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路径的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路径的研究
姓名:郝海建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石霞
20070601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城市化
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下的现实选择、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也是确保“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根本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我国农村城市化走的是一条以小城镇发展为主导的道路,但
随着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益
暴露,这一道路的缺陷明显摆在了我们面前。在理论界,也有许多专
家学者对小城镇道路提出质疑,并认为我国的农村城市化发展应该突
出重点,选择更有效的路径。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我国农
村城市化路径的问题。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城市化问题的一般理论的阐
述:首先界定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概念,分析城市化的内涵;其次
说明影响农村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最后介绍衡量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指
标。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反思:首先回
顾我国小城镇理论的提出,说明这一理论的本质要求:其次总结在这
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农村城市化取得的成就;最后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小
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揭示小城镇发展道路存在的严重缺陷。
最后一部分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县城城市化确定为我国农村城
市化的战略重点:这一部分共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介绍县城作为农村
城市化战略重点的条件;二是说明大力发展县城的重要作用;三是阐
述县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四是从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县
城发展对策思考。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县城小城镇对策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Rural urban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urbaniz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Adv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urbanization
is the fcalistic choice under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the
important route to promot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and the
basic guarantee to solve the problem about agriculture farmers and the
countrysidc.So it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s.For many years,what
the rural urb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took is just a road to develop small
towns.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systein reform,
the disadvantages are exposed day by day,and we must face with the
problem now.On tirele of theory,a lot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alSO query
the road of small towns.They think the development ofrural arbanization
of Our country should choose the more effective route.弛thesis
analyses and researches the problem on this basi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theory of rural urbanization.First it defines the concepts of也e
urbanization and rural urbanization.Then il explains the main factor of
influencing rural urbanization,and finally introduces the major indicator
to describe rural urbanization.The second part reviews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ural urbanization.First it m、,iews the proposition of the theory
of small towns.Then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 of rural urbanization
under the guide of this theory,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 ofour country.The third part giYeS the
point that the town urbanization is the key to develop rural urbanization
of Our co.tr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mentioned analysis.First it
introduces the reasons why country city is the key to develop rural
urbanization.Then explains the important meanings of developing
country city,and talks about the main di伍curies facexl with.Finally it
gives some advice from four respects point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country city.
Key Worde:Rural urbanization,Country city,Small town,
Countermeasure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
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
不包含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
表示谢意。申请学位的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
责任。
签名:痢÷白遣
砷年彳月修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共中央党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学生签名:都多纫建
导师签名I、:/,撅
勘可/年6月,≯日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路径的研究
绪论
我国城市化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具体国情
所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在农村,近2亿的剩余劳动
力在农村,要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在2050年城市化率达到70%,就
必须彻底解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迁徙、择业问题。从目前看,走世
界发达国家的道路,单纯通过发展大中城市来转移农村人口和劳力是
不现实的,还需要探索一条新的路径,就是大中小城市并举,大力发
展农村小城市和小城镇。这条路径也被称为城镇化道路。因此,如何
推进农村的城市化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首先,以农村城市化为重点推进我国城市化是符合国情的现实选
择。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5
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2.99%,比1978年的17.92%增长了25
个百分点,o已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转移农村劳动力已达2
亿人,但是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大中城市
“带病”运行。大中城市过度发展,必然造成基础设施供应不足、资
源浪费、贫富不均、犯罪率上升等“城市病”问题。在世界城市化发
展的历史上,也有许多类似的教训。如拉美一些国家搞“大城市化”
造成的过度城市化给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出现大
规模城市贫民窟现象。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发展中,已经相继出现了许
多“城市病”征兆,如城市基础设旌供应不足带来的交通拥挤、住房
紧张、水电供应困难,据统计,北京市严重堵车路段在1993年为27
处,1995年为55处,到1999年猛增到99处,2003年虽经过专项治理,
m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仍达87处。2006年底北京商品住宅均价已达到9469元/平方米,一
些市中心地段超过了14000元/平方米,毋而同期北京年人均收入为
19978元,圆房价收入比达到超过了10:1,而比较合理的房价收入比
是3~6:1。@另外,我国大城市工厂集中,人口众多,对城市资源的
掠夺性开发和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污染严
重,大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和流动,也带来了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管
理成本增加,政府管理困难等问题。二是转移成本高昂。一方面农村
富余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将会增加高昂建设费用。农村人口涌向大
中城市,加重了城市交通运输、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供给
压力,加大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开支;农村入口的涌入也使得城市的管
理难度加大,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提高。还有城市的教育、医疗卫生
等方面的投资也都大大增加。据计算,我国每转换一个农民进入大中
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需要公共财政支付成本24700元。。吸纳农村
人口的巨额投资,对于在国内外严酷竞争下,面临资本深化产业升级
的大中城市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另一方面,农民迁徙成本高昂。农民
进入大中城市需要支付交通费、职业介绍信息费等高额的就业成本,
为能够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农民还需要大量的支付学习、培训
和教育的发展成本;由于大中城市与农村存在的巨大的城乡差距,也
必然存在着消费差额,进城农民的生活成本也必然很大。三是城市社
会分裂明显。目前的城市社会中贫富差距在日益扩大,进城的农民大
都属于其中低收入群体。据资料显示:2002年与1985年比较,城市
中最高收入者的人均全年收入与最低收入者的相对差,扩大了3.74
倍,高低绝对差由1985年的901元扩大到2002年的17680元,扩大
了19.6倍。o另外,进入城市的农民即使找到工作,一般也都仅仅被
限制在边缘的经济领域中,而没有融入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
。脚:肌砒5l∞bIL∞In,d∞舒l抛oI他毗∞7210811,0900264666_ht血
o.【06年北京人均GDP首破6000美元居民人均年收入近2万'h却鲋黼蚰嘀ai虹。呲∞
。hltp:/$ouse.people coincn/xinwen]061123/article.fiB57html
o ‘中国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本不菲,‘中国经济时报)2005.5.27
‘瓷料来源;资科卡片杂志2004年第7期
2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他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中和有限的空间里,与城市居民和城市社
会形成了明显的隔离,并且还经常遭到城市社会的歧视,成为城市社
会问题的替罪羊。进入大中城市的农民同时拥有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双
重身份。由此可见,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大中城市已难以担当实现
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重任。我国13亿人口中8亿在农村,如
此庞大的农民人口基数,必须要在农村区域去开辟更宽广的道路。这
也就是说在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将农村城市化放在重要位
置。。
其次,以农村城市化为重点是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一是可以打破城乡隔离的格局。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早期一系列制度
安排造成的,多年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矛盾的焦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收入差
距和消费水平差距上得到充分表现,据统计: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
的收入差距为3.22:I,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福利和补贴,
农民收入中包括生产经营支出等因素,实际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6:I,
当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之比达到3.29:1。o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信息化和交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城乡问物
资、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增强城乡问的经济社会联
系和交往。农村城市化在将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的同时,也将城
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使城乡在
时空和经济社会发展上紧密联系,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
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水平差距。二是可以构建合理的城市体系。
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使大中城市、农村城镇组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一方
面可以充分发挥对大中城市分流的作用,有利于控制大中城市人口的
盲目膨胀,并改变农村人口分散零落的状况,形成人口有序的合理结
构;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发
。数据来源:2006年‘农村经济绿皮书,
3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挥城市的整体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在整个城市系统的合理布局,资源
和生产要素在整个城市系统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形成分工有序、优
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三是可以扶植农村的经济
增长点。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农村城镇的“增长极”的极化
效应,集聚农村区域的资源和资金、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实现经
济结构从低效率的第一产业向高效率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转化,农村
城镇建设投资的增加也会带动商业、建筑业、通讯业等相关产业的发
展,从而推动农村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还有利于
