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
姓名:黄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杜伟
20100108
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
政治经济学专业
研究生:黄敏指导老师:杜伟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特殊历史时期。
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
动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农民已
经渗透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农民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农村和城市经济
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众所周知,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保障劳动
者的劳动权益等同于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利。在城乡一体化中保障农民劳动权
益,不仪是农民实现个人价值和个性发展的要求,也是城乡一体化顺利推进的
前提条件。为此,本文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在已有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的指
导下,对农民劳动权益进行现实考察和理论分析,为在城乡一体化中保障农民
劳动权益提出政策建议,以推进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论文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
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了提纲挈领地阐述。
论文第一章首先就研究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所涉及的内
容进行理论界定,接下来,在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的基础
上就农民劳动权益问题进行理论延展,着重讨论在城乡一体化中,如何有效地
借鉴相关基础理论对农民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进行研究。
论文第二章分别从制度屏障、人力资本存量、城乡劳动力市场三方面对城
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进行考察。在制度环境层面,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土地
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缺陷。同时,农村较低的人力资本
存量已不能满足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原因在于:人力资本投资高风险、长周期、
低收益的特征抑制了农民的投资积极性,而政府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又受到资金
短缺和行政失范等问题的困扰。另外,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严重,违背
了国家在城乡一体化中保障农民平等劳动权利、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的初衷。
论文第三章就之前的考察结果,结合官方时间序列统计数据,建立生产函
数数理模型,研究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影响程度,以便为保障农民劳
动权益提供实证依据。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劳动收入与技术进步、资本投入、
劳动力投入、制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制度和资本投入是农民劳
动收入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劳动力投入与农民劳动收入呈负相关关系,这与我
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较低、劳动力过剩的现实情况相吻合。
论文的最部分第四章,对在城乡一体化中保障农民劳动权益进行路径思
考。保障农民劳动权益必须充分考虑劳动权益与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经济
制度之间的密切关系。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当务之急,将农村人力资源优
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与此同时,还必须深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并尽
快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民劳动权益裸障研究
Il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ng of Farmer’S Labor Right
and Interests during the period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Major-Political Economics
Postgraduate:min Huang Tutor:wei Du
Abstract:At present,our country is in a period of“Speeding up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atter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Urban-rural integration refers to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and society both in urban and rural.It is the
requirements of breaking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binary'’ s咖cture and
promoting the economic-development both in urban and rural.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farmers have access to a variety of
positions;they are the main‘‘driving force"’of the economic growth both in rural
and urban.As we all know,protecting labors’working-right equals to protecting
people’S survival·right.Protecting labors’working—right during the perio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not only the famers’personality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but also the basi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For these reason,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do some research Oil the problem of farmers’working-right with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SO as to give some proposal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Before our discussion,we described the background,significance,ideas,
methods,innovation and inadequacies of this article.
Chapter I,we examined the relevant theory firstly,and then,we do some
extension about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 Theory
on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This chapter focused on how to use
Ul
these theories efficiently on analyzing
the period of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 problem of farmer’S labor-right during
Chapter II,we study farmer’S labor right fi'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barriers,human capital stock and urban.rural labor markets.Firstly,in the
institutional level,China’S rural land system,education system and employment
system are imperfect.Secondly,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k,long cycle,
low.return,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in rural areas.
Thirdly,the phenomenon of urban and rural market segmentation went against the
policy ofprotecting farmer’S right and interests.
ChapterⅢ.we established time series model and studi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mpirical basis for protecting farmer’S
labor-right.Empirical results show:there is a long·term s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S labor income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capital investment,labor input,
system.System and capital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income,and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farmer and income.
Chapter IV,we think about ways to protect farmer’S labor and interests during
the perio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We must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right and human capital,labor market,economic system.
First of all,we have to strengthen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Secondly,we have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Thirdly,we have to establish all integrated urban—rural labor market.
Keywords:Urban-Rural integration Farmer
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sting Research
IV
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及
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挂堡塾蕉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诺:己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如因不符而
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
学校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
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
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供
检索;2)为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
后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有关网络上供阅读、浏览。
本人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髫,q舀叉导师签名: 扣手
签字日期:讪,饵r月2/f日签字日期p/峰r月-f日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一)研究背景
2008年12月召开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作了新的战略
部署,要求“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的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格局、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这
一方针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众所周知,劳动是人
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等同于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利。在
城乡一体化中保障农民劳动权益,不仅是农民实现个人价值和个性发展的要
求,也是城乡一体化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同时,城乡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升级
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催化剂”,农民的劳动场所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
生产领域,更多的农民开始进入到工业生产和服务行业就业。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中,农民占98.32%,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者
中,农民的比例占46.78%㈣,可见,农民不仅是农村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劳动来源。然而,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施行
的是优先发展城市经济和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导致农民的劳动权益被严重忽
视,农民的平等就业权利、工资报酬权利、安全权利、休息休假权利频遭侵害,
农民劳动权益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另外,城乡一体化使农民的
就业领域从传统农业生产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延展,导致劳动权益保障
工作的覆盖面更广、难度更大,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复杂。
(二)研究意义
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把农民从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农民依法享有与
城市居民平等的公民权利。劳动权利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权利是
农民作为劳动主体的基本权利,只有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劳动权利,让农民充分
参与公共生产和生活,农民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城乡一体化“以人为本"的指
导思想才能得到实质性的体现。近几年全国各地推行城乡一体化的事实证明,
农民现已成为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劳动来源,他们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l
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赋予农民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合法权益,
唯有如此,才能纠正农民“数量与权益的悖论’’,才能激励广大农民在城乡一
体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符合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建设宗旨。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研究现状
农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贡献力量,是广大劳动群体的
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农民劳动权益问题备受关注,诸多学者就农民劳动
权益保障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在理论上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
究成果。这些已有的成果主要从农民劳动权益受损的现状、原因和对策三方面
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论探索。
1.关于农民劳动权益缺失的研究
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劳动权益屡遭侵害(何延军、张建
兵,2007)。具体表现在:①就业限制,有些城市和就业单位人为制造就业壁
垒,大多数农民工只能进入“次属劳动力市场”(高小瑁、孙放,2006);②劳
动关系不规范,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曹小华,欧国立:2006);③不能获得
完整的工资权利,其劳动报酬权受到资方的侵害(陈瑞英,2006);④农民工
休息和休假权利得不到保证(冉春娥、张新国,2007);⑤工作环境恶劣(郭
建、张玉霞,2006):⑥失业情况严重,且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游明、赵蓉,
2006)。⑦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权利义务不平等,易将劳动关系误认为是劳务
关系导致农民工身份认定困难,劳动权益无法得到法律保障(何延军、张建兵,
2007)。基于以上结论,可以将农民劳动权益的缺失归纳为:工资保障缺失、
社会保障缺失、福利保障缺失、法律救助途径、管理参与和工会参与缺失(王
可忠,2007;柴海瑞,2009)。
2.关于农民劳动权益缺失原因的研究
农民劳动权益缺失是一个历史性的、复杂性的问题,导致农民劳动权益长
2
期不能得到保障的原因包括体制变革原因、法律缺失原因、农民自身原因等。
(1)体制变革原因:①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劳资
关系易发生矛盾(曹小华,欧国立,2006);②城乡差别的户籍“屏蔽”,把农
民排斥在分享优质社会资源之外,造成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就业机会不均等
(张惠,2005:张晓琴,2007);③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是一个城乡各自改
革、再逐步走向融合的渐进过程,农村劳动市场发育的自发性和不规范性形成
了城市居民与农民居民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张正娟,2005)。
(2)法律缺失原因:①《劳动法》及相关法规没对农民合法的劳动权益
保护作出明确规定(柴海瑞,2009);②行政执法不严,加上现行法律法规对
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难以震慑和遏制违法行为(郝英慧、熊勇、姜小鹏,
2009);③劳动保障力量与曰益增加的维权需求不适应,劳动争议仲裁缺乏独
立的办案机构,办案人员的编制、经费保障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
劳动争议处理和仲裁的效率(何延军、张建兵,2007)。
(3)农民自身原因:①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劳动能力不高,使其劳动价
值低廉,就业范围受到很大限制(陈瑞英,2006);②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
导致农民在集体行动中谈判成本过高,形成劳动权益的“数量悖论”(甘春华,
2009);③农民维权意识缺乏,由于农民缺乏维权信息资源,对法律和政策规
定非常生疏,其理解权益的逻辑是“可以违法但要合理”,极少数农民会选择
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张正娟,2005)。
(4)其他原因:①社会原因,城市人在观念上对农村人存在着歧视和不
理解,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农民存在一种本能上的排斥(张俊良、何小玉、陈
丹,2007);②就业特点原因,由于农民基本上在非正规的劳动单位就业,加
大了其劳动权益遭侵犯的发生概率,同时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张俊良、何小
玉、陈丹,2007);③政府行为偏差,某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注不够,甚
至角色错位,为发展地方经济默许和支持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程慧栋、吕世
辰,2009);④政府对法制资源投资不足,劳动执法力量薄弱(舒建玲,2007);
⑤用人单位有法不依,劳动用工管理混乱(何延军、张建兵,2007)。
3.关于进一步保障农民劳动权益的研究
首先,在体制上:①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打破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桎
梏(柴海瑞,2009);②深化就业制度改革,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监察
制度(周业安、赵坚毅、宋紫峰,2007);③改革工会制度,使农民工真正拥
有组织或参加工会的权利(胡连生、杨玲,2006);④构建农民工转移体系,
为农民工就业提供系统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服务(何静,2009)。
其次,完善劳动救济法律,保障农民的救济权(刁振娇,2006;吴义太、
藏荣华,2007)。具体措施包括:①将农民工维权纳入法制化轨道:出台《农
民工权益保护法》、《社会保障法》:《建筑法》、《工资支付法》等,为农民提供
法律上的保护和保障(柴海瑞,2009;吴义太,2009);②进一步贯彻《集体
合同规定》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充分发挥工资的指导作用,规范企
业员工行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田松青,2008);③制定侵犯农民工权利的法
律惩治体系,形成一套可操作性的侵犯劳工权利的惩治办法(胡连生、杨玲,
2006);④为农民维权开启绿色通道,并适当减免诉讼费用,确保农民法律维
权渠道的畅通(胡连生、杨玲,2006)。
再次,明确各利益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关系(龚瑜,2006):①政府应该当
好劳资矛盾的调节者和仲裁者,积极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舒建玲,2007);
②提高用人单位的责任意识,使其逐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王
可忠,2007);③加强社会监督、多渠道维护农民工权益(鲜艳,2006);④提
高农民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增强其自我维权能力(何延军、张建兵,2007;
柴海瑞,2009)。
(二)研究述评
综合关于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现状,理论界对农民劳动权益的研究领
域已经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城市学、法学等学科,研究内容包括
农民劳动权益受损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等内容,对进一步保障农民劳动权益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政策依据。然而,城乡一体化转变了实施农民劳动权益
保障的社会、经济和制度环境,对研究农民劳动权益的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
使已有的研究成果呈现出诸多不足,具体包括:
①研究覆盖面窄。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注重考察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外部环
4
境分析,强调从制度、法律、用人单位等外在因素对推进农民劳动权益的影响,
而外在因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劳动权益的保障产生影响,真正对其起决
定性作用的是影响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内生因素。②研究对象单一。现有的研
究成果中大多将农民工作为探讨农民劳动权益的研究对象,集中研究农民在非
农产业的劳动权益损失,鲜有关于农民在农业劳动领域的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③研究方法不完善。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理论研究偏多,即便是采取实地调
研和社会调查的角度,其分析也局限于描述性的案例分析,具体依据某一指标
考察农民劳动权益的文章比较少见。④学者提出的政策建议很多,但是雷同层
度颇高,且理论性偏较强,现实操作意义比较薄弱。即便是少数利用对某一地
区的具体调研数据而得出的结论,其针对性也非常有限,难以显示各地调研对
象本身的差异性所在,一旦调查对象或者是选取不同的指标,其结论的可信度
和有效性将随之改变甚至消失。
三、研究内容
本文拟在评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当前城乡一体化的现实背景,系
统地研究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基础理论,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民劳动权益的缺
失现状和原因的分析,并结合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在城乡
一体化中保障农民劳动权益的政策建议。据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安排如下:
论文第一章首先就研究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所涉及的内
容进行理论界定,接下来,在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的基础
上就农民劳动权益问题进行理论延展,着重讨论在城乡一体化中,如何有效地
借鉴相关基础理论对农民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进行研究。第二章分别从制度屏
障、人力资本存量、城乡劳动力市场三方面对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进行
考察。论文第三章就之前的考察结果,对农民的劳动收入进行实证考察。农民
的劳动收入是保障农民劳动权益的根本体现,对农民的劳动收入进行研究主要
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和因素分析方法。论文的最部分第四章,对在城乡一体化
中保障农民劳动权益进行路径思考。保障农民劳动权益必须充分考虑劳动权益
与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经济制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研究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问题,需要了解城乡一体化的现实
背景,并收集相关基础研究资料,再按研究安排进行整理归类。具体可以将本
文的研究思路概括为:基础资料收集一统计年鉴检索一研究成果回顾一基础理
论归类一现状分析一原因分析一实证分析一政策分析(如图l所示)。
图1.《城乡一体化中保障农民劳动权益的研究》研究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我国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研究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问题。通过对农
民劳动权益的研究,理清导致农民劳动权益受损的各种因素,为实现农民的劳
动权益寻找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力求形成一个逻辑严密、且具有较强现实操
作意义的理论体系。本文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利用西方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探索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所涉及的
6
理论与实践范畴。同时,收集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门发布的历年
统计数据信息,以及有效的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2.歧视经济学与最优化理论的研究方法
歧视经济学和最优化理论的分析方法为本文分析城乡一体化中保障农民
劳动权益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农户在劳动的诸多领域受到歧视,歧视经济学的
分析方法可帮助考察我国农民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同
时,农户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可以采用最优化原理,分析农民如何在一定的制
度环境和在能够掌握的信息条件下,进行利弊权衡以选择适当的生产劳动活
动,最大限度的保障自己的劳动收益。
3.新制度经济学一般均衡的研究方法
研究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阻碍我国顺利实现城乡一体
化的制度根源,文章最终需要回到如何消除保障农民劳动权益的制度壁垒的问
题上。因此,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于本文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
文章中将其应用于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政策措施以保障农民在城乡一体化中
