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湖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姓名:吴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李松龄
20070928
硕f学位论文
摘要
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本文以当|ii『社会公众关心的安全健康问题为焦点,
抓住国民经济发展与安全健康管理之间的突出矛盾,提出严峻的职业健康安全形
势,需要在微观经济领域找到其他制度作为政府主导管理的必要补充。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可以成为
现有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一种必要补充。但是,这一制度还存在缺陷,需要采取
综合措施加以完善。
从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的经济学特征入手,本文揭示职业健康安全具有外部性,
并导致生产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和生存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的冲突,因此产生交
易费用问题,需要通过产权交易制度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通过对认证在经济关
系、制度功能和制度绩效等方面的深入剖析,指出它能够抑制机会主义行为,能
够提供有效信息实现理性预期,并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实现外部性内部化。
表明它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可以成为政府主导管理的必要补充。
通过经济学分析,指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一定缺陷.如认证证
书产权价格模糊,认证制度本身具有外部性,认证活动存在多重委托一代理关系,
认证市场还处于不完全竞争阶段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如职业健康安全
产权难以界定,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具有外部性和信
息不对称性,认证制度还存在激励不足,并受到发展阶段、市场规范等多种因素
的制约及其相互影响。表明它需要迸一步完善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
作用。
针对其缺陷.需要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文化以及道德约束等诸
多方面的措施,包括明晰认证机构产权、推进认证机构市场化,健全市场竞争机
制、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优化认证安排、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国际互认制
度、认真应对贸易壁垒,以及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等。通过不
断完善这-{{Blj度,使其作为职业健康安全微观领域对政府管理进行补充的必要制
度,为提高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发挥更好作用。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产权
U
坚些堡堡垒三至矍竺圣兰垩墼型璧丝墼兰坌丝
Abstract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paper to present the public health issues of concern for the safety focus,se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safety and health management obvious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proposed Occupational Health grim security situation,we
need to find other micro·-economic areas the government—led management system as a
necessary complement.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has som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and to play the role of market
mechanism,can be a system of the existing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 necessary
complement.However,there are still shortcomings of this system,the need to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be improv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features start with
economies.the paper revealed with external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and lead to
the produc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interests of the surviv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interests of the conflict,resulting transaction costs,
through property rigats trading system to achieve external internalization.Through the
certification in economic relations,system performance and system functions,such as
in—depth analysis,pointing out that it could inhibit opportunism,can provide effective
information to achieve rational expectations,and be able to reduce transaction costs SO
as to achieve internal and external.Demonstrated that it could play the role of market
mechanism,the government-led management can become a necessary complement.
Through Economic Analysis,pointed out that ocen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has certain shortcomings,such as the Certificate
property prices blurred,with external authentication system itself,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authentication activities commissioned agent,still in the certification market
competition stage,and so incomplete.The causes of such problems many,such as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difficult to define property rigats,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at the salne
time and with external information asymmetry,there are still incentives certification
system inadequate,and has bee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market standards,etc.many
factors constraining and interaction.That it need to be further perfected and improved,
and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market mechanism.
U1
For its flaws,a comprehensive take legal,administrative,economic,social,
cultural and moral constraint,and other measures,including clear property rights
accreditation agencies,certification bodies promoting market,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market competition,reduce transaction uncertainty,optimization certification
arrangements sound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and promote mutual
recog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and seriously deal with trade barriers,as well
as changes in government management, social forces play a role. Continually
improving the system to make it船an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reas of the
government micro-management of the necessary supplementary system,enhance the
country's level ofoccupafionM health and safety play a beRer role.
Key words: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property rights
硕I‘学位论文
插图索引
图2.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模式⋯⋯⋯⋯⋯⋯⋯⋯⋯⋯⋯⋯⋯⋯⋯.11
图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12
图3.1 职业健康安全主体的确定和风险外溢⋯⋯⋯⋯⋯⋯⋯⋯⋯⋯⋯⋯⋯⋯.19
图3.2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功能结构图⋯⋯⋯⋯⋯⋯⋯⋯⋯⋯⋯⋯⋯⋯⋯.23
图3.3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监督系统⋯⋯⋯⋯⋯⋯⋯⋯⋯⋯⋯⋯⋯⋯⋯⋯⋯.25
图3.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对产品市场的影响⋯⋯⋯⋯⋯⋯⋯⋯⋯⋯.35
vIII
坚些堡堡塞全篁矍竺至坠垩墼型堡至鋈兰坌丝
附表索引
表2.1 我国2004.2006年GDP增长率、安全事故与死亡人数表⋯⋯⋯⋯⋯⋯..7
表2.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组成部分⋯⋯⋯⋯⋯⋯⋯⋯⋯⋯⋯10
表2.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PDCA模式⋯⋯⋯⋯⋯⋯⋯⋯⋯⋯⋯⋯⋯⋯11
表2.4认证制度要素表⋯⋯⋯⋯⋯⋯⋯⋯⋯⋯⋯⋯⋯⋯⋯⋯⋯⋯⋯⋯⋯⋯⋯.13
表2.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4
表2.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17
表3.1 职业健康安全负外部性表现⋯⋯⋯⋯⋯⋯⋯⋯⋯⋯⋯⋯⋯⋯⋯⋯⋯⋯.20
表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经济效益⋯⋯⋯⋯⋯⋯⋯⋯⋯⋯⋯⋯⋯.34
表3-3 已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分析表⋯⋯⋯⋯⋯.35

学位论文原刨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
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日。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号磕日期:v夕年忙月‘ 日
导师虢多孑弓易嗍叼卟月易日
硕I:学位论文
第1章绪论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国民经济发展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之问的突出矛
盾,己成为当前社会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立足于制度层面,如何充分认识
政府的经济管理方式,如何应用市场机制强化我国现阶段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以及如何化解国民经济发展与安全健康管理的突出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
展,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1.1研究背景
1.职业健康安全形势严峻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根本保障,事关
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但是,我国的安全
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平均每年各种自然灾害损失达1500亿元,因卫生和传染
病突发事件造成经济损失达500亿元,而事故总损失超过上述两者之和,高达2500
亿元,平均每年抵消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全国13亿人口中,每年1万人中就
差不多有1人丧生于事故;全国一年的事故损失,相当于1000多万个职工一年的辛
勤劳动化为乌有,相当于近亿名农民一年颗粒无收。每年各类安全事故伤亡的人
数相当于一场灾难性战争,安全事故比地震、水灾等不可抗力灾难造成的人员伤
亡总和及经济损失还大得多,由此得出了“事故危害甚于战争”的惊人结论¨】。
2.职业健康安全既需要政府主导型管理,也需要其他制度作为补充
严峻的安全形势,迫切需要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在管理、技术、制度等诸多
方面实现创新并与国际接轨。而我国现行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以政府为主体,社
会参与有限,这种宏观管理制度导致监督不力和激励不足,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绩
效的改善,导致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无法得到有效遏制,需要将社会力量置于基
础性地位,寻找一种在微观管理领域对政府管理进行可行补充的、与市场机制相
结合的其他职业健康安全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手段在防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方
面的应有作用。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值得研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化安全管
理模式,它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和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职业健康安
全科学管理体系,旨在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的自我约束机制,降低职业健康安
全风险,从而预防事故发生和控制职业危害”【21。
职业健康立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纤济学分析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我国实施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它以市场为驱动,
把职业健康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企业自愿参与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督和对企业的激励比现行制度只依靠政府的强制性执
行更加有效,从而对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起到了很好作用。但因为推行时间短、
认证企业数量少,尤其是这一制度本身所固有的缺陷,也导致不同问题的产生。
因此,如何立足于发挥社会力量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进
一步完善这一认证,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1.2基本术语
本文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认证相关术语时,均采用国家标准《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0.2000)【4】的定义。
1.风险(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2.安全(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3.职业健康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OHS))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
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HSMS))
总的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便于组织对与其业务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
管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所需的组织结
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5.认证(Certification)
第三方组织出示书面保证,表明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特定要求(通常指国
际通行标准或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技术法规)的程序。认证一般在产品或服务进入市
场前进行,以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的形式体现出来,目的是提高产品、过
程或服务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6.认可(Accreditation)
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
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认可是政府部门或政府授
权的权威团体对认可对象的认定,认可对象是从事特定活动的认证机构、实验室
和审核员;认可机构通常都得到政府部门的授权,具有政府授权的权威性。认可
2
硕l‘学位论文
的方式是对从事特定活动的机构或个人进行评审,经评审认为具备能力的,通过
文件、公告等形式正式批准。
7.组织(Organization)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旆。
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代理商、社团或上
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都可认为是“组织”:“安排”通常是有序的,“组织”可以是公
有的或私有的。
8.相关方(Interested parties)
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职业健康安全形势十分严唆,但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
理论与方法来系统分析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以及OHSMS认证,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却
少有发现。本文作为一种理论应用的尝试,为研究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及相关认证
探讨了一种新的方法,旨在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分析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及其认证的内在本
质和运行特征,揭示认证制度存在的缺陷,从经济学理论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
因,为今后OHSMS咨询、认证工作的改进,以及认证认可制度的改革提出相应对
策——这对我国政府及企业加快OHSMS认证进程,完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切实
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意义。
1.4文献综述
1.产权经济学相关文献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经济学的主要文献层出不穷——最
早将产权重新纳入经济学视野的是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1922年),
康芒斯随后在《制度经济学》(1934年)中提出了明确企业产权的必要性,并对产
权做出了较早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认为市场经济是交换的经济,市场经济中人
们相互间的一切冲突均源于交易,一切秩序均针对交易,而克服交易冲突并在相
互依存中建立和谐的秩序,根本在于界定产权并在法律上使产权更为明确;实现
经济上产权的交易界区和法律上产权的排他性统一,是克服交易经济中的冲突,
使之趋向和谐的根本制度保证【5】。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1960年)从外部性问题
入手,对外部性、交易成本与产权界定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形成了现代
产权理论,并系统论述了产权的经济作用,分析了产权的功能,特别考察了产权
结构对于降低社会成本,克服诸如外部性等市场失灵的关键性作用,从而使产权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纤济学分析
制度成为保障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必要条件【6】:在《企业的性质》(1937年)中,他指
出了市场机制在运行中存在摩擦,导致这种摩擦的主要因素是产权构造上的缺陷,
克服摩擦的根本在于界定企业产权【”。此外,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集中对
产权问题做了深入论述,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诺斯《制度、制度变迁
与经济绩效》,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德姆塞
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以及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沃因、韦坎德整理
的论文集《契约经济学》等,都是对制度经济学较高层面问题的研究,包括在产
权概念基础上研究契约与制度安排,在交易费用概念基础上研究交易费用对制度
变迁的影响,研究制度变迁、创新和激励问题等。
在我国,刘凡主编的产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专著系统介绍了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其他理论,以及委托一代理理论、团队生产及道德风险和代理成
本理论等产权经济学的晟新发展【s】191。围绕体制改革,国内产权理论也有深入研
究,部分学者阐述了产权的范畴及其在中国经济学界的认识分歧以及这种分歧背
后的价值取向等问题,考察了产权制度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产权制度改革与资源
配置方式的关系等(刘伟,2000年)【10】。还有部分学者提出现代产权制度包括产
权清晰、产权结构合理、产权的流动和产权制度的设置必须充分调动人力资本的
积极性这四大内容,阐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应该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也应该收
到这四个方面的效果(魏杰,2000)⋯】。
上述产权经济学方面的论著和观点为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职业健康
安全的资源、产权,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绩效和缺陷,以及如
何完善这-$tj度等提供了理论指南和研究方法。
2.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文献
从经济学角度对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研究的文献,一般可以分为二类:
第一类是应用传统经济理论(如微观经济学)进行分析的,一方面是对宏观
职业健康安全的研究,突出对风险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如金鹏达、贾晓东,2005
年)【12】;另一方面是立足于高危行业对安全事故及其经济损失进行计量分析(如
刘铁敏、秦华礼,2006年)【¨L一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当经济学的应
用与安全学科进行有效结合时,我国产生了另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安全经济
学,使经济学理论在安全领域得到了应用突破——一批安全经济学、企业安全经
济学等方面的专著应运而生,如教育安全培训出版社的《安全经济学》,罗云的
《安全经济学导论》、《安全经济学》,宋大成的《企业安全经济学》、苗若愚
《建筑安全经济理论初探》等先后面世。但是,这些研究只注重从微观角度对职
业健康安全资源的投入、产出,以及对事故成本和安全效益的核算等,以此展开
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经济分析,探求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来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还没有提升到制度分析的层面。
4
硕{‘学位论文
另一类是应用经济学创新理论(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进行分析的,
