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姓名:吴永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郭铁民
20070801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GJ03063
所呈交的论文(论文题目: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是我个人在导
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
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叁塾堑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日期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潭开发研究
中文摘要
开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一项重大
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方针,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而农村劳动力资源问题在“三农”
问题中极为重要,因此,开发好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实现。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阻碍因素
及原因等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阐明了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是实现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开发的途径之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不仅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换,而且可以使
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参与社会生产时达到合理配置,还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
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相一致。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关于
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理论为指导,应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建国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状况,剖析了阻碍我国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诸因素。同时借鉴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外农村劳
动力资源开发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推动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开发好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因此,要采取有效
的措施,引导、支持和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本文提出了有效开
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建设新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AbstI.act
It’s a great historic task to develop rumllabor resouTces i11也e proce豁of
building new socialist co咖side ill Clli眠1he policy,”mdus时ren|nl t0
n咖re a鲥cultum锄d cities support mral area”,should be iIllplememed iIl tllis
process,wmch is to solVe也e’’mree mral”problems如n‘蛔entally.And me
problems of”mral labor resources”are j惦t t11e core of tlle problems of“tIIr∞
mral”.So,to deVelop、Ⅳell mrallabor resources is the key t0 real汝building
new socialist countIyside.
111is article觚aly∞s tlle hi曲D巧,the s觚s,andⅡle llinde血g fact0璐and i协
reaSoIlS of me deveIopment of the resour∞s,mal【es t11e conclusi∞mat me
goVe删nents列1 play tlleir roles is 0ne of rea∞nable and e腑ctive啪ys t0
deVeI叩删la_bor resources.We will not oIlIy ma玉【eⅡle re∞urces们nsf.0nn
丘Dm human resources to hl加1an capital,but also get a re鹊omble configuration
du血g tlle cour∞of social producti蚰,锄d mal(e me糟sources’prices iIl lme
w.m their values if we do∞.With吐le班id蛐ce of吐le mlative廿leories of M积,
Engels,Ma0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s paper recordⅡle sit呻ti∞of
deVelopm即t nlml labor resourc∞after 011r count黟fouIld wim empirical
analysls锄d stal枷协d锄alysis,觚d锄aly∞the factors 11iIldered me
deVelopment of tIle resources.At廿1e s锄e tillle,it衄ke tlle pmctice孤d
experi∞ce ofⅡle USA Jap柚,Soum KDma etc t0 provide iil】白m哦ion矗舛恤
deVelopmem of rurallabor他sources.To pmmote廿l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counnyside,、ve must deVeI叩血e resources well.So,we nmst adopt efjE.ectiVe
meas.ures to guide,Suppor£锄d pr鲫ote its developInent.Tllis paper pres铋tS
鲫ggesti讲1s t0 devel叩Ⅱle rural labor reso岍ces eff酏tively.
Keywords:corlstfucti∞of a new mral area,la.bor res叫rces,devel叩me心
research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中文文摘
合理、有效地开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探索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各级部门和理论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建国后,由于历史原
因,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所谓的“三农”
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农民”问题是合理、有效解决“三
农”的核心。因此,开发好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毛
泽东、邓小平关于开发劳动力资源理论为指导,对建国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进行
了较为全面分析与评价,应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剖析了阻碍我国农村劳动力
资源开发的诸因素,并在借鉴国外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成功经验和模式基础上,针对性
地提出了开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论文导言部分。首先,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三农”问题引出选题背
景和意义;其次,在阅读了有关文献基础上,概括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研究情
况;第三,简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进行理论阐述。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进行理
论阐述。首先,阐述马克思与唐纳德·博格关于劳动力转移原因理论。马克思认为是社
会化大生产带来了农村劳动力的全面流动,唐纳德·博格则认为是推力一拉力相互作用
的结果;其次,介绍了埃费雷特与泽林斯基关于劳动力转移规律。埃费雷特认为劳动力
转移规律受迁移地差异和经验、信息等因素的影响,泽林斯基则把劳动力转移过程分成
五个阶段;第三,阐述了劳动力资源开发模式,即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与费景汉和拉
尼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理论;第四,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注重点.一要注
重农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二要注重劳动力的价值与价格应一致,三要注重
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素;最后,介绍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概念。
第三章:阐述了国外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实践。实践证明,国外发达国家对农村劳
动力资源的开发较为成功。如美国,充分利用高速发展工业的优势,实施“以发展农业
为基础,通过工业促进农业,农业辅助工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自然开发”的战略,
结果开发得极为成功。英国在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过程中,虽然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但
因其充分利用众多海外殖民地的有利条件,通过“圈地运动”,暴力移民海外开发,同
样获得了成功。而日本则主要通过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再利用政府的强制作
用,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有效开发。新兴工业化国家一巴西,由于具有较强的城市传统
及土地高度集中等原因,使得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速度较慢。新兴国家代表韩国,虽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但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基础,
通过大力发展密集型产业,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发展中国家一印度,因
错误地选择了发展科技含量很高的密集型企业,使其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出现了长时间
内停滞不前的现象。国外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给我们的启示:一要立足国情,二要以发
展农业为基础,三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自身素质,四要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
五是交通建设的重要性。
第四章:分析、评价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现状。首先,分四个阶段,回顾建国
至今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状况,分析评价得出经验教训:一是未能充分认识到农业
的基础地位,二是不够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盲目开发,三是不注重通过教育提高农村劳
动力资源自身素质,四是不懂得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资源。其次,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测算、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
数量与质量,基本上得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体现状:基数大、质量低。通过对我

我国农村劳动力瓷谭开发研究
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种类、就业结构、地区分布、年龄结构的分析,大体得出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状况:以“离乡不离土”开发方式为主,以从事工业、建筑业
与餐饮服务业为主,主要流向东部及沿海地区,年龄结构较轻。开发也取得了较为积极
的效应:一是提高农民纯收入,二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三是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
营,四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五是加快城镇化步伐。最后,较为全面地分析开发我国农
村劳动力资源遇到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表象及
实质,得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是稀缺性资源,数量只是相对过剩;通过分析“民工荒”
现象及本质,得出形成“民工荒”根源是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与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双
重作用的必然结果;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说明我国社会收入分配
不是十分合理;通过分析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存在的不足,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
的合理性受到阻碍:通过分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落后现状,得出导致农村劳动力资
源自身素质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基本粮食生产得不到保障、留守儿童教育”等问
题的分析,得出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过度盲目开发,已使得区域性社会问题凸现;通过
对户籍的壁垒作用分析,得出其不仅阻碍了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而且对农村劳动力资
源的思想也起到了一定的束缚作用。所有以上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职
能作用弱化而导致的。
第五章:立足国情,借鉴国外实践经验,提出开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建议。首先,
应牢固树立“服务于民”的思想,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等方式,积极
转变政府职能意识。其次,政府应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师待遇、重视农村女童教
育、理顺管理体制等途径,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职业教育及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努力实
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第三,通过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农村劳
动力市场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提供公平合理的流动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资
源在社会生产中与其他资源形成合理配置。第四,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
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法权益。第五,通过发展产业化农业、规模
化乡镇企业,并充分发挥农村创业者的“回流效应”,积极深化农村劳动力资源就业渠
道。第六,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0的有利时机,政府出面积极协调,努力扩大国际劳务
输出,不断拓展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国外开发渠道。第七,各级政府应以“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为契机,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充分利用各种
有利条件,扎扎实实的开发好本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第八,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监督
评价奖惩体系,定期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奖惩,以此增强各级
政府做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第九,委托现有的研究机构,对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跟踪研究,并沿着“实践~理论一实践”道路循环前进,
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把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推向更深更远。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事业蓬勃
发展,综合国力蒸蒸日上,尤其是国民生产总值正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更使
得我们欢欣鼓舞。然而欢喜之余,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硬伤:农
民素质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作物单位产量低,农村城镇化率
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效率低等被公认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所谓的“三
农”问题已十分凸现。我国是拥有十三多亿人口的大国,八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资源
数量大、素质低下也己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开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国民
经济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时度势,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主要途径:一是发
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
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不难看出,实质上是紧
紧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展开的,而解决农民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因此,
从理论上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早日
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前沿研究是关于。移民”理论,即对劳动力的迁移决策、
迁移特征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关于是高技能者还是低技能者更倾向于
移民,G.J.Brjas(1987)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用以分析移民美国人员状况。并利用美
国移民局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得出,平均技能较低的人才会移民美国。
Hanson(2005)对G.J.Brjas的模型进行了改进,他认为.在G.J.Brjas的模型里假设
移动成本C是一个常量,不符合实际情况,C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他利用
1990—2000年间美国和墨西哥人口局提供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移民到美国
的墨西哥人比留在墨西哥的非洲移民者具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如果这些人按照墨西哥的
现行技能价格计算,他们将拥有高于墨西哥平均水平的收入。于是。他提出,移民的选
择取决于移民所处的技能段,在不同的技能段会有不同的选择特征。关于城乡移民的人
力资本积累,R.E.Lucas(2004)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战后低收入国家中大量发生着
从农村向城市地区的移民,当劳动力从传统的、土地导向的技能向现代化的、资本导向
的技能转变的时候,其间蕴藏着巨大的潜力。那么,移民进入城市之后不仅是靠出卖简
单的劳动力维持生存,更可以获得各种机会和进行技能积累,藉以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
以便在未来获取更高的收入。移民所在的城市技能水平越高,则这些移民技能积累的速
度就越快,人力资本获得的报酬就越高。C.Dust咖n(1997)对临时移民和永久移民进行
了研究。他将移民分作临时移民和永久性移民,前者仅是“挣一笔钱回家”,而后者则
计划终身或退休前都在务工地生活,他研究的是移民的返乡意愿是否影响了劳动力市场
