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广西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姓名:李勐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杨克斯
20091228
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摘要
当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文化产业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承载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也不例外,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中国
如何才能更好地制定公共政策而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一个适宜的大环境。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从文化产业的繁荣中受益匪浅,从一个历史很短、文化资源匮
乏的民族变成了一个文化影响力强、文化资源极度丰富的巨人。美国的成功不仅指出了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深刻变革和未来趋势,而且为各国政府制定文化发展政策留下
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反观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信息传播
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然而,中国的文化产业
刚刚起步,在其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跨国文化及企业的强烈冲击和挑战。因此,
加强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迫不及待。
基于以上的现实和理论背景,本文将着重点放在讨论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
的异同,探讨双方是如何在不同的背景下参与全球的文化竞争,从而为中国的文化产业
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笔者以为,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应着重考虑几点:一是要将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
与自下而上的市场导向相结合;二是要在考虑到现实差异的前提下借鉴美国成功的市场
运作经验,特别是要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引入跨国资本,使融资渠道多样化;三
是要以科学分类的方式,针对性地让适宜的文化事业部门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以改革发
展公益性大文化事业。
关键词:中美;文化产业;政策;对比研究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ulture Industry Poli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BSTRACT
It is a consensus that culture industry is assum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economic
development function in most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oday.As a result of this consenSUS,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how China Can improve
its existing public policies to nurture an environment where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s and
prospers·
Since the 1 990s,the United States has benefited financially from its culture industry as it
has tumed out to be one of the most vigorous profit—making sectors in the American economy.
The fact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s turned from a cultural resource.scarce nation into a cultural
resource-affluent giant not only points to a fundamental evolution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patterns and expansion of economic integration,but it also leaves much food for thought in its
own cultural development.Today,culture industry in China has started to play all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based market economy,boosted by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sec觚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However,culture industry ofChina is immature and has to face the strong impact and
challenges from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ransnational culture.So,it is time to enforce
the research of culture industry.
The Paper focUSes its discussion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析th emphasis on each country’S efforts in funding culture industry in ord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global competition among different culture industries.Thus,some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policy-making of Chinese culture industry.
In my opinion,for promoting culture industry of China,several significant sugges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follows:at first,we should integrate the Bottom-Up Market-Oriented
Policy and Top·-Down Political·-Oriented Policy on Culture IndUStry;secondly,we need lear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market operation from America aft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especially to take advantage of Our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f0商印capital;at last,we should target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cultural undertaking by the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KEYWORDS:China&U.S.A.:Culture Industry;Policy;Comparative Analysis

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相
关知识产权属广西大学所有。除已注明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过的研究
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而使用过的内容。对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过重要帮
助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明确说明并致谢。
做作者虢协心灿卜嘶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本人保证不以其它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使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发布时间:
囹即时发布口解密后发布
(保密论文需注明,并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谢一:似⋯名:确毛砰扣肿P日f /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上.—J‘
刖菁
当前的中国.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互联网,文化研究最为热门的对象都是“文化
经济,”因而,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文化产业不但
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还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我们可以确切地说,
在目前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
期。目前,英法等欧洲国家正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竞争力,美国想方设法巩固他的文化
影响力统治地位,日韩等发达亚洲国家也正在迎头赶上。因此,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值得
肯定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欧美等资本主义强国由于较早的实现了工业化,文化艺术形成产业也非常地早,因
此其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当高,故而政府都能主动意识到以政策推动文化产
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它们不但都在本国建立起了成熟的文化产业体系,还为争取到世界
文化经济格局的主导地位不断创新,制定新的全球战略,获取各种文化资源。其中,美
国更是被认为是世界各国中的翘楚,其文化产业发展完善、模式先进、创意成功。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探索中曲折前行,从最初文化作为
意识形态工具,到争论文化市场存在的合法性,接着政府文件中首次出现“文化产业”的
提法,最近国家还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使得文化产业大发展大势
所趋。尽管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文化艺术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的趋势,然而无论就文化产业
的任何一方面而言,我们距离欧美等文化强国的发展水平相差甚远。可以断言,中国的文
化产业已无在近期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可能,但顺应历史潮流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
产业化政策体系,指导和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则是十分紧迫的。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中美文化产业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到一些美国文化产业发展
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的内容结构将如此安排:前言部分阐述我国文化产业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
论文架构;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陈述国内外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现状,探讨文化、文化
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定义、观点和相关理论;第三部分探究中美文化产业的不同发展
阶段;第四部分比较中美文化产业政策,特别是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机制以及政府参与文
化产业的调控手段:第五部分提出几点利于文化产业政策正确制定的理论支持和对策建
议,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国内外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1.1国外研究现状
文化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多种表述方法,如“文化产业"(Culture hdm仃y)、文
化工业(“Cultural hdus仃y”)、“版权产业"(Cop蹦hdus仃y)、“创意产业"(Cr既tive
hdm仃y)、“内容产业”(Cont饥t IIldus研)、“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媒体文化"等
等。如此之多不尽相同的称谓也代表了文化产业由于国度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不同而
产生的内涵和外延上的不同,但相同的则是文化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属于国民经济中
相当重要的支柱产业。与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同,西方文化强国对
文化产业研究很早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其政府部门、城市、大学及其下属的院系和科研
院所还专门设立了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拥有一批专业研究人员及其相关网站,一些私人
团体、基金会和公司也积极参与对文化产业的研究。由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早,
如今也进入了成熟阶段,因此这些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各个方面的研究也相当深入,达到
了一定的高度。
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相当丰富,但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几个类别:一
是界定文化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是分析文化产业的性质和功能,三是探讨文化产
业的政策和战略,另外还有个案研究、区域研究、行业研究和比较研究等等。具体到美
国的文化产业研究,他们的研究则相当务实,着重点在于考究有关文化的各个方面与经
济发展的联系。美国的这类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领域:(1)考察、论证文化产业对国
家、地区经济的推动效应;(2)分析美国营利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所需资
金来源;(3)对文化产业中热门行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4)具体文化产业案例分析。
总结国外文化产业的有关研究,可以概括出以下特点:
(1)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目前国外对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并无统一或是权威的
界定。由于研究的出发点、手段、方式、目的的不同,造成了文化产业表述上的诸多差
异,但究其深层次原因也许有以下几种:一是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历史背景、政策制定
模式、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均存在差异;二是文化产业对于各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
内在意义、外在形态;三是文化产业一直处于飞速发展、不断进步的状态,它的内涵和
2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1℃户;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外延自然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应有着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并应鼓励
用不同的分析角度和研究目的来获得一个新颖的文化产业认识,而一个所谓权威或是统
一的标准和定义则必然对文化产业研究起着阻碍作用。
(2)从研究的领域来看,文化产业的外延在不断拓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
多种新兴行业的涌现,传统文化产业不断受到外在的冲击。文学、音乐、舞蹈类的艺术
创作与广播、电影、电视类的影视传媒深度融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也催生
了一批诸如网络视频、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行业,文化相关的服装建筑设计、
教育旅游、体育经济、人文考古、文化遗产等也进入了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社会经济的
方方面面开始与文化产业研究挂钩。因此,文化产业开始了产业研究类别的界定和行业
系统分类的构建。
(3)从研究的趋向性来看,都认为政府应该同时扶持赢利性的文化产业和公益性的
文化事业。西方文化强国向来认为,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自然与历史遗产、促
进社会和民族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是政府扶持文化发展的目的,而政府制定文化
相关政策时必须考虑此类远期目标和发展方向。
(4)从研究方法上看,对产业中共性的、一般性的研究比较多,而对各国差异的比
较分析则很少。实际上,通过比较研究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异同,我们可以了解当前世
界上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而加深对文化产业的认识。
1.1.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国掀起了对文化产业研究的热潮,优秀的著作和论文不断出现,研究日
益深入。总结近年来国内的文化产业研究,有以下三个特点:
(1)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优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尤为明显的是,
文化产业相关著作不断涌现,文化产业类的学术论文数量质量不断提高,文化研究类的
学术会议议题不断增多,各式期刊报纸以文化产业为题的文章更是呈几何数量增长。可
以说,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正当其时。
(2)政界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浓厚兴趣。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意识到文化产
业对拉动经济良性发展的巨大作用,各级政府也开始设立专门负责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和
指导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机构,如地级市普遍存在的文化产业办,县市一级不断设立的
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基地等。这类政府机构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文化产业发
3
广西大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展调控政策的检验,文化产业理论的区域实践,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依据。
(3)学术界、政府、产业界三方整合,研究体系日趋完善。如清华大学“中国文化
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不但与各级政府、企业界、投资者、研究专家共同开展文化产业
领域研究,而且还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文化创意企
业投融资服务平台)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有效地实践了创意成果产业化的多种理论模
式。
国内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介绍世界上文化产业
