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体制转型期中国劳动份额研究

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体制转型期中国劳动份额研究
姓名:张建红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侯风云
20080408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弘建垒Z. 日期: 2正Q互:笙:量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
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张篷幻一导师签名:/{益里当日期:业砑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1978--2008年,中国体制转型进行到第30个年度。30年来,中国经济以年
均10%的速度发展,改革成果举世瞩目。改革同时意味着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
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在30年的经济体制转型中,对收入分配的研究、探讨始终
是理论界、改革者和广大人民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劳资分配为切入点,重点
分析考察体制转型期劳动份额的变动情况。
本文运用劳资分配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对体制转型期我国劳动份额的变动
趋势进行实证考察和研究。一方面,两百多年不断发展的理论和其他国家发展经
验告诉我们,随着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份额将逐步提高:.另一方面,
通过对我国体制转型期劳动份额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我国劳动份额在经济发展
中存在稳中有降的趋势。本文认为,与经济理论和其他国家的经验相比,中国劳
动份额太低,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
上,提出提高劳动份额,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不足之处,一是本文采用的统计指标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测量方
法,统计资料和数据也存在口径上的不一致;二是鉴于篇幅限制,本文仅研究劳
动份额变动及影响因素,对资本份额变动、劳资分配比例及对经济影响等问题没
有涉及,这也是以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本论文分为导论、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四个部分。导论部分(第
一章)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对相关概念、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进行
了简要说明。理论部分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简单述评(第二章),然后回
顾了两百年来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劳资分配理论(第三章),这些理论对于研究和
解决正处于体制转型阶段的我国劳资分配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与理论指导意
义。实证部分首先考察体制转型30年劳动份额的变动并进行国际比较(第四章),
结果表明,与经济理论和国际发展经验相比,我国劳动份额明显偏低。接着我们
从影响劳动份额的因素入手,进一步验证中国劳动份额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是否真的偏低(第五章)。政策建议部分(第六章),在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
验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劳动份额,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体制转型:劳动份额;人力资本;收入分配
讯逮钮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Since 1 978,Chinese economy has registered all average increase of 1 0%owing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which reaches a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 focused by the
whole world at present.The move of reform comes down to the adjustment and
re-distribution among different social lines and levels.Regarding tO the economic
transition,the scholars,leaders and all th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ed
issue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So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labor’S share in the period
of systematical transition with the labor----capital distribution as a breaking through
point.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labor’S share in the period of systematical transi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ory of human capital.One side,economic
theory and practices in some other countries show that wh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stepped on a certain stage,the labor’S shar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promoted.The other side,in the part of experiential analysis,by investigating the
labor’S share since 1978,it shows that the labor’S share has a trend of coming down.
Compared with expedence of other countries,it shows that the labor’S share in China
is obviously lower.In the last part of the thesis,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d
experiential analysis,advic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ncrease labor’S share in
China 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been brought forward.
However,this paper still has deficiency.First,the statistic index used in this paper has
no general accepted standard and measures,and the statistic criterion of data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eriod.Second,what Studied in this paper only have focused on
the changes of labor’s share and its affected factors without dealing with such
problems as the changes of capital’S share,labor and capital’S reasonable proportion
and its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All these questions need further study.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ts:introduction,theoretical analysis,experiential
analysis,and advices.In the oart of introduction(Chapter 1),the issue to study is put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forward,concerned concepts are defined,the innovations and the study methods are
introduced briefly as well.In the part of theoretical analysis(including Chapter 2 and
Chapter 3),first,this thesis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 documents at home and
abroad(Chapter 2).Second,the thesis has a retrospec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dvancement of distribution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during the two·hundred years,
which gives US a theoretical direction to study labor’S share in the period systematical
transition in China(Chapter 3).In the part of experiential analysis(including Chapter
4 and Chapter 5),by investigating the labor’S share since 1 978 and compared with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Chapter 4),it shows that the labor’S share in China is
obviously lower.Then,we analyze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labor’S share,and
further test and vedfy whether i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rowth of economy.
(Chapter 5).In the part of advices(Chapter 6),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d
experiential analysis,advic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ncrease labor’S share in
China 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brought forward.
Key words:Systematical Transition;Income Distribution;Labor’S Share;Human
Capita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研究背景
1导论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以市场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过渡,以提
高经济效率,这就需要承认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各自的独立经济利益,经济
主体和利益分配格局日益多元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每个个体的切身
利益,是一次经济关系的重大调整。因而,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对收入分
配的研究和探讨始终是学术界、改革的直接推动者——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
关心的问题。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体制开始转型三十年来,中国国民经济
实现了持续地高速增长。2002年,中国GDP总量突破了10 000亿美元,人均
GDP达到l 000美元,2006年达到2 042美元。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各国经验证明,
在人均GDP达到l 000美元的水平后,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的份额将增长显著,
工资水平相应会有一个较大幅度地上升;而同时当一个社会的人均GDP处于l
000"-'3 000美元时,是经济增长和利益分配变化最剧烈的时期,这是经济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必然反映。就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来看,政府公布的统计报告显
示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有了显著增长:据统计1,2007年1"3季度全国从业人员劳
动报酬比上年同期增长22%;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1.8%。
但是普通职工却很难体会到这种增长,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
凸显,国内市场消费疲软。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从上世纪
80年代的15%一路攀升,到2004年甚至达到了80%2。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
的大国来说,内需不足而严重依赖外需,势必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从理论上来看,现阶段我国的职工工资水平应该有较大幅度提高,但现实中
对职工工资水平的预期并没有实现,从而中国的现实经济发展状态与经济理论出
现了背离。
现实与理论的不相符,启发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思考。内需不足源于有效
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于民众的支付能力不足,民众的支付能力不足又由
于可支配收入不足。目前我国民众可支配收入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工资。这是否能
1 http://www.bjinfobank.com/IrisBin/Tcxt.dll?d醣1rJ&noq02003&c萨11302962&s仃=报酬.
2
htlp://news..sin丑com.en/w/2005-09.10/09206908366s.shunl.
1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推导出我国目前的工资水平比较低?劳资分配是否对称,是否符合现阶段和将来
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否意味着将来的政策导向应当使得国民收入分配向劳
动倾斜?这就引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劳动份额。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
研究,考察体制转型近三十年来劳动份额的变动趋势,论证这种趋势是否符合经
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考察什么因素影响着劳动份额变动趋势,希求对上述现
实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劳动份额问题隶属于收入分配问题。关于收入分配,经济思想史上可以寻出
两条研究主线:功能性收入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第一条研究主线源于李嘉图
(1817),讨论了生产要素价格的收入分配,即收入的功能性分配(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Income)。它旨在说明要素价格的形成,如工资、利润率以及国民
收入中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和土地)应得的相应份额。功能性收入分配是
从收入来源的角度研究一个国家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
到的与其拥有的资源规模及其贡献相对应的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现有的国外研
究一般用工资总额和利润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即工资份额和利润份额作为功
能性收入分配的衡量尺度。第二条研究主线源于帕累托(1895,1897),与诸如
家庭、住户和个人等一系列经济单位的收入分配有关,研究每一经济单位所得到
的收入,而忽视生产要素的资产权力,除非收入被生产要素分解为工资和薪金、
自我雇佣收入、投资收入、转移支付和其他收入。此类研究通常被称为收入的规
模性分配(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或个人的收入分配,是从收入分配的最
终结果来研究,其中各个阶层的家庭或人口所得到的最终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所
占的份额及其变动趋势等,一般通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收入分配频率图等
来衡量收入分配的状况和公平程度。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对问题展开研究之前,为避免出现歧义,我们需要首先对涉及到的相关概
念进行明确的界定。
l体制转型期
对转型这一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国外学者一般认为:“转型"
不是单纯的以市场经济替代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更主要的是放弃了原来的社会
主义制度,是一个全新的制度变迁过程。国内学者则认为:“转型"是指资源配
1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置方式和经济运行体制的变化,即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采
用国内学者的看法,即“转型”是指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于1978年提出经济体制改制问题,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
已处于攻坚阶段。因此,本文研究所界定的时期范畴——“体制转型期”具体指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8年的30年。
2劳动份额
劳动份额是指劳动要素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本文计
算的劳动要素收入指所有劳动者,即城镇职工、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私营企业就
业人员、个体经济中就业人员、务农人员的劳动收入之和。论文第四部分将采用
不同方法测量各个部分劳动者的要素收入,进而汇总计算得出劳动份额。
1.3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3.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劳资分配理论和人力资本
时间价值理论,考察我国体制转型期劳动份额的发展变化趋势。通过实证考察我
国劳动份额的变化情况,分析我国劳动份额的变化特点,并结合规范分析,对我
国目前劳动份额的变化状况做出判断。最后,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本文的政策建议。
1.3.2研究路线
以相关基础理论为依据,从理论上分析劳动份额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发展
趋势。依据现有统计资料,对我国体制转型期劳动份额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
析,并且对照经济理论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探讨体制转型期我国劳动份额的
高低及发展趋势是否符合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然后,结合我国体制转型期
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劳动力供给、资本供给、劳动力市场状况及产业结构状况四
个方面分析劳动份额较低的原因并考察其是否合理。最后,在前面理论和实证分
析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4主要创新点
1.4.1 新颖的研究方向——从功能性收入分配的角度研究劳动收入问题
现有国内文献多从规模性收入分配的角度研究劳动收入问题,探讨了城乡
1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间、区域间、行业间的收入不均等问题。本文从全新的研究角度,以收入功能性
分配理论为基础,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的劳动份额进行系统分析。从劳动力
供求状况、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资本供给等方面阐释我国劳动份额状况的原
因。
1.4.2研究对象的突破
目前国内研究着重于现有统计年鉴中职工工资水平的高低,本文在研究对象
上突破了城镇职工的限制。本文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职工,也包括各种所有制的劳
动人员,具体包括城镇职工、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个体经济
中就业人员、自雇佣者和务农人员。由此计算得出的劳动份额更具有代表性和现
实意义。
1.5研究的不足
在本文数据搜集和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本身存
在统计方法和口径的不一致问题,并且各个指标的衡量也存在多种有争议的方
法:另外,本文劳动份额这个指标,引自国外学者研究文献,国内并没有对此指
标的标准定义和计算方法,我们只能采用逐个计算不同所有制企业劳动者报酬的
方法来测算,并且每一部分劳动者劳动要素收入的测算都没有统一标准。所有这
些分析方法、指标以及数据方面存在的缺陷,都可能会导致本文定量分析方面的
不足。随着相关计量分析方法的改进和统计数据的完善,本文研究将会变得更为
完善和可信。
功能性收入分配是一个系统的研究,本文只考察了体制转型期我国劳动份额
的大小和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资本份额的大小和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没
有涉及,自然无法考察劳资分配比例的变化趋势。另外,对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没有涉及。现有文献中,国内对劳资功能性分配尚无系统研
究。因此,对劳资功能性分配研究,本文只是做了初步的尝试和探讨,更深入更
系统的内容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1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文献述评
2.1 国外学者对要素收入分配的研究
卡莱基认为垄断程度的高低足以决定工资在产品中的份额。他认为,在制
造业中开工不足是正常现象,竞争从来是不完全的,毛利(价格超过主要成本的
余额)是由企业的价格政策支配的。价格对货币工资率的变化决定实际工资率。
这样,如果把一切足以对毛利发生影响的因素都归入“垄断程度”这一名目下时,
工资在产品的份额取决于垄断程度的高低1。
库兹涅茨在(1989)《现代经济增长》2一书中,总结了英、法、德、美、瑞
士、加拿大等几个国家的雇员收入、业主收入及资产收入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民
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变动情况。考察的这几个国家中,雇员报酬所占份额都有明显
地上升,从过去的40%上升到1954—1960年的60%一70%。
科布一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依据其假设,从理论上得出了要素份额不变的
结论,这个结论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许多经济学家多次进行了经验性
分析。阿瑟·博尔雷对1890.1913年期间英国功能性分配的研究得出劳动份额不
变,自此劳动份额不变这一观点被称为“博尔雷法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关份额的不变性,开始受到怀疑。库兹涅茨(1955)
提出了增长的两个阶段:在资本短缺和非熟练劳动力剩余的第一个阶段,资本份
额上升;在与熟练劳动相联系的资本短缺的第二个阶段,劳动份额稳定,然后上
升。库兹涅茨(1959)指出,美国劳动份额的显而易见的稳定性是由于工资和薪
金的稳定,原因在于基础决定因素之冲突影响的平衡。索洛(1958)运用改进了
的资料,发现在产业中和产业间劳动份额令人吃惊的不稳定。克拉维斯(1959)
得出结论:劳动份额正在缓慢增长。3
Irving·B·Kravis(1959)4测算了美国1900--1957年劳动份额,表明这一时期,
国民收入分配的重点从资本转向劳动。劳动份额由1900年的55%上升到1957
1【英】琼·罗宾逊.经济学论文集【q.顾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P117.
2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iv],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P146—171。
3阿塔纳修斯.阿西马克普洛斯编.赖德胜等译,收入分配理论【q,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P97.