行为。首先建立一个简单的关于永久移民和暂时移民的理论模型说明,如果预期未来本
地和家乡经济情况不同,两类移民的行为也不同。永久性移民参与移民城市建设的意愿
较高,而暂时移民则较低,同时他们具有较低的影子工资,会接受较低收入的工作,实
证分析集中研究了已婚女性的劳动参与行为。结果验证了他的模型。那些预期短期在外
的移民者相对于愿意长久移民的人参与劳动的意愿要低。。
o‘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实录),,中国网.2006年3月5日
。赵俊超、平新乔:‘国外关于农民问题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8期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对于我国的农民工,国外学者也分别从移民原因、工资决定因素、户口等方面进行
了较为深入研究。M.S.seeborg(2000)对我国城乡移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
无论在中国的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发生了一些体制改革,减少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开启
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大门。在农村地区,从1978年开始农业市场化改革,提
高了农民的收入并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地区,1980年开始的改革产生
了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私人部门的产生和合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也加速了这一进程。
Zhigang Lu(2006)对城乡移民的工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他们在2003年利用天津大
学经济和金融学院的学生对天津的农民工和原住居民进行调查,获取数据后,又实地考
察了农民工的生存特征,对农民工和永久居民进行了统计比较。在此基础上,用计量方
法研究了农民工和城市原住居民的收入影响因素。结论是户籍制度既是影响农民工进入
城市也是造成农民工与当地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废除户籍制度有助于提高劳
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有效性和公平性。Xiaogang wu&D.J.Trein∞n(2004)对我国农村
到城镇户口状况流动性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有三种资格背景一教育、党
员和军事服务有助于获得户口的流动性。由于婚姻原因,农村出生的女性比男性更容易
实现户口转换。zai Liang&Yiu Por chen(2007)对我国移民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经过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暂时性移民儿童的入学率远低于本地儿童的
入学率,其中不到一年的移民者占绝大多数。另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这些儿童的
父母高度的选择特性,永久居住移民比本地儿童更容易入学o。
国内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研究源于对“三农”问题的研究,从农业到农民经历
了一个过程。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费孝通就提出:“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
饿问题”,他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
入”,“恢复农村企业是最根本的措施”,即走乡村工业化道路。。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
80年代中期,“三农”问题的中心是农业问题,即如何加快农业发展,解决粮食问题;
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三农”问题的中心是农村问题,主要是农村工业化与
城市化问题及由此而引发的农民流动问题;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三农”问题的中心转
移到农民问题上,主要问题是农民负担及农民权利问题。这时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研
究纷纷涌现。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原因,研究者大多运用西方的“推拉理论”来
进行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是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合力结果。韩俊(2006)、
田永胜(2005)、李爱(2006)、蒋桂珍(2005)认为,构成农村推力因素主要有:农村
人多地少容纳不了过多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水平太低、农村缺乏发展机会、农村生活
环境差等,构成城市拉力因素主要有: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收入高、城市生活丰富多
彩等。而微观原因,赵树凯(1998)则认为:挣钱是他们的主要动机。关于农村劳动力
流动的影响,研究者从各自所属的学科和不同的研究立场出发,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尽
管有积极的,有消极的,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学术界逐渐形成共识。流动
农民不是“盲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关古吉(1997)、何频(1997)认为,
农民工的流动积极影响主要有: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乡经济发
展、有利于促进城乡差距缩小等:农民工流动消极影响主要有: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
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加重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给计划生育造成一定压力、
加重了城市交通负担等。关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意义,李金龙(2004)、刘彬让
(2006)、张燕(2006)认为: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
化进程、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少人多的矛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实现农村人力
资源与城市资本的有效配置等。关于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阻碍因素,李丁(2004)、齐
嚏俊超、平新乔:‘国外关于农民问题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7年第8期
。费孝通:‘江村经济一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蚰6年版.第200~2眈页
2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伟(2005)、皮芳辉(2006)认为:城市人口失业率高,对吸纳农村劳动力资源有一定
的阻碍作用、劳动力资源本身文化水平低、外出就业不稳定、数量过大等。关于农村劳
动力资源的开发途径,孙言雅(2005)、陈玉兴(2004)、刘文俭(2004)认为:扩大乡
镇企业就业、走城市化道路、加强基础教育、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调整城市化发展战略、
扩大劳务输出等。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管理问题,学术界的基本共识是加强政府管
理,引导农民合理有序流动。萧灼基(1996)认为:提供就业信息、发展劳动力市场、
建立培训制度、健全服务机构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新研究,主要围绕以
下主题展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流动规律: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开
发农村劳动力资源采用的方法与模式;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开发农
村劳动力资源的途径等。目前,这些研究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较以前有了巨大
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理论研究偏多,结合实际偏少;过多的看重国外理论,
不立足我国国情;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等。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
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会逐步深入,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将进一步拓宽,会出现许多
创新研究。
1.3论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马克思恩格斯价值理论、毛泽东、邓小
平关于农村理论、国外学者关于劳动力流动理论作了研究,通过对国外农村劳动力资源
开发状况进行分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提供借鉴。其次,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
源开发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回顾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历史沿革、分析劳动力资源现状,
找出劳动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详细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与
立足我国国情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论文导言部分。首先,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三农”问题引出选题背
景和意义;其次,在阅读了有关文献基础上,概括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研究情
况;第三,简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进行理论阐述。首先,阐述马克思、唐纳德·博
格关于劳动力转移原因理论。马克思认为是社会化大生产带来了农村劳动力的全面流
动,唐纳德·博格则认为是推力一拉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次,介绍了埃费雷特与泽林
斯基关于劳动力转移规律。埃费雷特认为劳动力转移规律受迁移地差异和经验、信息影
响,泽林斯基认为劳动力转移分五个阶段;第三,阐述了劳动力资源开发模式,即刘易
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与费景汉和拉尼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理论;第四,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资
源开发过程中的注重点。一要注重农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二要注重劳动力
的价值与价格应一致,三要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素;最后,介绍了人力资源与人力
资本的概念。
第三章:阐述了国外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实践。实践证明,国外发达国家对农村劳
动力资源的开发较为成功。如美国,充分利用高速发展工业优势,实施“以发展农业为
基础,通过工业促进农业,农业辅助工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自然开发”战略,结果
开发的极为成功。英国在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过程中,虽然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但因其
充分利用众多海外殖民地的有利条件,通过“圈地运动”,暴力移民海外开发,同样获
得了成功。而日本则主要通过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再利用政府的强制作用,
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有效开发。拉美国家代表巴西,由于具有较强的城市传统及土地高
度集中等原因,使得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速度较慢。新兴工业化国家一韩国,虽然在很
长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但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基础,通
过大力发展密集型产业,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开发。发展中国家一印度,因错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误选择发展科技含量很高的密集型企业,使其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出现了长时问内停
滞不前现象。国外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给我们的启示:一要立足国情,二要以发展农业
为基础,三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自身素质,四要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五是交
通建设的重要性。
第四章:分析、评价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现状。首先,分四个阶段,回顾建国
至今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状况,分析评价得出经验教训:一是未能充分认识到农业
的基础地位,二是不够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盲目开发,三是不注重通过教育提高农村劳
动力资源自身素质,四是不懂得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资源。其次,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测算、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
数量与质量,基本上得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体现状:基数大、质量低。通过对我
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种类、就业结构、地区分布、年龄结构的分析,大体得出目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状况:以“离乡不离土”开发方式为主,以从事工业、建筑业
与餐饮服务业为主,主要流向东部及沿海地区,年龄结构较轻。开发也取得了较为积极
的效应:一是提高农民纯收入,二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三是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
营,四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五是加快城镇化步伐。最后,较为全面地分析开发我国农
村劳动力资源遇到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表象及
实质,得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是稀缺性资源,数量只是相对过剩:通过分析“民工荒”
现象及本质,得出形成“民工荒”根源是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与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双
重作用的必然结果: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说明我国社会收入分配
的不是十分合理:通过分析当前动力市场的存在的不足,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
的合理性受到阻碍:通过分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落后现状,得出导致农村劳动力资
源自身素质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基本粮食生产得不到保障、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等
分析,得出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过度盲目开发,已使得区域性社会问题凸现:通过对户
籍的壁垒作用分析,得出其不仅阻碍了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而且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
思想也起到了一定的束缚作用。所有以上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职能作
用弱化而导致的。
第五章:立足国情,借鉴国外实践经验,提出开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建议。首先,
应牢固树立“服务于民”的思想,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等方式,积极
转变政府职能意识。其次,政府应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师待遇、重视农村女童教
育、理顺管理体制等途径,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职业教育及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努力实
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第三,通过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农村劳
动力市场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提供公平合理的流动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资
源在社会生产中与其他资源形成合理配置。第四,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
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法权益。第五,通过发展产业化农业、规模
化乡镇企业,并充分发挥农村创业者的“回流效应”,积极深化农村劳动力资源就业渠
道。第六,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的有利时机,政府出面积极协调,努力扩大国际劳务
输出,不断拓展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国外开发渠道。第七,各级政府应以“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为契机,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充分利用各种
有利条件,扎扎实实的开发好本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第八,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监督
评价奖惩体系,定期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奖惩,以此增强各级
政府做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受。第九,委托现有的研究机构,
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跟踪研究,并沿着“实践一理论一实践”道路循环前进,
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把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推向更深更远。
4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第2章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理论基础
2.1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原因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区域性经济福利待遇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为了更好
的生存和发展,劳动力资源不再选择固守原地,而是选择流动。因此,从政府角度而言,
必须对劳动力资源实施有效开发。
(1)马克思认为,社会化大生产带来了农村劳动力的全面流动。①追求高工资是农
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力,由于农民平均工资低于工人的平均工资,农村劳动力开始从
农村向外流动,“随着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外逃,工资必然上涨,实际上也上涨了”。。②
工业的发展为城市大规模吸收农村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工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对人
手需要,工资提高了,因此,农村劳动力成群结队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难以置
信的速度增长起来”。圆⑨交通运输手段的革命,也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极大的便
利。
(2)20世纪50年代末,唐纳德·博格从运动学的角度,提出著名的“推力一拉力”
理论。他认为,劳动力流动是推力与拉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流出地,由于自然资源枯
竭、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收入低等因素产生推力,同时,因社区环境、家人的亲
和力等因素产生拉力,二者相比,推力大于拉力。同样,在流入地,由于较多的就业机
