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

西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
姓名:朱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任保平
20080528
中文摘要
城市和乡村是构成社会的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同
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但是,从中国整个的社会经济历史发展
轨迹分析,乡村一直都处于弱势地位,其社会经济发展远不如城市。中国要实现
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协调好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以城市的发展带动
农村的发展,就必须走城乡一体化道路。这不仅是破解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切入
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本文首先从国内外研究城乡关系的基本理论入手,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
评述。接着对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确定了相关统计指标,在此基
础上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度、城乡一体化差异度和城乡一体化协调度等三个主要方
面对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统计分析及态势评价。然后又在分析国内外城
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适合西部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本文认为要实现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需要构建城乡网络,包括统
一的交通网络、市场网络、信息网络。在此基础上,西部地区还应该在参照东部
地区成功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中发展自身特色。最后,为了保障西部地区城乡一体
化模式的实现,笔者在文末提出了创新思路,即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的创新,以及加快推进工业
化和城市化进程。通过本文提出的西部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加之有效的制度
保障,能够有效地缩小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和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加
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步伐。
[关键词] 西部地区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模式网络
Abstract
Urban and rural i s the two inseparable component of the society,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re also the creators of history,the main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judging from the hi story of China’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villages have been at a disadvantage with
thei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far less of cities.China want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and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eve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o develop the rural areas,
we must follow the path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first study of urban—-rural rel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with the basic theory,then I review and comment the related literature.
Next the paper defines the basic concepts 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and identify the relevant statistical indicators.Then it against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the western regi on’S i ntegrat i on process to d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from the three area includ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s,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abroad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model,
sui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model.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western region wants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must construction the network
of urban and rural,including the transport network,a unified market
network and the information network.On this basis,the western region
should also be in the l ight of the success of the eastern reg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model to develop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Finally,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gration pattern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achieve,the author of the paper proposes the
innovative ideas.In the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system
innovations,including land system,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education system,and accelerates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Through this paper,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stern model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coupled with the effective security system,we can effectively narrow the
gap of western regions,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even the gap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Key Words] Western Region; Urban-rural Relations:Urban-rural
Integration:Mode:Network.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
究所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或其它
相关数据库。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狮楚铅:丝.均一
挪年!月埸Et 弼年r月冶日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观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沙8年日
1导论
1.1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选题背景
城市和乡村是构成社会的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同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中国在探索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历程中
始终存在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城乡关系。长期以来,处理好城乡关
系一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重点关注并努力实践的重要内容。
但是,从中国整个的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轨迹分析,乡村一直都处于弱势地位,其
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竞争条件和自组织能力都远不如城市。直到目前为止,中国
的农村人口不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而且绝对数量极其庞大,剩余劳动力
转移困难;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和农村投资不足,金融
支持极度缺乏;农民不合理负担依然存在,广大农民增收困难;农村教育、医疗
水平普遍低下,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等。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
代化。因此,中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协调好城乡关系,缩
小城乡差距,以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本文通过对
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选择模式的研究,分析适合西部发展的模式及其新模式的实
现途径,逐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1.1.2选题意义
(1)西部城乡关系研究及其一体化模式选择问题是适应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中国城乡关系及其由此引起的矛盾和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比一
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基于人为设置的以户籍管理制度
为核心的制度安排而分别属于两种不同身份待遇的社会,构成不同经济社会利益
集团(如有“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划分);城市市民与乡村农民在中
国是法律地位平等而实际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两类群体(如政府长期“城市偏爱"
的过渡性干预导致优待和保护城市居民的利益,歧视和牺牲乡村居民利益);农
村的当地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诸多明显的社会歧视(如医疗保险、社会公共
产品服务、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等);农民选择工作的机会少,城乡居民在不公
平的社会环境中展开经济竞争,农民工盛行随季节而表现的“钟摆式”或“准候
乌式"的流动(如曾经出现的“民工潮"现象);城乡社会总体发育程度差别悬
殊,城乡居民之间在生产生活方式及道德标准上差异巨大(如现代化因素及影响
作用在城乡大为不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西部农村尤其不发达,有
近85%以上的西部人口尚生活在农村),经济成分差异更大(如城市创新因素多、
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聚集趋势明显、技术进步快、信息化程度高、大中型国有经济
普遍在城市布局;乡村人力资本短缺,原始资本积累迟滞、技术进步长期停滞、
生产规模狭小、基础设施薄弱、自给自足的经济特性明显),呈现发展与体制错
位的现象(如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色彩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城镇化水平低,
已有的建制镇不少属于“空壳城镇"(尤其是近几年翻牌城镇大量出现,加之发
展指标体系不一致误导了人们对西部农村社会发育程度的判断),等等。如何解
决西部城乡矛盾和实现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协调互动与最终实现一体化融合,构
成了当前西部地区实现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2)西部城乡关系研究及其一体化模式选择问题是破解西部地区三农问题
的切入点之一。尽快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的三农问题是我们当前全部工作的重中之
重,而三农问题集中体现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老少边穷地区集中了
近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还有约6000万农村人口刚刚越过温饱线,且收入很不
稳定,如遇天灾或疾病仍会有约五分之一人口迅速返贫。同时,西部城乡一体化
又是与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渐进式改革和大中小并举的特
色城镇化道路,以及决定着只能选择这种道路的城乡二元结构交织在一起,形成
一种特殊的历史胶合状态,改变这种现状又必须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国
际背景下开展。本文认为,城乡脱节的二元结构是中国西部三农问题的症结之所
在,城乡结构的转换是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转换的中心环节,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
从根本上说依赖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西部广大农村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要从根
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积极互动作用,有效发挥城乡工业与乡
村农业之间、农村内部工业与农业的相互辐射作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
持农村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缩小
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大幅度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就
必须从解决城乡关系问题入手,通过制度创新把城乡关系的协调与发展建立在市
场经济的基础上,使占绝对数量的农民从城乡分割的制度中解放出来,以公平的
国民待遇在市场导向下同市民一道,为发展城乡社会经济和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做
2
出应有贡献。
(3)西部城乡关系研究及其一体化模式选择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
谐社会的时代课题。中国经济改革的每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问题,都存在一些重
要的特殊因素需要考虑。早在1949年周恩来总理在当时财经形势和新中国几种
关系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并把其概括为“没有农业
基础,工业就无法前进;没有工业领导,农业就无法发展的对立统一体。”但由
于经济制度和传统发展战略的失误,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差别,反而造成城乡隔绝
的局面,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
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通过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使
城乡关系由隔绝变为松动,并向着开放的态势发展,但制度惯性使隔绝的城乡关
系依然阻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全面发展,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变革已成为解决
诸多现实问题的机制保证和现实途径。
中共十六大在提出建设惠及更多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后,针对当前和
今后较长时期内经济的实际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即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明确把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的第一位加以提出,并强调“建立有利于逐
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这是从
根本上解决城乡矛盾的重大理论和政策创新,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的战略性思路。“五个统筹”发展理念,尤其是其中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
一重大问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做出探索和回答;温家宝总理曾形象地比喻:“城
乡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一定会跌跤的;农村的发
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①而统
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于既要把城市、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进
行统一规划,又要遵循城乡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规律;要把握这些规
律,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优势和城乡之间关联优势,主要在于着力统筹城乡资源,
①田永胜‘统筹城乡重在以城带乡》,‘光明日报》2004年4月20日。
以城带乡,城乡互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2005年3月温家宝在十届全
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
通过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2006年2
月,中共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八个“一号文件”其主题就是如何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本文认为,建立和谐社会不是一个短期的目标和任务,而是中国未
来二十多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新时期西部地区需要协调发展与和谐城乡关系的
形成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4)西部地区城乡关系研究及其一体化模式选择问题是反思传统的区域发
展战略的需要。中国城乡发展差异大是不争的事实,且这种差异表现为诸多方面
的不协调,具有深刻而特殊的历史、社会、经济、制度原因,其中主要原因在于,
中国建国后为了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实现资金密集型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目
标,“以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
度,以及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为特征的三位一体模式",“人为地压低重工
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和劳动的价格,降低
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于是,适应于重工业优先增长的发展战略,一套以全面
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为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就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是对经济
资源实行计划配置和管理的办法,并实行了工商业的国有化和农业的集体化甚至
人民公社化,以及一系列剥夺企业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①。这种赶超战略所
内生的宏观经济环境、微观经营机制和排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是造成当前
中国城乡问题突出进而形成三农问题的总根源,代表了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
构的所有历史内涵。当前,城乡差别总体上已达到历史最严重的程度,并且表现
出继续恶化的趋势;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困难问题,都在相
当大程度上受到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最大发展矛盾的规定和制约。如何深化改革,
寻找相应对策促进城乡一体化是化解城乡矛盾、消除城乡分割和壁垒所造成的阻
碍中国国民经济协调健康持续发展的多种危害,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又