如2004年以来,部分学者应用产权基本理论(彭兴庭,2004)【141以及交易成本、
寻租与制度变迁理论(王宏强、张晔,2006年)11 5】简要分析矿难事件,立足于矿
山产权不清,从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造成矿山安全的激励和监督不足或成本过
高等等问题引发了矿难,提出明晰产权是解决矿难问题的关键,赋予了制度经济
学对安全问题分析的新思维——但这些理论的应用还仅局限在矿山等少数高危行
业的某一些具体问题上,而立足于对职业健康安全进行总体分析的文献很少。值
得注意的是,也有少数研究者偏重对安全的经济特性进行分析,如张长元、陈建
华认为安全的外部性表现为产品外部安全问题和生产外部安全问题,产生外部性
的原因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存在“安全链”,安全内部经济与社会外部经济存在
矛盾,以及技术原因;认为克服安全外部性问题需要构建大系统安全,并通过坚
持产品质量标准,寻求大系统安全技术来化解安全内部经济性与安全外部经济性
的矛盾【”】。这些论述注重应用经济学的创新理论分析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提出了
职业健康安全涉及到产权、外都性、交易成本、寻租与制度变迁等等问题,有助
于后来者借鉴这些视角分析职业健康安全的经济特性,可惜这些研究还流于行业
特点分析和粗浅论述结论,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认证相关文献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面,部分学者提出职业健康安全需要创新制度,
立足于与OHSMS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建立、实施和保持OHSMS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陈树茂,2004年)【171,并就如何建立和实施这一体系提出指南,突出
其对职业健康安全发挥的现实作用(冯维君,2005)[Is】;在OHSMS运行的适用性、
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结果认为OHSMS的运行切合企业实际,能对强化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起到应有功效(宋大成,2006)[19】,并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
一步地,研究者通过一定数量企业建立OHSMS前后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
从而得到了实证结论,表明OHSMS对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樊晶
光等,2004.2005)[20】【2”。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陈全
等学者立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对如何建立、实施和审核OHsMs提
出了应用指南(陈全,2004)【2】,使OHSMS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得到了理论和技术
支撑。但是,这些研究仅仅提出了OHSMS标准及认证的应用指南和技术要求,没
有分析OHSMS对认证产生什么影响以及怎么产生影响,0HSMS认证具有什么功
能,存在什么缺陷等等问题。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方面,大部分文献集中在分析如何适应我国加入
WTO形势而应该加强认证建设这些内容上,如有的学者提出入世后我国认证工作
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加强企业对认证认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当前认证、
认可机构的监督管理(赵华,2004年)1221;有的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应加强对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企业认证、对产品认证、对实验室认可的管理,以更好适应国际贸易中的检验检
疫条款、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等措施(马锦榆、陈文,2004年)[23】:还有的
分析我国加入WTO后民族产业面临严峻挑战,提出应导入政府力量、实施大市场
营销等方面的对策(李晋红,2004年)[24l。只有少量文献论述了围绕如何健全法
制和完善这一制度本身,通过分析认证与认可的关系,论述了构建中国认证认可
新体制的主要内容(赵新栋,2003年)1251。随着认证市场的发展,市场的不规范
以及认证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最近已有相关人士提出当前认证活
动中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认证市场混乱等问题,建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
国认证认可条例》(田刚、海明威,2007)1261。我国实施认证制度以来,就有学
者很早应用经济理论对认证进行分析,但这方面的研究偏少,尤其是近年来更是
缺乏相关文献。早期应用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的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认证工作
进行了探讨(李桂娥、杨海霞,2001年)[27】,有的从信息不对称和博弈理论两个
角度对ISO认证咨询进行了分析(葛笑春,2002年)【28】。但对OHSMS及相关认证
的这些分析,都没有立足于经济学角度全面研究认证是否合理有效,制度的实施
能否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度本身是否存在缺陷以及如何完善等系列问题。
1.5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立足于逻辑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同时也采
用一定的定量分析。在研究的总体思路上,针对所选研究题目,选择适用理论,
结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及OHSMS认证进行分析,找出导致
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分析的思路和主要内容包括:
1.立足于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影响的背景,介绍OHSMS认证标准、认证制
度和实施现状等内容,分析它的运行机制,说明它对职业健康安全产生的积极作
用,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在分析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外部性的基础上,阐述认证的经济关系,认证作
为一种制度所具有的功能和绩效,指出它能够抑制机会主义行为,能够提供有效
信息实现理性预期,并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实现外部性内部化,表明它能发
挥市场机制作用,可以成为政府主导管理的补充制度。
3.分析OHSMS认证存在认证证书价值的不确定性、认证的外部性、认证活
动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以及认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等多个问题,影响了它发挥
对职业健康安全的基础性作用。
4.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立足于经济学角度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综合性对策
和改进措施。
6
硕十。学位论文
第2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安
全事故和职业危害,需要人们立足于制度层面,找到防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对
治措施。作为一种安全健康制度,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产生、演进
和现状,有助于认识它的运行机制,以及它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产生的积极作用。
2.1职业健康安全现状
2.1.1安全事故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却远远
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表现为经济增长过程中,重大恶性工伤事故频频发生,
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这种以安全事故和伤亡人数急剧攀升来换取经济高速发
展的现象,被人们谴责为“带血的GDP”【”。
《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分析了建国以来工伤事故与同期
国民经济增长有关数据,得出“工伤事故死亡指数与GDP同步增长”的结论;通过
对经济增长率与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之间的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得出“死亡弹性系
数”:当我国GDP增长率大于5%时,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死亡人数指数随之增加
2.2%:当GDP增长率超过7%,这种同步增长的趋势更为明显Ⅲ。
下表所列的近三年我国GDP增长率(国家统计局修订后数据)[291及对应的安
全事故及死亡人数【301,表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还处于一个事故频发阶段:
表2.1 我国2004.2006年GDP增长率、安全事故与死亡人数表
年度r GDP增长率安全事故及死亡人数
各类事故803571起,死亡136755人。
2004 lO.1%
特别重大事故14起,死亡861人;特大事故l 19起,死亡1702人。
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27945起,死亡126760人。
2005 10.4% 特别重大事故17起,死亡1200人;特大事故134起,死亡3049
人;重大事故2539起,死亡9690人。
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27158起,死亡l 12822人。
2006 11.1% 特别重大事故7起,死亡263人;特大事故95起,死亡1570人:
重大事故2357起,死亡9065人。
7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2.1.2职业危害
我国的职业危害状况也十分严峻,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煤炭、化工、
冶金、电力、建材、电子、轻工等几大职业病高发行业发现职业病134244人,全
国新发各类职业病12212例,发生各类急性职业中毒326起、613例,死亡28例。
2006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676562例。2007年4月,卫生部新闻发布会通报,
我国累计有近70万人患有职业病,并表示这一惊人数据仅仅是表面统计,还不能
真实反映职业病发病的实际情况。专家估计,在今后若干年,我国的职业病发病
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目前的职业病报告不能反映职业病发病的实际情况【31】。
卫生部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汇报说,目前中国职业病危害呈现五个特点:
一是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预计今后lO年至15年职业病发病
总数还将呈上升趋势;
二是职业病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
三是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四是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
五是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
2.1.3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社会影响
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不但威胁广大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
巨大损失。职业健康安全事关劳动者的基本人权和根本利益,工伤事故和职业危
害对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威胁长期得不到解决,累积到一定程度或产生突发震
动事件时,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己引起国际社会关注,每年国际劳工组织大会常有批
评中国的发言,工伤事故与职业病问题也成为世界人权大会和其它一些国际组织
攻击中国“忽视人权”的借口之一。几乎每次中国发生特重大工伤事故,美国之音、
BBC等国外媒体都大肆渲染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力【I 91。另据广东省的有关统计,
在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涉及职业健康安全条件和工伤保险的已达50%,
在全国各地已多次出现因上述问题激化而发生集体请愿和上街游行等事件【32】。
这种形势对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提出了紧迫而严肃的要求,改善我国职业健康
安全状况,需要加强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建设,需要在政府为主导的宏观管
理之下。寻找一种在微观管理领域对政府管理进行可行补充的、与市场机制相结
合的其他职业健康安全制度。
8
硕lj学位论文
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2.1国内外发展历史
1.国际发展状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欧美一些跨国公司和大型现代化联合企业根据强
化社会关注力和控制损失的需要,开始建立自律性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并
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1996年,英国颁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BS8800)国家标准,美
国工业卫生协会制定了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1999年,
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联合提出了职业健康安
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同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在第15届世界职业健
康安全大会上,决定推行企业安全卫生评价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按照制定的质
询表逐一评估企业安全卫生状况——“这表明,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化问题成为世
界各国关注的又一管理标准化问题”【3 31。随后,ILO经过与国际标准组织(ISO)
协商,于2000年2月发表了推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的报告书,使推行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成为一个国际行动。
2.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在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国际化问题提出之初就十分重视,1996年3月成立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化协调小组”,在对外贸易较多的部门开展对职业健康安
全标准的研究和推广工作。随后,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原劳动部劳动保
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OHSMS标准研究工作,并于1998年提出《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CSSTLPl001:1998)。1999年10月,国家经
贸委颁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并行文通知在国内开展OHSMS
认证试点工作——“两年的认证试点表明,很多企业对建立和实施OHSMS表现
出很高热情,工作进展之快、社会反响之大,事先未曾预料”1341。
2000年7月,国家经贸委发文成立全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
会、全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以及全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体系审核员注册委员会。2001年11月,国家质监总局颁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规范》(GB/T28001—2001),成为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标准;2001
年12月,国家经贸委制定并发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正式启动了我国的OHSMS认证进程。
2.2.2体系标准说明
建立和实施OHSMS,主要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28001.2001)为适用标准,该标准共分五部分【”】:
9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绎济学分析
表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组成部分
组成部分主要规定
规定了标准的应川范围——适_HI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川于
范嗣
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
规范性规定了引_【lj的有关文件,主要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引用文件(GB/T19000.2000),这为本标准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相容奠定了基础。
对标准使HJ的十七个术语进行了定义,明确说明了它们在标准中的具
术语和定义
体内涵。
规定了各类组织在建立与实施OHSMS的晟基本的要求,它是各类组织
职业健康安全
获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认证的必要条
管理体系要素
件:深刻理解本部分内容是掌握与运用标准的关键。
列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厂r28001.2001)与‘质
资料性附录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
南》(GB厂r240们.1996)之间相应章节间的对应关系。
从标准要求看,凡具有下列愿望的任何组织均可实施这一标准,并向相关机
构申请和保持认证:
——建立OHSMS,消除或减小因组织的活动而使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可能面l临
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OHSMS;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向外界证实这种符合性;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OHSMS的认证;
——自我鉴定和声明符合本标准。
2.2.3运行模式说明
按标准要求所建立的OHSMS,实际是企业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
中包括为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所需要的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惯
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参见“1.2基本术语—_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表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组成部分”所述内容,OHSMS
的系统模式见图2.1:
0
图2.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模式侧“
根据OHSMS的系统模式,其运行过程遵守美国统计学家W.Edwards Deming
提出的“策划(PLAN)、实施(DO)、验证(CHECK)和改进(ACTION)”模
式(即戴明循环,或被称为PDCA循环,是一个持续改进的模型)【371.请见下表:
表2.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PDCA模式
运行阶段主要要求
策划阶段组织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建立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总体
(PLAN) 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实施阶段为实现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总体目标,明确职责,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关文
(DO·) 件化管理程序及技术标准.来对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验证阶段在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实施过程中,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相关过程
(CHECK) 进行监控和审核.加强预防,从根源上纠正所出现的偏离组织总体目标的现象。
改进阶段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定期对组织所建立的OHSMS进行评审,确保持续适用
(ACTIoN) 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职业健康安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OHSMS除遵循PDCA模式之外,它还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持续改进,也
就是说,通过持续运行体系后,它具有自我监督、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机制,
其环线是永远不会闭合的,见图2.2:
图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式㈣
2.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3.1认证及认证制度
1.认证的含义
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
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381。认证一般在产品或服务进入
市场前进行,以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的形式体现出来,目的是提高产品、
过程或服务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认证内容包含:
——认证的对象是产品或服务;
——政府、国际机构正式发布的标准、技术规范是认证的基础:
——证明批准认证的方式是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
——认证是第三方从事的活动;
——认证按实施内容大致包括,质量认证、环境认证、安全认证等,通常对
安全认证实行强制性认证,对质量和环境认证实行自愿认证原则:
——认证按作业对象分为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
2.认证制度
硕f。学位论文
认证制度,顾名思义是关于认证的制度。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关于认证的
定义是:“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合格
证书1”139]。根据认证的定义,认证制度的要点见下表:
表2.4认证制度要素表
认证要素基本释义
必须是独立于第一方(商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卖方)和第二方(顾客、买
认证机构方)之外的第三方.以保证认证活动的客观公正性
第三方还需要具备从事认证的能力和资格,得到国家的认可
认证对象产品、过程或服务
认证依据相关认证标准
认证过程认证活动依据规定的程序进行
对于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检验和审核后,证明其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的。
认证结果
认证机构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准许使用的认证标志.证明其通过认证
认证来源于市场经济和政府法规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以及标准化水
平的提高,现代认证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认证己经成为
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近百年来,随着认证工作不断发展,
认证从单一的产品认证发展到体系认证、实验室认证、人员和机构注册制度等,
认证已经全面形成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3.国际互认制度
随着认证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开展,由于各国认证制度、认证准则与方法的不
统一而导致认证结果的可信度不同,在商品流通中形成了技术壁垒.给各国企业
带来重复审核、重复认证、重复收费等多重负担。统一认证制度、实现认证结果
的国际互认,成为当今国际认证领域需要解决的迫切课题,也是国际贸易自由化
的必然结果一‘统一各国认证,并逐步走向以国际标准为依据的国际认证,已成
为当今国际认证领域的发展趋势”㈣。
认证的相互承认应建立在各国认证的同一性基础上,即各国认证所依据的技
术标准一致,认证实施的程序、方法与准则一致,实施认证审核的审核员水平一
致。为了创造国际互认的基本条件,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5年成立合格评定委员
会(ISO/CASCO),研究、制定有关认证的各类标准和指南,为实施互认和多边承
认提供了依据。
2.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我国于1978年9B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并开始研究国际上通行的认证。
职业健康安幸管理体系认“的制度鲐济学分析