的劳动权益的论述中。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反映当前农民劳动权益
保障的现状,深入剖析导致农民劳动权益缺失的内在因素,并提出具有一定实
用价值的政策建议,为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实现城乡统筹提供参考。
2.理论观点的创新。本文力图在进一步保障农民劳动权益的具体问题上
进行理论创新,如:①城乡一体化中对农民定义的创新;②导致农民劳动权益
缺失原因的创新;③农民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的创新。
3.研究方法创新。本文的研究着力于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
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筛选大量的统计数据开展定量分析,以确保
本文研究的深入、系统、科学和所提建议的可操作性。
7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1.由于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且各地域之间存在明显
的样本差异,文章采用统计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数据,虽然可以反映与劳
动权益保障相关的一般规律,但对研究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说服
力有限。
2.文章生产函数模型中引入制度变量作为影响农民劳动收入的内生变
量,对制度变量影响因子的设定选用的是各产业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显著性检验的准确性。
3.文章主要是以经济学为分析视角,研究城乡一体化中导致农民劳动权
益缺失的内生因素,包括:农村制度歧视、人力资本低存量、劳动力市场分割,
而很少涉足社会学和法学知识,使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章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理论界定
(一)对“农民”的一般定义
1.对“农民”的界定
“农民"的概念,因国家社会性质的差异、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研究
领域的变化而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截至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农民"
这一概念尚未形成准确统一的定义。西方国家对于“农民”的界定是一个职业
的概念,指从事农业劳动的人们;在汉语里,一般是从传统农民和职业农民的
双重角度来定义“农民”,“农民”一词既具有身份等级含义,又具有职业的涵
义。
所谓传统农民是指: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是社会群体认为等级分化
的产物。①传统农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传统农民是土生土长的、“世袭"的,
其他们的身份往往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②传统农民容易受外部权势和固定
传统的支配,他们的社会关系长期局限在一个狭隘的等级系列当中;③传统农
民的生产具有自给自足和小规模的特征,他们从事生产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生
计。
所谓职业农民是指:居住在乡下而与城市生活保持密切联系的农业工作
者,又称“乡民"或“村民”。②职业农民的特征包括:①职业农民是基于自身
的文化知识水平、管理才能和资金供给状况,在进行利弊权衡后自愿选择在一
定的时间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②职业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充分参与市
场竞争,选择一切可能的农业生产方式,以追求自身利润(生产效用)最大化
为根本目的。
2. “农民”在城乡一体化中的新定义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农民群体逐渐呈现出职业化特征,正逐步
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过渡,职业农民将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市场化和现代化的
中坚力量。按照生产部门的差异,可以将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中形成的农民划
。付景远,破解“职业农民建设难”的对策研究叨,农业经济,2005,12:6~8,6
口金玲,中国农民现代化理论解读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194,.-195,194
9
分为:
①农业生产者,指从事传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他们以家庭
为组织纽带,对土地拥有一定权限的处置权利,生产规模主要表现为中小型的
土地经营,同时兼营一些与之相关的副业。无论从劳动人口数量还是从总收入
来讲,农业生产者都是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的绝大部分。
②非农业生产者,指在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城镇私营企业的农村户口供
职人员,以及户籍身份为农民的个体工商户。他们一方面尚未彻底脱离小农经
济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正在接受工业文明的训练与熏陶,掌握了一定的现代
化生产技术和工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和社会关系。
现阶段,农村主要存在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包括失地农民和农民工两大主
体。
③双重生产者,指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者。许
多聚集在城市中的产业对初级劳动者的需求比较旺盛,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者
来到城市打工,以增加自身的收入。然而,由于城乡户籍、住房等方面的制度
屏障,农民缺乏真正进入城市的就业和生活能力,于是他们只能将户口留在农
村,以流动人员的身份外出打工,从事非农产业。当农民在城市不能找到合适
的工作时,或是在农忙时期,部分农民工便选择回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学术
界将这种既从事农业生产又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双重生产行为称为“离土不离
乡”o
近几年,伴随着农村市场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从业结构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城乡居民的“职业二元结构”开始被打破,从事非农业生产的
农民数量激增,非农业生产创造的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随着我
国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从事非农业生产将成为我国农民生产主体的未来发
展方向。
(二)对“劳动权益”的一般定义
1.对“劳动力”的界定
劳动力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城市智力和体力劳动的人口总称,是具有劳
动能力并在“劳动年龄”范围之内人口总和,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定年龄规定为:
10
男子16--一60岁,女子16---.55岁。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但又不同于一般的
自然要素。首先,它不是被动的生产要素,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
产要素,它能够开发和利用其它自然资源,创造财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其次,劳动力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其他的生产要素在没有被使用的
情况下,不会创造财富,也不会消耗财富,然而,无论劳动者是否参与生产过
程,都要不停地消耗财富,因此,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也是创造财富的一种形式。
2.对“权益”的界定
迄今的相关研究成果中,不仅存在“农民权益保障”的提法,也有不少学
者使用“农民权利保障”或“农民利益保障”的说法。这几种提法的区分在于
“权益"、“权利”、“利益”的差异。权利总是和义务相联系的,“如果人们能
够从~项义务中获得好处,他们便具有了一项权利。删权利本质上是一种好处,
是权利所有人被进一步赋予的附属权力,即他可以取消该项义务,也可以促成
该项义务的强制履行。圆利益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征
的需要。利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需要和追求。人
们对利益的追求反映了一定阶段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是人们企图借助于生
产来满足需求的途径。而法学上的所谓合法权益,就是法律确认的并受法律保
护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享有的~定社会权利和利益。据此,笔者认为,
权益之“权"指的是权益主体所拥有的“权利”,权益之“益”指的是权益主
体获得的“利益”,权益一词同时涵盖了权利和利益的范畴,权利侧重于行为
主体的主动行使方面,而权益则强调了经济主体被动地获得收益。从经济学的
角度来思考,经济主体的行为与收益都是影响其效用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农
民权益保障”的提法实质上是对“农民权利保障”和“农民利益保障”两种说
法的综合,相对更为准确和全面。
3.对“劳动权益”的界定
所谓劳动权,是指由法律确认和保障的、有劳动能力、达到法定就业年龄
饵Peter Jones:Rights.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4:27
岛R·H·英格丽斯·帕尔格雷夫,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60
11
的公民享有并获得劳动机会的权利,即依法获得和选择工作的权利。公民的劳
动权主要包括公民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①平等就业权要求打破劳动者
的身份界限和区域封锁,在全国形成统一的、平等的劳动力就业竞争机制;自
主择业权是劳动者在法律的限制下通过订立、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关系最大
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劳动权利是一项基础人权,农民作为劳动主体,是受法
律保护的合法公民,应该享有所有宪法性的劳动权益保障。因此,让“耕者有
其田’’是实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权益的具体体现:让有能力的农民能有
平等的就业机会是实现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劳动权益的具体体现,而平等的
就业机会又体现在不因为农民特殊的身份和所处区域的差异而受到不公的待
遇。根据本文研究需要的考量,在数量上,笔者将劳动权益定义为劳动力在使
用过程中所直接创造的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收益。具体表现为:劳动力通过参
与生产劳动而获得劳动收入。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农民劳动(就业)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概述
1-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初期,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取代了古典的政治经济学,成为主流经
济学派。随着西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古典经济分析方法的影响逐步深入,
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劳动力的异质性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开始尝试研究
人力资本对生产效率甚至经济增长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
(Theodore w.Schultz,1960)首次阐述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
当物质资本存量的相对收入呈现下降趋势时,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则成为经济
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同时,舒尔茨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
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它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经历和熟练程度
等,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度量。
②他认为: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育、培训、工作
经历、劳动迁移、医疗保健等投资活动中逐步积累起来的。
世张晓琴,农民工平等劳动权利法律问题的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7,7-32~36
毒Schultz,T.1961.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 Economic Review,51.March
12
2.人力资本收入分配理论
劳动均质性是传统劳动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前提,美国经济学家雅各
布·明赛尔(Jacob Mmcer)首次打破了这一理论假设,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
到劳动经济学理论,围绕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劳动市场、收入分配等领域,着
重研究劳动力的异质性对劳动收入分配产生的作用。明赛尔的人力资本收入分
配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人力资本收入方程(Earnings Function),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模型,用于描述人力资本差异对个人劳动所得的影响;
(2)明赛尔通过集中研究参与职业培训投资个体的差异,得出了人力资本投
资与劳动力流动、失业率和工资增长的变动关系;(3)明赛尔认为,产业对于
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具有刚性需求,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转化为生产力,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同时也
是经济增长的产物。
3.人力资本保值与增值理论
人力资本价值是一种产出性价值,是潜在的价值,是未来能物化在商品或
劳务上的价值,其价值的载体始终是劳动力。人力资本价值不取决于生产性耗
费,而取决于其创造性潜力的大小和发挥程度。①从人力资本的价值结构来看,
人力资本价值分为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内生价值主要是指潜在的思想、认识、
运用能力而不是单纯指劳动力的体力,其形成主要有天赋人能、自然的造化和j
人类自我环境教化等三种途径,而且这三种人力资本内生价值的形成过程中,
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投资主体。外生价值,主要是指有意识的、自觉的价值生成,
外生价值是后天投资形成的,外生价值的高低依赖于内生价值的高低,人力资
本外生价值的形成主要包括保健投资、教育投资、在职培训、人类迁移等四个
方面。∞Barzel(1977)将人力资本定义为主动资产(full.fledgedproperty),是
一种非激励难以调度的资产。@人力资本保值与增值的途径其实就是人力资本
价值存量与价值质量保持与提高过程。基本劳动力价值或工资是人力资本保值
的手段,人力资本参与利润分配的所得可以视为人力资本的增值。人力资本增
∞张凌寒,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特征分析阴,商场现代化,2007,10:286~287
。Schultz。T.1961,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 Economic Review,51.March
直Barzel.Yoram.An Economic Analysis of Slavery.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 977,1 7,no.1
13
值的实质是劳动力创新价值能力的保持和提高,即未来能够物化在商品和劳务
上的价值不小于当期物化在商品和劳务上的价值。显然,人力资本的增值是以
人力资本保值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Ben.Porath(1967)认为人力资本的保
值与增值需要遵循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本质量周期规律,即:快速增长期、缓慢
增长期、缓慢衰退期和快速衰退期。④
(二)人力资本理论在农民劳动理论中的应用和发展
1.托达罗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ichael P.Todaro)运用新古典主义研究方法,
以农民个体为中心,研究农民在利益驱使和成本约束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如
何做出劳动就业选择。首先,托达罗讨论了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的影响,认为,
城市部门的就业中,教育程度是雇主雇用员工的一个重要标准,雇主往往偏好
于雇佣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力。对农民来讲,更高的学历意味着他们在城市获
得工作的概率更大,同时也会伴随着更高的收入预期,因此,高学历的农民往
往更愿意选择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他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的剩余劳动
力涌向城市会加剧城市失业,有限的城市就业岗位无法满足市区居民和农村劳
动力的庞大就业需求,使农民继续滞留在农村。托达罗模型包含了这样的政策
含义:圆(1)必须减少城市和农村就业机会的不平等;(2)城市工作机会的创
造不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有效办法;(3)不加选择的教育发展将进一步导致
入口迁移和失业;(4)综合的农村发展一体化的规划应该得到鼓励。
2.农村劳动力“推一拉”就业理论
19世纪80年代雷文斯坦(Ravcnstcin,1885,1889)提出了著名的“雷
文斯坦迁移法则(Ravcnstain’s Law ofMigration)"。该法则指出:人口迁移
在全国范围内呈梯次逐级展开,城市吸收农村人口的过程,先是城市附近地区
的农民向城市聚集,由此城市附近农村出现的空缺,再由较远农村人口迁来填
补,这种连锁影响逐次展开以致波及更远的农村,城市迁入入口数量与迁移距
∞Ben.Pofa出.Yoram.The Produc=tion ofHuman Capital over the Life Cycle.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
1967,75,no.4
圆【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1992年3月第1版:243~245
14
离相关,一般是由远而递减。∞到20世纪60年代,李(Everetts·Lee)在雷
文斯坦“迁移法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理论框架,理论界
称之为“推一拉理论”。推一拉理论认为: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使农业生
产效率不断提高,节约了劳动力的数量投入,导致在农业生产领域产生剩余劳
动力,从而推动剩余劳动力向非农生产领域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即所谓的农村
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推力;同时,在非农劳动市场上,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者更
容易获得工作,其收入预期也明显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预期,从而对具有
高人力资本的劳动者产生了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拉力作用。
(三)城乡一体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人力资本理论借鉴
1.农业生产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人力资本理论借鉴
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必然伴随着我国农业的产业升级和农产品经营方式的
转变,农业现代化将成为我国顺利完成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城乡一
体化中保障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劳动权益,首先要使农民有能力融入到现代
农业的生产当中,才能保证农民最终能够分享到农业现代化的成果,否则,农
民将被排斥在现代农业生产之外,劳动收入长期停滞甚至倒退,其劳动权益将
不能得到保障。然而,现代农业是一种高效率的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结合
现代科技以提高土地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在我国发展现代
农业需要同时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和管理
才能的新型农民。由于农民的劳动素养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农业参
与市场竞争的结果,世界各国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都非常注重对农民人力资
本的投入,以以色列为例,以色列在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同时,指导农民学
习农业科技,普及农业自动化知识,据统计资料显示,以色列从事农业生产的
农民当中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占47%。@而我国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
农民普遍文化素养低下,劳动技能缺乏,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缺乏已经成为我国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软肋”。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回魏津生,八十年代中国镇人口增长趋势和镇人口迁入及其决定因素——两种人口转移的历史性汇合
[J】,中国人口科学,1990,3:25
。李娅、刘慧,基于效率的发展现代化农业研究:全球视角与中国选择[J】,资源经济,2007。5:43--49,
45
农民人力资本的提高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支撑条件,也是保障从事农业生产的
农民相应劳动权益的内生因素。
2.非农产业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人力资本理论借鉴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传统农业转向城市非农
产业就业,农民将逐步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量。然而,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遭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拖欠农民劳动工资的事件也屡见不
鲜。除了体制原因和社会原因以外,农民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是导致这些侵权
事件的根本原因:①受教育程度低使大部分农民工只能在非正规行业谋得工作
机会,给规范雇主行为增加了难度;②较低的文化素养加剧了城市居民对农村
劳动力的排斥,农民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劳动环境;③劳动技能缺乏,使“民工
潮”与“民工荒”并存,农民劳动工资上涨的愿望难以实现。众多的人力资本
和劳动经济理论证明了人力资本与劳动报酬、劳动效率、社会进步、经济增长
的正相关关系。使进入城市从事非农劳动的农村劳动者真正融入城市的生产和
生活当中是城乡一体化的任务之一。农民脱离土地成为城市劳动者,工资收入
是农民工主要的生活来源,同时也是反映农民在非农劳动领域劳动权益保障程
度的经济指标。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政府需要借助人力资本理论对正在和
即将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既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工资
收入,保障农民劳动权益,又有利于帮助农民融入城市生活,促成城乡社会和
经济的共同进步。
三、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与农民劳动权益
(一)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概述
所谓劳动力市场歧视(Discrimination in Labor Market)是指在劳动力市场
上,具有岗位胜任力并最终表现出相同或者更高劳动生产率或者工作绩效的劳
动者,由于非经济的个人特征所遭遇的不公平的对待(曾湘泉,2005)。①按照
歧视产生的成因与理论渊源的差异,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分支理论主要包括: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254
16
1.竞争(偏见)歧视理论
基于偏见的市场竞争歧视理论的研究始于美国社会经济学家贝克尔(Gary
S.Becker,1957)。贝克尔的偏见歧视模型是建立在歧视者的偏好假设上的,研
究结论表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越是偏好于歧视雇员的雇主越容易被挤出
市场,而由于歧视者的偏好差异所产生的歧视工资也将不复存在。①在贝克尔
偏见歧视模型的基础上,西方众多学者提出了竞争市场上的偏见歧视深化模
型,增强了市场竞争歧视模型的解释力,其中最为典型的有:①阿罗的雇员歧
视模型(Kenneth J.A/TOW,1972,②1973⑨);②阿克劳夫的社会地位歧视模型
(GeorgeAkerlofi 1985④,2000@);⑧卡恩的顾客歧视模型(Kawrence M.Kahn,
1 991)@。
2.非竞争歧视理论
非竞争歧视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中的某种买方垄断力量可能导致串谋,
导致工资由串谋企业决定而非市场力量决定(Reich.M,1971)④。非竞争歧视
的结果是资本所有者受益,受到歧视的劳动群体受损(伊兰伯格、史密斯,2007)
@。拥挤效应是非竞争歧视的理论假设前提,由埃奇沃思(Edgeworth,1922@)
和福西特(Fawcett,1917⑩,191811)提出,其基本理论观点是:拥挤效应导致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彼此不能完全竞争的劳动力群体。Bergmaan(1971)1z将拥
正Becker.G S.The Economics ofDiscrimin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57
露Arrow.K.J.Som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Race Discrimin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1n A.Pascal(ed.1.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Economic Life.1 972.Chapter 6.Lexington:DC Heath:l 87—203
西一klTOW.K.J.nIe Thcory of Discrimination.In Orley Ashenfelet and AIbert Rees(eds.).Discrimination in
Labor Markets.1 973:3—33
”Akerlof.George.Discriminatory.Status—based Wages among Tradition-o—ented.Stochastically Trading
Cocomut Producers.Joumal of Political Economy.1 985:265-276
匹Akerlof.George and RacheI E.Kranton.Economics and Identit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3:
705-713
9 Kahn.L.M.Customer Discrimination andAffirmative Action.Economic Inquiry.1991:555~571
o Reich M.The Economics ofRacism.In Problems in Political Economy:An Urban Perspective(ca).197l:
107-113
固罗纳德·G·伊兰伯格、罗伯特·S·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卿Edgeworth.F.Y.Equal Pay tO Mefl and Woman for Equal Work.Economic Journal.1 922:43 1~457
姆Fawcett.M.The Position ofWomen in Economic Life.In w.H.Dawson(edl After War Problems.Lodon:
A】len&Unwin.19】7:19l~215
“Fawcett.M.Equal Pay for Equal Work.Economic Journal.1918:l娟
12
Bergmann.B.The Effect on Incomes of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Jouenal ofPolitical Economy.197l:
294~313
17
挤假模型化,得出结论:歧视并非主要产生于歧视者的歧视偏好,而是产生于
歧视者的经济偏好。
3.统计歧视理论
统计歧视是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另一种重要形式,通常表现为,将一个群体
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特征。当劳动力市场不存在偏见和垄断力量
时,会由于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成本等因素而产生统计歧视(Altonji&Pierret,
2001)∞。菲尔普斯(Phelps.E.S,1972)圆建立了统计歧视模型来解释群体内
歧视现象,认为:雇主辨别劳动群体的真实劳动生产率很难,就采用表面的或
容易辨别的信号来决定劳动者的实际生产率,长此以往,这些统计信号便成了
衡量能力和劳动生产率高低的真正信息了。埃格勒和克恩(Aigner&Cain,
1977)固采用效用函数模型解释了群体间歧视的现象,将统计歧视归因于雇主
对风险的回避。在菲尔普斯、埃格勒和克思统计歧视模型的基础上,谢嗣胜和
姚先国(2004)建立了统计歧视的改进模型。④
4.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来源于冈纳·谬尔达尔的积累性因果原理。前劳动
市场歧视是将歧视归因于积累性的历史因素,具体表现为:社会投资歧视和被
歧视群体的自我投资歧视。其中,社会投资歧视理论由克鲁格(Anne O.