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从中获得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迪,其中尤以剖析欧美发达国
家的成功经验为主流;二是对中国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历史回顾、现状分析以及设想规
划,其中以从2001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与文化部、上海交通大学国
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共同编写了八本年度性国家文化产业报告《中国文
化产业发展报告》为代表;三是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研究正朝着形成专门学科的方向发展。
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学者共同努力下,文化产业正逐渐从管理学、产业经济学中汲取
相关内容,有成为专门学科的趋势。
1.2文化的定义
“文化”从古至今,无论中外,早已成为了一个被广泛讨论、研究的主题,在无数
的典籍和著作中反复出现。但是,它却是一个广泛而千变万化的概念。目前我们很难得
到一个公认和一致的对“文化"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对“文化"的无数
解释中来得到自己的理解。
词源“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在1690年
安托万·菲雷蒂埃的《通用词典》中,其定义为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
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并有注释称耕种土地是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最诚实、
最纯洁的活动,此时西方人观念中的文化只是被用来隐喻人类的某种才干和能力,是表
示人类某种活动形式的词汇。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化一词逐渐获得了精神层
面的意义。“文化"的社会学意义,是19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而被赋予
的。
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第一次把文化
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了出来,将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
4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①这个定义通常被认
为是最具代表性或者是经典的。另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文化定义是由英国文化学者
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作出的,他们在其1952年发表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
对当时西方160多个文化的定义作了辨析,并作出他们的概括:文化由外层的和内隐的
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递;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
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②无论泰勒还是克罗伯和克拉克洪,
或者是西方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等对“文化"的定义,大部分都没有超出把
文化看成为一个复合体的概念。
我国的多数学者则倾向于把文化定义划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如我国的《辞海》给
文化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自主地、有意识地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进行的一切活
动。如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的本义,应在经济、政
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徊广义的概念突出了文化的主体、核心是人,人对自然的改造
活动及其功能。当原始人开始有意识地选用工具改造自然,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时,也
便开始有了文化。人所作用的自然物也就被打上了人的创造性的烙印,注入了人的价值
观念,具有了文化的意蕴,进入了文化的范畴。文化也就成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东西。同时也成为人之所以区别于—般动物的本质特征。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兽之别,
就在于人于本能之外拥有—个文化的世界,而动物只是本能地生存着。
狭义的文化仅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它不是与自然、整个社会相对而言的,而是
与经济基础及政治制度、道德基础、法律观念相对应的。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
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
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囝这里的文化概念与广义的文化含义的精神
层面相对应。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创造性成果,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精神领域客观形态的
反映,核心内容是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成果和知识,不包括物质方面。
①转引自哈晕斯.文化人类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7
②转引自傅锵.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念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2
③粱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l
④转引自刘辉平.中西文化论争与<新民主主义论>的文化观【J】.江西社会科学,1991,(S2):49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1.3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对一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
探索和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于本国内外都属于强势产业,对本国的出
口和就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文化产业有着大量不同的表述方式。正如前文所述,文化产业的概念至今还
未得到十分严格和统一的界定,各国官方和学者也都认同这一概念具有多重含义,并依
据本国实际和发展需要给出了自己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1.3.1。文化产业一的概念
由于“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至今也没有得到统一而权威的界定,各国政府和相关机
构也在文化产业的实践中根据本国经济与社会的需要和基本情况,给出了不同的表述。
如:美国艺术委员会认为文化产业是以文化遗产古迹和艺术创作,艺术表演和展览活动
及艺术家三个方面为主体,开展相关文化产品销售活动的商业经济活动。日本对文化产
业的界定是“与余暇相关的服务行业,包括电影业、演出业、广播业、其他娱乐业⋯⋯"
①。澳大利亚统计局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以从事文化和休闲活动为目的的行业。芬兰文化
产业委员会把广义的文化产业定义为文化价值或文化意义为基础的生产活动。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UNESCO)提供的有关文化产业的官方定义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
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商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其采取经济战略的目标是为
了获取经济利益而不是单纯为了促进文化发展。
在历史上,“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初,起源于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
文化’’的争议。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的法兰克
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以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与批
判为主要任务的哲学.社会学学派。当由传播学研究领域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时,该学
派认为大众媒介已被统治阶级控制,文化产业已成为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工
具。该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特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no)和马克思·霍克海默(Max
①赵政原.日本拓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5)
6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Horkheimer)在他们的代表作品一一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这两
位学者从艺术价值和哲学意义的双重角度对文化工业进行了否定性的批判。他们在此书
中反复论证,认为文化产品经过统治阶级的修饰,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工厂中模式化
地被机器大量复制,再由广播影视、书刊报纸等商业媒介传播给普通大众,使得文化艺
术不再激发被统治阶层的否定意识,让人民群众满足现状,成为统治者粉饰太平的社会
控制工具。“文化工业"在书中用以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
的娱乐工业体系。认为它产生于一些较发达的工业国家,是制作和传播大众文化的手段
和载体,它以独特的大众宣传媒介,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
缚意识的工具、独裁主义的帮凶,并以较前更为巧妙有效的方法即通过娱乐来欺骗大众、
奴役人,进入了大众欺骗的阶段。①“文化工业”在90年代后被归入“文化产业’’概念。
与前者否定和批判文化产业恰恰相反,同样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沃尔特·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却支持和赞成文化产业,对由此形成的大众文化持乐观态度,认为
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是顺应历史潮流而动的。他认为文化产业的兴起是艺术史上的一次
革命,它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感官世界,革新了日常文化生活,更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
进步。本雅明的文化产业理论因与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正相符合,因此对美国文化
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影响。
澳大利亚昆士兰技术大学创意产业研究和应用中心主任斯图亚特·坎宁安则对“文化
产业"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对英国政府把文化产业等同于创意产业的做法持有不同意见。
他认为二者是大为不同的,他对创意产业推崇备至,认为创意产业的历史意义和内涵要
远胜文化产业。他指出:“‘创意产业’是一个刚出现的,有关于学术、政策和产业方面的
新表述。许多‘新经济’的内涵被融入其中,而这却是‘文化艺术’、‘大众传媒’和‘文化产
业’等表述所无法企及的。"@
1983年,英国著名媒体理论家尼古拉斯.力口纳姆(Nicholas Gamham)定义文化产业
为,“文化产业指那些使用同类生产和组织模式如工业化的大企业的社会机构,这些机
构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如报纸、期刊和书籍的出版部门、影像公司、音乐
①Adorno,T..Horkheimer,M—The cultural industry: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Dialectic ofEnlightenment,London:
Verso.1997.4:120.123
②Cunningham,Smart.The creative industry aRer cultural policy:.a genealogy and some possible preferred fu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ultural Studies,2004.7(1):105—1 15
7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出版部门、商业性体育机构等等。"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概念表述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
存储以及分配文化商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其采取经济战略的目标是为了获取经济利
益而不是单纯为了促进文化发展。⑦上半句是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而更为重要
的是后半句明确指出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本质。这个定义也是较为普遍被我国理论界接受
的“官方版本"。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了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
指的是利用行业生产的组织模式来生产和传播文化艺术的部门,内容生产则是文化产业
生产的核心。但现在美国则使用版权产业替代了文化产业的提法。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而在此之前“文化事业"概
念在中国提得比较多。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第一次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并阐明二者的不同。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协调发展,并且提出了“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
两手强’’’的文化发展策略。@
2001年3月,《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被颁布,这份政府文件提出了
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这两个相对应概念的划分方法。其中,文化产业分为文艺演出
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7大
门类,而后文化部又增补了网络文化业和图书报刊业,形成了9大门类;而文化事业分
为文学艺术事业、社会文化事业和文物博物馆事业等3大门类。@
因此,文化产业是一种经济实体,为市场生产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商品,以市场需
要为转移,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具有营利性,以法人形式运营;而文化事业是为人民群
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生产公共产品,以国家需要为转移,以国家相关政策和社
会公益为指导,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行政方式管理。
2003年,由中宣部牵头的“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经过深入调研,对我国文化
产业的概念和行业构成进行了界定,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发布了《文化及相
关产业分类》。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被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
①林拓.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
②叶取源,王永章,陈听,等.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14
③王成波.中美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7
④来源于2001年3月发布的‘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资料整理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①
1.3.2对。文化产业一的分类
世界各国官方和国际组织根据不同背景和发展需求,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和行业
的分类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国布莱尔政府在1997年在推进文化与创意的产业发展
的政策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创意产业来表述通常意义下的文化产业。为了强调人的创
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促进和贡献,英国的文化传媒体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简称DCMS)定义创意产业为:“来源于个人的创造力、能
力和天赋的活动,由此类活动产生了知识产权,并具备Tg'J造财富和增加就业的潜质。"②
英国对创意产业的行业分类包括:广告创意业、建筑设计业、古董收藏业、手工艺术品
制作业、工业产品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业、休闲娱乐业、音乐制品、电视和广播业、
艺术表演业、新闻出版业和软件研发业等十三个行业。
英国学者贾斯廷·奥康纳(Justin 0’connor)对文化产业的分类有着自己的理解,他
认为:“文化产业指的是那些经营以符号代表内容的精神商品的行为,而它们的商业价
值来源于本身所固有的文化内涵。”他将文化产业分成两大块:一是文化行业,包括有
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乐制品、各类设计、建筑艺术、网络媒体等;二是艺术行业,
包括有视觉艺术、手工艺创作、歌舞剧、高雅音乐、文艺表演、博物馆收藏业和画廊展
馆等。,’@
加拿大负责文化产业管理的职能机构为遗产部,该部门依据加拿大文化产业的具体
情况作了分类:一是具有印刷、复制、制作、广告及发行性质的行业,如新闻出版业、
广播影视业、书刊发行业、音像制品发行业等;二是文化艺术服务性质的行业,如艺术
表演业、视觉艺术展览、公益性展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具店等;三是
新兴媒体行业,如互联网站点、计算机多媒体创作等。④
而日本政府定义的内容产业包括有:电影、电视、影像、音响、书籍、音乐、艺术、
漫画、游戏、动画片等等,并专门成立了“媒体与信息内容产业科"。
其他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如北欧、韩国等,也有着自己的文化产业行业分类和产业界
①唐任伍,赵莉.文化产业—2l世纪的潜能产业[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21 l
②来源于英国文化传媒体育部网站中创意产业主页《创意产业简介》资料整理
③转引自张彩风,苏红燕.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21
④江蓝生,谢绳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l
9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定。为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文化产业"拆成“文化"和“产业"两个方面来解释。
“文化"方面有着艺术、创意等精神内涵,而“产业"方面则主要由技术、制造、营销
等经济外延组成。
由于美国更为强调知识密集型的知识产权产品和服务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文
化贸易也被认为以版权交易为核心,因此美国使用“版权产业"(“Copyright Industry”)
的提法来替代文化产业。依照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在其官方文件《美国经济中的版权
产业一2006年报告》中的划分,版权产业(文化产业)有四大块:
1、核心类的版权产业(Core Industries)。指那些为了创造、生产、传播和展示
有版权的作品或者受版权保护的物质产品的产业,如报纸,书刊,电影,音乐录音,音
乐出版,广播电视,商业和娱乐软件等产业;
