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璃桂稍\签字日期:斗。l【年‘月f击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嚏徽.爹骂声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借阅。本人授权廖激尖猗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焉㈨篡黼鞲鲐秽雠书二牡师摊签霄孝僭件
签字日期:护ff年6月f扣签字日期:0口,/r年∥月,扣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摘要
摘要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
经济圈在我国沿海区域初步形成。其中,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凭借良好
的综合优势,发展态势锐不可挡,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近年来长三角
地区的发展也遭遇了土地、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等一系列约束性问题,有借助周
边地区为其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和完成产业结构转型的强烈需要。作为中部后发
地区的安徽,长期以来政策的东风始终没有吹到过,经济体量偏小和质量有待提
高的局面亟需扭转。
2008年,胡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安徽省“要充分发挥
安徽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的
产业转移’’,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的分工合作一。在安徽省政府和国家发
改委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横空出世。
鉴于安徽良好的地缘优势和其同长三角地区密切的经济往来,本文认为,皖
江城市带获批给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提升和安徽经济借梯登高带来了机遇,也必将
为实现泛长三角地区分工合作、错位发展、一体化推进,和安徽省主动出击,加
强对接,做足做好承接大文章,开启新局面、形成新优势。
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经济发展总是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密切联系在一
起的。从这个层面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一定意义上就是区域产业结构不断
提升和优化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在上海众多优惠政策被强烈看好的发展前景
的吸引下,大量外商投资开始向长江三角经济区域有序转移,这强有力地推动了
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与扩散规律
告诉我们,当生产要素在某个地区达到或靠近规模不经济时,会出现向周边其它
地区的扩张的倾向,产业转移将伴随着整个过程。目前的长三角地区就是这么个
情况。
一般来说,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产业梯度是紧密联系的。由于各地区之间在
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禀赋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其在产业上也
必然存在一定的梯度差,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产业梯度差的存在以及各地区产业
结构持续升级的需求,才有了在区域间梯度转移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说,产业在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之间会进行梯度接力转移,一区域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
转移到其他与该区域存在产业梯度的区域,成为其他区域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
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提升转入方的产业层次与水平。安徽省承接长三角经济区域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的必然结果,它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
必将对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协作、协同发展和安徽省加速崛起、全面转型、兴皖富
民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理论,
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了沪浙苏皖地区的经济发展应以产业梯
度转移为基础,在“泛长三角”概念下的经济圈区域内,实现产业的互惠转移和
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通过分析沪浙苏皖三省一市的相关产业数据和行业数据,
以及数量对比分析了其三次产业结构状况,并结合安徽产业结构的实际,提出产
业转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可操作对策;最后,本文还对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
业转移的优势及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相应对
策。
关键词:长三角泛长三角产业梯度产业转移
II
Abstract
As tll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百onal economic inte蓼ation in recent years,Ⅱlere
h勰been iIlitially f0衄edⅡlree economic cil.cl鹤iIl the c0嬲tal are勰,including
Y姐gtze mvef Dclt如Pe砌砌vef Delta肌d me Bohai.Among tll锄,me‰gtze
鼬ver Delta wim ShaIlgllai鹪Ⅱle leading integrated eC0nomic zone wim a good
advantage iIl tlle fierce competition,the deVelopmeIlt is s仃Dng and unstoppable昀ld.
Howev%in recent years thc dcvel9pmcllt of me‰酉ze砒Ver Delta r晒on also
SufI研ed尔'm 1a11d,resourCes,eIIviro】呲Ient aIld labor isSu懿and so on,it needs如恤er
development t0 e)【palld itS咖unding are嬲to complete tlle iIldustrial stllJcture of
space锄d 90唱eolls仃ansfo册ation.As a post—prone are弱in cen刚胁i,haS 10ng
beell me policy of the wind l娜not blown oV%me跚10lmt of srIlall economies锄d
nle qual时needed t0 reverse tlle situation t0 be impr0Ved.
IIl eally 2008,PreSid饥t Hu visited Anhui,made me imponant ins缸ucti啷,
掀lui血g’’加111ui Provincc m喊百Ve角n play to 11蟛0nal adV觚tages,n锨砌
resoul.Ces觚d labor reso切rCes,illitiative to undefta|【e廿le仃allsf.er of indlustries in
coaStal are舔,觚d a矾Vely p硎dpate in me division of labor of Pan.1‰gtze砒V盯
Delta re百on.”111e GOV锄m咖锄d me Natio砌DeVelopm锄t锄d Refo衄in An舢
Pr0啊nce,tlle joint efrofts,J籼a巧1 2,201 O,Ⅱle State Council omcially appr0Ved廿坞
什Little C时wim mc仃黜衙of砌llstries d锄onStⅢ0n arca pl锄in吕什Little C埘
with a denl‘ms臼嘶on ar℃a tl朋ed out tID industrial h?ansf.er.
h讥ew ofme geograpllic adv觚tage ofAllllui good谢廿l t11e Y.觚gtzc m憎Delta
re西on锄d its Close economic ti豁,me paper belieV鹤Ⅱlat Gel]吼诅SecretaD,Hu’s
speeCh,c、,ery word is Ab勰,Little C毋谢m a蓼ant ofⅡ1e№l舀跫硒V盯Dclta
ec捌∞mic c打cle by industrial up粤碱ng觚d∞ononlic ladd盯cliIll_b brought AnhIli
opportllIliti伪and win als0 division of labor蠡)r tlle realization of nle Pan-Ⅵmgtze
River Delta re西oIl,dislocation deVelopment,inte孕atioIl,promote,锄d Anhui to take
tlle illitiatiVe to s慨lgtllen me butt觚d t0 spare t0 do uIldertake a l鹕e枷clc,op锄
nle new sitIlation,Ⅱle fomation ofnew adVantages.
The proceSs of eCOIlomic deVelopment蕾吣m a rc西onal perspectiVe,eConoIIlic
nI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deVeloplnent,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咖tu肥is alwa),s closely liIll【ed.Fr0IIn也is
perspectiVe,Ⅱle proc骼s of re酉onal econoIIlic dcVelop吼ent is a cenain s铋se,nle
re昏onal industrial stfIlcnlre up伊ade a11d optimize me proccSs.20nl c∞劬嘴90 yea瑙,
a mlmber of prcf相ltial policies in Stlau【lgllai s仃on舀y optimistic a:bout the prospects
f.0r廿le deVelopment to be撕cted by a large n嘶ber of f.oreign iIⅣ懿tment iIl tlle
Y.觚gtze黜Ver Delta economic re百on began to order me仃ansf-er'which s仃Dn酉y
promotcd tlle rapid development of ShaIlghai’s cconomy锄d illdustrial s仃uctllre
optimization up孕.ade.Gamering of re百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锄d di丘hsion of
law tells lls mat when factors of pro小lction to acIlieve iIl a re西on 0r near tlle
diseconomies of scale diseconollli锱of scale occur wheIl me eXp锄sion t0 o廿ler
re西ons around廿1e t雠dency of industrial缸.锄sf打will be accompaIlied the锄tirc
process.Yangtze IUVcr Ddta re西on is now∞ch a simation.
hl g∞eral,me iIldustrial仃ansf打觚d inter-re百onal industrial孕砸i即t are closely
lirlked.As iIl tlle labor force锄ong ule re百。璐,capital,teCImology,especially
tecllIlology觚d otller produ“on f融or endowments tllere is a big dif勋锄ce'w11ich
det锄ines also ill iIldus仃yⅡlere must be∞me di伍溯lce betw啪Ⅱle gradient,b眦
alS0眦iscly because of nlis indllstrial蓼adient tlle eXist锄ce of di妇衙锄c髂and tlle
re百onm证dl塔trial Stmcture c(mti肌od t0 up孕ade'oIlly me蓼adient in me
int盼re百onal眦衙of tlle laws of nature.nat is,induS仃y will be conducted at mc
re西0nal gradient be附e睨nle Relay‰sf碗a rel娟Vely backward r哂0n,or∞
10nger h弱me coInparative adv锄tage c趾be tra郴fIe玎cd t0 oⅡl贸indus仃ial Fadi铋t
existS in me re昏0n are如勰omer re西。鹅have a relative comp删ve adVantage of
advanCed 0r indus仃y,∞鹬t0 eIlll锄ce me iIldu矧al lc、,d into廿le sidc锄d lcvel.
加lhui ProviI啪,Ⅱ圮Y|趾gtze砌Ver Delta eConomic删∞t0 1111denal【e mc衄s衙of
i11dllstri伪,re百oml∞onomic i11te鲥ion is tlle iIlevitable r鹳ult ofⅡle虹eIld,it is
consistent wim re西onal econoIIlic deVelopln耐law,is bomld to impl锄ent the
P锄-Yhgtze融Ver Delta re百onal coop删ioIl,joint development锄ld accelerating the
rise of枷Pro啊ncc,a conlprehemiVe res加c嘶唱Hing Wan profound iIIlpact∞
%ri血ngⅡle pcople.
hl廿li.s p印%re西onal econoIllics,induStrial ccono面cs,iIldllstrial gradiem

i11dus乜y data锄d indus仃y data,觚d c0Inp∞atiVe aIlalySis of tlle n瑚曲er of its n11.ee
伊adient of tlle industrial s咖cture alld industrial conditions were conlbined wim the
actual industrial s仃um玳,加1lmi Pr0Vince,preseIlted indug时aIld nle industrial
sml咖re into觚operational respons懿;Finally’tlle paper indust叮in Yh昏ze鼬Ver iIl
Admi Pro啊nCe t0 und耐akeⅡle仃alls向of nle adVaIltag鹤aIld to note abrief aIlalysis
of the p∞bl锄觚d proposod a fe弱ible蛐rong Count咖leasur懿.
Kq刑ords:‰gtze re西on;P觚-Y觚gtze re昏0n;hldu矧al TIr觚s赋Gradient
shiRmeory
V
2.1.1产业梯度与产业梯度转移规律⋯⋯⋯⋯⋯⋯⋯⋯⋯⋯⋯.4
2.1.2产业结构⋯⋯⋯⋯⋯⋯^⋯⋯⋯⋯⋯⋯⋯⋯⋯⋯⋯⋯⋯..5
2.1.3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6
2.2产业梯度转移的文献综述⋯⋯⋯⋯⋯⋯⋯⋯⋯⋯⋯⋯⋯⋯⋯⋯。6
2.2.1产业梯度的形成⋯⋯⋯⋯⋯⋯⋯⋯⋯⋯⋯⋯⋯⋯⋯⋯⋯..7
2.2.2业梯度转移的动因⋯⋯⋯⋯⋯⋯⋯⋯⋯⋯⋯⋯⋯⋯⋯⋯.9
2.1.4产业转移模式⋯⋯⋯⋯⋯⋯⋯⋯⋯⋯⋯⋯⋯⋯⋯⋯⋯⋯1l
2.2.4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13
第3章沪浙苏皖区域发展差异分析⋯⋯⋯⋯⋯⋯⋯⋯⋯⋯⋯⋯⋯⋯⋯⋯..15
3.1沪浙苏皖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分析⋯⋯⋯⋯⋯⋯⋯⋯⋯⋯⋯⋯⋯.15
3.2沪浙苏皖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18
第4章沪浙苏皖地区产业梯度比较⋯⋯⋯⋯⋯⋯⋯⋯⋯⋯⋯⋯⋯⋯⋯⋯..27
4.1沪浙苏皖地区三次产业梯度比较⋯⋯⋯⋯⋯⋯⋯⋯⋯⋯⋯⋯。27
4.1.1沪浙苏皖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对比⋯⋯⋯⋯⋯⋯⋯⋯⋯⋯27
4.1.2沪浙苏皖地区产业结构水平对比⋯⋯⋯⋯⋯⋯⋯⋯⋯⋯29
4.1.3三次产业梯度系数的测算⋯⋯⋯⋯⋯⋯⋯⋯⋯⋯⋯⋯⋯32
4.2沪浙苏皖地区行业梯度比较⋯⋯⋯⋯⋯⋯⋯⋯⋯⋯⋯⋯⋯⋯⋯.36
4.3沪浙苏皖区域工业同构测度⋯⋯⋯⋯⋯⋯⋯⋯⋯⋯⋯⋯⋯⋯⋯43
4.4沪浙苏皖地区主导产业定位对比⋯⋯⋯⋯⋯⋯⋯⋯⋯⋯⋯⋯⋯.45
第5章安徽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47

