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姓名:刘秀慧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刘茂松
20080501
摘要
近几十年世界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如果
落后国家不能寻求有效的突破,就会最终变成强势国家的附属国。当
然,要想全面赶上发达国家短时间内不太可能,但在某个领域、某个
阶段进行反梯度推移是完全可行的。近十年里,农产品加工业的年均
增长速度达到9.2%,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我国目前的国情呼
唤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式发展,形成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成为国民经济
中集农业(第一产业)、制造业(第二产业)、现代流通服务业(第三
产业)于一体的战略性、全局性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农产品加工的战略目标已从满足加工农产品剩余和解决温饱,向实现
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引领农业发展、吸收剩余劳动力就业等多
目标转变;发展动力也从被动的“工业依附型",向主动的“工业主
导型’’转变。对现阶段农产品加工业的理解,不应仅仅把落眼点放在
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提升产业结构,把已涉足
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农产品加工业整合为工厂化制成品农业,
作为一个新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以便引导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迅速向
产业化经营。本文旨在对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这一农产品加工业的高级
阶段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对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
分析并提出战略决策。
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创新、务实、有效,为我国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论文主要采
取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综合分析的方法,首
先探讨了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概念和意义,然后,根据对发达国家工
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比较分析,尝试建立起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
重点指标评价了目前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水平,分析了存在
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思路、预期目标以及战
略重点。
关键词: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农业工业化农产品加工业设施农
业工厂化农业订单农业
Abst ract
The world appears Mathew Effect which means the strong i S
getting stronger and the weak is weaker and weaker in recent
decades.It means the backward countries will be the subsidiary
states of the strong country if they can’t found an effective
way out.Obviously,it is not quite possible to catch up
entirely,but it is feasible to carry out anti—gradient transfer
in some areas at one stage.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AAG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 reached 9.2%in
this decade,hi gher than the nat ional economi c growth
rate.Chinese current basic condition calls for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which will finally form the Factory
Finished Agriculture,integrate agricultural,manufacturing
and modern service trade together,as the pi l lar industry in
nat ional economy.
As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
enter into a rapid period of expans ion after th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strategic objectiv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transform to multi—goals, include
realizing value—added from processing,improving farmer’S
income,leadi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absorbing labor force
etc.,spare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and subsistence
agriculture are not satisfactory any longer 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development has to transform passive dependent
industry to active dominate industr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we should not just focus on the transform from primary
processing to intensive processing.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o upgrad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tegrat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which involves
agriculture,manufacturing and modern service trade to Factory
Finished Agriculture.As a new industry,Finished Agriculture
should be put in a strategic position’to realize its
n
一一‘‘● ● ⋯ -n 1 ’
industriallzatlon.1nls paper alms to analyze the develop
status of Chinese Factory Finished Agriculture and make a
strategic decision,which is based on the exactly location of
Factory Finished Agriculture which should be the sophisticated
pha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This paper persists in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theory to
real ity,makes efforts to be innovative,practical and
effective,which provides the rationale and real diagnosis
analysis for the Factory Finishe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
It mainly adopt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real
diagnosis analysis,the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case analysis
and the generalized analysis method.First it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and meaning of Factory Finished Agriculture.Then,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actory Finished Agriculture in developed countries,it
establishes a set of Factory Finished Agriculture appraisal
target system to make an objective appraisal to our country’S
Factory Finished Agriculture level.Finally it makes an
emphasis on analysing the actual condition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esent Chinese Factory Finishe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posing strategic mentality,the goal as’well as the plan on
thiS basiS.
Key words:Factory Finished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Industrial ization: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Facility Agriculture:Factory Farming;Contract Farming
ⅡI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刎秀錾’ 硼年D歹月,2/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字0蔼辔, 日期:弘哆年。厂月,二日
导师签名:鹕年嘭茂l≯1El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导论
1、选题背景与意义
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近年来发展
最快的产业之一。预计“十一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将保持年均增长
12%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将突破7万亿元,
与农业产值之比将超过1.5:1。农产品加工业为国家提供了巨额财
富,一般占到整个工业的三分之一。200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
值达到4.2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加值已突破
1.1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8%,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
大于1: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45%。全
国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万多家,从业人数达1785万人,
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据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比
值,每增加O.1个点,就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
193元。当前,我国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时期,
随着经济社会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
工业,已越来越广泛地与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多方位合作,工
厂化制成品农业产业化经营势在必行。所谓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就是
在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上前后延伸,利用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提供
加工需求的专业优质农产品,利用精深加工提供市场需求的农业制成
品,进行产业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面向市场的产业链。
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西、湖南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江泽民
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
要问题。’’农产品紧缺的年代已经过去,农产品出现了低水平的相对
过剩,农民开始“卖粮难”,“卖果难’’,加上农业生产资料和经营成
本的上升,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农业不赚钱,“三
农"问题随之加剧。为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了使农业“赚钱",
人们提出、尝试了许多办法和措施,比如“三高’’农业,“生态’’农
业,“立体"农业,“出口"农业,“观光’’农业,“城郊’’农业,
“都市’’农业等等。花样不断翻新,新的提法和办法层出不穷。这些
硕士学位论文
提法、方法和措施虽在某些方面或某种程度上为改善农业落后局面提
供了一些帮助,但总的效果甚微。因为不管是“什么"农业,最终都
要归结到是否真正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是否使农业变成“赚钱”农业,
才能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实质性提高。所以说,解决“三农’’问题
的关键是要“实业救农”,发展现代产业,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
使从“田头到餐桌’’过程中的一系列增值保留在农业内部,好处真实
落在农民头上。
21世纪的前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
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
整,是我国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深刻变革。在传统农业中,农
产品加工和服务既不是正业,更不是主业,仅仅是副业。这就造成了
农业深制成品、精制成品及其服务的延伸效益、潜在效益和市场效益
从根本上大量流失。而现代农业在产业形态上以制成品加工的市场经
营为主业。现代农业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
为主的现代生物技术体系为物质技术基础,创新和发展了以农业制成
品加工为突破口的生物食物与纤维制成品生产体系、生物无公害能源
制成品生产体系、生物保健与医药制成品生产体系以及生态旅游与休
闲服务性生产体系。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是解决新时期我国农业
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与关键,要通过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解决
食品的营养和安全问题;通过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增值,产业链的延长
和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解决农民增产、增收问题;通过制成品农业,
大幅度提高对农副产品等宝贵生物资源的多层次利用,解决资源浪
费、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制成品农业,依据资源区位
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解决西部开发等区域经
济发展存在的迫切问题;通过制成品农业,调整乡镇企业结构、促进
产业升级换代,大大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创造
大量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进而拉动农村第三产
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的~体化发展;通过现代农产
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广泛应用,从大食品生产的角度,提高农产
品资源综合利用、转化、降本、增值、增效,提升大农业产业的整体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经济效益,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2、国内外对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相关研究
2.1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提出并使用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战略的,是我国知名学者刘茂松教
授。不过到目前为止,使用最多的还是农产品加工业的概念。农产品
加工的学术关注度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此关键字在近些年的国家政策
文件中也是高频出现。对于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地位,已经得到了最
广泛的认同,但在理解上尚有一定差异。
在传统农业中,农业不过是第一产业,而农业中的第二产业、第
三产业,诸如农业技术装备、农业工程作业、农业物资供给、农业加
工运销、农业科技开发、农业金融保险等等,统统从农业分离到工业
和服务业、从农村分离到城市,这更加剧了农业深层次效益的大量外
流。大部分学者把加工农业定义在农业内部,是把农产品生产与加工
连成一体,以出售农产品加工制成品为主要形式的农业(梅士建
1999)①,也有很多学者把农产品加工业归为制造业的组成部分(魏
益民2004)@或是农村工业的组成部分(孔晓军等2006)@,在统计
年鉴中,农产品加工业的相关数据也是作为工业的一部分进行统计
的。‘·
’‘
最早把加工业称作“1.5次产业’’的是一位日本经济家学,然后
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于1995年在《“1.5次产业’’是条农民致富路》
中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还有一段路,这段路上的产业,如副
产品加工的许多行当,既不属于第一产业,也很难归入第二产业,所
以叫它‘1.5’次产业。一周镇宏认为“1.5次产业力是与农业生产直
接相关的农业生产资料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是在农业中“长”出
的一类特殊的“工业"。他认为农业到制造业(工业),有一个渐进的
发展过程,有了农业之后,为了农产品保鲜、贮藏和交易等的目的,
需对农产品加行加工,从原始的初级的加工到高级的、先进的加工。
上述有关农产品加工都是立足在微观层面上,而现在的工厂化制
。梅士建,关于发展加工农业的理论思考【J】.江汉论坛.1999年12期:27-27.
。魏益民.国外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工业发展趋势[Jl。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年04期:
27-29. :’,
。孔晓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工业化【J】.农机化研究.2006年04期:1-3.
3
硕士学位论文
成品农业已经不仅仅是微观的,它上升为中观的,甚至很多是宏观的,
需要政府、企业家的组织,农民的通力合作,需要产业治理,才能够
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产业是集群,是多个企业
的集合。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不能只讲微观的,只是看到企业和农户之
间的关系,这是早期的认识,现在必须上升到中观的层面,讲企业集
群、讲产业带、讲区域经济,还要讲到宏观层面,从国家整体利益的
角度出发,把产业化放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大格局中
看,认识到在这种综合国力竞争中,一个国家的制成品农业若不形成
整体竞争力,就会被人各个击破。
在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有一种农业发展战略或发展模式称作
“增值农业"(value added agriculture)。它系指通过深加工、基
因改造和产品多元化等方式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与其
它产业的结合,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并使农民
直接参与农产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增值过程。农民除
获得种植业、养殖业的收入外,还可分享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
分利润。这就使农业深层次效益得以在农业内部良性循环分享口
从内涵看来,“增值农业’’是一个完整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有
学者认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也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产业体
系和区域经济格局(孔晓军等2006)①,也有学者认为加工产业化体
系尚未形成,需要关注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体系建设问题(佟玲,
李成华2005)圆,还有学者开始把农产品加工业定义为农业资源转化
增值和农业产业集成延伸的综合产业群(周中林2005)@。戴小枫教
授认识到对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产业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并针对性提出
了“大食品制造业’’的概念④,即用现代工业文明的技术成果、厂房
设备、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和市场理念,进行大“工业形态"的食物
生产、.组织、管理、经营、销售和技术创新。
可见,虽然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概念还很生疏,但它的主要思想,
o孔晓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工业化【J】.农机化研究.2006年04期:1-3.
。佟玲,李成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5年05
期:17-21.
。周中林.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02期:30-36.
。戴小枫.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战略【J】.调研世界.2002年06期:5-7.
4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即农产品加工业在加工水平发展的同时,在结构上也应进行整合和提
升,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这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农业产业体系从运
营上讲,有一种类型就是由一个企业来完成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
销售的全过程。它首先在美国出现,欧洲随之兴起(往往采取合作社
的形式),又传播到亚洲,在泰国演变为正大公司的模式。美国称这
种类型为“纵向一体化一或“Agribusiness一。在我国,有学者称之
为紧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王美俄,徐永智等)(Do工厂化制
成品农业是从市场出发,通过分包的形式,而不是通过_体化的形式,
来处理整个产业体系,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核心,在农副产品加工业
的基础上前后延伸,把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产业整合,形成
一条完整的面向市场的产业链。
2.2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Windhorst,Hans-Wilhelm研究了农业工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
展的关系,认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农业工业化发展的基础②。
世界粮农组织顾问Keith Marsden等组织撰写的《农产品加工业
政策回顾》系统介绍了各个国家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倾向和发
展趋势,力图使发展中国家能在政策上给予农产品加工业更大的支
持,像发达国家一样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到制造业增加值的一半
以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⑨。
Lauschner.R分析了农业综合企业与农户间联合耕作的问题,提
出农产品加工业是对农业的加强和延伸后,形成的新的、最有朝气的
产业部门,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④。
James G.Brown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他认
为所有的农产品加工业的行为都应该包括三个基本子系统,即原材料
供应、加工和市场。本文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正是这三个子系统的整
。王美俄,徐永智,郑雪蜂.农业产韭化经营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了】.全国商情(经济理
论研究).2006年12期:113-115.
。Windhorst,Hans-gilhelm.Industrialized and agroindustry【J】.7echtaer
Druckerei und VERLAG,1989:150-150.
。Keith Marsden.Agro—industrial pol icy reviews【J】.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1998:7—7.
回Lauschner.R.Agroindustry as a factor Strengthening the agricultural
SOCtot【J】.ReviSta de Economia Rural,1980.V.18:217-233.
5
硕士学位论文
厶①
口0
3、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笔者导师刘茂松教授在系统地分析了农业小部门化时期的农业
发展理论后,提出了农业工业化战略,指出农业工业化就是农业与工
业的产业整合。农业工业化作为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方面,是
在全球新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转型的根本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在导师的学术思想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全球
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农业应当以市场为向导,运用现代工业化
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将
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集中化、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实施全程标准
化经营,从而达到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战略目标。
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创新、务实、有效,为新型
工业化目标下的农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笔者于2007
年参与了导师刘茂松教授主持的湖南省重大社科项目“农业工业化’’
的研究,主要从工厂化制成品方面研究了湖南农业工业化发展的现状
与对策。在课题与论文的撰写期间,笔者做了大量的实践调查工作,
先后到湘潭、岳阳、望城、湘阴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的农业基
地建设、农业标准化实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
是上规模的龙头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研究,为论文的理论分析和战
略构想开拓了思路。j
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实证分析、调研分析、
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综合分析的方法。全文由五章构成。
第一章是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理论分析。在与工厂化农业,设施
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进行比较分析后,定义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力求创立起一个较为完整
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概念体系。
第二章是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国际比较。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
的发展条件、不同的制度背景,甚至不同的社会文化基础,都使不同
。James G.Brown.Agro-industrial Investment and Opertions【J】.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D.C.1994:卜5.
