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

中文摘要
区域经济联动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趋势的产物,也是
响应国家实施全球观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域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国经济区
域化特征日趋凸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加速呈现,但仍然面临着区域发展差距明
显、区际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现实问题和国际
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等现实风险。推动区域经济联动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优化国土
开发格局有机融合的重大举措,是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长远之
策,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联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吸收借鉴
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区
域经济、产业经济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区域经济联动的
内涵特征、演化机理、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论证。本文认为,区
域经济联动是一个由目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子系统组成的有
序运行的交互系统,是一个由资源要素流动、企业集聚扩张、产业结构转换、政策
制度变迁、空间模式演变构成的多维动态的整合过程,是一种能够拓展自身发展空
间、推动经济高效运转、协调区域关系、优化区域布局乃至重新定位区域功能的发
展模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状况是可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进
行衡量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运行偏差是可通过建立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系统运
行机制进行控制的。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联动为主线,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一体推动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合作互动的实证分析研究
为路径,提出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外联动的
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重点领域等。
本文研究旨在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
供新的模式,为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经济区联动发展提供实践的范例,以期通过
推动各类大小不一经济区内外联动,形成全国“合纵联横"的区域一体和谐发展格
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系统构架,海峡西岸经济区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n
Abstract
Abstract
The linkage of regional economy is the result of adapting to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and responding to the need of gmbal development
strategy,aS well aS regional transformation itself.At present,alth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and the new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y are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there exist some realistic problems such aS regional development gap,
convergence of inter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contradiction of rfisource shortage,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the realistic risk of financial crisis and SO on.It iS the
major mfiasure of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between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land development program improvement to promote the linkage of regional economy,it
is also the long-term strategy of expanding new space and breeding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it is still the urgent affairs to cope wit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keeping sustain economic growth.
This thesis takes Marxist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s an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s a guide,absorbing the reasonable core of weaem economics and some
other research results,using relevant disciplines theory including regional economics,
industrial economics,system theory,cybernetics,synergetic and SO on,then give the
demonst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linkage in connation,evolvement mechanism,
evaluation,system control etc.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linkage ofregional economics
is an ordered mutual system which is consisted of goal coordination,structural
integration,evaluation,system control and some other subsystell"1,it is a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ve process that is made up of flowing of resource and factor,
expansion of enterprise,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changes of policy,
evolution of space pattern,it is also a developing pattern that Can expand developing
space,promote economical running efficiently,coordinate regional relationship,optimiz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even reposition regional function.Th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deviation of the linkage of regional economics Can be measured by constructing‘恤e
linkage of regional economics evaluating system'’and be controlled by constructing
system operating mechanism separately.This thesis which is baSed on theoretical study
ⅡI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uses cooperation linkage among regional economics as main line,takes the interior
integration of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an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as the path,then on the
background of holistic strateg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this thesis renders the
development pattern,organization stmctIlre,operation mechanism and key field and SO
on to promote linkage inside and outsid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researching regional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and a new pattern for coordina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SO it can give
practical example for all kinds of economic zone which is unde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we hope that the whole country can form a‘'Combine Vertically,Link
Horizontally'’harmonious development pattern by promoting all kinds of economic zone
linkage inside and outside.
Key words:regional economics,linkage development,system framework,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IV
中文文摘
中文文摘
区域经济联动不仅是各经济区空间层面的整合过程,而且是一个涉及各经济区
的区域功能定位、布局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城市体系建设等诸多重要问题的
复杂系统,涵盖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
体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经济区域化特征日趋凸显的大格局下,打破各个
区域独立发展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推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和
谐发展,成为本文研究的紧迫问题。本文联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并以海峡西
岸经济区内外联动发展为例,把区域经济联动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经济系统,展
开多方位、多视角的分析研究。
本文研究内容由绪论、8章正文及结论组成。
绪论: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国内特征、理论成果三方面阐明了
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认
为当前对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尤其是没有建立起适用于测度衡
量规模大小不同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评价体系,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
法、创新之处及努力方向。
第一章:简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分工协作理论、城乡融合理论、生产
力布局理论以及统筹兼顾理论,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积极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区
域贸易分工合作理论、平衡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
中的合理成分。以唯物辩证法和系统分析等方法为实现区域经济联动系统化和整体
最优化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章:着重突出了系统论的视角,分析阐述了区域经济联动内涵特征、基本
内容和系统构架。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既是一个紧邻区域之间相互整合的交互系统,
又是一种能够带来区域整体功效的发展模式;既是一种层次多元的网络组织,又是
一种关联紧密的制度安排。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质就是以关联性为核心特征,以空间
集聚为表现形式,以集约化发展为本质要求,以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综
合竞争力为根本目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同时,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是
一个有序运行和有效互动的交互系统,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行为主体、作用客体及动
力机制几个主要方面,基本构架主要由目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系统控制
V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等四个子系统组成。
第三章:综合梳理了我国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意义、历程和特征,分析比较了
代表跨省市区域联动的长三角和“一国两制"区域联动的大珠三角的国内区域联动
实践,以及作为欠发达地区流域合作发展典范的美国田纳西流域联动开发和作为发
达地区都市圈联动发展典范的日本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国外区域联动做法,为我国不
同类型和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经济联动提供经验借鉴。
第四章:集中分析了区域经济联动的运行机理,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多维
度的复合体,需要有地域分工、资源要素流动的客观基础,有企业空间扩张的现实
需要,有产业结构转换的核心动力,有政策制度变迁的有效保障,有空间模式演变
的地域载体,体现为一个多维动态特征的结构整合过程。
第五章:借鉴参照了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成果,正确
把握区域经济联动内涵特征、评价特殊性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重点构建一个能体
现科学发展理念和转变发展方式内容、能反映区域经济联动目标要求和现状特征的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包括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1个一级指标,发展度、
整合度、协调度、持续度等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和50个四级指标,并综
合运用趋势预测法、借鉴引用法和专家评估法确定了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目标体系,
便于对规模大小不同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进行测度评价和阶段判断。
第六章:基于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是一个主体多元、目标明确的大型复杂系统的
认识,提出运用系统控制方法,通过构建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运行机制,包括资源
共享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运行监控机制、量化评价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贯穿
各个机制中的完善创新机制等,来消除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中的各种阻力,控制区域
经济联动的运行偏差,促进区域之间有效融合、一体和谐发展。
第七章:运用构建的“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对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发
展进行量化评价分析,剖析了制约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增长极
带动作用趋弱、各城市经济梯度差距较大、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区域内部产业相关
度不高、交通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市场辐射能力偏弱、人才、科技创新的互动合作
欠缺及区域合作组织功能不完善等方面,并提出了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发展的
主要路径:遵循一套一体共赢的区域联动原则、选择一种带动有方的区域联动发展
模式、组建一个调控有力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构建一组运作有序的区域联动合作
机制、推进一些整合有效的区域联动重点领域。
中文文摘
第八章:正视海峡两岸作为一种尚未统一主权国家内部的两个不对称而又相互
独立的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分析阐明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现实基础、
发展效应、发展差距、发展障碍,提出了海西与台湾联动的思路建议,即在联动模
式上先点后面、在意识形态上求同化异、在制度安排上先行先试、在平台载体上打
造品牌、在设施通道上构建网络、在资源要素上优化配置、在产业合作上发挥优势、
在文化融合上弘扬传承。
结论:概括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科学界定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实质,正确
把握区域经济联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客观性和必然性、特殊性和度量性、复杂性
和可控性,客观正视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外联动的渐变性和现实性。
VII
r,阶,
-
‘1

-
●√一

乞.

目录
中文摘要
目录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I
..V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联动理论⋯⋯⋯⋯⋯⋯⋯⋯⋯⋯⋯⋯⋯⋯⋯..21.
第二节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联动相关理论⋯
区域经济联动的方法论基础——系统论⋯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第一节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分析⋯⋯⋯⋯⋯⋯⋯⋯⋯⋯⋯.
⋯.......一40.
.49.
第二节区域经济联动的基本构件⋯⋯⋯⋯⋯⋯⋯...⋯⋯⋯⋯⋯⋯⋯⋯⋯⋯⋯⋯⋯-58一
第三节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构架⋯...⋯⋯⋯⋯⋯⋯⋯⋯⋯⋯⋯⋯⋯⋯⋯⋯⋯⋯⋯.66.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71.
第一节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现实意义⋯⋯⋯⋯⋯⋯⋯⋯⋯⋯⋯⋯⋯⋯。⋯⋯⋯..71.
第二节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历程⋯⋯⋯⋯⋯⋯⋯⋯⋯⋯⋯⋯⋯⋯⋯⋯⋯...73.
第三节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践经验⋯⋯⋯.
第四节国外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践启示⋯⋯⋯⋯⋯⋯⋯⋯⋯⋯⋯⋯⋯⋯⋯⋯⋯⋯.89.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97.
第一节资源要素流动⋯⋯⋯⋯⋯⋯⋯⋯⋯⋯⋯⋯⋯⋯⋯⋯...⋯⋯⋯⋯⋯⋯⋯⋯⋯⋯..-97.
第二节企业集聚扩张⋯。⋯⋯⋯⋯⋯⋯⋯⋯⋯⋯⋯⋯⋯...⋯⋯⋯⋯⋯⋯⋯⋯⋯⋯.103.
第三节产业结构转换⋯。⋯⋯⋯⋯⋯⋯⋯⋯⋯⋯⋯⋯⋯⋯⋯⋯⋯⋯⋯⋯⋯⋯...⋯⋯...107.
第四节政策制度变迁⋯⋯⋯⋯⋯⋯⋯⋯⋯⋯⋯⋯⋯⋯⋯⋯⋯⋯⋯⋯⋯⋯⋯⋯⋯.109.
第五节空间模式演变⋯⋯⋯⋯⋯⋯⋯⋯⋯⋯⋯⋯⋯⋯⋯⋯⋯⋯⋯⋯⋯⋯⋯⋯⋯⋯..112.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117.
第一节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构建的参照依据⋯⋯⋯⋯⋯⋯⋯⋯⋯⋯⋯⋯..-117.
第二节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123.
Ix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节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设计框架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的评价方法
第五节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划分
第六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
第一节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客观要求
.125一
⋯.145一
.145-
第二节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机制构建⋯⋯⋯⋯⋯⋯⋯⋯⋯⋯⋯⋯⋯⋯.一149一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一157·
⋯.........-157-
⋯...⋯....166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形成发展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测度分析
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第一节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基础分析
第二节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现状评价
第三节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思路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一180一
⋯................一193·
-.237一
致谢⋯⋯....⋯⋯⋯⋯⋯...⋯⋯⋯⋯⋯⋯⋯⋯⋯⋯⋯⋯⋯⋯⋯.
个人简历...⋯⋯⋯⋯⋯...⋯⋯...⋯⋯⋯⋯⋯⋯⋯⋯...⋯⋯⋯...⋯。
X
.253—
Contents
Abstract(Chinese)
CONTENTS
Abstract(Engl:ish).⋯⋯.............·⋯.·⋯·.·⋯·······
Chinese digest
Contents⋯.⋯
Introduction
●●●●●●●●●川川●川●●ⅢⅢ●●●●●●●川
Chapter 1 Theoretical Basis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V
⋯Ⅸ
..-l-
.-21-
1.1 .-21—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of Marx and Engels
1.2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ofWestern Economics⋯⋯····⋯⋯··-30_
1.3 Methodology Basis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40-
Chapter2 Systematical Summary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49-
2.1 Connot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49-
2.2 Basic Building Blocks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58-
2.3 System Framework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66-
Chapter 3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71-
3.1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71-
3.2 Development History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73-
3.3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80。
3.4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89‘
Chapter 4 Structural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99_
4.1 The Flow of Resources and Factors.⋯⋯⋯⋯..⋯.⋯⋯⋯..............⋯⋯..⋯...........一99-
4.2 Clusterand Expansion of Enterprise⋯..⋯..⋯⋯⋯⋯⋯⋯.⋯...⋯⋯⋯⋯..⋯.⋯⋯..一105-
4.3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109-
4.4 Change of Policy and Institution⋯⋯⋯⋯⋯⋯⋯.⋯⋯⋯⋯...⋯⋯⋯⋯.⋯⋯⋯⋯⋯⋯·-11l·
4.5 Evolution of Spatial Pattern⋯⋯.⋯⋯·⋯⋯⋯⋯⋯··⋯··
Chapter 5 Structural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m。119-
5.1 Reference in Construct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119-
5.2 Constructed Principle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125-
XI
,b
p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3 Framework Design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RegJlonal
Economics Linkage⋯⋯⋯⋯⋯⋯⋯.. .⋯⋯⋯...⋯⋯.............⋯⋯.....-127-
5.4 Evaluation Methodology of Regional Economies Linkage⋯........⋯..⋯..⋯...-136
5.5 Phase Division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145·
Chapter6 System Control of Regional Economies Linkage⋯⋯..⋯⋯.⋯..⋯⋯......⋯.-147-
6.1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System Control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一147
6.2 Mechanism Structure of System Control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一151一
Chapter7 Integrative Promotion of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159-
7.1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nkage of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159-
7.2 Measuring Analysis of the Linkage of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Rs...⋯..⋯...........⋯⋯⋯⋯⋯.......⋯.⋯.⋯⋯⋯.-168-
7.3 Path Choice of the Linkage of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182一
Chapter 8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and Taiwan.. ...⋯⋯...-195—
8.1 Fundamental Analysis of Linkage between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and Taiwan⋯⋯..⋯⋯⋯⋯...⋯⋯...⋯......-195-
8.2 Current Situation Evaluation of Linkage between Economic Zone
on the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and Taiwan..⋯⋯........⋯⋯⋯....-200-
8.3 Suggestions of Linkage between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Rs and Taiwan⋯⋯。。⋯⋯..⋯..⋯⋯...⋯.....-221一
Conclusion....⋯.⋯..⋯⋯..⋯⋯..⋯.⋯⋯....⋯....... ⋯..⋯⋯⋯.⋯⋯⋯.......⋯.....⋯.....一239-
Reference⋯⋯⋯⋯⋯⋯..⋯..⋯.................⋯..⋯.......⋯.......⋯....⋯⋯...⋯⋯⋯⋯......⋯...⋯⋯......-241一
Scientific Achievements⋯.....⋯.......⋯⋯⋯⋯⋯⋯⋯....⋯⋯.....⋯⋯⋯⋯......⋯⋯⋯⋯.⋯.⋯⋯.....253一
Acknowledgements⋯...⋯..⋯⋯.⋯....⋯⋯⋯⋯...⋯........⋯⋯............⋯..⋯......⋯...⋯⋯⋯⋯⋯..-255-
Resume...⋯....⋯.⋯⋯..⋯....⋯⋯⋯...⋯⋯⋯⋯⋯...⋯...⋯.⋯⋯⋯..⋯..⋯⋯⋯⋯..⋯⋯...⋯⋯⋯...⋯...257—
r

L‘
绪论
绪论
本文研究的区域经济联动,是指以地理上紧邻、彼此间关联的经济区域为依托,
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推动,以基础设施对接为基础,以资源要素集聚为抓手,以
市场流通、信息融通为纽带,以产业结构转换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协调为保障,以
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区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同、一体运作、高效
有序的交互系统、整合过程和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研究和实
证分析,以期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
的模式,为各类经济区联动发展提供实践的范例。
一、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快发展,以及科技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世
界经济总体格局、国际贸易秩序及区域间相互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单一地区正在
失去以往独立经济实体的功能。区域经济主体如何打破各个区域独立发展的思维方
式,迎战全球竞争这一难题已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引起决策层和理论界的
高度重视。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联动已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对接的主流趋势和有效应对各种
危机风险的必然选择。据世贸组织报告,目前世界上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联动
组织已超过100多个,世贸组织95%以上的成员参加了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地区组织。
具有全球性影响组织主要有: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l'A)、亚太经合组织
(APEC)等。区域经济发展除了其自身发展外,越来越多地受到所在区域宏观背景
和所联系区域地位作用的影响。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
快速推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危机风险四伏的社会,2008年下半年发生席卷
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一典型的例证。因此,区域经济主体与其相邻区域联动,
形成区域经济整体合力,共同参与激烈的竞争和应对复杂的挑战,成为区域经济发
展的必然选择和主流趋势。
当今中国,经济区域化特征越来越凸显,但面临问题矛盾频现。目前,东部率
先发展起来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正在加快建设的海峡西岸等经济区,中部
加快崛起的中原、武汉、长珠潭等经济区,西部重点开发的成渝、北部湾、关中一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天水等经济区,东北积极振兴的东北经济区等,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经济区域化
的鲜明印记。但由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依据几大经济
区域展开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到90年代中期开始
出台的东部发达省、区、市“对口帮扶”西部地区的统筹发展政策,再到2000年
开始相继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
崛起战略。这种以大经济区域作为政策实施地域单元的区域普惠制做法,使得区域
政策的空间尺度偏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不到位,政策针对性不够强,实施效果并不
太理想,仍然存在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区际产业结构趋同、地区比较优势难以充分
发挥、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现实问题,亟须中央政府进行思路
创新和制度创新,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当今理论界,区域经济研究成果丰富,但系统跟进仍显欠缺。国内外专家学者
们各自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区域合作、区域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形成
的研究成果,体现在已达成的各种合作协议中,体现在社科理论界的合作论坛上,
体现在各类学术刊物上。然而,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言,对于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寻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而言,对于各种
类型区域拓展新空间、探索新路径的发展需要而言,这些研究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学术界对严格意义上的区域经济联动理论研究还不多,即便有涉及也过于宽
泛零碎,而不全面系统,尤其是通过构建适用于规模大小不同区域的量化测度评价
体系,来反映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而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系统控制
提供参考依据,更是十分有限。因此,如何推动我国各类型经济区域内外的联动发
展,是一个需要并值得认真研究的紧迫问题。
二、研究意义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目标要求,
指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
经济圈和经济带"n1。在我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际、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之
时,深入区域经济联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打破各个区域独立发展的思维方式,
重新审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既符合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区域分工与合作基本规律,
又符合国家提出的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促进区域全面协调
【l】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15.
绪论
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从理论意义看,深入区域经济联动研究有助于拓展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和
新领域。区域经济联动不仅是各经济区空间层面的整合过程,而且是一个涉及各经
济区的区域功能定位、布局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城市体系建设等诸多重要问
题的复杂系统,涵盖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问题。目前,理论界还没有对
严格意义上的区域经济联动理论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对区域经济联动的科学内涵、
基本构架、演化机理、量化评价与运行机制等研究,有助于厘清区域经济联动与相
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探寻在当代社会发展条件下,区域功能延伸的新方式
和区域能量释放的新机制,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空间拓展的新构想、
融合发展的新型式、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合作的新导向及环境绩效提高的新优势,
更好地拓展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提供新的营养。
从实践意义看,深入区域经济联动研究有利于探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优化国
土开发格局有机融合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
出经济区域化的鲜明印记,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十多部区域经济发展规
划或意见一一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珠三角
规划纲要;从推进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到西藏生态安
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从推进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到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
案;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到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再到横
琴岛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国图们
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
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等。随着这一系列规划的颁布实施,区
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正加速呈现。推动这些区域内外之间的经济联动,能打破行政
区域隶属界限,更有效地引导各种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推动区域产业联动与
功能融合,激发整个区域系统创新,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联动是
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与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长远之策和客观要求,也是应对当前国际
金融危机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当务之急和现实途径。
本文选择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为例,是基于其独特的区位和特殊的
背景。海西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面对台湾、西连内陆,处在多区域合作的交
汇处,处在一国两制、两个相互独立经济体的结合点,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对台“五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缘"优势独特,是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是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
而台湾经济已进入发达阶段,具有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市场体系、制度建设和功
能配置,国际竞争力较强。推动海西区内的一体发展及与海峡东岸台湾的合作互动,
共建海峡经济区,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协同联动、与中西部的辐
射带动,从而更好地加快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崛起及海峡两岸
的共创双赢,为全国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基础,并带来启
迪。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国内外关于严格意义上的区域经济联动研究并不多,但与区域经济联动紧密相
关的研究有了大量的文献材料和众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合作、区域
经济整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写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铺垫和营养吸收。
(一)国内研究动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才真正活跃起来,引发了国内学者的
跟进研究。国内最早对这方面研究的相关著作主要有张万清主编的‘区域合作与经
济网络》、黄先主编的《经济联合与经济改革》、杨荣绅的《论横向经济联合》、马阳
的《横向经济导论》等。90年代后,区域经济联动相关研究不断深入,以合作为主
线的研究越来越多,如黄少安就提出要形成合作经济学(黄少安,2000)。这些研究
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证研究,从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内涵特征界定、运行机制探讨、
发展模式分析、实证对策研究等方面。。
1.关于内涵特征的界定
区域经济联动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涉及到一组相互毗邻的国家或地
区之间彼此发展长期发生的联系和影响,是一种经济合作互动关系。国内一些学者
对区域经济联动及与其紧密相关的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整合、区域经济一体化
等内涵进行了不尽相同的界定。
对区域经济联动的定义。慈廷光认为,区域经济横向联合是指联合体和经济联’
系,即不同区域之间,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通过一定的合同、协议或章程,组织
起来的各种联合体和建立起来的各种经济联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
-
‘|.
L
t

L
绪论
(慈廷光,1996)。王由礼认为,区域联动与区域互动均指系统,但两者有区别,即
区域联动是以行政区经济为基础、主要借助行政外力发展的区域经济交互系统:而
区域互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在区域联动基础上向纵深推进的、以
区域内互为需要、互利共赢为目的交互联合、良性发展的系统(王由礼,2003)。田
禾认为,区域互动是指过程,即区域之间彼此协调、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
展的一个动态过程(田禾,2007)。邓正琦、李碧宏认为,区域经济联动与经济力量
整合均指过程,属同一经济活动,但两者内涵与作用不同,即区域经济联动是指地
域相连的各行政区政府、企业、社会中介和居民之间,依据相互需求、互惠互利原
则和协议,主动把各种经济要素与对方的相关经济要素配合,实现资源互通、信息
共享、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共用的行为;区域经济力量整合是指在特定范围内,各
区域经济主体之间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有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增强相互之间关联
程度,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状态,产生整体聚合能
动效应的行为(邓正琦等,2009)。还有部分学者对特定区域的联动进行了研究,如
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认为,多区港联动是指在一个拥有各类和开放大
港的特殊区域内,通过区区、区港、港港之间的优势整合、功能叠加、政策延伸,
形成开放新优势的区域发展新模式,并以山东半岛为例,对多区港联动进行了理论
分析和现实考察,提出了实施方案和政策设计(阎兆万等,2008)。
对区域经济合作的概括。区域经济合作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现今在世界范围
内蓬勃发展。孙海燕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内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区域经济合作系
指特定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议达成的某种经济合作承诺或者以一定形式组建
的经济合作组织,其目的是谋求区域内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商品流通的便捷化和以
及生产分工的最优化,最终实现区域内某种程度统一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并归
纳了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六大特点:一是日益重视产业、企业和城市的协同竞争,
二是强调产业协调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三是强调政府的协调作用,四是强调中心
城市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五是强调市场与投资的重要性,六是强调区际经济关系
的协调(孙海燕,2007)。
对区域经济整合的界定。吕拉昌、王宝钧、张时智等部分学者认为,区域整合
是指协调过程,即紧密联系区域之间,通过协调机制融合成一个整体,追求大区域
系统功能优化和实力提升,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吕拉昌,2003;
王宝钧,2006;张时智等,2008)。冯年华认为,区域整合是指重要机制,即相互毗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邻、彼此联系(尤其是经济联系)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加强区域协调合作,发挥区域
最佳效率的重要机制(冯年华,2004)。赵黎明等认为,区域整合是指发展系统,即
由支撑系统、运行系统、动力系统、制约系统、目标系统5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整合
发展战略系统,并提出概念模型及其运行及演化规律(赵黎明等,2007)。王士君、
高群、王丹认为,近域城市整合既是建立在合作、竞争和控制三维框架下的可调控、
可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又是寻求城市间固有规律性的手段,还是城市间形成有序
结构和网络化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王士君等,2001)。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认识。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界定有一国某些区域、
某些国家之间、世界范围三个不同层面。焦军普将一体化定义为通过让渡成员国国
家一些利益,使经济达到某种程度的趋同,并不断地提高趋同程度以实现经济、福
利或政治目标(焦军普,1997)。庞效民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伙伴国家之间市
场一体化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庞效民,
1997)。于刃刚、戴宏伟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
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聚集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
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
域集团,从而真正实现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于刃刚等,1999)。孟庆民把区域经济一
体化定义为,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产、消费贸易等利益的获取,产生的
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市
场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孟庆民,2001)。景普秋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是
指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地域上较接近或地理特征较相似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
区或城市之间,为谋求发展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
与共同经济调节,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
统一区域的动态过程,它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区域内各地区合理分工,提
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联合体共同繁荣(景普秋,2002)。安筱鹏认为,区域经济一
体化作为空间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作为空间状态是生产要
素流动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核心和经济扩散点(安筱鹏,2003)。孙大斌认为,我国国
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定义为,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具有地缘关系的省区之间、
省内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为谋求发展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
的经济联合调节,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
统一区域市场的动态过程(孙大斌,2003)。
-
k
L
绪论
2.关于运行机制的探讨
区域经济联动是生产力社会化和区域分工协作发展的必然结果,开展区域经济
联动,必须有良好的运行机制作保证。吴卫卫,元真和谢健儿提出要创新东西部地
区经济合作机制,即向产业联动型、长期资产纽带型、多领域综合型的合作转变(吴
卫卫等,200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提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
基础作用,政府推动支持积极跟进的东西部经济合作基本运作机制,并指出应构建
以联络协调处、业务磋商谈判会议和负责人决策会议为核心内容的具体操作机制(靖
学青等,2001)。刘俊杰提出,区域整合的内容包括产业整合、体制法规整合、空间
设施网络整合等,区域整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来源于政府定向干预、城市的聚集力与
扩散力及生产要素基于竞争与合作过程中的有序流动(刘俊杰,2002)。王维平提出
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由合作政策、合作组织、合作章程、合作项目、合作特区和合作
指标六个要件构成,由信息交互、利益补偿、评价激励和行为约束四大机制构建(王
维平,2004)。陈剩勇、马斌提出应从四方面建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即构建统一协
调大市场竞争规则、成立跨行政区的制度性组织协调机构、强化区域基础设施的统
筹与管理、构建区域经济特色(陈剩勇等,2004)。徐建华、岳文泽、罗亚、谈文琦、
艾彬等提出,机制建设是东西合作的关键,“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是保证,广
泛的合作平台是基础,并对东西合作与联动中合作各方的利益分配关系、政府干预
与市场机制进行了探讨(徐建华等,2004)。杨先明、梁双陆和李娅以区域的能力结
构为基础,提出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的五条途径,即分别通过直接投资、东西
部产业链再造、资源共享、东西产业之间的互相直接投资和兼并整合、东西部技术
转移等五个方面,来改善西部地区能力结构、扩大一体化增长效应、实现区域比较
优势的能力转换、实现东西产业转移、提升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效率(杨先明等,2004)。
田禾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非平衡性度量指标体系和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区域经
济发展非均衡性的成因和区域经济系统的特征和演化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市场
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四大机制构成推动我国区域互动与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的新体系(田禾,2007)n1。宋彪对我国省际经济合作决策制度进行研究,
认为省际经济合作是我国建立统一市场、平衡地区利益的政策方向,也是省际政府
契约化管理的制度创新,提出了国家需要从国土总体规划、地方政府产权改革、区
域性管理机构设置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加强应对性的制度安排(宋彪,2009)。
【l】田禾.区域互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一些学者对微观层面的区域联动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李建强、屠启宇、
苏宁、黄海洋等提出了以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与技术社会形成理论相结合的研究主体
理论,探讨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这一“三区联动’’的模式机制与整体
系统,设计了评价框架,比较了其他国家或地区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和借鉴启示,并
以上海推进“三区联动"的案例提出了遵循原则和对策要点(李建强,2007)。夏光、
屠梅曾在对“三区联动"内涵特征进行明确的界定的基础上,对其最优化运行机制
进行了构建(夏光等,2007)。
3.关于发展模式的分析
许多学者们结合我国近域城市间、组群城市问、毗邻省际间、不同体制框架区
域或国家间等区域合作的实践,探讨了不同类型区域合作的模式。王胜今提出“地
方城市间紧密合作型模式”,即以交通网络、人员交流、物资交流、旅游开发、信息
网络等将各城市间连结起来(王胜今,1997)。吕拉昌、许学强通过对珠江三角洲与
省内邻区区域整合的案例分析,指出区际产业整合机制和区域空间整合机制是区域
整合发展的关键,提出了流域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匹配开发模式、产业转移
与互补开发模式、区域分工模式、中心城镇联网辐射与边缘城镇突破模式等6种整
合模式(吕拉昌等,1999)。刘玉亭等分析了弱弱联合开发模式、强弱资源及资金技
术互补合作模式、强强技术互补协作模式等三种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开发的基本模式
(刘玉亭等,1999)。欧志文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东西联动协调发展,
提出构建东西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必须解决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关系、东部升
级与西部开发的关系及如何增强西部经济的市场竞争力等难题,实现东西双赢,从
而增强中国经济国际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动力(欧志文,2002)。陈睿洁针对泛珠三
角经济区域合作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探讨了政府发挥作用、企业跟进和中间组织
逐步形成的多头并举的区域合作模式演进路径(陈睿洁,2005)。一些学者对不同体
制框架区域或国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李俊江探讨了21世纪东亚
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模式:以经济互补为基础的沿海域型合作模式、以贸易与经济技
术合作相结合的沿边合作模式以及次区域和增长三角形合作模式(李俊江,1996)。
汤碧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模式,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组织机构等方面
全面比较了欧盟和APEC,并认为APEC正在成为一个更加紧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
织(汤碧,2002)。刘宏松提出了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三位并列式"模式,
即以三个“东盟10+1"次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并列式发展(刘宏松,2006)。谷雨对
绪论
我国区域合作的对口帮扶和支援、地方政府的双边合作和区域合作组织三类主要形
式进行了比较和评价(谷雨,2004)n】。
一些学者对县域特色经济的联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如李志伟分析了上
海区域资源整合与联动发展的四种模式:一是嘉定模式一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产
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模式,重点发挥核心企业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二是张江模式
——以高科技企业集群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动发展模式,重点发挥高科技园区的创新
优势;三是闵行模式——以工业开发区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动发展模式,重点发挥工
业区的综合效应;四是杨浦模式——以大学为主导的三区联动发展模式,重点发挥
大学作为知识创新源泉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并指出联动发展所面临的主要
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李志伟,2007)。
4.关于实证对策的研究
大部分学者在对区域发展理论进行梳理阐述的基础上,对我国具体区域的合作
联动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等传统经济
优势区,京津冀、北部湾、长株潭、中原等城市密集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
流域区域等都成为学者们实证研究的重点区域,葛立成客观分析长三角联动的进程、
主体和领域,提出政府是体制转型时期最关键的区域经济联动主体,探索了长三角
联动的思路和举措(葛立成,2004)。殷为华通过分析世界经济竞争空间主体、国际
产业梯度转移方式、国内区域经济竞争格局的新变化,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实施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剖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联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机
制在于国内外经济竞争压力、企业跨地区发展、政府间经济合作、区域基础设施一
体化,提出长江三角洲实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主要领域和对策(殷为华,2004)。
李廉水,周彩红提出长三角都市圈联动发展,既要充分利用上海经济、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等方面的优势,紧紧把握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又要采取多种措
施降低长三角合作中的磨擦冲突,积极促进产业分工和技术合作,推动长三角的持
续协调优质发展(李廉水等,2004)。沈玉芳、洪银兴、刘志彪、马林、沈祖志、张
颢瀚、张鸿雁等学者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应用于长江三角洲范围,倡导长江三角洲区
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如沈玉芳等提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是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
的“一体化’’,’我们要改变过去市场即政府,地域为主导的观点,树立市场“一体化”
的观念,并从区域经济协作的角度研究了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沈
【l】孙海燕.区域合作国内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0-124.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玉芳等,2000)7张颢瀚、张鸿雁等以解决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为出发
点,对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城市与空间、产业发展、交通与基础设施、生态与环境、
文化协调、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张颢瀚,2007)。江水法、吴朝阳等人
针对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李靖宇、马平、陈福香等对环渤海地区
经济一体化问题提出战略对策。李新霞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环渤海地区主
要城市进行了城市分层归类,提出通过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两种机制的最佳结合,
推动环渤海都市圈形成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渤海都市圈(李新霞,2006)。
王良健、侯文力等对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经济互补性进行研究。孙海燕对环北
部湾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罗正英,韩坚对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双圈
联动"发展进行了研究。邓正琦、李碧宏对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区域经济
联动与整合的客观必然性、现状对策及共建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研究
(邓正琦等,2009)。
一些学者对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动及东中西大区域的联动进行了实证研究。彭
岚兰主要从产业转移、投资、技术转移三个方面,研究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联动发
展的机制,并以此提出通过城市经济区的联动促进整个大区域协调发展的观点(彭
岚兰,2005)。柏程豫主要探讨了“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联动发展的重点领域及
方式途径(柏程豫,2005)。段进军从横向和纵向2个方面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的联动
发展,提出横向主要是突出以上海、武汉和重庆为中心三大区域的特色,并对其发
展进行定位,纵向要为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提供制度、市场、交通等条件,并突
出企业和企业集团在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段进军,2005)。汤正仁运
用耗散结构论研究方法,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动因、定位、内容、机制等进
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提出了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管理创新的新选择和中国区域经
济的新变局(汤正仁,2008)。黄一超提出,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东西联动”协调发
展,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关系、市场建设和法制建设的
关系、东部升级与西部开发的关系(黄一超,2001)。黎鹏对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东中
西部省区的协同发展及广西与越南、与东盟的联动与协同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黎
鹏,2003)。陈栋生等指出互利性经济技术协作包括区际商品与服务贸易、跨区域要
素流动和产业区际转移三部分,提出通过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举办区域合作投
资贸易博览会等各种会展,推动东中西合作(陈栋生,2004)。彭荣胜在系统研究区
域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特征、机制和评价的基础上,以中国的先发区域与后
绪论
发区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彭荣胜,2007)。王慧轩、赵黎明提出了我国在实施区域
经济一体化的对策思路:必须以利益为核心,以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为前提,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形成领导层面共识,推动文化认同,解决法律障碍,实施一
体化规划,建立一体化市场,促进产业集群,落实组织保证的思路(王慧轩等,2008)。
还有一些学者对东亚、东北亚、东南亚、10+3区域、亚太区域等跨国界的区域经济
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研究。
综合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在我国经济区
域化特征日趋凸显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明显的形势下,广大学者对区域之间开
展合作联动已形成广泛共识,并主要围绕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联动的动因、模式、机
制和途径展开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这些研究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快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总体看,对严格意义上的区
域经济联动的突破性理论研究并不多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区域经济联动基本内涵的界定尚不明确统一。把握区域经济联动的基本
内涵,是研究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相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大多的文献对区域经济联
动、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整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概念,仍然是一种模糊的理
解或混淆的使用,在多数情况下都只表明是一种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或状态或
行为。实际上他们都表现为是过程与状态、手段与目的、模式与机制相统一的系统,
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是有区别的。区域经济联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整合
都强调区域之间地理位置的彼此相邻、相互之间的关联互动,但区域经济联动的区
域边界具有可扩散性、突出横向延伸,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域边界相对明确、突出
纵向推进,区域经济整合强调区域间由整而合的整体聚合性,更突出为过程和手段;
区域经济合作则强调双向性,可以地域相邻,也可地域不相邻,只要彼此间达成协
议就可进行合作。只有对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有一个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和界定,
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是对区域经济联动运行机制的研究不够系统深入。运行机制是一个系统的组
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只有较好地把握了区域经济联动的作用机理和
运行机制,才能准确找出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正确路径。目前学者们对于区域
经济联动运行机制的研究比较分散不够集中;比较笼统不够系统,大多集中于具体
区域,而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合作联动机制没有进行很好的综合;一些学者在论及区
域经济联动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时,没有分析它们如何发挥作用;而且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所涉及的领域多为经济和技术方面,而从经济与社会、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证相
结合的角度展开研究较少,从而不能很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证研究框架带
有“孤岛式”特点,大多的是集中于某个区域,忽视了每个区域都会与其近邻区域
关联互动而不断形成由小到大区域系统这一事实,缺乏一个打通区域经济内外联系
的综合框架。对区域经济联动机制了解不够全面系统,不仅会抵减所提出对策在实
践中的可操作性,而且会造成各种对策相互交叉重叠,难以抓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的难点和矛盾。
三是对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的研究极为欠缺。学者们对区域经济
联动的研究探讨,更多的是定性的比较分析和总结归纳,而对各种不同类型区域联
动的现状特征缺乏比较规范的量化评价。已有的一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量化评价
没有突出联动的特征,且大多局限在省域与省域之间或省域内部地区之间,行政区
色彩仍较浓,而对跨行政区域联动发展的量化评价比较缺乏。对区域经济联动缺乏
认识统一的量化评价,就不能客观地反映联动的现状特征和效应效果,也就无法对
区域经济联动出现的偏差进行有效控制,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强的主观性和随
意性。因此,对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进行测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和量化方法的探讨,是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二)国外研究动态
区域经济联动思想较早地存在于国外一些区域学派的理论中,主要体现在区域
经济联系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上。
1.区域经济联系研究
区域经济联系是区域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表现,良好的区域经济联
系是构建区域经济联动机制的基础。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创始人赫特纳是最早提
出区域地理应重视区际联系的学者,他在其《地理学的性质与方法》(1905)一文中,
强调了区域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即“在一个地方不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
同地方诸现象的关系或联系"。可惜,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区际联系的观点并
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张兵,2001)。
国外关于区域经济联系的研究阶段性特征明显。根据朱英明研究成果显示,20
世纪50~60年代,工业化带来了城市增长和大都市的集中,区域经济联系研究主要
集中在城市间联系、商品流联系和中心地联系等方面(Harris&Dickinson,
绪论
Golledge,Black&Horton);70年代,更高的商品价格与制造业的相对下降相结
合将增长分散到以资源为基础的新地区和更小的社区,区域经济联系主要集中在产
业联系、公司联系和扩散联系等方面(Berry,1968;Alves,1975;Pedersen,1971);
80年代出现了服务业的兴旺与更大的大都市地区经济机会的部分恢复,区域经济联
系主要集中在等级联系、相互作用联系等方面(Griefith,1971;Smith,1963):90
年代由于持续的国际经济政治的重组,城市建设环境和自然生态体系的日益退化,
出现了城市生活的社会领域范围内的结构变化以及城市化过程的地域再组织,城市
体系和大都市地区再循环引起城市的增长和发展,区域经济联系主要集中在通过城
市增长及其形态的模拟研究间接反映的区域经济联系方面(Witten&Sander,1983;
Besuss,1998)。对国外区域经济联系的研究内容而言,包括地区联系、中心地联系、
城市等级联系、商品流联系、相互作用联系、扩散联系、模型模拟间接反映的区域
经济联系等七个方面;就时序发展看,有的区域经济联系的时间界限非常清晰,但
大多数区域经济联系内容是交叉和重叠的,贯穿于各个时期(朱英明,2001)。
国外区域经济联系的研究观点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区域之间都不是、
也不可能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这种相互依赖是市场经济发
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相互依赖的表现既具有全面性,包
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又具有双向性,区域间的联系不是单向而是互利性的(周
英虎,2009)。
2.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国际上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很多,尤其是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
从自身理论发展和实践探讨方面都得到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关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的探讨。被广泛引用并得到首肯的是美国经济学家
贝拉巴拉萨(Balassal bela)在1961年提出的。他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
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的种种举措;
就状态而言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舒宁,1998)。一些经济学家
不同意经济一体化作为过程和状态的解释。保罗·斯特里坦(Streeten Paul,1961)
指出:“一体化不应该按手段(自由贸易、统一市场、可兑换性、自由化等)定义,
而是应该定义为目的、平等、自由繁荣”。皮德·罗波逊(Robson Peter)则认为“国
际经济一体化是手段不是目的”(周八骏,1999)。丁伯根(Tinbergen)从政府当局促
进经济一体化的措施方面把经济一体化区分为“消极一体化’’(negative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ntegration)和“积极一体化”(positive integration)。前者指“取消各种规章
制度’’即消除对有关各国的物质、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障碍;后者系指建立新的规章
制度去纠正自由市场的错误信号,去强化自由市场正确信号的效果,从而加强自由
市场的一体化力量(姬广坡,1999)。Ramesh Thakur和Luk Van Langenhove认为区
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些国家(通常临近)从部分或完全孤立的情况下向部分或完全统一
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包括在一定区域内进步意义上的国内边界的削弱和一种相对国
家的区域外部边界的出现(Ramesh Thakur,Luk Van Langenhove,2006)。上述各
种观点对于科学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颇有借鉴和启迪。
关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是关
税同盟理论,这是由瓦伊纳在1950年发表的《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瓦伊纳认为,
关税同盟会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方面的效应,关税同盟的合理性取
决于两种效应的对比。之后,许多学者对他的理论进行了拓展。根据曲晨对区域经
济一体化研究的动态述评,米德在1955年提出贸易扩张效应,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了
自由贸易区理论;约翰逊在1965年对瓦伊纳的贸易创造效应含义进行扩充,他认为
贸易创造效应应该是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之和;库珀与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建立对
关税同盟的经济理性分析,研究表明即使关税同盟是一个贸易创造性的同盟,单边
削减关税要优于建立关税同盟,而且自由贸易区也要优于关税同盟;科登于1972
年对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内部经济一规模经济进行了分析;Wonnacott(1979)、
Berglas(1981)、DeMelo(1983)、Panagariya(1984)、Rodrik等人(1992、1993)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为建立关税同盟的经济理性找出更多的理
由,认为关税同盟能比单边削减关税和自由贸易给各成员体企业带来更多的内部经
济和外部经济利益。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的发展可
以归结为三个方向: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理论纳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中,内
生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外部问题n3。
关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证的分析。最为多见、最为典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
究案例主要是欧盟(European Union, EU)、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NAFTA)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众多学者从区域经济增长、经济活动区位、商业
周期变动等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影响效应展开了实证研究。马戈努斯粤
【l】曲晨.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动态述评[J].商业时代,2008(4);28—30.
绪论
里克森,约翰·托斯滕森,拉莎·托斯滕森对欧洲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
研究,结果显示EC/EFTA成员能使经济增长率提高0.6~0.8个百分点;利用OECD
面板数据的检验也支持此结论(Magnus Henrekson,Johan Torstensson,Rasha
Torstensson,1997)。玛丽·法雷尔以西班牙和爱尔兰为例研究了欧盟结构资金
(Structrual funds)对区域聚合或者说趋同的影响(结构资金是欧盟对区域资源
重新分配的一个根本手段),显示单一资金转移不能减少区域差距,但是补充性资金
机制有助于基础设施投资(Mary Farrell,2004)。斯蒂芬诺·曼佐齐,詹马科罗
I.P.奥塔维诺对经济一体化成员国间交易成本的减少对成员国(内部者)和非成员
国(外部者)的贸易流、投资流、增长和福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表明如果经济一
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则外部者能获益但小于内部者(Stefano Manzocchi,
Gianmarcro I.P.Ottaviano,2001)。戈登H.汉森分析了美国和墨西哥经济一体化
对美国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美一墨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有助于美国边界经
济的扩张(Gordon H.Hanson,1996)。劳拉·雷斯米尼从区域层面对欧盟东扩给成
员国带来的空间含义进行了研究,发现与欧盟成员相邻的区域获得增长的前景较大
(Laura Resmini,2003)。斯蒂芬·罗斯·耶普尔对多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联合
一体化战略进行了分析,揭示出联合一体化在潜在的东道国间产生的互补性对FDI
很重要(Stephen ross Yeaple,2003)。崔宗日(音译)就十个东亚国家(East Asian
countries,简称EACs)的双边贸易对商业周期的同步运动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结
果显示双边贸易依赖性的增加与商业周期有很大的相关性(Jong-11 Choe,2001)。
萨尔瓦多·巴里奥斯和胡安·乔斯德鲁西奥从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相邻的国家研究
了经济一体化对欧盟区域商业周期趋同的正向影响,结果表明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加
入欧盟之后伊比利亚区域的边界效应显著降低,这一结果支持了欧洲存在趋同的观
点(Salvador Barrios,2003;Juan Jos6de Lucio,2003)。西伯内姆·卡莱姆利
一奥兹肯,本特E.索伦森,奥维德约莎(Sebnem Kaleml i-Ozcan,Bent E.Sorensen,
Oved Yosha,2001)利用OECD和美国的数据研究了经济一体化与生产专业化和宏观
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分析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能给成员国带来利益,虽然
利益分配存在不均衡,但是对于不同经济实力的国家都是利大于弊Ⅲ。
综上所述,国外专家学者对区域经济联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以定量研究
为主,不仅涉及到了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波动方面,同时也既涉及到微观层面的产
【l】李瑞林.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124—12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业区位选择等,视角比较广泛,对我国深化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
义,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比较重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而对区域经济