4Irving"13.Kravis。Relative Income Shares in Fact and Theor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Dec59。V01.49 Issue
5,p91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的67.1%,而相应的资本份额则由36.8%下降到26%。转移的大小取决于公
司收入在经营者和劳动者报酬之间分配的特定假设。
卡米勒-达格穆(1995)1对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国民收入中要素分配数据进
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中劳动要素所占份额呈现增加趋势,
而资本份额呈现平缓的递减趋势。
C·H·范斯坦(Feistein C.H.)2对英国的收入分配进行了深入研究。卡米勒·达
格穆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要素分配》中有关英国国民生产总值要素份额的
1860一1959年的数据就来源于范斯坦。除了卡米勒·达格穆已经引用的数据之外,
范斯坦还对英国的业主收入在劳动和资产要素之间进行了分割,进而得到英国全
部收入在劳动与资产要素之间的分配数据。这一数据表明,劳动要素在国民收入
中的份额逐步上升,资本要素份额则稳步下降。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经济发达国家,一定时期内,劳动要素所得报酬份
额虽然存在不稳定的现象,但总体上来看,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存在着劳动要
素所得报酬份额上升而资本所得份额下降的趋势。
2.2国内劳动份额问题文献述评
我国经济学界对收入分配的研究和探讨,在改革初期,集中在对功能性收入
分配的争论上。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规模性收入分配的研究不断得到加
强和深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成为其研究的核
心。而本文着重点在于劳动份额的变化,本文所能找到的国内文献中,很少有学
者采用“劳动份额”这一名词进行研究,各位学者采用“个人收入"、“劳动报酬

比重”、“工资分配率"等概念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郭树清(1991)3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和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结构进行
了分析。书中计量得出,1979至1988年,个人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由50.8%
上升为6l-3%,而在最终分配中个人所占比重由64.4%上升至77.5%。由此,郭
树清得出了结论:改革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逐步向个人倾斜。值得注意的是这
里的个人收入指的是个体劳动者的所有收入,既包括个体的劳动要素收入,也包
1阿塔纳修斯.阿西马克普洛斯编.赖德胜等译.收入分配理论【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P217--244.
2
Feistein C.H.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the national income in the United Kingdom$inCe 1960.1a J.Marchal
and B.Ducros,(edS),The Distribution ofNational Income.London:Macmillaappll5·139.
’郭树清,韩文秀.中国ONP的分配与使用【M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F75-99.
1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括个体拥有的资产性收入,还包括个体所接收的政府转移支付。
李扬(1992)1计算了1978年至1990年劳动报酬2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变化,
并与美国同期资料进行对比,认为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份额,在1979—1985
年间急剧上升,由52.2%上升至71.5%,增长了19.3个百分点;N20世纪90年代
前后,劳动报酬的份额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占国民收入72%左右。李扬
由此判断:我国国民收入功能性分配结构地调整,已基本恢复了劳动在国民收入
中应当占有的份额。
范一飞(1994)3分别测算了城镇职工劳动报酬、乡镇企业职工工资、城镇
个体业主劳动报酬、农户劳动报酬和其他报酬(其中,按照资本报酬比劳动报酬
为6:4的比例分解城镇业主收入,按5:5的比例分解乡村工商户收入,按3:7
分解一般农户收入),并汇总得出总的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结果表明,要素收
入的分配朝着有利于劳动的方向发展,1990年与1978年相比,总的劳动报酬所占
份额由50.1%上升到59.6%。
于祖尧(1997)4对改革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分配格局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国民收入分配最终比例的变化。于祖尧计算得出,从1978年到1995年,
个人所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1.2%上升为69.1%,劳动报酬的份额也是呈
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向书坚在(2000)5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社会购买力来源、分配及构成"
数据,测算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份额。这里劳动者包
括各种所有制单位的员工、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私营个体经济就业人员和农民。
对于个体劳动者的混合收入,按照7:3的比例在劳动和资本之间进行分割。结果
表明,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自1978年以来持续上升。这其中又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6年,劳动报酬份额迅速攀高,从1978年的36.58
%上升至wJl986年的53.09%,增加了16.41个百分点;第二个阶段为1987—1997年,
劳动报酬份额波动变化,总体水平比较平稳,变化幅度不大。
1李扬.收入功能分配的调整:对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现象的思考m,经济研究,1992(7):34--44·
2劳动报酬包括:全民、集体、各种合营单位职工工资、城镇个体劳动者净货币收入、其他职业者收入、
农民从集体统一经营中得到的收入、农民从经济联合体得到的收入、农民出售农副产品的收入,农民从
事工业和手工业的净货币收入、农民劳务净收入、居民从国家财政得到的收入以及居民其他货币收入,
减去居民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以及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收入.
’范一飞.国民收入流程及分配格局分析【M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P358-366.
4于祖尧.中国体制转型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M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P94.
’向书坚.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研究f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P50-59.

1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上文献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处
于上升阶段。也就是说,与发达国家出现的劳动份额变化趋势相同,随着我国经
济总量地快速增长,存在着劳动要素所得报酬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上升而资本所
得份额下降的趋势,劳动所得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水平相适应。但现有研究文献对
我国体制转型期劳动份额的变动情况亦存在完全相反的认识。
董克用(1993)‘将‘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职工工资
总额和员工保险福利作为薪酬总量,把薪酬总量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称之
为薪酬总水平。董克用研究认为中国的薪酬总水平自1992年开始出现下降,从
1991年的0.183下降到1999年的0.136。与国外研究成果所得结论相比,我国劳动
者的薪酬总水平明显偏低。
柳欣、陈洋(2003)2认为,当投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经济增长率提高
时,一方面,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将使利润增加,另一方面,.增加的投资转化为下
一期的资本存量,这使得资本存量对收入流量的比率提高,从而导致利息在总收
入中的比重提高。由此,资本存量价值的上升会带来收入分配的变动,即利润在
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而工资收入的比重下降。
杨文进(2005)3认为,劳动和资本等各要素间的分配比例不是由它们的所谓
“贡献一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关系(市场供求,要素间的相互斗争)决定的。若
相比较资本而言,劳动供给短缺,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则应上升:反
之,若劳动供给过剩,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则应下降。
杨军生(2006)4测算了包括职工、乡镇企业就业、私营企业就业和个体经
济在内的“雇员"劳动报酬并与国际进行比较。该文采用雇员报酬率或者工资分
配率(占GDP比例)表示雇员总报酬占GDP份额;采用工资分配率(占要素收入)
这一概念表示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关系;采用劳动报酬分配率表示所有劳动者
的劳动收入占GDP或要素收入的比重。由于资料限制,后两者只测算了1992、
1995、1997和2000年的劳动报酬分配率。测算结果表明,1990--2003年雇员报酬
率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由1990年的26.08%下降至1997年的最低点22.9
%,然后缓慢回升,2003年达到28.23%;劳动报酬分配率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
1董克用.中国转型时期薪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3,P53·
2柳欣.陈祥.1990-2002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理论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3):146--152.
3杨文进.分配的决定与逻辑【J】。经济评论,2005(2):54—62.
4杨军生.“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D],2006,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
1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升,从1992年的45.23%上升到1997年的54.87%和2000年的54.06%;而工资分
配率(占要素收入)则在1992、1997、2000年变化不大,稳定在30%~34%的范
围,2003年有所上升,达至1J38.42%。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写的《2007年企业白皮书》指出,1990
年到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从53.4%降到了41.4%,而同期营业余额占
GDP的比例从21.9%增加到29.6%。有调查显示,广东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
广东农民工工资10年只增长了60多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工资是下降
的。2007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呈持续下降
态势,已经从9年前的53%下降到2006年的41.4%,远远低于美国57%的水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另外一份报告也支持了类似的结论。该所副所长刘尚希
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1983年,中国城乡居民的工资收入
占GDP比重一度从42.1%上升到56.5%,但此后却持续下降。直到2005年已经
下降到36.7%,较最高比例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1
与前面研究文献的观点相反,以上文献和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
要素收入增长幅度低于资本要素收入的增长幅度,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
重偏低,因而,总体上来讲,我国目前的劳资分配状况是不合理的,与我国经济
总量的快速增长不符合,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变目前劳动要素收入在国民收
入中的劣势,才能维持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健康发展。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理论研究中对我国劳资分配状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
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随我国国民经济地快速增长,劳动报酬在国民经济中所
占的比例是逐步提高的;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报酬所占比
例出现了下降的现象。劳动份额随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取决于经济增长的模式以
及在一定范围内资本和劳动的博弈。在劳动份额的实证测算上,国内学者由于选
用的指标不同,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如郭树清和于祖尧所采用的个人所得,
其中不仅包括了劳动要素收入,也包括了个人拥有的资本性收入以及国家财政补
贴,其内涵大于劳动要素收入;而董克用仅计算了中国职工的薪酬总量,没有计
算人数远远多于职工数量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劳动报酬,其内涵
小于劳动要素收入。
1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8/03.12/1189557.shlml.
1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对文献的简单评述
通过对以上国内外关于劳资分配的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1、由于统计资料的不完善,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上是自成体系,所采用的
指标相差很大,结果也相差很大,从而导致国内对劳动份额的研究没有一个统一
的规范标准。
2、国内学者将重点放在测算劳动要素收入方面,只考察了劳动报酬份额的
变动趋势,并没有结合资本供求和收入的变化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来
判断在经济体制转型期,我国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化是否合理。
3、对于在我国体制转型期,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份额的变化存在两种不同
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要素收入份额是持续增长的,劳
动所得在国民收入所占份额基本合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我国劳动要素收入份额
是过低的,因此作为劳动要素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工资应当提高。对于这两种截
然不同的观点,我们不能武断地判断孰是孰非。应该从二者所采用的定义、指标
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4、国外学者实证分析相对成熟,完善的统计资料也使得其结果更具有可信度。
但是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简单的将测算结果与之对比便得出
我国劳动份额过低的结论。一方面,我国统计资料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异,
并且数据不是很全面,由于统计方法的不断变化,统计口径也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我国经济环境、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都与国外
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在借鉴国外研究结论的同时,必须考虑我国特殊国情,不
能单纯根据国际经验武断地做出劳动份额合理与否的判断。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研究依据的相关理论
本文研究以两大理论基石为支撑:一是收入分配理论:二是人力资本理论。
本章将结合论文的研究主题,对收入分配理论中的功能性收入分配理论和人力资
本理论中人的时间价值理论进行概述。
3.1收入分配理论
3.1.1古典经济学劳资分配理论
从政治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家就开始关注经济剩余的增长和确定据以分
配的“法则”。李嘉图更是将分配置于第一重要的地位:“确立这种支配的法则,
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1。
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的价值与分配关系,李嘉图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谷物模型。
在这一模型中,假设只生产一种产品:谷物。生产周期是固定的,比如1年,劳
动由“资本”雇佣作为投入的生产资料,资本就是一笔预付的工资基金,同样用
谷物来表示。所以,投入和产出都可以用谷物来表示。假定总资本的数量是给定
的,为上一年收获的谷物,用Qf一。表示。根据古典学派生存工资的假设,工资率
W固定且小于劳动生产率q,那么, 资本所能雇用的劳动数量为三=堕,假设
W
规模收益不变,则这一年的总产出可以表示为Q:幻:堕g,说明总产出取决
.H,
于劳动投入和劳动生产率。利润率r表张,.=訾=警2导-lo即
利润率取决于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劳动生产率既定的情况下,这一公式清楚
地表明了利润率r和工资率W成反比的关系。这就是李嘉图反复强调的工资和利
润的对立关系。在《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一书中,李嘉图又系统论述了收入
分配关系,即产品在地主、资本家和工人三大阶级之间的分配。工人和资本家以
工资和利润的形式共同分享劳动的边际产品,地主以地租的形式分享边际产品以
外的余额。谷物模型也可以用图示加以表示,如图2.1。
1【英】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M】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P3.
