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姓名:侯黎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石五学
20080501
摘要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若干大中城市作为发展
核心,城乡在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网络作用下互动协调发展形成的具有密切经济、社会、
生态、文化等联系的城乡聚落密集区域。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群的出现与发展成为
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群成为区域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纵
观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定量分析与简单排序,只注重个别指标的量的比较,忽视城市群
各自的功能定位与特色分工;而且,往往仅涉及城市群内部或城市群之间比较。因此,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盲目建设、土地利用效率低
下,产业结构趋同、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中原城市群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肩负着中原经济崛起的重任,但是发展过程中存
在的若干问题降低了其发展速度与质量。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时空发展角
度出发,综合分析评价了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基于城市竞争理论对中原城
市群的发展做出了科学的实证分析,指出了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原城
市群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思路和建议,以期为中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
与实践依据,进而对促进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和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所裨益。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分为概念诠释、研究背景。概念诠释对文中一些重要的概念进行
解释、界定,如城市群、城市竞争力、一体化等。研究背景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
中原城市群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现状研究。该部分介绍并评价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现
状、模式、特征以及各自的发展特色。
第三部分,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分析。在对城市竞争理论和评价指标的分
析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以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对中原城
市群与其他城市群以及中原城市群内部的竞争力做出了实证分析。
第四部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定位与思路。该部分指出了中原城市群发展所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目标,并对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做出具体分析,由此试着提出了中
原城市群的发展构想及策略,以期为我省经济的腾飞提供一些参考。
第五部分,结语。对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以待日后完善。
l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首位度

ABSTRACT
Urban Agglomeration is an urban-rural dense region which has close contact of economy,society,
ecology and culture etc, and it was formed by both urban area and rural area of certain space range,
taking several big cities as the developing cores,relying on the mutual action of modem traffic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From the middle period of 20th century,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has been an important urbanization trend all over the world,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come all important topic in district developmental research.But taking a wide view
back to the former researches, it usuall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ntitive analysis and simple sorting
of individual indexes and neglected the function—fixed pos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division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Furthermore, most of them only involved the researches into the comparision inter or
betee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So it can’t eradicate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such as the blindly construction action in city and town,low effect Use
of the l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vergence among different cities, ecosystem environment depravation,
ecology environment depravation,etc.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is at the starting stage, carrying heav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rising
up of the central plain.But some problems arised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slowed the speed and lowered
the quantities of its development.This paper takes the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as research object,
sets out from time-space angle, adopts many comprehensive analytical principle of realm, and analyzes
its history and present conditions integrally.Furthermore, it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Zhongyuan
urben agglomeration’S developing progress, Based on the city of competition theory,it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Zhongyuan urben agglomeration empiricaly and scientifically,and refers to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course of developing.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Zhongyuan urben agglomeration,it
raises the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aiming at offer theory and practice basis to the moderate evolution
of urban-rural system of this area,then can do goo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complete construction of Xiaokang society of Henan pmvincc.

This paper includs five parts as follows:
Part I, introduction.This part is divided into the annotation of concepts and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The annotation of concepts is to interpret and definite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such as urban
agglomeration,city competition,integration,etc.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mainly introduces the two
facts:study current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the ai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ity
competition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Part II,present situation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This part introduces and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al situations,modes and features,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urban agglomeration
Ix)th domestic and abroad.
Part III, analysis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based Off city competition.It introduces the
value character basic study theo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mode choice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s,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t argues that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urban-rural concord development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Part IV,the problems,positioning and ideas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In
this part,the essay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nOW and aims in future of evaluation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here are the concrete analyses of each city’S function—fixed position.Hence it
concludes the systemic development speculation and strategie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the economic growth of our provinc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Part VI,conclusion.This part sums up the innovation point and its shortage,hoping to perfect them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city competition,the first degree

独创性声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i!磊缘芝日期:2塑星。么: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南师
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签名:年龃导师签名: :硼。毛。苫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第一章绪论
依据现代城市竞争理论,引入社会发展指标,建立新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借助计量软件,对中原城市群体的综合竞争力进行研究,在实证度
量分析的基础上,为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借鉴。
1.1.2研究意义
(1)针对城市群发展的度量问题建立了新的竞争力评价模型。进行城市群竞争力的
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
进行比较分析,实现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在对中原城市群
各城市进行了深刻的了解之后,通过实证分析,使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结构和发展脉络更
加清晰,并用科学方法找出科学的发展道路。同时又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分析了中原
城市群的现状,以更好地为中原的崛起提供一些可鉴之议。
(3)本研究为中原城市群体内的经济区划、产业布局与协调发展起到了实践上的
指导作用。理论源于实践,而且科学的理论又有利于实践的进行。本文在对中原城市群
现状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找出中原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针对
这些现实,在理论指导下提出合理的建议。
1.2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进展述评
1.2.1 国外城市群研究现状
(1)城市群的早期研究
最早研究城市群的是欧美一些国家,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学家
埃比尼泽·霍华德(1898)从城市群的角度对城市进行探索性研究,他提出的著名的“田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园城市”模式,建议围绕大城市建设分散、独立、自给自足的田园城市,实现城乡自
然、空间、社会的有机融合,其实质是通过城市群体空间组合解决大城市不断扩张带来
的一系列城市问题。20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格迪斯(1915)在《进化中的城市》(City
in Evolution)一文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化的形态: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ld 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
作是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之后的恩文(1922)将其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并应用
于伦敦的建设与调整。芬兰规划师沙里宁(1918)的《城市:他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强调城市是个有机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在这种“有
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在这一时期里,西方许多大城市
(伦敦、巴黎、莫斯科、堪培拉等)的规划实践都已扩展到区域和城市群体层次。1933
年,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提出著名的“中心地学说’’,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
统化,被后人公认为城市群体研究的基础理论。他的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也
被广泛采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帕克和沃尔思等学者借助生态学方法,从社会学角度研
究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了“芝加哥城市生态学派",并陆续提出了同心圆(1952)、扇形
(1936)、多核心三大经典模式。杰弗逊(1939)和哲夫(1949)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
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分析。上述理论的提
出,为城市群研究思路及方法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城市群研究的发展
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学术的研究,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
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城市
地理学与一般系统论的有机结合成功的开辟了城市体系研究这一新的视角,其研究热潮
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1945—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维宁(R.Vining)从理论上进一
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1950年,美国地理学家邓肯(O.Duncan)在《大
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 System)的观点并阐明了城市体系研究
的实际意义。1962年,美国贝里(B.Berry)发表了《中心地体系的组成及其集聚关系》
一文,皮特(R.Petter)编著了《城市体系与经济发展》一书,深刻阐述了城市体系与
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977年哈格特(P.Haggett)和克里夫(Cliff)从相互作用
(interaction)、网络(networks)、节点(nodes)、等级(hierarchies)、表面(surfaces)、
扩散(diffusion)等6个角度论证了城市群体的演化过程。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
2
第一章绪论
学者对已相对成熟的城市体系理论予以总结,最著名的是美国学者贝里(B.Berry)和
豪顿(F.Horton)的《城市体系的地理学透视》,及加拿大学者鲍恩(L.Bourne)和西
蒙斯(J.Simmons)的《城市体系:结构发展与政策》。虽然城市体系研究只是从系统论
的角度对城市群体内部的组织及空间关系进行抽象研究,但其基本概念及技术路线,仍
为城市群体空间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支撑及借鉴意义。
(3)城市群空间研究的深化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体研究的开拓者当属法国地理学者戈特曼(Jean.Gottmann)。
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已将研究领域从都市区扩展到了城市群体层次。1957年,
他在细致考察了美国东北海岸三个世纪以来的城市发展后,发表了著名的《大都市带:
东北海岸的城市化》(Megalopolis:the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一文。“Megalopolis"被视为全新的城市群体概念,不是简单
的一个城市或者大都市,而是一个面积广大,有几个大都市相连接的城市化区域。戈特
曼认为大都市带将是城市群体结构的必然演化趋势和最高发展阶段,并极力推崇其作为
人类居住空间的完美性。其后戈特曼一直致力于都市带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都市带的特
征、功能、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发展阶段等。1961年,他进一步研究当时世界几个大都
市带并认为它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它的观点得到广泛推崇。他的Since Megalopolis
(1990)确立了他在城市群研究领域的地位。同期,金斯伯格重点研究了日本大都市带的
一些特性,提出了“分散大都市带"(dispersed metropolis)的概念,与戈特曼的大
都市带的概念基本相同。另外,法国佩鲁(F.Perroux,1955)的“增长极理论’’和“点
轴发展理论",是城市群研究的一大理论贡献。美国地理学者乌尔曼(E.L.Ullman,1957)
提出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对城市群内外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影响深远。弗里德曼
(J.Friedmann,1964)结合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发展阶段与过程,提出“核
心一边缘’’模式,并模拟了城市群体运作过程。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
1968)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揭示空间扩散的多种形式加深了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
70年代,小林博士在对东京大都市圈的研究后总结前人观点归纳并强化了城市群
发展过程的三个概念:大都市地区(Metropol i tan Region)、大城市区(Metropol itan
Area)、城市化地带(Urbanized Area)。库默斯(I.B.F.Kormoss)和霍尔(P.Hall)
分别对西北欧城市群和英格兰大都市带进行了研究。希腊学者杜克西雅斯
(C.A.DOxiadis,1970大胆预测世界城市发展将形成连片巨型大都市区
3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Ecumunopoiis)。加拿大地理学者麦吉(T.G.McGee,1980、1994)对东南亚发展中国
家城市密集地区进行研究后提出“城乡融合区’’概念,并认为这些地区已出现类似与西
方大都市带的空间结构。林奇(K.Lynch,1980)构建扩展大都市(Dispersed Metropolis)
模式。卢德耐里(D.A.Rondinelli,1985)总结了区域城市群相互联系的7种类型。
麦克尔劳林(J.B.Mcloughlin,1985)强调城市群应当通过理性规划的约束达到空间持
续平衡发展。联合国人类聚落中心使用Urban Agglomeration作为衡量大城市规模的
标准。
(4)城市群空间研究的最新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城
市群研究,城市群体进一步向区域化、信息网络化的研究方向发展。范吉提斯
(Y.N.Pygiotis,1991)、昆曼与魏格纳(K.R.Kunzmann&M.Wegener,1991)都对经济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的形成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城市带
实际上是产业空间的产物,作为新的地域组织形式,将占据全球经济的核心位置。一些
学者从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过程入手,提出了21世纪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的演变必然体
现人类对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激越使用的要求,并针对日益显著的大都市带现象,提出
了世界连绵城市(ecumunopolis)结构理论。代表人物有杜克西亚迪斯(1996)、费希
曼(Fishman,1990)、阿部和俊(1996)、高桥伸夫(1997)等。1990年以来,广大学
者对21世纪自然一空间—人类融合的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热情进一步高涨。1990年,
戈德曼在其新著(Since Megalopolis》一书中对他早年许多忽视社会、文化、生态的
观点作了修正。美国规划师莱特(H.Wright)及斯泰因(C.Stein)等提出了与自然
生态空间相融合的区域城市(regional city)模式:扩展大都市(dispersed
metropolis)。1992年,魏克纳吉(M.Wachernage)、莱斯(W.Ress)以“生态脚印"
(ecological footprint)的概念来反证人类必须有节制地使用空间这种资源。基于区
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1993年欧盟15国就开展跨境的“欧洲空间发展展望"
(European Spati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规划工作,该规划提出的旨在促进可
持续发展,共同实现城市群体空间集约发展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共鸣。富田禾晓(1995)
以都市空间为经,结构演变为纬,从人口、第三产业、居住、消费、通勤、中心地等级
和职能对日本的城市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帕佩约阿鲁(J.G.Papaioannou,1996)展示
了全球城市系统网络化发展的模式,并对城市群的发展寄予厚望。各种形式的大都市地
4
