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为例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为例
姓名:邓琳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教师:叶桦
20070518
⑨ 硬士拳位论支
MASl’£R’S TH£SIS
中文摘要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市场经济
的发展,有利于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扩大城镇劳动力的来源和商品的市场需
求,加快中国二元经济的转化过程。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通过农民进城打工和定居、小城镇吸纳及乡镇企业就
业等方式,确实转移了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但对于整个农业剩余劳动力而言还
是显得不够。
当前我国仍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环境,虽然在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上有一定的
松动,但是城乡居民在生存质量、文化素质、基本技能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这种社会经济状况决定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仍然十分艰巨。本文简要
概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引用了日、韩、美、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国际经
验,结合自己亲身经历介绍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并以
英山县为代表指出分析制约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最后针对这些因素从
供给、需求、内外部因素等得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的思路。
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人口、制度安排等因素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着
决定性作用,而不同的国家在这些方面都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决定了我国农业剩余
劳动力的转移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而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构建一条有中
国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因此,本文认为加快城镇化、深化农业内部
就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改善制度环境
等是新形式下中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具体方式,同时本文特别强调提高农业剩
余劳动力素质和国内企业实力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城乡~体化;劳动力就业信息系统
Abstract
111e successful transference of rural China’S surplus labours can benefit tl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economy,and hence accelerate the progress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increase the peasants’income greatly,widen the source ofurban labour
force and the demand of market commodities, and hence fasten the course of
transforming China’S dual economy structur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taken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for more than 20 years,
during this time,by means of peatants’moving into and then living in big cities,of
absorbing farmers from rural areas by new built towns,of encouraging farmers to
working in the rural enterprises,and SO on,many rural surplus labours do be transferred
from rural sector.
However,it is not enough comparing with the whole amount ofrural surplus labours.
Today,China still has an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Though the policy of 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 has been loosed in a sense,there exist great differences in many
aspect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such as living conditions,knowledge
qualities.working skills and SO on.111is kind of economical and social situation decides
that it maynot be eas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rural surplus labours.
Tll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related researches and theories of the domestic
scholars like J.Fei and the foreign scholars like ProfessorA.Lewis and uses some oftheir
perspectives for reference like regard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s as some
ofthe ways absorbing rural surplus labours.Beside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eriences
of some of other countries of the world,and the transference of rural surplus labours
conditions of Yingshan Country Huanggang City in Hubei Province unifying my own
experiences,taking the Yingshan Country as the representative,briefly points out the
factor of restrict the transference in rural surplus labour of our country.Contrasts and
compares China’S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and labours,situation of enterprise,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with some ofthem.Based on the authorized statistics,
this paper narrates the history of rural China’S surplus labor,and then analyses som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ransferring the surplus labor in rural China.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this paper indicates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from the directions ofrural labor’S
supply'demand and outer environment.
A country’S production and institutions,which 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fundamentally affect the transference.This kind of differences decides that instead of
simply copying the ways of other countries,we must transfer the rural surplus labour
according to China’S environment.Therefore,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accelerating the step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rural enterprise,enlarging the employment in
agriculture itself,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es,ameliorating institutions and SO
on撕the basic means of transferring rural China’S surplus labor currently.Meanwhile,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at improving the literate quanlity of rural labors and enhancing
the strength ofdomestic enterprises ale the key to achieve sugcess.
Keywords:Rural China’S Surplus Labour;Transference ofLabour;
City and countryside integration;Labor information system ofemployment
¨I
⑥ 硕士学住论文
MASTER。S THESI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邓≯淋细产日期:2。07年,月俘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师
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
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作者签名:ap蝴产
日期:20D7年上月腭日
导师签名:nt样日瓤肿5"-nf『V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旦童诠塞握銮匿进后;旦圭生i旦二玺;旦三笙蕴查!
作者签名:邓劭良绷p
日期:私唧年专月艘目
导师签名:扒七4
日期:刀卿年厂月摩日
⑨ 硕士拳住论丈
MASTER’S 1‘HESIS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一章导论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到~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
业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
伴生情况。这一现象早已引起国内外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而我国在改革开
放以前,却没有将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放到应有的地位来对待。直到农村改革的深
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以至出现了“民工潮”,这一
问题才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为
“三农”问题的关键性问题,它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
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低下,存量、增量巨大,转移机制不够健
全,转移的政策体制环境也不够宽松,所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十分艰
巨和复杂的工程。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最早关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David.Ricardo),
将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不会引起城市和乡村地区工资上升作为模型的
假设条件之一,这~假设条件隐含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在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二元结构”理论。美国发展
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q:1954和1958年分别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
的经济发展》和《再论无限的劳动力》两篇著名的论文,创立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
移“二元结构模型”(也即“无限剩余劳动力发展模型”),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
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称之为经济的二元结构。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
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即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部门和比较发
达的现代工业部门组成。在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的基础只能是有限扩展的土地面积,
由于缺乏资本投入,农业生产技术十分简单而且变化缓慢;另一方面,农业社区人
⑨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口持续快速增长,劳动力遵照“共同体原则”(The CommunityPrinciple)自然就业,
共同参加产品分配,这样使得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劳动力严重过剩,处于不充
分就业和隐蔽性失业状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农民收
入仅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而工业部门的扩张有为农业劳动力提供无限供给保障
的可能,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现代工业部门把所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完
毕为止。只有付出比农业劳动力退出农业生产所造成的食品生产损失更高的代价才
能从农业部门得到新增的劳动力,因此土地对劳动力比例的不断下降意味着农业劳
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已不再为零,随着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转
移,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一元化转变。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华裔经济学家费景汉(J.FeD和拉尼斯(GRanis)在1961
年发表的论文《经济发展中的~种理论》和1964年出版的著作《劳动剩余经济的
发展:理论与政策》中,认为刘易斯形模型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对农业生产在推动