2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1李嘉图的谷物模型
如上图,投入劳动量固定时,总产量为OCDa。最后投入的土地是最贫瘠的
土地,没有地租,则谷物地租总额为BCDE。由劳动者的生存条件确定的谷物工
资的总额为OAFa。资本以谷物工资的形式投入,则资本总额为OAFa,利润总
额为ABFE。随资本积累和人口的增长,a点右移,地租的份额不断增加,而劳
动和资本之间的份额呈反向变化。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劳动力商品论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为基
础的。他认为,社会总产品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
三部分构成。马克思沿用古典主义“生存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
等于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
品,它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其自身价值,这其中的差额即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
偿占有。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使得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生相对过剩人口,失业
工人的压力使得工资维持在生存工资的水平;另一方面,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增
加。如此循环,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地无限扩大和人民群众支付能力低下的矛
盾。马克思认为,工人取得工资和资本家取得利润,分别是工人对劳动力的所有
权和资本家对资本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而工资和利润各自在国民收入中所
占的相对份额的大小,则取决于这两种所有权对抗的结果。
由此可见,古典经济学强调利润和工资的对立状态,认为工资是资本的预付,
并以“生存工资理论"为基础,实际工资率是预先确定的,工资率是确定利润的
2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唯一因素。但古典经济学忽视技术进步的作用,忽视工人由于人力资本的提高而
谈判力的增强,忽视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制度因素。这使得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过
于简单。但是古典经济学最早对劳资分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其分析方法和
结论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3.1.2新古典学派劳资分配理论
19世纪70年代,边际主义者杰文斯、瓦尔拉斯、门格尔分别于1871年、1874
年、1871年发表的著作标志着从斯密、李嘉图、马克思及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古
典正统思想向新古典理论转变的开始。
新古典学派劳资分配理论中,最为重要也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是科布.道格拉
斯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为:Q=bUCl‘鼻。Q、L和C分别代表齐次的产出、劳
动和资本,bg]k代表统计常数。假定投入的报酬比率等于它们的边际产品或偏导
数,替代弹性为不变指数。那么,指数就有等于劳动和资本收入份额的便利特征。
替代弹性投入数量比率的相对变化等于它们价格的比率的相对变化之比。科布道
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支撑为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它的
边际产量:七=詈/警=差×吉=W×三/Q为劳动报酬的份额。从1928年至IJ2。
世纪60年代初期,这一函数被用做主要工具分析在不同的总量水平上以及按照要
素边际生产力确定分配份额的不同水平上,生产和分配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过这
一函数也受各方因素的限制:资本和劳动替代指数的不变性,广义的替代,投入
产出的多样性,资本计量的复杂性,劳动由于人力资本投资而产生的更高效率改
变价格和产品组合很容易歪曲对一种要素的生产技术弹性的估计。
马歇尔把收入分配看成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马歇尔认为,商品的
价格取决于买卖双方力量的相互冲击和制约,即供给和需求的状况。当供给大于
需求,价格下降,反之,价格上升。但生产要素的需求又有其特性。对生产要素
的需求属于引致需求,取决于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生产要素的供给取
决于生产它所需要的成本。价格增加,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马歇尔
引入边际生产力理论分析生产要素的均衡。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
力,而劳动的供给则取决于养活、训练和维持有效劳动的成本;对资本的需求取
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而资本的供给取决于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替代率。当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供给和需求一致时,要素价格达到均衡。要素价格乘以数量,即为要素收入。
和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分析"不同,新古典经济学对劳资分配的研究采用
“技术分析"方法。在这里,市场供求因素和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对要素收入分
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收入是各生产要素的价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关系。劳
资分配完全取决于生产函数的性质。本文认为,劳资分配是工资和利润在总收入
分配比率的问题,而不单纯是要素价格问题;资本和劳动的异质性,使生产过程
劳动和资本的比率不再固定不变,如何对异质资本进行加总求得其边际产品,也
是新古典分配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
3.1.3新剑桥学派劳资分配理论
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宾逊夫人(J·Robinson)和卡尔多(N·Kaldor)力
图把经济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融为一体,着重考察增长过程中工资(劳动收
入)和利润(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相对份额的变化,回到古典学派特别是李
嘉图的政治经济学的主题——国民收入在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分配上来。1956年,
罗宾逊夫人和卡尔多二人彼此独立地提出下述观点:对投资率地控制意味着对利
润率和收入分配的控制。这一论点成为新剑桥学派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论点。
新剑桥学派继承并发展了迈克尔·卡莱斯基(Michael Kalecki)的观点。后
者在上世纪30年代指出利润收入和工资收入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的变化趋势,认
为工人花费他所得到的一切,而资本家则得到他所花费的一切。1在此基础上,
新剑桥学派提出“两个阶级的模式",即把凯恩斯的收入、储蓄和消费总量按工
人和资本家分解为两个阶级相应的收入、储蓄和消费来进行分析。他们指出,在
一定的时间内,总储蓄等于工人储蓄率乘以收入再加上资本家储蓄率与工人储蓄
率之差乘以利润。由储蓄等于投资可以得出,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在资
本家储蓄率小于l时将会大于资本家储蓄率等于l时的比重,也就是说,如果资
本家利用利润中较多的部分购买消费品,那么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会高
一些。由此,新剑桥学派认为,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取决于投资率和资
本家的消费倾向。
由这一收入分配理论可知,在资本家消费倾向不变的前提下,由于较高的经
济增长率来自较高的投资率,而较高的投资率必然伴随着较高的利润收入,所以
I卡莱斯基.经济波动论文集.伦敦:伦敦出版社。1939,P76.

2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一定的货币工资率和一定投资生产率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将引起国民
收入分配的相对份额的变化。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率越大,国民收入中作为工资
收入归于工人的份额越小,作为利润收入归于资本家的份额就越大。1
3.1.4库兹涅茨“倒U一理论及解释
库兹涅茨在1955年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倒U假设":即在
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即收入分配
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度的经济增长早期阶
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运用于功能
性收入分配为:资本份额和劳动份额的差别在前工业阶段(存在大量剩余劳动)
逐步上升,然后是短暂的稳定,在增长的后期阶段(剩余劳动消失)转而下降。
刘易斯的两部门转换模型从功能性收入分配的角度解释了库兹涅茨的“倒
U理论”。他假设经济中存在传统的自给农业经济和现代的资本工业经济两个部
门,积累只在后一部门中发生。并且在传统部门中,劳动处于无限供给状态,所
以劳动收入是处于生计水平的固定工资。经济增长来源于现代部门的资本积累。
积累则是国民收入中归劳动者的绝对份额大致不变,相对份额不断下降,而归资
本的份额绝对和相对地逐步提高的结果。伴随经济的增长,现代部门吸收的劳动
越来越多,以至于有可能减少农业部门的总产量时,经济发展进入转折时期,这
是由于农产品减少,农产品价格上升,因而工人的工资逐步上升,劳动份额与资
本份额的差异可能缩小或不变,处于稳定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继续推进到较高阶
段,农业劳动进一步减少,当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到等于习俗工资水平时,农业
上的潜在剩余劳动也消失了。因此,从这时起劳动就由无限供给变为稀缺要素,
农业工人的工资将由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工资提高。另一方面,资本相对充
裕,资本份额开始下降。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量的剩余,
外出务工的农民不断增加,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换的时期。
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体制转型,我国经济处于刘易斯模型的
哪一个阶段?农业中绝对剩余劳动和潜在剩余劳动是否消失,即我国经济是否达
到刘易斯模型的拐点?现阶段,我国的劳动份额是否合理,劳动所得报酬是否应
1胡代光,厉以宁。袁东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P120--12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现相应的增长,劳动份额应当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继续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
增长?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3.2人力资本理论
虽然人力资本成为一个系统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但人力资本思
想由来已久。斯密区分了四种固定资本,其中第四种就是“一个社会全体居民或
成员所具有的有用的能力"1,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力资本。经济学的集大成
者马歇尔指出:“一切资本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莫过于投在人身上的资本"z。
舒尔茨于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所阐述的“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人
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志。雅各布·明塞尔则第一次将人力资本理论与收入分配联
系起来,并借鉴斯密的“补偿原理’’建立了个人的收入分配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
的关系模型,从而解释个人收入差异。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
密切的联系。人的时间价格指每小时的支付价格,舒尔茨认为,由于人的时间的
相对价格的迅速上涨,会影响可利用资源的配置和未来资本存量进行的投资。传
统经济学中并没有重视人的时间价值,认为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依靠更多的投入劳
动时间。舒尔茨具体计量1900—1975年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每小时报酬,发现每小
时工作的实际收入已经增加了5倍。人的时间价值的提高,反映的是人力资本存
量的增长,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舒尔茨认为,人的时间价值的提高所产生
的价格和收入效应包括:扩展了对劳动者权力制度上的保护,与财产权相比变得
更有利于人力资本权力:产品中与物质资料所附加的价值相比,劳动所附加的价
值提高了;工作时间减少了;在国民收入中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份额提高了;人
口出生率降低了;人力资本保持着高增长率3。
人的时间价值提高将从两个方面影响劳动者劳动报酬变化。一个方面是对
劳动供给发挥作用。根据劳动经济学基本理论,劳动供给取决于三个变量4:劳
动替代品一一闲暇、收入、偏好。通常假设偏好不变,闲暇时间和工作时间相互
替代。理论认为,如果工资率提高,闲暇的价格提高,闲暇需求减少,从而提高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P2∞.
2(英)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P432.
3【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q,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P175.
4【美】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潘功胜、刘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Pi6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作动机。经济学将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资变化导致的闲暇时间需求的变
化称之为替代效应。理论也说明,如果收入增加,工资不变,愿意工作的时间将
减少,这种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收入变化导致的闲暇时间需求的变化称之为
收入效应。人的时间价值提高,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发挥作用。如果替代效
应占优势,则劳动时间供给随人的时间价值提高而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占优势,
随人的时间价值提高,劳动者的反应是减少劳动时间供给,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就会向后弯曲。由此,入的时间价值的提高,既有可能增加劳动供给,也有可能
减少劳动供给,进而改变劳资供求关系,对劳动报酬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根据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的论述,人力资本投资包括5个方面1:
医疗保健;在职人员培训;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不是由企业
组织的那种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
人力资本的供给需要时间和资本,相对于简单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更大,
从而要求的劳动报酬相应提高。另外,人力资本的专有性也使得劳动者谈判能力
提高,从而有助于劳动报酬的提高。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将逐步提高,并可能超过物质资本的贡献率。相应的劳动对剩
余的要求权提高,劳动要素的报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应当提高。在经济发
展到较高的阶段时,很可能会打破传统资本雇佣劳动模式,而出现劳动雇佣资本
的现象。可以预期,在我国的体制转型过程中,劳动或者说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
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从而劳动要素的报酬份额也应当增大。为保证国民经济的
持续增长,劳动报酬提高的时机和幅度有待于深入研究。
3.3简评
古典经济学分配理论假设劳动是同质的,并采用“生存工资理论",即认为
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而这种“自然价格’’除包括工人本身能够维持生存
部分的生活费外,还包括能够在工人人数总体上不增不减地延续后代所需要的生
活费:新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认识到劳动的异质性,认为劳动收入取决于劳动
的边际贡献,分别探讨工资和利润的决定。虽然前者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
而后者从“技术关系"的角度研究劳动收入的决定,但二者的分析方法都内涵了
。【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C】,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P9.
2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要素供求分析。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是工资的预付,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资
本是对劳动的需求。尤其是李嘉图在其巨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专辟一
章《论机器》,分析机器的使用对劳动者的影响;其本质上就是资本供给的增加
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则更是明确的采用供求分析方法劳动和资本收
入,但二者的分析范围基本上局限于劳动与资本的绝对供求而忽视了其相对供求
和贡献状况。
本文在原有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理论,分析劳动和资本的相对
价格的变化,使收入分配的研究更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特色。人力资本理论的引
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劳动
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加,相对于物质资本来说,高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供
给弹性小,使得劳动在与资本博弈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要求收入分配向劳动
倾斜;二是不同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含量不同,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劳动要素的平均收入提高就贸然得出劳动要素收入提高的结
论,而必须要考虑劳动要素报酬的结构性分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我国体制转型期劳动份额的实证考察
在进一步深入分析中国劳动份额变动之前,首先应对中国的劳动份额状况有
一个具体、准确的了解。本章利用各种统计资料和相应的方法,分析测算了经济
体制开始转型以来(1978-2006年),我国劳动要素收入的总额,并对劳动份额
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国际比较。
4.1 中国劳动要素报酬份额测算
本文计算的劳动要素收入指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其中劳动者的界定包括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职工、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个体经济
中就业人员、其他劳动者。在我国统计资料中,《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
统计年鉴》统计了职工的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1999年之前的劳动统计资料还
统计了职工保险福利总额,1999年之后则未做统计,对于大量的乡镇企业和私
营企业、个人企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没有统计。为估算总体的劳动要素收入,本
文将分别估算职工、乡镇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然后加总得
到劳动要素的总收入。
4.1.1职工的劳动要素收入测算
为估算职工部分的劳动要素收入,董克用1(2003)按照1999年以前全国职
工保险福利总额与工资总额的比例估算1999年之后的职工保险福利总额,然后
将全国职工的工资总额与保险福利总额相加,近似地作为全国职工的劳动要素收
入总额。杨军生2(2006)也采用这一方法,1999年之后的职工保险福利总额按
照1997--1998年的职工保险福利总额与工资总额的平均比例推算。
在我国的统计资料中,《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统计了职
工的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1999年之前的劳动统计还报告了全国的职工保险福
利总额,1999年之后对于工资总额之外的职工福利,如由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
和住房公积金等未做统计。借鉴董克用和杨军生的方法,本文首先对中国职工的
劳动收入进行估算。董和杨的推算使用的是一个静态比例,为更准确反映现实经
济状况,本文采用动态比例推算1999年之后的中国劳动要素收入。具体方法为:
1董克用.中国转型时期薪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P48.
2杨军生.“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D】.2006。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P26.
