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

山东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
姓名:宁继鸣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黄少安
2006051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语言推广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强势语言和文化”在国
际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将为一个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多重收益,不仅是语言、
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扩张,还有经济上的巨大收益,以及国家软实力的持续增强。
因此,汉语国际推广意义重大。
在中国,“向世界推广汉语”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有组织、有系统地向国外
传播汉语,起始于新中国成立。“汉语国际推广”的正式确认以及被全面地采纳
和实施,是在2003年《汉语桥工程》(2003.2007)颁布之后。
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汉语国际推广被正式纳入国
家战略发展规划框架,成为我国外交和外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语工作的模
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过去单纯的对外汉语教学扩展到综合性的汉语国际推广,
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国内为主调整为以面向国外为主,兼顾国内。为了避免或减
少由于政府直接出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国家利益,以非营
利组织身份站在前台的推广机构。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汉语国际推广机
构,孔子学院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汉语国际推广是一个新的事物,孔子学院的建设同样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直
接效仿。论文在几乎为零的基础上开始分析和研究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以及相
应的孑L子学院的经济学性质和运作模式。
本文力图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语言推广领域,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汉
语推广及相关机构的建设问题,以期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实现汉
语国际推广的低成本、高效率。
笔者将文化生态平衡理论视为语言推广的哲学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
和解释语言的价值,以及语言推广所创造的包括经济收益在内的多重受益,为汉
语国际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构建了理论基础。同时,根据语言推广本身及其功
能的特殊性,以公共产品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为基础搭建了分析和研究语言推
广及相关机构的理论平台。
在国际上,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美国等都在
积极地推广本国语言,并在实践中总结了各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语言
V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际推广的政策和战略对我国语言推广工作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论文在
对国际语言推广机构进行充分比较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汉语国际推广
工程的现状与发展目标,展开对孔子学院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汉语推广核心
机构的经济学分析。
对公共产品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的简要综述,以及对国际语言推广及其运
作机构性质的综合分析与比较,为我国建立一个既能够代表国家利益,又符合国
际惯例、在非营利组织框架下运营的汉语国际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奠定了理论
和实践基础。从宏观层面看,语言推广是~种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因此政府有责
任为语言推广提供政策与财政支持:但从语言推广机构的微观层面看,语言推广
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这就决定了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推广工作性质的复杂
性。其公共产品性质要求政府支持和推动,而其准公共产品性质又要求采用非营
利组织的模式来运作。通过语言推广的国际比较我们发现,在英法西德日美等世
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其语言推广机构也主要是在非营利
组织的框架下运行的。
本文根据对语言推广的收益分析,分析了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
义,为了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意义以及汉语供需矛盾的强烈反
差,论文对汉语的需求与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论述,用多组数字显示了
当前汉语学习供需矛盾的强烈反差。文章特别提出,我国现行的教学与推广观念、
管理与运作模式、以及其他与汉语国际推广密切相关的师资、教材、考试等诸多
关键环节都存在较大的问题,改革与调整势在必行。在综合分析之后,论文得出
结论: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国际社会对汉语的需求、以及中国国家综合国
力的提升,使得汉语国际推广成为历史的必然:孔子学院的提出与建设符合理论
与实践要求,是当前我国在海外实施汉语推广工作的核心平台与最佳选择。
在一年多的实践中,孔子学院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
不可忽视的问题。结合实践要求,论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孔子学院的建设进行了全
方位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
文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1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以及总体安排做了简要表述。
第2章:语言推广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文化生态理论、语言经济理论的综述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为汉语国际推广寻找NT"理论根据,从理论上诠释汉语国际推广的必要性和收益
性。与此同时,笔者对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公共产品的分类以及供给理
论的综述分析,为孔子学院的性质界定与治理评估建立了理论依据。
第3章:语言推广的国际比较。英法西德俄日韩和美国等八国是目前国际上
进行语言推广的主体,通过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主要语言国家推广状况进行
实证分析和比较,为本文研究以及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的建设与运营
提供了较为全面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第4章:汉语的国际推广。本章的逻辑思路是:首先,对语言推广进行收益
分析,得出语言推广可为一国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收益,因此汉语国际
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汉语推广工作理应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框
架:其次,分析了语言推广的公共产品性质,根据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从不同层
面分析得出加强汉语推广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次,语言推广需要以语言推
广机构为依托,根据对我国当前的汉语教育和推广机构进行简要地阐述和分析,
得出现有的汉语推广机构无法承担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推广的重任,在这种情况
下,孔子学院被作为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汉语推广核心平台作用的机构提出来;
最后,对汉语国际推广的核心平台——孑L子学院进行定性分析。
第5章:关于孔子学院设立模式的分析。在本章,笔者以提高效能、降低成
本等主要指标为参考,对总部直接投资、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总部与申办方合作
等三种海夕I,TL子学院设立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合作建设模
式是目前条件下最为可行的设立模式;继而根据对合作建设模式的三种设立形式
成本收益模型的分析,认为总部与国内、国外申办方三方合作建设形式是当前汉
语国际推广战略布点阶段海外孔予学院的最佳设立形式。
第6章:孑L子学院建设过程中高校选择模型的构建。中国的高校众多,基础
条件更是参差不齐。受条件所限,总部不可能对每个高校都进行充分彻底地调查,
于是就形成了各申办高校与总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目前我国的高校管理在
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计划经济的特征,各高校都存在想方设法向国家伸手要资源的
倾向,因此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现象。因此,正确选择符合汉语国际推广战略
发展需求的高校加入到孔子学院的建设,是一个实践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问题。
在本章,笔者为孔子学院建设中的高校选择提供和构建了两个模型:1.简单贝叶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斯(Bayesian)模型;2.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在建议部分示范性地解释了
模型在实践中的使用方法和思路。
第7章:孑L子学院的治理、评估与契约建设。治理目的是要在孔子学院理事
会和执行层之间实现有效的权利制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克服孔予学院多重委
托代理关系下可能出现的诸如内部人控制等问题,降低风险,增加收益,提高孔
子学院的运作效率。评估侧重于对孔子学院整体运行效果的评价,包括对孔子学
院的非营利性、战略和使命等方面的评估。本章最后分析了孔子学院设立主体层
面的契约建设,对合作建设模式下的契约建设和特许经营设立模式下的契约建设
给出了原则性建议。设立主体之间契约文本建设的恰当与规范,既是实现孔子学
院有效治理和科学评估的理论与制度依据,更是关系到今后孔子学院能否在国际
环境中持续发展与良性运营的重要保障。
第8章: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部分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提出
后续研究方向。
关键词:汉语推广孔子学院非营利组织经济学分析选择模型治理评估
V儿I

坐查查兰堕圭兰竺堡兰
ABSTRACT
Language promotion is of much significance to the enhancement of a nation’s
comprehensive strength.The globality of“dominating language and culture’’will
bring to a country unpredictable multiple benefits,including both the expansion of
language,culture and ideology and the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a nation⋯s soft strength”.Therefore,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promotion,but the systematic promotion to
foreign countries began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t is
after the enactment of‘‘Vroject of Chinese Bridge’’in 2003 that‘‘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has been adopted and implemented.
July 2005,the first World Chinese Conference was hold in Beijing,international
Chinese promotion has been formally included in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strategic
development,and becomes important part of diplomatic and foreign publicity affairs.
Accordingly,there have been great changes in the model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The focus of work has changed from the China to foreign countries,
of course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domestic need at the same time.In order to avoid
or lessen the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about by the direct interference of government,
we need a frontier promotion organization,which can represent the national benefits
and doesn’t take profits as its goal.Catering for the current needs,Confucius Institute,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rganization of China in the true sense,was
estab】ished
Alike international Chinese promotion,Confucius Institute,as a new organization,has
no available model to imitate from directly.Nearly having no other foundation,this
article will attempt to study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in our country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nature and operation model ofConfucius Institute.
IX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troduce the analysis methods in economics into language
promotion field and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organizations from the angle of cost and benefit with the hope
of realizing maximum benefit at the minimum cost as well as the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of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Chinese.
The author takes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balance theory as it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analyzes and explains the value of language as well as multiple benefits
including economic profits brought by language promotion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which form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of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And at the mean time,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language promotion itself and its function,the theoretical platform for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language promotion Was sets up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blic product and non—profitable a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ly,Britain,France,Spain,Germany,Russia,Japan,Korea and the USA,
etc.are actively promoting their native language.They have formulated much
experience about success and failure from practice.Therefore,their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about language promotion are very enlightening for our language promotion.
By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aS well as combining Our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go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this article attempts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the Chinese promotion cent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11e brief sum up on the theory ofpublic product and 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and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n the character of intemational language
promotion and its institute lay soli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et-up
of Confucius Institute,which Can represent the national benefits an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 with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and rBns in the 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
framework.We Can see at the macro level,language as a typical pure public product
X
J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financial and policy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but from
the micro level of language promotion organization,language promotion has the
feature of quasi public product.This has determined the complicated nature of
promotion during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since the former feature
asks for the govemmentM promotion and the latter feature demands the operation
model of 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s.By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language
promotion,we can find that gover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promotion of the majo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like Britain,France,Spain,Germany,
Japan and the USA,etc.Their organizations run in the framework of 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benefits of language promotion,this thesis analyzes its
important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order tO further explain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promotion and the large gap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Chinese teaching.This thesis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demand of Chines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reflecting the large gap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Chinese learning with multiple groups of figures.
This essay specially mentions that in our country’S Chinese promotion,there are many
bi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concept of teaching and promotion,model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and many key points rela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like teachers,textbooks and tests,etc.Therefore,it’S in demand to reform and adjus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the thesis comes to a conclusion: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ulticulturalism of humanity,the international demand
for Chinese language,and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state capacity caus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he inevitable historical development.The proposal
and construction of Confucius Institute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is the core platform and best choice for overseas Chinese promotion nowadays.
Through more than a year’S practice,we have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on the set—up
of Confucius Institute.However,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occur.From the angle
XI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of economics,the thesis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proposes some principled suggestions.
The content ofthis thesis iS listed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briefly the research background,the significance of topic
and general arrangement.
The second chapter serves as the theoretical foandation of language promotion.
Taking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ory and linguistic economic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language promotion,the author explains the necessity and
benefits of Chinese promotion.In this chapter,the author’S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product theory as well as the theory of
classification and supply of public product provide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its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The third chapt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world’S language promotion.Eight
countries,including Britain,France,Spain,Germany,Russia,Japan,Korea and the
USA,are the main body of language promotion in the world.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language promotion work of these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offer complete and helpful enlightenment for the research in this thesis,our country’S
intem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tem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Firstly,this
chapter makes analysis of benefits of language promotion and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it Can bring enormous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benefits tO a country,therefore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is of muc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is work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framework of national strategic
XII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development.Secondly,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public product feature of language
promotion and with the public product supply theory,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ese
promotion is the government’s obligatory work by analysis at different levels.Thirdly,
language promotion necessarily needs to depend on some organizations.With the
brief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about our country’S current Chinese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organizations,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Chinese promotion
organizations available now cannot take the responsibilities fully under new
circumstances.In this case,the Confucius Institute is proposed as an organization to
integrate various resources and a core platform for Chinese promotion.Fourthly,the
author makes quality analysis ofthe Confucius Institute,the core platform for Chinese
promotion.
Chapter Five is the analy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model of the Confucius Inst:Aute.In
this chapter,the author takes increasing efficiency and lowering cost and othcr major
index for reference and makes a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re overseas establishment
models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which are direct investment from the headquarters,
the authorized management from the headquarters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headquarters and the applicants.The author gets a basic conclusion that is the
cooperation model is the most feasible establishment model under present conditions.
Then the author makes analysis of the cost—benefit model of the three establishment
forms of the cooperation model and concludes that the headquarter,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icants’cooperation model is the best one for overseas Confucius Institute
in the current strategic period of Chinese promotion.
In Chapter Six,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ls about university
selec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China has many universities
and the infrastructure vary greatly.With limited strength,the headquarters can not
possibly make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each university,therefore the information
what each university know about isn’t in accord with what the headquarters knows.At
present Chinese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takes on some features of planned economy
XIIl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to some degree and they all has the tendency to ask for resources from the country.
Therefore it is a very practical and technical problem in selecting the universities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strategi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In this chapter,the author proposes two
models for the selection.One is the simple Bayesian model and another is dynamic
incomplete information model.
Chapter Seven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evaluation and contract construction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The goal of management is to realize effecove balance between
the board and the executive staff of the college,establish effective supervision
mechanism to avoid the possible problems like staff inside the college controlling it,
etc.which may be caused by the multiple authorization and subrogation,lower risks,
increase profits and increas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college.The emphasis of
evaluation is on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effects of the college,including
aspects like non—profitability,strategy,mission,etc.At last,the thesis analyzed the
contract construction at the subject level and gives principled suggestions to the
contract construction in the cooperation model and authorized management model.
The appropriateness and standar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ract texts between
subjects is the theoretical and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college.What’S more,it selves as the
important assurance concerning whether the college ean kee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ositive oper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hapter Eight is the conclusion part.It makes review and conclusion ofthe main pints
and the creative part ofthis thesis and proposes the direction ofsubsequent study.
Key words:Chinese promotion Confucius Institute 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
economic analysis models selections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XIV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论文的研究作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虹⋯犁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1章导言
自人类产生以来,语言就以其特有的功能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扮演着
重要角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语言对人类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日趋突显,
积极推进包括汉语在内的世界各种语言的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在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根本改变的同时,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
巨大的负面影响,强势文化挤压弱势文化的结果使得人类文化生态系统受到严重
破坏。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要与文化多元化和世界的多极化携手同行,
才能保持和促进人类的全面繁荣和共同进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世界文化的多
元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推广是世界
各国、各民族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共同责任。另一方面,
经济社会的到来进一步提升了语言的经济价值,语言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日益密
切。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表明,语言本身就是~种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
经济物品,是个体获得其他人力资本(知识和技能)的资本,没有了语言的交际,
人类经济活动将无法进行。同时,语言的经济价值随着其被使用的密度和广度的
加深而增大。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对语言
的需求越来越大,加强本国语言的推广可明显的增进各国对本国的了解与沟通,
降低相互间交易成本,扩大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语言的强势效应或普适性
所带来的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外部性是不可估量的。语言推广成为世界各国开拓国
际市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语言推广既是各国维护人类文明多元化的共同责任,又是一国融
入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语言推广具有巨大的需求市场。但是,从宏观上看,
语言推广本身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从理论上分析没有什么利润,是一
个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国家必须把语言推广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既然是一种
公共产品,那么相应的语言推广机构就不能是盈利性的,其运营不应以追求利润
最大化为目标,而是服务于公共利益。从世界主要国家来看,各国在实施语言推
广战略时也大都是以非营利组织为依托的,国家层面的语言推广机构都是在遵循
非营利组织一般性质的大框架下进行运作。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民间非营利组
织、宗教组织等力量十分薄弱,无法承担汉语推广的重任,为了避免或减少由于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政府直接出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新建一个能够代表国家利益的语言机构
以非营利组织的身份站在前台进行汉语的国际推广工作。孑L子学院正是在这一需
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那么,孔子学院在汉语推广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怎样利
用这个平台实现对外汉语教学向汉语国际推广的转变;与国际上其他语言推广机
构相比孔子学院有什么异同,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下,7L子学院的性质以及其与政
府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界定;在当前形势下哪种设立模式是最适合的,是总部直
接投资、还是总部特许经营又或是总部与国内外申办方合作;在设立和建设过程
中如何选择合作方,怎样避免和减少“鱼目混珠”现象,怎样妥善解决和协调孔
子学院建设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如何对7L子学院进行有效
的治理和评估等。围绕汉语国际推广这条主线,带着对这一新的汉语推广机构一
一孔子学院的种种思考,我们开始了对“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
分析与建议”的探讨。
1.1历史背景1
1.1.1历史回顾: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
在我国,“向世界推广汉语”已有较长的历史,但作为有组织、有系统地向
国外传播汉语,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支持与重视下,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从无到有开始建设,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
期的初创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的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
末至21世纪初的发展阶段和2003年《汉语桥工程》启动至今的开拓创新四个历
史发展过程,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但从总体上说仍取得长足发展。其中,前三
个阶段的对外汉语传播工作都是以国内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为主,侧重于“请进
来”,在这一时期,尽管国家一直很重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但在战略定位上始
终没有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直到2002年,教育部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2开始酝酿借鉴各国推广
本民族语言的经验,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随后,这一计划出现在国务院批
1本节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网站:国家汉办网、国务院侨办网、文化部网、国家留学基金委网、中国新闻
网、世界教育网、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网、中国教育和计算机网,以及汉语网。
2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立于1987年,由国务院11个部委组成,是负责统筹、协调、领导对外汉
语教学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其成员包括: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外交部、国家发展与改
革委员会、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语言文字
工作委员会。自2006年起,该机构更名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准的《汉语桥工程》(2003.2007)五年规划的文献上3。2005年7月,首届世界
汉语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汉语国际推广”被正式确认并全面实施,这
标志着我国汉语推广工作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战略阶段。
这次会议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对汉语的国际推广工作做出了十分重要的批
示,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对汉语国际推广引起高度重视,尽快综合研究并解决工作
中的有关问题,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与推广措施,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
根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工作规划,为满足汉语国际市场的需求,使
汉语真正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应用的语言之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必须实现
“六大转变”:发展战略从对外汉语教学向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转变:工作重
一tl,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向汉语加快“走出去”转变;推广理念从专业汉
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化、应用型转变;推广机制从教育系统内推向教育系统内
外、政府与民间、国内外共同推进转变;推广模式从政府行政主导为主向政府推
动的市场运作转变;教学方法从纸质教材面授为主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
媒体网络教学为主转变。
2004年,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汉语推广机构,孔子学院项目正式启动4。
截至2006年3月,已有54所海外7L子学院在29个国家和香港地区启动建设,
其中亚洲17所、欧洲17所、北美洲9所、大洋洲3所、非洲3所、拉美5所。
作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规划在“海外战场”中的核心内容,孔子学院的建设
与运营状况对于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1.2汉语推广:我国经济建设与世界和谐发展的共同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9 4%的平均增长率,综合国力不
断增强,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不断加深,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中国经济
已经融入世界经济。据统计,1978年,中国出口、进口以及进出口总额分别只
有97 5亿美元、108 9亿美元和206 4亿美元。2004年,这三项指标分别达到5934
亿美元、5614亿美元和11548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货物贸易大国;进、出口
额分别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欧盟。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从2002年的51%
3《汉语桥工程》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制定并实施的面向世界的汉语推广计划。其宗旨是“向世界推广汉语,
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整个计划包括孔子学院、师资
队伍建设、汉语水平考试、召开首届世界汉语大会,教材与多媒体制作等9个重大项目。
4 2004年6月,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教育部签署合作建设海外第一所孔子学院——塔什干孔子学院协议,
胡锦涛主席出席签字仪式。
3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上升到2004年的80%,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样,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
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仅次于美国,位
居第二;中国贸易增长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率为4 7%,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
第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在一系列涉及世
界和地区安全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事实证明,中国离不开世
界,世界更需要中国,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从世界和中国两方面对汉语推广提出需求。
首先,汉语推广是世界的需要。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文明社会对话交流的
主要工具,中国与世界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已成为国际注目的投资市场和商品市场,中国的大国作用,也成为当今国际
外交、政治领域中关注的焦点。各国与中国正在展开越来越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其公民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汉语作为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
和文化载体,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等组织的重视,不断增
长的汉语需求迫切要求中国加强汉语推广,以提供足够的汉语教育服务产品。其
次,汉语推广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语言影响国力,语言强则国强。世界各
主要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语言的推广,把语言扩张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大力提
高本国语言的国际地位。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是国家向外界传递各类资讯的
主要方式,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越高,中国就越能被世界所了解和理解,就越能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加强汉语推广是中国通往世界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健康
发展和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必然需要。此外,外国人学习汉语将直接减少中国
人与外国人各种往来的交易成本,从而使得中国在建设和发展方面获得利益。
在世界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的大背景
下,国际社会对汉语的需求迅速增长,掀起一轮新的“汉语热”。据统计,现
在国外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100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
学在教授中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各种社会培训机构不断增
加,发展势头迅猛。目前,东南亚地区学习汉语的有160万人,开设汉语的大学
有102所,中小学有2500所,学生达130万人;在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能上大
学的韩国,2003年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录取比例达到46:1,其竞争的激烈
4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程度为所有专业之首,同年汉城大学中文系报考率首次超过传统强项英语系,成
为学生们最向往、最热门的专业。目前在韩国,有近2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中学选修汉语的学生达到13万:在欧洲,中文己成为德国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
目,英国教育部支持制定了中学汉语教学大纲,法国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中学中
法双语教育实验;在美国,汉语已经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全国有近
800所大学、2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在即将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的美
国AP中文项目申请中5,提出开设中文课程申请的美国中小学超过2500所。
面对旺盛的汉语需求,中国作为汉语的母语国,对于积极推进汉语教学、帮
助世界各地学习者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1.1.3国际共识:向世界推广本国语言足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
向世界推广本国语言和文化是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愿望的意识不仅逐渐为
各国所接受和认同,成为一种国际共识,而且在语言推广实践上也得到充分体现。
为向世界推广自己的语言,提高本国语言的国际地位,世界主要国家不仅将语言
推广工作明确定位为国家大外交和大外宣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制定了积极
的语言推广政策,建立形式灵活多样的语言推广机构,提供大量的资金投入等,
形成了一个完善、坚实的浯言推广支撑体系。具体表现如下:
】.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资源。语言推广政策反映了政府在语言推广过
程中所采取的立场和观点,其相关的法律、条例、规定和措施等,保证了语言推
广的顺利实施。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为“美式英语”的推广
投入了大量财政支持,制定了许多方针政策。从1948年开始,先后制定了《马
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授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分决定》和《关于语言
权利的决定》等一系列的政策,对英语在亚、非、拉地区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20世纪70年代,美国议会又通过了《对外援助法》,仅此项法规实施,就使得
每年有近10万人可以得到政府的补助金到国外去讲学和留学;约2%的大学教
师出国讲学或做科研工作,50%以上的高校实施了海外教学计划。
2.建立完整的语言推广机构和人力资源支撑体系。任何语言的推广都离不
开对外语言教育师资、相关教材、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等一系列人力资源支撑体


5中文AP项目:全称为“进阶先修课程中国语言与文化项目”。美国大学委员会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高
中时预修部分大学课程,这些科目的考试成绩既可以作为申请大学时的资历,也可以在进入大学后直接计
算学分,受到美国高中学生的高度重视。中文是继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后进入AP项目的又一
个语言文化项目。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系,以及能够有效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的核-t3平台。如,英国的英国文化委员会
在全球有230家分支机构和138家教学中心;法国把推广法语作为抗衡英语、宣
传法国文化的战略重点,己在138个国家设立了1140个法语联盟分部;西班牙
的塞万提斯学院在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的23个国家建立了38个分院;德国
在76个国家设立了t28个歌德学院分部等。
3.使用多样化的语言推广手段。除了传统的语言教学与培训方式,报纸、
电台、电视台、网络等现代传媒工具成为各国广泛利用的语言推广手段。各国语
言推广机构通过电影、电视剧、MTV等形式,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
式等民族文化输出作为语言对外推广的重要内涵,有力促进了各国语言的推广和
文化传播。
4.建立完善的语言等级认证体系。语言等级认证为语言学习者能力增强和
价值提高提供了衡量标准,对语言推广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美国的托福
(TOEFL)考试和英国的雅思(IELTS)考试等已成为非英语国家人员英语水平
测试的黄金标尺。德国也定期组织德语水平标准化考试,并且形成了“初级、中
级、高级德语证书”、“小德语学士证书”、“大德语学士证书”、“职业德语证书”、
“国际经济德语证书”等一系列全球认可的德语水平证书。
在国际社会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达成了向世界推广本国语言这一共识的大背
景下,加快汉语的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的建设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1.2选题意义
语言推广对于国家“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看看当
代,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语言与文化如果不是花大力气推广与传播的话,恐
怕仅凭国力强大,也未必能够在较短时问内成为并继续保持其“强势语言和文化”
的地位。这些国家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因为大家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人类
第一位的交流工具,语言文化在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国家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过程中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它具有一种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往往比物
质影响具有更深刻更长远的效果。“强势语言和文化”的全球通用性,将带来了
难以估量的各种收益,不仅仅是语言和意识形态的扩张,还有经济上的巨大收益
及其国家“软实力”的持续增强。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历史证明,国强语盛。任何一个在世界上享有重要地位的国家,其语言必然
被很多外国人学习,一个国家对外语言教学的情况,反映着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和影响。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也应当与经济的发展一样,不仅要做出“国际大循环”
的构想,更重要地是要有实施、推广与传播的发展战略,为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
的国际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参与国际语言和文化的竞争,更加成功地促
进中国的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建设发展。加快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进程,既是增强
我国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融入世界、世界了解和接纳中国的需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作为各国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和
文化载体,汉语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的重视,受到越来越多的民族和人民
的喜爱,汉语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汉语的国际推广将对中
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关数字表明,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热席卷全球,需求强劲。
通过汉语的国际推广,使汉语逐步成为强势语言,被政府纳入提高国家软实力的
战略发展规划,成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和平与交流、推动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对于实现汉语推广的跨
越式发展,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
高和扩大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适应日趋强劲的汉语需求市场,满足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要求,国家对外汉
语教学领导4、组制定的发展目标是,“十一五”期间,通过各种途径使海外学习
汉语的人数在现有3000万人的基础上成倍地增加;重点建设孔子学院总部和若
干所示范性孑L子学院,海外孔子学院、汉语培训中心、汉语网站、媒体等汉语国
际推广机构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成为所在国家和地区汉语推广的中心枢纽。到
2020年,全球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汉语的人数进一步大幅度增加,汉语教学进入
各国正规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汉语成为国际社会广泛使用的语言
之一。
在新的形势与任务下,如何加快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汉语国际
推广机制与机构的建设成为实现战略规划要求的重要因素,更快更好地为汉语国
际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体系,是实现发展目标“两大跨越”,满足当前国际汉
语需求和中国自身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作为《汉语桥工程》的核心项目,7L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占有相当重要
的战略地位,其在海外进行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和
文化机构都不能取代的。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体系中,7L子学院是整合与发挥海
内外各种资源与力量的核心平台,其成败或效率的高低成为今后汉语国际推广能
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从目前运作的情况看,孔子学院在整个世界产生了积极
的社会影响,世界对其充满了期望。
但是,与发达国家成功的语言国际推广相比,我国汉语推广工作存在的差距
不仅表现在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更重要地是表现在我国学界在文化生态和公共产
品的理论研究中缺乏对该领域的针对性分析与研究,具有指导性的语言经济学成
果稀少,政府和民众对语言推广这一公共产品的认识和投入不足,政府的语言及
语言推广政策明显的滞后和不完善,相应的对外语言教学与推广资源建设和储备
匮缺,在实际工作中亟需有关语言国际推广的体制、机制和机构建设等方面的理
论研究与具体指导,等等。
作为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在具备世界各国语言推广机构一般性的同时,
还拥有自身的特点,其设立形式、运作体制以及组织的管理模式等都表现出明显
的中国特色。由于当前孔子学院的建设与运作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缺乏充分
的理论指导和实际运作经验,若干行业制度及标准也还处于建设与论证过程中,
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随着世界各地孑L子学院的陆续建立,各
种问题将逐渐暴露出来,有些问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孔子学院的运行效率和使命
的完成。因此,如何加快基础建设步伐,缩短探索阶段的时间,包括重视和完善
治理、评估以及契约建设“软环境”的建设等,使iL子学院的运营尽快地驶入良
性发展轨道,是当前政府有关部门和理论与管理工作者应当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
题。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语言推广机构,7L子学院的建设与运行,不仅需要“摸着
石头过河”的精神,更需要根据国情与行业特征,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充分地利
用和借鉴非营利组织的理论、以及其组织建立与运营机制优势,如何充分地利用
和借鉴世界各国语言推广机构的政策与经验。也就是说,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
促进和落实政府对“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公共产品的政策
保障与财政支持,如何充分利用“非营利组织的资源与政策优势”和借鉴“语言
推广机构的运营机制与国际惯例”,对孔子学院在海外的运作进行科学地论证和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有效地指导。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作为汉语国际推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
作为在海外整合与发挥当地各种语言推广资源作用的核心平台,孔子学院的建设
与发展亟待需要科学规范的理论指导,以及对国际语言推广机构成功经验的有效
借鉴。因此,本文对文化生态理论、语言经济理论以及公共产品理论和非营利组
织理论的一般性综述,对各国语言推广政策与战略、特别是语言推广机构的国际
比较与分析,对iL子学院的性质、运营方式及设立模式、合作与承办方的选择,
以及治理、评估与契约建设等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比较与选择,这些工
作对于构建语言推广和语言推广机构的理论基础,促进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全面
实施与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汉语推广过程中的核心平台作用具有较
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总体安排
1.3.1研究思路
世界主要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语言的推广,将语言输出纳入国家战略的整体
框架,为提高本国语言的国际地位进行了不遗余力地投入,甚至国家首脑直接出
面担任语言推广机构的名誉领导者。语言推广受到各国如此重视的理论基础是什
么,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这种现象?为回答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对文
化生态理论和语言经济理论进行综述分析,试图从理论高度为本文分析汉语推广
搭架一个理论平台。由于语言推广所具有的公共产品性质,世界各国国家层面的
语言推广机构普遍得到政府包括政策和财政等多方面的支持,在运营上归属于非
营利组织。所以,本文还对公共产品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进行综述讨论,这两
个理论是为分析孑L子学院做铺垫的。然后,论文对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
俄罗斯、日本、韩国和美国的语言推广政策和战略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对比分析。
为了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汉语推广的重要意义以及汉语供需矛盾的强烈反差,对当
前汉语的需求与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论述。在此基础上,对世界上最具
代表性的语言国际推广机构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经验总结与借鉴建议,结
合当前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与发展目标,展开了对孔子学院这个具有中国特
色的海外汉语推广核心平台的经济学分析。在对总部、国内合作院校、海外承办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机构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利益相关点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由三方合作建设形
成的委托一合作支持一代理承办关系模式是当前最有效率的汉语推广模式的结
论。针对这种模式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总部如何选择国内合适的高校进入,即在
孔子学院的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或减少参与高校“鱼目混珠”的现象。笔者采
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建立了两个在孔子学院建设过程中如何甄别和选择
高校的模型,并在实施建议中示范性地解释了选择模型在实践中的使用方法。同
时,鉴于建立和完善海外孔子学院的治理机制与评估标准也是保障今后组织能否
良好运营的一个关键环节,笔者专门提出了政府有关机构和iL子学院总部应该进
一步重视和加强7L子学院的治理、评估与契约建设的意见,试图为孔子学院的建
设、运营与良性发展构建一个科学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框架。
1.3.2基本框架
围绕上述基本思路,论文总共分为八章,通过孔子学院这一关键词将各章节
融会成~个有机的整体。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l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以及总体安排做了简要表述。
第2章:语言推广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文化生态理论、语言经济理论的综述
为汉语国际推广寻找到了理论根据。笔者将文化生态平衡理论视为语言推广的哲
学基础,而语言经济理论则为我们探讨语言及语言推广的必要性提供了经济学基
础。在经济社会,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与经济密切相关,只要一项活动具有经济收
益就有了去做这项活动的可能性。语言经济理论正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语言
的价值,用经济学的语言去解释和总结语言及语言推广所创造的经济收益。为了
分析汉语的国际推广,我们有必要从对文化生态理论和语言经济理论的综述入
手,从理论上诠释汉语推广的必要性和收益性。
在本章中,笔者对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公共产品的分类以及供给理
论的综述为后文分析政府在汉语推广过程中的历史责任、以及孔子学院在推广过
程中的公共产品性质打下了伏笔;通过对非营利组织概念、特征的综述分析,结
合当前非营利组织研究的基础理论、治理理论、以及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研究的具
体进展,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界定标准,为孔子学院的性质
界定与治理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3章:语言推广的国际比较。英法西德俄日韩和美国等八国是目前国际上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进行语言推广的主体,通过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主要语言国家推广状况进行
实证分析和比较,为本文研究以及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的建设与运营
提供了较为全面有益的启示和借鉴。通过经验总结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
论:语言推广机构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结合,其本身在语言推广过程中具有“公
共产品”属性,获得政府支持是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规划需求的;但从语言推广机
构的微观层面看,语言推广又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这就决定了语言国际推广
过程中推广工作性质的复杂性。推广机构既要明确其推广语言和传播文化的宗旨
与使命,坚持在非营利组织的框架下突出语言推广的行业特征,合理地利用政府
及社会资源,又要注重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和传统文化以及文字本身的特点,
利用语言与文化资源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模式。在
本章的3.2节,笔者专门针对美国的语言政策与战略特点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
为美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战略完全建立在其全球化战略基础之上,是一个体现语
言为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典型范例,其海内外浯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的战略定位,以及其在语言推广的观念与做法值得世界各国思考与研究。
第4章:汉语的国际推广。本章的逻辑思路是:首先对语言推广进行收益分
析,得出语言推广可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收益,因此汉语国际推广具有
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汉语推广工作理应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框架:第二
步,分析了语言推广的公共产品性质,根据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从不同层面分析
了加强汉语推广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三步,语言推广必然需要以语言推广
机构为依托,根据对我国当前的汉语教育和推广机构进行简要阐述,现有的汉语
推广机构无法承担新形势下汉语推广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学院被作为整
合各种资源,发挥汉语推广核心平台作用的机构提出来;最后,对汉语推广的核
心平台——孔子学院进行定性分析。作为政府提供汉语国际推广这~公共产品的
核心平台,孔子学院本质上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符合非营利机构的基本
要求。但由于其在运行宗旨、价值取向、产品特性、收入来源、服务对象及服务
目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语言教学与推广行业的特征,以及组织在与政府的关系、
利益分配机制、设立形式、管理模式、产权制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通
过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比较,特别是“孔子学院与一般性非营利组织的差异
分析”,本文将孔子学院的性质综合界定为:具有中国特色和语言推广行业特征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非营利组织。
为了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意义以及汉语供需矛盾的强烈
反差,本章对汉语的需求与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论述。面对旺盛的汉语
需求和相对严重滞后的汉语教学与推广基础,中国作为汉语的母语国,对于积极
推进汉语教学、帮助世界各地学习者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状与需求的强烈反差,对我国现行的教学与推广观念、管理与运作模式、以及
其他与汉语推广密切相关的师资、教材、考试等诸多关键环节带来了巨大压力,
提出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笔者借助最新数据指出,我们现在所说的“汉语热”,
仅仅是相对于过去而言,并不代表汉语已经成为大多数外国人争相学习的语言,
更不能说汉语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了,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汉语国际推广的重
要性与迫切性。
第5章:关于孔子学院设立模式的分析。在本章中,笔者以提高效能、降低
成本等主要指标为参考,对总部直接投资、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总部与申办方合
作等三种海外孔子学院设立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合作建设
模式是目前条件下最为可行的设立模式;然后根据对合作建设模式的三种设立形
式成本收益模型的分析,认为总部与国内、国外申办方三方合作建设形式是当前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布点阶段海外孔子学院的最佳设立形式。在本章的总结与建议
中,笔者特别强调,上述结论是在充分考虑汉语推广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孔子
学院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全球战略布点目标的前提下做出的,仅仅是当前海
外孔子学院建设的最佳形式,并没有否定总部直接投资和总部特许经营模式自身
的优越性和今后的可行性,同样也对总部与国内高校合作和总部与国外申办方合
作两种形式做了保留意见。除了在当前战略布点阶段的建议主要采用三方合作建
设的形式外,各模式之间并不存在设立时间上的先后,只要主观或客观条件符合,
总部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同时采用多种设立形式。
第6章:孔子学院建设过程中高校选择模型的构建。在中国,汉语国际推广
是新生事物,政府、总部和各高校都没有成熟的政策或经验可以借鉴,而中国的
高校众多,基础条件更是参差不齐。由于总部的力量有限,不可能对每个高校都
进行充分彻底地调查,于是就形成了各高校了解自己的基础条件但总部不了解的
信息不对称的状况。目前我国的高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计划经济的特征,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各高校都存在想方设法向国家伸手要资源的倾向。面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基础条件差的高校也会设法装作自己的基础条件好,从而获得政府的资金或项目
投入。因此,如何正确选择符合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发展需求的高校加入到孔子学
院的建设过程中,是一个实践性和技术性非常强的问题。在本章,笔者为孔子学
院建设中的高校选择提供和构建了两个模型:1.简单贝叶斯(Bayesian)模型;
2.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同时,笔者在建议部分示范性地解释了两个模型的
使用方法,以利于帮助总部选择孔子学院的建设主体。
在简单贝叶斯模型中,我们得到的后验概率比先验概率有了很大的改进,但
依据后验概率做出的选择仍然会有失误,我们希望模型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个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确立选择模型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
在博弈论中,由斯彭斯(Spence)--t二1973年提出的signaling模型也属于这一类
问题,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与斯彭斯的signaling模型面对的问题有相似之处。于
是,沿着斯彭斯的思路,笔者分两步建立了适用于本问题的signaling模型,即
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从而解决了我们所面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7章:孔子学院的治理、评估与契约建设。为了更好地实现建设孔子学院
的预期目的,使其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在文章中特别安
排了关于孔子学院的治理、评估与契约建设部分。这部分内容既是孔子学院经济
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当前或将来孔子学院建设和运营的一项具有实质
性内容的重要建议。对国外承办合作方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对孔子学院的治理和评
估上。治理的目的是要在孔子学院理事会和执行层之间实现有效的权利制衡,建
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克BETL子学院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可能出现的诸如内部人
控制等问题,降低风险,增加收益,提高孔子学院的运作效率。评估侧重于对孔
子学院整体运行效果的评价,包括对孔子学院的非营利性、战略和使命等方面的
评估。评估既是对孔子学院治理效果的评价和判断,同时为孔子学院治理的改进
提供有力根据。作为一个国际化的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的建设与运营需要一
整套符合国际标准、内容完善,条款规范的契约文本。高质量、标准化的契约文
本建设,既是孔子学院治理与评估的理论与制度依据,更是关系到今后孔子学院
能否在国际环境中持续发展与良性运营的重要保障。
第8章: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进行总结和回顾,并提出后续研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究方向。
1.3.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文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与一般论文不同
的是,本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并不是简单的综述,而是用原有理论成功地解释了
新现象,使原有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本文将文化生态理论、语言经济理
论、公共产品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等原本看似不相关的理论通过孔子学院这一
汉语推广机构有机地串联起来,构建了语言推广和语言推广机构的理论基础。
(2)定性分析与模型构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在大量的定性分析之后,
对孔予学院的性质进行了严格、科学的界定,构建了适用于设立模式的成本收益
分析模型、以及适用于国内高校选择的简单贝叶斯模型和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
型等。
(3)注重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有机结合。对汉语
推广的需求和现状进行了历史和实证的分析,对孔子学院的设立模式、高校选择
以及治理、评估和契约建设等则以规范分析和逻辑分析为主。
(4)既有综合归纳法,也有比较分析法。文中对英、法、西、德、俄、日、
韩、美等八国的语言推广概况的比较与分析,体现了对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两种
方法的综合利用与有效结合。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2章理论综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语言的国际推广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大外交战略的
重要组成部分,美、英、法、西、德、俄、日、韩等都为传播本国语言、提高本
国语言国际地位,扩大本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进行了大量投资和不懈努
力,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此同时,理论界也对语言和文化,语言
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形成了文化生态理论和语言经济理论两
个理论体系。理论研究的发展,为各国的语言推广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进一步促
进了语言的发展与传播。
在经济社会中,语言推广本身是一个公共产品,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
的责任。从非营利组织的性质与经济特征出发,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非营利组
织成为公共经济必然主体的原因。公共产品理论与非营利组织理论研究表明,探
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机制与社会组织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
供给模式,可以弥补公共财政不足,更加优质高效地提供公众与国家都急需的公
共产品、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
2.1语言推广的理论基础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文化存在的基本形式。承
认、尊重和有意识地保持世界文明多样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保障,是人类