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等因素形成拉力,而不利于劳动力流入因素形成
推力,综合起来,拉力大于推力。。
2.2劳动力资源转移规律
(1)埃费雷特.s.李在其‘人口转移理论》中,对劳动力转移规律进行了总结。
一是受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差异的程度、人口群体的特征、迁入地和迁出地中间障碍因素
克服程度的三方面影响,社会经济愈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劳动力转移规模愈大,转移率
愈高,反之则愈小愈低;二是受先行者的经验和信息影响,劳动力的转移往往有着其特
定的方向。但往往伴随着与流动相反的回流,原因是迁入地吸引力的消失、经济不景气,
或流动者重新评价迁入地9。
(2)泽林斯基在《流动转移的前提》一文中提出了劳动力转移转变论,他指出:“在
近代历史上,人们在时间一空间内的流动性增长具有一定的模式般的规律性,这些规律
构成了现代过程中的基本部分。”他认为劳动力转移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存在着居
民流动性和自然增长率都很低的工业化前的、传统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早期转变时期,
即随着生育率的突然增长,大规模的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第三阶段是转变后期,
即随着人口增长率降低,存在着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与从农村向农村转移;第四阶段是
先进的工业社会阶段,人口增长率稳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与从农村向农村转移进一
步减少;第五阶段是高度现代化社会,由于交通的发展,工作点与居住地的距离变得更
近,来回流动是主流,从外迁入者减少。o
2.3劳动力资源开发模式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
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二
元的,即现代工业与传统的农业不仅可以并存,而且可以形成互补。由于发展中国家多
数经济落后,以农业为主,工业化程度低,且正在经历由农业向工业化转化阶段。所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杜.1975年版,第26卷第6页
。‘马克思恩格新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卷第296页
。李爱:‘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28页
。李爱:‘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29页
。魏津生:‘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几个基本问置).‘人口与经济'.19¨年第4期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农业就拥有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其劳动的边际效益为零甚至是负数。而工业正处于扩张
过程中,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明显高于农业,按照工资最高水平等于劳动边际产品的原理,
工业工资显然高于农业,这一差异的存在,使得农业可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鉴于
此,他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设计的模式为:工业的发展不断从农业中吸收廉价、无
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借以替代资本而实现工业的发展,并将工业获得的超额利润用于
再投资、使创新的资本扩张吸收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并使农业通过向工业转移劳动
力而逐渐脱贫,获得发展,最终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同质的现代经济转换回。
(2)费景汉和拉尼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理论。与刘易斯模型相比,费景汉和拉尼斯
更关注农业的发展在农村人口(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他们把农
业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工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划分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的
农业部门存有大量的显性失业,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在这一阶段,从农
业部门转移出一部分多余的劳动力,并不会减少农业生产总量。在仅能维持农业人口生
存下去的、由习惯和道德因素决定的不变制度工资下,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农业部门剩余
劳动力。而且,当农业劳动者流入到工业部门时,农业产品剩余便产生了,农业产品和
农民消费之差得的农业剩余正好可以提供给流入工业部门的劳动者。第二阶段,农业部
门的剩余劳动力即隐蔽失业者已吸收殆尽,农业劳动的工资已不再由习惯和道德力量决
定,而是由市场力量来形成,此时,农业已完全商业化,工业部门要吸收农业劳动力,
必须付出高于不变制度工资的由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工资o。
2.4农村劳动力姿源开发过程中的注重点
2.4.1农业、农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1)毛泽东认为:①农民在国家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极端重要。他在党的七大政
治报告中说:“忘记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
没有一切革命。我们马克思主义书读的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
了,这两个字忘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
。在工作实践中,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一土地问题,
实行耕者有其田:二是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民困难;三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②农业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战略地位。“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
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日常用品的原料即棉、
麻、甘蔗等的供给问题。”“◎“农业和工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农业关系
国计民生极大,农业是轻工原料主要来源,是轻工业的主要市场,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
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即是工业”。o
(2)邓小平认为,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必须首先
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看这百分之八
十的人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②。中国
的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的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最
重要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③农业发展主要抓三方面,一是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
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经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
阿瑟·刘易斯:‘二元经经济理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I螂年版
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眇年版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杜,1995年版.第3卷第106页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卷第360页
‘毛泽东文集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卷第65页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卷第117页
6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技术”@:二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
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霉:三是工业支援农业,“农业搞不
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解决不了。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政策,其
中比较重要一点是工业支援农业”。。(4)“我们对群众路线历来的解释,无非是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就是正确地反映群众的意见,然后正确的
领导群众。党的路线是从群众中来,是合乎群众的,是能够为群众接受的,是能够动员
群众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这就叫群众路线”。o
2.4.2劳动力价值与价格理论
(1)关于劳动力价值,马克思认为:“如同其他商品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由生
产它所必需的劳动量来决定的。一个人的劳动力,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才存在,一个人要
成长和维持生活,就必须消费一定量的生活资料,但是.一个人也和一部机器一样是不
免要损坏的,所以,必须用另一个人来代替他,工人除了维持自己生活所必需的一定量
生活资料以外,还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来养育子女,因为他们将会代替他,并且还
要延续他们的种族。此外,还要花费一定数量的价值,使工人能够发展自己的劳动力和
获得一定的技能,由此可见,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
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o
(2)关于劳动力价值与价格间关系,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批判,揭
示了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格间关系。他认为:①“如果以为劳动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
价值归根到底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那就完全错了,供给和需求只调节着市场价格一
时的变动,供给和需求可以说明为什么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会涨到它的价值以上或降到
它的价值以外,但决不能说明这个价值的本身。假如说,供给和需求是平衡的,或如经
济学家所说,是相互抵消的,当这两个相反的力量相等时,它们就相互抑制而停止发生
任何一方面作用,商品的市场价格就同它实际价值一致,研究价值时,完全可以不用考
虑供给和需求对市场价格发生影响”。。②“劳动力市场价格,如同其他一切商品的市
场价格一样,在长期里会与它的价值相适应。因此,无论怎样涨跌,平均起来只会是自
己的劳动价值,亦即由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o
2.4.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马克思认为:(1)“机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
力手段”,o。大工业是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
产率”,回这对农业同样适用,农业工业化,农业改良和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
力,促进农产品的迅速增长,从而为农业人口脱离土地向非农转移提供了物质保障。(2)
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有:一是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如
土地的肥沃程度,光照等。二是劳动者的天赋、技能、体力和智力等个人因素,以及与
之相联系的普及教育和职业培训。三是劳动社会条件的改进,如资本的集中、机器的应
用、科学的发展等,它们影响劳动的社会生产率。。(3)“如果撇开对外贸易,那么很
明显,从事加工工业等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
o‘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卷第275页
o‘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l卷第323页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卷第79页
9‘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l卷第287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卷第93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卷第167页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人民出版杜,1975年版,第2卷第l驰页
’‘资本论),人民m版社.2004年版.第l卷第463页
o‘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l卷第444页
o‘资本论'、‘经济学手稿’(186卜l%3),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显然,不从事农业劳动而能生活的人的相对数,完全取决于土地
耕种者的劳动生产率”。。
2.5相关概念
(1)人力资源。指投入和即将投入创造社会财富的人力,显示的是人力量的多少,
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实的人力资源,即现在就可使用的人力资源,它由劳动适龄(男
16—60周岁,女16—55周岁)人口中扣除因病残而永久丧失劳动能者外的绝大多数适龄
劳动人口中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口组成。另一部分是后备人力资源,即现在还不能使
用但未来可使用的人力资源,是未来的人力资源,它是由未成年人口组成。因此,农村
劳动力资源是指农村范围内的劳动力所具有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人力资本。指以生产技能、知识及个人经验等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体
现着人力的质的高低。人力资本的高低是通过人力资本存量指标衡量的,人力资本存量
是指人力资本的一种沉淀,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得到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四方
面,一是正规教育。即通过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二是在职
培训。为了胜任工作或把自己从事的工作推至更高的层次,边工作边参加的专业性培训;
三是个人健康。为了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成熟的心理而进行投资:四是个人和家庭根据工
作机会变化而发生的迁移。之所以说迁移也是人力资本的投资过程,是因为引起个人与
家庭迁移决策的因素主要是就业和生活方式,前者直接与个人预期收益相关,后者可以
看成从消费方面影响个人效用的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迁移决策主要以收益预
期为基础,通过从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区域工作流动到生产率相对高的区域工作,使劳
动者能够增加个人的收入和工作经历、获得相关信息和技能,劳动变得更有效率。因此,
迁移也是一个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一般而言,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比例
大于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这是因为从低生产率,低收入的传统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
高工资的现代化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决定了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必须具备较高的人力资
本,才能满足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卷第22页
。亭云:‘人力资本——世界各国成功开发落后地区的关键).‘延安大学学报',2∞1年第6期
S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第3章国外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实践
在由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政
策,由市场配置经济资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大多是在稳固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通
过市场经济自由选择实现,具有一定自然性。政府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始终发挥宏观调
控作用。
3.1发达国家
(1)美国。地多人少,虽然在工业化初期,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比重60%以
上,但并未出现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聚集现象,相反,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城镇化进
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工业、农业均存在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鉴于此,美国政府走的是
一条。以发展农业为基础,通过工业促进农业,农业辅助工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自
然开发”道路。一方面,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工业优势,通过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结果:一是农业很快完成了机械化,确保了粮食生产,解决工
业发展原料问题;二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有大量农
村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分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恰恰被迅速发展的工业吸收、消
化,促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实行。交通革命”。自1828年始至1887年止,
经过近60年的不懈努力,全美铁路网基本形成,作用随之凸现:一是交通运输业本身
的繁荣昌盛,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二是大大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促进劳动
力转移进程:三是更加适应了工业化物流的需要,加速了工业的发展。
(2)英国。一是人多地少,农业生产率低。在工业化初期,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
动力的比重较高,直至1801年,所占的比重仍为35%,农村有大量劳动力剩余;二是依
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霸占许多殖民地,由于要向殖民地倾销货物,实现掠夺财富
目的,使得当时工业产品需求量激增,刺激了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劳动力出现不足。鉴
于此,英国政府实行的是“暴力征农、移民海外、殖民掠夺”开发方式。一是通过“圈
地运动”,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把耕地圈起来作为牧场,逼迫农民离开土地,从农业
转向工业。据统计,仅18世纪,英国大约一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二是为缓
解“圈地运动”带来的就业压力,通过法律手段,制订政策,把本国剩余的劳动力,强
制移民海外。据统计,仅19世纪100年间,爱尔人向美洲的移民数量就达500万之多,
以至于移民美国的爱尔兰人比在爱尔兰本土的爱尔兰人还要多。三是为了弥补工业发展
进程中农业支持不足的问题,英国政府对所属殖民地进行残酷的掠夺,如1852年至1859
年,英国国内小麦消费量的26.5%靠海外殖民掠夺,1870年至1874年,掠夺量比重增
至48%以上。
(3)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农村一直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特别是二战后,大量复员军人,海外撤离以及城市疏散人员的返乡,致使日本农村人口
急剧膨胀。针对现实的国情,政府通过制订政策,强行开发。一是通过公共机构的介入,
促进农地流转,农地流转可以带来土地规模经营效益,促使小农户放弃土地所有权与经
营权,离开农村进城定居。二是推动农业机械化,解放农业生产力。三是推行振兴区域
经济政策,促进农民离农。通过立法,规定在政府的指导下,促进工农、城镇与农村的
协调发展,并制订强制性发展计划:规定从1971年始至1975年终,在城市建立年销售
额为9000亿日元的各类工业区,吸纳1000万人就业,其中,60%以上必须来自农村o。
四是在各地建立许多职业培训机构,对希望外出劳动的农村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五是
