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

复旦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
姓名:王必达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陆德明
20030505
内容提要
区域差异与差距是所有区域经济问题的核心,而基于国家整体经济效率提高的
区域差异与差距的缩小则要求后发区域必须以时间上的压缩形式和幅度上的跨越形
式实现经济追赶。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虽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非
均衡问题,但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以区域后发优势为核心概念和中心线索探讨了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
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区域因经济发展相对迟缓和滞后而拥有
的有利条件或各种机遇,它的内容涵盖技术和制度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潜在的区域
后发优势的现实反映就是区域后发利益,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区域后发利益总是
由递增转向递减,因此,后发区域在经济赶超过程中,要不断地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要适时地进行发展动力的转换。区域后发优势的逻辑起点是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经
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存在的差距,因此,本文关于后发区域跨越发展的基本主张
是利用差距来缩小差距。
寻找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区域后发优势的赶超途径和方法是本文的研究目
标。后发区域不仅可以通过有别于先发区域的途径和方式(如技术模仿创新、制度
移植变迁和结构动态优化)来达到先发区域所显示出的那种发展水平或状态,而且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通过比较和选择的途径和方式产生的效果,往往导致后发区域在
资源条件上的可选择性和时间上的节约,使后发区域一开始就可以处于较高起点,
少走弯路,最终促成经济起飞。
区域后发优势的转换条件是本文强调的重点。区域后发优势只是相对后进性在
积极意义上的理解,只是为后发区域急起直追、加速发展提供了一种机遇或可能,
因而也只是潜在的,并非后发区域实际拥有的。要使后发区域的后发优势转换为现
实的后发利益,这不仅要取决于众多条件(如物质资本条件、人力资本条件和规模
经济条件等)的支持,而且还取决于各种要素及条件在不同时空范围内的有效组合
(如技术模仿与制度移植的互动性、制度移植与非正式约束的兼容性以及市场空间
结构一元化等)。
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困境及其政策选择是本文要考察的现实问题。作为一
个发展中大国,我国一直面临东强西弱的经济大格局,东西部地区在技术——经济
势能上存在较大的落差。这一发展态势不仅表明西部后发区域实施经济追赶的必要
性和紧迫性,而且也必然促使技术、经济要素不断从高势位地区向低势位地区流动,
从而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追赶目标提供有利的条件和赋予发展的巨大潜力。中国
西部地区尽管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形成后发优势,但因转轨期市场环境下区域外
生变量的影响和区域内生因素的作用,其后发优势难以发挥,追赶目标难以实现。
中国西部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追赶目标,就需要排除各种困扰,这不仅要依
赖于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支持与驱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西部地区自身要寻找、创
造和改进吸纳各种发展要素以及形成内生技术资源的领域、渠道、条件和方式。
关键词:后发区域后发优势跨越条件
ABSTRACT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gaps are core issues of regional economic problems.
Therefore,based upon the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ic efficiency,narrowing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gaps require those later—developing regions realize eeonomic
catch-up by compression of time and leap of scope.The Western theori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have explained the disequilibrium 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different views.However,those theories cannot resolve the
problems completely.
Regarding regional advantages oflater-development as core conception and clue,
this paper argues the problems of later—developing regions’economic leap—over.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or opportunities which later-developing regions would have
because of their comparative lag or dela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later-development advantages,which cover every field and level of technologies and
institutions.Real reflections of potential regional later—developing advantages are
regional later-developing interests.Whether short-term or long-term,regional
later-developing interests always turn from progressive increase to progressive
decrease.As the result,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atch—up,later-developing regions
should continually seek new development impetus and switch driving force timely.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regional later-developing advantages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disequilibrium and gap between early-developing and later—developing
regions.So,conceming regional economic catch-up,the basic argument of this paper
is to narrowing gaps by utilizing gaps.
The objective of the article is to find an overtaking method or way to exert the
late—developing advantage to utmost.Later—developing regions Can reach higher lever
such aS in early—developing regions through a different way such as technology
imitation creation, institution transplant and structure dynamic optimization.
Moreover,this way call save time and resource.So late·developing regions Can have a
higher starting point and avoid crooked roads and fmally take off.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the converting conditions in late-developing
advantage of regions.The late—developing advantage is only a relatively active
understanding for backwardness and it provides late—developing regions a kind of
opportunity or possibility to take off.This advantage is only potential and not really
what they actually have.Converting the late-developing advantage to late—developing
3
benefits rests with not only many conditions such as material capital,human resources,
economy of scale and etc.,but als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factors and
conditions,such as the dynamic exchange between technology imitmion and
institution transplant,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institution transplant and informal
restraints,the unifying of market space structure and etc.
The practical problem this article will solve is the policy suggestion on the
dilemma of late-developing advantage in China’S western regions.As a big
developing coBntry,China has to face the economic pattern in which the eastern
regions is much stronger than the westem regions and there is a great gap between
their economic potentials.So it is essential and necessary for the latter.An effective
way is to accelerate technology and other economic factors to move from higher
potential regions to lower ones.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latter be endowed
advantageous conditions and great potentials to take off.
China’S western regions have fostered late-developing advantages due to its
comparative backwardness.But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as a result of exogenous
variables and endogenous factors of the region,the late—developing advantages Can
not be brought to full play and the catching-up target Can not be realized.To achieve
this,all difficulties must be surmounted,which not only depends Oil the support and
spur from the government,but also,what is more important,requires China’S western
regions to find,create and improve the fields,means,condffions and channels which
absorb various developing factors and form endogenous technical resources.
Key words:Late-developing regions,Late—developing advantage,
Leap-over,Conditions
4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区域与后发区域
一、区域及其分类
区域(Region)是一个抽象的空间概念,不同学科对其含义有不同的回答。“地
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
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故沙漠地带、平原地带均称
为区域,而其边界往往是连续性和均质性遭到破坏的过度带;政治学把区域看成
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的,因此其边
界,与国界或一国内的不同省(区)、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
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按这种标准,区域可以越过国界和行政边
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只要语言、信仰或民族特征相同都可以划归为
某一同一社会聚落内,如语言的划分、民族的分布等。”1
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有多种理解。国外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区域经济学
家胡佛(E.M.Hoover)对经济区域的界定,他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
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2在我
国,程必定对经济区域的界定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
造就的、具有特定区域构成要素和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经济区域同
其他区域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具有自身特定的三大构成要素:经济中心、经济
腹地和经济网络。以经济中心(城市)为核心,以经济网络为纽带,联结广大的
经济腹地,就构成经济区域。3显然经济区域不同于仅以自然特征为标准划分的自
然空间单元,也不同予以纯粹社会文化特征为标准划分的社会文化空间单元,而
是在一定范围内,以经济活动一致性为标准划分的经济空间单元,或者说是包括
对经济活动具有主要影响的自然、文化、社会等因素在内的综合空间单元。本文
所使用的区域概念就是经济区域,即国家经济内的一个具有经济活动一致性的地
区。
对于区域分类,由于研究目的和标准不同,因而出现了许多分类与划分的方
法。布代维尔主张将区域分为匀质(匀一)区、节点(极化)区、规划(计划)
区。4匀质区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多个不同空间单元组成的区域。这些共同特
征既可以是地理或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也可以是经济社会方面的。在研究匀
质区域时,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内相互作用往往不是研究的主要问题,因而被忽略。
节点区是由一系列与上一级增长极保持密切联系的,且这种联系要强于与其他同
等中心的经济空间单元组成的区域。简单地说,节点区是由在功能上彼此紧密联
系的异质元组成的区域,其内部具有功能相互联系、等级分明、核一15,突出的特点。
研究节点区时其内部一致性就很少考虑。规划区的设定与行政调控或政治因素有
关,其主要目的是便于为解决特定空间范围的问题而实施一系列特殊的政策与规
划。
克拉森针对传统的以收入水平为标准将区域划分为增长区、停滞区与退化区
这一分类法缺乏动态观的缺陷,提出了按增长率进行区域分类的观点。他选取了
两个基本指标,即区域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之比(A)、区域增长率
与全国增长率之比(B),然后根据A与B的不同组合将区域分为四类:繁荣区(A
≥1且B≥1)、处于扩张阶段的欠发达区(A<l且B≥1)、潜在的欠发达区(A≥
l且B<1)、落后区(A<1且B<1)。5这一分类强调了区域的动态特征。
汉森利用三种资本或投资,即直接生产活动、经常经济资本与经常社会资本,
根据它们的组合状况将区域分为三类:拥挤区、中间区与落后区。拥挤区是进一
步扩张的边际社会成本(MSC)高于或等于边际社会收益(MSB)的区域。中间区是
Msc≤MsB、私人投资可明显获利的区域。落后区是经济结构以小规模农业和下
降或停滞的工业为主的、对新经济活动缺乏吸引力的区域。6
本文从区域发展的相对差异性这一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
所谓“先发区域”,是指发展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发展阶段领先或超前的一
类区域。所谓“后发区域”是指发展起步较迟,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阶段落后的
另一类区域。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与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有着重要
的区别。首先,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是从某一时点或某个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
现状来对区域的划分,属于短期静态分析。而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是从长期区域
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对区域的划分,属于长期动态研究。其次,发达区域和落
后区域更多的是绝对意义上的概念,比如以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多少为标准来划分。
而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的区分则完全是相对的,没有时间界限和数量方面的绝对
标准。比如,从发展过程的横截面看,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是绝对的先发者和
后发者之外,其余均是相对的先发者和后发者。假设甲乙丙三个区域,乙区域相
对于甲区域是后发区域,但相对于丙区域是先发区域。再比如,从整个发展的历
史长河中,昨天的先发区域,今天可能是后发区域:今天是后发区域,明天有可
能成为先发区域。
二、后发区域的客观性
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这种差异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资源和区位禀
赋具有静态不可逆性。7资源丰富而且区位便利的区域,其经济发展优于资源贫乏
和区位条件处于劣势的区域。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赖以解释的基本出发点
就在于将资源禀赋的国外和地区差异及其所致的相对价格差别视为区域分工协
作、互惠互利的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因。由于静态的资源禀赋和区位差异引起
的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别,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争的事实,例如上海位于长江
出海口的黄海之滨,深圳毗邻香港等等。不能认为,上海、深圳有上述区位优势
的同时,别的地区和城市也拥有相同的区位优势。
其次,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客观性。新古典主义者在假定商品和要素市场处
于完全竞争状态,且资本和劳动在不同地区等价的情况下,曾得出了资本和劳动
逆向流动的结论,并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从长期的趋势看,市场
的作用有可能自发地消除区域经济差距。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假设。因
为自然资源、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的技能并不是相同的,市场法则下受劳动力市场
共享、中间商品供求关系和技术外溢影响而形成的空间聚集,非但不是缩小而是
扩大这些生产要素的差别。8
再次,制度变迁和技术创新具有时序性。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之所以将其定
义为静态不可逆性,而不将其视为决定区域发展差距的唯一决定性条件,是因为
从动态角度看,资源是可以按市场法则流动的。区位,特别是区位环境也可以是
人为创造的。如果仅仅从资源环境和区位禀赋的角度去判断某些地区应该发展、
某些地区应该欠发展,那么现实情况恰恰有可能适得其反。例如,从国际范围看,
单纯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劣就不能说明,资源贫乏的日本、以色列为什么能够崛
起为世界发达国家之列。从国内地区内的比较看,就很难说明资源比较丰裕的西
南地区为什么经济发展要慢于资源比较贫乏的东南沿海地区。因此,要全面的分
析区域差距的原因,就得考虑技术和制度因素。因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存在区
域方面的时序性,即有的区域超前,有的区域则滞后。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的过
程及其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别,进而引起发展的差距。
第二节后发区域的经济发展: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
一、理论价值
如前所述,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自然状况、地理条件、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
等方面的诸多差异,由此便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发展模式以及发
展水平方面的差异,从而必然带来区域之间的差距,也必然造成区域之间经济发
展不平衡状况。这种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所有区域经济问题的核
心,而基于国家整体经济效率提高的区域差异与差距的缩小则要求后发区域必须
以时间上的压缩形式和幅度上的跨越形式实现经济追赶4。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虽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问题,但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实际上是传统的区位理论的一种扩展,该理论侧重于对区
域结构演变过程阶段次序的描述,基本上没有涉及后发区域经济成长的动力及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问题。新古典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
基本假设下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成果是索洛一斯旺增长模型。索
洛——斯旺模型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完全开放的区域经济条件下,认为随着区
域经济的增长,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会
自动趋同。但由于这一理论体系的一系列假设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由
于它只是一个代表投入与产出的“黑箱”,我们只能看到投入量和产出量的多少,
而不能看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是怎样在起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
一理论假说的结论在发展中国家还缺乏经验验证。所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区
域趋同的设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结构主义学派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对非均衡的依
赖性,认为核心区域的经济发展会通过地理渗透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区域
的经济发展,这一理论体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已涉及到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问题,但由于缺乏对地理渗透效应具体内容、强度与作用的研究和缺乏对外围区
域如何充分利用地理渗透效应的必要论证,最终也未能形成指导后发区域经济跨
越发展的理论依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
规模报酬递增框架下获得了新的发展,新经济地理学从内生增长的角度得出了区
域经济发展将会出现更大规模的空间集聚,富裕中心和较差的边缘之间的差距将
会更加拉大的结论,这对后发区域的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悲观的结论。回顾西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还没有
形成一个完整地揭示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理论框架,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
探讨尚不多见。10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揭
示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实现条件,这显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
价值的研究工作。
二、实际意义
中国是一个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中国家,所以,由诸多因素所形成的区域差异或差距集中地、十分突出地表现为
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比如,以人均GDP衡量的区域收入差
距正在进一步扩大;由于教育发展水平、技术进步速度差异所引起的区域生产率、
经济增长率也在不断扩大。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这种区域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不
仅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而且也会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还有
4
可能背离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但中国又不能再以抑制先发区域的
经济发展速度和牺牲国家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为代价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途径与方式,这对于解决我国目
前面临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三节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一、研究方法
本文是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后发优势”理论来探讨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
问题。根据这一新的研究视角的要求,本文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辨证分析法。因
为区域后发优势的基础实际上是后发区域的绝对劣势地位,但后发区域在“后发
优势”机制下,总能变劣势为优势。本文在强调辩证法这一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
上,在具体分析上主要运用了理论演绎和实证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围
绕研究主题和各部分内容的要求,本文还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
态分析、抽象分析和具体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二、思路与结构
根据本文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回顾西方区域经济
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区域后发优势为核心概念,构建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
理论框架;以技术模仿创新、制度移植变迁和结构动态优化为主要内容。揭示区
域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从资本形成、规模经济和要素组合等方面探讨区域后发
优势的转化条件;并在上述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以中国西部地区为案例,对区域
后发优势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总的逻辑框架是由抽象上升到具
体。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的结构安排共分衣章。
第一章是导论。本章首先对区域和后发区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比较,并把
本文的研究对象“锁定”在后发区域;其次,对研究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现
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进行了简要论述;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及其创新与不
足之处进行了概括性说明。
第二章是对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回顾与评论。根据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
论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将其划分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新古典主义的
趋同假说、结构主义的“倒u”曲线假说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几个学派。本章
通过对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发展脉络的清理,最终的结论是翟现有的区域经济
发展理论并不能解决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问题。
第三章是区域后发优势理论框架的构建。本章在表述后发优势范式的起源、
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后发优势这一核心概念,初步建立后发区域经济
跨越发展的理论框架,这不仅使后发优势理论研究扩展到区域层次,而且为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本
章通过对区域后发优势的内涵、增长效应、变动规律等内容的分析,为后面第四
章区域后发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区域后发优势本质特征的
分析,为后面第五章区域后发优势转换条件的研究打下伏笔。
第四章是对区域后发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着重是对后发优势促进后发区域
经济发展的三种因素——技术、制度与结构分别进行了讨论。后发区域不仅可以
通过有别于先发区域的途径和方式(如技术模仿创新、制度移植变迁和结构动态
优化)来达到先发区域所显示出的那种发展水平或状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
通过比较和选择的途径和方式产生的效果,往往导致后发区域在资源条件上的可
选择性和时间上的节约,使后发区域一开始就可以处于较高起点,少走弯路,最
终促成经济起飞。
第五章是对区域后发优势转换条件的研究。区域后发优势只是相对后进性在
积极意义上的理解,只是为后发区域急起直追、加速发展提供了一种机遇或可能,
因而也只是潜在的,并非是后发区域实际拥有的。要使区域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
的区域后发利益,这不仅要取决于众多条件的支持,而且还取决于各种要素及条
件在不同时空范围内的有效组合。
第六章是以中国西部地区为案例,对区域后发优势及其转化条件进行实证分
析。中国西部地区尽管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形成后发优势,但因转轨期市场环
境下区域外生变量的影响和区域内生因素的作用,其后发优势难以发挥,追赶目
标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中国西部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追赶目标,就需要排
除各种困扰。这不仅要依赖于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支持与驱动,而且更为重要的
是西部地区自身要寻找、创造和改进吸纳各种发展要素以及形成内生技术资源的
领域、渠道、条件和方式。
三、创新与不足之处
本文的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本文第一次从长期动态的角度区分了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并偿试运用发展
经济学的后发优势理论来探讨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问题,这不仅丰富了区域
分类理论,而且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2、后发展理论研究的中观拓展。
陆德明教授在借鉴传统发展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后发展理
论框架,并在国家(宏观)层面做了具体分析。本文试图将这一理论框架运用到
区域(中观)层面,以揭示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形成机理和转化条件。因
6
此,本文不仅是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区域问题,而且也是以区域为研究对象来探
讨发展问题。
3、区域后发优势假说的初步模型化
本文在确定区域后发优势这一核心概念之后,运用技术扩散模型对后发区域
的技术模仿创新行为以及区域后发利益变动的递减规律做了定量研究,从而使区
域后发优势这一理论假说更加严密和富有逻辑性。
4、区域后发优势形成机理的探讨。
本文第一次从技术模仿创新、制度移植变迁和结构动态优化三个层面探讨了
区域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从而寻找到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区域后发优势的赶超
途径和方法。
5、区域后发优势转化条件的提出
现有的后发优势理论大多集中在对后发优势类型的讨论上,而缺乏对后发优
势转换条件的研究,这就无法回答为什么有的后发国家和地区能够发挥后发优势
而有的后发国家或地区则不能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区域后发优势转换条件的分析,
不仅回答了这一问题,而且能够对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困境与对策作出合理
的解释。
本文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对区域后发优势假说还不能完全模型化。本文只是借
用技术扩散模型对后发区域的技术模仿创新行为进行了初步计量分析,而对后发
区域制度移植变迁和结构动态优化的过程还不能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其次,本
文对区域后发优势转换条件的研究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地完善。由于区域后发优势
的实现条件因区域环境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所以要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中概括
出具有普适性的区域后发优势的转换条件,是需要通过对后发区域追赶战略及其
实施效果进行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本文显然在这方面的工作还非
常欠缺。
注释:
1赫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2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第239页。
’程必定认为,经济中心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心城市,它是区域三大构成要素的核心要素;经济
腹地是经济中心的经济、文化政治和技术力量吸引或幅射的地域范围,它是区域三大构成要
素的基础要素;经济网络是经济区域内经济与文化联系的渠道、系统和组织,这里,渠道是
指交通运输网络和邮电通讯网络,系统是指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之间有序的经济交往和信息
交往,组织是指经济中心和经济腹地之间在产业结构、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所形成的具有
7
内在联系的结合网。经济网络是区域三大构成要素中含义最为丰富的构成要素。三大要素的
共同作用,使不均质的地区形成了有序的区域经济运动条件,从而维系了区域经济作为~个
整体的存在与发展,满足了人的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区域经济的发展只能改善经济中心、
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的形态,提高它们的质量和作用强度,但决不会改变它们的基本存在。
参见程必定:“区域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4
Bouldeville,J.R.,problems of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5
Klaassen,L.H.,Area social and Economic Redevelopment,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
社),1965。
6
Hansen,N.,French Re百onal planning,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8.
7李克:《适渡差距与系统优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四章。
8 Marshall㈣A Principles ofEconomies,London:Macmillan,1920。
9区域跨越发展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后发区域对先发区域经历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赶
超行为。后发区域的跨越发展具有相对性,它是与先发区域渐进发展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特
殊发展方式。它是非线性发展的结果,是后发优势的体现。后发区域的跨越发展不等于快速
发展,对于先行者来说,因为没有参照系,只存在快速发展的问题,很难说跨越谁的问题;
落后者的快速跟进,但如果只是重复先行者走过的路,也不属于跨越,只有落后者跨过先行
者的某个阶段才属跨越。
”李清均在《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一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中初步提出过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问题。
8
第二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与批判
自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约翰·冯·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tlnen)在其名
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提出农业区位以来,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至
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但以区域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则是20世纪
50年代后才大量出现的。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涵盖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既包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的研究,也包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结果和影响的讨论。这里,我们根据各种区
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归纳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新古典主
义的趋同假说、结构主义的倒U曲线假说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几个学派。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主要从时序的整个过程来分析区域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不同学者所刻画的阶段及其特征有很大的不同。
一、胡佛和费雪的“标准阶段次序”理论1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Hoover)与另一名经济学家约瑟夫·费雪
(Fisher)在1949年发表的题为《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论文中指出,任何区域的发
展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这种标准阶段次序可以表述为下列几个过程。(1)在
大多数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一阶段往往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在这一阶段中,当地
居民几乎完全与生活必须品的供给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没有贸易上的投资,人口是按
照维持自给自足经济所必须的资源基础而分布的。(2)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发展,贸
易往来和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在区域中发展起来。第二阶层的人口开始出现,他们进行
着简单的手工业生产,为当地农民服务。由于乡村手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市场和
劳动力全部是由农业人口提供的,所以手工业与基本阶层农业人口直接相关。(3)随
着区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区域经济也开始趋向于从原来粗放的畜牧业转向发展系列农
作物产品,如种植水果、生产日用农产品和发展蔬菜农场等。(4)随着人口的增长及
农业生产和采掘工业生产效益的下降,区域被迫来实现工业化。区域工业化的早期阶
段立足于农村产品的基础之上,发展食品加工、木材产品加工和纤维纺织业等。工业
化的后一个阶段则出现了诸如冶炼业、金属材料加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到这
时,廉价的水力发电也开始出现了。(5)在区域经济成长的最后一个阶段,区域实现
了为出口服务的第三次产业专业化生产。这时,区域开始输出资本、熟练技术人员和
9
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专业化服务。
二、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2
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w·W·Rostow,1960,1971)认为,一个区
域(国家)的经济增长大体上要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社会阶段,这是经济
增长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特征是: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人们赖以生存的
产业还主要以农业为主,整个社会结构僵化,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均收入仅够维持生
存。第二阶段是经济起飞准备阶段,这是一个过渡阶段,但经济上升所需的各种条件
正在形成。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的科学技术正在应用于农业和工业,金融机构开始
出现,交通运输条件得到很大改进。商业范围不断扩大,增长的阻力逐渐被克服,但
人均收入仍然增长缓慢。第三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这是经济增长晟关键的阶段,是
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阶段。这一阶段到来的重要条件是:农业和工业中
采用了现代的组织技术与方法;经济中的净投资上升,达到国民收入的10%;产生了
重要的工业部门,它们又带动了辅助部门的发展。总之,处于这一阶段的区域(国家)
储蓄上升,产生了一个日益扩大的企业家阶层,人均产值大大增加。第四阶段是向成
熟推进阶段,这一阶段是起飞后的一个新阶段,是一个持续进步的阶段。现代技术波
及到了大范围的经济活动,投资的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第五个阶段是高额群众消
费阶段。这一阶段中,经济中用越来越多的资源生产耐用消费品和劳务,技术工人在
劳动力中的百分比与城市居民的百分比上升,越来越多的资源通过各种途径用在了社
会福利和保障事业。1970年,罗斯托又在前五个阶段之后,增加了所谓的追求生活
质量阶段。在这一阶段,主导部门已经从耐用消费品转移到以服务业为代表的与提高
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部门,如教育卫生部门,住宅建设部门,文化娱乐部门和旅
游部门等。它们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服务,而非有形产品。同时,在这一阶段需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是那些可能妨碍经济顺利增长的社会问题。
在以上几个阶段中,对区域经济增长来说,起飞是最关键的阶段。起飞一般是由
一个或更多的主导部门的发展推动。主导部门的增长又带动了辅助部门的增长。在罗
斯托看来,起飞的关键要看主导部门的寻找与确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主导部门应
是那些产品的供求弹性比较大的部门,因为供求弹性大才有比较大的增长余地。
三、弗里德曼的空间组织阶段理论
受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论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
1963)用实例论证了区域经济增长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提出了空间组织阶段理论。
他认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着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3,按照他
的观点,通过空间经济组织,将促使整个国家经济从它的前工业社会初始农业状态转
变到成熟工业阶段。他把空间一体化分为四个阶段(图2-1)。
10
1.低水平均衡阶段謦P.辫Ps P·P·
3.扩散阶段
2.极化发展阶段
4.高水平均衡阶段
图2-1空间组织发展的阶段
空间组织的第一个阶段是一相对稳定的型式,空间系统由许多独立地方中心所构
成,没有等级结构,每个城镇位于各自狭小的飞地中心4。这种空间组织所反映的是
前工业社会的特征。即在前工业社会,地区间相互缺乏联系并相互割裂,存在着大量
的自给自足经济;经济发展往往处于停滞状态。
空间组织的第二个阶段生来就被看作是不稳定的。区域空间系统由单个强有力的
中心和衰落的外围区组成。中心以压倒一切的力量维系着与外围区的依附关系。这种
空间组织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典型特征。它通常是由外部力量打破由前工业化社会所
维系的空间均衡的结果。这时,由于企业家、知识分子和劳动力都纷纷由外围向中心
大规模迁徙,国民经济发展实际上缩小为增长潜力有限的单个大城市地区的经济发
展,而外围地区受中心地区的掠夺,经济往往处于停滞甚至衰落状态,从而可能导致
外围区社会和政治上的不安定。
在空间组织的第三个阶段,次级中心开始出现,空间系统由简单的中心一外围结
构逐渐转变为多中心结构,大城市间的外围地区取代了全国的外围地区。这种空间组
织反映了工业化成熟阶段的基本特征。这时,由于全国规模的外围地区收缩为较小的、
易于管理的城市外围区,使得外围地区的重要资源进入国民经济的生产循环,并避免
了全国性中心的过度膨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潜力扩大。但是,都市外围地区继续
存在着贫困和文化的落后。
在空间组织的最后一个阶段,空间等级结构已经形成,大城市问的外围地带被卷
入附近的大城市经济中,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组织系统。这往往是工业化后期
及后工业化时期空间组织系统的基本特征。这时,地域组织的主要目标得以实现:全
国经济完成了一体化,企业布局效益及增长潜力实现了最大化,区际间平衡工作达到
了最少化。
第二节新古典主义的趋同假说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NewclaSsicfl regional growth theory)是运用标准的新
古典国家增长模型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的一个学派。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一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在这个经济中既没有技术进步也没有区际贸易,产出完全由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来
决定。每个工人的产出差可以由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差来解释,但资本与劳动力的比
率不能无限制地增长,因为资本边际回报是递减的。如果每个工人的产量的增长速度
按一定比例递减,一旦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降至一定水平,生产者就不再有积极性进一
步增加资本与劳动力的比率。另一方面,落后地区的人均产出会继续增加,直到资本
与劳动力的比率达到长期平均。假定劳动力与人口的关系固定不变,这种封闭经济模
型预测的人均增长率与起始的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呈反比。也就是说,落后地区趋向
于比富裕地区增长快。5
二、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的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
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
(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
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
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业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
的主要原动力。诺斯认为,区域输出基础是“一个区域所生产的可供输出的商品总和”,
“可供输出的商品”主要是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的单项输出商品。相反,为输
出产业提供服务和配套协作的、产品在区域内销售的、或为区域内生产、服务的产业,
则称为区域非输出基础。按照这一观点,输出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增长要么是由于相对于竞争区域来说其输出商品的地位提高
了,要么是由于开发了新的输出商品。因为输出产业的发展既决定着区域绝对收入和
人均收入的水平,也决定着区域将要发展的地方性产业的规模和数量。诺斯认为,一
个区域只有当它的“输出基础如主要是由最终消费品或最终生产制成品组成的,那么
这个区域就实现了工业化”。6
出口基地模型也预测经济发展趋同,但它的主要论据不再是“报酬递减”,而是
“比较优势”和“平等交换”。这一模型的中心命题是地区间的贸易方式取决于它们
的生产要素禀赋,一个地区往往生产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相对充足要素的产品和出口产
品,尽可能地发挥其经济潜力。例如,一个地区资本雄厚而劳动力缺乏,它就会发展
资本密集型产品;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这个理论,
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
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7
三、要素价格均等模型
出口基地理论假设区域间不存在要素流动,因为允许要素流动,则不可能预测哪
个地区哪种商品具有比较优势。这一假设显然与资本及劳动力在区际间具有流动性的
现实相矛盾。针对出口基地理论的这一缺陷,要素价格均等模型提出了允许区际要素
流动也会加快区际趋同过程的假说。8假定只有两个区域,它们的技术水平相同,只
是由于某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区域1比区域2资本集约程度高,在区域1内资本投入
比劳动投入要多。根据新古典关于要素报酬取决于其边际产量价值的假定,区域l内
的工资水平高于区域2,而资本利息则低于区域2,所以,对劳动力形成一个刺激,
他们会从区域2流向区域1,而资本则会从区域1流向区域2。这种流动导致两个区
域内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比例发生变化。在区域1内,由于资本流出,劳动力流入,资
本集约程度就会提高。由此,这两个区域的资本集约程度开始趋近。只有当两个区域
之间的工资和资本利息水平不存在差别时,这一过程才会停止。所以,在新古典模型
中,无障碍的要素自由流动导致区域之间工资和利息水平的差别消失,从而实现区域
间均衡。
第三节结构主义的倒u曲线假说
结构主义经济学家从现有资源稀缺性的角度提出了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重点
区域,以此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倒u曲线假说。这一理论体系的内容主
要包括: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Poles of Growth)理论源自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1955)的“发展极”(Poles ofDevelopment)概念。英美学者大多使用增长
极或增长点(Poims ofGrowth)术语,迭因所在经济区域的大小形状各异,又冠之以
增长带、增长轴、增长圈等。
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而非普通意义上的地理空间。所谓经济
空间是指“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经济关系”。“有多少种确定经济科学目标抽象关系
的组成结构,就可以在我们的学科中区分出多少种经济空间”。广义地讲,经济空问
可以分为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和作为匀质整体的经济空
间三种类型。其中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与增长极概念的关系最为密切。这种空间“由
若干中心(或极、焦点)所组成。各种离心力或向心力分别指向或发自这些中心。每
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并与其它中心的场相互交汇。就此而言,
任何普通意义上的空间都是由中心及传输各种力的场所组成”9。佩鲁正是从这种受
力场的中心确定了他的增长极:增长在这里出现并扩展到经济的其它部分中去。他指
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些增长点或增长
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10
佩鲁增长极思想更深一层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他早期的“支配”(domination)概
念。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无论
大的经济单元之间还是小的经济单元之间都存在着不均等的相互影响,因而产生了不
对称的关系,即一些经济单元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单元。这种“一个单元对另一个单元
所施加的不可逆或部分不可逆影响”称为“支配效应”。11象熊彼特一样,佩鲁认为
企业家创新是经济进步的最主要因素,最具有创新性的经济活动发生于大的经济单元
中,这种经济单元往往就是支配性单元。这样,大单元、创新与支配之间的紧密关系
似乎成了佩鲁理论中最有意义的特征。
20世纪60年代,法国经济家布代维尔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从抽象的经济意义推
广到内容更为广泛的区域范铸。他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
的运用”。惶这样,增长极概念就有两种内涵,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某一推进型产
业或公司;二是在地理意义上特指某个地理区位或空间单元。布代维尔同佩鲁一样,
特别强调推进型创新性生产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他看来,推进型产业可以对
区域经济产生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乘数效应”。由于增长极中推进性产业与
其它产业之间的前向、后向和旁侧联系,推进性产业的发展能够通过列昂惕夫投入产
出关联而对其他经济部门产生波及和乘数效应。二是极化与扩散效应。一方面,推进
型产业的迅速增长,将引起其它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这种经济上的极化不可避
免地导致地理上的极化,从而产生各种聚集经济。而聚集经济又将进一步增强增长极
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另一方面,增长极的推动力将
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而不断向周围地区发散,这些发散最终将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
围地区产生较大的地区乘数作用。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均随距离而衰减。极化效应和
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就是溢出效应。如果极化强于扩散,净溢于效应为负值,这对落
后地区不利;反之则为正值,这对落后地区有利。
二、“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理论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主要从正面论述了“发展极”对自身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
的带动作用,但忽视了“增长极”对其他地区发展的不利影响。1957年,瑞典经济
14
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了“地理
上的二元经济”结构(Geographical dual economy)理论,弥补了“增长极”理论的
这一缺陷。
缪尔达尔批评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所采用的传统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认
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可以使各地区经济得到均衡发展的观点并不
符合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的实际。他用“循环积累因果关系”论13来说明地理上的二
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及其如何消除的问题。他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区人均收入、
工资水平和利润率都是大致相等的,且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这时,如果某些地区
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
平衡发展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达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更慢,从
而逐渐增大地区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二元结构。由于这种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各地区之间劳动力转移、资本的运动和贸易的开展不仅会阻碍某些落后地区的发展,
而且还可以使整个经济增长放慢。以劳动力流动为例,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快,物质资
本和技术聚集量大,因而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熟练工人和企业家等质量较高
的劳动力;而欠发达地区通常也只有受过教育的人和熟练劳动力才能支付起向其他地
区迁移的费用。这样,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一方面发达地区流入的高质量劳动力促进
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刺激了对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需求的继续增长,这反过来又
刺激发达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劳动力需求增加会提高工资水平,并进而继续吸
引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流入;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流失降低了经济增长的
速度和质量,这反过来又导致欠发达地区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不旺,高素质劳动力
需求不旺使工资水平提高缓慢,从而使高素质劳动力进一步流失。同样,发达地区与
欠发达地区资本的流动、技术的流动和贸易也具有上述特征。
上述劳动力、资本、技术、资源等受要素收益差异吸引而发生的由落后地区向发
达地区流动的现象,缪尔达尔称之为“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即经济发展中
落后地区受到发达地区不利影响后所产生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不良后果。但缪
尔达尔认为“回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无节制的,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也是有限度的,
因为发达地区不仅有“回波效应”,还可产生“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他认为,
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自
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使发达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变小,从而减
弱经济增长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发达地区再扩大生产规模、快速增长已
变得相对不经济,因此就会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其他地区扩散出去,或者为了
自己的进一步发展而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有意向其他地区扩散出去,但无论怎样,
这种扩散都会带动或帮助落后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地区增长的减速会使社会
对不发达地区产品、资源等需求增加,从而刺激它们的发展。其结果,使落后地区的
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别逐渐缩小,直至达到平衡。
缪尔达尔认为,“市场的力量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不平等”,“为防
止积累性因果循环造成的贫富差距无限扩大,不应消极地等待发达地区产生“扩散效
应”来消除这种差别,而应由政府采取一定的特殊措旌来刺激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尤
其是不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这种差别。
1970年,卡尔多在继承了缪尔达尔强调聚集经济、报酬递增、要素的迁入等产
生的利益循环积累(即强调反吸效应对区域增长影响)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整合在
他的相对效率工资概念之中,提出了一个与缪尔达尔基本相似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他认为,相对效率工资(货币工资与生产率指标之比)决定区域在全国市场所占的
比重,其值越低,区域产出增长率越高。由于国内区域的货币工资水平及其增长率是
相同的,而繁荣区域因聚集经济存在生产规模报酬递增,其产出增长率的上升导致了
较高的生产力增长率;高生产率降低了相对效率工资;反过来,相对效率工资下降又
导致区域产出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如此往返。卡尔多的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可用下列函
数关系表示:

“,=Z(M) Z>0
t
W,/u,=^(“』) 五<0

Y。=六(wf/u,) 五<0
W。=W
这里,",为i区域生产力增长率,Y。为i区产出增长率,w,为i区的货币工资,wf/“。
为i区的效率工资,万为全国货币工资水平。
三、区际经济增长相互传递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W.O.Hirschraan,1958)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认
识比缪尔达尔更为深入,他在代表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倡导把非均衡战略看作
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M。他明确指出:经济发展不会在各处同时出现,一旦它在某一
点出现,强大的经济增长力将在这最初的出发点周围形成空间的集中。在经济发展过
程中,往往在一个或几个区域实力中心首先得到发展,增长点或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
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增长点或增长
极的增长动力来自于核心企业家善于发挥聚集经济的优势和“动态增长气氛”。他认
为,经济增长的累积是必然的。在一部分国土上的经济增长显然会变为促进其他部分
国土经济增长的动力。赫希曼对区域不平衡增长的分析与缪尔达尔有某些相似之处。
他将增长地区设为“北方”,而将落后地区设为“南方”,并且指出:北方的增长对南
方将有很多有利或不利的直接经济影响。他将有利的影响称为“渗透效应”
16
(tfiekling.down effects),而不利的影响称为“极化效应”(polarizes effects)。渗透效
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北方对南方的购买力和投资的增加;同时,由于贫困地区
隐蔽失业和外向移民,南方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也可能增加。极化效应
的形成,则是由于北方有效率的生产者通过竞争抑制南方的经济活动,同时,由于选
择性移民,使得南方失去了关键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进取心的年轻人。
赫希曼在其分析中认识到,某些非地方性的增长效应可能是消极的,在地理空间
的“极”内,经济增长的累积集中将首先加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然而,他确信,长
期的地理渗透效应将足以减少这种差异。在这点上,他与缪尔达尔不同,后者认为回
流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从而扩大地区差异。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J.G.
Williamson)通过对24个国家统计资料的分析,提出了人均增长与地区差异间的“倒
U型”相关率,从而证明了赫希曼的观点。
四、“倒u”型统计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J.G威廉孙(J.G.Williamson,1965)以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
为基础,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倒u”型统计模型”。他在研究了全世界24个
区域
发展不Ⅲ
衡程

起飞期转折点成熟期
经济发展阶段
图2.2威廉逊的“倒U”型曲线
国家的有关区域增长的时间序列资料之后,提出如下假设:在经济发展初期,区域间
的收入差异将会扩大,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区域之间的收入差异会趋于收敛。
依据这一假设,他以区域人口为权重求得了地区问收入的变异系数。然后用横轴表示
以人均收入为标志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用纵轴表示以地区间的人均收入变异
系数为标志的区域不平衡程度,得出一条“倒u”型曲线(见图2.2)。依此实证分析
结论,他认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随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区际
差异呈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倾向于非均衡增长。起飞阶段之后,区域间的不平衡程
度逐渐趋于稳定。当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区际差异将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增长里均
衡趋势。
继威廉逊之后,H·W·理查德森(H.W.Richardson,1976)则提出增长极的回
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增加及影响在时间序列上动态变化的理论假设,指出:回波效应
是时间(t)的二次函数,扩散效应随时间(t)呈指数分布,溢出效应(Spil lover effect)
是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叠加18。以此理论,他认为,在增长极发展过程中,回波效
应对区域负作用会渐渐增大,从而产生发展的不平衡。尔后可能随着区域的综合协调
发展19,回波效应的影响强度会不断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极为整个区域所兼
容,扩散效应上升,并在某一个时间开始超过回流效应,使区域经济发展最终走向均
衡(见图2.3)。这些理论,都试图调和新古典理论与缪尔达尔—赫希曼学说的冲突,
这反映了自7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复兴所产生的影响,即“新古典主
义复兴可以认为是强调不存在两种类型的经济理论——一种是发达国家,另一种是发
展中国家的,而具有一种以有效资源配置为基础的主流理论思路。
0
强度
t2 k

