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下一篇 »

# 1252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及信贷风险防范

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及信贷风险防范
姓名:朱乾宇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徐长生
20050509
I
摘要
中国脆弱的银行体系是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的最大隐患 基于国有商业银
行在中国金融业中的主体地位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贷款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有关
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综合考虑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
家和经济转轨国家的经验结合银行外部配套改革和银行内部的体制改革及风险控
制一方面化解和处置当前巨额的存量不良贷款另一方面控制和防范新的增量不
良贷款的产生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遵循“理论分析— — 经验验证— —政策建议”的基本研究思路综合运用多
种分析方法对转轨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和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
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 笔者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在不良贷款竞争力方面的差距
的根源在于技术制度和机制三个要素正是基于这一重要认识本文提出在利用
资产管理公司化解不良贷款“存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整套银行信贷风险管
理体系运用先进的金融技术工具和先进的信贷风险测量方法建立现代商业银
行制度加强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及市场约束从根本上有效防范银行“增量”不良
贷款的生成
2 在借鉴国外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四大国有资产管理
公司处置不良贷款的主要运作方式进行了评析指出由于资产管理公司自身存在的
制度缺陷目前的主要运作方式处置力度有限而资产证券化不乏为一种快速有效
的处置方式但必须以完善的金融市场为支撑在对外汇注资补充资本金进行了经
济学分析后本文指出应该寻求注资之外的多元化资金补充渠道
3 在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生成机理的研究中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
基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角度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不良贷款与银行竞
争力的代表性评价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此寻求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最显著因
素分析结果显示国有股份占银行总股份比重对银行不良贷款率具有最显著影响
其次为资本充足率呆帐准备金率和银行职工人数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
II
到一个重要结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是提高银行国际竞争力和降低银
行不良贷款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股份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应包括股权结构改革治理
结构改革以及机构和人员的精简
4 关于构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宏观制度环境在中国地区金融数据
有限和选取小样本量的情况下笔者试图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我国金融市场化
程度进行了靶心度和贡献度分析以此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中政府的作用
和角色定位提供实证依据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中国的金融发展不仅存在结构
上的不平衡而且还存在区域间的不平衡第二国有金融比重过大已经越来越成
为提高金融效率的阻碍因素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第三保
险市场发展状况对提高金融效率的影响日益增加金融混业经营对营造一个竞争有
效的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分析结论笔者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政府对金融
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监管和干预必不可少要继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政府调
控和监管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金融市场为银行业提供一个透明有效公平竞争
的宏观金融外部环境但本文同时指出今后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范围和手段都应调
整要由原来无所不包的干预政府越位转向适度干预政府归位要由以行
政手段干预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文中进一步对信贷风险防范中宏观
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手段内容及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国有银行不良贷款 信贷风险 股权结构改革 金融监管
III
Abstract
The weak bank system is the biggest hidden danger of macroeconom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n China. Because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make the main part
posi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the problem of their huge sum of bad loans has
been paid high attention to. I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aced by China’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governments how to eliminate the great deal of existing bad loans
and control increasing credit risk by joining together the banks’ exterior reform and
internal reform and risk control.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study the elimination of bad loans and prevention of credit
risk of China’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by following the
path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 —empirical verification — —policy suggestion” and
combining many analysis methods. The main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n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banks in bad loans and competition ability come from
technology, institution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Exactly based on this view,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more important thing is to establish a whole set of banks’ credit risk
control system besides establishing the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to dissolve the bad
loan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should make use of the advanced financial techniques,
tools and measuring methods, establish the modern commercial bank system, enhance the
power of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government, especially on the financial marke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increasing credit risk efficiently.
2)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main management methods of the four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and points out the main management methods of the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are inefficient because of the institutional flaws. The author
thinks the assets securitization is a kind of effective method to dissolve the bad loans, but
it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the sound financial marke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using
the foreign reserve to complement the banks’ capital adequency rate, the author points out
we should look for other methods.
3) When investigates the born mechanism of bad loans of China’s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fter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makes regression analysis
IV
between the bad loan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indexes that evaluate the banks’ competition
ability from the angle of promoting the competition ability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order to look for the most effective factors to lower the bad loans’ rate. The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at the share of the state-owned capital in banks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to influent the bad loans’ rate, the next in order are capital adequacy rate,
bad loans’ reserve rate and stuff number of banks. According to the regression result, the
paper draws an important conclusion: The share capital system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paths to lower the bad loans’ rate and
promote their competition ability. The measures of the share capital system reform should
include the ownership structural reform, the governer structural reform and the
reducement of institutes and stuff.
4) About setting up the macro-controling mechanism against to the credit risk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order to study the government’s function and roles
played on the credit risk prevent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at regional financial data is
limited and small sample size can be select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ina’s regional
financial marketization degree via the target and contribution analysis by the Grey Theory
because which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case of inadequate data and uncertainty trends
and has achieved success in many fiel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paper draws three
conclusions: Firstly,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has developed unbalancedly not only in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but also 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Secondly, the state-owned ownership
reform of the banks is imperative. Thirdly, the mixed management among the financial
institutes is very significant to construct a valid and competitive financial market. On the
basis of these three conclusion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n the current period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hat government strengthen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on
the financial institutes, and the efficient financial market should be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also points ou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just the scope and means of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which is moderate and mainly carried out by the means of