制定有利于农民转让土地,处理财产的法律规定,为促进农民离开土地创造条件。六是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产业能够接受的合格人才。1947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基
。李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府行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页
9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本教育法和学校教育法》,规定所有适龄人口的义务教育期限从6年延长至9年。随后,
日本政府又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0世纪80年代就普及高中教育,使40%的农村适
龄青年跨进大学校门。日本政府还在农村推行了职业训练制度,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
训,与此相适应,国家也鼓励各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岗前培训,为农村谋业者提供
各种学习机会,使其适应工作环境并掌握劳动技能。七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
势,发展密集型工业,弥补资源不足。如1989年,日本吸收的19.5万劳动力中,有17
万靠劳动替代资本创新吸收的,比重达87%以上。回
3.2新兴工业化国家
(1)韩国。韩国虽然是个传统的农业国,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政府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不重视农业的发展,导致农作物产量不高,农业生产率低下。韩国同时又是个岛
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独立后,在蓬勃发展的世界贸易中,获得了许多参与提升的
机会,不仅工业得以迅猛发展,而且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
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鉴于此,韩国政府实行是“以资金为基础,集中开发”方式。
一是吸收国外资金,增加就业机会,据统计,1962一1981年近20年间,韩国共吸收外资
贷款486.5亿美元,而同期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37.5万人:二是大力发展密集型产
业,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政府不仅出照顾政策,而且投入巨资扶持,诸如纺织、电子、
制衣等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以促吸收更多农村劳动力资源。
(2)巴西。开发前国情:一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由于历史原因,拉美国家有很强
的城市传统。据统计,至20世纪中期,阿根迁、巴西的城市化率分别达65%、45%以上;
二是土地高度集中。如巴西,占全国农户总数1%的农户占有全国45%以上的土地面积,
而占农户总数近50%的农民却仅占全国2.3%的土地面积;三是农业生产率水平低下,农
村长期滞留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四是人口流动性大,城市化速率高。据统计,仅20
世纪50年代,巴西从农村流向城镇的人口达700万,同期,城市的数目从82增至154。
特殊的国情,使得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作用不是很明显。一是较强的城
市化传统,在农村劳动力观念中已根深蒂固,政府无需采用强制措施,农村劳动力资源
自然会流向城市;二是土地的高度集中,迫使农村劳动力自觉脱离土地,流向城镇,寻
找就业机会,否则无法生存;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如土地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社
会福利覆盖窄等,使得政府时刻承受道义与经济上的双重重负。
3.3发展中国家
印度。开发前的国情:一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用传统工具和手工劳动耕
种,机械化程度低,生产率低下,如1991年,该国每公顷谷物的产量比世界平均水平
低772公斤;二是传统的人口强国。目前,印度每年新增人口在1500万以上,人口过
快增长与十分落后的农业形成鲜明的落差,使得农村囤积了大量劳动力资源。三是宗教
色彩浓厚,对国民的思想有一定的束缚性。四是国民受教育程度低。针对特殊国情,印
度政府并未从实际出发,积极探寻开发的有效途径,而是选择发展科学技术含量很高的
密集型企业。结果,仅少数社会精英,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绝大多数的劳动力,特别是
农村劳动力,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面对数额巨大的待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政府基
本上束手无策,疲于应付,承担着巨大压力。
3.4经验借鉴
(1)立足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土地政策。农村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因
素,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意味着农业生产要素要重新组合,其中包括土地要素。发达国
家成功地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实践证明: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土地必须经过集
中与不集中调整,如美国与日本即是如此。因此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必须立足于本国国
。柯健:‘农民工就业问愿对镱的国际比较法',‘软科学).2∞6年第4期
lO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情,制定适合本国的土地政策。
(2)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中的基础地位。发展农业是保证
农村劳动力资源顺利开发的基础,如美国.在开发之前就确立优先发展农业的战略,并
利用工业优势对农业提供强有力支持,促使农业迅速发展,产生剩余劳动力,脱离土地,
流向工业,弥补工业劳动力不足。而印度,由于长期忽视农业,农业增长相对于人口增
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开发异常缓慢。
(3)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素质是实现对其有效开发的重要条件。农村劳动力资源
开发往往是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农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需要待
开发的劳动力资源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才可与高速发展的各行业相匹配。如日本,即
是通过教育,在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前提下,政府强制开发。
(4)开发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效果。纵观发达国家开发模式,主要有四种:劳动密
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外向型、内向型,任何一种开发模式的选择都会影响开发
效果。如日本在早期开发,注重节约资本,采用劳动密集型方式开发。而印度,由于在
工业化过程中没有经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替代作用,直接起步于资本密集型
重化工业产品的替代作用,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
(5)交通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以利于农村
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转移。如美国,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铁路成了连结成千上万城镇
的纽带,道路交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第4章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现状
依据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应与本国经济紧密相连,应满
足该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但由于受特殊国情的影响,我们的农
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却经历了从经济服从于政治到政治服务于经济的过程。
4.1历史沿革
建国至今,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大致可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至50年代末。建国后,为巩固新生的政权,政府必须解决两个
根本性问题:首先,在政治方面,必须保持高度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其次,在经济方
面,必须有足够的粮食保证国民最基本的生存。为此,政府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开发农村
劳动力资源,一是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二是为适
应政治需要、促进内地、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号召人民群众积极投身
于边疆建设活动。据统计,仅1949一1958年10年间,就有近114万人前往新疆、云南
等地工作。这期间,除政府组织转移外,并未出现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现象,因
为:一是工业落后,不足以吸收大量劳动力资源;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耕种必然
束缚一定数量劳动力。
第二阶段,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受非经济因素影响,由政府主导,农村劳动
力资源开发出现了高潮与低谷。一是高潮。自1958年开始,我国进入“大跃进”时期,
在“以钢为纲”思想指引下,政府抽调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转为工人,从事炼钢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仅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中新增工人1900万,相当于原有职工的
2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劳动力就有l000万以上,占5096强。二是低谷。由于短时间内
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过度开发,给农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首先,因劳动力不足,
粮食生产完成不了或完成质量不高,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其次,随着城市居民的不
断增加,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基于此,政府一方面出台政策,精简城市职工,压缩
城市人口;另一方面,号召城市居民下乡“支援农业”。据统计,仅1961年至1963年2
年间,我国城镇职工共减少1887万。前后相比,这时期,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非但
未进,反而倒退。
第三阶段,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6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文化大革命”时
期,政治高于一切,所有的生活都步入了非正常时期。以一定的政治运动和行政安排为
背景的非自愿性劳动力资源开发开始了,出现了两次历史上罕见的城乡劳动力资源大对
流。一是出城与进城的对流。为锻炼与改造城市知识青年和干部、工人,提高农民的政
治意识,政府一方面出台政策,让城里人出城,下放农村,接受再教育;另一方面,积
极鼓励农民进城闹革命。据统计,整个文革期间,出城与进城的人数分别为1800万与
800万。二是迸城与出城的对流。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迅速恢复秩序。政
府一方面出台政策,允许上山下乡的市民尽快返城;另一方面,及时督促滞留在城里的
农民早日返乡务农。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后。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
发主要以农村内部滑化为主。因为:首先是70年代末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
食明显增产,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扎扎实实搞农业搞生产;其次是乡镇
企业异军突起,特别是季节性企业的出现,恰恰适应农村劳动力既不离土,又可增加收
入的需要。二是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结束。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增加、经
济意识的不断增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种生产
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开始显现,特别过多素质偏低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与高速发展的工
业不相匹配的矛盾十分突出,于是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现象,农村劳动力资源开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发处于无序状态。据统计,仅1990~1996年间,平均每年就有超过800万人次农村劳
动力资源向外流动,且年均增长8%,流动规模之大,区域之广,时间之长,史无前例。
三是新世纪以来,“民工潮”现象加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于引导农村劳
动力的理性流动,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但终因农民工数量太大,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相反,“民工潮”现象却使许多积累已久的社会问题凸现,如农民与市民享受社会福利
的差异。
总结以上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经验教训不少。一是在农业生产基础
差的人口大国,农业生产的好坏对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有直接影响。农业不仅关系到为非
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产品,支撑非农产业扩张对农村人口的持续吸纳力,而且,农村经济
的发展也直接决定了占全国大部分农村人口对城镇非农产品需求的强度与规模,从而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镇经济发展和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
是城镇与农村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结果,否则,这种开发只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
济问题,损害城镇和乡村的长期发展利益。二是不尊重经济规律的盲目开发只会带来严
重后果。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政府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可以发挥作用,但政府的行
为必须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不应以政治运动形式进行强迫式开发,否则会在以后的很长
一段时间内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三是不注重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自身素质。劳
动者是社会生产中惟一活的因素,也是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只有劳动者
的素质提高了,才会促进社会生产向前发展。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靠的是教育。四
是不懂得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社会生产中各种生产资源是按一定比
例配置的,投入过多的劳动力资源,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源过剩,造成很大浪费。特别是
单一产业,表现的尤其突出。因此,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链,向规模化发展,
从而增加产业吸纳劳动力资源的能力。
4.2资源状况
(1)数量。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7.3亿劳动力,有4.8亿在农村。在农村劳动
力中,有1.6亿在当地从事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3.2亿为农业劳动力。据专家测
算,在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我国目前耕地面积仅为1.3亿公顷,按
人均可耕种O.67~1公顷计算,目前我国农业仅需1.3~1.9亿劳动力。。加上2000万
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约为1.7亿,农村还有1.5亿劳动力
剩余,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万。o
(2)质量。劳动力资源质量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受教育水平及身体心理素质三
方面,其中受教育水平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一是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显著提高。首先,
思想大解放。勇于冲破各种思想束缚,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其次,价值观念
不断增强。逐渐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即是生命”的强烈观念替代了不计时间,不讲
效率的传统意识:再次,经济意识逐步深化。懂得用收入去衡量付出,从而选择能获得
更多收入的职业。二是受教育水平。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
国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使得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底子薄,目
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据统计,在我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9%,初中文化程度占55.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25.7%。在农
业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仅占2096,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
教育的仅占O.43%,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术培训的占76.4%。o三是心理素质。改革开
放后,我国农村劳动力心理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自我认识不到位、自信心不
。‘中国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监测报告'.国家统计局.2005年,第38页
。张燕:‘安徽职业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8卷第3期
。刘彬让:‘农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年第9期
13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足等问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心理需求分成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
的需求一安全的需求一爱与归属感的需求一尊重的需求一自我实现的需求。随着改革开
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已解决了温饱问
题,安全也有了可靠保障。依据马斯洛心理需求层次,他们正处于“爱与归属感的需求”
阶段,他们强烈渴望得到社会认可,得到市民理解、尊重,得到政府支持。
4.3开发现况
(1)种类。一是“不离乡也不离土”,即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从事农业耕作。
二是“离乡不离土”,即不改变自身隶属关系,仍保留农民身份,如进城打工就是典型
“离乡不离土”方式。目前,此种方式是最主要的开发方式。三是“既离乡又离土”,
即在国家就业政策及户籍制度的调整影响下,通过自身努力,迁出户籍,脱离土地,到
工作地定居,享受工作地居民待遇。
(2)就业结构。据农业部调查统计,我们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主要集中在工业、
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三个行业。调查数据表明,这几个行业吸纳农村劳动力67%以上。其
中,工业行业占28.3%,建筑业占20.5%,餐饮服务业占18.3%,商贸业占6.9%,运输
业占5.5%,农业占4.9%,家政业占1.8%,其他行业占13.9%。o
(3)地区分布。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区域分布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
联系,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地主要
集中于中西部,开发的流向集中于东部。另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年6月调查显
示,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近找工作有所上升,而到东南沿海找工作数量有所下降,
但总体不变。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劳动力资源开发地区分布(%)
资料来源:‘20∞年人口普查资科'.