2、部分属于的版权产业(Partial Copyright Industries)。指那些所生产的物质
产品的一部分或者一些方面有版权的产业,如服装业、珠宝业、家具制造业、玩具游戏
业等;
3、非专门的版权支持产业(Non-dedicated Support Industries)。此产业的作用
在于将那些受到版权保护的和无版权保护的作品传播到商业圈中或者使之直接面对消
费者,包括运输服务,电信,批发和零售发行业。
4、版权依赖产业(Interdependent Industries)。指那些生产、制造和销售版权
相关设备的产业,这些设备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促进或是相互促进有版权的作品的创造、
生产、或使用,包括CD播放机、电视机、录像机、收音机、音响设备、个人电脑和版
权产品录制所必须使用的空白记录载体以及特殊纸类材质的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业。
中国官方的文化产业分类是根据前文提到的多部门参与的“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
组"所编制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该文件组合出了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外
围层和相关文化产业层,分别是:
文化产业核心层: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
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
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
文化产业外围层: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游览景区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
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
文化产业相关层: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
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
lO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等。
从上述划分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并不像汽车、房地产行业那样单纯,而是一个由诸
多文化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其内部结构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国民经济中的任何一个产
业。它的一部分,如文化产业相关层,可以归入第二产业制造业。一部分可以归类到第
三产业服务业。还有部分可以归类到第四产业,即信息技术行业。这种复杂关系表明了
清晰划分文化产业类别的难度。
我国国内的理论界也对文化产业的分类有着莫衷一是的观点,下图即为其中一种:
文化产业
体育产业
印刷业
出版业
音像制品业
艺术品业
摄影及扩印
电影业
园林业
演出业
娱乐业
文博业
广播电视
会展业
信息咨询
文化经纪
艺术培训业
广告业
传播业
服装与形象设计
主体产业——竞技表演业
广一体育用品制造
广一生产行业l
I L一体育用品销售
附属产业l
l广一健身娱乐业
卜_一体育经济业
L一体育彩票业
图卜1:文化产业分类图①
①陈蕴真●匕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2:4_5
ll
匡E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蕈的对比研究
1.4文化产业政策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在这个新的经济时代,许多国家政府都非常有共识地将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纳入了
议程。在过去的二十年,各国政府都对文化产业的政策寄予厚望,期颐它能改变本国经
济发展的格局,使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更为重要作用。尤其在欧洲,各种文化要
素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文化经济政策更是在城市和地方发展中
被普遍重视和采用,成为政府会议经常讨论的主题。
1.4.1文化产业政策的定义
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文化产业"和
“文化产业政策"这两个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
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根据此文内容,所谓文化产业政策可以被归纳为国家权威部门
制定并组织实施的旨在鼓励、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
文化产业政策首先是一种产业政策,它具有经济学意义的范畴。从产业经济学角度
来说,产业政策有两种含义。广义上,“产业政策是对于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和目标的设想同时规定各个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实现这些
设想的政策措施”。①这里的产业政策指的是调节所有产业活动的方针和措施。而狭义的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鼓励或限制某一特定产业发展而采取的政策的总和,如汽车产业
政策、钢铁产业政策、农业产业政策等。本文采用狭义的产业政策概念,即文化产业政
策就是国家针对文化产业发展所采取的特定政策。
实际上,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政策不断在调整。国内就有学者从经济学
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产业政策,并认为可以将经济学方法应用于政策分析,例如投资、杠
杆、就业、直接与间接收入效应、社会与空间定位等等。⑦
1.4.2文化产业政策的功能及分类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开发表的文件《文化的发展》中明确了文化产业政
①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485
②安字,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3-4
12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策的功能:(1)扩大文化获取途径与渠道;(2)可以提高大众交流的质量并发展独立的
公共媒介;(3)扶植创造性的工作;(4)可以使传统文化机制现代化;(5)保护和增强
本土文化;(6)促进本国的文化出口和对外影响。
英国学者Simon Frith在他的文章《地区分析——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中,将文化
产业政策分为三类:一是产业型文化政策,目的在于促进当地文化产品的生产,以供应
国内消费与出口,如电子类产品和大众传播媒体;二是旅游型文化政策,目的在于让外
来的消费者体验每个城市独特的氛围,增加外地游客的文化消费,拉动当地旅游经济;
三是装饰性文化政策,目的在于美化城市,使城市更具吸引力,作用的对象是当地居民
和游客,以及那些可能移居本地的潜在性移民,或是寻求新的企业区位的投资者和新的
白领阶层。此外,还有一种政策属于“文化民主"型,强调本地所有居民参与公共社会
生活中平等性。①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授Lily Kong在她的文章《文化、经济、政治:趋势和发展》
中,从具体措施分类的角度,将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文化产业政策分为四种类型:其
一,在文化产品制作、生产环节增加投资,特别是资助各类文化工作室、文化活动推广
中心等基础设施,另外还在城市中规划出“文化区域”来鼓励文化艺术的创作;其二,
政府投资各类标志性文化项目,一是在市区建造文化建筑,如艺术中心、歌舞剧院和音
乐厅等,二是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文物遗迹,举办群众性的大型文化节日,宣传当地
人文内涵并以此鼓励文化旅游业;其三,资助艺术家在市区内设立公共艺术品,如雕塑、
园林景观等,以此为公共空间增加新意;其四,加强与商业部门的合作,包括建筑开发
商、银行、国内和国际投资公司等。②
①Frith,S.Knowing one’s place:the culture ofcultural industries.Cultural Studies from Birmingham,Volume(1),NO.
(135)1991.
②Kong,L.Culture,Economy,Policy:Trends and Development.Gcoforum,Volume(3 1),NO.(385)2000.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第二章中美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和产业状况比较
2.1中美文化产业回顾
2.1.1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后,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就从前苏联引入到了中国。
而这个经济体系是不存在任何一点发展消费性文化产业的可能。在组织体制上,当时的
文化机构全部属于国家全资投入的事业单位,由党的宣传部门掌控。同时,文化从业人
员是国家正式干部;在功能作用上,文化机构作为党的喉舌,主要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引导社会舆论等;在消费和投入方式上,文化机构向人们群众提供文化公共产品,是一
个公益性事业。
这种没有任何消费性文化产业的状态保持了三十年,直到70年代末。以70年代末
改革开放为起点,我们可以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区分成三个清晰的阶段加以研究。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
1978年标志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开始。在这样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
文化产业开始在中国萌芽。然而,在此期间,文化行业还不具备多少产业化的经济性质,
此时的文化部门依然被要求以意识形态宣传、社会公益事业为首要责任。但是随着改革
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众文化需求的提高、西方文化产业的示
范等,文化市场开始浮出水面。
被公认为建国后文化产业发展的起点标志是在1979年,广州东方宾馆开设了国内
第一家音乐茶座,这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随即,营业性舞厅等经营性文化活动场所
在各大城市争相开业。
1980年全国文化局长会明确提出,“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
管理制度’’。①
1985年,国家统计局出台的《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清楚表明,“文化
艺术’’成为一个单项,成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文
①范正宇,徐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型发展机制研究[DB/OL].
http,://www.zhdx.gov.cn/ncws/2007/9/21/1190357795281.shtml,2007-.09-21/2009-ll·07
14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化艺术首次被套入“产业"的范畴。
中宣部、文化部、公安部1984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舞会管理问题的通知》首
次对中国娱乐业改禁为限;紧接着1987年,文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出台的《关于
改进舞会管理问题的通知》中,第一次明确肯定了“举办营业性舞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一种客观需求",①首次认可了营业性舞会等文娱经营
活动的合法性。
1988年,《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出台,“文化市场’’概念第一次在
政府文件中被正式提出。第二年的1989年,在国务院的同意下,文化部设置了文化市
场管理局,负责制定文化市场的相关管理政策。
1991年,《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由国务院批转下发,文
中正式出现了“文化经济”的提法。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经
济政策"。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要求以产业化为方
向,把“文化卫生事业"作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
由此,文化市场的地位得到承认,文化的产业属性逐步显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日益活跃,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在此期间,产业化的浪潮扩展到了文化制
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出现了各种形态的文化企业。
第二阶段(1993年至2002年)
在这个阶段,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迈了很大的一步,至少是从政府的直接掌控到间接行
政管理。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
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文化产业也进入了一个
崭新的阶段。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文件中,提出了“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
出路"的观点,由此,文化体制改革被列入政府议程。圆
1998年,我国提出要在3年内取消包括电视台在内的部分事业单位政府财政拨款,
明确要求电视台等事业单位在3年内全部实现自收自支,广播电视产业被完全推入市场。
同年8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成立并制定工作规则,这是政府部门第一次设立文化产业
专门管理机构。
①引自1987年发布的‘关于改进舞会管理问题的通知》
②引自1996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5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
任曾培炎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报告》中要求“推进文化、教育、非义务教育
和基本医疗保健的产业化”,①文化的产业化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被提出。
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
策"的任务。这是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使用“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政策"的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
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阶段的文化产业发展还表现出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的特点。多部具有历史意义的
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或部门规章被陆续颁发,涵盖舞台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
互联网、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1990年9月颁布了《著作权法》;1994年10月颁布的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个文化行政法规;1996年颁布了《电影管理条例》,
接着1997年相继颁布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
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9年颁布了《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等。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随着中国加入了WTO,切实感受到了国际文化竞争的激烈,国家在这个阶段才真正
确立了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出台了许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
策。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不仅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从概念上
和形式上区分开,还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给出正面评价,认为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具有战略作用。由此,中国文化产业得到了政府的明确政策支持,开始了大踏步的发展
前进。
2003年9月,为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
精神,文化部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经征求多方面意见,反复进行修改,发
布了《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加强对文化产业
发展的政策引导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要实现从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管
理、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管理政府文化单位向管理整个文化行业转变。
①引自1999年发布的‘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
告》
16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
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文中明确提出了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
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及要“促进文化事业的
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①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
见》,这个文件要求全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并给出了指
导原则和目标任务。同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我国第一个专门
部署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
首次提出中国将建立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评机制。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
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
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是中国政府出台的第一个文化产业的
纲领性文件,是今后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发展文
化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进入实施阶段。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
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
漫等。
2.1.2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根据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其在世界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将其发展历程
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二战结束)
文化产业的发展通常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积
累,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电报、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逐渐进入了美国人民的日
常生活。在这个时期,文化内容的主要载体——媒体产业随着电子媒介的迅速普及而兴
起,从而奠定了文化产业的产业形态的基础。
①引自2009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7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1920年11月,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美国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商业广播电