建立和完善城镇农贸市场,扩大农产品需求,推进区域农业的发展。
另外,城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又会辐射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水平迅速提高。
再次,以农村城市化为重点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当前
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解决“三
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将有利于推进新农村
建设,确保“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一是有利于非农产业的发展。
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城镇集聚效应,推进农村工业化进
程,从而带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使农村区域的产业结构得到
优化升级。二是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一方面,农村城市化的发
展,大量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均土地资源增加,有利于实现农业
的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机械工具的利用和现代化经营方式的实
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将有利
于形成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实现信息、技术等城市先进生产
力向农村的扩散,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
展。三是有利于乡村的建设。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也使城市公共服务
产品、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管理理念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
村扩散,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
4
中共中央党校硕1二学位论文
城市化问题的一般理论
(一)城市化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1、城市化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城市化”一词,是从英语Urbanization翻译过来的,其词头
urban意为都市的、市镇的:其词尾ization由iz(e)+ation组成,
表示行为的过程,意为“⋯⋯化”。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已有100多
年的历史,然而由于城市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市化过程本身的复杂
性,对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一直是众说纷纭,英衷一是。不同学科对
城市化的具体理解有所不同:经济学家通常从经济与城市的关系出
发,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社会学家认为城市
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的和人文
关系的变化,认为城市是地域上各种活动的中枢,城市化是由于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市
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人口学家研究城市化,主要是观察城市人
口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的提高,城市人口
规模的分布变化及其变动等等。在这里我们引用国内学者的论述对城
市化进行界定:城市化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
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
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并获得巨大
发展空间的表现。o在我国城市化中的城市系统是一个广义的范畴,
它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城市”,即省级市(直辖市)、副省级市(计
划单列市)、地级市以及县级市这些建制市,而且还包括县城和其他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设立的乡级行政级别的建制镇(个别地区
还设立副县级镇),另外,还没有改成建制镇的乡镇府所在地以及周
围数个行政村形成集中居住地和市场的集镇通常也被认为是我国城
咐晓东;‘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新华出敝社2005.5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市化中的城市社区的范畴,这些通常被称为“城镇”。回
对农村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中也是观点不一,在这里所研
究的农村城市化是一个狭义的范畴,其“化”的对象限定在农村范围,
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与广大乡村密切联系的县城、建制镇和为数众多
的集镇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城镇腹地乡村社区的现代化
演进。农村城市化的空间演变形式是人口分布由原来较为分散的农村
居民点逐步向在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从而导致城镇
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农业人口比重日益下降,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在空
间更新,资源在空间上重新配置,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农村城市化
处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过程的基础层次,也是
未来城市化大发展的基础。同时,农村城市化还是国家整体城市化体
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大系统的子系统。从这一点看,农
村城市化与广义上的城市化过程有着相似的过程:即它也包括农业人
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
方式的转变等。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城镇规模的逐渐扩大,
也将会有许多县城、建制镇发展成为“城市”。
2、城市化的内涵
一般地讲,城市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及其比重上升的过
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社区,城市人口在总人
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一国的城市化水平也主要是由城市人口在总人
口中所占比例来衡量的。人口向城市集中走城市化之路,是社会生产
力、社会关系、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城市化也并不只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
单向转移过程,它实质上是一个入口的流动过程,在其发展到一定阶
段以后,它既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同时也包括城市入口向农
村或郊区的逆流过程。.
o曾奏韦:‘中国城市化理论专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6
6
中共中央党校硕{:学位论文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经济
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三次产业结构实现转换和演进。首先表现
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的有序
上升,第二产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力量,原来从事传
统低效率的第一产业劳动力逐渐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二、三产业,并
以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为主。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将会进
一步优化升级,第一产业比例将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增速放慢,第三
产业快速增长并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收农村转移人口推进城市化进
程的主要力量。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使得农村
半自给的群体变为消费群体,低消费居民转变为高消费的居民。城市
化过程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
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资源、要素互动的过程。城市化既包括农村的劳
动力、资金与技术等要素向城市的流动,也包括城市先进的生产力、
信息和文化等向农村的扩散、渗透和辐射。城市化过程一方面通过资
源要素从农村向城市的聚集,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促使
城市生产力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
带动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促进农村、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整体现代化
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
本特征之一,社会现代化的连续不断性决定了没有一劳永逸的城市
化。城市化只能消除农业与城市产业问生产方式的差距,消除城乡差
别而不能消灭农村,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和城市在人
类社会中都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在今后进人高度城市化阶段以
后,虽然城市化的速度会有所减缓,但这并不排斥城市化过程的长期
性和连续性,到那个时候城市化的主要任务将是城市与农村的融合和
7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协调发展。
由于农村城市化是城市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大
系统的子系统。农村城市化与广义上的城市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也
同样具有以上几方面的内涵。
(二)影响农村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村城市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过程,它涉及农村社会经济的各个
方面,因此农村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也必定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既有
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因素:即包括外部因素,也包括内部因素。在
这里,我们将影响农村城市化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l、基础因素
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和教育因素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因素。分为农业因素和非农产业因素。首先是农业的影
响,农业是农村城市化乃至整个城市化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农
业实现规模化、区域化和专业化时,将会有大量的农业剩余产生交换
需求,要求通过~个集散地实现与非农产品和其他农产品的交换,在
大量的交换中必然会促进农村城镇的产生与发展,在现实中我们也发
现凡是小城镇搞得好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农产品的集散地;其次是非
农产业的影响,工业化的根本特征是生产的集中性、连续性和产品的
商品性,所以必然要求经济过程在空间上有所集聚,只有集中在城镇
中才能充分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有效地降低成本,而服务业的市场
效应也必然要求服务业在城镇的市场体系中得到有效地发展。
二是教育因素。既包括基础教育因素。也包括职业教育因素。据
有关统计显示:我国1978--2002年的教育指数与城市人口比例、GDP
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5和0.799。呵见,我国教育与城市化和
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都具有高度相关性。农村劳动者如果文化程度偏
。张妍:‘城市化发展与教'http://202.121.15.143:81/doctment/2005-8/
8
中共中央党校硕j二学位论文
低,缺乏专业训练,劳动技能较差,只能选择到一些以简单的体力劳
动为主、规模较小、工作条件差的非正规部门就业,难以进入那些较
高层次的行业。由于他们就业空间的狭小,就不可避免出现劳动就业
率不高、劳动力闲置问题突出的现象。低素质劳动力供给多,替代性
强,也必然会导致工资水平低,并缺乏就业与劳动保障,这样就会加
大劳动力转移的风险性,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提高。可见接
受更高的教育是农村人口向外走的一个先决条件,是他们在城镇中找
到自己位置的基本保障,也是他们成为城市人的坚强后盾。另一方面,
教育水平的提升,也是城市化发展强有力的人力和科技资源的支撑。
2、动力因素
主要包括就业机会、预期收入和生活质量三个方面
一是就业机会。就业机会是指内生于经济并对有劳动能力和劳
动要求的劳动者而言所存在的就业的可能性。国就业机会一方面决定
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为进城农民提供的公共产品
状况,另一方面也决定于进城农民性别、年龄和自身的教育程度等状
况。能否在城市中实现有效就业是理性的农村劳动者选择进城首要考
虑的问题。
二是预期收入。在农村城市化中,促进农民进城的一个主要动因
就是城乡的收入差距,农民选择进城就是想得到一个比原先在农村更
高的收入。托达罗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流动,对农村人口流入城
市和城市失业同步增长的矛盾现实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他认为:农村
人口是否向城市迁移,取决于城乡居民的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城乡
实际收入差距:城乡人口迁移规模是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函数,二者
的关系可表示为:M-f(d);f,>0。其中,M为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规
模:d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f’>O则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
的增函数。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为:d=w·瓤一r。其中,W为城市实际
工资水平;Ⅱ为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就业概率;r为农村平均实际收入。
o刘仲蓓等:翎E国就业机会创造的战略与对策' ‘社会科学辑刊, 1998
9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的一些学者又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拓展,认为农村人口转移必
须考虑转移成本的问题。用预期收入、转移成本之间的差额与转移成
本的比值确定为农民转移就业的成本收益率,这一值直接决定着农民
选择进城的决策。其中的转移成本不仅受农民自身素质、社会阅历和
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城乡之间空间距离、交通条件和城乡
差距大小等因素影响。o
三是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既反映城市能为
市民以及外来人口提供的所有能感受和拥有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设
施、环境、技术和服务等的客观状况,又反映社会和个体的心理特征。
总共包括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居住质量、交通状况、教育投入、社
会保障、医疗卫生、生命健康、公共安全、人居环境、文化休闲和就
业机率12个方面。qE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连玉明也指
出:“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回
3、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城市辐射、制度安排、政策引导三个方面。
一是城市辐射。在我国的城市化体系中,农村城镇起着“承上”
和“启下”的作用。其中“承上”就是指城市规模过大时,需要在大
中城市之外的农村区域延伸发展更小的城市或城镇以分散城市的规
模,~部分农村城镇也正是大中城市职能扩散的产物。由于农村城镇
与大中城市存在着梯度差距,大中城市作为“增长极”在发展到一定
程度时,其扩散效应必然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辐射
带动农村城镇的发展。我国东南部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城镇在大中城
市较强经济辐射下已经得到快速发展.