VⅡ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
经济圈在我国沿海区域初步形成。其中,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凭借良好
的综合优势,发展态势锐不可挡,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近年来长三角
地区的发展也遭遇了土地、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等一系列约束性问题,有借助周
边地区为其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和完成产业结构华丽转型的强烈需要。作为中部
后发地区的安徽,长期以来政策的东风始终没有吹到过,经济体量偏小和质量有
待提高的局面亟需扭转。
2008年,胡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为安徽的发展做出了特别指示:“要充分
发挥安徽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
的产业转移",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的分工合作’’。2010年1月,国务院对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做了正式批复。
鉴于安徽的地缘优势和其同长三角地区密切的经济联系,本文认为,胡总书
记的讲话和皖江城市带获批给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提升和安徽经济弯道超车带来
了机遇;也必将为实现与长三角地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以及安
徽省主动出击,加强对接,借梯登高,做足做好承接大文章,开启新的局面、形
成新的优势。
1.2理论主题与研究方法
从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总是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从这个层面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区域产业结构不断
优化和提升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在上海出台的众多优惠政策及其强烈看好的
发展前景的吸引下,外商投资开始向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经济区域转移,这
有力地推动了上海经济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和升级。区域
经济发展的集聚与扩散规律证明,当资金及其他生产要素在某个地区达到规模不
经济时,也同样会出现向周边其他地区的扩散倾向,产业转移也将伴随着整个过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程。目前的长三角地区就是这么个地区。
一般来说,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产业梯度是密切联系的。由于各地区之间在
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禀赋上存在差异,从而决定了其在产业上也存在
一定的梯度差,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各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
级的需求,才有了在地区间梯度转移的自然规律。即产业在地区之间可以进行梯
度接力转移,一个地区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他与该
地区存在产业梯度的地区,成为其他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
从而提高转入方的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是在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产生的,它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必将对实现长
三角区域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安徽加速崛起、全面转型、兴皖富民产生
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沪浙苏皖的经济发
展水平、资源禀赋差异、产业结构层级以及产业梯度和主导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
2.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对沪浙苏皖地区不同年份的产业发展总体情况进行比
较,以发现地区产业结构的梯度差异,揭示发展规律。
3.采用区位商、产业梯度系数、工业结构相似度等统计指标对地区细分行业
结构进行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的具体分析。
1.3论文思路与结构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充分
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明确提出沪浙苏皖地区的经济协作应以产业梯度
转移为基础,在“泛长三角”概念下的经济圈内,实现产业的互惠转移和产业结
构的整体优化;通过比较沪浙苏皖三省一市的相关产业数据及行业数据,对其三
次产业结构状况及产业梯度进行了数量对比分析,并根据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实
际,提出产业转移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可操作对策;最后,本文对安徽省承接长三
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及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
策。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理论主题与研究方法、
2
第l章绪论
论文思路与整体结构等。
第二章,产业梯度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产业梯度的概念、产业梯度转移
的规律、产业梯度转移的基础、产业梯度的形成、动因、模式和效应等。
第三章,沪浙苏皖区域发展差异分析部分。比较分析了沪浙苏皖地区经济发
展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
第四章,沪浙苏皖区域产业梯度比较部分。利用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
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等指标,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证了长三角地区产业移
出必然性和安徽省承接转移的可行性。
第五章,安徽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部分。承接上面的实
证分析和地区产业的相对优劣,提出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及可能面对的问
题。
第六章,安徽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对策部分。针对第五章安徽在承接产业
转移中的意识、配套、产业集群、人才和技术短缺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最后,总结部分。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文章选取了几个较为常用的指标分析产业分工和梯度
差异,指标选取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另外,由于数据的可得性等问题,地区产业
分工的影响因素分析也可能存在遗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最终分析结果的
准确性。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理论多为产业转入地的正效应,也可能影响到本文
对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分析。
3
梯度,一词的本来涵义是指事物在一定方向上呈现出的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
的现象,也就是说,它是描述事物在空间内不均匀分布状况的一个形象化概念。
‘ 在区域经济学中,所谓梯度就是用来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的方式。它包
括要素禀赋梯度、经济发展梯度、科学技术水准梯度、产业梯度等。
产业是一些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的集合1。它的活动和行为既不同于单
个企业的经济行为,也不同于整个的国民经济活动,而是介乎于单个经济主体和
国民经济总量的中间层次,属于中观范畴。这些共同特征可以是生产同类有密切
替代关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的集合,也可以是具有使用相同工艺技术、相同原材
料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梯度就是,在生产要素禀赋、发展战略、产业基础的不同基础上,各经
济区域问在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的一定的近乎阶梯状差距。一个地区
的经济梯度水平主要取决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而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部门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若一区
域的主导产业部门大都处在生命周期中的初创期或成长期,则该区域就为高梯度
区域;相反,若该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基本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
的衰退部门所组成,这个区域就属于低梯度区域。
二、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转移原指一个国家内部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产业转移的基础是各国或地区之间存在的产业梯度。2由于各国或地区自然资源、
1杨公朴,夏大慰. ‘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舨社,2002
2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
4
第2章产业梯度转移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经济基础、科技水平、产业结构发展程度存在着梯度差异,高梯度国家或地区相
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它处于较低产业梯度的国家或
地区,从而提高低梯度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这就是国家或地区间
的梯度转移规律。因此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说,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某些产业向其它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3当然,这种转移的动力机制就
是梯度的客观存在。
三、产业梯度转移的基础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
不同区域的发展存在的“成长差",不同区域产业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差",共
同组成了区域问的“产业差’’。“成长差’’的存在导致不同区域之间无休止进行产
业升级运动,“利益差”则是的各类产业总是向着能获取最大利益的区域转移4的
基本动力;这种“成长差"与“产业差"带动了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与组合以及区
域间的经济合作,推动产业在区际的转移。5由此可见,产业梯度转移是借助两
个重要条件来实现的。(一)前提即产业梯度的客观存在;(二)动力机制即产业
与技术存在着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趋势。
2.1.2产业结构
产业,作为具有某类特性企业的集合或系统,究竟是由哪些特性的企业来集
合,这主要服从于经济分析的需要。所以,在学术界产业的分类很难有认同度相
当高的同一分类原则。一般来说,产业组织中的“产业",是以提供具有密切替
代关系产品或服务为准则,来实施不同企业的产业归属划分的:产业结构中的“产
业"则主要根据企业的原材料不同、生产工艺技术差异、产品用途变化为准则,
将其归于不同产业。而且产业结构中的“产业”概念有较大的伸缩性,既可以是
大概念的,如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也可以是较小概念的,如
石油产业、机械产业等。而产业组织中的“产业’’适用范围相对较小,仅指生产
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群。6本文将采用产业结构理论中的产业定
义对产业进行划分和分析。
3卢根鑫. <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r7
4王先庆.‘产业扩张》,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5戴宏伟.加快4大北京”经济圈生产要素流动,促进产业梯度转移明.经济与管理,2003(06)
6杨公朴,夏大慰. ‘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2.1.3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和不同的产业结构系统中,各产业所起的作用和所作
的贡献是不一样的,整个经济的增长有时就取决于一些辐射带动力强、起关键带
头作用的产业,这样的产业即为“主导产业’’。7本文认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和市
场规模都不一定很大,主导产业的主导性并不等同于国民经济的主体性和国民收
入的主要贡献性,而是在于其科技性、高成长性和辐射带动性。这些在主导产业
理论研究的大师罗斯托著名的主导产业扩散理论中可以得到印证。罗斯托认为主
导产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1)科技进步或创新必须引入产业生产函数;
(2)产业必须具有可持续的高成长性;(3)产业必须具备较强的扩散效应和辐
射带动效应。
与主导产业的科技性、高成长性、辐射扩散性有所不同,支柱产业主要是指
在一段时期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产业以及产业群,它主要体现为
国民经济的主体性以及国民收入的主要贡献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规模大、所占
比重高等主体支撑方面的特征。这类产业或产业群的前身一般都是先导产业,达
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后便转化为支柱产业,也有的支柱产业来源于部分主导产业,
但是最终都会体现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上。一般研究中,主导产业和支
柱产业常被混淆,这可能源于两者同属战略产业范畴,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
地位的缘故。
2.2产业梯度转移的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产业梯度转移的研究大多基于国家之间,他们主要从生产力成
本、比较优势和产品生命周期等视角出发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的形成及动因;而
我国学者对于产业梯度转移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他们对产业转移的模式、产
业转移的效应等研究较多。以下将对产业梯度的形成、动因、产业梯度转移的模
式及效应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分别做简要介绍。
7杨公朴,夏大慰. ‘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6
第2章产业梯度转移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2.1产业梯度的形成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贸易与分工是基于各国或地区之间生产技
术的绝对差别。这一理论认为,~国或地区能向别国或地区出口某种产品,是因
为该国或地区在这种产品生产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而这一优势使本国或地区生
产该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进而在交易市场该国或地区该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进
而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产品或服务同质的基础之上的;相
反,若一国或地区要进口别国或地区的产品,是因为该国或地区的生产技术处于
绝对劣势,自己生产的成本太高。因此,亚当·斯密认为,各国或地区在生产技
术上的绝对差异,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是各国或各地区
分工和贸易的基础。‘
从绝对优势理论来看,由技术差异引起的生产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
异,是产业分工的主要原因,也是各国或地区选择低成本产业生产,放弃高成本
产业生产的重要依据。一国或地区的绝对优势产业相对于另一国或地区来说就构
成了高梯度,而另一国或地区的绝对劣势产业相对于该国或地区来说就是低梯
度,产业梯度在两国或地区间就此产生。由于这种产业梯度是建立在绝对成本优
劣势上,因此这种梯度也可以理解为“绝对梯度’’。8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对绝对优势论的批判和发展。按照绝对优势理论的推理,由
于后发国或地区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均显著低于先发国或地区,贸易
是不会发生的。事实并非如此,大卫·李嘉图指出,此时贸易仍有可能发生,并
且两国或地区仍能从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交换中获得利益。
理由是什么呢?大卫·李嘉图认为,一国或地区应该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
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生产而进口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显然,比较优势论比绝对
优势论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贸易的产生。它论证了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
成本的差异,更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因而较之绝对优势论大大进了一步。
由此,我们可以轻易得出如下一些结论:一国或地区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
业相对于另一国或地区的相同产业就是高梯度产业,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具有相对
。绝对梯度这个概念是对绝对优势论的沿用,是绝对优势和梯度两个概念的揉合延伸
7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差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比较劣势的产业相对于另一国或地区的该产业则是低梯度产业。李嘉图意义上的
相对梯度9在两国或地区间就此产生。依此推理,一国或地区在进行产业分工与
贸易时,应理性选择相对高梯度产业进行生产,而进口相对低梯度产业生产的产
品。
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时至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说一个世纪后,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
和俄林,从另一个新的角度进一步阐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他认为,假定运输成
本为零,并且两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准一样,则国际贸易将不
会让任何方因此而获得收益或遭受损失。反过来说,产生比较优势的差异必须有
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贸易双方的要素禀赋不同;一个是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使
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在这两个前提下,国家或地区之间才会发生贸易往来,那么,
—个国家或地区将出口生产要素丰裕型产品,进口生产要素稀缺型产品。
在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各国或地区产业
梯度形成的重要原因。如果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那么生产要素则会从高梯度
的国家或地区流向低梯度的国家或地区,进而促成产业的梯度转移。
四、产业分工理论
自从有了国际分工,就有了国际分工的产业级差加。劳动生产率上大幅度提
高,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程度、技巧积累和判断力增强,看起来
都是分工的结果n。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要素等,以及它们的数量和
质量都会影响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构成和水平。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产业分工
理论可以说是绝对优势论、比较成本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综合体和深化体,体
现了产业梯度理论的沿革和演化。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差异导致了由各国经济技
术和产业的梯度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差异。产业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不仅带来了生产
上的专业化和高效率,而且促使了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的形成和相关效应的充分
发挥,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产业梯度转移。
按照所处分工的水平不同可以分为水平、垂直和混合三类分工模式。水平分
工是指在双方技术和产业基本相近的区域间的分工;同水平分工模式不同,垂直
9 绝对梯度相对的概念。
10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
8