台KDKA开始运作。由此,广播业统治了美国三四十年代的文化市场。伴随着传媒科
技的迅速发展,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巨大影响在美国的电视业、电影业上再次得到印证,
美国的影视业自五十年代起开始迅速超越广播业,成为国内文化市场上的主角。
在此期间,美国的文化产业政策遵循着自由主义的原则并保持到现在。政府任由文
化产业自由竞争和发展,仅通过法律的严格约束在方向性和原则性上牢牢控制。其信息
传播法律主要为{1927年无线电法》(RadioAct)和{1934年通讯法》(Communication
Act)。国会还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政府管制机构——7人联邦通讯委员会,并赋予其权力
对无线电及其网络进行全面管理。①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冷战结束)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随之爆发,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了
文化传媒巨大革新。互联网则在此次革新中成为中坚力量,号称第四媒体。美国更是借
着二战中积累的雄厚经济实力和人才储备,占据了世界文化产业革新的领先地位。在这
个阶段,美国文化产业依然专注于以广播影视、书刊报纸为主题的大众传媒发展。
以美国电视产业为例,50年代初,美国的四大电视网形成,电视产业初具规模。接
着,由于联邦通讯委员会(FCC)重申电视地方化发展的原则,1960年全美地方电视台
增至500多家,美国家庭平均每户至少拥有一台电视机,并且能接收大约7个频道,每
户平均每天的观看时间超过5小时。1980年,美国99.5%的家庭至少拥有一台电视机,
超过90%的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超过50%的家庭拥有2台或以上的电视机。到90年
代,全国约有广播电视台1,600家,这些台每年的总收入为210亿美元。⑦另外,美国的
动画片在这一时期迅速占领全球动画市场,而迪斯尼公司创造的许多动画形象也从此在
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
第三阶段(冷战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末)
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一极化形成,美国的整体实力无可比拟,国际
地位达到顶峰。依仗其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巨大优势,美国开始不遗余力地进行文
化输出,以各种方式鼓励文化产业全球扩张。依靠强大的资本后盾和先进的技术传播优
势,以好莱坞电影、脱口秀节目、百老汇歌剧和音乐广播为代表的美国大众文化产品充
斥全球。在1997年制定的北美行业分类系统(NAICS)中,美国将文化产业的软件和
①由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网站机构介绍内容整理而得
②王伏虎.走近美国传媒——裘国九大传媒产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之三)【J].传媒,2006,(2):70—74
18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爿匕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硬件进行剥离,使硬件生产归于传统产业,着重发展以“内容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文化
产业。
美国的许多大型文化企业经过数十年的成长,大多具备了雄厚的实力,于是开始相
互兼并,获取更大的市场话语权。随着1996年联邦电信法》的出台,放松了对文化产
业的诸多管制,美国传媒产业之间的并购也由此达到顶峰。①这一时期文化产业巨头、
寡头开始出现,并以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2000年合并案为顶峰,当时的交易额高达1600
亿美元,并造就了美国最大的传媒公司、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这些文化产业巨头
更是不满足于国内市场,开始自发地向国际市场进军。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
进入2l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国际间文化内容的交流更为便利,美
国的文化产业扩张因此受益良多。在这个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明显地在被高新科
技引导着,而一直拥有技术优势的美国文化产业继续扮演着全球文化市场的领先角色。
另外,延续着90年代末期文化产业兼并组合的发展趋势,美国的大型文化产业集
团不断涌现,它们在美国政府有意识地政策支持下,利用自身强大的资本、技术实力开
拓全球文化市场,不断吸纳融合国内外文化产业的优质资产,让“迪斯尼”、“可口可乐"、
“好莱坞"、“麦当劳"等美国文化的标签贴满世晁各个角落。
但是,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危机意识的觉醒以及自身产业实力的增长,美国文化
扩张政策受到的阻力不断增大。如1993年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中,法国
为了拒绝强势的美国影视产品自由进入法国市场,保护本国的影视文化发展,首次提出
了“文化例外"的主张,认为文化产品不能等同于一般商品,任其自由贸易。法国和欧
盟的其他国家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共同拒绝了美国要求欧洲取消对原产地为美国的
影视作品进入欧洲市场的“配额限制",并要求“自由贸易"的要求。
2.2中美文化产业总体实力比较
毫无疑问,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远未能与美国比肩,但是,通过中美文化产业
两者间多方面的归类比较,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与美国的差
距,从而在今后的发展中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①支庭荣。西方媒介产业化历史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219
19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2.2.1产业资本实力比较
正如其他行业一样,随着文化越来越商业化,强大的财力支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产
业发展条件。1997年美国的艺术投入单项经费共计176亿美元,其中政府的财政拨款
所占比例不大,仅为21亿美元。①但是这21亿美元的美国财政艺术单项投入就算与2004
年中国对文化事业(包括文化艺术、文物、广播、电视和出版发行等)的113.66亿元(约
14亿美元)财政投入相比,也是多得多了。@
中国的报纸和杂志业在最近几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到2003年,超过40家报
业集团瓜分了全国市场份额。广州日报集团是我国大型报业集团的优秀代表,目前拥有
超过lO家子报和子刊,仅在2002年一年间的广告收入就达14亿元人民币(约合1600
万美元),在国内可谓成绩斐然。然而,这个数字与任何一家美国大型报业集团相比都
是黯然失色的。@以甘尼特报业公司为例,这是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在美国和英国同
时运营着传统出版业、广播电视业、因特网和数字出版业,拥有《今日美国》等近900
种日刊和大约300种周刊报刊杂志。④该公司在2000年的总资产已达130亿美元,商业
利润为62亿美元,其中仅传统报业利润就达53亿美元,约占公司总利润的86%;就报
业部门而言,当年报纸广告收入近40亿美元,占报业整体利润的75%。@这样的比较表
明,中美文化产业在资金实力方面的差距确实是巨大的。
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作用下,文化产业的垄断和集中形成了许
多大型并具备很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这导致了美国文化产业极高的市场集中度。据统
计,1982年,美国的全部新闻与娱乐业(包括电视、广播、有线电视、电影、报刊和出
版业等)实际上控制在50家大公司手里。到1996年,对传媒的垄断更集中在10家公司
手里。而到2000年,美国的传媒娱乐业几乎被5大财团垄断,分别为美国在线/时代华
纳集团(Time Warner)、沃尔特迪斯尼集团(Walter Elias Disney)、默多克新闻集团
(Murdoch’S News Corporation)、贝斯塔曼(Bertelsmann of Germany)和维亚康姆
(Viacom)。
单就电视产业来看,仅仅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简称
①Heilbrun J.,Gray C.M.The Economies ofArt and Cul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②张晓明,等.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l;148.149
③唐绪军.从统计数据看报业集团现状[J].新闻知识,2004,(11):5-6
④由甘尼特报业公司网站公司简介资料整理而得
⑤转引自王成波.中美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3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简称CBS)、和全国广播
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简称NBC)三家公司的电视台就拥有了美国九
成的电视用户;而音乐唱片产业同样如此,华纳兄弟集团、索尼&BMG、环球唱片和百
代集团发行的唱片占据了市场上八成以上的份额。
反观我国的文化产业,由于发展时间短,管理体系不成熟,因此呈现出组织结构不
均衡,产业集约程度较低,各行业规模偏小的特点。以报业为例,根据新闻出版总署信
息中心传媒发展研究所编撰的首部报业蓝皮书——《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创新成就
未来》指出,2006年我国出版的各类报纸仅为1935种,不但种类不多,而且内容质量
不高,同地区报社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同类报纸之间差异化程度低,内容趋同。
总而言之,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层次不高。①
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组织理论已经证明,卖方市场集中度与行业利润率成正相关关
系。由此得知,中美文化企业之间在获取利润的能力方面差距自然不会小。以电影产业
为例,美国电影协会主席JackValenti表示,美国平均每部电影的拍摄成本从1999年的
5150万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5480万美元@,但是这已相当于同年所有中国电影的拍摄
费用。同在2000年,美国的最大的几个电影公司迪斯尼、索尼、米高梅、派拉蒙、20
世纪福克斯、环球、华纳兄弟等共拍摄故事片84部,平均每部影片的投入更是高达8210
万美元。从票房来看,2003年美国电影产业总产值高达600多亿美元,电影票房有200
多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2004年电影产业总产值仅为36亿元(约5.2亿美元),票
房收入只有15亿元(约2.2亿美元),相差竟然达到近100倍。@仅从中美电影业的收
益差距来看,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中国的电影产业任重道远。
2.2.2科技实力比较
这是一个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科技及其应用将决定21世纪全球市场上
的产业竞争成败。因此,高新技术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和广泛运用,发达国家更是积极
把高新技术引用到文化产品发展和创新当中,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生产工艺到
流通渠道等等。
①林江.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创新成就未来[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②Munoz,L.Movie industry ready to stage a comeback,Valcnti says[DB/OL].
http://articles.1atimes.corn/2001/mar/07/business/fi-34307,2001-03—07/2009—11一07
③崔保国.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l:338.340
2l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正如其他发达国家一样,美国的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
而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美国文化产业中的影视娱乐业更
是利用高科技极大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沃尔特·迪斯尼集团的文
化娱乐产业极大受益于与高科技的结合,销售额自1993年技术改造前的85亿美元上升
到1997年改造后的225亿美元;好莱坞电影业也曾有被电视冲击的低谷时期,但是他
们用最新的高科技来武装自己,形成崭新的电影形式,不仅如《星球大战》、《侏罗纪
公园》、《超人》等科幻巨片采用了最新的拍摄和制作技术,而且像《泰坦尼克号》这
种人文精神很强的影片也大量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制作技术,实现了高新技术与表演艺
术的完美结合。1998年,美国的文化产业仅电影、电视、录像带、音乐出版的总收入就
达600亿美元,第一次超过了农业和飞机制造业,成为美国出口第一行业。①
与之相比,中国的电影产业和演出产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技术水平的差距,
前期制作、后期加工、观看设备都相对原始、传统。另外,中国的许多文化行业(如书
刊报纸印刷、音像制品生产等)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在使用发达国家已经淘汰的生产工
具,如技术陈旧的生产线、印刷机器、排版技术等等。
以图书、音像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开始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图书、音
像业的零售领域。消费者可以从网络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商品,然后在网上进行交易,
书商则通过物流方式送货,这就大大方便了消费者,也促进了图书、音像业的发展。而
中国对互联网技术的全民性认识和利用还是在进入2l世纪后的事情,比美国晚了至少
十年。随着当当网、淘宝网的兴起,中国文化产业互联网应用开始了大踏步地追赶。
总之,在科技实力方面,中国文化产业落后美国甚远。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日新
月异,只要我们加强对借鉴、研发、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利用好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
在不久的将来迎头赶上还是大有希望。
2.2.3市场运作能力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氛围下,早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营销运
作模式,在生产和销售上一直都以市场为导向。美国也不例外,其文化产品销售早已形
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市场运作模式。比如,美国为了在中国加入WTO
后尽快占领中国市场,早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开始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市场调查。
①孟晓驷.高科技、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创新[N].光明日报,2000-ll—16(5)
22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而且美国己经在之前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的全球扩张中建立起了世界范围的文化
产品销售渠道,其产品一经推出,便可顺畅地销往世界各个国家。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发展不过20年,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文化企业虽然数量很多,
但文化产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规模化经营程度不足。市场上的无序竞争也导致了我国
的中小文化企业相当缺乏现代企业应具备的市场运作能力。
因此,我国的文化市场发展程度与美国相差甚远,文化企业市场运作机制与美国相
比更是幼稚许多,面对我国日益开放的文化市场,借鉴美国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手段刻
不容缓。
2.2.4创新能力比较
美国娱乐业巨头Viacom集团总裁Mike·Farrell说过,创新是一个企业的心脏和灵魂
(The heart and soul ofthe company i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①。实际上远远不止如此,
创造力和创新也是一个民族的心脏和灵魂,同时也是文化产业的心脏灵魂。总部设在法
国的欧洲商业管理学院2007年1月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是目前全球最有创
新能力的国家。
作为一个仅成立短短200余年的新国家,美国文化自然难以从历史传承和古代文
明中汲取养分,故老相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谚语寓言也是少之又少,更加谈不上
从史书典籍中直接借鉴或是二次创作。但是美国的文化界精英们却能以多种创新方式创
造有深深美国文化烙印的文化作品,或是重新创造人物内容,或是重新架构时空修改历
史,或是取材于别国的历史传说重新包装。这些文化作品不但满足了国内需求,还源源
不断销往国外;不但为美国文化企业赚取了巨额利润,而且为美国赢得了巨大的文化影
响力,成为“文化霸权"的代名词。
以1997年风靡全球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为例,剧本故事的背景是一场全球闻名
的海难,但是美国电影公司对其重新包装,灾难本身只是铺垫,虚构的催人泪下的悲剧
爱情才是电影的主题。在成功的市场运作下,电影不但骗取了影迷堪比太平洋的眼泪,
全球电影发行收入达到了18亿美元,附加产品总收入更是高达53亿美元。
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宝莲灯》总投资1200万,筹备数年,人物
造型、背景设计方面也进行了反复推敲,主创人员还远赴敦煌、西安、华山、西双版纳、
①Fan:ell,Mike.“Viacom CEO hints he’11 take credit hit to buy nets",Multichannel News,Jan 1 6,2005,P3
23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宁夏等地采风,收集创作素材,票房收入却仅仅只是收回成本。这部动画片在情节上乏
善可陈,从故事上来说它完全来自中国神话传说,从画面上来说它借鉴了以往《大闹天
宫》、《哪吒闹海》的美术片时代的风格,观众对《宝莲灯》的评价是“老掉牙的故事,
老掉牙的科技”,缺乏创新自然是其失败主因。与之相对应的是,同样是国产动画片的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却在2008年票房上大获全胜,让不少业内人士看到了
中国动画崛起的信号。尽管其简单的故事情节的受众群体只是7岁左右的孩童,但观看
主体却是许多成年人,更为重要的是其动画形象、故事情节全为独创。
由此可以看出不是中国文化没有价值,而是中国文化创新出来的东西太少,适合大
众文化需求的成熟产品更少。可以说,中国文化产业尚未拥有成熟的创意资源转化能力。
2.2.5国际影响力比较
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既是一个国家通过本国文化产业对国际环境施加的实际影
响的大小,它与国际文化互动的强度和国家参与程度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国家
“软实力"的一种衡量方法。“软实力”要比“硬权力"温和而且不引人注意,但影响
力却更为沉淀和深远。就美国而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已经很深地渗透到了许
多国家和地区,并且捆绑上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被“可
口可乐化”和“麦当劳化"的危险。美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可见一斑。
正如前文所述,美国文化产业由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已经充分,从而为了提高利润,
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断把将触角延伸到国外市场。正是在美国文化产业全球化竞争的过
程中,其国际影响力随之得到攀升。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业为例,八十年代
以前,其利润的七成以上来自国内市场;而如今仅有三成来自国内票房,国内与国外的
市场地位恰好颠倒。①据有关学者统计,90年代初期,世界商业电影产量为4000余部,
美国影片产量仅为其十分之一,却席卷了七成的全球票房收入。@与此同时,外国电影
很难获得美国观众的认同,其所拥有的美国票房份额甚至不到3%。@由此可以看出,美
国的文化产业确实在国际上独占鳌头,其国际影响力首屈一指。
同样以电影业为例,2006年共有73部国产影片在44个国家和地区的影院发行放映
和电视台播映,海外销售收入达19.1亿元人民币。同时,27部国产影片在国际电影节