二是制度安捧。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现实的人在现实的制度所赋予
的制度约束中从事社会经济活动,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只有在
。卢向虎等:‘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2006.5.15
o鲜租德:‘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10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的概念》http://m.ccgov.org.cn/2006.9.20中国城市论坛
o‘连玉明: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hCtp://m.ccgov.oar善cn/2006.9.20
中国城市论坛
lO
中共中央党校硕l_学位论文
有了制度时才得以充分发挥功能。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促进经济增长和
发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农村城
市化作为伴随社会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而出现的社会现象,同样与制
度安排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捧,才能促进生产要素
的合理流动,使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出推力和非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入拉
力形成结合与集聚的合力.同时,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还有利于推动
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从而推动农村
城市化发展进程。这些制度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社会保
障制度等诸多方面。
三是政策引导。政策引导就是要发挥政府的政策调控力,引导和
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引导既包括对城市化本
身的引导,也包括对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一方面国家或地方政府通
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促进城镇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引导农村富
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推动农村城市的发展;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不
断发展,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衡量农村城市化主要指标
农村城市化不是空泛的、抽象的概念,它有着自己丰富的内涵,
需要一系列的指标来全面描述和综合评价农村城市化的总体特征。我
国许多专家学者对农村城市化的指标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尚
未形成一个统一标准。为方便本文研究的需要,现归纳如下几方面,
作为衡量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指标。
l、城镇化率
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是主题内容之一。农村人
口在产业上的转移造成了职业的分化,在地域上的转移造成身份变
化。因此,对农村城市化的评价和度量最简单、最常用的指标便是以
人口比例为标准的城镇化率,一般表示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在我国,城镇人口统计的基础是户口登记,它包括行政管辖区域、常
住人口户籍登记和非农业人口户籍登记三个基本因素。。从建国初到
现在,随着对概念理解的差异和新情况的出现中国城镇人口的定义已
经发生了多次变化,经过几次的修订和矫正,越趋于能反映我国城市
化的实际水平。在2001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将城镇人口定义
为市、县城区总人口及建制镇的镇区人口。o但是由于我国户口登记
制度的缺陷和目前人口流动的无序性,这一指标仍然还不能完全反映
城市化实际水平。
2、城镇规模
城镇规模是指在城镇地域空间内聚集的物质与要素在数量上的
差异及层次性,它主要包括城市人口、经济活动及其能力、建成区土
地面积这三个互相关联的有机组成部分。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
模的决定性指标。城镇规模的大小直接反映出城镇的聚集程度和城镇
的竞争力状况。另外,城镇的规模等级与职能等级严格地说不是同一
概念,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般在城镇体系中处于较
高层次的城镇,往往能聚集较多的人口和较大的经济规模,因而在等
级规模结构中相应的等级地位亦较高。从我国的农村城镇规模也可以
看出,小城镇人口一般都在l万以下,而许多县城的城镇人口都已超
过10万,1993年民政部公布的‘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中指出,
县级市的设市标准为: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
并不少于15万。
3、城镇数量
城镇数量反映了区域农村城镇的总体规模程度和城镇的密集程
度。一般来说,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农村城镇的数量迅速增长
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城镇数量增长通常只是一个粗放扩张的过
程,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农村城市化的实际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农村
每王育琨等:‘中国:世纪之交的城市发展':辽宁人民出版挂1992
母http://tongiiju,chaoz.hou,考。址cn,rkp曲鍪,BGS2|LB.3.hun
12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区域的小城镇的数量大,往往会造成其建镇标准低、规模小、布局分
散,城镇的聚集能力有限,辐射半径也较小,使得城镇职能难以发挥,
城镇发展缺乏后劲。从我国目前农村城市化发展中也可以看出,小城
镇数量增长迅速,到目前我国已拥有3万多个小城镇,但城镇的规模
却普遍较小,小城镇的城镇职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4、城市数量(县级市)
县级市是农村区域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县级市一般都具有较大的
规模,经济基础较好,在区域中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也较强。县级市数
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可以反
映出对区域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带动力。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拥有
374个县级市,占县级区划数的13.07%.o
5、城市GDP水平
城市GDP反映城市创造财富的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博士
指出,GDP水平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
也必须要提升农村城镇的竞争力,使其具有吸引、控制转化资源,占
领、控制市场和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目前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
普遍面I临着资金瓶颈,小城镇较低的GDP水平也是产生这一问题的
主要原因。
二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主导思路是大力发展小城镇,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农村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特别
是东南部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创造力很大,经济实力也很强,也涌现
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广东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小城镇
发展模式,但在小城镇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
o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硬士学位论文
(一)小城镇理论的提出
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研究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首先是胡耀
邦同志在1979年提出了发展小城镇的思想。他指出:“为把基层文化
生活搞起来,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要从明年开始,好好考虑建
设小城镇的问题,使我国上万个小城镇,主要不是靠国家而是靠集体
投资、集体所有制的办法,建设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场
所。”o 1982年新修订的宪法又明确规定了乡镇为我国的基层政权,
批准调整建制镇的设置标准,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的迅速发展。著名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年就以他的故乡江村为基地,跟踪调查研究几
十年,写下了‘三访江村》等论著。改革开放以后,他又提出了“小
城镇,大问题”的著名论断,对小城镇的发展作了进一步阐述。其后
许多专家学者就小城镇发展问题作了大量分析研究,从而形成了指导
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小城镇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小城镇是由农
村中比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组成,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大批
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的社区,无论从地域和入口,还
是从经济和环境等因素看,它们都既具有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又都
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并强调:“加强小城镇建设
是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口小城镇理论包括了两个方面的
本质要求:一方面主张农民从农业领域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领域转
移,但不主张农民进入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允
许农民产业转移与不允许进入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的矛盾,客观上要
允许进入城镇,并要大力建设和发展小城镇。
(二)关于小城镇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与反思
l、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农村城市化发展取褥的成就
m胡耀邦: 在全国地、县宣传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79.12.14,相关报道
。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4
14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在小城镇发展理论指导下,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
走的基本上是一条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道路。不可否认,小城镇的发
展的确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我国城
市化发展的进程。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农村城市化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
