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姓名:李彪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高树军
2011-05
摘要
I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并且由此导致的各
种矛盾开始显现,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北省虽属于东部沿海开放省份之一,
但经济实力却与其他东部省份存在差距。近年来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开始凸显,并
且收入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北省居民的收入来源和构成,随后对河北省城乡居民之间、城镇
居民和农村居民内部和不同地区居民之间以及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进行了
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造成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主要原因既有经济
体制、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等外在因素,也有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工资水平和历史地
理条件等其他自身内在的因素。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对经济发展、消费水平和社会稳定
造成了不利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对策,首先要促进经济快速发
展,尤其是要加快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其次要提高农民收入和职工的工资水平,
建立低收入者经济互助合作组织,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还要通过增加就业、加大社
会保障力度、和减少腐败来弥补市场的缺陷,努力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最终建立公
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Abstract
II
Abstract
Along with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income gap problem has been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which has led to various contradictions began showing, impacting'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lthough belongs to eastern coastal open in hebei province, but the
economic strength is one of the gap with other eastern provinces. In recent years the income
gap of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 start highlight , And the income gap has gradually widened
trend.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ource of hebei residents’ incom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hebei province, the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rural residents, and urban resident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internal residents and between different industries of the employees of
the income gap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Through the analysis,we can found that caused the
income gap of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 produced and enlargement of the reasons are both
economy system, economic policy and legal system and other external factors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wages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condition and other inherent
factor. Income disparity expand already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umption level and
social stability caused adverse impact.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income gap, the first is to promote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the economic backward areas; Secondly, we should improve the
farmers' income and the worker's wages, build low-income mutual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low-income earners; Also by increasing employment,
increasing social security efforts, and to reduce corruption to make up for the defect, efforts to
narrow market, the income gap between residents finally establish the fair and reasonable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Key words income gap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stability


第1 章绪 论
1
第1 章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界重点研究的对象。收入分配制度属于生产
关系的范畴,它是由特定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同时也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
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改变,
打破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经过不断探索,确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增强了人们发展经济的主动性,推动了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产生。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一些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依然存在,所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分配之间
的差距不断被拉大,调查表明我国从2000 年起基尼系数就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已经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
关注。
1.1.2 研究意义
河北省是沿海开放省份之一,但经济发展却赶不上大多数沿海开放省份和城市的
水平。近年来,河北省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突出,但对此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却
很少。本文试图对此弥补这一不足,对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加以研究。河北省的发
展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河北省不同地区的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大多数地区和中部省份
的发展水平相当,但也有唐山等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发展相当的城市,还有接近西部落
后省份发展水平的地区,如张家口、衡水的一些地区。因此,研究河北省的居民收入差
距不仅能够发现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而且对于
研究全国的居民收入差距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遵循的是“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首先分析
当前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造成这些现象和问题的主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要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加以解决。
1.2.2 主要内容
该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
究内容等。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介绍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对其研究
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有关学者的重要观点等。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介绍
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影响,首先对河北省居民收入的来源构成进行了梳理;其
次分别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不同行业
的之间的工资差别和不同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收入差距
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简单总结。第四部分是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原因分析,首先从
经济体制、经济政策、法制监管的角度入手分析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客观原因,
然后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从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工资水平和历史地理条件的角度
对影响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观因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缩小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
的措施,在对收入差距产生及扩大的原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
高农民收入、提高工资水平、增加就业、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建立低收入者经济互助合
作组织和减少腐败七个建议。第七部分是结论,主要是对以上分析的总结。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1、比较分析法
本文搜集了最近几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北省统计年鉴,对各统计年鉴中有关收入分
配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比对,通过对比找出了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当前现状和变化趋
势,并发现了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对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的分析中,首先借助有关数据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
此问题加以精确分析;而后结合制度、体制和相关政策政策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造成河
北省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原因加以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3、系统分析法
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收入差距问题不能
第1 章绪 论
3
只依靠经济手段。因此,本文在分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时,结合政治、法
律等因素综合加以分析,力求论证更加完善。
1.3.2 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是:在缩小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中提出了借鉴农民专业合作
社的发展经验,建立起一种地位平等、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经济互助合作组织,以提
高城镇低收入者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第2 章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综述
2.1 国外有关收入分配的研究综述
2.1.1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理论,使得劳动价值论成为一个
科学的体系。马克思还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即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具体劳
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正是由劳动创造的,因此他主张实行按劳分配。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现了剩余价值,并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
式只会带来两种收入:工资和剩余价值。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收入分配是社会财富在人与人之间的分配,所
以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而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此收入分配又是由生产力的
发展水平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是不一样的,收入分配制度也各不相
同。在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非常有限,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很低,人类为
了能够生存不得不群聚在一起,将打猎和采集来的食物进行平均分配,几乎不存在收入
差距的问题。这种平均分配是因为食物等生活资料的数量十分有限,人类维持生存不得
不进行的,因而是一种被动的分配。到了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出现
了阶级分化,奴隶主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也包括奴隶本身,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奴隶的一
切劳动所得都归奴隶主所有,奴隶们仅能得到一点维持生计的食物,这时的收入分配是
极度不平等的,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收入差距十分悬殊。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奴隶社会
而言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一进步体现在劳动者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资本家以工资的形
式向工人支付劳动报酬。但生产资料依然被资本家占有,劳动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剩余
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所以这时的收入分配也是不公平的,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收入
差距很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后,将建立起以公有制
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在这个基础上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
于在生产。对于消费产品的分配,马克思认为将按照劳动时间在生产者中间分配。“劳
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比例。另一方面,
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1]1875 年,马克思在《哥
第2 章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综述
5
达纲领批判》中科学地阐述了在社会主义阶段,个人消费品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他