工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另一个是农业生产劳动率提高应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
移的前提条件,为此,二人提出了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的
“费—拉尼斯二元机构”(The F.R Model)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戴尔·乔根森(Dale w.Jorgenson)对二元结构模
型又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分别于1961年、1967年发表(--元经济的发展》和《剩
余劳动力与二元经济的发展》,提出具有古典经济学色彩的二元经济模型,即“农业
剩余决定论”。以新的假定和新的角度考查了农村——城市人口迁移,他认为农业
人口向工业入口转移的是农业剩余而非边际生产为零、或虽然大于零但小于实际收
入水平的劳动力的存在,当农产品生产能满足需求时,农业的发展就失去了需求拉
动,农业劳动力就转向需求旺盛的工业部门。这表现在农业个人的工资随农业拉动
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工业部门为了吸引农业劳动力,也要提高注入劳动力的工资
水平。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P.Todaro)等在1970年发表的《人口流动、失业和发
展:两部门分析》一文中创立了著名的托达罗模型“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论”,模型认
为: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因素和基本动力是城乡实际收入的差异、成
本与受益的比值、心理因素、预期城乡工资差异、城市就业概率在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学术界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他们在不同程度、不同
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研究文章。我
国学者在应用西方人口迁移理论研究我国人口流动时,注意到特定历史背景、产生
流动和迁移的宏观机制及决策理念上的不同。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杜鹰等学者对西方经济学人口迁移理论与我国人
13流动进行比较后认为:西方的迁移决策被认为是个人寻求利益最大化及最少成本
的个体决策过程,而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策略与家庭利益
最大化联系在一起,同时以获取经济收入为最直接目的,并建立起外出家庭决策模
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平教授则依据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cns)
的结构化理论对农业劳动力的外出做出了新的阐释: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仅是
制度性安排的障碍或推动的产物,也并非是简单的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结
果,而是主体与结构的二重化过程。同时,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不是盲目的,而是
具有明确的动因和目标,并且会根据形式不断调整自己目标和行动的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叻专门对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
动力人口流动进行了研究,认为劳动力是否流动以及流动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劳动力
及其家庭对流动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物质成本)和收益的评价,农村
劳动力人均耕地资源减少和缺乏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是农业劳动力外出流动的主要
推动力。同时,城乡收入差距是农业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持续动力,但不是唯
一的,农业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农户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也是促使农业劳
动力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本文查阅大量资料,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有大量的理论研
究,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此篇文章的写作。第一,比较研究法,
国内外的实例进行比较得出借鉴的经验;第二,理论研究法,查阅大量资料为本文
充实内容理论基础,结合本人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实地调查,搜取第一手资料,
使本文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⑧ 硕士学位论炙
MASl.ER’S THESIS
论文研究方案设计
国内外||资料收集II论文构思
研究现状II和褴理||
湖北省英山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发展


解决途径
健全


法律
体系













全文共分四章,每一章是逐步深入和展开的,全文研究的框架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提出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文章研究框架与
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界定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引用了
日、韩、美、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国际实例,得出经验比较和启示;第三章结
合自己亲身经历介绍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第四章以英
山县为例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第五章归纳走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
力转移困境的思路。
四、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笔者与2006年7月进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实地调查,搜取第一手资料,以
此为例结合同韩英美等国家的相关经验,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建设性意
见。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在于:第一,借鉴了日韩英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
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特殊的
重要作用;第二,通过研究市场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逻辑思维方式,研究农业剩余
劳动力的需求方,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微观主体实际上还是企业,因此特别提出
企业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存在的不足在于论文是针对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个案调查
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还有待于对更多的省市农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进行调研,以
期得出我国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更为合理的措施和建议。
4
国外农业劳动力转移经验借鉴
⑨ 硕士肇位论文
MASTER’STHESIS
第二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与国际经验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Transferring A鲥cultural Surplus Labor),在大多数发展
经济学家的论述中,往往与“隐蔽失业”(Disguised Unemployment)联系在一起a而“隐
蔽失业’,_‘词是由世界著名的唯一女性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hn Robinson)提的,她
以此刻画资本主义国家受经济衰退影响,而被迫接受一些技能、知识和经验得不到
充分利用的工作。但“隐蔽失业”一词遭到了发展经济学家美国哈维·莱本斯坦
(Harvey Leibenstein)和瑞典贡纳尔·缪尔达尔(Carl Gunner Myrdal)等人的质疑∞,
他们认为“隐蔽失业”一词的不妥之处在于:其一,它并不反映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
求关系的特征,因为在~个小土地所有者为主的传统农业部门,根本不存在发达的
劳动力市场,也就不存在“失业”问题;其二,它体现不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
劳动力利用不足上的本质区别,因为发达国家由于现代产业部门发展过度而出现城
市失业人口,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现代产业部门发展不足而出现一批急待挤进城市产
业部门的农业剩余人口,所以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词。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在种植业中容纳不下的多余的
劳动力,广义的是指农、林、牧、渔业中容纳不下的多余的劳动力;而农村剩余劳
动力是指农村的各产业部门,包括农业、农村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
在内的各部门容纳不下的多余劳动力孕。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湖北省黄冈市英山
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所以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两个概念
不做严格的区分。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性选择
‘ 杨娟:‘综述和僻壤丙方经济学就业理论解决我田就业矛盾》,‘中国经济》,2004年第3期
‘刘潆:‘}J1J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绛济纵横》,2005年第2期
⑨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经济学本质上是个体主义的,是在经济人假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人假定
认为,对企业而言,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对消费者而言,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对于
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也是如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便是对农业剩余劳动
力转移的典型写照,当前,大量的劳动力转移也是理性的选择,寻求更高的利益和
更好的生活状态。也就是说,在更高的比较利益和自身的发展机会的驱使下,促使
农业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向非农业、向城市转移,以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
在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
个必然过程,也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彻底转移的内在要求。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收
益差异明显,这就决定了劳动力转移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是当前乃至未
来一个较长时间的流向,工业化的发展为农业劳动力提供了足够的就业空间,吸纳
了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从根
本上说社会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是经济人驱利避害、谨慎决策的合理选择。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成因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拉文斯坦饵.GRarcnstein)等人最早所推出的“推力一拉力”理
论o,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城乡之间的“推力”与“拉力”作
用,雅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技术替代产生的农业劳动力剩余,另一种是农村
人口过度增长产生的贫困的推动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
民获得了使用权和经营权,解除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诸多限制,劳动生产率迅速提
高;同时,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对劳动力{:导需求量不断减
少,因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产生就不可避免了。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的不断投入
和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高,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来
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客观上急需寻找出路,形成巨大的“推
力”。所谓“拉力”是指经济发达地区的持续发展为农业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和较高的比较利益,这种比较利益的存在便对农业劳动力产生拉力作用。推力和拉
力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象的产生,当这两种反方向力的共同作
用大致平衡时,农业劳动力转移才能J下常进行,推力或拉力过大都会积累起很多难
以解决的问题。
4睾胜l;【I:《11-农化’j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d;版社,1991
6
⑨ 硕士学位论文
MASl。ER’S TI'fESlS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
刘易斯(WA.Le叭s)的“二元结构模型”中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传统农业
和现代工商业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劳
动者的收入水平是由他们的边际收益率决定的,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
下,农民收入只可能保持在极低的水平上。而现代工商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职工
工资收入大大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商业
部门,一方面会减少人地比例的紧张关系,提高这部分转移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
活水平;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解决了工商业发展所需劳动力
不足的问题,增加现代工商业部门的产出和积累。随着积累的增加,现代工商业部
门就会有能力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由这种互动关系形成的良性循环,会促