6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国家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色。我们期
望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的国际比较考察,发现
在发展的历史路径留下的有用信息,为中国的工厂化制成品发展搜寻
需要借鉴的材料。
第三章是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工厂化制成品
农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对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建设
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只有建立符合国情的指标体
系,科学地衡量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程度,才能清楚地把握我国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进程,合理的借鉴发达地区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
展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
战略。
第四章是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实证分析。通过系统深入的调
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包括生
产、技术、质量、市场、组织、效益情况等,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矛盾,然后讨论了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的现实依据。
第五章是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战略与规划设计。根据全球
化、信息化、市场化条件下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针对我国经
济现代化的要求和农业产业发展的状况与特点,提出了我国工厂化制
成品农业发展战略思路和规划。
4、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4.1论文研究的创新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1.1在农业工业化这个新的战略概念上,进一步研究工厂化
制成品农业的理论体系。在现行的统计方法中,设施农业归为第一产
业,农产品加工业归为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但是《农产品加工业年
鉴》等书往往把“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作为一个整体数据加以说明和
引用。本文在“农业工业化是农业和工业的整合”这一指导思想下,
把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整合为面向市场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
4.1.2通过剖析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我国
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现实依据,提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强化市
场化观念和工业化观念,确立中国发展工厂化制成品的战略重点为大
力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和订单农业,并提出了相关具体规划和
硕士学位论文
对策。
4.1.3研究了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的工
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进程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
作用,最终得出完善的指标体系,对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战略目标提
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4.2本文的不足及有待改进之处
4.2.1本文尝试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但由于各国统计口径不一,
指标的选择有迁就数据的情况存在。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指标体系
的建立还有待完善。
4.2.2应根据各国发展情况给得分值定位,指标体系的综合得
分在哪个范围内,是处于初级阶段,得分多少,才算达到高级阶段。
我国下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第一章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理论分析
1.1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工厂化农业,是在相对可控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
约高效经营,追求合理投入与最佳产出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从国
内的生产实践看,目前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在温室内种植蔬菜、花卉等
园艺产品①。
设施农业,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
生产提供可控制的适宜生长环境,充分利用土壤、气候和生物潜能,
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高产量、品质和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②。它是
最有活力的农业新型产业,其发达程度是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
标志之一。
目前的工厂化农业,概念与设施农业几乎重合,内容局限于农业
的室内生产,而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仍然是指室内农业,但除了原来
意义上的室内生产,还涵盖了室内加工环节。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即在生产之前,农民与企业
或中介组织签订产销合同,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龙头企业或中介
组织按合同规定的价格收购农产品和提供技术指导以及经营管理咨
询服务。订单农业的优点在于其将农户个体的生产经营行为与市场的
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极大地避免了农民盲目生产来的风险,而
在订单农业中起到中介作用的龙头企业或者中介组织将市场上的及
时信息传达给了生产经营条件相对封闭的农户,较好地克服了市场上
的信息不对称,使博弈的双方的地位有了一定改观。+
订单农业是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主要实现形式。传统加工业的发
展思路是指先生产再加工,加工以后找销路。而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则
是逆向思维,首先了解市场情况,根据市场需求订制加工产品和产量,
再根据加工的需要订制设施农业的产品和产量。
。祝华军.我国工厂化农业效益不高的原因及发展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11期:
55-60.
。古文海,陈建.设施农业的现状分析及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4年Ol期:46—47.
9
硕七学位论文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直接加工和再)j口-r的产
业,是农业生产的内涵深化和外延扩大。就生产内容来讲,它是农业
生产的继续和延伸,是联结农业初级产品与消费市场的中介环节,体
现并影响着生产发展和市场供应。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中间部位,其加
工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农业本身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整个社会效益
和综合效益也将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
码,GB/T4754—2002》国家标准,习惯上所称的农产品加工业属于制
造业,由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造业、
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木材
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制品
业等11个产业部门组成。其中属于食品工业的有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等4个产业部门。食品工业是
整个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核心部分。与农产品加工业关系最密切的行业
为农业,其中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与市场连接的纽带,是农业商品化不可
缺少的重要环节,换句话说,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
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涵盖了农业商品化的整个过
程。、.
农产品加工业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种一
养一加’’一体化的“龙"型经济格局,而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本身就形
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格局。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
完整经济格局,与一般的农产品加工业相比,主要有以下的特征:
(1)形成了产业体系。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不是一个企
业而是一群企业,相互之间形成体系来相互支撑。产业聚集后形成产
业体系,发挥聚合辐射效应,才是最佳形式,而不是单个的企业和产
业链。这样的产业集群也叫“块状经济",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一定不
能与这些体系相脱离,不能再像早年搞乡镇企业那样村村点火,户户
冒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强,产业必然逐渐向大企业靠拢,大企业是
中心,中小企业集聚,形成产业组织,较好地维护产业秩序。中国现
在逐渐进入这个阶段,产业的集中度及有序度都在提高。
(2)产业经营的内涵更广。一般讲农产品加工,包括很多政策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设计,仅仅把它认为是农业食品产业,无非是农产品卖不出去了就搞
加工,认为搞加工、搞转化就能出去。我们过去认为这一体系的许多
环节不是农业范畴,它的产业管理不在农业总局,而是在轻工系统,
这种对经营内容的认识,严重束缚我们的和手脚。美国讲农业就讲食
品纤维系统,非常重视纤维这个产业系统,这包括棉花、麻类、蚕桑
的生产、加工、销售、制成服装一直到出口。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不仅
包括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还与营销、服务相互配套,包括了
物流、技术、信息等第三产业的内容,涵盖了产前、产中、产后领域,
形成了“从田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其中生产资料工业就是指
设施农业。
(3)产业结构转化升级。产业的升级不光是科技的进步,装备
的先进,更重要的是产业向高端营销发展,向产业终端发展。现在很
多中国企业已不满足于自己是原料的供货商,而是要做和最终消费者
打交道的终端商,采用先进的营销方式,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当然,
现在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已经不仅仅是微观的,一个企业联系基地从
而带动农户的经济活动现象,而它上升为中观的,甚至很多是宏观的,
是整个产业中的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研发的无数个企业的集合形
成的产业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家的组织,农民的通力合作,需要产
业治理,才能够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参与国际竞争。
(4)产业布局跨区域。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不仅仅是生产、加工、
销售这三个环节,还包括研发、金融,所以大部分加工业发展到现在,
已经是跨区域了。加工企业必然要求在原料种的最好的地方建基地,
而最好的地方不见得在企业的周边。农民要交原料,未必要交当地的
龙头企业。产业化的布局,出现在生产、加工、销售、研发四个基地,
而这四个基地又不是重合在一起的,入世后,这种跨区域的问题更明
显了,全球化的过程中,强调的是效率,是竞争力,而不能全靠农民
之间的互助来使当地农民增收。产业要有效率,就要跨区域,跨区域
以后,就不是直接带动,而是通过很多的产业环节间接带动,最后使
农民得到好处。因此,我们就不能认为间接带动就不是龙头企业,往
往这样的企业恰恰是源头上的企业。我们只有看到产业链的这种变
化,这种间接带动,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入世后在全球范围内跨区
硕士学位论文
域的产业化经营形态。如果不顾产业经营的需要,只注重在本地区,
硬按产业分工的链条来搞“龙型”的产业化系统,那么就会出现要“龙”
得“虫",走上“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及产业结构趋同的危
险道路。
(5)产业经营的运行方式多样。一般的农产品加工,选择的是
纵向一体化,是通过一个企业组织农民完成生产、加工、销售各个方
面的连接,就是早期强调所谓的紧密型一体化。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
市场体系的发展,横向一体化显示出其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生产的优
点。也就是多个经济主体分别完成生产、加工和销售,然后通过合同
关系,把它们整合为一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订单农业或合同农业。
可见,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把农产品加工业及其涉及的农业,制造
业,服务业整合成为新产业,解决与市场有效连接问题,进行组织制
度创新,进行产业化经营,从经营的范围,层次,产业链等方面看来,
都属于农产品加工业的更高级阶段。
1.2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内涵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管理运营机制,实现产业化是农产品加
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刘茂松教授也正是站在整合农业发展体系的高
度,战略性提出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这与我们以往对农产品加工业的
印象和理解,失遗补缺的、种植业附属型的农副产品初级加工业的概
、念不可同日而语。
所谓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就是设施农业与农产品工业加工业整合
为一体,并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定制性的工厂化生产。它形成一条完整
的面向市场的产业链,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内涵有:
(1)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是工业与农业进行产业整合的产物,是
通过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找准农产品加工关联产业的衔接点,
培育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机制,发挥关联经济优势,提高农产品加工产
业链条的整体经济优势,实现整个产业的优化配置。
(2)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直接面向市场,以发展订单农业和农产
品期货市场的形式实现市场的导向作用;传统加工业的发展思路是指
先生产再加工,加工以后找销路,而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则是逆向思维,
首先了解市场情况,根据市场需求订制加工产品和产量,再根据加工
我国T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的需要订制设施农业的产品和产量a.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产品主要是
以商品形态出现,以提高商品率为目标,并且以产品价格的高低反映
市场的供求。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产品都是经过加工的农产品制成品,
包括初级加工、深加工、精加工;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加工
趋势将由单一向复合、由单功能向多功能,由低档向中高档、由营养
型向营养保健型、由一般食品向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等方向发展。
(3)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实现现
代化的生产方式。工厂化农业也称设施农业,是在人工控制环境(温
度、光度、湿度、气体等)条件下,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
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长空间
内,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它作为一种
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是现
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体系中,设施农业为农产
品加工提供高品质原料,农产品加工不再是加工剩余,而是加工向生
产要专业原料。
(4)I厂化制成品农业是从市场出发,通过分包的形式,而不
是通过一体化的形式,来处理整个产业体系,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核
心,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上前后延伸,把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业进行产业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面向市场的产业链。
(5)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中,农业经营活动实现产业化经营,农
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加入到各种专业化合作
组织中,传统农户改造和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的经营者、管理者、作
业者。
(6)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
量和附加值,取得最大利润,把农产品一系列的增值囊括到农业内部,
为农民谋福利。
可见,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实质上是以设施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
工厂化精深加工为核心,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目的,
以扩大内需,提高最终消费率为终极目标,实现农产品和农业制成品
的产加销各个优势环节跨区域的发展,然后强强联合,形成有竞争力
的产业。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不单纯是农业问题,也不仅仅是工
硕士学位论文
业问题,它既包括原料品种的专业化、种植过程的工厂化,也包括生
产工艺的科学化,更包括管理运营的一体化和营销手段的市场化。一
句话,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是集农业(第一产业)、制造业(第二产业)、
现代流通服务业(第三产业)于一体的战略性、全局性的国民经济支
柱产业。
1.3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现实意义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全局性支柱
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饮食消费对安全、营养、方便食
品新需求的“朝阳产业";成为引导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
增收,具有明显后发优势的新兴产业。同时,也必将成为发展现代农
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选择。
1.3.1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能带动农村经济“起飞"
1960年,罗斯托在《经济增长阶段论》中提出“起飞’’理论,-。
以主导部门优先发展来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和持续发展。他认为
在成熟的经济增长中,前进的动力是靠少数主导产业部门迅速扩张而
得以实现的,这些部门的扩张有巨大的外在经济和其他次级效应。英
国在产业革命时期就是以纺织业为主导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并取得了
巨大成就。对于中国农村经济来讲,能够起到优先发展带动农村经济
“起飞’’的只能是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这可以从主导产业部门形成的
四个基本条件的分析得出结论。
首先,我国的消费结构、食物需求发生了根本改变。我国人民生
活水平已整体进入小康阶段,膳食结构改变的突出特征就是表现为直
接粮食消费减少的同时,对加工产品提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巨大需
求。原始初级农产品的消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精加
工、深加工后的农业制成品更能满足日益丰富的消费需要和紧张的生
活节奏的需要。
其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社会大量闲置资金这两个基本生产
要素异常丰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国科学技术的创
新和引进越来越多,在大多数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已经具备新的
生产能力和高效生产率。
第三,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的平台初步构建。政府重视,政策
我国:【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支持;2005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14万亿元,随着改革开放的
深入,引进外资力度的加大,从资金上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起飞已经具
备条件;科技部高度重视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科技发展问题,进一
步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研发能力和科技投入;我国加工技术装备
能力已进入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开发能力时期。
第四,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扩张和技术变革,是对初级农产品
和加工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也是前向联系的将农产品作为原材料的产
业部门的扩张和后向联系的将农产品作为产品的产业部门的扩张。
1.3.2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爪手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提高
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
新时期农业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
业,把市场需求变化的信息传递给农村,使落后的农业本身发生变化,
从而改造传统农业。
首先,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能促进农业增效。当今世界国与国
之间的农业竞争是整个农业体系的竞争,而不仅仅是生产或加工的竞
争。发展制成品农业,有助于缓解农业增长面临的需求约束,有助于
克服农产品“卖难”问题,有助于减轻初级农产品价格下跌的趋势,
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比如,美国农
产品生产环节价值仅占农产品全部价值的24%,而加工、运输、批发、
零售各环节的价值则占农产品价值的76%,农业最大领域是加工运销
环节。据测算,由于我国农产品产后加工和储运设备不足,粮食产后
损失率达10%以上。通过加工使损失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可节约
粮食500多万吨。目前来讲,我国农产品的粗加工率不到50%,而发
达国家却达到90%以上,粮食通过加工,其增值可达到l--4倍。我