关系协调问题研究相对忽视,已有的区域经济关系理论还不完善,对现实中大量存
在的区域经济冲突与合作现象缺乏令人信服的解说力。二是西方学者研究更多的是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发展问题,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
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完善市场经济的区域合作联动问题研究较为缺乏。
四、研究思路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联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积极吸收借鉴
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试图通过
系统阐述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特征和演化机理,构建衡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测度评
价体系和评价模型,探索出当代社会发展条件下,区域功能延伸的新方式和区域能
量释放的新机制;并以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联动为主线,以海西内外联动的实证分
析为路径,提出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大背景下海西一体推动及与台湾合作互
动的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重点领域等。
本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共8章:
第一部分即第1、2、3章,为全文的理论基础部分,主要是提出研究的问题,
阐述区域经济联动研究的理论依据、基本内涵、基本内容和基本构架,分析区域经
济联动的客观必然和现实基础,梳理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历程和特征,比较国
内外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提供启示。
第二部分即第4、5、6章,为全文的理论框架部分,主要是分析区域经济联动
的的演化机理、评价体系、运行机制等相关内容,重点构建一个能体现科学发展理
念、突出发展方式转变内容、反映区域经济联动目标要求、衡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现状特征的“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
第三部分即第7、8章,为全书的实证分析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区域经济联动测
度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分析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内、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之间
联动的动力来源、现状特征、制约因素和发展路径。
本文希望通过以上分析研究,能为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统
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模式,为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各类经济区联动发展提供实践
的范例,以期通过推动各类大小不一经济区的内外联动,形成全国“合纵联横"的
绪论
区域一体和谐发展格局。
图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写作思路示意图
Chart Writing Thinking of the Linkag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s
-1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五、研究方法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根本的
研究方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意理论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创新性相结
合,积极吸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成果,综合运用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与系统论、控制论、协同学等相关学科理论,
联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把区域经济联动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经济系统,展
开多方位、多视角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根本的思维方法,其中关于普遍联系和变化
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和质量互变等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们研究区域经济联动提
供了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根本的思想指导。本文运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把
区域作为一个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放到与其发生联系的大
背景中来把握、来思考、来研究。区域经济联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其
相互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而不能用孤立、片面的观点来分析。运用对立统一的认识,
把区域经济活动各系统、各产业、各环节之间以及各自内部看着对立统一体,认为
区域经济联动是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的重要体现,揭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客观规
律,寻找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突破点和关键点,必须抓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
所包含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质量互变的规律,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
经济活动看成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为区域经济联动是区域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具
体实践,要认真研究区域经济联动的条件、因素、特征及影响等阶段性特征,更好
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2.系统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是一种从事物的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以及结
构层次等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联
动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系统构架,从整体性原则上把握区域经济联动的动态过
程和演化机理,从关联性特征上构建涵盖比较全面的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从可
控性认识上构建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运行机制,从实践性要求上系统分析海峡西岸
经济区内外联动的现实基础、发展模式、具体路径和重点领域等,力求形成比较清
晰的分析研究脉脉络。
3.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对区域经济联
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区分,对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构架进行了阐述,对区域经济
绪论
联动的客观必然性作出判断。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一体推动、
与台湾合作互动的形成动力、发展现状、选择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努力使研究过
程科学、形成结论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以利于深化对区域经济联动理论的认识。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是基本,定量分析是支撑,两
种方法相辅相成。本文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在对区域经济联动内涵特
征、基本内容、演化机理、评价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定性分析的同时,
构建评价体系、选择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模型、确定目标参考等进行定量分析。尤
其是在实证部分,通过大量统计数据的规范换算,生成大量的统计图表进行分析阐
述,以增强定性分析结果的说服力和可靠性。
5.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物质世界是错综复杂、普遍联系、变化
发展的。本文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来回顾了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
历程,分析了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联动特征,以利于厘清我国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
总体脉络。同时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类型模式区域经济联动的做
法和经验,以利于借鉴吸收。在实证分析部分,采用了纵向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
法,分析了海西区域经济内外联动的发展成效和制约因素,以利于更有效控制区域
发展偏差,推动区域科学发展。
六、创新之处与努力方向
(一)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立足于系统论的研究视角,构建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区域经济联动研究分析
框架。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联动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基本内容、
运行机理等进行了比较集中的阐述与分析,提出区域经济联动既是一个紧邻区域之
间相互整合的交互系统,又是一种能够带来区域整体功效的发展模式;既是一种层
次多元的网络组织,又是一种关联紧密的制度安排。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质就是以关
联性为核心特征,以空间集聚为表现形式,以集约化发展为本质要求,以促进区域
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根本目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同
时,’提出区域经济联动系统主要由目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四
个子系统组成,分别反映了联动方向、联动过程、联动状态和联动质量等问题,是
一个有序运行和有效互动的交互系统。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立足于区域经济联动的度量性,构建了一个适用衡量不同规模区域联动发
展的评价体系。本文提出区域经济联动本身涉及的核心在于关联互动,对其评价的
关键考察点有别于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而在于其具有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总
量与结构相平衡、多样性与一致性相兼顾的特殊性。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基本状况、
总体水平是可测度、可量化的,由此构建了一个能体现科学发展理念和转变发展方
式内容、能反映区域经济联动目标要求和现状特征的“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并
综合运用趋势预测法、借鉴引用法和专家评估法确定了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目标体
系。该评价体系由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1个一级指标,发展度、整合度、协
调度、持续度等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和50个四级指标构成,能为区域经
济联动的系统控制提供基础和依据。
3.立足于区域经济联动的现实性,分析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外联动的发展模
式和选择路径。本文认为海西内部的一体推动、与台湾的合作互动是一个从小到大、
由内N多'I-,循序渐进、有序渐变的发展过程,具有发展途径潜在性、发展过程阶段
性、发展格局独立性、发展方式特殊性、发展思路继承性等特点。本文运用“区域
经济联动评价体系",对海西内部区域的联动现状进行了量化评价,第一次较全面、
客观地分析了与海西涵盖范围相一致、数据来源较规范、统计口径相衔接的海西区
域联动发展总体概貌。并将海西置于一个内外多重分层的区域经济框架之下,分析
探讨了海西与台湾合作互动的现实基础、发展差距、联动模式和选择路径。
(二)努力方向
实践探索没有终点,理论研究永无止尽。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是一个生态、经济、
社会相藕合的复杂巨系统,是一个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发
展变化过程。本文所建立的区域经济联动研究分析框架仍显粗线条,只初步揭开区
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深化。今后要顺应形
势变化,把握时代特征,积极跟进,进一步加强对不同层面、各类型功能区域联动
的发展模式、演化机理的梳理比较,进一步拓展对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模型构
建和机制建立,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和目标体系,并拓展对其的实证
运用,如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或其他经济区的联动发展进行纵向测度评价,以反映其
联动现状和成效,探寻其联动特征和规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区的联动
发展进行横向测度比较,以更好地推动全国各大区域联动的横向拓展。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理论是对客观规律进行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的高度概括和综合总结。“区域经
济联动"理念的提出迫切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支撑。在市场经济
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已逐步形成了一
套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发展
的有关理论及系统论,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经济联动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分工协作理论、城乡融合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和区域统
筹兼顾理论包含了珍贵的区域经济联动思想,为我们研究区域经济联动提供了理论
指导和思路借鉴。
区域分工协作理论
早在17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初期,在英国首先出现了“地区分工",若干以专
业化为基础的经济区开始形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先驱亚当·斯密和英国政治经
济学杰出代表大卫·李嘉图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开创性的理论研究。马克思吸收了他
们理论中的合理部分,结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地域化历史,提出了劳动地域分工
协作思想。
马克思的区域分工协作理论认为:
1.自然条件差异是区域分工和经济联系形成的自然基础。马克思在谈及人类社
会早期产品交换时曾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
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
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伎这些产品逐渐变
成商品。”n3这表示,自然条件的差异是早期区域分工的实质。但是,随着经济的快
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社会化大生产对区域分工产
生了积极影响,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和世界大市场。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0.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产业区域分布是区域分工的重要表现。马克思认为,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
一定的区域空间上,一定的劳动空间必然有一定的产业与之相应。同时,企业内部
分工与社会内部分工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说:“单就劳动本身来
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做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
为种和亚种,叫做特殊的分工;把工场内部的分工,叫做个别的分工。"n1伴随着工
业革命的到来,专业化分工越来越发达,产业分工越来越复杂,极大推动了生产力
的发展,客观要求有经济区域的出现。
3.区域间商品交换是区域分工的经济前提。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以商品交换
为前提,分工与交换是经济中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范畴。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分
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己经是历史的成果,也就没有交换⋯⋯。
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刀乜1区域
分工是社会分工的载体,其前提必然是商品交换。一个区域资源分布所形成的优势
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优势,决定着该区域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同时,商品的价值规
律在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和配置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必需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动来
实现‘引。
4.区域分工与协作是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分工必然产生了协作的
要求,协作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之上,分工和协作之间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认为,
分工使生产过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计划性、规划性和劳动强度,分工有助于局部
工人操作经验的积累、劳动方法的完善以及劳动效率的提高;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
力、创造了集体生产力而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协作带来了劳动者的集聚、不同劳
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集合而节约费用。正如马克思所说:“许多人在同一生产
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
形式叫做协作。”【4】“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疆1。由此可见,
分工协作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劳动地域分工协作理论集中体现了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原
理,即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原理,并带给我们以下的启示:区域之间自然条件差异
【l】<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102.
【3】黄绍臻.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4—1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岫.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3.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的存在,必然形成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由此导致区域分工的各不相同,在空间上
表现为产业专业化和地区专门化,从而使区域之间产生了彼此合作的需求。分工与
合作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分工是合作的前提条件,合作是分工得以实现的保
障,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又形成了区域之间各部门、各领域相互依赖、相互关联、
相互合作的经济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分工越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就越紧密,就能越有效地配置区域之间的各种资源,越充分地发挥区域之间的比较
优势,越大限度地节约社会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联动,就是区
域各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或优势叠加,将分散的生产要素按最优结构合成新的生
产力即协作生产力,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劳的综合效益,不仅可避免区域产业
结构雷同导致的区际冲突,而且可提高协作区域总体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的地位与
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组织的创新、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与高级
化,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和谐发展。
二、城市经济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城市发展问题给予了充
分关注和研究论述、形成了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城市经济问
题的论述中,最具特色的内容集中反映在“城市经济中心"论、“城乡融合刀论两大
方面Ⅲ。
1.城市经济中心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城市经济中心论主要表现在:第一,
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集中地。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城市的产生是社会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城市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伴生物。马克思、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
的集中’’乜1,这一论述深刻揭示出城市经济集中的特点和客观必然性。第二,城市
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他们所处时代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状
况,深刻地揭示了中心城市、城市体系与全国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一是城市的分
工联系冲破了地域限制。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城市彼此发生了联系,新的劳动
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往另一个城市,生产和商业间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问在生产
上的新的分工,在每一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特殊的工业部门占着优势,最初的地域局
【1】参见吴传清.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岫.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7-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限性开始逐渐消失。"【11二是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托中心城市。恩格斯在‘德
国制宪问题》中指出:“要建立整套的工业体系,就需要把一切工业部门紧密地联系
起来,就需要有依赖于内地工业的、商业繁荣的沿海城市’’嘲。三是中心城市的经
济活动调节着全国经济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步地认识到中心城市的等级性特征,
指出:“在一个国家内,货币市场集中在一个主要地方,而其余的市场大多按照分
工分散在各地”,这些大城市“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咖
2.城乡融合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城乡关系作了高度概括,即人类发展史是一
部城乡关系的历史,是一部城乡“分离一对立一统一’’的运动史。马克思和恩格斯
在论述城乡分离和城乡对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共产主义阶段消灭城乡对立、实现
城乡融合的理论。恩格斯于1847年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提出了“城乡融合"
思想。他指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样
的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单从物质方面的原因来看,这已经是共产主
义联合体的必要条件了。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
发展水平还不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
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主体
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Ⅲ1876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又指出:“城市
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正如它
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一样。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
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
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嘲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城市经济中心"论和“城乡融合"论告诉我们:城市是
生产力的空间组织形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城乡
融合’’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客观必然,是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区域经济
联动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区域之间各产业、各领域、各
行业以及城乡之间紧密地关联互动融合,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
协调发展。
【l】<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6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58"37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21.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三、生产力布局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前进性与曲折
性的统一,都经历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过程。他们认为,地区经济的不
平衡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空间形式,而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和可能
由国家有计划地均衡配置生产力,逐步消灭地区差异。他们关于生产力平衡分布的
理论观点集中体现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著作中。【11 ‘
1.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应当平衡布局。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针对资
本主义制度下工业过分集中于大城市以及城乡对立所带来的种种弊病,指出:。从大
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这方面来说,消灭
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也不是什么空想。川铂恩格斯在此将均衡布局生产力视为消灭城乡
对立的重要条件。恩格斯还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平衡布局的可能性。他指出:
“纺织工业所加工的原料大部分是进口的。西班牙的铁矿石在英国和德国加工;西
班牙和南美的铜矿石在英国加工。每个煤矿区都把燃料远销本地区以外的逐年扩大
的工业地区。在欧洲的全部沿海地方,蒸汽机都是英国的,有的地方用德国的和比
利时的煤来发动。摆脱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局限性的社会可在这方面更大大地向前迈
进。州羽即资本主义条件下大工业的发展相对地摆脱了本身所需原料产地的地方局限
性,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的平衡布局以及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提供了可能性。
2.生产力平衡布局应当因地制宜。恩格斯在1875年3月写给奥·倍倍尔的一
封信中曾明确指出:“在国和国、省和省、甚至地方和地方之间总会有生活条件方面
的某种不平等存在,这种不平等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旧。
恩格斯倡导的“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的内涵是指各地区都应从本地
实情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资源,充分合理地发展生产力:而各地区因自然条
件、自然资源禀赋、人口状况等因素所造成的差别,将长期存在,不可能完全消失。
3.生产力平衡布局应当遵循基本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的
基础上,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平衡布局与协调发展,提出了许多基本原
则,集中体现在:一是按照统一的计划协调地配置生产力原则。恩格斯在《反杜林
论》中指出:“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
【l】参见吴传清.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7.
【3】《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使工业在全国分布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待或发展"。n1
的这一论断强调了工业均衡布局符合工业按照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原则。二是工业
生产尽可能接近原料产地原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如下一段精彩的论述:“如
果由于原料价格的提高一方面引起了原料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既引起了当地原料
生产的扩大,又使人民从遥远的一向很少利用或者根本不利用的生产地区去取得原
料供给,而这两方面加在一起又使原料的供给超过需求(而且是在原来的高价下超
过需求),以致这种高价现在突然跌落下来,"嘲。这段论述蕴含了工业生产布局宜
接近原料产地的空间布局思想。三是应有利于促进工农结合和城乡结合原则。马克
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既促进了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又引发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空间布局下城乡对立的矛盾,提出
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应“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33四是应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
与生态平衡原则。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还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布
局不仅造成城乡对立,而且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他指出,资本主
义大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把工厂乡村变为工厂城市的同时,也破坏了它自己运行的条
件。只有在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遵循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布局原则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布局,才能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布局所引
发的这种“恶性循环"和“现代化的矛盾"嘲。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产力布局理论告诉我们:平衡布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即
均衡布局生产力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合理的生
产力分布格局,逐步缩小各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最终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创造必
要条件,同时还指出均衡布局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要坚持生产
力均衡分布的理念和原则,正视地区间的差别,充分发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谋
求两者的有机统一,将地区间的差别“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实现全面、共同发展。
四、区域统筹兼顾理论
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在我国建国六卜
年来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
【l】‘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6.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思主义中国化,积极探索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并形成了
区域统筹兼顾的发展观,集中体现在各个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系列战略和区域经济
关系协调发展的论述中。
1.区域均衡发展论。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基础相当薄弱的工农业和极端不平衡
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以及60年代中期十分严峻的国际形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
领导集体实施了沿海与内地“均衡布局战略"。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
系》中把沿海与内地关系问题作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十大关系之一,
首次精辟阐述沿海和内地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
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好好地利用和发展
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川妇由此看出,这
一时期毛泽东关于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来带动内地工业发展的阐述是辩证的,包含
了兼顾的思想;其方向是清晰的,发展重点是内地工业;其目标是明确的,为了平
衡工业发展的布局。
从1949—1978年,我国实施了内地重点发展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先后将经济
重心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倾向中西部地区,再进一步移向西部地区,在内陆地区采
取集中投资、大幅倾斜、突出工业的办法,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三五一、“四
五"时期掀起了“三线’’建设热潮,形成中国工业建设进程中的一次空间战略转移,
建成了一批重要的工业项目和新的工业中心。从“五五’’到1978年,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布局开始由内地向沿海逐步东移,但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仍未改变。
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初步改变了历史上形成的工业过分倚重东部沿海地
区的不合理状况,启动内地走上工业化之路,对改善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内地和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及保障国家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种空问均衡布局战略是一
种计划化思路,过分强调了区域平衡发展、社会公平,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原则,
忽视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从而导致国民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同
时失落,使东部沿海地区丧失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机遇,加剧了我国与世
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差距。
2.区域非均衡发展论。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
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建国30年来区域发展战略探索的积极成果、反思区域生产力布局
的经验教训、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关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先发展
东部沿海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伊始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提出
【l】‘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70.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部分先富带动全国共同富裕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将沿海和内地、东部和
西部的发展关系概括为“两个大局’’的思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
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
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
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n1“两个大局”思想是邓小平对区域生产力布局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国际形势的科
学判断,是共同富裕构想在区域发展战略上的总体阐释,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
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
从1979—1991年,我国实施了东部沿海优先发展、先福带共富的区域非均衡发
展战略。1979年国家正式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
年正式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1985年进一步扩大开放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为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从
而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七五’’计划首次明确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
经济地带,并制定了突出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梯度推移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
凸显了效率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吸引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大规模向沿海集聚,有
力推动了沿海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从而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
著提高。但这种战略由于单纯注重“效率’’,使落后地区陷入“比较利益静态陷阱",
导致东西部差距不断拉大、地区间矛盾摩擦不断加剧,引发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
衡,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3.区域协调发展论。针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及产生的种种不利
影响,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和复杂区域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沿着“两个大局"的思路,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
报告指出,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
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1995年9月,江泽民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把“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作为其中的十
二个重大关系之一,指出:“对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
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口1“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
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东部地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
【l】《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7--278.
【2】《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6.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川妇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从调
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高度,进一步阐述了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
战略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相互
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区域协调发展论是非均衡推进与协调发展的
有机结合,是追求公平与效率、兼顾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的需要髓1。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家着力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所实施的沿海地区经济
发展战略。90年代中后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和坚持东西部
协调发展,并提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战略措施,主要包括: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
现现代化战略、扶贫开发攻坚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大大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缓解了东西部之间地区发展差距,有效扩大了内
需,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但这种战略是以大区域作为实施地域单元,
使得利益关系的调整不到位,政策针对性不够强,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
4.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论。2003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
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
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明确指出“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
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
人的全面发展。"脚,这标志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战略开始形成。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明确提出要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
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且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
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形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念上和国土管理模式的伟大创新,使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思
【l】《江泽民文选》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6--467.
【2】陈映.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哪.求索,2004(9).
【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等,2008:2-3.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想继续发展和更加完善n1。随后,国家密集出台了十多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意见,
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加速呈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
进一步发展,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对区域经济发
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中央四代领导集体在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不断演变发展而形成的区域统筹兼顾理
论告诉我们:改善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渐进
过程,需有统筹全局的把握和高瞻远瞩的考虑,而不能就近避远、顾此失彼。区域
全面协调发展既要兼顾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又要兼顾解决好方方面面的利益;
既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又要把握好区域差距与综合实力的关系:既要发挥
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既要立足自身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又要加强合作互动,实现共同发展。区域经济联动是促进区域协调
可持续发展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有机融合的现实路径,必须以统筹兼顾理论为指导。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联动相关理论
区域经济联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西方的区域贸易分工合作理
论、平衡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为分析区域经济联
动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空间演变模式、表现形式及运行方式等提供了分析依据。
一、区域贸易分工合作理论
区域贸易分工合作理论主要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
迈克尔·波特、迪格里尼一布杜拉等经济学家为代表。
1.绝对优势理论。这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先驱亚当·斯密(A.Smith)在
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件
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所生产时所费得少,就永远不会想在家内生产,
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所知道的格言。川23这就是说,任何区域都有适宜于生产一种
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按照这种绝对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生产和交
换,就会使各个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增进区域利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等,2008."298.309.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王亚南、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28.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益。即贸易越自由,国际区域分工越彻底,从区域贸易中获利就会越大。
2.比较优势理论。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Ricardo)在绝对利
益理论的基础上,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的。他认
为,“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只要出口那些它在生产率上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
服务,它就会从贸易中获益。川妇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条件均处于
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两者有利或不利的程度必然有所不同,即劳动生产率
的差异并不可能在所有产品上都相同,此时应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
其轻"的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区域交换,这样双方就可以从区域分工和贸易中获
得比较利益。
3.要素禀赋理论。这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Hecksche)和他的学生俄林
(Ohlin),在比较利益理论的研究上,在其1933年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
中提出的,简称为赫—俄原理(H__o原理)。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
要素禀赋不同是产生国际或区域分工的基本原因,而国际贸易会带来国际要素价格
的均等化,如果不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并假定生产要素的流动存在障碍,那么,每
个区域利用其生产要素的优势进行生产,就将处于有利的地位。乜1美国经济学家萨
缪尔森认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发展了这一理
论,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一萨缪尔森原理"(H—o.S原理)。后来,要素替代理
论、新要素禀赋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产周期理论等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国际分
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均可视作是对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享赋理论的一种发
展。
4.竞争优势理论。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通过
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在其1990年完成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
国家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即产业在大市场中的竞争表现。由
于各个产业对其经营环境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国际竞争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所
有产业中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一国的竞争优势取决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
和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基本要素和机遇及政府两个辅助要素。
这六大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见图
1-1)。
【l】[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14-115.
【2】[瑞典]B·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3.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1-1波特“钻石结构一国家竞争力模型图
Chartl-1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of Potter's"Diamond Structure”
资料来源:[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利益理论把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
域,分别从区域之间条件存在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来分析区域分工。但是绝对优
势理论不能解释两国或地区并不存在绝对优势时的劳动分工问题,比较利益理论不
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成本、自然条件等不是形成国际分工的
的唯一和根本的因素。要素禀赋理论是从各个国家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的差异引起了
价格结构的不同,来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
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但它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存在,将富国
与穷国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性归结为国际贸易问题和世界市场机制问题,无法指导
当代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从产业国际竞争
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提出一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产业的培育与形成所需要的
六大因素,将产业集聚理论研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但竞争优势理论研究对科学技
术、政府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分析不明显,研究背景局限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
缺乏针对性的分析。总之,各个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尽管分析角度不同,各有局限,
但对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除成本、自然条件等资源禀赋的先天
因素外,生产力、科学技术、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机会成本、社会条
件等后天优势都对区域分工影响越来越大。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决定了区域分工的
形成和区域经济联动的合理性。区域经济之间的联动要立足自身相对丰富的生产要
素和商品价格优势从事商品生产和贸易;要抓住机遇,通过改善经营环境,培育产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构建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良
性关系,从而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平衡与不平衡发展理论
1.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
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斯特里顿等。
搿大推进一理论。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认为,在打破发
展中国家贫困恶性循环,必须实行全面工业化,这是用比较富裕地区更快的速度来
提高不发达地区的速度,从而使各地收入分配较为均等的唯一办法。主张发展中国
家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发展。该理
论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者“不可分性一上。其理论核心是外部经济
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既创造出一个互为需求的市场,解
决好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
投资,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由此推动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n1。
搿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R.Nurkse)在《不发达国家
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深入探讨了不发达国家为何经济落后却又停滞不前的原因,
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两种恶性循环:一种是由低生产率一低收入一
低储蓄一资本供给不足一低生产率造成的供给不足恶性循环;另一种是由低生产率
一低收入一消费需求不足一投资需求不足一低生产率造成的需求不足恶性循环,这
两个恶性循环相互制约,相互叠加,任何一个循环都无法自行突破、转为良性循环,
经济增长难以实现。要打破这两种恶性循环,就必须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谋求平
衡增长,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
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
通过供给和需求平衡,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完善的平衡发展"理论。斯特里顿(P.Streeten)认为,在平衡增长中要实
行短期的不平衡增长。因为,在发展中国家,需求存在着一种“欲望的合成代谢",
各部门的同时扩大和产出的同时增加并不是消除市场容量过小或有效需求不足。为
了克服这一矛盾,必须优先发展某些主导部门,实行不平衡增长,经过一段时期后,
【l】[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8-753.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一旦中梗阻问题得到解决,就应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一定比例平衡增长。该理论既
强调扩大投资规模对于克服供给方面不可分性与需求方面“互补性"的重要作用,
也强调取得工业、农业、消费品与资本品等各经济部门间平衡增长的重要性;另一
方面,它既主张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比例全面发展,也主张在达到平衡增长的过
程中,通过个别部门的优先发展和快速增长,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中梗阻问题,最
终实现平衡增长。这一理论实际上是把平衡增长当作目标,把不平衡增长当作手段,
是折中性质的、动态的平衡增长理论。
上述三种平衡发展理论都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实行国家干
预,由国家来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布局生产
力,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实现产业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即通过区域之间的投资
均衡、产业均衡、布局均衡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为发展中国家迅速摆脱贫穷
落后的困境、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快速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并产生了
一定影响。但由于平衡发展理论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过分强
调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各部门平衡增长的必要性,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
存在一些缺陷或不足,例如,平衡发展受资源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的限
StJ;过分依赖计划化和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实践未能为平衡发展理论提供充足的
经验验证等。区域经济联动就是要正视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合理配置发
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产业、技术、人才和资源等,实现产业之间和地区之
间的联动,促进各地区齐头并进,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批评平衡发展理论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赫尔希曼、缪尔达尔、威廉逊等。
不平衡增长理论。赫尔希曼(A.Hirschman)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书中,正式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他指出,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
程。只有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
性活动"部门,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问题。在他看来,发展
中国家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而是运用这些资源的手段和能力,因此投资项目
序列中的偏好应当是“引致决策’’最大化。为此,赫尔希曼提出了“联系效应’’理
论。所谓“联系效应”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客观存在的互相联系、互相
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分为“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两种形式。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后向联系部门通常是农产品、初级产品、原材料、半成品或半加工等生产部门,其
前向联系部门通常是制造品、最终产品等生产部门。一个国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
目优先发展时,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即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最
大的产业。这就是产业发展优先次序选择的技术标准,是非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1944年,缪尔达尔(G.Myrdal)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一
书中提出该理论。他认为,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这种演进是由技
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演变造成的,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
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变化的发展方
向,它们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缪尔达尔指出,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
发达地区会因市场的作用而持续、累积地加速增长,并同时产生扩散效应和回流效
应。扩散效应是指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的投资活动,回流效应是指劳动和资本从
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回流的过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扩散效应远小于回流效
应,这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卡尔多(N.Kaldor)继承并发展了缪尔达尔
的思想,同时提出了相对效率工资的概念,即指货币工资(W)与生产力增长率(U)
的比值(W/U)。这一比值可以决定一个地区在全国市场中所占的份额。(W/U)值
越小,表明该地区的产出增长率越高。泡认为,在发达地区,由于集聚经济而使规
模报酬递增,因而其产出增长率和生产力增长率提高,致使相对效率工资下降,反
过来又导致区域产出增长率的进一步提高。这种循环累积的利益将使发达地区以更
快的速度发展。
“倒U型"理论。威廉逊认为,区域差异在初期表现为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
差异将走向平缓,并长期稳定在一定的差异水平上;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区域
差异将自动发生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从差异趋缓走向差异缩小;在后期,区域经济
差异恢复到最初期的水平,并逐渐趋向消失。威廉逊把这一过程描述为“倒U型静
的曲线,即“上升一趋缓一下降"的过程。威廉逊的乐观结论在于区域差异的“自
动”变化,如果这一过程具有必然性,即意味着我们可以坐以等待差异缩小时期的
到来。但是,从扩大到平缓,从平缓再到缩小,是建立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互动
的基础上。区域差异的缩小,需要在高梯度与低梯度地区之间建立关联,建立互动
的联系。那么,如何“关联”?如何“互动"?威廉逊没有解释n1。
不平衡发展理论侧重于对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转换的方式、条件和过程以及政
【l】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39-14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府行为进行研究,尤其是对经济发展过程本身所进行的研究,指出了平衡发展
在现实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注意到发展不平衡的普遍性与规律性,但它
了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忽视市场的作用,过度强调政府干预的倾
没有把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在整体上考虑,更没有在他们之间
良好的相互促进机制,忽视了两极分化的严重性,忽视了“反梯度推移”的可能性,
因而提出的“消除差异"往往是针对局部利益,而不是针对整体利益。但不平衡发
展理论将区域差异作为基本条件,对区域差异形成机理的认识、消除差异途径的探
讨以及对区域经济更有效地增长的研究,给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带来思想启迪。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以及各经济区
之间及内部发展极不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因此,需要正视这一现实,
对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区域差异扩大及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反思,深入分
析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前后向联系及相互之间联系依存关系的内在规律,着重把握
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积极探索区域经济联动机制,提高区域整体资源配置效率,
从而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范围的协调发展。
三、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
活动的区域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主要以增长
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及梯度推移理论为代表n1。
1.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F.Perroux)
提出的。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
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
终影响。”汉森运用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完善,认为在
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同时存在着若干个能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中心或极,每一个
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据此,该理论提出了
“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
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两种效应的互相作用及强弱
变化,正是区域差异产生的根源。增长极在表现形式上,既可以是部门,又可以是
区域,通常是表现为对整个区域能发挥支配作用的城市或大型工业基地。增长极理
【1】谢晓波.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J】.山东战略研究,2004·1_2.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论的创新之处是将抽象的经济空间拓宽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既存在功能极化,
也存在地域极化。
2.中心—外围理论。该理论由劳尔·普雷维什在20世纪40年代最先提出。20
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将中心一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1969年在<极
化发展理论》中,又进一步将“中心一外围”这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空间极化发展思
想提炼为一种普遍适应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空间规划基础的一般理论模式。他
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区域空间
分布的资源、环境、市场和技术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伴随着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
的累积发展,就会赢得远远强于其外围地区的经济竞争优势,成为区域经济体系中
的中心,从而导致了空间二元结构的出现,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弗里德曼按
照在研究中形成的空间极化发展理论模式,提出了核心地区发展战略,指出规划者
应使核心地区从大到小“活”起来,也就是自大到小逐级创造有利环境条件,实行
诱导厂商选择区位的公共投资政策,以达到利用“空间经济完全一体化”来取代不
完善的“中心一外围"结构的目的。但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随着市场的扩大、交通
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而逐步消失,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推动空间经
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Ⅲ
3.点轴开发理论。该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最初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
马利士最早提出。该理论十分注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认为一个地方
的生产和运输成本会随着重要交通干线的建立而降低,从而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和
投资环境,吸引集聚沿线地区的人流和物流,发展成为“点"增长极,这些“点”
增长极由线状基础设施连接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经济增长轴。该理论认为实施点轴开
发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开
发基本上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犯】。
4.网络开发理论。该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当经济发展到
一定阶段后,随着增长极和增长轴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将会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形
成劳动力、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和交通、通讯关联在一起的网络。从
内外两个方面进行网络开发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内加强增长极、增长轴与整
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l】[德]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56-170.
【2】我国的点轴开发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并系统阐述,他主张我国重点开发沿海轴线和长江沿
岸轴线,以此形成“T”字形战略布局.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形成;向外延伸和拓展网络,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可对更多的
生产要素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形成新的区域竞争优势。
5.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说明世界和国家范围内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变
化和推移模式n1,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
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发展
阶段。当主导产业部门处于创新阶段,则该区域处于高梯度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
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处于高梯度区域的地区主导产业部门为保持优势地位,会
将进入低梯度阶段的生产活动逐渐转移给低梯度地区,而这种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
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先加快发达地区发展以带动欠发达
地区发展,最终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各理论之间相互联系,有相似之处,都重视将区域差异作为
基本条件,但它们也有其不同和不足之处。增长极理论强调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
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
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优化,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
但没有涉及:两种效应如何实现相互作用特别是相互促进作用?能否在两种效应间寻
求协调?这是增长极理论的缺陷所在。中心~外围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
化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突出了发展的非均衡性,对于处理好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
的关系有实际价值,但是这个理论模型尚存在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如对“中心”
与“外围"没有明确的界定,只形成一种相对的概念;中心一外围之间的转化过程
是否必须依赖于政府积极的干预;中心一外围结构是否会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
而消失等。点轴开发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是地域开发有效的方式之一,有利于发挥
各级中心城镇的集聚经济效应,将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进行区域开放式
发展,但轴线和据点的等级划分尚未有明确的标准和原则,因而带有一定的主观随
意性。梯度转移理论从静态的观点划分区域不同的等级梯度,但从动态角度看,区
域经济所处的发展梯度及区域之间的差异会受极化效应、扩展效应与回程效应三种
综合力量的影响,因此梯度转移理论有可能凝固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造成地
区间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要认清区域的空间结构,合理界定区域发展所处的位置,正
【l】梯度转移理论源自于雷蒙德·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人对该理论进
行了验证、充实和发展,并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确选择不同的模式。中心区域应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现代物
流业、创意产业、金融业、信息业等,巩固和加强其领地优势和领先地位,适度向
外围地区扩散传统工业和人口,控制中心区域城市人口和产业过度臃肿及环境质量
退化的现象。对于过渡区,要以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作为主
导产业,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不断调整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密切与中心区域的
联系和协作,更多吸引中心区域的投资和外迁企业,使其重新获得发展动力。资源
地区宜尽可能变资源优势为深加工产品优势,不断壮大输出性强的基础部门,并通
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n1。通过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区域之间的关联
互动,通过区内的乘法作用来增强其扩散效应,有效整合和优化区域内部资源、产
业和市场。
四、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
(Richard Cooper)在《相互依赖经济学》中,详尽分析了各国之间相互依赖和经
济发展的关系。库珀认为,相互依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对另一国
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双轨的、相互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相互依赖是二战后国际
关系的发展趋势,这种依赖是双方间的传递而不是单方向的,其中一国的经济增长
将会导致其他国家或国际关系敏感性的增强船1。1977年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罗伯特·基
欧汉(Robert 0.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 S.Nyejr)合作出版了《权力与
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一书,认为,“相互依赖的意思就是相互的依存关系,
在世界政治中所说的相互依赖,是指国家间或属于异国行为者间的具有相互效应特
征的状况。这种‘相互’之间的效应,通过超越国界的货币、人员及信息的交流,
即所谓的国际性跨国交流而不断引发出来。’’口1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罗伯特·基欧
汉和约瑟夫·奈又提出了“复合性相互依赖"的概念。各国在互相依赖的关系中不
是彼此分离的台球,而是连成一片的蜘蛛网。从那以后,不断有学者在深化、丰富
和引用这个理论,所谓“全球化"也可以被理解为相互依赖在程度和范围上的深化
【l】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4.
【2】Cooper Richard C.The Economics of Indpendence.Economic Policyinthe Atlantic Community[M].NewYork:
Mcgarw—Hill:1968.
【3】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拓展u1。
相互依赖理论对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从中可以得
到以下启示:一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是经济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相互依赖不仅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也体现在区域内
部之间,正是这种相互依赖关系的存在,推动了区域合作,促进区域之间生产要素
的流动,因此,相互依赖也是一个区域经济联动的重要因素。二是相互依赖意味着
双向的传递和影响,不同区域在许多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在相互依赖中会获得支撑
自己发展的有利条件,闭关自守就会丧失了相互依赖所带来的促进发展的有利效应。
三是区域之间在相互交往中也存在一些不利效应,相互依赖强调多边协调管理机制、
开放的经济和市场以及稳定的社会秩序,区域经济联动正是依据区域之间相互依赖
的基础,通过良好的竞争合作,达到最终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区域经济联动的方法论基础——系统论
系统论是二十世纪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的研究系统模式、性能、行为和规律的
科学。系统论对促进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以至于改变人们思维方式都产生了重
要影响,成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理论,也为实现区域经
济联动的系统化和整体最优化提供了方法论基础。虽然系统论在20世纪30"-'40年
代才发展为独立的科学,但人们对系统的认识和对系统方法的应用经历了漫长的历
史过程。
一、欧洲哲学史关于系统论思想的认识
长期以来,“系统"作为哲学思想存在于各类论著中。在欧洲,系统观念的萌芽
早已经产生在古代希腊。恩格斯指出,在古代希腊人那里,自然界已“被当作一个
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懂得“从了解部分到了解整体、到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口1。古希腊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宇宙大系统”的假说,认为
原子组成世界万物,形成不同系统层次的世界。差不多与德谟克利特同时的柏拉图,
在其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哲学中,论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法,区别了两种整体:一
【l】孙海燕.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7.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8.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种是数或由数构成的整体;另一种是非集合性的整体,称之为“复合物",这是一个
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
在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最博学的人物的亚里士多德哲学
中,有比较丰富的系统论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事物的整体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的观点,形成了事物目的因、动力因、形式因、质料因的思想,认为组成一切事物
的基本因素主要是质料和形式,整个世界是一个由层层质料、形式互相隶属的等级
系统,包含了关于事物的秩序、结构和整体的思想,值得重视。特别是他在西方哲
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总和"这个著名命题,这至今仍然是系统问题
的一种基本表述n】。
系统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得到比较大的发展。关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法,
康德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的星云假说以“整体上具有规则性结构"的“系统"演
化的形式说明了太阳系和宇宙的起源以及自然界的层次性。他认为生命有机体具有
三大特点;一是“它的各部分(不论存在或形式)都只有与其整体相关连才可能";
二是“它的各部分结成一个统一整体,以使它们各部分彼此互为因果";三是“每一
部分都是交互产生其他部分",具有自组织功能位1。
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中,也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系统思想。黑格尔认为,
客观世界就是一个整体系统,各种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并把全体和部分作为一对
范畴进行了探讨和说明,他说:“凡一切实存的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而这种关系乃
是每一实存的真实性质。因此,实际存在着的东西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只是在一
个他物之内的。唯因其在一个他物之内与他物相联系,它才是自身联系,而关系就
是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的统一。”“全体的概念必定包含部分。但如果按照全体的概
念所包含的部分来理解全体,将全体分裂为许多部分,则全体就会停止其为全体。"
口1黑格尔对哲学史的研究,实际上就是以系统的观点作为指导思想的。他认为应当
把哲学史看作“一个有机的进展的全体",即一个包含各种分歧的哲学系统在内的大
系统,只有这样,“哲学史才会达到科学的尊严。”H3
二、马克思<资本论》关于系统方法的运用
马克思吸取了前人关于系统观念的积极成果,结合对十九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
【l】【英】切克兰德(Checkland,P.).系统论的思想与实gem].左晓斯,史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转引自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小逻辑.281、282、405.
【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l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2、33.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最新成就的研究,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念,即整体和部分的辩证法,并应
用于社会历史现象的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着整
体进行研究,系统方法的应用处处皆是,特别是在第四篇中作了极为出色的运用。
各国一些著名学者都纷纷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现代系统论的重要来源,称《资本
论》是第一部系统论的著作,称马克思是社会科学中系统论的真正奠基人。李建平
教授在其撰写的‘<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专著中,对系统方法在《资本论》
第四篇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
1.整体性原则是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马克思在第四篇第十章阐明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及基本原理。在分析过程中,
始终把整体性原则作为分析前提,不是孤立地考察个别资本家和个别部门,而是把
它们放在资本主义生产这个大系统中,从整体上加以研究,具体表现在:一是相对
剩余价值的产生必须以劳动生产力的全面提高为先决条件;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
产是在各个资本家的自由竞争中实现的,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
经常的趋势"n1。
2.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
马克思在第四篇第十一、十二、十三章分别考察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基
本历史阶段,论述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三种方法,即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机器和大工业。在第十一章首先论述了协作。马克思说:“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
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
协作。"协作就是“由于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嘲。协作是
一个集体,一个有机的整体,依据上述原理,协作所产生的生产力必然优于分散的
个人劳动生产力的简单总和。在第十二章考察了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形式”,它“发展了新的、社会
的劳动生产力"。嘲以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实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协作形式,它
的优越性比简单协作显著得多。在第十三章考察了机器和大工业。大机器生产“是
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机器大工
业这一整体系统能产生其他一些新的性质、特点、规律。
【l】《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5.
【2】(-B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
【3】(-B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3、402、403、459.
【4】(---B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6、441.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3.影响整体功能的几个重要因素
“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一是有条件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一是组成整体
要素的量和质。马克思在考察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时,指出组成整体
的要素既要有一定的数量,也要有一定的质量,要素质量的优劣对于整体功能至关
重要。二是要素组成整体的秩序性。马克思阐明了协作中资本管理职能的二重性,
分析了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各自的两种基本形式,指出整体功能取决于整体内
部各要素的组合结构,这一组合结构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三是要素构成整体的
比例性。马克思指出,在工场手工业中,不仅被雇佣的各种工人要保持一定的比例,
而且可变资本部分和不变资本部分之间也要保持一定比例;在有组织的机器体系中,
各局部机器的数目、规模和速度之间要按一定的比例。四是整体结构的多级层次性。
马克思分析了工场手工业和机器体系内部结构的多层次性,指出了整体功能的大小
取决于整体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程度。
4.整体对部分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对整体决定部分这一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一是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单
独存在。马克思说:“工场手工业工人按其自然的性质没有能力做一件独立的工作,.
他只能作为资本家工场的附属物进行生产活动。州玎这种情况在机器大工业中表现更
加突出。二是整体能够改变组成要素的性质。马克思指出,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
成了局部工人,成了整个活机构的自动的片面的器官,而在大工业中,工人则“被
当作活的附属物并人死机构”乜1要素在组合成有机的整体时,就会失掉自己原来所
固有的性质和功能。三是整体能够影响部分的量的变化。马克思在第十一章中已经
指出,只有当社会许多部门的劳动生产力全面提高了,劳动力的价值才会降低。在
第十三章第七节考察了机器生产对工人就业人数的影响,他指出:“机器生产使工人
在就业上并从而在生活上遭遇的无保障和不稳定状态,已成为正常的现象。”跚资本
主义社会生产这一整体对其组成部分的量的影响还表现在生产资料价值量的变化
上。
5.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转化
马克思在第四篇的论述中应用了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的辩证法。一是整体向部
分的转化。雇佣工人在工场手工业中成为局部工人,在机器生产的工厂中成为机器
【l】《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9、361、46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7、498.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体系的零配件,生产工具在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中日益专门化和多样化,这些
都是整体转化为部分的例子。二是部分向整体的转化。马克思在第十三章机器和大
工业的论述中,生动体现了部分转化为整体的辩证法,大致概括为:从工具机到机
器和机器体系,从一个工业部门到所有工业部门,从工业到农业,从工农业到交通
运输业,从国内生产到国际分工,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三、现代科学关于系统理论的论述
现代系统理论的产生就是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生物学中的机体概念和对活
的有机体研究,以及批判生物学中的机械论、活力论密切相关的。现代系统理论主
要包括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自组织系统理论。
1.一般系统论
系统的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37年第一次提出的。他
在考察了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科学诸领域的各类系统后,指出“系统"
是“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n1。复合体既具有累加性特征,又具有组合
性特征。贝塔朗菲在表述系统的组合性特征时,借用了亚里士多德“整体大于部分
之和”的命题,即假设A为系统整体,A·,A。,⋯,A。为A的组成部分,则有:
A>>:A;
’箭。。根据不同学科领域表现出的同构性和同型性事实,贝塔朗菲提出了
一般系统理论,即“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的系统或者它的子级模型、原理和定律,
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与系统的特殊类别、组成系统的要素的性质以及要素之间的
关系或‘力’的性质无关。寻找一种不是具有不同程度特殊性的系统理论,而是一
般地适用于系统的普遍原理,看来是合理的”嘲。在贝塔朗菲的学说中,一般系统
理论是建立存在一般系统、一般系统特性、一般系统定律等假设上。从这一假设出
发,贝塔朗菲构筑了一般系统理论的框架,其核心概念是系统,并根据系统的一般
化定义,探讨了有组织整体的特有属性,如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层次性、动
态性、开放性、目的性、果决性、生长性、竞争性等口1。
2.信息论
信息论是建立在通信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在卡森(Carson)、.奈奎
【l】【奥】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魏宏森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奥1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魏宏森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3】王健.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的建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斯特(Ngquist)、哈特利(Havtley)等人关于通讯与控制问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1948年申农(Shannon)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提
出了通信系统模型,标志着狭义信息论诞生;1949年发表了<在噪声中的通信》,
进一步阐发信息理论思想叫。在这两篇论文中,申农将数学统计方法移植到通信领
域,提出信息的概念与本质,把通信系统抽象为一个由信源、发送器、信道、噪声、
接受器和信宿组成的系统,研究信息的度量、变换、传递以及处理等基本原理,奠
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
3.控制论
控制论为人们对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一般方法论的指导。控制论思想起源
较早,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自我调节一市场经济理论和马克思关
于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价值规律中,就反映了反馈、调节、均衡稳定的控制论的基
本思想。亚当·斯密认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维持着市场供需的
均衡,这只“看不见的手一就是反馈调节器,使得市场能够保持均衡稳定。马克思
关于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价格"作为商品生产的调节器,实现价格与价值的统一,
进而调节资源配置和商品供需平衡。
控制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形成是在20世纪40年代。1948年美国学者维纳
(Wiener)出版的《控制论: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被公认为控制
论诞生的标志。维纳把控制论定义为“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认为
控制论是一门横断性学科,从理论上寻找技术系统、生物系统(后又增加社会系统)
在控制和通讯方面的共同规律,根据自己周围环境的某些变化来决定和调整自己运
动的系统。这种系统由施控者和受控者耦合而成,称为控制系统。我国著名科学家
定义控制论“是研究系统各个部分如何进行组织,以便实现系统的稳定和有目的的
行动"。系统控制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反馈控制和闭环控制晗1。
4.自组织系统理论
自组织系统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建立并发展起来,研究客观世界中自组
织现象的产生、演化的系统理论,它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等。自组织系
统理论以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系统如何从无序到有序、再向更高级有序态发展、演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已构成
【l】常绍舜.系统科学与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美】诺伯特·维纳.控制论【M】.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现代系统理论的重要分支,为人们分析研究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提供了一个有利工
具。
耗散结构理论,是1969年由比利时化学物理学家、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普利高津(Prigogine)在《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中首先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
认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引进负熵和正反馈循环,经涨落或起伏,将从无
序状态进入有序状态即耗散结构。系统进入有序状态的主要条件是:一是开放系统,
系统必须从外界摄取能量物质,以维持有序结构。系统熵的变化公式:dS=deS+diS,
且diS>10(热力学第二定律)。其中,dS为系统熵增;diS为系统内部的熵增;deS
为系统的熵流。二是远离平衡态,开放系统在外界作用下离开平衡态,并随着外界
对其作用变强,逐渐从近平衡区推向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
成有序结构。三是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指事物要素之间以立体网络形式相互作用的
机制,它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内部原因。四是涨落,涨落会导致系统产生失稳,
远离平衡态时会使系统从不稳定的定态向新的稳定的有序态跃进,形成耗散结构“1。
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赫尔曼·哈肯创立的一种自组织理论。
协同,是指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是系统整体性、
相关性的内在表现。哈肯认为,系统自组织的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
竞争与协同。子系统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则是在非平衡条
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支
配系统整体的演化。哈肯用序参量描述子系统的宏观行为,认为一个协同系统可以
有多个相互竞争、合作的序参量,序参量支配子系统,子系统伺服于序参量之间的
竞争和合作,这一过程正是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当几个序参量势均力敌时,处于合
作状态,系统呈现有序结构;而当系统出现拢动(微涨落)时,几种序参量的力量
对比发生变化,序参量之间出现竞争。竞争的结果,只有一种序参量(哈肯称之为
超序参量)保留下来并主宰整个系统,其他子系统则随着序参量所规定的模式而变
化并达成协同一致的宏观局面(巨涨落)。在系统演化的过程中,超序参量会发生换
元。如果系统内部或外部环境又出现一个微涨落时,在序参量的竞争、合作过程中,
老序参量可能被新序参量所替代,这时新序参量则主宰整个系统,在系统中发展成
一个巨涨落,使系统演化进入到下一个新的阶段。如此循环反复,系统不断演化发
展‘钉。
【l】湛恳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德]H.哈肯.协同学一自然成功的奥秘[M].戴鸣钟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第一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理论依据
系统论作为一种富有哲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要求要全面而不是局部、开放而
不是封闭地、持续而不是间断、动态而不是静态地看待这个整体和有关问题,对推
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把握区域经济联动的整体性。系统整体性原则要求把区域放到宏观大区域系
统中作为一个要素来看待,整个宏观大区域系统的功能在于这些区域(要素)功能
之间的有机结合、协调匹配,即区域之间的联动,而非这些区域功能的简单相加。
同时又把区域自身亦当做一个系统,并使其内部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之间最佳
配合,从而建构起满足于宏观区域经济战略对该区域要求的功能,实现资源的优化
配置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
2.分清区域经济联动的的层次性。系统论把客观世界看为一个具有有序结构和
层次的统一体。系统层次性原则要求我们把区域看成是上一宏观区域层次的要素,
同时看到它自身也有复杂的结构,如科技、经济、社会等子系统和微观企事业单位
的多个要素等,并厘清区域层次与宏观层次的联系、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域内部
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把握住其间的脉络和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经济联
动发展战略。
3.发挥区域经济联动的关联性。系统论认为,系统的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
要素之间以一种有序稳定的方式彼此合作与竞争、互动与互应。要实现区域系统最
佳,关键是区域与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复杂多变的各要素之间有机链接,关联互动,
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形成资源共享的动态合作联动机制,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
调发展。
4.着眼区域经济联动的开放性。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富有生机的系统都必须
是开放的,必须与环境之间保持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不断自组织的过程中
使自身富有生机并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它包括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
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正是由于区域间以上生产要素的相互传输过程,才能
够使区域经济联动起来,互通有无,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5.立足区域经济联动的中心化。系统要很好的发挥作用,必须确定一个中心或
核心,使系统运动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并在该中心的指挥、引导下运作,发挥出系
统的功能和作用,形成系统活力和整体优势。区域经济联动也必须确立一个中心,
这一中心在地域上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区域,如东部、经济区、城市群、中心城市等;
在产业上可以是产业集群、主导产业、重点行业等;在企业上可以是企业集团、龙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头企业、重点企业或名牌产品等。这样以中心带一般,以重点带全局,以龙头带龙
身,才能舞活整个区域一条龙,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6.遵循区域经济联动的规律性。区域作为一个开放、复杂的大系统,具有自组
织现象和演化功能。区域发展的空间首先在优势区位得到发展,由于区位之间存在
差异,产生了位势,促使人类活动从低位势向高位势流动,从而形成区域系统从无
序走向有序的一种负熵流,产生了自组织现象。由人口流、信息流、物资流等的空
间聚集而产生的规模效应,又产生新的势和流,进一步产生新的自组织现象,使区
域空间不断聚集和演化。经历了上述过程之后,区域发展状态必将从无序走向有序,
从不协调走向协调,这一规律与区域空间自组织现象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
妙。因此,我们要把握区域空间自组织现象的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7.抓住区域经济联动的关键点。区域经济联动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在
区域经济联动过程即系统演化过程中,如果环境条件尚未达到临界值,区域之间的
协同关系则不存在,也就不能形成序参量;而当环境条件达到临界值时,有了互补
的自然资源、相连的网络设施、相应的产业基础和有效的政策推动机制时,区域之
间形成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协同关系,促使序参量的形成,这些序参量源于原
创实践,高于原创实践并指导原创实践。
8.构建区域经济联动的机制。区域经济联动要通过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实
现。从区域经济联动过程来看,虽然各区域、各产业、各领域之间会竞争,产生超
序参量的换元,但区域经济联动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机制来推动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协
作和良性运作,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推动区域向纵深发展。因此,区域
经济联动机制的构建则成为主宰整个系统的趋序参量,其他子系统则随着序参量所
规定的模式而变化并达成协同一致宏观局面,即区域之间在区域经济联动机制的推
动下,促使区域之间协同合作,形成区域系统的巨涨落,从而不断向前推进区域经
济联动,直至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分工协作理论、城市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
论和区域统筹兼顾理论是区域经济联动的经济学基础。区域贸易分工合作理论和平
衡与不平衡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联动得以产生的动力学基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
论和相互依赖理论是区域经济联动空间形态演变和表现的分析依据。系统论是区域
经济联动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国家、省域、县市等各个层面,
而且涉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关联着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
的复杂关系,而且关联着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系统科学是从
事物的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以及结构层次等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科学,具有
集合性、整体性、互动性、优化性、控制性等特征。因此,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
究区域经济联动,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联动的运行,促进区域经济联动任务的落
实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u1。
第一节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分析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部分所构成的具有整合功能的
整体。区域经济系统作为众多系统中的一种,是区域经济社会活动中由人类与自然
以及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联动内涵,有
利于深化对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认识,强化对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通盘考虑、综合
谋划和整体推进。
一、区域与经济区域
1.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在自然、经济或社
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具有同质性的地域单位乜3。不同的学科对区域有不同
的理解:政治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则将区域看作是具有相同
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而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
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壳的
地域单元,认为整个地球由无数区域组成b1。
2.经济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只是众多区域分类中的一种。经济区域是指
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表现为区域内部各部门之间有密切相关
【I】陈存根,何庆良,陈澍等课题组.构建科学发展系统工程研究论纲【J】.改革,2008(11):129.140.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性、同类性和联系性,以及经济管理上的合理性。该单元代表的空间可大可小:大
的单元可以是超越国家层面由多国组成的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圈,如欧盟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或是几个国家相邻的部分地区组成的经济区域,如湄公河流域;
小的单元可以是以单个国家为一个完整的区域或以国家内部小区域为对象,比如中
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区(经
济圈)、城市群(城市圈);各个省域、自治区、直辖市;各功能区,如园区、港区、
校区等。本文所研究的区域属经济区域,是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主要由经济
要素之间的联系程度所决定的地区范围,是一国内跨行政区划的地区,其组成部分
也是大大小小的行政区。这种区域的确定,不仅有利于实践中的操作,而且也满足
了区内均质性和区间差异性的区域特征要求。埃德加·胡佛指出:“把区域作为一个
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
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n1。经济区域作为横向经济联系的组织
载体,是发展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二、联动与区域经济联动,
1.联动。按照辞典上的解释,“联"是关联、联合:“动”是使起作用或变化。
归纳起来“联动"就是指在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中,当其中一事物运动或变化时,
其他事物也随之运动或变化的过程,具有“关联互动"和“联合推动”之意。协作、
合作、整合、融合、互动、带动等都可视为联动的具体表现。
在相关研究文献搜索中,“联动”一词使用的频率非常频繁,但涉及区域经济“联
动”的文章并不多。如以“联动"为篇名在Google中共搜索到文章60多万篇,但在
《中国知网》CNKI中以“联动”为篇名、以“区域经济”为主题精确检索的论文仅
100多篇,且这些论文大多是以区域经济联动为篇名,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某些实
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而关于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界定、形成机理等理论研究和探
讨并不多,似乎是“不言自明”,正是由于各自的理解不同,对区域经济联动的认识
也各不相同。
综合搜索到的文献资料,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联动”主要有区域联动、
城市联动、城乡联动、山海联动、陆海联动、港城联动、港区联动、三区联动、产
业联动、企业联动等。
【l儿美】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区域联动,是指彼此紧邻的区域以互为需要、互利共赢为目的交互联合、良性
协作的发展系统。通过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统筹协调,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
经济布局、人口分布、资源环境三位一体的空间均衡,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城市联动,是指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
件,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不同类型、性质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之间在经济、社
会和生态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能够彰显城市
发展整体关联性和区域竞争整体优势的“集合体"。城市联动形成的城市群,是区域
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典型模式,具有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和扩散功能。其中组团式城市群是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
征的城市联动发展的高级演化形态,体现为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
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镶嵌体系,是一个能使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
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的有序系统,在横向上表现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
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纵向上表现为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
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最终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
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n】。.
城乡联动,就是把统筹城乡的理念贯穿于城乡发展始终,联合推进城市化与新
农村建设,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共同繁荣,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
乡联动有利于打破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积习,消除城乡分割、城乡分治的弊端,
走出城乡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怪圈;有利于建立以城兴乡、以工哺农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城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有利
于构建城乡、工农和谐发展的格局,真正走上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最
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圆。
陆海联动,就是顺应陆海资源互补性、产业互动性、经济关联性日益增强的趋
势,充分发挥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与陆域的产业、市场、资金、技术、
人才优势相结合,以陆带海、兴海促陆,梯次推进、全面发展,最终实现陆海经济
一体化。
山海联动,是指发挥沿海和山区在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开放程度、市场开拓
等方面的互补性,优化配置沿海和山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开展山海问经济科技文
【l】任作东,崔大树.长江三角洲统筹区域发展模式与途径研究[J].理论月刊,2006(7):141.
【2】柳博隽.“联动”是把金钥匙.浙江经济[J],2006(1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化等全方位、深领域的协作与交流,推动沿海向山区梯度转移产业,传递先进技术、
管理和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口帮扶,加快山区发展步伐,使山海在协作、联动
中优势互补、互利共进,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福建省在山海联动方面已进行
了长期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明显实效。
港城联动,是指在沿海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根据港口和城市发展在各个阶段的
不同特点,借助港口功能和作用的不断扩展,从而对港口关联产业和依存产业产生
的强大带动力,形成一种密切的传递、接收机制,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多
元化,促进港口与城市在空间形态上相互连接融合,在产业体系上不断集聚完善,
逐步走向港城一体化,实现港城共同发展。
区港联动,是指在沿海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充分发挥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
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聚集和开放港口的比较优势,通过互动协作、功能叠加、政策
延伸、统一监管,促进区港之间的空间联动、功能联动和信息联动,实现多个子系
统整体协同发展的过程,这是提高区域经济效率的一种独特的发展新模式。目前,
我国上海、大连、深圳、青岛、宁波、张家港、天津、厦门等港区都实行了“区港
联动"‘u。.
三区联动,是把大学校区建设、科技园区发展及城市社区繁荣三者协调统一起
来,以城市社区为依托、大学校区为中心、科技园区为基地,以促进教育发展、推
动科技创新、繁荣城区经济为宗旨,以高校、园区和社区的多种资源聚集共享、互
补融合为特征的教育、经济和社会整合协调发展的过程。“三区联动"这一新理念最
早是在2004年1月上海市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时提出的。“三区联动’’作为
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教兴市的一个重要抓手被上海市广泛应用,并在该方面进
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跚。
产业联动,是指以产业关联为基础,对处于产业链同一环节或不同环节的企业
之间进行的产业相互协作、双向互动的良性发展系统。产业联动使得相关联的企业,
突破企业界限、产业界限、区域界限,能够实现企业关系、产业关系和区域关系的
优化,获得1+1>2的协同效应,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即产业集群。
产业联动行为的大量出现,使得市场竞争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过渡到整个产业链
【l】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靳忠伟等著.多港区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M】.山东人民出
版社,2008.
【2】李建强、屠启字、苏宁、黄海洋著.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发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社,
2007.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中多个企业的协同竞争,区域之间的竞争也由产业层面的竞争过渡到产业集群和产
业链层面的竞争Ⅲ。
企业联动,是指各种形式的企业联合、合作和合营,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活动,
企业跨地区发展等,进而实现企业之间的产权融合,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发
展能力,发展壮大成为企业集团,从而加速区域产业集聚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机制的
形成。企业联动是产业联动的最有效的微观基础和制度平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联动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环环相扣,圈圈相连,最终形
成一体。企业与企业联动演变为企业集团,产业与产业联动演变为产业集群,城市
与城市联动演变为城市群,区域与区域联动形成经济区(经济带、经济圈)。各种形
式的联动实质都是在寻找一种促进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优组合模式。
2.区域经济联动。区域经济联动,按照词意解释,就是相关联区域经济间相互
协调、相互促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从广义上而言,上述
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各类型“联动”都属区域经济联动的具体范畴。
本文研究的区域经济联动属于中观层面,是指以地理上紧邻、彼此间关联的经
济区域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推动,以基础设施对接为基础,以资源要素
集聚为抓手,以市场流通、信息融通为纽带,以产业结构转换为核心,以体制机制
协调为保障,以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区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同、
一体运作、高效有序的整合过程、交互系统和发展模式。相邻区域通过“联动发展’’,
逐渐建立起统一的市场网络和开放的协作机制,实现相互间在资源和功能上的紧密
结合、有机融合,达到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旅
游同线、环境同治等的一体化格局,获得“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效应,形成
既有一定边界范围又对外高度开放的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区域经济联动中的要义是
“和而不同",“和"指各区域通过互动协作、功能整合、政策叠加,和衷共济、风
雨同舟地参与区际竞争与合作;“不同’’指各区域通过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差别竞
争,避免产业发展雷同。在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中通过信息间的充分交换和彼此共享,
通过点对点的联动带动区域间面与面的联动,变“行政区经济”为“经济区经济”,
从而提高区域运行效率,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口1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联动的根本实质就是以关联性为核心特征,以空间集聚为
【l】吕涛,聂锐.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及表现形式.工业技术经济明。2007(5):2.
【2】王由礼.论经济的区域经济联动与良性互动.江海学刊[J],2003(6):59.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现形式,以集约化发展为本质要求,以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竞
力为根本目的,实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
建、空间集聚演化"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区域经济联动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完整系统。区域经济联动是把联动区域作为一个整
体,它不是各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随意关联、简单合并,而是为
实现特定目标而由各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各个要素的协同配合、综合作用,形成
具有不同层次、结构和功能分工的有机结合体,具有I+I>2的系统综合效应。
第二,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演化过程。区域经济联动是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各
要素之间在关联互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由无序到有序、由无机到有机、由低级
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总体演化过程,这一演化过程是渐
进的、有序的发展过程。
第三,区域经济联动是一种竞合行为。区域经济联动是一种区域竞争与合作相
互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共同行为,是在市场规律作用下,以其现有的在自然、经济、
社会、科技、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其内部城市间、产业间的动态
网络关系及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能给区域内各成员带来利益的联合行动,这种
联合行动既具有内在必然性,又具有开放性,彼此之间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第四,区域经济联动是一种协作机制。区域经济联动基于互补和共享,以多元
主体和异质要素的存在为前提,会增进多元主体和各种异质要素的交往和联系,是
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自组织力量,是组织系统高度有序的、用于开发和配置资
源的一种机制,表现为区域之间物资、资本、技术、人力、信息、服务等资源要素
不断集聚、配置和整合的过程。
第五,区域经济联动是一种发展模式。区域经济联动是一种能够拓展自身发展
空间、推动经济高效运转、缩小区域差距、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区域关系、优化区
域布局,乃至重新定位区域功能的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突破了现存区域关系格
局,能够形成为区域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系统合力。
第六,区域经济联动是一种新的理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
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也为区域经济联动赋予了新的内涵,
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联动必须是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进行,不以牺牲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利益为代价,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和谐共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三、区域经济联动基本特征
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决定了区域经济联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整体性。区域经济联动是以多个区域经济组合体为基础的,它不单纯指区域
某个方面的单一联动,而是区域各主体之间、各组成要素之间、各领域之间、各种
经济关系的多元联动,是区域系统各个方面整体性和内在性的发展聚合,从而形成
一个经济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相互交织的区域网络,是二个具有一定层次、
结构和功能要素的有机整体。
2.开放性。区域经济联动的基本前提是开放。区域经济系统只有置身在不断地
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状态下才能保持自身的动态稳定性。区域通过开
放流出优势资源、吸引互补要素,通过开放协调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区域之间
呈现一种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开放态势,这既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生性要求,
也将引发区域之间的经济共振。
3.有序性。区域经济联动是以一体运作、共同发展为目标的运行机制,区域之
间相互作用中,会具有某种预先确定状态的特性,即区域经济联动系统的有序性。
这种有序性还体现在区域经济联动具有自同构、自复制、自催化等性质,即在区域
经济联动过程中,在外界条件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具有近似结构和功能的区
域会形成某种近似的结构与功能的层次和类型,不断产生出与其有近似结构与功能
方式的新系统,并通过自组织系统自我催化与相互催化,使区域经济联动系统具有
一定的演化方向与演化速度n1。
4.非平衡性。区域经济联动的形成条件是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发
展水平客观上存在的差异性。区域之间只有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一种
互需互补的耦合机制,通过彼此之间的联动,合理配置区域之间各自优势生产要素,
共同协调并共同促进,实现优势资源开发、优势生产要素利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区域功能拓展的紧密结合,形成新的动态的、稳定的、有序
的结构,即耗散结构,使各区域都能在联动中优势相补、互利共进、充满活力。
5.融合性。区域经济联动是打破行政区约束的合作模式,着眼于区域合理分工
与协作,着力于实现区域一体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物流业态交融、交通体系贯通、
【l】乌杰,赵凯荣.系统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112-129.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体制机制互联、生态环境共保等,区域中任何一方的发展都会影响和带动其他方的
发展,彼此之间往往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交错、
相互促进的关系,体现为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各方优势兼收并蓄、各地发展齐头并
进的融合性。,
6.阶段性。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会表现出系
统结构和层次的跃迁,体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空间布局合理化以及地缘文化有序
化的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会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即根据区域经济联动不同发展过程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阶段,如联动发展
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等。
四、区域经济联动关联概念
区域经济联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区域
经济联动需要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和指针,区域经济一体化和
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以区域经济联动为基础。
1.区域经济联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特征
相似的经济主体之间,为获取生产、消费、贸易等领域利益,通过统一商品市场、
服务市场、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及政策管理,从各自为政、相对独立向相
互关联、融为一体的演进过程,是区域之间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高的状态和趋势,
其核心是区域市场一体化。由此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联动二者是相伴
而生、联系密切。区域经济联动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是
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方向,也是检验区域经济联动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过程体现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一是前提一致,二者都强调了地缘关
系。二是要求相同,二者都强调了区域之间的相互开放、商品要素的顺畅流动以及
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三是作用相似,二者都着力解决各区域经济与产业
“同构化”、区域差距拉大问题,有助于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大市场,有利
于促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四是目的相通,二者都把。协调
发展、共同繁荣’’作为发展的目的。
同时,二者之间又有区别,区域经济一体化范畴总体宽泛,而区域经济联动内
涵更显具体。一是体现方式有所不同,区域经济联动更多体现为过程,是实现区域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经济一体化状态的发展形式或模式;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隐藏了其问的复杂过程
而更多体现为状态、结果。二是边界范围有所不同,区域经济联动的形成不仅基于
自然的地缘关系,它更强调业缘关系的基础,是通过产业的关联而维系起来的,一
般没有特定的较强组织约束,其边界具有可扩散性,突出横向延伸;而区域经济一
体化作为组织,如自由贸易区则一般是由政府主导,通过协议、条约等形式促成,
具有较强的组织约束特性和较明显的边界范围,突出纵向推进。三是作用机制有所
不同,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的关键是以产业链为纽带,以生产要素的流动为载体,主
要在于生产领域的分工合作;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以贸易为纽带,以商品的
流通为载体,着重于流通领域的合作。四是发展趋向有所不同,区域经济联动的发
展趋向在于区域经济联动的圈域不断扩大,与更多的区域融入其中,从而支配更大
范围的市场和资源,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向是实现
更高层次的区域一体化,以致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完全一体化,其间还包含政治的
一体化‘¨。
2.区域经济联动与区域协调发展
, “协调"在《辞海》中解释为“和谐"、“同心协力,互相配合"。学术界对于区
域协调发展定义的探讨,由区域(或系统)内部之间协调延伸到内外部协调兼顾以
及侧重于外部协调,显示出研究发展的阶段性和趋势性,各种定义既存在一定的共
识,又有明显的分歧。有的认为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为过程,有的认为是状态和过程
兼而有之;有的认为区域差异应趋于缩小,有的认为区域差距应稳定在合理适度的
范围内并逐渐收敛;有的认为是一种运行机制,有的认为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有的认为是一种区域发展战略。彭荣胜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以区域之间的相互联
系为前提,以区域之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区域经济整体高效
增长、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为标志,达
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彭荣胜,2007)。
区域经济联动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联
动的重要目标,二者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二者均涉及到区域关系问题,都强调区域
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之间合理分工与协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缩小等,都会促使区域关系更加有序,都把“同向促进、共同进步”作为发展的目
【l】罗正英、韩坚.区域经济:双圈联动发展战略分析—兼论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5—6.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同时,二者又有差异。一是区域经济联动强调地缘关系,即地域紧邻区域的关
联互动;而区域协调发展只强调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范围更广。二是区域经济联
动侧重于强调各区域之间联动的自主性,是以各个区域自身为主体的“中观运营系
统’’,突出市场主导的力量;而区域协调发展侧重于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各地方政府
配合的“宏观运营系统”,更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三是区域经济联动必然会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最终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状态,但就其现实状态而言,
区域差距缩小是一个从大到小的过程;而区域协调发展状态必须将区域经济差距保
持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
第二节区域经济联动的基本构件
区域经济联动既是一种层次多元的网络组织,又是一种关联紧密的制度安排,
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联动的行为主体、作用客体和动力机制等方面。
一、区域经济联动的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代表区域整体利益的机构组织,是各种联动措施手段的具体执行者,
参与并组织各种特定的联动协调程序。现实中,区域经济联动难以取得实效并纵深
推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区域经济联动主体的模糊不清,即利益主体、规划主体、
决策主体和操作主体的不一致。因此,区域经济联动研究的逻辑起点必须弄清谁是
区域经济联动的行为主体。‘
区域经济发展是多个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主体或其单一行为所推动。
同样,跨行政区划联动的主体基本上也可分为三类:一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及专设
的区域协调机构、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协作组织;二是企业或产业;三是非政府
组织,如商会、行业协会及各种学术研究组织等。由于各行为主体在区域经济联动
过程中的性质和功能各不相同,因而发挥的作用也各有所不同,采取的协调措施也
各具特色。【13
1.政府是区域经济联动最有效的协调主体。在现阶段各种行为主体的联动关系
中,政府间的联动至关重要。政府是区域经济活动组织、布局与运营的引导主体,
是地区整体利益的代表,在区域合作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的规划
【l】葛立成等.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新思路研究【J】.浙江学刊,2004(3):171—172.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布局和政策调控不仅直接影响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直接关联到跨行政区划、
跨行政层级的利益协调,政府联动的目的则在于增进彼此之间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利
益。尽管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立法和执法环境的不
断完善,但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然存在,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
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造成这种现蒙的体制性根源依然根深蒂固,体制转轨过程
中行政性分权下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结构、“政绩合法性"主导下的地方干部考
核制度、政府机构庞大与地方财政困境,以及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工业布局,共同
造成了区域经济联动的体制障碍。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对于一个有着长期集权且市
场不发达的国家来讲,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将起主要作用。"n1在我们这样一个政
府主导型的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政府进行市场化的制度创新,才能打破传统体制
的制度均衡,实现区域全面、有效的联动。换言之,政府是体制转型时期区域经济
联动最有效的协调主体。
2.企业是区域经济联动最根本的行为主体。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生
产经营主体。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判断和优势的比较,自主决策投资地点、投资行业、
投资规模、投资方式等。区域之间有效的产业分工和布局,只能通过市场竞争形成,
是市场配置资源、企业自主选择和自由竞争的结果,而非行政力量的产物。企业间
需要建立共同的市场,以实现技术与资金的合作;需要制订共同的标准,以推动行
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建立跨行政区域的行业协会,全行业共同努力,以应对一些企
业无法解决的问题。企业之间的联动旨在实现联动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
之间的联动是区域经济联动最重要的内容。当然,企业之间也有竞争,这种竞争既
有正当的行为,也可能有不正当的行为,需要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规范区域竞争
行为,降低区域竞争成本,为企业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3.非政府组织是区域经济联动重要的推动力量。非政府组织是以非政府的方式
介入原本应由政府关注的公益事业的组织,是由抱有相同或相近志向的志愿者组成、
具有稳定的组织形式和固定的成员领导结构,超出于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之外而独
立运作且发挥特定社会功能,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关注于特定的或普遍的公众公益事
业的民间团体,其中民间性和公益性是其最为重要的因素。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联动
旨在实现联动组织的利益最大化。目前,非政府组织被视为新型治理或善治的关键,
视为超越传统善治和统治概念及其实践的必行途径。在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发展
【l】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122.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仅区域性、国际性协会组织就超过2.5万个。近年
来,我国行业协会在区域经济联动中的助推作用日益凸现。在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动
发展中,行业协会通过成立跨行政区域的行业联盟、签订合作协议、成立联谊合作
制度、组建联系网络等方式,推动行业突破行政区划障碍,实现行业间经济、技术
合作及产权运作。蛰J2005年,长三角地区共有省市级行业协会559家,其中上海市
183家,已开展交流合作的有27家,内容涉及信息交流、市场分析、对策研讨、成果
推介等多个方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非政府组织有助于使区域之间形成多层次的
合作交流工作网络和完善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行业组织参与的
联动运作新机制。
图2-I区域经济联动的政府与非政府多方协同模型
Chart2-1 Operative Model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al
资料参考t蒋录全.跨区域行业协会的兴起与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关系.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M].上
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从我国实际情况和西方国家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践来看,区域经济联动机制要得
以真正建立,必须在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三个层面上
形成制度性的组织机构,实行多层面的协调互动。迈克尔·泰勒指出:“国家干预经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济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在于,如果没有国家,人们就不能卓有成效地相互协调,以实
现他们的共同利益,尤其是不能为自己提供某些特定的公共产品。"叫各级政府应积
极推进体制改革,打破阻碍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
制度环境,组建跨地区的民间组织,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区域政府合作,
进而实现区域经济联动(参见图2—1)嘶。
二、区域经济联动的作用客体
区域经济联动,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讲,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范畴;从系统
论的角度来讲,又属于协同学的概念,是各个区域子系统整体协同发展的自组织过
程。区域经济联动至少要作用于资源要素、基础设施、统一市场、产业发展、生态
环境、文化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度等八个方面,而这八个方面又构成了区域经
济联动的八个联动目标协调子系统。啪
1.资源互用。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区域因其各自所处地理位置有异,
所拥有自然资源不同,功能定位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区域发展差距拉大。区域之间
实施联动,各区域就可借助对方优势,或借助对方优于自己的生产要素,或借助对
方优良的区位条件,实现资源共享。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
资金、人才、信息、交通等具有较大吸引力,并可在金融服务、管理咨询、技术援
助、应用研究、信息通讯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欠发达地区的
资源、人力、生态等具有较大吸引力,并可提供相对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供给。区域
经济联动,就是区域之间通过相互创造需求、共同协调协商,在资源配置上达成共
识、形成默契、互通有无,从而实现区域资源上的整合、产业上的对接、项目上的
合作以及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2.设施互连。基础设施是影响人口布局、产业布局、区域关系的重要因素,是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骨架。区域之间的基础设施只有具备了整体性、网络性,才能
实现各种资源在区域之间的便捷流动和最佳配置,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布局,增强
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
是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或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政。因此,需要从区域总体利益最大化
【l】Michael Tayor.The Possibility ofCoopera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王方华、陈宏民.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80-104.
【3】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靳忠伟等著.多港区联动——瑾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M】.山东人民出
版社,2008:20-28.
福建师范
的角度,从整体上统一协调、联手共建,形成功能互补、共同享用的区内一体化的
交通网络体系、信息网络平台。区域经济联动,就是通过合理布局区域内公路、铁
路、水运、航空、电网、管道等主要基础设施的走向、节点、等级、数量等,加快
协调配套区域之间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港口等多种运输方式,推进区域交通
主框架的同步对接和邻域公路的衔接联网,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邮电通信及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以引导、协调、
规范、扶持为主的物流政策平台,形成集交通、信息、物流于一体的综合设施体系,
实现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
3.市场互通。市场是资源要素得以整合的重要集聚力量,是区域经济联动体系
的关键要素。市场为各区域之间提供了相互交流的界面、各方多向互补的需求,又
推动交流节点的大量出现。建立开放、统一、公开、透明的市场体系并推动市场原
则在区域经济联动中发挥作用是极为关键的,因为只有在市场原则下各联动主体才
会将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相互交换。对于区域经济联动来说,市场互通,从而形成
统一的市场,就是指各区域通过彼此的相互分工,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贸易物流的自由化、基础设施的一体化配置,提高区域之间交易效率和市场配置效
率。就当前而言,市场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通,就要调整各区域生产要素流动的
行政导向和打破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壁垒。具体来说,区域经济联动是以市场为纽
带,实现多层次联动,共同推动区域产业的集聚壮大,实现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要顺应科技快速发展的形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各种要素市场的联网,
建立市场信息平台,形成各类市场的有机联合,推动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建立以
市场一体化为核心的区域共同市场,包括共建区域性的商品物流共同市场、产权交
易共同市场、科技成果共同市场、人力资源共同市场以及商品物流共同市场,促进
统一平等的区域贸易政策的形成n1。
4.产业互动。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产业互补是产业联动的基础,产业互
补性越强,关联就越紧密,联动的效果和效益则越突出。产业互动能够使处在产业
链不同环节的企业,突破企业界限、产业界限、区域界限,能够实现企业关系、产
业关系和区域关系的优化,获得1+1>2的协同效应。产业互动要求各区域树立生产
布局整体观念,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以企业为整合对象,跨空间、地域、行业和
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和构筑新的资本组织,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
【l】银温泉,才婉茹.中国地区闻市场分割成因与治理[J].经济研究,2001(6):3-12.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构建各区域特色产业群,弱化各区域产业结构同化和职能同
构化,形成该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达到各个区域共同利益的最大化。【11区域
之间通过产业互动,促进产业集聚,使区域中的主导产业能够按一定比例布局在区
域的某个优越的地区内,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生产系统,改善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
从而使区域整个生产系统的总体功能大于各个企业功能之和,即具有集聚经济效应
圆;区域之间通过产业互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使各区域能够根据自身比较优
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点,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相对应的产业分工,遵循产业
发展规律,发展各自优势产业,做到资源共享,技术共通,最终形成一个优势互补、
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
5.生态互保。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区域经济联动的目
标同样也包含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导致了区域利用生态资源追
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环境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开发和利
用是有限度的。在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和功能区内,生态环境状况又是相互影响的,
一个行政区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会导致相邻行政区受到明显的损失,比如江苏
或浙江对太湖的污染,破坏了太湖的生态环境,都会使对方受到损失;辽宁、河北、
天津、山东对渤海的污染都将使其他省市受到损失;河南对淮河的污染使安徽受到
损失。因此,区域经济联动必须基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可
持续发展为基点,把环境与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协调行动,对生态资源
实施共保、适度开发,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布局,加强各类自然生
态保护区的管理,设置排放配额,促进排污权交易,从而降低重复投资,实现主要
排放物的集中规模化处理,共同推进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处、和谐发展。
6.文化互融。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区域经济的竞争,实质
上就是文化板块的竞争。因为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可供人类自由调配的大概可分
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这三者虽互为因果,但由于文化资源决定着人
们的价值取向或思路,因而决定着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配能否产生最佳的经济
效应。区域文化一经形成,就可以通过影响区域中民众的心智模式,影响着一个区
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形象地认为区域文化是区域的心智
【l】李梦梅.区域经济前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88-104.
【2】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2-246.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模式。文化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力量,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是区域经济联动的
一个最基本要素,对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长三角地区的吴越文
化,为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文化认同的基础。因此,区域经济
联动需要加大区域文化建设的力度,营造与联动区域相呼应的文化氛围,形成具有
鲜明特色和互融共促的区域文化。区域经济联动,要注意寻找区域文化的共性,发
掘区域文化的内涵,整合区域文化的精髓,以文化为纽带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豪
感、向心力、凝聚力,以文化为灵魂打造区域性特色型人文经济的核心产品,从而
形成推动区域经济联动的强大功能。
7.规划互绘。区域经济联动是一项关系到区域经济整体运行方式转变和提升的
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有集体共识、一致愿景和长远部署来支撑。区域之间共
同规划是区域经济联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在区域经济联动中,单纯依靠市场
的资源配置作用往往容易受到市场失灵的负面影响,需要公共部门或组织出面进行
协调,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和制度设定,引导各方对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稳定的预期,
并在相关策划和工作中都有意识地注入联动思维,使区域经济联动具有可持续发展
能力。区域规划是空间规划和发展规划的有机融合,交通网络、通讯网络、能源网
络等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功能区结构等,都是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骨架,也
是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区域规划必须从根本上破除传统封闭的小农经济思想,从
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空间尺度上来整体谋划,统筹安排区域的公共产品、社会服
务和发展环境,避免现有资源和设施的闲置浪费,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低效率
的运营Ⅲ。区域规划要划分主要功能区,明确区域空间开发结构,统筹好基础设施、
产业集群、城镇体系、市场发展、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信息平台等实体性要素,
并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内,使区域之间尽量保持地理位置相连,资源合理利用、
功能区相衔接的局面,以形成相互开放、有机配合、动态协调的现代区域经济体系。
8.制度互接。区域是由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的不同行政区划所构成的,区域内部
行政关系较为复杂,在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驱使下,各种行政主体的决策都不可
避免的带有利己性和片面性,有可能对区域整体利益造成危害。因此,需要通过步
调一致的制度来规范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政策制度一体化是区域经济联动的保障。
各区域政府作为平等的利益主体,应积极构建、充分运用协商机制来促进区域之间
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的一体化供给,并营造良好环境提高这种供给的效率。要打破
【l】葛立成等.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新思路研究【J】.浙江学刊,2004(3):173.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联动行政壁垒,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协商机构和协商机制,争取做到各行政区之
间的政策相互衔接,达到政策或制度的共享,从而降低因不同行政主体的政策和制
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导致的居高不下的联动交易成本。Ⅲ要加强区域之间在招商
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项目合作制度等方
面的改革,实现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要重点强化地方政府调控政策的规范化和法
制化,形成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和法规,形成共同的生产力布局原则和区域产业发
展准则,建立协调与管理制度等,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度,定责任、抓责任,从责任
约定找动力,靠责任落实出合力,为区域统一市场的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良
好的制度环境,以增进区域内的共同利益。
三、区域经济联动的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联动的产生发展源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空间一体化加速推进的大
背景和大环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具备良好的动力机制。区域经济联
动的动力系统可分为内动力系统和外动力系统。嘲
1.内动力系统。内动力是促进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力量,决定着事物发展变化
的方向。内动力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区域经济联动
的内动力系统是指该区域内部联动发展的需要,以及影响联动发展的关键要素之间
的互补性。促进区域经济联动的内动力系统既有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产业区域转
移和区域分工以获取区域规模经济效益和共同经济利益的需求拉动力,又有区域各
类大市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的供给带动
力,成为促进区域经济联动的强大动力。
2.外动力系统。外动力是促进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推动力量,通过外部环境作
用于内部要素而表现出来,影响着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外动力同样是一个由诸多
要素构成的系统。区域经济联动的外动力系统是由推动区域内部各系统或区域之间
联动发展的外部作用力和影响力构成,既有区域内地方政府加强协调合作的推动力,
又有区域外部发展带来的竞争促动力,以及区域内外相关大事件的引动力。这些外
动力的综合作用能够激发区域经济联动内动力更有效地发挥出来,并进一步显示了
区域经济联动的优势。区域经济联动动力系统结构模型(参见图2—2)。
【l】张磊.努力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J].中国发展。2004(2):65—69.
【2】孔德林,乐上泓,黄远水.基于系统论的长三角区域旅游联动动力机制分析[盯.旅游论坛,2009(4).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2-2区域经济联动动力系统结构模型
Chart 2-2 Structural Model of Motor System of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第三节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构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
持续性和人本性,为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赋予了新的内涵。
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根据管理协同、整体优化、结构转换的机理,构建区域
经济联动系统,是促进区域科学发展、最终实现一体和谐目标的需要。Ⅱ1
区域经济联动由目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四个子系统组成,
各子系统有序运行和相互作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和谐发展。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
【l】陈存根、何庆良、陈澍等课题组.构建科学发展系统工程研究论纲[J].改革,2008(11);129—140.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模型参见图2—3。图中心的大圈代表区域经济联动系统内核,周围关联着四个子系
统,这四个子系统都是区域经济联动的主要内容。每个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
关联,共同诠释了区域经济联动系统的主要内涵。各个子系统又包涵一些具体要素,
每个要素中间的圆圈代表了核心要素。
图2-3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构架模型
Chart 2-3 Framework Model of Linkage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s
一、目标协调子系统
区域经济联动的目标协调子系统指区域经济联动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区域经
济联动的运行导向,决定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结构,回答的是“联动方向"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目标协调子系统主要包括资源互用、设施互连、市场互通、产业互动、生态互保、
文化互融、规划互绘、制度互接等要素,其中资源互用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基础;设
施互连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前提;市场互通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关键;产业互动是区域
经济联动的核心;生态互保是区域经济联动的要求;文化互融是区域经济联动的纽
带;规划互绘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导向;制度互接是区域经济联动的保障。这几个方
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一体和谐。
二、结构整合子系统
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子系统指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的系统各要素的调整演进,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具体流程,回答的是“联动过程"问
题。结构整合子系统主要包含资源要素流动、企业集聚扩张、产业结构转换、政策
制度变迁、空间模式演变等要素,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区域经济联动要求
区域内部各个要素系统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上的关联互动、整体发展或不同区域利益
主体之间的联动与协调,强调的是区域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或不同区域之间产业布
局的关联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的紧密衔接、环境资源开
发与保护的统筹兼顾以及区域内部各种行政关系的相互协调,以实现区域经济联动
系统的整体、高效运行。综合而言要着重于整合四对联动系统:一是区内联动和区
际联动,要统筹好区内发展与区际发展,善于在联动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
战。二是主体联动和整体联动,要从整体联动系统着眼,树立全局观念,在发挥主
体带动、功能辐射的基础上,使得整体联动效应得到充分释放。三是经济社会联动
和生态环境联动,要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决摒弃以破坏
生态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来谋求增长的做法,全面推进区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的科学发展。四是横向联动和纵向联动,既要注重区域经济联动各领域、各层次、
各要素在空间横向发展的协调性,又要注重区域经济联动在时间纵向发展的可持续
性。
三、测度评价子系统
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子系统是区域经济联动系统的重要内容,是对区域经
济联动的一系列因素和指标联动程度的评估,回答的是“联动状态"问题。区域经
济联动量化评估子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客观地度量当前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和
第二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概述
反映国家区域政策措施发挥的实际效能,而且能及时发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
所处与差距所在,有效反馈各子系统发展运行信息,为完善区域发展的各项政策提
供依据和参考。区域经济联动量化评估通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计算区域经济联动
发展测度综合指数来反映,主要体现在整合度、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测度上。
整合度反映区域经济联动的特征,发展度反映区域经济联动的状态,协调度反映区
域经济联动的质量,持续度反映区域经济联动的后劲。
四、系统控制子系统
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子系统指对区域经济联动方向和过程的协调、控制,
以获取区域经济运行的最优流程,是区域经济联动运行的优化机制,是结构整合子
系统有效、规范运转的支撑条件,是实现目标协调子系统的粘合剂,回答的是“联
动质量"问题。系统控制子系统是一个有效的运行流程,区域经济联动要求区域之
间各联动协调主体建立合理的协调机制,制定各项有效措施,健全评价体系,对区
域经济联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把区域经济失衡现象缩小到可控制的范围,并通过
信息反馈来促进整个机制的高效运作、完善创新,进而形成长效优化机制链,推动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是先决条件,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是驱动
源泉,规范的运行监控机制是重要保障,科学的量化评价机制是衡量标准,顺畅的
信息反馈机制是关键环节,贯穿各个机制中的与时俱进的完善创新机制是发展活力,
它们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机制链,做到运转有序、运行顺畅。
各子系统有效运行和互动,促进区域经济联动最终目标的实现。区域经济联动
系统的推进,除上述四个子系统的相互衔接外,还需要提供思想、组织、队伍、文
化、法制等外部保障,这些保障通过宏观引领、中观调控和微观支撑来保证区域经
济联动的科学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0.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区域经济联动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是培育新的生产力体系
的重要途径,对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就中
国而言,在政府行政引导和市场力量推动下,区域经济联动已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
历程,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联动蓬勃发展,既有相邻区域之间的强强联合,如长三
角区域经济联动、珠三角区域经济联动等,已形成经济发展强势区域;又有相邻区
域之间的强弱联合,如苏南与苏北的区域经济联动、福建山海联动等,这些区域经
济联动,对实现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拓展发达地区的发展空间、带动欠发达地区
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就国外而言,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区域经济
联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认真梳理国内外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历程和特
征,分析总结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不同类型区
域的联动发展,最终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一体和谐发展格局。
第一节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区域经济已经进入了重要的
发展转折期:区域经济增长从先前的不平衡向相对均衡转变,区域之间差距由过去
的持续扩大向有所缩小转变,区域产业布局由以往沿海地区的集中向中西部地区转
移转变,经济增长驱动由过去的单极驱动向多极驱动转变。与此同时,我国区域经
济又面临发展空间趋紧、内外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
机的冲击下,区域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并深刻地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
迫切需要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区域经济联动发
展。
一、区域经济联动是建立开放、统一市场的内在要求
理论和历史的经验表明,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资本"。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教授认为,缺乏统一市场势必造成区域之
间交易成本扩大,产业结构同化,产业相似度偏高,过度竞争激烈等畸形发展。改
——福建师范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级调控主体和利益主体,形成了
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以其管辖的行政区为界限的“行政区经济圈一,行政区与经济
区的二元矛盾已成为我国统一市场形成的突出制约因素。区域经济联动,通过建立
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打破行政分割和旧的封闭经济的落后观念,促
进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形成各具特色、互动融合的有机统一体,
实现合理的区域生产力布局,顺势推进国内统一市场建设。特别是在当前两岸关系
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
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有利于两岸四地大市场的真正形成。
二、区域经济联动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途径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南高北低"、“东强西弱’’格局依存,仍面临区域
发展差距明显、区际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现实
问题,能否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难题。2008
年,东部地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9.5%,实现GDPl7.76万亿元,比中部、西部及东北
地区GDP之和还高出5.45万亿,占全国的54.3%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实现
GDP占全国比重分别由1978年43.3%、21.7%、20.9%和14.1%转变为2008年的54.3%、
19.3%、17.8%和8.6%。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是西部的1.1倍,
中部的1.2倍扩大至U2008年的1.45倍和1.48倍;东部地区的人均GDP达37213元,分别
是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2.08、2.33和1.43倍,上海市人均GDP最高,是最低人均
GDP贵州省的8.29倍。区域经济联动,符合区域各方利益,有利于形成资源共享、功
能互补、产业集聚、生态同治的区域格局,转变无限制掠夺自然资源的粗放型发展
方式,缩小各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三、区域经济联动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我国加入WTO,为沿海地区和优势产业赢得了更多与世界接轨和全方位拓展国
际贸易市场空间的良机,但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也面临着方方面面的严峻挑战。
区域经济联动,从实质上讲,就是资源配置在不断增长空间范围内的调整与重组,
在更广阔市场空间中谋求的最佳组合,有利于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有机地连为一
体,推动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和市场的纵深扩展,加快内陆地区国际化
步伐和资源优势的转化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我国融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入世界经济体系后,改革开放开始进入接轨国际惯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层次的新阶段,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冲击和我国经济影响十分
深刻的形势下,更迫切要求在与世界的横向联动中协同应对挑战,用全球战略眼光
谋划“破旧立新一。m
第二节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历程
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历程,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纵深推进奠定了基础,
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前,我国属于中央集中统一计划体制时期,主要是直接通过
指令性计划来安排生产力布局与生产要素的区际转移,垂直关系高度强化,横向联
系十分微弱,运行条件比较封闭,合理分工合作格局难以形成。当时,少数省区之
间开展以物资串换为主要特点的短期单一的横向物资协作,效果虽不错,但被视为
计划经济的“异己物"而阻力重重。直到改革开放序幕拉开后,国家根据我国自然
资源、人才、技术和区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按照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
观要求,通过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编制计划和规划、成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和
发展区域合作机制等,区域经济联动才真正活跃起来。总体看,我国区域经济联动
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嘲
一、开始启动阶段(197卜1991年)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区域经济合作发
展格局在国家区域管理体制和发展政策的引领下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主
导型区域经济联动成为该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1.区域经济联动历程
一是出台政策鼓励。1979年,国务院提出了区域经济联合的16字方针:“扬长
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各经济区开始寻求地区之间的协作。1980
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企业开始享有经营自主权,地
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物资调剂和技术、资金协作得以推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
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按照“扬长避短、
【1]l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探讨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2).
【2】高新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一的原则,大力促进横向经济联系,促进资金
备、技术和人才的合理流动,发展各种经济技术合作。1986年,国务院在《关
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中,阐述了横向经济联合对促进商品
和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形成的深远意义,明确指出横向经济联合的基本形式和发
点是企业之间的联合,全面规定了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有关原则、目标与方法。
年,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打破地区间市场封锁进一步搞活流通的通知》,对区域经
济横向联合及其利益予以规范,区域经济协作开始进入了有章可循的阶段。
二是编制计划引导。关于地区经济技术协作问题自“六五"时期开始就纳入计
划指导的范围。“六五"计划中提出,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有计划、有步骤地
开展地区经济协作,并明确指出地区协作的主要形式有物资协作、技术协作和经济
联合。同时开始编制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煤炭及重化工基地经济区等部分地区国土
开发整治规划。“七五’’计划提出要制订协作计划,以更好地加强地区协作及同国家
计划衔接,同时进一步推动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等全国一级经济区的发展、以
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二级经济区网络的建立、以省辖市为
中心的三级经济区网络的形成。从1990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设置了横向经济联合
专项贷款并纳入国家信贷计划,以支持地区间、地区与部门间建设横向联合项目。
三是成立组织推动。1981年,由京、津、冀、晋、蒙组成的华北经济技术协作
区成立,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随后,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以经
济协作区、经济协调会、联席会议制度为主要形式的各种不同层次规模的合作纷纷
涌现,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西南六省七方经济协调会、西北五省经济协作联
席会、中南五省二市经济技术协作联席会等相继成立。据统计,到80年代末期,全
国范围内共成立了100多个各式各样的区域合作组织,大致可分成省(区)际经济
协作区、省毗邻地区经济协作区、省内经济协作区、城市间协作网等。至此,区域
合作组织机构设置、合作手段与合作内容等得到完善,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开始扩
大,地域分布由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格局向中西部地区扩展。n1
2.区域经济联动特征
一是突出政府主导推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一直是区域经济联动的主
要推动者。在“七五"计划纲要的第二十章《地区协作和经济区网络》中明确指出,
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促进资金、物资、技术和人才的经济技术合作,联合举办各
【l】汪阳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回顾与展望【J】.宏观经济管理,2009(2):3540.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种经济事业,促进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的合理化。在198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进
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加强对横向
经济联合的领导,制定推动政策。随后,国家各相关部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
施,为促进企业横向经济联合提供了更具体的制度保障。
二是强调打破地区分割。为了促进和支持城市国有、非国有经济的共同发展,
消除在发展中遇到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资源短缺约束和价格双轨制导致的政府
失灵和市场扭曲,国务院先后于1980年、1984年、1986年三次颁发了促进横向经
济联合的规定,1990年又专门下发了打破地区间市场封锁进一步搞活流通的通知,
对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必要性、原则、目标、重点、方法等进行明确和规定,强调
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要打破分割,打开封锁,开展横向联合与协作,
推动生产要素的的优化组合。
三是暴露区域合作弊端。这一期间,促进横向经济联合成为区域合作的主旋律,
不同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纷纷涌现,但合作范围主要囿于国内,国际经济合作参与程
度较低:合作政策行政角度的要求多,制度性的安排少;且由于我国传统体制下长
期形成的“条块分割"以及区域经济利益关系的相对模糊,导致区域经济合作的规
范性不强,盲目引进、重复布局、原料大战、市场分割等区域冲突与区域合作并存,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受到阻碍。可见,该时期的区域合作总体上还停留在
浅表层次,还无法突破行政区划界限进入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地方政府的利益趋向
成为决定区域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全面兴起阶段(1992--2000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体
制变革和制度突破的全新阶段,区域经济联动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
1.区域经济联动历程
一是树立全局观念促进横向联合与协作。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要求各地区都
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积极促进合理交换和联合协作,形成地区
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循环新格局。“八五"计划对地区经济协作和联合的原则、载
体、重点、形式、规定与办法等做出了全面详细的要求,提出要在全国统一规划和
政策指导下,提倡各地区之间按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发挥优势的原则,开展多
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与协作,提倡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市与内地较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不发达的省、区开展经济联合,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快地区产业结构的合
理化进程,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二是鼓励开展东中西部地区联动。这一时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开
展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如,199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
业的决定》提出,凡是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兴业,或中西部地区
到东部地区兴办或联办的乡镇企业,都可享受优惠政策。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
中全会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目标和重点内容。2000年国务院‘关于实
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支持东部、中部地区企业到西部地区以
投资设厂、参股入股、收购兼并、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这些政策的出台
旨在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使我国区域经济走上全面协调的发展道路。
三是编制跨省(区、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九五"计划明确提出要按照统
筹规划、因地制宣、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各方面之
间的关系,继续倡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全面推动以东部与西
部跨地区为重点的经济技术合作。“九五"时期,我国先后在西南华南部分省区、
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西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南
沿海地区等七片开展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和推动实施工作,在打破行政区界
限、推动地区间经济联系、开拓对外开放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区域经济联动特征
一是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基于地方利益和辖区效益最大
化考虑的省级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联动的真正推动者。“加强地区经济技术合作”
被各地政府视为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上海、天津、河北、安徽等一些省份还
编制了经济协作的专项规划。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以企业为主体、地方政府专业
职能部门为指导的新型区域经济联动格局开始形成。
二是强调区域协调发展。这一阶段发展的核心目标是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
经济一体化。国家要求要正确处理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
跨省(区、市)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区、市)积极性的关系、地区与地
区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合理交换和横向经济联合,东北、西
南、西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和粮食、棉花、煤炭、石油等资源富集地开始形成若干
个各具特色的重点产业区。
三是区域联动开始步入规范。1993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奠定了规范的体制依据,市场
开始成为促进区域经济联动的重要力量。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注重遵循优胜劣汰
的竞争法则,顺应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和地理特点进行整合,进一步形成若干个跨
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东南沿海经济区、环渤
海经济圈及以亚欧大陆桥和京九等铁路大干线为纽带的经济带。
三、纵深推进阶段(2001年以来)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在我国加入WTO和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
济发展的核心目标,一批重要经济联动区域开始成熟,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了
崭新局面。
1.区域经济联动历程
一是全面贯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西部、中部、东
部、东北地区的发展问题分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实
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
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
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目标要求,
指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
经济圈和经济带。’’至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形成。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以
区域协调发展为基调的第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得到国家大幅度的财力倾斜,截至
2006年国家对该区域提供了约l万亿的基础设施投资、1220多亿元的生态建设和环
境保护投资、310多亿元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速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
重大战略决策,自2003年lO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与全国各地区加权平均增速的
差距逐年缩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为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个重大战略决
策,自2006年春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以来,
中部地区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区域经济联动进程加快。进入“十一五”,我国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
经济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区域大融合的态势和区域互动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良性循环基本形成,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这一期间,国家开始编
制京津冀区域规划、长三角区域规划、珠三角区域规划,意在通过加强区域合作,
突出解决跨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提高区域的国际竞争力。2008年1月,国务院批
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
合作区。同年9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社
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上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标
志着长三角地区的联动发展正在进入一体化时期。2009年1月,国务院先后批复了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
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赋予珠三角发展更大的自主权,
赋予重庆市在多个领域“先行先试"。同年2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西藏生态
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强对源头的生态保护。同年3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
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
运中心的意见。同年5月,国务院先后批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允
许深圳在四个方面“先行先试";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
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批复《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允许成都市在9大方面先行
先试。此后,国务院密集通过并批复了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横琴岛总体发
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
开发规划纲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
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意见、皖江
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等。这一系列区域规划的出台,表明我国地方获得
更多的政策和自主权,地方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化出现破局态势,区域主体功能特征
更加凸显,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粤港澳三地经济融合迈向更高层次。2003年中央政府与港、澳于分别签署了
CEPAⅡ1,并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大珠三角区域合作在CEPA制度安排和珠
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推动下,踏上建立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共同市场的进程,由
市场机制引导的功能性合作向以突破政策、制度障碍的制度性整合转变,经济发展
呈现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互动共进的良好格局。
【l】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同年lO月17日,
内地与澳门签署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两岸交流合作取得历史性进展。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
荣誉主席连战在北京达成了“两岸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至2009年底,国共两
党先后举办了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宣布了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
各项政策措施,在两岸直航、大陆居民赴台游以及农业、金融业、服务业、文化产
业、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尤其是在2008年台海局势发生积
极变化,两岸不仅实现了制度化协商,更使努力了30年的“三通"开花结果,2008
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三通一迈出
历史性的步伐,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开始展现。
二是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我国成功加入wTO以后,区域经济联动格局
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始走向一个国际化的新起点。“十一五"规划指出,“推进国
际区域经济合作。统筹规划并稳步推进贸易、投资、交通运输的便利化,积极参与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加强对话与协商,发展与各国的双边、多边经贸合作。积
极参与多边贸易、投资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增加我国对其他发展
中国家的援助,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我国除参加亚太经济合
作组织、,亚欧会议外,还正式成为《曼谷协定》的成员国,组建了中国~东盟自由
贸易区和上海合作组织,加快了全方位、多层次、国际性区域合作进程。尤其是2008
年全球遭遇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亚欧
首脑会议、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利马举行的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一系国际性会议上,携手努力,通
力合作,对加快推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总体看,区域内外的合作、整合与协调发展成为这一阶段区域发展的主旋律,
区域经济联动已从地方区域行为走向国家战略层面。
2.区域经济联动特征
一是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政府组织多元推动。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区域经济联动呈现出推动主体由政府向企业、推动形式由单一
向多元、推动力量由行政命令向市场运作方向转变的发展态势,企业的主体地位和
推动作用日益提升,市场力量超越政府的力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联动的坚强后盾。
二是多层次、国际化、全方位的联动格局基本构建。中国加入WTO以后,各地
的区域经济联盟、区域合作机制、区域空间组合、区域功能分工等,出现了实质性
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联动范围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行政区域之间向跨省域、跨国界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拓展,联动内容由简单的物质串换向多种多样的经济、技术、文化、生态联系等发
展,联动领域从资源、能源、交通向教育、人才、信息、技术等各种要素全面展开。
城市群和经济区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力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内部及
其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两岸四地的交流合作达到一个新高峰,对外经济合作范围和领
域也进一步扩大和延伸。
三是主体功能区的合作互动迈出步伐。“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
能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
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
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
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充分表明了我国区域
发展和经济联动的导向发生了质的变化,区域发展更加重视区域发展的社会、生态
要素,区域之间的合作互动更加立足于主体功能区。不同功能区域通过互动,在互
补中形成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统一体,并在分别发挥差异化优势的基础上,达到整体
上的飞跃。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历程,可以看到:我国区域经济联动
广泛开展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联动主体日趋多元,联动方式趋于多样,联
动机制趋向深入,联动内容不断拓展,有效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力推动
了我国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可以得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历程与经济体制改革历
程相伴相随,规划与政策的引导是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风向标",基础设施的完善
是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助推器",资本的融通流动是区域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粘
合剂”。未来几年,我国区域经济联动范围会不断拓展延伸,大经济圈将成为区域经
济联动发展的主导力量,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区域经济
联动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n1。
第三节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践经验
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省际和地区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矩阵式联合协作。
实践证明,凡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都改变了过去那种搞“单打独斗”的做法,广
泛开展区域经济联动。如长三角通过联动,快速崛起为经济实力最雄厚、区域竞争
【l】高新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力最强、影响面最广的区域;珠三角依托粤港澳合作,率先成为外向经济发展最活
跃、制度竞争力最强的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作为跨省市区域联动类型和“一
国两制"区域联动类型的代表,为我国不同类型和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联动发展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1.基本概况
长三角经济区,指苏浙沪毗邻地区的16个市组成的经济区域,包括上海市,江
苏省的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8个市,浙江省的杭州、
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7个市,行政区域面积为lO.96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行政区划面积的1.1%;现有常住人口近1亿人,占全国的7.5%,人口密度
900人/平方公里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倍。
长三角经济区各个城市之间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目前
已成为我国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科技创新领先、城市体系完备、水陆交
通方便的经济区。该地区集中了全国7.25%以上的地级城市,在我国经济实力最强
的35个城市中占有10个,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占了半壁江山。2008年,
长三角实现GDP达5.40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794.79亿元,贸易出口达5306.80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415.45亿美元,即长三角以全国1.1%的陆地
面积、7.5%的人口,创造了相当于全国17.9%的GDP、20.2%的地方财政收入、37.1%
的出口总额、45.o%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n1。
2.发展特征
一是协调机制层次分明。目前,长三角区域间政府的合作机制已经形成,主要
在三个层面推进区域经济联动,并已逐步实现了制度化。一是长三角两省一市主要
领导沟通与协商机制。2001年初,长三角建立了“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
制度,会议主席方每年轮流,组织召开由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和有关方面代表参加的
会议,共同就合作内容、合作机制、近期工作重点等进行协商。二是长三角城市经
济协调会机制。1997年,长三角区域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共同成立了长三角
城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市担任,
设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每
【l】根据长三角16城市2008年统计公报数加工整理。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两年组织召开一次会议;2003年台州市被接纳为正式成员;2004年开始改为每年召
开一次,并决定成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驻地上海,负责协调、
组织和实施区域合作的日常工作事务。至2009年为止已经召开了9次会议,该机制
实现了由务虚向务实方向转变。三是政府职能部门对口交流与推进落实工作机制。
各职能部门通过建立联席会议或联络制度,对区域大交通构筑、区域信息资源共享、
区域旅游经济圈构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区域规划和人力资源合作等政府间合作
问题,加强沟通与协商。此外,还初步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区域内
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社会研究机构积极发挥作用,成立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等研
究机构,形成了行业沟通机制,营造全社会推动区域经济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是联动方式灵活多样。从联动主体看,政府、民间团体和企业界合力推进长
三角区域经济联动,既有政府层面高层领导的频繁互动,又有民间学界对长三角区
域研究的日益深入,更有企业层面跨省市资本流动的日趋活跃。近年来学术界和企
业界召开的长三角区域发展研讨会议超过100多次,不仅有工商企业之间的合作,
又有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还有苏、浙企业聘用上海退休专家、
教授、技术工人的合作。从联动方式看,向整合生产要素、共同进行制度创新发展,
有以资产为纽带的相互参股、控股以及兼并的合作,有不改变产权关系的租赁、承
包经营、委托经营合作,有上海向苏浙提供信息、技术和管理的合作,有上海出品
牌及相应的技术、管理,苏浙出资金和劳动力的加工生产型合作,还有以上海为销
售窗口,苏浙为生产基地的“前店后厂一式合作,商业企业间的连锁营销合作、产
权交易合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n1。
三是联动领域不断拓宽。政府层面致力加强合作协调,共创良好发展环境,降
低经济发展成本,不断深化区域经济联动的推动重点:1997—1998年着力推进旅游
和商贸,1999年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2003年主要集中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2004年开始转向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如城市交通、通信信息、江河整治、生态
环境等,到2008年区域经济联动重点包括港口合作、旅游标志规范设置、交通卡互
通、协调会建设、统一大市场、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环境保护等七方面专题。接轨
上海,实现共赢,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各地政府的共识,
区域大联动、大融合的态势已经形成。联动领域全方位拓展,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动
已从一般产业协作向资本融合方向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合作向科研开发、加工制造、
【l】孙海鸣、赵晓雷.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3 z 453-454.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市场营销整体合作方向过渡,从以工业领域为主的联动向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房
地产、旅游、会展、科技、信息、商标、信用、质检、环保、要素市场、人力资源
等全方面拓展,并正在由浅入深地向产业规划、政策法规、金融服务等高层次的合
作联动。区域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基础设施领域联动全面展开,产业领域联动稳步
推进,“无障碍旅行区一基本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如近年来上海与苏、
浙地区进行深度合作的行业已扩展到40余个,对浙江的工业、农业、商业、旅游、
交通等方面投资项目700多个,累计投资总额达3275亿元,占上海对外省市投资
总额的30%。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拓展,实现了三省市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运行、三
地信用工作信息的相互交流、企业信息的相互查询。要素市场进一步整合,上海产
权交易所于1997年联合西至青海、东至福建的29家产权交易所成立了长江流域产
权交易共同市场,目前全国200多家产权交易机构中已有超过1/5被纳入麾下。2008
年,上海产权市场成交金额1073.52亿元,同比增长12%,是全国首家交易规模突破
千亿元大关的产权市场;浦东发展银行在长三角各城市设立分行,开拓业务,已开
设了200多家营业网点。
四是市场化推动力日趋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企业跨
地区的兼并、收购、控股以及跨地区的经营和发展已成为地区合作的重要方式,如
上海汽车集团与江苏仪征汽车工业公司实行跨省市联合重组,上海英雄股份公司以
品牌为依托进行资本扩张,与此同时江浙两地的优势企业也以不同形式进驻上海,
或将企业的决策机构、营销机构、研发机构迁往上海,共享上海的发展机遇,或兼
并、收购上海的企业,实现资产重组优化。苏浙沪“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论坛’’签
署了《中小企业合作与发展协议书》,长三角中小企业自由流动迈出了实质性的步
伐。外资大规模进入长三角地区促进了各行政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抵消了行政区经济对资源跨区域配置的阻碍力量,带动了长三角地区资源的有效整
合。跨省市的资本流动日趋活跃,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之间资本的互相渗透呈现出资
金规模大、投资领域广、投资主体多元化等特点。据相关统计,目前在上海市的内
地投资中,来自江浙的投资已占50%。
虽然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动进程在加快,但是由于以各级地方政府为代表的诸多
利益主体的存在,尚未完全形成行业布局协调、经济能量集聚、产业结构合理的理
想范式,在一体化进程中也还存在行政区经济和经济区发展、区域共荣与地方利益、
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协调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实践经验
一要重视区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推动区域经济联动的
基础所在。自长三角区域形成之初,各地政府就极为重视区域内交通网络设施建设。
自“十五’’末以来,先后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
《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积极打造“三小时都市圈”,拓宽改造沪宁、沪杭两大高速公路干线,构筑了多个
区域次中心交通枢纽,现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便捷的交通网络,凸现了上海这个核
心城市的集聚和带动作用,提升了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城市在长三角
经济空间中的地位。
二要形成多等级中心城市空间格局。长三角各城市与上海的联系强弱从中心区
向四周降低,大致形成一种圈层结构。区域内有6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22个中
等城市、19个小城市、以及1396个小城镇,平均每180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城市,不
足7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建制镇。特别是在总长不超过660公里的沪宁、沪杭、杭甬3条
铁路线上,密集分布着20个城市,占区内城市总数的37%,平均每30公里一个城市,
城市化水平在55%以上,总体上已形成了一个包括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级层
次明显的城镇体系,能产生较高的城市圈体联动能级效应。
三要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尽管长三角区域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和
趋同现象,但各地能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注重以产业链的构建和产业的集聚,推
动区域经济联动,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目前,全球10台电脑中就有1.5台的主板在该
区域生产;全世界10部手机中就有3部的液晶显示屏在此制造;全球2只鼠标中就有1
只由此提供。其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不仅通过集群化手段提高了产业的国际竞争
力,而且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对全球产业趋势的发展产生了重
大影响。
四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长三角区域内市场整合进程明显快于其
它地区,特别是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城乡市场的统一方面,总体水平要高于国内其它
经济区,比如期货市场、产权市场、票据市场等规模和覆盖上都在国内居于领先地
位,有效发挥两省一市各自的资源优势,推动长三角区域在产业层次、资本结构和
经济功能上各显其长,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分工体系,凸现了区域整体竞争力。
五要注重建立联动相关机制。在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市场与政
府之间的关系和功能区别,形成政府间合作联动的制度安排、协调机制和具体举措。