指出,在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
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每
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他在社会劳动日里
的一份”, “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2]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
1、关于收入来源及收入分配
西方经济学很早就开始关注收入分配问题,早期的西方经济学家都对收入分配问题
进行了论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阐述,虽然这一理论最早
是由配第提出的。斯密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财富被劳动创造后分成三部分:
工资、利润和地租。工资用来支付给工人以满足工人的最低生活需要,地租归土地所有
者所有,利润留给资本家。[3]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思想,他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由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工资的增加会带来工人数量的增加,最终导致工资水平的下降;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会引起地租的上涨,导致利润下降,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影响经济
增长。他主张通过自由贸易来平衡农产品的价格,控制地租上涨。[4]以萨伊、马歇尔为
代表的新古典学派提出了与斯密和李嘉图完全不同的主张。萨伊提出了效用价值论,劳
动、资本和土地是价值产生的三要素,其中劳动者获得工资、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润、土
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5]克拉克将边际效用的
理论引入到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中,提出了边际生产力理论。[6]马歇
尔提出了均衡价格理论,各种生产要素是国民收入的来源,各生产要素所产生的价值与
普通商品一样是由市场的供求价格决定的。[7]
后来的西方经济学界大都抛弃了斯密等人的劳动价值论转而推崇萨伊等人的效用
价值等理论,又将管理和技术等同资本和技术一起看做是和劳动一样的产生价值财富的
源泉。这就进一步掩盖了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来源这一真相。
2、关于收入差距的测量
西方经济学家更加关注收入差距问题,并设计出了许多指标来说明收入差距的大
小,主要有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6
(1)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是由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是用来表示一个国家的收入分
配情况进而反映出收入差距。将一个正方形看成是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纵轴表示收入,
横轴表示人口。将纵轴和横轴分成相同的若干份,纵轴的每一部分代表相同的收入,按
照收入的不同将人口分成若干类在横轴上依次排列,其中最左边的最低收入人口数,最
右边的最高收入人口数。将每一类人的收入在坐标系中标出,最终连成的曲线就叫洛伦
兹曲线(见图一)。
图一 洛伦兹曲线[8]
洛伦兹曲线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对角线,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另一个是底边和
右边组成的折线,表示收入分配完全不平等。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存在的,
正常的洛伦兹曲线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曲线,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平
等,收入差距越大。
(2)基尼系数
在实际当中,洛伦兹曲线的计算很不方便,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又设计出了基尼系
数这一概念。基尼系数是指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围成的面积与整个三角形面积的比值。
和洛伦兹曲线一样,基尼系数等于0 或1 的情况都是不存在的,正常的情况下,基尼系
数应该介于0 和1 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说明收入差距越大。[9]
按照联合国的有关组织的规定,基尼系数在0.2 以下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0.2-0.3 之间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0.3-0.4 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
第2 章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综述
7
入分配差距较大,0.5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分配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 作为收入分配差
距的警戒线。由于基尼系数能够直观的反映收入差距,因此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3)人口收入份额度量方法
人口收入份额是指用一定的人口份额来反映一定的收入差距的方法。具体方法是
用一定分比例的高收入人群的收入除以所有人群的总收入(或等比例的低收入人群的收
入)所得到的比值。人口收入份额度量方法还包括库兹涅茨指数、欧希玛指数、阿鲁瓦
里亚指数、沃尔夫森极化指数等。
其中以库兹涅茨指数最为常用,它是指以占总人口20%的高收入者占所有人口的中
收入的比值表示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这一指数的最低值为0.2,指数越高,则收
入差别越大。极端情况是库兹涅茨指数为1,这表示社会的总收入都被占总人口20%的
高收入者占有,当库兹涅茨指数为0.2 是表示社会财富实现了平均分配,当然这是不可
能发生的。
3、关于缩小收入差距
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使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收入
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具有代表性的是福利经济学派。意大利学家帕累托提
出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为缩小收入差距找到了方法和途径。帕累托最优是这样一种状态:
不存在任何方法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那么就说这样的一
种资源配置或财富分配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10]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根据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论证了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提高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进而提高福利水平的可能性,
他还提出两个基本命题: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是由收入决定的,因此提高国民收入能够
改善社会福利;同时收入分配的均等化也能带来社会福利的提高。所以为了提高福利水
平,一方面应当提高国民收入,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11]随后,西
方国家开始注重福利问题,西方国家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福利制度也在很多国
家确立起来。
经济学家倡导的福利政策使得一些西方国家的收入差距得到缩小,对社会的稳定起
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完全意义上的福利
不能得到实现,并且福利政策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很大压力。于是,有些经济学家开始
将解决收入差距的途径转向其他领域。约翰·罗尔斯认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根本方法在
于改善制度,只有公平、正义的制度才能促进收入的平等。约翰·罗尔斯倡导的公平和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正义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他主张每个人都应当享有平等权利和广泛的自由。[12]拥有
“穷人的经济学家”之称的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
全面自由和发展,因此他主张消除阻碍人发展的贫困和歧视等问题,以公平为前提,政
府应当保障人的生存、健康和教育等基本权利的实现,饥饿和文盲等这些问题正是阻碍
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的因素,消除了这些因素才能带来收入的提高,进而缩小收入差距。
[13]
4、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西方经济学界研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也有很多,其中最早研究这一理论
的应该是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尔多,卡尔多的收入-增长模型认为,资本与劳动比
例的变化会引起工资和利润比值的变化,而工资和利润比值的变动又会带来资本积累的
的变化。因此,收入分配是与经济增长紧密联系的,而且收入分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
要因素。[14]当然,比较有影响的应当是刘易斯模型和库兹涅茨模型。刘易斯将经济部门
分为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他认为经济发展将使得劳动力从传统经济部门向现
代经济部门流动,因此国家应当发展现代经济部门来吸纳剩余劳动力并带来收入水平的
提高。[15]库兹涅茨发展了刘易斯的理论,库兹涅茨通过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
收入差距是逐渐拉大的;但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差距将逐渐缩小到合理的水平,收入
差距的变化呈现一种“倒U”的形状,因此被称为收入分配的“倒U”曲线(见图二)。
[16]卡尔多、刘易斯和库兹涅茨的理论的共同点是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关系,二者互相影响。
第2 章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综述
9
图二 库兹涅茨曲线[17
5、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专门讨论了收入和消费的关系,他将其总结
为消费函数理论,也称绝对收入假说,即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取决于他的收入水平。他还
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MPC)和平均消费倾向(APC)的概念。由此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c=a+by,其中c 为总消费量,y 为中收入量,a 为必不可少的消费,b 为边际消费倾向。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越高,消费倾向越低。[18]
杜森贝利认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存在缺陷,即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是孤立的而
是相互影响的,并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他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
行为理论》中提出了另外两种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示范效应会
使人们不自觉的向高收入这看齐;棘轮效应会使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保持连贯性,暂时的
收入减少不会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由此他得出结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取决于相对收入
水平。[19]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们在消费时不仅考虑当前的收入状况,更对的基
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测。因此消费者在考虑消费时会将当前收入和将来的收入做一个统筹
的规划。这就是持久收入假说,弗里德曼在《消费函数理论》中对其进行了阐述。[20]
莫迪利安尼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他同样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消费者在年轻的时
候消费欲望很强,有时消费会超过收入;进入中年后收入增加,消费减少,消费者这时
会形成储蓄;到了老年收入减少,消费又会超过收入,这时的消费主要依靠中年时的储
蓄。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会妥善安排好一生的消费与储蓄的关系。[21]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西方学者对收入消费理论的研究是逐步深入的。他们的研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
的财富。随后霍尔将理性预期学说引入到生命周期假说中消费函数中,提出了“随机游
走假说”。此后又出现了预防性储蓄理论和流动性约束理论以及λ 假说下的收入分配与
总消费。虽然这些理论都将消费函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它们的应用有的需要条件,
有的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总的来说西方经济学中消费函数理论已日趋成熟。
总的来说,西方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问题的关注很早,提出的理论也很多,他们当
中有的由于历史局限性,因而具有先天不足,但大多数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这些理论为研究我国的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2.2 国内有关收入分配的研究综述
2.2.1 全国层面的研究
1、对收入差距的认识
陈宗胜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好多研究都涉及收入分配,并取得了很多的研
究成果。他在《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趋势及影响——以天津市为案例》中指出,
当前的收入差距并没有超出合理的界限,而是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适度的收入
差距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带动经济水平的增长。[22]在《再论改革与收入发展中的收入
分配》中,陈宗胜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改变了原来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收入
分配的改革正在调整中,总的来说,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主体和方向是正确的,但也存
在一些问题,如行业差别过大,地区发展失衡,有些领域仍存在平均主义的现象等。不
过并未出现两极分化,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有关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23]
厉以宁教授提出了新基尼系数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新基尼系
数理论是针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情况提出的,具体是指首先分别计算出城市和农村的
基尼系数,然后再将二者加权平均,得到的结果就是总的基尼系数,这个基尼系数才能
真实反映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根据这种方法测算出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是一个处于
0.2 附近的数值。厉以宁教授指出,基尼系数是针对市场经济的国家和地区提出的,而
中国目前正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特
征和矛盾,因此应将二者分割开来计算,再加权得出的结果才是真实的。并且,根据这
种方法计算出的基尼系数来看,厉以宁教授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贫富分化的问题,所以
当前的收入差距并不大。[24]
第2 章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综述
11
张维迎在《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分配》中分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所经历
的过程后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在一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
较小,而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慢的地区收入差距反而较大;二是国有企业内部的收入
差距要大于私有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三是在一些政府转移支付较多的地区,收入差距