第2章产业梯度转移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分工是指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生产水平间的分工,这种分工建立在双方技术水准
和产业结构有较大差异的基础上;混合型分工是指既有水平分工又有垂直分工的
一种综合分工方式。正是由于各国或地区间产业分工的不同,才产生了产业分工
梯度12,并以此形成了产业转移。
2.2.2业梯度转移的动因
一、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在他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
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说”。他认为,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成长过
程,包括产生、发展和衰亡三个时期,与此对应的是每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三个
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长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在新产品阶段往往需要更多技术、相当的资金和熟练劳动力的投入,由于先
发国或地区一般拥有该方面的优势而处于产品和产业创新前列,并由此开始某一
产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循环。而在这一阶段,后发国或地区由于技术、资金等因
素的壁垒只能被动地购买先发国的产品,没有能力涉足这个新兴领域。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的比重已经大大降低,熟练劳动力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方面,规模经济成为主要
利润来源。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产品技术逐步标准化直至被淘汰,其利润降逐
渐降低,发达国家便会逐步退出该领域并推出新产品,以开始新一轮的“产品生
命周期”(见图1)。产品是产业的基础,所以产品生命周期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理
解为产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阐释了企业生产从发达国家或地区到不发
达国家或地区的动态转移过程,也就间接地说清了产业在国家之间的梯度转移。
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经济理论一般带有一定的本土特性,小岛清也不例外,“边际产业扩张论’’
就得益于他长期对日本国情的研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通常以中小企业为主,
这是同欧美的跨国大型企业式的投资方式不同。这些企业多为自然资源型
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本国产业结构中已经处于或正在滑向比较劣势,并
且在东道国正在形成比较优势或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企业或行业。这些在
小岛清的代表作《对外直接投资》一书中得到了较为系统地阐述,并由此形成了
他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国或区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
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依次有序进行。这种有
序转移的结果就是,不仅可以提升本国或本区域内的产业层次、促进对外贸易的
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东道国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
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发展模式。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小岛清还进一步将这种
互利产业转移模式分为自然资源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生产与销
售国际化型等四种类型,并一直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海默的“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论"源于海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国内厂商的国际
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该论文认为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是由其垄断优势决定的。这些优势大体包括:资金、技术、规模、组织管理、
信誉商标和知识资产等。该论文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并非是单纯追求利
润,或者说用利润的差异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乏力,垄断优势才是跨国公司对外
直接投资的最主要的原因。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垄断优势在更大范
围内发挥而进行横向投资,而且还说明了跨国公司将部分工序如劳动密集型工
lO
第2章产业梯度转移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序,转移到国外生产以维护垄断地位而进行的纵向投资,因而其对对外直接投资
理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也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动因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四、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知名学者邓宁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方法探
索》中第一次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
能够利用的无外乎是三类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当企业拥有
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优势和将这种优势内部化的倾向时,如果将这种所有权优势和
内部化优势与东道国的生产要素结合比在国内运用更为有利,企业将进行国际直
接投资,由此会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该理论对国际企业营销活动的三种主要方
式出口、技术转让和直接投资的解释,大有裨益。
2.1.4产业转移模式
一、赤松要的“雁行发展模式"
雁行发展模式是由日本经著名济学家赤松要首先提出,后又经由小岛清等人
验证形成的较早产业转移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后发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
地区的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现象,描述曲线像三只飞翔的大雁(见图2),故而得名。
该模式将产业跨国转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导入期。雁行发展模式理论认为,由于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
工业后发国家或地区无法首先开发和生产一些较为先进的产品,因而最初对这类
产品的区域内需求满足只能通过进口来实现; .
第二阶段为进口替代期。进口替代是需求刺激的结果。随着区域内对某类产
品需求的增加,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成套设备购进等手段,逐渐具备以产品区域
内生产取代产品进口的能力,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相应的产
业和产业集群也逐渐形成;
第三阶段是出口期。在区域内需求继续扩大和工业化深入推进的作用下,规
模经济效应、生产要素优势等将不断累积,产业竞争力将大幅度提升,最终不但
满足了区域内市场需求,还赢得了区域外市场实现了产品出口。
雁行发展模式,阐明了一个产业由较发达国家或地区(高梯度)转移到中等发
达国家或地区(中梯度)、而后再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低梯度)的动态转移过
图2雁型发展模式示意图
对此,部分学者有不同意见,郭凡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1984年提出了“逆
梯度转移模式一。该模型认为,按照雁行发展模式的逻辑,由于产业转移过程中
的固有级差的存在,落后地区永远落后。这是一种维护发达地区优势永续化的理
论,后发地区要安于现状,只要跟在发达地区后面亦步亦趋即可。“逆梯度转移
模式"认为,对后发地区而言,要主动作为,真正利用好“后发优势”,实施“赶
超战略",要打破产业梯度转移中作为相对落后技术被动接受者的状态,要发展
以“逆梯度”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积极获取高新技术,加速提升本地区的产
业水平,向二级梯度、一级梯度地区进行反推移。
“逆梯度转移模式"的提出意义重大,它带给我不小启示:安徽的承接产业
转移示范区建设,要善于抓机遇,要敢于抓机遇,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要将
承接产业转移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要在承接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
13冯之浚,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2
12
第2章产业梯度转移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完成承接转移。
三、曹庆荣的产业转移模式
我国学者曹庆荣在产业转移模型研究领域颇有成就,在其2001年的文章《浅
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模式》中将产业转移具体分为六种模式,包括整体
迁移式、商品输出型、市场拓展型、资本输出型、产业关联型、人才联合型等。
整体迁移就是指企业随行业生产中心的迁移异地新生;商品输出主要是对邻近市
场乃至国际市场进行商品输出;市场拓展则是指通过有形或无形市场的拓展,进
而使企业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资本输出指部分企业凭借资本输出而实现多元化
经营;产业关联是说一个企业通过产业间的渗透而实现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人
才联合说的是通过人力资本的累积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曹庆荣的六种模式,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大文章,示范区的建设
必须更新意识、更新思维、更新方法,只要对示范区建设有用的,我们都积极欢
迎,只要对示范区建设有利的,我们都积极争取。
2.2.4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探讨一个事物的影响,总是两面的。产业梯度转移也不例外,
既应该包括正效应,也应包括负效应。遗憾的是,从所收集到的研究看,绝大多
数文献都集中于产业转移的正效应探讨。虽然如此,本文还是对其作了一个简要
梳理,详见如下。.
一、卢根鑫、陈建军等的要素转移和资源利用效应
卢根鑫、陈建军认为,产业梯度转移会带来要素转移和资源利用效应,同时,
也有利于转入地区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要素转移和资源利用效应就是以贸易、
投资等方式,实现劳动力、资本、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
素跨区域转移。先进产业的转入会有助于实现欠发达地区原有要素的充分合理利
用,也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优化配置。
二、卢根鑫、陈刚等的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效应
产业梯度转移会带来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效应,这是卢根鑫、陈刚一直所秉
持的观点,即认为转入产业通过与其它相关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可以带动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相应产业的发展,并在这类带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即会促使移
入产业技术在关联产业中溢出;同时,移入产业所包含的技术易被转入地区的产
业所模仿、消化和吸收,从而推进转入地区的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
化升级。
三、陈刚的竞争引致效应和魏后凯的竞争力变化效应
竞争引致效应,就是说产业转入可能打破转入地区原有产业的低效垄断局
面,引致产业竞争,进而改善区域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力变化效应则是指产业
梯度转移,有助于增强欠发达地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迁移企业的整
体竞争力,从长远看,措施得当的产业梯度转移也有利于增强后发地区的整体竞
争力。总体来看,竞争引致效应和竞争力变化效应有着相似的逻辑,都是产业梯
度转移会引起转入地区的市场发生一些积极变化,原有的低效垄断被打破,市场
活力增强,长远来看有利于相关产业实力的加强和竞争力提升。
四、赵海东的区域产业成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赵海东认为,产业梯度转移会带来区域产业成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即产
业梯度转移将通过生产要素转移、区域资源利用、产业技术溢出、产业关联带动
和主导产业形成等方式促进产业转入区域相关产业的成长和升级。同时,转入产
业又可以通过市场扩张、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重组等方式来协助实现产业转出区
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可见,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是双向
的,互惠互利的。
五、赵张耀的区域分工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
产业梯度转移是推动区域间产业分工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赵张耀对认为
产业梯度转移有助于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形成、转换和进一步升级,有助于提升
产业转入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对推动区域间产业分工和优化十分有益;他
还认为,产业梯度转移有利于大幅度提高相关产业的生产能力,提供新的就业机
会,促进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和一体化发展。
14
第3章沪浙苏皖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第3章沪浙苏皖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3.1沪浙苏皖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分析
要素禀赋决定了各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由此也决定了国际或地区间产业转
移的方向,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但是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各种发展
梯度的存在,国际或地区间产业的转移是存在刚性的。这里的资源禀赋主要涉及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各种矿产资源等。
一、土地资源
上海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境内除西
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地处南北海岸线中心,长江三角洲东缘,长江由此入海,
交通便利,腹地宽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全市面积6340.5
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其中区域面积5299.29平方公里,县域面积
1041.21平方公里。2008年该省耕地面积为20.5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14的
0.17%。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
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全省陆域面积10.54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996,
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省内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
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2008年该省耕地面积为192.09万公顷,占全国耕
地面积的1.58%。
江苏地处江淮下游、黄海之滨,全省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
的1.11%。省内以平原为主,主要有苏南平原、江淮平原、黄淮平原和东部滨海
平原,占总面积8%;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总面积的14.3%。2008
年全省耕地面积476.38万公顷,占全国的3.91%。
安徽位于中国东部内陆,临江近海,地跨江淮,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
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全省国土总面积约14.0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4
%。其中,平原3.5万平方公里、丘陵4.2万平方公里、山区4.3万平方公里、圩
14 2008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2171.6公顷
15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区0.9万平方公里、湖沼洼地1.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25.5%、29.5%、
31.2%、6.4%和7.9%。2008年全省耕地面积573.19万公顷,占全国的4.71%。
二、矿产资源
上海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同样稀少,陆上能源矿产匮乏。同样,
浙江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短缺,但其非金属矿产比较丰富,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
其中,明矾储量最大,质量最好。江苏省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品种有133种,探明
资源储量的有65种。其中,有色金属类、建材类、膏盐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是
江苏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
相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安徽省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不仅有多种金属矿产,
也有众多的非金属矿产和地壳能源资源,是全国矿种较全,储量较多的省份之一。
全省已发现有用矿种近百种,已探明储量的60多种。煤、铁、铜、硫、明矾石为
其五大优势矿产;其中以煤炭最具优势,主要分布在淮南、淮北,已经探明储量
约230亿吨,居全国第六位,为华东各省之首;铁矿探明储量26亿吨,分布遍及
全省,以马鞍山、当涂、繁昌、庐江等地最为集中;铜矿为安徽的近期优势矿产
之一,产量占华东地区的20%,产地主要集中在沿江的铜陵、贵池、怀宁、庐江
等地。非金属矿产以硫铁矿、明矾石、石灰石最为突出。
三、水资源
上海已被联合国列为未来全球六大缺水城市之一。尽管上海的水资源总量较
为充沛,上海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为118.8亿
立方米。从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来看。仅为1049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0
%、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0%。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包括海岛)长6400余公里,境内有西湖、
东钱湖等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个,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运河(浙江
段)、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8条主要河流,河湖水面占全
省总面积的8.9%。该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37.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为207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值临。
江苏滨江临海,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下游,河网密布,有大小河流2900多条,
大于l平方公里的湖泊近100个,水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15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00立方米。
16
第3章沪浙苏皖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16.3%。全省多年平均本地水资源总量32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432立方米。
但是该省过境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9490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量
的30倍。其中,长江流域9110亿立方米,占过境水总量的96%;淮河流域352亿立
方米,占3.7%;太湖流域26亿立方米,占O.3%。
表l 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耕地面积、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与能源储量及其在全国的位次
矿产资源储量
耕地面积