的历史必然
长三角两省一市政府部门注重在市场化进程中进一步明确联动的主体和联动的领
域,注重在投资准入、市场秩序、信用监管、信息平台、金融贸易、物流运输、口
岸功能等方面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和游戏规则,在产业规划、政策法
规、金融服务等层次协调联动,理清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举措。
二、珠三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1.基本概况
“珠三角"概念,是在1994年lO月广东省委七届三次全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在
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提出了“大珠三角"的概念;2003年又提出来了“泛珠三角"
的概念。“珠三角”范围主要是由珠江沿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
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区域,2008年土地面积5.4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
4772万人,GDP约2.97万亿元,人均GDP62644元。“大珠三角一范围,一指珠三角9
个城市和港澳,2008年区域面积5.5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525万人,GDP约4.62
万亿元,经济规模己超过伦敦都市圈,成为仅次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的世界
第三大都市圈;另一指粤港澳,2008年区域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297
万人,GDP达5.21万亿元,如按单一经济体计算,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韩国和印度。
其中2008年香港土地面积为1104平方公里,人口约698万人,GDP 2154亿美元,人均
GDP30863美元;澳门土地面积29.2平方公里,人口约56万人,GDP 214.3亿美元,人
均GDP39036美元。“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广东、福
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
特别行政区,简称“9+2",2008年“泛珠三角"土地面积200.6万平方公里,总人
口约46825万人,其中9省(区)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占全国的35%,GDP总值约占
全国的1/3。
经过30多年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珠三角区域已经形成由高起点发展的资金和
技术密集型工业、高标准和大规摸发展的第三产业所构成的竞争力较强的主体产业
群,在交通、通讯、金融、信息、科技、旅游、文化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形成了整
体综合优势。
2.发展特征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中央给予建立特区
的优惠政策,通过30多年来与港澳经济合作,形成了广佛、深港、珠澳三大都市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互联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珠三角区域经济联动呈
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民间合作,前店后厂。从改革开放至中央政府与港澳签署CEP^前是第一
阶段。这一阶段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并进,“三来一补一成为粤港联动的初始形式,
以三资企业为主的产业联动成为粤港联动的主要形式。“三来一补"的模式是由粤
港两地当时的经济结构状况所决定的,由珠三角地区负责产品加工,而香港负责产
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推广和技术开发等服务,形成一种垂直分工的产业关系,
有利于粤港双方。这一期间,珠三角60%的制造业都体现为“三来一补一企业。“三
来一补’’企业大多数层次低、收益低、耗能大、污染大,不符合中国扩大开放、深
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前店后厂’’的联动模式是香港的体制、资金和所掌握国际市
场的优势与珠三角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优势,在中国内地市场局部开放条件下相结
合的产物。但受制于当时内地政策和制度障碍,粤港澳区域经济联动,无论在广度
和深度上都受到很大限制,且随着联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矛盾、问题和竞争也随之
出现,亟需由中央政府出面才能更好地解决。
二是中央政府推动,制度性整合。从与港澳签署CEPA至今是第二阶段。这一
阶段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并进。2003年,中央政府与港澳分别签署了CEPA,这是中
央政府顺应内地经济的迸一步开放和粤港澳经济获得新一轮快速持续发展作出的一
项制度安排,是在“一国两制’’原则和WTO框架下,推进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项制度创新,给内地和港澳特别是港澳与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经贸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标志着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之
间的联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之后,中国内地与港澳又分别于2004年、2005
年、2006年和2007年四次签署了CEPA的四个补充协议,进一步扩充了有关内容。
CEPh的实施,减少和消除了内地与港澳经贸领域的体制性障碍,加快了资本、货物、
服务、技术和人员的自由流动,有效整合珠三角资源,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的功能
优势,进一步推动经济资源融合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大珠三角区域的区域辐射
力和国际竞争力。广东省发展成为世界性制造业基地,香港发展成为以金融、物流
业为核心的世界性服务业中心,澳门则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旅游中心。2009年1月,
国务院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珠三角区域的改革开
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粤港澳三地的合作赋予了新的内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涵,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合作前景和道路,标志着珠三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向更高层
次迈进。
综合而言,在CEPA框架下的珠三角区域经济联动呈现出新的特点:从联动的模
式看,粤港澳之间制造业领域垂直性产业分工的“前店后厂一合作模式向垂直性分
工和水平分工相结合,逐步建立开放和统一的商品、服务,特别是生产要素共同市
场的方向转变;从联动的内容看,以制造业为主体的联动将向以服务业为主体的联
动转变:从联动的路径看,三方的联动从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由市场机制引导的功
能性合作向以突破政策制度障碍的制度性整合转变;从联动机制看,市场引导下的
企业自发性联动向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和企业为主体的自觉性联动转变n’。随着‘珠
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珠海<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的逐步实施,必将推进粤港澳三地更紧密的合作,辐射和带动大珠三角地区和泛珠
三角地区的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尤其是面对当前国际
形势的复杂多变,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冲击与长期
累积下来的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外需急剧减少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交织在一起、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与较高国际市场依存度交织在一起,“两难”选择问题增多,
经济运行困难加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主要表现为:战略腹地狭小,
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土
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
凸显,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城乡和区域发展仍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
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
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仍然
繁重,改革攻坚难度越来越大等。如何扩大珠三角的腹地、协调珠三角与港澳间的
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合作加强、优质生活圈共建、合作方式创新,如何从以前
简单的城市经济向区域经济协作突破,这对珠三角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整个中国区
域经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3.实践经验
一是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改革开放后,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区域充分利用中
央给予建立特区的优惠政策,凭借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制度创新优势、毗邻港澳的
【l】胡军等.CEPA与“泛珠三角”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49-150.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地缘优势和社会文化相通的人文优势,承接了港澳地区制造业的转移。香港和
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生产过程转移到珠三角,开启了港澳与珠三角区域的经
作,形成了在制造业领域、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前店后厂"式跨境一体化生
服务的综合经济体系。这种以市场为基础、以比较优势为原则、以国际市场导
特征的区域内资源合理配置,不仅推动了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
珠三角成为世界性制造业基地,而且使香港贸易、金融、物流商贸服务等现代服务
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香港从制造业主导的经济结构转变成为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
中心‘¨。
二是资本引领,经贸互动。港澳与珠三角之间“前店后厂刀的合作模式实际上
是一种投入和产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模式。这一模式
是在资本的引领下推动了三地之间商品、人员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流动和经贸
关系的日益紧密,成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雏形和基础。正是由于投资和贸易的关
联互动、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带来了粤港之间贸易量的高速增长,使香港成为一
个国际性的贸易、金融、物流和商贸服务中心,也成为珠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
·的一个发动机。仅1980-2002年的23年间,广东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91亿元,
其中港资就达819.4亿美元,占全部外资的68.8%;在1985年之前,港资占广东实
际利用外资的90%;2002年粤港澳三地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量的六成以上,粤港澳
三地GDP占全国总量的1/5以上髓1。港澳企业对广东的投资,为广东经济的发展提
供了充足的资本,促进了粤港澳经济的融合。
三是顺应潮流,跟进制度。CEPA是在“一国两制”和中国内地市场全方位开放
的背景下,深化港澳与内地经贸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香港的自由港功能和港澳服务
业优势的制度安排。进入新世纪,粤港澳经济面临新的发展环境:中国成为WTO正
式成员,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融
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更高。在这样的新环境下,粤港澳作为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地区,
要想再次优先获得多种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的功能优势,则须整合大珠
三角资源。顺应这一潮流和要求,由中央政府分别与香港、澳门签署CEPA,货物贸
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构成了其基本内容。这一制度安排有两个
显著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考虑协助港澳尤其是香港产业结构的调整
和升级,促进港澳经济稳定发展;二是实行地区性倾斜政策,为香港和澳门发展与
【l】陈广汉.港澳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与制度安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2】汤正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58.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内地的经贸关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进一步加快珠三角与港澳的经济融合。在新的
经济发展平台上,广东省通过引进港澳服务体系,提升了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
不断满足了工业化进程加速和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需要;港澳地区的服务业则以广
东这个制造业基地为载体,在为广东境内8万多家港澳企业和更多其他企业提供服
务的过程中获得了提升,实现了共同发展n,。
四是中心带动,布局合理。大珠三角充分发挥广州、香港和澳门的中心带动作
用,初步形成了中部城市群、珠江口东岸城市群和西岸城市群联动互动、协调发展
的新格局。中部城市群以广州为中心,包括佛山、南海、顺德等地区,重点发展以
国际金融、贸易,科研、信息咨询与科技开发、商业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汽车
制造、电子机械、饮料及石油化工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为二三产业发达、门类比较
齐全、功能相对综合的城市群。东岸城市群以香港和深圳为中心,包括东莞、惠州
等,着力建设深圳通讯设备、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
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能源、重化工业,强化香港和深圳国际金融、贸易和对外加
工工业等的地位。西岸城市群包括澳门和珠海、江门、中山等市,充分发挥现有的
优势,发展成为以旅游和文化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家电和机械化工为主导的,
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依托的港口贸易发达的都市区。
第四节国外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践启示
在国外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实践中已有不少成功的典范,如美
国田纳西河流域联动开发是欠发达地区及流域合作联动发展的典范,日本城市群联
动发展是发达地区及都市圈联动发展的典范。这些区域经济联动实践中最重要的成
功经验之一:外有政府的推动、制度的保障,内有市场的作用、产业的支撑,很好
地实现了区域之间的联合互动,进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些实践典范为我国区域
经济的联动发展带来更多的启迪。【2,
一、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联动开发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联动开发是一个大河流域开发管理的独特而成功的范例,
【l】汤正仁.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59.
【2】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靳忠伟等著.多港区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M】.山东人民出
版社,2008:81-91.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也是一种打破行政区划、关联互动的发展模式,即由中央或上一级政府出面,将区
域内由地方控制下的一些共同资源的产权抽离出来,交由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
进行统一开发,促使区域内各地方因地制宜,互利共赢,从而避免了因地方政府间
的博弈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保障了整个流域开发治理行动的关联互动、有序有效。
1.基本概况
田纳西河是美国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全长1450公里,流域面积
lO.6万平方公里,地跨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佐治亚、亚拉巴马、密西西比、田
纳西和肯塔基7个州。流域内降水丰沛,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盛。
田纳西流域的开发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当时各州对田纳西流域资源进
行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的超负荷耕种和开垦、森林的过度砍伐、矿物资源的掠夺式
开采等,使该地区成为美国当时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人均年收入仅100多美元,不
及全国平均值的一半。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为摆脱国内严重经济危机的困境,推
动了美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流域开发,试图通过一种新的独特的管理模式,对其流域
内的自然资源进行联动开发,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1933年5月18日,
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流域管理法》(TvAAct),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he
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简称TVA),对流域进行联动开发和治理。
经过70多年的实践,田纳西流域的联动开发、统一管理、综合经营及对自然资
源的保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TvA对流域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联动开发带来了
各方面效益,TvA电力系统为流域内800多万居民提供了廉价的电力;所建的全国
最大肥料研究中心,引导农民因地制宜改良土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农业单产
比上世纪30年代提高两倍多;所设立的经济开发贷款基金创造了新的投资额;所发
展的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极大地促进了田纳西流域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
稳定,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其成为美国充满活力、比较富裕
的地区。
2.主要特征
田纳西流域的联动开发已形成自身独特的运作模式和发展特征,归纳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立法保障。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州的权力很大。TvA要对地跨7个州的田
纳西流域实施联动开发管理,立法首当其冲。因此,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田纳
西流域管理法》,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TvA的职能、开发各项自然资源的
任务和权力作了明确规定,并根据流域开发和管理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进行修改和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补充,为田纳西流域自然资源的联动开发与管理提供法律保证。.
二是统一管理。TVA依法联动开发和统一管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
程。TvA成立初期,主要是对田纳西河流域水资源集中进行以航运和防洪为主,结
合水电开发;至五十年代,开始对森林资源、野生生物和鱼类资源开展保护工作;
六十年代后,开始注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了对流域内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
护。目前,田纳西流域已经在水运通航、防洪减灾、水力发电、水质管理、土地利
用和水上游览等多个方面实现了联动开发和统一管理。
三是政企合一.TVA被确定为联邦一级区域发展机构,是一个既享有政府权力,
同时又具有私人企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的机构。TVA的管理由具有政府权力的TVA
董事会和具有咨询性质的地区资源管理理事会来实施(见图3-1)。董事会行使TvA
的一切权力,可根据业务需要自主设置和调整TvA的内设机构,直接向总统和国会
负责。“地区资源管理理事会”是根据I:田纳西流域管理法》和《联邦咨询委员会
法》建立的,其成员构成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工作制度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为
TVA与流域内各地区提供了交流协商渠道。这种咨询机制对TvA的行政决策起到了
重要的参考和补充作用,符合现代流域管理公众参与和协商的发展趋势。
四是良性运营。TvA的良性经营主要依靠政府扶持、项目开发和社会融资三方
面来实现。政府扶持,主要是依靠联邦政府的项目拨款,在1960年前基本上是无偿
拨款,1961年后经营项目拨款限额偿还,TvA作为联邦机构可享有免税待遇,后改
为低税征收,这对TVA的早期发展起很大作用。项目开发,主要是通过开发电力等
赢利项目,积累发展资金,现电力生产逐渐成为TVA最大的经营资产。社会融资,
自1960年开始在国内发行债券,1995年开始在国际市场发行债券,为发展电力筹
措资金。TVA还提出“优质社区计划”,支持流域内社区的长期发展,如和当地公
用事业公司及政府一起,TvA管理着一个上百万美元的贷款基金来撬动资本投资,
并吸引商业到社区中来。
TvA从早期的政府扶持逐步走上了良性运营的道路。目前,TvA完全靠自己为所
有项目出资,包括环境保护,其资金来源是能源的销售收入和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债
券的收入,每年收入超过70亿美元。TVA每年向联邦政府和各个当地州政府支付等
同于税的款项,2003年总额超过3.29亿美元。【11
【I】http://tieba.baidu.com/f?kz=357637345.
3.联动开发的经验启示
一是管理构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区域经济联动是跨越行
政区的联动,各行政区的利益不同,对待区域合作的态度也不一致,组建一个强有
力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十分必要,能够独立自主地从事区域经济的调控,而不受行
政区政府的干扰,从而有效解决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田纳西流域建立了一个统一
的开发管理机构,并拥有管理协调功能和建设实体功能,实现了对不同主体的统一
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种内部化管理模式对于我国跨省际的经济区域,特别
是生态环境攸关区域,如大江大河源头流域区域及重要功能区域的联动开发和综合
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各大经济区域也可以尝试成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
第三章区域经济联动的历史必然
构,负责使用区域合作协调与发展基金,在区域经济联动与协同发展中共同获益。
二是市场运作成为区域经济联动持续推进的有效途径。根据TVA的经验,成立
实体性的开发机构是有效解决区域经济联动融资能力和建设能力两大基础性问题的
有效途径。TvA不仅是一个管理机构,更是一个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流域联动开发的
开发公司,使流域发展具有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推进区域经
济联动发展,协调各方利益主体,应建立一个长期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有自己直
接参与经营管理的经济实体,能在财力上逐步摆脱单纯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的
模式,实现自我发展,从而推进区域经济联动的持续发展。
三是立法先行成为区域经济联动顺利推进的强有力保障。区域经济联动牵涉面
广,涉及关系复杂,法律保障十分必要。TvA在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国会颁发的《田
纳西流域管理法》的法律保障,使得流域内管理统一,各地区授权明确,有效避免
因各地区的矛盾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唯有相关法律保障,区域合作联动才有章可循,
避免政策因形势变化而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抵御来自个别长官意志的干扰,减弱
旧体制形成的障碍,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冲突。我国应借鉴美国在地区开发中先立法
后开发的做法,加速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立法进程,发挥经济立法在区域经济联动
发展中的作用,保持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四是生态保护成为区域经济联动的客观要求。区域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
用,应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调整、平衡而不断进行调整,并在实践中予以不
断改进完善。区域内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应当更注重自然经济社会等诸要素的综合开
发,发挥区域的自然生态功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美国田纳西流域的联动开
发不仅仅是经济开发,而且还是生态保护、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兼顾,美国政府
十分注重进一步改善流域生态系统、洪水防护系统、地表水质、水上游览和野生生
物保护这些既有机联系又相互关联的生态功能。对比我国一些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
的环境污染、城乡差距拉大等问题,TvA联动开发思路值得借鉴。
二、日本城市群联动发展
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联动主要体现为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目前,
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城市群有: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群、以
芝加哥为中心的美国五大湖大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大城市群、以伦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敦为中心的英国大城市群和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日本是
亚洲地区城市群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在此以日本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为例。n1
1.发展概况
日本城市群又称为“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一,由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
都市圈组成,大、中、小城市总数达310个,包括东京、横滨、川崎、名古屋、大
阪、神户、京都等大城市,全日本11座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10座分布
在该城市群区域内。这个带状城市群长约600公里,宽约100公里,占地面积10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1.7%;人口近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3%。
它集中了日本工业企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2/3、工业产值的3/4和国民收入的2/3。
三大都市圈以及各主要城市各具特色,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其中,作为三大都
市圈之首的东京都市圈,其综合性城市功能十分强大,是日本政治、经济、金融、
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聚集体之一,被认为是集“纽
约+华盛顿+硅谷+底特律"型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世界大城市聚集体。
2.发展特征
日本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明显的特征:
一是工业结构高级化。日本城市群的兴起、发展是以工业化为基础、为先导的。
日本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分别以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为中心的四大工业
地区。20世纪60年代,日本重工业正值鼎盛时期,仅占国土面积12%的四大工业区
独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T业区位的集中发展取向非常强烈。随着产业结构变
迁和城市发展,在东海道地区逐渐聚集形成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三大都
市圈,具有发展国际间联系的最佳区位优势,成为连接国内、国际的结点和产生新
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成为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地。
二是交通网络设施发达。东京都市圈的形成和成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体系
的完善,沿交通通道的轴线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联动扩展最普遍的形
式。东京都市圈内拥有日本最大的港口群体和航空网络,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
和地铁几乎能到达所有重要地区,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
交通网,通向日本全国及世界各地。日本在每一次规划中,都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了
相应的区域内交通规划,遵循“优先公共交通”的原则,使公共交通发挥最大作用。
东京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资金上还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如日本地铁建设采用补
【l】王乃静.国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及经验新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2):83-84.