O
净溢出效应//—\
}

|
l
/ 时间
√一,7
(c)
图2.3理查德森的扩散回流效应及其叠加影响的时间效应曲线
第四节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一、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产生
经济学和地理学并不是建构在一个学科的系统之中。长期以来,经济学作为一门
学科,对地理学采取抵制态度。除了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外,经济学基本上是
非空间的,而且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从来就不属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畴。经济
学家总是借助于抽象和简化的模型,试图在地理学之外来解决经济问题。但从20世
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新增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不能将运输成本内生化,主流经济学
家不得不将研究的触觉扩展到经济地理学领域,以期从新的视觉得出一些新的启示。
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投资、贸易要素流动和区域政策问题
也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杰出的经济学家似乎
突然开始发现经济地理学的价值。正如克鲁格曼所言:“我突然意识到,作为国际经
济学家,在我大部分职业生涯中,我们思考和写作的都和经济地理有关”,“应该接受
经济地理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国际贸易这个领域一视同仁,甚至在某种意
义上包括国际贸易””。克鲁格曼(Krugman)在《地理和贸易》一书中首先提出“新
经济地理学”这个存在争议的新科学名词。此后,他在《发展、地理学和经济学理论》、
《自组织经济学》和最近与他人合作的《空间经济学》以及发表的一系列论文都试图
致力于创建“新经济地理学”。商业经济学家波特(Porter,1990,1996)与克鲁格曼有
相似的看法,他认为有必要将经济地理学带入到经济学的主流之中,并使其成为经济
学核心的分支学科。其他许多经济学家,如Anthony Venables(1996)、Masahisa Fujita
(1990)、W.BrianArthur(1994)和Bruhart(1998)也加入了建设“新经济地理学”
的运动。可见,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对地理学(空间)产生浓厚兴
趣,并试图将其引入主流经济,他们在重新发现经济地理学方面的工作被称之为“新
经济地理学”的来临。
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是关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原
因;二是关于区域长期增长与空间集聚的关系。新经济地理学家认为,经济活动的空
间集聚主要是因为报酬递增。在空间集聚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强调报酬递增的不同形
式。比如在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的模型里,集聚的动力主要是马歇尔提到的三个外在
因素,即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商品的供求关系和技术外溢。21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
克鲁格曼强调“资本外在性”(市场规模效应)对于形成国家内部经济发展在空间上
的不均衡分布是重要的。在传统经济学中,“技术”和“资本”这两种外在性之间长
期存在着分界。克鲁格曼认为在报酬稳定,完全竟争条件下这种分界是无益和无效应
的“。相对于“技术外部性”而言,克鲁格曼更关注“资本外部性”。与这些向心力
相对应,也存在着如租金和工资成本等离心力使产业活动趋向于分散。但总体上来说,
交通成本和劳动力的可移动性是决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关键因素。交通成本越低,空
间集聚的力量就越大;劳动力的可移动性越差,扩散的力量就越大。除了用来解释产
业活动的集聚或扩散以外,作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报酬递增模型还被用来解
释城市增长的动力机制。例如,克鲁格曼模型的核心就是:人们向城市集中是由于这
里较高的工资和多样化的商品,而工厂在城市集中是因为这里能够提供更大的市场。
最近有的研究把这种基本模型与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联系起来,强调地方经
济活动的集聚机制是人力资本区际流动以及技术的地方化过程。如贝尔托拉(Bertola,
1993)应用内生增长模型来介绍资本及劳动力的转移如何通过各地的报酬递增使一些
地方的经济活动在损害其它地方的基础上逐渐集聚与增长。”
“新经济地理学”的第二个研究主题是强调区域的长期增长与空间集聚的关系。
如前所述,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索洛一斯旺增长模型通过对资本和劳动报酬递减的假
设,对集聚的产生进行预测。其结论是,对一个相对贫穷,资本储备较低的地区(国
家)来说,将有更高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和资本利润率。因为,较贫穷的地区(国家)
增长较快,最终能赶上较富的地区(国家)。但最近出现的“新增长理论”向传统上
对增长的解释提出了挑战。罗默(Romer)、卢卡斯(Lueas)、鲍默尔(Baum01)等
从递增收益或边际报酬不变等前提条件出发得出了与传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所不同
的结论。他们认为,递增收益概念的引入或者说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技术将促使富裕
国家或地区保持甚至加快增长的速度,而不是较贫困或落后区域比富裕区域具有较快
的增长速度。按照“新经济地理论”,资本外部性的相对规模(市场作用的范围)、劳
动力的可移动性和交通成本将决定经济活动和财富在空间配置上的区域整合程度。一
方面,当资本外部性及劳动力的迁移通过区域整合增加时,“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将
预言更大规模的空间集聚,富裕中心和较差的边缘区之间的差距将加大。另一方面,
如果区域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流动性(由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障碍),那么中心地区
的劳动力成本和由于拥挤而带来的成本就会增加,这有利于经济活动的扩散和区域集
聚的减弱。但经验检验的结果似乎支持第一种预言(Krugrnan,1991,1993,1996)。总
之,如果从内生增长或递增收益的角度探讨区域收敛或发散,这些观点所得出的结论
对后发区域来说则是较悲观的。
第五节总结与讨论
一、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评价
1.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胡佛和费雪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基本上是根据大多数欧洲国家区域经济成
长的历史过程而总结出来的。由于该理论只是对先发国家区域发展过程的状态的描
述,基本上没有涉及对区域经济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原因的解释。罗斯托的区域经济
成长阶段理论强调了物质资本积累和确立主导产生部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
对后发区域如何打破资本积累过程中的“贫穷恶性循环”“,该理论并没有给予进一
步的展示,而且广大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已证明,单一资本推动型的经济
发展战略是不成功的。弗里德曼从部门转换和空间演变相结合的角度建立起的“空间
20
组织阶段”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完善了区域成长阶段理论,但这一对西方区域
经济发展和演变的事后描述性理论同样没有揭示空间组织的第三个阶段——次级中
心是如何产生的,从而也就无法看到空间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源泉。
2.关于新古典主义趋同假说
新古典主义趋同假说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后发区域的经
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和“要素价格均等”,然而这一体系结
构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新古典主义趋同假说不但把技
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
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完全流动性假设等于排除了区域(空间)
的作用。同样,完全信息假设也排除了由于距离远近不同的区域之间在信息获取、加
工和利用方面存在差别的客观现实。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新古典主义趋同假说实
际上是一种没有区域(空间)因素的理论。事实上,经济活动总是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和一定的区位,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积极的或消极
的外部效应。为克服空间距离,生产要素流动和信息流动必然要引起相关费用,存在
各种障碍: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难以消除的差别。即使在
市场发达的条件下,尽管有大量供给者,也可能出现区域垄断,它们能够在一定范围
内影响价格。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3.关于结构主义倒U曲线假说
结构主义倒u曲线假说强调的是发展对于不平衡的依赖。增长极理论主张把有
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
使增长点的经济实力增强,同周边区域经济形成一个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
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但佩鲁的增长极思想着重于产业部门增长极,
而没有从区域经济角度进行分析,忽视了增长的空间含义。布代维尔虽然将增长极转
移到了地理空间,但由于没有分析推进型产业的地区化问题,也没有解决推进型产业
可能变成“飞地”的问题,所以这样的“极”很难产生地区经济效果,难以成为区域
经济中的“极”。增长极理论从总体上看是建立在发达市场经济机制的背景之上的,
所以,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比较成熟,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讯联系,
产业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关联效应,各中心之间也是有较强的空间相互作用,引进一个
新的增长极,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区域乘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相反,后发区域
最大的弱点就是产业之间缺乏联系效应,加上落后的基础设施,引进的增长极很有可
能成为区域经济中的“飞地”或“孤岛”,更不可能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积累因果关系理论从动态和结构的方法上论证经济发展的区际不平衡问题,实际
上是一种长期不均衡体系。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力趋势一般是强化和加剧了区域间的
不平衡发展。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
2l
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头作
用,又采取适当的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消除经济的空间二元结构,这对研
究后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调整产业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一理论对扩散效
应的具体内容、强度与作用以及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在何种条件下可能达到平衡并没
有给予更进一步的展示。
区际经济增长相互传递理论强调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对促进后发区域经济发展
和减少区域差距的重要作用,威廉姆逊的倒u统计模型也注意到了均衡与增长之间
的替代关系随时间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强调了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增长对均衡的
依赖性,这对研究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这些理论都
没有阐述非均衡发展的合理界限问题,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是否存在一个
最优非均衡发展的“度”。显然,这些理论忽视了区域成长过程中,区域差距扩大可
能会付出因社会激化所导致的经济停滞的高昂代价。
另外,结构主义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是不一致的,主要表现在对政府和市
场作用的认识上。与佩鲁不同,赫希曼和缪尔达尔的理论主张政府的积极干预。在缩
小区域差异问题上,赫希曼和缪尔达尔的观点又不同。赫希曼认为,尽管经济增长的
聚集将首先加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但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将足以减少这种差异。赫
希曼对渗透效应能减少地区差异的乐观估计是建立在依靠国家干预的基础上的。而倒
U统计模型在区际差异缩小的过程中,完全忽视了政府行为,只强调经济发展的内在
规律和市场作用。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区域差异的变动一般受经济发展的
内在规律性、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片面强
调哪一方面的作用,都是不恰当的。
4.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通过报酬递增解释了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原因,
并预测了区域长期增长的趋势,不论是内容上还是方法上,这都是对传统区域经济学
理论的拓展。但这一理论本身的缺陷也是非常突出的。首先,就报酬递增与空间集聚
而言,“新经济地理学”没有意识到技术对经济过程的重要性。从外部性上来讲,“新
经济地理学”更强调资本外部性而不是技术外部性,从而强调了因资本外部性而导致
的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忽视了因技术外溢而导致的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另外,
“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集聚模型忽略了许多要素,如国家行为和外在需求等。其次,
就“新经济地理学”空间集聚的方法而言,也存在认识论上的缺陷。对经济景观建立
抽象的数学模型,依据离心力与向心力的相对作用做出不同的假设来模仿空间集聚的
不同均衡模式,这的确是当前对不完全竞争和多次均衡过程进行数学建模的进步,它
拓展了源于德国区位理论的初级的空间——经济模型,为经济地理学带来了活力。但
这种方法也有严重的认识论上的局限性。一是对数学模型的过于注重意味着空间经济
发展中一些零散的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被忽略了。因为这些因素不能分解或用数
学形式来表达。正如克鲁格曼所言,“最好留给社会学家去做”。二是要了解空间经济
学,必须解释地理学家所谓的起支撑或决定着经济活动的区位或区域的“制度浓度”,
即制度在范围、密度及功能上的空间变化。第三,从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看,“新经济
地理学”模糊了许多经济学概念。主流经济学认为,空间集聚和结构变化与经济景观
互相依存。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不是静态的,而是持续发展的,包括主要的定性及定
量的变化。空间发展模式虽然能被锁定,但却是有限的,过去影响现在,但并不总是
决定未来。然而,“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集聚模型及区域收敛模型都没有充分处理
空间发展动态、定量的方面,而是陷入空间均衡及稳态的数学分析之中。第四,新经
济地理学预言更大规模的空间集聚,富裕中心与较差的边缘区之间的差距将加大。这
对后发区域的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悲观的结论。
二、本章最主要的结论
从以上的文献回顾与评论中可以看出,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变主要遵循两
条路线:一是区域经济发展趋同,二是区域经济发展趋异。区域经济发展趋异这种分
析框架对后发区域来讲显然是一种悲观的结论,当然也就不能成为我们分析后发区域
经济跨越发展的理论依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同这种分析框架,尽管从结果看符合我们
研究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目的,但由于它的一系列假设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
存在(如新古典主义的完全流动性和完全信息假设),由于它只是一个代表投入——
产出的“黑箱”,我们只能看到的是投入量多少和产出量多少,而不能看到经济增长
的内在机制是怎样在起作用,由于它不能说明非均衡发展的合理界限,更由于它的结
论在发展中国家还缺乏经验验证,因而也不能成为我们研究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
理论依据。由此可见,走出现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误区,建立新的理论框架,成为
我们研究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
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虽然不能成为我们分析后发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理论依
据,但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对本文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比如结构主义学
派的增长极理论和地理渗透效应假说对本文分析区域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新经济地理学的规模经济效应假说成为本文所强调的区域后发优势的转
化条件之一。
注释:
1最初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C”owth stage theory)也称之为部门理论。它实际上是对传统区
位理论的一种扩展,所揭示的是技术变化条件下区域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即区域不同产业部门
的转换规律。该理论的系统阐述反映在埃德加·胡佛(Hoover)和约瑟夫·费雪(Fisher)的“区
域经济增长”一文中。参见魏后凯“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开发研究》,1990年第5期。
2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研究了西欧、北美的经济发展过程,将经理理论和经济史的研究结合在一
起,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经济发展的进化序列模型。参见w·w·罗斯托:《经济
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3页。
3
Friedman.,J.,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Venezuela.Cambridge,Mass.I.T.
press,1966,
4“飞地”是指产业的发展与周围环境缺乏有机的紧密的联系。
5 Solow,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V01.70,1956,pp65—94.
6 D.C.诺斯;“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政治经济学杂志》1955年6月号,转引自魏后凯;
“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开发研究》1990年第5期。
7
Hhlin,B.,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n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3.
5 Isavd,w.,Methods ofRegional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Cambridge:M1T
Press,1960.
’Perroux,E,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Quarterly Journal研Economics,V01.64,1950.
”佩鲁:“略论增长极概念”,《经济学译丛》,1988年9期。
“佩鲁:“支配效应与现代经济理论”,《社会研究》,1950年。转引自李仁贵:“区域经济发展中
的增长极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研究》,1988年第8期。
“Boudeville J.&Problems ofmgional development.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6.
”1994缪尔达尔在《美国的两难处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一书中提出“循环积累因果关系
理论”。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逐渐演化而来的,演化过程是:首先产生“起始的变化”.然
后产生“第二级强化运动”,最后出现“上升或下降的结果,”这个结果反过来又影响起始的变化。
参见潭宗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54页。
“Myrdal,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London,Duckworth,1957.w26
”N.卡尔多:“区域政策案例分析”,《苏格兰政治经济杂志》,1970年第17卷第337__347页,
转引自魏后凯:“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开发研究》,1990年第5期。
”Hirschman,A.O.,The strategy of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Williamson,J.G.,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m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I.13,No.4,1965.
“Richardson,H.W.,Growth Pole Spillovers:The Dynamics ofBackwash and Spread,Regional
Studies,V01.10,1976,PPl-9.
”理查德森将区域的综合协调发展解析为空间均衡与总体效率冲突选择(trade off)曲线中政府
干预的作用。
20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l页,
第31页。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6
页。
“Krugman,E,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nal ofpolitical Geography V01.99
1991b,pvl83—199.
口Bertola.G.,Models of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localized growth 1993,PP 159-192 in tortes,F,and
Giavassi,E(eds),Adjustment and growth in European Monetory un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urkse,R.,The problem ofcapital Formation in less·devel-opend Countries,Oxford aniversity
press,1953.
第三章区域后发优势分析框架
上一章回顾了前人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学说。最重要的结论是,这些理论中
没有一个完整的揭示后发区域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及其运行规律的理论框架。本章通过
引入区域后发优势这一核心概念来初步构建这一理论框架。
第一节后发优势范式:1源起、形成与发展
一、后发优势思想的起源
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相对的优势,这一思想最早源
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及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奥林等提出的“相对有
利条件论”。
1.比较成本说
1817年李嘉图在其著名的毛呢和葡萄酒生产的例子中指出,一国即使在所有商
品生产上都无绝对优势,仍然可以在某种或某些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可以通过
生产和出口比较优势商品获取利益。这一揭示国际贸易发生原因的出色论述,一个多
世纪来~直为经济学家们所交口称誉,几乎成为一切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李嘉图的
著名例证如下表所示:
等量商品生产上的所费劳动
1 葡萄牙英国
I生产同量葡萄酒所费劳动80 120
I生产同量毛呢所费劳动90 100
从上表看,对葡国来说,在酒和毛呢生产上所费劳动均少于英国(80<120,
90<100),即葡国在毛昵和酒的生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但在葡萄酒的生产上所费劳
On on 动更少‘iO赢V<罴),即在葡萄酒生产上优势更大。对英国来说,在酒和毛呢生产上
lZU lUU
所费劳动均大于葡国(120>80,100>90),即在毛呢和酒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
1n^1^A
但在毛呢的生产上所费劳动相对较低(—1=U_V<—I=Z=-.V),即在毛呢的生产上劣势较小。按
yU 6U
照“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的分工原则,葡国应分工生产葡萄酒,英国
应分工生产毛呢,然后双方进行交换。结果是,两国总的劳动量投入未增加,但两种
产品的总量增加了。葡萄酒为2.125(!!妄罢)单位,增加了o.125个单位:毛呢为
石U
2.2(型!兰坐)单位,增加了0.2个单位。这样,两国进行交换,双方都能从中得
100
利,从而获得比较利益2。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
异或成本差异,各个国家或地区应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或成
本较低)的产品。尽管一个国家或地区(一般是落后国家或地区)具有相对优势的产
品的成本可能会高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一般是发达国家或地区)不具有相对优势的
同一产品的成本。这一命题对后发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指出了后发国家或
地区不论条件如何,不论在发展阶段或发展水平上与先发国家或地区相比有怎样的差
距,都仍然可以找到自己的相对优势,都可以通过绝对劣势中的相对优势来发展自己,
获得比较利益。
2.要素禀赋论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通过国与国之间相对成本的差异,解释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
易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他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国与国之间的产品生产成本有很大
的差异。这一问题在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Heckscher)于1919年提出的要素禀
赋论中得到解决,赫克歇尔的观点在他的学生奥林(B.Ohlin)那里进一步系统化,
故人们称这一理论为赫克歇尔——奥林模型(}卜一O.Model)。奥林认为,每个国
家或地区具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即各种生产要素供给上的丰欠状况在不同国家或
地区各不相同,“地区同个人一样,在生产各种物品的便利条件方面,禀赋的差别也
很大,原因之一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有所不同”3。这就使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
相对价格比例亦有所不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比例不同,意味着商品的相对成本比例
不同,从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商品具有不同的相对价格,这就导致贸易的发生。
发生贸易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并出口本国或本地区生产要素供给丰裕的商品,进口
本国或本地区生产要素稀缺所生产的商品,比如,一国资本供给丰裕价格便宜,就应
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并出口这些产品换回自己必需的产品;相反,一国劳动资源丰
饶,拥有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就应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回自己所需要的
产品。这样,分工与贸易的结果使双方均获得比较利益。
要素禀赋论的基本结论是:先发国家或地区由于资本、技术相对丰裕,劳动力及
自然资相对稀缺,因此,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的原则,应该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确
定为自己的主要产业,生产并出售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劳
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后发国家或地区由于劳动力、自然资源相对丰裕,资本
及技术相对稀缺,因此,按照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应该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
型产业确定为自己的主导产业,生产并出售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换回自己
所需要的资本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分工原则对后发区域在绝对劣势中寻找自
己的相对优势,谋求经济起步的突破口,无疑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对有利条件”论虽然与我们在后面将要介绍的“后发优势”的含义还有很大
差异,但这一学说第一次提出“落后者优势”的概念,第一次在相对积极意义上理解
后进性,因此,我们认为,“相对有利条件”论是后发优势这一范式产生的思想渊源。
二、后发优势理论的形成
“后发优势”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1962年,格
申克龙探讨了后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其核心假说是相对的经济落后性具有积极作用,
即经济上的相对落后,有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爆发性的经济增长。虽然这一假说
长期未被重视,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的经济高速增长,使得格申克龙的“后起之益”假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而成
为“后发优势”理论的重要基石。格申克龙关于落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体现
在以下几个基本命题中。
(1)“后进性”与“后起国”
在经济上,人们通常把“后进性”看作“不发达”的同意语。但按照格申克龙的
解释,“后进性”(Backwardness)是指国家之间的一种相对落后状态。“后进国”自
然也就是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国家。进一步地讲,格申克龙所谓的后进国,与其说是
在某一时点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发动工业化和进入工业化
时代这一问题上,发动(进入)时间相对滞后的国家。4
(2)“大突进”(或“大冲刺”)
按照格申克龙的解释,经济发展中的“大突进”(Great spurt)类似于罗斯托所提
出的“起飞”,因为“大突进”也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种特别的非连续性。“一个
工业化时期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和特征在许多主要方面表现出与先进
国家(如美国)的显著不同”5。这些差异可归结为:(1)一个国家经济越落后,其
经济发展的起步就往往越缺乏连续性,从而呈现出一种井喷式突然起动。(2)一个国
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工业化进程中对大工厂和大企业的强调也就越明显。(3)一个国
家经济越落后,就越强调生产资料而非消费资料的生产。(4)一个国家经济越落后,
人们消费水平受到的压力就越沉重。(5)一个国家经济越落后,其工业所需资本的筹
措越集权化和带有强制性。(6)一个国家经济越落后,其工业化中的农业的发展越受
到抑制,发展相对缓慢。可见,格申克龙对后起国家工业化形态差别原因的认识,是
以工业化前夕经济落后的程度为因变量。
格申克龙指出,后发优势是指后起国在推动工业化方面所拥有的由后起国地位所
致的特殊益处,这种益处既不是先发国家同样能够拥有的,也不是后起国家通过自身
努力创造的,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相对落后性共生的。后发展是相对于先发展而言的,
因而后发优势涉及的主要是时间维度,至于国家之间的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国土面
积等方面的差别则不属于后发优势范畴而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相关。格申克龙显然没有
27
对后发优势作出清晰和完整的界定,但归纳起来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对落后
会造成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会激起国民要求工业化的强烈愿望,以致形成一种社
会压力,从而激发制度创新,并促进以本地适当的替代物填补先决条件的缺乏。二是
替代性的广泛存在,即工业化过程中不存在必须具备的一系列标准条件或者是必须克
服的一系列标准化的障碍,在吸收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后进国
家在形成和设计工业化模式时具有可选择性和创造性。由于缺乏某些工业化的前提条
件,后进国家可以、也只能创造性地寻求相应的替代物,以达到相同的或相近的工业
化结果。替代性的意义不仅在于资源条件上的可供选择性和时间上的节约,更重要的
在于使后进国家能够也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有别于先进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
三是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和资金。技术引进是一个正在进入工业化国家获得高
速发展的首要保障因素。后进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设备可以节省科研费用和时
间,同时资金的引进也可以解决后进国家工业化中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
格申克龙“后发优势”假说首次从理论高度展示了后发国家工业化存在着相对于
先进国家而言取得更高时效的可能性,同时也强调了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进程方面赶上
乃至超过先发国家的可能性。
三、后发优势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1.列维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并存论
在格申克龙后发优势假设提出以后,美国经济学家列维(Levy)于1966年从现
代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具体化,他认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有五个方面的后发优势:一
是后发国家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家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的认识丰富
得多;二是后发者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者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
应的组织结构;三是后发国可以跳跃先发国家的一些必须经过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
技术方面;四是由于先发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这可使后发国对自己现代
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五是先发国家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家提供帮助。列维
在指出后发国家后发优势的同时,也认为后发国家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后发劣势:一
是在现代化的范围与速度方面,后发国必须由政府组织大规模的行动来实现这个过
程,这就很可能会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二是在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依赖方面,后发国
往往容易看到先发国取得的成果,却忽略了形成这些成果的因素、条件以及成果与社
会其他因素的内在关系;三是先发式现代化与后发式现代化之间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
在社会转型方面差距都很大,这容易造成失望情绪。e
2.阿伯拉莫维茨的潜在后发优势论
阿伯拉莫维茨(Abramovitz)的追赶理论始于其“追赶假说”(Abramovitz.1989),
即不论是以劳动生产率还是以单位资本收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与其经济
增长速度都是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一国的经济越是落后,其经济增长的速度越
高,反之亦然。按照这一假说,所有后进国家都必然会赶上先进国家,然而这一结论
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的事实是不相符的。如何解释这
一矛盾?阿伯拉莫维茨指出,把握这一假说的关键在于“潜在”与“现实”的区别,
因为这一假说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只有在一定的限制下才能成立。第一个限制因
素是技术差距,即后发国与先发国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的差距,它是经济追赶的重要
外在因素,正因为存在技术差距才使经济追赶成为可能。由此阿伯拉莫维茨得出其追
赶假说的第一个引申结论:生产率水平的落后,使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可能。第二个
限制因素是社会能力,即通过教育等形成的不同的技术能力,以及具有不同质量的政
治、商业、工业和财经制度,它是经济追赶的内在因素。外在技术差距与内在的社会
能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因素,构成了经济追赶由潜在变为现实的总因素。在技术差
距与社会能力的关系上,社会能力是基础性的,是技术差距这一外在因素发挥作用的
前提条件。由此阿伯拉莫维茨得出其追赶假说的第二个引申结论:与其说是处于一般
性的落后状态,不如说是处于技术落后但社会进步的状态,才使一个国家具有经济高
速增长的强大潜力。在技术差距与社会能力上存在四种组合:一个国家的技术差距大
但社会能力强,则总的增长潜力最大;一个国家技术差距大、社会能力也低,则增长
潜力最小:一个国家的技术差距小但社会能力强,则正处于超越先发国的状态:一个
国家技术差距小、社会能力低,则由于其技术与制度的惰性,将由发达走向衰退。第
三个限制因素是历史、现实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如重大历史事件的出现、国际经济秩
序的调整等,有时为经济追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时又极大地妨碍甚至中断了经济
追赶的进程。通过对历史的统计分析,阿伯拉维茨得出其追赶假说的第三个引申结论:
在一个特殊的阶段,经济追赶依赖于一些历史因素,它们限制或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结构的调整、资本的积累以及需求的扩张。。7
3、南亮进的“后进利益”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罗索夫斯基(Rosovsky)、南亮进和大川一司通过对日本
工业化过程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格申克龙后发优势的客观性,从而促进了后
发优势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日本学者南亮进以日本为背景,探讨了日本的后发优势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8他
认为日本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从后发优势中受益。特别是日本在现
代经济增长之前,或与现代经济增长并行,已经具有了IS可l"fl拉莫维茨所说的很强的消
化和掌握现代技术的“社会能力”,具体体现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现代化的经营组织、
发达的信息产业和装备产业,这是日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追赶的必要条件,从
而印证了阿伯拉莫维茨的有关观点。他指出,以1970年代为转折点,随着技术差距
的缩小或消失,日本依靠引进技术、实施追赶的机会日益减少,日本已经失去了所谓
的“后进性利益”。日本经历了与美国相似的追赶过程,惟一不同的是美国超过了英
国而日本没有超过美国。如果把1868年明治维新看作是日本现代经济发展的起点,
那么它开始发展比英、美晚了近100年时间,但它在后来的近100年时间里超过了英
国,赶上了美国。但197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没有从根本上将其模仿能力改造为真
正自主创新的能力,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和方向。当美国利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经济
增长,并进入“新经济”的时候,日本(以及其他大部分发达国家)与它的差距又扩
大了。
4、伯利兹、克鲁格曼的技术“蛙跳”模型。
伯利兹、克鲁格曼等(Brezis,Paul Kragman,1993)在总结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
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后发优势的技术发展的“蛙跳”(Leap'--frogging)模型。9它
是指在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本国已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后进国可以直
接选择和采用某些处于技术生命周期成熟前阶段的技术,以高新技术为起点,在某些
领域、某些产业实施技术赶超。它强调在技术发展变化的顺序上并不严格按照由简单
到复杂的路径,可以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直接开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进
入国际市场与先进国家进行竞争。“蛙跳效应”表明,先进与后进、发达与不发达并
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既有连续性、累积性,又有跳跃性和更替性,先发国与后发国
是会兴衰交替的。当然,“蛙跳”也是有条件的,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
资成本差距悬殊,新技术产生之初相对于旧技术缺乏效率,在旧技术中积累的生产经
验对新技术用处不大,以及新技术最终能够带来巨大的生产力提高潜力等。显然,在
大规模的产业革命中,上述条件可能具备,而这恰恰是后进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
机。
5、范艾肯的技术—经济趋同论
范艾肯(R.Van Elkan,1996)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建立了技术转移、模仿和创新的
一般均衡模型,他强调的是南北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趋同,即经济欠发达国家可以通
过技术的模仿、引进或创新,最终实现技术和经济水平的赶超。10假定所有国家的资
本存量都可以从技术的转移、模仿或创新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其中技术模仿可能带来
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将取决于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而技术创新的有效程度则取决于
一国“干中学”的能力和经验的积累。通过技术扩散的外溢效应,任何一国技术投资
的增加都可能同时导致本国与其他国家经济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上升。因此,一国的
学习模式将始终处于动态改进的状态。范艾肯模型描述了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从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的动态进程。经济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大量的技术模仿以缩
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然后,当技术能力成熟以后,
本国将从技术模仿阶段转向技术的自我创新阶段。范艾肯模型还指出,尽管在赶超的
初期,处于追赶地位的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会比领先者快得多,然而从长远来
看,不同经济起点的国家的人力资本的积累、生产能力以及经济增长速度将最终趋于
收敛,各国在技术模仿和创新方面的回报率也将趋于一致。
6、国内学者的后发优势观。
基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后发优势论的研究也迅速升
温。如陆德明(1999)初步形成了基于后发优势的“发展动力理论”框架,提出了后
发国家的发展动力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发展差距
能逐步缩小,但总还有一恒定差距无法消除,要超越这一“最后最小差距”,后发国
家的发展动力必须更新转换,即从原来的主要由后发利益驱动的引进学习转向主要由
先发利益驱动的自主创新。郭熙保(2000)从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研究
了西方经济追赶理论,对涉及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各种流派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归
纳,并对全球化与信息化条件下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新变化作了有益的探索。罗荣
渠(1993)归纳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表现形式,并论证了它们在现代化发展历程
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影响。傅家骥、施培公(1999)探讨了作为后发优势重要表现的
技术模仿创新问题,从资源积累的角度对模仿创新造就后发优势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
讨。
四、小结
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假说为分析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颇具
说服力的概念框架,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一些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所验证。但格申
克龙的工作首先是在英国及欧洲大陆地区经济发展史的角度上展开的,研究对象仅限
于比英国工业化时间较晚、经济较为落后的欧洲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另外,他把后发
优势归结为利用外资、技术、劳动的可行性,其中模仿和利用先进技术在后发优势中
占有突出的地位,而没有论及作为后发国家工业化的内生变量的制度因素。实际上,
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基础及制度创新配合,单纯的技术模仿不会最终导致后发国家工
业化的最终成功。列维提出现代化的前提条件问题,并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具体化,
从而发展了后发优势理论。阿伯拉维茨将后发优势论提高到一般性理论层次,并提出
“社会能力”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后发国家能够成功赶上先发国
家,而大部分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的历史现实。南亮进、金
泳镐等通过拉美及日本、韩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分析,将后发优
势论应用于拉美、东亚经济发展的实际,印证并修正了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及阿伯
诺维茨的追赶假说,使其更具有广适性。伯利兹、克鲁格曼等的蛙跳理论,说明后发
国家的后发优势,不仅体现于跟随性的模仿创新,而且体现于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国家
可以直接进入高科技领域,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某些领域和产业超过先发国家
的可能性。范艾肯等根据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后发优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开放条件
下经济追赶的模型,探讨了后进国家基于后发优势与先进国家经济趋同的问题,使后
发优势理论在新形势下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陆德明教授运用后发优势理论解释了中
国改革开放后20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主要原因,从而使后发优势假说在中国得到
了迸一步的印证,使其更具解释力。
总之,后发优势理论经过9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就一个完
整的理论体系而言,它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大多数研究者把后发优势归结为先
发国家对后发国家的技术扩散和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技术引进与模仿上,而缺乏对
后发国家制度性后发优势的深入研究。后发优势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缺陷是研究对
象仅限于国家层面的宏观讨论,而对区域层面的中观研究目前还尚未涉足。11针对后
发优势理论研究的这一重要缺陷,本文选择区域层面,提出区域后发优势的概念,用
以揭示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区域后发优势概念的提出
一、先发展经济体与后发展经济体
陆德明教授对后发优势理论有独到的感悟。他认为,“后发国家”更一般化的概
念应该是“后发展经济体”,因为国家更重要的是一个法律和领土主权概念,而且只
是一个宏观层概念,这一概念在使用上不便于一个国家内部中观层(地区或部门)和
微观层(企业)的经济比较。所以,“后发展经济体”应包括后发国家、后发区域、
后发部门和后发企业;“先发展经济体”应该包括先发国家、先发区域、先发部门和
先发企业。“这样,“后发优势”、“先发优势”等概念也就有了更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所谓“后发优势”就是指后发展经济体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迟缓所形成的有利条件
或存在的各种机遇:所谓“先发优势”就是指先发展经济体经济发展领先所产生的各
种有利条件或创造的各种先机。
二、区域先发优势与区域后发优势
先发展经济体与后发展经济体概念的提出,使得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等概念可以
扩展到区域层次。
1、区域先发优势与先发利益
区域先发优势是指先发区域因其经济发展领先所产生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先机。其
内涵包括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技术性先发优势是指先发区域的技术率先创新,是先
发区域经过自主研究所形成的竞争优势。这里的技术是广义的,不仅包括工艺技术、
管理技能和生产方法的率先创新,而且还包括投入——产出环节上的技术进步以及产
业结构上的优化升级。制度性先发优势主要表现为先发区域的制度率先创新,即先发
区域在市场经济及相关制度率先创新上所形成的竞争优势。这里的制度也是广义的,
不仅指宏微观经济组织、体制的安排与设计,而且包括经济发展的道路、模式和策略
等。
区域先发优势带来的经济利益就是区域先发利益。先发区域的经济发展由率先创
新推动,而率先创新又由先发利益驱动。这其中的过程和机理表现在:
首先,区域技术性先发利益诱发区域技术率先创新。区域技术性先发利益蕴藏或
潜伏在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供给中。在市场需求的拉动或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新的技
术发明和设想,经研究与开发——中试与生产一商业化或市场化几个阶段,完成经
济率先创新。先发区域在扣除率先创新风险的成本后,就能收获先发利益。
其次,区域制度性先发利益诱发区域制度率先创新。当现有的制度失衡,旧制度
效率低下时,制度创新的先发利益便显现。这时,意识到有利可图的创新者(个人、
团集和政府)就会发动或推进率先创新。先发区域在经过研究与设计、方案对比与决
策、实施改革或替换等几个阶段后,达到新的制度均衡。这样,一轮制度创新便完成,
先发区域收获先发利益。
最后,区域技术率先创新与区域制度率先创新互动。区域技术率先创新促使生产
力提高,生产力提高后,导致制度不适应,出现制度瓶颈约束,制约或阻碍技术的进
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必将引致制度率先创新。先发区域制度率先创新的结果是
制度适应,并激发进一步的技术率先创新。
先发区域率先创新导致先发利益的获取可用图3.1来说明。
P
O
图3-1 区域先发优势的增长效应
产出
在图3-1中,P是均衡价格,Dl和S2分别是先发区域先发优势发挥之前的需求
和供给曲线,相交于A点,其产值为OPAC。但由于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先发优势提
高了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使原来价格水平下的供给能力扩张,从而使原供给曲线右
移到s2位置。同时,由于市场扩大使需求曲线移至D2的位置,D2和s2相交于B。
这时,总产值为PBDO,其中大于原产值OPAC的部分ABCD即为新增产值,即区
域先发优势带来的经济效益。
2、区域后发优势与区域后发利益
区域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区域因其经济发展相对迟缓而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
各种机遇。区域后发优势亦涵盖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区域技术性后发优势是指后发
区域的技术模仿创新,即从先发区域或先发国家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并经模仿、消化
价格水平
吸收和改进提高所形成的追赶优势。这不仅包括从外部世界学习利用科学知识所引起
的知识型或智能型技术进步,而且包括引进技术和模仿技术所导致的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区域制度性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区域的制度学习和制度移植,即效仿或借鉴各种
先进制度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追赶优势。比如,后发区域在发展起步时的政府替
代作用、发展计划和发展策略上的学习与模仿、市场竞争制度的引进、企业制度和经
营管理方式方法的借鉴以及经验教训等等。
区域后发优势带来的经济利益就是区域后发利益。后发区域的经济发展由技术模
仿创新和制度移植变迁驱动,而技术模仿创新和制度移植变迁又由落后发利益驱动。
这其中的过程和机理表现在:
首先,区域技术性后发利益诱导技术模仿创新。后发区域技术性后发利益蕴藏在
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的技术落差中,落差越大,势能或利益越大。技术模仿创新的第
一步是技术引进,包括智能形态的“软技术”和物化形态的“硬技术”。然后是消化、
吸收,实行本地化,再进行改进、提高,并展开创新式学习。
其次,区域制度性后发利益诱发制度学习和制度移植。后发区域不仅技术落后,
而且制度也落后,甚至更落后。与先发区域各种先进成熟的制度相比较,后发区域的
传统经济制度效率低下,一旦进行改革,效率便可大幅度提高。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
后发利益。后发区域的制度变迁一般表现为制度学习借鉴的过程,即一开始可能移植、
效仿,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结合本地情况的改造和创新。
最后,区域技术模仿创新与区域制度移植变迁互动。后发区域的各种旧制度之间
有一种稳定的均衡,制度与技术之间有一种低水平或原始的适应性。当技术模仿创新
带来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时,这种“适应”和“均衡”统统被打破。于是技术
模仿创新推动制度移植变迁,制度的学习移植又激发新的技术模仿创新。这样,两者
相互促进,从适应、不适应到新的适应,不断向前发展。
后发区域技术模仿创新和制度移植变迁导致后发利益的获取可用图3.2来描述。
D C D
图3-2区域后发优势的增长效应
产出
价格水平

在图3.2中,P’是均衡价格,Dl 7和Sl’分别是后发优势效应发生之前的需求
和供给曲线,相交于A’点,其产值为07P’A,C’。由于技术性和制度性后发优势的
发挥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使原价格水平下的供给能力扩张,从而使原供给曲
线右移到s2 7的位置。同时,由于市场扩大使需求曲线移至D2’的位置,D2 7与S2
’相交于B’。这时,总产值为P 7B’D707,其中大于原产值07P7 A,c 7的部分为A
7 B’c‘D’新增产值,即后发优势的发挥带来的经济效益。
三、后发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
1、区域先发利益递增”
区域先发利益分为短期和长期。所谓短期,是指先发区域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
一个过程或周期。以某一产业的生命周期为例,该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新技术和新制度的引入期。这一时期因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进行试
验与投产,初始成本较高,所以先发利益增长缓慢。
第二阶段为成长期。这一时期由于该产业的产品为消费者逐步接受,市场被打开,
先发利益急剧上升。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在专利保护期内,学习模仿者很难突破技术难关与法律制度
的限制而进入市场,但当知识产权保护结束,学习模仿者就会进入。这时由于分利者
的出现,先发利益开始递减。于是先发者开始转让技术,利润趋于平均化。
第四阶段为衰退期,这一时期市场已进入微利时代,先发者可能放弃该产业,转
向新的创新。
整个过程可用s型曲线来描述,如图3.3。


^







图3-3 区域短期先发利益增张曲线
个r时闻舯太、
所谓长期,是指先发区域两个以上创新周期的整个历史过程。一次创新,先发利益
在递增到一定点后有可能递减,但如果接着出现第--z次仓,j新,则递减趋势会得到减缓或推
迟,表现为短期先发利益曲线上移。如图3-4中相对于SEDAl的SEDA2和SEDA3。
区域率先创新之所以能使收益递减得到推延和避免,是因为各种不同类别、不同
程度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可产生要素替代效应和优化组合效应。这样,将Tl、T2
和T3几个创新周期连接起来,短期先发利益曲线SEDAI、SEDA2和SEDA3各顶点
(a、b、c⋯⋯)的连线,即为区域长期先发利益曲线LEDA。显然,区域先发利益
的长期趋势,即LEDA呈现递增倾向。

基饕龚
藉芎
图3.4区域长期先发利益增长曲线
T(时间成本)
区域创新如果间隔时间过长、速度太慢和程度较小,则长期先发利益曲线的利率
较小,LEDA较平缓;相反,如果区域创新的间隔短、速度快和程度大,则曲线的斜
率大,LEDA较陡峭。这就是说,先发区域在先发利益驱动下长期持续发展的速度和
程度,取决于不断创新的速度和程度。
2、区域后发利益递减。“
区域先发利益来自率先创新,如果能够不断地维持率先创新,那么区域先发利益
就不断地递增。区域后发利益来自模仿创新,模仿创新一开始的收益很可观,但在没
有率先创新的前提下,模仿的利益不久就会由递增转向递减。
区域后发利益也分为短期和长期。所谓短期,是指后发区域的一个学习模仿周期
或过程。我们以一次技术引进为例,该周期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区域后发利益递增阶段。后发区域从先发区域引进先进技术或制度,
可获后发利益。这时后发利益的收获时延很短,因为它基本上不存在研发型创新的时
延,也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时延。所以后发利益一开始就递增。如图3.5中to.tl时段。
第二阶段为区域后发利益递减阶段。随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本地化,市场
需求会饱和。于是,区域后发利益由递增转向递减,如图3.5 t1点以后时段。
这一过程我们可用抛物线图型来描述如下
∽§
匿蓥翟
菊尊
图3.5区域短期后发利益增长曲线
T(时间成本)
所谓长期,是指后发区域至少有两个以上模仿创新周期的后发展追赶过程。在这
过程中,既有技术模仿,也有制度移植。这里我们仍然以技术模仿创新为例。
如果先发区域与后发性区域技术差距保持不变,后发利益总量既定情况下,后发
区域技术每引进一次,与先发区域之间的技术差距就会缩小一步,后发利益增量也就
会减少一份。所以,后发利益在新的起点上递增一段后,就会出现递减。如果这期间
因先发区域技术创新使差距拉大,则后发利益随之增加,但一般情况下,模仿型的技
术引进要比率先型技术创新的速度快。后发区域只要走上引进、模仿、学习型的追赶
道路,发展差距总是不断缩小。因此,从长期看,区域后发利益倾向于递减。
P莹