一个重点内容。
①林毅夫、蔡畴、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5--29页。
4
1.2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关系经历了三个辩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诞生于乡村,城乡依存;第
二阶段,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城乡出现分离、对立,城市统治乡村;第三阶
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乡逐步融合,走入城乡一体化。从融合的角度来看城
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乡村的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
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恩格斯曾首次提出
了城乡融合,并指出实现城乡融合的两个标志,一是工人和农民的阶级差别的消
失,二是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斯大林认为城乡对立消灭后,不仅大城市
不会毁灭,还要出现新的城市,作为大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能够使农产品加工
部门壮大起来,促进全国繁荣,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从当今世界城
市化发展趋势看,斯大林把“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实现城乡
一体化的标志的看法可能更符合实际。如果说马列主义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城乡一
体化,美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芒福德则从操作措施层面来探讨城乡一体化的问
题。他认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
结合在一起。"他主张通过分散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和整体化的区域交通
网络,把城乡要素统一到更大区域统一体中整体运行和相互渗透,使全部居民既
能享受到城市生活之益处,又避免城市病的困扰。
具体而言,城乡一体化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体制的一体:打破城乡市场和空间的体制分治和要素分割的制度障碍。
实行经济运行机制的融合,打破原来户籍制度下的城乡人口隔离和不流动,创建
一个城乡人口既有自由穿梭权利、又有合理调控的人口管理机制。
(2)经济的链接:根据城乡特点,在发展农村型产业(农业经营为主)和
城市型产业(工商业经营)的基础上,建立城乡产业关联和链接。经济融合还表
现在两种产业的经营同质性不断增强,有着趋同与相互依赖的特征。
(3)社会的趋同:指破除“重城市、轻农村”、“发展城市、掠夺农村”的
想法,鼓励城乡生活方式的趋同,公共物品的享受公平。随着农业发展及农业劳
动形式的变迁,农业工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人相近;交通通讯的改善,地
域性群体的重组,也使传统的农村封闭式结构不复存在。
(4)空间的融合:合理利用城乡空间,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妥善安排产业
发展、城乡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之间基础设施衔接和配置一体化,
在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合作、有序竞争、共享设施。城乡一体化,是在
生产力水平相当高的时期,一个充分发挥城乡各自优势,理顺交流途径的双向演
进过程;是城带乡,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互为环境,共同
享受现代文明的城乡空间的对立统一。它并不等于城乡一致和城乡差别的消失,
更不意味着非均质社会空间演变为一种彻底的均质空间。城乡一体化并不会导致
城乡的“低层次平衡发展"和“平均主义",它不是降低城市的地位去屈就乡村,
而是使农村在市场体制下处于与城市同等的竞争地位。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间人
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的交流、融合、贯通,但并不排斥差别,相反这种
差别,是城乡之间合作、互通和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而且在科学合理的配置安排
下可以转化为各自特色,促进协调发展。①
1.3国内外城乡关系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产业革命以前,城市与乡村的经济性质并未彻底改变;机器大工业的产生,
撕裂了“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原始的家庭纽带"圆, 出现严重的城乡分化,城
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关系的相关研究初步彰显。从历史上看,各国在发展初期
都经历了城乡关系失衡的非良性互动状态。不过,在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化过程
在较长时间内消化了一部分流入城市和农村的人口,使得城乡对立的矛盾得到缓
解,城乡关系的理论研究成为区域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的一部分。然而,在广大
发展中国家,一边是现代化的大城市,另一边却是贫困、落后、分散的广大乡村;
原有城市缺乏对农村人口的吸收能力,新城市缺乏发展壮大的动力,加之政府“城
市偏向’’与城市居民的“乡村歧视”,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乡二元
结构问题及其区域二元社会经济文化结构问题的研究在较广泛的领域和视野开
展。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其基本思想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生产效率
不同的传统生产部门(农业部门)和现代生产部门(工业部门),是典型的二元
①白永秀、岳利萍:《陕西城乡一体化水平判别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嘉兴学院学报,2005(1)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1-),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480页。
6
经济结构。由于传统生产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现代生产部门用比较低的
.工资就能吸纳前者的剩余劳动力到本部门来就业,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当剩
余劳动力被“吸干”时,二元经济转变为一元经济,经济发展进入新古典的发展
阶段。由于假设在转型增长阶段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二元结构分析框架解释的
主要内容就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过程。刘易斯在
1954年阐述其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论文题目就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
济发展”,开创性地研究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增长问题。
(2)费景汉一拉尼斯二元经济论。20世纪60年代,费景汉和拉尼斯在运
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费景汉一拉尼斯二元
经济结构模型。他们认为二元经济增长最显著的特征是农业劳动力持续地向城市
工业转移。在刘易斯条件下,把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不会出现粮食缺口。但
是把隐蔽性失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如果粮食生产效率不提高,将会发生粮食缺
口。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工业部门的扩展,而且取决于农业部门的发展。
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部门对工业贡献不仅在于提供剩余劳动力,而且还要
提供农业剩余。这是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对刘易斯模型最重要的修正。为此,他
们提出农业必须发生平衡的农业技术变迁,使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力与农业部门
能够释放的劳动力相等,促进二元经济的平衡增长。
(3)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乔根森模型对刘一费一拉尼斯模型的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的假设提出置疑,并试图在一个纯粹新古典主义框架内探讨工业部门
的增长是如何依赖于农业部门的发展的①。乔根森认为,为了使经济持续发展和
避免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工业部门积累资本是必要的。但是,其先决条件是正
的农业剩余。由于农业剩余的出现,现代部门的发展成为了可能,即农业产出达
到了人口最快增长时所需要的农产品数量,农业部门就会出现剩余劳动力。这部
分剩余劳动力是需要转移的,而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农业剩
余的增长速度。同时,还取决于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状况。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
越快,其储蓄率就越高,劳动力增长越快,经济也就增长越快,最终完成二元经
济结构的转化。
①毕世杰主编:‘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142页。
7
(4)哈里斯一托达罗模型。哈里斯一托达罗为了解释普遍存在于很多欠发
达国家面临广泛的城市失业的情况下由乡村向城市移民的持久性现象,而首先在
1970年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哈里斯一托达罗假说,即在被分割的、
但是同质的劳动市场上用预期工资的均等取代工资的均等。他同时指出,发展农
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城市病’’及“农村病"的根本途径②。
正如吉利斯在说明城乡关系时所指出的:“如果工业化不是万灵药,那么农村发
展也不是。它们相互需要,缺一不可,如果不平衡增长过头,就会受到损害。@"
农村和城市必须协调发展,工业化才能顺利推进。
(5)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
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地理二元结构④,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
概念,把二元结构理论引入了经济发展理论,指出城乡的诸多差异会产生进而引
起“累积性因果循环”,导致城市区域发展更快,乡村区域发展更慢(乡村发展
陷入纳克斯描述的“贫困的恶性循环"),使城乡差异在逐步增大中出现“马太效
应”,最终在空间组织结构上呈现为埃及发展经济学家阿明在《世界范围的积累》
中所谓的“中心一外围"结构。要改变这种地理上的二元经济,政府应该在某些
发达地区累积起发展优势时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促进其扩散效应的形成。在此
基础上,赫希曼进一步提出了“极化效应"与“涓流效应”。20世纪70年代,
米尔顿·桑尔顿对计划理论作了归纳性总结:城市与农村处于两个不同的经济循
环层次,城市高级循环与农村低级循环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关系。
(6)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思想一以摩尔、傅立叶、欧文为代表。16世
纪,乌托邦思想的倡导者们提出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希望通过他们心
中所造的理想社会组织结构来改变当时面临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如摩尔以其通
过构建“乌托邦"社会设想避免城市与乡村的脱离。随着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
发展的进一步认识,傅立叶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他把个人幸福与人类幸
①李晓澜、宋继清:(--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14--20页。
②[美]马尔科姆.吉利斯‘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会1998年版,第222—224页。
③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协调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12页。
④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国转型期经济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4
叫16、630页。
8
福结合起来,给人类描绘了一种统一的和谐欲望。欧文为了解决社会生产和家庭
消费的矛盾,提出“劳动交换银行’’及“农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建立“新协
和村’’,组织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化大生产。总体看,这些理想社会在实践中
必然以失败告终,但他们都将城市发展作为与农村协调的一个经济系统单元,使
工业生产与农业发展相协调。这是后来田园城市和卫星城市思想理论的重要来
源。
(7)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提出在工业化条件下实现城乡结合的发展道路。他著书《明天——条真正引向
改革的和平道路》认为,城市本身具有的吸引人的磁力导致城市人口聚集,应该
从城市和农村相结合的角度来管理土地,以便解决城市发展问题。霍华德的田园
城市思想始终坚持城市外围要有相当面积的永久性绿地,相对空想社会主义者而
言,他不仅提出自己的设想,用图解的形式描述了田园城市结构,而且把城市的
发展从城乡协调的角度重新阐释,把城市与外围乡村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并对
资金来源、土地分配、城市财政收支和田园城市的经营管理、人口密度、城市绿
化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后人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
(8)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度发展而产生的一
系列问题,在他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
以解决城市布局和发展问题∞。沙里宁全面考察了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工业革命后
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有机城市形成的条件,揭示了现代城市衰败的根源,提
出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该理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主张将原来密集的城区
分成一个一个的集镇,集镇之间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联系起来。沙里宁的有机疏
散理论讨论了城市发展思想、城市经济状况、土地、立法、城市居民教育、城市
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联系同时存在相对分离的区域,从区域
角度讲,这是一种城乡差距较小的城乡区域均质体。
(9)赖特的广亩城理论。1932年,赖特提出广亩城设想②。他认为,要发
①陈友华、赵民主编‘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4—75页。
②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27页.
9
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的新模式,亦即广亩城。
∞这是一个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散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网络之上的方案。在这种
实质是反城市的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的土地生产供自己消费的粮食和
蔬菜,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提供方便的汽车交通;沿路建设加油站等
公共设施,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区域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这是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势。
(10)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
同等重要;城与乡,应该有机的结合起来②。如果要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
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芒福德非常同意赖特的主张,即通过
分散权力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通过以现有的
城市为主体,就能把这种区域统一体引向许多平衡的社区内,就有可能促进区域
整体发展,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在任何一个地方享受到同样的生活
质量,避免特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扰,最终达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发展模式。
(11)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基通过对亚洲许
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证研究发现,亚洲国家的城乡之间的关系日益密
切,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和城乡之间的地域界限日渐模糊,城乡之间在地域组织
结构上出现了一种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趋向城乡融合的地域组织结
构。他用desakota来概括这种特殊区域产生过程的空间模式。Desakota意为城
乡一体化,描述的是在同一地域上同时发生的城市性和农村性的双重性的产物,
使得城市与乡村的概念在这种区域变得模糊。我国普遍用“城乡边缘区"概念指
代Desakota。
(12)城乡边缘区理论。对城乡边缘区的真正理论研究虽然是从1970年代
才开始的,但若从其早期的理论萌芽看,甚至可以追溯到杜能的“孤立国"农业
区位论。从早期的萌芽阶段N-战后现实经济发展对研究的启动阶段以至目前研
究的现状,都反映出了城乡边缘区研究的复杂性与艰难性。早期的狄更生的三地
①陈友华、赵民主编‘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6—78页。
②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405页。
10
带论,以及50年代托马斯和库恩的城市地域结构中都包含有对城乡边缘区的研
究萌芽①。城乡边缘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地域空间结构上的动态、过渡性;人口
在社会学特征上的多元化;经济发展的复合型;激烈竞争的多样化土地利用等特
征@。就当前来看,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正在逐渐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如果考察
城乡边缘区的发展前景就可以发现,城乡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处于二者之间的
城乡边缘区,促使城乡边缘区经过最初相对独立发展的阶段后,完全与城市和乡
村的发展相融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纵观以上理论,它们多是在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问题并不明显的条件下创立
的,且一般把城市与乡村分离开来研究,这对发展中国家协调城乡关系的针对性
明显不足。同时,西方城市发展观和增长正统论(即主张优先发展制造业实现都
市化)一直占据研究主流,导致城市学者和社会学者的诸多研究,都是站在城市
的角度研究城乡规划、发展、布局问题和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进步问题,没
有将城乡关系纳入明确的分析框架,没有跳出城市并站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研究
城乡关系。再具体到中国西部城乡关系,其问题在形成机理、演变过程、城乡关
系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当我们面对这一特殊问题时,
可能无法也不能够将现成的结论从国外照搬。显然,国际的理论进展和实践发展
虽然对中国西部城乡关系的研究有很多参考价值,但却不能直接应用到中国西部
城乡关系的协调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实践当中来@。
1.3.2国内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1)建国后的城乡关系论。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重
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时指出,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协调农轻重的关
系,并提出只有重视农业、轻工业,才能最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从中可以隐约
看出当时中国政府对城乡关系的态度。自从1958年中国实行“户籍登记条例”
后,城乡关系的矛盾就逐步积累,但计划经济的宏观体制背景使得城乡关系问题
长期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城市与乡村的分离与对立日益严重并不断强
①范磊:‘城乡边缘区概念和理论的探讨》,‘天津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第28.34页。
②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9_-427页.