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城市化水平增长较快。由图一和表一可以看出,在农村城市
化的推动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05年的
42.99%,27年间增长了25个百分点还多,以平均每年近1个百分点
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改革开放以前的增速。
二是农村城镇数量增长迅速。由表一可以看出, 1978年我国的
建制镇只有2173个,到2000年就已经增长到19780个,再加上近3
万个集镇,我国的农村城镇已具有很大的数量规模。

*簟
璐鳟
50
40
30
20
lO
0
图一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图
1949 1957 1964 1978 1982 1990 2000 2005
年份
数据来源:中华人艮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参考王德勇等:l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中国农业出版表2005.3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表一1978年—2005年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
全国人口市镇入口城市化水平城市总数建制镇总数
年份
(万) (万) (%) (个) (个)
1978 96259 17245 17.92 193 2173
1980 98705 19140 19.39 223 2874
1985 105851 25094 23.7l 324 7511
1990 114333 30191 26.41 467
1995 121121 35174 29.04 640 15043
1998 124810 37942 30.40 668 18800
2000 125102 39869 31.87 663 19780
2005 i30628 56157 42.99 71l 19522
资料来源:
傅崇兰等《小城镇论》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统计年鏊》中国统计出版社;
http://www.chinajsb.cn/gb/eontent/2007-04/20/content__208383.htrn
三是农村城镇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尽管小城镇的平均镇区人口增
长不快,甚至有减少的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建制镇人口在6000人
左右开始徘徊,但是由于小城镇数量的剧增,农村城镇总的人口规模
也不断增加。时至今日,我国农村建制镇的居住人口已达到I.8亿,
再加上近3万个集镇拥有的5000多万,我国的农村城镇己拥有2亿
多的人口规模。田
四是农村区域的产业实现了一定的分工。改革开放后,我国计划
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伴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在国
家政镶的扶持下,我国的乡镇企业褥到迅速的兴起和发展。据统计,
1984年,私营和集体企业已占到企业总数的69.3%,全国的乡镇企业
达到607万个,1985年,乡镇企业总数增加到1222多万个,企业总
人数6979多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728.39亿元,占农村社会总
。繇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爰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2
16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产值的43.4%,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6.6%。到1988年,乡镇企业以
高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发展,全国的乡镇企业总数达到1888
多万个,吸纳剩余劳动力已将近l亿人。。但是到了“九五”期间,
随着我国短缺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新情
况,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吸纳劳动力减缓,由于企业倒闭,劳动力回
流,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速度在1997年和1998年连续出现了3%
—4%的负增长,共减少就业人数971万人。尽管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存
在着诸多的同题,但它的兴起与发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城
市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产业分工,也相应带动了第三产业的一定
发展。
五是在我国的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中,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经济强
镇。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的公布显示:全国千强镇,行政区划面积
占全国小城镇面积的2.3%,人口占1096。但是,所创造的财政收入却
占到了全国小城镇财政总收入的54.1%,居民储蓄存款占到了37%,
吸纳的外来人口占到了3005。千强镇平均财政收入为2.4亿元,是全
国小城镇平均水平的近11倍。但是这些千强镇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
珠三角这些发达的地区,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和广东这四个省市
的强镇所占比例就已接近3/4。∞
2、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小城镇在我国的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小城镇发展中的
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城市化进一步健康有
序的发展。
一是小城镇规模小、布局分散,聚集效应难以发挥。我国小城镇
的发展快主要体现在数量上,但却存在着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城镇
的聚集度很低的现象。有资料显示,我国已拥有小城镇6万余个,人
。数据来源; 王孝春,‘关于发展农村工业化的探索),‘社会科学家',2005年5月第3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强镇发展论谈

17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口规模到1万人的只占8.4%,6000人以下的占到77.2%,就连小城镇
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超过1万人的小城镇也为数不多。国小城镇数量
多、规模小,造成了“走一村,看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一镇,看一
镇,镇镇像农村”的不正常现象。由于小城镇规模都普遍较小,而且
布局分散,造成了无论小城镇内部的水、气、热等基础设施,还是各
城镇之间的道路、交通、通讯等都普遍不足或不够完备,各类专业服
务市场也不健全,城镇功能难以发挥。小城镇分布过密,也导致城镇
集聚效能不足,辐射半径过小,使锝相当多的新建镇还停留在原农村
居民点的基础上。小城镇小规模的分散布局严重影响了对农民和农村
产业的吸纳能力,集聚效应难以发挥。
二是小城镇发展中的资源浪费问题突出。首先表现在土地资源的
浪费上。按照生产要素替代规律,当某一种生产要素价格较高时,就
会诱致生产者减少使用该种生产要素,运用更加便宜的生产要素进行
替代。在小城镇,土地价格相对较低,生产者在许多情况下就可以肆
无忌惮地使用土地。造成了小城镇建设只注重平面扩张,而不注重立
体的开发利用,土地利用存在着“散、乱、差”的现象,浪费了大量
的土地资源。据统计:1995年我国1.7万个建制镇用地15194.7平
方公里,是1990年I万个建制镇用地8250.83平方公里的I.86倍。
村镇人均建设用地155平方米,建制镇149平方米,分别为设市城市
人均用地水平的1.53倍和1.47倍。从城镇内部土地的容积率来看,
目前我国小城镇用地的平均容积率仅为0.3,土地利用效率很低。o其
次是表现在资金的浪费上。由于小城镇规模小、布局分散,小而全模
式的基础设施配置不仅难以达到相当的规模,设施运行效益极差,同
时也造成了建设资金的浪费。除了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乡镇企业的
无序竞争、经济效益普遍较差也造成了巨大的资金浪费。
三是小城镇发展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我国小城镇是伴随乡
。石霞:‘傲大县城推进城市化’, ‘中国经济观察,,2006年第3辑
。傅应拴:‘戎国小城镇建设土地利用对燕研究及其学术前沿》htrp:C/v,'ww.tdarl.en/fys.1ltm
18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镇企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由于布局分散,规模小、实力
弱,根本无力建立环境保护措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
1995年乡镇企业S02排放量占当年全国工业总量的28.5%,烟尘排放
量占54.2%,工业粉尘排放量占68.3%,并且比重呈上升趋势。1998
年,乡镇企业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
74.1%。回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
总面积的10%以上,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100亿公斤,直接
经济损失125亿元,全国每天排放污水量l亿吨,其中8096以上未经
过处理直接排入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库遭受污染。乡镇企业较为
发达的苏南地区,污染尤为严重。o可见乡镇企业的粗放式经营对生
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另外,由于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城镇
管理功能的缺乏,也造成镇区内商摊乱摆乱设、街道乱开乱挖、公告
乱贴乱画、污水乱排乱放等现象随处可见,严重破坏了居民的生活工
作环境。
四是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撵而成为“空壳”镇。小城镇规模小、布
局分散、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产业的
集聚,再加上历史原因造成的乡镇企业空间布局的分散性,(我国乡
镇企业只有7%左右分布在小城镇)小城镇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产业支
撑。目前许多小城镇在性质上仅是属于“集贸服务型”城镇,而非“生
产型”,其职能仍停留在为周围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
行政及文教服务等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上。仅有的一些产业也大都是
小规模、粗放经营、技术设备落后、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的企业,持
续发展能力弱,’承载能力小,造成了就业能力很弱的局面,据统计,
在2000年I.9万多个小城镇中,平均就业人口仅为城镇总人口的26%。
哥可见,当前的小城镇大都是只有城镇的外形。丽没有城镇内容的“空
壳镇”,这同时也成为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的主要阻碍。
o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环境报'1999.6.17
。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6
·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2
19
中共中央党校硬士学位论文
五是小城镇的发展呈粗放式、低质量的特征。我国的小城镇建设
普遍存在着建镇标准较低,基础设旌现代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村镇建
设缺乏区域性规划和指导,大都采用的是外延扩张的路子,无限制的
自由延伸,许多镇区依马路而建,“一条路、两层皮、十里长街”,外
围的粗放扩张,也使得许多城镇形成了“空心”的局面。由于建设用
地占用多,大量浪费土地资源,也造成基础设施难以集中配套,城镇
综合开发率很低。在用地结构上存在着比例失衡的问题,如人均居住
用地比例过高,公共设施用地偏少,工业用地布局分散,仓储用地布
局不合理。许多城镇的管理力度不够,缺少现代文明气息,商业市场
不发达、不规范,专业性不强,综合侈不全,“脏、乱、差”和噪音、
尘土、垃圾、环境污染现象普遍存在。另外,农村人口非农化,绝不
仅是农业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简单的转移,而是一个综合的经济和社会