饕碧
菊尊
L 互瓦五
图3-6区域长期后发利益增长曲线
T(时间成本)
在图3-6中,长期后发利益曲线LLDA是与短期后发利益曲线相切于a、b、c⋯⋯
各点的包络型抛物线。理论上讲,区域后发利益最终将递减至消失。因为通过引进、
学习和追赶,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小,后发利益总量趋向于零。但现实中,后发区域与
先发区域之间总有一段“最后最小差距”。”因为先发区域为了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性,
总是限制最新技术的转让。由于这一差距无法通过引进学习而消除,所以这部分后发
优势利用不了,相应的后发利益也实现不了。这样,后发利益递减至消亡的结论仍是
成立,后发区域追赶或压缩型高速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
3、后发区域发展动力的转换。”
上述分析可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的区域先发利益和区域后发利益的变动趋
势是不同的。区域先发利益是s型曲线,区域后发利益是抛物线。如果我们将区域先
发利益曲线和区域后发利益曲线合并在同一个图型中(如图3.7),在两条曲线的比较
分析中找到区域发展动力转换的理论依据。
在图3—7中的To一互区间,两条曲线(LEDA和LLDA)的切线斜率是不同的。
区域后发利益曲线LLDA前半段的斜率大于同期区域先发利益曲线LEDA的斜率,
即AsL.L,DA>—AL焉ED_A.。在图上表现为LLDA曲线更陡峭,LEDA相对平缓。这表明
△』凸』
后发区域初期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同期先发性区域。
在五一正区间,虽然区域先发利益曲线LEDA的斜率大于同期区域后发利益曲线
LLDA的斜率,8p M..E,DA>AL.L,DA,但是,区域后发利益的值大于区域先发利益。
△』△』
这表明,虽然后发区域的增筐率低于先发区域,但由于创新的条件约束,后发区域追
求后发优势仍然是有利可图的。
LEDA
LLDA
ro 互疋
图3.7区域发展动力转换与发展路径
A
T
在T2点以后,区域后发利益的值小于区域先发利益,这时,后发区域要及时进
行发展动力的转换,否则会陷入“引进——摸仿——再引进——再摸仿”的后发利益
陷阱。这里的发展动力转换,是指原来主要通过引进学习,由后发利益驱动,现在就
该转向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尤其是率先创新的先发利益驱动。
在这图3.7中,一开始主要由后发利益驱动,后来转向先发利益驱动。P是转折
点。P点以上的实线部分,即从LLDA经P点到LEDA,就是整个发展路径的全过程。
4.成功的赶超案例:美国西部犹他州的经济起飞
美国西部腹地的一个内陆州——犹他州,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地处荒凉
的西部,州内有35%的土地为沙漠和干旱地带,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美一直
处于落后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来贫困的犹他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1990年开始,该州经济以每年超过7%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全美1.5%的平均增
长率1 7。犹他州社会安定,教育发达,被评为美国两大最健康的州之一。
美国犹他州为什么能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成就呢?其原因是犹他州能够成功地
利用后发优势并顺利地实现了发展动力的转换。犹他州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技
术模仿创新和制度移植变迁神奇地崛起了世界软件工业谷,该软件谷与“硅谷”齐名,
是专门赋予电脑以灵魂的新信息产业中心,被誉为新的世界高科技重镇。犹他州用不
到10年的时间,走出了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具有特色的区域发展之路,创造了犹
他州的“奇迹”,这其中重要一点要归功于犹他州的教育发展。犹他州拥有全面的州
内教育系统,有718所公立中小学校和14所高等学校。犹他州的高等教育注重人才
引进,重视教学和研究,使得学校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大提高。由于教育质量的提
高,犹他州员工的识字率和阅读能力为全美第一,高中毕业率为全美第二,数学成绩
也比其他州高。许多企业家反映,犹他州的人力具有四大特点:素质高;富有创造性;
外语人才最多且全美最好、合作精神好。由此可见,高质量、富有创造性的教育体系
是犹他州成功实现赶超的基石。
第三节区域后发优势驱动增长模型
一、基本假设
这里我们借用技术扩散模型来说明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效应。”设技术
从先发区域向后发区域扩散。假设先发区域的技术水平体现在先发区域技术领先者所
发明的中间产品种数N1上,先发区域的研究者花费一定的投入发明出这些中间产品,
并首先使用这些中间产品生产其最终产品。
后发区域不发明任何中间产品,而是对先发区域已发明和使用的产品进行模仿与
改造。这些产品中的任何一种类都需要后发区域支付一定的改造投资以适应不同的环
境,这种投资被定义为模仿成本,它类似于研究与开发支出,只不过模仿成本要小于
发明成本。这里也假定模仿者不向发明者支付任何费用,从而先发区域的发明者无法
39
因其率先创新成果被后发区域使用而得到任何补偿。
以下我们分三个步骤来探讨区域后发优势驱动增长模型。
二、先发区域的率先创新行为。
设先发区域有N。种已发明的产品,那么先发区域代表性厂商生产的最终产品Y1
的数量为
Ⅳ'
K=A1厶1。“Σ(x。J)8 (3.1)
J—l
这里O<a<1,Al为劳动生产率参数,L1为劳动投入量,墨,为第j种非耐用品
投入量。假定人口从而劳动投入不变,注意这里参数Al能够反映政府政策的不同方
面,比如税收、公共服务的提高、产权保护以及技术水平等等。
设每一中间投入x。的生产成本为1单位,由垄断定价原则,每一中间产品的价
1
格为P=一1,令xli的边际产品等于价格,则可得每种产品的数量

l 2
Xl,=(AI)1‘。a1。4Ll (3.2)
将(3.2)式代入(3.1)式,可得人均产出水平为
l 2a
Y1=K/厶=(A1)1‘。口“Ⅳl (3.3)
可见,人均产出yl随Al和Nl的增加而增加,令工资率Wl等于厂商的边际产品,
即是的(1-口)倍。
由式(3.2)可得先发区域出售第j种中间产品所获得的垄断利润为
. 1 2
丌l,=(!.二兰)(4)i二i口瓦厶(3.4)
a
利润现值为厅。./,l,rl为先发区域的收益率(均衡状态该收益率必为常数)。根
据自由进入条件,令该净值等于新产品发明成本玎,经整理可得
_=(三1/7×!—:竺)(一1)x--'91口i:2i (3.5)
1

消费者最优化的一般条件表明,消费C1的增长率为G。=(争(^一p)(这里假定
偏好参数p与口各区域相同),再将(3.5)式代入可得增长率
G1=0/o)[L。/玎)(!—二兰)(4。)击口五2一P】(3.6)
在稳定状态,发先性区域的N1、Y1与C1的增长率都为常数Gl。
三、后发区域的模仿创新行为
后发区域代表性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A2砖。Σ(工:, (3.7)
J=l
这里N2≤NI,N2为后发区域可能使用的产品数,我们主要讨论后发区域对先发
区域的率先创新发明的产品进行模仿创新,但N2中的某些也可能是后发区域以前发
明的。这里不考虑后发区域的新发明,同时假定后发区域能得到的Ⅳ,种产品是先发
区域的Ⅳ1种产品的子集。换言之,我们这里不考虑后发区域存在的率先创新,或者
发先区域存在的模仿创新的情况。
』:与4的差异反映了两个区域政府政策的差异,由于总劳动投入代表了中间产
品能够用于生产的规模,因此上:与厶的差异反映两个区域经济的规模差异。
假定后发性区域第j个中间产品的改造者,对该产品在该区域的生产与销售有持
久垄断权,则后发区域的模仿创新类似于先发区域的率先创新,因此后发区域的模仿
创新模型类似于先发区域的率先创新模型。后发区域的模仿创新成本用v表示,一般
假定0<v<rl,即模仿创新是有代价的,但比率先创新便宜。
后发性区域每种中间产品的价格,仍按垄断定价确定为lla,每种中间产品的数
量仍为
上三
X2。=(A2)1‘。口“三2 (3.8)
同样也有
上旦
Y2=E/L2=(A2)“口1。。N2 (3.9)
工资率w2仍为y2的1一口倍。由式(3.9)与(3.3)可知两区城人均产出之比y2/y。
正向取决于生产率参数之比(爿:/A。)1恤8’和模仿创新产品数占己发明产品数的比例
Ⅳ2/Ⅳl,工资率之比w:/W1也取决于这两个比例。
后发区域销售第j种中间产品的利润流为
石2,:(马(4)1/(1-at)0.2/(1-a)L2 “
后发区域进行模仿创新的自由进行条件,使得该利润现值等于模仿创新成本v。
4l
后发区域进行模仿创新的自由进入条件较为复杂,因为收益率,2一般不固定,特
别是若M的增长快于Ⅳ,,那么后发区域最终会耗尽所有可以模仿的对象。这时后发
区域的收益率就会下降,该条件同时也会影响收益率的时间路径。但如果这样的时点
非常遥远,那么这种可能性的影响就比较小,收益率吃会几乎是常数。在此情况下,
自由进入条件将使石:,/r2等于模仿创新成本v,因此有
r2:(工:/v)(.!:!.二j!驾(4:)-Ⅸ-一a)a.2^·一2’ (3.11)
这里假定两区域不参加共同的资本市场,则,2将不同于1,由收益率,2确定的增
长率为
G2_(1坩)【(纠V)(争A21/(1-a)tz2/(1-a)_纠(3.12)
后发区域处于稳定状态,变量N2,K和G:具有相同的增长率G:。但这一结果
只是一个近似,它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若G2>GI,则后发区域最凝会耗尽潜在的
模仿创新产品数。
如果两区域具有同样的4与三。值,则条件v<玎会使得G:>Gi,即由于模仿创新
比率先创新便宜,后发区域的增长会赶超先发区域。更一般地,若v充分低于玎,会
有G2>Gi,具体条件为
v/rl<(三2/L1)·(一2/A1)1“1”’ (3.13)
因此,如果后发区域的参数』:或厶并不很低,则后发区域将更快地增长。
如果G:>G1,则Ⅳ2将比Ⅳ1更快地增长,Ⅳ2最终会上升到等于Ⅳ1,但这时后发
区域不可能再通过模仿先发区域的率先创新,获得比发先区域快的增长。因此模仿创
新导致的Ⅳ:的增长不会超过Ⅳ1的水平。如果后发区域已经模仿了先发区域的所有创
新成果,两区域会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先发区域继续率先创新,后发区域立即模仿这
些成果。如果模仿需要花费时间,即模仿存在时滞,那么两区域的技术水平将始终存
在一个差距缺121。
如果爿2=Al,则式(3.9)与(3.3)表明,当N2<N1时,Y2<y1,相应的w2 W1
成立;如果42=Al,则当N2=N1时,Y2=Y1与w2=wl成立。如果一2<一l,则y2与w2
将收敛到低于y。与W。的水平(但如果后发性区域的增长率快于先发性区域,N/z,
(3.13)将限制一:<4的程度)。如果爿:>4,ig/z,Y:与№将会收敛到高于M与w1的
水平。所以从人均产出和工资率水平的角度来看,后发区域有可能会最终超越先发区
域。不过,尽管各区域的增长率可能会相同,但不可能一定会收敛到相同的人均产出
工资率水平。
四、模仿创新成本与后发利益递减
以上所得的结果取决于不存在率先创新与模仿创新的收益递减。为了支持收益不
变的假设,~种方式是将潜在的发明数看作是无限的。这样,虽然每种新产品对总产
出的贡献会随着已发明产品种数的增加而减少,但下一个新产品的发明成本不会随着
已有产品数的增加而提高。这就是上一节我们谈到的先发利益递增的原因。
但模仿创新的情况有所不同。在任何一时点上,后发区域能够复制或模仿的产品
只能是先发区域已发明但尚未被模仿的产品。若假定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则肯定有
先发区域的某些发明更容易改造模仿,或更有潜在的生产效率的情况。因此,后发区
域可以选择模仿的产品集合越大,即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之间的差异越大,那么被模
仿的产品或项目的收益肯定越高。
假定后发区域的模仿创新成本v为Ⅳ:与Ⅳ】比率的增长函数
v=,(Ⅳ2,.Ⅳ1) (3.14)
这里厂’>0,且,。≥0,假定f(1)足够大,就不会产生完全模仿的情形,即在稳
定状态,并非所有的发明都被模仿。同时假定f(0)充分小,即也不存在没有模仿的
情况。
如果模仿成本等于
v‘=U(L2/L1)·(42/一1)1“1。。’ (3.15)
那么由式(3.12)与(3.6)分别确定的两区域的增长率G2与G。将相等。若A:=4,
并且上2=三1,贝0v+=r/
在函数,的性质给定的情况下,可利用式(3.14)确定与成本v‘对应的Ⅳ2/Ⅳ1比

1
(NJNd’=≯【卵(£2/ZO·(42/A。)‘““’】(3.16)
这里函数≯是函数,的反函数,由厂的性质可知≯’>O,庐’s0,且
43
0<(N2/Ⅳ1)’<1。
若Ⅳ:/Ⅳ1=(Ⅳ:/Ⅳ1)+,则两区域将处于率先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增长率相同的稳定
状态。由于Ⅳ2/Ⅳl不变,式(3.14)表明v保持不变且等于v’,从而G2与GI相等。
所以即使两区域的生产率参数一,与劳动力投入量三,不同,后发区域的长期增长率仍
然会与先发区域相同。即使两区域的偏好参数B与只也不相同,上述结论仍成立。
若p:=p。,J102=01,则在稳定状态两区域长期增长率相等,表明收益率也相等,
即由式(3.11)与(3.15)确定的与屹的值长期中必相等。因此,即使不存在全国性
资本市场,技术扩散过程会使不同区域的稳定状态收益率趋于相等。(若两区域的偏
好参数只与只不同,则收益率不会相同。)
若Ⅳ:/NI<(N2/N1)+,由式(3.14)可知v<v+。较低的率先创新成本倾向于使r2
高于‘,从而使G2高于GJ。因此,如果初始时刻Ⅳ2/ⅣJ<(Ⅳ2,^‘)‘,则Ⅳ2/ⅣJ会随
时间上升,v趋于增加,G2趋于下降直到等于其稳定状态值G1。若初始时刻
N2/NI>(N2/Ⅳ1)’,则上述过程正好相反。
上述模型实际上揭示了一种收敛性,即后发区域越是低于其稳定状态位置,增长
速度就越快。这一结果可用如下形式的对数线性模型表示
Gr Gt-u·log毪告, @㈣
这里参数“>0决定了收敛速度大小。“取决于(3.14)中函数,的性质。若
Ⅳ:/Ⅳl=(Ⅳ:,Ⅳ1)’,则G:=G,,并且对于任意给定的(Ⅳ2/Ⅳ1)+值,G:随Ⅳ:,Ⅳ1的减
少而增加。
利用式(3.3)与(3.9)进一步表示上述收敛结果,人均产出比为
Y2/y1=一2/41“。。’(Ⅳ2/Ⅳ1) (3.18)
在稳定状态,有Ⅳ2/Ⅳ1=(Ⅳ2/Ⅳ1)+,则有
(y2/y1)‘=一2/All/(1-a)(Ⅳ2/Ⅳ1)’ (3.19)
由式(3.16)可知,(N2/NI)+是随着工2/厶与A2/A。而递增的。因此我们可用相
应的人均产出代替(3.17)中的Ⅳ2/Ⅳl与(Ⅳ:/Ⅳ1)'ZLt,即
Gz≈GI-u,,log[揣] (3.20)
上式反映了这样一种收敛形式,即在(n/y1)’与Gl的值给定的情况下,增长率G2
随着y2/y,的增加而下降。这说明区域后发利益是递减的。而且(咒/Y2)+是上2 ILl
与A:/AI的增函数,因此对于给定的y2/y。与Gl的值,三2/工l与A2/4越大(即后发
区域的技术水平与政策水平比先发区域更有利,且后发区域的经济规模更大),那么
后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更快。上述效应反映了4:与厶对后发区域引进新产品的一种正向
激励。对于一组后发区域i=1,2,3⋯,相应的人均产出为",除非一。与厶相同,否则
后发区域未必能够更快增长,即绝对收敛性不一定存在。
区域条件收敛并不取绝于资本或创新收益递减,但确实需要某种形式的模仿收益
的递减作为前提。关键是对于给定的发明存量,模仿成本随着已模仿产品数量的上升
而上升。
第四节区域后发优势的本质特征
为全面理解区域后发优势的内涵,为下文迸一步地分析区域后发优势的实现条
件,这里有必要对区域后发优势的一些本质特征进行辨析。区域后发优势的本质特征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替代性
所谓替代性(substitution)是指存在多种途径达到同一种效果或者是从事相类似
活动的可能性,实质上指的就是取得同样结果的手段或是器具的可能性。在格申克龙
看来,任何经济体经济发展的起步及其后的进程,首先决定于经济发展起步之前形成
或具备的各种前提条件。如果将先发区域经济发展起步的一系列前提条件视为标准条
件,那么后发区域在经济发展前提条件方面与先发区域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某些偏
差。但如果这些偏差在后发区域经济发展起步及其后的进程中取得了与先发区域同样
或甚至更好的效果,那么从后发区域的角度来说,这种偏差即可视为对先发区域经济
发展所谓标准前提条件的替代。替代性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使后发区域通过有别于先
发区域的方式或途径来达到先发区域所显示的那种经济发展的水平或状态,而且更重
要的是这种经过比较和选择的方式或途径产生的效果,往往导致后发区域经济发展在
资源条件上的可选择性和时间上的节约,使后发区域一开始就可以处于较高起点,少
走弯路,最终促成其经济起飞的成功。
二、相对性
相对与绝对是反映事物的有条件性和无条件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哲学范畴。相对,
是指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东西,一般是须依赖于他物或以他物为媒介才能存在
的东西。绝对,是指无条件的、永恒的、无限的东西,它是独立的、自主的、不须依
赖于他物而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既包括相对的方面,也包含绝对的方面。相对和绝对
是辨证的统一。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并通过无数相对体现出来;在相对中有绝对,
没有不包含绝对的相对。
区域后发优势的基础实际上是后发区域的绝对劣势地位,这成为区域后发优势理
论的根本前提。但后发区域在“后发优势”机制的作用下,总能变劣势为优势,这种
优势不仅来源于劣势,而且是在与国内外的优势比较中成立的。所以,这也体现了区
域后发优势的相对性。
三、潜在性
潜在性(Potentiality)是指可能性的存在,或指尚未实现的现实,是事物发展过
程中内部孕育着的一种新趋势。从潜在性到现实是一个过程,这一个过程是通过事物
的运动来完成的,而这种运动正体现在从潜在性向现实性的过渡之中,潜在性通过运
动得以实现就是现实性。比如一块大理石和一尊神象的关系,就是潜在性和现实性的
关系,大理石潜在着神象,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只有经过雕刻加工,大理石才能
变成现实的神像,即潜在性变成了现实性。区域后发优势只是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
上的理解,只是为欠发达地区经济起飞提供了机遇或可能,因而也只是潜在的,并非
后发区域实际拥有的。后发区域要使其潜在的“后发优势”变成现实的后发利益,这
不仅取决于众多相关条件的支持,而且还取决于它与各种条件在不同时空范围内的有
效组合。
注释:
1“范式”(paradigm)是美国当代科学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S·库恩(Thomas S.Kuhn)
在其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库恩认为,一门科学在发展的某个历史阶段往往会
形成“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中的成员所麸享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即为“范式”。后来,这
一概念被广化,一般指某一学科内被大多数理论家和应用者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
共同工具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
2参见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13.115页。
3伯尔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页。
4
Gerschenkron,A.,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Harvard university,1962
”1-6.
’Gerschenkron,A.,Economic Back 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ersity press,1979,PP 353—354.
6 Levy,M.,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societies:A setmg for Intenational Relations,
pd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7
AbramovRz.M.,Thinking about Grow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转引自郭熙保、胡汉昌:
“后发优势研究述评,《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8(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
’Brezis,krugman,E,Tsiddon;leap_咕ogging in inlemational competition:A Theory ofcycles in
National Fechnological leadership,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01.83,1993.
“VanElkan,R.,Catching up and slowing Down:learning and Growth patterns in an open Economy,
Jottmal ofintematinnat Economics,VoI。4l,1996。
“周莉珠的博士学位论文《后发优势与企业发展》(复旦大学2002年)是对后发优势理论在微观
领域的拓展。
”参见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31页。
”区域先发利益递增借鉴了陆德明教授的观点。参见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山西经
济出版社,1999年,第48.51页。
“区域后发利益递减借鉴了陆德明教授的观点,参照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山西经
济出版社,1999年,第52—55页。
”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55页。
”区域发展动力转换借鉴了陆德明教授的观点,参见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山西经
济出版社,1999年,第56.59页。
。7参见黄本笑:《利技进步与区域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0—101页。
”技术扩散模型参见罗伯特J·巴罗、哈维尔·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252—259页。
47
第四章区域后发优势形成机理
本章主要是通过技术模仿创新、制度移植变迁和结构动态优化来分析区域后发优
势的形成机理,探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区域后发优势的赶超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技术模仿创新
一、技术与技术模仿创新
在经济学中,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能生产更多的产出,或者说,一定量的
产出只能需要更少的投入。用图形表示,技术进步可以表示为等产量曲线的内移,如
图4.1所示。1