2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职工保险福利总额按照计算年份的前两年职工保险福利总额与工资总额的平均
比例推算,离退休福利根据计算年份前两年离退休福利占职工保险福利总额的平
均比例推算,职工福利为职工保险福利总额减去离退休福利;1999年前数据直
接来自于统计资料。1978"-'2006年中国职工的劳动要素收入估算数据见表4.1。
表4.1中国职工的劳动要素收入估算
职工数工资总职工保险福利(亿元) 劳动要素
平均劳劳动要
(万额(亿收入总额
动要素素收入
年份职工福收入环比增
人) 元) (亿元)
A B
总额离退休利
B+C
(元) 长率
C (B+C),A %
1978 9499 568.9 78.1 17.3 60.8 629.7 662.9
1980 10444 772.4 136.4 50.4 86.0 858.4 821.9
1985 12358 1383 327.4 145.6 181.8 1564.8 1266.2 17.40
1986 12809 1659.7 413.5 169.1 244.4 1904.1 1486.5 10.90
1987 13214 1881.1 501.7 204.3 297.4 2178.5 1648.6 20.42
1988 13608 2316.2 655.5 270.2 385.3 2701.5 1985.2 12.65
1989 13742 2618.5 768.0 313.2 454.8 3073。3 2236。4 11.33
1990 14059 1951.1 937.9 388.6 549.3 3500.4 2489.8 9.63
199l 14508 3323.9 1094.7 458.6 636.1 3960.O 2729.5 15.92
1992 14792 3939.2 1309.5 568.6 740.9 4680.1 3163.9 24.29
1993 14849 4916.2 1670.2 747.3 922.9 5839.1 3932.3 29.94
1994 14849 6656.4 1958.1 1026.9 931.2 7587.6 5109.8 20.48
1995 14908 8100.0 2361.8 1283.8 1078.o 9178.0 6156.4 12.48
1996 14845 9080 2725.3 1525.6 1199.7 10279.7 6924.7 4.93
1997 14668 9405.3 3043.5 1790.8 1252.7 10658.0 7266.2 18.06
1998 12337 9296.5 3360。7 2073.7 1287.0 10583.5 8578.7 11.09
1999 11773 9875.5 3382.4 2038.5 1343.8 11219.3 9529.7 12.95
2000 11259 10656.2 3751.O 2287.7 1463.3 12119.5 10764.2 15.77
2001 10792 11830.9 4108.9 2491.2 1617.7 13448.6 12461.6 13.74
2002 10558 13161.1 4602.4 2798.7 1803.7 14964.8 14173.9 12.7l
2003 10492 14743.5 5138.1 3119.9 2018.2 16716.7 15975.7 13.73
2004 10576 16900.2 5899.9 3584.8 2315.1 19215.3 18168.8 14.14
2005 10850 19789.9 6902.7 4192.7 27lO.0 22499.9 20737.2 14.29
2006 1116l 23265.9 8“8.6 4932.1 3186.5 26452.4 23700.7 23.99
注:①资料来源:根据各年t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计算:②本表职
工、工资总额、平均工资指‘中国统计年鉴》所定义概念。
上表计算的职工劳动要素收入包含职工工资和职工福利两部分,从涵盖的范
围而言比较接近国际统计中的雇员报酬概念,可以近似地进行国际比较。由表中
结果可知,中国职工的劳动要素收入总额从1978年的629.7亿元,增长到200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的26 452.4亿元,名义增长了42.01倍。中国职工的平均劳动要素收入从1978
年的662.9元,增长到2006年的23 700.7元,名义增长了35.75倍,略低于职工
的劳动要素收入总额的增长速度。劳动要素收入的总额增长与平均增长之间存在
偏差,表明在我国体制转型期的劳动要素收入分配是不均衡的。
25000
20000
15000
lOOoo
5000
O
㈦一⋯⋯燃||jl?1。。j-j|’。。j。’?。j i‘j⋯珂i。。|肾。广
.一/!
//j §
.◆中/, ,i .....···—·P——·∥’. ,.. ‘i
§§窖旁§旁§§事擎擎窖守挛擎挛挚§审萨§萨审§
巨翌堕基因
35
30
25
20
15
10
5
0
图4-l职工平均劳动要素收入变化图
彭。零孝∥—鬻戮黟鄹跫彩趣≯。鬈”谬缈缪秽⋯妖铹⋯颦缁鳓蟛犷鬻獬乒甄、黟翳黟蛩鬻。鞠
t 一, /\ 。,
‘,’‘

,. .。‘ 厂\. : 厂”
气/\ ,/ \。入’· . /4,
V k·./ \/\—厂、1叶·’’爱
7\/
苏.静々.舭”.铅t‘,”.,‘《.。。彬-∥I .。’r勘。。’,≯钞j二一?:‘矗1吖uH≮ t . 毋¨铆。},弘.,鬻
器磊高器露昌夏譬昌苌长戛g;罱蜜8量g昌墨星墨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昌£昌呙高窝呙
图4-2职工平均劳动要素环比增长率
根据图4-l和图4.2,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职工平均劳动要素收入是在
不断增长的,但平均劳动要素收入的环比增长率并不稳定,1998年以前增长率
变化幅度不大,1998年以后变化幅度开始趋于收敛。1993年职工的劳动要素收
入增长速度最高,同比增长29.9%;1997年增长速度最低,仅仅比上年增长了
4.9%,这可能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商品和劳动的需求不足有关:自1998
年起职工的劳动要素收入增长速度都在1l%以上。
4.1.2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劳动要素收入测算
自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吸收劳动力的重要经济部门。197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仅为2 826.56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22.9%:2006年乡镇
企业就业人员已达到14 690.40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39.1%,乡镇企业就业人
员已增长了5.20倍。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劳动要素收入表现为劳动报酬总额(有
些统计年份也称之为工资总额)。本文测算了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劳动要素
收入状况,并与职工的平均劳动报酬进行了比较。具体数据见表4.2。
表牝中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劳动要素收入
从业人员报酬总额平均报酬占职工平均报
年份
(万人) (亿元) (元) 酬百分比(%)
1978 2 826.56 86.64 306.52 46
1980 2999.67 119.42 398.1l 48
1985 6979.03 472.09 676.44 53
1986 7 937.14 585.65 737.86 50
1987 8 805.18 735.85 835.70 5l
1988 9 545.46 963.48 l 009.36 5l
1989 9 366.48 l 054.84 1 126.26 50
1990 9 264.80 l 129.60 l 219.24 49
199l 9609.10 I 305.10 l 358.19 50
1992 10 624.60 I 746.7l l 644.03 52
1993 12 345.70 2 337.75 l 893.64 48
1994 12 017.47 3 128.78 2603.53 5I
1995 12 329.00 4 381.oo 3 553.41 58
1996 12 741.00 5 345.00 4 195.42 6l
1997 13 050.42 5 827.08 4465.05 6l
1998 12 536.55 6251.86 4 986.91 58
1999 12 704.09 12704.09 5 192.57 54
2000 12 819.57 7060.48 5 507.58 51
2001 13 085.58 7732.06 5908.84 47
2002 13 827.71 8 528.47 6418.3l 45
2003 13 572.93 9071.82 6683.76 42
2004 13 866.17 9 756.14 7035.93 39
2005 14272.36 ll 117.43 7 789.48 38
2006 14 690.40 12 668:70 8 623.80 36
注:①资料来源:历年‘中国乡镇企业年鉴》计算:②1993、1994年数据缺失,根据1992
年增长速度计算得来,2006年数据根据2005年增长速度计算。
由表中可知,中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由1978年的96.64亿
元,增长到2006年的12668.70亿元,增长了131。09倍:与此同时,平均劳动
报酬由306.52元,增长到8623.80元,增长了28.13倍。二者均呈现平稳的上
3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升态势。根据图4.3,与中国职工的平均报酬相比,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报
酬较低,二者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根据图4-4可以看到,乡镇企业从业人
员平均劳动要素收入占中国职工平均劳动报酬的比例呈现三个阶段性的变化:第
一阶段为1978—1994年,这段时期比较平缓,变化不大,在48%--53%之间徘
徊;第二阶段为1995—1998年,这四年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60%左
右;第三阶段为1999--2005年,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到2006年乡镇企业从业人
员的劳动报酬仅占职工劳动报酬的36%。这可能与1998年后乡镇企业经历了高
速发展阶段之后,总体发展速度减慢有关。.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80
60
40
20
O
。“”“ 。’。”⋯一。⋯一一“。⋯’。4‘。‘‘ ””一~。⋯
?’-/▲
/√
r★一..▲.t—■....·∥
..-·-a.●.●.1.搴;;-_.’。’.。,.。.⋯⋯⋯。.一,
2墨量2 量2 萋2 星2 重2 星2 莹2宝垂星2 萤2 至2 莹2 莹2 至2 墨2 墨2曷萤食蚕£嚣呙嚣品蒉呙誊嚣品
I +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十职工平均劳动报酬l
图4.3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与职工平均劳动报酬变化图
量量誊虽容晷晷晷吾誉晷甍晷晷莹晷景莹趸营罾蓍量萋2 2 2 2 2 2 2 2 2 2 2璺2 2 2 2 2昌£昌昌呙呙呙
、巨至叵亟匦巫圃
图4-4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占职工平均报酬变化趋势图
杨军生(2006)以2002年从事工业生产的乡镇企业雇员的年均劳动报酬近
似作为所有乡镇企业雇员的报酬标准,然后按照2002年乡镇企业雇员报酬与《中
国统计年鉴》中2002年职工年均工资的比例推算其他年度的乡镇企业雇员报酬
水平。据此方法推算,2003年乡镇企业雇员年均报酬为7 829元,高于本文根据
《中国乡镇企业统计年鉴》计算的6 683.76元。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1.3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劳动要素收入测算
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在城镇和农村都存在,而且在城镇和乡村的数量大体持
平。根据杨军生的测算,其从业人员的报酬水平应当介于职工劳动报酬和乡镇企
业从业人员报酬之间,所以可以将职工劳动报酬和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之
间比较接近后者的中间值,近似地作为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报酬。因
为私营企业和个人企业存在投资者和户主,他们的劳动报酬通常会高于一般乡镇
企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调查组1对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显
示,私营企业投资者年均收入是职工年均的12倍,而投资者收入包括劳动收
表4-3中国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劳动要素收入估算
私营、个私营企业就业人数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就业人数个体经济
体年均劳(万人) 劳动要素(万人) 劳动要素
年份
动收入收入总额收入总额
(元)
总数投资者总数户主
(亿元) (亿元)‘
1990 1536.88 170 28 32.15 2105 1088 557.61
1991 1701.02 184 3l 38.68 2308 1193 676.70
1992 2023.99 232 39 58.0l 2468 1275 860.80
1993 2403.30 373 62 110.50 2940 1519 1217.66
1994 3230.09 “8 108 258.15 3776 195l 2101.95
1995 4204.16 956 134 480.79 4614 2529 3428.32
1996 4877.5I 117l 171 687.92 5017 2704 4293.48
1997 5165.34 1350 204 844.84 544l 285l 4872.15
1998 5884.85 1710 264 1223.81 6114 3120 6168.50
1999 6276.85 2022 322 1552.14 624l 3160 6694.26
2000 6821.73 2407 395 2019.23 5070 2571 5914.03
200l 7547.03 2714 461 2535.35 4760 2433 6163.06
2002 8357.2l 3410 623 3578.72 4743 2378 6746.1l
2003 9006.74 4299 773 4846.71 4637 2353 7143.43
2004 9819.15 5018 949 6231.82 4587 235l 7735.92
2005 1 1026.4l 5824 1499 8735.79 490l 24“ 9207.72
2006 11767.3 6586 1272 9845.46 5159 2596 1 0347.46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表3一l、3—2,
入和资本收益,二者比例为2:7.2,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推算私营企业投资者的劳
动要素收入为一般从业人员的2.4倍。
因而,本文估算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要素报酬的具体方法为:私营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2004,中国致公出版社,2004.
3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和个体经济年均报酬=职工平均雇员报酬+乡镇企业雇员平均报酬枣3)/4 i
私营企业劳动要素收入总额=平均报酬宰(总数~投资者)+平均报酬·2.4枣投资者;
个体经济劳动要素收入总额=平均报酬·(总数一户主)+平均报酬幸2.4·户主。另
外,由于数据的可得性问题,本文只对1990"-'2006年我国的私营企业、个体经
济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状况,根据上述估算方法,具体估算情况见表4.3。
从表4.3的估算结果来看,1990年职工的年均劳动要素收入为2 489.8元,
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年均劳动要素收入为l 2 19.24元,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年均劳
动要素收入为l 536.88元,但2006年职工的年均劳动要素收入已达为23 700.7
元,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年均劳动要素收入达8 623.8元,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年
均劳动要素收入为1l 767.3元,分别增长了8.5倍、6.1倍和6.7倍。据“中国私
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2年第六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2003年私营企业雇工的
年均工资为8033元,与本文估算的9 006.74元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不大。
现实经济生活中,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的雇员报酬与职工的雇员
报酬比例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与真实情况相比,这种估计肯定存在误差;此外,
由于以职工工资作为估算的基准,所以估算结果必然随着职工工资的增长而增
长,但实际上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业雇员报酬通常低于职工工资和估算
工资的增长速度。但由于统计数据缺乏,本文不得不采用这种方法。
4.1.4其他从业人员劳动要素收入估算
至此,我们估算了职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从业人员的劳动要
素收入,但并没有完全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就业人员。根据《中国统计年
鉴》,就业人员“指在16周岁及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
收入的人员。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向
书坚(2000)和范一飞(1994)将就业人员分为职工、乡镇企业、私营、个体经
济从业人员和农民。本文采用这一分类,将其他从业人员视为从事第一产业的农
民。范一飞按照资本报酬比劳动报酬3:7的比例分割农户收入。由于资料限制,
我们无法确切知晓农户收入中资本报酬与劳动报酬之比。因此,本文以农村居民
纯收入与城镇职工的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近似地作为务农人员的劳动要素收入占
我们己计算从业人员的年均劳动收入的比例,计算可得务农人员的年均劳动要素
1参见:杨军生.。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D】.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6,P28.