第一章绪论
区协调管理机制正在西方国家广泛建立,城市群体空间规划已成为一种参与全球性竞争
的战略手段。
总之,西方国家关于城市群体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经历了由静态到动态,从小尺
度都市区到大尺度都市带,从结构分析到机制探索,从本国研究到国际研究的过程。随
着城市群体空间研究尺度的日趋增大,西方学者对城市群发展的认识亦表现出多元化与
深刻化的特征;抽象的理论性研究与形象化的规划设计相结合;遵循技术路线与重视人
文生态的空间观念相交织。另外,对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群体空间的新变化及其组
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也成为西方城市群研究与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2.2国内研究现状
(1)城市群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城市群的研究源自“城市体系’’的研究。梁思成早在1945年就撰写了《市
镇体系秩序》一文,专门介绍了沙里宁的城市“有机疏散”理论,呼吁在中国“预先计
划、善于辅导,使市镇发展为秩序的组织体”。1992年,顾朝林出版了《中国城市一历
史·现状·展望》一书,成为中国城市体系研究的一座里程碑,并与1997年发表了《新
时期城市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一文,以全新视野重新审视了城市化过程和城市体系结
构。
20世纪80年代初,丁洪俊、宁越敏(1983)首次用“巨大都市带"的译名向国
内介绍了戈特曼的大都市带理论。因为当时中国的城市群现象还不太明显,因此当时在
国内的反映并不强烈。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城市体系研究广泛地开展起来。其研究
内容主要包括:城市体系的概念和特点、城市体系的发育机制与组织机构以及城市经济
影响区和城市相互作用等等。1986年,周一星借鉴西方城市不同尺度空间体系,较早
提出了“市中心一旧城区一建成区一近市区一市区——城市经济统计区一都市连绵区”
这样一套中国城市的地域概念体系。1988年,进而将其发展成比较完整的中国城市单
元体系。其中与Megalopolis相对应的中国概念是都市连绵区(Megalopol is
Interloching Region, MIR)。周一星将都市连绵区(MIR)定义为以若干城市为核心,
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
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同时指出MIR是城市群发展的更高级形态。
20世纪90年代初,崔功豪(1992)对城市带的概念和特征、城市带的形成与发展
5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机制、城市带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
实证研究,前瞻性地将城市群体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城市区域(city region)、城
市群组(metropolitan complex)和巨大都市带(megalopolis)。姚士谋在对国内几大
城市密集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出版了《中国城市群》一书,
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中南等几大城市群作了描述性的介绍,成为国内第一部
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专著。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广泛开展起来,其中大量涉及对
城市群的地域界定、社会经济特征描述、模式演进、动力机制分析、以及先进管理模式
探析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然而,从复合视角对城市群空间进行的研究则较为缺乏。1999
年张京祥根据其博士论文著成《城市群体空间组合》一书,从城市群体角度全面考察了
城市群体构建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把群体发展作为一个自构与被构的复合作用的过程,
并结合长江三角洲对实证区域的城市群体空间组合提出建议,为我国城市群体的集约、
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对城市群的影响表
现出极大的关注,亦有学者研究了世界城市体系对中国城市群的影响。在研究理论上,
国内学者主要使用城市化及空间集聚—扩散理论来阐释城市群发展机理。研究方法上,
国内仍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但也有少数学者在定量研究方面做出了尝试,较为典型的
是张宇星对城市群形态的空间分布研究以及罗震东与张京祥对大都市区域空间集聚一
碎化的测度。围绕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长株潭等几大城市
群开展的实证分析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也得到了加强。中山大学和港澳的学
者们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许学强教授一直跟踪研究改革开放
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变化,它的研究可以说是包括了珠三角城市群研究的方方
面面。闰小培、郑天祥、林先扬、王树功、谭则等分别从不同方面对珠三角进行了研究。
北京大学和中科院北京地理所的专家学者对京津唐地区和辽中南城市群进行了详细的
研究。以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沿海城市密集地区经济、人口、集聚与扩散的机制和
调控研究’’(1997)形成的《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从经济和人
口两方面对我国沿海4大城市群发展作了实证研究。进入21世纪,城市群己成为城
市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成为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成为国民经济和国家综合
国力竞争的重要形式。国内的城市群如“星星之火"般发展起来,许多学者针对各个城
市群开展了相应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就提出要在中原地区构建城市
6
第一章绪论
群,称为“中原区位城市群”。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设规划,始于1994年中
国新亚欧大陆桥发展研究会联络处(郑州市政府陇兰办)提出的“十大建设课题”之一。
1997年,范钦臣指出中原城市群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了构建中原城市群的有利条件、
应遵循的准则、构建过程中的矛盾和对策。2000年,龙同胜针对当时中原城市群发展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内涵建设四条道路和外延发展的四条道路。2003
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要全力打造中原城市群,构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
之后,河南省科学院、河南大学等单位的学者针对中原城市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内容
涉及中原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发展特征、问题与对策、经济建设、产业结构、空
间战略以及文化生态等。其中,冯德显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群发展规律和发展现状的分析
研究,指出中原城市群建设与一体化发展是符合城市化的基本规律和河南区域发展实际
的,具有历史和客观的必然性。并对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结构、产业互动发展、产业空
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大郑州都市区构建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
展的构想和基本解决方案。随后,他进一步提出中原城市群发展要着力构建“一心两圈
三轴”的空间一体化组织,并借鉴广州跨珠江、南京跨长江、上海跨黄浦江的发展,提
出郑州跨黄河发展的问题。张占仓从中原城市群的概念入手,论述了中原城市群的五个
特征,指出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的途径和空间焦点。刘东勋分析了
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制造业结构特征,对九城市各行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并对其第
三产业的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徐晓霞、王发曾基于历史、区位、资源、产业基
础等原因,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功能联系的现状,并提出了促进中原城市群结构
有序升级的措施。周全德指出在中原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有形的GDP和
绿色的GDP也要努力提高人的素质的GDP。杨迅周等指出中原城市群空间是促进中原城
市群一体化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举措和内容,中原城市群空间战略构想是:重点
发展“两核两线一弧众三角’’,同时重组县级市和小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并提
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2)城市群研究的一般特征
对上述所收集的国内有关城市群空间的研究进行综述,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
特征:
①国内关于城市群的研究相对较少,基本是为城市体系的研究所取代。“城市体系"
着重从系统论角度将城市视作点状要素进行考察,它是城市群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7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但不能完全取代城市群体的研究。
②总体研究水平滞后于西方。注重对国外相关研究理论的借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反映我国具体发展实际的一些理论,但基础理论多以西方相关理论为主,深入反映我城
市化特色和城市群地域结构的基础理论相对缺乏,实际指导意义较弱。
③比较较注重城市群体内部组织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研究,而对新的经济、社会、技
术因素对城市群体空间的影响等研究尚浅,对人文、生态等要素考虑不足。另外,研究
体系仍然局限在传统的地理学、规划学等单学科研究阶段,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
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局面尚未形成。
④国内学者更多地关注本地区城市群的发展研究,实证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水平存
在区域差异。关于沿海城市群的研究相对成熟和深入,尤其是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
洲的研究。相比之下内地城市群的研究相对薄弱,虽注重了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但因
其发展阶段所限,客观上导致研究难以深化,很大程度上仍属于传统城市体系三大结构
的研究,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指标,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的研究往往流于空泛。
1.2.3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群空间研究成果的简要回顾,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启
示:
(1)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远远超前于我国,因此对城市群的研究也相应更为成
熟。他们将城市群体的理论研究与形象化设计相结合,技术路线与人文生态观念相交织
的多元化研究路线对我们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尤其是近30年来,西方国家对城市群空
间的研究逐步返璞归真,开始更多地关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空间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因此,我国日后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一方面应注重传统地理学、规划学与其他学科如经
济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等的交融,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局面;另一方面,应注意使
目前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从片面强调经济因素开始转向对人文因素的关怀,认识到城市
首先是适于人类居住的适宜性空间,城市群空间结构绝非单纯技术、经济驱动行为。
(2)从国内相关研究来看,由于世界经济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及我国经济、政治体
制的变革,城市群体协调有序的发展成为无法回避的紧迫课题。在经济发达、城市密集、
竞争无序而资源生态持续趋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展先导区域,实证性的研
究则尤为迫切。一定的产业空间格局形成一定的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产业组织的表现
8
第一章绪论
形式,而城市群体则是更高层次的复合产物。因此进行城市群体组合研究的意义重大。
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落后,仍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关中、成渝、中原等
城市群区域,应进一步深入开展空间结构规划、经济一体化发展、资源协调开发等方面
的研究。
(3)纵观国内外城市群体研究的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我国日后的研究动向:
以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为背景的城市群研究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群演化模式与机理的探
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建立,以及以自然一空间一人类融合为原则的
城市群研究将成为研究的新趋向。各国城市群的发展及研究的轨迹虽然不同,但殊途同
归,最终都将归结于一点,即实现人类一空间一自然的和谐发展,探讨城市群区域的发
展。
1.3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
(1)归纳演绎的方法。从相关理论及研究的历史脉络中把握研究趋向,在总结国内
外城市群发展的历程中寻求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出路。
(2)实证研究法。以中部崛起和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背景,借鉴国内外城市
群发展模式和经验,探索中原城城市群的发展道路。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对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借助定性描述与模型分析方法来
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4)综合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结合角度,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
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综合的研究。
9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现状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现状
2.1 国外城市群发展现状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世界上城市呈现出群落状发展的趋势。目前公认的国际级别的
大型城市群有五个,它们是:
(1)波士顿一纽约一华盛顿城市群。该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包括波士顿、纽
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共40个城市。长965公里,宽48至160公
里,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
上。
(2)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
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它与纽约城市群共同构成了北美的
制造业带。
(3)东海道大城市群。从千叶向西,经过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到京都、
大阪、神户。这个区域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将近7000万。
(4)巴黎城市群。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布鲁塞尔、克
隆等。这个城市带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0
万。
(5)伦敦城市群。该城市群以伦敦一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
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面积为4.5万平方公里,人口
3650万。
2.1.1城市群发展的模式与特征
(1)城市群发展的模式
概念的多元化,其实反映了发展模式的多元化。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共
性,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经历和不同的文化
特色,其发展特征的差异性也是十分明显的。目前世界上发展成熟的城市群主要由美国、
西欧、日本三种模式。
(2)世界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11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城市群是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大城市积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的、多层次
的都市联合体。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城市群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具有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由
数个大的中心城市及大量的中小城市相互串联而形成的。其中,中心城市是人口与产业
集聚的引力中心,在城市群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
②拥有合理配套的产业分工与协作网络。城市群体发展可使区域经济在生产要素的
组织与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可更新性和自生性,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形成良
好的产业布局,从而使得各城市优势互补,产生最大效益并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
③拥有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通讯网和给、排
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其中发达的铁路、公路设施构成了城市群空
间结构的骨架。
④城市群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能起到枢纽作用,是连接国内、国际要素流动和资源
配置的节点和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和传输带。
⑤城乡趋于融合,各城市的密切联系与强烈的相互作用增强了城市的经济与文化的
辐射力,扩大了辐射范围,加速了乡村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明的普及。在较成熟的城市
群内,乡村地区虽然仍存在,但它在保留传统乡村某些特征的同时,在生产方式、居住
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均与城市同步。
(3)美国城市群的特征
美国有三大主要城市群,即东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Bosnywasii)(波士顿一纽约一
华盛顿),大湖地区(Lower Great Lakes)(芝加哥一底特律一匹兹堡)和太平洋沿岸城
市群(Califorllia)(圣地亚哥-IB金山)。美国8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这三个城市群中。
美国的城市群具有以下特征:
①空间形态上呈现多核心的星云状结构。城市群由多核心区域城市构成。而处在
城市之间的非城市用地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乡村地区,而是以与
城市完全不同的景观和产品同城市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为城市人口提供游憩场所,同时
获得来自中心城市的各种服务。
②从空间组织上看城市群呈现出“马赛克"结构。从宏观上来看,大都市带则是由
多个各具特色的都市区镶嵌形成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组合体。
这种镶嵌绝非简单的拼接,而是存在着有机联系和一定程度的分工,如纽约无疑是美国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现状
东北海岸大都市带的经济和对外联系中心,华盛顿则表现出鲜明的政治特色,而产业职
能则主要由费城、巴尔迪摩等城市承担,戈特曼将这种组合体结构形象地称之为马赛克。
⑨组成城市群的内部基本单元具有多样性,构成要素高度密集交织。城市群的基本
组织单元是都市区,每一个都市区内部都是由自然、人文、经济特征完全不同的多种成
分构成的,从城市的用地类型到人口的种族、职业结构都是如此。而且都市区的规模越
大,其内部成分的多样性越显著。
(4)欧洲城市群的特征
西欧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最早的地区,但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北欧国家
具有不同的特征。
①英国和法国的城市群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密度大,由多个城市集聚的形
式形成,英国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集中了英国4个主要大城市和
10个中小城市,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法国的巴黎、鲁昂、勒阿尔城市群是
法国为了限制巴黎大都市区的扩展,改变原来向心聚集发展的城市结构,沿塞纳河下游
在更大范围内规化布局工业和人口而形成的带状城市群。
②德国的城市群则具有分散性、独立性、低密度的城市形态,城市化水平达到80%
以上,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城市的首位度很低,最大的城市首都柏
林仅有300多万人,城市大多在100万人以下,20-30万人的中、小城市高度发达,分
布均衡,规划合理,形成城市密集群,大城市数量小,而且规模不大。
⑨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群是一个多中心马蹄形环状城市群,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
丹和海牙3个大城市,乌德支列、哈勒姆、莱登3个中等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各城市
之间的距离仅有10一20公里。该城市群的特点是把一个城市所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
中、小城市,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空间组织形式,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5)日本城市群的特征
日本城市群称为“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由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
组成,大、中、小城市总数达310个,包括东京、横滨、川崎、名古屋、大阪、神户、
京都等大城市,全日本1l座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10座分布在该城市群区域
内。它集中了日本企事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2/3,工业产值的3/4和国民收入的2/3。
与波士顿一华盛顿城市群相同的是,日本城市群各城市各具特色,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
能,不同的是,作为东京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东京的城市功能是综合性的,是日本最大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的金融、工业、商业、政治、文化中心,被认为是“纽约+华盛顿+硅谷+底特律”型的
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大都市圈。
都市圈的概念是由日本最早提出来的,代表了日本城市群发展的特征。所谓都市圈,
主要指以特定的通勤时间为周期,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
的镇组成,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被广泛使用的生活圈、商业圈等亦是由此
而来。1960年日本行政管理厅开始采用“大都市圈"概念。都市圈的主要特征有:
①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且邻近有50万人口以上城市;
②中心城市GDP中心度大于45%;
⑧中心城市具跨省际的城市功能;
④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不低于本身人口的15%;
⑤都市圈之间的货物运输量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25%。
