术和贸易政策上的态度会对技术创新的选择
和扩散产生直接影响。实际上,早在70年代美国政府就因为在产业政策上的选
择错误使国内汽车技术偏离了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流,造成日后在汽车环保技
术方面发展的滞后。
到这里,我们完成了一个从福特到丰田技术创新的产业技术演化路径和作用
机制分析,从单个创新企业(福特)开始,在生存竞争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下,
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搜寻新的技术基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
生产方式。然后,经过市场和环境检验的技术经过基因(惯例)的遗传、学习与
强化,在企业内保持和传递下去,并通过同样的生存竞争机制在产业内发生扩散,
发展为产业主导技术(大量生产方式)。这样,产业技术演化过程基本上就完成
了。在产业技术形成和确立之后,产业内的企业暂时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技术发
展状态,直到技术环境的变化导致新的技术创新出现。新的技术创新(精益生产
方式)出现后,在产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由于某些企业(比如福特)的技术基因
在遗传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性,也因为技术环境中技术以及贸易政策等的影响,可
能会出现阻碍或延缓新的技术惯例使用和创新的现象。表现在福特公司身上,就
是从大量生产方式向精益生产方式过渡过程中因为技术滞后导致的生存危机。而
要克服这种路径依赖性和其他不利影响,除了要增强自身技术实力外,关键的就
是要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企业在生存斗争中完成技术创新和突破。
4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结束语:产业技术演化对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汽车的普及程度也
越来越高。去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超越美国,历史性地实现了全球产销量第一。其
中,低排量的汽车品种市场销售量增加最快,特别是1.6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品
种市场比重达到了70%,这一事实说明了汽车在我国进入家庭的时代已经开始
到来。而近十五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平均增速接近20%,在政府对汽车产业
的支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居民的购车需求依然保持旺盛增长,预计今后我国汽
车企业仍将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基本背景为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
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在产业发展环境、政策法规以及体制创新等方面,
我国汽车企业都面临着有利的发展机遇。
但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要想加快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步伐,除了在以上
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上着手。要
实现这一任务,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在技术引进和吸收的基
础上进行突破性创新,发展适应未来产业技术环境需求的汽车技术,这也是从美
国和日本汽车产业技术演化过程中得出的重要经验启示。
对比美国和日本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过程和所处阶段,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在技
术创新水平上距离国外还有较大差距。在技术发展模式上,国内汽车企业总体上
处于技术引进、吸收的技术合作层面。这些企业的技术模仿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
普遍不高,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扩散能力亟待增强。而那些拥有国产自主品牌的汽
车企业,其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低,尚不能承担起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历史使命。
因此,增强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要增强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体到企业自身,首先要重视惯例的
基础性作用,加强对技术惯例的学习。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试错,积累技术知识和
技能,特别要重视隐性知识的学习,发挥惯例在企业内的知识传递功能,同时,
还要发挥惯例在企业成员个人技能之间的协调作用。其次,我国汽车企业在技术
引进和创新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技术惯例与企业自身知识和资源系统的匹配。只有
技术惯例与企业的知识技能、资源、认知规则等方面保持协调性和适应性,技术
4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惯例才能转化为企业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存竞争力。最后,就是
要注意克服惯例形成过程中的主观性影响和惯例本身的路径依赖性。这一问题曾
普遍存在于我国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采用的技术引进的合资模式中。这种合资模
式下的技术惯例学习产生的强烈路径依赖性,至今仍没有完全消失。它造成的后
果是国内汽车企业无法掌握核心技术,没有形成独立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一问题
应该引起我国汽车企业的重视。
此外,需要继续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方面要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
体的作用,加大技术研发和吸收的投入力度,培养创新型汽车技术人才,建立起
技术创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动
力,做到企业内部的生产、研发和创新的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发挥市场机
制的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竞争过程中实现优胜劣汰或者结
构重组。另一方面,政府的产业政策应继续向汽车业倾斜,从制度上为汽车企业
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比如去年国家出台的产业振兴规划中将汽车产业列
入其中,就为汽车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
只有建立起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技术创新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从
根本上改变我国汽车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的现状,提高整体竞争能
力。
当前国家正积极提倡节能环保战略,对汽车工业的节能减排也提出了限期实
现的目标。因此,从长远来看,发展节能型的清洁汽车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为我
国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在提高传统动力汽车的技术性能的
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一方面要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
燃油汽车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要发展多种能源动力的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
可以预见,尽快实现这一技术转变,将会为我国汽车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产业技术竞争中取得先机。
总之,基于我国汽车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相对落后的现状,必须从企业
自身和产业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同时入手,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要尽快形
成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在技术引进、吸收和模仿的基础上要努力进
行突破性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真正提高
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此,我国汽车企业必须形成一个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






.‘





创新的技术演化路径。同时,还要根据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变化,适时转变技术创
新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以适应未来汽车产业技术演化的要求。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Adomavicius G Bockstedt J,Gupta A,Kauffman R J.Technology roles in all
ecosystem model of technology evolution[R].Working Paper 05-04,2005,MIS
Research Center,University ofMinnesota,Minneapolis,MN
[2】Frederic Deroian.Formation of social networks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J】.Research Policy,V01.31,1999:835_846
【3】Knudsen,T.Economic selection theory[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2,(12)
【4】Volberda.H.W'A.Y Lewin.Co-evolutionary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firms:
from evolution to co-evolu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3,(40)
【5】Pelikan,P.Bringing institutions into evolutionary economics:another view with
links to changes in physical and social technologies【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2003,(1 3),p237
【6】Murmann,J.P.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Co-evolution of fh-ms,
Technology,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121
【7】U.Witt,Evolutionary Economics:An Interpretative Survey.In K Dopfer(ed.),
Evolutionary Economics:Program and Scope,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1,P.49
【8】罗伯特.A.伯格曼,莫德斯托.A.麦迪奎,史蒂文.C.惠尔赖特,《技
术于创新的战略管理》【M】,陈劲,王毅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
【9】【美】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胡
世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
【10】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译本)【M】,何畏,易家详等译,商
务印书馆,1990
【1 1】【荷】杰克.J.弗罗门,《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M】,
李振明,刘社建,齐柳明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2】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M】,