Krueger,1969)⑤提出,由于人12优势群体在公共投资决策中具有更多的影响
力,因此可以垄断政府教育投资,在形成劳动力市场之前造成教育投资不平等,
最终,人口优势群体通过较多的教育投资获得技能增加了自己的收入。被歧视
群体的自我投资歧视由贝克尔提出,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未来收益预期而做出的
前期人力资本投资量的决策行为。@当被歧视群体预期自己将遭受歧视时,预
掣Joseph G Altonji&Charles R.Pierret.Employer Learning and 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硒e Quarterly
Joumat of Economics。200 l:3 l 3-350
昏Phelps.E.S.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Racism and Sexis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 972:659--661
4
Aigner.D.J.&Cain.G G Statistical Theories ofDiscrimination in Labor Markets.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77.30(21:1 75-1 87
毫谢嗣胜、姚先国.劳动力市场中统计歧视的模型分析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11l~119
o
Krueget Anne O.Balance-of-Payments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 969:1-26
电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18
期的未来收益将小于不受歧视的群体,于是选择减少对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支
出。
(二)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借鉴
1.农业生产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借鉴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然而农业所产生的实际
经济效益并不与它的基础地位相对应,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明显低于
二、三产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农业生产对GDP增长的贡献
率为4.2%,而工业和服务业的贡献率分别为9.5%和8.9%①,因此,农业生产
部门的生产效率明显低于第二、三产业部门。再从收入数据上来考察,2008
年,我国各产业劳动者的平均年收入为28898元/人,农、林、牧、渔业劳动
人员的年收入为12560元/人,还不到国内平均工资的1/2。②目前,我国农业
生产部门具有生产效率低,对国民经济地贡献率、劳动收入较低等特点,已经
沦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次级劳动部门。传统的户籍制度赋予了农民与生俱来的
“农民”身份,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从事传统的小农生产劳
作。在传统意识和制度规制的双重作用下,农民已经成为公认的、注定要从事
农业生产的劳动主体。在农业生产部门,农业劳动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力要素之
间的竞争,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也不存在失业。这种完全不竞争的生产机制,使
农民普遍缺乏提高农业生产技能的意识,同时,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分割,以及
城乡之间的二元发展模式未能在农民当中形成提高生产效率的经济激励机制,
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长期在温饱线上徘徊。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将逐步改变
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和无竞争现状,相应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也会随之
提高。
2.非农产业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借鉴
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是我国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特殊过
渡群体。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我国过去针对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诸多政策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公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统计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19
度限制都被突破,然而,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和政府职能的缺位,对农民歧视
的现象不能在短期内消除,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还将在一段时期内
继续存在。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主要是为城乡之间的歧
视和地域之间的歧视,具体表现为城市雇主和雇员对农村务工人员的歧视和本
地人对外来劳动者的歧视。劳动力市场的歧视进一步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劳动力市场分割形成劳动要素中的“非竞争群体”,他们只能长期从事低收入
的工作,得不到晋升的职业发展机会,并忍受较差的工作条件。城市劳动力市
场上习惯性将来自农村的武功人员称为“农民工”,按照地域的差异又将其分
为“外来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由于城乡一体化推进程度的地域差异,
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被歧视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相应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
劳动权益的保障程度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般来讲,“本地农民工”相
对于“外来农民工"享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劳动权益受侵害的发生概
率相对较低。
第二章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的现实考察
一、城乡一体化中保障农民劳动权益的制度屏障
(一)农民劳动权益与农村土地制度
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农民土地控制权力受损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这在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农
业法》等重要法律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集体”的定义极为含糊。如《宪法》
简单地界定为集体所有,《民法通则》界定为乡村两级,《农业法》界定为乡(镇)、
村或村内农业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是农地的“合法”所有者,农民并不拥有土
地的所有权,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土地拥有实际的控制权。对农民而言,频
繁地变动土地经营权,使承包者的预期收益大大降低,势必导致农地利用行为
上的短期化,掠夺经营破坏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生产力。然而,
城乡一体化要求农民集约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现有的不稳定的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容易导致农民的短期土地行为,不利于土地生产力的释放。
2.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使农民劳动收益权受损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照“包干到户”的原则对农民土地收益做了
划分,即:“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但这种看似清
晰的剩余收益分配权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表现出比较复杂的结构。农地收益权划
分其实只是相对明确的,剩余索取权基本上被认可是农民所有的;在未取消农
业税之前,农业税本身比较规范,比例也相对稳定,大致为常年产业的3—5%;
但“留足集体的”这句话的制度含义则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变化哪,20世纪
90年代以来,农民负担问题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
的政策和法规,尽管如此,问题的严重性并没有因此减缓。城乡一体化对农村
社会和经济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乡村财政
对资金的需求,各个地区对农民农业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盘剥,导致农民负担
目益加重,影响了农户的投资行为,甚至直接抑制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剩
余索取权"得不到保障是农民劳动权益受损的直接体现。
①赵阳,中国农地制度的产权特征明,农业经济导刊,2004,II:8~10
2l
3.农民劳动权益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城乡一体化加速了农业的产业升级,要求农村尽快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然
而,现有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并未赋予农民成分的农地处分权,抑制了农业生
产率的提高,不利于保障农民的农业劳动权益。农村集体土地是多种属性和多
种权利的集合体,其最终处分权既不属于所有者——集体,也不属于直接使用
者——农户。同时,农村集体土地的交易成本过高、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各
种权利不能自由交换、农业收益低下等阻碍土地流转的因素,也使农民缺乏土
地流转的积极性。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不可转让性,使土地被束缚于一个既有
的承包者,稀缺的农村集体土地无法从较低生产效率领域流动到较高生产效率
领域。∞农地处分权主要体现在让渡权的分布,而让渡权的分割状态主要体现
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农民集体没权利进行“买卖”。当农地需要被用
作工业建设或其它非农业用途时,土地必须先被国家“征用”,随之而来的土
地增值收益与农民无关,事实上也与“集体”组织无关。农民所获取的收益被
称之为“补偿”。这是目前国家的法律框架所决定的固。产权残缺”一定意义
上表现在其权利的封闭性和不可流动方面,即使在东部沿海一些地方实现了农
地的股份化,农民依然无法自由转让,尤其是离开社区时。
(二)农民劳动权益与农村教育制度
1.农民劳动权益与农村义务教育制度
我国义务教育制度体制内部结构失衡,存在教育制度缺失和教育制度浪费
并存的现象。长期以来,城市地区享用了比农村地区多几倍的义务教育资源,
农村旺盛的基础教育需求得不到补给。城乡教育统筹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组成
部分之一,农村被赋予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受教育权利,保障农民平等的受教育
权利是对农民劳动权益前期保障形式。2006年6月,《义务教育法(修订案)》
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于当年9月开始实施。新的《义
务教育法》进一步强化了义务教育的公共保障机制和公平公正的均衡发展原
则,特别提出了均衡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问题,至此,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重
①杜伟,关于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2006.4-25-27
②赵阳,中国农地制度的产权特征叨,农业经济导刊,2004,ll:8—10
22
心由“以县为主"逐步向上移动,已经形成了“以省为主"的教育投资体制。
然而,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缓解资金来源问题的同时又陷入了新
的困境——“资金管理困境”,不少地区出现了教育资金被截留、挪用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工作的实施,农民依然处于教育资源短缺的状
态。另外,从各级财政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来看,随着省级财政对农村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县级政府的投入却增长缓慢,甚至在个别地区出现
了县级财政教育经费负增长的现象。可见,新的《农村义务教育法》的实施虽
然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来源问题,却在资金管理和权责约束上存在制
度缺失。
2.农民劳动权益与农村职业培训制度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
就业的主要途径。城乡一体化中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经济、科学技术、教育事
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保障农民在城乡一体化中谋求更多就业机会、取得较高
劳动报酬的有力保障。《职业教育法》要求职业教育由政府统筹,对农村、企
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职业学校和
职业培训机构给予指导和扶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未形成专项经费支持体
系,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县级政府承担,但实际上县级财政的投入非
常有限,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实践操作设备缺乏,接受职业培i)lI的农
民数量比较稀少,培训效果很不显著。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不同于义务教育,不
具备法律强制性,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较低,农民尤其缺乏以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为主的农科类职业教育,这与城乡一体化中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就业需求不相
符合。另外,农村职业教育制度缺乏对农民终身职业教育的制度供给,青年劳
动者仍然是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对象,农民普遍缺乏“干中学"的意识,接
受终身教育的需求欲望比较薄弱,而城乡一体化要求农民具备较强的劳动适应
能力。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劳动力市
场对农村劳动中的开放,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
(三)农民劳动权益与农村就业制度
1.城乡户籍制度对农村就业制度的深远影响
中国现有的户籍制度是一种身份制度。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户籍制度将农
村和城镇人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I=l。同时又对这两种人的就
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实行有差别的社会福利待遇,客观上就使农村
人口与城镇人口形成两种不同身份的阶层。这种户籍制度把农村人口置于不平
等的位置,置于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之外,无形中侵犯了农村人口求生与
发展的各种权利。随着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推进,二元化的福利制度在逐步取消,
但农民的身份转变仍然受到种种限制,身份制度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户籍
制度仍然是农民进一步解放自身的障碍,农民还远远没有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
生存的地位,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人为的不平等。
城乡一体化中,越来越多的农民摆脱了传统户籍制度的束缚,努力投入城市市
场经济的各个劳动岗位,然而,农民进城打工仍然不能享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
户籍制度在劳动领域形成的对农民的歧视效应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2.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民劳动就业制度
劳动权是公民的基本经济权利,就业是实现劳动者这一权利的根本途径。
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和经济进步的需要,我国对劳动就业制度的探索从未停
歇。城乡一体化中,农民成为城市就业领域的新生劳动力量,他们的劳动权益
成为城乡一体化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国家针对这一新的变化进行了一系列新
的制度改革。自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
界定的农民工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将农民工视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之一,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保护。除《劳动合同法》以外,《中华人民
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也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法律第3l条规定:
“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
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这条规定更直接赋予了农民工劳动者地位,享有
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对农民工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
制。如果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实施就业歧视,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62条明确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
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施行,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就业权保
护有了质的提升。然而,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工作是一个长期且复
杂的问题,不是仅仅两部法律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农民劳动权益保障还任重
道远。
二、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劣势与农民劳动权益损失
(一)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与城乡一体化的适应性分析
1.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收益”的一般机理
人力资本的形成正如物质资本的形成一样,其基本目的在于将来获取更多
回报。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领域中,对于就业机会的限制、人类谋求全面发展
的动机等因素也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出了要求。在城乡一体化中了解人力资本
的投资机理有助于把握人力资本形成的~般规律,对于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
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以下方面:正规学校教育投资和在职培训投资、卫生保
健投资、劳动力迁移费用(包括国内迁移支出和国际间流动费用)、获取就业
信息的支出等。对于不同个体而言,投资机会不同,不同类别投资的数量也各
不相等。然而,就普通情况而言,无论是宏观亡还是微观上,教育投资是最主
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其次是健康投资。教育投资的基本形式包括:正规学
校教育(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及职业培训(一般培训和专门培训),学校
教育投资主要提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职业培训投资主要提高人力资本的技
能存量。健康投资主要用于维持和提高个人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精力
和生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投资将逐渐被重视,目前教育投资仍然
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
人力资本收益是指人力资本存量在经济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和所产生的
有力效应。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可以通
过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所直接创造的货币价值来衡量。基于我国城乡一体化
的现实背景,农村人力资本收益主要是教育投资收益,教育投资收益主要体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教育者未来可能获得的超过未能接受同等教育劳动者的工
资报酬;二是受教育的知识与劳动技能增量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直接表现为
经济的增长。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动力,一般来讲,
现代社会中,政府承担了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义务,这与人力资本增量对经济
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未来的社会财富创造潜力息息相关的。城乡一体化的推
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保障农民劳动权
益,相辅相成的,增加内存人力资本存量,促进城市和农村经济增长也是城乡
一体化的根本目的。
2.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测算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是人力资本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是影响农民
投资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在这里,将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等同于教育投资的
成本,指被投资主体在受教育期间所产生的费用以及因受教育而产生的机会成
本。被投资主体在受教育期间所产生的费用是指由国家财政、社会组织、个人
为受教育者所承担的学费、书本费、生活费等;机会成本是被投资主体因受教