反而比较大;四是资本所得也就是利润占国内生产总值越高的地区,收入差距越大;五
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收入差距反而越小。[25]
李实、赵人伟等人在《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中,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的有关数据对居民收入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
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趋势在扩大的结论,他们指出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
果,但其中部分差距的扩大不是必然的,并且是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26]在《中国
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赵人伟、李实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基尼系数进行了研究并对不
同国家的收入差距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得出了我国的基尼系数为亚洲国家中比较高
的,并且远远高于欧洲国家的结论。[27]
2、关于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
陈宗胜教授通过对大量的数据研究后提出的“陈氏倒U 曲线”为解释当前我国收入
差距的状况以及未来收入差距的变动规律提供了参考。“陈氏倒U 曲线”是指在公有制
的初级阶段收入差距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被拉大,而当公有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时
候,收入差距会被缩小,也就是说,在公有制的背景下收入差距的变动呈现为一种“倒
U”的形状。[28]厉以宁在《四项建议改革收入分配》中指出,近年来劳动收入在总收入
中所占的比重在逐渐下降,要提高工资性收入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他还提出了增
加就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四项改革措施。[29]张维
迎在《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分配》中认为解决好收入分配的问题关键是要继续推进市场化
改革,还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另外实现司法独立也很有必要,并且政府应该在这个问
题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政府应当增加教育的投入等。[25]
李实、赵人伟在他们合著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中对改革前和改
革后的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既有一些一直存在的问题,比如城乡之间存
在收入差距,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收入差距的总体趋势是扩大的、出现了区域之
间的收入差距和财产性收入的差距问题、产生了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的出现。造成这些
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制度体制的变迁和经济政策的变化带来的,因此要改善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收入分配问题就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调节收入分配方式,
从而达到改变收入分配状况的目的。[30]在《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中,李实、
赵人伟等人主张深化改革来进行解决,单单靠政府的再分配措施已经不能解决,必须打
破城乡二元结构,让生产资料自由流通,并且要加强市场监管,打破行业垄断,此外还
要改革产权制度,改变不合理的制度。[31]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一文中指出,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
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并非是收入差距的根源,
也就是说并非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而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财富的分配上的不平等,
主要是机会不平等造成的,此外还包括垄断和腐败的影响,因此他主张消除腐败和垄断
的影响,尤其是要做好农村低收入者和企业退休人员的保障工作。[32]吴敬琏在《我们正
在成为一个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的国家》中提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也许是
人类历史上发展持续时间最长、惠及面最广的发展阶段,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应当
看到收入差距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着衰退的
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他主张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依靠创新和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
还要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和政府职能,并建立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
企业家的才能,并使之体现到生产经营活动和创新领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3]
樊纲在《收入差距为何会拉大》中指出,收入差距的拉大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引起
的,即制度、发展和政策缺陷。垄断、腐败现象的出现并非是由市场化改革造成的,相
反是由市场化改革不彻底造成的,因此他主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和
地区收入差距问题,他认为是由经济发展缓慢造成的,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来解决农村
和贫困地区收入低的问题,仅靠再分配的有关政策是难以解决的。还有一些政策上的缺
陷,比如教育、医疗、社保等,这些方面做的不到位会加剧收入差距的拉大,因此也要
采取增加就业等有力措施加以解决。[34]另外,他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撰文指出,
当前的收入差距是由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和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平均主义的
分配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5-10 年收入差距扩
大的趋势不会逆转。[35]
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收入差距扩大主要症结在于改革不
到位》的文章,文章中指出未来十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如果能保持每年7%的增长速度将实
属不易,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将不会低于9%,所以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是不
第2 章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综述
13
可避免的。这一趋势如果得不到遏制,必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文章同时指出,收
入差距的扩大主要归因于改革不到位,具体来说涉及三个方面,金融体制问题、税费问
题和垄断问题。金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国有银行占有使用的资金占整个金融系统的
四分之三,这就使得中小企业贷款相对困难,从而影响其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这就阻碍了低收入人群的增收致富;还有,存贷利率之差过高又进一步剥夺了低收入者
的利益,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税费问题主要是指国家对矿山企业的征税很低,同时
开矿又会给矿山企业带来很高的利润,导致开矿成为一个暴利行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
大。对于垄断行业来说,每年只需向国家缴纳一定的所得税,其余利润所得全部归企业
自己支配,这就使得垄断行业的职工工资远远高于非垄断行业,造成了收入分配的失衡。
[36]
3、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
李军在《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定量分析》中从理论上研究了收入差距对消费
需求的影响,证实了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通过对收入差距与
消费需求的实际测算得出了提高收入水平与缩小收入差距应为当前政策遵循的导向。[37]
臧旭恒、张继海在《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中研究证
实,当前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需求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主张实施缩小收入差距的收
入分配政策以提高总消费。还主张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尽量缩小收入差距,并且提高
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数量,形成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占较小比
例、中等收入者占较大比例的收入分配格局。[38]
张平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分配和消费》中研究了中国经济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
分配和消费关系。他指出,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直接影响了边际消费倾向,进而影响了
消费需求。由于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关系密切,因此边际消费倾向直接决定着财政的乘
数效应,应当从收入分配入手才能解决消费问题,进而实现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39]
程永宏、王长友、曹辉在《总消费需求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中提出了一个国家的
总消费需求不仅与总收入有关而且与总收入的分配存在密切关系。总收入一定的情况
下,总需求由收入分配决定,并建立了一个最优收入分配函数模型,还指出当前应当缩
小收入差距以增加总需求。[40]
杨天宇在《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中从收入分配角度研究有效需求不足,并得出三
个结论: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的收入分配不足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导致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导致资源配置不均。[41]
袁志刚、朱国林在《消费理论中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中从理论和计量两个方面进
行了研究,并借鉴国外关于收入分配与总消费关系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收入分配影响
总消费,合理的转移支付和收入再分配有助于提高总消费。[42]
魏杰、谭伟在其合著的《我国非法性收入差别的类型及对需求的影响》中分别从合
法性收入差别、非法性收入差别、当前收入差距过大、消费品差别和投资渠道不能适应
收入差别的要求五个方面证实了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国内的消费需求。[43]
2.2.2 地方层面的研究
高原在《对河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的协整分析》中对居民家庭可
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后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
均衡关系,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大。任何降息等手段都不可能
提高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比率,因此只有通过增加居民收入的方法来达到扩大
消费需求的目的。[44]
赵妍、赵婕和程桂荣在《河北省当前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中指出,
造成当前河北省最终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拉
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偏低和城市化发展滞后。[45]
李红娟在《影响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计量分析》中通过分析认为,支农
支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很大,因此应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为农民创造良好的
发展环境,还要调整产业结构,走产业经营的发展道路。[46]
李磊、王桂荣和王慧军在《河北省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收入状况分析》中通过从农民
收入的来源、受教育程度、资源占有和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农民收入差距扩大的
原因,提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素质的政
策措施。[47]
第3 章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15
第3 章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3.1 河北省经济发展概况
河北省简称“冀”,地处华北平原北部,界于北纬36°01'——42°37',东经113°04'
——119°53'之间。河北省东临渤海湾,西接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接
壤,南面紧邻山东、河南两省,全省国土面积为18.77 万平方千米,约占总国土面积的
1.96%,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11 为。全省人口约7000 万,全国排名第六。全省现
设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11
个地级市,还包括36 个市辖区、22 个县级市和114 个县①。
改革开放后河北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2009
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7285.60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581 元,略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第六。2001 年——2009 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
为11.5%,其中第一产业增速为5.5%,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分别为12.9%和12.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9.2%,地方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8.2%,
财政支付年均增加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1.4%,农村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8.6%,截止到2009 年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3551.06 亿元
②。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2009 年全省农业从业人员有2944.4 万人。全省的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和薯类等。2000 年以来河北省的粮食产量稳
定增长,2009 年河北省粮食产量达2910.17 万吨③。全省的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
麻类、甜菜、烟叶等,其中棉花的地位尤为重要,河北省是全国最大的产棉基地。畜牧
业也是全省重要的农业部门,以唐山和秦皇岛为主。河北省已基本形成了煤炭、纺织、
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石油、轻工、医药十大产业主体。钢铁和纺织等行业
在全国同行业中具重要地位。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河北省经济发展将迎来新
的机遇。
① 河北省统计年鉴 2010
② 河北省统计年鉴 2010
③ 河北省统计年鉴 2010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3.1.1 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
表 1 2003 年-2009 年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生产总值对照表 (单位:元)