2001年,国务院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认监委),
授权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2001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2001
年12月,国家经贸委制定并发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使OHSMS认证丌始运行。
认监委成立后,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认证认可工作,在大力推动质量、环
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同时,加大OHSMS认证力度,初步建立了以组织体系、制度体
系、法律法规体系、监督管理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认证认可工作新体系。同时,有
效开展了认证认可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了我国认证认可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OHSMS认证、认可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见下表:
表2.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制度
构成
规定条款
坚持统一管理的原则——实施OHSMS认证必须在认监委的统一组织部署下进
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不得各行其是。
遵循与国际惯例一致的原则——由于认证与世界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
使实簏OHSMS认证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有力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关
系,研究并遵循国际惯例、努力与国际认证水平保持一致,认证认可制度的建立与
基本运行均以国际惯例为依据,从而为实现国际互认奠定基础。
原则
坚持OHSMS认证实施与我国现行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紧密结合,推动社会与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认证在基本要求、程序上既要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同时
又充分考虑到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体系的特点。
坚持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原则——认证和认可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是保证OHSMS
认证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国家认监委严格按照国际准则的要求建立自我约束
机制.依据规定的准则和程序对认证机构、审核员及培训机构开展评审活动并授予
国家认可与注册资格。
认证机构必须经过国家认可——在我国实施OHSMS认证的认证机构f包括国外
认证机构)必须获得认可资格后方可开展认证活动,认证机构必须在认可的期限内
从事认可业务范罔规定的认证工作。且一切活动均应遵守认监委规定的相关准则.
接受认可委员会的监督管理。
审核员必须具有国家注册资格——在我国从事OHSMS认证的审核员必须取得
基本
国家注册资格,由注册委员会批准注册。获得注册资格的审核员可按有关准则从事
认证活动。
内容
审核员培训机构、教材必须经认监委认可批准——认监委制定相麻准则.对审
核员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机构及培训师资进行评审认可;从事审核员培iJiI工
作的机构必须满足相应的要求,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_}}J经注册的教材.按照批准的
课程从事培训活动。
咨询机构必须经国家认监委评审备案——从事OHSMS诌:询工作必须符合有关
规定.经认监委评审备案。
4
硕I‘学位论文
2.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作用
2.4.1认证情况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员国,我国在OHSMS标准化问题刚提出之时就十分
重视,从1995年开始参加其相关活动。1996年3月,我国政府成立“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标准化协调小组”:1998年2月,原劳动部在国内发展OHSMS标准并对企
业进行试点实施。8月,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提出了OHSMS试行标准并应
进行了试点实施。
我国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化工行业率先实施健康、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体系(HSE),随后交通部要求国内各航运公司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船舶
安全运营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对客船和500吨级以上的油船、化学品船、气体
运输船、散货船和载货高速艇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1999年10月,原国
家经贸委颁布了OHSMS试行标准,并在国内试点实旌。2001年12月,我国正式颁
布了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使我国OHSMS
标准的实施得到全面、正规化地展开。
2007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16.33万份,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9万份,获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1万份,我国获得认证的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一。从上述情况看,我国的OHSMS认
证一是认证时间短,总体上还缺乏经验;二是认证企业的数量相对质量、环境管
理体系还显得过少,OHSMS认证的积极性不高,进程缓慢;三是认证行业不均衡。
石油化工、交通、海事等高危行业比其他行业认证时间早,运行比较普遍,而其
他行业却显得相对滞后。
2.4.2认证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人的体力、知识和精神状
态可表现出劳动和创造能力,而生产力作为一种资本力量,可通过对人的“投资”
而提高,而且回报率比任何物质资本投资都更高,身心都处在良好状态的劳动力
是最重要的资源【4”。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近期和远期作用是无可估量的,但人
力资源的质量与工作环境的安全健康状况密不可分,如果仅是培养工人具有适应
发展生产所需的态度、素质与技能,但最终却使他们因事故和职业危害而永久或
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不仅背离了基本人权,而且经济损失更是难以挽回。此外,
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会造成生产设备的损坏和材料及产品的浪费,从而提高生产
成本,增加医疗和赔偿费用。
企业的长远发展取决于市场,开发市场的最主要条件就是资本、技术创新力、
市场服务和企业的综合素质(品质)。因此,能力和品质,构成企业的一硬一软两
职业健康安争管剧体系认证的制度绎济学分析
个基本要素。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是反映企业品质的重要指标——一个现代化企
业除了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外,最重要的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注力和责任感,
具有优秀的安全健康业绩和良好记录。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已不仅仅只是资本和
技术竞争,而且也是品质的竞争,现代社会不能容忍对相关方安全健康漠不关心
的行为。因此,进行OHSMS认证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标志。
1.提高企业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从短期看,实施OHSMS需要加强健康安全的经济技术投入,而可能会增加
生产成本;但从长远和全局看,它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
可以明显提高企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另一方面,由于改善安全健康
条件,对内可以提高劳动者身一tl,健康,明显提高劳动效率;对外能得到相关方的
认可,减少交易摩擦。应用OHSMS认证、审核和持续改进发现的危险危害因素,
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不但可以使安全健康条件得到改善,减轻工人的负荷与疲
劳,提高安全健康水平,减少相关方的纠纷和冲突,还可以大幅度减少成本投入
和提高效率,这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发展具有较长周期性的积极效应,并对
全社会产生激励作用。
2.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OHSMS建立在现代系统化管理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立足于风险预防和持续改
进,以系统安全思想为基础,从企业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
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健康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这对企业本身和全社会来说,能够实现安全健康的帕累托效应。
3.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
OHSMS要求认证企业必须对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方要求做出承诺,并定期对
遵守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还要求认证企业跟踪法律法规的变化,做好培训、实施
和贯彻,保证能持续有效地符合各项法律法规要求。
4.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
OHSMS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企业的各项管理融为一体,使单纯依靠政府强
制性管理的行为,转变为企业自愿参与认证的行为,自觉把职业健康安全置于自
我监督、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之下,并持续改进绩效。
5.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
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一样,OHSMS对国际贸易具有深刻影响,是
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条件之一,不采用这一标准的国家和企业由于失去平等
竞争的机会而受到贸易损害,逐渐被排斥在国际市场之外。
2.4.3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OHSMS认证在我国实施以来,帮助众多企业提高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6
硕l’学位论文
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是,认证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市场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认证市
场存在不公平竞争现象。我国的认证认可工作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在管理体制和
运作方式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认证认可工作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还
存在不足。从相关的三个运行主体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表2.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体主要问题及其表现
监管
监督不力,政出多门,多头发证。
行政管理色彩浓厚.认可机构受部门行政管理影响,对认证机构监管不力,缺
机构
乏对监管机构的监管等。
不规范竞争,不少认证机构受到利益驱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公正的第三方立
场,尤其是那些缺乏实力的认证机构,通过低价低质、放宽认证审核尺度等方法来
进行无序竞争。
认证一些不法的认证和咨询机构(有的打着境外机构的牌子),未经认可就进行认
机构证业务,有的甚至直接卖证,严重扰乱认证市场。
存在“偷懒”行为,认证机构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其职责是监督认证企业严格按
oHsMs标准实施。但现实中,有些认证机构监督不严,也没有积极性,出现认证不
规范,认证有效性不足等多种问题。
对OHSMS认证认识不足,如很多企业还不清楚OHSMS认证是怎么回事,有些
企业对认证是否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否能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表示怀疑.从而
认证影响了认证事业的发展进程。
企业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如许多企业只是把认证当作宣传手段,而没有真正按
OHSMS标准要求改进和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把认证当作一种投机取巧的市场工
具等。
这些问题已产生强烈的现实反映,如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傅勇林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实施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严重现象,
认证市场混乱、认证机构太多、认证名目繁多,部门插手、交叉认证、重复认证,
不少认证项目收费高昂,一些机构借“认证”之名搜刮企业,认证机构只管忙着收
钱,而不管认证对象是否合格,成了卖证。他指出,那些繁多的认证机构背后,
往往各有其主,大多有行政部门做后台,甚至干脆就是部门下属机构或利益关联
机构,“官商化”色彩太重,只争利,不担责。有些认证机构成为某些部门的“小金
库”,甚至成为腐败官员的“提款机”。因为有利可图,众多部门都去搞一套认证体
系,各弄各的认证机构,各种重叠的认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并且互相
攀比着收取高额认证费。过去行政机构向企业乱检查、乱评比、乱收费的“三乱”,
现在借“认证”等名目堂堂正正地卷土重-来【26】。
17
职业健康安牟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绛济学分析
第3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经济学分析
OHSMS认证是一种微观领域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而制度是规范人们交易活
动的一套行为规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因此,应
立足于制度安排的本质以及制度所定的“游戏”规则是否易于运行这两个方面,来
分析这种制度对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评价
它是否可以成为现行政府主导下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必要补充。
3.1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
3.1.1外部性
外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效应。这一概念源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分析
产业生产成本作为产量的函数时引入的“外部经济”这一术语,他说:“我们可把有
赖于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种
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
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在经济,后者为内在经济”【42】。史普博认为,“某
种外部性是指在两个当事人缺乏任何相关的经济交易的情况下,由一个当事人向
另一个当事人所提供的物品束”【431。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个人或厂商的一种行为
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时,就出现了外部性”,或“未被市
场交易所体现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称为外部性”【州。萨缪尔森说,“生产和消费
过程中,当有人被强加了非自愿的成本或利润时,外部性就会产生。更为精确地
说,外部性是一个经济机构对他人福利施加的一种未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影
响”,“外部性是无意识的但却是有害的经济行为”【451。
这些定义说明,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
一致的现象。正外部性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的积极影响,使他人减少成本,
增加收益;负外部性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消极影响,导致他人成本增加,
收益下降。对职业健康安全来说,当某企业举办安全知识和技能宣传或进行安全
公开演习时,外部人员也享受到了安全培训和教育的利益,但并没有经过交易而
支付培训费用;当某企业投入用电安全设施,并使周边单位和居民享受到更加安
全的用电环境或能更好防范用电事故时,周边单位和居民也享受了应有的好处却
并不分担企业的投入费用,这产生了正外部性。反之,当某企业排出废水、废渣
或粉尘,损害周边单位人员或居民健康时,企业也没有通过交易而向他们支付相
应的价格;当某企业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污染空气或水源时,没有向任何人
硕l‘学位论文
赔偿损失,从而导致了负外部性的产生。
外部性活动可发生于生产者之间、消费者之间或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并
在许多领域广泛存在。查尔斯(Charles)曾列出外部性的16中表现,其中正外部
性有8种,负外部性也有8种m】。本文所分析的外部性,重点是指职业健康安全
的负外部性。
3.1.2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
职业健康安全伴随人的生产活动而产生,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导致
死亡、伤害、职业危害、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态对某些导致发生上述损失的状态,
如其概率或后果是可以接受的,也可视为安全(风险已达到可以接受的状态)。
设S代表安全性,D代表危险性,则:S=l-D。
然而,职业健康安全总是相对于某一主体而言的。上述定义中,其主体是人
或财产(设备也可视为一种财产)。当以企业作为安全主体时,安全管理就是以
企业为“边界”,旨在消除各个领域中的风险,使该企业相关方的生命得到保证,
身体免遭伤害,财产免受损失。
社会由众多的组织(单位,团体或个人)构成(如下图中的A、B),同一组
织又可再行细化为具体单元(如下图中的al、a2)等,它们构成了相对独立的职业
健康安全主体,彼此间的风险外溢都表现出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特征:
图3.1职业健康安全主体的确定和风险外溢
注:安全主体细化可以细分到具体每一个人;因此,单个自然人是职业健康安全主体的最细
化主体,而社会大众成为最大的职业健康安全主体。
不同主体间产生的风险外溢可能表现为:
——组织在生产、服务过程的不安全,对内外部人员、财产或环境构成威胁
或造成损害,如某工厂发生火灾,不仅造成自身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还烧
毁邻近民房,污染周边空气,抢险时影响当地交通等;某建筑企业内部发生安全
19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f{=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事故,除自身人员受到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可能造成外部抢险人员在处理事故
中受到二次伤害;除事故当事入受到伤害外,还对其亲友也造成伤害等。
——组织生产、服务过程是安全的,而“输出”的“产品”是不安全的,或者存
在某种隐患,该隐患对企业内外部的人员、财产或环境(如生念环境)构成危险
危害威胁,如飞机场内飞机正常起降产生的噪声、振动,造成机场人员(包括旅
客)和机场附近单位、居民受到不良影响;建筑企业在施工场界内高处坠物,伤
害场界外过往的行人等。
——组织内部不同单元之间,生产、服务或产品的风险产生相互影响,如同
一工厂内部,A车间的生产、服务或产品造成对B车间的伤害,A1人在操作中或
发生事故后对B工人的健康或安全影响等。
职业健康安全负外部性可见下表:
表3.1职业健康安全负外部性表现
类别
外部性表现内容备注
过程产品服务
死亡内、外部人员失去生命
伤害内、外部人员受到伤害任何一起
疾病内、外部人员产生疾病,如传染病、职业危害等职业健康安全
损失内、外部重大经济损失事故的后果常
损坏内、外部物件、器具和财产的破损和耗费等常是其-}之一
造成周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或是它们的组
环境破坏
环境等破坏或污染合。
其他影响如精神影响、文化影响和道德影响等
3.2认证的经济关系分析
3.2.1职业健康安全的经济关系
理解职业健康安全外部性问题,首先必须明确OHSMS对“相关方”和“职业健
康安全”这两个术语的准确定义:
“相关方”是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在一个组织内部,员工只是相关方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
部。
“职业健康安全”是指“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
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也就是说,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
问题不仅仅只影响内部员工,而且还影响员工以外的其他人员。
从前面分析和“相关方”、“职业健康安全”的定义可以看出,作为经济发展过
硕}:学位论文
程的伴生现象,职业健康安全表面上反映的是单个组织(企业、团体或个人)因
为安全健康管理的疏漏,在发生安全事故或职业危害时,造成相关方在生命、健
康和财产等方面的损害,明显地体现为一种物与物之间(如某一致害物对受害人
的某一部位或全部的伤害,某一事故或职业危害对受害人身心的某些具体影响等)
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更深层次上,它所表现的是相关方的安全健康
权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冲突。
从经济学上分析,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在经济关系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反
映人与外界不协调的物质变换关系,二是反映人与人之间在利用职业健康安全资
源时互相发生利益冲突的关系。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职业健康安全提供给人类多
方面的功能,这里可把它抽象为两项基本功能:一是满足人类基本生存和身心健康
的功能,即生存性功能;二是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劳动、生产功能,即生
产性功能。因此,职业健康安全的经济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职业健康安全权
利”上的冲突关系。
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组织(企业、团体或个人)都有自己的产权束,
并因此赋予了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权益。上述两种功能形成了人类在利用职业健
康安全资源的两种不同性质的产权束,即两种不同权益:生存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
和生产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由于职业健康安全资源的稀缺,使得这两种权益到
一定程度时互相竞争,此消彼涨,产生冲突——这种冲突表现为人类生存与经济
增长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困扰人类约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但是,由于职业健康安
全的产权很难界定,或者可以界定但界定的交易成本十分高昂,因而在现实中存
在产权界限含混不清的现象,容易使内部成本外部化,使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存在
明显的外部性特征,这就需要通过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走制度创新之路,
以消除它的外部性。
3.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经济关系
从前述分析看出,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冲突可概括为生产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
和生存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的冲突,它们各自代表生产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对社会公众的危害是一种负的外部性,对社会公众来说
是不合理的。OHSMS认证的目的是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所以它是一种缓和职业健
康安全权益冲突的产权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产权表现为一种公共资源——社会公众拥有的生存性权益,是
一种极其分散的公有产权,且社会公众也无法以一个具体的实体出现,只能由政
府来代表这一产权的所有者。因此,这种外部性很难通过市场来解决。而OHSMS
认证通过设计一种代表社会声誉的认证证书,能用来交换企业的生产性职业健康
安全权益,从而减少对公众生存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的侵害。在认证这种交易活
2
职业健康立伞管理体系以l一的制度纤济学分析
动中,社会公众是认证交易缺位的所有者,不参与具体交易,这种权益的交易完
全由政府来支配,交易可以给社会公众带来生存和健康条件的改善,但社会公众
也有义务认同认证证书的声誉,维护认证企业的名誉权和信用权。OHSMS认证证