③聂华林、李泉:‘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ll
化,形成一个难以逾越的城乡关系鸿沟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脱臼,理论与实践方
面讨论城乡关系问题日益增多。这一时期,国内研究者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占主
流的观点是“抑农重工"的政策主张。这一主张的要义在于通过广泛讨论关于生
产资料优先增长,进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为国家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进行理
论研究服务,提供政策研究支持。这些观点显然是为通过剥削农民积累工业化的
资金进行论证的,对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2)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城乡关系研究。自1980年代中期农村乡镇企业异军
崛起后,中国的城乡关系问题开始日益突出,理论界和决策层逐步认识到城乡隔
离问题的严重性。实践层面,1984年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拉开后,城乡经
济迅猛发展,中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这一时期,国内社会学、经济学、生态
学、城市地理、城市规划等专业领域的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展开了广泛的理论与
实证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内容、发展目标、本
质特征、动力机制、建设模式、规划实施等方面,社会学者认为城乡一体是打破
相互分割的城乡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在
城乡之间合理分布、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的必经途径;经济学
者的研究分析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从城乡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
体化发展是现代经济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紧密、协调城乡发展以获取最佳经济效
益的客观要求;生态学者根据区域生态群落的合理分布规律,认为城乡一体化发
展是城乡区域生态经济良性平衡系统的晟高境界;城市地理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
是城乡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自然——社会——经济符
合系统发展变化的顶级状态,它是通过城乡关系自身否定之否定而实现的。经济
学领域值得提及的两部著作是,80年代末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编纂的《城
乡改革实践的思考》,重点讨论了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从如何完善市
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机制入手,分析了温州的改革实践与农村商品
经济的发展问题;骆子程《城乡经济结合战略》一书分“城乡关系工农结合"、
“城市企业企业家"、“农业农村改革”、“地区经济战略”、“农业机械化’’等部分,
以河南省为案例,提出了城乡经济结合发展的基本内容和若干建议。在这之后,
1994年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第3号国情报告《城市与乡村——中国
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基本线索,分析了城乡矛盾的特
12
殊性、演变过程、体制原因及影响后果,并提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思路。除此
之外,还有关于城乡协调的动力机制和城乡市场建设的研究,自下而上式的乡村
城市化与自上而下式的城市广域化共同作用下新型城乡关系个案研究,等等。
(3)20世纪末期的城乡关系研究。1996年,周叔莲、郭克莎、金碚等学者
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项目《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
究》暨“中华基金"赞助项目《中国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是他们继《国外
城乡经济关系理论比较研究》和《中国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研究》之后的重要成果,
主要分析了如何把握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与特点,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和
对立,提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同年,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王积业、
王建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结构矛盾与90年代经济发展的
出路选择》,提出主要运用政府力量创造出城乡经济双层目标发展的态势,通过
“城乡分离”工业化战略的设想解决二元结构问题的结论也颇具意义;陈吉元、
韩俊等在其出版的《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中分析了中国城乡分割体制形成的原
因及该体制的现实困境,他们认为乡镇企业是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农业剩余
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农民工进城也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办法,必须保
持工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同一时期的相关研究还包括张福信《城乡一体化发展
决策理论与实践》所分析的城乡实现一体化的决策实施问题;费孝通《城乡和边
区发展思考》以论文集的形式所提出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应该因地制宜、以多
种模式缩小差距、减少贫困的观点;陈锡康则在《中国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分
析》中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讨论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工农业产品价
格剪刀差、农业科研等内容,并编制了完整的中国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表。1998
年,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研报告《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工业
化、城市化》,认为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包括户籍、住宅、粮食供给、副食品供给、
燃料供应、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劳动保护、婚姻、征兵等10余种制度,
这些制度是判断农民和市民阶层的依据,两个阶层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存
在比较尖锐的矛盾,呼吁走出二元进而走向现代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随后,课题
组成员郭书田、刘纯彬出版了《失衡的中国》一书,该书指出我国基本国情为二
元社会结构,并研究了二元结构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
(4)21世纪初期的城乡统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2000年以来,围绕
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思路与途径等问题,特别是针对中国如何加快新型工
业化和推进城镇化问题,理论界就城乡关系问题也附带展开了探讨,尤其是近期
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讨论与研究使城乡关系问题在新形势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
的又一热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要求各级政府在制定计划、解决问题、
分配收入等方面,不要就农村说农村,就城市说城市,而是要改变“城乡两策,
重城抑乡"的思路,优先考虑农村,从城乡各自的小循环、小系统走向城乡统一
的大循环、大系统,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总体思想,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优势和城乡
之间关联优势,打通城乡,资源共享,双赢共荣。其中,从社会学角度颇具代表
性的成果是曾菊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2004年10月,张平军的专著《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
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机制创新及其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任务、
对策进行了系统性综合研究。2004年3月,在杭州召开的“和谐社会模式与‘三
农问题’解决途径"学术研讨会上,国内专家学者围绕着“和谐社会模式"、“快
乐原则"、“城市化"、“农民利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
2005年初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召开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论坛,专题讨论如何通过协调城乡发展关系,形成社会妥协、达成社会共
识、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形成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5)国内城市经济学者的城乡关系研究。国内城市学者围绕城乡关系发展
中出现的城乡一体化趋势对郊区化及城乡边缘区的研究也非常丰富,如周一星、
石忆邵和张翔、柴彦威等学者的研究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他们认为,城乡边缘区
的出现使原有传统的城市和乡村两分法的地域体系不再适用。由于多种问题、矛
盾的集中所在,城乡边缘区作为一个独立的有机体,同城市和乡村共同构成了一
种新型的三元结构的地域体系,即城市、城乡边缘区与乡村。同时,城乡边缘区
作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还是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桥梁以及城乡矛盾的
缓冲地带。总体上看,中国学者对郊区化及城乡边缘区的研究最早是从介绍西方
郊区化的现象、总结其研究方法开始的,他们相继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郊区
化的历程,进一步给出了国外各种郊区化浪潮的研究方法。但是,把“郊区化”
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现象与我国城市挂钩并开展相应研究则是90年代以后的事
情。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来说,研究城乡边缘区,将城乡边缘区纳入城乡一体化
14
的研究中,无疑对协调城乡关系,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除此之外,2002--2005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战金艳、曾磊、
鲁奇等学者,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
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是对城乡关系发展量化评价方面的新尝试,他们的研究成
果有助于不同区域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决策的探讨和实践层面可操作性政策的出

口。
纵观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就城乡关系问题所涉及到的诸多子问题,
如:如何评析产生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根源?城乡不协调对三农问题背景下中国经
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何在?如何以消除城乡分离与对立解决三农问题进而实
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哪些方面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供给?统筹城乡
发展、重构和谐的城乡关系的微观基础何在?当前中国农村在尚未完成城市化、
市场化的背景下应该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如何跨学科从文化视角分析和审视
城乡关系等等,国内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宏观层面,围绕社会热点就统筹城乡
经济社会发展展开应对性和政策式讨论,紧紧围绕城乡关系问题展开研究的论文
和专著一般散见于对于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之中,而针对城乡关系的特殊性进行
重点研究的更不多见。从城乡发展关系实践层面看,中国城乡呈现三种发展阶段:
一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即较高水平的城乡均衡发展阶段;二是城乡经济
发展水平差距大,即城乡非均衡极化发展阶段;三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
即城乡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显然,与中国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城乡社会
总体发育程度低,城乡居民市场意识较为淡薄,自我经济发展能力差;加之西部
城乡发展所面临的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城乡协调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政策
供给更加匮乏,构建和谐的城乡社会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难度更大,困难更多,
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将城市与乡村紧密结合,通过自然、社会、经济、
政治、人口等方面的联系寻求城乡之间的一体化融合,为中国城乡关系协调提供
理论支撑∞。
1.4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中国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
①聂华林、李泉:‘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一26页。
济地理学、社会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遵循经济研究的整体
性、规范性、学术性、开放性等基本原则,主要研究西部城乡一体化模式的选择
及实现问题。本文从城乡理论基础及形成机制入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
点和发展经济学中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城乡一体化内涵和形成机制及条件进行分
析。并在此基础上将范围缩小到西部地区城乡关系及一体化模式的选择问题,为
西部提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一体化模式,以协调城乡关系,促进西部的城乡
发展关系,协调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的关系,为建立一整套适合西部的农业
反哺机制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对策。
1.5研究方法
(1)历史比较分析法。通过西部城乡关系发展的真实历史逻辑,论证过去
的选择是如何以及怎样决定了今天和以后的选择,从而为重构西部城乡关系奠定
分析基础。
(2)理论抽象概括法。主要通过从西部城乡关系的客观实际发展中抽象概
括出对于类似不发达区域解决城乡关系矛盾具有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的城乡关
系的一般结论。
(3)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能够反应和衡量西部城乡关系发展
的统计数据和定性描述,既分析城乡关系的现实,又提高本文分析的科学性、规
范性。
(4)文献资料检索归纳法。充分利用CNKI、维普、万方、Calis、
Springer—Link、Kluwer等信息化的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认真研读相关专著,
立足前人的研究成果,注意西部城乡关系问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加深对自己所要
研究问题的理解,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文所进行的研究怎样、在
哪儿、以何种方式实现。
(5)典型调查与系统分析相结合。西部城乡关系研究,必然涉及社会、文
化、经济、制度、生态等众多方面。故本文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以西部城乡关
系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将一般性
与特殊性、典型调查与系统分析、专家研究与职能部门对话相结合,既强调理论
分析,又强化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运用。
1.6论文基本结构
16
导论
’ r
I 城乡关系理论基础及形成机制I
1 r
l 西部地区城乡关系基本状态的评价I
1 r
I 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的选择I
_ r
l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新模式的实现途径l
1 r
结论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2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及其形成机制
2.1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2.1.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城乡一体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是用历史的、发展的唯物主义辩证思想认识城乡
关系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乡村变为城市,生产者也在改变着,通过生产而
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新的观念、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列宁在对
城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所有的现代国家,城市是人民的经济政治和精
神生活的中心,是进步的主要动力。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认为,城
市的发展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对立,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在城乡关系的发展
趋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城乡的分离对立也就是社会的不协调,是社会进一
步发展的障碍,未来的社会不是固化城乡的分离,而是实现城乡融合。达到城乡
融合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及伴随着工业化
现代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城市化来最终实现城乡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高境
界。因此,马克思提出了未来社会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一些论述和构
17
想。其主要内容有:
(1)资本主义社会里城乡是对立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把城市和乡村
的对立作为整个社会分工的基础固定下来,是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在古
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时期,城乡之间的对立就已经产生。资本主义社会同
样是城乡对立的,城市在政治上统治乡村,在经济上剥削乡村,“农业服从于工
业,乡村服从于城市"。
(2)城乡对立是可以被消灭的。当时的米尔伯格等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认为城乡对立是自然的,是历史上形成的,消灭城乡对立的思想是一种“空想”。
针对这一错误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坚定地指出,“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
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
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①"
(3)提出“城乡融合"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的
城乡对立“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
物", “与集体制的社会制度是相抵触的∽’,所以在未来社会里应该被消灭。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在这方面的一个基本原理,即城乡的对
立破坏了工农业间必要的适应和相互依存关系,因此随着资本主义转化为更高的
形态,这种对立将会消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并将
其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
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
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
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
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
主要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城乡融合,显然是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时期才能实现。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3卷,第
220页。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思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卷,第