3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收入,然后乘以务农人员总数可得务农人员劳动要素总收入。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对其他从业人员劳动要素收入的具体估算方法为:从业
人员年均劳动报酬=(职工收入+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劳动要素收入+私营企业、
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劳动要素收入)/(职工数+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
表“中国务农人员劳动要素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城镇居民家庭入均务农人数从业人员年
务农人员劳
年份均纯收入(元) 可支配收入(元) (万人) 均收入(元)
动要素收入
(亿元)
a B C D
e---(a/b)*c+d
1978 133.60 343.40 27811.4J4 580.48 628.08
1980 191.30 477.60 28836.33 722.99 835.07
1985 397.60 739.10 30085.97 1029.4l 1666.07
1986 423.80 899.60 30052.86 1172.80 1660.43
1987 462.60 1002.20 301 94.82 1290.21 1798.23
1988 544。90 1181.40 30521.55 1539.10 2166.68
1989 601.50 1375.70 31572.22 1737.71 2398.80
1990 686.30 1510.20 391 50.25 2039.07 3627.82
199l 708。60 1700.60 38881.89 2247。53 3641.26
1992 784.00 2026.60 38035.4l 2612.56 3844.17
1993 921.60 2577.40 36300.70 3115.65 4044.12
1994 1221.00 3496.20 36164.53 4179.06 5278.14
1995 1577.70 4283.oo 35258.00 5324.5l 6915.34
1996 1926.10 4838.90 35176.oo 6101.17、8542.64
1997 2090.10 5160.30 353 10.58 6433.63 9201.38
1998 2162.oo 5425.10 37939.45 7409.63 l 1203.03
1999 2210.30 5854.00 38653。9 1 7960.39 l 1617.87
2000 2253.40 6280.00 40529.43 8592.22 1 2495.53
2001 2366.40 6859.60 41673.42 9530.32 13701.12
2002 2475.60 7702.80 41741.29 1 0568.58 14177.98
2003 2622.20 8472.20 41431.07 l 1447.76 14679.66
2004 2936.40 9421.60 41152.83 12611.67 16175.70
2005 3254.90 10493.00 39980.64 14383.44 17838.18
2006 3587.04 l 1759.45 38803.60 I 5776.49 1 9673.75
资料来源:表4-l、睨、4.3,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业人员数);务农人数=就业人员合计一职工数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一私营、个体
企业从业人员;务农人员劳动要素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城镇居民家
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从业人员年均收入×务农人数。根据以上方法,本文对转
型期中国务农人员劳动要素收入估算结果见表似。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1.5 中国劳动要素收入总额及劳动份额测算
根据上述测算,本文将以上对转型期以来我国职工的劳动要素收入、乡镇企
业从业人员的劳动要素收入、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劳动要素收入以及其他从业人
表4.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份额变动情况
职工劳乡镇企私营企个体经务农人

动要素业劳动业劳动济劳动员劳动
劳动要素
GDP
劳动份
收入总要素收要素收要素收要素收
收入总额额(%)
份F--A+B+C H畸|G
额入总额入总额入总额入总额G
A B C D E
+眦●100
1978 629.7 86.64 628.08 1344.42 3645.2 36.88
1980 858.4 119.42 835.07 1812.89 4545.6 39.88
1985 1564.8 472.09 1666.07 3702.96 9016.0 41.07
1986 1904.1 585.65 1660.43 4150.18 10275.2 40.39
1987 2178.5 735.85 1798.23 4712.58 12058.6 39.08
1988 2701.5 963.48 2166.68 5831.66 15042.8 3811
1989 3073.3 1054.84 2398.∞ 6527.04 16992.3 38.4l
1990 3500.4 1129.6 32.15 557.6l 3627.82 8847.59 18667.8 47.39
1991 3960.0 1305.I 38.68 676.70 364I.26 9621.74 21781.5 44.17
1992 4680.1 l 7.46.7l 58.Ol 860.80 3844.17 11189.79 26923.5 41.56
1993 5839.1 2337.75 llO.50 1217.66 4044.12 13549.13 35333.9 38.35
1994 7587.6 3128.78 258.15 2101.95 5278.14 1 8354.62 48197.9 38.08
1995 9178.O 438I.00 480.79 3428.32 6915.34 24383.45 60793.7 40.1l
1996 10279.7 5345.00 687.92 4293.48 8542.64 29 148.74 71176.6 40.95
1997 10658.O 5827.08 844.84 4872.15 9201.38 31403.46 78937.0 39.78
1998 10583.5 6251.86 1223.81 6168.50 l 1203.03 35430.71 84402.3 41.98
1999 11219.3 1 2704.09 1552.14 6694.26 1 1617.87 37680.26 89677.1 42.02
2000 12119.5 7060.48 2019.23 5914.03 12495.53 39608.78 99214.6 39.92
2001 13448.6 7732.06 2535-35 6163.06 13701.12 43580.19 109655.2 39.74
2002 14964.8 8528.47 3578.72 6746.11 14177.98 47996.09 1 20332.7 39.89
2003 16716.7 9071.82 4846.71 7143.43 14679.66 52458.32 1 35822.8 38.62
2004 19215.3 9756.14 6231.82 7735.92 16175.70 59114.87 l 59878.3 36.97
2005 22499.9 llll7.43 8735.79 9207.72 17838.1 8 69399.01 l 83867.9 37.74
2006 26452.4 12668.7 9845.46 10347.5 19673.75 77987.67 211808.0 36.82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表4一l,4—2,4—4,4—4,
员劳动要素收入的估算结果进行汇总,得到本文对中国劳动要素收入总额的测算
结果,进而得到劳动份额的变动情况。见表4-5。
从表4.5估算结果的绝对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体制转型期,随着经济水平
的不断提高,劳动力要素报酬的总额是在不断增长的。1978年我国劳动要素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入总额为l 344.42亿元人民币,2006年总额已经高达77 987.67亿元人民币,名
义增长58.0l倍。
50
40
30
20
lO
O
’髟~’7哗⋯7粥钳,’ ’6|入· .’1一珂⋯“
”‘‘~ ⋯’.‘ ?7 7’、

"7妒"1辨’宁哪4锡
◆一。’’7 7—一’一’T《

、1
“i《
, “
蟊.、.一。.,.⋯,一一.。,.一一。。,。..。一.。。j。。,。。,一,≯~.,-i。二..弘,;;囊
霉宝器器高O∞O害昌;譬譬苫誉。tD譬罱害g g誉呈茎昌墨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呙昌呙呙呙呙晶
I-'-'41.---中国劳动要素占GDP的比例(%)I
图4-5中国劳动要素收入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另外,从劳动要素收入占GDP的比例来看,除个别年份,我国劳动要素收
入份额处于稳定状态,基本在36__4l%徘徊。根据图4—5,1990年劳动要素收
入占GDP的份额达到最高点,为47.39%,1994年下降至38.08%,然后缓慢回
升,到1999年达到42.02%:1999--2006年,基本处于小幅下降阶段,2005年
小幅回升,由2004年的36.97%升至2005年的37.74%,随后又下降1个百分点,
2006年达到36.82%。
表4—6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与劳动份额增速比较
(以上年为基数,%)
年份GDP 劳动份额年份GDP 劳动份额
1978 11.7 1995 10.9 5.3
1980 1.8 1996 lO 2.1
1985 13.5 1997 9.3 .2.9
1986 8.8 一l-7 1998 7.8 5.5
1987 11.6 —3.2 1999 7.6 O.1
1988 11.3 .0.8 2000 8.4 -5.0
1989 4.1 -0.9 2001 83 -o.5
1990 3.8 23.4 2002 9.1 0.4
199l 9.2 -6.8 2003 10 .3.2
1992 14.2 .5.9 2004 10.1 .4-3
1993 14 -7.7 2005 10.4 2.1
1994 13.1 .0.7 2006 l 1.1 .2.0
资料来源:根据表4—5计算,历年(oe国统计年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随着我国转型期经济水平的提升,劳动份额变化也发生着波动,简单的劳动
要素收入占GDP的比重无法精确地反映劳动要素收入的变化是否与经济发展相
适应,我们无法判断劳动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是否合理。因而还需要将
劳动要素收入自身的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进行比较,来判断在我国经济
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劳动是否与资本相对均衡的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型
期以来,我国劳动要素收入增幅与GDP增长速度对比见表4—6。
本文将劳动份额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程度和速度对比发现,与经济发展速度相
比,我国转型期的劳动份额存在明显偏低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平
均两位数的速度发展,而劳动份额除1990年突发性的增长23.4个百分点外,绝
大年份处于负增长状态。劳动要素的收入降低,是普通大众无法更好分享改革开
放成果的重要原因。
4.2劳动份额的国际比较
国外学者对于雇员报酬水平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进行了很多研究,对
于更深入地理解进入转型期以来我国劳动份额的变化有很好的现实借鉴意义。
库兹涅茨在《现代经济增长》1一书中,总结了英国1860—1960年、法国1853
一1960年、德国1895—1960年、美国1899—1960年、瑞士1913—1960年、加
拿大1926—1960年等几个有历史记录的国家的雇员收入、业主收入及资产收入
在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长期变动情况。在这六个国家中,雇
员报酬所占份额都有明显的上升,基本上从开始考察年份的40%上升到1960年
的60%一70%。除了上述6个国家之外,其他几个国家较短时期也可以观察到
劳动份额上升的趋势。如在挪威的总要素收入中,工资和薪水的份额从1930年
的48.5%上升到1955年的55.2%;而荷兰、芬兰、意大利等国家从1938年到
1955年都有所上升:荷兰从5l%上升到54%;芬兰从500,4上升到61%:意大
利从40%一42%上升到48%--50%。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劳动要素
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出现上升的趋势,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
遍存在的现象。
卡米勒·达格穆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要素分配》2一文中分析了加拿大
1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P146—171。
2阿塔纳修斯.阿西马克普洛斯编.赖德胜等译.收入分配理论f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P217--24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26—1984年、美国1870一1984年、英国1860—1984年劳动要素在按要素成
本计算的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4.2.1 加拿大的劳动要素收入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
表4—7加拿大1920-1984:国民收入中以要素成本计算的要素收入份额
(所示时期的百分率份额)
资产收入业主收入,
国民
时期雇员
公司库存估非农净收
(年) 报酬
总值利润利息价调整总值农业主业主入
l
2 3 4 5 6 7 8
1926一1929 55.O 15.O 12.1 2.6 0.3 30.0 11.6 18.4 100
1930—1934 68.4 11.7 6.1 2.7 2.9 19.9 4.8 15.1 100
1935.1939 63.0 11.3 13.8 2.2 加.7 21.7 7.4 14.3 100
1940-1944 62.6 16.1 15.2 2.3 .1.4 21.3 9.5 11.8 100
1945—1949 62.3 14.7 15.3 2.0 -2.6 23.0 9.9 13.1 1∞
1950-1954 62.8 17.5 15.6 2.8 -0.9 19.7 8.0 11.1 l∞
1955.1959 66.5 17.7 14。5 3.7 -o.5 15.8 42 II.6 l∞
1960.1964 68.3 17.9 13.9 4.3 -0.3 13.8 3.6 10.2 l∞
1965.1969 70.5 18.0 14.0 4.7 -0.7 11.5 2.8 8.7 l∞
1970.1974 71.7 18.4 14.6 5.8 .2.0 9.9 2.6 7.3 100
1975—1979 72.9 20.O 14.4 8.1 .2.5 7.1 2.1 5.0 l∞
1980.1984 70.7 22.1 12.5 11.2 .1.6 7,2 1.2 6。O 100
转引自:阿塔纳修斯.阿西马克普洛斯编.收入分配理论【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P227。
从表4.7可以看出,加拿大的雇员报酬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上升趋势,从
1926—1929年期间的55%上升到1965—1984年期间的超过70%。值得注意的
是,在大萧条期间,雇员报酬也有大幅度地提高,从1926—1929年期间的55%,
提高到1930—1934年大萧条时期的68.4%。“在萧条最严重的1933年,它达到
了77.1%的高峰值"1,在1935~1939年期间,其平均值下降到63%,并将这一
水平保持到1950—1954年,然后,就可以看到这一份额开始稳定上升。我们可
以清楚的看到,劳动份额这种清晰的反周期行为,即在经济增长时期其比例稳定
或略有增长,而在经济衰退期其比例反而提高较快。在其他国家也可以看到这种
1阿塔纳修斯.阿西马克普洛斯编.赖德胜等译.收入分配理论1C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P228.