书作为一种名誉权由政府提供,但实际代表的是社会公众给予的一种权利。但是,
政府不可能直接参与这种权利的市场交易,只有通过委托公正的第三方一一认证
机构与企业进行交易,认证就是这种交易的市场表现,所以,应该认识到,虽然
认证交易只在认证机构和认证企业之间发生,但涉及的利益是多方面的,其中包
括消费者和社会公众。
上述分析表明,OHSMS认证存在两个方面的经济关系:一方面是认证机构与
认证企业通过认证进行权利和义务的交换,是一种交易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公
众、政府和认证机构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在交易活动中,社会公众作为职业
健康安全权益的所有者是缺位的,政府代理社会公众的生存权益作为支配者,其
代表机构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认监委),认证机构是执行交易的管理者。
在认证交易中,认证证书实际是一种名誉权,是一种信号资产,可以帮助企
业克服产品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从企业看,它
为了获得认证证书,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按标准实施OHSMS,并且承诺遵守法律法
规,努力避免事故产生而使生产性权益减少对社会公众生存性权益的侵害;企业
获得的利益是,通过获得认证证书得到社会公众和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使消费
者购买更多本企业的产品,同时因为认证证书甚至可以成为进入国际贸易市场的
通行证,而增强企业的市场准入能力。从认证机构看,认证机构与认证企业之间
不仅仅是认证证书的名誉权与企业义务的交易,认证机构还要给认证企业提供认
证审核服务,这要收取认证企业的审核费用——审核是对认证企业的监督,因为
认证企业履行的义务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具有信息不对称性,为了避免企业的机
会主义行为。认证机构必须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监督审核,而且也只有通过审核才
能确认企业已履行义务,才可以给企业颁发认证证书。因此,交易关系和委托一
代理关系这两种经济关系的存在,使这一认证能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3.3认证的功能分析
制度之所以被选择和创造出来,是因为它(们)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
最早对制度的功能进行揭示的是科斯,他发现了交易费用,并认为企业之所以代
替市场就是因为它可以用一个要素所有者之问的长期交易(契约)代替一系列短期
市场交易(契约),从而节省交易费用【4”。德姆塞茨指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
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
期。”“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导引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部化的激励”[481。
硕}‘学位论文
舒尔茨把制度的五种功能概括为提供便利、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信息、共担风险
和提供公共品(服务)【4“。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重点论述了制度的激励
功能【4”,后来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强调了减少不确定性。林毅夫
《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则论述了产权的安全功能与经济功钳5们。
在分析制度的核心功能方面,袁庆明在《新制度经济学》提出,它是给市场
经济中的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并通过外部性内部化等四种途径来具体实现f5”。
根据这一论述,可以把OHSMS认证的核心功能认为是:通过认证这一市场手段,
抑制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机会主义行为或提供有效信息,以起到降低不确定性的作
用,并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外部性内部化等,进而实现对认证企业的激励与约束,
参见下图:
图3.2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功能结构图
3.3.1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产权制度本身是一种规范人们交易活动的一种规则,它规定了人们权利和义
务的搭配方式,好的制度对人的外部性行为具有很大约束作用。但是,制度作为
一种通过交易方式达成的契约,其执行过程(履约过程)也需要某种力量来监督
实施,否则合作均衡不能维持。在现实生活中,企业隐瞒事故和职业病其实就是
企业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违反了法律规定这一合约”。可见,即使法律与制度对
职业健康安全的权利与义务划分得十分清楚,但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性,
人们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侵权行为还是时有发生,如何实施监督就成为职业
健康安全权益合作均衡能否维持的关键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监督在这里上升为制
度中的核心问题,制度效率状况很大程度受制于监督,监督成为职业健康安全制
度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因子。
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是权益冲突的表现,各种职业健康安全制度都是为了缓解
这种权利和义务的冲突——冲突的主要原因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表现,外部
性的存在使受益的一方产生损人利己或扩大再生产的激励,而受害者则产生极大
不满。所以,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制定,是要设计一种利于对损人利己者进行约
束,而且又要便于监督其行为的有效机制,从而克服机会主义行为。
职业健康安伞管剧体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1.现行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监督缺失
从现行制度看,职业健康安全监督一般分为自我监督、互相监督和第三方监
督三种形式。其中,自我监督是一种内在监督,是一种自律行为;而互相监督和
第三方监督则是外在监督。
(1)自我监督
自我监督是人们通过内在自我约束,来遵守职业健康安全的制度安排,这种
监督成本最低而且作用很大;由于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分散性,依靠人们的自觉
行动或自我约束,甚至是唯一可行的选择——因为,外在监督成本太高,实际也
不可行,只有通过教育和激励等办法来增强自我约束。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提高是
自我监督的动力来源,但是人的有限理性使得人都有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倾向,提
高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的觉悟并不容易,除非在对人的利益影响不大的情况下。所
以,自我监督只有在遵守职业健康安全制度规定与自身利益冲突不大的条件下才
产生效果。但是,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往往涉及大量的利益冲突,这就造成自我监
督的开展变得困难——自我监督必须有一种机制,使人们进行自我监督觉得有利
可图,需要相应的激励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源于利益的驱动,利益驱动
对激发人们进行自我监督,同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关键是如何创新一种制度,
使人们进行自我监督会获得一定回报,而我国现行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就缺乏这
样有效的激励机制。
(2)互相监督
职业健康安全制度是围绕职业健康安全权益进行博弈的结果,这决定了互相
监督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因为制度实施过程涉及既定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互相
监督是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各方利益的。与自我监督相比,互相监督需要消耗
大量成本,而且这些成本难以由所有获得利益的人们进行分担,容易出现“搭便车”
现象。在监督方式中,即使是具有相同权益的人们,总会有人让其他人去监督,
以省去自己监督所需支出的成本,而别人的监督效益却可供自己免费享受——这
其实是经济人的理性行为,但其结果是没有任何人采取行动,而使监督归于失败。
因此,如果没有必要的制度创新,职业健康安全的互相监督同样不可靠。
(3)第三方监督
改变“搭便车”行为需要第三方监督,即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冲突双方,需要一
个与这种冲突无关的第三方,并要求其:
——以科学方法和客观态度,研究组织的生产、服务和产品与健康安全之间
的关系,提出从健康安全角度确定最低可接受的风险标准;
——根据此标准,提出分割双方享有职业健康安全权益的最初份额界限,即
对职业健康安全权益进行产权界定;
——在此基础上确定如果一方占用了另一方的职业健康安全,前者就给予后
硕I‘学位论文
者多少补偿的基本标准:
——依据以上标准和规则,以中立、公正的态度对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冲突做
出裁决,双方都必须服从,等等。
可以看出,这就是制定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政策和制度,通过职业健康安全
权益的配置逐步接近资源完善配置所要求的目标——这种解决冲突的方式在长期
演迸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制度安排,只能由政府来作为第三方,现行职业健康安
全制度就是由政府来进行监督的。但政府参与这些经济行为具有局限性,会造成
政府失灵,同样也影响监督效率。
可见,在三种监督形式中,自我监督成本低且效果好,但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外部性所固有的外部收益的诱惑,使自我监督很难进行,需要有激励制度作为支
持;互相监督容易引起“搭便车”而变得不可靠;第三方监督作为现行制度的主要
方式,起到了监督作用,但存在政府失灵现象而最终会影响监督效率。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监督创新
OHSMS认证以市场为驱动,结合商业经济发展而激励企业认证,引入了对职
业健康安全责任的多重监督和自我监督机制——包括多方进行的第三方监督和自
我监督,从而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监督系统(如图3.3);
<夏至蔓多
(垂垂jir三多
J t
企业一自-Be监督
1、按认证标准要求运行三级监督机制z
2、按认iiE标准竖求对守法情~况进行评价。
图3.3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监督系统
从上图中看出,认证企业、认证机构/审核人员、认监委/认可机构等,都分别
需要接受国家安全健康法规/制度、国家认证认可规章,以及政府的其他安全健康
要求的监督,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除此之外,它们三者还各有监督重点,并
在彼此之间产生监督关系,以有效防范机会主义行为。
(1)认证企业
一是开展自我监督。OHSMS认证标准本身要求认证企业进行自我监督,实现
自己对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获取相关安全健康绩效的持续改进。OHSMS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iiF的制度纤济学分析
要求认证企业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监测自身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
案的实现情况,包括对遵循法律法规的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纠J下和预防措施,保
持一系列有关信息的记录,作为接受认证机构和审核人员进行审核的证据。认证
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01)中的4.5.1、4.5.4
和4.6条款,分别规定了认证企业自身应定期运行安全健康绩效的监视测量、内部
审核和管理评审这三级监督机制,以保持OHSMS在本企业的符合性、适宜性、有
效性和持续改进,这种自我监督成本最低而且作用很大。
二是接受政府监督,OHSMS标准要求认证企业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制度,认证企业在遵守认证标准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因此,它对接受政府
监督具有明显的内生性。
三是接受认证机构/审核人员的监督,并同时对他们到本企业的审核行为进行
监督(参见认证机构和审核人员的监督)。
(2)认证机构/审核人员
一是为了确认企业已按标准建立和实施OHSMS,具备认证和保持认证注册的
条件,认证机构必须作为第三方对认证企业进行监督——即认证机构通过委托审
核员到企业进行现场审核,这种监督方式包括多次审核——企业取得认证的有效
期为三年,开始认证要进行两次审核,获证注册后6个月还要接受一次监督审核,
以后每隔一年要接受一次监督审核。在这些审核中,如果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时,
企业会被暂停认证或者撤消认证注册。在这里,对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监督,认
证机构的监督比政府监督更为直接和高效,因为认证监督是定期进行的,它按照
标准要求进行针对性审核,因而对认证企业的影响力是直接和有效的。
二是认证机构/审核人员对企业开展的认证或监督审核,是因为认证企业出资
申请他们来进行的——这样.认证机构/审核人员又成了认证企业审核服务的承担
责任人,他们反过来也要接受认证企业对他们的监督。
三是认证机构/审核人员要接受认监委/认可机构的监督。认证机构和审核人员
也存在有限理性问题,为了避免机会主义行为,保证认证审核的公正性,国家认
监委每年对认证机构/审核人员进行监督,并要求其每年接受年检,确保认证过程
和结果具有公正性和有效性。
(3)认监委/认可机构
接受来自于认证企业、认证机构/审核人员的监督,如果他们认为认证、认可
的相关工作存在做得不对或不公正,可直接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申诉。
综上分析,这种多重监督体系的构建和运行,克服了以往单由政府监督企业
所造成的监督不力的缺点。尽管标准在法律法规上并没有增加对企业的约束,但
它要求认证企业保证对法规的遵守,并对企业进行多次监督审核,也促使企业为
了保持认证而强化自我监督,从而形成内外结合的良好监督机制。当然,这些监
硕f。学位论文
督会给企业带来~定成本,但认证使企业改善绩效,规避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而获得更大的收益,能弥补这些成本或甚至取得更大效益。而对社会整体来说,
监督成本应该是降低的,企业的自我监督减低了政府的第三方监督成本,更重要
的是减少了企业与政府玩捉迷藏游戏的可能,减少了互相扯皮和诉讼的成本。因
此,建立和运行这种多重监督体系为避免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功能保障。
3.3.2提供有效信息使预期成为可能
与现实经济生活一样,职业健康安全的信息不完全是造成企业不确定性,从
而造成交易费用高昂的重要原因,因而,能够提供职业健康安全有效的信息或缓
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就能够降低交易费用。OHSMS正是通过认证这一手段,
给认证企业颁发认证证书,使认证证书作为企业的一种信号资产,通过受到公众
和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来有效克服交易信息的不完全。
1.提供有效信息
从市场交易来看,人们容易发现反映企业品质的重要指标,如经济实力和技
术能力等,但对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注力和责任感,是否具有优秀的
安全健康业绩和良好记录,是否对职工和相关方安全健康给予关心并进行投入,
以确保满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要求等方面有关信息的收集、确认和利用,却显得
力不从心。因此,推行OHSMS制度并建立一个认证市场,能给供求双方和社会
公众提供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的有效信息,省去人们为了交易而围绕职业健康安全
问题进行信息搜寻、讲价还价等过程的投入,以及由此消耗不必要的经济资源并
付出有关代价。推行OHSMS制度后,认证企业一是通过自身持有的认证证书,
能客观地证实自己的职业健康安全能力和绩效,从而获得社会公认和交易对方的
信赖,便于促进交易。二是通过认证机构和媒体等第三方宣传,尤其是通过认证
市场实现信息“集约”,建立外向取信渠道。增强信息的扩散能力和范围,提高企
业职业健康安全的透明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职业健康安全信息供给。
2.约束信息隐藏
从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管看,认证具有对隐藏信息的约束。一般说来,交易主
体具有隐藏信息的激励,对作为经济人的企业来说,它~般是以自身利益的最大
化作为行动目标,因此具有内在动力来隐藏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使其他
人得不到相关信息以进行监督,从而产生败德问题,引发机会主义行为,如欺骗、
隐藏信息和提供虚假信息等。通过认证的实施,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企业
遵守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以及接受政府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和真实效果,
容易直接通过认证机构和审核人员的监督而被了解和披露,从而间接地受到政府
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因而大大增加信息的完备性。认证企业的安全健康管理能力
和管理绩效,以及是否发生安全事故或职业伤害等信息,容易通过这-N度而得
职业让康立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刨度摊济学分析
到及时有效的公开。尤其是,这一制度能很好发现企业在职业安全健康上存在的
有意不作为和有意隐瞒事故真相等等机会主义问题,从而约束信息隐藏,更好为
政府监控和市场交易提供有效信息。
3.克服不确定性
信息是人们理性行动的依据,通过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有效信息可
以降低预期的不确定性。针对职业健康安全,人们可以通过OHSMS认证,建立
禁止在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方面的坑、蒙、拐、骗的交易市场,从而抑制机会主
义行为,使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合理预期,减小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费用,达
到激励经济人的作用。因此,实施OHSMS认证,就可以直接通过降低不确定性,
进而降低交易费用,而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激励与约束并举。
因此,认证提供的有效信息,微观方面可以降低单个企业的交易费用,并便
于认证机构及时发现其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使预期成为可能;从经济社会
看,它通过认证市场实现信息“集约”,大大降低了众多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费用,
并有效降低了政府的职业健康安全监督成本,对全社会的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发挥
了积极作用。
3.3.3降低交易费用
对交易费用的认识,有助于分析企业承担健康安全责任而可能需要实施
OHSMS认证的问题。在企业社会成本超出私人成本时,企业会对相关方产生负的
外部性,如不愿进行作业条件改造的企业会产生职业危害,它所产生的一部分成
本——对相关方的伤害或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并非由企业承担,而是由受害者自身
(考虑伤害的长期影响或人员流向其他企业等因素)和周边居民承担。如果没有
交易费用——假设受害者或周边居民有权向企业索赔,且可以毫无成本地与企业
协商,只要企业在支付与伤害或污染的社会成本相当的赔偿之后仍是有利可图,
即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时,它会继续生产;如果支付赔偿后无利可图,即社会
总收益小于社会总成本时,它会关闭停产。但在存在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中,与
伤害或污染有关的外部性并不能毫无成本地内部化。当受害者或周边居民有权索
赔时,企业需要付出成本(如协商、谈判成本),而且可能是相当大的成本。以
至于会阻止谈判的发生,使外部性内部化成为不可能。由此可见,在存在外部性
和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企业必须合理承担安全健康责任——采取包括进行OHSMS
认证在内的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可能手段,才能使企业与相关方的利益达成
一致。
OHSMS认证是由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对企业符合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
OHSMS标准情况,独立、公正做出书面保证的一种活动。在这里,“第三方”是指
独立于第一方(供方)和第二方(客户)之外,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无行政隶属关系和经
硕{‘学位论文
济利害关系的独立机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是指评定企业是否符合
安全健康要求的依据,一般由政府或权威机构公布,并得到经济活动中各方的共
同承认和遵守。企业通过认证后,它可以对外表明自己是符合相关职业健康安全
标准或法规的,并以社会所承认的认证证书作为“书面保证”。可见,企业可以通
过认证这一形式,把自己与政府、顾客等相关方之间的多种契约关系,在某种程
度上“集约’键来,转而与认证机构这个“第三方”建立认证契约关系,并通过认证
这种新的契约关系,规避与原有多个相关方可能的职业健康安全“摩擦”,以此降
低与相关方产生的交易费用——因为,企业通过认证后,对外建立了一种信任机
制,使各种现实或潜在利益的相关方认识到,该企业履行职业健康安全责任是可
以信赖的,省去人们为了交易而围绕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进行信息搜寻、讲价还价
等,消耗不必要的经济资源并付出有关代价。这使消费者会更倾向于购买他们的
产品和服务,政府也会因此可能减少对其限制,供应商也更愿意与之合作。
事实上,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看,企业与政府、投资者、顾客、供方、员工
等相关方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履行社会责任,确保安全健康管理符合法规
和相关方要求的契约关系(如遵守法规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法定契约),企业的
生产和服务过程因此成为履行这些契约的过程。如果企业不能承担相关的安全健
康责任,便会受到相关方的抵制,企业的交易费用就会上升。反之,交易费用就
会下降。可见,如果企业能通过第三方OHSMS认证,以得到社会认可和相关方信
任,从而减少因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发生搜寻信息、讨价还价或造成投诉、违约、
索赔、讼诉等的条件和机会,就可以大大减少交易成本,使“交易”能更顺利并以
更低成本来完成。
3.3.4外部性内部化
一般来说,克服外部性的方法有三类基本形式且各有局限:
国家和政府法律及行政手段强制性矫正,但政府干预往往存在政府失灵的现
象;通过产权制度安排,以市场交易来使外部性内在化,但产权本身就不易界定
清楚;通过社会道德约束以克服外部性中的败德冲动。但道德约束需要良好的社
会经济和文化为基础,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克服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同样
面l临上述三个问题,尤其是现行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对克服上述问题具有一定作用,
但还存在缺陷,并且难以利用市场这种最有效的手段。
为克服这些方法的局限性,OHSMS认证设计了一种认证标准与认证审核相结
合的市场手段,即通过企业自愿认证,由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进行审核,评价其
满足OHSMS标准后颁发认证证书——这种认证的创新在于通过市场驱动和利益
激励,使企业为了获得外部利益而主动、自愿地执行OHSMS标准,通过市场机制
接受认证标准和认证准则对自身职业健康安全的约束,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而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鲜济学分析
且,自愿执行OHSMS标准,意味着企业同样接受国家和政府安全健康法律及行政
手段强制性矫正——因为,OHSMS标准不仅声明它并不改变法律责任(它是一种
非强制性标准,也无力改变法律权利与义务),而且要求企业必须做出遵守法律
法规的承诺,企业是否建立、实施和保持OHsMs,是否进行OHsMs认证都取决
于自身意愿。企业实施标准的过程和通过认证的结果都不改变企业应予承担的原
有安全健康法律责任。因此,这一认证成为与政府法律及行政手段对安全健康强
制性矫正相兼容的另一种克服外部性的有效方法。
~般来说,企业并非具有伤害他人的偏好,也并不是不知道安全事故和职业
危害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但为了降低成本而实现内部成本外部化,就会不
顾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的约束。之所以需要通过认证标准与认证审核相结合才能
克服外部性,是因为OHSMS标准与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行政手段一样,本来
是用来界定和约束人的健康安全权利与义务,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且的,决
定它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而且由于缺乏监督与激励机制,企业就会象不能自
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一样,不会自觉实施这一认证标准。OHSMS认证就是
通过企业自愿实施认证标准并接受认证审核,一方面通过标准的实施,在内部防
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而提高内部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获得认证证书,向社会
展示良好的安全健康绩效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些内部和外部的激励,使企业
在坚持接受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约束的同时,通过认证更好地履行安全健康义务,