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尊重和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融合与发展是全人
类的共同责任。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明席卷全
球,人类的文化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弱势民族文化不断受到排挤和压制,随
之而来的是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的激化,世界不稳定因素增加。世界是个有机统
一体,国家的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各国文化的和
谐共存是世界和谐稳定的前提。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在民族共同经
济生活及国家经济体制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组成
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世界语言的多样
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语言多样性的愿望面临严峻的挑战,
据专家估计,目前尚存的6000余种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亡,200年之后,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由于当今强势英语的挤压,不仅那些濒危的少数民族语
言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消亡速度加快,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也面临前所
未有的激烈竞争,由此带来的人类文化生态系统急剧恶化。从这个方面看,积极
推进各国语言的发展,成为维护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选择和必然途径。
如果说文化生态平衡理论为语言推广奠定了哲学基础,那么语言经济理论则
为我们探讨语言及语言推广的必要性提供了经济学基础。在经济社会,几乎所有
的活动都与经济密切相关,只要一项活动具有经济收益就有了去做这项活动的可
能性。语言经济学正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语言的价值,用经济学的语言去解
释和总结语言及语言推广所创造的包括经济收益在内的多重受益。为了分析汉语
的国际推广,我们有必要从对文化生态理论和语言经济理论的综述入手,在理论
上诠释汉语推广的必要性和收益性。
2.1.1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理论是从生态学中演化而来的。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E Odum认为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孙儒泳,1993)。生态系统,是指
地球上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换言之,即生物(包括动、植物
和微生物)因素之间以及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如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因
素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自然界中构
成各种有机联系的整体,即所谓的生态系统,如江、河、湖、海、草原、森林、
农田等均为不同的生态系统。系统内各因素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进行着
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此种现象即为生态平衡。从20世纪70年代起,生
态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进步和幸
福,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人口、环境、资源等全球性问题。人们开始逐渐用生态
学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从而导致了许多学科的生态学化。这样,生态学的原
理就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活动领域的各个方面,社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教育生
态学、经济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新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文化生态学也因此产
生。以斯图尔德为首的美国文化生态学派提出,“文化生态”是指人类的文化和
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方李莉(2001)迸一步补充
了文化生态的含义,认为文化生态还包含了另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的概念,把人类
文化的各个部分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当各相互作用的力量不平衡时就出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现了文化生态失衡。
人类文化是一个类生物系统的有机统一体,它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而绝不
是哪一个国家或者个人单独创造的,民族和国家,无论强弱,都或多或少、或正
面或负面地对人类的文化宝库做出过贡献。文化生态系统的均衡有赖于世界各
国、各民族的努力和贡献,在文化生态位上谁也无法取代谁。每一个国家的历史、
语言和传统习俗都是独特的,文化民族主义实际上是深藏在人们心底的,当它受
到挑战或者有一个可以表达的新机会时,它就会浮到表面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世界各国的生活越来越彼此相似的时候,人们便越是要强调自身的独特性。也就
是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深入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的自我保护机制正在
产生作用,强势文化挤压弱势文化的文化战争使文化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失衡(约
翰·赖思比特,1991)。事实也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达国家以期强
大的经济力量正在有意识、无意识地向世界传输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西方文
化为中心的观念正在席卷全球,人类文化圈内的文化种类正在急剧递减,文化生
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与此同时,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各民族文化交
流与共存,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01年第3l届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大会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中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
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是加速,越要重视和促
进文化多样性”,这一观点越来越被国际社会认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整个文化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它与文化的
其他部分不可分割,世界多种语言并存就是一种文化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系统失
衡的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语言生态系统的失衡所造成的。据一些学者的估计,公
元前全世界约有15万种语言,到了中世纪还有七八万种,到了20世纪只剩下
6000多种语言,而在21世纪,其中有一半将消失,也就是平均不到两周就要消
失一种语言(孙宏开,2001)。尽管数据的精确性还值得商榷,但是它表明了一
个客观事实,即全世界现有语言在不断减少,濒危语言现象严重,而且这种现象
还会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变得更加令人感到不安。一种语言的消亡对人类
文明所造成的损失,无异于一场生态灾难或珍稀生物物种消亡所造成的损失,是
对整个人类文化领域内生态平衡的破坏,语言消亡了,通过该语言代代相传的文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化、知识就会消失。德国著名理论语言学家洪保特(Humboldt,1997)说:每一
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这种独特的世界观可以认为是一个民族对
世界的独特看法,或者是对世界认识和把握的某种偏好。因此,对语言资源的保
护与开发,就某种意义而言,比对物种资源、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更为重要(刑
福义,2000)。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当生态系统达
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和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
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同样,语言生态带来的
文化生态会极大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继而极大地影响到人类社会进
步与发展的建设成本。文化生态理论以及对文化与语言之问相互关系的认识,成
为各国推广本国语言,实行文化多元化方针的重要理论依据。
2.1.2语言经济理论
自人类产生以来,经济活动就与语言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经济活动都
是一种互动行为,离开了语言,人类的经济活动将无法进行。对语言与经济之间
关系的理论研究为语言的推广提供了另一个理论基础。
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Language)是一个以语言学、经济学为主,同时
涉及多种门类学科的边缘交叉学科。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
教授、“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Jacob Marschak提出语言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认
为语言具有经济学本质的东西:价值(value)、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
效益(benefit),也就是说,语言具有与其它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这是影响语
言和经济两种活动的内在机制。
在70和80年代,对语言和经济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两大
移民国家,研究范围相对集中于从经济学角度评价双语教育中的国家语言政策和
语言规划。进入90年代以后,包括欧洲学者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更加关注
经济学在评价语言政策中的工具作用,特别是对不同政策选择的成本一收益分
析。欧洲研究不只局限于语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面,更强调语言和经济互惠互补
的作用,指出语言环境也是经济力量影响所造成的(Francois Grin,1996)。在这
些研究中,语言政策本身的经济性质被不同语言的相对优势和劣势所证实。何自
然教授(199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向读者介绍语言经济学的学者,他在《语用学
和英语学习》一书中论述了社会用语和经济的关系。许其潮(1999)对语言经济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语言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评述,任荣(2003)分析了语
言在市场经济中的渗透。此外,关海歌(1998)、王清智(2002)、谭一红(2003)、
郑磊(2004)等都在有关文献中对语言和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过论述。
西方人力资本学说和教育经济学是语言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是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凝集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
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
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靳希斌,1995)。但是,劳动者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的
知识和技能,而必须通过后天教育和训练获得,也就是必须通过投资的方式来获
。得。人力资本理论将生产要索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
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这样,教育和经济之间就建立了因果关系。在吸收人力资
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语言经济学在阐述语言与经济之间关
系的原理和规律的同时,通过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使语言与经济的互惠关系得
到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并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论点:
基本论点之一: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_本。把语言界定为一种人力资本,这
是语言经济学家的创举。F·Vaillancourt(1989)指出:“如同通过工作经验或通
过诸如数学和历史学科的正规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一样,语言本身也是一种
人力资本。”语言作为人力资本之一,能使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这表明语言就
是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成为获得其他人力资本(知识和技能)的资本。
基本论点之二: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
资。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决定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甚至让自己的
子女从小就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部分原因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即考虑
到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的“投资费用”(the cost oftheinvestment)和其后
的预期投资回报率(the anticipated benefits ofthe in.vestment)。学习第二种语言
(或外语)作为一种经济投资,其费用取决于学习该语言所花去的时间、学费、
学习用具以及训练期间所放弃的收入即机会成本,而其效益则取决于学习者学成
该语言后使用该语言的时间的长短和应用该语言的广泛程度。
基本论点之三:语言有经济价值高低之分。“语言不分大小,也不论其通用
程度如何,都能为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服务”(祝畹瑾,1992),但其经济价值却有
高低之分。某一特定语言的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而其使用程度又受到对该语言的供求法则(the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的支配。Vaillancourt(1989)认为,在劳务市场中对一种
语言的需求取决于雇主的选择,而雇主的选择又主要根据雇主本人的语言技能,
他们在市场中使用何种语言由他们进行技术投入时使用何种语言来决定。语言供
应方面任何时候都是相对稳定的,这是人们先前基于该语言的预期价值而进行投
资的结果。总的说来,只要语言能在劳务市场上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便会
取得不同的经济效益。受雇者的语言熟练程度越高、经验越丰富,其身价就越高。
基本论点之四: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某一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
于该语言在不同市场上的使用程度,包括在劳务市场上是否急需;在私人和公共
消费市场上的应用多寡;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常用等。在某一特定地区内,使用某
一特定语言的个人和机构的数量⋯即使用该语言的密度⋯是决定该语言的经济
效用的首要因素。
语言与经济发展之问的联系十分密切,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而且内容各
异,主要是考察在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语言所起到的作用。一些学者
从“跨文化管理”的角度来解释语言对经济的作用,他们认为,语言差异是作为
文化差异的一部分来影响生产和交换的。在这方面,Hocevar(1975)和Saboufin
(1985)在分析语言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方面的贡献是深远的。Hocevar分析了把
语言作为影响生产的一个单独变量后生产成本函数的变化,Sabourin考察了具有
一定外语水平的雇员和要求一定外语能力的工作岗位之间的匹配过程。这两方面
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是语言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林勇、宋金芳,2004)。
语言经济学可以通过同时考虑经济变量和语言变量之问的关系为语言政策
提供有效的引导。语言经济学不仅可以通过严格地测量语言的货币费用和价值来
讨论一国语言的经济效用,而且可以全面地测度语言政策的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
以及预期的社会效益、个人效益和文化效益,从不同语言的总成本和总收益比较
来指导国家语言政策。近几年,F Grin在语言政策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多成果。他
认为,语言的价值可以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角度来考察,这两个方面又都
分别包括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其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语言政策就是使语言
的社会总价值最大化,使语言政策的费用最小化,这样,语言政策就能达到预期
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按照F Grin(2000)的观点,能够影响语言政策成本的最主
dl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要部分是国家的投入,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从国家语言政策这个宏
观角度考虑,个人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可以忽略不计。如,大部分国家早期
教育都是以公共产品的形式提供给个人,语言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由国家
提供的。
随者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语言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语言不
仅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语言本身,以及语言的推广(传播)也有了明显
而强烈的经济功能。经济的扩张带动了语言的扩张,语言的扩张进一步成为强化
和维护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语言的竞争成为经济强国之间竞争的~个重要内
容,语言的通用性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语言经济成为国
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也为掌握
语言能力的人带来更多的实际收益;经济、政治的独立发展必然会促进一个国家
语言的独立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经济和语言的研究,拓宽了语言经
济学的研究领域(王清智、黄勇昌,2003)。
从语言经济学对语言的经济性分析看,语言不仅对微观主体产生经济效益,
实际上,无论是双语教育还是对外语言推广都会对一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
的外部性,如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增进国与国之问、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
理解和信任,进而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彼此的贸易往来,优化产业机构,增加就
业机会,带动新的语言文化产业的发展等。
让语言产生经济,首先要做到让语言产生广泛的影响。虽然目前理论界对语
言推广的宏观经济效应还没有进行过定量的分析,定性的分析也还不系统、详细,
但是语言推广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政治收益和文化收益的观点已经得到社
会和理论界的认同,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验证。
2.2公共产品理论
2.2.1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的思想萌芽,最早见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
霍布斯(Hobbes,1985)所著的《利维坦》。他认为国家的本质就是“一大群
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6。其实,他己经提
出了公共产品的思想:国家就是为公众提供共同享有的服务;这种服务只能由政
府和国家提供;国家的权力是公众赋予的,当然也是公众所有的。到1739年大
卫·休漠(David Hume)所著的《人性论》,他已经注意到公共产品的核心问题。
他分析到:两个邻人可以就在同一块草地上排水达成协议,而在一千人之间却难
以达成同样的协议。因为每个人都想“搭便车”,所以,诸如桥梁、城墙、军队
等,都应该由国家出面去做(关文运,1980)。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
在《国富论》中指出:“政府有设立并维护某些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义务,这
类事业是不可能为了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而设立或维持的,因为所得的利润不能
补偿个人或少数人的所费,尽管这对大社会来说是足够补偿而有余的”(邹大
力,1974)。其后,约翰·穆勒(J.s.Mill,1921)以灯塔为例,探讨了公共产
品的问题,他指出“无人出于自私的动机去建造灯塔,除非由国家强制收费以保
障和补偿其利益”7。
公共产品作为一个名词,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Lindahl,E)提出的。
林达尔于191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正式使用了“公共产品”一词,并对公共产品
的均衡理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林达尔模型。他认为公共产品价格并非取
决于某些政治选择机制和强制性税收,恰恰相反,每个个人都面临着根据自己意
愿确定的价格,并均可按照这种价格购买公共产品总量。处于均衡状态时,这些
价格使每个人需要的公用产品量相同,并与应该提供的公用产品量保持一致。因
为每个人购买并消费了公用产品的总产量,按照这些价格的供给恰好就是各个个
人支付价格的总和。林达尔均衡使人们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问题取得了一致,
即分摊的成本与边际收益成Lift0。总之,林达尔均衡指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
平以及它们之间的成本分配进行讨价还价,并实现讨价还价的均衡。
真正将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这两个概念分开使用并对后者予以明确定义的
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Paul.A.Samuelson)。1954年,萨缪尔逊发表
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一《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该论文指出,所谓公共产品是指
某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降低其他消费者对该物品消费水平的物品,这
一定义成为经济学关于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50年代后期,他又做出著述,
6霍布斯:‘利维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2页。
7万方数据库博士论文:《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评价与激励》,作者李成威,第28页。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将公共产品问题纳入公共经济学和市场失败理论的研究范围,就公共产品的供给
问题提出了“一般均衡的自愿交换说”。从这个意义上,后人将萨缪尔逊视为“公
共产品理论”的创始人。萨缪尔逊用排他性和消费竞争性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的区别开来。
首先,公共产品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lility),即从技术
上说不具有排除他人也受惠的可能。对私人产品而言,购买者支付了价格就取得
了该产品的所有权,可以轻易地排除他人消费,即具有排他性。而公共产品是集
体消费的,其效用不可以在消费者之间分割。国防就是这种纯公共产品的例子,
只要国家建立了防务系统,就几乎不可能排除任何居住于国境内的人不受国防保
护。同时,这种纯公共产品还具有非拒绝性。公民无法拒绝国防体系所提供的保
护,除非他移居境外,他亦不可能将自己所享受的那一份国防作价出售给他人。
或者,就是某些产品即使在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性原则,但是排他的成本大大超
过他人无偿消费这一产品所获的利益时,也应视此种产品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
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他为了消费而实际可以支配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就是此
公共产品的总量。
其次,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对一般私人产品
而言,一个人消费了这一产品,他人就不能再消费该产品。公共产品则不同,公
共产品一经提供出来,任何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非竞
争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公共
产品的供给,并不需要同步提高其生产的成本。如灯塔,经过其照明范围的船只
的增加并不需要追加任何生产成本;二是,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在消
费该产品时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这样的例子有:不拥挤的桥
梁、道路,非满载的火车车厢,未饱和运转的计算机,等等。
但是,非竞争性产品并不必然具有非排他性。比如,火车与桥梁都是具有非
竞争性的物品,但只需加一个简单的设施,如通过的门,对使用者收费,就使该
产品具有排他性了;反过来,非排他性产品也并不必然是非竞争性的,以公有财
产为例,如公有牧地,不具有排他性,但是公社内的成员对于牧地的消费却是相
互竞争的,在牧地饱和之后,甲多养三头牛,必然使其他人受损害。
萨缪尔逊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还定义了准公共产品(quasi—pubic goods)。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有大量的准公共产品。萨缪尔逊将它们分为两
类:一类是排他性而消费非竞争性,因为具有排他性,所以原则上可以由私人经
营提供,但如果同时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即产生外溢性,某一个人的消费不影
响他人消费,如学校、保健服务、防疫等,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某些性质。另一类
是具备非排他性的同时又具有消费的竞争性,这部分准公共产品的典型特点是客
观上都有~个拥挤点,在此范围内,由于非排他性的因素,增加额外的消费者不
会发生竞争;超过拥挤点以后,每增加一个消费者都会减少全体消费者的效用。
典型的例子有剧院、有线电视、公园、桥梁、道路、公共游泳池等。
自萨缪尔逊以来,更多的经济学家投入到对公共产品的研究中,使有关公共
产品的理论更为丰富,但同时也充满了争论。以后的学者对公共产品的研究基本
上都是建立在萨缪尔逊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或者是对萨缪尔逊的理论的补充和批
评。1956年,蒂鲍特(c.M.tiebout)发表了论文“~个地方支出的纯理论”,
随即出现了大量关于地方公共产品的文献。地方公共产品问题是指:一些公共产
品只有居住在特定地区的人才能享用,因此个人可以通过迁居,来选择他消费的
公共产品。布坎南在1965年的“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首次对非纯公共产品(准
公共产品)进行了讨论,公共产品的概念得以拓宽,认为只要是集体或社会团体
决定,为了某种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繁荣物品或服务,便是公共产品。同年,
贝冢(K.Kaizuka)最先引入了公共产品要素的概念。1969年,萨缪尔逊对林达
尔均衡理论提出了批评,指出:因为每个人都有将其真正边际支付愿望予以支付
的共同契机,所以林达尔均衡产生的公共产品供给均衡水平将会远低于最优水
平。1973年,桑得莫(A.Sandom)发表了“公共产品与消费技术”,着重从消费
技术角度研究了混合产品。(北望网,http://www.beiwang com/my/pgoedsdoe)
70年代以后,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设计机制保证公共产品的决策
者提供的效率原则。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将公共产品攻击的决定诉诸政治程序,
用公众投票方式解决,如詹姆斯·布坎南(James.M.Buchanan)及其“公共选
择学派”,他们使公共产品理论研究的领域得以拓宽,研究非市场决策,发展了
公共选择理论。还有一种思路是设计一种计划程序诱导个人会基于自己的利益而
真实显示其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即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克拉克和格罗夫斯等人对后
一思路进行了大胆探讨。
山东大学搏士学位论文
我国学者张成福(2001)的说法基本使用西方经济学和萨缪尔逊的观点,“对
于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反映不出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则根本不能进行资源的分
配。这种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反映不出来的商品和服务既是公共产品,如国防、
警察、安全、行政性产品与服务、公园、道路等公共设施与服务。它不能在市场
上表现出个人偏好,也不能成为交换的对象,因此不适用于“排他性原则。”张
康之(2003)在《公共管理导论》中直接引用萨缪尔逊的定义,使用非排他性和
非竞争性的,他使用的是公共物品的概念。李军鹏(2003)使用“公共供给”的
名词,“政府公共供给指标应该概括政府的公共活动的基本范围,反映政府公共
管理职能的主要方面,揭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类别,是政府具有比
较优势、具有外部性、必须由政府干预的公共领域。政府公共产品的主要类别可
以划分为教育类公共产品、社会保障类公共产品、公共医疗卫生类公共产品、环
境保护类公共产品、公共科技类公共产品、公共事业类公共产品、公共秩序类公
共产品、公共行政类公共产品八大类别。”8
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的关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001年修正版)中,关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指标主要有:第一,社会发展
水平指标:第二,社会安全水平指标;第三,区域教育能力指标;第四,区域科
技能力指标;第五,区域管理能力指标。
2.2.2公共产品的分类与供给
2.2.2.1公共产品的分类
关于公共产品的分类,首先,根据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程度划分。
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在1965年的《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明确指出,根据萨
缪尔森的定义所导出的公共产品是“纯公共产品”,而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的产品
是“纯私人产品”。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问
的一种商品,称作准公共产品或混合商品。他力图从理论上定义一种经济学上的
商品,这种商品可以适应从纯公共产品到纯私人产品的连续体上的任意一点,也
就说,并不存在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问的泾渭分明的界限,而是某种特征
的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所以,可以对所有的商品从纯私人产品到纯公共产品进
行一个~般性的定义。布坎南还分析了这种商品的特性、成本和消费它的集团之
8李军鹏:《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研究》,载于《行政论坛》2003年第5期第8页。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商品定义为俱乐部产品(club goods)。布坎南所讨论的俱
乐部产品囊括了从纯私人产品到纯公共产品包括准公共产品在内的所有产品,然
而根据布坎南对俱乐部产品的特征的描述,即有排他性但不具有非竞争性的这一
特征,后来的学者大都用其指称准公共产品中的一种。后来还有学者根据竞争性
和排他性的有无将物品做了分类(刘宇飞,1999),见表2.1:
排他性
有无
有私人品共同资源
竞争性
无俱乐部产品纯公共产品
表2.1物品的分类
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共产品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共产品,即同
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国防、公平的收入分配、有效率的政府或制度、
环境保护、基础科学等。第二类公共产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
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如公共桥梁、公共游泳池以及公共电影院等。有人将这
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产品。第三类公共产品与俱乐部产品刚好相反,即在消
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如公共渔场、牧场等。有学者将这类
物品称为共同资源(common resources)。俱乐部产品和共同资源产品通称为“准
公共产品(quasi—pubic goods),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准公共
产品的特点为:一是具有效益上的外溢性,即不仅个人受益,而且社会也受益;
二是存在着消费上一定程度的排它性,即并非本地区全体居民受益,而是在一定
约束条件下的居民或企业受益;三是具有“拥挤性”(congestion)的特点,即
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而不像纯公
共产品那样,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准公共产品到达“拥挤点”后,
每增加一个人,将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效用。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美国公共管理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在《公益物品和
公共选择》一文中将产品按照排他性和使用或者消费的共同性分为私益物品、公
益物品、收费物品和公共池塘资源四类(迈克尔·麦金尼斯,2000)。下面是奥
斯特罗姆夫妇所做的分类图,见表2.2:
使用或者消费的共同性
分别使用共同使用
私益物品: 收费物品:

面包、鞋、汽车、剧院、夜总会、电话服务、收费公路、

理发、书等有线电视、电力、图书馆等
排他性
公益物品:
公共池塘资源:
不社群的和平与安全、国防、灭蚊、空
地下水、海鱼、
可气污染控制、消防、街道、天气预报、
地下石油
行公共电视
表2 2物品的类型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公益物品,即纯公
共产品,特点是消费上可以共同使用而排他性不可行;第二类是收费物品,即上
文所说的俱乐部产品,特点是消费上可共同使用而排他性可行;第三类是公共池
塘资源,即上文所说的共同资源,特点是消费上可分别使用而排他性不可行。其
中,奥斯特罗姆夫妇所指的收费物品和公共池塘资源通称为准公共产品,即不同
时具有使用的共同性和不可排他性。
其次,根据公共产品受益对象的地域范围划分,可以把公共产品分为全球性
的公共产品、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和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不同
范围的公共产品其提供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全球公共物品和国家公共物品的提供
差别就很大。与国内公共物品不同,在全球公共物品领域首先要面对的是全球
“无世界政府”状态,这使得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问题更为严重,跨国企业和各
2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政府都无法完整、有效的提供全球公共物品,而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和非政
府团体,包括科学家协会、研究机构、慈善机构、公民网络、民族宗教团体等,
对环境保护、全球安全、人类健康、文化交流等公共产品的提供发挥了无以替代
的作用,正在成为全球性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者。而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该由中
央财政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应由省市政府和县乡政府提供,农村或社区公共
产品应由农村或社区居民自己提供。
另外,从公共产品的是否具有物质实在性,可以把广义的公共产品分为公共
产品、公共服务两大类。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各类公共设施如,水利工程、公共绿
地、交通建设(公路交通、水路交通)、通讯设施、能源供给、无线电视和广播信
号等。公共服务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组织向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有政
府行政、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科技、信息服务、文化服务等。
2.2.2.2公共产品的供给
有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讨论以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为分界线,理论上公共
产品的提供由政府的单一主体走向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在公共产品理论
形成之前,古典和新古典理论受到自然法的影响,认为公共产品的提供天然是政
府,并认为政府是理性的、至善的、唯一的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而所谓市场经济,
就是由民间自由交换实现“私人物品”的有效率生产,而由政府负责提供公共物
品的制度安排。这里,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将公共产品和私有产品的供给者区分开
来了。
从亚当·斯密开始到t954年萨缪尔森发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这一阶
段关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理论特色在于,公共产品的天然唯一提供者是政府。
这主要由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决定的。首先,对公共产品而言,如果它由私人企
业来提供而不是由政府来提供,则私人企业必然会对该产品收费,但由于公共产
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所以任何收费都会阻止人们购买这种产品,并导致公
共产品的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其次,因为公共产品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当私人
认为供给该公共产品无利可图或得不偿失的时候,他会等候别人来供给,即“搭
便车”。搭便车心理的结果是造成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公共产品的存在是市场
失灵的一个原因,政府存在的意义也就在其具有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政府之所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以适合于供给公共产品,还在于政府具有私人或其他组织所不具有的公共权力,
政府利用公共权力可以方便地通过强制性的征税来支付公共产品供给成本。
在古典经济学视野里,市场作为基础性、优先性的资源配置的手段,政府职
能的合理性仅仅以弥补市场失灵作为唯一的标准。关于政府本身如何生产和提供
公共产品的问题,并不纳入市场分析的框架中。古典经济学只回答了政府这种不
同于市场的组织形式应该做什么,却没有回答政府如何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
以边际革命为标志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在于以个人的效用和理性选
择为基础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这一阶段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是公
共产品提供地效率准则问题。公共产品的提供能不能达到高效率。对公共产品提
供地效率标准是什么的问题,旧福利经济学提出了福利判定标准。在批判和吸收
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上,新福利经济学提出了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
和帕累托改进标准:二是以边际分析法分析市场行为时,认为边际效用等于边际
价格时市场达到有效率。布坎南(Dayid Buchanan)在1949年的《政府财政纯
理论》中提出“在政府与个体之间存在一个类似市场的联系”,个体通过效用评
价来选择自己的选票走向来显示自己的偏好,这就解决了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问
题。
从总体上来讲,这一阶段人们在探讨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时都放在财政税收的
范围内进行地,把公共产品作为政府设计税收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认为公共产
品之所以具有公共性是因为它们只能由政府生产。
自1954年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进行了经典定义以后到现在,理论界从公共
产品的内在属性出发,通过揭示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内在矛盾,运用新古典传
统对公共产品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公共产品,采用不同的制度安排,形成了多
主体提供公共产品的理论。
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福利国家危机的出现,一批主张经济自由
的经济学家纷纷开始怀疑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唯一供给者的合理性。戈尔丁、布鲁
贝克尔、史密兹、德姆塞茨以及科斯等人或从理论或从经验方面论证了公共产品
非政府供给的可能性(付爱兰,2005)。戈尔丁认为,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上存在着
“平等进入”和“选择性进入”。他认为一种产品是不是公共产品不是由其内在
性质决定的,而是由供给产品的不同方式决定的。产品采取何种供给方式取决于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排他性技术和个人偏好的多样性。戈尔丁的分析,尤其是他的“选择性进入”方

式为公共产品的非政府供给指明了方向。关于公共产品由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理论
则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著名公共选择和制度分析学家埃莉诺·奥斯
特洛姆通过对警察和水资源等公共池塘资源的研究表明,公共产品不是完全相同
的,不同种类的公共产品不仅可以而且完全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供,由此提出
了以多样化的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取代单一的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强调公民
自组织也即非营利组织在解决公共资源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罗伯特·B·丹
哈特(Robert B.Denhardt,2002)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看来,政府的作用在于:
与私营及非营利组织一起,为社会所面I临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其角色从控制转
变为鼓励公民组织协商解决公共问题。
根据以上关于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由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具有不同的属
性,不同属性的产品应该采取不同的配置规则进行效率、公平的提供。通过理论
上的归纳,按照曹堂哲(2003)的划分可将资源配置的判定标准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技术判断标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与技术特征相关,技术特征侧重于投入
~产出之间的转换。如果公共产品在投入一产出的过程中成本难以测量,则无
法通过市场配置,而主要应通过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加以配置。技术标准还与收费
技术相关。如果一种产品很难判断消费者的消费量,从而无法向消费者收费,就
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提供。
二是需求判断标准。个体和社会团体对产品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是采用市
场还是非市场的方式提供公共物品与需求相关,主要表现在:首先是需求弹性,
也即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弹性。如果需求缺乏弹性,价格调节不会影响消费,这时
就不宜采用市场配置方式。其次是准公共产品具有拥挤性的特点。如果产生拥挤
就应把该产品部分或完全交给社会,用俱乐部、非营利组织、社区或私人进行生
产。再次是需求差异。公共产品的效率损失取决于“偏好参数的方差”,如果广
大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消费偏好差异较大,则不应该由公共机构来提供。
三是伦理判定标准。市场配置资源首要追求的是效率,但经济和社会发展所
追求的目标是多元化的,除了效率人类还要追求自由、健康、公平等目标。其中
公平就是人们谈到的基本的伦理判定标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公共产品的两
个最重要特征,公共产品的提供可以看成是解决公平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否为了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解决公平问题是界定公共产品和私有产品的重要伦理标准。首先公共产品消费的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它的提供能使低收入家庭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公共产品,有
利于福利分配的公平。其次,公共产品如果是由政府部门提供的,这样公共产品
的成本由税收支付,公民消费时却是免费的、均等的,因此公共产品起到了转移
支付的功能。
四是交易费用判定标准。对公共产品而言,不同的提供方式具有不同的交易
费用,采用何种提供方式需要交易费用的理性思考,需要权衡各主体进行公共产
品生产的技术和能力。当政府无能力时就应该交由非营利组织和私人提供。
以上标准成为衡量公共产品由谁生产、怎样生产的重要依据。对公共产品供
给主体的选择,应该对不同的生产方式进行效率比较和伦理抉择,再选择最合适
的生产方式。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已经是多元化。政府、社
区、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等都可以提供公共产品。
我国对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西方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基础之上
的,近几年,很多学者针对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和供给的低效率,对公
共产品的供给主体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探讨。如唐娟、曹富国(2004)分析比较
了政府主导的权威模式、商业模式和志愿模式三种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并对三种
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概述。钟雯彬(2004)重点分析了公共安全产
品与服务的提供,提出向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产品与服务是政府的责任,但是由于
公共安全产品与服务的公共性存在纯度上的层次性,生产者与提供者可以分解,
因此公共安全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主体可以向市场和社会扩张,政府不再是公共安
全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唯一垄断者。而应当建立政府主导,结合市场机制与社会自
组织理论的公共安全产品与服务供给的新秩序模式,弥补公共财政不足,更优质
高效地提供公众与国家都急需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付爱兰(2005)从非营利
组织的经济特征出发,分析了非营利组织成为公共经济必然主体的原因。傅志华、
许航敏(2005)分析了全球公共产品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立全球公共
产品的决策主体,确立一个处理规则、协调解决的机构,建立一个有效提供全球
公共产品的运转机制,通过及时高效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来解决一些公共问题,
以促进全球化的良性发展。各国政府间的财经合作是促进全球公共产品有效供应
的重要途径。段晓斌、崔晓雁(2005)分析了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思路,提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出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决策”职能与“生产”职能相分离。冯士伟(2005)
分析了影响公共产品效率的因素,包括对人民公平的诉求、信息因素。政策选择
因素、交易费用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提出解决公共产品由政府垄断生产所造成
的低效率的办法不是应该完全私有化,而是要结合公共产品的特性以及外部因
素,积极推进和配套结合。吴新亚(2005)论述了有效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责
任。
2.3非营利组织理论
2.3.1概念的界定及主要特征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
的的企业(市场部门)之外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问协会。这些组织的
集合被称为“非营利部门”,或者称“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与政府
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尽管有学者认为“第三部门”与
“非营利部门”所涵盖的范围不完全一样,但这两个概念经常被交替使用。
目前理论界出于不同目的从不同角度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美国
联邦税法501(c)(3)项和日本1998年3月25日颁布的《特定非营利活动促
进法》从法律的角度对非营利组织做出明确界定;联合国国民收入统计系统和美
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从收入来源的角度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界定;9美国财务会
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年发布的第4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非营利组织编
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提出3个识别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美国学者Wolf(邓
国胜,2001)和日本学者重富真一(2001)根据组织的特征定义了非营利组织;
美国学者彼特·德鲁克、日本学者川口清史(王方华,2005)、台湾学者曾华源
等则是从组织使命的角度来界定非营利组织的。德鲁克强调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是
促进“公共利益”或“公共目的”。他认为,非营利组织是既非企业又非政府的
机构,其目的是实现人与社会的变革,是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121清史认为:
“非营利组织一般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
的民间组织。曾华源则将非营利组织定义为:设立目的不是受利润动机所诱发,
9联合国的国民收入统计系统将经济活动划分为五大类: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家
庭。按其划分标准,非营利组织与其他四类社会组织的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于以
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和服务,而是来自于其成员交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而是在发现社会发展趋势与需求的基础上,靠使命或理想来获得各方面的支持和
拥护,以凝聚社会力量,尤其是透过正式组织方式以推动工作,并大量依靠志愿
者的热诚和奉献,以促成组织更完美,建立社会正义,确保社会祥和,增进社会
福利的社会机构。与其他国家“非营利组织”的称谓有所不同,欧洲国家根据法
国政府的“社会经济”这一范畴来概括非营利性组织。
各国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名目繁多,大多都是根据自身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
国外相关概念的翻译和介绍,出发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为了研究的需要,在大
量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非营利组织重新界定为: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不
向出资人和组织成员进行利润分配,向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成员以外的社会需要
救助的人群提供服务,主要提供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对
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独立组织。非营利组织表现为各种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或
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形式,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权
益保护、社区服务、扶贫发展及慈善救济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
尽管理论界对非营利组织还缺乏统一的定义,但足都从不同角度对非营利组
织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归结起来一致认为,非营利组织具有如下特征:
(1)非营利性。即组织的目标和宗旨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和不得向出资人和
组织成员分配利润。但近年来随着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发展,其盈利能力目渐突出,
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之间的对立日益模糊,有些非营利组织被迫在财务上自给
自足,有些甚至开展可以获利的活动。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性的实质逐渐演变成“非
营利分配性”,即非营利性强调的是非营利组织的宗旨不是为了营利,但这不等
于说它们不可以盈利,而是经营活动不是其主要业务,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其
所从事的共同利益的活动或从事某项公益事业,它们所赚取的收入不能进行分
配,而必须服务于组织的基本使命,用于扩大向社会所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
而不用于出资者的分配。
(2)公益性。指组织的利益指向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成员以外的社会需要救
助的人群,并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非营利组织在利他主义和人道主义价值观
的指导下进行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社会公益性事业。非营利组织公开
宣布的组织使命和活动目标,一般都是社会公益性的,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被
主流社会组织体制,即企业一市场组织和政府一国家组织无法低成本高效率处理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包括人口、贫困、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妇女儿童保
护、环境保护、少数民族、卫生保健、残疾人以及人道主义救援和人权等问题。
(3)自愿性。是指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的组成是基于有着共同的信念、目标
和兴趣的个人之间的联系之上的,具有志愿性。
(4)产品的准公共性。非营利组织生产的产品是为社会公益提供的各种服务,
其中的一部分由其消费者享有,是可分的,从而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但其另一
部分可由消费者以外的人享有,是不可分的,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所以,非营
利组织的产品具有典型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5)非权力依附性。主要表现为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和民间性两个方面。独
立性是指非营利组织在组织决策、组织运作、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具
有自主性特质,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约束、控制和干扰。从收入来源来看,非营
利组织强调收入来源的非市场化,特别是政府对其的资助作用,但政府的资助并
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的丧失。民间性是指,非营利组织是民间性的团体,
完全独立于政府行政体制之外,它不是政府组织的组成部分或附属、延伸机构,
不具有官方性质和色彩,不受政府的领导和控制。
(6)资金来源多元化。非营利部门,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和运行机制,其
资金来源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目前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渠道:民
间捐赠、白营业务收入、政府补贴。此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国家的很多非营
利组织资金中有很大部分来源于外国捐款。
2.3.2基本理论
国外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
形成系统理论。在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的诸多成果中,首推政府失灵理论、市场
失灵理论、契约失灵理论和第三方管理理论。
“政府失灵理论”(government failure theory)由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
斯布罗德(Burton.A.Weisbrod,1974)提出。他认为,政府、市场和非营利部
门都是满足个人对于物品(包括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需求的手段。这三者在满
足个人的需求方面可以替代。个人由于在收入、教育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公
共物品的需求存在差异,而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会受到公共物品的种类、提
供的时间以及信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地满足公众的需求,从而导致了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对非营利部门的功能需求。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败成为非营利组织存在的
原因。
同时,韦斯布罗德还从“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的角度解释非营利
组织的成因。现代产权理论认为,市场是“私人物品”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即市场可以通过供需关系、价格调整来合理分配那些可被个人独占使用、可分割、
具竞争性的资源。但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以及市场部门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
等原因,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就可能出现失灵。
美国法律经济学家亨利·汉斯曼(Hansamn·Henry,1980)提出了“合约
失灵理论”(contract faJ]ure theory)他从营利性组织的局限性入手展开对非
营利组织的功能需求的分析。认为某些领域的信息不对称,使营利性厂商可以突
破合约,对消费者福利产生损害。而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受到“非分配
约束”,能够较好的控制合约失灵风险。
美国公共政策学者、非营利组织研究专家赛拉蒙(Salamon,L M,1990)
提出“第三方管理理论”来解释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他通过对非营利
组织的起源和美国社会结构,特别是政府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传统的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和合约失灵等解释非营利组织的起源的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美国的非
营利组织,因此他重新构建了第三方管理理论。赛拉蒙通过研究发现,与传统理
论中描述的庞大的官僚体系不同,美国政府主要是作为资金和指导提供者的角色
出现的。在提供具体的社会服务的时候,联邦政府更多是依靠大量的第三方机构:
州、市、县、大学、医院、行业协会以及大量的非营利组织。
2.3.3治理理论
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非营利性,同时又要求非营
利组织确保其任何净收入或利润不得分配给任何组织或个人。但是在市场利益的
驱动下,非营利组织成员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会自觉或不自
觉地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荣誉、权力或其他有效用的稀缺物品。非营利组织的
这种偏离社会公益或共益的宗旨,片面地追逐利润、以功利主义为取向,给消费
者、社会、生态带来负效应的信念和行为被称之为“非营利性失灵”。目前学者
们将非营利性失灵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利益的驱动、道德的失控、官员腐败的感染、
不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的催化等四个方面。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为了避免组织的非营利性失灵,有效的完成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和使命,非营
利组织治理可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部分。对内侧重于对董事会结构的设
立、治理模式的选择以及问责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设等方面,外部治理则着
重于研究如何处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1)内部治理。西方学者大多从静态分析的观点出发,讨论董事会与执行
长之间的权责关系以及治理结构。他们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一个科层结构的权利
体系,董事会是组织的最高权责机关,负责组织目标的确定,决策的制定,运行
的监督和绩效的考核,行政主管和其他专职人员则受雇于董事会,并执行组织交
付的任务。他们用“委托一代理”理论分析非营利组织,认为由于其所有权、控
制权和收益权分离,存在信息不对称、合约失灵,需要通过有效的治理来构造对
代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必然要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好协调,各利益相关
者通过各种途径全面参与治理的“协同治理”。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模式主要是指董事会与行政主管,例如执行长、总裁在履
行职能或协助履行职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关系。Kramer(1981)根据以色列
15家非营利组织的决策权力分布状况归纳成两类:“个人主导的治理模式”和
“董事会主导的治理模式”;Murray、Bradshaw和Wolpin(1992)将治理形态
分为:董事长主导的董事会、执行长主导的董事会、权力分享的董事会、权力分
散的董事会和软弱无权的董事会五种类型。从组织类型的角度看,Chang C.
Chien—pang(1981)研究台湾地区6所公立和私立大学后认为,同时参与模式比
较适合专业性教授团体,官僚模式比较适合行政人员的组织体系,政治模式比较
适合例如董事会的较高层次的制度社会体系。而John.W.Nosan根据对基金会
的研究,将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模式分为:捐助者模式、管理者模式、执行长模式
和总裁模式。从组织发展过程的角度来看,西方学者认为时间也是影响非营利组
织治理转变的重要因素,因而从动态的角度来描述董事会与执行长之间的关系特
征。Mathiasen和Wood提出了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生命周期模型,认为董事
会本身以及董事会与执行长在治理职能中的关系会随着时间和组织的发展而不
断发生变化。Mathiasen(1990)将董事会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志愿者组
成的董事会,志愿者治理的董事会和制度化的董事会。Wood(1992)将非营利组
织董事会的生命周期分为创设时期、管理至上时期、法人化时期和认可时期四个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阶段。
因为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使得非营利组织缺乏显示企业最终业绩的
晴雨表~利润指标,无法找到类似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同时,非营利组织
涉及到同政府、捐款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对象以及成员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因此,对非营利组织的营运进行绩效评估就显得极其重要。目前对非营利组织的
效绩评估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非营利性评估、使命与战略规划评估、项目评估
以及组织能力评估。
对于问责机制的建立,美国哈佛商学院的里贾纳·E·赫茨琳杰
(Regina.E.Heral inger,2000)通过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管理证券交易的研
究,提出DADS”模型来解决非营利组织的监督问责问题。其问责模型的主要内容
包括加强非营利组织的透明度,分析和发布非营利组织工作业绩,对不遵循相关
规定的组织进行严厉惩罚等。通过不同的问责和监督的模式,可以促进非营利组
织的治理,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绩效。
(2)外部治理。非营利组织是界于政府组织与营利组织之间的第三类组织,
其运营并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组织和企业单独进行,而必然与两者有着密切联
系。因此处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与企业的关系成为非营利组织外部治理的重要
内容。
关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问题,赛拉蒙(1998)在研究非营利部门和政
府部门各自组织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为双方合作提
供了契机。一方面,非营利组织的高效与灵活多样性可以有效地补充政府部门的
官僚化和低效率。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非营利组织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非营
利组织的发展无法离开政府的相关支持。Young·Ennis(2000)通过财政资助和
提供公共服务两个方面,将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划分为三种:合作
互补关系、补充关系和对抗关系。吉德伦、克莱默、赛拉蒙(Gidron,Kramer,
Salamon,1992)等人认为公共服务有两个关键要素:服务的资金筹集和授权、服
务的实际配送。以这两个要素作为核心变量,他们提出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
的政府支配模式、非营利部门支配模式、双重模式和合作模式四个模式。罗伯
特·伍思努(RobertWuthnow,1991)提出的国家、市场和志愿部门的三部门模式,
o
DADS:disclosure透明度;analysis分析;dissemination发布,sanction惩罚
tb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着频繁的互动和交换关系。
非营利组织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捐助的支持。但是,随着政府投
资日益减少,成本上升、捐赠和资助减少,竞争增加,商业公司正在进入社区服
务领域成为非营利组织的竞争对手,这逐渐成为非营利组织必须面对的问题。在
这种情况下,非营利组织自身经营收入占其资金来源比例不断上升,非营利组织
运作也日益商业化。对于营利组织而言,他们需要不断提高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扩大自身影响力,而将产品与公益事业联系起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式。因此,
在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与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也日益成为非
营利组织重要的外部治理行为。Andreasen(1996)提出了非营利组织与企业之
间合作的三种形式:与交易关联的公益推广活动、共同主题营销、以及核发许可
证方式的营销。与交易关联的公益推广活动,可能是联盟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Walter(2003)基于各种动机和建立关系的期望,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并
的七种方式:公司慈善、公司基金、许可证、赞助、基于交易的推广活动、合作
推广、合资。
2.3.4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进展
我国对非营利组织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也
还处于对国外学者的相关概念的翻译介绍阶段,因此目前我国学术界尚未形成统
一的非营利组织概念。
对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
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官民二重性”。在通常情况下,非营利组织不是以民间力量
出现的政府的合作伙伴,而是更多的扮演着政府助理或政府延伸机构的角色,从
而缺少充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朱光磊、陆明远(2004)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
“二重性”及其监管问题》中认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官民二重性”主要体现
在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非营利组织对政府拨款的依赖性、政
府对非营利组织人事任命的控制等方面。于晓虹、李姿姿(2001)的《当代中国
社团的“官民二重性”的制度分析》以海淀区个体劳动者协会为个案,用“交易
成本”概念分析了当代中国民间社团组织“官民二重性”的缘起及其实际运作逻
辑。此外,康晓光(1999)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中指出,我国对非营利组
织的双重管理体制决定了其“半官半民”的法律地位,也迫使它要从“官、民”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两种渠道中寻找资源,并且只能活动于“官、民”之间的中间地带。尽管我国非
营利组织目前的“官民二重性”还很突出,但相关学者认为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正
逐步脱离政府的束缚,不断加强自主性和独立性,完成由政府选择向社会选择的
转变,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非营利组织。如,王名(2001)的《中国改革一从政
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徐永光在《全球社团革命的中国经验一以中国青基会为例》
中,都对非营利组织由政府体制内向政府体制外的转变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邓国胜(2001)在《非营利组织评估》中提出,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规范发
展的关键是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并对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进行了阐述。建立了
由非营利评估模块、使命与战略规划评估模块、项目评估模块,以及组织能力评
估模块组成的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
在建立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邓国胜(2003)在《构建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中指出,我国在“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进程
中,更多强调地是政府的分权与放松管制,而忽略了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与管理,
导致非营利组织出现诸如滥用减免税特权牟取暴利、工资奖金过高变相分红、贪
污屡禁不止等问题。蔡磊(2004)在《论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中提出建
立公共责任机制,进一步规范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机
制主要由法律规制和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与环境约束、非营利组织的自律机制三
个层面组成。周志忍和陈庆云(1999)的《道德驱动的自律与制度化自律》,对
我国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机制建设做了相关研究,认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强化非
营利组织外部j监督,实现道德驱动的自律向制度化自律的转变。王名的《NG0
的外部环境》(载于网站wwwnpo org cn)、苏力等人著的《规制与发展一第三部
门的法律环境》(1999),分别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外部环境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
做了相应的研究。
总之,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但是由于种种限制,我国非营利组织理论研究还处于一个初期阶段,
主要的研究领域偏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整理以及对非营利组织个案的研究,
提供筹款、监督、评估及组织管理等“工具性”应用性知识的介绍,研究方法主
要是以翻译介绍和工具性理论在个案中的应用为主。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3章语言推广的国际比较
本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部分主要语言国家推广语
言的状况的比较,特别是对各国的语言推广政策与推广战略以及主要语言推广机
构的比较,为后面分析汉语的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因此,
选取的比较对象主要以国家为单位而不是以语言为单位,选取的标准是语言推广
的效率和成果,而不是语言本身的国际地位和使用的人数。如,从以印地语为母
语的人数上看,印地语是仅次于汉语的世界第二大语言,但是目前印度和其他以
印地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语言推广还没有取得很大成效,其语言推广在国际上的影
响较小,对我国汉语推广的借鉴意义不大,因此这里没有将其纳入语言推广的国
际比较的范畴。从使用人数上看,韩语虽然属于小语种,韩国的语言推广工作起
步也较晚,但韩语的传播速度之快,推广成效之明显创造了语言国际推广史中的
“神话”,其推广方法与模式值得世界各国借鉴,分析比较韩国的语言推广对本
文的研究很有意义。
英法西德俄日韩和美国等八国是目前国际上进行语言推广的主体,分析和比
较这些国家的语言推广能为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的建设提供较为全
面而且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与前面七个国家比较,美国的语言推广政策与策略具
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独成一体,因此本文把它作为一个特例,以“美国的语言政
策和语言推广战略”为题进行专门的讨论。“
3.1英法西德俄日韩等七国的语言推广概况
为了更好的分析比较各国的语言推广,为汉语的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的建设
提供启示和借鉴,有必要对更多国家的语言推广进行单独分析,但由于篇幅所限,
本节将在对英法西德俄日韩七个国家的语言推广概况简要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分
析英国和法国的语言推广”,其中包括它们的语言推广政策及推广战略和主要的
li本章及附录l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汉办组织的“世界主要语言推广情况调查”,作者:张西平、柳若
梅,雷莉、雷华:《中美两国对外语言教学的比较与思考》,以及蔡永良:《论美国的语言政策》。
12选择英国和法国主要是因为两国在语言推广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特色明显,可比性较强,其主
要语言推广机构的成功运行可为孔子学院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英国文化委员会在性质上与孔子学院具有
很强的相似性,尤其表现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而已有IOO多年历史的法语联盟,是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推广机构等,其他五个国家的语言推广情况以【附录】的形式置于文后作为本章
的重要参考。
3.I.1七国语言推广概况综述
比较英法西德俄日韩等七国的语言推广概况,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各国政
府都十分重视本国语言的传播,将语言推广纳入到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框架内予以
推进和落实,语言的国际推广工作是国家外交与外宣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英
国在1954年的《海外情报局独立委员会调查报告》(Report of the Independent
Committee ofEnquiry into the Overseas Information Services)中,确立了英语海外
宣传的三个目的,即支援本国的外交政策,维护并加强英联邦和英帝国,促进本
国贸易并保护英国在海外的投资。报告从战略上肯定了英国在海外从事文化、语
言推广并以此影响海外舆论、获取海外利益工作的意义。从此,英国文化委员会
成为英国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该委员会的工作性质与英国的外交政策密
切相关,英语推广被提高到为英国的政治、外交、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服务的
战略高度。德语推广在德国政府工作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德国联邦政府内
部各党派在很多问题上争论不休,但在德语传播方面立场却出奇一致。早在1878
年,德国政府就将德语海外传播列入政府预算,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德国已
经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语言推广体系,其语言推广机构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与语言
推广战略配套的是,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明确的语言推广目标和发展
规划,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社会力量投入到语言推广事业中。对语言推广
的明确的战略定位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举措是七国在语言推广中取得巨大成绩的
最重要原因。
为向世界各国传播自己的语言,提高本国语言的国际地位,各国除明确定位
了语言推广战略外,还实施了很多具体的推广措施,如制定积极的语言推广政策,
建立形式多样的语言推』。机构,提供大量的资金和物质支持,推出与时俱进的多
元化语言推广手段,建立完善的语言等级认证体系等。这些具体措施与推广战略
构成了国家语言推广的支撑体系。在各国的语言推广战略中,语言推广政策作为
政府意志的具体体现为语言国际推广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持,语言推广机构作为
国际语言推广机构中的佼佼者,其特殊的语言背景、灵活的办学模式、良好的办学效果等值得各国语言推
广机构学习与借鉴,为孔子学院的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l 3英国文化委员会(The British Council),英国最重要的语言推广机构,后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41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政府意志的具体实施在语言国际推广过程中发挥着核心平台的作用,推广政策和
推广机构共同成为语言国际推广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元素。
为进行语言推广各国都制定了积极的语言政策,如法国在其语言推广政策中
强调将法语的对外推广纳入到“文化多样性”的大主题下进行,同时强调法语是
获取知识、文化、职业技能和现代化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并据此积极发展同他国
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合作。基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德国政府实施了积极主
动的语言政策,制定了明确的德语推广目标,1990年统一后的德国从总理、部
长,到普通知识阶层,为使德语成为欧盟工作语言做出不懈努力,这反映出具有
强烈大国意识的德国,一心要在欧盟的文化战略中起主导作用。随着日本外交政
策转变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日本的语言推广政策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尽管
各国语言政策的具体内容与表述形式不完全一样,但其核心内容都不同程度地体
现了政府将语言推广纳入国家战略规划的坚定意志,普遍将语言推广作为社会公
共产品提供,在政策保障和财政援助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语言推广机构是整台
各种社会资源的有效平台,也是实施国家语言推广战略的实体机构,在语言推广
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国语言推广机构都有明确的使命和宗旨,即推
广本国语言和传播本国文化,在坚持非营利组织的一般性质的框架下,其组织管
理模式和主要活动等都体现出明显的语言推广行业特征。英国的英国文化委员
会,法国的法语联盟,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俄罗斯的国际
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日本的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以及韩国的韩国国际交流