4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现象。
4.2.2美国劳动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
表4-8美国1870一1984年以要素成本计算的劳动、资产和业主收入
(所示时期的百分比)
美国要素份额(%) 美国要素份额(%)
时期(年) 时期(年)
劳动资产资产劳动资产业主
1870和1880 50.0 23.6 26.4 1935-1944 64.7 18.4 16.9
1880和1890 52.5 24.5 23.0 1940.1949 65.4 17.1 17.5
1890和1900 50.4 22.3 27.3 1950-1954 67.O 17.9 15.1
1900.1909 55.0 21.4 23.6 1955.1959 68.6 10.2 13.2
1905.1914 55.2 21.9 22.9 1960-1964 69.3 18.9 11.8
19lO-1919 53.2 22.6 24.2 1965-1969 70.3 19.2 lO.5
1915.1924 57.2 21.8 21.O 1970-1974 73.4 16.6 lO.0
1920-1929 60.5 21.9 17.6 1975—1979 72.9 17.6 9.5
1925一1934 63.O 21.2 15.8 1980-1984 74.3 18.2 7.5
1930.1939 66.7 17.O 16.3
转引自:阿塔纳修斯.阿西马克普洛斯编.收入分配理论【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P232。
从表4.8可以看出,美国劳动份额也存在明显的反周期性。从1870年到1900
年美国国民收入中的劳动份额稳定在50%左右。在20世纪的头10年里,美国
国民收入中的劳动份额开始了持续增长。在1933年大萧条里,劳动份额发生了
大幅度提高,超过了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继续呈现出一种稳定增长的趋
势。1980—1984年期间,劳动要素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高达74.3%。
4.2.3英国劳动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
英国劳资分配状况与美国、加拿大类似,只是在大萧条和第二次、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的变化幅度不同。根据表4.9可以看出,在1860一1914年时期,劳
动份额保持非常平缓的增长趋势,从1860—1869年的45.2%,增加到1910—1914
年的47.3%。在接下来的一个10年,增长幅度大幅提高,于1921—1924年达到
了58.5%,这一水平保持N-战。此后,劳动份额缓慢增长,在1975—1979年
达到68.8%的最高均值。随后在1980—1984年下降为66.6%。
4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4-9 1860--1984年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按要素成本计算的要素份额
(所示时期的百分率份额)
业主收入资产收入
雇员国民生
时期
报酬公司营国外财产产总值
农业非农业租金总值
业利润净收入
1860.1869 45.2 6.4 30.6 14.8 3.0 100
1870.1879 45.2 4.5 32.1 13.7 4.5 loo
1880.1 889 46.2 2.7 31.4 13.9 5.8 loo
1890.1899 48.0 2.4 30.8 12.5 6.2 loo
1900.1909 47.7 2.3 31.3 12.1 6.6 100
1910.1914 47.3 2.5 13.7 17.1 11.0 8.4 36.5 100
1921.1924 58.5 2.1 15.1 13.O 6.8 4.5 24.3 100
1925.1929 58.1 1.3 14.8 12.5 7.5 5.8 25.6 loo
1930.1934 59.3 1.6 13。4 12.5 9.0 4.2 25.7 100
1935.1938 58.6 ‘1.6 11.6 15。0 8.3 4.1 27.9 ‘100
1946-1949 65.3 2.9 9.4 16.8 4.0 1.7 22.5 100
1950.1954 65.3 2.9 9.4 18。O 3.9 2.1 24.O 100
1955.1959 67.0 2.3 6.9 18.0 4.5 1.3 23.8 100
1960.19“ 67.4 8.6 17.9 4.9 1.2 24.0 100
1965.1969 67.3 9.3 16.7 5.5 1.1 23.3 100
1970.1974 67.6 10.1 14.5 6.4 1.4 22.3 100
1975.1979 68.8 9.3 14.7 6.6 0.6 21.9 100
1980.1984 66.6 8.9 17.0 6.9 O.6 24.5 100
转引自:阿塔纳修斯.阿西马克普洛斯编.收入分配理论【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P237。
与这几个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可知,首先,从相对值看,中国的劳动份额相当
低。根据本文的测算,2006年中国劳动份额只有36.82%,比1980—1984年的
加拿大70.7%的劳动份额低34个百分点;比美国(74.3%)低37个百分点;比
英国(66.6%)近30个百分点:比1960年的法国(59%)低22个百分点:比
1960年的德国和瑞士(60%)低23个百分点:比1955年的挪威(55.2%)低近
19个百分点;比1955年的荷兰和比利时(54%)低17个百分点。
其次,从绝对值看,中国2006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6 084元人民币,
折合2 042美元。这一收入水平大约相当于英国1965年、美国1954年、加拿大
1963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而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体相同的时期,‘中
国劳动份额仅是36.82%,与英国比,少30个百分点,占英国的54.7%;与美国
4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比少30个百分点,占美国的54.9%;与加拿大相比少31个百分点,占加拿大的
53.9%。见表4.10。
表4—10 2006中国年劳动份额与英、加、美GDP相当年份比较
中国英国加拿大美国
劳动份额% 36.82 67.4 68.3 67.O
中国与各国差距百分点| 30 3l 30
资料来源:根据表4—5、4—7、4—8、4—9绘制
再次,从发展趋势看,无论美国、英国还是加拿大,劳动份额都是稳中有增,
而我国劳动份额随经济增长却出现负增长即下降趋势。在我们核算的年份中,超
过一半的年份,劳动份额处于下降状态:从1978年到1985年,劳动份额小幅度
上调,由36.88%上升到41.07%,而后逐年下滑,到1989年降至38.4l%:1990
年劳动份额“不正常’’高调至47.39%,一直到1994年又迅速下降至38.08%;
1995年到2001年在40%左右徘徊,然后顺势下降,除2005年有小幅反弹,比
2004年上升0.8个百分点,其余年份皆下降,至2006年已降为36.82%。这不能
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下一章我们将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
4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劳动份额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劳动份额高低的判断,在我们掌握的文献中,国内并没有进行直接的研
究。但是,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相似研究,存在较大争议。例如,关于国民收入中
居民个人收入占比重大小的讨论;关于工资侵蚀利润的讨论等。有学者认为我国
体制转型期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工资水平过低,存
在利润侵蚀工资现象。前面我们通过实证分析,初步认为我国劳动份额无论在相
对值、绝对值还是在发展趋势上,都不符合一般的经济理论,与发达国家相比,
也存在较大差距。本章将从影响工资的因素着手,进一步考察劳动份额是否符合
我国经济发展要求。
5.1 劳动力无限供给
尽管这几年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民工荒",但从整体上来讲我国依然是
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国家。我国劳动力人数2006年比1978年净增30 562
万人,接近1978年的2倍,总量达到78 244万人。其中28 310万人在城镇就业,
48 090万人在农村就业。据保守估计,我国至少还有13 772.4亿的农村剩余劳动
力等待着向非农业的工作岗位转移1。另外,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尽管实行计划
生育国策,每年的新增人口也不可忽视,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导致总人口劳动
供给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见表5.1。
由表5.1可知,改革开放以来,除个别年份,我国总人口劳动供给率有小幅
下降,其余绝大部分年份处于上升状态。1978年我国劳动供给率为42.3%,2006
年达到59.5%,平均每年上升0.6个百分点。1978年劳动力人口为30 195万人,
2000年为78 244万人,年均增长3.2个百分点,远高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水平。
劳动供给率的持续增长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劳动力储
备,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国际经验看,
随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劳动者报酬——工资水平有显著提高,劳动份额不断
上升。而我国劳动份额则随经济水平提高呈现稳重下降趋势,从现象上讲,表现
为我国劳动者的人均劳动报酬偏低。.
‘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MI,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P242.
4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孓l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人口劳动供给率(%)
年份比率年份比率
1978 42.3 1997 57.3
1980 43.5 1998 57.8
1985 47.3 1999 57.9
1989 49.4 2000 58.4
1990 57.1 200l 58.3
199l 57.1 2002 58.7
1992 57.O 2003 58.9
1993 56.9 2004 59.1
1994 56.9 2005 59.6
1995 56.8 2006 59.5
1996 57.0
注:①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②总人口劳动供给率为经济活动
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朱迪斯·班尼斯特(Judith Banister)1受美国劳动部劳动统计局的委托,对中
国制造业的就业和雇员报酬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形成了研究报告《中国制造
业的就业和报酬》。根据朱迪斯的测算,2002年中国城镇制造业的小时工资为1.06
美元,乡镇企业制造业的小时雇员报酬为0.45美元,中国所有制造业的小时雇
员报酬只有0.63美元或2.94PPP$。这一水平仅相当于2002年美国雇员报酬的
2.98%,英国的3.52%,日本的3.4l%,韩国的7%,巴西的24.9%,墨西哥的
24.23%,亚洲四小龙的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4.11%,原欧盟十五国的
3.18%;相当于1975年墨西哥的42.86%,日本的21.2%,新加坡的75%;与韩
国、亚洲四小龙1977年前后的小时雇员报酬基本相等2。
较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总人口劳动供给率,使得我国劳动力在总量上处于
供过于求的状态。另外,为了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浮于事的状况,
增强竞争力,很多企业都裁减冗员,许多经营不善、严重亏损的企业关闭破产,
城镇出现了大量下岗和失业职工。加之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我国劳动力市场存
在严重的劳动供给过剩,从而使得企业维持较低的工资水平存在客观可能性。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另一个表现是我国经济发展历程违背了奥肯定律(Okun’S
Law)。根据奥肯定律及世界经济的长期总量生产情况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1
Judith Banister.Beijing Javelin Ivestment Consulting Company: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and Compensation
in China,December 2004,pp74.
2杨军生.“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D1,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6.
4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般呈正相关关系。但在我国,由于体制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这
种就业增长机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异,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之间的关系呈现较强的
非对称性。综合体现为GDP就业弹性的长期下降趋势,见表5-2。其中失业率指
城镇登记失业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
系,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能带来的就业增长的百分点。计算公式为经济
增长的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
表5-2中国体制转型期失业率与GDP增长率情况(%)
就业
就业失业GDP增就业增就业失业GDP增
年份增长年份

弹性率长率长率弹性率长率
1978 | | 5.3 | 1993 1.0 0.071 2.6 14.O
1979 2.2 0.286 5.4 7.6 1994 1.O 0.074 2.8 13.1
198Q 3.3 0.418 4.9 7.8 1995 0.9 0.083 2.9 10.9
198I 3.2 0.619 3.8 5.2 1996 1.3 0.130 3.0 10.0
1982 3.6 0.395 3.2 9.1 1997 1.3 0.136 3.1 9.3
1983 2.5 0.231 2.3 10.9 1998 1.2 O.150 3.1 7.8
1984 3.8 0.249 1.9 15.2 1999 1.1 0.141 3.1 7.6
1985 3.5 0.258 1.8 13.5 2000 1.0 O.115 3.1 8.4
1986 2.8 0.32l 2.0 8.8 200l 1.3 0.158 3.6 8.3
1987 2.9 0.252 2.O 11.6 2002 1.O 0.108 4.0 9.1
1988 2.9 0.260 2.O 11.3 2003 O.9 0.094 43 10.O
1989 I.8 0.447 2.6 4.1 2004 1.O 0.102 4.2 10.1
1990 1.5 0.395 2.5 3.8 2005 O.8 0.081 4.2 10.2
199l I.I 0.125 2.3 9.2 2006 O.8 0.068 4.1 11.1
1992 1.O O.07l 2.3 14.2
注:①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②1990年数据明显异常,计算采
用前后两年的平均增长率。
从图5.1可以直观的看出,我国体制转型期的经济增长率与劳动就业率之间
的关系呈现较强的非对称性。表现为一方面经济产出连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0多年来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左右;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大幅下降。1979
—1989年平均就业增长率为2.96%,每年约新增1 380万人就业,而1991--2001
年平均就业增长率仅为1.1%,每年仅增加就业752万人。综合体现为GDP就业
弹性的长期下降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
20
15
10
5
O
§拿妒妒擎爹爹p妒擎擎◇ 爷妒§、
图5.1 中国体制转型期劳动就业率与GDP增长率变化图
增长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均在0.2以上,平均达O.34,但到90年代则下降
为0.1左右,甚至低至O.07,进入新世纪,就业弹性依旧在0.1左右徘徊,2006
年更是创下0.06的新低。
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效应逐步下降。较高的劳动力供给率
加之较低的就业效应,劳动力供过于求更趋于紧张,进一步为压低劳动者工资创
造了条件。因此,本文认为,这种不正常的“高增长,低就业”,劳动力市场供
过于求,几近于无限的劳动力供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资水平一直较低的重要
客观原因。
5.2高积累率——愤本过剩
我国工业化步伐是以高积累率作为强大的推动力量,减弱了经济发展对劳动
力的吸收能力。按照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合费景汉的观点1,在工业化过程中,
由于资本积累、资本与劳动的配置比例、技术创新的偏向性不同,发展中国家形
成了两种不同的工业化方式。一种为资本深化的工业化方式,其特征是工业经济
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存量的增长、技术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很小,从而部门内
资本与劳动的比率较高:另一种为资本浅化的工业化方式,其特征是工业经济增
长率在资本积累率足够大的前提下,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较强,从而资本与劳
动力的比率较高。而我国走的是一条资本深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在这
种战略下,高资本投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胡鞍钢、王亚华(2005)
1费景汉.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M1.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P54--68.