年代 河北省 全国
2003 10251 10542
2004 12487 12336
2005 14782 14158
2006 16752 16500
2007 19877 20169
2008 23239 23708
2009 24581 25575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河北省经济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来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表1 中我们可以看
出,近些年河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持平。河北省的人均
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一直都稳定在第十一的位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2003 年以
后,河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更加接近甚至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河北省的经济
发展和人民生活已经从总体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并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但是人均地
区生产总值不等于人均收入。一般来讲,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会带动收入水平的提
高,同时,收入水平的增长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本文将在下文的论述中加以分析。
3.1.2 河北省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图1 2009 年河北省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元)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人均生产总值(元) 51422 3835732986 54586 6289237075 4108743904 32971 3551738658
石家



张家

秦皇















资料来源:根据河北省统计年鉴2009 整理得来
第3 章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17
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从图1 中我们可看出河北
省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均衡,不同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差异明显,其中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唐山市和衡水市。唐山市的人均生产总值约为衡水市人均生产总值
的二倍。各地区在人均生产总值上的差异必将反映到各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上,这也是造
成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3.2 河北省居民收入状况
改革开放后,河北省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9 年河北省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
入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分别为14718.25 元和5149.67 元,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
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59%和35.69%。按照联合国的划分,河北省居民生活已经越
过了小康阶段,达到了富裕的水平。
3.2.1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出
售财物收入和借贷收入六类。
表2 2005 年-2009 年河北省城镇居民收入构成情况(单位:元)
收入类别 2005 2006 2007 2008 2008 2009
可支配收入 9107.09 10304.56 11690.47 13441.09 13441.09 14718.25
工薪收入 6346.53 7065.29 8325.67 8891.50 8891.50 9830.57
经营净收入 643.84 779.27 649.79 1078.67 1078.67 977.23
财产性收入 117.46 113.49 163.77 224.86 224.86 193.71
转移性收入 2508.96 2929.14 3196.73 3946.39 4674.23 3946.39
出售财物收入 91.26 207.95 63.50 17.98 161.53 17.98
借贷收入 2628.91 3400.10 3368.39 2622.53 2939.55 2622.53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10 节选
从表2 中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薪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借
贷收入。其中,工薪收入占主要部分,约占可支配收入的70%左右,可以说城镇居民收
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工薪收入的增长。另外,从增长的趋势来看,工薪收入、财产性收
入和转移性收入大体上保持了直线增长的趋势,其中财产性收入增长最快。其他三类收
入增长不稳定,起伏较大。
2009 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14 位。
在各项指标中只有河北省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略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各项均低于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18
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河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薪收入占的比例最多,超过了50%,这就造成了河北省城
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河北省城镇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
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3.2.2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三
类。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又可以按产业来源分为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和第三产
业收入。
表3 2005 年-2008 年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情况(单位:元)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人均纯收入 3481.64 3801.82 4293.43 4795.46 5149.67
工资性收入 1293.50 1514.68 1754.33 1979.52 2251.01
家庭经营纯收入 1988.58 2039.64 2249.67 2416.22 2440.44
转移性、财产性收入 199.56 247.49 289.43 399.72 458.22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10 节选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占了较大比例。
其中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例最高,在50%以上。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约占40%
左右。从收入增速来看,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增速最快,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次之。
2009 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11 位。从表
中的各项指标来看,虽然河北省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但由于在纯收入中占较大比例的工资性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河
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表明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总体收入已
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河北省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人均地区生产大体上是保持一致
的,只是河北省城镇居民的职工工资比全国平均水平略低了一些。河北省城镇居民的工
薪收入一直以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 年河北省职工年人均工资为28383 元①,在
全国排名22 位,处于中下水平。
① 中国统计年鉴 2010
第3 章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19
3.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
根据河北省经济年鉴(2002-2010)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从 2001 年到2008 年河北
省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很大提升。其中2009 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
支配收入为14718.2 元,比2001 年增长了1.4 倍,农村居民2009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5149.67 元,比2001 增长了1 倍。不过,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逐渐拉大的趋势,2001
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 倍,到了2009 年城镇居
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9 倍。从2001 年到2009 年,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
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要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
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差为3381.2 元,到了2009 年二者之差变为
9568.53 元,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额增长了1.8 倍。并且除了2003
年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
率。①另外,从2010 年2 月公的《河北省200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09 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18.3 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为5150 元,同比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都
出现了放缓的趋势,但二者之差仍然超过了2008 年,进一步扩大了;不仅如此我们还
发现,2009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仍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随着这一趋
势的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将越拉越大。
3.4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状况
城镇居民按收入水平可以分为:最低收入阶层、低收入阶层、中低收入阶层、中等
收入阶层、中高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和最高收入阶层七类,根据统计数据的完整性等
原因,我们截取了其中三类(低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进行比较分析。
① 河北省统计年鉴 2010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0
表4 2005 年-2009 年按收入等级划分的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可支配情况
项目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低收入阶层(元) 5013.0 5597.0 6640.3 7157.2 7776.7
中等收入阶层(元) 8254.4 9312.3 10716.3 12271.1 13784.7
高收入阶层(元) 13541.3 15402.6 17707.9 20620.2 22703.6
库兹涅茨指数(%) 73.6 74.2 75 77.3 78.1
资料来源:根据河北省统计年鉴2006-2010 整理得来
2005 年,城镇居民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为8528.3 元,到了2009 年城镇居民高
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变为14926.9 元,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增长了75%。从2005
年到2009 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低收入阶层的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分别为:11.6%、18.6%、
7.8%、8.7%,平均每年增长11.7%;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12.8%、15.1%、
14.5%、12.3%,平均每年增长13.6%;高收入阶层的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13.7%、15.0%、
16.4%、10.1%,平均每年增长13.8%。从中可以看出,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速要快于中
等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速。另外从库兹涅茨指数也可以看出,河北省城镇居
民的收入差距在逐年扩大。所以说,河北省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存在着被拉大的趋势。
3.5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状况
根据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我们将农村居民的收入分为500 元以下、500-1000
元、1000-15000 元、1500-2000 元、2000-2500 元、2500-3000 元、3000 元以上七个档
次,分别进行比较研究。
表5 2005 年-2009 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单位:%)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500 元以下 0.9 1.45 1.48 0.76 1.9
500-1000 元 3.48 2.79 2.05 1.69 1.81
1000-1500 元 7.89 6.69 4.62 3.48 3.48
1500-2000 元 10.88 9.14 6.48 6.10 5.55
2000-2500 元 12.93 11.26 9.14 8.45 6.98
2500-3000 元 13.29 11.79 11.02 8.98 8.76
3000 元以上 50.54 56.88 65.21 70.54 71.52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10 节选
从表5 上可以看出,从2005 年到2009 年人均收入3000 元以下的人数在呈减少的
趋势,人均收入3000 元以上的人数呈递增的趋势,说明农村居民的整体收入是提高的。
第3 章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21
但是人均收入500 元以下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说明农村低收入人群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
反而又增加的趋势,说明有一部分农村低收入者不但没有脱离贫困,反而变得更加贫困;
另外从表中我们还能看出人均收入3000 元以上的人数增加趋势明显,2005 年人均收入
3000 元以上的人数与人均收入500 元以下的人数之和占到了总人数的51.44%,2009 年
人均收入3000 元以上的人数与人均收入500 元以下的人数之和占总人数的比例变为
73.42%,这说明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正在向“两头大中间小”的方向发展。农村居民的
收入差距同样存在逐渐拉大的趋势。
3.6 不同行业间职工工资收入差别状况
从河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都占有很大的比
例。可以说,不同行业之间的工资收入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收入的差距的存在。
图2 2009 年河北省不同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1136 4306 2381 4284 2081 3077 4585 1677 1542 4470 2583 1892 4386 2070 3488 2979 2808 2510 2891
农林
牧副
渔业






能源
生产
和供



交通
运输

计算
机服
务业
批发
和零
售业
住宿
和餐
饮业
金融