财团等无一例外,它们是上述国家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推广机构,在国际语言推
广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我国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些
语言推广机构在使命和宗旨、组织管理模式、主要活动以及资金来源上都有很多
相似的地方,但同时又体现出明显的国情特点,各具特色。例如,从与政府关系
的紧密性上来看,有些语言推广机构无论从名义上还是实质上就是政府的下属机
构,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是日本外务省管辖的特殊法人机构,该机构不仅在资金上
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而且开展的具体活动和人事安排都受政府的影响较
大。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是隶属于外交部的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共机构,
政府对其财政支持逐年大幅递增,其运营经费从1992年成立之初的300万美元
发展到2002年的5450万欧元,其中73%为国家拨款。而法语联盟虽然同样是接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受政府的财政支持,但在具体运行上却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俄罗斯的国际俄罗
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则是个民间机构,政府对其财政投入很少,协会的管理人
员也主要是由自愿者组成的,与政府的关系不是特别紧密。分析比较显示,各语
言推广机构的组织管理模式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情与国策
的差异,解释了各语言推广机构不同的运行效率。
通过对英法西德俄日韩等七国语言推广状况的简要综述可以看出,语言推广
战略、语言推广政策和语言推广机构等是构成各国语言推广支撑体系的三大要
素,这些要素在语言推广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各个国家在本国语言推广和文化
传播中取得的巨大成绩得益于这种政府主导的坚强的语言推广支撑体系。各国语
言推广在遵循一些共性的情况下,并非千篇一律,其推广支撑体系的具体内涵以
及推广背景、推广目的等都具有明显的本国特色。
3.1.2英国
目前全球有超过70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有100多个国家将英语列为
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全世界上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即12至15亿人能讲流
利的英语或可以较为熟练地使用英语。英国文化委员会2004年12月发表的研究
表明,2015年全球将有20亿人学习英语。英语已经成为书籍、报纸、机场和空
中交通管制、国际商务和学习会议、科学技术、外交、体育、国际竞赛、流行音
乐和广告所示用的主要语言。
根据印裔美国学者Braj Kachru的研究结果,全球英语分布可以分为三个大
的同心圆:第一个核心圆足传统上的英语使用国,包括美国、英国、爱尔兰、加
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人口总计3.2~3.8亿;第二个圆是指英语在该国
作为行政机构使用的第二语言,包括新加坡、印度、马拉维、以及50多个英国
领地,人口总计1.5~3亿;第三个圆是逐步意识到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
要意义,但没有作为英国殖民地历史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中,英语主要作为一种
外语,在该国行政事务中不具备特殊的地位,主要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希
腊、波兰等,人口总计4~10亿。目前最外层的圆的范围还在不断的扩大中。
3.1.2.1英国的语言推广政策与战略
英国的语言推广政策与战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报告中:《海外情报局独立委员
会调查报告》(Report of the Independent Committee of Enquiry into the Overseas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nformation Services,又称为{Drogheda报告》)和来自“海外英语教学指导委
员会”(Official Committee on the Teaching ofEnglish Overseas)的一份报告。
1954年,英国政府批准了由Drogheda勋爵为主席成立的特别委员会向政府
提交的{Drogheda报告》,并为实施有关激活提供了资金。{Drogheda报告》调
查了英国驻外大使馆、英国广播公司以及英国文化委员会的海外英语扩张计划,
认为英语的海外宣传应该满足几个目的:1.支持本国外交政策;2.维护并加强英
联邦和英帝国;3.促进本国贸易并保护英国在海外的投资。报告从战略上肯定了
英国在海外从事文化、语言推广并以此影响海外舆论、获取海外利益工作的意义。
{Drogheda报告》是英国推广英语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文件,它的通过实际上表
明了英国政府公开、正式地将英语推广纳入国家战略的框架,英语推广成为其政
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之后,英国政府将英国文化委员会作为其外语言推
广和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该委员会的工作性质与英国的外交政策紧密联系在一
起,它的存在和发展被视为关系到英国的根本利益。
1956年,英国政府批准了“海外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这个
报告是使英国对外英语推广工作走向成功的纲领性文件。海外英语教学指导委员
会的成员来自外交部、苏格兰部、联邦关系部、殖民地事务部、贸易委员会、教
育部、大学拨款委员会,并包括英国文化委员会。该报告提出,英国有机会在大
多数非英语国家推广英语使其成为该国的第一外语。报告提出,要在英国为海外
英语教师提供培训,英国大学相应地要为英国教师和这些海外教师提供培训课
程,同时应该加强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业务工作和活动范围(Ministry of
Eduction,1956:3)。此后,英国开始对海外推广英语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为实
施英语推广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在各地大学里设立英语教学培训部
门以及研究机构,为英籍英语及其它科目的教师提供更好的海外服务条件;培iJr{
国外的优秀英语教师;加强与出版界的合作,支持英国书籍在海外销售;扩展英
国广播公司的英语节目等等。《海外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报告》中所提到的种种
措旋都旨在促使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成为“那些不再使用英语作为母语的国
家无可争辩的第一外语”(Ministry ofEducation,1956:3),这份报告的通过表
明英国政府在英语推广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始在世界各地全面实施其英语
国际化的推广战略。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除了这两份报告外,为实施语言推广战略,英国还召开了两次重要的对外英
语教学规划大会,其正式报告同样具有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法规的性质。一次是
1960年12月由英国文化委员会主办的以“英语作为第二或外语的教学的大学培
训和研究”为主题的高层研讨会,大会明确提出了对外英语教学的具体政策和专
业规划,对英语的对外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一次是,1961年英联邦内23
个国家的代表参与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英联邦大会”,大会明确了英语
教学的一些具体原则,成为英语教学快速扩张期的“摄重要里程碑”(Cawson,
1975:395)。
实施语言推广政策,实现英语国际化的推广战略目标,必须要有相应的运作
机构,为此,英国政府建立和支持了大量的语言推广机构,如英国文化委员会,
英国广播公司、以及英国教育部所属的各类公共教育机构等,这些语言推广机构
在英国英语推广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组织运作与平台作用,下面主要介绍英国文
化委员会的有关情况。
3.1.2.2主要语言推广机构:英国文化委员会
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前身是1934年在英格兰作为慈善机构注册的“英国与
他国关系委员会”。1936年被正式命名为“英国文化委员会(The British
Council)”,1940年获得英国皇家特许状,成为正式的社会团体。该委员会在
全球有230家分支机构和138家教学中心,它的雇员在全世界达到了7300人,
其中教师1900名。2003年至2004年度,该委员会在¨o个国家的220个城市
(全都设有办事处)开展工作,在126个教学中心为50多万人教授英语,经营
或资助了全球性的艺术项目合作1950次,其中四分之一的项目在电台和电视台
取得了广泛的公众效应,组织承办了115万个职业考试或学术考试,向全球30
万个英国文化委员会图书馆成员发行了750万种图书和印象制品。在中国,北京、
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的英国大使馆和总领事馆都设有它的办事机构。
(1)使命与宗旨
”在英国,除了英国文化委员会外,英国广播公司、英国教育部等都是英国政府重要的英语推广机构,但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做一一介绍。本文选取英国文化委员会进行分析主要出子两点考虑:一是,英国文化
委员会作为专业化的英语推广机构实体在英语推广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英国乃至世界语言推广机构中极具代表性。二是,英国文化委员会在使命宗旨、机构性质,特别是与政
府的关系等方面都与孔子学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体现了政府各部门共同建设、社会各力量共同参与等特
点,便于我们在对孔子学院分析时进行比较借鉴。对法、西、德、俄、日、韩等六国语言推广机构的选取
遵循上述两点原则。
45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英国文化委员会是作为慈善机构注册成立的社会团体,它成立的宗旨是推广
对外英语教学,增进外国对英国文化的了解。但随着英国文化委员会不断发展以
及在英国文化外交和语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该组织已经逐步演变成为英国的
“官方”机构。该组织对外明确宣布的战略目标是:在海外建立公众对英国的创
造性和科学革新的赏识,加强他们接触英国文化多样性的工作;增强对来自英国
的学习机会的范围和质量的国际认可,促进英语的学习,加强英国与其他国家之
间的教育合作;增强对英国的民主价值观念和各项进步事业的意识,与其他国家
共同工作以加强良好的政府管理和各项人权。
(:)组织管理模式
英国文化委员会庇护人是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副庇护人是威尔士亲王查尔
斯。理事会制定战略方针,任命自己的成员,但在该理事会成员中有两名成员的
任命需由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提名。理事会的总会长负责日常的行政管理,下属
包括“副总会长”和一个“高级管理战略团队”,所有的高层管理者都有政府工
作的经历和背景。英国文化委员会下设35个“咨询委员会”和“专家顾问组”。
如:海外英语教学委员会、图书和出版专家顾问组等。
英国文化委员会设有“国内部”,专门负责在英国国内的工作,以密切联系
学术界、地方政府、市民、出版商以及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在国外,英国文化
委员会广泛设立代表处或办事处,在许多国家设立了英语教学“援助”项目。
在行政决策方面,英国文化委员会的一切活动都要接受来自政府和公众的定
期检查,从而保证它的各项活动同政府的导向保持一致。除此之外,该委员会的
领导层还要保证它的管理集团,包括由政府机关、商界和出版界任命的各类人员
和它的顾问组均要体现大众的广泛兴趣。英国文化委员会的“海外发展管理局”
负责挑选由它赞助的各种项目的地点;“外交及联邦事务处”负责制定重大决
策,诸如在新的国家设立办事处,以及实行全球战略大转移等。
(3)主要活动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自身的不断发展,它已经
成为英国政府中除政治、军事、经济之外第四个层面的英国对外关系一文化外
交的主要平台。具体来说,其工作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开展合作项目以加深英国
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英国与其他国家各类组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织相互合作并为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法制改革提供支持;将英国的艺术与
科技活动带到其他国家,促进文化交流:协助英语教学专业人员在其他国家更广
泛和更有效的推广英语教学计划,同时该委员会还在世界许多城市开设考试中
心,通过组织考试使考生有机会评估自己的英语能力;代表英国的教育和专业机
构,免费提供有关英语教育的咨询。
(4)资金来源及财务运作
英国文化委员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资助和自身经营收入两大部分。由
于其本身具有的官方身份,英国文化委员会每年都可以得到政府大量的财政资金
支持。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每年都会向英国文化委员会拨款,以“海外发
展署”为代表的英国其他政府机构也会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据英国文化委员会
(<2005—2006年度报告》,2003—2004年度的实际财政收入为3.725亿英镑,
2005—2006年度的财政预算则达到3.965亿英镑,其中政府资助为l_933亿英镑,
在这笔财政拨款中有1.862亿英镑来自海外发展署及外交和联邦事务部,专项用
于实施各种具体项目,如对外国的各种“援助”、技术支持、各项奖学金等。此
外,英国文化委员会经费总额的约40%来自其自身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对外
有偿提供的服务,如项目管理、在英国进行的各种培训、英语教学课程和英语考
试。2005--2006年度计划自营收入为1.651亿英镑,占总资金的41.7%。近几
年,来自政府的拨款有所减少,但自身创收收入逐年增加。英国文化委员会每年
都制定明确的财政收支计划和详尽的财政运作规划,资金投资和管理己成为其重
要的工作内容”。
(5)价值(成果)衡量标准
作为英国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英国文化委员会将其价值的实现体现在
对增进其他国家对英国的了解和理解,加强英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的贡献上,以
提高英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作为其最终目标。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英国文化
委员会从五个角度来衡量其成果的大小:第一,英国被日益公认为是一个能满足
自身发展需要的国家;第二,英国因其自身的创造力和成就而逐渐被世界所认同;
第三,通过英国文化委员会的中介关系开拓了年轻人的国际性视野;第四,英国
被日益认为是一个正经历着积极的社会改革、充满机遇的国家;第五,英国与其
”关于英国文化委员会的资金来源和财务运作计划可以参见附录2:英国文化委员会2005--2006年度财政
计划表。
4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他国家的高质量的联系增加。通过具体的指标来衡量英国文化委员会对每一方
面的贡献和取得的成果,例如用以英国文化委员会为中介而与国外高校建立联系
的英国高校的数量来衡量英国文化委员会在开拓年轻人国际视野方面贡献的大
小等”。
3.1.3法国
法语有着辉煌的历史,17到19世纪,法国曾经是欧洲乃至世界的精神和文
化中心,处于鼎盛时期的法语是全世界贵族的语言,是提倡进步、自由和人权的
启蒙派新思想的语言,是古典文学、艺术熏陶的语言。目前法语仍然是少有的几
种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除了英语以外,唯一能在五大洲都有国家和地区使用的
语言。法语还是众多国际和地区组织,比如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等世界性机构
的工作语言。
根据法国总理府网站公布的数字,当今世界以法语为母语的人数约为8000
万,在2000多种被调查的语言中排第11位。如果把法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口计
算在内,那么,讲法语的人数将上升到1.6亿,在被调查的语言中排第9位。另
外,据估计有近2.5亿人有时会使用法语。在法语国家和地区之外,每年对法语
感兴趣并学习法语的大约有1到1.1亿人。虽然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面对英语
全球化发展的冲击,法语的地位和影响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开始下滑,无
论是在现代科技、通讯领域,还是在文化、外交领域,法语的地位都有所动摇。
从1992年到1998年,在联合国代表大会上用法语发言的国家从31个降低到25
个,而同一时期用英语发言的国家从74个发展到95个,从纽约到日内瓦,联合
国的原始文件越来越多的用英文写成,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法语也早己让位
给英语。
3.1.3.1法国的语言推广政策与战略
面对曾经的辉煌和目前的低谷,法国政府更加重视法语的对外推广,希望维
持法语“具有国际影响的语言”的地位。针对近半个世纪以来英语的强势冲击,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1997年7月法语市长国际协会会议上表示:“在经济全球化
的今天,维护法语国家自身特性的惟一途径是捍卫法语,拒绝世界被单一语言和
“对英国文化委员会成果衡量的细则可以参见附录3:英国文化委员会2005—2006年度的平衡计分卡。英
国文化委员会通过调查使用其产品的客户来收集有关客户需求以及客户对英国的看法的资料。在统计数据
时,以一2到+2之间标准指标来代表所有的计量结果,而不是用绝对数。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文化模式所垄断。”法国一直希望能联合世界上40多个法语国家建立起一个“超
越国界的实体”,以求使以法语为主要语言的前殖民地国家集团“在国际大家庭
中占有它应有的位置”。这充分反映出法国迫切希望借助昔日殖民文化遗产,在
世界范围内抵御英语文化,捍卫和重振法国国家利益的愿望(董健,超越国家,
P260)。它的对外语言政策主要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将法语的对外推广纳入到“文
化多样性”的大主题下进行;二是强调法语是获取知识、文化、职业技能和现代
化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并据此积极发展同他国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合作。围绕这
两个基本点,法国语言推广的具体政策主要有:
(1)全力推动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元化发展运动
法国是保持文化多样性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对英语单极化发展持明显的批评
态度。坚持认为“多元文化问的对话”是实现和平、民主和人权的有效手段,而
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元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法语是对于“创造文化多元,建
立所有文化间平等对话”的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法国积极促成以多元性文化问
对话为主旨的《贝鲁特宣言》(第11届法语国家与地区首脑会议,会议主题:文
化间的对话,贝鲁特,2002.10),在此之后,又积极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
了《文化多样性宣言》。
(2)大力宣传法语的实用性,提高法语吸引力
政府通过加强对法国文化和法国高校的宣传与开放,不断增加对外国学生的
奖学金,吸引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强调法语是传播文化知识手段的语言;致力于
扩大法语水平证书或文凭在国外、尤其是在欧洲劳动力市场的认知度,并且政府
各部门利用专业优势为国外企事业单位提供职业培训,尤其是法律、司法和行政
领域的培训I也旨在扩大法语的国际影响,充分强调法语作为职业活动语言的功
能;不断加强法语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设立信息高速公路基金,推出法国政府
在线计划,推出在线中小学法语教育课程、法国名著,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
推出法文法国文学多语种网站,建立网上法国大学,资助法语多媒体项目和法语
网站的建立等,以利于提高法语在互联网资源中的影响。
(3)提高法语在国际组织和地区性组织的工作语言或正式语言中的地位
法国非常重视利用国际组织和地区性组织来推动法语的国际影响。1998年2
月,法国部长级会议发布的“有关改革法国对外合作机构的通报”明确指出,当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务之急是加强法语在国际组织里的地位,尤其要加强在法语国家与地区组织中的
作用。维护法语在联合国、欧盟和奥运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活动中的工作语言
地位,并且在法语国家和地区、欧盟国家积极推广双语教学,推动这些地区的第
一外语低龄化教学,推动欧盟做出决定,将各成员国的中学生在高中会考前必须
选修的通用外语增加至两门,从而大大提高了法语的选修率,增强了法语在这些
组织的成员国中的影响。
3.1.3.2主要语言推广机构:法语联盟
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Poise)是一所经法国政府批准兴办的、非营利性
的、以教授法语和传播法国文化为宗旨的公益性机构。其前身是“在殖民地及国
外弘扬法语语言联盟”,由法国外交家保罗·康班倡导,于1883年在巴黎成立,
1884年5月,以对外法语教学为己任的“法语联盟”正式成立。除了战争和重
大经济危机等非常时期,该联盟都以较为平稳的速度发展,到目前,法语联盟已
经在13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 140个分支机构,有近40万名在校学生,其中在
亚洲建立了69令法语培训中心,有学员5.3万人。法语联盟在世界各地的分支
机构都是根据所在国家法律设立、受所在地法律管辖、并通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的机构。法语联盟在国外的教学机构大多采取联合办学的模式,主要教育资源取
自当地,如租用教学场所、教学设备,聘请部分当地法语教师等。其独特的办学
方式与灵活的管理模式使法语联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法语国际推广起到巨大
的推动作用。
(1)使命与宗旨
法语联盟是不参与政治和宗教活动的非营利性质的公益性机构,其主要宗旨
是传播法语,弘扬法国文化。巴黎法语联盟章程第1条明确规定,机构的目的是
“在全世界传播法语,扩大法国思想和法国精神的影响,尤其是团结生活在海外
的法国人和热爱法国的外国友人,使他们继续保持或发扬对法国语言及思想的热
爱。”目前,英语全球影响力逐渐加强,全球语言霸主的地位逐渐显露,法语的
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法语联盟传播法语,弘扬法国
文化的宗旨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2)组织管理模式
法语联盟的行政管理机构是巴黎总部理事会,共有25名成员,其中20人由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联盟全体大会选举产生,5人从分支机构的校长中挑选,总部理事任期五年,每
年改选理事会的五分之一。理事会主席以及负责法语联盟正常运转的执行局由理
事会选举产生。执行局主要包括1名主席、2—3名副主席、1名秘书长、1名副
秘书长和1名财务总监。法语联盟在其巴黎总部还设有1名国际关系负责人和1
名发展与外联负责人。根据需要,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会议,会议一般由主
席召集或由~定比例的理事提议召开。除了秘书长可以得到一定的公务补贴,理
事会的其他成员均不收取报酬。为了统筹、协调和领导各法语联盟分支机构,法
语联盟总部除了理事会,还专门设有荣誉理事会和国际咨询委员会。荣誉理事会
由各界名人组成,人数与理事会基本相当,他们只能提建议,没有选举权。从
2000年起,荣誉理事会开始吸收外籍荣誉理事。国际咨询委员会聚集了法语联
盟的“总代表”、各分支机构的会长和理事会的主席。
法语联盟各分支机构的管理机构是各地代表大会选出的理事会及其执行局。
如果法国政府派去~名法语联盟会长,那么他是执行局的当然成员,但是他本人
只提供参考意见,没有选举权。理事会中既有法国人也有当地人,分支机构行政
管理人员大多由分支机构所在地人士担当。各分支机构对于教师的招聘拥有决定
权,教师多是在学校所在地招聘的,外交部和教育部派遣的教师数量并不多。法
语联盟的教师在其内部是有培训机会的,分支机构教师可以享受巴黎法语联盟专
项奖学金到法国参加总部组织的教师培训,分支机构也可以自行出资(法国使领
馆文化处出资)聘请巴黎总部的教员来分支机构培训教师。
在对各地分支机构的管理中,法语联盟巴黎总部向分支机构数量达到一定标
准的国家派出总代表,协调各分支机构理事会、巴黎总部和法国驻外使领馆之间
的关系。为了各法语联盟之间互相帮助、协调教学和文化活动,有些国家的法语
联盟组织起来,成立了该国的“法语联盟联合会”。
(3)主要活动
巴黎法语联盟是全世界法语联盟的总部,它负责保证法语联盟组织形式各异
的分支机构是一个宗旨统一的整体,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审查申请机构提交的分
支机构章程,决定是否授予该机构“法语联盟”的称号:监督分支机构章程的执
行情况,并在章程执行不力时撤销分支机构“法语联盟”的称号;编辑印发年鉴,
组织年会和各分支机构之间的交流;培训对外法语教师;组织法语联盟、教育部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巴黎工商会等各类法语水平考试,其中法语学习文凭(DELF一级和二级)和
法语深入学习文凭(DALF)考试,目前己在145个国家的840个考试中心进行,
每年接受40多万名不同等级的考试报名者,并颁发6万多个证书。
法语联盟分支机构的活动规模各有不同,大部分的分支机构的活动主要是法
语教学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由于受规模和所在国的条件所限,有的分支机构只
限于教授法语课程,有的分支机构只组织文化艺术活动。法语联盟教学活动的主
要内容是教授法语,有按照法语水平编排的初级、中级、高级法语班,有按照不
同安排方式的脱产、半脱产和业余法语班,有课堂集体教学也有针对个人的家教
式服务,有的法语联盟还同当地的大中小学校签署合同,负责这些学校的法语课
程教学;组织考试也是其重要功能,许多分支机构是巴黎法语联盟、巴黎工商会
以及法国外交部、教育部举办的各类法语水平测试的考点。文化艺术活动主要包
括组织报告会、展览和各类艺术演出等等,公众可以免费参加这些活动,此外各
地的分支机构一般都设有图书馆或多媒体资料中心,还会免费向公众发放一些出
版物。
(4)资金来源
法语联盟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法国政府的资金支持、法语联盟各机
构寻求的企业或基金会的赞助和自身活动的综合收入。
法国政府的资金支持表现为教育部、外交部等政府部门的财政补贴。政府对
分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法语联盟有直接资金投入”,主要作为分支
机构创建之初的启动资金,在分支机构正常运营之后,法国政府一般只支付其派
遣人员的工资。另外法国政府还向法语联盟的各分支机构大量派驻工作人员,
2003年为法语联盟内的外交部派遣人员支付工资2800万欧元,占文化机构拨款
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对于法语联盟资金来源来说,政府提供的资金仅占法语联盟
预算的--+部分。
寻求企业和基金会赞助是法语联盟各分支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和重要资金
来源。法语联盟和很多世界知名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企业为法语
联盟出资办学以提升企业形象和层次,另一方面,法语联盟也为部分企业有针对
性的制定和实施法语培训计划。
”法国政府并非对所有分布于138个国家和地区的法语联盟都进行直接投资,而是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情况
决定投资形式。
52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自身活动的综合收入主要包括学费、各类考试费、教材费等,这项收入是法
语联盟各分支机构的另外一项重要资金来源。但是由于世界各地情况各异,这项
收入各地差别很大,如各方面工作都开展较好的内罗毕分支机构和澳门分支机构
都可以达到100%自筹资金。
3.2一个特例:美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推广战略
美国对英语的推广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后盾,是一种典型的
“借势发力”的霸权式推广。与其他国家主要表现为防御性和自我保护式的语言
政策不一样,美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推广战略具有明显的攻击性和隐蔽性,特别
是“美式英语”依托流行文化和媒体市场的力量向全世界推广,其广度和深度
前所未有,以致出现了“可口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的术语来描绘“美
式英语”在国际社会中的强势状况。因此,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特例与其他国家
的语言推广进行分析比较。
英语是当今世界的强势语言,美国作为主要的英语国家在英语这种强势地位
的确立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美国是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语言种类有几百
种,但值得关注的是,联邦政府至今也没有明文法律将英语规定为政府的官方语
言。但在美国,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与英语相抗衡,英语不仅引领着美国的主流
文化,还扮演着世界语言的角色。将美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推广战略作为一个特
例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美国语言政策的形成与语言推广战略的内涵。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美国的语言政策,以客观的眼光审视美国的语言推广战略,可
以更好地了解美国的语言政策及语言推广战略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了解英语绝对
权威地位的形成过程。
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是,美国的国内外语言政策和语言推广战略保持了相当的
目标一致性和政策连贯性。在国内,美国的语言政策表现为:利用语言文化的影
响,始终坚持为确立和维护英语为中心的语言一致性,打击和排斥其他语言服务。
在国外,美国的语言推广战略表现为:始终坚持对外推广英语是美国全球战略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强有力的法
律法规为语言推广提供制度保障,并以其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方式向全世界推广
“美式英语”。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2.1美国的语言政策
美国的语言政策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二十世纪以前的语言政策和二十世
纪以来的语言政策。
(1)二十世纪以前的语言政策
排斥、打击和同化印第安语,确立和巩固英语的中心地位是这个时期语言政
策的核心。这个时期的语言政策具体又可分为殖民时期的语言政策和建国后的语
言政策。殖民时期,北美没有统一的政府,也没有统一的语言政策,如何处理欧
洲语言和印第安语之间的关系,统一语言成为该时期首要任务之一。美国国家形
成的这种历史特殊性使美国从一开始就将其语言战略确定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这
一点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的。从欧洲过来的殖民者所固有的高傲自大,恃强凌弱
的帝国主义本性使他们沿用了已经发展成熟的语言文化观,视印第安语为异类,
对它们进行无情的排斥和打击。他们最先是忽视印第安语,宣扬“印第安人没有
语言”,后畅谈“印第安语是有缺陷的语言,是劣等的、野蛮的语言”,通过种种
方式对印第安语进行打击,最终确立了英语的中心地位。但这个时期对印第安语
的排斥更多地是体现在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语观念的一致上,并没有法律的明文
规定。建国后的语言政策以进一步巩固英语的中心地位,保证美国语言的一致性
而展开。这一时期的语言政策继续贯穿殖民时期的语言一致性观念,强调美国英
语的优越性,通过教育的方式对印第安语进行全面的打击和同化。在这个时期,
政府设立了许多专门的法律法规,规定美国学校采用英语单语教学,如印第安事
务局颁布《1880年》规定:无论是教会学校,还是政府学校,一律用英语教学,
不得用印第安语,如有违反,停止政府拨款。可以说,这个时期的语言政策的倾
向性是很明显的。
(2)二十世纪以来的语言政策
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居于霸主地位。凭借这些优势,美国的语言推广取得了
巨大成果,英语在世界的地位被空前提高,成为世界最强势的语言。20世纪美
国的语言文化和语言政策尽管经历了对印第安学校语言政策的反思、60年代民
权运动的冲击、以及8、90年代多元文化的挑战,但其保护和加强英语,排斥和
打击其他语言的本质没有改变,美国语言的一致性仍然是其语言文化和政策的核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心和主流。这个时期的语言政策更多地体现了政治的需要,在表现形式上更加迂
回和隐蔽。这一时期出现的对双语教育的争论和英语官方化运动可以很好的说明
这一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移民涌入美国,出现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移民潮,
新移民的增加直接导致了~个数量很大、被美国教育界称为
LEP(1imited—English—proficiency:英语能力有限1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由于语言
上的障碍,在全英文教育的学校中,引发了移民学生辍学、文盲增加等一系列的
问题,美国教育界提出双语教学以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处于政
治上的考虑,于1968年通过了《双语教育法案》,全称《中小学教育法案VII))。
该法案通过后,大部分州I相继废除了唯英语教育的政策,并逐步制定了双语教育
的政策条例,对少数民族的语言和语言教育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随后双语教
育很快就在新~轮的“唯英语运动”中云散烟消。这次的唯英语运动,又称“英
语官方化运动”始于1981年,加利福尼亚州1参议员早川I一会向美国国会递交的
一一份修改宪法的动议,建议在美国宪法中增补英语为美国官方语言的条文。动议
在国会没有成功,于是早Jil一会转向州一级政府,并于1983年同一个称作“美
国反移民改造联盟”的反移民组织领袖约翰·坦顿组成“美国英语协会”,通过
向州政府议会提案并促使组织全民公决的方式从事英语官方化活动,并在加利福
尼亚、亚利桑那、佛罗里达等州取得可观的进展。这项运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
末,致使美国20多个州通过了确立英语为官方语言的法律和法令,影响极其深
远。但值得注意的是,联邦政府至今也没有确定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几乎没有关
于语言的明文规定的法律,政府的语言政策取向体现在州政府的法令和规定之
中,这是美国语言政策中很有意思的一点。唯英语运动的基本观点就是:美国只
能有~种语言,即英语。他们强调英语是美国的“社会粘合剂”,是美国最重要
的“共同纽带”,英语能帮助来自不同背景的美利坚人互相理解、消除隔阂等,
认为学习英语的最好办法是强迫学习,主张废除双语教育等,这些观点实际上与
美国语言政策中一直遵循的确立和维护英语的中心地位的核心是一致的。唯英语
运动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的想法,民意测验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有60--90%
的肯定回答了“英语该不该确定为官方语言”的问题。确立英语为官方语言的
23个州的州宪修正案和法令大多数是在全民公决的基础上通过的,至少要得到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半数以上议员的同意才能通过,这代表了一定数量美国人的想法。
通过对二十世纪前后两个时期美国语言政策的回顾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美
国的语言政策始终是为确立和维护英语为中心的语言一致,打击和排斥其他语言
服务的,本质上是美国主流文化同化非主流文化的工具。联邦政府至今没有明文
规定其语言倾向,而将其对语言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更多地体现在语言文化之中。
这种隐性的方式对于一个由多民族形成的国家来讲,更具策略性,对英语的推广
更加持久、更加有效,而对非主流语言的同化作用危害也就更大。美国以“褒扬
英语、排贬他语”为特征的语言文化及其支撑的语言政策构成了一个能熔化、消
解所有非英语语言的熔炉,有效地维护了英语的地位,也促成了英语今天的强大
势力。
3.2.2美国的语言推广战略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语言的推广战略,对外推广英语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加有效的向海外推广英语,美国政府在制订若干方针政策的
同时,还成立了各种各样的专门推广英语的组织机构。
(1)方针政策
1948年,联邦政府制定了重在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1949年,杜鲁
门政府制定了旨在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教育援助和文化渗透的“第四点
计划”,对英语在该地区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专门发展双语教学的《双语教育法案》,拨出大量的经费发展双语教学。20世
纪70年代,美国议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根据该法案,美国每年有近lo万人
可以得到政府的补助金到国外去讲学和留学;约2%的大学教师出国讲学或做科
研工作,50%以上的高校实施了海外学习计划。此外,美国还通过了《授予英语
作为第二语言的学分决定》以及《关于语言权利的决定》等规定。
(2)组织机构
与其他国家一样,为加强英语在海外的推广工作,美国也建立了很多专门的
语言推广机构,这些机构奉行的政策是将英语推广与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工作和
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但不同的是,在向海外推广英语的过程中,美国民间机构
比政府更为主动,并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是非常具有美国特色的。如卡耐基国际
和平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每年都大量赞助开发国外英语教学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资源,在英语的国际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机构对英语国际推广的贡献不
仅大大降低了政府在这方面的开支,而且效果明著。民间机构对推广英语和传播
美国文化的这种热情与其英语优越意识和美国优越意识是分不开的,也是与美国
政府维护英语绝对权威、排斥和打击其他语言的语言政策相呼应的。
在政府组织机构中,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成立于1979年,主
要负责制定政策,统筹、管理150多项联邦教育援助计划;和平队护e9ce Cops)
成立于1961年,是由志愿人员组成的美国政府代表机构,主要目的是为其他国
家免费提供英语教育的专业人员,目前世界上有近80个国家有美国的和平队;
美国新闻处(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USeS)是美国官方宣传机构,
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海外推广英语,其中包括编写海外英语教材,举办英语教师
训练班,筹建英语教学顾问团(Advisory Panel For English Teaching)。顾问
团聘请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作推广英语的顾问,这些专家的理论与实践对世界各
国的语言教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VOA)是美国
官方广播电台,隶属美国新闻署,每天用30多种语言向全世界各地广播,其中
英语学习节目是其重要广播内容之一。
除以上官方成立的推广英语的机构外,还有一些专门从事推广英语的民间机
构,如美国应用语言研究中心、他语人英语教师协会和美国双语教育协会等。
美国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U.S.Centre of Applied Language Study,CALS)
成立于1959年,主要任务是促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非欧洲语言,
研究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出版应用语言学著作和杂志;他语人英语教师
协会(Teachers o f Engl i 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ESOL),主要
任务是培训英语师资,出版英语教科书和英语杂志,交流教学经验,制定有关英
语教育法规等;美国双语教育协会(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ABE)
是专门推广双语教育的组织。
美国英语学校(English Language School,ELS)是全国性的对外英语教学机
构,在全美各个州、市都设有培训中心,还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顾问
代表,负责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提供教材、ELS的课程计划、入学条件及手续等详
细情况。
除以上专门语言推广机构外,美国的各州、各大学和各种其他的组织机构都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可以直接对外进行语言推广和进行语言教学。
(3)有关特色.
1.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通力合作。美国政府和民间组织都非常重视对外英语
教学、英语教材编写和英语教师的培i)iI。其他一些组织机构,如财团、基金会等
也慷慨解囊,资助对外英语教学。
2.国内国外有机结合。美国推广英语分为两条战线:一条在国内,一条在
国外。在国内,政府采取~系列措施对前往美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和移民到美国
的人员进行英语教育。在国外,创办海外英语学校和英语教学点,与当地的高校
联合办学,大量派遣英语教师和英语顾问、语言专家到海外举办各式各样的英语
教师训练班,提供教材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帮助制定课程计划,在海外宣传其
入学条件和手续等。
3.制定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为语言推广作保证。政府制定的《国防教育法案》、
《对纠援助法》等,从经费和政策上保证了海外英语教育的顺利进行,为英语的
国际化提供了法律保证。而《关于语言权利的决定》、《授予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的学分决定》等规定的制定,为在美国本土向非英语国家的人推广英语提供了法
制保障。’
4.相关领域人士共同参与语言推广。美国聘请了许多语言学、心理学、教
育学和应用语言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作语言推广的指导,保证了对外英语教育的
顺利进行。这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其教学实践对各
国的语言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5.科学的考试评估体系。如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主办的“英语作为外国语的考试”—ToEFL考试(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GRE考试(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其中,TOEFL考试是美国应用最广的一种以英语为外语的水平测
试,考点遍布全球;GRE考试是针对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去美国各大学研究生院
深造需提供的英语考试成绩。
6.完善的奖学金制度。美国的奖学金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非服务性奖学
金(Non--Service Scholarship)、服务性奖学金(Service Assistantship)和学
校贷款(10an)三种。美国给外国留学生的奖学金是非常丰厚的,获得全额奖学金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留学生,不仅可免去学费、杂费、住宿费、保险费、书本费,而且还可得到一
定的金额作为个人消费费用。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3.3各国语言推广机构的经验总结与借鉴
通过对英、法、西、德、俄、日、韩等七国语言推广概况的分析,以及对美
国国内外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推广战略的介绍,特别是对各国语言推广机构的分析
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成熟的经验和良好的启示,这些经验和启示可为中国
的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的定位、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3.3.1宗旨与目标
各国在其语言推广机构的章程中都明确规定了组织的使命与宗旨,旗帜鲜明
地将推广本国语言和传播本国文化确定为组织的主要使命和根本宗旨是各语言
推』“机构最显著的共同点。如英国文化委委员会的宗旨是推广对外英语教学,增
进外国对英国文化的了解;传播法语,弘扬法国文化是法国法语联盟章程规定的
主要宗旨: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西班牙语的教学、研究和使
用,向世界宣传西班牙的文化作为学院的主要使命;国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
协会规定协会的根本宗旨是推动俄罗斯语言和文学的成功教授,推广俄罗斯民族
的精神文化遗产等等。明确的使命和宗旨为语言推广机构的运行提供了方向性指
导。
3.3.2非营利组织的一般性
由于语言推广所具有的公共产品性质,在一般情况下,各国家层面的语言
推广机构都得到政府包括政策和财政等多方面的支持,在运营上归属于非营利组
织。各语言推广机构在性质上也都将自身界定为非营利组织,在机构的宗旨和使
命、资金来源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都直接或隐含了非营利组织的一般性。在宗旨上,
很多机构直接强调其非营利性,如法语联盟强调不参与政治和宗教活动,坚持组
织的非营利和公益性;塞万提斯学院隶属于西班牙外交部,是~个非营利性质的
公共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资金来源上,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民问捐赠是
各语言推广机构运营经费的主要来源。如英国文化委员会每年接受政府大量的财
政资金支持;法语联盟各分支机构将企业和基金会赞助作为其重要资金来源;国
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经费主要依靠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捐助,协会集体会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员和个人会员的会费,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国家、民族和个人为协会提供的资助。
各语言推广机构都将组织收益用于组织的扩大和发展而不是分配给组织成员。这
些都符合非营利组织的一般特性。
3.3.3行业特征与国情特点
在强调组织非营利性的同时,凸显语言推广行业特征,突出各自国情特色是
各语言推广机构在运行上的两大特点。
语言的功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语言培训等的特殊性决定了语言推广行
业的特殊性,各语言推广机构在其组织设立和运行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行业特
征,尤其表现在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播的结合上。语言推广和文化传播密不可分。
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推广对文化的传播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另
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固有内涵,文化的传播是语言推广的最终极目标,是语言
生存与传播的基础。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只能是一时的推广,只有建立在良好文
化底蕴基础上的语言才能被长期持久地应用和传播。语言推广和文化传播之问这
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使世界各语言推广机构在推广本国语言的同时,都
伴随着对本国文化的传播。在这方面,法国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至。法国将法语
的推广纳入到保护“文化多元性”的大主题下进行,将法语视为“创造文化多元
化,建立所有文化问平等对话”的重要手段和支持力量,并且积极推动通过《文
化多样性宣言》等国际性文件、公约。
突出各自的国情特色是各语言推广机构除凸显语言推广的行业特征外的又
一特色。国情是指一国的基本情况,包括政治情况、经济情况以及文化传统和风
俗习惯等,是各语言推广机构设立和运行的外部环境因素。各国国情的差异决定
了各语言推广机构的成立背景、组织文化以及运行效果上的不同,从下面的简要
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英、法、俄、日、韩、美等国家在语言推广过程中是如
何突出各自国情特色的。
英国作为早期的殖民国家对英语的推广有着独天得厚的优势,殖民扩张成为
其推广英语和传播英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英国有意识的对外文化宣传并不早
于法国和德国,可以说英语的推广起初只是殖民扩张的一种产物。英语的早期扩
张和英语在国际上已有的地位为当时英国文化委员会的成立和今后的良好运行
奠定了基础。
6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倚仗语言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行推广是法国语言推广方针有别于其他国家的
重要特色。这种文化特色使法语在推广方式和推广对象上表现出明显的法国特
色。法语是世界公认的“文化语言”,拥有独特、幽远的文化内涵,这一地位是
法语在全世界进行传播的最重要基础。法国在进行法语推广时也以此为落脚点,
在推广方式上更注重保持法语的纯洁性,在推广对象上主要面向社会中的“文化
精英层”,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法国成为大众化语言。法语自身的魅力和
法国对本国语言的热爱和维护也影射到法国法语联盟的宗旨和使命上。法国法语
联盟的章程中规定的机构目的强调尤其要团结生活在海外的法国人和热爱法国
外国友人,使他们继续保持或发扬对法国语言和思想的热爱。它一方面组织海外
法国人为推广法语努力,保持文化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又团结热爱法语和
法国文化的当地人(不一定会讲法语),使得它既能Jl[顷N地进入并深深扎根于当
地社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的负面影响。
俄罗斯对俄语的推广具有明显的历史烙印。在苏联时期,由于苏联经济和军
事大国的身份,以及意识形态的原因,使俄语成为欧洲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通用
语言,俄语的推广得到空前的发展。在1946年,俄语成为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
一后,由于语言学术界研究的需要,各国对俄语的研究呈增加趋势。因此,当时
在苏联并不存在显性语言推广政策的情况下,俄语在境外的传播也取得巨大成
果,俄语成为当时的强势语言之一。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国家分裂,意识形态解
冻,俄语的推广和传播遭受沉重打击。当代的俄罗斯由于国内经济衰退,尽管政
府已经意识到俄语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已无力进行大规模的语言推广工
程。俄罗斯对国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财政投入与其他国家对语言推广机
构的投入相比差距甚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语言推广的重要影响,
也证明了经济与语言之间必然的辨证关系。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日语的国际推广。但其经济泡沫高度
膨胀时的语言推广目标,严重脱离实际,其情形不亚于中国大跃进时代的“高产”
目标。尽管现实情况与当时制定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但随着日本科学技术的发
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日本与外国的文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日本政府适时调整
语言政策,加强对外日语推广与教学机构的建设,“对内”“向外”同时进行,
学习日语的外国人数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地增长。根据日本文化厅国语科的调查,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截至2001年底,日本国内共有开展对外日语教学的机构1500多个,学习日语的
学生13万多人,分别比10年前增长1.8倍和2.1倍;在国外,不仅在教学机构
和学习人数上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对日语的需求范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
前,对日语的需求来自各个方面,学习者中不仅有日语专业的大学生或进行日本
研究的研究人员,还包括众多的技术人员、商务人员、初高中学生,甚至小学生
也开始学习日语。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特别是其政府在政治
观念与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和认识等方面与周边国家的极端不和谐,已经严重影
响到日语向世界扩张的进程。
韩语在世界的推广和传播创造了国际语言推广史中的“神话”。韩语的历史
不长,其对外语言文化传播起步也晚,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推广体系和传播网,
各语言推广机构亦未具规模,但其推广意识超前,推广手段高明,以至于在短短
一、二十年中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其发展速度之快、传播面之广、见效之快,在
世界各国的语言推广中也是名列前茅。韩国的影视、歌曲等现代传媒技术在韩语
推广中的作用极大,世界各地刮起“韩流风”,掀起“韩语热”,这种借助现代化
的传媒手段和温柔的文化传播与推广方式值得世界各国借鉴。韩国语言文化传播
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它不是以支配语言文化的形态传布扩散,而是作为民族语
言,与韩国人海外移民的分布、扩散密切相关。韩国语在国际上能得到如此关注
和重视,与近年来韩国政府提出韩国语国际化,以及韩国为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
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广泛重视、大力支持推广普及韩国语的教育密不可分。
在3.2的特例分析中我们知道,美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战略是与其国家的形
成有着密切关系的,表现出了明显的美国特色。语言的统一和英语中心地位的确
立是美国国家统一和美利坚民族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形成之初语言政策
和语言战略就被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这种定位的前瞻性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
的。在美国,咄咄逼人的英语优势感使得美国境内任何一种非英语语言都“相形
见绌”,以语言一致为核心的语言政策和文化迫使人们非学英语不可。尽管联邦
政府至今也没有明文法律法规将英语规定为美国的官方语言,但其语言政策的力
量并不在于政府明文规定的法律、法令、以及规定,而是在于基层的、迂回的、
隐性的政策,以及在特殊历史和环境下形成的意识形态和美国文化。美国语言政
策由显性到隐性明显地体现了美国语言政策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战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略定位。美国语言战略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将语言推广视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
加以培育和发展。ToEFL、GRE等英语考试评估体系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
展,美国在实施英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3.3.4政府的作用
纵观各国语言推广机构与政府的关系,可明显看出,无论其国家体制有何不
同,推广机构的成功运作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语言推广机构实质上是政府实
施其语言推广政策的重要载体,加大对语言推广机构的投入和支持是政府的重大
战略举措。政府与语言推广机构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机构在性质上
与政府的附属性,在资金上对政府的依赖性,以及在组织管理上政府的参与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各国对本国语
言推广的重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语言推广机构在其成立时是以纯粹
民间机构性质出现的,但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各推广机构自身
发展的需要,在非营利组织的旗帜下,政府对本国语言推广机构的介入程度日益
增加,提供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很多语言推广机构实际上已演变成为政府实施
语言推广政策的“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如英国文化委员会成立时是以慈善
机构注册的社会团体,但随着机构本身不断发展及其在英国文化外交和语言推广
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对其投入和控制不断加大,该组织已经逐步演变成为英国的
“官方”机构。有些语言推广机构在成立之初就是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设立或是
作为政府部门的下属机构设立的,如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是日本外务省管辖的特殊
法人机构,韩国学术振兴财团是韩国人力资源部(教育部)下设的政府机构。
在资金上,各语言推广机构都对政府有明显的依赖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
政支持是各语言推广机构实现其语言推广和文化传播宗旨的重要支撑体系。政府
财政拨款是各国语言推广机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特别是国外分支机构的启动资
金几乎全部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其工作人员中也有很多是政府的派出人员,由
政府支付酬金而不是在语言推广机构中领取报酬。这些语言推广机构大部分的自
营业务收入也与政府财政预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开办的语言培训班中,
大部分学员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到该国财政和与之相关基金的资助。
语言推广机构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资金上对政府的依赖,而且在组
织管理上也与政府部门息息相关。首先,各国元首通常是各个主要语言推广机构
63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名誉校长或名誉主席。如在法语联盟中,法国总统是名誉校长,而法国各驻外
大使都是所在国分支机构的名誉校长,西班牙国王是塞万提斯学院的名誉主席,
伊丽莎白女王是英国文化委员会庇护人,查尔斯亲王是副庇护人。其次,各国语
言推广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命需要向政府汇报,最高权利机构和最高行政管理机
构中都有政府的派驻代表。例如英国文化委员会的理事会成员中有两个成员的任
命需由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提名;塞万提斯学院理事会由外交部、教育及文化部、
经济及财政部以及董事会的代表组成;巴黎法语联盟章程则规定,法国内政部长、
国民教育部长和外交部长都有权派代表视察各法语联盟建立的机构,并听取有关
这些机构运作的汇报;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的理事长由外交通商部长官提名,国家
总统任命等。第三,各个主要语言推广机构的分支机构几乎都与本国使(领)馆
有合作伙伴关系,常常是同使(领)馆文化处协调后才采取行动。例如法语联盟
同法国使馆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合同”的方式确定文化教育项目需
要资金、活动内容和日程安排等具体事项。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各国政府对话言推广机构的扶持力度和介入程度
日益加大,但各语言推广机构仍然是在非营利组织而不是政府组织的框架下运行
的,政府主要掌握语言推广机构运行的大框架,而不直接控制和干涉语言推广机
构的具体活动,各语言推广机构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3.5组织形式与发展趋势
形式灵活多样,发展与时俱进,是各语言推广机构适应不同国家、不同法律
制度,满足不同语言需求群体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法宝。
语言推广机构主要是在境外面向外国居民推广语言和传播文化,其活动领域
涉及世界各国和地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不同
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内容各异的法律法规,对他国语言推广分支机构有着不同的
需求和制约。为此,要实现语言的有效推广,各语言推广机构在注重宗旨统一时,
更强调各分支机构组织形式与活动安排的灵活多样,各分支机构依照所在地法律
设立,在财务、人事、管理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例如,法语联盟最大的组织特点
就是宗旨统一但形式灵活。首先,联盟宗旨“放之四海皆准”,但各地的办学形
式却是多种多样,是按当地法律规定建立的机构,每个分支机构都强调独立自主,
有自己的章程(需要得到巴黎法语联盟的认可),巴黎总部同分支机构之间不存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上下级的关系;其次,既争取到政府的资助,同法国政府及法国驻外使馆保持
密切合作关系,又不完全依附于政府,注意保持独立自主的运行方式。法语联盟
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办学模式,丰富了对外语言教学的实践,为
其它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正是由于法语联盟灵活的办学形式,才使它在不同
国家、不同法律制度下顽强地生存,在法语推广上取得了重大成效。
为适应各国经济、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各国对语言需求的发展变化,各语
言推广机构在注重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同时,在发展进程中还特别强调与时俱
进。这一点在法语推广中也有表现。简单易学而能达到沟通目的,省时省力又能
产生高效益,是这个时代的语言所追求的目标。然而由于法语一直推崇的“讲究”
和“严谨”以及“修养”等给法语学习者造成拖沓、繁琐之感,且不能迅速与经
济效益挂钩,这种推广模式与时代追求相悖。为此,法国政府在推广法语时,无
论是制定语言政策还是设置文化语言推广机构或建立法语测试体系,都在打“文
化牌”的同时,兼顾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如利用互联网等新型通讯手段,使法
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通过设立职业法语考试和扩大它们的认知度,
强调法浯在世界各国人才流动中的积极作用等。法国这种法语传播手段和传播意
识的转变正是其与时代接轨的表现。其他各国的语言推广机构也都根据本国经济
和整个世界的整体发展,在推广政策、推广手段、以及推广对象和重点区域方面
不断地进行调整。例如,很多国家现在都在利用本国在区域集团内的影响力来促
进本国语言的推广。
通过上述对国际语言推广机构的经验总结和比较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
论:语言推广机构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结合,其本身在语言推广过程中具有“公
共产品”属性,获得政府财政与政策支持是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规划需求的。语言
推广机构既要明确其推广语言和传播文化的宗旨与使命,强调在坚持非营利组织
的框架下突出语言推广的行业特征,充分、合理地利用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和财
政支持,同时又要注重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和传统文化以及文字本身的特点,
充分利用语言与文化资源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模
式。美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战略完全建立在其全球化战略基础之上,是一个体现
语言为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典型范例,其海内外语言政策和语言规
———— 坐查查堂堕主堂垡堡兰
划的战略定位,以及其在语言推广的观念与做法值得世界各国思考与研究。
上述八个国家在本国语言推广过程中的诸多经验与做法,为我国孔子学院的
定位、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4章汉语的国际推广
一直以来,语言就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要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必须要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同时成长。随着社
会发展,经济全球化引领各国走向对外开放,世界被浓缩为一个“地球村”,不
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往来和交流越来越频繁。作为增进各国与民族之间相互
了解和沟通的重要途径,语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离开了语言,人类
活动几乎无法正常进行和延续,向世界推广本国语言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
共同愿望。历史证明,语言传播与国家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发展为语言传播
提供了强大后盾,语言的推广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发展,服务于国家的政治、
外交、经贸、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其作用带有基础性、综合性和一定的先导
性,所产生的效应是巨大而持久的。正因为如此,世界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本国语
言向世界的传播无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1语言推广的收益分析
4.1.1语言推广的收益分析
语言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是紧密相连的。语言的强势必然进一步加强
这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强势,也就是说,语言强势不仅仅是简单的
语言领域的问题,它会通过其强势地位对本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各个方面产生
影响。无论是从理论上的分析还是在实践中的感受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
面,语言推广给本国带来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巨大收益;另一方面,由于
人类多样性文化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依赖于语言的多样性,各国对本国语言推广
本身就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建立稳定和谐社会,增进国
家与民族之间团结,降低社会发展成本的巨大贡献。
政治收益国强则语盛,反过来,语愈盛则国愈强。语言不等于意识形态,
也不等于国家利益。但是语言优势可以用来传播价值观念,谋求政治利益。以英
语为例,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强势语言,英语在互联网信息中占85%,在联合国
使用的语言中占95%,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占了几乎100%,英语在世界语言中的
”本章数据主要来源于以下网站:国家汉办网、国务院侨办网、文化部网、国家留学基金委网、中国新
闻网、世界教育网、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中国教育和计算机网、汉语网。
6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这一绝对霸权地位给英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政治收益,具体表现为:首先,英语
国家形成紧密联盟,在国际事务中联合发挥作用,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目前有英、
美、加、澳、新等12个国家以英语为母语,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获得
巨大的政治收益。其次,英语文化的价值观念也随着语言的传播全向世界渗透,
西方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再次,英语强势给英语国家的国民带来强大的民族
优越感和自豪感,使得整个国家和民族始终保持强烈的凝聚力。这股巨大的民族
凝聚力是英语强势给英语国家带来的最大的政治利益之一。
经济收益事实和理论研究都表明语言本身是一种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
效益的特殊经济物品,语言推广从不同层面拉动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
收益。从微观层面上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人力资本,它能帮助人们掌握其他的
人力资本,如知识和技能等等,因此,对语言的投入是一种经济投入,将给个体
带来经济效应。语言是一种工具,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学习的工具,多掌握一
种语言就意味着多了一种交际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也相应增加了个人的就业机
会。例如,当前在汉语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汉语“教师荒”,那些获得对外
汉语教师资格的人不仅比其他人多了一项就业的机会,而且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
作还能获得比较丰厚的收入。从中观层面看,语言推广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与
其他产业相关性密切的产业,它的发展必将拉动和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
而产生非常大的前项和后项效应。按照世贸组织(WTO)的有关规定,对外语
言推广属于语言教育服务出口项目,语言教育服务的出口将带动整个教育服务的
出口,如图书出口、母语教师输送等。强势语言的语言等级考试制度已经成为一
国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如英国的雅思(IELTS)、美国的托福(TOEFL)、GRE
等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巨大的语言文化产业浪潮,给英国和美国创造了巨额财富。
从宏观层面看,一种语言的国际影响力越大、使用的密度和广度越深,这种语言
的经济价值就越高,学习这一语言的人就越多;另一方面学习这种语言的途径越
便利,所需要的成本越低,对这种语言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在一个以经济来衡
量综合国力的时代,对一国语言需求量的上升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这种语言所在国,相应的增加了该国的商贸机会。
文化收益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强势语言可为一个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文
化收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单一强势语言给世界多元文化带来的却是负面效应: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人类文化生态遭到重大破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随着英语的传播和使用席卷
全球,人类多样性文化与弱势语言(甚至包括那些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也面临各
种形式的激烈竞争)的生存空间变的越来越小。文化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是民
族隔阂、民族冲突加剧,影响世界和平的不利因素增加。和平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经济发展需要和渚的国际环境,和谐的国际环境必然需要保持多样性的文化,维
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语言记载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也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工具。一种语言消亡了,通过这种语言代代相传的文化
和知识就极可能会消亡。语言的繁荣是人类多样性文化生存、延续和发展的保障。
各国推广本国语言,让本国人民所创造的优秀文化被全人类所分享,这本身就是
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大贡献,另一面,他国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和接纳能增进彼
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共同创造和谐的交流环境。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
特的世界观,这种独特的世界观可以认为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或者是
对世界认识和把握的某种偏好,语言的传播就是一种潜在的价值观输出。英语几
乎在所有领域中的强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的社会发展与国力增强均需要更多地
借助英语语言工具,接触和吸收英美文化。随着英语的扩张,英语国家将其价值
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核心文化不断输入世界各国家和民族,对他国社会
文化产生巨大的隐性影响与深层次渗透,从而进一步影响他国自身的民族与文化
意识。
4.1.2汉语推广的收益分析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作为各国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和
文化载体,汉语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的重视,汉语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汉语的国际推广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积极的影
响,推动汉语的国际传播不仅是适应和满足世界各国急速增长的对汉语的需求,
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
意义上说,中国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环境也是建立在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民及其
文化的认知、理解和喜爱之上的。如果世界不了解中国,中国的改革开放就很难
吸收世界各国与民族的经验、智慧和资金,中国也很难走出去推广本国的文化和
产品。否则,非贸易成本很高,这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需要;如果
外国公众对中国缺乏认识,就不会支持中国,这也是国家安全的需要。在这个方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面,汉语的传播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首先,推广汉语能扩大中国政治影响。汉语是我国的官方语言,是中国向外
界传递各类资讯的最主要的方式,扩大汉语的传播范围、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
提高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是使中国走向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几千年的
发展历史,在国家强盛时期都伴随着汉语文化的传播,深厚多彩的汉语文化与中
华文明深刻地影响着周边地区与国家,中国的声望和地位伴随着语言和文化的传
播不断地提升。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更加
需要在国际交往和发展定位中有大国意识,在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应该高
度重视并适时加快汉语国际化的推广进程,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认识与认同,
以利于提高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其次,推广汉语能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汉语国际推广能从直接和间接两种途
径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一方面,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对汉语
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将从对外汉语教师供给、教材及其辅助教学用品等方面形成
对外汉语教育产业。对外汉语教育产业会给我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成为拉动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另一方面,伴随着汉语的国际推广,越来越多的国家学习
和使用汉语,这将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在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
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过程中增加彼此的信任,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同时进一步扩
大各国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汉语国际推广将给中国带来难以估量的间接收益,
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者,推广汉语能加快中国文化传播。语言和文化之问有着相互依存,密不
可分的关系,语言的推广对文化的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
的最重要的载体,汉语的形成和产生源远流长,是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孕育而
成。我国人民在继承和发展汉语的过程中,逐步营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这
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凝聚力和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汉语是维系
中华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纽带。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
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
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同时增强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自豪
感和民族凝聚力。
从上面的分析看,包括汉语在内的语言推广给一国所带来的政治收益、经济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收益和文化收益是巨大的。尽管在各种收益中只有-d,部分收益是可以货币化
的,但那些大量无法量化的非市场收益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更大、更深刻
的影响,这些无法量化的巨大收益的受益者则是国家这一整体,具有很强的外部
性,这些收益对于整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来说是必须的,因此政府必然在语言推
广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4.2语言推广的公共产品性质
4.2.1语言推广的公共产品性质
根据1954年萨缪尔森在其著名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对公共产品的
经典定义,公共产品具备两个基本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也称为
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
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他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也无法排除他人消费。非竞争性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边际生产成本为零,通常指增加一个公共消费者,公共产品
的供给者并不增加成本;二是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即在公共产品消费中,每个消
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在分析语言推广的收益时,
我们已经感觉到语言推广作为一项服务产品,其本身是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的。首先看语言推广的非排他性,任何国家都可以对本国语言进行推广,而且任
何一个国家进行语言推广都不能排除其他国家的语言推广,即使一国不愿意推广
本国语言也无法排除其他国家进行语言推广,显然语言推广具有明显的非排他
性。再看非竞争性,将语言推广看作一项消费品,其供给者是天然不存在的,所
以多一个国家进行语言推广,即多了一家消费语言推广这项消费品,无所谓增加
了供给者的边际成本,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进行语言推广都不会影响其他国
家语言推广的数量和质量,”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可见,语言推广本身属于一项
公共产品。
从前面对语言推广的收益分析已经得出,语言推广可产生极大的正外部性,
包括对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效应,这种效应带有基础性、综合性和一
定的先导性,而且其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持久性和不断扩大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
”严格的讲,从理论上分析,一国的语言推广的数量可能会对其他国家的语言推广数量产生影响,因为个
体学习的语种总是有限的,学习一种语言的人多了,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其他语言的推广.这种影
响很难进行定量分析,而且并不是十分显著,我们暂且不论。至于语言推广的质量,是与一国自身的发展
状况相关的,包括其国际地位、经济水平、语言本身的优势等等,其他国家对它的影响非常小。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深入,各国从语言推广中所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大,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推广所
产生的效益已经成为一国融入世界和被世界所接纳的必然要素。既然语言推广如
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探讨和明确这项工作应该由谁来主导,又应该以什么样
的方式来开展。
4.2.2语言推广的供给:非营利组织
在分析语言推广是一项公共产品时提到,语言推广的供给者天然是不存在
的,为什么在此又提出语言推广的供给?这里需要做出说明的是,语言推广作为
产品其存在方式是一项活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甚至是任何个体都可以进行
这项活动,就像阳光一样,任何人都有权享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其供给者是
不存在的。既然语言推广是一项活动,那么这项活动就应当有一个具体的机构来
实施,因此由什么样的机构来承担,是我们进行语言推广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将语言推广的承担者,用供给者来代替。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部性等基本
特征,因此依靠私人力量和市场机制既不可能得到有效、及时和足量地供给,也
不可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公共产品需要公共管理主体来提供,而政府是最重
要的公共管理主体。因此,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政府存在的主
要理由。从社会分工角度来看,公共部门承担公共产品的生产,私人部门负责经
济物品的生产。政府作为主要的和核心的公共部门,必然是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
者,如果政府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经济物品和公共产品的比例结构就会失衡,
整个社会就无法和谐发展。自新公共管理运动产生以来,形成了政府、非政府组
织和私人力量等多主体共同参与公共管理,共同提供公共产品的格局。尽管如此,
政府仍然承担着主要的、其它组织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这是政府
的重要职责。在公共产品的生产供应过程中,政府的“划桨”职能应尽可能向其
他社会组织转移,但政府必须承担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掌舵”责任。第一,政
府要对公共产品供给进行调研、规划和协调,从宏观上进行有效控制;第二,政
府是非政府组织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三,非政府组织和私人力量参与
公共管理的活动,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规范。语言推广既然是一项公共产品,政府
理所当然要在语言推广中承担主要责任。而且,语言推广所需投资额之大、投资
周期之长,如果政府不参与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非政府组织是根本无力进行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
按照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应该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类别和层次选择最佳的
