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

西北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
姓名:李丽辉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韦苇
20070401
摘要
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
度越来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化配置过程表现为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劳动力的长
期大规模流动必然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短期冲击和长期的持久影响。
为了把握劳动力流动的规律,判断其发展的趋势,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阶段,
满足社会生活需要,非常需要从市场运行的角度探讨决定劳动力流动的深层次原
因。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和高效使用的学科。劳动力是
重要的生产要素。所以,本文从经济学视角重新界定了劳动力流动。所谓劳动力
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
状态问、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根据这一定义,本文首先考察了具有一般
性质的发达国家劳动力流动的四种形式;接着具体分析中国了的劳动力流动形
式。中国的劳动力从不能流动到逐步流动,再到大范围、大规模流动,经历了一
个转轨的过程。当前中国劳动力流动形式主要有五种: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
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国有单位流向非国有单位,在工作间流动和产业
间转移。在五种流动形式中,最突出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跨地区劳动力
流动,劳动力在就业状态之间的转换和工作之间的转移没有引起人们特别关注。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劳
动力从低工资率处流向高工资率处。那么,工资率与劳动力流动之间是什么关系
呢?
两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认为,劳动力市场细分为不同的子市场,各子市场之
间不能实现一般均衡,因而各子市场的均衡工资率不同。劳动者作为理性经济人
以追逐高工资率为目标,为了获取更高的工资率,劳动力便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
间流动。所以,工资率的差异是决定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力量。这个结论具有强大
的理论和实证基础:二元经济发展理论论证了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决定因素
是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理论表明,地区间劳动力流动和工作间劳动力流动的
决定因素分别是地区收入差距和工作间收入差距;产业理论也表明,产业问收入
西jt太掌博士掌位论文
差距诱发了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尽管中国劳动力流动形式有多种,但最引人注
意的是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和跨地区流动。已有研究表明,这两种劳动力流动
的诱发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总之,已有研究都将收入差距作为
劳动力流动的终极因素。
但是,本文认为,工资率差距是决定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力量,技术进步差异
才是决定劳动力流动的终极因素。工资率差距与工资率持久变动决定于技术进步
差异。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决定其是动态变化的,并且存在产业、部门和地区差异。
所以,各个细分市场之间因技术进步的差异难以达到一般均衡。单一部门技术进
步模型说明,在单一部门情况下,技术进步提高了工资率,使其收入效应大于替
代效应,由此引起劳动力在就业状态之间流动;两部门技术进步模型说明,在两
个部门技术进步速度不同的条件下,它们的市场工资率存在差异,因此,劳动力
从技术进步率较低的部门流向技术进步率较高的部门。
技术进步不仅诱导产业结构变迁,而且依托于一定产业,技术进步的产业差
异性引起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持久流动。产业布局必须依托一定空间,因此,农村、
城市和各个地区就成为产业依存的空间,城乡差距和地区间差距都是产业(部门)
空间差异的反映。所以,城乡间和地区间劳动力流动都是产业间劳动力流动的空
间依托形式。
考察三次产业间、地区间和所有制企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的变动情况
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能够很好地解释工资率的变
动。这说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的深层原因是技术进步。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经验上,本文把决定劳动力流动的深层原因从收
入层面推进到技术进步层面。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归纳出前文分析的基本结论,并
基于这些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技术进步劳动力流动工资差异产业变动市场均衡
II
西jt大掌博士掌位论文
TitIe:The Effect to Labor FIOW from TechnoIogy Ohange
Abstract
Accompanying with the market turns to reform thorough and the labor
market turns to be perfect,the labor force resources turns to be
col located by market mechani sm more and more.The process that market
mechanism collocates resources Derformances as the labor force resources
fluxion.The long—term and large—scale fluxion of the labor force wi l 1
bring the short date impact and last long inf]uence to the economy,society
and 1ife of China.For the sake of grasping the regul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fluxion,judging the trend that it develop,make of better it
suitable for economy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demand of the social
activities,we try to probe into the deep reason of labor force fluxi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market circulate.
Economics i S a course that study the resources col located superiorly
and used efficiently under condition of resources sparse lack.The labor
force iS a production factor.This paper re—definitions the labor force
fluxion from the economics view.The SO—called labor force fluxion。means
that labor force for acquiring the higher labor income,flow between
region,industries,sections,the employment appearances,and business
enterprises,even jobs.Following the new definition,we firstly
investigated four kinds of forms that happen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mmediately study the forms of labor force fluxion in China.The labor
force of China never can flow to flow gradualI y,then arrive the big scope,
large—scale fluxion,experiencing a process that turns the track.The
current Chinese labor force fluxion mainly has five kinds,Flow to the
city from the village,flow to the developed region from the developing
region,f10W to the Unstate—owned unit from the state—owned unit.flow
between jobs,and transfer between industries.In the five kinds of
fluxion forms,the fluxion that viIlage surplus labor force flow to city
Ilt
西jE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s most outstanding,and so be the fluxion between regions.But the flowing
between jobs and the states is not causing the people’s special concern.
Whether the flowing of labor force in developed country or in developing
country,all express a common characteristic,namely the labor force flows
to the high wages rate from the low wages rate.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ages rate and the labor force fluxion?
The model of Two—market labor forces flowing indicates that,the labor
market subdivides into the different sub—market:the wages rate of each
sub—market is deferent,because sub—markets fall through general
equilihrium.Workers who are economic person of reasonableness pursue the
high wages rate,for obtaining the higher wages rate,the labor force is
then to flow between each different labor market.So the difference of
the wages rate decides the labor force fluxion directly.This conclusion
has the strong theories and substantial evidence foundations.Two dollar
economy development theori es argument the dec i sion factor that the labor
force flow to the city from the village is a city country income margin:
The human capital theories express that the decision factor of labor force
flowing between regions and jobs is also the income margin:The industries
theories also expresses,an income of industry margin inducts the labor
force to flow between the industries.There are many forms of labor force
in China,only the forms of flowing from village to city and flowing
between regions is most arresting.In a word,a11 researches view the
income margin as the ultimate factor of labor force fluxion.
But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the wages rate margin
is a direct factor that decides the labor force fluxion,and the technology
progress difference is just ultimate factor that decides the labor force
fluxion.The wages rate margin and it’s Permanence changes is decided
by the difference of the technology.progress.The born nature of
technology progress decide it dynamic state,and differences in the
industries,section and region.So each subdivide market is hard to attain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technology progress.
西jI:大学博士掌位论文
The one se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model tells us,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one section,the technology progress raises the wages rate,making
its income effect excess substituted effect,causes the labor force
flowing between employment states.Two se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models
tell us,under the condition of two sections different technology progress
speed dissimilarity,their markets wages rate existence difference,
therefore,labor force flow from the lower technology progress rate to
the higher section of the technology progress rate.
The technology progress is not only induce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but also relied on certainly industries.The differenee between
technology progresses causes permanence fluxion of the labor force
between industries.The industries layout must rely on the certain space,
therefore,village,city and each one region become the space that the
industries depends on to save.The city country margin and a margin of
region are all the reflections of the industries(section)space
differences.It is an existing space of fluxion between industries that
the city countryside and regions labor forces fluxion.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labors rate of productions and the wages rates
between three times industries,the regions and all ownership enterprises
we discover that,the fluctuations of the rate of production can explain
the wages rate nicely.This elucidates that:the deep reason of the fluxion
of labor force in China flow is a technology progress.
In a word,is still from the experience or from the theories regardless,
we have already pushed forward the deep reason of the labor force fluxion
from the income level to the technology progress.However,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 induces a conclus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policies
suggestion according to these conclusions.
Keyword:The technology progress:labor force fluxion:the wages
difference:industries fluctuation:market equilibrium
V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
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
位论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
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大学。
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查空盏指导教师签名
硼年6月》日溯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杏两墀
妒-7年,月7日
’一j匕,0学博士掣啦论文
1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由行政配置转变为
市场调节,市场化改革在中国已经取孚寻了明显成效。就劳动力资源配置来说,已
经破除了传统的劳动力非商品的观念和“一配定终身”的就业制度,市场机制已
经主导了劳动力的配置过程。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劳动力流动迅
猛发展,流动形式丰富多样,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和跨地区转移
这些原始的流动方式,而展现出在多层次、多角度同时流动的生动图景。
1980年代中期以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与建
设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此引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的大讨
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了“民工潮”,引发了对“盲流”是抑制还是鼓励、
如何规范管理外来民工的大讨论.80年代后期,出现部分民工“回流”,诱发了
是否要依靠“回乡刨业”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讨论。农村费税改革后,
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而民工外地就业的工资收入始终没有上升,因此2004
年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开始出现了“民工荒”、“技工荒”问题。这次关于
?民工荒”的讨论正方兴未艾。从“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发展到
“民工荒”的历程,展示出中国农村劳动力漉向城市的一循历史画卷。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进
程。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主导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模式;除此之外,
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也格外引人注目。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继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兴起了“孔
雀东南飞”的中西部地区的知识人才、管理人员、技工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纷纷流
向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的热潮。在这一热潮的推动下,“民工潮”也逐步突破了本
省的地域限制,演变为全国性的跨地区流动。民工的流动方向已经具有双重性;
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中西部流向东南沿海。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引发了资金、技术
和人力资本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从而加速了其产业集中,并进而拉大了地区间
的收入差距。因此,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直是专家学者
■rjE大掌翻‘士掌位论文
们研究的热点和政府决策者关心的大事。
除了这两种倍受关注的劳动力流动的典型事实之外,中国劳动力流动还出现
了其它的表现形式。20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以及后来的
国企职工下岗分流式的“脱困改革”,迫使失业工人不得不另谋生路,要么自主
创业,要么转移到非国有企业就业。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也纷纷流向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于是出现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非国有企业已成为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阵地。
劳动力除了从国有单位转向非国有单位就业外,劳动力在企业间或工作间流
动可以表现为在相同所有制企业内部流动。劳动力在工作间流动,本文习惯称之
为“跳槽”。20世纪90年代初“跳槽”现象极为罕见,现在“跳槽”现象已非
常普遍。最初进行“跳槽”的人员是企业管理人员、市场经理人和技工人员等具
有一定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如今“跳槽”成了普通民工的拿手好戏。
中国当前出现了形式多样的劳动力流动,它们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了
极大的冲击效应,不能不引起广泛而深入的思考:
(1)从“民工潮”发展的艰辛历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劳动力流动画面,显
示出一切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终将被淡化、退出历史舞台;折射出中国劳
动力市场从无到有、从分割到统一,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进步;反映出中国的
就业制度从行政计划配置成功地转变为市场机制调节。总之,市场化取向的改革
为中国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制度保证和市场动力。
(2)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许多矛盾需要解决,许多问题需要解答。五种
形式的劳动力流动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交织在一起,勾画出一幅动态就业图景。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对国有单位“人才
流失”、“智力外流”,外资企业高薪“招兵买马”,吸引高素质人才,应该如何看
待?中西部地区留守人员老龄化,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农业的冲击和地区差距的拉
大应该如何解决?劳动力高频率转换工作和“跳槽”说明什么问题?这幅宏大的
画面是以劳动力流动为线索勾勒出来。所以,劳动力流动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
人们去研究它·
(3)劳动力流动的内容非常博大,本文无法作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劳动力
流动从单一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制度的变迁和劳动力市场的
2
西jt大掌饲仕掣啦论文
形成,但是中国劳动力流动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单一的方向性特征,即从农村到城
市、从中西部地区到东南沿海地区、从国有单位到非国有单位和从一个工作到另
一工作的“跳槽”。共同的特征是表现为从低收入处流向高收入处。这种特定的
流向表明,只要收入差距存在,劳动力流动就是必然,制度变迁只是开启了劳动
力流动的闸门而已。也就是说,劳动收入差距是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机制。那么是
什么因素造成了地区间、城乡间、不同企业问、工作问和产业间的劳动收入差距
呢?导致它们的劳动收入差距的因素分别都有很多,但是否存在一种力量同时决
定和影响地区间、城乡间、不同企业间、工作间和产业间的劳动收入差距呢?这
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
(4)自20世纪中期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
主导技术,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
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为主导技术群。它们协同金融创新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新经济”。“新经济”的发展迅速提高了劳动需
求的速度,加速了劳动力的流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1978年以来,中
表I.I 68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960—198"/)
地区与指标GDP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牢劳动投入增长率全要素生产宰增长率
非洲3.3 6.3 2.2 0
东亚6.8 10.2 2.6 1.9
中东,南欧、北非5 7.6 I|7 1.4
拉美3.6 6.3 2,6 0
南亚4.4 7.7 2.1 0.6
鹋个国家4.2 7.2 2.3 O.6
资料来源。‘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国不仅经历了制度变迁,而且也获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与收入增长和
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因此,技术进步能否解释劳
动收入差距,从而解释所有的劳动力流动,就是承接上面问题而要深入思考的问
题。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资本积累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只有技术进步可
以解释人均产出随时间持久增长和人均产出的地区差异。新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
内生化,进一步揭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率和地区经济差距的贡献。因此,技
术进步不仅导致了横向上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经济差距,而且带来纵向上经济
增长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因发达国家
主导着技术台lJ新和发明而呈扩大之势,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内部各地区也因技术永
平差异其经济增长率的速度也不同,由此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的地
区差别。1991年,世界银行考察分析了1960一1987年间,68个发展中国家和
地区的经济增长因素。其研究结果如表1.1所示,主要分析结论是,发展中国家
的经济增长可以相对地分为两类,一类属于高投入、高效率、高产出的经济增长
型,技术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东亚地区;一类是高投入、低效率、低增长的
类型,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极其微弱,如非洲、拉美国家。技术进步不仅解释了
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且可以解释世界经济增长率和一国经济增长率的
纵向提高。
李京文和郑友敬等(1993)运用乔根森的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经济增长中技
术进步的作用,
表1.2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秉分析(1953一1995) 研究结果见表厂1环正r_T≯面话T1爵孺■厂爵历夏1——1爵萄1
1.2。由表1.2 l 堡旦I篓呈l垒塑苎墨J全丝兰圣I塑篓奎I重堕I
J 1953--1978 5.92 I lo.23 l 2.63 J -0.8 J I
可知,改革开放阿而≠i面习1五万1—而五—1_—聂r—广—虿厂—1_石五1
之前,生产率增l!竺!二!!墅I!!:丝l!!:!!l !:!! I !:箜J!!:!I
资料来源:李京文、D·桥根森等,《生产率与中日美经济增长研究》,
长的贡献是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姜钧露主编:‘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
值,表明这期间测算》,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要素投入增长大于产出增长,是典型的投入型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之后,生产率
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是非常显著的。因而可以认定,这段时期技术进
步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技术进步引致的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
都会增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生产率的提高要么节约投入,要么提高投入的单位
产出。投入的节约使要素在使用与不使用之间流动,投入的单位产出提高增加要
素收入,使要素从低收入处流向高收入处。产业结构变动诱使生产要素从传统部
门向新兴部门流动,从夕阳产业向朝阳产业流动。地区经济差距决定着地区要素
的收入水平,因此生产要素趋于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经济全球化驱动生产要素
的流动超越国界。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劳动力都是最重要的生产要
素,因为它既是生产要素又是生产的目的。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
4
西北大摩冲I.士掣啦谴吁≮
进步对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日益显著。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最丰富、
剩余劳动力最多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大国,要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经济
平稳高速持续增长,那么研究技术进步对劳动力这种特殊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的作
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总之,劳动力流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典型事实。技术进步是
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技术进步是否也是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源泉呢?这是本文要
思考的问题。为了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首先必须收集相关研究信息和资料,进
行文献综述,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平台。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对劳动力流动从流动形式到产生流动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劳动
力流动形式包括:劳动力就业状态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与工作
的匹配过程、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以及劳动力在工作间或者雇主问的流动。
(1)劳动力就业状态的变化
按照Blanchard(2001)观点,总人口分为两部分,一是社会公共机构的平
民人口,包括低于劳动年龄、军队服役和监狱服刑的人员,二是非社会公共机构
的平民人口。劳动力是非社会公共机构平民人口中一部分,劳动力中一部分是就
业者,另一部分是失业者。因此,非社会公共机构平民人口可以在劳动力与非劳
动力之间流动,也可以在就业与失业之间游离。美国劳动力市场间主要有以下四
种劳动力流动形式o:a.由于自愿辞职或被解雇(非自愿地,暂时或永久地离开
企业),就业者变成失业者:b.失业者由于新近被雇佣或者被召回原岗位,失业
者变成就业者;c.无论是就业者还是失业者,由于退休或决定不再承担或不再寻
求有报酬的工作(中途退出),劳动力变成非劳动力;d.由于以前从未工作或从
未求职过的人的进入,或者由于中途退职者的重叛加入,劳动力的数量扩大了。
劳动力的这种流动与劳动者工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以及社会福利保障制
度有关。如果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且工资收入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劳动者倾
向于失业或退出劳动力市场。
。【期伊兰伯格。史密期.现代劳动经济学【Ml-|B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P23