房地
产业
租赁
和商
务服
科技
和地
质勘
公共
设施
管理
居民
服务



社会
福利

文体
和娱
乐业
社会
组织
资料来源:根据河北省统计年鉴2010 整理得来
从图2 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国有垄断行业(如电力、通信、石油等)和科研技术
行业的职工平均收入是比较高的,比如能源的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服务业、金融业、
采矿业和科技和地质勘查业职工的收入是最高的,年平均工资都在40000 元以上,其中
计算机服务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在各行业中是最高的。而一些涉及农产品生产和纺织、建
筑、零售等劳动强度高、产品附加值低的行业职工收入是比较低的,农林牧副渔业、批
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职工收入是最低的,年平均工资都在20000 元以下。根据
《河北省经济年鉴2010》中公布的分细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2009 年)来看,收入最
低的行业为农业,年平均工资为7261 元;收入最高的行业为证券业,年平均工资为82719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2
元,为农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1.4 倍。从所有制的结构来看,国有单位的职工工
资与(年均29459 元)城镇集体单位的职工工资(年均18467 元)差别较大。
3.7 各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状况
表 6 2009 年河北省各地区居民收入情况 单位:元
地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石家庄 16607 5977
承 德 13282 3926
张家口 13246 3559
秦皇岛 15499 5516
唐 山 18053 7420
廊 坊 17752 6834
保 定 13555 4682
沧 州 14519 4955
衡 水 13142 3918
邢 台 13355 4476
邯 郸 15961 5323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2010 节选
从表6 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山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18053 元;衡水
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为13142 元,二者相差4911 元,相当于衡水市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7.4%,可以说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是很大。在农村居
民收入方面,唐山市的农民纯收入最高,为7420 元;张家口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
为3559 元,二者相差3861 元,相当于张家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8%。从地区差距角
度而言,河北省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要大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也就是说不同地
区之间的农民收入差距更明显,而农村人口要远多与城镇人口,所以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情况基本反映了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情况。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角度来看,各市的
城乡差距状况非常类似,差距最大的是廊坊市,差距为10918 元,差距最小的保定市,
差距为8873 元;平均差距在10000 元左右。因此说,河北省各地区间的城乡居民收入
差距是比较大的。
3.8 居民收入差距分析的主要结论
以上是对近年来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第3 章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23
不同行业间职工工资收入差距和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这些分析大致反映了
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是收入来源存在差异。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收入,工资收入占总收
入的70%;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而在经营性收入中第
一产业经营收入所占比例最高,所以说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收入和第一产业
经营收入。收入来源的不同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其次是收入差距是普
遍存在的。在考察的五个领域中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是存在的,其中城乡居民之间和
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是由于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速不同造成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则表现出高低收入阶层的人数同时增多的现象;不同行业间的职工工资的收入差别很
大,工资最高与工资最低相差十倍之多;在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中,农村居民的收入
差距最为明显。最后是收入差距存在拉大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河北省居民的收入水平总体上来说是增长的,但增长的速度有所不同,具体表现是城镇
居民收入的增速要高于农村居民,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速要高于低收入者的增速,随着时
间的推进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的话,河北省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将越拉越大。
3.9 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收入差距的存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适度的收入差距会对经济发
展产生推动作用,比如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人们的热情,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收
入差距会使少数人掌握较多的社会财富,这样有利于资本积累,促进投资带动经济增长。
另外,收入差距有利于生产要素流向劳动和资本产出较高的部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是,收入差距过大也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消费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之
一,而消费是由居民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共同决定的。根据边际消费递减规律,随
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是降低的,因此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要低于低
收入者的消费倾向,高收入者虽有消费能力却无消费欲望,其消费之外的收入大多转化
为储蓄,不能形成消费。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整个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会降低,影响
经济的增长。河北省2008 年和2009 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支出结构中居民消费所占的比例
为28.27%、29.26%,而2000 年居民消费所占的比例为33.36%。①收入差距的存在也影
响了消费结构的升级转换,尤其是在城乡之间形成了消费断层。从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
① 河北省经济年鉴 2010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4
来看,截止到2009 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和
照相机的数量分别为:97.32 台、97.22 台、118.00 台、37.69 台,而同时期的农村居
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的拥有量为84.17 台、41.45 台、115.52 台、2.86 台。①二者消费时
间差在十年以上,城乡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消费梯度,城镇市场上已经满足的高档消费
品无法向农村转移,导致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不能得到有效开发,进一步影响了消费需
求的提高。
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会加剧贫富分化,增加低收入者的不满情绪,从而引发社会矛
盾,造成犯罪现象频发,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过多财富的获得也会使一些高收入者
丧失道德底线,造成为富不仁的现象产生,败坏社会风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
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收入差距的过大将背离共
同富裕的原则。另外,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以权谋
私、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导致的分配不公也会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影
响社会团结。
综上,收入差距过大必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找出影响收入差距过大
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① 河北省经济年鉴 2010
第4 章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25
第4 章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影响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原因分成两类,一类是客观因素,
另一类是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从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和制建设三方面来分析,主观
因素主要从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工资水平和历史地理条件四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4.1 经济体制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当前正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
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过程。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等都对居民的收入产生了影响。
第一,所有制改革的原因。在农村改掉过去的人民公社制度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这一改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了城
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民个人素质之间的差异使得农村居民
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显现。在城镇实行的是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国有
企业的改革是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赋予国有企业更大的自主权和经营权,让国有企业
和非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展开竞争,一些竞争力不强的国有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甚至是破
产,导致了下岗工人的增多,使一部分城镇居民的收入减少。根据住户的可支配收入回
归分析结果,户主下岗将使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减少30%;如果夫妻双方都下岗,会使
得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近60%。[48]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使一部分城镇居民通过个
体经营的方式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出现。
第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因。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
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按照萨伊的生产三要素理论,劳动、资本和土地在生产
中共同创造价值,三者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分别获得工资、利息和地租作为收入。除去
价格因素的影响外,由于劳动者在劳动技能、个人素质、学历水平以及劳动时间等条件
上存在差异,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存在差异;而对于资本和土地的差别占有又会使得利息
和地租收入不尽相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也要按贡献参与分配,
这就使得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千差万别。这里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
改革。从八十年末开始,企业实行奖金等工资外收入的奖励制度,奖金的发放主要是为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6
了起到激励职工的作用,所以企业职工之间的奖金收入差别要大于职工工资。随着奖金
数量的增加,职工间的收入差别会更大。据统计,企业职工的工资外收入对城镇居民收
入差距的贡献率为29%。[49]
第三,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原因。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解释,二元经济结构
是指城市中的现代工业与农村的传统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目前正处于二元经济结
构的状态,这也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根源。建国以后为了加快实现现
代化,我国实行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对工业的投资比重长期偏高,而对农业的投资很
少,使得农业的发展缓慢。另外,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又使得农业的原
始积累流向工业部门,农业的发展又失去了自我更新和发展的条件,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差距进一步拉大了。据统计,国家通过工农业剪刀差从农业以税收等形式转移资金共计
4853 亿元,扣除财政对农业的返还,农业向外净流出资金3120 亿元,约占同期全民所
有制非农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的73.2%。[50]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城乡之间的户
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税收制度和教育资源的分配等存在差异,所以这就限制了
农村居民向城镇的流动,农民也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村居民的生活负
担要远远大于城镇居民。
4.2 经济政策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的背景下,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会对居民的收入差距起到调节的作用,有的政策能够发
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而有的政策会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以下将重点分析影响
居民收入差距的四个经济政策。
第一,财政税收政策。为了提高中央财政的比重和缩小地区间的不平衡,从1994
年开始我国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的税收主体是增值税,增值税的主要来
源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这对于农业比重比较大的地区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地方财政承担
着全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责任,地方政府必须用不到50%的税收支付全
国政府预算70%以上的开支,[51]地方财政负担过重。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中,
对于城镇的支出要远远高于农村,这就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的不到改善,农村的教育发