提供者,是单独由政府提供,还是由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提供。语言推广作为
公共产品,政府必须承担语言推广的责任,但语言推广过程中所提供的产品,即
语言教育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20即具有拥挤性,同时广大语言需求者
对语言教育服务的消费偏好存在极大差异,根据供给产品供给理论,存在拥挤性
和需求差异的产品应该部分地交给非营利组织来提供。
从语言推广本身的公共产品性质,以及语言推广过程所提供的产品的准公共
性质两个层面上分析,结合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
语言推广的最佳供给者应该是政府领导下的非营利组织。事实上,美、英、法、
西、德、俄、日、韩等国家的语言推广机构的设立与运营与上述理论分析是完全
一致的,尽管各国语言推广机构都突显了国情特色,但无一不是在政府主导的非
营利组织这一大框架下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国际实践证明了,实现汉语国际推广
战略,必然要建立一个“最佳的”或者说是“最主要的”汉语推广机构。
4.3汉语推广的需求分析
4.3.1世界与中国发展的共同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9 4%的平均增长率,综合国力
不断增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不断加深,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中
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据统计,1978年,中国出口、进口以及进出口总额
分别只有97 5亿美元、108 9亿美元和206 4亿美元。2004年,这三项指标分别
达到5934亿美元、5614亿美元和11548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货物贸易大国;
进、出口额分别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欧盟。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从2002
年的5 1%上升到2004年的80%,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
度。同样,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世界银行公
布的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仅次
于美国,位居第二;中国贸易增长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率为4 7%,仅次于美国和
日本,位居第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在一
20关于语言教育服务的准公共产品性质,我们将在后面分析孔子学院性质时进行详细介绍。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系列涉及世界和地区安全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事实证明,中
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更需要中国。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
济相互依存度地提高,更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政治、文化、科技
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无论是从世界和谐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中国自身建设
发展角度,都对汉语推广提出了强劲和明确的需求信息。
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的今天正受到世界各
国越来越多的重视,世界的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的社会离不开语言和
文化的多样化,这一观点已成为国际共识。中国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历史
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文化大国,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世界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中国文化,人类文化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是难以
想象的,文化多样化的内涵也将大大缩小。汉语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世界
的和谐需要中国文化,汉语推广是国际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需要,为了建设一个
符合全人类利益需求的和谐社会,汉语应该更加主动地传播自己,向世界开放并
融入国际社会。推广汉语是传播中国文化,维护人类文化多样化的需要。
汉语推广对中国自身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汉语推广对提高中国
政治影响、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加快中国文化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4 1语言
推广的收益分析中已经提到,语言传播与国家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发展为语
言传播提供了强大后盾,反过来语言的推广可以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发展,服务于
国家的政治、外交、经贸、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而且这种作用带有基础性、
综合性和一定的先导性,所产生的效应也是巨大而持久的。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
言,是国家向外界传递各类资讯的主要方式,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越高,中国就
越能够被世界所了解和理解,就越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加强汉语推广是
中国通往世界的重要途径,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200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
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并在许多场合一再强调,中国要始终高举和平、
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
平发展道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重申了这一政策,
并指出,中国需要“努力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
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而
74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不仅需要提高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更重要地
是还要注重和加强“软实力”建设,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认知、
理解和喜爱。汉语推广在为中国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方
面的作用是独特的,也是无可替代的。
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认为,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
文化中占有一定份额的国家,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成为文化大国,才能成为
世界强国。从某种意义上说,谁开始喜欢你的文化,你就开始拥有了谁。
4.3.2国际社会对汉语推广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己成为国际注目的投资市
场和商品市场,同时中国的大国作用,也成为当今国际外交、政治领域中关注的
焦点。各国与中国之问的交流与合作领域更加广泛,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其公民
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汉语作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工具和文化载体,受到
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等组织的重视,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呈直
线上升趋势。不断增长的世界汉语需求迫切需要中国加快汉语推广的步伐,以最
直接、最便利的方式提供足够的汉语教育服务产品。
在世界各国与中国之间贸易往来、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国际社会
对汉语的需求迅速增长,掀起一轮新的“汉语热”。首先,从学习汉语的人数上
看,根据国家汉办统计,现在国外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
东南亚地区学习汉语的有160万,其中学习汉语的大中小学生达130万,在社会
培训机构参加汉语培洲的接近20万:日本现有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200万;美
国1998年在大学学习汉语的人数为28,456人,2002年增至34,153人,5年
期间增长了20%;邻邦韩国,较固定的长期汉语学习者约30万左右,另外还有
100万左右不固定的短期汉语学习者。其次,从国外汉语教学机构数量的快速增
长上看,截止到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在
东南亚各国,开设汉语的大学有102所,中小学2500所,各类社会培训机构达
500多所;在美国,汉语已经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全国有近800所大
学、2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在即将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的美国AP
中文项目申请中,提出开设中文课程申请的美国中小学已经超过2500所:日本
几乎每个大学都有汉语学科,汉语已成为中学生高考的可选外语之一:韩国现有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300多所大学中,有2/3的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社会上各类进行汉语教学的
盈利性教育服务机构超过100所;澳大利亚现有的38所大学中,已有27所开设
了汉语课程;在欧洲,德国目前有41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汉语课程,此外还有70
多所中学提供汉语教学,中文已成为德国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英国教育部支
持制定了中学汉语教学大纲,法国教育部正在积极推动中学中法双语教育实验。
最后,从参加测试母语为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汉语
水平考试(HSK)的人数上看,1996年外国考生人数是2.1万人,2000年发展
到4万人,到2004年考生数已达到了10万人。目前HSK考点己扩展到34个国
家的82个城市,考试人数累计达到55万多人次,年增长33%左右。
如果说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那么语言教学与推广的使命就是要在不同文
化、不同文明之间搭建沟通与了解之桥。面对旺盛的汉语需求和与此相比严重滞
后的汉语教学与推广基础,中国作为汉语的母语国,对于积极推进汉语教学、帮
助世界各地学习者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交流的工具,
汉语国际推广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需要,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需要。应该看到,在
这个大背景下,一方面,我国对外汉语推广遇到了干载难逢的机遇,但同时我们
也注意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扩张带动了语言扩张,语言扩张成为维护经
济扩张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强国都在加大本国语言的推广,借助语
言推广进行本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语言推广己成为一国的重要外交策略,汉
语推广面临严峻挑战。在机遇和挑战下,如何加强对外汉语推广,以什么样的形
式来推广等问题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 /
4.4汉语推广的现状分析
当前汉语推广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对外汉语教学,其主要载体是:国外的汉语
教学机构,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以及具有汉语推广职能的政府有关机构。
这些机构和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在汉语推广过程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
献,是汉语教学与推广中最重要的力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特
别是中国与世界互动频率地进一步增强,正像本文上一节汉语需求分析中提到
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当前的“供给”均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例
如,相对于国外汉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学习汉语人数的急剧增加,汉语师资无论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现实与发展的需要,师资的严重匮乏成为制约海
外汉语教学发展的瓶颈。现状与需求的强烈反差,对我们现行的教学与推广观念、
管理与运作模式、以及其他与汉语国际推广密切相关的师资、教材、考试等诸多
关键环节带来了巨大压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此,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到,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汉语热”,仅
仅是相对于过去而言,并不代表汉语已经成为大多数外国人争相学习的语言,更
不代表汉语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了。正如赵启正在“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
上所说,“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
字。”他列举的一些数字令人感到汗颜和紧迫:”
在图书方面,近年来我国图二传版权的贸易逆差是1:10,而中国出口的对象
主要是港澳台地区,还有一些是日本和韩国。至于对欧美国家的版权贸易逆差是
l:100以上。2004年,我国从美国引入图书4068种,出口只有14种,从英国
引进2030种,而出口只有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出口22种。
在语言方面,据统计,美国高中有2.4万人学习汉语,但学习法语的是100
多万人。英国财政大臣布朗2003年来中国时说,英国在继续进口越来越多的家
电、服装和其他物品的同时,可以出口一样东西来取得平衡,就是出口英语(包
括英语教学、影像资料等)。它的价值在5年内已从每年65亿英镑增加到1030
亿英镑,大约占英国GDP的l%。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最近在一本著作里说,“中
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4.4.1汉语教学与推广机构概况
4.4.1.1国外的汉语教学机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
强,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汉语在国际活动中的重要性曰益凸显,国际社会对
汉语的需求迅速增长。目前在日本、美国、韩国等许多国家,汉语教学己逐步被
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当地使用的汉语教学大纲,汉语成为
大学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各种性质的当地汉语教学机构迅速崛起。目前,全世
界有超过3000多万的外国人学习或讲汉语,有100多个国家,2500多所大学开
“2006年4月2日,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等4家单位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联合举办“中国梦与和谐世界
研讨会”,与会人员包括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文化部原部长王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
闻办原主任赵启正等。100多名与会者围绕“中国梦”的内涵与“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国梦”的理想与
实践、“中国梦”与“美国梦”的跨文化比较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7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设了汉语课程,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将汉语列入教学计划,如美国已有2500多所
中小学提出申请开设中文课程,设立“大学汉语和中国文化预修课程及考试”项
目(简称AP中文项目),印尼教育部计划在2004--2007年在全国8039所中学
逐步开设中文课程,韩国教育部长表示,到2007年将在韩国的中小学普遍开设
汉语课程。
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国外汉语教学机构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国民教育体
系中的大、中、小学校,这些学校都将汉语作为主要外语课程。以法国为例,截
至2005年,有142所中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中学生人数由20世纪50
年代末的1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763 1人,有12所大学开展了汉语专业课程,共
有6000名专业学生。第二种是汉语教学的专业团体,这些专业团体主要由大、
中、小学校的汉语教师、当地华侨专业人士成立。例如美国的中文教师协会、美
国中小学汉语协会、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全美中文学校联合总会,德国语区汉语
教学协会,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汉语中一tl,,英国的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和
英国中文学校联会等。这些专业团体协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吸引汉语教学和研究
人员,以及对汉语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在传播和推广汉语方面起到了积极
作用。第三种是非学历汉语培训机构,它们独立于国民教育体系之外,利用社会
资源,开展中文教育,如各国的各种业余大学、职业学校或语言学校等。例如美
国的周末中文学校就是美国汉语教育的重要力量,截至2003年底,全美的周末
中文学校己达800余所,学生约有16万人。德国的32所业余大学,泰国的东方
文化书院,以及法国的各种汉语业余教学和成人教育学校等都面向社会开设短期
培训班。
4.4.1.2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从建国初期,国内高校就开始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经过50多年的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无论是在规模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221950年,
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在清华大学成立,开创了我国对外汉语
教学工作的先河,随后其他高校陆续对外开放,到现在全国经教育部批准允许接
收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已有1000多所,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取得对外汉
22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属于计划审批项目,来华留学生教育以及对外汉语教学
与推广工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因此,本节所涉及到的内容和数字仅限于国内的高等院校。
78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语教师认证资格的近6000名教师几乎全部汇集在各个高校。目前国内高校对外
汉语教育主要采取三种方式:来华留学生教育、国际汉语教学交流项目、驻外汉
语教学机构。
(1)来华留学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是目前国内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的主要方式,在三种对外汉语教育方式中它是开展最早,规模最大,培训学生最
多的一种方式。据统计,截至2004年L2月31日,2004年全年共有来自178
个国家的110,844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
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420所高等学校和其它教学、科研机构学习。
目前,经教育部批准的进行学历教育的1000多所高等院校都可以从事外国留学
生教育。
(2)国际汉语交流项目。国际汉语交流项目是国内高校使用频率较高的对
外汉语教学方式,通常是国内高校与国家汉办、教育部、外交部等机构合作共同
开展。其涵盖范围较广,从学术交流活动、文艺交流活动到接收国外汉语教师短
期培训、派遣汉语教学师资、向国外派出汉语教育志愿者等都属于国际汉语交流
项目。目前国际交流项目主要有接收国外来华汉语交流项目和派出国外汉语交流
项目。前者主要是指以国内高校教育资源为基础,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将国外汉语
教师以及需求者引入国内学习。后者主要是以国际汉语交流项目为依托,派出国
内汉语教师到国外在当地进行汉语短期教学与培训工作。
(3)驻外汉语教学机构。随着国内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部分高
校开始尝试在国外设立汉语教学机构。例如兰州大学在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的支持
下,于2002年在哈萨克斯坦民族大学共同建设汉语中心,由兰州大学提供设备
和师资力量,哈民族大学提供教室。其宗旨是为哈萨克斯坦培养社会各方面所需
的汉语人才,帮助培养和培训当地汉语教师,提高该国汉语教学水平,并使其成
为汉语教学、科研基地。2002年11月,中心正式招生,目前己培训学生70名。
4.4.1.3具有汉语推广职能的政府机构
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早在1950年清华大学就
筹建了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进修班,掀开了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篇章。随
后教育部、国务院侨办、文化部等单位都将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推广视为本部门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职能范围内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为了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加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领导,统筹和协调对外汉语教学工作,1987年,国务院
专门成立了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商务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视电影
总局等11个部委组成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国家汉办作为国家对外汉
语教学领导小组下设的日常办事机构,由教育部直接管理,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
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负责推进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为世界各国的汉语教学及
汉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此后,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进行了卓有
成效的工作,成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和国内最重要的汉语推
广机构。与此同时,国务院侨办、文化部等单位继续以自己的职能和特色在支持
华文教育和文化传播方面,以成立华侨教育基地和建立中国文化中心等方式在海
内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推广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重要的汉语推广机构。
国家汉办国家汉办作为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实际领导机构和最重要的汉语推广机构。自1987年
组建以来,国家汉办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活动,
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推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
设。为加强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缓解国际汉语教师的严重短缺,先后实施了
“国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项目以
及“派遣汉语教学专家组赴国外培训汉语教师”项目,积极组织国内外汉语教师
的培训工作,这些活动使得汉语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提高。第二,加快教
材的开发和编制。面对国外汉语教材老化、短缺等问题,国家汉办加快了对外汉
语教材新品种的开发,加强与国外高校合作编制教材,并加大了对教材的海外宣
传推广和赠送力度。第三,加强汉语教学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满足和扶持周边
国家和地区的汉语需求与教学工作。东南亚、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是
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的重要阵地,也是主要的汉语需求地区,为加强这些国家的
汉语教学工作,国家汉办开展了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大学建设项目,委托
广东、福建、山东、黑龙江、吉林等周边省的高校分别承担东南亚、韩国、日本
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汉语教师培训工作,如山东大学承担了韩国和蒙古两国的汉
语教师培训项目。同时国家汉办积极参与国外有条件的大学创立和建设汉语中
心,支持并启动了与美国合作的AP中文项目,组织和扩大了在海内外的汉语水
8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平考试(HSK)等。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汉办正式启动包括孔子学院、
中美网络语言教学、教材和音像、多媒体制作等9大项目在内的《汉语桥工程》。
国务院侨办国务院侨办是政府对外汉语教学和推广的重要机构之一,在对
外汉语教学与推广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华文教育的指导和支持上,其服务对蒙
主要是定居在海外的华侨和华人。华文教育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主要是指华人华侨在当地以民间形式举办的,旨在使他们的后代承传民族语言文
化的教育形式,同时包括在国内设立隶属于国家侨办的华侨基地所提供的汉语教
育。国务院侨办对华文教育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第一,支持和组建华教
基地。在国外,国务院侨办联系海外华文媒体、华文学校并通过派出教师、赠送
图书等方式支持其工作,促进海外侨胞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与我国
的合作交流;在国内,北京华文学院、华声报社、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四家直属
于侨办的单位,成为侨办开展国内华文教育的重要基地。第二,组织设立华文教
育基金会。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推动华文教育发展,在国务院侨办的组织下,
2004年9月设立了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由国务院侨办担任基金会的业务主管
部门。华文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培养海外华文师资,提高教学质量,开发教材以及
建设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等。基金会还开设了“海外华文师资培养工程”、“华文
教育卡通工程”、“中华文化之旅”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品牌项目。第三,举办海
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通过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
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活动,可以帮助广大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了解
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促进海内外华裔青少年的交流。此外,举办国际华文教育
研讨会也是国务院侨办支持华文教育的重要活动,目前已经举办了四届国际华文
教育研讨会。
文化部归口管理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是文化部的重要职责,是我国对
外文化传播和汉语推广的重要机构,在汉语传播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开
展文化交流活动是文化部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形式,中国文化中心、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华文化联谊会是文化部履行其传播中国文化职能的
重要阵地。第一,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文化中心是由文化部在国外设立的主要汉
语传播机构,是打造中国文化的窗口和名片。文化中心的各项活动在文化部指导
下进行,业务主要是在当地开展报告会、研讨会、文艺演出、展览、播放电影和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音像资料、图书阅览、教授汉语等活动,其中汉语教学是文化中一tl,日常活动的重
要内容。早在1988年,文化部就已在毛里求斯和贝宁两国开设了“中国文化中
心”,目前在毛里求斯、贝宁、埃及、法国、马耳他、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
和地区都有文化部设立的文化中心。第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对外文
化交流协会成立于1986年7月,是在文化部直接指导和支持下,专门从事民间
文化交流的非营利性全国社会团体。协会以开展同各国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与合
作,繁荣人类的文化事业,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为宗旨,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有关机构就人员互访,资料交换,举
办多边文化活动、文艺演出、展览、国际比赛和文化学术研讨等事项进行交流与
合作。协会在促进我国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汉语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
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华文化联谊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成立
于1987年,会长由文化部的领导兼任,副会长由文化部港澳台司的领导兼任。
其宗旨是:团结海峡两岸及海内外文化界人士,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该会同海峡两岸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保持着广泛的接触
和密切的联系,并受文化部委托承办两岸文化交流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两岸文
化交流活动。
教育部及其附属机构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中,教育部始终居于最重要的
领导地位,是发挥作用最为突出的政府机构。在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
小组成立之前,教育部是实际意义上的政府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政策的制定者、
推动者和管理者。即使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立之后,其日常工作机构
⋯国家对外汉语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还是作为教育部的一个直属机构由
其直接管理。此外,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来华外籍教师、以及对外汉语
教学的有关政策的制定与计划安排均来自其下设司局——国际合作与交流司。
作为教育部的直属单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具有管理和使用国家留学
基金的职能,是当前以中外政府奖学金形式来华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的主要组织、
资助、管理机构。该机构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各国学者或学生提供各种类
别的奖学金,资助他们到中国的大学或有关机构从事包括语言学习或研究在内的
各项学习或研究工作。
此外还有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机构和组织。由于上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述机构和部门不是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的直接工作单位,在此不赘述。
4.4.2当前汉语教学与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4.4.2.1国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对汉语的需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各国的汉语教育机构取得较快发
展,但与社会对汉语学习的需求相比,这些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1)规模小,经营不稳定。从整体情况看,目前国外汉语教育机构的发展
仍处于初级阶段,生源和教育规模受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以及当地的教育政策
和教育经费等方面的影响大,容易产生较大波动和反复,泰国、越南、印尼都出
现过由于政治、历史原因而限制汉语教育的情况,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善,
这些国家汉语教育才有较大恢复。波兰的汉语教育规模在1992年经济繁荣时期
达到顶峰,但近几年随着波兰经济滑坡,汉语教育规模随之萎缩,出现较大波动
和反复。
(2)汉语教材严重匮乏,教学设备老化不足。国外汉语教材匮乏现象主要
表现为:数量短缺,内容陈旧;品种单一,缺乏针对性,特别是像音像、网络多
媒体一类的教材几乎是空白。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就连澳大
利亚、法国、英国、美国的汉语教学也都面临上述问题。汉语教学设备老化数量
不足更是国外汉语教育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汉语教育机构的视听设
备不仅不能满足汉语需求者的实际需要,还面临着旧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和补充
等严重问题。教材和教学设备的严重缺位成为制约当地汉语教育机构发展的重要
因素。
(3)汉语师资与汉语教学供需矛盾相当突出。相对于国外汉语教学的快速
发展和学习汉语人数的急剧增加,汉语师资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都难以
满足现实与发展的需要。专业师资的严重匮乏成为汉语教育机构面临的最突出的
问题,成为制约海外汉语教学发展的瓶颈。2000年2月,泰国副总理披猜访华
时曾向中方提出,希望中方能帮助培训泰国430所中小学汉语师资。韩国i印尼、
老挝、越南等国家的教育部门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菲律宾华教中心副主席黄端
铭先生多次指出,师资问题已成为当前菲律宾华文教育最大的问题,开拓新的师
资来源,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当务之急。
(4)缺乏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各国汉语教育机构目前处于各自为政的分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散状态,没有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缺少标准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质量
监督,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交错,各种版本教材错综复杂,严重阻碍当地汉语教
学质量的提高和汉语推广的发展。
(5)教学手段单一,远程教育发展滞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播、电
视、网络等手段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远程教学中,但国外汉语教育机构受到资金、
设备、技术等条件的制约,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远程教学发展滞后。目
前,大部分国外汉语教学机构都没有建立规范和规模化的汉语远程教学基地和网
络教学平台,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推广机构存在较大差距。
4.4.2.2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早,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的主要力
量和平台,但其发展状况,特别是其发展观念与运作机制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对外
汉语教学与推广迅速发展和世界对汉语需求的要求,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国内高校还是以接受来华留学生为主要目标,以国内教育或培i)il
为主,驻外汉语教学与推广力量薄弱。高校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的重心还停留在
被动接收留学生阶段,与当前全球汉语需求旺盛的形势不相适应。一方面,与汉
语需求者在当地学习汉语相比,国外汉语需求者来华留学的成本要高很多,这种
高成本不仅体现在经费方面,还涉及到时间安排、家庭状况、以及就业机会等诸
多方面,这种多方面因素的高成本必然将很多经济能力较低或其他不便较长时间
出国的汉语需求者排除在外。另一方面,留学教育所满足的汉语需求范围较窄,
针对性不强,大部分国外汉语需求者对汉语的需求层次较低,无法接受国内高校
提供的这种高成本、专业化、系统化的留学汉语教育。所以大部分国外汉语需求
者倾向于选择在当地接受汉语培训,目前国内高校这种以来华留学生汉语教育为
主的汉语教学与推广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第二,国内高校以国际交流项目为依托的汉语教学与推广模式,周期短、随
机性大,无法给国外汉语需求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汉语服务。国内的汉语教学与推
广项目包括接收国外来华汉语交流项目和派出国内汉语专家到国外培训项目,主
要采取短期培训的形式,交流时间普遍较短。如2001年4月和2002年4月,菲
律宾华人教育中心与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开展的汉语语言培训项目为期只有
84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七周。这种交流项目周期短,受国际、校际关系的影响大,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
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活动仅仅限于项目期内,无法深入持久进行。与常年招生的
驻外汉语教学与推广机构相比,这种方式只能由汉语需求者来适应项目的时间安
排,而无法“全方位、全天候”地满足其汉语学习需求。
第三,国内高校汉语教学专业性强、范围狭窄,无法满足国外对应用型汉语
的大量需求。在国外的汉语需求者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对汉语的需求主要是
满足其日常沟通、职业发展、自身能力提高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爱好等,
是一种作为基本沟通工具的需求。而目前我国高校所提供的主要是以汉语文化和
汉学研究为主的专业型汉语教育,从目前的学科设置看,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是作
为语言与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下的一个方向定位的。这种狭窄的专业性汉语教学
已经明显地影响到汉语的国际推广,造成汉语国际市场上的供需结构不均衡,亟
待完成向大众化、普及型应用汉语教学方向的转化。
4.4.2.3政府职能部门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家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教育部、国家汉
办、国务院侨办和文化部等部门也在汉语教学和推广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汉语
推广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很大进步,但是与当前世界“汉语热”的巨大需求
相比,政府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推进力度与运作机制仍明显滞后,存在很多问题。
(1)战略定位不明确。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定位不明确,缺乏国家战略规
划的引导。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推广工作一直局限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对外汉语
教学的工作重心是在国内,同时,对外汉语教学又多限于专业人才培养,过分强
调其学术性和系统性,没有被提到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高度,没有作为“走出去”
战略的重要内容进行整体规划与实施。
(2)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明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是我国对外
汉语教学的最高领导机构,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实
际上是一个跨11个部委的部际联席会议性质的“虚体”,无法有效承担汉语国际
推广工作统揽全局的责任。各部门在汉语推广工作中职能划分也不明晰,国家汉
办与侨办、文化部等部位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推广等工作部分内容重复,这使得在
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多头管理、资源浪费、各部门责权不清的现象,出现
问题难以有效地协调和落实责任。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教师量少质差,教材陈旧落后。教师和教材是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两
个最重要的软件资源。但由于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教师量少质差,汉语教材陈
旧落后,缺乏针对性,以致成为制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开展的瓶颈。我国现有的
对外汉语教师不仅在数量上存在很大缺口,而且大部分人知识结构陈旧单一,其
中特别缺乏的恰恰是那些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教学职业技能,具各国际
化视野和海外汉语教学经历、具有良好沟通交际能力和项目拓展实施能力,能够
胜任在海外以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研究及推广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国家自身缺
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派出的汉语教学专家和教师,以
及派往国外汉语推广机构的管理人员随机性大,缺乏政策性,存在盲目性,而且
这部分人大都从高校派出,到国外工作、交流的期限很短,缺乏教学上的针对性
和连贯性,缺乏管理上的经验,并且工作性质模糊。在国外,汉语教师更加极度
短缺,据国家汉办统计,仅马来西亚汉语教师就缺口9万,印度尼西亚缺口lo
万。其他诸如亚洲、非洲、欧洲、北美以及大洋洲等很多国家都向中国政府提出
了支援汉语教师的需求。在教材方面,不仅数量严重短缺,而且内容十分陈旧。
比如,古巴~些地区还在使用70年代编写的教材,还在学习人民公社的有关内
容。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缺乏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需求层次要求的
多样化教材,特别是大众型、入门型、网络多媒体教材是当前汉语教材严重短缺
的另一普遍现象。尽管国家有关机构和部门在加快步伐开发和编制新品种教材,
但是仅靠国家汉办的力量无法满足当前海内外汉语市场对普适和精品教材的需
求。
(4)推广模式单一,市场化程度低。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在量上主要是依
靠国内少数高校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为主,没有做到“走出去”进行汉语的教学
与推广。由于目前的工作体制约束,政府对外推广汉语的工作实际上只有中央几
个部委参与,汉语推广机构的建设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资,没有充分调动各级地
方政府和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民问机构和社会团体的投资较少。汉语国际推
广的支持服务体系能力建设滞后,目前的推广体制仍然是政府主导下的计划经济
指令性模式,尚未允许各种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以特许经营或合作模式参与汉语推
广机构的建设,未形成政府与社会、教育内部与教育外部、国内与国外各种力量
共同参与的汉语国际推广基本框架与网络。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推广投入严重不足,使用效益不高。尽管教育部、国家汉办、国务院
侨办和文化部等部门都积极参与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目前
由财政拨款给各有关部门直接用于汉语推广的经费严重不足,与英、法、西、德、
日等发达国家语言推广与传播上的十几亿、几十亿美元的经费相比,我国每年不
到3亿人民币的投入的确是相差甚远。同时,国家财政资源分散,缺乏统筹规划
和管理,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致使有限的投入未能被充分有效地利用。各部门在
国外设立的语言推广阵地,如中国文化中心、汉语教学中心等机构也缺乏统一的
标准模式,与法语联盟、歌德学院等国际成功的语言推广机构相比较普遍存在分
支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分布范围狭窄等问题,无法满足政府汉语国际推广战略
规划的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汉语需求不断增长,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国的汉语
国际推广工作在战略和策略上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在体制和机制上也存在着不少
问题,特别是由于我们在海外没有科学有效的汉语教学与推广平台,而目前国外
的汉语教育机构、国内的汉浯教学机构以及具有汉语教学与推广职能的政府机构
无法胜任当前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致使我国政府汉语国际推广的压力不断加大,
国际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受到严重制约。鉴于此,孔子学院项目的提出与建设必
将成为突破汉语推广海外机构设置不健全制约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平台。孔子学院
总部作为国家实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特别机构,可以有效整合政府、国内高等
院校的教育资源,广泛动员海内外社会力量参与汉语国际推广。经过规范发展后
的孔子学院可以提供形式多样的、符合当地用户需要的多种有针对性的标准化服
务项目,其中包括面授及远程教学模式的汉语教学与培训课程,汉语师资培训及
汉语教学能力认证,中文图书馆建设及中文资料查询,汉语和中国问题研究,组
织实施汉语水平考试(HsK),提供留学中国咨询服务,推介中国的各类文化产
品等,使之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海外核心平台。
4.5汉语国际推广机构:孔子学院
提出建设7L子学院设想的初衷主要是由于世界性的汉语需求不断增加,而海
外汉语教学资源匮乏,质量不高,特别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用汉语教学资源各
不相同,教与学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汉语教学与推广工作的良性发展,与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成立孔子学院,既符合语
言推广国际惯例,又可以至少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到当地去推广汉语学习,
针对当地人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汉语教学;二、由政府指导,协调国内外优
质教育资源,为汉语学习者和海外教育机构提供良好、规范的汉语教学资源。
4.5.1孔子学院概况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语言的推广,对如何推广本民族语言,各国
都积累了很多经验。国际上现有很多专门的、成功的语言推广机构,如英国的文
化委员会、法国的法语联盟、德国的歌德学院、俄罗斯的普希金学院、西班牙的
塞万提斯学院等都是非常重要和卓有成效的语言推广机构,它们在推广本国语言
和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汉语的母语国,中国政府同样高度重视汉语在世界上的推广。面对新形
势下更大范围更加强烈的汉语需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推广语
言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世界其他国家语言推广机构的运作方式和经验,国家对外
汉语领导小组起草制定了旨在向世界推广汉语,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世界各国对
中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汉语桥工程》(草案)。
200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并颁布了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推广工程:《汉
语桥工程》(2003—2007)五年规划。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桥工程》规划九个重大
项目中的首项内容被正式提出,这是在政府支持和推动下,以非营利组织形式运
作的我国第一个国际性的汉语推广机构。
2004年末,海外7L子学院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4.5.1.1孔子学院的性质与宗旨
在《孔子学院章程》中,孔子学院的性质和宗旨被界定为:以教授汉语,传
播中华文化,促进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交流为基本内容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海外孔子学院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法规,接受所在国教育行政部的监督和检查,
不参与任何与政治、宗教或种族有关的活动。7L子学院从事有利于增进各国公民
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兴趣的教学和文化活动,其业务范围包括:为社会各类人员
和机构提供汉语教学服务,开设继续教育类非学历课程;为大中小学生提供汉语
教学服务,开设专业汉语和公共汉语学习课程;为汉语教师提供进修和资源服务,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开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培训、认证和学历课程;提供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服
务;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和机构提供服务;为社会各类人员和机构提供了解汉
语和中华文化的信息咨询和交流服务;开展汉语水平考试和认证业务等。
4.5.1.2孔子学院的目标与特色
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既是汉语推广的需要,电是当前汉语需求市场的迫切
要求。加速汉语走向世界,更多更好更快地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成为国家汉语国
际推广的重要战略部署。
作为中国在海外建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
机构,孔子学院开创并构建了我国在海外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平台,成为“走出
去”进行汉语教学与推广的重要阵地。为了加快建设海外孔子学院,政府(总部)
将采取中外合作、独立建设、特许经营等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在5年之内,到
2010年在世界各地建设500所孑L子学院,使孔子学院年在学人数达到lO万人,
参加汉语言文化活动的人数达到50万人次。
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iL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汉城)由
我国教育部部长周济亲自挂牌。2005年7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
届“世界汉语大会”开幕式一L,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国务委员陈至立分别
为世界20个国家的25家孔子学院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截止到现在,已经有
54所孔子学院分布在了29个国家和香港地区,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一
般发展起来,其发展势头之强,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
孔子学院的建设与运行要在结合中国国情和汉语本身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借
鉴世界各国语言推广机构的成功经验。作为新生事物,7L子学院的出现顺应了时
代的潮流,肩负着我国对外汉语推广的重任,人们对它寄予厚望。但同时也正因
为它是~个新生事物,其运行机制、治理机制等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尽
管国外有很多成功的语言推广机构,但我们只能借鉴而不能生搬硬套地将其具体
运行机制和组织模式套用在孑L子学院。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汉语也有不同于其他
语种的特点,汉语推广和其他语言的推广在遵循语言推广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肯
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推广模式。这些都决定了孔子学院将以一个全新的形态出现在
世界上,任何新事物在其成长初期都可能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都需要一个不断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孔子学院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将有助于对}L子学院
进行更规范的建设和管理,使其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发挥更大作用。
4.5.2孔子学院的性质界定
按照孔予学院章程,孔子学院是以推广汉语,推动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各国
与中国友好往来为宗旨的非营利教育机构,它具有非营利组织的一般特征。但是
与西方发达国家严格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定义和特点比较,我们会发现孔子学院
具有明显的自身特色。根据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理论和语言推广机构的基本特征,
本文对7L子学院的性质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界定认为,孔子学院是~个具有中国
特色的、同时具有强烈语言推广行业特征的非营利性组织。
4.5.2.1孔子学院具有非营利组织的一般性质
根据第二章关于非营利组织基本理论的综述,本文将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界定
为: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不向出资人和组织成员进行利润分配,向社会公共利
益、或者成员以外的社会需要救助的人群提供服务,主要提供介于公共产品和私
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独立组织。从运行宗旨、价
值取向、产品特性、收入来源、服务对象及服务目标等方面来看,7L子学院符合
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因此,对其性质的基本判断是: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
品,7L子学院在组织运作上属于非营利组织,具有非营利组织的一般性质,这是
对孔子学院性质界定的基础。
下面,我们从孔子学院价值取向的公益性、产品的准公共性、收入来源的多
元性、以及服务对象对决策影响软化和服务目标多元化等四个方面对上述基本判
断进行论述。
1.价值取向的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是指组织的利益指向社会公共
利益,或者成员以外的社会需要救助的人群,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组织开展
活动的目的旨在提供人类福利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对社会做有贡献意义的活
动。组织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公共利益而不在经济利益。孔子学院是在国际社会对
汉语需求急剧上升,全球掀起新一轮“汉语热”,汉语需求旺盛这样一个国际背
景下成立的,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为当地汉语教学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为各国汉
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积极推动和支持海外汉语教学,向世界推
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世界人们对中国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满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足国际社会对汉语学习这样一种公共利益的需求。此外,对外推广汉语,发展汉
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也是维护人类文化生态平衡,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维护
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拉动不同
的民族和国家去遵循同一规则,参加全球经济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
经济发展。而另一方面,它又使得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个性削弱和丢失,丧失
自我发展的内涵支撑,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破坏,如何保护人类文化生态环境
成为当今世界紧迫课题。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大,经济的全
球化与文化的多元化互动、协调、共同发展的重要性愈加显现,语言的平等、多
样化与和平共处应当成为基于人类良知的文化理念与价值目标。中华民族文化博
大精深,是世界文明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和了
解,因此,推广汉语既是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在为发展语言
与文化的多样性,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其社会意义十分现实而深远。作为中
国在海外进行汉语教学与推广的阵地,孔子学院的运行宗旨和最终目的都在于推
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为世界汉语需求者提供最直接、最方便的服务,不以经
济利益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2.产品的准公共性。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是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的
特殊性是我们判断~个组织是否为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指标。准公共产品是非营利
组织的员工通过有目的、有效的劳动投入而创造出来的产物,它是通过效用来满
足顾客需要的。尽管它不像有形产品那样具有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然而由于它
的生产同样包含了人类劳动,所以它同样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一种准公共产品,
可以满足人们的一种消费需要。例如,教育能满足人们追求知识、提高素质的需
要;医疗卫生可以满足消除疾病、恢复健康的需要。
准公共产品是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物品,它既有公共产品的特
征,又有私人产品的特征。纯粹的公共产品与纯粹的私人产品的区别在于:公共
产品在消费者之间是不能分割的,即对于公共产品,任何一个消费者为了消费而
实际可支配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就是该公共产品的总量;而私人产品是能在消费者
之间分割的,即对于私人产品,某一商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拥有或消费的
该商品数量的总和。而对于准公共产品,它所能提供的利益的一部分由其消费者
享有,是可分的,从而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但其利益的另一部分可由消费者以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外的人享有,是不可分的,所以又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非营利组织提供
的产品具有竞争性不强,排他性较弱的特征。孔子学院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教育服
务,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产品。学员由于参加汉语培训,增强了竞争力,在今后
的工作中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在生活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而这种
语言能力是属于个人所有的,因此教育服务给每个学员带来了收益,因而它具有
私人产品的性质;另~方面,在学院可以容纳学生的规模范围内,孔子学院提供
的教育服务不会因某个学员的教育消费而使其他人失去教育机会,也就是说孔子
学院提供的服务可供所有学员共同享受,而不能分割为可以计价的单个物品供市
场销售,同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育利益通过受教育者外溢给了社会。孔子学
院的学员在接受汉语教育时是非竞争的,彼此不排斥,同时通过接受汉语教育满
足了学习汉语,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孔子学院提供的产品的特殊性是其非营利
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正是这种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推广汉语上将发挥着重要
作用。
3.收入来源的多元性。根据非营利组织理论,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性企业之
间最大的差别反映在收入来源上。营利性企业的收入来源是顾客在购买或享受它
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时所支付的货款,利润则为在收入高于制造和销售产品或提
供劳务成本的部分,所以,利润自然地成为确定企业有效性和效率的主要指标。
而非营利性组织的收入却主要靠组织成员的会员费(dues)、应交股款
(assessments)和捐赠(donations),或者一些组织的支助。因此,非营利组织的
收入来源是多元化的,而不仅仅来源于“顾客”对组织提供服务的购买。
作为公共产品,孔子学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投入,我们预计在以
后的发展中,企业、基金的捐助及自身所提供的服务性收入也将成为重要的收入
来源。但不管怎样,孔子学院在遵守其宗旨的前提下是不可能单靠自身所提供的
服务所得来维系其发展所需的。因此,从收入来源上看,孔子学院也具有明显的
非营利性。
4.服务对象对决策影响软化和服务目标多元化。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在
收入来源上的差异决定了非营利组织在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上也与营利组织有
不同。首先从服务对象对非营利组织决策的影响上看。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对象对
组织决策的影响较为复杂,这是由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所决定的。在营利性企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业中,顾客与企业的联系十分简单和较为直接。由于企业的收入完全取决于产品
和服务的出售,因而企业会竭尽全力地取悦于顾客,并希望通过各种方法影响顾
客,以达到激发顾客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目的。这也就决定了顾客的要求对企业的
决策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活动中,提供服务的组织和接受
服务的人们之问的关系却是另外一种状况。服务的接受者不一定需要支付服务的
全部费用,而为组织提供了资金的支助者却没有必要一定要得到组织提供的服
务。这也就决定了影响非营利组织决策工作的群体的影响程度将会不同于营利性
企业。
孔子学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I虱#t-汉语需求者,最直接的是孔子学院学员,但
真正影响孑L子学院决策的利益主体不是国外汉语需求者,而是孔子学院总部、中
方承办院校和国外合作方(关于孔子学院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将会在后面详细论
述),特别是孔子学院总部,这是由孔子学院作为公共产品所具有的性质,以及
在资金来源上具有非营利组织的一般特性所决定的。因为孔子学院的主要收入不
是来源于学员的学费,更多的是来源于政府投入(今后企业及其他团体的赞助也
将会是孔子学院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学员对iL子学院的决策影响比较小。服
务对象对孔子学院决策的影响较小并不是说服务对象就对孔子学院决策没有影
响,孔子学院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仍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汉语需求者对接受汉
语言文化的要求、以及风俗习惯、民族感情等方面的不同,需要在教学方式、管
理模式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只是这种影响较之于顾客对企业的影响来说是较弱
的。
再从非营利组织服务目标上来看。非营利组织收入来源上的多元化决定了其
服务目标的多元化。非营利组织与支助者、享受服务的人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必然
使组织的目标十分复杂。如美国的公立学校,其经费的主要来源来自支助者(如
州政府的拨款),学生的学费和其他受益者交纳的费用只占较小的比例,这决定
了支助者会对学校的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学生也会利用自己交了部分学费
以及与支助者的关系,对学校的决策施加影响,影响的结果自然导致学校服务目
标的多元化。
中国政府是孔予学院的主要支助者,提供了大部分经费,国内外合作者对孔
子学院进行了部分投资,孔子学院学员交纳了部分学费,还有其他社会赞助者的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赞助也是孔子学院收入的一个来源,这种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决定了iL子学院服务
目标的多元化。孔子学院既要满足中国政府推广汉语的需要、合作方获取一定经
济利益的需要,也要满足赞助者和学员们的需要,而不同主体之问的需要可能是
相互冲突的,这就决定了孔子学院在具体的服务目标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尽管
它的目的是唯一的,即推广汉语。
4.5.2.2孔子学院是具有语言推广行业特征的非营利机构
孔子学院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具有非营利组织的一般特性,但是与其他非营
利组织相比,7L子学院还具有其特殊的行业特征。7L子学院的行业特征主要表现
在:教育产品的特殊性、社会功能的多样化、组织机构的跨国性和汉语教学行业
的垄断性等方面。因此,在非营利性质的基础上,本文将孔子学院的性质界定为
具有语言推广行业特征的非营利机构。
1.教育产品的特殊性。从宏观上考虑,教育产品是指整个教育行业为社会
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素质提高提供的文化弘扬、道德传播、科学启蒙、研究成果、
国际交流、教育服务等。从微观角度看,是指各类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利用一
定的物质条件为受教育者所提供的具体的教育服务劳动成果。教育产品有许多区
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特点:(1)非物质性。教育服务不是一般的物质性的生产资
料或生活资料,而是供受教育者学习吸收的精神的软性的无形产品;(2)消费过
程的互动性。教育服务作为产品在被消费时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
过程;(3)产品质量的相对性。某项教育服务的质量评价往往受到被教育者的状
况的影响;(4)准公共性。教育产品是~种典型的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
的准公共产品,具有竞争性不强,排他性较弱和较强的收益性等特点。教育产品
具有很高的收益性是区别与其他劳动产品的重要特点,从内部收益看,人们接受
文化、知识后,提高了素质和能力,容易获得较高的收入;企业和单位获得较高
素质的劳动力,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从外部收益看,人们接受教育,使社会文
化、历史得以保存和发展,人们教育程度提高,道德水平、法律知识提高,有利
于社会的安定;教育使人们素质能力提高,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促进社会
经济发展。
孔子学院的宗旨是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其“产品”是典型的教育产品,
具有教育产品的一般特点。另一方面,孔子学院提供的教育产品又都具有特殊性,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即提供的是语言教学产品。语言是人与人之问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
推广的意义更加深远。
2.组织功能的多样化。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的特殊性,决定
了语言推广机构的功能多样化。作为典型的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在具备汉语
教学与推广这一最基本的功能之外,还具备了世界其他主要语言推广机构所具有
的一般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
(1)政治功能。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积淀中最集中、最直接、
最全面的反映。它作为一个物质外壳,蕴含了人类文明的精髓。政治,作为社会
文明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其在社会文明中的角色的特殊性,与语言的关系更
为密切。语言与政治的发展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先于政治,
语言是政治发展历程的活化石,语言在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而
特殊的作用。在国际交往中,语言能增进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避免和化解国
与国之间的误解和矛盾。语言的强大可以增强一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2)经济功能。经济全球化已经充分表明了经济扩张与语言扩张之间的辩
正关系。经济的扩张必然带来语言的扩张,而语言的扩张是维护经济扩张的重要
保障。前面对教育产品特殊性的分析中已经阐明语言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对
个人来说,语言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就业机会,对企业来说在跨国业
务往来中用同种语言交流能减少交易成本,增加贸易机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语言
推广本身也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应,比如对教材的需求会拉动与教材相关产业的
发展,对语言教师的聘任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等等。
(3)文化功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化的凝结。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负面结果就是世界文化的单一化趋势,大国在进行经济扩张的
同时把本国的语言文化带入其他国家,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个性被削弱甚至消
失,世界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这一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大会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都强调“越是加速经济全球化,越是
要重视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各国加强对语言的推广也是促进文化的传播过程,
可能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方面强势语言将越来越强使文化生态遭到更加严重的破
坏,另一方面各国都加大对语言推广的投入将促进世界文化生态的平衡发展。语
言推广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面对文化生态问题各国既要敞开大门接收外国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文化,同时也要保护好本国优秀文化并向外推广。
(4)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密切相关。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而对语言的把握能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交流,促进
社会的和谐发展。
3.组织机构的跨国性。一般的非营利组织都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即主
要是为本地区或本国的公民服务的。尽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非营利组织的
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在其成立之初都是将服务范围和服
务对蒙设定在较小范围内的,然而孔子学院一开始就定位为一个跨国组织,这种
机构设置的跨国性与~般非营利组织相比存在较大不同。7L子学院的跨国合作性
是由其组织使命、设立目的、以及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所决定的。孑L子学院的使
命是对外推广汉语,本着“走出去”的方针,必然要求其服务群体是国外的汉语
需求者,办学机构要在国外设立。对此,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在国外设立孔子学
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更好地完成其使命,但与此同时,
孔子学院的国际性也必然使得其在具体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一般跨国组织
所面临的问题,如法律问题、习俗问题等。
4.汉语教学行业的垄断性。语言教育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产品具有很
强的垄断性,突出表现在教育资源、教学方法和资格认证上。孔子学院与国外其
他汉语培训机构相比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像
汉语水平考试作为母语为非汉语的人群汉语水平的认证方式,以及汉语作为外语
教学能力证书考试等均由孔子学院来组织,这将意味孔子学院在汉语水平考试以
及师资能力认定的组织上是有垄断权的。这种垄断性一方面使得孔子学院在推广
汉语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更好的发挥其在推广汉语中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可能成
为孑L子学院非营利失灵的一个原因。一般的非营利组织在提供产品上没有这种明
显的垄断性,这也是孔子学院不同于~般非营利组织的地方,在今后的运行中应
该注意在充分发挥这种垄断性优势的同时,处理好7L子学院与其他汉语培训机构
的关系,使其能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良性发展,达到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
共同使命。
4.5.2.3孔子学院是有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
根据本文第三章语言推广的国际比较,各国语言推广机构均带有强烈的本国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特色,这是由其使命和宗旨所决定的。同样,孔子学院也不例外,以教授汉语和
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虽然其本质上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具备非营利组
织的基本特征,但作为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孔子学院在与政府的关系、利
益分配机制、设立形式、组织管理模式、产权制度等方面必然会存在显著的、与
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相符的所有特征,与西方发达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理论的一
般界定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孔子学院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
1.从孔子学院与政府的关系看。目前孑L子学院的设立形式主要采取国家汉
办(在7L子学院总部成立之前,国家汉办代行其职责,具体承担7L子学院的建设
工作)委托国内院校与国外方合作建设的形式,7L子学院的建设将主要以国家汉
办作为依托。国家汉办是我国政府机构的代表,而国内承办院校是教育部直属的
事业单位,也是由政府管理的,因此建立孔子学院可以说就是一种政府行为,民
间团体或组织参与很少。这与一般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是有很大差别的,从这点
看孔子学院具有很强的官方性。无论从经费上还是从管理人员的配备上,政府在
孔子学院的建设与运行中都处于支配地位。政府在孔子学院中的这种地位是由我
国目前教育产权的特殊性,以及孔子学院作为语言推广机构的职能与影响力的特
殊性所决定的。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产权制度中,国家是教育产权的最后所有者,学
校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孔子学院由国内院校承办设立,学校又
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政府不但在资金投入上处于支配地位,同时在孔子学院理事
会的人员配备上也有很大的控制权,因此孔子学院必然带有强烈的官方性。同时
政府在孔子学院中的地位也是由孔子学院作为语言推广机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各国都把推广本国语言作为国家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战略布局,语言推广是一国
政府向外界进行价值观输出的重要途径。国际上大部分成功的语言推广机构都带
有“官方性”的特点,如德国的歌德学院受政府委托,有义务执行联邦政府的对
外文化政策;美国推广英语的重要部门⋯英语项目办公室就是美国国务院的下属
机构;塞万提斯学院隶属于西班牙外交部;从组织机构和管理者的构成来看,英
国文化委员会并非是独立于政府运作的,实际上具有很强的“官方性”;法国的
法语联盟前身虽然是个民间组织,但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其“官方性”也表现得
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可以认定,7L子学院的“官方性”是由于其作为政府提
9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供的公共产品性质以及语言推广机构的特殊使命所决定的。
2.从7L子学院的设立形式上看。在设立形式上,目前孔子学院主要采取总
部委托、国内外三方合作建设的形式。这种模式在国际语言推广机构中是创造性
的,富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也将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高校之间合作的最大的优
势就是能够充分利用双方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引入国内高校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我
国在汉语教学上积累的经验,充分动员国内高校参与孔子学院的建设,共同进入
到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关系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来。高等院校是一国教育资源的集
中地,国内高校将为孔子学院提供一流的图书,配备一流的汉语教师,传授一流
的教学经验,同时国内高校在合办孔子学院过程中也为自身走出国门,融入世界
教育体Ni!,J造了机会。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国内高校和国家汉办都是政府
领导下的教育机构,一个致力于国内教育,一个主要是对外汉语推广,这样的机
构设置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两者之间的合作,孔子学院总部可以迅速高效的借
助国内高效的教育优势为汉语国际推广服务,这将有力的提高7L子学院的设立、
运行效率以及汉语国际推广的效果。因此,孔子学院的这种委托.合作三方建设
的模式是其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征之一,与西方普通非营利组织的设立方式,以及
语言推广机构的设立与建设存在着较大差异。
3.从孔子学院的组织管理模式看。设立形式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孔子学院在
组织管理模式上也区别于其他语言推广机构。海外孔子学院实行的是理事会领导
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理事会任命并向理事会负全责,中方合作者可派出代表
担任院长或副院长。
按照孔子学院章程和海#FTL子学院设置指南,海外孔予学院理事会由中外双
方按一定比例派出代表组成,院长或副院长的人选由理事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
定由外方或中方代表担任。如山东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建设的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由南洋理工大学的一名教授担任,副院长则由山东
大学负责派出,作为中方代表共同管理孑L子学院。在职责分配上,日常事务的管
理和决策,中方院长服从并支持合作方院长的决定,但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中
方院长保持相对独立。在一些涉及到孔子学院宗旨和基本原则的重大问题上,中
方院长作为总部代表,有权要求合作方遵循孔予学院的宗旨,坚持非营利性原则。
同时,中方院长作为国家汉办和国内高校委派到海外各孔子学院的代表,其主要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职责是充分发挥其在汉语教学研究与管理上的优势,对孔子学院的教务安排与管
理等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避免当地孔子学院的运行偏离孔子学院的宗旨、
违背非营利性原则,保证fL子学院的发展符合我方的目标要求。
在行政管理人员的构成上,大多数的职员应由孔子学院所在地的人士担当。
第一、他们熟悉本国法律和习俗,有利于具体工作的开展;第二、他们了解从本
民族或本国文化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各个阶段,清楚其中的问题、困难和
优势,可以现身说法,容易组织和吸引本国的民众,激发他们学习汉语、了解中
国文化的兴趣;第三、行政管理人员本地化与全部从我国派驻相比能减少支出。