西j匕大掌博j-j塾位倒船乞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多种理论,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刘易斯的二元
经济理论、费景汉——拉尼斯模型、托达罗模型、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斯
塔克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等。它们都是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侧重于分析经济
因素在人口迁移中的作用。刘易斯(Lewis,1954)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典
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性失业,农业中劳动力的边
际生产力几乎等于零或为负值,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不会对农业产出带来
负面影响,反而使留在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断提高;随着城市中劳动力
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工资水平开始下降,直至城市部门的工资水平与农业部门的
工资水平相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才会停止。农村部门和城市部门实际工资
差异是劳动力流动的驱动力。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Fei and Ranis,1961)以
刘易斯模型为基础,但与刘易斯模型不同的是,他们首次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结合
进来,构成了包含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发展在内的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流动
模型。在他们看来,农业部门不仅象刘易斯所指出的那样能够为工业部门的扩张
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同时,农业部门还可以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产品的支持,
即农业剩余。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决定农业剩余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农业部
门的农业生产率,二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总量。当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力总量在随
工业部门扩张而且渐渐减少时,如何保持和提高农业剩余的关键就在于农业部门
劳动生产率提高上。而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身就是农业部门自身发展最
显著的表现。在托达罗(Todaro,1969)两部门模型分析中,农村入口和劳动力
的迁移取决于城市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当城市的预期收入水平和农村的工资
水平相等时,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分配和迁移都达到均衡。由于城市经济存在着现
代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之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首先进入非正规部门,然后
才进入正规部门就业。因此。城市的预期收入是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就业概率
及其工资的加权平均值。根据托达罗模型,城市正规部门就业创造率越大,越有
_;|趋f于将更多的非正规部门劳动力转入正规部门:城乡收入差距越大,从农村流向
城市非正规部门劳动力数量越多,城市非正规部门劳动力规模也越大。城市正规
部门的就业创造率取决于工业产出增长率及该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二元发展经济理论从收入差距的角度诠释了城乡劳动力流动,而“推力——
6
育j匕,津博士爿qt论文
拉力”理论既考虑了经济因素,又综合了入口学、社会学等因素,从更宽泛的角
度解释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障碍。“推力——拉力”理论(Herberla,1938;
Mitchell,1946)认为:原住地耕地不足、学校医院等基本生活设施的缺乏、关
系的疏远及紧张、自然灾害等因素促使人们向其它地区迁移;同时,迁移目的地
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更好的教育和卫生设施等因素吸引人们前往该地。
Lee(1966)把位于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的障碍因素及个人因素引入解释框架内,
认为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四种: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个
人因素;并指出迁出地和迁入地各自都有推力和拉力两种因素,人口迁移的发生
就在于迁出地推力总和大于拉力总和,而迁入地拉力总和大于推力总和.
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障碍也是近年来国外经济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
他们分别从静态均衡。、动态均衡。、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等角度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有些是基于微观经济学视角,从迁移者收益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劳
动力供给角度,或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劳动力需求角度,分析了劳动力迁移的
动因和障碍因素;另外一些则是基于宏观经济学视角,o从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
工业部门的关系或变迁角度进行研究。在这些研究中,Hansen和Prescott(1998)
的研究新颖且重要。他们基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运用递归方法,分析了发展中
国家工业化的必然性,并认为现代工业的诞生是农业劳动力迅速转移到城镇的根
本原因。他们把土地密集型的传统农业技术称为马尔萨斯技术,把资本密集型的
现代工业技术称为索洛技术。
(3)劳动力在工作之间的流动
早期对劳动力流动的研究通过分析工人的工作态度、工作变换决策和劳动力
流向来确定信息、流动动机和工人行为是否与经济理论假设相一致,从而揭示了
9 Caningten w.Detragiachc E..Vishwanatk T.Equilibrium Migration with Endogenous Moving Costs.Am鲥call
Economic Review 86(4),1996:909-930.
9 De口essin J..Fatas丸Rcg,ionalLaborMarket D)mIIliainEurope.勘ropmEo∞micReview 39,1995:
1627一1655. 口DaverlF。FainiR.WhereDoMigrants触OxfordEconomicPapers51。1999:595-622.
。Ban喇∞B.The Determinants ofMigrating with a Pre-arranged Job and ofthe Initial Duration ofUrb卸
Uncraploymcnt:AnAnalysisBasedonIndianDataonRural-to-urbanMigrants.JournalofDevelopment
Economics 36.1991:337-351.
。Borj∞GJ.DoesMigrationGreasetheWh∞lsoftheLaborMarker7.BrookingsPapersonEconomicActivity,
200l:69.119.
9 Spilimbergo九Labor Market Integration,Unemployment and Transfers.Review ofIntcrentional Economics
7(4)’1999:641-650.
o Obstfcld M..Peri G esymmeUic Shocks.EennoIIlic Policy 26.1998:207.258.
7
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Parnes(1970)综述已有文献发现,所有相关研究文献
都认为市场力量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是混合的。尽管1960年代的研究比以前的
研究更复杂、运用的数据更多,但是其观点与以前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工人和
雇主不匹配引起的劳动力流动,蚴。以及由此引进了人力资本理论和搜寻理论解
释劳动力在企业间、工作间的流动。
工作不匹配假说认为工人流动体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1)工人倾向于在部
门内部流动而不是部门之间流动;2)部门之间的净劳动力流动相对于总流动量
很小——部门之间的流动可以忽略不计。Jovanovic(1979)模型就是设计出来
解释部门内部劳动力流动的,Miller(1984)和Flinn(1986)扩充了他的模型
并且用它来估计微观数据,它们根本就没有涉及部门间的劳动力流动。
Jovanovic and Moffit(1990)将结构流动性假说和劳动匹配假说融合在
一个模型中,并用它来估计样本数据。这种方法不仅便于测量每一种假说的重要
性。而且有助于避免某些缺陷。例如,Bull and Jovanovic(1987)争论说如果在
考察微观数据时忽略了部门间劳动力流动,将会导致工资方程中工作期限的估计
系数偏低,并且为了避免这种偏低,将会更多地关注公司的产品市场。更一般地,
如果每一件工作分离都由于可观察到的不匹配引起,那么匹配的重要性将被高
估。
Parnes(1976)从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搜寻理论分析劳动力流动、劳动力跳
槽和失业中看到了希望。然而,运用搜寻理论进行研究只是部分地触及到劳动力
流动和失业问题:它重点强调终止工作搜寻的条件,而不是产生工作搜寻的条件。
人力资本理论和搜寻理论所形成的新方法激发了人们研究停滞不前的劳动力流
动理论的兴趣。这些使20年以前表现为“流动者—停留者”的理论@表现出更复
杂的形式(Blumen,Kagan and McCarthy。1955)。
工人搜寻过程的不同方面已经被冠以不同的标题加以考虑,例如Johnson
(1978)and Viscusi(1979,forthcoming--c)的工作采购、Mortensen(1975,
9 Jovanovie B.Jab Matching and the Theory ofTumOVCl-.Unpublished paper,Columbia University,1977.
9
MillerRobert.Job-Matching and Occupational Choice.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 92.m 6(December 1984):
1986-1120.
。Flinn Chris.Wages mad Mobility ofYoung Men.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 94,no.3。pt2(August 1956):
88.109.
。Blumcn I.M.,Kogaa M.,McCarthy Em Industrial Mobil蚵ofLabor∞a Prababil时Process.Comdl UniVCl[s.衄P嘴1955:7.
3
IBjE大学博士孽啦论文
1978),Becker(1974),Jovanovic(1977),and Mincer and Jovanovic(1979)的
工作匹配和Viscusi(1979,forthcoming--a,b)的工作选择最适模型。尽管在
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存在重叠,但是他们对问题的分解是有代表性的。
Viscusi(1979)为工人寻找跳槽的方式、失业和工资增长的含义提供一个
一般性的分析框架。他不是主要集中考虑搜寻过程的细节特征,而是强调工人为
进行流动而搜寻的广泛的分支上。劳动力流动的搜寻模型将流动性搜寻过程导入
到失业的分析中,并且分析了流动性搜寻过程对工人将来行为的含义。尽管已经
建立起来的劳动力流动的经验性模型与搜寻模型一致,但是这个分析框架与传统
的分析不完全一致,传统分析对经济过程的根本性搜寻行为的动机的贡献很大。
特别地,过程分析的基础导致的搜寻部分是建立在对人力资本文献的考察上
(Becker,1964;Lazear,1976:Leighton and Mincer(forthcoming)and Mincer,
1974;Mincer and Jovanovic,1979;Oi,1962;Parsons,1972;Pencavel,
1962;Rosen,1972)。因而人力资本理论被运用来分析劳动力在部门内部和工人
生命周期中的流动。
(4)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
产业部门转变冲击引起劳动力流动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和部门
结构调整、升级从而带动生产要素流动。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引起产业结构变动
的因素较多,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产业部门问的劳动生产率、需求结构、
供给条件、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其中技术进步是最主要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由于原有部分产业已经处于成熟期,这些产业会遇到市场饱和与技术进步潜力趋
于枯竭的限制,其增长速度会逐渐下降,而为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和在新技术基础
上建立的新兴产业所替代。由于这些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的现有企业和
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增长。这就是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
转换,使经济在更高水平的产业结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增长。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早在17世纪(1928)发现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距,
会导致劳动力从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移动。其原因是,比起农业来。工业的
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价值高。
尽管他没有指出技术因素在引导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但是三个产业附加价值的
差距源自它们的生产率,而生产率的不同由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差异产生。因此,
9
威廉·配第首次提出技术进步促进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流动。科林·克拉克在配
第发现的基础上根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的主张,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进行
了考察。他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
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
业转移。克拉克认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
中各产业问出现收入(附加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西蒙·库兹涅茨(1985)继
承克拉克的研究成果,选取57个国家和地区按1958年人口平均的GNP进行截面
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人均产值提高,A部门
劳动力份额大幅度下降,I部门和S部门劳动力份额则不断上升。
产业内部部门结构的变动引起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流动。各国在工业化和现
代化过程中,工业部门之间的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一般认为,
工业发展过程正常地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消费品工业如食品加工、
纺织、烟草等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并且比资本品工业如冶金、化学、机械等部
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在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增长加速进行,资本品工业产值
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但这时消费品工业在产值和速度上都仍然占有
主导地位。在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比消费品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并逐渐占
优势。霍夫曼最早提出了工业化阶段理论,被称为“霍夫曼法则”。霍夫曼认为,
工业化过程中各工业部门的成长率并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工业部门间的特点的结
构变化,而且具有一般倾向,即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中所占份额
稳定上升,并呈现出大体相同的阶段性质。盐谷佑一(1967)利用产业关联理论
验证霍夫曼法则,结果表明,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霍夫曼比例稳步下降,资本
品工业比重上升是一普遍现象;但是霍夫曼法则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并且随着
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倾向,即在消费资料生产与资本生
产品生产比例稳定的情况下,重工业化率却在上升。钱纳里(1995)从经济发展
的长期过程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作用的变化,为了解工业部门
结构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后来,钱纳里和泰勒(1968)深入考察了生产规模
较大且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结构转换和原因,发现制造业发展受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受工业品和初级品的输出率的影响小。
工业部门成长速度与成长潜力差异引起的部门结构转换必然带来劳动力在部门
西北,叫蝌士掌位论文
间的流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劳动力的结构性流动理论将失业解释为摩擦现象或
是劳动力流动的副产品,它反映了经济不同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这种需求
变化是偏好或技术进步冲击的结果。为此,Lucas and Prescott(1974)提出如
果每个市场是信息完全的,则不同市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是有效率的。
Lilien(1982)运用它来检验失业的一些近期数据,结果支持Lucas and Prescott
的结论。Long and Plosser(1983)的工作是从他们的失业理论中提炼出部门间
劳动力配置理论。
1.2.2.国内研究
国内对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动力的跨
地区转移两个方面。下面分别以劳动力流动的形式为线索进行综述。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978年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一举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迅
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改革之后的农村面
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因如此,费孝通(1988)从改革伊始就强调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他指出,尽管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发展道路不同,但
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在于如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怎样把农村中潜在的
巨大的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共同的关键问题”。回这种认
识的确立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以宋林飞(1982)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
的《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一文为标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
开始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课题。
1980年代中期以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与建
设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此产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的大讨
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当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与乡镇企业就
地转移为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需要通过开通城乡通
道,走城市化异地转移的道路。这一讨论直到1990年代后期乡镇集体企业大规
。费孝通.费孝通选集(第9卷)f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2603
ll
霄j匕大掌博士掣啦崔曙乞
模“改制”才最终尘埃落定。尽管存在政策上的分歧,但这一时期的研究依然取
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从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高度为确立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位置奠定了理论基础。例如,周其仁等
(1987)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扭转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性
以及转移的一般机制;郭庆(1990)回顾了建国以来宏观国民经济的六次波动,
从转换二元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大恶性循环以及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三大矛盾;邓一鸣(1989)分析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就
业结构转换之间的关系,指出1980年代后期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就业结构转
换速度下降是“双重二元经济结构同时推进以及产业结构向重工业倾斜、城乡利
益结构向城市倾斜继续执行的结果”;郭书田、刘纯彬(1990)在区分二元经济
结构与二元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14种制度因
素;蔡畴(1991)和林毅夫等人(1994)分析了传统“赶超战略”与经济结构扭
曲之间的关系,阐述了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为取向的“比
较优势战略”的基本设想。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户籍制度有所放松,城市福利体制开始改革,劳动力
市场发育程度大大提高,劳动就业也逐渐市场化。一方面,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
的程度加深,范围扩大;回另一方面,政府主动清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
碍,劳动力的流动性益愈加强,原来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农村
非农产业、小城镇甚至大中城市流动o。因此,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日益引起关
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民工潮”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政府最初的政策是强调引导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
转移和消化,防止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盲目进城找活干的局面”。针对这种将农
民流动等同于“盲流”加以严格限制的传统思路,袁亚愚(1995)进行了批判。
他指出,农民向城市的流动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那种强调
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的主张的实质是要“限制农民离开农村流入城市谋生和
开拓他们的事业”,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他强调,“民工潮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既反
。Cai Fang,Meiyan Wang.IrrcgulⅡEmployment and the Growth ofthe Growth ofthe IMlbor MarIcet:An
Explanation ofEmployment Growth in China s CRies and Towns.The Chinese Economy,v01.37,110.2(2004),
pp.16-28.
。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嗍.(蔡畴、白南生主编‘农村劳动力流动论文
选编)),商务印书馆,2005.
12
蕾r北大掌诩吲b尊q止能!丈
欧了我国农民社会流动的困难,又反映了这种流动正在日益加快,同时它也非常
生动而具体地体现了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过程中的‘生
育阵痛’”,而当代中国农民社会流动研究真正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处于由传
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时期中的中国农民,将通过哪些形式和经历什么
样的发展阶段或途径,实现自身的根本性改造和变化”。回在这样一种观点的基础
上,再加上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
转移和地区间有序流动”的思路,中国农民流动的研究全面展开。例如,杜鹰、
白南生等人(1994)在对安徽、四川两省4县12村2820个样本户的抽样调查与
195个外出户的典型调查基础上围绕“是什么人外出、为什么外出、怎样外出、
外出后怎么样、外出对农户和社区的影响以及外出对农业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进行了分析。李培林(1996)在对济南市流动民工的抽样调查基础上重点探讨了
外出就业农民的“亲缘关系网络”对民工的流动、生活和交往的作用。赵树凯
(1995)在上海、苏南农民流动组织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初次流动、
再流动以及回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流动者内部的非正式组织进行了分类,
对政府如何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反思。龚维斌(1998)在对
安徽省无为县农村的典型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就业对输出地的经济、社
会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个人、家庭与社会三个层面的具体体现。进入2l世纪以
来,相关研究逐渐由描述性研究向分析性研究深入,在农民工返乡与资金回流、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o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社会
流动与关系信任@以及户籍制度对城乡人口流动及其机制的影响∞等诸多具体问
题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劳动力跨地区流动
新经济地理理论(New Economic Geography)通过对传统理论的重新诠释,
o袁亚愚.对我国农民向其它产业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哪.四川大学学报,1995,(4).
o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唧.社会学研究,2∞2』3
·李强,农民工进城利弊得失m.百科知识,2001,(6)
o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l,(3).
o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一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川.中国社会科学,2000’(5X
o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一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J】.社会学研究,2003,(1).
o蔡防。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卜
。李强.户籍制度、迁徙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型构【J】.行政与法'2003,(2).
13
认为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的权衡是现代产业集聚产生的根本原因。它通过Dixit
and Stiglitz(1977)垄断竞争模型构建了简化的市场结构,并在萨缪尔森“冰
山”运输成本(即货物价值在运输的过程中逐渐消失,进入运输成本)的基础上,
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区域经济演化的图像。它解释了原本在空间上有着
均匀产业分布的经济如何形成了一个制造业集中于“中心”而农业分布于“外围”
的结构。新经济地理理论将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机制概括为
两种: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和价格指数效应(Price Indes
Effect)。如果一个地区制造的产品占国家制造业产品总量的比例越大,该地区
的市场份额在总体市场中越多,那么该地区厂商销往本地区市场的产品损失到运
输成本中的部分也就越少,因此该地区提供名义工资率也就越高,这就是所谓的
本地市场效应。而同时,一个地区在国家制造业产品总量中的份额越高,那么本
地不需要运输成本即可获得的中间和最终产品种类就越多,这就降低了整体价格
指数,提高了实际工资率,这就是所谓的价格指数效应。这两个因素成为制造业
中心具备高于其它地区的工资水平、吸引劳动力并产生工业进一步集聚的根本原
因。
Krugman(1991)认为,制造业发展水平反映了该地区的资本存量水平,不可
移动要素的价格是由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决定的。也就是说制造业发达地区能够
提供较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使地区间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中国的实际情况
也和这一理论较为吻合:东部高收入地区制造业水平较高,中西部低收入地区制
造业水平较低。国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8)显示,中国收入的基尼系数在1995
年就高达O.42,远远超过一些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中国城乡和地区间收
入差距则更加严重,1994年底城市平均收入达到农村的2.6倍,东部沿海地区
平均收入为中西部地区的1.8倍。。按照Krugman(1991)的观点,东西部地区收
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反映了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如果中西部地区无法
更多地提供对制造业的吸引力,这一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范剑勇(2004)认
为,中国地区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农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所致,而这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9∞年以后):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内蒙古、重
庆(1997年以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Johnson D.,Gale.Have Thc Udmn-mral Disp一6盥Inc瞄s。d Since 1978 iII China7.uIliv嘞ofChica驴
Mim∞.2001.
14
西jt大掣博士掣啦论文
一集聚又是因生产要素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所致,体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劳动
力向当地城镇转移、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转移和PDI涌入东部沿海
地区。林理升等(2006)以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流动为新的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更
明确、更适合中国情况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来阐述产业集聚现象及由此产
生的地区差距困境。
改革开放政策和区位优势使得东部地区以前积累的工业资本和城市化资本
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使工业化和经济自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业化
的发展引起产业和生产要素开始向东部沿海城镇聚集。另外,东部沿海地区密集
的人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一方面为其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
面为其工业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当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升时,城市和农
村的收入差距开始显现,在当时的政策背景和交通通讯条件下,首先引发了东部
沿海地区劳动力从农村向工业化水平高的城镇流动。对1990年人口普查的分析
结果表明,人口流入地区集中于东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展地区,人口流出地区
主要倾向于大城市周边地区;距离上海较近的江苏流入流出规模都较大,表现出
东部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流动的剧烈状态。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汇集进一步提升
了城镇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的自生能力。母
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产业聚集和农村劳动力向大城市集中进一步加速了其
经济发展进程,扩大了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由此形成空间上的二元经济。
经济发展速度所带来的收入差距,以1980年与1992年相比,三大地区的社会总
产值比值从288:195:100扩大到504:200:100;反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东中
西之比,也从1983年的144:126:100扩大到1995年的200:131:100。地区收入
差距的扩大必然驱使劳动力从低收入的中西部地区向高收入的东部地区流动。劳
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在1990年以后表现得非常明显,并且出现了“民工潮”和“孔
雀东南飞”现象。2000年人口普查分析结果与1990年相比,相同的是人口流入
地区基本不变,不同的是原本为主要人口流出地区的浙江变成了主要人口流入地
区,而人口流出地区变成了中西部地区。这说明劳动力由中西部向东部的跨区域
流动成为1990年后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利用2000年居住地与五年前的常住地不同的人口数量,本文计算出各省在1995
。袁志刚,范建勇.19"/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柳].管理世界,2003,(7)
15
啊rj匕大孽冲●士掌位论文
—2000年间流动人口的净变动量。东部地区除河北省外,其余十个省(直辖市)
均为劳动力净流入地,中西部除新疆和云南有少量的劳动力流入外,其余都是劳
动力净输出地。
对于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国内持两种对立的观
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最终实现
新古典均衡。姚仲枝、周素芳(2003)的研究发现,地区间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
地缩小地区差距。一些调研性的文献(崔传义、潘耀国,1999;庾德昌、王化信,
1999;邓祖善,1999)揭示了劳动力流动缩小地区差距的机理:劳动力流向发达
地区实际上是进行“学习”和“培训”的过程,可以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
资本积累有助于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回乡创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发展
落后地区的经济,缩小地区差距。既然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熨平地区差距,那么地
区差距仍然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劳动力流动还不充分。因而,随着制度变迁和劳
动力市场的完善,劳动力充分流动会使地区差距趋于消失(蔡叻、王德文等,2001;
蔡防、王德文,2002)。该结论得到李国平、范红忠(2003)的实证支持。他们
认为,地区经济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向东部地区不断集中的同时,人口没
有相应地向那里集中,造成核心发达区域生产与人口分布高度失衡。
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扩大了地区差距。2000年以后的
调研性文献(王奋宇、李路路等著,2001;白南生、宋宏远等著2002)表明,
进入东部地区就业的劳动力虽然提高了人力资本,但是他们倾向于长期留在经济
发达地区,“回乡创业”只是极少数人的想法,没有成为现实;因此,流动劳动
力不可能成为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点的主创者,劳动力流动也不可能缩小地区差
距。另外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扩大了地区差距。刘强(2001)
的计量分析显示,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在区域内部转移使区域经济出现收敛,
但90年代后出现的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却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钟笑寒
(2005)认为,地区工资差距在1992年以后仍然是显著扩大的:东部沿海地区
的工资增长持续高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入的主要行业,如建筑业和制造业,
工资的地区差距同样是扩大而非收敛的。至于劳动力流动扩大地区差距的作用机
制,则有不同的看法。谷书堂、唐杰等(1994)认为,导致空间上两极分化的主要
的、直接的原因是人口、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过度集中。范剑勇(2004)将
16
这种观点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加剧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聚
集,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扩大了地区收入差距。钟笑寒(2006)则从进入东部沿
海地区的劳动力的技能角度证明,技能差异导致职业差异,职业差异扩大了工资
差异,结果地区之间差距呈现出显著扩大的趋势。肖六亿、张卫东(2006)从作
用机制的角度分析劳动力流动如何扩大地区经济差距。他们认为,o劳动力跨地
区流动产生了一个循环:中西部地区利用丰富的劳动交换东部地区的工业消费
品,并且在循环中出现了中西部地区的人才“渗漏”。这个循环的结果是形成一
个新的地区分工格局:东部地区逐渐成为高科技产业和消费品工业中心、人才聚
集中心,中西部地区成为工业消费品市场、一人才输送地、资源产业分布地和环境
承载地。因此,在没有强有力的非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这种分工必然导致地区差
距扩大。
(3)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
崔维(1981)认为,由科技革命引起的战后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首先体现在
就业人口的结构上,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集中,并且第二产业中劳动力
密集于高技术部门。至于技术进步对中国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只有一些实证分
析。程大中(2003)认为中国服务业就业比重偏低的根本原因是,服务业的技术
进步并不是劳动增强型的,而是略微资本增强型的。王德文等(2004)利用
1999_-2001年最新的企业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其生产效率和
就业吸纳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结构越来越符合中国的资源和要素寨赋,
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得到不断发挥。轻工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较快
增长,不仅提高了中国工业的总体效率,而且为缓解目前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发
挥了重要作用。姚先国等(2005)在对技术进步的技能偏态性理论回顾与总结的
基础上,利用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用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形式的计量模型,
对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偏态性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
技术迸步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技能偏态性的特点,导致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需
求的增加,以及高技能劳动力所占的就业比重和收入比重的增加。由此可见,由
于技术进步在各产业问的差异,各产业的劳动力容纳能力不同,以至于受教育异
质的劳动力的流动方向不同。
o肖六亿,张卫东.劳动力流动、物质能量循环与地区经济差臣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录用论文,2006.
17
(4)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流动
劳动力在不同所有锖4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并非是一个新的阿题,已有大量研
究存在。例如从经济学角度对二元就业体制的分析,∞对青年劳动力在所有制之
间的流动等o。近年来,基于在中国进行的大规模调查为基础的国外研究成果也
发表了很多。矗翰在这些研究中,所有制之间的工作流动成为分析中国制度转型
的中心主题。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部门间的转换,不仅反映了个人对工作单位的
偏好,而且反映了中国城市中不同经济制度(国家再分配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相
对强度,从而成为经济和政治制度安排发生变化的基本信号。在这个意义上,对
于中国的城市社会来说,劳动力在所有制之间的流动由于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制
度转型而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5)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具有追逐高收入的本性,因而收入差
异是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最重要的直接原因。劳动力在谋求高收入的流动过程中要
支付一定的成本。所以成本收益分析框架成了普遍认同的思路。
一般都认为收入差异是劳动力流动的动因。盛朗(1990)认为,农村劳动力
过剩、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以及相关制度改革是促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方
面原因,但其微观原因是城乡劳动收入差距。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1994)
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
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收益差距不断拉大,形成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欠发达
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强劲拉力。高国力(1995)和朱农(2002)也从微观经济
角度证明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在蔡
畴(2001)看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之间经济收入的差
距,但是这种收入差距是由早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战
略造成的,因此,他将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深层次原因归结为制度。中国社会科学
院入口研究所(1998)和杨云彦等(2003)认为,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经济型、事
。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川.经济研究,1997,0).
o蔡坊.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8,(2I
o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o Zhou Xueguang,Nancy Brandon Tuma,Phyllis Moen.Institutional change andjob-shift in urban Chin IoAglo
1994.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2。1997:339—365.
o DavisDeborah.Jobmobilityinpost.Man cities:Increasesonthemal雷fls.ChinaQuarterly,84,1992:1062-1085.
o Lin Nan,Yanjie Bian.Getting ahead in urban China.American Uoumal ofSociology 97.1991:657-688.
18
西j‘j翻阱士茸啦论文
业型和环境型三类劳动力流动,而经济因素是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动因,地区经济
差距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关键性经济因素。
流动的劳动力在追求新的就业机会和较高收入的过程中,支付了较高的迁移
成本。因此,较高的流动成本阻碍着劳动力流动。导致较高流动成本的因素有制
度因素、市场因素、个人因素和文化因素。所以,大量的文献从这方面研究阻碍
劳动力流动的力量。不同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在产业问迁移的成本不同,在经济转
轨时期导致迁移成本偏高的主要因素是现行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
业制度等等。西因此旧体制增加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阻碍着劳动力流动。∞在
一定的体制下,要素市场的发育水平决定着劳动力流动的成本。蔡畸、王德文
(2002)通过估计生产函数计算了不同地区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研究发现,由
于市场发育水平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水平尚不完善,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尚未达到
资源最佳配置的目标。在改革期间,物质资本的边际报酬在地区间差异较小,并
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走向趋同;而入力资本和劳动力的边际报酬在地区间的差
异存在着扩大趋势。地区间生产要素边际报酬差异导致地区差距,其变化趋势与
生产要素流动性和市场发育状况密切相关。蔡防等(2002)和张展新(2004)发
现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产业分割和所有制分割都阻碍着劳动力的流动。赵耀
辉(1997)、都阳(2001)、史清华等(2005)从个人特征角度,朱力(2002)和
吴兴陆等(2005)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了中国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障碍。他们发
现中国劳动力转移既受宏观经济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又与转移者的个人特征和社
会文化相关,表现出较强的复杂性和阶段性。
除了从成本收益的视角切入外,还有许多研究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层面
来探讨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技术进步从收益的方面影响劳动力流动。技术进步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体
现、使教育的收益得以提高,同时技术进步可以增加不同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从
而提高收入水平。程名望等(2006)运用动态宏观经济学的递归方法并结合推拉
力理论,通过所建立的模型表臻,城镇的拉力,特别是城镇工业技术进步,是农
。于刃刚.经济体制对劳动力产业分布结构的影响川旭:界经济,1998,(7).
。谌新民.中国劳动力流迁的动因与成本分析川.中国人口科学,1999,(2).
9陆铭,陈钊.就业体制转轨中的渐进改革措施一国有企业二层次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改进m.经济研
免1998,01).
19
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王美艳(2005)通过对本地和外来劳动力所面临
的就业机会和报酬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
动力在就业机会、就业岗位和就业岗位工资差异,从而暗示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
的差异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重要原因。
教育是影响劳动力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提高便于入力资本的积
累,从而增强劳动力的流动能力,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提高增加了劳动力中人
才的数量,从而改变了劳动力构成,使劳动力从低素质群体向高素质群体转移。
受教育程度提高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进而增加“跳稽”能力,因为:
第一,雇主招聘职工一般有学历要求,学历高者占有优势;第二,文化程度高的
人在获取就业信息方面占有优势;第三,根据教育程度起甄别作用的假说,雇主
把教育程度作为从申请工作的人中选择高能力者的识别方法。
对于教育对劳动力流动的贡献已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撑。陈玉字、邢春冰
(2004)用Heckman模型估计,教育的工资回报在1991--1997年为o--5%,而
且不显著。但是教育显著提高了人们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由此带来的回报在
5%一7%。教育还提高了人们到高工资部门工作的机会,改善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李雪松、赫克曼(2004)根据2000年中国的微观数据,运用现代微观计量经济
学的分析方法,在考虑异质性和选择偏差的基础上,估计了20世纪末中国的教
育回报。2000年中国6个省区城镇青年大学教育的平均回报率43%(年均近11%)。
中国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后,较之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教育的平
均回报有了显著提高,中国的教育和劳动力市场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既然教育能增强劳动力的流动性和提高回报率,因而人们增加教育投资,提
高文化素质,使劳动力异质性增强,劳动力的层级结构明显,受教育程度不同的
异质劳动力的流动机制、速度和方向均不相同。咂世昌(1988)认为,在当前
世界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两种形式的劳动力流动,即“劳工流动”和“人才
流动”。后一种形式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从一些国家向另一些国家的迁移和流动。
由于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医生在这些人员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故而也被
称为“智力流动”。
(6)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效应
。张宏斌.劳动力流动的调整机制与选择问题m.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6I
20
劳动力流动有利于一国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力流动从两个方面促进了中国经
济增长:一方面,劳动力在产业、部门和地区之间流动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
率,推进了产业结构的变迁,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徐晓东(1994)认为劳动
力在产业和空间上的转移,使得劳动力资源得以在社会经济各部门中重新配置,
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变迁,带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总产出的增加。
另一方面,劳动力转移促进了中国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的形成,从而形成了中国
高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李扬、殷剑峰(2005)认为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工
业(工业化)、由农村向城市(城市化)、由国有向非国有(市场化)的持续转移是我
国经济能够长期、高速增长的关键。而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既是这种增长模式的
必然结果,也是劳动力得以持续转移乃至这种增长模式得以维持的关键原因。
劳动力流动不仅是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它是影响经
济区域快速发展的因素。Mckibbin和胡永泰(2004)通过6-Cubed亚太模型的
模拟表明,当流向东南亚国家的国外直接投资大量地转向中国,并且东南亚国家
放任FDI流入的下降从而降低由此带来的技术扩散时,那么中国大量劳动力通过
流向外资企业而进入国际劳动分工,从而导致东南亚国家的非工业化。但是陈宗
胜、黎德福(2004)认为,“东亚奇迹”是传统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向现代非农业
部门的结果;是现代部门以资本反哺传统部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劳动力
转移的结果:也是现代部门均衡发展,吸纳剩余劳动力,加速结构转换的结果。
因此,虽然非农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够显著,但劳动力结构转换仍然推动
经济实现了持久的高速增长。
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单纯的商品自由流动虽然能使地区间要
素收入相等。但不能改变各地要素禀赋的差异,无法最终消除地区之间人均收入
的差别;资本流动若不伴随着资本所有者的流动,资本收益就会返回流出地,从
而无法实现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均等;劳动力流动除了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以
外;还能改变各地区的需求结构,削平地区问要素禀赋差异,最终实现地区间人
均收入均等。姚枝仲、周素芳(2003)通过经验分析表明,劳动力流动对缩小中
国地区差距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劳动力流动受到较大限制,通过
劳动力流动来缩小地区差距还有很大潜力。李实(1999)对90年代中国农村流
动劳动力的规模作了比较准确的估计,进而利用有关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对农村
2l
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但可以直接、
间接地提高外出打工户的家庭收入水平,而且就全国而言还会抑制农村居民收入
差距的扩大、对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发挥积极的作用。李国平、范红忠
(2003)进行动、静态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生产的极化作用不高,人口的极化作
用过低。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向东部地区不断集中的同时,入口
没有相应地向那里集中,造成核心发达区域生产与人口分布高度失衡。鼓励中西
部贫困人口向东部尤其是东部核心区域流动,是解决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有效策
略。但是敖荣军(2005)的实证分析显示,劳动力的地区间流动扩大了地区间的
发展差距。我国制造业的省际差异与中部地区劳动力跨省迁出的省际分布差异之
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中部地区劳动力向制造业的集中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制
造业的发展和集聚,这又增强了该地区对中部地区劳动力的拉力,在这种动态的
累积循环中,中部地区边缘化的地位日益明显。
1.2.3.评述.
国外研究的文献存在下面的特点:
(1)所有研究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或者模型都假定劳动力市场具有充分竞争性,
劳动力流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意愿自由流动,不受制度性因素的阻碍。即使在
分析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流动时,他们也遵循这一假定。
(2)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时,集中分析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劳动力的空间流动,也是劳动力在产业间
的流动。因此,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低效
率的农业部门流向高效率的工业部门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
空间效率和部门效率的差异。刘易斯模型中工业部门效率高于农业部门;拉尼斯
一费景汉模型强调除工业部门有更高的效率外,农业部门要提供更多的剩余产
品,也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率;托达罗模型认为城市正规部门就业创造率的提升是
劳动力流动的驱动力。“推力——拉力理论”强调只要存在地区间的成本收益的
差异,劳动力就会流动。但是至于是什么力量产生了空间效率差异和部门效率差
异则没有理论去探究。
(3)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流动属于结构性劳动力流动和匹配失效性流动。早
期的研究强调和集中于分析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变动引起的劳动力流动,近期的
西jI炊掌博士尊啦论文
研究己偏离了以前的研究轨迹,放弃了宏观层面的结构性劳动力流动,转而强调
企业内部雇主和工人匹配的效率。由于工人与工作、雇主的匹配不合适,因而工
人在企业间和职业闻流动。所使用的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和工作搜寻理论。人力
资本积累增强了工人流动能力,从而改变了劳动力构成;搜寻信息充分有利于增
强流动性。因此,对技术进步的劳动力流动效应的研究已经从宏观的部门、产业
层面走向微观企业、职业层面;运用的理论已经从产业结构转化理论转向人力资
本理论、工作搜寻理论。从动态的角度看,即使暂时匹配有效,随着收入均衡的
打破,这种匹配过程必须重新开始。因此,决定劳动力流动的原因还是劳动收入
的不平衡。
由此可见,国外对劳动力流动的形式进行了充分深入研究,并认为,劳动收
入差距是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和城乡间劳动力流动形成的终极
原因。至于劳动收入差距的成因则搁置未理。
劳动力流动在中国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从它一出现就
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国内的研究文献相当丰富。从上面
的综述来看,国内研究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对劳动力流动的定义没有摆脱传统的约束。由于没有彻底摆脱传统体
制的束缚,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混为一团,劳动力流动以户口变动为标准,劳
动力流动只局限于城乡流动、地区流动和产业问流动,劳动力的就业状态变化、
在工作间流动和在不同所有制间流动未被当作劳动力流动。
(2)就劳动力流动形式来说,集中研究城乡劳动力流动和地区闻劳动力流
动,而对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问的流动、在工作间的流动、产业间流动和劳动力
就业状态的变化重视不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
的地区间流动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深刻。这也反映出,在经济发展水平、
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微观层次的劳动力流动相对不明
显。
(3)就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来说,虽然一般都认为城乡间、地区间的收入差
距是劳动力漉动的动因。但是,绝大多数研究将造成这种收入差距的原因归结为
制度因素、市场因素和地理因素。即使有些研究从个人因素出发,认为人力资本
差异是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但是它只能解释不同劳动力的工资差异,而不能解释
地区、产业和所有制间的工资差异。所以说,他们对劳动力流动原因的解释不具
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4)就研究方法而言,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经验验证和均衡分析法。在分
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时基本沿袭国外的成本收益分析法,要么从收益角度强调收
入差距的作用,要么从成本的角度,强调制度变革和市场完善的必要性。没有形
成新的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更多的是沿用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或者是进行制
度分析。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有一个问题必须澄清,那就是劳动力流动的深层原因是
什么?对于收入差距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毋庸置疑。国外对劳动力流动原因
的探讨深入到收入差距层面就没有继续深究。那是因为,经济增长理论会告诉本
文收入差距产生于技术进步的差异。然而,国内研究却将制度因素和地理因素视
作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制度因素和地理因素是造成某些收入差距的短期因素,
但不是造成所有收入差距的因素,所以它们只适合于解释特定时期和特定形式的
劳动力流动。至于造成各种形式劳动力流动的一般性原因应该还是技术进步的差
异。基于这一思想,本文要研究技术进步差异是否是劳动力流动的更深层次的原
因,如果是,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用技术进步差异解释中国的
各种劳动力流动。
为了研究技术进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要对劳动力流动有一
个科学明确的界定。因为,国内对劳动力流动的概念认识较模糊,没有摆脱传统
观念的束缚。另外就是要拓展劳动力流动形式的研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
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劳动力流动形式日益多样化。不再仅仅突出地表现为城乡
劳动力流动和地区间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在产业闻转移和“跳槽”现象也逐渐普
遍。
1.3选题意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之一;从多维度考察技术进步作用于劳动力流动,找出技术进步对
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制,形成技术进步的劳动力流动性理论,作为分析具体国家
曩rj‘大学'●j叫鼻口呻擘文
或地区劳动力流动状况的理论基础。
理论意义之二;科技革命和技术进步对应于不同的经济阶段,那么在技术进
步推动下的劳动力流动的内容和速度也应该具有阶段性,因此可以构建一个技术
进步和劳动力流动性的经济阶段成长理论,以此揭示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经济
成长阶段、特征和将要转向的阶段。‘
现实意义之一:我国要建立创新型国家、依托技术进步来实现社会的全面发
展。从操作层面来看,涉及到技术进步的类型,到底发展节约劳动的技术还是追
求节约资本的技术,到底是追求国际一流的技术还是发展适宜技术,不得不考虑
技术进步对就业和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现实意义之二:劳动力流动在多层面大规模展开,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
各方面,通过技术进步引导劳动力流动对经济活动产生积极效果。使技术进步、
劳动力流动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增强综合国力紧密结合起来。
现实意义之三:我国农村储备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才是他们的出路;
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城镇失业率,城市之间、所有制之间、工作之间的劳
动转移明显加剧;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机会的加速增加和失业率的
下降;尤其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将进一步下降。所
有这些意味着必须研究在技术进步日益加速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流动的
方向、流动调节机制和流动效应。
1.3.2.论文结构
全文一共由八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引言。本部分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文献综述,最后对文章的
选题意义、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逐一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劳动力流动及其形式。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因而将劳
动力流动从人口流动中剥离出来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劳动力流动进行重新界
定,将雇用关系的变动作为劳动力流动的判别标准,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动因是获
得更高收入。根据新定义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般性的劳动力流动四种形式及
其特点。
第三部分,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在介绍完具有一般特征的劳动力流动形式后,
本部分着眼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形式及其特点的分析。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形式与
西jC大掌调仕学位论文
发达国家的不完全一样,从劳动力不能流动到逐步流动,再到大范围流动,经历
了一个转轨的过程。当前中国劳动力流动形式主要有五种,在这五种形式中,最
突出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在就业状态之问的
转换和工作之间的转移不是很明显。
第四部分,劳动力流动与市场工资差距。引起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包括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环境因素等,但是深层决定因素是收入差距。通过构
建两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本文推导出,劳动收入差距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是
工资率的差距;每一个劳动力市场有其均衡工资率,它决定于劳动力供求,又决
定着劳动力供求:存在多个没有达到一般均衡的劳动力市场时,就会有多个不相
同的市场工资率,这种工资率的差距引导劳动力在这些市场间流动,直到这些市
场实现一般均衡为止。无论发达国家的一般形式的劳动力流动,还是中国的劳动
力流动,无不遵循一般规律,那就是劳动力从低收入市场流向高收入市场。
第五部分,市场工资率差别与技术进步。本部分首先界定了技术进步的含义
和技术进步的研究路线。再根据技术进步的分类,本文推导出,技术进步不仅能
提高生产率,改变劳动的边际产出和工资率,而且也可以通过改变劳动和资本在
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引起差别工资率。然后,从技术进步的内生性推导出,工资率
的持久性差异决定于技术进步的内生性。最后,构造了单一部门和两部门技术进
步模型论证了技术进步是市场工资率失衡的根本性和持久性力量。
第六部分,技术进步与劳动力流动。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配额度,从而形成不同市场的工资率差异;另一方面技术进
步的“创造性破坏”效应诱导产业结构变迁,造成产业问的工资率始终处于非均
衡的动态变动之中。这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产业之间劳动力持久流动的深层原因。
至于城乡间和地区间劳动力流动,本文认为它们是产业间劳动力流动的外在依托
形式,其实质仍然是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而产业演进和发展速度是技术进步
的结果,因而技术进步的差异就可以解释劳动力的任何空间流动。
第七部分,技术进步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通过经验研究,本部分考察了技
术进步与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度量技术进步的指标有很多,比较普遍使用的指标
是全要素生产率,但考虑到它的不足,本文选取劳动生产率来度量技术水平,劳
动生产率的变动率代表技术进步速度。在分别考察了三次产业间、不同地区间和
西北,叫蝌士掣啦论文
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的变动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
文发现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能够很好地解释工资率的变动。因而用技术进步差异解
释了中国的劳动力流动。
第八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从上文分析中得出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1.3.3.研究方法
技术进步的劳动力流动效应是一个新的前沿课题,它将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从
收入差距向前推进到技术进步差异。要严密地论证技术进步差异导致劳动力流
动,并且要解释各种形式的劳动力流动,必须要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法。根据劳动力流动的定义和已有研究,劳动力流动具备多
种形式。由于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差异,所以它
们展现出的劳动力流动形式和特色不一样。同时,中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和经济的
快速发展意味着,劳动力流动形式将与发达国家趋同。因此,通过比较分析当前
它们的劳动力流动方式之间的差异,可以明确二者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2)历史分析法。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就出现了劳动力流动;并且在不同
的时期,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和突出问题各不相同。因此,用历史的方法回顾劳动
力流动的历史演变过程,有助于剖析劳动力流动的真正原因。另外,就技术进步
而言,除了从横向上进行空间比较之外,更有说服力的是从纵向上考察其变动速
度,以此便于说明工资率随着技术进步速度的波动两波动。
(3)均衡分析法。工资率差距导致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分析的结
果。文中通过建立两劳动市场模型对工资率进行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
静态均衡分析考察了单一市场中工资率的变动引起劳动力供给的变动。动态两市
场均衡分析考察了两个市场从不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就是劳动力流动的过程。
同时,还用均衡分析方法考察了当两个市场的技术进步速度不一致时,它们的工
资差距如何产生,进而导致劳动力流动。
(4)计量分析法。不仅在于建立模型说明技术进步差异导致工资率差异,
更重要的是要用具体数据检验这一结论。所以,文中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
了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这进一步增强了结论的解释力。
1.4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可能的创新点
由于本选题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所以创新的可能性很大,可能的创新点也很
多:
(1)重新定义劳动力流动。已有的劳动力流动与人口流动没有区分开,并
且将户口的变动作为劳动力流动的标志,这些因素限制了劳动力流动这个概念对
当前劳动力流动状况的科学描述和合理诠释。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以通过就
业增加收入为目标的地区问、产业间、行业间、工作间、所有制问和就业状态问
的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2)根据新定义,本文考察了多种形式的劳动力流动,而且非常强调除劳
动力城乡流动和跨地区流动之外的其它流动形式。因为,劳动力的其它流动形式
代表着中国完成工业化之后的劳动力流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3)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本文从新的视角来考察技术进步与劳动力流动
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技术进步的差异是劳动力流动的深层原因,从而在收
入差距的基础上更向前推进了一步。到目前为止,发展经济理论和主流经济理论
都将劳动力流动的原因看作是收入差距,并据此提出许多政策性建议。本文认为,
收入差距只是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是技术进步。因此,在他们研
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这一创新性观点。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文中提出了两个模型,
即两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和两市场技术进步差异模型,它们也是创新的结果。基
于技术进步差异引起劳动力流动的观点,文中提出了一些具有新意的政策建议。
1.4.2.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原因是收入差异,但是形成收入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不
过其中最主要的长期因素是技术进步。基于这一思路,文中剖析了技术进步造成
收入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职业间的差异,从而引起劳动力流动。所有这
些证据都是来自中国的数据和资料,而没有使用美国或其它国家的资料。这是本
文的不足之处。如果加上美国或者欧盟等国家的资料,文章更具有代表性和震撼
力。这可以作为以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交往活动的频繁化,劳动力的跨国流动规模日益
28
西jt大掌博士掌位饿”≮
扩大。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分公司、业务外包、工程承包、跨国合作等等形式,
都会引起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跨国流动。但是,文章为了集
中笔力研究中国的劳动力流动,所以避而不谈,这是文章的缺陷,同时也为以后
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切入点。
文章还有一点不足就是,专注于探讨劳动力流动的深层次、具有规律性的原
因——从收入差异深入到技术进步差异,容易造成错觉,即劳动力流动的唯一原
因就是技术进步的差异。本文绝不敢断言劳动力流动的唯一原因是技术进步。不
过,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引起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政治原因、制度
原因、战争原因、自然原因和经济原因等等,其中只有技术进步是引起劳动力流
动的一般性原因。
度量技术进步的指标不是TFP,而是劳动生产率,也许不符合一般性习惯,
成为文章的缺陷。但是文章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制度转轨的时期,劳动生产率更
有代表性。在以后的研究中,试图从TFP角度去考察技术进步与劳动力流动的关
系。另外,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速度和流动规模的影响,尤其是其量化体系的
构建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但限于时间和数据的收集的困难,本文没有深
入探讨之,这是文章的不足和将来重点研究的突破口。
2劳动力流动及其形式
人口流动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已经被深入研究,并且劳动力的流
动问题似乎被人口流动问题所替代。但是,劳动力是人口中极其特殊和重要的一
部分,是人口流动的主体,其流动往往是人口流动的直接原因。劳动力既是生产
要素,又是经济主体,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劳动力流动具有更加深刻的理
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劳动力流动定义强调劳动力户口的迁移和地域
上的变动,忽略了劳动力在产业间、部门间或者职业问的转移,并且没有明确限
定劳动力流动的目的。因此,根据劳动力的生产要素性质和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本文重新定义了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就业收入,
而在地区问、产业间、部门间、甚至工作间的转移。根据这种定义,劳动力流动
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一般性的表现形式包括:(1)进入或退出劳动力市场——就
业与失业之间转移;(2)地区间劳动力流动;(3)产业间劳动力转移;(4)劳动
力在工作阃转移。
2.1劳动力流动的含义
2.1.1人口流动的含义
120年前,英国统计学家列文斯坦(Ravenstein)在《人口迁移规律》(1885
年)一书中开始研究人口流动问题。研究人口流动,是为了分析人口流动现象背
后的深层原因,探讨人口流动的规律,并据此预测人口流动的趋势。
然而,迄今为止,对人口流动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人人皆能领会其含义的
社会经济现象,学术界却未能给出一个让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社会学家及人类
学家认为应从流出地(origin)及流入地(Destination)社会结构变化来系统考察
和认识人口流动;行为学学者则认为人口流动是一种动机性行为(Motivated
Behavior),应把流动者个人及家庭流动的动因作为分析的切入点。正是由于人
们对人口流动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他们在表述这一现
象时就使用了不同的词汇,如Migration、Mobility、Movement、Circulation。
这些词虽然往往被赋予一定的有差别性的含义,却又广泛地、不自觉地被人们(甚
至是一些严肃学者)以同义词来使用。其中,Migration使用得较为正式和最为
广泛,国内通常称之为“迁移”。通常而言,迁移是指人们跨越一定空间界限从
酉j匕,津博士茸q立论文
事社会经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其常住地从一个地理单元转移至另一个地理单
元。这种常住地的改变通常是永久性的或至少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逆的。
Circulation则指在那种较短时间跨度内,不以改变常住地为目标的,通常是循
环往复式的人口移动。而Movement则主要是从运动的角度说明人口空间位移这
一现象。在宽泛的意义上使用人口流动,即把人口流动确定为Mobility。一方
面,人口Mobility,它包括两种不同情形的人口流动:一是改变常住地式的以
户口迁移为特点的人口迁移;二是不改变户籍登记地的人口流动,这即是具有中
国特色的所谓“人户分离”现象。另一方面,人口mobility,除了具有通常人
们在使用Migration时所指的人口在地理单元问移动的基本含义外,还往往包含
了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人口在地理空间移动的同时导致社会经济结构诸多
方面发生变化,即具有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的含义。
最早被界定的流动人口是迁移人口,这个界定以长久居住地(或称常住地)
为出发点,凡是在一定时期内改变过长久居住地的人口被统称为迁移人口。实际
上,迁移入口是出于各种需要而改变家庭长久居住地的一次性流动人口,这些迁
移人口因其家庭长久居住地的改变而比较容易被界定出来。由此,人口流动过程
中的地理空间和时同性因素自然而然地被用来作为定义人口流动的规定性因素。
但地理空间的划分与现实生活中的行政区划的关系、人口流动的时间的长短及持
续性等不确定性因素,使得给入口流动做出一个明确性定义变得极为复杂。∞
辜胜阻(2000)在探索中国人口流动问题时认为,应该从最宽泛的意义上
(Mobility)来研究人口流动,即人口流动指入口在地理单元间移动和由此导致
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因为这样既可以反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
政策和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李德滨(1995)认为,所谓人口流动是指相对稠
密的动态人口。不是相对于迁移人口那种狭义的流动人口,而是指包括迁移人口
和流动人口在内的广义的社会概念。具体来说,人口流动的主体包括户籍迁移人
口、暂住人口、寄住人口以及户籍未动而离开原居住地的施工队、商贩、工匠、
艺人、勤杂工、临时工、保姆、求医者、旅游者等。o
与辜胜阻和李德滨不同,李荣时(2002)立足于中国特殊体制下的人口流动
o Lewis GJ,Haman Migration.New York,Groom Helm Ltd.1986.P6--19.
。辜矬阻.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瓤殳:武汉大学出舨社,2000,PI.
’李德滨.跨世纪的人口流动浪潮【hq.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P2.
31
西j匕,v学博士茸q止论文
特征,具体地研究了人13流动的类型。①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由于户籍管理机
制的运行使迁移人口的界定产生了一个“户口标准”,即在人口管理中只问户口
登记地而不问实际上的家庭长久居住地,将户口登记地改变的人口视为迁移人
口。。当然,多数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但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户
分离的现象越来越多,在人口分析研究中不应再局限于户口变动的唯一标准。应
该承认,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人们不能轻易地改变户口登记地,抑制了人
口迁移,使大部分迁移行为按照既定的程序有组织地进行。
和迁移人口不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改变家庭长久居住地的流动
人121;他们流动的时间有长有短,空间上有远有近,一个较显著的特点是以谋生
和就业为目的,哪里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他们就会停留下来。从法律上讲,他们
是原住地的常住人口,在他们现时居住的地方则被看成是外来人口,这种离开常
住地而出外觅业谋生的人口,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流动人121。这种流动人口与迁移
人口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一只脚”仍然留在原来的居住地:可能是家庭的部分
成员,也可能是部分财产,还可能只是一本户口簿。他们的根,或者说是法律上
的“根”仍然扎在原来的常住地。
和这种流动人口不同,还有一种时间更短暂的短期流动人口,有人称之为“社
会型流动人口”和“公务型流动人口”,其中包括:探亲、旅游、度假、会议、
公出、商业购销等各类人员。一般说来,这些人具有稳定的职业和经济来源,他
们的流动不以就业为目的,这是他们和长期流离在外、打工谋生的流动人口的重
要区别。此外,他们流动迅速,在外停留时间短,停留地点多数为宾馆、饭店等
公共场所,形成了短期、快速的持点。为了表述上的方便,这部分人口称之为“短
期”流动人口。
综上所述,可以从四个层次上来理解“人121流动”:一是从最普遍意义上说,
。李荣时.对中国人口流动的认识和思考.中国流动人口研究(魏津生,盛朗)[MI.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1.
。一般的普查资料和抽样调查资料中-所指的人口迁移并不仅限于带户口的迁移。1986年,全国74个城
镇人n迁移抽样调查明确指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有两层:一是经户籍部门同意,连同户口迁出和迁入市、镇
多、社·地界的迁移人1:3;二是不迁户口.但已迁出或迁入市、镇、乡,社,地界,并在新居住地居住
1年以上的人口。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n普查中将迁移人121分为以下五类:(1)常住本县、市,户口已
迁入本县、市;(2)常住本县,市1年以上,户口在外县、市;(3)常住本县、市不满1年,但已离开
常住户121所在地1年以上;(4)常住本县、市, 户口待定;(5)原住本县、市.现在国外工作或学习,
哲无户121·在这种分类下.第l类人口迁移常被视为户121(籍)迁移,后4类则归为非户n(籍)迁移。
而在实际分析研究中,有时将上述5类全视为人121迁移,有时又只认可前3类。但也有的研究又把后4
类,或第2和第3类视为人口流动,作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来研究.
32
圈.北大掌博士学位论文
一切人口都处于时间上的变化中,都可以说是流动的;二是从空间上的移动来认
识,较早被认识的流动人口是迁移人口,他们的主要特征是改变长久居住地,在
中国现实情况下往往是改变户口登记地;三是虽然长久居住地未改变,或法律上
的常住地未改变,但为了谋生而数月甚至数年在外的流动人口。他们的主要特征
是以谋生为目的,且在外时间较长。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流动人口的数量越来越
大;四是不但常住地未变,而且不以谋生为目的,在外时间也比较短的流动人口。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流动人口,或者说广义上的流动人口,是指后两类不改变长
久居住地的流动人口;狭义的流动人口主要指以谋生为目的、在外时间较长的长
期流动人口。o中国当代的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
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劳动力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所引起的城乡人口流动
和跨地区人口流动。
2.1.2经济学视角的人口流动
从已有的人口流动的定义来看,有几个明显的特点。(1)研究的对象是“人
口”。“人口”是一个总体概念,包括劳动力和非劳动力,即使是年满16周岁的
社会劳动人口中也有一部分是非劳动力,所以劳动力是总人口中的一部分。人口
流动包含劳动力流动,但不一定侧重于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必然导致入口流
动。无论是流动的内容还是流动的因果关系,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如果将劳动
力流动涵盖于人口流动的含义之下,那么劳动力流动被人口流动所替代。(2)从
空间的角度讨论人口的流动。已经存在的概念在衡量劳动力流动时,以空间的地
理位置为准贝IJ。如果地理位置发生改变,不论时间长短,就认为产生人口流动现
象。而且在中国判断劳动力是否发生了空间的转移是以其户口是否迁移为标准,
这种狭义的劳动力流动不能解释后来出现的“人户分离”、“民工潮”和“孔雀东
南飞”等现象。广义的劳动力流动在识别劳动力空间位置的变换时不以户口的迁
移为标准,而是以劳动力长久居住地的改变为标准,完全抛开了户口因素的制约,
但仍然是从劳动力所存在的空间角度衡量是否发生流动。(3)对劳动力流动目的
的定位。广义的人口流动的目标是多元的,包括就业、探亲、避难、出差等,这
是从社会学或者人类学的角度考察的,这种分析太宽泛。因此,从经济学上分析
。李荣时.对中国人口流动的认识和思考.中国流动人口研究(魏津生,盛朗)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艘3.
。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h日.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P5.
33
’盯j匕大学饲kb学位能坫乞
应该将劳动力流动的目标定位为就业或者为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
这三个特点恰好是入口流动不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根据,这是因为t
(1)人口的概念太宽泛,作为社会学、人口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还可以,
但是作为经济学分析的对象容易导致泛化,并且使分析的中心脱离经济学的主
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主体都是理性的,并且就业、收入分配以及效率、
公平都是经济学研究的视角。所以,将人口概念换成劳动力,一方面有利于切合
经济学的主题,另一方面有利于集中分析研究的对象。实际上,从经济学层面来
看,往往是劳动力流动引起人口流动。因为主要收入者职业或工作的变动,必然
伴随着与其关系紧密的非收入者的流动。既然劳动力流动是人口流动的起因,所
以探讨人口流动的经济原因时只有抓住劳动力流动才能抓住人口流动的本质。
(2)仅仅从空间角度分析人口流动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广义的劳动力流
动包括居住户口的变更(上学、工作迁移)和户口的不变动两种情形,狭义的劳
动力流动仅仅指不变动户口的劳动力流动,如民工流。这种劳动力在空间上的流
动具有很强的现实证据,因为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落后地区劳动力向
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力的跨国转移等。所以有关劳动力流动的文献都集中在劳动
力的空间转移上,力图为我国的农村和落后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理论和政
策支持。尽管空间上的劳动力流动普遍存在,而且成为典型的事实,但是,它只
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依托形式,只是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流动的一种空间表现
方式,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和职业间的流动才是流动的本质。由于每个劳动力
是效用最大化主体,收入和劳动时间的差异都会引起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在空间
上的流动起因于空间的收入差别,收入差别不是外生变量,而是内生的,它是由
空间的产业间效率差异、新产业对1日产业的替换所引起的。因此,劳动力流动的
直接原因是依托于一定空间上的产业和部门差异。所以,仅仅研究劳动力在空间
上的流动,而忽略在产业、部门和职业之间的流动。就不会抓住劳动力流动的关
键,从而提出的理论和政策也是有偏颇的。
(3)如果不以就业作为劳动力流动的目的,那么容易导致将流动劳动力范
围扩大化的后果。劳动力从流出地到流入地的目的多种多样,如果只考虑劳动力
的空间或时间变动,而放弃目的的考察,那么就会将不因经济就业目的而流动的
人口算做流动劳动力。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它的优化配置是通过劳动力市
场的价格机制的调节引导劳动力在地区、职业、部门和产业间的流动实现的,这
种流动的结果在统计数据上表现为地区、部门、产业的就业量或失业量。所以,
本文认为应该将劳动力流动的目的定位于为就业或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
人口不是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才是生产要素。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效率
和使用效率的,所以经济学研究劳动力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使用及其对社
会福利的影响。劳动力的配置和使用过程就是劳动力的流动过程,而劳动力流动
必然引起人口流动。因此,从经济学的视角,本文需要研究劳动力流动。
2.1.3重新定义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流动与人口流动不同,它有更强的经济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它是一种
复杂和综合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但更主要的是一种经济现象。人们更喜欢
研究人口流动,忽略劳动力流动,或者是将劳动力流动融入到人口流动中。然而,
人口流动完全可以从非经济层面探讨,它更多的是属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现象。
但是劳动力作为入口中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它的流动涉及
到就业和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公平效率问题,因此劳动力流动应该主要从
经济角度研究才更有价值。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建立劳动者就业的效率原则的基本前提。“劳动者的流
动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任何市场的作用在于促进自愿交换的
实现,所以社会依靠劳动者在雇主之间的自由流动来进行劳动力的配置,这种劳
动力配置方式可以同时使劳动者和消费者的满足达到最大化。蛔在发达的市场经
济国家,在劳动者和企业主之间,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利润展开了各种
各样的博弈,由此,市场达到某种相对的均衡,劳动力资源实现趋于最优的配置。
所有根据市场法则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社会,都是通过劳动力在市场中的自由流动
实现最优配置的。可以说,没有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便没有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
置,这几乎是不必证明的公理。
因此,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便成为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
在1993到1994年的一年中,美国国内有300万以上的工人(占总就业人数的2.5%)
在州与州之问进行流动,其中一半人流动到不同的地区。当被问及流动的原因时,
。EhrenbergRonaldG.RobertS.Smith.ModernLaborEconomi∞TheoryandPublicPolicy.61hcd.
Addison-Wesley Ed恻ional Publishers Inc.1997:212-23I.
3,
7096—8096的工人都指出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又如,在1976--1981年期间,美
国每年有14%的男性雇员离开了他们原来的雇主:每个在20岁到60岁之间的美
国男性工人,平均会为7个以上的不同雇主工作,其中有3个雇主都是在他们二
十几岁的时候换的;在具有10年工作经验的美国工人中,有8%的人在此期间
一直是在为同一个雇主工作,而28%的入在此期间却已经换过6个以上的雇主
了。。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在计划体制
下形成的一系列经济与社会制度,造成了大量的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其中尤为突
出的制度性分割便是基于户籍制度的城乡分割。在城乡之间劳动就业机会、劳动
报酬以及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客观上形成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巨大不平
等。与此同时,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不同类型单位以及不同身份之间的流动,
也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制度性障碍。因此,劳动力流动问题同时关系到效率与公
平两个方面的原则。改革开放后,劳动力流动在各个层面展开,劳动力在地区之
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职业之间的流动越来越显著,并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经
济问题和社会变革,如社会结构变动等。而且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多的国家,
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冲击更加明显和剧烈。
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无疑也在不断强化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
用。简单地说,劳动就业改革的目的是改变过去那种依靠行政体制配置劳动力资
源,并由政府统一为劳动力定价的方式,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并形成
市场价格,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社会效用的目的。这一改革是与产业结
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变革同步进行的,因此势必导致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不同
产业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和流动。而原有的户籍制度控制的松动,也使大量的农
民离开土地到大中城市寻找就业机会成为可能;与此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
深化,企业效率目标逐步取代了就业安置目标。国有企业中约占职工总数296左
右的富余人员需要清退或转岗;。此外还有由于企业经营不善破产、倒闭或重组
而产生的大量企业下岗或失业人员,被迫离开原就业岗位。从一般意义上看,无
。Ehr∞bcrg,RonaldG andRobertS.Smith.Modem LaborEconomicsTheoryandPuMicPolicy.6thed.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1997:3Il-332.
。王元.大企业改造与改组:结构优化中的冗员问题【M】.凰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1996’第129号(内
部资料).
36
西jC大掌博士孽啦蓖.文
论是改换工作、农民工迸城还是下岗、失业,都是劳动力重新配置和流动的表现
形式。随着市场因素的不断增强以及传统制度对人们流动行为的刚性约束的逐步
减少,劳动力的流动必然越来越频繁和普遍。
劳动力流动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手段之一。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
者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别,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职业之间
和岗位之间的自愿选择和迁移。。杨河清(2002)认为,劳动力是否发生流动的
判断依据是雇佣关系有无改变。只要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发生了改变,就是进行了
劳动力流动。以劳动力流动的地域及职业特征为依据,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可分为:
(1)T作岗位之间的流动,即职业居住地未变动,单位或工作岗位变动;(2)职业
之间的流动。即居住地未变动,职业发生了变化;(3)地域之间的流动,即劳动
力的职业未变,但在地区之间或国家之间进行流动:(4)地域和职业同时发生流
动。王奋字等(2001)结合西方的劳动经济理论和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状况,将劳
动力流动界定为,人们在不同类型的工作组织(单位)之间、不同职业和行业之间
的流动(工作变动),不同地域问的移动(地理流动)以及不同在业状态之间的变
动。在经济理论研究中,还可以按照流动主体的主观意愿将劳动力的流动分为两
类: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非自愿流动则是由于雇主的原因而发生的流动,或
者是由于被解雇或失业而被迫进行的流动。自愿流动是指劳动者为了自身的利
益,提高自己的未来收入而进行的流动。
根据已有的定义和经济事实,本文认为,劳动力流动的定义应该突出两点:
一是劳动力流动的目的,二是劳动力的流动状态。就劳动力流动的目的来说,应
遵循劳动者是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其流动是为了经济收益最大化,是在成本收益
的比较下进行流动决策的。就劳动力的流动状态来看。强调劳动力在移动而非静
止,这种移动表现为时间、空间和状态的变化。基于这两点,本文重新定义了劳
动力流动。
本文认为,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而在地区间、
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问、甚至工作间的转移。与传统的人口流动
定义不同的是,劳动力流动指人口中一部分,即劳动力的流动,将劳动力从其它
流动人口中剥离出来,单独考察其流动的动因、规律、趋势和造成的影响;另外,
。杨河清涝动经济学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2∞2,P322.
37
从结构角度研究劳动力流动,而不是仅仅从空间角度研究,主要是因为本文认为,
空间上的劳动力流动只是表象,结构上的劳动力流动才是流动的实质;再强调的
一点是,劳动力流动的目的是为获得更高的收入而离开原来的地域或行业、职业,
到新的地域、行业、职业就业。
劳动力的流动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任何市场的作用都在
于促进自愿交换的实现,所以社会依靠劳动者在雇主之间的自由流动来进行劳动
力的配置,这种劳动力配置方式可以同时使劳动者和消费者的满足达到最大化。
劳动者从低工资处向高工资处流动这一活动本身,就是迫使那些支付给劳动者的
工资低于均衡工资的厂商提高工资水平的一种手段。根据劳动力流动的新定义,
本文可以简要描述劳动力流动的一般形式,以及探索决定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原
因。
2.2劳动力流动的一般形式
根据本文的定义,劳动力流动形式不再局限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产业之
间的流动形式,而进一步表现为为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劳动收入而产生
的城乡间、地区间、产业间、工作间,甚至是就业与失业之间的流动。然而,发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形式和特点不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流动过程是
劳动力资源的完全市场配置过程,它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的一般形
式。
2.2.1劳动力在就业状态问转移
劳动力指16岁以上或者在工作,或者在积极地寻找工作,或者因为暂时失
业而等待被召回的所有的人;劳动力中那些没有获得有报酬职业的人被称为失业
者。回没有工作,并且不寻找工作,也不是因暂时失业而等待雇主召回的人,不
算做劳动力。因此,总人口包括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总的劳动力包括在
业者和失业者。
在劳动力市场中,与劳动力相对应的是非劳动力,与就业相对应的是失业。
所以,在每一种劳动力市场状态中,劳动力的角色和身份总是在不断转化,从而
引起劳动力在不同的群体市场之间流动。在发达的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劳动力
。SharonCohany,AnnePolivka,JenniferRothgeb.RevisionsintheCun%tPopulationSurveyEffectiveJanuary
1994.Emplo’1ncntandEarnings41,110.2(FcbruaIyl994):13-35.
38
西jE大掌博士学位髓口乞
大规模流动,如图2.1所示,劳动力市场间主要有以下四种流动形式;o(1)由
于自愿辞职或被解雇(非自愿地、暂时或永久地离开企业),变成失业者:(2)
爨2.I劳动力在劳动市场进出和在鞔监轶春之阃转移
失业者由于新近被雇佣或者被召回原岗位,失业者变成就业者;(3)无论是
就业者还是失业者,由于退休或决定不再承担或不再寻求有报酬的工作(中途退
出),劳动力变成非劳动力;(4)由于以前从未工作或从未求职过的人的进入,
或者由于中途退职者的重新加入,劳动力的数量扩大了。
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流进流出、在就业与失业之问转移的形式,可以利用
劳动力的月平均流量来表示。根据当蓠人口调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CPS))数据回,计算出美国1968—1986年间每月劳动力平均流量(见图2.2)。
图2.2表示的劳动力流动结构和相关数据,显示了劳动力在就业状态闻流动的三
个显著特征。
(1)流入就业的人口规模和流出就业的人口规模:流入就业的平均月流量
为310万,即来自失业的160万加上来自非劳动力的150万。流出就业的平均月
流量为290万,即流入失业的130万加上流入非劳动力的160万。也就是说,每
月企业雇佣的工人数和从企业离职的工人数分别等于就业的3.3%和3.1%。为什
么流动规模如此之大?大约一半的离职工人属于请辞(quits)情况,即工人离
开现有的工作岗位,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另一半属于解雇情况,主要是由于企
。(美1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f嗍●匕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挂,1999.P23,
4散据来源于I htlp:llwww,bls.gov,“How tIIc Governmem Measures Unemployment"
39
西jE大掌博士掌位能叼《
业提供的就业水平变化所至。变化缓慢的总就业入口数掩盖了一个事实,那就是
企业间工作消失和工作创造过程是连续的。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些企业遭受着需
求下降和就业减少的痛苦;而另一些企业则享受着需求上升和就业增加的欢愉。
例如,从1972年至1986年,制造业由于企业倒闭和缩减用工量,每年“摧毁”
大约11%的就业岗位;同时,由于新企业的开张和规模的扩大,每年大约创造996
的新就业岗位。在统计时点上看到的是每年损失2%的就业岗位。回现代经济中劳
动力市场的功能之一,就是在企业间稳定地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
圈2.2美国的就业、失业和来参加工作者之间的月平均流动量(1968-19跖年)
(2)相对于总失业人口数的流入失业人口规模和流出失业人口规模。流出
失业的月平均流量为240万,即流入就业的160万加上流入非劳动力的80万。
也就是说,每月离开失业的人口数占总失业人口数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另一种
表达方式是失业的持续时间(人们处于失业状态的平均时间长度)大约为三个月。
这一事实的重要推论是,美国失业大军不是一个停滞的蓄水池、工人不是在坐等
就业机会的到来。对于大部分失业者而言,失业状态很快就会转变,这比起坐等
工作的漫长时间要短得多,1968--1986年期问,失业工人获得工作的比例大约
是每月25%。
(3)流入劳动力和流出劳动力的人口规模。一方面是那些完成学业并首次
进入劳动力的人口,另一方面是那些退休的工人。但这些流动量实际上只占总流
。Davis S'-“e J_John Flaltiwanger.Gross Job Creation,Gross Job Destruction.and Employment Realloc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107,no.3(August 1992)'.819·863.
40
量的一小部分,大约每月只有35万新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大约有20万人
口退休。流入和流出劳动力的实际流量比这个数字大将近10倍。这意味着归类
为“非劳动力”的许多入口事实上是愿意工作的,他们在参加工作和不参加工作
之间来回变动。实际上,在那些划分为非劳动力的人口当中,将近500万人声称
虽然他们没有寻找工作,但是他们希望褥郅工作。尽管他{c1的意思并不确切,但
是证据表明一旦有工作机会给这些人,他们就会参加工作。
2.2.2劳动力在工作间流动
尽管大多数在地理上进行迁移的劳动力都会变换工作(虽然不一定会变换雇
主),但是这种迁移只是流动劳动力的组成形式之一。流动劳动力包括那些在改
变或不改变住所的前提下变换工作的所有劳动力。早在1982年的时候,美国劳
工部就开始搜集和公布每年与自己的雇主脱离关系的雇员在雇员总人数中所占
的比例。例如,在1976一1981年期间,美国每年有14%的男性雇员离开了他
们原来的雇主。回从离职行为是否是雇员主动采取的这种意义上来说,离职中的
一部分属于自愿性的,而另一部分则是属于非自愿性的(由雇主引起)。自愿性
离职一般用请辞来描述,而非自愿性离职则用解雇来描述。但是实际生活中,请
辞和解雇之间的差别并没有
表2.1一位男性雇员在20岁到印岁之间为之工作过的
理论上的区别那么清楚。雇主数量(1983年)
从表2.1可以看到,每个
美国男性工人在20岁到60岁
之阃平均会为7个以上的不
同雇主工作,其中有三个以上
的雇主都是他在二十几岁时
候更换的。然而,这种平均分
在各年龄段中的新雇主数量累计雇主数量
年龄段
美国英国美国英国
20岁--29岁3.1 1.9 3.1 I.9
30岁一39岁2.1 I.2 ,.2 3.I
40岁--49岁1.4 0.9 6.6 3.9
50岁——59岁0.9 0.6 7.5 4.5
资科来源;摘自s.W.Polachek and W.S.Siebert,The Economics
ofEarnings(cambridgc Univcrsity Press,1993砼53.
析掩盏了不同的个人在流动率上所存在的重大不同。比如,一项研究发现,在具
有10年工作经验的美国工人中,有8%的人在此期间一直是在为同一个雇主工作,
母JacobMincerandYoshioHiguchi,"Wage Structures andLaborTurnoverintheU.S.and Jap锄,Journal 0fme
Japanese and|ntemational Economics 2(1988):97-133,对美国同一时期的数据所进行的更近一些时候的研
究发现,工作流动的比率甚至更高;参见PairiciaM.Anderson andBruceD.Meyer,“TheExtontand
ConsequencesofJobTurnover,”BookingPaperson EconomicActivity:Microecooomics(1994):177-248.对这
一著作的一项最近的贡献是Harry T.Holzer,“JobVacancyRatesintheFirm:AnEmpiricalAn越ysir
Economical,61。no.241【Februmy 1994):17-36,
4l
—rj匕大掌博士掣增叫摩文
而其中有28%的人在此期间却已经换过6个以上的雇主了。。
劳动力市场是工人与工作岗位借以结合的平台。20世纪以来,某些种类的
工作岗位增加了,而另外一些则减少了。雇主和工人必须对劳动力市场发出的信
号做出反应,以适应这些变化。为了掌握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岗位转移的程度,一
种方法就是比较不同时点工作岗位的数量或分布。就业岗位产业分布的变化,加
上各个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要求工人掌握新的技能,工作于新的岗位。例如,
自1970年以来,熟练的手艺和修理工作从总就业量的13.296下降到11%,而非熟
练的操作工和体力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从工作岗位总量的22.7%下降到14.5%。同
时,经理和管理者的职位从工作岗位总量的8%上升到13.3%,销售人员的数量从
7%上升到12%。回这种不同工作岗位上就业量所占比例此消彼长的变化反映了工
人在工作间的流动水平。
2.2.3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
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既包括开放条件下的移民活动,也包括国内的劳动
力跨地区流动。劳动者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以及在一国的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
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亿人生活在与他们的出生地
不同的国家。表2.2显示出,随着世界经济的扩大化,移民在劳动力队伍中所占
的比例已经从5%上升到20%。一项研究表明,在1975年到1980年问从一个国家
移民到另外一个国家的500万人当中,有213的人都去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
表2.2移民人口在总人口和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0991-1993年1
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典英国美国
l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7 15,6 6.3 8.5 I.7 1.1 5.8 3.5 7.9
I占劳动力的百分比24.8 18.5 6.2 8.8 5.1 3.6 9.3
资料来源于l 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 andDevelopment,TrendsinInternational
Migration,Annual Report 1994(OECD,1995),Table 1.2
亚。。就国内的跨地区劳动力流动来看,1993--1994年间,美国国内有300万以
上的工人(占总就业人数的2.5%)在州与州之间流动,其中一半人流动到不同
。HenryS.Father.ThcAnalysisofInUximWorkerMobility.JoumalofLaborEconomicsl2。no.4(Octoberl994):
554-593.
。U.S.Bureau ofthe Census,Statistical Abstract ofthe United States fWashington,D.C:U.S.Goverraucnt
Printingo街cc。1974 and 1995),Table 571(1974).Table649(1995).
’Rachel M.Friedbcrg,Jennifer Hunt.The Impact ofImmigrants on Host Country Wages,Employment,and
Growth.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 9,no.2(Spring 1995):23州.
42
薯rj匕,相#博士掣呲论文
的地区(净流入量最大的是南部,净流出量最大的是东北部)。叼O铲-85%的工人
都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而流动。尽管在进行州际流动的人中大约有1/3的人仍
然是为原来的雇主工作,但是如果把因受经济因素刺激而进行流动并且更换了雇
主的人全都考虑在内的话,那么州与州之间所出现的劳动力流动中,仍然有大
约一半的情况是由于雇佣关系的改变而引起的。o之所以强调流动中的工作变换
是为了说明人力资本理论能够帮助理解哪些工人最有可能承担在地区之间进行
流动的成本,以及可能发生的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2.2.4劳动力在产业问流动
克拉克在配第发现的基础上根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的主张,对产业结构
演进的趋势进行了考察。他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
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规律被称为配第一克拉克定
律。
图2.3 1900-1994年问主要产业部门的就业分布
伴随产业的发展及其在总产出中的比重的变化,其吸纳的就业量也在变动,
从而引起各个产业就业量所占比例的变化。这种就业量比例的变化反映出劳动力
在产业间流动的方向和流动幅度。通过考察1900一1994年美国就业的产业分
布,本文可以揭示其劳动力市场所发生的某些变化。根据Ehrenberg和Smith
。U.s.Bureau ofthe Ccnsu&Geographic Mobility:March 1993 tO March 1994,Current Population Reports,
Series P20.no.485(August 19951
9 Ann R Bmcl.Thc Migration Decision:What Role Does Job-Mobility play7.Amedcan Economic Review 69
(Dccemberl979):775-786.还可参见Larry Sehroexier.IntcrretatedncssofOcculⅫionalaridGeographicalLabor
Mobility.Industrial andLaborRelationsReview29(April 1976):405411.
43
可jEj津埘哇掌位铽}文
提供的数据,回可以作出各产业间的就业分布图,见图2.3。该图表明,农业的
就业量大大减少了,而服务业的就业量增加了。1970年之前,制造业的就业量
表2.3美国各产业部门的雇用与GNP构成的百分比
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
雇用27.6 29.2 43.2
1929拒
GNP 16.6 35.9 46.3
雇用19.2 34 46.8
1945盘
GNP 12.3 36.9 50.6
雇用11.1 31.7 57.1
1955年
GNP 8.1 42 51.8
雇用6.7 30.2 63.2
1965拒
GNP 5.7 39.9 54.8
雇用4.8 27.8 67.5
1972年
GNP 4.8 37.4 56.4
雇用2.4 26.6 71
1985焦
GNP 3 36.9 59.8
数据来源于t表中数据转引自‘第四次浪潮’(甘哈曼著)第137页。注;第一次产业为农业、林业、渔业
和矿业l第二次产业是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包括运输、通信,公益事业、批发零售、金融、保险、不
动产服务和政府服务.
与总就业量呈相应比例增长;但是1970年后,制造业的比例迅速减少。就业增
长速度最快的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占总就业量的比例从1910年的9.296上升
到1994年的20.9%,是非政府服务部门中增长最多的。不过在服务业中,政府
服务的就业增长速度最快,在过去的94年中,占总就业量的比例增加了四倍。
有人将由农业到服务业的就业转移称为由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转移,有人称为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托夫勒(1985)以美国社会为蓝本,刻画了从工业社会
向超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完全不同于工业社会的历史画面。其中一个重要
标志就是从事服务业的人员数量超过工业从业人员数量,即工人从体力劳动中解
放出来。。奈斯比特(1984)考察了美国社会,认为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20
世纪中叶美国已开始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经济社会;他还认为过渡到信息社会的
一个具体标志就是,白领人员超过蓝领人员,即工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专
。数据来源:引白于RonaldGEhrenbesg,RobertS.Smith.ModernLaborFxmomies--TheoryandPublicPolicy.
1997 by Addison·Wesley Eduealional Publishers Inc.26—27.
。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嗍.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舨翻译公司。1985.