economic or law. At last,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eans, contents and reform directions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when against the credit risk.
Keywords: State-owned banks Bad loans Credit risk
Ownership structural reform Financial supervision
1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从 14 世纪巴蒂家族的弗罗伦萨银行Bardi Family of Florentine Bankers 的倒闭
到1929 1933 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再到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拉美金融危机和90
年代后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翻开世界银行经营史我们就会发现银行因经营失败
的案例几乎存在于每个时代[1] 尽管导致银行经营失败的原因众多但我们仔细分析
不难发现银行大厦的坍塌与资产质量的恶化呈现出惊人的相关性根据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的统计从1980 年以来181 个成员国中有133 个国家在不同阶段经历过
严重的金融问题或金融危机占全部成员国的70%以上发生严重金融问题的有108
例其中由于银行不良贷款引发的有72 例占66%以上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 个
国家共41 起其中因不良贷款引发的有24 起占58%以上[2] 由此可见威胁全球
金融体系安全的主要是银行而威胁银行的主要风险仍然是最基本最古老的信贷
风险目前银行信贷风险是整个金融体系面临的最大的风险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及稳健经营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银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 企业的资金来源已从
国家计划供给制向金融市场融资转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银行不
良资产问题凸显出来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乃至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羁绊我国银
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根据2004 年的中国金融发展报
告截至2003 年末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59 万亿“一逾两
呆”口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6.86%[3] 如此高的不良贷款比率在国际上是少有的
巨额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不仅严重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 而且成为深
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障碍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首先在银行体系中累
积了大量不良债权之后银行自身的赢利能力下降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增大,由于银
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银行危机很可能演变为全面的金融危机进而造
成国家经济的全面崩溃近年来在许多国家的金融危机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连锁
2
反应[4,5,6] 实际上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爆发金融危机的许多
国家的商业银行比如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泰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
为7.9% 马来西亚为6.4% 印度尼西亚为17%[7]
其次 即使我们能够采取措施防止银行危机的爆发银行不良债权的大量累积
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危害第一银行不良债权的累积已经成为深化银
行体制改革的障碍而维持现状又意味着银行体系的低效运行这种状况迟早会对
经济的良性发展造成危害第二银行不良贷款的累积妨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不
良贷款必然与效益低下的企业相关这样一方面作为不良贷款的那部分资金已经
沉淀到这些企业另一方面为了不致彻底断绝收回贷款的希望银行又只好向这些
企业追加贷款更有甚者在现行银行管理体制下一些银行为了粉饰业绩向一些已
经难以还债的企业追加贷款以“借新债还旧债”[8] 这就挤占了稀缺的资金使得效益
较好的企业也难以得到足够的贷款最终结果是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低下
我国已加入 WTO 金融业也即将与国际接轨外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大量
进入和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引入会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如财务压
力人事压力监管压力等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进一步加剧另外颁
布于2001 年并将于2006 年底起实施的新巴塞尔协议(New Basel Bank Accord)
草案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有一条资本充足率的硬指标要求但其三大支柱实际上
是一整套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要求[9] 新协议代表银行业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的发展
趋势尽管它没有法律强制性但被国际金融界广泛认同面对开放性的金融市场
中国国有金融机构一方面要考虑的是如何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更需要考
虑的是以何种姿态迎接大举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的挑战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种
种原因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这直接造成银行经营中风险较大竞争力不强国
有商业银行能否快速有效地处置现存的不良贷款其在信贷风险防范和管理上能否
做到科学有效将直接关系到社会金融资源的动用规模和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顺畅
决定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金融国际化进程
因此 在当前市场经济内生风险中国经济体制转轨附加风险及国际经济金融
即资本充足率要求 金融当局的监管市场纪律制度的约束
3
竞争加剧三重因素的影响下作为中国目前金融风险最集中表现的国有商业银行信
贷风险已成为关乎中国金融体系安全的首要因素如何综合考虑中国经济的具体特
点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结合银行外部配
套改革和银行内部改革及风险控制一方面化解和处置当前大量的存量不良贷款
另一方面控制和防范新的增量不良贷款的生成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

本文在上述经济背景下 以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现代企业
理论及相关经济学理论为依托以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
理理论和管理模式为经验背景在系统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机理的基
础上借鉴国外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的经验结合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趋
势对国有商业银行现存不良贷款的处置方法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基于
控制增量不良贷款的角度从技术控制和微观宏观制度约束三大方面构建了国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并籍此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国际金融竞争加剧的今天 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
贷款化解和信贷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有助于消除我国爆发
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的隐患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健性树立良好
的公众形象其次可以规范我国的信用制度强化社会信用风险观念促进国有
银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并进而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再次有
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金融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
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1.2 文献述评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 风险金融风险和信贷风险
虽然几乎人人都在谈论风险 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风险的认识尚未
取得一致1895 年美国学者海斯首先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定义认为它是
4
损失发生的可能性1921 年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文中认为风险是
一种概率型随机事件[10] 美国学者洛伦兹· 格利茨则认为风险是指结果的任何变化
它既包括不希望发生的结果也包括希望发生的结果[11]
在权威的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风险被等同于不确定性或不完全
信息现象[12] 相应地人们经历过这些不确定性又自然地在不断探索在这些不确
定条件下进行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以期以最低的成本或损耗避免这类不确定性的
出现或者让它推迟或者是降低它的负效应这种理论就是风险理论[13]
金融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 主要包括未来收益资产或债务
价值的波动性或不确定性种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将导致金融市场频繁波动致使
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金融风
险研究是风险决策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尤其是金融领域中的信贷风险正在逐渐成
为金融从业者和风险理论研究人员面临研究的主要问题
信贷风险[14] 从广义上说是指贷款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贷款收益的不
确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盈利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指信贷资产损失的不
确定性在现实中人们更关注的是信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因此我们经常使用
的是狭义的信贷风险概念即信贷资产在未来损失的可能性具体而言信贷风险
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发生变化而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带来负面影响导致银行信贷资
产或收益发生损失并最终引起信贷资产价值甚至银行整体价值下降的可能性例如
利率汇率价格的波动以及由于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而导致违约的可能性等都
会给银行信贷资产的价值和收益带来风险
一般根据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事件的不同 将信贷风险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 金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因子(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等)的不
利波动而导致的信贷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它包括信贷资产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
通货膨胀风险2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未能按照与银行所签的合同条款履
约或按约定行事而对银行信贷资产收益造成的风险3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
行信贷管理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信
贷资产的损失4 合规性风险是指银行在授信活动中因为违反或没有执行国家
5
有关的法律法则法规或行业标准而对信贷资产带来损失5 价格风险是指
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而导致金融资产收益的损失
2 不良资产不良债权和不良贷款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指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难以保证按期收回的部
分在描述这一类资产时我们经常听到“不良资产” “不良贷款” “不良债权”等概念
并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将它们视为同一概念但严格的说三者并不相等在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一栏中有国外资产储备资产对中央政府债权
对企业或其他部门债权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债权五大类显然“资产” “债权” “贷
款”
如果银行主要从事存贷款业务 其“不良资产”总额大体上会等于“不良贷款”总
额但是如果国家对银行的业务范围没有明确规定或者虽有规定但缺乏监管
则一些银行可能依靠其资金优势进入其它行业经营而一旦经营失败就直接形成“不
良资产” 而非“不良贷款” 事实上一些研究已经表明我国银行体系中的许多不
良资产是九十年代初银行业参与房地产投机或其它非金融直接经营活动失败的结果
[15] 但是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比较单一银行资产主要集
中于贷款上占了近80% 再扣除一些出于正常经营状态且风险较小的资产一定
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
仍然沿用将“不良贷款”等同于“不良资产”的说法
3 不良贷款和信贷风险
由于信贷风险是指各种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银行信贷资产或收益发生损失的可
能性因此如果信贷风险管理水平落后则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将存在着很大的风
险隐患其直接表现就是银行体系中信贷资产质量差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所