日本的都市圈有两层含义:一层以单一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日常都市圈",即能够
进行通勤、购物和日常业务交流的“通勤圈”,“1小时距离法则”对其地域范围具有明
显的制约作用,其半径在lOOkm左右,第二层是以若干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地
区共同组成的“大都市圈”,其半径可达300km左右。
2.1.2 国外城市群发展中的经验
国外成熟的城市群,在发展中不有少可借鉴的成功之处,本文仅对美国波士顿一纽
约一华盛顿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合作和日本大阪都市发展布局的经验加以介绍。
(1)美国城市群内部的分工与合作
美国东北部波士顿一纽约一华盛顿城市群从波士顿向南,经过纽约、费城、巴尔的
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以及它们附近的一些卫星城市,是世界上发育最成熟的城市群,
也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城市群中各城市都有各自的个性特征,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
门,在城市群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构成了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纽约是“波士华”城市群的核心,为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城市职能是综合性的,影
响则是全球性的。纽约虽非首都,但发挥着国际政治中心的职能。纽约的经济功能突出
表现在金融、贸易和管理等方面,又是美国和国际大公司总部的集中地,吸引了与之相
关的各种专业管理机构和服务部门,形成了一个控制国内、影响世界的服务和管理的中
心。费城是城市群中的第二大城市。它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重化工业发达,为美国东
14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现状
海岸主要的炼油中心和钢铁、造船基地。费城港也是美国主要港口之一,主要承担近海
航运。费城同时还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波士顿是有名的文化城,市区人口不到60
万,却拥有16所大学,波士顿大都市区有大学60所,注册学生总数达25万人,全球
闻名的哈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在城西郊。此外还有国家航空与宇航电子中心等重要科
研机构。波士顿的工业比较发达,原以纺织、造船等传统工业为主,现取而代之的是高
技术工业。以波士顿为中心的128公路环形科技园区已形成一个高技术工业群,是仅次
于硅谷的全美的微电子技术中心。华盛顿位于该大都市带的南端,是国家的首都,也是
世界各国中少有的仅以政府行政职能为主的政治中心。市区60多万人口中的一半是受
联邦政府雇佣的官员和服务人员。为行政和文化机构服务的印刷出版业、食品工业、高
级化妆品业等获得长足发展。巴尔的摩市区人口70多万,也是美国东海岸重要的海港
和工商业中心。在进口原料的基础上,巴尔迪摩发展了钢铁、造船和有色金属冶炼等工
业,对外贸易在城市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波斯顿一纽约一华盛顿城市群中的每
个主要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职能,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彼此
间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群中流动,促使人口
和经济活动更大规模地集聚,形成城市群巨大的整体效应。
这一效应最突出的体现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
①合理转换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全区经济共同发展。波斯顿一纽约一华盛顿城市群
的整体效应首先表现在内部进行的产业结构转换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城市群内的中心
城市以其科技、资本和产业的优势,往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先导创新作用,通过合
理的调整,既成功地加强了中心城市的实力和地位,又使周围地区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如纽约作为一个老工业中心,在本世纪初的就业人口中,制造业占35%,到1950年下降
为29.5%,但制造业绝对就业人数仍缓慢增长。50年代后,随着金融、服务职能的增强,
制造业就业人数无论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呈直线下降,1980年仅占17.4%,而同期第三
产业却从54.7%上升到81.8%。当纽约传统的制造业纷纷外迁之际,金融、服务等大公
司的总部却纷至沓来,更加强了纽约的第三产业功能,而周围地区的经济则从原来的以
城郊农业为主,发展为以制造业和商业服务为主。因此,虽然纽约制造业的比重不断下
降,但作为城市群的制造业功能却得到了加强。又如,这一城市群地处美国东北沿海,
多港13,早年城市的发展都以港口为基础,现港口之间也有合理的分工;纽约港是美国
东部最大的商港,重点是发展集装箱运输;费城港主要从事近海货运;巴尔迪摩港作为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矿石、煤和谷物的转运港;而波士顿港则是以转运地方产品为主的商港,同时兼有渔港
的性质。这些港口构成了一个分工合理、运营灵活的美国东海岸港口群体,纽约则是这
一群体中的枢纽港。
②高能量的集聚和扩散,确立了在全国的主导地位。波斯顿一纽约一华盛顿城市群虽
有纽约、费城、华盛顿等著名城市,但若孤立地看待每座城市,其功能大多为单一的。
如纽约,尽管其金融、贸易等功能在国内独占鳌头,但他的制造业却日趋衰弱。而费城
的重化工业发达,波士顿的微电子工业突出,巴尔的摩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地位重要,
再加上众多中心城市连一片,构成了部门多样化的美国东北沿海制造业带,其产值占全
国的30%。城市群中的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都是国家级或地区性的科技文化
中心,组合在一起,大学的集中程度是国内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故美国的文化机构高
度集中于此,出版业、信息传播等公司的总部也只能设立在这个大城市群内,否则,难
以运转。波斯顿一纽约一华盛顿城市群的港口群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群体,发达的海陆空
运输条件更确立了中心城市纽约的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华盛顿的首都功能又为整个城
市群抹上了浓重的政治中心色彩。城市群多样化、综合性的整体功能远大于单个城市功
能的叠加。
(2)日本都市圈内的都市发展和产业布局
①大阪都市圈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由大阪市、京都市和神户市组成。由于发展
基础和区域优势的不同,大阪市、京都市和神户市都在发展及其产业配置方面各具特色。
大阪市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居住、工作与休闲相均衡的国际化都市。根椐其定位、
地理位置、历史条件和土地利用状况,对大阪的都市空间发展进行布局,将市域划分为
中心部、北部、东部、南部和西部,其中,西部区作为大阪市的“新区”,是各种商务
功能集中的地区,中心部作为“老区",在强化中枢管理、商业、国际金融等功能的同
时,需要加强都市景观的整治与优化组合,通过“东西都市轴’’连结“新区”和“老区",
“南北都市轴”连接北部区域和南部区域,两大都市轴交汇的地区即构成大阪市中心区,
而连接各小区井与周边都市相联系的“广域轴",和上述两大都市轴共同构成了大阪市
“田字"型空间发展模式。
神户市域地形结构特征是北部和西部为山麓地带,南部和东部为面向大阪湾的港湾
地带,因此其都市建成区即在这山与海的相夹地带之间延伸、扩展。神户既有的都市功
能及其产业配置格局为:山麓地带密集着传统的中小企业,港湾地带集中了钢铁等“长、
16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现状
大、重、厚"型产业部门,中间的平坦地带则为居住生活区和商业区。对“长、大、重、
厚”型产业的长期过度依赖,给神户的都市产业结构转换带来极大困难,其中的解决途
径之一,即是积极培育并发展高级服务型产业和高度头脑型产业。
京都市以历史文化景观闻名于世,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难题。为了摆脱困境,
京都市制定了总体发展战略,首先,确定自然与历史景观保护区。在历史与文化名胜古
迹集中分布的北部地区,绕着景观保护这一核心,从中寻求与居住休闲、文化交流、学
术研究、国际交往诸功能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其次,协调中心再生区。京都的市中心
区域具有在其他都市难以见到的特征一即居住区、工作区、文化区与旅游区等诸功能区
之间的交互共存。因此,探寻现代商业、商务功能的集聚与传统店铺、街道之间的协调,
是京都市中心区再生、发展的关键所在。此外,积极开发、建设新的都市功能集聚区。
在京都市中心区的南部,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区域,主要形成工业发展与文化功能、优
良的居住环境功能以及高度的休息、流通、商业与商务功能的集聚区。
大阪都市圈在大力发展文化、学术和研究产业的同时,也积极利用日趋发达、便捷
的对外交通与通讯网络,将部分都市功能尤其是生产、加工功能渐次向圈外扩散迁移。
②为实现大阪都市经济圈的产业联动发展,从各方面提供配套与支撑的备件,发达、
便利的都市圈与交通网络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基础。
首先,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在已有的大阪国际机场、神户国
际航运中心的基础上,1994年9月竣工并投入运营的关西国际机场一期、1998年末开
工的关西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神户国际机场,成为大阪都市经济圈
与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的重要交通通道,这不仅将密切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
通联系,而且这些重要交通设施的建设及运营,也会带动与此相关联系的都市产业群的
兴起与发展,具有潜力巨大的区域发展乘数效应。
其次,密切与日本国内各地区间的交通联系。通过已建或在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
路(新干线)和獭户内海上的明石跨海大桥,越来越密切了大阪都市经济圈与日本各地
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为都市经济圈产业发展、经济交流、都市功能扩散提供了交通支撑。
再次,强化都市经济圈内各都市相互间的交通联系。在利用过境的全国性交通网络
的同时,大阪都市经济圈也规划建设了联通圈域内部各都市的高速公路及其环状道路交
通网络,以期实现各都市相互间交通联系的更加快捷与便利。
最后,各都市内部的交通建设。各个都市内部的交通建设,对于缓解都市交通堵塞
17
中原城lH群发展研究
状况,密切都市内部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连接大阪北
部功能区的轻轨铁路、大阪地铁8号线、神,。港湾地带新的地铁线路、京都市内高速道
路以及地铁延伸线的建设等,成为大阪都l}『经济圈交通网络体系建i殳的重要组成
2 2国内城市群发展现状
城市群的出现和发艇是城市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崔功豪教授根据发展阶段和水
平、集聚扩散方面的特征将城市群划分为三种类型:城市区域阶段(City Region Stage)
一城市群阶段(Urban Agglomeration或Urban Cluster Stage)一城市群组阶段
(Metrop01itan Complex s rage)。不同类型的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不同,形
成不同的空间结构,拥有不同的形式和发展机制,决定着其发展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目自口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长三角、珠i角、京津冀和长株潭等城市群,其空间的模式可
分别概括为“雁行”、“星座式”、“双核”、“成长三角”等类型(如图2—1)。
”K产、A
\一
“艰辕”型城i目群“成长三指”型城市群
P》r仔栽
垆}≮
”雁行”型#lH群
凹2 I城市群空司的般模式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现状
2.2.1 长三角“雁行"模式
这种空间模式以核心城市作为整个城市群体的“发展极",其他不同功能和规模的
大城市作为“协调极",利用发达的铁路、公路、海路、河路、航空网构成的交通网络
来联络,形成高层次的、整体的经济网络和新型的地域生产力关系,因为其空间结构如
同空中飞行的“群雁”,所以称之为“雁行发展模式”。城市群体共有的文化底蕴和城市
间文化的认同与融合对于城市群体社会经济十分有利,并且城市之间的经济联合与协作
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发展极’’处于城市群体发展的“领头雁"位置,负责引导人
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整个城市群体中互动运行,同时,作为创新区,通过体制
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观念创新等,不断地向其他大城市推出新技术、新产品、
新观念。“发展极”与其他大城市形成一定的分工体系和发展梯度,从而在发展过程中,
有利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增值循环。“协调极”在“发展极”的领导下,
配合“发展极"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为典型的“雁行"发展模式,
上海为整个城市群的“发展极”,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六个不同功能
和规模的大城市为“协调极”,在空间上上海处于城市群发展的“领头雁"位置,负责
引导整个长三角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整个城市群中的互动运行。上海与其
它的大城市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和发展梯度,通过这种协调,所有的流均处于增值的循
环之中。
2.2.2泛珠江三角“星座"型模式
在一些城市群内部,由于交通走廊的连接,主要都市区之间各种流体扩散交融,形
成若干个规模不等、地域临近,具有一定区际分工协作水平的一组城市群体组成的地域
组织,各级城市如同星空中各司其职的星座,因此称之为“星座式”发展模式。这种类
型的城市群城市之间存在强大的吸引力和制衡关系,形成一种多极化的格局。此种类型
的城市群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构架发展共同体”,建立协调中
心,进行协调规划,解决好深层次的障碍问题,减少地方利益阻力问题,促进城市群的
升级创新。我国大珠江三角洲的空间属于这种模式。大珠三角城市群体主要包括香港、
广州、深圳和澳门。“港澳和深穗之间的合作已有良好的基础",但“前店后厂"的方式
已经远不能满足城市群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展开全方位的,相互间应充分开放市场,
包括文化、信息、通讯、旅游、金融、商业服务等领域。此外,可在港、澳、深、穗之
19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间建立协调管理机制,协调有关各方的基础设施、环保及产业结构等各种问题,特别是
各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
2.2.3京津“双核”型模式
国际上有关经济学家把两个较大的城市相连在一起的现象,称之为“double city",
充分发挥这种双城效应,可以产生特别的效果。针对这种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
群进行的称为“双核"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中,两个核心城市在空间距离上临近,
区域自然条件基本相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也比较类似和接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非
常明显。但由于每个城市的实力都比较强,单干思想严重,整合的愿望比较淡薄。但是
当面临资金不足、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滞后等共同的困境时,单靠哪个城市都不能很好
解决。只有通过竞争性的合作,取长补短,把整合深入到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中,发挥
“双城’’的整体优势,才能解决好共同性的问题,使两市都从中受益。因此,顺从社会
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为地促进两市的整合进程,将加快城市群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与其它模式相比,“双核”型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关键在于打破条块分割,促进城市
互补,改变两市孤立发展的状态,使彼此的毗邻状态成为区位的优势,而不是制约。从
整体的角度重组产业、重组空间,逐步确立城市经济综合体的主导产业群体,形成两市
之间多维度的产业转移、传递和互动。“双核”发展模式中的双城,既有形成两个城市
势均力敌的情况,也有一强一弱的情况。当双城存在主中心和副中心这种状态时,既要
重视中心城市的发展,更要注意目前相对较弱的城市的具体定位和策略选择,正确处理
好副中心和主中心城市在发展中的优势互补新型合作关系,通过副中心城市的超常发
展,形成“双核牵引’’的崭新格局。
北京一天津城市群体的空间发展是我国典型的“双核”模式。北京和天津均属于我
国综合实力排名比较靠前的城市,两市相距仅120公里,地理位置相邻使两市在历史
上就分工明确、相辅相存。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综合
性港口城市,是北京的通海门户。北京和天津各有优势,北京的经济技术基础、城市建
设总体水平和陆路运输条件优于天津。但是天津的工业实力、企业效益比较高,具有大
型海港运输能力,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海上门户,天津港拥有我国北方地区最大集装箱码
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首都地区第二大民用机场。北京和天津已经拥有强大的综合经
济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通过空间整合充分发展各自的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现状
优势和潜力,两市会形成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经济三位一体的核心区。
2.2.4长株潭“成长三角”型模式
有的城市群不仅在空间结构形式上表现为“三角形",而且在经济发展上由于其中
一个城市的规模和实力明显大于另外两个城市,也形成了以一个主角带动两个副角的稳
定结构,三个主要城市处于成长发展之中。我们把这种结构的城市群称之为“成长三角"
型城市群。“成长三角”型城市群中的主角或为首府城市,或为区域的经济中心,无论
在政治地位还是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都远高于其他两个副角城市,因此,在城市群
体的发展中,主角城市可充分利用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对于
不适宜发展的产业或基础不好的产业可主动转移向另外两个副角。整合的重点在于改变
城市功能趋同、城市间分工不明确,重点发展都市旅游业、信息产业、金融业和高新技
术产业,形成较高层次的产业结构;副角城市可通过突出发展在全国乃至世界格局优势
地位的专业化部门巩固“成长三角’’的产业实力。长株潭城市群属于典型的“成长三角"
型空间模式。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在空间上呈明显的“三角”形结构,长沙的发
展实力明显高于株洲和湘潭,而且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政治地位突出。按照“成长三
角"型空间模式,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新城市职能,进行
合理的产业分工、调整,形成一体化发展,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奠定良
好的基础。
2.3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
2.3.1 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模式
利用河南省1980、1985—2003年的县域国民生产总值(GDP),首先,分年份对所
有县域GDP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累计相加,直至累计的GDP总量占全省的50%,然后
利用hrcview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把这些县域的空间分布和及其变化图示出来。图2—2
是几个阶段性年份全省GDP空间集中格局,图中阴影区代表被累计的县域。据此可以分
析出,80年代以来,尤其90年代初以来,以郑州、平顶山、许昌为中心的豫中经济区
开始崛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在这里集中连片。这一地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处于
领先地位,在全省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特点可以总结
如下:
21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1)总体上,河南省经济空}白J处在不断集聚过程中,同时,经济发展水甲较高的地
市周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在这些局部地区经济空问表现出一定的扩散性;
(2)在全省尺度上,经济空间呈现明显的单一中心一外围结构,中心区域主要包括
郑卅『、洛阳、平顶山、许昌、漯河.以及焦作、新乡、济源9个省辖市。2004年,该区
域GDP、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5 4%和6j 8%:工业化水平较高,有一大批在全省、全
国领先的骨干企业和产业群落,铝电、汽车、农机和电力成套设各、食品加工、纺织等
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3)在中心区内部,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其中,郑州、洛阳是这一中心
区的核心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主导若中心区的发展方向。
(4)外围区中,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市区.也表现出明显
的集聚倾向。
煮◆争黪帮
幽2 2 1980以来河南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变
(1)中央政府投资与全球化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期,河南是国家苇点建设区域2 。1950至1985年,国家安排在河
南的工业投资额累计达253亿元,占同期全省投资总额的60%。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豫
西、豫北、豫中地区。这些工业区集中了全省绝大部分工业和有重大影响的现代化大、
中型企业。国家在河南省的投资规模和地域的选择及其对投资的地域导向作用,是河南
省经济发展水平西北高东南低经济宅问格局形成的基本原因(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指导小组. 1991)。20世纪90年代咀来,中央政府投资在河南省投资中的比例不断
减小.地方逐渐成为投资的主体。但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经济空间格局并未发生
大的变化。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南省经济日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如出口贸易额
不断增加。但河南省的出口产品以农业产品和原料型工业产品为主,并且原料型工业产
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如1998至2004年,历年占的百分比为29.5、
28.7、33.3、34.1、38.3、40.7、47.6。因此,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河南省仍处于低
附加值环节,全球化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西北高东南低的经济空间
格局。尽管在全球化力量作用下,一些落后地区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集聚明显,但这
还不能烫平经济空间中过去的“烙印"和已形成的“皱褶",相反由于经济发展的“惯
性”和全球化的作用,原有的经济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到了强化。
(2)乡镇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在河南省整个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95年,
乡镇企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比例最高达到了84.3%。1995年以后,由于国家宏观调控
以及市场的变化,乡镇企业发展有所倒退,但其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仍然保持在
70%左右,并且近几年有稳步回升的趋势。但是,河南省乡镇企业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区
域差异,郑州、许昌、平顶山、漯河组成的豫中地区以及许昌一驻马店间的京广线沿线
成为人均乡镇企业产值较高的县、市集中区。原来人均乡镇企业产值较高的县、市集中
区一豫西、豫北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已经落后于豫中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1990
至2003年期间豫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数量有所减少的原因.乡镇企业在空间
上往往形成企业集群,并成为当地经济的“明珠"。如豫北地区有孟县南庄镇的毛皮加
工、沁阳市紫陵镇玻璃钢生产,豫西地区有偃师市城关镇的制鞋业、庞村镇的钢制办公
家具产业,豫中地区有荥阳高山镇的阀门产业,巩义回郭镇电线电缆、铝材加工、米河
镇水泥建材、北山口镇耐火材料,许昌毛发生产,等等。河南企业集群种类和数量众多,
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中地区。这些企业集群的形成是与当地的
历史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地方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2.3.2 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分布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核心, 以洛阳、开封为支撑, 包括新乡、焦作、许昌、平