霄jE大学博士掣啦钝.文
门从事脑力劳动。毋针对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极限论的悲观论点,美国哈德
逊研究所进行调查研究得出比较乐观的论调,甘哈曼(1984)在《第四次浪潮》
一书中展示了哈德逊研究所的研究结果。甘哈曼将人类历史上的经济活动分为四
次,第一次经济活动主要是农林、水产、矿业,即采集资源的活动;第二次是有
关建设和制造的活动;第三次是以刚出现的后工业化经济为特征的服务性质的经
济活动;第四次是后工业化经济。o在这四次经济活动的转变过程中,美国的各
产业部门的就业和GNP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变化,见表2.3。从表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雇用工人所占比例,还是对GNP的贡献比例,服务业一直保持递增态势,
并且由1929年的不足5096上升到1985年的超过70%和达到60%。这表明,随着
美国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劳动力也逐渐从第一产业就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为主更
多地转移到服务部门就业。
当许多人对后工业时代兴趣盎然的时候,里夫金(1998)在cr作的终结
——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一书中提出后市场时代的到来。他回顾了三次工业革命
的历史,分析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发现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劳
动生产率,增加利润率,另一方面使失业加剧。技术进步使失业增加的结果是半
熟练和非熟练工人因失业沦为下层贫民,中层阶级因失业也下滑到下层,只有知
识工作者能获得高收入。为了摆脱失业增加的危机,里夫金提出缩短工作时间,
让人们分享仅有的工作机会,还提出发展社区服务部f1,被里夫金称为与市场部
门和政府部门并列的第三部门,当社区服务部门兴起的时代就是后市场时代。@在
里夫金的思路里,技术进步使工人从就业走向失业,失业增加不得不缩短工作时
间以分享工作机会,为了增加就业,劳动力必须从市场部门和政府部门流向社区
服务部门就业.他的这种分析既具有实证性。同时还具有预言性。因此,相对于
对后工业时代的分析而言,里夫金的分析具有新颖性和更大的魅力。
2.3小结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和高效使用的学科。劳动力是
生产要素,所以经济学应该研究劳动力流动,而不是人口流动。实际上,劳动力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本文生活的十个新趋向fhq.北京:新华出版社,19“.
。甘蛤曼.第四次浪潮【Ml,北京:中国友谊出敷公司,1984.
9悉里米·里夫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I^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
45
流动往往引发人口流动。在中国,劳动力流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因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劳动力流动意义很大。但是劳动力流动的概念纷繁复杂,
很多都没有摆脱传统体制的痕迹,仍然以户口的迁移或者仅仅以居住地的改变作
为劳动力是否流动的判断标准,这与西方国家的以雇用关系改变作为判断标准有
很大差别。这些定义难以满足描述和解释中国劳动力流动现象的需要。
因此,本文首先给劳动力流动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
了获得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劳动收入,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
企业间、甚至工作间的转移。与传统的人口流动不同的是,劳动力流动指人口中
一部分,即劳动力的流动,将劳动力从其它流动人口中剥离出来,单独考察其流
动的动因、规律、趋势和造成的影响;另外,从结构角度研究劳动力流动,而不
是仅仅从空间角度研究,主要是因为本文认为,空间上的劳动力流动只是表象,
结构上的劳动力流动才是流动的实质;再强调的一点是,劳动力流动的目的是为
获得更高的收入而离开原来的地域或行业、职业,到新的地域、行业、职业就业。
根据新的劳动力流动定义,本文考察了具有一般性的发达国家劳动力流动的
四种形式。这四种形式反映出,发达国家劳动力流动具有明显的微观性和个体性。
微观性表现在,城乡间、地区间劳动力流动没有企业间、工作间和就业状态间流
动明显:个体性表现为,劳动力流动完全是劳动者根据经济利益而自由流动,这
种就业转移反映了劳动力是在追求发展,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为生存而流动。如劳
动者愿意退出劳动力市场,可以进入失业状态,还可以频繁地“跳槽”更换雇主
和工作,甚至可以自由地决定工作与闲暇之间的时间配置。总之,发达国家劳动
力流动反映了其劳动力市场市场化程度高、开放度高、竞争度高,并且其居民收
入水平高和社会保障完善。
冒j匕大掌博士尊啦截叼≮
3中国的劳动力流动
在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从无到有,逐渐成长起来,并且
伴随着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的退出,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
越大。尽管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但是劳动力已被作为生产要素,可以根据收
益最大化原则决定供给与否。因此,中国的劳动力从改革之前的“固定就业”、
不能流动,发展到当前的全方位、多形式的流动。劳动力流动表现在从农村向城
市的转移、跨地区转移、在工作之间转移、在所有制之问流动和在产业之间流动
几个方面。
多样化的劳动力流动在形成上具有较强的时序性。从改革开放到1980年代
中期,劳动力开始了从农业向乡镇企业的“离土不离乡”式的转移;伴随乡镇企
业发展减速和其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19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劳动力转移模
式已经终结,并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民工潮”式的转
移,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一直持续至今,而且成为中国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征
之一;在。民工潮”的带动下和“下海潮”的鼓舞下,1990年代初期,中国出
现了“孔雀东南飞”式的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国有企业改革助长了这一流动趋势,
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另一个主要特征;1990年代后期的国
有企业改革彻底打破了“固定工”的“铁饭碗”,开始出现了劳动力从国有单位
向非国有单位的流动,它构成了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特有现象;1990年代中后期,
在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增强,流动劳动力人力资本提高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力的“跳
槽”现象越来越普遍。从宏观的结果来看,所有的这些劳动力流动方式最终都汇
总和反映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上。
3。1劳动力从不流动到流动
中国就业体制转型的基本目标是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其核心问题是建立一个
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构成了中国向市场经济体
制转型的重要方面之一,并且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国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以市场
机制为主导的劳动力市场,根本特征之一就是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流动。
尽管实际上存在着很多障碍,但在理想模式上可以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形成了反
映市场真实状况的价格信号,决定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一方面成为提
41
西j匕,叫弗悄吒b掌位能曙乞
高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基础,另一方面影响在机会平等基础上的社会政策的形
成,以弥补市场失灵造成的损害。
严格地说,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在城镇中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资源如同其它重要的社会资源一样,统一掌握在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手中。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和政治控制的需要,通过严格的计划安排和行政手段,将
劳动力分配至不同的经济部门和生产单位。而劳动力的就业和价格(工资等)也
是根据国家再分配制度决定的,并不反映劳动力的真实价格和经济发展需要。
4墙∞国家为了实行对资源和社会经济的有效控制,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
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主要的控制方式有两种:其一是国有
和集体经济部门特有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其二即是严格的行政控制手段,例
如档案、户口等。城镇劳动力一旦被分配到特定工作单位,就基本沉淀下来,很
难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流动。美国学者Davis(1990)引
用的一个数据表明,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到1987年,全国科技人员和
专业人员的工作流动率仍然低于3%,相当多的劳动者在一个单位中“终其一
生”。o
所以,在1980年以前,中国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是通过行政手段配置到
生产领域。在这种行政配置方式下,劳动力不表现为商品,劳动者不能将自己的
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售,劳动者基本没有择业的自由,个人选择职业和居住地均不
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劳动者取得适合于自己爱好的职业只是一种偶然,加上“一
配定终身”的办法和户籍制度等的制约,劳动者一旦就业就不能流动;企业作为
劳动力的需求方基本没有用工自主权,企业既不能自由招聘职工,也没有辞退职
工的权力。在传统劳动力配置制度下,城镇就业和农村就业被隔离,同时城镇就
业的劳动力难以变动工作,农村就业劳动力也不能迁移,只存在为数不多的工作
调动和参军、上学等引起的人员迁移,根本不存在本文所定义的劳动力流动。
从198(}---1994年间,我国劳动力配置方式是“双轨二元配置”,即从传统劳
o
Szclanyi Ivan.Social inequalities in ffta圮socialism redistribute egoflomi岛.International loumal ofC删埘埘嘶vc
Sociologyl9,1978:63-87.
o NeeVicter.Atheoryofmafkdtransitionfrom redis埘butetomarketsin state socialism.AmeriumSociological
Review54,1989:663-681.
o科尔内(Janos Komai).短缺经济学I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P56.
o科尔内Oanos Komai).增长、短缺与效率【M】威都:四JH人民出版社,1986,P154.
。Davis Deborah.Urbanjob mobility In Deborah Davis and Ezra E Vogel(exls.)Chinese Society 110 the Eve of
Iiananmen,The Impact ofRefor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00.

西北大掌博士掌位簧-:≮
动力行政配置体制向市场配置体制转变中的劳动力配置体制。4在劳动力配置方
式双轨制的条件下,劳动力配置逐步被分为两块,一块仍然由国家进行行政控制,
另一块则可以自由流动、白谋职业,受劳动力市场调节。在市场作用的范围内,
劳动力流动开始出现,并且随着市场调节范围的扩大,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因
此,在双轨二元配置的条件下,中国开始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现象。
199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法律上确认了劳动力供求双方
在劳动合同基础上的、自由的双向选择地位,确立了劳动力市场配置的法律基础。
自此之后,随着企业产权改革和其它限制劳动力流动制度的改革,劳动力市场逐
步形成,劳动力市场是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实。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92
年的有关数据计算,在各行业社会劳动者(农业劳动者除外)人员结构中,国有单
位职工人数为1.09亿,占各行业社会劳动者(农业劳动者除外)总数的43%:非
国有单位职工(劳动者)人数为1.45亿,比重为57%。这说明在除农业外的全社
会各行业中。由市场配置的劳动力资源已经超过半数。其中,工业由市场配置的
劳动力的比例为56%,交通运输与邮电交通业为60%,商饮业与物资供销、仓储
业为67%,建筑业则高达77%。这里若再考虑农业流动性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则
需要由市场配置的资源比例就更大。随着劳动力市场配置程度的提高、范围的扩‘
大,劳动力流动必将加剧,并形成多种多样的劳动力流动形式。
3.2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中国劳动力流动的最初形式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中国的经济体
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逐步释放出来。但是在劳动力的双轨二元配置体制下,农村劳动力由市场配置,
城市劳动力由行政手段配置,户籍和粮食统购统销等制度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
障,阻碍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因此,乡镇企业的兴起成了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吸纳地,于是出现了“离土不离乡”、“迸厂不进城”的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
移模式。1977--1988年间,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劳动力13433万人,其
中,向乡镇企业转移的劳动力占全部转移劳动力的61.8%,向国营企业转移的劳
。杨先明,徐亚非等苈动力市场运行研究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P270-362.
49
■|j‘,‘掌博士掌位论:℃
动力占21.2%,向城镇集体企业转移的劳动力占12.2%,向城镇个体转移的劳动
力占4.麟。其中,向乡镇企业转移比例最高的是1988年,该年向乡镇企业转移
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转移劳动力的比例为71.8%。
乡镇企业经过十年左右的超常规发展,其技术选择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
密集型转变.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大幅度下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的
情况下,乡镇企业的发展不足以吸收所有剩余劳动力时,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就
不可避免。伴随着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就业的制度的逐渐废除,从80年代
初开始。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往城市的现象已经出现。不过规模有限。从80年代
中期开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日趋活跃,流动的规模急剧扩大,形成了一股
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由内地到治海、由农村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的大流动,俗
称“民工潮”。
早期“民工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配置突破农村的地域界限,而不断向城
市转移的原始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劳动力的流向
来看,流出地是农村,流入地是城市,尤其是距离家乡较近的地级城市和省会城
市。因此早期的劳动力流动表现为民工向家乡所在地的地区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
汇集,那种跨省流动虽然存在,但很微弱,并且它的基本流向仍然是从农村到城
市。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资料显示,全部流动人口数量为1246万,
占总人口的10.6%,其中省内比例为7.7%,跨省为2.996。在总流动人口中,省
内流动的比例始终很高,为73.4%。从流动的主体来看,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劳动
力完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他们的流动被称之为“民工潮”。