这种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是与孔子学院采取三方合作设立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可以更好地发挥海内外人力资源的优势。
4.从孑L子学院的利益分配机制看。“非分配约束”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
性组织的最重要的特征,即“限制其将净余额分配给任何监督与经营该组织的
人,诸如,组织的成员、董事与经理等”。这个特征使得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存在
信息不对称的商品和服务时,尽管有能力去提高价格或降低产品质量,而且不用
担心消费者的报复,但他们仍然不会去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为他们所获得的利
润不能参与分配。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生产者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从而
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从目前设立7L子学院的形式来看,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主要是采取委托与合
作办学的模式,合作方主要是国外的高校(注:国外很多高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但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合作方可能是非营利组织,也可能是营利性机构,还
有可能是个人。合作方的性质不同必然使得孔子学院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会有不同
的运行模式。如果合作方本身是非营利组织,那么孔子学院按照东道国一般非营
利组织的运行模式运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如果合作方是营利性机构或是个
人,那么孔子学院就可能不会完全按照所在国一般的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运行,
而且也很难从法律上加以界定其是否违背了非营利组织的有关规定,这样就可能
导致孔子学院缺乏法律的保护。如果合作方是营利组织,与其合作建立的孔子学
院必然会有较强的利益分配要求,此时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既
激励他积极办学,保证教育质量,同时又要约束其在追求经济利益时不偏离孔子
学院的宗旨与使命,不损害中方和学员的利益。因此,从利益分配机制上看,iL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子学院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它并不排除将部分收益分配给营利性质
合作方的可能。
5.从中国的教育产权制度在7L子学院中的延续的角度来看。国内高校作为
以人力资源为主要投入方式的建设者,其现有的中国教育产权制度必然延续到孔
子学院中去。我们这里所说的教育产权主要是指围绕教育资本而形成的学校产
权,即对特定学校的财产权利。主要指参与学校投资、经营、管理的各个活动主
体围绕学校的教育财产形成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等权利
关系和结构。学校财产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包括学校的土地、
校舍、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和日常消耗性物品,以及未与学校脱离的校办产
业的资产。环境优势、政策优势、专利权、著作权、版权、土地使用权等权利,
科研信息、管理经验等“秘密”以及名声方面的知名度、声誉、形象等。目前参
与孔子学院建设的承办院校都是公立学校,是我国政府领导下的事业机构。在目
前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教育产权不是很清晰,对哪些财产是国家所有,哪些财产
属于学校所有,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入如何分配还不规范。目前孔子学院的设立
是以国家汉办为依托,国家汉办委托国内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承办建设并运
营的,这就涉及到一个国家汉办与国内高校,汉办与孔子学院,承办院校与7L子
学院的关系的问题。目前孔子学院的设立形式实质上就是国内高校与国外教育机
构的合作办学,但与之不同的是,在这个项目中,国内高校是受国家汉办的委托,
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与海外合作方完成孔子学院的使命与任务。在国内高校
对孔子学院的投资主要以人力资源为主进行投资的情况下,国家对高校的补偿标
准根据什么确定,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补偿等,都需要进一步根据今后7L子学院
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比如说高校派教师到孑L子学院任教,他们的职称
晋级、工资计算,以及承办高校在建设海外孑L子学院过程中的经常性投入等问题
如何解决等,是当前孔子学院设立形式所要考虑的,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又是由我
国的教育产权制度和人事制度所决定的。
4.5.2.4孔子学院与一般性非营利组织的差异分析
如前所述,本文将孔子学院的性质界定为具有中国特色和语言推广行业特征
的非营利组织。将这个结论与本文第二章非营利组织理论综述中的界定比较,我
们会发现,孔子学院与一般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存在着某些差异。这种差异是否
]oo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影响我们的界定,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差异在孔子学院的运行中是否会
对其使命和宗旨产生影响。为了对孔子学院的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对孔子
学院与一般性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主要差异进行简要分析,以进一步完善孔子学院
性质的分析。
1.孔子学院的“官方性”与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志愿性和民间性存在差
异。一般概念上的非营利组织是基于成员志愿的独立组织,是建立在共同信念、
目标和兴趣的基础上,拥有独立的组织决策、组织运作、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体
系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不是政府组织的组成部分或附属、延伸机构,不受
政府的领导和控制,不具有官方性质,它具有完整的组织章程、管理制度,可以
独立制定组织决策并付诸实施。
与上述一般概念上的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志愿性和民间性不同,正在建设
中的7L子学院具有较浓郁的政府色彩,并表现出明显的“官方性”。具体来说,
其“官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促进汉语
与中国文化传播的核心平台,其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服务于我国汉语匡际推广
的战略需要,从机构设立到运行无不表现出政府的指导与驱动作用。例如,孔子
学院的宗旨界定和章程制定等就是在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规划下,由政府综合
协调部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国家汉办负责制
定与实施。其次,孔子学院“官方性”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为政府的则政支持,
政府财政拨款是7L子学院最重要的资金来源,特别是项目的启动资金几乎全部来
自政府的财政拨款,同时孑L子学院开展的各项活动以及其服务性收入等也与政府
财政资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长远的发展趋势上看,孔子学院在日常营运过
程中能够实现部分业务收入,也有机会得到部分企业、基金的捐助,但是作为国
家的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的资金必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财
政支持,从而使孔子学院不可避免的成为带有较强政府色彩的组织。第三,除财
政支持之外,政府对孔子学院的支持还表现在法律、政策、外交等诸多方面。由
于我国的国情以及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强势地位,政府可以动员丰富的社会与行
政资源,如教育资源、政策资源、外交资源等为孔子学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
而使孔子学院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官方性”。
从表面上看,7L子学院表现出的这种浓郁的政府色彩,同一般意义上的非营
1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利组织在独立性、志愿性和民间性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进~步分析可看出,这
种“官方性”并不影响孔子学院的宗旨和非营利性,其非营利组织的根本性质并
没有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所具有的“官方性”而发生实质改变。从语言推广的国际
比较可以看出(参见本文第二章及附录),语言推广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规划,
作为政府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具有明确的国家战略规划特点,绝大部分机构从
设立到运行都有政府不同程度的主导及参与,其“官方化”的色彩在其诞生乃至
整个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十分强烈的痕迹,组织的独立性、志愿性和民间性往往表
现得比较弱,资料显示,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各国主要语言推广机构普遍具有这种
“官方性”。例如:各国语言推广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的任命需要向政府汇报,最
高权利机构和最高行政管理机构中都有政府的派驻代表。如英国文化委员会的理
事会成员中有两个成员的任命需由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提名,塞万提斯学院理事
会由外交部、教育及文化部、经济及财政部以及董事会的代表组成,巴黎法语联
盟章程则规定,法国内政部长、国民教育部长和外交部长都有权派代表视察各法
语联盟建立的机构,并听取有关这些机构运作的汇报,等等。在资金方面,各国
语言推广机构中政府财政支持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例如法国政府对分布在90
多个国家的200多个法语联盟有直接的资金投入,英国文化委员会60%的资金
来源于各种各样的政府拨款,塞万提斯学院经营资金70%以上为国家财政拨款。
由此可见,尽管各国政府采取的方式不同,对语言推广机构的影响力各有差异,
但是浓厚的政府色彩是各国语言推广机构的共性。在这种条件下,虽然组织机构
在志愿性、独立性和民间性方面有所弱化,但各个语言推广机构以传播和推广本
国语言为宗旨,坚持严格的非营利性原则,从社会公益的角度出发开展业务活动,
其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动摇。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官方性”
反映了其公共产品的性质,加强了语言推广的力度,促进了语言推广的效益,特
别是在保障“非营利组织”最根本原则或标准的基础上,以“官方”的名义完成
国家或社会的“公益事业”。
基于以上分析,孔子学院的官方色彩对其独立性、志愿性和民间性存在较大
的弱化作用,同一般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7L子学院自
身的非营利性和各国语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的共性两个角度分析,这种“官方性”
并不改变7L子学院的宗旨和非营利原则,不足以使其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发生根本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性改变。
2.孑L子学院的营利能力与一般性非营利组织存在差异。非营利组织最重要
的特征就是非营利性,这是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最为根本的区别。非营利性是
指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进行利润分配,具有明确的非分配约束性。由
于受其公益性宗旨和提供服务准公共性的制约,一般意义的非营利组织不具备营
利能力或营利能力较低,主要依赖社会捐助、政府资助和志愿服务来维持生存、
开展服务。
与非营利组织的低营利能力不同,孔子学院由于所提供服务的特殊性以及自
身的垄断优势,具备一定的营利能力。具体来说,孔子学院作为我国汉语国际推
广机构,其主要业务是为社会各类人员和机构提供汉语教学服务以及开展各种类
型的汉语水平考试和认证业务。因此,面对日益增长的汉语需求市场,汉语教学
与汉语水平认证等项目成为7L子学院开展业务的突出优势,在海外汉语教学市场
中具有非常强的垄断能力。正是这种教育优势和垄断能力,为孔子学院提供了获
取收益和利润的营利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与一般性非营利组织不具备营利能
力或营利能力较低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从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界定来看,判断是否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根本指标不
是营利能力,而是其利润分配是否遵循非利润分配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
孔子学院具备一般非营利组织所不具备的营利能力,但是它的全部收益都是用于
支付项目参与人员工资、学院目常运营费用支出以及自身发展规模的壮大等。从
其章程和有关运营规则看,孔子学院符合非利润分配原则,它的营利能力是一种
现象和可能。从更深的层次讲,孔子学院是以非营利组织的根本原则来约束或规
范组织可能存在的利润分配空间及行为,以保障其社会公益性的本质,作为非营
利组织,孔子学院的根本性质没有因为其较强的营利能力而发生改变。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7L子学院具有比较明显的“官方性”和营利能
力,与一般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志愿性、民间性以及组织营利能力较
弱等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本质上分析,孔子学院的“官方性”和营利能力
并没有改变机构本身属于非营利组织这一根本属性,而是机构的公共产品属性在
非营利组织性质框架下表现出的一种表象差异,是其作为社会公共产品所具有的
性质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
03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综上所述,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
构,其本质是一个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在运行宗旨、价值
取向、产品特性、收入来源、服务对象及服务目标等方面,孔子学院具有显著的
语言教学与推广行业的特征:在与政府的关系、利益分配机制、设立形式、组织
管理模式、产权制度等方面,孔子学院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更进一步,从孔子
学院与非营利组织进行比较发现,它在“官方性”和营利能力等方面与一般意义
上的非营利组织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不影响其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本质性质,
而是其作为社会公共产品所具有的性质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形式。所以,本文xCTL子学院的性质综合界定为:具有中国特色和语言推广行业
特征的非营利组织。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5章孔子学院设立模式分析
目前在海外的孔子学院共有54家,分布在29个国家和香港地区。在已经建
立的孔子学院中,除了1家由于各种原因改为试行“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模式
之外,其余各家在形式上属于“总部与申办方合作”模式。由于孔予学院的设立
与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设立和运行效率参差不齐,目前仍以粗放式发展方式为
主,属“摸着石头过河”,尚未形成一种科学、高效、规范的建设机制。这种状
况在战略布点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孔子学院进入较大规模地建设与运行
之后就必须对其效能和成本等进行严格控制,寻求一种良性高效的运营与发展模
式。本文针对孔予学院的三种设立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审视和分析,并对当前应该
采取的最佳方式和今后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应该采取的设立与建设形式提出了
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5.1孔子学院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5.1。1三种模式的界定
孔子学院章程规定,海外孔子学院的设立模式有:总部直接投资、总部授权
特许经营、总部与申办方合作等三种模式。
申办方是指有设立孔子学院的意向、志愿履行孔子学院的义务、符合汉语推
广宗旨的独立法人,包括国内申办方和国外申办方。国内申办方主要是指国内教
育机构,它们是国内教育资源和汉语师资力量的集中地,拥有对外汉语教学的软
件资源优势,如符合条件的汉语教师、汉语教材、汉语教学方法与标准等。从发
展趋势上看,除国内高校外,一些社会专业培训机构也会参与到孔子学院的建、发
中,成为孔子学院国内申办方。社会专业培训机构的参与可以引入社会培训资源,
并且与国内高校产生竞争,形成竞争有序的良性发展环境。这种设立主体的扩展
会促使7L子学院职业管理者和专业汉语教师市场的形成,7L子学院的管理人员可
以从职业管理者和专业汉语教师市场中直接聘用,从而有效地解决目前孔子学院
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外申办方是有设立孔子学院意向、符合汉语推广宗旨的
外国独立法人,申办方应该具有从事语言教学、教育文化交流的相关经历,熟悉
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汉语教学发展状况,并且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能
05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够为孔子学院的设立和发展投入一定的基础设施和人员。
总部直接投资模式是指孔子学院总部单独在海外进行投资设立孔子学院。
在这种设立模式下,孔子学院的全部产权归总部所有,总部拥有独立的完整的决
策权,同时孔子学院设立和运行的成本和风险全部由总部承担。
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模式是指通过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孔子学院总部将其
所拥有的孔子学院品牌、汉语教学方式以及7L子学院经营模式等特许权授予被特
许者。按合同规定,各孔子学院在总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
动,并向总部(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这种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优良的汉
语教学质量与有效的监督为手段来保证汉语教学的移植性,以成功的教学模式和
孔子学院运营管理能力为资本,以强有力的孔子学院总部为后盾,运用特许经营
合同建立起特许者与被特许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按照合同规定享受各自的权
利,履行各自的义务。这种模式包括总部授权国内申办方特许经营、总部授权国
外申办方特许经营、总部授权国内和国外申办方合作特许经营等三种形式。
总部与申办方合作设立模式是指孔子学院总部与申办方通过资源共享,用
各自的优势资源按一定比例对孔子学院进行投资,在孔子学院的设立和运行等过
程中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总部与申办方合作设立孔子学院的设立形式有总部与
国内申办方合作、总部与国外申办方合作、总部与国内、国外申办方三方合作等
三种形式。
5.1.2三种模式的比较
孔子学院的三种设立模式分别涉及到三种主要的组织扩展方式,每一种模式
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三种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权构成不同、发展方式不同、
管理模式不同等几个方面:
(1)产权构成不同。在总部直接投资模式中,各孔子学院是总部机体扩张
的结果,7L子学院的所有权完全属于总部所有,在同一资本所有的模式下,各iL
子学院是由总部集中管理,共同推动汉语国际推广的高度组织化体系:在合作设
立模式中,产权完全归属于新设立的各孔子学院,各7L子学院在总部的集中管理
下,以各自灵活的方式开展业务;而在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下,总部与申办方是特
许权的特许人和受许人关系,二者是相互独立的法律实体,孑L子学院申办方(受
许人)是7L子学院的所有者,总部(特许人)没有责任和义务为其投资。这种产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权差别是区别特许经营模式和其他经营模式的关键,也是特许经营与其他模式的
本质区别。
(2)发展方式不同。内生式自我积累扩张和外借式扩张是组织最基本的两
种发展方式。直接投资模式是典型的内生式自我积累扩张,通过自身具备的资源
进行原始的扩张。这种模式需要筹集足够的资金,配备大批的管理人员。特许经
营模式和合作模式都是外借式扩张,但两者外借资源的方式有本质区别。特许经
营模式是总部(特许人)通过招募独立的特许权申请者实现组织扩展,其资源外
借的核心是特许经营合同;合作设立模式是总部通过引入战略合作者实现自身的
迅速扩张,其资源外借的核心是合作协议。与直接投资这种内生式自我积累扩张
模式相比较,通过资源外借扩张的特许经营模式和合作模式可以借助外部资源,
扩大汉语国际推广领域,对自身资源要求相对较少,有利于在短期内实现快速发
展。
(3)管理模式不同。在直接投资模式中,总部对各孔子学院是完全管理模
式,即拥有完整的人事权、财务权和经营管理权;在合作设立模式中,总部与合
作方采取共同管理模式,是一种共同经营、风险共担的管理模式,总部对孔子学
院业务经营指导和人事任命,孔子学院拥有相对独立的财务权,实行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特许经营模式的核心是孔子学院特许权的转让,其特许体
系通过特许者与被特许者签订特许合同形成。孔子学院的人事和财务关系是独立
的,总部(特许人)无权进行干涉。孔子学院申办方(受许人)需要对总部(特
许人)授予的特许权和提供的服务以某种形式支付报酬。
5.1.3三种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总部直接投资、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总部与申办方合作三种设立模式各自拥
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需要满足不同的设立条件。但在孔子学院的实际设立过程
中,必须从现实条件出发,科学地选择三者中最合适的模式。所以,本文从三个
模式的优势、需要的条件以及目前孔子学院发展的现状等方面入手,针对各模型
的特点,运用战略缺口理论、特许经营理论、组织资源外借理论等对各模式进行
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一个在现有条件下最适合孔子学院建设目标的设立模式。
5.1.3.1总部直接投资模式
总部直接投资设立模式是指孑L子学院总部单独在国外进行投资设立孔子学
10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院的模式。在这种设立模式下,孔子学院的全部产权归总部所有,总部在7L子学
院的人事任命、财务收支及业务经营等方面具有独立、完整的决策权,同时独立
承担设立和运营孔子学院的全部成本和风险,是一种内生式的自我积累扩张。
直接投资设立孔子学院,总部对孔子学院的各项经营活动行使完全独立的决
策权和管理权,能最大限度确保孔子学院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这一宗旨的实
现,避免特许经营和合作设立模式下的道德风险。
孑L子学院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核心资源,包括资金资源、人力资源、信息
资源等。但由于总部自身所拥有和能够控制的资源,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
面都无法满足孔子学院战略布点的需要,与设立和运营孔子学院客观上所必需的
资源之间存在巨大的“战略缺口””。“战略缺口”的存在使得总部仅仅依靠
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无法实现其在国外快速、大量设立7L子学院的战略决策绩效目
标,即当前采用总部直接投资设立孔子学院这种模式不具备可行性。“战略缺口”
对总部直接投资设立孔子学院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资源缺口。资金资源是组织成长和发展的后盾,在组织资源中处
于重要位置,特别是在组织的设立阶段,资金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决定性作
用,没有资金资源组织无法维持日常运转,更谈不上发展。当前孔子学院处在战
略布点阶段,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大都处于设立的初期阶段,其存续和运
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基础设施,这样的巨额资金投入单靠总部这一主体在无法
短期内迅速完成。投资规模会直接影响NTL子学院的运行效率和对汉语推广的促
进作用,特别是在7L子学院的初设阶段,资金资源瓶颈将严重制约其各项活动的
开展和进一步发展。所以,资金缺口是总部直接投资模式难以逾越的困难,尤其
是在孔子学院快速发展、战略布点阶段,这种直接投资模式的资金缺口更加突出,
使得其在实际设立中的可行性较低。
(2)人力资源缺口。狭义的人力资源是指一个人现有的知识、阅历、技能、
思维、应变的表现力和潜在力。人力资源是“活”的资源,具有能动性、专业性、
周期性、耐磨性、无限性和战略性,其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在组织中的不可替代性。
人力资源是组织的重要战略资源,在组织中起主导作用和处于中心地位;它发起、
23“战略缺口”是指竞争环境中组织的战略绩效目标与其靠自身资源、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的距离,
也就是组织实施战略的障碍。它的存在威胁到一个组织的绩效,甚至生存。“战略缺口”是促使组织由内生
式自我积累扩张向外借式扩张的驱动力,缺口越大,组织走向战略联盟的可能性就越大。
108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使用、操纵、控制着其他资源,使其他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配置和利用;
同时它是唯~起创新作用的因素。整体而言,人力资源是组织的动力,是组织核
心能力的重要载体,而核心能力是组织不断扩大、发展、创新,保持长期竞争优
势的保障,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组织核心能力的强弱。
作为语言推广机构,7L子学院需要大量优质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教师和
职业管理者,他们是7L子学院设立和运营所必须的人力资源。这种人力资源仅仅
依靠总部在短期内是无法积累的,人力资源的缺口将严重制约孑L子学院组织管理
能力和经营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影响到孔子学院的正常运行。从人力资源的角度
考察,在当前形式下总部直接投资模式无法实现7L子学院的高效运营,不能有效
发挥其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应有的作用。
(3)信息资源缺口。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共同构成组织存续的
三大资源。信息资源是各种事物形态、内在规律、以及和其他事物联系等各种条
件、关系的反映,它对组织的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而国际环境纷繁复杂的今天,国际市场信息己成为组织特别是跨国组
织的重要决策变量。当地汉语需求及汉语推广状况、风俗习惯、法律政策等信息
是海外7L子学院设立和开展活动的重要决策因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具体
情况,当地汉语需求、汉语推广状况、风俗习惯各异,当地法规政策时常变动更
新,孔子学院作为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语言推广机构,必须做到随时随地获取到这
些信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全面、精确的信息收集对孔子学院总部来说
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总部在海外孔子学院设立和运行中必然存在巨大的信息缺
口。从信息资源缺El角度分析,总部直接投资设立模式并不可行。
从以上的可行性分析来看,在总部直接投资建设模式中,总部拥有对孔子学
院独立、完整的人事、财务和经营决策权,能最大限度降低委托代理风险和道德
风险。但是在当前孔子学院战略布点阶段,需要在短期内积累大量资源的情况下,
总部面临着极大的“战略缺El”问题,这种内生式自我积累的扩张模式显然不能
有效地实现总部的战略绩效目标。
5.1.3.2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模式
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模式是通过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孔子学院总部将其所拥
有的孔子学院品牌、汉语教学方式以及孔子学院经营模式等特许权授予被特许者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设立孔子学院的模式。
特许经营模式的最大优势是适应孔子学院战略布点的需求,能够充分借助外
部资源,实现孔子学院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其
最基本的扩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生式自我积累扩张,一种是外借式扩张。任
何扩张都需要有必要的资源作为基础和后盾,扩张的最终结果也是为了形成拥有
更多资源的局面,因此,资源问题成为组织扩张的核心问题。从目前我国汉语国
际推广的宏观形式以及海外7L子学院发展的状况来看,要实现7L子学院的快速发
展,满足汉语推广的要求,必然需要大量的必需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
市场资源等等。如前面所分析的情况,这些必需资源仅仅依靠总部的直接投资是
远远无法满足7L子学院的发展要求的,存在着巨大的资源缺口,而特许经营模式
则可以成功解决这一问题,它通过借助孑L子学院申办方(受许人)的资源,能够
在短期内实现超常规发展。在特许经营模式中,总部(特许人)并非基本的单项
资源外取,而是一种综合式的资源外取,其内容包括孔子学院申办方(受许人)
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
宏观环境资源、自然资源、组织管理资源、知识产权资源等多方面资源。这种资
源外取上的前瞻性成为了特许经营模式优势的根源。
特许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实施资源外借,能够促进孔子学院在短期内实现跨越
式增长,但是这种模式的优势性的充分体现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然而,孔子学
院当前发展的现实状况尚不满足其核心条件,这主要表现在核心能力不具备、统
一规范的标准化原则未建立、特许权约束体系尚未建立、契约不完全,易引发道
德风险等方面。
(1)核心能力不具备。核心能力是使组织不断扩大、发展、创新,能使组
织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具有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独特性、途径依赖
性和延展性等特点。语言推广机构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以职业管理者、良好职
业素质的教师、完善的教材体系、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多层次的语言
认证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支撑体系;不断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前线执行能力、
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组织管理能力;研究和开发能力、语言需求市场适应能力、
市场营销能力等经营能力;语言推广机构的商标、商号等品牌能力;以及语言推
广机构的专有知识体系等。核心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
1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间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核心能力体,这个集合体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
于语言推广机构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日常运营、决策等子系统中。核心能力
以动态的形式存在于组织中,它的形成需要语言推广机构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
不断完善,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展和提升。从目前孔子学院发展的状况来
看,由于成立时间短,发展不规范,目前还没有形成高知名度的品牌优势、完善
的支撑体系和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营运能力,所以,总部当前不具备语言推广
机构需要的核心能力,无法实现有效的特许经营模式。
(2)统一规范的标准化原则未建立。特许经营模式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规范
统一的标准化原则和规范明确的特许权约束体系。为了有助于特许经营模式的复
制、有利于特许经营体系的管理和控制,保持整个特许经营体系的一致性,必然
要求规范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制。语言推广机构特许经营体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硬件的标准化和软件的标准化。硬件标准化包括视觉识别
的标准化、室内识别的标准化、声音识别的标准化、理念识别的标准化和工作流
程识别的标准化。软件的标准化包括语言推广政策、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人事
制度、发展目标、机构财务管理制度、机构管理制度等内容的标准化。目前总部
的发展状况,还无法满足特许经营体系对标准化原则的要求,没有形成完善的标
准化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在标准化原则还没有完全建立之前,总部无法保证海外
特许经营体系的规范和完善发展,不适合进行盲目的特许经营体系建设。
(3)特许权约束体系尚未建立。特许权约束是特许经营体系保持稳健持续
发展的重要保障,特许经营合同是特许权约束的最重要途径。特许经营合同是总
部(特许人)和各申办方(受许人)之间的连接桥梁,是各自权益的法律保证,
特许经营合同是否准确、全面、清晰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特许经营体系的
发展至关重要。7L子学院的特许经营合同应该包含:特许经营的范围以及有效期、
汉语推广教学质量标准、汉语课程资费的确定方法和标准、资产的管理制度、特
许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许权的终止和变更、履约担保、监督机制和违约责任等
主要内容。目前在孔子学院有关合同签署不完全、不规范的情况下进行特许经营
体系的建设必然会引发较大的契约不完全成本。
(4)契约不完全,易引发道德风险。契约不完全是指在实际的交易中,由
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世界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契约当事人或契约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契约的制订和
执行往往都是不完全的。道德风险指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的,或者限制的合同
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不承受行动的全部后果,
因而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益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是合同不完全的一种特
殊形式。
iL子学院目前处于战略布点阶段,这种超常规、跨越式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
来许多变化因素和未知因素。这时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无法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所
有情况做出全面规定,存在较大的契约不完全性。同时,在特许合同签订以后,
由于信息不对称,申请方(受许人)的选择具有隐藏性,总部(特许人)并不完
全知道其决策。在这种环境下,申请方(受许人)可能会利用其独占性的私人信
息,选择对总部(特许人)不利的行为,从而发生道德风险。
特许经营体系内部各孔子学院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影响的,单个孔子学院产生
道德风险,会对整个特许经营体系内的所有7L子学院产生严重影响,这就是特许
经营的恶性连锁反应。这种恶性连锁反应扩大了道德风险的影响,长期而言,可
能波及到整个孔子学院项目的发展。
所以,通过以上可行性分析可知,特许经营模式是~种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外
借,促进孔子学院快速扩展的方式,但是必须建立在总部具备较强的核心能力和
拥有完善规范的标准化原则的基础之上,由于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尚不能完全满
足特许经营的条件,在近期内不适合采用这种设立模式。
5.1.3.3总部与申办方合作模式
孔子学院总部与申办方合作设立7L子学院是指总部与申办方通过资源共享,
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按一定比例对孔子学院进行投资,在7L子学院的设立和运行等
过程中形成稳定合作关系。总部与申办方合作设立孔子学院的设立形式有:总部
与国内申办方合作、总部与国外申办方合作、总部与国内、国外申办方三方合作
等三种形式。
上述分析可知,“战略缺口”的存在使得总部直接投资设立孔子学院这种内
生式自我积累的扩张模式,在现阶段不能有效地实现总部的战略绩效目标,不适
合采用。总部要弥补自身资金资源缺口、人力资源缺口和信息资源缺口只能依靠
外借式扩张来实现。外借式扩张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将孔子学院的商标、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汉语教学方式以及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由受许人独
立投资孔子学院,即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设立7L子学院:另一种则是通过总部与申
办方合作,共同出资,共担风险设立7L子学院,通过整合总部和申办方各自拥有
的关键资源,来弥补总部的战略缺口。与特许经营模式相比,在当前条件下合作
设立模式更加适合孔子学院的战略发展。
总部与申办方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各自的关键资源对孔子学院进行投
资,合作各方共同经营孔子学院,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I)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扩张。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是组
织拥有、管理开发、有效使用和进一步开发的资源,拥有关键性资源能使组织在
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得以不断扩张。获取和长期拥有一种资源都需要支付成本,没
有哪个组织能够总拥有所必需的资源、能力和竞争力。因此愿意享有独特的、不
可模仿的资源的组织会通过与拥有这种资源的其他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
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整合和扩张。
总部与申办方合作设立孑L子学院就是对各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了整合和重
新安排。总部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不仅表现在资源的数量上,还表
现在资源的种类上。孔子学院所需的品牌效应、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经验等无形
资源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其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累积,而一旦形成
就可以重复使用,具有很强的扩散性。通过合作,能加快孔予学院对各种资源的
整合,提高7L子学院的运行效果。对合作各方来说通过合作既可以巩固自身现有
资源,同时也可以在共享外部资源的基础上,相互交换各自活动所需但缺乏的资
源,如信息资源,以谋求自身更大的发展。
(2)规避非系统性风险,降低系统性风险。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
性风险,规避和降低风险是组织的重要决策目标。系统性风险是指能对同一行业
的所有组织产生相类似的影响的不确定性。对单个组织而言,这种不确定性是无
法控制和回避的,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社会、政治、经济等宏观方面,具体表
现为政治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是指组织自身能够控
制和回避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组织内部,是微观层面的不确定性,具体表
现为经营风险、信息风险等。
iL子学院作为一个新事物,具有非营利组织和国际语言推广机构的一般特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征,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具有不同于其他语言推广
机构的特殊性,其设立方式和运行模式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还处在一个探
索阶段,其设立和运行都面临许多风险。同时,海外孔子学院生存在不同国家和
地区的环境中,而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这相应增加了孔子学院的运营风险。合作
设立7L子学院一方面可以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7L子学院的运行效果,最大
限度地降低孑L子学院的经营风险、信息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对于系统
性风险,合作各方共担系统风险,单个主体所分担的风险因此降低。
(3)输出国内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求教
育必须国际化,中外合作力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国家教育
国际化方针的具体实践。中外合作办学包含两个方面,即中外合作与外中合作。
前者是外国教育资源进入到中国教育市场,后者是中国教育资源走出国门,进入
到外国教育市场。随着教育国际化方针的提出,我国开始大量引进外国教育资源,
国内教育市场被国外教育机构抢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相比之下,把中国教育资源
输出国门,到国际教育市场上销售和赢得份额,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制和平台。
国内教育机构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设立孔子学院是国内教育资源的有效输
出渠道,合作设立孔子学院为盘活中国教育资源,在国际教育市场上挤占一定份
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合作的过程是个动态的相互学习的过程。总部与申办
方合作设立孔子学院,一方面能使对各自现有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各方都在合作
中获取到合作剩余;另一方面在合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
同进步。特别是中方教育机构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双方在合作中在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借鉴,这无论
是对孔子学院的运行还是对合作双方自身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采用合作模式设立7L子学院的前提条件是合作各方能达成共同的合作意向,
而各方能否达成合作意向取决于各方拥有资源是否有相容性,以及各方能否在合
作中分享到合作剩余。合作的资源相容性是指,合作一方拥有的资源不仅在存量
上能满足孔子学院的需要,而且分配给合作组织的资源能与合作另一方拥有的资
源很好的匹配。总部与申办方的合作,具有很好的资源相容性,如申办方拥有的
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是孑L子学院设立和高效运行的关键资源,但这些资源总部
114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短期内无法取得,而总部拥有的资金资源优势也可以很好的弥补申办方单独设
立孔子学院的资金空缺。总部与申办方的合作能实现优势互补,各方在合作中都
能分享到合作剩余,各方从自身利益出发能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合作模式下通
过各方核心资源的优化配置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培养孔子学院的核心能
力,打造7L子学院品牌。当然,合作模式的弊端也不能被忽视,如合作模式使孔
子学院总部与申办方之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导致7L子学院出现代理问
题的概率增加,加大了孔子学院治理的监督难度,进而会提高孔子学院的运行成
本。但通过完善孔子学院的治理结构和监督机制,这些弊端在短期内是可以被有
效预防和克服的。由以上分析可知,合作模式能有效弥补总部的“战略缺口”,
其运作所需要的条件较低,在当前阶段下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根据p(,:t-grL子学院三种设立模式的可行性分析:1.总部直接投资
模式无法实现有效地资源外借,存在较大的资源缺口,制约了孑L子学院短期快速
扩张,不适合目前孔子学院战略布点的要求;2.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模式可以有
效借助外部资源促进孔子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但由于目前总部还不能完全满足特
许经营所必须的全部核心条件,所以在短期内还不适合采用这种设立模式,但孔
子学院经过长期规范发展具备这些条件之后,这种模式可能会广泛采用;3.总
部与申办方合作模式能够弥补孔子学院发展的“战略缺121”,通过引入战略投资
者的方式满足孔子学院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这种运作方式所需要的条件
比较低,总部目前的发展情况完全可以满足其要求。此外,尽管合作模式由于存
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孔子学院在运行中出现代理问题的概率增加,加大了
孔子学院治理的监督难度,但这些弊端通过完善孔子学院的治理结构和监督机
制,是可以被有效预防和克服的。因此,合作模式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佳设立模式。
鉴于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在合作建设模式下的三种孔子学院设立形式。
5.2合作模式下的三种建设方式
孔予学院总部与申办方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是指总部与申办方通过资源共享,
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按一定bE例对孔子学院进行投资,在孔子学院的设立和运行等
过程中形成稳定合作关系。总部与申办方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的形式有:总部与国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内申办方合作、总部与国外申办方合作、总部与国内、国外申办方三方合作三种
形式。
总部与国内申办方合作建设7L子学院是指,7L子学院总部与国内高校等申办
方合作共同设立孔子学院,总部提供的相应财政和政策资源支持,国内高校等申
办方接受总部委托以其教育资源优势在国外直接投资设立孔子学院的方式。
总部与国外申办方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是指,孔子学院总部与国外申办方共同
设立孔子学院,总部提供的相应财政和政策资源支持,国外申办方提供必要的基
础设施、教学与管理人员和当地汉语推广信息等资源的设立方式。
总部与国内、国外申办方三方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是指,孔子学院总部、国内
申办方与国外申办方共同发起设立iL子学院,总部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支
持,我国高校等国内申办方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提供汉语教学师资教材等资源支
持,国外申办方提供相应基础设施和人员、信息资源的设立方式。
5.2.1孔子学院建设方式的成本收益模型
5.2.1.1成本收益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系统的收集与评估项目不同运营模式利弊得失的分析
工具,其目的是运用所获得的数据和合理的技术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事
后的评价。成本收益分析包括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方案的选定和描述,第二
个步骤是对每个备选方案收益和成本的确认和初步估计,第三个步骤是决策,决
策的依据是候选方案的期望收益是否大于期望成本。
孔子学院作为政府汉语推广政策的一个项目,会带来多方面的收益,但孔子
学院项目和有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因此,可以用成本收益
分析方法对孔子学院的设立形式进行有效地比较分析。对孔子学院设立形式的成
本收益分析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可以使原来被忽略的成本和
收益显露出来,明确可预见到的成本和收益,通过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更好地解
释其对孔子学院运行效率的影响。其次,通过成本收益比较,一方面可以防止由
于过度追求7L子学院的规模与数量而忽视对其设立和运行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
可以防止由于过于强调孔子学院设立和运营成本而忽视其产生的收益。最后,在
7L子学院运行一段时间后,对其运行效率进行事中或事后的评估,确定是否需要
对其进行调整,这种评估和调整可以周期性进行。这种在权衡成本收益的基础上,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对孔子学院设立和运行效率及其对汉语推广政策影响效果的分析,有助于孔子学
院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语言文化的推广。
与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运用相比,成本收益分析法在分析孔子学院的设立和
运行时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孔子学院的成本收益分析不仅仅是从经济的角度,
而是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角度来分析其收益;二是孔子学院的成本收益分析
经常会涉及到非市场形态的商品或劳务。因此,在对孔子学院设立模式和运行的
成本收益分析中,必须全面鉴别可能存在的成本和收益,并给予合理的货币计量。
但是在很多时候,这种货币计量是极为困难的,尽管人们可能会感受到它们作为
成本或收益的存在。在很多变量无法给予准确的货币计量的情况下,成本收益分
析方法的不足也就表现的尤为突出。
针对成本收益分析法在孔子学院设立形式和运行分析中的局限,在本研究中
将放宽成本收益分析法对量化分析的要求,从成本收益模型的逻辑分析角度,对
孔子学院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建立一个以效率为主线的成本
收益模型。
5.2.1.2成本收益模型的建立
对孔子学院的收益分析从孔子学院的目标体系的实现程度来展开。作为以汉
语教学为主要内容的非营利组织,iL子学院的核心宗旨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语
言文化,其收益无法体现为货币收入,而是体现为围绕其核心宗旨的多层次目标
体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L子学院分支机构的分布广度和深度、
教师资源、培训学生的人数、教学质量、开展语言文化传播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等。
7L子学院的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在设立孔子学
院和进行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活动所带来的硬件设施、组织运作以及汉语教学师资
力量的培训等相关费用。直接成本具有便于计量、有形、主体明确等特征,构成
了孔子学院的主要成本,是影响其运营效率的重要因素。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基础
设施投资成本、日常运营成本、教师和管理人员工资成本等。间接成本是指除孔
子学院设立和运营的直接成本以外,由制度、设立方式、环境等因素引致的,无
法从现金角度直接观测到的成本。这种成本既不表现为孔子学院支出的增加,也
不表现为设立主体负担成本的加大,而是降低孔子学院整体运行效率降低,削弱
孔子学院完成使命的能力,影响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间接成本的特点具有难以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量化、不易分摊等特性,主要包括委托代理成本、契约不完全成本、协调成本、
政治成本等。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直接成本是孔子学院设立和运行的主要成本,而且无论
哪种设立模式所发生的直接成本都是固定的,不受模式的影响,可以把它作为一
个常量。间接成本与设立模式有较强的相关度,会随设立模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占总成本比重较小,所以可以认为任何一个成本收益因素的变化对间接成本的影
响要小于对收益的影响。本文将采用增量分析法,定性地从成本和收益两个角度
分析孔子学院设立和运行的效率,建立以各成本要素和收益要素为自变量,效率
为因变量的成本收益模型:
L=F(Rl,R2,R3,R4,R5,R6,R7,&,CI,C2,C3,C4,C5,C6)
其中:
L是指7L子学院效率或者是7L子学院对汉语推广的推动作用;
R-是孔子学院分支机构的分布广度和深度;
R2是教师资源;
R3是培训学生的人数;
R4是教学质量;
R5是开展文化语言传播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心是资金规模;
R7是信息收益;
心是政策收益;
C-是基础设施投资成本;
C2是日常运营成本;
C3是教师和管理人员工资成本;
C。是委托代理成本;
C5是契约不完全成本;
Ce是政治成本。
在模型中,因变量L即孑L子学院的净收益或效率是进行决策的主要参考变
量,而iL子学院设立形式、日常运行管理以及各个设立主体等因素都会通过改变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各收益因素R和各成本因素c等自变量,进而影响决策变量L。无论哪个因素
的变化,只要能够使得L增加,那么这种变化就是有益的,是我们所希望的;
反之,如果~个因素的变化使得L减少,那么这种变化是有害的,是我们要规
避的。
5.2.1.3对各收益要素的分析
孔子学院作为以汉语教学为主要内容的非营利组织,其核心宗旨是推广汉语
和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其收益大都无法体现为货币化收入,而是主要体现为围绕
其核心宗旨的多层次目标体系。因此,本文将从孑L子学院的目标体系的实现程度
来展开对孔子学院的收益分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孔子学院分
支机构的分布广度和深度、教师资源、培训学生的人数、教学质量、开展文化语
言传播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信息收益、政策收益。
(1)孔子学院的分布广度和深度R1
孔子学院的分布广度和深度是:l:P:fL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包括
设立孔子学院国家、地区的数量和每个国家内孔子学院的数量,前者构成了孔子
学院分布的广度,后者测度了孔子学院分布的深度。孔子学院的分布越广,普遍
程度越高,推』。一汉语和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效果越明显,目前实施的孔子学院战
略布点策略,就是为了满足汉语推广对孔子学院分布的广度和深度的需要。孔子
学院分布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就意味着收益提高。
(2)教师资源R2
教师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汉语教学质量和汉语推广的效果,是孔子学院高
效运行,实现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宗旨的重要支撑,其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师资培
养、师资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师资队伍是指汉语教师的数量和专业素养;师资
培养是指孔子学院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其提供的在职培训;师资结构是指孔
子学院教师的年龄结构、中外教师比例和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比例等。师资
队伍的扩大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以及师资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孔子学院的教学
质量,从而可以增加收益。
(3)培训学生的人数R3
衡量孔子学院汉语推广成果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培训学生的数量和教学质
量。培训学生的人数是指7L子学院在校和已毕业学生的数量。汉语教学是iL子学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院推广中国语言文化最主要的手段,汉语需求者是孔子学院的直接服务对象,所
以培训学生数量就成为衡量我国汉语推广和孔子学院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指标。
培训学生人数增加,就可以认为孔子学院项目收益增加。
(4)教学质量R4
教学质量是保证孔子学院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教学质量不仅能
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孔子学院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当地
人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所以过硬的教学质量也是其追求的收益之一。丰富的教
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有特色的课程安排以及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都有助于提
高7L子学院的教学质量。
(5)开展文化语言传播活动的数量和质量R5
开展文化语言传播活动是孔子学院推广汉语的另外一项重要手段。开展学术
活动、举办中国文化和有关中国情况的讲座、举办中文比赛、播放中国影视等活
动都可以增进当地人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兴趣和了解,有利于促进中国语言文化
的传播。因而开展文化语言传播活动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就意味着汉语推广的力度
加强、收益提高。
(6)资金规模&
孔子学院是一个以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组织,其非
营利性决定了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社会捐赠等渠道,特别是在孔
子学院初设阶段,其设立资金和需要的基础设施只能依靠外部资金力量的支持。
投资规模会直接影响NTL子学院的运行效率和对汉语推广的促进作用。因此资金
寻求能力是衡量孔子学院运行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寻求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投
资规模,可以更好地促进汉语推广,在模型中就表现为孔子学院收益的增加。
(7)信息收益R7
信息收益是指对当地汉语需求、汉语推广状况以及风俗习惯、法律政策等信
息的收集和占有,信息收益高有利于孔子学院的设立和运营,从而进一步推动汉
语在当地的推广和传播。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推广机构分布于世界各地,每个国家
都有自己不同的具体情况,当地汉语需求、汉语推广的信息是决定是否设立孔子
学院的重要参考因素。孔子学院和当地政府、教职员工与当地学生、管理层与当
地教师之间需要良好沟通,而对当地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以及法律政策等信息的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熟悉和了解能增进这些主体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对信息资源的拥有和利用能提高
孔子学院推广汉语的效果,从而提高孔子学院的收益。
(8)政策收益R8
政策收益是指政府的语言政策和外交策略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对7L子学院
的设立和运行提供的有效支撑。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推广机构,是一种非营利组织,
既没有商业组织的盈利能力,也没有政府组织的政治权力和财政资源,所以它的
职能实现需要政府提供一个政策支持。作为非营利组织,孔子学院非常强调合法
地位,其成立和活动必须得到政府的认可,活动范围需要政府进行规定,日常运
行需要法律和各种规章的保护和制约。完善的政府的政策体系是孔子学院存续的
基础,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为孔子学院在汉语推广中
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保障。
5.2.1.4对各成本要素的分析
由于概念清晰、便于计量和投资主体明确,成本收益模型中的基础设施投资
成本Cl、日常运营成本c2、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工资成本C3等直接成本,可以
在孑L子学院不同的设立模式中进行直接比较,鉴于本文篇幅所限,在此不做展开
论述,重点分析间接成本C4、C5和c6。
(1)委托代理成本C。
孔子学院作为语言推广的非营利组织,其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三权分离,
特别是在多方合作共同设立孔子学院的情况下,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在不同
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问,在收益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由于在委托方和代理
方之问的不完全信息,委托人为了防止代理人背离自己的目标,实现预期效用最
大化,则会通过订立合约等形式来监控代理人行为,从而产生代理成本。具体到
孔子学院,主要的委托代理问题体现在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激励不相容、
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方面。
信息不对称是指,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当地孔子学院的运营情况、以及收
益和成本方面的信息。各孔子学院的管理者比委托方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在合
作设立孔子学院形式中,申请方在当地汉语需求、汉语推广状况、孔子学院的各
项费用的使用等方面拥有更多的信息。由于在这些信息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可
能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导致孔子学院运营缺乏效率。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责任不对等是指,7L子学院在发生运营危机的情况时,委托人和代理人为此
付出的成本不一致。各利益相关者对孑L子学院的投入是不一样的,管理层投入的
是自身的劳动力,各设立主体投入的是巨额资金、基础设旋和人力资源等,从而
各方对孔子学院承担的责任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责任不对等,导致各利益相关
者对孔子学院的运营效率、汉语推广的效果等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
激励不相容是指,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最大化存在矛
盾。在孔子学院的运营中,管理层的目标是收入的增加、社会声誉的提高、豪华
舒适的工作环境等,设立方追求的是孔子学院的良好运行。在多方合作的模式中,
各发起方的目标也存在差异,总部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加速中国语言和文化
的推广;中方高校的目标则可能是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增加与外方的合作机
会等;外方申办者的目标可能是提高自身在当地的地位并获取部分经济利益等。
这些利益目标的差异造成各代理者为了自己的目标背离委托人的利益,表现为道
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激励不相容等委托代理问题,必然要求
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这将导致监督成本的产生。监督成本是指委托
人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监督而引致的成本,是一种重要的委托代理成本。如
前面分析,代理人可能会由于追求自身利益而违背委托人的目标从而造成道德风
险和逆向选择。委托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必须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
监督和约束,这种约束监督一方面增加了委托人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不恰当的
约束监督也会妨碍代理人某些正常业务的开展,从而降低孔子学院的运营效率。
(2)契约不完全成本C5
契约不完全是指在实际的交易中,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世界的复杂性、
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契约当事人或契约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
一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契约的制订和执行往往都是不完全的。这种契约的不完
全必然会造成iL子学院在设立过程和将来运行中成本的增加,这个问题在多方合
作设立孔子学院的模式中尤其突出。从理论上讲,契约不完全成本属于委托代理
成本的一种,但是从目前孔子学院的设立和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契约不完全问
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孔子学院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会产生较大的影
响,因此在模型分析中将其独立出来,使其成为影响孔子学院运行间接成本的一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个因素。
(3)政治成本C6
政治成本主要是指在孔子学院设立和运行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加入而引致的
成本。政治成本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指在当前孔子学院的战略布点阶段,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在符合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尽可能多的建立7L子学院,实现孑L子
学院分布深度和广度的扩张,政府在7L子学院的建立中处于主导地位,需要一种
高产出高投入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必然会对成本约束有所放松,导致孔子学院
在设立过程当中的成本比正常情况下的成本高。二是指在汉语推广过程中由于政
府的介入,使得孑L予学院的政治色彩加浓,容易使当地政府和民众产生抵触心理,
进而影,向NTL子学院汉语推广效率。孔子学院的这种效率损失就是引起文化冲突
的政治成本。
5.2.1.5设立主体对模型各要素的影响
通过前述对孔子学院设立主体的介绍,各主体拥有自身固有优势和劣势,任
何一方参与或退出孔子学院的建设都将对其成本收益产生影响。通过分析三方对
孔子学院的成本、收益要素的影响,可以比较出孔子学院合作设立三种形式净收
益的大小,从而选择出最优的设立形式。
(1)国内申办方。目前国内申办方主要是国内高校,他们是国内教育资源
和汉语师资力量的集中地,拥有对外汉语教学的软件资源优势,它加入NTL子学
院的建设中将主要对孔子学院的教师资源R2、培训学生的人数R3、教学质量R4、
开展语言文化传播活动的数量和质量Rs等四种收益因素产生影响。国内高校具
有丰富的师资力量,能为孔子学院提供高质量的汉语教师,因此能提高R2,同
时国内高校掌握着最科学的汉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在汉语教材和其他教学资
源的编制和供给上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它的加入将大大提高孑L子学院的教学质量
R4和开展语言文化传播活动的数量和质量R5,而R2、R4和R5的提高将直接或
间接地提高参与孔子学院培训的人数R3。国内高校参与设立iL子学院主要利用
其现有的资源,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能大大提高孔子学院
的收益。对成本的影响主要是会提高cs即委托代理成本,国内高校参与孔子学
院的建设将与总部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委托代理成本C5增加。
(2)国外申办方。国外申办方有从事语言教学、教育文化交流的相关经历,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熟悉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汉语教学发展状况,并且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
力,能够为孑L子学院的设立和发展投入一定的基础设施和人员。因此从收益上看,
国外申办方主要能影响到Rt、R3、Rs和R7。国外申办方熟悉所在国家和地区的
汉语需求和推广状况,而且拥有当地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和法律政策等方面的信
息,具有信息优势,能大大提高孔子学院的信息收益R7。这种信息能使其最大
限度地调动当地人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因此能增加R1和R3。而对当地的风俗
习惯、语言文化和法律的了解对提高R5也将发挥积极作用。从对孔子学院成本
的影响上来看,国外申办方主要影响C。和C,。但是国外申办方的加入也同样会
与总部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委托代理成本cs增加。由前面对契约不完
全成本的定义可知国外申办方的加入会增加孔子学院的契约不完全成本C。。
(3)孔子学院总部。7L子学院总部是三个设立主体中政府的代表,主要负
责iL子学院与我国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接受政府提供的相应财政支持和政策
支持,从而对孔子学院成本收益产生极大影响。从收益上看,总部可以充分利用
政府的外交优势,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政治来往在尽可能多的国家和地方设立7L子
学院,因此对R-即孔子学院的分布广度和深度产生积极影响。作为政府代表,
总部对7L子学院收益的贡献还体现在对资金规模&的影响上。孔子学院的设立
和运行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这种投入规模没有政府的参与是无法实现的。总
部通过对政府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获得巨额的财政支持,在7L子学院的投资中
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政府的语言政策和外交策略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为
孔子学院的设立和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撑,总部则是这些政策的接受者和传
导者,从而影响孔子学院的政策收益R8。从成本角度看,由于总部和政府之间
的密切关系,从而导致孔子学院的政治色彩加浓,增加孔子学院的政治成本C。。
政治成本主要是指在孔子学院设立和运行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加入而引致的成
本,只要有政府的介入就可能带来政治成本。
5.2.2三种建设方式的比较分析
(1)总部与国内申办方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在孔子学院总部与国内申办方
合作建设方式中,总部是与国内高校等申办方合作共同设立孔子学院。由于总部
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总部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相关资源。国内申办方则以高
校为主,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优势。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发挥两者各自优势,起到
24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协同作用。政府的参与可以提高R-即孔子学院分支机构的分布广度和深度,特
别是能大大提高资金规模心和政策收益Rs,但会使Cs政治成本增加。高校的参
与会使R2和R4提高。通过二者之间的这种合作必然会使R3和Rs提高,同时使
C。增加。在这种模式下的效率记为Ll。
(2)总部与国外申办方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在孔子学院总部与国外申办方
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形式中,总部是与国外申办方共同设立孔子学院。总部通过政
府的相应政策、毋j政支持,获取财政资源和汉语教学师资、教材等资源,国外申
办方提供部分基础设施、人员和当地汉语推广信息等资源。在这种设立形式中,
由于总部能够有效获得政府的相应资源支撑,能够明显提高资金规模凡和政策
收益R8,但在成本上使得Cs政治成本增加。国外申办方参与可以提高R7。通过
总部和国外申办方的共同努力使得R。和R5显著提高,结果必然会引致R3的提
高,同时这种模式会引起C4和C5增加。在这种模式下的效率记为L2。
(3)总部与国内、国外申办方三方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在孔子学院总部与
国内、国外申办方三方合作建设孔子学院形式中,总部、国内申办方和国外申办
方合作共同设立孔子学院。这种设立形式下,。e2,部凭借其与政府的密切关系,获
得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提高心即资金规模和政策收益Rs,但在成本上使得
C。政治成本增加;以国内高校为主的国内申办方则发挥其教育资源优势,使R2
和R4提高;国外申办方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提供相应基础设施和人员、信息
资源,从而提高凡和R7。通过三方合作可以显著提高收益R1和R5,同时c。和
Cs也会增加。在这种模式下的效率记为L3。
通过成本收益模型的分析可知,在合作模式下的三种设立形式中,孔子学院
设立和运行的直接成本是固定不变的,而孔子学院的收益和间接成本是随着设立
形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由于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小,任何一个成本收
益因素的变化对间接成本的影响要小于对收益的影响,因此可得到~个基本的逻
辑关系:首先,三种设立形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两两合作设立,第二
层是三方合作设立。其次,由于采用的是定性分析结合增量分析的方法,每一层
内部无法做出精确比较,但不同层次之间可以基于增量比较的定性分析得出~个
基本结论:处于上一层次的三方合作的效率要高于处于第一层次的两方合作,即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L3>Ll,L3>L2。所以在合作设立模式中的三种设立形式中,处于第二层的三方
合作形式效率是最高的,也是目前孔子学院合作设立模式中的首选形式。
5.3孔予学院设立模式的总结与建议
通过5.1和5,2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基本结论:1.通过对孔子学院的
三种设立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合作模式是目前条件下最为可行的设立模式;
2.根据对合作模式的三种建设方式成本收益模型的分析,总部与国内申办方、
国外申办方三方合作方式是当前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布点阶段海外孔子学院建设
的最佳形式。
这两个结论对我国当前孔子学院的设立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前面
的分析过程中笔者特别强调,这两个结论是在充分考虑汉语推广处于跨越式发展
阶段,孔子学院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全球战略布点目标的前提下得出的,合
作设立模式仅仅是当前海外孔子学院建设的最佳形式,文中并没有否定总部直接
投资设立模式和总部特许经营模式自身的优越性和今后的可行性,同样对于总部
与国内高校合作和总部与国外申办方合作两种设立形式笔者也做了保留意见。孔
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事业,笔者将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孔子
学院的建设进程进行跟踪调研,而不仅局限于当前战略步点的阶段。结合前面对
孔子学院三种设立模式的分析,以及合作建设模式中的三种设立形式的分析,关
于7L子学院设立模式的选择本文给出如下建议:
1.在当前的战略布点阶段,应采用孔子学院总部、国内申办方和国外申办
方三方合作的设立形式建设孔子学院。此点前面已做详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在战略布点的中后期,国外已经拥有很多高质量的汉语教师,包括母语为汉语的
和母语为非汉语的汉语教师,各地能很便利地购买由中国编写或者中国与别国合
作编写,又适合当地需要的汉语教材,则可以考虑采用总部与国外申办方直接合
作设立的形式建设孔子学院。在对某地的汉语需求、汉语推广状况以及风俗习惯、
法律政策等情况非常熟悉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总部与国内高校合作设立的形
式。在合作建设的三种设立形式中,我们目前对中外合作方的选择主要是国内外
的高等院校,但在市场上已经拥有一批职业化的孔子学院管理者、具有良好职业
素质的汉语教师和完善的汉语教材体系,并且总部掌握了多元化的汉语教学模式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与课程设置和多层次的汉语资格认证体系等的条件下,高校目前所具有的优势已
经不再具有垄断性时,完全可以允许更多的组织机构参与合作建设孔子学院而不
局限于高校,包括社会培训机构、基金会、公司等。
2.总部授权特许经营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借助外部资源促进孔子学院的跨
越式发展,但由于这种模式对7L子学院本身所具备的条件要求比较高,因此,在
短期内这种设立模式还不具备被广泛采用的可行性,但在孑L子学院经过较长时间
的规范发展之后,即当总部具备相关条件之后,这种模式就具有了较好的适用性。
具体说来,至少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孔子学院已经是作为一个品牌而
存在,具备了汉语推广机构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市场上已经拥有一批职业的孔子
学院管理者、良好职业素质的汉语教师和完善的汉语教材体系,并且总部掌握了
多元化的汉语教学与课程设置模式,以及多层次的汉语资格认证体系;第二,总
部已经建立了关于孔子学院的规范统~的标准化原则和规范明确的特许权约束
体系。包括视觉识别系统、室内识别系统、声音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和工作
流程识别系统等硬件的标准化,还包括语言推广政策、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人
事制度、发展目标、机构财务管理制度、机构管理制度等软件的标准化;第三,
建立了完善、规范的特许经营契约形式。孔子学院的特许经营合同应该包含:特
许经营的范围以及有效期、汉语推广教学质量标准、汉语课程资费的确定方法和
标准、资产的管理制度、特许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许权的终止和变更、履约担
保、监督机制和违约责任等主要内容,合约的内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上
述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采用由总部特许经营的模式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应该能
取得较好的效果。
3.总部直接投资的设立模式可以较好地避免7L子学院运营过程中偏离其根
本宗旨的风险,减少委托代理问题,这一点是另外两种设立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但由于这种方式只能依靠孑L子学院总部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投资设立,因此使总
部面临较大的资源缺口。在国家能够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或者孔子学院作为一
个汉语推广机构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后,能够通过自身的品牌效应获得大量捐助
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这种设立模式。比如,在华人或者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企业比
较集中的地区,人们对汉语传播的积极性很高,自愿为孔子学院捐款或服务的人
很多,经营孔子学院所需要的成本相对较低,在经过调查分析后可以考虑在这些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地区用直接投资的模式设立7L子学院。此外,在汉语需求量很大,但由于某些条
件的制约,或者是特殊环境和任务的需要,而使特许经营模式和合作设立模式都
很难操作的情况下,总部在自身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也应该考虑直接投资的设
立方式。
以上是对孔子学院设立模式的总结与建议。笔者认为,除了在当前战略布点
阶段建议主要采用三方合作建设的设立形式外,其他几种设立模式之间并不存在
采用时问上的先后,只要主观或客观条件符合,完全可以根据形势与工作的需要
同时采用多种设立模式。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6章孔子学院建设中的高校选择模型
根据前面的论述,孔子学院总部与国内、国外三方合作方式是当前孔子学院
建设的最佳形式。三方合作的基础是资源相容,即一方拥有的资源不仅在存量上
可以满足7L子学院的需要,而且分配给合作组织的资源可与合作的另一方所拥有
的资源很好的匹配。各方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决定了三方在合作中的地位和职能分
工,根据资源的比较优势进行定位和分工可以实现对子L子学院的有效治理,发挥
其在汉语推广中的核心平台作用。
孔子学院总部是国家汉语推广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维护者,同时有政府的财
政支撑作后盾,统揽各孔子学院,在三个建设主体中居主导地位。国内申办方是
总部以授权的形式委托其代表总部向孔子学院提供教材、课程设置标准、汉语教
学与专题讲座师资等软件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专业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主
要提供者,在孔子学院的管理上相对介入不多。国外申办方除了发挥资源共享作
用进行硬件设施的投资外,还凭借其信息和地方优势成为孔子学院最主要和最直
接的管理者。根据比较优势,笔者把三方在孔子学院中的关系简单描述为:总部
居主导地位,具有总委托人的身份;国内申办方是在总部授权委托下,以人力资
本投入为主的专业技术知识资源提供者,但不是主要管理者;国外申办方是孔子
学院在海外的最主要的管理者,具有明显的代理者身份。
在中国,汉语国际推广是新生事物,政府及有关部门和高校既没有成熟的理
论予以指导,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尽管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选择基础好
的高校参与孔子学院的建设是汉语推广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中国的
高校众多,基础条件参差不齐,而总部的力量有限,不可能对每个高校都进行充
分彻底的调查。于是就形成了各高校熟知自己的基础条件,但总部对申办方缺乏
了解的信息不对称的现状。由于历史和客观因素,目前我国的高校管理在一定程
度上还存在计划经济的特征,各高校都存在想方设法向国家伸手要资源的倾向。
所以,面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基础条件差的高校也会以各种方式装作自
己的基础条件好,表现出强烈的建设意愿,从而获得政府的资金或项目投入。
于是,甄别各高校基础条件的优劣成了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一个重要工作。
在当前合作建设海外孔子学院的模式中,国内高校是最主要的承担者之一。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面对国内众多的高校,如何选择符合建设需求的高校进入孔子学院的建设队伍,
是一个在理论、实践和技术等方面要求都比较强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提供两
个模型来帮助总部选择孔子学院建设主体——高校,并在建议部分示范性地解释
了两个模型的使用方法。
6.1模型一:简单贝叶斯模型
不同高校的基础条件不同,基础条件的差异表现为高校能力的不同,有的高
校实力强有的高校实力弱。我们可以根据各高校过去的表现和当前已经具备的软
硬件条件先验地判断相应的高校能够胜任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的概率是多大。
根据某高校过去的表现和当前己经具备的软硬件条件,假设我们先验地估计
出该高校胜任的概率为P(s),则P(b)=1一P(s)为该高校不胜任的先验概率。
汉语国际推广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仅仅先验地估计P(s)时的直接判断基础
是不充足的。因此,P(s)$fl P(b)的值不会接近0或l,而相反会接近0 5。
如果仅仅依据P(s)来选择高校,那么孔子学院的建设与运营将面临较大的风
险,如果选择失误,不仅会妨碍今后的工作还将损害孔子学院的整体形象。
减少选择过程中的失误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一种较为简单和容易实现
的方法是设定一个试验,通过考察相关高校是否通过这个试验来判定其能否胜任
iL子学院的建设工作。
由于胜任能力的差异,参与建设孔子学院的高校通过试验阶段的成功概率是
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试验内容来调整相应的概率。
设P(A l s)为一个胜任高校成功通过试验的概率,P(A|b)为一个不胜任高校
成功通过试验的概率,P(F J s)为一个胜任高校未成功通过试验的概率,P(F I b)
为一个不胜任高校未成功通过试验的概率。
有:P(Al s)+P(FI s)=1
P(A lb)+P(F Ib)=1
那么,根据贝叶斯定理,一个通过试验的高校为胜任高校的概率为:
P(sIA)=而掰闭丽
一个通过试验的高校但为不胜任高校的概率为:
坐查查堂堕主兰焦笙兰—————————————————————————_——————————————————————————————————————————————一
P(b I A)=瓦而P西(AIb玎)P(丽b) .