①孟晓驷.中外文化产业之比较研究[J].中外文化交流,2004,(1):1
②金冠军,郑涵.全球化视野:传媒产业经济比较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l:269.270
③李怀亮.美国文化是不是“压路机”?——美国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扩张[J].文艺理论,2002(05):4
广西^掌周等掌力十请硪士掌位论文中美支化产业.冀■‘产,j‘橐的对比研竞
上获得“个奖项。。尽管这是中国电影业海外票房历年来的最好成绩,但还是远远不及
美国。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知,中围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要赶上美国绝非轻而易举。
2.2.B国民经济贡献度比较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3 41%,拉动GDP增长o 36个百分点。2008年,文化产业占GDP的
比重245%;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1 48%,占城镇从
业人员比重4.0%。o
根据国际知识产权联盟(IPA)出台的《美国版权产业2006年度报告》,美国的版权
相关产业依然是美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经济部门之一。以创造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
集型的产品和服务则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根据《报告》的统计数据,版权产业
对2004年美国经济和就业的贡献可列举如下:
美国2004年GDP为11 7万亿美元,到2。05年增长到12 5万亿美元。2004年,核
心类版权行业产值总计7604 9亿美元,占GDP的6 48%,而总体版权产业产值估计为
1.3万亿美元,约占GDP的11 09%;2005年,核心类版权行业产值总计8190 6亿美元,
占GDP的6 56%,而总体版权产业产值估计为1 388万亿美元,约占GDP的1112%。
59版&依耪产业
$k7.23部分属于樊版扭
\ 产业
』轧44 46
j 非专门虻版枉支持
/ 产业
S1,300 77;一
图2-1:2004年美国版权产业增加值结构图。(咀10亿美元为单位)。
2 i;黑攀茬糟i兰善§獬‰磐嚣甜’。;。;。整理。,

广I大掌罔等掌力申请覃士掌口赭文中美文化产业、支化产业赢蕈的对比研竞
一棱心尧版权产业就业^数
_版投产业息就业^数
J J J| 2002 2003 2004 2005
图2-2:2002年至2005年美国核心类版权产业及总体版权产业就业人数比较列举图
(以千人为单位)。
由以上中美两国文化产业相关数据比较我们可以判断,中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
影响力和贡献度远小于美国。“支柱产业”一词在中国经常被使用,是指在国民经济中
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如我国现阶段的支柱
产业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另外一个硬性的指标是指那些产业增
加值占GDP百分之五以上的行业。o因此,中国的文化产业还远不能被称为支柱产业。
综上所述,中美文化产业之间的各方面实力相差甚大,随着WTO保护协议的弱化,
文化产业领域准入政策的放宽,咀美国为首的国外文化产业巨头的进入必然对中国文化
产业、文化市场产生强烈的冲击,进而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文化产业
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在政策上有所准各。
蓦;:黧嚣骂器鼢盖黹慧墨慧兰粉。。;蕊笛i?慧慧。。⋯。,
26
一一哪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第三章中美文化产业政策比较
3.1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回顾
自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政府就对意识形态的宣传非常重视,但当时对文化的商业
化或者产业化都是被全盘否定和拒绝的,这就导致了当时只有文化事业,并无文化产业。
并且文化事业的大多数领域都被严格控制在党的宣传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手中。既然文
化生产的主要部门还没有产业化,文化产业政策自然无从谈起。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产品需求结构也开始
变化,信息、教育、娱乐、旅游、体育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根据产业经济学
的扶持产业选择基准理论,根据收入弹性基准,文化产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
的份额,成为“新兴产业",应作为产业扶持政策的对象。为此,国家加快了文化体制
改革的步伐,加大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也随之大为改
观。从1978年起,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产业政策陆续开始出台:
改革开放后,一些文化事业单位为了提高职工福利,缓解经费不足的困境,大胆开
展各类“以文补文"活动,即利用其掌握的文化资源举办主业以外的各种生产、经营活
动,以获取收益。这些活动一开始并不为官方所认可,直到1984年的天津会议上,文
化部、财政部才从政策上给予了支持,正式承认“以文补文"活动的合法性。这是国家
对体制内文化经营活动在政策上的初步松动。
1987年,文化部、公安部和国家工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改进营业性舞会管理的通
知》,第一次明确了举办营业性舞会的合法性质,从此,营业性舞厅、酒吧、音乐茶座
等娱乐业经营活动正式合法进入我国的文化产业领域。同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广
告管理条例》,这就为1988年3月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关于报社、
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这就为报社开展多种合法经营
提供了政策依据。1988年文化部、工商总局《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出
台,“文化市场"的概念进入官方文件,标志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地位正式得到承认,
文化产业开始出现萌芽。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全国文化市
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
1993年6月,中央出台了《关于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将报刊经营列入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第三产业,中国报刊业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阶段。1998年也将广播电视行业推入市场,
明确了产业化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支持报刊出版、广电传媒的产业化发展,2000年国
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比较系统地提出了鼓励
文化事业在市场经济下发展的财政、税收和金融等优惠政策,极大调动了各方面发展文
化产业的积极性。
2002年,《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的颁布标志着同期一系列规范新兴文化产业
发展政策的出台。而我国第一次采用制定产业政策的方式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则
是源于2005年的《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
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
税务上的减免可能是政府最有效的经济杠杆,用以显示其对一个行业发展的支持。
从2004年到2008年,国家税收部门对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由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的
文化企业以及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的新办文化企业免收企业所得税。这是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两个关于税收政策问题的文件做出的规定。这
两个文件分别是《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
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
知》。两个文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期限均为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
日。文件中明确指出,调整对文化企业的税收政策,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有关精
神,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份纲领性文
件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央制定的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规划纲要。
2009年7月,继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振兴规
划之后,第十一个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被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
划》为未来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确定了总体目标,其发布实施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满足人民群众精
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1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颁布各类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最多的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大量促进和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据有关学者统计,90年代至今,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比较重要的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政策24个,各门类综合政策39个,
各门类细分政策法规更多,如广播电视类政策法规及司法解释就高达83个;2000年至
今,国家省级地方主管部门发布的比较重要的地方性综合政策文件80个,各门类细分
政策法规更是不计其数。为更好的了解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政策的
目的将其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六类:
I.允许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许多问题还存在着诸多争议,允不允许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文
化领域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其一。建国以来,文化一直被看成是由党委宣传部门掌管的意
识形态重要工具和由政府包揽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国家通过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控制了
所有传播媒介和舆论工具,并禁止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文化领域、从事文化经营活动。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这种格局开始打破。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对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有了重大调整。
2002年文化部修改后的《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管理办法》、《<营业性演出
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2003年出台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
明确提出了降低门槛,向民营资本开放的具体政策。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非公有
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等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了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
“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种情况,对文化产业各种领域对非公有资本开
放的程度作了详尽的规定。
II.促进文化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资源是按行政区划、行政级次及部门来分配或配置的。这就导
致了产业集中度低,造成资源分散,文化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市场占有率很低。为此,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旨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打破文化资源的行政化
配置体制,改变原有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具体的做法主要是促进文化企业走
上规模化、集团化的道路,提高资产和资源集中度,借助优势企业的平台,对文化资源
进行跨地区、跨行业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集团。
政策内容主要包括: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
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形成一批文化产业基地;推
行文化企业整合资源、调整结构,组建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
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同一地区的媒体下属经营性公司之间互相参股;严格行业
准入壁垒,控制企业数量;支持中小型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
III.帮扶落后地区,促进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我国不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发展也是如此。为了实现各地区
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一系列旨在帮扶中西部文化发展的文化产业区域政策陆续出台。
如文化部在2000年专门出台的《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西部文化建设的意见》。
这份文件表明了政府对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部署,加大了扶持中西部地区、尤
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发展力度,促进行政性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
斜。
IV.规范市场秩序,引导行业发展
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
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能真正有效运行,成为实现
经济现代化的制度基础,而且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够在不断扩大开放的条件下,真正融入
全球经济并获得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良好绩效和现实利益。因此,市
场竞争秩序对一个产业或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范市场秩序也就成为了产业
政策的重要内容。
为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防止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和垄断,我
国政府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法律。为了引导文化产业内部各个行业
的健康发展,政府还先后颁布了具有行政法规性质的行业管理条例,如《出版管理条理》、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娱
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等。同时政府相关执法部门还依照法
律,打击走私、盗版等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行为,以保护知识产权,建立企业诚信体系
来获得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另外,鉴于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中多头管理、多头执法的突
出矛盾,政府在各个省的文化体制改革中尝试以建立大文化部门和文化市场统一执法机
构来解决。
V.经济扶持和产业配套
对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恐怕政府出台经济扶持的优惠政策是最为立
竿见影的手段。同时,我国文化产业组织大多数是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而来,因
而转变过程中更离不开财政的支援。为此,我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经
济政策,主要内容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制度;鼓励对文化事业的捐
赠;支持文化单位改制的税收政策。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如,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明确了试点地区可由财政安排文
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还应采取贴息、补助等经济优惠措施,并减免当地文
化企业的各类税款。2005年《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
干意见》出台,要求加大对非公经济的税收优惠,扩大各省和有条件的市、县设立针对
中小企业的促进发展财政专项资金。同年,财政部、海关总署、国税总局联合下文《关
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
于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出台了“经营
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对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自工
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等措施,以如此具体的财税减免措施来促进
文化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的文化产业优惠政策更是名目众多,最为普遍的应该就是扶持
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的同步配套政策。
VI.促进出口,吸引外资
在促进文化产品的出口方面,我国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大力发展文化对外贸
易,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相关政策文件主要包括:文化部2004年出台的《国家
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指导目录管理办法》和《关于促进国产音像制品出口的通
知》,2005年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
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2006年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
文化部等八部门的《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若干政策》,2007年的文化部、
商务部等六部门出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
展规划纲要》具体规定了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
具体政策。
在吸引外资、对外开放方面,依据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