图4.1技术进步的含义
图4-1中,横轴代表的是劳动投入量,纵轴代表资本投入量。曲线I表示在一定
技术水平下一定的产量可以由资本与劳动的各种组合生产出来;技术进步发生后,产
量不变,但两种投入都减少了,结果等产量曲线由I向原点移到Ⅱ。I和II代表的产
量是相同的,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2
可见,经济学中的技术进步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技术进步有很大的不同,一
般意义上理解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在硬技术应用的直接目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这
种狭义的技术进步有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两种存在形成。技术进化是指技术进步表现
为对原有技术和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或在原有技术原理或组织原则的范围内发明创
造新技术和新技术体系。技术革命是指技术进步表现为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
革。
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熊彼特首先提出来的。在他看来,所谓创新(innovation),
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
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含五个方面:(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
(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专业的新组合。3由此可
见,技术创新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技术”的概念,它更是一个关于“经济”的概念。
技术创新不只意味着新技术的出现,更重要的是表现为新技术的应用。技术上的任何
发明,在投入实际应用之前,仅仅是发明。只有当一种发明、发现的成果被运用于生
产过程,并且有经济价值的时候,它才成为一项技术创新。这一点突显出技术创新作
为一个生产力概念所具有的意义,它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严格地讲,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有差异的。技术进步反映了科学技术和生产技
术的任何可能的变革,它包括从科学的发明和发现到研究开发成果的生产性应用,以
及被引入市场和商业化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而技术创新
则仅限于技术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它包括产品创新、生产方法(工艺)创新、设备
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等。因此,技术创新也是一种狭义的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包括
技术发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模仿等等。但是,在现实社会尤其在实行市场
经济的社会中,两者的差异并不十分突出。因为技术发明、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和技
术改造等,一方面包含着经济动机,另一方面也蕴含着或多或少的革新和变异。从这
个意义上来看,技术进步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技术创新。
较早提出技术模仿创新这一概念的是韩国的金麟洙4。虽然他并未对这一概念下
明确的定义,但目前国内学者较统一的认识到,技术模仿创新是指在技术率先创新的
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之下,后进者通过合法手段(如通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的
方式)引进技术并在率先者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5。
技术模仿创新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按技术模仿创新对象技术的先进程度,可
将技术模仿创新分为对先导技术的模仿创新、对成长技术的模仿创新、对成熟技术的
模仿创新以及对衰退技术的模仿创新。对先导技术的模仿创新是指根本性率先创新产
生后,后发地区立即跟随,加入对技术完善改进的行列。此类模仿创新较多发生于技
术实力相当或差距不大的地区之间,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为后发地区的企业提供技术
跳跃的机遇。对成长技术的模仿创新是指新技术进入市场成长阶段后,后发地区对其
模仿、改进和完善的创新行为。此类模仿创新的风险相对于先导技术已有所下降,而
市场前景却十分广阔,特别是在后发地区,其市场可能刚刚处于启动阶段。对成熟技
术的模仿创新是指对已进入市场成熟期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
改进,拓展新的市场需求的一种模仿创新行为。此类模仿创新较多为技术基础相对落
后的企业所采用。衰退技术是即将淘汰的技术,其进一步开发的价值已很小,但如果
进行适当的技术嫁接和市场嫁接,其收效也会出人意料。特别是在先发国家或地区属
于衰退的技术,在后发国家和地区可能仍然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49
二、技术模仿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影响,在于知识经济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
势,使区位优势逐步淡化,代之而起的是知识资源的巨大作用以及知识基础上的全面
竞争。具体体现在:
(1)新集聚因素的形成
资源与活动的集聚是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集聚能加强各经济主体间的系统
联系与协作,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由此而形成的集聚区亦是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演进
的高级形态,最终形成社会经济的综合体系,产生更大的系统效应。特别是一些以中
心城市为核心而形成的高度集聚的经济区,更是国家或区域内经济实力的主体。
早期的集聚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和交通状况,尤其是为了追求经济活动的低成本
和高效率、高收益,资源与活动往往集聚在交通要道和枢纽上。因此,交通运输技术
的进步一直是引导社会集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社会中,除了自然资源和交通状况
外,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了新的集聚因素,即知识和信息。由于现代市场日益扩大,
远远超出传统社会中日常接触的狭小范围,同时各个地区和国家间的联系与互动日渐
密切和增强,加之对知识资源的依赖,使得及时掌握有关知识和信息,准确决策、迅
速采取行动成为至关重要的事情,因而经济活动与资源倾向于集聚在知识和信息的中
心区,如知识、信息资源较密集的大城市。特别对于科研、金融、旅游等更是如此。
追求知识和信息的结果是往往又形成了新的集聚区,如金融中心区、科研中心区。
交通和信息作为基本的集聚因素,相互之间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即交通要道和
枢纽往往是信息密集区;反之,为了提高某一地区的信息集聚,又必须大力发展现代
交通基础设旆,如机场、车站和港口。
(2)新生产要素的产生
传统经济活动中基本的生产要素是自然资源、初级劳动力和资本,尤其是天然资
源,如矿藏、森林、土地等,往往决定了某一区域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特征。现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在造成知识经济化的同时,也
相应地促进了经济的知识化,从而使科技知识进入经济和生产领域,成为一类新的重
要因素。
知识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所有其他有形资源的充分而
有效的利用都离不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其次,其他资源作为有形资源,其存量是有
限的和稀缺的,而且越用越少,而知识的增量是无限的;最后,有形资源的消耗将导
致“熵增”(即无序度的增加),而知识的使用则相反,它可以生产负熵而增加有序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认为,知识要素的运用“会把传统经济学甩到半空”。也正
是因此,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经济活动只能越来越依靠知识
的创新和运用。据此,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前者包括自然资源、
地理区位、初级劳动力等,后者包括知识、人才、科技机构、信息基础设施等6。总
的来看,基本要素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而高级要素的作用
则越来越来大。
(3)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产生
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的最深刻影响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在人类开发
自然的早期活动中,由于观念上的狭隘陛和对眼前利益的追求,开发活动往往带来双
重后果,即在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同时,也会破坏自然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最终使
经济发展失去应有的基础。科技进步促使人类加深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首先是认识
到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是认识到保护环境对人类长远发展的
意义,最后是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提供了保护环境的手段和方法。正是在这样的
前提下,人类社会关于发展的观念也在逐渐演变和深化,即从最初的将经济发展等同
于发展,发展就是实现工业化的不完全的观点逐步过渡到人和自然的协调,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现代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认为:发展是人类自下而上质量及环境的全面优化。基本思想是:
在满足现代人类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机会和利益。因此,为实现可持续
发展,就要处理好目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人类对自然的索取都不
能超出自然的可能的承受能力。区域经济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然可持续发展,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基;二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主导;
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最终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互相促
进。
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其基本措施一是生态创新,即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改善环境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扩大产出,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二是科技创
新,即发展科学技术,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新的先进手段和方法;三是体制
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光是环境或经济的问题,更是体制和观念的问题,需要改革
旧的体制和观念,提高人的素质和观念水平,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体制方面的
保障。
(二)技术模仿创新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技术模仿创新是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主要体现在:
1.技术模仿创新为后发区域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传统区域经济发展以自然资源条件为基础,对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依赖性极
大,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较多。现代科技进步创造了新的生产要素、新的能源和新产
品,同时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生产活动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减少,也使地理间隔、
产品运输等不再成为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决定性因素,使区域经济在产业选择、生产经
营管理模式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我国很多地区并不具有自然资源、地理区
位的优势,但依靠发展科技知识和人才,或采取专业化规模经营,同样也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成效。
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第一,高科技产业是当代最新科技成果
的代表,需要以科学技术知识作为依托,同时对科技、开发和生产人员的要求较高:
第二,产品轻薄短小,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消耗量较少;第三,品种多样,批量较
小,有的产品年产量可能只有几吨,甚至几公斤,但附加值高;第四,大多数高科技
产业属精密制造或精细加工,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由于这些特点,高科技产业一般
对知识、人才、环境、交通、通信要求较高。然而,知识、人才和通信方式不属天然
禀赋,可以通过投资而取得,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降低。因此,很多缺乏自然资源条
件的地区,仍然可以通过创新和投资发展高科技及相关产业来谋求发展。
2.技术模仿创新为后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
很多落后地区经济开发程度较低,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交通困难,气候恶劣,
经济开发难以进行,或是原有资源过度开发,使资源耗尽、环境遭到破坏,或是社会
需求的发展没有对该地区的某种资源提出要求,等等。现代科技进步为解决这些问题,
促进区域经济开发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手段。世界上很多环境恶劣地区,如前苏联西伯
利亚北部和远东地区、加拿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北部、西亚和非洲的干旱区等地,
由于有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其开发有了可能。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也只有国家经济建设有了迫切需要,并结合采用现代水电、施工等技术,才能实现目
前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环境恶劣地区的经济开发,首要任务是改善并恢复自然生态
平衡及环境,这也需要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作为前提。
有些落后地区从一般或传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确实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条件。
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需求的发展和
扩大。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是科技进步条件下的一个必然趋势。由此出发,落后地区也
不乏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特定资源和条件,如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满足人们对健
康生活的需求;利用沙漠、盐湖、峡谷等开展特色旅游,以符合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
等等。简言之,只要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努力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落后地区的
经济开发也存在相应的各种途径。
三、后发区域技术模仿创新的后发优势
(一)、后发区域技术模仿创新的过程
后发区域的技术模仿创新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进化过程,是一个量变与质变并存的
多维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引进复制阶段。这一阶段始于一个或数个企业引进系统的生产技术,包括产
品设计、制造工艺、测试方法、材料配方、技术标准等,也常包括一些关键设备和样
机。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可行性研究、洽谈、成交、将有关图纸资料和设备乃至
专业人员引入接受技术的企业。随之而进行的便是根据技术要求进行引进设备与原有
设备按工艺进行重组。该过程以简单模仿先发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和工艺为基本特点,
其目的是提高本区域的生产效率,同时达到符合在区域内销售的要求,积极拓展区域
内市场。通过生产过程,工人熟练程度也会提高,并向设计和研究开发部门、生产技
术管理部门反馈信息,提供知识积累。这一阶段可用图式表示为:
圈一匿垂乏至垂围一匡重iiij团一匡重雯珂匿iji圈
2.本地化阶段。本地化过程是新旧技术结构相互适应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工艺
创新为主,以尽可能多地在不失产品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区域内已有的原材料、部件,
通过本地化,使企业的产品和工艺的设计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这一过程虽然仍以持续
引进产品的性能进行工艺创新为主,但本地化使引进技术的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模
仿的结果是企业能够在不依靠再引进技术的情况下,生产国内同类技术的产品,扩大
国内市场份额。这一过程用图式可表示为:
3.改进型创新阶段。这一过程是在本地化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技术积累,逐
步形成自己R&D的能力。并根据区域内外市场的需要,通过自主的R&D进行改进
型创新。这时的技术要领先于国内其它区域,因此可以在本区域生产,也可以在其它
区域投资建厂。这种改进型创新的出现是后发性区域模仿创新的真正意义所在。它表
志着对所模仿技术的成功消化和吸收,表明引进主体已摆脱了对技术输出方的依赖,
走上技术自主创新的道路。这一阶段用图式可表示为:
圆一叵亟匪噩五二重l一
(二)、后发区域技术模仿创新的后发优势
技术模仿创新与技术率先创新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曼斯曼尔德等人曾对
美国化工、医药、电子和机械行业48种产品率先创新和模仿创新各自的成本和耗时
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模仿创新的平均成本是率先创新成本的65%,平均耗时是率先
创新的70%。7模仿创新与率先创新的这种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之中:8
首先,从技术研究与开发环节看,模仿创新能冷静观察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活动,
研究不同率先者的技术动向,向每个技术先驱学习,选择成功的率先创新进行模仿改
进,避免大量技术探索中的失误,大大降低其技术开发活动的不确定性:能充分利用
率先创新的溢出利益,这种溢出利益包括免费获得大量技术和成功经验,以及以远低
于实际价值的价格购买到率先者的专利技术或许可,使得模仿创新的投资大为节约:
能够使免费获得的公开技术或以合理价格引进购买到的技术不再重复研究,使无法获
得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通过反求开发予以各个击破,从而使研究开发投资具有高度
的方向性、集中性和针对性。
其次,从产品的生产环节看,模仿创新能直接借助于从率先者处获得生产操作培
训,聘请熟练工人来企业传授经验等方式迅速提高自身的生产技能,从而使生产成本
随产量下降的速度有可能快于率先创新;模仿创新对率先创新的发展和改进一方面体
现于产品的技术性能上,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工艺的改进和创新,而工艺改进会大
大节约劳力和物资,导致成本下降;模仿创新企业通常处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或
地区,所以模仿创新的生产成本也可能会有所降低。
第三,从市场环节看,模仿创新节约了大量新市场开发的公益性投资,能够集中
投资于宣传推介自己的产品晶牌,且模仿创新产品由于入市晚,还有效回避了新产品
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更重要的是模仿创新产品本身也能拓展市场,挖掘
新的消费群体,导致新产品市场扩容。
后发区域技术模仿创新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表现在:
1、通过垂直型技术的引进,形成“蛙跳”效应。垂直型技术引进是指将先发国
家和地区还没有应用于生产领域的科研成果引用到后发区域的生产过程中去。通过这
种引进,后发区域就可以缩短甚至跳跃式的缩短与先发区域的技术差距,以在更高起
点上发动和推进工业化。
一般来说,新技术会在那些原有技术经济条件较好的先发区域的企业中得到更快
的扩散,但先发区域的企业在新技术变革中存在的“退出障碍”给后发区域实现技术
跨越提供了机会。9退出障碍是阻止企业退出某产业的因素。如果退出某产业要承担
较大成本,则企业进入新产业的动力就会减弱。对技术目前领先的先发区域的企业来
说,这种退出障碍主要是指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当企业退出某产业时,因原来的专
用设备、技术等不能回收而构成的一种成本损失,它是阻止企业退出的主要障碍。企
业原有的规模越大,在产业中已从事的生产活动越长,则沉没成本越大。规模大的企
业由于发展历史长,实力较强,通常已经进入某个新技术领域和某个产业市场,在以
往的技术创新和技术领域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已进入企业与新进入企业之间在特有的
技术或产品构思和产品规划方面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asymmetry)。由于己投资的某
些产品和技术,多年来形成了现存的设备、技术、产品、管理模式,并构成这些企业
参与新的技术创新,并且准备转换到依据新技术要求的新技术系统,重新组织生产,
这就必然会使原有的技术、生产等投入失效,即产生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沉没成本。相
反,对新进入者来说,由于没有旧技术体系的存在,不会产生这样的沉没成本。总之,
对先发区域的企业来讲,由于“沉没成本”和“经验损失”减少了它们进入新技术的
动力,从而成为先发区域技术创新的重要障碍。
由于先发区域对原有技术的“留念”和“维护”,由于新技术体系形成过程中必
然存在的“空档”,所以对后发区域来说,如果拥有合格人才,就有可能实现技术的
跨越。
2、通过水平型技术的引进、模仿与创新,形成追赶效应。水平型技术引进、模
仿与创新是指将先发国家或地区已被应用于生产领域的新技术运用到后发区域的生
产领域中去。通过这种形式的技术引进、模仿与创新,后发区域就能迅速促进本地区
技术进步,大大缩短因研究与开发先进技术所花费的时间,并节约相应的投入。任何
意义上的技术进步,都包括由科学原理的形成到科学原理转化为具体的技术发明和技
术进步方案,再到技术发明得到实际的商业应用这一过程。从工业技术进步的角度看,
重要的是某一先进技术是否能够有效地得到普遍应用,至于这一技术如何发明,其产
权归属如何,显然已不再重要。水平型技术引进虽然也需要支付有关技术转让费,但
由于不需要再进行有关科学原理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转化,这对于基础科学薄弱
和人力资源稀缺的西部地区来说,大大节约了技术进步的时间和相应资源的投入。
3、通过对样本产品的反求研究,形成递增效应。所谓反求研究,是指以产品实
物样品为起点,进行的反推性研究。首先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然后反求其技术决窍、
设计方法、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对后发区域来讲,进行反求研究的意义在于:(1)
通过反求研究,可以掌握先发地区某些先进技术。先发地区为了保证其在技术领域的
领先地位,总是设法保守其技术秘密,所以,有些技术直接引进费用很高,有些核心
技术或技术决窍更是秘不示人。但是,他们无法保守技术的物化成果——产品。因此,
对产品进行分析研究,成为获得核心技术或技术决窍的重要途径之一。(2)通过反求
研究可以较快掌握先发地区的先进技术。因为有产品作为实物依据,对实物样品进行
分析研究,比关起门来进行独立的技术开发研究容易成功,其难度、风险和研究费用
都会有所降低,周期也会缩短。(3)通过反求研究,可以在消化掌握先进技术中有所
创新。对率先者行为的学习并非简单的照搬照抄式的学习,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有
所发展,迈向邻近的未知领域。反求研究由于分析了大量同类型产品,掌握了关键性
技术,可以向其它产品扩散和转移技术研究成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4)通过反
求研究可以迅速赶上甚至超过技术比较先进的竞争对手。反求研究避免了盲目仿制,
是在把对手优点拿过来,改进自己产品的同时,找出对手的弱点并加以改进,从而造
成技术上的差距,使自己在技术竞争中处于优势。
4、通过对样本企业行为的模仿,形成复制效应。知识可以分为形式化知识和非
形式化知识两类,前者如事实数据、科学原理等,可以用文字符号记录在案,可以用
语言表达清楚,对这类知识的传播扩散可以借助于文字符号或语言等交流媒介及物理
手段。后者如行为性、技能性知识,具有暗默性和结构化特点,无法用文字符号进行
全面记录,也难以定位,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甚至在知识发生初期,其存在本身难
以为人所觉察。无形资源的主要内容正是这类难以结构化表达的知识、技能和企业精
神等。非形式化知识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等物理手段进行传播,但通过借助于对
知识拥有方相应行为活动,或行为活动结果的模仿,让认知主体在与产生此类非形式
化知识类似的客观环境和背景中反复实践和训练,可在短期内获得与知识拥有方相类
似的知识技能,产生类似于快速“复制”和“传输”的效果。由此可见,后发区域通
过对先发区域样本企业行为的模仿,从而能使本区域内后进企业在获取表层利益的同
时,快速高效地建立起与样板企业类似特质的无形资源。
5、通过人员流动及产业联系,形成溢出效应。技术溢出,通常是指技术领先者
对同行企业及其他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的积极影响。但与技术转让的不同之处在于,
技术转让是一种商业行为,而技术溢出则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效应,是技术领先者
带来的,但却难以从中获得相应的回报,因而这种效应通常是非情愿或无意识状态下
完成的。对后发区域来说,这种外部经济性,或者说技术溢出,除上述样本产品,样
本企业行为的示范与模仿作用之外,主要是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第一,通过人员流
动实现技术溢出。当先发区域的企业培训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后来为后发区域的企
业雇用或者这些人员在后发区域自办企业时,他们可能会把在先发区域获得的技术、
营销、管理知识扩散出去,从而为后发区域带来后发利益。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那些
在先发区域受过严格训练的后发区域的管理者,在离开了先发区域后,通常回到本地
创办企业,成为后发区域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第二,通过产业间的前向联系与
后向联系带来的技术溢出。先发区域的企业会以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等身份与后
发区域的企业建立起业务联系网络。在后向联系方面,先发区域的企业可能会促使后
发区域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并对当地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提出新的要求,有时还提供改
进质量与技术的帮助与信息;此外,先发区域的企业还对于后发区域的下游企业提供
产品培训I及使用方面的技术指导与帮助,这种有关高质量产品的知识,有时也能转化
为后发区域下游企业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先发区域的企业与后发区域的企业、研究机
构的技术合作关系,也能产生技术溢出效果。如合作研究中取得的经验可以用于合作
各方独立的研究活动。
第二节制度移植变迁
一、制度与制度移值变迁。
关于制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规定。凡勃伦说:“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
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人们是生活在制度——也就是说,思
想习惯——的指导下的,而这些制度是早期遗留下来的”;“今天的制度——也就是当
前公认的生活方式"011康芒斯说:“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12诺思的定义具有代表性:“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
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13相当一部分学者如舒尔茨、刘易斯、拉
坦和速水等,都把制度看成某种规则。因而有理由认为,“规则”是人们较为普遍使
用的关于制度的规定。在诺思看来,规则包括两个方面: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正
式规则包括政治(及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和合约。这些规则可以作如下排序:从宪
法到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终到确定制约的单个合约,从一般规则到
特定的说明书。⋯⋯政式规则可广义地定义为政治团体的等级结构,以及它的基本决
策结构和支配议事日程的明晰特征。经济规则用于界定产权,即关于财产使用,从中
获取收入的权利束,以及转让一种资产或资源的能力。合约则包含着对交换中一个具
体决议的特定条款。”14正式规则可分为四类:界定两人在分工中的责任的规则;界
定每个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规则;惩罚的规则;确定交换的价值量的“度量
衡”规则。非正式规则来自文化的部分遗产,主要由习俗、惯例、个人行为准则和社
会道德规范构成。正式规则只是“冰山的一角”,非正式规则却是大量的,并且它的
作用不可忽视。
诺思关于“制度是社会规则”的规定是为许多人接受和使用的,这是因为它抓住
了事物的本质且简明扼要。“思想习惯”、“生活方式”、“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等
都是规则的不同表现形式或派生结果。换言之,因为有了规则,才形成“思想习惯”、
“生活方式”,才产生“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为”。
本文要分析的制度与诺思规定的制度有较大的不同,即这里的制度仅指正式规
则,而不把非正式规则看做是制度的外延部分。这是因为:(1)作为一种理论抽象,
外延过宽会使内涵模糊不清,不利于人们理解把握,也影响概念自身的明晰性。(2)
作为一种调控手段,制度建设的要旨恰恰在于打破分散的、各异的习俗和惯例,建立
统一的社会行动体系。它要求服从社会认可的规则,而不是个人或团体自以为是的准
则;它要求形式化、明确化,而不是约定俗成、心照不宣。(3)非正式规则是正式规
则的“素材”,可以把它们看做“准制度”,却不可以把它们等同于制度,如同不可以
把潜意识等同于意识、把心理等同于理论一样。(4)更为重要的是,非正式规则具有
不可移植和模仿性,从而不能满足本文揭示后发区域制度移植变迁后发优势效应的研
究目的。
制度又可被区分为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所谓制度环境被定义为是决定生产、交
换与分配的一系列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规则。例如决定选举、产权和合约权利的
规则。制度环境大致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所谓制度安排,是指决
定经济单位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例如公司法等具体的法律。制度安排
既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既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既可以是
自愿合作的人们作出的安排,也可以是政府作出的安排。通常所说的经济体制即属于
制度安排。
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形成制度变迁。诺斯等人认为,
由于技术变化等许多外在因素的作用,现有制度结构中出现了潜在的获利机会,但却
无法在现有制度下实现,这时一部分人就会为了获得潜在利润而率先来克服制度障
碍,从而导致新的制度安排或lff$i]度的变更。而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只有在创新的预期
净收益大于预期的成本时,才会发生。这或许是由于潜在利润的增加,或许是由于制
度变迁成本的降低。就后一种情况而言,技术创新、信息的传播、社会科学知识的进
步等因素都会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
制度变迁与技术创新是互动的,拉坦(Ruttan;1978)认为,“导致技术变迁的新
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
有力来源”。ts拉坦主张,“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之间相互依赖性很高,必须在一个持
续的相互作用的逻辑中来进行分析”。16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般原理揭
示,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制度变迁取决于技术创新的
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同时,制度变迁又通过促进或阻碍技术创新而影响经济发展和技
术进步。在长期经济增长中,制度变迁则是适应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而对制度结构所
作出的调整,制度扮演的是一个适应性角色。
根据本章第一节分析的结论,后发区域技术创新的基本型式是模仿创新,即在先
发区域率先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后发区域通过合法手段引进并进行适应性改造的创新
形式。后发区域在引进、模仿先发区域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学习、引进其先进的制
度,因为先发区域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与其技术创新是相适应的。后发区域如果不
通过引进、学习和模仿先发区域的先进制度来实现其制度变迁,那么,其技术模仿创
新的后发优势也就出现“闭锁”效应。随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技术
创新和制度变迁之间还会出现“亲和化”趋势,这就更需要后发区域在进行技术模仿
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与其相适应的正规制度的模仿与学习。我们把后发区域这种
与技术模仿创新相适应的制度变迁称之为制度移植变迁。所谓制度移植变迁,就是指
后发区域以先发区域已经创设和运作并与后发区域模仿创新型技术进步相适应的、具
有一定效率的制度为目标制度的制度变迁。
二、制度移植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
制度移植变迁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发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制度移植变迁可以通过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来促进后发区域的经济发展。处
于贫困陷阱的后发区域虽然存在资源贫乏的问题,但这不是贫穷的根源,因为既存在
资源贫乏地区富裕起来的例证,也存在资源丰富的地区仍然贫穷的现象,资源稀缺是
各种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关键是能否把资源应用到高效率的生产部门。制度变迁的
意义在于通过设定新规则,把人们的努力及资源引导到生产性的创造财富的部门,这
种创新虽然不能改变一个区域资源禀赋的状态,但却能向外移动生产可能性曲线,在
不改变资源总量的情况下,增加产出与积累。制度变迁的作用是把人们的努力从争夺
既定财富的分配的斗争中引领到争相创造财富的有序竞争中,这种过程可以看成是一
种帕雷托改进。在制度安排中,平乔维奇尤其强调了所有权对生产效率的重要性,他
认为所有权的排他性把所有者如何使用财产和承担选择的后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
励着拥有财产的人将之用于带来最高价值的用途,而其可转让性促使资源从低生产力
所有者向高生产力所有者转移;所有权的立宪,保证把经济财富的积累与政治权力的
积累分离开,从而减少了社会用于角逐政治权力的资源。17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产权
不明晰是其效率漏损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所有权立宪,明晰产权等制度移植变迁,
就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2、制度移植变迁通过改变激励机制促进后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激励机制一方面
反映了个人工作努力程度和报酬的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了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
系。不同的制度安排形成不同的激励机制,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把个体的努力程度与报
酬、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紧密结合,在增进个体福利的同时增进社会福利;差的激励
机制要么使报酬与努力程度脱节,要么使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脱节。不同区域长期增
长积效的差异就来自于不同制度设定的不同的激励机制。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
一书中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因素,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
展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建立制度化的设施,并确立财产所有权,
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使个人的收益率不断地接近社会收益
率。”埔后发区域缺乏有效率的激励机制是经济发展缓慢并长期在贫困陷阱中徘徊的
重要原因,因此,通过制度移植变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后发区域提高社会生产
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3、制度移植变迁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交易风险,提高交易效率,优化交易
行为来提高后发区域的产出增长率。新制度经济学修正了新古典理论关于理性经济人
和零交易费用的假定:首先是“有限理性人”的假定。有限理性人的行为特征是主观
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的做到这一点。有限理性意味着经济个体对交易活动
的信息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信息又产生了交易活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
能来自自然的或市场的需求的随机变化,也可能来自交易行为人(欺骗、偷懒等)的
机会主义动机,不确定性的存在带来了交易风险,降低了交易效率。外生于交易活动
的不确定性是难以避免的,但产生于机会主义动机的不确定性却可以通过制度安排,
设定违规惩罚机制来减少。其次是正交易费用的假定。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由于
信息的不完全,现实交易活动中获得信息的成本是巨大的,因此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
由于交易费用主要用于交易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交易行为的协调,不用于直接生产过
程,因而在产出既定的条件下,交易费用的大小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的效率。
后发区域法律制度不健全,交易风险增加,机会主义盛行,无形中增加交易费用,使
人们没有动力去寻求有效的产出。因此,对于后发区域来说,通过一系列制度移植变
迁减少交易风险和不确定性,优化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出和
增长。
三、后发区域制度移植变迁的后发优势。
(一)后发区域制度移植变迁的途径与方式。
1、强制移植。”
强制移植实际上是一种供给主导型制度移植,即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伦理道
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移植的主导因素,而
这种能力和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或力量对比。强制移
植的特点是:(1)政府主体是决定制度移植的方向、速度的主导力量,因为政府主体
与非政府主体参与制度安排的社会博弈中,政府主体在政治力量对比与资源配置权力
上均处于优势地位。(2)政府主体是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列构成的,由
权力中心确定的新的制度移植主要是通过各级政府贯彻实施。(3)由于目标函数与约
束条件的差异,政府主体与非政府主体对某一新的制度安排的成本与收益的预期值是
不一致的,这就很难避免非政府主体对制度移植的需求与政府主体对制度移植的供给
的差异。由政府主体安排的制度强制移植越是与非政府主体对制度移植的需求相适
应,社会摩擦成本越小,制度移植越顺利。相反,如果受非政府主体普遍赞同的制度
移植与政府主体的目标函数或利益结构相冲突,那么只有在改变政治力量对比和调整
利益结构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制度移植。
2、诱致移植。“
诱致移植是一种需求主导型制度移植,即制度移植是在单个行为主体为谋求在现
存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而产生制度移植的需求所引发的。诱致移植的特点是:(1)追
求利益最大化的单个行为主体总是力图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谋求确立预期对自己最
为有利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因此,它们是决定制度移植的主导力量。(2)诱致移
植实际上是经济社会自然演进的产物,但在后发区域各级组织缺乏学习能力的条件下
(本文第五章第三节第二个问题对此有专门论述),它往往不能解决后发区域的经济
发展问题,因为后发区域的经验表明正是缺乏导致低效制度向高效制度变迁的诱导因
素或虽然存在这些因素但却未能引致高效制度,所以后发区域的制度安排总是处于低
效均衡,而这反过来又把社会锁定在缺少成长因素的状态。(3)由于诱致移植是需求
主导型的制度移植,它与单个行为主体的目标利益是一致的,因此,这种制度移植的
社会摩擦成本小,制度移植较顺利。
(二)、后发区域制度移植变迁的后发利益。
制度移植变迁的后发利益体现在与制度创设变迁相比较的基础上。所谓制度创设
变迁是指以自我设计和自我建构的制度为目标制度的制度变迁。这种性质的制度安排
或制度结构基本上没有先例,所以,制度变迁论证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理论的预
期分析,而没有他方的制度实际绩效可供参考。制度创设变迁一般发生在技术率先创
新的先发区域,它是适应新技术变化需求的产物。后发区域制度移植变迁与先发区域
制度创设变迁相比较的后发优势体现在:
1、成本优势。制度创设变迁的主体根据目标函数和对制度变迁的预期,有可能
创设一套更具效率的制度,从而促进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有可能创设一套更乏效率的
制度,从而阻碍技术的进一步创新。这说明创设式制度变迁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而且,
在预期分析中,既有个体成本和收益、社会成本和收益,也有政治成本和收益。”前
二类成本和收益,可主要从经济福利层面加以衡量,后一类成本和收益,则主要是从
权力中心角度的政治层面加以刻画的。由于经济尺度与政治尺度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一当两种尺度发生冲突时,政治尺度似乎更为制度供给方所偏好的。这样,在制度变
迁过程中,由于预期的不确定性,制度供给方就有可能创设一套具有正的政治纯收益,
而没有或有负的经济纯收益的制度,加上制度供给方的天然具有的政治偏好,就更有
可能使制度变迁锁定在这种制度结构中,并且还路径依赖地规控着此后的制度变迁,
即使制度供给方意图从锁定中走出来,也极有可能在既得利益面前犹豫不决而错失良
机进而再次使制度变迁落后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所以说,制度创设变迁具有初始
成本较高(要花费大量的摸索、研究、设计、创制、试错等创设成本)、预期的可信
度较低、风险性及摩擦成本较大等特点。
与创设式制度变迁不同,制度移植变迁其实是一种合法的“搭便车”行为。需要
指出的是,制度创设方并不一定一概反对制度的被移植,甚至有可能还给予一定的资
助以支持和鼓励制度的被移植。因为有的制度运作同样要求规模效益,制度被移植得
越广泛、越深入,就越能产生良好的效益(包括政治收益和经济收益)。所以说,表
层意义上的免费甚至出资支持制度的被移植,在深层意义上是能给制度创设方带来更
大的收益。当然,移植方在论证移植可行性时,必然要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进行成本
和收益核算,只有当两方面的纯收益预期都大于0或通过替代补偿使总纯收益预期大
于0时,移植才具有可行性。不过,在制度移植变迁中,由于有他方制度运作绩效的
示范力量导引制度需求方理解、认同进而支持制度变迁;如果是制度需求方首先萌发
制度变迁需求,也可运用原创制度运作绩效的强有力示范效应,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预期的可信度。这样,如果是供给方首先发生的强制性变迁,就可利用原创制度运作
的示范力量说服制度供给方发动制度变迁。所以说,制度移植变迁具有初始成本较小
(可尽可能的缩减摸索、设计、研究、创制等初始成本)、预期可信度较高、风险性
及摩擦成本较小等特点。
由此可见,对后发区域来说,制度移植变迁要优于制度创设变迁。一种有效率的
61
制度变迁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而一旦这种制度
形成并行之有效,后发区域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直接模仿、吸和收采纳
先发区域已经形成的有效的制度。这就是后发区域制度变迁的成本优势。
2、时间优势。
一种有效率的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长时间不断探索的过程。先发区域制度创
设变迁往往就是在这样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制度创设变迁往往要花费较
长的时间。先发区域制度创设变迁一旦成功,后发区域就会及时模仿、跟进和移植,
而这种模仿、跟进和移植的制度变迁所花费的时间要比制度创设变迁短。这就是后发
区域制度移植变迁的时间优势。
3、经验优势。“
经验优势就是通过先发区域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获得后发利益。比如,国外的边
疆开发和改革开放后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为这次西部开发提供了学习经验的
同时,也有值得西部地区引以为戒的教训。首先从国外看,二百多年以前的美国西部
开发,由于是大量民众参与的自发过程,推进速度极快,对美国西部的自然及生态环
境,如动植物、矿产、水土等资源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这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从
20世纪初开始“亡羊补牢”,改善西部的自然环境。我国这次西部大开发,在环境保
护方面比当年美国开发西部面临更为严峻的任务。因此,我们不能再走以资源破坏、
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美国西部开发的教训使我们认识到保护也是~
种开发,甚至是一种更好的开发。其次,从国内来看,1980年代我国对东南沿海地
区的开发,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适应以及在强烈“赶超意识”的驱使下,许多省份在技
术引进上一哄而上,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导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有的引进技术只
是一味的求洋、求新、求大,从而忽视了技术引进的适用性问题。有的甚至引进不是
为了掌握先进技术,提高科研开发起点,而是为了缓解生产之急。有的认为引进设备
就可以加快发展速度,缩小同先发国家的差距,结果,引进的先进设备,若干年后又
变成了落后设备。所以,这次西部大开发应从西部各省(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引
进“适用技术”为宜;应加强技术引进的统筹规划;利用各种手段(如行政约束、法
律协调、经济调节)调控技术引进的方向和领域,避免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提高技
术引进的效率。
4、变压力为动力的优势。23
后发区域对经济落后和寻求发展的社会意识也是一种“后发优势”。随着后发区
域与先发区域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后发区域对经济落后及寻求经济发展的社会意
识越来越强烈。这种社会性意识,一方面源于后发区域自身经济的相对落后性以及对
维护和增进本地区利益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先发区域的经验刺激和启示的结果。
这种社会意识所体现的后发利益在于,在尚不具有经济起飞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后发
区域在积极寻求替代方面的努力和创造力。
第三节结构动态优化
一、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
结构(structure)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某种关系的组合,其中部分之间的
相互依赖以其同整体的联系为基础;二是指各个组合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为前一
个含义,它是指由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组合的整体;而后一个含义,则是指组成结构的
各部分间的搭配和排列,有其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这里的结构是指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结构,从广义来讲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这种联系与
联系方式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来考察。从“质”的方面来讲,就是动态地揭
示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和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不断替代的规律:从“量”
的方面讲,就是静态地揭示和研究各产业间的“投入”与“产出”量的比例关系。例
如研究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的“克拉克规律”、“库茨涅法则”、“钱纳里标准产业
模型”、“赛尔奎因模式”。产业结构从狭义来讲,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以及产
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
产业结构是由各个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产业部门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产业部门间的比例、产业部门间的联系和产业部门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其内在机制。具
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部门间的比例。这不仅仅指各产业部门间现行的比例关系,而且还要找
出适合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最佳配置,或者说是产业部门间比例对经济结
构和发展的适应性。
2、产业部门间的联系。这里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联系:(1)产业部门活动之间
的协调性。如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间的协调,服务业和生产部门的协调等。(2)产业
部门活动之间的依赖性。依赖性尽管和协调性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依赖性联系更着
重于各产业活动间的交叉关系。(3)产业部门活动之间的约束性,如果说协调和依赖
关系的研究是着重于产业部门问联系的正相关性,那么约束性则着重于其负相关性。
3、产业部门间的影响。这里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考察:(1)从变动影响的方式
看,可以找出各产业部门间变动的传递和传递反馈(包括单线反馈和多层次反馈)。
产业变动传递在产业结构运行机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变动传递不仅体现在
发展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结构变动之中,如一产业(或产业部门内部某个、某几个
行业)的衰落,会对其它产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各种联系渠道传递的。(2)
从变动范围的角度看,可以分别找出局部产业结构变动和复合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找出这种影响局部或复合变动的传递和传递反馈。产业部门结构变动的影响,不仅涉
及到部门结构而涉及到整个经济增长。
上面的分析是以一定产业结构为条件,或者说是从一定的格局为基础进行的,这
是一种静态分析。这种分析的作用在于搞清楚“时点关系机制”。全面的产业结构研
究应包括动态分析,即分析各产业问在动态变化条件下的关系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
的各种动态产业结构模型是产业结构理论的深化。动态分析的作用是找出在给定条件
下的“时序产业结构关系及运行机制”。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经济结构有着
不同的动态关系特征。
产业结构有各种各样的具体表现形态,这种表现形态不仅可以反映一国或一个地
区产业结构现状,而且可以为该国该地区制定正确的产业结构政策提供依据。按不同
标准,产业结构划分有以下几种形态:
1、按部门比例划分。根据一国或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中占优势的产业部门,可将
产业结构划分为第一次产业主导型、第二次产业主导型和第三次产业主导型三种基本
形态。根据工业中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相对优势,还可将产业结构分为重型结构和轻型
结构。按部门比例划分的各种部门主导型结构的合理之处,在于这种划分在一定程度
上揭示了经济发展和部门演进之间的联系。对此,不少西方学者都进行了极为详细的
研究,如科林·克拉克(C.G.Clack)的劳动力从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
产业转移的模式,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等,实际上都揭示了经济发展从传统农
业社会,向起飞和增长阶段的工业社会,进而向追求高额消费和生活质量的“服务社
会”转变的过程。库兹涅茨对国民生产总值以及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
业增长速度和所占份额变化的研究,也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主导型产
业结构的演进过程。
按部门比例划分产业结构的主要意义在于,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可以通
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如计划、市场或政策手段等),不断寻求和建立适应社会需要和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导型产业结构,以推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
划分法的不足之处,是很难确定主导型的尺度。是以劳动就业比重占优势的产业来划
分,还是以产值比重占优势的产业来划分,或者是以这两种比重都占优势的产业来划
分,其结果是不同的。而且无论以哪一种比重占优势的产业来划分,都可能存在简单
化或绝对化的问题。比如就很难将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60%左右,农业产值占
社会总产值30%左右的中国产业结构,作为一种第一次产业主导型结构,所以在按部
门比例划分产业结构形态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2、按技术发展程度划分。在分析产业结构变化时,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可将产
业划分为现代产业部门和传统产业部门两大类,或将产业结构分为现代产业结构和传
统产业结构两种基本形态。这两种结构形态和按生产要素比例划分的结构形态有密切
联系。
现代产业结构以现代工业和现代技术发展为基础,以高技术产业和第三次产业迅
速发展为主要特征。这种产业结构的劳动密集度较低,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度较高,
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和较强的竞争力。传统产业结构的劳动密集度高于
现代产业结构,其资本技术密集度、劳动生产率都不及现代产业结构。它主要是以传
统农业和工业发展为基础,第三次产业处于较低水平,高技术产业和新兴工业较为薄
弱。这种划分也具有相对意义,传统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广泛运用现代技
术及先进设备,也可实现向现代产业结构转换。
2、按生产要素划分。根据各产业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或知识)的
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基
本形态,这种划分同样具有相对性。所谓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那些技术装备程度低,
占用资本少,吸纳劳动力较多的产业,即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这类产业的发展,
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投入量的增长,传统农业和手工业被视为该类产业的代表。资本密
集型产业,则是指那些技术装备程度较高,占用资本多、吸纳劳动力少的产业,也就
是那些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这类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的增长和
技术进步,而投资增长又以充足资本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为基础。冶金、石油化工、
机械制造等重工业是该类产业的典型代表。这类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
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而投资增长又以充足资本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为基础。冶金、
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重工业是该类产业的典型代表。这类产业的发达程度反映了~
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知识密集型产业或高技术产业的特点
是:产业发展以先进的科技知识和高技术及其科学化管理为基础,职工素质高,产品
技术性能复杂,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高,发展速度快,潜力大。这类产业主要包括
原子能工业,生物技术工程、新兴材料工业、宇航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等。该类产
业的发展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并对经济发展有
重大影响。
这种划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生产要素对各类产业发展的作用。从利用
本国或本地区的生产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获取比较利益角度看,按生产要素比
例分析产业结构更有意义。这种划分有利于建立发挥本国、本地区资源优势的产业结
构,并根据资源优势的变动调整其结构。但对生产要素或资源优势要进行科学的测试
和国际比较。当然,各产业和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也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
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当代经济竞争越来越依靠生产率和
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已有所下降,各国、各地区根据本国、本地区
的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都把重点转向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开发,致力于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这是产业结构又一新趋势。
上述三种产业结构形态的划分,可适用于不同的结构分析目的。现实经济生活中
的产业结构形态非常复杂,各种形态结构交错并存,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
一定阶段上,只有一种基本的结构形态存在。通过对产业结构基本形态分析,可以进
~步揭示产业结构的特征以及产业结构成长的趋势,从而有助于促成产业结构向预期
结构形态转换,使产业结构转换取得较好效益。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指产业结构系统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而产业结
构的合理化,则是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产业结构系统的聚合质量,它具体表现为系统
的产出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对资源的转换效率等方面。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合理化是高度化
的基础,没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就失去了基础条件,非但达不到产业结构升
级的目的,反而有可能发生结构的逆转: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是合理化进一步发展
的目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身就是为了使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的转换,失去了这一
目的,合理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静态地看,产业结构状况对后发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后发区域产业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后发区域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
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除了分析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之外,一个研究
重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4。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的分析,不仅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规律,而且也反映了所有社会化大生产
的共同规律。这就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能够继续顺利地进行下去,社会生产的各个
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种协调的比例关系,否则,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就要中断,
经济增长就要受到影响,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要降低。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
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I)和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Ⅱ);与此同时,他把各部类生产
的产品从价值形态划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种类型。
这样,社会简单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是,第一部类需要补偿的消费资料与第二部类
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在价值上相等,用公式表示为:I(v+m)=II C。社会扩大再生
产正常进行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社会产品中用于该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
价值部分,即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社会产品中用于扩大生产
规模所要消耗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即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提出的需求,用公式表示为:
l(v4-Av+与=II(c+Ac);或者是第一部类全部社会产品的价值,应当等于两个部
X
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I(C+v+m)+“C+
△C)+II(c+△c);或者是第二部类社会产品的价值应当等于两个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
价值、追加可变资本价值和供资本家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也就是能够满足整个社会
的工人和资本家对个人消费的需要, 用公式表示为:
11(c+v+m)=m+△v+翌)+口(v+△v+马。
X X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分析同样证明,要使后发区域社会再生产能
顺利进行下去,需要后发区域社会生产的各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任何社
会经济制度下,资源在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的配置都必须合理,从而使社会的经济结
构保持合理,社会生产的有关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否则,扩大再生产就不
能正常进行,就没有经济的增长。
其次,后发区域合理的产业结构,是适应不同需求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
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产业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后发区域社会生
产和再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是,社会生产的不同部门仅仅保持一种能够使区域
社会总产品实现的比例关系,使社会生产可以进行下去,还不能说明就是一种合理的、
优化的产业结构。因为仅仅如此,还不能保证后发区域经济增长的高效益和高效率。
从不同部门的需求差异看,只有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才能保证后发区域经济增长的
高效益和高效率。
随着后发区域生产的发展,国民收入总量的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需
求总量也必然随之增长。然而,需求增长并不是平均分布于所有的部门,而是有的部
门需求增长的快一些,有的部门需求增长慢一些。这种变化的结果是需求结构的变化,
即不同部门的需求量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变化。法国社会统计学家恩格尔曾
经对食物的需求增长速度和人均收入水平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作过统计分析,发现
“越是低收入的家庭,饮食费用在整个家庭开支中的比例越高。”后来人们将这一结
论称作“恩格尔定理。”从这一定理出发,可以推论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用于饮食方面的开支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将不断下降。饮食费用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叫
“恩格尔系数”。显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的下降,社会对农产品
的需求将相对减少。西方经济学中需求弹性的概念对我们理解需求结构的变化很有帮
助。所谓收入需求弹性是指,某种产品的需求增长幅度与收入增长幅度之间的比率。
不同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是不同的。如果产品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收入需求弹性大,
说明随着收入的增长,需求增长较快;如果产品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收入需求弹性
小,说明需求增长较慢。以上这些理论都说明,随着区域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区域需求增长在各个不同部门与行业的分布是不平均的,因此区域需求结构必然发生
变化。
既然区域需求增长不是均衡地分布于所有的部门,那么,如果社会在配置资源时,
把资源优先地分配给那些需求增长较快的部门,使这些部门的生产优先得到发展,形
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就会产生以下结果:一是由于生产结构的变化与需求结构的变化
相适应,需求增长较快的部门生产的增长也比较快,这就保证了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
顺利销售出去,社会投入生产的资源就能发挥作用,没有被浪费。二是如果资源被优
先投入并满足需求增长较快的部门,由于这些部门需求增长快,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大
于社会可以供给的量,这些部门的产品还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获得较高的效益。
由此可见,从需求增长的部门差异这个角度进行观察,就可以得出结论,经济结构的
状况,是决定后发区域发展速度快慢和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因素。
(二)、产业结构变动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上一个问题我们讨论了产业结构状况对后发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这种研
究,重点考察某一时点或某个时期内产业结构的状况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属
于短期静态研究。这里,我们要从动态角度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对后发区域经济增长与
发展的影响,即产业结构的及时而合理的转换,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如何影响
后发区域经济增长和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率的。产业结构变动对后发区域经济增长的驱
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变动能够使后发区域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从社会需求结构的
变动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使供给结构不再与其吻合时,
有些部门的产品就会发生积压,这部分产品的价值要得到实现,只有降价出售,但是
有些产品即使降低价格也难以出售。这样,生产这些产品的部门就有相当一部分资源
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了整个部门单位资源的使用效益。
与此同时另外一此部门的社会需求量扩大,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增加生产。需求的
扩大有可能使产品价格提高,从而提高这些部门的利润水平,这样,必然提高这些部
门单位资源的使用效益。后发区域社会生产~旦出现这种情况,其产业结构如能及时
得到调整,稀缺资源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各行业重新进行配置,将需求萎缩部门中滞留
的资源转移出去,充分满足需求扩大的生产部门对资源的需要,就能使资源得到更为
有效的配置,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益,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两
个方面来看,在后发区域社会生产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资源的供给条件不同,由此
造成各部门生产增长对各种资源的依赖程度和所需资源种类也不一样。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有些部门生产中所需资源供给有限,并随利用资源逐渐减少以致出现短缺现象,
这些资源的价格就会因供不应求而上升,这些部门的增长就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
制;而另外一些产业部门生产所需资源的供给比较宽裕,因未对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而
导致一部分资源的闲置,这些资源的价格就会因供过于求而下降,这些部门的增长也
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在这种情形下,如能及时调整后发区域产业结构,建立新
的产业部门替代生产资源短缺的部门或提高这些部门的资源利用效率,扩大资源供给
较为丰裕的产业部门的生产规模,就可以充分发挥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些都能促
进后发区域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大量资源的投入虽然是后发区域经济增长的必需
条件,但其投入的效率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发区域产业结构的状态。如果结构
扭曲且里刚性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大量的资源就会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就会降低资源
的配置效果,影响后发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2、主导产业的更替是后发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经济总量的增长是以各产
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主导产业部门以及主导产业部门综合体系有一个较高的增长
率,并通过多种方式的影响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按照罗斯托的解释,主导部门
有三种影响:25(1)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供给生产资料的部门有回顾影响:(2)主
导部门对周围地区有旁侧影响;(3)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
出现有诱导作用,即主导部门将诱导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以便
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因而它又有前瞻影响。因此,主导产业会带动整个经济
的共同增长。对后发区域来说,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被新的主导部门所代替的
过程,是与其经济增长紧密联系的。新的主导产业取代原来的主导产业,就会以更新
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后发区域经济更快的增长。
3、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动是后发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
动力。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部门不断增多,不仅产业结构各主体部门的内部结构不
断分离出更多的行业属类,而且产业结构的主体部门也在增加,出现新的部门,因而
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日益增强,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一体化使结构
效益上升到重要地位,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支撑点。对后发区域来说,科学
技术的发展为各产业的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后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是由于
技术结构的变化所造成的。新技术对后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方
式进行的:一是由技术模仿创新导致新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增长,并向其他产业不断扩
散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二是由技术模仿创新导致现有产业的改造更新和发展,从而
促进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两种方式的合力会推动后发区域整个经
济的迅速增长。
显然,后发区域产业结构是随着后发区域经济的增长而变化的,而后发区域产业
结构的变动对后发区域经济增长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后发区域经济总量
的增长与后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统一的。
三、后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后发优势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与规律
观察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动存在着~
些一般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这些趋势与规律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
渐上升。产业结构这一变化趋势最早由“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弟提出。到20
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c·克拉克明确提出三次产业划分的方法,并指出了它们
的变化趋势26。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和
《现代经济增长》两部书中,通过对20几个国家统计数据的分析,进一步对经济增
长和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作了深入探讨,支持并发展了配弟和克拉克的结论”。
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何以出现这种变化趋势?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
面。首先,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饮食方面的支出在整个收入
支出中所占比重下降。与此相适应,消费收入中用于工业消费品和劳务方面的支出所
占比重逐渐上升。由于这种收入需求弹性(收入增长与对某种产品需求增长之间的比
率)方面的差异,社会对农产品(农业是第一次产业的主要部分)需求的增长速度大
大落后于对工业品和劳务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需求结构的倾斜导致了第一产业在国
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下降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上升,经济总量增长
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依赖也发生必然的倾斜。其次,随着收入水平的
提高,收入需求弹性的差异所造成的诸产业需求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农产品处于买
方市场,因此,农产品只能维持较低的价格。相比而言,工业品和劳务消费品的市场
条件比较有利,可以维持较高的价格。这也抑制了农业的增长,刺激了第二产业、第
三产业的增长,造成产业结构的倾斜。再次,由于农业生产周期比较长以及土地资源
的有限性等因素,农业技术进步速度比较慢。农业投资到了一定限度后,容易出现“报
酬递减”现象。而工业与其他非农产业技术进步比农业要迅速得多,工业投资多处于
“报酬递增”的情况。这也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重
要原因之一。
2.主导产业转换呈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资金密集型产业一资金、技术密集型
产业一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变化轨迹,经济增长始而主要依赖劳动密集产业,继
而主要依赖资金密集产业,最后主要依赖资金、技术密集产业与知识、技术密集产业。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基本上体现了这种趋势。从第一个实现了工业化的英
国算起,发达国家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主导产业经历了如下转换:农业一棉枋织业
(18—19世纪)一电力、钢铁、造船、化工工业(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一
汽车、航空、家用电器工业(20世纪70一80年代初)一计算机、机器人、新材料、
原子能工业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要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根源,就要从分析各种资源的供给规律出发。劳动力再生
产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再生产周期比较长,一般在20年左右,因此在一定时期内,
其供给是有限的。在基本上实现了充分就业以后,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力来求得经济增
长,必然受到劳动力自然增长的限制。另外,当国民收入不断增长,劳动力价格随着
上升时,大量使用劳动力变得越来越不合算。因此,要推动经济不断增长,就要用其
他资源替代劳动力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必然下降。与劳
动力资源相比较,资金再生产与增殖不受生物周期限制,在一定时间内总量可以发生
较大增长,而且随着经济增长,可以用于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资金总量越来越大,
因此资金密集型产业必然取代劳动密集产业的主导地位。但是,资金的供给也要受到
各种限制。因为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总量是既定的,扣除用于消费的部分,可以用
来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终归是有限的。因此,仅仅依靠增加资金投入,经济增长必然遇
到不可逾越的界限。与上述两种资源不同,科学技术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天地,是经
济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它不是实体性资源,因而没有数量上的限制,可以通过降低
物资与资金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大的总量增长。随着经济增长进入现代阶
段,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得愈益突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产业
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主导产业由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转化,附加价值高的产品产值在国民生产总
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相适应,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来源于高加工度生产部门的
增长。
加工度是反映产品工艺深度的指标。产品从开始进入生产过程到生产过程结束,
经历的工序越多,其加工度越高。反之,则低。由于每经过一道加工工序,活劳动创
造的新价值就附加在产品上,因而加工度越高的产品,其附加价值量越大。反之则低。
在论及发达国主导产业转换时,我们曾这样描述了它们的主导产业转换过程:农
业一轻纺工业一重化工业一汽车、家用电器工业一电子技术及其他高技术产业。这个
过程同时就是一个加工度不断提高,附加价值不断提高的变化序列。经济增长与产业
结构转换之所以出现以上变化轨迹,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需求角度看,加工度或者说附加价值较高的产品收入需求弹性较大,而
加工度或附加价值较低的产品收入需求弹性较小。因为低加工度产品一般是满足较低
层次的需求,如吃饱、穿暖:高加工度产品是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如发展或享受的
需要。而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们消费需求的
层次越来越高,由满足于吃饱穿暖,逐步提高到“追求便利”的阶段,最后过渡到“追
求时尚与个性发展”的阶段。与这个过程相对应,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用于
基本生活需要方面的支出在收入支出中所占比重日渐下降,而用于高级、耐用消费品
方面的支出在收入支出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正是由于消费结构的上述变化导致了不
同部门收入需求弹性的差异。收入需求弹性高,意味着有不断扩大的市场,而市场需
求的扩大,则推动了加工度较高的产业的迅速增长,使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不断提高,成为经济总量增长的主要来源。加工度较底产业的增长对能源、原材料
及劳动力依赖程度大,而这些淘汰或者是不能再生的,或者是增长比较缓慢的,因而
其供给是有限有,这就决定了这些部门不可能有长期较高速度的增长。高加工度产业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技术、知识与资金,而对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的依赖程度相对较
小,因而其增长有着更大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加工度不同的部门,其生产率上升
率是不相同的。这种生产率上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的速度存在着
差异。
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与规律反映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趋势。所谓产业结
构优化,是指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有机统一。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为了
协调结构关系;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为了提高结构水平。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
不仅是产业结构协调程度的提高,而且是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的提高,使社会生产能力
和社会需要及满足程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准。由于新技术在各个产业得到广泛运用,各
种产业又能得以协调发展,整个社会资金有机构成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新的满足社会
需要的新兴产业部门能够出现并得到长足发展。而新兴产业的崛起壮大,“夕阳”产
业的衰退甚至被淘汰,从而导致了整个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
优化发展就是产业结构效益的极大提高。一方面,它标志着由产业结构体现的技术水
平的提高,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它标志着由产业结构体现的社会需
要的社会产品供给能力的提高,表明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
足,国民产品供求结构趋近均衡。
(二)后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后发优势
产业结构转换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的和优化的过程——高技术、高附
加值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提
高,科学技术日益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资源。这种趋势对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是毫无例
外的。然而,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来说,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具体过程却是不同的。如
果按照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先后顺序,把一个国家内部分成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我
们可以看到,先发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过程基本上是沿着农业一轻工业一重工业一现代
服务业的顺序发展的,产业结构转换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后发区域的产业结构转换
具有打破这种顺序,提早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反映在两个方面。
1.后发区域可以通过利用先发区域已有先进科学技术,建立技术水平较高的现
代产业部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后发区域在发动经济增长时,先发区域或发达国家
的科学技术己达到较高水平,后发区域面临着一个广大的技术产品市场,可以通过引
进先进技术,建立高技术的新兴产业部门,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可以大大快于先发区域。
产业自然发展的历史链条是一个连续性和间断性相统一的过程。产业自然发展的间断
性体现在产业升级的跳跃性,而产业升级的跳跃性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决定的,
技术创新的跳跃性必然导致产业发展的跳跃性。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利用人的主
观能动性和产业跳跃式发展规律,使得后发区域可以通过技术模仿创新,越过产业的
某些自然发展阶段,直接进入新的产业或产业的最新发展阶段,从而站在新的技术平
台上,运用新的竞争规范参与新一轮的竞争;也可以使后发区域通过技术模仿创新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绕开先发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历史轨迹中产业发展的某些中间过程,
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缩短工业化道路,获得后发优势(如图4.2)所示)。例如在
家用音像设备产业方面,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磁带式录像机生产是非常落后的;不论
在技术还是在工艺上一时都无法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由于抓住了根本性创新
VCD出现的机遇,使得这一地区能够跳过磁带式录像机制的发展阶段,直接进入VCD
行业,并很快处于领先地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对于发达国家或地区属于后发区
域)。