以不良贷款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
1.2.2 西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理论与信贷风险评估方法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 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
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理论随
6
着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亚当·斯密的资产管理理论20 世纪60 年
代的负债风险管理理论70 年代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到80 年代的资产负债表外
管理风险资产管理理论以及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巴塞尔体系的成形可以说
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1 西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理论
1 资产管理理论Asset Management Theory
资产管理理论是商业银行早期的经营管理理论 具体又包括三种理论由于它
们是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着眼来讨论银行的流动能力问题所以被统称为资
产管理理论
第一 真实票据论(Real Bill Theory) 真实票据论又称为“商业信贷理论” 源于
18 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的国富论该理论认为[16]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吸收存款由于存款大部分是活期存款故为应付存款人难
以预料的提存必须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因此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只能发放
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的自偿性贷款这类贷款能够随着物质周转产销过程
的完成从销售中得到偿还放款是以真实交易为基础的要用真实的商业票据作抵
押一旦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就可以处理用作抵押的票据以保证资金的安全
在西方国家银行创造信用能力有限 动产和不动产的二级市场尚不发达变现
能力强适当充当贷款担保的资产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真实票据论是保证信贷资产
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对贷款的需求规模扩大期限也相
对延长贷款的形式需求多样化真实票据理论的缺陷及局限性也随之暴露出来
例如该理论忽略了商业交易以外的其他放款(如消费者放款房地产放款和工业添
置生产资料的放款)的要求因为这些放款有的不是短期的不是自偿性的这对经
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 可转换性理论The Shiftibility Theory 可转换性理论产生于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后发展于20 世纪30 40 年代是1919 年由美国学者莫尔顿Moulton
提出的[17] 该理论认为为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银行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
投入具备次级市场条件的证券这些生利资产能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放款不
7
一定限于短期和自偿性
可转换性理论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突破了真实票据
理论的局限性使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范围迅速扩大贷款对象也进一步广泛这
样一方面促进了银行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加速了证券市场的发展但该理论也
还存在明显的缺陷即银行持有的证券能否在价格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转换出去有
时并不是取决于银行自身的意愿而是依赖于市场的购买者如果证券市场需求不
旺特别是遇到经济萧条时期证券转换就成了问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就很难保

第三 预期收入理论(The Anticipated Theory) 预期收入理论是美国学者普鲁克
诺(Prochow)在1949 年提出的[18] 预期收人理论认为一笔好的贷款应当以根据借
款人预期收入或现金流量而制定的还款计划为基础这样银行即使发放一些长期的
放款因有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担保不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这种理论并没有
否定上述两种理论但强调的不是放款的用途(指自偿性) 也不是担保品(指可转换
性) 而是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安排放款的到期日或采用分
期偿还的方式银行就能够保持规律性的现金流入维持高度的流动性可以用以
应付存款的提取或发放新的放款根据这种理论商业银行的放款种类增加了
中期商业放款消费者分期付款的放款和房屋抵押放款都开始经营使银行的放款
构成起了很大变化
但是这一理论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以借款人或投资项目的预期收入作为银行
保持流动性的基础而银行对债务人预期收入的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特别是在资
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可以发生变化假如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变
化银行就不能按时收回贷款或发生坏帐从而加大信贷风险
2 负债管理理论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
传统的经营管理理论都着眼于银行如何把资产管理好并维持其流动性 主要是
因为当时的银行家们认为在资金运用方面如放款的时间长短发放的对象投
资于何种债券等问题都是可以由银行主动决定的而资金来源方面客户有多少
钱存多久银行是被动的主动权完全操纵在客户手里在客户提取存款或需要
8
新的放款时银行只能以减少资产的方法如收回放款或出售投资来应付局面
20 世纪60 年代发达国家利率上涨存款利息有了上限的限制许多非银行金
融机构从银行拉走了大量存款需要放款的企业也不得不开始发行商业票据筹资
出现了存放款非中介化的现象银行面临的困境来自资金来源方面上限管制下的
利率变动已不足以刺激存款的增加但为了维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又必须满足客户
对新借款的要求这就迫使银行不得不寻找新的不受管制的资金来源于是市场上
出现了联储基金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欧洲美元借款和附属债券等新的融资方式
这就是向金融市场去寻找资金来源以增加负债加强负债管理以增加资产增加
收益的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一般有两大类型第一种是以短期借人款项来弥补
提取的存款这样在负债方一增一减正好轧平第二种类型是以借人款来应付增
加的借款要求于是负债和资产都增加而由于用扩大负债来扩大生利资产也就
带来了额外的利润
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是对传统银行信贷管理理论的突破 标志着商业银行在流
动性管理上更富有进取性但该理论同样也存在着缺陷首先增加了银行融资的
成本因为靠借款来发展业务所付出的利息一般都高于吸收存款的利息其次
增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因为融进资金的成本高在融出资金时就不能不考虑把资
产业务集中于高收益的贷款和投资上而收益高的资产业务则有较高的风险再次
在经济周期的一定阶段上如果资金普遍紧张银行也难以靠借债来筹措资金保
持资产的流动性
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
在世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 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过去的所
有风险管理理论都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美国经济学家贝克Backe 于1977 年
提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要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不能偏
重于哪一方应对资产和负债双方加以综合考虑银行在信贷管理决策中要“相机抉
择” 即要利用对利率变化敏感的资金协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关系“相机抉
择”是侧重于资产方还是侧重于负债方最基本的考虑是融资的成本其目的就是既
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又要谋求银行风险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该理论要求对
9
信贷资产进行科学归类由一个专门部门确定各类贷款的性质决策部门由专门部
门提供的各类贷款的性质预测各类贷款的呆帐发生率决策部门在专业部门提供
的各类贷款性质划分和呆帐发生率预测的基础上决定各类贷款的比重及经营效益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贡献在于把风险总量控制在与收益最大化对应的点上即通
过信贷资产在不同风险度上的合理分布来实现收益最大化
20 世纪80 年代末在各国放松金融管制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竞
争空前激化各国的货币政策相对偏紧通货膨胀率下降这些因素都抑制了银行
利率的提高和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银行存贷的利差收益越来越小尤其是非金融
的工商企业开始大规模地介入金融竞争加剧了银行经营风险这迫使商业银行
不得不寻找新的管理思想以摆脱困境于是一种所谓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的新理论悄
然而起这种理论认为存贷业务只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在其旁侧可以延伸
发展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期权期货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同时这种理
论也提倡将原本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例如将贷款转让给第三
者将存款转售给急需资金的单位等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实质上是资产负债管
理理论的扩展和延伸使资产管理由表内扩展到表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资产管理
的内容但同时也导致资产负债管理的日趋复杂化
4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Risk Asset Management Theory
20 世纪80 年代在储蓄和借贷机构主要因信贷风险而大量倒闭的促动下银行
开始进一步关注对风险尤其是信贷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其结果是1988 年7 月巴
塞尔协议Basle Accord 颁布实施该协议主要是针对信贷风险管理的其核心
内容是给出了资本的定义统一了对资本组成的认识引进了风险资产比率的概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上不同种类资产以及表外业务项目确定了不同的风险权数并提出
了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使银行的信用膨胀得到了约束加强了银行对信贷资
产质量的重视巴塞尔协议的实施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向风险资产的管理
标志着西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完善和统一
随着金融全球化 一体化的浪潮金融领域的竞争尤其是国际跨国银行间的竞
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针对国际
10
金融领域的变化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 年制定了国际银行关于统一资本衡量和资
本标准的国际协议1999 年6 月巴塞尔委员会对巴塞尔协议又进行修订并于 2001
年提出了 新巴塞尔协议New Basel Accord 草案计划于2006 年开始实施
新协议全面认可了对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要求计算的“两层
法” 即在要求大多数的金融机构服从协议规定的简单的“标准法”同时允许一些大
的具备高级研究能力的国际性的商业银行使用其自身开发的“内部模型法”[19] 尽管
巴塞尔委员会对于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在目前阶段仍坚持应该侧重于“标准法”和“基
本或高级内部评级法” 但很明显认可考虑组合因素的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法已经
成为国际银行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2 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方法
随着信贷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领域已经形成较为
完善的评估方法和体系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大致经历了专家评分统计
分析和人工智能三个发展阶段
专家评分是传统的分析方法 虽然不同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其评估内容不尽相
同如“5C” “5P” “5W”法等但大都可以归结为较为常用的几种评估要素其中“5C”
较具代表性具体包括如下内容[20] 品德Character 即借款人的品质和信誉能
力Capacity 即借款人的经营才能和对所借资金合理使用获取利润的能力资本
Capital 即借款人长期资金的数量与结构担保物Collateral 即用作还款物质
保证的合格抵押品环境Condition 即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另外
许多商业银行还从其它不同的角度对信用风险评估的内容进行了划分如“5W” 即
借款人Who 借款用途Why 还款期限When 担保物What 及如何还
款How 还有的商业银行将这些内容归纳为“5P” 即个人因素Personal 目的
因素Purpose 偿还因素Payment 保障因素Protection 和前景因素Perspective
等[21]
继传统的比例分析方法之后统计方法被大量运用如判别分析法[22-28] Logistic
回归[29-31] 主成分分析[32] 聚类分析[33]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Altman 的Z-score 模
型及在此基础上改进的ZETA 模型[34]和其他较为经典的方法这些模型和方法的引
11
入在于克服传统比例分析方法综合能力差 主观性强缺乏整体概括能力等不足
判别方法最初在1941 年首先用于消费贷款的评定Altman 在对美国制造业公司进行
大量实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信用分析模型— Z-score 模型, 1977 年Altman 在此基
础上结合二次判别分析QDA 又建立了ZETA 模型并用于商业用途[35] Logistic
回归LR 是一种非线性分类的统计方法适用于因变量为定性指标的问题Ohison[30]
首先将LR 应用于该领域Madalla[36]采用该方法区别违约与非违约贷款申请人聚
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是一种应用较广的非参数统计方法这种方法的一个主要
优点是不要求总体服从特定分布, Lundy[33]曾运用该方法对消费贷款申请者的典型信
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进入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AI 被引入信用
风险评估中决策支持系统也得以应用[37,38] 人工智能克服了统计方法对假设要求