问题,一个质的转变。在大多数地区,农民转移到小城镇,他们的生
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及接受现代化文化传播和教
育的程度及影响等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农村人口非农化还仅仅是
在较低的层次上徘徊。总之,大多数小城镇都是在低标准、低水平下
粗放式发展。
3、小城镇发展道路的缺陷
通过上述对小城镇发展中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城镇发展
道路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是小城镇的发展缺乏战略定位。我国的绝
大多数地区没有发展小城镇的基础。小城镇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资
本积累、商品经济基础和坚实的产业支撵。小城镇发展理论是费孝通
先生在研究苏南地区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些地区具备上述小城镇发展
所需的基础条件,而要在全国推行小城镇发展道路却明显是不现实
的,因为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根本不具备小城
镇发展的“土壤”.二是小城镇的发展缺乏城市体系整体规划。在我
国的小城镇发展中,没有能够从全国城市体系的整体布局去把握,难
以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产业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等的变化,小城镇的发展仍然处在放任自
流的状态,这种低质量粗放式的小城镇发展仍然还是城乡分割的一种
产物。三是小城镇的发展缺乏政策的引导和扶植。目前还没有小城镇
及小城镇产业发展的系统扶植政策。小城镇发展的放任自流也是缺乏
政策引导和扶植的主要表现。
三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重点——县城城市化
通过对传统的小城镇为主导的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反思,我们可以
看到这种“四面开花”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已不能
适应我国当前农村城市化发展要求。要推进我国农村城市化健康有序
的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探索农树
城市化发展更有效的路径。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得
失,笔者认为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必须要合理确定农村城市化的发
展重点,应该将县城城市化作为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主要突破口。
(一)县城作为农村城市化战略重点的条件
将县城城市化作为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重点,是因为县城拥有
提升城市化水平的良好基础,在农村城镇中也具有优越的集聚优势,
同时县城的发展还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l、县城拥有提升城市化水平的良好基础
首先,县城是县域的心脏,大都位于县域中心位置,是全县的交
通枢纽,在内部以县城为中心放射状交通网络把全县联成一个整体,
与外部县城一般都有便利的交通与大中城市相连接,因此县城具有较
好的接收辐射和聚集发散的区位优势。其次,县城还是全县的行政管
理中枢,全县的行政、司法机关,社会经济管理部门都集中于此,从
而使其具备了完备的经济社会综合管理功能。乡镇虽然是我国行政单
位最低一级,但因其部门和机构不完善,管理功能不健全,诸多地方
21
中共中央党校颈士学位论文
事务实际上是由县级机关来处理,这也必然使县城的行政职能、城镇
功能和文化凝聚力得到了加强。再次,县城是全县商贸中心,县域内
外大量商品要通过这里流入流出。同时县城还是全县金融中心、信息
中心和文化教育卫生等中心。另外,县城与县域的其他小城镇相比,
基础设施最为完备,城镇功能最为健全。最后,县城作为地方政府所
在地、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必然受到历届政府重视而得到优先的
发展机会,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发展,我国多数县城都屡次被
较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也积累了丰富
的发展经验。
2.县城拥有集聚优势
聚集效应是以入口和地域为基础聚集经济、科技、人才、信息等
各种要素,形成产业群、要素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体效应,是
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中,县城比一般小城
镇更具有资源和要素集聚的优势。
首先,表现在人口的集聚上。要实现人口的集聚,城镇必然要具
有对农村转移人口较强的吸引力。而对于理性农村劳动者的吸引力来
说,预期收入和转移收益最大化是其首要考虑的问题。由于目前小城
镇基础设施薄弱,普遍缺乏产业支撑,承载能力小,转移人口就业机
会少,导致其收入缺乏稳定来源。而县城相对就业机会要多一些,居
民收入也较高,据笔者在对河北省肥乡县的调查中看到:该县在县城
务工的年平均收入8000-'-'-9000元左右,而在其他小城镇只有5000一
6000元左右,与农业收入相差不多.在转移成本上,县城与区域农村
的城乡差别并不太大,消费水平也不太高,以肥乡县为例,该县县城
的房价大致在800--1000元/平方米左右,一套100平米的住房一般
也就八、九万元,而在农村建设一套住宅也要五、六万元以上,实际
相差并不太大,同时县城作为农村之首,距离区域农村较近,交通便
利,在县城实现转移就业成本不高,农民较容易接受,这也便构成了
县城较高的转移就业成本收益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较强的吸引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力。另外追求较好的城市现代化生活也是农民迸城的一个重要动因。
由于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功能不健全,并且一般都没有摆脱
农村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自给经济成分多,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没有
城市化,而县城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城镇,也是农村地区最发达的城
镇,基础设施较好、城镇功能也较完备、商业较发达、文化教育等设
施也较为齐全,进城的农民在这里可以过上较高质量的生活,子女也
可受到良好的教育。政府在长期的管理和建设县城中,也积累了一定
的经验,沉淀下来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这些制度在维护县城的社会
和谐、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进城农民
创造了较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再者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集权制
历史的国家,传统上崇尚权力,县城是县域内最高行政机关的驻地,
人住在县城不但办事方便,而且也比普通乡村具有心理上的优越感,
这也是县城吸引农村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点就是农民在县城
没有“异乡人”的心理落差,也没有多少社会习惯不适,还可以很好
的延续原有的亲缘、地缘和血缘关系,能够容易的与城镇融为一体。
其次,表现在产业集聚上。据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的调查分析,
按照城市化的要求,现代产业实现集聚后可以节约土地30%,提高能
源利用率40%,节约行政管理费用20%以上o。产业集聚能够有效推进
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在我国多年的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
小城镇缺乏应有的产业内容,小城镇数量的增长,农村杜区的分化并
未与产业结构转变相适应,小城镇难以实现集聚功能。根据第一次全
国农业普查结果,1996年底,全国16124个农村小城镇的镇区共有企
业538512个,平均每个镇区仅拥有企业33.t个,平均人口为4520
入,其中企业从业人员只有1246人.母县城作为县域的“心脏”、县
政府所在地,城镇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综合服务功能较为完善,交
通便利、信息通畅,同时还拥有较为完善的专业服务市场、提供齐备
中黄绍臻:‘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城市竞争力' ‘福建论坛'2004.9
o‘经济日报)1998年2月8日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的功能性服务,如技术培训、人力资源、生活配套性服务等,这些都
为产业集聚和发展提供了支撑。另外随着我国大中城市工业发展中劳
动力工资、土地价格等成本上升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比较大等问题的突
出,必然要求将一般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向下扩散。小城镇因为
缺乏产业基础,公共设施不完善,城镇功能不健全,与大中城市形成
梯度“悬崖”,很难接受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辐射。而县城凭借其较
为完善的基础设旌、较为完备的城镇职能以及市场和服务体系等优
势,有条件实现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对接。再者我国乡镇企业目前处
于停滞滑坡的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布局过于分散,不能形成
集聚效应。当前的乡镇企业正处在二次创业阶段,必然要求进行更优
的布局调整,实现乡镇企业与城镇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最优组合,
基于县城较为优越的基础设施、市场服务体系等产业集聚的形成条
件,乡镇企业向县城的集中也成为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必
然要求。
另外,县城在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的聚集上,也具有比小城
镇更大的优势。
3、县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的县一般都有几百甚至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县域人口
规模大都介于20一100万,具有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人口和区域基础。
截止2005年,我国共有县城1635个母。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县城平均
人口已达到11.5万人左右,中部地区县城平均人口在8万人左右。审
在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4%,而县城人口的增长速
度远远高于此,高达6%以上.口并且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大部分县城
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联系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具
有小城市的雏形,有进一步城市化的条件。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6
o任世英等‘谈谈中国小城镇规划发展中的特色'‘.城市规划’1999 23。(2)
。厉有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值得关注的三个甸题'在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
发言
’戴均良‘关于我翟城市化凡十饲嚣的认识' ‘中国方域》19%(I)
24
中共中央党校硕上学位论文
年在新设的484个城市当中,就有418个是通过整县改市的方式设立
的。。另外,如果按照小城市的规模下限15—20万人口来衡量,目前
大约48%的县城接近或比较容易接近这个规模,还有大约5%的县城接
近小城市40万人口的最佳规模。根据表二对我国中东部地区县城的
发展前景估算,我国仅中东部地区的761个县城就有发展到1.8亿多
的人口规模的空间,如果那样,我国城市化水平将会得到大大提高。
由此看来,5至10万人口或10至20万人口规模的县城,作为城市化
的战略重点,前景是可以预期的。o
表二我国中、东部地区县城发展前景
县愀县娥射稀碌
地区省f{}数县城全国平燃詹规漠平均麒燃
分组(个) 数占比删㈣㈣㈣
(/” ∞
东部9 236 14.4 11.5 2714 40 9440
中部7 525 32.1 8 4200 15 7875
注:县城的发展前景:东部发达地区县城按照小城市40万最佳规模,中部地区
县城按照小城市规模下限1 5万规模粗略估算.