顶山、深河、济源等9个地级城市构成的城市集团,其中,还包括巩义、新密、荣阳、
新郑、登封、堰市、舞钢、汝州、辉县、卫辉、沁阳、孟州、禹州、长葛等14个县级
市以及374个建制镇。这些城市距离核心城市郑州,最近的不足40km,最远的也只有
中原城市群拄展研究
130km,基本上属于1—1_5小时经济圈范围。城市主要分布在以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
为主轴、焦枝铁路和侯月新铁路为辅轴的“井”字形构架上。并且城市的圈层空fBJ分
布非常明显, 以郑州为核心向外, 在半径为60km的圈层内分布着郑州所辖的新郑、
新密、荣阳、巩义、登封等城市在60—90km的圈层内分布着开封、新乡及所辖的卫辉和
辉县、焦作及所辖的沁阳和盂州、许昌及所辖的长葛和禹州等城市在90一130km圈层
内分布着洛阳及所辖的堰师、平顶山及所辖的舞钢和汝州、漂河,济源等城市(图2-3)。
巾啄城市群的这种非常明显的圈层分布, 为中原城市群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条件。
,,一一。一错t
,,7 、、濮RI
,,7 、0
洛⋯e
、\£一伊/i舯
图2—3 中原城市群圈层分柿结构图
够商丘
2 3 3中原城市群现状与优势
(1)中原城市群现状
rp原城市群就是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开封为支撑,包括新乡、焦作、许昌、平
顶山、漯河、济源9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体。其中,有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4个、叶|
等城市2个、小城市15个、县城鲥个、建制镇374个,城市密度为7 3个/平方公里、
域市化水平为31 8%,土地面积5 88万平方公里.人口3836万,分别占河南省总量
的35 2%和加.1%。中原城市群建设不仅是国家整体产业空间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也
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崛起的关键支撑点,更是中原经济隆起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中原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现状
城市群在框架上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大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次以郑州大都市圈为中
心,以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等8个中心城市为结点,
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次为外围带。这一区域城市布局紧凑,经济联系日
益紧密,是河南省总体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区域的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占河南省的
55.2%和55%;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比重达到46.2%,占河南省工业增加值的59.6%1第
三产业增加值占河南省的5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占河南省的56.9%
和75.5%;年末居民储蓄余额达2852亿元,占河南省的58%。金融、房地产、现代物流
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依托中心城市,大多分布在郑州,
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带动了相关产品和产业的发展。近年,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发展无
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都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
一方面,核心企业的产业扩散带动了上下游产品的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以核心企业
为支撑点的产业集群,如以中铝河南分公司为核心的郑州上街铝工业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也带动了农牧业、商贸流通、物流配送等服务业的发展,如漯
河汇园区肉类加工集群、郑州食品加工集群、郑少I'IH艮装加工产业集群等。2004年中原城
市群的GDP占全省的GDP的44.76%,而总量扩张对全省总量扩张的贡献率为51.62%,
对全省增长的贡献率为54.13%,均超过其占全省比重的7—10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及财政收入等方面,无论是对全省经济总量的扩张还是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
动,平均贡献率均高于其占全省的比重。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程度的经济集聚度,形成了
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目前,中原城市群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布局分散、产业同构、内部
竞争严重,尚未形成城市群的整体优势。建设中原城市群的关键在于通过政策引导、外
力推动,促进各城市功能互补、联动发展,提高城市群系统整体功能。
(2)中原城市群发展优势
①区位优势明显。中原城市群地理位置适中,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具有
承东启西、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实现中部崛起的最佳地理位置。郑州航空港区位优势特
别明显;在己有的陇海、京广、焦枝、新菏等三纵三横铁路和公路交通区位优势的基础
上,随着国家大通道连霍、京珠、阿深等高速公路的贯通,该区域公路密度5212公里/
百平方公里,综合交通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国家规划建设的京广、陇海高速铁路大通
道将纵横穿越本区域,2007年郑州至西安快速铁路通车后,两地之间在两个半小时到达;
2010年至武汉、北京、徐州的快速铁路建成后到达武汉只需两个多小时,到北京、南京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只需三个小时,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原城市群的对外通达度。中原城市群还是我国重要的
通信枢纽之一,通讯网络完备,通信能力居全国前列。除现有的管道运输条件外,西气
东输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件。
②经济实力较强,处于全省领先地位。2003年,该区域GDP、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
的55.12%和55%,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7%和36.14%;一、
二、三产业比为11.17:53.17:34.16,优于全省17.16:50.15:31.19的经济结构,
金融、房地产、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
③城市空间分布较为密集,城市化进程较快。中原城市群是河南城市化发展最快的
地区,也是我国中部地区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城市群内的9个城市距离较近,以郑州
为中心,聚集了全省38个城市中的23个。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城市。
④教育、科技水平较高。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的高校密集区,普通高等学校占全省
的76.16%,在校生人数占全省的81.18%;全省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重点学科、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全在本区域;硕士学位授予点占全省的
98.15%;1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15个在本区域;中央驻豫和省属科研院所占全
省的97%:本区域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占全省的近70%,每万人拥有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数为全省的11.7倍。
⑤资源禀赋条件好,农产品资源丰富。该区域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域,已发现矿种
超过全省的3/5,其中钼矿、铝土矿等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占据明显优势,主要资源禀赋
条件好,开发利用方便。农产品资源也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许多全国重
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是我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
⑥产业基础优势。中原城市群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
基地。郑州的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铝工业和商贸流通等有比较优势;洛阳的装备制
造、铝电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平顶山、焦作是大型能源基地;开封是具有悠久文化底
蕴和古都韵味的特色城市;新乡的轻纺、电器工业基础较好;漯河的食品工业、许昌的
电力装备制造业等全国闻名。各具特色的产业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⑦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北宋以前,中原城市群区域长期为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洛阳、开封在中国七大古都之列,郑州又被评为中国第八大古都。该区域是中
国古代先进文化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富有生生不息、开
拓进取和兼容并蓄的优良文化传统。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3.1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3.1.1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竞争力是竞争的基础和源泉。力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企业,世界经济论坛(WEF)在《关
于竞争能力的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
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及提
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目前竞争力的概念已开始被引用到区域之中,但主要研究的是
国家竞争力。比较常见的论述有:“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的、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
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一
国能获得经济(人均GDP)持续高增长的能力。”并且进一步提出公式:国际竞争力=竞争力
资产+竞争力过程;“国家的竞争力是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
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在此过程中,国家的作用不断提升,最终形成一个综合
性的国家竞争力。"‘‘在一定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的
强弱程度,实际上也就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就
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综合分析和参
考以上这些概念,把区域范围由国家缩小至城市,本文认为城市竞争力的内涵至少应包
含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竞争的主体应是城市而非国家。城市竞争力实质上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原
理,进行较为宏观的经济研究。即一个城市仿佛是一个“企业",区域内城市相互之间
的竞争相当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竞争,因而城市竞争力体现为一个“企业"在
国内外市场上比竞争对手获取更多财富的能力。
(2)城市竞争力是受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其发展也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3)城市竞争力本质上是为城市发展在其所从属的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
力,战略目标是促进区域和城市经济的高效运行和持续高速增长。据此,城市竞争力的
概念可定义为:/E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造和维持的,一个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
目的是获得自身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表
现为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相比能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辐射更大的市场空间。
3.1.2城市竞争力的特征
(1)系统性。城市竞争力是由各因素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它的大小取决于各个要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只强调其中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都会陷入盲目性和片面性。
因此,营造城市竞争力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量,始终把握系统
的整体特性和功能,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目的。
(2)动态性。由于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因素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导致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
同时动态性也决定了提高竞争力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实践中应注意存在的不利因
素,不断调整和理顺因素之间相互关系,保持较高的城市竞争力水平。
(3)相对性。城市竞争力一个相对的概念,强调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因为只有
进行比较才能体现出竞争力的大小。另一方面,随着作用因素的不断改变,同一城市在
不同的发展阶段竞争力水平也各异。
3.2 国家竞争力的理论模型
两种居主流地位的国家竞争力模型评述目前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基本局限于国家
这一层面上,由此构建了许多国家竞争力的研究型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
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流传甚广的美国哈弗大学教授波特所提出的“钻石模型";另一个是
在国际上影响较为广泛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家竞争力模型,该机构
根据模型的评价结果每年发布一次世界各国的竞争力排序。
3.2.1 波特的国家竞争力模型
波特指出,不同于过去流行的观点,即认为劳动成本、利率和规模经济是竞争力的
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表现。而
一国的特定产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取决于4个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
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的优劣程度。此外,政府的作用以及机遇因素也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具相当大的影响力。这6大要素构成了著名的“钻石模型0即波特国家竞争力模型(图
3一1)。
咧3-I波特的竞争力模型
资料来源: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
波特的模型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通过对影响产业竞争力的6
个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得出对产业竞争力的整体评价,从而晟终完成了对国家竞争力的
屉后判断。同样,具体到区域或城市范围,由于经济是由产业构成的.产业结构的合理
程度、效率的优劣、技术水平的高低等直接关系到区域或城市的整体发展.因此,产业
竞争力也必然是区域或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之一。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把波特的模型简单移
植到城市竞争力模型之中,因为一个城市毕竟不同于⋯个国家,城市竞争力除了产业毗
外还受其他一些较为重要或独特因素的影响。
3 2 2 IMD模型
IMD模型以国家竞争力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世界各国的竞争力排序。它
认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即国家内企业创造增加值的能力,而企业是否
具有竞争力的大小又体现在国家环境对于企业营运的有利或不利影响程度,二者相互作
用,相互补充,共同以持续发展作为取向。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企业管理、经济实力、
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国际化度、基础设施、金融环境8个方面要素的构成
予以评价,而这8个方面又取决于4大环境要素,即本地化与全球化、吸引力与扩张力、
资产与过程、冒险与和谐四组因素的相对组合关系(图3 2)。
29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图3-2 IMD国家竞争力模型
由于IMD模型研究的重点仍是国家竞争力,因此套用到城市竞争力模型中也是不妥
的,但是该模型所主张的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以持续发展为取向的关系,却为
城市竞争力模型的塑造提供了有益参考。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产业活动的载体和
基石,因此,企业竞争力也应成为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构成企业竞争力内涵的8
个构成因素经过适度的调整也相应成为城市竞争力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3.3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模型
作为界于企业与国家之间属于中观层次的城市,本文在批判性继承IDM和波特竞争
力模型的基础上,试着构建了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图3-3)。
该模型的涵义包括:
(1)城市竞争力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加以培育的,受企业管理、经济综合实力、基础
设施、国民素质、科技实力、对外开放程度、金融环境、政府作用等环境因素推动或制
约,这些环境因素既蕴涵着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有利的机会,也潜伏着对城市竞争力不
利的影响,因此,城市竞争力可以视为环境的函数。同时,城市竞争力对环境也具有一
定的反作用。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对外
放程
金融环境政府作用
图3-3城市竞争力模型
基础设施
(2)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城市竞争力实质上表现为产业竞争力,
而产业竞争力则是通过企业竞争力来加以支撑和维持,因此,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
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综合经济实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它不仅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
的现状水平和所处的阶段,而且也预示着未来城市参与整个区域竞争所具备的基本能
力。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提高的基本驱动力和源泉,
因而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城市是否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
持续性的发展。总之,该模型在强调城市竞争力的两大核心同时,也兼顾了城市发展的
现状水平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较为全面反映城市竞争力的深刻内涵和独特性。
3.4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
3.4.1 指标的选择原则
城市的竞争力是通过选择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测度的,即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
体系,定量地表现城市竞争力所包括的各个方面,进而比较和分析不同城市的竞争力变
化状况。在指标选择时遵循以下4点原则:
31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1)针对性。城市竞争力是有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的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其指标选建应以城市竞争力模型作为指导,能科学全面的反映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内涵;
(2)变动性。城市竞争力的相对性特征决定了在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指标体系
应作相应的调整:
(3)可操作性。即指标的数据必须能易于搜集和计算,以减少主观臆断的误差;
(4)层次性。由于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要素较多,按照其层次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可
以不断细分。
3.4.2测度指标体系
根据城市竞争力的模型,第一层次可以大致可划分为7大要素,然后在第二层次上
再进行细分,各自形成一个子系统。依据以上指导原则,本文设计了以下的城市竞争力
测度指标体系。
(1)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包括的主要指标有:
①城市经济总量:GDP,人均GDP;
②城市经济增长速度:GDP的增长率,财政收入的增长率;
③城市资本实力:人均居民储蓄余额,固定资产投资率;
④城市居民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
⑤市场购买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对外开放程度
它反映的是城市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包括的主要指标有:
①经济的外向度:外贸商品进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
②吸引外资的能力:人均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率;
③国际旅游活动:国际旅客数,人均旅游创汇金额。
(3)基础设旌
它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参与区域竞争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包括的主要
指标有: ,
①能源:人均年用电量;
②通讯:人均邮电业务量;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③交通:人均铺装道路的面积;
④环境:人均建成区绿化面积;
⑤住宅:人均居住面积。
(4)科学技术
包括的主要指标有:
①科技队伍:城市从事自然科技人员总数,每×104人从事自然科技活动人员数;
②科技投入:R和D经费总额,每X 104人R和D经费金额;
③科技项目和成果:国家指导性计划科研项目总数,专利授权量;
④科技转化: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
(5)国民素质
科技进步和竞争力提升依靠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国民素质能力是城市竞争力不可
缺少的要素之一。包括的主要指标有:
①文化素质:每X 104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专科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所占的比
例,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
②健康素质,每×104人医生数、医院床位数,婴儿死亡率、人口平均寿命。
(6)政府作用
政府对经济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反映城市
政府重新分配资源的能力,从而直接关系到城市宏观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包括的主
要指标有:
①政府的调控能力:单位GDP财政收入,单位GDP财政支出;
②政府的管理水平:政府的行政形象和管理效率。此属于“软指标",难以有明确定
量数值加以衡量,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综合打分。
(7)产业结构
产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最为基础性的核心内容。包括的主要指标有:
①产业结构的比重:二三产值占GDP的比重,--=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
舌.