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除了涉及到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域,其余的大众文化传媒等业
务在不同程度上已对外资开放。
3l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3.1.2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特点
政策主体单一、权力高度集中、自上而下、党和政府掌握文化产业政策的绝对话语
权是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决策模式的最突出特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文化
产业政策的最高决策者,文化产业政策必须体现党意志和党的文化利益。在文化产业政
策实践过程中,党委宣传部门起协调指导和总决策的作用,文化管理部门执行党的意志,
具体负责文化产业政策的设计、政策文本的拟定以及产业政策的贯彻落实。除社会制度
和意识形态的原因之外,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决策模式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文化产业
界自身弱小,导致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产业界、文化中介机构、各行业协会参
与不够,对产业政策的影响不大,政策游说能力有限等等。
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资源、发展程度相差极大,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文
化产业发展,绝大数省市都制定了地方性的文化产业政策。这些省市级别的文化产业政
策,都充分考虑到了当地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产业基础,在与国家指导方针保持一致的前
提下,提出了更为优惠、更贴合地方实际的优惠措施,也正是这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的政策才更为有效地调动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政
策的摸索、创新方面己经走到了中央的前面。但是由于地方政策仅在辖地内起作用,省
市之间的政策衔接上自然不会顺畅,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跨区域的集团化
发展。
文化产业也不像纺织、家用电器产业那样,内部行业同质性高。文化产业的内部行
业包括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报刊、商业演出、文艺培训、艺术品收藏、文博
会展、互联网服务等10多个行业。更为复杂的是,这些行业下面甚至还包含有许多子
行业,如图书报刊业就可以区分为图书出版业、报刊发行业等。这些内部行业、甚至是
子行业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导致了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时难以一刀切,很多情况下只
能针对个别行业量体裁衣。由于大多数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发展政策,从好的方面看是
有利于政策主体各负其责,便于政策实施;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在目前文化产业融合趋
势加快,跨行业、跨媒体经营频繁的新形势面前,过多细分的文化产业政策必然产生诸
多不协调之处。
3.2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回顾
谈起美国的文化自由,不能不提起对美国影响巨大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美国宪
32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法第一修正案是指1789年国会通过了宪法的前lO条修正案,就是著名的《权利法案》
(Bill off.s),《人权法案》的第一条。“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
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
的权利。”美国媒体所享有的一切自由都源于此,在美国,凡是涉及言论、新闻、出版
等诉讼,往往都会搬出此,它几乎成为美国媒体或个人言论自由的护身符,不可动摇。
以至于美国人把它颂扬为“美国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
1917年的《美国联邦税法》,对非盈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减免资助者
的税额。1927年无线电法》成立了联邦广播委员会,负责对无线电广播的管理和内容
审查。《1934年通讯法》,取消了联邦广播委员会,成立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负责
商业广播电视网、电台和非商业电台、电视台的管理。为当时美国的电视管理提供了基
本原则,并在此原则基础上制定政策。1965年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创立了国
家艺术基金会和国家人文基金会,致力于艺术与人文事业发展,向美国文化团体和个人
提供援助,鼓励文化艺术事业的普及和发展。这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文化政策的一次历
史性转变,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从此放弃了“文化艺术事业纯属私人和地方事务"的传
统政策理念,开始直接参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1996年联邦电信法》对{1934年通讯
法》进行了重大修改,这是美国迄今为止最新的电信、电视法案。其放宽了对广播电视、
电信行业所有制等的限制,促成了美国电视业前所未有的大兼并与整合。其它的美国文
化政策法规还有《宪法》、《2005年家庭娱乐和版权法》、《合同法》、《劳工法》等。
从对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其文化产业政策的实施大部
分都是以法律形式进行约束的,政府部门直接出台的政策法规并不多见。美国主要由法
律的形式给出了规范产业发展的原则,政府极少制定具体的条条框框,美国文化产业也
因此盛行自由主义的氛围。
3.2.1美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特点
美国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国家,具有自由竞争的价值观,认为政府不应对社会过多
干预,这成为美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基本原则。因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文化产业政
策基本特点就是对内放松管制,对外进行扩张。
其一,美国政府极少直接控制和管理文化机构,除了诸如国家历史博物馆、自然历
史博物馆、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免费开放的展馆艺术馆得到政府拨款,由有政府背景
33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的学会机构管理外,绝大部分文化机构为私人所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二,美国
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一般依靠民间力量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通过资金赞助、免费场
地、无偿宣传等各类优惠条件鼓励文化机构、艺术协会开展公众文化活动,丰富当地文
化生活;其三,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奉行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但依然会针对文化产业
中不同行业的特点出台优惠政策:对内往往以立法的形式给予优惠,扶植其加速发展,
对外则以政府出面谈判施压的方式,侵占国外市场。
美国在文化产业管理的行政体制上它也独树一帜,并没有设立主管文化发展的机
构,如通常意义下的法国、中国的“文化部"、英国的“文化、新闻和体育部"、加拿大
的“遗产部"、澳大利亚的“艺术与通讯部”等。
1965年根据国会法令建立的国家艺术基金会和国家人文基金会主要通过拨款资
助、组织协调和开展游说立法的活动来鼓励和支持非营利性文化的发展,但其对资助对
象的运作一般不予干预,资助的资金数量也相对较少,通常不会超过机构预算的百分之
二十。赞助对象一般是高雅艺术类的歌剧院、交响乐团,免费开放的科技馆、博物馆,
以及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
仅仅依靠政府资助是无法维系团体运作的,因此无论赢利性或是公益性的文化团体
都要积极寻求更多的资金注入。为此,美国政府也通过税法调控的手段,引导社会资本
进入文化领域。早在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就规定:免征非盈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
所得税,减免资助者的税额。这个条款极大推动了美国非盈利性文化事业的发展。
除了政府赞助、税务减免的经济措施外,美国还通过立法措施规范和促进文化产业
的发展,如1790年版权法》、《1980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法》、(1982年反盗版和假冒修
正法案》、(1988年伯尔尼公约实施法》、(1997年反电子盗版法》和《1998年跨世纪数
字版权法》等。
3.2.2美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经验
美国从官方到学界大都认为自由主义应是美国市场的基石,因而,文化产业同样因
秉持自由市场的原则。就连枪支都可以在超市随意购买,那么文化产品又与同在超市销
售的其他商品有什么不同昵?他们认为,除了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文化外,大众文化并
不需要政府过多的政策干预,只要建立起完备健全的法律环境,创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
境,文化产业自然会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中。但具体说来,美国文化产业政策依然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对产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其成功经验可归纳到如下几点:
(1)政府支持,产业受益
依据1965年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联邦政府成立了国家艺术基金会、国
家人文基金会、博物馆图书馆基金会,议会每年向这三个非盈利机构拨款,由其审核文
艺团体和个人的赞助申请并实施赞助。此三个非盈利机构并无立法、执法、行政管理的
职能,仅以游说国会立法或是提供资金赞助的方式支持非盈利性文化的发展。
对公益性的特定文化项目而言,美国各级政府也可以在议会同意下直接拨款赞助,
但资助总额不会超过所需经费的50%,其余经费则自行从社会筹集。①笔者曾于2009
年3月拜访了亚特兰大爵士音乐节组委会,了解到此音乐节有半官方性质,亚特兰大政
府为宣传本城市从1978年起开始每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l届。2009年此项目的
预算为75万美元,州议会仅提供30万,其余部分则以广告招商的形式获得当地大公司
的赞助。
(2)资金渠道多元,融资手段丰富
国家艺术基金会是美国官方资助文化艺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机构,2003年该机构共
拨款1.5亿美元。另据估计,同年的社会资金为文化艺术提供了120亿美元的赞助,其
中约一半来自个人捐款,三分之一来自基金会,其余来自公司企业。⑦
众多个人和公司之所以赞助文化艺术,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认为赞助是高尚
的,是一种对社会负责的行为;二是公司可以借此宣传,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三是可
以依据相关税法获得税务减免。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赞助会被别有用心地利用,例如
赞助会被当作一种间接销售的手段,导致了艺术成为商品,艺术家只能按照赞助公司的
想法行事,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去成就艺术。
除了赞助,美国的许多大型企业、金融财团都直接进入了文化产业领域,特别是大
众传媒几乎被参股甚至是控股。但在同时,美国文化产业通过与这些资本巨头的合作,
获得了发展所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和其他资源。另外,外资进入美国文化产业领域并无
太多限制,因此,大批国外资金通过跨国公司不断注入美国的文化产业。
(3)科技投入,文化创新
美国文化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相关衍生品多。特
别是在大众文化传播领域,电子技术、互联网传输、数字化存储等高科技手段大幅降低
①孙维学.世界各国文化概览—美国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68
②粱立新.美国文化产业一瞥[N].中国文化报,200沪9_7(7)
35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了流通费用,美国文化产品的流通由此获得了世界范围内更顺畅的渠道。
在美国,以各种高科技为载体或包装的文化产品,不仅在创造全新的生活理念,而
且也在激励新的文化需求。如在图书和唱片业,利用因特网技术开发的网上售书等业务,
便极大促进了产品销量的飞速增长。再如大投资大制作的好莱坞电影,其制作和发行过
程都贯穿着以电脑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其场景时而磅礴大气,时而美轮美奂,再
辅之以高品质的灯光、音响效果,使人犹如身临其境,观赏性极高。此外,以互联网为
平台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更是给文化产业发展安上了推进器。技术上的革命不仅仅是
生产方式、经营手段上的变革,更是思想观念上的革新。
(4)法律健全,利益保障
由于美国从产业创新中获益匪浅,因此对知识产权(或称之为版权)的保护尤其重
视。美国也较早建立起了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其中以建国时起
草的《宪法》第一条第八款和《1790年专利法》为主体,而后《专利法》又进行了多次
修订。另外还有《1980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法》、《1982年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法案》、《1988
年伯尔尼公约实施法》、《1997年反电子盗版法》和《1998年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等
基于一个完善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之上,美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促
进。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美国最高法院对迪斯尼公司创作的“米老鼠”卡通形象的保
护。为了维护“米老鼠"形象的巨大社会和经济价值,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7票对2票
的结果,驳回了网络出版商埃里克·埃尔德对1998年《松尼·波诺著作权期限延长法
案》提出的质疑。由此一来,迪斯尼对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人物的知识产权继续延长,
迪斯尼、好莱坞等文化产业集团受益极大。①
(5)吸引人才,促进发展
美国在二战夺取胜利后,利用各种方式从世界各地引进了大批各行业精英,其中不
乏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这些移民或以自身财富投资、或以自身技能等不同方式对美国
文化艺术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使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始终处于全世界的领先地
位。根据有关资料,仅仅在东欧剧变的末期(90年至91年),超过十万的文艺界人士自
独联体流亡海外,其中近l/3的人移居美国,其中不乏国际上的知名人士。这些移民或
是一展所长、或是为生计所迫,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国的文化产业,而美国因为吸纳的
①李微.中美文化产业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77
36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人才最多,更是受益匪浅。①
总之,通过前文对美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以其相关法律或法案的框架为代表,
我们可以了解到所有或大部分的这些美国政府对艺术的支持政策,都是以市场为导向,
资助主体多极化,对象分散化,形式多样化,具备很高的灵活性。这种自下而上,权力
下放的办法,可称为美国的政策模式。事实上,在法律框架内,以市场为基础的自由主
义~直都是其中美国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所谓“无为而治"(non.activity,
non.regulation),就是让文化产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经受激烈竞争市场的残酷考验,
并清除政府的过多限制。“让他们自然消亡,或者得到成功"(Letthemdieorletthemgo
theirway)就是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注释。正是这种看似“无所谓"(whateverwill be)的
产业政策,反而给美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3.3政策层面的概括比较
中美两国分属不同的国家性质,在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区别,但
这两个国家都是全球文化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如果单纯归结到市场经济的发展策略、发
展走向等方面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高度概括地归类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肯定
有助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文化产业。
3.3.1产业发展意识比较
产业发展意识在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反映了一个国家
政府对该产业重要性认识的早晚,因此也导致了政策扶持力度的大小差异,直接影响到
了产业的发展层次。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意识自然觉醒得较早,自20世纪初期就意识
到了文化艺术产业化的趋势,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对自身国力的积累和充分利用几次科技
革命的发展,制定适宜自身文化内容的产业政策,使本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并
占据了全球文化市场最大份额。
相对美国而言,中国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觉醒上滞后甚多。直到改革开放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建立,才开始意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但随着各种文化产业
促进政策的出台,文化市场管理体系的完善,文化产业各种发展计划、纲要的实施,文
①王成波.中美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37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地位的提高,中国的文化产业参照国际先进水平,开始了大踏
步地追赶。
3.3.2管理方式比较
中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以行政手段作为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导致集中
过多,统得过死,使中央计划难以全面反映整个国民经济复杂的、千变万化的情况,这
就极大地抹杀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性,陷入困难境地。尽管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后,政府部门也采取了许多市场化的举措,政策制定上也有了鲜明的“放开发
展"的趋势,但是受到传统意识形态、政治思维的约束,并且文化体制改革还在摸索进
行中,这都导致了在文化产业的管理上还是放开得不够。
而美国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对文化市场仅采取补救性政策措施。美国的
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过于强调市场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政府对经济
发展只能起次要作用,这就导致了美国的文化产品市场缺乏道德约束力,大量不健康的
文化商品在市场上流通。
3.3.3产业立法比较
尽管美国并未设立主管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部门,但是其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
法律体系,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法律大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