资料采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
厉有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在政协十届一次会
, 议第二次全诹会议E发言
(二)大力发展县城的重要作用
县城作为“城市之尾、乡村之首”,在我国城市化和城乡经济社
会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县城将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联
。郭书田:‘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分化及社会结构变化' ‘科技导报'1999(1)
o石霞:‘赦大县城推进城市化' ‘中国经济观察》2006年第3辑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系,推进我国城市化的整体健康发展,县城发展的“增长极”效应还
能够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l、大力发展县城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问的联系
县城是“城市之尾、乡村之首”,具有城乡过渡性特征。首先在
行政建制上,县(城)是处于省市的大中城市与乡村的小城镇之伺的
一个过渡行政等级,是国家及省市政策信息向农村传播的中介,也是
上级单位向农村技术推广的中介。其次在区位上,县城处在城乡的联
结点上,通常都位于县域的中心位置,与大中城市之问都有便利的交
通相连接,随着各地“村村通”工程的开展,县城也成为了县域内交
通网络的中心,与周边的各级村镇大都有公路相通,从而成为了城市
与农村联结的基础,资源、产品与人员等在城乡间流动的枢纽。再次
在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县城的产业结构与技术水平与大中城
市既有很大差别又有重要的联系,县城的产业结构与农业联系较为紧
密,很大程度上是面向农村市场,其产业结构也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
产业为主,这些企业既游离于城市工业之外,又离不开大中城市的技
术和人才的支撑。县城由于在交通区位上的过渡性,必然具有较好的
接受大中城市经济辐射的地缘优势,在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后,又向
农村延伸,形成接受与再辐射的良性循环。大中城市随着国内夕卜竞争
的加剧趋向纵深发展,其产业结构定位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
业,在大中城市大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空间日益狭窄、地价昂贵、
能源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诸多占地多、资源效率低,
初加工、劳动力密集和原材料难以运输的产业,要淘汰和转移到生产
成本更为低廉的农村城镇中去,另一方面农村中大量的农业资源和富
余劳动力资源等也在寻找出路,而目前的农村小城镇就交通、通讯等
基础条件不足,城镇功能不健全,难以实现两者有效的结合,作为乡
镇上源的县城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必然成为城市产业转移的首选,从而
担任起这一重要使命,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结合点。另外县城的过渡
性特征必然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纽带和桥梁。由于我国当前的二元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经济结构明显,农村具有固有的封闭性,城市作为工业产品生产场所
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城乡联系很脆弱,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明
在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县城由于在行政等级、交通
区位、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过渡特性特征,其发展必然推进
城市文明和科学技术等向农村的传播,引导农民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改变农村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激发农民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最后县城
还是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对接点。作为区域城镇系统的予系统,县城的
发展可以利用其优势,接受大中城市经济辐射,并成为大中城市集散
功能的延伸,积聚农副产品、分散工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形成农
村市场与城市大市场的对接,促进城乡市场体系完善,形成城乡一体
化的格局。。总之,县城的过渡性特征使其成为城乡联系的纽带和桥
梁。
2、大力发展县城有利于推进我国城市化的整体健康发展
在我国的城市化理论和实践中,往往是以两种互不交叉的路线进
行的: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以发展大中城市为先导的城市化过
程;另一种则是自下而上的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农村城市化。
这便将大中城市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发展割裂开来,一方面造成大中城
市无法承受人口增加重负的“城市病”,另一方面则造成“村村像城
镇、镇镇像农村”的“农村病”,使得城乡矛盾进一步加剧。县城是
我国的“城市之尾、乡镇之头”,在整个城市化体系中起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接受大中城市的淘汰和转移的产业,另一方面
也为农村中大量的农业资源和富余劳动力资源等解决出路问题。这样
既解决了大中城市的后顾之忧,促进大中城市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
级,同时也推进了农村城市化的快速健康发展。近些年,随着我国农
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政策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异地转移,
大量涌向大中城市,形成了“民工潮”,这一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但在城市公共设施和就业安排等约束下,
o参考田明等:‘县城在乡村城市化中的优势分析)‘人文地理’第15卷第5期2005.10

中共中央党校硬士学位论文
把大中城市压得透不过气来,也使得我国l亿多农民成为了两栖人口,
这些人口既没有割断同土地的“脐带”,也没有城市的居民户口,其
中相当比重的入口还无正式职业、无稳定工作单位、无固定住所,不
能享受普通市民待遇,社会地位低下,这些人对大中城市没有认同感、
归宿感,缺乏主人翁意识,这种流迁必然具有暂时性、不稳定性和不
彻底性。随着县城的发展扩大,大批农民将可以在县城中寻找自己生
活的空问,在这里既能够更容易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又可以过上
较好的城镇生活,同时异地感和心理的落差也没有了,这里将成为农
民转移的更好选择。因此,县城的发展能够阻止“民工潮”的盲目无
序流动,为大中城市的大大减压,使大中城市恢复良性稳定的发展,
从而实现城市化整体的健康发展。另外随着县城的迸一步发展壮大,
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其“启下”的功能将会进一步发挥,随着县城“增
长极”的扩散作用增大,将会实现向小城镇的梯度转移,辐射带动周
边小城镇发展壮大,使有条件的小城镇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还有一
点就是我国2千多个县(市),一县一城的布局,也能保证我国城市
化发展在区域上的合理均衡分布。
3、县城发展的增长极效应有利于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极是一个能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的城市
中心。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
用。同时,通过扩散效应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县城是县
域的区位中心,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围的乡村地区为其腹地,
县城一头在城,一头在乡,与乡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联系密切。
随着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够组织和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