育而不能参与劳动或闲暇而失去的可能获得的收入和效用。人力资本投资的收
益等同于之前所叙述的四种投资回报形式。目前,学术界普遍采用贝克尔的人
力资本投资一收益均衡等式来计算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
.c+x:y”(世V.)V①
“i=l‘1+,。- J
C、X分别表示人力资本投资直接和间接成本,Y和X分别表示接受人力
资本投资和投资者的收益,n表示接受投资后的收益年限,r表示人力资本投
资收益率。根据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出,按照不同教育程度,我国初中、
高中、大专以及硕博教育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1.42%,5.76%,2.96%,
4.28%(张晓梅,2005)。@而美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巴尔比尔·捷恩(Barro.R.,
1991)利用国际数据得出:不同收入等级的国家对应的人力资本投资平均收益
率各异,其中,高收入国家的高等教育收益率为11.9%,而中低收入国家初等
教育收益率为42.2%。@通过比较可知,我国的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非
常低,这与我国特殊的产业结构、租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传统人力资本价
。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
臣张晓梅,农民教育投入的博弈分析及投资收益率测算[J】,农场经济管理,2004,3:43--45
国Barro.&Economics Growth in ACross Se-ion ofCountries.199l:104~143
26
值观有密切关系。较低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抑制农民的投资积极性,在部分
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更倾向子用人力资源增量来替代人力资本投资,这也是农村
地区人口增长率显著高于城镇地区的主要原因。如此一来,越是贫困的地区,
农民越不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农民的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越低,能获得的
收益越低,只能继续处于贫困的收入状态,从而陷入“人力资本投资贫困陷阱”。
3.城乡一体化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相互促进
城乡一体化要求打破城市现代工业与农村传统的农业的“二元”格局。工
业的进步对劳动力产生的要素需求依靠农民剩余劳动力来补给,同时,农业的
现代化也需要农民来推动。而工业、服务业的进步以及农业的产业升级都要求
劳动者拥有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因此,城乡一体化中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人
力资本存量,才能有效地为工业进步和农业产业升级提供劳动补给,并且,随
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对农民的人力资本要求也会随之提高。而城乡一体
化不仅仪意味着农民劳动领域的拓展,同时农民的生活空间、社会交际范围也
会更宽更广,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将体现在包括就业领域的方方面面的生产、
生活当中,成为农民适应城乡一体化的软标准。城乡一体化对农民人力资本存
量的需求,是目前促进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实因素之一。
人力资本投资同时也会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目前,对于从事农业生产
的农民,大多数仍然采用的传统的、自然的劳作方式,对现代农业的相关知识
知之甚少,导致农业经营的规模难以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迟迟不能被普
及,农村生产力发展受阻;对于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农民,由于技术水平和受
教育程度的差异,绝大部分农民只能选择对劳动技能和文化知识要求较低的行
业和职位,农民工已经成为充斥这类型行业的代表劳动者。正因为如此,农民
较低的人力资本只能创造出市场升值价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和劳务,减缓了农业
产业升级和工业进步的步伐,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速度放缓。反之,人力资本
投资导致农民劳动技能和文化素养快速上升,农民劳动效率提升,不仅能够提
高农民的劳动收入,同时也能促使城市工业和农村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步伐。
(二)农村人力资本低存量的原因分析
27
1.农民不具备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激励
首先,较低的农村家庭收入影响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人力资本投资
是一个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通过投资主体的不断投入,逐渐产生组织绩效与
个人成长的可能性。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时滞性,其收益产生在未来,通常必须
经过较长的时间等待,而其成本则产生在现在,农民现阶段的家庭收入情况直
接影响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农村目前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普遍呈现出:
高收入家庭倾向于选择参与人力资本投入,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进行教
育投资;低收入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严重依附于国家的公共基础教育投入,
缺乏主动参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从统计数据来看,农村居民收入主要用
于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等,2008年,农村居民用于生活消
费和家庭经营的费用支出比例分别占到农民总支出的61.88%和28.81%,其他
支出(包括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税费支出、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占仅
总支出的9.31%。①农民绝大部分收入仅限于生活性消费支出和生产性投入,
少有结余资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部分欠发达的偏远农村地区,农民的观念
守旧、教育意识淡薄,加上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
教育条件简陋等,而缺乏主动接受教育的欲求,导致这部分贫困人群的文化素
养不高、劳动技能低下。
其次,风险规避的投资意识阻碍农民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时一个
长期的投资过程,且必须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因投资主体的时间偏好产生不
同的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假设投资年限越长投资规模越大)。当投资主体偏好
于短期投资回报时,便会缩短投资周期,减小投资规模;当投资主体偏好于长
期投资回报时,便会延长投资周期,增加投资规模。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包括:
①工资回报;②职业适应能力回报;③自我保值与增值能力回报;④社会回报。
其中,工资回报是一种易于测算的主要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形式,大量的宏观经
验数据和实证研究成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规模与工资回报程度成正比。然而,
从微观角度考察,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年限)并不一定对应着等量的投
资回报,投资年限越长投资主体承担的风险越大,也就是说,对高等教育的投
资风险大于对基础教育的投资风险。我国农村目前的基础教育投入由政府承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28
担,农民进行基础教育的投资成本较低,所承担的投资风险极低,大多数农民
均选择搭便车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规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风险,只完成了几
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从200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进入高中及以上的教育
阶段学习的农民只占农村总人口的9.31%,也就是说,截止2008年,.愿意与
参与高中及以上的教育投资的农民数量不足农村人口总量的1/10。可见,传统
的风险规避投资意识抑制了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2.政府在农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面临诸多困境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于农民增收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过程,大量经验证据
已经证明了入力资本存量对生产效率的正面效应,社会人力资本存量越高,新
技术的传播越迅速,社会生产率提升越快。在城乡一体化中,统筹城乡生产、
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然而,农村人
力资源开发时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民现阶段的低收入状况、对人力资本投资风
险的厌恶、人力资本投资较低的投资回报率都直接影响农民对自身的人力资本
投资积极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等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
金用于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教育。同时,必须加强基础教育的覆盖面,提高农
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养。而这些在现阶段都只能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来实现。
人力资本投资除了产生个人收入回报之外,还会产生较为广泛的社会外部
效益,有利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因此,人力资本投资
具有外部效益,通常情况下,这种外部效应是对社会有益的正的外部效应。中
央和地方在考虑是否承担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时存在利益冲突,中央考虑全国范
围内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给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地方则更加注
重本地区局部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
府同样存在利益博弈。假设:①对某一特定区域的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给国
家和地方政府带来的收益分别为:R和r(R、r>0);②R>r,农村劳动力在
国家之间流动的可能性较小,中央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基本不会产生人力资本
收益外溢的情况,而农村劳动力在地方间流动的可能性很高,地方政府对人力
资本投资需承担人力资本收益外溢的风险,因此,中央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
资的收益明显大于地方的投资收益;③对该区域的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成
本为:C(C>0);④当中央与地方合作投资时,按照人力资本的收益比例分
摊成本。据此,罗列出可能出现的四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果,见表3.1。
表3.1.中央与地方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博弈结果① 泱投资不投资地方政府\
投资R-RC/(R+C),r-rC/(R+r) 卜C,R
不投资R—C,r 0, 0
(1)当中央与地方政府选择合作投资时,中央政府的效用为R.二卑C,
K+,. 地方政府的效用为R.二·C;
R+,.
(2)当中央政府独自投资时,中央政府的效用为R.C,地方政府的效用
为r;
(3)当地方政府独自投资时,中央政府的效用为R,地方政府的效用为
r-C:
(4)当中央与地方均选择不投资时,其效用均为0。通过比较,该博弈
模型的纳什均衡是第一种结果,即:中央与地方政府按照收益比例合作提供农
村人力资本投资。而中央政府的占优均衡选择是不进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依
赖地方政府的投资获得收益:地方政府的占优均衡选择是不进行投资,依赖中
央政府的投资获得收益。在现实中,中央政府的投资积极性高于地方政府的投
资积极性,但出于政策的强制性,地方政府迫于政治压力不得不选择对该地区
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然而,地方政府往往倾向于将有限的教育经费优先投放
到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而办学条件原本就比较薄弱的乡村学校,特别是偏远
地区的学校,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它们的投入却十分有限。2009年的《中国统
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的教育总投入占GDP的3.86%,其中,平
均每年的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2.66%。2008年,我国教育总投入为9010.21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4.4%。根据2007年教育经费统计数据,我国农村学
①该博弈模型中变量的选取借鉴于:赵春江,基于博弈分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3:86--89
30
校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国各类学校教育经费的24.59%,其中,农村小学教育支
出占15.5%,农村中学教育支出占9.09%。①然而,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
口的55%,只享受了全国不到1/4的教育资源,可见,有限的农村教育投入不
能满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
三、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农民劳动权益损失
(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乡一体化的适应性分析
1.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现状
在城乡二元经济格局的长期影响下,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就业决策不
仅取决于自身人力资本水平,更多地受到他们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和人脉关系网
络的限制。城乡一体化中,为了让农民能够IliON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国家已
经开始着力消除制度歧视给农民生产主体带来的经济权益损失,中央政府积极
要求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劳动力市场”。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
的《关于做好农民迸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强调指出:“各行业
和工种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应该一视同仁"。那么,是否在国家政策法律制度
发生转变之后就能够真正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效应呢?根据各行业平
均报酬数据,比对选出年收入报酬的排在前三位的高报酬行业:信息、计算机、
软件行业;金融行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址勘查行业,以及年收入排在最后
三位的低报酬行业: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考察2008年农民从业人
员分别在高新与低薪行业的就业情况。
表2-1.城乡劳动力市场行业分割情况
行业总人数(万人) 农比(万人) 农K所IIiI比例(%)
高信息、计算机、软件150.2 4.45 2.96
报金融业389.4 12.67 3.25
酬科研、技术、地质勘查243.4 6.27 2.58
低制造业3465.4 1037.40 29.94
报建筑业1050.8 424.16 40.37
酬住宿、餐饮185.8 42.60 22.93
资料来源:本表中所有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009))整理计算所得。
叵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31
从表2.1中农民在各行业所占的百分比来看,无论是在高新行业还是在
低薪行业,农民从业人数都未及总从业人数的一半,这与我国农民总人口占全
国总人口的54.32%的数据相去甚远①。其中,建筑行业产业人员中农民所占的
比重最大,达到40.37%,其次是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业:在高薪行业中,农民
从业人数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在三个高薪行业中,农民在金融行业从业人数的
比重相对较高,但也仅只有3.25%。表2.1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
度,农民的绝大多数劳动者集中到了低报酬行业,固定从事制造、建筑、住宿
餐饮等工作强度高、工作环境较差的劳动。而收入较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
优越的行业似乎都是为城镇户口的居民保留的,农民进入这类行业的比例很
低。
2.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割现状
除了行业隔离以外,城乡劳动力市场歧视还可以表现为职业隔离。新古典
经济理论认为受歧视劳动者低收入的原因是生产率低下,缺乏工会支持,受教
育程度低,生活标准低,就业面窄,就业的从属特征等。这些因素可以比较清
楚地解释目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民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割现象,
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岗位主要集中在
生产、运输、商业服务等“蓝领职业”,而“蓝领职业’’一般具备社会地位较
低、劳动条件较差、劳动报酬较少的特征;与“蓝领职业”相对应的则是社会
地位较高、劳动条件较好、劳动报酬较多的的职业,一般指从属于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及其他正规组织的职位。根据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O.887%o抽
样比例的调查数据,选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白
领职业”的劳动者样本,选取农林牧渔业、生产、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办
事和有关人员作为“蓝领职业’’的劳动者样本。整理得出表2.2。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我国农业人口与总人数数量计算得出,2008年我国农业人口比重为
54.32%。
32
表2-2.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分割情况
|lI,q 白领职业蓝领职业
|
人员\业企事业办
l 国家机关、农林牧渔、生产、运输、
\跎剜| 专职技商业、服务事
采\| 企事业负责水利生产人设备操作人
术人员业人员和相关人
濒\|. 人员员

农村劳动
0.01% 5.52% 0.08% 14.7% 71.55% 8.14%

城市劳动
10.23% 22.62% 0% 18.07% 29.01% 20.06%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根据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
数据整理所得。
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32.85%的城市劳动力属于职业地位较高的白领职
业,而只有5.53%的农村劳动力能够进入该类型的行业工作,剩余94.47%的
农民只能选择城市职业地位较低的蓝领职业。由于农民职业技能比较缺乏,
71.55%的农民都只能成为对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商业和服务人员,其他的农
村劳动力则分别成为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以及企
事业办事和相关工作人员。纵观农民在众多职业中的分布情况,农民的分布情
况记不均匀,即便是在蓝领职业中,农民也几乎很难成为地位相对较高企事业
办事人员或设备操作人员,只能在商业和服务业出卖比较低廉的劳动力。再比
照城市劳动力的职业分布情况,城市劳动力几乎没有人从事农林牧渔业和水利
生产,在其他职业的分布则都比较均匀。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民人力资
本的提高,制度和社会歧视效应的逐步消失,农村居民有望能够真正拥有更多
的职业选择空间,职业分布状态将会逐步改观,农民的整体劳动收入也会随之
提高,农民劳动权益也将得到进一步保障。
3.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违背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初衷
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将劳动力市场分割为普通劳动行业、次级劳动行业
33
和自领职业、蓝领职业。农民被排除在高报酬、工作条件优越、晋升机会多的
普通劳动行业之外,他们只能从事低报酬、高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差、晋升空
间小的次级劳动行业之中从事社会地位较低的蓝领职业。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行
业分割说明,即便是在目前“城乡一体化”的政策环境之下,农民依然是我国
分割型的劳动力市场上的“非竞争性群体’’。然而,城乡一体化实际上是针对
我国城乡之间的户籍、劳动用工、社会福利、住房政策、教育政策以及土地使
用制度等不同政策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分割格局提出来的,其根本目的在
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创建城乡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运行的融合机制,实
现城乡社会经济的联结和空间的融合。而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是城乡社会在发
展权益上的一体化,把农民从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农民依法享有与城市
居民平等的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劳动市场的分割将农民人为地隔离在“次级
劳动部门”当中,无法正常追求和提升个人价值,得不到平等的劳动报酬待遇,
劳动权益保障受阻。因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乡一体化保障农村居民与
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益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分析
1.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歧视形成前劳动力市场歧视