104页。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卷,第
219—221页。
18
(4)重视生产力发展在消除城乡对立中的作用。他们指出,乡村农业人口
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
①’’,这种状态会在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后得到改变。“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
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
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
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他们还重视生产力的协调安排,
把“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的分布"看作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
(5)强调工业和农业的结合。恩格斯曾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指出,消灭城
乡对立的最重要条件是,不仅使工业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而且使农业生产资料
也由社会占有。在此基础上,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通过
把工业同农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正如他在《共产主义原
理》中指出的,“公民公社将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
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他们还强调城市工人与农村
生产者之间的联合,提出要把农村的生产者“置于他们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精神
指导之下④’’,使农村生产者在城市有工人作为他们利益的天然代表者。
(6)重视城市和城市化的积极作用。恩格斯曾热情地赞扬了城市在提高英
国经济实力、创造生产力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像伦敦这样的城市⋯⋯这种
大规模的集中, 万人集聚在一个地方使这万人的力量增加了他们把伦敦变成了
全世界的商业首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
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城市的发展对人的现代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资本主义生
产使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城市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由
于城市有以上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是支持城市化的发展的。马克思在《政
治经济学批判》中写道:“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
市乡村化。@"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l卷,第
243页。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三十一卷。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
第240页。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卷。
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卷(上),
第480页。
19
(7)重视科学技术对城乡关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城乡关系的影响
是巨大的。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现代工业如棉纺织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几
个西方主要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乡之间逐渐改变了数千年来的相互封
闭、相互隔绝,彼此之间的联系大大增加。电的发明和应用是科学技术的又一大
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看到了它对城乡关系将要起到的巨大作用。他们指
出,“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
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
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2.1.2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在关于经济发展的全部理论中,二元经济理论模型是最为重要的模型之一。
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理论框架主要
就是由二元经济模型提供的。没有这一模型,发展经济学就不可能从西方经济学
中分离出来自成体系。二元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点如下:
(1)不发达经济是由两个不同性质的经济部门所组成的。一个是传统部门,
另一个是现代部门。从生产技术方面来看,传统部门采用的是手工为主的生产技
术,这些技术基本上是本地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缓慢形成的。现代部门使用的是以
大机器设备为主的资本集约型生产技术,多半是从先进国家引进的。从经济性质
看,传统部门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很低,生产的目的主要是维持全体共同体成员的
生存,通行的是共同体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在农业生产单位或农村社区内部,
生产者(经营者)在决定劳动力雇佣水平时,主要考虑的是彼此互助、互济和遵
从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因此即使劳动力的雇佣量超出了实现最大利润所容纳的
最佳水平,经营者也不会或不可能解雇多余的劳动力。于是在这个部门内,就业
的劳动力是与有劳动能力并愿意从事劳动的而人口规模相等的。这样就会存在相
当部分的剩余劳动力。与此相对,现代化部门的市场化程度高,企业的生产经营
活动通行的是利润最大化原则,其标志就是企业家以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工资的
原则决定雇佣规模。这意味着,只有那些边际劳动生产率高于工资水平的劳动力
才被雇佣。剩余劳动力将不存在。
(2)传统部门中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的劳动力。
如果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那么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将丝毫不影响传统部门
20
的总产量。如果是边际生产率高于零但低于生活费用的劳动力,那么其流出对传
统部门总产量的影响也不大。如果一个社会不存在现代部门,那么全体劳动力只
能生存在最低生活水平的“马尔萨斯陷阱"之中。边际生产率在零到最低生活费
用之间的那部分劳动力被统称为过剩劳动力。其中边际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
力被称为纯粹的剩余劳动力。一国只有发展现代生产部门才能吸收剩余劳动力并
使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3)现代部门的扩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以吸收传统部门的剩余
劳动力为其特征的。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
部门的转移。这种转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边际生产率为零的纯剩余劳动
力的转移,这部分劳动力的流出不影响传统部门的总产量;第二阶段,边际生产
率大于零小于最低平均生活费用的那部分劳动力的转移,这一阶段的转移将开始
影响传统部门的总产量。第三阶段,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己被现代部门吸收完
毕,现代部门的迸一步扩张就必须与传统部门争夺边际生产力大于最低生活费用
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供求结构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劳动力过剩现象消失,取而代
之的是劳动力不足。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持续上升,在竞争的拉动下,传统部门的
性质也开始发生变化,共同体原则趋于解体,资本主义经营原则开始确立,同时,
在这一部门中开始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传统部门的技术特征和经营特征逐渐消
失。整个经济体系变成现代经济体系。至此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已完成,国家从不
发达经济变成发达经济。
(4)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就是第二阶段。如果生产技术没有进步以至于农
业劳动生产率没有显著提高,则在这个阶段劳动力从传统部门的流出,必然导致
粮食等农产品总产量下降,农产品短缺就不可避免。一旦农产品的供给出现不足,
现代部门必须提高名义工资以稳定产业工人实际生活水平。现代部门的利润率将
因此而降低,产业扩张的速度放慢。这又意味着现代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弱化。如果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始终没有提高,工业表面的扩张又没有其他资本积
累源泉,那么经济发展的速度会显著放慢。困难的格局可能持续相当长时间,甚
至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始终无法完成该阶段。这一阶段的长短取决于传统部门的
生产率和现代部门资本积累水平。传统部门的产出率越高,现代部门资本积累的
速度越快,困难的第二阶段也就会越短。在最理想的情况下,第二阶段将会消失。
2l
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二元结构下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
的是:第一,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传统部门的
劳动生产率越高,现代部门的工资就越容易在较长时间里保持在较低水平。这样
就越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扩大现代部门的再投资能力。而且,工资水平
越低,企业家就越倾向于使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就越有利于就业。现代部门
生产率的提高会扩大资本家的储蓄,从而促进再投资,使现代部门持续扩张。第
二,两部门技术进步的类型。越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单位资本吸收的劳动力
就越高,反之,越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单位资本吸收的劳动力就越低。但是劳动
密集型技术进步虽然有利于短期内的就业,但是由于其劳动生产率不如资本密集
型技术,积累能力和产业扩张能力较弱,对长期的经济扩张和就业扩大有一定不
良影响。因此选择产业发展技术类型是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的要求,全
面权衡各种类型的利弊。第三,两部门的工资水平,特别是现代部门的工资水
平。一般来说,工资水平应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如果从体系外对工资
水平进行干预,将其抬高到均衡水平以上,那么对二元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就传
统部门而言,如果“工资水平”不能像理论假定的那样在转换点到来之前始终保
持在最低生存费用即制度工资水平,而是随着劳动力的流出而不断提高,则现代
部门劳动力的工资也会被迫提高,这样就会使发展条件变得对现代部门不利。同
样,现代部门劳动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以上将使得该产业部门在利润水平下降的
同时提高资本集约度,这往往构成二元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第四,人口增长
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率越高,新增人口对现代部门积
累的消费就越多,同时现代部门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就越大。这同样是不利于发展
的。
总之,对于二元经济体系的发展来说,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高生产率
的劳动密集型技术的普遍采用、低工资水平的维持、人口增长率的降低等是十分
重要的条件。
2.2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形成机制
2.2.1我国城乡一体化形成的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是在推力机制和拉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总体来看,城
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城乡一体化拉力机制。
第一,中心城市发展的拉力机制。从城市中心来考察城市发展过程,存在两
种类型的作用力,即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向心力和从城市中心向外扩散的离心力。
由于它们的非平衡运动,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通过极化效应促进中心城市
的发展,中心城市再通过扩散效应带动腹地的发展。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不但能
带动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自身的现代化发展。
第二,小城镇发展和乡村城镇化的拉力机制。“十五”期间,全国小城镇规
模迅速扩大,到2005年底,全国平均每个建制镇拥有3.8万人,比2000年增长
了15.1%;镇区平均人口达9511人,比2000年增长了27.5%;总人口达到3万
人以上的镇占全部小城镇的比重超过53%。有些镇的财政收入水平已大大超过一
些县市,小城镇的经济实力在“十五"期间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国平均每个
镇的财政收入达221 1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130%;财政收入超亿元的镇达751
个,超过5000万元的镇达1444个。另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日益提
高,2005年全国建制镇通电行政村比例达99.5%,通邮行政村比例达97.8%;99%
的小城镇拥有医院或卫生院,95%的小城镇拥有汽车站或站点。这一国情决定了
小城镇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具有大中城市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产业
上,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能促使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环境
协调发展。通过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
业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乡村地区的资源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
其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从地域上,小城镇作为城市和乡村地区联
系的桥梁,凭借自己的优势,为城市产业、经济技术扩散提供场地和条件,通过
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腹地等层层带动模式,实现大城市增长极作用的发
挥,从而带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
(2)城乡一体化推力机制。
第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乡村的工业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
构的调整,打破了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传统观念,使农村地区由第一产业
向第二、第三产业扩展。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利润总额将达1.69万亿元,同比
增长13.9%,营业收入28万亿元,增长13.5%,乡镇企业新增就业400万一410万人,
从业人数将首次突破1.5亿,农村居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收入1420元,比上年增加
180元。乡镇企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加
部分的50%以上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
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乡镇企业充分利用农村内部闲散的资金和资源,并吸收城市
释放的能量,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第二,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的推动力。农业产业化发展从经济上彻底打破
了传统农业所依赖的自然经济基础,使其面向市场,走上专业化、商品化、现代
化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组织农户进入市场,克服了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
的矛盾。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对某一产品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农业生产采用和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
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的经济效益大为提高,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的良性循
环之路。真正加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在农业产业化之下,农业生
产以其前向和后向联系形成一系列产业群,其中包括农工商、科工贸等,农业产
业化这一特有的联结功能,从产业上突破了工业和农业分割的“二元化"经济结
构,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动力。
以上是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主要动力源泉,它们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如
图1所示。
农村地区资源体—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H 农村地区全面发展卜一
资金、技术、I I 城
人力.文化等

和乡
制——叫乡村工业H 小城镇全面发展卜一

城市地区资源
度I I 化
资金、技术、

人力、文化等新
——一城市产业升级换代H 城市现代化卜.一
图1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①
2.2.2我国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
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的实施,使广大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耕者有田":乡镇企业的崛起,
①刘家强:‘城乡一体化战略模式实证研究》,‘经济学家》, 2003(5):56一-58页。
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洗脚上岸、开店进厂";小城镇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实
现了“离土经商、进城脱贫”。现阶段的农村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小城镇的聚集
力量、带动功能和辐射效应,小城镇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融汇处、工业和农业
的对接点、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助推器。但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目前
约为37.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更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改革开放
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加速城乡一体化面临着良好形势和难得机遇。
(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县域经济以
民营经济为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项改革自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
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一些城镇居
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造城、务工经商,城乡
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
展,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
台,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宽敞渠道。
(2)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公司制农业是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
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
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的实践,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有利于
加速城乡一体化。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
养殖业,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还可以通过经商而成
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业公司这个
龙头,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