自愿不侵害他人的安全健康权益,而往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外部性内部化。
在实践中,这种外部性内部化表现为,OHSMS标准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健康安
全绩效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它能通过对标准本身在企业的实施以及认证证书的
获取,来调整职业健康安全成本中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的偏离:
从内部看,它一是提高安全健康管理水平,使企业从根本上实现风险预防。
OHSMS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机制,遵循规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
进(Action)的PDCA管理模式,坚持持续改进,通过预先进行危险源辩识、风险评
价和风险控制,并通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等,实行预防风险
的全过程控制,从而实现直接经济效益。二是消除或降低风险,防范安全事故和
职业危害。OHSMS针对组织面临的主要风险制订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以及管
理方案,通过运行控制和应急准备与响应对其进行管理,从而使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实现规范化、系统化,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从而降低内部伤亡、损
失产生的成本。三是增强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促进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实施这一
标准,增强了企业在生产和服务中对维护安全健康的责任感,而且建立和运行
OHSMS必须进行全员培训,使每个员工都参与和重视安全健康管理,标准还要求
认证企业要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标准的推广将提高全民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降
低全社会的职业健康安全损失。
硕}:学位论文
从外部看,认证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性
及其因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认证是一种市场信号机制,通过认证标志
或证书向市场发出信誉保证信号,从而提供有效信息。OHSMS认证利用认证这一
市场手段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性,表现为三种情况:
一是如果OHSMs标准没有认证的支持,纯粹靠企业自愿执行,则很少有企业
会主动实施——因为,职业健康安全是一种负外部性,企业可以不用负担外部成
本,本身就会成为一种经济激励,因而它不会选择实施这一标准。
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性,企业实施OHSMS标准不一定被社会知晓,从而得不
到社会公众的信赖而扩大市场,这对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也产生背离,
没有认证证书作为信誉保证信号也使它不会选择实施这一标准。OHSMS标准和认
证的结合,正好能解决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障碍,使执行OHSMS标准的
企业既能承担外部成本,又能得到社会的信赖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并获得利益,
从而通过提供有效信息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
三是随着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OHSMS认证已成为一种国内外市场准入
条件,认证不仅仅是给认证企业一种声誉。而且也成为市场准入的“通行证”。’。目
前,国际贸易市场已形成新贸易壁垒,OHSMS认证则成为企业克服这些障碍的有
力武器——随着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发展,
认证证书成为一种价值极高的信号资产。
使健康安全与经济发展更为协调和融合。
3.4认证的绩效分析
OHSMS认证对企业的激励性越来越大,
将使认证与国际市场结合得更加紧蕾,
对经济入主体的激励,一是应降低其活动成本,二是要提高其收益。显然,
只要能够降低他活动的交易费用,也就降低了他活动的成本,而“交易费用在很大
程度上是由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信息的不完全、交易的频率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决
定的”(Williamson,1985)D2]。因此,能够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有效信息、
降低交易频率(主要指将市场交易内化到企业内交易)的制度就能够降低不确定性
和交易费用,从而起到激励与约束经济人的作用——认证的上述具体功能的发挥,
使这一制度也产生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发挥了激励机制的作用,体现了
应有的制度绩效。
3.4.1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
~种制度的设计,激励约束机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所谓激励约束机制。
就是设计一种诱导和驱捷那些追求个人利益的代理人。能够实现委托人的目标而
投入足够努力的机制,包括利益激励和伦理约束。在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上,
现行制度主要是依靠法律法规对行为者进行约束,依靠政府力量进行监督。这些
职业世麝立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绛济学分析
制度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导致政府在监督上力不从心,使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现状难以改善。由于职业健康安全具有外部性,企业可使内部成本外部化,这
本身成为一种反向激励,这就必须要有一种激励机制,使企业从中可获得外部收
益,且收益要大于或等于其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成本。现行制度正是由于缺乏这
种激励机制,只是依靠监督来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所以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OHSMS认证考虑对认证机构和认证企业的激励,但目前它对认证机构的激励
相对是缺乏的,更多的是对其行政法规和伦理的约束,这些外部约束也就是外部
监督,可以强化其内部自我约束,维护认证的公正性。在对认证企业的激励上,
因为认证企业是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产生者,对职业健康安全权益的影响更广泛、
更直接,激励它积极建立和实施OHSMS,通过认证对保护相关方生命财产,维护
社会公众的利益更育帮助。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追求财富最大化,对它的最大激励
是提高效益,其他方面改善的激励最终也是为了提高效益,如提高市场竞争力可
以增加销售量,最终获得更多利润。所以,认证的激励机制围绕该制度如何为企
业减低成本、提高效益上展开,并根据需要定量地评价其作用的大小。OHSMS认
证的效率,体现在它同时具备约束与激励机制——约束其实是一种负的激励,约
束机制可确保制度有效实施,而激励机制则有助于经济主体行为自觉与制度取向
一致,以降低制度实施成本。市场机制的内在逻辑其实是利益驱动,OHSMS认证
同时兼备有效的约束和适当的利益激励,行为者对执行制度的约定就具有了一定
的积极性——这其实也是这一制度在我国成功推行的主要原因。
3.4.2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
经济学家把制度当成一种生产力,并说明了不同制度安排会导致不同的经济
绩效。从宏观层面看,制度的绩效表现为有效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能够减少交
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
制度的成本,主要体现在交易成本上,也可以说制度成本就是交易成本,一
般包括寻求和获得信息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监督和执行成本。诺斯认为,
生产要受技术和制度两方面的影响,生产成本等于技术成本与交易成本之和。制
度与技术都对生产发生作用,因而交易成本在生产成本中也扮演重要角色。诺斯
还认为:
——技术和制度与技术成本和交易成本,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他们之间
存在交叉影响;
——在技术成本与交易成本中,往往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人们选择的
也许是交易成本上升但技术成本却更快地下降的技术或制度,或者刚好相反:
——交易成本中,某些可通过市场来进行衡量,其他则难以直接衡量。
在现实中,企业建立OHSMS并通过认证,可以把认证证书作为有效信号,参
硕l‘学位论文
与市场交易活动,因而它能够很容易得到交易者的认可。如果市场上认证的企业
越来越多,则交易双方的彼此交易渠道就会越来越畅通,信息的完备性、对称性
也会相对增强,从而有效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当然,OHSMS认证必然会增加交
易成本,这包括在企业内部建立OHSMS的费用和申请认证的费用。同时,也会增
加技术成本,如技术与工艺改造、设备更新等费用.从而使生产成本提高——这
容易使企业认为OHSMS认证只是一种投入,收益是无形的而且还要通过市场来实
现,并带有很大风险。其实,正如斯诺所言,这些成本的上升,会带来其他成本
的更快下降。建立OHSMS可以防范安全事故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水平的提
高能减少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通过认证可以降低下列成本之一或其组合:
——在市场提供信息的广告成本;
——顾客(供方)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多次验证的成本:
——责任事故发生的风险成本和投保成本;
——为获得许可或授权花费的成本;
——保持良好公共和社区关系所需的成本;
——改善行业与政府之间关系所需的成本;
——用于提高企业形象所需的成本;
——其他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经营管理成本等。
但是,上述中某些成本是隐形或不易衡量的,易被企业疏忽。因此,如何考
虑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及其计量、核算,是另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3.4.3提高综合效益
效益是企业所取得的收益在扣除相应的成本后所取得的净收益,~项制度的
好坏关键是看其能否带来更多效益。OHSMS认证带给企业的效益,很大部分是来
源于技术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降低也给企业带来净收益。
OHSMS认证突出的创新是它结合商品经济,以市场驱动为前提,通过认证提高企
业的市场声誉和社会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以扩大市场份额而获得经济
效益i通过认证使企业的产品可以打入对健康和安全要求高的市场,克服贸易壁
垒,获得更大收益。这些收益是企业进行认证取得的外部收益,竞争力的提高也
有助于企业扩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收益。这一认证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概括
为直接经济效益和潜在效益: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iF的制度绛济学分析
表3.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经济效益
构成具体表现
一能获得显著的竞争优势;
直接一能获得具体的经济收益;
效益一能向相关方尤其是股东证明实施OHSMS的重要价值,获得相关方的支持,
将资源投向虽能取得经济和安全效益的地方。
一.使顾客相信存在对可验证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承诺;
~保持良好的公共/社区关系;
一满足投资者准则,拓展资金来源:
一.降低投保费用,提高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
一.满足卖方认证要求;
潜在~改进成本控制;
效益一减少责任事故的发生;
~证实具备必要的审慎;
⋯.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
⋯.便于获得许可和授权; ,
⋯促进发展并共享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方法;
⋯.改善行业与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
虽然,直接效益和潜在效益往往难以衡量,但对企业来说是相当可观的,而
且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可以得到证明:
在产品市场上,企业能够从OHSMS认证中实现“收益回报”,如图3.4所示,在
无OHSMS证书的产品市场中,供求曲线相交的均衡点决定了最适产量Ql与价格
Pl。企业获得OHSMS证书,意味它实施了安全健康行为,其生产成本增加,供给
曲线向左移动。随着健康安全观念深人人心,则企业的安全健康行为将激发消费
者对它的产品(行为)的更多需求,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当移动量大于供给曲
线的向左移动量时,产品价格上升为P2,产量增加为Q2。在这一自发的市场调节
过程中,消费者多付出的价格P2.Pl就可以视为消费者购买了该企业的安全健康价
值,并在实际消费中体现为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友好性的认同和赞助。
另一方面,企业因此而得到的额外收益则相当于正外部性收益,可以用来部分抵
消其安全与健康行为的较高成本,使企业做出增加安全与健康产品产量的决策,
使市场量更接近社会最适量。同时,市场机制保证了安全与健康价值的配置是有
效率的,因为只有对这一价值评价较高的消费者才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事实上,
企业必须长期坚持安全与健康行为,才能保证0HsMs证书的长期有效性,这就相
硕l:学位论文
当于它在不断地创造安全与健康价值,并通过产品市场与相关方进行交易。
髓懈
^
^
q 糟々Q 髓
(I)无OHSMS证书的产品市场(2)有OHSMS证书的产品市场
图3.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对产品市场的影响
在实践中,一项对22家已通过认证企业的调查显示,OHSMS的建立和运行对
企业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见表3.3:

表3.3 已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分析表‘211
从上表看出,在建OHSMS阶段,签订合同额增加的企业比率为36%,比未建
阶段的8%有明显增加,说观在建立OHSMS期间,企业形象、信誉、安全健康影
响有所增强,导致签订合同额增加;而建后一年签订合同额增加的企业比率上升
至50%,说明在建立OHSMS之后,企业形象、信誉、安全健康影响大大增强,导
致企业签订合同额增加。其中,投标活动的中标率数据表明,在建当年企业投标
活动的中标率增加的企业比率为40%,比建前一年的8%明显增加,说明在建立
OHSMS时,企业形象、信誉、安全健康影响有所增强,导致企业投标活动的中标
率增加;而建后一年的投标活动的中标率增加的企业比率为4l%,说明在建立
OHSMS之后,企业形象、信誉、安全健康影响大大增强,导致企业投标活动的中
标率持续升高。
从理论和实践分析可以看出,给认证企业提供激励与约束是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认证最核心的功能——“只有受到刺激,‘他(或她)才会去从事合乎社会需要
的活动”’州orth,1973)[53】,也才会因此体现认证活动及其结果对配置职业健康安全
资源效率的提高。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让的制度纤济学分析
第4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缺陷
通过前述分析,OHSMS认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作为现行政府
主导下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必要补充。但作为一种克服外部性的市场手段,
OHSMS认证还没有达到尽如人意的完美地步,必须立足于对其固有缺陷及其原
因、影响的认识,对其发挥基础性作用进行理性分析。
4.1认证缺陷的经济学表现
4.1.1认证证书的产权价值不确定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产权平等交易的经济,要求交易主体必须有明确的产权界区,
同时产权必须是单纯的经济性质的权利,且交易中产权的权利和责任必须对称。
市场机制表现为价格竞争机制,价格作为交易实现的经济条件,通过价格在利益
上的刺激,分配各交易主体的权利与责任。OHSMS认证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也是
产权彼此让渡的过程,应该以等价交换为基础。OHSMS认证作为权利与责任的交
易,其产权界区比较模糊,至少在权利和责任的大小上不易度量,难以通过价格
来明确反映,从而影响了认证企业的积极性。
1.认证证书价值模糊,难以度量
OHSMS认证交易需要企业与认证机构建立契约关系,企业获得的权利是认证
证书,承担的责任是支付认证申请费、注册费、年金和审核费等,具有按标准要
求建立和实施OHSMS的义务。认证机构获得的是认证申请费、注册费、年金和审
核费等(申请费和注册费交给认可机构,认证机构只得到年金和审核费),付出
的责任是提供审核服务,颁发认证证书。
但是,认证证书的价值是多少,契约双方或其他机构均无法评估并难予度量。
企业认为,证书的价值等于支付的费用与履行相应义务所花费的费用的总和。认
证机构认为,证书的价值等于申请费和注册费之和,即使把审核当作颁发证书内
含的必须活动,证书也只相当于认证企业所支付的全部费用。这样看来,交易所
交换的产权是不等价的:企业只看重认证证书,而对所要履行的义务一一建立和
实施OHSMS持消极态度,会造成认识误区而产生道德风险行为,如逃避责任,采
取欺骗手段等。从认证机构看,企业实施OHSMS除了能增加认证机构的业务收入
外,并不对认证机构具有其他好处;因此,它对认证企业的认证审核或监督审核
只需满足于“履约”这一形式。
事实上,认证证书给企业带来的是一种名誉权或信用权,是一种信号资产,
包含着社会公众给予认证企业信任的权利——企业实施OHSMS认证而减少职业
硕f‘学位论文
健康安全风险,减小生产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从而增加社会公众的生存性职业
健康安全权益。在OHSMS认证交易中,更大的权利交易其实是这两种权益的交换,
但在认证所订立的契约关系中并没有明确反映出来。而且,这种权利的价值大小
无法衡量,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本来就是由于产权不易界定,也难以定价而造成,
是一个外部性严重的领域。OHSMS认证是想把其转换成一种名誉权或信用权,通
过市场来解决,但名誉权或信用权也是难以度量的,对不同企业产生的作用各不
相同,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其作用会产生变化等等。所以,认证证书不是一种单
纯的经济性质的产权,不可能完全以价格反映其价值,这就影响了交易过程中权
利与责任的对称性,引发机会主义行为。
2.认证证书价值易被低估
由于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为减轻其对已认证企业的影响,消除逆向选择,
人们设计出认证并通过OHSMS认证证书,使社会公众和消费者更多了解认证企业
对职业健康安全做出的贡献,给认证企业创造良好声誉和信用,从而促进社会整
体安全健康绩效的改善,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市场秩序。
认证证书实际是一种信号资产,对其的投入是一种专用性投资,需要大量的
初始投入成本。这种成本类似于沉淀成本,一旦形成卖方资产后就具有专用性,
想再用于其它用途的可能性非常小。企业进行信号投资,目的是消除由于信息不
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这种投入,可以让企业在市场上发出市场信号,使企
业在后续市场行为中获得收益。但如果企业提供的产品、过程和服务低于买方根
据信息显示所预期的要求,这些产品本身的销路就会受到影响,这种信号资产的
投入就得不到未来的收入流量,对其有形和无形的声誉或信用投资就会大幅贬值。
OHSMS认证并没有要求企业为获得认证证书投入过多“有形”成本,但作为契
约交换条件,认证企业必须严格按标准要求建立和实施OHSMS,并遵守职业健康
安全法律法规——这样,企业建立和实施OHSMS就需要花费成本,同时为满足法
律法规要求而需要减少外部性所导致的内部成本外部化。然而,这些成本都发生
在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管理中而难以单独核算,如果OHSMS实施得好,还可以使企
业获得直接或潜在收益;但如果实施不好,就根本没有效益可言。由此,认证企
业普遍会低估认证过程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和所带来的收益价值——正是因为企业
对认证证书这一信号资产价值的低估,使企业没有意识到要付出相应义务,从而
在实施0HSMS过程中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有的企业不清楚认证交易是一种权利与
义务的交换,认为付出认证审核费用就可以得到并保持认证证书,而不认真建立
和实施OHSMS;有的甚至采取欺骗手段获得认证证书等,违背了职业健康安全的
认证初衷和履行认证契约的根本宗旨。
37
职,lk健康五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_l蔓绨济学分析
4.1.2认证的外部性
外部性的存在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明晰,难以在产权利益上给入激励而引发机
会主义,这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并形成激励使外部性内部化。认证企业之所以产
生机会主义行为,除了前面讨论的产权价值不确定之外,还因为OHSMS认证本身
具有外部性——企业获得认证证书后,可以不严格实旌OHSMS以节省成本,却仍
然可以享受认证证书带来的好处。这种外部性带来的经济诱惑,会使认证企业为
了获得这种效益而投机取巧,引发道德风险行为。在OHSMS认证中,认证证书的
名誉权代表的是社会公众的信任,如同职业健康安全权益一样,都是公共产品,
其产权界区不易界定,所以也很难抑止外部性的产生,从而很容易让认证企业钻
空子。尽管认证制度设置了认证机构对认证企业进行监督,但这种监督也是有限
的,况且认证机构本身也会有道德风险问题。当然,可以通过加强监督来防止外
部性问题,但是监督成本很高,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反而更差。
1.认证企业的不完全自愿性
OHSMS标准被设计为自愿性标准,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技术、管理条件
自愿选择采用;如果要宣称满足OHSMS要求,就必须承诺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
法规,并通过认证并获得证书。企业承诺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实质就是自愿约束
自己的职业健康安全权益,界定自己的产权界区,从而使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外部
性内部化。OHSMS标准这种主动自愿形式,也是为了适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逐渐
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采用法律、经济、技术和提高公共意识各种手段转交
的需要。
虽然OHSMS认证与否完全出于自愿,但很多企业的OHSMS认证并非完全自
愿,而是迫于多方压力,包括安全健康法规压力、消费者压力、市场准入压力、
企业竞争压力等。人的消费是受经济发展规律制约的,人们在消费上对健康安全
意识的变化,促使各国政府职业健康安全的立法和执法日趋严厉,企业一旦违法
或造成安全事故将受到巨额罚款甚至会被迫停业。市场准入也对健康安全要求越
来越高(如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工程招标对是否通过OHSMS认证设置准入条件,
或给予认证企业投标加分优惠等),国际市场也形成了贸易壁垒。同时,企业间
的竞争也使健康安全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这些变化,使很多企业在诸多压力的
逼迫下“自愿”进行OHSMS认证——于是,就存在企业对OHSMS的根本性认识不
足,实际经济、技术、管理条件不具备,导致其根本不能按OHSMS要求来实施等
问题【Isl。正是因为在完全非自愿情况下进行OHSMS认证,因而这一认证对这些企
业的激励来自于认证证书的价值本身,建立和实施OHSMS对他们不仅没有激励作
用,反而会让其在认证过程中抱有消极态度,并采取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不良
手段和败德行为。
硕十学位论文
2.非强制性自愿原则导致监督不力
外部性的根源在于产权没有明晰界定,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就是由于职业健康
安全作为一种公有资源,产权无法界定而产生了外部性。OHSMS认证旨在通过企
业在过程、产品和服务中防范风险束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实质是通过限制私
人产品的生产,来解决公共产品生产的问题,但这种办法很难通过市场来解决——
因为无法解决公共产品的收费问题。所以,公共产品的生产往往要依靠政府来解
决,一般采用强制性办法,依靠相应的制度和法规来约束。OHSMS认证希望通过
市场来解决公共产品生产问题,却采用非强制性自愿原则,就会引发下列弊端:
——自愿性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如果企业完全不讲道德,“自愿性”就可能
不是完全自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保证人人完全讲道德,而如果人人都完
全讲道德,则一切制度和法规又都变得没有必要了。因此,自愿性原则与市场机
制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一矛盾,OHSMS认证设置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但监督是否
充分、有效难以保证。而且,由于企业是自愿参与,往往使人感觉它是讲道德的,
从而会产生监督松懈,导致监督不力。
——自愿性原则必然造成市场上有的企业已经实施了OHSMS,有的企业没有
实施,并使两者之间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有所差异,本质上容易导致机会主义倾
向。
——实施OHSMS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这使信息不对称性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增大,从而导致更多的道德风险,并因此加大了外部监督难度。
4.1.3认证活动存在委托一代理关系
在认证活动中,政府、认可机构、认证机构、认证企业相互之间是一种契约
关系,它们之间需要遵守一定的协议,按照一定的规章办事。政府授权下的认可
机构代表政府,给予认证机构开展认证和颁发证书的权利,认证机构则要按规定
对企业进行认证,并监督认证企业的行为。这样,认证机构代理了认可机构委托