升级
时间
图4-2技术模仿创新、产业跳跃式升级与产业跨跃式发展的关系
2、后发区域可以通过接受先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区际产业
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发区域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
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后发区域进行,从而使产业表现为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梯度,是区际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因为一般而言,随着经
济的发展,一国内部先发区域的土地、环保、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会以更快的速度攀升,
再加上其面临的市场饱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等原因,一些产业或产品的竞争优势会逐
渐丧失,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后发区域则由于基本发展条
件已经具备、要素价格低廉、政策性优惠等诸多因素,而成为一些产业新的优势生产
区位。这样,两方面的作用,会使较发达区域的一些产业出于保持、提升竞争优势的
动机而寻找空间上的迁移和重组,从而发生产业的区际转移。可以说,是经济发展水
平的区域梯度,导致了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从而推动了产业空间转移。
因此,只要一国内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区际产业转移就必
然会发生。如果考虑到一国内部各区域间要素流动性比国际间更强的事实,就更有理
由相信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产业转移的普遍性。正是这种普遍性,为后发区域充分
利用外部力量发展自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域际经济关系中,产业转移实际上是一种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的科技贸易。
”产业在区际间的转移可用图4.3来简单表示:
Q 先发区域
S’
D‘
T
T
图4.3
说明:图中Q为数量:D、D 7为需求曲线,S、S’为供给曲线;T为时间
在图中,(1)to—t1,t。一t2为后发区域需求和供给的“滞后期”。(2)先发区域
该产业的最初成长在t。一r。期。后发区域先有需求,然后才有供给,因而第一阶段的
需求(t:一‘期)部分依靠进口解决。此时,先发区域该产业正处于成长和成熟期,
有产品可供出口。(3)当先发区域该产业开始衰退时(t:点,生产开始下降),就开
始了向后发区域的转移。后发区域供给开始增加。到一定的时候(^点),先发区域
对该产品的需求部份依靠进121解决,此时,该产业在后发区域处于成长和成熟期中。
域际产业转移对后发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
(1)优势升级效应
后发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源、劳动密集而技术层次低的传统产业
74
粕蕊一薯
比重大,先进产业比重小。相应地,区域比较优势主要也以传统要素为依托,体现在
传统产业上,因而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层次都比较低。外部先进产业的移入,为传
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升级创造了机会。因为先进产业的移入必然带动着资本、技术等稀
缺要素的迅速积累,引起区域要素禀赋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将有助于区域新的主导
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形成,从而推动产业比较优势的转换升级,提升后发区域在区际分
工中的地位。
(2)结构优化效应
产业转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后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一方面,先进产业的移
入本身将使移入区产业中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在数量和比例上增加,从而使区域产业
结构体现出高级化的优势;另一方面,先进产业的移入,意味着新的生产函数的导入,
这种蕴含新技术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会作为“扩散源”,对原有的相对处于较低层次
或等级的产业发生“升级转型”运动,对其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从而逐
步提高整个产业整体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向着高级化方向演进。
注释:
1参见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5--206页。
2生产要素不仅仅只是资本和劳动,还包括土地和自然资源,在生产函数中,为了简便起见,常
常把其它耍素抽象掉了。
3参阅张培刚:“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国外经济学讲座》第3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
4金麟洙:《从模仿到创新一韩国技术学习的动力》,新华出版社,1998年。
5施培公:《后发优势一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6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
’Mansfield,E,,Schwartz,M.,and Wagner,S.,Limitation cost and patents:An Empirical Study,The
Economic Journal.DEC.1981.
3参见施培公:《后发优势一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7
叫2页。
9参见袁泽沛:“技术跨越的可能性与机会窗口”,《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8期。
”王必达:“后发优势: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复旦学报》,2001年,第5期。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9页一140页。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页。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债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页。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64页。
”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参见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6
75
年,第327页。
”同上,第338页。
”参见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第28—34页。
”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8年,第1一10页。
”“强制移植”受林毅夫“强制性变迁”的启发。参见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
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371
--403页。
”“诱致移植”受拉坦“诱致性变迁”的启发。参见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科斯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327—354页。
”参见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参见王必达:“后发优势: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复旦学报》,2001年第5期。
23同上。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4卷,第三篇,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w·w·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页。
”杰拉尔德·迈耶、达德利·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
70页。
”参见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现代经济增长》,北京
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此处跳跃与跨越的区别是:跳跃强调的是空间重直距离的落差以及前后两个事N2-N,N性的N
的变化;跨越强调的是越过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以及前后两个事I勿2.NN属性的质和量的变
化。
”这一观点是由弗农(1966)提出。参见彼德·尼茨坎普主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
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69.370页。
第五章区域后发优势的转化条件
区域后发优势只是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上的理解,只是为后发区域急起直
追、加速发展提供了一种机遇或可能,因而也只是潜在的,并非后发区域实际拥
有的。要使后发区域的后发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后发利益,这不仅要取决于众多
条件的支持,而且还取决于各种要素及条件在不同时空范围内的有效组合。
第一节资本形成条件
一、区域内物质资本的形成。
(一)、物质资本的含义
这里的资本与我们普通使用的资本的含义有很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资
本常常被看作是代表一个经济系统的所有有形资源,包括一切有用之物。例如消
费品(住房、家具、等等)、生产资料(工厂、机器,等等)、自然资源(土地、
森林、矿藏,等等)、劳动人口及现金余额等。显而易见,这个定义是过于宽泛了。
如果以此作为定义,物质资本就不再是与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并列的生产要素(因
为它包括了后二者),甚至也不再是生产要素(因为它包括了消费品)。
满足我们研究需要的物质资本的定义应该是:“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的,
体现一定技术进步的、并被用做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商品和劳务的物质
产品”。1按照联合国国民收入核算的惯例,物质资本包括总固定资本加上存货的
增加两个部分。属于总固定资本中的,有一些很明显,如机器、设备、厂房等等;
另外一些不那么明显,如住宅建筑物、土地改良及种植园和果园的发展、家畜的
饲养等等。总固定资本还包括着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常常被忽视的部分,这就是作
为一个社会的基础设施的“社会资本”。如公路、铁路、桥梁和排供水系统一类的
工程;还有像消防站、警察局、市政厅、法院和电信系统等公共产品。这些社会
资本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大都具有较强的外部影响,因而不大适合于私人企业投
资,大都由政府提供,或者由政府以采购的形式向私人企业订货。存货的增加是
物质资本的另外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投入存货”(为保证生产过程能平稳进
行,即保证投入能够源源不断地满足生产的需要的存货)和“产出存货”(为保证
销售过程能够平稳进行,即保证产出能源源不断地满足市场需要的存货)。
(--)、物质资本与区域后发优势的发挥。
经济学家对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可以说由来已夕,早在
200多年以前,亚当·斯密就指出:“增加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价值,只有
两个方法,一为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一为增进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很明
显,要增加生产性劳动者的数目,必须增加资本,增加维持生产性劳动者的基金。
要增加同数受雇劳动者的生产力,惟有增加那便利劳动、缩减劳动的机械和工具,
或者把它们改良。不然,就是使工作分配更为适当。但无论如何,都有增加资本
的必要。要改良机器,少不了增加资本;要改良工作的分配,亦少不了资本。”2
古典经济学家把资本、土地、劳动和企业家才能看成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在
经济增长的所有单一因素分析中,资本积累与形成是最有影响、最为持久的。第
一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家一般认为,自然条件的丰歉会影响经济增长,但并不决定
经济增长,历史经验已证明如此。劳动力一般是不发达经济中比较丰裕的投入要
素,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因素。因此,物质资本的多寡便成了促进或约束经
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如哈罗德一多马模式在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储蓄可以全部
自动转化为投资的条件下,物质资本形成便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3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其中起飞阶段,即实现突飞猛进工业化阶段的到来须具备三个条件:(1)要有较
高的资本积累率(储蓄率须达到10%);(2)要建立起能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导
产业部门;(3)农业和工业中采取了现代的组织技术与方法。罗斯托认为,在这
三个条件中,净投资率达到10%是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资本形成是决定经济
起飞的关键。4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刘易斯在论证他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时
指出,后发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而实现工业
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密切相关。由于农村人口转移须以城
市工业技术部门的扩张和对劳动力的需求的扩大为前提,工业生产的扩张需要有
不断的投资作支持,因此,资本积累成为后发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经济起飞的重
要推动力。’
罗森斯坦·罗丹在20世纪40年代研究东欧国家工业化时指出,后发国家或
地区要摆脱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等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要
实现工业化则必须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投资,这是因为后发经济中存在着某种
“不可分性”,比如社会分摊资本一开始就需要有最低限度的大量投资作为创始资
本。6
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认为,后发国家或地区经济不发达的根源在于资本形成
不足,而资本形成不足的根源在于:供给方面,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太低;需
求方面,消费需求不足,投资引诱不足,投资率低。这两方面的原因使资本形成
陷入两个难解的恶性循环之中。因此,他认为后发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就
是一个“搬掉资本障碍的过程”。7
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中指
出,不发达经济的人口快速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增长的陷阱,只有进行大规
模投资,使投资和产出超过人口增长,才能冲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
的经济增长。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资本稀缺对经济增长的障碍,说明资本形成
的重要性,其结论与纳克斯的“贫穷恶性循环”理论是相同的。8
经济学家之所以强调物质资本对后发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它不
但是经济增长的独立要素,而且是技术进步的物化载体。9后发区域的技术进步不
仅要通过购买和引进先发国家或地区的新设备才能实现,而且促进后发区域经济
增长的许多技术模仿创新均需要花费一定的投资。所以,物质资本的形成也就成
为后发区域技术——经济追赶中发挥后发优势的前提条件。
二、区域内人力资本的形成
(一)、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
他从长期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发现,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促进美国农业生产率
迅速提高和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已经不再是土地、资本投入和人口
数量的增加,而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舒尔茨指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决
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
进”。m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舒尔茨首次提出并界定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所谓人力
资本,就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G.s.贝克尔在1964年发表《人力资本》一
书,进一步发展了舒尔茨的理论,为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提供了基本概念框架,使
这一领域的研究获得了不断进展的逻辑结构。在贝克尔看来,物质资本增长只能
解释大多数国家收入增长的较小部分,为了寻找这一问题的较完满解释,导致了
“人力资本革命”的爆发。他认为,要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对其
人口进行大量投资是不可能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更加突出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
中的决定性作用。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例
如,作为新增长理论的最早贡献者罗伯特·卢长斯就认为,人力资本不仅可以提
高劳动者自身的生产率,而且,它的外在效应还会扩散到别的劳动者身上,也会
从旧产品传递到新产品,因而将提高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进而实现规模收益
递增。因此,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机动。”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使人力资本的内涵极为丰富,主要体现在:(1)
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劳动熟练程度,
即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2)在人的素质既定后,人力资本可表现为从事工作
的总人数以及劳动市场上的总的工作时间。人力资本显然既有数量大小,又有质
量高低。(3)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进行投资形成的资本。“只有通过对人员投资,
才能产生人力资本。””(4)人力资本能够为对人力的投资者带来未来收益。“人
力资本给个人带来的利益,可以刺激许多家庭和个人投资于它们己的人力资本,
而入力资本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则可以刺激各个社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人力资本的价值
入力资本范式之所以形成与发展,主要基于理论家对于现实中入力资本价值
的认识。人力资本意味着科学、技术和知识在劳动者身上的体化,从而也成为后
发区域在技术——经济追赶中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条件之一。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可以通过引入劳动力平均质量系数概念来说明,劳动
力平均质量系数是指劳动投入量与劳动力数量的比值,反映包含人力资本投资的
劳动力和自然人力的差异的数值。劳动力平均质量系数的变大,意昧着科学、技
术和知识在劳动力身上的进步。英国经济学家A·瑟尔瓦尔曾作过这方面的研究。
”其内容是:如果把改进了的劳动质量记为zL,(其中Z表示劳动生产率的改进,
假设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反映在劳动质量的提高上,即劳动力平均质量系数z为瑟
尔瓦尔所述的劳动生产率的改进),则劳动的质量变化可以写进柯布一道格拉斯生
产函数:
G=TK4(儿)4 (1)
G为产出水平;T为总生产率指数;K为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资本存量指数,
即资本服务的指数;L劳动投入指数;Z为劳动力平均质量系数(假定劳动行为规
范,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全反映在劳动过程中)或劳动质量系数。z在总量生产函
数中,既表示劳动平均质量的提高,也表示由教育和训练所导致的新工人的生产
率的提高。因为在任何经济中,影响劳动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一是正规教育即
训练,二是“边干边学”(1em'ning-by.doing)。
图5.1
o L L} 人力
(b)
由于假定初始劳动力平均质量系数z为1,并且假设Z是递增的。所以,如果
就业劳动力不变,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投入生产的实际劳动供给(或者说人
力资源的投入)也是增长的;如果投入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增加,则在素质提高的
情况下,实际劳动供给的增长要比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要快。这样随着劳动力素质
的提高,产出中劳动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如图5—1(图中抽象了技术进步因素,
并且图5-1(b)以CES生产函数来分析)所示。16
图5—1(a)OK是资本投入量,OL是劳动力平均质量系数,z为1的人力投
入,生产在L/K的配合比下进行,产出水平为等产量线G,资本和人力在等产
量线G的A点下相组合进行生产。为了分析的方便,假定没有劳动力人数投入的
增加,当劳动力素质趋于提高时z>l,实际劳动的投入量为OLl,产量从G增加
为G1。可以看出,生产中投入的人力资源并没有增加,名义劳动投入仍然为OL,
只是因为人力素质提高致使产出水平从G上升到G1.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实际劳
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从L/K变化为L1Ⅸ。
将G=TK4(zL)P两边取对数并求微分,可得一个包含素质系数的增长模型:
dG/G=dT/T+ct(dK/世)+zp(aL/£)
令dT/T=f,dK/K=lj},dL/L=,
则包含劳动力平均质量系数的经济增长模型为:
g=t+ak+棚
由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劳动生产率随之提高,于是劳动推动经济增长的动
力加强。假设投入中劳动力的数量不变,由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得经济增长中
实际劳动投入增加,使经济在节约资本和更多地利用劳动力的格局下增长。这种
增长是由于劳动力素质提高引起的,所以这里将其称之为劳动力素质主导型经济
增长。
我们把劳动力素质不变和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两种状况下的经济增长模式进
行舭贿:置=t+:gk(焉邑叫础埘
可以看出,在投入劳动力数量一样的情况下,劳动力素质提高条件下的经济
增长要比劳动力素质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高出0一,)历
实际上在劳动力素质较高的状况下,同样的增长速度,所需要的资本相对减
少。假如0一,)犀的经济增长速度全靠资本投入增长来达到则有:
akl=(z一,)∥
因为础,=d(班,/置),所以,经济增长中由于劳动力素质提高而节约的资本
为:
dkl={《z一,L跚l}/a
以上分析表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投
资不仅制约着生产对劳动力的吸收而且制约着生产对物质资本的吸收,如果一味
地增加物质资本和自然人力的投入而没有适当的人力资本保证,也不能实现经济
的有效增长,而只会造成物质资本和自然人力的浪费。这就是同样引进外资,而
西欧、日本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的重要原因。历史
发展的经验也证明了文化教育水平和生产技能较高的国家,资本吸收能力很强,
一旦有大量的物质资本可以利用,经济就很快被推向前进。相反,教育落后、识
字率低、劳动者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资本吸收能力差,不
能使经济迅速起飞。对后发区域来说,人力资本不仅决定其内生技术能力,而且
决定它对技术的学习能力、吸收能力、操作能力与组合能力,从而也就成为其发
挥后发优势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二节规模经济条件
一、什么是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在既定的(不变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单位一的复合产品的
平均成本递减的现象。它不仅限于生产领域,有时也扩展到整个商业活动,诸如
商业销售、资金筹措、人员培训等。17
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经济;二是外在经济。内
在经济是指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平均成本递减。18比如使
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实行专业化生产;提高管理效率;对副产品过进行综合
利用;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更加有利等。对厂商成本与收益发生
影响的,不仅有它本身的生产规模,而且还有一个行业的生产规模。一个行业是
由生产同种产品的厂商组成的,它的大小,影响着其中每一个生产者的成本与收
益。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与收益的增加称之
为外在经济。19比如个别厂商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
施、更多的信息与更好的人才,从而使成本降低和收益增加。
二、规模经济与地区发展:从Krugman的中心——外围模型谈起。20
我们假设一个国家,生产只可能位于两个地区:东部和西部,生产两种产品:
制造业产品和农产品。生产农产品使用一种地区特有的要素(土地),因此,农业
人口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外生地划分;目前我们假设两个地区各有一半人口。
制造品(有许多对称的种类)可以在其中的一个地区生产,也可以在两个地
区都生产。如果某种制造品只在一个地区生产,为其他市场服务就有运输成本。
另一方面,如果两个地区都生产该产品,又会有额外的固定开办费用。在每个地
区,在制造业就业的劳动力与该地区制造品的产量成比例。最后,假设每个地区
对每种制造品的需求与该地区的人口严格成比例。
下面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字的例子来说明基本的思想。假设一个国家60%的
劳动力是农民,东部和西部各有一半。另外再假设对一种典型的制造品,总需求
是10单位。因此,如果所有的制造业都集中在一个地区,那么该地区需求是7单
位(当地农民需求3单位,制造业的工人需求4单位),另一个地方需求3单位;
如果制造业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平均划分,那么,每个地区当地有5单位的需求。
为了说明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需要设定固定成本和运输成本;假设开办一
个工厂的固定成本是4,单位运输成本是1。那么,情形如表7—1所示。该表所
示的是一个典型厂商的成本情况。根据所有其他厂商的定位策略,它有三种定位
策略。因此,假设所有其他的制造业都集中在东部。那么,该厂商在东部当地就
会有7单位的需求。在西部就只有3单位的需求。如果它在东部开办工厂生产,
而向全国的市场出售产品,它将会负担4单位的固定成本,3单位的运输成本。很
明显,这样做的成本小于在西部生产向全国出售产品的做法,后一种做法厂商需
要负担相同的固定成本,加7单位的运输成本;这样做的成本也小于在两个地方
各建一个工厂,向当地市场出售产品,后一种做法虽然节省了运输成本,但却要
负担两个固定成本,共计8。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会选择在东部生产,向全国出
售产品。
表5-1 一个制造业定位的故事
制造业就业的分布典型厂商的成本,如果生产是位于:
东部两地。西部
只在东部固定成本4 8 4
运输成本O 1
总成本8 ll
50—50划分固定成本4 8 4
运输成本5 0 ,
总成本9 8 9
只在西部固定成本4 8 4
运输成本0 3
总成本11 8
因此,如果每一个厂商都在东部生产,那么,制造业就全部集中在东部——
这正是我们假设的。因此,生产集中在东部就是一个均衡。
但是,这不是唯一的均衡。正如表中其他部分所示的那样,如果制造业集中
在西部,每一个厂商同样也想把生产集中在西部。如果东部和西部都生产,每一
个厂商也会想同时在东部和西部生产。因此,在本例中存在三种均衡,分别是东
部、西部、两地均分,如图5—2所示。
西部人


总人



份额
西部制造业就业在总制造业就业中的份额
图5.2
在图5.2中。水平轴sM衡量的是西部制造业劳动力所占的份额,垂直轴sN
衡量的是西部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MM线表示制造业分布对人口分布的
依赖关系;PP线表示的则相反:是制造业分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先看PP线,这条线代表的是制造业劳动力就业与总人口的关系。用厅来表示
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用1一石表示从事农业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比
例。因为有一半的农民居住在西部,所以西部的人口比例至少是(1一万)/2。西部
的制造业越多,这个比例越大:
SN=字+砜一
这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线,但比45度的线更平坦一些。
下面来看看MM线。假设西部人口份额很小。那么,厂商就不值得承担在西
部建厂的固定成本;在东部建厂,向市场提供服务比较便宜。相反,如果西部人
口所占的份额很大,就不值得在东部生产制造品。如果固定成本相对于运输成本
不太大,只要人口的分布在两地足够平均,就会使制造商在两地都生产,并在当
地市场销售。将这些观察结果放在一起,我们就得到了如图所示的那种形状的MM
线:西部人口少的时候不在西部生产。当西部人口处于一个中间水平时,产出与
人口成比例,如果西部人足够多,就不在东部生产,用x来表示一个典型制造厂
商的销售量,F表示开办一个工厂的固定成本,t表示将一单位制造品从东部运到
西部或从西部运到东部的运输成本。那么,只要S。xt<F,在东部建厂生产并向西
部的市场提供服务就比在西部开办一个工厂更便宜;如果(1一S。)xt<F,在西部
建厂生产并向东部的市场提供服务就比较便宜:如果上面两个条件都不成立,在
每个地区各开办一个工厂就较为便宜。因此,如果固定成本相对于运输成本不太
高,我们就有如下关系: 一一——一~~
F r一一一\,’’\
当Su<二,则s№,即全部在东部投资; /:二二)
tX |\ 一,一一L7’ F F ,一一一一/
当二_<SⅣ<1一二_=1,则s№.5,即制造业在两地均分;
“ 肛f\ 一/
F 一————————————~一一
当1一二<S。,则s一1,即全部在西部投资。
lX ,\
假设制造业的生产逐渐向均衡水平调整,则其动态调整过程如图7-2中箭头
所示可能达到的三种均衡,但是最终在现实中出现哪种均衡,则取决于初始的历
史条件。
现实中的均衡总是上述几种均衡中的一种。在已具有制造业初步优势的条件
下,厂商生产地的选址往往取决于一种需求的外部性(即万),即制造商总想定位在
市场最大的地区,而许多制造商一起互相影响又强化和扩大市场容量。因此,制
造业初步优势往往与制造业人口比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或称“正反馈”关系。但
是这种“正反馈”关系引起的制造业容量扩大,在更经常的情况下是不~定大于
分散的农业部门。同时,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可以表示为许多制造业厂商分散于农
村周围的均衡(类似于中国的小城镇),从而无法形成制造业的规模经济。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推导出制造业集中在一个地方的必要条件。如果
所有制造业在东部,西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是(1.厅)/2,那么,一个典型的制造
商在东部生产并向西部市场提供服务的运输成本是txO—zt)/2,在西部开办一个工
厂的成本是F。生产的集中一旦在东部建立起来并持续下去的条件是:
F>tx(1-1/")/2。相反,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则该地区制造业的初步优势地位可能
被逆转。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制造业的地理集中及可能的逆转情况发生与否同
时取决于以下三个系数:F、t、石。如果F较大,则初步优势的制造业规模经济
越大,制造业的优势越不可能被逆转;如果t较小,则初步优势的制造业越可能发
生规模经济,制造业的优势地位也不可能被逆转;如果石越大,则人口越向初步
优势的制造业地区聚集,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只能被进一步强化。
三、规模经济与区域后发优势的发挥。
上述理论模型也暗含着已具初步制造业优势的先发区域的厂商有向后发区域
“叛逃”的可能性,这种“叛逃”对后发区域来说就是一种后发优势。而这种后
发优势的发挥需要后发区域具备规模经济条件,具体体现在:
(一)、区域内制造业市场需求外部性的形成。
从Krugman制造业集中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先发区域只要保持从事制造
业的人口比重对后发区域的优势,其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就能被进一步强化。因为
按照萨伊的专业化分工的观点,一个人如果专业于某一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则他
自动产生对别的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即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这一基本原理对后发
区域的重要启示是:区域内制造业产品市场需求外部性的形成是促成发展要素逆
转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已被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与逆转的历史所证实。21
从制造业的地理分布上看,美国早期大部分制造业集中于东北地区的纽约和
费城附近的先发性区域,但到了1880年,中西部后发区域也建立起了庞大的工业
部门,美国的制造业开始从先发区域向后发区域逆转。当时的芝加哥有近8万人
从事制造业,已超过当时东北部的波士顿,芝加哥工业就业在1860---1870年间增
长了4倍以上,并在1870年到1880年间增长了大约50%。其他中西部城市也建
立了相当可观的工业部门,1880年辛辛那提工业就业人数超过5.9万人,圣路易
斯工业就业人数超过4万人。从表5-2可以看出,1860---1920年,中西部后发区
域就业规模增长明显超过了新英格兰和大西洋沿海中部两大先发区域。
表5-2 1860---1920年美国城市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及其比重变化
就业人数C人)
三大制造业大西洋沿海
全国新英格兰中西部
中心中部
1860 1155075 95001l 353209 470035 126767
1870 1877363 1598977 514445 755994 328538
1880 2556660 2168955 623909 1059073 485973
1900 5308406 3987835 933395 1887107 1167333
1920 9096372 6538704 1336333 2928018 2274353
各地区在三大制造业中心的就业份额(峋
1860 37.2 49.5 13.3
1870 32.2 47.3 20.5
1880 28.8 48.8 22.4
1900 23.4 47.3 29.3
1920 20.4 44.8 34.8
就业增长率(%)
1860—_70 62.5 68.3 45.6 60.8 159.2
1870—_80 36.2 35.6 21.3 40.1 47.9
1860—_80 12l_3 128_3 76.6 125.3 283.4
1880_一1900 107.6 83.9 49.6 78.2 140.2
1900-.1920 71.4 64 43.2 55.2 94.8
资料来源;范剑勇;“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经济研究》,
2002年第8期。
中西部地区在三大地带的就业份额从期初的13.3%提高到期末的34.8%,而相
应其他两个地区的就业份额均有所下降。从城市就业增长率来看,1860---1880年
中西部地区达到283.4%,而新英格兰地区、大西洋沿海中部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
仅分别为76.6%、125.3%。
美国制造业中心发生逆转与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城市化、人口增加对工业产品
产生强烈的需求拉动作用是密不可分的。22
表5.3 184卜1870年美国分地区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
新英格兰南部大西洋中部沿海中西部
总人口数(千人)
1840 1157 5074 3351
1850 1514 6574 5402
1860 1866 8258 8956
1870 2211 9717 12480
城市人口数(干人)
1840 366 941 129
1850 645 1706 500
1860 966 2893 1253
1870 131l 4224 2629
总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1840 83 45 7
1850 109 59 12
1860 134 74 20
1870 159 87 28
农村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1840 57 37 7
1850 62 43 11
1860 65 48 17
1870 65 49 22
资料来源:范剑勇:“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经济研究》
2002年第8期。
从表5.3可以看出,在1840--'1870年间中西部地区对制造业产品需求的一个
巨大市场正在形成。在1840年,中西部地区人口数已超过新英格兰地区但低于大
西洋中部沿海地区,至1870年,中西部地区的总人口数已超过其他两个制造业中
心的人口总和,达到12480万人。从总人口增长率来看,1840一1870年中西部地
区人口增长率达到272%,而相应的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沿海中部地区仅都为
91%:从考察的1860一1870年更短的时期来看,中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率(39%)也
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18%)。
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也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与其他两个地区的明显差异,并
显示出中西部地区对制造业产品的强烈需求。在1860年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已超
过新英格兰地区并达到1253万人,缩小了与大西洋中部沿海的人VI差距。从城市
人口增长率来看,1984—1970年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增长18倍,而新英格兰地
区、大西洋沿海中部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仅为1.6倍和2.5倍;在1860_-70年,
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率达到107%,而相应的新英格兰地区、大西洋中部沿
海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率仅分别为36%、46%。
因此,从表5.3并结合表5.2我们可以看出,正是中西部地区人口特别是城市
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该地区制造业快速发展起来。由于东北部地区、大西洋中
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人口(石)没有保持对中西部的优势,使得制造业中心地位发生了
转移。
从表5.3中还可以看出,1870年以前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的80%居住在农村地
区,这也预示着东部制造业要想在人烟稀少的中西部销售其产品是十分困难的,
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也只能诞生在少数如芝加哥、辛辛那提、圣路易斯等位于交
通枢纽中心的城市。
(二)、区域内运输效率的提高
从Krugman的中心——外围模型可以看出,如果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之间的
运输成本(t)越小,则初步优势的制造业越可能发生规模经济,先发区域制造业的
优势地位也越不可能被逆转。但如果后发区域内部通过快速高效的运输系统将区
域内市场统一起来,使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之间的运输成本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
的水平上,那么,先发区域的制造业优势地位就有可能被逆转。这一点同样为美
国东北地区和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制造业中心向西部转变的历史所印证。
刚独立后的美国海上运输比较发达但内陆地区运输系统十分匮乏。海上运输
使得那些靠近海岸或河流航行容易到达的地区享受到海上运输带来的经济繁荣,
但中西部地区与西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结果是劳动力向中
西部迁移与商业运输费用都十分昂贵,国内商业的扩张、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受到
很大的阻碍。
美国向西扩张的首要运输方式是运河。从运河建设周期看,美国历史上的运
河建设经历了三个明显高潮:”
第一阶段(1815--1834)年建造的是纽约州体系和宾夕法尼亚州体系,且建设
是从俄亥俄州体系中俄亥俄和伊利运河开始的:第二阶段(1834—1844)年建设的是
中西部体系;第三阶段(1844--1860年)的建设集中在现存运河网络的支线上(如图
7—3、。
88
第一阶段一▲ 一第j阶段.
总授瓷厂、观察型的投瓷
\ 黼撇资★ /\ ^,、A 一一, \ 一~j.’\ 7第2阶段\
■嘲l嘲N_“豳翻黼H煳糊㈣§喇■黼■㈧
图5-3美国1815.1860年间运河建设周期
在运河建设的第三个高潮到来之时,美国已经开始着手另一种运输形式——
铁路建设。虽然南北战争爆发后铁路建设突然放慢速度,但在战争结束后铁路建
设热得到恢复,并呈现出波浪形的扩张趋势。战后的第一个铁路建设热是出现在
1868—1873年,期间铁路总长增加了1倍,其中大部分铁路建设是位于东北部和
中西部内部,而这一时期正是中西部地区内部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第二个铁路
建设高峰是出现在1879--1883年期间,表现为东部向中西部扩张,期间每年建铁
路长达8000英里,这一时期的后半段是全国铁路运输网统一时期和中西部市场融
入全国性市场之际。最后一次铁路建设热潮是发生在1886--1892年期间。至此,
1990年,美国铁路营运长度达到20万英里,这一长度相当于美国历史上所修铁路
总长的四分之三,同时,美国的铁路密度达到了全国部分地区都有可通行支线的
程度。(如图5.4)。24
I
/ ~虻

』冬,

I^ 小j 设“、⋯ 鹾、~/
\—0 V1
”” ⋯ ’“ ‘“ ”” 1“
1”辈各
图5-4 1830.1900年美国的铁路建设
尽管铁路线总长度增长迅速,但是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至80年代初期由于
多个投资主体参与建设,铁路运输的轨距没有有效地统一起来。即使在70年代初
期美国铁路总路线已占到世界铁路总路线的一半以上时,仍然存在五种以上的轨
距。正是这种情况使得在相互竞争的铁路线间转乘是非常困难且昂贵。而这种缺
乏统一性恰恰成为中西部地区用以保护其当时的幼稚工业免遭东部地区制造业竞
争的最锐利的天然工具。但直至1881年经过激烈的争论和精心准备,所有为公众
服务的铁路都采用了标准轨距。
随着战前运输条件的改善,中西部与东部间的贸易持续增长,主要体现为农
产品、其他矿产性资源产品的出口增长。1840一1860年间,出口货物从70万吨
增加至420万吨,净增加5倍;同时,出口到东部地区的货物从20万吨增加到230
万吨。这种增长所带来的效应是增强了对制造业产品的购买力,直接带动了本地
区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内部,随着汽船的使用和铁路的发展,地
区内的市场迅速统一起来。因此,1870年以前中西部地区内部运输条件的改善极
大地提高了该地区制造业在全国的份额,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规模经济的形
成,起到了斯密所言的“运输效率扩大了市场的作用”。而且,这种扩大市场的作
用正是被中西部地区巧妙地趁全国铁路没有统一之际而加以利用,推动了中西部
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第三节组合条件
所谓组合条件是指区域后发优势及其实现条件之间在性质上的相互适应性和
在时空范围内的有效组合。根据本文对区域后发优势的界定与分类,区域后发优
势的发挥还需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一、技术模仿与制度移植的互动性。
当后发区域通过制度移植和发挥制度性后发优势建立了一种新的制度以后,
在初期,制度框架适应技术的特性与要求,使技术模仿与创新的后发优势得以发
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一方面导致技术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使得
原有的制度框架在适应和支持技术性后发优势进一步发挥的需要上发挥的影响力
逐渐减小——符合“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见图5.5中的区间11。25
技术的后发优势的发挥、生产率的增长,能改变收入流的规模和分配,这种
情况累积到一定程度,相对静态的制度规则会变得不适应乃至必须更新:如果在
这种情况下制度性后发优势仍然没有得到发挥,制度仍然没有得到必要的变革,
技术的后发优势的发挥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制约,技术发展呈减速状态(如区间II)。
当制度的影响力为零时,技术的后发利益达到最高点,此后,会使技术水平下降(区
间III)。相反,当制度性后发优势得以正常发挥,新的更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制度产
生,这种制度特性会使技术的后发优势再次得到更大发挥,技术水平再次获得极
大提升(技术l、21。从图中可以看出,进行制度变革的理想时期是在制度影响力
接近零、技术水平发展在最高值前后:否则,会导致延误成本,出现现有水平(技
术2)与理想时期下变革的技术水平(技术1)之间的差距。
图5.5表明,只有当制度性后发优势得以发挥,制度的影响力大于技术时(区
间D,制度移植与技术模仿才能处于绝对适应状态:在技术的后发优势得以充分
发挥,技术的影响力大于制度时(区问ID,表明制度移植变迁已出现不适应,只是
由于存量作用,技术还能继续被模仿,因此,此阶段需要作好变革的准备。由此
可见,制度移植的适应性能推动技术模仿的后发优势的发挥,推动技术的加速发
展,它的不适应性会阻碍技术性后发优势的发挥,阻碍技术的持续模仿创新。在
此基础上,将考察的范围和阶段加以扩展,技术模仿创新的效应经过累积表现出
对制度移植变迁的基础性和决定性。
当新的制度被移植建立以后,又开始下一轮的循环。从理论上讲,被移植的
制度应该是越来越先进的,这意味着每种制度都会有区间I的最优发展状态,使
技术模仿创新的起点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提高。但现实中,文化观念变迁的滞后性,
使得制度性后发优势难以发挥,从而使得制度移植变迁出现路径依赖现象,制度
的移植变迁并不总是按理想的方式进行,有些制度甚至从一开始就无助于技术性
后发优势的发挥,无助于科技进步,如地区保护主义,只能使后发区域进一步封
闭,更加落后。由此可见,制度与技术互动中的文化观念的变迁是影响后发区域
技术性后发优势正常发挥的重要前提条件。对此下一个问题有专门的讨论。
制度
^
技术V
影响


发展
0初期末期初期末期
图5.5制度移植与技术模仿的互动及发展
91
时问
二、制度移植与非正式约束的兼容性。
制度是指这样一些行为规范,它们以某种明确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并且由行
为人所在的组织进行监督和用强制力保证实施。非正式约束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
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它包括的范围十分地广泛,如价值
道德规范、风俗文化习惯、意识形态等等。一般来说,后发区域只能对先发区域
的正式制度进行移植,而非正式约束,即价值观、道德观和意识形态等具有不可
模仿性。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间被移植,而非正式约束的改变却是长期的。这就
会引发后发区域移植的正式制度与原有非正式约束之间能否相兼容的问题,如果
后发区域的非正式约束与被移植的正式制度相兼容,说明这种制度移植的后发优
势能被充分发挥;相反,如果二者不相兼容,说明这种制度移植的后发优势难以
发挥。这就是说,一些先进的制度能否被后发区域成功移植,还要看后发区域的
文化遗产对被移植对象的兼容性及其程度。1993年道格拉斯·诺思在诺贝尔经济
学奖发表演讲时指出,离开了非正式约束,即使将正式经济规则搬到后发国家或
地区,也不再是取得良好经济实绩的充分条件。
根据后发区域制度移植途径的不同,我们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适应
后发区域非正式约束要求的后经制度移植者确定的制度移植,我们称之为“诱致
型制度移植变迁”;另一类是制度移植者有意识地从先发国家或地区引入的行为规
则,我们称之为“强制型制度移植变迁”。
诱致型制度移植变迁与非正式约束之间的关系一般是相兼容的。这里我们用
例证来予以说明。假定后发区域通过技术引进建成的一家化工厂与这家化工厂所
在地的渔民各自经营,并且受到某种风俗、习惯的约束,否则将受到社会的排斥。
现在发生了化工厂污染河水造成渔民损失的事情,渔民为了自身利益必须去找化
工厂谈判。当渔民所受到的损害较小时,由于考虑到制度移植并保证其实施是有
成本的,并且双方认为现有的非正式约束足以保证协议的实旌的话,双方并不打
算将这一协议变成正式约束。现在考虑两种变化:一是双方交易的标的物的价值
发生了变化,在本例中,是化工厂对渔民的损害加大;二是有不受原有的非正式
约束的新的化工厂进入,对渔民造成了侵害。在第一种情况下,当化工厂的净收
益(污染对渔民的损害)大于他违反非正式约束所受到的预期损害(社会的排斥)时,
由于化工厂天生的自私自利的机会主义倾向,他会选择违约。这时,非正式约束
就无法保证交易的进行,我们称之为“非正式约束失效”。在第二种情况下,~旦
发生了新的化工厂对渔民的侵害,渔民与新化工厂之间也不会选择非正式约束来
保证协议的实施,因为两者之间没有这样的基础,渔民对新化工厂没有信心,所
以协议无法“自我实施”。此时正式制度就会被移植。以上分析表明,在后发区域
当“非正式约束失效”发生时,作为对它必要的补充,对先发区域的制度移植就
成为必要。这里制度移植是诱致型的,它体现了非正式约束的要求,是后者的明
确化,并且保证了对作为人的普遍的约束力。既然这样的制度移植是体现后发区
域非正式约束要求的,那么,后发区域的非正式约束与被移植的正式规则是相适
应的,如果不相适应,后发区域也会通过文化的变革使之与其相适应。所以,后
发区域的诱致型制度移植与非正式约束之间是相互兼容的。
后发区域强制型制度移植变迁与非正式约束之间有可能不相兼容。这是因为:
(1)强制型制度移植是由政府推行的,往往是专家决策的产物。虽然我们并不否认
专家知识的作用,但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专家们不可能对分散在每个人身上的
知识有全面的了解,所以通过他的决策移植的制度与非正式约束有可能发生冲突。
(2)作为强制型制度移植的移植者,往往身负多重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利益
和政治利益。因此移植来的偏好结构往往也是不同的,即两者经常会产生不一致。
(3)强制型制度移植的移植者由于受到“注意力”的限制,只能“一时解决一事”,
因此移植的制度要推行开来就存在一定的时滞。(4)tEiE式约束与正式制度相比较,
它是无形的,不易测度而且无法测度。它不是“一次性投入”的,而是漫长历史
所逐渐积淀的。比起以政治法律制度为主干的正规规则,它的变化更为缓慢,对
微观经济主体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更为持久与深远。由此可见,后发区域在强制移
植先发区域先进制度的时候,就会发生只看到被移植的正式制度的作用,而忽视
了支撑这种正式制度的非正式约束的作用,从而只照搬其“外壳”,造成“形似神
不似”的问题。由于被移植的正式制度有可能与本区域的非正式约束并不相兼容,
就会导致后发性区域制度后发优势的丧失。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后发区域制度移植变迁的方式应以诱致型制度移植变迁
为主。但这一制度变迁方式的实现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取决于后发区域各级
组织的学习能力。
一个组织能否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这个组织的学习能力,制度移植和制度
变迁也是如此。按照现代制度经济学理论,知识存量的增长是制度演化的动力,
知识存量增长与现行价值观念结构之间的矛盾和协调关系决定了制度移植与演化
的各种方式。不同文化的接触之所以往往引起制度演化,便是因为知识存量会由
于这种接触而迅速增长,而知识存量形成和增长的根本途径是学习。强制性制度
演化的速度受制于这个社会学习和适应新方法的能力,强制性制度一开始并不被
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的,它要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则便是人们对它的学习、
理解、认同、接受,转化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的习惯和规范。由于学习能力的增强,
知识存量的迅速增长社会自组织能力的提高,人们在制度移植的方式上也就由强
制性制度移植为主,逐步转变到诱导性制度移植为主,制度供给变为诱导性制度
供给。这时社会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就成为一种良性、自觉的和主动的行为,
而且有能力进行自主制度创新、实现制度的有效供给。后发区域要想摆脱贫穷落
后的面貌,从根本上还是要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改变后发区域的非
93
正式约束,促进正式制度的移植与改进。学习的方式则是各种各样,如大力发展
教育,引进外部先进的技术、人才、信息等。因此,加强后发区域的学习力度,
把后发区域的各单位、各部门变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既是后发区域制度移植和
制度供给的要求,更是后发区域整体发展的要求。此外,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诱
导性制度移植的交易成本远远低于强制性制度移植的交易成本,而制度的功能之
一就在于降低各种直接和间接的交易费用。因此,由强制性制度移植最终转变为
诱导性制度移植,也是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而且这种转变也是一个社会日益走
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市场空间结构一元化”
所谓市场空间结构,指的是市场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由于市
场空间结构是市场在空间分布上的一种客观存在方式,因而有什么样的市场空间
结构,就有相应的市场空间结构机制;有什么样的市场空间结构机制,就有相应
的关于资源配置方面的市场空间结构绩效。市场空间结构不同,市场空间结构机
制则不同;市场空间结构机制不同,市场空间结构绩效也不同。
市场空间结构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类型被称之为市场空间二元结构,即发
达的区域市场与落后的区域市场在空间分布上的同时并存状态及其相互关系;另
一种类型是市场空间一元结构,即处于同一发展层次的不同区域市场在空间分布
上的同时并存状态及其相互关系。
在市场空间二元结构中,假设先发区域市场发达,后发区域市场落后;先发
区域的资源配置具有相对效率,其经济增长具有内在扩张机制;后发区域的资源
配置相对无效,其经济增长存在内在收缩机制。在区域市场动态运行过程中,对
后发区域而言,由于先发区域资源配置方面的相对效率,无疑会抬高本区域各种
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降低机会成本的理性决策会诱导后发区域中数量愈来愈多、
质量愈来愈高的投入要素不断流出,即形成“要素效益外溢。”在此情况下,后发
区域所拥有或可支配的投入要素无论从量上看还是从质上看,都会更加稀缺。更
加稀缺的投入要素与经济增长收缩机制粘合在一起,后发区域经济增长就会出现
乘数式收缩。这实际上是后发性区域的后发劣势。相反,对先发区域而言,由于
后发区域资源配置方面的相对无效,无疑会降低本区域各种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
并对后发区域各种投入要素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不仅本区域的种种投入要素不可
能流出,反而还会大量吸纳后发区域的各种投入要素即形成“要素效益内注”。在
此情况下,先发区域可拥有或可支配的投入要素,无论从量上看还是从质上讲,
都会更加充裕。更加充裕的投入要素与经济增长扩张机制的联姻,先发区域经济
增长便会孕育出乘数式扩张。先发区域不断累积起竞争优势和后发区域同时不断
累积起竞争劣势,表明先发区域实际上取得了一种市场垄断势力,可以通过索取
高于边际成本价格占有尽可能多的市场利益。市场垄断势力的出现,一方面意味
着先发区域的行为本身就违反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规则,另一方面意
味着后发区域也不可能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规则行事。而且意味着,
先发区域可以通过操纵市场,稳定地占有巨额垄断利润,大大削弱经济增长方式
转换的驱动力。区域问市场竞争的非规范性,造成的不仅是资源配置方面的低效
率,而且还会成为进一步强化这种低效率的手段。
市场空间一元结构意味着各区域的资源配置具有相同层次的效率,经济增长
无论是从每一区域看还是从两区域构成的整体上讲,都具有内在的扩张机制。如
果把区域经济增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以表示的话,市场空间一元结构
所体现出来的制度重新安排,会通过提供更有效率的组织经济活动的途径改变该
生产函数中的各种参数的输出功能,使区域经济增长能够突破预定的技术水平和
投入要素规模的约束,产生出更大的经济增长总量。另外,从制度重新安排引起
的投入要素流动的角度而言,投入要素在每一区域内部或区域间重新组合直至优
化组合,同样具有突破预定技术水平和投入要要素规模约束的功能。例如,假定
先发区域生产商品X具有比较劣势,生产商品Y有比较优势;后发区域生产商品X
有比较优势,生产商品Y有比较劣势。在投入要素自由流动过程中,作为对比较
利益牵引的理性反应,先发区域原来用于生产X产品的投入要素,一部分会并入
本区域Y产品的生产,另一部分会自动流出,与后发区域产品X的生产进行优化
组合。同理,后发区域原来用于生产Y产品的投入要素,一部分会并入本区域X
产品的生产,另一部分会自动流出来,与先发区域产品Y的生产进行优化组合。
结果,投入要素将聚集于两区域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部门,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增
长总量大于两区域分别都生产两种产品时的经济增长总量。
在市场空间一元结构条件下,区域经济增长在动态上表现为双赢性:(1)资本
形成在不同区域是双赢的。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刘易斯、赫希曼、斯特
里顿、罗斯托等都曾探讨过不同区域如何在资本形成上达到双赢的问题。由于他
们的理论都局限于市场空间二元结构的框架内,因而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因为市场空间二元结构内含着区域两极分化机制,用缪尔达尔的话讲存在着极化
效应、扩散效应和回程效应的综合作用。在此基础上无论进行平衡投资(如纳克斯、
罗森斯坦——罗丹、刘易斯)也好,还是按照产业关联(如赫希曼)、立足于欲望合
成代谢规律(如斯特里格)、依据主导产业部门(如罗斯托)进行不平衡投资也好,资
本形成将更有利于发达区域而不是后发区域。但是在市场空间一体化条件下,区
域内的有效投资需求处于相同的发展层次。区域内相同层次的实际收入水平会形
成相同层次的需求弹性,进而具有相同层次的投资引诱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双赢的
资本形成。(2)劳动力的流动在不同区域是双赢的。劳动力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出流
入的确取决于要素报酬的高低(或机会成本的大小),但是要素报酬的高低又以预定
的区域分工类型为基础,区域分工类型又以市场空间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绩效为
转移。在市场空间一元结构条件下,区域问的分工不再以垂直分工为主,而是以
水平型分工或混合分工为主。在水平型或混合型的区域分工格局中,存在着有利
于不同区域共同发展的比较利益,而不是李嘉图(1817),克鲁格曼笔下的那种更有
利于先发区域的比较利益。此时,劳动力在不同区域间的自由流出流入,才不致
于仅仅是“孔雀东南飞”。(3)产业转移在不同区域是双赢的。现代经济增长实质上
是主导产业部门的成长过程(罗斯托,1963)。主导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
仅通过回顾影响、旁侧影响和前瞻影响表现出来,而且还通过这三种影响的综合
作用引导产业部门在不同区域间的转移来实现。在市场空间一元结构中,区域间
主导产业部门的具体构成“趋异”,发展水平则“趋同”。具有这种特征的主导产
业部门的回顾影响、旁侧影响和前瞻影响的综合作用并非是封闭的,必然伴随着
相应的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相互流动,形成符合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等要
求的“主导部门综合体系”,构成区域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产业结构基础。
第四节条件缺失与政府替代
一、政府替代的可能性。
以上分析表明,后发区域在发挥后发优势时一般要具备一些先决条件或初始
条件。但后发区域在经济起步时,一般不具备这些先决条件或初始条件。比如,
既无物质资本的积累,又无人力资本储备;既无对外来先进技术引进、吸收、消
化的能力,也缺乏对区域外先进制度的学习和移植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后发
区域缺乏形成这些初始条件的市场机制。这些都是后发区域的后发劣势和经济启
动的障碍。面对这种障碍,后发区域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消极等待,让市场逐步
产生或形成这些条件,二是积极替代,即在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时,由政府出面
替代市场,作出关键性最大努力,促成上述初始条件的形成。这就是“政府第一
推动力假说”。“
历史上一些后起国家在资本形成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后发区域去借鉴,
18世纪以前的英国并不比葡萄牙、西班牙和何兰等国家发达,但英国抓住了工业
革命前夕资本积累的这一关键性环节。成功地通过“圈地运动”和海上殖民掠夺
等替代手段取得了资本原始积累,成为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佼佼者。19世纪起
步的德国,经济落后,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下,当时的殖民空间已极为狭小,
海盗贸易更是与它无缘,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资本的原始积累。但德国却通过大
力发展当时欧洲已十分成熟和发达的银行体系,迅速集聚起了工业化所必须的大
量资本,从而在短时期内就赶上并超过英国等老牌工业国。19世纪后期的俄国,
既无财富的原始积累,也没有能提供足够资金的银行系统。但俄国转向国家税收
权力,由政府广泛征税集聚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税收制度又成为俄国落后的银
行体系的替代物,使极端落后的俄国筹集到了工业化所需要的大量资本。战后东
亚国家(包括日本、“四小龙”、东盟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更是表现为一个强政
府推动的政治过程。而其他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无动于衷,或者由
于政策失误,致使经济发展不成功,甚至起步艰难。
二、政府替代的作用范围
上述正反事例表明,在驱动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初始条
件不具备时,政府完全可以起“第一推动力”作用,促使这些初始条件的形成。
但政府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因为政府替代,既有正效应,也会产生负作用。按
照“政府第一推动力”假说,后发区域发展初期政府的替代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因为这时政府替代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政府推动的效率是递增的。但随着发展
的深入,政府替代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政府推动的成本逐步上升,效率将递减。
因此,到发展的中后期,尤其是当经济一旦起飞,政府应逐步退出和还原。项飞
提出的政府生命周期理论,初步验证和支持了“政府第一推动力”假说的这一论
断。28
根据上述研究,后发区域政府推动职能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引入期。为启动或推动经济发展,政府主动为经济起飞创造条件,甚至直
接替代市场和企业家配置资源,承担起“第一推动力”职能。由于在推动经济起
飞初期,这一阶段无论是政府职能的实施成本还是摩擦成本都迅速增加,而经济
起飞前的助推成本较高,起飞初期的发展速度也比较慢,在这一时期,需要政府
帮助经济发展,政府替代职能的正效应在增长,但比较缓慢。
2、成长期。这一阶段中政府职能的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显著的下降,主要是
由于后发区域政府经验的积累,以及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行为为社会所认同和接
受。在这一发展阶段,政府推动发展的正效应大大提高,负效应没有明显显露出
来。
3、成熟期。在这一阶段中,政府职能的效益得到充分显现。由于政府的推动
力量已经得到充分发挥,经济起飞的目的已经达到,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已逐
步显现出来,一些产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在这一发展阶段,政府推动
经济发展的正效应已达到顶峰,负效应己开始出现。
4、衰退期。这一阶段中,政府职能的负效应已超过正效应,政府对经济发展
的促进作用逐步消失。这时政府应主动退出,还原到原来的位置上。