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
区耕地面占全
矿产储量
居全石油天然气
煤炭
换算后总居全
积(万国比国位(万(亿立标准煤(万国位
公顷) 重(哟
(万吨) (亿吨)
次吨) 方) 吨) 次

·20.50 O.17 0.oo 31 0.00 O.00 O.00 O.oo 3l


192.09 1.58 3030.76 28 0.00 O.00 O.49 3498.60 29

江2522.
476.38 3.9l 22533.59 2l 22.47 14.73 109074.99 20
苏00

573.19 4.7l l 36203.68 6
161.O
O.04 85.9l 613628.00 9
徽0
附注:本表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1吨石油=1.429吨标准煤,103立方米天然气=1.33吨标
准煤,1吨煤炭=o.714吨标准煤
表2 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水资源及在全国的位次单位:亿立方米
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表水与地水资源总量
地区下水资源重居全国位次
(1) (2)
复量(3) (4户(1卜(2)-(3)
上海30.O lO.2 3.3 37.0 28
浙江839.9 198.1 182.8 855.2 ll
江苏280.9 111.3 14.2 378.0 19
安徽651.9 178.1 130.7 699.3 13
附注:本表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部
安徽省地处长江下游、淮河中游、钱塘江下游。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
17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长江
流域、新安江流域水资源总量434.2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量的64.3%;淮河流
域水资源量240.8亿立方米,占全省35.7%。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716亿立
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100立方米。
四、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比较
本文利用综合优势度指标对2004年~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做
综合分析,发现200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略有提升,但安徽资源大
省地位尚未动摇。安徽省凭借其优良的农业和矿产资源在自然资源禀赋的综合优
势度上有明显优势。对于上海这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城市来说,由于其大部分能源
和矿产资源需要从外地引进,加上目前高昂的运输费用和稀缺的土地资源的限
制,该地区很难具备成本优势。浙江和江苏虽然拥有较为充足的土地和水资源,
但浙江在自主创业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和江苏则在引进外资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因
此可以将长三角地区的涉农产业转移到安徽。安徽省可利用其丰富的能源和矿产
资源,为长三角工业经济提供稳定的后方支援。
表3 沪浙苏皖地区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分析表
地区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上海O.03 O.03 O.03 0.04 0.04
浙江O.34 O.39 O.39 0.35 0.35
江苏0.66 0.59 0.59 0.62 0.58
安徽0.88 0.95 0.95 0.92 O.95
掰刀一7口。
注: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j生—生,册为进行对比的自然资源总数,分别是
,竹刀一力
耕地面积、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能源类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因此这里册=4;刀为进
行对比的地区个数,这里刀=3l;J驴为歹地区f种自然资源居全国的位次。
3.2沪浙苏皖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按照逻辑,本部分应当讨论沪浙苏皖的非自然要素禀赋差异,全要素生产率
原本是一个不错的可供选择的指标,但遗憾的是,我国的权威统计部门里面没有
关于各省资本投入的数据,国内相关研究所用数据几乎都来源于部分学者的估
第3章沪浙苏皖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算,这样的数据缺乏依据和真实性,对于实际问题的研究没有太大的意义。区域
发展差异是一个包含了要素禀赋、组织、制度、管理等多要素的综合指标群,它
能较好的反映包括非自然要素禀赋在内的多种梯度的存在,所以,本部分改为用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来替代非自然要素禀赋的差异。这个指标群主要涉及经济规
模、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城乡收入差距、财政收入、经济外向度等几个指
标。
一、沪浙苏经济发展规模均大于皖,且差距在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至1991年,沪浙苏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缓慢扩大,三省一市地区生
产总值由1978年的759.73亿元上涨至1991年的3728.96亿元,地区间经济发展相
对平衡。1991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沪浙苏皖地区经济规模呈现出
快速上涨的势头。2008年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比1991年的17.5倍,达到
74371.85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74%。然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
逐步显现。1978年~1999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安徽省的5.66倍,随后区
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2000年~2008年期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安
徽省的7.14倍。另外,浙苏二省与安徽省差异扩大趋势尤为显著;2000年以来,
浙江省和江苏省经济规模平均是安徽省的2.34和3.20倍,并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
扩大。(详见下图)
图3 部分年份沪浙苏皖地区生产总值发展趋势图
19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倍数(系数)
q
. L^t}, 3.5
,./扩一一安徽
3 矗/,扩一一·一一2.5
冬d/r 一...一, 一一
—·一浙江/
2 一一一一b 安徽
1.5
1 —由一江苏/
0.5 安徽
U
1978 1995 2002 2005 2008 年份
图4 部分年份沪浙苏皖地区生产总值发展差距图
表4 部分年份沪浙苏皖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占全国比重表单位:亿元,%
长三角占
年份全国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1978 3624.1 272.8l 123.72 249.24 17.8l 113.96
1990 18547.9 756.45 897.99 1416.50 16.56 658.02
1991 21617.8 893.77 1081.75 1601.38 16.55 663.50
1995 60793.7 2462.57 3524.79 5155.25 18.33 2003.58
2000 99214.6 4551.15 6036.34 8582.73 19.32 3038.24
200l 109655.2 4950.84 6748.15 9511.9l 19.34 3290.13
2002 l 20332.7 5408.76 7796.00 ·10631.75 19.8l 3553.56
2003 135822.8 6250.8l 9395.00 12460.83 20.69 3972.38
2004 159878.3 8072.83 11648.70 15003.60 21.72 4759.32
2005 183217.4 9154.18 l 3437.85 18305.66 22.32 5375.12
2006 211923.5 10366.37 15742.5 l 21645.08 22.53 6131.10
2007 257305.6 12188.85 18780.44 25741.15 22.04 73“.18
2008 300670.O 13698.15 21486.92 30312.6l 21.78 8874.17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9年各期,全国及
上海、江苏、浙江2009年统计年鉴。
二、沪浙苏皖地区经济均保持高速增长,但安徽省增幅低于长三角地区
第3章沪浙苏皖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1978年~1990年间,浙苏两省经济增长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
12.7%和12.2%,上海和安徽两地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分别为8.1%和8.7%。1991年~1999年,随着国家经济进入经济发展
的新一轮周期,从经济过热到经济平稳着陆,沪浙苏皖三省一市的经济增幅均超
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2.49%、15.5l%、14.54%和12.83%。2000年以后,
沪浙苏皖地区经济开始平稳快速增长,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平均增
长速度分别为12.03%、12.77%、13.08%和11.00%。虽然安徽省在1991年后经
济迅猛发展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其经济增长速度仍远低于长三角地区。
,、,、曝
.)U.U
25.O
Y +全国
20.O
—·一上海
15.O 咖浙江
10.O *江苏
5.0
小安徽
0.0 五●
l 988 199l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年份
一a.U ⋯
图5 部分年份沪浙苏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表5 部分时期沪浙苏皖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单位:%
时期全国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78~90 9.27 8.13 12.66 12.18 8.73
9l~99 10.68 12.49 15.5l 14.54 12.83
00~08 10.00 12.03 12.77 13.08 11.00
总平均9.9 lO.5 13.5 13.1 10.6
三、安徽省人均GDP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长三角地区的差距还在不
断扩大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加速发展,长三角地区抓住改革的契机,不断发展,成
2l
业梯度转移理论
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中国经
济发展速度最快、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1978年,上海和江苏的人均GDP分别比
表6 部分年份沪浙苏皖地区人均GDP与全国的比较单位:元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全国人
年份均GDP 绝对与全国绝对与全国绝对与全国绝对与全国
值水平比值水平比值水平比值水平比
1978 381 2485 2104 331 .50 430 49 224 .157
1990 l 6.44 59ll 4267 2138 494 2019 375 1182 —462
1991 1893 666l 4768 2558 665 2353 460 1164 .729
1995 5046 17779 12733 8149 3103 7319 2273 3066 .1980
2000 7858 30047 22189 13416 5558 11765 3907 4779 .3079
2001 8622 32333 23711 14713 609l 12882 4260 5313 .3309
2002 9398 35445 26047 16978 7580 14396 4998 5736 .3662
2003 10542 40130 29588 20444 9902 16830 6288 6375 _4167
2004 12336 46755 34419 24352 12016 20223 7887 768l 4655
2005 14053 52535 38482 2766l 13608 24953 10900 8670 .5383
2006 16165 58837 42672 31825 15660 28943 12778 10055 -6l 10
2007 19524 68024 48500 37358 17834 34294 14770 lll80 .8344
2008 22698 75109 5241l 42166 19468 44744 22046 14485 .8213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9年各期,全国及
上海、江苏、浙江2009年统计年鉴。
OUUUU
(元)
50000 —·一上

40000
30000 +浙

20000
—*一江
10000 苏
O 一一’_●.·一一· ^
一^
—l0000
1978 199l 2面。一2丽2·z册q·撇.·2驴8 徽
年份
一ZUUUU

图6 部分年份长三角地区人均GDP与安徽绝对差距图
第3章沪浙苏皖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全国平均水平高2104元和49元,浙江则比全国低50元;2008年沪、浙、苏人均GDP
居全国的第一、四、五名,分别为75109元、42166元和44744元,比全国平均水
平高52411元、19468元和22046元。
安徽省经济虽有所发展,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差距却不断
扩大。1978年,安徽的人均GDP为22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7元;30年后,安
徽经济虽有较显著的发展,但在全国经济发展的格局中任处于被动的局面。2008
年,安徽省人均GDP为14485元,居全国31各省市的第27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低8213元;更比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低39521元。
四、沪浙苏皖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长三角
表7 部分年份沪浙苏皖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表单位:元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城城城城
年份镇/ 镇/ 镇/ 镇/
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
农农农农
村村村村
1978 468 28l 1.67 288 155 1.86 332 165 2.0l 225 113 1.99
1995 7172 4246 1.69 4634 2457 1.89 622l 2966 2.10 3779 1303 2.90
1996 8159 4846 1.68 5186 3029 1.7l 6956 3463 2.0l 4494 1608 2.80
1997 8439 5277 1.60 5765 3270 1.76 7359 3684 2.00 4599 1809 2.54
1998 8773 5407 1.62 6018 3377 1.78 7837 3815 2.05 4770 1863 2.56
1999 10932 548l 1.99 6538 3495 1.87 8428 3948 2.13 5065 1900 2.67
2000 11718 5565 2.11 6800 3595 1.89 9279 4254 2.18 5294 1935 2.74
2001 12883 5850 2.20 7375 3785 1.95 10465 4582 2.28 5669 2020 2.8l
2002 13250 6212 2.13 8178 3996 2.05 11716 4940 2.37 6032 2118 2.85
2003 14867 6658 2.23 9263 4239 2.18 13180 543l 2.43 6778 2127 3.19
2004 16683 7337 2.27 10482 4754 2.20 14546 6096 2.39 75ll 2499 3.0l
2005 18645 8342 2.24 12319 5276 2.33 16294 6660 2.45 847l 264l 3.2l
2006 20668 9213 2.24 14084 5813 2.42 18265 7335 2.49 977l 2969 3.29
2007 23623 10222 2.3l 16378 6561 2.50 20574 8265 2.49 11474 3556 3.23
2008 26675 11385 2.34 18680 7357 2.54 22727 9258 2.45 12990 4202 3.09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03_2009年各期,全国及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2009年统计年鉴。
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向前推进,沪浙苏皖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的
发展而不断提高,这种提高则充分体现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上。
1978年,沪苏浙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468元、332元、288元和225元,
1995年则分别增长到7172元、4634元、6221元和3779元。2000年后,我国居民收
入进入增长的快车道。2008年沪苏浙皖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达到26675元、
22727元、18680元和12990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50%、214%、280%和303
%。同时,农村居民收入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2008年沪苏浙皖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41倍、56倍、47倍和37倍。然而,30年的发展却使得城乡间
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78年沪苏浙皖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纯收
入的1.67倍、2.01倍、1.86倍和1.99倍;2008年,城镇与农村的可支配收入比则
扩大到2.34倍、2.45倍、2.54倍和3.09倍;并且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程度大于长三角地区。
五、沪浙苏财政收入增速比安徽快,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安徽高
图7 部分年份长三角地区财政收入与安徽绝对差距图
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财政收入分别是7532.91亿元、3730.06亿元、7109.72
亿元和1326.05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39.5倍、135.9倍、116.4倍和60倍,比2000
年上涨329.79%、466.52%、721.93%和356.59%,苏浙两省财政收入的增幅远
大于安徽。1978年,沪浙苏地区财政收入分别是安徽省的8.48倍、1.22倍和2.72
倍,2008年则是安徽省的5.68倍、2.8l倍和5.36倍;显然安徽省与长三角差距在
24
第3章沪浙苏皖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不断扩大。
表8 部分年份沪浙苏皖地区财政收入及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单位:亿元,%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年份
绝对值比重绝对值比重绝对值比重绝对值比重
1978 190.67 69.89 27.45 22.19 61.09 24.51 22.48 19.73
1980 198.85 63.76 31.13 17.30 62.45 19.53 20.28 14.40
1985 263.86 56.53 58.25 13.57 89.00 13.65 30.16 9.10
1990 284.36 36.38 101.59 11.23 136.20 9.62 52.89 80.37
1992 340.10 30.52 118.36 8.60 152.3l 7.13 52.89 8.OO
1993 439.53 28.93 166.64 8.65 221.30 7.38 73.2l 7.10
1994 615.9l 30.94 .209.39 7.79 293.4l 7.23 108.76 8.20
1995 702.46 28.10 248.50 6.99 350.08 6.79 147.OO 8.10
1996 873.76 29.54 291.75 6.97 427.99 7.13 193.14 9.20
1997 1070.95 31.14 340.52 7.27 512.93 7.68 230.8l 9.80
1998 1146.00 30.15 401.80 7.95 579.90 8.05 262.07 lO.30
1999 1390.58 33.20 477.40 8.77 680.23 8.84 280.85 lO.40
2000 1752.69 36.74 658.42 10.72 865.00 10.11 290.42 10.00
200l 1995.62 38.30 917.76 13.30 1064.99 11.26 309.55 9.50
2002 2202.25 38.36 1166.58 14.58 1483.68 13.99 346.65 9.80
2003 2828.87 42.26 1468.89 15.14 1968.92 15.82 412.29 lO.50
2004 3591.73 44.49 1805.16 15.50 2216.4l 14.77 520.7l 10.90
2005 4095.8l 44.29 2115.36 15.77 3124.83 16.80 656.55 12.20
2006 4798.93 45.39 2567.66 16.34 3935.87 18.10 816.5l 13.30
2007 7310.26 58.5l 3239.89 17.28 5591.29 21.49 1034.73 14.10
2008 7532.91 53.54 3730.06 17.38 7109.72 22.95 1326.05 14.9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9年各期,全国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2009年统
计年鉴。
六、安徽省对外贸易水平稳步提高,与长三角地区差距较大
近几年,安徽省对外贸易以较高的速度增长。1995年,安徽省进出口贸易总
额为20.07亿美元,占全省GDP的9.26%,仅是沪浙苏地区的10.5%、17.4%和12.3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2000年安徽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到33.47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66.77%:
进入21世纪,安徽省对外贸易开始提速,200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204.35亿美
元,是2000年的6倍。
虽然安徽省对外贸易绝对量有所增长,但对外开放程度仍然不高。2000年以
后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度明显提高,沪浙苏地区外贸依存度分别从2000年的
94.93%、37.52%和44.17%提高到2007年的172.29%、71.74%和102.23%;2008
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该地区外贸依存度分别将至159.08%、68.34%
和87.97%。相比之下安徽省的外贸依存度却显得非常低,2000年安徽省的外贸
依存度只有9.55%,之后虽其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扩大,但就连最高水平的2007
年也仅有16.46%,随后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安徽省影响不大也就可见一斑了。
表9 部分年份沪浙苏皖地区进出口总额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单位:亿美元
年份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绝对值占比绝对值占比绝对值占比绝对值占比
1995 190.25 63.56 115.12 27.02 162.78 26.37 20.07 9.26
2000 547.10 94.93 278.33 37.52 456-38 44.17 33.47 9.55
2005 1863.65 165.15 1073.9l 65.59 2279.4l loo.43 91.20 13.90
2007 2829.73 172.29 1768.56 71.74 3496.7l 102.23 159.30 16.46
2008 3221.38 159.08 2111.09 68.34 3922.68 87.97 204.35 16.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9年各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2009年统计年鉴。
表lO 部分年份份沪浙苏皖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单位:亿美元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1995 53.60 15.40 129.70 7.67
2000 63.90 24.89 106.11 4.15
2005 138.33 139.38 464.39 6.88
2007 148.69 143.20 527.07 29.99
2008 171.12 124.50 507.26 34.9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9年各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2009年统计年鉴。
第3章沪浙苏皖区域发展差异分析
第4章沪浙苏皖地区产业梯度比较
4.1 沪浙苏皖地区一次产、k梯度比较
4.1.1沪浙苏皖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对比
2000年,上海第产业比重为1.61%,第一产业比重过半,且高于第产业
比重近6个百分点,进入T、II,化中后期;浙江和江苏的第产业比重略高于10%,
第二产业比重都超过一半,进入T、|},化中期;安徽第一产业比重高达25.56%,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比重,但仅有36.41%,工业较为薄弱,此时仅处于
工业化初期。
OU.UU
% 网—勿
50.OO
口第一产业
40.OO
闲口第二产业
30.00
F
20.OO }:’.‘ 口第二产业
l万
10.00
。隆l:;=:
眵墨+。‘
F弦k:::
讥上海上浙江浙江苏江安徽安哪2
地区
图8 2000年沪浙苏皖地区三次产业比重对照图
2005年,沪浙苏皖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浙江和江苏
第一产业比重都降至10%以内。三省一市第二产业比重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
中幅度最大的是安徽,约提高4.9%,其次为江苏,约4.7%,再次为浙江,约3.5
%,工业化后期的上海降幅仅为1.1%;第三产业的表现不尽相同,其中浙江和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图9 2005年沪浙苏皖地区三次产业比重对照图
安徽分别提高3.5%和2.7%,上海和江苏持平。此期间,安徽第二产业比重大幅
增长,且略超过了第三产业比重,这是落后产业结构扭转,工业化进程加速的表
现。
60.00