产要素优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了产品向城
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农业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
个载体,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
可以预见,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 “打工经济"的兴起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多地少、
劳力过剩,是农村不容回避的现实。据测算,我国农村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和流动
就业的农民将近2亿,未来20年内每年将有1.2亿至1.8亿剩余劳力。为缓
解就业压力,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制
订有关政策,强化引导服务,组织农村剩余劳力有序向城镇流动。一方面,打工
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扩大了
城市规模,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离土人员的增加,必然使
守土人员减少,扩大人均拥有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无论
是离土农民创业,还是守土农民增收,都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
(4)实现共同富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实
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当
前,农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
府都非常重视,着力从政策等方面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扶持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奔小康。比如,在投资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支持
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在扶贫方面,通过加
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
生活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弱
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
场的发展,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
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进城,加速城乡一体化。
3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基本状态的分析评价
3.1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确定
3.1.1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区域性原则: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区域的概念,不应孤立研究城市或农
村,更不能孤立研究某个城市或某个村庄。应从区域范围出发,用宏观指标反映
其城镇建设、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基础设施系统、生活服务设施、文化活
动设施等水平,用来体现该区域总体发展状况。
(2)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中选用的指标要有稳定的数据来源,同时
指标的口径(年份、单位、含义等)对每个城、区、镇、乡等必须一致。在进行城
市与乡村之间的比较时,要注意避免选取在城乡之间不具可比性的指标(如人均
住房面积),力求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3)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明确地反映目标与指标间的支配
关系,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有一定的科学性,避免指标体系过大,指标层次过多、
26
3.1.2评价指标的选取
.城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乡一体化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它包括城乡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态势,更包括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因
此,我们很难建立一个足以全面完整地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里程和发展水平的
十分完善的指标体系。根据上面3条原则,结合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确定了以城
乡一体化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用来准确
评估和全面反映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但是仅这套体系中的指标就有超过40项,
本文不可能一一罗列,只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加以分析。
(1)城乡一体化发展度:城乡化发展水平(用城市化率测评)、经济综合发
展水平(用人均GDP测评)。
(2)城乡一体化差异度:在衡量城乡一体化差异度的三大指标(经济差异
指标、城乡居民差异指标、区域差异指标)中,重点选用城乡居民差异指标和城
乡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差异指标,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差异、城乡居民消费档次差异、城乡环境差异。
(3)城乡一体化协调度:地区发展协调度。
3.2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统计分析及态势评价
3.2.1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度分析
(1)城乡化发展水平。2000年,我国西部地区人口总数为35531万人,其
中城镇人口10207万人,乡村人口25324万人,城市化率为28.7%。而到2005
年,西部地区人口总数为359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423万人,乡村人口23522
万人,城市化率为34.6%,城市化率比2000年提高了近六个百分点。
(2)经济综合发展水平。2000年,全国人均GDP为6967元,西部地区人
均GDP为4687元;2005年,全国人均GDP为14040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9338
元。
以上城乡化发展水平和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标表明:西部地区城市化率在西
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下稳步提高,从2000年-2005年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
从人均GDP占有量来看,全国人均GDP从2000年的6967上升为2005年的14040
元,提高7073元,翻了一倍多。而西部地区人均GDP从2000年的4687元增加
到2005年的9338元,增幅略低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自西部大开发
27
以来快速提高,特别是经济的发展连上大台阶,提高了西部地区人民的收入,改
善了居民生活水平,.为实现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3.2.2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差异度分析
(1)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表1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
支配收入纯收入
城镇居民家农村居民家
年份庭恩格尔系庭恩格尔系
绝对数指数绝对数指数数(%) 数(%)
(元) (1978=100) CL) (1978=100)
1978 343.4 100.0 133.6 100 57.5 67.7
1980 477.6 127.0 191.3 139 56.9 61.8
1985 739.1 160.4 397.6 268.9 53.3 57.8
1989 1373.9 182.5 601.5 305.7 54.5 54.8
1990 1510.2 198.1 686.3 311.2 54.2 58.8
1991 1700.6 212.4 708.6 317.4 53.8 57.6
1992 2026.6 232.9 784 336.2 53.0 57.6
1993 2577.4 255.1 921.6 346.9 50.3 58.1
1994 3496.2 276.8 1221 364.3 50.O 58.9
1995 4283 290.3 1577.7 383.6 50.1 58.6
1996 4838.9 301.6 1926.1 418.1 48.8 56.3
1997 5160.3 311.9 2090.1 437.3 46.6 55.1
1998 5425.1 329.9 2162 456.1 44.7 53.4
1999 5854.02 360.6 2210.3 473.5 42.1 52.6
2000 6280 383.7 2253.4 483.4 39.4 49.1
2001 6859.6 416.3 2366.4 503.7 38.2 47.7
2002 7702.8 472.1 2475.6 527.9 37.7 46.2
2003 8472.2 514.6 2622.2 550.6 37.1 45.6
2004 9421.6 554.2 2936.4 588 37.7 47.2
2005 10493 607.4 3254.9 624.5 36.7 45.5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如果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来衡量城乡收
入差距,可以发现西部地区和整个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78年以来呈现持
续急据扩大的态势。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
1978年的2.57:1扩大到2005年的3.22:1;1978年一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的增量仅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的三分之一。
表2 2005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
地区可支配收入总收入经营净财产性转移性收
工薪收入
收入收入入
全国10493.03 11320.77 7797.54 679.62 192.91 2650.70
内蒙古9136.79 9565.14 6669.48 857.63 161.25 1876.78
广西9286.70 10022.40 6975.39 519.87 176.13 2351.00
重庆10243.46 11079.15 7848.52 492.44 188.22 2549.97
四JII 8385.96 9003.59 5838.27 515.49 211.41 2438.41
贝州”1 8151.13 8385.08 5516.18 790.84 90.25 1987.80
云南9265.90 9994.65 6170.93 595.45 428.07 2800.20
西藏9431.18 10659.31 10401.71 43.20 10.41 204.00
陕西8272.02 8902.26 6347.81 179.34 135.15 2239.96
甘肃8086.82 8738.1l 6486.84 373.84 39.58 1837.84
青海8057.85 8766.68 5613.79 513.4l 62.08 2577.40
宁夏8093.64 8744.86 5771.58 956.65 64.44 1952.20
新疆7990.15 8693.67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表3 1990---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地区1990 1995 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全国686.31 1577.74 2253。42 2475。63 2622.24 2936.4 3254.93
内蒙古607.15 1208.38 2038.21 2086.02 2267.65 2606.37 2988.87
广西639.45 1446.14 1864.51 2012.60 2094.51 2305.22 2494.67
重庆1892.44 2097.58 2214.55 2510.41 2809.319
四JII 557.76 1158.29 1903.6 2107.64 2229.86 2518.93 2802.776
贝州,” 435.14 1086.62 1374.16 1489.91 1564.66 1721.55 1876.958
云南540.86 1010.97 1478.6 1608.64 1697.12 1864.19 2041.793
西藏649.71 1200.31 1330.81 1462.27 1690.76 1861.31 2077.895
陕西530.8 962.89 1443.86 1596.25 1675.66 1866.52 2052.629
甘肃430.98 880.34 1428.68 1590.3 1673.05 1852.22 1979.879
青海559.78 1029.77 1490.49 1668.94 1794.13 1957.65 2151.464
宁夏578.13 998.75 1724.3 1917.36 2043.3 2320.05 2508.887
新疆683.47 1136.45 1618.08 1863.26 2106.19 2244.93 2482.153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更为严重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的问题在西部地区显得更为突出。
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析,1999年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
入为1357一1843元之间,而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087--5409元之间,
东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最小差距为1.1倍,最大差距约为4倍;西部地区
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是4473--10932元之间,某些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
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东部地区还高,东西间城镇居民收入的最大差距也不过为
1倍左右。而到了2005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700.13元,低于全
国的平均水平10493.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355.61元,低于全国的平
均水平3254.9元;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22,
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69,高出全国平
均水平0.47个百分点,反映了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更大差距。
从2005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看,工薪收入占总
收入的较大比例,约为71.1%,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约为21.7%,经营性收入(农、
林、牧、渔)和财产性收入比例不大。而从2007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家庭平均
每人现金收入来源来看,西部地区农民期内现金收入为2390.6元,工资性收入
为668.6元,家庭经营性收入约为1309.63元,财产性收入为52.2元,转移性
收入为163.2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这说明西
部地区农民收入的来源依然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这也反映了西部地区城乡收入
的较大差距在于,城镇居民有相对稳定且逐年上涨的工薪收入以及农民所不具有
的一些转移性收入,而农民所从事的弱势农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多的自然和市场风
险,加之农民大多数滞留在农村和农业部门,其收入来源必然较少,城乡居民之
问的收入差距必然绝对性地扩大。
(2)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
30
表4
单位:元
2005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
家庭医疗交通教育杂项
地区消费性食品衣着居住
设备保健通信文化商品
全国7942.88 2914.39 800.51 446.52 600.85 996.72 1097.46 808.66 277.75
内蒙古6928。60 2177。63 1047.91 394.37 533。36 755。51 968。81 722。62 328。39
广西7032.80 2906.73 519.96 420.66 466.04 703.39 998.87 769.77 247.38
重庆8623.29 3135.65 849.53 583.50 629.32 929.92 1391.11 882.41 221.85
四JII 6891。27 2709。69 640.91 422。73 442.83 827.66 909.03 705.43 232.99
贵州6159.29 2458.30 702.90 335.68 403.43 625.44 811.73 583.46 238.35
云南6996.90 2997.06 643.94 291.17 663.01 930.59 775.6l 543.10 152.42
西藏8617.11 3830.45 1051.80 476.27 338.57 1309.95 678.26 517.53 414.27
陕西6656.46 2401.52 673.07 371.81 605.31 630.16 1081.92 653.40 239.26
甘肃6529.20 2352.82 806.26 366.20 492.23 638.63 942.75 680.78 249.53
青海6245.26 2267.36 690.76 356.53 554.1l 691.25 803.08 666.38 215.79
宁夏6404.3l 2228.63 776.51 417.38 535.92 705.69 769.97 711.2l 259.00
新疆6207.52 2257.44 825.98 309.97 499.16 757.09 741.35 571.72 244.80
西部平均6941.OO 2643.61 769.13 395.52 513.61 792.1l 906.04 667.32 253.67
各类消费再f占百分比38.09% 11.08% 5.70% 7.40% 11.41% 13.05% 9.61% 3.65%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表5
单位:元
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
家庭医疗交通教育杂项
地区消费性食品衣着居住
设备保健通信文化商品
全国2555.40 1162.16 148.57 111.44 168.09 244.98 295.48 370.16 54.52
内蒙古2446.17 1054.26 150.01 84.4l 176.44 293.32 309.40 334.69 43.64
广西2349.60 1186.71 79.48 95.47 123.39 214.07 226.38 379.65 44.45
重庆2142.12 1130.35 95.96 95.78 142.65 163.05 249.71 231.15 33.48
四川2274.17 1244.36 116.35 102.13 144.45 171.50 225.16 234.05 36.18
贵州1552.39 819.87 79.59 61.69 71.79 99.22 160.91 235.50 23.82
云南1789.00 975.72 80.33 67.03 122.33 99.81 182.62 225.79 35.37
西藏1723.76 1185.23 182.45 81.24 44.44 79.26 28.20 84.24 38.70
陕西1896.48 812.93 124.36 83.6l 165.82 163.17 297.33 211.71 37.55
甘肃1819.58 858.89 92.33 74.09 113.96 155.03 257.88 240.74 26.65
青海1976.03 893.32 156.11 83.96 152.33 208.43 109.53 329.33 43.03
宁夏2094.48 922.54 143.09 77.16 198.84 178.47 177.90 345.93 50.55
新疆1924.41 803.82 171.40 68.03 169.28 183.00 159.32 333.19 36.38
西部平均1999.02 990.67 .122.62 81.22 135.48 167.36 198.70 265.50 37.48
各类消费所I 与百分比49。56% 6。13% 4。06% 6.78% 8.37% 9。94% 13。28% 1.88%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3l
与收入直接对应的是西部农村消费水平偏低,城乡居民在消费领域的差距甚
至比收入差距更大。根据以上国家统计数据,从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
看,2005年全国城镇该系数水平为36.69%,西部地区为38.09%;全国农村该系
数水平为45.48%,西部地区为49.56%。这说明,无论西部城镇或是农村其恩格
尔系数都高于全国水平,即西部城乡居民普遍处于较低的生活水平。特别是西部
乡村地区,其恩格尔系数比城镇高超过11个百分点,表明改变西部城乡的落后
尤其是农村的落后状况是刻不容缓也是任重而道远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再来看看体现现代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教育
文化等几项指标,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70%、7.40%、11.41%
和13.05%,而农村居民则为4.06%、6.78%、8.37%和9.94%,农民与市民的消费
差距格外明显。研究分析发现,同城市居民不同收入组比较,农村人均消费水平
甚至比城市最低收入人群还要低。
(3)城乡居民消费档次差异。
表6 2005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家具
摩托
汽车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电脑
照相
地区车机
空调
(套) (辆) (辆) (台) (台) (台) (台) (架) (台)
全国77.55 25.00 3.37 95.51 90.72 134.80 41.52 46.94 80.67
内蒙古74.02 27.43 3.64 95.29 85.51 113.34 23.17 35.40 7.64
广西89.74 48.26 1-88 91.64 87.20 140.39 46.67 38.34 82.20
重庆100.33 2.67 0.67 100.33 102.00 155.33 51.33 50.67 156.67
四川99.67 7.94 2.37 97.88 92.85 138.87 32.26 40.20 77.14