的颁发认证证书的管理执行权,两者构成了委托一代理关系,而这种关系又衍生
了认证机构和认证企业的另一层委托一代理关系。
认证过程的偷懒行为,是一种道德风险问题,主要源于对认证机构缺乏有力
监督和有效激励。认证把认证机构看作公正、独立的第三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对认证机构的监督和激励力度。其实,认证机构也是一个经济实体,并有
经济利益的追求,应该对它进行相应的监督与激励。尽管OHSMS认证对认证机构
的认可非常严格,而且每年对认证机构和审核人员都进行监督检查,但很难抑止
道德风险问题。
1.认可机构与认证机构的代理关系
认可机构与认证机构的代理关系不是标准意义的委托一代理权利结构,因为
职业证康安争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两者在资产产权结构上是完全独立的。认可机构代表政府,是行政事业单位,不
以赢利为目的;认证机构则是一个独立、公正的第三方组织,以公J下获得社会信
誉。由于两者在资产上没有经济关系,维系两者关系的是认证证书的颁证权力。
然而,认证证书在发给企业之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有在企业获得证书后才得
到名誉或信用上的权利。所以,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并无资产的约束力,难用经
济手段来监督和激励认证机构,只有以行政法规来约束认证机构。当两者效用函
数不同时,各自都会追求效用最大化,难以达到激励相容,而使资源配置不能达
到最优。
认证机构代理的是认证证书的颁证权,但认证机构在颁证上没有得到任何收
益,只是通过认证提供审核服务,收取审核费,而且审核费的多少还只能按规定
收取(国家实施限价政策),不能自己定价。因此,认证机构在审核过程中的工
作好坏和努力与否,与收入没有直接联系,至多在声誉上受到影响。这样,认证
机构对认证企业的监督作用就受到影响,本来认证审核是为了防止由于信息不对
称产生的道德风险行为而设立的监督,却由于认证机构的努力程度不足,造成公
正性受损。并且,认证机构要提高对企业监督的努力程度,反而会增加其监督成
本,对自己造成不利。这样,认证机构监督认证企业就缺乏积极性(除非认证机
构希望提高公正的声誉),长久下去就使认证的公正性越来越差,而且滋长低劣
认证机构的“懒惰”。
认证机构在与认可机构的代理关系中是没有租金报酬的,更加不可能有经济
奖励,而从认证证书的颁发中也不可能有剩余利润。认证机构的剩余利润只能来
自审核费,审核费的剩余是在扣除审核人员的工资和办公管理费用后的余额。认
证机构要想获得更多利润,只有努力增大业务量,这样就形成了认证机构之间彼
此竞争。本来,竞争可以增强人的努力程度,但在认证行业却不是这样:越严谨、
越公正的认证机构越有可能得不到认证企业的接受和欢迎,这就造成很多认证机
构为了业务需要而不得不放松审核尺度,放弃客观和公正立场,去迎合企业的不
合理要求,从而使正常竞争变成了劣质竞争。一些缺乏道德水准的认证机构在利
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与企业“合谋”串通、变相取费、降价审核等不良行为成为
竞争手段,引发了认证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
在认可机构与认证机构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中,由于没有资产结构上的关系,
就不存在认证机构作为代理者在资产权利上的占有,也不存在经济风险,至多只
有行政和法律风险——其实这又算不上风险,因为行政法规是预先规定好的,认
证机构己经清楚知道,不存在不确定性,也就等于没有风险。根据激励契约理论,
在委托一代理关系中,没有设置相应风险就不会产生与激励相容的约束,也就不
会产生有效激励而使工作效率低下。在缺乏激励风险的情况下,认证机构就会减
低自我约束,甚至产生机会主义行为,这只能靠认可机构作为委托者对其进行监
硕I‘学位论文
督,但监督成本很高,而且认可机构不一定有能力对所有认证机构进行监督。
2.认证机构和认证企业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根据认可机构与认证机构的代理关系,认证机构代理颁发证书任务,同时也
要负责审核、监督认证企业,于是衍生了认证机构和认证企业的另一层委托一代
理关系:
认证企业要承担实施OHSMS的责任,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但同时,认证企
业又出资申请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审核和监督审核,认证机构又成了认证企业审核
服务的承担责任人,要接受认证企业的监督。这种互相负责、互相监督的情况,
很容易形成“合谋”的道德风险。因为,认证企业实施OHSMS对认证机构没有直接
利益关系,监督反而增加认证机构的成本而得不到好处;而认证审核本身就是一
种监督行为,作为审核出资人的认证企业也无法真实监督认证机构。这样,在认
可机构缺乏信息,无法监视的情况下,认证企业与认证机构容易发生串谋导致机
会主义行为。
3.委托一代理关系产生的其他问题
政府是认可机构的委托人,认可机构是认证机构的委托人,但认可机构同时‘
也充当代理人的角色,代理公众的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和认证机构一样,认可机
构在这一代理关系中也没有剩余收益,认证机构努力与否其实对认可机构也没有
多大的利益关系。所以,认可机构自身的激励也是不足的,从而影响了它对认证
机构进行监督的积极性,导致认证市场出现无序状态。
4.1.4认证市场还处于不完全竞争阶段
市场是产权交易的场所,市场秩序与产权制度有着深刻的联系。市场秩序是
一套关于市场竞争的行为准则,是市场行为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的某些规则,
市场秩序的好坏,反映了产权制度的完善程度。市场秩序包含了市场主体秩序、
市场交易秩序、市场法治秩序和市场道德秩序,市场秩序混乱也是由于这四方面
秩序的无序——市场秩序的混乱是由于产权制度还存有缺陷,也和整个市场经济
的大环境有关。
OHSMS认证也不例外,认证市场的秩序不仅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而且
认证对认证市场秩序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认证市场中,因为认证本身需
要权威性,具有一定的权力性,而且价格也受到限制,因此更需要相关的法律保
证和道德自律,需要更强更大的监管力度。认证市场监管不力,造成混乱局面,
原因是认证市场秩序处于无序状态。从目前存在的问题看,我国认证市场还存在
下列缺陷:
1.认证市场的主体进入秩序存在缺陷
市场主体秩序是市场制度的最重要内容,它规定了进入市场竞争主体的资格、
41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E的制度纤济学分析
权利、责任的一系列制度条件。控制市场进入的主体秩序,是市场有序进行的根
本保证,政企不分或享有特权的组织、权利与责任不对称的企业、无责任能力的
企业,是不应该进入市场的。
作为认证市场主体之一的认证机构,应该是一个公J下、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认证机构很多都是从行政事业单位
中组建和分离出来的,受行政事业单位的指导和支配,导致认证市场主体政企不
分,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隶属于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方圆标志认证中心隶属
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以这种方式进入认证市场,本身就意味着竞争不平等,
因为行政机构具有某些特权,往往会使用行政权力进行不正当的市场竞争,用行
政责任代替市场竞争责任,使市场秩序变成行政秩序。大量行政性认证机构充斥
市场,结果便会出现钱权交易,不公平竞争,以权力进行寻租,从而严重影响认
证的公正性、独立性。
我国认证认可部门一直按照行业划分,主要分布在质监、商检、环保、安全
等几大体系中,“诸侯割据”的局面导致认证认可工作存在政出多门、多重标准、
重复收费、互相扯皮、监督不力等问题。各认证机构根据自己的势力范围争夺市
场,扰乱了认证市场的正常秩序,对其他真正独立的认证机构造成了不公平的竞
争障碍,认证企业面对这样的认证市场也无所适从,导致一些不法机构利用认证
市场这种无序局面,浑水摸鱼,违章经营,从中渔利。认证市场的混乱使认证质
量和市场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在影响对认证市场监督管理的同时,加重了认证企
业的负担。认证市场存在这种政企不分的认证机构,使认证市场秩序出现混乱,
除了历史原因外,更深层的原因是权势和利益的再分配,反映了我国认证所存在
的根本缺陷。
2.认证市场的竞争秩序存在缺陷
市场交易秩序作为交易条件的确定规则,核心是价格竞争秩序。有序的市场
竞争首先表现为价格有序,即价格竞争真实反映供求规律,具有引导资源配置实
现均衡的功能。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认证市场道德秩序和法治秩
序还不十分完善,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政府有必要对认证价格进行限定。
认证行业要求交易双方有良好的市场道德,尤其是认证机构必须讲求信誉,
而且必须有严格的法规约束。认证交易不仅仅是认证机构的审核服务与认证企业
的认证费用的交换,更重要的是认证证书包含着社会公众的权益,如果不进行严
格合理的价格限制,认证机构为了竞争就会降低价格,并在审核和监督中减时降
质,甚至与企业串谋,变相买证卖证而使社会公众权益受到侵害。
按市场竞争秩序的基本要求,对认证机构最起码的要求是它必须是公正、独
立的第三方组织。但我国现有认证机构大都不是完全由市场自发形成的第三方组
织,很多在产权结构上还不完全独立,没有实实在在的所有者,缺乏维持机构信
硕l:学位论立
誉的动力,从而影响了认证机构的决策者对市场信誉的追求,导致目前认证市场
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变相的低质、低价竞争阶段,一些认证机构以争取客户为目
的,不按照国际规则运作,减少审核时间、压低审核费、变相降价、花钱买证的
现象相当普遍,严重扰乱了认证市场秩序,影响了认证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政府对认证市场实施价格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认证市场的交易竞争
秩序,不能有效反映认证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认证机构的积极性——因为认证
市场未能建立一种有效的质量和信誉竞争机制,如果认证机构提供高认证水平,
并兼优质服务、讲求信誉为~体,能够得到社会各方的认同和好评而提高自身竞
争力,那么它们自然会采用以优质和信誉进行竞争,而放弃低价劣质的竞争。问
题在于,目前我国市场的法治和道德秩序还不完善,认证还没有形成这种有效的
激励竞争机制,致使认证市场缺乏一种健康的竞争秩序。
3.认证市场的道德秩序存在缺陷
建立一个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认证市场、确保认证机构的“纯洁性”
是前提。OHSMS认证是为了证明企业满足标准要求,从而提高职业健康安全信誉
或信用。企业的信誉或信用建立在其对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负责的基础之上,而作
为监控者,认证机构称得上是市场道德秩序的维护者。如果认证机构的认证过程
和结果本身没有足够的“公信力”,认证机构为了盈利而发放不真实的认证证书,
那么社会公众就会对认证机构失去信任,并表现为社会各方对认证证书的不再信
任。因此,道德、公正、讲求信誉是认证对认证机构最根本的要求。
目前认证市场出现了道德秩序缺陷,很多认证机构和认证企业合谋违规、花
钱买证、审核流于形式等种种不道德行为并不鲜见,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认证市场的主体存在产权结构缺陷,产权不清致使认证机构无须对自己
的行为承当责任,缺乏追求长远信誉的动力,只顾眼前的短期利益,也不指望通
过良好信誉获利,自然就会不讲信誉而产生不道德行为。
二是政府部门对认证市场的管理程序存在不足。市场道德秩序的建立需要相
对稳定的政策环境,政策环境越不确定,人们就越追求短期利益。一方面,不确
定性的增加等于博弈重复的可能性降低,人们更没有耐心建立信誉:另一方面,
不确定性增加了观察和鉴别欺骗行为的困难,因为做出不道德行为的人更容易把
坏的结果归因于不可抗拒的外生因素,而不是自己的故意所为。在市场体制规范
化不足时,导入政府力量是必需的,政府通过监督认证机构,在规范认证市场的
同时,对中国“大市场”实施间接监控。但是,我国认证管理部门一直是按照行业
来划分,形成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使认证政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影响了认证市场道德秩序的建设。
4.认证市场的法治秩序存在缺陷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律制度可以促进市场道德秩序的建设,严格的法律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iIl{的制J垒纤济学分析
制裁可以使人们更讲信誉。法律规定了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范围,法治经济是
以法权代替特权,以事先的机会公平准则替代事后的特权式的进而是非制度的规
范,而且交易者彼此应以平等的身份,以契约的形式来实现联系。
然而,我国认证市场的法治秩序还比较薄弱,目前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认证认
可法律,2003年丌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还只是部门规章,
涉及到认证认可的事宜大多散见于部分部门的规章中,尤其是对境外认证机构开
展认证活动没有相关规定,造成具体执法过程无法处理,也无法保护我国企业的
合法权益,不利于认证的规范和认证事业的发展。
4.2认证缺陷的经济学原因
OHSMS认证存在上述缺陷,除了市场、文化、道德环境等外生变量影响外,
重要的是认证制度本身具有设计、运行、内容和结构等多个方面的不合理,多重
因素的相互影响,必然造成制度本身具有缺陷。以下仅从职业健康安全产权、外
部性、信息不对称和其自身的发展阶段等有关因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4.2.1职业健康安全的产权难以界定
在认证实践中,部分企业对OHSMS认证的功能和效益表示怀疑,担心投入后
得不到相应的收益与回报,从而影响认证的积极性。究其原因,除了对OHSMS认
证的作用和激励机制认识不足外,根本原因在于认证证书所代表的产权权利与责
任不够明晰,所交换的产权价值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因为一系列相互影响的原因,
企业无法清楚看到认证证书所代表的权利有多大——产权是人对物之上的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认证证书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其价值体现在名誉权上,而名誉价值
则建立在社会公众的信任之上,这种信任度又建立在企业是否按OHSMS的要求进
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并实现绩效持续改进的努力程度之上。如果企业不严格执
行OHSMS标准,甚至违反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那么一旦被社会公众知晓,
则信誉无存,证书也就失去了应有价值。这种产权价值的不确定性,形成了信息
的不确定性,企业必然会怀疑认证是否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关系,从而只看重认证
证书的利益和名誉,而忽视应履行的职业健康安全责任,造成OHSMs认证市场的
机会主义行为。
而产权价值的不确定性及其形成的信息不确定性,根本原因在于生存性职业
健康安全权益和生产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本身不易划分清楚,导致职业健康安全
的产权很难界定,或者可以界定但界定的交易成本十分高昂。
4.2.2双重外部性的相互影响
由于职业健康安全作为一种公有资源,产权无法界定,容易使内部成本外部
硕Ij学位论文
化,使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存在明显的外部性特征,这就需要通过改善人与人之间
的利益关系,走制度创新之路,以消除它的外部性。但因为随后针对克服外部性
而设计的OHSMS认证,采用自愿性原则、非强制性认证的形式,使这一认证制度
也产生了外部性。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的认证根本不是完全的自愿性,而
是被迫无奈的,在社会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的条件下,认证的自愿性原则以及建
立在这一原则上的监督机制实际上都存在不足。
因此,源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外部性,OHSMS认证制度在设计克服其内部成本
外部化问题时因为采用非强制性认证形式和自愿性原则,衍生了认证的外部性
——两种外部性的存在及其相互影响,对认证企业和认证机构的激励和监督都相
对有限,无法从根本上根除认证活动的机会主义主义倾向。
4.2.3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
认证活动之所以存在委托—代理问题,是因为在OHSMS认证活动中,各类
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
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而且,在现实生活中,。.
社会分工导致职业健康安全权利的所有者在知识、能力和精力等方面行使所有的
权利变得更加困难;专业化分工又产生了一大批具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认证专
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这样,委托代
理关系必然在职业健康安全及其认证领域发生,并需要委托人设计最优契约,以
充分激励代理人。
然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围绕解决生存性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和生产性
职业健康安全权益的冲突,OHSMS认证中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由
此产生了代理问题,并因为多层认证活动主体而衍生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导
致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也发生冲突。现有OHSMS认证制度,由于受到设计缺
陷及自身具有外部性,更由于认证主体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在没有资产联结
纽带的条件下,以及多层代理关系的衍生及其相互牵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
一方面对代理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也对代理过程进行监督,但代理人的行为还
不能完全确保委托人的利益,完全符合其效用函数。
4.2.4受到发展阶段和市场规范多种制约
从发展阶段看,认证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认证运行时间不长,行业
经验不丰富,外部环境不成熟。我国的认证认可工作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在管理
体制和运作方式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认证认可工作发展的适宜性和有
效性还存在不足,本身处于一个初期成长阶段。
从市场主体及其表现看,监管机构、认证机构和认证企业各存在不同问题,
职业证康安辛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绛济学分析
如监管机构行政管理色彩浓厚,认可机构受部门行政管理影响,监督不力,政出
多门,没有统一的认证认可法规等;认证机构产权不明,监督不严,认证不规范,
认证有效性不足;认证企业对OHSMS认证认识不足,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等等,表
明市场主体本身还没有达到完全竞争市场所需要的成熟条件。
从市场规范及其他方面看,认证市场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法治秩序、
竞争秩序和道德秩序等还处于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认证市场不公平、认
证价格不合理、认证不完善等等现象在所难免。另外,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复杂
性,以及人们对OHSMS认证的认知程度、普及推广以及完善改进等都还有差距,
也势必使这一制度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硕{‘学位论文
第5章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对策
OHSMS认证通过企业自愿认证,把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
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发挥监督和激励功能,促使企业防范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
风险及其对社会公众的侵害,促进了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不失为一种更好
发挥市场手段作用,能在职业健康安全微观领域对政府管理进行补充的制度。但
它存在的缺陷影响了其微观管理功能的更好发挥,应立足于发挥其市场机制的作
用,综合采取包括法律、行政、经济和社会文化以及道德约束等诸多方面完善和
改进措施。
5.1明晰认证机构产权,推进认证机构市场化
认证机构作为认证市场的主体,应该从最根本的产权制度上进行改革,这是
对认证机构进行认可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认证认可制度是开展认证市场的
基础,而认证认可的组织工作又是认证认可制度的基础。认可机构是政府的一个
窗口,代表了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认证认可组织机构的建设必须要保证认可工
作的权威性、唯一性和可信性,减少认证政策的不确定性,从而保证认证市场的
有序发展。
5.1.1明晰认证机构产权
随着认证认可体制改革的开展,国家认监委也开始加强对认证机构的认可工
作, 《认证机构及认证培训、咨询机构审批登记与监督管理办法》、《关于对认
证机构及认证培训、咨询机构进行重新确认和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办法的相
继出台,表明主管部门正在采取相应措施。然而,对认证机构认可的改革,不仅
是从认证机构的总体实力和技术水平上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从产权结构上对认
证机构进行改革。认证机构直接参与认证市场竞争,其公正性和独立性十分重要,
影响着我国认证事业能否顺利发展。认证机构能否保持在市场中的公信力,其本
身的产权结构是决定因素。市场自发形成的专业认证机构是依靠信誉获利发展,
而政府指定的认证机构只会依靠垄断寻租。
我国现有认证机构很多都是从行政事业单位分离出来的,在产权上与原行政
事业单位还多少保留一定联系,也有不少还保持着行政隶属关系,在某些方面还
拥有一定特权,这会造成它们的市场竞争不是靠实力和信誉,而是靠权力,严重
影响了认证的公正性和认证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应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认
证认可条例》,补充认证机构必须和行政部门脱钩,对认证机构予以行为约束和
担责的条文,以法律制度为准绳,规范各类认证活动,做到依法认证;应结合国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J}{的制度纤济学分析
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求事业型认证机构逐步向股份制、中介型认证机
构转制,加大加快产权改革力度,对认证机构的准入必须形成市场化,使认证机
构真正成为独立、公J下的第三方。
5.1.2形成集中统一的国家认可机构
造成我国认证市场的无序状态,很大程度在于我国存在多套认可体系。长期
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认证认可部门一直是按照行业来划分,仅
是管理体系的认可机构就有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中
国国家进出13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CNAB)等,而且分属不同行业部门管理,
出现互相扯皮的情况。
多套认可体系导致认证认可工作政出多门、多重标准、重复收费、监督不力
等问题,并且成为我国认证认可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不能适应认证形势的发展
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从国际认证认可发展潮流看,建立集中统一的认可
体系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便利化的客观需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国内认可机
构进行了整合、合并和重组,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国家认可机构。我国自2001年8
月成立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监委)后,开始了认证认可的机构改革工
作,今后应加快把各认可机构集中到认监委下的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统
一管理,并进一步处理好集中管理带来的后续问题。集中统一的国家认可制度,
可使我国认可机构在国际上一个声音对外,充分维护国家利益,可以防止因政出
多门而引起的认证市场的混乱,防止行政干预和政企不分。
5.1.3统一认证认可管理制度
过去,我国认证认可管理涉及20多个部门,形成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局面。
现在认证认可工作改由国家认监会统一管理,理论上可以改变以往部门之间互相
冲突的矛盾,但现实中认证工作会涉及到各个所管辖的行业,如OHSMS认证会涉
及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领域,也会涉及到认证企业
所属行业部门的领域,各部门的互相配合、统一管理对认证工作顺利开展十分重
要。只有加强认证认可工作统一管理的制度建设,明确国家认监委在统一管理、
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才能使认证工作有序进行。
而且,当认证管理监督职能集中到国家认监会后,必须要规范其政府行为。
职责集中预示权力增大,更容易出现寻租现象。所以,规范认证市场一定要从规
范政府行为开始,做到上下按章办事。不规范的政府行为不仅表现为部门之间的
扯皮,还表现为工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政府部门权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管制过
度,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行为的现象,规范政府行为是规范认
证市场的基本条件。
48
硕J:学位论文
5.1.4加强认证市场法律秩序建设
认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认证市场必须要有完善的市场法律秩序。然而,“认
证行业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国家认证认可方面的法制建设滞后。近几年法制建
设滞后与认证认可迅速发展的矛盾愈发明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认证认可
事业的发展。其表现形式是,国家主管部门对认证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无章可循,
认证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逐年增多,使认证信誉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只有