薯r埘::嗨博士掣啦制}丈
表3.1给出了流动入口的流
入、流出地的城乡分布。从流出
地来看,由市区流出的有239.8
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4.5%;
由县级市流出的有936万人,占
17.5%;由县流出的有4173万人,
占789I。表明流动人口主要来自
表3.1流动人口的流入、流处地的城乡分布
(单位z万人)
现住地
漉出地
市区县级市县合计
市区97.6 54 88.3 239.8
县级市281.7 551.6 102.8 936
县2233.5 940.8 999.5 4173.8
合计2612.7 1546.4 1190.6 5349.7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1%k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出来
县。从现住地来看,流动人口现住市区的有2612.7万人,占全部流动劳动力的
48.84%;现住县级市的有1546.4万人,占28.996;现住县的有1190.6万人,占
22.3%。表明流动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从三种类型地区劳动力的相互流动净差
来看,县——区之间为县向区净流入2145.2万人,县——县级市之间为县向县
级市净流入838.1万人,县级市——区之间为县级市向区净流入227.7万人。由
此可以看出劳动力流动呈现县——县级市——市区的阶梯层次。
劳动力流动的整体规模逐年增加,但增速放缓。1978年至2003年25年间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但自1997年起,转移速度里下降’
趋势,1997-2003年,年均转移5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约4%。特别是2003年,
农村转移劳动力仅增加490万人,同比增长3%,低于近年的平均水平。据国家
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数据,至2003年末,我国农村共转移出劳动力约为1.7
亿人,转移劳动力的比重为34.嘶,仅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早期流入城市的劳动力只能在托达罗所称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从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流入城市的劳动力主要在非正规部门就业,但有很大一部分进入
到正规部门就业尽管如此,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仍然是将来劳动力流动的
重要方面,据农业部的测算,在我国3.2亿农业劳动力中,种植业实际需要1.5
亿,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
1.7亿,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随着城市劳动力市场配置程度的提
高和开放度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幅度扩大、速度加快。在早期
“民工潮”的带动下,从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以“民工潮”为主流的劳动力
从农村流向城市和“孔雀东南飞”为主流的大规模的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它们二
者的汇集形成了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特色。
5l
冒rj匕大掌饲L士掣啦_量电曙≮
3.3劳动力跨地区流动
随着价格体制、粮食购销体制和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改革,劳动力从农村向城
市的流动引发了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本文界定的劳动力从乡至城的流动与跨地
区流动有严格区别。劳动力从乡至城流动强调其流出地和流入地分别是农村和城
市,并且流动的范围局限于一个省的范围内,它是劳动力流动的初始形态。而劳
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是在这种初始形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较高级形态(高级
形态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具有的特征是,从流向来看,流
出地是经济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包括农村和城市),流入地是经济发展快速
的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农村和城市);流动的主体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
和城市劳动力,即流动的主体既包括农民工,也包括城市中失业下岗者和追求高
收入者;从流动范围来看,它是跨越省界的流动,是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
达地区。
以跨省农村劳动力向各类城镇的流动为例,描述与分析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
流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从区域角度讲是向东部沿海转移,因为东部
沿海地区相对于其它
地区来讲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
优势。在这部分跨省流动的农村劳
动力中,有9096左右的劳动力流向了
各类城镇。在从城镇类别来看,农
村跨省劳动力流动主要是面向省会
城市与地级市等大中型城市,两者
均在60%以上。同时,一个值得注意
的现象是,1997——1999年期间往
建制镇转移的劳动力流动比重明显有所增加,从1997年的lO.33%增加到1999
年的14.69%,这与沿海地区人口密度高、小城镇发达不无关系。1997—1999
年期间流入沿海地区的跨省流动的劳动力占全部跨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81%以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9帅年以后);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敲、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内蒙古、重
庆(1997年以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52
西北大掌博士掣啦鼬.文
上(见图3.1),国其中1999年流入广东省的跨省农村劳动力就占全国跨省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49.5%左右。1997——1999年期间,全国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数分
别是1590万人、1800万人、2115
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转移劳动
力的19.12%、19。01%、20.93%。
其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
动力占全部跨省流动的农村劳
动力的份额一直在90%左右(见
图3.2),o而这部分劳动力主要
是由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组成,1999年分别占51.28%、30.93%。在这两个地区
中,中部地区集中在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省份,西南地区又集中在
四川、重庆、贵州、
广西等省份,上述
省份占据了全部跨
省劳动力流动的
75%左右的份额。
第五次入口普
查数据表明,2000
年有7900万人是跨县流动人口,而跨省流动者则高达4200万人。如果与1990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比较,省际迁移所占流动人口总量的比重从32%增加到了54%。
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流向到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
据,利用2000年居住地与五年前的常住地不同的人口数量,本文计算出各省在
1995---2000年问流动人口的净变动量(见图3.3)。图中显示,东部地区除河北
省外,其余十个省(直辖市)均为劳动力净流入地,中西部除新疆和云南有少量
的劳动力流入外,其余都是劳动力净输出地。
表3.2给出了三类地区跨省流动比例的空间交叉分布。2000年,东部地区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状况(1999)阴.调查资料,国家劳
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h町.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酆冲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状况(1999)们.调查资14,国家劳
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厨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5,
跨省流动近65%集中在东部各省(市),中部地区跨省流动超过84%集中在东部地
区,西部地区跨省流动超过68%集中在东部地区。从时间趋势上看,1987--2000
年,东部地区内部跨省流动比例上升了近15%,而中西部地区流动比例上升将近
24%,后者比前者高出9个百分点。
表3.2跨省流动人口的地区分布(%)o
目的地
东部中部西部
1987 1990 1995 2000 1987 1990 1995 2000 1987 1990 1995 2000
出东部49.7 56 63.5 64.4 313 28.4 20.5 l9,7 18.9 15.6 16.1 15.9
发中部61.7 59 71.8 84.3 2l|8 ”.5 12.7 7.1 l6.6 17.5 15.5 8.6
地西部44.2 4争3 56t5 68.3 2I.2 2D|4 13.4 7.9 34f6 30.3 30.2 23.9
平均52 54.6 63.1 75 24,6 24 18.8 9.8 23.3 2I.4 18.I 15.3
3.4劳动力在工作间的流动
劳动力在工作单位之间的流动,对于分析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状况具
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需要,还是各种经济部门发展的需要,
一个能够真正按照企业经营效率和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培植劳动力的劳动力市场,
一定是以一定程度的劳动力自由流动为基础的。缺乏一定程度的劳动力自由流
动,在宏观上将无法为那些生产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的企业和经济部门合理提供
所需要的劳动力,同时,在微观上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价值也无法在经济活动中得
到有效实现。特别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单位终身制”来说,劳动力在工作
单位之间流动的情况,构成了分析劳动力市场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说在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中确实存在着很高程度的“单位终身制”的话,
那么,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劳动
力开始在不同工作单位之间流动起来。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
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最根本的变化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明
确的改革和发展目标,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从此成了不可逆转的过程。
。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l锩7年t%人口抽样资料'(1988),0995年1%AI;lillltlltIll(1997),(1990
年人i-i普查资料'【1993),(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
西北,叫擎博士掌位能曙乞
1992年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明显加快,并且逐渐深入和扩散到社会的各个
领域,固定工作制被合同工作制替代,企业的社会福利被剥离,劳动就业实行双
f句选择,劳动力主动或被动更换工作单位普遍存在。
劳动力在工作问流动是指,劳动力离开原有的工作单位,转移到新的行业、
企业就业的过程,国内习惯称为“跳槽”。劳动力在工作间的流动有主动和被动
之分,被动转换工作单位是指被辞退或“炒鱿鱼”,不得不到其它企业就业;主
动转换工作则是指劳动力个人因面临更好的工作条件如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
会等促使自己跳槽。在工作单位之间流动的对象包括两部分,一是城市中具有城
市户口的劳动力,包括在业者或者下岗职工“隐性就业”者;∞二是进城的农民
工,随着人力资本的积累,他们也经常跳槽回。
在工作问流动的主体是具有流动资本的劳动力。业务员是跳槽的主流,据调
查,业务员跳槽占跳槽总数的67%;职业经理人的流动已经非常频繁,根据2004
年6月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的中层以上管理者(包括中层)在明知自己的
离开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跳槽的占被调查总数的73.296,这
说明,职业经理人跳槽已经是个带有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曲从专业来看,以各种
技术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软件业员工、保险员、基金经理、
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信息主管、投资管理人员和医疗行业的人才、高校教
师等也是流动的主体。除了这些被称之为人才的劳动力之外,农民工的“跳槽”
也开始显现。2004年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出现的“民工荒”已经折射出
了农民工“跳槽”的资本。据《新华日报》o载:时下的经济发达地区,许多企
业出现了“技工荒”,而其主要原因都是由身怀一技的“农民工跳槽”引起的。
农民工“跳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与时代合拍,他们端
的是“技术碗”,吃的是“手艺饭”,技术含量高的农民工也成了企业寻找的“香
饽饽”,他们“见异思迁”之举自然合情合理。‘
原有的工作单位可以是各种所有制的,也可以是各个行业的。一般而言,劳
动力是从低收入、差工作环境的企业“跳槽”到高收入、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高玉泽.隐性就业的制度分析仞.管理世界,1998,(1I
吴萌.转型经济中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并存的理论分析川.上海经济研究'1998,(1^
陈志霞.再就业政策与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J】.社会学研究,1998,(4).
曹大勇,冯天中.职业经理人的跳槽现象分析及对簸研究川‘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啷,(3).
‘新华日报》2005年4月9日.
5,
从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流向外资企业。目前,许多技术工人从国企跳槽到外资企
业或者民营企业,可是从调查的情况看,跳槽到民营企业的技工现状并不乐观,
其中许多人落脚片刻便又继续跳槽,苦苦寻觅着适合自己发展的用武之地。跳槽
现象也普遍存在于中小企业,这些跳槽员工主要流向三资企业,从而形成非三资
企业的人才流失,在地域上,他们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o因
此,劳动力在企业间流动引起国有企业和低收入企业的人才的“跳槽”,国内称
之为人才流失。
尽管劳动力的流动会导致有些企业的人才流失,但是劳动力“跳槽”是劳动
力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员工在企业之间流动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跳槽
有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资料表明,中国劳动力
在工作间流动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主要集中于制造
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四个行业,其所占比例
商达82.4%。上述四个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最主要的部门,它们
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并且对于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不高。然而,
随着农村青年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提升,入力资本的积聚,
他们的就业面越来越大,他们就业的职业种类越来越多,就业的灵活性越来越大。
灵活就业的秘类和涵盏的领域十分广泛,既包括律师、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
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等高层次的自由职业者,也包括非全时工、季节工、劳
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家庭小时工等一般劳动者。灵活就业在劳动时间、收入
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与建立在工业化和雇佣制度基础
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有所不同。这种灵活就业必然导致劳动力在工作问流动性
的增强。
衡量劳动力在工作间流动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职业流动周期。职业流动周
期是指劳动者在同一个单位连续工作的平均时间。周期的缩短,表明劳动者流动
频率加快,市场更趋活跃。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通过对近一年来上海市95万人
次退工登记备案记录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2005年上海市劳动者的职业流
动周期为46.4个月,接近4年,与上年相比,职业流动周期缩短了9.2个月。
。陈晓英.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 2006,(8).

研究报告还显示,职业流动周期分别呈现出和劳动者的学历成反比,而和年龄成
正比的发展态势,即本科学历的劳动者换工作最频繁,平均21个月就要换一次
工作,而30岁以下的年轻入和其它年龄层的劳动者相比职业流动周期也最短,
平均不到一年半就要换一次工作。o
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跳槽已成为一种时尚。2004年医疗
人员岗位需求及减员意向调查显示:2003年平均人员流动率7%,即每15个人当
中至少有一个人跳过槽。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跳槽去本行业的公司和去其
它行业的比例不相上下,分别是28.6%和28.4%;其次是继续深造,包括考研及
回炉学习的14.1%、出国读MBA的2.1%和出国读其它专业的1%:真的辞职回家
的居然也占到8.3%,此外,选择当自由职业者的人有Z.5%,打算创业自己当老
板的也有15.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3月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6年一季
度的人才市场七成职业人士计划跳槽。
通过比较和分析本文已经看到,在中国,城市中劳动力在工作单位之间的流
动远非达到了较高的程度,至少还远远低于人们所熟知的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
制”下的劳动力流动程度。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城市中
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工作流动程度可以说还是很低的。无
论是劳动力市场本身的性质,还是市场经济的经验,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劳动力流
动,使得企业和个人都有可能对工作和劳动力进行选择:相对于僵化的体制来说,
这种劳动力的流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而且一定程度
的流动率,可以使得那些由于个人原因不愿在一含单位中继续工作的职工有可能
改变工作单位,从而为缓解矛盾起到了所谓“安全阀”的作用。o
3.5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流动
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之间的流动,是观察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基本方
面。而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之间的流动,在多大程度上超出了所有制的限制,
即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有多少,则是对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发育情况和就业
体制改革的进一步观察。
中国城市就业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劳动力在所有制之间
o‘中国青年报}2006年4月15日.
·安德鲁·沃尔德,关于中国城市中工作单位制度的经济社会学研究忉.国外社会学。1991,(5).
57
面j匕,o攀诃吲b掣啦论文
的转移和流动是一个核心问题。中国正在经历的经济发展过程和体制转型过程。
使得这种流动具有特殊的意义。经济学传统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已经注意到了对
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存在着城乡之间的二元劳动力市场,而且在城市中也存
在着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两种劳动力市场,它们在就业制度上存在着多方面的差
别(Lewis,1989)。国际劳工组织(ILo)则使用“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区
分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存在的两种劳动力市场。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在中国
传统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的体制下,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明显地存
在,但是在城市中则基本上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严格控制下的公有制(包括全民
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就业体制。此时的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是经济发展
的结果,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对强化这种二元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使得这种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发生了很大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大量农民工的出现,
一方面使得原有的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在表层上弱化,另一方面使得原来隐藏在
经济发展后面的体制矛盾更加尖锐地表现出来。在城市中出现的更大变化,是非
国有经济的崛起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中原有的单一所有制结构。蔡叻
(1998)和时宪民(1993)称这种结构为“双二元体制或结构”。这一所有制结构或
者经济部门的结构性变化,向城市的就业体制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提出了尖
锐的挑战:第一,非国有经济部门不仅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而且越
来越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部门;第二,非国有经济部门中的就业体制是适应市
场经济发展的逻辑而形成的,市场关系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于中晷城市就业
体制改革和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来说,包括当前在城市就业中所遇到的日益严
重的失业问题,更尖锐的挑战不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所关注的劳动力在两部门之
间的转移,而是劳动力在所有制之间的转移和流动:更确切地说,除了国有经济
部门自身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外,就是劳动力从国有经济部门向非国有经济部门
转移,以及劳动力在整个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
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并非是一个新的问题,已有大量有
关这一题目的研究存在,例如从经济学角度对二元就业体制的分析,∞对青年劳
毋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啊.经济研究,2000,0).
。蔡畴.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明冲周社会科学。199蹦2).
58
霄jC大苒博士掌位键-支
动力在所有制之间的流动的研究等o。近年来,基于在中国进行的大规模调查为
基础的国外研究成果也发表了很多,例如,Zhou,Tuma and
Moen,(1997);Davis,(1992):Lin and Bian,(1991)。在这些研究中,所有制之阌
的工作流动成为分析中国制度转型的中心主题。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部门间的流
动,不仅反映了个人对工作单位的偏好,而且反映了中国城市中不同经济制度(国
家再分配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相对强度,从而成为经济和政治制度安排发生变化
的基本信号。。在这个意义上,对于中国的城市社会来说,劳动力在所有制之间
的流动由于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制度转型而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经济所有制改革和90年代后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为中国创造出了一种新兴劳动力流动方式——劳动力从国有单位流向非国有单
位。
1984年以前,在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中除极少量的个体所有制外,基本是
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表3.3显示,1984年以前,从就业的
角度看,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占了绝对的比例,50年代中期的1954
年,个体劳动者还占了全部城镇劳动者的27%,但到了60年代初的1960年,个
体劳动者只占全部城镇劳动者的2%,到了文化大革命时,个体劳动者的存在已
经微不足道,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几乎成了唯一的就业渠道。
1984年开始突破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出现了除全民、集体和个体之外的就
业渠道。随着体制改革的突破和市场改革的深化以及对外开放度的加深,逐渐出
现了大量的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
业、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和外商投资单位,并且个体劳动者也开始恢复到文化大革
命前的水平。由于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方向、十五大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以至于从1992年开始国有和集体单位的劳动力所占比例缓慢下降,1997年开始
它们已进入大幅度下降通道。1997年,全民所有制就业比例下降到建国以来最
低水平,占54.7%;城镇集体所有制就业比重下降到1960年水平,占14.3%;股
份合作制、乡镇集体等其它所有制就业比重达到最高水平,占21.5%;个体劳动
者达到9,5%的历史最高就业水平(见表3.3)。与此同时其它性质的企业所吸纳
。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hq.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P210.
蕾Zhou Xue鲷ag,N∞cy Brmdon Tuma,Phyllis Mo龆.Institutional ch越gc andjob-shift in urtm C帆1949 to
1994.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2,1997:339-365.
,9
的劳动力占比快速上升,而个体劳动者所占比例一直在100,6以内没有变化。
就业总量增加的条件下,不同所有制单位就业人数此起彼落的状况,表明劳
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流动。由于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就业人数迅速减少,非国
有的三资企业、个体和民营企业就业人数的增加,说明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企业
之间的流动的基本方向是从国有单位流向非国有单位。这种流动的劳动力主体是
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的职工,首先加入流动的是下岗失业工人,迫于谋生的压
表3.3按所有制分类的就业结构
城镇劳动者各所有制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年份
人数(万人) 全民城镇集体其它所有制个体劳动者
1954 2744 O.69 0.04 O.27
1960 6119 O.跎0.15 O.02
1965 5136 0.73 0.” O.03
1970 6312 0.76 O.23 0.Ol
1975 8222 0.781 O.215 0.004
19∞ 10525 0.762 0.23 0.00S
1984 12229 0.706 0.263 0.003 O.028
1989 14391 0.702 0.243 O.Ol 0.045
1990 16616 0.623 0.214 0.126 0.037
199l 16977 O.826 O.214 O.117 O.04l
1992 1724l 0.632 0.2l 0.115 0.043
1993 17589 0.621 O.193 0.133 0.053
1994 18413 O.6∞ O.178 0.146 o.067
1995 19093 O.59 0.165 0.163 0.082
1996 19815 O.567 0.t52 0.195 0.086
1997 20207 0.547 0.143 0.215 0.095
资料来源:裉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国家统计
局综合司编第3页的有关资料计算而得.1990-1997年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8}
力,他们从国有企业下岗后不得不到非国有企业就业,这是被动转移:后来加入
60
流动的是国有企业的一些技术入员和管理入员,他们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
工作环境而主动离职到非国有企业就业,这是主动转移。
图3.4显示,我国劳动力从80年代中期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对,就已
经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流动,流动方向是从国有和集体单位流向其它性质的企
业,流动的速度在90年代中期开始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劳动力在三资企业
和私营企业之间和其内部存在着很强的流动性。从当前的收入水平和工作环境
看,外资企业成为首选的流入地,其次是大型民营企业。随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
的提高和企业改革深化,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隐性失
业人员逐步显性化,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不能扩大就业规模的条件下。这种劳
动力向非国有企业的被动转移和主动转移将会进一步增强。
图3.4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劳动力流动趋势回
3.6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
从宏观上来看,前面所讲的四种形式的劳动力流动最终都必然反映在劳动力
在产业间就业的变化上。各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引起包括
劳动力在内的各种投入的变化,从而使劳动力在产业间进行转移。产业的兴衰是
产业结构不断演化、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衰退既
是不能避免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产业衰退都会导致其
投入要素、生产规模的停滞或缩小。在技术渐进性创新条件下,产业规模的扩大
和缩小导致生产要素组合的变化,这种情况往往直接导致产业间劳动力的转移。
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中,农业无论从产值比重、就业比重来说都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I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第3页
的有关资科计算而得。1990-2004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5》中的中嗣主要年份按城乡分就
业人员统计(1978--2004)(年底数)).
61
西北大学博士掌位崔叼≮
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加人WTO后。我国大部分农业产品的比较优势、生产技
术、生产效率、经济收益等都受到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
的农业(确切地说是传统农业)当然属于衰退产业。正是由于农业的“衰退”,
才产生规模巨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另一方面,农业部门潜藏着巨大
的富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大量的剩余
劳动力需要转移。第三产业在我国总体上是发展的产业,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变化(升级)、城市化的进程、第三产业中的大多数
行业都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见表3.4)。
表3.4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人数(1977--2004年)
第一产业年束从第二产业年末从第三产业年末从年末从业
时间
业人员数(万人) 业人员数(万人) 业人员数(万人) 人数(万人)
1977 29294 5736 4347 39377
1978 28318 6945 4890 40152
1979 28634 7214 5177 41024
1980 29122 7707 5532 42361
198l 29777 8003 5945 43725
1982 30859 83蚯6090 45295
1983 31151 8679 6606 46436
1984 30868 9590 7739 48197
1985 31130 10384 8359 49873
1986 31254 11216 88ll 51282
1987 31663 11726 9395 52783
19船32249 12152 9933 54334
1989 33225 11976 10129 55329
1990 38914 13856 11979 64749
1991 39098 14015 12378 6549l
1992 38699 14355 13098 66152
1993 37鹤0 14965 14163 66808
1994 36628 15312 15515 67455
1995 35530 15655 16880 68065
1996 34820 16203 17927 68950
1997 34840 16547 18432 69820
1998 35177 16600 18860 70637
1999 35768 1642l 19加5 71394
2000 36043 16219 19823 72085
2001 36513 16284 20228 73025
2002 36870 15780 21090 73740
2003 36546 16077 21809 74432
2004 35269 16920 2301l 75200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6))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
(1)随着人口增长,我国从业人数以2.47%的速度增长,但第一产业从业
人数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0.76%,第二产业从业入数的平均增长速度4.21%,第
三产业从业人数的平均增长速度6.44%。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增长最快,远远
超过社会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
(2)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从业者人数所占比重下降,从占总从业人
数的74%下降到4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长,所占比重上升,从11%上升到31%。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虽有所增加。但是比重保持在20%左右。这两个方面
说明,随着产业的变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作用逐渐增加,劳动力逐渐从第一
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迅速增加。
3.7小结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形式与发达国家不完全一样,从劳动力不能流动到逐步流
动,再到大范围流动,经历了一个转轨的过程。当前中国劳动力流动形式主要有
五种: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国有单位流向菲
国有单位,在工作问流动和产业间转移。在五种流动形式中,最突出的是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在就业状态之间的转换和工作之间
的转移不是很明显。
通过与发达国家劳动力流动形式比较,本文发现,与发达国家劳动力为发展
而流动不同,中国劳动力转移反映了为生存而流动的特征。在劳动力市场市场化
程度低、流动障碍多,以及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健全和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条
件下,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的核心特征是劳动力为生存而流动,如农村剩余劳动力
的转移、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工作时间与工资率的不对等、在工作间
流动率低等等都反映了劳动力为就业、为糊口而流动。
另外,中国劳动力流动具有很强的宏观性和非个人意志性。宏观性表现在,
劳动力流动集中于城乡流动和跨地区流动,劳动力在就业状态闻流动和工作间流
动不明显。非个人意志性表现在,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够完善,阻碍劳动力流动的
制度没有最终退出,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没有进入,社会福利保障水平低,劳
动力不能且没办法自由流动。
由此可见,劳动力流动形式和流动特征与经济发展阶段、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rj匕大掌啊L士茸啦论文
以及收入差距有关。尽管劳动力流动形式多样,流动方向各异,无论为生存流动
还是为发展流动,但是其根本的流动方f句是一致的,即从低收入流向高收入。现
有的劳动力流动理论几乎都在论证这样的同一个主题:收入差别怎样引起劳动力
流动。
百北,曲赫翻I士学位簧"乞
4劳动力流动与市场工资率差距
无论发达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流动,还是中国的各种形式劳动力流动,它们
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劳动力从低收入流向高收入。通过构建劳动力流动
分析框架,本文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细分为不同的子市场,并且各子市场之间不
能实现统一的均衡,因而造成各子市场的均衡工资率不同。劳动者作为理性经济
人以追逐高工资率为目标。为了获取更高的工资率,劳动力便在不同的劳动力市
场同流动。这一分析恩路和框架可以用来分析城乡闻、地区同、工作问和产业问
的劳动力流动,并且分析结果得到相关理论的支撑。
4。1劳动力流动的一般原因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形成有其存在的客观前提条件:社会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化发展
到一定的程度、商品经济出现、工业革命和农业革命产生。在客观条件具备的社
会中,劳动力流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是因为劳动力流动决定于其产生的原
因,“推一拉”理论全面地表述了这些原因。
4.1.I劳动力流动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社会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化是劳动力流动形成的前提条件。在马克思看来,分
工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分工;一类是社会分工。自然分工是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
生的,是由人们的年龄、性别差异引起的,这种分工最初在家庭内部和生产单位
内部进行;社会分工则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而产
生。。社会分工使得不同的人来分别从事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
产和消费,它需要有劳动力的流动。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大的分工,每次大的分工
都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马克思进一步认为,生产社会化,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导致了劳动
力的全面流动。在传统农业和手工业时期,土地支配着农民,农民是土地的附属
物。手工工具也支配着行会手工业者,传统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使得其生产商
品化程度极低,交换有限、市场狭小,这种交换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封闭性使劳动
力流动十分困难。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劳动力市场的出现,劳动
力流动才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着。市场的扩大、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
。马克思。资本论(第1巷)D哪,北京:人民出版杜.19”年舅389---390页.
65
义的生产关系造就的无产阶级成了劳动力流动的加速器。‘D
列宁也分析了社会分工和劳动社会化对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决定性作用。他指
出:“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单独的和独立的生产部
门的数量增加⋯⋯也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就是说工业人口增
加,农业人口减少。”孕他进一步指出,商品生产的增长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使生
产以空前的集中代替了分散、自由雇佣代替了人身依附、劳动力流动浪潮替代了
定居方式。列宁还指出,城乡经济差异是造成城乡人口流动的经济动因。他指出,
19世纪后期的俄国,工业工人的境况比农业工人要好一些,这使得农业人口不
断流动,变成工业人口。
近代西方国家的劳动力流动既是商品经济的必要条件,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
结果。马克思在论述原始资本积累、商品生产和流通以及资本输出等经济范畴时,
不仅精辟地论述了商品经济诸环节与劳动力迁移及流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
深刻地指出了劳动力流动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历史差异。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引起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形成统一完整的市场
体系,其中包括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的买卖必然引起劳动力的流动。商品经济
由市场调节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而市场调节作用发挥的前提是资源能够自由流
动。因此,市场配覆资源必然引起入口的流动。列宁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就
是一个个工业部门同农业分离。商品经济不太发达(或完全不发达)的国家的人
口,几乎全是农业人口,⋯⋯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
农业分离,就是说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o“如果说,过去的生产条件
本身决定了农民群众固定在他仍所居住的地方,那么商业性农业和资本主义农业
的不同形式和不同地区的形成,就不能不造成大量居民在全国各地的迁移。”o
工业化是劳动力流动的巨大推动力。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大规模性决定了工
业必然向城市集聚;城市的高收入、优越生活条件必然对生活在贫穷落后农村的
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也使人口向城市流迁。“工业日益集中的趋势并不就止
于此,人口也像资本一样地集中起来,”o“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人手的需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M】.jt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8页.
。列宁全集(第3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页.
’列宁会集(第3卷)【M1.北京:人民出版杜.1984年,第17-20页.
。列宁全集(第3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82页.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嗍.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00-301页.

冒j匕,o孽:博士葺q盘论文
要,工资提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难
以相信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国工人的集中只能是
劳动力流动的结果。工业化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比重上升,农业生产比重下降,非
农产业成为社会主导部门。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力地域空间布局的
变化;而生产力的地域空问转移必然通过劳动力的转移来实现。现代工业的技术
基础大大加速了劳动力流动,机器的使用使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性大大提高。机
器的使用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劳动者同生产资料之间的平衡不断被打破。
这样,机器的使用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
础发生变革。机器在排挤工人的同时,又“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
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回从而引起劳动力的流动。伴随着大工业的交通
通讯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人口迁移表现为人口向一定地区的集
中过程,它体现在~定的人口密度上。“但是人口密度是一种相对的东西。人口
较少但交通工具发达的国家,比人口较多但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国家有更加密集的
人口。”。
农业革命是劳动力流动的加速器。农业革命也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
动和迁移。“农业革命的第—个行动、就是以极大的规模,像奉天之命一样,拆
除耕地上的那些小屋。因此,许多农业工人不得不到村镇和城市里去寻找栖身之
所。”回因为农业革命意味着大农业规模经营。这种大规模经营必然驱使农村人口
流向城市。而这种农业规模经营不仅带来劳动力外迁的效应,也会带来农业劳动
生产率提高的效应。“人口不断地流往城市,农村人口由于租地集中、耕地变成
牧场、采用机器等原因而不断地‘变得过剩’,⋯⋯尽管农业工人的人数不断减
少。他们的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但他们还是不断地‘变得过剩。”囝由此可见,
农业革命同人口迁移之间的循环链是:农业革命一农业规模经营——农业劳动
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力过剩——乡城劳动力迁移——农业更大规模经营一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更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力更加过剩——乡城劳动力更多
迁移。工业化首先必要的不是劳动力的增长,而是纯粹工业劳动力的增长;首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96页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34页.
。马克思.资奉论(第1卷)【嗍.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91页.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74页,
。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M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59更.
67
冒j‘大孽冲■士学位论文
的条件是减少直接从事食物的生产、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使人们脱离土地、脱离
大地母亲。。劳动力迁移需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
味着一定的细化劳动需要较少的活劳动,从而使农业劳动力有大量排放的可能
性。这些都离不开农业革命。只有通过农业革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割断农
民同土地的联系,铲除宗法式的入身依附关系,才能产生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民才能自由流动,也才能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劳动力流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比如:粮食、棉花、羊毛等等。
4.1.2劳动力流动原因的综合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它可以由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
等许多方面的因素引起。例如,一场政策性的移民活动,可以强制性地使数以万
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而—场大规模的战争使上百万人四处迁徒的例子也屡见不
鲜。不过,从总的情况来看,造成历史上人口迁移和流动以及当代人口迁移和流
动的最主要因素还是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尽管有时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
动,但终究不及经济因素的影响力那么大而深远,并且它们所造成的劳动力迁移
或流动,与本文所定义的劳动力流动差别很大。
无论是经济因素还是非经济因素,对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影响总是从两个方
面发生作用;一是促进劳动力流动,二是阻碍劳动力流动。促进劳动力迁移流动
的作用力,从迁出地和迁入地不同的角度来看,又可以区分为劳动力迁移流动的
推力和拉力。劳动力迁移流动的推力是由于迁出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自然
环境条件较差等原因对其居民产生的一种排斥力。相反,劳动力迁移流动的拉力
则是由于迁入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或者自然环境条件相对优越,对外
地居民产生的吸引力。劳动力迁移和流动正是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历史上,许多学者在探讨劳动力流动的动因时对造成劳动力流动的正负因素
进行了分析,如较早的英国统计学家E·G·列文斯坦(Ravenstein)在1889年出
版了《入口迁移规律》,书中就认为,受歧视、受压迫、沉重的负担、气候不佳、
生活条件不合适都是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原因,而其中的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列文
斯坦的观点被认为是劳动力流动推拉理论的渊源。更有学者认为,恩格斯在更早
的1845年发表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就从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hq.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页
68
面谢o≮掌傅l士掣啦论文
工农业比较利益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流动的拉力,其推拉理论的提出比列文
斯坦要早36年。函
其实,无论是恩格斯还是列文斯坦和更早的配第(他的比较利益差异说同样
可以被看成人口流动的“拉力”论)以及其它学者,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劳动力流
动的客观实际进行理论概括。严格地说,劳动力流动的“推力一拉力”理论是唐
纳德·博格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末明确提出的。
唐纳德·博格认为,从运动学的观点看,劳动力流动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作
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力量,即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正面积极因素,
另一种则是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力量,即不利于劳动力流动的负面消极因素。在劳
动力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地。产生
推力的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和
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必须指出,在流出地存在“推”劳动力流动
的因素的同时,也存在“拉”劳动力的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的欢乐、熟悉的社
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流出地的“推
力”的力量比“拉力”的力量要大,占据主导地位。同样,在流入地,存在着一
种起主导作用的“拉力”把外地劳动力吸引过来。产生“拉力”的主要因素有较
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较完
善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等。与此同时,流人地也存在一些不
利于劳动力流入的“推力”,但是“拉力”比“推力”更大,占据主导地位。
促成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力量是工资收入。当劳动收
入是劳动者主要的收入来源的时候,劳动者为了生存、发展,必定追求更高的劳
动收入。因此,只要存在工资差异,就必然存在劳动力流动。这种工资收入决定
着劳动力转移的观点一直是贯穿分析劳动力流动原因的主线。从劳动力在地区间
流动,到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再到劳动力在工作间流动,已有研究都是从收入
角度来探讨其原因。下面构造两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论证市场工资差异是造成
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原因。
。辜胜阻徘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I瞧tMl.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4_I∞页
69
曩rj匕,“蜘q哇摩啦能曙≮
4.2两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
4.2.1基本假定
(1)劳动者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劳动力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劳动者
是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劳动者提供劳动力是为了收益最大化,要进行成本一
一收益分析。劳动力的报酬是工资率。因此,在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劳动者追逐
更高的工资。追逐更高工资率过程就是劳动力的配置过程,它引起劳动力供给的
变化,引起劳动力在地区间、城乡间、企业间、工作问和产业问流动。
(2)企业作为劳动力的需求方追求利润最大化。工资是企业的成本,所以
在劳动力条件一定时,企业力争雇佣更低工资率的工人。
(3)劳动力市场是竞争充分的市场,劳动力可以在各个劳动力市场上自由
流动。劳动力市场只有局部均衡的实现,所有市场始终在趋向一般均衡。劳动力
市场局部均衡意味着不同的劳动力市场间存在差别,具体表现为具有不同的均衡
工资率。
(4)劳动力市场不再指实现一般均衡的劳动力市场,而是指仅仅实现了局
部均衡的细分的劳动力市场。根据行业、职业、地区、交易规则或岗位的特征对
劳动力市场进行细分:全国性劳动力市场、地区性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
城市劳动力市场;产业劳动力市场、行业劳动力市场等等。并且在下面的分析中,
本文只讨论劳动力在两个劳动力市场间流动。
4.2.2劳动力流动的运行机制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者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在地区间、城乡间、企业问、
工作间和产业间流动转移的过程。它是劳动力的市场配置过程和再配置过程,由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力量决定。可以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角度展示劳动力流动的
形成机制。
企业将各种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和资本结合起来,生产出用于销售的产
品和劳务。而企业总产量以及资本与劳动力的组合方式,取决于其产品需求量、
一定价格水平下的可以利用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可以获得的技术选择。在其
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工资率的变化产生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使劳动力需求与
工资率呈负相关关系,从而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假定可以利用的技术、资本和
圈j匕,o学诩噎掌锄膪文
劳动力供给的条件不变,产品的需求增加,企业产量水平明显提高,规模效应在
给定的工资率下将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产品需求、技术和劳动力供给不变,
资本供给增加,短期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规模扩大,产生规模效应增加劳动力
需求;长期形成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包括工资率、财富、偏好、工作条件和雇员福利等。
但最基本的因素还是工资率、财富两个因素。财富的多少,可以形成收入效应,
财富越多,劳动力供给越少:收入越少,劳动力供给增加。财富中非劳动收入(利
息收入、遗产等)的增加,进一步刺激人们增加闲暇的消费,降低工作的愿望。
。因劳务不能与工人相分离,而劳动收入迄今是普通人购买力的最重要的来源,
所以,工资率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最主要的因素。某个行业或企业的过高工资(个
别工资超过均衡工资)会导致劳动力的过剩供给,过低工资(个别工资低于均衡
工资)会使劳动力供给不足。实际工资高于保留工资所形成的经济租金越大,劳
动力供给越多:否则,反之。劳动力在经济租金不同的企业或行业之间进行流动。
不过,工资率的变化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但是,在总收入较低的情况下,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此劳动力供给增加;一旦收入较高,收入效应就会超
过替代效应,劳动力供给就会减少。所以,经济学中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劳动力市场研究从劳动力的供求分析开始,并以劳动力的供求分析结束。劳
动力供求的变化决定均衡工资率,反过来,工资率的变化也决定劳动力供求量的
变化。因此,劳动力流动可以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曲线来描述。
在单一的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均衡工资率的变动必然引起劳动力供求的调
整(见图4.1中的劳动力市场A或者劳动力市场B)。工资率上升,劳动力供给
增加,劳动力需求下降,供过于求态势使工资率降低为均衡工资率。随着工资率
的上升和回归到均衡工资率,均衡就业量也经历了下降和回归到均衡就业量的过
程,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力在就业与失业之问、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转换的过程。
相反,工资率下降也同样引起劳动力的就业状态的变化。
劳动力流动更多地表现为在两个甚至多个劳动力市场问流动。引导劳动力流
动的直接因素是工资率,因为劳务不能与工人相分离,而劳动收入迄今为止仍然
。DouglasHoltz-Eakin,David Jou,lfaian,andH封vey$.Roscrl.“TheC锄cg轭Conjecture:SomeEmpMcal
Evidence,”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i08,no.2(1993):413-435.
71
西北,叫蝌士肆啦能·丈
是普通人购买力最重要的来源。尽管“推力——拉力”理论。还强调除工资率以
外的工作条件因素毋,但是唯独工资率具有明确的可比性,工作条件具有明显的
不可比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引起劳动力流动的真正持久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因
素是工资率。
在两个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只要两个市场没有实现一般均衡,就会存在不同
的均衡工资率,不同的工资率必然引导工人从低工资率市场流向高工资率市场,
一直到两个市场实现一般均衡,劳动力流动才会停止。
圈4.1两个市场均衡与劳动力流动