较强以及静态反映信用风险的缺点但它们也是根据企业“违约与否”来衡量信用风
险因此利用的也是对样本的分类功能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是一种使用知识
和推理的智能计算机程序其目的是将专家解决问题的推理过程再现而成为专家的
决策工具或为非专业决策者提供专业性建议Messier 和Hansen[39]从知识获取角度探
讨了专家系统在信用风险评估领域中的应用在应用方面Beshinske et al 为Merrill
Lynch 设计开发了应用于信用评估的专家系统并用于日常经营至少已判定了20
亿美元的贷款[40]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 方法是一种具有自组织自适应
自学习特点的非参数方法它对样本数据的分布要求不严格不仅具有非线性映射
能力和泛化能力而且还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41-45] 这些都促使神
经网络在信用风险评估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
1997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大银行和监管机构更加重视信用风险市场
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综合管理和量化分析国际金融机构开发了一系列成功的信用风
险量化管理模型1997 年J P 摩根银行推出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信用度量制
CreditMetrics [46-48] 随后瑞士信贷银行又推出信用风险附加法CreditRisk 十模
型[49] RAROC 模型[50,51] 还有KMV 公司的以预期违约频率(EDF ,The Expected
Default Frenquency)为核心手段的风险中性估值法KMV 模型[52-57] Mckinsey 公司的
12
信贷组合观点Mckinsey 模型[58-60]等其中自从J.M.Bates 和C.W.J.Granger[61]首次
提出组合预测方法以来组合预测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62-66] 其中较具代表
性的是Granger 和Ramanthan[67]提出的线性组合与Kamstra 和Kennedy[68]提出的非线
性组合西班牙学者Maria Bonilla Ignacio Olmeda 和Rosa Puertas[69]将组合预测方
法应用于信用风险评估领域信用风险计量技术的发展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标志
目前 国外商业银行已基本认同应该对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表内项目和表外
项目进行综合管理管理的策略采取既强调各类风险的特别管理更强调对这些风
险的组合管理充分考虑风险的组合多样化的效果在保证流动性安全性及监管
要求的前提下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在管理方法的选择上强调以定量分析为主
定性分析为辅将各类风险的管理纳入统一的管理框架与标准之下
1.2.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理论研究与管理述评
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理论研究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在转轨经济中的支配性地位 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问题
引起了理论界和金融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不断出现分别从
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关于国有商业不良资产的成因和处置途径 国内有相关的著作和文献对此进行
了探讨如胡冰星1999 著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易宪容著
的金融市场与制度安排1999 和透视变幻中的金融市场2002 王松奇2002
著的中国向不良资产宣战朱金叶2001 等著的中国资产管理公司金融工具
配置恽铭庆 2001 著的金融不良资产处置谢平焦瑾璞2001 著的中
国商业银行改革徐滇庆2003 著和主编的危机意识与金融改革金融改革
路在何方等等
归纳而言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很复杂相关因素很多主
要成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政策因素如原有投资体制的弊端地方政府对银
行的行政干预等二是银行因素银行自身的产权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不善
如忽视科学决策片面追求市场份额规模效益信贷管理上的内控机制不健全
13
缺乏必要的风险约束机制等等由此造成一些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投资失误等极
大地损害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三是企业因素如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造成
的大面积亏损企业改制过程中银行债务的悬空和逃废等实际上这些造成不良
资产的原因常常是密切相关共同作用的因此有些学者分析指出企业的产权
结构和政府角色的定位是解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第一变量可解释现有
的银行不良贷款的70% 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则是第二变量解释银行不良资产
剩下的30%[70] 阙方平夏洪涛张馨2002 还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国有
商业银行积累的大量不良债权实质上是低效率的金融资源配置制度安排的产物[71]
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途径 李扬1997 剧锦文1997 等介绍并比较了国外
主要的银企关系产融结合模式[72,73] 何仕彬唐莉1999 等介绍了国外银行
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74] 周小川1999 分析了中国金融体系不良资产的出路[75]
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目前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不是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唯一途
径如齐殿伟薰晓平谭佰秋2002 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虽具有许多优点
但同时也具有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这些缺点势必影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
资产的效率和效果[76] 因此目前国内许多学者更主张以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
生的制度性根源来寻求处置和防范的方法如易宪容1999 认为中国国有银行
不良资产的化解并非仅是以呆帐注销或成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等这样的外在方
式能够完成的其实质就在于如何调整现有当事人的产权结构或确立新的制度安排
他还认为要防范和控制金融危险首先是要大胆进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制度创新
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77] 阙方平夏洪涛张馨
2002 认为引入资产管理公司制度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制度失衡的一
种调整但其仅实现了有限的均衡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处置制度安排[71] 巴曙
松2003 认为当前国有银行的风险过于集中从金融结构变迁和储蓄向投资转化
的角度看当前民营银行的发展十分必要徐滇庆2003 认为银行业产权改革应
当从开放民营银行开始另外肖耿博士2003 认为逐步向世界著名银行开放贷
款业务是让企业贷款变成良性贷款是一种较好的途径[78]
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 国内学者薛峰1995 从宏观经济主体
14
及经济体制等不同角度对信用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我国现实经济金融运行
中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描述提出了解决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思路和对策[79] 钟
伟和李心丹1998 从金融体系的内在风险性出发阐释了信贷风险的形成[80] 郑
耀东1998 等探讨了信贷资产五级分类在防范信贷风险中的作用[81] 韩平席酉
民1999 分析了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具体表现及其生成
机制[82] 梁琪黄鹂皎2002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尝
试性的探讨[83] 江其务2003 石汉祥蒋放鸣2003 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实施
全面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84 86]
由于最新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建模是近几年才由国际金融机构和西方各大银行
才开发出来的因此目前国内对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主要集中在
对国外模型的介绍评价和借鉴上例如吕耀明1998 张颖1998 等介绍了西
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一些技术方法包括信贷衍生交易资产证券化等[87,88]
梁世栋郭众等2002 对新型的信用风险模型的发展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西方
代表性的现代信用风险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89] 潘蔚琳2002 介绍了如何以VAR
方法计算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90] 王元月卢光志刘玉刚2003 介绍了西方最
流行的信用风险模型的构建方法—因素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它在巴塞尔协议内部评
级法Creditmetrics, CreditRisk+等较为流行的风险管理模型中的应用[91] 范南2003
认为Creditmetrics 方法是典型的可以在不同行业之间比较的量化方法对我国商业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方法是个很好的补充[92] 欧阳卫民2003 在考虑了商业
银行风险管理基本原理和演变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现状和特征
以及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途径和
建议[93] 王琼陈金贤2002 分析了信用风险的定价和KMV 的信用风险定价模
型[94] 袁桂秋2003 分析了RAROC 原理下的信用风险度量认为通过调整已公
开使用的信用等级转移矩阵建立信用风险定价模型是我国金融机构现阶段信用
风险研究和运用的一种可行方法[95]
新巴塞尔协议 2001 年征求意见稿出台后针对此协议中对银行信用风险
加权资产最低资本的要求和提出的新的内部评级法我国也有许多学者展开了研究
15
如徐振东2002 分析了新协议下标准法和内部评价法中对银行信用风险的资本要
求[96] 张石2002 则在介绍了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内部评级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
的具体要求之后分析了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的途径[97] 章彰2002
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角度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制度和相关技术做了描
述将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与目前商业银行的实际运作有机地结合起来[98] 于立勇
曹凤岐2004 就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99]
就目前理论研究的现状来看 作者认为还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不足1 引进
和介绍西方商业银行的做法比较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有益的分析和创新的较
少2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信贷风险生成的归因不分时间不分阶段地
过多归咎于宏观经济体制性原因即外因忽视银行自身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制
度执行缺乏力度风险管理手段落后等内部因素缺少从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
角度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科学的构建3 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管理体系的分析和构建定性的分析较多而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角度进行理论与
实证研究的则较少4 对信贷风险的量化分析较少且都是以西方六十年代将财
务报表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为蓝本忽视了中西方不同的会计制度和国情以及财
务报表分析自身固有的历史局限性从技术层面来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
范的分析较少5 对银行不良资产的防范与化解规范银企双边关系角度考虑较多
而在银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和全面提升银行自身竞争力方面重视不

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述评
就我国目前信贷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来看 国有商业银行已从以下几个方面加
强了风险管理第一各商业银行初步建立对分支机构的信贷授权制度和对客户实
行统一授信制度第二加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落实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风险管
理办法各商业银行普遍成立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建立了资产负债比例管
理监测制度按季考核资产负债比例的各项指标第三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制
度实施贷款审批权限制度审贷分离制度贷款抵押制度等实行贷款终身追
索制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贷过程中信贷员的道德风险第四对贷款进行新的
16
分类和封闭贷款商业银行按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指导原则对信贷资产进行清
理分类根据贷款风险的级别进行风险管理封闭贷款遵循“封闭核算购货鉴证
足额贷款专户管理保值分利”的原则第五建立了商业银行信贷内部监督制度
各商业银行分别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对信贷资产质量与风险交易加强监督
这些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但是
信贷风险管理还存在许多尚待改进的问题1 从宏观角度来看政府和金融监管
机构都过多侧重于对存量不良资产的处理忽视对增量不良贷款防范措施的具体研
究我国从1999 年开始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组建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妥
善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利用建立金融资产管理公
司所解决的仅仅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量不良资产的一部分并非全部要真正控