展滞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落后,农业发展的速度受到制约,客观上阻碍了农民的增
收致富。税收应该发挥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当前我国的税收政策还不完善。
第4 章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27
拿个人所得税来说,应该增加对高收入者的征税比例,让高收入者成为缴纳个人所得税
的主力。在美国,5%的最高收入者缴纳的税额占到了总税额的50%以上,50%的低收入
者缴纳的税额只占到了总税额的4%。[52]另外,税收政策的监管和处罚存在缺陷,偷税、
逃税、漏税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流失的各类税收为6000 亿
左右,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53]税收的征管不力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
第二,行业政策。国家为了保护和扶持某些行业的发展,对一些行业实行干预和限
制竞争,使得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如电力、铁路和烟草等)获得了垄断地位,进而也就
获得了高额的垄断利润。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超额利润是应当以税收的形式上缴国库
的,可是这些利润中的一部分以工资和奖金的形式发放给职工,企业职工的收入明显增
多。以烟草行业为例,中烟草每年上缴的税收仅占其利润的40%,而国外烟草行业每年
上缴的税收占到了总利润的70%。[54]这些行业以公共利益等名义占据垄断地位,不仅提
高超额利润,而且将应上缴的税收转化为企业职工的高工资,拉大了与非垄断行业职工
的收入差距。另外,国家为了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在税收和信贷等方面为他们提
供了优惠政策,而非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不但不能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还要承担更多
的社会责任,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职工的收入。
第三,住房政策。住房政策的改革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满足人们住房需求的
同时也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在征地的过程中,土地交易的一级市场是被政府垄
断的,定价权完全在政府手里,因此农民只能获得很少的安置费和补偿金。而在土地交
易的二级市场,政府通过招标拍卖的方式可以使土地拍出很高的价格。二者之间的价格
差使政府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收入的来源,如果农民
不能重新获得收入的来源,仅有的一点安置费用并不能维持多久,这也是农民收入降低
的重要原因。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最重要的是公积金政策。我国的公积金政策实行职工
和单位按照职工月工资的5%来收取。公积金政策减轻了职工购房的负担,但是公积金
的覆盖面有限。至少四类人被排除在外。他们分别是:无公积金制度的企业职工、下岗
职工、城镇个体经营者和农民工。这些人往往是城镇的低收入者,也恰恰是最需要公积
金的人员,可是他们却享受不到公积金政策带来的好处。并且,按照公积金的缴纳比例,
工资高的职工享受的补贴也就越多,这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
第四,社会保障政策。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不是很健全,突出的问题
是保障范围小、保障水平低。首先是城乡间的社会保障政策存在差异,城镇居民所享受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28
的社会保障项目相对齐全,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城镇中的生活困难
家庭还能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而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居民除了能够享受到社会救
济外,其他几乎没有。虽然近些年来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也逐步在
农村实行开来,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其次是城镇居民所享受的社会保
障也存在差异。城镇社会保障的重点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在失业保险方面则相对
薄弱,因此现行的失业保险很难保证所有失业人员的正常生活。因此失业保险很难在缩
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上发挥很大的作用。另外,社会保障在城镇居民间的覆盖层次也很
不均匀。以医疗保险为例,根据2003 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在城镇户籍的
人口中,最低收入居民中仅有12.2%享有社会医疗保险,而最高收入居民中有70.3%享
有社会医疗保险,44.8%的城镇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55]
4.3 法制不健全的原因
由于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所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
(如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等)使得一部分人以非法的手段获得了高额收入。而社会主义
法制不健全,未能对这些不和谐因素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打击,这也导致了收入差距的进
一步扩大。
第一,寻租行为。按照通常的说法寻租行为是指为了实现某个人或某个集团里的利
益而通过政府来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的行为,也就是非生产性寻利行为。寻租行为的
显著特点是通过权力来获得财富,行政权力过大,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管是导致寻租行
为出现的主要原因。对于高收入群体中的垄断企业的管理人员、有政治背景的商人、行
政部门的高官除了正常的收入之外,大部分收入是靠寻租行为获得的。当前一些制度还
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这给了一部分人(特别是权力的拥有者)以可乘之机,他
们通过“钻政策的空子”和“打擦边球”等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起大量的财富。不仅如
此,他们为了能够长久的实施寻租行为进而阻挠制度的完善和健全,造成了收入差距的
进一步拉大。
第二,腐败现象。如果说寻租行为尚有一些合法性的话,那么腐败现象则是完全非
法的,也是法律所明令禁止的。腐败现象主要是指现实中出现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和
非法经营等。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国家将一些国有资产的控制权逐步下放到地方各级
部门。在权力下放的过程中,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内部人控制”将国有资产转化为了
第4 章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29
本部门或个人的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一些企业通过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
以假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走私逃脱了大量的关税,他们为了躲避
有关部门的监管开始向政府官员行贿,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还造成大量灰色
收入甚至黑色收入的出现。更严重的是由此带来的示范效应会引起更多腐败现象的出
现。
4.4 河北省自身的原因
第一,人口结构的影响。根据库兹涅茨“倒U 假说”理论,发展中国家中国家再向
发达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将经历一个“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并且他
还指出,当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70%,人均GDP 达到1000 美元的时候,
收入分配差距大将达到倒U 型曲线的拐点,收入差距将会出现逐步缩小的趋势。[56]河北
省的人均GDP 已经超过1000 美元,但是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仅为43.5%①。所以说河北省
居民收入差距的拐点还没有到来,换句话说,当前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和扩大都
是正常的。
第二,产业结构的影响。2009 年全国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
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3%、46.3%、43.4%。而同期的河北省产业结构比重为:12.8%、
52%、35.2%。从中可以看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产业结构中的一、二产业比
重过高,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从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来看,全国的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
重分别为:38.1%、27.8%、34.1%,河北省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分别为:39.8%、31.4%、
28.8%。②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偏高,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由于产
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距,不同产业间的从业人员的收入就不同,这也是导致河北省
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第三,工资水平的影响。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有很大比
重,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河北省的人均GDP 在全国排名第
11 位,可是职工工资水平在全国排名29 位③,充分说明了河北省的职工工资是很低的。
据统计,河北省2008 年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4767 元,而同期的北京城镇职工年平
均工资为44714 元,天津城镇职工平均为31200 元④,河北省的工资水平一直以来都低
①河北省统计年鉴2010
②河北省统计年鉴2010 计算得来
③ 中国统计年鉴 2008
④ 中国统计年鉴 2008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30
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近年来河北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又逐渐扩大的趋势。同一行
业在河北省的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省份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河北
省的职工工资水平不但低,而且河北省职工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1998
年河北省职工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例为8.8%,2003 年河北省职工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
例变为7.9%,2007 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为7%①。近年来河北省工资水平低的问题得到
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使得河北省工资水平低的现象有所改观,但仍
未到达合理的标准。在河北省内,不同行业间的工资水平差别也很大,通过前面的分析
我们得知,不同行业间的工资最多相差12 倍。在总体工资水平不高的背景下,不同行
业间的工资差别较大说明个别行业的工资水平更低,这是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
直接原因。
第四,历史地理因素的影响。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河北省作为沿
海开放省份之一,未能发挥沿海省份的优势,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低于其他沿海经
济发达省份。工业方面,虽然建立起了以钢铁、煤炭和制药等为主体的体系较为完整工
业体系,但这些领域普遍存在着高污染、高耗能和附加值低的问题。工业企业数量很多,
但缺少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农业方面,河北省虽然是一个农业大省,但不是农
业强省。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乡镇企业的发展缓慢,农业综合实力不强,粮食增产
和农民增收不稳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唐山、秦皇岛等地依托优势资源经济发展较快,
收入水平较高,张家口、衡水等地受自然资源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收入水平较
低。并且地区间的区位合作不紧密,无法形成有效的区域产业互补。另外,一些地方受
传统文化的影响,思想落后,观念保守,在改革的道路上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也阻
碍了经济的发展。
① 河北省统计年鉴 2008
第5 章缩小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31
第5 章缩小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河北省居民收入间的差距存在持续拉大的趋势,如
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扭转,必将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应
当在找出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原因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对策。
5.1 破除发展障碍,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只有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才能提供更多
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河北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说
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潜力很大。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应该解放思想,改变保守落
后的发展观念,积极学习先进省份的发展经验,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结合河北省的实
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北经济发展的道路。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河北省的产业结构的特点是: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三产
业发展不足。河北省的第一产业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长期以来农业和畜牧业的发
展水平较低,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升级换代。对此要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产
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的发
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经营粗放、高新技术含量不足,缺乏特色产业和有竞争力的大型
企业集团。河北省应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努力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产业一直
都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中的短板,要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
经济快速增长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教育、金融和旅游文化等产业,加快与京津地区的产
业对接,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均衡性,唐山、石家庄、
廊坊等地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一直处在全省的前列;而张家口、承德和衡水等个别地区
发展落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要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加大开放水平和改进增长模式,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努力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而落后地区更应该加快发展速度,积
极寻找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努力找出自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挖掘本地区的发