0 k Lt L 0 QI Q2 Q
劳动力市场A 劳动力市场B
从图4.1可见,当劳动力市场A、B分别实现均衡后,形成各自的均衡工资
率w1和W2,并且A市场内部和B市场内部都不会出现劳动力供求的变化。但是,
由于B市场的工资率w2高于A市场的工资率wl,所以劳动力必然从A市场流向
B市场。因而B市场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不变的条件下,B市场工资率下降;A
市场由于劳动力流失,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市场工资率上升。两个市场的工资率
经过调整,直到两个市场实现一般均衡,它们获得相同的工资率we时,劳动力
从A到B的流动就会终止。
正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性分析框架,人们构建了很多理论来解释劳动
力流动的动因和提出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对策。所有的这些理论都假定劳动力市场
是竞争充分的,并且劳动力可以在市场问自由流动,劳动力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
实现。在这种假定下,他们分析了因劳动力市场间的非一般均衡性导致的劳动力
。英国统计学家列文斯坦(Rav蛐stcin)在18黔年出版的‘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受歧视、受压迫、沉
重的负担、气候不佳,生活条件不合适等都是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列文斯坦的观点被认为是劳动力
流动推拉理论的渊源。严格地说,劳动力流动的“推力一拉力”理论是唐纳德·博格等人在20世纪50
年代末明确提出的。请参阅唐纳德·博格的论文‘农村发展与城市化,(发表于‘国际人口迁移,1994
年第17册第1期).
o工作条件因鬃包括令人愉快的工作环境、带薪休假等.
72
流动;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性,故劳动力可以从农村流向
城市;地区问劳动力市场没有实现一般均衡,所以劳动力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
地区;产业同、行业间或者部门问劳动力市场的差别引起工人从低工资率的产业、
行业和部门转移到高工资率的产业、行业和部门:即便是企业之间也会存在雇佣
工人的不同工资率,因此工人“跳槽”非常频繁。
4.3城乡间的劳动力流动
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城市出现了现代化
的工业部门,形成二元经济结构。与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并存的是,农村劳动力市
场与城市劳动力市场也是二元态势,二者始终在趋向一般均衡。在假设劳动力在
二元劳动力市场中能够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并假定劳动力需求既定的条件下,二
元经济发展理论构建了一系列理论和模型,从劳动力供给方面,详细阐述了农村
剩余劳动力从低工资率的农村市场转移到高工资率的城市市场的机制。
1954年,刘易斯(1984)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
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刘易斯模型是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第一,“零
值劳动力”假设,即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劳动人口如此众多,以
至于在这种经济的较大的部门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
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第二。“工资不变”假设,即维持生计
部门的收入决定资本家部门工资的下限,在最低收入水平时,存在着无限的劳动
力供给;第三,“资本家剩余”假设,即资本主义部门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仓Ⅱ造
新资本而扩大,并吸收更多的入从维持生计部门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剩余越来
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个过程要一直继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
由此,刘易斯阐述了二元经济的发展过程:(1)欠发达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一
个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很低、收入仅够维持生计的传统部门;
另外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超过传统部门的城市
工业部门;(2)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供给的弹性是无限的,因
此工业部门只要支付略高于农村维持生计收入水平的工资,就会获得无限的劳动
力供应;(3)二元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一个现代部门不断扩张和传统部门逐渐缩小
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收入分配向利润倾斜所导致的现代部门迅速的资本积
累以及现代工业部门从传统部门吸收劳动力和经济剩余来实现的。
两个部门在经济结构和收入上的差异,使得在某一确定的工资水平下(略高
于农业部门的生存收入),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会不断转向现代工业部门,从而
引起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不断流动,滞留于
农业部门的隐蔽性失业者被工业部门所吸收,农业生产劳动率提高,劳动者收益
也会递增。在刘易斯看来,实现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的动力是,保持城市
的工资率高于农村的工资率,而这需要资本家剩余持续转化为投资,因此,资本
积累就成为引发劳动力转移的最终根源。
刘易斯把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工业部门的流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确
定工资水平下,工业部门的扩张有劳动力无限供给作为保障;第二阶段,随着工
业资本积累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工资水平有所提
高,因为此时农业生产的边际效益已有所提高。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劳动
力流动处于第一阶段。
在刘易斯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基础上,费景汉和拉尼斯(1989)进一步修正
和发展了劳动力流动模型。与刘易斯模型相比,费景汉和拉尼斯更关注农业的发
展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过程中的作用,他们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和工
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划分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显性失业,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
产率为零。他们认为,这一阶段,从农业部门转移出一部分多余的劳动力,并不
会减少农业生产总量。在仅能维持农业人口生存下去的、由习惯和道德因素决定
的不变制度工资下,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而且,当农业劳动
者流入到工业部门时,农业产品剩余便产生了,农业产品和农民消费之差所得到
的农业剩余正好可以提供给流入工业部门的劳动者。
第二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持续不断地减少,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升
高,交为大于零但仍低于不变制度工资。这时显性劳动力失业不复存在,但隐性
劳动力失业仍存在。劳动力继续流向城镇工业部门.由于这一阶段农业劳动者边
际生产率为正数,因此。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会引起农业总产量的减少,粮食短缺
引起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工业部门工资水平的上涨,进而决定了工业部门扩张亦
即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规模和速度。
74
西北大掌博士掌位能■乞
第三阶段,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即隐蔽失业者已吸收殆尽,农业劳动力的
工资已不再由习惯和道德力量决定,而是由市场力量来形成,此时,农业已完全
商业化,工业部门要吸收农业劳动力,必须付出高于不变制度工资的由劳动边际
生产率决定的工资。
与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不同,乔根森从自己独特的角度论述了其农业劳
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理论。他的论点可以概括为:
(1)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流动和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
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因为,人们对农产品(主要是粮食)的需求是有生理限
度的,而对工业品的需求可以说是无止境的。当农产品生产已能满足人口需求时,
农业的发展就会失去需求拉动力量,农村劳动力就转向需求旺盛的工业部门。
(2)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基础是农业剩余而非边际生产率为零或
虽然大于零但小于实际收入水平的劳动力的存在。相反,乔根森否认农业部门存
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他认为,即使在一个经济陷于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中,劳动力的增加,也会带来农业产出的增加。只有农业剩余
的出现,才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业部门提供了充要条件。
(3)农业剩余是指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快于入口的增长,即入均粮食供给
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人口的增长是由经济增长所决定的,而且有一个生理最
大量界限,而经济的增长,则有不断进步的技术作为保障,因此,经济增长超过
人口增长是必然的,农业剩余的出现也是必然的。
(4)在农业人口向城镇工业部门流动过程中,工资水平并非固定,而是不
断上升的。不但工业部门为了吸引农业劳动力要提供高于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
而且农业部门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工人的工资也是不断上升的。
托达罗的“预期收入”模型主要是针对刘易斯模型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提出的: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什么会不顾城市失业或隐蔽失业的存在继续向城市转
移?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工业化能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掉?托达罗认
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这种
决策主要依据城乡实际工资差距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根据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不是根据实际城乡收入差
距做出的,因此尽管城市也存在大量失业,农村劳动力仍然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
苗r北大掌博士掌位能"≮
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严重失衡,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因此,托达罗(1984)认为,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流动(主要是乡村——.城镇
劳动力流动)决定于两个主要变量:一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二是城镇中就业概
率。这两个变量决定了流动者在城镇中的预期收入。预期收入与农村收入的差异
越大,人口流动的动力就越强,流动人口就越多。他用一系列公式来表达他的人
口流动决策理论:
≯研鼍产渺。
这里i表示为从农村流入城镇的净劳动力,,为城镇原有劳动力,匕(f)意为
f时期一个非熟练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可获得收入的贴现值,%(f)则为t时期一个
农村劳动力在农村预期收人的贴现值。
上式的含义即为劳动力流动量的大小是预期城乡收人差异比率的函数。
如果用“o)表示流动者在一定时间内预期城乡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则劳
动力流动量就可表达为M 2 F【矿(o)】,F’>O
其中,矿(o)=L【p(f)咒(,)g-rt ”(f弦’“H—c(o)
咒(‘)和”(,)分别代表预期时间内城镇和乡村的工资率,r为贴现率,p(r)为
该期间内就业概率,C(o)为流动的成本。
若y(o)正值,人们就做出流动决定,反之,矿(O)为负值,农村劳动力就不
会流人城镇。
由此可见,刘易斯模型、“费一拉”模型、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模型的一
个共同结论是,农村劳动力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向具有更高收入的现代产业
部门转移,至于这种“比较利益”可以是客观的城乡差距,也可以是主观的“预
期收入”。这些模型和理论进一步表明,劳动力流动决定于两个或多个市场的工
资差异,即使两个或多个市场能够实现均衡工资水平,但是趋向均衡工资才是实
际状况的反映。
4.4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包括国内的跨区域流动和跨国劳动力流动o.随着一
国国内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劳动
力的跨区域流动越来越普遍,在整个劳动力流动结构中所占比例迅速上升。劳动
力跨地区流动的根本内在驱动力仍然来自地区间劳动力市场的菲一般均衡,只要
地区劳动力市场间存在工资率的差距,劳动力必然从低工资率市场流向高工资率
市场。人力资本理论也是在假定劳动力需求一定的条件下,考察劳动力供给方如
何决定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显示,劳动力流动是一种入力资本投资。有关人力资本
投资,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将其定义为“通过增加人力资源,影响未来货币收入
和精神收入的活动”。。舒尔茨在研究人力资本投资时,明确把“个人和家庭进行
流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看作人力资本投资的五个主要方面之一。@既
然是一种投资行为,流动者在做出流动决策时就必须考虑流动的成本与收益问
题。史杰斯泰德(Sjasstad)同样也把劳动力流动看成是提高人力资源生产效率的
一种投资,他还进~步把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划分为货币成本和收益
及非货币成本和收益。密斯达科(1982)用这种观点来解释劳动力流动的动因。
他指出。人们流动时的花费是投资的成本,流动后的所得则是其收益,因此,对
流动行为的决策取决于流入地的平均收入是否超过流出地的平均收入加上流动
过程中的其它支出。如果与流动相联系的收益现值超过了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
和心理成本的总和,那么,劳动者要么决定更换工作,要么决定进行地理上的迁
移,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果贴现之后的收益不比成本高,那么,劳动者就不会
决定进行这种变动了。
利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可以将劳动力的自愿流动视为一种投资,即劳动者为
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获得收益而在早些时候承担这种投资的成本。只
有在与流动相联系的收益现值超过了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总和,
。跨越国界的劳动力流动包括移民和短期的国外就业.
。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舨社,1957年,第245页.
o舒尔茨,人力盎本投瓷【M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3l页, ⋯啪A.Sja,Bmd:TheCe,sl andReturnsofHun,.anMigration,JournalofPofificalEconomy,LXX,1962,P.80-93
77
霄jE,洋博士掣啦饨’文
劳动者才会进行这种流动。。在促进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多种因素中,经济因素
是主要动力。价格的差别是促使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最主要的原动力。由于不同
地区经济实力和人才发展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给流动个
体带来的潜在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通过人力资本模型可以将这种流动当作一种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流动净收益(即流动收益减去流动成本)的现值的那些因素
也就是对劳动力的流动决策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决定流动净收益(即流动收益减去流动成本)的现值的那些因素也就是对劳
动力的流动决策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如果本文把计算流动净收益现值的公式
写出来,那么上述这些因素就可以更好地被确定下来了,同时,这一计算公式也
是本文较为精确地估计流动净收益的时候所必需的。流动者通过流动获得的净收
益可以表示为:
肌(蛩一嘭几。
式中:
PV为流动者获得的净收益
~为流动者在流入地的实际收入
上’为流动者在流出地的实际收入
兄表示流动者流动后收益,表现为流出地现实收入的贴现率
嘞表示从i地到J地流动所花费的流动费用
如果PV为一个正值,即流动后收益大于当地实际收人和流动成本之和,则
劳动力就会选择流动,否则这种投资是不经济的,劳动力就不会流动。
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直接原因是,地区间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工资差异。而劳
动力将其流动视做人力资本再配置,在重新配置过程中,他们强调成本收益分析。
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地区市场问的工资差异决定着他们流动的收入大小,因此,
地区市场工资差异越大流动性越强。
。R·G·伊兰伯格且·S·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1.北京:ee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310页
78
西j匕j叫壮啊L.b掣啦论文
4.5工作问的劳动力流动
不同职业间、不同工作间和不同企业间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差异,由于信息不
对称等原因,这些市场很难形成一个均衡的市场工资率。既然有工资率的差距,
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工人,必然选择高工资率的职业、行业或者企业就业,因此,
弓f起了劳动力的流动。入力资本模型从劳动力供给方出发,认为工资率差距激发
工人流动,但是工人在流动和匹配的过程中要考虑流动成本和流动收益的比较。
从单个工人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本模型表明,变换工作是一种有成本的交易,
这种交易只有在预期收益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才会被当事人自愿采取。因此,工作
流动被工人看成是改善自身福利的手段之一。
人力资本理论表明,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工人辞去低工资工作的可能
性比辞去高工资工作的可能性要大。也就是说,工人在当前雇用状态下所获得的
工资如果比他在其它地方获得的工资低,那么他辞职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事实
上,几乎在所有关于工人辞职行为的研究中都得出了一个不仅十分突出而且有一
致性的结论,这就是:在工人个人特征一定的情况下,处于工资率较低行业的雇
员有较高的辞职率。∞研究还发现,在单个工人这一层次上,那些更换过雇主的
工人在变换之后的工作中所获得的收益比那些没有更换过雇主的工人所获得的
收益要高。事实上,与他们假如不换工作而留在原来雇主那里的情况相比,他们
在变化工作之后所得到的工资增长得要更快一些。∞
劳动力市场结果是雇员行为和雇主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一旦工人的工
资落后于他们可以在其它地方获得的工资,他们就很可能会做出辞职的决定。因
此,雇主们常常会有动力通过增加工资的途径来减少辞职现象。但是一位雇主不
选择采取某些措施来留住一位潜在的辞职者这一事实本身实际上就可以被看成
是:雇主认为留住他们的价值还不及所付出的成本大。比如,日本企业比美国企
业为雇员提供更多的企业特殊培训,同时他们也随着工人在企业中供职时间的增
Psrsons.Donald 0..“Models ofLabor Marker Turnover:ATheom'ticaI and Empirical Survey,”i11 Research in
LaborEconomics,V01.1,鲥.RonaLdEhrenberg《Greenwich,Corm,:JAl Press,1977X 185—223:
Michacl GAbbott and Charles M.Beach.“Wage Changes and Job Changes lfCanadian Women:Evidence from
the 1986---1987 Labor MarketActivity Survey,”Journal ofHuman Resources 29,no.2(Spring 1994):429---460;
George eorjas and Shcrwin Rosen,“Income Prospects and Job Mobility ofYounger Men,”in R∞∽h in
Labor Economics,v01.3,ed.Ronald Ehrenbcrg(Greenwich'Corm.:JAI Press。1980);
ChfisiophcrJ.Flinn,“We49csand JobMobitityofYoungWorker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4,rio.3
pt.2(June 1986):s88--s110.
79
—r北大学博士掌口冲参文
长而向工人提供更大幅度的工资增长;其结果是,日本企业的年平均离职之间的
区别就较为模糊了。。
雇员人数
行业
少于250人250人--490人500^嘲人1000人及其以上
所有的制造业3.28 3.12 2.4 1.5
食品与相关产品制造业3.46 4.II 3.95 2.丝
金属制品工业3.33 2.64 2.12 1.2
电器机械工业3.8l 3.12 2.47 1.6
交通设备工业3.90 2.74 2.2l 1.41
资科来源:WalterOi,"TheDurabil蚵ofWorker-FirmAttachments,"ReporttotheU.S.Dep唧Ⅻ肌
ofLabor,O街∞oftheAssistantSecretaryforPolicy,Evalumion,andaeseardl’march25。1983。Tablel.
'
从表4.1可以看出,辞职率倾向于随着企业规模的上升而下降。对这一现象
的解释是:大企业为雇员的工作轮换和晋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另外一种解释则
是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基础之上,即大企业通常向雇员支付的工资率较高。。这
种解释断言,大企业的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平一般都较高,一个班组的产出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再生产“链条”中处于其上游的那些生产小组的工作状况。
因此,大企业对于可靠的和稳定的工人会有更大的需要,因为他们的雇员如果消
极怠工的话,就会给各环节彼此高度依赖的生产过程增加很大的成本。所以,大
企业采取了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措施。也就是说,他们雇来的工人只能从
初级工作做起,然后通过仔细的观察来辨别他们的可靠性、工作动机以及对细节
的注意力等难以直接筛选出来的特征。一旦投资了时间和精力来为自己的运转挑
选最好的工人,这些大企业就会发现,这种工人如果辞职,对企业来说,付出的
成本就太高了。因此,大企业通常通过支付高工资来减少雇员辞职的可能性,因
为他们在自己的雇员身上已经支付了巨大的、对企业有特殊意义的筛选投资。o
o最近的研究表明,那些被解雇的雇员的工资下降了;而那蝗因非。家庭”原因而主动辞职的雇员的工资则上
升了。请参见Kristen Keith,。Reputation,Voluntary Mobih吼and Wages,”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5,nO.3(August 1993):559---563.关于日本企业工人的离职率的证据,请参见Mincer andHiguchi.“Wage
.Stmcmrcs and Labor Turnover in the U,S,and Japan”.
口WaRcrOi,“ThefixedEmpIoymentCostsofSpecializedLBbo‘”inTheMev.蛐xcmcntofLaborCost cal.1ackE.
Triplett(Chicago:Universty ofChicago Press 1983)
o这一争论在下面这篇论文中得到了史全血的和更进一步的发展:WaferOi,"LowWages andSmallFirm墨"
in Research in Labor Economics,v01.12,cd.Rnoald Ehrcnbcrg(国ccnwich,Conn.:JAl Pmss,1991).
80
薯r北大掌博士掌位饨·文
在这里不同工作、职业和企业就构成了不同的劳动力市场,而且工人们在这
些市场所获得的工资存在较大的差别,收入的差异引发工入的流动。
4。6产业间的劳动力流动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已经成
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不同产业,甚至产业内的不同产业部门都会形
成与之相对应的劳动力市场,由于它们之间没有达到一般均衡,所以存在工资率
的差异。这种工资率的差异引导劳动力在产业问流动。
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最早从经济的角度揭示
了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原因。他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论及了经济发展过
程中不同产业问的收入的变化。他以当时的荷兰为例,说明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
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他还举例说,一个耕种土地的英格兰农民每天可挣8
便士,如果他是一个工匠,每天则可挣16便士。这种比较利益差异的存在,会
促使社会劳动者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回可以看出,比较利益被
配第看成是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动因。
20世纪,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1940)从这种现象出发总结出了三
次产业结构演迸的规律:随着入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
二产业转移,而后进一步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后来,西蒙·库茨涅茨(Simon Kuznets)进一步揭示了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
生产部门结构与劳动力部门结构的变化趋势之间的一致性:农业部门不论在总产
值中还是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都趋向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所占的比
重则趋向上升。
库滋涅茨在分析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劳动力再分布与经济发展的
历史时指出,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的区域再分布相互紧密关联,互为变量。一方面,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人口增长会自发刺激劳动力从过度密集地区流向相对稀疏的
地区,以开拓自然资源,从而进一步引起劳动力流动;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技术
进步造就的经济增长会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等形式对劳动力分布产生的影响更为
重要。他举例说,农业技术进步,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提高,乡村劳动
。王亚南.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咖一B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74-86页.
81
面j‘夫攀博士学位论文
力的经济机会减少,而资本和劳动力则流入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
贸易及其它服务部门。这些部门不像农业那样依附于土地,而集中于现代城镇社
会。因此,他认为,可以这么说,经济增长由技术变革引导,而劳动力分布的变
动则是适应经济机会变化的结果。。
4.7中国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决定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力流动的驱动力来自劳动力市场工资率的差异。回顾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所经历的一系列模式,从“离土不离乡”转移,到“民工潮”
的涌动,再到“孔雀东南飞”式跨地区流动,再到“跳槽”的出现和所有制之间
的流动,最终汇总成劳动力在产业问的转移,国内已有研究也将其归因于不同劳
动力市场的劳动收入差距。由于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和跨地区流动的规模最
大、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间最久,所以大多数研究都以它们代表中国的劳动力流
动。下面分别考察这两种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原因。
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符合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所描
述的二元市场,但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充分,劳动力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
制度阻碍,不过这种状况在逐渐改变。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发育的
差别,及其工资差别仍然是主要特征。一般认为,农村劳动力过剩、工业化和城
镇化建设,以及相关制度改革是促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原因,但最终都将劳
动力流动的经济原因定位为劳动收入差距。盛朗(1990)从微观方面观察,认为
引起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利益的导向,其中主要是城乡之间
就业机会与收入的差异。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改革
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
差距不断拉大,是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根本原因。
从产业角度来看,近年来工业高速发展,农业相对滞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
差”不断扩大,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比较效益下降。1989—1 992年,农产品收
购价格仅上升5.3%,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却上涨34%,“剪刀差”扩大16.1%,
从事种植业成本增大,收入降低,有的甚至亏本。从城乡差别来看,城市居民收
。SimoonKu,aJcts.PopulationRedistribution andEconomicGrowth,UnitedStates,1870-1950[M].NewYork,
the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57,PP,4—5.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的初步研究忉.中国农村经济,1994』3).

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已由1985年的1.7.-1,扩大到1992年的2.3:1,基本
上回归到改革前的水平。从地区差距来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和农民收入差距也越拉越大。t980年东西部农民入均纯收入相差47元、其中最
高的省份与最低的省份仅相差200元,到l 992年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扩大到
395元,其中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竞相差1700多元。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农
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大规模流动。
蔡畴(2001)总结中国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原因时,指出“城乡间、产
业问和地区间的工资率差异,是诱发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厕其中,
城乡间工资率差异所诱发的农村劳动力流动,通常包括就业地域和职业的双重变
化;产业间工资率差异所诱导的农村劳动力流动,通常只是职业变化而不一定发
生就业地域的变化;地区间工资率差异所引发的农村劳动力流动,通常是就业地
域变化而不一定发生职业的变化。从理论上讲,工资率差异越显著,农村劳动力
流动就越活跃,只要工资率差异没有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不会停止。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平衡。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得改
革开放后出现了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以及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这种经
济差距使劳动力市场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由此导致了劳动力在差别化的劳
动力市场上流动。改革开放政策和区位优势使得东部地区以前积累的工业资本和
城市化资本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使工业化和经济自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
升。工业化的发展引起产业和生产要素开始向东部沿海城镇聚集。另外,东部沿
海地区密集的人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一方面为其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
间,另一方面为其工业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当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升时,
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开始显现,在当时的政策背景和交通通讯条件下。首先引
发了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从农村向工业化水平高的城镇流动。对1990年人口普
查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入地区集中于东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展地区,劳
动力流出地区主要倾向于大城市周边地区;距离上海较近的江苏流入流出规模都
较大,表现出东部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流动的剧烈状态。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汇
集进一步提升了城镇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的自生能力。o
。蔡肪.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口哪■£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ll页
。袁志刚,范建勇.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械J].管理世界-2003(7).

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产业聚集和农村劳动力向大城市集中进一步加速了其
经济发展进程,扩大了与中西部地区之问的差距,由此形成空间上的二元经济。
经济发展速度所带来的收入差距,以1980年与1992年相比,三大地区的社会
总产值比值从288:195:100扩大到504:200:100;反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上,
东中西之比,也从1983年的144:126:100扩大到1995年的200:131:100。
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驱使劳动力从低收入的中西部地区向高收入的东部地
区流动.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在1990年以后表现得非常明显,并且出现了“民
工潮”和“孔雀东南飞”现象。2000年人口普查分析结果与1990年相比,相同
的是劳动力流入地区基本不变,不同的是原本为主要劳动力流出地区的浙江变成
了主要劳动力流入地区,而劳动力流出地区变成了中西部地区。这说明劳动力由
中西部向东部的跨区域流动成为1990年后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
地区经济差距引发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并且劳动力流动存在显著的规模性
和单一的方向性,所以它必然对流入地区和流出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强烈的冲
击,从而对地区经济差距产生影响。
4.8小结
引起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环境因素等,
但是深层决定因素是收入差距。无论发达国家的一般形式的劳动力流动,还是中
国的劳动力流动,无不遵循一般规律,那就是劳动力从低收入流向高收入。劳动
收入差距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是工资率的差距。每一个劳动力市场有其均衡工
资率,它决定于劳动力供求,又决定着劳动力供求。存在多个没有达到一般均衡
的劳动力市场时,就会有多个不相同的市场工资率,这种工资率的差距引导劳动
力在这些市场间流动,直到这些市场实现一般均衡为止。这就是本文所建立的两
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推导出的结论。
这个结论具有强大的理论和实证基础。因为,二元经济发展理论论证了劳动
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决定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结论表明,地
区间劳动力流动和工作间劳动力流动的决定因素分别是地区收入差距和工作问
收入差距;产业理论也表明,产业间收入差距诱发了劳动力在产业问流动。尽管
中国劳动力流动形式有多种,但最引人注意的是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和跨地区
冒rjb大掌博士掣啦论文
流动。已有研究表明,这两种劳动力流动的诱发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
差距。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都认为劳动力漉动的终极原因是收入差距或市场工资率
差距。
冒j匕,o掌饲l士掣呻叫鬯文
5市场工资率差别与技术进步
两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说明,市场工资率差距是劳动力流动的根源。那又是
什么原因造成两个市场的均衡工资率不一致呢?或者即使现在实现一般均衡,但
很快又将失衡,并且失衡是常态?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中,认为只有技术进步既能
够使两个市场的均衡工资率不同,而且还可以使它们从相同走向不同又回到相
同。
5.1市场工资率差别的动态决定
上~章已经证明,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原因是两个市场没有获得出清的工资
率。但是,一旦两个劳动力市场实现一般均衡,如图5.1所示,那么劳动力流动
就会终止。实际上,劳动力流动从没有停止过。这说明,两个劳动力市场要么只
是趋向均衡,但从未达到均衡;要么实现均衡后,均衡很快又被打破。是什么力
量使两个市场永远在走向均衡或者在均衡与失衡间变动呢?或者说,是什么力量
使两个市场的工资率永远不相等或在相等与不相等之间转化呢?要回答这个问
题,必须考察工资率的决定。
工资率


圈5.1两个市场均衡与劳动力流动
工资率
0 k Ll L
劳动力市场A
0 QI Q Q
劳动力市场B
企业作为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在雇用劳动力时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的原则,将劳动力雇用量调整到工资率(矿)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朋墨L)),
即W--^级c)。在大多数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递减现象,即边
际报酬递减。当然,边际报酬递减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其它投入不变和技术水平不
酉jE大掌博士掣啦性.文
变。正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所以A市场劳动力流出边际报酬上升、工资率上升,
B市场劳动力增加边际报酬下降、工资率下降(见图5.1)。随着劳动力从A市场
持续流向B市场,两个劳动力市场会达到一般均衡,获得同一的均衡工资率we,
这时劳动力停止从A市场到B市场的流动。直到两个市场的均衡被打破,劳动力
流动又会重新开始。那么什么力量使两个市场不能实现一般均衡或者打破了已经
实现的均衡呢?
如果技术水平发生变化,产生了发明和其它技术改进,那么边际报酬递减规
律就会被总产出曲线的移动所掩盖。存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总产出曲线整个上
移,在同样的投入下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图5.2显示了这种情况。假设起初总产
出曲线为Q1,但技术进步使Q1上移至Q2,最后至Q3。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
将从A到B最终到C,在这个移动过程中。劳动投入增加,产出也增加,似乎不
存在报酬递减的问题。但在每一条产出曲线上,劳动力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仍然
存在。
这表明,即使存在着劳动力的报酬递减,如果技术改进,劳动生产率也可能
会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曲线Q1上的A点会向曲线Q2上B点和曲线Q3上C
点转移,劳动生产率上升。
O
仑息产出曲线
由此可见,当技术水平改变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受到抵制。
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劳动生产率抵消了劳动力增加而降低的劳动生产
革宦对段拘IL量
西j匕尢掌博士掣啦论文
率,从而使劳动的边际报酬不变或提高。在两劳动力市场中,只要它们的技术水
平不同或者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同,那么它们的劳动的边际产出的变动方向和变动
速度也不同。技术水平高或技术进步快的市场,其劳动的边际产出就会提高:相
反,技术水平低或技术进步慢的市场,其劳动的边际产出就会降低。所以,技术
水平和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异决定两个市场工资率的差别,使两个市场难以实现一
般均衡。即使实现了一般均衡,只要其中一个市场的技术进步速度更快,其工资
率就会高于一般均衡工资率,均衡就会被打破。
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另一方面
改变劳动和资本的收入分配份额,从而形成不同市场的工资率差异。从技术进步
产生的原因来看,技术进步是内生的而非外生的,它也是投入产出的结果。技术
进步的内生性决定了不同部门之间工资率差异的持久性和动态性。技术进步的动
态变化决定市场工资率难以出清,市场始终处于趋于一般均衡的过程,劳动力流
动也因此而永不停息。
5.2技术进步的含义与类型
5.2.1技术进步的含义
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社会,以及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根据实践经
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物质手段及方式方法之总和。所谓物质手段,
包括工具、机器、仪表、仪器和设备等;所谓方式方法,包括实践型的知识、经
验、技能、技巧等。国它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及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的总称。。因
此,技术不仅仅包括生产工具这样的物化形式,还包括各种知识形态的形式,诸
如工艺规程、制造技艺、生产组织管理方法等。不仅生产领域存在技术,管理、
决策、交换、流通等领域也存在技术问题,比如经营管理技术、决策技术、计划
技术、组织技术、推销技术、服务技术等等。一般把生产技术等依赖于自然科学
知识、原理和经验的技术称为“硬技术”,而把管理技术、决策技术等以自然科
学与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学科为基础的技术称为“软技术”。狭义的技术仅指“硬
技术”,广义的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
虽然亚当·斯密早在‘国富论》中对技术进步进行了分析,但Stoneman指
。陈筠泉、殷登样著,‘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人民出版社2∞1年版.
。徐寿波著,‘技术经济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I啪年版.第卜-4页

砖能.夫肇,●士学地彪二文
出。“对于技术进步,本文尚没有明确和完整的定义.”o事实上,技术进步的定
义因太泛而缺少一个公认的标准。相对而言,为较多入接受的观点是,技术迸步
泛指技术在合目的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所谓合目的性,即指人们对技术
应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及其实现的程度。通过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研究、
改造、革新。开发出一种新的技术(或技术体系)代替旧技术(或技术体系),
使其应用的结果更接近于应用的目标,这时就产生了技术进步o。
目前对技术进步的理解也可分为狭义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狭义技术进
步主要指在硬技术应用的直接目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可分为进化与革命两种形
式。当技术进步表现为对原有技术和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或在原有技术原理或
组织原则的范围内发明创造新技术和新的技术体系时,这种进步称为技术进化。
如,机床与电脑相结合,组成数控机床;黑白电视机进化到彩色电视机等等。当
技术进步表现为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革时,就称其为技术革命,如蒸汽机
技术、电力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等。属于硬技术进步的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内容
田:(1)入的劳动技能的提高;(2)采用新机械设备和对旧机械设备进行改造;
(3)采用新工艺和改进旧工艺;(4)采用新材料;(5)采用新能源;(6)生产
前所未有的新产品和对原产品进行改进,使其性能和质量提高;(7)采用新设计;
(8)降低生产消耗,提高投入产出率。
广义技术进步是经济学界提出的概念。在经济学家看来,任何足以使生产函
数移动的力量,都是技术进步。即产出中不能用劳动和资本解释的部分都归功于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等同于“索洛余值”或全要素生产率。o很显然,推动生产
函数外移的力量除硬技术进步之外,还包括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力
量。因此,经济学定义的技术进步包括了软技术进步。属于软技术进步的也有八
方面内容:(1)采用新的方针政策;(2)采用新的组织与管理体制和方法;(3)
推行新的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体制;(4)推行新的合乎社会、经济、科技发
展规律的政治体制;(5)采用新的决策方法{(6)采用新的能长期发挥人的积极
性的分配体制与政策;(7)采取新的能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的发展模式;(8)
。Pauls咖∞laIk“TheEconomicAnalysisofTefhnologicalchanze研.OxfordUniversityPress,1983).
o李京文、郏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选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_-39页.
。李京文著,‘人类文明的段动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陕西人民教育出版挂,t997年版,
9【英l海韦尔G琼斯著,‘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8--241页.

用新的理论与方法指导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人们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对技术进步最全面的、接近实际的理解应该是包括硬技术进步和
软技术进步的广义技术进步。硬技术进步与软技术进步相辅相成,只有硬技术进
步,没有软技术进步的配合,是不能发挥最大效用的,而只有软技术进步,没有
相应的硬技术进步也是不行的。李京文和郑友敬(1989)考察中国自20世纪50
年代以后的20多年的技术进步的状况证实了这点,“技术进步没有给中国工业生
产率带来丝毫的提高,这说明,没有良好的管理、没有使用这些技术手段的人的
积极性,再先进的技术也不能发挥作用。”国尽管广义技术进步的范围宽泛,难以
将制度改进等因素从中剥离出来,但是它有助于真实、全面地考察技术进步的情
况,文中讲的技术进步均指广义的技术进步。
5.2.2技术进步的研究路线
循着狭义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划分轨迹,可以看到自20世纪50年代
中期以来,对技术进步的研究沿着微观和宏观两条线索展开。
技术进步的微观研究考察的对象是狭义的技术进步,探讨技术进步的微观过
程。Mansifield(1968)将技术的微观研究概括为,探索技术进步的源泉和原
因,研究新思想和新方法在经济中传播的速度。微观研究将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
量,剖析一项技术或一类技术从要素投入经过研发,最后到新技术形成和扩散的
形成机理。技术进步的微观研究过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创新和技
术扩散五个阶段。研究着眼于探索新知识,开发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根据美
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给出的定义,基础研究由没有特定生产目标的科学知识的原始
研究组成;应用研究是指发现关于产品或工艺的有特定生产目标的新科学知识,
而开发研究指的是把研究成果或其它专门知识转变成产品或生产工艺的非常规
技术活动。研究能导致发明。发明是为了获得一定产品或工艺的新方法的发现。
发明包括对以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的创造和对以前一直存在的东西的发现。发明
的第一次商业应用称为创新。创新的工艺提高了以最优实践工艺为标准的技术水
平,从而对技术进步的增长率有最直接的贡献。创新的速度和新思想、新方法的
传播速度直接决定着技术进步增长率。技术进步发生于企业,企业家是创新的主
。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选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l卜18页,
90
’ij℃大学博士孽啦匏·文
体,因此,熊彼特特别强调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o他将创新分为五种类
型:(1)引迸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特性;(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或者商
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方式;(3)开辟新的市场;(4)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
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他还提出了一个序列:发明、创新和仿制。
发明是技术专家的储备,创新是企业家的决策,仿制是技术的扩散,技术进步微
观研究的意义在于,分析研究投入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找出可行的技术水平提高
途径,自主研发还是技术引进;把握技术进步的方向和新技术的传播速度等等.
技术进步的宏观研究考察的对象是广义的技术进步,探索技术进步在宏观经
济的总体范围内所起的作用,包括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进程中的意义、技术进步
的外生性与内生性、微观的创新如何转化为宏观的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的要素偏
向。o与微观路线不同的是,宏观研究将微观的各类技术“概括”为或“抽象”
为一种技术,摒弃技术的差异性,探究“总体技术”进步在宏观经济范围中所起
的作用。要研究技术进步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首先必须能够科学地度量技术进
步.广义的技术进步涵盖了硬技术进步和软技术进步,而且各类技术进步不同质,
不能进行叠加,所以经济增长理论借助于生产函数,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或平均
劳动生产率,以此来代表技术进步的水平和速度,同样是从宏观总量的角度,对
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进行分类。根据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中劳动和资本所占比例
的变化,将技术进步分为希克耘中性、哈罗德中性私索洛中性。在假定经济结构
优化的条件下,宏观路线只是从量的角度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经济波动、
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影响。总之,技术进步的宏观研究路线便于从整体上分析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且便于进行经验研究。
由于本文试图揭示劳动力流动的深层原因,所以在分析技术迸步对劳动力流
动的影响时更多地使用宏观路线的分析方法,着重使用宏观路线的“抽象”方法。
5.2.3技术进步的分配效应与工资差别
技术进步通过作用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等生产要素,从而达到提
高劳动生产率的效果。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引起劳动需求的变动和工资率的调整。
除此之外,技术进步还通过作用于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分配格局,影响劳动收入,
。【荚1约瑟夫·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4-105页.
∞Nordhaus,W.P.“Invention.Gfow啦and Welfare:A☆硎ic吐Treatmtmt ofTcchno[ogicaI Change”.M.I.T.Pre鹞
Cambridge,Ma‰.1969,pp8-13.
置rjC犬掌博士爿啦‘沧文
从而形成差别性的市场工资率。至于技术进步通过分配方式形成不同的市场工资
率,可以从技术进步的分类理论中推导出来。
沿着宏观思路,将技术进步划分为节约劳动的,中性的或节约资本的三种类
型,其分类来自历史上对技术进步给收入分配带来的效应的考虑。在文献中有两
种主要的分类方法,∞文献见于希克斯(Hicks,1963)和哈罗德(Harrod,1948)
理论,两者都能就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相对份额的影响加以解释。
希克斯(Hicks)在他的《工资理论》(1963)一书中引入了和他的名字相关
联的技术进步分类法:“本文能够依据发明的初始效应是资本边际产量与劳动边
际产量之比增大、保持不变或减小,来对它们进行分类,本文可以把这些发明分
别称之为‘节约劳动的’、‘中性的’和‘节约资本的’。”。在竞争条件下,资本
的边际产量等于资本的租金率,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工资率,这样,节约劳动的
发明提高了租金——工资比,而节约资本的发明降低了租金——工资比。节约劳
动的发明意味着,工资率相对于资本的租金率呈下降趋势。在发明之后,正象人
们所预期的,相对于资本而言,劳动就不那么稀缺了。因此,如果当资本——劳
动比为任何一种不变值时,资本边际产量对劳动边际产量的比保持不变,每一工
人生产函数的向上移动所表示的技术进步就称为希克斯中性的。
哈罗德(Harrod)在1937年发表于《经济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国中引入了
与他名字相关的技术进步分类法,但最为人们熟知的还是出自他的《动态经济学》
中的论述:。我把中性进步定义为在不变的利息率下不干扰资本系数值的进步”
以及“被定义为中性的发明川流,在利息率不变的条件下,将使国民总产值在(广
义)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分配不变。”。哈罗德的分类法是对资本——产出比不变的
那些点加以比较,这同希克斯对资本——劳动比不变的那些点进行比较的过程正
好相反。如果当资本一产出比为任何一个不变的值,而相对份额利润——工资
比增加(减少),那么技术进步称为哈罗德意义上的节约劳动型(节约资本型)。
也就是说,如果是资本——产出比不变,利润——工资比大于零,技术进步是哈
罗德的节约劳动型:如果利润——工资比小于零,那么技术进步就是哈罗德节约
。由索洛(Solow,R.M,1960)、菲和拉尼斯(Fei,J.c.H.and Rants,G..1965)提出来.
。HicksJ.R.TheTheoryofWagesavd edn,Macmillan.London,1963.P121.
’Harrod,&F‘Review ofJoan Robinson’s“Essays in the TheoIy ofEmployment"’E,J.1937.P只326-30.
。HalTOdIt.E towards a Dynamic Economics: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ofEconomic Theory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Policy Macmillan,London,1948.pp23.
蕾F北大掌博士茸q立论文
资本型的;如果利润——工资比保持不变,那么技术进步就称为哈罗德中性的。
虽然希克斯和哈罗德技术进步的分类法都能在技术进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上自成体系,但它们在各自采用韵总体生产函数移动韵种类方面却有根本性区
别。回索洛(Solow,1960)创立了第三种分类体系,它除了把新的生产函数与原
来的生产函数中劳动——产出比不变的那些点加以比较外,稃希克颠及哈罗德的
分类方法是一致的。索洛中性技术进步与本文称为纯粹增添资本的技术进步是一
致的。而且它等于希克斯中性及哈罗德中性的唯一条件是当技术能以C-D总体生
产函数来表示的时候。o
借助于考查资本和劳动在国民收入中相对份额比例的变动。就能清楚地对技
术进步作用的偏向性加以区分:希克斯中性、哈罗德中性和索洛中性。技术进步
的分类表明,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劳动力流动;一方面。不
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工资率。由于不同产业、部门、
行业和企业的技术进步类型不同。所以其工资率的变化不同,所以引起芴动力流
动。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通过改变资本和劳动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
例。改变利润——工资比来影响工资率,进而影响劳动力流动。由于各个市场的
技术进步状况不同,技术进步的分配效应会造成市场工资差剐。不过,第一方面
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原因方面的影响,即技术进步通过改变工资率引起劳动力流
动,这是微观方面的;第二方蔼是结果,属于宏观方面,通过荦3润——工资比的
变化可以测量出技术进步的类型,同时也可以测量出两个产业、部门、行业、地
区和企业的劳动力流动情况。
5.2,4技术进步与工资差别的持久性
技术进步如何产生的昵?大部分简单的经济增长模型都假设技术进步按照
外生的速率进行。早期的研究也认为,科学发现是技术创新的首要的推动力。如
果科学进步取决于一国的科技人才资源和科学家们的兴趣,而科技人员又大多是
在盈利性的经济部门之外工作,那么经济学分析便无从考察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
产业创新。
o用推导方程式的方法推理方法.很容易证明:资本和劳动之问的替代弹性大于1.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
即等于希克斯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之问的替代弹性小于l。啥罗德中性技术进步即等于希
兜氟节约资本型技米进步,
。AIIcn,l№D.MathematicalAnalysisforgconomists2。础LMacmillau,Londen,193&pp250.
93
西j‘,叫蚪士掌位论文
但施穆克勒(Schmookler,1966)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他在考察了四个不
同行业中的近1000种创新之后提出:“尽管普遍观点认为科学发现和关键的技术
发明是产业内发明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但有关炼油、造纸、铁路、农业等四个行
业内主要发明创新的历史资料显示,没有一个典型的事例能够证明,科学发现和
技术发明起到了如人们所预想的那种决定作用。相反,在数百起实例中,推动创
新的动机要么是要解决成本昂贵的问题,要么是要抓住潜在的获利机会。总而言
之,技术问题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回施穆克勒用大量具体事例强调,创新活动
的预期盈利性反映了相关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也正是这种创新
活动的预期盈利性决定了产业创新的步伐和方向。实际上,熊彼特
(Schumpter。1942)比施穆克勒早二十多年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正如诺德豪斯(Nordhaus,1969)已评述的那样:“尽管大多数现代价格理论
和增长理论把技术变革视为外生的,这与其说是作为关于经济体系的严谨表述,
还不如诚是为了分析的便利。”。由于厂商和工业界特别强调对研究和发展的支
出,许许多多对技术进步原因的研究已经更倾向于微观经济性质。把技术进步作
为内生的概念加以运用的宏观经济理论,也已经得到了发展。
认为发明和创新的速度和偏向是由经济体系内在力量所决定的思想由来已
久。对于决定英国产业革命时期棉纺织工业中那些举世闻名的发明的种种因素的
讨论都一致强调,在通常情况下,经济促进发明和创新,而特殊发明的发展则与
特殊的经济变动相呼应@。希克斯(Hicks)在其著作《工资理论》中认为:“生
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其本身就是对发明的刺激,而且是对特殊种类发明的刺
激一导致更经济地利用已变得相对贵起来的要素。”。并因此提出称之为“引致
的”和“自发的”发明。近年来,有关内生技术进步的种种理论阐述已经在文献
中大量出现。卡尔多(Kaldor,1957)的。技术进步函数”是作为总体函数的替代
物提出来的。肯尼迪的模型(Kennedy,1964)也在谋求更替生产函数,并可被
解释为提出了一种真正的可供选择的分配理论。更有甚者,肯尼迪的模型,尤其
经过萨缪尔森(Samuelson,1965)、基德兰德和费尔普斯(Drandakis Phelps。1966)
SchmooⅪer,lACOB.1966.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Cambridge:Harvard Univarsitv Pfcss p199.
Norclhaus,ⅥD.invention.Grovnh and Welfare:AⅡl∞rctjcaI Treatment ofTeclmological Changc M.I.T.Press,
Cambridge,Mass.。1969.pC).
Mahtoux,P.Thc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Eightccnth Century C印etMI.Londoml928
Hicks,J.&The Theory ofWages avd edn,Macmillan,London,1%3
94
西北大学博士曹啦论文
发展了的形式,可以无需以c-—D生产函数为前提或无需假定技术进步是哈罗德
中性的。阿罗(Afro,,1962)的著名模型是由于对外生技术进步的不满,并研究现
实世界中某些值得重视但又显然令入费解的生产率提高的现象雨产生的.
在现代工业经济中,商业R&D是企业获取技术信息的最主要途径。1921年
美国工业界仅雇佣了2275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研究活动,这一数字到1946
年已经增加到46000名,到1962年增加到300000名,到1985年已接近600000
名(Mowery and Rosenberg,1989)。回在日本,私人企业雇佣的科研工作者的人
数在十年之间增长了一倍,即从1979年的157279名增加到1988年的279298
名(Agency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9).国在工业化国家中
产业R&D的增长蔚然成风。从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的整体来看,1975
一1985年。商业企业用于产业R&D的实际支出年均综合增长率达6%。在十年
问,许多成员国以及0ECD整体,其增长速度也逐年增长。
落后地区和国家几乎根本不进行商业性的R&D,也没有开发出来独创性的
发明。但在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确实包含了大规模的技术变化,因为生产者
开始熟练掌握原本在当地经济中并没有的新产品和技术。派克和怀斯保尔特
(Pack and鬻wstphal,1986)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所谓
发明创新在工业化进程中没有起到重要作用,实际上只是说许多技术变革主要是
对外国技术的模仿和采用”。囝派克和怀斯保尔特写道:“使用有关的技术信息需
要付出努力;积累技术信息以评价和选择使用的技术也需要付出努力;掌握和操
作生产程序并生产出来产品需要付出努力;追踪产品、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组
织安排方面的变化也需要付出努力;创造新的技术更需要付出努力。这些努力表
现为对技术能力的投资.也就是要努力获得有效使用技术知识的能力”。④换言
之,在欠发达国家吸收现有知识的过程和在发达国家创造全新技术的过程一样,
学习和创新均需要根据市场状况进行资源配置和投资。
技术进步内生性理论强调,发明与创新的速度和偏向是由经济体系内在力量
Mowcry,David.C,andRoscnbcrg,Nghan.1989.TdmokI蚪andtIIcpurrofEconornicGrowth.Cambrid萨: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j疗1.
Age.cy ofIndustri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9.Trcmds ofPRlNCrL£indicators on Research∞d
DevelopmentActivitics in Uapan.Tchnology Tcsearch and Information Eivision,Tokyo.
pack,Howard,andWestphal。Lan'yE.1986.‘‘Industrial SU'axegyandTechnologicalChange:ThornyvaⅫ
gcality.”Jorumal ofDcvclotoment Economics 22:87·128.PPl06.
Pack,Howard,and Westphal,Laffy E.1986,“Industrial$h-a£cgy andTachnological Change:Thanr]vast4
Reali吼’'Jommal ofDevelopment Economics 22:87-128,PPl05.
"
饲’j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所决定。技术进步内生性理论表明,技术进步速度随着投入的变化而变化,随着
不同的经济体而变化。因此,技术进步在横向的经济部门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在纵向的时间上也形成波动。这就决定了部门间、地区间工资率的差异始终存在,
并且这种差异经常变动。由此可以证明,市场问差别工资率因技术进步的内生性
而持续存在。
5.3部门技术进步模型
为了进一步证明技术进步决定工资率的持续变动,并引起劳动力的持续流
动,本文拟结合Hansen和Prescott(1998)的贡献,以及程名望等(2006)的
论文,重新构建一个由技术进步决定的两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
本文可以任意选择技术进步率不同的两个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如农业劳动
力市场与工业劳动力市场、重工业劳动力市场与轻工业劳动力市场、第二产业劳
动力市场与第三产业劳动力市场等等。但是为了便于分析问题,本文沿袭Hansen
和Prescott的思路,选取农业劳动力市场和工业劳动力市场作为考察的对象。
Hansen和Prescott将整个经济分为两大部门;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农业部门
也叫马尔萨斯部门,指1250~1800年问农业经济社会,工业部门也叫索洛部
门,指1800—1989年间的工业经济社会。
5.3.1单一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
首先,本文假设整个社会只有一个生产部门或一个劳动力市场,这里就以
[tansen和Prescott的农业部门来表示。根据Hansen和Prescott所定义的马尔
萨斯部门,存在如下假定:(1)农业生产使用劳动L、土地N和资本K三种生产
要素。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资本相对来说不重要,故忽略不计,只将农业产出
作为劳动和土地的函数;(2)技术系数At是外生变量,土地供给N是外生变量,
并且固定不变;(3)在不严格区分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的情况下,t期社会总
人口为Lt;(4)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根据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设社会总产出为:
Z=(4Ⅳr‘”
那么人均产出为:
只:善:(4Ⅳr厶一