=1一P(AI s)
一个未通过试验的高校且为不胜任高校的概率为:
P(bIF)=而筹闭而
一个未通过试验的高校但为胜任高校的概率为:
P(s I F)=币丽P酉(FIs顶)P(币s)而
P(s IA)、P(b lA)、P(b IF)和P(s lF)为后验概率。
相对先验概率P(s)和P(b)而言,后验概率P(s I A)和P(b I F)分别更接近1和
0,从而使得我们的判断失误减少。
例如,对于某一高校,假设P(s)=o.6,.P(AI s)=o 9,(AIb)=01。
如果我们仅仅依据先验概率对高校做出判断,结果将会有40%的可能性做
m错误i先择。
如果我们进行试验,那么相应的后验概率为:
P(s I A)2瓦骊P丽(Al再s)P丽(s)
: !:!!!:1
0 9×0 6+0 1×0 4
=0 93
P(b I F)=币丽P丽(Flb面)P(币b)丽
一!:!!!:1
0 1×0.6+0 9×0 4
=0 86
也就是说,如果观察到某一高校通过试验我们就认为该高校为胜任高校,那
么我们判断失误的概率值为7%;如果观察到某一高校未通过试验我们就认为该
高校为不胜任高校,那么我们判断失误的概率值为14%。
这样,我们就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判断的可靠性。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2模型二: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
从6、1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利用简单贝叶斯模型得到的后验概率比先验
概率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依据后验概率做出的选择仍然会有失误。因此,我们希
望模型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不对称问题,即高校对自己的了解
远远多于孔子学院总部对高校的了解。
在以下的论述中,我们将孔子学院总部简称为总部。
在博弈论中,由斯彭斯(Spence)于1973年提出的signaling模型也属于这
一类问题。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与斯彭斯的signaling模型面对的问题有相似之处,
于是,让我们沿着斯彭斯的思路,建立适用于本问题的signaling模型。
为此,我们将分两步构建一个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从而来解决我们所
面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第一步中(该模型的第一步模型与斯彭斯的signaling模型比较接近),假
设我们可以单独地考察各高校,各高校要么是胜任的,要么是不胜任的。假设相
应高校知道自己实际上是胜任或者不胜任。
在第二步中,我们考虑各高校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第一步只是胜任或不胜
任两种状态),同时各高校自己知道处于何种状态,但总部却不知道。
6.2.1两种能力状态模型
假设我们能够设计出一个试验,各高校可以自行控制试验将实现的指标,试
验指标越高相应高校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某高校是否有机会参与孔子学院的建设主要取决于各高校通过试验的指标
水平:当指标低于某一水平将被视为不胜任者;当指标高于相应水平后,指标值
越高,加入孔子学院建设的概率越大。
这是~个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在该博弈模型中,局中人有两个,高校
和总部。
因为总部对高校信息了解有限,所以总部对相应高校是否能够胜任只有一个
先验判断。假设总部先验地认为相应高校为胜任高校的概率为P(s)=p,该高校也
知道总部对它的先验判断。
些查查堂塑主堂些丝奎一该高校选择一个试验指标水平,指标水平用Z表示。
如果高校退出试验过程,则z=O,反之亦然。
总部选择某一个水平0。
如果:<0,总部认为该高校为不胜任,于是该高校将来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
概率为零。
如果z曲,总部认为该高校为胜任,于是该高校将来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概
率为(p(z)。24
必然有:
生盟,0
O
图61高校利益无差异曲线簇
令U。((p,z)为胜任高校的利益函数,Ub((p,z)为不胜任高校的利益函数。
对于高校而言,z越大,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p(z)越大,自己将来
的期望利益就越大。
于是,各个高校就有了各自的利益无差异曲线簇。见图6 1所示。
2a“z)实际上是一个进入资格,它反映了某高校将来是否能够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概率,同时由于总部每
年晶拨款计划以及项目分配对每一个承担者来讲都是不同的,它还体现了高校获得的资助或经赞与项目的
不平均或者说是“获得利益”的不同,因此叩(z)是个估计值a
——坐变查兰堡主兰竺笙茎
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位置越往上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所对应的
利益越大。
同时必然有:
型!竺:生o
8z
丝垫尘。
由于不同高校实现同样的试验指标水平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不一样,在同一个
点上,不同高校的利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不同的。
图6.2两种不同高校的经过同一个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
如图6.2所示,Us((p,z)表示胜任高校的经过A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Ub((p,z)
表示不胜任高校的经过A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
从图6.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A点,不胜任高校的利益无差异曲线比胜任高
校的利益无差异曲线要陡一些,这是因为有:
aU。(仍z)、aU6(妒,z) az’云-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也就是说,当z增加,不胜任高校的利益减少速度相对更快,因为不胜任高
校要付出相对更大的代价来增加同样多的z。
为了有一个对照,我们首先需要讨论完全信息的情况。
如果信息是完全的,总部将可以直接对两种高校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政策:
对于不胜任高校直接将其排除在外;对于胜任高校,直接给它re(z)。
图6.3完全信息下不同高校的最优选择及其对应的无差异曲线
胜任高校的利益最大化模型为:
maxU;(妒,z)
口=
s.t(p=(p(z)
不胜任高校的利益最大化模型为
maxUb(纪z)
口,=
s.t(D一0
从图6 3中我们可以看到,胜任高校的利益最大化点为E。;不胜任高校的利
益最大化点为原点。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总部不知道某个高校到底属于那种情况。
于是,可能有三种均衡发生:汇合均衡、分离均衡和杂混均衡。
下面我们分别分析这三种均衡发生的条件。
6.2.1.1汇合均衡
汇合均衡是指无论相应高校是胜任的或不胜任的都会选择相同的指标策略。
在汇合均衡下,总部无法断定自己面对的是哪一类高校。
于是,根据先验概率只能认为面对的高校在概率为P下是胜任的高校。
因此,当总部面对某一高校,该高校将来加入到7L子学院建设中的概率不再
是(p(z),而是pep(z)。
如图6.4,高校将来加入到孔子学院建设中的概率将由曲线(D=pqo(z)决定。
图6.4汇合均衡下高校将来加入到孔子学院建设中
的概率曲线
汇合均衡的条件如下:
如图6 5,Zo为不胜任高校的经过原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与曲线(p=p,o(z)Z
间的交点所对应的指标值。z1为胜任高校的经过A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与曲线
(p=脚(z)之问的交点所对应的指标值。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中,z。<zo。
O z。z0 z1
2
图6.5汇合均衡对应的指标z。
设B(s Iz)表示总部观察到了指标值为z后所观察的高校是胜任的后验信念。
只要总部的信念如下:
广O, z≠Z 8
B(5伊1 p,::z
e
或者
lo. z≠z8且z<z1
B(slz)={ p, z=z。
B z>z1
同时,设m(z)为高校最终能够得到的加入到孔子学院建设中的概率。
对应地有:
r O, :≠Z。
中(z)=_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或者
F 0,z≠Z。且z<Z
中。):J p妒。), ::z e
L p妒(z),:>Z1
相应的博弈均衡分析如下:
第一种情况,高校为不胜任高校。
当它选择z=Z。,它可以得到ubl的利益。
当它选择z>Z1,它虽然可以得到p(p(z1)的概率参加孔子学院的建设,但可
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b0。
当它选择Z。<z蔓z1,它可以得到的参加孔子学院的建设的概率为0,也就是
说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ho。
当它选择z<Z。,它可以得到的参加孔子学院的建设的概率也为0,可得到的
利益将小于等于ub0。
因此,如果不选择z。,其最佳选择将只能是z=O,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bo。
因为Uhi>Ubo,所以最佳选择为z=Z。。
第二种情况,高校为胜任高校。
当它选择z=Z。,它可以得到U。。的利益。
当它选择z>Z1,它虽然可以得到p(p(z1)的概率参加孑L子学院的建设,但可
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s。。
当它选择Z。<z立1,它可以得到的参加孔子学院的建设的概率为0,也就是
说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
当它选择z<Z。,它可以得到的参加孔子学院的建设的概率也为0,可得到的
利益也将小于等于Us。。
因此,如果不选择z。,可得到的利益也将小于等于Us。。
所以最佳选择为z=Z。。
这也就是说,无论高校胜任与否,最佳选择都为z=Z。。
于是,博弈均衡为汇合均衡。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2.1.2杂混均衡
杂混均衡是指胜任高校的选择是唯一的,而不胜任高校的选择不唯一,可能
与胜任高校不同,也可能与胜任高校相同。
当不胜任高校的选择与胜任高校相同,表现出汇合均衡的性质。
当不胜任高校的选择与胜任高校不同,表现出分离均衡的性质。
不胜任高校的选择是否与胜任高校相同是随机的,假设不胜任高校的选择与
胜任高校相同的概率为q。
设当不胜任高校的选择与胜任高校相同时选择的z值为z“。
于是,当总部观察到一含高校选择z“,该高校是胜任高校的概率为:
,)。IZ h)--瓦弭诹P(Z而h[s瓦)P(丽s)
: 旦
P+g(1一p)
因此,当总部面对某一选择z“的高校时,由于该高校是胜任高校的概率为
P(slz一1=—芝一,所以该高校将来加入到孔子学院建设中的概率不再是、l。P+q(1一P、
(p(z),也不再是p(p(z),而是P(sZ“)(p(z) 万石pi而中(z)。p+口(1一p)。、’
图6 6杂混均衡下高校将来加入到孔子学院建设中
的概率曲线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如图6.6所示,杂混均衡下高校将来加入到孔子学院建设中的概率曲线中间
那条。
图6 7第一种杂混均衡对应的指标Z“
如图6 7和图6.8,对于不胜任高校,A点和原点都在同一条利益无差异曲线
上,它选择A点或原点是无差别的。
为了保证选择A点和原点无差别,Z“与q之间就有了固定的函数关系。
因为A点在利益无差异曲线Ubo上,所以有Ub((ph,zh)=Ubo。
同时,因为A点也在杂混均衡下高校将来加入到孔子学院建设中的概率曲线上删甜2南们“)。
即有方程组:
Ub(妒6,Z6)=W
P 2丽P邢6)
所以有: %(志郧飞∽=w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从中得到q和z“之间的函数关系:
q=^(Z6)
于是,高校将来加入到孔子学院建设中的概率是
P(sIZ“)(p(z“) P+^(z“)(1
函数q=L(z“)有什么性质呢?
(p(Z“)
O Z“ Z3 2
图6 8第二种杂混均衡对应的指标Z“
从曲线Ub。上可看出,Zh越大,就有(p“越高,也就要求POZ“)(p(z)距离(p(z)
越近。
q越小,——善_就越大,也就有Jf)@IZ“)(p(z)距离(p(z)越近。
P+q(1一pJ
因此有: 螋>o
dZ“
只要总部的信念如下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郾协={菇嵩6:彰
嘶,2≤Pi嘲。p+^(z“)(1一)””
杂混均衡就会出现。
相应的博弈均衡分析如下:
第一种情况,高校为不胜任高校。
当它选择z=Z“,它可以得到Ubo的利益。
当它选择z≠zh,且z≠0,它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bo。
当它选择z=O,它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b0。
因此,选择z“或选择z=O都是最佳的,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bo。
同时它选择z“的概率必须等于^(z6),否则,总部就有机会把它识别出来。
第二种情况,高校为胜任高校。
当它选择z=Z“,它可以得到u。“的利益。
当它选择z≠Zh,它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
所以最佳选择为z=Z“。
这也就是说,如果高校是胜任的,最佳选择一定是z=Z“。
于是,博弈均衡为杂混均衡。
6.2.1.3分离均衡
分离均衡是指胜任高校的选择和不胜任高校的选择是不同的,从而总部可以
直接知道面对的高校是哪一种。
如果总部所面对的情况如图6.9,总部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建立分离均衡。
图6.9中,A点为利益无差异曲线Ubo与曲线(p=妒(z)的交点。
对于不胜任高校而言,由于A点与原点都在同一条利益无差异曲线上,所以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它无论是选择A点还是选择原点都没有差异。
对于胜任高校,其利益最大化模型为:
maxU。(妒,z)
口:
s.t(p=(p(z)
所以,图6.9中的E;点是最佳选择。
zbl z,
图6.9不胜任高校认为原点优于点E;的情况
Z。。为Es点的横坐标值。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总部的信念为
r 0, z<Z
B(啦I卜{㈠瑙
同时对应地有:
,0, z<z;
中‘2’2i妒(z;), :≥z;
分离均衡就会产生。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相应的博弈均衡分析如下:
第一种情况,高校为不胜任高校。
当它选择z=0,它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bo。
当它选择z<Z。。,且z≠0,它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bo。
当它选择z≥Z。。,尽管它可得到(p(z。。)的概率参加到未来的孔予学院的建立
中,但是它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bo。
因此,选择z=0都是最佳的,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o。
第二种情况,高校为胜任高校。
当它选择z=z。。,它可以得到Us。的利益。
当它选择z<Z。。,它可以得到的参加7L子学院的建设的概率为0,也就是说它
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s。。
当它选择z>zse,它可得到的利益也将小于Us。。
所以最佳选择为z=z。。。
这也就是说,如果高校是胜任的,将选择z=z。。;如果高校是不胜任的,将
选择z=0。
于是,博弈均衡为分离均衡。
Zb* Zs。Zbl刁
图6 10不胜任高校认为原点优于点g。的情况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但是,如果总部所面对的情况如图6 10所示,总部就不能那样方便地建立分
离均衡了。
同样地,在图6 10中,A点为利益无差异曲线Ubo与曲线(p=(p(z)的交点。
对于不胜任高校而言,A点与原点无差异。
同样地,对于胜任高校,其利益最大化模型为:
maxU。(妒,z)
s.t(p=(p(z)
所以,在图6 10中的Es点仍然是最佳选择。
且,z。。也为E。点的横坐标值。
但现在的问题是,对于不胜任高校而言,E。点优于原点。
如果总部的信念与上一种情况一样,那么不胜任高校的选择就会与胜任高校
的选择相同。
怎么办呢?对此,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在曲线(p一(p(z)上找~个B点,要
求B点在A点的右方,也就是说对应的z。1要大于Zbl,如图6 10所示。
这样,只要总部的信念为:
r 0, z<乏
趴啦I卜1 1,:纠
同时对应地有: .
一0, z<型
中‘2’2tp(z:), :≥z:
分离均衡就会产生。
相应的博弈均衡分析如下:
第一种情况,高校为不胜任高校。
当它选择z=O,它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bo。
当它选择z<Z。1,且z≠O,它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bo。
当它选择z≥z。1,尽管它可得到(p(z。。)的概率参加到未来的孔子学院的建立
中,但是它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bo。
因此,选择z=0都是最佳的,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b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种情况,高校为胜任高校。
当它选择z=z。1,它可以得到Usl的利益。
当它选择z<Z。1,它可以得到的参加孔子学院的建设的概率为0,也就是说它
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1。
当它选择z>z;1,它可得到的利益也将小于u。1。
尽管存在U。1<u。。,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U。。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它只能
退而求其次。
所以最佳选择为z=z。1。
这也就是说,如果高校是胜任的,它将选择z=Z。1;如果高校是不胜任的
它将选择z=O。
于是,博弈均衡为分离均衡。
6.2.2连续变化能力状态模型
在这一步中,我们考虑高校的能力状态是连续变化的(第一步只是考虑胜任
或不胜任两种状态),各高校自己知道处于何种状态,但总部却不知道。
假设某一高校可能处于有n种状态中的一种,且处于第k种的概率为P。。
O
图6.11不同状态的高校的经过原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如图6 11所示,U?为第一种状态的高校的经过原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U:
为第二种状态的高校的经过原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 ⋯U?为第f种状态的高
校的经过原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碟为第门种状态的高校的经过原点的利益无
差异曲线。
如果信息是完全的,总部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从最好的学校开始选。或者,
总部可以设定~个标准,低于某个标准的高校就不予考虑了。
为了给出一个对照,我们先来分析完全信息条件下总部的行为。
假设从第1种到第t.1种高校被认为是不胜任高校,第t种到第n种被认为
是胜任高校。
O z【+乙l+Z什2+ Z, 乙+ 2
图6 12完全信息下各种胜任高校的曲线(p(z)及相应最佳选择
如图6 12,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各种类型高校对应的将来加入到孔子学院建
设中的概率曲线及相应的最佳选择分别为(pt(z)、(pt十1(z)、、(p。(z)和甜、
z计l+~⋯、Zll+。
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问题就不能直接解决了。
我们希望的是,通过我们设计的信息显示机制来淘汰第1种到第t一1种不能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胜任的高校。
经过博弈以后,可能形成的均衡有两种:分离汇合均衡和分离杂混均衡。
6.2.2.1分离杂混均衡
如图6 13所示,”(z)是总部给出的中(z)的期望。
这是因为总部面对的高校可能是任何一种。
0 z¨ z

图6 13不完全信息下总部给出的期望币(z)和信念分界点
在分离杂混均衡下,从第1种到第t-2种高校将被直接当作不胜任高校分离
出来,而第t-1种高校将以q的概率混杂于胜任高校之中。
l司为A点在利益无差异曲线U.10上,所以有U—l((p“,Ztl)=Ut.10。
而对于从第t种到第n种高校,如图6 14所示,经过A点的利益无差异曲
线分别为U?、一巩。
当总部观察到某一高校选择z?,该高校是第t-1种高校的概率为:
P(t一1 z护——堡L
伊P1+Pf++P。
坐查查堂塑主兰垡笙兰.——
当总部观察到某一高校选择Z?,该高校是第k种(k≥t)高校的概率为
P(kI z沪瓦可P了k百
所以,(p(z)的期望应该为:
∥(z)=0×P(t.1I Z?)+(p。(z)P(tl z?)++(p。(z)P(nl z?)
:(p。(z)———上L—
qPf_l+Pf+⋯+P。
于是有方程组:
fU。(妒6,z?)=U:
I 妒“=∥(z?)
++(p。(z)——————生苴——一·Zp川+p,+..+P。
所以有:
U。(∥(z?),z?)=uo,
从中可得到q和zj之间的函数关系:
g=,(z?)
于是,高校将来加入到孔子学院建设中的概率是
∥(z)邓(z’不甄iP瓦t_再:
十+(pn(z’不历i巧Pn而
在这里,函数q=,(z?)的性质又如何呢7
从曲线U。.10上可看出,掣越大,就有矿越高,也就要求¨(z)越高。
q越小
瓦甄i巧pt 而一、z(z加。+pn。++p。
有∽(z)越高。
因此有:
就越大,也就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dZ—(一zt)>o。dZ!
只要总部的信念如下
r 0, z≠Z?
脚)_1Σ坠! ,础?
qPt一1十,f十⋯十pn
同时对应地有:
,o, z≠z7 喇2 0(zA::z?
分离杂混均衡就会出现。
相应的博弈均衡分析如下:
第一种情况,高校为第1种到第t-2种的不胜任高校。
当它选择z-Z?,它可以得到小于Ujo的利益(j=1,..,t一2)。
当它选择z≠z?,且z≠o,它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jo。
当它选择z=O,它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io。
因此,选择z=O都是最佳的,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io。
第二种情况,高校为第t-1种的不胜任高校。
当它选择z=Zj,它可以得到等于U.10的利益。
当它选择z≠z■且z≠o,它可得到的利益也将小于U.10。
当它选择z=O,它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lo。
因此,选择Z=z?或选择z=o都是最佳的,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o。
同时它选择z?的概率必须等于Z(z?),否则,总部就有机会把它识别出来。
第三种情况,高校为第t种到第n种胜任高校。
当第k种胜任高校选择Fz?,它可以得到Ukl的利益(k=t,⋯,n)。
当第k种胜任高校选择z≠z?,它可得到的利益将小于Ukl。
所以最佳选择为萨Z:。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这也就是说,如果高校是胜任的,晟佳选择一定是z=Z?。
于是,博弈均衡为分离杂混均衡。
0 Z? 2
图6 14各种高校的经过A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
6.2.2.2分离汇合均衡
同样,如图6 13所示,∥,(2)是总部给出的(p(z)的期望。
这同样是因为总部面对的高校可能是任何一种。
在分离汇合均衡下,从第1种到第t一1种高校将被直接当作不胜任高校分离
出来,而第t种高校到第n种高校将以被直接当作胜任高校。
同样,A点在利益无差异曲线U“o上,所以有Ut.1((p“,Ztl)=u“o。
同样,对于从第t种到第n种高校,经过A点的利益无差异曲线分别为
u?、、U:,如图6 14所示。’
现在,有许多地方不同了。
当总部观察到某一高校选择为z<Z J,该高校将被视为不胜任高校。而只有
当高校的选择为z>Zj,该高校才会被视为胜任高校。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所以,当总部观察到某一高校的选择为z>Z?,该高校为第k种胜任高校的
概率为:
P(kI>z?)=——L
Pf+.+P。
于是,(p(z)的期望应该为:
矿(z)=(p。(z)P(tI>z?)+ +(p。(z)P(nl>z?)
=Qt(z)——旦L_+
Pf+.+P。
只要总部的信念如下
ro, 2≤Z
B(枷t㈠>刀
+(p。(z)——丝一Pr+⋯+p。
I司时对应地有:
.0, z≤z?
她卜0(Z?),:>z?
分离汇合均衡就会出现。
相应的博弈均衡分析如下:
第一种情况,高校为第1种到第t-1种的不胜任高校。
当它选择z>Z?,它可以得到小于Ujo的利益(j=1,⋯,t.1)。
当它选择z<z?,且z≠O,它可得到的利益也将小于Ujo。
当它选择z=O,它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jo。
因此,选择z=O都是最佳的,可得到的利益等于u,o。
第二种情况,高校为第t种到篇r1种胜任高校。
这时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该高校的利益无差异曲线与曲线%(z)的切点
在A点左面(包括A点),第二种是该高校的利益无差异曲线与曲线虮(z)的切
坐垄查堂堕主兰垡堡塞一
点在A点右面(不包括A点)。
无论哪种可能性,当第k种胜任高校选择zsz?,它可以得到小于Ukl的利益
(k--t, ,n)。
对于第一种可能性,当第k种胜任高校选择z>z?,它可得到的利益虽然可
能将小于ukl,但至少趋向于Ukl。
对于第二种可能性,当第k种胜任高校选择z>zfl’它可得到的利益可能将
大于Ukl。
0 zj Z: 2
图6 15分离汇合均衡下各种高校的相关利益无差异曲线
例如,如图6 15所示,第n种高校的最佳选择为Z:,可得到的利益为U:。
也就是说,可得到大于∽的利益。
所以,无论哪种可能性,最佳选择都为z>Z?。
这也就是说,如果高校是胜任的,最佳选择一定是z>Z■
于是,博弈均衡为分离汇合均衡。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3高校选择方式的实施建议
采用以上两个模型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甄别高校。第一个模型相对易于执
行,但准确性比第二个模型差。第二个模型理论上看相g,tLL较完美,但执行起来
相对比较复杂,实验设计的难度相对较大。
事实上,对于第一个模型,即简单贝叶斯模型,我们完全可以在当前7L子学
院建设过程中直接应用它来鉴别和选择高校,并通过多次对特定内容的阶段性试
验来大大减少在高校选择过程中的失误。因此,本文特别建议在当前孔子学院建
设过程中使用该模型来甄别和选择参与建设孔子学院的高校。
例如,在当前汉语国际推广中有许多急需的工作(汉语师资的培养与培训、
各类汉语教材的编写、汉语水平考试的试题研发等)需要高校承担。我们可以通
过让高校承担某项任务(即相当于让高校通过一个阶段性试验)来观察与考核其
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以利于将来判断其是否能够胜任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
以汉语水平考试的试题研发为例。
首先我们假设所有参加试题研发的高校在一定先验概率下都是可以胜任的
学校,该先验概率都为P(s),且P(s)=O 6;对应地,这些高校的不胜任先验概率
为P(b)=1一P(s)=O 4。
由于各个高校的水平不同,因此在试题研发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研发出的试题
水平也不同,所以这些高校通过试验的概率是不同的。在此过程中,肯定会有一
部分高校被淘汰,而根据贝叶斯定理,那些留下来未被淘汰的高校为胜任高校的
后验概率将大大提高。
假设高校A通过了试验,即高校A达到了我们汉语水平考试试题研发的基
本要求,那么根据贝叶斯定理,当我们观察到某一高校通过试验我们就认为该高
校为胜任高校,我4fin断失误的概率值只有7%,即我们有93%的把握可以认定
高校A可以胜任参与jL子学院的建设工作。
相对先验概率而言,后验概率更接近1和0,从而使得我们的判断失误减少。
如果我们仅仅依据先验概率对高校做出判断,我们至少会有40%左右的可能性
做出错误选择。
同样,对那些被淘汰的高校,根据贝叶斯定理,如果我们观察到某一高校未
通过试验我们就认为该高校为不胜任高校,我们判断失误的概率值只有14%。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为了进一步减少误差,或是更加全面地了解与选择高校,我们可以选择重复
进行上述相同或不同内容的试验,即通过调节试验内容来进一步调整和确定高校
参与建设孔子学院的相应概率。例如,我们可以选择让高校继续参与汉语师资的
培养与培训项目,或是参与各类汉语教材的编写项目等,通过了解和分析它们在
不同的试验阶段的综合表现,特别是在相关项目指标中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
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任务完成情况等实际操作中获得的得分情况,来进一步确
定高校的实际水平或能力。也就是说,在第二个试验中,所对应的某高校为胜任
高校的先验概率将从原来的60%提高到93%,如果某高校通过第二个试验,那
么它为胜任高校的后验概率又将大大提高;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第三个试验又可
以进一步提高选择效果;以此类推。
通过增加试验次数和补充多层面、多角度的项目内容,我们不仅能够在实际
操作中进一步增加简单贝叶斯模型的选择精度,降低7L子学院建设中不胜任高校
的选择概率,还可以根据相关高校在不同内容试验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
将与之实际水平相匹配的特定项目分派给它,以利于发挥这些高校在某叶方面的
专业特长。
对于第二个模型,即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我们可以在将来通过逐渐创
造条件和积累数据来实施。如:在孔子学院的建设已经基本规范化(建立了各种
标准化的试验方法和指标)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积累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得知并
确认各类高校对这种不同标准化试验对应的指标的无差异曲线。只要得到了相应
的无差异曲线,第二个模型就可以实施了。由于第二个模型不需要通过重复多次
的试验来提高后验概率的水平,只需一次试验就可以达到精确的结果,所以它可
以大大地提高效率。
因此,第二个模型完全有可能成为将来选择高校的主要模型,只是目前的环
境与条件还不够成熟。关于怎样实施第二个模型,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工作。
目前笔者正在进行这项研究,希望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成果。
我国孔子学院的建设工作刚刚开始起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本文的这两
个模型仅是理论上的指导与分析,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有关工作将在本论文完成之
后展开。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7章孔子学院的治理、评估与契约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现建设孔子学院的预期目的,使其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避免
或减少风险,以利于发挥更大的作用,本章特别安排了关于孔子学院的治理、评
估与契约建设部分。这部分内容既是孔子学院经济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对当前或将来孔子学院建设和运营的一项具有实质性内容的重要建议。
在三方合作建设模式下,总部作为总委托人,其主导职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对国内高校的选择和对国外承办方的监督上。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对国内承办院
校的选择,对外方的监督则主要体现在对孔子学院的治理和评估方面。孔子学院
的治理目的是要在iL子学院理事会和执行层之间实现有效的权利制衡,建立有效
的监督机制克服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可能出现的诸如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提高孑L
子学院的运作效率;孔子学院评估是提高孔子学院治理水平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评估内容主要侧重于对孔子学院整体运行效果的评价,包括对孔子学院的非营利
性、战略和使命等方面的评估。对孔子学院的评估既是对孔子学院治理效果的评
价和判断,同时也为孔子学院治理的改进提供有力根据。治理机制和评估体系的
完善将成为实现孔子学院有效运行的两大保障。考虑NTL子学院设立主体之间契
约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孔子学院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契约,或是契约不
合理、不规范引发一系列问题的现实情况与紧迫性,本章最后分析了孔子学院设
立主体层面的契约建设,对合作建设模式下的契约建设和特许经营设立模式下的
契约建设给出了有价值的指导性建议。作为一个国际化的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
院的建设与运营需要总部花大力气制定一整套符合国际标准、内容完善,条款规
范的契约文本。设立主体之间契约文本建设的恰当与规范,既是实现孔子学院有
效治理和科学评估的理论与制度依据,更是关系到今后孔子学院能否在国际环境
中持续发展与良性运营的重要保障。
7.1孑L子学院的治理
在对孔子学院的治理分析中,在以所有权、控制权与受益权三权分离为基础,
委托代理关系为主线,利益相关者协同为重心,公共责任作为组织治理的最终目
标的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理论框架(陈林,徐伟宣,2002),结合孔子学院的中国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特色和语言推广行业特征,分析了7L子学院治理的几个关键点,包括理事会结构、
治理模式、监督机制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等,为实现孔子学院的高效治理提供了理
论支持。
7.1.1孔子学院治理的理论框架
从广义上看,治理是指有关组织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
化和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组织的宗旨和目标,组织由谁控制,如何控制,风
险和收益如何分配等问题,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是治理产生的前提。狭义的治
理就是董事会或理事会为组织所采取的集体行动。其核心问题是组织权力的行
使、利益的分配以及责任的归属。具体到非营利组织,治理~般是指理事会成员
和执行官发挥关键作用的行动领域,它与目标、基本组织活动、决策、参与者以
及环境有关,是确保非营利组织有效运作的首要前提。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理论框
架以所有权、控制权与受益权三权分离为基础,委托代理关系为主线,利益相关
者协同为重心,公共责任作为组织治理的最终目标。孔子学院是有中国特色的具
有鲜明行业特征的非营利组织,其组织治理的理论框架趋同于非营利组织治理的
基本理论框架。
7.1.1.1所有权、控制权与受益权三权分离:孔子学院治理的基础
非营利组织与营利机构在产权形式上最大的差别就是先天的所有者缺位,这
是由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也就决定了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结构肯定
不同于营利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因为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是公司治理的
前提。对于公司企业来说,尽管存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问题,但原始的“出
资人”也是最终“受益人”,至少“所有权”与“受益权”是统一的。而对于非
营利组织特别是其中的公益性非会员组织来说,“出资人”(捐助人)与受益人的
角色是分离的,而且捐助人一旦完成了捐助行为即失去其控制权。因此,非营利
组织存在所有权、控制权与受益权“三权分离”(所有权的背后,实质上则是一
种委托权)。根据非营利组织产权结构的一般特点我们可以具体分析孔子学院的
产权结构。首先我们看孔子学院是否能实现三权的彻底分离。目前孔子学院的产
权关系是很不清晰的,如果按照非营利组织的一般产权结构来分析,总部、中方
承办院校和外方合作者都对孔子学院进行了一定投资,或资金投资,或实物投资,
或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投资,那么三者是否都应拥有孔子学院的所有权,所有权
5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在三者之间如何界定。谁又拥有孔子学院的控制权,即谁来管理孔子学院,是不
是由中方承办院校与外方合作者共同管理,那么总部在管理上又处于什么地位,
中方承办院校与外方合作者各自的管理权限又有多大。我们把7L子学院的直接受
益者归入受益方,这里应该包括学员和营利性的合作方。因此合作方也是享有受
益权的。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孔予学院很难实现所有权、控制权和受益权的完全
分离,但每一项权能在总部、中方承办院校和外方合作者之问应该还是可以界定
的,这种界定是我们今后分析的内容。如果}L子学院的产权不能界定清楚,那么
孔子学院今后肯定会面I临一个谁说了算的问题,有了问题找不到直接责任人,陷
入类似国有企业的困境。随着全球孔子学院数目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对孔子学
院的产权分析显得极为迫切。在产权分析中我们还将考虑iL子学院的知识产权的
归属等问题,孔子学院应该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各利益相关者应共同打造孔子
学院这一品牌,谁损害了这一品牌就要谁负责。
7.1.1.2委托代理关系:孔子学院治理的主线
所有权、控制权与收益权“三权”分离必然导致委托一代理关系的产生。委
托一代理关系是基于委托人的委托授权而发生的代理关系,被代理人以委托的意
思表示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委托人的利益依赖于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具有自
己的独立利益,如何使代理人最大限度地维护委托人的利益是组织治理要解决的
中心问题,也是贯穿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的主线。信息不对称是代理问题产生的
根本原因,非营利组织由于其生产品的品质和数量难以度量、所有者缺位等本身
固有的特点使其在治理上面l艋严重信息不对称,进而导致形成监督困境,往往容
易产生代理问题。
孔子学院作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明显的语言推广行业特征的非营利组
织,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三权分离,必然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特别是在当前
三方合作设立模式下,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知,在三
方合作建设模式中总部居于总委托人地位,国内申办方是在总部授权委托下,以
人力资本投入为主的专业技术知识资源提供者,但并不是主要管理者,国外申办
方是孔子学院最直接最重要的管理者,具有总代理人的身份,因此三者之间存在
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总部、国内申办方和国外申办方之间,三方与理事会之间、
理事会与院长之间、院长与其他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三重委托代理关系是孔子学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院治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关系,此外,捐赠者与孔子学院、学员与孑L子学院之问实
质上也是委托代理关系。在通常情况下, 一般管理人员比院长拥有更多有关孔
子学院的信息,包括当地的汉语需求状况、资金的筹集和投向等,院长比理事会
拥有的信息又更多,而理事会成员比总部、国内申办方和国外申办方具有信息优
势,在三个设立主体中,国外申办方又比总部和国内申办方掌握更多信息,在这
种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在孑L子学院的治理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
关系贯穿着孔子学院治理的全过程,各利益相关主体有着独立的利益,孔子学院
的治理是否有效,孔子学院能否在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中发挥核心平台作
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代理问题,协调不同利益主
体的行动。建立有效的代理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理事会成员、院长及其它
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实现孔子学院有效治理的关键,也是贯穿整个
治理的主线。
7.1.1.3利益相关者协同:孑L子学院治理的重心
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源于公司治理的研究。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指:公司中的
雇员、贷款人、供应商或者其他人都做出了专业化投资,这些投资与股东们面临
同样的风险,他们都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公司应该承认利益相关者的所
有权并吸收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这个理论弥补了单纯的委托代理理论隐含
着假定委托人主体资格仅限于股东的缺陷。是否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在
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保持企业财务健全上公司与利益相关者是否积极地进
行合作,已成为衡量公司治理机构框架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内容。利益相关者协
同治理理论倡导企业关注除股东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需求,注重伦理和
社会责任,与非营利组织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同时,非营利组织所有者缺位的
特殊产权结构使其不能在内部建立权利制衡的治理机制,而必须要引入外部利益
相关者,才能使治理更有效,而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理论有效结合了内部治理与
外部治理机制。因此,非营利组织完全有必要采用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非营利
组织先天的所有者主体不明确,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使得利益相关者协同成
为非营利组织治理的重心。
孔子学院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总部、国内承办院校和国外合作方,赞助者、
学员、教师、志愿者等也是iL子学院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总部、国内承办院校及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国外合作方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的制衡、利益的分配和责任的归属将直
接关系到7L子学院的有效治理,如果三者之间责权利不清晰、职能和分工不明确,
则孔子学院的治理将会变得混乱。同时,教师、赞助者、学员以及比重不断增加
的志愿者等孔子学院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都会影响WUTL子学院的治理效果,
在孔子学院治理中也必须考虑他们的利益。鉴于篇幅所限,本论文在分析孔子学
院的治理时,将主要分析总部、国内承办院校和国外合作方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
的协同。
7.1.1.4公共责任:孔子学院治理的依归
作为非营利组织,孔子学院不特定的利益相关者意味着一般意义上的公共责
任(accountability)。公共责任也称问责,是指个人或组织必须对其使用的资源
的流向及其效用的交代。广义的公共责任包括组织内部员工对管理人员的问责交
待、管理人员对职能部门或项目负责人的问责交待、职能部门或项目负责人对执
行负责人的问责交待,也包括执行负责人对理事会的问责交待、理事会对相关利
益群体的问责交待。前者是为了实现有效管理的目的,后者是为了达到善治
(Good Governance)的目的。而狭义的公共责任是指公共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对其
使用资源的流向及其效用的社会交待。孔子学院的公益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
等特点决定了公共责任在治理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公共责任是孔子学院治理的
依归。孔子学院的公共责任根源于其公益性。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
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公益机构。因此,孔子学院在设立目的、经营方式和社会责
任方面都具备公共的特性。孔子学院的公共性使得其公共责任的缺失更容易招致
公众的不满。产权的特殊性也是孔子学院公共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孔子学院由
总部、国内承办方和国外合作方三方合作投资设立,但在产权上很难界定其归谁
所有,而且社会力量的赞助也将成为孔子学院的主要收益来源,因而,相对于企
业和政府来说其产权更加难以界定。孔子学院形成的所有权、控制权和受益权的
分离,使得孔子学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实际上对其内部成员没有约束。产权模糊
的直接后果是孔子学院的管理者、经营者权责不明,一部分管理者、经营者利用
这~产权缺陷来谋取自己的利益,损害孔子学院所追求的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
化的公益使命。公益性决定了孔子学院的社会责任,包括对总部、国内承办院校、
国外合作者、捐赠者、志愿者、学员、新闻媒体以及其它各种利益相关者负责。
16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责任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负责任的范围和性质的特殊性。孔子学院负责任的核心
是要保障和实现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这一公共利益,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
下几方面:使命承诺的责任;对公益性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运作的责任;动员并
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的责任;提供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的责任:推进社会公
益和社会进步的责任。
7.1.2孔子学院的治理
iL子学院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和语言推广行业特征的非营利组织,在当前采用
总部、国内承办院校和国外申办方三方合作的设立模式下,孔子学院的治理既有
非营利组织治理的~般框架,同时更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实现孔子学院有效治理
的关键点在理事会结构、理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即治理模式、监督机制以及与政
府的关系这四个方面。我们将在以所有权、控制权与受益权三权分离为基础,委
托代理关系为主线,利益相关者胁同为重心,公共责任作为组织治理的最终目标
的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理论框架下,结合孔子学院的中国特色和语言推广行业特征
分析7L子学院的治理。
7.1.2.1理事会结构
7L子学院作为有中国特色的具有鲜明语言推广行业特征的非营利组织,根据
其性质和职能,在管理上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因此孔子学院的治理
结构应由理事会、院长、副院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将孔子学院治理结构看
成一个科层分明的权威体系,则理事会为其最高的权责机关,负责孔子学院使命
的导向,政策制定,实施的监督,并以绩效指标加以考核。而院长则为理事会聘
来协助达成使命的受雇人员,并向理事会负责。在孔子学院所有权、控制权和受
益权三权分离的条件下,总部、国内承办院校和国外申办方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之间的目标不可能自动统一,必须加以协调。理事会作为孔子学院治理的最高权
责机关享有决策主导权,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通过构造对院长和副院长的激
励和约束机制,使院长和副院长维护理事会的利益在孔子学院治理中十分重要。
在先天的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理事会需要全面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其通
过各种途径参与孔子学院的“协同治理”。
提高孔子学院的治理水平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理事会。孔子学院理事会成员应
由中外双方以一定比例派出,由孔子学院的内部职工代表、组织管理人员、汉语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教师、财会等专业人员担任,理事会可设若干委员会协助理事会工作,如教学委
员会,财务委员会,发展委员会等。同时,可以参照法语联盟、歌德学院、塞万
提斯学院等的做法,邀请社会知名学者、政府管员、律师、注册会计师等出任孑L
子学院名誉理事。而总部可以考虑借鉴英国文化委员会等语言推广机构的做法,
提请国家领导人出任孔子学院总部名誉主席,主管教育的国务委员担任理事会主
席。
孔子学院理事会还应注意调整好理事会成员的比例。理事会既要有内部理事
也要有外部理事。内部理事由孔子学院现在的职员或过去曾经是孔子学院的职员
来担任。内部理事一般在孔子学院中担任重要职务,是孔子学院经营管理的核心
成员。外部理事由孔子学院外部拥有汉语教学技能或资源的人员组成。外部理事
能加强理事会对孔子学院管理人员的监督和制约,防止内部人控制。因此孔子学
院必须协调好内外部理事的比例,构建合理的理事会结构。
7.1.2.2治理模式’
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模式是指理事会与执行长在履行治理职能或协调履行职
能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系,集中表现为理事会与执行层之间的权力分配。三方
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理事会任命并向理
事会负全责,在中外合作方中,如一方派出院长,则副院长由另一方派出代表担
任。院长在孔子学院中居于执行长的地位,副院长和其他行政管理人员都对院长
负责。在这种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中,理事长在理事会中的权力集中度,
理事会和院长之间的权力分配,即院长在多大程度上有独立决策权构成了孔子学
院治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同时在孔子学院的中外合作的特殊设立模式中,院长与
副院长之间权力的相互制衡关系也将成为孔子学院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
据孔子学院决策权力的分布状况,孔子学院的治理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个
人主导的治理模式”和“理事会主导的治理模式”,(见图7 1)。
孔子学院的理事会由中外双方以~定比例派出代表组成,中方理事会成员并
不长期呆在其所负责的孔子学院,因此理事会的召开必然会受到这一客观因素的
影响。理事会成员分布空问上的分散性增加了理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
称,特别是中方的理事会成员极可能对孔子学院的具体运行情况了解甚少,这在
~定程度上制约了理事会职能的发挥,客观上要求院长拥有更多的决策权。理事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会职能的发挥更多的体现在对院长的激励和约束上,基于这一点考虑,对院长的
监督在孔子学院治理中显得尤其重要。院长与副院长的职责分配及决策权力的相
个人主导的
治理模式
理事会主导的
治理模式
图7 l 基于权力分布的孔子学院的治理模式
对独立性也是孔子学院治理模式的重要方面,在目前己设立运行的孔子学院中,
院长~般由外方代表担任,副院长则一般由中方派出代表担任。在职责分配上,
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方院长服从、支持合作方院长的决定,但在重大问题
的决策上,中方院长应保持相对独立,行使决策权。由此可见,虽然治理是理事
会的法定功能,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孔子学院治理是否能良好运作,必须依靠
孔子学院院长及副院长等行政人员的有效配合。同时,孔子学院治理模式的选择
应该遵循动态变化的规律进行调整,理事会如何与院长之间有良好的权力互动关
系,是理事会成功治理的关键所在。
7.1.2.3监督机制
对管理者与执行人员的监督是非营利组织治理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关
于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监督的问题,哈佛商学院里贾纳·E·赫茨琳杰(Regi na.E
HerzI i nger)教授在借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管理证券交易的成功经验的基础
上,通过有力的论证,指出问题的答案在于非营利组织缺乏商业领域中的强制性
的责任机制。因此,需要通过问责机制等规则对其加以监督,以帮助它们高效益、
高效率和负责地完成社会使命,并提出DADS法来解决非营利组织诚信问题即:
加强非盈利组织和政府组织的透明度(di sclosui-e)、分析(analysis)、发布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dissemination)非盈利组织的工作业绩,对不遵守以上规定的组织进行惩罚
(sanction)。该方案有效地加强了非营利组织的监督,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治理。
,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以及其具有的中国特色及明显的语言推广行
业特征决定了监督机制在孔予学院的治理中的重要性。同时合作模式下由于多重
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客观上要求孔子学院建立内部监督和外部
监督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机制,以实现对孔子学院管理者和执行人员的有效监督
(见图7 2),最后转化为管理者与执行人员的自我监督,提高孔子学院的治理水
平,发挥7L子学院在汉语推广中的核心平台作用。
——_[二匠
·臣亟圈
·巨至回
·[至丑
·匝堕圆
图7.2孔子学院的综合监督机制
(1)内部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是确保孔子学院非营利性的基础,它包括理
事会监督、组织规章制度的监督和组织信念、使命的监督。
理事会的监督。理事会最重要的职能在于战略决策以及选择和监督经营者。
由于在法律上和实践上的特殊地位以及较强的信息优势,理事会对院长、副院长
等经营者的监督居于核心地位,其监督权源自对经营者的委托授权。基于业绩或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能力的考核,理事会对经营者的任免有最后的决定权,因此理事会的监督是强有
力的。
规章制度的监督。孔子学院可以通过组织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
理制度、办事程序等规章制度预防和约束孔子学院经营者的违规行为,促使其在
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以孔子学院宗旨为原则开展活动。
信念、使命的监督。信念、使命是孔子学院的灵魂,明确、崇高的公益使命
可以对孔子学院的各方面起到巨大的监督作用,它构成孔子学院内部监督的核
心。通过使命的监督,可以确保孔子学院组织高层领导以事业感、使命感和社会
责任感为支撑,形成一种“道德驱动的自律”,促使孔子学院的经费与其它资源
能够高效、廉洁地用于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
(2)外部监督机制。外部监督主要是指7L子学院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总
部、国内承办方、国外合作者以及捐助者、学员等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不同途
径对孔子学院的管理者与执行人员进行的监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的监督。政府是惟一具有法律权威,可以强行对7L子学院进行监督的
组织,政府在7L子学院监督管理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法律监督是政府监督
的最主要形式,也是治理孔子学院非营利性的最重要的途径。孔子学院的设立和
运行须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除了法律监督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年收益、稽查
贝才务和经营账目、罚金和处罚三种方式对TL-]二学院进行监督。孔子学院同时应接
受所在国教育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作为汉语国际推广机构,孔子学院还必须接受
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监督。
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的监督是非营利组织治理中弥补政
府监督机制不足的重要选择,受到西方各国的重视。例如美国建立了独立的第三
方评估制度,它不仅不会限制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还会淘汰不良的非营利组织,
促进健康的非营利组织更好地发展。通过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孔子学院自己
公布资金流向与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和检查,可以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
性。
孔子学院的行业互律。尽管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根据当地特
点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和活动安排,但是都必须遵守教授汉语和传播中
国文化的宗旨。在总部的组织下,各孑L子学院可以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
165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和行为规范,以维护孔子学院的品牌和共同的社会形象。行业互律是打造孔子学
院全球品牌的重要保证。
媒体的监督。媒体的监督是指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进行的监
督,具有及时、全面、影响力大的特点、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监督形式。由于媒
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普及范围广、影响大,具有导向作用和威慑作用,
所以能够对孔子学院的管理者形成强有力的约束。
捐款者与公众的监督。这里所指的捐款者可以是机构、基金会等。当捐款者
认为孔子学院的报告不是真诚的,不可以信任的,使他们感到不满意时,就不会
再捐款,也会告诉别人,不要捐款。公众通常可以通过一些政府部门、评估机构
和孔予学院自身设有的投诉热线和网站对孔予学院进行监督。
在孔子学院的内部监督中,监督主体具有的信息优势和法定监督权,使得内
部监督强而有力,执行起来有法可依,但是内部监督往往忽视外部相关者的利益,
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过于严厉的监督还会抑止经营者的创新精神。外
部监督具有参与者众、监督面广的特点,可有效的弥补内部监督忽视外部相关者
利益的缺陷,但是由于外部监督的监督主体的利益取向不一往往难以形成监督合
力,同时由于没有信息优势致使监督力度不够,这种伴生的监督也缺乏法定权利
的支撑。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各有优缺点,通过建立将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
机制有机结合的综合监督机制,对孔子学院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形成有效监督,并
促成其实现自我监督,提升iL子学院的治理水平。
7.1.2.4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1)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民间性是非营利组织的~般
特点,即非营利组织在体制上是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控制的,非营利组织可以
接受政府的援助,但是政府官员不能参加非盈利组织理事会,组织的本质是民间
性团体而不是官方机构。但实证研究显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是
完全独立于政府存在的,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存在,尤其是在财政收
入上的依赖性更强。有研究认为,政府对于非营利组织的资助是与控制联系在一
起的,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非营利组织获得政府资助是以丧失一定的自主性为
代价的,因为在它们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不可能保持自身的完全独立。在这个问
题上存在着三种对非营利组织的威胁——官僚化、不适当的控制、自主性危机。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官僚化(bureaucratization)。获得政府资金的手续一般比较繁杂,而且这
些资金往往由于承担一定的责任与协约相联,为了获得这些资金,非盈利组织就
不得不以牺牲一部分自主性作为代价。此外,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比如撰写计划,
或者申请资助等,花费了非营利组织大量时间:同时,政府资助一般会鼓励组织
的专门化,因此非营利组织为完成这个政府任务就需要聘请专门人才。这些因素
使得非营利组织逐步发展出一套与资助他们的政府或公共部门相仿的负责的组
织结构。
不适当的控制(inappropriate regulations)。政府会监督非营利组织的收
入和支出,因为有的收入是从个人捐款或者税收中得来的,很有可能被转化成组
织的个人收入或者其他形式的奖金。政府部门同时希望监督非营利组织的物品的
质量和标准,因为非营利组织不一定从顾客的需要出发。在以上这些管制之外,
政府还可以在各个环节上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检查,比如生产的比例、产出的价格、
物品的分配以及财务上的监督等等,这些都会形成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不适当控
制。
自主性的危机(10ss of independence)。当政府资助与满足一定的标准和
服从事项相联系的时候,政府资助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决策自主度变得越来越小。
在这一资助关系中,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不均衡。政府的资助可以改变非营
利组织的目标、宗旨,这样非营利组织的自主性无疑就被改变了。
(2)正确处理孔子学院与政府的关系。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实旃汉语国际
推广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设立的,孔子学院从其提出到设立
都具有明显的官方性,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看待和处理孔子学院与
政府的关系,既充分利用政府对7L子学院提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又保持孑L
子学院自己的独立性,防止出现非营利组织在与政府关系处理不当可能出现的官
僚化、不适当控制和自主性危机,成为7L子学院治理的重要内容。孔子学院与政
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可以降低孔子学院的政治成本,缓和当地人们与孔子学
院出现的文化冲突,提高7L子学院的作为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形象。
孔子学院与政府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合作互补关系,政府提供资金,由孔子学
院提供汉语教学服务,对政府在孔子学院中的定位和作用我们要分阶段考虑,不
能一概地说政府在孔子学院中占主导好还是不好。目前孔子学院的设立处于战略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布点阶段,政府在孔子学院的组织和构建当中必然起决定性作用。国家对外汉语
推广领导4、组是由国务院11个部门领导所组成的跨部门的政府组织机构,在孔
子学院总部还没设立的情况下,孔子学院的设立与建设都是以国家汉办为依托进
行的。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作为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国家必须有所投入,而
且是大量投入,同时,这项事业投入之大只有国家才能承担。因此政府在孔子学
院中处于主导地位完全符合孑L子学院的发展规律。这是充分发挥国家的动员机
制,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参与汉语推广的需要。
孔予学院由战略布点走向规范化运营后,政府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是我们
在对7L子学院进行经济学分析时必须考虑的。从国际上成功的语言推广机构看,
虽然各国都很重视本国语言的对外推广,而且越来越重视,对语言推广的财政投
入也越来越大,但大部分国家仍然把语言推广机构定位为“半官方化”的机构,
政府加大对语言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但并不直接干预语言推广机构的具体工
作。这是由语言推广的功能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语言是一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语
言推广是潜在的价值观输出,因而很多国家都把对外语言推广作为国家战略的重
要内容。语言的强大对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各国在
进行对外语言推广的同时也很重视对本国语言的保护,对他国语言存在一定程度
的排斥。如果政府直接负责语言推广的具体工作,使孔子学院的政治色彩较浓,
容易使当地政府和民众产生抵触心理,增加孔子学院的政治成本。同时政府过多
的介入也不利于孔子学院作为一个独立法人机构的自由运作,因此在孔子学院进
入规范运行后,要对政府当前的决定性地位有所调整,由直接主导转变为间接调
控,这将更有利于孔子学院的发展。
7.2孔子学院的评估
评估是指评估主体对评估客体的价值大小或高低的评价、判断、预测的活动,
是人们认识、把握某些事物或某些活动的价值的行为。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
要的程度。孔子学院评估的目的是通过评估对孔子学院治理效果进行评价和判
断,为下一步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治理机制的改进提供指导。7L子学院的评估是孔
子学院实现有效治理的一个重要保障。从评估主体上来看,孔子学院的评估包括
内部自我评估,总部、国内承办院校和国外申办方三个设立主体对孔子学院的评

山东犬学博士学位论文
估,以及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等。从评估内容和目的上看,孔子学院的评估可以分
为非营利性评估、使命与战略规划评估、项目评估以及机构本身的能力评估。这
四个方面的评估在层次上不一,内容上各有侧重,构成了孔子学院的评估框架,
通过四个方面的评估可以解决孔子学院不同层面的问题,满足7L子学院各利益相
关者各自的利益需求。
在对孔子学院的评估分析中,笔者将重点放在对孔子学院评估框架的构建和
评估方法的选择上,这是因为评估框架和评估方法在孔子学院的评估中居于核心
地位,是将来对孔子学院评估指标进行选取的依据,但是由于受篇幅所限不可能
对评估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7.2.1孔子学院的评估框架
7.2.1.1构建评估框架的指导思想
评估框架是组织评估体系的核心,评估框架的设计以组织的使命和宗旨为导
向,以问题为取向。构建孔子学院的评估框架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评估不是目
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对孔子学院评估不是为了评估而评估,而是通过评估达到
解决孔子学院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现孔子学院的高效治理,发挥其在
汉语国家推广中的核一IL,平台作用。因此,构建孔子学院评估框架要坚持以下几点
指导思想:
第一,孔子学院评估框架的建立以问题为取向,即评估框架的建立是以解决
孔子学院存在的问题或避免孔子学院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因此,在构建孑L
子学院评估框架时要紧紧围绕孔子学院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孑L子学院非营
利性失灵、孔子学院组织运行效率低、组织活动或项目脱离孔子学院教授汉语和
传播中国文化的宗旨等,尽可能通过评估框架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第二,系统性与灵活性的思想。评估框架的构建不能机械拼凑,应尽可能具
有合理的逻辑解释,同时要有充分的灵活性。一方面,各子模块能够合成一个科
学的系统,另一方面各子模块之间又要有相互独立性,在进行系统评估的条件不