50.OO
40.00
30.00
20.OO
lO.00
0.00
,0n
互r
孵臣囊::’
.1扭暑’, .睦::: 盔二:一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地区
图10 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三次产业比重对照图
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分别将至0.8%、5.1%、
6.8%和16.O%。上海和江苏的第二产业比重开始下降,与2005年相比,上海下
降约4.1%,江苏下降约1.7%;浙江第二产业发展持平;安徽的第二产业比重则
迅速提升约5.3%。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上海提高
4.3%,浙江提高1.1%,江苏提高2.8%;但安徽第三产业比重则下降约3.3%。
第4章沪浙苏皖地区产业梯度比较
此时安徽工业发展势头旺盛,工业化水平已有了显著的提高。
表1l 2000年~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三次产业比重对比表单位:%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年第
份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
产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

2000 1.6 46.3 52.1 10.3 53.3 36.4 12.3 51.9 35.9 25.6 36.4 38.O
2001 1.5 46.1 52.4 9.6 51.8 38.6 l 1.6 51.9 36.5 23.4 38.7 37.9
2002 1.4 45.7 52.9 8.6 51.1 40.3 10.5 52.8 36.7 22.3 38.0 39.8
2003 1.2 47.9 50.9 7.4 52.5 40.1 9.3 54.5 36.1 19.1 39.1 41.8
2004 1.0 48.2 50.8 7.O 53.6 39.4 9.1 56.2 34.6 20.O 38.8 41.3
2005 1.0 47.4 51.6 6.7 53.4 39.9 7.9 56.6 35.6 18.0 41.3 40.7
2006 0.9 47.O 52.1 5.9 54.1 40.O 7.1 56.5 36.4 16.5 43.2 40.3
2007 O.8 44.6 54.6 5.3 54.1 40.6 7.0 55.6 37.4 16.3 44.7 39.O
2008 O.8 43.3 56.O 5.1 53.9 41.0 6.8 54.8 38.4 16.0 46.6 37.4
4.1.2沪浙苏皖地区产业结构水平对比
产业结构水平是对产业结构低级到高级演化程度的一种衡量,通过把产业结
构水平综合化为一项定量指标,来表示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本文采用膘数16来
反映产业结构水平,其测算公式为:
肛艺毛×√丽,f=1加·,刀
f
其中,设立局为第f产业部门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令魏为f产业
的产值;‘表示f产业的从业人员数;B/‘为第f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毛×√鼠/‘
称为第f产业对产业结构水平的贡献值,用M-表示,M;的值越大,则该产业在
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反之,该产业对所在区域的产业
结构水平的贡献就越小。
16周昌林,魏建良.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M】.上海经济研究,200r7.
表12 2000年~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单位:万元/人
地区时间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上海一产0.85 0.89 O.95 1.10 1.24 1.48 1.70 1.90 2.26
二产6.0l 7.75 8.17 10.12 12.32 13.59 15.17 13.18 14.35
三产6.68 7.68 7.86 8.06 9.03 9.95 10.96 12.45 13.58
浙江一产0.65 0.7l O.77 0.87 1.04 1.18 1.29 1.44 1.64
二产3.39 3.54 3.82 4.24 4.79 5.13 5.86 6.37 6.97
三产2.83 3.13 3.57 4.36 5.05 5.68 6.27 6.74 7.6l
江苏一产0.55 0.60 O.64 0.72 0.9l 1.03 1.15 1.42 1.72
二产3.32 3.62 4.06 4.67 5.50 6.80 7.71 8.88 10.27
三产2.58 2.73 2.90 3.19 3.60 4.29 4.87 5.68 6.7l
安徽一产O.37 0.38 0.40 0.40 0.52 O.54 0.58 O.73 0.89
二产1.8l 2.10 2.11 2.22 2.5l 2.83 3.17 3.63 4.27
三产1.30 1.4l 1.52 1.68 1.89 1.98 2.12 2.26 2.45
从上表可以看出,沪浙苏皖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总体呈现出逐年上升
趋势且幅度比较平缓。总体上看,上海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浙江第一、三
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略高于江苏,而江苏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则略高于浙江且有
不大扩大的趋势;安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是最低的,相对于第一、二产业劳动
生产率有快速提高的趋势来说,其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略显缓慢。
表13 2000年~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三次产业对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的贡献
地区年份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上海一产O.015 0.014 0.013 0.013 O.012 0.012 0.012 0.0ll 0.012
二产1.134 1.284 1.306 1.525 1.692 1.747 1.831 1.619 1.638
三产1.347 1.452 1.484 1.444 1.525 1.629 1.725 1.926 2.062
浙江一产O.083 0.081 0.076 O.069 0.072 0.073 0.067 O.O“ 0.065
二产0.98l 0.974 0.999 1.08l 1.173 1.209 1.310 1.366 1.423
三产0.612 O.683 O.762 0.838 0.886 O.951 1.ool 1.054 1.13l
江苏~产0.09l 0.090 O.084 0.079 0.087 0.080 0.076 0.083 O.089
二产0.945 0.987 1.064 1.179 1.319 1.476 1.569 1.657 1.758
三产0.576 0.604 O.625 O.645 O.657 0.736 0.803 0.89l 0.994
安徽一产0.155 O.145 O.14l 0.121 0.144 0.132 O.126 O.139 0.15l
第4章沪浙苏皖地区产业梯度比较
二产0.490 0.560 O.552 0.583 O.614 0.696 O.769 O.85l 0.963
三产O.434 O.450 O.490 0.542 0.568 0.573 0.587 0.587 0.585
根据上表计算结果,不难看出:沪浙苏皖地区第一产业对产业结构水平的贡
献值基本上处于平缓降低的趋势,第二、三产业则呈上升趋势。2008年上海第一
产业对产业结构水平的贡献值由2000年的1.5%将至1.2%;浙江和江苏分别由8.3
%和9.1将至6.5%和8.9%;安徽也由15.5%降至15.1%;这表明第产业对产业结
构水平的影响在逐年下降。
上海三次产业对产业结构水平的贡献呈现出第三产业贡献值>第二产业>第
一产业的特征,且第二、三产也贡献值远超过第产业并呈上升趋势,是最优的
状态。浙苏内省的产业结构水平主要由第一产业决定。江苏第二、三产业对产业
结构水平的贡献值均大于浙江;其中第二产业贡献值增长速度超过浙江,且差距
在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贡献值差距则呈现先扩大后减小的趋势。安徽第一产业对
产业结构的贡献值远高于沪浙苏,是上海的11倍、浙江的1.9倍及江苏的1.6倍;
而第二、三产业的贡献值显著低于长三角地区,分别是上海的44%和33%、浙江
的58%和61%、江苏的5l%和73%。
表14 2000年~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产业结构脆
年份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2000 2.50 1.68 1.61 1.08
2001 2.75 1.74 1.68 1.15
2002 2.80 1.84 1.77 1.18
2003 2.98 1.99 1.90 。1.24
2004 3.23 2.13 2.06 1.33
2005 3.39 2.23 2.29 1.40
2006 3.57 2.38 2.45 1.48
2007 3.56 2.48 2.63 1.58
2008 3.7l 2.62 2.84 1.70
根据产业结构水平H值可推断,沪浙苏皖地I又:=次产业呈现出梯度,其中上
海地区为产业处于最高梯度、浙江和江苏省次之,安徽省产业梯度最低。
3l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4.1.3三次产业梯度系数的测算
产业梯度系数说明的是某地区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当产业梯度系数大于l,显示该地区的这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中处于高梯
度,具有发展优势。反之,产业梯度系数小于l则说明这一产业处于低梯度,缺
乏发展优势;通常意义上都以此作为区域产业分工布局的重要依据。有关产业梯
度系数(乃功的计算方法,用区位商(£彩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删的乘积
即可得到,公式表示为:
佑C=三Q×CP锨
区位商(£砂,是指某地区某一部门产值在本地区的比重与整个区域同一部
门产值的比重之比;它是通过测定某一产业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相对比重,来说
明该产业在更大范围是否具有相对优势的一个分析工具。一个特定产业结构中,
区位商较高的产业所占的比重也就较大,意味着该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如
果产业区位商大于1,则表示该地区该产业在整个区域中的生产专业化水平相对
较高,在竞争中存在一定的优势;反之,区位商小于l则说明该产业在本地区生
产专业化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形成比较优势。公式
表示为:
,艉
X4|Σxl
上岛=百—上肯l_-一
Σ%/ΣΣ%
J11. , j兰l,=l
比较劳动生产率(删,是指某地区某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整个区域的
这一产业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它反映l%的劳动力在该产业创造的产
值比重。若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表明该地区的这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整
个区域的平均水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容易形成发展优势。反之,如果比
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则说明该地区的这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整个区域的平均水
平之下,在竞争中不利,难有作为。公式表示为:
32
x{|ΣX 4
』』三!
,一
L镕iΣL镕
第4章沪浙苏皖地区产业梯度比较
其中,设立f表示产业,共朋个,令-,表示地区,共刀个。而x可以是产业
销售收入、企业个数、企业从业人数、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等指标,本章采用三
次产业增加值。岛表示地区.,的f产业的就业人数。
表15 2000年~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区位商对比表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份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
2000 0.13 O.94 1.3l 0.82 1.09 0.92 0.97 1.06 O.90 1.27 0.74 O.96
200l 0.12 0.94 1.29 O.77 1.06 O.95 O.93 1.06 0.90 1.17 O.79 O.93
2002 0.12 0.93 1.28 O.74 1.04 0.97 0.9l 1.08 O.88 1.18 O.78 0.96
2003 O.1l 0.94 1.24 O.69 1.03 0.98 0.88 l-07 O.88 1.07 O.77 1.02
2004 0.10 O.93 1.26 0.67 1.04 O.98 O.88 1.09 0.86 1.15 0.75 1.03
2005 0.10 0.9l 1.27 0.67 1.03 O.98 O.79 1.09 0.88 1.05 O.79 1.00
2006 0.09 0.90 1.27 0.6l 1.03 O.98 0.74 1.08 O.89 0.99 O.82 0.98
2007 0.09 0.86 1.30 0.55 1.05 O.97 0.73 1.07 0.89 0.96 0.86 0.93
2008 O.08 O.84 1.32 0.52 1.05 0.97 O.69 1.07 0.9l 0.94 0.9l O.88
表16 2000年~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表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份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
2000 1.7l 1.78 2.40 1.29 1.00 1.02 1.10 0.98 0.93 0.73 O.54 0.47
200l 1.67 2.09 2.55 1.3l O.95 1.04 1.12 0.98 O.9l 0.7l 0.57 0.47
2002 1.65 2.04 2.4l 1.35 0.95 1.10 1.12 1.0l 0.89 0.70 0.53 0.47
2003 1.78 2.23 2.22 1.4l O.93 1.20 1.17 1.03 0.88 0.65 0.49 0.46
2004 1.6l 2.34 2.19 1.36 0.9l 1.23 1.18 1.05 0.87 O.68 0.48 0.46
2005 1.75 2.27 2.14 1.39 0.85 1.22 1.2l 1.13 O.92 0.“ 0.47 O.43
2006 1.83 2.25 2.12 1.39 O.87 1.21 1.24 1.14 0.94 O.63 0.47 0.41
2007 1.69 1.79 2.15 1.28 0.87 1.16 1.27 1.2l 0.98 O.65 0.49 O.39
2008 1.69 1.74 2.07 1.22 O.85 1.16 1.28 1.25 1.02 O.67 O.52 0.37
33
表17 2000年~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三次产业梯度系数对比表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份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
2000 0.22 1.68 3.15 1.06 1.09 0.93 1.07 1.04 O.84 O.93 O.40 0.45
2001 0.20 1.97 3.29 1.0l 1.01 0.99 1.05 1.03 O.82 O.83 0.45 0.44
2002 0.20 1.90 3.08 1.01 0.99 1.07 1.02 1.09 O.79 0.83 O.4l O.45
2003 0.20 2.1l 2.75 O.97 O.97 1.18 1.02 1.11 0.77 O.69 0.38 O.47
2004 0.16 2.19 2.77 0.9l O.95 1.20 1.04 1.14 O.75 O.78 0.36 0.47
2005 O.17 2.06 2.72 0.92 O.88 1.20 0.95 1.23 O.8l O.67 0.37 0.43
2006 O.17 2.Ol 2.70 O.85 O.90 1.18 0.92 1.23 O.84 0.62 O.39 0.40
2007 0.14 1.54 2.80 .0.70 O.9l 1.13 o.92 1.29 0.88 O.63 0.43 0.36
2008 O.14 1.46 2.74 O.63 0.89 1.13 0.88 1.33 0.93 0.62 0.47 0.33
第一、从沪浙苏皖三省一市内部分析三次产业梯度
2000年以来,上海第一产业梯度系数最低,且波动幅度最小;第二产业产业
梯度系数较高,且波动幅度较大,特别是2007年极速下降;产业梯度系数最高的
是第三产业,虽有下降趋势但仍然处于最高梯度。
2002年以前浙江三次产业梯度系数变化不大且大致相等;随后,其第一产业
梯度系数快速下降,第二产业梯度系数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梯度系数逐年攀升;
三次产业梯度差距拉大并呈现第三产业梯度高于第二产业高于第一产业的产业
梯度格局。‘
2004年以前,江苏第一、二产业梯度系数基本相等,第三产业系数偏低。随
后,江苏第二、三产业梯度系数迅速攀升,第一产业梯度系数则呈相反的趋势。
截止2008年,江苏第二产业梯度系数明显高于第一、三产业;呈现出第二产业梯
度高于第一、三产业的梯度状态。
2000年以来,安徽省第~产业梯度系数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梯度系数有所提
高,第三产梯度系数自2004年后逐年窄幅下降。2004年以前安徽省三次产业梯度
差距明显,第一产业梯度最高,第二三产业次之,并处于同一梯度。2008年其三
次产业梯度差距收窄,并呈现出第一产业梯度高于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的产业
梯度格局。
第4章沪浙苏皖地区产业梯度比较
第二、对沪浙苏皖三次产业梯度系数的比较分析
2000年以来,浙苏皖地区第一产业梯度系数皆大于0.6,上海第一产业梯度
系数则皆小于O.22;且三省一市第一产业梯度系数呈下降趋势;其中浙江省降幅
最大,为0.42;上海降幅最小,仅O.08。2006年以前,浙、苏两省第一产业梯度
系数在三省一市中处于最高水平并略高于安徽省;随后浙江省梯度系数迅速下
降,并于
图ll 第一产业梯度系数对比图
2008年达到和安徽省同梯度系数水平。由此可见,江苏第一产业略高于浙皖两省,
且浙皖两省第一产业梯度显著高于上海。
图12 第二产业梯度系数对比图
2000年以来沪浙苏皖地区第二产业梯度系数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上海的梯度
35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系数先缓慢上升后极速下降,浙江省呈缓慢下降趋势,江苏和安徽则呈现缓慢上
升趋势。2004年以前,沪浙苏皖第二产业梯度差异明显,且呈现出上海第二产业
梯度高于浙苏地区高于安徽省。随着上海和浙江的第二产业梯度系数的降低以及
江苏和安徽梯度系数的提高,沪浙苏皖第二产业梯度差异变得不再那么明显。
2008年上海和江苏第二产业梯度大致相等并处于最高水平,浙江次之,安徽处于
梯度最低水平。
一直以来,上海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上海第三产业梯度系数显著高于浙苏
皖地区,2001年~2003年间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然遥遥领先。浙苏两省第三
产业梯度系数虽小幅上升但仍与上海地区有较大差距。2000年以来,安徽省第三