展。县城通过要素流动和信息传输,形成各种经济和社会网络,使整
个县域连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县城还是农村最容易仿效的对
象,能对农村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其次,县城发展的极化作用使
县城周围的乡村以及县域的小城镇的生产要素向县城镇集中,随着大
。壤颐目;‘论县城在农村城镇化中的主榘道作用l,‘河南科学',2∞5 C3)
28
中共中央党校硕七学位论文
量农村人口转入县城就业、定居,乡村农业人口在城市化过程中必然
得到减少,从而为乡村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收入、提高农业
的资本和技术集约程度创造必要条件。另外,县城是大中城市和乡村
之间联系的纽带,县城是县域的信息、资本和技术等的聚集中心,能
够接受大中城市辐射,同时其增长极的扩散作用又会使城镇经济中的
信息、资本、产品、技术等向乡村和小城镇辐射、转移,把大城市的
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也带到了农村,促进了农村和小城镇的经济
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推进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三)县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由以上分析可知县城有着向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发展县城应
该成为我国农村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但从目前县城的发展来看,仍
然还面临不少难题和障碍,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在这些问题中最关键
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1.县城的城市规划问题
到目前为止,国家对县城发展缺少明确的战略规划,更谈不上政
策的扶持,县城的发展处于“自由生长”的状态。首先是县城的城市
定位不准。城市定位决定于城市内外的软环境和硬环境,现实状况和
未来的发展趋势。县级城镇的发展核心就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
产业聚集和农业现代化,县城只是一个县级区域中心,绝对不能以大
中城市的标准来要求。目前在县级城镇发展定位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
是:图大求新,脱离自身基础和经济发展需要,盲目扩大县城规模,
有的甚至成倍的扩大县城规模,把城市化简单的理解为圈地盖楼,特
别是一哄而起大搞开发区建设。其次是县城的规划缺乏特色。任何城
市建设都应从比较优势出发,基于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
优势等来规划未来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县城发展中,一些地方没有
自己的定位规划,而是照搬仿套别人的经验和城市规划,邻县互相攀
比,贪大求洋,使一些县城建设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宽马路、大广场、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高建筑,没有自已特色的城市内涵。o再者就是县城的规划缺乏科学
性和稳定性。县城发展要有科学的、稳定的规划,才能确保县城布局
合理,功能不断提升。但是,在一些地区,规划设计缺乏科学依据,
按领导的意志而定,随着领导的频繁更替,规划经常被反复修改,有
的甚至被彻底否定,大量的基础设施拆了建,建了又拆,县城建设完
全成了“政绩工程”,~方面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另一方面也使得县城的竞争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育。
2.县城的产业支撑闯题
在县城的发展中,建设多少高楼、规划多少广场、修整多少街道
等同然重要,但县城发展的真正可持续繁荣,必须要有一个合理而坚
实的产业化支撑,这才是农村城市化中县城发展的核心和内涵。在当
前的县城发展中,许多地区都还存在着产业布局分散的问题,很多的
企业散落在乡镇或村庄中,难以形成产业聚集。有关资料显示:目前
我国乡镇企业有70%在村里、20%在乡镇、10n/6在县城。这样布局的直
接后果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起来。@另外,我国对土地管理的加强,
县城用地紧张,也使得乡镇企业向县城集中的成本日益增高,从而影
响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后向县城的转移。另外,大多数县城的产
业还表现为企业规模不大、产业关联度低、布局不合理和缺乏龙头带
动产业等特征,产业集聚难以形成,更不用说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了。
长期以来。我国县城产业的发展大多以政府推动为主,而分税制财政
体制的实行和基层行政机构改革缓慢,使得多数县级财政紧张,缺乏
对产业发展的财力支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县域金融机构
日趋精简,县级行贷款功能日益萎缩,县城产业的发展必然缺乏金融
支持。另外,当前政绩考核的体制下,许多领导干部不从本县自身的
比较优势出发,盲目的招商引资,造成县城的产业难以优化升级,不
能良性发展。
。姚贵库等s‘城市化进程中县城的发展定位分析' ‘农业与技术’2005年第25眷第1

。石麓:‘徽大县城推进城市化’, ‘中国经济观察',2006年第3辑
30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3、制度创新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以
及社会保障制度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和发展,但是仍难以适应新形
势下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对县城这一带动农村城市化主体力量的
发展仍然构成了根本性的障碍。就土地制度而言,对农民迁徙和县城
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农民仅拥
有土地承包权,而没有所有权,因此,无法利用转让土地、抵押贷款
等方式,筹集进城所需资金,从而,影响了农民迁徙的能力;另外,
还影响了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外出打工的农民,一般都保留承包地,
一方面作为自己的退身之地,另一方面,也不愿无补偿地放弃属于自
己的土地。这样看来,现有耕地制度,既不适于城市化的需要,也不
能推动耕地的规模经营。。再者,户籍制度也是直接影响农民向县城
转移的一大障碍。近些年,许多地区的这种户籍制度虽然都有所松动,
实现了从城乡流动壁垒到半开放城乡流动,但这一制度却未曾有过根
本性的变动,这种户籍制度仍然与就业、医疗、保险、教育等利益紧
密挂钩,形成一种差别待遇,使得迸城的农民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
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在县城的发展中,歧视性的就业政策,狭
窄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得农民不仅要担负更高的就业等成本,还面临
医疗、孩子上学等方面的困难,农民进城仍有后顾之优。可见,现行
的这种户籍制度以及基于它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仍然是县城
发展的难以逾越的鸿沟。农民进入县城的这些制度性障碍都亟待解
决。
(四)加快县城发展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县城规划
首先,要在县域内强化城镇体系结构的规划,突出县城的核心地
位,促进县域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县城聚集,把县城发展成为县域
。石霞:‘做大县城推进城市化' ‘中国经济观察'2006年第3辑
3l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经济的中心城市,和县域范围内的城镇龙头,进而形成县域科学合理
的城镇地域体系结构。另外,要在国家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加强县城
的规划和布局。要基于本县产业布局、资源禀赋、历史文化沉积和特
殊区位等状况,按照城乡统筹、入与自然统筹、产业发展与城市特色
统筹及城市扩张与集约发展统筹等原则,科学定位、合理安排、突出
特色,形成指导县城城市化的具体规划。这个规划要充分体现科学性、
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并且规划起点要高,眼光要远,要把近
期和远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处理好,要经过科学论证确定县
城的特色和发展方向.