加强法制建设,才能完善认证市场的监管体制。
认证市场的正常秩序主要靠国家认监委监督管理,认证市场监管体制的特点
表现为行政监督与认可监督相结合,国家认监委统一组织与地方局实施相结合,检
查监督与投诉调查相结合,机构运作监督与认证结果监督相结合,认证机构监督与
认证培训、咨询机构监督相结合。而且,这些监管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才能保证认证市场的有序进行。国家认证认可体系,包括具体制度、运行机制、
实施程序等最终都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体现。加强认证认可市场的法律秩序建设,
可以保护认证方和被认证方的合法权益,最终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认证事业的
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5.2健全市场竞争机制,降低交易不确定·性
客观、公正是认证机构的立身之本,信誉和信用是认证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有序的认证市场应该以信誉为竞争的基础。认证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在认证过程
中以独立的第三方角色出现,唯一的资产就是信誉或信用。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信
用经济,市场经济中所运用的一切交易工具、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无不是信用
的体现。认证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存在于企业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委托一
代理问题,如果认证机构自己都不讲信用,没有信誉,那么认证也就失去了本身
意义。目前,我国认证市场的竞争处在一种无序的低价竞争状态,阻碍了认证市
场的健康发展。多头认可造成监督不力,认证机构政企不分,资产产权结构缺陷,
对认证机构的激励约束乏力,认证证书价值与认证机构无关等,都是引起认证市
场恶性竞争的因素。只有克服各种不良因素,建立以信誉为基础的市场竞争秩序,
才能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使我国的认证事业有序发展。
5.2.1建立认证机构的风险责任机制和淘汰机制
在认证机构与政府的代理关系中,不存在资产产权联系,弱化了委托一代理
关系中的激励与约束能力,认可机构只能依靠行政法规对认证机构进行监管,容
易滋长认证机构的道德风险。认证机构本身的产权结构缺陷,表现在我国还有部
分认证机构政企不分,权利与责任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理人的道德行
为。激励契约理论认为权利必须与风险对等,而目前认证机构掌握着认证证书颁
职业健康安牟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绎研学分析
发的权力,该权力对认证事业来说是相当大的,但现行制度对认证机构的约束却
非常有限,其风险责任非常小,这不利于对对认证机构进行监督而使其增强责任
感。因此,规范认证市场,形成良好竞争机制,需要制定规章制度,使认证机构
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对违法的认证机构则要严格制裁,甚至淘汰出局。
建立认证机构的风险责任机制和淘汰机制,是提高认证机构社会道德观念的
有效手段,可以增强认证机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责任感,加强认证机构的自
律性,从而规范认证活动,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风险责任机制和淘汰机制
的建设,尤其要注意对认证机构的经理人、当事人进行风险责任的约束,我国在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可以弓{入到认证的风险责任机制和淘汰机制中,
“一票否决制”是很好的借鉴。在制度建设上,风险责任机制应注重经济责任,而
淘汰机制则应注重法律制裁。因此,应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时明确规定认证机构进行有责认证,为自己的认证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5.2.2建立提高认证机构声誉的激励机制
声誉建立在信用之上,发达国家有良好的信用,关键在于其良好的诚信制度。
作为市场中介的认证机构,声誉是最重要的资本,提高声誉对认证机构来说是最
大的激励,除非其不求发展,只图眼前短期利益。当然,声誉的提高有赖于道德
行为规范和信誉的提高。
我国认证事业起步时间不长,和外国著名的认证机构相比,我们的认证机构
还显得弱小,但也应该培育名牌认证机构,以便国际交流并提高国际地位。因此,
要通过建立提高认证机构声誉的激励机制,激励认证机构严于自律,讲求信用,
从而得到社会信任,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壮大中创出品牌:
一是建立对认证机构进行信用评估的机制,信用评估机构应是独立、不归属
于任何官方部门的机构,如果它属于政府,那么政府官员的意志肯定会比机构的
性质本身还起作用。在目前我国信用评估机构还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请国外著名
的资信评估公司进行评估。
二是建立资信信息的有效传播机制,由于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不对称性的普遍
存在,对优劣认证机构方面信息的有效传播十分重要。好的声誉靠信息传播而提
高,坏的声誉靠信息传播来抑止。因此,建立完备的信息传播机制,促进认证机
构和认证企业在认证领域进行充分信息化的市场化运作十分重要。
5.2.3完善认证市场的价格竞争机制
市场交易秩序的核心是价格竞争秩序,市场竞争的有序,首先表现为价格有
序;而市场无序,也首先表现为价格竞争的混乱。目前,我国市场道德秩序还不
完善,尤其是认证市场比较特殊,它本身带有一定的权力性,所以还需要对认证
50
硕I‘学位论文
进行价格限定,以求认证市场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限价政策不利于市场经济
竞争机制的有序发展,也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如优质认证机构讲求信用,为提
高声誉需要投入成本,而且为提供优质服务需要聘用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其成本
相对劣质机构会显得更高,但两者面临同样的认证价格,只能使优质机构获得更
少的利润,这不利于认证市场的有序竞争。
当前,不断完善认证市场的价格竞争机制可能的措施包括:
——考虑在短时期内,限定认证价格的上下浮动区间,并严格监督市场在浮
动区间内进行有序竞争。否则,即使是限定价格,也无法抑止认证市场恶性的低
价竞争,一些不法机构会以减少审核内容、减少审核人日数,变相低价竞争作为
对策违规操作,对认证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有害影响。
——规范认证费用标准,加强对认证机构的审计,切实减轻认证企业的负担。
——加强行业的价格自律和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的价格竞争秩序,加大对违
法机构的处罚力度。
5.3优化认证制度安排,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虽然我国的OHSMS认证时间不长,各项制度正在健全和完善中,可以利用这
一认证建设的后发优势,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但该制度的建设依然是一个逐步发
展的过程,必须以中国的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因此,建构我国OHSMS认证要以机
制建设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步进行制度、文化和队伍建设。
5.3.1认证实施机制建设
显然,以立法形式建立起认证与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是
中国OHSMS认证的存在前提和实施机制的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使之具有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是我国认证在机制建设
方面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独立性机制建设
认证机构的非政府性、自愿性、非营利性等特点,实质是为了维持其独立性,
而独立性又是公正性和权威性的前提。只要认证机构和相关利益团体或个人之间
存在任何利益联系,机构的独立性及其公正性、权威性都会受到质疑,进而影响
认证目标的实现。建立认证的独立性机制,关键是处理好认证机构与政府、社会
和认证企业之间的关系,只有当各方在认证过程中求得权力和利益的相对平衡,
OHSMS认证才能持续下去。
一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独立于政府,满足“非政府性”要求。
目前,在认证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方面,我国尚未走出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即仍
然由政府主导并直接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规划和组织认证活动。由于职业健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纤济学分析
康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结构愈来愈复杂,企业数量高速扩张后提出的职业
健康安全问题越来越多,隶属于政府部门的认证机构无法也无力承担起直接组织
全国所有企业的认证审核工作。因此,改变这种被动状况的惟一出路在于转变职
能,积极引导、支持甚至直接组建非政府性质的认证机构,将过去政府统包的安
全管理的相关职能,有计划、逐步的让渡给这些中介机构。这种让渡的过程,也
是政府加强宏观指导、管理和监督认证机构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政府支持认
证机构的独立性,不仅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而且为认证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
了必要前提。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委托认证机构代理其功能、通过对认证机构的
认可等方式,在不影响认证机构独立性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其对职业健康安全的
监督作用,加强对全国安全生产的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
二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独立于社会,满足“非营利性”要求。
只要是直接或间接的以营利为目的,就一定会影响OHSMS认证的本来目的,进而
影响认证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因此,要保证认证机构独立于社会各种相关利益团
体和个人,不与他们发生利益联系或受之影响与控制。
三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独立于企业,满足“自愿性”要求。认
证机构受政府委托,代理社会公众的职业健康安全权益。企业的自愿性申请认证
与认证机构对企业的自愿性认证审核,使认证活动独立于其所在、所属或相关的
利益团体,保证认证机构只代理社会公众的职业健康安全权益,而不是某一社会
团体或自身的利益。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正性机制建设
可以通过建立对认证机构的认可制度和社会公众参与认证的制度来建立认证
的公正性机制。当前和今后,应清理各类认证体系,减少那些政出多门的不必要
的重复认证体系和机构,减轻认证领域的“三乱”问题,建立起以政府为主体的官
方认可制度和以全国性行业协会为主体的行业认可制度,对认证机构的组织构成、
认证指标体系、认证程序与规范、认证信息系统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和严格的监
控,从而代表社会公众对认证机构及其认让活动提出质量保证的要求。同时,通
过社会公众对认证活动的广泛参与,保证认证活动的公开、透明,并听取社会公
众的意见,从而提高认证的公正性水平。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权威性机制建设
在认证机构独立性、公正性基础上,突出发挥审核员队伍在认证活动中的核
心地位,以提高认证的权威性。权威性来自于认证过程提出的意见符合社会公众
对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来自于对企业或职业健康安全专业改进的意见切实有效,
而最终是来自于参与OHSMS认证并发挥核心作用的独立、公正的“行业权威”。因
此,必须在我国建立起一支真正达到行业权威水平的、数量足够的OHSMS审核员
队伍,同时在认证程序与规范中保证其核心作用的发挥,这是建立权威性机制的
硕}。学位论文
关键内容。
5.3.2认证制度建设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将依然由政府主导,但职业健康
安全制度的改革方向应当是由政府单一管理向政府宏观调控与中介组织发挥作用
共存的模式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管理的根本大法,
其第十二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
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第六
十二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
并对其做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但这一法律尚未对职业
健康安全认证组织及认证活动的法律地位做出明确的界定。在这一环境条件下,
必须由政府主导,认证机构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承担起认证建设的主要责任,
针对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出台新的法律规章、管
理制度,为我国OHSMS认证的建立提供宏观制度保障。
1.支持和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制度
当前,亟待完善或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完善OHSMS认证机构设置与认可制度一一规定认证机构设置的条件、要
求、目标、责任及义务,制定相关的组织行为、活动方式、运作机制标准,以政
府和全国性行业协会为主体,对认证机构进行认可评估,指导、检查、监督认证
活动,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促进认证机构提高公正性、科学性、客观性和系统性。
二是建立OHSMS认证的支持与保障制度一一政府和社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
等方面给予认证机构必要的保障和支持,以确保其认证活动,认证理论研究、实
践探索及审核人员业务培训的顺利进行。
三是建立OHSMS认证激励制度一一鼓励认证机构及其审核人员积极探索认
证理论,总结认证经验,完善组织系统,改进认证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高质、
高效的认证实践,为委托人及其他信息需求者提供准确、全面的参考、决策信息。
建立以OHSMS认证机构为主要功能的专门认可机构尤其重要,要通过立法或
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OHSMS认证、认证机
构认可和公共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之间的联系,以确保它在认证质量保证和认
证机构及其认证活动质量改进过程中的管理、监督、把关和促进作用,帮助社会
公众对认证机构及其认证活动的独立、公正和权威树立信心。
2.鼓励企业自主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
作为职业健康安全实体,企业在OHSMS认证中不再仅仅只是接受政府和社会
监督的对象,而首先是通过认证主动适应不断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水平这一社会需
要的主体。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企业自愿进行OHSMS认证积极意义和作用,鼓
职业健康安牟管理体系认廿的制度绛济学分析
励和督促其建立、实施和保持OHSMS,充分调动企业参与OHSMS认证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一要加强企业的自愿认证引导并做好制度安排,通过产权改革将隶属于政府
部门的认证机构独立出来,使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不会通过认证机构的“干预”逼
迫企业进行0HSMs认证。
二是建立制约和驱动机制,政府在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政策、环境方面进行综
合研究,增强企业实施OHSMS认证的激励性,如制定明确的认证激励政策,包括
物质、精神方面的鼓励和支持,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防止OHSMS认证产生机会
主义行为。
三是规范认证费用标准,加强对认证机构的审计,切实减轻认证企业的经济
和其他负担。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程序与规范建设
国家认监委等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制度,突出认证程序的规范性以及审核
员在认证审核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注重认证的成本与效益,强化OHSMS认证
对职业健康安全改进的重要意义。
审核员的职业资格认定、培训和在认证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是认证取得效益的
关键,在保证审核员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认证成本。OHSMS认
证的效益是在与成本的比较基础上显现出来的,没有成本的考虑,效益就无从把
握,认证的功效也就无从判断,认证成本至少涉及到投入的人力、时间和认证机
构管理费等。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认证过程中审核组的构成人数、审核时
间以及认证审核、监督审核频次、范围等。
5.3.3认证的文化建设
1.转变政府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观念
由于政府在职业健康安全监督管理和资源配置中长时期处于主导地位,要建
立OHSMS认证的新机制,政府转变观念是关键。“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产权改革
将隶属于政府部门的认证机构独立出来,使其不直接参与认证的实际过程,真正
改变过去t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不合理角色”【2 51。因此,要把政府工作重点
转移到建立一个合理、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的职业健康安全认证认可机制上
来,并通过立法、拨款、奖惩、参与对认证机构的认可等手段,加强对认证的宏
观指导、管理和监督。
2.创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观念
在认证所有参与者中,大力提倡与自愿性非政府认证目的和程序相一致的重
要观念,如职业健康安全学术自由与企业自治观念、以尊重所有认证行为主体为
根本的民主与平等观念、以强调认证的实际效果为出发点的兼收并蓄、崇尚创新
硕}‘学位论文
的观念等等。不仅要在OHSMS认证评估的指标体系、程序规范中体现这些观念,
还要在OHSMS审核员培i)1l和实际认证活动中,推崇和鼓励以这些观念为出发点的
认证审核行为,通过观念创新和文化创新实现认证创新。
3.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文化建设
我国认证活动表面上是市场引导,实际上是由政府主导——如中国质量认证
中心隶属于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方圆标志认证中心隶属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
局等,因为行政管理而要求认证使企业被动接受认证,这与自愿参与OHSMS认证、
自主选择认证机构形成背离。从已有实践看,企业对认证的接受程度取决于其能
否发挥职业健康安全保证和改进作用。对此,要在提高认证的合理、公正、透明
水平,使得认证结论更加令人信服,使认证效果更加显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
OHSMS认证文化建设,使企业充分认识认证对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企
业重视和参与认证过程,主动提供客观真实的职业健康安全信息,防止认证活动
产生道德风险。
OHSMS认证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点是建立认证的诚信机制,自愿性认证是建
立在道德之上的,如果企业完全不讲道德,“自愿性”就可能不是完全自愿。自⋯愿
性原则必然造成市场上有的企业已经实施了OHSMS,有的企业没有实施,并使两
者之间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有所差异,这本质上容易导致机会主义倾向。另外,
实施OHSMS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这使信息不对称性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增大,’从
而导致更多的道德风险,并因此加大了外部监督难度。因此,在全社会中,加强
诚信机制的建立,能加大对OHSMS认证的道德约束力度。
5.3.4认证机构和审核员队伍建设
1.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建设
OHSMS认证的建设、发展过程,将是一个从政府主导逐渐过渡到完全由非政
府性、自愿性、非营利性的行业中介认证机构承担的过程。建设一批合格的、高
水准的、与国际接轨的、能够担负起职业健康安全保证和改进任务的企业或专业
认证机构是关键。在认证机构建设上,可以通过政府转变观念、主动放权,积极
鼓励、支持和发展一批认证机构,并通过认证机构的认可机制,对这些认证机构
进行筛选和促进其具备参与认证的基本条件和不断完善提高。在此基础上,把原
来由政府承担或主导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监督任务委托给这些认证机构,让其
在实际认证活动中检验和证明自己,经受“认证市场”的风雨洗礼。那些不合格的
认证机构将会因为没有新的“委托人”而被淘汰出局,经受住风雨的认证机构也必
然会重新整合、完善而接受新的委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不去关注认证机构的
来源或前身,但必须一是通过认可等手段,要求其达到独立、公正、权威的基本
标准;二是必须产权明晰,与政府机构之间不存在资产联结纽带和切身利益关系,
职业健康业伞管理体糸认证的制J蔓绅讲学分析
从而通过“认证市场”的运行,让“市场”对认证机构做出选择。
2.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队伍建设
认证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证审核人员的素质,能否拥有一批高
素质的认证审核人员将直接关系到认证机构的发展前景。从长远来看,OHSMS认
证机构能否获得认证市场,最终取决于其认证技能和信誉度。在市场环境下,认
证机构作为独立法人,必然要以其良好的认证质量为自身积累“声誉”,并据此赢
得更多的认证委托业务。而认证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两类人员,一类是认证机
构中的专职执行人员,另一类是自愿性的OHSMS审核员。从目前现状来看,认证
机构一般采取“小机构、大网络”的做法,即专职人员数量控制在最低水准,同时
尽可能建立较大网络的审核员队伍,确保认证活动可以有专业对口的审核员参与,
高质、高效地完成认证任务。认证机构中的专职人员主要从事具体认证项目的筹
划、组织工作。这就要求认证机构与政府机构实现产权分离,使认证机构中的专
职人员由“政府官员”转变为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自愿性的审核员主要从事现
场的认证审核工作,应根据我国已逐步实施的行业性从业资格证书制度(如律师、
会计师、审计师等),建立健全审核员的从业资格制度(如职业证书考试、级别
审核员晋升制度等),将从业资格与其专业技能、工作经历等结合起来,更加注
重对审核员的选拔、考察、培训和使用,建立一种激发审核员自愿、积极参与认
证活动的机制,通过行业性的资格把关,保证认证活动的专业化水准。
5.4推进国际互认制度,着手应对贸易壁垒
统一认证、实现认证结果的国际互认已成为当今国际认证领域需要迫切解决
的一大课题,也是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必然结果。尤其是OHSMS认证如何在深化职
业健康安全管理,防范事故和职业危害上,如何借鉴国外认证完善我国的OHSMS
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如何通过OHSMS认证应对贸易壁垒和新贸易壁垒,以
及如何根据国际互认要求调整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完善认证机构的产权结构等
等,都是现阶段需要进行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5.4.1加快与国际互认制度的接轨
随着认证活动在世界范围的普遍开展,各国认证,认证准则与方法的不统一,
导致认证结果的可信度不同,在商品流通中形成了技术壁垒,给企业带来重复审
核、重复认证、重复收费等多重负担。统一各国认证,并逐步走向以国际标准为
依据的国际认证已成为当今国际认证领域的发展趋势。
今后,包括OHSMS认证在内的我国认证,要立足于国际相互承认的同一性基
础上,实现认证依据的技术标准一致,认证实施的程序、方法与准则一致,实施
认证审核的审核员水平一致,按ISO/IEC指南6l《对认可/注册机构的基本要求》
硕f.学位论文
和ISO/IEC指南6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等,加快我国国家认可机构的建设,
并积极参与国际互认组织事务,清理和完善涉及互认制度的相关制度(如审核员
注册制度、晋升机制等),按市场经济和认证事业的发展规律调整认证机构的产
权结构,解决现存的委托.代理问题。
5.4.2认真应对新贸易壁垒
所谓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
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区
别传统贸易壁垒与新贸易壁垒的根本特征是:前者主要是从商品数量和价格上实
行限制,更多地体现在商品和商业利益上,所采取的措施也大多是边境措施;而
后者则往往着眼于商品数量和价格等商业利益以外的东西,更多地考虑商品对于
人类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采取的措施不
仅是边境措施,还涉及国内政策和法规【”l。
我国的OHSMS认证,一方面要立足于应对技术壁垒,更加重视国际安全、卫
生标准的识别、获取和利用,指导国内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旌OHSMS,满足相应安
全、卫生标准,提高市场准入度,发展和壮大民族工业。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应
对社会壁垒,以规范企业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为核心,在加强内部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满足贸易条件增加出口,从而防范社会壁垒
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比较优势的这一风险。应对新贸易壁垒的一个
重大问题是,我国现存的职业健康安全、卫生制度等需要大量完善并做出调整,
而且这种调整又将对包括原有认证在内其他制度产生影响,波及到政治、经济、