产业梯度系数一直在O.5以下,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2008年安徽省第三产业梯
度系数仅为O.33,降幅为0.12。由此可见,在第三产业梯度中,上海处于第一
图13 第三产业梯度系数对比图
梯度,浙江和江苏处于第二梯度,安徽处于第三梯度,且第一梯度远高于第二、
三梯度。
4.2沪浙苏皖地区行业梯度比较
4.2.1沪浙苏皖地区行业结构演变进程
产业结构的演变通常是产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升级的过程。它主要有两种形
式:一是新产品替代传统产品;二是新行业比重上升、传统产业比重降低。下表
给出了沪浙苏皖三省一市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演变情况。
第4章沪浙苏皖地区产业梯度比较
表18 部分年份沪浙皖苏地区部分工业行业比重对照表
行业地区2000年2003年2005年2008年
沪3.68 2.70 2.25 1.38
浙13.23 13.6l 12.72 10.98
纺织业
苏11.84 10.14 9.26 7.4l
皖7.3l 5.06 3.8l 2.7l
沪5.08 6.80 7.80 8.82
浙5.95 6.60 7.05 7.28
通用设备制造业
苏6.64 6.55 5.92 6.43
皖3.26 2.44 3.56 4.27
沪2.46 2.35 2.5l 3.40
浙2.72 2.85 2.18 2.3l
专用设备制造业
苏3.45 2.95 2.63 2.80
皖2.94 3.26 1.95 2.5l
沪12.17 15.3l 8.83 lO.24
浙4.9l 5.72 5.36 6.4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苏4.87 5.42 4.29 5.30
皖6.34 lO.85 9.oo 8.02
沪6.88 5.82 6.35 6.93
浙8.38 8.55 7.77 8.9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苏6.80 6.19 6.40 8.10
皖7.73 8.24 9.87 10.63
沪12.58 18.70 21.78 20.9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浙4.3l 5.04 4.52 4.18
备制造业苏9.05 14.39 16.14 15.0l
皖2.89 2.44 1.98 1.49
沪I.60 1.69 1.78 1.4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浙1.32 1.38 1.3l 1.26
造业苏1.27 1.16 1.40 1.79
皖0.35 O.53 O.53 0.50
医药制造业沪2.05 1.69 1.38 1.11
37
浙2.30 2.16 1.83 1.5l
苏1.52 1.70 1.42 1.29
皖1.42 1.37 1.18 1.20
沪9.44 7.72 8.50 6.52
浙1.85 2.02 2.70 4.0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苏4.42 6.86 9.28 9.74
皖O.67 8.35 O.73 1.04
沪1.44 1.30 1.62 1.65
浙2.07 2.38 3.25 3.4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苏2.17 2.09 2.55 3.15
皖O.30 0.39 O.26 0.36
沪. 0.17
浙O.07 O.05 O。04 0.0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苏0.44 O.39 0.41 0.38
皖4.67 5.03 6.26 6.00
沪1.24 1.10 0.95 1.16
浙2.17 2.02 1.75 1.56
农副食品加工业
苏3.48 2.73 2.16 2.30
皖5.76 5.15 4.8l 6.14
沪3.24 5.04 5.25 4.79
浙2.5l 2.44 2.87 2.7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苏2.39 1.86 1.89 1.65
皖5.17 3.52 3.45 2.27
沪6.68 5.53 6.“ 7.4l
浙5.59 5.24 5.39 6.48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
苏10.oo 9.2l 9.62 10.03
皖6.96 5.99 6.3l 6.02
上海工业行业比重显著上升的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从
12.58%上升到20.97%,通用设备制造业从5.08%上升至8.82%,化学原料及制
品从6.68%上升至7.41%,专用设备制造业从2.46%上升到3.40%。其工业行业
第4章沪浙苏皖地区产业梯度比较
比重显著下降的包括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
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
浙江省工业行业比重显著上升的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从5.95%上升至7.2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4.9l%上升至6.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
1.85%上升至4.0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2.07%上升至3.43%,化学
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从5.59%上升至6.48%。其工业行业比重显著下降的包括纺织
业、专业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
江苏省工业行业比重显著上升的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由
9.05%上升至15.0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从6.8%上升至8.1%,交通运输
设备制造业从4.87%上升到5.3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4.42%上升至
9.7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2.17%上升至3.15%。其工业行业比重显
著下降的包括:纺织业、专业设备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和石油加工业等。
安徽省工业行业比重显著上升的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6.34%上升至
8.0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从7.73%上升至lO.6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从
4.46%上升到6%,农副食品加工业从5.76%上涨至6.14%,通用设备制造业从
3.26%上升到4.27%。其工业行业比重显著下降的包括:纺织业、通信设备、计
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等。
综上,2000年以来沪浙苏皖地区产业在不断的升级,其部分传统制造业行业
的比重显著下降,如纺织业等,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如通
用设备制造业等。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的工业行业多以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为主,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安徽省则多以要素密集型产
业为主,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4.2.2行业梯度系数的测算与比较
为了统一口径,本文将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作为分析基础。考虑到数
据的可得性以及行业特点,本文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
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其他矿采选业等合并为
采矿业,加上制造业33个细分行业,最终确定了34个行业为分析对象。表19给出
了按照工业总产值计算的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行业区位商值。
39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表l 9 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行业区位商
行业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采矿业0.Ol 0.06 0.13 5.5l
农副食品加工业O.2l 0.35 0.50 O.46
食品制造业0.86 0.45 O.3l 1.43
饮料制造业O.48 O.7l O.5l 1.60
烟草制品业1.35 0.58 0.49 3.17
纺织业O.35 2.49 1.74 0.5l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2 1.93 1.69 0.15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O.47 2.40 O.57 0.44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O.44 1.02 1.19 O.15
家具制造业1.49 1.74 0.42 O.09
造纸及纸制品业0.53 1.27 0.90 0.4l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4l 1.24 0.56 0.96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42 1.88 1.16 O.16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98 0.55 O.38 0.84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1.12 O.92 1.50 0.88
医药制造业0.80 1.04 0.79 O.48
化学纤维制造业0.49 4.27 2.43 O.44
橡胶制品业O.90 1.17 O.99 2.Ol
塑胶制品业1.06 1.95 O.94 1.0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50 0.67 O.65 0.8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O.89 O.40 1.18 1.5l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43 0.89 0.83 1.84
金属制品业1.35 1.46 1.36 0.40
通用设备制造业1.94 1.63 1.4l 0.64
专用设备制造业1.07 O.96 1.05 0.6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63 0.92 0.7l 1.8l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23 1.48 1.3l 2.0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37 O.54 1.64 0.19
第4章沪浙苏皖地区产业梯度比较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4l 1.34 1.48 0.4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0.62 2.0l 0.55 0.29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13 2.73 0.5l O.1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50 O.97 O.60 1.2l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12 0.68 O.67 O.59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7l O.97 0.5l 0.80
上海市产业区位商大于l的行业主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
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算机
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文化等16个行业。作为我国的纺织业大省,浙江产业区
位商在l以上的行业有19个,除了纺织业具有区位优势以外,还有化学纤维制造
业、家具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胶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
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等。作为中国民
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江苏省是中国重要的机械、纺织、石化、电子和建材工业
等生产基地。江苏产业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有13个;主要包括资源密集型和劳动
力密集型产业。安徽的行业,产业区位商在1以上的共有11个,主要集中在资源
密集型产业;此外,其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同样具有明显
优势。
表20 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行业梯度系数
行业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采矿业0.07 0.08 4.15
农副食品加工业0.25 0.34 O.73 O.10.
食品制造业O.99 0.41 O-30 1.04
饮料制造业1.02 0.88 0.50 0.65
烟草制品业4.82 1.80 O.92 2.22
纺织业0.30 2.98 2.10 0.16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8 1.95 2.22 0.02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O.52 2.75 0.76 0.23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O.48 1.26 1.37 0.01
家具制造业1.96 1.65 0.50 0.02
造纸及纸制品业O.59 1.32 1.42 0.1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67 1.35 0.57 0.59
41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00 2.49 1.54 0.0l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83 1.97 0.69 1.05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2.2l 1.26 2.27 0.46
医药制造业0.83 1.20 1.0l O.10
化学纤维制造业0.68 7.12 3.15 O.20
橡胶制品业0.84 1.08 1.12 1.67
塑胶制品业1.06 2.18 1.07 O.8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O.73 O.88 O.82 O.4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83 O.46 1.99 1.1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37 1.22 1.36 1.70
金属制品业1.54 1.2l 1.77 0.12
通用设备制造业. 3.1l 1.32 1.57 0.24
专用设备制造业1.17 0.89 1.10 0.3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59 0.66 0.65 1.5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40 1.2l 1.75 2.4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63 O.42 1.62 O.0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7l 1.0l 3.99 0.37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15 1.83 17.68 0.1l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86 3.12 O.02 0.Ol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68 2.40 1.33 0.83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2l 1.86 1.09 0.1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13 1.75 0.60 0.30
上表为2008年沪浙苏皖三省一市行业梯度系数表,从中可以得出,安徽已经
形成了农副食品加工、煤炭、石油加工、烟草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及有色金属
冶炼、橡胶、电气以及电力、汽车及零配件等优势产业。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产业
则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电气、交通运输设备、化工、电力、石油加工、塑胶、
服装鞋帽、纺织、文教体育等方面。相形之下,安徽除煤炭、有色等产业具有绝
对竞争优势,还有橡胶、电气具备比较优势,其汽车制造业的优势明显高于浙苏
地区仅次于上海。但安徽别的产业如纺织、化工、电力等与长三角差距较大,通
信设备、服装等产业也劣势明显。
42
第4章沪浙苏皖地区产业梯度比较
4.3沪浙苏皖区域工业同构测度
关于如何测度产业同构程度,不同的学者采取了不同的衡量指标。其中绝大
多数的学者采用的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推荐使用的结构相似系数进
行度量,因此本文也采用这种测算方式。
一、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测算方法
区域f和_,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s口= fO≤S扩≤1夕
式中,x醣和如分别表示地区f和地区_,中部门七所占的比重。其中岛的值
在0~1范围内变动,瓯越趋近于1,表明两地区产业结构越相似程度越高:反之,
则相似程度越低。当&=1时,表示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当岛=o表示两
地产业结构完全不同。
二、沪浙苏皖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测算
本文选取了2003~2007年的34个工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数据作为研
究对象,根据结构相似系数,对1995年、2003年和2008年沪浙苏皖三省一市的工
业结构趋同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见下表。
表2l 1995年沪浙苏皖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上海0.749 0.876 0.877
浙江0.749 O.959 O.860
江苏0.876 0.959 0.876
安徽0.878 0.860 0.876
43