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
基本途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按照刘易斯的理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
力的转移是工业化的必然过程。
三、国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案例
日本和韩国同我国在社会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有着很强的相似性,两国农业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对于我国具有特殊的借鉴意义,而英美等发达国家农业劳动
力转移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产生和发展的,但受本国经济、文化、历史、制度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各有特色。
(一)日本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日本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成功模式的典范之
一。战后日本农村人口急剧膨胀,1947年农业人员达到了1700万人,占总就业人
口比重上升到53.4%,但是日本经过战后恢复和调整,很快使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
烟消云散,1955年为40.2%,1975年为13.9%,1983年为lO%,1997年则降至
5.2%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l、制定有关政策,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
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政府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计划在10年期间通
z阿瑟一划易斯:‘-二元并济论》.北京绛济学院Ⅲ版社.1984
。燕维民、爿(盛艳:《僻箍l|奉经验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往》,《农业绛济》.2003年第12期
7
⑨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过剥离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43万人,以弥补第二,三产业的用工不足①,同时由国
家补贴利息,向农户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促使农业现代化,改变原有的农业结构,
以减少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2、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引导农民向不同的产业流动。
经济发展早期,由于当时重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素质、生产技能
方面要求不高,于是政府就以重工业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当经济发展
速度缓慢,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日本政府又以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方
向为主,向农村第三产业即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转移。
3、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日本普及了高中教育,1976年初中毕业生上高中的升学率达到了92.6%,高中
阶段增设有工,农、商、水产和卫生等职业课程,40%的农村适龄青年跨进了大学
校园园。政府还大力推行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为农村谋职者提供各种
学习机会,使其适应工作环境并获得劳动技能。
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二战后,政府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到20世纪70年代,全国己基本实现
了农业机械化。1950年日本仅有农用拖拉机700台,而到1976年就增加到了380
万台,从80年代开始,日本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世界居于前列,农业生产对劳动
力的需求大大减少,释放出的农业劳动力转向新的劳动岗位。
5、大城市发展战略与乡村合并发展并举,促进城乡一体化。
日本实施以东京、名古屋等几个大城市发展为中心,周边发展卫星城的战略,
同时,采用合并村镇、建立新城的方法,促进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城市人口占
全国人口的比重从1950年的37.5%上升到1975年的75.9%,到1997年已达到了
90.8%,广大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城市人口固。
(二)韩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韩国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一。2002年其农
业人口比重只有7.7%国,基本完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从具体的转移模
式看,韩国选择了集中型转移方式,其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涌向大城市。
1、韩国实行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发展战略。
4国家发展改苹委外事·日:‘【I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1;;}浆》.‘中围绛济导刊》.2004年第l期
。农洪岩,刘德现,谢永滨:‘|J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发其启示》,‘劳功保障世界》,
2005年第j期
’辑牛:《中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i制度安{{}研究',<西南财鳟政法人学学撤’,2002年4月
’肖鼎光:‘中国扯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润题分析》,‘武汉人学学报》,2005年第5期
8
⑧ 硕士学位论更
MAS rER’S THESI$
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政府确立“出口导向”战略,于1976年3月正式加入
GAl下o。同时,韩国大力发展纺织品、电子、造船、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资
金来源上主要靠资金输入,1962至1981年,共吸收国外贷款486.5亿美元,平均
每年新增就业37.5万人,其中13.5万人就是由外资诱发的圆。
2、“新村运动’'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1972年由韩国政府发起并投入巨资,设计了20多种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工程,
让各地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政府予以物力和财力支持,1973年对全
国不同情况的乡村进行分类,通过20年的努力,韩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大幅提高,
城乡收入的差距大为缩小。据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显示,1993年韩
国人均GNP达766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居民的95%,农村居民的恩
格尔系数为21%,韩国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当然,韩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也有一些缺陷。韩国一直实行偏重工业的发展战
略,农业劳动力转移过快,农业生产始终处于落后状态。据统计,韩国在20世纪
60至70年代,每年进口的谷物都在1000万吨左右,占国内需求量的50%以上。
与此相应的结果是韩国的中小城市以及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
涌向大城市,造成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等“大城市病~。
(三)英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英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经历了长达4个世纪的时问,从转移
模式看,是圈地运动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其农业劳动力除了向本国城镇非农业转
移外,还向殖民地国家转移,这与当时英国的国情息息相关。
l、英国的农业劳动力在圈地运动下被迫转向非农产业。
英国是一个岛国,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在西欧各国中是最小的。由于人多地少,
1801年农业劳动力比重高达35%,随着英国非农产业的发展,用暴力驱赶农民的
大规模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不得不受雇于手工工场,从而解决了毛纺织
业对劳动力需求问题。据统计,18世纪英国有大约一半的农业劳动力涌入了城市,
同时,大批耕地就转化为牧场函。
2、英国非农化的进程得益于国外市场的规模和效率。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因而,殖民地国家也就成为英国农业
。WT0的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4梁毒:《试析发展中冈家和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种类型》,《哈尔演学撒》.2002年第11期
9牟谷成,冯中朝,喻翠玲:《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一跨固转移》,《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第3期。
’牟仙娥,I:存铯:《固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t中固农村绛济》,2004年第5期
9
⑨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之一.据统计,仅19世纪的100年中,爱尔兰向美洲的
移民就达500万人之多。这样,英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为本国的城镇化提供了
前提条件,也加速了他国的城镇化。
3、英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以牺牲本国农业为代价的。
18世纪60年代,英国生产的粮食不仅可以满足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而
且还可以出口。但随着英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推进,英国消费的粮
食、肉类和农业原料越来越依靠从外国进口。1868至1875年,英国国内小麦消费
量进口供应的比重增至48%以上,1910年,英国粮食自给率只有35..6%,棉花全
部靠进口,1870至19874年,羊毛进口增至13938.8万公斤①。
英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在20世纪初期后才持续缓慢地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1901至2002年英国农业劳动力人口在全部就业人口中比重由8.9%下降到1.7%,
其中,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转入工矿业和建筑业,以后主要转入第三产业。
(四)美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从转移时间看,美国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大约用了一个世纪
的时间完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转移的具体模式看,属于自由迁移模式;
从转移方向看,吸收农业劳动力的部门基本为大城市的工业部门和包括商业和服务
业在内的第三产业部门。
1、美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大规模工业化条件下自发地转向非农产业。
美国地多人少,城镇化和工业化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工业化初期的1840
年,其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为63%,但美国在19世纪末就实现了工
业化,1870至1900年,农业增长了1.4倍,而工业增长了3倍。。工业的快速增长
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解决了地多人少的矛盾;同时,由于机械化而分离出来的
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也被快速的工业化所消化。
2、美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农业为工业发展解决粮食、提供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
移得以畅顺无阻。首先,1960年美国人均占有粮食800余公斤,1920年在人口也
增长了2.4倍的基础上增加耕地面积,人均粮食占有量还增至1000公斤以上;其次,
这种转移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为前提的,1820年美国1个农民所生产的
产品仅能供4个人消费,而到了1972年高达52人@。
’数据来源:联台国微农组织数据库坩-.stesm.gov.cn/resource/data/jingji.asp
2数据米源:卜海农业州w-.shac.gov.cn/1wzc
4数据术源:世界银行世界发艟指标数据库w-.amr.gov.c1]:8080/information.nsf
10
⑨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3、“交通革命”在美国工业化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业的繁荣不仅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而且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迁移成
本,19世纪40年代美国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运河网,1982年美国开始修建铁路,到
1887年,全国数以万计的大小城镇已由铁路网连接起来,铁路运输不仅适应了工业
革命的需要,也促进了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
在美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良性转移轨道后,美国农村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随之
锐减。二战前,美国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数的22%,1950年下降到12%,
1960年降到6.6%,1990年降到3%,2002年只有2.1%o。
四、各国经验与启示
上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为我国农业剩余劳
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工业的高速发展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重
要作用:而在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英
美等发达国家用了40一100年的时间保持工业快速增长,使人均GDP由200--500
美元增加到1000--2000美元@,从而使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从50—60%下降到15—
25%的水平;在工业化发展后期,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吸纳了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业。