助金制度,对于市郊铁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担36%的补贴,而对单轨等新交通
方式,国家补贴达2/3。在东京城市中心及副中心工作的人员有近90%是利用轨道公
共交通上下班的。
三是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在日本东京都市圈联动发展过程中,注重圈内各城
市间的分工和协作,在资源利用、产业分工、人口流动、土地使用、环境保护等方
面,统筹考虑,合理配置。如在日本东京湾的几大港口中,东京主营内贸,千叶港
为原料输入港,川崎为原材料和制成品输送港,横滨专攻对外贸易,各自有自己特
殊的职能和占优势的产业部门,彼此间紧密相联,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经济活动有
效集聚,城市群整体效应凸显。
四是核心城市龙头带动。日本东京集聚了全日本30%以上的银行总部、5096的销
售额超百亿日元大公司总部、占全国1/4的制造业销售额、占全国305的商业销售
额、占全国1/3的批发销售额,集中了著名的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等几十所高等
学府,拥有国内最大的东京湾港口群及东京和成田两大国际机场等,成为集全国最
大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商业中心、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中心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的核心城市,对城市群发挥了增长极核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是政府规划协调引领。日本政府非常重视都市圈规划,从20世纪50年代后
期开始每10年左右就修订一次,每次综合规划都体现了以产业、居住、交通、环境
等为主题的规划理念,并制定出了相应的行动纲领。日本首都圈规划突出以下特征:
规划空间范围须视联动需要和行政区划统一安排;规划内容深度以框架性为主,分
成规划背景、规划目标、空间结构、大区域协作战略、规划效果等5个部分;规划
侧重解决重点问题,提出的措施由整个都市圈的成员共同执行;规划制定和实施有
非常完备的法律依据,规划涉及的各方面主体都要严格执行法律。
3.发展启示
一是工业化成为区域经济联动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工业化过程就是产业结
构高级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区域转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从而形成
城市职能分工,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日本城市群就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
并在工业化的推动下,成为集外贸门户、现代化工业、商业金融、文化先导等职能
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日本政府在城市群联动
发展过程中,基于自然资源的十分有限,采用了以便利、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基础,
以集约化产业链为格局的发展模式,通过积极、适时、主动地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政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策,构筑合理产业链,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们在城市群联动发展过
程中必须注意并重视合理产业政策的制定,推动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产业结构的优
化升级和经济发展。
二是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成为区域经济联动的重要支撑。交通网络的发展对城
市群产业空间演化具有重大的影响,既能改变着城市外部形态,对城市空问扩展具
有指向性作用;又直接改变着城市群的区域条件和作用范围,产生新的交通优势区
位、新的城市功能区。在现代条件下,各城市之间要彼此合作联动,形成各具特色
的劳动地域分工城市群体系,就必须以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为依托。对于交
通体系,日本城市群主要借助管理上的整合,通过建设综合交通网络,引导和促进
区域整体有序开发,形成整体开发优势,以此来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因此,我国区
域经济联动中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必须综合考虑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充分利用,构建
包括航空、海运、内河航运、铁路、公路在内的广域的交通体系。
三是核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联动的龙头驱动力。按照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需
要有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驱动并成为核心。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经济系统,必然拥
有一个或几个核心地区,并以其为中心,依托交通、通信、产业等自组织化地形成
的网络空间结构,核心地区在区域中经济地位举足轻重,对区域经济联动具有引领
主导作用。日本城市群就是在东京这一全球顶级核心城市的带动下,通过建设便利、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立密切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优化城市职能分工等形成的。在
我国的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核心城市的建设,发挥“自上而下一的
带动与辐射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充分调动周边城市或地区的积极性,以产生“自下
而上’’的呼应和能动作用,从而实现各城市之间、各领域之间的联动发展格局。
四是政府规划立法成为区域经济联动的重要保障。在日本城市群联动发展中,
政府规划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政府不仅非常重视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定期修订,而
且非常重视跨区域的的协作和立法。日本的大区域协作战略涵盖面广,包括交通协
作建设、都县协作、港湾统一协调利用、物流系统构筑、大区域防灾协作、首都国
家中枢职能的优化、水质统一改善、大气污染的协作治理、固体废弃物的协作处理、
圈内信息共享的推进、儿童健康成长培养环境的创建、产业政策的共同推行、行政
体制改革等,且有针对性很强的分项内容以及框架方案。日本的规划法律体系非常
完备,每个层面的区域和城市规划都有具体的法律,并要求涉及的各方面主体都要
严格执行。这是我国在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必须借鉴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区域经济联动是生产力社会化和区域分工协作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区域经济专
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区域经济联动的核心就在于使紧邻区域通过联动
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区域生产效率与区域交易效率,实现资源和功能上的相
互接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提高区域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区域经济联动是一
个多维度的复合体,需要有区域分工、资源要素流动的客观基础,有企业空间扩张
的现实需要,有产业结构转换的核心动力,有政策制度变迁的有效保障,有空间模
式演变的地域载体,体现为一个具有动态特征的结构整合过程。
第一节资源要素流动
区域分工是社会经济活动依据一定规则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要素禀赋的
差异性是区域分工的前提条件,也是区域经济联动的的内在基础。要素禀赋在空间
分布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区域经济活动方式和经济内容的不同,形成了区域问各具特
色的比较优势,从而促使不同区域之间资源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结成了一种竞争
与互补的关系,提高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区域之间要素禀赋差异越大,区
域分工越明显,区域经济联动就越密切。
一、自然资源差异
自然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客观基础。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气候、水资源、
能源和矿产等,既是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对区
域生产地理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形成和资本原始积累都具有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总体稳定,其组成要素
的流动,或因流动成本过高,或因客观条件制约,而难以接受或难以实现。但随着
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发展的便捷,部分自然资源的流动已成为现实,如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这些自然资源的分布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区际
分工格局,影响到各自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作用和利益分配。我国土地幅员辽阔,
自然资源差异显著,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区域经济联动的客观基础。
————————————————————’’—1。。’。。’。。。。’’。’’’。。。。’——————————————————————————————————————————————————————’●____-_____
塑塞塑蔓奎兰竖主兰垡笙奎●■■■■●■■●■●■●■■■■■■■■●■●■■●■●■■■●●■■■■■■■■■■■■■■■■■■■■■■■■■■●●■■■■●●■■■●■■■■■●●■■●■■■●■■●■■■■■■■●■■■■■■■■■■■■■■■■●■■■■■■■■■■■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表4-1 2008年我国分省区、分区域自然资源丰度情况表
Table 4-1 Abundance of NaturalResource of China's
各省区自然资源拥有量占全国比重(的
地区
水资源可利用土地耕地能源矿产资源
北京0.12 0.08 0.19 O.∞ O.27
天津O.07 0.05 0.36 L 22 O.∞
河北O.59 1.52 5.19 5.42 2.∞
山西O.32 1.79 3.33 O.oo 29.88
内蒙古1.50 6.82 5.87 10.52 22.49
辽宁0.97 0.84 3.36 3.46 3.鹄
吉林1.2l 0.63 4.55 4.65 0.40
黑龙江1.鹋2.24 9.72 13.66 2.04
上海0.13 0.08 O.20 O.00 0.00
江苏1.38 O.78 3.9l 0.54 0.47
浙江3.12 0.3l 1.58 0.00 0.02
安徽2.55 O.45 4.7l 0.03 2.78
福建3.78 0.39 1.09 0.00 O.24

江西4.94 O.60 2.32 O.∞ 0.34

山东1.20 0.63 6.17 7.25 2.74

河南1.35 O.80 6.5l 1.19 3.37
看湖北3.77 0.97 3.83 O.25 O.42
湖南5.83 0.73 3.11 O.oo O.7l
广东8.04 0.50 2.33 O.00 O.26
广西8.32 1.89 3.47 0.04 O.39
海南1.53 O.16 0.60 0.Ol 0.04
重庆2.10 O.27 1.84 2.49 0.60
四川9.08 1.69 4.的9.72 2.47
贵州4.16 O.70 3.69 0.01 4.49
云南8.44 2.20 4.99 0.Ol 2.58
西藏16.62 16.3l 0.30 0.00 O.0l
陕西1.1l O.49 3.33 13.70 7.90
甘肃0.68 5.96 3.83 1.99 1.90
青海2.40 lO.62 0.45 3.05 O.58
宁夏0.03 0.3l 0.9l O.05 1.62
新疆2.97 39.18 3.39 20.73 4.22
分东部地区19.96 4.50 21.63 14.44 7.12
区中部地区18.77 5.33 23.82 1.47 37.50
域西部地区57.41 86.46 36.93 62.3l 49.25

东北地区3.86 3.71 17.62 21.77 6.13
注t本表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加工整理,能源数据不包括海域部分的储量。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从表4一l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各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及不均衡性:西
部地区各种自然资源都比较丰富,该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7.9%,但水资源、
可利用土地、耕地、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丰度分别为57.41%、86.46%、36.93%、62.31%、
49.25%,居各区域之首;中部地区人口占比为27.1%,矿产资源和耕地相对丰富,
丰度分别为37.5096、23.82%;东北地区人口占比为8.3%,能源和耕地相对丰富,丰
度分别为21.77%、17.62%3东部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人口占比超过l/3(为
36.7%),但耕地和水资源丰度仅为1/5,能源约为1/7,矿产资源不及1/14,可利
用土地不及1/20。
自然资源的分布影响着区际产业分工,广大中西部地区为主发展具有绝对优势
的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东部地区则重点突出非资源型产业发展。这种根
源于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的区际分工所形成的区际贸易,在价格改革不到位、价格体
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导致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收益的不平衡和发展速度的
不同步。因此,区域之间自然资源的禀赋差异产生了区域比较优势的势能差,导致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形成了区域经济联动的客观需求。
二、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转移是区域经济联动的重要条件。劳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体系中唯一具
有主观能动作用的要素,既是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自然资源和物
质财富的主要消费者。劳动力要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
响,也有负面影响。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预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加快区域开发的
速度,促进区域开发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同时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不平衡的区域分
布及不合理的就业结构会给区域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因此,劳动力转移是区域经济联动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可以分为一般劳动力和高素
质劳动力。一般劳动力是指受教育程度低,仅能从事最普通、最机械的基础手工操
作的劳动力;高素质劳动力是指承载着人力投资、文化素质高并拥有一定技能的人
才,具有能动性、智力性、专用性、再生性和社会性等特点。经济水平是影响劳动
力转移或跨区域就业的主要原因。高素质人才的转移,因其具有智力性、专用性的
特点而存在着巨大的转换成本,其中包括机会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素质劳
动力转移的意向。
总体看,我国劳动力资源数量充足,但整体质量不高,并且分布不均,结构差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异较大(参见表4-2)。东部地区由于收入水平较高并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等
原因,吸引和积聚了大量各种各样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人口素质较高。2008
年东部地区大专以上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达44.5%,比中、西部地区高出一倍左右;
占本地区总人口比重8.1%,分别比中、西部地区高出2.2和3个百分点;就业人员
占全国比重达37.9%,比中、西部地区要高出约10个百分点,且逐年攀升。但近几
年来东部地区劳动力相对短缺,沿海地区一些企业普遍出现结构性缺工现象,并呈
现常态化趋势。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高素质劳动力相对短缺,一般劳动力
较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即可以到外地特别是沿海地区打工获取较高的劳动报
酬,也可以吸引企业就地利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表4-2 2008年我国各区域人口素质及就业结构情况表
Table 4-2 Population Quality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China's Each region in 2008
单位:%
各地区受教育人口在各地区受教育人口在本各地区
就业结构
全国所占’比重地区人口所占比重就业人员
区域
高中及#大专高中及#大专
占全国
第一第二第三
以上以上以上以上
比重
产业产业产业
东部地区27.8 44.5 23.6 8.1 37.9 27.9 36.1 36
中部地区18.4 23.8 19.9 5.9 27.3 44.7 25.3 30
西部地区14.4 21.1 15.6 5.1 28.1 50.2 18.4 31.4
东北地区6.5 10.7 24 8.4 6.7 40.4 22.5 37.1
注t本表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加工整理,各文化程度人口是指六岁及六岁以上人口。
三、资本流动
资本流动是区域经济联动的联结纽带。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明显
的。马克思关于资本理论告诉我们:资本是价值财富的生产手段,是在社会财富价
值化、生产规模化和要素商品化条件下产生的,增殖是资本的基本属性。资本具有
逐利性,决定了资本的流动性。资本的逐利性会加剧区域利益相关者经济利益的竞
争,引起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动,从而打破地区经济封锁,从收益低风险高的地区流
向收益高风险低的地区,形成资本的跨地区流动。资本具有“粘合"功能,引导着
生产要素的流动。资本是价值形态的生产手段,通过预付购买的方式,把分散的、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作为实物形态生产手段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把简单的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
因此,资本拥有控制力,区域资本的流动支配着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各种经济资源
的合理配置起着黏合作用。经验研究表明,地区之间的资本流动从根本上说是同企
业创建和企业迁移联系在一起的,跨地区投资也就是生产的空间再分布。【13只有通
过资本这一生产财富的综合手段,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才会充满生机和生命力。可见,
资本流动是引导区域经济联动的一条红线和纽带,使区域之间的各种要素集聚、共
享、融合,最终实现区域之间的社会财富增殖。
表4-3我国各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变动情况表
Table 4-3 Capital Resources Fluctuation of Total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of
China’s Each regf。Oil
单位:%
总计国家资金金融资金境外资金自筹及其他资金
地区
2008年2005年2008年2005拒2008年2006年2006经2005年20明年20晒年
东部地区47.8 54.4 25.8 28 53.6 55.2 73 77.2 47 52.6
中部地区21.2 17.9 26.8 23.2 16.4 17.2 10 11.5 22.2 19.3
西部地区20.4 19.2、36.2 38.3 23.2 21.7 7.6 6.7 19.6 18.4
东北地区lO.6 8.5 11.2 10.5 6.8 5.9 9.4 4.7 11.2 9.7
注l本表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加工整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包括“不分地区”投资额.
从表4—3,可看出“十一五"以来我国各区域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流动的主要特点:
一是从资金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集中近一半的固定资产投资。2008年东、中、西、
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47.8%、21.2%、20.4%、10.6%。二是从资金区域流向
看,由东部向中、西、东北地区流动。2008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2005年比
下降6.6个百分点,而中、西、东北地区则分别上升3.3、1.2和2.1个百分点。三
是从各类型资金分布看,自筹及其他资金是各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所占
比重达79.2%,金融资金占13.8%,国家资金占4.1%,境外资金占2.9%。四是从各
类型资金流向看,国家资金由东、西部地区流向中部和东北地区,金融资金由东、
中部地区流向西部和东北地区,境外资金由东、中部地区流向西部和东北地区,中
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自筹及其他资金比重持续上升。各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流向的
变动特点大体反映出,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区域发展战略
【l】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多区港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2008:113-114.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推动下,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资本流入有利
可图。总体看,我国各地区之间资本形成的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资本形成能力与
经济规模、经济发达程度基本一致。
四、科学技术扩散
科学技术扩散是区域经济联动的推动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
术日益显示出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
先导,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人类
历史上所发生的三次世界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科学技术从形成、运用到扩散,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在区域之间联动的动态过
程。现存于一个区域内的发明,只能说明潜在的技术进步,只有被企业实际运用的
那部分发明,才能说明区域内实际发生的技术进步。率先运用了发明并在区域内普
遍推广是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关键。一个区域能否率先运用发明取决于该区域所具
有的知识存量、资本装备和资本结构、竞争强度和行业特有的景气状况、企业规模
结构、部门结构和动力结构等。

当前,各地区科技竞争力的差距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新的“鸿沟"。中
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结果显示Ⅲ,2008年全国31个省、市
(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的依次是: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
浙江省、天津市、山东省、辽宁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而科技竞争力排在上
游区(前lO位)依次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
东省、陕西省、福建省、辽宁省。可见,经济发达地区多数表现出科技竞争力强的
态势。从2008年与2005年各省、市(区)科技竞争力位次变动看,东部地区、东
北地区位次分别上升4位和6位,而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9位和l位,
表明西部地区科技竞争力的弱化将对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形成制约。
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等经济要素是由人类经
济活动造就出来的,都是区域经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区域经济联动
是各种要素在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促进区域之间各要素合理流动,并使
各要素流在质态、量态、时态和空间上的协同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质。区域经济联
【l】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2008~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动中的人才交流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正是促使这些要素高效流动的
有效机制。在区域经济联动的过程中,通过区域人才交流机制,促进区域之间的专
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定期交流互动,有助于各区域间的信息、技术等资源的传播、
推广和共享;通过区域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流动,采取各种
措施降低要素流动带来的转换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
进作用;通过区域科技创新机制,激励校区、园区和社区等创新主体互动,有利于
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推动新知识、新技术及创新信息在区域之间的顺畅流动、扩
散、创新和增值。n1
第二节企业集聚扩张
区域经济联动的演化和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自组织过程。企
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决定了其空间的集聚和扩张以
追求比较优势利益为动力。企业空间的集聚和扩张构成了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的微观
机制。
一、企业空间迁移
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盈利,会通过互补共生式的
集聚或集中,获取规模效益。但当企业在原有区域集聚中出现地价或租金不断上涨,
人力成本、通勤成本或运输成本不断上升,达到了其生产容量边界,超出了赢利空
间界限时,在成本最小化、市场最大化、经营风险分散化及追求先发优势、范围经
济、社会资源的动因作用下,企业就会进行区位的空间迁移,形成新的经济集聚区。
企业空间迁移的选择依据史密斯的盈利空间界限理论(参见图4-1)。假定企业
确定一盈利目标水平,以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为一条直线),以SCC表示空间
成本曲线,则企业盈利的空间界限在空间收入曲线和空间成本曲线相交的M。和M2
两点之间,企业最大盈利点为P点,即企业选择的最优区位。若当企业最初选择的
最优区位点P,受企业发展条件改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空间成本曲线由SCC
变为SCC+,盈利空间界限由M。和M2改变为M。’和M2+,最大盈利点由P变为P.,而P
则由先前的最大盈利点成为企业的亏损点。因此,企业要想实现既定的盈利目标,
【l】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多区港联动——崔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2008:114-11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就必须把企业迁移到新的最优区位P.,这是企业提高盈利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之一。n1
企业空间迁移的过程,表现为区域间资本的转移、人口的流动以及知识、技术、
管理经验的扩散过程,即区域间要素的流动过程,也就是区域经济联动微观层面的
形成过程。企业空间迁移从根本上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跨地区流动,因为资本的逐利
性和规避风险特性,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企业资本打破地区经
济封锁,从收益低风险高的地区流向收益高风险低的地区,进行跨地区生产再分布。
在企业跨地区直接投资的引领下,人口、知识、技术及管理经验等要素也在相应区
域间进行流动和扩散,在迁移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专业化生产部门,从而进一
步推动企业迁移地区的集聚。基于企业区位选择基础上的集聚,既可以节约交易成
本、提高交易效率、进而促进分工深化,又可以实现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从而产生收益递增髓’。由此使区域与区域之间建立了一种互补与互动的关系。
图4-1企业迁移盈利空间界限
Chart 4—1 Boundary of Profit Spacein enterprise migration
SRC
资料来源: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多区港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M].济
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20.
【l】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多区港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2008:119-120.
【2】王红霞.企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制度分析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路径探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62.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二、市场调节机制作用
企业集聚扩张的自组织行为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来实现的。市场机
制具有使要素价格和要素收益均等化的作用,是推动要素流动、企业集聚扩张以及
产业演化的根本动力,在区域经济联动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市场调节机制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相互联动、协同作用来实
现的。价格机制包括要素价格机制和产品价格机制,通过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的变
动反映其稀缺性,引导各自的流动和流通来配置资源,满足需求:供求机制作用于
市场价格的变动上,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竞争机制通过价格机制的运动而
启动,竞争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形成过程,它可以调节供求关系,合理配置区域之
间的资源要素,合理分配区域之间的利益所在,使得区域联系更加紧密,区域分工
更趋于合理。
图4-2市场调节机制对区域经济联动的作用
Chart 4-2 Effect of Market Mechanism to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资料来源: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UD].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首先,要素价格变化会引起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向,从而引导企业空间的扩张。
根据国际经济学和西方经济理论,生产要素丰富的区域相对其他区域拥有较低的要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素价格,不仅会引导生产要素从低价格区域向高价格区域移动,以提高低价格区域
生产要素的收益率;而且会引导企业向生产要素低价格区域迁移,以获取更大的盈
利空间。如图4-2所示,S。为高价格区域要素的初始供给曲线,Do为需求曲线,Eo
为均衡点,Qo为需求量,Po为价格。若某一生产要素从低价格区域流入,则该要素
在高价格区域的供给扩大,当供给曲线右移至S。,均衡点为E。,价格下降为P。,则
高价格区域企业将获得因生产要素成本下降而带来的收益;同时低价格区域企业将
获得因生产要素流入高价格区域而带来的收益。
其次,区域间要素流向会改变区域要素需求的变化,从而引导企业空间的集聚。
当要素从比较丰富的低价格区域流入要素稀缺的高价格区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了高价格区域要素稀缺的状况,这些要素与高价格区域其它相对丰富的要素相结
合,既改变了要素的配合比,提高高价格区域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又能直接增加对
高价格区域要素的需求。这两种情况会使得高价格区域的要素需求曲线从Do右移至
D。,此时均衡点则从Eo移到E2,价格从Po上升至P2。这种因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
动给高价格区域企业带来的收益增量为矩形P2E2Q:0与矩形PoEoQoO的面积之差,从而
大大促进了高价格区域的经济集聚。n1
综上所述,在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区域之间要素会按照利益最大化原
则重新在不同区域进行配置,使得区域要素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区域要
素价格的变动。价格始终围绕着均衡价格进行随机波动,这种随机波动引导着各区
域企业的经济行为,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市场调节机制能有效增强区
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发展。
尽管市场调节机制是一种较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下才能正常发挥作用,在现实中的大量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会
遭遇各种阻力,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会加剧市场竞争,可能
会进一步拉大引起区域之间的差距。因此,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必须依靠“两
只手",一只是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另一只是政府调控⋯看得见的手,二者中
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各种调控机制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共同推动区域经济联
动的科学发展。
【l】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70-78.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第三节产业结构转换
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企业集聚扩张,实质上是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流动、企
业生产方式在区域产业间的转变,即产业结构转换是要素流动和企业集聚扩张的结
果。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和转换,突出表现为区域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性
成长和区域产业链网络化发展。产业结构转换是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的中观机理。.n1
一、产业区域转移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观点,资源要素的部门转移遵循趋利性原则。
区域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资源要素配置过程不仅表现在资源要素在产业部门的转
移,而且还表现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产业区域转移,是指某些产业在资源供给或
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从某一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区域产业
转移的诱因是市场拉力和成本压力,由此可分为市场扩张性产业转移和成本节约性
产业转移。市场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本地产业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为
了扩大市场份额而采取向外扩张性建厂进行的产业整体或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这
种产业转移能为转出地的优势产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带来规模经济效益。成本
节约性产业转移是指由于外部竞争和内部调整压力,围绕成本节约目的而进行的战
略性迁移,大多是将失去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甚至衰退产业最先退出而
进行的对外转移,以腾出空间发展技术密集程度高、附加值更高的新产业,推动产
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转移源于企业空间扩张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的加速循环,
促进产业区域转移和要素空间流动,对转出地和承接地的产业结构转变发挥了重要
作用。从转出地看,有利于“腾笼换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区域整体竞
争力;从承接地看,有利于“筑巢引风",充分发挥要素资源的比较优势,推动产业
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加劳动就业,促进观念更新等,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
成长。由可见此,产业区域转移密切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区域经济联动
的形成和发展。
【l】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多区港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115-128.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二、区域产业整体性成长
区域产业整体性成长与产业转移密切相关,指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的重新
调整,即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成长会关联推动或影响波及到另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成
长,表现为从低级到高级、从独立到关联的演变成长过程。区域产业整体性成长的
实质是各地区产业结构体在产业循环中突破地区之间的界限而形成的生产技术联系
和经济联系不断紧密以及资源配置重组关系不断变动的过程或结果。区域产业结构
整体性成长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区域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地域
分工的不断深化,内在动力是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和互补。一方面,各地区
生产要素的差异导致了地区产品的跨界交易和生产要素的跨界流动,以发挥自身比
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另一方面,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推动着地区各产业结构
体的关联互补,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性成
长取决于产业系统赖以存在的资源要素势能差和政策指导力、市场吸引力、科技推
动力、观念摩擦力等外力的综合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我国“行政区经济"的存在,
在区域产业整体性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地方保护、市场分割与产业趋同等阻力。因此,
需要在地区政府之间建立联动协调机制,着眼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统一产业布
局,实现合理分工,推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推进区域经济一
体化发展n1。
三、区域产业链网络化发展
区域产业链网络化,是基于企业空间集聚扩散导致生产组织方式的垂直解体,
引起了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空间组织结构的转变,形成了柔性生产方式,出现
了现代化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以及具有高度专业化特征的柔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形
成的,是多种相关产业彼此之间纵横交错组成的网络系统。柔性生产方式是伴随着
新技术革命而兴起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强调企业生产流程的模块化、区域系
统的开放性和共享链区域协作网的形成,通过细化的专业分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同时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相互配合,获得范围经济效应,是一种产业链分工,即产业
内部以价值活动为单位的企业间的分工,整个产业链条上各组成部分有很强的灵活
性。与柔性生产方式相对应的是传统的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的刚性生产方式,两者存
【l】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多区港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5-122.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在显著的区别(参见表4-4)。
产业组织垂直解体的过程也是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产业专
业化与多样化构成了区域经济联动形成与发展的产业支撑。随着产业组织解体,生
产部门在区域空间范围内分离程度的加深,产业空间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产业部
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达地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产业结构呈现柔性化特征;
欠发达地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形成产业集群,由此促进了各地区之间分工协作程
度的加深,使相互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伴随着产业部门结构和产业空间结构的
不断演化,由交易关系网络联接的基于市场一体化基础上的产业综合体不断产生集
聚经济效益和分工协作效应,区域经济联动由中心一外围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从
而大大提升了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表4-4刚性生产方式与柔性生产方式的比较
Table 4-4 Comparison between l越gidity and Flexibility Methods of Production
刚性生产方式柔性生产方式
大批量均一化产品小批量定制产品
统一化、标准化灵活自动化
以规模经济为基础以范围经济为基础
生产过程
大量仓储零仓储
原料导向市场导向
垂直和水平一体化垂直分离和转包
工人从事单一劳动工人从事多种工作
以产出率定工资水平个别工资制
劳动
工业高度专业化消除作业界限
无时间在岗训练长期在岗训练
以推动性工作为核心以研究与开发机构为核心
工业空间集聚新工业集聚
空间
以减少运输费用为基础以减少交易费用为基础
企业间以物质联系为主企业间以信息联系为主
资料来源: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靳忠伟等.多区港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山东人
民出版社,2008,123.
第四节政策制度变迁
区域经济联动的根本动力虽然是市场力量,但要想达到区域的良性互动、市场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统一形成和企业的公平竞争,一定需要政府层面的积极支持和推动,国内外的实
践都证明了这一点。政策制度变迁是区域经济联动形成的宏观机理。
一、政策制度变迁
区域经济联动不仅包括要素流动、企业集聚扩散等市场行为,而且包括基础设
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区域整体规划以及区域利益协调等非市场行为。加之在经
济发展中,由于自然资源分布的非均质性、生产要素流动的不充分性、经济活动可
分的有限性及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所有这些都不
可避免地要涉及政府相关制度的变迁。如,企业空间集聚扩散过程中,会遇到“行
政区经济’’导致的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等阻力;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
会产生扩大区域产业级差、引起收益分配的非均衡倾向和污染型产业的转移与扩散
等负效应;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中,会出现“市场失灵"的地方,比如公共物品的提
供和制度环境的创造,包括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规则、契约等,这些阻力、负效应和
“市场失灵”的消除,都需要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或制度变迁来解决。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区域经济联动的形成和发展,是区域间联系更加紧密
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制度对分散的、单一的、联系松散的行政区制度的替代,是经济
区域一体化制度变迁的过程及产物。区域经济联动形成是区域制度变迁的结果,是
基于交易费用下降而引发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区域经济联动不
仅需要实现要素在各区域之间的有效流动和配置,而且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
打破行政壁垒造成的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消除非市场因素带来的阻力,加快市场
的一体化进程。通过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和建立有效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引
导区域空间的合理布局,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要素在区域之间的高效流动和
优化配置。通过制定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间生产
与交易效率,促进区域整体优势更好发挥。通过行政考核体系和财政分权制度的创
新和变迁,促使从区域竞争为主走向区域合作为主的格局,实现区域之间协作产生
的正溢出效应。基于地方政府的制度变迁,最关键的是形成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联
动发展的制度框架和结构,形成一个正式与非正式的区域制度安排,组织并协调区
域经济活动,最终实现区域之间协同利益最大化。n1
【l】赵勇,自永秀.区域一体化视角的城市群内涵及其形成机理【J】.区域与城市经济,2009(2):68-72.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二、政府调控机制作用
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利益主体,其经济行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越来
越重要。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各区域现有发
展水平和主体功能定位也不同,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发
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健全政府调控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即健全市场机
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就是政府调
控机制的具体体现。【11
合作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合作机制立足于区域之间差异的自
然禀赋、不同的发展条件、互补的比较优势,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机制。这一
机制的建立可以避免资源大跨度大规模调动,降低全社会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提
高整体经济效率,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探索建立制度化
的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要加强统筹协调,在
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加强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区域合作的服务体系,鼓励区域合作方式
创新。
. 互助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补充。互助机制,就是要在总结经验基础
上,进一步发扬先富帮后富的优良传统,鼓励发达地区采取多种方式帮扶欠发达地
区。就区域经济联动而言,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强强联动,也有经济发达地区
与欠发达地区的强弱联动。对于强弱联动区域,在发挥合作机制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要建立健全互助机制,做好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改善欠发达地区人
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条件;拓展支援领域和支援方式,在继续搞好资金援助、项
目援助的基础上,加大人才援助、技术援助和管理援助的力度,放大辐射和带动作
用,将外生援助转化为内生机制,并逐步走向制度化。互助机制不仅突出一种地方
政府横向转移支付的建立,而且有助于受援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植。对口支援
的互助机制不仅是资金的支援,更重要的是人、财、物、知识、能力等全方位的支
援,这一方面提高了受援地区“自身造血’’功能,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了必要
的物质保障、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强化了政府“社会统筹’’功能,充分
【l】田禾.区域互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发挥了政府在对口支援中区域联动、统筹协调、宏观管理的作用;再一方面,加强
地方“合作共赢”功能,减少了对口支援双方在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上的盲目性,
实现彼此功能上的良性互动和无缝对接,最终达到双方帮扶共进、合作共赢和优势
互补。
扶持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实施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扶持
地区主要是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基本途径是
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区域政策,如实施财政扶持政策,拓展产业扶持政策,探索有效
的金融扶持政策,增加制度供给,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调控权等;实现目标是
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重大灾害和危机风险发生时,要求政府调控机制的综合运用,要求政府主体
的区域经济联动和政府职能的有机耦合,不仅需要中央政府的领导协调,强力扶持,
全力施策,有效调控;更需要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合作,加强互助,共同应对,共同
担当,如汶川大地震的抢险救灾、安置重建,国际金融危机的共同抵御、积极应对
等,我国在这方面已进行了积极实践并积累了有益经验。政府调控机制的综合运用,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区域经济联动的中国特色。
第五节空间模式演变
区域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生产力布局的重新安排,在形成新的社会再生产增
长方式的同时,必然带来经济中心的转移与调整、区域空间模式的形成和演化。区
域之间经济联动的空间演进是几何中“点"、“线"、“面"有机组合和有机融合的关
系,表现为“两点成一线,两线成一面",即通过各个区域(包括各个经济区、各个
城市、各个园区、各产业集群等)为“点"的点点联动,形成具有关联的线线联动
单体,通过相互间,各联动单体联动的进一步加深组成了群动势态,从而推动了联
动面的扩大,以及联动结构的发展和深化,形成网络状经济组织体。根据各区域经
济、政治制度、基础设施等发展条件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空间发展模式,有助于
最大限度地提升与改善区域经济空间发展层次与格局、优化要素区域空间配置、增
强区域经济竞争力n1。区域经济联动的空间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是相对
【l】张幼文.世界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134-140.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应的,主要有点极空间发展模式、带状空间发展模式、梯度空间发展模式、网络空
间发展模式。叫
一、点极空间发展模式
点极空间发展模式是增长极理论在区域经济空间上的具体实施与运用。点极空
间发展模式就是正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尽可能将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
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成长型经济发展单元或推进型产业部门,
同周边形成势差,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或“扩散效应",来引导增长极与腹地
联动,调整区域经济体系结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增长极既是一个自组织过
程,可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或经济单元在大城市或中心集聚地自动建
立,也是一个可控过程,可通过政府的发展规划、倾斜政策、重点投资等主动建立。
点极空间发展模式要求增长极的分布:一是要与现有工业分布相协调,强化土
地投资密度;二是要遵循“小的远,大的近"原则,即大区域用小而近的增长极分
散大区域的功能,用大而远的增长极平衡区域更深度发展:三是根据区域大小、层
次来分布增长极,确定增长极数量,根据每一区域层次的投资额或各层级增长极的
数量比例,来确定区域内各层级区域增长极的最优规模和最优数量乜1;四是利用自
身潜在优势,引进已成熟、创新性强、竞争力高的大型工业企业,或根据产业链联
系发展推进型产业部门,规划增长极空间发展口1。
近年来,我国对各大区域的发展纷纷启动了增长极空间发展模式,如东部地区
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加快发展以及珠海横琴新区的获批建设;中部地
区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的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加快
建设等等,都是点极空间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
二、带状空间发展模式
带状空间发展模式是点~轴系统理论在经济空间中的具体运用。通过点点联动
形成轴线,通过点轴互动形成面,呈现一种带状发展态势。点轴系统中的“点",可
【l】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多区港联动——薏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74-80.
【2】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73—78.
【3】Sanjoy chakravorty.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periphery:THe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and
ideological globalization.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3(3)l 38-41.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以是各类区域的中心地,可以是区域增长极,也可是带动各级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
“轴”是指在一定的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
和产业带。一般而言,流域和交通干线区域的发展基本是属带状联动发展模式。较
为典型的带状发展模式有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T"型点轴开发模式、陇海一兰新
地区的“Ⅱ”形轴线开发模式,美国的田纳西流域开发模式等。
带状空间发展模式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区域空间可达性和位置级差地租。空间可
达性要求点轴渐进式扩散,位置级差地租制约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两者共同作用
于区域开发模式的选择,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格局和发展方向n3。
实施带状空间联动区域的前提条件是,形成能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如
要素可供性良好、空间组合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和城镇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域;
拥有高效畅通的交通网络系统,尤其是具备I-3条可作为重点发展轴线的主要水陆
交通干线,能实现产业布局与交通运输的最佳组合;可提供进行大规模带状开发所
需要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圆。
带状空间发展模式可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客体必须在空间集聚成点、发挥
集聚效果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实现生产布局与线状基础设
施之间最佳的空间组合,有利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便捷的联系,以及
使全国战略与地区战略较好地结合起来,使区内各经济单元、各部门、各产业有明
确统一的地域开发方向,提高区域投资效果和管理水平啪。
三、梯度空间发展模式
梯度空间发展模式是梯度转移理论在区域开发中的运用研究,是针对区域存在
面与面之问、网与网之间差异的区域发展模式,适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面上的差
异性和不平衡性的区域。福建省山海协作、东中西联动发展就是一种梯度空间发展
模式。
所谓“梯度’’,是指同质趋势面两点之间的势位差,或趋势面的倾斜程度。根据
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都处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新
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多发源于高梯度地区。
【l】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02(1):85—96.
【2】韩增林,安筱鹏.交易成本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区域经济,2004(2):48—51.
【3】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多区港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75-77.
第四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构整合
实施梯度空间发展模式,通过高梯度地区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生产力对低
梯度地区的加速转移和扩散,能带动低梯度地区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
从而逐渐缩小高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梯度空间发展模式有梯度平衡、梯度不平衡、梯度分工与协同发展三种形式。
梯度不平衡发展形式是某区域工业化初期常采用的发挥优势、强者先行、强化区域
发展差异的战略,该战略在停滞的经济体上形成新一轮经济增长极,通过新增长极
将整个区域经济体的发展带入更高层次;梯度平衡发展形式是强调落后地区的后发
优势,利用经济技术的梯度转移与扩散,优先发展落后地区,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
地区的经济差异n3;梯度分工与协同发展形式是在认同区域差异的基础上,以区域
内各经济单元差异为依据,以强化分工与协作、保持各经济单元特色为前提,实现
区域内各经济单元协同发展。这三种发展模式适用于具备不同条件的区域,若区域
经济发展需要借助外力才能顺利进行,政府可采用前两种发展模式;若区域经济发
展靠地方自主力量,政府可采用后一种协同发展模式。翻
四,网络空间发展模式
网络空间发展模式是经济活动以不同等级的点、轴分布与组合形成的空间结构,
是网络开发理论在经济空间中的具体运用。网络空间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相对发达
条件下的产物,是区域空间开发模式的最高形式。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日
本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就属网络空间发展模式。
网络空间联动发展以区域内的一系列增长极和发展轴的形成作为联动节点,包
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网络外延拓展,即通过次级网络或小网络相互联通、并合、再
分化等,形成点、极、轴相互渗透的大网络;二是网络内涵深化,即区域网络依据
交通、产业或城市布局调整向高密度、高层次、高分化方向演变。
网络空间发展模式,首先是通过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等措施,建立点轴通道与竞争市场,使原本孤立的增长极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经济联
系;然后按照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原则对区域内经济单元性质、产业功能进行分工
定位,强化增长极之间的协同性,减少恶性竞争;最后按照区域经济单元网络体系
有效运行的要求寻找网络新发展点、新发展轴,对这些新发展点、新发展轴进行重
【1】丁烨.差异化与梯度发展~欠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商业区空间体系的理想建构[J].城市问题,2006(27):
26-26.
【2】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多区港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79-80.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点开发,以在更广的合作区域内、更深的分工层面上,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
中,可作为新发展点、轴的区域经济单元都具备的特征包括:成为限制区域经济发
展的卡壳点或轴;属于新的生产力引进、研发或布局的最佳部位;是新观念引导下
的最佳人居中心等n】。
实施网络空间发展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网络空间发展模
式依托其经济网络,能够把经济中分散分布的资源极化到经济网络中,从而增强经
济网络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犯】。网络空间发展模式基于城市体系的高度
发展而产生的,可消解区域开发过分集中所引起的拥挤效应,解决网络体系中城市
之间或同层次经济单元之间恶性竞争问题,实现区域网络协同增长与发展。跚
条件不同的区域经济联动适用不同类型的空间模式,点极空间发展模式侧重点
上的联动,一般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中期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带状空间发
展模式侧重于轴线的联动,一般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后期和流域与主要交通干
线地区;梯度空间发展模式侧重于面上联动,一般适用区域经济存在梯度差异的地
区;网络空间发展模式侧重于网状联动,一般适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和相对
发达地区。区域经济联动是互动、互促的,随着联动的加强加深,新的联动需求会
被催生,同一区域的联动发展随着联动水平和层次的提高、联动广度深度的扩大,
各阶段会采用不同的空间联动模式,最终形成合纵连横、循环发展的网状联动格局
和体系∞。
【l】[英]彼得·罗布森(Peter Robson).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戴炳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68—75.
【3】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多区港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77-79.
【4】母爱英.区域经济政策新视角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57—182.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定性的目标指明了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定量的指标反映了区域经
济联动发展的构成和过程,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是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与统一。
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区域经济联动的基本状况、
总体水平和发展阶段进行定量化测度和客观性评判,是有效控制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行为偏差、推动区域经济联动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依据。
第一节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构建的参照依据
从理念到制度、从理论到实践层面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区域经济联动
的量化研究最终落实到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上。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目标是提
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设计区域经济联动评价
体系,需要从区域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研究中汲取营养。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
体化并行发展的形势下,提升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国、各区域的迫切要求,对由多
个影响要素相互融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区域竞争力研究,已经成为经济研究中的
一个倍受关注的亮点,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外学者的长期关注。
一,国外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
国外经济学界十分重视对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他们从不同
方面、不同角度构建了多种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比较有影响的评价体系大多以国
家为评价对象,有瑞士国际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竞争力评价体系、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
竞争力评价体系、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力评价体系、菲利普·科
特勒(Philip Kotler)提出的国家能力SWOT评价模型等,但被国际上公认为最具
影响力、权威性和广泛应用的主要是IMD和WEF的竞争力评价体系。
1.IMI)竞争力评价体系.
IMD竞争力评价体系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创建。自1989年以来,IMD
每年都向世界发布《世界竞争力年鉴》,反映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水平。IMD早期的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评价模型由经济实力、企业管理、科技水平、国民素质、政府管理、国际化度、基
础设施和金融体系八大要素组成,并从是扩展型还是吸引型、是全球型还是区域型、
是存量型还是增量型、是和睦型还是风险型这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从2002年开始,
IMD将八大要素简化归并为经济表现、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和基础设施四大要素,
每个要素各自包括了五个子要素,并进一步细分指标进行评价。IMD所依据的指标
体系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至2005年IMD采用指标共
314项,其中硬指标128个,软指标113个,来自年度“经理人观点调查表”,对4000
多名中高级管理者进行调查形成指标原始资料;还有剩下的73个是背景指标,不参
加排名(如表5—1)。
表5-1 IMD的国家(区域)竞争力的评价要素与指标概况(2005)
Table 5-1 Evaluative Feature and Indexes of National(regional)Competitiveness
要素子要素指标内容
经济实力(Domestic Economy)
经济表现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国内经济的宏
国际投资(Internat ional Investment) 77个
(Economic Performance) 观绩效
就业(Employment)
物价(Prices)
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
政府效率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政府政策对竞
机构框架(Institutional Framework) 73个争力的影响程
(Government Efficiency)
商务法规(Business Legislation) 度
社会框架(Societal Framework)
生产力(Productivity)
商务效率
劳务市场(Labor Market) 公司在创新、盈
金融(Finance) 69个利和社会责任
(Business Effic iency)
管理实践(Management Practices) 方面的表现
态度与价值(Attitudes and Values)
基础性基础设施(Basic Infrastructure)
基本设施、科技
基础设施
技术性基础设施(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设施和人力资
科学性基础设施(Scientific Infrastructure) 95个
(Infrastructur;) 源满足商业发
健康与环境(Health and Environment)
展的程度
教育(Education)
资料来源l IMD.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5:620-621,http://ww01.imd.ch/.cc,2005-08-02.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2.WEF竞争力评价体系
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开始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到1986年,初步形
成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框架,并在当年发表了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报告。从1989
年起,WEF开始与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合作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自1996
年开始,WEF独自出版《全球竞争力报告》。截至2005年已有117个国家和地区纳
入到该报告的评价对象。1985—1990年,WEF采用的指标归为十大类:经济活动、工
业效率、市场趋向、金融活力、人力资源、国家干预、资源利用、国际化倾向、未
来趋势和社会政治稳定,共包含381项,其中硬指标249项,软指标132项。自1996
年以来,WEF的评价内容、指标和方法都有一定的变化,主要是设计了国际竞争力
综合指数、经济增长指数和市场增长指数。1998年增加了微观经济竞争力指数,由
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投入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产业、竞争环境方面的问卷调查指标
组成。2000年将国家竞争力定义为获得中长期经济增长的能力,设计了四个反映竞
争力指数,即增长竞争力指数、当前竞争力指数、创造力指数、环境管制体制指数,
根据这些指数,WEF也按八大要素分类来定量分析国家或地区竞争力(见表5-2)。
表5-2 WEF国家(地区)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评价方法(2000年)
Table 5—2 Evaluafive Feature and Indexes of National(regionaD Competitiveness
要素内容数据分类回权重雪
开放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引资和扩张能力3: l l/6
政府政府提升竞争力的政策供给和实践能力3:1 l/6
金融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的结构、质量和数量3: l l/6
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推广传播的能力1:3 l/9
管理组织效率、持续盈利能力和应变能力1:1 1/18
基础设施有利的自然、通讯、技术、交通和电力资源1:3 l/9
劳动及时的、充裕的、高质量的劳动供应3: l 1/6
法规制度完善高效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框架l: l 1/18
资料来源:http://ww.wforum.org,2001.①为各要素内部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的比例,
②为各要素在竞争力指数捧名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转引自杜晓力,李晗,崔立淳.国际竞争力
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http://www.csis.com.cn/xslt/It087 htm,2004-09-26.
福建师范
国经济增长创新指数=(1/3技术指数)+(1/3公共机构指数)+(1/3宏观经济环
境指数)
这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大量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基础上,相对其他评价体
系更显科学和客观。但是,这两个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指标结构等都存在较大的
差异和不足之处,如IMD评价体系着重从一国竞争力的结果来评价各国的竞争力,
更多体现的是静态分析,大量使用定量指标,且有些指标重复设置,有些指标处理
不够合理,有些指标缺乏相关筛选,致使指标多的评价要素作用程度较大等,这在
一定程度上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WEF评价体系注重从国际竞争力的来源评价一国
的竞争力,更多体现的是动态分析,但由于缺乏统一理论的指导,导致不同年份之
间的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且大量主观性评价指标的使用,使调查结果的
准确性严重依赖回收的调查问卷,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n】。
二、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
国内学术界、理论界关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从90年代初开始,主要是在认真
学习借鉴国外区域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初步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区域竞争力理论,并在评价体系及实证评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有关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模型可谓汗牛充栋,总体上看可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
以国家为基础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重点是引进和介绍WEF、IMD两个组织对于国
家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和评价方法;另一类是以省、市级行政区域为基础的区域竞争
力评价体系,包括省域、城市、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等,以省域竞争力评价体
系实证研究最多;再一类是以经济区为基础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经济区、
都市圈、城市群等,这种介于省域和城市之间的区域竞争力研究则较少。
1.以国家为基础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1989年,原国家体改委与WEF、IMD商定开展国家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合作研究,
并于1993年将中国的部分数据纳入《全球竞争力报告》。1991年,狄昂照、吴明录
【l】叶琪.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等承担了国家科委“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重大软课题,提出由经济活力、工业效能、
财政活力、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对外经济活力、创新能力、国家干预八大方面的
因素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亚太地区15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研
究。1996年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及中国人民大
学联合组成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参照国家竞争力评价机构的做法,每年对
中国国家竞争力进行一次评价。王与君(2000)在IMD和WEF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
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国际竞争力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从竞争力
资产和竞争力过程的角度对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张金昌(2002)
在借鉴IMD、WEF和Porter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国家竞争力决定要素
模型。
2.以省、市级行政区域为基础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该类竞争力评价体系经历了早期直接引用、学习借鉴、改进深化国外竞争力评
价体系等几个阶段,比较有特点和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有:伊玉龙的区域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华南及深港经济研究中心推出的区域经
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天津财经大学竞争力研究室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王秉安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刘勇的区域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魏敏等人的
省域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潘丽柳的区域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左继宏的区域竞争
力的指标体系、徐宏和李明的区域评价指标体系、高志刚的区域竞争力指标评价体
系、孙建波和吴斌等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等。还有倪鹏飞(2001)基于城市弓弦箭模
型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提出的中国城市竞争力。城市
价值链模型’’、郝寿义(1998)、宁越敏(2001)等直接套用IMD国家竞争力指标体
系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等等。在全国建立起比较全面、系统、科学的省域经
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模型当属由王秉安和李闽榕创建n1、李闽榕在李建平指导
下改进乜1,并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调整的省域经济
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模型,在《中国省域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蓝
皮书中公布,此后每年都做了进一步深化,并在出版的《中国省域综合竞争力发展
报告》年度蓝皮书中公布∞3。这一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关系到省域经济发
【l】王秉安,李闽榕.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2005~200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舨社,
200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展方方面面的因素,以达成指标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是到目前为止指标个数最
多、范围最为广泛、指标最为完整的评价模型,其优点在于可以提供一个关于省域
或城市经济发展的全方位检视,评价结果比较准确,有利于发现省域经济发展的短
板;但其难点在于提出了相当高的数据质量要求,以省域这一行政单元为评价对象,
由于统计基础较好,数据采集能够得到保证,但对于跨省级行政区的城市群或经济
区而言,其评价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及指标权重设置的科学性方面则缺乏保
障,有相当的难度。
3.以经济区为基础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张为付(2002)建立了一套由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和
88个子指标构成的区域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并对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地区进
行了比较研究。周群艳(2005)构建了一套5层次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即
由1个区域竞争力目标层、2个由网点竞争力和体系竞争力组成准则层、6个主导因
素层、15个子因素层、41个指标层构成的区域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并选取长江三
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塘三个都市圈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了三大都市圈竞争
力的分析和排序。刘艳强(2006)。设计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87
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经济综合竞
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得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已经超越珠三角地区,京津冀
地区的发展潜力也越来越大,要把潜在竞争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倪鹏飞(2006)
建立了城市群竞争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规模指标、中心城市指标、城镇指
标、城际联系指标、分工指标、产业发展指标、质量指标、效率指标、城市化发展
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等10大体系、35个指标,并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成渝等15个城市群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这一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是,将城市群视为
一个特殊的区域,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复合指标体系,形成各个侧面概貌式的评价。
其优点是遵循了城市发展规律,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城市群城市间的现状和动态发
展态势;其缺点是对城市发展极为重要的资源要素、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因素没
有涵盖到,有些指标的选择比较笼统,解释力不强。【11
【l】周群艳.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6.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第二节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各国各地的发展实际,体现各自不同的
特色。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在框架设计、评价方法、目标设定及阶
段划分上都必须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即必须立足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地理条件复
杂、禀赋差异较大、发展差距明显的自然特点,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体现我国现实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体现我国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在我国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坚持以
人为本的核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一,区域经济联动评价的特点分析
区域经济联动作为在特定区域和环境下,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推动区域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对其测度和评价可以从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相关研
究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但同时,由于区域经济联动本身涉及的核心在于联动,因此
评价其发展水平,关键考察点又与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有所不同,具有自身的
特殊性。n1
1.过程与结果的结合
在侧重于区域经济联动的评价路径下,区域经济联动的成效主要从两方面展开:
一是考察区域经济联动的关联性。区域经济联动的关联性体现了区域经济联动的过
程,可通过具体考察区域之间的联系整合强度来获得关联性的情况。二是考察区域
经济联动的有效性。区域经济联动的有效性体现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果,可通过考察
区域经济联动的产出结果来获得有效性的情况。一个良性的联动状态应当既有联动
过程的关联互动,又有联动结果的成效产生。过程关联性是结果有效性的必要保证,
结果实效性是过程关联性的自然结果。区域经济联动评价应当是基于对过程和结果
的综合考察。
2.总量与结构的平衡
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复杂综合体,其表现形式必然是
【l】李建强,屠启宇,苏宁,黄海洋.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发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社,2007-
83-86.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立体的、动态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体现和评价。评价区域经济联动,既要看
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又要看区域发展的人均指标和增速指标,还要看核心区
域的带动性、平台建设的衔接性及产业结构的转换性等;不仅要反映区域经济联动
的现实状况,还要体现出区域经济联动的内在动能和活力。
3.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兼顾
区域经济联动的实施涉及到多方主体、多个领域、多重目标,涵盖到宏观、中
观、微观等各个层次,运作中各主体、各领域的关联互动十分频繁,是区域内所有
发展要素的综合体现,不同的联动对象在机制运用和联动模式上可能呈现出显著的
不同。因此,在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目标的同时,
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联动这种涉及层次多、覆盖面广的多样性特点,形成层次分明,
结构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评价联动效应中贯穿多样化的思维。
二、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区域经济联动具有涉及层次多、涵盖面广、互动性强、显隐兼备等特点,决定
了在建立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要原
则。
1.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体现评价对象的客观性、规律的重复性、理论的可检验
性、体系的逻辑性,客观真实反映区域经济联动的基本状况、运行效率、发展态势
及最终目标。既要能体现区域经济联动的定性要求,又要能反映联动对象的数量特
征,揭示区域经济联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在选择指标时,应广泛考虑各种可
能影响到的因素,尽可能把那些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适当地引入该指标体系中,并
将指标分I'-1{lll类,划分层次,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如构建一、二、三、
四级系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和测评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与特征。
2.客观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立足于国情、省情、市情,尽可能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区
域竞争力的客观实际相吻合。进入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的各种数据,要尽可能
使用直接数据,少用含有主观判断因素的间接数据,如问卷调查和合成数据等。所
采集的各种基础数据,尽可能是来自于国家和省(市区)统计部门和专业部门所发
布的统计数据,如国家和省(市区)出版的统计年鉴、国家有关部门的专业年鉴,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评价程序、分析过程和测定结果要公开、公正。
3.动态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确定,必须反映时代特征、动态特点,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区域经济联动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或缺的区域经济要
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区域之间关联互动的动态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因此,
在选取指标时,要以动态的视野,站在时代的高度,既不拘泥于现状,又不能不切
实际,超越发展的可能性:要将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来描述领域之间、产
业之间的现状水平、发展潜力及演变趋势,揭示制约因素,探询发展规律与方向,
使实际部门可以这些指标作为参照系进行指导和调控。
4.可行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便于操作,切实可行。若试图构建一个庞大的指标体系,
往往会造成操作的复杂化、指标的重复性及采集的困难度;而间接量化或其他数据
替代,则又会影响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要考虑
到指标的量化及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尽量利用统计部门现有的公开资料,
定量指标可直接量化,而定性指标则间接赋值量化;同时,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有一
定程度的综合性,尽可能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指标的设计,既要有反映发展规模
和数量的绝对指标,也要有体现发展质量和潜力的相对指标和定性指标。同时,还
要考虑指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相互制约性,回避显著的交互影响。
5.可比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瞻前顾后,考虑横纵可比,具有较好的包容性和可比性,
以利于实际的分析应用。指标体系的设置既能体现不同地区内部或之间的区域经济
联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同时在纵向的时间序列上又可以反映同一地区的联动发展
轨迹。在选取指标时力求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的动态可比性,以增加统计指标的分
析、评价和管理功能。同时,还要注意衡量标准和参照数值的衔接性,要与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评价体系、与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与现代化、工业化评价体系有所衔
接,真正体现区域经济联动的目的。
第三节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设计框架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的设计,力求能够较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区域经济
联动的发展状态并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区域之间关联互动、融合发展的水平。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基于对区域经济联动内涵、评价特殊性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把握,在借鉴参照国
内外有关区域竞争力和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以区
域经济联动基本特征为基础,以区域经济联动目标要求为内容的“区域经济联动评
价体系”,以直观反映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实现程度和实际效能。区域经济联动测度
综合指数是区域经济联动评价指标的核心,主要包括整合度、发展度、协调度、持
续度这四个向量,这四个向量都涵盖并突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都体
现并强调了区域发展的数量概念、质量概念、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形成了区域经
济联动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见图5-1),对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具有指导性和规
范性。
图5-1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图
Chart 5-1 Basic Framework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一、整合度
整合度既是区域经济联动的特征反映,又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内容体现。整合度
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遵循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区域分工协作及协调机制
的构建,对其经济关系有效协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协同作用充分发挥的能力,
主要体现在要素集聚、设施覆盖、产业带动、政府推动四个方面。
1.要素集聚。资源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是要素流动和区域分工的基本动因,
也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基础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及科技资
源等四个方面。由于自然资源涵盖广泛,主要的自然资源不仅是传统上人类发展不
可或缺、难以替代的资源,而且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和较强的制约,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因此将自然资源指标放在“持续度”中体现。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
要素,体现的是该区域劳动者的总体规模、整体素质,文中以就业人口比重、大专
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来评价;社会资本是稀缺的经济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血
液,能影响劳动力和技术的流向,文中以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国比值、人
均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全国比值来体现资本内生性集聚度和金融资本集聚度: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的是区域利用资源和获取资源的综合能力,文中以万人科技
活动人员、R&D经费占GDP比重、万人专利授权量来评价。
2.设施覆盖。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是区域吸引外部资源和
整合内部资源的载体和桥梁,是区域经济联动的保障要素。基础设施既包括交通、
能源、市场、技术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也包括教育、医疗、环保等非生产性基础设
施。交通设施是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必要条件,反映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路
运输满足企业生产和居民需求的能力,而高速公路和铁路运输对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的带动力最明显,本文选择高速公路网密度、铁路网密度来评价;市场设施是要素
交换和流通的重要场所,是区域经济联动的纽带,包括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产权
市场等,由于要素市场、产权市场数据尚未纳入常规统计体系,本文以每千万人亿
元商品交易市场数和单位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来评价商品市场覆盖规模和交易
成果;信息化设施是指远程通讯、计算机和互联网等设施,是满足区域经济信息化
需要的信息通道,能有效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本文选择电话普及率和互
联网普及率来评价。
3.产业带动。产业既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基础条件,又是区域经济联动的核心内
容。产业带动能够在产业之间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提高产业链的运作效率。企业
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也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微观主体,本文以大中型企业数占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比重来反映大中型企业推动区域经济联动的主导作用;中心城市
是产业发展的集聚地,是发挥辐射带动力的主阵地,本文以中心城市经济区位商来
反映其对区域产业关联发展的带动作用;产业结构是衡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标志性
指标,本文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来评价;产业关联度反映区
域间产业联系的密切程度,计算公式为:
2 ’
产业关联度乞=(A丌exp(x,一Yj)/√或)x100%,五、咒分别为i、J两个区
。fi ’
域某一产业的增加值占上级区域该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恐、儿分别为i、J两个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区域某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上级区域该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i『为i、J两个区域
之间的距离;入为权重参数。
4.政府推动。政府是区域经济联动的推动主体,区域经济联动离不开高效的
政府机构、规范的市场秩序、优美的生活环境等。区域经济联动是政府“看得见的
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双重作用的过程和状态。从理论上讲,政府作用主要体
现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比如公共物品的提供、制度环境的创造及利益的均衡,
包括区域经济联动中的规则、制度等,这是市场力量无以能及的。一个良性互动、
公平统一区域的形成,与政府层面的引导、推动密不可分。政府推动主要体现在制
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推动扶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和法
规制度,建立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大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国民素质培养、
科技进步推动等公共领域的投入,加强政府间的协作和网络平台构建,为区域经济
联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本文主要选择以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反映政
府推动的财政投入实力,以万人律师数间接反映依法行政和社会法制状况,以政府
间合作平台机制构建、区域规划政策制订来反映政府推动区域经济联动的绩效。地
方政府协调机构的建立、各领域区域联盟的建立以及各种论坛、博览会、投洽会、
交流会等重要平台的搭建,都是政府推动区域经济联动、整合各方面资源的重要内
容,是提升区域影响力、资源集聚力的重要条件。
二、发展度
发展度既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基础前提,又是区域经济联动的结果表现。发展度
是指联动区域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以及人的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发展
变化的程度,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四个方面。
1.经济发展。反映了区域物质财富的积累程度、产出效益、创造潜力,反映了
区域经济繁荣程度和居民收入水平,反映了区域在全球化及国际分工中所体现出来
的对外开放程度,以人均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经
济密度、GDP增长率、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来衡量。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是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获得的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以城、乡常住人
口比重加权平均计算,即: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比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一城镇人口比重)
2.社会进步。反映了区域居民生活质量、就业状况、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
会安全等方面的发展与权利,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以恩格尔系数、城
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医生数、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
社会安全指数来衡量。其中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以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
保险人口占政策规定应参加入口的比重计算,应参加人口本文以城镇就业人数替代,
即.i 鳓躺麟篙燃×50%-.-·篙燃×蹴
社会安全指数是一个合成指数,表示社会安全的状态。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安全的
几个主要方面(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等)的总体变化情况。
其中,社会治安采用万人刑事犯罪率指标:交通安全采用万人交通事故(含道路交
通、水上交通、铁路、民航等)死亡率指标;生活安全采用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指
标;生产安全采用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指标。计算公式为:
社会安全指数:!竺!互尘型!塑堕兰×40+!竺塑尘奎望至苎至堕垩×20
当年万人刑事犯罪率当年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
2000年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2000年了/人工伤事故死亡率4-——×20-I.——×20 当年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当年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
3.文化建设。反映了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和人追求享受精神生活品质的状况,以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这两个指标,从投入和消费来衡量。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指
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服务性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
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
费支出的比重×(1一城镇人口比重)
4.生态文明。反映区域人类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是可持续发展对科学发展的
基本要求,以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环境质量指数来衡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量o
4(PA +地莉犄擗×4∞钭匡邕群唆糯撕
其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指辖区内城市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即空
气污染指数API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占总天数比例的平均值。地表水达标率,
指辖区内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断面全年监测结果均值按相应水域功能目标评价达标
的断面数占总断面数的比例。国土绿化达标率:指辖区内森林覆盖率与目标值23%
的比率n1。
三、协调度
协调度既是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追求的目标,又是区域发展内在性、整体性和综
合性的聚合。协调度是指区域各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统筹平衡、协调一
致的程度,体现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所形成的区域内部的和谐状况,包括区域协调、
城乡协调、经济社会协调、人与自然协调、内外协调等,对区域经济联动而言,主
要体现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两方面。
1.区域协调。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地区间的协调程度,主要以地区经济发展
差异系数(反向指标)和基尼系数(反向指标)来体现。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是指区域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的差异系数,反映的是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差异系数越大,各地区之间
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越大,反之亦然。计算公式为:
●■oo。oooooo■o_■-■_ooooo‘。‘。。。。。‘’一
J1甩一^
。, √j:;舌(Pclj。cy广’仃一———瓦F一
其中:圪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n为辖区内地区个数,尸c巧为地区i的人
均GDP,PCY为n个地区的平均人均GDP。
基尼系数,是指在区域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
总收入的比重,反映了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体现了区域居民收入享
受区域经济发展成果的差异水平。基尼系数处于O和1之间,“1”表示居民之间的
【l】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家统计内部信息网,2008.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每个人的收入
完全相同。基尼系数计算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另一种是几何法。直接
法计算公式:
ΣΣk一‘I
G=尘生塑——一2n(n-1)u
其中:G为基尼系数,n为被调查人数,^f为第i个被调查者的收入,”为所有被
调查者的平均收入,本文采用直接法计算,取自于统计部门城乡住户调查资料。n3
2.城乡协调。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城乡地域间的协调程度,主要以城乡居民
人均收入比(反向指标)、城镇化水平来体现。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城乡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城乡居民
人均收入比差距越小,表明收入分配在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越好,反之亦然。
城镇化水平,是指农业人口非农化和农村生活方式城镇化的过程和程度,以城
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镇化水平越高,体现农村居民摆脱旧的生活方式,
享受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越高,城乡差异就越小。
四、持续度
持续度既是区域发展质量和潜力的综合表现,又是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要求所
在。持续度是指区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以及人的发展系统潜力及时间
延续程度,主要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可持续指标,由于经济、社会等可
持续指标已在发展度中有所反映,在此主要体现在资源持续和环境持续两方面。
1.资源持续。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资源存量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
的潜力和支持程度,资源持续体现了对区域资源的有序开发、永续利用和为后代预
留的发展空间。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海域、森林、水、气候、能源、矿产等,在此
主要以人均耕地与全国比值、人均能源拥有量与全国比值、人均水资源与全国比值
来反映。
人均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对人的容纳与
承载能力。
【l】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家统计内部信息网,2008.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人均能源拥有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禀赋,以人均原煤产量、人均原
油产量、人均发电量的加权平均值来体现。
人均水资源,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我国水资源地
域与季节分布不均衡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环境持续。生态环境是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重要系统,已成
为衡量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森林覆盖率、万元GDP综合能耗(反向指标)、
工业“三废’’处理率来体现。
森林,既是自然资源,又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兼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
值。作为自然资源,森林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木材产业和林副产品;作为生
态系统,森林是生态平衡的调节器,能够有效涵养水源和防治水土流失,能够有效
遏制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能够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够有效净化空气和降低噪
音,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等等Ⅱ,。
万元GDP综合能耗,是指区域经济增长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反映了能源利用效
率,体现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工业“三废”处理率,反映一个区域对工业污染环境的治理力度,以工业废水
排放达标率、废气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加权平均计算。
上述指标中,大部分是可以直接从国家统计年鉴和各省(市、区)统计年鉴计
量得到,但对于某些测评指标,如衡量“政府间合作机制构建、区域规划政策制订"
等指标就难以直接从现有的统计数据中量化得出,而是采用专家问卷的调查方法间
接地进行计量。在区域经济联动评价指标的确定中,为了避免区域范围大小而导致
总量不可比的因素、真正体现区域经济联动的实力水平,尽量采用反映区域水平高
低的比较单位,采用人均指标或相对指标而不是总量指标。
区域经济联动的综合性强、涵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度量指标杂,研究视野
可以不断扩大,研究因素可以不断分解,测度指标可以不断细化。但是指标体系越
是庞杂,相互之间内容就难免会重复或相互包含,对于区域经济联动实践的指导就
不突出。因此,本文遵循上述指标设计原则和要求,通过指标筛选、合并、指标试
运行等环节的进一步提炼和完善,最后选择出50个有效的测评指标,构建了一套4
层次的区域经济联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1个~级指标,
发展度、整合度、协调度、持续度等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和50个四级指
【l】朱启贵.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13-214.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标,构成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区域经济联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5-3)。
表5-3区域经济联动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
二级指标=级指标
四级指标(50个) 单位权重标准值
(4个) (12个)
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0.0180 ≥60
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6岁以上) % 0.0180 ≥10
万人科技活动人员人0.0130 ≥50
要素集聚RSd)经费占GDP比重% 0.0130 ≥2.50
万人专利授权数件0.0130 ≥5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国比值0.0205 ≥1.5
人均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全国比值0.0205 ≥1.5
高速公路网密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区域面四公里刃弼铕公里0.0195 ≥250
铁路网密度(铁路通车里程/区域面积) 公里刃用2方公里0.0195 ≥200
设施覆盖
千万人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数个0.0180 ≥60
单位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亿元0.0180 ≥lO
整合度
电话普及率% 0.0205 ≥90
互联网普及率% 0.0205 ≥40
大中犁仓Up数占妞榄以卜TUp仓qp拉比雷% 0.0350 ≥15
中心城市经济区位商% 0.0350 ≥1.5
产业带动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 0.0170 ≥50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 0.0170 ≥85
区域间产业关联度% 0.0350 ≥lO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0.0210 ≥lO
万人律师数人0.0210 ≥2
政府推动
政府间合作平台机制构建分O.02lO 100
区域规划制订分0.0210 100
人均GDP 兀0.0355 ≥50000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兀0.0186 ≥20000
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兀0.0186 ≥15000
经济发展经济密度(GDP/区域面积) 刀兀/平万公里0.0186 ≥1500
经济增长率% 0.0098 ≥lO
外贸依存度% 0.0093 ≥60
实际利用外资占GDP比重% 0.0093 ≥5
思格尔系数% O.0115 ≤40
发展度
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 O.0115 ≤6
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0.0115 ≥250
社会进步
万人医生数人O.0115 ≥25
社会保障覆盖率% 0.0115 ≥90
社会安全指数% 0.0115 100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0.0185 ≥3
文化建设
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0.0185 ≥16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0.0124 ≥40
生态文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O.0124 100
环境质量指数% 0.0124 100
区域协调
地防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反向指标) % 0.0353 ≤50
协调度
基尼系数0.0353 ≤O.4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反向指标) % 0.0353 ≤2.5
城乡协调
城镇化水平% 0.0353 ≥60
人均耕地与全国比值0.0235 ≥1.2
资源持续人均能源拥有量与全国比值0.0235 ≥1.2
持续度
人均水资源与全国比值0.0235 ≥1.2
森林覆盖率% 0.0235 ≥23
环境持续万元GDP综合能耗(反向指标) 吨标准煤/刀兀0.0235 ≤0.84
工业“三废”处理率% 0.0235 ≥100
.133.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的评价方法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具有评价、分析、监测、预警、反馈、导向、激励、推
广等多项功能,是衡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程度、监测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问题、完善
区域经济联动协调机制、引导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区域经济联动发
展评价方法是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怎么评价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
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在评价方法的确定中,必须重点解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
目标值设定和评价模型选择等问题。
一、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是指标相对于规划目标重要性的一种度量,不同的权重会有不同的评
价结果。因此,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对于指标体系权重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至关
重要。从国内外指标体系权数研究现状来看,权重的确定主要有主观赋权法与客观
赋权两大类。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11
1.使用层次分析法(A胛)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
AHP方法(Analyt ical Hi erarchy Process),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A.Lsacty
于70年代提出的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
法,是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确定评价指标体
系的权重。AHP方法较好体现了系统工程学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思想。在决策
过程中,决策者直接参与决策,决策者的定性思维过程被数学化、模型化,而且还
有助于保持思维过程的一致性。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待识别的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
次,由专家和决策者对所列指标通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而逐层进行判断评分,利用
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得到基层指标
对总目标而言重要性的排列结果。
AHP方法以其系统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多目标、多层次、多
因素的复杂系统的决策,现已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政治、经济、工业、管理等各
个行业之中,是复杂社会系统实现科学决策的有力工具。本文所构建的区域经济联
动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因此选择使用AHP方法来确定指标体系
【l】刘新宪,朱道立.选择与判断一AHP(层次分析法)决策[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39.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的权重。
·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在递阶层次结构中,设上一层元素C为准则,所支配的下一层元素为U。,u:,⋯,u。
对于准则C相对重要性即权重。这通常可分两种情况:
(1)如果u。,U2,⋯,an对C的重要性可定量(如可以使用货币、重量等),其权
重可直接确定。.
(2)如果问题复杂,U。,U幻⋯,u。对于C的重要性无法直接定量,而只能定性,
那么确定权重用两两比较方法。其方法是:对于准则C,元素u。和u,哪一个更重要,
重要的程度如何,通常按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下表中列出了1"--9标
度的含义。
表5-4判断标度的含义
Table 5-4 Meaning of Judgment Standard
标度含义
l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3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5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昂雷喜
7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9 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2,4,6,8 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若元素f与,的重要性之比为q.,,那么元素,与元素f
倒数
重要性之比为%21/~
对于准则C,r1个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得到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A=(乃)⋯
其中ai,就是元素%和吩相对于C的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A具有下列
性质:吩>o,%=1/吻,嘞=1
由判断矩阵所具有的性质知,一个11个元素的判断矩阵只需要给出其上(或下)
三角的n(n-1)/2个元素就可以了,即只需做n(n-1)/2个比较判断即可。
若判断矩阵A的所有元素满足q/·‰=%,则称A为一致性矩阵。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不是所有的判断矩阵都满足一致性条件,也没有必要这样要求,只是在特殊情
况下才有可能满足一致性条件。
3.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的计算
已知n个元素Ul,112,"",Un对于准则C的判断矩阵为A,求ul’u2,⋯,un对于准则C
的相对权重q,哆,⋯,%,写成向量形式即为W=(功。,国:,⋯,con)r.。常用的权重计算
方法有5种,即和法、根法、特征根法、对数最小二乘法、最t]、--乘法,本文选择
和法。将判断矩阵A的n个行向量归一化后的算术平均值,近似作为权重向量,即
驴丢窆1=1翥Za#㈦名⋯,拧
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A的元素按行归一化。
第二步:将归一化后的各行相加;
第三步:将相加后的向量除以n,即得权重向量。
4.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在计算单准则下权重向量时,还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在判断矩阵的构造中,
并不要求判断具有传递性和一致性,即不要求q广%2%严格成立『,这是由客观事
物的复杂性与人的认识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但要求判断矩阵满足大体上的一致性是
应该的。如果出现“甲比乙极端重要,乙比丙极端重要,而丙又比甲极端重要”的
判断,则显然是违反常识的,一个混乱的经不起推敲的判断矩阵有可能导致决策上
的失误。而且上述各种计算排序权重向量(即相对权重向量)的方法,在判断矩阵
过于偏离一致性时,其可靠程度也就值得怀疑了,因此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
检验,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一致性指标C.L.(consistency index)
c.,.:生二!.
(2)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
下表给出了l~15阶正反矩阵计算1000次得到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表5-5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Table 5-5 Average Random Uniform Index R.I.
矩阵阶数l 2 3 4 5 6 7 8
R.L 0 O 0.52 O.89 1.12 1.26 1.36 1.4l
矩阵阶数9 10 11 12 13 14 15
R.L. 1.46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3)计算性一致性比例C.R.(consistency ratio)
C.R.=盟.
K.1.
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当C.R.≥O.1时,应
该对判断矩阵做适当修正。
为了讨论一致性,需要计算矩阵最大特征根‰,除常用的特征根方法外,还
可使用公式
缸:喜等=丢喜挲
(4)计算各层元素对目标层的总排序权重。上面得到的是一组元素对其上一层
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最终要得到各元素,特别是最低层中各元素对于目标的排序
权重,即所谓总排序权重,从而进行方案的选择。总排序权重要自上而下地将单准
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并逐层进行总的判断一致性检验。
设形‘柚’=(q(k-1)1,哆‘“’,⋯,趣铲)r表示第k一1层上nh-t个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
排序权重向量,用巧‘’=(硝’,鲫,⋯,“nkjⅣ]表示第k层上nk个元素对第k一1层上第
j个元素为准则的排序权重向量,其中不受j元素支配的元素权重取为零。矩阵
P‘”=(E‘n,毯n,⋯,馏)r是nkXnk一。阶矩阵,它表示第k层上元素对k一1层上各元素
的排序,那么第k层上元素对目标的总排序W n’为
W耻’--=(耐n,吐n,⋯,《’)r=P似’·形似。D
或COj(k)=艺彭’∥川扛1,2,⋯,刀
y=l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并且一般公式为形(‘)=P(‘)pC‘-1)⋯形(21.
其中(W2)是第二层上元素的总排序向量,也是单准则下的排序向量。
要从上到下逐层进行一致性检验,若已求得k.1层上元素j为准则的一致性指
标C.I.j∞,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i∞,一致性比例C.R.j∞(其中j=l,2,⋯,酢1),则
k层的综合指标
c.∥=(c.I.队一,C.I.咒)·W‘“’
R.L‘D=(R.I.:¨,⋯,尼,.2)·形‘纠’
当C.R.∞<0.1时,认为递阶层次结构在k层水平的所有判断具有整体满意的一
致性。
5.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各级指标权重
依次确定各组四级指标、三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测算出指标权
重,进行一致性检验。各级指标权重的判断过程方法相同,在此不一一列举,各组
四级指标、三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均通过一致性检验。最后确定的二级指标权重
的判断矩阵如下。
T
表5-6区域经济联动判定矩阵
整合度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
整合度1 2 3 3
发展度1/2 1 2 2
协调度1/3 1/2 1 1
持续度1/3 1/2 1 1
Ta
表5-?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
整合度0.455
发展度0.263
协调度0.141
持续度0.141
Indexes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T
表5_8一致性检验
^ 4.0104
C1 0.0035
CR 0.0039
Check
根据前述AHP中确定权重的求和方法,测算出了四级指标、三级指标和二级指
标在上一层指标以及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见表5.3)。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由
于受现有统计报表制度的局限,三级指标所确定包含的四级指标个数不尽相同,不
同三级指标中的四级指标权重不可进行单一的两两比较,同一三级指标中的四级指
标也不可进行简单的对比,如在“要素集聚"这一三级指标中,体现科技要素的四
级指标选择了万人科技活动人员、R&D经费占GDP比重及万人专利授权数三个,
则其单个指标的权种较同级中的其他指标权重会小些。
二、目标值设定
目标设定的实质是绩效价值导向。推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必须有建立一个有
基本标准和衡量尺度的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是一个阶段性、全面性、综合性的系
统,必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适用于当前中国各类区域经济联动
发展的评价衡量。
1.目标体系参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
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
大战略思想。国家统计局据此研究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一,
以全面反映我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情况。该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6个方面、23项指标(见
表5-9)。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这本身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客观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是我们制定区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目标值的重要参考。
表5-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Table 5-9 Monitoring Index System of building a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监涮指标单位标准值
一、经济发展
1.人均GDP 一兀 ≥31400
2.R如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5
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0
4.城镇人口比重% ≥印
5.失业率(城镇) % ≤6
二、社会和谐
6.基尼系数≤O.4
7.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 ≤2.80
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 ≤60
9.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90
1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 =100
三、生活质量
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兀≥15000
12.思格尔系数% ≤40
1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27
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0
15.平均预期寿命岁≥75
四、民主法制
16.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 ≥80
17.社会安全指数% ≥100
五、文化教育
1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
1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_ ≥16
20.平均受教育年限焦≥10.5
六、资源环境
21.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O.髓
22.常用耕地面积指数% ≥100
23.环境质量指数% =100
说明g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能耗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②因目前
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数据还没有对外公开使用,可暂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代替。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暂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代替。
.140.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2.目标值设定.
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目标值的确定,综合参考了四大资料来源:一是全面小
康指标体系标准,二是2008年长三角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数据资料的发展
水平,三是2020年全国经济发展相关指标数据的预测水平,四是国际标准。在此基
础上,综合运用趋势预测法、借鉴引用法和专家评估法进行目标值确定n1。
(1)趋势预测法。对预期性指标,即属于受市场调节的经济类指标,在指标
数据可获条件下,本文选择二次曲线、三次曲线、指数曲线和逻辑曲线(Logistic)
预测模型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预测。由于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具有明显差异,本文
采用平均标准误差、Thdl不等系数和拟合优度(R1)这三个评价标准,综合考虑选
择较为适合的预测结果。
(2)借鉴引用法。对调控类指标,即属于受政府调控影响的社会类指标,包
括经济类、公共服务类、民生类、环保类指标,重点借鉴国家统计局全面小康指标
体系目标值,并参考国内外有关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监测的评价标准,择优确定本
指标体系目标值。
(3)专家评估法。向专家提供综合趋势预测法和借鉴引用法得出的目标值、2008
年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数据、2008年长三角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数
据,供专家参照评判,对所有专家评判的指标目标值进行加权平均,确定了区域经
济联动评价体系目标值(见表5-3)。
三、评价方法
在区域经济联动评价过程中,指标之间由于单位、量级的不同,不能进行加权
汇总,必须先进行标准化处理,把各指标值变换成无量纲的指数化数值后再进行综
合加权汇总。
1.评价指标无量纲化
(1)正向指标
正指标共有44个,其无量纲化计算公式为:
立×100%
而1
l 00%
,若立<1
毛l
,若玉≥I
Xn
【l】邓玲,王彬彬.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82.83.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_ V V 1一
其中‘为^的评价值,^为实际值,^-为标准值。
(2)逆向指标
逆向指标共有6个,即恩格尔系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
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单位GDP能耗。其无量纲化计算公式为:
互=
丑×100%