2、优化支持县城产业发展的环境
首先,在硬环境上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吸引生产要素向县
城聚集。基础设施是县城负荷的承受者,也是县城非农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决定了县城空阃范围和形态,也决定了县城
的“厚度”,即县城的容纳能力。政府在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应向
县城倾斜,重点建设县城,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合理调度于县城,
提高基础设旌的层次。另外,要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改变
过去政府投资“大包大揽”的做法,实行投资渠道多元化,积极利用
民间投资。其次,在软环境上,要优化对产业扶持的政策,积极扶持
适合县域发展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要下大力气扶植,使其成为县域的支柱产业,托起县城的发展。政府
可以建立促进县域发展的收费减免、财政补助和奖励表彰等政策,通
过减费、补助、加速折旧以及新设备补贴等方式,促进县域企业的资
本积累和技术升级,推动县外资本、技术流入,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
的“政策洼地”。同时,要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考虑到当前县级政
府承担着落实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应保证县级政府有较充足的财力以
及较大的自主权,调控产业发展,进行城市建设,以便快速地做大做
强县城。另一方面,建立和优化扶植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制度,为合
作经济组织、中小民营企业刨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加大政策性银行向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县城投入的力度,例如,开发银行可以与县级政府合作,共同建设县
城。鼓励其他金融组织向县城发展,为县域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融资
环境。尤其是政府要利用WT0的相关政策,建立合作金融体系和中小
企业金融体系,扶持合作社及中小企业的发展。o
3、加强县城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对接
首先,要在发展观念上对接。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区域的支
撑,县城也不能独善其身,它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一体化的进程中,
树立一体化的观念,发挥自己的优势,打破行政束缚,破除自我为中
心发展的发展观念,实现“错位竞争、战略合作协同”,放弃自己比
较劣势,发挥比较优势,与中心城市形成整体协调、同步发展的格局。
其次,要在管理体制上对接。要加快县城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政府
的协调服务职能,确立区域性协调机制,通过一定的制度创建必要的
协调机构,有效协调区域内、城市问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等。进一步强化县城政府政策行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加强同中心城
市在调控政策上的对接,努力营造区域内无差别的政策环境。。再者,
要在产业布局上对接。县城必须理清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积极
地与中心城市实现产业布局的有机对接,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
产业链的延伸,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市场化整合。另外,。还要实现
市场机制的有效对接。县城要从建立共同市场的层面上推进市场平台
建设,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市场机制,加快县域经济体制改革
与完善,努力降低国有经济的比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发挥市
场机制在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和增强县域经济
发展的内生性。还要彻底打破行政壁垒,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的自由
流动,在促进县城要素市场发育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以市场一体化为核
心的包括商品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区域共
。石霞:‘做大县城推进城市化》, ‘中国经济观察》2006年第3辑
。王柏:‘论县城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对接'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晒年第2l
卷第5期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同市场的建设。回
4、加快制度创新
首先要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制度。要放开县城及中小城
市的户口限制,允许在城市中有稳定收入的农民成为合法市民,享有
市民的同等待遇;取消城市增容费及其他费用,.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
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
理制度。同时,为有条件进城创业的农民,提供必要方便,农民进入
县城办厂、经商、投资、开发房地产等,只需与当地有关职能部门按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办理具体落户手续。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彻
底取消户籍制度,为城乡之间人员的自由流动,大开方便之门。其次
要改革与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其他制度安
排。要在县城优先初步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从劳
保、医保开始逐步推开,无论是老居民还是新来居民,都享有同等待
遇,以吸引农民进得来、留得下。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有的专
家提出采用“土地换保障”的方式,将征地补偿直接转交为社会保障
基金,使农民在完全转让出土地经营权或被征用土地后,有条件地纳
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4这样既保障被征地农村人口的合法权益,
有效化解他们的生活风险,又促进城镇建设和发展,保持社会安定,
同时,也加快割断转移农业人口与土地的经济联系,扩大土地经营规
模,加快整个农业现代化的实际进程。这一方法是一个现实而有效的
方法,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尝试。另外,还要逐步取消各种针对农民进
城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建立公平竞争的、开放的、促进就业的劳
动力市场。其次还要创新土地制度,有效地解决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及农民分享土地增值利益等问题。目前,改革土地
制度的呼声很高,但始终没有形成共识。土地股份合作制是一个较好
地、农民乐于接受的制度创新尝试。从发达地区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
的实践来看,利用土地股份合作社多层产权制度的特点,解决农民的
由冯雷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县城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对接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5年第28卷第5期
9卢海元;t食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经蒋管理出版社。2002年?月
34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决策权、监督权不落实、承包权无保障以及所有权虚置等问题是十分
有效的。同时,农民掌握土地股权,也有利于土地入股参加城市建设。
有些地方实行滚地制度,让离城远近的农民都有参与城市化的机会和
分享土地增值的权力。囝在城镇的建设用地上,要建立科学调控用地
指标的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和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实际建立一套动态的
用地指标管理办法。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专项建设规
划,坚持集约用地原则,实行用地指标根据城市化发展实际进行总量
动态控制、占补平衡,防止均摊使用影响县城建设的用地需求。可以
实行用地指标交流,通过置换等手段,将分散的建设用地指标向县城
集中。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对县城建设的用地,在政策上可以适度倾斜,
以满足县城建设用地的需要。
结语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农村城市化的路径问题。论文借鉴国内外学者
对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的研究成果,在对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与实践
的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将县城城市化确定为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
重点,并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研
究中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如对农村城市化、
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关系没有展开论述;对农村城市化与国
家整体城市化的依附关系也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实证研究不足。
尽管目前许多著作中有大量的关于某地的农村城市化的实证研究可
资借鉴,但作者无条件去亲身调研,对于许多内容没能提供必要的定
量研究,只能着重从理论上去阐述。另外,由于缺乏对农村城市化实
践的足够的实地观察和调查,数据资料采集上也不通畅,可能导致研
究中存在一些漏洞和偏差。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论文研究力
度和科学性。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
与实践相结合,对该课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o石霞;‘做大县城推进城市化’, ‘中国经济观察,,2006年第3辑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掌位论文
参考文献:
【11费孝通:《论小城镇建设》群言出版社2000.5
【2】(荚)划易斯也e耐8,帆^.):《二元经’漭论》北京经济擘院出版社,1989.3
【3】石霞:《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化问题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4】张秀生卫鹏鹏:《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擘出版社2005.10
f5】(德)韦伯(Weber,^.):《工业区住论》商务印书馆,1997.12
【6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7
【7】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4
【s】8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9】付晓东:《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新华出版社2005.5
【10】王梦奎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3
【11】曾赛丰:Ⅸ中国城市化理论专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6
【12】侦保兴:《中国城镇化一机遇与挑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
1131王德勇等:《从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
f14】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
【15】冯海发:g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6
[161杨慧:《关注城镇化一邯郸市城镇化战略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4
【17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1
【18】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
版社2005.10
f19】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一
2002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2
【20】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6
f2l】鲜祖德:《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10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22】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编:《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
研究*科学出版社,1 994.9
【23]卢海元:《食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 002
年7月
【24】杨荫凯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出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 005.1 0
[2S】祁佥立:《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 004.11
【26]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 005.2
[27]刘传江等:《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4.5
【28】石霞:《做犬县城推进城市化》《中国经济观察》2006年第3辑
【291田明:《县城在乡村城市化中的优势分析*《人文地理》2 000年第1 5卷第
5期
[30】盛明:《论县城在区域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经济师》2 002(12)
[31】刘仲蓓等:《我国就业机会创造的战略与对策》《社会科学辑刊》1998
[32】王柏:《论县城与区域性中t心城市对接Ⅺ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1卷第5期
[33]姚宝库:《城市化进程中县城的发展定位分析*《农业与技术》2 005第1 5
卷1期
[34]卢向虎等:Ⅸ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6.5.15
[35】廉顺国:《论县城在农村城镇化中的主渠道作用》《河南科学》2005年2 3
卷3期
【36】韩兆洲等:《城镇化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南方农村》2005年第l期
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后记
终于写完了论文的最后一句话。我不知道此时的心情能否用喜
悦来表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的心中多了一些沉重与感慨。虽然
这篇论文凝聚了我三年的学习和思考,但真要把它变成文字呈现出
来,却又是那样的稚嫩和粗糙。三年前,当我背上行囊走进这片美丽
而宁静的校园时,便被这里的一草一木所深深吸引。在这里,我度过
了人生中最充实而宝贵的三年。今天,当我准备跨出这个曾经留过无
数足迹的校门时,心中不觉有一丝淡淡的惆怅。回首三年的学习生涯,
彦己虽不敢轻言成绩,但却倍感珍惜,感激之情尤甚。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石霞教授。本论文是在石老师的悉
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文章的立意选题、结构设计到资料收集、修改润
色无不凝聚着石老师的心血。特别是在论文修改、定稿过程中,石老
师在身体不好的情况下,熬夜帮我细致地修改,使我感激不尽。没有
石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帮助,本论文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同时,
在三年的读研期间,石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
维和言传身教的学者风范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谨对石老师三年来对
我的教诲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继文老师、李鹏老师在论文开题时给与了我精心指导和热心帮
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感谢给与过我帮助的经济学部老师、
研究生院老师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
感谢在我论文撰写期间为我提供资料和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感谢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给予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朋友!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在我多年的求学生涯中对我的极大的支
持和鼓励!
郝海建
2007年6月于北京中央党校
我国农村城市化发展路径的研究
作者: 郝海建
学位授予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本文读者也读过(2条)
1. 闫循涛 唐山市农村城市化影响因素研究[学位论文]2008
2. 左阁.ZUO Ge 农村城市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刊论文]-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