保障;另外,美国很早就为保护和规范文化产业进行了宏观立法,如宪法第一修正案就
给予了人民言论和出版的自由。另外,美国的版权法律切实维护着文化产业的相关利益,
并一直在不断完善中,其中尤其是以(1997年反电子盗版法》、(1998年跨世纪数字版
权法》和{2005家庭娱乐和版权法》为代表。
尽管近年来中国法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人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总体看来,中国
的法制环境不容乐观。在这种背景下,尽管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大量针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性
法规条例,但促进性的文化产业立法依然缺失,因此产业立法的推进就显得尤为紧迫。
3.3.4资金支持比较
在资金支持方面,资金来源途径的多寡是中美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不同。由于美国
一直秉承自由放开的市场经济原则,因此美国政府美国由于对文化产业不予干预,更谈
38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不上拨款资助,文化产业中仅有民间资本的支持和流入。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60年代
才有所改变,美国政府开始通过一些机构主动对文化艺术行业进行政策导向和拨款支
持。
美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包括联邦、州、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结合来自个人,企
业和私人基金会的资助,加上本身的行业收入。根据国家艺术基金会(NEA)的统计,
2007年来自各级政府财政支持的资金占全部资助的比例为13%,其中来自于联邦政府
占到全部资助的9%,来自各大公司、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的数额远远高于政府的资助。①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前文化艺术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受到党
委宣传部的领导和文化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因此得到了政府的全额拨款,民间资本自
然难以进入文化产业。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政府对文化的投入随着
财政收入的增长也在增加,民间资本也开始有限制地进入文化领域。但总的来说,文化
产业融资渠道有限,资金注入总量不足仍然是目前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依据西方经济学区位理论中,由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在40年代提出的
“大推进"理论,不发达国家要迅速改变落后的情况,必须全面、大规模地投入资本,
这样工业化才得以实现,经济才得以发展。而要改变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局
面,同样必须如此。因此,要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引导文化企业投资趋向,拓宽文化市场投融资渠道。
①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网站机构简介资料整理而得
39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第四章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在从文化产业及政策的各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了尽量详尽的比较之后,我们必须
承认与美国有着当前难以逾越的差距。因此,如何尽快改善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环境,提
升产业整体实力就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将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希望能对中国的文化产业及政策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4.1自下而上的市场导向与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相结合
通过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文化产业先进国家的经验来看,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
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点,即开放的市场和政府的支持。
4.1.1应以自下而上的市场导向为政策主导思想
根据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原则往往是文化产业蓬勃
发展的坚实基础,而这也就要求自下而上的市场导向在起正面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应
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时候,应解除文化产业的诸多束缚,为其提供足够的市场空
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人均年收入早已步入2000美元大关,
消费结构也开始向有利于文化生产的方向倾斜,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潜力相当可观,并且
中国还拥有5000年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源,文化市场的形成条件得天独厚,文化产业的
发展条件百年一遇。但是,我国的文化市场依然慢热,文化产业发展依然增速不足。究
其原因,还是与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有关。作为文化产业的产品,进入市场后,就成了一
般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而作为精神产品,它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文化产品二
重性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市场化、产业化与意识形态化之间的矛盾。由于让文化产品担
负太多的意识形态教化责任,一方面使我国的消费者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接受早已厌倦
的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作品,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大量优秀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造成了
文化商品稀缺的局面。这两方面因素就极大地阻碍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影响到文化
市场的繁荣发展,也束缚了文化产业的成长。值得庆幸地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
深入发展和西方先进理念的影响,中国认识到了文化产业市场化的重要性,并在制定产
40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业发展政策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到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
总而言之,我们应坚持以自下而上的市场导向为政策主导思想。没有市场,产业发
展如何谈起。
4.1.2继续坚持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
经济学理论早已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其本身的发展依然有运行失灵、不可控性
等缺点。为此,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足够市场自由度的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依然是
必要的,市场和监管之间必须要取得平衡。而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政策的制
定和实施更需与时俱进。
再者,我国的文化体制是与传统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伴生的,因此具有高度的集中
性、高度的计划性。随着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入发展,文化领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体制
性障碍不断凸显,现行的文化体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已开始成为阻碍文化产业
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我们必须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消除经济体制、政治体制
和文化体制改革之间不协调的地方。而这些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只能依靠我们继续
实行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来解决。
另外,我国属于文化产业市场化的后发国家,文化产业的大多数行业都处在发展的
初期,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垄断,而是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产业内部的无
序竞争和恶性竞争,这都妨碍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如果
我们让市场自由竞争,顺其自然地优胜劣汰来让我们的文化企业自行发展,恐怕在国际
竞争上永远也赶不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强国。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我国社会
主义制度下养成的政策贯彻优势,制定适宜的文化产业组织政策,在政策上扶植文化企
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鼓励垄断的形
成。因此在文化产业目前的发展阶段下,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方针必须仍要坚持,不能
放松。
总之,开放的市场和政府的支持,对于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辩证
地采用和结合,一个都不能少。
4l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4.2政策制定中如何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4.2.1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
只要我们好好回顾下美国的历史,我们可以轻易得知,除了占总人口极少部分的未
被赶尽杀绝的印第安人外,其他美国人都是外国移民或移民的后裔,来自全世界不同的
国家。今天称霸世界的美利坚民族就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融合而成,美国文化也就
是一种混合文化。虽然众多的种族融合在一起,虽然移民已是美国国籍自称美国人并试
图融入美国社会,但他们都或多或少地保留自己母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就如美国的犹太
人仍然带着他们特有的圆扁帽去专门的犹太教堂做礼拜;中国人依然注重孩子的教育。
通过这种难以复制的方式,美国不断地吸纳着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的优秀部分,并
使之成为自己文化组成有机的一部分。尽管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却依靠这种包容
性和开放性,在不断的兼容并蓄中拥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亚于世界上其他拥有悠
久历史文明的民族。美国文化也因此成为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一支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
文化力量。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灿烂的文化
资源,世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与之相比。当今,56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还在不断融合,
不断演进中,并在创造出新文化内容的同时保持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而这与美国的状
况何其相似。
据不完全统计,就传世古籍文献而言,可供查验的至少超过12万种,但是已整理
出版的仅为1万余种,不到总量的十分之一;就文物而言,目前全国各大博物馆、研究
所收藏的各类文物约一千万件,而不可移动的文化遗迹有近40万处;就民间文学而言,
仅以一套丛书为例,自1984年起,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民研会组织编纂了“十部文
艺集成志书",包括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戏曲
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
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每部丛书按当时行
政区划、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立卷。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计298卷
(包括上、下册),约450册、5亿字。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创造性的加以规划
利用,就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一个机遇和挑战。①
①赵红川.发展动漫产业:文化资源怎么用?【川.中国文化报,2004.11—18(14)
42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但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到,同其他任何事物具有正反两面性一样,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中也同时包含了精华与糟粕。它们既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民族的适应性,以及进取向上
的积极内涵,同时也包含了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以及落后消极的惰性影响。例如,根
深蒂固的重男轻女、三纲五常、官本位、宗法观念等等。因此,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
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消除其负面影响才能为我所用。
4.2.2利用跨国资本,使融资渠道多元化
文化产业的实质在于文化的产业化,将无形文化转变为有形的、具有竞争力的文化
产品和文化服务,而产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则离不开充足的资本供给。因此,影响文
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制约因素就是资本投入。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由于得益于现代科技
(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段)的迅猛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流
动、配置的成本极大降低,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体系正逐渐变成国际经济的子体系,
其产业结构也逐渐与国际接轨。美国的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出现了许多国外跨国集团的
影子。如美国文娱业5巨头的默多克新闻集团来自于澳大利亚,控制了21世纪福克斯
电影公司和福克斯电视网;同为5巨头的贝斯塔曼集团来自于德国,控制了美国最大的
出版社兰登书屋;好莱坞八大电影制片厂之一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由日本索尼控股;美
国的唱片业市场则由全球四大唱片集团瓜分,其中的EMI唱片集团来自于英国,索尼
博德曼音乐娱乐集团来自于日本,等等。①
尽管这些控制了美国相当份额的文化产业集团并非源于美国本土,但它们在美国文
化的熏陶下,在美国法律的约束下,遵循着美国的市场规律和消费者习惯,已被美国同
化或是支配。因此,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美国文化产业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渠道,资
本实力不断增强,市场统治力也在不断增加,成为了最大受益者之一。
反观中国,联合国贸发会议9月24日出版的《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7
年,中国连续16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⑦中国2007年共吸
收外资8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年度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最大金额,
相当于1983年水平的91倍。截止到2008年7月底,我国已累计批准了外商直接投资
①刘悦笛.美国文化产业何以雄霸全球[N】.中国文化报,2004·7—30(2) 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8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基础设施的挑战【R】.联合国,2008:12.13
43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项目63.4万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8204亿美元。①因此,目前中国吸纳外资的现
状决定了我国在资本供给、资本利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因此,只要我国继续采
取宽松的文化产业准入政策的和保持对外开放的趋势不变,国内外的资本供给优势将逐
步显现,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到,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尚处于相对幼稚阶段,竞争力薄弱,产业
组织形式仍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经营阶段,与国外成熟的大型文化企业相比普遍缺乏竞争
力。另外一个现实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贸易一直处于逆差,文化产品输入国的地
位从未改变。为此,中国目前采取的配额、内容限制、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种政策
工具也较好的维护了国家的文化安全,保护了文化的民族性,保护了民族自尊心和凝聚
力,反对外来文化对本国人民文化生活的渗透、入侵和控制。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文化
贸易保护政策还能扩大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文化产业领域吸引外资
引入外企的同时,必须保持贸易保护政策不放松。
4.3鼓励文化事业中的适宜部门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4.3.1我国文化事业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战略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力发展公益
性文化事业,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
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其二,文化事业是维系社会、民
族团结的有力工具,是维持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精神支撑。
基于文化事业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
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
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为全社会提供更加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
本文化权益。也就是说,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各项投入。
尽管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财政收入也同步增
长,但是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我国文化事业的财政
①郭彩萍.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利用外资逾8千亿美元5大成就[DB/OL].