100%
,若鱼<1

,若丑≥1

_ ’一V ’一
其中^为^的评价值,^为实际值,^-为标准值。
2.评价指标合成方法
评价指标合成方法是指无量纲化变换后的各个指标按照总和合成法进行
综合,得出一个可用于评价比较的综合指标。“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由发
展度、整合度、协调度、持续度等4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构成,各级
子目标或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 卫
(1)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F=ΣwfZf
(2)各级子目标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互为X的评价值,X为实际值,W为指标X的权数,计算时需要将
百分数换成小数,乃为第-,个子目标的实现程度,%为第/个子目标中第1
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序数,吩为第/个子目标中最后1个评价
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序数。
第五节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划分
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连续不断、长期发展的动态过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
区域经济联动的目标所在。开展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使区域一体化目标的实
现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最终应落实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差异之上。阶段的划
抄Z / 妻协w
0厶渤
=

F
第五章区域经济联动的测度评价
分有利于研究目前区域经济联动的发展状况,明确下一步的发展目标,确定区域发
展策略和政策措施。
一、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特征
根据发达地区(国家)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具体情况,大体可以将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区域经济联动的初级阶
段、区域经济联动的中级阶段、区域经济联动的高级阶段。阶段不同,呈现出来的
特征也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归纳如下(见表5-10):
二、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判断
综合考察区域经济联动的要素组合和运行状况,通过评价体系的评估结果总结,
结合三个阶段的各自特征分析,可以得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判断。
区域经济联动的初级阶段,即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为大于等于50%且小
于70%。这一阶段表明区域已具备了联动发展的基础、区域主体之间已经产生联动
发展的需求,并在局部地区或领域已经开始联手协作,但区域内部之间仍处于一种
松散状态,对联动的认知、实质性的操作还有待加强,因此被判断为区域经济低度
联动。
区域经济联动的中级阶段,即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为大于等于70%且小
于90%。这一阶段表明区域内部之间对联动发展已经形成整体共识,在基础和联动
具体实施层面产生了效果和效力,区域经济联动的机构、网络、设施等形态建设和
要素流量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但区域经济联动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区域
资源共享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区域创新网络的正外部效应有待于进一步
扩展和释放,因此被判断为区域经济中度联动。
区域经济联动的高级阶段,即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为大于等于90%。这
一阶段表明区域无论是在联动发展的整体基础、区域内部之间互动融合的具体操作,
还是区域经济联动效力外部释放方面都已经形成相当程度的良性循环,区域经济联
动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已经达到相当层次,区域内部之间收益实现最大化,相互间融
为一体,因此被判断为区域经济高度联动。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5-10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特征
项目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
推动主体由政府向企业过推动主体是企业,推动方式以
推动主体是政府,推动方式
渡,市场和政府双向推动, 市场化组织间协调发展为主,
推动主体推动方式由政府问协调发政府保驾护航、提供公共服
为政府问协调。
展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务.
化组织问协调发展转变。
半紧密型竞合关系, 紧密型竞合关系。
博弈关系松散型的竞争关系.
互利互惠. 整合与共享.
要素集聚程度差,设施覆盖
比较优势明显发挥,资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产业结构
范围小,重复建设、产业同
要素加快集聚,设施建设明显转型,设施建设网络化发
整合程度强度加大,产业结构梯度展,建立了完各的区域协调机
构现象较为普遍。区域协作
推进,区域协调机构建立, 构、统一的市场网络和高度开
比较分散、无序.
区域协作网络初步构建。放性的行业协作机制。
发展水平较低,经济不够繁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经济高度全面发展,对外开放
荣,经济外向度不高,社会
外向度明显提高,社会发融合加深,社会事业全面进
发展水平发展比较落后.文化建设和
展明显加快,文化建设和步,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文化
生态建设滞后,总体发展处
生态建设加速推进,总体发展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
发展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良好,总体发展处在信息化阶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段。段.
区域发展差距开始稳定并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趋向
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有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向, 协调,达到区域内部的和谐及
协调状态城镇化水平加快。区域经与外部区域的共生,即高度和
城镇化水平较低.
济行为主体之间具有良好谐状态.
的协作与协调。
资源开发由无序逐步走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
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环境有序。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
持续能力保护意识淡薄,污染范围不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 费模式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
断扩大,污染程度日趋严重.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排放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
良好.
.144.

第六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
第六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是一个主体多元、目标明确的大型复杂
系统,它具有多重反馈回路、复杂时变、非线性等特征,因此用一般的定量分析方
法难以全面、系统地描述这种复杂系统,更难以反映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宏观调控
的动态效果及敏感程度,以至于容易引起事后控制所带来的经济震荡。而运用系统
控制方法,通过构建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运行机制,引导区域经济联动科学发展,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节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在经济领域中的
应用程度越来越深、水平越来越高。针对宏观内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对结构复杂、
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的区域经济联动系统进行相应调整和控制,有助于保证区域经
济联动发展的稳定性、安全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
一、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复合系统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涵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在运行过程
中始终与社会的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与自然资源、
自然条件、自然环境等有机联系,与区域内部、区域之间相互关联,是一个集经济、
社会、生态为一体的十分复杂巨大的开放复合系统。区域经济联动系统的复杂性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联动要素的多元性。区域经济由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人文等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又由若干个不同的下一层次的要素组成,下一层次的要素往下又由不同要
素组成,层层分解,形成了巨大而复杂的要素群。如,经济要素由第一、二、三产
业组成,第一产业又由农、林、牧、渔业等组成,’第二产业又由采矿业、制造、电
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等组成,第三产业又由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
宿餐饮、金融、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等组成。如此等等,表明区域经济联动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系统组成要素的庞大复杂性。
2.联动基础的差异性。区域经济联动是基于区域差异的存在。我国疆域广袤,
各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和文化积淀的现有基础与发展潜
力差异很大。区域之间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生态建设环境的优劣、区位条件的好
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区域的经济活动、产业类型,进而影响到它们之间的区
际分工格局、各自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利益分配及区域空间拓展。区域之间经济
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阶段、发展类型的不同,其联动模式、联动路径也就不
一样。社会基础对区域经济联动影响越来越明显,国家的体制环境、制度政策、规
划布局等都是引起区域之间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当前中国“四轮驱动刀
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助于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3.联动主体的竞合性。区域经济联动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竞争性合作与合作
性竞争的共生关系,即竞合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行为主体的各区域都追
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各区域之间相互竞争,主要表现为要素
争夺、市场分割、地区封锁等。但随着区域之间竞争的发展,竞争导致了利益摊薄,
收益减少,而且盲目竞争还会造成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因而,越来越多的区域在竞
争中逐渐认识到,仅靠竞争不能确保区域达到利益最大化,区域之间合作尤显重要。
于是,区域之间在理性博弈、有序竞争的基础上大力合作,开始形成在良性竞争基
础上的合作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竞合互动。
4.联动过程的复杂性。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联动过程是一个
多维的结构整合过程,即通过区域之间各组成部分的要素流动、资源配置、能量转
换、信息交流、产业转移、制度变迁而实现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相互作用、不断
变化、永不停息,并始终受到外部环境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推动或阻碍区域经
济联动的发展方向。如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加强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改变了生产
和分配的相对成本,从而形成了企业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技术扩散过程即加强了专
门化分工,密切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融合。再如2008
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大削减,世界经济发展遭受
重创,制约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发展。因此需要适时对区域经济
联动系统进行监管和调控。
5.联动空间的变动性。区域经济联动空间的变化受制于区域生产布局。自然、
经济、社会、科技和政治等因素,对各区域生产布局和各类生产部门布局的影响和
第六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
作用各不相同,有主有次。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材料的利用、工艺过程和运输的
改善、生产组织和管理上的变化及宏观政策制度的变动等,对区域生产布局所起的
作用也相应发生变化,区域联动的空间范围和层次也会随之变动。如我国进一步推
进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海西、黄河三角洲、江苏沿海地区、海南等地建设和
发展,在推动区内一体联动的基础上,促进了东部地区的连片发展。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的复杂性,要求区域联动行为主体要客观地把握系统内各个
子系统的结构特征,正确地分析系统组分的功能,适时有效地进行调控,将大大提
升联动区域的整体竞争力n,。
二、系统控制是一个能实现系统最优运行的有效方式
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大,人力能够施
加影响和实行控制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人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
中所形成的系统,越来越多地变成人力可控制的系统,区域经济联动系统就是一个
有组织的可控系统。
1.区域经济联动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
的具有一定层次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目的性。系统
分类众多,有大有小,经济系统是其中之一,系指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各种经
济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经济功能的经济整体。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是指由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区域与区域及区域内部各种经济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经济活动范围、经济
联动特征和特定经济功能的区域经济整体。区域经济联动系统表现出以下特征:一
是区域经济联动系统始终受到区域经济活动主体人的影响,人们可以有意识、有目
的地决策和控制区域经济联动系统的运行方式;二是区域经济联动系统始终置身于
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随时面临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险的冲击;三是区域经
济联动系统的活动无法重复再现。
2.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控制是指作用者对被作用者的一种能动作用,而被
作用者按照作用者的作用而动作,以适应外部环境,实现系统的预定目标。控制系
统~般由控制器、被控对象、传感器、比较器和输入、输出等主要部分组成,如图
6—1所示。图中R是外部对控制系统的输入,Y是控制系统在输入作用下所作出的反
映,称为系统输出,V是通过检测系统的输出而形成的反馈信号,E是系统偏差信号,
【l】梁吉义,任家智.区域经济系统复杂性探析【J】.系统辨证学学报,2003(4):19.22.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W是阻碍系统实现目标的扰动输入信号。偏差信号E到系统输出Y的通路称为正向
通道,输出信号V的通路称为反馈通道n1。
图6-1控制系统方框图
Chart 6-1 Block Diagram of Control System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是指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主体根据各个不同阶段设定
的控制目标对区域经济联动系统的一种调控作用,基本模型如图6—2所示。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确定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总目标,即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
第二步:构建一个递阶一多层次的分析结构,即区域经济联动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步:从分析问题和考虑区域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出发,构造区域经济联动两
两比较判定矩阵,并根据两两比较判定矩阵计算出相应的权值。

第四步:根据图6.2所示模型,利用公式:F=Σwjzf,计算区域经济联动
i=I
珏, 一,
测度综合指数,利用公式: F_,=ΣW,z,/Σw,,计算各级子目标实现程度,
j=册, j兰坍,
并判断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阶段和各系统目标实现状况。
第五步:将区域经济联动测度评价情况反馈给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主体,通
过分析,找出影响区域经济联动的主要子系统及子系统内部各要素,提出整体调控
的指导性建议,并进行重点调控。
【l】王晶,王志胜,陆宁云,甄子洋编著.经济控制论一理论、应用与MATLAB仿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
第六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
图6-2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模型
对区域经济联动系统进行控制,能及时纠正区域经济联动运行中出现的波动,
有效避免区域经济系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运行障碍和效率低下,最终实现其稳定、
最优、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机制构建
运行机制是指一个系统的整体及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是制度框架
内组织和行为的规则与方式,其突出特点是机制自身具有逐步发展、不断优化的功
能。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运行机制是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主体通过良好的信
息沟通和有效的组织协调,综合利用各种区域资源和支撑体系,来消除区域经济联
动的各种阻力,缩小区域经济联动的运行偏差,实现区域之间有效融合、一体发展
所形成的共有的结构和制度性安排。区域在逐步完善优化联动运行机制的过程中,
逐步走向
区域
的动态、
体的参与
和非正式
制设计必
争力的目
Chart 6-3 Three-dimensional Diagram of System Control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联动阶段
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
时间
组、、~~.、
织、、\
维、
控制主体
各级政府
专设区域协调机构
地方政府协作组织
非政府协调组织
持协发整撺
签霎譬盒柿目橱雄度度度度冒目.:譬妒恤
1.组织维度——区域经济联动控制主体
区域经济联动的组织维度是指区域经济联动控制主体,即协调主体。区域经济
联动协调主体主要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专设区域协调机构、地方政府协作组织、
非政府协调组织。各协调主体协调方式和发挥作用各不相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1】夏光,屠梅曾.“三区联动”的内涵、机制剖析及理论演进脉络【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9):106.108.
第六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
专设区域协调机构是自上而下的协调方式,而地方政府协作组织、非政府协调组织
是自下而上的协调方式。地方政府协作组织形式多样,有行政官员联席会议、区域
发展协会、区域联合体等,是地方政府为了谋求共同利益而采取的横向联合的产物。
非政府协调组织有跨区域的行业协会、各种学术论坛、研究组织等。中央政府与地
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可以通过上下
左右交叠与嵌套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的协调与合作。这些协调组织的建立与合作,
使区域利益代表者覆盖面更广,使区域经济联动协调工作制度化,有效保障和维护
区域的整体发展。
图64区域经济联动协调组织构架
Chart 6-4 Coordinating organiza廿on of Regional Economics Linkage
:。。::
:。
7..。:。一- ,· ‘|,-·.⋯




地方政府协作组织
=========:====
各种非政府协调组织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时间维度——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联动的时间维度是指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阶段。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具有
阶段性、渐进性,不可能一挥而就,而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
根据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各阶段性特征,可分为区域经济联动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
高级阶段。一是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组织架构较为简单,协调主体单一化,主要
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操控;协调重在区内,以行政手段为主要协调手段,以生产力布
局为主要内容,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协调程序较为简化。这一阶段属寻求合作
阶段,合作关系相对松散,资源整合度较差。二是中级阶段。这一阶段组织架构逐
步走向完善,协调主体开始多元化,出现了专门的区域协调机构和各种协作组织,
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利益代表者;协调内容开始关注区际协调,寻求与外部的
良性互动;协调目标更加多元、具体,开始注重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的发展,注
重设施、产业、空间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整合,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协调手段更突
出了经济手段,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法律手段,使得协调更具
有市场经济特征和法律效应;协调程序开始由单一变为多元。三是高级阶段。这一
阶段组织架构更完善,协调主体更加多样,出现了一些非政府协调组织,在区域经
济联动协调中发挥了一定的协助作用;协调内容兼顾区内和区际协调,更显充实;
协调目标更为全面,强调整合度、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等方面的兼备,强调政
策制度的融合;协调手段更加多样,强调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其他手
段的综合、交错运用;协调程序既有区域经济联动协调的组织程度,又有工作程序,
强调规范运作。这一阶段区域关系最紧密、发展状态最佳,达到了高度融合的一体
化状态。
3.目标维度——区域经济联动衡量标准
区域经济联动的目标维度是指区域经济联动衡量标准。区域经济联动协调主体
在进行区域经济联动状况测度、成效评估、阶段判断、偏差调整及政策制定、制度
完善等方面都离不开区域经济联动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分析。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
涉及多个阶段、多方参与、异地协同的过程,目标维度的控制涵盖了区域经济、社
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体现在区域整合度、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四大方
面,每个方面都有相应领域所对应的评价指标,每个评价指标都确定了衡量区域经
济联动发展的目标值(已在第五章内容体现),这些目标值就是区域经济联动协调主
体进行有效调控的标准参照系。
第六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
二,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体现区域经济联动管理思想、管理结构、管理方式的一整套规章制
度,意在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区域经济联动系统网络的有效形成和良性运转。区域
经济联动是一项主体多、内容广、领域宽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和完善衔接有序、
运转通畅的运作机制,保证区域经济联动的顺利推进。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运
行机制会在区域经济联动运行过程中,根据整体环境的动态变化、系统成员的动态
关系以及协调组织的动态运转等情况,而不断地调整适应和完善优化,更好地推动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朝着既定目标良性发展。
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控制的运行机制包括资源共享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运行监
控机制、量化评价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贯穿各个机制中的与时俱进的完善创新
机制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它们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机制链,保证区域经济联
动运行的统筹有力、调控有效和管理有序。n3
1.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是指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调配,实现有
效整合和资源集中。资源共享机制更多的是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但对一些公
共资源的配置以及在重大灾害风险的应对中,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资源共享机
制的设计和执行直接关系到各区域参与方能否真正彼此信任、资源信息共享和合作
创新。因此,资源共享机制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建立什么样的资源信息沟通,明了各
区域能共享的资源;应建立什么样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势资源交汇融合和优化
整合,并流向能产生最大效应的区域,以产生最大协同效应等具体措施的设计。可
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科研平台、人文环境等创新资源和自
然资源。
2.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求利益是
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
们的利益有关。"旺1区域之间利益分配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联动参与主
体的合作关系,并决定区域经济联动的稳定性、实效性和持续性。实际上,区域与
区域之间既有利益的一致性,又存在利益冲突。一方面,区域协同运作效率的提高,
可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水平、产业基础、市场结构及地
理区位的影响,不同区域获利水平有所差异,且由于行政区划导致市场分割和过度
【l】陈存根,何庆良,陈澍等课题组.构建科学发展系统工程研究论纲【J】.改革,2008(11):129—14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82.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竞争行为,区域之间存在着利益博弈,客观上要求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
到各区域经济联动主体合法权益的保障,必须重在既要倡导各主体各尽其能,让各
类利益主体竞相发展;又要保证各得其所,让利益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享有平等
的收益权和分配权,以更好地促进协同效应的发挥。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区域经济
联动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建立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利益补偿机
制和利益诉求机制。
3.规范的运行监控机制。规范的监控机制是构建区域经济联动运行机制的必然
要求和重要保证。因为参与联动区域和各联动主体都代表各自的利益,离开有效的
监控和约束,就无法保障区域规划、区域共同公约和规则制度的顺利执行和落实。
由于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不断将跨区域的优势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发展过程,涉及
土地、产业、城镇、环保、人口等多个领域,因此如何在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
遵循科学发展理念的前提下,有效集中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如何公平合理分配
利益所得,如何客观公正行使各方的合法权益,如何规范履行各方的应尽责任等,
都需要加强监管,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和规范的考核制度,制订相关的监管办法和
奖惩机制加以制约和引导。监控主体应涵盖各联动区域,是多元、多层面的,既有
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党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又有各市场主体、社会团体的监督;
既有广大群众的监督,又有舆论媒体的监督。监控过程应包括事前监控、事中监控、
事后监控三个阶段,达到全面、全程的监控效果。监控手段应综合运用行政、经济、
法律、其他等多种手段,并发挥各种手段的有机合力,形成监控“组合拳",让公
正做主导、法律唱主角、民生成主流,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科学管理。
4.科学的量化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是衡量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是否科学的
重要标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导向作用。以往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
过于注重经济指标,注重政府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相对忽视社会发展、文化建
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忽视市场内生型的增长方式,使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
了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
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平等诸多现象,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安
定稳定。区域经济联动评价机制就是要通过研究制定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的评价指标
体系和标准,来全面检验和评判区域发展联动程度和成效,以作为制定区域发展政
策举措、制定有针对性的奖惩措施,甚至考核地方领导干部政绩及选拔任用干部的
第六章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控制
重要依据。区域经济联动评价机制要具有内容全面、覆盖面广、系统性强、目标量
化、管理科学等特点,应该由专门的测评机构进行定期测评,即有评价体系的量化
测度,又有通过民意调查等方式的公众评价。
5.顺畅的信息反馈机制。反馈机制是指对信息的反馈,信息的反馈既包括对区
域经济联动系统、子系统及各要素评价结果的反馈,也包括对联动区域社会舆情的
反映、民意诉求的表达、建言献策的征求、意见建议的反馈等。通过对区域经济联
动系统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原定的联动发展目标进行比较,然后制定规划、修订政
策、付之实践,再通过运行结果的反馈,与原定的目标进行比较来确定下一步的对
策,通过多次的比较寻求最优化的方案。通过了解联动区域社会的舆情,可反映出
制约区域经济联动科学发展的问题;通过各基层和组织的调查研究,可及时提出具
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区域经济联动的科学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完善的反馈机制需要将信息反馈有效地贯穿整个运行机制中,尤其是在决策阶段和
控制阶段,要加强对决策实施过程的跟踪、反馈等,及时修改、完善决策,确保决
策更加客观、决策实施后收到更好实效。
6.与时俱进的完善创新机制。创新机制就是通过推动、激励系统结点(功能区、
产业、制度、技术、管理等)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合作,形成更多更强的创
新源,并进而结网组成强大的区域创新源,带动整个区域乃至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
和竞争实力的提升。区域经济联动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如何形成完善创新的机制,顺
应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以确保各种机制服务于区域经
济联动系统,努力使区域经济联动系统的结构达到最优化组合、机制达到最优化运
行、功能达到最优化发挥。构建与时俱进的完善创新机制,就是要求在各项机制中
落实创新机制,把机SJJ仓,l新落实到各项工作的流程中去,通过调研反馈、分析研究
形成更为优化的机制,促进各项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就是要求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通过专题调研、情况汇总、测度评价、分析研究等环节,研
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揭示规律性,探寻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形成新的制
度内容、机制内容,不断补充、改进和完善机制,最终达到对原有机制进行补充、
完善或修改的目的。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56.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区构建和
发展不断升温、势头旺盛,并呈现出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化、从经济区内
循环向外循环突破、从经济区形成初期的有限行政职能到自主经济功能转变的发展
态势。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面对区域经济整合趋势愈益加深、两岸四地经贸
关系日益密切的新形势,着眼于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在不断丰
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于2004年初提出的。这一发展战略经过五年
来的实施实践,已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
定位不断明晰,发展效应持续显现。站在这一新的发展起点上,如何更好地推动海
西区内的一体发展,构建分工合理、布局得当、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的区域经济联
动发展格局,对进一步凸显海西战略定位,构建我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具有重要
意义。
第一节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形成发展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
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
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范围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四省共20个城市,包括福
建全省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九市,浙南的
温州、衢州、丽水三市,赣东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四市,粤东的汕头、潮州、
梅州、揭阳四市,福建在海西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重要作用。海西是长三角和珠
三角连接的纽带,是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海峡西岸经济区行政区域面积
27.1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行政区划面积的2.8%;2008年年末常住人口8613万人,
相当于全国的6.5%;人口密度为317人/平方公里,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30倍;
生产总值规模1.89万亿元,相当于全国的6.3%。
一、海西区域联动的动力来源
海西区域地理位置相连、自然环境相似、多元文化相融,是一个内在潜质相对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独立、完整统一,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海西区域联动发展是缩小
海峡两岸发展差距,密切两岸经济社会关系的重要前提;是填平沿海经济洼地,实
现我国沿海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沿海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其动力来源既有自身发展和现实可能的内在驱动,
也有政策环境和区域竞争的外在推动。
1.自身加快发展的需求拉动
一是海西经济整体实力较弱。2008年,海西经济总量仅相当于全国的6.3%,人
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海西主体福建与东部省市相比差距较大。2008年,
福建GDP总量为10823.II亿元,仅相当于东部地区11省市n1平均水平的62.3%,所
占比重为5.7%;福建人均GDP为30123元,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6
年的5648元扩大到2008年的6596元;福建GDP总量和人均GDP均居东部地区第9
位。不仅如此,在海西20城市中有不少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仅原中央苏区、
原国定贫困县等经济欠发达县达到50多个,这些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区位、政策
等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经济发展量小质低、基础设施薄弱老化、社会事业普遍滞
后、城镇化进程缓慢等困难和问题,仍需要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来支撑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
二是“行政区边缘经济’’特征明显。所谓的“行政区边缘经济",是指由于行政
区划、政府职能和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和“边缘效应’’的影响,在
行政区交界地带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具有分割性和边缘性的区域经济。区域划分的
准则一般是行政管理区域与自然单元吻合,而界线常常是较为偏远的山地分水岭或
河流,从而使其往往处于各省区经济发展的边缘,要素流动的制度成本较大.就海
西所涉及的四省而言,福建比较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福、厦、泉等东部沿海区域,
广东主要集中在珠江流域,浙江主要集中在浙北长江流域,江西则主要集中在以南
昌为中心的中部区域;而跨省毗邻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落后(见表7-1)。2008年,在
福建省毗邻的浙江三市、广东四市、江西四市的GDP分别占本省的16.3%、13%和
33.2%;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本省的7.3%、3.5%和27.5%;人均GDP分别相当于本省
平均水平的66.7%、40%和73.7%,11个市中有8个市人均GDP低于海西平均水平,
特别是江西上饶和赣州的人均GDP水平仅有1万元左右。究其原因,除边缘内陆区
【l】东部地区ll省市是按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
广东和海南.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位条件、交通不便等地理上的客观因素外,还有受行政区划限制,“边缘"城市政府
之间缺乏合作意向的主观因素。
表7-1海西区跨省与福建毗邻11个市经济实力
GDP 人均GDP 地方财政收入
省、市
(亿元) (元) (亿元)
海西区加市18887.36 22∞0 1249.69
温州市2424.29 30496 180.15
衙州市580.05 26076 34.39
浙江省
丽水市505.68 22053 36.15
3市合计35lO.02 28154 250.69
汕头市974.78 19384 51.22
梅州市477.88 11604 27.1l
广东省潮州市442.76 17317 16.02
揭阳市725.03 12679 22.37
4市合计2620.45 15041 116.72
鹰潭市256.62 23222 16.34
赣州市834.85 10017 55.47
江西省抚州市434.05 11233 26.00
上饶市628.34 9718 36.65
4市合计2153.86 10895 134.46
注。本表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9》、‘浙江统计年鉴2009)、‘广东统计年鉴2009}、‘江西统计年鉴
2009》加工整理
因此,要改变“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壮大海西整
体经济实力,就必须打破地理上和行政上的种种限制,加强省际问合作,实现连片
一体联动发展,否则将面临被东部地区“边缘化”、“稀释化"危险。
2.联动现实可能的供给带动
海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已具备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一是经济发展梯度特征明显。
海西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大体呈现为三个梯队(如图7-1所示,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
地区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沿海地区包括温州、宁德、福州、莆田、泉州、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厦门、漳州、潮州、汕头、揭阳10市,2008年人均GDP为27267元;中部地区包
括丽水、南平、三明、龙岩、梅州5市,2008年人均GDP为19620元;西部内陆地
区包括衢州、上饶、鹰潭、抚州、赣州5市,2008年人均GDP为12286元,东、中、
西部三个梯队人均GDP依次相差7647元和7334元,差距相对均衡。经济发展集聚
效应初步显现,经济发达地区相对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和铁路、国道等交通主干道
地区。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温州、福州、泉州、厦门4个经济实力相对较
强的区域增长中心,2008年这4市经济总量占海西的47.5%,人均GDP达到36283
元,是海西平均水平的1.64倍,已成为海西区域经济联动的枢纽和龙头。
图7-1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状况示意图
Chart 7-l Economic condition of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ks
二是海陆空交通动脉架构初步成型。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
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不断推进和完善,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
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已初具规模。截至2008年底,海西主体福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建省公路通车里程达886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767公里,高速公路建
成主干网,通达所有设区市,以福州、厦门港为起点通向江西等内陆省份的两条主
通道贯通,贯穿福建沿海南北,连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国家高速公路网沈
(阳)海(口)线福建段已全线建成,连接福建东南沿海与江西等内陆省份的国家
高速公路网福(州)银(川)线福建段全线贯通,贯穿北京、江苏、江西等省市的
(北)京台(北)高速公路福建段正在加紧施工建设。铁路干线增加到五条,运营
正线里程达1618公里,温福、福厦、厦深、龙厦、向莆铁路已建成或正在加快建设,
可连接海西区域内9个港口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从铁路末梢成为
可以向外辐射的枢纽。民用航空初步形成以福州、厦门2个国际机场为枢纽,武夷
山、晋江、连城3个国内机场为辅翼,干支结合的空港布局,已开辟国内外航线118
条;空港密度达到4个/10万平方公里,高于全国1.67的平均水平。沿海港口已形
成集约化、规模化的态势,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47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100个,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71亿吨;福建沿海港口已开辟107条国际
航线,被确定为全国5大沿海港口群之一,并纳入国家港口群的发展体系。
三是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互补性强。海西区域既拥有沿海城市经济中心与出海口,
又拥有相应的山区腹地,具有异质地区经济要素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较强的互补性,
经济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产业区域协同、彼此利益关联的条件已完全具备。目前,
沿海地区面临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部分产业急需向外转移;而
内陆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剩余容量相对宽松。通过山海协作,福建与周边地
区之间、福建沿海与山区之间已架起经济合作的桥梁,目前福建省已有8个沿海开
发区与13个山区开发区、山海协作示范园区开展合作,推动沿海产业向内陆开发区
梯度转移,促进开发区突破行政区划互动合作,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一些城
市之间开展产业优势互补。比如,江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在旅游方面与南平
市携手合作,借鉴武夷山在创造国际旅游品牌方面的经验,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浙江省衢州市的装备制造业较为发达,该市一些汽车零配件企业已经成为厦门金龙
客车和福建东南汽车的合作伙伴,为它们提供相关配套,并在关联产业上寻求更深
入的合作。
四是区域合作联盟已有一定基础。依托以厦门市为龙头的闽粤赣十三市经济协
作区、以福州市为中心的闽浙赣皖十四市经济协作区等跨省区域协作组织,积极加
快海西区域协作,就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加强沟通,达成共识,签订协议,构筑了公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路、铁路四小时经济圈,推出百条精品线路,完善了无障碍旅游,强化协作区内森
林资源保护、水流域治理及有关环保协防工作,积极搭建展会平台,推动企业更大
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合作,推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旅游、科教文卫和资
源环境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升协作区在拓展区域合作和海西效应的载体功能。尤
其是2009年9月7日,世博会福建专题论坛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海西20城
市(简称C20)市长或代表举行圆桌会议,签署了倡议书,发布了六大倡议,决定
构建C20战略合作联盟,并期待C20最终同城化。圆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海西20
城市共同吹响了海西区域合作联动的号角。
3.支持海西发展的政策推动
海西战略实践以来,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充分肯定、周边地区的主动融入、海内
外的积极呼应和专家学者的热切呼吁,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了方方面面的认同和
支持,形成了全方位的共识,为海西经济联动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自2005年以
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先后写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
规划纲要。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
若干意见》,使海西发展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
战略,标志着海西建设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国
家部委和央属企业从大局着眼、从政策着手、从项目着力,全力支持和推动海峡西
岸经济区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海西发展的政策环境。截至2009年底,已先后有60
多家中央、国家部委和央属企事业单位与福建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合
作协议、会议纪要或专门出台政策意见文件,从规划布局、项目建设、口岸通关、
金融服务等方面支持和促进海西发展。周边省市响应融入,主动在产业、交通、市
场、口岸、制度性安排等方面与福建开展紧密协作,如广东省将“支持粤东北地区
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江西省提出“对接长珠闽、连接港
澳台、融入全球化’’战略,浙江温州市成立“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办公室"等。专
家学者跟进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海西区域合作,加快海西一体发展的意见建
议,为海西经济联动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形成了舆论导向。台港澳侨投资企业和
省外企业、外资企业加紧抢滩海西。高层次、跨区域、全方位支持海西建设的合力
加快集聚和释放。与此同时,福建省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来支撑这
一战略思路,正式出台并修编《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不断创新推出
了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等十大举措,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基地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等十大支撑体系,提出并实施项目、品牌、创新、服务四个带动。这一系列政策举
措为海西经济联动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
4.区域竞相发展的竞争促动
当前,在国家新一轮区域经济竞相发展中,海西既面临良好机遇,又面对着更
趋激烈的竞争和持续加大的压力。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支持区域发展
的意见和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不仅仅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前后还包括广西北部
湾、广东横琴岛、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等十多个区域,并逐步向全国重
点区域特别是沿海一线覆盖延伸。且各大经济区都在实施新区再造的大发展战略,
如长三角正加快拓展浦东新区、环渤海正积极建设滨海新区、珠三角正着力开发横
琴新区,有新布局、新举措、新运作,力求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新一轮市
场分工和产业布局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据统计,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这
三大城市密集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60%以上,占全国进出口额的70%以上
n1。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国家的竞争,更是城市群间的竞争,大城市群将成为衡
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可见,坚持发展组团式城市群,
建立城市联动发展战略联盟,将各个城市零散、单一的市场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
市场,促进经济几何式增长,是建立海西新一轮财富增长与聚集战略平台的必然选
择。
二、海西区域联动的发展特征
海西战略自2004年启动实施以来,提升了海峡西岸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
位,拓展了区域合作的空间,聚集了更多的要素资源和发展势能,加快发展的效应
特征持续显现(见表7-2)。
1.海西极化特征逐步显现。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海西区域规模总量持续扩大,
经济增长势能不断积聚,发展势头较为强劲。海西经济总量由2003年的8879亿元
提高到2008年的18887亿元,年平均扩大2002亿元;5年年均增长13.0%,增幅比
全国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成长阶段。人均GDP由2003
年的10931元增加到2008年的22060元,突破3000美元,年平均增加2226元。财
政收入再上新台阶,地方财政收入由2003年的466.7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49.7
【l】张志明.海西20城,携手打造中国经济新一极IN].海峡财经导报,2009.9.10.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亿元,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21.8%。海西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
海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福建主体地位日益凸显。2004年以来,福建紧紧抓住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
发展、支持加快建设海西两大历史机遇,福建在海西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福
建的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五
年(2004-2008年)年均分别增长13.3%、12.4%、22.4%和28.5%,分别高出改革开
放30年年均增速O.5个、1.1个、5.8个和6.4个百分点。这五年成为改革开放以
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福建在海西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
2008年,福建以占海西46%的土地面积和41%的人口,创造出57.3%的经济总量、66.7%
的地方财政收入。福建经济总量占海西的比重从2003年的56.1%,提高到2008年
的57.3%;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比重从2003年的50.8%,提高到2008年的60.2%。
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的比重为52.5%、进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为72.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60.096、实际利用外资所占的比重为70.5%,所占比
重均超过一半。
3.产业结构逐步提升。海西区域产业发展呈现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比重逐
步上升、三产比重较为稳定的态势。海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14.4:46.8:
38.8演进为2008年的10.9:51.2:37.9,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3.5个和
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4.4个百分点,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
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雏形初显。农林牧渔业布局不断调整,
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逐步形成了体现山海田优势的生产结构。
工业主体地位增强,重型化趋势的特征明显,非公有制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
在逐步加快。服务业总量跃升,2008年达到7158.28亿元,是2003年2.08倍,电
信业、软件业、社会服务业等新兴行业迅速兴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产业基础进
一步巩固。
4.三大需求协同拉动。投资规模连上台阶,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对外贸易持续
拓展。2004年,海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每年上1000亿元台
阶,2007年跨过6000亿元跃上7000亿元,2008年上8000亿元,达8801.92亿元,
2004-2008年年均增长24.2%,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活力明显增强。消费
品零售总额由2004年的3888.39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7290.02亿元,年均增长
16.4%,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行及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和医疗保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健消费比重不断上升。尽管海西外向型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和实际
利用外资增幅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发展。2008年海西区域完成出口总额812.26
亿美元,增长14.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0.42亿美元,增长24.5%,增速分别
比上年回落6.2个和2.9个百分点n1。
表7-2海西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一览表
Tab l e 7-2 Comparison of Major Economic Indicator of Economic Zone on the
‘腑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指标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总量(亿元) 10278 11747 13475 16136 18887
GDP
增长(%) 12.7 12.3 13.6 15.2 12.6
人均GDP 兀12728 14438 16533 18948 22060
地方总量(亿元) 521.54 661.96 816.21 1046.20 1249.70
财政收入增长(%) 12.3 27.5 23.O 28.2 19.4
一产(%) 14.O 13.O 11.9 11.3 10.9
三次产业
二产(%) 47.4 48.4 49.6 50.4 51.2
比重
三产(%) 38.6 38.6 38.5 38.3 37.9
全社会固定总量(亿元) 3635.76 4402.74 5556.03 7275.49 8801.92
资产投资增长(%) 22.1 18.4 26.1 31.O 21.O
社会消费品总量(亿元) 3888.39 4453.81 5124.82 6038.67 7290.02
零售额增长(%) 14.2 14.5 15.1 17.8 20.7
总量(亿美元) 387.26 477.74 585.61 708.的812.26
出口额
增长饯) 40.3 23.4 22.6 20.9 14.7
实际利用总量(亿美元) 34.82 41.82 50.64 64.52 80.42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6.8 20.1 21.1 27.4 24.6
注:本表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9}、‘浙江统计年鉴2009}、‘广东统计年鉴2009》、‘江西统计年
鉴2009}加工整理。
【l】杨洪春,康梅华,曾晖.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发展比较研究.福建统计分析报告,2009(27).
-16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测度分析
对海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进行量化评价,是信息反馈的主要内容和有效形式。
通过量化测度,能客观反映海西区域联动的基本状况和实际效能,及时发现和反馈
在联动发展中的问题和差距所在,便于有效控制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行为偏差,完
善联动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推动海西经济联动的科学发展。‘
一、海西区域联动发展的现状测度
按照第五章已确定的“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一,对2008年福建省和海西区域
经济联动发展进行量化评价(见表7-3)。
表7-3 2008年福建省与海西区经济联动测度情况
Table 7-3 Measure of the linkage between Fujian and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实际值实现程度
指标名称单位
福建海西福建海西
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77.44 70.64
一、整合度% 75.00 65.38
1、要素集聚% 68.43 57.06
就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57.7 56.08 96.17 93.46
六专以目熨育程度人口比例(6岁必% 5.86 5.75 58.60 57.50
万人科技活动人员人36.47 25.87 72.94 51.74
R&D经费占GDP比重% 0.94 O.85 37.60 34.OO
万人专利授权数件2.2 2.36 44.00 47.20
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国比值1.13 0.78 75.33 52.00
人均人民币贷款余额与全国比值1.17 0.8l 78.00 54.00
2、设施覆盖% 75.36 64.33
高速公路网密度公骂仍平方公里142.5 142.60 57.00 57.04
铁路网密度公萝刃平泄130.48 126.40 65.24 63.20
千万人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数个42.5 36.00 70.83 60.OO
单位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亿元7 6.60 46.67 44.00
电话普及率% 106.1 83.50 100.00 92.78
互联网普及率% 34.6 18.50 69.20 37.00
3、产业带动% 77.02 71.91
大中型企业数占规模以E工业企业数比重% 10.6 9.50 70.67 63.33
中心城市经济区位商% 1-3 1.5l 86.67 100.67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39.3 37.90 78.60 75.80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 68.9 52.10 81.06 61.29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区域间产业关联度■ 7.1 5.50 71.00 55.00
4、政府推动I 80.25 67.50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_ 7.7 6.60 77.00 66.OO
万人律师数人1.08 1.08* 54.00 54.OO
政府问合作平台机制构建分90 80.00 90.00 80.00
区域规划制订分100 75.00 100.00 75.OO
二、发展度■ 75.14 67.33
1、经济发展% 68.1l 55.62
人均GDP 一
兀 30123 22060 60.25 44.12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兀 12067 10667 60.34 53.34
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兀 10622 8464 70.81 56.43
经济密度(GDP/区域面积) 万忌呷燃873 695.00 58.20 46.33
经济增长率% 13 12.60 100.00 100.00
外贸依存度% 54.4 43.20 90.67 72.00
实际利用外资占GDP比重■ 3.6 2.90 72.OO 58.OO
2、社会进步% 78.87 76.28
恩格尔系数% 43.5 43.80 91.95 91.32
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 3.86 3.50 100.00 100.00
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156 126.00 62.40 50.40
万人医生数人14 13.28 56.OO 53.12
社会保障覆盖率% 58.2 58.2木64.67 64.67
社会安全指数% 98.19 98.19,I 98.19 98.19
3、文化建设% 69.58 63.75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2.3 2.10 76.67 70.00
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 lO 9.20 62.50 57.50
4、生态文明% 96.45 92.00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8.86 39.60 97.15 99.0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3 88.00 93.00 .88.OO
环境质量指数% 99.2 89.OO 99.20 89.00
兰、协调度% 92.34 90.24
1、区域协调% 100.00 97.28
地瞬绎济枯羼姜异藜斯f后『占l括棕、% 44.67 52.88 100.00 94.55
基尼系数0.362 0.362* 100.00 100.00
2、城乡协调% 84.69 83.20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反向指标) % 2.9 2.89 86.2l 86.44
城镇化水平% 49.9 47.97 83.17 79.95
四、持续度% 74.68 74.19
1、资源持续% 53.06 55.OO
人均耕地与全国比值0.4l O.43 34.17 35.83
人均能源拥有量与全国比值O.3 0.35 25.00 29.17
人均水资源与全国比值1.39 1.46 100.00 100.00
万元GDP综合能耗(反向指标) 吨团雠影万元0.845 0.88 99.4l 95.56
2、环境持续% 96。30 93.39
森林覆盖率% 63.1l 62.68 100.00 100.00
工业“三废”处理率% 89.5 84.60‘ 89.50 84.60
注t本表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9)、‘浙江统计年鉴2009)、‘广东统计年鉴2009)、‘江西统计年鉴
2009》加工整理,木表示以福建省数据替代.
.16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测算结果显示,2008年海西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为70.64%,其中整合度、
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实现程度分别为65.38%、67.33%、90.24%、74.1%。作为
海西区域主体的福建省区域经济联动测度综合指数为77.44%,其中整合度、发展度、
协调度、持续度实现程度分别为75.00%、75.14%、92.34%、74.68%。区域之间整合
度、发展度偏低是影响海西区域和福建省经济联动测度不高的主要方面。
1.区域整合力度加大,但总体能力偏弱
海西战略实施以来,海西主体福建与毗邻省周边各市着力从资源配置、基础设
施、产业合作、政府推动等方面加快推进海西建设,跨省区域合作态势良好,区域
联动效应显现。一方面,周边地区积极来闽投资兴业。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仅
宁波,温州、汕头等周边城市有10多万人在福建投资兴业,投资项目达2100项、
788亿元,涉及化工、机械、纺织、医药、物流、旅游、农业产品等20多个行业。
另一方面,闽商积极赴周边地区投资设厂。如闽商赴赣持续升温,两省经济合作项
目、合作金额占据江西与各省市经济合作的前三位。仅2007年江西引进福建客商单
体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33个,总投资112.98亿元,实际投资98.84亿元,
增长64.9%,占各省市在江西实际投资总额的11.9%,目前在江西注册的福建企业超
过1500多家。同时,各地加强基础设施对接和劳务合作。如粤东4市加快构筑-d,
时经济圈,加快推进汕揭、潮揭、汕普高速公路、厦深高速铁路广东段等项目建设;
赣州、龙岩两市开工建设赣龙铁路复线;龙岩市通往广东的县道及农村公路有20
条,其中近年新建或重修占了近一半;江西有约70万人在闽就业,居福建外来劳动
力之首叫。“
但区域整合力度仍然偏弱。2008年,海西区域整合实现程度仅65.38%,低于海
西区域联动测度综合指数5.26个百分点,表明跨省区域之间的整合尤为薄弱,已成
为海西区域联动的最大影响因素,突出表现在:一是要素集聚能力薄弱。2008年海
西要素集聚实现程度仅57.06%,比福建省各市之间的要素集聚实现程度低11.37个
百分点,主要是受人力资源质量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低、人均资本拥有量低的影
响。2008年,海西区域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仅为5.75%、万人科技活动人员
不到26人、万人专利授权数2.36件、人均R&D经费占GDP比重仅0.85%、人均固
定资产投资1.01万元、人均人民币贷款1.85万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程
度在50%左右,其中R&D经费投入比重实现程度仅完成1/3。二是设施覆盖范围较窄。
【l】农工党福建省委员会课题组.推动跨省区域合作.调研文稿,2009(11).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2008年海西设施覆盖实现程度仅64.33%,比福建省各市之间的设施覆盖实现程度低
11.0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交通路网密度低、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小、互联网普及率
低的影响。2008年,海西高速公路网密度和铁路网密度分别为142.6和126.4公里
/万平方公里;亿元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仅6.6亿元,互联网普及率为18.5%,均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程度尚未过半。三是产业带动关联不强。2008年海西产业带
动实现程度71.91%,比福建省各市之间的设施覆盖实现程度低5.11个百分点,主
要是受企业规模小、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低、区域产业关联度不强的影响。2008年,
海西大中型工业企业数为2296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比重为9.5%;非农产业就业
比重为52.1%,刚过半;区域产业关联度完成目标值仅55%。四是政府推动领域有限。
2008年海西区域政府推动实现程度67.5%,比福建省各市之间的政府推动实现程度
低12.75个百分点,主要是受财政投入实力偏弱、依法行政状况欠佳、区域统一规
划政策实施滞后的影响。2008年,海西地方财政收入占GDP为6.6%,万人律师数仅
为1人,实现程度较低。目前,海西区域发展规划和统一的区域政策尚未制定出台,
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2.区域发展步伐加快,但总体实力不强
海西战略实施五年来,海西区域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势头较为强劲,已成
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5年海西GDP年均增长13%,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
高2.2个百分点,2008年经济总量达到18887亿元,人均GDP达到22061元,突破
3000美元。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8年海西社会进步实现程度为76.28%,城乡居
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安定稳定,就业、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明显改善。
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社会安全指数等目标实现程度达到90%以上。
生态文明扎实推进,2008年海西生态文明实现程度达9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
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及环境质量指数等项指标位居各区域前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稳
步推进。
但区域发展总体实力不强。2008年,海西区域发展度仅67.33%,低于福建发展
度7.81个百分点,表明福建周边区域的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影响海西区域发展度的
主要因素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实力不强。2008年海西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仅55.62%,
比福建省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低12.49个百分点,主要是受经济繁荣程度低、单位面
积产出率低和引资能力弱的影响。2008年,海西人均GDP不到福建的3/4,仅完成
目标值的44.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67元,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8464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元,实现程度分别为53.34%、56.43%:经济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95万元,实现程度
为46.33%;经济外向度相差悬殊,海西区域外贸依存度为43.2%,外贸依存度低于
20%的市有10个,占了一半,其中外贸依存度低于10%的市有5个,外贸依存度最
高的是厦门市达到202%,最低的是抚州市仅为4.9%。二是教育医疗保障能力不足。
2008年,海西万人大学生数126人,万人医生数仅13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实现程度刚过半;社会保障覆盖率仅58.2%,主要是受社会保障支出偏低和农村基
本保障滞后的影响,海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占GDP比重不到3%,而中等收入的发展
中国家在80年代就达到10%左右,差距悬殊。三是文化建设明显滞后。2008年海西
文化建设实现程度仅63.75%,比福建省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低5.83个百分点,主要
是受文化建设投入和居民消费偏低的影响。2008年,海西文体与传媒支出占财政支
出的比重仅2.1%,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为9.2%,明显滞后,尤其
是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
3.区域发展协调性好,但协调水平层次较低
总体看,海西区域发展相对比较协调,2008年海西区域发展协调度达90.24%,
其中福建发展协调度达到92.34%,主要得益于区域经济协作的积极推动和统筹城乡
发展的务实推进。一方面,作为海西主体的福建是最早实施经济协作的省份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念好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90年代提出“沿海、
山区一盘棋”以及“南北拓展,中部开花,连片开发,山海协作,共同发展"、21
世纪初提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2004年提出构建“互利共赢协作支撑体系’’等
一系列战略部署,推动了山海联动、协调发展。从省内协作看,早在1986年和1994
年就分别成立了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和闽西南五市经济协作区,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
联合开发资源、实施企业资产重组,联办旅游事业等大中型项目方面,推动区域的
协调发展。从省际协作看,90年代中期就建立了闽粤赣十三市经济合作区、闽浙赣
皖皖福州经济协作区、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就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
旅游、基础设施、流域治理、环保协防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联合协作,签署共同意
见,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2008年,海西区域协调实现程度达到97.28%,
20城市经济增长除温州外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闽赣边界的内陆地区经济增速
快于沿海地区,2008年,龙岩增长14.5%、三明增长14.2%、南平增长14.1%、鹰潭
增长14.2%、抚州增长14.2%、上饶增长13.5%、赣州增长13.2%,均高于海西经济
增长12.6%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农村的各项富民政策,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
乡居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2008年,海西城乡协调实现程度达到83.20%,城乡人均
收入分别为16171元和5591元,收入比为2.89。
但海西协调水平层次较低,突出表现在:一是人均GDP偏低。2008年海西人均
GDP为2206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8元,尤其是在海西20城市中低于海西平均
水平的有12个市,占了六成,其中有8个市人均GDP在1-2万元之间,有1个市低
于1万元。二是城镇化水平偏低。2008年海西城镇化水平为47.97%,低于海西平均
水平的有14个市,占了70%,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厦门(81.2%)与最低的上饶(32%)
相差49.2个百分点。
4.区域发展趋向持续,但资源制约较为明显
总体看,海西区域发展趋向持续,2008年海西区域发展持续度达74.19%,尤其
是环境持续实现程度达到93.39%,主要得益于可持续生态支撑体系的构建。作为海
西主体的福建,多年来致力生态省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入与自
然和谐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将环境保护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
把构建可持续生态支撑体系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十大支撑体系之一,努力实
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和谐。2008年福建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
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77%,均完成节能减排的预期目
标。森林覆盖率继续名列全国第一,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名列全国前茅。
但资源制约较为明显。海西区域是一个山地面积大、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除
了水资源和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外,耕地稀少,能源短缺。2008年海西区域资源持续
实现程度仅为55%,人均耕地面积仅0.57亩,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3%;人均能
源拥有量0.62吨,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5%,这也是影响海西区域单位面积产出
率不高的因素之一。因此,推动海西经济联动,加快区域资源整合,合理布局区域
生产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尤显重要。
总体看,2008年海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刚刚步入中级阶段,海西主体与周边区
域的联动比较滞后。目前,海西区域经济联动推动主体更多表现为政府层面,联动
方式更多体现在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而企业和民间中介组织的跟
进仍较滞后,推动力和影响力仍十分有限;从博弈关系看,区域整合程度偏弱。海
西区域20城市之间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对接等方面有合作,但要素集聚十
分有限,设施覆盖范围不广,在招商引资、项目布局、要素集聚等方面更多体现为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竞争,尤其是在实际运作和具体操作过程中,争项目、争资金的现象依然存在,按
主体功能区发展的意识不强,整个区域互利互惠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区域之
间的竞争大于合作;从发展水平看,总体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不及全国
平均水平、长三角的一半,约为珠三角的1/3,经济外向度相差悬殊,经济发展呈
明显的“洼地”特征;从发展协调性看,处于低水平协调发展阶段,区域发展持续
能力受资源约束较大。
二、海西区域低度联动的原因剖析
海西区域联动测度结果表明,海西区域联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促进了该区
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在区域经济联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阻碍了区
域联动的进程,制约海西区域向更高层面发展。
1.增长极带动作用趋弱
区域增长极是一个区域中优先发展起来的城市或者产业,就海西而言,区域增
长极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厦门和温州4市。福州是福建省会中心城市,厦门是
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泉州和温州是福建省和浙江省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地区,4
个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在海西区域发展中举足轻重。2008年这4市
GDP总量占海西的47.5%,人均GDP达到36283元,是海西平均水平的1.64倍。
从图7—2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福州、泉州、厦门和温州4市的经济发展速
度有所放缓,而在增长极周边、经济水平处于第二、三梯队的莆田、衢州、丽水、
鹰潭、上饶等城市经济增长最快。这一方面表明了这几个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已经显
现,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几个增长极的带动
作用不强,这其间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客观现实,更是自身发展实力不强的根
本原因。
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看,福州、泉州、厦门和温州这4市首当其冲。这4市经
济外向度高,影响较大,而内陆地区影响相对较小,从而带来了区域增长格局的变
化。2008年福州、泉州、厦门和温州这4市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41.3%、130.9%、
26.9%和34.1%,GDP分别增长13%、11.1%、14.1%和8.5%j与上年比,分别回落了
2.1、5.5、1.8和5.8个百分点。
从经济发展实力看,福州、泉州、厦门和温州这4市远远落后于我国东部地区
其他城市。在2008年全国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总量排位中,福州和厦
。—。。。●●●--??_’’——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门分别列21位和25位,福州经济总量仅相当于同为省会城市广州的27.8%、杭州
的32.6%,厦门经济总量仅为同是经济特区深圳的20%。这4市之间的人均GDP水平
也呈现出极不协调的现象,2008年福州、泉州、温州人均GDP仅为厦门的一半多。
由此看来,海西处于“多中心",同时也是“低中心"的发展阶段,这些区域中心经
济实力的不足导致了对海西区域辐射范围有限,从而对海西区域联动发展造成一定
的制约。
图7.2海西区各城市2008年人均GDP与2000年比的增长率
Chart 7-2 The Growth Rate of GDP per capita that compare 2008 to 2000 among
each city in Economic Zone Oll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福州厦门莆田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宁蕾温州筒州丽水赣州抚州鹰潭上饶汕头潮州梅州揭阳匝亟巫亟匦亟圈
注。本图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9)、‘浙江统计年鉴2009)、‘广东统计年鉴2009'、‘江西统计年
鉴2009}加工整理.
2.各城市经济梯度差距较大
梯度推移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在空间上的传递是有层次的,处于高层次地区的
溢出只能被邻近层次的地区所接受,如果两个层次之间的经济梯度跨度太大,就会
抵减高层次地区对低层次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n1。在此采用人均GDP来分析海西各
城市之间经济梯度的差异。
【l】吴秋明,邱栋.福建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及政策建议.华东经济管理[J】,200800):19-22.
O
O
0
O
O
O
0
O
_季耋
蚕主
藿耄
|耄
m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7-3 海西区各城市人均GDP水平比较(2000-2008年)
Chart 7-3 Comparison ofGDP per capita among each city in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of the Taiwan Straits(2000-2008)
/ //
///.——么∥
一三要≥垂垂纥《蔷善手要言主丕璺乎矿。.一《曩
匿謦一一嚣繁=一_一:一三圣寥搿篇秽孵要搿≥”⋯一’
群—嘉菘垂“。囊4
2000 2001 2∞2 200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
注。本图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9)、‘浙江统计年鉴2009’、‘广东统计年鉴2009>、
‘江西统计年鉴2009>加工整理. .
从图7-3可以清晰地看出,海西20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扩大,梯度趋向分
明,但分布是不均匀。按人均GDP由高到低排序,2008年海西相邻两个城市之间差
距的平均值E1为2786(元),标准差S1却达到11652(元),这表明海西各个梯队
之间差距较大,各城市之间的差距不均匀。海西20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为分明
的4个梯队。第一梯队:人均GDP突破6万元,仅厦门1市,人均GDP达62651元,
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第二梯队:人均GDP在3.0-3.5万元之间,依次是泉州、福
州和温州3市;第三梯队:人均GDP在1.7—2.6万元之间,依次是三明、龙岩、衢
州、鹰潭、丽水、莆田、漳州、汕头、南平、宁德、潮州11市;第四梯队:人均
GDP在1万元左右,依次是揭阳、梅州、抚州、赣州、上饶5市。仅海西东部沿海
地区就形成了三个明显的经济梯度,且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的差距达到近l倍。正
因经济梯度差距的悬殊,使得各梯度的带动作用有限,辐射范围受到限制。
3.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I蓬