贝州"1 67.17 7.29 1.81 97.10 86.13 124.51 23.99 33.73 10.66
云南70.31 21.97 7.92 90.07 78.21 122.12 29.44 45.12 0.43
西藏88.00 7.00 3.00 95.OO 88.00 135.00 19.00 56.00 5.00
陕西69.30 15.45 0.44 98.29 82.89 128.90 27.92 41.67 70.37
甘肃83.90 10.83 0.46 98.35 89.08 117.98 22.99 42.83 3.61
青海58.59 6.69 1.39 98.41 80.74 1 11.68 21.68 41.68
宁夏22.07 18.59 1.27 89.61 79.48 108.64 23.15 28.08 6.68
新疆62.72 16.04 2.81 88.53 79.72 105.70 23.86 37.42 7.02
西部平均73.82 15.85 2.31 95.04 85.98 125.21 28.79 40.93 38.86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32
表7 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家具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摩托车彩电照相机电脑
地区
(件) (台) (台) (台) (辆) (台) (架) (台)
全国304.26 40.20 20.10 6.40 40.70 84.OO 4.05 2.10
内蒙古169.08 36.12 12.86 O.19 49.56 87.09 2.82 0.29
广西200.09 6.80 6.67 O.6l 57.14 80.91 1.60 0.52
重庆353.72 21.50 13.56 2.17 12.56 79.22 1.28 O.17
四川I 516.33 40.85 12.33 1.05 24.85 81.80 2.58 0.63
贝州,’|1 429.96 29.91 8.79 0.7l 14.02 66.79 0.63 0.45
云南102.08 21.25 6.92 O.38 16.25 70.46 1.83 O.71
西藏534.79 6.46 4.58 12.71 48.54 2.50 O.42
陕西245.95 53.38 8.02 1.31 35.81 88.20 1.98 O.50
甘肃320.17 39.06 7.06 1.06 37.06 86.44 2.78 O.28
青海303.50 44.00 18.00 0.17 52.83 81.17 2.50
宁夏424.67 44.50 10.17 63.50 92.67 3.17 0.17
新疆241.74 28.26 20.13 0.39 45.42 61.81 3.23
西部平均320.17 30.01 10.76 O.80 35.14 77.09 2.24 0.41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本文用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数量来反映其消费档次。随着农
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实现了由基本生存型向温饱生活过
渡及温饱向小康生活的巨大跨越。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家
具(套)、洗衣机、冰箱、空调、摩托车、汽车、彩电、照相机以及电脑的数量
分别为63.76、93.87、78.06、13.50、12.77、0.46、115.03、38.15和6.09;
而与此对应2005年拥有数量分别为73.82、95.04、85.98、38.86、15.85、2.3l、
125.21、40.93和28.79。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家具(件)、
洗衣机、冰箱、空调、摩托车、彩电、照相机的数量分别为303.92、17.56、4.36、
0.16、15.76、37.61和1.82;而与此对应2005年拥有数量分别为320.17、30.01、
10.76、0.80、35.4、77.09、2.24,其中新增加的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脑数量为
0.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的耐用消费品
数量从2000年一2005年有了较大幅的增长。但是通过城镇和农村的横向对比不
难发现,在大件耐用品的消费上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虽然农村的增
幅高于城镇,但是拥有的绝对数量却是远远低于城镇水平的。农村居民在消费档
次上相对比较低,收入的绝大部分依然用于食品开支,在体现现代生活方式和生
活水平的耐用消费品方面的支出比较少。
(4)城乡环境差异。
表8 2006年西部地区城市环境情况
城市污水城市污水城市燃气建成城市烟尘控建成城市环境噪
排放量处理率普及率
生活垃圾无
地区
制区面积声达标区面积
害化处理率
(万吨) (%) (%)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
全国362528l 55.7 79.1 52.2 41 195.1 28875.5
西部小计563939 50.7 69.9 47 6979.1 6918.5
内蒙古37954 52.1 7l 48.3 1047.8 498.2
广西107962 46.8 73 57.5 1231.1 545.9
重庆59692 50.4 75.8 58.9 626.9 343.9
四JII 120309 49.4 71.8 57 1216.9 3711.4
贵州26602 29.5 60.4 68 443.9 177.6
云南49159 69.8 57.4 34.3 386.5 263.4
西藏7166 48.6 9.7 58.8 58.8
陕西45472 51.6 71.2 60.2 719.3 450.7
甘肃39026 47 57.1 18.3 480.3 303.4
青海10798 20.4 81.1 94.6 72.3 63.2
宁夏23906 55.9 66.5 55.4 215.9 201.1
新疆35893 74.6 83.4 27 479.4 300.9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表9 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环境情况
累计改水受卫生厕所无害化卫生厕
地区改水累计受益人口(万人)
益率(%) 普及(%) 所普及率(%)
全国86629.3 9l-06 54.95 32.3l
西部小计23217.8 80.13 38.90 24.99
内蒙古11 14.4 75.63 29.96 4.08
广西3059.8 74.23 43.83 43.19
重庆2469.9 96.08 41.87 41.87
四川5855.0 85.81 36.00 28.94
贵州2288.3 69.63 27.85 9.98
云南2789.4 75.70 49.06 21.23
西藏
34
续上表
累计改水受卫生厕所无害化卫生厕
地区改水累计受益人口(万人)
益率(%) 普及(%) 所普及率(%)
陕西2225.7 77.4l 34.83 25.2l
甘肃1839.0 88.86 52.87 10.89
青海287.8 81.61 40.22 4.88
宁夏386.0 96.14 34.21 17.99
新疆717.8 64.34 38.13 7.22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从2006年西部地区城乡环境情况统计数据来看,城市用水问题基本得到解
决。除个别地区外,污水处理率和燃气普及率均达N5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也基本过半。城市居民在水电气及卫生厕所等基本生活环境需求得以满足
后,开始关心生活质量的提高,表现在对城市烟尘及噪声污染的重视。而在城市
中早已解决的水电气厕所等生活问题却在西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依然存在,表
现在农村地区加大了改水力度,使更多的农民能用上自来水:特别是农村卫生厕
所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还相对比较低,农村多数家庭仍然使用的是旱厕,不
利于农村环境的改善,也正说明了西部地区城乡在环境治理和改善方面仍存在着
较大的差距。
3.2.3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度分析
表10反映了2005年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的协调度,计算所得百分比越高,说
明城乡发展协调度越好,反之,则越差。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城乡发
展相对协调较好的是内蒙古和四川地区,高于全国均值;而西藏和云南属于我国
偏远的高原地区,区位条件相对较差,城乡黏合程度低,地区发展协调度在西部
地区中居后,远低于全国水平。因此,西部地区要形成一盘棋协调发展,任务非
常艰巨。
35
表10 2005年西部地区发展协调度
农村居民城镇居民人均地区发展协调度
地区
收入(元) 收入(元) GDP(元) (%)
全国3254.93 11320.77 14040.00 28.8%
内蒙古2988.87 9565.14 16330.82 31.2%
广西2494.67 10022.4 8787.73 24.9%
重庆2809.319 11079.15 10982.00 25.4%
四川2802.776 9003.59 9060.00 31.1%
页州7” 1876.958 8385.08 5051.96 22.4%
西藏2077.895 10659.31 91 14.00 19.5%
陕西2052.629 8902.26 9899.00 23.1%
甘肃1979.879 8738.1 1 7476.53 22.7%
再海博2151.464 8766.68 10044.74 24.5%
宁夏2508.887 8744.86 10239.00 28.7%
新疆2482.153 8693.67 13108.00 28.6%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综上,西部地区自中央1999年末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城乡经济、政
治、文化等各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横向对比城镇和农村,其差异化是比较
明显的,城乡之间的关联度、协调度还比较差。因此,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
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
径。
3.3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滞后,导致劳动力转移困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
群众特别是农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现状,
认为“手中有地,心中不愁",不愿意辛苦地到城市当中去寻找就业门路,死守
田园,欺生排外。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
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2)政策不公,导致农民进城难。在户籍管理方面,现行的是城乡二元户
籍管理的制度,农民进城户口迁转手续繁杂,在计生管理、人口暂住等方面也受
到诸多限制;在个人保障方面,如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上,都存在政
策上的不公,体现了“城乡有别’’。政策失衡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把大量
想进城的农民拒之城外。
.(3)建设投入短缺,导致小城镇发展受限。近些年国内、国外投资的主要
方向仍然是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很少,因此在基础设施、环境、教育、
住宅等方面小城镇与大中城市根本无法竞争,制约了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4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4.1国际上几种城乡一体化模式的评价
4.1.1城市——工业导向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刘易斯提出并经拉尼斯·费景汉不断完善的,用来解释发展中
国家或落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一种经典模式。这种模式主张:城乡两大系统通
过工业联系起来,大力发展城市工业,利用工业的高收入不断吸引农村剩余劳动
力向城市聚集,直到所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转移,农民与工人的收人相等。这
种城乡联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工业主导模式。
4.1.2小城镇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小城镇,以小城镇为节点,实现城乡
两大系统的联系。如弗里德曼提出农业城镇发展模式,主张在农村区级管理层次
大力发展中心城镇,分散大城市的规划与权力机构,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与城市交
流的空间,实现城乡两大系统的融合。朗迪里主张建立分散全国的城市体系,均
衡城市布局,实现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以此为通道实现城乡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城市第二产业、服务行业以及城市功能向乡村延
伸与扩展。
4.1.3地域空间单元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是城市和乡村两大经济社会系统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通过两大社会系统的不断“碰撞’’,在区域空间上形成
一种新的地域空间单元,它是城镇乡村化、乡村城镇化的过程,这种地域单元也
称为城乡边缘区,即大城市郊区、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农村地区乡镇企业集聚带。
这种模式强调城乡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形成的。
4.1.4农村综合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以拖拉罗为代表,他认为城乡隔离、乡村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
对城乡发展的不公平政策,片面强调城市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乡村农业部门的
37
发展,从而削弱了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要消除城乡分割,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最根本就是政府制定农业发展的激励性政策,如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缩小城
乡就业机会差别,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农业自我发展培育发展能力。
4.1.5佩——布模式的城乡联系通道
这种模式认为区域中存在着发展条件较好的增长极,增长极具有大量的推进
型产业,受它影响的为被推进型产业,这种推进型产业与被推进型产业建立一种
非竞争性的联合体,通过前后向联系带动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
济的发展。增长极包括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城镇与乡村镇,不同规模的中心城
镇构成了空间增长极的等级体系,中心城镇对腹地的影响是通过这些规模不等的
城镇体系来实现的,也就是城乡联系的节点。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构建不同
等级规模的中心城镇,并大力发展带动型的产业体系,作为城乡两大系统交流融
合的联系通道。
以上几种城乡一体化基本模式,虽然各有局限性,但是对于我国特别是西部
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的选择还是有非常好的启示,可以避免我们多走弯路。特别
是小城镇发展模式,现今在我国已被广泛采用,同时也为我们研究中国西部地区
城乡一体化问题提供了思路。
4.2国内城乡一体化模式评价
4.2.1江苏的小城镇模式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江苏就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
农村为基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
构和协调城乡关系的措施。90年代中期以后,江苏城市化战略更加清晰,南京、
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加快建设,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经济互融呈现良
好趋势;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以工业化来致富农民,依靠
城市化来带动农村,依靠产业化来提高农业的方针,大大促进了城乡互动和工农
互促,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4.2.2浙江及长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1)以城带乡的义乌模式。以城带乡模式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力量的扩展,
表现为通过城市的扩展力量或扩散效应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城乡共
同发展的理想格局:主要特征在于城市发展及由城市的扩展而波及、卷入乡村的
社会发展,它是整个社会由农村社会结构向城市社会结构转变的开端,经过带动
乡村发展,通过工业生产力作用实现对城乡社会的改造①。以“中国小商品城"
闻名于世的义乌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其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在于以商业市场的
聚集促进消费聚集与人口聚集,进而促进商业中心形成与城区发展,同时,打破
行政地域限制,促进行政管理体制“市管县"改革、市场化土地资源运作和土地
收益股份化,成为义乌以城促乡的关键环节圆。
(2)以乡镇企业带动城乡发展的龙港模式。乡镇企业作为城乡一体的结点,
改变了传统乡村、工业城市的格局,突破了国有经济大一统的计划体系,成为城
乡经济发展中颇具活力的微观主体之一。以“中国农民第一城’’而著称的温州龙
港镇是以乡镇企业带动城乡发展的典型。龙港建镇之初,在全国率先进行土地有
偿使用、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股份合作企业制度改革,成功走出了不依赖国家投
资、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为中国农村城市化做出了实
践上的有益探索。目前,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和个体私营经济为重要组成部分
的印刷包装、毛纺毛毯、塑料编织三大支柱产业所形成的600多家企业、20多
个专业市场以及通讯电缆、制药、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行业构成了龙港工业经济
的灵魂。
(3)城乡整体推进的嘉兴模式。城乡整体推进就是将城市中心组团与周围
乡镇及乡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制度,统一规划城
乡人口分布、产业构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等,实现城乡的区域融合,实现特
定区域既是城镇又是乡村、城乡界限模糊的目标,乡村发展不依赖于城市的设施,
城乡之间协调、均衡和相互作用,融合于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统一体中实现区域
现代化。1998年以来,嘉兴注重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注重工业化和城市化,并
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和六个专题规划,为推进网络型大城市建设和消除城
乡二元结构作保障。在具体做法上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
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推进城乡共同发展,并将具有
区域性的城乡整体推动发展的最基本实施单位落脚在县域经济的层面。至今,已
经形成了以嘉兴市区为核心、五个县城为主体、若干个中心镇为支撑的城镇网
①罗静:‘城市发展的四阶段演进模式及其阶段特征》,‘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
②徐剑峰:‘城市化:义乌模式及其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9
络框架。
4.2.3珠江三角洲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我国农村人口仍占绝大多数,而小城镇处于“乡首城尾",是沟通城乡的桥
梁和纽带。这一特点决定了小城镇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具有独特和不可
替代的作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与小城镇发展共生共荣的繁荣局面向
我们展示了这种作用,其中珠江三角洲的小城镇成为吸收跨省区流动劳动力最多
的地区。这种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模式,使小城镇增强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
纳力,人口规模扩大,第三产业随之发展,小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承担起农
村地域性经济、文化及各种社会化服务中心的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整体
素质的提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
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
社会全面联动发展。
我国以上几种较为成功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
角地区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增长潜力最大的经济区域∞。在21世纪初重要的战
略机遇中,这一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内有效地实现了城乡区域
联动的发展。因此,通过分析东部地区如何处理城乡关系,可以为西部地区解决
同类问题提供参考借鉴。
4.3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的选择
4.3.1选择原则
(1)一体化原则。包括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文化一体
化四个方面。通过市场机制,使资源、资金、技术在不同产业间有序流动和优化
组合,在互补性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促使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形成
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乡人民享受同等社会福利与保障的城乡一体化的
社会发展格局;形成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
乡一体化的生态发展格局,统筹安排城乡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的工程,加强城乡
联手协作治理环境;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差异是农村居民不能真正融入城
市生活、.生产方式的主要障碍,城乡一体化必然要求构筑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从
①葛立成等:(-E三角地区联动发展新思路研究',‘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第169—175页.