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总值中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
人数的比重都在50%以上,有的高达60一70%,而第三产业中有相当多的就业人
口来自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正确的经济发展战赂是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
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还是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以发展内向型经
济为主,还是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这些都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重要影响。
日本在工业化早期重视节约资本的创新,英国在工业化后期发展农村工业,韩国在
20世纪60一70年代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在发展劳动密集型
产业以适应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美国则针对本国劳动力短缺的特点,大
。宋乍华:《戈因绛济研究》.人民H{版社,2002年版
2 li章群等著:《欧戈农村劳动力的转移。j城市化》.礼会科学立献m版社.1999年敝
4杨小荔、罗贤栋等:《美闰和日奉的农业劳功力转移对我国的启示》,‘企业经济》,2004年第9期
1l
⑨ 硕士擘位论炙
MASTER’S THESIS
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可见,要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必须有切合本国国情的
经济发展战略。
(三)劳动力素质的优化是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条件。,
日本政府对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努力,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大使劳动力素质的
提高,对于非农就业机会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样,荚美发达国家也十分重视劳动者
素质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美国从19世纪末到1945年就完成了使用畜
力到机械力转变的农业机械革命,1970年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到10.8%,到90年
代则继续减少到3%以下①,但美国的农业产值并未因此而减少,原因就在于在美国
农业中应用了科技含量高的新工具、新产品、新技术,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和劳动力
素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城市化与非农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
英、美、同、韩国家的实践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促进了城市化,
也促进了农村非农化,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工业化的推进,发达国家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体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50年代以
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即农业劳动力转移更多的趋向于在农村内部转移,而并非
涌向城市,主要表现为农村非农化和农村城市化,城乡的差别进一步缩小。这种阶
段性的变化说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伴随城市化的演变具有时序上的规律性;高
度的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对于大量限制流动人I:1涌向城市和解决“城市病”
有积极作用。
(五)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需要有与国情相适应的土地政策。
农业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意味着农业生
产要素要重新组合,土地要素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美国主要是调整为土地集中,
不仅农户经营规模逐渐变大,还出现了大农场;而日本在二战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
移加快,但土地的集中程度却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兼业化普遍,承受着小农经
营的传统。这说明,一国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要遵循本国国情,各国政府
要指定符合本地资源禀赋状况的政策。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不同国家乃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存在多种不同的模
式,这些模式都与本国国情和各地的区域条件紧密相连,就我国而言,省级之间及
各省内不同县域之间条件差异比较大,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也不能固守某种模
式,应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做出不同的选择。
张力勇;《“三农”问题求解分析与城市化》,‘财绛问题研究》,2002年第1I期
12
⑧ 硕士荦住论走
MAS rERlS THESIS
第三章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英山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在向城市经济侧重近20年后,正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
200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会议上o,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十一五”经济建
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
湖北省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其县域经济发展在“十五”期间取得成绩显
著,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中国茶叶之乡”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是全国贫困山区县,
位于大别山南麓,是湖北省的特色县域经济之一,也是湖北省财政扶住资金的重点
县市,作为在“十五”期间湖北省发展最快的一个县市,在经济、技术、劳动力市场
和会融市场等几个方面都具有的二元结构性质,分析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转移
状况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经济结构状况
表3-1 2005年英山县与湖北省、全国的三产业比重。
数据来源:湖北省黄p町市英山县2005年统计年鉴
由表3—2数据可以得出,2005年英山县三次产业经济收入比重由2000年的
45.0:32.4:22.6转变为36.0:38.4:25.6,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二、三产
业比重上升到“%,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81.1%,比2000年上升23.5个百分点。
结合表3—1数据分析,英山县第一产业36.O%的比重大大高于湖北省的16.5%和全
国的12.5%,其第一产业相对过高,而在湖北省与全国基本的持平40%左右的第三
产业,英山县的25.6%的发展现状却显得远远不够。
。资料来源:2005年12月22 Ij犟23 r{ 中央农村T作会议‘中国进入县域绎济大发艟时代》
。数据束源:湖北省黄网市英山县2005年统计年筘
13
(二)经济收入状况
从表3—2数据可知,2005年英山县的生产总值达到21.5元,是2000年的
1.4倍,平均年增长7.3%;全县固定资产投资6.95亿元,年均增长14.3%;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6.06亿元,年均增长7.1%;财政收入11465万元,按可比口径年均
增长8.4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和生猪屠宰税的情况下,达
到5541万元,年均增长15.59%,2005年旅游综合收入3973万元,分别是2000年
的3.58倍和3.9倍。综合可知,特色经济占农村经济的比重达到81。9%,这不难可
以得出,英山县经济主要依靠特色产业经济,这存在有隐蔽的危机性@。
表3—2英山县2005年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全省、全市比较。
单位全国全省全市英山县
经济指标
数额% 数额% 数额% 数额%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8232l 9.9 6484.5 11.4 348.56 9.3 18.5657 5.6
第一产业亿元22718 5.2 1069.8l 4.o 115.53 4.3 8.7765 O.2
第二产业亿元86208 11.4 2274.37 13.7 107.86 15.6 3.386l 4.8
第三产业亿元73395 9.6 2640.32 1l,8 125.17 9.1 5.0314 14.5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8 1.8 102.9 2.9 103.4 3.4 102.7 2.7
城镇登记失业率% 4.2 4.2 4.33 4.2 4.27 ● 4.1 -
粮食产鼍万吨48401 3.1 2177.38 3.7 282.72 1.6 16.4327 8.8
油料产量万吨3078 O.4 293.9 -6.5 40.78 m.1 1.3761 4.6
茶叶产量万吨92 9.8 85000 11.5 1.8 5.7 1.4756 7.O
水产品产量万吨5100 4.o 318.2 5.4 32.23 4.7 O.5963 1.7
规模上工业增加值亿元66425 16.4 2007.89 19.3 50.78 22.5 1.6635 20.5
产销率% 98.1 _ 97.6 - 96.26 - 98.3 ●
工业利润亿元14362 22.6 335.76 22.7 2.14 12.O 116 .78.2
全社会吲定资产投资亿元88604 25.7 2834.75 20.3 158.56 21.9 6,9522 20.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7177 12.9 29“.58 13.2 160.97 12.1 6.0559 lO.7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4221 23.2 90.92 34.3 1.8337 1.3 O.0308 18.5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374.18 20.6 13.14 O.2 o.5541 14.7
财政支出亿元一774.52 20.7 51.08 25.5 2.368 24.9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300209 12.2 8184.96 15.3 368.45 17.8 20.194 17.9
其中:储蓄存款亿元147054 16.5 4465.79 15.5 293.37 14.6 16.2358 13.4
金融贷款余额亿元206838 12.8 5“9.67 13.8 204.45 12.7 5.6385 4.7
总人口万人130756 - 6031 一727.3 - 39.1519 ●
人口自然增K率% 5.89 ● 3.05 ● 3.5 ● .14.0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兀10493 9.6 8786 9.5 6358 8.4 5838 6.6
农民人均纯收入兀3255 6.2 3099 7.2 2644 6.4 2369 5.8
‘资料米源:政府T作撤告(摘要)——2006年4月8 II征荚山县第f。五届人民代表人会第二三次会议k
英山县县长1i沾呜
。资科束源: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2005年统计年箍
4
(三)工业和建筑业发展状况
由表3--2数据来看,2005年英山县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6091万元,完成
增加值16635万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4172万元,产品销售率983%,比上年提
高78.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23.24%,其比重由2004年的19.8l%上升
到20.80%;建筑业2005年实现产值49976万元,但在省外完成的就达6080万元,
占全年产值的12.2%①,这些数据虽然在英山县纵向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从全
国横向来看,差距还是很大的。
(四)居民收入情况
由表3—3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英山县城镇居民收入逐年增长,消费能力和消
费水平也逐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4350
元和1901元分别增加到5838元和2369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由1815元增加
到4147元,但是英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68.93元,仅为黄冈市2644元的89.6
%,湖北省3099元的76.44%,全国3255元的72.78%,人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
表3—3 2005年英山县经济发展在全市中的地位@
县市区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发展速度农民平均纯收入财政收入
(万人) (万元) (%) (元) (万元)
黄州区37.19 419891 108.59 3191.30 17014
团风区36.49 156920 109.20 1877.00 896l
红安区65.47 283800 105.78 2213.73 41599
麻城区116.28 475483 108.85 2531.73 31440
罗田区59.8l 219452 1lO.57 2495.15 18587
英山县40.73 185657 105.54 2368.93 11408
浠水县102.76 4“537 111.92 2748.12 24983
蕲春县96.89 433371 109.67 2654.31 24682
武穴市73.36 466141 109.40 3067.35 31980
黄梅市98.89 406794 112.72 2697.91 29231
全市726.3 3485600 107.97 2643.82 291586
资料来源:湖北省黄pq市英山县2005年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2005年英山县国民绎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撤
2关于英山县2005年财政颅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2006年4,】8 F1在英山县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英山县财政局局艮方振华
4资科来源: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2005年统计年箍
⑨ 硕士学位论丈
MASTER’S THESIS
(五)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在社会保障方面,截至2005年底,英山县实施搬迁扶贫593户,赤贫人口和
低收入人口减少了6.03万人①;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4%,争取中央和省危改
资金304万元,农村办学条件迸一步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4.1%,农村特困救助
对象由上年的3464人扩大到5800人,教育、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覆盖面
有所加大,但是城市低保、农村救灾救济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英山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