(4)年龄结构。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5年,对其遍布全国的319个观察点村、
2万多个农户2004年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进行的典型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就业的主要
是年轻人。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3.4岁,在本县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年龄
平均为36.8岁,在县外省内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0.6岁,跨省就业的劳动力平均
年龄只有28.1岁。。
4.4开发的积极效应
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长,但增幅呈缓慢趋势。一方面从总量上看,农民的年
纯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长。1998年、2006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2310元、3587
。数据来源:人民日报.2005年1月16日
。‘农民工就业问题韧探',‘农民日报,。2007年3月2日
J4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元,平均年增长6.14铲;另一方面,在农民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1985年农民纯收入中有75%来自第一产业,仅有17%来自非农产业,但随着国民经济的
不断发展,至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比例大约各为47%,贡献
基本持平。二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目前,通过有效开发农村劳动力资
源已成为实现农村小康化的重要途径,劳务收入已成为许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一些地方甚至于出现了“开发一人,致富一家,开发一户,带动一村,一村富裕,带
动一乡”的局面。农民的外出就业收入已与农业收入、乡镇企业收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构成农民收入的主体。三是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一些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劳动
力开发较多的地区,当地政府因把劳动力开发而富余的耕地集中进行调整,进行大面积
转承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的规模效应,一批种植、养殖大户应运而生。四是带
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走南闯北,增长见识。他们不仅将新思想、
新理念带回家,而且更是把生产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等带回家乡,兴办产业,有力的
推进了农村经济向前发展。五是加快城镇化步伐。首先,人口大量流向城镇,扩大城镇
劳动力的来源和商品市场的需求,既满足了城镇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又刺激了城镇商
品生产与流通:其次,人口大量流向城镇,给城镇造成巨大压力,迫使其加快住房、交
通等基础设憨建设;再次,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后,有了较为稳定的职业,积累了一定
的财富后,往往选择定居城镇,其示范效应又会促进其他农村劳动者步入城镇。
4.5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5.1资源相对过剩
(1)总体数量供大于求。近年来,我国劳动力资源一直处于供大于求态势,原因:
一是农业自身吸纳有限。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耕地在不断的减少,加上农业科技进步
带来的影响,土地实质上可以承载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少。虽然我国有大量未开垦的荒
山、滩涂、盐碱地,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科学技术水平对此开发极其有限。因此,农
业、农村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供给与劳动力的需求相当有限。二是城市失业人员的排斥。
即现在的城市工业企业及第三产业就业中,城市居民本身的劳务剩余构成了对农村劳动
力需求的排斥,岗位供给十分有限。三是乡镇企业吸纳有限。一方面受乡镇企业技术进
步加快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的影响。
(2)资源过剩是相对的。经济学认为:资源是稀缺的,是不可再生的,没有绝对的
资源过剩。所谓的资源过剩是指因资源的供给而需求不足形成的相对过剩,即因需求未
得到充分开发条件下的过剩。产生的原因:一是受限于国民经济条件,整个社会资本在
运作增值过程中,资源的供给超过了资本的需求;二是供给资源素质低下,与其他资源
不相匹配,供给资源的存量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过剩。从我国现实国情看,一方面,现有
的经济水平不足以吸纳所有农村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低下,
实现与其他生产资源合理配置仍需一定时间,因此,出现了劳动力资源闲置与人才缺乏
并存现象。
4.5.2“民工荒”现象
“民工荒”现象。英国的《经济学人》曾在2004年10月报道说:广东的珠江三角
渊地区已有1900万民工,但仍面临着200万劳动力短缺。2005年,“民工荒”进一步加
剧,从珠江三角洲蔓延到长江三角洲和华北沿海地区。据广东调查队2005年春季调查
显示,广东省虽然有l/3的企业通过提高工资待遇来解决用工短缺问题,但缺口仍有100
万。2006年,“民工荒”还蔓延到内陆,波及北京、天津等地。据凤凰卫视报道,全年
广州、深圳估计缺口都不少于40万o。产生“民工荒”现象原因。一是国家“惠农政策”
。‘中国政府政策给农民带来很多实惠),新华网.20叮年3月19日
。瓷料来源:中调网,2006年5月3日
15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的实施。2004年1月,是出现“民工荒”的第一年,适逢国务院下发一号文件,内包括
延长土地承包时间、提高土地收益、直接给予粮食补贴等。后来中央又不断加大对农业
扶持力度,实行减免农业税等政策,使得种粮与打工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权衡比较,
部分劳动力选择了返乡务农。二是物价的不断上涨提高了农民工的生活费用。由于工资
低甚至被拖欠,再加上物价的不断上涨,使得一些农民工的月收入几乎都被消费掉了,
达不到赚钱的目的,所以选择了返乡。三是部分工种对农民工的需求具有选择性。随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低素质的劳动者已经不适应高速发展工业的需要。所以即便提高
工资待遇,也会出现“民工荒”现象。四是企业支付的工资太低。很多地方,企业为了
压缩成本,让农民工从事高强度的工作,却支付微薄的薪水。虽然部分地区因“民工荒”
现象而上调了工资水平,但大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价格并未上涨,可以说上调的是少数,
不上调的是多数。五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户籍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和城乡劳动力市
场分割等一系列制度,不仅加大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成本,而且使农村劳动力进
城后不能与城市人口享受平等的福利待遇。六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引起。劳动力价格上涨
是历史规律。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最终将反映在劳动者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社会福祉的全面
扩大上。即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供大于求,但从长远看,由于
劳动力数量下降,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升级以及劳动力自我意识的提高,
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是一个必然趋势。
4.5.3城乡收入差距大
(1)形成的原因。一是政策因素。建国后,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采取的是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战略。由于优先发展工业,使得
工业、农业的财政投入的比例也极不相等,这种极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无形中增加了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二是税收因素。为保持社会安定,我国税收政策偏重于保护城市居
民,即农村居民需要缴纳一定的税收,而城市居民却不用缴纳税收,这种税收的差异直
接体现了城乡收入的差距。三是价格因素。主要是农副产品的价格被政府控制偏低,而
工业品的价格又被定的很高,两者间的差额加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2)差距表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1995年为2.72:1,
2001年为2.92:1,2003年扩大为3.23:l,2005年约达3.22:l。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
受带有福利性成份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计算在内,剔除农民收入
中不可计算的实物部分,以及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我国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更是
十分巨大,约5:l~6:l。。据国际劳工组织1995发表的36个国家的资料表明,城乡人
均收入比一般小于1.6,只有3个国家大于2,我国就是其中之一。可见,我国城乡收
入差距已到了社会承受的极限。
4.5.4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1)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呈“二元”结构。一是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限制市场
形成。为集中全国的经济资源,服务优先发展工业的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建立了一整套
制度控制所有重要资源。这套制度的核心是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
制度。其中户籍制度作用最明显,一方面将农民限制在土地上,保证农业生产;另一方
面限制享受政府生活补贴的城市居民人数,减轻财政压力。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市
场形成。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和粮食生产的快速增长,统购统销政策逐渐取消,人民公
社制度瓦解,劳动力的投入决策重新回到农民手中,潜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显现,
农村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三是90年代中后期,“二元”结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
~步深入,科技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实施下岗分流,一大批职工下岗失业,在失业的压
力面前,城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就业歧视政策,“二元”劳动力市场形成。
。李延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影响因蠢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年6月
16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2)地域限制。即限制某些劳动力进入某一区域,一是道义上劝告。劳动力流向集
中的城市所在地政府,通过各种媒体告知外地劳动力“不要盲目进城”,同时以政府通
告形式,告知外地劳动力不许进入。二是实行配额制度。如沿海某市规定,某一年度某
省可以有多少劳动力进入该省工作,并将允许的数量通知省劳动管理部门执行。三是资
格认证。要求外地劳动力必须领取务工证、暂住证后,才有进入该地劳动力市场的资格。
(3)歧视行为。一是“同工不同酬”。此种现象较为普遍,即在同一岗位上,外来
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取得的工资收入有较大区别。二是劳动年龄、性别歧视。尤其表现
许多企业招工广告上,对应聘人员的年龄、性别严格限制,实际上,从招聘岗位看,完
全没有限制的必要。三是社会保障歧视。主要表现在外地务工者不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
失业、养老、住房等保险,而且他们也往往是被用人单位“优先”减裁对象。
(4)原因。一是受各种传统制度限制。如户籍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等。二是
受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作用。受本地区经济利益驱使,严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出台一系
列制约政策,为市场自由选择劳动力资源设置重重障碍。三是现代经济部门对传统农业
部门的劳动力的歧视。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镇,也就是从传统的农业部门流向工业、建
筑业、服务业等现代经济部门。个人能力水平、行为方式等与市民都有一定的差距或不
尽相同,这往往成为他们被歧视的对象。
4.5.5教育落后
4.5.5.1基础教育滞后
(1)投资不足.对教育进行投资的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与民间组织,以及学生
家长等。从目前看,这三类主体投资都比较低。一是农村税改费前,政府投入少。除少
量专项资金外,中央和省级政府基本没有投入,县级政府名义上是基础教育管理主体,
但实际上真正投资落在了财力十分紧张的乡镇和村集体上,投入量可想而知。二是税改
费后,基础教育投入责任划到县,省与中央也加大了专项投资力度,但远不能弥补税改
费带来的经费缺口。如湖北监利县,2002年农村税改费前,每年教育支出为1.9亿元,
其中来自于农村教育附加、集资、统筹的经费共计8000万元。但税改费后,该项经费
补取消,国家只拨款3000多万,缺口4000多万o。
(2)辍学率高。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
经济因素。由于经费投入有限,学生仍需负担一定经费。虽然国家己出台政策,免除部
分中西部省份学生义务教育费用,但对于未被惠及的贫困省份学生而言,费用仍显的较
为沉重。二是思想因素。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小农”意识较强,认为“农民的孩
子只要识几个字,会种地就行了,考大学太遥远”;另一方面,受经济大潮冲击,感到
“对孩子读书的投资宛如一场持久的赌博,输赢难料,还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实在”。受
两种思想作用,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三是教育因素。一方面.在高考指挥棒的
作用下,教育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所以无论从课程设置,
还是教学方式,都围绕考试转,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高考落
榜生或务农或外出沦为“打工仔”的残酷现实,对仍在校学习的学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
影响。
(3)女孩受教育机会相对偏少。对这一点,笔者有非常深刻的体会。笔者曾对自己
小学一年级同班的20名女生读书情况进行过统计,结果显示:读完小学的有13人,读
完初中有6人,读完高中的有2人,读大学的仅1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缘于传统思
想影响,错误的认为“女孩子迟早是别人家的,读书有什么用?”。这是一个十分严重
的社会问题,首先,从人类发展史看,女性在人类繁衍进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贡献
巨大;其次,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责并非操劳家务,而是教育下一代。假如我们每位母亲
。韩俊等;‘中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田水利水电出版社.2∞6年10月,第144页
17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都尽职尽责,去把自己的子女教育好,那么就不会出现。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现象。
(4)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从教师学历结构看,农村初中主要以专科毕业生为主。占
74.47%,高中以下学历还占11.25%:农村小学教师主要以高中毕业为主,占65.45%,
专科以上仅占31.77%。这其种包括了通过函授、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方式取得的学历。
原因:一是起点低。很多教师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虽然进行了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
培训,但仍有许多达不到教学要求。二是环境差,留不住人。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的
差异,使得城市与农村教师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受交通、信息、文化娱乐设
施等资源缺乏影响,不仅使新毕业师范类学生不愿到农村任教,也使得已在农村任教的
许多教师,积极想办法调往城市任教。基于此,国家今年出台了相应政策,规定:今秋
入学的所有部属师范类院校新生上大学期间免学费,但毕业后必须前往农村工作至少5