国的整个农产品产值约为25000亿元,如产后加工能提高10个百分
点,可增加2500亿元。
其次,发展制成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
题,重要出路就是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引导农民按照制成品农业要
求安排农业生产,实现在生产、流通、加工等各环节的增值,使农民
得到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平均利润,增加农业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
硕七学位论文
市场竞争力。这实际上是转变农民单纯作为原料供应者的角色,降低
农民纯粹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增加收入来源。
最后,发展制成品农业保障农村稳定。我国有9亿农民生活在农
村,如果农村不稳定,就会影响改革的进程,就不会有全国的稳定,
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目前影响农村不稳定的因素很
多,比如养老保险、医疗救济、基层组织瘫痪、文化素质低下等,但
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农民的收入入不敷出,农民的收入近几年没有实质
性的增长,而支出结构、数量却发生了变化。要保障农村的稳定有序,
仅仅靠土地承包是不能“附着"如此庞大的农民队伍,必须进行社会
化的协作生产,以工业化经营农业,其中重要就是搞工厂化制成品农
业,一是可以获得增值,二是农民获得收入,三是农民可以就业,四
是可以逐步城镇化,农民逐步变成产业工人,逐步变成市民,充分发
挥团队协作、地域积聚效应,农村的稳定问题就可解决。
1.3.3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推进城市集群和产业集群。
各国的城市化演进都是农民沿着产业的发展逐步走到城市中来
的,随着制成品农业的发展,服务业等各种附属经济向此聚集,互动
支持,滚动发展,于是形成了城镇。然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强,产业
必然逐渐向大企业靠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到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它
今后的发展,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群企业,相互之间形成体系来相互
支撑。所谓产业体系,就是除了制成品农业以外,还有相关的支撑,
形成一个相互交错、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制成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
利用本地独特的条件,依附于城市网络,实现产业聚集,发挥聚合辐
射效应。浙江省的城市化和“块状经济’’是最有力的例证。产业聚集
了以后,信息沟通顺畅,更加注重科技进步,也有利于先进科学的普
及。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拉动内需。发展到目前,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整体进入小康阶段,膳食结构改变的突出特征就
是表现为直接粮食消费减少的同时,对动物性食品、方便食品、保健
食品、功能食品等加工制成品的需求直线上升,消费产品的结构走向
精深加工化。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使加工后的农产品和变化了的
消费需求对接,使传统小农把产品与市场体系对接,拉动内需,扩大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消费,提高最终消费率。近两年出现的“蛋黄派,,,就是利用日本、
韩国的氮气包装,使小蛋糕保质期长达到半年以上,这种产品进入城
市消费系统,特别适合城市白领作早餐用,也受到老人和小孩们的喜
爱。这种通过包装方式改变而形成的产品,其产值一年就是上百个亿。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极大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进入新阶
段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制成品农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05
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万多家,完成产值达到4.2万亿元,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近15%,从业人数178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
业人员的28%。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总量最大、
发展最快、对“三农”带动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二。农产品加工可以延
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普通马铃薯为例,将马铃
薯加工成淀粉,可增值30%;加工成粉条,可增值80%;加工成麦当
劳快餐店的薯条,可增值15倍:加工成环化糊精,可增值20倍,甚
至可达30倍。像方便面,就是油炸、打弯、包装方面技术的综合,
就形成了一个500亿产值的大产业。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作为连接最终
消费的农业生产的后向产业,对于延伸农业产业链,使农业摆脱仅仅
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基础地位并成为一种“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
产业,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
1.4发展工厂化制成品的经济学意义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面向市场,把设施农业与加工农业进行整合,
事实上就是农业工业化,是农业和工业的一种整合方式。这是在新时
期提出的新概念,它的产生,具有积极的经济学意义。
1.4.1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是产业组织创新,
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本身就是一种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组织创
新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某一项理论、技术发明
或一个产品经过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形成
一个新产业的过程;二是指一个产业从低级向高级、从传统向现代化
不断递进的过程。前者表现为新产业的分化,其关键在于创新机制;
后者表现为已有产业的改组与进化,其关键在于协调机制。因此从发
展的角度来看,产业创新过程不仅是产品、技术、组织、规模、市场、
硕士学像论文
结构等关联要素的不断优化组合的过程,也是社会生产力不断递进的
过程。因而,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进行农产品加工企业纵向关联
组织创新是农业产业不断分化和升级递进的过程,其实质是农业工业
化的过程。
。关联经济是规模经济、集群经济优势形成与取得的重要桥梁。只
有通过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找准农产
品加工关联产业的衔接点,培育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机制,才能发挥关
联经济优势,提高农产品)jN-r_产业链条的整体经济优势,实现整个产
业的优化配置。
后向一体化连接型是农工商综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
相对比较高级的产业组织模式。是指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销售单
位之间建立直接的业务关系,以市场为导向,实行生产、加工、销售
一体化经营。依据一体化经营中各利益主体结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将
其分为完全一体化和准完全一体化。完全一体化是指把农业生产本身
以及与之相应的农产品加工、运销等过程的若干环节与功能通过产权
连结或直接内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利益主体内,该经营体实行统一核
算,形成完全的一体化经营。其优点在于:(1)能有效地节约交易费
用,降低成本;(2)获得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最低和收益最高的经
济效益;(3)延长农产品价值链,充分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增值;(4)
资本集中垄断程度高,易取得垄断利润;(5)完善的分销网络和先进
的促销手段,易于灵活地进出市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强。其不足
之处是:(1)内部组织管理成本高,经营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
理效率;(2)投资规模受农业投资利润率、农业生产内部积累和生产
集中化程度的影响较大。准一体化又称不完全一体化,是指农业生产
与农产品加工、运销等环节通过长期契约或较稳定的市场购销关系统
一到一个利益共同体内,原有的各个利益主体仍然保持各自经济独立
性的一种一体化方式。准完全一体化的优点在于:(1)农户经营的不
确定性因素相对减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的市场风险;(2)
内部组织成本相对于完全一体化要低,通过长期契约关系或市场买卖
关系连结千家万户,经营更加灵活主动,可避免所有权、经营权集中
体制下企业管理的种种弊端。其不足之处在于:(1)交易费用高于完
我国T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全一体化方式;(2)由于各类工商企业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分散的农
户不具备有利的谈判地位,加之缺乏法律上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极易
出现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合同附合同化问题(附合同指合同内容由当事
人一方确定,他方当事人只能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亦即只能加入或不
加入合同),造成合同内容中权利和义务的失衡,难以保证农民的利
益;(3)由于长期合同或市场连结的松散性和多头利益主体的分散性,
容易导致违约现象发生,增加了合作中的成本和风险。
在四种组织模式中,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的特点如表2-1所
示o -
表2—1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方式之特点比较
方式交易费用风险承担方式稳定性
市场交易关系最高企业与农户不稳定
龙头企业+农户较高企业为主较稳定
龙头企业+中介+农户较低企业与中介组织较稳定
‘一体化低联合体稳定
1.4.2是农产品加工转化器,是农业与工业整合的枢纽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是工厂化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整合,事实上,
也就是农业与工业的整合。马克思关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和农
业相综合的原理正是农业工业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写道,“农业和
工场手工业的原始的家庭纽带,也就是把二者的早期未发展的形式联
结在一起的那种纽带,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撕断了。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同时为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即农业和工业在它们对立发展的
形式的基础上的联合,创造了物质前提’’①。如果政策对头,一个国
家特别是大国的工业化进程就会加快,也就是其产业不断朝加工、深
加工,提高科技含量的方向发展。农业是尾随这些工业化较早的产业
发展而发展的,即尾随着产业的科技进步,尾随着生产资料制造,尾
随着现代工业的扩展而变化。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业的进一步
发展在于与工业进行联合。农业工业化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工业和农
m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551—553.
19
硕士学位论文
业相综合,农业经济主体用工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整合的
一种经济行为选择。进行生产要素整合的两个层面之一,就是对农业
生产结果进行工业深加工,建立农业制成品工业体系,实现农产品和
农业制成品的产供销一体的企业化经营管理。农业经济主体包括农户
和农业企业,可以是单个农户在达到一定资本规模后进行农业工业化
经营,也可以是多个农户联合进行工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可以通过一
定的组织方式,如“公司+农户伊或“公司+中介+农户”等,使自己
成为进行一体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实现农业工业化运作。
宏观地看,农业工业化就是农业与工业的产业整合。具体到我国
国情来讲,是指以农业的市场化为背景,运用现代工业化技术和现代
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将农产品生产
和加工集中化、企业化、规模化,实施全程标准化经营。工业化的过
程突出表现为农业内部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最明显特征是农
业在国内的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不断下降,农产品加工业占国内生产
总会的比重不断上升,农民收入来源的主体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
主要依靠非农产业,农村经济逐步由农业主导型转向工业主导型。工
厂化制成品农业已从传统观念上“农业生产指导"的“解决剩余农产
品"的作用,根本性转变为市场需求引导和指导下的农产品加工产业
带动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新模式,因此,用工业化的思维推动农业
产业化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用工业化技术和思维谋划农业经营模
式,就是农业工业化,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工厂化制成品农业。
1.4.3是农业生产的丰歉平衡器,对农业生产周期和结构的调整
以抑制市场蛛网波动
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的弱质性。农产品的产品层
次较低,附加价值不高。从供给来看,生命周期长决定了生产周期较
长,农户难以根据市场价格信号及时调节生产。而且原态农产品易变
质、储存期短,农民难以通过库存途径来调节供给。从需求角度看,
农产品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低。供
给调节滞后与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会使农产品
市场出现发散型蛛网波动,市场极不稳定。工厂制成品农业能克服农
产品的这种弱质性,进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首先,对农产品进行工业加工,能成倍地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
农产品使用价值的优质化。比如1吨玉米,卖原粮不超过1000元,
加工成淀粉,可卖出价1800元,增值近1倍。淀粉加工成糖类,每
吨果糖卖3600元,每吨葡萄糖卖4000元,可增值2倍多。糖类加工
成酸类,每吨谷氨酸卖13万元,可增值3倍多。酸类加工成抗菌素、
维生素C,更会大幅度增值。
其次,应用温室种植等农业技术,能减少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
依赖,调节产品季节差,相对缩短生产周期,增强农业生产的可调节
性。而且冷藏保鲜技术的应用,能一定程度上延长原态农产品的储藏
期,有效调节农产品供需在时空上的矛盾,也增强了农户对市场供给
的调整能力。
第三,前已论及,目前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但供给结构,尤其
是品种结构矛盾非常突出。通常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能完全满足消
费者千差万别的欲望,消费者所需没有相应的供给与之对应,供给制
导需求。而基因技术等现代技术应用到农业,能开发出大量同类的替
代性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的品种多样化和品牌化,调节消费者的欲望
差,从而产生一种“需求创造”效应。这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
的需求价格弹性,从根本上克服了作为生活必需品低需求弹性的缺
陷。因此,当供给具有了一定调节能力,而需求完全富有弹性的条件
下,农产品价格波动会趋向于收敛型蛛网,市场趋于稳定。
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国际比较
2.1世界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趋势
21世纪初,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的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
的2—3倍,从业劳动力人数也远远高于农业劳动力。世界工厂化制
成品农业的发展,从整体产业能力、科技发展到投资选项、经营管理
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七个方面的特征与趋势。
(1)设施农业已越来越发达。设施农业已形成成套技术、具有
完善的设备、一定的生产规范和可靠的质量的保证体系,并向高科技、
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①种苗产业非常发达。日本、荷兰及美国
等发达国家重视品种选育,能为温室提供专用的耐低温、高温、寡造、
高湿、具有多种抗性、优质高产的种苗,在脱毒、快繁等方面有很高
的技术水平。②单产水平高。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达40—50万kg
/hm2,黄瓜年产量达37.5-52.5万kg/hm2,农产品出口额达400亿
美元。日本、以色列、韩国、西班牙等国优质蔬菜产出率亦相当高。
③计算机智能化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开始普及。利用此系统准确采
集室温、叶温、地温、湿度、土壤含水量、溶液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风向、风速以及作物生长状况等参数,将室内温、光、水、肥、气等
诸多因素综合直接协调到最佳状态,可节能15%一20%,并节水、节肥
和节药。④管理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美国、加拿大等国开发了多
种小型、轻便、多功能的设施园艺耕作机具、播种育苗装置、灌水施
肥装置、通风窗自动开闭、温湿度调节装置等,日本、韩国已研制出
蔬菜嫁接机器人、无人行走车、施肥机器人等。⑤营养液栽培发展迅
速,成为主要栽培方式。营养液栽培可向人们提供健康、营养、无公
害j无污染的有机食品,营养液重复利用能节省投资、保护生态环境。
法国、意大利及德国等国大多采用营养液。
(2)精加工比例越来越大。农产品加工业在农村的发展,无论
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十分普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已
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和自动化,其深加工的程度和副产物利用水平
较高。如美国的玉米深加工技术,日本的稻谷加工技术与装备,欧美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的油脂精炼及副产物精细化工产品制取技术等均著称于世。在发达国
家,初级农产品上市的比例越来越低,农产品的产后加工能力达到
80%以上,加工食品约占消费饮食的90%以上:在欧美、日本等国家,
90%以上的蔬菜都是经过商品化加工处理后进入流通领域的;德国的
苹果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5.2%。美国、巴西的柑橘加工量占柑橘总产
量70%以上。
(3)技术与设备越来越新。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
瞬间高温杀菌技术、真空浓缩技术、微胶囊技术、高效浓缩发酵技术、
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储存与包装技术、
超高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膨化与挤压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及相关设备等己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如法
国已建立了较大规模的高效浓缩发酵剂生产车间,发酵剂的接种量从
2%一3%降为O.02%一O.03%。发酵肉制品具有独特的发酵香味,同时
又具有良好的贮藏性能,在如今的欧洲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美国
FMC公司利用膜分离技术,把橙汁浓缩到60%BX以上,既降低了能耗
又保证了产品的色香味,而一般分离只能把橙汁浓缩到25%--30%BX。
日本利用超高压技术,生产出与食品原料相同的色、香、昧的产品。
美国的压力气调保鲜技术,在5"C下,可使莴苣保鲜期长达12个月。
(4)投入比例越来越大。由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产业布局的深
化,特别是巨大市场和经济回报的吸引,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产品
加工领域的公益基础投资,特别是企业纷纷投身于农产品加工领域,
并不断加大投资,成为投资的主体。在发达国家与产值相对应,对产
后加工环节的投入比例要大于对农业的投入。如美国在农业总投入
中,用于产前和产中的费用仅占资金的30%,70%的资金都用于产后
加工环节,提高了农产品高附加值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5)资源利用越来越深。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都是从
环保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对加工原料进行综合利用,把农产品转化成
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利用食品厂(淀粉厂)和造纸厂废水,经酵母发
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已建成万吨级菌体蛋白加工厂口美国、日本、韩
国、欧洲等国家利用棉子饼粕(日本、韩国、欧洲各国原料靠进口)
提取棉籽蛋白,用做饲料添加剂和生产抗生素药品的氮源。美国利用
硕七学位论文
废弃的柑桔籽榨取32%的食用油和44%的蛋白质,。利用葡萄皮渣提取
葡萄红色素,从橘子皮、苹果渣中提取和纯化果胶质、柠檬酸,并已
形成规模化生产。美国ADM公司在农产品加工利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综
合利用能力,已实现完全清洁生产,使原料得到完全综合有效利用。
(6)质量的标准越来越高。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都有科
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多采用GMP(良好的生产操作规
程)进行厂房、车间设计,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HACCP(危害
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上岗培训,并在加工生产中实施HACCP规范和
IS09000族系规范。国际上对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世
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各国都为食品的营养、卫生等制定了
严格的标准。如美国在2000年度财政预算中将食品安全的开支增加
1.05亿美元,比往年提高12%,旨在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科学食品安全
体系,以加强食品的监督、监测和公众教育等口企业有完善多项生产
与加工标准,如麦当劳就有1000多项行业标准。
(7)产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发达国家己实现了食品产、加、销
一体化经营,具有生产基地化、加工品种专用化、质量体系标准化、
生产管理科学化、加工技术先进化及大公司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
经营等特点,产生了像瑞士雀巢、美国菲利浦等跨国公司。如荷兰著
名的CSM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专业生产和销售食品配料与粮食,业
务涉足全球100多个国家。其子公司普拉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最有
经验的乳酸盐生产商,它的工厂分布在巴西、西班牙和荷兰,具有一
个遍及全球的销售网络。再如,乳业第一巨人法国的达能公司其年销
售为60亿欧元。帕玛拉特公司年销售额也达60亿欧元,雀巢公司的
年销售额额为133亿欧元。新国际集团(中国)在大陆的投资达12
亿美元,其方便食品事业部在中国内地有12个生产基地,是大陆最
大的方便食品生产商。
2.2世界主要国家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特征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