二j二●
②产业结构的效益:城市社会劳动生产率,城市工业资金利税率,城市工业企业固
定资产产值率,城市工业产品销售率。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3.5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
3 5 1 中原城市群的范围
中原城市群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
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下辖14个县级市,34个县,843个乡镇。土地面积
5187万平方公里,人口3900多万.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总人口的35 11%和40 14%。
中原城市群可为三个层次:第层次是大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次以大郑州都市圈为中心,
以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八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
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次为外围带。从形状上看,可形象地称为“钻石”城市
群。如图3-4所示。


酗3 4中原城市群范围及构架图
3 5.2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定量分析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积聚和转化资
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及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现实和潜在的能力,是城市经济、
社会、科技、会融、文化、管理等水平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
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对外影响。它表现为城市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相比能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辐射更大的市场空问,以推动地区、
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1)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定量分析指标体系
根据城市竞争力的本质内涵与理论和研究成果,本文在对指标进行选取时,坚持系
统性、综合层次性、动态稳定性、可操作性、潜力性原则,使指标具有科学性,全面地
反映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并且依据指标数据的客观性、可搜集性,选择城市经济实力、
城市资金实力、基础设施及管理服务水平、城市开放程度、城市人才及科技水平、城市
生态环境质量等6个方面36个具体指标构建指标体系。
(2)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定量分析方法
城市竞争力的评定是综合性评价,本文选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因子分析法,通过
提取主成分运用SPSS对城市竞争力进行测定,按照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I>85%的原则,
得出各公因子f1,f2,f3⋯fp,p=(1,2,⋯,P),将公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即可计算各城市的主因子值。
fp=B i 1Xl+13 i2X2+⋯+B imXm(i=l,2,⋯m:p=l,2,⋯,P)(3.1)
以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每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也就是各主因子上的得
分乘以其对应的方差率之和为综合得分,公式为:
F=VlfI+V2f2+⋯+Vpfp(3.2)
城市竞争力得分F值越高,说明该城市竞争力越强;得分越低,说明该城市竞争力
越差。结果为负值,说明该城市的竞争力处于被评价城市中的平均水平之下;得分值为
正值,说明该城市的竞争力位于平均水平之上。
(3)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定量分析结果
从区域角度出发,为评价中原城市群城市的竞争力,本文选择中原城市群城市及其
相邻的省内地级市及周边省份的省会城市作样本,由于济源为县级市,指标设计和统计
口径与地级市不一致,本文暂不选济源作样本城市。按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查阅《中
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采集样本城市的36个城市竞争力指标的原始数据(部分指标
值经过简单的人均计算、百分比计算、加和计算),运用因子分析法和SPSS运算得出各
主因子及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见表3—1和表3—2。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表3—1 中原城市群和周边城市竞争力的主因子得分
城市fl f2 f3 f4 f5 f6 f7 f8
郑州0.09479 0.6918 1.73169 2.14672 0.0624 0.20817 -0.70162 0.09257
开封-0.6867 —0.246 0.58545 1.0855 一O.51801 0.3772 —0.81556 -2.2479
洛阳0.00721 —0.461 0.67935 -0.21415 —0.45549 —0.09425 0.63541 0.27826
平顶

-0.2109 —0.981 —0.2419 -0.64856 0.86759 0.60685 0.6201 0.87381
新乡-0.7824 0.1537 1.04943 0.53678 —0.51157 1.79615 一O.19183 0.12681
焦作-0.4754 —0.274 0.4552 —1.30743 -0.67929 0.50922 0.3054 O.26178
许昌一0.6513 0.3729 0.08048 —1.23418 0.10872 0.20217 —0.13611 —0.3328
漯河-0.7995 0.9834 —0.0275 —1.68525 0.35573 -0.82514 —0.96898 0.53828
安阳一0.5194 0.2111 0.50971 -0.67242 -0.2441 1.26655 -0.30671 0.89051
鹤壁-0.681 -0.282 —0.7405 -0.60302 -0.32369 —0.77147 —0.55958 —3.1158
濮阳一0.4239 0.2559 一O.0145 —1.77677 1.4535 一1.13764 1.69608 0.67174
三门

一0.8138 0.517 —0.4499 0.37232 0.38742 0.9117 -0.29618 0.10388
南阳一0.1269 —0.843 -1.2855 —0.54933 —0.83905 0.96289 一O.50142 —0.5776
商丘一0.357 -0.998 —1.6412 0.99523 -1.2759 -1.07085 -0.26442 -0.5378
信阳一0.2605 -1.414 —1.8483 1.13046 -0.5653 —2.61188 —0.42404 O.31775
周口一0.6761 —0.243 0.14508 1.02422 -0.3735 -1.41689 0.10051 1.27152
驻马

一0.667 —0.17 —0.6741 0.50543 O.91861 0.0843 0.29858 -0.3928
南京2.03902 3.1833 -1.5772 0.1142 -1.11286 -0.32369 —0.13278 0.37916
武汉3.19959 -1.533 —0.1709 —0.76558 —0.09252 -0.9193 —0.78453 -0.0501
西安1.64316 -1.083 1.94683 -0.2948 -0.43554 1.01052 —1.17794 0.47195
济南0.74234 0.6562 —0.7225 1.06675 3.22733 —0.09923 —1.22317 0.9688
合肥一0.204 1.4497 1.01539 -0.24217 —1.26116 0.14989 3.36687 -1.0545
石家

0.37988 0.2868 0.59195 0.53224 0.13014 0.97296 0.53922 0.23927
太原0.22965 -0.507 0.60339 0.48382 1.17656 O.21177 0.92269 0.53828
3.6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分析
鉴于城市群是个开放的系统,城市群的首位城市既要对区域内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
作用,又要对区域外具有参与竞争的实力,本文首先选择郑州与周边省会城市的竞争力
比较分析。
36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表3-2中原城市群和周边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
中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周边地级市河南周边省会城市
城市名称城市竞争力城市名称城市竞争力城市名称城市竞争力
郑州0.42865 安阳-0.12077 南京1.23922
开封-0.31571 鹤壁-0.35587 武汉0.88172
洛阳-0.04207 濮阳-0.33529 西安0.46006
平顶山-0.20650 三门峡-0.16528 济南0.60716
新乡-0.11396 南阳-0.34820 合肥0.16831
焦作-0.28607 商丘-0.43498 石家庄0.39235
许昌-0.2672I 信阳-0.47244 太原0.20014
漯河-0.27484 周口一0.36491
驻马店-0.27342
3.6.1 郑州与周边省会城市竞争力比较
(1)郑州与周边省会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依据表3—2中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的
数据,将中原城市群中得分最高的郑州与周边的省会城市放在一起进行竞争力比较。
从表3-2中可以看出:郑州与周边相邻省份的其他7个省会城市相比,在8个城市中位
于第五位,竞争力处于中等偏下位次,低于南京、武汉、济南、西安的竞争力,高于石
家庄、太原、合肥。从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看,南京、武汉、济南、西安分别是郑州的
2.89、2.06、1.42、1.07倍;郑州分别是石家庄、太原、合肥的1.09、2.14、2.55倍。
这表明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首位度偏低,应提高其首位度,才能够在城市群
和区域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郑州与周边省会城市竞争力主因子比较。从各主因子的得分看中原城市群的
首位城市郑州市与周边省会城市的竞争力比较。
①经济规模和实力因子比较。经济规模和实力因子f1作为第一主因子,提取了大
部分指标的主要信息,从表3-I可以看出:郑州市的经济规模和实力在8个省会城市中
排倒数第二,仅仅高于合肥一点,远远低于武汉、南京、西安。表明郑州今后应加快提
高城市经济规模和实力,以提升其城市竞争力,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②基础设施因子f2比较。从表3—1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因子,郑州得分0.6918,
排第三位;南京得分3.1833,排第一位;合肥得分1.4497,排第二位:武汉、西安处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于较低的位次。这说明郑州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走在经济的前列,为下一步经济规模扩
大、经济实力增强奠定了基础。
③生活质量因子f3比较。从表3—1可以看出:主要由人均拥有医生数和人均储蓄
年末余额表示的生活质量方面郑州处于第二位,处于第一位的是西安。说明郑州居民享
受较好就医服务和富裕的生活。居民拥有较多的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可作为下一步
投资的资金来源。
④产业结构因子f4比较。从表3—1可以看出:郑州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64.22%,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34.01%,而这分别列8个城市中的第一和最后。再从城市产业结构
因子的得分看,由于产业结构.因子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正相关,与第二产业占GDP
比重负相关,故郑州列第一,具有发展商贸城的优势。济南、石家庄、太原、南京分别
列2、3、4、5位,合肥、西安、武汉列后三位。
⑤政府管理水平因子f5比较。从表3-1可以看出:由单位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
反映的政府安排就业状况看政府管理水平,郑州得分0.0624,略高于平均值,排第四位,
远远低于得分3.22733排第一位的济南,武汉、西安、南京、石家庄则低于平均值,列
后四位。
⑥人均科教文化投资因子f6比较。从表3—1可以看出:人均科教文化投资方面,
郑州位于第三,低于济南、太原,高于南京、武汉、西安。说明郑州比较重视科教文化
事业,这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之一。
⑦环境质量因子比较。从表3-1可以看出:郑州的环境质量处于第四位,略优于武
汉、南京;最好的是合肥,石家庄列最后,每平方公里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7714吨。工
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郑州列第五,高于西安、南京、太原。郑州的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
善提高,以增强其吸引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3.6.2 中原城市群城市与河南省内其他地级市竞争力比较分析
由于分析的样本城市选取了周边竞争力较强的省会城市,河南的地级市与其相比
较,竞争力在平均水平以下,表现为负值,并且城市竞争力越低,负值的绝对值越大。
前面已分析过郑州的城市竞争力(得分0.42856),与河南省内地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正
负数据差距较大。
由表3-2看出:中原城市群的7个地级市与省内其它地级市竞争力比较,总体上处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只有开封的竞争力(得分-0.31571)较低,远低于城市群外的安阳(得
分一0.12077)、三门峡(得分-0.16528)的竞争力。具体排名见表3-3。
表3-3中原城市群地级市与省内其它地级市竞争力排名
城开洛平新焦许漯安鹤濮= 南信商周驻‘。一
市封阳顶乡作昌河阳壁阳门阳阳丘口马
山峡店
排10 1 5 2 9 6 8 3 13 11 4 12 15 16 14 7

从表3—3知: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都排在地级市的前十名,整体实力较强,形
成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城市群周边的安阳、三门峡分别排3、4名,有较强的竞争
力;可作为未来城市群向外辐射及和外围城市群对接的结点。
3.6.3 中原城市群内城市竞争力分析
(1)中原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从表3-2及以上分析可知:中原城市群全部
城市中,郑州(得分0.42856)以明显优势名列第一,洛阳(得分-0.04207)名列第二。新
乡、平顶山、许昌、漯河、焦作、开封分别列城市群内的第3、4、5、6、7、8名。
(2)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主因子分析。据表3-1中各城市在各主因子上的得分,
作以下分析:(结合表3-1)
①经济规模和实力因子f1比较。郑州和洛阳的经济实力因子在中原城市群城市中
处于第一、第二的位次,远远高于其他6个城市。由于第一主因子涵盖了大部分城市竞
争力指标的主要内容,据此可以把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洛阳作为
副中心,走双极核式的发展模式,带动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并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
以提高整个区域的发展水平。
②基础设施因子f2比较。中原城市群基础设施因子比较中,漯河人均铺装道路面
积13.03平方米,得分0.9834,具有较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名列中原城市群中第一;
郑州人均铺装道路面积6.55平方米,得分0.691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仅次于漯河,名
列第二;许昌、新乡在平均值以上;开封、洛阳、焦作、平顶山在平均值以下,平顶山
人均铺装道路面积2.58平方米,得分最低,只有一0.981。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瓶颈
式制约因素,为保持城市有较强的竞争力,基础设施必须先行,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必须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良好的硬件环境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③生活质量因子f3比较。中原城市群城市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因子得分,郑州第
一,新乡第二,平顶山最后。郑州有较高的人均拥有医生数和人均储蓄年末余额,市民
有较好的健康素质,城市未来的投资有来源,为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④产业结构因子f4比较。从表3—1和表3—4可知:通过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因子比
较,郑州得分2.14672,名列第一;开封、新乡分别列第二、三名;其余城市均在平均
水平之下,漯河最低,得分只有一1.68525。郑州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64.22%,第二
产业占GDP比重34.01%1开封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2.31%,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41.78%1洛阳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6.73%,第二产业占GDP比重51.67%;新乡的二、
三产业比重相当;平顶山、焦作、漯河、许昌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远远大于第三产业
占GDP比重。由于产业结构因子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正相关,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负相关,郑州的第三产业发展良好,具有建设商贸城的基础与条件。开封的第三产业发
展较好,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声誉发展旅游业。洛阳作为国家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重工
业基地,制造业发达;新乡的机电产品生产走在前列;平顶山和焦作作为资源型城市,
第二产业占了较大比重;许昌和漯河的畅销名牌产品增加了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
表3-4中原城市群城市产业结构及因子得分比较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产业结构因子得分
郑州34.Ol 64.22 2.14672
开封41.78 52.31 1.0855
洛阳51.67 46.73 —0.21415
平顶山59.68 38.14 —0.64856
新乡49.96 47.73 0.53678
焦作64.59 31.94 一I.30743
许昌70.67 27.12 —1.23418
漯河67.05 31.38 -I.68525
⑤政府管理水平因子f5比较。以单位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为主反映的中原城市
群城市政府管理因子,平顶山就业状况最好,漯河、许昌、郑州高于平均水平,开封、
洛阳、新乡、焦作低于平均水平。要提高这方面的竞争力,城市需要培育一定产业,以
产业带动就业,推动城市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
⑥人均科教文化投资因子f6比较。从以科教投资占GDP比重为代表的人才培养上
40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看,中原城市群城市大部分超过平均值,洛阳略低于平均水平,只有漯河较低。中原城
市群城市总体上有较好的科教实力和氛围,为城市和城市群未来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
才,以提高中原城市群城市的竞争力。
⑦环境质量因子f7比较。环境质量方面,洛阳、平顶山、焦作的每平方公里二氧
化硫排放量较高,环境污染高于平均水平,这与三座城市的产业结构有关,洛阳以重工
业为主的制造业发达,平顶山、焦作的资源采掘业占主要地位,其他几个城市具有较好
的城市环境。污水排放达标方面,只有开封和许昌在平均水平以下,其他几个城市均在
平均水平以上。总体来说,环境质量中等偏上,还有待改善,以提高整个城市群城市的
环境质量及竞争力水平。
以上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与周边省会城市以及中原城市群内部的各城市
之间的简要比较。自从200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
并且在该战略的指导下,中原城市群城市化步伐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
因此,本文在前面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竞争力理论,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借
助计量统计软件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以期对中原
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现,对河南省的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一
定的借鉴意义。
3.6.4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中原城市群体竞争力微观分析
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应用,它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
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
时根据不同因子还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它也是多元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
城市竞争力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因为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的面积和人口各不相
同,本文遵循指标数据的客观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力争全面地、科学地反映
城市竞争力,从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选取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
等共6个指标进行分析。
Xl: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X2:每万人拥有的受中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口数(人);
X3:居民消费水平(元);
41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X4:出口商品总值(万美元);
X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亿元);
X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详见表3-5。
2.2确定主因子、载荷矩阵及解释主因子
表3—5中原城市群9城市2004年6项经济指标
城市xl(元) X 2(人) X 3(元) X4(万美元) x5(亿元) X6(亿元)
郑州21233 2636.84 5299 87192 63.08 613
洛阳14204 829.50 3739 32860 88.75 330
开封7294 1449.55 3601 4308 97.14 83
新乡8414 1602.38 3108 21123 78.90 218