引入期成长期/ 成熟期
/ 、\.
\衰退期
/ \
图5—6后发区域政府生命周期图
注释:

1冯金华:《敲开希望的大门——发展经济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16—
317页。
3哈罗德侧重于从需求角度来说明均衡增长率所要满足的一种基本关系:G=兰,即均衡增
C
长率(G)等于储蓄率(S)除以资本产出比(c)。多马则更接近于凯恩斯思想,从供给和需
求两方面同时考察均衡增长率所要满足的基本公式:r=口-万,即均衡增长率(r)等于产出
一资本比(口)与投资乘数倒数(占)之积。当经济均衡时,储蓄全新转化为投资,储蓄率
即为投资乘数的倒数,所以这两个模型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故合称哈罗德一多马模式。
参见:哈罗德:《动态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页;谭宗台:《发展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8—59页。
4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一非共产党宣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参见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
国经济出版杜,1998年版,第137页。
。Rosanstein——R0d她,P N.,IndusWialization ofEastern and south Eastern Europe.Economic
Journal,V01.53,1943.
。Nurkse,&,some international Aspects ofthe problem of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
Economic Review,may 1952。
8谭宗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7--153页。
’陆德明教授认为,体化技术是指“体化在生产要素上的技术,它是指工艺的改进与革新,包
括物化在生产资料上的技术和人格化在劳动力上的知识技能。前者表现为机器设备等的性能
与功效,后者由劳动者经过教育训练后所具有的技巧和能力反映出来”。参见陆德明:“技术
盛步条件下收益递增——不变——递减规律”,《经济研究》,1986年第10期。
”舒尔茨:《人的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英文版),第4页,转引自谭宗台;《发展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页。
”G.S.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Lucas,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Monetary
Economics,V01.22,1988,”3-42.
”舒尔茨:《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作用》,载于陆红军:《人力资源发展跨文化学通论》,百家出
版杜,1991年,第8页。
“同上。
”A.P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页。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05—308页。
⋯7考虑在既定的(不变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单位单一的或复合产品的成本,如果在某一
区间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增,那么就可以说这里有规模不经济。参见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
尔盖特、彼德·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84页。
”如果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平均成本的递增,就会出现内在不经济。比如管理
效率的下降: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的增加等。参见粱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
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如果一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过大也会使个别厂商的成本增加和收益减少,这种情况称之为外
在不经济。比如一个行业过大会使各个厂商间竞争更加激烈,各个厂商为了争夺生产要素与
产品销售市场,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
”这里借用Krugman(1993)的中心一外围模型来说明规模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参见
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1页。
”范剑勇:“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经济研究》,2002年
8期。
22同上。
23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157页。
“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429页。
”华锦阳等;“制度决定抑或技术决定”,《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
”“市场空间结构一元化”借鉴了程保平的成果。参见程保平:“中国区域经济从局外运行到
局内运行”,《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6期。
”这一假说是由陆德明教授最早提出。参见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山西经济出
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项飞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分析政府的职能作用,并提出“政府职能生命周期”假说。
参见项飞:《后发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1届博士论文。
第六章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实证分析
本章是以中国西部地区为案例对区域后发优势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中国东
西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一方面说明缩小目前日益扩大的东西区域发展差距的紧迫
性,另一方面强调能够自觉地利用区域差距而并不刻意完全消除区域差距对于东部
地区通过发挥先发优势和西部地区通过发挥后发优势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产生的积极
作用;其次,围绕后发优势的转换条件,对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困境进行了分
析;最后是对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政策选择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中国的区域发展差距与区域发展动力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经济发展差距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上总是表现出明显的地缘性差异。如果我
们采用GDP这一被广泛运用的指标来衡量的话1,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西部经
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状态。
首先,从GDP总量和人均GDP的绝对值看,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经济实力
虽然都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但各区域占全国的比重和增长的速度却存在较大的差
异。表6-1反映了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总量绝对差距的变化状况,东部地区的
GDP总量由1980年的2296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55689.7亿元,GDP占全国的比
重也从52.3%增加到57.3%,增加了0.5个百分点。其中1990.1995年增加的速度最
快.5年增加了4.5个百分点,年均增加O.9%。西部地区的GDP总量由1980年的
722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6654.7亿元,GDP占全国的比重却由16.5%增加到17.1%,
仅增加了0.6个百分点。其中1990.1995年减少了2.3个百分点,年均减少O.46%。
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GDP总量差距由1980年的35.8个百分点增长到2000年40.2
个百分点。
其次,从人均GDP相对差距看,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发展差距呈扩大态势。
根据胡鞍钢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人均GDP相对差距经历了三个发
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到1978年,各省区人均GDP相对差距呈波动式上升
趋势;第二阶段为1978年到1990年期间,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各省区人均GDP
相对差距明显下降(趋同),下半期下降幅度渐缓;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这
一时期是发展差距重新加速扩大(趋异)阶段(见图6.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
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内部人均GDP省际差距不同程度地缩小(见图6.2),而
100
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更为明显,其对总差距上升的贡
献超过了区域内对总差距下降的贡献从而导致总差距的上升,这表明中国地区差距
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东、中、西部之间差距的扩大造成的(见图6—3)。2
表6—1中国三大区域经济总量及占全国比重的变化(1980.2000)。
地区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GDP % GDP % GDP % GDP % GDP %
全国4387 8603 17178 57623 97209.6
东部2296 52.3 4553 52.9 9239 53_8 33615 58.3 55689.7 57.3
中部1369 31.2 2775 31.1 5129 29.8 15868 27.6 24865.2 25.6
西部722 16.5 1375 16.O 2810 16.4 8140 14.1 16654.7 17.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1.2001年。
图6-1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真实人均GDP相对差距(1978·1999年)
注:按各地区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
:厂—————————]
;!f—。、I、’、·—·、·k·‘·、要.........7
:b≈oj—一.。一f Ⅲ。l*, 18811 J嘲I州f●啪
图6-2改革开放以来人均GDP区域内部差距变化趋势(泰尔系数,1978~1999年)
注:按各地区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
101
图6-3改革开放以来真实人均GDP差距变动(泰尔系数,1978~1999年)
注:按各地区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
二、中国东西经济发展差异的基本效应
以上是对中国东西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经济发展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在任
何时候都会对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不过,在不同的经济体制
下,由于资源配置的主体不一样,因而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反映和所采取的对策也就
有明显的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也是存在的,差异程度也
不小,但由于当时国家是资源的最主要的配置者,资源配置主要以各生产部门为载
体,实行纵向管理,区域只是资源配置的空间,区域在事实上并没有独立的经济权
益,因而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并没有在全社会的层面上反映出来。在我国经济体制由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条件下,中央政府开始向地方政府放权,地方政府的经
济权益不断地扩大,区域经济利益也就随之而逐渐显现出来并不断地被强化,于是,
对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就开始关注。生活在不同区域里的人们,其利益观念也开始觉
醒。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对全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都产生了
多方面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由于代表不同的区域利益,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
有的人认为区域差异对于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如唐杰、李克等3;有的
人则强调其对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如胡鞍钢、魏后凯等4。本文认为,
区域经济差异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对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既有正面
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
(一)区域经济差距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国家及各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是这种差
异的存在和变化会诱导区域经济主体行为利己化,刺激、强化各区域发展经济的短
期行为5。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致、助长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保
护主义行为的盛行。由于各个区域都很关注自身利益的得失,所以在发展经济时不
可避免地采取经济和行政手段,甚至是违背国家政策的手段去干预与本区域经济发
展有关的一切事务。(2)加剧了市场分割现象。为了保护本区域的利益,不少区域
都借助行政的办法,画地为牢,分割市场,阻碍要素流动,从而降低了经济发展的
总体效率。(3)导致区域间的无序竞争。上述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和市场分割现象,
往往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从而削弱了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支持力。
(4)导致区域间两极分化,引发或加剧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性。区域之间在资源利
用和市场开发方面的无序竞争,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
这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主要是有利于各区域经济发展动力
和竞争力的形成。这主要体现在:(1)东部先发区域可以通过发挥先发优势,继续
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区域先发优势是先发区域因其经济发展领先所产生的各种有利
条件和先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已获得了经济发展的先发利益。在区域先发利益的诱导下,东部地区可以继续通过
技术和制度的率先创新,形成经济发展的动力。(2)西部后发区域可以通过发挥后
发优势,实施经济发展的追赶战略。区域后发优势是后发区域因其经济发展相对迟
缓而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业已形成的东西经济发展差
距使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落差中拥有这种后发优势。在区域后发利益引导下,西部
地区可以通过技术模仿创新和制度移植变迁,从而形成经济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差异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
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又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刺激和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差异的负
面影响确实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不可能正确地对待区域经济差异
的变化,采取正确的对策去干预区域经济差异现象,从而给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带
来损失。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因为顾及某些方面的利益而对区域差异对经济发
展的负面影响失去客观评价,去任意夸大其负面影响。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东西区
域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已说明我们缩小这一差距的紧迫性,但
缩小这一发展差距的前提又是要自觉利用差距而并不刻意完全消除差距。因为自觉
利用区域发展差距,对于东部地区通过发挥先发优势和西部地区通过发挥后发优势
来提高整个国家及区域的经济效率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二节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困境分析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一直面临东强西弱的经济大格局,东西部地区在技
术——经济势能上存在较大的落差。这一发展态势不仅表明西部落后地区实施追赶
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也必然促使技术、经济要素不断从高势位地区向低势
位地区流动,从而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以时间上的压缩形式或幅度上的跨越形式实现
103
追赶目标提供有利的条件和赋予发展的巨大潜力。这种因相对落后和迟缓所形成的
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在现代经济史学和现代化理论中称为“后发优势”。按
照“相对后进性”假说,在起始阶段上,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其后来的经济增长率
越高;在技术体系中,越是排列在低势位的技术型态,向更高技术型态跃迁的潜力
和幅度越大。但是,“后发优势”只是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上的理解,只是为欠发
达地区急起直追、加速发展提供共了一种机遇或可能,因而也只是潜在的,并非后
发地区实际拥有的。要使“后发优势”成为现实的“后发利益”,不仅取决于众多条
件的支持,而且还取决于它与各种条件在不同时空范围内的有效组合。就中国西部
地区而言,其“后发优势”难以发挥,追赶目标以难实现,既有转轨期市场环境下
外生变量的影响,又有区域自身内生因素的作用。6
一、西部地区因物质资本稀缺而导致技术模仿和制度学习的动力不足
物质资本的形成是区域后发优势的重要前提条件。但从我国东、中、西三类地
区物质资本形成的状况看,西部地区面临物质资本严重稀缺的困境。从实施西部大
开发战略前的1998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东部地区八个省的物质资本形成总额为
21489.57亿元,占全国物质资本形成总额的58.24%,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区)物质
资本形成总额为6329.53亿元,占全国的17.17%,不足东部地区的三分这一(参见
表6.2)。数据分析还表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GDP对资本来源的弹性分别
为O.792、0.973和1.275,即西部地区资本来源每增加l%,其GDP就相应增加1.275
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资本来源每增加1%,其GDP仅增加不到0.8个百分点。这
说明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的资本更为稀缺。另据专家测算,要实现西部
大开发的基本目标,未来10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大约需要96000亿元(2000
年不变价),其中国家投资约4000亿元,尚存在54000亿元的资本缺口需要西部地
区自身筹集。由此可见,物质资本稀缺是我国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主要困境之
表6-2东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分析(1998年) 亿元
东部中部西部
北京1396.40 山西770.69 重庆599.06
天津729.69 吉林613.91 四川1425.84
河北2059.17 黑龙江1097.35 贵州369.01
辽宁1225.99 安徽1117.86 云南770.13
上海1975.94 江西702.45 西藏35.77
江苏3321.44 河南1870.67 广西650.55
浙江2484.45 湖北1659-35 陕西641.76
福建1577.67 湖南1132.06 甘肃369.48
山东3463.15 青海129.45
广东3051.96 宁夏127.51
海南202.71 新疆685.84
内蒙古525.13
本数据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数据加工而得
我国西部地区资本稀缺的主要原因是:
(一)自我积累的能力差。
从宏观上讲,西部地区资本来源的储蓄总量水平最终取决于西部地区的人均
GDP水平。但从图6—1我国三大区域各个时期人均GDP水平变化情况看,西部地
区的人均GDP水平与东部、中部及全国人均GDP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西部地
区由于不能以过份牺牲消费为代价增加储蓄,因而在确保居民基本消费水平稳中有
升的情况下,西部地区将面临极大的资本缺口。
(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不规范
货币经济时代,储蓄主要表现为获得收入的经济主体手中的现金结余和存款结
余。储蓄是经济运行的漏项,储蓄漏出形成短期需求不足,只有当储蓄被投资需要
且吸收时,才能实现供求平衡和经济正常循环。因此储蓄转化为投资成为国民经济
运行是否顺利的关键环节,这一转化主要依赖金融体制的完善。目前西部地区银行
体系正处于向商业化经营的过渡改革阶段,证券市场基本成型,但金融体制在管理
环节、管理方式上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融资渠道不畅、方式单一、效率不高的
现象还屡见不鲜。突出地表现在金融市场发育水平低,金融投资的大部分还集中在
银行存款上,证券市场对银行存款的分流比例太低,投资渠道、投资品种单一,产
品流动性差,有行无市。目前实际上可供选择的只有银行存款、国债、股票三大金
融工具。西部地区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还远远地滞后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这些都
构成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不利因素,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瓶颈”。
从银行信贷投放的地区差异看(见表6.3),从1988--1997年,我国东部地区
获得的银行信贷占全国银行信贷总量的比重基本保持在50%--58%之内,中部地区
保持在27,卜_35%之间,而西部地区仅占14%一18%,只有同期东部地区的1/4左
右。
表6-3 1988--1997年我国三大地区银行信贷投放量比较(%)
年份1988 1989 1990 199l 1992 1993 1996 1997
东部地区51.47 50.53 58.10 54.70 50.96 51.09 54.7 57.1
中部地区34.46 35.36 27.55 30,45 33.79 33.62 27.6 27.3
西部地区14.08 14.11 14.35 14.85 15.25 15.29 17.7 15.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相关资料计算而得
从股市筹融资的地区差异看(见表6.4),从1996到2000年,西部九省一市上
市公司分别为40、44、22、17和25家,分别仅占当年全国新上市公司家数的18.3%、
19.7%、17.9%、16.2%和15.5%,集资金额分别为40.20、130.28、90.01、122.89和
149.80亿元,分别占全国当年股市集资总额的11.9%、13.7%、12.2%、14.7%、和
10.2%:而同期东部地区十二省市新上市公司分别占当年全国新上市公司家数的
52.3%、57.O%、55.3%、54.3%和58.4%,集资金额分别占全国当年股市集资总额的
59.9%、66.4%、54.5%、56.4%和65.4%,是西部地区的5.6倍。
表6.4 1996--2000年各地区股市筹资比较单位:亿元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新上市集资金新上市集资金新上市集资金新上市集资金新上市集资金
地区
家数融家数额家数额家数额家数额
全国218 336.77 223 950.48 123 738.06 105 836.26 16l 1470.55
东部114 201.73 127 631.15 68 402.57 57 471.77 94 962.46
中部64 94.84 52 189.05 33 245.48 31 241.60 4.2 358.29
西部40 40.20 44 130.28 22 90.Ol 17 122.89 25 143.80
资料来源:王燕梅,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制度因素分析,《经济科学》2001年第3期。
(三)区际贸易条件恶化
所谓贸易条件是指输出商品价格与输入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区际贸易条件恶
化是指输出商品价格指数小于输入商品价格指数的情况。由于社会分工和资源禀赋
的差异,在我国工业布局中,客观上已经形成东部以加工制造和新兴产业为主,西
部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格局。西部初级产品与东部制成品相比较处于贸易条
件恶化的境况,即西部地区输入商品的价格相对于输出商品有下降的趋势。导致这
种区域性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是:第一,初级产品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比较低。
价格弹性低,价格降低,输出量的扩大并不会相应使输出收入增加:收入弹性低,
收入增加用于购买初级产品的比例低于制成品。二者结合起来,加剧了初级产品市
场的不稳定和贸易条件恶化。第二,东部先发地区掌握着技术优势,制成品中的技
术含量较多,其输出价格中包含技术创新租金,因此,制成品的价格相对于初级产
品而言要高的多。第三,由于价格改革时间上的差异,西部的能源、原材料产品的
价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计划价格的控制。西部的能源、原材料产品只能以低
价卖出,而自己所需要的工业制成品特别是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从东部以高价
买入。由此可见,区域性贸易条件恶化使西部地区长时期内处于“高价买入低价卖
出”的不等价交换中,这种双重利益损失,严重削弱了西部地区的自我积累能力。
以甘肃省为例,“八五”计划期间,仅甘肃所产的11种主要原材料按统派价调出与
市场价相比,每年就减少收入30多亿元,原材料在东部加工成成品反销甘肃,又使
甘肃损失30多亿元。这一进了出就使甘肃每年损失将近70亿元,相当于当时两年
的财政收入7。由此可见,区际贸易条件恶化会削弱西部地区资本的内生机能,进一
步加大西部地区的资本缺口。
(四)不能成功地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是后发地区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
分布看,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它投资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1984年东部地区吸收的外
商直接投资及其它投资占全国各地区的96.73%,中、西部地区仅分别占1.19%和
2.08%。随后尽管东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有所下降,中部地区略有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却几乎逐年下降。从1987年到1999
年,西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比重由6.81%下降到2.75%,减少了4.06个百分点(详
见表6—5)。目前,东部地区十二省市的人口和面积分别占全国总人口和总面积的
40.82%和16.6%,但其吸收的外商投资比重却高于88%,而反观中西部十九个省市,
面积占全国的83.4%,人口占全国近60%,但吸收的外高投资却不到12%。特别是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所占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呈不断下降的势头。1999
年,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占全国各地区的88.03%,比1997年提高了1.91个
百分点;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仅占9.22%和2.75%,分别比1997年下降了1.24
和0.67个百分点。
表6-5 1984.1999年我国三大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分布
投资金额(万美元) 地区比重(%)
年份
总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1984 88546 85650 1050 1846 96.73 1.19 2.08
1985 132061 118399 6903 6759 89.65 5.23 5.12
1986 174165 150805 13336 10024 86.59 7.66 5.75
1987 178273 157898 8233 12142 88.57 4.62 6.81
1988 314973 274101 22818 18054 87.02 7.25 5.73
1989 343733 310703 19738 13292 90139 5.74 3.87
1990 343615 320133 13832 9650 93.17 4.02 2.8l
199l 442583 409221 19817 13545 92.46 4.48 3.06
1992 1100402 1004650 74993 20159 91_30 6.8l 1.89
1993 2734174 2388799 242799 102576 87-37 8.88 3.75
1994 3326765 2922005 261269 143491 87.83 7.86 4.31
1995 3721549 3264139 342936 114474 87.71 9.21 3.08
1996 4147007 3653815 392417 100775 88.11 9.46 2.43
1997 4637429 3993650 485248 158541 86.12 lO,46 3.42
1998 4719149 4133417 448377 137355 87.59 9.50 2.91
1999 4145307 3649131 382167 114009 88.03 9.22 2.75
资料来源:魏后凯:“中国外商投资的区位特征及其变迁”《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4l期;《中
国统计年鉴》(1999、2000)。
(五)财政收入及转移付水平低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致在5.5%一6.5%之
内,一直高于中部地区,而且在大多数年份也高于东部地区。但受经济规模和经济
发展水平的限制,西部人均财政收入一直偏低,加上庞大的人员负担,使许多西部
地区的财政变成了“吃饭”财政,许多本应由财政负担的责任也无法实现。为了解
决地方财政之间的“横向”不平衡问题,有赖于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自
1994年以来,我国各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均表现为中央对地方财政的净支付。从表6
—6可以看出,本级财政收支缺口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东部地区为.28.6%,中部
地区为.42.0%,西部地区(除西藏外)为.56.1%,中央转移支付对于弥补地方财政
缺口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对缩小地区财力差距起了一定的
作用,转移支付前,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本级财政收入分别为476.9
元、823.2元、296.7元和262.7元,转移支付后分别增加到801.2元、1107.8元、531.0
元、604.2元,东西部人均财政收入的相对差距由3.13倍缩d,N 1.83倍。但这种差
距的缩小是有限的,东西部人均财政收入的绝对差距仅由560.5元缩小到503.6元。
地方财力有限及转移支付水平低使得西部地区的公共投资受到极大的限制。
表6----6 1998年我国三大地区财政收支及转移支付情况比较
本级财政收人均转移支转移支付后
人均GDP
项目支缺口比
人均本级财
付净收入人均财政收
(%)
政收入(元) (元)
(元) 入(元)
全国一39.68 476.9 324 801.2 6996.8
东部一28.6 823.2 284.6 1107.8 10959.8
中部.42.O 296.7 234.2 531.0 5374.9
西部一56.1 262.7 328.3 604.2 4200.9
注:全国及西部地区均不含西藏自治区
资料来源:王燕梅:“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制度园素分析”,《经济科学》2001年3期;《中国
统计年鉴》(1999年)
(六)存在资本外流现象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投资环境远优于西部地区,资本的边际效率高于西
部地区,投资风险整体上低于西部地区,而且分散的途径多,因而在现存金融体系
和政策下西部地区资金通过各种途径向东部地区流动则成为社会资本流动的基本趋
势。
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的地区差异,使得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更多地在东部地区聚
集,加剧了西部地区的“贫血”现象。仅以沪深两城市为例,每年从证券交易税中
获得巨额收入,其中不少是来自西部各省的“贡献”;普遍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成
了东部从西部抽取资金的“潜水泵”;在围绕国债回购形成的金融三角债中,最大的
受害者是西部各省,大量的西部资金被沉淀;西部相对较少的上市公司,利用资本
市场筹集的资本,还不及通过资本市场流向东部上市公司的资金。
全国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使得西部货币资金存在东流趋势。从理论上讲,中
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商业很行的存款准备金,经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可以使商业
银行用于货币的资金增加或减少,从而改变资金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但就局部而言,
由于西部地区的货币信用化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如果
实行统一的存款准备率,必然造成西部货币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动,从而不利于西部
资金要素的获得。
现行的利率管制政策事实上赋予了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更多的“优惠”利率。
在一个完全由市场决定利率的条件下,利率高低首先要受当地资金运用所能带来的
利润率引响,资金边际利润率越高,对其资金的吸引越大,由此造成资金利率在高
位均衡。但由于目前我国西部地区资金边际利润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因此,在我国
实行利率管制的情况下,东西部地区执行统一的存货款利率,客观上赋予了东部地
区更多的“优惠”利率,从而导致西部地区的资金大量流向东部,大大弱化了西部
地区的资金可得性。
商业银行布局的区域差异在东西部地区表现得十分突出。在东部地区,国有商
业银行、新兴区域性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网点密布,而在西部地区则网点稀疏。
在此格局下,各商业银行出于资金效益最大化的考虑,必然会“虹吸”统一调度资
金由中西部投向东部,造成西部资金损失。总之,我国现存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
使得区域货币资金配置出现“马太效应”。
二、西部地区因知识贫困而导致技术对经济的扩散张力不足。
胡鞍钢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上撰文提出“知识贫困”的概念,他认为知识
贫困(knowledge poverty)不仅仅是教育水平低下的程度,而是指“获取、吸收和
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缺乏。”8
所谓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本地生产知识的能力(即知识创新)和利用外地知识
的能力(即引进知识的能力)。生产知识的能力是一个地区技术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
即使后发区域在一定时期内要以引进知识为主,但是也必然将知识生产置于战略性
高度予以重视,因为生产知识的能力不仅是其最终摆脱落后状态的根本途径,而且
也是其有效消化和利用引进知识的重要前提。在知识创新上,先发区域无疑走在后
发区域的前面,因此,后发区域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开放和全球化带来的知识流动更
加自由的机遇,大力引进外部知识并使之适应于本地的情况,从而促进技术——经
济发展的能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吸收知识的能力反映的是一个地区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人们在获
得知识之后,能否利用这些知识促进发展或利用知识促进发展的效率。这包括人力
资本的存量,即人口已接受教育的状况(6岁及6岁以上人VI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衡
量),新人力资本的创造能力,即人口正在接受教育的情况(以万人口各级学校学生
人数或入学率来衡量)。
交流知识的能力反映的是一个地区人口传播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该地区人口
在其需要信息时是否有获得信息的途径,以及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知识的效率。交流
知识的能力可以用三代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情况来衡量:第一代纸质信息传播工具
(人均报纸订阅数)、第二代电信交流工具(电话普及率)和第三代网络信息交流工
具(万人互联网用户数)。
表6—7 知识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知识能力衡量指标
生产知识
人均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数(篇/百万人口)
获取知识人均国内三种专利授权数(件/百万人口)
引进知识人均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美利人)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小学入学率(%)
吸收知识
每万人口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万人口)
每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历人口)
人均年订阅报纸数(份,入)
交流知识电话普及率(%)
万人口互联网用户数(户历人口)
我们将一个地区某项知识发展指标的人均数量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百分比
作为该地区此项知识发展指标的指数,对一个地区的三大类十项知识发展指标的指
数值加权平均得到该地区的综合知识发展指数,以此来衡量该地区知识发展的水平。
根据以上知识能力指数,胡鞍钢等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5种类型;高知识发展
水平地区(综合知识发展指数I。≥150),上中等知识发展水平地区(150>It≥100);
下中等知识发展水平地区(100>lt≥75);低知识发展水平地区75>I。>t50)和极低
知识发展水平地区(It<50)。按照这种划分标准,1998年我国西部12个省市区中,
仅有陕西知识发展指数为88.05,列全国第12位,达到中等知识发展水平;其余省
市全部为低知识发展水平地区和极低知识发展水平地区(见表6—8)。1998年西部
地区知识发展能力指数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5%。三大类知识能力指数中,西部地
区获取知识能力相当于东部地区的14%,交流知识能力的指数也只相当于东部地区
的31%9,由此可见,我国西部许多地方还缺乏创造、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
许多人还不能参与创造和分享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文明成果。知识贫困对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的直接后果是:由于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生产操作层劳动者素
质低下,产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导致内生技术能力,包括技术吸收能力、学习能
力、操作能力、复制与组合能力等明显不足。这些因素又会综合导致:(1)要么,
所需要的技术无法引进:要么,技术选择不够精当,对本地区经济要素缺乏有效的
“亲和”力。(2),引进技术虽然先进,但忽视了引进技术自身的系统匹配与相关技
110
术系统的匹配,或与产业自身原有技术系统的匹配,从而极大地弱化了技术的驱动
效应。
表6-8各地区综合知识发展指数排名(1998年,全国平均水平为100)
项目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高水平(I。≥150) 北京(606.05)
上海(529.03)
天津(283.70)
广东(212.74)
福建(156.48)
江苏(154.55)
中上水平(100>It>一75) 海南(127.64)
辽宁(126.69)
浙江(122.71)
中下水平(100>I。>/75) 吉林(99.53)
湖北(92.18) 陕西(88.05)
山东(82.05) 黑龙江(84.64)
河北(75.69)
低水平75>It一>50) 湖南(69.72) 新疆(65.85)
山西(64.27)
河南(63.74) 重庆(63.71)
江西(61.04) 甘肃(58.32)
安徽(57.69)
内蒙古(56.59)
宁夏(54.70)
四川((51.49)
广西(50.88)
极低水平(It<50) 云南(48.75)
青海(44.18)
贵州(38.32)
西藏(31.99)
三、西部地区因较低的产业层次而缺乏对现有新技术的能载能力。
就中国西部地区的产业特征来看,产业结构单一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困境
成为其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障碍。
(一)西部地区传统农牧业比重过高使得整个产业技术引进的选择余地比较
小。
作为典型的后发性区域,中国西部地区传统农牧业比重过高的特点十分明显。
从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看,2000年中国西部地区所有省市区第一产业占GDP的
比重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西藏、内蒙古、广西等省区甚至
高达9个百分点以上;西部地区所有省市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其中贵卅I、西藏、广西等省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超过10个百分点;西部地
区第三产业虽在产值比重上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但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除
重庆、新疆、内蒙古和陕西以外,其余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上看,西部
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22.97:37.12:30.9和61.63:13.03:25.5。与
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中地区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07个百分点,
就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6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
低13.78个百分点,就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个百分点,就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见表6-9)。
这种产业特征说明西部地区仍然是全国主要的农牧业经济区域,而传统农牧业由于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具有极强的封闭性,加之农牧业对自然环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
远不及工业技术那样具有通用性,因此,西部地区在技术引进上选择的余地比较小
从而限制了其技术性后发优势的发挥。
表6-9中国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结构(2000年)
一次产业比重(%) 二次产业比重(%) 三次产业比重(%)
地区
产值就业产值就业产值就业
全国15.9 50 50.9 22.5 33.2 27.5
重庆17.8 56.5 41.4 15.3 40.8 28.1
四川23.6 59.6 42.4 14.5 34.0 25.9
贵州27_3 67.3 39.O 9.3 33.7 23.4
云南22.3 73.9 43.1 9.2 34.6 17.0
西藏30.9 73.8 23.2 5.8 45.9 20.4
陕西16.8 55.7 44.1 16.5 39.1 27.8
甘肃19.7 59.7 44.7 13.8 35.6 26.5
青海14.6 60.9 43.2 13.4 42.1 25.7
宁夏17‘3 57.8 45.2 18.1 37.5 24.1
新疆21.1 57.7 43.0 13.8 35.9 28.5
内蒙古25.0 54.5 39.7 16.5 35.3 29.1
广西26.3 62.2 36.5 lO.2 37.2 27.6
西部22.97 61.63 37.12 13.03 30.9 25.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
(--)西部地区工业总量小使得整个产业承载技术的领域和范围受到极大的限
制。
从工业总量看,2000年西部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23248个
1。,完成工业总产值9815.28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1.25%和11.44%;而东部全部国
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102719个,完成工业总产值59719.76亿元,分别占
全国的63.06%和69.69%。西部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人均产值只有
2910.57元,这不及全国平均数的二分之一;而目前东部和中部地区则分别达到
14423.29元,人和4116.80元,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在西部地区中,四川、广西、
云南、陕西、重庆的产值比重在1%以上,分别为2.42%、1.17%、1.24%、1.38%和
1.12%;其它七省区占全国的比重均不足1%,其总量还抵不上广东省的1/3,其中
内蒙古仅为O.87%,甘肃为O.98%,贵州为0.74%,新疆为O.99%,而宁夏、青海、
西藏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已微乎其微,甚至连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千分之三也
达不到(见表6.10)。可见,西部地区由于工业总量小,从而使得整个工业承载技
术的领域和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表6.10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2000年)
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
人均工业总产值
地区绝对数(亿
绝对数(个) 比例(%) 比例(%) (元,人)
兀1
全国162885 100.00 85673.66 100.00 6781.57
北京4572 2.81 2565-38 2.99 18562.8l
天津5430 3.33 2606.38 3.04 26037.76
河北7261 4.45 3426.05 3.99 5080.15
山西3275 2.0l 1216.86 1.42 3690.81
内蒙1373 0.84 748.97 0.87 3152.23
辽宁6017 3.69 4249.46 4.96 10027.04
吉林2728 1.68 1679.91 1.96 6158.03
黑龙江2666 1_64 2460.88 2.87 6670.86
上海8574 5.26 6204.52 7.24 37064.04
江苏18309 11.24 10452.87 12.20 14053.33
浙江14575 8.95 6603.65 7.71 141 19.41
安徽3680 2.26 1661.44 1.94 2775.54
福建601l 3.69 2616.12 3.05 7537.08
江西3549 2.18 932.2l 1.08 2251.72
山东11679 7.17 8311.53 9.70 9154.68
河南9930 6.09 3494.96 4.08 3775.89
湖北6282 3.86 3064.43 3.58 5083.66
湖南4808 2.95 1627.94 l_90 2527.86
广东19695 12.091 12480.93 14.57 14442.18
广西3155 1.94 1003.24 1.17 2234.89
海南596 O.37 202.87 0.24 2577.76
重庆2040 1.25 962^32 1.12 3114130
四川4394 2.69 2076.96 2.42 2493.65
贵州2087 1.28 631.64 0.74 1791.89
云南2124 1.30 1063.36 1.24 2479,85
西藏362 0.22 16.43 0.02 627.10
陕西2553 1.57 1184.58 1_38 3285.94
甘肃285l 1.75 840.58 0.98 3280.95
青海445 0.27 196.08 0.23 3785.33
宁夏409 0.25 239.1l 0.28 4254.63
新疆1455 O.89 852.01 0.99 4426.03
东部102719 63.06 59719.76 69.69 14423.29
中部36918 22.67 16138,63 18.83 4116.80
西部23248 14.25 9815.28 11.44 2910.57
资料来源: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整理计算
②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
③全国人口数中未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侨人数
(三)西部地区工业增长滞后使得技术扩散的动力不足。
从工业增长速度看,西部地区1979~1998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0.6%,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六五”期间增长速度低于全国O.5个百分点,“七
五”期间增长速度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七五”期间的工业增长速度比“六五”
期间下降了O.8个百分点,这10年间西部地区工业增长整体呈现出放慢的态势,而
同期东部沿海省份依旧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八五”期间西部地区显然也有较快
速度的增长,但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国2.6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
步扩大。“九五”前期,伴随全国经济形势的景气波动,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出现大幅
度回落,增长速度比“八五”时期下降5.1个百分点,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
个百分点(见表6.11)。西部地区工业增长滞后,就会因工业积累不足而导致技术
引进与创新的资本稀缺,从而不利于技术性后发优势的发挥。
表6-1 1 西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单位:%
“六五”期间“七五”期间“八五”期间“九五”期间
地区1979~1998盔(1981~1985 (1986~1990 (1991~1995 (1996~1998
年1 年) 年1 年)
全国11.8 9.9 9.2 17.7 10。9
内蒙7.3 6.0 11.7 13.3 9.4
广西12.7 9.2 9.7 24.2 9.6
重庆10.4 8.O 6.5 17.9 9.3
四川11.6 10.5 8.9 16.0 9.8
贵州11.4 14.1 8.1 11.6 11.4
云南11.5 11.3 11.9 13.8 9.5
西藏6.4 1.1 8.4 7.4 7.9
陕西10.6 10。8 9。3 13。9 11,l
甘肃7.0 4.5 6.8 10.7 9.4
青海7.8 7-3 9.8 9.3 8_3
宁夏8.5 6.O 10.4 9.7 7,9
新疆9.9 9.3 9.3 12.3 7.7
西部10.6 9.4 8.6 15.1 10.0
资料来源:胡鞍钢主编:《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四)西部地区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使得技术在工业部门之间相互渗透和
支持的条件极其有限。
从工业结构看,建国以来,在农业和轻工业基础还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国家在
西部地区建立了一大批重化工企业,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工业企业,由此形成了西
部地区偏重型的工业结构。从表6.12可以看出,1998年西部地区轻工业占全国比
重为10.61%,重工业比重为13.40%,轻重工业比例为37.3:62.7,而全国平均水平
为42.9:57.1,重工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v个百分点。西部地区重工业比重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等资源型工业所占比重较高。从总
量来看,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占全国比重为21.59%,原料工业为15.23%,加工工业
为10.27%;从重工业内部结构看,三者的比例为16.9:44.5:37.8,采掘、原材料工业
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4和5.4个百分点,加工工业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76个百分点。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全国的比重为12.63%,以非农
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全国比重为7.13%;从轻工业结构看,二者的比例为75.3:24.7,
而全国平均水平为63.3:36.7。
表6—12西部地区轻重工业比例及内部结构(1998年) 单位:%
以农产以非农产
地区轻工业重工业采掘工原料工加工工
业业业
为原料为原料
全国42.93 63.27 36.73 57.07 10.46 39.12 50.42
内蒙28.77 87.07 12,93 71.23 22-30 59.62 18.08
广西44.54 82.02 17.98 55.46 13.42 45.41 41.17
重庆36.20 47.22 52.78 63.80 4.48 32.49 63.03
四川44.27 64.00 36.00 55.73 11.11 44.44 44.44
贵州36.55 90.86 9.14 63.45 6.16 52.16 41.69
石甯55.04 93.31 6.69 44.96 10.92 58.43 30.65
西藏27.87 87.85 12.15 72.13 41.19 50.77 8.04
陕西35_30 67.95 32.05 64.70 11.58 25.85 62.57
甘肃15.22 72.41 27.59 84.78 21.6I 52.65 25.74
青海11.68 75.19 24.8l 88-32 28.09 58.02 13.90
宁夏16.68 82.83 17.17 83.32 18.58 45.6l 35.81
新疆25.13 89.3l 10.69 74.87 53.10 33_34 13.56
西部合计37.33 75.3l 24.69 62.67 16.86 44.48 38.66
西部占全国10.61 12.63 7.13 13.40 21.59 15.23 lO.27
比重
资料来源:胡鞍钢主编:《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西部地区由于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以及重工业以采掘、原料工业为主和轻
工业以农产品原料工业为主而导致整个工业内部结构单一,产品链条较短的特征尤
为明显,这就使得技术在工业部门之间相互渗透和支持的条件极其有限,以致带动
相关产业发展的区域乘数作用和波及效应微乎其微。
(五)西部地区因区际主导产业与技术的传递机制受阻而无法在整个产业结构
调整与升级过程中获取“后发利益”。
我国学者周学从消费需求角度划分了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指出了中国东西
部地区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按照他的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已进入人均年收入达千
元层次的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西部人均收入为三千多元)11。这一发展阶段人
们的消费需求主要是轻工产品,因此,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也应该是轻工业,而农
牧业由于受需求和生态两方面的制约不能再成为西部的主导产业。与之相比,东部
地区人均年收入近万元,已进入或正在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轻
工业产品的需求相对饱和,而对住房及服务性项IB的需求却方兴未艾。因此,东部
地区的主导产业应从轻工业转向住房、公共交通和信息产业。但从区际贸易的结果
看,西部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输出资源产品和农牧产品,换回东部地区的轻工产
品,西部70.80%的轻工产品为东部地区所占有。西部发展本地区的轻工业受到东部
“先发优势”的巨大压力,不仅规模小,而且经营越来越困难,倒闭的企业越来越
多。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东部地区在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后,本应主
动让出一部分轻工产品市场,但由于它向新的主导产业转移中遇到了技术创新的困
难,所以,为了自身的利益,东部地区非但不肯收缩轻工业,反而企图占领更多的
西部轻工市场,从而使得全国范围的产业战略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陷入停
顿,不仅东部地区难以向第三阶段纵深发展,而且西部地区也因本地区轻工业发展
缓慢而始终无法从第三阶段的初期过度到成熟期,甚至还在很大程度上继续依赖第
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农牧业来维持现有收入水平,并为此付出沉重的生态代价。
由此可见,由于东部产业结构还未进入一个大的调整和升级的时期,所以,给西部
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追赶目标所创造的市场机会和条件并不多。另外,东部
先发地区出于竞争等方面的考虑,即使向西部地区让渡一部分技术,但往往是相对
过时的技术,甚至是本地资源环境不愿容纳的技术。这样,作为受体方,西部后发
地区虽然享受到使用成本较低等“后发优势”的甜头,但由于转移和让渡的技术资
源在性能和时效上存在的偏差却锁定了后发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轨道,使其只胆‘跟
进”,却无法赶超。
四、西部地区规模经济难以形成不利于发展要素集中的逆转
(一)西部地区因城市化水平低而导致区域内制造业人口比重低和对制造业产
品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限制了发展要表从东部向西部的逆转。
从本文第七章第二节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要素从先发区域向后发区域逆转
要以后发区域内制造业从业人口比重的提高和对制造业产品市场需求规模效应的形
成为前提条件,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制造业人口比重的提高和制造业产品市场平
0.0092;西北、西南地区的公路运输密度分别为0.0481和O.2222,东部沿海地区为
0.4047,东部沿海地区比西北、西南地区分别高0.3566和O.1825;西北、西南地区
的内河航运运输密度分别为O.0010和0.0129,东部沿海地区为O.0588,东部沿海地
区比西北、西南地区分别高0.0588和0.0459。
单从交通运输密度上可能无法判断一个地区已经具有的实际运输能力,而货物
周转量则能弥补这一指标的缺陷。从表6.15可以明显看出,东部沿海地区的货物周
转、单位土地面积上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密度等指标在全国各地区中占有绝对优势。
1999年东部沿海地区的货物周转量为11079.9亿吨,而西北、西南地区分别为2725
亿吨和2326.3亿吨,东部沿海地区比西北、西南地区分别高83549亿吨和87536亿
吨:东部沿海地区的货物周转量密度为125.6亿吨/平方公里,而西北、西南地区分
别为6.4亿吨,平方公里和16.9吨/平方公里,东部沿海地区比西北西南地区分别高
119.2亿吨/平方公里和108.7亿吨/平方公里。
我国西部地区较低的交通运输密度和货物周转量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较低的
交通运输效率,而较低的交通运输效率则导致区域内统一市场及对制造业的规模效
应难以形成,从而使西部地区发展要素外逃,后发优势难以发挥。
五、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受“后发劣势”的排斥、侵蚀和漏损。
经济发展中的后发劣势又被称作“对后起者的诅咒”,主要指经济发展中的后
起者往往有更多空间模仿先发者的技术,用技术模仿代替制度学习和文化创新,从
而使落后的制度和文化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13。我国西部地区尽管因技术引进与模
仿使分工和经济运行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制度变迁滞后(因为制度改革比技术
模仿更痛苦,更能触痛既得利益)和无效制度的固化严重影响了各种发展要素的使
用效率。
(一)西部地区的经济体制比较缰化。
首先,国有经济比重还比较大(平均在70%以上),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
固,企业受行政干预仍较多;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
低,企业遇到问题主要还是找政府。其次,对非国有投资尚有种种限制,歧视性待
遇依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仍未解决;税费负担过得,抬高了中小投资者的进入门
槛和创业成本。
(二)西部地区的政府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首先,上层建筑规模太大。从中国省际比较看,一个人口以亿而计,产值以千
亿而计的省级党政机构规模与一个几百万人121,几十亿元产值的省区的党政机构规
模相差无几,各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数量上也不因为人VI多少而有所差别。这
就形成一个问题,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和企业负担的上层建筑费用要比东部发达地
区多得多”。这一体制特征给西部实施追赶战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由于预算约束
使税收减免和返还的余地很小,而政府各部门又巧立各种名目向企业、农户尽可能
多地收取苛捐杂税,以维持其运转,这就使西部企业和家庭的储蓄能力大大降低,
从而削弱了西部地区资本积累的能力;由于税负太重,政府与企业、劳动者在收入
分配中,政府拿走的多,实际经营者得到的较少,资本、人才、技术和企业家等发
展要素的收益率就大大降低,所以,东部的企业就不愿意到西部投资,西部发展要
素流入的渠道被堵塞;由于西部非生产经营性系统能凭借其权力和智力取得比生产
经营性系统高而且稳定的收益,所以人力资本在西部内部配置时,高智力和有技能
的人力资源大部分被吸引到党政社团等非生产经营性系统,生产经营系统非但不能
从东部引入入力资本,反而愿有的入力资本存量也流了出来。
其次,政府管理方式落后,运行效率低下。从全国看,虽然自1992年就开始
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西部政府的管理方式还留有很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投资
者、经营者与政府各部门打交道的规章制度太繁、关卡太多、时间太长、成本太高。
在西部一个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往往要经过十几个部门审批,盖上几十个甚至
上百个公章。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青海西宁市一位私营企业家申办一家批发市
场,由于多头审批、重复审批,前后耗时一年半,盖了112枚公章才办齐手续。”西
部地区政府管理体制的低效运行,不利于投资者在这一地域集聚、根植。
(三)西部地区的法律体制还不建全
在西部地区立法不全,立法不监督法,执法不遵守法,红头文件大于法,领导
讲话胜过法等现象还相当普遍。虽然人大通过的法律法规不少,但在西部各级人大
对法律法规的监督运行却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立法后的修
改也经常是滞后、缓慢的,不能让投资者、经营者满意。执法过程中不遵守法,使
本该按时办理的案件久拖不决,早该执行的审判结果长期无法落实。经常出现政府
文件与法院判决相抵触、相互冲突、南辕北辙的尴尬局面。有时甚至以领导人的讲
话为行事依据,不按照法律和政策办案,搞法外政策。有些地方,法律对行政权力
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力,行政权力的范围没有边际。当违法行政对当事人基本权利造
成损失时,又没有入来承担法律责任与经济责任,有的甚至就根本没有怎样承担责
任的法律规定,行政权利与责任的对称性在法律上几乎是空白。西部地区立法不全、
执法不严等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外来投资者的经营环境恶化,并且抵消了其劳动力、
土地和资源价格比较便宣的比较优势。
(四)西部地区传统文化及社会道德规范与现代工业文明还有许多相冲突之。
首先,现代经济发展是要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形成为前提条件的,但西
部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农业文明却是“重农轻商”或“重农抑商”的农本主义思想。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发祥地的西部地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的道德价值取向,但因此也背负着传统价值观的包袱。比如,人们习惯于追求文化
品位,而轻视商业经营;人们希望物质财富增长,但均平至上的目标偏好又常常沉
淀上了不求上进的生活惰性;在择业方面大多数人缺乏利用市场自主立业的意识。
其次,工业化和现代化要求科学有很大的而且是不断的发展,但在西部传统文
化中,虽然重视教育,但根本排斥了科学和技术。生产技术往往被视为“奇技淫巧”,
致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不到鼓励,而科学技术的落后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落后。
其三,工业化和现代化要求人际关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宗法社会形成的
宗族关系必须由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复杂分工、协作及法制所规定的权利义务所代
替。但在落后的西部地区,由几千年习惯形成的传统宗族关系却一直顽固地存在着,
对现代经济中的制度和组织产生了种种不利影响和抗拒作用,使工业化和现代化所
要求的现代制度与组织难以建立和不易健全。比如在亲朋之间,大家宁愿恪守在和
睦的亲情氛围中,用忠厚、义气的关系压制自己的欲望,也不愿因计较利害关系而
遭人们非议;在家庭内部关系上血缘关系的维系作用远大于财产关系的维系作用,
家庭共同体内责任意识差,角色分工不明确,追求财富增长的意识和动力不强。总
之,目前在西部地区整体上还存在一种保守和守旧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还不
止是个别人,个别单位,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呈现出一种内敛性的、超稳定
性的结构特征。
我国西部地区制度与文化方面的后发劣势给经济发展软环境带来的直接影响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化程度低带来的效率损失。根据樊纲等人的研究证明,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最低的地区16。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发育
不完善,意味着经济技术活动的中介环节欠缺,这就使得通过市场视野获取信息、
拓展产业技术协作、广开商路、互通有无变得困难重重。二是出现社会信任危机带
来的效率损失。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要以“信任”为基础,“信任”被普遍认为是
除物质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但根据
张维迎、柯荣住等的研究证明,西部地区是我国最缺乏社会信任的地区17。信任危
机对西部地区社会和经济的损害是显而易见,它使得交易成本急剧增加,社会分工
受到阻碍,发展要素“叛逃”,从而长期影响经济发展。
六、西部地区人口转变的困境不利于其后发优势的发挥
适度的人口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落后
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前提条件。“适度人I:3”(optimum population)这一概念最早由
英国经济学家坎南·埃德温提出,他说:“在任何一定时期,或者在任何特定条件下
或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总有一个可以称为获得最大收益的点,此时,人口数量刚
好恰当地适应环境,以致无论人口是多于或少于此时人口,收益(或劳动生产率)
都会下降(递减)。这种人口被定名为‘适度人口””。法国著名人口学家索维·阿
尔弗雷认为,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他
把适度人口分为“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国家能得
到最大实力的人口。前者可用人均产出作为标准,后者可用边际生产率作为标准19。
我国人口学家田雪原认为,上述对适度人口的研究主要限于人口数量方面,因此,
121
“全方位适度人口”应定义为“相对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
发展来说,人口的数量是适当的,质量是稳步提高的,结构是比较合理的,即能够
促进人口与其他发展因素协调发展的人口”20。
根据上述关于适度人口的定义,我们可以研究最佳人口规模。一个地区在一定
时期,当劳动以外的资源不变时,有一个能使人均收入或产出最大化的人口规模,
这个人口规模就是最佳的。如图6.4显示,设曲线P代表人口的适度规模水平,当
人口水增低于A点时,人口增长将导致人均收入或产出的增长:当人口水平高于P
点时,将使人均收入或产出水平下降。随着新资源的发现,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
自然资源的开发,扩大最佳人口规模将成为可能,代表最佳人口规模的曲线将上移
到P’。