文化和道德等方方面面。
5.4.3扩展政府对国际互认及与贸易关系的指导职能
在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中增加为国际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加强国际互认、新
贸易壁垒有关的技术法规建设,明确技术法规的范围和内容并统一到国家法规中,
这样既符合WTO的要求,也有利于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议设立国际互认和新贸
易壁垒方面的技术法规、标准认证认可程序方面的咨询机构,面向国内外所有组
织,在满足WTO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国际
互认和新贸易壁垒制度,把国际互认和新贸易壁垒思想融入我国的认证和贸易制
度之中,成为开展认证和贸易,以及如何协调两者关系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根据
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不断完善和调整我国的认证认可和贸易制度,切实解决认证机
构产权不明、认证市场无序竞争、认证认可监督不力等现实问题,在推动我国认
证事业国际化的同时,促进我国产品的新贸易化,从而冲破国际间的贸易壁垒和
新贸易壁垒,确保我国经济适应全球一体化浪潮并实现与国际充分接轨。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纤济学分析
5.4.4提高应对国际互认和新贸易壁垒的能力
面临认证领域的国际互认趋势和新贸易壁垒问题,国家认监委、商务部、卫
生部和国家安监总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组织人员研究发达国家的认证、贸易
制度及其相互联系和运作方式,以及在国际互认及新贸易壁垒方面所采取的战略
和措施,从他国经验中找出我国可资借鉴的内容,为确定我国的贸易战略提供有
益的思路和启发。
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应鼓励和帮助认证机构组成强有力的研究队伍,根据我
国实际情况,系统研究我国应对国际互认制度及新贸易壁垒的战略措施,以及相
应的技术路线和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OHSMS认证机构建设,大力完
善建立国际互认和新贸易壁垒的技术能力和手段,深化认证机构的产权制度改革,
提高认证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认证主体的服务功能,并据此扩大认证范围,提
高认证工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制,促使认证机构走出委托—代理关系,
要通过建立产权制度下的激励和约束机
以市场手段帮助我国OHSMS认证企业适
应潮流,拓展市场,发展和壮大民族工业。同时,认证机构和认证企业应建立科
学的标准体系,把国际互认及各项新贸易壁垒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有机的整
体,尽可能地采用国际标准,切实认真地实施OHSMS,从科学管理的总体出发将
OHSMS纳入到整体管理中去,按市场的需要和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职业健康
安全战略,增加技术设备配置,加强技术人员培养,形成适应国际互认及新贸易
壁垒的技术队伍和技术能力。
5.5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发挥社会力量作用
“以政府为主导型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有其合理性和实际效益,它的优势领域
是在那些公共性和总体性强、需要一定强制性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事务上面,即
在创造和维护人与人就职业健康安全权益进行合理交易所需的‘秩序’方面,是一
种宏观管理制度;而它的劣势领域,往往是在那些对大量发生但分散度大、每一
项又涉及到较大成本的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冲突的处理等事务上”[561。
政府不是不应作为职业健康安全权益的代理者,而是不应在所有领域都进行
代理,即政府不应包办一切。对诸多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采取逐一控制监测的方
法,对政府来说,必将带来沉重的行政负担。受到客观限制,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
监督数量庞大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事故行为,必然力不从心。为弥补和克服现
行安全健康管理制度的不足,今后我国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创新方向,就要寻找
一种在微观领域对政府作用进行补充或替代的制度,需要由大量政府力量以外的
社会力量来从事监督和制约,以实现社会内部的相互制衡,并且这种制度应与市
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对参与者提供充分的激励,
58
硕I‘学位论文
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分析OHSMS认证可以看出,它丰富了我国职业健康安全制
度,也启发了我们可以找到一种在职业健康安全微观管理领域对政府进行补充的,
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制度。因此,包括OHSMS认证在内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创新,
应能正确界定政府和社会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尤其强调把社会力量置
于基础性地位。
5.5.1明确政府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优势领域
如果政府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不需要成本,或者政府有无限的经济资源f人
力、物力等)来支撑政策成本,那么确实不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如果说在经济规
模还不大,完全依靠政府的直接管理就能收到明显效果的话,那么在经济活动急
剧扩大的今天,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依靠政府就是一个另当别论的问题了。职业健
康安全管理成本相当高,完全由政府来支付负担过于沉重,政府的优势领域是在
建立和提供职业健康安全政策赖以实现的“秩序”和“公正”方面,社会力量发挥作
用的优势领域则在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冲突的化解方面。
OHSMS认证利用了市场机制,把职业健康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
来,促使企业自愿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对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督和对企业的激
励都比现行制度只依靠政府的强制性执行更加有效,较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基础
性作用,成为一种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应该受到政府在法律,
行政、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和道德等诸多领域的广泛支持,使之更加完善和更好地
发挥作用。
5.5.2明确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对行动的激励关系
社会力量不同于国家权力系统中的机构,它们不是以国家授权的方式获得行
动的权力,而是以法律所规定的权力而行动,这种权力以某种收益为其实现形式,
所以其行动动机来自权力和收益的结合,即“权益”。
职业健康安全权益是社会力量进行风险防范的原因和保障,它需要明确职业
健康安全权益对风险防范的激励关系。职业健康安全权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产
权”,社会力量采取防范风险的行动,是出于追求自身利益的需要。任何一个主体
拥有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就意味着他不但有权做与健康安全相关的事务,还有权
获得从这个权力所产生的收益。我国健康安全政策往往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
识,以此激励公众参与安全健康管理,这很必要但还不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有
限理性的经济人,市场机制的内在逻辑其实是利益的本能驱动——安全事故和职
业危害的产生本质上也源于利益驱动,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同样需要借助
于利益驱动。因此,必须把利益激励置于重要地位,不断完善OHSMS认证这种立
足于把社会力量置于基础性地位,在微观管理领域对政府管理进行可行补充的、
职业健库安伞管理体系认ll|=的制度纤济学分析
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手段在防范和减少职业
健康安全风险的作用。
5.5.3转变政府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式
前述分析得知,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参与有限的我国现行职业健康安全制度,
出现了监督不力、激励不足等等问题,严峻的安全形势和重大的事故损失影响了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改善,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在职
业健康安全管理上,政府应转变管理方式,由前期偏重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更
多地转向经济手段方面来,进一步建立健全类似OHSMS认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
其他制度。
今后,我国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建设应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扩展社会职业健康安全权益,扩大某些具体涉及的安全健康权益,如监
督权、知情权、索赔权、议政权等;二是立足于发挥社会力量的基础性作用,发
展社会组织,如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非政府组织、代理公司、认证机构等;三是
调整政府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事故和
疾病裁决机制,强化安全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等。
硕I‘学位论文
第6章研究结论
在选题立意和分析思路上,本文能结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以当前社会公
众关心的安全健康问题为焦点,抓住国民经济发展与安全健康管理之间的突出矛
盾,而且没有沿袭微观经济学对安全投入与产出的微观分析思路,而是运用制度
经济学理论,立足于建设和完善我国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这一高度,选取职业健
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作为分析对象,得出其应该成为现行政府主导的安全制度的
必要补充这一结论,这对如何认识政府的经济管理方式,如何应用市场机制强化
我国现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如何化解国民经济发展与安全健康管理的突出
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可能启迪。
6.1研究的主要结论
6.1.1 OHSMS认证可作为政府管理的必要补充
在现行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基础上,OHSMS认证引入市场驱动的机制,提高
了企业防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主动性,对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起到很好的促
进作用。从分析中看到,实施OHSMS认证能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提供有效信息实
现理性预期,并能降低交易费用,使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尤其
是OHSMS认证设置了多重监督并引入了自我监督的方法,使职业健康安全监督更
为有效;这一制度既有对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激励,也有对减少隐形成本和提高
潜在效益的激励,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很好地体现
了制度的功能和绩效,发挥了社会力量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础性作用,能够
成为政府主导下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必要补充,应该予以提倡和鼓励。
6.1.2 OHSMS认证需要完善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OHSMS认证还存在固有缺陷,如认证证书产权价格模糊,难以度量,认证价
值易被低估;因为OHSMS认证具有外部性,而认证又采用自愿原则,从而导致机
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行为;因为认证活动中存在委托一代理关系,委托者与代
理者在资产产权结构上没有联系,影响了对认证机构、认证企业进行激励监督的
积极性;因为受到发展阶段和市场规范的制约,认证市场的主体进入秩序,竞争
秩序、道德秩序和法治秩序还存在问题,我国的认证市场还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
阶段等,需要立足于OHSMS认证的自身运行规律加以完善和改进。
6.1.3完善0HSMS认证需要采取综合手段
0HsMs认证作为对政府主导下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必要补充,应立足于发
6l
职业健康安牟管理体系认iIf{的制J垒绛济学分析
挥其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和社会文化以及道德约束等诸
多方面完善和改进措施,如明晰认证机构产权、推进认证机构市场化,健全市场
竞争机制、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完善认证安排、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国际
互认制度、着手应对贸易壁垒,以及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等,
使其实现创新,更好地解决现行制度主要依靠政府直接管制,运用行政、法治干
预手段这样效率不高而成本很高的问题,很好地发挥了社会力量对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6.2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文虽然分析了OHSMS认证的作用、市场运行规律和存在的缺陷,但在
OHSMS认证整体运行机制及其效果等方面的经济学探讨还有很多不足,如对职业
健康安全外部性、OHSMS认证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与计量、制度效率等的深入分
析不够;OHSMS认证与我国现行职业健康安全政策的关系,以及OHSMS认证在
国内外的发展、变迁等等内容也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祁有红,祁有金.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北京出版社.2007
【2】陈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中国
标准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中国
标准出版社.2005
【5】【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62
【6】IL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
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4
【7】罗纳得·科斯.企业的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刘凡,刘允斌.产权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9】刘凡.新制度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10]支tl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权制度解释.中国当代中青年经济学家论著文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1】魏杰.现代产权制度辨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2】金鹏达,贾晓东,我国职业安全与风险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辽宁经济统计.
2005.(9)
【13]支U铁敏,秦华礼.中国煤矿安全事故的经济学分析.煤矿安全,2006,(4)
【14]彭兴庭.产权视野下的“矿难频发”.厂长经理日报,2004.6.1 7
【15】王宏强,张晔.交易成本、寻租与制度变迁——对矿难事件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经济问题探索,2006,(6)
【16]张长元,陈建华.安全外部性问题.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10)
【17]陈树茂.论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江西冶金,2004,
(5)
【18】冯维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精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9】宋大成.做有用的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理解与实施.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6
【20]樊晶光,王银生,孙庆云,邢娟娟,廖海江,铁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对企
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影响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0)
【2U樊晶光,王银生等.22家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前后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比分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
职业健康安伞管删体系认计的制度绛济学分析
『22]赵华.关于入世后我国认证、认可工作问题研究.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2004.(5)
【23]马锦榆,陈文.认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检验检疫,2004,(4)
【24]李晋红.我国认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3)
[25]赵新栋.论中国的认证认可体制改革.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4)
[26】田刚,海明威.警惕质量认证变成部门“小金库”.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tom.2007-3一14
【27]李桂娥,杨海霞.质量认证的经济学思考.经济师,2001,(9)
【28]葛笑春.对ISO认证咨询的经济学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6)
[29】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en
【3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府网站,http://www.chinasafety.gov.cn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站http://www.moh.gov.cII
[32]方圆标志认证中心.国家注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教程.中国
标准出版社.2004
【33】肖建华.认证认可国际互认制度进入新阶段.中国质量认证,2001,(8)
【34]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处.CNAB管理体系认证年报.中国质量认
证,2005,(2)
[3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中国
标准出版社.2001
r36]陈全.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中国科学文化音像
出版社.2004
【37儿美】w.爱德华兹·戴明戴明.论质量管理.海南出版社,2003
【38]李大伟,王斐民.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释义——法律法规释义系列.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39]陈郁.解读认证认可条例——确立认证认可基本制度.经济日报,2004—8.28
『401fib国质量认证中心.国际市场准入与认证研究——中国电气及汽车产品出13
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1】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
店.1994
【4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
【43儿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1999
f44]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5】【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
【46]Charles,H.C.K 1991,The World ofEconomics(2nd revised edition,volume I),
硕i:学位论文
Commonwealth Publishing Co.,Ltd
[47]Coase,Ronald C.The Nature ofthe Firm.Economica.1937,(4)
【481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49]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
【50]Lin,Yifu.An Economic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Induced and Imp,
Cato—Journal,1989,(9)
[51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2]Williamson,Oliver 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London:Free
Press,Cambridge,M,A,1985
[53]North,Douglass C.,and Robert Paul Thomas.The Rise ofWestern World:A new
Economic History[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54】王风清.全面建立国家认证认可新体制,努力开创我国认证认可工作新局面.
中国质量认证,2002,(4)
【551t涛生.国际贸易前沿问题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6]徐明.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职业健康安伞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绎济学分析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学术论文
【1】对施工现场环境监测的理解.中国ISOl4000认证.2006,(3)
(2]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ISOl4000认证分析.中国IS014000认证.2007,(2)
[3】论建筑施工项目环境控制达标模式.现代建筑施工与项目管理优秀论文汇编.
建筑经济与项目管理.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彰显人性关怀,打造共赢平台——对推行OHSMS的经济学分析.重庆市经济
管理学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
文一等奖(录用通知)
二、参编著作
[1】施工现场环境控制规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案及案例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施工企业效能监察实务、制度与案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4】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应急预案及案例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5】工程建设企业环境管理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倾十学位论文
致谢
衷心感谢导师李松龄教授,他在教学和论文中的悉心指导,开阔了我的知识
视野,使我对产权经济学方面的认识和应用有了进一步提高。在过去的教学和本
次的论文指导中,他细心教导,严格把关,并由粗到细、由浅入深地指引点化,
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内蕴、广博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学范师德让我深
深受益,并从经济知识领域扩展到治学态度和为人道理等诸多方面而受用无穷。
对经贸学院的杨光华、熊跃平、罗能生、谢冰等各位老师表示特别的谢意,
他们诲人不倦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指导,激励我不断进取、坚持不懈,从而迈进了
经济学这座雄伟的殿堂;正是他们的辛勤耕耘,使这里成为一片求学的沃土——
百年树人,于斯为盛。
向家人、妻子和女儿致以深深谢意,是她们的默默支持和无私奉献,使我顺
利完成学业。
老师的教诲和家人的支持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再一次深表谢意!
吴益
2007年9月28日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作者: 吴益
学位授予单位: 湖南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条)
1. 徐颖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