http://w_w.china.COal.en/economic/txt/2008-10/21/content一16640900.htm,2008—10一21/2009一ll—07
44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投入不可能占太大比例。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汇总中央和地方决算,2008年全国财政收
入61330.35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文化支出为279.75亿元,尽管财政投入比2008
年的252.81亿元增加了26.94亿元,增长幅度达到10.7%,但是也仅占全国财政收入的
0.4%。①
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着整个文化事业,而能够给予的财政支持又
很有限,资金只能按基数法分配,无法满足文体事业扩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文化
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它所生产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服务是面向社会大众无偿提供的,因
此市场的激励机制差、经营活力没有充分发挥,妨碍了我国文化事业开拓和发展的规模
和速度。
4.3.2以科学分类方式促进文化事业的适宜部门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在我国现有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弱化和市场激励失灵现象同时并
存。即使政府有时额外对文化事业领域进行追加投资,或者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提高文化
事业投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但相对所要达到的现代化文化事业目标,现有的财政资
金供给仍然不足。因此,必须跳出财政投入包办全部文化事业发展资金的限制,在强化
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的供给的同时,鼓励文化事业中适宜的部分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树立
多元化投资、多元化收入和经营的市场经济新思路。
具体说来,文化事业改革应遵循分类指导、分类改革的原则。要从公益性与营利性
两个本质特征出发来界定文化事业的不同类型。根据国内学者的意见,可将文化事业分
为三大类:公益性文化事业、非完全公益性文化事业、非公益性文化事业。国家兴办的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
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各级地方政府扶持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
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
以及各地重点关注的艺术团体、演出剧院等,为非完全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一般出版
单位和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等报刊社,以及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影剧院、电
视剧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为非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圆
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我们应对其进行机制改革,以提高运行效率为主要目的。改革
①杨亮.今年中央财政加大文化事业投入[N].光明日报,2009-07-15(I)
②罗争玉,李碧虹.关于迸一步深化文化事业改革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08(3):35—36
45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内部机制的主要手段应主要考虑:改革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借鉴现代
管理方式如采用全员聘用、岗位工资、业绩考核、项目负责等办法;引入竞争和激励机
制,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财务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总而言之,公益性文化事业
要坚持面向群众,加强农村基层建设,明确服务规范,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对非公益性文化事业,重点是体制改革,促使其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为生产文化
商品的部门,使之可以自行赢利、做大做强。对于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转企改制,应有
转变政府职能和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两手准备。一是政府应当从直接经营非公益性文
化事业中退出,建立国有文化资产委托代理体制,通过设立出资人机构,和从事公共管
理职能的机构分开,落实国有文化资产监管的责任,把产权责任落到实处;二是文化事
业部门必须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进入
文化产业领域后,要敢于直面市场,努力降低其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服务社会,开拓市
场,不断增强自身发展活力。
对非完全公益性文化事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和所处行业的外部环境,充分借鉴公益
性文化事业和非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选择适宜自身的改革和发展道路。
通常情况下,非完全公益性文化事业部门应主要考虑机制改革的方式,而其部分部门和
领域可以进行体制改革,但必须保证主体部分的事业单位性质。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结论
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强国中,美国无疑是整体实力最强、发展程度最高、各类
体系建设最为完善的。相比之下,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发展环境特殊、政策法规
体系不完善、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因此,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美两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
程、产业政策、总体实力等方面的异同,借鉴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
国的实际,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产业政策制定方面提出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本文认为,中美两国的具体国情和政治体制不同,因此,在借鉴其文化产业发展经
验时,必须立足实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首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不能像美国政府一样,对文化产业实行无为而治的方
式,但是也不能回到改革开放前政府直接干预管理的年代。我们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需
要慎重考虑的两个方向:自下而上的市场导向和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该如何协调二者
的关系,就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
其次,通过借鉴美国成功经验,根据中国实际,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颇为有效的措施
建议: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减少产业束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要去芜存菁,最
大限度地释放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此外,要采取宽松的文化产业准入
政策的和保持对外开放的趋势不变,拓宽国内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发挥资本供应优
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对待文化贸易逆差上,应该采取适宜的贸易保护政策,保
护国内尚显稚嫩的文化行业。
最后,我们应当鼓励文化事业中的适宜部门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通过对文化事业进
行科学地分类,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非完全公益性文化事业、非公益性文化事业进行区
别对待,采用针对性政策,争取让适宜的文化事业部门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从而促进文
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在国家文化产业
准入政策放宽的局面下,国外资本将大举进入我国的文化产业领域,文化市场将进入更
高层次的竞争状态,中国本土的文化企业将面临诸多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当与
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拆除各种政策壁垒,以制度创新和体制性优势夺得文化经济发
展的先机。为此,中国政府应加强应对,进一步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减少政府部门
的错位、越位和缺位问题,以适宜的文化产业政策来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
47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可以预见的是,以十七大召开为契机,我国必然要坚定实行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路径和国家战略,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要
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必然会持续提升。因此,我国的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
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紧制定适宜当地的文化产业促进政策,以进
一步完善文化市场体系,优化文化产业结构,鼓励文化理念创新,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
出口,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彩风,苏红燕.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2]支庭荣.西方媒介产业化历史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3]崔保国.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林江.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创新成就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江蓝生,谢绳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2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金冠军,郑涵.全球化视野:传媒产业经济比较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8]林拓.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9]叶取源,王永章,陈听.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l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10]孙维学.世界各国文化概览一美国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唐任伍,赵莉.文化产业—21世纪的潜能产业[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2]汤莉萍,殷瑜,殷俊.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13]张晓明等.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4]张晓明等.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5]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6]王忠尧.文化市场与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7]傅锵.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念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8]哈里斯.文化人类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19]王成波.中美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0]刘辉平.中西文化论争与<新民主主义论>的文化观[J].江西社会科学,1991(S2)
[21]赵政原.日本拓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5)
[22]唐绪军.从统计数据看报业集团现状[J].新闻知识,2004,(11)
[23]安宇,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
坛,2004(6)
49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24]罗争玉,李碧虹.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改革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08
(3)
[25]陈蕴真.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2
[26]王伏虎.走近美国传媒一美国九大传媒产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之三)[J].传
媒,2006(2)
[27]李微.中美文化产业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8]孟晓驷.中外文化产业之比较研究[J].中外文化交流,2004(1)
[29]孟晓驷.高科技、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创新[N].光明日报,2000—11—16(5)
[30]向兵.国产影片海外收获1 9亿[N].人民日报,2007一卜8(11)
[31]梁立新.美国文化产业一瞥[N].中国文化报,2000—9—7(7)
[32]杨亮.今年中央财政加大文化事业投入[N].光明日报,2009—07—15(1)
[33]金元浦.内容产业快步走向前台[N].新民周刊,2006—08—30(3)
[34]Adorno,T.,Horkheimer,M..The cultural industry:enl 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London:Verso.1997.
[35]Cunningham,Stuart.The creative industry after cultural policy:a
genealogy and some possible preferred fu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04.
[36]Heilbrun J.,Gray C.M.The Economics of Art and Cul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7]Frith,S.Knowing one’S place:the culture of cultural industries,Cultural
Studies from Birmingham, 1991.
[38]Kong,L.Culture,Economy,Pol icy:Trends and Development[J].Geoforum,
Volume(31),NO.(385)2000.
[39]Farrell,Mike.“Viacom CEO hints he’11 take credit hit to buy nets",
Multichannel News,Jan 16,2005,P3
[40]Papazian,Edward.1997.Edward Papazian(ed),Television’97,New York;
Media Dynamics,Inc.,1997:
[41]Siwek,Stephen E.Copyright Industries in the U.S.Economy,the 2006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IIPA),
November 2006
广西大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42]Throsby,D.Economics and Cul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43]Frey,B.S.Arts&Economics:Analysis&Cultural Pol icy,Springer
Netherlands,2004
广西大掌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致谢
本文是在恩师杨克斯教授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开题、立论到修改、定稿,
无不凝聚着导师的心血。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理论知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使我
受益匪浅。从导师身上,我不仅学NT扎实、宽广的专业知识,也学到了勤奋、审慎的
人生态度,在此我谨向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也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1
52
李勐俊
二oo九年十一月十八日于柳州
广西大学同等掌力申请硕士掌位论文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李勐俊.从资本论分析中国目前国有垄断行业高工资高福利现象[J].学理论,2009
53
中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对比研究
作者: 李勐俊
学位授予单位: 广西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 王春艳 金融危机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08
2. 张培奇 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变迁研究(1997-2007)[学位论文]2009
3. 李微 中美文化产业比较研究[学位论文]2006
4. 周斌 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学位论文]2005
5. 张玲玲 文化产业创意机制研究[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