7
6
5
4
3
2
l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产业带动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一是大型企业带动力十分有限。大型企业通过
产业链关联配套方式,能有效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快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但海西
工业企业规模偏小的问题十分突出。2008年落地海西区域的大型工业企业数不到
130家,其中落地福建的大型工业企业数只有95家,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O.6%,
占全国的3%,约相当于山东、广东、江苏的1/5、浙江的1/3,且相当一部分大型
企业本身就属于上下游产品的中间配套企业j即使是福建最大企业戴尔,也是在全
球实现配套,产品供往省外或国外。一些台商投资的大型企业配套也仅局限于自身
引进的少数几家企业,难以带动福建众多的中小企业形成长期配套、中间加工、出
口组装。二是三大主导产业贡献弱化。海西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
导产业,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存在结构趋同和产业重构现象,竞争实力受到影
响,发展也比较缓慢。2008年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460.93亿元,增长
1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5.3%,比2006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三是产业
聚集关联效应不强。尽管近几年来福建形成近80个大小不等的产业集群,但除显示
器产业链、制鞋产业链以及汽车产业链关联度较强外,其他产业链影响力还较小。
即使在福州和厦门布点和初具规模的显示器产业集群,产业的关联度和产品的价值
链也是零散和低端的,各种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难以在省内形成集群效应和配套
效应。目前福建最有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还达不到江苏昆山一个县级市
同类产业集群的规模。这些都反映了海西产业带动配套能力较弱,产业整体效益水
平较低,区域块状经济规模不大等问题。
4.区域内部产业相关度不高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与其内在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相辅相成。海西内部各城市
之间的产业分布较为分散,产业关联度不强,不利于增长极技术和资本向周边溢出
和扩散,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集群效应,这已成为海西经济联动度偏低的重要原因
之一。就海西主体福建的工业支柱产业分布看(如表7—4所示),除了东部沿海地区
之间城市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之外,其他城市的支柱产业都没有什么关联,不利于
梯度传递,造成厦门、泉州、福州这样的增长极难以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也无法形
成集群效应,导致区域整体竞争力不高,因此海西产业结构调整或整合势在必行。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7-4福建省九地市前5大支柱产业
地区5大支柱产业
福州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
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厦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
及器材制造业;烟草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莆田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电力、热力的
生产和供应业:橡胶制品业
三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煤炭开采和洗
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泉州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纺织业;其中工艺品及其它
漳州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I食品制造
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南平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
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龙岩烟草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
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宁德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通运
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资料来源:肖庆文.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一体化研究.调研文稿.
海西各地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开发缺乏统筹合力。尽管各地都将旅游业视为
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推动,并认识到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对构建统一旅游大
市场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区域旅游合作本身是一项前期投入大、当期收益不明显的
复杂的长期工程,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竞争意识仍大于合作意识,缺乏统筹规划、
科学安排,有些项目没有进行充分论证,盲目开发建设,出现产品趋同、差异不够、
特色不明,造成游客分流。有些项目的开发不注意研究市场需求,只注重项目本身,
而没有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影响旅游效益的发挥。一些地方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存在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的重复分散,加剧各地客源市场的竞争,
用,影响了海西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5.交通网络建设相对滞后
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项目开发
削弱了旅游景点对客源市场的辐射作
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与距离的远近密切相关,经济的梯度推移和产业的关联
带动都要受到交通的限制,因此交通网络建设就成为影响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
因素之一。尽管近年来,海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交通设施条件有了很大
改善,但与海西区域联动发展的迫切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综合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作为海西主体的福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在全国
综合运输体系中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从表7.5中看出,福建交通运输总体情况不仅
落后于东部其他省市,而且还滞后中部地区,甚至是西部省市的一些省份。2008年,
福建省铁路密度为130.52公里/万平方公里、内河航道密度为261.72公里/万平方
公里、公路密度为7145.73公里/万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密度为142.50公里/
万平方公里,分别列全国31个省(市、区)的16、10、17、16位,且在福建全部
的等级公路中,高速公里和一级公路只占到了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O.7个百分
点,表明海西交通设施整体质量不高,交通网络建设仍显滞后。即便是在建中的设
施建设与东部其他区域相比,仍存在公路车道窄路基偏软、铁路建设标准较低、港
口吞吐量不足、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海西主体区域与周边区域之间、沿海与内
陆之间、城乡之间的交通联动进程相对缓慢,尤其是在省际相邻地区存在有干线少
支线、有骨架无网络的通而不畅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区域联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还不够协调。区域内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海陆
空等一体化交通运输发展在协作互补、综合集成的理念上还比较滞后,综合交通运
输发展在管理体制上缺乏统一指挥、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在运作机制上自成体系、
重复建设和不良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各类运输方式之间、交通行业与其他
部门之间,以及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各个环节整体合力的有效发挥。三是要素
承载能力和资源集聚能力相对不足。海西沿海港口的整体优势发挥不够,规模化、
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港口承载大规模物流业发展的运输体系尚未形成,吸引
集聚周边和内陆腹地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与港口衔接配套的铁路、公路、机场等
集疏运体系还不完善;综合交通网络的空间布局结构还不够合理,通道、枢纽和网
络的整体结构和协调性不强,内河航运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7-5福建和其他省市交通网络状况
Table 7-5 TheTransportation Ne锕oI.k of Fujian and other provinces
单位:公里/万平方公里
省市铁路密度内河航道密度公路密度群高速公路密度
全置83.Ol 127.88 3885.59 62.8l
福建130.52 261.72 7145.73 142.∞
北京694.09 O.oo 12102.10 462.3l
天津694.81 80.44 10963.64 759.09
河北258.57 0.00 7965.00 172.24
辽宁287.50 28.3l 6932.42 188.鹧
上海510.99 3598.58 18585.52 1029.74
江苏161.50 2299.77 13735.87 363.∞
浙江129.60 952.37 10181.93 301.87
山东237.47 66.16 14424.05 280.07
广东120.26 657.98 10175.28 212.39
安徽220.85 428.94 11448.23 192.77
. 江西165.66 352.37 8363.44 142.75
河南242.03 75.85 14409.88 289.蹈
湖北145.75 439.81 10127.20 146.18
湖南137。85 547.40 8788.95 95.约
重庆157.38 514.37 13247.80 142.07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加工整理.
6.市场辐射能力偏弱
区域联动发展与市场辐射能力密切相关。尽管作为海西主体的福建曾经是全国
有特色、有优势、有规模的专业市场集散地区,但随着以浙江为代表的市场大省逐
步增强其市场辐射范围,福建市场的聚集效应开始减弱,市场规模明显萎缩。2008
年,福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有152个,占全国的3.3%,仅相当于浙江的23.8%、
江苏的28.5%、山东的29.2%、广东的45.5%;亿元商品市场成交额为1069.8亿元,
仅占全国的2.0%,单位亿元市场平均成交额为7.04亿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的61.3%,列全国第23位。目前,福建成交额超10亿元以上的市场只有25个,没
有超百亿元的市场,而浙江超10亿元以上的市场就有139个,超百亿元的市场15
个,2008年仅义乌集贸市场交易额就达到492.3亿元,超过福建成交额前十位市场
的总规模。商品市场规模偏小,辐射能力偏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间要素资
‘_
q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源的流动。.
7.人才、科技创新的互动合作欠缺
海西人才培养规模较小,2008年海西每万人拥有在校本专科生126人,低于全
国152人的平均水平;福建每万人拥有在校本专科生156人,略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海西R&D支出占GDP比重多年来持续在1%以下,2008年为0.85%,
福建为0.92%,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财政科技经费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仍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不突出,具有较强研发实力、规模较大
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少,产业集中度不高,弱化了科技创新合作。科技中介机构的支
撑力还很薄弱,国际化高层次科技中介服务人才还十分匮乏,支持中介体系建设的
公共基础设施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和网络化互动的关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市场意
识不强,2008年福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利授权量仅占全省专利授权量的4.2%,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强的问题也十分明显。
8.区域合作组织功能不完善
海西在多年的区域协作实践中,初步建立了一些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政府主
导的区域协作组织,搭建起了跨行政区合作的组织平台,从省内看,主要有闽东北
经济协作区和闽西南五市经济协作区;从省际看,主要有闽粤赣十三市经济协作区、
闽赣浙皖十四市经济协作区、三边协作区、九方经济协作区等四大省际经济协作区
体系。近年来,海西20城市党政部门先后成立相应部门职能的协作网、协作会、合
作联盟等,形成了一些协议和沟通渠道,但这些大都是政府间协作组织,主要依靠
政府行政手段推动,且一些合作内容仍然停留在以行政区划为主导的运作方式上,
缺乏真正有力的统筹协调、联动共建的机制。尤其是海西高层定期会晤、磋商对接
合作机制不完善,一些合作磋商沟通和协调机制基本处于框架协议的层面,具体部
门间的协作机制尚未建立,实效性强的合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大障碍来自
于由行政区划和单一的领导机制产生的行政壁垒以及有待完善的干部考核机制。更
为关键的是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跟进相对滞后,导致现有的区域协作组织发挥作
用相对有限。区域合作联动应是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中介组织纽带作用的
共同推动下不断发展深化的。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联动的主体,社会中
介组织在区域经济联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缺乏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广
泛参与,必然导致各种区域协作组织引导跨行政区合作和协调相关重大事项的力量
相对有限,难以取得实质性的合作成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节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的路径选择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加快推进海西区
域内部的联动发展,打造协调协作、互联互补、集聚集成的新优势,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立体化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当务之急应从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构建带动有方、调控有力、运作有序、整合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的目标模式和具体
路径。
一、遵循一套一体共赢的区域联动原则
区域经济联动形式多样,涉及到不同的联动主体、联动区域、联动领域,面临
的问题和成因很复杂,因此必须符合经济规律,遵循一定原则。n3
1.市场主导原则
市场主导原则指在经济联动中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
性调节作用,由企业依法自主决策生产经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以获
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追求最好效益为动力,在利益驱动和竞争机制作用下,按照
市场规律获取商品和劳务,组织生产经营,参与区域合作。市场作为基础性调节机
制,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引导要素流动的方向和规模,密切要素供
给区域和需求区域的联系,实现区域内同类企业的优胜劣汰,从而促进该区域经济
联动的不断深化,增强区域分工合作的持续性。
2.优势互补原则
优势互补原则指充分调动参与经济联动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
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协作,形成区域内经济资源的优势互补
和特色集成。海西区域地理特征、资源禀赋、人文环境不尽相同,经济发展差距明
显,要促进该地区的经济联动,必须按照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原则,打破行政区划
的壁垒,加强各行政区政府之间的合作,改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环境,促进生
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实现区域之间经济
资源、产业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与特色集成,实
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3.互惠互利原则
【l】邓正琦,李碧宏.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95-198.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互惠互利原则指参与经济联动的各方应权衡利弊、转变观念,相互承认和尊重
彼此利益,相互为对方提供优惠便利,通过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海西区域推
动经济联动,必须充分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重视各方的经济利益,协调好各方
的利益分配关系,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分享”,才能发挥好区域协同效应,获得
“1+1>2刀的效益。如果各方不能从中均获利,则区域经济联动会因为利益的纷争而
解体。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可以改善合作环境、深化合作内容、落实合作措施、提
高合作效益和联动水平,推动参与各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区
域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4.政府调控原则
政府调控原则指政府在区域经济联动中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要为企业创造一
个公平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制度环境,促进生产要
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引导区域分工合作的健康有序。企业作为追求区域利益
最大化的经济主体,面对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市场分割,会出现生产决策缺乏理性
和企业间恶性竞争,必然会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严重雷同、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从而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区域发展的极不协调。因此,政府必须在区域经济
联动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保护合作联动的法律和法规,制定有利
于区域合作联动的政策和规则,改善投资和生产环境,协调企业行为,消除恶性竞
争,打破区域壁垒,为区域经济联动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二、选择一种带动有方的区域联动发展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区域联动发展呈现出多种模式:有点状联动模式,如以
西安为中心的关中都市圈,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都市圈;有圈状联动模式,如京津
翼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南贵昆经济区等;有带状联动模式,如
成渝城市带,长江流域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等;有梯状联动模式,如福建山海
协作,东中西区域联动等。在这些联动模式的区域中,都是跨行政区域的,且大多
是跨省际行政区域的,因此其联动发展也就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海西区域由20城市组成,涉及四个省份,是典型的跨行政区域经济区,如何把
这个经济区真正打造成一个高度联动、一体融合的极化区域,需要确定科学的发展
模式和合理的发展路径。由于海西区域目前仍缺乏像北京、上海、深圳那样的超大
型城市,而且跨省区利益协调难度大,单独选择“核心城市带动"模式现实实力不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够,单独选择“多点共进”模式面临群龙无首。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选择“核心带
动+多点共进一的联动模式,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为基础的城市群体系,实现海西一体化发展格局。“核心带动"就是要发挥福州、温
州核心辐射作用,促进海西北翼的发展壮大,推动与长三角的对接;发挥厦门、泉
州龙头示范作用,加强海西南翼产业分工协作和市场融合,推动与珠三角的对接。
“多点共进一就是在核心带动的基础上,从海西整体发展出发,各城市应充分发挥
自身特色优势,高起点进行主体功能定位,减少城市之间的重复建设与内部竞争。
在实施“核心带动+多点共进’’联动模式的过程中,应吸收借鉴国家在区域布局
上实施“四极驱动、点上开花’’的做法,出台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予以推动。
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培育经济增长极和提高区域整体竞
争力,立足于探索区域交流合作和区域管理先进模式,立足于推进省际边界合作和
形成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立足于破解特殊困难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因地制宜、
发挥特色;明确城市、港区、岛屿、园区、景区、苏区等特定区域的功能定位、总
体思路和发展重点,规划建设好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物流中心、总部中心、对台
综合实验区、对台经贸特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际旅游新区、生态
经济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同时,要注重边界城市与
邻域之间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相互融合,逐步从经济关系上
消除“行政边界”概念,实现共同发展。总之,海西20城市,应秉承积极合作、优
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理念,强化海西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建立更加紧密
的合作共赢机制,分享社会分工与合作带来的成果,以较小的机会成本,获取最大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n1。
三、组建一个调控有力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
美国、日本及欧盟国家区域合作联动的历史,以及国内区域合作联动的现状表
明,推进跨行政区经济联动需要建立代表各地区经济利益的各类综合性权威管理机
构,以实现多方面、多层次、深度性的战略合作口3。根据我国国情和区域联动要求,
笔者认为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设置中央政府宏观决策、省市级地方
政府中观管理及政府和非政府协作组织微观操作相结合、相衔接的区域协调管理机
【l】曹玉书.加快发展城市群,打造海西战略高地【N】.福建日报,2009—09—22.
【2】张泰城、厉敏萍.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问关系的协调[J].现代经济探讨,2008(4).
]
。1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构,指导全国范围内跨省域区域联动的发展。n1
1.从宏观层面看,应组建国家跨省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由于当前我国经
济区域化特征明显,跨省经济区内部联动以及经济区与经济区之间的联动形成趋势
需要由中央政府出面,通过构建综合性权威机构~国家跨省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委员
会,形成高效运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分步骤、有重点推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国家
跨省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的
建议并报请中央及立法机构审批:负责制定区域规划,具体执行经立法程序通过的
区域政策与规划;统一管理专门的区域发展基金(可视情况设立),约束有关部门所
掌握区域资源的使用方向;组织实施跨行政区域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研究重大区域发展问题等。就海西区域本身而言,海西跨闽、浙、赣、粤四省,与
台湾隔海相望,是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且该区域集中分布着为中国革命胜利
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央苏区,所涉及的问题复杂多变。就海西区域联动而言,海西区
域内部、海西与相邻经济区域、海西与海东台湾的联动发展及联动过程中出现的各
种问题有必要由国家跨省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出面协调。
2.从中观层面看,应成立海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委员会。参照长三角经济区成
立权威性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形式,发挥福建的主体地位,建议由福建牵头成立由闽
浙粤赣4省20城市组成的海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委员会。委员会的机构为海西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由闽浙粤赣4省常务副省长任组长,20城市市长和相关省
级职能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成成员。海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以各省及市签
订的合作协议为依据,通过合作决策层的互动沟通,为该区域经济联动提供强有力
的组织保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跨省经济联动发展战略、重大举措、重要事项,
合理配置区域资源;确定合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协调解决省际重大问题,签署
有关合作协议;构建城市之间的协商、对话、沟通、交流、合作等平台,加强海西
20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整体布局;积极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从根
本上消除由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地方保护主义,实现一体发展。委员会下设立办
公室和各专门委员会。办公室为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设在福建省,负责日常工作,
主要职责为:开展重大问题决策的调研,制定年度计划,落实相关政策,组织项目
实施,搭建对接平台,沟通合作进展,协调解决问题等。各专门委员会是“复合行
政"的协调机构,由4省发改委、经贸委、农办、交通厅、建设厅、科技厅、人力
【l】邓正琦,李碧宏.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12-216.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保障厅、环保厅、司法厅、人行、旅游局等重要职能部门指派代表组成,主要职责
是:对产业规划、能源开发、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商品流通、金融服
务、生态环保、旅游合作、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专题开展合作,对区域基础设施
共建、区域资源共用、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区域利益共享等问题进行研究落实,促
进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和共同协调发展。
3.从微观层面看,应加强和建立地方政府和非政府区域协作组织。地方政府协
作组织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形式多样,通过紧密协作,共筑经济协作区,形成经
济发展的磁场效应,这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加快崛起的重要推进器。就当前海
西区域现已建立的各种省内、省际经济协作区而言,应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协作组
织整合,扩大协作对象范围。地方政府协作组织应围绕海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委员
会制定的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合作重点,具体组织实施。其主要职责是:充分利用
各种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交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寻求合作解决的
最佳途径:共同清除各种行政壁垒,形成区域统一的行业市场,积极引导企业进行
跨行政区的投资兴业,推动企业之间采取技术转让、产业对接、研发攻关、共建实
体、共拓市场等多种形式的分工合作,避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实现以利益为纽带、
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经济联动。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企业联
谊会、学术研究会、民间协调组织等非政府协作组织,并强化其协调企业和行业、
地区间经济活动及信息咨询、决策参考等功能。如组建和壮大海西经济发展智囊团、
海西区域旅游企业联合会、中小企业联合会、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协调会、发展研
究会等,通过专家把脉、平等协商、利益均沾,发挥好补充和完善政府协调组织的
协调功能,推动海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四、构建一组运作有序的区域联动运行机制
在推进海西区域关联互动、一体发展的进程中,海西区域经济联动主体需要通
过良好的信息沟通和有效的组织协调,综合利用各种区域资源和支撑体系,来消除
区域经济联动的各种阻力,缩小区域经济联动的运行偏差,从而实现区域之间有效
融合,这客观要求建立跨行政区域联动运行机制,形成相互间共有的功能性和制度
性安排。
1.合作协商机制。在各层面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引领下,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
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类机构的积极作用,利用每年“9·8"投洽会、“6·18"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项目对接会等在海西区内举办的大型展会,共同推动建立包括20城市联席会议、市
长论坛、政府各部门、城市问行业协会合作联盟以及与企业家对话会议等多层次、
多领域定期会晤、对口协商机制,就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市场体系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生态保护、联合执法等优先主题开展协商,并根据
先易后难、逐步丰富、务实渐进的原则,推动建立各类合作形式,逐步形成海西20
城市常态化合作协商机制。鉴于海西20城市合作涉及跨行政区、利益协调等问题,
可先建立海西20城市合作专家小组,就20城市的合作原则、目标方向、优先领域、
机制安排、行动计划、标志性项目和共同关切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向海西20城市市
长圆桌会议提交研究报告,以推动海西区内联动合作进程。
2.利益协调机制。区域之间利益分配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联动的稳
定性、实效性和持续性。只有制定一套公平公正、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统筹使用的金
融资源,才能界定和约束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保证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欧盟
通过设立结构基金和聚合基金等金融资源,来协调平衡各成员国利益,保证共同体
区域政策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欧盟一体化发展。为保证海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委员
会行使利益协调权力,应积极借鉴欧盟经验,设立突破了行政地域界限的区域发展
基金,由委员会统揽、统筹、统盘,全面负责区域发展资金的使用、运营和监管,
建立起重大事项利益协调机制,从全局和整体上进行整合,加强合作,使各行政区
在区域联动与协同发展中共同获益。还可建立以产业、资源和地域为特征的各类区
域发展基金,如建立产业发展协调基金,缓解产业同构竞争,防止区内同类产品内
耗;建立项目风险基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研发创新基金,加强创新人才培
养等。同时,要完善财税、投资、金融政策,海西区域跨省边界分布着较多的苏区、
老区和贫困区等不发达地区,要实行差别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苏区、老区、贫困
区等不发达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业发展、旅游业开发及引进人才等方面
的税收优惠,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投资力度;正视生态环境具有公共性
的特点,按照区域经济联动要求,建立良好的环境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
环境的全面改善与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加强对不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实行区域
性的信贷倾斜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信贷投放
力度,积极探索总结各种小额信贷的有效运行方式,促进不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化配
置。
3.制度对接机制。运用立法手段保证区域规划的顺利实施,保持区域政策的有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效实行,保护联动主体的合法权益,这已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如美国的《田
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日本的《:国土开发规划法》,欧盟的《巴黎条约》、《罗
马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等。海西区域的一体发展,需要以制度性合作来推
动功能性合作。要建立健全区域法律法规,从国家层面,应抓紧制定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法、区域规划法等,尽早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基本框架;从地方层面,
应着手研究制定“海西区域规划编制和管理条例一或“海西区域经济一体发展的若
干规定"等地方性法规,以消除政策障碍、行政壁垒和无序竞争,构建起区域协调
一体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同时,加强开放、规范市场环境的制度建设,积极推动
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基础信息互联互通、市场监管信息共认共享、市场监管措施及市
场应急保障处理联动等方面有效机制,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法制环
境。要通过政府进行市场化的制度创新,转变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实行多中心治
理平台下的“复合行政",变地方行政主导下的经济政策为区域内公共政策的运行机
制,才能打破传统体制下的行政式板块格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区域经济
与社会的联动发展。“复合行政",是一种着眼点子尊重现有行政区划、发挥市场资
源配置优势,通过区域内不同行政区、不同层次政府之间的民主协调,扩大非政府
组织参与,而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多中心、
交叠与嵌套和自主治理n,。
4.要素流动机制。要素流动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各区域参与方
能否真正彼此信任、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加快要素流动,要完善统一的市场规则,
规范经济主体行为,健全市场竞争秩序,消除行政区特殊政策和贸易壁垒,充分发
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要建设统一有序的跨区域市场网络,推进专业
市场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商品市场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外贸发展与内贸发展的
紧密结合,建设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共同市场,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
息流的畅通流动;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信息设施,加快建设以福州、厦门、泉州和
温州为中心的要素市场,促进资本、土地、人才、技术、产权等各类专业市场和特
色市场的合理布局;联合周边省区,积极构建“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的区域
产权市场,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地方性资本市场联合,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企业产
权交易,推进公共资源全面进场交易,争取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要完善信
息共享的合作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类机构的积
【l】王健等.“复合行政”—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1】.中国行政管理,2004(4).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极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加强海西区域经济协作与交流,加快构建“海西区域信息
网",积极发挥信息网络延伸作用,建立面向海西区域的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科研
开发、人才培养、劳动用工、商贸流通、旅游合作等信息专网,减少信息壁垒,实
现信息互通;加强海西区域招商合作,联合建立海西招商项目库,开展区域内多方
参与多边收益的大型合作项目建设;加强本地区金融合作,条件成熟时可成立海西
区域金融机构联合体,共享海西区域金融资源,进而形成区域决策联动格局。要加
强人力资源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海西区域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实现
海西区域人才资源共享与人力资源服务贯通,应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海峡西岸经济
区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构建统一共享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立海西区域灵活有效
的人力资源交流合作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为海西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
支持,具体应在建设海西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人才培训教育合作平台、高校毕业生
就业服务平台、项目人才对接服务平台和建立海西区域沿海和内陆互派干部挂职锻
炼制度等方面加强合作。
5.量化评价机制。量化评价能较全面反映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科学性,有助于
及时纠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偏差。要建立起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多元主体
共同参与、依存合作的评价模式,如组建“海西经济发展评价中心",定期对海西区
域的联动发展进行量化评价和预测,并按照统一的评价体系,与其他区域的联动发
展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有助于海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委员会更全面地把握海西联动
发展存在的问题、差距和趋势,更好地进行区域联动合作机制的借鉴和创新,更快
地推动海西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五、推进一些整合有效的区域联动重点领域
加快推进整合有效的区域联动重点领域发展,有助于区域联动体系的形成和区
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从海西区域联动测度评价结果看,海西区域联动进程偏慢,
整合能力偏弱,突出表现在区域增长极带动作用不强、区域内部产业相关度不高、
交通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市场辐射能力偏弱、科技创新互动合作欠缺等主要领域。
因此,必须有的放矢、因症施策,加快形成海西区一体化发展格局。
1.以加快沿海一线建设为撬动点,完善增长极辐射体系。海西经济联动水平的
偏低,与东部沿海一线经济实力偏弱、区域经济梯度差距较大及开发区载体功能不
强等密切相关。因此,要统筹考虑区域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定位,在适应当地环境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特色的基础上,明确差异化的城市功能定位,形成多元化的城
市功能体系。一要整合沿海一线的互补性资源。发展以福厦泉温为核心的整体辐射
带,从而强化增长极辐射的能力和范围。尤其要在充分发挥海西主体福建的省会城
市福州的带头示范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宁德和莆田的发展,从而联合温州,共同发
挥对海西北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要建立第二梯度的次级增长极。从图7.2可
看出,海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差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厦门和最低的上
饶2008年人均GDP相差6.4倍,极值差达到84.5%,且人均GDP排在海西最后6位
的城市均集中在南部地区。因此,要在龙岩、三明等地扶植位于第二梯度的次级增
长极,加快带动海西南部地区发展,形成覆盖全省的增长极辐射网络。三要形成合
理的经济传递梯度。应注重统筹各市之间的发展,努力监控并缩小海西20城市经济
发展的梯度差距,尤其要重点扶持相对落后地区,如老区、苏区的发展,避免陷入
经济发展脱节而导致发展更为缓慢的恶性循环。只有形成合理的经济传递梯度,才
能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带动作用,才能真正从整体上带动海西经济的共同发展。四要
强化开发区载体功能。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区和工业化、城市化、国际
化的重要载体。当前,要重点发展海西环港湾区域的出口加工区和产业集中区或经
济开发区等新增长区域,通过集成化“扩容”、城区化“美容"、梯度化“腾容",
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城市空间的外延拓展与内部空间的结构重组,不断增
强开发区自我联动发展能力n,。
2.以加快综合交通、信息化体系构建为着力点,提升综合通道枢纽功能。从现
实发展中可看出,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就是交通网络密集和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海西经济联动水平的偏低,受区域快速、大运力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信息
化覆盖面偏窄的制约较大,弱化了海西投资环境和竞争力。当前,应加强协调,统
筹兼顾,注重衔接,围绕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加快建设以大型海港、空港为
依托,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普通公路为骨架,支撑功能全面提升,空间
架构合理布局,枢纽能力充分发挥,网络衔接便捷顺畅,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各种
先进手段有机集成,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的海西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之成为海
西区域联动发展的突破口。一要整合港口优势资源。突出连片开发,从港口资源、
资产运作、企业经营等不同层面推进厦门、福州、湄洲湾、汕头、温州等跨港湾资
源的整合,加快海西港口群一体化空间布局的形成,推动建立内陆“无水港’’,积极
【l】徐子青.加快提升海西发展势能.博采众议一省直机关为海西建设献计献策征文选,2007.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吸引中西部企业建立“飞地港",推进海西区域不同关、检区间的区域通关模式,完
善口岸“大通关"机制。突显功能定位,进一步加强港口群内部的分工协作,促进
港口整体协调发展。突破行政界限,加快整合港口与工业园区、保税区资源,协调
理顺港口“一关三检"及口岸等管理的体制机制,推动区港联动。二要建设海西综
合通道。积极完善现代化集疏运网络体系,推进以港口为核心,各类交通运输方式
有效衔接,形成海陆空立体综合通道体系。铁路要强化功能整合与扩能提速,着力
建设福厦、厦深、向莆、京福、昆厦、杭广等大运力快捷铁路运输通道,加快推进
“三纵六横九环"海峡铁路网建设。高速公路按照建设便捷交通走廊的要求,加快
构筑纵深推进、南北拓展的、以“三纵八横"为主骨架的海西高速公路网。民用航
空要积极完善干支结合的空港布局,加快形成以福州、厦门国际机场为干线,武夷
山、晋江、冠豸山及新建、迁建机场为支线的“扇形放射"机场群。重点打造海峡
西岸综合运输枢纽,着力构建不同场站之间的高效便捷通道,推动实现客运。零距
离换乘”和货运“无缝隙衔接"。三要增强物流承载能力。营造交通物流发展的良好
环境,强化项目带动,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区域布局,提升信息化水平,积极构建
交通物流支撑体系、建设交通物流基础和物流信息综合平台、培育交通物流龙头企
业,着力打造东南沿海现代物流中心,推进物流发展与提升经济实力、改善社会环
境的良性互动,不断拓展海西对产业、企业、人才及各种经济和社会要素的聚集效
应。四要统筹城乡路网建设。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作用,完善城乡路网布局,推进城乡路网的提级改造,加快国省干线与国家路网、
农村路网的对接,尤其是省际相邻地区干线与支线的对接,不断扩大交通运输网络
区域和城乡通达覆盖面。
与此同时,要针对海西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积极推动“数
字福建"向“数字海西"延伸,加快发展海西物联网。“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
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
置与互联网等接入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对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
推动效益十分明显。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链价值
要比互联网大30倍。当前,要积极开展项目示范,在交通运输、食品、药品、农业、
仓储、旅游等领域和沿海重点城市进行物联网应用示范,进而向各领域和各城市推
广运用;要拓展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对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要重点推进“商务
领航"工程、“企动力"等本地区三大通信运营商为主的综合性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建设,积极面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百姓生活;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扶
持中小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育与培训,推动电子商务应
用与企业信息化融合综合应用示范,实施一批关乎民生和经济活动的移动电子商务
信息化工程;要完善信息化服务,构建海西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体系,建立海西企
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公共平台,组建咨询服务专家团队,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改造
服务叫。
3.以加快产业合作对接为支撑点,增强城市间产业联系。产业是海西联动、腹
地拓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加强海西区域内部产业的合作对接,推动产业集聚
发展和合理布局,形成产业对接走廊。一要加强现代农业合作,发挥地方特色优势。
充分发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平台作用,发展现代农
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产业集群。如推
动水果、水产(简称“两水")深加工发展。“两水’’既是海西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
资源,又是利用前景广阔的可再生资源,发展海西“两水”深加工具有“两水一人
均占有量多年来居全国前列的独特资源优势和企业成长迅速、技术创新加快的良好
产业基础。当前,应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深化区域合作,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
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打造一个稳定的产业转化基础,形成“增产一转化一再生
产"的良性循环,加快建设成为“两水"深加工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二要加强先进制造业合作,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高优势产业集中度,要认真
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善于深挖具有比较优势和扩散效应的优势产业
潜能,加快建设信息、石化、汽车、船舶、电机、林产加工和工程机械、港口机械、
纺织机械等优势产业基地,改造提升建材、冶金、纺织、食品等具有竞争优势的传
统产业,引进扶持具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成果的低碳制造业;加强优势
产业合作配套,福建电子信息产业可与浙南、粤东、赣东南地区进行对接,纺织、
服装、鞋帽等传统产业领域可与赣东南形成合作互补,与粤东形成配套。如加快推
进竹纤维产业化进程,既有利于有效发挥海西内陆竹资源居全国首位的资源优势,
又有利于承接沿海城市纺织服装等产业的梯度转移,融入沿海产业分工协作链,推
动产业联动、区域互动。拉长优势产业链,要充分运用产业梳理的成果;7用来指导
策划项目、衍生项目,以优势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带动配套企业发展,
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链上中下游各部分的集群分布。培育众多名牌企业,大力推进
【l】http://嗍.fjit.gov.cn/zhuanti/wuliaa/.
第七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体推动
品牌、名牌战略,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建品牌,
支持企业积极争创名牌,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名牌产品规模,放大在省内外和区内外
“两个市场"的名牌效应。
三要加强现代服务业合作,打造新增长点。服务业是海西产业结构优化的软肋,
也是一个突破口。要有重点打造“软硬相长"结构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
务业发展。针对当前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技术壁垒和风险约束,重点发展出口
服务贸易,改善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带动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
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尤其要挖掘和
发挥海西区域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资源优势,利用信息
技术的产业跨越功能,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促进
文化与旅游业、软件业的融汇结合,打造具有海西地域特色和生态文化品牌的文化、
旅游、动漫产业链和产业群,加快推动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建设。要有
条件实施“退二进三”战略,推进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在沿海城市有条件的地方,
推进第二产业向海西中西部和边界县市转移,腾出空间高起点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
的集聚区,构筑科技创业平台、金融信息平台、技术测试平台、新兴服务业支撑平
台等公共服务聚集平台。要有突破发展“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推进区域物
流中心形成。依托中心城市、产业集中区、货物集散地、交通枢纽和港口,加快福
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等沿海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其中厦门为全国性物流
节点城市,福州为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拓展沿海港口城市与
内陆地区重要城市间的“海铁联运",实行专业化、集约化、一体化和规模化运营。
4.以加快区域创新体系构筑为着眼点,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海西区域科技
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导致海西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缓慢,彼此产业布局关联度不
高。因此,要坚持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加快建设特色
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这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重振经济
的有效途径。一要加强人才队伍的支撑作用。培养和拥有大批优秀的创新型科技人
才是科技创新建设的首要因素。依托各类科技园区、重大项目和重点建设工程,用
产业聚集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靠事业留住人才。大力推广科技特派员、专家基
地建设等经验,建设一批科研基地、技术开发基地、成果推广基地。加快人才市场
体系建设,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积极培育技术经纪企业和经纪
人,更广泛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更有效地扶持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二要增强创新机制的系统效应。建立开放性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创新体系各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要素间的合作与联系,加强横向的联合与合作,打通产学研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
区域之间的藩篱,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加强产业
公共技术和网络化平台建设,加强不同环节创新机构的衔接,发挥知识创新、技术
创新、科技服务等机构的功能和作用,整合区域内外科技资源和产业化资源。建立
起能充分体现知识资本化、产权化的收入分配机制、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优胜劣汰
的竞争机制和创新失败的保障机制,形成多层次、多目标、多元化的激励模式。
三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继续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引导企业走
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建立研发和技术中心,开发更
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真正发挥好大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组织者
和引领者的作用。依托优势企业整合区域科研力量,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政府、
中介服务机构等方面的协调互动,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技术研发
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平
台的作用,积极促进科技创业投资发展。要大力培育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完善企业
经营者的激励以及相应的科学决策机制,促进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最大化核心员
工的创新效用,激发企业的创新行为。
四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直接投入,并放大财政科技投
入的外部效应和杠杆作用,发挥好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制度等政策激励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构建产
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推进创新成果的规模化、商业化运用,并积极抓好海峡
西岸工业技术研究院、海峡西岸星火产业带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福州、厦门软
件园和一批高新技术园区的载体功能,提升“6·18”的平台转化作用,引领海西重
点产业的技术进步。实施政府文化政策引导,树立以创新为本、以创新为荣、以创
新为重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信念,形成与科技创新相匹配的舆论导向,营造出一个
有利于实现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环境。u1
【l】徐子青.福建科技创新文化的现实基础及其构建.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80).
义。
第一节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基础分析
往来
区与
峡两
略意
一、海西与台湾经济联动的必要性
加强海西与台湾的合作互动,推动海峡东西两岸联动发展,是顺应区域经济一
体化趋势的发展方向,是呼应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趋向,是响应两岸和平
发展、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l】·
1.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就必
然与众多国家和地区发生联系和开展合作,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
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已分别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尤其是
近几年来,长三角利用上海浦东新区优势实现了经济跃升,环渤海利用天津滨海新
区优势推动经济起飞,珠三角在发挥深圳特区优势和港澳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
珠海横琴新区欲再创辉煌。地处东南沿海的海西与台湾“五缘”优势凸显,经贸合
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日益紧密,已构成了一个特点显著、自然聚集的独特区域
经济板块。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通过建立合作新机制、
整合资源、集聚要素、优势互补,实现两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目前
东部沿海“低洼地"海西经济的快速崛起;有利于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
区互促共进、协同联动,推动我国东部地区的连片一体发展,更好地辐射带动中、
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格局。
2.呼应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海西,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适逢
国家支持加快建设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两岸实现“三通”后,海西成为中国大陆对
【l】福建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海峡经济区战略构想.海峡论坛·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论文集,福州,2009.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台贸易和交流的桥头堡,成为联接内地与台湾经贸合作的中转区、产业互动的衔接
区、物流营运的枢纽区、中介服务的结合部、科教交流的重点区、人员往来的大平
台,互动需求强烈,发展势头强劲n1。作为台湾,多年来饱受民进党执政期间“独
台"和“台独"分离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又遭遇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出现严重的
经济边缘化危机,经济实力由“四小龙"之首降至之末,且差距加大。2008年新加
坡、香港和韩国人均GDP分别为台湾(1.71万美元)的2.3倍、1.8倍和1.1倍髓1。实
践证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台湾对大陆的
依存度越来越深。据潘文卿和齐舒畅采用1995年和2000年包括东亚9地区∞1和美国在
内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对海峡两岸经济的空间联系测评结果显示,从1995年到2000
年,中国大陆1.2倍最终产品的增加带动了台湾地区9.9倍中间产品生产的增加,中
国大陆对台湾经济的实际影响排位在其他8个国家中也从第6位快速上升到仅次于美
国的第2位;而台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对中国大陆经济的相对影响力越来
越弱n]。随着近年来两岸经济交往的进一步加深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规模
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大陆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已超过美国成为带动台湾经济发展最重
要的外部因素。因此,台湾要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困境,就必须进一步加深两岸经贸
联系,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其中最直接
现实、最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与海西联动发展。共建海峡经济区,作为融入中国
大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响应两岸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愿景。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是包括海峡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夙愿。2008年4月29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时指出: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
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所系、共同利益所在。当前两岸关系正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
展,两岸同胞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愿望进一步增强,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
岸同胞是一家人,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的前途应该掌握在两岸同胞
自己手中。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念不会动摇。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强调:
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
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
【1】李闽榕.建设和发展海峡经济区——三个“战略契合点”的必然选择.环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M】.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9:5.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东亚9地区系指:中国大陆、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台湾地区、菲律宾、新加坡、泰国.
【4】彭志龙,刘起运、佟仁城主编.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2007[M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353-361.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n1。两岸同胞不仅有血脉相连的民族
感情、荣辱与共的现实利益,更有和平发展的共同要求。推动海西与台湾联动发展、
共建海峡经济区,是从两岸共同发展、从中国和谐发展、从世界一体发展来谋划的,
是两岸共创双赢、和平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和支撑平台。
二、海西与台湾经济联动的可行性
区域经济联动是经济区之间空间结构和系统功能的协同整合,是生产力社会化
和区域分工协作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推动海西与台湾联动发展基础良好,优势
独特,前景广阔,正当其时。
1.具有加快发展的经济基础。从海西整体经济发展看,延伸两翼、对接两洲、
纵深推进的海陆空立体交通布局基本形成,海西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海西GDP增
速(12.6%)高出台湾(0.1%)12.5个百分点,比2003年高幅(9.3个百分点)提
高了3.2个百分点;海西GDP由2003年的887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887亿元,
从2003年相当于台湾GDP的35.1%上升至2008年的69.5%,提高了34.3个百分点,
差距明显缩小。如果今后几年海西GDP相当于台湾占比按年均大约提高5个百分点
测算(2003—2008年海西与台湾占比每年平均提高6.86个百分点),则到2015年左
右海西经济总量就可赶上台湾,当然这其中还有汇率变动及台湾经济复苏等不确定
因素的影响。从海西区域组成的几个板块看,作为海西主体的福建已成为台商投资
的密集区、两岸经贸合作的示范区以及两岸通航的先行区,2008年GDP突破万亿元,
达10823亿元;GDP增13.o%,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居各省(市、区)第
8位,对台湾经济联动效应最直接、最显著;作为海西北翼的浙南温州地区是我国
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人均GDP
突破3万元,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作为海西南翼的粤东汕头是我国最早设立四大经
济特区之一,已具有良好的开放基础和政策环境;作为海西西侧的赣南地区工业化
进程加快,具备承接台湾和海西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一批台资企业快速发展。
因而,海西与台湾联动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基础。
2.具有互利双赢的互动需求。海西与台湾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梯度,要素资
源有很大互补性。台湾已进入发达经济阶段,在发展模式、市场体系、制度建设、
【1】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人民日报,2008-4—30.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功能配置及人才资源、金融资源、科技研发资源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对海西发展能起辐射带动作用;但台湾发展面临土地面积狭小、市场容量不大、要
素投入成本较高等制约,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海西刚步入工业化中期阶
段,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与效率还不完善,发展经验欠缺,资金不足,人才资源、
技术研发和管理水平相对薄弱;但该地区市场需求旺盛、自然资源丰富、要素投入
成本较低,特别是劳动力、土地供给相对充裕,能对台湾形成较强的资本、技术和
产品吸纳能力,具备吸收多元资本、产品与产业的市场结构n1。资源禀赋、市场结
构等方面的互补性,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的差异性,是两岸经济整合互动、互利共
赢的现实条件。
3.具有相近独特的资源禀赋。海西与台湾自然资源相近,均地处亚热带,具有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山海资源,海西森林覆盖率达62.68%,其中福建森林覆盖率达
63.11%,居全国第一位:台湾森林覆盖率达52%。海峡西岸海域面积辽阔,海岸线
绵延曲折,天然良港众多,其中福建海岸线3324公里,位居全国第二,海西的厦门
港、福州港、湄洲湾、温州港、汕头港已成为全国沿海的主枢纽港;台湾岛海岸线
1139公里,已建成高雄、基隆、台中、花莲、苏澳五大港口。这种相近的自然条件、
资源禀赋及其配置特点,是一个经济区域形成和存在的基础,构成了不同于两个“三
角洲"的鲜明特色,日益成为推动两地联动的重要资源和构建海峡经济区的有力支
撑。同时,海西与台湾面对太平洋、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连内陆、邻近港
澳,独具联接“两岸三地”的区位优势,在全国区域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具有多元融合的文化纽带。两地有着共同的古闽越文化的根,具有着良好而
绵延不断的文化基因与文明传承,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民俗文化、
宗亲文化为核心的闽台文化,是维系两岸的文化纽带。闽台之间的“五缘"关系凸
显,现在台湾80%以上的民众祖籍地在福建,台湾有福建同乡会147个、宗亲会126
个,遍布台湾21个县、市。这是两地联动发展最厚重的基础和最有力的推动器。在
创意产业异军突起、知识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共同趋势的环境下,海峡地区同根、
共生、多元、互动、丰富且原生状的文化资源,必将在交流合作中达到情感上的交
融,有利于拉近两岸民众的政治认同;而不同的社会形态、主体意识、价值观念、
工商理念,必将在碰撞中融合提升,为区域特色文化服务产业提供直接的资源与创
【l】陈冬,马戎.政府推进闽台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海峡经济,2009(4).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意,为区域经济提供上层建筑能动性的支持n1。这些共生的文化资源和共同的文化
诉求,为海西与台湾经济联动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纽带和桥梁。
5.具有双向共识的环境氛围。国共两党在对处理两岸关系各自表述的十六字方
针口1上形成高度共识,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
的重要讲话精神、2008年“5·20"后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的积极变化、自2008年6月
至U2009年底四次“陈江会"签署的十二项协议口1、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
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及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跚的推进等,
都为海西与台湾的合作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政策环境。近年来,两岸越来
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对构建海峡经济区形成了共识,提出了各种颇有见地的
建议、设想,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大陆方面,黄绍臻、严正、李建平、王秉安、
叶飞文等先后提出了海峡经济区构建的思路船1;相关研究机构和院校联合每年都举
办了“海峡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深入研究推进;2009年两会期间,民革中央、
台盟中央和全国台联先后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出构建海峡经济区的建议
案。2006年以来,萧万长、林祖嘉、陈建良、杜震华、叶金风、邓岱贤等部分台湾
专家学者提出了在海峡东岸的台湾和海岸西岸的海西区建设两岸共同市场的设想和
示范思路∞1;马英九也积极力促尽快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建设“厦
金共同生活圈"等一系列构想,ECF^商谈工作正在务实推进;2009年台湾行政当局
修正有关法律条款,为签署两岸租税减免协议提供法源,等等。双方的共识参与和
双向的政策支持必将推动两地经济联动由单向到双向、由点到面的全面展开。
【l】海峡经济区课题组.增进共识,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海峡论坛·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论
文集,福州,2009.5.
【2】中国共产党的十六个字为: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国民党的十六个字为:正视现实,
共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
【3】海协会与海基会双方签署的纪要与协议: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
两岸空运协议、两岸海运协议、两岸邮件协议、两岸食品安全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罪犯及司法互助协议、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农产品检疫检
验合作协议、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
【4】两个先行区建设系指“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5】黄绍臻.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严正、马照南、孙宝臣.海峡经
济区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李建平、李闽榕、林卿.海峡经济区发展探索哪].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王秉安、王侃著.海峡经济区竞争力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 2007;叶飞文.海峡经济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战略构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6】萧万长.关注、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中国评论新闻网,2006-4-8;林祖嘉、陈建良.两岸共同市场
在海峡经济区的试验;杜震华.“海峡经济区”和“亚太营运中心”的竟合关系,环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叶金风、邓岱贤.台湾地区与海西区经济交流回顾与前瞻一推动“海
西区”作为未来两岸共同市场的试点,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9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节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现状评价
一、海西与台湾经济联动的效应显现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积极变化,海西与台湾之间的经济联动越来越紧
密,越来越广泛。尤其是作为海西主体的福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已在许多领域和
方面先行先试,效应凸显,成为中国大陆对台交流合作倍受关注的热点地区和前沿
平台。‘11
1.经贸合作更加紧密。近年来,在台商投资、贸易往来和产业对接等方面取得
新进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高。目前,台湾已成为福建第二大吸
收外资来源地、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和第四大贸易伙伴。截
至2008年,福建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718项,合同台资166.11亿美元,按验资
口径实到台资108.37亿美元,其中2008年实到台资2.54亿美元,占全国(18.99
亿美元)的13.4%(按可比口径2008年实到台资14.96亿美元,同比增长54.296);
福建对台投资于2009年取得突破,福建新大陆集团成为大陆首家赴台投资企业,
厦门航空经台经济部门核准已设立分公司;闽台累计贸易总额599.66亿美元(进
口额514.7亿美元、出口额84.96亿美元),其中2008年闽台贸易总额72.56亿美
元,同比增长5.2%(进口额59.3亿美元,增长1.9%;出口额13.26亿美元,增长
22.9%)。目前,全省有29个小额贸易点、32家小额贸易公司、6个对台小额贸易
扩大开放试点口岸和国家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的厦门大嶝对台小额贸易市场。
一是制造业转移配套发展。随着1981年第一家台资企业来闽落户而开启了闽
台产业合作,国务院陆续批准在福建设立海沧、马尾、杏林、集美四个台商投资区
和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福建已成为大陆台商投资密集区。台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投资项目由小规模、小企业向大规模、大企业转变,目前在闽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
的台资企业550多家(含第三地转投资),其中有40多家台湾百大企业。目前,台
商投资已形成了行业整体性转移、上中下游产业配套发展的趋势,以台资为骨干的
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行业已成为福建的三大支柱产业。电子行业形成了
以冠捷电子、捷联电子为龙头,华映光电、韩国LG、日本NEC、JVD等为配套的显
示器产业链,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机械行业以东南汽车为龙头,是海峡两岸汽
【l】htip://www.ijstb.gov.cn/TcmplateAndcx.html.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车工业合作的最大项目,吸引配套厂商百家,形成100多亿元产值的汽车城,现又
联合国际知名的戴姆斯一克莱斯特公司投资奔驰商务车项目,一个新的汽车城即将
崛起;能源石化行业的龙头企业华阳电业、厦门翔鹭集团等多年来跻身大陆外资企
业500强行列,现已形成了“以台引台一、“以台引外’’的良好效应,为福建经济
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是农业合作纵深推进。闽台农业产业合作逐步朝整体配套、关联聚合方向发
展。闽台农业合作领域从初级农产品生产逐步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休闲观
光农业全面发展,并已拓展到农业科教合作、农业经营管理、土地成片开发、水土
保持、渔工劳务合作等领域,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合作重点,占农业利用台资项目近
一半;合作内容由引进台湾农作物良种转向投资开发、引进农业高新技术方向发展;
投资区域也由沿海向内陆山区延伸,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内陆山区累计批准
的台资农业企业数占全省比重由2005年不到两成扩大到目前的一半;合作平台载体
由小范围、单功能向全域、多功能拓展,福建省成为全国涉农涉台试验区范围最大、
类型最多和展会论坛最多、最频繁的省份,有利推动了对台农业招商引资和两岸农
业交流合作。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的领域、规模、政策、措施和成效均处在全国前列,
福建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密集区。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农业
项目2094项,合同台资26.2亿美元,实际到资15.1亿美元,农业实际利用台资居全
国首位,占全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利用台资总量的70%以上。福建省对台渔工
劳务合作也取得新突破,已派遣对台渔1134批1560人,是目前祖国大陆唯一恢复对
台渔工派出的试点省份。‘
三是旅游对接双向扩大。编制《海峡两岸(闽台)旅游区域规划》,构建闽台
旅游合作区,共同培育“海峡旅游”品牌,推动海峡两岸旅游发展已形成共识。2008
年福建成为大陆13个赴台游的省份和5个组织首发团赴台旅游的省份之一,经福建
口岸赴台旅游的大陆居民,约占赴台总数的1/6,闽台旅游从单向到双向,朝着大
规模、宽领域、高层次方向发展。据统计,每年来闽探亲、旅游的台胞超过100万
人次,约占大陆总数的1/4,常住人口10多万人。截至2008年底,“金马澎游"累
计已达3168批、69888人次;赴台湾本岛游247批次、6230人次。闽台两地旅游交
流平台积极构筑,通过搭建海峡旅游博览会、推介展示会、旅行业联谊会、高层论
坛、导游之星大赛等沟通平台,联合台湾民间旅游组织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关帝
文化旅游节、土楼文化旅游节、武夷山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开展“百城千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团万人两岸行”、“百万游客海峡行”、“五金齐发、万人游福建一n1、“福建旅游百千
万合作计划”、“台湾万人游武夷”等活动,开辟两岸旅游行业交流合作的新途径,
迸一步推进闽台旅游双向交流与合作。“旅博会’’已成为推动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
的重要平台,特别是2008年9月举办的第四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台湾地区参展机构
达228个。海峡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通过开通涵盖中、英、日、韩、法、德
六种语言的“海峡旅游"多语种网站、专门设立闽台旅游网页、创办《海峡旅游》
杂志、举办首届海峡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开设海峡旅游电台专栏、推进入岛宣传
等形式,全方位搭建对台旅游宣传平台,全面打造“海峡旅游’’品牌。
四是金融合作持续加快。f12003年福建金融率先与台湾22家银行开办了两岸直
接通汇业务以来,闽台金融合作不断向前迈进。2009年,福州保税区率先启动对台
离岸金融试点运作,新台币现钞与人民币兑换业务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福建成为
全国独家开办新台币兑换业务的省份。岛内一批金融机构先后来闽考察、开设分支
机构、参股金融产业发展。台湾国泰人寿在闽设立分公司,台湾富邦银行入股厦门
商业银行,这是岛内银行转投资大陆的首家银行;台湾人寿和厦门建发集团合资的
君龙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这是第一家总部设在福建的两岸合资寿险公司;
台湾统一证券正式获准在闽设立办事处,台湾国泰世华银行参股福州商业银行成立
“海峡银行";中华映管、翔鹭石化、三德水泥等台资企业上市融资也正在推进。
此外,闽台合作的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配送中心也在规划建设。
五是机制建设积极推动。自2006年9月成立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以来,行业
公会深化对接,闽台合作机制渐入轨道。近年来,在“5.18”海交会、“6.18”项
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期间,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先后推动闽台双方签
订了《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与台北市进出口同业公会合作备忘录》、<福州市
与台北市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声明》、《闽台消费权益保护合作意向书》等正式文件;
福建旅游协会与台湾六大旅行同业公会签订了《海峡旅游区域协作备忘录》,闽台
旅游机构共同签订《打造“小三通”旅游黄金通道合作宣言》、《闽台旅游合作品
质保障协议》等协议;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与福建省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台湾农
机公会在闽设立联络处,与省机械协会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台湾工业总会与闽台经
济合作促进会、泉州市共同举办泉台产业对接洽谈会;台湾区石化工业同业公会与
【l】即福建省旅游局与台湾立荣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一项活动,立荣航空共有台北、台中、嘉义、台南、
高雄飞金门的航线,每天有40个航班次、4275个机位往返台湾与金门.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泉州市泉港区政府签订了投资年产80万吨乙烯及延伸产品的项目;福州保税物流园
区与基隆自由贸易区签订合作框架;福建省相关单位也通过各种渠道与台湾资讯软
件协会、台湾生产力中心、台湾中国无线电协会等建立沟通联系机制。福建省政府
编制实施了《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出台了‘福建省鼓励台
商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福建省支持台资企业发展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文
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启动开建古雷石化、泉港石化专区、漳州台玻首期等项目,
鼓励台商来闽投资,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尤其是福建省制订实施了大陆对台农
业合作的第一个地方性法规一《福建省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条例》,真正从法制层面
推动闽台农业合作。这些合作机制为紧密闽台经贸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来往通道更加便捷。伴随着2008年6月19日“小三通”正常化和2008年
12月15日闽台海运直航、空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正式启动,厦门、福州机场成为
两岸直航首批航点,沿海8个港口成为首批两岸海上直航口岸,福州、厦门成为两
岸直接通邮的封发局,货物往来、人员往来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表8-1 2001-2008年闽台海上通航情况一览表
Table 8—1 Marine Traffic between Fujian andTaiwan from 2001 to 2008
单位:次,人次,万吨,万美元
客运货运
. 年份
航次客流量航次承运量金额
2001 190 24434
2002 582 61242 102 5.94 16.08
2003 1607 163745 195 23.83 73.23
2004 3616 427739 1113 116.99 326.08
2005 4276 555067 1614 204.31 609.55
2006 6683 659069 877 98.33 459.77
2007 8899 778446 702 73.39 937.34
2008 10671 1047079 767 84.03 631.77
一是海上通航发展顺畅。福建港口与台湾主要港口开通多条直达货运航线,其
中集装箱班轮7条,散杂货不定期航线20条(含“小三通”货运);在“小三通”
方面,有“两门"(2条)、“两马”、“泉金”4条定期客运航线,湄洲至金门等6条
不定期客运航线。2008年,闽台四条海上客运航线共承运旅客10671个航次,同比
增长19.9%,运载旅客104.7079万人次,同比增长34.5%,客流量首次突破百万人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次;福建共承运海上货物直接往来767航次,同比增长9.3%,承运货物量84.03万
吨,同比增长14.5%。自2001年1月至2008年底,闽台海上总客流量已达372.7
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82.9%;福建共承运海上货物直接往来5370航次,承运货
物量606.82万吨(见表8-1)。截至2008年底,福建对台直航港口共完成对台货物
吞吐量33.19万吨;福建赴台交流4049批次, 36382人次;台胞来闽919.08万人
次,约占台胞来祖国大陆总数的五分之一。2009年以个案形式首次开通厦门—澎湖
一高雄的客滚航线,开通福州至基隆、厦门至台中的客运直航航线,实现大陆客轮
首次直航台湾本岛。
二是空中通航取得新进展。2004年4月,厦门航空公司与台湾复兴航空公司共
同推出“海峡两岸行’’联运服务。2005年春节期间,厦门航空公司执行了4个往返
航班,运送台胞741人次。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增加了厦门航点,厦门航空公司执
行了4个往返航班,运送台胞1334人次。2008年7月4日,实施两岸周末包机,
台湾当局开放大陆客赴台旅游,福建成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首批省份。同年12月
15日,两岸实现平日包机,福州、厦门机场与台湾台北松山、台中机场开设多个航
班。截至2008年底,福建对台空运直航共计306航次,运载旅客47805人次。
三是对台通邮取得新突破。2006年5月8日开办海峡两岸厦门至金门航线包裹
业务;2008年9月29日,福州马尾与马祖开办“两马’’航线包裹业务;同年12月
15日,《海峡两岸邮政协议》正式生效,两岸全面开办邮政业务,大陆6万多个邮
政网点同步开始两岸函件、包裹、特快专递及邮政汇兑业务,福州、厦门被确定为
邮件封发局,福州成为全国唯一水陆路邮件总包交换站,海峡两岸实现全面、直接、
双向通邮,近60年不能直接通邮的历史宣告结束。积极推动对台直接通邮实施,启
用中国邮政对台水陆路邮件马尾监管中心,开通“两门”、“两马”特快专递、航
空和水陆路邮件总包直接封发业务,截至2009年9月,全省运寄直接通邮函件量
749261件、特快专递38088件、包裹5743件,全国经福州邮政交换站的水陆路邮
政总包达248.09吨,其中福建省自有水陆路邮政总包24.64吨。
3.文化交流更加全面。闽台文化交流以闽台渊源关系为纽带,以“五缘”优势
为依托,以突出体现中华文化、发挥福建人文优势、展示福建特色、沟通两岸亲情
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妈祖文化、传统文化艺术交流为重点,呈现出
主题丰富、领域广泛、形式多样、重点突出等特点,促进教育、科技、宗教、出版、
卫生、体育、青少年等多领域、多层次交流的全面发展。1985年率先招收台湾学生,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率先开展两岸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交流、闽台出版交流合作。教育部已批准厦门大学、
福建中医学院等8所省内高校对台单独招生和考试,截至2008年9月省内高校招收
台生人数累计达3767名,目前在校生805名;有15对闽台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教育
交流,有13所高校先行实施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创新两岸人才教育合作模
式;首次成批次、大规模组织大学生赴台学习,2009年秋季组织200名本、专科生
到岛内院校学习;福建中医学院等事业单位吸收台湾学生就业;向台湾居民全面开
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福建成为台湾同胞来大陆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主要
基地,2006年以来先后有17批台湾同胞考证团来闽参加6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
共有407名通过考试,其中62名在大陆创业。
4.平台载体更加丰富。福建省政府专门成立了六个对台工作小组,在闽台合
作互动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平台建设小组是其中之一。通过不断创设新载体、
建设新品牌、构筑新机制,推动了闽台交流合作的平台载体从少到多、从小到大、
从单--N多层次、多角度,由省内向省外、西岸向两岸、地方向全国、局部向全局
的不断发展,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功能齐全、领域广泛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载体体
系。2009年福建省抓住国务院颁布支持海西《意见》和国庆60周年等重要节点,
持续加大宣传力度,高规格率团入岛推介,扩大海西对台影响,以“海峡两岸"名
义举办的大型交流活动有近百项,涉及各方面、各层次、各群体,有力地推动了两
岸交流合作。主要平台载体有:
一是闽台经贸合作平台。影响较大的有:“中国海峡经贸交易会”(即“5·18”)、
“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即“6·1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一(即
“9·8”);尤其是2009年5月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为主题,成功举办首届海峡论坛,成为迄今为止两岸合办单位最多、活动规模最大、
参与人数最多、涉及范围最广、民间色彩最浓、中南部民众参与最多的两岸经济文
化交流活动,成为继国共论坛、“两会打协商后的又一个两岸重要交流沟通渠道,
使两岸民间交流合作迈进了新阶段。此外,还有“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
厦门对台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中国(晋江)国
际鞋业博览会"、“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等,而且依托大型经贸盛会
举办海峡创意产业、动漫产业、装备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等各种对接会、论坛、
研讨会等经贸交流活动,促进闽台经贸交流合作的深化和拓展。
二是闽台农业合作平台。有全国最大的“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全国最多的台湾农民创业园
(漳浦、漳平、仙游、清流)、全国仅有的台湾农产品集散基地(厦门台湾水果销
售集散中心、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海峡两岸(福建东山)水产品加工集散基
地)、闽台农产品展销中心、国台办批准的“台湾农民创业园科技服务中心”、农业
部设立“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民营企业兴办的闽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及
“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产销组织研习班’’、“闽台花卉协会"等。有影响的
展会有:“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暨农业合作洽谈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
“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海峡两岸(漳州)农产品交易会”、“海峡渔业博览
会”等。这些平台载体的建设有效发挥了先行先试功能,使福建在两岸农业合作方
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三是闽台文化交流平台。文化交流涵盖社会生活方面更为广泛,在民间信仰方
面有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关帝文化旅游节、开漳圣王文化
节、三平祖师文化节等;在民俗文化方面有两岸客家高峰论坛、闽台族谱展、“海
丝”文化节、闽台对渡文化节、闽台元宵节庆活动等;在青年交流方面有海峡青年
论坛、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两岸青年联欢节、两岸闽南语双歌赛、台胞青年夏
令营等;在文化教育方面有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海峡两岸管理科学论坛、两
岸大学校长论坛、海峡法学论坛、两岸中小学校长论坛、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
海峡西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展览会等,且在厦
门设立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国家级两岸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在专题交流方面
有海峡论坛、《妈祖之光·相约东南》大型电视晚会、两岸妇女论坛、海峡妇女艺术
节、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在历史展馆方面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漳台族谱对接
成果展馆、马尾船政博物馆等,开馆以来吸引十多万人次台胞来闽参观;闽南文化
生态保护实验区获准成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和《福建省文物保
护管理条例》制定实施。闽台交流平台已经成为吸引台胞来闽寻根认祖、进香朝觐、
宣传福建祖地文化,沟通闽台各界人士的重要活动。
二、海西与台湾经济发展的差异比较.。
海西与台湾距离最近,具有相近的地理条件、相同的文化背景、相象的以中小
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及相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等。但是两地政治经济体制存在
本质上的不同,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别。据福建师大省域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对
2008年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34个省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表8-2海西区与台湾及海峡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览表
Tab l e 8-2 Economic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aiwan and Economic Zone on
the Wb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指标区域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海西区7lll 7812 8879 10278 11747 13475 16143 18887
#福建4073 44鹄4984 5763 6569 7584 9249 10823
GDP 台湾24143 24638 .25297 27397 29159 29205 29259 27174
(亿元) 海峡经济区31254 32450 34176 37675 40906 42680 45402 46061
海西相当台湾(%) 29.5 31.7 35.1 37.5 40.3 46.1 55.2 69.5
福建相当台湾(%) 16.9 18.1 19.7 21 22.5 26 31.6 39.8
海西区9.2 10.6 12.8 12.7 12.3 13.6 15.1 12.6
GDP
#福建8.7 10.2 11.5 11.8 11.6 14.8 15.2 13
增长
台湾一2。2 4.6 3.5 6.2 4.2 4.8 5.7 O.1
(%)
海峡经济区O.4 6 5.9 8 6.5 7.6 9.1 5.2
海西区8780 9549 10695 12291 1395l 15911 18928 22062
#福建11892 12938 14333 16469 18646 21385 25908 30123
人均
台湾108372 110009 112462 121362 128724 128431 128167 118639
GDP
海峡经济区30264 31140 32391 35479 38283 39729 41993 42447
(元)
台湾/海西(倍) 12.3 11.5 10.5 9.9 9.2 8.1 6.8 5.4
台湾/福建(倍) 9.1 8.5 7.8 7.4 6.9 6 4.9 3.9
注: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福建统计年鉴2009)、‘浙江统计年鉴2009)、<广东统计年鉴2009》、
‘江西统计年鉴2009》加工整理;台湾数据按每年平均汇率换算。
【l】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2008~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从经济增长看,均有起伏波动,但海西波动幅度小于台湾,2008年两地经济增
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明显下滑,尤其是台湾经济增长几乎停滞(仅增长0.1%);
海峡经济区经济增长走势受台湾影响波动较大,2008年只增长5.296(见图8-1)。
从单位面积产出水平看,台湾单位面积产出水平远远高于海西,2008年台湾经济密
度达7548万元,是海西的10.9倍。
图8-1海西区与台湾及海峡经济区经济增长变动走势
Chart 8-l The Trend of Economic Growth of Taiwan and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of the Taiwan StraiU
-..41--海西区-4t--#福建叫一台湾-÷÷-海峡经济区
∥/ . .少∥’\ ,j|| ,*、庹了多Σ一\
/,/j Vj j\j
z少z毗瑚a z瞄z嘶z晰zoo, 。z孟年
2.产业结构差异明显,但互补对接空间巨大
从三次产业带动看,海西以二产为支撑,台湾以服务业为主导。目前,海西经
济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呈现“二三一"结构,由2001年的
16.8:44.4:38.8调整到2008年的10.9:51.2:37.9,二产比重年均上升O.97个百分
点,一、三产比重年均分别下降O.84和0.13个百分点,二产带动作用突出,发展
持续加快。台湾已进入经济发达阶段,产业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
呈现“三二一"结构,由2001年的2.0:31.1:67.0转变为2008年的1-7:25.0:
73.3,服务业比重年均上升0.9个百分点,农业相对稳定,工业比重年均下降O.87
个百分点,服务业主导特征明显(见表8-3)。海峡经济区产业结构在台湾带动下
呈现“三二一”结构,2008年结构比例为5.5:35.7:58.8,与2001年比总体相对
稳定,一、二产业上升O.2和1.6个百分点,而三产则下降1.8个百分点(见图8-2)。
I
O
O
O
O
O
O
0