制增量不良资产就必须建立防止产生不良贷款的机制2 从银行微观管理角度
来看问题较多如信贷过程封闭进行“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信贷管理内部控
制制度存在一些漏洞且重制度建设轻贯彻落实信贷风险监控不连续不细致
贷款“三查”等制度实施不力信贷管理档案资料不全信息资源浪费严重重视借
款人还款能力的分析忽视其还款意愿尤其是道德风险的分析对信贷人员的上岗
要求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执行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都可归因于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尚未建成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不能有效控
制和防范增量信贷风险的产生
1.3 研究的主题和方法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中占有主体地位 中国银行业的不良
贷款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国有商业银行在清理
呆坏账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无疑为它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
需要看到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包袱仍然很重而且近年来贷款迅速扩
张中对信贷质量要求相对放松也使新增贷款中蕴含了相当大的风险因此如何
在拓展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控制风险是国有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
此本文主要围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作
17
为分析的主线从银行信贷风险理论及相关理论研究评析开始具体从各个角度分
析了国有商业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当前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
贷款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评析指出今后改进的方向然后提出从提高国有商业银
行自身竞争力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完善其内部控制机制和外部监管体
系等方面来防范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从根源上消除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生
成机制
本文遵循“理论分析— — 经验验证— —政策建议”的基本研究思路以宏观经济
学金融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创新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
法对转轨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和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进行较全
面和深入的探讨具体采用实证和规范归纳和演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

第一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本文根据金融统计数据结合经验验证和
逻辑推理方法对我国国有银行存在的巨额不良贷款现象及其生成机制进行了系统
的分析理解和理论概括即着眼于“实际是什么”的分析同时从运用先进的金融
工具和金融技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出发对
规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活动建立全面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改
革建议和对策措施给出了“应该是什么”的研究结论
第二 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相结合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西方银行信贷风险
管理理论的变迁和信贷风险分析方法的综述归纳梳理出在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下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构架以此为基础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一般
性规律性模式演绎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模式和框架
第三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宏观经济效应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对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
然后又基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角度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银行不良贷
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此考察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最显著因素对于信贷
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技术方法和微观制度基础主
要是定性分析在构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宏观制度环境部分主要采取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灰色理论的定量分析方法为当前国有商业信贷风险
18
防范中的政府干预和监管的必要性提供了实证依据然后以定性分析方法对政府角
色的定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手段及内容提出了对策建议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思路
本文共分 8 章从各章的逻辑关系来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国内
外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和信贷风险的固有特征及其主要
表现形式包括第1 2 章第二部分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体体现形式的
不良贷款分析了其对宏观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不同角度
分析了其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然后借鉴国外经验对目前国内关于“存量” 银行不良
贷款的处置方式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具体包括第3 4 章第三部
分包括第5 6 7 章具体从技术控制微观宏观制度约束三个方面构建了我国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管理体系第8 章是结语论文的基本框架见图1-1
具体
表现
图 1-1 论文基本框架结构图
绪 论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
款的宏观效应和生成
机理
不完全信息下商业银
行信贷风险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
险防范的技术方法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
款的处置方式
国有商行信贷风险防
范的微观制度基础
国有商行信贷风险防
范的宏观制度环境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及信贷风险防范




















19
论文各章的内容概要如下
第 1 章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概念界定
综述国内外信贷管理理论和信贷风险测量的研究提出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结构
安排和基本框架
第 2 章从信贷活动固有的特征如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信贷合约的不完全
性和信贷资产的专用性等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然后结合
不完全信息下信贷市场的银企博弈行为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决策机制并结
合国有商业银行分析了其信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巨额的不良贷款
第 3 章不良贷款是银行危机的根源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
贷款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危害接着从转轨时期政府的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
行肩负的特殊政策性功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管理缺陷及整个社会宏观金融环境
滞后几个方面分析了不良贷款的生成机理然后基于银行竞争力的角度运用定量
方法分析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
第 4 章在借鉴国外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四大国有资
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的主要运作方式进行了评析并对外汇注资方式补充资本
金进行了合理性探讨指出必须寻求注资之外的多元化资本补充渠道
第 5 章首先从技术控制微观宏观制度约束三个方面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然后从技术控制的角度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有商
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模式选择信贷风险的分散对冲和转移及如何保持国有商业银行
资本准备的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第 6 章通过从产权制度组织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与激励约束机制三个方面
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角度来构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微观制度基础
并结合政府参/控股商业银行治理的国际经验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
进行了政策研究
第 7 章针对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之一宏观金融环境差来构建国有商业银行信
20
贷风险防范的宏观约束机制在数据有限样本量小的情况下本章尝试性地运用
灰色理论方法对中国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进行了靶心度和贡献度分析以此为当前
政府调控和监管的必要性提供了实证依据然后对信贷风险防范中政府角色的定位
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手段及内容提出了改革建议和对策措施
第 8 章结语系统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提出了有待进一步
研究的问题
21
2 不完全信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 即使是在实行“混业经营”的西方发达国
家商业银行虽然可以投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但授信业务在整个资产中所占
的比重也不会低于50% 而且授信业务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竞争的核心竞
争力之一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一般特征决定了其具有内在风险性银行信贷风险
客观上是一种必然存在在实行“分业经营”的我国信贷资产更占银行资产的70%
以上有些基层银行收益性资产几乎全部是信贷资产因此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又具有中国转轨时期特殊的性质和特征其实质上是当
前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外部宏观经济制度和内部微观银行管理制度
双重制度变迁的结果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生性分析
2.1.1 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风险
与其他行业相比 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行业特征并因此而产生出特定的风险
在目前政府干预银行产权国企改革等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我国信贷市场的
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银行在履行信用中介的基本功能时存在巨大的信贷风险
在银行的信贷活动中企业和银行在信息占有方面所处地位不同相对于银行来说
企业对自身经营状况和资金的运用有充分的信息而银行却难以全面掌握再加上
银企之间缺乏规范的沟通渠道和有效的沟通形式因此在信贷市场上银行处于信息
劣势地位
信息经济学认为 在经济运行中的任何一项交易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与
该项交易有关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就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当事人签约之
前不对称信息会引发“逆向选择” 签约之后不对称信息会导致“道德风险” 而信贷活
动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导致信贷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商业银行信贷活动中 借款人对其自身的情况以及贷款项目的风险拥有更多
22
的信息而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情况以及信贷用途和风险可能缺乏了解这种商业
银行与借款人在信贷合约签订之前拥有信息的不对等有可能导致“逆向选择” 因
为商业银行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要获取较高收益率必须提高利率水平由于它无
法了解所有项目的风险程度银行只能根据市场上各个项目的平均风险程度决定贷
款利率这样低风险项目由于借贷成本高于预期水平而退出借贷市场而那些愿
意支付高利率的都是高风险项目“逆向选择”由此产生而贷款的平均风险随之提
高即使商业银行采取了抵押贷款这一风险防范措施逆向选择依然会存在这是
因为达成抵押协议的抵押物很可能是低质量资产或是资产净值低于抵押金额的资
产这样当银行贷款不能正常收回时抵押物不能补偿资金损失银行不良资产
就形成了
在信贷合约签订之后 企业在贷款合同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商业银行对贷款资
金的实际使用状况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等信息的了解肯定少于借款人同时由
于受到成本控制和信贷员素质经验等事后监督成本高昂的因素制约商业银行对
随时追踪借款人贷款使用情况的信息所花费的大量人力和费用力不从心于是贷款
企业就可能产生机会主义动机隐藏资金使用的真实信息采取不完全负责的态度
从而可能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发生
2.1.2 信贷合约的不完全性与信贷风险
信贷合约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合约 由于信贷合约不可能是完全合约从而导
致信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信贷合约的不完整性与人的有限理性有关一方面是由