展潜力,尽快将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上来。另外,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要格外注意对环境和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32
资源的保护,环境和资源问题一直是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污染、空气污
染相当严重。河北省本来就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和城市垃圾
等原因使得大量水质被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所以要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
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做好水土保
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节约能源,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
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2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近些年来,河北省城镇经济发展迅速,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的落后面貌没有
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虽然总体上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增长速度缓
慢,长此以往,城乡收入差距将被拉大。缩小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关键是要缩小城乡之
间的收入差距,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让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达到甚至超过城镇居
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的水力、交通等基础设
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普及力度,
教育农民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造就一批新型农业人才。
其次,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通过前面分析我们得知,在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中工资
性收入占到了40%,增加就业可以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进而增加农民的总收入。要把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结合起来,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
的环境。逐步壮大乡镇企业的发展实力。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且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鼓励更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就业。再次,鼓
励农民建立并加入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农
民自愿组织起来,实施农业的生产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并进行民主管理的互助性
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维护农民合
法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自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迅速,目前已在农、林、牧、渔等行业建成一万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了农民
的增收入致富。但是河北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社内部规章制度
不完善、资金来源少、农民素质不高以及人才短缺等。因此,应当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发展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尤其要在金融信贷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还要努力做好对农民
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培训工作,鼓励优秀的农业技术管理人才到农村去,共同推动合作社
第5 章缩小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33
的发展。除此之外,农村软环境的建设也不可忽视。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破除赌博和封建迷信等不良风
气,在农村树立起热爱科学、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良好风尚。还要强化农民的法律意
识,鼓励农民勤劳致富,严厉打击各类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对于农村出现的各
类纠纷和矛盾,要教育农民通过合法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3 提高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
前面已经提到,河北省职工工资低的问题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也是
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在河北省居民的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是
在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到了65%左右。从总体上来看,河北省的职工工资水
平没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是造成河北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
要原因。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不但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
益,而且能够提高居民的收入,最主要的是能提高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缩小城镇居民
之间的收入差距。河北省的职工工资制度中有一些是不合理的,要想提高企业职工的工
资水平,首先应该制定职工增长的联动机制,让职工工资收入与地区经济的增长和企业
的经营效益挂钩,提高工资总额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让企业职工也能够享受到经
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其次,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并结合本地
实际,制定本地区的职工工资最低线,防止个别行业和少数企业的职工工资过低的现象
出现。再次,要发挥工会在制定企业职工工资中的作用,工会的职责就是要维护企业职
工的利益,通过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并与企业职工进行协商,制定出合理的工资标准后
同企业进行谈判以出台最终的工资标准。同时还要监督企业对职工工资的发放,保护劳
动者的合法权益。政府也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监督企业对各项政策的各项落实情况,
确保企业职工的工资实现稳定增长。另外,要努力缩小不同行业之间的工资差别,尤其
要对垄断行业的职工工资进行监管,监督垄断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取消垄断企业职工
工资的不合理增长因素,防止8 入差距的现象出现。在制定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时候也
要充分考虑物价的影响。近年来,河北省的物价出现了过快上的势头,部分物价上涨的
幅度甚至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物价水平的上涨会造成企业职工收入的相对减少,因此
要稳定各种商品的物价,控制各种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增长速度,当物价过快上涨的时候,
要引导企业通过调整职工工资水平或增加补贴等方式,稳定企业职工的收入、保障职工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34
的正常生活。在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所侧重,重点是要提高农民工、刚
毕业大学生等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工资收入对他们来说占据了收入来源的大多数,甚至
是全部,因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能够对缩小收入差距产生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
5.4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就业获得的收入是普通劳动者取得收入的主要渠道。当前,河北省就业形势
十分严峻。农村剩余劳动者和大中专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压力加大,而且河北省
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失业已成为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大多
数低收入家庭的贫困都是由于家庭成员的失业造成的,因此,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
平,就要为低收入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首先,就业机会的增多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壮
大,所以要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河北省企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数量非常庞大,
但规模有限、实力不强,吸纳劳动者的能力有限,因此政府要在政策上扶持中小企业的
发展,中小企业自身也要努力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自身实力、扩大经营
规模,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规模的扩大必将增加对劳动者的需求,
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是影响就业的因素,而且当前大
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要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一直以来大学
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往往出现“两大、两高”的倾向于,即倾向于大城市、大企业、高
收入、高职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央和地方公务员的考试,不仅报考人数屡创新高,
而且对不同职位的报考也冷热不均。从而造成了“有的工作没人做,有的人没工作”的
矛盾现象出现。其实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说,一些二三线城市和中小企业更有发展潜力,
大中专毕业生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地区和岗位,避免盲目跟风,
从而造成人才浪费的情况出现。对于有实力的大学毕业生,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以创
业带动就业。再次,要加大对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培训。农民工和下岗职工普遍存在受
教育程度不够和年龄偏大的问题,所以就业困难。通过举办培训班、免费发放学习资料、
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水平。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类型的人员制定不
同的培训方式。积极为他们创造适合的工作。同时,农民工和下岗职工也要主动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努力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另外,要重视农村
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有重要影响,职业教育能够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增加劳
第5 章缩小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35
动者的就业机会。还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不仅门类众多、发展空间广阔,
而且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增加更多的岗位需求,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
5.5 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
社会保障是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承担着对低收入者最低生活的重
要保障。最近几年,河北省的社会保障水平有所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不过,
由于河北省经济发展实力不是很强,难以保证将所有的社会群体都纳入社会保障。因此,
必须在有限的财力范围内,重点做好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首先,要加大对社
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适当提高社会保障资金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发挥税收在收入
分配中的的调节作用,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标准,增加对高收入群体和高消费品的征
税比率,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鼓励社会捐助,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其次,
是要分配好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比例,河北省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不同地区间发展
不平衡,要集中更多的资金用于对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避免出现社会保障平均化的现
象出现,因为这样做不但不能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而且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收
入差距的拉大,背离了社会保障的宗旨。重点是要增加对农村低收入者和城镇失业人员
以及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贫困者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投入,提高他们在养老、医疗等方面
的保障水平,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困难,尽快脱贫致富。再次,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宣传,
尤其要加大对一些中小企业职工和农村居民的宣传,普及社会保障知识,提高居民的投
保意识。另外,还要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防止社会保障资金的挪用和侵占等现
象的出现,并且也要实现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升值。
5.6 建立低收入者经济互助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在全国多个省份和地区发展建立起来,尤其是《农民专业合
作社法》的颁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步入了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农民专业合作
社在发展现代农业、保护农民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实现了共同致富。对于城镇低收入者来说,可以借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建立
起一种地位平等、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经济互助合作组织。这种组织具有一些显著的
特点。首先,在这种组织中强调人与人之间地位平等,每个人可以以一定的资金、技术
等生产要素入股,共同参与经营管理,平等的参与利润的分配,没有人可以享受特权,
这也是同其他经济组织的重要区别。其次,这种组织要制定完善的组织规章制度,对组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36
织的性质、经营范围、收益分配和组织成员的加入和退出以及成员的权利义务等进行明
确规定。在每个经济合作组织中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每个组织成员都平等的享有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实行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的制度,保障组织的稳定和发展。再次,不同