x

X 厅Σ心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表22 2003年沪浙苏皖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上海0.584 o.684 0.655
浙江O.583 O.813 O.527
江苏0.686 0.812 O.607
安徽0.654 O.527 O.608
表23 2008年沪浙苏皖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
上海浙江江苏安徽
上海O.467 0.655 O.370
浙江O.467 0.702 0.456
江苏O.655 O.702 0.428
安徽O.370 0.456 0.428
从以上三表中可以发现,沪苏浙皖地区工业结构趋同程度及演化过程呈现以
下几个特点:
第一,沪浙苏皖地区工业结构趋同程度差异明显。总体来说,长三角地区工
业结构相似系数都偏高;其中,上海与江苏工业结构相似系数较高,其次是江苏
和浙江,最低的为上海和浙江。安徽省与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均
偏低,说明安徽同长三角地区工业结构差异较大,存在很大的错位发展空间。
第二,沪浙苏皖地区工业结构趋同程度总体趋于下降。伴随市场化改革的不
断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素流动的成本不断降低,促使各类资源要素
纷纷向效率高的部门和地区聚集,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的趋势在各地区越来越明
显。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越发深入,将明显抑制地方政府的不合理产
业配置行为,工业结构不合理趋同将会趋于减少,工业结构趋同现象也将逐步得
到缓解。
第三,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专业化产业不尽相同。结构相似系数由于其所反映
的主要是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的综合特征,对于地区具体产业趋同状况的揭示就显
得乏力了,因此需要结合上一节的区位商所确定的相关地区专业化产业,一起反
映地区专业化产业趋同程度。通过结合两个指标,不难看出长三角地区专业化产