文化层面上实现城乡融合。
(2)差别化原则。要根据西部地区不同的地域特点、环境和条件进行有区
别、有各自特色的发展。一是要避免发展的同一化,应强调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发
展;二是要避免空间景观的同一化,应强调特色化。有差异、有特色,才符合西
部地区实际情况,才有创新,才能增强竞争力,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3)市场化原则。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经济、社会保障、生态发展、文化融合等方面的一体化。要
把市场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加快西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
程。
(4)人本化原则。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其根本目的
在于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推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具体措施,都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
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在精神文
化方面的融合。
4.3.2选择思路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
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通盘考虑和配置各种资
源,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
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生产力布局、劳动就业、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等,形成
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整体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
谐共处的发展格局,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4.3.3模式内容
经济模式是对已有实践经验的概括,是对经济运行机制的原则规定和理论假
设,是在一定条件下新的时间加以遵循的规范,经济发展模式比经济发展格局、
经济发展道路更具有实在的内容和动态特征①。费孝通认为,模式是指在一定地
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②。本文在研究西部地区经济一体化
①张敦福:‘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②同上书,第5l页。
4l
进程中提出“构建城乡网络,突出地区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模式。
首先,西部经济要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机制下城乡隔离的状态,构建城乡
发展网络,实现互相依托、资源共享。利用西部地区现有的各类型大、中、小城
市的已有产业基础,以产业特别是工业二元结构的消除为目标,放大城市辐射影
响农村产业发展的强度与效应,弥合城乡产业链和消费链在地域空间上的脱臼现
象,形成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工,借助城乡产业与市场的空间耦合,通过城乡市场
集群形成城乡市场的组合优势,从而产生市场化、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联动效应,
将西部地区不同空间等级规模、职能类型分工的城镇发展作为加速推进西部地区
城乡网络化构建的动力源。因此,西部地区城乡网络发展必须要提高现代经济份
额,降低传统经济份额,实施城市新型工业化和农业非农化、农村工业化的互动
融合与推动。同时,构建的城乡网络必须以城市为主要依托,充分发挥城市的辐
射、扩散功能。不仅如此,西部地区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背景下,利用企业一产
业一城镇一市场推动手段,既能发挥市场的导向和纽带作用,又能培育农村、城
市两个市场的成长、完善,从而为城乡共同繁荣提供环境支持∞。
其次,“突出地区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中国西部地区由四川、云南、贵
州、西藏、重庆、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十二省(市、
区)组成,其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56%,人口约2.87亿,
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99%。同时,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共有
48个少数民族。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82.5%,已
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7%;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的储量中煤炭占全国的36%,石
油占12%,天然气占3%;全国己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120
多种,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茅。
西部地区工业经济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工业企业,已形
成机电、纺织、食品、建筑建材和信息产品制造五大优势行业。重庆力帆集团,
是我国最大的摩托车整车生产民营企业,其摩托车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陕西
九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西部地区大型纺织企业,年产各种规格棉布和产业用布
1000万米,生产高档休闲服装面料等着装用布5000万米;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
①聂华林。李泉:‘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一165页。
42
公司主营的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全方位跻身市场,占据了白酒市场制高点,称雄
于中国极品酒市场;宝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科研基地,是国家
高新技术企业和首批520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所在地陕西宝鸡被誉为
“中国钛城”。
特别是自1999年末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政策开始向西部倾斜,
西部地区集中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西部
经济总体腾飞的同时,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仍在逐年拉大,就西部内部而言城市和
农村经济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在构建西部城乡网络、缩小城乡差距
的同时,要实现真正西部地区的发展,还必须因地制宜地突出其地区特色,实行
差异化发展,从而促进西部区城乡经济一体,城市和乡村共同繁荣。
5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新模式的实现途径
5.1构建西部地区城乡网络,缩小城乡差距
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历史发展、人口分布和现实经济基础等因素的综
合影响,西部地区的城镇网络密度稀疏,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必
然导致西部城乡之间、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网络化关联程度低、关联效率
低和关联结构不合理。从城市发展看,西部多数地区城镇的辐射半径短小,要素
流动受阻,难以形成区域性互动发展和区际关联发展,现有的城镇密集区之间的
互补性较差;从乡村发展看,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尚处于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变
的起步阶段(部分区域甚至处于传统初始阶段),农村经济社会自身发展的能力
弱小、自组织程度低。
因此,要拓宽城镇发展空间,必须改善区域发展质量,削弱西部地区城乡之
间分散、封闭和孤立发展的格局,整合城乡发展优势和力量①。
5.1.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西部地区城乡便捷交通网络
对于区位和环境因素制约明显的西部地区来讲,城乡关系的协调水平在很大
程度上与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设施完善紧密相关。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为西部
城乡网络化推进提供了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保障。美国学者乔治.S.威尔文曾经
指出:“铁路对城市人口和土地利用的转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后,公路的发
①聂华林,李泉:‘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43
展强化了这种作用效果,并对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进行了调整。可以毫不夸张地
说,无论在叨IUI,,高速公路和铁路进入城市所穿越的地带,都会发生城市居民、
商业和工厂等沿着这些交通走廊进行扩散的现象,通过这种道路的辐射模式,放
射状的城市土地占据并刺穿了原有的农村地域。①"
2007年是中国交通建设发展最快的一年,截至11月份,我国交通领域共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10543亿元,其中铁路2623亿元,公路6700亿元,水路960亿元,
民航260亿元,新增铁路营业里程607公里,公路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000
公里),规模以上码头197个泊位,民航机场5个。2007年西部地区也进行了全
方位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道路交通综合运输网络将基本形成,继续新
开工并建成一批公路、铁路、民航、内河航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领域重大
工程。如,2007年青藏铁路正式交付营运,成渝、西宝开通高速动车组,西安
地铁一、二号线正加紧施工,预计2015年全面开通。在农村,加强公路建设和
通往经济中心、交通中心以及连接国省干线公路的“出口路”建设,共建成通乡
(镇)沥青(水泥)路11万公里,基本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
通过大力发展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但能够有效缩小东西部差距,
还能够拉近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城与乡之间的距离,使城市要素向农村地区扩散,
促进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西部已有的大多城镇都是沿交通轴扩展的,
随着西部开发而来的网络化高速公路、航空等现代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完善将
赋予城镇更为灵活的通达性,会迅速降低城乡经济联系的距离摩擦系数、缩短城
乡联系的时间、降低城镇的集聚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城镇产业的外迁。由此可见,
以交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成为支撑和保障西部地区城乡社会经济活动运行的基
础结构要素。
5.1.2协调城乡经济,构建城乡统一市场网络
市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依托,以城带乡必须在市场带动上实现新突破。一要
以城带乡稳步推进城乡要素市场现代化建设。着重建立和完善以专业批发市场为
中心、网络齐全、功能完备、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培育发展城
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不断扩大商品流通规模。尤其要加强城乡统一互动的劳
①曾菊新:‘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一125、128页。
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建设,把城区的人才优势拓展到农村。二要大力开发
城区市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点发展城区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支
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区开办农产品超市。引导农民瞄准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城市餐
饮、商旅消费、假日消费等热点发展订单农业、超市农业,开发绿色名优特新农
产品。三要以城带乡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农村消费。组织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县
城和经济发达的集镇开店。引导连锁企业向农村拓展,建立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和连锁超市、店铺。指导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功能,向符合现代流通要求的更
高层次发展。依托供销社优势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把城市富余而农民急需的优
质产品送到农民身边。
5.1.3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统一信息网络
信息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先导,以城带乡应高度重视信息带动,加快建立和完
善城乡互动的信息网络。第一,着重加大县乡村三级信息化改造力度,尤其要加
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农业农村信息资源系统,实现城乡信息资源共
享。第二,加快发展和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在建好城市大容量宽带城域网和
多种方式宽带接入网的同时,借助城市各种媒体,准确及时地向农村发布相关就
业、科技、教育、医疗信息。第三,发展“农户+信息"模式,从信息不对称的
根源上化解市场不确定性,实现传统农业从风险厌恶型向机会把握型转变。第四,
以城带乡发展农村信息教育,借鉴城区信息教育经验,利用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
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使之能够更好地吸收技术,发现市场,开拓致
富门路。
5.2突出西部地区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格局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能源、矿产及文化资源丰富,在参照东部地区发展模式
的基础上,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优势,走出一条西部特色的城乡一体化
道路。
(1)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西部地区天然资源丰富,适合建立长期稳
定的资源开发基地,加强对全国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能源、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
和综合利用。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煤电一体化重大项目
和煤化工基地: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建设大型炼油和石化基地;开发利用水能、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进行有色金属、稀土、钒钛
45
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建设大型钾肥、磷复肥、氮肥、氯碱、磷化工等项目。
(2)农牧产品深加工。西部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应适当推进农业标
准化、信息化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建设畜产品、制糖、酿酒、
茶叶、纺织、果蔬、林浆纸、中医药、生物发酵等特色优势农牧产品精深加工项
目。
(3)旅游文化产业。大力开发西部旅游线路、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等旅游
资源,构建跨区域、“无障碍"的旅游体系,推进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重点打
造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提升旅游景区
的品位和景点的知名度;加强具有西部地区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
市场开发,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文化产品,形成著名的旅游文化品牌。
5.3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推进城乡一
体化
(1)加快西部地区城乡工业化建设。首先,在走工业化道路的资源配置机
制选择上,要以市场化为主导。西部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仍然比较低,特别是生
产要素市场基本上还处于起步期。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市场,特别是要培
育生产要素市场。在没有市场的时候,规范市场就无从谈起,确立先培育后规范
的观念。以市场化为主导,并不排斥政府的功能和作用,相反强化了政府的功能。
但是强化的不是政府的指令性的计划和干预功能,而是对市场的调控功能。市场
越是发育,越是发达,越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
职能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不是弱化了,而是强化了。也就是要由传统计划经济
体制下的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政府——企业"模式转换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政府——市场——企业"模式。其次,在走向
工业化道路的所有制选择上要以民营资本为主导。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竞
争不问所有制的性质,讲求的是产品价格、质量、服务以及背后的人才、企业文
化等。西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与此相适应的所有制就是民营经济。东
部地区之所以能够在20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重要的原因就是发展了与生产
关系相适应的民营经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在于公有制特别
是国有经济,恰恰在于非公有制经济。统计资料显示,东部地区私营企业户数、
产值、从业人员和投资人数分别占全国的67.7%、74.7%、69.81%、61.68%,而
相应的西部地区分别为12.91%、9.17%、13%和15.05%。从此可以看出,西部地
区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造成的。因此西部地区的工业化
道路需要以民营资本为主导。再次,在走向工业化道路的主导产业选择上要以资
源的深加工和西部特色为主导,突出西部品牌和特色品牌。东部地区在工业化道
路的过程中,依靠开放的优势和吸引外资的优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加工业为主
导的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虽然西部地区也必须扩大开放,吸引更多的
外部资本和更先进的技术,由于交通运输、地理位置、西部地区的市场和人才等
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在工业化道路的起步期,要大量地吸引外资是不现实的,
现实的选择是把目光放在国内。而西部地区起步的市场环境与东部地区有了重大
差别,这就是东部地区是在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极为有利的条件下起步的,西部
地区面临的却是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夹缝中生长起来,就
必须选择特色产业,突出特色品牌。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藏和极具特色的农产
品、旅游等方面的优势。所以,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要锁定在矿藏的合理开发和
深加工,特色农产品的培育、深加工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从一定意义上讲,
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通过第二产业带动第一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各个
产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道路。最后,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坚持可持
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从广义上理解,包括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
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对西部地区而言,人口素质相对较低,文言和半文
盲数量多,远远不能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这就需要一方面培养大量的
人才,特别是实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留住人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
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质量和环境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西部地区的最大特点是生态环境脆弱,森林和其他植被的覆盖率低,直接危及人
类生存的环境和生活质量。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体现就是要避免传
统工业化道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虽然经济增长了,但人们的生活质量没有提高,
有增长而无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在走向工业化的道路中尽可能地避免污染和对环
境的破坏,做到边增长边治理而不是先增长后治理,在增长中保护环境,实现经
济和环境的良性互动。特别是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将成为西
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旅游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
以,西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必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突出位置。资源的可持续发
47
展是指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节约资源,做到资源的持续利用。西部地区资源
尤其是矿产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大多是不可再生资源,这就要求高效有序地开
采和利用,严禁乱采和滥采以及采富弃贫。同时要增加对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利用
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增殖。
(2)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加速推
进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国家政策向东中部地区倾斜,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
差异较大,呈梯次递减,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37%,中部地区约为30%,
西部地区为24%。“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发展城市化重点应放在完善大中
城市功能,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上,以发展“两带一区"为重点,
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以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
以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整个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差
距。小城镇建设应与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小城镇工业园区,
农业产业化项目,商贸流通,小城镇服务体系,公用设施,劳动保障措施等,
吸引、集聚具备条件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发挥农村地域的经济、文化中心