4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属于资本高投入类型的国家,物质资本投入长期维持在
表5-3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
年份
支出法GDP 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率投资率
J . (亿元) (%) (%) (%) (%)
1978 3 605.6 62.1 48.8 13.3 38.2
1979 4092.6 64.4 49.2 15.2 36.1
1980 4 592.9 65.5 50.8 14.7 34.8
198l 5 008.8 67.1 52.5 14.6 32.5
1982 5 590.O 66.5 51.9 14.6 31.9
1983 6 216.2 66.4 52.0 14.4 32.8
1984 7 362.7 65.8 50.8 15。O 34-2
1985 9 076.7 66.0 51.7 14.3 38.1
1986 10 508.5 64.9 50.4 14.5 37.5
1987 12 277.4 63.6 49.9 13.7 36.6
1988 15 388.6 63.9 51.1 12.8. 37.O
1989 17 311.3 64.5 50.9 13.6 36.6
1990 19 347.8 62.5 48.9 13.6 34.9
199l 22 577.4 62.4 47.5 14.9 34.8
1992 27 565.2 62.4 47.2 15.2 36.6
1993 36938.1 59.3 44.4 14.9 钇6
1994 50217.4 58.2 43.5 14.7 40.5
1995 63 216.9 58.1 44.9 13.2 柏.3
1996 74 163.6 59.2 45.8 13.4 38.8
1997 81 658.6 59.O 45.3 13.7 36.7
1998 86 531.6 59.6 45.3 14.3 36-2
1999 91 125.0 61.1 46.0 15.1 36.2
2000 98 749.0 62.3 46.4 15.9 35.3
2001 108 972.4 61.4 45.2 16.2 36.5
2002 120 350.3 59.6 43.7 15.9 37.9
2003 136 398.8 56.8 41.7 15.1 4I.o
2004 160 280.4 54.3 39.8 14.5 43.2
2005 188 692.1 51.8 37.7 14.1 42.7
2006 -22I 170.5 49.9 36.2 13.7 -42.5
注:①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②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不等于国内生产总值是
由于计算误差的影响:⑨因199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故对该
年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做相应调整。
高水平。1980年资本形成率为34.9%,1993年一度达到43.5%,而后逐年回落,
2000年降至36.4%,“十五”期间又迅速攀升,2003年为42.3%,是世界大国之
1胡鞍钢。王亚华.中国国情分析框架:五大资本及动态变化(1980--2003)田.管理世界.2005(11):4
一1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内投资率最高的国家。1980--2003年物质资本年均增长率为10.4%。高的
投资率和投资总量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投资国。按实际购买力平价计
算,2003年中国国内投资额占世界总量比重为24.8%,远高于美国17.3%的投
资水平。
在体制转型期,我国保持了持续较高的物质资本投资积累率,但与之相对应
的却是人们平均消费率的下降。表5—3显示体制转型期我国资本形成率和储蓄
率的情况。最终消费率等于最终消费支出占支出法GDP比重;投资率等于资本
形成总额占支出法GDP比重;居民消费率也称为私人消费率,指居民消费支出
占支出法GDP比重;政府消费率指政府消费支出占支出法GDP比重。
80

40
20
0
擎$$枣§挚拿擎挛§S守§擎‘
I+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l
图5-2中国转型期最终消费率与居民消费率变化图
从图5.2可以看出,中国的最终消费率和私人消费率在改革开放之初呈增长
趋势,1981达到高峰,分别为67.1%和52.5%,到2006年分别下降到49.9%和
36.2%。据统计1,世界中低收入组国家平均私人消费率为63.59%,中等收入组
国家平均私人消费率为61.58%,高收入组国家平均私人消费率为57.88%。分别
高于我国2006年私人消费率27.39%、25.38%、21.68%。
根据经济学理论,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不仅受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还受价格
水平、消费偏好、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可支配收入和收入分配是影响消费需
求的重要因素。过低的工资水平和劳动份额限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
投资率的持续走高使得资本需求增加,劳动需求相应减少;而我国劳动供给率逐
年提高,在投资与劳动供求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工资水平势必难以提高。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物质资本投资已经开始出现过剩的现象。资本
1杨军生.“低工资陷阱一与中国经济发展【D】.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6.
4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富余的突出表现是金融机构出现了多年难遇的“存贷差”,而且这种差额还有逐
步扩大的趋势;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存贷款数字显示,2005年11月我国维持
存款高速增长的同时,人民币存贷差也创下9.2l万亿元的历年新高,2008年2
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3 351亿元,同比多增8 045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2 434
亿元,同比少增l 704亿元,存贷差增加10 917亿元。资本富余的第二个突出表
现是企业内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许多固定资产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并由此
引起工人大量下岗失业。资本富余的第三个表现是利率水平迅速下滑,存款准备
金率持续走高。2008年3月25日央行于今年第二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
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06年7月以来连续第15次上调存款准
备金率,至此,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5.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
我国目前资本与劳动双重过剩的情况已经初步显现(王检贵,2002)1。在
这种状况下,资本不再如古典分配理论中所述,处于支配地位,可以凭借其支配
地位获得高额利润,而劳动者只能得到最基本的生存工资。中国目前情况更多的
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在二者皆过剩的情况下,依据供求状况确定劳资各自
的所得报酬。但与此同时,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市场是完善的,反观我国劳动力市
场,处于二元分割的不完善状态,由此,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也是我国劳动份额
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5.3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像其他商品一样可以在
市场的不同部分自由流动,劳动报酬取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而我国劳动力
市场经过体制转型期近30年的发育,从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型,对
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劳动力的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改
善,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健全,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分割、行业分割、地区分割阻碍
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市场无法准确根据劳动力供求状况确定工资水平。
l、中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制度性因素是主要因素,户籍制度、劳动就业
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等都限制了劳动力人口的自由流动。
户籍制度及基于户籍制度的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将劳动者分为不同的类别,并
规定某些类别只能在何处就业以及只能从事某种行业,这种制度从伦理层面看是
1王检贵.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明显不平等和带有歧视性的,而从经济层面看,它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设置了种
种障碍。在这种制度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
徘徊于正规就业市场之外,工资水平和劳动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农民工即使在城
市获得了工作岗位,却因为身份问题不能得到与其他具有相同技能的劳动者享受
相同的工资和福利。我国《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职工仅占全部劳动者的15%
左右,根据我们前面的核算,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中就业劳动者也仅
占全部劳动者的49%。一半以上的劳动者徘徊于就业体制之外,他们的工资长
期受到压制,权益长期受到侵害。据调查1,山东省济南市30%以上的非正规就
业的劳动者月工资在800元以下,这部分劳动者低工资是我国劳动份额较低的重
要原因。
2、我国劳动关系呈现多种类型混杂的局面,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在其近三百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
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和自由竞争时期的劳动关系;第二阶段
是集体谈判的劳动关系:第三阶段是人力资源劳动关系。上世纪末期,西方发达
国家先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拥有的劳动能力由过去以体力为主转变为以
智力为主,资本支配劳动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共同点越来
越突出。劳资之间不再是传统上的敌对与竞争的对立关系,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一
种合作与竞争的博弈关系,劳动要素所得所占份额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劳动(简
单劳动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甚至在某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
展中出现了“劳动雇佣资本"的现象。
目前在我国,这几种类型的劳动关系在不同的产业领域都存在。应该说,从
总体上来讲,我国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体力劳动者占多数。这也是造成我国劳动
力供过于求的重要原因。但我们必须看到,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南方各地甚至蔓
延全国的“民工荒"、“技工荒",告诫我们总量过剩的情况下,我国劳动力依然
存在结构供求失衡、地区供求失衡现象,这种失衡也制约了我国劳动力工资的整
体提高。
5.4产业结构低度化
配第和克拉克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从第一
1拓志超.N群体就业状况与和谐社会构建【D】.硕士论文,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产业即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的现象,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而且,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
现象。这一就业结构变动规律被成为“配第一克拉克规律"。而就多数国家的一
般变动模式来说,人均GDP与就业结构有如下关系。
表“人均GDP对应的就业产业结构(%)
人均GDP(1970美元)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80 58.7 16.6 24.7
560 43。6 23.4 33.O
1400 28.6 30.7 40.7
2800 23.7 33.2 43.1
4200 8.3 40.1 51.6
资料来源:综合钱纳里、赛尔奎因、艾尔金顿和西姆斯等人的实证研究成果绘制
由表5-4可以看出,随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逐步降
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逐步提升,尤其是第三产业,逐渐占据劳
动就业的半壁江山。
表5-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 70.5 17.3 12.2 1993 56.4 22.4 21.2
1979 69.8 17.6 12.6 1994 54.3 22.7 23.0
1980 68.7 18.2 13.1 1995 52.2 23.0 24.8
1981 68.1 18-3 13.6 1996 50.5 23.5 26.O
1982 68.1 18.4 13.5 1997 49.9 23.7 26.4
1983 67.1 18.7 14.2 1998 49.8 23.5 26.7
1984 64.0 19.9 16.1 1999 50.1 22.5 27.5
1985 62.4 20.8 16.8 2000 50。O 22.5 27.5
1986 60.9 21.9 17.2 2001 50.O 22.3 27.7
1987 60.O 22.2 17.8 2002 .. 50.O 21.4 28.6
1988 59.3 22.4 18.3 2003 49.1 21.6 29.3
1989 60.1 21.6 18.3 2004 46.9 22.5 30.6
1990 60.1 21.4 18.5 2005 44.8 23.8 31.4
1991 59.7 21.4 18.9 2006 42.6 25.2 32.2
1992 58.5 21.7 21.2
52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我国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来看(见表5.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产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业转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
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的29年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就业比重从70.5
%下降到42.6%;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就业比重从17.3%上升到25.2%;第三产业
从业人员就业比重从12.2%上升到32.2%。从全社会来讲,第二、三产业劳动生
产率较高,就业比重的增长意味着雇员人数的增加,这是我国工资总额提高的主
要原因。但是,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速度缓慢,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比重
仍然偏低。
2006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正介于1400---2800美元之间。
国际经验表明,此时期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约占到四分之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员
大约占到三分之一,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大约占到五分之二强。而我国2006年第
一产业比重依然高达42.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仅占四分之一,第三产业就业比
重仅为三分之一。与国际经验相比,我国有大量的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说明
雇佣工资阶层的绝对数较低,工资水平不高,这也是我国劳动份额较低的一个重
要原因。
造成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第二产业是资本
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产生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和排斥,同时技术的广泛应用所产
生的较高生产力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就业空间拓展幅度有限。另一
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在旧体制“事业单位一的基础上运
行发展起来,具有很强的行政垄断色彩,使得第三产业在低劳动生产率情况下利
润和工资却很高,而劳动力市场人为阻隔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再者,也
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配套实
行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是为“以产出增长为中心"服务的,我国产业产值结
构与就业结构严重不对称。见表5—6。
从表5石中可以看出,最显著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表现在第一产业。
2006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1.7%,而第一产业的就业占GDP
比重确高达42.6%,二者的相对偏差高达72.5%,另外从表5-6中可以看到,体
制转型期(1978.2006年),第一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是在不断扩大的,
幅度为12.5%。第二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结构偏差的方向相反,2006年产值比重
为48.9%,就业比重仅为25.2%,相对偏差为48.5%。不过偏差呈大幅缩小的趋
表s_6中国产业产值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的偏差及其变动
产值结构就业结构相对偏差
年份
I II Ⅲ I II Ⅲ I II Ⅲ
1978 28.2 47.9 23.9 70.5 17.3 12.2 60.O 63.9 49.0
1980 31.3 48.2 21.6 68.7 18.2 13.1 54.4 62.2 39.4
1985 28.4 42.9 28.7 62.4 20.8 16.8 54.5 51.5 41.5
1990 27.1 41.3 31.6 60.1 21.4 18.5 54.9 48.2 41.5
1995 19.9 47.2 33 52.2 23 24.8 61.9 51.3 24.8
2000 15.1 45.9 39 50 22.5 27.5 69.8 5l 29.5
200l 14.4 45.1 40.5 50 22.3 27.7 71.2 50.6 31.6
2002 13.7 44.8 41.5 50 21.4 28.6 72.6 52.2 31.1
2003 12.8 46 41.2 49.1 21.6 29.3 73.9 53 28.9
2004 13.4 46.2 40.4 46.9 22.5 30.6 71.4 51.3 24.3
2005 12.5 47.5 40 44.8 23.8 31.4 72.1 49.9 21.5
2006 11.7 48.9 39.4 42.6 25.2 32.2 72.5 48.5 18.3
1 978.2006 .16.5 +1.O +15.5 .27.9 +7.9 +20.0 +12.5 .15.4 .30.7
注:①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7》相关数据;②I、
II和Ⅲ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③结构数据的单位为%,相对偏差=(大
值一小值)/大值*100。
势,1978年到2006年缩小了1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产值与就业结构偏差在
上世纪90年代之前也达到40%以上,90年代之后大幅缩小,到2006年为18.3
%,缩幅为30.7%。按产值比重顺序,我国的产业结构已呈搿二、三、一"型,
而就业结构则倒过来,为“一、三、二”型,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产值结构与就
业结构基本是一致的,而且均为“三、二、一一型。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
就业结构偏差的不同,也说明三次产业之间的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不均等。第一产
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过大,这种向下的拉动作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
国体制转型期劳动份额偏小。
据陈耀(2003)1研究认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就业
结构上。尽管从产业结构看,我国的工业化率已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但从产业
就业结构看,我国的工业化差距还异常显著。这种偏差一方面表现在第一产业。
目前世界23个主要国家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平均为19.9%,我国则高达44.8%,
与世界23个国家的相对偏差是55.6%。另一方面,与世界产业结构的偏差还表
1陈耀.我国应实行就业增长的工业化政策叨.经济纵横,2003(10):2-6·
5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现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低,世界23个主要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平均为54.5%,
其中西方工业国家平均达69.6%,我国仅有31.4%,与世界平均水平的相对偏差
为42.4%,与西方23个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对偏差达54.9%。
以上分析表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依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的
低度化制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受限又会制约工资的提高。工资
迟迟得不到提高,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会导致劳动对资本的替代,促进劳动密
集型产品的出口和发展,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同时导致资本节约型
的技术型进步,抑制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另外,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看,劳
动者的工资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工资难以反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劳
动者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加大,大大制约了广大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
积极性,制约了高级人才供给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再者,从市场需求的角度
看,工资迟迟得不到提高,导致消费和劳动力需求结构的低度化,又反过来影响
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劳动份额过低,在资源配置、国际贸易、消费结构、人力资本投资等各
方面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产业结构的低度化也制约了劳动份额的提高,
从而形成了产业结构与低工资的恶性循环。与资本所得相比,在我国体制转型期,
劳动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偏低,必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让每个社会成员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个人福利水
平的提高。体制转型30年来,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
相对平稳的高速增长,但劳动份额却稳中有降,某些地区甚至出现职工工资水平
30年不变的情形。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2 000美元,正处于经济增长和
利益分配的剧烈时期。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步增长。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长三角、
珠三角等地也出现了“农民荒",尤其是我国目前面临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力尤其是人力资本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收
入如何在劳动和资本之间分配,让广大劳动者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关系
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可持续发展和下一步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国工资水平问题已引起政府和学者的热烈讨论。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
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一,2008年1月1日,‘劳
动合同法》也正式实施,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提供法律依据。提高劳动者收入,应
完善劳动力市场,在制度上对人所从事的工作的市场价格的增长做出反应,对人
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增长做出反应。改变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与工资动向
有关的制度落后现象,主要是在内部迁移、职业改换的歧视方面。
6.1 在清晰产权的基础上,实现按要素贡献分配
回顾体制转型前后中国分配制度的变革: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
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
结合,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
.配的原则一。可以看出,不同的分配制度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体制相适应。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取按生产要素
的贡献大小来分配消费品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它有利于生产要素之间达到最
优组合,有利于激发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同时减少或避免了非生产要素(如身份、地位、权力等)进入分配领域,减少了
分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增加了分配的公平性。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收入分配的本质是产权问题1,只有产权清晰,要素的投入才能量化,不同
要素拥有者之间的交换才能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才能准确地衡量要素的贡献,才
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素所有权决定分配主体,这是迄今社会历史的
客观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的要素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各要素所有者是分配的主体。而在确定分配份额的大小
时,应该在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出量都可以量化且使用同一量度的情况下,根据科
学数据确定分配份额。
随着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含量的提高,劳动者由单纯的体力劳动者向脑力
劳动者转变。分配过程中,必须明确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在市场供求状况
下,由市场确定其工资水平。但在体制转型阶段,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要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一方面,通过初次分配实现按要素分配,另
一方面,要通过再分配,克服按生产要素分配可能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对
于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劳动者而言,要充分尊重其所有权,按照其付出给予报酬;
对于人力资本含量较低,处于劳动力边缘市场的劳动者,一方面要实行最低工资
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另一方面,正如我们下面要讲到的,政府和社会要加大
培训力度,提高其人力资本含量。而对于人力资本含量极低的老年退休员工、伤
残等劳动者,要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维持其基本生活。
6.2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劳动力流动机制
在社会总就业中,绝大部分就业行为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可以说,我国劳动
力市场已经基本成形。但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程度与成熟的市场
经济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不同地区和经济领域之间还很不平衡,离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目标还很远。
l、消除人为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统一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流动体制。
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比如,高级
和低级劳动力市场、内部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存在,虽然也妨碍劳动力市场的统
一性和竞争性,但却是市场经济的自生现象。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除市场因素以
外,更多的是由于体制或制度因素作用造成的市场分割。“民工荒"、“技工荒"
的出现与这种分割劳动力市场所造成的流动性障碍、信息不对称有很大关系。农
1孔陆泉,孔字.收入分配、要素产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社会科学,2005(4):31--35.