能满足时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对各子模块进行评估。各子模块应具有不同的功能,
以利于解决孔子学院不同层面的问题。
第三,全面性与可行性的思想。评估框架的构建,一方面要尽可能解决孔子
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又必须认识到评估只是解决问题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一种手段,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对框架的设计要注重实用性和可行性。
第四,评估框架的建立要有利于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7L子学
院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发挥核心平台的作用。
7.2.1.2孔子学院的评估框架
在遵循上述指导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孔子学院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和语言推广
行业特征的非营利组织所具有的特点和教授汉语与传播中国文化的根本宗旨,构
建的7L子学院的评估框架如下,见图7.3:
广——————————]
l兰三兰堕!竺竺苎J
I
图7.3 iL子学院的评估框架
●●丫●●, ●●◆ ●◆
●◆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整个评估框架由四个子模块组成。第~个模块是孔子学院的非营利性评估,
即评估孔子学院是否违背了非营利准则。该模块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估促进孔子学
院的责任与社会公信度的提高。非营利性评估是孔子学院整个评估框架的基础,
主要是外部评估,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孔子学院的筹资问题和非营利失灵问题。非
营利性失灵问题是对7L子学院的使命和宗旨的实现破坏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国
外合作方自身为营利组织的情况下,国外合作方作为孔子学院最主要的管理者在
自身利益驱动下,极可能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优势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使孔子学
院的运行偏离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宗旨。为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公证性和
科学性,xC;/L子学院非营利性评估需要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孑L子学院非营利性
的评估标准应主要包括这四个方面:有健全的组织治理结构,资金的使用与运作
符合非营利组织的要求,财务与信息的透明、公开,开展活动必须与其宗旨和使
命相一致。
第二个子模块是孔子学院使命与战略规划的评估。该模块的目的在于通过评
估明确孔子学院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7L子学院如何发展
规划,如何增强孔子学院的凝聚力、吸引人才等问题。使命是组织的命脉所在,
如果组织的使命不明确,组织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同时组织的使命并不是一成不
变的,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内部的变化,组织必须对自己的使命进行重新
审视评估。在对国际语言推广机构进行国际比较时己知,使命与宗旨明确是语言
推广机构在本国语言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根本前提。没有使命的组织往往缺乏
战略规划,制约组织的长远发展。x,C7L子学院使命与战略规划的评估就是在确保
其始终遵循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根本使命和宗旨,促进孔子学院的长远、
持续发展。孔子学院的使命和战略评估主要属于孔子学院内部的自我评估。对孔
子学院的使命与战略规划评估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即需求评估、创新性
评估和灵活性评估。
第三个子模块是孑L子学院的项目评估。虽然孔子学院是以非营利组织的形式
来进行汉语推广的,其开展的项目都是围绕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根本宗旨
进行的,但是它同样必须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必须对项目的结果负责,在孔子
学院的运营过程中,项目运作构成其最主要工作形式。这就要求孔子学院不仅要
引入项目的形式,更要引进现代项目管理的技术与手段,特别是项目评估的方法。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项目评估是指评估者根据预定的项目内容和目标,对项目的适当性、效益性、社
会影响和持续性进行的判断与评价。所以,对孔子学院项目评价的核心内容主要
包括对孔子学院项目的适当性评估,项目的效益性评估,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估以
及项目的持续性评估。7L子学院的项目评估能促进7L子学院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促进孑L子学院效率的提高。
第四个子模块是孔子学院的能力评估。组织的能力建设在非营利组织发展中
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常见一些非营利组织在短期内能够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
务,却由于缺乏足够的力量长期履行自己的使命,甚至在一些主要项目结束后,
非营利组织也随之衰弱以致消亡。出现这样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组织在能
力建设方面存在缺陷。所以,对于新生的孔子学院来说,组织的能力建设就显得
尤为重要,因此在其评估体系中,对组织能力的评估不可或缺。具体的评估内容
主要包括:孔子学院的基本资源评估,孔子学院的管理能力评估,孔子学院的结
构与资源网络评估以及孔子学院自我评估能力的评估。通过对孔子学院的能力的
评估能提高孔子学院达成汉语国际推广这一使命的能力。
由非营利评估、使命和战略规划评估、项目评估和组织能力评估构建的孔子
学院评估框架,能提高孔子学院的责任与社会公信度,明确其发展方向,促进持
续发展,提高iL子学院的运行效率,增强孔子学院完成使命的能力,最终促进孑L
子学院的健康、全面发展,促使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发挥核心平台作用。
7.2.2孔子学院的评估方法
从国际和国内目前流行的评估方法看,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逻辑框架
法、对比法、参与式评估法、综合评估法以及平衡计分卡法等。对这几种方法,
在此不一一详述,主要介绍平衡计分卡法。
平衡计分卡法是立足于组织的战略规划,通过对创造组织未来良好业绩的驱
动因素的分析与衡量,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创新与学习等四个方面综合
衡量和评价组织的经营业绩。之所以取名为“平衡记分卡”,是因为要平衡战略
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以及外部
和内部的业绩等诸多方面。
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是孔子学院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孔子学院从财
务、内部经营过程、客户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进行努力,展开评估策划,实现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相应指标。平衡计分卡是对这些评估指标的系统衡量,充分反映孔子学院的运作
业绩,实现其组织目标以及最终使命的完成隋况。
利用平衡计分卡法评估孔子学院的绩效,主要考虑以下四个维度:
(1)财务维度。财务衡量在平衡记分卡中不仅占据一席之地,是一个单独的
衡量方面,而且是其它几个衡量方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套平衡记分卡应该反
映孔子学院运作的全貌,从长远的财务目标开始,然后将它们同一系列行动相联
系(这些行动包括财务过程、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成长过程),最终实现
长期目标。财务维度应包括7L子学院的收入以及各种收入的比例、成本、项目的
净现金流量等。7L子学院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在财务方面的目标与指标都与企
业不同。具体来说,应该从外部增长、内部平衡和资金投放三个方面考察。从外
部增长来看,应该反映孔子学院不断增加的资金筹集能力,其评估目标是看增加
筹集到的资金净额的多少;从内部平衡来看,孔子学院作为预算事业单位,其运
营目标应该是内部收支平衡:在资金投放方面,应该反映出其资金投放的效果,
其组织运作目标是增加用于开展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活动的资金数量和
增加用于2争有项目上的资金数量。这些都可以在相应的评估项中有所体现。
(2)客户维度。客户维度反应了7L子学院在获得客户、保持客户和提高客户
价值方面的能力。服务对象的确定是孔子学院进行客户方面评估的关键问题,这
对于客户满意度指标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与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孔子学院
在客户方面有几种代表形式:总部、国内承办方和国外申办方三个设立主体,捐
赠人,志愿者,汉语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孔子学院学员等。有三种客户选择:
以设立主体为重点客户,以捐赠人为重点客户,以学员为重点客户。考虑到孔子
学院的设立主体为孔子学院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因此应该选择设立主体为重点客
户,兼顾孔子学院学员的利益。客户方面应该追求客户满意、组织使命实现程度
和客户保持三种良好的结果,其中客户满意又是核心,它决定着组织使命实现程
度、市场增长和客户保持等几个方面。让孔子学院设立主体满意,各主体就会增
加对孔子学院的投资,促进7L子学院的扩大和发展。
(3)内部经营维度。内部经营维度反应了孔子学院内在运营的资源和效率,
它直接关系到孔子学院的客户维度,进而影响到孔子学院的财务维度。在内部经
营过程方面,孔子学院应本着满足客户需要来制订业绩衡量指标。首先要确立7L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子学院的核心业务流程:资金筹集、资金分配、教学场地建设、教材的引进、学
院数量、信息交流、项目开发、志愿者/汉语教师的发展、汉语教学服务,并保
持其畅通。同时,在开发创新项目方面和保持可行的项目系列方面建立关键流程
并建立具体的评估指标来衡量。
(4)学习和成长维度。学习和成长维度反映了孔子学院在发展动力上的成
绩,其内容包括孔子学院员工的素质,员工的满意程度,员工团队的学习和成长
等。在这一维度上,孔子学院追求的是较高的员工生产率和员工满意度。孔子学
院的员工包括孔子学院的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他们是孔子学院有效运行的关键
因素。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提高员工的专业化水平和技能是衡量孑L子学院
绩效的重要维度。
平衡计分卡法通过对影响孔子学院运行效率的四个主要因素的评估对孔子
学院的绩效进行考核,能够简单明了的描述孔子学院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平衡计
分卡是一个非常好的反馈系统,在今后对孔子学院的评估中可以通过进一步改进
和完善影响孔子学院绩效的维度,对孔子学院的业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确
保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健康成长。
7.3孔子学院的契约建设
契约(contract)作为~种法律意义上的制度,是指两个或两人以上之间达
成利益交易的某种协议,尤指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在西方“法和经济学”
的研究中,经济学对契约的理解是指具有理性的交易人之间在地位平等、意志自
由的前提下,各方为改进自己的经济状况,保护交易的顺利进行而在行动过程中
确定的,具有可实施力的一种权利流转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体之间的交易
行为和交易关系越来越频繁而复杂,交易行为由原来的熟悉的社会网络变成陌生
的、远距离的买卖关系,契约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同的
交易行为都是契约安排的选择结果,任何交易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契约作为媒介
才能进行。因此,契约为许多经济分析提供了便利工具,契约的安排、选择以及
履行机制的建设成为影响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契约建设一直是个薄弱环节。然而,对于新的孔子学院来说,作为
一个国际性的多方合作形式的非营利组织,契约的制定与完善是至关重要的。从
174
山东大学博:E学位论文
广义上说,孔子学院的实质就是包括总部、国内高校和国外申办方,孔子学院管
理层和执行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的各种契约的结果。前面分析的孔
子学院的治理和评估制度都包括在孔子学院的广义契约中,但由于契约本身的重
要性以及我国在契约建设方面的特殊背景,我们把它单列出来进行专门的分析,
这里分析的契约建设主要侧重孔子学院各设立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包括合作建
设模式下,总部、国内和国外申办方之间契约关系的建设,以及特许经营设立模
式下,总部与特许方之间契约关系的建设。对于总部直接投资模式下,由于设立
主体层面的契约关系比较简单,对其只进行简要的分析。
7.3.1孔子学院契约建设的理论基础
7.3.1.1契约的重要性
在经济社会,一切活动都由经济关系而展开,随着人们经济范围的扩大,特
别是专业化商品交易以及新的经济组织出现,促使了人们经济行为方式的改变。
由条款明确且被法律保护的契约代替了传统习俗影响下的隐性契约,由复杂的、
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市场代替了简单市场交易,而且只要进入某种交易,就存在
一种契约安排。人们的各种交易行为都是一些契约选择的结果,这些契约可能是
采取口头的或者正式的,显性或隐性、复杂或简单等形式。契约安排成为交易活
动中一种重要的协调机制,它在交易过程中起到了框架设定、效率鉴定晌作用。
可以说,交易的契约安排是组织交易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决定了交
易过程的秩序、结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界定了当事人在交易过程中的选择领
域,确定了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了交易者的行为。契约安排在组织中
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在交易过程中,交易对象多,交易者之问往往存在
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将伴随着非理性的交易人行为而出现。
因此,组织契约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设计一种交易机制,减少组织交易中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套牢的现象以及由此衍生的不良后果。
(2)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包括制定和监督执行一项契约而发生的一切成
本。根据交易费用理论,明确的产权,为人们提供了进行一切交易活动的基础,
为人们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使人们可以在各种情况下选择成本最小化的经济
体制,减少和节省交易费用。对产权的界定是建设契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种恰
175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当契约的签订,本身就可以减少交易费用。减少签订契约的次数和数量,增加契
约的可信度和稳定性,是降低交易费用的重要途径。
(3)获得帕累托最优效率。契约的最优安排在于降低机会主义行为,使交易
信息对称,力求达到交易过程中的个人福利和社福利最佳(帕累托最优状态1,但
是这往往很难实现。考虑到交易主体的差别,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
那么权利应该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因此,契约安排的最理想状态就是交易
契约权利的配置可以安排给那些能够最具有生产性的使用权利,并具有激励他们
使用这种动力的交易方,以获得帕累托最优效率
从以上分析看出,契约安排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减少了人们在交
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人们在交易活动中的交易成本。有效的契约安排是
组织成长的关键,也是人们交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方式。一旦考察了组织交
易行为和契约选择的关系,了解到契约各方表明自己的意图以及这些意图相互沟
通,并且以某种方式形式相互允诺,那么就可以掌握整个交易过程中的运作机理
和规则。
7.3.1.2契约的不完全性
然而,由于在实际交易中,制定和执行的契约往往都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
契约中总会有缺口和遗漏条款,使得契约不能准确地描述与交易有关的所有未来
的可能性状态以及每种状态下契约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契约可能不会提及某些情
况下各方的责任,而对另一些情况下的责任只做出粗略或模棱两可的规定。对此,
卢埃林(Llewellyn)提出了一个框架契约的概念,认为“合法契约的重要性在于
它为几乎所有的交易关系提供了一个框架,但它可能并没有对任何实际起作用的
关系做出硬性的规定,只是对这些关系提出一个方向性的大纲”。卢埃林的框架
契约也说明了现实中的契约大都是不完全的。
关于契约不完全的原因,目前比较公认的解释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
人们的认知能力限制而引起的契约不完全,包括契约语言的界定不清、签订契约
时对关键要素的疏忽、解决契约纠纷的高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人
的有限理性等。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看,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和人的有限理性是
造成契约不完全的关键因素。信息不对称既有缔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也有缔约
双方与第三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些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在订立契约时,信息劣
176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势者无法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都考虑进来,因而在契约中不能对双方的责任和
义务进行有效分担和明确规定。契约不完全性的产生还来源于未来事件的复杂性
与不确定性和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
从绝对意义上说,所有的契约都是不完全的。因此,追求完全契约下的高效率往
往是无法如愿的。但是,现实情况是,人们不仅接受契约的不完全,而且在交易
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还会特意保留契约的相当的不完全性,有意签订一个更加不
完全的契约,这就是导致契约不完全的第二类原因。“更完全的”契约不一定是
更好的契约,人们有意签订一个不完全的契约就是为了克服或减少因为人们认知
能力限制无法签订个完全契约所造成的这种不利影响。这类契约不完全性对组织
的这种正面影响根源于她增强了组织的适应能力,即增强了组织根据环境的变化
对其行为进行协调和调整的能力,这包括组织内部当事人之间的适应能力,也包
括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但是,维持较高程度的不完全性又
可能增加当事人将来的行为风险,例如,当事人可能利用契约中未写明约束过多
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有关条款,而更加偏离组织最优化的目标。当事人的行为
风险与组织的适应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因此,契约不完全性的利弊往
往加大了订立契约的难度,契约的不完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组织最优化目
标的实现。
7.3.1.3契约的选择及履行机制
尽管并非所有的活动都是依照契约而进行,但是在各种复杂的交易活动中,
选择交易关系的契约形式,能够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和顺利展开。同时,契约关
系也呈现出多种形式,选择什么样的契约用于组织的交易和管理,对交易各方都
很重要。在双方信息对称、缔约方充分理性以及行动静态的情况下,选择和缔结
完全契约往往最优。但是,正如7 3 l 2所提到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
称、不确定性以及人们的有限理性使得契约往往是不完全的,或者订立完全契约
需要很高的成本。但是,如果订立的契约比较松散,故意回避一些很难明确界定
的条款,以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这种具有策略模糊的不完全契约可能是最优的,
但这也隐藏了机会主义的风险。因此,契约的选择和建设都是在不完全契约的框
架下进行,同时为了减少交易过程出现的交易费用,实现组织订立契约的最优化,
慎重选择契约形式。例如交易前和交易后的不同状况下的逆向选择或者道德风险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情况,就应该选择不同的交易协议方式,考察交易原则、可选对象特征以及完成
交易的标准。对于订立契约的双方来说,契约选择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保护交
易关系、维护正常地专用性投资效果,因此它具有了一定的机动性和可行性,在
完善交易条件,保护交易双方利益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交易变得越来越频繁而复杂的今天,契约的履行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原来简单的交易中,由于交易各方重复合作的机会多,彼此较为了解,契约往
往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信守契约的收益高于成本,因此契约多在自发履行
机制进行。但是,随着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随之增加,以往的自动约束与拒绝往
来不再有效,必须要签订更为复杂的、第二者执行的交易契约,完成简单交易契
约难以实现的目的。契约的履行渐渐由自发性转到自动性(self—acting)为主的
契约履行机制,以及更高阶段的“自我履行”(self-realization)机制上。因此,
在孔子学院的契约建设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如何从契约自发履行机制中研究第
三者有效的履行契约机制,减少交易成本和履约成本,完成孔子学院总部与其他
设立主体之间的关系。
契约的重要性、契约的不完全性、以及契约的选择和履行机制等契约理论对
孑L子学院的契约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孔子学院的契约制定与完善应紧紧围
绕提高孔子学院的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
化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平台作用而展开。
7.3.2孔子学院的契约建设
在谈到7L子学院的广义契约时已经提到,包括7L子学院的治理和评估在内的
制度安排都属于孔子学院的契约范畴,在这里主要分析孔子学院设立主体之间的
契约建设。在合作建设模式下,主要分析总部、国内和国外申办方之间的责、权、
利关系,以及在选择契约时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契约不完全性程度的不同。在
总部特许经营模式下,主要分析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组织其特许经营契约应该与
一般经济组织的特许经营契约有什么不同,如何在契约中界定总部与特许方的
责、权、利,以及如何在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而引起的孑L子学院的适应性与设立
主体的经营风险性之间进行权衡等问题。
7.3.2.1合作建设模式下的契约建设
根据前文对孔子学院设立模式的分析,三方合作建设模式之所以是当前的最
山东大学惮l士学位论文
佳设立模式,主要是基于总部、国内和国外申办方三者之间存在资源上的优势互
补,利用三方各自拥有资源的比较优势对其进行定位和分工可以实现孑L子学院的
跨越式发展,发挥其在汉语推广中的核心平台作用。而三方基于资源的比较优势
的合作以及由此决定的各自在孔子学院中的职能和地位都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
表现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三方建设主体之间订立的契约是否恰当、规范
决定了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否体现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建
设模式的成败。因此,契约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已经设立的7L子学院
中,因缺乏科学、规范的契约而引发的各种矛盾也进一步强调了孔子学院契约建
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篇幅和研究目的所限,本文不准备在此制定规范、完
整的契约,而是试图通过对建设契约的主要事项的分析,为孔子学院今后的契约
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
(1)在出资比例及出资方式上充分体现三方资源的比较优势。合作建设模
式的优越性体现在其资源共享上,因此在建设契约、划分三方出资比例和出资方
式上应紧扣资源互补的优势。例如,总部是国家汉语推广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维
护者,同时有政府的财政支撑作后盾,汉语推广作为一项公共产品政府理应为其
进行财政投入,因此总部在孔子学院建设的出资比例上应占很大一部分,而且主
要以现金形式出资。按照国际成功的语言推广机构,国家对语言推广机构的投资
可以采取一次性投入,在机构进入正式运营之后将主要通过政策优惠的方式对其
进行扶持,这样既能保证语言推广机构的相对独立,同时还能促使其自力更生。
总部对7L子学院的资金投入也可以采用一次性投入的形式。国内申办方是总部以
授权的形式委托其代表总部向孔子学院提供教材、课程设置标准、汉语教学与专
题讲座、师资等软件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是主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
提供者,因此国内申办方对孔子学院的投资也主要是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出
资形式主要以专业技术和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为主。国外申办方则主要是提供场
地、教室等基础设施,以实物形式的出资为主,同时提供主要的信息资源。
在有关出资方面的条款中,除了界定各自的主要出资形式外,对出资比例的
划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前面提到了总部在孔子学院的建设中应承担主要的资金
投入,但具体占多大比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也就是可以在一个区间范
围内进行选择。具体情况包括合作各方的组织性质、设立地区的汉语需求情况等,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如果合作方本身为营利性机构,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那么总部可以选择较低的
出资比例;反之,如果合作方是非营利组织,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则总部应选择
较高的出资比例。如果设立地区潜在的汉语需求者很多,很有必要建立孔子学院,
而申办方又很少的情况下,总部则需要选择较高的出资比例。同样,国内申办方
和国外申办方的出资比例也可以借鉴总部出资比例的分析,进行类似的考虑。
(2)职能分工遵循总部主导、国内方重投资、国外方主管理的原则。职能
分工上,坚持总部主导、国内申办方重投资、国外申办方主管理的原则是对有效
利用资源比较优势的进一步深化。合作三方的资源优势不仅要体现在出资比例和
出资方式上,还体现在管理的职能分工上。孔子学院作为汉语国际推广机构,其
运行将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其成败也会关系到中国的形象,它在推
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等都决定其整体运行必须由总部来主导和
统筹,各7L子学院必须接受总部的监督和调控。总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也使其具
备了主导7L子学院宏观运行的能力。国内承办单位作为主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人
力资本的提供者,在职能分工上主要表现在投资上,由于其出资方式主要是无形
资产,与实物投资相比除了其数量和质量难以计量外,其投入往往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比如派遣汉语教师授课服务,对汉语教材的编制等。作为
汉语培训机构,孑L子学院提供的主要产品是汉语教学服务,而这些主要依赖于国
内申办方,因此,国内方的主要职能就是提供高质量的软件资源。而国外方利用
其信息优势和本地优势理所当然成为孔子学院的主要管理者。总部、国内和国外
申办方之间的这种职能分工应该在契约的相关条款中予以体现,比如总部的主导
功能可以体现在孔子学院章程的制定,以及其他重要事项的审批,要求对方定期
汇报工作等,国外方的管理职能通过理事会成员的比例、院长的选择等方面予以
体现,而国内方的投资则可以通过教师的派遣、主要教材的提供等来体现。
t (3)风险分担与职能分工相对应。由上可知,孔子学院三个建设主体之间
的职能分工是比较明确的,因此孑L子学院的风险相应的要由对应的主体来承担。
比如说,如果是孔子学院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所导致的,那么作为孔子学
院主要管理者的国外方就要承担主要责任,承受由风险所带来的大部分损失,承
担比例的大小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但风险的主要责任者必须承担50%以上的损
失。如果风险是由不可抗力所导致的,则风险损失可以参照出资比例进行分担。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利益分配与出资比例不对等。按照一般经济组织合作契约的签订,出
资比例与利益分配比例往往是对等的,即出资比例越大则分配的利润也越多。但
是,孔子学院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从本质上说是没有利润分配的,其所获收益
并不在成员之间进行分配,而是用于孔子学院自身的发展和扩大。但是,在前面
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提到了,孔子学院作为一个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并不是绝对的
不分配利润,特别是在孔子学院的国外承办方本身为营利机构的情况下,其参与
建设孔子学院的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因此必然要允许其有一定
的收益回报。此时,并不能按照合作三方的出资比例进行利益分配,由于总部和
非营利性的承办方并不进行利润分配,因此营利性的承办方获得利润的比例应该
在契约中进行规定。比例的大小由总部设定一个区间,而具体选择哪个比例则可
以由具体的合作方通过协商的形式来确定。
7.3.2.2特许经营模式下的契约建设
作为一种有效的商业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所具有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必然成
为将来孔子学院的一种重要的建设模式。从本质上说,特许经营模式就是总部将
孔子学院的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等无形资产,通过订立契约以特许权转让的形式
交给申办方(受许人),由受许人独立建设孔子学院,总部与受许方是相互独立
的法律主体。特许经营模式主要用于商业营销,而孔子学院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
并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因此在订立契约时要注意,在与一般特许
经营契约存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应该更多地体现自身的规范与特色。
(1)特许权转让费按受许方获利的累进比率收缴。特许经营是一种典型的
无形资产有偿转让,尽管孔子学院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宗旨,但是总部在
授予申办方对孑L子学院的经营权时同样要收取一定的特许权转让费,主要是基于
这几点考虑。第一,受许方建立孔子学院往往是出于获取经济利益的考虑,如果
不对其收取任何的特许权转让费则申办方可能因为缺乏这一约束而过度追求利
润,最终偏离总部的利益;第二,在缺乏成本约束的情况下,往往由于受许方没
有经营压力而造成孔子学院品牌受损的风险增大。以利润的累进比率形式收缴特
许权转让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受许方的盈利倾向,例如在受许方获得的经
营利润低于10万时,特许权转让费为利润的5%,在利润为10一30万时,特许
权转让费为利润的7%,依此类推,利润越高收取的特许权转让费占利润的比例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就越高。特许权占利润比例的区间可以由总部根据受许方的组织形式、经济能力
等通过与受许方协商来确定。例如,如果受许方为非营利组织,其经营孔子学院
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单纯提高本组织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则收取
的特许权转让费可以适当地降低,而主要通过其他条款来约束它。
(2)责任分担形式因地制宜。特许经营的对外责任主要由受许方自己承担,
也就是以自己责任为原则,但是并不能完全排除总部的责任,以契约的形式清楚
界定受许人与总部之间的责任界限,保证总部与受许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对提高
孔子学院运营效率是十分必要的。对总部与受许方之间的责任分担不能采取一刀
切的形式,而应该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文认为应至少考虑4项因素,
首先要区分受许人经营失败或者对学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侵权责任的发生,是
单纯因为自己经营失误或者没有严格依照总部要求的质量标准、营业范围、营业
规则等引起的,还是因为总部为控制受许人而向受许人提供的经营体系、院址选
择、教材、课程设置等帮助的瑕疵而引起的。如果是前者,总部可以免责,如果
是后者,总部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次,要考察总部对受许人的控制程度
或提供的帮助在受许人管理孔子学院中的重要性。如果受许人完全是在总部的指
示下经营,或者总部提供的帮助对受许人的经营至关重要,则总部应承担较大责
任。反之,则承担较轻的责任;再次,应区分总部与受许人各自对责任发生的过
错程度,在双方责任的发生均有过错或一方有过错一方无过错的情况下,有过错
一方或者过错较重一方应承担较重的责任;最后,应区分受许人不同的组织性质、
资力水平,如果受许人资力较强,则总部可以承担较轻责任,反之承担较重责任。
责任分担对孔子学院的经营效果和经营风险有重要影响,在订立相关的条款时应
在激励受许方的积极性和减少受许方的经营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具体选择可以视
具体情况而定。
(3)信息披露条款力争完全。信息披露是防止和降低孔子学院的经营风险,
加强对孔子学院监督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在契约中对信息披露的相关条款应
力争完全。孔子学院受许方的信息披露主要包括:受许人的组织性质、受许人及
其分支机构、会员单位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受许人的关联交易和相关业务、
受许人的经营范围、受许人的义务、受许人经营孔子学院的情况,包括生源、教
师构成、课程设置、学费收缴等。总部同样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包括总部的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a
管理层构成以及主要管理人员的履历,已设立的孔子学院的运营状况等。信息的
披露能增加总部和受方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接受社会的监督,有利于保持长久、友
好的合作关系。
以上主要是对合作建设模式下设立主体之间的契约建设和特许经营模式下
的契约建设提出的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建议特别强调契约的完全性和松散性的结
合,即在坚持一般性的原则下,允许契约的具体条款有一定的浮动空间,以利于
提高孔子学院的适应性。对灵活性程度的把握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由于总部直接
投资模式的7L子学院涉及的设立主体只有总部本身,因此设立主体层面的契约订
立相对简单,在此不进行详细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以总部直接投资的模式设立
孔子学院应当处理好与设立地相关机构订立的契约,如与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
等。
制定与完善孔子学院的标准化契约文本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不
仅表现在协约形式与文本内容,而是关系到今后孔子学院能否在国际环境中继续
发展与良性运营的重要保障。作为一个国际化的语言推广机构,在其建设与发展
过程中,没有一套标准完善、行之有效的契约文本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8章结束语
8.1回顾与总结
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工作已全面开始实施,
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向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转变,7L子学院正在世界各地加速建
设并投入运行。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对7L子学院进行系统的经济学分析
并对其建设和运营等提出原则性建议,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因此,论文《汉语国
际推广:关于孑L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的写作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在
完成本文的创作后,笔者在本章对论文的创新部分、主要观点和逻辑思路进行简
要的回顾与总结。
第一,构建语言推广的理论基础,从理论的高度阐释了包括汉语在内的语言
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世界各主要国家在思想意识上和实际操作中都非常重视
本国语言的推广,但据资料显示,目前还没有学者从理论或研究的角度出发,对
语言推广的效用、政府在语言推广中的作用或角色等进行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和研
究。本文尝试以文化生态理论和语言经济理论为依托,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经
济的相互关系中推出语言推广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如果我们将文化生态平衡理论
视为语言推广的哲学基础,那么语言经济理论则为我们探讨语言及语言推广的现
实和必要性提供了经济学基础。在经济社会,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与经济密切相关,
只要一项活动具有经济收益就有了去做这项活动的可能性。语言经济学正是从经
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语言的价值,用经济学的语言和方法去解释和总结语言及语言
推广所创造的包括经济收益在内的多重受益。
语言推广是各国维护人类文明多元化的共同责任,也是~国融入经济全球化
的必然选择,无论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经济原因,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高度
重视对外语言教育,强力推广本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特别是
发达国家政府最重要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汉语的国际推广,有利于增进世界各
国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
理解,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
的需要。
第二,从公共产品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以及国际实践与比较两个方面,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对语言推广及其运作机构的性质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为中国建立一个既能
够代表国家利益,又能够符合国际惯例、在非营利组织框架下运营的汉语国际
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1.根据公共产品理论,纯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以非市场的途径提供,私人
产品主要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而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则应该由政府供给和私
人供给相结合。从宏观层面看,语言推广是一种典型的纯公共产品,为语言推广
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是政府义不容辞的,但从语言推广机构的层面看,语言
推广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而且语言本身的特殊功能决定语言推广工作将主要
以非营利组织为依托进行,语言推广机构在一国语言推广过程中发挥着支柱性作
用。语言推广的国际比较表明,英法西德日美等世界主要国家的语言推广都是以
政府为主导,其语言推广机构也主要是在非营利组织的框架下运行的。
2.根据对语言推广进行的收益分析,进一步说明和阐述了汉语推广的重要
价值和现实意义,加强汉语推广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的框架。本文对汉语的需求与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论述,用多组数字显
示了当前汉语学习供需矛盾的强烈反差。现状与需求的强烈反差,对我国现行的
教学与推广观念、管理与运作模式、以及其他与汉语国际推广密切相关的师资、
教材、考试等诸多关键环节带来了巨大压力,提出了严峻挑战。笔者对我国当前
的汉语教学和推广机构进行了归类与总结,现有的汉语推广机构根本无法承担新
形势下汉语推广的重任。通过分析和总结世界主要国家在本国语言推广中的经验
与成效,进一步从理论实践、运营机制和国际惯例等方面证实了,构建一个可以
代表国家利益、整合各种资源、具有非营利组织性质的语言国际推广机构——孔
子学院的重大意义。iL子学院的快速发展,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多角
度分析,最后将孔子学院定位为具有中国特色和语言推广行业特征的非营利组
织,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有必要特别指出,我们现在所说的“汉语热”,仅仅是
相对于过去而言,并不代表目前汉语已经成为大多数外国人争相学习的语言,更
不代表汉语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了,现实是由于我们的“软实力”的不足,其
中包括文化对外传播能力不强,造成“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严重赤字和入超(赵
启正,2006)”,从另~个侧面表明了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对海外孔子学院的最佳设立模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内
外部环境和主客观条件提出了今后孔子学院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为适应汉语国
际推广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孔子学院在战略布点阶段必然体现出建设速度快、分
布区域广等特点。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如何做到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推广战略目
标的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由于论证时间短、建设经验少而可能造成
的负面影响,排除其他人为因素,孔子学院设立模式的选择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
一个关键。本文利用战略缺口理论,特许经营理论,合作理论等理论基础为依据,
通过对总部直接投资、总部特许经营和总部与申办方合作建设模式的可行性分
析,得出总部与申办方合作是当前条件下最适当的建设模式,继而通过构建成本
收益模型对合作模式的三种设立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立了总部、国内高校
和国外承办方三方合作建设模式为孔子学院在战略布点以及当前条件下的最佳
设立形式。尽管目前我国在建的孔子学院大多数是以总部、国内高校和国外承办
方三方合作的形式设立的,但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与其它模式相比
较有什么优越性,一直缺乏理论上的支撑,本文在这方面所作的研究添补了这一
缺陷,为决策层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此外,笔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上述结论仅仅是当前海外7L子学院建设的最佳
形式,总部直接投资和总部特许经营模式具有自身的优越性,它们同样具有在今
后一段时期内实施的可行性,对总部与国内高校以及总部与国外申办方合作两种
形式做了解释性说明和保留性意见。除了在当前战略布点阶段的建设主要采用三
方合作的形式外,笔者认为,在这几种建设模式之间并不存在设立时间上的先后,
只要主观或客观条件符合,总部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同时采用多种建设模式。
第四,根据合作建设模式的需要,构建了孔子学院建设过程中针对参与高
校的选择模型,建立了简单贝叶斯模型和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并示范性
地提出了实践方法与建议。在三方合作建设模式中,国内高校的选择和对孔子学
院的有效治理与评估是7L子学院最终能否承担汉语国际推广核心平台这一重任
的关键。鉴于当前对孑L子学院建设过程中国内承办院校的选择主要采取国家汉办
(总部)指定的形式,本文针对总部与国内高校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现象,根
据需要建立了自己的signaling模型,从理论上对国内高校能否胜任孔子学院的
建设做出了比较科学地判断,同时笔者还给出了如何赋予模型具体内容,以及怎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样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使用该模型的思路与方法。在孔子学院建设进入正常运行
后,对国内高校的选择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国内高校的选择模型,对促进国
内高校之间的竞争,提高整个7L子学院的建设与运营质量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五,对孔子学院的治理、评估和契约建设提出了原则性建议。作为一个
新生事物,7L子学院的设立和运行都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但其所承
担的特殊的历史使命又使得该机构只能成功不可失败。在完成对国内高校的选择
后,最关键的工作还是应该落实NTL子学院本身的日常运作上。除了正常的工作
规范与政策指导,对孔子学院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对机构的治理和评估两个方面。
本文应用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和评估理论,结合孔子学院作为跨国语言推广机构的
特殊性,构建了孔子学院的治理与评估框架。对7L子学院的评估既是对7L子学院
治理效果的评价和判断,同时也为孔子学院治理的改进提供有力根据。
在我国,契约建设与执行一直是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像iL子学院这样一个具
有多方合作形式、业务范踌涉及到文化与教育的跨国性非营利组织,契约建设的
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一整套符合国际标准、内容完善,条款规范的契约文本,既
是孔子学院治理与评估的理论与制度依据,更是关系到今后7L子学院能否在国际
环境中持续发展与良性运营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实现建设孔子学院的预期目
的,使其在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特别在文章中安排了关于
孔子学院的治理、评估与契约建设部分。这部分内容既是孔子学院经济学分析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当前或将来孔子学院建设和运营的一项具有实质性内容的
重要建议。
以上是对论文创新部分和主要观点的简要回顾与总结,本文创作的主要意图
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语言推广领域,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汉语的国际推
广和汉语推广机构的建设,力争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实现汉语的低成
本、高效率推广。论文在语言推广的大背景下,围绕汉语国际推广的核心平台一
一孔子学院而展开,在本领域的分析和研究中,引入文化生态理论和语言经济理
论,利用经济学的语言阐释语言及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性,这在国内还是首次。
此外,论文还成功地利用了公共产品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对孔子学院的设立和
运行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和建议,这对我国当前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特别是孔子
学院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正是因为汉语国际推广以及孔子学院建设在我国是一
个新的事物,很多关键性的工作仍处于探讨和起步阶段,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还
没有人对此进行专业和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以致笔者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对
其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大部分研究内容目前只能局限于定性分析和逻辑分析。例
如,对孑L子学院合作建设模式的三种形式的成本收益分析,由于无法获得各孔子
学院的学员人数、教师人数、基础设施投入情况等方面的数据,所以文内的成本
收益模型也是建立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的,其精确度还需要在有关数据建立之后接
受实证的进一步验证。对语言推广机构的国际比较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资料,对
一些国家的语言推广概况分析的比较粗浅,特别是对其内部组织管理模式的分析
限于表面的东西,对其内涵研究的不够透彻。这些问题一方面造成本文的分析和
研究不够深入,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语言推广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空问,在
这个几乎还是空白的领域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特别是
如何利用语言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和构建语言及语言推广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
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地学习、研究与探索。
8.2后续研究
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它的研究将涉及多个学科和理论,
这为理论创作提供了很大的研究空间。受时间和自身掌握的知识所限,本文只是
在语言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重点分析了新近成立的汉语推广机构——孔子学
院。在写作的过程中,发觉有很多内容值得进一步去探讨和研究,下面根据自己
的一些认识和感悟提出几项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作为后续研究的选题参
考。
1.语言推广对一国综合国力,包括国际影响、经济发展、科技文化等多方
面的影响的实证分析。通过选取和设定指标,对一国在实行语言推广战略前后的
综合国力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语言推广宏观效益。也可以只选取某一项进行实证
分析,例如只分析语言推广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2.中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制定,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语
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可以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内主要强调双语政策,
对于实施双语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F Grin曾在2000年以瑞士双语教育为例
LU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采用调查在方法对语言政策以及语言的价值进行过分析,这也成为语言经济理论
中的经典案例。同时,E Grin的分析主要局限于对语言价值方面的定性分析,并
没有从量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各国的国情不一,因此语
言及语言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肯定也不一样。所以在F Grin的研究基础上还
可以进一步深入分析双语政策。本文对语言推广的收益作了一些理论分析,但仅
限于定性分析,对语言推广在定量分析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与理论价值。
3.对特定语言经济价值大小的比较与衡量。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
语言的经济价值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与语言经济价值的相关系数有
多大。从语言的供求定理出发来衡量语言的经济价值是否合理,同时语言的需求
量如何计量等。
4.对语言推广市场的培育,以及在语言推广市场中如何引入竞争机制方面
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语言推广属于纯公共产品,因此需要国家通过
政府的力量加以调节和控制。但是,语言推广机构所提供的语言教育服务又是属
于准公共产品,私人也可以参与提供。如何引入竞争机制,让更多的私人组织和
社会力量参与到语言推广当中,但同时又要能够有效地维护语言推广市场的有序
进行,不损害国家的利益。以汉语推广为例,在将来如何处理孔子学院与其他汉
语推广机构的关系问题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5.建立孔子学院的运营与质量评估体系。作为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在质量
评估指标上与一般的教育机构有相同之处。但是作为一个跨国性的、多方合作的
国际语言教学与培训机构,7L予学院本身具有更多的特色,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
一套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和急需的。
6.对孔子学院设立地区进行选择的研究。选择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的哪个
地点建立孔子学院,会直接影响到孔子学院的运行效果和对汉语的推广。这方面
的研究内容有,如何选择孔子学院的建立地区与数量,选择标准主要以哪些指标
为依据,以及如何预测该地的汉语需求潜力等。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附录1:英法西德俄日韩美等八国语言推广概况
英法西德俄日韩和美国等八国是目前国际上进行语言推广的主体,分析和比
较这些国家的语言推广能为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的建设提供较为全
面而且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但与前面七个国家比较,美国的语言推广政策与策略
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独成一体,因此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特例,以“美国的语言
政策和语言推广战略”为题进行专门的讨论。
一、英法西德俄日韩等七国的语言推广概况25
1.1英国
具体内容参见正文第3章3.1.2节。
1.2法国
具体内容参见正文第3章3.1.3节。
1.3西班牙
西班牙语是联合国6个工作语言之一。目前,世界上有23个国家以西班牙
语为母语,21个国家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在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21个
国家中,除了西班牙位于欧洲和赤道几内亚位于非洲外,其他19个国家都位于
拉丁美洲。此外,在美国和菲律宾也有大量居民以西班牙语为母语。总人数接近
4亿。从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数上看,西班牙语是仅次于汉语和印地语的世界
第三大语言。
1.3.1西班牙的语言推广政策
西班牙推广自己的语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自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
陆后,殖民者就开始在新大陆推广西班牙语。18世纪初,西班牙国王成立了西
班牙皇家语言学院,作为专门对内和对外语言推广的领导和执行机构。19世纪
下半页开始,拉丁美洲各国也纷纷成立了皇家语言学院,这些学院与西班牙皇家
25鉴于正文已将英国、法国和美国的语言推广概况做了介绍,因此,本【附录】不再重复收录上述国家的
具体内容,仅在目录索引中做了提示,有关内容请参照正文中的有关章节。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语言学院合作,对推广西班牙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结束了
封闭状态的西班牙,经济开始复苏,语言推广也随之加强。尤其是80年代加入
欧共体后,西班牙更加重视向世界推广西班牙语,其主要推广政策有:
(1)成立专门机构,支持西班牙语推广
20世纪80年代末,西班牙政府在外交部特别设置西班牙国际合作署,重点
负责向各国提供援助,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极大的促进了西班牙语的推广。
该机构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各国学者、学生,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学者或学
生提供奖学金,资助他们赴西班牙大学从事包括语言研究在内的各项研究工作。
近年来,该机构还为各国学生提供短期奖学金,帮助他们利用暑假赴西班牙接受
语言培训。同时,该机构还负责向海外派遣西班牙语教师,资助出版西班牙语教
材,向从事西班牙语教学的国外教学单位提供资金或图书资料等。以中国为例,
自80年代起,西班牙每年与我国交换15名左右的奖学金生。其中大多数是高等
院校的教师和用西班牙语工作的专业人士。
1991年,经西班牙国王签署法令,西班牙政府又在外交部内设立了塞万提
斯学院,其主要职责是通过与外国政府或教育机构合作,在海外设立代表处,传
播西班牙文化,并在代表处所在地开设西班牙语学习班,教授西班牙语。
(2)开设官方语言学校,鼓励国内大学开设对外西班牙语班
目前,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设有西班牙官方语言学校。同时,全国有近40
所大学开办了对外西班牙语学习班,招收世界各地的学生,对他们进行语言培训。
其中大部分都与西班牙国际合作署签有协议,接受合作署的奖学金生。
(3)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传播手段教授西班牙语
西班牙对外广播电台与塞万提斯学院合作,于1993年创办了一套以对外宣
传西班牙语和西班牙文学为目的的节目。题目是“西班牙语,无疆界的语言”。
该节目每周一至周五播出,每次播出时间为45分钟。
1998年11月,西班牙国家电视台与塞万提斯学院合作,通过西班牙国家对
外电视节目宣传西班牙语,制作了名为“跟我说”的电视节目。节目的主要内容
是鼓励使用西班牙语的人们使用字典,达到更好地掌握西班牙语的目的。该节目
每周四对西班牙本土播出,每周二对欧洲和非洲播出,每周一对拉丁美洲播出。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3.2西班牙的语言推广机构:塞万提斯学院
塞万提斯学院(Instituto Cervantes)成立于1991年3月21日,是隶属
于西班牙外交部的一所非营利性质的公共机构,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学院通过
在世界各国建立塞万提斯分院和塞万提斯课堂,达到推动世界更好的了解西班牙
的目的。至今,塞万提斯学院己在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的23个国家建立了
38个分院;在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特、河内等地建立了6个塞万提斯课堂,
已初步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西班牙语教学网络。同时,塞万提斯学院于2001年
成立了网络学院,计划与世界上20个塞万提斯中心联网,并与西班牙和拉丁美
洲的600所大学合作,使这些大学的学生能够进入塞万提斯网络学院。
(1)使命与宗旨
塞万提斯学院的使命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西班牙语的教学、研究和使用,同
时向世界宣传西班牙的文化。其主要职责是通过与外国政府或教育机构合作,在
海外设立代表处,传播西班牙语言和文化。
(2)组织管理模式
塞万提斯学院的领导机构由董事会、理事会和院长三级构成。
董事会名誉主席由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担任,主席为西班牙首相何
赛·玛利亚·阿斯纳尔·洛佩斯。董事会成员主要包括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化名
流、皇家学院院士、大学教授和社会知名人士,外交部部长、教育部部长、国际
交流国务秘书以及塞万提斯学院和皇家学院院长等是董事会的当然成员。董事会
成员的构成体现了学院极高的规格,有利于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同时显示了学
院在推广西班牙语方面的权威地位。董事会的职责是确定塞万提斯学院的基本工
作方向。
理事会由外交部、教育及文化部、经济及财政部以及董事会的代表组成。其
构成既是董事会构成的延续,也充分体现了塞万提斯学院服务职能的多元化,涉
及教育、外交、文化、经贸等多个领域。理事会的职责是审查并通过塞万提斯学
院的工作计划。
院长作为塞万提斯学院的法人代表,其职责是负责学院的日常管理和行政工
作,统筹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各项业务,包括在世界各国设立分院和塞万提斯课
堂等。学院的主要机构包括:总秘书处、院长办公室、教务处、文化处、行政管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理处、人力资源和信息系统处,法律咨询处、网恋学院、项目资助办公室和新闻
办公室等。
(3)主要活动
塞万提斯学院工作可以分为:语言教学、学术交流和文化推广。
语言培训与培养对外西班牙语教学师资是塞万提斯学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塞
万提斯学院是制定对外西班牙语教学大纲的权威机构,它与西班牙几所重要的大
学合作,共同制定了《对外西班牙语教师培训大纲》。世界各地的塞万提斯分院
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组织适合本地特点的教师培训。2002年,来
自31个国家的6800名教师参加了该项培训。除了普通的语言培训班以岁j,塞万
提斯学院还开设专业西班牙语培训班,如经贸西班牙语、医学西班牙语、媒体西
班牙语等。自学院成立以来,开设的西班牙语班逐年增加。2002年,在各国的
塞万提斯分院注册学习的人数达到73676名,其中语言培训班的人数为67000
人,比2001年增加13%。塞万提斯学院还负责组织将西班牙语作为外语的各国
学生为对象的水平考试(DELE考试),目前,塞万提斯学院已在世界67个国家
设有179个考点。
组织学术活动也是塞万提斯学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围绕对外西班牙语教学,
塞万提斯学院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包括举办研讨会、讲座、合作出版教材等。
参加的人员有西班牙知名作家、电影艺术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等。
在这些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国际西班牙语大会。迄今为止,该大会已经举行过
3次;1992年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市,t994年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2001年在
西班牙的巴亚多利德市。会议期间,西班牙语国家的语言学家、作家及各国西班
牙语教学单位的负责人都分别介绍了西班牙语的最新研究成果、西班牙语的最新
发展和各国西班牙语的教学情况。
塞万提斯学院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向全世界宣传西班牙文化。包括组织各种
文化活动和建立图书馆等。塞万提斯学院及其在各国的分院每年都举办电影展、
讲座、音乐会、展览、演出等活动,向所在国人民介绍西班牙文化。2002年,
学院举办的活动数量为5000多项,平均每天塞万提斯学院及其在各国的结构就
要举办15项文化活动。塞万提斯学院在各国建立的塞万提斯分院和课堂中都建
立了图书馆和资料中心。图书题材广泛,包括西班牙语言文学名著、西班牙语教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材以及介绍西班牙历史、地理、哲学、社会科学、美术、舞台艺术、电影艺术的
书籍。2002年,世界各地塞万提斯分院及课堂中的图书总量己超过70万册,使
用这些图书的人数超过40万。
(4)资金来源
塞万提斯学院的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1992年,塞万提斯学院刚
成立时,经费约合300万美元。到2001年,塞万提斯学院的经费已增至4200
万美元。其中,73%为国家拨款,其余来自教学和文化活动。根据最新的数字,
2002年,塞万提斯学院的经费为5450万欧元,比2001年增加了13%。塞万提
斯学院将经费的大约62%用于支付工资,20%用于保证世界各地塞万提斯分院
的运转。西班牙政府还将继续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塞万提斯学院保持较大的
财政投入。
1.4德国
德语是1亿多人使用约母语。它最初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
登、卢森堡、意大利南提洛尔,比利时的--+部分地区,部分波兰地区和部分法
国阿尔萨斯地区内使用。除德国之外,德语还是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的唯一官方
语言,是比利时、意大利、卢森堡、瑞士的官方语言之一。另外,在德国和奥地
利的殖民地国家,例如纳米比亚、多哥等,也有大量的说德语的人口,在东欧的
一些国家中,例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和斯洛伐克、荷
兰、乌克兰等国家有部分少数民族说德语。
1.4.1德国的语言推广政策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为统一的德语书面语和文字奠定了政治基础,
1878年,就将德语海外传播列入帝国政府预算,拨款支持同年成立的“帝国学
校基金会”,帮助和扶持在海外由移民建立的德语学校。此后,海外德语学校不
断增加,到1914年,受德国政府资助的海外学校已经达到900所左右。受二战
影响,德语的扩张~度停滞,但二战以后,在“德意志语言促进”的概念下,联
邦政府在语言推广政策方面取得高度一致:第一,国际社会(主要集中在欧洲)
对德语的需求量相当大,每年有超过1600万的外国人学习德语,而大部分需求
没有得到满足。联邦政府有义务承担这一重任,特别是在一些比较重视德语的国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家和地区,德国政府有责任予以帮助和支持;第二,语言不但是交流工具,还是