&
t
m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表8-3海西区与台湾及海峡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一览表
Table 8-3 Vari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aiwan and Economic Zone on the
Wbstern Coastof the Taiwan Straits
单位:%
区域指标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第一产业16.8 15.7 14.4 14 13.1 11.9 11.3 lO.9
海西第二产业44.4 45.2 46.8 47.4 钙.4 49.6 50.4 51.2
第三产业38.8 39.1 38.8 38.6 38.6 38.5 38.3 37.9
农业2 1.9 1.7 1.6 1.7 1.6 1.5 1.7
台湾工业31.1 3l 28 27.6 27.1 26.8 27.8 25
服务业67 67.1 70.4 70.8 71.3 71.4 70.7 73.3
第一产业5.3 5.2 5 5 5 4.9 5 5.5
海峡第二产业34.1 34.4 32.9 33 33.2 34 35.8 35.7
第三产业60.6 60.4 62.1 62 61.8 61-l 59.2 58.8
注: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福建统计年鉴2009>、‘浙江统计年鉴2009)、‘广东统计年鉴2009}、
‘江西统计年鉴2009)加工整理。
图8-2海西区与台湾及海峡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Chart 8-2 Comparis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aiwan and Econom.ic Zone on the
Wb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海西一产海曲二产海西三产台湾‘产台湾二产台湾三产海峡一产海峡二产海峡三产
两地产业结构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前海西服务业结构水平大致相当台湾七十年
代中期水平。就产业结构内部而言,台湾农业以精致现代农业为主,海西传统农业
..207..
O
0
O
O
0
0
O
0
O

m





m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仍占很大比重j台湾工业以重工业、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海西工业仍以轻工
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台湾服务业以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和金融保险业为主,2008
年在GDP所占比重分别为19.3%和lO.o%,尤其金融保险业成为对外投资最多的行业
之一;而海西服务业比重与台湾相差35.4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和金融
保险业所占比重分别不到9%和4%,在产业发展中资本尤为短缺。海西与台湾产业
存在的这种差异性和互补性,为两地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产业有效对接提供了契机
和空间。
3.需求拉动主体不同,经济转型正当其时
从三大需求拉动看,海西以投资拉动为主体,台湾以消费拉动为主体。作为海
西主体的福建需求结构演变呈现投资需求逐年快速上升、消费和出口需求持续下降
的态势;台湾需求结构演变波动起伏,总体呈现消费需求由降转升、出口需求起伏
下降、投资稳中趋降的态势(见表8—4)。
表8-4福建与台湾三大需求结构变动一览表
Table 8-4 Structure Variation of the Three Main Demands
福建台湾
年份
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
2001 54.4 41.6 4.O 76.4 18.4 5.2
2002 54.O 40.9 5.1 75.0 18.0 7.1
2003 53.2 41.7 5.1 74.3 18.4 7.3
2004 51.6 42.9 5.5 73.9 22.7 3.4
2005 50.2 44.8 5.0 74.4 21.4 4.2
2006 48.6 46.9 4.5 72.8 21.5 5.6
2007 45.7 50.4 3.9 71.O 21.5 7.5
2008 44.2 52.3 3.5 74.2 21.2 4.6
注: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福建统计年鉴2009)加工整理。
2008年福建资本形成比重达到52.3%,比上年高1.9个百分点,比台湾高出31.1
个百分点;而台湾最终消费比重达74.2%,比上年快速回升3.2个百分点,比福建
高出30个百分点;尤其是2008年两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净出口比重均呈现回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落,但台湾净出口比重比上年下降了2.9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福建。在当前世界经
济仍未完全走出危机阴影的大环境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正式启动的大趋势
下,台湾急需拓展海西乃至大陆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消费需求,据台湾经济部门研究,
通过开放两岸直接贸易与全面通航,可带动GDP增加1.5至2.2个百分点,其中仅
开放旅游一项每年可创造15亿至20亿美元收益n1。而当前海西正逢经济大发展、
大跨越、大转型时期,需要大量引进台湾的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等,共同促进两
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转换,提升经济竞争力。
图8-3福建与台湾进、出口增长走势比较
Chart 8-3 Comparison of Import andExport growth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从境外消费需求看,闽台两地在增长走势上总体相近,均呈现明显波动,福建
出口增速持续高于台湾,幅差大多保持在10个百分点左右(见图8-3);但在总量
和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距。2008年,福建进出口总额达848亿美元,出口570亿美
元,仅分别相当于台湾的17.1%和22.3%;海西进出口总额达1173亿美元,出口812
亿美元,分别相当于台湾的23.6%和31.8%;福建和海西外贸依存度分别为43.2%和
54.4%,而台湾则达126.1%,尤其是台湾出口依存度高达64.9%,比福建和海西高出
近30个百分点,表明台湾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经济发展需要拓展外部市场,
尤其是与隔海相望的海西市场,乃至整个大陆市场(见表8-5)。在出口商品结构
上,福建以工业制品出口为主,2008年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4.3%,其中机电
【1】福建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海峡经济区战略构想.海峡论坛·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论文集,福州,2009.5.
O
O
O
O
O
0
0
;蓉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9.4%,成为福建出口增长拉动的重要力量;台
湾工业品出口所占比重达98.996,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上,对大陆出口的主要商
品集中在: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光学、照相、医疗设备及零附件,
塑料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核反应堆、锅炉、机械电子工业部器具及零件等,这
几大类占了七成以上。在进口商品结构上,福建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为主,
2008年其占进口总额的85.2%;台湾进口以原材料为主,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
年原材料进口占比达到79.4%。贸易结构的不同,反映了区域内产业调整升级存在
互补空间。
表8-5福建与台湾进出口情况一览表
Table 8-5 Import and Export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外贸依存度(%)
年份
福建台湾福建台湾福建台湾福建台湾
2001 226 2343 139 1263 87 1080 46.O 80.1
2002 284 2485 174 1353 110 1132 52.6 83.4
2003 353 2786 211 1506 142 1280 58.7 91.1
2004 475 3512 294 1824 181 1688 68.3 106.2
2005 544 3810 348 1984 196 1826 67.9 107.0
2006 627 4267 413 2240 214 2027 65.1 116.5
2007 745 4660 499 2467 245 2193 61.2 121.1
2008 848 4961 570 2556 278 2404 54.4 126.1
注: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福建统计年鉴2009}加工整理.
从利用境外投资看,近年来福建实际利用外资逐年攀升,而台湾实际利用外资
陡升剧降(见图8-4)n3。从总量看,2008年福建实际利用外资56.72亿美元,相
当于台湾的68.9%,与台湾差距明显缩小,而海西实际利用外资80.42亿美元,接
近台湾的引资规模。但在引资结构上与台湾有较大差距,福建与海西外资来源地以
港、台、澳地区为主,这三个地区外资所占比重达到近一半,而来自美、日等发达
【l】注:实际利用外资自2004年开始按验资口径统计,与往年数据相比变动较大,故在此选取2004年以后验
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数据,以保持口径的一致性和数据的衔接性。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国家的比重不到5%,外资主要投向在农业和配件加工业上;而台湾外资主要来自美、
日、西欧等国家,所占比重超过50%,这些外资主要投向先进制造业和金融保险业
等,这也反映了两地产业合作的潜力所在和空间所在。
图8-4福建与台湾实际利用外资发展情况比较
Chart 8-4 Comparison of the actual use of foreign capital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4、要素集聚分异悬殊,整合互动尤显必要
从人力资源看,福建人力资源总量优于台湾,但人口文化素质及就业结构明显
弱于台湾。2008年福建就业人数达2080万人,比台湾就业人数多一倍;就业人数
占总人口比重为57.7%,以年均1.27个百分点的幅度逐年上升,比重和幅度分别高
于台湾12.5和0.8个百分点;福建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为5%,而台湾近30%。
福建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分布较为均衡,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一产持续下降,
但从事一产比重较大,占了三成多;台湾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占了近六
成,而从事一产人员仅占5.1%,为福建的I/6(见表8—6),这反映出两地人力资
源层次的差异和经济发展进程的差距。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8-6福建与台湾就业人员分布变动一览表
Table 8-6 Distribution of Employees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单位:■
就业占总人口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年份
福建台湾福建台湾福建台湾福建台湾
‘2001 48.8 41.9 45.7 7.5 25.1 36.0 29.2 56.5
2002 49.4 42.0 44.7 7.5 26.1 35.2 29.2 57.3
2003 50.4 42.3 42.4 7.3 27.8 34.8 29.8 57.9
2004 51.7 43.1 40.2 6.6 29.4 35.2 30.4 58.2
2005 52.9 43.7 37.6 5.9 31.2 35.8 31.2 58.3
2006 54.8 44.2 35.2 5.5 33.2 36.5 31.6 58.O
2007 56.3 44.8 32.7 5.3 35.1 36.7 32.2 58.0
2008 57.7 45.2 31.1 5.1 35.6 36.8 33.3 58.0
从资本要素看,福建与台湾相比落差大(见表8-7)。就存量资本看,2008年
福建人均存款和人均贷款仅相当于台湾的13%和13.8%,约为1/8多;增长变动趋势
有所不同,福建存贷款增幅远高于台湾,且自2006年开始贷款增幅回落明显,但高
于存款增幅;台湾存贷款增幅比较接近,变动相对稳定,2008年贷款增幅明显低于
存款(见图8-5,在此台湾存贷款增长按新台币计算,更能客观反映其实际变动情
况)。就固定资本看,福建与台湾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大致相当,2008年分别为5601.36
亿元和5603.26亿元;福建人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较快增长,由2001年相当于台湾
的17.7%迅速扩大到2008年的63.8%,而近年来台湾人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则呈现
下降趋势,这表明近年来福建投资力度明显大于台湾。福建及海西经济快速发展对
资本需求大增,为台湾雄厚的资本投向提供了用武之地,为两岸金融合作提供了广
阔的空间。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图8-5福建与台湾存贷款增长走势
· Chart 8-5 Trend of the deposit and loa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们n l+福建存款+台湾存款+福建贷款*台湾贷款l卜~ 25.O 么.尸厶\ 20.O 卅\I一‘/ \夕15.O
\/
y y
10.O
·—●7一—心. // 5.O ■形. .飞妒o.O 2胬N酽/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年
表8-8福建与台湾存量资本和固定资本情况一览表
Table 8-8 Stock of Capital and Fixed Capital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单位:万元
人均固定资本‘人均存款余额人均贷款余额存款增长(%) 贷款增长(%)
年份
福建台湾福建台湾福建台湾福建台湾福建台湾
2001 O.37 2.09 1.05 22.05 0.83 18.04 16.1 4.4 17.5 —0.8
2002 0.40 2.03 1.23 21.89 O.90 17.08 17.7 2.2 8.6 —2.5
2003 O.48 2.08 1.48 23.4l 1.10 17.80 21.8 5.5 23.4 2.8
2004 O.60 2.64 1.70 26.69 1.24 20.62 15.6 6.9 13.6 8.6
2005 O.75 2.73 2.05 26.66 1.43 20.89 21.1 6.2 16.2 7.8
2006 0.93 2.71 2.48 27.52 1.81 21-38 21.9 5.0 27.2 4.1
2007 1.2l 2.69 2.80 25.60 2.25 20.15 13.6 1.O 25.1 2.3
2008 1.55 2.43 3.28 25.22 2.66 19.23 17.6 6.8. 18.8 3.4
注:台湾存贷款余额按当年年末汇率换算,便于对比:台湾存贷款增长按新台币计算,更能客观反
映其实际变动情况。
.213..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从科技研发实力看,福建大大滞后于台湾(见表8-8)。福建科技人员总量不到
台湾的一半,万人科技人员不及台湾的1/3,其中万人R&D人员仅相当于台湾(59.2
人)的1/5多,科研开发经费仅相当于台湾的1/10,R&D占GDP比重相当于台湾的1/3;
在台湾科技研发投入中,政府扶持带动作用明显,2007年政府投入经费所占比重达
到29.9%,而福建仅占9.3%(2008年达到10.2%);2008年台湾获得美国核准的研发
专利件数高达7779件、排名第五j专利密度排名第一,而整个中国大陆仅获1874件,
不到台湾的i/4,差距非常悬殊。①因此,科技投入事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
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好好借鉴台湾的做法,加强两地科技资源整合
和科技创新合作,推进两地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更好地推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
表8-8福建与台湾科技人员与科研开发经费情况一览表
科技人员数(人) 万人科技人员人) 科研开发经费(亿元) R矗D占GDP比重(幻
年份
福建台湾福建台湾福建台湾宰福建台湾
2001
70860 138409 20.6 61.77 22.62 501.85 0.56 2.08
2002 67508 162340 19.48 72.08 24.4 537.12 0.55 2.18
2003 71504 172950 20.5 76.5l 37.5 584.11 0.75 2.3l
2004
79953 187001 22.77 82.42 45.89 651.91 O.8 2.38
2005 86184 195721 24.38 85.96 53.73 715.32 O.82 2.45
2006
101099 212483 28.41 92.88 67.43 752.33 0.89 2.58
2007 112758 228551 31.49 99.55 82.17 767.33 O.9 2.62
2008
131454 36.47 102.13 0.94
注。幸台湾科研开发经费按每年平均汇率换算。
①数据资料来源;中国台湾网,.http://矾m,chinataiwan,org/zt/.,2009一II一12.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台湾2008年在荚国取得研发专利件数高迭7,779件,排名第五,专利密
度排名位居第一,富箴研发能量。
美国曹十大专利核准件数国家和地区(合发明型与设计型)
f’
一,t# 一专{结痉+鼍~
’4捧数+者餐掷劬’。‘

一2008燃§撵名敬l螂杓∞20∞’枷S I螂2∞6 200/2瞄
’。: ~。; ~
I美猿“jlO l位柳93,690 92,O∞ 56.6I S王∞ 5l∞49.66 3眈2
2目零22J17l 鄹lI 35,94I 36.6’9 加明船.蝣19.酷l 9.∞ 狮3
3鲷6,174 iO,m 10,012 I嘲6 6∞ S.义5,.7 S√¨ I∞ 0
隧4黛韩露薹。;锵7I懑嘞雹瑚罄魍罄“:缀+,谚罐鍪%嗽辫黝,,㈣,7,一26l戮4钨缀%警貔‰一11,一想73~I 荔I鹏鳓3t3獭l 3戮.917 ㈣4.7I 囊180 淄4溺
6腓大2,447 4,094 DTo 4,125 Z15 2-德2.17脚12毒5
7英蠢枷5 t妫‘ml :t843 2j6瑚2∞枷D 7
l灏3,010鞠∞ 3,'/20 3,813 2‘64 1.9唔2.∞ 2.∞ 62 8
9意夫翱l,242 l朋l,1136 I'916 I伪啷l舯l∞ ∞ g
10,PglY-,黯63 970 1.235 1.374 0.06 0149 oJ68 Iml '■l 伯
息{t 113.955 196.437 182,.928 185244 l∞ 100 IolI I∞
附注:1.专科棱准静tt为所有专科,故包奢炭嘲墅与设计爱.2.专稠密皮j争每百万人取得之专嗣件薮.
夤井拳嚣:羹田专纠商嚣局.台经院整理.
5.设施覆盖各有侧重,延伸连接大势所趋
从交通运输业看,福建交通设施覆盖和人流物流均滞后于台湾(见表8—9)。
2008年福建铁路、公路网密度分别相当于台湾的43%和64.8%,尤其是福建高速公
路通车里程仅占2%,与台湾公路等级结构和功能层次差异较大;每百人机动车辆拥
有量不到台湾的1/5。两地客货运方式各有所侧重,福建客运以公路为主,占了客
运总量的94%,台湾公路客运和铁路客运分别占了59.2%和38.8%;福建货运以公路
为主、水运其次,分别占货运总量的67.7%和26.6%,台湾货运以水运为主、公路其
次,分别占货运总量的52%和46.8%,这体现了两地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
具备整合的交通运输基础,要加快延伸,共同打造亚太枢纽中心。
从邮电通讯业看,福建发展水平快于台湾。福建电话普及率由2001年的40%快
速上升到2008年的105.4%,由相当台湾的25.8%提高到62.9%。福建互联网用户数
由2004年的285.4万户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1240万户,增长3.3倍;而近几年来
台湾互联网用户数却呈现下降态势,由2004年的803.6万户下降到2008年的602.7
万户;福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4%,比台湾高出8.2个百分点,这表明福建信息
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两地的产业对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8-9 2008年福建与台湾运输、电信情况一览表
指标福建台湾福建相当台湾(%)
铁路网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 130.48 303.61 43.O
公路网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 7145.73 I1019.44 64.8
每百人机动车辆数(辆) 17 92 18.2
人均铁路客运量(人) 1 30 1.9
人均公路客运量(人) 19 46 41.5
人均铁路货运量(吨) 1.00 0.76 131.6
人均公路货运量(吨)) 11.67 26.22 44.5
人均港口货物吞吐量(吨) 7.5l 29.0l 25.9
人均函件(件) 7 253 2.8
电话普及率(%) 105.4 167.5 62.9
互联网普及率(%) 34.4 26.2 131。3
三、海西与台湾经济联动的障碍分析’
当前,海西与台湾经济合作互动正面临大好形势,并初显成效,但由于两岸历
史造成的意识形态偏差和制度安排不同,给两地经济合作互动带来许多制约,两地
在联动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意识形态上偏差带来的阻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先后经历被强虏侵占、两岸兵戎相向、外国势力干涉等,
造成了两岸同胞长达38年的隔绝,虽然1987年两岸隔绝被打破,但两岸经济交流合
作又屡受两岸关系波折频现的干扰,直]!I]2008年5月以后两岸关系发展才出现了积极
变化。近六十年的相互对抗、长期隔离,给两岸同胞几代人带来了认识上的偏见、
沟通上的误解、感情上的疏远、心灵上的创伤、文化间的背离,造成了区域内族群
的多样性而复杂化,成为海西与台湾经济联动发展、共建海峡经济区的最大障碍和
无形阻力。两岸民众之间在意识形态上偏差的弥合,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磨合周期,
只有以更宽大的包容、更持恒的耐心、更广泛的参与和更有效的努力来逐步弱化、
消除这一障碍,化干戈为玉帛、化怨仇为亲情、化消极为利因,才能有效推进海峡
经济区的构建与发展。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2.不同制度安排造成的断裂
历史遗留下来的两岸不同的制度安捧,造成了两岸之间在物质上和体制上的断
裂。一方面,造成了两岸之间交往通道体系、产业结构体系、金融体系、贸易市场
体系等对接性薄弱;另一方面,造成了两岸之间的经济系统、社会与文化系统、公
共管理系统等兼容性矛盾。这种断裂,致使两岸区域经济网络无法实现全面对接,
严重阻碍两岸经贸互补潜能的发挥。目前,两岸经贸交流主要是基于经济上的比较
利益而自发性的合作,以企业跨海峡投资为主推动,缺乏制度性的合作安排,仍处
在民间性质层次;两岸之间尚未真正建立以城市或以专业化区域为单元的交流对接
机制。这些都是在推进海西与台湾联动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严竣挑战。如何在现
今特殊制度安排的区域内,在积极借鉴、大胆创新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个能符合区
情、达成共赢、有效推进两岸经济联动发展的制度体系与发展途径,以促进海峡经
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需要海峡两岸齐心协力、全力以赴,
从一项项具体工作做起,以弥补断裂,逐步实现海西与台湾经济、社会、文化、人
员交流等无缝对接。n1
3.经济合作不对称带来的不平衡.
尽管两岸经济合作领域和流量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过去二十多年来台湾当局
“大陆经贸政策"的反复无常,使得闽台间经济合作起伏不定,经贸发展格局仍呈
现出显著的单向性和不对称性,两岸资本流动、经贸往来均以大陆为主阵地。从闽
台贸易看,福建对台贸易长期处于逆差,并持续扩大(见表8-10)。自2001年以来尽
管对台出口增长较快,但至!U2008年福建对台出口额仍仅占对台进口额的22.4%,闽台
贸易逆差金额与2001年比已增长一倍多。从闽台投资看,台商对福建投资增长加快,
2008年台商实际到资(可比口径)达14.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2%;而大陆对台
投资虽于2009年开始破题,但在比例、领域和审批上仍受到台湾当局政策的限制。
从闽台旅游看,福建接待台胞旅游已超过百万人次,但大陆同胞赴台仍有相当限制,
直至U2008年中后才逐步开放,截至2008年底福建赴“金马澎"游和台湾本岛游累计
分别达69888人次和6230人次。从“三通"情况看,海运直航、客货运包机等方面都
有规定限制,如两岸航空直航班次虽增加到每周270班,但估计只及市场需求的半数。
此外,在两岸商务往来、专业人员来往及劳工就业等领域均有不同的限制等,造成
了两地经济合作互动失衡现象。两地经贸的这种单向性、非均衡性有悖于区域经济
【1】王秉安等.环海峡经济区发展总报告.环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8·19.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一体化的互利双赢原则,阻碍了两地经济资源整合、经济空间对接的“帕累托’’最
优。
表8-10 2001-2008年闽台贸易、投资情况一览表
Table 8-10 Trade and Investment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from 2001-2008
单位:亿美元、%
贸易总额进口出口贸易逆差台商投资
年份
金额增速金额金额金额增速金额增速
2001 28.54 24.89 3.65 2l-24 5.05
2002 33.51 17.4 29.18 4.33 24.85 17 5。06 0.2
2003 35.69 6.5 30.5 5.19 25.3l 1.9 5.15 1.8
2004 43.56 22.1 36.8 6.76 30.04 18.7 5.53 7.4
2005 48.79 12 40.93 7.86 —为O.9 33.07 10.1 2.16
2006 56.07 264.4 14.9 46.57 9.5 37.07 12.1 7.87
2007 69.0l 23.1 58。22 lO.79 47.43 27.9 9.7 23.3
2008 72.56 5.1 59.3 13.26 46.04 —2.9 14.96 54.2
2002—2008年
14.3 13.2 20.2 11.7 16.8
平均增速
注:数据来源福建省经贸厅;贸易逆差为进口额减去出口额;台商投资为按可比口径的资金注册地统计(不
含第三地转投).
4.工作推动局限造成的制约
当前,在推动海西与台湾经济合作互动上仍有很多局限性。在合作机制建立上,
两地间整合步伐较慢,合作层次水平不高,突出体现在:部分闽台合作资源呈现竞
争分散态势,未能进行有效整合;合作项目以劳动密集型居多,科技含量不够高,
两地产业仍停留在两地产业链接模式,分工协作特征不够明显,未有效建立起区域
合作关系和制度性的合作安排。
在政策支持和措施配套上,仍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调研中台资企业反映:在融
资、用地、审批等方面仍不尽人意,部门之间政策的衔接和落实仍有待于加强;一
些政策显得帽子大身骨小,僧多粥少,如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试验区虽
已列为国家林业局扶持绿色海峡西岸的重点,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并未能赋予优惠
政策,难以吸引台商投资;两地农业合作的投入与实际发展需求差距较大,一些重
]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点项目投入不够,在台湾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对接上仍显能力不足。
在区域交流互动工作推动上,明显不平衡,突出表现在:沿海地区比较活跃,
内地一些市县常年对台交流人次批次较少;台胞来闽交流较多,福建赴台交流较少;
举办的各项涉台活动多而散,政府投入花费大;媒体宣传往往是福建较热,而台湾
岛内呼应有限。在具体项目和交流对象上,仍然存在着上层人士多、基层民众少,
工商界多、其他界别少,大型企业多、中小企业少,会展论坛多、创意交流形式少,
离岛多、本岛少,泛蓝县市多、台湾中南部深绿基地少,民间信仰多、民俗文化少,
中老年人多、年轻人少等现象。这些都对两地经济的合作互动形成制约。n1
在区域优势发挥上,受政策制约较大,如:海西辽阔的海域面积和丰富的海洋
资源这一最大优势,受制于我国环节多、额度少、审批难、费用高、处罚重的严格
海域使用管理,无法规模化开发使用沿海海域,限制了沿海众多产业、基础设施项
目的实施推进;海西得天独厚、潜力巨大的众多深水港区这一后发优势,受制于港
口规划布局、口岸体制复杂等,制约了港口群建设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一体化。
第三节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思路建议
海西与台湾经济发展有差距、要素资源有差异。基于两地间差距、差异的整合
互动,是区域相互作用从无序到有序、从无机到有机、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最佳
方式,是改变现存区域关系格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当前,海峡两岸
关系是一种尚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部的两个极不对称而又相互独立的经济体系之间
的关系,推动彼此之间的联动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遵循先易后难、先
点后面、先行先试的原则,着眼于其独特的优势和别样的特色,因地制宜选择联动
模式和具体路径,采取切实可行而有效的政策措施。
一、在联动模式上先点后面,圈层联动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具有过程的阶段性、方式的特殊性、空间的演进性。推动海
西与台湾经济联动发展,共建海峡经济区,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过程,当
前应采用点线突破、带状推进、圈层联动的空间发展模式(见图8-6)。’
1.点线突破:就是初期阶段,宜采用点状联动模式先行突破。即选择若干个具
【l】盛邰彦.闽台经济合作交流现状与建议.环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16-11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有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区域先行试验、重点开发,使之成为探索两岸合作互动新
模式的示范区和推动两岸合作互动的前沿平台。如在福州和厦门现有保税区、物流
区等区港联动基础上,设立两岸自由贸易区试点,与台湾基隆、高雄自由贸易港区
开展业务对接,包括区域监管对接、货物直通对接、文件文本对接、系统软件对接、
增值服务对接、销售平台对接、运作载体对接、鼓励企业落实对接、办事机构对接、
联合对外推介对接等;在具有离岛特征的福州平潭岛、厦门大嶝岛、漳州东山岛设
立对台经贸特区,寻求跨关境发展,进而与台湾岛内自由贸易港区实现无缝对接。
如:就福建正在加快推进的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笔者认为应提
升站位和层次。目前,国家已推动开发的三大新区各具自身优势和使命,浦东新区、
滨海新区是大陆东部沿海新区,分别作为长三角和环渤海的新增长极;横琴新区是
一国两制的结合点,作为珠三角的新引擎。而平潭新区与三个新区相比最大的特点
是区位优势和政治优势,最大的差异是尚未统一主权国家内部的两个相互独立经济
体系的试验区,即在两种不同政治体制下探索两岸合作互动新模式的试验区,更凸
显出“联通”、“试验’’与“和谐"的特色。因此,应将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
.作为两岸和谐实验区和特别行政区,作为超越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珠海
横琴新区“等级"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即平潭新区)来超前规划和积极打造。
海峡两岸共同开发打造平潭新区具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平潭东濒台湾海峡,
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全岛陆域总面积371.91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6064平方公里,
其主岛(海坛岛)面积271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平潭岛是大
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岛屿,是海峡东西两岸及东北亚经济区域与东南亚经济区域的
连接点,是太平洋西岸国际航线南北通衢的必经地,也是规划中京台高速公路大陆
段终点站和规划中的台湾海峡海底隧道入口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可开发资源极
为丰富,对台交往历史久远,且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同时,平潭岛的
开发有助于形成“南有厦门、北有平潭”的两岸合作互动的新格局。
平潭新区发展布局应建立“一岛两区"的开放开发格局,即在平潭岛开放开发
的同时,布局发展长乐空港工业集中区和与江阴深水港工业集中区;其发展定位应
建设成为:探索两岸合作互动新模式的示范区、推动台湾经济社会与祖国大陆对接
的前沿区、构建两岸同胞和睦相处共同家园的先行区和打造我国东部区域板块经济
的新增长极,即“三区一极”;其发展目标应是:开放开发岛、和谐家园岛、智能
信息岛、生态旅游岛,即经过lO至[J15年的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集国际投资、国际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贸易、国际金融、研发制造、物流分拨、过境转运、仓储展会、休闲旅游等多功能
于一身的集约化的的综合型自由贸易区,建设成为连通海峡、两岸共建的“开放开
发岛”,宜居宜业、欣欣向荣的“和谐家园岛’’,知识密集、网络发达的“智能信
息岛’’,节能减碳、环境友好的“生态旅游岛";其功能布局应分为:四片、十区,
即采用系统推进、滚动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构建科学合理、与产业体系相配套、
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布局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紧凑发展、紧密关联的“四片、十
区”的功能布局,即产业物流片、科教研发片、文化旅游片、商住服务片,公司分
部经济园区、高新产业园区、港口物流园区、产品营销园区、医疗园区、海峡大学
城区、海峡文化园区、滨海旅游园区、展会论坛园区、居民社区,各类平台项目均
可采取“共谋、共建、共营、共管、共惠"的模式进行开发与运作,部分平台项目
还可以由台湾同胞独自开发与运作Ⅲ;其开发模式应为:两层机构、一站式服务,
平潭开发坚持“面向世界、优先台湾、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建立两层机
构、一站式服务的管理模式,即管理委员会和开发营运公司两个层次的管理架构:
管委会为行政管理机构,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开发经营公司为投资建设管理机构,
负责招商引资、投资建设等具体事宜。国家应赋予平潭以特殊权力、特殊政策、特
殊管理体制,实行“境内关外”的国际惯例做法,对自由经贸区采取“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海关监管模式,即平潭与台湾之间的口岸“一线放开",
平潭与内地之间“二线管住",平潭“区内自由’’,以保障其运作效率与效益。
再如,两岸可联手开发大厦门湾特(特别安排)区。充分发挥厦金两岛相连、
厦门独特优势(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密集区、港湾优势、政策优势、五缘优势等)
和金门后发优势(未开发的处女地)的有机耦合,两岸官方、民间共同联手开发大
厦门湾,通过更合理的制度设计、更宽松的运行环境安排、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创
建大厦门湾特区(或称厦金特区),使之成为双向高度开放、经济自由度大、发展
条件特别优越、发展潜力特别看好、发展理念特别先进的区域,从而带动整个海峡
经济区的发展。
2.带状推进:就是中期阶段,宜采用带状联动模式系统推进。即在点线联动基
础上,以海西沿海的主要枢纽港区、台商投资区、中心城市和交通干道为轴线,在
区域空间上延伸,逐步形成海峡东西岸线联动带,即:海峡西岸带的福州、泉州、
厦门、温州、汕头等沿海中心城市与海峡东岸带的基隆、台北、台中、高雄等中心
【1】罗海成.设立平潭两岸合作,共建综合试验区的战略设想[J].综合竞争力,2010(1).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城市互联;海峡西岸带的宁德港、福州港、湄洲湾港、厦门港、漳州港与海峡东岸
带的基隆港、台中港、高雄港互通;海峡西岸带扩区后的福州、厦门台商投资区及
新设立的泉州、漳州台商投资区与海峡东岸带的台中、楠樟、云林等出口加工区互
动,形成新的台商投资热点。在联动过程中应分阶段、分领域有序系统推进,初期
先对互补性较强、契合度较高且有优势、有基础的产品、产业和领域开展合作互动,
如在两岸货物贸易中重点推动农产品与机电产品,在服务贸易中重点推动金融服务
和旅游开放,在产业对接中重点推动农业、渔业、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在投资
活动中推动双向的资本流动等等;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两岸企业本土化网络的快速发
育,从最初的采购、生产、人才、管理本土化向市场营销、研究开发乃至融资本土
化延伸,从而逐步建构起物流配送、协作分工、市场营销、资金融通、人力资源调
配等生产、流通、服务网络;进而以行业对行业、园区对园区、城市对城市等多种
方式,促进两岸多领域对接合作,促使两岸经济在投资、贸易互动中加速融合并显
现出强大的功能性一体化特征,实现海峡两岸区域内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经
济一体化。啪
3.圈层联动:就是后期阶段,宜采用环状联动模式滚动推进。即在点线交织、
带状推进联动发展的基础上,区域联动中心辐射带动、梯度推进,逐步在空间上形
成覆盖全域、功能完善、政策协调的海峡经济区。海峡东、西两岸要依托中心城市
的辐射带动,大力推进区域内商品市场和人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市场的整合,加
速要素自由流动,促进海峡两岸形成共生双赢的经济整体。海峡西岸要依托沿海中
心城市形成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瓯江口和韩江口五大城市片区,梯次扩散、
辐射带动闽北、闽中、闽西和赣东南、浙南、粤东内陆地区,直至融合一体,进而
通过与海峡东岸基隆、台北、台中、高雄、台南等城市的交流互动,推进海峡东、
西两岸在全部产业、领域、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作,推进海峡东、西两
岸生产体系—体化、产业链条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市场机制趋同化、经济政策协
调化,真正形成互补、互利、互惠、共赢、共荣的海峡经济区。乜3
【l】石正方.海峡经济区的空间演进:现状、问题与趋势.海峡论坛·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论文集,福州,
2009.5.
【2】赵彬,廖荣天.构建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J】.发展研究,2008(5).
资料来源:http://image.baidu.conl.
oastof
二、在意识形态上求同化异,营造氛围
意识决定行为。海西与台湾合作互动,共建海峡经济区必须化解两岸对立,取
得两岸民众的认同共识,这是两地合作互动的先导。因此,要在意识形态上寻求突
破,在交流沟通中增进了解、唤醒情感,在宣传研究中扩大共识,激发热情。
1.积极推动交流。海峡两岸各级官方与民间组织要本着宽大为怀、包容为上的
想法,多层面、多渠道积极推进、主动引领两岸民众的交流交往、共谋共识。尤其
要重点推动基层民众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合作,如两岸共同制
播电视节目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两岸共同编撰若干课程来推动两岸学生双向求学
就读等,增进彼此间沟通理解,逐步消除隔阂,将异质的思维意识同质化,以利于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两岸经济整合互动。
2.加强宣传研究。扩大宣传才能广造舆论,深化研究才能共谋发展。宣传研究
的主体应形成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党派团体齐心协力、专家学者积极融入的格局;
宣传研究的层面要有国家、省级、市县级等多层面、多方位的推动;宣传研究的内
容要通盘策划,要在总结借鉴海西建设宣传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宣传主题和重点,
持续加大宣传研究力度;宣传研究的范围要涵盖海峡两岸、辐射海内外;宣传研究
的触角要延伸到学校、社区、商场、企业等各种场所,深入到各阶层、各年龄段的
民众;宣传研究的形式要多样多元,通过建立“海峡经济区”网站、创办“妈祖卫
视”、设立媒体专栏专题、扩大报刊杂志发行、举办论坛展会、组织文体活动等,
充分发挥先进传媒工具和不同载体传播发散的功能,引导调动广大民众主动参与、
积极支持的热情,为海峡经济区构建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开展区域形象设计。要创新、创意海峡经济区概念和内涵,提出包括海峡区
域的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区容区貌、社会风尚、
政府服务、公民素质、社会秩序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区域形象系统设计方案,并加
以宣传和推广,以极富区域特点和鲜明个性的海峡经济区区域形象,增强海峡区域
的凝聚力,推动区域文化建设,改善区域公共关系运作,推进海峡经济区的构建和
发展Ⅲ。
三、在制度安排上先行先试,推进互动
依据陈坤明教授等人(2008)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所估计的结果显
示,如果台湾与大陆没有签订ECFA,而中国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即一般所称
的ASEAN+I),则台湾经济会损失0.47%,而如果是中日韩与东盟十国签署自由贸易
协议(H[IASEAN+3),则台湾经济损失会增加到1.65%;但如果两岸三地签署自由贸
易协议,可以让台湾的经济成长增加3.31%,而ASEAN+3再加上台湾所形成的贸易效
果则为3.26%拈3。可见,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议已正式启动的大背景下,在当前
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大三通”局面已经形成的大好形势下,制度跟进至关重
要。