富裕文明程度。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此已有相当成功的经验。从20世
纪50年代以后的国际现代化进程来看,日本及随后的东南亚等国家
或地区,通过“重点优先、倾斜发展”的政府主导型干预,改变经济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结构转换的自发过程,选择结构高级化的最短路径,在几十年的时间
内赶上并超过欧洲的一些工业化国家,成功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要
想全面赶上发达国家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但在某个领域、某个阶段
不断超越是完全有可能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课题组经
过近五年的系统研究和全面考察,认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
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2.2.1荷兰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特征
(1)基本情况
荷兰地处西北欧,国土面积4.1万km2,耕地2992万亩,人口
1550万,人均占有耕地1.9亩。从事农业劳动力29万,占社会总劳
动力的4.2%。荷兰的耕地52%种植牧草,7%为温室园艺,40%为露地
作物(谷物、花卉等)。
(2)荷兰农业制成品在世界市场的地位
荷兰农业现代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依据本国的自然资
源和环境条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探索出适宜本国特点的发展模式和
结构布局,由农产品进口国成为农产品出口国,到60年代后期净出
口值排在世界第四、第五位,1989年以来已稳占世界第二位,仅次
于美国,每年农业净出口值保持在130多亿美元水平,占世界贸易的
7.5%-10%,其中畜牧占55.1%,园艺占34.7%(其中花卉出口量占世界
64%),农田作物占lO.2%。
(3)荷兰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生产形式
荷兰农业以家庭私有农场生产为主,1992年有家庭农场11.6万
个,平均经营规模174.5亩。73%的农场从事畜牧业,14%从事温室园
艺,13%从事大田作物,家庭农场以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每个农场一
般只种一种作物,周年生产·在家庭农场生产的基础上,家庭农场经
营者,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发展为目的,各产业链的产前、产中、
产后自愿组成各种类型的合作社,主要有信用合作社、供应合作社、
农产品加工合作社、销售合作社、服务合作社。到1992年有各种合
作社800个,参加合作社成员每年将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交合作社,
作为合作社的运转费和发展基金,每年具体交出比例要由会员大会讨
论决定。荷兰合作社起源于18世纪,到19世纪以数量发展为主,1949
硕+学位论文
年以后,伴随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合作社数量逐渐减少,规模
逐渐增加,同行业合作社进一步合并联合,极大地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和竞争力。合作社的发展为联合农户走向市场,为促进行业发展,荷
兰跃为世界农业强国起了重要作用。
(4)荷兰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科技及新技术推广
不同层次农业科研机构组成荷兰农业知识信息系统。荷兰
Wageningen农业大学有全职研究人员2400名,负责基础研究;有25
个研究所,2900名研究人员负责农业的发展前瞻性研究;11个研究
站,700名研究人员从事不同作物的应用技术研究;另有53个试验
示范站,负责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示范成功后,通过政府的推广部门
和民间的各种技术咨询服务组织,把新技术推广到各个农户。科研、
试验站、推广部门三者有机结合形成高效“农业知识网络’’,通过这
个网络,农业科研的最新知识6周以内可以传播到每个农户,一项新
技术I-2年内可以在全国推广普及。
在荷兰育种工作主要由私营企业承担,新品种产权归私营企业所
有。荷兰的科研单位每年以研究项目的形式从政府得到研究经费,一
般只占其经费的5096,另50%来自社会各界各种形式的委托研究。每
年荷兰政府投入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的经费约为30多亿荷兰盾,
其中25%用于发展农业教育,每年达8亿荷兰盾以上,目前初级农业
教育经费约占整个农业教育经费的51%,培养具有一定农业理论知识
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接受新技
术的能力是荷兰农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荷兰农业高新技术能广泛
应用的基础。

(5)荷兰的温室工厂化农业
荷兰温室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温室结构及生产管理水平都处
世界领先地位。现有温室面积1万h岔,温室结构主要为铝合金框架
材料的玻璃温室,也有少部分PC板材温室,温室生产基本实现了光、
温、水、肥、气全面自动化控制。99%是基质栽培,42%温室种植蔬菜,
56%温室种植花卉。经营种植的蔬菜占荷兰农业产值的7.5%(12亿美
元),其中出口创汇额占蔬菜总产值的3/4,产量的86%销往世界各地。
温室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有:番茄llOOhd,平均每m2产量52kg,最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高可达66kg;甜椒1000hm2,每m2产量24kg:黄瓜800hm2,每岔产
量63kg。其它品种还有:草莓、茄子(平均产量33kgmz)、萝卜、生
菜、西葫芦等。果菜类大都为一年一茬基质栽培。荷兰经营花卉的农
场有l 100个,直接就业人数5.7万人,间接就业人数2.5万人,温
室种植鲜花产值75亿美元,其中外销60亿美元,占总产值的80%,
鲜切花占50%,外销产值35亿美元。荷兰农业的快速发展的成功经
验,主要依靠严密科学的知识网络(科研、推广、教育),产前、产中、
产后协调配合的合作社网络和信息快捷、运作高效的市场网络。
2.2.2美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特征
(1)基本情况
美国全称美利坚和众国,位于北美洲中部,有入口2.56亿,其
中农业人口520万左右(约占2%);有农场310万个左右,其中种植
业农场204万个;美国的耕地面积达1.9亿多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
20%),人均接近O.8公顷;美国的草地、森林资源人均拥有量也位居
世界前列。此外,其海洋渔业和淡水资源也十分丰富,与加拿大交界
的五大湖驰名中外,总面积达24.5万平方公里。
(2)美国农业制成品在世界市场的地位
美国的农业生产效率现已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一个农民能养活
98个本国人和34个世界其他国家的人。这样高的生产效率在世界上
也是独一无二的。
美国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在一体化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已是各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加工食品市场占有率居世界之首。美国农业
是典型的加工制成品农业,农产品生产高度专业化、区域化,形成了
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带状体系;加工制成品农业在其经济中占有重要
地位,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
(3)美国对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投入
在信贷支持方面,美国政府对农业投入巨大。由于农业生产向现
代化发展,农户已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资本来发展生产,加之农业
生产风险大、利润低,私人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向农户提供贷款,因此,
政府承担起农业信贷支持这一重任。目前美国农业资本投入中约有
硕士学位论文
40%依靠信贷来解决,70%以上的农场每年需要借款来维持与扩大生
产。政府成立了规模庞大的农业信贷体系,它包括12家联邦土地银
行及地方联邦土地银行会(向农场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12家联邦
中间信贷银行(向农场提供中、短期贷款)、12家生产信贷公司以及
由他们组成的地方生产协会(向农场提供生产贷款)以及13家合作社
银行(向合作社提供贷款)。此外,政府还推出出口信贷担保,即由“农
产品信贷公司”负责实施各类出口信贷担保项目,使美国农业出口商
和银行避免出口销售货款未能按期支付的风险。出口信贷担保,即在
进口商未能付款的情况下,按美国出口货值的一定比例予以担保;设
施和设备担保,即向进口商提供为销售农产品而设立的仓储、分拨、
加工设施和设备等项目的信贷担保。
(4)美国的农业科技及农业教育
自19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开始狠抓农业教育、科研
和推广。到20世纪20年代,全美基本建立起完整的教育、科研、推
广相结合的体系。近一百多年来,美国在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和提
高农民素质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首先,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国家确
保在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确保科研成果源源不断,
并及时推广运用;其次,发挥州、县和私人在教育、科研和推广方面
投入的积极性;第三,为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部门添置现代化的设
备和设施;第四,坚持把大学带给人民、教育为人民的方针,为现代
农业培养优秀人才。经过长期努力,美国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教育、科
研和推广队伍。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改变。1950年时,
在25岁以上的成年农民中,仅有20%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目前,
高中以上(包括大学)文化程度的农民的比例已达90%。50岁以下
的农民中有50%具有大学或大专文化水平。现在的农民,既能从事
农场企业管理,也能操作计算机、各种农业机械;既是企业的管理者,
也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可谓真正的现代农民口.
(5)美国重视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对外贸易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进出口贸易,农业部在世界许多国家派
驻有农业官员,其主要职责是促进美国农产品进出口。此外,像大豆
协会等民间机构在国外也有办事处,协助农产品进出口。美国是世界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每年要为国内创造
30万个就业机会。美国年主要农产品贸易额为600亿美元。美国出
口创汇的农产品主要为谷物产品、林产品和农业原料。近十多年来,
美国的谷物出口量占到其生产总量的40%以上,并占世界粮食市场
交易量的50%以上。1994年出口谷物46亿美元,大豆42亿美元,
小麦40亿美元,红肉(牛、猪和羊肉)34亿美元,木材24亿美元,
棉花23亿美元,原木42.2亿美元,水果19亿美元,饲料17亿美元。
1994年农产品进口额为427亿美元,其中木材61亿美元,蔬菜26
亿美元,虾26亿美元,谷物和饲料23亿美元,水果和果汁21亿美
元,酒及饮料21亿美元,咖啡20亿美元,可可11亿美元,香蕉11
亿美元。
(6)美国发展制成品农业中企业家的作用
美国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注意力放到能驾驭这些优势企业的企
业家身上,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企业家。有了像样的企业家,他们再组
织协会,这个产业的事就好做了。当这些企业家形成阶层,产业带和
区域经济就会发展起来,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后农民就加速分
化,经营现代农业的农民大部分成为企业家。美国现在有200万户农
民,但真正提供大商品量的只有20万户,实际这20万就已完全是企
业经营,认为他们就是农业企业家。所以美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表
现公式是:市场+企业家+企业家+企业家⋯⋯第一个企业家是生产的
企业家,第二个是加工的企业家,第三个是流通的企业家,第四个是
银行企业家,第五个企业家可能是搞科技的企业家,以此形成产业体
系。‘
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什么表现为企业家+农户呢?即一个主
体加农户,就因为我们的农户没有分化,还有2亿多户,我们还处于
现代化的分化过程中。对比美国的产业体系公式,可以地看到,我国
的制成品农业与其的差别,就在于广大农户还没都成为企业家。
2.2.3法国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特征
(1)专业化生产促进了农业商品率的提高
法国农业过去以自给性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很
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面推行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专业化
硕士学位论文
程度也随之提高。法国农业专业化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区域专业化、
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在区域专业化方面,为了充分利用自然条
件和农业资源,将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合理布局,形成专业化的
商品产区。例如,巴黎盆地小麦产区的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产量的l
/3,诺尔一庇卡底一香摈甜菜产区的甜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甜菜面积
的73.2%,布列塔尼畜牧生产基地提供全国猪肉产量的40%、禽肉
的30%、牛肉的32%、蛋的20%,北部庇卡底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
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在农场专业化方面,按照经营内容大体
可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等,
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作业专业化农场是将过去由一个农场
完成的全部工作,如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储藏、营销等,
均由农场以外的企业来承担,使农场由原来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
化生产。
(2)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
法国家的合作社是相当有名的,法国对农业合作社和农业服务企
业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各种形式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深
加工发展。法国的农业服务体系主要由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
服务企业予以提供。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政府特别重视并积极
推进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完善,并从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对农业
合作社的发展予以支持和鼓励,如给予农业合作社创办投资补贴、免
收多种税收等。由于政府大力支持与鼓励,农业合作社发展极为迅速。
2000年,法国共有14000多个农业设备使用合作社,有1/3的农业
经营单位参加,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如牲畜屠宰、奶制品、制糖业、
葡萄酒等部门,合作社起到重要作用,有近一半的农产品深加工是由
合作社完成的,使得法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下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表3-1世界主要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较‘’
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
(以农业产值为1)
美国2.7: 1
日本2.4: l
法国1.7: l
英国3.7: l
中国. 1.1: l
2.3世界主要国家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经验启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农产
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
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刻不容缓,但由
于各国之间地理、历史、文化因素各不相同,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经验,
盲目模仿是不可取的。在国家在众多国家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历
程中,还是有一些发展规律值得重视和借鉴。
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耕地
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应当在设施农业上找出路。在世界发达国家,
设施农业已形成成套技术、具有完善的设备、一定的生产规范和可靠
的质量的保证体系,并向高科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要有创新观念,创建产业间相互结合、相
互依存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系统格局。要更新观念,打破系统界限,加
强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联合与合作。尤其要组建一批
‘ “农工贸”、“科工贸"一体化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集团。基本思
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开发区或优强企业为龙头,以龙
头企业为主形成加工基地,以集团带农场为原料基地,以科技创新、
转化增值为目的,实现“大资源、大工业、大贸易"系统的良性循环
和高速运行。农产品加工转化的优势企业作为龙头企业,只有生产能
力和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贸工农一体化的实现。在龙头企业周围建
硕士学位论文
立加工基地,以形成加工转化的群体效益。农产品加工转化后的市场,
还取决于加工深度,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龙头企
业产品有市场,发展有潜力,应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展壮大。
龙头企业壮大了,就能带动原料和加工基地的发展。基地扩大了,就能
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和调动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以产品的多样化迎合消费需求。在国外,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品
种具有多样性和高档化的特点。例如,日本已经完成实用化的品种就
有萝卜苗、鸭儿芹、蘑菇、豆芽菜等;相当程度上进入实用化普及阶
段的有沙拉菜、生菜、小葱、紫菜、番茄;少量普及的有茼蒿、小松
菜、洋兰、香豌等。日本工厂化农业的品种之多是我国所远远不及的,
品种特色也是我国所远远不及的。没有品种特色就没有市场,没有效
益。以花卉生产为例,由于国际花卉生产布局已基本形成,世界各国
纷纷走特色的道路。荷兰凭借其悠久的花卉发展历史,逐渐在花卉种
苗、球根、鲜切花、自动化生产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尤其以郁金香为
代表的球根花卉已成为荷兰的象征。美国在草花及花坛植物育种、盆
花、观叶植物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泰国的兰花实现了工厂
化生产,每年大约有1.2亿株兰花销往日本,在日本的兰花市场上占
有80%的份额。因此,在温室产品生产特色化的国际背景下,品种无
特色、数量少、质量不高是制约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的第一个
关键因素。’' ‘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地农产品加工体系,根据我国主要农产品
自然分布形成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对应这些地区集中的大宗农产品生
产基地,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产地贮藏、保鲜、加工体系,扭转产前、
产中、产后严重脱节的局面,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后损耗,以优质的农
产品原料,实现高附加值。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发展优质农产品原
料的先决条件,实行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和适度加工是保证农产品
以最低的产后损耗和优良的品质进入市场的主要手段。
发展健全的市场体系和组织,促进产品价值的实现。在品种和质
量特定的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也与市场体系相关。工厂化制成品农业
发达的国家,一般都建立有生产一加工一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与
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荷兰,规范化的市场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体系为温室产品快速进入消费领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保障。例如,
在1986年成立的阿斯米尔联合花卉拍卖市场上,进入拍卖市场的花
卉和植物要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并按标准进行产品质量检测,随后
即刻被送到冷藏库和存放库等待上市拍卖。拍卖成交的产品按客户要
求进行包装,随后被送往拍卖市场的发货中心,发货中心设有植物检
疫站和海关,90%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谢尔伯机场空运到美国及
远东各国。当天未被销出的鲜花会被销毁,保证鲜花的质量,维护消
费者的利益,同时这也是对生产者的警示。为保护会员个体的经济利
益,销毁的鲜花按最低价格的80%-90%给与补偿①。而我国目前还没
有建立起这种规范化的市场体系,销售服务体系不健全,尤其缺乏有
效的营销组织和营销战略,农产品流通存在很大问题。各生产经营主
体之间内耗巨大,保证自身利益,陷入了“降价一增加销量一再降价一
产量再增加刀的循环,难以实现工厂化农业产品的高价值。
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化基地与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加强高新加工
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化基地与加工工程技术中心
的目的是为了使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
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美国、日本等国都建立了一
批农产品加工技术中心,成为发展农产品加工的新的生长点,促进了
科研与生产结合。现代高新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实现农产品加工的
重要保证。经济发达国家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广泛应用高新技术,而这
些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应用才刚刚起步,通过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研
究,促进农产品进一步加工转化。重视农产品加工相关学科的基础研
究,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科技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农产品
加工涉及学科繁多,必须紧紧抓住这些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打好相
关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有效地支持农产品加工科学的迅速发展。强
化已成熟的高新技术成果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开发工作,世界上已有
许多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产品加工的成熟工艺,我们应该很好地借鉴、
引进、消化,把这些成熟的技术迅速变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实用技术。
。世界现代农业典范一荷兰现代设施农业[DB/0H.中国星火计划网(www.cnsp.org.on).