焦作13426 1868.36 4258 26373 52.53 183
许昌11518 1313.28 3705 25536 88.77 163
平顶山9598 1442.94 3210 9906 60.58 114
漯河11122 1449.51 4347 6234 51.Ol 71
济源18417 1959.52 2585 11793 8.87 59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05))
对于上述选取的6个指标,依据因子分析的原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IO.0进行分
析,可得到6个指标的相关矩阵R及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
率。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O.9的原则,选出三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294%,
表明3个主因子已经包含了原始6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主因子特征值及累计方差贡献
率如表3-6:
由于计算原始指标的初始载荷矩阵时,发现各个因子的典型代表指标的经济意义不
明确,难以得到合理解释,故对因子进行旋转,因子经过25轮正交旋转后,其载荷矩
阵见表3-6,旋转后3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仍为97.294%,因子旋转不改变模型
对数据的拟合。
42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表3-6主因子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
主旋转裁旋转后
因特征值方差贡累计方差特征值方差贡累计方差
子献率% 贡献率% 献率% 贡献率%
l 3.895 64.913 64.913 3.128 52.132 52.132
2 1.533 25.545 90.458 1.500 24.992 77.124
3 .410 6.836 97.294 1.210 20.170 97.294
根据指标的经济意义,给各主因子一个合适的名称,具有高载荷值得指标对该因子
名称影响较大。主因子f1在X1,X4、X6上的载荷值较大,其中Xl反映了城市的经济
实力,X4反映了城市参与国际化和外向型程度,X6反映了城市规模,在此主因子上的
得分越高,反映该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越强,称f1为综合经济因子;主因子f2在X2,
X5上的载荷值较大,X2反映的是公民教育水平且为负值,说明中原城市群体由于城市
化水平不高,农民比重较大,整体教育水平不高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潜力,X5反映了各城
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农业产值贡献率,在此主因子上得分越高反映该城市未来城市化发
展潜力巨大,我们称之为潜力因子。主因子f3在X5上的载荷值较大,X5反映了居民的
实际购买力,在此主因子上得分越高表明该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居民较有幸福感,
我们称f3为购买或市场因子。
在因子模型中将公共因子表示为指标变量的线性组合:
F=52.132宰f1+24.992幸f2+20.170奉B(3.3)
利用回归分析法求出各个城市竞争力的主因子得分fi。最后,计算各个城市的综合
得分,其值为各因子得分的加权求和,权数由每个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结果见表3-7。
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给出了各城市竞争力的量化描述,综合得分值越高表示综合竞争
能力越强,同时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各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在主因子fl(综合经济实力)上得分最高的前四名为郑州、洛阳、济源、新乡,其
中郑州得分2.12476,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其它地市相对落后,但差别不大。在主因子
f2(发展潜力)上开封、新乡、洛阳、许昌得分较高,这些城市由于整体平均,工农业
化水平基础好,未来发展潜力看好。在主因子f3上(市场因子)上郑州、漯河、焦作
得分较高,上述城市第三产业发达,居民整体消费能力较强。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表3-7中原城市群9城市因子及综合得分
城市i因子fi i因子f2 主因子f3 综合得分
郑州2.12476 -0.20798 I.23311 130.442
洛阳0.76714 0.77648 —0.45744 50.17177
开封一7.4882 I.02888 —0.03542 -365.375
新乡0.14303 0.86024 -I.00974 8.589102
焦作一0.27681 —0.58815 0.84445 -12.0971
许昌一0.28406 0.79116 —0.00296 4.904352
平项山一0.54294 0.05497 —0.50647 —37.1462
漯河一1.35426 -0.68955 I.42969 —58.9967
济源0.17197 —2.02605 —1-49523 —71.8287
根据各城市在三个主因子上的综合得分,可以综合评价各城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
最高的五个城市为郑州、洛阳、新乡、许昌、焦作。其中郑州综合得分最高为130.442,
其为中原城市群的龙头,具有明显的中心带动作用。而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竞争力
差别不大;第二梯队为:平顶山、漯河、济源、开封,这些城市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且多
属传统产业,竞争力相比第一梯队较差,但发展潜力巨大。
3.6.5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中原城市群体竞争力宏观分析
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是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由于原始指标
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采用原始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会影响分析结果,故这里采用因子分
析产生的不相关的因子作为聚类变量。这里我们采用原始指标,在spsslO.0中选择K
一均值聚类方法,进行分析,将中原城市群按综合竞争力分为三类(见表3-8)。
表3-8聚类分析图
类别城市
第一类郑州
第二类洛阳、新乡、焦作、许昌
第三类平项山、漯河、济源、开封
郑州单独成为一类,在中原城市群中整体竞争力最强,郑州为区域中心城市,工业
基础较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郑州市要大

第三章基丁.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力培育优势产业,加快人口集聚和资源,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功能,全面提高核心
竞争力,真正成为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龙头。
洛阳、新乡、焦作、许昌整体竞争力为第二类。以上四城市作为郑州周边的支点城
市,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中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快形成资源互补,产业融合,协
调有序的发展格局。重点依托郑卞洛工业走廊和新一郑一许(京广)产业发展带,努力
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产业集聚,城市密集的大“十”型的发展构架。
平顶山、漯河、济源、开封为第三类。这些城市为中原城市群的外围城市,整体竞
争力较一、二类弱,但整体平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应利用在能源、旅游资源、和农
产品加工方面的优势,构筑中原城市群的外围发展带,带动周边乃至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因子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聚类分析从宏观层面证明了因子分析
的结果。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中原城市
群的综合竞争力做了比较分析,并从产业布局,区域经济理论出发对中原城市群建设提
出了建议,中原城市群体应把握时机,加强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发
展。
3.7 中原城市群与中部其他城市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内涵十分广泛,它以城市经济功能强弱为核心,涉
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目的是体现城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为了定量测量
和分析的需要,文中的指标在反映城市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可比性、代
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注重均量指标与总量指标相结合。均量指标说明城市实
现各种功能的效率,具有客观的可比性:而总量指标是城市实现其竞争力的基础,总量
越大城市的集聚效应越强。
(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考虑到济源、仙桃、潜江、天门均属于省直辖的县级市,且部分数据缺乏,因此只
选取4个城市群的群内其余25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从资料的权威性和可获得性方面
考虑,以2006年的《河南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安徽统计
年鉴》的数据为基础,个别数据来源于所研究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选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择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人才和科技水平、基础设施等4个方面的26项
指标组成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包括:GDP、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
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金融机构储蓄年末余额、人均居民年末储蓄余额、
对外开放程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国际旅游收入、邮电业务总量、人才
和科技水平、高校在校生数、专业技术人员数、人均科学教育财政支出、在岗职工年平
均工资、总人口础设施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
均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
为克服多指标变量间信息重叠及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
部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测度。因子分析可以将具有一定相关关系的多个指标变量
的信息用较少的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来表征,从而简化指标变量的个数,且信息量的损
失相对较少。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l5.0首先对原始变量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处理,然
后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根据特征值大于l和累积解释方差(贡献率)大于等于
85%的准则,选取了3个公因子作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指标变量,累计贡献率为
87.868%,能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得到
旋转后的载荷矩阵。根据确定的主成分因子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29个指标变量
在3个公因子上的载荷矩阵(见表3--9),可以用其进行因子命名解释。在一般情况下,
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越大,则表明公因子对所代表的原始指标变量的解释效果越好。公因
子F1: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增加值、GDP、金融机构储蓄年末余额、第二、
三产业增加值、邮电业务总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高校在校生数、地方财政收
入、专业技术人员数、国际旅游收入、实际利用外资、总人口、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
上载荷较大,都在0.7以上,集中反映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总体情况,其贡献率
为48.211%,可解释为总量因子。公因子F2:在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每万人拥
有医生数、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人均科学教育财政支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居民年末储蓄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每万人拥有病床数等指标上载荷较大,都在
0.7以上,反映了社会资源的人均分配和人民生活水平状况,贡献率为30.598%,可解
释为均量因子。公因子F3:在人均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建成区绿化覆盖
率等指标上载荷较大,反映了城市基础设施状况,贡献率为9.059%,可解释为基础设施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因子。
以下是对城市竞争力得分与排序
进行因子分析之后,由回归法计算出公因子得分,并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3
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之比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公式为
F=(48.211 XFl+30.598XF2+9.059×F3)/87.868
由上式,得到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见表3—10)。
从综合得分来看,郑州的竞争力最强,洛阳、焦作的竞争力得分均大于O,说明也
处在平均水平之上,但与郑州差距还很大。其余城市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开封
的城市竞争力在25个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分别列第11,12,13,16,17名。中原城
市群内的城市在总量因子上优势明显,得分在平均水平之上的9个城市中有5个来自中
原城市群,只有焦作、许昌和漯河的得分低于平均水平。群内城市的工业较为发达,第
二产业占GDP比重较大,除核心城市郑州以外,其余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平
顶山、焦作、许昌、漯河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为27.93%、28.02%、22.40%、19.79%,
因此,需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转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群内核心城市
郑州的竞争力优势非常明显,充分说明它是中原城市群的领头羊,是中原的经济增长核
心。但是其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增长极核,其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较弱,综合得分与
排名首位的武汉相比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总量因子上。另外,郑州在外贸进出口总额、
实际利用外资、国际旅游收入方面,与武汉、长沙相比也有着巨大差距。以上充分表明
郑州今后应加快提高城市的规模和各方面实力,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
势,大力发展以交通运输、商业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加快郑东新区建设,提升城市的
竞争力,全面带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群内城市竞争力最弱的开封,应做好产业调整,
发挥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优势,以郑汴融城为契机,尽快提高其竞争力;洛阳应利用其
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打造成著名的工业城市和优秀的旅游城市;平顶山
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新乡应强化电子、纺织等支柱产业,
谋求与郑州的协调发展;焦作应利用其能源优势,重点发展重工业、化工等行业,大力
推广山水旅游;许昌和漯河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47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表3-9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特征值及累积贡献率
公因子
指标变量
FI F2 F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50 0.300 0.029
第三产业增加值0.933 0.353 0.032
GDP 0.930 0.318 0.095
金融机构储蓄年末总额0.919 0.364 0.011
第二、三产业增加值0.915 0.357 0.098
邮电业务总量O.911 0.317 0.09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0.907 0.370 0.099
高校在校生数0.903 0.384 0.001
地方财政收入0.878 0.421 0.085
专业技术人员数0.872 0.345 -0.057
国际旅游收入0.870 0.401 0.009
实际利用外资0.861 0.340 0.032
总人口0.837 —0.361 0.088
外贸进出口总额0.785 0.505 0.020
人均GDP 0.273 0.886 0.306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0.383 0.853 0.230
每万人拥有医生数0.379 0.846 0.061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0.221 0.825 0.076
人均科学教育财政支出0.296 0.809 —0.10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333 0.793 0.178
人均居民年末储蓄余额0.608 0.743 0.153
农民人均纯收入0.356 0.732 0.336
每万人拥有病床数0.495 0.720 0.206
人均道路面积一0.020 0.001 0.920
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0.188 0.257 0.860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一O.10l 0.417 0.578
特征值12.535 7.956 2.355
贡献率(%) 48.211 30.598 9.059
累计贡献率(%) 48.211 9.059 87.868
第三章基于城市竞争力的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表3-10中部地区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得分及排序
城市F1 F2 F3 综合得分捧亭
武汉3.34734 I.04279 -I.01562 2.09502 1
长沙1.77505 0.98367 0.90619 1.40989 2
郑州1.63726 1.17875 0.49910 1.36025 3
洛阳0.60943 —0.18829 0.00717 0.26955 4
马鞍山-I.29898 2.23075 0.87642 0.15445 5
芜湖一0.62427 0.92890 0.46213 0.02859 6
株洲一0.25409 0.41658 0.06150 0.01199 7
焦作一0.23284 0.17739 0.66602 0.00268 8
铜陵一1.41966 2.03925 0.13752 -0.05463 9
湘潭-0.45468 0.14528 1.00081 -0.09570 10
新乡0.10477 —0.44726 -0.20585 -0.11949 儿
许昌一0.06133 —0.78855 1.79152 —0.12354 12
平顶山0.03080 一O.37138 —0.83679 -0.19870 13
黄石一0.30370 一O.51711 I.41958 —0.20035 14
安庆0.02242 —0.83477 -0.0797l -0.2866I 15
漯河-0.46190 —0.48982 0.92869 -0.32825 16
开封0.05695 —0.89577 —0.60452 -0.3430I 17
黄冈0.38191 —2.11470 I.51297 -0.37087 18
孝感-0.0944I 一0.98060 —0.09515 —0.40308 19
滁州-0.19993 —0.60619 —0.82595 —0.40594 20
宣城-0.54821 0.1445l -1.62685 —0.18819 2l
鄂州一0.82099 0.36098 -0.97367 —0.42513 22
巢湖-0.12075 -0.79825 一I.14262 —0.46203 23
池州-0.75069 0.21627 —1.79773 —0.52176 24
咸宁一O.31951 —0.83286 -i.06518 —0.57515 25
第四章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定位与思考
第四章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定位与思路
4.1 中原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 城市化水平偏低.
城市化水平是反映经济社会结构的综合性指标,是国民经济主要矛盾向现代化方向
转化的标尺,也就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度,通过空间上集中的工业化、市场化,即城市化,
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度是我国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任务.发展是硬道理,硬在必须尽快
地减少农民,提高城市化率,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的社会结
构,而中原城市群在相关的几个城市群中是人口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城市群,这就决定了
中原城市群必须在各个城市加速发展的基础上,在整合的过程中重视各个城市的加速发
展.
我们必须正视中原城市群整体经济结构落后的现实.2003年珠江三角洲的人口城市
化率已经达到73%,长三角达到51%,关中达到40%,武汉城市群达到37.7%,长珠潭达
到37%,中原城市群只有35.5%.这说明中原城市群农村劳动力离土离乡的动力和压力不
大,农民的商业意识大大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同时也说明各个城市的工业和商业集中
度偏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低。我们正视这个问题就必须下决心加速城市群各
个城市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千方百计扩大城市核心区和县城的规模,把创造农民工举
家进城定居的条件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开封、许昌和漯河三是的人口城市化率还不到
30%,在城市群中必须予以特别关注。有的城市看起来城市化率超过了30%,实际上裁决
也比重大,城市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工矿性城市。采掘业积聚的人口不是第二产业人口,
是不稳定的,必须加速改变这种局面。
中原城市群人口城市化率虽然偏低,但已经超过了35%,正处于高速起飞阶段,超
过50%的地区,开始由总量扩张向结构升级转化阶段过渡,这类地区要注重内含式城市
化,避免简单的扩大城市占地规模,要苦练内功,着力增加城市就业量,增大城市的吸
纳能力和扩散能力.