收入
或产

图6.4最佳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
在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的西部地区,资本积累能力不足,受此影响,技术
进步和自然资源供给条件改善的进程不可能很快,这就给人口增长本身设置了客观
的限制条件。就是说,在西部地区,一时没有足够的条件和推动力来提高最佳人口
规模,只能通过较低的人口增长率来适应最佳人口规模。但从1999年的统计资料看,
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除内蒙古(7.24‰)、广西(8.03‰)、重庆(4.96‰)、
四川(6.78‰)和陕西(6.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7‰)外,其它省区如贵州
(14.24‰)、云南(11.6%o)、西藏(15.8000)、甘肃(9.17‰)、青海(13.9090)、
宁夏(12.32‰)和新疆(11.80‰)均高于全国水平。西部地区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10.17‰,比全国平均水平(8.77‰)高1.4个千分点,比东部地区平均水平(4.78
‰)高5.39个千分点”。据预测,在全国人口达到零增长后,西部地区人口仍将继
续增长一段时间。在未来50年内,西部地区的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
疆6省(区)的人口还将一直保持增长势头。
人口变动的这种趋势必然给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1)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区域内粮食生产跟不上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只得从区
122
域外购买大量的粮食,这就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外汇,而这些资金和外汇本来是可
以用来购买资本品以提高区域内生产能力的。(2)人口增长过快,必然引起高抚养
比,22高抚养比意味着劳动者将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家庭生活消费,使国民收入中用
于储蓄的比重偏小,而储蓄不足必然削弱资本形成和总投资,最终削弱扩大再生产
的基础。(3)人口增长过快不仅削弱投资,而且在某种情况下还导致有效生产能力
下降。比如,迅速增长的人口要牺牲少量有用的农用地来扩大住宅区;由于过度开
发而损坏土壤质量;由于过度砍伐森林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地加速荒芜。据中科院兰
州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原兰州沙漠所)研究,我国北方沙漠化成因中,过度
农垦的作用占25.4%,过度放牧占28.3%,过度采樵占31.8%。23这里的过度,与人
口增长过快有直接的关系。(4)人口膨胀使失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由于生育率比
较高,土地资源和就业岗位有限,使迅速增加了的人口变成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找新的就业机会经常处于流动状态,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这都会
削弱资本投资倾向,阻碍经济发展。(5)人口迅速膨胀在导致人力资源闲置的同时,
也降低了人力资源的质量。贫困家庭因子女负担太重而无力保证给儿童以充足的营
养及医疗卫生条件,致使他们从小体弱多病,身体发育不良,从而严重削弱未来劳
动者的体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负担过重,家庭无力供子女上学读书,接受更多
的正规教育。”从而严重削弱了未来劳动者的社会竞争能力。
由此可见,在我国西部地区,多育必然导致贫困,但贫困又为什么能导致多育
呢?只要我们从那些备受贫苦的一家一户的观点来看,人们多要孩子是有充分理由
的。(1)生命的意义。生育是贫困地区人们生命逻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果
没有生育,生命的意义就会留下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传统观念在西部贫困地区人们的头脑中还根深蒂固。人们这样一种生命逻辑,会
在实际的生育行为的选择(时间、数量和性别)中,与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深
刻的矛盾。(2)家庭观念。在贫困地区的家庭中,任何一种互动的关系都是由一个
成员对另一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之类的观念支配着,生育决非只是夫妻间的私事。
即使我们承认夫妻是生育的基本决策者,但他们的生育行为实际上也受其亲属以及
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如评论、非议等等。依照贫困地区人们崇尚多子女、追求多代
同堂大家庭的传统观念自身的逻辑,多育则是必然的。(3)性别歧视。首先,父母
两方相对于孩子而言的责任和权利的不平等足以促使和保持高生育率,而且父亲比
母亲更乐意多生。因为生儿育女,在健康上所冒的风险以及所付出的时间和经济代
价,母亲总是高于父亲。其次,由于对男孩的偏好,往往使这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在
生了女孩后想要得到几个男孩,以致许多家庭生的孩子比实际需要的孩子多。(4)
贫困的农村不像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国家那样,为人们提供养老金和社会保险。因此,
人们生儿育女是用来代替养老金和社会保障的。以经济学的观点看,孩子成了对未
来的保险。(5)贫困地区,农民多养子女还有家庭经济方面的合理打算:在以生物
量为基础、自给自足的经济中,人们无法获取由商业供给的燃料、自来水和化肥,
儿童于是被赋予了挣一份收入的功能。E0)L童还未达到入学年龄便须承担费时间的、
重要的家务劳动,诸如照看弟妹和家畜、取水、拾柴火、捡粪、割饲料。(6)贫困
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儿童死亡率比较高,这就导致父母为保证达到目标数只得多
生几胎以防不测,从而诱发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和人口质量下降。(7)贫困地区妇
女早婚相当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育能力。造成妇女早婚的原因很多,其
中两点值得引起重视:一是妇女不能完成中等教育,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少,所以
她们大都早婚早育;二是一些地区的礼教习俗把男女过早交往看成是对正当贞操习
俗的亵读和家庭声誉的败坏,因此,父母为了减少成年姑娘与男性交往过密的“危
险”,大多尽早把他们的女孩嫁出去。(8)食物与多育的关系,即生育同营养成反比
例关系,饥饿、营养不良的人口生育率高。这是因为贫穷、蛋白质缺乏,肝脏受到
损害,控制雌性激素分泌的调节功能下降,妇女生殖力增强。
七、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制约了其后发优势的发挥。
发展和不发展各自都会产生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性质,其发展
会产生环境问题。但另一方面,只要人口压力在不断增长,滞留不前的人类生态系
统会导致人口压力过载。在此情况下,资金和技术资源的不足使人类拥有的资源总
量得不到发展,迫使人们通过加速消耗资源存量以图生存,从而引发不发展的环境
问题。如果我们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出发来探讨可持续发展,这里的环境问题就
包括了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各方面。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因不发展而引
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一)水土流失严重。根据水利部遥感调查,全国土壤侵蚀面积为492万平方
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1.6%,其中有410万平方公里分布在西部地区,占全国总量
的83.3%,西部地区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比重高达60.56%(见表6-1 5)。
表6.15西部地区土壤侵蚀状况
全国侵蚀面积西部侵蚀面积
侵蚀类型占国土比例(%) 占国土比例
(万Km2) (ZrKm2)
水力侵蚀179 18.81 104 15.35
风力侵蚀188 19.67 182 26.88
冻融侵蚀125 13.13 124 18.32
总侵蚀492 51.63 410 60.56
资料来源:解明曙,《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测绘出版社1996年版,第364页。
水土流失在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西北地区的风蚀、西南地区的水蚀以及青藏高
原的冻融侵蚀。水力侵蚀以黄土高源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最为严重。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面积45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70%,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长
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5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5%,不少地区因土地
“石化,,丧失基本生存条件;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地区为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
冻融侵蚀面积104万平方公里。
(--)荒漠化加剧。中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荒漠
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其中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是我国
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总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面积的71.7%。”
(三)水资源短缺。从总体上看,除了四川盆地等少数地区,西部大部分地区
严重缺水,但缺水类型在西北和西南各有不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当地年降雨量
大都在400毫米以下,有的仅为100毫米,而多年平均蒸发量高达1200毫米以上,
且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西南地区尽管年降雨量
在1000毫米以上,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下垫面主要是山地邱陵,岩溶广布,土壤涵
蓄水分能力低,降水多蓄水少,使丰富的水资源难于利用。
(四)城市工业污染严重。西部地区单位工业附加值产出的各类污染强度都大
大高于全国平均数,省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大幅度超标。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各地
区的污染占全国的比重与经济和人口之间的关系不成正比例关系。东部地区的人口
占全国总人口37%,但创造了全国56%的GDP和59%的工业附加值。与此同时,
东部地区排放的工业废气、S02、烟尘、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只占全国排放量的48%、
45%、33%、49%、37%;西部地区的GDP只占全国的18%,工业附加值只占全国
的15%,但其排放的工业废气、S02、烟尘、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分别占到全国的24%,
30%、34%、21%和29%。也就是说,西部地区单位附加值的单位污染排放大大高
于东部,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工业废气、S02、烟尘、废水和固体废
弃物排放程度分别是东部的2、2.7、4.1、1.7和3.1倍。”
由此可见,我国西部地区不但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外直接
投资的发展,而且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利于各类发展要素的形成和使用效率的提
高,而这一切都不利于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发挥和追赶目标的实现。
八、中央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外部“驱动效应”还不足以使西部地区充分地发
挥“后发优势”。
从发展战略看,中国存在两个发展经济学问题,一是国际上,如何缩小中国与
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二是在国内,如何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但自改革
开放以来,出于解决与世界发展差距总目标的考虑,国家一直把发展战略的重心偏
向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在全国较高水平上,最近,国家
以西部大开发的形式开始把发展战略重心逐渐西移,但西部大开发还不可能以牺牲
先发地区的效率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总目标为代价来实行。所以,在短期
内,这种“西移”趋势还无法得到更多政策上的刺激与强化。从资源调配看,随着
市场化和分税制改革的实行,国家可以调动的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资源日显
拮据。除了不具备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规模直接调配物资的能力之外,主要表现为直
接掌握的财源减少。这种供需矛盾使得国家财政转移支付难以达到西部欠发达地区
人们广泛期望的强度。从价格机制看,因改革先后时序上的差异,西部地区资源性
产品和中间产品曾以计划价格向东部地区低价输出,东部地区加工产品和最终产品
以市场价向西部高价输出,即使目前市场环境下,西部资源产品的附加值还是远远
低于东部的加工产品。这种比价和时差跨度扭曲的双重因素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利
益在区际产品交换中双重流失,从而导致以利益驱动来发挥“后发优势”的效应显
得微弱。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西部地区尽管在实施追赶战略过程中拥有“后发优势”,
但至今面临与东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困境和结局就毫不奇怪了。
第三节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政策选择
中国西部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追赶目标,就需要排除困扰。这不仅
要依赖于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支持与驱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西部地区自身要寻找、
创造和改进吸纳各种发展要素以及形成内生技术资源的领域、渠道、条件和方式。
一、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系,促进西部地区物质资本的形成
物质资本形成是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起飞的决定性因素。那么,
如何促进西部地区物质资本的形成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西部地区物质资本的形
成不外乎有两条途径:一是依靠西部自我积累;二是依靠外部资本注入。由于西部
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人均收入水平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依靠自身积累远
远无法满足西部开发对物质资本的需求。因此,西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形成在短期内
应实施以引进外部资本为主、自我积累为副的战略。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建立
有效的融资投资体系。
(一)优化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加快西部金融机构建设。
金融组织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的筹融资能力。因此,在给予西
部开发金融支持时,应积极着手建立和完善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能够满足
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个人自己需求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根据目前情况,
应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管理条件,适当降低西部地区设置区域性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本金、营运规模等方面的要求,大力促进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
发展,提高金融效率。对国有商业银行,要改变以行政区划普遍设置机构的做法,
根据不同地区业务量的多少和地区大小来确定机构网点的设置。同时还应积极引导
外资金融机构“西进”,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在西部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鼓励外资金
融机构参与西部开发。
(二)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
在西部地区,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偏低,吸引外资能力有限,
加上自身能力不足,建设资金除了来源于中央财政预算外,主要依赖于本地区的信
贷资本。因此,西部开发的金融支持政策,理应从加大西部信贷支持力度入手。中
央银行可以考虑给予西部金融机构特殊的信贷政策。对于西部地区的商业银行,实
行较为宽松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高存贷款考核比例,加大授权授信力度,在系
统资金往来利率和期限上实行比东部更加优惠的政策,降低西部商业银行省级分行
的二级准备金率。对于政策性银行,应加大其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力度,提高西部政
策性货款比重,允许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放西部开发专项金融政券,用于基础设施建
设和资源开发。同时积极研究和推出适合西部特点的金融创新业务,完善技术手段,
增强西部地区的筹资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政策性银行在资金筹集上可以借鉴日本
的经验。日本为了支持重点产业和后进地区的经济发展,除财政经常性帐户拨入资
金外,还把邮政储蓄、年金保险、简易生命保障等纳入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我
国为了增强政策性银行调节地区经济结构的能力,也可以考虑把邮政储蓄、简易入
身保险、养老保险积累的资金或其中的相当部分作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以增
强西部经济发展的财力。
(三)加快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建议。
从世界范围来看,凡属成功的区域开发几乎都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的支持。美
国的西进运动是市场驱动型区域开发成功的典型案例,无论是早期开发,还是后期
的新经济凸现,资本市场均居于重要地位。
区域性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这首先是因为资本形
成是一个储蓄——投资——物质资本的转化过程,一方面要使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
资,另一方面要使投资创造出高水平的物质资本形成,使这些资本运用在生产力高
的项目上,最终带动经济发展。而资本市场首先通过把储蓄分配给投资,有助于更
有效地分配资源。其次,资本市场有助于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之间建立一种均衡。
第三,资本市场通过促进流动性和保证金融资产的安全,促进了储蓄和投资。第四,
资本市场保证了资金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流动,因而促进了金融的机动性,
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此外,发达的资本市场对于执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非常
重要的;资本市场还提供了一种分散风险的机制。总之,发展西部逾区的资本市场,
不仅可以为国内外各类投资者投资西部地区经济提供便利工具和有利场所,为促进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筹资、融资功能和作用,而且困资本市场具有较强
的流动性,能促进商品、劳务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建立和价格的形成,节约市场在配
置资源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分配效率,提高西部地区资本形成能力,
进而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
前面的分析表明,股市筹资作为企业自筹资金的一部分,在西部筹融资总额中
所占的比重很低,而且相对于东部地区,发展速度很慢。我国资本市场在协调区域
经济发展方面,显然有大的政策空间。对于西部地区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确有发展
127
前景,带动力强的企业,完全可以积极创造条件,优先安排上市,把一般意义上的
以股票市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为特殊意义上的促迸西部开发,为我国经济发展
战略西移,为建设资本由东向西“回流机制”创造更多的渠道。同时,还要积极鼓
励东部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西部企业,促进西部企业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增强其市
场竞争力。另外,还可以考虑在西安、成都建立区域性资本中心市场,打通资本流
通渠道,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除了在股票发行和上市政策上实行区域或产业优
先,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增长潜力和带动力强的企业上市,加大西部地区上市公司
数量占全国的比重之外,还可以发展场外交易资本市场。
2001年初,中国证监会推出了两大改革举措:其一为股市发行实行核准制;其
二为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开始启动。这些举措无疑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健康
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以下问题:一大批达到不上市标准的公司和被终止上市的公
司,它们的股票今后将如何进行流通和转让?这些达不到上市标准的公司大多将会
是中西部地区的公司,因为中硬部在经济发展上与东部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它们的
企业从总体实力上,在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根本无法与东部的企业相抗衡。这
样看来,上述举措又无疑会给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
这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相矛盾的。由于我国目前只有沪、深两个全国性的资
本市场(场内市场),尚无区域性的场外市场,这个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我们知道,
企业在一级市场筹资不可能离开二级市场,因为二级市场给一级市场提供流动性,
是一级市场得以长期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失去了上市的可能,又没有在场外市场
流通机会,再加上缺乏中小银行的融资服务,西部地区广大的中小企业势必陷入融
资的困境,更无法以资本市场为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产业结构。如果西部只有
少数大企业而没有90%以上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那么西部大开发是不可能获得成
功的。为此,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
就应该在全国性的资本市场之外,再建立若干家规范的区域性场外市场,尤其是适
合西部发展需要的场外市场。这些场外市场既可以扮演着“中转站”或“缓冲带”
的角色,发挥着缓解场内市场(主板市场)压力的作用;还可以作为“购并板”和
“重组板”发挥着优化企业产权结构的作用。其实,早在10年前我国就已有了多家
场外交易市场(即各地的证券交易中心),这些市场执行着沪、深市场难以开展的证
券交易市场活动,即历史遗留股票、债券、基金以及法人股的交易活动。但是,由
于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风险管理措施,这些市场不规模的行为非常多,结果在历
次的金融市场整顿中,往往成为首选对象,致使其发展不仅停滞不前,而且处于全
面萎缩甚至濒于关闭。我们认为,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不适当的。因为管理市场
如同治水,贵在“疏导”,不在“塞堵”。正确的做法应是,经过清理整顿,再进行
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今后的发展,应在此基础上并以新型的地区经济关系为依据来
进行规范、统一和设置。西部的西安、成都、重庆都可能考虑设置区域性的场外交
易市场,随着西部开发的向前推进,有条件的场外市场也可能逐步发展为全国性的
场内市场。这些场外市场对西部开发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如果西部要发展,就应
循此路径加快发展自己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因为没有区域资本市场的发展就不可能
有区域经济的繁荣。
(四)发展西部地方政府债券
地方政府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它们往往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募集市场
建设和地方基础建设资金。这是它们除税收以外的一个主要的财政收入渠道。但是
在我国至今仍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其主要的担心是恐怕失去控制,引致财政
风险和危机。由于主道不通,地方政府于是造出许多名目增加收费,以致酿成乱收
费。在一些有特权的地区,信托业成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发展地方事业,直接从
事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由此产生了很多弊端,还引发了震惊中外的“广信事
件”。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又出现了中央发债而由地方使用和还债的新
形式,这样权责利相互脱节,国债的使用效益难免不佳。这些说明,虽然地方政府
发债会有风险,但总归是地方政府筹集建设资金的一种规范形式,比起上述的几种
融资方式,其风险要小得多,因为它直接以地方政府税收和信誉为担保,能够构成
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有效约束。近来年,世界经济在出现“全球化”的同时,“地方化”
的趋势也在增强。“地方化”通过政府下放权利,使更多的决策在国家以下的各级作
出,由于更加接近选民,从而培育了反应灵敏和高效率的治理结构。所以,在西部
大开发中赋予地方政府包括发债在内的更多的权利是加快西部开发的一项有效措
施。在西部开发中,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一方面能有效调动起地方政府参与开发的积
极性,另一方面又能通过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提高政府“可信承诺”和改善地方
投资环境。基于此,建议在由中央政府发债支持西部开发以外,还应允许西部地区
政府发债融资,通过市场自己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地方政府发债应根据自己的条件
和需要量力而行,中央政府应通过立法对之施以必要的管理。为了保证地方债的安
全运行,立法中应对地方政府的资信评估、还款担保以及地方政府可能出现的机会
主义行为(如任政府不负责任的发债行为)等作出详细规定。
(五)设立区域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
在国外,中央政府为支持落后地区的开发,一般都设立有专门的投资基金支持,
如意大利的南方发展基金、巴西的亚马逊投资基金、欧共体的欧洲区域发展基金等。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资本非常短缺,但社会资金相当大一部分处于闲置状态,或者衍
生为短期套利的社会游资,因此在西部地区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极为必要。我国目前
推出的华安创新、南方稳健等开放式基金,同以前的封闭式基金一样均属于证券投
资基金,不是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是直接投资于实业项目而非证券的金融
投资工具。从区域开发来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更为重要。现阶段,我们可以根据
西部开发的需要,分别建立基础产业投资基金、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
金、西部开发投资基金、支柱产业投资基金等,通过这些基金的高效运作,能够极
大地推进西部投资环境建设和创业投资的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既可以由若干公司发
起设立,也可由国内大的金融机构以及国外的大财团联合发起设立。成立中外合作
投资基金也是西部开发利用外资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可以较大规模地集中利用外
资,产生规模效应,还可避免所谓“外资控股权”的问题(指契约型基金)。由于基
金证券与股票、债券一样,也可以上市流通,所以产业投资基金能够吸引广大的投
资者参与,这无疑有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基金作为一种可上市的证券必须要有能
使之充分流通的二级市场,这样才有使产业投资基金获得更多资金的支撑,保证区
域开发的需要。如同股票市场一样,基金市场也必须是多层次的,既要有场内市场、
全国性市场,也要有场外市场、区域性市场。
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的,它不是面向所有的投资者,而是通过非公
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和富有的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
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一般用投资意向书(非公开
的招股说明书)等形式募集的基金。在国外,一些著名的基金公司如量子基金、老
虎基金等,都是典型的私募基金。私募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投资力量,其对整
个资本市场的发育与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创业投资的形成更是不可
替代。建立创业投资体系是推动区域开发乃至一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
站在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私募基金的设立或者合法化是我国当前的一个迫切需要。
因为没有私募基金的发展,企业家的创新从而西部增长极的营造就不可能真正形成,
这是市场驱动为主的区域开发所必要的。从发展的可能性来看,目前我国的私募基
金虽未正式成形,但一个庞大的灰色市场已经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据估计,一直处
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规模已达2000~5000亿元,而现在国内lO家基金管理公司
只管理着7、8万亿的基金。由于缺少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国内业已存在的地下私
募基金只能以各种变通形式存在,如果按照基金的要求来衡量,其中一些还不能算
作基金,但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将很可能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私募基金。因此,使
如此庞大的地下私募基金合法化和规范化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
十分积极的意义。但这不意味着发展私募基金没有风险。由于私募基金受政府监管
相对较宽松,操作缺乏透明度,有可能出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因而
会不利于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保护;其次,私募基金在可能取得较高收益的同时,蕴
藏着较大的投资风险如基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代理风险等。尽管如此,在我国现
阶段发展私募基金还是非常必要的,毕竟规范化的私募基金风险要远远小于非规范
化所带来的风险。
(六)西部资源证券化
西部地区是各种自然资源的富集地区,其资源的潜在优势很突出,但是资源的
开发成本很高,以至于从国际上看,资源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来。例如新疆的石
油资源就地质储量来说,是相当大的,但开发成本却远远高出中东的石油开发成本。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是新疆所独有的,西部其他地区都存在。因此在开发西部资源中,
为了使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资本化,实施资源证券化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战略。所谓
资源证券化(Resources Securitization),是指在明确界定资源产权的基础上,对于那
些已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资源,以其未来的现金流作为抵押,在资本市场以发行“资
源抵押证券(Fesources.Backed Securities,RBS)”的方式进行变现性融资。例如,西
部地区旅游资源很丰富,而且价值很高,我们可以通过对某一个旅游景区如四川九
寨沟景区的价值进行分析,预测其未来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以此为基础,发行资
源抵押证券,为其景区建设和新景点的开发融资。
(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倾斜力度。
首先,中央在分税制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对中西部地区的返还比例。在建立规
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同时,减少一般性(即无条件)转移支付,增加专门用途
(即专项)的转移支付,用于各神基础设旌建设性投资。其次,国家可以通过预算
内投资适度倾斜,提高中西部地区投资在国民经济总投资中的比重。利用财政投融
资体系,向中西部地区注入发展资金。包括支持中西部地区从事国家鼓励发展的项
目建设;对于直接用国家财政投资、三大政策性银行贷款新建及扩建的大中型建设
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给中西部地区:对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有
计划、有重点地安排一些有利于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
并在项目审批权、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贷款利率及偿还期限等方面给予优惠。第三,
国家可以利用投资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根据发
达国家的经验,为引导资金投向不发达地区,政府都实行企业投资补贴制度。其主
要目的是通过补贴将落后地区的资本利润率提高到接近发达地区的水平或全国的平
均水平。我国中央政府可以从西部地区发展基金,或者直接从中央财政资金中拿出
一部分,对在西部落后地区新扩建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商和区外企业提供一定比例
的投资补贴,以引导民间资本来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支持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建议中央加大对西部财政贴息的力度,并逐步扩大财
政的产业范围。当前,可以考虑对西部地区高新技术基建项目、“三线”军工企业和
单一性资源城市的大型国有企业技改项目贷款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这种财政贴息
的目的,一是引导民间资本到西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发挥现有资产存量的优
势,加快资源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军转民的步伐。
二、消除知识贫困,促进西部地区内生技术资源的形成
知识是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知识贫困是西部地区实现
追赶战略的最大障碍。因此,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全球化的知识溢出效应,消除知
识贫困,缩小与东部先发地区的知识发展差距。
(一)大力发展教育,提高西部地区人们吸收知识的能力。
发展教育对于贫困与无知的人是有益的,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溢出效应。我
国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目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教育贫困和教育浪费的两难困境
27
D
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产业,需要由国家、社会、家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特别是保证足额的经费投入,才能保证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教育投资体制自
建国初50年代实行的集中统一体制和1957--1979年期间实行的“条块结合、块块
为主”的管理体制之后,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体制,这不
仅对缓解中央财政的紧张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对地方投资办教育也是极大的激励。
1984年和1986年我国又先后开征了专门用于农村和城镇的小学教育附加费,进一
步明确了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并提出了以国家为主体,
社会、企业和个人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措施和办法。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给我国
地方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此我国的教育发展有了新的支持机制。但是,对
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上述改革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匮乏的问题。
因为在人口膨胀、教育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西部地区要保障基本的办学条件仍
然受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紧张的制约。1997年,西部地区教育总经费虽然占
GDP的比重为3.88%,分别比中部(3.34%)和东部(3.12%)高O.54和O.36个百
分点,但因GDP总体水平比较低,人均教育经费只有147.97元。仅相当于东部
(276.20元)的54%。1999年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增加到193.37元,但也只相
当于东部(384.13元)的50.34%。28由于经费短缺,西部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
学未能按基本的教学要求配齐仪器设备,一些贫困地区中小学的危房长期不能得到
修善;同样是由于经费短缺,西部地区不但教育系统职工的收入水平低于东部地区,
而且还经常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但就是这种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勉强支撑
起来的西部地方教育事业,却存在着严重浪费的现实。
1.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引发的教育浪费。教育结构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内容。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在欠发达国家(地区),尤其
是教育十分落后的国家(地区),小学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比中学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高
得多,而中学教育投资收益率又比大学教育投资收益率高29。因此,在我国西部欠
发达地区,教育投资战略的重点首先是普及初等教育,其次是普及中等教育,最后
是发展高等教育。也就是说,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资结构应成宝塔型,即上端
小,底座大。然而,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恰恰相反,许多西部落后省区教育投资的首
要偏好是高等教育,然后是重点中学,而把扫盲和大众化的基础教育置于次要的位
置30。这种不顾实际,盲目攀高的现象实际上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2.教育内容不合理引起的教育浪费。首先,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儿童
生活在农村,并在那里上学,度过一生。根据这一特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
教育应与农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但实际上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为
升学做准备,教学内容是为升学打基础,而很少向学生传授农村发展所需要的知识、
技能和思想。其次,中小学教育设计偏离学生发展的实际。小学是语言发展的关键
期,但在西部大部分小学没有条件开设外语课程,结果,学生到了中学阶段该进行
高水平思维性学习时却反过来背记外语单词,这对于错过最好学习阶段的人来说,
外语成了难学的东西,这种发展性的颠倒造成了巨大的教育问题和教育浪费。第三,
西部许多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都是在追求所谓热门专业动机
下盲目仿照东部发达省市及发达国家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很少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以致大学毕业生难以学用一致,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教
育投资效率下降。
3.教育“过度”引起的教育浪费。在二元经济结构非常突出的西部地区,由
于传统农业部门的收入太低,使得知识劳动者大都把就业的目光投向现代工业部门
及行政事业单位。但由于现代工业部门发展缓慢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就业职位非常有
限,所以,学校培养出来的知识劳动者必然有一部分找不到工作,成为知识失业者;
或被迫到一些不能发挥专业特长的单位去工作,形成学非所用;或倔身俯就,寻找
低一级的工作,形成教育替代(即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人才对较低教育程度者的替
代)。这就意味着,相对于国民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而言,出现了“教育过度”的
现象31。教育“过度”必然造成西部地区资源配置不当,教育投资效率下降,这反
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劳动者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中,这是人
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教育的“过度”发展耗费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如果
把这些资源用于别的地方,可能产生较高的收益。
4.智力外流引起的教育浪费。所谓智力外流(braindrain)是指欠发达国家(地
区,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或本地区完成学业后迁移到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种
移民活动32。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省际间迁移流动人
口近4000万。在全部迁移流动人口中有76.3%的入迁入东部地区,迁入中部地区的
占9.61%,迁入西部地区的占13.97%。如果从迁移流动人口的迁出地看,从东部地
区迁出的占21.24%,从中部地区迁出的占41.18%,从西部地区迁出的占37.57蜉3。
由于有迁移能力的人大都是受过一定教育、具备一定技能的劳动者,所以,就全国
而言,这种人才流动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雨可
以增进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但对于人才流失的西部地区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重大
损失。首先,西部地区教育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等级越高,
地方政府负担的开支越大。当受过相当教育的人迁往发达地区时,西部地区就损失
了它投入的人力资本,这些资本要是投入其他活动,本来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出;或
者说,这些被投入大量资本的人才如不迁出西部地区,将会大大增加西部地区的产
出。其次,高级专门技术和管理技能有溢出效应,可以增加其他生产要素如资本和
非熟练工人的生产率M。但这些具有专门技术和管理才能的人迁移到东部地区,将
会减少其他要素的生产率,从而减少西部地区的国民产出。西部地区的智力外流不
仅仅表现为关键性专门人才供给的减少,而且还表现为科技人员眼光向外的倾向,
也就是说,这些专门人才不去思考和研究西部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是
把注意力转移到发达地区或国外。比如一些科学家热衷于国际最先进的学术成就或
对发达地区更有用的技术,而对西部地区目前面临的贫困、环境恶化、农村发展等
现实问题的研究毫无兴趣。虽然他们的“身体”还在西部地区,但他们的“脑袋”
已迁移到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把这种学者称之为“内在的”(intemal)
智力外流,把身体和脑袋都迁入发达地区的专门人才叫“外在的”(external)智力
外流。内在智力外流与外在智力外流结合在一起,毫无疑问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流失。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西部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令人难以
置信的矛盾:一方面,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力不足使得教育投入不足,从而
导致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贫穷的教育不会形成对经济发展
的知识效应;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使得教育脱离于经济的内在要
求而盲目发展,导致人、财、物的巨大浪费。西部地区摆脱这一两难困境的唯一出
路也只能依靠进一步的改革。
1.中央政府的改革。(1)国家应从宏观上改革现有的教育投资体制。“划分收
支、分级包干”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投资体制虽然消除了统收统支、
集中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端,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投资办学的积极性,但也暴露出许
多问题和不足。首先,由于过分强调依靠地方政府投资办教育的作用,忽视了地区
间客观上存在着的发展差异和不平衡,使处于后发地位的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的普
及很难得到真正的体现。其次,“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的体制从表面上看是“谁投资、谁受益”,符合市场经济进行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的
基本原则,但实际上教育活动与一般经济活动相比,它的利益相对可分性很低,其
产品的公共性则很强。因而教育的投资者很难获取教育投资的收益,“谁投资、谁受
益”的规则在教育上往往出现市场失灵。这就导致西部地区一方面地方教育投资捉
襟见肘,另一方面倾力投资于教育,为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输送宝贵的人力资源,而
发达地区并不支付这部分教育成本的不公平现象。改革现有的教育投资体制,并不
是要重新回到过去那种统收统支的老路上去,而是要认真研究全国不同地区的发展
水平,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并区分出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类别,然后在全国范围
按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投资体制:东部或其他发达地区可采取现有体
制,由地方政府负担地方教育经费支出;西部及中部一些贫困地区应该以中央政府
投资为主,地方政府负担为副来确保教育发展所必须的经费支出。(2)国家应建立
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弥补西部欠发达地区因教育资源流失而造成的巨大损失。从世
界范围看,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向发达国家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早己受到经济学家
们的关注,但至今没有一种很好的办法来弥补发展中国家因人才流失而造成的损失。
如果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这种关系难以得到解决,那么在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
之间的这种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加以解决。这种宏观调控可以
由国家通过建立教育成本补偿制度来实施,即中央政府可以在东部发达地区开征国
家宏观调控教育税和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成本补偿税,汇总到中央财政,由中央财政
设立专门机构直接拨付到西部欠发达地区。
2.西部地方政府的改革。首先,西部地区应及时调整教育投资的方向,把有
限的教育资金重点投入到大众化的中小学教育中去,特别是投入到农村中小学教育
中去。其次,要改革各级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之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发
展。具体的措施包括:编写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教材和参考书,开设与西部农村经济
发展有关的课程,创办和发展本地所需要的技术学校和成人教育机构,按照对本地
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来衡量学术研究成就等等。其三,要创造人才聚集的良好环
境。管人多,用人少;管死多,用活少;赶走多,引进少;压制多,培养少。这是
西部地区人才管理和使用方面普遍存在的弊病,它制约了当地人才的自育能力,更
不利于人才冒尖,从而使那些不甘心在无所作为的工作环境下无限期地等待下去的
人才流向了东部。因此,西部地区要彻底打破用人上的传统观念和不正之风,改革
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和人事制度,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西部地区引进知识的能力。区域开放程度的
差异是区域知识发展和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缩小东西发展差距,
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西部地区必须实行区域大开放的战略。具体包括:
1.西部地区既要面向国际开放,又要面向区际开放。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完
整涵义是向区外所有地区开放,要在重视向海外开放的同时,必须重视向沿海发达
地区的开放,积极吸引来自这些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欢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的产业西移。因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已达到了相当
高的水平,并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技术和经验,为中西部地区引进资本和技术,进
行制度学习创造了条件。另外,东部沿海地区已成为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同
全球经济往来的窗口和桥梁,是世界信息、物资、人才和技术在中国的集散地,西
部地区致力于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就可以“借船出海”,促进本地向海外开放。
2.西部地区既要向发达国家开放,又要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向发达国家开放,
可以引进它们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可以出口我们的产品。
西部地区向周边发展中国家开放拥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比如,从地理位置上看,西
部边疆省区距离南亚、中亚、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最近;从经济生活习惯看,
边境上有不少民族是跨境而居,他们在心理素质乃至文化传统等方面比较接近;从
经济发展状态看,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比较接近。
因此,与周边发展中国家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有利于西部地区发挥相对优势,增
加发展机会的选择。
3.西部地区既要重视物质、技术领域的开放,更要重视思想、观念方面的开
放。在西部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许多人的潜意识中还存在自
给自足、均贫富、肥水不流外人田等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这些封闭、落后的思想
观念支配的行为使外来投资者的经营环境恶化,使各种发展要素流入的渠道被堵塞。
因此,西部地区在进行物质、技术领域开放的同时,要打破这些狭隘的地方利益观
念及地域偏见,尽快树立起对外开放的新观念。
(三)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提高西部地区生产知识的能力
首先,国家应当设立促进西地区生产知识能力的专项基金,资助西部地区有优
势的R&D机构;鼓励东部地区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到西部地区合作开发适用于
西部地区的技术。其次,西部地区必须调整国有R&D研究机构,建立多元化的R&D
体制,提高R&D机构生产知识的效率。西部地区应保留--d,批精干的从事基础研
究的R&D机构,大力资助应用研究的R&D机构发展;政府应通过公开招标等竞争
方式对现有R&D机构进行投资,鼓励民营R&D机构的发展和外资兴办R&D研究
中心,从而增加本地区生产知识的投入总量;西部地区应鼓励一批技术创新R&D
机构实行企业化运作,或进行公司化改造,或者形成新型科技企业,或者与企业集
团结盟,直接进入市场,提高R&D生产知识的效率。第三,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
现有科技人员的潜力和作用,提高技术人员生产知识的效率。包括鼓励本地区科学
家与外地或国外科学家合著科技论文:鼓励科技人员与外地科技人员合作申请专利,
提高专利发明人的私人收益比例;鼓励科学家和学者从事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提高
普及者的个人收益,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作为经济性收益的补偿。第四,西部
地区应确定R&D投资的优先领域,增强生产“创造财富”型知识的导向性。应积
极资助电子产业、软件产业、通讯制造业、生物技术产业、制药业和中药业、特色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R&D创新活动。第五,西部地区应鼓励企业对R&D的投入,
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包括产业界和学术界联合创办R&D机构,加
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加快通讯、网络设施建设,提高西部地区人们交流知识的能力
要使得西部有更多的人能利用现代传媒工具交流知识和信息,就必须加快西部
地区通讯、网络设旌的建设。首先,西部地区应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
率,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现有知识交流的途径。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增加对广
播电视基础设旌的投资,保证村村有条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要求国家和地方广播、
电视、有线电视网增加各类知识,特别是对当地适用的生产和生活技术知识的节目,
促进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技术知识的应用。其次,西部地区应加快电信产业开放,
引入竞争,充分利用新技术的“蛙跳效应”来推动西部地区电讯产业的发展。国内
外利用新技术的经验都已证明,在技术发展历史中,新技术从开始采用到普及的周
期越来越短,后发地区可以利用其没有沉没成本的优势,采用最新技术迅速实现对
先行地区的追赶,这被称之为“蛙跳效应”。西部地区要发挥电信产业发展的“蛙跳
效应”优势,国家得优先帮助西部地区制定电信发展规划,特别是网络建设发展规
划,并增加投资;在实施过程中,应引入竞争,采用最新的技术,实现在知识交流
途径上的追赶:要加快西部地区社会或公共部门入网,使得西部地区更多人口能够
分享使用网络的机会;要提高中小学网络普及率,培养中小学使用网络的技能,增
加利用网络知识和吸收知识的能力。第三,西部地区应为贫困地区和穷人提供更为
方便的通讯系统,为消除经济贫困提供条件。知识贫困与经济贫困互为因果,即经
济贫困能导致知识贫困,知识贫困又能固化经济贫困,从而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陷入“贫困陷阱”,要打破这一“贫困陷阱”,就必须使消除经济贫困和消除知识同
时并举。国家为西部贫困地区提供更为方便的通讯系统,是消除知识贫困的重要途
径。这就要求政府对小城镇和边远地区的电话网建设、学校电脑网络建设、无线通
讯技术使用提供专项补助资金,提高这些地区电话普及率和各类学校电脑普及率。
三、推进工业化进程,优化各产业内部结构,提高西部地区整个产业承载技术的
能力。
上一节的分析表明,西部地区技术——经济追赶“后发优势”的发挥本身需要
通过适宜的地区产业结构来实现,而适宜的地区产业结构需要通过以下产业政策措
施来实现。
(一)调整和优化农牧业的品种结构和地区结构,全面提高农牧产品质量,形
成合理的区域布局。