年。
农村初中和小学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比例单位:%
项目研究生毕业本科毕业专科毕业高中毕业高中以下毕业
农村初中0.05 14.23 74.47 10.99 0.26
农村小学O.01 1.40 30.36 65.45 2.78
舞料来源:根据2004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整理得到.
4.5.5.2职业教育严重滑坡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原因:一是经费来源
渠道窄,投入有限。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与按比例提取的教育附加
费,据教育部2004年统计年鉴显示,1999~2003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从349.58
亿增加到424.46亿,只增加了74.88亿,增长幅度为21。42%,远小于同期全国教育总
经费支出88.18%的增幅。二是部门分割,资源利用率低。表现为重复设立办学机构,
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结果相通的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优势不能互补。三是教师队
伍不仅数量少、学历低,而且不稳定。四是教育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为办学指导思想
不够明确、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4.5.5.3教育落后带来的后果
一是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由于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导致其对新技
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能力。良种技术、无公害技术等
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先进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无法在农业中应用,
造成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二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驾驭市场能力,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商
业化程度。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市场知识和观念,常常导致市场趋同现象,结果造成生
产与销售的被动,往往会出现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出现“烂市”现象。三是直接影响
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对河南省濮阳县的调查验证了这点。该县50位外出人员收入
情况按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组显示,他们的人均月纯收入分别为
209.6元、300.4元、306.7元、709元,四者的比例为1:1.4:1.5:3.4”。
4.5.6区域性的社会问题凸现
(1)破坏了粮食生产。笔者曾利用假期到农村开展社会实践的机会,调查了连江
县某自然村的村民就业情况,结果显示:该自然村外出打工的村民共2lO人,占村民总
数61.6%,且多为青壮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村民共计72人,其是8~18岁的6人、
。季清:‘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性’.河南电视台才智时代,2∞7年7月27日
13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19~40岁的18人、40岁以上48人。如再扣除老人与未成年小孩。实际真正参加务农
的村民不足65人,且40岁以上村民占务农村民总数的67.7%。比较数据,不难发现,
外出打工与在家务农的村民无论是数量还是在年龄结构上,差别都比较大,粮食生产很
难得到保证。果然,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了解到,该村依靠现有的务农劳力根本完成不
了耕种,已经出现了耕地局部撂荒现象。也就是说,局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被过度开
发,已经破坏了区域粮食生产。
连江县某自然村农民就业情况调查表
年龄务农外出打工上学其他合计
0—7岁2l 21
8一18岁6 11 18 8 43
19—40岁18 187 6 211
40岁以上48 12 6 66
合计72 210 24 35 341
资料来源:调查连江县某自然村整理得到.
(2)部分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的尴尬。调查中,笔者了解到,该村有两名已毕
业两年的大学生,因政府未能安排工作,不得不同其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人一样,
外出务工。这件事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许多村民难以理解,特别是上了年级的老人,
更加不理解。的确,面对农民而言,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现在有些农村家长不得不面
对子女“大学毕业即将失业”的尴尬局面。笔者以为,这实际上不是十分合理。首先,
从家长角度看。他们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任劳任怨,才得以让子女完成高等教育,结
果却沦为普通民工,感情上难以接受:其次,从国家角度看。一方面,国家是人力资本
的使用者,按照对等原则,人力资本的积累成本应由使用者负担,也就是说国家应当承
担大学生的培养费用:另一方面,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各种人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
生不用,岂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3)产生隐形不稳定因素。依据经济发展规律,在社会生产中,各种生产资源总偏
向于流向资本较为集中的地方。我国东南沿海各城市,较全国而言,无论在生产资本积
累。还是在劳力待遇、生存环境等方面,都强于内陆大部分城市。因此,这一地区吸引
了全国各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不断涌入,结果产生了隐形不稳定因素。一是劳动力资源
流出流入地的差距在不断加大。已流向城市获得稳定职业的农村劳动力,不仅取得了比
务农高的报酬,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对城市产生强烈的依赖感,
一般不会再返回农村务农,而这部分劳动力往往是流出地所有劳动力资源中的佼佼者。
这种人才上的流动,必然会导致流入流出地差距的迸一步加大。二是留守流出地的劳动
力思想极不稳定。主要是已流出劳动者的收入与各种新观念的负面效应,动摇了他们的
务农信心,一旦有机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外出打工。这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
隐患。
(4)隔代教育的困惑。一是隔代教育形成。主要因教育成本存在差别而导致。农村
劳动力外出务工,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其中就包括节约支出。正常情况下,对外出打
工者而言,教育子女的费用,流入地比流出地要高出许多,因此,他们往往选择把子女
19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托付给上一代,于是隔代教育形成了。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6岁以下“留
守儿童”1000万。。二是隔代教育效果。据农业部课题组在河北省一所学村调研时发现,
该校有234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考试,其中参加升高中考试76入,只有4入被录取,
没有一个“留守儿童”圆。三是隔代教育的困惑。首先,教育者怀着十分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从小孩成长需要出发,应该督促他们好好学习、踏实做人;而另一方面,又深刻
同情小孩不能与自己父母生活在一起,想在其他方面给予补偿,所以对孙子辈们是有求
必应。其次,被教育者怀着一种试探的心理。他们往往会抓住祖辈们同情的心理提各种
要求。两种作用的结果,多数是感情战胜理智,教育的效果很失败。
4.5.7政府职能作用弱化
(1)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走的是计划经济模式,这
种模式主要表现为各种资源的高度集中,在当时特殊国情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
到了十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极大的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通过行政手段,实行“户籍制”。把国民分为市民与农民,
一方面,对市民的利益严加保护,另一方面,却对农民的流动严格控制,把农民紧紧束
缚在土地上,只能从事农业生产。二是通过价格手段,对农村进行市场掠夺。同为商品
的农产品与工业品,交换的价格应通过自身价值来衡量,但政府却通过价格手段强加干
涉,人为的调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这种不平等交换实质上是对农村进行市
场掠夺。三是很长时间内,农村耕种技术落后。建国至八十年代末,政府对农业发展投
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明显不足,从而导致了整个农业的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
大量劳动力资源堆积在有限的土地上,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2)在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过程中职能弱化。一是组织作用差。虽然制订了一些政
策措施,积极提倡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但却未进行正确合理的组织与引导,使得整个
开发工作,主要以自发为主,大多靠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盲目、无序流动。二是服
务意识差。未能提供合理高效的流动平台,为劳动力资源供需双方实现有效对接创造有
利条件。三是保障意识差,未能做到“以民为本”。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
切身利益的政策,但从实施情况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诸如就医、保险、住
房、劳资纠纷等实际问题,没有承认“农民工”的主体地位。
4.5.8户籍壁垒
户籍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产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过十分积极作用。但随着
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的壁垒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是制约了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成功经验证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
动,劳动力流动优点:首先,与其他生产资源一样,供市场选择,尔后形成合理配置:
其次,在流动中发现、改进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限制劳动力流动的结果必然会造
成人才返化与入才浪费现象并存。二是使农村劳动力丧失主体意识。由于户籍制度长期
对城市与农村严格区分,结果城乡居民形成了一种固定意识。市民总认为:我是“城里
人”,理应享受政府给予的各种福利待遇;而村民则认为:我是“乡下人”,为城里人做
点贡献也是应该的。由于受错误思想影响,农村劳动力主体意识逐渐模糊,在就业中受
到许多歧视。
垛振远等:‘关注。三农”;让。留守儿童”走出。三缺”困境'.新华罔.2∞7年4月4日
9宋振远等,‘关注“三农”,让。留守儿童”走出。三缺”困境',新华网,2007年4月4日
20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第5章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对策
如何开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笔者以为,必须解决好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实现农
村劳动力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换,以素质求价值,实现的途径是抓好教育;二是
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途径是提供良好的流动平台,尊重市场选择;三
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真实劳动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解决以上三个
问题的核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5.1转变政府职能意识
(1)牢固树立“服务于民”的思想。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最基本的职能应以关注民
生为主,牢固树立“服务于民”的思想。邓小平曾说:“我们的工作指导思想,一是面
对国家现实,我们不要脱离国家现实,我们的国家很穷。很困难,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
这个问题⋯:二是面对群众的需要,我们考虑问题常常忽略了群众的需要,现在有各种
观点⋯就是没有群众观点,容易解决的问题不去解决,宁肯把钱用在不适当的地方⋯我
们工作应该面对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胡锦涛总书记说:。为人民服务是各级
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
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o
(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国家角度看,政府既是决策者,又是决策机构,特殊身
份与地位要求构成政府的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因为他代表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只有素质提高了,在行使执政权的时候才可以科学化、合理化,力避因无知而带来的巨
大浪费。
(3)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以镜为鉴,可以正衣,以史为鉴,可以明理。建国至今,
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已充分证明:一是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只是经济的上层建筑,任
何脱离经济基础的政治进程都会遇到挫折甚至于失败。二是管理经济,要充分尊重经济
发展规律。政府要甘于当市场经济的“配角”,工作重心应转移,首先是实施宏观调控;
其次,制订相关法规,为经济稳定、健康向前发展扫除障碍。
(4)搞好服务。一是国家制订刚性文件,为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立法,从法律
层面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各级政府通过调查研究,把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
开发利用状况搞清楚,并从实际出发,制订出切实可靠的规划,力求目标明确、方法得
当、措施有力。三是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以下政府机构可根据本地实际,成立农村劳动力
资源开发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形式帮助政府做好开发工作。四是对外出务工“就业登记
卡”、“务工证”、“婚育证”等的办理,有关部门要改进服务方式,简便函办理手续,提
供优质、低偿、高效服务。五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各级政府要充分掌握本辖区内
劳动力资源状况。建立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劳动力资源管理库,内容包括:本辖
区内总劳动力、人员情况、有外出就业愿望的人员情况、已经外出就业的人员情况等内
容。凡年满16周岁,在劳动年龄段内的农村劳动力信息都要进入资源库管理。各辖区
内劳动力资源库要定期汇入上一级信息库,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劳务输
出网,实行动态管理,加强统计和信息反馈。六是保护劳动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农村
劳动者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商,处境比较困难,在劳动安全和职业危害方面没有保障,
合法权益又时常被侵犯。因此政府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定期开展大规模的拖欠农
民工工资问题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虚假信息、私招滥雇以及欺农骗农现象,及时处理
克扣工资、收取抵押金、扣压身份证等问题,积极为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政策、
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卷第267页
。胡锦涛主席。6·25讲话。,解放军报,2007年6月26日
21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5.2办好教育
5.2.1转变农村基础教育思路
一要敢于面对现实。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学生而言,在接受了基础教育后,他们的出
路有四条:一是继续学习,考大学;二是弃学务农,从事农业耕种;三是外出务工;四
是参军服兵役,希望通过部队渠道有所发展。分析出路不难看出,除了考取大学与从军
外(实质上能考上军校的寥寥无几),他们基本上脱离不了土地。当他们放弃学业,面