5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民工人数众多,在所有劳动者中占据较大比例,他们的工资较低,是我国劳动份
额比较低的一个因素。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和就业环境,
应成为以后就业以及劳资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
2、加强立法,创建良好的劳动力市场法治环境和保障。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总共通过了涉及劳动合同的约20部联邦法律,
包括对以往法律的修订,而这些法律无一例外地是对雇主的约束,尤其是对雇主
终止合同的权利加以更多限制。而在我国,尽管也颁布、出台了多项劳动法律、
法规和规章,但实际操作中疏于监管,企业侵害职工利益的事屡见不鲜,劳动者
在劳资关系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弱势地位。2008年1月1日,修改后的‘劳动合
同法》、《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加之原有的‘工会法》,成为我国劳资关系的
三部重要法律。目前最为重要的是有法必依,不流于形式。
6.3形成完整的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30年,较低的工资水平一方面是国家政策、体制的原
因,另一方面,相当大比例的劳动者人力资本含量低,他们徘徊在正规就业市场
的外围,在谈判中占据劣势地位。据统计1,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从1978年的2090.45
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36899.1 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3.29%。而固定资产存量
从1978年的5216.3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239749.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1l
%,可见,人力资本的增长率明显低于固定资产的增长率。
在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上,产权清晰的提前下,劳动者人力资本含量的高低将
是影响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
是提高劳动者工资,进而提高劳动份额。
l、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尽管近几年我国高校一直扩招,但对于庞大的教育需求来讲,高等教育资源
依然稀缺。高等教育的高额成本也让许多求学者尤其是农村家庭望尘莫及,在我
国,学费占人均GDP的比重高达57.4%2。另一方面,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我
国劳动力供求存在结构的不平衡。据统计3,我国城镇制造业容纳职工1.4亿人,
其中技工比例仅占总数的一半左右;而在技术工人结构中,初级技工比例高达
1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P55.
2周士君.子女上大学父母“打长工”【N】,‘人民公安),200505),P13.
3陈桢.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P213
5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0%,中级技工比例为36%,高级技工约为4%。而在一般的发达国家技术工人
的构成中,高级技工占35%以上,中级占50%,初级占15%。在失业规模大、
就业压力重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较为发达地区屡屡出现“技工荒"问题,究其
根本是劳动力的结构性供给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以及
企业职业培训不足有关。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提
高至关重要。
2、加大对农民工培训
我们前面的研究表明,中国劳动者一半以上在农村,或是务农,或是进城务
工,他们处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工资水平很低。这部分劳动者的低工资是我国
劳动份额较低的重要因素。而农民工的低工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自身所含
人力资本含量较低。据统计1,目前我国有4.9亿农村劳动力,而其平均受教育年
限仅为7.3年。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劳动份额,促进内需,推动
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为更好的发挥农民工
培训的绩效,应根据农民工的现实情况,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注重技能培训,
减少理论培训比例。目前我国各地对农民工培训,都是输出地培训为主,本文认
为,为了避免培训内容和所需培训出现矛盾,应该采取输入地和输入企业培训为
主的方式。另外,在我国体制转型期中,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动不居,农民工自身
人力资本含量低,政府应根据劳工的需求特点而不是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设
计就业政策2,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向,以帮助农民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
业市场。
6.4完善就业的产业结构
如前所述,我国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严重偏离。2006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为II.7%,而就业比重则高达42.6%,相对偏差高达72.5%;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过低,2006年为32.2%,远低于69.6%的世界工业国家平均水平。完善就业的产
业结构,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劳动报酬有重要意义。
l、清除限制农业劳动力转移和流动的一切障碍。
加快农业劳动力第二、三产业转移应成为我国工业化的战略任务。这种转移
1
http://ncws3.xinhuanet.com/newcountryside/2006-12/20/.
2粱茂信.美国人力培训与就业政策【M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P60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既包括发展乡镇企业的“就地转移",也包括向城镇流动的“异地转移"。这就需
要在鼓励农民进城方面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除放开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
外,还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切实保护农民
工的合法权益。
2、确立“就业优先”的工业化政策基本趋向。
我国工业化走了一条“资本深化”道路,工业发展对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有限。因此.在产业政策上应明确将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雇用员
工多的中小企业,列入优先支持的序列。同时采用就业奖励、劳动成本补贴、减
免税等政策,鼓励创造就业。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根据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中,第三产业就业
比重将持续提高。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行
业并存,具有吸纳各类劳动力就业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我国第三产业有不少行业
属于自然垄断企业,政企不分、效率低下,同时又造成非国有经济的准入壁垒。
因此,要建立竞争机制,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增加劳动就业,
就要尽快改变企事业内部自办机构、自我服务的现象:减少政府对第三产业的干
预,改变其中行业作为公共服务业长期由政府经营的局面:放宽第三产业的融资
渠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l、Feistein C.H.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the national income in the United
Kingdom since 1 860.In J.Marchal and B.Dueros,(eds),The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London:Macmillan,ppl 15·139.。
2、Judith BaniSter,Beijing Javelin Ivestment Consulting Company: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and Compensation in China,December 2004,pp74.
3、Irving-B"Kravis,Relative Income Shares in Fact and Theor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Dec59,V01.49 Issue 5,p9 17,33p.‘
4、阿塔纳修斯.阿西马克普洛斯编,赖德胜等译,收入分配理论【C】,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5。
5、【英】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6、【英】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M】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7。
7、【英】琼·罗宾逊著,顾准译.经济学论文集【C1.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C】,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
济学院出版社,1990。
9、【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中译本,北京:华夏
出版社,2005。
lO、费景汉、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
l l、库兹涅茨., 现代经济增长【D】.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12、卡莱斯基,经济波动论文集,伦敦:伦敦出版社,1939。
13、【美】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潘功胜、刘听译,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4、陈耀,我国应实行就业增长的工业化政策[J】,经济纵横,2003(10):2—6·
15、陈桢,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16、董克用,中国转型时期薪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993。
17、范一飞,国民收入流程及分配格局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8、国家计委综合司课题组,90年代我国宏观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
61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究,1999,(11):3一12。
19、郭树清,韩文秀,中国GNP的分配与使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0、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
鉴,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1、<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北京:中国农业
出版社。
22、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3、胡鞍钢,王亚华,中国国情分析框架:五大资本及动态变化(1980--2003)
【J】,管理世界,2005(11):4一ll。
24、胡代光,厉以宁,袁东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M】,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4。
25、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
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6、梁茂信,美国人力培训与就业政策[MI,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李扬,收入功能分配的调整:对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现象的思考田,经
济研究,1992(7):34--44。
28、柳欣,陈祥,1990.2002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理论分析们,广东社会科学。
2003(3):146一152。
29、孔陆泉,孔宇,收入分配、要素产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刀。社会科学,2005
(4):3I--35。
30、向书坚,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研究[M1,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l、王检贵,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2。
32、杨文进,分配的决定与逻辑【J】,经济评论,2005(2):54—62。
33、杨军生,‘‘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D】,2006,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
校。
34、于祖尧,中国体制转型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充满希望的四月,我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的写作和修改,研究生学习生涯也
即将结束,我们要开始新的人生旅程。此时此刻,回想在山大度过的7年美好时
光,特别是在导师的悉心教导下的学习研究经历,心中感慨万千。
首先,我要向我的导师侯风云教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从论文的选题开始到
搜集资料、数据的调查和整理、开题、大纲、初稿、完稿,每一步骤的完成都得
益于侯老师的悉心指导,侯老师严谨的学风,渊博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刻
苦钻研的精神,认真求实的人生态度使我受益匪浅,深深地影响着我,对我论文
写作的完成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在侯老师的组织与指导下,我们定期的“读书会”活动,使我与学长、同
门、师弟师妹们讨论了许多专业以及生活方面的有趣话题,思想上的激烈交锋与
争辩,激发了我的研究与写作灵感,深感受益,同时与各位的交流也使我的生活
变得多姿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我的同学和舍友们提供了大量帮助与便利,一并
对他们表示感谢,愿各位学业有成、事业有成。
其次,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师兄张风兵。师兄对待生活的乐观与为人的大度
深深感动和影响了我。论文写作过程中,师兄提出了许多非常有意义的建议,在
技术上给予了很大帮助。师兄如老师般的指导和高要求,是我论文顺利完成的重
要保障。在此,衷心祝愿师兄好运相伴,一切顺利!!
最后,衷心感谢父母的辛苦劳作,感谢父母对我学业十几年如一日物质与精
神上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使我有信心和动力完成学业。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1)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外资利用[J],甘肃农业,2006年第9期,第二作者。
(2)中国建设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原因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第12期(下
半月),第二作者。
体制转型期中国劳动份额研究
作者: 张建红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赵欣 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2010
2. 张振华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影响分析[学位论文]2009
3. 俞安琪 电子镇流类照明电器谐波检测要求及检测原理[会议论文]-2002
4. 肖文.周明海.XIAO Wen.ZHOU Ming-hai 贸易模式转变与劳动收人份额下降——基于中国工业分行业的实证研究
[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预印本2010年6期)
5. 刘依清 福州地区县(区)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体制改革研究[学位论文]2006
6. 张小蕾 企业业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学位论文]2008
7. 杜春盛.朱化雨.姜秀全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强化实验教学质量控制[期刊论文]-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16(1)
8. 王海文 服务利益论[学位论文]2008
9. 陈晓雷 刍议"提高劳动所得"[期刊论文]-浙江经济2010(4)
10. 黄平 湘潭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