51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4.1.2各个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
作为城市群,就是要各城市在城市群内部承担不同的功能,形成分工协作的有机整
体,从而增强整个城市群对外的竞争力.然而,目前城市群内9个城市基本自成体系,
大多也是单干,竞争多于合作,难以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结构效应.城市群中,还
有一部分功能比较单一的矿业城市,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城市的综合功能还不完善,比
如焦作、平顶山等,其替代性产业发展比较缓慢,经济转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能否真
正承担其在城市群中的相应功能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区域内城市合理的产业分工是形成系统合力、提高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基础.而中
原城市群内各市产业发展缺乏协调与沟通,影响了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例如,
在城市群9个城市中,8个城市将食品:j口-v业、7个城市将煤炭产业、6个城市将铝加工
业作为支柱产业,而且这些工业的发展大多为低水平的加工。各城市工业职能的低水平
同构,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城市产业间的横向联系,制约了城市产业协作体系发展,不
利于构筑基于整体优势的核心产业。顺便指出,煤炭等采掘业不属于第二产业,中原城
市群高附加值的加工发展业缓慢,主要依靠第一自然禀赋发展生存性经济的历史阶段还
没有结束。在这一阶段,上述同构病是难免的,但从现在起必须自觉地在加工业区域分
工上为各个城市定位,力争在城市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现代产业发展中,良好的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并形成产业链,是促使产业集
聚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原城市群现有的支柱产业主要为煤炭采选业、铝
加工业、食品加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从理论上说,这些行业能形成较好的产
业关联,但由于缺乏政府指导、企业活力不足,造成大规模的产业好没有形成,没形成
集聚经济效益。绝大数产品以初、中级产品形式流向市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发展给
当地经济的贡献偏弱。如第一和第二产业之间,由于农副产业深加工工业不发达,产业
关联度低,导致绝大部分农、畜、林、果、药等产品以初加工产品提供市场;又如能源
矿产业资源开采与相应的加工工业,(尤其是深加工)不相匹配等。由于工业行业间的关
联度小和产业链短,必然导致产品增值环节较少和利益的流失,影响了企业的集聚和经
济效益的提高。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平顶山等城市都提出要建立物流中心或区域
性交通枢纽的目标,这在城市群内部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内部竞争,使城市群内部很难在
短期内形成较大的物流规模。
52
第四章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定位与思考
4.1.3 中心城市辐射力不足
中原城市群最大的特点是缺乏一个具备引擎功能,带动整个城市群发展并辐射周边
地区的中心城市。根据200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计算的郑州市首位度为1.67。中原
城市群似乎属于均衡性或位序型城市体系。为此,我们根据2003河南城市统计年鉴提
供的各市非农业人口,按位序型城市体系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模型,结果如下:
Y=6.012—1.17X(4.1)
(24.66)(一13.65)
R2=0.84,F=18,括号内为系数T检验值
这里,X为全部城市按非农业人口数量从大到小排序后,各城市的位次;Y表示相
应位次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量。从模型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即便按均衡型城市体系的要求,首位城市人口规模也应在484万人口以上(根据上
述模型,首位城市人1 1=6.012-1.17 X 1=484.2万),目前非农业人口不到200万人口,
首位城市人口规模偏少。
模型K值为1.17,接近于1,表明城市首位度偏低;前四位城市人口规模偏小。实
际值是河南省城市规模分布实际状况,理论值是根据上述分布模型计算的理论值。前四
位城市人口实际规模位于理论值之下,意味着实际人口低于理论值。根据上述模型结论
可以说,即便按均衡型城市体系的要求,中原城市群不仅存在着中心城市发育不足的问
题,而且前几位城市也存在着发育不足的问题。必须认识到,中原城市群要想一体化,
必须有共同的“太阳",这个太阳非郑州莫属。尽管目前郑州还没有这个能力。因此当
务之急是把郑州做大、做强。
4.1.4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
由于把发展是硬道理误认为增长是硬道理,在“有水快流”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对
矿产资源强力开发、粗放经营,部分矿产资源量的减少已经影响到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
同时,区域内煤炭、电力、冶金、建材、造纸等支柱产业队是水体、大气均造成一定程
度的污染。中原城市群中有全国最严重排名第七的城市。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环境加
重视本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1)环境污染。中原城市群只有少部分城市水质达到2类生活用水,其他城市都是3
类、4类,甚至劣5类,其中生活用水劣5类的比例达到54%;工业用水劣5类也达到
S3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49%;农业用水情况更严重,1、2类水质仅14.95%,而4类、劣5类水质则高达85%。
大气污染严重,中原城市群大气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2000年,河南省二氧化硫
环境质量仅有洛阳、三门峡两个市小幅超过二级标准,13个市达N-级标准,3个市达
到一级标准;2001年,酸雨和二氧化硫两控区内有四个市超过二级标分三方准;2003
年全省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监测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中,济源市、焦作市、洛阳市3个
城市超过三级标准,开封、新乡、平顶山三个城市达到三级标准其他三个市达N-级标
准,没有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003年在全国113个大气污染防范城市中,洛阳是空气
无案最重的10个城市之一。
(2)水土流失和土地“三化"沿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比较脆弱。郑州、新
乡、平顶山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中原城市群东部地区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和沙土
化问题比较突出。
(3)资源性行业比重偏高。中原城市群资源性行业(包括采掘业、冶炼业和电力)
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43.2%,比全国平均水平26.9%高16.3个百分点。其中
济源和平项山70.5%和68.4%。产业结构中资源性行业比重偏搞对可持续发展存在两个
方面的影响,一是破坏和污染环境。如北部的焦作和南部的平顶山等城市,由于长期开
采煤炭,造成了包括地面塌陷、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二是资源枯竭,
接替产业不能顺利发育,对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和其他功能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
4.1.5一体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1)行政区经济是一体化的最大障碍
由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各级政府都在自己辖区内营造相对独立的经济体
系,形成大大小小的“行政区经济".中原城市区域需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是行政区划
的矛盾。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
作。
中原城市群体9个城市的经济运行,表现出一种典型的按地方政府管辖范围来组织
地区经济发展的“行政区经济"运行模式。在这种“行政区经济"运行条件下,地方政
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的地位日趋突出,从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种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
区域经济利益格局。
各市,甚至各县之间过度竞争,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各自重复建设,浪费严
第四章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定位与思考
重,外向型经济发展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恶性竞争
更是导致了区域利益的流失,产业发展的区域传递受行政区划体制的束缚,其传递的规
模与范围都十分有限,区际经济联系与要素流动具有明显的行政性导向特征,掩盖、削
弱了市场性区际经济关系,直接影响甚至阻碍了该地区横向经济联合的深入发展.这些
都直接影响了中原城市群经济的整体健康协调发展。
(2)现行财税体制阻碍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
1978年以来,我国以下放财政权和税收权、投融资权和企业管辖权为核心的行政分
权,有效地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这种以行政性发权为
核心所形成的体制存在的严重的缺陷,并直接导致了地方市场分割格局的出现。
从财税体制看。80年代的几次改革都突出了“包"的特点,围绕着实行和强化包干
制而展开的。中原城市群目前的财税体制就是典型的财政包干制。由于实行了财政包干
制,地方政府在增加本级财政收入的动机诱导下,往往容易忽略规模经济和技术更新换
代的要求,一味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从而降低了资源配
置的效率。
从企业的实际地方所有制看,企业划归地方或由地方新建,形成了所谓的产权地方
化。由于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征税,地方国有企业就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财源。而产权地
方化则导致国企改革相对迟缓,政、企分开的改革措施不能落实,使企业始终难以成为
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同时也强化了地方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的身份和地方保护主义
的倾向。尤其是中原城市群的大多数城市尚属不发达地区,财源紧张,国家又未给予优
惠政策,财政压力很大。地方政府有保护本地经济利益的倾向,希望本地经济得到快速
发展,这不仅不能说是什么不好的事情,而且也是值得称赞的事情。问题在于,地方政
府的这种愿望不应当变成对市场秩序的任意干预,地方政府不应当对企业活动抱有属地
上的歧视性态度。
(3)传统体制下遗留的产业布局
早在几十年前,为了“备战、备荒",中央政府在全国建立独立的产业体系的同时,
还强调在各省、市建立自己独立的产业体系。从而形成了封闭的或自成体系的产业布局,
促成了经济发展的分散化和分割化趋势。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这种封闭的或自成体
系的地方工业布局,在改革开放的26年中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基本格局并没有
根本改观。仍然是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障碍。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的区域结构和产业组
55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织结构中计划经济时代工业布局的烙印还是相当显著的。
在当前经济总量扩大的条件下,历史遗留的分散格局同近年来地方政府企业化、诸
侯化意识结合起来,使区域同构、“大而全’’、“小而全"、区域性低水平重复建设更为严
重,极大阻碍了地区间分工和交换的发展。这是中原城市群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必须着力
解决的大问题。
从各市包括市区的发展规划来看,每个市都把其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来规划,从未
作为城市群的一个部分来考虑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彼此离得很近,但都自成体
系互不协作。不仅基础设施、文化卫生设施各搞一套,在产业方面、市场方面、物流方
面也具有同样的趋势,特色和互补性均在减弱。
(4)“政绩合法性”主导下的干部考核制度
在经济权力下放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各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这种新的制度环境下,经济发展成为考核地方官员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地的领导
人通过发展地方经济,推动GDP的增长,一方面可以为自己赢得上层的肯定,另一方面
通过为辖区内的人民提供广泛的社会福利,又可获得地方人民的拥护和认可,地方政府
的政治基础开始发生了转变,形成了所谓的“政绩合法性"。因为现行的班干部考核制
度特别是对地方干部政绩的评价与考核过分强调与所辖区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进行直接
挂钩,而这种业绩又主要以上了多少项目、建了多少企业、经济增长速度多少等指标来
进行简单量化和比较。这样,就必然导致各行政区首脑或部门干部强化资源配置本地化
和保护本地市场。再加上地方官员频繁的地区间调动,更使地方政府在经济竞争中急功
近利,寻求短期经济行为,从而使国民经济的发展缺少可持续性。
4.2 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定位
中原城市群各大城市在群内的功能定位是城市群总统战略的核心部分.其定位要遵
循5个原则;统筹规划原则、发挥优势原则、合理分工原则、资源配置原则和强化城市
群整体竞争力原则。
统筹规划原则是指:在进行中原城市群各大城市功能定位时,不能各做各的规划、
各定格的位,而是要根据城市群空间发展规划,把轴、带、圈空间发展规划与各城市功
能定位结合起来,注意发挥各地优势,使每个城市在中原城市群中扮演最适合自己的角
色。发挥优势原则与与合理分工原则是指:各大城市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特色,在城市群
第四章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定位与思考
中承担不同的职能,在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发挥出整体优势。资源配置
原则是指:城市功能定位要考虑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原则是指:功能
调整以增强城市群整体竞争力为原则,要以整体利益优先。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的各大城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定位参见表格4—1:
表4-1中原城市群功能定位
城市优势劣势在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
1、全国的交通枢首位度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带动
纽2、省会城市优势3、中原两汉时期发展的龙头;全国性
郑州信息人才优势4、商品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
期货市场现代服务中心;中国重要的先进制
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与郑州产业有在郑州引力场中国文化旅游名城,中原城市
互补性2、交通便利3、中,要素和资源不断群的教育、文化和旅游中心,轻纺、
开封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4、被郑州吸收。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基地,郑州
农业产业优势都市圈的重要功能城市。
1、设备制造、能环境容量有限中原西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
源加工产业优势2、制环境污染严重市,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
洛阳造业研发优势3、矿产料基地,河南省重要的科研基地,
资源优势以历史文化和花卉为主的旅游中
4、水资源优势心城市。
1、加工=r=业产业在郑州引力场中中原城市群北部地区的区域
优势2、区域交通枢纽有黄河阻隔中心城市,加工制造业基地和河南
新乡
城市3、制造业人力资省职业培训基地。
源优势4、农业优势
1、能源区位优势城市整体分割破中原城市群的能源重化工基
2、矿产资源优势3、碎土地资源不足地,新焦济产业带的重要结点城
焦作
水资源优势4、能源重市,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城市。
化工产业基地
1、具有成为中心产业单一中原城市群南部的区域中心
城市的区位条件2、水城市,河南省南部商贸物流业中
漯河
资源优势3、食品加工心,全国性轻工、食品制造业基地
产业优势4、交通便利和全国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1、继电器、发制与郑州产业结构是中原城市群南北发展轴的
品、烟草和车辆配件趋同在郑州的引力范重要节点城市,轻工制造业重要基
许昌
的产业优势2、矿产资围中地和历史文化旅游中心。
源优势3、交通便利
1、能源加工为主环境容量有限洛平漯产业带上的重要节点
的产业优势2、矿产资环境污染严重城市,西南部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平顶山
源丰富3、人文自然旅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基地。
游资源丰富
1、水资源优势2、商务环境较差新焦济产业带重要节点城市,
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优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制造加工业
济源
势基地和以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为
主的旅游城市
57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4.3 中原城市群发展模式的选择
4.3.1 中原城市群空间的模式
与东部沿海发展成熟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
群在发展阶段和水平上具有明显的差距。前者在城市体系、运行机制、驱动力、空间格
局上已趋于成熟,后者则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发展还不成熟。而且沿海三大城市群主要
靠内生机制形成,中原城市群形成发展中以政府的政策推动这--#1"生力量为主要支撑。
中原城市群的这一形成发展特征决定了其空间发展的模式不能照抄东部沿海三大城市
群。根据中原城市群的实际发展情况,虽然其内部9城市具有良好的空间发展的地域结
构基础,但由于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实力均不够强大,除郑州、洛阳以外的7市经济发展
水平仍相对较低,且各城市与中心城市郑州之间以及各个中心城市之间尚未形成较为紧
密的经济社会联系,再加上多年来政府对城市群的发展重视不够,中原城市群目前整体
上仍然处于“貌合而神离"的发展状况。关于中原城市群的总体发展规划也是在近年才
刚刚起步。鉴于以上种种情况,本文认为中原城市群空间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城市群
现有发展基础,从时空二维角度进行思考,在空间上要有整体和局部之分,在城市群发
展的不同阶段也应有所侧重。即:现阶段整体上应采取“圈层"状模式:郑州和洛阳两
城市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核”型模式;京广线和陇海线等复合交通轴线沿线地区利用
“轴线”发展模式进行;许昌、漯河和平顶山三市所在的城市群西南地区以及北部五市
适合“成长三角”模式;远期至中原城市群发展相对成熟时期,拟采取“雁行”状空间
模式。
4.3.2中原城市群空间“圈层”状模式
(1)中原城市群空间圈层化结构
目前,在中原城市群内部不同区域已经形成了具有空间发展特征的“圈”、“轴"、
“带"、“成长三角”等。其中“圈"是指以郑州为中心,以周围6个卫星城市为节点构
成的大郑州都市圈,以除郑州以外8个中心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以及以除中
原城市群9城市之外的河南省其他中心城市,包括周围邻近省份部分城市在内构成的外
围辐射圈。要实现整个中原城市群地区的空间,就应在中原城市群城市圈层状空间分布
基础上采取以郑州为中心的“圈层”式空间发展模式,这是现阶段中原城市群空间的总
第四章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定位与思考
体模式。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以郑州为核心向外展开,具有“圈层’’状的空间分布特征,
而且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由核心城市郑州向外围呈递减趋势。所以,当前
按照圈层结构进行空间组织是科学的,也是合理的。
(2)中原城市群“圈层"状空间重点
中原城市群构筑圈层状空间结构,其重点首先是要尽快强化郑州市的核心地位,提
高其辐射能力;同时其他中心城市要形成并加强同郑州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各圈层城
市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郑州是河南省政治、经济、科教等中心,
市区人口约240万,位于亚欧大陆桥和京广铁路的交汇点,是中原城市群联南贯北、承
东启西的中心城市,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信息
业、金融业,形成高层次的产业结构。郑州周围的荥阳、新密、新郑、巩义、登封五市
以及中牟县与郑州距离在70公里以内,且经济实力较强,与郑州市的产业互补,今后
可以发展成为郑州都市圈的卫星城市,形成核心一卫星城结构。中心城市紧密联系圈除
了要发挥郑州的中心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外,应改变城市功能趋同、产业分工不合理、
“大而全"的发展局面,通过职能分工,形成优势互补的功能区。发挥开封历史名城和
文化名城优势,强化教育职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郑州都市圈的文化和教育
中心。洛阳工业基础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方面优于郑州,在科研力量方面也比郑州雄厚,
但第三产业尤其金融、商贸和教育与郑州相差很远,近期应着力建设郑一洛工业走廊,
带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并加快洛阳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步伐,将其培育成为城市群的
副中心。新乡地处豫北地区几何中心,与郑州市的相互作用强度最大,可借助电子、医
药、纺织、机械、化工等产业发展的现有优势,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中
原城市群集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带动豫北地区的发展。漯河位于郑州
与武汉的引力点的边缘地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经济要素的积累,应定位于
中原城市群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增长极。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距郑州市80公里,
应进一步发展具有优势的继电器、发制品、烟草等加工工业,形成中原城市群的轻工制
造业中心。针对平顶山、焦作和济源三市能源原材料工业雷同的问题,应加强分工,避
免产业共构。平顶山素有”中原煤仓”之称,能源等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
应重点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焦作市位于国家能源基地的东部边缘和晋煤南下东运的咽
喉要道,利用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中原城市群的重化工基地,同时借助于北依太行、南临
黄河的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业;济源城市规模较
59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小,但具有资源和交通优势,今后应进一步发展冶金、建材、能源、化工、机械等以能
源和原材料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城市群是相对独立的有机统一整体,但它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有中心无
边缘的区域。随着城市群的不断发展,其辐射圈也在不断的动态变化。目前中原城市群
处于城市群发展的初期,辐射效应不明显,但是在未来十到二十年,中原城市群的影响
范围除了中原城市群紧密圈的9个城市、48个县(或县级市)外,将包括河南省的安阳、
鹤壁、商丘、驻马店和周口5个城市32个县,并辐射到山东的荷泽市及所辖县、山西
的晋城以及所辖县及与商丘接壤的安徽的毫县等。就目前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来看,要
实现这一空间发展目标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这一目标一旦形成就会带动并实现中原地
区的崛起,成为中部崛起的“增长极’’。
4.4 中原城市群发展思路
根据前文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中原城市群以下发展思路:
4.4.1 提高中原城市群的中,厶城市郑州的首位度
(1)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首位度偏低,应提高其首位度。郑州的城市
经济规模急需扩大、经济实力急需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适
合发展第三产业;政府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仍须努力提高;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质量,
有潜力的资金和人才来源为郑州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通过提高郑州的城市竞
争力,才能够使郑州在中原城市群和区域的发展中起到中心城市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
用。
(2)中原城市群可作为区域性财富生成和辐射的高地。中原城市群城市在河南省