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决策歧视首先来自于公共教育政策的决策歧视。自十六
大召开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教育改革,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教育
改革的政策,并配套实施了有助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措施,已经取得初步成
效。然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时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往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
政策歧视效应不可能在短时间消失,农村仍然只能享受少部分的公共教育资
源,农村劳动力仍然处于人力资本比较劣势的地位。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较
低的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现状未能得到显著改善,只能从事劳动强
度高、劳动时间长、劳动待遇低的特殊行业。因此,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比
较劣势使其在被投入到劳动生产之前就被认定是低生产率的特殊群体。其次,
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决策歧视来自于用工企业。对于具有同等级别的城镇职工和
农村职工,企业往往更愿意培训城镇职工,原因在于:①城镇职工接受的正规
教育更多,且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强,他们愿意更长远地设计未来;②培
训农村职工会给企业带来沉没成本,农民的特殊身份使农民有可能因为政策变
动、家庭变故、人员流动等因素而产生有效劳动时间缩短的可能,这不符合企
业的利益目标。农民失去了在企业内的人力资本保值与增值的机会,其实就等
同于失去了面对下一次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机会,使其在进入劳动竞争市场之前
就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2.人力资本的自我歧视加剧了前劳动力市场歧视
由于传统意识的影响,家庭财产的约束,以及劳动力市场上对农村劳动力
不利的就业条件,降低了农村家庭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意愿。首先,长期传
统的农业生产,使农民普遍认为农业生产就是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
单的自然生产方式,此事农业生产没有必要接受过多的教育,很多农民都认为
“反正农民就是种田,读那么多书也没用”。大部分农民缺乏科教兴农的意识
和责任感,认为农业科技都是科学家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其次,非农业劳动
市场对农民不利的就业条件,使农民将从事“脏、累、差、险”的特殊行业看
做是固定的从业规律,认为自己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也不需要过多的文化素质
和劳动技能。因此,农民的人力资本自我歧视行为导致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
稀缺,加剧了前劳动力市场歧视,农民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就将自己纳入‘‘非
竞争性”的劳动群体当中。
3.城市劳动力市场歧视加剧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所产生的特殊“非竞争性”的劳动
群体,由于农民人力资本的比较劣势,使农民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就未能形成
自身的劳动要素竞争力。根据西方歧视经济学理论可以将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原
因归纳为以下三种:①偏好差异产生的就业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中,往往会由
于雇主、雇员或顾客的偏好差异而产生歧视性偏好。从雇主的角度来说,一些
雇主习惯性地对城市工人做出高于农民工的生产效率预期,更加喜欢雇用城市
户口的劳动力;从雇员的角度来说,由于生活习性、兴趣爱好的偏颇,城市工
人往往更愿意同城市工人一起工作,而不乐意与农民工一起工作;从顾客的角
度来讲,某些消费者对商家的产品或服务的评价不是基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35
质量,而是基于服务人员或销售人员的身份来判断,这种现象在服务行业比较
常见。②垄断力量所产生的就业歧视。首先,城乡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
场,城镇就业单位存在一种垄断力量可以制定种种歧视性的就业政策,提高农
民工进入特定行业工作的门槛,使农民工聚集在具有某种特征的狭窄的职业领
域,导致农民工劳动市场产生拥挤效用,更易于压低农民工的工资;其次,城
市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方容易相互勾结成为垄断雇主,他们对农民工的
工资进行压制,使农民工不得不接受现有的工资待遇;再次,就业信息的垄断,
使农民工必须付出较高的就业信息搜寻成本,农民工的社会交际圈一般比较狭
窄,要获得与城市劳动力等同的就业机会,他们必须付出高于城市劳动力几倍
甚至几十倍的搜寻成本。③统计性歧视加剧了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在劳动力市
场中,雇佣劳动力的单位或企业将农民工的个别特征归纳为群体特征,或将群
体特征附加在单个农民工身上,以群体性的一般特征来考量农民工的劳动力素
质和生产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不仪加深了雇主对农民工的歧视,也加剧了农
民工的群体自我意识,打击了农民工提高自身劳动力素养和生产效率的积极
性。
第三章农民劳动收入的实证分析
一、农民劳动收入的比较分析
(一)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收入结构的动态考察
农民是个人与家庭财富的所有(或占有)主体,利用其所有(或占有)的
个人与家庭财富,通过市场化的交易途径,获得合法的财产性收益。对于农民
而言,其所有或占有的个人与家庭财富包括:耐用消费品;现金;房产;以集
体成员身份占有的集体财产及其收益。这其中,对于农民经济发展而言,具有
较为重要意义的是房产(包括宅基地)、以集体成员身份占有的集体财产及其
收益(主要是集体建设用地)。结合我国统计官方的统计口径,按照收入来源
将农民的收入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支付。
其中,家庭纯收入由划分为农业收入、林业收入、牧业收入、渔业收入、工业
收入、建筑队收入、交通、运输、邮电业收入、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收入
等。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和家
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所占比例较少,而家庭经营收入中农、林、
牧、渔的收入比例较大。因此,着重考察工资性收入和农林牧渔收入的具体情
况,在这里,结合国家实施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时间因素,选取2000年及以后
部分年份的数据作为参照标准。具体见表3.1和图3.1。
表3.1农村劳动力人均收入及收入比例数据表
单位:元
年度2000 2005 2007 2008
纯收入2253.42 3254.93 4140.36 4760.62
人均收入
工资性收入702.30 1174.53 1596.22 1853.73
(元)
农林牧渔收入1090.67 1469.60 1745.12 1945.85
所占比例工资性收入31. 17 36.08 38.55 38.94
(%) 农林牧渔收入48.40 45.15 42.15 40.8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人民生活”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37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00
四工资性收入
r'---'l农林牧渔业收入
+工资性收入所占比
例+农林牧渔业收入所
2000 2005 2007 2008
图3.1农村劳动力人均收入及收入比例变化趋势图
首先,2l世纪以来,农民的纯收入迅速上涨,从2000年的人均2253.42
元上涨到2008年的4760.62元,2008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翻了一番;
其次,农林牧渔收入的绝对金额仍然高于工资收入,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足
部缩小,2000年,人均工资收入仪为702.3元,是农林牧渔业人均收入的2/3,
到2008年,人均工资收入已经增长到1853.73元,已经非常接近同期的人均
农林牧渔业收入;再次,工资收入和农林牧渔业的人均收入均呈现连年上涨的
趋势,但是人均工资收入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林牧渔业的收入增长速度,
2000"'-'2008年间,工资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3.9%,农林牧渔业收入的年
均增长速度为:9.8%;再其次,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渐
扩大,从2000年的31.17%扩大到2008年的38.94%,而农林牧渔业的收入在
农民纯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则逐年下降,2000年,农民48.40%的收入来源于农
林牧渔业,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到40.87%,接近工资收入所占的比例。随
着农村户籍制度和就就业政策的改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到第二三
产业,与此同时,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也将随之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农民的
工资性收入将取代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农民增
收的主要贡献力量。
(二)城乡居民劳动收入的对比考察
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目的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之间的经济融合是实现
6
5
4
3
2
1
0
0
0
0
0
0
0
城乡一体化的核心任务。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考察农民的劳动力权益,
城乡居民的劳动收入比较数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选取2000年和2008
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按照收入来源分类对城乡收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见
表3.2。
表3.2.2000年和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比对数据表
单位:元,%
年份2000年2008年
农村收入占城农村收入占城
区域农村城镇农村城镇
镇收入的比例镇收入的比例
全部收入3146.2l 6295.9l 49.97 6700.69 1 7067.78 39.26
工薪收入702.30 4480.50 15.67 1853.73 l 1298.96 16.41
经营收入2251.28 246.24 914.26 4302.08 1453.57 295.97
财产收入45.04 128.38 35.08 148.08 387.02 38.26
转移支付147.59 1440.78 10.24 396.79 3928.23 10.1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人民生活”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将2000年和2008年的城乡收入数据进行比对,从表3.2的显示结果可以
判断:(1)从收入总量来看,2000—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总额在绝对数量上
都呈现上涨趋势,然而城乡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扩大,200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
是城市居民总收入的49.97%,到2008年这一数据下降到39.26%,城市居民
收入增长水平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水平;(2)从工薪收入来看,2000-2008
年,城乡居民的工薪收入在绝对数量上都呈现上涨趋势,2000年农村居民的
工薪收入相当于城市居民工薪收入的15.67%,2008年农村居民的工薪收入相
当于城市居民工薪收入的比例与2000年相比略有上涨,为16.41%,但这一比
例仍然很低,农民的工薪收入与城市居民的工薪收入差距还很大,工薪收入差
距是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贡献因子;(3)从经营收入来看,2000-2008
年农民的经营收入均高于城市居民,这与城镇和农村居民所从事的产业经营方
式有关,农民以从事农业已经为主,经营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方式,城
39
镇居民以从事非农业为主,工薪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环
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选择自主经营行业,城镇居民的经营收入
有明显上涨的势头,2000年农村家庭经营收入所得时城镇居民的9.14倍,到
2008年,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经营收入的2.96倍,城乡居民的经
营收入差距正在迅速缩小;(4)财产性收入是体现居民财富的主要收入形式,
从2000年和2008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较大,2000
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仅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35.08%,2008年比2000
年略有上涨为38.26%,这与城乡之间的财产制度差异有密切关系,其中土地
制度起着尤其重要作用;(5)城乡居民的转移支付收入金额也有一定差异,2000
年和2008年,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收入分别占城镇居民转移支付收入的
10.24%和10.10%,这与城乡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差异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农
村与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差异有关。
二、影响农民劳动收入的内生因素分析
(一)实证模型的选取
结合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生产函数的研究成果上,
借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将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投入内生到生
产函数中,给出农民的内生生产函数形式:
GN(t)=,(彳O),KO),£O))=彳O)4K0)∥£0)∥⋯⋯⋯⋯⋯⋯⋯(1)
(1)式中,GN(t)、A(t)、K(t)、L(t)是时间序列值,分别表示农村的
总产出、技术进步和投入到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要素数量,O<口、卢、∥<1
分别表示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农村总产出的贡献率。
然而,我国农民的劳动收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制度因素的影响。
将制度因素引入生产模型,得出可以初步反映农民劳动权益保障情况的函数形
式为:
Y(t)=GN(t)l(t)7=彳O)4KO)一工(f)∥,(f)7⋯⋯⋯⋯⋯⋯⋯⋯(2)
(2)式中,】,(f)是农民的纯收入,,(f)是农村制度变量,制度变量是农
村总产出的影响参数,O<y<l是制度因素的影响因子。
将(2)式对数化之后得到研究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回归计量模型:
lnY(t)=aInA(t)+fllnK(t)+,ulnL(t)+yInI(t)+8(t)⋯⋯⋯.(3)
(3)式中,In r(t)是因变量,In z(t)、In K(t)、In L(t)、In,(f)均为影
响因变量的自由变量,c(t)是影响因变量的随机变量。
(二)影响变量的选取和处理
1.生产要素数据的选取
本文以1978年~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作
为样本。使用的农村经济数据来自《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中国财政
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金融年鉴2008))。其中,农民
的纯收入r(t)由每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每年农村人口数量的乘积计算得出;
农村经济技术进步a(t)的数据来自国家用于农村科技三项的支出费用:农村生
产资金的投入K(t)为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农村贷款、农民自筹生产资金之和;
投入生产的农村劳动力等于历年的乡村就业人数。
2.引入内生变量一一制度因素的处理
将影响我国农村生产效率的生产制度归纳为:就业制度、产权制度和生产
经营制度。农村就业制度直接决定劳动力在各个产业和行业的配给状况,影响
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产权制度指物质和非物质财产的所有权制度,限制了
农民物质和非物质财富的最终归属问题;生产经营制度则关系到农民从事生产
劳动的具体运作形式,以及生产收入的分配比例。据此,可以生产制度表示成
如下的等式:
农村生产制度=磊农村就业制度+疋家庭经营制度+瓯农村产权制度
为了表述的便利,将农村生产制度、农村就业制度、生产经营制度和产权
制度的量化指标分别用:NI、NJI、NBI、NCI来表示:
N12磊NJI+疋NBI+丢NCI
其中,最、民、区分别表示农村就业制度、生产经营制度和产权制度对
生产制度实施效率的影响因子,且各影响因子满足:0<五、磊、氓<l,
磊+疋+以=l。
在这里,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的现实情况,分别选择各制度的衡量指标为:
41
NJI=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纯收入
NBI=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农民纯收入
NCI=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民纯收入
各个制度的影响因子分别设定为: 州丰等薪筹岩w雩薪筹裂
甘由. 2一
具恍巾万A丽VR(第蓊--产酾业从丽业农砾民19丽78.2苡008)弱
,一A豫(第三产业从业农民1978^:008)
一.=:·-——-----·—·——-———--———-——-——--—-————--—-—-—-—·—-—-—-二-——=—:=二=二—-----·一
一1
A VR(非农产业的农民从业人数】97s.200。)
且,0<^<1,0<五<l,^+如=1
疋=彳VR c%鬻)19,⋯。
蠡=1一(4+疋)
将1978"--2008年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带入各个制度因子的等式可以计算
得出:五=0.829,九=0.171:最=0.43,玩=0.22,反=0.35。农村生产制
度量化等式可以表示为:
NI=0.43NJI+0.22NBI+0.35NCI
说明农村生产制度中,农村的就业制度对制度变量的影响权重最大,为
43%,其次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制度,他对农民经济收益的影响权重为35%。
由于农业生产对GDP的贡献率较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在农民经济收益中所
占的比重相对较少,但仍然达到了22%的比例。
(三)样本数据的处理
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动,农村科技三·项的投入资金数据只收集到了1978"--"
2006年的数据,2007、2008年的数据缺失,考虑运用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将
2007和2008年的数据补齐。首先,观察农村科技三项投入1978.2006年的数
据(数据趋势图见附录),该数据存在明显的递增趋势,是具有线性趋势的时
间序列,因此,排除使用移动平均预测和指数平滑预测的方法,使用趋势预测
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反映近年来国家支农政策的对科技资金的实际影响,剔除
42
不同时期政策制度对数据的影响,只采用2000。2006年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
运用MicrosoR Excel做线性趋势拟合,得出农村科技三项的预测变量在每一
时期的值Y;和其对应的时间Xi之间的依赖关系为:
Yi=3.055xf+6.683,R2=0.9843
农村科技三项的线性趋势拟合方程的拟合优度R2=0.9843,说明拟合程
度很高,在外因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预测数据准确性较高。
另外,由于所得统计资料的局限性,2008年农民生产投入自筹资金的数
据也未能找到,同样也采用趋势预测的方法补齐2008年的自筹资金数据。
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对时间数据的影响,模型中采用的所有时间序列数据,
根据各年度的消费价格指数,以1980年为基年,将所有年份的数据换算成1980
年的年价数据。同时,由于劳动变量和制度变量与其他数据的单位不一致,为
了消除单位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在建模之前,运用SPSSl2.0软件将所有的样
本时间序列数据标准化。
(四)计量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1.平稳性检验
使用单位根统计假设检验的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单位根平稳检验方
法包括DF、ADF和PP检验三种方法。DF检验只适用于1阶自回归,即AR(1)
过程的平稳性检验,ADF检验则适用于AR(p)过程的平稳检验,是DF检验的
修正统计量,又称为增广DF检验。然而,ADF检验主要适用于方差齐性的场
合,对于异方差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效果不佳,PP检验是对ADF检验的参数修
正,可以较好的检验异方差序列的平稳性。为了选择适当的统计检验方法,首
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异方差检验,即怀特检验,Eviews5.0输出的检验结果显示:
表3-3怀特检验结果表
表3.3中,第一行的F统计量在样本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并不是精确分布,
43
因此只能作为参考数据;第二行是LM统计量Obs*R.squared值以及检验的相
伴概率。根据检验结果,相伴概率的P值为0.00846,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样本时间序列存在异方差性。因此,选择PP检验方法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PP检验的输出结果整理显示为:
表3_4 PP平稳检验结果表
0阶差分PP统计量5%临界值Pr<r 1阶差分PP统计量5%临界值Pr<_f
In彳(f) 加.181688 .2.96972 0.9306 VIn A(t1 .5.520892 .2.967767 0.0001
InK(f) .1.784742 .2.96972 0.3805 VInK(t1 .8.243356 .2.967767 0.0000
hl£(f) -2,553579 -2.96972 0.1136 VInL(t) -4.190348 .2.967767 0.0028
In,(f) .3.227655 .2.96972 0.028l VIn,(,) .5.277435 .2.967767 0.0002
In r(t) -1.349283 .2.96972 0.5933 VIn Y(t、.3.272575 .2.967767 0.0257
表34的检验结果中,PP统计量是PP检验的统计检验值,当它小于O.05
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时,则可以判断,另外,也可以直接判断相伴概率P值,