西部地区传统农牧业的改造首先应加快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优化农牧产品的
品种结构。西部地区要抓紧淘汰劣质品种,大力开发优质品种,发展高效特色农牧
业,生产国际、国内价格和质量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农牧产品。其次,要调整农牧业
的区域结构,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布局。现有粮食和蓄牧产品的生产
区应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质,提高生产水平;生态脆弱地区,要有计划、
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发展林草和水产业,改善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优
越地区可以发展效益比较高的经济作物和蓄产品,积极发展高效农牧业和创汇农牧
业。
(二)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收缩占线,有重点的发展区域特色工业。
在中国买方市场基本形成后,特别是加入WTO之后,随着资源贸易政策的转
型,东部地区势必扩大对铁矿、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和原材料的进口,因此,西部
地区要重新审视资源开发与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西部地区在未来10年或20年应
将天然气勘探开发放在首位,加快建成大规模的天然气外输基地,应建设一批天然
气化工企业;对新疆石油实行保护性开采,并将其资源作为战略性储备,不应盲目
扩大石油加工规模;应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发展西部地区的稀有金属和贵重金属资源;
应控制黑色、有色矿产资源开发和冶炼规模,重点进行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和发展
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对那些技术落后、质量低劣、资源浪费、污
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规模经济效应、严重亏损的上游工业企业应
加速淘汰,下决心关闭那些资源枯竭的矿山和企业。
(三)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跨越式发展建立驱动
点。
西部一些地区己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比如在关中地区可以发展电子
和信息、航空航天、电器制造、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等产业;在甘肃和四川适当地
点建立新的航天器研究和制造基地,以配合酒泉、西昌两个卫生发射中心的需要:
在四川、贵州进一步振兴国防工业和以现代技术改造一批老的“三线”工业企业;
在云南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产业等。这种分地区分行业集中大力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可以成为带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龙头”。诬部地区可以通过
建设自己各种类型的“硅谷”来提升自己的产业层次和素质。国家应采取灵活的财
政金融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投入到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比如通过财政贴息引导银行
贷款向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政策性银行可以专门开辟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贷款
渠道,降低对高新技术企业起贷资金的限制:商业银行可以让高新技术企业以知识
产权、专利等技术成果进行抵押,扩大贷款规模;允许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试点发行
非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优先选择西部地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有一定市场规模和
产品支撑的高新技术企业发行股票,增加高新技术企业股票的上市指标和发行额度。
(四)在区域经济动态变化中,实现产业战略大转移。
在我国地区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完成产业战略大转移,一方面是东部先发地
区要让出原来的主导产业,向更高的主导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要
随后跟进,向发达地区让出来的产业扩展。这种产业战略大转移需要两种力量来促
成。一是东部先发地区的拉力,即新的主导产业具有远远大于原来低阶段主导产业
的附加值和市场需求,吸引发达地区向该产业转移。二是西部后发地区的推力,即
后发地区在先发地区迟迟不肯让出主导产业的情况下,发挥工资成本低的优势,增
强自己在该产业的竞争能力,将先发地区的产品排挤出去,迫使它不得不向新的主
导产业转移。但是,在市场机制下,这两种力量的形成需要发挥政府第一推动力的
作用。比如,(1)东部地区由于向新的主导产业转移中遇到了技术创新的困难,所
以,政府可以帮助东部地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向新的主导产业转移,将它推
向更高的发展阶段。(2)东部地区为了自身利益,不肯收缩轻工业。但政府可以通
过限产压库强迫东部地区适当退出旧的主导产业,为西部后发地区打开发展通道。
(3)东部地区在向第三阶段主导产业转移中遇到了消费断层(东部人均收入水平还
没有完全进入万元层次)和内需不足(主要是对住房需求不足)的困难,因此,国
家应通过消费信贷、降低利率等政策来扩大需求,帮助东部地区向新的主导产业转
移,使之能让出一部分轻工市场给西部。(4)政府可以帮助西部地区增强产品竞争
力,以竞争手段迫使发达地区退出旧的主导产业。总之,只要国家这一措施有足够
的力度,是完全可以将处于停滞状态的产业战略大转移重新启动起来,形成东部先
发地区经济加速发展,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迅速起飞的良好局面。
四、改善区域内运输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西部地区规模经济效应的形成。
区域内运输效率和城市化水平低下是西部地区制造业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形成
的重要原因,因此,改善西部地区的运输条件,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是西部
地区通过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来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
(一)改善西部地区的运输条件
西部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要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宣,重点解决突出矛
盾和“瓶颈”制约的建设方针。既要发挥铁路大动脉的骨干作用,又要重视公路交
通在西部地区的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发展航空运输业,充分利用
内河资源,发展水运事业,加强管道运输能力。西部地区五种运输方式综合效益的
发挥,关键在于投资资金的筹措。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地区交通运
输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建设资金,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的要求。所以,西部地区只有通过集资、贷款、利用外资、社会融资、转让经营权、
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筹措建设资金,才能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首先要从解决城市规模结构问胚入手。一个大区
域的城市规模结构应该呈金字塔形态,即既有个别特大城市和一些大型城市,又有
较多的中型城市和大量的中小型城市(如图6.5),这样就形成特大、大、中、小相
结合,主导、基础、中心、腹地层次分明,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城市规模结构。
这种结构可体现城市功能结构互补,相互协作的协调发展机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
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从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现状看,城市发展的结构较为畸型:有特
大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等,而缺少大城市;有一定比例的中型城市如四川省的
绵阳、陕西省的咸阳等,而小城市的数量相对较少。这种状况使西部城市规模结构
不合理,在城市链条上特大城市孤立发展,带动效应较差:大城市断节,不能形成
衔接两头的纽带,广大中小城市与特大城市之间缺乏技术经济关联关系;城市各自
孤立分散和自由缓慢地发展,使整个地区的经济要素聚集和幅射能量大大地降低,
区域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市
空间密度,使大城市有广阔的城镇基础,使幅射效应渗透到经济腹地的每个角落,
实现城乡一体化经济结构。同时,西部地区要建设一批大型城市,起到技术经济幅
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就是说,西部地区要加快一批有希望成为大城市的中型城市
(如四川的绵阳、宜宾、攀枝花和陕西的咸阳等)的建设,促进其大城市化,使之
与特大型城市配套,担负起带动经济和工业发展的重任。
图6—5城市规模结构
其次,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以解决城市功能结构问题为主要内容。
城市具有8大基本功能,即工业生产基地、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
政治中心、信息中心、科技文化中心和综合服务。正是由于这些功能形成一定的有
机系统,并在运行中相互影响并发挥作用,由此才产生了城市强大的经济能量的聚
集和幅射作用,影响着一个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构成的经济区域大系
统。城市功能越完善、结构越合理,其聚集和幅射作用就越大,就越能促进整个区
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综合性功能的大城市比重较小,而工矿城市所占
比重较大,西部大城市的综合效应和带动效应不明显,大量的工矿城市功能较单一,
而且许多工矿城市还面临矿竭城衰的问题,从而使西部城市功能结构不合理。因此,
西部地区要在改变城市规模结构的基础上,调整城市功能结构,积极促进大型工矿
城市和工业基地转型,使不同规模和不同产业方向的城市实现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五、通过制度学习和文化创新,提高西部地区发展要素的收益率。
制度与文化的后发劣势极大地降低了我国西部地区发展要素的收益率,从而阻
碍了发展要素的逆转。因此,制度学习和文化创新是我国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
重要途径。
(一)西部地区要制定鼓励非国有经济主体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专项政策。西部
地区资金供求缺口问题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增多、机关公务员精减分流和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而形成的就业问题都需要通过发展非国有经济来破解。因此,西部地区应
明确确立非国有投资主体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在市场准入、银行
贷款、股票融资、税收减免、征用土地、资产重组等方面赋予基本一致的优惠鼓励
政策,使投资者尤其是外商愿意到西部来投资。
(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设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
西部地区上层建筑系统的改造由于可供分流的经济单位比较少,民族聚集区需要考
虑稳定,加之“路径依赖”和原有“体制锁定”,因而会遇到比东部地区更大的阻力,
要支付更多的改革成本。但从长远发展看,这一改革成本是有必要支付的。首先,
西部地区要通过对吃皇粮的职工进行一定补贴,鼓励他们脱离吃皇粮单位,使更多
的社会精英和人力资本要素流入到生产经营性系统。从而给经济注入竞争的活力和
发展的动力。其次,西部地区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世贸组织规则,以及西
部吸引资金和人才的需要,清理和废止一批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政
策:清理和废止一批政府部门的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清理和
取消一批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项目,统一和规范收费行为。通过上述改革,使政府
职能从选项目、选人、审批和直接管理向服务、登记、备案和间接管理转变:使行
政人员的观念、工作方式、办事程序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转变,从而降
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和市场准入条件。
(三)以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为目标,完善法律法规,
切实保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当前的重点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
伪劣和地方保护主义,消除行业壁垒,消除市场障碍,树立良好的信用道德观念。
同时,加快制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条例和处理其投诉的暂行规定,逐步形成比较
完备的地方法规体系;并抓紧清理和审批一批久拖不决的涉外(包括境外和外地区)
案件,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错案追究。
(四)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创建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不
只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事,也与西部每个老百姓相关。西部地区老百姓的观念和行为,
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人才的去留。因此,西部人要大胆解放思想,破
除四平八稳、封闭保守以及“肥水不流外人田”等陈旧观念,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
境、改善投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观念。同时要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
业留人,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六、抑制人口膨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西部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
展。
从上一节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人口、环境状况的系统分析中可以看出,贫困是
多育的温床,多育又维持了贫困;贫困导致环境恶化,环境恶化也维持着贫困。贫
困地区人口、环境与贫困之间存在着一种累积性的、因果性的关系(如图6-6所示)。
这种退化的螺旋曲线的逆向变更以及为不发展积蓄的势头,使这些地区陷入“贫困
——多育——环境恶化——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不发达状况下发生的这种人口
压力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本质上是一种贫困引起的综合症。因此,要打破这种
贫困恶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是脱贫、节育和环境治理一起抓。
(一)缓解贫困以削弱多育的基础,节制生育以减轻脱贫的压力。
1.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温饱工程,缓解和消除贫困,增加收入,改善营养状
况,消除多育的经济和生物学基础。
2.改善贫困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婴儿存活率,消除人们对孩子的数
量偏好,减弱补偿生育的动机,使生育率下降。
3.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
141
位,增加她们的就业机会,推迟她们结婚年龄的实际起点时间,使大多数青年能晚
婚晚育,使出生率下降。
4.积极刨造条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独生子女户和有女无儿
户的养老保险制度,解除贫困地区农民的后顾之忧。
5.在贫困地区发展交通、邮电事业,改善封闭落后状况,增加开放程度,促
进社会发展,淡化传统观念,消除性别歧视,弱化多育的社会基础。同时,要促进
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即通过文化的变迁,使人们在生育行为
上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自觉。
6.强化计划生育政策和节育措旌,并把计划生育工作与扶贫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那些计划生育搞的好的农户,在扶贫款发放,扶贫项目安排、农用物资供应、致
富技术培训、劳务输出、享受社会福利和救济方面优先予以安排照顾。对超生户则
不能享受上述各项优惠。彻底改变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喊得紧,抓得松,生得多,
报得少的不正常局面。
图6-6贫困、人口和环境螺线图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把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结合起来,采取一系列切
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话部地区建立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比较均衡、协调发
展的良好关系。
1.对那些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水面捕捞过度的贫困地区,应采取“退”的
办法,减轻环境承载负担,避免不可持续性现象的发生。有关自然常识告诉我们:
在植物覆盖的自然条件下,自然界每隔100至400年或更多的时间才能产生厚达10
毫米的有机土层,需3000至12000年才能产生相当于200毫米的土壤深度。所以,
一旦森林破坏,草原退化,土壤流失,人类将永远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今天,让
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停止乱垦滥伐,停止放牧,实际上是一种以退为进、“反弹琵琶”、
重建生态系统的长远发展战略。
2.对于自然资源非常贫乏,条件十分恶劣的贫困地区,比如严重缺水的干旱
地区,极为严寒的高山地区,极少耕地的石山地区,飞沙走石不断发生的流沙地区,
应禁止人们对这类地区的进一步开发,防止环境与自然条件的进一步恶化。对于这
里的人民,应采取“迁”的方法,将这部分贫困入口从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迁到
另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另辟脱贫致富蹊径,以减轻这此地区的环境压力。近年来,
许多省区政府从实际出发,在实施“异地脱贫工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比如甘
肃在秦王川电力提灌区安置从会宁、永靖、东乡等贫困县移民21万多人,宁夏在宁
南的固海杨灌区安置外地贫民17万人,取得较好的效果。
3.对于那些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贫困地区,比如黄土沟区,红色丘
陵区和沙漠边缘区,要采取“治”的办法,以逐步提高这些地区的土地承载能力。
位于黄土沟谷区的庄浪县,人们在与水土流失斗争的实践中,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水
土保持措旌,取得显著效果,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梯田县。比如,通过水平或反坡梯
田、沟头防护、水簸箕、地边埂等坡面工程使“三跑”田(跑水、跑土、跑肥)变
为“三保”田,可“借伏雨抗春早,蓄秋雨增春墒”。
4.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依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规律,运用
先进的农业和生物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够恢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提
高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绿色产业。就贫困地区来说,人们生存的需要耗尽了土
地肥力,土地严重退化,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应以改变耕种类型为重点,变稻谷、
豆类、瓜类、玉米、薯类等田问作物的集约耕作为种植水果等多年生灌木和乔木,
或退耕还牧。特别是山区土地,要顺其自然,宜农则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发
挥优势,避免劣势。要尽量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土壤污染。
5.发展环境工业。环境工业是根据生态环境规律的要求,运用先进的不污染
或少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
国贫困地区由于使用陈旧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兴办乡镇企业,使一些地区的水体、
土壤,特别是大气遭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因此,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工业必须做好三
方面的工作。(1)对国有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的资源管理模式,达到产权明晰,国家所有权得到维护,并在经济上得到实现;要
使资源性资产开发、转让进入市场,合理、高效、节约地开发利用资源。(2)采用
不污染和少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技术,包括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
143
技术,以及有关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把各种污染物消灭在源头和萌芽状态。(3)在
矿场和工厂周围大力植树造林,建立园林化工矿区,抑制细菌,净化空气和水质。
注释:
1 ODP是用来衡量某~地区在特定时期内创造的产品及服务的价值的尺度。GDP的差异表明不
同地区的生产力差别。一个地区人均GDP标志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正如一国的人均GDP
标志着该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一样。
2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第8.10页。
3唐杰认为,改革开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致稳定,并未形成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
的负面影响。参见唐杰等:《中国地区差异报告:1979---1995},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1996年
6月。李克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距不仅是发展中的差距,而且正是因为存在差距才能
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整体效率的提高。参见李克:《适度差距与系统优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的区域经济》,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4胡鞍钢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日益扩大的区域差距,不仅会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进程,而
且还会影响国家政治稳定。参见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年版,第5-8页。
5参见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52.66
页。
6参见陆德明、王必达:“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经济地理》。2002年第
5期。
7王必达:“关于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资本形成问题的若干解析”,《新疆财经》2000年第6期。
8胡鞍钢、李春波:“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3期。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与对策”,《管理世界》,2000
年第3期。
”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是指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百元层次(人均收入一百元至几百元)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千元层次(人均收入一千元
至几千元)为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万元层次(人均收入一万元至几万元)为经济发展的第
三阶段;十万元层次为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数十万元层次为经济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参见
周学:“从贸易理论创新看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学家》,20们年第1期。
”蒋耒文、考斯顿:“中国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探析”,《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1期。
”杨小凯:“后发劣势”,《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7月22日。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经济研究》,2000年第6
期。
”黎昌政等:“建个市场竞要盖112枚公章”,《经济参考报》,2000年10期。
”樊纲、王小鲁、张立文和朱恒鹏等构建了一个衡量市场化相对进程的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各
省区2000年市场化水平进行了评分和排序。从他们的研究结果看,2000年市场化排序前10位
的是广东(1)、浙江(2)、福建(3)、江苏(4)、山东(5)、上海(6)、天津(7)、海南(8)、
安徽(9)、辽宁(10).前10位除安徽外全部为东部沿海省市;2000年市场化排序在1l-20位
的是河北(11)、重庆(12)、广西(13)、北京(14)、四川(15)、河南(16)、湖北(17)、吉
林(18)、湖南(19)和江西(20),这10个省份以中部省份居多;2000年市场化排序在21.30
的是黑龙江(21)、云南(22)、甘肃(23)、内蒙古(”)、贵州(25)、山西(26)、陕西(27)、
宁夏(28)、青海(29)和薪疆(30),这10个省份除黑龙江外全部为西部省份。这一研究成果
显示,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2000年市场化综合指数平均得分分别是7.16、5.47和4.71,以
东部最高,中部次,西部较低。东中差距为1.69,中西差距为O.76。参见樊纲等:“中国各地区
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3期。
”张维通、柯荣住等利用“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全国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西部地区是中
国相对最缺乏信任的地区,参见张维通、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
《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坎南·埃德温:《经济理论评论》1929年英文版。转引自张光照等著《发展经济学》,西南财
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1页。
”参见自张光照等:《发展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3-85页。
20田雪原;“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宏观决策先择”,《人口研究》,2001年第4期。
21参见王必达:“中国西部地区人口转变若干问题解析”,《复旦学报》,2002年第5期。
22高抚养比指抚养人口占就业人口的比重。1998年我国西部地区平均负担少儿系数为40.63%,
比全国平均水平(34.99%)高5.64个百分点,比东部平均水平(30.53%)高10.10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计年鉴》(2000年)第102页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23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1999年西部地区6岁以上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6.5%,比全国(13.4%)高出3.1
个百分点:小学占433%,比全国(38.5%)高出4.8个百分点:初中占29.1%,比全国(34_3%)
低5.2个百分点,高中占8.8%,比全国(10.7%)低1.9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占2,4%,比全
国(3.1%)低o.7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第104-105页相关数据整理而
得。
25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第214页。
26同上
”王必达:“贫穷的教育与教育浪费——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两难问题”《社会科学研究》,
2002年第2期。
28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有关资料计算而得。
”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198。
”1999年西部地区6岁以上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6.5%,比全国平均水平(13.4%)
高出3.1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第104页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198。
”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198。
”于弘文:“从2000年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状况的几个特点,”《入口研究》,2000年第4期。
34
Lucas,R.E.Jr,On the Mechanics of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Monetary Economics,
V01.22,1988,pp783-792。
”王必达:“区域开放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
1期。
145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2.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2年版。
3.程必定:《区域经济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
4.程必定:“区域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9年第3
期。
5.李克:《适渡差距与系统优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0年版。
6.陆德明、王必达:“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经济地理》,2002
年5期。
7.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
8.陆德明:“技术进步条件下收益递增——不变——递减规律,”《经济研究》,1986
年第10期。
9.魏后凯:“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开发研究》,1990年第5期。
10.魏后凯:“中国外商投资的区位特征及其变迁,”《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41
期。
11.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2.w·w·罗斯托主编:《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
13.弗朗·索瓦·佩鲁:“略论增长极概念”,《经济学译丛》,1988年9期。
14.李仁贵:“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研究》1988年第8
期。
15.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16.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0年。
17.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
18.伯尔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86年。
19.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
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研究述评,”《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
周莉珠:《后发优势与企业发展》,复旦大学2002届博士论文。
黄本笑:《利技进步与区域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罗伯特J·巴罗、哈维尔·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张培剐:“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国外经济学讲座》第3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1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三篇,人民出版社,1972年。
《马克思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2年。
罗伯特·M·索洛:“技术变化和总量生产函数”,《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商务
印书馆,1991年。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
金麟洙:《从模仿到创新——韩国技术学习的动力》,新华出版社,1998年。
袁泽沛:“技术跨越的可能性与机会窗口”,《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8期。
李清均:《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年。
王必达:“后发优势: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复旦学报》,200t年
第5期。
王必达:“关于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资本形成问题的若干解析”,《新疆财经》,2000
年第6期。
王必达:“中国西部地区人口转变若干问题解析”,《复旦学报》,2002年第5期。
王必达:“区域开放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中国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02年第9期。
王必达:“中国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产业困境与政策选择”,《中国开发》(香港),
2003年第1期。
王必达:“贫穷的教育与教育浪费——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两难问题”,《社
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47
加扒丝为舛
硝拍”

凹如孔弛
”弘”靳


扣∞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
康芝斯:《制度经济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
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债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4年。
道格拉斯·c·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8年。
奥尔森:《大国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1992年。
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经济科
学出版社,1999年。
R·H·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
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7年。
丁伯根:“关于结构概念引起的几个问题”,《政治经济学杂志》,1952年62号。
罗伊·哈罗德;《动态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经济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
海三联书店,1989年。
59.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5
年。
60.杰拉尔德·迈耶、达德利·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年。
61.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年。
62.冯金华:《敲开希望的大门——发展经济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
6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2年。
64.谭宗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65.c·P·欧曼、G·韦格纳拉加:《战后发展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66.G·s·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67.陆红军:《人力资源发展跨文化学通论》,百家出版社,1991年。
68.A·P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钙¨钙拍
钉钙锣

钉记驺弭"鲐"鼹
69.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
70.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德·丑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71.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
72.范剑勇:“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经济研
究》,2002年8期。
73.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0年。
74.华锦阳等:“制度决定抑或技术决定”,《经济学家》,2002年,第3期。
75.程保平:“中国区域经济从局外运行到局内运行”,《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6
期。
76.项飞:《后发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1届博士论文。
77.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
78.胡鞍钢、李春波:“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3
期。
79.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与对策”,《管理
世界》,2000年第3期。
80.唐杰等:《中国地区差异报告:1979--1995)),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1996年6
月。
81.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年版。
82.周学:“从贸易理论创新看西部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学家》,2001年第l期。
83.蒋耒文、考斯顿:“中国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探析”,《中国人口科学》,2001
年第1期。
84.杨小凯:“后发劣势”,《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7月22日。
85.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学思考”,《经济研究》
32000年第6期。
86.黎昌政等:“建个市场竞要盖112枚公章”,《经济参考报》,2000年10期。
87.张维通、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经济研究》,2002
年10期。
88.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
究》,2003年3期。
89.张光照等:《发展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
90.田雪原:“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宏观决策选择”,《人口研究》,2001
年第4期。
91.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92.于弘文:“从2000年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状况的几个特点。”《人口研究》,2000
年第4期。
93.王燕梅:“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制度因素分析,”《经济科学》,2001年3期。
94.解明曙:《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测绘出版社,1996年。
95.姚余栋:《学习经济》,人民出版社,2002年。
96.金明善、车维汉:《赶超经济理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
97.张明王:《技术跨越战略与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98.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99.孙海鸣、赵晓雷:(2003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0.保罗·巴兰:《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
10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2.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
103.李平:《技术扩散理论及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
104.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5.狄帕克·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106.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0年。
107.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年。
108.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1年。
109.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2001年。
110.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1.舒元·谢识予、孔爱国、李翔:《现代经济增长模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12.速水佑次fill."《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113.何顺果:《美国边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14.詹姆斯·A·道、史迪夫·H·汉科、阿兰·A·瓦尔特斯:《发展经济学的革
命》,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5.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思特:《经济发展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116.朱勇:《新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117.王铮、邓悦等:《理论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
1 1 8.Abramowitz.M,,Thinking about Grow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 989.
119.Arthur,W R.,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Ann Arbor:
University ofMichigan press.1994
120.Barro,R.,&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Me GrawHill,inc.,1995。
121.Bertola.G.,Models of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localized growth 1993 in Torres,F,
and Giavassi,F.(eds),Adjustment and growth in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2.Bouldeville,J.R.,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lolarming,Edinburgh U.P.,
1996。
123.Brezis,krugman,P.,Stridden;leap--fogging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A
Theory of cycles in National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01.83,1993.
124.Brulhart.M.,Economic geography,industry location and trade:the evidence.The
world Economy,V01.21,1998.
125.Coase,R.,111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produ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1992。
126.Fujita,M.,krugman,P.,vermbles。J m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9.
127.Fujita,M.,urban Economic Theory:Land Lise and city size.Cambridg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28.Friedman.,J.,Re西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
Cambridge,Mass.I.T.press,1966.
129.Gerschenkron,A.,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Harvard
university,1 962.
130
131
132
133
134.
Gerschenkron,A.,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The Belknap
press of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Hansen,N.,French Regional planning,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8.
Hhlin,B.,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3.
Hirschman,A.0.,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Isavd,W.,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Science,
Cambridge:MIT Press,1 960.
151
135.K1aassen,L.H.,Area social and Economic Redevelopment,OECD.
136.Krugman,P.,the self-Organizing Economy.Cambridge,Mass:Blackwell
publishers,1 996a.
137.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Geography,V01.99,1991b.
138.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Geography,V01.99,1991b.
139.Kragman,P’,A Venables,Integration,specialization and Adjust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01.40.1996.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Levy,M.,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A setting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 966.
Lucas,R.F.J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01.22,1988.
Marshall,A.,Principles ofEconomies,London:Macmillan,1920.
Mansfield,E.,Shwartz,M.,Wagner,S.,Lamentation cost and patents:An
Empirical Study,The Economic Joumal,V01.91,1981.
Myrdal,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London,Duckworth,
1957.
North⋯O Institutions,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1991,No.1。
Nurkse,R.,11le problem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
Nurkse,R.,Some internationa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 1952.
pasineRi,L.L.,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l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erroux,F.,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01.64,1950.
Porter,M.,n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Nation,London:Maemillian,l 990.
Porter,M.,Competitive advantage,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regional policy.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V01.19,No.1-2,1996.
Richardson,H.W,Growth Pole Spillovers:The Dynamics of Backwash and
Spread,Regional Studies,Vbl.10,1976.
Roomer,P.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152
Economy,V01.94,No.5,1 986.
154.Roomer,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01.98,No.5,pt.2,1990.
155.Rosenstein——Rodmall,P_N.,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 Eastern
Europe,Economic Journal,V01.53,1943.
156.Sallow,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VoI.70,1956.
1 57.Syrquin,M.and H.B.Cheery,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01.3,1989.
158.Syrquin,M.,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New Growth Theory,in L.L.
Pasinetti and R.M.sallow(eds),Economic Growth and the structure of long.Term
Development,The Macmillan press,1994.
159.VanElkan,R.,Catching up and slowing Down:learning and Growth patterns in an
open Economy,Journal 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I.41,1996.
160.Venables,A.,Localization of industry and trade performance.Oxford Economic
policy Review.VoI.12,No.3,1996.
161.Williamson,J.G.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National Development: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I.1 3,
No.4.1965.
后记
本文选题、写作及修改都是在陆德明教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的基本思想
和假说陆教授早已在宏观层面就提出来了,我只是将这些思想和假说扩展到区域层
面而已。导师对学术的严谨、对人的宽容、对问题的精辟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谢
导师三年来对我在学业和生活上的指导与关怀。
论文指导小组的陈志龙教授、尹翔硕教授和谢识予教授在论文开题中提出了许
多宝贵意见,这些建议使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受到很大启发,在此向诸位老师表示
诚挚的感谢。
论文写作过程中,与同窗王贵全、刘海生、孙勇、周莉珠、文静、卢文鹏进行
过多次讨论和争论,他们的观点及见解使本文受益不少,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复旦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环境,国内外著名专家和“海派”学者的熏陶
与影响,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与温暖,使我在“做学问”和“做人”上都有很大
的进步。感谢复旦大学的培养,感谢所有指导、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同学及同
乡。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我是不能完成学业的。特
别感谢我的妻子田淑萍女士,是她无怨无悔地替我分担了照看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
儿子的全部责任和其他本应由我来承担的责任,如果没有她的全力支持,我是不能
安心于这三年“苦读”的。
王必达
二00三年五月二日
于复旦南区宿舍
/0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沦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
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作者签名:.:至!芝鎏日期:21丝:£:.厂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复旦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
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兰缝导师签名:
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
作者: 王必达
学位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被引用次数: 1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
1. 郭将 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支持[学位论文]2006
2. 李飞 欠发达区域后发优势实现机理探析——以广西为例[学位论文]2008
3. 欧阳勤 发挥后发优势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研究[学位论文]2006
4. 杨永春.张从果论落后地区的发展与后发优势[期刊论文]-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
5. 储祥好 基于后发优势的我国中部崛起研究[学位论文]2006
6. 杨坚.司帆.Yang Jian.Si Fan 区域后发优势理论:来自中国的证据[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2009(9)
7. 胡汉昌 制度后发优势研究[学位论文]2004
引证文献(5条)
1.全胜跃发挥广西北部湾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 2011(11)
2.李刚后发优势、学习能力与欠发达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期刊论文]-综合竞争力 2010(3)
3.黄如良.王开科福建省光伏产业发展"后发优势"实现机制[期刊论文]-科技和产业 2010(9)
4.曹茉莉沿海部分地区应发展欠发展成因分析[期刊论文]-开放导报 2009(4)
5.邬国盛.罗毅华.王巧兰后发地区经济发展思路与对策——以怀化市为例[期刊论文]-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