传递信息的工具。学习德语的同时意味着认识德国和德国人,以及德国的历史、
文化和现状;第三,基于政治和经济形势,政府有必要实施积极主动的语言政策。
学会德语和认识德国者比不会德语的人更容易成为德国的生意伙伴。外国的领导
和决策阶层如对德语和德国不陌生甚至会说德语,也会使得对话、理解和合作不
再困难:第四,需求在得到满足后,会产生新的、更大的需求,这是邻国——法
国的经验。在此共识的基础上,德国的语言传播机构就像一张大网,遍及世界各
个角落,其目标也很明确:1.争取让世界上尽可能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学习
德语。哪里有需求,这种需求就要被满足;即使一时没有需求,为将来计,也要
设法创造需求。2.争取使德语成为大多数国家的高中或大学里的第二外语,换
言之,要让德语取代法语的地位。3.努力使德语变成国际组织(特别是新成立
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大会的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
1.4.2德国的语言推广机构:歌德学院
歌德学院(Goethe Institut)是德国目前规模最大、业务范围最广的德语
传播和推广机构,其总部设在慕尼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德国外交部成
立的一个负责对外文化工作的专门工作组。1932年,从该工作组分离出来阿外
交部门改建为歌德学院,主要任务是在国内培养赴海外教学的德语专家,以及往
国外派遣德国语言教师。二战后,歌德学院重新成立,并且分别于1969年和1976
年与德国外交部签订框架协议,规定歌德学院受德国政府委托,执行德国政府的
对外文化政策,从此歌德学院成为正式的中介机构。2001年1月,歌德学院与
设在波恩的“跨民族协会”合并,现全称为:歌德学院跨民族(Goethe Institut
Inter Nationes)。整个歌德学院分成三大经济体,即总部、国内分院和国外分
院。三大经济体以两种经济体系运行:15所国内分院以企业单位性质运行;总
部和128家国外分院则以事业单位性质运行,业务遍布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
2000年起,歌德学院正式代表德国进驻欧盟理事会下属的外语中心(设在格拉
茨fGraz]),参与欧盟的外语促进计划和项目。
(1)使命与宗旨
歌德学院的工作宗旨和使命是: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增进与各国的文
化交流。通过提供内容丰富、高水平的德语培训,以及介绍有关德国文化、社会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
(2)组织管理模式
歌德学院的法律形式是注册协会,整个学院分为三个部分:总部、国内分院
和国外分院。协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协会成员大会”,最高管理机构是“代表
委员会”, 董事会负责歌德学院的日常事务。
“协会成员大会”是歌德学院法律上规定的最高权利机构。协会成员主要由
艺术家、知识分子、社会名流、政治家、高级管员和联邦政府的代表组成。截至
2001年8月,“协会成员大会”共有56名正式成员和7名非正式代表与客座代
表,这些非正式代表与客座代表是各议会党团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
“代表委员会”是歌德学院的最高管理层,其成员包括:1名主席,2名副
主席,6名由协会成员选举产生的代表,1名外交部代表,1名财政部代表,3
名员工代表。其中主席的选举结果必须得到外交部的认可才能生效。“代表委员
会”的主要工作是:召开“代表委员会”会议,提出董事会成员名单,并在名单
通过外交部同意后监督董事会,参加董事会和各分支机构的会议,代表“代表委
员会”表达意见,对由董事会提出的协会基本路线、战略方针政策、经济财政和
投资计划等草案做出决议,审查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并向“协会成员大会”提
出报告。
董事会是歌德学院的日常管理机构,由1名秘书长和3名董事组成。在通常
情况下,董事会受“代表委员会”领导,但在个别情况下,外交部可直接要求董
事会执行某些决定。
歌德学院慕尼黑总部设有一个“代表委员会”办公室和一个董事会秘书长办
公室。同时还下设九大职能部门和一些小的独立机构。
(3)主要活动
歌德学院的国内分院和国外分院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它们各自独立开展
业务。
歌德学院现有国内分院15所,正式职工334人,主要业务可以分为四个方
面:语言培训班、国外德语教师进修班、主持德语考试、指导远程德语教育。语
言培训班主要是针对在德国国内学习德语的外国人,分为速成班、专题班、提高
班和青少年班,1999年参加歌德学院国内分院语言学习班的人数达到22552人
96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次;国外德语教师进修班对国外的德语教师进行基础德语和专业德语的培训,基
础德语包括听力、阅读、语音等那容,专业德语有德国概括、文学、语言学、戏
剧、政治、经济、媒体、网络等内容:主持德语考试是国内分院的另一项主要工
作,2000年约有15000人在德国境内参加歌德学院各种证书的考试;远程德语
教育主要是通过德国国内和其他国家的电台和电视播出歌德学院制作的德语教
学片。此外,学院还与基森(Giessen)大学合办了歌德学院教育网,这是一所
非常完整的基础德语教学网学校,可用7种语言进行远程网络教学。
歌德学院的国外分院由128个海外分院组成,每年由总部派往国外的正式工
作人员达300多人,其主要业务包括组织德语培训班、开展文化交流项目、建立
图书馆和视听馆。德语培训班是歌德学院针对当地需要学习德语的人组织的,除
了德语培训『课之外,还负责为德语学习者组织歌德学院各种德语等级考试;文化
交流项目主要包括建设分院网站,发布各类德语学习班、活动的信息,举办国际
性或区域性的德语比赛等;歌德学院的每~个国外分院都配有一个图书馆,内设
阅览室、借书室和视听室。
(4)资金来源
整个歌德学院分为两个独立的经济运行系统:国内分院以营利组织的性质运
行,总部和国外分院则以非营利组织性质运行。15所国内分院组成一个自负盈
亏的联合经济体,他们的运作不是由国家、联邦州或其他公共资金支持,而是主
要依靠自身语言课的收入来维持。联合经济体的财务制度是依照商法的有关条
款,按照企业的方式,并借鉴大型资本公司的商业形式运作。尽管如此,国内分
院与政府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其培训的大部分学员都是由政府资助的
或者是由与政府财政支持有关的中介组织资助的等。歌德学院慕尼黑总部和海外
分院则是非营利机构的性质,其资金来源只有很小部分是通过开办语言班和考试
的盈利取得的,绝大部分依靠联邦政府的拨款资助。如2000年,获得外交部2.97
亿马克的拨款,对外合作与发展部70万马克的资助,以及其他基金会的捐助520
万马克。此外,~些大型企业也是歌德学院的重要资助者,例如安联保险、宝马
汽车集团、博士机电公司、戴姆斯·克莱斯勒公司等都常年对歌德学院提供赞助。
19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5俄罗斯
苏联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俄语成为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中通用语言的
同时,也成为东欧国家学校里的第一外语,在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之间的政治
和经济谈判均使用俄语,使得俄语的境外推广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46年,联
合国大会承认俄语是联合国的~种官方语言。在此之后,由于语言学界学术研究
的需要,在语言学研究进展迅猛的西方也葫发了对俄语的兴趣。一系列有利于俄
语境外传播的外部条件,使得前苏联在不存在显性的语言传播政策的情况下,俄
语在境外的传播取得了巨大成果,俄语在世界上很多国家进入中学课堂,成为当
地主流教育体系中的外语课程。在1987年举办的第六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
俄语大赛”上,参赛的405名选手分别来自57个国家,成为俄语对外推广最为
显著的成果之一。
但在苏联解体之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意识形态上的“解冻”、
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使得俄罗斯时期的俄语在境外的传播和推广出现了前
所未有的困难,同时,其境内的俄语也越来越受到来自英语世界的威胁。俄语的
使用与推广,以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目前正处于历史低谷时期。
1.5.1俄罗斯的语言推广政策
俄罗斯的语言政策要分两个时期来看:苏联时期和当代俄罗斯时期。苏联时
期,西方语言学研究对俄语产生广泛兴趣的有利的外部条件,苏联不存在显性的
语言传播政策情况下,俄语的境外传播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随着东欧剧变、苏
联解体,俄语的对外推广也陷入停滞状态,同时在西方强势语言的冲击下,俄语
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为进一步强调俄语的地位,1991年lO月25日,俄罗斯
总统叶利钦签发了俄联邦语言法,明确提出“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各民族族际交际
的基本工具,在俄罗斯联邦全境具有俄罗斯联邦国语的地位”。1997年12月3l
目,俄联邦政府主席切尔诺梅尔金签发了俄联邦政府第1674号决议,决定“为
发展和推广俄语”,“在俄联邦政府内设俄语委员会”,同时确认“俄联邦政府
‘俄语委员会’条例及成员”。委员会由俄联邦政府副主席挂帅,公共职业教育
部长任副会长,37名成员分别来自文化部、总统顾问班子,文艺协会、作家协
会,以及科学院院士、大学教授和中学教师等。俄罗斯政府专门为“努力加强维
护和推广俄语”而设立的民间一政府联合基金:俄语发展中心基金会的办公地点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就在俄联邦大楼内,基金会主席由俄联邦现任总统普京的夫人担任。俄政府正在
为进一步增强俄语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加大维护和推广俄语的力度。
1.5.2俄罗斯的语言推广机构:国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
国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于1967年9月在巴黎成立,是一个非政府
性质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它联合俄罗斯语言、文学、文化教师以及有关方面
的专业人士,在俄联邦及俄联邦以外的国家进行推广、保护、发展和研究作为世
界文化的一部分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的活动,并为达到这一目的而支持在其他国家
创立分会并支持各分会的工作。该协会现已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与联合国
科教文组织合作的非政府组织”的地位。
(1)使命与宗旨
国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的宗旨是:推动俄罗斯语言和文学的成功教
授,推广千百年来俄罗斯民族的杰出代表通过辛勤努力和不倦的精神探索所积累
下来的精神文化遗产。推动在全世界各国作为文化交流和匡际合作的重要手段的
俄语的学习、发展从事俄罗斯语言、文学、文化研究的教师及专业人员的交流和
合作,使学习俄语、俄罗斯文学的人们之间建立起联系,尽可能地在国际各民族
交流中为俄罗斯浯言文学教师工作问题地解决提供帮助。
(2)组织管理模式‘
协会的领导机构是主席团,主席团有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保加利亚、英
国、德国、印度、哈萨克斯坦、中国、荷兰、波兰、罗马尼亚等16位成员。
四年一届的国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全体大会是这一组织的最高权
利机构,全体大会由各国集体会员组成。全体大会研究、确定踟会的活动计划和
预算,选举协会会长、1名副会长、秘书长、财务总管、主席团成员,确定会员
缴费标准和缴费币种,解决与其它国际组织的关系问题以及其它同协会工作相关
的问题。
主席团是协会全体大会的执行机构,由全体大会选举产生,工作期限为4
年,主席团每年开会一次,其会议决定由简单投票、多数赞成通过。
协会日常工作机构为秘书处,在主席团的指挥下由秘书长领导,工作内容为
根据协会的计划组织、协调协会的各项活动、建立协会会员档案、事理协会的信
函往来和财务账目往来。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协会还有一个后援会,由社会生活、商界、司法、检察、管理、经济等领域
的要人参加,后援协会负责接待每年例行的审计以及对协会工作效率的评估,同
时在协会组织一些活动时帮助解决经费问题。协会会长、秘书长和财务总管参加
后援会的工作。
国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现有来自75个国家的189个集体会员和14
名个人会员,其中有理论研究人员、从事俄语推广实践的人士、大中学校教师、
翻译、文化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等。
(3)主要活动
国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开展的主要活动包括:交流俄语语音学、
国情学、俄罗斯文学教学法、俄语和其它语言的教学方法,研制一些国际性的科
研规划;交流关于有效地组织教学和培iJil以及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地信息
和经验;以国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地名义举办研讨会、代表大会,参加
其它国际组织地会议;促进俄语教学及教学研究资料地主办和出版;出版、推广
一些资料和期刊;在本组织内部促进专门从事俄语学研究的俄语教师和科研人员
以及学习俄语和俄罗斯文学的人士的交流与互换;编写教学资料、从事科研项目
研究。
(4)资金来源
作为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的经费主要依靠一
些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捐助,还有一部分来源是协会集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的会费,
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国家、民族和个人为协会提供的资助。
为规范会员会费缴纳问题,协会章程附有关于会员会费问题的附件。国际俄
罗斯语言和文学教师协会的会费主要用于:筹备、举办协会集体成员申请举办并
经协会主席团确认并列入协会活动计划内的活动;筹办、出版《协会通讯》并寄
发给会员;为协会会员订阅、寄发《国外俄语》;保障协会秘书处的工作:支付
协会秘书工作人员的奖金;支付协会领导层来访问客人的有关费用。
在协会主席团每年的例会上,财务主管都要提交财务决算报告,该报告经
主席团确认,最后形成每次例会的协会年度财务状况决议。
20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6日本
日本有组织地对日语进行推广和普及大约始于20世纪初,尽管历史不长,
但日本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和关注日语教学与推广工作。在日本,以外国人为对象
的日语教学称为“日本语教育”,以日本人为对象的日语教学称为“国语教
育”。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通过派遣日语教师、提供经济援助、赠送图书
资料等方法,在海外大力推广日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日语不但在世界
许多国家的外语中居于前位,而且进入了一些国家中小学校的课堂,影响较大。
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语在中国的外语教育仅次于英语居于第二位。目前,在
日本国内学习日语的外国人约有9.5万人,在日本国外则达到210多万人,学习
者的目的也趋于多样化。
1.6.1日本的语言推广政策
20世纪初,日本政府从军国主义的目的出发,提出大力提倡向世界推广和
普及日本语。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部分学者也发表言论,积极附和政府的
主张,提出对于殖民地(主要指当时的台湾和朝鲜)来讲,日语的推广政策就足
语言的同化政策。
日本战败后,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对外日语教学与日语的推广政策重新得到
日本政府的确认,并制定了新的发展的目标。1945年以前,对外日语教学是作
为一项国策来推行的,而此后逐渐转换成一项语言政策来实施。20世纪50年代,
日本开始接受东南亚的技术进修生和文部省提供经费的国费留学生。1972年日
本国际交流基金的成立,标志着日本对海外日语教学援助的真正开始。1984年
文部省出台了《关于面向2l世纪的留学生政策的展开》,提出了接受留学生的基
本政策,翌年又公布了《为培养日语教员的标准性教育内容等》,为培养日语教
师提供了理论依据。随后,增设日语教师培训班的大学和开设日语课程的日语学
校急剧增加。20世纪80年代针对印度支那难民、中国的战争遗留孤儿及其后代
进行日语教学。90年代,针对来自南美诸国的日裔进行日语教学,日本国内学
习日语的人数不断增加。至此,由80年代以前的对外日语教学主要以“向外”
的政策,兼以“向内”的政策相辅相成。
1.6.2日本的主要语言推广机构:日本国际交流基金
国际交流基金(The Japan Foundation)是日本外务省管辖的特殊法人机构,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成立于1972年lO月2日。其成立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中叶,日本同外国
的文化交流事业日益发展,日本政府感到有必要成立拥有大规模资金、具有强有
力实施组织功能的文化交流机构。2002年,国际交流基金共有正式员工234名,
其中理事会成员5名,理事会成员中大多是常年从事国际文化交流的人士,具有
丰富的外交与国际事务工作经验。
(1)使命与宗旨
国际交流基金的使命与宗旨是通过日语教育专家的培养及派遣、教学法的研
究、教材的开发编制及颁布等方法推广日语和传播日本文化,促进日本与各国之
间的相互了解,承担以国际文化交流为目的的日语教学和援助发展中国家进行日
语教学等。
(2)组织管理模式
国际交流基金由理事会主持日常工作,下设本部、附属机构、支部及海外事
务所。本部由总务部、经理部、日本研究部等9部l室组成。其中,日语研究部
担任日语的教育和推广工作,下设企划开发科、日本语科及日本研究科,主要负
责日语教育及日本研究专家的派遣、国外日语教师及学生的赴日进修、对国外的
日语讲座等的资助以及各类日语教材的开发等工作,其附属机构日语国际中心成
立于1989年,是国际交流基金专门为充实和支援海外日语教学而设立的。该中
心拥有研究室、图书馆、会议室、食堂、宿舍等综合培训设施,主要进行人才开
发、日语教材的开发及制作、国内外目语教育信息的收集与提供、国外日语教育
的调查等工作。此外,为加强与国外的联系与文化交流,国际交流基金目前在
18个国家设立了19个事务所,其中许多事务所里还附设了目语中心。这些设在
海外的事务所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主要活动
国际交流基金作为担负日本国际文化交流枢纽作用的专门机构,在学术、日
本研究、日语教育、艺术、生活文化等广泛领域,开展交流活动。主要有这几个
方面:以国际文化交流为目的进行人员的派遣和招聘;通过对海外的日本研究机
构的资助、专家的派遣、资料的赠送等对国外的日本研究进行援助;通过日语教
育专家的培养及派遣、教学方法的研究及教材的开发制作等进行日语的推广普及
工作;制作、收集、交换向外国介绍日本文化资料和其它国际文化交流所必要的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资料;举办及参加国际文化交流为目的的公演、展示、讲演等活动;进行国际文
化交流所必要的调查及研究。
(4)资金来源
国际交流基金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补贴和民间捐款。自1972年日本外
务省出资50亿曰元设立了国际交流基金,到2001年,政府的累计出资与民问捐
赠分别达到1062亿目元和600万日元。通过应用自己的资金避免单年度制的弊
病,自主地进行国际交流事业,是国际交流基金最大的特点。近几年,随着日本
经济滑坡,国际交流基金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加强资金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应
用经费是国际交流基金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7韩国
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实力不断加强,在国际舞台上
的地位逐步提高,韩国语的使用率也随之上升到在世界几千种语言中排名前十一
的位置。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不仅在中国大陆、港台和一些东南亚
等地,而且在东欧、北美等地也先后刮起了“韩流风”、掀起了“韩语热”,至
今持续不衰。这对韩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和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今,经
过韩国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曾经只是一种民族语言的韩国语,已经发展到世
界五大洲的130多个国家,使用人口达7000万之多。
1.7.I韩国的语言推广政策
韩国在很长时期中始终是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位置。韩国语言文字作为一种
民族语言文字,自其1443年创建以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只是生活
在朝鲜半岛上的人们使用。国际社会对韩国语言文字的了解和认识一直不明确,
直到近代才开始了对它的认识和研究。
经过上世纪60到70年代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尤其是80、90年代韩国社会
进入成熟发展时期之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韩国政府
开始为弘扬民族文化努力向海外传播本国的语言和文化。真正使韩国人认识到对
外文化宣传的重要性和潜在能力的关键契机是成功地举办了1986年亚运会和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此后,韩国政府把对外文化宣传看作是文化外交,把基
本目标放在通过文化宣传,加强韩国语言文化的传播力度,向世界传播自己国家
203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亲切感”,增进世人对韩国的正确了解与认识,协助外交和通商等方面的活
动,通过提高国民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在加强与各国友好关系的同时,增强国家
的国际竞争力。
1.7.2韩国的语言推广机构:韩国国际交流财团
实际上,韩国对外语言文化的传播主要是近几十年以来才开始的,直至最近
几年才真正展开。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韩国各种有志于对外文化传播的组
织机构形式多样,规模大小皆有。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民间团体,有国内组织,
也有海外机构。这些组织机构,都在为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利用各种传播手段
和方法,努力向海外推广普及韩国语。90年代前后设立的专门从事对外语言文
化推广的机构主要有:国际教育振兴院、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学术振兴财团、
韩国国际协力团、海外弘报院和韩国语国际化财团、韩国海外同胞文化财团、大
山文化财团等等。不过,虽然组织机构繁多,但是还没有形成像英国文化委员会、
法语联盟、歌德学院那样有规模、有系统、有权威的文化传播机构。这里主要简
要介绍韩国国际交流财团。
韩国国际交流财团(Korea Foundation)是外交通商部下属的一个专门从事
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特别法人机构。该财团于1992年12月正式成立,主要从事
文化外交工作。为了扩大海外韩国语的普及工作,韩国国际交流财团2003年重
新调整、制定了工作计划,增加了资金,扩大了支援国家和资助的人员数量。
(1)使命与宗旨
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的设立目的是:通过韩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各种交流来促进
国际社会对韩国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增进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国际社会上提高
国家的声誉并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向海外扩大和普及韩国语,谋求世界对
韩国的认识和理解,构筑海外人际关系网,面向世界各地支援海外韩国学以及韩
国语研究、演出、展览等各种文化、人员交流,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对韩国的友好
环境,在支持韩国的通商外交方面做贡献。
(2)组织管理模式
按照《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法》的章程规定,财团采取由理事会负责的方式进
行管理。理事会由理事长和常务理事组成,成员不超过9人。理事长由外交通商
部长官提名,国家总统任命,任期3年。理事长代表财团统管财团业务。目前的
204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理事会由6人组成:理事长,常务理事2名,兼职理事3名。此外,财团还设监
察1名(兼职),以及三个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理事长的咨询机构;经营咨询
委员会,负责咨询与财团运营相关的重要事项;事务咨询委员会,负责咨询与财
团事务相关的重要事项。
(3)主要活动
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的主要工作包括:主管、支援、参加以国际交流为目的的
各项活动;以国际交流为目的进行人事派遣和邀请;对海外韩国研究提供资助;
为使国际社会正确地了解韩国而进行各种宣传活动;通过与国外主要交流机关的
协作来增进与各国间的友好关系;为实现第l条而进行其他必要的事务项目工
作;以及与上述各种事务有关的其他工作。
财团成立以来,共向7个国家的32所大学以提供雇用资金的方式设立了对
韩国教授职位的资助,其中1992-2001年共资助了58名韩国学教授职位。为培
养韩国学研究的接班人和专家,共邀请了韩国学和韩国语研究学者1IOG余人访
韩,其中1992—2001年资助了64个国家的564名赴韩研究学者,以及6:个国家
的616名韩国语研修学者。此外,还邀请了74个国家的718名人士访韩,其中
1999年31名,2000年22名,2001年29名。
1993至2001年,财团共在世界各地开办韩国研究讲座272个,其中美洲107
个,欧洲79个,亚洲60个,大洋洲11个,中东与非洲15个,同时还主管或
资助召开了42个国际论坛年会。资助了6个国家13个海外博物馆设置了韩国
展室和il个国家的38个政策研究所。如,美国的Rand,CSIS,英国的IISS,俄
罗斯的IMEMO等。此外,该财团还在lO个国家的33个城市实施了韩国语能力
考试。
(4)资金来源
其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政府拨款,部分自筹。2003年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共得
到政府预算拨款470亿韩币,约合4000万美元。
二、一个特例:美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推广战略
具体内容参见正文第3章3.2节。
【IJ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附录2:英国文化委员会2005--2006年度财政计划
British Council financial plan 2005-06
Summary of activity 2903棚4 2004柚5 200卑坩S 200喜—由8
ActuaI Plan Forecast Pian
IncotTie
Grant and Pa rtnership Funding 212 3 212 9 216 2 231 3
Full Cost Recovery activities 159 2 174 0 156 9 164 0
Corporate service 1 0 1 4 1 1 1 1
Tot=l 372.5 388.3 374.2 396。5
Expenditure
Grant and Partnership Funding 178 2 177 2 174 1 184 7
FulI Cosf Recovery activities 146 7 157 5 145 8 149 9
Corporate Services 49 2 48 9 56 3 60 3
Tot=l 374.1 383.6 376.2 394.9
Gross surplus
Grant and Partnership Funding
341 356 421 46 6
FulI Cost Reeovery activities 12 4 16 5 11 1 14 2
Corporate Services f481} }474) f55 2) (59 2)
Net surplus “.6) 4,7 {2.O) 1.6
Contract activity
Grant and Partnership Funding 59 6 57 0 57 0 57 0
Full Cost Recovery activities 43 0 44 5 42 2 45 0
Tot=l 102.6 101.5 99.2 102.0
Twnover
Grant and Partnership Funding 271 9 269 9 273 2 288 3
Full Cost Recovery activities 202 2 218 5 199 1 209 0
Corporate services 1 O 1 4 1 1 1 1
Tot=l 474.1 488.4 472.3 497.3
Balaoce sheet summary
Fixed assets 103 9 113 1 109 0 110 4
Bank and cash 52 9 47 9 49 9 49 9
Creditors『ess debtors (31 7) (29 9) (29 9) (29 9)
Provisions (12 8) (12 01 (”8) f11 61
Net assets 112.3 119.1 117,2 118.8
Capital reserve 103 9 113 1 109 0 110 4
Pension reserve (1 1) (1 1) (1 1) (1 1)
Genera reserve 9 5 3 6 9 3 9 5
Total reserves 112.3 115.6 117.2 118.8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British Council financial plan 2005-06:Grant and Partnership Funded
Summary of activity 2003—04 2004—由5 2004—05 2005—D6
AcluaI Plan Forecast Plan
Income
FCO grant—in-aid 165 5 170 5 172 1 186 2
Higher education g rants 5 7 5 2 5 2 4 1
DfES grants 2 9 2 0 1 7 3 O
Government grants 174.1 177.7 179.0 193.3
1ncome ea rned 38.2 35.2 37.2 38.0
Expenditure
Total expenditure 178.2 177.2 174.1 184.7
Gross surplus 34.1 35.6 42.1 46.6
Share of corporate services
net of income 32 6 32 2 40 0 45 1
Net surplus 1.5 3.5 2.1 1.5
Net surplus (1.6) 4.7 (2.0) 1.6
Contract activity 59.6 57.0 57.O 57.0
Turnover 271.9 269.9 273.2 288.3
Balance sheet summary
Fixed assets 80 3 86 1 83 8 85 6
Bank and cash 0 8 1 4 2 3 2 0
Creditors Iess debtors (3 9) (3 9) (3 9) (3 9)
Provisions (11 7) (11 1) (11 1) (11 1)
Net assets 65.5 72.5 71.1 72.6
Balance sheet summary
Fixed assets 103 9 113 1 109 0 110 4
Bank and cash 52 9 47 9 49 9 49 9
Creditors Iess debtors (31 7) (29 9) (29 9) (29 9)
Provisions (12 8) (12 0) (11 8) (11 6)
Net assets 112.3 119.1 ”7.2 118.8
Capital reserve 80.3 86 1 83 8 85,6
Pension reserve 1 11 f1 1 (1 1) 1 11
Genera『reserve (13 7) (16 0) (11 6) (11 9)
1-otaI reserves 65 5 69.0 71.1 72.6
20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British Council financial plan 2005.-06:Full Cost Recovery activities
Summary of activity 2003岫4 200枷5 2004加5 2005岫8
Actual Plan Forecast Pfan
lncome
Development Services 10 0 9 5 8 2 7 3
Enterprises 149 1 164 5 148 7 156 7
Totai income 159.2 174.0 156.9 164.0
E】∞w磺臁
0目£曲搿删S日妇80 83 80 7D 曲赴r瓣1378 1492 1378 1429
]'otai expenditule 146.7 157.5 145.8 149.9
Gross surplue
Oevelopment Services 1 1 {2 02 0.3
Enterprisee 11,3 15 3 10 9 13.9
To协{surplus 124 16 5 11 1 14 2
Share。fcorporate seMoes孵off删j 15 5 1j 3 152 141
Net surplus {3.1) 1,2 f4.1} 0,1
Contract activitv 43.0 44 5 422 45 0
Turnover 202 2 218 5 199 1 209 0
Balance sheet summary
Fixed assets 23 6 27 0 25 3 24 7
Bank and cash 52 1 46 5 476 48 0
Creditors less debtors (27 8) (26 0) (28 0) (26 O)
Provisions f1 1) (0 9) (0 7) (0 5)
N西assets 46.8 46.6 46.’ 46.2
Captai reserve 23 6 27 0 25 3 24 7
PerisioR rese rve O 0 O 0
GenE.ia}[。’eserve 23 2 19 6 20 9 21 5
Totai reserves 46。8 46.6 46.' 46,2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附录3:英国文化委员会2005—2006:经F-度平衡计分卡
British Council scorecard,measures and targets for 2005-06
The balanced scorecard was introduced in 2002-03:as a method of evaluating Strategy 2005,and
results were measured across the o哼aniz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03--04
ffhe scorecard has been adapted to Strategy 2010.and will take effect from 2005—06 l'his has involved
taking the exmting measures and al gning them to Strategy 2010 outputs We a re setting ta rgets弼r the
first time in 2005——06 and look forward to learning from the results
Throughout the scorecard.Indices are used to calibrate the results of surveys.both of customers and
clients.and of staff An index is a score between-2 and+2.and is calcuIated In the following way:
■ Most questionnaires used in surveys give five possible responses ranging nom very positive to
very negative
■ A score is allocated to each response:a Mery positive response scores+2 a very negative
response scores·2
■ Results are collected collated and analysed corporately.The results for 2003—04 form our base|ine
on which to set futu re targets Results for 2004-05 wilI be available In June 2005
Output Measun§ 2003—04 2003—04
baseline ta啊et
The UK is increasingly jndex of change ln perce嗽ions。f the dK as 1 O
recognised as a country a country,Mth a wide range of educationaI
able to satisfy oppoltunities
aspirations for self-
;rldex of change-^perceptions ef me UK 8s a
U孕
development countiV with high<luality educatJonaI
opportunities have changed as e resuR oftheir
Interaciion with the Brirish COUnCij
The number“teaching centre students 285 726, 51 r 583,
The nunqbe}of examination candidates 836 785, 1-34580口
The nul*nber of:nternationa{students jn the UK 278185 325000
The UK is increasingly {ndex of change in pe rceptions of the UK as an 1 0 ’i
recognised for its important source.of creative{deas
creative:dean and
;nde。x of change:n perceptions of the UK as ah
0 0 1 0
achieRlements
inlportantsource Ofcreativitylrlthe arts
}ndex of change m uerce。+ions of the UK as an 1 0 1 1
ii'rlportent innovato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ex of change in perceptions of the LJK as
ernbracing diverr5i婶
O 9 1 0
Relationships brokered ”1e number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Ie the UK who not N0l
by the Bjitish Council have estabJ Jshed!inks with schoois and colleges in measured measured
broaden che other countries through 2he British CounciI previously,
internatJona}view of
inde.x of the chan,ce of young peopids
soW{l
yot,lng people pe}'ceptiORS ofthe broadening oftheir esteblish
understanding of elements of others countries’
baseline
cultures from;'“3ich
tO derive
tarqets
Number of students
Number ofteaching centre registrations
。Number of examination candidates
·Number of examinations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Output Me8sure 2003母4 2005^08
baseline tar9et
_『he UK is increasingiy index of change in perceptions of ttle UK as having 0 g j O
∞∞gnjsed as the democratic values and processes
countfy of choice for index of change in perceptions of the UK as 0 9 1 O
partnedng positive embracing diversi婶
socia!change
An jnerease In the indo(of change;n perceptiORS of strengthening of ’O ’0
numbe{ofquailty ties with the UK resulting矗om ngw or centinuing
reiationsh Jps betwe.en engagement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
theUK and othel index of change in pemeptions of the UK vaiu!ng O 9 1 0
countries nelaiions with the host counbV
Ciur customers'value index of n7豫s reportinLj significant 1 4 1 4
pemonal and personallorganizational beneficial changes resuming
o固anizationai links and nDm ne*7 or continuing engagement with the Bdtish
;leb#orkss Councij
our吼;Ston、ers are index of easton';er satis亿ction w胁queI砷of Britiah ’0 1 4
satisfiedⅧth British Council oppo,.ffunities for self-development Numbers
Council opportunities of participants in Bntish Council seif-development ’15m 1 4m
for self-deveioprnento activities
our,:L:stomers index of customer satisPac!ion帆h qua;耐Gf British 1 5 j 5
appreciate Council opportunities to share Ideas.knowledge and
opportunities for experiences
shar:ng ideas Numbers of part c pants in Bdtlsh COijnc“ 102m 4mArts
knowledge and knowledge_shadng activities 8m
e](periences across Participatoly
learning,society and
.creativity 7
3 3k Semina∞
:nand visitsto
theUK
\舱develop the dght Customer积oec妇“ons met with newly developed 1 1
;)roduets and sellzices plodu醴s
Customers recognize our products 8s innova“ve 1 2
‘Links to the output:The UK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 country able to satisfy aspirations f。r
self-development
Links to the output:The UK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for its creative ideas and achievements
21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1. 孙儒泳:普通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
2. 约翰·赖N.LL特【美]著,贾冠颜等译:2000年大趋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9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重富真一:“7夕了.o国家t NGO”,东京,明石书店,2001年。
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M],商务印书馆,1997年。
刑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第97页一102页。
霍布斯著,黎思复等译: 《利维坦》[M】,商务印书馆,1985年。
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4
页。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张康之等:《公共管理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李军鹏:《政府公共供给指标体系研究》【M],行政论坛,2003年9月。
大卫·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M],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78页
.579页。
亚当·斯密著,邹大力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
商务印书馆,1974年6月,284页。
14.周玉忠、王辉:《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理论与国别研究》[M],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4。
15.赵金铭:《汉语与对外汉语研究文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6.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7.董建:《超越国家:从主权破裂到新文明朦胧》【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18.[美]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9.徐向艺等:《现代公司组织与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0.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1.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22.陈耀:《联盟优势一--21世纪企业竞争新形态》[M],民族出版社,2003年
3月。
23.李纬华、陆颖蕊、侯吉建:《特许经营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年9月。
24.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2
月。
25.王名等:《中国社团改革一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口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1年。
26.(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 《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9月。
27.(美)莱斯特·M·赛拉蒙,“非营利领域及其存在的原因”,李亚平、于
海编,《第三域的兴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28.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M],浙江人
民出版社,1999年。
29.[美】里贾纳·E·赫兹琳杰等:《非营利组织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1年6月。
30.周志忍、陈庆云主编:《自律与他律一第三部门监督机制个案研究》【M],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31.易纲,海闻:《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8
月。
32.杨珍祝,刘朝明:《公共财政管理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5
月。
33.苏力、葛云松、张守文、高丙中:《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
[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lo月。
34.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
2002年会论文集》p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35.[美]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M】,
中国行政管理,2002。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6.王方华等编著:《非营利组织营销》[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1
月。
37.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教育经济学》【M】,山
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38.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39.Z-qd、钉:《语言的生态失衡及其对策》,[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
40.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官民二重性”分析》[J],《学会》,2004年第
6期。
41.王名、佟磊:《清华NGO研究的观点与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2003 3。
42.蔡磊:《论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J],《学术探索》,2004年第4期。
43.邓国胜:《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
第3期。
44.康晓光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论文节选)》[J】,中国青年科技,1999年
第3期。
45.于晓虹、李姿姿:《当代中国社团的官民二重性的制度分析》[J],《开放时代》,
2001年第9期。
46.朱光磊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二重性”及其监管问题》[J],《理论
与现代化》,2004年第2期。
47.孙宏开:《关于濒危语言的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第l期。
48.张远凤:《德鲁克论非营利组织管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9
期。
49.赵金铭:《“九五”期间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0
年第3期。
50.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五十年——世纪之交的回眸与思考》网,《语言文
字应用》,2000年第1期。
51.孙炳耀:《非营利机构评估的几个理论问题》[J],《学会月刊》,2004年第11
期。
52.王伟昌,《非营利组织的治理与评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
山东大学僻}士学位论文
4期。
53.周美芳:《论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与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方向》【J],《经济
纵横》,2005年第8期。
54.曾维和:《非营利组织治理中的综合监督机制探讨》【J],《兰州学刊》,2004
年第3期。
55.邓国胜:《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
第3期。
56.李炳秀,陈晓春:《内部人控制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探讨》【J】,《云梦学刊》,
2005年3月。
57.仲伟周,曹永利:《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J],《西安交
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
58.宋之杰,韩茂华,张彦开:《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经营问题研究》[J],《燕山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59.滕继林:《中外合作办学的经济学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第12
期。
60.林乐明:《国公司R&D全球化战略成因及理论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61.李再扬,杨少华:《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的新发展:一个综述》【J】,《经济学家》,
2003年第3期。
62.郑仰南:《战略联盟——中国企业国际化核心竞争力的催生剂》[J],《哈尔滨
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3.连建辉,赵林:《“企业性质”重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64.李丽君:《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驱动力的战略选择》[J],《现代财经》,
2005年第4期。
65.孔文华,王晓芳:《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保定师范专科学
校学报》,2005年第3期。
66.夏丽萍:《教育经济效益论的理性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
期。
67.唐跃军,左晶晶:《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评估指标体系》[J】,《改革》,2005年
214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3期。
68.尉俊东,赵文红,万迪眈:《非营利组织治理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
2005年第11期。
69.蔡永良:《论美国的语言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70.陈林,徐伟宣:《从“非国有化”到“非营利化”:NPO的法人治理问题》[J】
《中国研究》,i疆一港),2002筝篥8耨。
71.杨丽娟:《关于教育产权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1
期。
72.曹淑江,范开秀:《也谈关于教育中的产权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1
年第4期。
73.关海歌:《语言的社会意义》,《德州师专学报》【J】,1998年第3期。
74.任荣:《语言经济学:--19方兴未艾的学科》[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2003年第3期。
75.林勇,宋金芳:《语言经济学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3期。
76.宁本涛:《学校产权经营的功能及其限度》【J】,《教育与发展研究》,2005年
第2期。
77.王清智,黄勇昌:《对语言与经济关系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3年第4期。
78.赵伯英:《语言帝国主义和语言冲突》,《理论前沿》【J],2000年第lo期。
79.雷莉,雷华:《中美两国对外语言教学的比较与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
2003年第11期。
80.吴剑丽,袁锐锷:《从教育政策学看美国加州新双语教育政策(227提案)》
【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81.张邈:《试论英语语言与经济的关系》【J],《经济师》,2003年第10期。
82.余淘自,吴玲:《谈谈全球出现的汉语热》[J】,《南昌高专学报》,2003年第
2期。
83.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84.王清智:《论语言的经济功能》[J],《开封教学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5.洪晓东:《中国汉语教育走向世界》【J】,《经济WTO导刊》,2003年第7期。
86.付爱兰:《非营利组织:公共经济的必然主体》[J],《特区经济》,2005年第
7期。
87.钟雯彬:《公共安全产品与服务供给的新秩序模式》[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学报》,2004年第1期。
88.冯士伟:《公共产品的生产效率探析》[丁],《行政论±f‘77,2005年第3期。
89.段晓斌,崔晓雁:《公共产品的政府供给及其效率浅析》【J】,《中共青岛市委
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90.唐娟,曹富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模式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77,2004年第3期。
91.曹堂哲:《公共经济的主体选择理论依据和标准》[J】,《学术研究77,2003年
第1期。
92.崔运武:《论当代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及其政府的责任77【J】,《思想战线》,
2005年第l期。
93.傅志华,许航敏:《全球公共产品与国际财经合作》[J],《经济研究参考77,
2005年第36期。
94.王海青:《我国公共产品多元供给中政府的角色地位77[J],《吉林财税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77,2005年第2期。
95.吴亚新:《有效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责任77[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
年第4期。
96.曾春水,张玲:《公共产品的效率分析及改进对策》[J],《求实77,2003年第
11期。
97.宋蜀华:《论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77[J],《贵州民
族研究77,2002年第4期。
98.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
99.崔军民:《语言文化的生态保护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77,2005年第2期。
100.《汉语桥工程77(2003.2007)。

_————————————_——————————————————————————坐——垄——奎——兰———堕——主—-兰———堡——笙——苎——————————一一
101.章新胜:加强汉语的国际传播,促进多样文化的共同发展时]《中国教育
报》2005 8 25。
102.白乐桑(法)、张放译:《法国汉语教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J】,国际汉语
教学动态与研究,2005(1)。
103.郭校珍、王幼敏:《美国的周末中文学校》[J],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
2005(2)。
104.柳若梅:《俄罗斯语言推广之路》【J],《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5
(5)。
105.刘建:《西班牙语世界各地的推广》[Jl,《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5
(7)。
106.徐永光:《全球社团革命的中国经验一以中国青基会为例》,网站
www.cydf.net。
107.陈赤平:《论契约的不完全性及其经济影响》【J】,《教学与研究》,2005年
第7期。
108.华武,缪柏其:《特许经营的不完全契约分析》[Jl,《科技与进步》,2002
年第7期。
109.韩强:《特许经营的责任分担和风险防范》【J】,《法学》,2002年第6期。
110.窦莹:《特许经营合同的主要内容》[J】'《当代法学》1998年第6期。
111.鲁茅茅,王晨:《特许经营系统研究》[J],《商业研究》,2000年第10期。
112.华武:《企业不完全契约与准租金研究》[Jl,中国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3
年。
113.高~虹等:《回归前香港、北京、广州的语言态度》,《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年第2期。
114. 北望网:《浅谈公共产品理论》,http://www.beiwang com/my/pgoods.doc。
115.万方数据库博士论文:《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评价与激励》,作者李成
威。
二、外文文献
1.Chang,C Chien—pang,1 98 1,A study of bureaucratic,collegial and political
modelofgovernance msix Universities in Taiwan,Taipei,Taiwan:Ching Sheng Book
217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Ltd
2.David Graddo!,2000,The Future ofEnglish,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F.Grin,Using language economicsand education economics in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http//www coe int
4.F Grin,1996 European Research the Economics ofLan91lage:Recent Resultsand
Relevance to Canada.Homepage ofHER-ITAGECANADA·Official Language
5.Gidron,Benjamin,Kramer,Ralph,Salamon.L M,1992,Government讲耐the
Third Sector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6.Hansmann Henry,1980,The Role ofNonprofit Enterprise,Yale Law Journal
7.Judith R Saidel,1998 Expanding the Governance Constrnct:Functions and
Contributions of Nonprofit Advisory Groups,Nonprofit and Vohmtary Sector
Quarterly.
8.James.M,Buchanan,An Econondc Theory可Clubs.Ecoaomics,v01 32,1965
9.Kramer,R M,1981,Toward a contingency model ofboard-executive relations,
Administration in Socia,Work.
10.Lindahl,E 1919,Die Gerechtigkeit der Besteurung,LundEnglish translation in
Musgrave andPeacock(1958).
1 1.Murray,V,P Bradshaw&J.Wolpin,1 992,Power in and around nonprofit
boards:A neglecteddimension ofgovernance NonprofitManagement&Leadership.
12.Marschak,Jacob.1965.EconomicsofLanguage.Behavioural Sciencel0.
13.Peter F Drucker,1990,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s,Harper Collins.
14.Robert Phillipson,2000,Ling!#sticImperiali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of Shanghai
15.smill,1921,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LongmankCreen andCo,London
1 6.Samuelson Paul A,1 990,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and&atistics.36(November,1954).
17.Salamon,L M,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Government: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in Anheier,H K and Seibel W The Third
2lR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Sector;Comparative Studies ofNonprofit Organizations.N Y:Walter de Gruyter.
1 8.Salamon、L M,1 994 The Rise ofthe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19.The British Council:Corporateplan 2005—06.
20.T.Hocevar,1975,Equilibria on linguistic minority markets,Kyklos 28.
2 1.Weisbrod,Burton,1 974,Toward a Theory of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加
Three-Sector Economy In E Phelps eds.Altmism Morality and Economic Theory
New York:Russel Sage.
22.Wuthnow,Robert.1991 Between States andMarkets?the Vohmtary Sector in
Comparative R’rspective.Princeton.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3. Vaillancourt.F 1 989.DemolmgTtistic Trendsand Canadian htstitutions:An
Economic Perspective.Montreal:Association ofCanadian Studiea
三、相关网站
1.国家汉办网:http://www.ha-lban edu cn
2.世界教育网:http://www.world—edu org
3.国务院侨办网:http://www/gqd gov.cn
4.汉语网:http://www hanyuwang corn
5.文化部网:http://www ccnt gov.cn
6.中国新闻网:http://news sina com ca
7.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网:http://www.csc.edu ca
8.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网:http://www.chinaqw.com ca
9.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 edu.cn
lO.英国文化委员会网:http://www.britishcouncil org
219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致谢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师长和朋友们。
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黄少安教授。这篇论文的选题、撰稿和定稿,都是
在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他严谨的学风将使我终生受益。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各位老师也一直关心着我的论文和学习,特别是谢
志平副教授在百忙之中多次抽出时间,对我的论文进行认真地审阅并提出建设性
意见,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地感谢。
同时,我还要特别感谢国家汉办的许琳主任以及汉办的其他领导和朋友们,
在论文的资料收集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他们很多的支持和帮助。也要感谢L“东大
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各位老师和同事们,他们的理解和关心让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
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和信心。
在论文写作期间,还得到了王海兰、王凯、鲍智勇等同学的许多帮助,在此
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我要由衷地感谢我的夫人张伟红女士,这篇论文能够顺利完成,离不
开她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宁继鸣
2006—4.10于济南
——些变奎兰竺主堂竺堡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价值~元论下的经济社会基本矛盾分析》,[J],《文史哲》2006第2期。
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
作者: 宁继鸣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被引用次数: 1次
引证文献(4条)
1.苏剑语言Q值与小语种语言存亡边界——基于语言经济学的模型[期刊论文]-西部论坛 2011(1)
2.苏剑.张雷语言经济学的成长[期刊论文]-西部论坛 2010(4)
3.叶隽作为理念的文化外交及其柔力强势——以德国孔子学院为例[期刊论文]-国际观察 2010(6)
4.薄守生语言规划的经济学分析[期刊论文]-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