英山县辖8镇3乡,312个行政村,7个国营林场,2004年末统计英山县总人
口40.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6万人,占英山县总人口的81%,农业劳动力20.6
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63.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英山县山多田少,素有“八山
一水一分田”之称,人口密度280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O.038公顷,远远低于全
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而在实行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
的只有9.8万人,仅占农业人口的30%,有lO万多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就业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势必会影响整个湖北省以至我国经济的发展,英山
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更是具有了重要意义。
(一)英山县农业劳动力数量、结构
表3—4英山县2000年至2005年的劳动力资源总数与农业从业人员8
7
1|
。。,。玉一。”—i“~~8护
;。一⋯。| .《
;———一’“’,“ 蔼
? 。+ “一一g
蟹。⋯。a?i。。。o。。_%I二懑
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2005
数据来源:湖北省黄M市英山县2000年至2005年统计年鉴
4资料来源:2005年英山县田民并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撤
4资料_束源:关于英山县2005年固民经济和礼会发艟计划执行情况
3数据来源:湖北省黄网市英山县2000年拿2005年统计年搭
16
(单位:千人)




m
o
⑨ {Ⅲ士学位论文
MASJrER’S THESl8
英山县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县,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
力数量逐年增加。从表3—4的分析可以得出,从2000年至2005年,劳动力资源
总数和农业从业人员数量连年上升,2005年农业从业人员为20.6万人,占劳动力
资源总数的68.6%,而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9.8
万人,仅占农业人口的30%,有10万多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农业
劳动力数量大且逐年上升,同时,广大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现代产
业所必须的文化和技术水平。
(二)英山县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
图3—5英山县2005年的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
数据来源:湖北省黄州市英山县2000年至2005年统计年鉴
由图3—5的分析可以看出,英山县农业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
43.7%,几乎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一半,是第三产业劳动力20.4%比重的两倍还多,
而作为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第二、三产业在英山县的发展明显滞后,农业劳
动力在产业结构上的分布呈现不合理的状态;农业劳动力资源分布在第一、二、三
产业的比例为2.2:1.8:l,虽然比以前有好转,但与2004年全国三产业17.63%、
62.08%和20.29%的就业比重,比例约为1:3:l相差较大@,因此可以得出,英山
县的农业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上不尽合理,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偏多,二、三产业的劳
动力相对不足。
。数据柬源: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2000年年2005年统计年搭
。资科来源:关于英山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艘执行情况1j 2006年计划争巢的撒告(摘要)——2006
年4月8}I舀摸山县第1‘五届人民代表人会第三次会议上荚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徐飞
⑨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1.HESI$
(三)英山县分行业劳动力分布与就业情况
表3—6英山县2001年至2005年分行业劳动力分布o (单位:万人)
行业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农林牧渔业11.56 11.94 9.42 8.95 8.19
制造业3“ 2.96 3.52 3.22 3.85
建筑业1.31 1.50 1.71 1.75 1.76
交通运输业0.64 0.94 0.86 0.65 0.48
批发零售业1.53 1.98 2.27 1.86 1.1l
其他行业2.88 2.26 2.43 2.48 2.5l
由表3—6可见,在农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2003年以后
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已降至十万人以下,因此,英山县农业劳动力向非
农业转移已经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从产业内部情况来看,第二产
业转移以劳动强度大和危险性高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第三产业方面以交通运输
业、批发零售业和其他行业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孕,大部分劳动力在
从事收入较低且科技含量不高的行业,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劳动者的素质
亟待提高。
因此,综上所述,解决好英山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在湖北省乃至我国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英山县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英山县坚持以“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
原则,采取向外发展拓渠道,向内挖潜增岗位的办法,全方位、多途径转移农业剩
余劳动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资抖来源: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2001年至2005年统计年浆
誊资料来源:政府T作报告(摘要)——2006年4月8|l在英山县第}.五届人民代表人会第三次会议上
英山县县K壬浩鸣
9沈一Ii东,付建田:<试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定位——关十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英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调研第五期(总第126期) 2006年7月26}I
⑨ 硕士学位论吏
MASTER’S THESIS
截至2005年底,英山县向发达地区输送务工人员7.1万人,占英山县人口17.7
%,每年打工的收入4.1亿元,据2001年统计数据,英山县外出打工人员的人均年
收入为3739元①,但是,英山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都是以血缘、地缘、人际
关系为等为纽带自发进行的,靠民间及政府有组织的输出相对较少。根据《英山县
2005年农村住户调查年报》数据,英山县农业劳动力非农业转移的外出方式中,亲
属介绍外出的占87.63%,中介组织介绍的占7.14%,政府部门组织外出的仅占5.23
%:从英山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来看,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
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这种无序和盲目的转
移,使英山县外出务工劳动力自身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很难实现长期稳定的就
业,也就不可能实现合理有序的流动,这给英山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带来
很大的障碍。
(--)劳动者素质较低
英山县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技能低下,截止2005年底统计,文盲或半
文盲、小学文化、初中文化程度人数占农业劳动力比重高达63.7%,而高中、中专、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农业劳动力比重三者之和仅为6.3%。另外,目前受过专
业培i)JI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不大,且培训内容大多仅限于农、林、牧、渔业知识,对
外出就业的针对性不强,时间较短。而掘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北京等24个大
中城市使用农民工的调查表明,在文化水平方面,9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
上的文化水平,其中20%以上的岗位需要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在技能方面,80
%以上的岗位需要具备初级工以上的水平,其中13%的工作岗位需要具备中级工的
职业资格,8l%的岗位需要熟练技术工人。。
农业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使其难以接受科技知识,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
英山县广大农村仍停留在传统耕作模式上,劳动力退出农业领域的基础不稳;农业
劳动力技能的低下,使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保姆、餐饮等简单的劳务活
动,或是从事一些建筑业、制造业等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高的工作,增加了低层次
就业领域的竞争压力圆,加剧了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技能低与进城就业竞争激烈的
矛盾,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形式进一步恶化。
。农业部侨息中心:《农民素质’j农村职业教育》2003年8月26{1
2阵东琦:《未来中田的困境‘j战略选择》,t东北财绎大学学撇》,2003年第3期
。刘柬占:《我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血临的困难与对策》,[J]‘价格月刊》,2001年第9期
19
⑨ 硕士擘位论丈
MASTER’S THESIS
(三)农业劳动力市场发展缓慢
英山县的劳动力市场体制不健全,发展缓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
一,农业劳动力就业管理工作滞后。多数乡镇就业服务机构没有稳定的工作人员
和办公经费,尽管成立了基层劳动事务保障站,但是工作运行质量低,作用发挥
不够,部分乡镇还没有真正把农业劳动力就业工作纳入乡镇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
严重影响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第二,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对称。目前,
英山县仅县就业训练中心有劳动力市场的场所,市场中介影响不够,多数农民工
甚至对部分企业家都不了解,造成了农民务工无门、企业招工困难的现象@。
英山县现有的中介组织服务功能差,职业介绍范围窄,劳务市场规则不健全,
维护和调控市场程序的手段乏力,在信息收集、宣传动员、组织输送、跟踪服务
各环节上还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亟待完善和规范。
(四)从业单一且稳定性低
根据(2005年英山县农村住户调查年报》显示霉,在2200户被调查的农村住
户中,有371户为农业兼业户,685户为非农业兼业户,二者占所调查的农村住户
的48%。由此可见,英山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流动性特征,稳定性较
差,这主要是由于农业劳动力择业的盲目性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的结果,对雇
主的约束机制不健全,也造成了雇主对农业劳动力的雇佣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因而
从择业和就业两个方面决定了农业劳动力就业的不稳定性:其次,农业劳动力普遍
缺乏一技之长,文化技术素质不能适应城市岗位的需要,大都集中在一些I临时性、
季节性较强的服务业及加工制造业。因此,英山县农业劳动力迸城务工普遍采取阶
段性就业,农忙务农,农闲务工,而这种转移模式大大降低了农业劳动力非农业就
业的稳定和持续。
(五)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不健全
当前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快速转变,可是从整体
来看,英山县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还很低,60%以上只有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与劳
动力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近几年来,英山县相关政府部门均已把农民工培训提上
‘资料米源;关十英山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蔓)——2006
年4月8 lI肴:英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人会第三次会议‘j:英山县发艟和改革局局长徐飞
2瓷科来源:2005年英山县农村住户调盘年撤
20
⑨ 硕士学位论炙
MA$TER’S T}fESIS
日程,然而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每年只能培训各类技术人员5000余人固。究其原
因:首先,农民认识不到位,自觉性不强。已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担心培训耽误挣钱
时间。加之培训需要费用难以承受,不愿意参加,尚未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多因为智
力、体力和家庭经济贫困无法参加或拿不出钱来参加;其次,培训费用不足。按政
策规定,培训费由省、市、县三级各按l:1:1的比例配套o,而实际执行中,一
级比一级少,加之省市财政拨款需要一定的时问,加大了培训基地的负担;再次,
民办培训机构享受政策实施发展缓慢。由于享受不到政府投入和农民工培训的优惠
政策,在组织生源上得不到各基层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发展十分缓慢。
(六)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由于外出的劳动力比较分散且缺乏组织,在供过于求的劳动力竞争市场中处于
弱势群体,游离于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因此,他们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
一是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尽管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各级政府严厉治理拖欠
农民工工资现象,但一些用工单位特别是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
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加班得不到相应的报酬。更有甚者,有的企业以试用期
为由盘剥劳动力,刚过试用期就找理由辞退以减少用工成本;三是缺乏劳动合同保
障。虽然《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据调查,英山县外出务
工者签订合同的极少;四是参保率低,享有工伤、医疗、失业等保险的人占劳动力
的比重仍然不高。。
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缘于用工单位对农民的歧视,另一方面也缘于广大农