孕:;;一她一-
厶‘
另外,工资率嵋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故有:
Hansen和Prescott定义的标准劳动投入(normalized labor input):
‘=去
鲁=;叫l一口)-1M。1‘4
再假设技术进步率,’固定不变,令厂2l+y’,则有4=缈’,故标准劳动投
争=移[n-8(1-a)-1w,-1l,4]
戤=‘。一‘=(,,一1五一1)一,,’1艿(1一口)一‘w,-1‘1”
令越=0,可得到标准劳动投入的唯一稳态解:
拈[(1-4炻一,),艿丁“
均衡人口总量: ‘24朋’
均衡人均产出: y’2,”
蕾rj匕,叫塾悄kb掣啦惋·文
均衡人均工资率:
均衡人口增长率:
’.gg_--(1一a)l’4=万,(;一,)
每:;一跏一:,
厶。
由此可见,入口与技术以相同的比率增长,人均产出和入均工资率保持不交,
社会全部劳动力积聚在农业部门。这表明在单一部门条件下,技术进步提高工资
率,工资率的提高引发人口的增长,从而抵消了收入提高而提高的生活水平。如
果人口增长率是外生的且小于技术进步率,那么技术进步提高的工资率使收入水
平提高,从而使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劳动力就会选择休闲,这
就形成了劳动力在就业状态之间的流动。单一部门技术进步模型的现实意义是,
如果不考虑其它部门劳动力流入的冲击,某部门的技术进步提高工资并最终转化
为劳动力闲暇的增加,使劳动力在工作和闲暇之间流动;如果考虑其它部门,则
会产生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流动。
5.3.2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
现在,本文分析存在两个部门或两个市场的劳动力流动情况。假定经济中存
在上面论及的马尔萨斯农业部门和索洛工业部门。根据Hansen和Prescott所定
义的索洛部门,存在如下假设:(1)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自由地在农业
和工业两个部门之间流动:(2)农业部门采用马尔萨斯技术生产农产品,使用的
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土地供给N是固定的,t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用Lat
表示:(3)工业部门采用索洛技术生产工业品,使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K和劳动
Lit;(4)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技术系数Aat和Ait是外生变量;(5)农业和
工业生产的规模报酬均不变。‘
根据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设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产出分别是;
匕=(以忉4毛”(o≤口≤1)
瓦=(4K)4厶1叩(0s声s1)
那么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分剐是:
MP(L.)=(1一口)(以Ⅳ尸厶”
MetL.)=(1-PX&K)4厶一9

西北j曲峰博士掌位论文
如果艘(k)>.别烈厶),由于工资率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所以劳动力从工
业部门向农业部门流动。如果^护(乞)s J】l卵(厶),劳动力便会从农业部门向工业
部门转移。该条件表明,脚9(厶)较高或御(厶)较低都不利于农业劳动力转移。
现在分析两部门均衡的情况。假设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率,l口、
,:固定不变,令厶5l+Y'o,乃2l+n,则有以2以∥,4=4∥。假设工业
部门技术不断进步,即,,:卜O,则乃卜1。均衡的条件是两个部门的工资率相等,
也就是说劳动边际产出相等,即:
0一口)(屯Ⅳ)。厶1=(1一∥)(4K)4厶’9
经过变换可以得到t时期农业部门劳动力数量:
厶={(1一口)/[(1一声)(4足)4厶一9]}”。以Ⅳ
={《l一口),[(1一所(:扭尸毛。,]}”4:_Ⅳ(以,而,,8y
从而有t时期农业部门劳动力增长率:
!警=,;|诤。
以心表示马尔萨斯稳态下农业部门局部均衡的工资率,’.I表示索洛稳态下
工业部门局部均衡的工资率,彬表示两部门均衡时的社会工资率。由劳动力转
移的条件,可得以s一,又因为w:∈[吃,w:],所以以≤w:。
孕=磊一万M一1≥五一跳~=以
所以工业部门劳动力增长率: q
进一而得到孙: 铃厶i4=厶“褙/厶=缵厶“/‘s学以卅“