于影响授信活动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和不确定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
既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另一方面是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对影响授信活动
的因素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有关授信活动的信息的收集筛选分
析和加工整理以及信息的验证等会受到限制
由于有限理性与影响授信活动的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既不可能
在签订授信合约前把与合约相关的全部信息写入到合约的条款中也无法预测到将
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偶然事件更无法在和约中为各种偶然事件确定相应的对
23
策以及计算出合约事后的效用结果同时也会增加授信合同的监督费和维护费用
由此而导致的不完全信贷合约就意味着信贷风险可能发生
2.1.3 信贷资产的专用性与信贷风险
资产专用性概念是威廉姆森首先使用的 “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
产可用于不同的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 其涵义
是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特定资产物质资产或人力资产等就难以转向其他用途
即使能够再配置也要以重大经济价值损失为代价与资产专用性对应的概念是资产
通用性它可以被表达为资产专用性接近和等于零
金融交易中资产的专用性一般是指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程度 流动性高可转换
能力强的金融资产其专用性就差通用性强而流动性低和可转换能力差的金融
资产其专用性就强通用性就差现金和活期存款是流动性极高的金融资产项目
其流动和转让的成本就低股票债券的流动性较差其转换与变现所支付的成本
相对较高银行的信贷市场是一个协议市场而非公开市场交易贷款大都具有固定
的期限安排资产的专用性特征明显转换能力差要保证贷款的安全防止违约
的发生必然耗费大量的信息收集分析费用以及谈判签约事中检查和事后监
督等费用信贷资产的专用性容易引发机会主义行为形成信用风险
2.2 不完全信息下银行信贷风险的博弈分析
在信贷市场中 银行将资金借贷给企业其实质是银行作为委托人暂时将资金
的运作权委托给企业运作因此企业的行为将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产生很
大的影响对银行来说其利润的实现是通过企业将信贷资金连本带利如期如数归
还与企业投资的收益无关因此当企业投资于安全性较高的低风险项目时对
银行资金的安全运作是有利的相反如果企业投资于高风险项目以期获得更大的
收益时对银行资金的安全运作将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当信息不对称时企业比银
行更了解其投资项目的风险类型这就给银行的信贷资金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故面对企业带有私有信息的贷款材料银行如何作出具有风险防范的信贷决策就显
24
得至关重要了一旦信贷决策有失误就会给银行的信贷资金带来很大的风险要
么是收不回贷款本息造成的风险要么因为惜贷造成不该有的资金机会损失[100] 这
两种损失都将大大降低银行的期望利润以下就针对不完全信息的信贷市场的特征
来分别分析银行和企业在贷款申请阶段和贷款归还阶段的博弈行为并以此来解释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必然性[101,102]
2.2.1 贷款申请阶段的银企博弈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银行与企业在信息上往往是不对称的企业可能通过弄虚
作假的手段来骗取银行的贷款例如编制虚假会计报表虚假注资等商业银行根
据“准入退出机制”的要求一般只能根据企业传递的信息来判断企业属于“好企业”(假
设概率为E) 还是“差企业”(假设概率为1-E) 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向企业发
放贷款在这种自主性贷款过程中如果判断失误就可能拒绝“好企业”的贷款申
请或接受“差企业”的贷款申请从而丢失了潜在的贷款收益而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
使银行的潜在不良贷款增加并且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机会成本银企博弈双方的收
益矩阵及博弈树如下图2-1 所示
银行
同意贷款 拒绝贷款
1 1 -1 -1
1 -1 -1 0
企业
好 差
好企业 概率E 差企业(概率1-E)
申请 不申请 不申请 申请
银行 0 0 0 0 银行
贷 不贷 贷 不贷
1 1 -1 -1 1 -1 0 0
图 2-1 贷款申请阶段银企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及博弈树
银行接受概率的效用分析如下
第一 银行接受贷款申请的净收益为E×1 1-E × -1 2E-1
好 坏
企业
25
第二银行拒绝贷款申请的净收益为E× -1 1-E ×0 -E
当 2E-1 -E 时则银行选择接受贷款申请此博弈达到精炼贝叶斯均衡1 1
当 2E-1 -E 时则银行选择拒绝贷款申请此博弈达到纳什均衡0 0
贷款申请阶段银企之间博弈分析表明 企业能否获得贷款完全取决于银行所
推断的企业经营好坏的概率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由于银行并不知道融资
企业的类型企业将设法向银行传递对自身有利的信息尽量避免传递或掩盖对自
身不利的信息从而影响银行的信贷决策在此情形下将导致“逆向选择”的产生
银行现代向高风险行业积聚容易扩大不良资产的数量与品种造成流动性困难
诱发信贷危机甚至银行内部的寻租行为的出现
2.2.2 贷款归还阶段的银企博弈
在银行与企业的博弈中 企业同样可能存在获得贷款后逃避违约等失信行为
特别是在贷款发放前银行常要求企业提供足额的抵质押物权(抵质押物的评估价
值不应低于贷款金额) 或提供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因此作出的决策及行为即使引
起损失也不必完全承担责任或可能得到某种补偿产生逆向选择并由此引发
道德风险因此当银行贷款到期时企业通常有两种选择按借款合同履约还本
付息或违约相应地银行也有两种选择容忍企业违约和强行收贷即采取法律诉
讼或将抵质押物变现本文在分析过程中将后者简称为斗争具体如收益矩阵
及博弈树2-2 所示
银行接受概率的效用分析如下:
第一 无论企业是否履约银行选择容忍的净收益为:
E× -1 1×E 1-E × -1 1-E ×2 -E 1
第二 若企业违约银行选择斗争的净收益为:
E×1 1-E × -2 3E-2
当-E 1 3E-2 时即银行选择容忍的净收益大于选择斗争的净收益若融资企
业选择拖欠银行选择容忍
当-E 1 3E-2 时即银行选择容忍的净收益小于选择斗争的净收益若融资企
业选择拖欠银行选择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执行抵质押物或保证人
26
银行
容忍 斗争
2 -1 2 1
2 -1 2 -2
银 行
贷 不贷
企业 0 0
好 差
好企业 概率:E 差企业 概率1-E
违约 履约 履约 违约
银行 1 1 -1 2 银行
容忍 斗争 容忍 斗争
2 -1 2 1 2 -1 2 -2
图 2-2 贷款归还阶段银企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及博弈树
贷款归还阶段银企之间博弈分析表明 在当今金融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条件
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极不正常在上述博弈过程中融资企业的均衡战
略为违约拖欠贷款而银行的均衡战略为选择斗争或容忍这样无论是被商业银行
认定的“好企业”还是“差企业” 均可能拖欠银行贷款导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
款比率居高不下间接促使银行“惜贷”
2.3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性质和特征
从表面上看 我国国有银行信贷高风险的生成是由于国有企业不能按时归还银
行贷款但究其实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高风险实质是一种制度付费是外部经济
制度和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双重制度变迁的结果即它是在当前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因旧的计划型经济金融制度正在逐步瓦解而新的市场型经济
金融制度尚未完全确立致使新旧制度矛盾冲突从而制度格局出现真空的制
度后果与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相比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以下特

好 差
企业
27
2.3.1 信贷风险存在普遍性和社会性
西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往往只是表现为个别银行的自身问题 所涉及的关系
群体范围也有限而我国国有银行的信贷风险不是存在于某一家国有银行或某一
分支机构也不是存在于某一地区的特殊问题而是全部国有银行共同存在的普遍
性问题由于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在国家银行体系中的垄断性地位全社会所需求的
金融服务包括居民储蓄企业融资等都主要由四大国有银行承担而整个社会信
用约束机制又严重软化因此中国国有银行的信贷风险问题已并非单纯是国有银
行自身的问题它涉及到几乎全社会的居民和企业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3.2 信贷风险根源的体制性
一般而言 西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自身信贷风险管理的技术
性因素所致但是我国国有银行信贷风险的生成除了银行管理因素之外还在于
外部经济体制不健全首先国家财政投资金融社会保障制度不合理造成
财政挤信贷投资挤信贷保障挤信贷使得信贷风险在所难免其次国有银
行和国有企业持有的产权结构或资本结构的矛盾也是导致信贷风险形成的重要根

2.3.3 信贷风险的外部性
我国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银行的功能逐步健全职能作用逐步发
挥信贷风险也由昔日的隐蔽状态逐步走向公开银行信贷风险不仅直接影响其经
营成本的上升和盈利能力的下降从而使国有银行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而且和整
个外部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就西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而言其后果往往是削减
银行资本金影响银行自身经营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严重者会发生银行倒闭清
算引发金融动荡或金融危机继而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如日本和东南亚的金融危
机即是例证然而在我国就由于国有银行在社会经济体系中所处的支配性地位
国有银行的信贷风险不仅可能导致金融危机更直接阻碍了国有经济改革影响了
国家经济增长
28
2.3.4 信贷风险的正向激励性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 商业银行的内部员工和借款人都可能会出现机会主
义行为西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通常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它通过市场机制可以有
效地约束银行和企业的风险扩张行为相反我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却具有很强的
正向激励作用因为在国有经济内部银行不良贷款本身包含着各方的既得利益
各方经济主体往往将其视作占有和继续争夺金融资源及其相关利益的工具从而对
清债报有惰性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银行不良债权的存在是其与国有银行进行贷款谈判以继
续获取银行贷款支持的砝码和人质银行为了赎回人质不得不继续提供贷款以
防止因企业破产而导致银行本利无归
对于国有银行而言尽管在非商业化经营下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但国有银
行有政府的最后救助承诺这一护身符所以它拥有风险外部化的优势条件即可
以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国家来埋单因此国有银行就缺乏足够的激励去清偿贷款
相反却不断制造新的不良贷款
对于政府而言银行不良贷款造成的风险和引致的后果都要由政府承担因此
政府清偿债务的积极性最高但政府作为一个具有自身利益追求的部门为实
现其既定的政治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它要对清偿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比
较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虽然从经济上意味着资金配置的低效和损失但却有利于
税收增加和社会稳定符合国家利益最大化从政治上是经济的合算的因此
不到迫不得已政府对银行和企业之间清债的惰性行为持容忍态度
2.4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表现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仅具有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一般性特征和性质
而且还具有我国转轨时期特殊的特征和性质在信息不对称和自身管理水平有限的
情况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隐患国有商业银行的信
贷风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9
2.4.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 资产质量低下
不良贷款率高 资产质量低下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量较大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见表2-1 虽然1999
年通过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了近1.4 万亿元不良资产近几年不良贷款率有所
下降见图2-3 但本文认为这其中不能忽视“借新债还旧债”和整个贷款规模扩张
导致计算时分母增加所以比率下降的原因截止到2003 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
不良贷款余额为1.59 万亿不良贷款率为16.86%[3] 仍大大高于国际上公认的10%
左右的警戒线标准
目前的状况是 国家一方面通过剥离和注资等方式处置和化解了相当大一部分
不良资产而另一方面新的不良资产又在国有银行内部大量产生这说明国有商业
银行不良贷款形成于累积的根源仍然存在加上入世后竞争的加剧国有商业银行
较高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表 2-1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单位 亿元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贷款 12579.43 12009.45 13863.86 15059.06 17663.88
中国建设银行 不良资产率 20.27% 19.35% 15.17% 9.25%
不良贷款额 2810.20 2913.93 2679.60
贷款 22715.39 24271.22 24135.91 26594.66 29578.37
中国工商银行 不良资产率 34.43% 29.78% 25.69% 21.30%
不良贷款额 8309.99 7919.89 7598.78
贷款 14055.35 15896.66 14782.93 16461.78 19129.60
中国农业银行 不良资产率 42.12% 36.50% 25.10%
不良贷款额 6933.70 6982.03
贷款 14939.12 13692.30 15058.07 15853.21 18161.89
不良资产率 39.34% 28.78% 27.20% 27.51% 22.49% 15.92%
中国银行
集团合并报表
不良贷款额 5877.68 3940.17 4096.04 4360.20 4085.31
贷款 64289.29 65869.63 67840.77 73968.71 84533.74
不良资产率 29.91% 25.26% 16.86%
表中合计
与计算值
不良贷款额 22127.72 21345.72
贷款
实际合计 不良资产率 31.02% 26.1%
不良贷款额 21663 20881
注 不良资产均按五级分类资料来源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编. 不良资产处置前沿问题研
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2~3;李扬. 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0 41.