民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自己觉得工作难找,于是对种种无理要求不抵制、不申辩,
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工伤和重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和劳动赔偿。这
对英山县乃至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o沈J!东、付建目:《试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定位——关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盘与思考》
英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调研第五期(总第126期) 2006年7月2611
。蛰科来源;关于英山县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20。6年4月
8纠在英山县第l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h英山县财政局局长方振学
5£杰:《我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对策》.[J]《人Id’j经济》,2001年第10期
⑥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第四章以英山县为例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高潮,从研究英山县的
劳动力现状模式出发,发现在农村劳动力快速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中,面临许多亟
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健康发展,而这些问题的产
生又有其深层次的根源,必须对问题根源深入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
笔者认为,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有;
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区域间不平衡
英山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已经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结
合表3—6数据来看,在产业内部情况上,英山县第二产业转移以劳动强度大和危
险性高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其他行业是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同时由图3--5的分析可以看出,英山县从事第
一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几乎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一半,是第三产业的农业劳动力的两
倍还多,作为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二、三产业在英山县的发展明显滞后,农
业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上的分布呈现极不合理的状态。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农业
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我国工业化进程梯次是推进,东部发展最快,中部次之,西部
较落后。
表4--1 2003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比较岳
人口占第二产业增工业增加第二产业增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增固定资产投固定资产投
地区全国比加值(亿元) 值(亿元) 加值占全国占全国增加值加值占全国资(亿元) 资占全国
重(%) 比重(%) 比重(%) (亿元) 比重(%) 比重(%)
东部43.2 40066.37 28004.2 60.86 67.1 31359.43 60.63 23948.94 57.12
中部28.1 16005.71 8340.9 24.32 20.O 11813.82 22.85 9040.03 21.57
西部
28.7 9748.16 5361.4 14.8 12.9 8546.27 16.54 8940.55 21.3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核算司
由表4—1可见,尽管近几年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2003年占全
国总人口的28.7%的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的14.8%,相当于东部第二
产业增加值的24.3%。由于缺乏工业化的带动,中西部地区成为我国农业劳动力剩
3资料来源:圊家统计局核算司
⑨ 硕士学位论丈
MASTER’S THESI$
余情况最严重、农村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化程度最深的地区。2004年西部农业从
业人员1.1亿人,占西部从业人员总数的57.8%,其中约6000万为剩余劳动力,全
国2600万农村贫困人口有60%左右分布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较西部
为高,但明显落后于东部,甚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不能满足本地区农业劳动
力转移的需要。
二、城镇就业形式严峻
发展城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业剩余
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随着城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城镇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体
制创新的转折阶段,产业升级增长方式发生改变,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使得城
镇企业对低层次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降低。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文
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英山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
低,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在计划经济时期
英山县有国有、集体企业130家,目前90%以上的企业已经破产或改制,城镇失业
人员达3200人①,使得城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业剩余劳动
力转移的步伐。
虽然英山县一些农村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务工过程中,扩大视野、更新观念培养
技能、积累财富,纷纷回乡创办企业,加快了英山县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
力的就地就近转移,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全县务工人员回乡创办领办企业193
个,年产值6000余万元,税收280万元,安置劳动力3800人圆,但总体规模不大,
城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数量短期内难有明显增加。从全国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
来,作为城镇就业传统主渠道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大量
释放的剩余人员使城镇就业形式十分严峻。
表4--2城镇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就业人数的变化(1995--2004年)(万人)。
年份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l 2002 2003 2004
国自|单位11261 11244 11044 9058 8572 8102 7640 7163 6876 6710
集体单位3147 3016 2883 1963 1712 1499 1291 1122 1000 89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5冲国统计出版社,2005
‘资料来源:英山县县委书记邓新华同击在拿县三级十部人会J:的讲话(摘要)
4资料来源: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英山县固十资源局局长陈尼义
‘资料束源:中目统计摘要2005中固统计j11版社,2005
⑧、‘‘/
硕士荦位论炙
MA$丁ER’S THESI$
由表4—8可见,1995--2004年国有就业人数由11261万人减少到6710万人,
下降了40.5%,集体单位就业人数由3147万人减少到897万人,下降了71.5%。这
一时期创造就业岗位、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等的主要渠道使个体私营经济等菲公有
制经济发展成为一时的趋势,但是个体私营经济受市场准入条件苛刻、资金筹集困
难、社会经济环境相对宽松及缺乏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等问题的制约,没有达到应
有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就业吸纳力有限。由于城镇自身滞留了大量失业人员,农业
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自然比较困难。
三、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英山县的劳动力市场体制不健全,发展缓慢,农业劳动力就业管理工作滞后,
部分乡镇还没有真正把农业劳动力就业工作纳入乡镇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
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对称,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严重影响了农业劳动
力转移工作的开展,这只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的一个缩影。从目前情况看,我
国在中小城市现有的中介组织服务功能差,职业介绍范围窄,劳务市场规则不健全,
维护和调控市场程序的手段乏力,在信息收集、宣传动员、组织输送、跟踪服务各
环节上还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从全国来看,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市场存在严重的地区、城乡分割,一些
城市为了解决本地人员的就业问题,规定一些工种不许农民工进入,有些地区还要
求农民工办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证件作为进城务工条件,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
动收到阻滞o。不少地方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市场仍处于自发的、较为混乱的状况,
信息不够灵通,服务不够规范,市场缺乏管理,个别社会职业中介组织甚至以介绍
工作为名骗取农民工的钱财:政府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不到位,管理
效率低下,大部分农民工基本上是自发外出务工的,其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盲目、
无序的状态。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设置了障碍。
四、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英山县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技能低下,英山县广大农村仍停留在传统耕
作模式上,截止2005年底统计文盲或半文盲、小学文化、初中文化程度人数占农
业劳动力比重高达63.7%,向非农业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仅占17
4宋林飞:《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及幕奉对策》.《南京人学学:}ll》.2004年第2期
24
⑨ 硕士学位论丈
MASTER’S THESIS
%,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更少。英山县雷店镇老结村农民郑昌肥,自己是文盲,2001
年误把除草农药当成杀虫农药来用,致使3亩种稻颗粒无收,赔本800多元。劳动
力素质的下降,严重影响了科学知识的普及,良种的推广、新技术的采用就更为困
难了国。这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北京等24个大中城市使用农民工的调查要求
相差甚远。
纵观全国,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外出务工成为农民主要流动渠道之一,但
是总体上来说,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农民,
基本没有就业的门路。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农业
劳动力市场择业能力较差,就业渠道狭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简单、
租放的工作。2003年我国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四
个行业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达到79.4%o,增加了低层次就业领域的竞争压力,加剧
了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技能低与进城就业竞争激烈的矛盾,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形式
恶化。
五、农民的基本权益保障系数不高
英山县外出的劳动力比较分散且缺乏组织,在供过于求的劳动力竞争市场中处
于弱势群体,游离于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
农业劳动力受到等多的限制,其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
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
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因此,他们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
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里主要从事城里人不愿意干的最累、最脏和最苦的工
作,但是收入水平却很低,尤其是中西部外出农业劳动力收入更低,东部,中部、
西部外出农业劳动力人均年收入之比为1:0.57:0,5矿。受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农民工在子女入学、就业、住房、保险、医疗等方面的待遇普遍比城里人相差甚远,
一些农民工甚至连起码的劳动保障都没有。由于农民工在城市是弱势群体,合法权
益常常受到侵害,其集中表现在近几年用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频频发生,
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缺乏劳动合同保障,造成极坏的社
会影响,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刘晏玲:‘当前我田农业劳动力流动中的礼会问题及其对簧,.‘中固农村绛济》.2002年3月
2薛骏:‘城镇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西北农林科技人学学撤》.2004年6月
,祁晓玲:《关于中国现阶段农业劳动力流动建设制度的思考》.《lJtl)II帅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7_『j
2S
⑥ 硕士学位论丈
MASl‘ER’S THESI$
第五章走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的思路
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
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1000