上式表明,从动态分析看,农业部门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的变化率仅仅
和力、口、,三个变量有关。又因为兀>-l,O≤口≤1,Os夕鲥,故随着乃增加,农
业部门劳动力比例将持续下降甚至为零。该模型表明,在存在两部门的情况下,
由于口、∥的相对稳定性,现代工业部门技术系数的增长率是决定农业劳动力比
曩rj‘大掌卅睦掌位论文
例的首要因素;现代工业部门的拉力,特别是其技术进步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根
本动因;随着,t增大,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将持续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
比较分析单一部门和两部门的技术进步模型,本文发现,单一部门条件下的
技术进步提高了工资率,增加了收入,改变了劳动力的供给行为,从而使劳动力
在就业状态之间转移。在两部门条件下,技术进步率的不同决定着它们的劳动的
边际产出不同,从而形成工资率的差异,进而引起劳动力从技术进步率低的部门
流向技术进步率高的部门。
5.4小结
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原因是市场工资率差别,而市场工资率差别的成因和存在
的持久性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也就是说,劳动力流动的深层决定因素是技术进
步的市场差异。
技术进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采用广义的技术进步,认为技术进步是任
何足以使生产函数移动的力量,即产出中不能用劳动和资本解释的部分都归功于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分为希克斯中性、哈罗德中性和索洛中性,从其分类含
义中可以考察出,技术进步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造成市场工资率差别,而且可以
通过改变资本和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形成市场工资率差别。市场工资率差别
不是暂时的,而是永久性的,因为技术进步是内生于经济体系的。技术进步的内
生性意味着,各个市场的技术进步不可能完全一致,实现一般均衡。
技术进步对市场工资率差别的影响,通过构造单一部门和两部门技术进步模
型可以得到充分论证。从两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推导出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的
差异使多个市场始终处于趋于一般均衡的过程,却不能实现一般均衡形成出清的
市场工资率;同时,也是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差异使多个市场始终处于动态的
均衡过程中:均衡——失衡——均衡——失衡,所以出清的市场工资率也是暂时
的,长期工资率存在差异。单一部门技术进步模型告诉本文,在单一部门情况下,
技术进步提高了工资率,使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由此引起劳动力在就业状
态之间流动。两部门技术进步模型告诉本文,在两个部门技术进步速度不同的条
件下,它们的市场工资率也存在差异。因此,劳动力从技术进步率较低的部门流
向技术进步率较高的部门。
西北大掌饲L士掌位崔"℃
6技术进步与劳动力流动
本文已经从理论上推导出,技术进步是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原因。但是劳动力
流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还需要进一步证明技术进步如何形成各种劳动力流动形
式。技术进步的一个功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导致不同产业、
部门闻的收入差距;另一个功能是“创造性破坏■在摧毁旧产业的同时催生出
新的产业,新产业收入快速增长,旧产业收入日渐下降。技术进步不但产生新的
产业,而且使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从而引起劳动力在产业问的流动。地区之
间和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原因是工资率差距,而工资率差距产生的原因是
产业分布的差异,因此,地区之问和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只是产业之间劳动力流
动的外在表现。
6.1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演进
6.I。1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
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财富、各种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
问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产业结构具有层次性,影响宏观决策水平的
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第二层次是各产业的内部结构。
即第一次产业的农、林、牧、渔业结构;第二次产业的工业、建筑业结构:第三
次产业的流通结构、生产生活服务结构、劳动者素质结构、管理结构等等;第三
层次是产业的部门结构,如种植业结构,林业结构,畜牧业结构,工业中的轻、
重工业结构,流通中的商业与运输业结构,等等。
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环
境、经济发展水平、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技术进步和国际市场需求等。在影
响产业结构的众多因素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的因素,在其它因素基本不变的情
况下,往往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回技术进步对产业的形成、发展和产业结
构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的和持久的,且不受政府和社会意识支配的力量。国在
技术进步持久地、潜在的作用下,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形成了很强的对
应关系,闫应福、贾益东等(2003)在回顾人类历史上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演
。张寿.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变化【M1.北京:中国计划出舨社,1988年,第30页.
口李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一概论【h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00=105页
101
西j‘大掌‘嘻士掣啦论文
进过程指出:历次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革总是以技术结构变革为先导,而历
次技术结构变革又都是以相应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形成而实现。张蕴岭
(1991)考察了西欧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技术进步主要通过促
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演变。
综合已有的探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关系的主要研究,技术进步是产业生
成、发展、重组和衰退的基础,技术水平和技术结构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动力;
技术进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产业的成长和演变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产业结构
演变。
6.1.2技术进步促进新旧产业的更替
技术进步通过为新产业、新部门的产生和传统产业、部门的衰退、改造提供
技术支撑来实现新旧产业的更替。在产品需求充分的条件下,技术进步通过提高
生产效率和扩大产品供给量,提高该产品所在产业和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
比,降低其它产业和部门的产值比;或者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衍生出新的产业部
门,新兴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呈现出主导作用,同时使传统部门逐渐衰退。
从技术进步的方向来看,技术进步可以被划分为纵向移动、横向分离和全方
位移动三种状态,陈东强(1997)将它们分类为非全质性科技创新和全质性科技
创新。它们对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以及传统产业的衰退、消亡
和新产业的产生、扩张的作用完全不同。
首先,纵向移动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所谓纵向移动的技术进步,
是指技术水平的提高,包括以原技术为基础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例如,第一次技
术革命中纺织业工作机从“珍妮机”到水力纺纱机再到蒸汽纺纱机,就是纵向技
术进步。这种技术进步表现为原有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以使原有产业在技术进步
的条件下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提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如果原来产
业是衰退产业,纵向技术移动使其得到更新改造,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
或是提供改进型的产品,生产规模扩大使衰退产业起死回生,甚至在整个产业中
的比重迅速提高。如果原来产业是新兴产业或部门,纵向技术进步通过生产效率
的提高能够使该产业、部门的产品供给迅速扩大,从而提高它在整个经济中的产
值份额,同时使使用传统生产方式的产业、部门的产值相对降低。由此可见,纵
向技术进步通过改变产业、部门的供给能力和生产规模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
102
冒rj匕大掣嚏士掌位鼬.文
其次,横向分离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所谓横向分离的技术进步,
是指新技术和新技术群的出现,即新技术、新技术群同原有技术的分离。近代技
术发展史证明。技术进步速度越快,这种技术分离就越频繁,横向分离范围就越
大。横向分离的技术进步,造就了越来越多的日益独立的新技术或新技术群,在
这些新技术和新技术群的引导下,—般会产生颓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
等,扩大了社会分工的范围,创造了生产活动的新领域。一旦市场容量扩大到某
一程度,这些新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分工就会形成新的产业。新的产业形成有两条
途径:一是新技术孕育出以前没有的全新产业,如信息技术孕育了网络产业等;
二是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促进传统产业的分化、重组等创造出新产业。随着
新兴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出现,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丧失,传统部门被替代而衰落。
由此可见,横向分离的技术进步通过新兴产业和部门的诞生以及传统产业和部门
的衰退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变动。
最后,全方位移动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全方位移动的技术进步,
是上述两种技术进步的综合。但是并不仅限于此,它还包括随时间、方向移动的
技术进步,也就是从技术发展史的角度所看到的技术进步。全方位移动的技术进
步,是与历史同步迈进的,因此,它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产业结构转换是紧密相连
的。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发展状况,强烈影响着这个时期的产业结构的状态。全
方位移动的技术进步突飞猛进的对代,也就是产业结构大转换的时代。
6.1.3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效应
技术进步决定着产业的形成、发展、衰退和消亡,从丽改变产业结构。所以
从本源来说,产业的形成、分解或新兴产业的产生都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如果没
有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就不可能提高。产业也就无法演进。‘噼随着技术
进步,新兴产业和部门不断涌现,传统产业和部门不断衰退、消亡,国民经济中
的产业结构不断变化.
技术进步的历史就是产业演进的历史,也是产业部门更替的历史。通过回顾
技术进步历史,可以考察三次产业变动的轨迹。人类在掌握使用石器和种植技术
后,学会了动物的驯养技术,由此导致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即畜牧业从农
业中分离出来。技术进步催生出了新兴产业——畜牧业和农业.随着人类掌握了
。事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概论fhq.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1∞
冒jE大学佴士掣啦论文
越来越多的手工业技术,特别是金属加工和制造技术,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社会大
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技术进步催生了新兴产业——手工业。随着技
术进步的积累和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生产、交换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于是产生
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物质生产领域分离出来,即产生了第三次产业。
三次产业形成后,它们在不同技术发展水平时期的产业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
不同。以工业化程度为基本标志,可以把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划分
为四个阶段:工业化前的经济、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工业化的经济和后工业化经
济。从中可以看出;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国家,其产业结构大体是相同的,而与
处于不同阶段的国家相比,则有明显的差异。恰恰是这种“异同”反映出技术进
步水平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技术、经济发展
水平越高,第一产业乃至第二产业也即整个物质生产领域的比重(在产值、劳动
和固定资本中的比重)就越低,而第三产业也即非直接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就
越高。这就是说,产业结构的重心是沿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转移的。
这样,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特别是三次产业的不同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
出其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
技术进步不仅催生出新的产业,并改变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而
且还催生出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并改变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每次重大的
技术进步都会产生许多新兴的产业部门,并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部
门,而传统的产业部门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
回顾历史上几次工业革命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兴部门的产生和传统部门的
衰退。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导致了第二次产业的兴起,而且
由于专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第二次产业内部的纺织、煤炭、冶金、机械制造
等各个产业部门迅速分离和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第二次产业网络,并成
为社会主导产业。同时,工业部门的机械化设备运用于农业生产,促进了第一产
业的分离,出现了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从能源革命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使照明、动力等产生了突变性飞跃,引起了电机电力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通讯
产业等一系列新兴产业的产生,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石油作为能源而得到应
用后,随着石油化学工业技术的出现,又产生了汽车产业、飞机产业、精细化工
产业等一系列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再次发生重大变化。而以微电子技术、原子能
西j匕,叫蚌博士掣啦戗,文
技术、光学技术、新兴材料技术等“高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又诞生
了电子计算机工业、核能及核工业、电视工业、航天工业等一系列新兴产业,传
播媒介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革命使许多生产部门的生产技术控制、信息处理方
法等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对第三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
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它大大提高了第一、第二次产业的生产效率,促成了对第三
次产业的强大需求。第三次产业中的一般服务行业是由来已久的,但是它们很多
是混杂在第一、第二次产业中的,由于技术进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社会生产
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次产业逐步从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中分离出来,并获得
了极大发展。其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给以“服务”为特征的第三次产业提供
了强大的技术手段。计算机使各个产业部门都受益匪浅,第三产业尤为突出。正
是由于电子计算机及其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技术进步,才使得银行、办公系统、
交通控制与调度系统、商业和其它社会服务部门和行业的服务经营方式发生了深
刻变化,服务手段迅速现代化,营业范围大幅度扩展,使之成为真正的现代化产
业。
技术进步不仅决定着产业、产业部门的兴衰,而且还决定着产业部门内部各
行业的兴衰。以工业部门为例说明,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着工业内部结构。
工业部门内部的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主要由技术水平决定。世界经济发展
的实践证明,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也受经济发展成熟度和技术进步发展水平
的制约,而且有阶段性。一般说来,在大工业发展的初期,轻工业在整个工业中
占优势。这是因为,技术相对简单,耗资少,回收快,直接为居民生活服务,易
于寻求市场。这是大工业发展的第一阶段。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部门增多,国
民经济各部门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过渡,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
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又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因而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大
大快于轻工业,其比重不断上升。这是大工业发展的第二阶段。随着大工业的深
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出现了更为复杂的情况。一方面,生产机械化、自动化进
一步发展,资本有机构成进一步提高,对生产资料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但另一方
面,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从外延式生产向内涵式生产转变,机器设备
单位生产能力的造价会相对降低,其使用效率即产出率会提高,单位社会最终产
品所需的生产资料占用量和消耗量会降低,因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会相对减少。
'膏jt大摩嚏士掌位论文
两种因素的综合,使生产资科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速度相互接近,重工业
的比重不再提高,这是大工业发展的第三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和生产
形态内涵化的进一步加深,合乎逻辑地将会出现第四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上述
两种因素的对比,后一种因素(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对减少)会压倒(不仅是抵
消)前一种因素,因而轻工业的比重会回升。这可以说是大工业发展的高度成熟
阶段。
技术进步产生新的产业,并且使产业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从而引起劳动力在
产业间的流动。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另一方面造成失业,
这就形成了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8凭论是结构性失业,还是技术性失业都
会引起劳动力在产业间和部门间流动。
6.2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都是产业差别的外在表现
技术进步促使新产业的生成、发展和成熟,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衰退和退出,
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在新的产业结构中,不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速度呈
现出差异性。不仅如此,即使是本文所感受到的劳动力城乡流动和跨地区流动,
也是技术进步差别的结果。因为,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实际上是产业之间的差别,
而产业差异源自于技术进步差异。
城乡差别的实质是产业之间的差别。城镇依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农村依托
于第一产业,是产业空间布局的结果。所以,城乡差异源自于产业差异。二元发
展经济理论论述城乡劳动力流动所依据的前提就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明显的二元
经济:传统的农业部门和发达的工业部门,农业部门集中在农村,工业部门聚集
在城市。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效率远远低于现代工业部门,于是造成劳动力大量
地从农村流向城市。刘易斯模型强调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闻的效率差异;拉尼
斯一费景汉模型强调除工业部门有更高的效率外,农业部门要提供更多的剩余产
品也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率;托达罗模型除沿袭城乡之间工农业效率差异外,认为
城市还存在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的效率差别,并且强调正规部门就业创造率的
提升是劳动力流动的驱动力。由此看来,城市和农村只不过是不同产业的空间依
。很多学者对技术性失业进行了研究.包括Jonathan 8.Leonard(1988)、David Daaton和Peter Nolan
([986)等.在1930年的国际劳工组织报告中,给技术性失业的定义是“技术进步弓l起的小部分失业,
在特定时期,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变化或经济系统自发发展而无法达到(劳动市场)平衡.”
106
一曩r北大掌啊kb掌位能。文
托形式,真正的城乡差别还是来自于产业差别。
发达国家的城乡差别也来自于产业之间的差别。科林.克拉克在配第发现P的
基础上,根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的主张,对产业结构演进趋势进行了考察。
他将各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o第一阶段,以农业为主的低开发经济社会,
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劳动生产率低,人均收入少:第二阶段,随着经济发展,
制造业比重迅速提高,进入以制造业为主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高,人均收入提高,
引起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转移,人均国民收入提高;第三阶段,随着经济的迸
一步发展,商业和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商业、服务业的人均收入比农业
和制造业高,引起劳动力从农业主要向商业和服务业转移,全社会国民收入增长
加快,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大大提高。克拉克的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
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
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一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人
们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
三产业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个产业问的出现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人们总
是从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转移。这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
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
截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结论。即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
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小,丽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
就越大;反之则反是。
库滋涅茨(Kuznets,1957)继承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在分析19世纪至20
世纪50年代美国劳动力再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指出,@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的
区域再分布相互紧密关联,互为变量(Interdep鲫dent variables)。一方面,伴
随着经济发展的人口增长会自发刺激劳动力从过度密集地区流向相对稀疏的地
区,以开拓自然资源,从雨进一步引起劳动力流动;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技术进
步造就的经济增长会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等形式对劳动力分布产生的影响更为重
要。他举例说,农业技术进步,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提高,乡村劳动力
。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19_-20页.
o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一q9页.
。SimoonKumts。PopulationRedistributionandEconomicGrowth,UnitcAStates,t870-1950,NewYortlllc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57,pp,4-5
107
西j匕夫掌饲I士掌位论:≮
的就业机会减少,而资本和劳动力则流入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贸
易及其它服务部门。这些部门不像农业那样依附于土地,而集中于现代城镇社会。
因此,他认为,可以这么说,经济增长由技术变革引导,而劳动力分布的变动则
是适应就业机会变化的结果,技术进步往往是十分具体的,它对不同部门和不同
地区的影响程度不一,造就的经济机会也不一。这种变化对人口过程会产生影响,
如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但相对而言,能够迅速而直接适应这种变化的是通过
人口流动而形成的人口再分布。因此,人口流动是适应技术进步变化而导致经济
机会变化的主导机制(Main Mechanism)。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很显著。无论是用经济增长速度和收入水平刻画的地区差距,蝴还是用生产效率、@人力资
本、o和工业集中度@衡量的地区差距,都呈现出明显扩大的趋势。
地区差距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那就是地区经济差别的实质是产业之
间的差别。这已经被国内的众多研究所证实。纵观中国20多年来工业化的发展,
地区之间的工业化进展差异极大。有的地区(如直辖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或后
工业化时期,东部沿海地区、东北三省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而中部地区和西南地
区、西北地区则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费洪平(1994)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企
业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王旭章(1996)认为虽然地区内的企业规模
难以产生规模效益,但是聚集予地区的行业规模带来的规模效益往往成为该地区
经济迅速扩张的强烈支撑点。范剑勇(2004)、吴勤堂(2004)研究发现,改革
以来中国地区间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一体化水平已有提高,产业布局已发生根本
改变,绝大部分行业已经或正在转移进入东部沿海地区,这一现状使得制造业集
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无法向中部地区转移,进而推动了地区差距不断扩大。陆铭、
陈钊等(2004)认为,由于发达地区在高技术产业拥有比较优势,且通常具有较
。刘夏明,魏英琪等.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fJ].经济研究,2004,(7).
o陈秀山,徐瑛冲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牡会科学.2004.(5).
o蔡萌,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刀.经济研究'2000。(10).
。程必定.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思路『J].经济研
究。1995,(7).
o沈坤茕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池,(1).
o王忐刚,龚六章等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00响(2).
o邹薇.张芬.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l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o金煜。陈钊等.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镱【J],经济研究2006.(4).
9袁志鼬范建晃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避程及其地区差异分锎J】.管理世界姗3。(7).
108
西北,叫懈士学位崔昭℃
快的技术进步速度,所以往往在贸易利益的分享中得到了较大的份额,从而导致
区域经济分割。范建勇、朱国林(2002)分别按照三次产业与亚地区间差距(按
泰尔指数分解地区差距)将地区差距分解,并从研究中发现,从产业角度讲,地
区差距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与非农产业在地区间不均衡分布
引起的,从亚地区间的差距演变来看,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与内地
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因此,两个角度综合起来,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
原因是非农产业特别是伟8造业在沿海地区集聚。袁志刚,范建勇(2003)从各地
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差异上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制造
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东部沿海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
心。范建勇(2003)从制造业报酬递减、运输成本、地区市场规模差异与要素流
动性四者相互作用的角度阐述了引发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产业集聚机制。他发
现,东部沿海地区的高人口密度(代表市场规模)导致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FDI向东部沿海地区涌入、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转移,是改革以来
制造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实质是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外在表现形式。
城乡劳动力流动和跨地区劳动力流动是产业问劳动力流动的依托形式。
6.3小结
技术进步的“创造性破坏”效应诱导产业结构变迁,依托于一定产业上的技
术水平和技术进步速度也因此处于动态的变化中,由此决定的产业问的工资率始
终处于非均衡的动态变动之中,于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流动持续不断。这就从
根本上解释了产业之间劳动力持久流动的深层原因。
至于城乡间和地区间劳动力流动,本文认为它们是产业问劳动力流动的外在
依托形式,其实质仍然是劳动力在产业问的流动。产业布局遵循着产业发展规律,
不可能在空问上均匀分布,因此就呈现出农村和城市之闻的产业差异、发达地区
和落后地区的产业差异。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与城市差距、地区
间差距都是产业的空间差异,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产业空间发展差异的表现形
式。由此可以推导出,中国大规模的城乡劳动力流动和跨地区劳动力流动是空间
上产业发展不均引起的。而产业演进和发展速度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因而技术进
蕾r北大学,●j叫牡位镌蛤℃
步的差异就可以解释劳动力的空间流动。
1lO
西|I:大掌博士掌位甚”乞
7技术进步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
度量技术进步的主要指标是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涉及制度剧烈变动的发展阶
段,全要素生产率不能准确地反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是单位劳动力的产出。
观察一个国家长期技术变化或比较各国、各地区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或在各行
业之间进行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很合适的指标。因此,文中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
技术进步,分别考察各产业、行业、地区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工资
率的关系,以说明技术进步是中国劳动工资率的最基本的决定因素。尽管中国的
劳动力市场不成熟,劳动工资率不是市场工资率,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劳动
用工制度、工资制度和劳动力配置制度改革以来,工资率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基本上能反映市场化的趋势。所以,从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两个变量的关系来考
察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决定作用具有合理性和可信性。通过分析产业问、地区间、
部门间和不同所有制企业问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劳动
生产率的变动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工资率。这就证明,中国劳动力流动的深层次原
因是技术进步。
7.1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
经济学家们在研究技术进步时,常常把生产效率的提高作为技术进步,这是
一种广义的技术进步概念。在测定技术进步时广泛使用一种把不能用投入增长来
解释的产出增长的“索洛余值”作为技术进步的结果。这个余值部分所体现的是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从长远观点看,生产率变动的主导因素是技术进步,因此,
在一种成熟或稳定的经济制度下,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作为技术进步的度量是
合乎逻辑的。然而,对于一个处于制度转换时期的国家来说,生产率的变动包含
较多的非技术因素。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用全要素生产率法去测算技术进步,
势必夸大或缩小实际发生的技术进步。
因此,经济学家常常测量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把生产效率的变化作为衡量
技术变化的指标。习惯上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的生产率来表示技术变化。例
如《美国统计史》的“生产率和技术发展”一章中,除专利、版权、商标统计和
各行各业的劳动生产率外没有别的内容。观察一个国家长期技术变化或比较各
国、各地区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或在各行业之间进行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很合
1盯j匕大拳博士昝啦制”≮
适的指标。o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思·J·阿罗也认为比较不同时问使用两
种设备、两种技术时的劳动生产率是测量技术进步的最好方法。回实际上,用劳
动生产率来衡量技术进步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例如在讨论“索洛悖论”时,
Sichel(1998)、Hansen(2001)、Jorgenson(2002)、Nordhaus(2001)、01iner
and Siroh(2002)Stiroh(2002)等等都是用平均劳动生产率(AFL)来表示
IT产业和“新经济”所引起的技术进步程度。技术进步包括知识水平的提高、
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TFP不能反映这些内容,而劳动生产率却
能作到。国
生产率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投入(即所占用或所消耗的资源)转化成产出的
效率。劳动生产率是指产出与劳动力投入间的相对比率,劳动生产率提高是推动
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劳动者的质量、劳动者的技术装备水平以及有效的管理等
是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技术进步直接引致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利用外资、参与国际技术交流,不仅引进了新的技术和设备,还通过国外技术人
员的进入、外资企业的示范作用√L员流动的技术扩散作用和企业间的竞争作用,
加速新技术在国内产业的传播,促使国内企业采用新的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工业
技术的整体水平。此外,对外开放也使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国内得到传播与应
用。当然,中国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也是带动全社会及其各地区、各部门
和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条件。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
后期以来,中国各级教育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迅速提高。
1995年与1990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37年,具有
大学(含大专)、高中(含中专)和初中文化程度者占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分别
增加了0.88、0.42和3.9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小学文化程度者和文盲半文盲
人口所占比重明显下降;2000年与1995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
限则提高了0.78年,具有大学、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分别增加了
1.97、3.33和6.56个百分点,而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者和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
。李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选择【M1.北京:经济科学啦版社,1989年'第12页.
。迈克尔·曾伯格.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M1_t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0页.
●Bre∞ahan:Information峨hnoIo掣:workplaceorgnization andtk demandforsldllodlabor:.fura-level
evidence.QJE 2002,Feb.
112
冒北,d懈士学位论文
重则迅速下降。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尽管对直接进行创新和发明的贡
献不明显,但是他们的人力资本的积累为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和新的管理方式的
施行提供了基础平台,从丽直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除了接受教育提高劳动力
质量和积累人力资本外,宋国青教授认为,在过去这些年中,大陆劳工在“干中
学”的过程中人力资本水平上升很快,劳动效率提高很快o。
既然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可以度量技术进步,而且中国的技术进步直接促进了
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外,本文主要研究不同产业、部门、地区和所有制
企业之间的技术进步状况,所以,本文以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作为度量技术进步的
指标,。分别考察不同产业、部门、地区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及
其与工资率差异之间的关联性,以探讨技术进步对工资率的影响。
7.2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与工资差异
7,2.1各产业的技术进步
1978年以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劳
动生产率的波动幅度较小;
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全
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波动幅
度较大,增长率也较高。尤
其是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
不仅大大高于全社会劳动
生产率,丙且年均增长率也
很高,如图7.1所示。一般
来讲,在工业化阶段,第二
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
图7.1 1978年以来分产业各年的劳动生产率
(1978年不变价格)单位;万元/人
数据来浮予;‘中国统计年鉴(2002)和(2∞5)》和
‘中圉劳动统计年鉴(2002)和(20∞)’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一个拥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行政区域的省份在
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紧紧依靠农业和第三
产业就可以实现较高的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另外,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赵晓,如何看待中国投资回报率节节攀升(J].中国宏观经济鹧,2006年08月24日.。劳动生产率等于某
年国内生产总值除以该年就业人数,即每个就业者的人均产出.
霄jE,0擎博士掌位论文
不仅直接推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且还通过其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
连带效应来间接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图7.1显示,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
的快速提高带动了第三产业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
逐步缓慢提高,反映出中国的技术进步在各产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预示
着产业间必然存在工资差别。
第二产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加剧了产业问技术进步的差异,导致三次产业
闻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越来越大,见图7.1。1978年,由于整个国家技术进步率低,
所以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和一、二、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很低。其中全社
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0.09万元/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
0.036万元/人、0.251万元/人和0.176万元/人。这种产业之间低水平的、差距
较小的劳动生产率运行状况从1978年持续到1991年,表明在这段时间内各产业
间的技术进步速度差别不大。从1992年开始,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仍然保持
平稳增长,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较快上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远远
高于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到2005年,这种产业间生产率的差别更明显,按1978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全社会劳动者平均劳动生产率已达1.82万元/人,年均提高率
为11.8%;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589万元/人,4.278万元
/人、1.9万元/人。这表明,经过20多年的产业间的不均衡发展,各产业的绝
对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因为相对于1978年。2005年一、二、三产业的技术水平
分别提高16.36倍、17倍、lO.8倍。但三次产业间技术水平差距日益悬殊,1978
年一、二,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例为1:6.97:4.89,2005年该比例扩大到
l:7.26:3.23,尤其是1992年以后,它们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这表明,尽管
三次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都得到极大提高,但是三次产业间技术进步速度的差距
越来越大。
7.2.2三次产业的成长速度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中的投资已由单一的国家投资转变为以企业为主的投
资。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逐步扩大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进行技术革
新和提高管理水平,在第二、三产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的条件下,第二产业和第
三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和成长率迅速提高,从而引起了产业结构的构成变化。
114
—rj匕,叫塾qkb掣啦忱i文
技术进步韵差异,引起各产业发展规模的变动.从而改变了它们在国民经济
构成中的比例。从图7.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GDP中的份额由1978年的28.1%
圈7.2 197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数据来源于;‘中萄统计年鉴(2062)和(2005))
下降到2004年的
15.2%:第三产业在
GDP中的份额由1978
年的23.7%上升到
2004年的31.镰;而
第二产业在6DP中的
份额相对稳定在47%
左右,2004年达到
52.9%。一般说来,在
工业化进程中,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是;开始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大,第
二、第三产业比重很小:而隧着工业化过程的不断深入,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
升,并超过第一产业而成为主体产业;但第二产业在达到一定高峰后,其比重便
缓慢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迅速上升,并逐渐取代第二产业的主体地位。应
该看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转变基本符合产业结构转变的一般规律,这是
由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三次产业技术进步状况所决定的。
技术进步不仅引起产业构成的变化,还表现为技术进步的差异导致产业成长
率的差异。从各产业的增长率来看(见图7.3), 1978——1984年,第一产业年
圉7.3 1978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增长率(上年为100)
数据来源于t‘串固统计年鉴(2002)瓢(2005))
均增长率为7.38%,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03%和11.95%。可
曰’j匕大掣博士增q立论文
以认为,这一时期是各产业发展较为合理的阶段。但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第
一产业增长率明显降低,相反,第二、三产业增长加速,2004年按可比价格计
算的第一产业增长率为6.3%,而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11.1%和8.3%。
如果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作为经济的平均增长率,通过与各产业的增长
率进行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产业的发展速度差异。1984年以后(除1990、1996
和2004年外),第一产业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以内,并且低予当年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率的1/2;1984年以后(除1989、1990年外),第二产业增长率始终稳
定在9%以上,而且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增长率;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基本上与平均
增长率同步变动。
无论是三次产业在总产值中份额,还是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都显著表明第
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稳步发展。这种产业的演变态势
与各产业的技术进步完全一致。
通过比较图7.1与图7.3,两图都是增长率,反映了变量的交化速率,可以
发现它们相同变动轨迹。图7.I描述全社会与三次产业的技术进步情况,图7.3
描述了国内总产值与三次产业的成长情况。本文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些共同之处:
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产业的成长都表明,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始终
保持社会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总是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这进一步表明,中国
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
7.2.3工资差异与劳动生产率差异
三次产业的技术进步差异和成长速度的差异是否与其劳动所得有必然的联
系呢?一般来说,技术进步明显、成长迅速的产业和部门因劳动生产率高,工人
的劳动工资率也较高。为了考察中国三次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工资率之间的关系,
本文首先观察三次产业工资率的变动情况,然后分析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之间的
影响关系。
‘经济数据特供系统》。提供了中国各产业、各行业在岗职工工资数据。为
了分析的方便,本文将农、林、牧、渔业在岗职工工资作为第一产业职工平均工
资,用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三个行业工资的算术平均值代表第二产业的平均
。‘经济数据特供系统》由国家信息中心数据中心与新华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提供,网址;
http://data,xinhuao.nlinc.coin.
116
冒j匕太掌博士掌位崔叩℃
工资,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批发零售业两个行业工资的算术平均值代表第三
产业的平均工资。关于全社会平均工资和三次产业工资可描述成曲线图7.4。
从图7.4可以看出,全社会平均工资率昶三次产业平均工资率都呈现上升态
势,但是全社会平均工资率和二、三产业工资率明显上升很快,第一产业工资搴
平稳缓慢上升.它们之阃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这刚好反映出了产业间的收入分
配差距拉大的现实。由于第一产业分布在农村,第二,三产业主要分布在城市,
所以这一差距也反映了城乡收入分配悬殊的现实。另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
平均工资很高,并且较接近于全社会平均工资,它们远远高于第一产业的工资。
将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产业成长率和工资率进行比较(对
比图7.1、7.3和7.4),本文发现,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产业成长率和工资
率都大大低于第二、三产业。正是由于这些差距的存在,导致了农村劳动力流向
城市,导致了第一产业劳动力流向第二、三产业。
圈714全社会平均工资率和三次产业工资率(单位;元)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三次产业技术进步的差异决定其增长率和在总产出中份
额的差异,进而决定它们工资率的差异。为了更清楚地表明它们之闻的这种传递
性的决定关系,本文对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设定劳动
生产率与工资率变动关系函数如下:
既=口十矾
魄表示工资变化率,n第n个产业,乞代表第n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根据1978一—-2005年三次产业的工资变化率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率的数据,。运用
。数据来源于;‘经济数据特侠系统,也墨家信息中心数据中心与新华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弱合作提供,碍
址:mlp卅m阻xjlIbuaollIiIIc.∞m.
117
置r北,漳啊咕掌位论文
Eviews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Ad.Rz=O.47 F毫21.48
Ad-R2=0.45 F=19.8
%;5.85+0.48霸
(3.6) (4.6)
彤2=7.57+0.44%
形2=10.85+OAT,2
(7.2) (3.5)
Ad.R2=O.31 F=12.2
从上面三个结果来看,尽管R2值较小,但是T值和F值都很显著。R2系
数表明第一、二产业工资变化率的45%以上可以由技术进步解释,第三产业工资
变化率的31%可以由技术进步解释;三个产业的芦系数表明,技术进步每变动1%。
工资率就业变动0.4%以上。既然每个产业技术进步速度决定其工资率的变化,
那么三个产业技术进步率的差异必然引起工资率的差异。
7.3技术进步、地区经济差距与工瓷差异
7.3.1地区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平衡,20世纪80年代划分出的东、中、西
三大地带,而今演变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两大区域①。这两大区域表现
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差距也是非常显著的。
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无论从绝对量还是增长率上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根
据《经济数据特供系统》中提供的数据,。本文计算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
。由于中部地区的缓慢发展和西舔地区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韵发展速度部分彼此。因而被同时税为
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呵与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应.
o‘经济数据特供系统'由国家信息中心数据中心与新华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提供,冈址:
hllp'J/data.xinhuaonline,com.
118
西北,洋博士学位能0≮
劳动生产率,o并作图7.5。国7.5显示,尽管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低于中部地
区,但是它们的差距较小,它们年均增长率也很接近,因此将它们视作同一地区
圜7.5地区同劳动生产率差异(单位,万元,人)
——中西部缝区。东
部地区的劳动生产
率明显离于中西部
地区,并以较快的速
度增长,1990一一
2005年间年均提高
率为14.06%。而中、
西部地区同期的劳
动生产率年均提高率仅为9.05%和8.59%。1990年东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为0.38
万元/人,是中部地区(0.27万元/人)的1.41倍,是西部地区(0.21万元/人)
的1.81倍,而到了2005年,按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东部地区的劳动生产
率提高至2,33万元/入,是同期中部地区(1.1万元/人)的2.12倍和西部地区
(O.9万元/人)的2.58倍。本文的研究结论与王志刚、龚六堂等(2006)的完
全一致。王志刚、龚六堂等选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地区间生产效率演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978——2003年分省数据的
实证检验,他们发现:(1)东部地区的生产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部;(z)
各地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地区间差异基本保持不变;(3)全要素生
产率增长的分解结果表明:主要是技术进步而非生产效率改进支撑了全要素生产
率增长。
7.3.2地区工资差距
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反映在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就表现为马太
效应。所谓马大效应,指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的更发达,落后的更落后。
突出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比西部内地富裕,南方比北方发展快,城市比农村现代
化程度高。这种客观存在的差距,决定了富裕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区对经济
落后地区劳动力有极强的吸引力。将湖南省与广东省进行比较,1985年广东农
。将各省(自泊区.直辖市)的GDP和从业人员按照地区分别求和,算出各地区的总产值和盛就业人口,
然后根据劳动生产率公式算出地区的劳动生产率.
119
'寸j匕大捌}博士掌位刊.二乞
民的年收入只比湖南农民年收入高25%,到l 990年广东农民收入差不多已比
湖南多一倍。1993年,到广东打工的湖南农民约在200万至300万左右,他们
打工一年的收入相当于在湖南收入的两到三倍。@再来看一下沿海渔业劳动力收
入。渔业在大农业中首先推行市场经济,水产品价格全面放开,进行市场调节后,
渔民收入远远高于农民平均水平。以北方两岛一湾(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渤海
湾)为例,1990年渔民人均年收入1537元,高于全国渔民收入水平。从本地区
渔民收入变化看,1990年是1978年的8.37倍,是l 984年的2.54倍;渔民户
均收入3267元,是1978年的7.91倍,是1984年的2.55倍;渔业户平均储蓄
额是1978年的15倍,是1984年的8倍。对照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和户均收入平
均水平,比之高出2-叼倍,比落后的贫困地区高出lO倍左右,且收入差距仍在
日益扩大。正是存在这种地区差异,北方两岛一湾聚集着大量外来农业入口。总
的来说,地区经济收入差别悬殊是吸引外来劳动力的主导动因。%有一点是经
济发展越迅速的地区,入口流动越快,集聚的民工越多。据统计,在农村劳动力
转移中,流向城市所占比重,沿海地区为60.9%,中部地区为14.8%,西部地区
为1 0.7%。表明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o
东部地区
与中西部地区
的收入差距可
以反映在两大
地区工资率的
差距上。根据各
省(自治区、直
辖市)的在岗职
图7.6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工资宰
工工资数据,。计算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工资,
并作图7.6。从图7.6可知,1986一1989年间,两大区域的工资差异{tt4,,从
1990年以后,两大区域问的工资差距开始显现,并且越来越大。从1986—2005
。穆光宗.民工潮.缘何潮起又潮落?【M1,社会,1993.(1 0).
。邵秦北方两岛一湾沿海渔业外来劳动力问题研究【Ⅶ.社会学研究,1993,(6).
。丁军.沿海地区城乡人口流动制度屏障分析【M】.城市问题,1993,(2).
。数据来源于:‘经济数据特供系统’由国家信息中心数据中心与新华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提供,阿
址l hnpwda阻确1h嘞lk.ODIIL
120
年期间,东部地区工资率年均增长率达到15。396,而中西部地区工资率的年均增
长率只有13.3%,它们之间相差整整2个百分点。
对比图7。5和图7.6,本文发现它们有惊人的相同之处,两大区域劳动生产
率的走势及其差距,与两大区域平均工资的走势和差距很类似。为了考察劳动生
圈7.7两大地区问劳动生产率之差与平均工资之差
产率对工资率的决定
作用,以及验证两图
相似性的关系,本文
分别计算出两大区域
的劳动生产率之差和
工资率之差,并画出
二者之闻的散点图
(图7.7)。图7.7的
横坐标表示两大区域劳动生产率之差,纵坐标表示两大区域平均工资之差。散点
图显示二者呈线性关系,所以设它们的线性函数关系式为:
A矽=口+届&乞
式中△矿表示两大区域问的平均工资之差,址;表示两大区域间劳动生产率
之差。
利用《经济数据特供系统》中的数据,计算出1990一2005年间的AW"和
必,运用Eviews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AW=202.2+790.7必
(3.5)(60.5)
Ad.R2=O.99 F=36.6
方程中R2表示地区间平均工资差异的99%可以由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解
释,丽且T检验和F检验都很显著。回归方程显示,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与平
均工资差距成正相关关系,工资差距随着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而扩大,当地区间
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增加到1万元/人时,地区间的平均工资率差距就会扩大202.2
元.这就证明,地区间技术进步速率的差距导致了地区间工资差距,从而引起劳
蕾r北j“扣啊kb掌位制}:乞
动力在地区间流动。
7.4技术进步、不同所有制企业与工资差异
7.4.,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的生产效率有了显著提高,生产率一直呈稳定上升
态势,虽然按照净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并未显著高于改革之前,但没
有了那种大起大落的波动。然而在整个工业效率提高的大背景下,不同所有制企
业的效率的增长速度却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除国有、集体企业外的其它工
业企业增长最快,o集体企业次之,国有企业增长较慢。
表7.1中国独立核算工业劳动生产率(1980-1990年)(元/人年)
全部国有集体其它全部国有集体其它
年份年份
工业工业工业工业工业工业工业工业
1980 3178.5 40lO.7 1630.2 3359 1998 31347 29054 28627 54414.5
1984 3541.7 4549.I 1972.I 4255.I 1999 37148 35741 31577 64156.5
1985 3845.6 4904.8 2299 5111.3 2000 45679 45998 35581 74039
1987 4077.6 5231.1 2476.2 5986.1 200i 52062 54772 38916 78776
1988 4510.8 5673.1 2846.8 6922 2002 59766 65749 43556 84291.5
1989 4713.9 5806.2 3030.3 7542.7 2003 73045 87095 53168 95369
1990 4801.9 5872.6 3092.I 8043.6 2004 86408 94546 63367 95196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5))
从表7.I可以看出,三种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所增长。其中国
有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直高予集体工业,1985年前还高于其它所有制工业,
但平均增长速度(13.47%)显著低于非国有工业,即分别比集体工业(15.77%)
和其它工业(14.3%)低2.3个和0.83个百分点,且从1985年起其劳动生产率
水平低于其它工业,1990年还不足其它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3/4,差距十分明
显。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明显,而且其它所有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也高,这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影响工业企业效率变动的
。其它工业企业指的是除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之外的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非国有
控股的合资企业).
122
蕾r北,o掌博士掣啦截叩乞
因素很多,从工业体制结构和运行环境角度可分解为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规模
经济等。但是,中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效率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
技术效率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包括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及其成果的应用
推广。虽然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工业增长仍
然主要依靠投入的增加。技术进步缓慢。中国的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只有28%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50_—17096的水平,也低于其它发展中国
家3096的水平。国有重点企业的关键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只有
15%左右,2/3的设备属国内一般水平或落后水平。据分析,中国工业的总技术
水平大约比发达国家落后15到20年。
在整个工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高于非国
有工业企业。国有企业从始创起。就一直是工业的基础性力量。不仅拥有庞大的
资产,而且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充分表现在:在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重工业
部门和拥有高新技术的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国有企业占绝大比重。相比之
下,乡镇企业还处在初刨阶段,技术水平落后,许多企业使用的是国有企业淘汰
下来的技术设备。而三资企业大多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处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的项目为数不多。在大陆投资的外商大部分来自港台地区,其所建项目在项目总
数上占8096以上,金额占60%以上。而港台资本总体规模较小,加工技术简单,
多为港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后替换下来的项目,有些甚至是高能耗、高污染的淘
汰项目。
国有工业企业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只能说明国有企业对于技术刨撅有较多的
技术积累和较好的基础,并不代表它将取得较大的技术进步。因为潜在的技术积
累和基础并不必然导致真正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很多,最主
要的是激励、自主权和资源。而正是在对技术创新更强烈的追求下,非国有企业
在技术进步的速度上高于国有企业,并由此带来了生产率更快的增长。
从表7.2中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在技术人员上占有优势,1989年其高级技
术人员在职工中的比重比城镇集体企业高出近3个百分点,比乡镇企业高出近5
个百分点。但技术开发支出占净产出的比重在不同企业的分布刚好相反,国有企
业相对较低,城镇集体企业与乡镇企业大体相同。技术人员在国有企业的集中是
由于国有企业的历史和地理上的优越性决定的,而乡镇企业将较大的资金份额用
冒j匕大学—士掌瑚叶鲁文
于技术开发则表现了他们对技术创新更高的积极性,相应的,其新产品占总产值
的份额也较高。
尽管国有企业技术水平的起点较高,但是非国有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快于国
有企业,使得非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内迅速赶上并超过
国有企业,从而使非国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国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从
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经验研究可以得到证明。
表7.2不同类型企业技术开发活动要素配置
国有企业
总平均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
大中型小型
新产品在总产值中的份额1985年10.2 9.2 9.2 9.4 15.5
新产品在总产值中的份额1989年26.9 19.8 37.3 26.4 38.8
1985——1989年14 10 15 22
技术开发资源技术人员,职工总数lO.9 13 12.2 10.3 8.7
技术开发支出,净产值10.2 9.8 2.3 lZ5 12.7
资料来源于:谢千里.罗斯基、郏玉献.‘不同类型企业问技术开发活动要素配置的比较分析',‘数量
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年第4期
在姚洋(1998)看来,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兴起可能对我国工业整体水平的提
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作用之一便是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这种提高可
能来自两个方面:其一,非国有企业改变了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变无人负责为
有人负责,从而达到节约投入、提高效率的效果,因此,这些企业本身的增加便
是对我国整体工业效率的提高;其二,非国有成分的增加还可能对全体企业从两
方面产生正的外部性,一是非国有企业的增加加剧了市场竞争,从而追使所有的
企业提高效率,以便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二是外资的进入可能同时带入先进
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并扩散到其它企业中去。
非国有企业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提高技术效率的同时,也带动
了整个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尽管如此,但是由于不同所有制企业技术进步
的速率不同,所以它们之间的技术效率差异也是明显的。刘小玄(2000)以1995
年全国工业普查的数据为基础,从全部75万家企业中选择了20余个产业,共计
大约17万家具有竞争性特点的企业,主要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和OLS计量方法,
分别对普查数据中提供的所有制变量和企业隶属等级制变量对于企业技术效率
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于所有制变量比较的结果发现,私营个体企业的技
术效率最高,三资企业其次,股份和集体企业再次,国有企业效率最低。o姚洋
和章奇(2001)也利用1995年工业普查的数据对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各个因素
进行了检验,本文的结论主要有是: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更高;大
企业比中小企业的效率更高;公共研究机构的R&D支出对企业的效率有负的影
响,但企业的R&D支出效应正相反;外资企业的外溢效应主要是通过人员流动等
途径而不是技术引进的方式在起作用。圆村上直树和申寅容(2006)根据2000
年对中国五个城市的四个产业,纺织业、化学业、机械业和电子业所属的450
家公司进行的调查数据,利用包络线分析法以及因素分解法,计算出了中国企业
的效率和生产率。其结论是,作为对附加值增长率的重要因素,生产率的提高是
非常显著的;从平均水平上,不同企业的效率不一样,较之国有企业等传统企业,
私营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绩效更好;技术进步较之效率的提高对生产率提高有更
明显的作用。o
7。4.2各职有制企业的工资差异
技术进步差异必然导致企业生产率差异,进而反映在工资的差异上。其它企
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效率高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所以它的平均工资高于后
者,见图7.8回。这里的工资指货币工资,在1986-—-2003年间,其它企业的货
币工资一直高于国有企业,更高于集体企业。2003年以来,随着市场对资源性
产品和公共产品需求的扩张,国有大中型垄断企业的利润大幅度提高,从而使国
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得到迅速提升,从而超过了其它企业的工资水平。
从总体来看,其它企业的技术进步速度高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最终表现
。刘小玄冲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咖.
经济研究,2000,(2).
o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M】.经济研究,2001,(10).
o村上直树,申寅容.中国企业的效率和生产率及其决定因素——基于包络线分析的讨论【M1.世界经济文
汇.2006,(5).
。数据来源于;‘经济数据特供系统》由国家信息中心敷据中心与薪华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提供,
网址:http'.//danxinhuaonline.c001.
125
冒rjE夫掌博士学位制}文
为其它企业的工资也高于国有和集体企业。在工资差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差
异的吸引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始终难以占据优势地位,大量的
人才,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或者是流向外企、合资企业、私人经济实体,或者
流向其它公共组织。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1999年发布的对北京、上海、武汉、
重庆、广州5市的500家大中型国有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5年内,被
调查企业共引进各类科技人才7813人,流出各类科技人才5521人,流出引入比
为0.71.其中,由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私人部门经济发展十分活跃,国企
人才流失更为严重,流出引入比为0.89。
图7.8不同所有制企业平均工资(单位l元)
7.5小结
本部分通过经验研究考察了技术进步与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度量技术进步的
指标有很多,使用比较普遍的指标是TFP,考虑到它的不足,本文选取劳动生产
率来度量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率就代表技术进步速度。
在分别考察了三次产业间、不同地区问和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和
工资率的变动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能够很好
地解释工资率的变动。这说明,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工资差
异源自于它们的技术进步差异。同时,也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的城乡劳
动力流动、地区劳动力流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劳动力流动和工作之间劳动力流
动。这种解释已经从收入(工资)层面深入到技术进步层面。
西j匕夫掌博士学位静文
8结论与政策建议
8.1基本结论
本文分析的起点是:劳动力是生产要素,劳动力流动就是劳动力的市场配置
过程。劳动力流动的终极动因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本文考察了引起劳动力
流动的动力机制,并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结论一:研究劳动力流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劳动力的长期大规模流动会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活带来短期和长
期的持久影响。它们表现在:第一,劳动力流动影响社会生活。劳动力在地区间
大规模流动或者从农村流向城市,容易带来民族矛盾、文化冲突,以及社会治安
等等问题。方秀娟(2005)认为当前中国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大规模的流动
人口,主要是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产业
结构的升级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同时对城乡社会的稳定,以及计生工作和
民族问题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二,劳动力流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劳
动力在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流动,有助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部门创新,因为这
种流动便于产业和企业生产要素的集中,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第三,劳动力
流动对地区经济差距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劳动力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流向发
展水平高的地区、从低收入的地区流向高收入的地区,一般来说有助于提高低收
入群体的收入,从而缩小收入差距。但是,也有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劳动力流
动扩大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第四,劳动力流动对工业化和城
市化进程的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往往伴随着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又促
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是,我国的劳动力流动只是加速和加深了经济发达地
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却牺牲了劳动力流出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落后地区的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因此而延缓(袁志刚、范剑勇,2004)。第五,劳动力流动
对劳动力自身构成的影响。劳动力流动加速容易引起劳动力资源的性别、年龄、
民族和文化教育水平构成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社会稳定
和民主进程产生潜在影响,从两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动。中国不仅存在传统的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跨地区劳动力流动,而且还出现了许多微观层次的劳动力流
动,它们的影响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探询劳动力流动规律,找出决定劳动力
西jE大学博士掣啦论文
流动的根源,判断劳动力流动趋势,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结论二:必须重新定义“劳动力流动”
国内关于劳动力流动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它们主要从社会学、人口学
等角度研究人口流动,没有触及劳动力的实质和劳动力流动的内涵。为数不多的
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学研究,局限于当时的制度约束,不能提出反映当前劳动
力流动特征的概念。鉴于劳动力流动在中国已经掀起了巨大的经济冲击和社会效
应,本文应该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研究这一主题。当然,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科
学的劳动力流动概念。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资源最优配置和高效使用的学科。劳动力是
生产要素,所以经济学应该研究劳动力流动,而不是人口流动。实际上,劳动力
流动往往引发人口流动。在中国,劳动力流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因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劳动力流动意义很大。但是劳动力流动的概念纷繁复杂,
很多都没有摆脱传统体制的痕迹,仍然以户口的迁移或者仅仅以居住地的改变作
为劳动力是否变动的判断标准,这与西方国家的以雇用关系改变作为判断标准有
很大差别。
因此。对劳动力流动进行重新界定非常必要。本文认为,劳动力流动是指劳
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
业间、甚至工作间的转移。与传统的人口流动不同的是,劳动力流动指人口中一
部分,即劳动力的流动,将劳动力从其它流动人口中剥离出来,单独考察其流动
的动因、规律、趋势和造成的影响;另外,从结构角度研究劳动力流动,而不是
仅仅从空间角度研究,因此本文认为,空间上的劳动力流动只是表象,结构上的
劳动力流动才是流动的实质;再强调的一点是,劳动力流动的目的是为获得更高
的收入而离开原来的地域或行业、职业,到新的地域、行业、职业就业。
结论三: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形式已经开始多元化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劳动力从不能流动到逐步流
动,再到大范围流动,经历了一个转轨的过程。如此同时,劳动力的流动形式也
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当前中国劳动力流动形式主要有五种:从农村流向城
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国有单位流向非国有单位,在工作间
流动和产业间转移。在五种流动形式中,最突出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跨
128
霄羽:,锄舡博士掌咖呻夸文
地区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在就业状态之间的转换和工作之间的转移不是很明显。
劳动力流动形式多元化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迈进了新阶段,也表明劳动力市场日益
完善。同时,它要求研究者们不能仅仅关注影响重大的城乡劳动力流动和跨地区
劳动力流动,也要关注劳动力在微观层面的流动,因为这些流动代表中国未来的
劳动力流动方向。
结论四:市场工资率差异是诱致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力量
引起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环境因素等,
但是深层决定因素是收入差距。无论发达国家的一般形式的劳动力流动,还是中
国的劳动力流动,无不遵循一般规律,那就是劳动力从低收入流向高收入。劳动
收入差距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是工资率的差距。每一个劳动力市场有其均衡工
资率,它决定于劳动力供求,又决定着劳动力供求。存在多个没有达到一般均衡
的劳动力市场时,就会有多个不相同的市场工资率,这种工资率的差距引导劳动
力在这些市场间流动,直到这些市场实现一般均衡为止。这就是本文所建立的两
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推导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具有强大的理论和实证基础。因为,
二元经济发展理论论证了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决定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入
力资本理论研究结论表明,地区阃劳动力流动和工作问劳动力流动的决定因素分
别是地区收入差距和工作间收入差距:产业理论也表明,产业间收入差距诱发了
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尽管中国劳动力流动形式有多种,但最引人注意的是劳动
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和跨地区流动。已有研究表明,这两种劳动力流动的诱发因素
是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可见,劳动力流动的终极原因是收入差距或市
场工资率差距。但是,本文认为工资率差异是引起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力量,而非
终极原因;工资率差异只是技术进步差异的结果。
结论五:技术进步差异是工资率差异产生的根源
从两市场劳动力流动模型,推导出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差异使多个市场始
终处于趋于一般均衡的过程,却不能实现一般均衡,形成出清的市场工资率;同
时,也是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差异使多个市场始终处于动态的均衡过程中:均
衡——失衡——均衡——失衡,所以出清的市场工资率也是暂时的,长期工资率
存在差异。单一部门技术进步模型告诉本文,在单一部门情况下,技术进步提高
了工资率,使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由此引起劳动力在就业状态之间流动。
宵j匕大掌博士掣啦崔譬乞
两部门技术进步模型告诉本文,在两个部门技术进步速度不同的条件下,它们的
市场工资率也存在差异,因此,劳动力从技术进步率较低的部门流向技术进步率
较高的部门。内生技术进步理论强调,技术进步是投入产出的结果,技术进步处
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不同产业、部门、企业和地区的技术进步不同。技术进步
的不确定性和不均衡性决定劳动力市场的动态不均衡性,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产
生了市场之间工资率的差异。
结论六;产业问技术进步差异引起劳动力流动
技术进步的“创造性破坏”效应诱导产业结构变迁,依托于一定产业上的技
术水平和技术进步速度也因此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由此决定的产业间的工资率始
终处于非均衡的动态变动之中,于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问的流动持续不断。这就从
根本上解释了产业之间劳动力持久流动的原因。
结论七: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实质是产业间劳动力流动
至于城乡间和地区间劳动力流动,本文认为它们是产业间劳动力流动的外在
依托形式,其实质仍然是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产业布局遵循着产业发展规律,
不可能在空间上均匀布局,因此就呈现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产业差异、发达地区
和落后地区的产业差异。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与城市差距、地区
间差距都是产业的空间差异,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产业空间发展差异的表现形
式。由此可以推导出,中国大规模的城乡劳动力流动和跨地区劳动力流动是空间
上产业发展不均引起的。而产业演进和发展速度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因而技术进
步的差异可以解释劳动力的空间流动。
结论八:技术进步因素解释了中国的各种劳动力流动形式
在分别考察了三次产业间、不同地区间和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和
工资率的变动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后,本文发现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能够很
好地解释工资率的变动。这说明。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工资
差异源自于它们的技术进步差异。同时,也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的城乡
劳动力流动、地区劳动力流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劳动力流动和工作之间劳动力
流动。这种解释已经从收入(-I资)层面深入到技术进步层面。
结论九:技术进步差异是劳动力流动的终极原因
尽管引起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如政治、文化、习惯、制度和地理等因素,
I,O
西北大掌博士掌位钝i文
但是这些因素的解释力很有限。要么只能解释某一种或几种劳动力流动,要么只
能解释特定历史时期的劳动力流动,或者只能解释特定国家或地域的劳动力流
动,不能同时解释所有的劳动力流动。收入差距或工资率差距能解释所有形式的
劳动力流动,但是它是引起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力量,而不是终极原因。因为,市
场工资率差距源自于技术进步的差异。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差异是决定各种劳动
力持久流动的终极原因。这也是全文所要论证的最终结论。
8.2政策建议
8.3政策建议
本文论述了劳动力流动的深层原因是技术进步的差异。这一结论的提出,可
以修正许多错误的看法和政策建议。制度动因论认为,劳动力流动是制度造成的,
因此寻找制度原因来提供建议;经济地理动因论认为,劳动力流动是自然禀赋差
异的结果,其结论是否定对劳动力流动进行人为引导;收入差距动因论强调收入
分配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由于上述对劳动力流动的原因的认识没有深入到阀题
的实质,以至提供的政策建议不够全面和准确。在充分肯定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
提下,根据劳动力流动的深层原因是技术进步的差异的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
建议:
建议之一:对劳动力流动形式要进行全面研究
在中国出现了五种劳动力流动形式,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跨地区流动
对社会经济生活冲击最大,所以从政府到学者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跨地区
流动作为研究的重点,而对其它三种劳动力流动方式的研究不够重视。随着经济
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福利的改善,劳动力流动的其它三种
方式——劳动者就业状态的改变、劳动力在工作间的流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部门)
问的流动将越来越成为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形式,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一这种趋势现在已经表现出来,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劳动者就业状
态的变化对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以及社会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提出
了强有力的挑战。如果居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工资的收入效应将超过替代效应,
一部分劳动力就会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给其它劳动力留出就业机会,从而缓解
就业压力;但是劳动力退出之后增加了社会负担,造成社会保障的压力。劳动力
西北大掌诩Lt叫扛位能?二乞
在就业与失业之间流动,意味着劳动力失业率上升。为了降低社会失业增多的压
力,必须增强失业者再就业的信心和能力。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失业保
险机制;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失业者进行再就业培训以及提供快速、准确、全面
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免由于信息失真、信息传递不畅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和劳动
力就业障碍;劳动力在工作之间的流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的流动同样存
在上述问题。因此,政府必须转换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促进就业的各种宏
观保障,提供良好的宏观就业环境。
建议之二:彻底消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确保劳动力自由流动
劳动力流动的根本诱因是技术进步差异,技术水平差距和技术进步速度的差
异引起工资率的差别,从而引导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主要是在技术因素和经
济因素共同诱导下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结果,决不是主观强制的结果。中国经
历了几次依靠行政力量进行的人口迁移,如“三线”建设时期大规模的人口西迁、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等等,其社会经济效应虽然尚缺乏实证性研究,但弊端是
显而易见的。目前中国农村还有将近I.5亿剩余劳动力,其去向应该由他们根据
劳动力市场状况和经济利益自主决定,单纯为了减少农村劳动力而依靠行政力量
进行强制性转移的做法应该慎重。只要城乡之间、农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技术差
距存在,农村劳动力就会自主流动。政府的任务是努力消除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
度障碍;采取相应的技术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保持其它产业相对于农业的技术优
势。政府要积极引导农业和非农产业的技术创新,并在此基础上突出工业和服务
业的技术优势。
地区间劳动力流动是地区间技术进步差异和产业差异的必然结果。在劳动力
流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规范性是正常的,政府不能运用行政手段进行
阻止。比如,上海市人口总量在继续高位增长,全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流动人
口占常住人口总量的比例已接近1/4。o另外,深圳和广东省也是外来劳动力的
集聚地。这两个城市之所以吸收了如此多的流动人口,是因为其科技实力、经济
实力远远高出其它地区。我国的劳动力流动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季节性、大规
模性,这种自发的、大规模劳动力流动会对流出地、流入地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
o 2006年11月8日在上海举行的“构建和谐社会:人口发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城市健康”国际论坛
信息.
132
冒北,o掌博士摩坤乞能咒≮
一系列不希j影响。弱化劳动力自发、大规模流动的关键是提升社会整体技术水平、
缩小地区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和产业差距,促使劳动力流动形式向职业间的流动
和企业闻的流动形式转化。
建议之三:制定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技术进步差异的技术进步政