当P值小于0.05时,也可以认为被检验的时间序列在0.05显著水平下平稳。
首先,观察原始时间序列,即做差分以前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根据表4.2的
输出结果,对于O阶差分的对数变量,只有制度变量的对数时间序列的相伴概
率P值=O.0281<0.05,显示出平稳性,其他变量的对水时间序列均不平稳。然
后,再观察一阶差分序列的平稳检验结果,根据表4.2的检验输出结果,所有
变量的对数一阶差分序列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5的显著水平,据此,可以判
断出:V In 4(f)、V In K(f)、V In£(f)、V In 1(0、V In r(t)显著平稳,即:
Ina(t)~1(1),InK(t)~』(1),lnL(t)一,(1),Inl(t)~1(1),Iny(f)~,(1)。
2.协整检验
对于非平稳的多元时间序列,其自身的变化虽然不具有平稳变化的特征,
但各个序列之间却可能存在密切的长期均衡关系,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协整关系不要求各个变量自身均表现出平稳性,只要求它们的回归残差序列平
稳,协整检验就是对各变量残差序列的平稳性检验。而存在协整关系的非平稳
的时间序列可以通过建立动态回归模型来拟合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根据平稳性检验的结果己知,所有变量原序列一阶差分后显著平稳,说明
原序列存在一个单位根,为1阶单整序列,可以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
验的方法包括EG检验(Engle.Granger Test)和JJ检验(Johansen Test),这两种
检验方法分别适用于两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和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在
这里,选择使用针对多变量的JJ协整检验方法。将EVIEWS5.0的JJ协整检
验输出结果整理如下:
表3.5(I)Johansen协整检验——特征值轨迹检验结果表
特征值轨迹检验是JJ协整检验之一,通过比较特征值轨迹统计量与统计
临界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接受零假设。从表4.3(I)的输出结果来看,r=l,r
≤1,r≤2时,特征值轨迹统计量均大于5%检验水平的临界值,说明原假设
不成立;r≤3,r≤4时,特征值轨迹统计量均小于5%检验水平的临界值,则
接受原假设。再结合Pr值,可知:标准化的时间序列之间,4组变量都存在
长期协整关系的可能性为80.77%。鉴于EVIEWS5.0同时给出了另一种JJ检
验的结果,为了得出的检验结果更加严谨,在这里也将最大特征值的检验结果
整理出来。
45
表3.5(II)Johansen协整检验——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表
最大特征值检验也是JJ协整检验的方法之一,通过比较最大特征值统计
量与统计临界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接受零假设。由于统计方法的差异,轨迹统
计检验与最大特征值检验分别采用不同的统计量,且检验水平的临界值也不相
同。往往在采用两种方法进行JJ检验时会产生不同的检验结果。从表4.3(I)
的输出结果来看,在5%的显著水平下,当r=l,r≤1时,拒绝原假设;当r
≤2,r63,r≤4时,接受原假设。在最大特征值检验中,序列之间至多存在
2个协整的关系的假设是成立的,这与之前的轨迹检验结果存在偏差,但从整
体的检验结果来看,两种检验均认为4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的可以接受
的,且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与之前的轨迹检验的概率相同,为:80.77%。
可以通过建立动态回归模型来拟In y(f)与In a(t)、In K(f)、In L(f)、In,(f)之
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Test of Causality)
In】,(f)与In爿(f)、In K(f)、In三(,)、In,(f)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各变量
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然而,这种关系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模型中设定
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是自变量影响着因变量,或是相互影响?这
种影响关系需要引入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确定。由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滞后期长
度的选择会比较敏感,一般情况下,以检验模型中随机干扰项不存在序列相关
的滞后期长度来选取滞后期。经过检验,随机干扰项在2期之后时可以消除序
列自相关性。在EVIEWS5.0中选择滞后期数为2,将输出的检验结果整理为:
表3.6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
从表3—6的检验结果来看,在O.05的显著水平下,In A(t)不是引起In Y(t)
的格兰杰原因;In I(t)是引起In Y(t)的格兰杰原因;In K(t)与In】,(f)之间具有
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In K(t)是In Y(t)的格兰杰原因:In L(t)不是引起In Y(t)
的格兰杰原因。
4.计量模型的修正
根据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结果,可以建立模型来拟合In Y(t)与hl
A(t)、In K(t)、In L(t)、In,(f)之间的关系。首先,使用Eviews5.0对标准化
的对数变量数据建立的回归动态模型为:
lnY(t)=0.24In彳O)+0.611nK(t)+0.101nL(t)+0.1llnI(t)一6.67E一07
(t= 1.6499 2.0153 0.4037 1.3656 —1.45E.05)
R2=0.9434 F=108.3586 D—W=0.617
建立该模型直接使用的是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在前文中,通过怀特
检验已经得知该模型存在异方差性。同时,观察模型的其他检验数据,
D—W=0.617,各个时间序列之间存在自相关性。对异方差的修正方法最常
用的是加权最小二乘法(WLS),而消除自相关性的方法则包括广义最小二乘
法(GLS)和广义差分法(generalized difference method)。在Eviews5.0中选
择AR(2)修正模型,根据输出结果整理得:
47
lnY(t)=0.181nA(t)+0.531nK@)-0.271nL(t)+0.091hi(t)+0.67AR(2)
(t=2.3368 3.2941 .2.2921 1.0523 32.0499)
R2=0.9797 F=222.4109 D一形=1.4682
根据D.W检验的统计临界值,当D.W值为1.4682时,只能认为模型在
0.1的显著水平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再观察其他显著性检验的数据结果,在
0.1的显著水平下,模型各变量系数除了制度因素hl,(f)的拟合系数不显著,
其他因素变量的拟合系数均通过t检验。从R2=0.9797来看,回归模型对数据
的拟合程度较高,很好地反映了各组时间序列之间的动态关系。剔除修正序列
的影响,将修正后的回归模型还原成:
Y(t)=彳(f)018K(矿53£(f)∞上7 m)o’15
三、农民劳动收入实证分析结果解析
根据1978.2008年我国农村的经济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农村的科技三项、
资本、劳动力投入以及制度质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我国农民的年纯收入
与农村科技进步、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以及制度实施效率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
关系。从数据关系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技术和劳动力的投入的变动不是导
致农民纯收入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制度因素和资本的投入是农民收入变动的
格兰杰原因,并且,农民收入的变动也在同时影响着农村资本投入的变动,二
者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再根据修正检验后的最终计量模型结果来看,农村技术进步、资本投入、
劳动投入、制度效率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因子分别是:0.18、0.53、.0.27、0.09。
首先,技术进步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程度较低,微弱的农村科技投入对提高农
民纯收入的贡献率只有18%。从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技
术进步非常不显著,农村生产的状态与改革开放以前并没有明显的改观,国内
大多数农村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劳作。其次,农村资本投入对农民纯
收入增加的贡献率是53%,说明农村生产主要依靠资本的投入来带动。农村
资本投入的数据反映,农村资本中财政支农资金占绝大部分,而农村的财政资
金拨付大多是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农村水利、灌溉、生态等生产设施的建设以
及农民生活设施的完善。再次,农村劳动投入与农民收入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
系,农村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会降低农民的纯收入。这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
现实情况相符合,我国是人口大国,而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同时,由于投入
农村的资金很少专门用于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劳动力的素质偏低,人力资
本形成率较低,农村劳动力的投入大多为初级的劳动投入形式。因此,丰富的
人力资源投入使农村的边际生产增长率递减,已经抑制了农业生产的进步。最
后,农村制度效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子为9%,这个影响程度明显比较微弱。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一次制度上重大变革,通过观察制度
效率的变动趋势时序图,该制度对农村生产影响在80年代初期表现非常明显。
除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外,我国农村居民的就业制度也做出了一定程度上
的调整,但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欠佳,农民在非农领域的就业状态依然受到不
同程度的程度。另外,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制度以及收入和财产的分配制度,
在1978.2008年间未显示出对农村生产和劳动的显著影响力。制度因素对农民
劳动收入较低的贡献率说明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实施效率并不理想,没有对农
民劳动权益保障起到显著作用,农村经济制度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
49
第四章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路径思考
一、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
我国人力资本的形成率很低,尽管人力资源丰富,但其转化为物化价值的
能力非常有限,人力资本保值和增值能力极端匮乏。过低的人力资本形成率是
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平等劳
动权益的根源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
本优势。
(一)教育性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该包括科学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素质、身体素
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目前,教育依然是农民提高自身劳动素养
的基本途径,在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战略过程中,必须以“科
教兴农、人才兴农’’的方针为指导。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切实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自我国1986年颁布
实施《义务教育法》以来,农村基础教育依然比较薄弱,在部分地区尚未能完
全实现普及教育,中小学生辍学率较高。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要求下已显得非常迫切,需要各界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借助教育法律的
强制力量敦促各地真正落实九年义务教育。一方面,上级政府可以根据各地的
实际情况制定刚性指标,强制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范围。同时,各级政府应该
建立和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模式,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
的投入力度,保证农村教学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应该组织专门人员下乡,
深入开展《义务教育法》的法律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观念。使广大农村
居民意识到教育对人的智力、健康、观念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
农村青少年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
其次,与当地地方高校对接,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将生
产技术装备和各种科学技术转变为实现生产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城
乡一体化的过程中,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对劳动
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受农村经济和教育条件的限制,能够接受高等
教育的人数极少,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专门技术人才成了农村人力资
源开发的有效途径。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发展农
村职业教育可以与当地高等院校实现对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优
势。地方高校可以根据具体的人才需求现状,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合适的教学
参考模式和技术专业知识指导,从而迅速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
(二)迁移性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截止到2009年6月底,我国外出务工农民的数量为1.5亿多人,接近农
村劳动力总量的1/3。∞农民工进入到城市就业领域后,主要集中在建筑、制造、
餐饮、家政等劳动密集型的低收入行业,很少涉足金融、计算机、信息等高薪
高技术行业。导致这种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
本质量较差,即便是在对劳动力知识和技能素养要求不高的行业,部分农民工
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而无法获得工作。对广大的农村迁移劳动力群体进行具
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尽快实现农民的顺利转移,也是解决我国长期
以来“民工潮”与“民工荒”矛盾的合理选择。
首先,以企业、行会、工会为单位对已经在岗的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源开
发。农民工找到了就业岗位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从事相应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素
养,农民工要实现向非农产业的就业转移必须要继续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价
值。对已经在岗的农民工,除了学习相关的行业知识、工作技能,还需要学习
城市安全、交通、环境等公共知识,以及公民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唯有如此,农民工才能尽快适应城市的工作生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
了农民工在社会治安和环境管理上给城市带来的压力。考虑到农民工工作的现
实情况,建议以企业、行会、工会的集体形式组织农民工进行学习,一方面可
以提高农民工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培训内容的范畴,提高学习的
效率。
其次,乡镇基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引导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乡镇基
层政府在实现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联网服务后,可以清晰的掌握和了解城市劳
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在此基础上,基层政府可以组织专门的针对劳动力需求
旺盛的行业对在乡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对口的工作培训。在有条件的地区,基层
国数据来源;中国新闻·中国网,2009年9月4日,ht'tp://www.china.com.on/news
5l
政府可以直接与企业取得联系,直接为特定的企业输送劳动力,即采取所谓的
“订单式’’的培训模式。这样的培训模式使农民工进城务工具有目标性,降低
了盲目性,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出,应该普遍推广。在培训的途径
上,基层政府可以适当整合当地的财力资源和教育资源采取灵活培训的方式。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与当地的职业培训学校相互合作,合理利用职业学校的资
源和政府的就业信息资源,积极开展专门针对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
(三)政策性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而渐进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定与此相
适应的政策措施,以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和规范约束作用。制定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的相关政策,要以加速农村劳动力Jll页N转移为重点,以实现农村人力资源
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移为根本目的。
理论上,人力资源开发应该以市场为向导,但在我国城乡一体化、新农
村建设的特殊背景下,政策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利用政府
的强制力量完成制度转变可以缩短制度变迁的周期,减少自然变迁的成本,因
此,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在市场因素的指
导下,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发挥主导性的职能。首先,政府应当扮演好
“公共服务”的角色,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转移性培训提供相应的服务。
同时,政府还应该是各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中枢系统”,因地制宜地规划
各项工作的实施步骤、落实方式、协调组织等。其次,政府应当在农村营造“重
视教育,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并广泛调动民间力量,共同推进农村人力资
源开发工作。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人力资本投入观念的贯彻,有利于农村
人力资源开放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力,有利于
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保障农民的劳动权益。再次,各地政府在制定适合于
当地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政策时应当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强各地之间的政
策交流与联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本优化和合理流动。另外,政府在实施政策性
人力资源开发时,可以制定配套的工作评估体系和奖惩机制,切忌在实施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浪费农村公共资源、增加农民的负担。
52
二、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
1998年7月底,国务院转批了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籍管理问题的意
见》,出台了旨在改革“二元结构"户籍体制的新的户籍管理政策。十年来,
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户籍改革的新路子,形成了多元化的改革模式。在户籍登记
制度上,许多地区已经开始逐步消除“农户”与“非农户”的划分,转而实行
统一的“居民”户籍登记制度。在农民的城市准入制度上,小城市已经逐渐放
开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限制,取消对“农转非”的政策限制。北京、上海为代
表的大城市也对准入添加作出调整,降低了大城市的门槛。这一系列政策的转
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社会的二元化格局,但国内户籍改革还面临着诸多
困境,改革的总体进展依然缓慢,改革目标尚未实现。消除城乡就业歧视,推
进户籍制度改革还需要深入其根源,探索新的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
(一)将户籍制度回归到“户籍”人本位
户籍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人口的出生、死亡、迁徙、婚姻等基本状
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管理的一项国家行政行政管理职能。它在证明公民身份、提
供人口资料和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①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
我国逐步制定和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基础的限制农村
人口流入城市的规定及相关配套措施,以及一系列诸如城市商品粮油供给制
度,城乡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不同的福利性制度的辅助措施。我
国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己不仅仅是国家用于行政管理的依据和国家居民的
身份证明,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国家其他福利保障政策实施的依附。因此,
我国的户籍制度不能简单看成是一个人口登记么认识对劳动力的流动和打工
条件的一个认可,户籍归根结底的差异是户籍背后存在很大的城乡、城市劳动
力二元市场上在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②户籍制度上所负载的利
益和权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户籍制度本身,这已经成为户籍制度难以推进的根本
原因。⑨