33
硕七学位论文
第三章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建立与进程测度的目的和意义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不仅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还必须有一套可以
量化的指标来评价制成品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潜能。特别是工厂化制成
品农业是个新的提法,配合指标体系的说明更有助于对这个新概念的
理解。在工厂化制成品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借助于发达国家的相关数
据,确定各个指标达到哪个值才能算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高级阶段,才
可以称之为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这样不仅助于理解,也更有说服力。
指标体系的建立还有助于使理论向应用过渡,指标体系可以通过纵向
和横向比较发现问题,·哪个指标离目标值还有距离,需要哪些针对性
的措施,就很明朗了。
指标是可以反映或测量一些情况的指征,它有助于将信息转化为
更易理解的形式,并以简明的方式来描述复杂的状况。指标通常包含
较为概括的内容,通过利用比数据和统计资料更为综合的形式来描述
相互关联的方面和可以获取数据的有关方面。指标是一种可以评估发
展、确认挑战和需求、监督实施和评价结果的有效工具,它可以显示
与某个重要目标或动机相联系的某种事物的发展情况。
3.2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多层次内容的复
合概念,其本质是结构变化,是农产品加工业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
低级到高级的结构变化过程。这就决定了发展水平必须采用多指标综
合评价的方法。在众多的综合评价方法中,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新的、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它改变了以往最优化
技术只能处理定量分析问题的传统观念,而率先进入了长期滞留在定
性分析水平上的许多科学研究的领地,提供了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
析的简便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的无结构的问题分解为
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将这些组成部分(或称为元素)整理成为一种树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状递阶层次结构;对同一层各个元素相对于上层指标两两比较其相对
重要性并将这种重要性按1-9标度法数值化;然后综合这些判断以决
定到底是哪个元素有着最大的权重和如何影响问题的最终结果。运用
AHP分析问题时,大体可分为5个步骤。
(1)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首先要对问题有明确的认
识,弄清问题的范围,了解问题所包含的因素,确定因素之间的关联
关系和隶属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层次递阶结构。
各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不一定是完全的。即可存在这样的元素:
它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而仅支配其中部分元素;同样也可
存在这样的元素;它不仅影响上层的一个元素,而且还影响上层的其
他元素。一个典型的层次结构表如图所示。
表4—1指标层次结构表
(2)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
行两两比较,运用卜9标度法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假定以二级指
标C。为准则,所支配的三级指标为P。,P:,*ee oeo
p P。,构造判断矩阵
的方法是针对准则C。,对这n个元素根据经验进行两两比较,确定
P;与P,相对于准则C。哪个更重要,重要多少,并按l-9比例标度法对
重要性赋值,赋值结果如表所示。
硕士学位论文
表4-2 AHPl-9标度的含义
标度定义说明
l 同样重要两个元素对某一属性具有同样重要性
两个元素相对于某一属性比较,
3 稍微重要
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稍微重要
两个元素相对于某一属性比较,
5 明显重要
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明显重要
两个元素相对于某一属性比较,
7 特别重要
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特别重要
两个元素相对于某一属性比较,
9 极端重要
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极端重要
2, 4, 上述两相邻表示需要在上述两个标度之间
6, 8. 判断的折中折中时的定量标度
上列
若元素i与元素j相比较的判断为bm则元素
各数反比较
倒数
J与元素i相比较的判断bjl=l/b。,
有了数量标度,在比较时可先从最底层开始,比较结果也可用判
断矩阵B表示:
B=
岛。岛:
如.622
k吮:
⋯ 岛。
⋯62。
⋯6朋
对于具有完全一致性的判断矩阵B具有如下特性:
1)bti=1
.2)bi_j=l/bjl
3)b;j-btt/bjk(i,J,k=l,2,...,n)
(3)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判断矩阵是对同一层次
所有元素相对于上层某一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这就存在
一个一致性问题。因此,必须对判断矩阵在逻辑上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根据矩阵理论,判断矩阵在满足上述完全一致性条件下,可从数
学上证明,13阶判断矩阵具有唯一非零的、也是最大的特征根入max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n,且除此以外,其余特征根均为零。在AHP中引入判断矩阵的一致
性指标CI,即:。
CI:生二!
刀一l,(公式4-i)
CI值越大,表明判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性越厉害,CI值越小,
表明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性。对于多阶判断矩阵,还需引入判
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记作RI。对于n=l-9阶判断矩阵
的RI值,其数值如表所示。.
表4-3判断矩阵的RI值

n 1 2 3 4 5 6 7 8 9
R1 0 O O.52 O.89 1.12 1.26 1.36 1.41 1.46
当n<3时,判断矩阵永远具有完全一致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
标CI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记作
CR,即:
CR:—C—I
彤,(公式4-2)
一般规定,当CR<O.i0时,便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使其满足CR<O.i0,从而使它具有满意
的一致性。
(4)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前面所列出的判断矩阵B,是针对上一层次进行两两比较的定量
描述,层次单排序就是根据判断矩阵求出他们对于上级指标的相对权
·重国。,彩:,⋯,缈。,利用判断矩阵计算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和积法、方
根法、对数最小乘数法、特征根法等。和积法的计算思路是,将判断
矩阵按列相加归1,然后按行相加除以判断矩阵的维数n即得到各个
指标的权重,具体的计算步骤是:
1)将判断矩阵B按列归1,即将判断矩阵按列相加得到该列向
量之和,然后将每个元素除以所在列的列向量之和,这样得到一个按
列归1后的新的矩阵B’
硕士学位论文
’2)将B’按行相加,得到一个列向量B”

3)将B”每个元素除以判断矩阵B的维数n即得到各指标的权
重。用公式表示为
缈t=÷×芝宰■“,七=l,2,..∽ ,I _,11>’6材
葛(公式4-3)
(5)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
得到各层元素对其上层元素的权重后,我们最终要得到的是各元
素对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特别是要得到最低层各指标对于总目标的
权重,这一过程就是层次总排序。即将最低层的权重与各中间层权重
合成形成对总目标的权重。这一过程需要从层次结构的项层开始,逐
步向下层合成。,
表中a。,a。,⋯,a.是层次B对上层指标(A层)的权重,彩。,
to:,⋯,国.是B层下级指标C.,C:,⋯⋯,C。对B层指标的权重。最
后一列得到的是C层指标对A层指标的权重。从表中可以看出,C层
指标对A层指标的权重等于C层全部指标对B层全部指标的权重与B
层全部指标对A层指标权重的乘积之和。
表4-4层次总排序的计算方法
对上层指标的权重
al’ a2, ⋯,一a_ C层指标对A层的权重
c层指标\
Cl tolbl,tolb2lp eeelp彩Ih m
Σ口_,ton够·
l-n
C2 缈2b1,功2h2,eoo 9缈2h 捌
y口i缈,聊
‘一J‘
i=1
cI 国。¨,缈nb2,⋯,缈nbI’ ,一
Zaj∞,
1=1
3.3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
(1)指标去量纲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特点之一就是从不同的侧面选取指标来全面
反映评价对象的状况,所用指标的量纲往往差异巨大,这种异量纲性
严重影响了对事物的整体评价,所以需要对各个指标的数值进行无量
纲化处理,以便使它们之间具有可比性、可加性。对于有单位、有明
确目标值的统计数据,用明确的目标值作为参照指标将统计值无量
纲化。
(2)指数合成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合成是指通过一定的算式将多个指标对事
物不同方面的评价值综合在一起,以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用于合
成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线性加权和合成法、乘法合成法、加乘混合
合成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线性加权和合成法,其计算公式为:

1,=y缈,',. 。
智“。(公式4—4)
式中,Y表示合成指数, yi表示各组成指标的无量纲化值(也
称作标准值),缈i为指标对应的权重。也就是说,线性加权和合成法
就是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标准值与其权重的乘积之和。
3.4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指标体系
在参考发达国家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对
影响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如下的指标测评体系:
表4-5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指标测评体系
目子系统一级子系统个体指标量纲权重

B1基础C1温室面积占总种养面积比率% 0.0375

指标C2无土栽培面积占总耕地面% 0.0375
(0.6) Cl 积比重
生产指标C3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拖拉机使台7千公0.0125
(0.1) 用量顷
C4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公顷/人0.0125
地面积
硕士学位论文
A C2 C5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 0.133
工加工指标C6粗加工转化率% 0.024
厂(0.2) C7深加工转化率% 0.043
化C8有效订单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 0.108
制的比率
成C9农产品超市销售比例% 0.108

口口C3 CIO农业原材料出口占出口货物的% 0.021
农市场化指标比值
业(0.3) Cll食品出口占总出口货物的比值% 0.021
总C12农业原材料进口占进口货物的% 0.021
目比值
标C13食品进口占总进口货物的比值% 0.021
(1) C4 C14参加合作社农户占总农户数的% 0.066
组织化指标比重
B2 (0.066)
质量C5 C15无公害农产品占食用农产品商% 0.034
结构标准化指标品量的比重
指标(O.068) C16国际采标率% 0.034
(0.2) C6 C17科学贡献率% 0.066
服务设施指
标(0.066)
B3 C18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与直接从事农业% 0.066
社会生产劳动力的比率
效益C19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占总人口的比值% 0.066
指标C20.工厂化农业的效益元/公顷0.068
(O.2)
3.5指标体系的说明
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了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目标层次结构,
把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这个总目标,系统分解为不同层次的组成因素,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指标体系。在确定评估
指标时,单个指标一定要遵循“客观性、独立性、可比性、可行性"
的原则,而指标体系则要有“综合性、全面性’’的原则。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指标体系可分为四个层次:目标层、子系统、
一级子系统和指标层。
目标层A:为单一指标层,衡量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的总体水
平。
子系统层B:包括基础指标(B1),质量结构指标(B2),社会效益
指标(B3)三个子系统,用德尔菲法得出三个指标两两比较的判断矩
f,1 3 3、I
阵l 1/3 1 1 l,用和积法算出本子系统的权重分别为0.6,0.2,0.2。
L1/3 1 1j
一级子系统层C:包括生产指标(C1),加工指标(C2),市场化指
标(C3),组织化指标(C4),标准化指标(C5),和服务指标(C6)共六个
一级子系统。
指标层D:由20个单个指标组成(Dl-D20)。
(1)基础指标。该类指标主要包括生产、加工、市场三方面的
类指标。其中市场化指标是衡量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经济在市场的导向
下,发展工厂化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基础指标。三个指标两两
『,1 1/2 1/4、1
比较得出判断矩阵l 2 1 1/2 I,用和积法算出基础指标中,这三个
L4 2 1 J
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67,0.333,0.5,生产指标主要是指温室面积
占总种养面积比率(%),无土栽培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重(%),
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拖拉机使用量(台/千公顷),平均每个农业经济
活动人口耕地面积(公顷/人),这四个指标的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为
硕十学位论文
,计算权数分别为0.375,0.375,0.125,0.125;加
工指标主要指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粗加工转化率(%),

‘ f,I 5 3、l
深加工转化率(%),指标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为l 115 I 315 I,计算
Ll/3 513 1 J
权重分别为0.666,0.124,0.221)市场化指标主要指有效订单面积
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率(%)、农产品超市销售比例(%)、农业原材料进
出口占进出口货物的比值(%)、食品进出口占总进出口货物的比值(%)
等单项指标,指标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为,计算
得出权重分别为0.357,0.357,0.071,0.071,0.071,0.071。
(2)农业质量结构指标。包括组织化、标准化、服务设施三个
类指标。由于该系统内同级指标两两比较的相对比重均为1,所以分
别平均赋予权重。
组织化指标。主要指参加合作社农户占总农户数的比重(%)。
标准化指标。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和主要内容。具体
包括:‘无公害农产品占食用农产品商品量的比重(%)、国际采标率(%)
等。
服务设施指标。主要指科学贡献率(%)个体指标。
(3)社会效益指标,包括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与直接从
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比率(%)、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占总人口的比值(%)
工厂化农业的效益(元/公顷)三个个体指标。由于该系统内同
1J
c_J
l
l/,
●I
1
1J
3
l
●I‘I 1//
_,5
,I●I●I,I 1l,I, CJ,)
我国T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级指标两两比较的相对比重均为1,所以分别平均赋予权重。
最后,合成权重。得出最后一层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单个
指标权重请参见指标体系表。
43
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现状分析
2005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农产品加工业在“十五"
期间的发展特点进一步凸显。在市场需求拉动和政府宏观政策的积极
引导下,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以食品
加工为主体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
要的支柱产业。
4.1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现状评估
对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估,是建设指标体系的
意义所在。根据和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分析,对我国工厂化制成
品农业发展分指评估如下。
4.1.1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生产指标
1、温室面积占总种养面积比率(%)
我国的设施园艺栽培面积已突破210万公顷(2000年),与1980
年相比增长了近3000倍,总面积达世界第一;全国人均占有设施面
积16m2,每年人均消费蔬菜量的20%由设施栽培提供。设施园艺的
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并实现了周年
均衡供应,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要求。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各种现
代化装备也在不断地进入设施农业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大型
温室面积已超过700公顷,1000m2以上的连栋温室,全国32个省市
自治区无一空白,设施生产已从蔬菜扩展到了花卉、瓜果以及畜禽、
水产养殖、林木育苗、食用菌、中草药等领域。近年来,大型连栋温
室以每年超过100公顷的速度增长,由此,温室生产和经营企业以及
相关产业均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从事温室制造的企业已从
20世纪80年代的5---6家发展到300余家。温室工程为解决我国城
乡居民菜篮子和农民增收,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温
室种植养殖已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已达2095万亩以上,人均占有设施农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业面积达到了发达国家80年代中期水平,蔬菜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
界平均水平;我国设施畜牧业的发展,使我国的肉蛋产品保持了十几
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人均肉蛋占有量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9年高于
世界平均水平。2006年,我国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O.4万套,温室
661090.1万平方米,其中玻璃连栋温室1039.2万平方米,塑料连栋
温室26177.9万平方米,塑料大棚温室480960.6万平方米,日光温
室145250.3万平方米④o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的温室面积已由1973年的2081公
顷发展到1.9万公顷,其中花卉温室为1.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南
方的加州、亚利桑那州和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冬季露地可以种菜的
加利福尼亚州的生产温室也有1381公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蔬菜、花卉等产品的品质
和新鲜度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温室栽培发展较快。美国的温室很少
大面积集中分布,而是零星分布在大城市郊区。美国的温室以种花
为主,蔬菜大约只有400公顷左右,盆花和切花销售量最大,
美国温室种植面积并不大。由于中国的温室面积绝大部分是塑料大棚
温室,在美国看到的温室多数是玻璃的,少数是双层充气的塑料薄膜
覆盖。基本上全是全光型连栋的智能温室。供热系统、降温水帘等设
备齐全,温室的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养分供应均由计算机
自动调节控制@。从可比性出发,计算中国的温室面积也只算连栋温
室的面积。
中国总耕地面积为13004万公顷,美国为17345万公顷(2003)。
通过计算得出,中国设施农业生产面积占总种养面积比率为0.02%,
而美国为O.011%。该项指标得分为2。
2、无土栽培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重(%)
近15年来,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异常迅猛,1985年全国无土栽
培的面积只有O.1 hmz,1995年发展到50 hm2。目前中国无土栽培
的总面积约为315 amz,与5年前相比增长了3倍多,其中绝大部分
都用于蔬菜生产,只有很小一部分用于花卉生产。尽管美国温室种
。中国农业年鉴【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12月:247.