的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上结成联盟,加强合作,共同发展,而
且联盟中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经济互助合作组织的优势就是弥补个体劳
动者在经营中出现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和缺乏管理经验等缺陷,避免剥削压榨等现象
的出现,提高市场地位,发挥群体的优势,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劳动效率和经营收入,
已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当然,经济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和帮助,有
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使得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合法的经济组织,在税收和贷款
等方面为经济合作组织提供便利,并且发挥企业工会、行业协会、社区街道办事处和互
联网等在经济互助组织发展中的宣传和沟通作用,帮助更多的低收入者加入到经济互助
组织中来,促进经济互助组织的发展壮大。经济互助组织的发展还能够在农民工和大学
毕业生的就业以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上发挥作用。
5.7 加强对权利的监管,减少腐败的影响
在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中,有一部分是由腐败等产生的灰色收入造成的。对权力
监管的缺失必然导致腐败的产生,在国有资产的转让、政府工程的招标、行政许可的审
批和法律案件的审理等过程中都多少存在着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
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触犯了法律,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且造成了收
入分配的不公,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拉大。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不健全,对权力
的监督不到位。因此,应该改革现行的体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约束,减少行政权力对
经济运行的干预,加强对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审计,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让有关
决策的制定接受人民的监督,不给腐败行为已可乘之机。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罚力度,
对于腐败行为一旦被发现,就要在经济上给予严惩,并在司法上提高对腐败者量刑,让
他们明白腐败要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使其不敢腐败。还要加强对官员的教育,
提高他们抵御腐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消除腐败思想的影响。另外,要创新体制机制,
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的体制机制,提高行政机构的运行效率,将市场能够办好的
事情交由市场来解决。
结语
37
结语
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尤其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
因此必须尽快加以解决。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居民收入的分析发现河北省居民之间的收入
差距是普遍存在的,其中主要问题在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不同行业间职工工资
的收入差距两个方面。另外,在城乡居民内部和不同地区的居民间都存在收入差距。对
于造成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原因中,除了体制和政策的原因外,经济发展
水平和工资水平是最主要的,经济发展的滞后和工资水平的低下造成了居民收入增长的
缓慢。要想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不能实行削减高收入者的收入的方法或是按照过
去平均主义的方式来分配,这样不仅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规律,而且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应当把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作为重点,在就业、社保等方面给予更多的照顾,尽快提高
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
小。另外,要对腐败寻租等行为给予持续坚决的打击,切断非法收入的来源,制定并实
行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缺少相关的参考资料,所以对河北省同行业内部之
间的收入差距不能做到十分精确的分析;另外,由于本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有限,
所以对于影响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还不够。对于这些问题,本人将在今后的工作
和学习中做进一步研究。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38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人民出版社,1973.96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人民出版社,1972.11
[3] 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祖钧译.北京:世界出版社,2007 版
[4]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 年版
[5]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王福生译,1997,北京,商务印书馆
[6] 克拉克.《财富的分配》[M],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
[7]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1938 年版.廉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年版
[8] 洛伦兹.洛伦兹曲线.[EB/OL].[2010-12-26]. http://baike.baidu.com/view/160796.htm
[9] Cowell,F.A.,2000,”Measurement of Inequality in Handbook of Income Distribution,
Edited by A”, Atkinson and F.Bouruignon,Northholland.
[10] 厉以宁.《西方福利经济学评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
[11] Pigou,A.C.The Economics of Welfare[M].London: Macmillan,1920
[12] John Rawls. The theory of justice[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13] Professor Amartya Sen. Choice, Welfare and Measurement[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4] Nicholas Caldor. The Scourge of Monetarism[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15] William Arthur Lewis. Selected Economic Writings[M].The Manchester School Press,
1979
[16] Simon Kuznet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
[17] 库兹涅茨. http://baike.baidu.com/view/549769.htm
[18] John Maynard Keyn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M]. A
Harvest/HBJ Book,1936
[19] Queensberry. Income, 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20] Milton Friedman. 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21] 莫迪利安、与布伦贝. 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对横断面资料的一个解释[M].凯恩斯学派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1964
[22] 陈宗胜.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现状、趋势及影响因素——以天津市为案例[J].经济研究,
参考文献
39
1997.03
[23] 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收入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08
[24] 张玉玲.厉以宁谈缩小收入差距问题
[EB/OL].[2009-04-28].http://www.china.com.cn/Chinese/op-c/94258.htm
[25] 张维迎. 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分配.[EB/OL].[2008-01-29].
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29953
[26][31] 李实、赵人伟等. 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J].经济研究,1998.04
[27] 李实、赵人伟.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04
[28] 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9] 李响、厉以宁.四项建议改革收入分配[J].大地周刊,2010..06
[30] 李实、赵人伟.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1997.09
[32] 吴敬琏.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6-10/21/content_5226663.htm,2006-10-21
[33] 吴敬琏. 我们正在成为一个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的国家.
[EB/OL].[2008-11-30].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81130/228896.shtml
[34] 樊纲.收入差距为何拉大.[EB/OL].[2006-10-27].
http://www.gov.cn/zwhd/2006-10/27/content_425107.htm
[35] 樊纲. 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改革和发展必经的阶段.[EB/OL].[2006-08-09].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60809/07592804667.shtml
[36] 林毅夫. 收入差距扩大主要症结在于改革不到位. [EB/OL].[2007-08-22].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43429/43443/43529/7447266.html
[37] 李军. 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定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09
[38] 臧旭恒、张继海. 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
理,2005.06
[39] 张平. 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分配和消费[J].现代经济探讨,2002.05
[40] 程永宏、王长友、曹辉. 总消费需求与收入分配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1999.07
[41] 杨天宇. 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08
[42] 袁志刚、朱国林.消费理论中的收入分配与总消费[J].中国社会科学,2002.02
[43] 魏杰、谭伟. 我国非法性收入差别的类型及对需求的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03.63
[44] 高原.对河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的协整分析[J].经济论坛,2008.21
[45] 赵妍、赵婕、程桂荣. 河北省当前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经济与管理,2010.1
[46] 李红娟. 影响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3
[47] 李磊、王桂荣、王慧军.河北省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收入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5
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
40
[48] Meng X. Profit-sharing and the earnings gap between urban workers and rural urban
migran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J].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Mimeo,2002
[49] 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在研究[J].经济研究,1999,(4):3-17
[50] 陈享光.当代中国经济.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年,第207 页
[51] 傅勇.改革财政保障平衡发展.中国经营报,2005.10.24
[52][53] 金鑫、徐小萍.中国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343-346
[54] 陈敏.不公正的产业政策加剧两极分化.经济观察报,2006.3.13
[55] 顾昕,政府该为医疗做些什么,人民网,2006.2.6 www.people.com.cn
[56] 西蒙·库兹涅茨.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美国经济评论,1955 年第45 卷,第1 期,第18 页
致谢
41
致 谢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高树军教授的热情关怀和精心指导。从
论文的选题、研究资料的收集、论文结构的构建、研究方法的选用都得到了高老师的帮
助与指导,在我论文撰写的过程中,高老师曾经给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思路。高老
师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表示真诚的感谢!
攻读研究生的三年里,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老师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真诚的教诲,不
仅讲授了丰富的知识,而且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
真挚的谢意。
最后,感谢同学们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帮助。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生
活上的关心与照顾,对我的支持与理解,使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论文的写作之中。
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作者: 李彪
学位授予单位: 河北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封淑玲 河北省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学位论文]2007
2. 王远伟 河北省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学位论文]2009
3. 杨洋 安徽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学位论文]2011
4. 潘胜文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学位论文]2001
5. 李建香 河北省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及对策[期刊论文]-新财经(理论版)2011(6)
6. 肖坚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分析[期刊论文]-价格月刊2011(7)
7. 王郁.康继祥.Wang Yu.Kang Ji Xiang 试论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局限性以及教育问题的引入[期刊论文]-特区经济2005(5)
8. 王国惠 近十年来山西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期刊论文]-经济师2011(4)
9. 陶群山 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分析[期刊论文]-科技创业月刊2005,4(1)
10. 肖玉明 试析湖北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政策导向[期刊论文]-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