万左右o,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2005年11月8日发布的《劳动和社会
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以下目标:未来三年,我国将继续实
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国城镇将实现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
%以内,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将得以
逐步提高。因此,转换思维方式.着眼于治本,调整相关政策,加强制度管理,完
善配套法规,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英美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工业的高速发展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
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
术产业,加强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以企
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区域发展,加快中西部地
区的工业化步伐,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在经济政策、资金注入和
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健全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
自由流动,引导东部产业合理西移。中西部地区自身也要认真转变政府职能,改善
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发展有中西部特色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当前农村一方面是许多劳动力的闲置,另一方面又是许多自然资源的闲
置,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缺乏把这两个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资金。国
家财力有限,短期内难以投入大量资金引导农民进行大农业的开发,单个的农户更
无力进行这种开发。这些年来农村中新兴起来的股份合作为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
出路,农村股份合作制,是资金、技术、场地、资源、设备、劳力等生产要素相结
合的入股联营的合作经济制,按这种体制建立起来的经济实体,是一种股东共有的
经济实体。
4第一财绛I。l撤‘“卜一五”期间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2006年11月09
26
⑨ 硕士学位论文
MAS rER’S THESI$
二、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战略的劳动力用工制度
日本在工业化早期重视节约资本的创新,英国在工业化后期发展农村工业,韩
国在20世纪60一70年代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美国则针对本国
劳动力短缺的特点,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可见,要加速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必须有切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在发展基础上的合理的用工制度也更是显
得尤为重要。
在城乡就业矛盾相当突出的情况下,许多地区的政府划定城市的一些行业工
种,禁止或限制农业劳动力进入,将其制度化的做法有悖于市场化就业的改革方向,
为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的大市场设置了障碍。鉴于这种情况,目前应主要着手统筹
规划和调控全国城乡劳动力就业,取消各种限制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促进
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有序流动。各省、市政府要坚持取缔对农民工的行
业、工种限制,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允许企业根据劳动力市场价格自由录
取工人。实现职工劳动报酬和福利的工资化、货币化,改进政府对企业工资管理的
调控手段,促进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o。
金融机构应积极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专门面向个体私营
企业的融资体系和风险担保的基金体系,放宽私人资本在~些重要行业如银行、保
险、外贸、通信、重要交通运输业市场准入的限制,扩大私营经济的经营领域,给
予个体私营业主应有的社会地位,提高他们艰苦创业的积极性,鼓励高级管理人才
和技术人才到私营企业工作,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政府行为,切实保障个体私营经
济的合法权益@,就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来说,企业才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三、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市场体系
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坚决消除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各种限制,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和规范各种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
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政府和社会多方位的农
业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进城求职的
。郭绺严,f永锡:《2001~2010中国就业战略研究》,科学技术iI{版{t,2001年
’安增尼、刘秆j民:《天津市瑚民鲐济发胜的扶色关联颅测分析》,[J]《农业’i技术》,2005年第4期
⑧ 硕士学位论丈
MAS rER 7S THESIS
农业劳动力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并完善职业介绍补贴制度,对提供免费职业
介绍的各类职业中介结构给予补贴。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健全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管理体系,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
供服务o。
日本政府对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努力,教育事业的发展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
的加大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使的日本农业劳动力对于非农就业机会有良好的适
应性,因此我国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企
业、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的高技能人才投入机制;安排财政性资金和政策性贷款,
扶持技工学校和公共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提供补贴或奖励。劳务培训
不仅要培训劳务技术,还要实施有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以减少民工“法盲犯罪”的现
象圆,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个关键。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网络服务和信息发布体系
由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缓慢,相对于整个劳动力市场来说,农业劳动力信息
获得能力还相当薄弱,因此,需要政府和市场等各种渠道提供劳动者供求信息,提
高劳动者资源配最效率,减少劳动者盲目流动。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网上职业介绍功能,建立城乡~体化的就业信息系统。
首先,目前各级政府需要将农业劳动力问题纳入规划,应设立专门机构,对本区域
内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及劳动力流动的有关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加强对
农业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避免因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滞
后,信息缺乏或信息不准导致农业劳动力盲目流动;其次,培育市场中介组织,作
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媒介。努力改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服务,
实现职业介绍机构网络化、现代化,提高服务机构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民营职
业介绍机构的健康发展。加强并发挥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区域性劳务
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
。会禾爵:《宏脱制度变迁对转型时婀中国经济增l,的贞献》,(习‘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9期
7周般莲,郭克莎:《中困城乡绛济及÷E会协调发胜》,绛济管理{I{版丰十.2002年第二版
’孙静静、刘讧州:《我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㈨素及对策研究》,《牛中科技人学学报》,2002年2月
28
⑨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7S THESJS
五、构建完善的劳动力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和规范劳动就业服务体系,这是我国国情的特有现象,由于长期存在的城
乡二元经济结构,侵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l临诸多体制性、政策
性障碍,农业劳动力受到等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
利方压,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
劳动力市场管理和职业介绍、劳动事务代理等就业服务制度和标准,规范劳动者,
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市场行为。要加强执法力度,打击职业中介的乱收费和欺骗
等违法行为,制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建立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的部门,
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维持劳动力市场的有序进行西。
同时,加强对相关劳动法规的执行,规范非公企业的用工制度,保障劳动者的
基本权益。目前,城市非公有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野蛮用工”行为十分普遍,劳动
者的基本权利,包括工时、安全卫生、最基本的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无法得到保障,
随意解雇劳动者的现象严重。这既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稳定转移,也严
重影响了包括下岗职工在内的城市劳动者进入民营企业就业,应尽快规范民营企业
的用工行为,加强民营企业工会的建设,在民营企业建立集体谈判制度,严格执行
最低工资制度和国家的各项劳动基准制度@,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供稳
定的保障背景。
·汪波:t制约黑龙江小城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功能的主要斟索及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7炳
2孙静静、刘立明:(ie我国农业产业化发胜的制约凶岽及对策研究》,EJ]《华中科技人学学撤》,
2002年第2期
⑨ 硕士学位论文
MASl‘ER’S THESlS
结束语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工程,无论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农村社
会的稳定繁荣,甚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局面都有重要意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
移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来自农业内部的推动作用和农业外部的拉力作
用,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升级,人们的就业结构必然
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早在上个世纪发展经济学家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在
第一产业就业的人员比重会不断下降,逐渐向其他产业转移。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只能在传统的耕作,无法
开拓新的就业渠道,这是农业劳动力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近年来耕地面积
不断减少,而农村人口不断增加,人地比例严重失调,同时,农业劳动力由于所受
教育等多方面的制约,不能够满足现代工业部门的需要而造成结构性失业问题;另
一方面,农业具有季节性生产特点,引起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失业。当然,除了
农业劳动力自身的问题和农业经济内部存在的原因之外,整个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也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总体上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分治局面的改变以及
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政策的出台都是刻不容缓的措施,并且对于城市产业结构的
升级,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法的大量采用而引起的劳动力吸收能力的下降等现象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说到底是一种失业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可以
适当借鉴国外治理失业问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同时也要考虑我国的具
体情况,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搞好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等举措就很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我们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实施
严格的人口控制措施,切断农业劳动力的增长源头;其次要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
移的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搞好农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鼓励制度创新尤其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形成农业劳动力外推机制,迫使农业劳动
力向外转移;最后,要解决农业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加快城镇化步伐,大力发展中