。邱仲华.美国的工厂化农业【J】.环球嘹望.2001年08期:48.
45
硕七学位论文
植面积并不大,但温室技术,无土栽培的研究工作在世界居
领先地位。美国目前无土栽培的蔬菜温室面积约有2000多公顷,
主要采用袋培方式,番茄每公顷产量为27—33万公斤,黄瓜27—45万
公斤。计算得中国无土栽培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重为万分之0.0242,
美国无土栽培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重为万分之0.115,该项指标得分
为O.2l。
3、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拖拉机使用量(台/千公顷)
2003年,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拖拉机使用量指标(台/千公顷),中
国为6.9①,美国为27.4。该项指标中国得分0.252。
4、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公顷/人)
中国为O.3,美国为60.9②,该项指标得分0.005。
二、加工指标
5、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
据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比值,每增加O.1个点,就
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93元。目前,发达国家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4:l,我国仅为1.1:1,该项指标
得分O.37。
6、粗加工转化率(%)
在发达国家,初级农产品上市的比例越来越低,农产品的产后加
工能力达到70%以上,发达国家加工制造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
大约为80%,而我国不到30%。在欧美、日本等国家,90%以上的蔬
菜都是经过商品化加工处理后进入流通领域的;德国的苹果加工量占
总产量的75.2%。美国、巴西的柑橘加工量占柑橘总产量70%以上。
美国农产品加工率在90%左右,我国只有45%左右(粗加工以上),
该项指标得分O.5。
7、深加工转化率(%)
目前世界农产品加工业的趋势是向精深加工发展。发达国家农产
品深加工(二次以上)占80%,我国只有30%左右,该项指标得分0.38。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DB/OL】.
。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年鉴05【M】,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2003年).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三、市场化指标‘
8、有效订单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率(%) ·
订单农业在带动农民进入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方
面都有积极的意义。从带动农户的情况看,在2001年国家认定的235
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采取合同(订单)制的有204家,共带动农
户13892365户,每个企业平均带动68100户,是带动农户最多的一
种利益联结方式。
只有2.7%的农户通过订单销售农产品。2005年,全国主要农作
物订单面积发展到3360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800多千公顷。其中
主要粮食品种订单面积发展到20610千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
19.8%,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美国各地都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农业为保证,来完善农业生产,
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在美国,“订单农业"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销
售合同(Marketing contract), 二是生产合同
(production contract)。生产合同和销售合同是介于开放生产
(Open product ion)和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 ion)之间的两
种经营方式。目前,合同生产的农业模式在美国的肉禽业、蛋业、肉
猪业、肉牛业和特种作物加工业应用广泛。如早在1997年美国国内
约三分之一农作物和畜产品就是通过合同生产和交易的;从1993年
到2001年,肉猪总产量的合同销售份额从10%增长到72%活牛销售
在集中上市期全部是通过合同来定价销售的;棉花和大米销售的30%
以上采用合同销售;2002年,美国79%的烤烟通过合同销售,而2003
年,几乎所有的烟草公司和烟叶经销商都与生产者签订了合同。尽管
玉米、大豆、燕麦、蜀黍和向日葵通过销售合同实现的产值不超过其
总产值10%,但农作物尤其是特种作物正在成为合同农业新的应用领
域。
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订单面积发展到20610千公顷,占粮食播种
面积的19.8%,但是,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公布的数字显示,在2000
年,全国包括“公司+农户"形式在内的各种订单农业合同履约率不足
20%,有80%以上最终未能兑现。(姜长运,2002),所以该项指标得分
在O.6的基础上乘以0.2,最后得分O.12。
硕士学位论文
9、农产品超市销售比例(%)
从国外经验来看,农产品全面进入超市时代,美国用了60年,
欧洲用了40多年,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传统的自由贸易形式的
集贸市场将逐步减少,连锁经营、大型超市、现代化的农贸市场等新
兴的零售业态将迅速发展。在大中城市,超市、连锁店销售的农产品
数量己达总销售量的1/3以上,并且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成为城
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方式。
目前在美国,农产品超市销售比例在70%以上,而我国平均只有
6%左右。农产品超市销售比例指标得分为0.085。
10、农业原材料出口占出口货物的比值(%)
2003年,中国农业原材料出口占出口货物的0.5%,美国农业原材
料出口占出口货物的2.6%,该项指标得分0.192。
11、食品出口占总出口货物的比值(%)
食品占农产品加工业的比重为40%,食品指标很大程度上代表了
农产品加工业的指标。食品出口占总出口货物的3.5%,食品出口占总
出口货物的8.7%,该项指标得分0.402。
12、农业原材料进口占进口货物的比值(%)
2003年,中国农业原材料进口占进口货物的3.8%,美国农业原材
料进口占进口货物的1.3%,该项指标得分O.34。
13、食品进口占总进口货物的比值(%)
食品进口占总进口货物的3.8%,食品进口占总进口货物的4.7%,
该项指标得分1.24。
四、组织指标.
14、参加合作社农户占总农户数的比重(%)
农产品行业协会是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企业及相关科研、推
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愿发起成立的、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以
行业自律和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中介组织。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
和日本等国家,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对农业
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起步较
晚,大体上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我国农村商品经
济由小规模向较大规模转变的历史过程相一致。据农业部统计,到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2003年底,全国共有农民专业协会’150万个,其中围绕“菜篮子”
兴办的协会占总数的25%;跨区域的专业协会2000个:10%的协会办
有经济实体。.
合作社的发展为联合农户走向市场,为促进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
作用。据农业部统计,全国各类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达15万多个,成员2363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同时带
动了3200多万非成员农户。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农业劳动者的集体组织,它的成员必须与农
事活动紧密相关。按照有关法律,只有“以农场主、种植者、畜牧和
乳品生产者、干鲜果品生产者的身份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人’’才有资格
成为农业合作社的社员。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一种不以赚钱为目的的
非盈利性企业。但为了有效开展社内各种经营活动,也从事一定的经
营活动,追求有限的资本利润率。
从现阶段的实践来看,通过“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艚、
农民协会等组织形式带动的农户只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5%,全国农户
中加入了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还不到10%。这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
民都加入了各种协会(合作社)的事实相比,显然是很不够的。此项
指标得分为O.32。
五、标准化指标
15、无公害农产品占食用农产品商品量的比重(%)
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10583个单位生产的18829个产品获
得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实物总量11702万吨,约
占食用农产品量的28%。全国有23845个产地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证
书,已经认定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数的15.2%,(按1.3亿计算)
我国无公害产地认定全面推进,全国已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23853个,其中种植业产地17031个,面积1982.4万hm2,占全国耕地
面积的15.2%(按1.3亿计算);畜牧业产地4196个,合计23.7一头,
渔业产地2626个,面积189.1万hm2.全国统一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
累计已达18829个,获证单位10583个,其中种植业产品14345个,畜
牧业产品1929个,渔业产品2555个,产品总量达到11702万T,约占
食用农产品商品量的28%。
硕士学位论文
美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实施从“基地到餐桌"的全
程质量控制,并注重从食品生产加工到销售环节实施HACCP的全程质
量控制管理体系,HACCP控制管理体系被实践已愈来愈广泛的证明它
的先进、科学、严密性及有效性,并被国际社会逐步接受及采纳。美
国要求食品加工业在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上普遍实行GMP(良好的生
产操作规程)进行厂房、车间设计,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HACCP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上岗培训,并在加工生产中实施HACCP规
范和IS09000族系规范,而国内才刚刚起步。此项指标得分为0.28。
16、国际采标率(%)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标准总数的62%是在1986-1995年间修
订的,与农产品相关的国际标准采标率仅有27%左右,与国际的平均
采标率43.5%相比仍在较大差距。该项指标得分率为0.62。
六、服务指标
17、科学贡献率(%)
美国对工厂化农业尖端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例如开展了太空
中的工厂化农业自动化循环生产技术的研究,已有农业生物智能机器
人操作的全自动工厂化农业新技术,不到20立方米的空间连续循环
生产的食品可养活一个人,展示了工厂化农业的美好前景。
在国外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达到70%-80%,而我国仅
为40%左右。该项指标得分率为O.53。
六、效益指标
18、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比
率(%)
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一般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
劳动力的6倍--8倍,而中国目前仅达5%左右。该项指标得分0.008。
19、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占总人口的比值(%)
据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比值,每增加0.1个点,就
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200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数达1785
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虽然美国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人
口不到总人口的1%,但是,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化肥、农药、种
子等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农业生产服务的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入口至少占到了总人口的17%以上。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按
登记注册类型和细行业分职工人数》的数据整理,将农、林、牧、渔
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
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
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
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的职工人数相加,与全国总职工人数相比
的结果为13.1%。此项指标得分为O.77。‘
20、工厂化农业的效益(元/公顷). ’
经过科技攻关,我国工厂化农业领域的许多技术已经取得了重
大成果,许多技术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些技术指标甚至优
于发达国家。但我国工厂化农业的效益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如荷兰
平均每公顷温室年创产值80万美元,即80美元/m,而在我国产
量和经济效益较高的上海某现代农业开发区引荷兰全自动玻璃温室
内种植番茄的产值也仅仅167元/m,④此项指标得分O.26口
4.1.2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综合得分
结合各指标权重,得出我国现阶段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综合得分
为0.387。’
其中基础指标得分0.385,质量指标得分0.433,效益指标得分
0.345。基础指标中,生产指标得分0.86,加工指标得分0.388,市
场指标得分0.226;质量指标中,组织化指标得分O.32,标准化指标
得分O.45,服务指标得分O.53。由于市场化指标的权重大,所以市
场化指标的低分成为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评价综合得分低的重要
原因。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提高订
单农业的兑现率,发展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期货市场是当前工作的重
中之重。
4.2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r
当前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总体发展势头不错,但整体发展水平
还不高,要实现更快的发展和质的飞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面临着
许多制约因素。
o孙桥现代温室示范基地总结【R】.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农业
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执行情况报告之六.