龟张晨郁、齐冬红、谷金明.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功能定位的重新审视阴,商业时代,2009,9-58
霉蔡叻,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J],中国报道,2008,4:46-48
@彭希哲、赵德余、郭秀云,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l~
ll
53
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需要重新认知户籍制度本身,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
发展观指导思想,使户籍管理和户籍登记功能回归人本位,以保障居民的平等
权益为深入改革的目标。现阶段,我国户籍制度依旧充当着保证城市居民充分
就业,城市地区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治安稳定、公共福利资源优化配置
的法律工具。城市地区这种现状的维持是以剥夺大量流动人口享受社会、经济
发展成果的平等权利为前提的。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应当是逐步剥离附加
在户籍之上的种种福利,降低甚至消除户籍的“含金量”,将其还原于资源的
重新配置过程。①政府将户籍纯粹作为为居民提供迁移登记、身份确认和人口
统计信息的行政管理工具,是对户籍制度“户籍”本身的“人本位"还原,有
利于从本质上消除福利诱因而产生的非理性的人口迁移,以及在非理性迁移中
产生寻租成本损失。在这里,剥离户籍的福利“含金量”并不是将城市居民本
身已经享有的相应社会福利制度取消,而是转换福利制度的承接载体,将居民
福利制度作为一项独立的社会制度独立实施。如此一来,农村居民可以被纳入
到享受同等居民福利的范围之内,同时,避免了在城乡一体进程中产生的“准
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遭到“边缘化’’待遇,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城乡之间社会
福利和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
(二)推行循序渐进的户籍改革模式
自1997年国务院批准公安部的《小城镇户籍制度的试点方案》至今,我
国各个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进展平稳,而近几年来,小城镇的迁入人口已经
基本停止增长趋势,小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已经减弱。相对于小城镇的完
全开放式的户籍改革,大中城市只是不断调整准入制度,放宽对外来人员的限
制,并未实施彻底的户籍改革。大城市的区位和经济优势,使大城市的就业机
会更多,收入水平更高,福利和公共服务更到位,这些有利条件吸引着越老越
多的流动人口转而流向大中城市。然而,大城市的综合承受能力对人口容量有
一定限制,无法在短期内承受外来人口的压力,因此目前大中城市都实施半开
放式的户籍制度改革。可见,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户籍制度的改革不能一蹴
而就,深入户籍制度的改革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
。王美艳、蔡防,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J】,广东社会科学,2008,6:19~26
54
首先,对于自然资源和公共资源有限的大城市,应该在保证公正、公平的
前提下逐步放开对户籍的限制,改革的步伐应该与城市承受能力相适应。以上
海、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推行的众多户籍改革“新政”都是直接与“人才需求”
对接,户籍改革着眼于极少部分满足条件的高端人才。这种人才优先或发展优
先的战略思想,显然是消除城市人才引进瓶颈的有效办法,也符合城市发展的
利益。然而,能够完全符合准入标准的人才非常有限,户籍“新政”只能惠及
极少数人群,大多数城市流动人口的户籍现状不能得到改善,如此低覆盖率的
改革政策有失社会公平。外来务工人员,无论级别高低,都对城市的发展做出
了贡献,都应当取得相应的回报。因此,大城市进行户籍改革,不应该只着眼
于高端人才,最重要的,还要解决其他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迁移人口的基本生
活、平等就业和劳动收入问题,保障的他们的相关经济利益。另外,大城市应
该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适时调整调整社会福利的分配制度,将越来越
多的对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非本地人”纳入到“本地人”的福利圈之内,逐
步赋予他们享受城市公共资源的“市民”权利。
其次,提高小城镇的吸引力,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中,随着大城市辐射效应和中小城市集聚效应的强化,小城镇将拥有越来越强
的发展潜力,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合理选择。小
城镇的建设要着眼于繁荣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农民的顺利转移和增收致富,着
力于优化小城镇的产业布局,增加小城镇的吸引力。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地发
展小城镇支柱产业,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
岗位,吸引农民工回乡就业和创业,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在小城镇大
力兴办公共事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利用各界资源,加快小城镇
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步伐,为小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
不断完善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功能,引导更多的农民向小城镇聚集。
三、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设
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就是劳动力在
不同市场间自由流动,最后形成单~工资率的过程。①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
诎张福明、杨学成,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综述唧,生产力研究,2009,14:182~196
55
经验来看,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出现地区性劳动力市市
场,然后产生区域性劳动力市场,最后形成全国性劳动力市场。①我国的劳动
力市场发展历程是一个典型的渐进式发展模式,地区性和区域性的劳动力市场
已经形成并逐渐发展完备,要求形成全国性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然而,
向全国性的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过渡并不顺利,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并没有伴随着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扩大而逐渐收敛,反而不断扩大。中国的渐进
改革战略使得地区间的市场分割日益加剧,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配置由于地区分
割而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导致出现的“流动性与差距同时扩大到悖论”。④加
快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目的在于保障农民的平等就业权利,增加农民
的工资收入,逐步收敛城乡收入差距。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
目前,农村正规的就业信息提供机构比较匮乏,农民外出务工主要依靠社
会关系,大都通过亲戚和朋友的介绍获得工作机会。农村劳动力市场供需之间
信息不对称,农民工择业普遍存在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
信息网络需要各地区地方政府的积极正确的引导,逐步建立起一套跨城乡、跨
区域的行之有效的基业信息服务体系。
首先,鼓励大中城市的劳务中介组织向周边小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拓展,
过渡发展成为网络式的就业服务模式。大中城市的劳务中介机构众多,近年来
已经逐步发展规范。长期以来,城市劳务中介机构主要针对城市居民,对其提
供就业信息以及相关信息的咨询服务。将周边小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纳入到客
服范围内,有利于城市劳务中介机构扩大经营规模,打破目前在业务范围上的
局限性,是各中介机构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有效途径。由于城市劳务中介机
构的区位优势和专业性质,对城市的就业信息掌握更加准确,覆盖范围更加宽
泛,通过建立城乡之间一体化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可以有效缓解劳动力市场的
供需信息失衡现象,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风险,提高成功就业的几率。
函Rosen Bloom.J.One Market or Many?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in the Late Nineteenth·Century United
States.Journal ofEconomic History,1990.50:85-107.
盘Alwyn Young.Th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China.
TheQuarterly Jourl'la]ofEconomics,2000,115(4):1091~1135。
56
其次,乡镇基层组织加强就业信息收集,建立完备的就业信息管理网络,
及时披露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乡镇基层政府必须
充分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建立统~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
机制本身发展不健全的初期,政府的有效引导和监督至关重要。在广大的小城
镇以及农村地区,劳动力自身的信息收集能力有限,往往缺乏正确获取就业信
息的途径。乡镇基层政府应该积极整合地区公共资源,建立就业信息收集、管
理、服务机制,加强对企业劳动力供求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的就业状况的信息收
集,实现与城市劳务中介机构以及城市劳务市场的联网式服务。一方面,通过
与城市劳动市场和就业服务机构的联系,了解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及时更新就
业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收集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意向、个人技能等信息,为
农民提供对口的就业咨询服务,顺利引导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二J瑁5虫-,4X民位万明刀巾砌列1寻笄能力
农民工属于劳动者的范畴,他们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属于事实劳动关
系,劳资双方通过协商,最终达成一致互尽劳动义务。目前,我国没有法律规
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农民工与用工企业之
间的事实劳动关系缺乏法律保障。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通常是以个人为单位
求职,农民在劳动要素市场上仍然出入弱势地位,劳资交易双方的地位悬殊,
农民缺乏相应的谈判和要价能力。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保障农
民工的劳动权益必须要增强农民在劳动力市场的博弈能力。
首先,承认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并强制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具有
法律效应的劳动合同。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
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然而,在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素质普遍低下
的现实情况下,农民工甚至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意识。法律上
也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何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大多数情况下,用工
单位为了逃避义务,减少缔约成本故意规避法律,只与农民工进行口头协议,
协议的内容简单且不规范。劳资双方虽然具有事实劳动关系,但由于缺乏有关
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保障规定,加上取证困难,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受到法
律的保护,农民工务工的风险很高。必须为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57
增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博弈能力。承认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加强农
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发生争议之前就注意收集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同时,要完善劳动关系法律,强制用工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与劳动者签订具有
法律效应的劳动合同,并适时做好监督工作,对不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
单位进行惩罚。
其次,在各行业建立农民工“工会”,增强农民工的组织能力。在健全的
劳动市场中,劳资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要求就劳动合同的内容进行协商。
然而,在农民工“供大于求”的市场条件下,农民工就业竞争比较激烈,市场
情况本身使农民工处于劣势地位。另外,由于农民工是单个分散的,缺乏正规
的组织,单个农民工很难具备与用工单位谈判的筹码,很难维护其作为劳动者
的平等权益。于是,在劳动市场中,激烈的竞争条件和低组织化程度导致农民
工不能获得对等的话语权,无法形成与用工单位抗衡的力量,这就是我国特有
的人数与权力相悖的劳动力市场“数量悖论”现象。社会和历史的发展经验证
明,将大多数人组织起来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力量,维护农民作为劳动主体的劳
动权益需要将劳动者组织起来,通过组织化的方式来维权。应该鼓励形成农民
劳动者集体组织,建立类似“工会”性质的组织,实现由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
劳动关系调整的转变,增强农民在劳动力市场的博弈能力。
(三)加快建设完善的农民工社保体系
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我国建成城乡_体化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内容。传统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也伴随产生了城乡割据的劳动保障体系。针对城市职工的
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走上正轨,正在逐步发展完善。2006年3月,国务院颁布
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
障问题。至此,各地特别是在农民工聚集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纷纷开始探索针
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新办法。但各地针对农民工的社保措施实施效果不佳,存
在诸多弊端,暴露出许多问题,农民工社保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完善
我国农民工社保制度最重要的是,加快实现农民工社保流动制度,提高社会保
障的覆盖率。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农民工
58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4942万人,参保比率为22%。山然而,仅在广东省,2005
年到2008年期间就有33%的农民工退保。②农民工退保现象在劳务输出较为
集中的地方已经持续了好几年,“退保”已经成为农民工换工作时的一道“基
本手续”。由于城市与农村社保体系的差异,各地区之间的社保体系也都参差
不齐,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城市与城市与城市之间无法实现社会保
险关系的转移。根据现行的农民工社保规定,参保农民工必须在同一地区累计
缴费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不同的地区之间不能结转续接,而农民工的工作
基本属于临时工作性质,流动性大,很难在同一地区续保到规定的年限。因此,
目前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通道不畅通,农民工流动性大、收入低、就业
稳定性差,加上户籍制度和城镇住房障碍等因素,构成了农民工频繁退保的原
因。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急需要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保衔接,使
农民工社保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充分保障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权益。
垂全国农民工仅22%有工伤保险,提高参保率需迈3道坎[N】,法制R报,2009,8,15
盘邓野,《农民工参保办法》征求意见已结束,有望年内出台叫】,人民日报,2009,4,12
59
结语
通过各章节对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
结论:
首先,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力资本存量稀缺;农村劳动力所
从事的产业仍然与农业为主,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则主要分布在低收入、高风
险、就业环境差的行业;农村劳动力收入增长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工
资性收入正在逐步取代农林牧渔业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形式,但城市居
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未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而收敛,反而呈现出
扩大趋势。说明,在城乡一体化中,农民的劳动权益并未得到充分保障。
其次,农民劳动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的原因有三。第一,人力资本因素。
农民的低收入使农民陷入“教育贫困陷阱”,而我国教育投资高风险性与低收
益率并存的特征降低了农民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我国的农村人
力资本投资只能依靠政府的力量,然而由于围家在农村教育上长期“缺位"导
致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无法满足农村劳动力的投资需求。第二,劳动力市场因素。
劳动力市场是人力资本的检验场所,由于农村劳动力较低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
形成前劳动力市场歧视,而劳动需求方的垄断力量进一步导致雇佣性歧视和劳
动市场分割,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是特殊的“非竞争性”群体。第三,制度因
素。不稳定的土地制度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投资积极性,从而无法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农业收入连年下滑,而“二元”结构的农村金融体系,使农民生产融
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城乡就业制度的长期分割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增
加了农民进行劳动力转移的成本。
再次,对我国农村劳动力保障的因素分析,验证了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经济
制度对保障农民劳动权益的低效率。影响农民生产活动的因素(技术进步、资
本、劳动、制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技术和劳动力投入的变动不是
导致农民纯收入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制度因素和资本投入是农民收入变动的
格兰杰原因,并且,农民收入的变动也在同时影响着农村资本投入的变动,二
者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制度效率、劳动投
入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因子依次递减。技术进步和制度效力对农民纯收入的影
响程度较低,农村生产主要依靠资本的投入来带动,而劳动投入与农民收入之
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这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率低下、劳动力过剩的现实
情况相符合。
最后,我国农村的经济制度对保障农民劳动权益的影响力度不足,在城乡
一体化的背景下保障农民的劳动权益需要介入政治强制力量,选择正确的制度
变迁路径,使制度是朝着正确的方向演进。保障农民劳动权益必须能够考虑劳
动权益与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经济制度之间的密切关系。加强农村人力资
源开发是当务之急,将农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与此同时,必
须深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并尽快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另外,
保障农民劳动权益的实质增加农民的劳动收入,即农民从事生产活动的经济权
益,但保障农民的劳动权益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权益的范畴,还应该涉及到社
会权益、民主权益的保障。推进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同时,有效地为农民提供
社会权益和民主权益的保障也至关重要,经济权益的保障与社会权益和民主权
益的保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61
参考文献
【1】Alwyn Young.Tlle Razor’s Edge: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11e Quartcdy Journal ofEconomics,2000,1 1 5(4)
[2】Aigner.D.J.&Cain.G G Statistical Theories ofDiscrimination in Labor Markets.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77,30(2):175—1 87
【3】Accmoglu,Daron,Simon Johnson and James A.Robinson,2004.“Institutions舔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long-rtm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
【4】Arrow.k J.Som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Race Discrimin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In A.