作用,培育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向小城市发展,全面推进小城镇城市化的发展。
5.4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1)土地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根据现有的土地制度,农村集体土地不能享受
国有土地同等的市场地位,难以直接进入一级土地市场,这给农村、农民的利益造
成了非常巨大的损失。1996年至IJ2006年农村耕地净减少1.23亿亩。根据现有的征
地补偿法,农民和农村在土地非农化增值中受益非常之少,只要集体土地始终不
能直接进入一级土地市场,这种经济资源、收入向非农、城市倾斜的格局就难以
得到有效扭转。从中短期来看,可以采取的具体步骤包括:增进补偿的公平性以
及改善征地的程序;要修改补偿计算方法,以使其成为更加公平、更具有预见性、
更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标准。公正补偿的根本目标是让被征地者的经济状况与征地
前相同,并且有可持续性。对强制征地获得的土地用途进行限定,缩小国家强制
性征地范围,尝试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边界进行界定,以使其更符合现代市
场经济的需要。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把
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民集体开发,让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直接参与工
业化和城镇化,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2)户籍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一只拦
路虎,传统户籍管理制度把户口与社会保障、医疗、子女教育、社会福利和社会
地位直接挂钩,使户口成为社会身份的象征。在以身份为标志的制度化分层体系
中,户籍不仅是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首要依据和标准,也是权利义务分享
的重要依据和标准①。户籍身份作为中国社会分层机制中的重要的分层制度之一,
不仅通过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的二元分化,使得中国社
会结构的分层首先表现为城乡隔离和城乡差别的基本格局,而且使农民在转化为
市民的过程中发生种种扭曲或变异的现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制度取向是,打
破城乡分割、区域封闭,建立按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管理
制度,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政策,剔除附在户籍上
的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等不合理的制度,平等对待新进城落户居民与原城镇居
民的权利和义务,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
(3)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创新。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覆盖
到农村地区(除救济助困制度外)。农村缺乏类似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失业保障
制度、商业保障制度等。至于农村有限的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也不能与城市
相提并论,城市中的单位制社会福利是农民根本无法奢望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农民生病问题、养老问题、失业问题以及意外伤亡事故等,只能靠自己去解决,
农民和农村的抗拒风险的能力仍然相当脆弱。因此,应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
新,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网络,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也
是卫生工作相对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由政府领导,卫生部门
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经办机构运作,医疗机构服务,农民群众参与的管理运行
机制;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个人缴费、集
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形成了符合各地实际的统筹补偿方案,建
立了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在本县(市、区)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现场
结报医疗费用的结算报销办法;建立了有关方面和农民参与的以基金运行、审核
报付为核心的监管制度;形成了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方面的规范,建立了与新
①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0年。
49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稳定的筹资机制,进_步规范、完善财政补
助资金拨付办法;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补偿方案,逐步扩大农民的受益面,不断
提高农民的受益水平;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
用药等方面的规范、制度及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有效开展农村卫生机构及其服
务行为的外部监管;切实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
能力。
第二,建立并切实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
老保险制度。要切实采取措施,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的实际
出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对象范围。要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
补助水平有升有降。要与扶贫开发、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生活
性补助措施相衔接,坚持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扶养、社会互助、个人自立相结合,
鼓励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生产自救,脱贫致富。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公
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申请、审核和审批程序,实行民主评议、社会公示、
动态管理,做到制度完善、程序明确、操作规范;加强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确保资金安全。要统筹考虑农村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合理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努力加大
宣传力度,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
要加强协调与配合,各级民政部门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财政部门要落实
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与此同时,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
老保险制度,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出资办法,建立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上学、工伤、
医疗和养老保障等问题。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
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
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
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适应农民工特点,做好相应
的社会保障工作,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要逐步建立务工农
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
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建立健
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
(4)教育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与全国相比,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处于非常
落后的地位。尤其是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许多地方基本的校舍建设都难以
保障,中小学的辍学率还比较高。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
人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西部地区的人口素质,决定着城乡协调发展未来的
大格局。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中,教育应该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而教
育制度的创新,又关系到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现,各级政府必须予以高
度的重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逐年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国家于2004年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
坚计划,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
费,惠及5000多万名农村中小学生。从2004年一2007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
计拨款100亿元的专项资金来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在此
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确保使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支出
稳定化、制度化。
第二,要避免农村教师的流失,吸引人才,必须逐步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和福
利待遇,以稳定农村教育队伍。由于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低,工作
条件也比城市差,有文凭、素质高的教师都奔向城镇,致使农村中青年优秀教师
流失严重。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外流直接导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调,民办教师、
代课教师比重较大,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不多。这种情况如不加快改变,城乡
教育差距仍将继续扩大。
第三,必须实行严格的教育收费管理制度。要严格制订教育收费标准,实行
教育收费价格听证制度,让广大学生家长参与到教育收费协商对话中来。做到收
费公平、合理、透明,政府监管严格、群众监督有效的教育收费制度。要实现农
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免杂费、书本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待遇
等。
第四,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改革政府垄断的教育体制。允许民间社会资本进
入教育领域,逐步实现教育资金筹集多元化。鼓励企业、个人兴办基础教育,在
引入社会资本的同时,要注重教育布局调整,合理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6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 结论
本文在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的
基础上,通过对西部地区城乡关系基本状态的统计分析,提出了适合西部城乡一
体化的新模式——“构建城乡网络,突出地区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模式,
得出了以下结论:
(1)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至今,西部地区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
可避免的问题:如东西差距仍在扩大,西部地区之间以及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差
距也越来越明显。
(2)要实现西部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就必须提出适合西部地区
的发展模式,在构建城乡和谐发展交通网络、市场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同时,还必
须突出西部地区特色,因地制宜地实现差异化发展,并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城
乡一体化。同时,必须加快西部地区的制度创新,为实现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做
好制度保障。
(3)协调的城乡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因此这个问题不仅在西
部地区显得特别重要,在其他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来看都有着特别的意义。本文
针对西部地区提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模式不仅为西部地区,也可以为我国其他地
区协调城乡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之处。
6.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由于篇幅及其他原因,对于协调西部地区城乡关系与破解“三农"问题的关
系以及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体系等问题,都没有研究透彻,这也是本
人今后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52
参考文献
【1】1白永秀,岳利萍《陕西城乡一体化水平判别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
究》,嘉兴学院学报,2005(1)。
12】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
【3】陈宗胜《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走向富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0)。
【4】方立《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5】段雪梅《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商场现代化,2006(1)。
【6l韩俊《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理论前沿,2006(22)。
【7l文长辉《论加快西部地区市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2(6)。
18】盛毅《推进城乡一体,“破解’’三农问题》,四川省情,2006(2)。
191段婕《西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模式探索》,学术探索,2004(12)。
【10l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的分析——以黑龙江省为案例的讨论》,求
是学刊,2006(5)。.
111J王郁昭《农民充分就业是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中国经济时报,
2005(9)。
【12l李泉《城乡关系的理性探索》,西部论丛,2005(8)。
113l任保平《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6)。
【14l彭飞,王忠诚《对西部地区区域结构优化的思考》,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4)。
【15J单瑜《开发开放城乡结合部是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枢纽——西部地区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考》,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1 6】胡坚《论在西部大开发中消除城乡差别的基本战略》,宁夏科技,2000
(3)。
【17l王文刚《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关中经济带建设》,陕西省经济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18】顾益康,邵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新时期解决“三农”问
题的根本出路》,中国农村经济,2003(1)。
【19l冯娟,曾菊新《西部大开发中的城乡发展模式选择》,探索,2006(1)。
【20】聂华林,李泉《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2。
12ll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2】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
【23l黄小晶《区域产业政策与中国农村区域协调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
版社,2006/3。
f24】韦苇《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西部蓝皮书》北京:中国社会
文献出版社,2006/8。
【25】李善同《西部大开发与地区协调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
【261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
127l万艳华《我国城乡一体化及其规划探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
学版),2002(2)。
【28l张琴,陈昌文《对中国目前两种城镇化模式的思考》,成都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7(1)。‘
【29】熊艳《论城乡一体化推进及其障碍》,职业圈,2007(2)。
[30】任保平,钞小静《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
经验及其对西部的启示》,西北大学学报,2006(3)。
【3l】吴国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嘹望,2006
(10)。
【32l林刚《关于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问题》,经济史,2001(1)。
【33】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曼彻斯特经济和统计研
究,1954年。一
【34】杨新军《西北地区城市发展模式选择与对策》,中国软科学,2001(5)。
【35】白永秀《西部大开发的特点及模式选择》,西北大学学报,2000(4)。
【36l李同升、厍向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
鸡市为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1371朱宇《城市化的二元分析框架与我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人口研究,2001
(2)。
【38】刘家强《中国人口城市化——道路、模式与战略选择》成都:西南财
经大学出版社,1996。
【39】白永秀《加速西北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6(2)。
140J段小梅,张耀华,赵旭《长江上游地区城乡一体化实证研究》,重庆工
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8)。
14l】吴晓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城乡二元结构战略性转换》,宏观经济研
究,2004(8)。
【42l朱恩涛(--元结构与“三农"问题的研究》,市场周期,2003(8)。
【43l柳随年《对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形势与任务的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0
(6)。
【44J曹力维陈敬东《西部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及其转换措施》,改革与开
放,2005(8)。
【45】丁兆庆《地理二元经济与西部发展战略选择》,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4
(1)。
【46l张秋,李佳《二元经济结构与西部城市化发展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
(17)。
【471李勋来,李国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及其软化与消解》,西安交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8】韦苇,刘新权《西部地区城市(镇)化的总思路》,西北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j 2004(6)。
【49J高云虹,曾菊新《城乡网络化与西部地区城乡发展模式选择》,经济问
题探索,2006(8)。
1501韩峰,姜文静《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探析》,集团经济研
究,2007(8)。
【51J Ian M.D.Little,Economic Development:Theory,Pol icy,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Basic books,Inc.,Publishers:New York.Printed
in the USA,1982.
15l】J.V.Henderson,Urban Development:Theory,Fact and Illusion,New
55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2】C.R.Bryant,The City’S Countryside:Land and Its Management,in
the Rural—urban Fringe,Long man,1982.
致谢
首先要向我的导师任保平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由于任老师的悉心指导
和热情关怀,本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任保平教授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拓宽
了我的思维和视野,使我获益匪浅。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治学风
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即将毕业之际,我谨向辛勤培育我的导师致以由
衷的谢意!
同时,我要特别感谢这两年中,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学院领导、老师和同
学们。在西北大学学习的这段美好时光,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结识了许多的良
师益友,使我终身受益。
最后,我再一次对所有老师和同学表示由衷的感谢!
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选择及其实现途径
作者: 朱莉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 王红辉 当代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学位论文]2008
2. 许传新.Xu Chuan-xin 成都城乡一体化模式对西部大开发的借鉴意义[期刊论文]-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3)
3. 刘永斌 新余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学位论文]2008
4. 周晓益 城乡一体化的“成都模式”研究[学位论文]2008
5. 徐尧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学位论文]2009
6. 徐建华.Jianhua Xu 山东发达地区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模式研究——以烟台市为例[期刊论文]-山东省农业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6)
7. 王桂平 东西部城乡一体化水平比较研究——以陕西省和浙江省为例[学位论文]2008
8. 胡兰芳 县域城乡一体化实践研究——以山东桓台县为例[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