硕士学位论文
1.加工总量不足,精深加工程度较低。据专家介绍,发达国家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1,而我国为1:1,发达国
家工业生产的食品占消费的90%,而我国仅占25%;发达国家农产品
加工程度达到80%以上,而我国只有45%,其中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只
有20%。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一般为直接从事农业生
产劳动力的6倍一8倍,而中国目前仅达5%左右。我国农产品加工滞
后,造成了主要农产品相对过剩,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国外发展经验
表明,农产品加工可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以
普通马铃薯为例,将马铃薯加工成淀粉,可增值30%;加工成粉条,
可增值80%;加工成麦当劳快餐店的薯条,可增值15倍;加工成环
化糊精,可增值20倍,甚至可达30倍。目前,我国许多农产品表面
看来供过于求,实际上是加工能力和水平太低。
2.技术装备落后,企业规模较小。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
的技术装备水平80%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只有5%
左右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很多企业包括生产
名优特新产品的企业仍处于前店后厂的作坊式加工方式,这在一定程
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国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很低,也说明农
产品加工科技创新的水平很低,制约了农产品加工增值,制约了农产
品的应用和市场的扩大。
3.我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科技开发和储
备不足,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
缺乏科技创新意识,企业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发达国家均将农产品
加工产业放在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科研支
持比较大,其中产前、产中一般为30%,产后为70%,分为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商业化研究(推广应用)3个层次。前两个层次主要依赖
于大学和科研院所,商业化研究一般和企业合作,而我国农业科技投
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O.2%,其中用于农产品加工的研究经费更少
得可怜;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建设缓慢,质检机构与社会的实际
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农产品加工的质量标准现在是国际标准、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用,而现行的国家标准有56%与国际标准
有显著差距,必然影响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会产生许多副产品。例如,果品加工的果皮、果核,禽畜加工的内脏、
毛、血,淀粉加工的废水等。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对加工原
料进行综合利用,把副产品转化成饲料或高附加值的产品,而我国许
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废物丢掉,不
但浪费了资源,而且没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人江河之中,造成严重污
染;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产品开发上的资金投人一般为其销售额的
10%左右,在我国,即使投人最高的大型企业集团,如冠生园集团,
其研发经费也仅占其销售额的O.9%,年投入不足5000万元。不少企
业每年可以将上亿元资金投入在广告上,远远超过武装实验室、资助
科研开发和引进科技人才的投入。有些所谓“科技投入”,却是从国
外进口设备,而不是用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与开发,所以抵御风险的
能力十分脆弱。
4.农产品品质不能满足加工需要,专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严重
滞后,国外发达国家用于加工的原料都有专用的加工品种并建有固定
的原料基地。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强调数量和高产,对提高农产
品品质和发展加工专用型农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投人严重不
足,使得农产品种类型单一,适宜加工的优质、专用品种缺乏。如小
麦、苹果、柑橘等都缺乏相应的加工品种,专用基地建设在一些地区
刚刚起步。油料作物中,高芥酸、高硫苷的油菜籽品种种植,从而使
加工成本增加,油品质量不高。农产品收购缺乏健全的品质标准,长
期实行不同质量等级的混收、混储和混销,很难满足加工企业的需要。
5.利益机制不完善,产加销脱节
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还是一种简单松散的买卖关系,企业
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签订的订单合同缺乏履行保证机
制,双方互不信任。
6.农产品加工企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
很大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分属于轻工、农业、农垦、乡镇等十几个部门
管理。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生产能力重复分散,缺乏地区和企
业之间的分工协作。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不健
全,导致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结构不
合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大多数企业缺乏市场开拓能力,难以建立自己
硕士学位论文
的优秀品牌,只能在低层次运行。此外,受现有行政区划和部门管理
体制的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难以
体现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1997年,我国东、中、西部农产品加工
业产值占全国的和比重分别为65.896,24.1%,0.1%。全国约70%的农
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与农产品原料产地相分离,而既
有原料又有市场潜力的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则为数不多。严重
失衡的区域布局使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优势不能发挥,整个行业的效率
和效益难以提高。以方便面生产为例,全国共有方便面生产线多条,
生产能力达1800万吨,而全国方便面销售量每年仅150万吨,一半
以上生产线闲置。
7.农产品加工、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加工业的标准化
体系、检测体系、食品安全体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质量认证体系
以及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
尽管我国已经确定了300多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与其
它行业相比,这些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不强、规模明显偏小,且发展
善参差不齐。然后,制成品农业的链条不完整,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市场培育等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尚未完全形
成。最后,制成品农业加工技术及装备水平相对而言落后,储备不足,
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和质量掏体系尚未完善,与农产品加工配套的研
究、开发、生产设备发展滞后。设施栽培科技水平低,设施栽培技术
不配套,设施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第五章我国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战略对策
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
展。据统计,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万多家,完成
产值达到4.2万亿元,“十五力期间年均增长近15%,从业人数1785
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中总量最大、发展最快、对“三农’’带动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我国已处于发展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制成品农
业要由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进而整合为产业优势,要有农业工业
化的发展战略思路。
“十一五’’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工厂化
制成品农业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
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转变、拓
展、提升’’三大战略的总体部署,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农民就业增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科
技创新为支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点发展精深加工,逐步实
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
变。在结构调整和产业不断升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显著降低加
工能耗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2%的发展速度,2010年农产品
加工业产值突破7万亿元,到“十一五’’末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
产值之比超过1.5:1。具体目标如下: 。
农产品加工水平要有较大提高。到201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加工
转化率(初加工以上)达到60%,精深加工比重明显增加,主要农
产品深加工比例(二次以上加工的产品占其产量的比例)达到40%
以上。
产品质量水平要有较大提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得到更快
发展,60%左右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ISO、HACCP体系认
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
硕士学位论文
‘技术装备水平要有较大提升。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得到推广和较广
泛应用,农产品加工关键装备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总体技术与装
备水平达到21世纪初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同期国际先进
水平。.:
龙头企业集群要有较大发展。培育一大批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
元和超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
国际竞争力强的出口企业。.。
基地建设布局要更加优化。根据《农产品优势布局规划》和《特
色农产品布局规划》以及农产品出口需要,建设一大批高标准农产品
生产和加工基地,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一
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要有较大提升。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
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力争使更多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
域,农户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收入明显增加。。
5.1更新观念,引导小农进入市场
关于小农是否应该进入市场,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见解。
卡西亚诺认为,农民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农民经济体系是一个
相对独立、比较封闭、充满风险、效益低下、自然经济色彩十分鲜明
的经济体系。农民经济是无法计算利润的,家庭劳动中的收支很难以
货币的形式加以度量,劳动力和各种资源的配置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
原则出发,而是被伦理、道义和习俗等传统力量左右。在通常情况下,
农民是很难进入市场的。①舒尔茨则认为传统的小农经过改造以后可
以进入市场。他认为传统农业停滞和落后的根源在于传统农业中投资
收益率过低,无论是对储蓄还是投资都缺乏足够的经济刺激,而改造
传统农业一方面需要制度的保证;另_方面,更重要的是有“技术变
化”。就制度而言,一般存在两种方式:命令的方式和市场的方式。
前者依靠国家权利来组织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后者依靠经
济刺激对新的农业要素投资进行调节。舒尔茨认为,提高要素刺激的
必要途径,是从事现代企业活动、生产现代投入品,充分利用有效的
信息。
日本在1947年建立农协时,与荷兰的合作社起的作用大体上是
。卡西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5.
56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一致的。但是从1970年起,就分道扬镳了,而且反差起来越大‘:日
本农协得到了很多的特权,甚至演变成颇具垄断性的“综合商社"。
它有权行使政府的某些功能,成为贯彻国家法律、执行政策的机构,
有中央、地方的资金拨款。它逐渐“脱农化’’,为农业外居民提供无
所不包的服务(如零售、信贷、保险),在农村市场上占压倒性的地
位。这些垄断性的非农经营活动成了农协收入的主要来源。农协为了
扩大自己的基础,站在数量众多的兼业农户一边,保护他们的利益,
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政治资本。荷兰农
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向非常专一,如信贷、销售、供应投入品、农产品
加工等,远离政治活动,国家除了给予少量的税收优惠外,没有任何
其他资助和补贴。合作社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扩大经营规模、
不断合并。在市场面前,荷兰的合作社与私营公司没有区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业经济在组织和管理方面有了一些改
进,但基本上还是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在我国很
多地方,农业合作社还属于非盈利组织,活动资金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从总体上来讲,中国的农村经济只是刚刚开始融入市场经济的轨道,
在许多方面,既受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又难以达到市场经济的
标准和要求。用一句形象一些的话来比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农
村经济,就好比一台驶入了高速公路的大马力四轮拖拉机,吨位不小,
但速度不快,拖拉机手的技术水平不高,交通法规知识掌握得也不够
好。如果保持其自身正常的速度,这台拖拉机就很难融入高速公路上
的滚滚车流,而要加速追赶,就有可能造成事故。把握农业的市场化
进程,仍是一个需要耐性的长期课题。
5.2鼓励企业家,主攻龙头企业规模壮大
最早对企业家的肯定是欧洲经济学家熊彼特。企业家往往对产业
的发展有真知灼见,他们的要求就是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着未来
的发展方向。要给企业家创造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建立对他们的激
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其有个很好的定位。企业家具有天赋才能,有
经营本领,在制成品产业发展中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湖南制成品农
业目前的经营模式都是:公司+农户、流通组织+农户、市场+农户,
这些经营模式很多是外在的表象,并有许多条件的,而内在的稳定的
硕十学位论文
本质则是企业家。我省在制成品农业的初期发展,广大农户还没有都
成为企业家。农户合作的基础是要在合作的经济要求的专业户和大
户,在此基础上再发育企业家。加快这样的专业化分工的进程,合作
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
的20%以上是由固定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创造的;
二是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作用日益增强,许多龙头企业拥有高水平的
研发中心和人才队伍,在解决产业发展中科技问题的作用日渐显现;
三是龙头企业把基地和农户作为“第一生产车间’’,与农户结成多种
形式的利益共同体,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
起来,形成了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良好格局,在带动农民增收、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3科技创新,主攻名优品牌发展
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提高农产品加工品的品质,很大程度上
都依赖于科技创新,依赖于科技进步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建设以
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发挥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
激励和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实施机制,加大国家科技
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国家有关
科技计划要充分反映企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项目评审要更多地吸纳
企业同行参与。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对重大专项
和科技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项目,优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
团、企业联盟牵头承担,或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建立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实施新机制。
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各类研发机
构,特别是鼓励大型企业或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努力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
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
促进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创新企业集群。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办
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加强合作研究。
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加强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大现有研究开发基地与企业的
结合,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并着重建立面向企业开放
和共享的有效机制,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当前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工艺
进行攻关,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具有
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名牌农产品。组建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中心,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成熟适用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鼓励大型龙头企业走
产学研联合,生产、科研开发一体化的路子,使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
新的主体。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发展战略,鼓励人才向农产品加工
业流动,从整体上提升产业的综合素质与长远市场竞争能力。另外,
必须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
极建立农产品标准体系,对有发展前景的大宗农产品、名、优、新产
品,现有加工出口创汇产品率先开展制标工作。建立和完善省、市、
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鼓励和推进企业积极推行CMP(良好操作
规范)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方式,积极推行IS09000
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积极贯彻IS014000环境保护系
列认证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发绿色、环保标志产品,申请贸易
对象国的安全、环保类标志的认证。对于获得以上认证的或获得全国、
省级著名商标产品,政府给以适当奖励。..