技术进步差异决定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流动的强度。一般来说,地区间、部
门间、城乡问和所有制之间的技术进步差异小,工资率差距也相应不大,劳动力
流动强度就小;反之,劳动力流动强度就大。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的强度和流
动形式也必然反映出地区间、部门间、城乡间和所有制之间的技术进步差异状况。
哪一种形式的劳动力流动强度越大,必然相应的市场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大。例
如在美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农业与制造业之间技术进步差异小,因此劳动
力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流动不显著。然而,美国劳动力在工作之间和就业状态
之间的流动很明显,这反映出不同职业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大;也表明由于经济发
展水平很高,人们经常在工作和闲暇之间、在生命周期中、在家务工作和社会工
作之间配置时间。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劳动力流动形式集中和突出地表现在城乡
间流动和地区间流动上。这反映出我国技术进步所决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还不能提
供足够的经济实力,使人们自由地在工作和闲暇之间选择;也反映出我国的技术
进步差距表现为粗线条的地区差距和产业差距,并且这种宏观的技术差距掩盖了
微观层面的职业之间的技术差距。我国的劳动力流动形式反映出在我国存在明显
的结构性技术进步差异。因此,我国的技术进步政策应致力于解决技术进步差异
的结构性不平衡,缩小地区差距,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以促进劳动力
高水平规范流动。
建议之四:转变技术创新模式、延长产业链
技术进步有两种模式:一是技术引进模式,二是自主创新模式。两种模式在
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因而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不一样。以引进
技术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是直接引进生产设备、工艺方法和重要原材料、零部件
等生产能力,生产链条很短,研制这些技术和设备所需要的上游产业,如教育与
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研究与开发、先进设备和重要零部件生产和相关的咨询与服
务业等所需要的高级就业机会都留在了国外。而自主仓0新模式则是进行人力资源
133
蕾r北大掣坤‘士掣啦髓?支
开发、自主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生产高端技术零部件,以及发展相关的服务业。
自主创新模式是发展技术进步的上游产业,而技术引进是发展技术进步的下游产
业。下游产业对应的是制造和加工工业,吸纳的是简单劳动力;上游产业对应的
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研发产业,使用的是技术工人和高新技术人员。
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满足受到压抑的市场需求、迅速增加供给
能力,长期以来实施技术引进战略。1978——1996年,中国从发达国家引进了
大量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线。在这种技术进步模式下,中国的制造业和加工工
业迅速发展,并且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丢失了位于上游的自主创新产业的
就业机会。由于中国自主研究开发不足,所以自主创新型产业吸收的就业人员比
发达国家要少得多。表8.1显示了平均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
1994-—-2003年问,每百万人口中,中国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分
别只是日本和美国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见,转变技术进步模式,向自主创新性技术进步转变,大力发展教育,
表8.1平均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单位:人/百万人)
年份中国日本美国
2003 663.14 5286.91
2002 627.42 5069.97
2001 578.79 5309.9
2000 545.58 5097.63
1999 420.15 5198.24 4484.06
1998 387.31 5162.55
1997 473.84 49鹃.25 4211.2l
1996 445.17 4907.03 3880.77
1995 3729.98
1994 352.99 6301.18
数据来源:‘中宏数据库(高教版)’
进行人力资本开发,鼓励技术研究与开发,生产先进的设备和零部件,将就业的
产业领域向上游推移,这既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就业
134
西北大掌博士孽啦簧"≮
的需要。o
建议之五:提升第一产业的技术水平,扩大第一产业的就业容量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出路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促进第一产业的技术进步也可以扩大就业,降低第二产
业就业的压力。城乡间和地区间劳动力流动。以及产业(部门)间劳动力流动都
是产业(部门)间差异引起的。目前在我国这类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大并且很普遍,
表明中国的产业空间分布及产业的空间差异很大。产业之间效率差异明显意味着
具有提高产业效率的潜在空间。本文一方面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提高工业
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要重视提高第一产业的
技术水平,促进第一产业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低效率为
技术进步提供了广阔空间。第一产业的技术进步虽然会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减少
就业需求,但是,更会带来第一产业部门的细化,增加就业门类,拓展就业空间,
使第一产业工资率提高,吸引更多的劳动力留在第一产业的新部门从事工作,进
而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就业数量。
建议之六:提高地区产业结构层次
中国城乡阃和地区间劳动力流动的实质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流动。因为中
国的产业分布表现为工业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村以农业为主。随着工业化水平的
提高。工业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扩大,导致工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差距扩大,
从而劳动力弃农从工,从乡村流向城市。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东部沿海地区
集中了中国发达的工业,中西部地区分布着传统落后的工业,两者技术提升速度
和工业结构以及其它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不一样,导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拉
大了从业者的收入差距。引起劳动力从西北地区向东南地区流动的“孔雀东南飞”
现象。
政府的作为应集中在制度和产业政策的供给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资金流动比劳动力流动受阻碍更少,产业应该向中西部地区集中。但事实刚好相
反。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和能源被东
部地区的工业吸引,大量向东部地区聚集。为何东都地区的工业没有被中西部地
区的低成本生产要素所吸引,并向中西部地区聚集呢?原因在于政府力量改变了
9‘中国制造步入“后劳动力时代”' 中用宏观经济信息同2005年∞月17日
135
'盯j匕,“塾饲ke学位崔"乞
市场力量的作用方向。目前,政府可以继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根据城乡经济
结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调整发展战略和转变制度供给,引导生产
要素和产业的流动方向。
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关键要在制度和政策上向中
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具体来说,要不拘一格地鼓励外资和私营经济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引导它们在
中西部地区发展新兴工业和信息产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随着工业经济
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工业基础雄厚的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传统工业日渐衰落,
而工业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南部地区的新兴工业和信息工业蓬勃发展,于是出
现了的人口、财富和经济活动从北方向南方的转移(约翰·奈斯比特,1984)。o
中国的地区差别与美国当时的情况极为相似,中西部地区的传统工业发展缓慢,
几乎是空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和加工工业非常成熟。因此,在信息经济和高
技术经济趋势日益明朗化的条件下,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就是工业结构和产业
结构容易调整、容易升级,有利于直接发展新兴的高技术工业和信息产业。但是,
要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必须依靠中央政府在资金、产业政策上的
大力引导和推动。
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中西部
地区的比较优势就是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和工业发展上的后发优
势。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在制度上保证投资者的权益,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资、
东部资金和私人资金,引导它们投向信息产业和新兴工业,而不是鼓励它们投向
传统的制造业和初级产品的加工工业,更不能承接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来的高能
耗、高污染的产业。直接实现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可能对地方经济的
发展产生短期的不利冲击,追求短期政绩的地方政府一般拒绝实施这种长期战
略。为了使地方政府从短期政绩和长期战略的矛盾中摆脱出来,中央政府应该进
行以政绩考核制度为中心的配套制度改革。
建议之七:扩大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力在工作之间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水平和技能,为了缩小劳
动力的技能差异,应该扩大人力资本投资。在所有制之间,劳动力从国有或全民
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一改变本文生活的十个趋向[1l】.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36
所有企业流向非国有企业,如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流动的入员主要集中于技工
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并不是一般的劳动力。这种人力资本的流动折射出技术
进步在人力资本上的内涵,同时也反映出两类不同性质企业的收入差距和管理环
境,收入差距的形成仍然是技术差距的反映。这一部分劳动力在选择职业、工作
地点和工作岗位时,具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因此他们可以自由流动于工作之间。
这种劳动力流动,源自于人力资本提升和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人力资本
的需求。这种人力资本的强流动性是一种重要的“人才”素质的体现,它完全是
个人或者家庭对教育的投资或者“干中学”的结果,不需要政府投资和干预。对
政府而言,应该关注普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
缩小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不失为缩小他们之
间工资差异的一条重要途径。归根到底,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的人力资
本差距,是农村与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的差距。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还大大落后于城市地区。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提高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
区的教育水平。另外,外来劳动力由于户籍身份的原因,其子女在城市学校读书,
必须交纳更高的学费。这无疑影响了外来劳动力子女的人力资本获得,导致就业
岗位和工资差异的代际遗传。所以要扩大对农民子女、农村流动劳动力,以及其
它弱势群体的教育投资。’
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自2003年实行
“阳光工程”以来,已有上千万转移就业的农民得到了培训。应该说,对农民工
的培训正逐渐制度化、经常化、系统化。然而,当前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对第一次
进城农民的初级培训上,集中在“先培训后就业”的模式上,而对已经迸城后农
民的培训关注还不够。
在实践中本文看到,对农民工的再培训任务还非常艰巨。我国已经有I.5
亿多万农民进城打工,成为化解“三农“问题的首选途径,构成中国城市化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这些农民工的技术水平有限,收入较低,很难承受城市
的高生活成本。他们往往只能是城市中的边缘人,长期保持流动人口的特征。这
对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对社会的稳定都是十分不利的。必须通过对他们的再培训,
使他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收入不断增长。经过几轮这样的培ViI,几次这样的
飞跃,他们才有可能在城市中留下来,真正成为城市居民,中国的城市化的目标
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也才能真正实现。
加强对农民工的再培训,对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中国正在面临
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本文在低端产品上的竞争力在下降。
而周边国家,如越南,盂加拉,印度等国的竞争力却在不断地上升。如果本文不
能较快地调整产业结构,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产业转移,生产企业会处于
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当年许多东南亚国家陷入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
是他们不能及时升级换代,造成了竞争力下降,利润率下降,最终引起资金外逃,
国家陷入金融危机。产业升级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
者技能的提高,又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更高技术水平的工人,
产品的升级换代是不可能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业与服务业的一线生产的主力
军。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也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务农收入在
不断提高,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成本不断提高。建立一个对农民工的不断再培训
的教育体系,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提高其劳动力价值,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
务了.
与对农民工初期培训需要政府的强力介入不同,对农民工的再培训,应该更
多地利用市场的力量。进城工作几年的农民工已经有了一定的培训支付能力,不
需要政府过多的补助。再者,因再培训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政府直接参与反
而会约束市场的发展。因此,对农民工的再培训应该以民办的职业培训为主,让
民间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一问题上政府的作为是进一步放宽对新学校的准
入门坎;对新办民工再培训学校给与税收优惠。政府还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支
持一些民办示范学校,帮助这些学校摸索出一条适合于农民工再培训的模式来并
逐步使这类学校规范化,防范欺诈等不规范行为。维护农民工培训市场。
总之,我国的农民转移就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农民工的培训也
应该有一个新的模式。在继续大力推动对进城农民工的基本培训之外,还应该关
注对进城后的农民工的再培训。以此来帮助农民工个人的发展以及推动中国的城
市化进程。
建议之八:经济发达地区应该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进行补偿
劳动力流动使东部地区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拥
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力队伍和产业大军,而当地的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难以满足
138
■’j匕大掌诩L—b掌咖时夸文
需要,因而中西部转移来的劳动力不仅可以解决当地劳动力不足问题,而且过剩
供给使东部地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
于买方地位,掌控着选择劳动力的主
动权。东部地区乡镇企业、民营企业
和城市里的非正规部门从“民工潮”
中获得了劳动力“后备队伍”,并从
中挑选出“优质”劳动力充入到各行
业和部门。于是东部的乡镇企业和民
营企业就利用这些廉价的劳动力生
产出廉价产品畅销于国内甚至国外
市场,从而完成了早期的工业积累和
市场扩张。
表8.2 2000年跨省流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布(%)
受教育程度占总流动劳动力的百分比
未上学2.9
扫盲班O.3
小学22.1
初中5l
高中9.6
中专4.7
大学专科3.6
大学本科5.3
研究生O.5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
伴随“民工潮”出现的“孔雀东南飞”表明流往东部地区的除简单劳动力外,
还有大量人才,即熟练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创新型人才以及高学历
人员。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劳动力流动中的人才流动,将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劳动
力界定为人才,未受过高中教育的界定为简单劳动力。从2000年跨省流动的劳
动力受教育程度来看,有23.7%的是人才,而且69.5%的人才流入东部地区就业
(见表8。2)。劳动力中人才的流动性更强、流动的成功率更高、在东部沿海地区
定居更容易。从劳动力流动的个人特征来看,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更容易迁移,
而迁移的成功率也更高。‘Ⅱ纵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情况可以看出,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转移效果与其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相关;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与其外出
就业及收入正相关。o大量事实表明,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的难度已经增大,主要
原因是东部地区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受教育程度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的劳动力难以在东部地区就业和定居。
在长期的劳动力流动中,东部地区凭借经济优势获得了中西部劳动力中的人
才,使就业人员中人才比例越来越高。为了发展本地经济,中西部地区在政策上
限制人才外流;而国家也鼓励和支持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就业。即使在这种背景下,
。段成荣.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分析[J】.人口研究,2000,(2).
。刘俊.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律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7),
。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l。(4)
139
霄jt大掌僖l士掣啦论文
中西部地区人才外流的趋势仍然没有扭转。从1996---2004年间,东部地区就业
人员中受高中以上教育人员的比例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它
表8.3各地区就业人员中受高中和大专以上教育的劳动力所占比例(%)
地区1996 1997 1998 1999 200I 2002 2003 2004
受高中东部地区19.25 22.32 21.83 23j3 25.33 26.67 29.48 29.6I
以上教中部地区16 17.27 16.89 1722 20.56 19.1I 20.67 20.49
育人员西部地区11.5 12.16 lI.9 13.3 14.7 14.9 16.21 16.91
所占比例全国平均t5.58 17.25 16.87 18.75 20.2 20.23 22.12 22.18
受大专东部地区4.98 5.96 6.O' 7.04 7.71 9 10.75 11.58
以上教中部地区3.13 3.97 3.7I 4 5.94 5,7l 6.56 6.67
育人员西郏地区3.04 3.05 3.05 3。66 4.38 5.I 6.1 6.7
所占比例全国平均3.72 4.37 4.26 4.9 6.18 6.6 7.8 8.32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卯—_2∞5》
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1996年的3%扩大到2004年的996以上(见表8.3)。
这不仅表明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大量“渗漏”到东部地区,使就业人员中人才比例
降低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并推高了东部地区的人才占比;而且表明中西部人才
流失越来越严重,以至于东部与中西部的人才占比差距越来越大。如果将受大专
以上教育的人员作为高级人才,那么这种高级人才的流失更严重。表4显示,1996
—2004年间,就业人员中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员比例,中西部的比例都大大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差距越来越明显,1996
年的差距不到2%,2004年扩大到5%。这说明中西部地区高级人才的流失比一般
人才的流失更严重。
劳动力流入为东部地区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伴随劳动力流动,
中西部地区出现人才“渗漏”,大量人才一去不复返。人才“渗漏”,使东部本来
就丰富的人才获得了一个极大的增量,人才积累加厚;中西部地区本来稀薄的人
才资源更加短缺,形成人才空洞化。人才外流造成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
已经严重影响到城镇的发展,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于实现中西部地区的
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并形成一种人才
外流——经济不发达—一人方更加外流——经济更难发展的恶性循环。
流失的人才形成于中西部地区,他们是中西部地区教育投资的结果。在我国
现有的教育投资体制下,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由当地政府筹集。财政支出中,
。张呈琮.人口迁移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lJ】.人口研究’2唧,(1)
140
西北大掌博士掌位诗文
教育投资所占比例不小,教育投资与其它投资具有替代效应,教育投资占比例增
加,意味着其它投资下降。因此,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挤占了其经济增长方面
的投资,从而延缓了经济增长。并且其教育投资培养的人才大部分流失到东部地
区,也就是说,中西部地区牺牲经济投资而增加的教育投资却不能为其创造预期
收益;从东部地区来看,它免费享受了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成果。尽管这是市场机
制作用的结果,但是延缓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扩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因此,
对中西部的教育投资,要么由中央政府支付,要么由东部地区予以补偿。
进行补偿是基本原则。至于如何补偿,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比较理想的
方式是,过去的投资不再追究,从现在起,由东部地区省(市)与中西部地区省
(市)联合投资于中西部教育(除中央政府投资之外的部分)。首先,确定投资
和受资对象,可以使用一对一的形式:东部一个省选定中西部一个省进行投资;
其次,确定教育投资的额度或比例,这由投资和受资省份协商;还有就是投资形
式问题,投资可以是资金形式,也可以是教学设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总
之,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确立补偿原则和补偿机制。
141
西翊;大掣呻■士掣啦说at
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1.Abbott Michael G..Beach Charles M.Wage Changes and Job Changes If
CanadJan Women:Evidence from the 1986-一1987 Labor Market Activity
Survey.Journal of Hunlan Resources 29,no.2(Spring 1994):429---460.
2.Agency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9.Trends of PRINCTLE
indicator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in Uapan.Tchnology
Tesearch and Information Eivision,Tokyo。
3.Arrow,K.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c.
Stud.1962,PP.155—73.
4.Allen,R.G.D.Mathematical Analysis for Economists 2nd edn,Macmillan,
London,1938,pp250.
5.Banerjee B.The Determinants of Migrating with a Pre—arranged Job and
of the Initial Duration of Urban Unemployment:An Analysis Based on
Indian Data on Rural—to—urban Migrant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36,337—351.
6.Bartel Ann P.The Migration Decision:What Role Does Job-Mobiiity Flay7.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9(December 1979):775-786.
7.Becker C.Human Capital.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64. ,
8.Becker C,A Theory of Marriage,in Schultz,ed,,Economics of the Famil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4.
9.Blanchard Olivier.Macroeconomics,Second Edition.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original publisher Pearson Education,,Inc.,
publishing as Prentice Hall.2001.
10.Blamen I.|I.,Cogan M.,McCarthy P.The Industrial Mobility of Labor
as a Probability Proces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55.
1 1.Borjas G..J.Does Migration Grease the Wheels of the Labor Market7.
面jt,0掌博士学位论文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2,69—119.
12.Borjas George,Rosen Sherwin.Income Prospects and Job Mobility of
Younger Men.in Research in Labor Economics,v01.3,ed.Ronald Ehrenberg
(Greenwich,Conn.:JRI Press,1980).
13.Bresnahan.Information technology:workplace orgniz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ski lled labor:firm-level evidence,QJE 2002,Feb.
14.Bull Clive,Jovanovie Boyan.Demand—Shift Versus Mismatch as Causes
of Labor Mobilit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55,(January 1988):
169—76.
15.Carrington W.,Detragiache E.。Vishwanath T.equilibrium Migration
with Endogenous Moving Cos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6(4)。
1996:909-930.
16.Chenery H’Taylor L.Development Patterns:Among Countries and Over
Tim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01.50,No,4(1968):
391—415.
17.Daveri F.,Faini R.Where Do Migrants G07.Oxford Economic Papers 51,
1999:595—622.
18.Davis Deborah.Job mobility in post-Mao cities:Increases on the
margins.China Quarterly,84(1992):1062-1085.
19.Davis Steve J.,John Haltiwanger.Gross Job Creation,Gross Job
Destruction,and Employment Realloca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no.3(August 1992):819—863.
20.Decressin J.,Fatas A.Regional Labor Market Dynamics in Europ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9,1995:1627—1655.
21.Dixit A.K.。Stiglitz J.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eew,67,1997:297—308.
22.David Deaton,,Peter Nolan,1986, “The Nature of Unemployment under
Technical Progress” in Derek L.Bosworth(eds). “The Employment
Consequence of Techn0109ical Change竹,The Macmilland Press Ltd.
143
—rj匕大掌博士掌位{《,,:
23.Drandakis,E.M.and Phelps。E.S.‘a model of induced invention,Growth
and Distribution’E.J.1966,PP.823—40.
24.Douglas Holtz—Eakin,David Joulfaian,Harvey S.Rosen.The Carnegie
Conjecture:Some Empirical Eviden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8,no.2(1993).
25.Ehrenberg Ronald G.,Robert S.Smith(1997).Modern Labor Economics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6thed.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26.Fei C,H..Ranis G..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 1961.
27.Fang Cai and Meiyan Wang.Irregular Employment and the Growth of the
Growth of the Labor Market:An Explanation of Employment Growth in
China’S Cities and Towns.The Chinese Economy,v01.37,no.2(2004):
16—28.
28.Flinn Chris.Wages and Mobility of Young Me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no.3,pt.2(August 1986):s88一s109.
29.Flinn Christopher J.Wages and Job Mobility of Young Worker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no.3 pt.2(June 1986):s88--sllO.
30.Friedberg Rachel M.Jennifer Hunt.The Impact of Immigrants on[10st
Country Wages, Employment, and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9。no.2(Spring 1995):23—44.
31.Farber Henry S,The Analysis of Interfirm Worker Mobility.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2,no.4(October 1994):554-593.
32.Hansen Gary D,Prescott Edward C.Malthus to Solow.NBER Working
Paper6858。December 1998.
33.Hansen.Bruce,The new econometrics of structural change:dating breaks
in U.S.1abor productivity。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1 Fall
V01 15.
34.Harrod。R.F.towards a Dynamic Economics: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144
!苎查竺竺竺竺苎竺查..
Economic Theory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Policy Macmillan,
London,1948.
35。Harrod.R.P. ‘Review of Joan Robinson’s“Essays in the Theory of
Employment”’E.J.1937,PP.326—30.
36.Hicks,J.R。The Theory of Wages avd edn,Macmil lan,London,1963
37.Jonathan,S.Leonard,1988“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extent of
Frictional and Strutural Unemployment”in Richard M.Cyert.David
C.Mowery(eds),“The Impact of Technplogical Change on Employment and
Growth”,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38.Jorgenson.Dale,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information age,Isuma
volume 3 spring 2002.
39.Jovanovic B.Job Matching and the Theory of Turnover.Unpublished paper,
Columbia University(1977).
40.Jovanovic B.,Moffit R.En estimate of a sectoral model of labor
mobility.NBER Working Paper 3227,January 1990.
41.Jovanovic B.Job Matching and the Theory of Turnove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7,no.5(Ocotober 1979):972—90.
42。Johnson。W.R.A Theory of Job Shopp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XCII,No.2(May 1978):26l—.278.
43.Johnson D.,Gale.Have The Urban-rural Disparities Increased Since
1978 in China7.University of Chicago mimeo,2001.
44.Kaldor。N. ‘a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E.J.1957,pp.591—624.
45.Kennedy,C. ‘Induced Bias in Innovation and the Theory of
Distribution’E.J.1964,PP.541—7.
46.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9,1991:483—499.
47.Simoon Kuznets.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Growth,United
States,1870-1950.New York,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57:4-5.
145
!!!查竺!主竺竺兰竺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一
48.Lazear E.Age,Experience,and Wage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01.66,No.4(Sept.1976):548—558.
49.Lee Everett S.A Theory of Migration.Demography(1)1996:10-14.
50.Leighton,L.,Mincer J.Labor Turnover and Youth Unemployment.in R.
Freeman and D.Wise,eds.,The Youth Unemployment Problem:Its Nature,
Causes,and Consequences(Chicago: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forthcoming).
51.Lewis 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139—191,Reprinted
in A.N. Agarwala and S.P.Singh(eds.),The Economics of
Underdevelopment.Bomba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52.Lewis G.J.Human Migration.New York,Groom Helm Ltd,1986:6.~19.
53.Lilien David.Sectoral Shifts and Cyclical Unemploymen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0(1982):777—93.
54.Lin Nan,Yanjie Bian.Getting ahead in urban Chin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1991):657—688.
55.Long John,Plosser Charles.Real Business Cycles.Journal of Pol i tical
Economy 91,110.1(February 1983):39—69.
56.Lucas Robert,Prescott Edward.Equilibrium Search and Unemploy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7.(February 1974):188—209.
57.Mahtoux P.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ape.
London,1928.
58.Malthus Thomas R.(1798).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rinting).
59.Mckibbin Warwick.J.,胡永泰.中国入世对国际经济影响的量化分析[J].经
济研究.2004。(4).
60.Mortensen,D.,ttSpeci fic Capi tal and Labor Turnover,’Bel l Journal
of Economics,V01.9,No.2(Autumn 1978),PP.572_一586. 。The Turnover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about Attributes on the Job,’unpublished
146
冒rjt大掌俘士掌位论文
paper,Northwestern University(1976).
61.Mowery,David.C,and Rosenberg,Nathan.1989.Tchnology and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Growt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71.
62.Miller Robert.Job-Matching and Occupational Choi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2,no.6(December 1984):1986-1120.
63.Mincer J.,Jovanovic B.Labor Mobility and Wages.Unpublished paper,
Columbia University(Jan.1979).
64.Mincer J.Schooling,Experience,and Earnings.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74.
65.Nordhaus。W.D.Productivity growth and the new economy NBER Working
Paper No.8096.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0.Cambridge,
MA.
66.Nordhaus,W.D.invention,Growth and Welfare:Atheoretical Treatmen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M.I.T.Press。Cambridge,Mass.,1969.pp9.
67.Obstfeld M.,Peri,G..Asymmetric Shocks.Economic Policy 26,
1998:207—258.
68.Oi霄.Labor as a Quasi--Fixed Factor.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f01.LXX。No.6(1962):538.一555.
69.Oi W.The fixed Employment Costs of Specialized Labor.In The
Measurement of Labor Cost,ed.Jack E.Triplet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70.01iner and Siroh.Information and productivity:where are we now and
where are we going?Econ.Rev.3.3,PP.15—41.
71.Pack,Howard,and Westphal,Larry E.1986. “Industrial Strategy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Theory versus Reality.”Jor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2:87—128.ppl06.
72.Parsons D.Specific Human Capital:An Application to Quit Rates and
Layoff Rat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01.80(Dec.1972):
1120_一1 143.
147
'盯北大掌博士掣啦论:屯
73.Parsons D.Models of Labor Turnover.Ohio State University,1975.
’Specific Human Capital:Quits and Layoff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November 972.
74.Parsons D.Models of Labor Marker Turnover: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urvey.In Research in Labor Ecenemies,v01.1,ed.Renald Ehrenberg
(Greenwich,Conn.:JAI Press,1977):185—_223.
75.Parnes B.S.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Labor Mobility.In A Review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V01.1。1970.
76.Pencavel J. Wages, Specific Training, and Turnover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V01.13(Feb.
1972):53—.64.
77.Rosen S.Learning and Experience in the Labor Market.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V01.VII,No.3(Pall 1972):326-一342.
78.Samuelson,P.A. ‘a theory
Kennedy—Weisacker Lines’R.Ec.
of Induced Innovation along
Star.1965,PP.343—56.
79.Schmookler,Jacob.1966. inven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Harvard Oniversity Press.p199.
80.Spilimbergo A.Labor Market Integration,Unemployment and Transfer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7(4),1999:64卜650.
81.Schroeder Larry. Interrelatedness of Occupational and Geographical
Labor Mobility.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29(ApriI 1976):
405-41 1.
82.Stoneman Paul.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P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83.Sharon Cohany,Anne Polivka,Jennifer Rothgeb.Revisions in the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Effective January 1994.Employment and
Earnings 41,no.2(February 1994):13—35.
84.Sichel,Computers and aggregate economic growth:an update,Business
economics,1998,Apri l.
148
西jE,锄鼻博士掌位论文
85.Solow.R.乩‘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in
Arrow,K.,Karlin,S.,and Suppes,P.(eds)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tanford,1960,PP.89—104.
86.Stiroh.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U.S.Productivity Revival:what
do the industry data say?Unpublished pap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2002.
87.Todaro M.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1969):
138-148.
88.U.S.Bureau of the Census.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4 and 1995),
Table 571(1974)。Table 649(1995).
89.Viscusi W.K。A Theory of Job Shopping:A Bayesian Perspectiv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forthcoming--c.
90.Viscusi W.K. Employment Hazards: An Investigation of Market
Performance,Harvard Economic Studes Series No.(Cambridge:darvard
UniversityPress,forthcoming__.’Self--Selection,Learning--Induced
Quits,and the Optimal Wage Structure,’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forthcoming—b.
91.Viscusi.W.K.Sorting Models of Labor Mobility。Turnover,and
Unemployment.NBER Working Paper 371,July 1979.
92.Zhou,Xueguang,Nancy Brandon Tuma,Phyllis Moen。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job—shift in urban China,1949 to 1994.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2,1997.
149
曩rj匕j—筘博士掌位忱.丈
中文参考文献:
1.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jB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翻译公司,1985.
2.敖荣军.制造业集中、劳动力流动与中部地区的边缘化[J].南开经济研
究,2005,(1).
3.白南生,何字鹏.回乡,还是外出?——i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
究[J]社会学研究,2002,(3).
4.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45.
5.蔡肪.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一199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1.
6.蔡畸,王德文等.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
(2).
7.蔡畴,王德文.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
学,2002,(6).
8.蔡防.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
9.蔡舫.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与市场机制的启动[J].农业经济问题。1991(1).
10.蔡肪.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8,(2).
11.蔡防,王德文.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
学,2002,(5).
12.蔡叻。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
经济研究,2000,(10).
13.程必定.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
距的一种思路[J].经济研究,1995,(7).
14.曹大勇,冯天中.职业经理人的跳槽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5.陈晓英.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6,(8).
16.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
学,2004,(5).
17.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
西|I:大学博士学位截,文
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J].经济研究,2004,(11).
18.陈玉字。邢春冰.农村工业化以及入力资本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J].经
济研究, 2004,(8).
19.陈东强.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问题[J].中国科技论坛,1997,(2).
20.陈筠泉。殷登祥著.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岫,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1.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2003,(7).
22.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
济研究,2006,(4).
23.崔传义,潘耀国.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的十年(王郁昭主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4.崔维.科技革命对战后美国就业结构的影响[J].世界经济,1981,(12).
25.邓一鸣.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相关增长规律初探[J].经济问
题,1989,(10).
26.邓祖善.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十年(王
郁昭主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7.都阳,风险分散与非农劳动力供给——来自贫困地区农村的经验证据[J].数
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
28。段成荣.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分析[J].人口研究,2000,(2).
29.方秀娟。人口流动与社会稳定[J].中国人口科学,2005,(1>.
30.范剑勇.要素集聚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J】.第三届制度经济学年会竞
选论文(一),2003,(8):11-12.
31.范剑勇.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袁志刚、Nick Parsons主编)m].北
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32.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33.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的演变及其结构分析[J].管理世界,2002,(7).
34.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了一39页.
35.费洪平.企业组织类型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1994,(8).
36.费孝通.费孝通选集(第9卷)[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603.
15l
西北,—錾博士掌位嘲},‘
37.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8.甘哈曼.第四次浪潮[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
39.高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J].南开经济研究,1995,(2).
40.高玉泽.隐性就业的制度分析[J】.管理世界,1998,(1).
41.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
页. ’
42.辜胜阻.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I.
43.谷书堂,唐杰等.空间平等与总体经济效率——中国区域经济格局转型分析
[J】.经济研究,1994,(8).
44.[英]海韦尔·G·琼斯著.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9:208—241.
45.郭庆.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资本对劳动的排斥[J].中国农村观察,1990,(3).
46.杰里米·里夫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1998.
47.金煜,陈钊等.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
经济研究,2006,(4).
48.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49.李京文,D·桥根森等.生产率与中日美经济增长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3.
50.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1989.
5L李京文著.人类文明的原动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7.
52.李京文,郑友敬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1988.
53.李强.农民工进城利弊得失[J].百科知识。2001。(6).
54.李强.户籍制度、迁徙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型构[J].行政与法,2003,(2).
55.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J].经济研究,1997,(1).
56.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1999,(2).
置rj匕j—蟹博士掌位论文
57.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
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4).
58.李扬,殷剑峰.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
研究,2005。(2).
59.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60.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
究,2003。(11).
61.李德滨著.跨世纪的人口流动浪潮[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2.
62.李荣时.对中国人口流动的认识和思考[M].中国流动人口研究(魏津生、盛朗
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
63.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
64.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页.
65.林毅夫,蔡畴,李周.对赶超战略的反思[J].战略与管理,1994,(6).
66.林理升,王晔倩.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J].经济研
究,2006,(3).

67.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6).
68.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
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2).
69.刘纯彬.二元社会结构与城市化(续)——四、城市病与城市规模[刀.社
会,1990,“).
70.刘俊.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律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
(7).
71.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八
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2.刘夏明,魏英琪等.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
经济研究,2004,(7).
73.陆铭,陈钊.就业体制转轨中的渐进改革措施——国有企业二层次内部劳动力
市场的效率改进[J].经济研究,1998,(11).
74.陆铭,陈钊.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J].经济研究,2004,(1).
1 53
啊’j‘夫掌博士掣啦论文
7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E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89---390页.
7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8页.
77.迈克尔·曾伯格编.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0.
78.穆光宗.民工潮,缘何潮起又潮落?[J].社会,1993,(10).
79.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22.
80.邵秦.北方两岛一湾沿海渔业外来劳动力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
究,1993,(6).
8L盛朗.中国流动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变化趋势[J].中国人口科
学,1990,(6).
82.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
究,2002。(1).
83.史清华,程名望,赵正龙.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因素的调查分析[J].
聂发研究,2005,(6)。
84.史清华,林坚,顾海英.农民工迸城意愿、动因及期望的调查分析[J].中州学
刊,2005,(1).
85.时宪民.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结构化与双二元社会结构[J].中国社会科学季
刊,1993,(5).
86.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31.
87.[美]斯达科.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一城市迁移研究[J】.世界发展杂
志,1982,(10一1).
88.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农村劳动力流
动论文选编(蔡萌、白南生主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9.宋林飞.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1982,(2).
90.托达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
选(第八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I.王德文,王美艳,陈兰.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J】,经济研
究,2004,(4).
92.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
究,2001,(3).
宙jt大掌悄睦掌位簧?文
93.王奋字,李路路等.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从业模式·职业生涯·新移民[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94.王汉生,陈志霞.再就业政策与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J].社会学研
究,1998,(4).
95.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J】。经济研究,2005。(5).
96.王旭章.区域经济和行业规模经济——对苏南行业规模经济优势的分析[J].
经济研究,1996.(3).
97.王元.大企业改造与改组:结构优化中的冗员问题[J].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
查研究报告(内部资料),1996,(129).
98.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一
—-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99.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19—20.
100.沃尔德r安德鲁.关于中国城市中工作单位制度的经济社会学研究[J].国外
社会学,1991。(5).
101.沃尔德.安德鲁.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
界,2004,(2).
102.吴兴陆.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农村经
济,2005,(1)。
103.吴萌.转型经济中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并存的理论分析[J].上海经济研
究,1998,(1).
104。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加.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5:210。
105.肖六亿,张卫东.劳动力流动、物质能量循环与地区经济差距,第六届中国经
济学年会录用论文,2006.
106.徐晓东.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
究,1994,(3).
107.徐寿波.技术经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3_-4.
108.闰应福,贾益东。毕世宏.产业经济学[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1膏j匕,叫錾饲‘士掌位谴-文
社。2003:37.
109.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22.
110.杨云彦,徐映梅,向书坚.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
济研究,2003,(8).
I I I.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一结合武汉的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0,(5).
112.杨先明,徐亚非等.劳动力市场运行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03.
113.姚枝仲,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J].世界经济,2003,(4).
1 14.姚先国,周礼,来君.技术进步、技能需求与就业结构——基于制造业微观数
据的技能偏态假说检验[J].中国人口科学,2005,(5).
1 15.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10).
116.姚洋.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
究,1998,(12).
117.姚仲枝,周素芳.劳动力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J].世界经济,2003。(4).
118.[美]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9:23.
119.应世昌.科技人才流入美国的原因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J].世界经
济。1988,(5).
120.庾德昌,王化信.外出农民回乡创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1999.
121.于刃刚.经济体制对劳动力产业分布结构的影响[J].世界经济。1998,(7).
122.袁志刚,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
政策(袁志刚、Nick Parsons主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
社,2004:30-38.
123.袁志剐,范建勇.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J].管理
世界,2003,(7).
124.袁亚愚.对我国农民向其它产业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J].四川I大学学
报,1995,(4).
125.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一改变本文生活的十个新趋向[M].北京:新华出版
西j七,叫塾博士掌位髓-文
社,1984.
126.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一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J].社
会学研究,2003,(1).
127.张宏斌.劳动力流动的调整机制与选择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
究,2005,(6).
128.张寿.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变化[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8:30.
129.张蕴岭.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130.张呈琮.人口迁移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人口研究,2005,(1).
131.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J].中国人口科
学,2004,(2).
132.谌新民.中国劳动力流迁的动因与成本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9,(2).
133.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
究[J].经济研究,1997,(2).
134.赵树凯.劳动力流动:出村和进村——15省28村劳动力六殴打能够调查的初
步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5,(4).
135.赵晓,如何看待中国投资回报率节节攀升[J].中国宏观经济网.2006年08
月24日. ^
136.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
[J].中国社会科学,1997,(4).
137.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转轨时期劳动力迁移的区域特征[J].中国入口
科学,1998,(5).
138.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的初步研究
[J].中国农村经济,1994,(3).
139.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J].中国社会科学,2006,(I).
140.钟笑寒.改革时期中国各地区工资演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5,(3).
141.周其仁,邱继成.农民社会身份变迁的自由[J].中国农村观察,1987,(1).
142.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J].中
国农村经济,2001,(4).
国’jE大掌博士掣啦惦文
143.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144.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45.邹薇,张芬.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中国社会科
学,2006,(2).
胃r北,叫蚺士掌位能.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论文l
1.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光明日报》2006年4月3日理论版
2.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体制,加快西部农村脱贫进程《集团经济研究》2006.1
3.市场经济下劳动力的资本化及其实现途径
——对马克思劳动力资本理论的再认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1
4.2005年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存在的问豚与对策
(2005西部社会经济发展蓝皮书》中国社科出版社2006年8月
5.西部地区工矿业科学技术应用的成绩、阔题与对策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3
6。基于反贫困的西部农村妇女教育问题研究《女性教育社会支持》论文集
7.关于调整现行人口控制政策的若干建议《商业时代》2005年25期
8.关于陕西省农村实施新希望工程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0005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
9.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困难与对策《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
lO.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探析《理论导刊》2004.9
11.完善从属劳动力市场是西部地区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
《杜科纵横》2004年.11
课题
1.农村教育服务陕葭新农村建设研究
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SWRB06269)主持人
2。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做好台湾人民工作问题研究
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重点课题(STZ[2006]11)主持人
3.陕西省农村教育反贫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2006KR83)第一参与人
4.西部地区“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战略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05Jj『D790090) 子课题负责人
5.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A005Z)主持人
霄jE大摩嚏士孽啦能·文
6.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问题研究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LX2005一Y40)主持人
7.关于高校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问题研究
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重点课题(STZ[2005]39)主持人
8.和谐社会与统一战线工作问题研究
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重点课题(sTZ[2005]33)第一参与人
9.陕西企业信息竞争能力研究
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2005KR84)主持人
lO.陕西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2005KR78第一参与人
11.陕西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系研究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5-JK-027第一参与人
12、关于建立陕西省新希望工程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2004KR63)主持人
致谢
在步入人生不惑之年的时候,我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弹指之间已是三年,论
文终于定稿。几多感慨,难以言表。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永远感激我的硕士导师、已故经济学教授袁博文先生l 1988年,我考入陕
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这里,幸运地遇到了我终生感激、永远不能忘怀的
袁先生。袁先生把年轻的我引入了经济学的学术殿堂。他宽厚仁爱的长者风范、
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是我永远的人生榜样。我永远怀念他!
真诚地感谢我的博士导师韦苇教授!韦苇老师不知疲倦、长期深入农村、深
入社区,为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改善、提高底层百姓的生活
质量而奔走、而呼吁。在她身上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韦苇老师襟怀坦荡、雷厉风行、热情正直、爱国忧民的人格品质为我今后的人生
道路导航。
衷心地感谢何炼成教授1 16年前,我的硕士论文曾受到何先生的指导。16
年后得以亲耳聆听何教授的授课,并多次就理论难点、热点问题当面求教于何先
生。以何先生的学术造诣及在学术界的声望对晚辈学生却耐心倾听、孜孜教导、
热情鼓励,使我倍加感激和崇敬。
衷心地感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特别是自永秀教授、贾明德
教授、姚慧琴教授、常云昆教授、赵守国教授、任保平教授、杜跃平教授、叶祥
松教授等!他们都有着各自的学术专长、各具特色的入格魅力,给我以启迪,恕
不能一一道来。我真心地感激他们。也特别感谢张琳老师,感谢她三年来无怨地
为我们做了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
衷心地感谢西北大学2004级经济学博士班的全体同学!我能顺利完成学业
离不开同学们的热情帮助。同学问的纯真友谊使三年时光充满快乐,其阆种种生
动的细节成为我一生的快乐源泉。
衷心地感谢本文中借鉴或引用过有关论述的各位专家学者,我的论文得益于
他们的思想和方法。虽然有的己作了标注,但还有更多的已经不能具体的指出其
准确出处。他们的辛勤工作永远受到我的尊重。
161
霹rj匕大掌博士掌位鞋吁≮
衷心地感谢我的工作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感谢他们对我
的友善和支持,给予我学习时问上的保障和工作上的帮助。西安财经学院正处在
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愿用自己所学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努力,为学院的发展
做出贡献。衷心祝愿西安财经学院前途似锦!
衷心地感激我的家人。在三年中我力争完美地完成我所承担的各种社会角色
的任务,却难以达到理想境界。而最没有尽善尽美完成的是做女儿、做母亲、做
妻子等家庭角色的职责。对此,亲人们给予了我最大的理解、鼓励和支持。他们
是我人生的精神支柱。
最后,向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们致谢。他们的帮助使我看到了人性的真、
善、美,使我提升了人性的品质。如他们帮助我一样,我会努力去帮助需要我帮
助的人们。
三年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我的人生境界得以
飞跃!感谢生活i!
李丽辉
2007年4月于西安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
作者: 李丽辉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条)
1. 陆铭 用经济学书写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历史--评《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期刊论文]-中国人口科学
2005(6)
引证文献(1条)
1.王冰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河南省就业状况动态分析[期刊论文]-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