1.组建海峡经济区组织架构。国家层面主要由国台办为主牵头联合国家相关部
【l】海峡经济区课题组.增进共识,合力推动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海峡论坛·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论
文集,福州,2009.5.
【2】王腾坤.ECFA签订对海峡两岸之经济分析与展望.海峡论坛.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论文集,福州,2009.5.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委(或联合本文第七章提出的“国家跨省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推动两岸经济
合作互动;省级层面应在建立“海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委员会"的基础上,联合台
商投资相对集中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相关省市,即福建应联合上海、江苏、浙江.、
广东及江西等省市一道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互动,在此基础上组建包括中央、大陆沿
海省份和台湾三方代表在内的“海峡经济区协调发展委员会’’,成立工作班子,建
立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定期商讨海峡经济区建设相关问题,提出海峡经济区建设的
框架意见和政策性问题,如探讨应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政策措施、共同起草出台海峡
经济区建设发展纲要或区域规划条例、设立海峡经济区发展专项基金等。
2.探索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互动的制度安排。“珠三角一与港澳经济的互动融合
得益于CEPA的制度安排。但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关系特殊,既非主权统一的“一国
两制"的关系,又非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正
是体现两岸特殊关系、反映两岸经济现状特点、呼应两岸经济发展需求、推动两岸
经济合作互动的先期制度安排。目前,海协会与海基会对ECFA已进行了两次商谈,
顺利达成了多项共识。从海西与台湾经济合作互动而言,当前应积极争取将海西具
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纳入ECFA早收清单产品目录;争取早期收获条款的内容在大
陆其他地区没有放开的项目允许在实验区先行先试;争取将海西与台湾设立两岸共
同市场或经济紧密合作安排实验区的相关议题纳入ECFA商谈的内容。与此同时,可
总结梳理以往两岸民间经贸往来所形成的经验做法,研究比较各种国与国之间共同
市场制度安排、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构架协议和CEPA制度安排等做法,在维护
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参考借鉴APEC提早部门别自由化(EVSL)方式,或是新加坡与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特区、韩国与朝鲜的开成工业区等模式,在海西与台湾之间先行
建立点对点对接的自由贸易区,进行点对点的提早部门别自由化,授予立法权、行
政权、司法权,赋予经贸活动自由化政策,大幅开放,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出一个
两岸认同、互利互惠、切实可行的经济运行模式,全面建构新的社会制度n1。
3.加大改革试验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赋予作为海西主体福建省更加灵活可行的
对台开放和工作处置权限,在产业开放、设施建设、财税支持、金融试验、贸易投
资、土地利用、人员往来、文化交流、“三通"及地方立法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政策
空间、自主权限和投入力度。继续加大“省部合作”力度,积极推进更多央企来闽
投资开发;深化拓展“省部合作”内涵,适应两岸“大三通"形势与海峡经济区构
【l】林祖嘉,谭瑾瑜.海峡经济区在EcFA中的角色.海峡论坛·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论文集,福州,2009.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建的需求,对现有60多个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支持海西建设的合作协议和条款内容,
进行修订、充实,进一步发挥优势、破解难题、突破困境,尤其是在海域使用管理、
土地使用管理、产业群集聚建设、城市群规划建设、港口群管理建设、对台贸易口
岸查验监管模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海峡金融合作等方面要加大支持创新力度,
凡有利于促进对台交往的审批权要适当下放,加快推动海西与台湾经济的合作互动,
形成开放开发新优势的区域发展新模式。
四、在平台载体上打造品牌,扩大影响
在当前海西与台湾经贸交往中,创建了形式多样的平台载体,但仍存在规模小、
分布散、辐射窄、功能发挥有限等现象,不能很好满足两岸形势发展和广大台胞需
求。为此,要不断整合、提升、构筑和创建,推动各类平台载体由省内向省外、西
岸向两岸、地方向全国、局部向全局发展,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功能齐全、领域广
泛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载体体系。
1.打造海峡论坛品牌。海峡论坛是继国共论坛、“两会”协商后的又一个两岸
重要交流沟通渠道,首届海峡论坛已成功举办。当前,应大胆借鉴达沃斯论坛和博
鳌论坛等国际性论坛运营的成功经验,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升创办理念,不
断完善运作模式,在更大更广范围内配置资源,打造培育“两岸同胞大交流、两岸
经贸大合作、两岸关系大发展’’的著名品牌。一是积极吸纳两岸政治、经济、金融、
财政、文化、艺术、教育、新闻等领域人士参加,发挥两岸民间交流平台、两岸经
贸合作平台、两岸交流合作政策研讨平台、两岸交流合作枢纽平台、两岸交流合作
信息发布平台等功能。二是根据两岸形势变化确定每年论坛的主题,围绕两岸经济
合作互动中最热门、最棘手、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议题开展交流。三是积极推动
海峡论坛的主办由官方逐步向非官方的“民办民营官助”转变,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市
场化运作,打造成为两岸参与的多方利益网络体系。四是扩大海峡论坛影响覆盖面,
将海峡论坛的相关议题和活动,分解到海西各个城市,延伸到全国相关各个区域,
形成一种整体性、持续性、联动性的论坛信息传递机制。五是提升海峡论坛的发布
功能,如可参照“世界经济论坛”发表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的做法,借助福建师范大
学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已有的研究力量
和平台,开展海峡经济联动发展专题研究和测度评价,发布年度海峡经济联动发展
报告,更好地服务海峡经济发展,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互动。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2.提升各类平台层次。要集聚各地特色要素,整合各类经贸平台,提升交流平
台功能,促进各类产业交流专题活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扩大各类民俗文化节庆活
动影响,推动海西与台湾县市对口交流活动的机制化、常态化,引导由官方推动向
民间推动转变,突出凸显民间性、社会性、广泛性。
3.拓展各类载体功能。一方面要扩大延伸现有载体覆盖范围。如台商投资区是
台湾民众、企业界普遍认同的两岸经济合作互动的重要经济载体,有助于加快海峡
两岸产业合作融合,当前不仅要扩建福州、厦门台商投资区,新设泉州、漳州台商
投资区,还要推动其由沿海地带向福建全省、整个海西区域延伸,为产业发展和城
镇建设提供发展空间;要完善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林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
业园和台湾农产品集散基地。另一方面要构建新的载体。如着力发挥厦门经济特区
和福州省会城市作用,加快创建厦金自由贸易区,积极推进福州(平潭)综合实验
区建设,努力探索两岸合作的新模式,形成更加开放的两岸合作新格局。
五、在设施通道上构建网络,拓展空间
当前,海西与台湾经济合作互动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两岸不同的制度
安排所造成的两岸设施通道的断裂。唯有打通海峡两岸快捷大通道,才能充分发挥
根植于台湾海峡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才能更快发展伴生而来的物流业、航运业、
旅游业及其他相关服务业,才能更好形成台湾产业技术与福建生产优势高度互补的
产业链模式,从而推动区域投资环境和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1.加快海峡立体运输体系构筑。目前,海西交通布局规划设计仍显滞后,海西
与长三角、珠三角、周边腹地及台湾的交通联系仍偏弱,未形成真正意义的快速大
运力综合交通网络。因此,要提高海西现有高速公路标准,尽快形成与周边地区紧
密连接的交通系统。加快建设高标准、大容量的铁路大通道,提高在建铁路的运行
速率,强化与国家干线铁路的联系。加快连接两岸的海底隧道工程,推动京台高速
铁路线福州至台北段的建设,形成横跨海峡、连通两岸、延伸亚太的海陆大通道,
提高两岸物流效率。加快发展宁德、福州、湄洲湾、厦门、漳州到基隆、台中、高
雄的跨海快捷大通道,促进两岸运输的直接连通。利用滚装技术,建设台湾海峡铁
路轮渡通道和台湾海峡高速公路轮渡通道,使两岸铁路网络与高速公路网络实现无
缝对接。着眼于建设两岸直接“三通"首选地的要求,以两岸人民的需求为导向,
推动空中直航增开航班、增设航点、增辟航线,拓展两岸往来的空中通道。推进对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台海上直航开放港口的功能整合,开通闽台海上客货滚装运输常态化定期航线,开
辟厦门至台湾的邮轮客运直航;推动“小三通"航线有序发展,突出厦金航线的人
流功能、泉金航线的物流功能、两马航线的综合功能;加快实施“小三通一行李双
向直挂业务,促进两岸海空联运“无缝衔接”。同时,要引导海西与台湾航运业界
深化合作,开展联营航线、联运货源、互揽客源、共建联盟等运输协作,发展海西
与台湾海空联运“一票通"业务,形成密集往来态势;要加强两岸大通关合作机制
建设,健全人流、物流往来的便捷有效管理机制,试行便利人员往来的管理办法。
2.加大海峡港口资源整合。世界经济发展史经验表明,世界级大港的建设与开
发,对临港工业带动作用功不可没,如日本的“三湾一海"集中了日本96%的钢铁生
产能力、100%的石油化工工业和造船工业及绝大部分汽车工业;韩国釜山港担负着
全国海上运输货物一半以上运量,其中集装箱货物处理量占全国的81%、水产品货物
占全国的42%、海运出口货物占全国的40%,这类世界级大港有效地集聚稀有的海港
资源,增强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海西与台湾港口资源丰富,但发展层次差距明显。
海西港口普遍存在着规模明显偏小、港区分布零散不集中、管理职能事权分散面窄、
管理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2008年海西所有港口货物吞吐量约相当于宁波一舟山港、
上海港的六成、天津港、广州港的八成左右。台湾虽拥有高雄港、基隆港、台中港、
花莲港、苏澳港5个国际大港,但影响力持续后移,如高雄港由2000年以前全球第三
大集装箱港跌至2008年的第12位。因此,在两岸“大三通’’的时代,两岸应充分发
挥各自优势,协力合作,加大整合,创新体制,组建台湾海峡港口战略联盟体系,
加快以港口为龙头、以国际和国内货物运输为载体、以现代电子商务为支撑的集疏
运、仓储、信息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物流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临港
大型工业,如福建核电站项目、石油储备项目、沿海大型燃煤电厂建设等,积极打
造台湾海峡国际海运枢纽中心。
3.加快便捷信息通道建设。高速、高质、高移动性的无线宽带互联网,为网络
多媒体互动、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目前,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正在
全国逐渐铺开,“三网融合"步伐加快,海峡两岸应加强合作,对第三代无线通信
网络进行大规模布局,对第四代宽带移动网络进行试点性部署,谋划两岸间的实时
无缝高速无线接入。当前应加强海峡两岸在下一代骨干网络(IPv6)普及、终端和
内容服务方面的合作,高标准共同发展下一代有线宽带网络及其应用。加强对台通
邮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闽台区域特色邮政业务,继续做好福州、厦门两岸邮件封发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局运营工作,继续做好“两门"、“两马’’包裹业务,加快开通邮政专船和邮件航空
运输通道,推动建立对台邮件总包交换中心,推动厦门与金门海底通讯电缆敷设,
争取在厦门建设对台边境通信局(站),力争率先实现两岸直接通讯。
六、在资源要素上优化配置,互利互惠
资源要素流动是区域经济联动的客观基础。海西与台湾在人力、资本、科技等
资源要素上存在较大差距,有着极大的互补性,为其合作互动创造了可能。两岸要
本着互利互惠、优化配置的原则,加强合作,加大交流,做到人尽其才、资尽其用、
智尽其力。
1.加大两岸人员交流和人才培养。人员交流是实现两岸经济合作互动的先决条
件,是实现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目前,福建在人才资源、教育资源
方面与台湾差距较为悬殊。从人口素质看,福建人口规模是台湾的1.56倍,但大专
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只占5%,仅为台湾的1/6;从教育规模看,福建现有普通高校
83所,在校大学生数56.26万人,其中研究生2.71万人,高校发展规模和水平不仅无
法满足海西建设的需求,而且与周边沿海省市相比有明显落差,而台湾岛内有150
多所高校,普遍存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过剩、生源不足的情况。因此,两地应正视
这一发展差距和互补资源,加大彼此间交流合作。要加强各阶层人员交流,探索两
地居民在彼此境内凭有效证件自由出入,并享有同样的生活、学习、就业等权利;
鼓励闽台两地的各级政府、机构组织、民间团体和个人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口交
流,不断拓宽交流领域,提高交流层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两岸交流格局。要
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建立台湾人才引进快速通道,大力引进台湾高端专业人才;鼓
励推动两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互设分支机构,合作开展台湾人才来闽就业、创业的
相关服务,共同举办人才交流、培训等活动;建立台湾人才及其研究成果数据库,
联合创建两地人才服务网络平台,拓宽人才供求信息互通渠道;支持省内企事业单
位聘用台湾人才,鼓励在大陆高校毕业的台湾学生来闽就业,开展两岸大学生创业
项目对接等活动,实施两地专业人才参加资格考试和认证、职称评定等的试点政策。
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积极推动闽台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办学,推
行学生互招、学历学分互认、师资互聘;鼓励台湾院校到福建设立分校;加快启动
闽台合作办学试点院校对台招生,推动闽台对口合作高校扩大学生互派规模;发挥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的功能,设立两岸教育合作园区,吸引台湾院校在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园区办学和设立科研机构。’
2.加快两岸金融合作对接。金融是活络企业生产、推动区域联动的纽带。目前,
海西金融实力不强不大,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长、珠三角,对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与
交流的支持有限。据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显示n1:2008年福建金融竞争力
排在全国省域第13位,比2007年后移3位,加强闽台金融合作尤显紧迫。当前,
要抓住海峡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金融监管合作谅解
备忘录(MoU)》的有利契机,推进海西与台湾在金融合作上的先试先行,培育多元
化、特色化、有影响力的海峡区域性金融市场。要创建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对接平台,
争取在福建设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一,在区内实行一系列特殊金融政策,
有效整合海峡西岸金融资源;利用海峡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实现资本的有效流动和
合理配置;探索组建海峡产业投资基金,为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提供良好途径,
为境内外资金支持海峡经济区建设搭建平台和桥梁;探索专门面向台湾的离岸金融
业务,吸引更多台湾金融机构向海西聚集,通过互动和合作形成完整的海峡金融板
块。要建立便利、高效的两岸通汇和融资渠道,加强货币兑换网点建设和简化兑换
手续,逐步建立两岸资金清算中心,促进开展两岸跨境贸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
推动两岸银联卡联网、通用和信用卡产品创新;建立两岸货币收兑和汇率定价机制,
促进两岸贸易投资便利化。要加快两岸银行业互设机构和股权合作,推动兴业银行
赴台设立代表处或分支机构,推动两岸银行业签订银团贷款和综合授信额度协议,
创新金融模式。要推动两岸证券机构合作和企业上市,推动富邦证券参股广发华福
证券,推动设立两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推动翔鹭石化、天福茶业、三德水泥在A
股上市融资;鼓励支持台资参股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鼓励两岸证券公司和各类
投资基金相互投资,实现业务和市场对接:加强两岸合格机构投资者合作,建立海
峡股权交易所(oTC),搭建两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要搭建两岸保险
市场对接平台,推动两岸开放保险市场和业务融合,提高保险为两岸经贸提供服务
的能力。要加强两岸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引进与合作,大力推进与台湾商业征信机
构的合作,探索建立两岸企业、个人信用信息交流共享机制。要建立两岸货币金融
监管合作和金融稳定机制,如建立两岸金融和司法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两岸金融政
策的协同机制,两岸跨境危机预警和管理机制等,保证监管信息传递顺畅,预防两
【l】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2008~2009)[MI.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
-1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岸金融市场风险n1。.
3.加强两岸科技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台湾科技创新能力强、发展经验丰富及高
科技产业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引导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共同打
造海峡区域创新体系。当前,要以科技创新、多方引智为主线,抓住国家支持海西
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和台湾产业升级转移的机遇,实现“凹地崛起一。两地
可以考虑共同设立研发基金,共同遴选支持一批产学研结合项目,以课题招标、共
同研究等形式,鼓励引导闽台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项目研发;共同
设立高端科研平台,引进台湾工研院模式,推动海西工研院建设,积极吸引台湾科
技界参与,提升“海西科技论坛一功能;积极加强两岸科研人员交流,放宽出入境
措施;探讨协调一致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强两岸风险投资基金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嘲。发挥台湾作为世界第三大信息技术产品生
产地,在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电子等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争取在闽
创建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加大福州、厦门高新区和漳州钟表、南安
光伏、惠安绿谷等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培育,加快闽台科技园区对接,提升两岸科
技产业合作水平。
七、在产业合作上发挥优势,促进融合
海西与台湾产业合作领域较为广泛,但当前应扬长避短,着眼于两地优势发挥
和可持续发展,着重突出精致农业、高新产业及航运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业的合
作互动,推动两岸产业结构转换和集聚融合。
1.精致农业。精致农业,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生态
环保为特征的高效农业。两岸农业发展层级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和契合性。海西不仅
具有与台湾相同的生态区位优势,具有两地农业合作可利用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
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平台载体,而且具有发展精致农业的科技创新基础和条件,
如福建分布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等,每年可创造农
业科技成果200项左右;福建被誉为育种大省,拥有省部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100
多项,水稻、茶叶、水果、枇杷等新品种培育水平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茶叶、
水果、食用菌、林产业、水产品等产量、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台湾农业已实现了现
【l】郑航滨.循序渐进推动海峡经济区先行,与两岸金融合作发展.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5月.
【2】赵新力,谈戈,孔江涛.海峡西岸经济区比较优势和发展战略研究【J】.发展研究,2008(6).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o’。。一
代化,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60%以上,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高,尤其是在发展
有机米、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养殖及渔业等方面不仅具有相当先进的技术、
生产设备及优良苗种,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营销管理经验,在政策引导、技术引领、
示范引路、营销引力等方面,可以为海西发展精致农业提供很大的借鉴和互动。因
此,要充分发挥两岸农业比较优势,明确定位两岸农业产业化分工,大力推进两岸
农业合作纵深发展。要加强两岸农业技术合作研究,推进以农业技术合作为纽带的
产业链合作模式,寻找出一条适宜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增大两岸间农业合作
的互利空间互动活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携手联盟构建互惠型农业组织合作
关系,发挥台湾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业已形成的庞大、完整体系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
积累的丰富运营经验,加速两地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一体化对接,共同营销,共创品
牌,共拓市场,共享利益,让农业合作组织成为两地农业合作交流的生力军。要拓
展两地农业合作范围和领域,将现在的闽台农业合作扩展至整个海西区,在海西区
内建设高优农业产业合作带、蓝色产业合作带和绿色产业合作带;海峡东岸台湾也
应允许自身所没有的海西区特色产业和产品,如食用菌业、蜂毒产品等在岛内建立
产业园区和研究基地;·加强两地渔业合作,共同开发利用好台湾海峡丰富的海洋资
源。
2.高新产业。加强海峡两岸科技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合作,推进两岸科技产业
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两岸经济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发挥台湾拥有世界领先的IT产
业公司、完善的产业研发体系和队伍及在纳米技术、生物医药开发等方面的优势,
借助海西已拥有较为全面的信息产业体系和起势较好的文化创意、动漫产业基础,
通过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创新机制,加强两岸共同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整合海
西区各类产业园区,加大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厦门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台湾新
竹科学工业园区、台南科技工业园区的对接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台商投资
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提升台商投资区对高新技术的产业带动和
辐射作用。大力发展石化、汽车、船舶、装备机械、浆纸及木材加工、能源和IT产
业集群,全力扩大在光电、软件、通信、新材料、环保、精密仪器、生物医药、航
空维修、创意动漫、外包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对接,创造规模发展、链式发展、集群
发展的新优势。加大高新技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引导台湾产业向海西区
内的浙南、浙西南、赣东南、赣东北、赣南、粤东等地区延伸和转移,推动海峡西
岸产业整体升级。同时,台湾应允许海西区的优势企业进入岛参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升级、产业链群与产业园区建设。
3.航运物流。海西与台湾经济合作互动最大的优势在于连接两岸的台湾海峡,
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在于不远将来拥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两地航运物流合作提
供基础条件。目前,福建省与铁道部已共商规划并着手福建与台湾岛内的铁路连接
问题,根据规划至I]2015年左右,将形成连接海西区和台湾的“三纵六横九环一铁路
网(即“369海峡铁路网"),其中包括北京一福州一台北、昆明一厦门一高雄,届时海
峡两岸的物流来往将更加便捷,海陆联运的大物流格局将很快形成。当前,应积极
鼓励支持台商以独资或控股方式,投资海西物流业,特别是要设立对台保税物流园
区和对台农产品物流加工保税区,引进并扶持一批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于一
体的现代物流企业。鼓励两岸有实力的企业在对方区域内营建采购配送中心,共同
发展壮大物流业,增强区域经济辐射能力。推动两岸物流信息网络相互衔接,加强
物流业运转的组织管理,不断提高两岸物流服务水平,提升两岸物流合作层次与结
构。
4.旅游会展。海西与台湾两地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资源
各具特色。仅福建而言,森林覆盖率达6096以上,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为全国第
一,拥有世界遗产2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7个、国际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8个、国家森林公园21个,此外,还有大量鲜为人知的自
然和文化旅游点;台湾旅游景点繁多,拥有各种著名而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观、文化
宗教景观和海岸景观等。随着海西高速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
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和两岸交通枢纽体系的日渐成形,两岸旅游开发合作的潜力巨大、
前景光明。两岸应加强合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旅游管理运
作体系的完善入手,通过扩大海峡旅游博览会和一系列大型对台旅游节庆活动的影
响力,办好海峡旅游网、海峡旅游杂志、海峡旅游呼叫中心等,构筑海峡旅游交流
合作平台和媒体宣传平台,并强化服务质量监管,构建两岸诚信旅游体系,倾力打
造两岸共同的海峡旅游品牌。发挥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资源优化配
置为原则,建立一个由政府、企业、学界、民间共同组成的行业组织,对旅游业发
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行业交流和信息共享提供一个基础平台,构建一个旅游产
品结构多元化发展框架,加快推进海峡旅游合作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逐步形成海峡
旅游点线共联、产品互补、市场共推、资源互用、客源互送、品牌共创、利益共享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旅游合作经济区域,把海峡大旅游圈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u1。
会展经济具有联动性、开放性、表征性三大特征,是一种集商贸、交通、运输、
宾馆、餐饮、购物、旅游、信息等为一体、关联带动性非常强的新兴经济形态,已
成为当前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和区域经济的“领头羊”。据专家测算,目前国际
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是1:9;相关资料显示,法国展会每年交易额高达1500
亿法郎,展商和参观者的间接消费也在250亿法郎左右;每年两届“广交会"每年
交易额占全国当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的1/4以上,可为广州带来60多亿元的收益。口1
近年来,海西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据有关专家
对福建会展业与相关产业之间关联系数的测算显示:关联度最高的是邮电通信业
(0.8378)、其次是国际旅游业(0.6880)、住宿和餐饮业(0.6709)、航空客运
业(O.6112)、批发零售业(O.6050)、交通运输仓储业(0.5270)口1。但与以北
京为中心的京津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三大会展经济
产业带和东北边贸、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当前,要加强
领导协调,采取德国和新加坡的“政府推动型"发展模式,制定扶持政策,并大胆
创新会展理念和运作机制,提高会展效益,走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
规模化、信息化的会展经济发展道路。要明确功能定位,根据城市定位、产业特征、
人文特色等,实行特色挖掘、资源整合、梯度发展、区域创新的功能定位,海西沿
海一线城市加强与台湾展会的对接,发展国际专业型展会或综合型展会;二线城市
利用产业集群优势,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专业展会;三线城市根据区
域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资源与会展相结合的新型会展发展道路,同时
要搞好整体规划,按照总体目标进行正确定位。要建立法律规章,积极筹建会展管
理机构,加快颁布会展业管理办法,加强完善会展活动的市场监管和管理机制,并
创新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展会评估、信息统计、安全保障、质量
监督、产权保护等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要整合优势资源,内外联动、系统协同、
集中力量办大展、办专展、办特展,努力打造会展品牌。要培养吸引人才,加强院
校培养,强化市场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同时,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的
基本方式推进合作战略,吸引和引进国内外著名会展专业公司联合创业,积极拓展
【l】冯雷.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成都市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定位.http:llwww.t9280.corn/thread-141628-1-1.html.
【3】郑焰.我省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福建调查分析,2009(63).
第八章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合作互动
省外和国外市场跚。
八、在文化融合上弘扬传承,增进凝聚
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联动的“根"和“魂"。海峡文化是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一
致认同和无法分割的最基础性元素,是推进海峡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最有效因子。
当前,要加大海峡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和交流,扩大交流的领域和群
体范围,发挥文化在凝聚情感、增进认同、扩大共识、促进发展方面的作用。
1.大力培育海峡文化。海峡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是在闽越族和台湾高山族的
原生态文化、北方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地理条件形成的海洋文化及对外高度开放
带来的海外文化之间碰撞、交融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多元性和难融性同在、冒险
性与保守性并存、开放性与封闭性兼备的特点。深入开展海峡文化多元特性的研究,
加大对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特点及其核心价值的
挖掘、提炼。大力鼓励创造表达海峡文化核心价值的文化、文艺作品,激发广大民
众内心原生情感,培育全社会对海峡文化的认同。推进海峡区域内闽南文化、客家
文化、宗教文化、宗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进一步融合,,进一步增强连接两岸同胞感
情的文化纽带作用,使海峡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子文化,为海峡经济
区的形成提供坚实的区域文化基础H,。
2.加大两岸文化交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学习基础上的文化交流是维系两岸关
系的根本性纽带。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要淡化两岸文
化交流的政治功能,回归两岸文化交流原有的文化本位,积极支持并鼓励台湾民众,
尤其是基层民众之间的认祖归宗、旅游观光、办学就读等交流活动,以尽快消除因
长期隔阂造成的同源文化差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海峡文化核心价值的弘
扬和传播活动。加大交流活动品牌建设,着重办好民间信俗节庆、祖地文化交流、
文学曲艺展演、文化产业博览等四大类活动,打造一批在两岸甚至国际上有影响的
文化活动或项目,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定期化和制度化。
3.推动涉台文化项目建设。文化项目是文化交流的具体抓手和有效载体。扎实
推进涉台文物保护,积极推动闽南语系红砖建筑、妈祖文化、泉州南音申报世界非
物质文化遗产。完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台族谱馆、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等涉台
【l】彭华民.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有效推进海西设.http://www.每s%.corn/channel/2009.04/20/content.691603—3.htm.
【2】王秉安、罗海成、韦信宽、林黎明.环海峡经济区发展总报告.环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M】.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9:48.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交流基地设施,提升对台交流功能与作用。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尤
其是首批30个涉台文化交流示范点(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将台湾列入闽南文化生
态保护区,推进建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两岸共同开展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和
客家文化保护,使海峡经济区的主流文化得以可持续发展。
4.加快两岸文化产业对接。文化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新增长点。发挥台湾文化产
业在出版发行、版权服务、影视、网络信息、休闲娱乐以及文化中介服务等方面的
明显优势和海西特别是闽东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快建设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园
和文化产业合作中心,形成一批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基地。放宽台商投资文化产业
政策,培育两岸文化产业合作重点企业,鼓励台湾律师、影视、出版及文化产业者
来海西投资、拓展,促进动漫、网络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推动与台湾有关
方面就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共研规划、共定标准、共创精品,共同打造富有海
峡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链。
结论
结论
本文联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把区域经济联动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经济
系统,综合运用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经济地理等相关学科理论及系统科学的思想,
采用理论推演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多方位、
多视角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要科学界定区域经济联动的内涵实质。区域经济联动是区域之间相互促进、
相互协同、一体运作、高效有序的交互系统、整合过程和发展模式,是过程与状态、
手段与目的、模式与机制的相统一。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质就是以关联性为核心特征,
以空间集聚为表现形式,以集约化发展为本质要求,以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根本目的,实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
功能集合构建、空间集聚演化"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区域经济联动与区域经济一体
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要全面把握区域经济联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发展的整
体性、均衡性、持续性和人本性,为区域经济联动的系统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赋
予了新的内涵。区域经济联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区域经济联动系统主要由目
标协调、结构整合、测度评价、系统控制等四个子系统组成,分别回答了联动方向、
联动过程、联动状态和联动质量等问题。各子系统有序运行和有效互动,最终实现
区域经济一体和谐的发展目标。
三、要清晰认识区域经济联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区域经济联动是顺应经济全
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的产物,也是响应国家实施全球观发展战略要求和
区域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区域经济联动走过的发展历程、衍
生的发展模式以及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不同类型区域经济联动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实
现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拓展发达地区的发展空间、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迅速成
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更好地推动全国范围内各类型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要认真分析区域经济联动的特殊性和度量性。区域经济联动本身涉及的核
心在于联动,对其评价的关键考察点有别于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具有自身的
特殊性,即是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总量与结构的平衡、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兼顾。区
域经济联动的基本状况、总体水平和发展阶段是可测度、可量化的,构建一个能体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现科学发展理念、突出发展方式转变内容、反映区域经济联动目标要求、衡量区域
经济联动发展现状特征的“区域经济联动评价体系",并综合运用趋势预测法、借鉴
引用法和专家评估法确立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目标体系,划分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阶
段,是有效控制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行为偏差,推动区域经济联动科学发展的基础
和依据。
五、要正确看待区域经济联动的复杂性和可控性。区域经济联动系统是一个主
体多元、目标明确的大型复杂系统,突出体现在联动要素的多元性、联动基础的差
异性、联动主体的竞合性、联动过程的复杂性、联动空间的变动性,运用系统控制
方法,通过构建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动系统运行机制,包括资源共享机制、利益协调
机制、运行监督机制、量化评价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贯穿各个机制中的完善创
新机制等制度安排,能及时消除区域经济联动的各种阻力,有效缩小区域经济联动
的运行偏差,实现区域之间有效融合、一体发展。
六、要客观正视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外联动的渐变性和现实性。区域经济联动从
小到大、由内到外,是一个循序渐进、有序渐变的发展过程。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
的一体推动、与台湾的合作互动具有发展途径潜在性、发展过程阶段性、发展格局
独立性、发展方式特殊性、发展思路继承性等特点。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联动发
展进行量化评价分析,剖析了海西区域低度联动的原因,提出遵循一套一体共赢的
区域联动原则、选择一种带动有方的区域联动发展模式、组建一个调控有力的区域
协调管理机构、构建一组运作有序的区域联动合作机制、推进一些整合有效的区域
联动重点领域等联动发展路径。通过分析阐明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联动的现实
基础、发展效应、发展差距、发展障碍,正视海峡两岸作为一种尚未统一的主权国
家内部的两个极不对称而又相互独立的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海西与台湾联
动的思路建议,即在联动模式上先点后面、在意识形态上求同化异、在制度安排上
先行先试、在平台载体上打造品牌、在设施通道上构建网络、在资源要素上优化配
置、在产业合作上发挥优势、在文化融合上弘扬传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区域经济联动从d,N大,由弱变强,环环相扣,圈圈相
连,最终形成一体。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区内一体推动的基础上,通过与海峡东岸台
湾的合作互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协同联动,与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够更
好地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及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崛起,各
大经济区联动圈不断扩展,最终实现全国“合纵联横”的区域一体、和谐发展格局。
-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著作图书;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一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4,6,23~25)[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C3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5)Cu].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1~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
物出版社,2008.
[8]陈征.‘资本论》解说(1~3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9]陈征.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10]陈征.‘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11]陈征.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运用与发展[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12]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与发展[M]:福州:福建
教育出版社,1998.
[13]陈征,李建平,郭铁民.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4]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51李建平.<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6]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中国省域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2005--一2006,2008~2009)[M].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010.
[17]李建平,李闽榕,林卿.海峡经济区发展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8]李崇富,李建平.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1妇.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9]吴宣恭等著.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20]吴宣恭主编.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改革[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21]胡培兆.<资本论》研究之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39.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2]胡培兆.胡培兆选集[M1.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23]胡培兆.经济学本质论:三论三别[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4]卫兴华.经济学文集(第三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5]李建建.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结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61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127]郭铁民,林善浪.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史(上、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28]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6.
[29]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0]常绍舜.系统科学与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3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2]陈广汉等著.粤港澳经贸关系走向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331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4]邓正琦,李碧宏.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5]冯雷.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6]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7]洪银兴,刘志彪.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8]胡军等.CEPA与“泛珠三角”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91黄先.经济联合与经济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i'40]黄绍臻.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1]李建强,屠启宇,苏宁,黄海洋著.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发展[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42]李梦梅.区域经济前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3]黎智.经济区与经济网络[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144]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5]林凌等.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6]刘振亚.迈向市场经济的区域合作[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1"471支1]嗣明,李月华.区域经济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8]文U新宪,朱道立.选择与判断一AHP(层次分析法)决策[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40.
参考文献
1990.
[49]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联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
[50]罗正英,韩坚.区域经济:双圈联动发展战略分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523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3J马阳.横向经济导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54]母爱英.区域经济政策新视角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5]倪朋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0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6]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7]彭志龙,刘起运、佟仁城主编.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2007[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8]靖学青.东西部经济合作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91孙海鸣、赵晓雷.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3.
[60]孙海燕.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1]汤正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621王秉安,李闽榕.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63]王秉安,王侃.海峡经济区竞争力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4]王秉安,李闽榕主编.环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5]王健.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的建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6]王红霞.企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制度分析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路径探究[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7]王晶,王志胜,陆宁云,甄子洋编著.经济控制论一一理论、应用与MATLAB仿真[1玎.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68]王方华,陈宏民,蒋录全.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69]乌杰,赵凯荣.系统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70]吴传清.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71]杨荣绅.论横向经济联合[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
[72]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一一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3]叶飞文.海峡经济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战略构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41.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4]张万清.区域合作与经济网络[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75]张颢瀚等.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6]张幼文.世界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77]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78]张志南,李闽榕主编.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6年)[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9]湛恳华,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80]周八骏.迈向新世纪的国际经济一体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1]周起业,刘再兴,祝诚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82]周立群等.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83]阎兆万,刘庆林,马卫刚,忠伟等.多区港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M].济
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84]卓祖航.论资本[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85]朱启贵.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87]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历年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88]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历年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89]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历年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90]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历年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二、翻译图书
[1][英]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3][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4][英]切克兰德.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M].左晓斯,史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5][英]彼得·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戴炳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美]诺伯特·维纳.控制论[M].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7][美]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8][美]H·钱纳里.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242.
-

I
参考文献
[9][美]A.0.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10][美]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
[11][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M].北京:中国
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12][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C13][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14][美]希夫,温特斯.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郭磊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4.
[15][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6][德]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7][德]H·哈肯.协同学一自然成功的奥秘[M].戴鸣钟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18][奥]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译,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1987.
[19][瑞典]B·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三、学术期刊.
[1]安筱鹏.论企业空间扩张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评论,2004(2).
[2]蔡秀玲.试析政府在营造企业集群区域创新环境中的职能定位[J].当代经济研究,2004(6).
[3]陈秀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建立区域互动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6(1).
[4]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5]陈栋生.东中西合作互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J].新视野,2004(5).
[6]陈剩勇,马斌.区域经济间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04(1).
[7]陈存根,何庆良,陈澍等课题组.构建科学发展系统工程研究论纲[J].改革,2008(11).
[8]陈睿洁.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选择及其演进[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4).
[9]陈福香.环渤海区域港口合作与发展初探[J].港口经济,2005(2).
[10]陈冬,马戎.政府推进闽台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海峡经济,2009(4).
[11]陈映.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J].求索,2004(9).
[12]慈廷光.横向联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J].前沿,1996(3).
[13]邓玲、王彬彬.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4).
.243.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4]豆建民.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及其合作成效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9).
[15]丁烨.差异化与梯度发展——欠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商业区空间体系的理想建构[J].城市问
题,2006(27).
[161段进军.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
[17]冯年华.苏锡常区域整合及其协调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3).
[18]高新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8(5).
[19]葛立成等.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新思路研究[J].浙江学刊,2004(3).
1203谷雨.我国区域合作的发展与评价[J].广东科技,2004(9).
[21]胡彬.长江流域板块结构分异的制度成因与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J].中国工业经济,
2006(6).
[22]韩增林,安筱鹏.交易成本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区域经济,2004(2).
[23]黄一超.西部大开发和“东西联动"协调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
[24]黄少安.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与“合作”经济学构想——对创建“中国经济学”的思考[J].
经济研究,2000(5).
[25]焦军普.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因素分析[J].中州学刊,1997(2).
[26]江水法,吴朝阳.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4(12).
[27]姬广坡.论经济一体化的逻辑构成[J].财贸经济,1999(9).
[28]孔德林,乐上泓,黄远水.基于系统论的长三角区域旅游联动动力机制分析[J].旅游论坛,
2009(4).
[29]梁吉义,任家智.区域经济系统复杂性探析[J].系统辨证学学报,2003(4).
[30]李靖字,马平.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战略对策[J].东北亚论坛,1999(1).
[31]李廉水,周彩红.长三角都市圈联动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4(6).
[32]李刚,周加来.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E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6).
[33]李俊江.21世纪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及其前景展望[J].东北亚论坛,1996(2).
[34]李志伟.上海区域资源整合与联动发展研究[J].上海企业,2007(1).
[35]李远.德中区域合作的理论、实践比较及政策建议[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9).
.244..
_
n
7▲
r
t
参考文献
[36]李瑞林.国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
[37]刘宏松.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与当前模式选择[J].亚太经济,2006(3).
[38]刘玉亭等.省际毗邻地区开发模式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
[39]刘俊杰.新时期粤港澳区域整合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及调控[J].人文地理,2002(4).
[40]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02(1).
[41]吕涛,聂锐.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及表现形式[J].工业技术经济,2007(5).
[42]吕拉昌,许学强.非均衡发展战略中的区域整合———珠江三角洲与省内相邻区个案研究
[J].经济地理,1999(4).
[43]罗海成.设立平潭两岸合作,共建综合实验区的战略设想[J].综合竞争力,20LO(1).
[44]马林,沈祖志.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多物流中心整合[J].商业时代,2004(18).
[45]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2).
[46]孟昌,李宗植.论东西区域经济合作[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47]柳博隽.“联动”是把金钥匙[J].浙江经济,2006(17).
[48]宁越敏.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1998(1).
[49]欧志文.构建东西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探讨r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I).
[so]庞效民.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7(2).
[51]景普秋.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区城经济一体化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4).
[52]曲晨.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动态述评[J].商业时代,2008(4).
[53]任作东,崔大树.长江三角洲统筹区域发展模式与途径研究[J].理论月刊,2006(7).
[54]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体制环境和运作机制[J].上海经济
研究,2001(1>.
[55]商春荣,黄燕.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向[J].科学学与科学技
术管理,2005(6).
[56]沈玉芳等.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4).
E57]沈玉芳.论我国大区域统筹发展中的长江战略:对‘十一五’期间上海合作交流及与长江
沿江地区合作的几点意见[J].综合经济观察,2004(6).
[58J宋巨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J].当代财经,2003(2).
[59]宋彪.我国省际经济合作决策制度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4).
.245.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0]孙大斌.由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J].国际经贸探索,2003(6).
[61]孙红玲.“3+4”:三大块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与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形成[J].中国工业经济,
2008(10).
[62]孙海燕.区域合作国内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63]苏清海,颜醒华,张祖城.广西与越南旅游合作项目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J].科技和产业,
2009(5).
[64]舒宁.关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几个理论问题的综述[J].世界经济情况,2001(21).
[65]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J].南开经济评论,2002(3).
[66]王洛林,魏后凯.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未来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06(2).
[67]王由礼.论经济的区域联动与良性互动[J].江海学刊,2003(6).
[68]王维平.改进和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4(1).
[69]王良健,侯文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经济互补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ii).
[70]王儒.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思考[J].学习与研究,2009(5).
[71]王健等.“复合行政”—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
行政管理,2004(4). ’
[72]王胜今.迈向2l世纪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关于城市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J].
东北亚论坛,1997(4).
[73]王士君,高群,王丹.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近域城市整合研究[J].地理科
学,2001(6).
[74]王慧轩,赵黎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5).
[75]王乃静.国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及经验新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
[76]汪阳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回顾与展望[J].宏观经济管理,2009(2).
[77]吴易风.经济增长理论:从马克思的增长模型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增长模型(3).当代经
济研究,2000(5).
[78]吴卫卫,元真,谢健儿.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东西合作与区域联动[J].科学管理研究,
2001(2). ..,
[79]吴秋明,邱栋.福建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及政策建议.华东经济管理[J],
2008(10).
[80]肖阳.基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机制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6).
[81]夏光,屠梅曾.“三区联动”的内涵、机制剖析及理论演进脉络[J].企业管理,2007(9).
.246.
1'■一

1^
参考文献
[82]谢静.试述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中的真理观[J】.新疆大学学报,1999(9).
[833徐建华,岳文泽,罗亚,谈文琦,艾彬.我国东西部合作与联动发展的几点认识[J].开发
研究,2004(5).
[84]徐子青.正视福建经济发展的“短腿”[J】.发展研究,2006(9).
[85]徐子青.海峡西岸经济区极化发展策略[J】.中国国情国力,2007(5).
[861徐子青.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J].发展研究,2007(5).
[87]徐子青.建科技创新文化的现实基础及其构建[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J],2008(1).
[88]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2).
[89]徐子青,谢章澍,叶穗山.提升福建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实力的问题研究[J].综合竞争力,
2010(1).
[90]杨先明,梁双陆,李娅.基于能力结构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思路[J].经济界:2004(5).
[91]银温泉,才婉茹.中国地区间市场分割成因与治理[J].经济研究,2001(6).
[92]殷为华.新时期长江三角洲区域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思考[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9).
[93]于刃刚,戴宏伟.生产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及启示[J].世界经济,1999(6).
[94]于敏,王伟亮,刘亚楼.特殊经济区域外汇管理政策现状及整合[J].中国金融,2007(4).
[953张永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论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96]张可云.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3(5).
[97]张玉.区域协调发展与政府体制变迁的制度分析[J].学术研究,2005(9).
[983张玉民.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战略探讨[J].山西建筑,2002(7).
[99]张泰城,厉敏萍.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间关系的协调.现代经济探讨[J],2008(4).
[100]张时智,葛幼松.区域整合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10).
[101]张兵.经济全球化下区域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拓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1(增刊).
[102]曾海鹰,周江.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一一个新区域主义的视角[J].生态经济,2006(2).
[103]赵勇,自永秀.区域一体化视角的城市群内涵及其形成机理[J].区域与城市经济,2009(2).
[104]赵黎明,孔玉芳,吴文清.区域整合发展概念模型及经济分析[J].中州学刊,2007(3).
[105]赵彬,廖荣天.构建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J].发展研究,2008(5).
[106]赵新力,谈戈,孔江涛.海峡西岸经济区比较优势和发展战略研究[J].发展研究,2008(6).
[107]朱英明.国外区域联系研究综述[J].世界地理研究,2001(2).
[108]左继宏,胡树华.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5(16).
.247.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9]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等.海峡论坛,福州,2009.
[110]徐子青.加快提升海西发展势能.博采众议—省直机关为海西建设献计献策征文选,2007.
[i11]杨洪春,康梅华,曾晖.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发展比较研究.统计分析报告,2009(6).
[112]叶琪.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8(1).
[113]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福建省贯彻落实l: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
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09(7).
四、学位论文
[1]李文星.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
[2]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3]陈雅兰.原始性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5.
[4]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5]田禾.区域互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
[6]王宝钧.基于生态联系的京张区域整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7]周群艳.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6.
[8]柏程豫.“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联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9]彭岚兰.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10]李新霞.环渤海都市圈联动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五、报刊网站
[1]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人民日报,2008-4-30.
[2]曹玉书.加快发展城市群,打造海西战略高地[N].福建日报,2009一09—22.
[3]张志明.海西20城,携手打造中国经济新一极[N].海峡财经导报,2009-9—10.
[4]周英虎.多区域合作带来多重机遇.中国经济导报,2009—7—16.
[5]萧万长.关注、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中国评论新闻网,2006—4—8.
[6]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家统计内部信息网,2008.
[7]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国政府网,2009—5—14.
[8]中国台湾网.h主主卫;ZZ!塑翌:曼hi卫垒主垒i!垒旦:Q!g么圣主Z,2009—1 1—12.
[9]彭华民.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有效推进海西建
.248-
哮.1
l
参考文献
设.http://栅.fjsen.com/channel/2009-04/20/content-691603—3.htm.
[10]成都市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定位.http://m.t9280.corn/thread一141628一卜1.html.
六、外文资料
[1]A.0.Hirsclun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2]Cooper Richard C.The Economics of Independence:Economic Pol icy in the Atlantic
Communi ty[M].New York:Mcgarw-Hil l:1968.
[3]K.G.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Duckworth Press,1957.
[4]K.G Myrdal.Asian drama:An enquiry into the Poverty of nations[M].Allen Lane。
Middlesex,1968.
[5]Krugman.Integration,Specialization and Adjustment,NBER Working Papers,1993.
[6]Michael Tayor.The Possibility of Coopera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7]Mattli W.The Logic of Regional Integration:Europe and Beyond[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8]Schi ff M,Winters L·h.Regional Integrat ion and Development[M].Oxford:World Bank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9]Ramesh Thakur,Luk Van Langenhove.Enhanc ing Global Governance Through Regional
Integration[J].Global Governance,2006(12).
[10]Slocum N,Langenhove L V.The Meaning of Regional Integration:Introducing
Positioning Theory in Regional Integration Studies[J].European Integration,
2004,26(3).
[11]Stefanova B.Regional Integration as a System of Conflict Resolution[J].The
European Experience, 2006,169(2).
[12]Matsuo Watanabe.Issues in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East Asia:Conflicting
Priorities and Perceptions[J].Asia—Pacific Review, 2004,11(2).
[13]Jong—I 1 Choe.An impac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rough trade:on business cycles
for 10 East Asian countrie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1,(12).
..249..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4]Salvador Barrios,uan Jos6de Lucio.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Business
Cycles:Evidence from the Iberian Regions.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3,(4).
[15]Sebnem Kalemli-Ozcan,Bent E.Sorensen,Oved Yosha.Economic integration,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and the asymmetry of macroeconomic fluctu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5.
[16]Gordon H.Hanson.Economic integration。intra industry trade,and frontier region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
[17]Laura Resmini.Economic integration,industry location and frontier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Economic Systems,2003,27.
[18]Stephen Ross Yeaple.The complex integration strategies of multinationals and cross
country dependencies in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3,60.
[19]Magnus Henrekson,Johan Torstensson,Rasha Torstensson.Growth effect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7,41.
[20]Mary Farrell.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cohesion—lessons from Spain and Ireland in
the EU.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4,14.
[21]Stefano Manzocchi。Gianmarcro I.P.Ottaviano.Outsiders in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case of a transition economy.Economics of Transition.Volume,2001,9(1).
[22]Young-Han,Kim.The optimal path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asymmetric countries in the North East Asia.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5,27.
[233Junmo Kim.Economic Integration of Major Industrialized Areas:An Empirical
Tracking of the Continued Trend.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1,67.
[24]Sanjoy chakravorty.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periphery:The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and ideological 910balization[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3,(3).
[25]Ramesh Thakur,Luk Van Langenhove.Enhanc ing Global Governance Through Regional
Integration[J].Global Governance,2006,(12).
..250..
’:一
:工]
.、■一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一、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发表期刊、期号国内外刊号
提升福建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实力
徐子青
l 谢章澍
‘综合竞争力》国内刊号:
的问题研究2010(1)P37-42 CN35—1303/C
叶穗山
‘发展研究》国内刊号:
2 亲环境农业发展以营造氛围为先徐子青
2009(7)P36-37 CN35—-104 1/F
区域联动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福建师范大学学国内刊号:
3 徐子青报》(哲学社会科学CN35一1016/C
探讨
版)2009(2)P34-41
吴宏洛
‘福建师范大学学
国内刊号:
4 发展民生谋求民利执政为民报》(哲学社会科学
徐子青CN35一1016/c
版)2008(3)P29—35
<福建行政学院福
福建科技创新文化的现实基础及其建经济管理干部学
5 徐子青CN35-120 1/D
构建院学报》
2008(1)P49-53
对当前宏观环境变化的几点认识
‘财经界》
国内刊号:
6 徐子青2007(12)
与思考CNl l一4098/F
P164——165
‘中国国情国力》国内刊号:
7 海峡西岸经济区极化发展策略徐子青
2007(5)P61-63 CNl 1—2840/C
《发展研究》国内刊号:
8 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徐子青
2007(5)P27-28 CN35—‘1041/F
‘福建行政学院福
陈朝宗建经济管理干部学
9 福建科技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CN35—1201/D
徐子青院学报》
2007(3)P87—92
‘发展研究》国内刊号:
10 正视福建经济发展的“短腿" 徐子青
2006(9)P35-37 CN35—。1041/F
-251.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研究课题
编号课题名称课题类型获奖情况
关于加快我省竹纤维产业化
获第七届福建省科技工作者
l 省重点课题优秀建议奖
进程的建议
(颁证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
推动我省“两水”深加工走在
2 省重点课题获2008年度优秀调研成果特别奖
全国前列
3 全省服务贸易“家底”状况省重点课题获2007年度优秀调研成果特别奖
福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获2006年度重点课题优秀调研
4 省重点课题
研究成果一等奖
福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约获2006年度重点课题优秀调研
5 省重点课题
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成果三等奖
山东经济加快发展对福建的获2006年度重点课题优秀调研
6 省重点课题
启示成果一等奖
’ 获省直机关为海西建设献计献策
7 加快提升海西发展势能调研文章征文一等奖(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牵头举办)
省软科学重点项
8 福建科技创新文化研究通过评审论证
目(2006R0049)
加快建设我国区域新增长极的省软科学重点项
9 通过评审论证
创新型福建对策研究目(2006R0018)
福建新一轮发展的经济总量与
福建省第一次全
获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优秀论文
lO 国经济普查重点
结构分析研究评比一等奖(2007年3月)
研究课题
注:重点课题优秀调研成果奖颁证单位是;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优秀论文奖颁证单位是: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读期间参与编撰著作

l、福建服务贸易发展概述,潘征、卢厚实主编,海风出版社,2007年8月,书号:ISBN
978—7—80597—714—0/F·27。
2、福建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研究,潘征、徐钢主编,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年10
月,书号:ISBN 978-7-80691—336-9/F·27。
.252.
¨吨
致谢
致谢
行文至此,思绪万千;回首往日,感恩满怀。感念感动博士学习的时光,从中
感悟和获益到的远远超越了学习本身带来的提高,而是我整个人格人生的提升,是
我一生中最受用、最可贵、最珍惜的财富。借此机会,我要向所有培育和指导、关
心和帮助我完成学业及论文的各位老师、领导、同学、同事、好友和家人表示衷心
的感谢。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恩师李建平教授。论文的完成凝结了恩师的心血,承
载着恩师的智慧。从论文选题、框架建构、资料搜集、论文撰写、文字修改直至最
后定稿的整个过程和整个就读期间,恩师都给予了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恩师谦和
豁达的为人、广博深厚的学识、严谨不懈的治学、重教奉献的精神,是鞭策、激励
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师恩师情,山高水深,恩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受益终生。
在此,谨向恩师致以最真切的谢意和最由衷的敬意。
在这里,请允许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向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享有盛誉的著
名经济学家陈征教授致谢;向廖福霖教授、郭铁民教授、李建建教授、林子华教授、
张华荣教授、林卿教授、吴有根教授、蔡秀玲教授、陈少晖教授、刘义圣教授致谢,
衷心地感谢师长们在学业上的指导、帮助与启迪。师长们为人宽厚、造诣高深、思
维敏锐、见解独到,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由衷感谢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茂兴老师对我的帮助和鼓励,他真诚
友善的为人、兢业任劳的品质、高效果敢的作风、拼搏创新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
感谢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办公室主任俞建群老师和黄恒旺老师给予的帮助与支
持。
诚挚感谢厦门大学吴宣恭教授、胡培兆教授和各位老师对本论文的悉心评阅,
你们提出的真知灼见让我深受启发,给我指明了继续努力的方向。感谢在本文写作
过程中所参阅和借鉴的大量著作和论文的专家学者们。
感谢一同攻读的同窗挚友和师弟师妹们:练晓荣、林翊、吴宏洛、郑青、周江
梅、韦向阳、陈月生、韦樟清、周建群、陈国铁、蔡勇志和李军军、方忠、林胜、
王秋苹,这份互帮互助、互相鼓励的情谊永驻心间。
感谢在读期间一直给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单位领导、同事和我的好友,由衷
地谢谢你们。
最后,深深地感谢我的父母、公婆和妹妹对我的理解、体谅和分担,是亲人的
至爱和鼓励给了我坚持坚守的勇气和力量。感谢我的丈夫徐斌对我的支持、帮助和
担当,我所取得的每份成绩都有他的功劳。同时还要感谢可爱的女儿徐钰茜,感谢
她带给我的理解和欢笑,使我在工作和学习中倍增动力、倍感充实。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徐子青,女,汉族,1968年12月出生,福建浦城人,1988
年7月毕业于福州大学财经学院计划统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
学位。2002年9月完成厦门大学计统系统计学研究生课程班学
习。2006年9月师从李建平教授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
年12月,被评为高级统计师。1988年8月至2004年10月先
后在南平地区统计局、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农村经济社会调
查队从事统计工作。2004年11月起至今,在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从事宏观经济形
势分析与政策研究工作。

权声明
本人(姓名)猃王壹学号堡2QQ鱼QQ璺专业亟渔经渣堂所
呈交的博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一以海峡西岸
经济区为例)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论文中已特别标明引用和致谢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的研
究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
意,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结果均由本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福建师范大学有权保留本博士学位论文(含纸质版和电子版),并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福建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博士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和出版本博
士学位论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或机构(如国家图书馆、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送交本
博士学位论文(含纸质版和电子版)。
(保密的博士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亦遵守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字:衔多靖指导教师签字:
签字日期:j∥1口年硼巧日签字日期:矽f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
作者: 徐子青
学位授予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条)
1. 刘忠 海峡西岸经济区背景下福建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以福州市为例[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