30
0
10
20
30
40
5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份
不良贷款率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图 2 3 1998-2003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趋势图
2.4.2 业务结构不合理 信贷是主要的业务和收入来源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另一表现形式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不合理 信
贷业务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资产业务也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实现利润
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分析2000 年四大国有银行的收入结构中利息收入的比重极
高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均在98%以上中国银行最低也在92.16% 2001
年的情况并未有明显的好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仍然在
90%以上见表2-2
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 信贷业务的同业竞争日益加剧
开放人民币业务后国内的存贷利差必将缩小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结构下一
方面银行利润的增长空间显然很小另一方面信贷风险将越来越成为国有商业银行
面临的最大金融风险
表 2-2 2000-2001 年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年份 项目
总额 比重 总额 比重 总额 比重 总额 比重
营业总收入 1798.04 882.05 1367.8 1044.37
利息收入 1765.56 98.19 865.37 98.11 1260.59 92.16 992.39 95.02
手续费收入 26.08 1.45 11.98 1.36 69.08 5.05 23.45 2.25
2000
其他营业收入 6.40 0.36 4.70 0.53 38.13 2.79 28.55 2.73
营业总收入 1621.81 855.38 1054.31 1082.86
利息收入 1582.43 97.57 830.81 97.12 955.19 90.60 992.62 91.67
手续费收入 30.65 1.89 18.20 2.13 32.56 3.01
2001
其他营业收入 8.73 0.54 6.37 0.75 99.12* 9.40 57.68 5.32
注 *2001 年中国银行的损益表中非利息收入未区分手续费和其他营业性收入
资料来源 表中数据根据2002 年中国金融年鉴金融机构经营成果的统计计算得出
31
2.4.3 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 呆帐准备金缺口较大
银行的资本主要有三个功能[103] 一是具有购置开业经营所需一切设施及费用的
营业职能二是承担营业损失和保护存款人客户利益的保护职能三是满足监
管当局和自身管理要求的管理职能故而成为银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资本金总额
及其增长能力的大小不仅反映了银行的安全程度也预示着银行业务扩展的前景
国家作为所有者从80 年代初期就停止了对国有银行的资本金投入一直到1998 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才通过发行2700 亿元的特别国债为国有银行补充了部分
资本金从而使当年4 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此之后由
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迅速增加同时并没有建立正常的资本金补充制度特
别是附属资本此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又开始有所下降同时与银行现
有的不良贷款相对应呆帐准备金的提取存在着较大的缺口尽管2001 年呆帐准备
金的提取比率比上年增长了1 倍但准备金数量仍然明显偏低根本不足以抵御现
有的金融风险这“两率”的不足表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抗风险的能力薄弱安全性
缺乏保障见表2-3
表 2-3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呆帐准备金率1996-2001 年
年份
所有者权益
亿元
贷款总额
亿元
资产总额
亿元
呆帐准备金
亿元
资本充足率
资本/资产
呆帐准备金率
1996 2609.13 36 252.89 59 479.50 430.31 0.04 0.01
1997 2739.09 44 823.69 72 134.50 362.05 0.04 0.01
1998 5587.47 53 611.02 82 529.20 304.71 0.07 0.01
1999 5696.77 57 456.22 91 763.00 713.06 0.06 0.01
2000 5977.43 58 250.69 98 388.90 602.30 0.06 0.01
2001 6628.53 64 662.81 103 248.70 1015.99 0.06 0.02
资料来源 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2 年
综上所述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严峻的信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高风
险已成为影响中国金融制度稳定的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因素
32
3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效应和生成机理
自 1980 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多数国家曾经陷入过金融困境和银行危
机之中或是银行倒闭或是由银行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直至经济危机或是政府
出面干预银行系统和金融系统以挽救银行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尽管
各个国家的银行问题表现千差万别但暴露出来的问题无不反映一个客观事实那
就是银行不良资产惹的祸见表3-1
表 3-1 部分国家银行的不良资产所引发的银行危机
国家 时间 程度 不良贷款情况
阿根廷 1989 1990 危机 不良资产比例为 27% 而在国有银行中不良资产更高达37%
玻利维亚 1986 1987 严重 不良贷款在银行资产的占比达 30%
智利 1981 1984 危机 1983 年末贷款总量的19%为不良贷款
墨西哥 1984 1996 危机 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由 1994 年底的9%上升到1995 年底的12%
保加利亚 1991 1996 危机 1995 年非政府贷款中约75%成为不良贷款使许多银行资不抵债
丹麦 1987 1992 严重 在 1990 1992 年期间累计贷款损失占总贷款的9%
芬兰 1991 1994 危机 不良贷款损失在 1992 年高达13%
法国 1991 1995 危机
1994 年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量的8.9% 里昂信贷银行所发放贷款的
15% 共计270 亿美元成为不良贷款
匈牙利 1987 1996 严重 1993 年末贷款总量中有23%的贷款回收希望渺茫
意大利 1990 1995 严重 1995 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良贷款占比为10%
挪威 1987 1993 危机
商业银行贷款的 6%成为不良贷款巨额损失和资不抵债导致1991
年底的危机出现
瑞典1990 1993 危机 全部未并表银行贷款的 18%为贷款损失
波兰 1991 1996 严重
1991 年16%的贷款被划为损失22%为可疑贷款24%为不合格贷

阿尔巴尼亚 1992 1996 严重 新增贷款 1992 年7 月后发放中的31%成为不良贷款
印度 1991 1996 严重
27 家为公共事业服务的银行的国内不良贷款估计为贷款总量的
19.5% 到1995 年3 月这类不良贷款继续增加
日本 1992 1996 严重 1996 年初不良贷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
马来西亚 1985 1988 危机 1988 年全部贷款中大约有32%为不良贷款
菲律宾 1981 1987 危机 1986 年有19%的不良贷款
泰国 1983 1987 危机 15%的不良资产
资料来源 根据银行稳健经营与宏观经济政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年版的有关数据整理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出现银行问题的国家分布比较广泛遍布了亚洲美洲
非洲和欧洲而且大部分发生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以及那些经济处于腾飞
的新兴市场国家表中还进一步告诉我们存在严重问题和危机的银行不良资产
比例一般都在8%以上也就是说不良资产比例达到和超过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8%
33
资本充足率银行发生问题和产生危机的概率相当高
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和生成机理 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其带来
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其对经济的危害从而为探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和化
解途径奠定基础
3.1 “一逾两呆”法和“五级分类”法对不良贷款的测定
3.1.1 两种划分方法的主要依据
1 两种划分方法的主要依据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1995 年公布的贷款分类方法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呆滞
贷款呆帐贷款一逾两呆三大类指的是不能按协议或合同规定的日期归还的
贷款此种分类方法主要从贷款期限管理和会计处理的需要出发无法实际反映贷
款的经营状态和真实质量1998 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
银行贷款按其风险程度又被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后三类属于
不良贷款
采用“一逾两呆”方法的主要依据是贷款通则和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贷
款通则规定不良贷款是指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帐贷款即通常所说的“一逾
两呆” 其中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归还的贷款呆滞贷
款是指按财政部有关规定逾期(含展期后到期)超过规定年限以上仍未归还的贷款
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规定年限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呆帐贷款
是指按财政部有关规定经确认已无法收回的贷款列为呆帐的贷款但按照不良贷
款认定暂行办法规定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后未归还又重新贷款用于归还部
分或全部原贷款同时满足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重新办
理了贷款手续贷款担保有效属于周转性贷款的条件这样的贷款就属于正常贷
款而不是不良贷款
采用“五级分类”方法的主要依据是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按照贷款风险
分类指导原则的规定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其中次级贷款是
34
指贷款的缺陷已经很明显正常经营收入不足以保证还款需要通过出售变卖资
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可疑贷款是指贷款已经肯定要发生一定
的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
素损失金额还不能确定损失类贷款是指贷款的大部分或全部发生损失
2 两种划分方法的基本区别
可以看出 “一逾两呆”方法和“五级分类”方法的基本区别是“一逾两呆”方法强
调按贷款的期限划分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注重贷款形式和手续完备情况的考核
而“五级分类”方法强调按贷款的质量划分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注重于对贷款第一
还款来源的考虑
对于正常运行的贷款 在贷款归还后重新办理贷款审核和发放手续本来无可
非议但是对于非正常贷款就不是这样了借款企业在贷款到期后(含展期后到
期)不能归还贷款本息或在贷款到期前就不能归还贷款本息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经
与借款企业协商银行贷款给借款企业用以归还银行贷款本息这样一来商业
银行的不良贷款就变为正常贷款由于对“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担保手续有
效” “周转性贷款”等条件没有固定的或规范的判断标准借款人往往通过按时支付
利息不断办理贷款“借新还旧”手续的情况下变不良贷款为正常贷款据此商
业银行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改变了部分贷款的期限使得这部分贷款没有逾期
在一逾两呆口径的考核下就被纳入正常贷款统计但在五级分类口径下由于五级
分类方法强调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借新还旧”那些质量没有得到真正改
善的贷款又被纳入不良贷款统计使得采用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划分的不良贷款数额