Pascal(ed.).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Economic Life.1972,Chapter 6,Lexington:DC
Heath:l 87—203
【5】Akerlof.George.Discriminatory,Status-based Wages among Tradition-oriented.
Stochastically Trading Cocomut Producers.Joumfl ofPolitical Economy.1985:265—276
【6】Barzel.Yoram.An Economic Analysis of Slavery.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7,1 7,
no.1
【7】Barro.R.Economics Growth in A Cross Se—ion ofCountries.1991:104~143
[8]Ben-Porath.Yoram.The Production of Hurnan Capital over the Life Cycl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 967,75,no.4
[9】Bergmann.B.111e Effect on Incomes of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Jouenal ofPolitical
Economy.1971:294~3 13
【10]Besley,T.(1 995),“Property Rights and Investment Incentive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Ghan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103(May 1 995)
【1 1]Becker Q 1 957.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2叫edn,Chicago:University of Jones:
Rights.111e Macmillan Press Ltd.1994
【12]Douglas.P.H.1948.Arc there laws ofprodu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8:March
f 1 3]Davis,L.and D.North(1 971),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rban Perspective(ed).1971:107-113
【14]Doringer.P.&Piorc.M.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Analysis.Lexington,Mass:
D.C.Heal也.1971
【1 5]Edgeworth.F.Y.Equal Pay tO Men and Woman for Equal Work.Economic Journal.1 922:
43l^457
【16]Fawcett.M.The Position ofWomen in Economic Life.In W.H.Dawson(ed)After War
Problems.Lodon:Allen&Unwin,1917:191—215
[17]Hayami,Y(1997),Development Economics:From the Poverty tO the Wealth ofNation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Clarendon Press
【1 8]Harrod.R.E,Towards a Dynamic Economics: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ofEconomic
Theory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Policy,Macmillan,Lodon,1 948
[19]Hicks J.R.,The Theory ofWages 2们edn,Macmillan,London,1963
[20]Joseph GAltonji&Charles R.Pierret.Employer Learning and 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2001:3 13-350
[2 1]John Eatwell,Murray Milgate,Peter Newman,the New Palgrave: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Volume 2,The Macmillan Press Limited,1 987
【221Krueger Anne O.Balance-of-Payments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 969:
1~26
【23]Kahn.L.M.Customer Discrimination and Affirmative Action.Economic Inquiry.1 991:
555-571
【24]Mill J.S.“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New York:Appleton,1 985
Evidence from Ghana'’,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103(May 1995)
[25]McKinnon,Ronald I.The s仇lctare of prote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Bela Balassa
and Associat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2,Volume2,Issue3
【26]Mansfield.E,The Economics ofTeclmological Change.Norton.NewYork.1968
【27]Nordhaus.W.D.Invention,Growth and Welfare:A Theoretical Treatment ofTechnological
Change.MIT Press
【28]North.D.C.,and Thomas.R.P.,1973.“The Rise ofthe Western World:ANew Economic
Hist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9】North Douglass C,1968,Sources ofProductivity Change in Ocean Shipping,1600—1850.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0]North Douglass C,198 1,S仃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W.W.
63
Norton and Company.
【31]North D.and Thomas(1973),The Rise ofthe Western Wor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2]North D.(1 990),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3]Osterrnan.P.Internal Labor Markets.Cambridge,Mass:Mrr Press,1 984
【34]Piore M.J.‘'The Dual Labor Market:Theory and Applications”.In R.Barringer and S.H.
Beer(eds)The State and the Poor.Cambridge Mass.:WInthrop,1 970
【35]Phelps.E.S.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Racism and Sexis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2:659叫66l
【36]Peter Jones:Rights.The Macmillan Press Ltd.1 994
【37]Piore M.J.‘'The Dual Labor Market:Theory and Applications”.In R.Barringer and S.H.
Beer(eds)The State and the Poor.Cambridge Mass.:Winthrop,1 970
【38]Rosen Bloom.J.One Market or Many?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 990,50
【39]Reich M.The Economics of Racism.In Problems in Political Economy:An
【40]Schmookler.J.,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Mass.,1966
【41]Solow.Robert.M.“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in AITOW,k,Karlin,S.,and
Suppes,P(eds)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Stanford,1 960
[42]Schultz,T.1961,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 Economic Review,5 1.March
【43]Yaron,J.(1 992).Successful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Paper provided by World Bank in its
series“World Bank—Discussion Paper'’with number 1 50
【44]R·H·英格丽斯·帕尔格雷夫,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M】,经济科学
出版社,1996
【45]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口川,华夏出版社:2003,6
【46】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47]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l版
[48192 ,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
【49]罗纳德·G·伊兰伯格、罗伯特·s·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0]董和平、韩大元、李树忠,宪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版
【5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2]许崇德,宪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53】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l版
【54]林培,土地资源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l版
【55]窦鹏辉,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98~99
【56]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254
【57]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l版
【58】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59】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60】潘省初、周凌瑶,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ieW$、SAS简明上机指南[M】,中国人民
大学,2005年第1版
【61]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f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31
【62]刘黎明,财政体制的理论与模型方法论研究【M],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l
【63]张改清,农户投资与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
【64]伍山林,农民、农村与农村发展——制度分析与实证考察【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4
[6511雪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编,中国劳动统计
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2,第l版
【66】国家统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
出版社,2008,11,第l版
【67】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学会编,2008年中国金融年鉴【M】,北京:中国金融出
版社,2008,12,第l版
【68]d?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年鉴2008[M1,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08,
12,第l版
【69]1亘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S[M],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12,第1版
65
【70]m家统计局综合司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12,第l版
【711qb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年第1版
【72】【美】R.科斯,A.阿尔钦和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
派译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l版:166
【73]苏杰: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超2万亿元【l叼,羊城晚报,2009,1,9
【74]银监会有关负责人:3年内农村金融机构基本覆盖全国【N】,人民日报,2009,8,11
【75]钟伟:中国农村每年流失资金高达2400亿,中国金融网,2008,11,29

【76]邓开,《农民工参保办法》征求意见已结束,有望年内出台fN】,人民日报,2009,4,12
【77]季建业,农民平等权保障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m,江苏社会科学,2007,6:147—152
【781谢嗣胜、姚先国,劳动力市场中统计歧视的模型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
9:lll~119
【79]林毅夫,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行政管理,2003,11:20~
22
[80]赵春江,基于博弈分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86—89
【81]陈永志、黄丽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力、推荐及路径选择川,经济学家,2007,1:
51—58
【82]楚尔鸣,基于需求层次的农村信贷供给体系重构研究[J】,经济管理,2007,14:31-36
【83]于辉,农村金融功能缺陷的根源及化解途径[J】,当代经济研究,2007,12:54,--56
【84]曾省晖,城乡二元结构:创业的信贷扶持政策比较与改进【J】,金融与经济,2007,7:
64--68
【85]陈明、安秀梅、李茜,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6:
24-29
[86]张杰,尚长风,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与制度的二元分离与融合:经济发展视角的一个解
释[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
[87]付景远,破解“职业农民建设难”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5,12:6~8
【88]宋冬晓、金成晓,经济权利论田,经济学家。1999,4:7l~72
【891支1J育晶、王锴,论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J】,长自学刊,2004,2:52---'58
【9013三克稳,论市场主体的基本经济权利及行政法安排【J】,中国法学,2001,3-5~7
【91】姚尧、张丽:入力资本权益确立的理论基础及现实路径【J】,集团简介研究,2007,10:
270~271
【92】卢周来.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透视阴.经济体制改革.1998(3):48~53
【93】周小亮.劳动力市场城乡歧视以及其社会效应【J】.当代财经.1994(9):11"---15
[94]蔡肪.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轮换阴.中国社会科学1998(2):4~14
【95】【美】丁成日,中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经济分析及征地改革建议[J】,中国土地科学,2007,
10:4~10
【96】刘红、唐元虎,现代经济增长:一个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的模-型[Jl,预测,2001,1:
24~28
【97]吴洁、胡适耕、李莉,考虑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叨,。系统工程,2003,9:62"-'65
【98】张晨郁、齐冬红、谷金明,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功能定位的重新审视[J】,商业时代,2009,
9: 58
【99】蔡防,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fJ】,中国报道,2008,4:4纠8
【100]彭希哲、赵德余、郭秀云,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
版1,2009,3:l~1l
【101]王美艳、蔡叻,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J】,广东社会科学,2008,6-19"---26
[102]张福明、杨学成,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14:
182~196
【103】李宽端,和谐社会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阴,生产力研究,2009,15:26~28
[104]黄永香、康让卿,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5:
73"-"76 ,
【105]杨小凯,城乡土地制度应尽早并轨[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15:9"10
【106]陈天宝、许惠渊、庞守林,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
问题,2005,1:44~49
67
附录
附1.2008年农村劳力资源总量的抽样调查数据
单位:人;%
总计(人) 男(人) 女(人) 总计(%) 男(%) 女(%)
总人口638824 326997 311827 100.00 51.19 48.8l
劳动人口400967 212763 188204 62.78 33.3l 29.47
15.19岁52733 28234 24499 8.25 4.42 3.84
20.24岁40599 20100 20499 6.36 3.15 3.21
25.29岁35662 1783l 17832 5.58 2.79 2.79
30.34岁39198 19483 19715 6.14 3.05 3.09
35.39岁55277 27274 28003 8.65 4.27 4.38
40.44岁61045 30336 30709 9.56 4.75 4.8l
45-49岁4408l 21791 22290 6.90 3.4l 3.49
50.54岁49932 25275 24657 7.82 3.96 3.86
55.59岁4378I 22439 21342 6.85 3.51 3.34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根据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
数据整理所得,抽样比为0.887%0。
附2.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数据表
单位:人
6岁及以上没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

总计594974 58815 228519 252248 48366 7027
男302539 17063 110142 141003 30153 4177

女292435 41752 118377 111245 18213 2849

总计1106434 82987 344870 452929 151474 74175
男558582 22947 164139 244026 85912 41558

女547852 60039 180731 208903 65562 32619

总计511460 24172 11635l 200681 103108 67148
男256043 5884 53997 103023 55759 3738l

女255417 18287 62354 97658 47349 29770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根据2008年
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整理所得,抽样比为0.887%
附3.2000年“2008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各产业和单位的就业人数
单位:万人
年份就业总数农业非农就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
2000 48934 32042 16892 12820 1139 2934
2001 49085 32183 16902 13086 1 187 2629
2002 48960 31788 17172 13288 141l 2474
2003 48793 31206 17587 13573 1754 2260
2004 48724 30769 17955 13866 2024 2066
2005 48494 29734 18760 14272 2366 2123
2006 48090 28631 19459 14680 2632 2147
2007 47640 27691 19949 15090 2672 2187
2008 47270 26872 20398 15451 2780 2167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根据“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所得。
附4农村劳动力人均收入及收入比例数据表
单位:元
年度2000 2005 2007 2008
纯收入2253.42 3254.93 4140.36 4760.62
人均收入
工资性收入702.30 1174.53 1596.22 1853.73
(元)
农林牧渔收入1090.67 1469.60 1745.12 1945.85
所占比例工资性收入31. 17 36.08 38.55 38.94
(%) 农林牧渔收入48.40 45.15 42.15 40.8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人民生活”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附5.计量模型变量数据表(以1 985年为基年进行价格指数换算)
单位:亿元
年度农民纯收入总量科技投入劳动力投入(人) 资本投入制度效率(%)
1978 1385.03 1. 39 30638 408.62 17.33
1979 1631.87 1.86 31025 461.9l 17.27
1980 1823.13 1.57 31836 488.17 18.64
198l 2085.27 1.38 32672 463.13 20.22
1982 2480.53 1.29 33867 520.2l 20.5l
1983 2810.27 2.03 34690 592.69 38.68
1984 3119.65 2.38 35968 944.46 38.82
1985 3210.90 1.95 37065 970.02 38.8
1986 3241.05 2.54 37990 1152.78 39.2
1987 3350.50 2.02 39000 】466.66 40.2
1988 3389.78 1.81 40067 1467.98 40.41
1989 3168.03 1.57 40939 1436.82 40.25
1990 3497.56 1.88 47708 1679.82 40.33
199l 3549.88 1.73 48026 2002.36 40.28
1992 3769.01 1.70 48291 2432.29 40.4l
1993 3913.17 1.50 48546 2651.78 40.08
1994 4218.34 1.21 48802 2531.36 39.9
1995 4653.47 1.03 49025 1600.33 40.0l
1996 521 2 54 1.57 49028 2502.27 40.22
1997 5458.92 1.70 49039 2844.05 40.61
1998 5633.82 2.86 4902l 3522.71 40.53
1999 5769.39 2.90 48982 3853.87 40.6l
2000 5801.21 3.11 48934 3898.61 41.12
2001 5948.75 3.25 49085 4309.37 41.18
2002 6145.10 3.13 48960 4870.“ 41.19
2003 6293.53 3.88 48793 5588.93 41.27
2004 6623.96 4.65 48724 6061.19 41.05
2005 7073.86 5.80 48494 6413.45 40.98
2006 7598.75 6.15 48090 6528.69 40.98
2007 8209.63 6.83 47640 7109.25 40.78
2008 8789.54 7.24 47270 7621.69 40.24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中国五十五
年统计资料汇编》、《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
70
附5农村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投入、农民纯收入、制度效率的时序图
71
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杜伟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
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
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杜伟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
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杜伟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
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杜伟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各位同门,正是由于你
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
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
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对审阅我的论文并指导论文答辩的答辩委员会主席和各位评委老师
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您们为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黄敏
2010年3月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非参数统计在房地产价格研究中的应用》(第一作者),CSSCI来源期刊、
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物价》2010年第1期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独立作者),CSSCI来源期刊、
国家核心期刊《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0期
3.((ARtMA模型在房价预测中的应用》(第二作者),CSSCI来源期刊、国
家核心期刊《中国物价》2009年第6期
4. 《委托一代理视角下的农地征用困境》(独立作者),经济类核心期刊《经
济师》2009年第2期
5.《我国城乡差距的因素分析》(独立作者),优秀社科期刊《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
73
城乡一体化中农民劳动权益保障的研究
作者: 黄敏
学位授予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3条)
1. 程贯平.CHENG Guan-ping 劳动力市场分割文献述评[期刊论文]-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3)
2. 谢敏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制度性因素分析[期刊论文]-理论观察2007(6)
3. 张超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就业探讨[期刊论文]-总裁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