对土地或外出务工时,他们的农业耕种水平及务工能力根本就不如未受过多少教育的村
民。二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已接受了基础教育的农村学生,要坚决摆脱高考指挥
棒的作用,进行分类施教。爱学习、有强烈考大学欲望的,积极引导他们继续学习;成
绩一般、整天“混日子”的,鼓励他们转为职业教育;成绩较差、厌学的,说服他们接
受技能培训。
5.2.2抓好农村基础教育
(1)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也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
人力资本的唯一途径。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
全局性作用。。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
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发展
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报告则明确提
出。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政府“十一
五”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中也着重强调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改善中西部地区国
家扶贫重点县农村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建设和改造教学用房,减免中小学生学费,实
行免费义务教育等。
(2)加大投入。一是确保国家投入。世界上发达国家(如美国)实行的是国家办基
础教育原则,基础教育的投资主要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投入量一般占投资总额的85
%~90%左右。其是不包含校舍建设、教师工资等支出,该部分支出统一列入中央、州
的预算。很显然,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量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
水平,但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也应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一定的投入比例。二是拓
宽投入渠道。一方面强化地方政府投资,条件成熟时,将教育费附加纳入税制轨道:另
一方面,对于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赠应在税收上给予减免优惠,形成激励机制。三是投
入要有所倾斜。特别要向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倾斜,在经费投向投量,比例分配上给予
一定的照顾,积极促进全国所有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3)提高教师待遇。一是确立合理的工资结构。改革现行的工资制度,与国家机关
及其他事业单位的劳动工资制度脱钩。实行小级差、多阶梯、年升级和设立贡献工资及
优秀教师跳级的新型工资制度,同时增加原有工资成份的比重,如增加学历津贴、超工
作量津贴等,使农村教师工资居于各行业之上回。二是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2003年
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
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编制和国家有关的工资标准,省级政府
应该统筹安排,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稳定教师队伍。三是实施优惠政策,解除他们
的后顾之忧。如在子女考大学、分配工作等问题上,在同等条件下,坚持教师优先。长
期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退休后给予一定的特殊待遇等@。
(4)特别重视农村女童教育。《中国妇女十年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指出:
。温家宝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lO月19日
。余永德:‘农村教育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l页
。余永德;‘农村教育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1页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必须保障我国农村女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小学适龄女童入学率要达到95%左右,五
年巩固达99%,争取达到lOo%。初中女童入学率达到95%左右。并在实施措施中还指出:
重点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残疾女童、流动入口中女童的基础教育
问题。从《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农村女童教育的重要性。因
此各级政府应本着“教育好一个女童就是教育好一代人”的思想,从舆论上予以引导,
从资金上予以保证,从政策上予以保护,从行动上予以支持,彻底改变我国农村女童教
育现状。
5.2.3抓好农村职业教育
(1)加大投入。自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以来,国家对职业
教育虽然重视。但投入不多。从2004年开始,中央财政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教
育部与财政部实施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2004~2007年安排约201亿元,在全
国支持建设2000个左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目前看,已基本上完成。虽然国家加大了
对职业教育的力度,但由于职业教育费用较高,又加之“历史欠账”太多,所以仍显的
投资不足。
(2)理顺管理体制。虽然国务院成立了由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组成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
联系会议,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综合协调。但管理交叉、资金分散、资源利用率低、各
自为政的等现象仍十分严重,所以必须进一步明确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职责和
任务。
5.3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
(1)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指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以农村劳动力开发、流动、利用、
配置为综合目标,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制定各种政策为指导,以我国农
村信息化和各种先进配套设施为载体,以规范和利用劳动力供给、价格和竞争机制为重
点,以创造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管理、培训、中介、仲裁等各种直接或者优质
服务为宗旨,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的软硬环境。建立上下沟通、左右协调、
国内外对接、符合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运行的市场网络体系。
(2)加快劳动力市场的法制、法规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逐步完善有
关市场立法,依靠法律手段规范劳动关系,消除市场障碍,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劳动
力市场秩序,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这是加快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一
要在认真贯彻《劳动法》的基础上,加快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安全卫生、社会保障、
劳动监督检查等法规的制定、颁布工作。二要加强劳动监察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完善劳
动监察制度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日常巡视检查、重点抽查、群众举报、行
政处罚和劳动执法程序等项制度,使劳动监察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做好劳动争议的预防
和处理工作,加强劳动争议基层调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各种劳动争议的新办法,及时
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
(3)劳动力市场必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运行。根据市场的基本规律,劳动力市场
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正因为如此,利用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比用行政手段会产生更好
的效果,但其自发性和滞后性有可能会引起劳动力市场的紊乱。针对耳前国家在劳动力
市场调控乏力的现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度的建设。一是扩大宏观调控的范围。
对劳动力的调控要由调控城镇就业扩大到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城乡全体劳动者就业,
逐步建立全国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跨地区流动的基本制度。二是确定劳动力宏观
调控的主要任务,调控劳动力供需总量、供需结构、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调节工资分
配。三是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手段。在宏观调控中主要采取经济手段调节工
资,制订综合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努力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直接干预。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5.4改革户籍制
(1)改革原因。社会学家们研究发现:一个社会能进行良性运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之一是有合理的社会流动,因为流动:一是有助于消除人与人问的不平等,有助于增进
社会各阶层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社会的整合程度:二是有助于激发人的积极
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新的活力。而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不仅限制了
社会的合理流动,而且是城乡产生巨大差距的根源,必须实行改革,因为只有进行改革,
农民才可安心的把土地移交,土地资源才可得以重新整合,才可发挥土地资源的规模化
优势,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才可落到实处。
(2)剥离不合理的附加成份。即把附加在户籍上不合理的福利性成份全部剥离出去,
还户籍本来面目。一是取消所有城市对户籍的管制,让农民自主选择居住地,赋予农民
自由迁居的权利:二是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等带有色彩部分,废除常驻人口与
暂住人口分类登记的做法,有条件有步骤的将农村劳动力转为城镇居民,纳入城市各种
社会保障之中。
(3)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个人三方筹资,建立
并逐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医疗保险制度。以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
个人医疗基金相结合,保证全体国民“小病及时治,大病看的起”,避免出现因缴不起
医疗费用而失去生命的可悲状况。二是建立社会救济制度,保证全体国民有饭可吃。即
在农村同样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国家出资,对达不到基本生活水平的国民实施救
助,保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
5.5进一步开拓农业就业渠道
(1)内部挖潜,优化耕种,实现农业产业化。一是发挥区域优势,明确地区分工。
各地应以国内需求为向导,根据当地资源实际,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种植、养殖业等,
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不
会自然形成市场竞争力,其生产的农产品也不会必然受到消费者欢迎。所以必须根据市
场需求变化和消费者的消费特点,选择可以填补市场空缺的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同时,
要减少销路不好的农产品,扩大优质产品的产量。三是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增加农
产品附加值。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值,是农民增收的最有效
途径。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深加工约占农产品总量的8096,我国目前只有lO妒2096。
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为2:1:7,而我国正好相反7:l:2,由此
可见,我国农产品的深加工潜力巨大。而要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需要具备相当的技术力量和一定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还要考虑市场的销售,所以仅靠农
民力量无法达到,这就需要国家发展农业产业化。
(2)迸一步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吸收农村劳动力能力。乡镇企业是开发农村劳动力
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也是教育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场所。
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乡镇企业在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时,大多发展后劲不足,无论产品
的质量还是档次都处于较低层次,在国内国际上没有较强的竞争力,企业向规模化发展
难度较大,想扩容也十分困难,有效吸收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所以必须进步发展乡镇
企业,使其规模化,不断增强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促其不断增加吸收劳动力能力。
(3)充分发挥农村创业者的“回流效应”,带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即地方政府
应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利用外出创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回流效应”。通过出台适合本地
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赋予一定的权力,吸引那些外出打工事业有成者,回乡投
资办企业。使他们成为振兴当地农村经济带头人,以引导和带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向
成功之路。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5.6拓展国外开发渠道
(1)国际劳务输出的意义。一是可以实现我国劳动力资源与其他国家资本资源,土
地资源合理配置,进行社会生产,为我国劳动力就业拓展空间;二是可以取得一定数量
的外汇收入。据统计,1983年,菲律宾输出劳务24万人,为国内提供了20%的就业机
会,增加外汇收入6.5亿美元。我国人口占全球总数1/5以上,若能占20世纪80年代
初国际流动的劳动力总数(2600万)的l/5输出劳务,那么可以解决500多万人的就业
问题,创造8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2)国际劳务输出的渠道。一是政府与政府间委托
的公司组织;二是非官方机构和中间人代理招募:三是个人通过国外亲戚朋友出国自谋
职业。(3)拓宽方式。一是政府设立独立的国际劳务输出机构,负责洽谈劳务输出事项,
并对劳务输出的数量与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与控制,保证输出劳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
稳固现有的开发渠道。二是充分利我国3000多万华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优势,拓展国
际劳务输出渠道。
5.7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1)“两个趋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
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
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
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趋向。”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说明了工业
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必然性。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和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讲话中多次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这是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变的重大决策。