第4章沪浙苏皖地区产业梯度比较
业主要集中在专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
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新技术领域,专业化产业
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而安徽的专业化产业则主要集中在资源、能源开采及加工
业等传统领域。
4.4沪浙苏皖地区主导产业定位对比
一、长三角地区的主导产业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度都
远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其中,制造业在长三角经济中尤其占有重要地位。以2005
年为例,长三角地区工业总产值约为1.98万亿元,占两省一市生产总值和的
48.61%,其中,上海、浙江、江苏分别为O.42万亿元、O.63万亿元和O.93万亿元,
占各省GDP的45.44%、47.46%和51.04%。全年,沪浙苏地区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
总产值占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超过90%以上。2006年情况类
似,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2.34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增加值的22.78%;具体而言,沪浙苏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到达
了0.47万亿元、O.76万亿元和1.11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
的比重依次分别为4.6%、7.4%和10.8%。长三角地区的工业行业主导产业大多是
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主要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
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化工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品制造业、化学
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等。
比较健全的制造业体系,为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生存和
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较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和较完善的生活性服务业
又不断为该地区制造业升级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
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根据统计部门数据,
1991年~2008年长三角地区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高达13%,优于同期GDP
的增速,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大幅度提高,由31.096升至41.4%;服务业的发展
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三次产业构成中,服务业的比重2008年比1990年上升
了11.9个百分点。初步呈现出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格
45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局。
二、安徽省现阶段的主导产业以重化工业为主,但层次较低、资源指向明显
安徽省主导产业的培育始于1995年,主要的培育对象都是具有资源优势、经
济规模、良好市场前景的钢铁、建材、化工、电力等传统重化工行业,实施倾斜
政策很多,包括增加国家投资、增大技改投入、信贷资源分配优先等多方面。在
2000年以后,重工业基本占据了支配地位。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
安徽采掘业实现增加值达到了191亿元,是2000年的4.4倍,在当年全省工业
增加值的占比重达到了13.9%;电力行业增加值也高达139亿元,是2000年电
力行业增加值的2.4倍,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0.1%:电气机械设备所占比重
也有所上升,由7.0%上升到9.5%;交通设备制造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由5.296
上升到5.9%。从2000年到2008年安徽的煤炭、黑色金属冶炼、电气机械、交
通设备行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增幅都在7倍以上,电力行业也达到了3.6倍,远
快于省内其他产业增长速度,呈现快速增长和扩大态势。但是安徽整体产业层次
相对较低,资源指向十分明显,高加工度工业发展先天不足。以2005年为例,
重工业内部采掘业、原料业、加工业之比为10:36:54。而江苏同类之比为
1:33:66。由此可见,安徽的主导产业是以资本密集型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
与长三角地区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
表24 工业增加值前五位行业变化单位:%
年份工业增加值前五位行业所占比例
1995 家电、电力、煤炭、冶金、建材37.1
2000 电力、家电、冶金、煤炭、汽车38.2
2005 冶金、煤炭、电力、家电、汽车47.2
2008 煤炭、家电、冶金、电力、汽车44.4
资料来源:各年工业统计年鉴
2008年,安徽人均GDP已经达到14484.90元,非农产业产值比重高达84.0%。
工业内部结构中,重工业比重份额多达70.6%,并且重工业内部的加工业比重已
经超过原材料工业,根据库兹涅茨模式和钱纳里模式,基本可以判断安徽已经处
于工业化中期。
第5章安徽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
第5章安徽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机
遇与存在的问题
5.1安徽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分析
随着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其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
等方面的硬约束也逐渐凸显出来。从文中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安徽省拥有丰富
的自然资源,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在产业结构和经济
发展方面,同长三角梯度差异较大,互补性较强,错位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同时
加速崛起的愿望很强,在政策东风的催生下,存在承接来至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
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一、政策优势
2009年初,国务院原则同意安徽省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申
请,并授权国家发改委同安徽省政府共同研究编制示范区规划。经过多方面努力,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以国函【2010】5号形式正式批复示范区规划。这是总书
记“主动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的分工合作”指示精
神在皖江大地的践行和延续,必将对安徽长远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这个
规划是安徽省第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对推动安徽加速崛起、弯道超
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规划赋予了示范区诸多的先行先试的权利,包括在金融、
投资、区域规划调整、土地管理等方面,同时也给予很多优惠的支持政策,涉及
财税、金融、环保、土地等方面,这给皖江城市带承接来至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提
供了难得的政策契机。
二、区位优势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东接长三角经济区,南迎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
西靠武汉经济圈,北抵中原城市群,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作为我国产业和资金
西进、资源东渐的过渡区,安徽省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广大内陆欠发达地
区的结合部,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意义。
与中部其他省市不同,安徽省与长三角经济区地缘相接、人源相亲、利益相
近;安徽省同江苏、浙江等东部省份的交界线长达2000多千米,省内的马鞍山、
47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巢湖、滁州、黄山、宣城等多个市(县)与苏浙相接,省会合肥距南京约150千
米,马鞍山离南京还不到50千米。高铁建设更是为安徽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插上
了腾飞的翅膀,合宁高速客运专线将长三角地区与安徽省紧密连在一起,现在去
一趟南京和上海或者是杭州,时间节省了近一半。随着综合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和综合运输能力的提升,安徽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资源优势
安徽省可为皖北、江淮、皖南三部分,长江、淮河穿流而过。地形地貌多样,
皖北地区地理资源以平原居多,经济方面以农业为主,工业水平偏低;江淮之间
地理资源则以丘陵为主,经济发展工业水平相对较高;皖南地区多丘陵和山地,
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多样的地形、丰富的地貌以及独特的地质结构成就了安徽在
农业、煤炭、电力、铜、钢铁等多种资源上的优势。作为能源大省,安徽省是华
东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和原材
料。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粮、油、肉产量分别占到了全国的5.8%、7.3%和4.8%,
可向长三角持续提供充裕的农产品,并且紧依长三角,运输距离短、成本小、中
间加价少,可以较好地满足长三角地区居民的生活需要。这部分内容在“沪浙苏
皖区域发展差异分析"有较为详细的量化反映。
四、劳动力资源丰富
安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省,也一个劳务输出大省,这是一个不争的
事实。而且劳动力资源不仅数量大,质量还较高。这很大程度得益于合肥是我国
的四大教育基地之一,科研院所多、学校多,自然培养的人才就相对较多。截止
2007年底,安徽拥有中、高等院校4610所,每年输出的劳动力约几百万人,大学
毕业生多达数十万人。安徽省内职工年平均工资远低于江苏、浙江、上海等长三
角区域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2008年安徽省职工平均工资为26363元,相当于全
国职工平均工资的90%,但是仅仅为上海的66.7%,浙江的68.1%,江苏的83.3
%;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这为长三角优势产业转入准备了充足低廉的劳动力资
源,增强了皖江城市带在中部地区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五、产业基础优势
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方面,安徽不仅有政策、区位、资源、劳动力方
面的优势,还拥有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现实产业基础,这个结论可以从前面第
第5章安徽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
三、四部分的分析中得到。目前,安徽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冶金、汽车及零部件、
家电、建材、化工等产业集群,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断显现;拥有马钢、奇瑞、
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名优企业,羊群效应和簇群经济正在充分释放。
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不断发展,物流服务业、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推进,
合肥服务业区域中心正在形成,产业综合配套能力正在不断增强。在同长三角经
济圈的长期融合中,安徽省区域间产业发展的共生圈正在形成:通过自主创新而
发展出来的龙头企业通过发挥其对产业转移的牵引力,实现产业转移,这点在奇
瑞、江淮汽车身上得到了体现。
除此之外,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也日趋完善。目前,安徽共建成国家级
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65个,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县级特色工业园区,支持平
台体系渐趋完善成熟。支持政策也在加紧制定、落实和完善,示范区初步建成,
承接产业转移成果初步显现。
5.2安徽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存在的问题
尽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我们存在上述诸多比较优势,
但在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竞争和政绩唯经济论的多重影响下,承接产业转移
也可能面临以下问题:
一、市场意识不足,行政壁垒严重,影响承接产业转移进度
目前我们所界定的“长三角"地区是一个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区域概念,在
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人为的屏障和地方制度壁垒,阻止着其外
围区域的融入和参与。这方面在前面的分析结论中可以得到佐证。虽然市场的力
量毋庸置疑将成为区域发展中的最大的内在推动力,但从目前现实的国情来看,
政府行为对区域的产业分工合作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加上改革尚未到位以及现
行财政体制、政绩考核制度等的束缚,不同行政区政府间的利益冲突仍较突出,
区域政府的行为短期化的特征和倾向非常明显,这些都可能给区域合作的进一步
深化带来障碍。也必将直接影响安徽对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
二、产业配套条件不足,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影响承接产业转移效应
从前面主题第三、四部分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经过多年的
发展,虽然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安徽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其产业整体实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力仍然较弱。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龙头
企业培育滞后、配套企业以及同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较完整产业链缺乏问题亟待
解决。现代农业和物流服务业、金融业产业等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的局面也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装备制造业发展还有待提速,在企业对接、产业
链对接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综合配套能力难以满足大量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
比较普遍的两种情况:一是转移企业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困难不小;二是上游产
品或原料供给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要求。如果转移企业仍要到东部沿海地区或国
外采购所需的零配件,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都会大打折扣,这都会影响长
三角企业转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限制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充分发挥。
三、高端人才和技术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影响承接产业转移质量
安徽虽然是劳动力资源大省,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结构却不尽合理。一方面,
技术和研发人员十分短缺,高技能、高素质、替代弹性小的高端人才太少;另一
方面,职业技术培训的缺乏限制了产业工人的素质提高。加上,安徽省多数企业
属于技术低端企业,从事的是粗加工,基本上都是技术模仿,疏于技术创新,自
主创新能力不强。“干中学”效应在这里失灵了。人才结构反映产业结构,这方
面在主体分析的第四部分安徽的产业结构基本情况中得到体现。由于缺乏自主知
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缺乏谈判筹码,谈判的天平很难向我们
倾斜,这些企业往往只有被动地进入转入企业的生产环节,成为别人产业价值链
低端的生产者,“内化"为别的企业的部门单位。同时,这些企业的创新又往往
是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引导的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与改造,虽然“创新’’.的成
本和风险都很小,但也限制了产业升级的层次。而人力资源层次和企业产业层次
又影响着转入企业和产业的层次。因此,高端人才和技术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不
足,影响承接产业转移质量。
四、核心价值获取能力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承接产业转移力度
安徽规模以上企业很多都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无法也无力掌握产业的核心
技术,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与高新技术,质量档次较低,价值扩张空间不大。
同时,企业间高层次的专业化分工缺乏必要的和持续的合作机制,产业和产品的
同质化和低端化现象严重,直接导致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许多企业在产业链的
某些相同环节上相对集中,生产技术相似,原材料需求相似以及市场需求相似,
第5章安徽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
往往导致相似度很高的生产决策和经营对策,形成区域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而这种低水平复制的过度集中,可能会对转入产业和企业类型形成隐形壁垒,影
响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
5l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研究
第6章安徽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对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优势多多,建设中要面对的问题和
制约也不少。要做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大文章,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很
值得注意。
一、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承接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用行政命令来维持经济秩序和处理经济
矛盾的思维及方法,促进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大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服
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做到一起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中去、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真真切切为人民做事、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
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牢固树立资源配置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维护好市场
秩序。要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用政府的
职能转变、服务水平的提升换取承接产业转移环境的优化,为实现产业转移持续
化和永续化破解政府管理难题。
二、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市场对接
合作机制的创新是合作的润滑剂和助推剂。加强泛长三角合作,在民间领域
主要体现在,主动参与长三角各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积极维护起与长三角地区
的大企业、大集团长久的合作关系,在体制机制下互融,在人文理念信息里互通,
在资源技术上共享,为实现安徽加速崛起、全面转型、兴皖富民构建崭新的战略
平台。在政府层面主要表现为,积极搭建对话平台并固定下来,如泛长三角论坛
机制,泛长三角市长联席会议等。通过加强民间合作和密切政府关系,实现与长
三角地区经济对接、实现市场共享以及资源、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对
流,为实现泛长三角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开启新局面。
三、明确承接重点,提升产业层次
产业承接转移,要凸出重点,避免重复承接和低水平承接,要把承接产业转
移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起来,明确重点,有序承接。要优先承接带
动力强、辐射力广的产业和企业,如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产业等。要适时引入高
新技术成果,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承接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将本地
52
第六章安徽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对策研究
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注意引导承接产业转移由成本优势和优惠政策导向
向综合要素优势导向转变。
皖江城市带承接重点主要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同时符合节能
减排等要求的相关项目。同时要鼓励转移企业连同技术的研发和设计环节一起转
移,特别是要重视高端人才的承接和吸纳。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去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去掌握和拥有核心技术。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要加大引导资金投
入力度;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要加大资金向高新技术领域项目倾斜力度。针对
发达地区欲转移出来的产业,要结合转入地区产业结构实际,合理设置项目准入,
特别要严禁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有效防止生态风险和社会风险。
四、强化要素支撑,构建承接平台
影响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包括要素供给、市场需求、
产业集群和配套环境等。强化要素支撑,就要大力推进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要素
自由流动与合理高效配置,积极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促进
创新主体、市场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要形成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优势,就要
从实际出发,结合各地产业特色与比较优势,来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同时,
要稳步推进中心城市、特色产业园区、产业特色镇建设,连点成轴,点轴带面,
加速构建城镇产业密集带,逐步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要建立建设承接
产业转移集中区,积极推进开发园区扩容升级,扎实做好改善产业支持条件和配
套设施等方面的工作,推进形成产业集群、资金集约、功能集成、各具特色的多
层次、高水平的产业承接载体体系。
五、清楚比较优势,凸出错位发展
从文中主体部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安徽省在煤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农副产品等方面均产业比较优势明显,这对来至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转入有较强
的吸引力。本文认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立足于泛长三角区域发
展产业分工总体格局,根据安徽省相关地区的动态比较优势,明晰产业发展方向,
凸出错位发展,重点承接来至上海市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业等产业,来至江苏的装备制造、橡胶制品、石化等产业,来至浙江省的电子、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塑料制品等产业。
53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第7章补充说明部分
通过文中相关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安徽和长三角地区存在发展和产业结构上
的梯度差距,双方都存在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无论从经济长远的
可持续发展,还是近期的加速发展考虑,安徽都要加快同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对接
融合,开展多层级、泛形式、宽领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安徽要
必须屏弃过去重量不重质的传统观念,加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同时,
要注意发展的实际性和承接的针对性。作为农业大省,就要积极引进农业技术,
大力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要建设工业强省,就要大力推进工业
强省战略,积极主动承接转移。在具体方面,安徽一方面可承接长三角地区的装
备制造业中较为基础的部分,另一方面可利用成本优势部分承接长三角地区的纺
织、机械、化工等较高梯度的产业。要注意有序推进。
目前,长三角地区正面临大规模的产业升级要求,其处于低梯度的产业必然
要向外围转移。安徽省要注意顺势而为,积极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自己在能源、
原材料、加工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上的比较优势,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要充分利用同长三角产业经济的强互补性,持续优化承接环境;要将示范区建设
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实现产业转移;要坚决防
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形成趋势,进一步拉开安徽同长三角地
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综合梯度。(由于数据的获取难度,本文只对承接产业
转移的扩散效应做了初步探讨,对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几乎没有涉及,这也是本
文的一个缺陷。)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Romer P.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 1990(98) .
[2]Arrow K.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29) .
[3]Raymond Vernon.Internat 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 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 Cycle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6.5:190—207.
[4]Akamatus Kaname.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ountries,The Developing Economies,Prel iminary,NO.1,1962
[5]Alfred Weber,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6]Poter Miehael: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Free Press,1990.
[7]John H.Dunning.The Paradigm of Internat ional Prodct ion:A Restatement
and So Possible Extensio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01.19,No.1,1988,l
[8]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转移及其动力机制》,《中国工业经济》[J],
2002(8), 37—44。
[9]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中华书局2002年版。
[10]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羊绍武:《产业转移战略论》[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2]郑燕伟:<产业转移理论初探》,《经济问题研究》[J],2000(3),19—22。
[13]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J],2002(1)13一15。
[14]韦伟:《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个问题》[J],江淮论坛,2008,(6):
16—19。
[15]程必定:《战略东向发展》[J].江淮,2005(5):6—8.
[16]李学鑫,苗长虹:《产业转移与中部崛起的思路调整》[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4): 72—75。
[17]王东刚:《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发展现状及未来定位分析》[J],计划与市场
55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探索,2003,12—14。
[18]雷宏振:《飞雁模式对西部开发的适用性》,《经济学家》[J],2000(4),45—5。
[19]曹荣庆:《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J], 2002(4), 3—8。
[20]王雪:《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lO。
[21]陈计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3,3:4卜46。
[22]庞玉萍.东部产业转移区域选择的影响因素[J],区域发展,2007,9:57—59。
[23]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改革》[J],2000(3),8卜82。
[24]吴克明:《大长三角统筹协调发展的趋势、目标与政策建议》[J],决策,
2007(3—4)。
[25]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6]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区域所课题组:《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
究)),({管理世界))[J],2001(2),45—55。
[27]张德生:《安徽省经济地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28]王忠平:《区际产业转移形成机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30]斯蒂格里茨:<中国第三代改革的构想》[D],中国走向,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31]石奇、张继良:《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协调性》[J],产业
经济研究,2007(1)。
[34]夏永祥:《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5]金宝石、查良松:《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对策初步研究》[J],国土
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2):44。
[36]王忠平、王怀宇:《区际产业转移形成的动力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7]刘朝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发展战咯选择》,《经济学动态》[J],
2002(4), 30—34。
[38]吴强:《试论东部经济转型与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经济评论》[J],
参考文献
1998(4), 12—15。
[3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区域科学发
展研究》(2007)[C],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167。
[40]陈鸿宇:《区域经济梯度推移发展新探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l。
[41]周立群、刘东勋:《启动东业西移推动西部开发》,《教学与研究》[J],
2000(12),7—1l。
[41]周起业、刘再兴:《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42]黄速建、魏后凯:《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年版。
[43]王泽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J],理论建
设,2005(4):40—43。
[44]刘晓红、李国平:《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统计
观察2006.3:78—79。
[45]邓伟根:《产业经济学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46]魏后凯:《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战略》,《上海经济研究》[J],
2003(4),3’12。
[47]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8]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9]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0]江苏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1]浙江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52]新中国50年统计年鉴。
57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致谢
经过近一年紧张而忙碌的论文准备与写作,在导师悉心的指导下,我终于顺
利的完成了论文的写作,能够为我的研究生生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时光匆匆,转瞬即逝,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回首这两年学习和生活的历程,
发现自己成长和进步很多,这些收获和平时帮助、指导、关心、鼓励我的老师、
同学以及亲友们密不可分,借此机会,允许我向各位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韦伟,三年来,韦老师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
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韦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都使我受
益良多。“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韦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学会始终要
以认真负责、沉着耐心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研究,在此,向恩师表达最衷心的感
谢,祝愿韦老师及其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
同时,还要特别感谢胡燕老师对这篇论文提出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当然也要感激所有培养和指导过我的老师,你们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我受益终
生,在你们的课堂上,我常常被你们高屋建瓴的智慧所折服,你们渊博的知识、
高尚的师德、敏锐的学术思维都使我深受启发,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用之不竭的
宝藏,激励我在以后的道路上努力学习、奋勇拼搏,在此,由衷地向各位老师表
示感谢!
还要感谢我同班同学,以及在研究生生活中结识的所有朋友们,感谢你们对
我学习和生活的关心与帮助。两年来,我们不仅在学习上切磋学术、交流思想,
在生活中更是彼此照应、相互鼓励,共同创造了许多美好难忘的点点滴滴,因为
有了你们,我的研究生生活才会过得更加充实愉快,在此一并向你们表示我衷心
的感谢和真挚的祝福!
最后,我要真挚的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你们对我永远不变的支持和关怀,在
我累了、倦了的时候,给我一个安宁温馨的港湾。有了你们的爱,我能够微笑和
坦然的面对一切雾霭和阴霾,因为我知道你们永远是我的坚强支柱和后盾!我深
深的为你们祈福,愿你们幸福安康到永远!
语言之于行动是苍白的,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感谢所有曾经帮助和指导过
我的老师、同学和亲友,我将永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前行1
5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l、论我国二元经济一元化过程中的矛盾及解决对策,知识经济,2010(10)
2、国民收入理论: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视角,2010(10)
3、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下我国技术进步的测度,中国商界,2008(10)
4、对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的反思,中国商界,2009(1)
5、安徽省财政支农政策研究,经济视角,2010(9)
6、公有制与劳动平等,知识经济,2010(9)
59
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

作者: 冉桂林
学位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吴昌林 论斯宾塞社会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学位论文]2011
2. 车文平.Che Wen-ping 网络招商项目数据库建设探讨[期刊论文]-山西电子技术2007(4)
3. 高雷 《女论语》妇子规训思想研究[学位论文]2011
4. 张浩 国民革命的一面旗帜--《人民周刊》的宣传研究(1926.2-1927.4)[学位论文]2011
5. 贺俊岭 新农村建设下的村民政治参与--以豫东杨庄村的调查为基础[学位论文]2011
6. 秦柳 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北方经济:综合版2011(17)
7. 陈磊.周正生.陈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电子商务2011(6)
8. 卫东峰 农民社区参与研究--以SS镇和平村为例[学位论文]2011
9. 蒋敏蓉 特罗洛普小说中的教会批判思想研究--从《巴彻斯特养老院》和《巴乇斯特大教堂》谈起[学位论文
]2011
10. 陈磊.袁四新.鄢宝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管理学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