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作为区域性的资源及能量的聚散中心,以辐射和带动河南全省
和周边区域的发展。
(3)中原城市群应走“双核式"城市群发展之路
中原城市群内城市竞争力郑,J'ItN第一,洛阳排第二,并且竞争力大大高于群内其他
城市,可以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副中心,其他城市各有比较和竞争优势。因此,可以发展
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发挥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的比较和竞争优势,并在竞
争中合作,走协调互动、功能互补的“双核式’’中原城市群发展之路。
第四章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定位与思考
4.4.2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战略重组
根据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现状,总体上应该采取不平衡发展模式,选取重点,以点
带面,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模式总体上为中心一外围模式。
在中心区,培育以郑州市为中心,包括开封、洛阳、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
在内的中原城市群,使其对内发展成为全省具有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增长极,同时
对外发展成为河南省对外联系的平台,参与国内外竞争,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
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由于各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心区内可以采取网络式开发,促进完善城市体系和发展轴的形成,
使整个区域形成网络化发展态势。在外围地区,豫西的三门峡沿铁路线地区,以及豫北
安阳、鹤壁、濮阳三市工业基础较好,可以采取点轴开发模式;豫东周口,豫东南的驻
马店、信阳,豫西南的南阳面积广大,内部各县市经济落后,宜采取极核开发模式。
4.4.3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轴线
(1)内部地区发展轴线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内部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可以采用
网络式空间开发模式。根据内部差异、经济联系和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群内可以
规划以下几个发展轴线,如图4-1。
①完善郑一汴一洛发展轴,实现一体化发展。目前洛阳一郑州一开封轴线发展水平较高,
但内部存在差异。其中,郑州一洛阳(包括沿线各中小城市荥阳、上街、巩义和偃师等)
工业带是中原城市群内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域,带内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良好,
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具有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基础。今后应该坚持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工业化,建成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是要着力培育支柱
产业,大力发展以信息材料、电子元器件和基础件、通信产品、信息安全产品等为主体
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汽车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开封是这一轴线的一个经济凹陷
区,经济发展落后。但对全省而言,开封的经济崛起对豫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重点开发。主要发展思路是促进开封与郑州在交通、通讯、金融等
方面的一体化发展,抓住郑州产业外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工业、
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业。这些产业中的某些优质企业目前集中在郑州,从未来发展趋势
看,其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竞争力的弱化也必将促使其寻找新的生产点,开封有丰富的劳
61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动力、农产品资源,如果加大工作力度,也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河南省的纺织和食品工业
基地。
②加强洛阳—焦作一新乡发展轴,形成太行山前工业带。该工业带位于太行山东麓,
主要包括洛阳北部、济原、焦作和新乡西北部。带内各县市自然环境相似,资源基础类
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相似的产业结构。带内以新焦、焦枝铁路为集聚轴线,发展了
以化工、冶金、建材、电力、机械、煤炭、有色金属为主的重工业。今后应积极发展以
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医药化工为主体的化学工业,但同时注意产业结
构调整和产业技术改造,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开发洛阳—平顶山一漯河铁路沿线,培育新兴资源型工业带。这一轴线主要包括
洛阳一宝丰的焦枝线和宝丰一孟庙镇的孟宝线沿线的县市。地势地貌上,该轴线主要是
秦岭山脉的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界、过度地带,属于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地区。
这一地区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已发现有煤、盐、铁、铝等57种矿藏,尤其煤、盐、铁
储量较大。如平顶山叶县境内的特大钠盐田,是我国东部第二大井盐田,品位较高,盐
层稳定,不仅是优质的食用盐,还是发展制碱、塑料等化学工业的理想原料。漯河舞阳
县的岩盐,总储量为400亿吨,居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但目前这些地区的资源开
发深度不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源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④加强郑州—许昌一漯河轴线,形成轻工业地带。该轴线是中原城市群内沿京广铁
路、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形成的新兴产业带。特别是许昌、漯河两市,自20世纪
9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渐增强。轴线上的新郑、禹州和长葛等中小城市近年来发展迅
猛。这一轴线的优势产业是食品、烟草等轻工业,与郑一洛重工业带互为补充,相得益
彰。
(2)外围地区发展轴线
外围地区发展轴线培育与中原城市城市群内发展轴线延伸相结合,形成河南省完整
的发展轴线体系。
①开发新乡一鹤壁一安阳铁路沿线,加强太行山前工业带。豫北的安阳、濮阳、鹤
壁三市是河南省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可以以能源、原材料和
加工工业为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搞好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该发展轴与洛阳
—焦作一新乡轴线共同组成沿太行山山前工业带。
②积极开发“桥头堡",形成一级开发轴线。豫西-i'1峡、豫东商丘与郑一汴一洛
第四章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定位与思考
组成河南省一级开发轴线,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陇海铁路、高速公路贯穿整个带
内,是河南省与东部沿海联系,接受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物质通道。
@增强豫东南中心城市辐射力,实施极核式开发模式。豫东的周口、豫南驻马店、
信阳,以及南阳市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河南省相对落后,应该E上中心城市为
据点,采取极核式发展方式。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它们农副资源丰富,可以在中心城市
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等轻工业。周口、驻马店是河南省粮、油、烟叶集中产区,畜禽产品
商品率较高,可以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信阳市农副
产品、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官,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深度开发,大力发展农副
产品和矿产加工业。
图4 1河南省点轴增长极调控体系

结束语
结束语
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不但能够以区域资源和经济优势,带领河南省向现代化迈进,成
为我省对外开放“东引西进’’的主要平台,而且能够打造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物流
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有力促进中部崛起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深入。然而,
中原城市群的城乡一体化正处于起步阶段,其一体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完成这一
历史使命,需要政府和人民齐抓共管,上下一心。
1.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城市群的一体化整合理论,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法,
从时空融合角度分析评价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本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地区
协调发展中存在着城乡网络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功能弱,城乡差距过大、“三农问题”
突出,资源低效利用、环境质量恶化,各自为政发展、盲目开发建设,文化教育滞后、
区域发展乏力等问题影响了整体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从城市群的整合及功能的一体化结
合起来探索城市群城市统筹发展,提出逐步推进城乡网络建设,促进城乡互动全面发展;
城乡统筹消除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城乡联动搞好职能分工,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城乡携手搞好生态建设,构筑绿色城市群;制订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科学推
动区域发展建设;创新区域管理体制,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
业,提高区域发展动力。
2.主要结论
(1)中原城市群空间目标的确立应在目前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
指导下,立志于加强内部的横向联系,打破群内分割,有效配置经济、社会要素,
共享基础设施,实现共赢,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信息一体化的现代化城市群迈
进。
(2)目前中原城市群实现空间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城市发展、产业组织、基础设施
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四个方面。重点是进一步加快加强郑州都市圈的建设,着力打造城
市发展与产业布局协调一致的四条发展轴带,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支撑加强城市群内外
城市之间的联系,形成三个圈层等,以此构造“一个核心、四条轴线、三个圈层"的空
65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间格局。
(3)在空间模式的选择上,中原城市群不应照搬沿海三大城市群。根据实际发展
情况和城市群发展基础,现阶段中原城市群整体上应采取“圈层”状的空间模式,同时,
在城市群局部地区,根据区域发展条件可利用“双核"、“轴线”发展、“成长三角"
型模式组织城市和产业发展;远期,中原城市群发展较为成熟时期,通过预测各中心城
市的可能发展形势,宜按照“雁行"式模式实现空间。
(4)机制的构建是中原城市群空间的突破点。它体现了其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内在
关联性和发展的互动,成为空间进程中重要的构成和现实保障。公共资源的统一配置、
规划、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跨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及
产业的互动发展机制是中原城市群空间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3.不足之处
受本人水平、精力以及资料的可获取性所限,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中原城市
群各地市一体化水平有了评价,但对各地市间的联系水平、相互作用、分工协作的探
讨较薄弱,有关城市群整体一体化水平的分析评价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相关研究有待
进一步探索。
4.研究展望
(1)城市群空间研究是符合城市群研究发展的新命题之一,符合城市群发展的趋
势,有待深入与强化。城市群空间理论的构建还不成体系,从多学科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的广度和深度都没有达到城市群发展的要求。
(2)城市群是基础设施、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政府调控的相互作用过程,
显然其研究具有综合性,需要综合的理论构架,如何从多学科、多角度展开理论探索来
实现城市群的空间是必然要求。
(3)城市群发展需要将发展的目标和内容连接起来,形成经济、社会、生态发展
系统的整体性,达到良性发展。如何从整体发展战略高度,推动核心城市之间在基础设
施、城市发展、产业互动、区域协调等方面的有效,建立有效的机制进一步实践是重要
的研究内容。
(4)多利益主体下的城市群体是艰难的过程,城市群内存在多种政府主体,利益
结束语
主体多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制度与政策差异可能成为制约其空间进程的重要因素。如何
在研究中体现更多的整体性的策略与调控,促成利益主体达成共识,保持共同的利益和
方向,是实现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叶玉瑶,张虹鸥,罗晓云,李斌.中外城市群体空间研究进展与评述[J].城市规划,2005
,29(4):83-88.
[2]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9—12.
[3]麦克劳林JB.著,王凤林译.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1988.145—149.
[4]高桥伸夫.新都市地理学[M].东洋书林株式会社,1997.132—138
[5]顾朝林.中国城市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58-63
[6]顾朝林,张勤.新时期城市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2):14—27.
[7]丁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1983.314—324.
[8]Zhou Yixing.Definition of Urban Place and Statistical Standards of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a:Problem and Solution[J].Asian Geography,1988,7(1):12一18.
[9]崔功豪,王本炎.城市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98—104
[10]蒋志学.城市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环境保护,1999,
(11):42-43.
[1i]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信息环境下城市群区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1,25(8):16—18.
[12]崔功豪.全球视野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J].城市管理,2003,(4):20-21.
[13]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48—266.
[14]黄建富.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城市群的支撑——兼谈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战略[J].世界经
济研究,2003,(7):17—21.
[15]罗震东,张京祥.大都市区域空间集聚一碎化的测度及实证研究——以江苏沿江地区为例
[J].城市规划,2002,26(4):61-63.
[16]冯德显.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6):43—48.
[173冯德显.从中外城市群发展看中原经济隆起——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
2004,19(6):75—78.
[18]张占仓.中原城市群发展特征及空间焦点[J].河南科学,2005,23(1):133—137.
[19]刘东勋.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和比较优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5,
25(3):43-47.
[20]杨迅周,杨延哲,刘爱荣.中原城市群空间战略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
23(5):33—36
[21]中原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报告(2006-2020)2005.4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樊新生,李小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调控研究[J].经济经纬2007.4.36—42
黄旭成,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理论浅析[J].福建地理,2001.6 16卷2期:35—39
赵伟.中部地区崛起的城市群战略[J].武汉大学学报,2006,(4):52—55
李建伟.关中城市群空间发展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05,(6):18—19
仇保兴.我国三大城市群如何均衡发展[J].城市开发,2003,(3):11—14
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0(1):7-11
章国兴.试论重庆中心城市群网络系统的构建[J].探索,1999,(3):69-71
朱英明,姚士谋.我国城市群发展方针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9,(5):28-30
周玲强.长江三角洲国际性城市群发展战略[J].浙江大学学报,2000,(2):201-204
邓先瑞,徐东文,邓魏.关于江汉平原城市群的若干问题[J].经济地理,1997,(12):
[32]薛东前,姚士谋,张红.关中城市群的功能关系与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0,(6):
52—55
[33]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4):55—57
[34]GOTTMAN J.Megalopol is,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
Economic Geography,1957.72—78
[35]FR IDEMAN J R.TheWorld City Hypothesis:Development&Change[J].Urban Studies
,1986.43—49
[36]KUNZMANN K R,WEGENER M.The Attern of Urbanization in Western Europe[J].Ekistics
,199l:55—62
[37]王秉安,陈振华.叶穗山主编l区域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J].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0.11:78—116
[38]郝寿义,成起宏.上海等城市的竞争力与城市建设关系的研究[M].南开学报,1999,(1)
:41—49
[39]濮励杰.江苏省外向型经济投资环境研究[J].经济理,1998,(3):99—103
[40]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0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1]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61—97,171-198.
[42]倪鹏飞、刘高军.中国城市竞争力聚类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7):34-39.
[43]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51-298.
[44]周春应,黄涛珍.中心城市经济争力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4,(9):39-40.
[45]郑栋,胡亮.长江三角洲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06,(4):160-161.
[46]杨彤,王能民等.城市竞争力的评价研究[J].经济经纬,2006,(3):65—68
[47]李永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数理方法比较[J].软科学,2006,(3):77—80.









n
8 [6 ● 8 2 —
参考文献
[48]张教平等.河南与周边省份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1):
25—29.
[49J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23—224.
[50]国家统计局城调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51]河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M].2004.8
[52]陈梦筱.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7.2.80一84
[53]Michael Porterl Competitive Advantage[M].New York Free Press,1985.
[54]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15
,(5):48-52.
[55]冯德显,乔旭宁等.中原城市群竟合关系及一体化战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
,24,(6):12—17.
71
致谢
致谢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在师大的校园生活就要结束了。我深深地怀念曾经的
老师和同学,更加留恋如今即将分开的同学和老师。是她(他)们和我一起度过了这人生
中的黄金时期。我从七年前一个迷茫的高中毕业生到现在有着明确人生目标和追求的硕
士研究生,这都归功于在这几年里呕心沥血培养和教育我的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是他们
帮我跨过一个个坎儿,帮我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在此,我向她们致以深切的谢意,谢
谢你们!
硕士三年即将毕业,我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石五学,感谢您三来对我的谆谆教诲和精
心培养。特别是在论文写作和论文毕业论文撰写期间,您我设计、修改、分析,还把您
仅有的重要资料给我。石老师和蔼对人态度和博学、严谨以及高度的敬业精神成为我学
习的榜样,也让我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了不少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真是让我受益终生!
同时,还要衷心感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所有老师,是他们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是
他们让我懂得了知识的趣味性和无限性。他们有程建华、苏晓红、刘玉珂、何利胜、任
太增、刘新同等博学者。她们高尚的师德和求实的态度以及不懈追求的精神都令我不油
然而生敬意。老师,你们辛苦了!
最后,祝愿老师和同学们都有自己最精彩的人生,再次谢谢你们!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侯黎杰,晋新焕.中原城市群竞争力比较分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2)
75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
作者: 侯黎杰
学位授予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任佳 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的经济学分析[学位论文]2009
2. 刘斌 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发展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06
3. 郭志富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体系结构与功能优化研究[学位论文]2005
4. 乔敏 中原城市群区域发展研究[学位论文]2006
5. 王思民 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的政府合作机制研究[学位论文]2009
6. 陈梦筱.Chen MengJian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2007(2)
7. 宁艳丽 中原城市群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07
8. 付磊 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学位论文]2004
9. 杨光 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学位论文]2007
10. 刘静玉 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