小型企业,组织劳务输出,进行产业化运作,使农业劳动力内部消化一部分。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
程中,还会遇到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自身能力及科研条件限制,对我国农业剩余
劳动力转移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对解决的途径也不够全面,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中
进一步完善。
30
⑨ 硕士擘住论炙
MASTER’S THESIS
注释
l、黄维民、朱盛艳:《借鉴日本经验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J]《农
业经济》,2003年第12期
2、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事司:《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借鉴》,[J]《中国经济
导刊》,2004年第l期
3、衣洪岩、刘德琨、谢永滨:《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及其启示》,[J]
《劳动保障世界》,2005年第l期
4、肖鼎光:《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
第5期
5、梁骞:《试析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种类型》,[J]《哈尔滨学报》,
2002年第11期
6、蒋华:《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制度安排研究》,[J]《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学
报》,2002年第四期
7、数据来源:世界发展报告www.worldbank.org.c们hjnese/youtMssues
8、李谷成、冯中朝、喻翠玲:《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跨国转移》,[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年第3期
9、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
2004年第5期
10、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
1l、资料来源:WWW.stcsm.gov.cn/resource/data/jingji.asp
12、数据来源:上海农业网www.shae.gov.en/hwze
13、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
14、资料来源:www.amr.gov.cn:8080/information.nsf
15、宋玉华:《美国经济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王章辉等著:《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版
17、张力勇:《‘三农,’问题求解分析与城市化》,[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ll期
18、资料来源:2005年12月22同至23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国进入县域
经济大发展时代》
19、资料来源:http://www.southcn.com/nflr/llzhuanti/x河/zF200601120576.htm
20、俞正声主持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2007.04-19
2l、沈卫东、付建国:《试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定位——关于我县农村劳
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英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调研第五期(总第
126期)2006年7月26日
22、农业部信息中心:《农民素质与农村职业教育》2003年8月26日
23、刘晏玲:《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农村经
济》,2002年第3期
24、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核算司
25、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5.【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6、祁晓玲:《关于中国现阶段农业劳动力流动建设制度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7期
27、第一财经日报:《“十一五’期间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2006年11月9日
28、郭继严、王永锡:((2001--2010中国就业战略研究》’嗍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29、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城乡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年第二版
30、薛骏:《城镇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
31、孙静静、刘立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口]《华中科
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2、资料来源: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2001年一2005年统计年鉴
33、资料来源:关于英山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
案的报告(摘要)——2006年4月8日在英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
会议上英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徐飞
34、资料来源: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06年4月8目在英山县第十五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英山县县长王浩鸣
35、资料来源:关于英山县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
告(摘要)——2006年4月8日在英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英山县财政局局长方振华
36、资料来源:英山县县委书记邓新华同志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37、资料来源: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英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陈龙义
38、资料来源:2005年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9、资料来源:2005年英山县农村住户调查年报
⑨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主要参考文献
[1]费景汉,拉尼斯(GRanis):《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M],经
济科学出版社,1992
[2]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Barro。R.and Sala-i-Martin(1995)Economic Growth,Mc-Graw—Hill,Inc.
[4]Ghatak,S.Levine,Eand S.Wheatley Price(1996)Migration Theories and Evidence:
An Assessment,Journal ofEconomic Surveys,V01.10,No.2
[5]梅德平:《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7]熊桉:《扩张就业容量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6
年第4期
[8]田孟清:《劳务输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J]《农业经济导刊》,2005
年第12期
[9]王丽萍张目新许德斌:《广东农村劳动力流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6年第8期
[io]徐平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6期
[11]蔡坊:《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l期
[12]陈晓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0
年第8期
[13]R.赫伯尔:《乡村——城市迁移的原因》,[J]《美国社会科学杂志》,1938
[14]杜鹰白南生;《走出农村——中国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经济科学出
版社,1997
[15]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M]云南人民
出版社,1997
[161杜鹰:《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M]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2002
[17]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于:基于体制变迁的分析》,[M]华中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7
[18]M·Pr托达罗:《第三世界经济的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9]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0]H·莱本斯坦:《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M]台北中华书局,1970
[2l】刘健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困境》,[J]《农业经济》,2002
年第5期
[22】屈小娥:《论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J]《山西统计》,2002年第8期
【23】李爱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第l期
【24】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J]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l版
【25】李吕平:《我向百姓说实话》,[J]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6】李永旷:《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特点及对策》,[J]《经济刊》,2002
年第8期
[27】刘来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价格月刊》,
2001年第9期
【28】王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1
年第10期
【29】侯晓虹等:《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行为特征》,[J]《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30】陈冰:《农业剩余劳动力逆向转移的初步观察》,[J]《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7期
【31】黄祖辉:《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启示、前景及对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
济》,2001年第2期
【32】“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课题组:[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
选择》
【33】安增龙、刘衍民:《天津市国民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预测分析》,【J】《农业与
技术》,2005年第4期
f34】汪波:《制约黑龙江小城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功能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7期
[35】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当代经济科
学》,2003年第9期
【36]Lewis.Warthur:A modd of dualistic Economic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4
[37】M.ETodaro:A model of labou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
【38】Jorgenson.D.W:The development ofa dual economy,Economic Jotmal,1961
[39】Todaro:M.p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Ngmanlnc,London,1985
⑨ 硕士学位论炙
MASTER’S THESIS
致谢
能在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读硕士,是我人生一大幸事,也让我终生受益。在
即将结束读硕士学习生活的时刻,我心中涌起的是对母校和老师的无限谢意,今天
能够有机会向各位老师递交我的学位论文,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老
师、同学和朋友。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叶桦老师,本文是在叶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立意、
选题到最后定稿,从论文的结构、材料的取舍到观点的把握,叶老师都倾注了大量
的心血。在跟随叶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叶老师~丝不苟的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
勤勉的敬业精神使我受益终身。在此,对叶老师给我的关心和教诲,谨表衷心的感
谢。
在经济学院的学习生活中,还有幸得到了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在此向严世瑛
书记、曹阳院长、张绍焱副院长、刘小怡教授、孙勇副教授、肖殿荒副教授、李庆
华副教授、梅德平副教授、陈仕中副教授、张启春副教授、董利民副教授、赵峰副
教授、潘胜文副教授、胡振红副教授、院研究生秘书徐昭华老师和院研究生辅导员
夏守信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我所取得的进步与各位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指导是
分不开的。
最后,要感谢我的父母、家人和朋友,是他们一直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我,关心
我,没有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
邓琳娜
2007年4月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为

作者: 邓琳娜
学位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本文读者也读过(2条)
1. 盛泽中.韩东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以山西为例[期刊论文]-经济问题2006(2)
2. 刘宇.杨海文.LIU Yu.YANG Hai-wen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基于湖北省麻城市23家农户的实
地调查[期刊论文]-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