(2)必要性。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
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
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尽
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3)实现路径。一是实施制度创新,消除体制性障碍:二是完善现有的政策措施,
增加对农业财政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与城镇化进程:四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
5.8建立监督评价体系
要增强各级政府对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农村劳动力资源开
发,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协调方方面面关系甚至于牺牲局部利益。从国家角度看,
出台的一系列开发政策,是面向全国的,有时难免会牺牲局部地区利益;从局部地区看,
为了本地区的利益,政府有时会出现变向或打折扣执行政策现象。所以,有必要建立监
督评价体系,迸一步明确各自职责。
成立专门监督机构,设置相应标准。定期对劳动力资源开发状况进行考核,把考核
的结果以文件形式进行通报,并把它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用的一个重要指标。
5.9搞好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行动是理论的实践,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开发我国农村劳动
力资源过程中,务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沿着“实践一理论一实践”道路循环前
进。即从实践中总结、分析、研究、发展并创新理论,再用新理论继续指导实践,然后
从实践中再总结理论⋯⋯如此下去,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逐步
把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推向更深更远。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实录)',中国网.2006年3月5日
。贾晓楠等,‘我国当前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研究综述'.‘北方经贸'.20∞年第8期
2,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结论
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认为劳动者不仅是社会生产中唯一活的因素,更是推动社会生
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因此,生产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提高劳动者的
素质;西方经济学认为参与社会生产的各种要素,只有在市场的自由选择下才可达到合
理配置,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同样生产要素下,要实现最大的产出,必须为包括
劳动者在内的所有生产要素提供合理的配置平台;马克思价值理论认为,劳动力价值是
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劳动力的价格是
劳动力价值的外在表现,但往往受市场供求及其他制约性因素影响出现涨跌。因此,
要实现劳动力价值与价格相一致,必须在充分尊重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同时,为劳动者创
造一个公平的生存环境。
由上述可得,开发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通过不断提高劳
动者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换;二是提供合理的资源配
置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三是创造一个公平的生存
环境,充分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价值与价格相一致。而以
上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才能实现。因此,笔者认为充分发挥政府的
职能作用是实现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有效开发的途径之一,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
发应侧重于政府职能作用的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征、季建平、郭铁民主编,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2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资本论》第l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毛泽东文集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孔祥智主编,中国三农前景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1l、韩俊主编,建设中国农村小康社会,中国小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8月
12,俞可平.李慎明等主编,农业农民问题与新农村建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2月
13.李爱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府行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14,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5月
15、田永胜主编,中国之重一32位权威人士解读。三农”问题,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4月
16,蔡叻,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漉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17.叶正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18.王振中,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
19.陈玉光.刘文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九大途径,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9月
20,张敏,农村教师的。另类生存。,晾望,2007年4月
21、刘彬让,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9月
22,李廷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6月
23、王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年9月
24、季林,农民工就业问题初撮,农民日报,2007年3月2日
25、李莉,工业反哺农业的现实基础与路径分析,甘肃科科技.2006年6月
26、陈世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必要性探析,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7月
27、贾晔楠、王小宁,我国当前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的研究综述,北方经贸,2006年8月
28、许祥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与对策,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7月
29,张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3月
30、杜鹰,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6月
31,彭澎,政府角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
32,郭效祥,户籍改革与农村制度建设,中国农村观察,1995年4月
33、韩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报,2003年2月20日
34、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经济研究,1997年2月
35、赵履宽等,劳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36、中央政策研究室,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3期
37、李治邦,农村教育与农民职业转化,新疆农垦经济,2003年第2期
38、李强等,城市面上农民工与城市面上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39、刘世锭等,政府对外来农民工的管理,管理世界,1995年第6期
40、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实录),中国网,2006年3月5日
4l、胡颖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山东电大学报,2006年第三期
42、推动农业发展需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8日
43、蒋桂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观察与思考,2005年第2期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44,柯健,农民工就业问题对策的国际比较研究,软科学,2006年第4期
45.赵俊超,平新乔,国外关于农民问题研究评术,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8期
45.关拮,“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综述,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1期
46、何频,近两年学术界关于“民工湖”研究综述,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3期
47、王跃新,对农民负担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l期
48、周其仁,中国农村政策两题,改革,1995年第l期
49、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思考.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9月
50、温铁军.冯开文,农村土地问题的世纪反思,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4期
5l,费孝通,江村经济一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
52、新疆统计局,新疆中小学失(辍)学情况及对策建议,中国统计信息网
53、袁连生,对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收费问题的探讨,教育与经济,1998年第1期
54.袁桂林,在农村实施优先发展战略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55、姜晓燕,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几点思考,市场周刊,2003年第11期
56、蔡防,让市场配置劳动力资豫,中国市场,2002年第12期
57、黄季昆,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58、陈升明,贵港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广西农业科学,2004年第6期
59、杨小波,昊庆书,海南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海南大学学报,2003年3月
60,黄剑涛,合理利用闽西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61.刘俊,张阳,江西劳动力资源状况及相关政策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7期
62,王贞,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探讨,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3,魏毅.许祥云,论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第8期
64、姜雅琴,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途径探讨,农村经济,2004年第8期
65.刘文,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5月
66,刘福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效应,经济问题,2005年第1期
67.刘欣、孙金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系统与保障机制,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6期
67,王开良,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经济师,2004年第3期
69,杜恒渡,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启示,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69,雷世平,职业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70.徐首青.谈学,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12月
71.覃黎魁,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刍议,学术论坛,2001年第2期
72.王小琼,天津市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年12月
73,谭蓓,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74、刘贵平,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开发中的若干关系,安徽电气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12月
28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致谢
本篇论文从开题到顺利完成,都是在导师郭铁民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我求
学期间,郭老师渊博的知识、活跃的学术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和正直的为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终身难忘。郭老师脚踏实地、孜孜以求的
工作精神,乐观豁朗的生活态度和宽以待人的博大心胸给我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无疑会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谨向我的导师郭铁民教授表示最诚挚
的谢意。同时,我还要向对我学业给予许多有益教诲和帮助的李建平教授、李建建教授、
严正教授、吴有根教授、杨立英教授、蔡秀玲教授以及2003级全体同学致以诚挚的谢
意,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丈夫,是他在我求学期间独自挑起生活
的重担,使我能够安心地完成学业。
还要感谢福建医科大学给了我继续深造的机会。毕业后,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
到工作中去,用所学到的知识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感谢为我的论文评审和答辩付出辛苦劳动的各位老师。
吴永芳
2007年8月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 吴永芳
学位授予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杜蓉 论信息技术与劳动力资源[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8)
2. 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问题探讨[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6)
3. 于树纯.刘士彬.李伟唐山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31(1)
4. 王典娜 反思我国境外资本利用[期刊论文]-东方企业文化2007(7)
5. 余翔.陈仲常.YU Xiang.CHEN Zhong-chang 技术创新与城乡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期刊论文]-软科学2009,23(5)
6. 黄宇峰.Huang Yufeng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消极影响分析[期刊论文]-改革与战略2009,25(4)
7. 赵春杰 简析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
8. 潘烜 转型时期劳动力资源再配置研究——CEE和CIS国家的比较[学位论文]2006
9. 邵少秀.诸葛剑平新农村建设中的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7(34)
10. 王红.Wang Hong 人力资源的配置性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期刊论文]-特区经济2007,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