5.4整合产业,提高组织化程度
目前我国农产品原料生产品种品质结构不适应加工的要求,分散
生产与集中加工的矛盾突出,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结合本地资源禀赋
和区域比较优势,发展有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适合
不同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带有利于推动工厂化制成品农业
的健康发展。如东部地区应重点发展出口型和科技型工厂化制成品农
业,中部地区应主攻大宗农产品加工业,西部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工
厂化制成品农业,同时,应积极打造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产业群,充分
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倡、支持产地加工,注重加工与
原料的结合,上下游产品的衔接,把产业化生产模式作为解决分散生
产与集中加工矛盾的重要措施。
构成一个产业体系,关键是把经济主体组织起来,而这种组织不
硕士学位论文
是行政性的组织,而是通过市场经济的办法,民主政治的办法。产业
组织上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法人主体取代小生产的自然人。工厂化制
成品农业的法人主体不是传统农民,而是农业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
织以及农场制农户。在传统农业中,生产主体是单个农户,以自给自
足或半自给自足为主,与其说是农业经营不如说是作业管理。这就非
但不能后天弥补农业发展的自然弱势,反倒附加农业发展的成长弱
势,对于农业效益的大量流失回天无力。如农民组织问题,农民真正
自己搞奶牛合作社等。制成品农业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
的桥梁和纽带,是市场与企业、农户之间的中介服务组织。借鉴发达
国家的经验,按照WTO的规则,放手让协会参与经济工作,放开让
协会行使管理职能,放心让协会发挥监督作用,把政府部门从繁琐的
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去行使政府职能。政府部门也可
以通过行业协会,为行业成员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在协会创建初
期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以便更好地启动和开展工作。
加强协会内部建设,按照“民主、民办、民享"的原则,建立和
完善符合行业特点的章程和各种内部规章管理制度。扩大行业覆盖
面,可以按粮食、棉花、油料、水产、海产、水果、蔬菜、畜禽等分
门别类组建行加工行业业协会,将产业集团的行业管理职能剥离出
来,也就是把裁判员和运动员分开,更好地行使管理职能,增强协会
凝聚力。尽快完善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提高行业协会从业人员的内
在素质,加强行业协会的整合。通过适当的机制将乡县级行业协会联
合起来,形成更大规模的行业协会,优先鼓励那些主导产业明确的地
区建立起区域性的制成品农业行业协会。首先以乡县行业协会为会员
组建省级制成品农业行业协会,再以省级行业协会为单位形成全国性
的行业协会。只有形成更大规模的行业协会,才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
的自律功能和规模效应。
5.5前后延伸,发展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通过核心企业和与其它主体的协调,集成
供应链的过程,是弥补节点企业间矛盾和冲突形成的损失。这种协调
是协调参与者的局部利益与供应链的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达到使
链上的各个贸易伙伴从以前单纯的竞争关系发展到以竞争为次,合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作、协调为主,以谋求长期利益为原则,’目的是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
担。这里实施协调的主体是核心企业,其建立协调关系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一定的成本,当协调成本小于协调所带来的收益,供应链管理
才是可行的。:’
、我国物流体系的组织模式应该是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整
合模式,向以物流中心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模式发展,最终向
以营销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发展。“、·
目前,应主要培育物流中心企业作为建立物流网络的核心企业。
基于供应链思想和利益机制,确定如下培育对策:①培养其分担风险
的能力,比如,粮食类期货市场培育与应用可以套期保值,分担市
场风险;②培育核心企业整合物流的能力,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效
率。
政府、企业与研究机构协作开发粮食供应链物流体系。建立和完
善利益分配机制是构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核心。可以通过股份合作、
合作性投资,保障农产品物流体系是“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
共同体,这需要政府、企业与研究机构协作开发物流体系,政府给出
环境基础建设和政策,研究机构给出管理方法、技术和人才,核心企
业按如下思路开发制成品供应链物流体系:(1)进行内部现有物流资
源整合,包括商贸集团和工业企业(龙头企业)的物流体系和其它物
流资源;(2)依据整合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定位一些物流中心辐射
全国,围绕突出物流产业的特色优势,重点培育专业物流中心和大
型物流企业,逐步形成物流业的绿色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不仅可
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应付国家突发事件,还可以通过规模经营和规
范服务获得可观的规模效益。’

5.6改善环境,政府针对性地政策扶持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问题,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系
列政策体系的建立。在对长沙、株州等市(县、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发
展状况的调查中发现,两市的农产品加工业之所以发展迅速,重要的
原因之一就是政府的重视。两市政府均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当前
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政策环境尚待进一步优化。问题突出表现
硕士学位论文
在: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各行其是,导致农产品加工业的
标准化体系、检测体系、食品安全体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质量认
证体系以及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服务少,吃、拿、卡、要多,乱收
费、乱罚款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对农产品加工
企业的投资和信贷扶持政策和扶持措施有限,资金短缺成为产业发展
最重要、最普遍的制约因素之一。此外,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落实工
作量大、手续麻烦,且周期长,既增加了企业负担,又影响了企业正
常的经营活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立统一
高效管理机构,全程服务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湖南的农产品加工业
的潜能还远未发挥出来,是一个可以而且能够大有作为的产业。关键
是政府要加强引导,进一步理顺农产品加工业的管理体制。建议由农
业产业化办公室或者乡镇企业局承担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规划、指
导、协调、服务职能。同时,公安、税务、工商、卫生、农业、金融、
科技等部门要形成合力,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全程服务。要做好
市场预测,加强科研攻关能力,技术开发要有适度的超前性,为农产
品加工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将加强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推行
HACCP管理系统,制订、修订一批农产品质量、品种、生产技术、生
态环境等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消灭无标生产,培植名牌产品,提
高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工厂化制成品农业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农民
就业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以科学规划为
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点发展精深加
工,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
益提高转变。各级农业部门必须统筹规划,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要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积极争取财政等部门的支持。要认真组
织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规划》,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区的农
产品加工发展规划,各地要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农产品加工示范
基地、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质量安
全保障、农产品加工信息化、农产品加工创业六大工程建设;要建立
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技术创新服务、质量标准服务、信息服
务、人才培iJllN务、指导行业协会服务体系。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履
我国T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行起对职责范围内农产品加工业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工作,要力争做到
组织领导到位,整合各种要素落实到位,环境创造落实到位,合力推
进落实到位。形成推进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的工作合力,促进工厂
化制成品农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
产业支撑。
硕士学位论文
结论
综上所述,所谓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就是设施农业与农产品工业
加工业整合为一体,并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定制性的工厂化生产。工厂
化制成品农业已经是一个从产前准备、产中服务、产后增值到市场运
作全方位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同时也是系统工程、信息工程和控制
工程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产业生产体系。在现在的统计中,农产品的
生产属于第一产业,而农产品加工业归类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随
着农产品加工业的日趋受到关注和重视,有些统计年鉴开始把农产品
及其加工品作为一个整体数据加以说明分析。在市场体系发达的今
天,市场的导向作用日益明显,加工业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寻找专业农
产品原料,以市场为纽带的工厂化制成品农业体系应运而生。当然,
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并不是简单地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综合。它
正在向着自动化控制水平更高,生产效率更高,集约化、专业化生产
水平更高,投资回报率更高的方向发展。所谓工厂化,就是指在相对
可控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现
代(超前)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是高度集约化和
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就相应表现为设施农业的生产。工厂化
制成品农业是用工业化技术和思维谋划农业生产及加工,以质量为核
心,以加工带生产,以质量促效益,从而有利于实现从数量农业向质
量农业的发展飞跃,是农业工业化战略的重中之重。与美国相比,我
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综合评分为0.387,仍处于初步阶段。由于指
标体系中市场化指标的权重大,所以市场化指标的低分成为我国工厂
化制成品农业评价综合得分低的重要原因。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健
全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提高有效订单农业的比率,发展农产品
及其加工品的期货市场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地大物博且地区差异极大的我国来说,真正结合自身的国情
和地区间的区域优势,扬长避短,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在发展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盲目
引进,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力争做到引进与吸收创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新相结合,。示范与带动推广相结合,要特别注重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系的建设,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强调设施农业的高效环保作
用,结合我国国情,重振农业大国之名。‘
参考文献
①期刊
[1]刘茂松.农业工业化战略研究[J].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6月.
[2] 戴小枫,杜彦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国际与国内背景[J].调研世
界,2002年03期. .
[3] 胡小鹏.中国食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
题,2005年Ol期.
[4] 梅士建.关于发展加工农业的理论思考[J].江汉论坛,1999年12月.
[5] 冷志杰,唐焕文.大宗农产品供应链四维网络模型及应用[J].系统工程
理论与实践,2005年3期.
[6] 刘导波.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
报,2006年6期.
[7] 祝华军.我国工厂化农业效益不高的原因及发展思考[J].中国农村经
济,2003年ll期.
[8] 张平,高丽朴.荷兰工厂化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北京农业科
学,2000年04期. ’。
[9] 王美俄,徐永智,郑雪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J].
农村经济.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12期.
[10] 陈会英,周衍平.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创新与政策选择[J].经济
地理,2004年12期.
[11] 葛毅强,陈颖.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发展前景与科技支持[J].
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12] 杨培林,郭晶,马振明.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态势[J].农机
化研究,2003年Ol期. 。
[13] 刘辉华,任伟琳.我国订单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
学,2006年19期.
[14] 卢良恕,魏益民.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刍议[J].中国工程
科学,2004年05期.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代码.
GB/T4754—2002.
[16] 魏益民.国外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工业发展趋势[J].中国食物与营
养,2004年04期.
[17] 孔晓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工业化[J].农机化研究,2006
年04期.
[18] 佟玲,李成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
研究,2005年05期.
[19] 周中林.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
, 年02期.
[20] 戴小枫.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战略EJ].调研世界,2002年06期.
E21] 闰世霞.我国工厂化农业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4
期.第18卷,第2期.
[22] 乔忠,贾敬敦,汤坤.基于产业链的工厂化农业发展模式[J].中国农
业科技导报,2004年01期.
[23] 古文海,陈建.设施农业的现状分析及展望[J].农机化研究,2004年
0l期.
[24] 宋德军.国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给我们的启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
报,2003年第04期.
[25] 丁力.美国农业产业体系对中国的启示与建议[J].财经问题研
究,2001年09期.
[26] 刘金虎.设施农业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天津农林科
技,2002年12期.
[27] 何芬,马承伟,张俊雄.设施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安徽
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28] 朱德文,陈永生,程三六.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EJ].农业装备技术,2007年01期.
[29] 何芬,马承伟.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
报,2007年03期.
[30] 李树德,李瑾.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tJ].农业技
术经济,2002年05期.
. [31] 单杨,何建新.湖南省大宗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措施
67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04期.
[32] 谢国华,汤绍武.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工程
学报,2003年zl期.
[33] 黄志乾,向阳.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广西农业科
学,2004年04期。
[34] 戴小枫.加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我国农业与农村问题的战略选
择一论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与优先领域[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
年06期.
[35] 马涛,韩立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中国农村工业化[J].中国食物
与营养,2006年05期.
[36] 李里特.农产品加工应重视餐桌主食品[J].农业工程学报,2000年02
期.
[37] 翁志辉,曾玉荣.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特点及对我省的启
示[J].福建农业学报,2005年z1期.
[38] 李延云,刘春和.日本的农产品加工业[J].世界农业,2005年09期.
[39]邱仲华.美国的工厂化农业[J].环球晾望,2001年08期.
[40] 陈苏根.重视环保的美国农产品加工业[J].农村工作通讯,2007年06
期.
[41]。王郁,肖桂林.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比较与启示[J].安
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42] Windhorst .,Hans-Wi lhelm.Industrialized and
agroindustry[J].Vechtaer Druckerei und VERLAG,1989:150—150.
[43] Keith Marsden.Agro—industrial pol icy reviews[J].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m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1998:7-7.
[44]Lauschner.R.Agroindustry as a factor strengthening the
agricultural sector[J].Revista de Economia Rural,1980.V.18:217—233.
[45]James G.Brown.Agro-industrial Investment and Opertions[J].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D.C.1994:卜5.
[46] Nigelkey and Will Iamcbride.Production contracts and
productivity in the U.S. ,hog
sector[J].Amer.J.Agr.Econ.85(1),February2003:121—133.
[47]Stefano Ponte.From Social Negotiation to Contract:Shifting
Strategies of Farm Labor Recruitment in Tanzania Under Market
Liberalization[J].World Development,Volume 28,Issue 6.June 2000:
1017-1030.
[48]Jan van Roekel,Ronald Kopicki,Carry J.E.Broekmans.Bui lding
Agri Supply Chains[J].Issues and Guidel ine,2002.
[49]Key,N.and Runsten,D.Contract Faming,the Organization of
Agri—processing Firms and the Scale of Out-grower Production[J].World
Development,1999,27,(2):381—401.
[50] Conway G R.Agroecosystem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J].Bangkok:Winrock International,1986.
[51] Catherine J.Morrison paul and Jamesm.macdonald..Tracing the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y prices and food
costs[J].Amer.J.Agr.Econ.85(3),August2003:633—-646.
[52]Davi d J.Gl over.Contract farming and smal l hol der outgrower
schemes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J].World Development,Volume
12,Issues 11—12.November—December 1984:1143—1157.
②文献图书
[1]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课题组著.中国农产品加工发展战略[M].
科学出版社.2005年09月.
[2] 王韩民.农业形态概览[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04月.
[3] 张宝文.新阶段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4年04月.
[4] 白益民.进军现代农业[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05月.
[5]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译.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05月.
[6] 丁力.农业产业化新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01月.
[7] 牛若峰.当代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07月.
[8] 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年08月.
[9] 徐东礼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年lO月.
[10] 曾红颖等.发展的刻度一中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M].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2004年04月. ,
[1 1] 韩东林.转型时期中国农业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研究[M].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7年11月.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著.2006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
展报告[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08月.
[13]农业部.2007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09月.
[14] 刘茂松.信息化与工业化反梯度推移[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02
月.
[15]速水佑依郎,弗农·拉坦著,郭熙保等译.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
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01月.
[16] 厉为民.荷兰的农业奇迹[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03
月.
[17]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编.2005农业科技推广报告[M].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6年01月. 。
[18] 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一农业和农村发展
战略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1月.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05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
统计出版社.2005年09月.
[20] 粮农组织年鉴[M].2004.
[211美国总统发展报告[R].2008.
[22] 国际统计年鉴[M].2006.
[23]中国农村年鉴[M].2006.
③学位论文
[1] 陈会英.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D].[博士学位论
文].山东农业大学.2004.
[2] 黄蕾.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比较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构建与运
行[D].[博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6.
[3] 张润清.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博士学位论
文j.2005.
[4] 李军.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优势实证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对外
经济贸易大学.2006.
71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刘秀慧.从制度变迁理论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产生.[J]企
业家天地,2007,(一)
[2]刘金科,刘秀慧.浅析资本结构理论.[J]企业家天地,2007,(一)
[3]农业工业化发展对策研究一一农业工业化之农业技术创新研究.
湖南省2006年社科规划基金重大项目——农业工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成果之一&湖南省经济学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参与的研究课题
[4]参加农业部《农村污染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课题的调研活动
(2006.9-2006.10)
[5]湖南省2006年社科规划基金重大项目.《农业工业化发展对策研
究》(2006.7-2007.10) 。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农业小部门化时期现代农业
战略地位与发展对策研究——建设现代农业问题研究》(2007.8一至
今)
致谢
回到母校继续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是我的生命中一个颇有意义的
转折,在这里,我有幸师从敬仰已久的刘茂松教授,得以受益终生。本
科时上课一连四节,老师始终声如洪钟,激情四溢,那时就给我留下
了一个有气派,受尊重的好院长形象。研究生学习期间,老师更以一
个亲切而严格的导师身份,言传身教,教导我和其他同学认真治学,
用心做人。刘老师多年来一直对农业经济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农
业小部门化时期的农业发展、农业工业化等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我作
为刘老师的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有幸参加了导师主持的湖南省重大课
题“湖南农业工业化战略与对策研究”,帮助师兄去农村采集农业经
济论文数据,从而对农业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初步的认识。本文
从选题立意、撰写提纲、到成文的全过程都得到了刘老师的悉心指导,
文中很多观点也是在刘老师观点上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整篇毕业论
文无不倾注了导师的心血。刘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不厌其烦的指导,
亲切和蔼的态度,让学生钦佩不已,感动不已!三年来,他同师母一
起给予了我学习和生活上诸多的关怀,对此,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唯
有希望自己将来能学有所成以报导师和师母的恩情。
在师大求学三年,我有幸得到众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我要
感谢刘子兰院长、马伯钧副院长、陶伟军老师、李立辉教授、邓国用
副教授、高志仁副教授、熊汉富副教授、刘乐山副教授、李军副教授
等众多导师曾耐心为我传道解惑,给了我学术上及人生上的指引。卢
满兰老师、肖翔老师等从学习、科研和生活等各方面都给我了很大的
关怀与帮助。在此,我衷心的表示感谢!
此外,我要感谢我的同学刘金科、吴娟、燕兴胜、肖宏;还要感
谢我的室友贺佐杰、刑芷芯、刘金科、李彦娟、吴玲颖,以及其他所
有的同学,我非常庆幸能和这一班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渡过这段美好
的时光,使我单调的学习生活充满了乐趣,彼此间思想的碰撞使我受
益匪浅。在岳麓山下、湘江之畔度过的三年研究生学习和生活将成为
我人生的一段美好回忆。
我国工厂化制成品农业发展研究
作者: 刘秀慧
学位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肖思寒 工厂化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学位论文]2004
2. 江苏省要求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期刊论文]-江苏农村经济2011(11)
3. 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科技2011(8)
4. 宋永和 培强现代农业服务业[期刊论文]-江苏农村经济2007(12)
5. 姜长云 着力发展面向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期刊论文]-农村工作通讯2010(22)
6. 彭惠梅.刘坤日本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4)
7. 姜凌.潘锦云.JIANG ling.PAN Jin-yun 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研究[期刊论文]-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30(4)
8. 周淑景 中国农业变革与工厂化农业发展[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参考2008(63)
9. 赵德贵.桑颖.李冰辽宁省农村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期刊论文]-辽宁经济2010(7)
10. 李亚敏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期刊论文]-新财经(理论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