,‘
V


,,

y



●‘
p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任荣华,张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13】威廉.M.杜格,霍华德.J.谢尔曼,《回到进化:马克思主义和制度主义
关于社会变迁的对话》【MI,张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141【意1克瑞斯提诺.安东内利,《创新经济学:新技术与结构变迁》[MI,刘
刚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15】【澳】约翰.福斯特,【英】J.斯坦利.梅特卡夫,《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
自组织与创新政策》【MI,贾根良,刘刚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16】【美】詹姆斯.P.沃麦克,【英1丹尼尔.T.琼斯,【美】丹尼尔.鲁斯,《改
变世界的机器》【M】,沈希瑾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
[171【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I,华宏勋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18】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M1,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1月
【19】盛昭翰,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I,上海三联书店,2002
【20】王玮,《汽车神话》【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
【21】【意】G多西,《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钟学以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1月
[22]【瑞士】库尔特·多普菲,《演化经济学纲领与范围》【M】,贾根良等译,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23】【英】J.斯坦利.梅特卡夫,《演化经济学与创造性毁灭》[MI,冯健译,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26。45页
【241【英】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孙喜杰,曾国屏译,上海科技
教育出版社,2002年lO月
【25】【美】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周光发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2月
【26】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对企业本质和行为的演化经济学解释》[M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lO月,第237。251页
【27】傅家骥,雷家骗,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年4月,第128—132页,第146’158页
47
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8】梁正,《科学、技术与创新经济学》【M】,L【J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29】杜跃平,高雄,赵红菊,《路径依赖与企业顺延技术轨道的演化创新》,《研
究与发展管理》【J】,2004年8月第4期
【30】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
济学》卷2003年第3期
【3l】贾根良,《理解演化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Jl,2004年第2期
【32】贾根良,《演化经济学:开创新的研究纲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1999
年第3期
【33】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现代流派与创造性综合》,《学术月刊》【J】,2002,
(12)
【34】皮特.M.艾伦,《知识、无知和复杂系统的演化》【A】,约翰.福斯特,J
.斯坦利.梅特卡夫,《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政策》【C】,贾根
良,刘刚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35】理查德.R.纳尔逊,《作为经济增长驱动力的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A】,
约翰.福斯特,J.斯坦利.梅特卡夫,《演化经济学前沿:竞争、自组织与创新
政策》【C】,贾根良,刘刚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36】索尔斯坦.凡勃伦,《经济学为什么不是--f-j演化科学》贾根良译,《政治
经济学评论》【J】,2004年第2辑
【37]盛昭翰,蒋德鹏,《演化经济学动态与综述》,《经济学动态》【J】,2000,(7)
【381丁云龙,远德玉,《试析演化观中的技术创新问题》,《中国软科学》【Jl,2001,
(9)
【39】贾根良,刘辉锋,《自组织创新网络与科技管理的变革》,《天津社会科学》
【J】,2003,(1)
48
’.
Y

0
,、





AP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时光流转,不知不觉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已消逝殆尽。此刻,站在人生的
又一个路口上,心中不免百感交集。既有即将完成学业的欣慰,又有对山大、对
校园的眷恋,还有对即将到来的新的生活的一丝忧虑。当然,更多的还是对未来、
对人生的憧憬。在这个特别的季节里,回首过去,总是有太多的记忆无法一一呈
现,总有太多的话语无法一一言说。我会把这些记忆中难得的美好与感激之情深
深藏在心中,永不忘记!
感谢我的导师徐超丽老师,感谢老师一直以来对我们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
关怀。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仅教授给了我们学业上的知识,启迪了我们对社会
的思考,更让我们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特别是在我的论文完成之际,我更要
把我最深的谢意献给徐老师,徐老师在我论文的选题、开题、撰写和修改过程中
给予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支持,在此谨向您致以最深的谢意和诚挚的敬意!
感谢给我真诚、无私帮助的同学们,你们让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使我感受
到了集体的温暖:感谢杨明茗、隽永敏和已经毕业的师姐们,是你们带给了我们
这个小集体和谐、向上的氛围;感谢我的舍友张景超、汝虎、杨哲和刘磊同学,
与你们的相处增长了我的见识,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我的父母,在我二十多年的生命中始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你
们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一直默默地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伴我走过了一段段成
长的岁月。父母浓浓的亲情和殷切的期望永远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
我知道,纵有万千感慨,也无法挽留住匆匆而逝的时光,那些可敬的师长、
可亲的同学连同我学习、生活了三年的山大校园都终有离别的一天。但我相信这
不只是一段经历的结束,更是另外一段新生活的开始。我会带着师长的嘱托、家
人的期盼、同学的友情努力向前,行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1
49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对论文总体评价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单位※

、又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所在单位备注
主席


委委





答辩委员会对论答辩秘
文的总体评价※ 书
答辩日期
备注
※优秀为“A”;良好为“B”;合格为“C”;不合格为。D”.
刚:




,_

产业技术演化路径与作用机制分析——以汽车业为例:从福
特到丰田
作者: 赵玉秋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