大于采用一逾两呆分类方法划分的不良贷款数额这是采用“一逾两呆”方法和“五级
分类”方法划分不良贷款产生差别的根本原因
通过上面的分析得知 商业银行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掩盖了很大一部分不良贷
款“借新还旧”问题的产生实质上是商业银行的一种“内部人控制”的行为这种作
法的危害是掩盖了贷款质量的真实性利润的真实性和管理层经营能力的真实性
可以说如果不对商业银行的“借新还旧”加以遏制将极大地危害我国商业银行改
革的发展因此应建立科学的相互制衡的内部决策程序和组织体系加强对决策
35
者的监督从根本上避免其利用人为的不正当手段消化不良贷款行为的发生改革
和完善对商业银行的考核办法特别是对不良贷款的考核要严格划分不良贷款的
清收种类制定明确的认定标准明确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担保手续有
效周转贷款贷款展期等条件的细化要求使一逾两呆方法的具体标
准逐步和五级分类方法的标准接近
3.1.2 两种划分方法对不良贷款的测定
按照各银行自己公布的数据看[3] 工商银行2003 年不良资产余额净下降698 亿
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下降433 亿元下降了4.3 个百分点非信贷资产和财务包袱
下降265 亿元按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标准2003 年底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21.3% 以工商银行2003 年末3.3 万亿元贷款规模匡算不良贷款余额应在7100 亿
元左右按“一逾两呆”口径统计工行不良资产余额在6400 亿元左右比2002 年
减少160 亿元不良率为19.21% 下降3.32%
农业银行 2003 年消化历史包袱178 亿元全年清收不良资产本息447 亿元盘
活不良资产本息252 亿元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下降22 亿元按“一逾两呆”
口径不良资产余额在5500 亿元左右比2002 年减少100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5.1%
下降5.33%
2003 年中银集团的营业利润几乎全部用于提取准备金和消化非信贷资产损失
全年共提取呆帐准备金246.43 亿元消化非信贷资产损失229.81 亿元两项合计
476.24 亿元比2002 年增加95 亿元以此为基础中国银行在2003 年实现了不良
授信余额和不良授信比率的双下降截至2003 年末按照五级分类口径中国银行
集团不良授信余额为3438 亿元比2002 年末减少647 亿元不良资产比率为15.92%
比2002 年末下降6.45 个百分点按中国银行在2003 年末的贷款余额匡算不良贷
款余额在3200 亿元左右按“一逾两呆”口径统计中国银行2003 年末的不良贷款
余额为2300 亿元左右比2002 年减少518 亿元不良贷款为11.6% 下降4.74%
从统计数据看 建设银行的资产质量在四大行中最好截止到2003 年底按国
际通行的五级分类口径建设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933.29 亿元比年初减少856.79
36
亿元不良贷款率9.25% 比年初下降6.65 个百分点按“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
款余额在1567 亿元左右比2002 年减少520 亿不良率为7.49% 比2002 年下降
4.48%
图 3-1 2003 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和不良贷款率
3.2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宏观经济效应
3.2.1 银行不良资产的通胀效应[104]
银行不良资产的通胀效应 是在特殊的经济环境下银行信贷资金经过企业低
效率的资金运用导致银行信用的被动扩张它反映在宏观经济上则是总供给和
总需求的失衡
首先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企业在缺乏其他融资渠道的状况下从银行体系获
得贷款随后企业通过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购买行为将货币转移到流通
领域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形成产品积压和经营亏损从居民的角度看居民将存
款通过银行放贷给企业企业将居民的存款在实物形态上进行消耗或消耗殆尽而
没有进行相应的物质补偿从银行角度看银行的贷款在企业固化为不能转变成货
币的实物形式并没有通过高效率的运行来形成有效的供给不能实现其产品的价
值并还本付息相应减少了总供给
其次 从总需求的角度看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在将货币转移到流通领域后
37
必然会被其他经济主体(其他企业或者居民等)获得或者以存款形式回流到银行体
系继续进行新的资金循环或者直接形成新的市场需求这样就相应形成信用
扩张的格局并增大了总需求
最后 从银行资金运行及运行趋势看在银行的资金运行中企业不能及时还
贷就是企业对银行债权的悬空应收的贷款收不回来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
就是不良资产的上升从运行趋势看银行体系贷款资金周转速度越慢生产一定
规模的有效供给所需要的资金量越大由贷款渠道投放的货币量越大社会总需求
的压力也就越大而反过来讲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增加得越多其帐面资产价值
和实际价格的差额(被企业低效率消耗的部分)就越大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资产泡沫
就越大潜在的通胀压力越大从而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的通胀效应
一般来说 在经济周期的上行阶段不良资产的通胀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这
是由于在经济周期的上行阶段低效率的企业在经济周期上行阶段更容易生存
并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资金支持同时总需求保持扩张态势并带动国家经济增长
为银行不良资产通胀效应所形成的总需求扩张压力释放创造了条件不过在特定
的经济周期波动阶段国家通过严厉的宏观控制措施可以将物价水平抑制在较低的
水平然而一旦宏观控制的力度有所放松这种由于企业低效率所消耗的存款部
分就会由原来潜在的通胀压力表现为现实的显性的通胀释放过程
3.2.2 银行不良资产对宏观调控的紧缩效应
90 年代末鉴于宏观经济一直处于下行阶段我国宏观金融调控当局根据金融
形势采取了一系列具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先后七次降低了存贷款利率并在
合并法定准备金和备付金帐户的基础上大幅调低存款准备金等等以刺激经济的增
长但是现实的调控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并保持低位的势头
没有得到扭转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国家转而采用更加
积极的财政政策才初步取得较好效果
宏观金融调控为什么在 90 年代末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笔者
认为除其他经济因素外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及其扩大所具有的紧缩效应(主要包
38
括“惜贷”效应以及不良资产挤压正常资金运用和扩大利差所形成的紧缩效应)也是
制约扩张性宏观金融调控政策效果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惜贷”效应指商业银行因
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使银行贷款减少或趋于少放贷款造成社会资金供应量减少的
局面银行不良资产造成挤压正常资金运用形成的紧缩性效应指由于银行不良资
产余额的不断增加意味着在银行的资产中不断有原有的贷款或者新发放的贷款
在企业低效率消耗中固化为滞销库存产品或者形成亏损尽管这一部分资产依然保
持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实际上这些不良资产并不能正常周转和循环随着不良
资产的居高不下相应引发或者伴随了其它不正常的资金占用如为了完成利润任
务而虚收实缴为了局部利益形成或者是为了掩盖高比率不良资产等形成的帐外不
良资产从而导致亏损和核销呆帐均需要挂帐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会形成程度不同
的资金占用这就需要银行从社会吸收更多的资金来维持帐面的平衡维持正常的
流动性这就是银行不良资产造成挤压正常资金运用形成的紧缩性效应为具体说
明此紧缩效应我们引入银行资金来源运用的平衡式:
A1-A2+A3=B+C+D 3-1
其中 A1 为存款余额A2 为存款支取A3 为其他资金流入B 为正常的贷款
投放C 为中央银行准备金和正常的备付金在途资金占用D 为其他资金占用
在(3-1)中在一定的货币政策环境和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下银行所需的资金主
要来源于新增的存款(即A1-A2) A3 的流入较少C 和D 两项所形成的资金占用基
本上是相对稳定的其上下波动的幅度和主动调整的余地并不大不会挤压可用资
金B 在扣除C 和D 各项占用以后银行根据资产负债比率管理的要求将资金根
据一定的比率用于正常的信贷投放不会造成居民的挤提行为(即A2 突然膨胀)
而在引入不良资产等问题的情况下 从银行维持流动性的角度看银行体系的
正常运行必须满足以下关系式:
A1-A2+A3=B+C+D+E+F 3-2
其中:E 为不良资产占用F 为虚收实缴等因素造成的资金占用
在(3-2)中从资金来源的角度看在高额不良资产(E+F)的威胁下银行越来越
依赖于吸收新增的存款(即A1-A2) 来维持正常的资金运转这一方面要求存款总量
39
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需要维持居民稳定的储蓄倾向避免出现由于不良资产等因
素(E+F)居高不下引发的信心危机造成居民的挤提行为(即A2 突然膨胀) 从资金运
用的角度看在一定的货币政策环境和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下C 和D 两项是相对稳
定的而E 和F 两项所形成的资金占用在银行的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刚
性与其相关的亏损挂帐等一旦形成就要支出相应的资金在扣除上述C D E
F 各项占用以后银行才能根据资产负债比率管理的要求将资金根据一定的比率用
于正常的信贷投放由于不良资产的存在必然占用挤压了本来可以用于信贷投
放的资金B 缩小了可以用于信贷投放的资金的余额在一定的存款规模下不良
资产越高可用于信贷投放的资金越少从宏观的角度看不良资产这种挤压正常
信贷资金的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就相应降低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在客
观上起到了紧缩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不良资产所具有的紧缩作用使宏观金融调
控当局刺激经济的努力大打折扣预期的政策目标与实现的调控效果之间的偏差明
显扩大
从银行资金运用的角度看 在宏观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不良资产所具有的紧
缩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如果经济增长在一段时期内持续下滑生产消费投资
都必然会随着向下调整这样企业的经营效益就难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下滑
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负债率高的环境下能够迅速地通过企业间及企业与金融系
统间的债务关联效应将经营风险向金融体系转嫁这就使得金融体系一方面难以
盘活旧的不良资产另一方面还会继续形成新的不良资产放大了不良资产对于可
用于发放贷款资金的挤压作用在一定的货币供给量下由于不良资产挤压正常贷
款投放量的减少使社会总需求趋紧从而相应放大了不良资产的紧缩效应
3.2.3 银行不良资产对宏观金融调控的干扰效应
银行不良资产对宏观金融调控的干扰效应指银行体系在形成较高的不良资产
后其市场行为会发生变异(如维持流动性过度依赖于新增存款维持帐面盈利过度
依赖于扩大利差等) 必然会破坏各项宏观调控目标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干
扰宏观当局正确及时地判断金融运行态势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我们将银行不
40
良资产所具有的这种宏观效应称为干扰效应银行不良资产的干扰效应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 银行不良资产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在社会资金运行的一般条件下 既定的单位货币量满足一定的经济总量但由
于不良资产的存在和扩大使得一部分资金固化为企业的滞销产品或者形成损失
推动既定经济总量所需要的货币量无疑会加大即用更多的货币量才能推动一定的
经济总量这就必然相应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或减少了货币的有效供给量从
而制约了宏观金融调控效率的提高
2 银行不良资产形成了“金融倒逼机制”
从国际范围来看 随着各国金融程度的加深和金融效率的提高总货币(货币加
上准货币)会不断增长其在金融资产中的比值会相对降低但是由于银行不良资
产固化并损失了部分信贷资金在以间接性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和企业对银行信贷
高度依赖的背景下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必然会抑制总货币与金融资产总值比率的
下降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银行体系的贷款投放需要依赖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并保持
一定的规模而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和扩大增大银行体系对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
规模迫使中央银行加大货币投放量即所谓“金融倒逼机制”的一种表现从而抑
制货币与准货币在金融资产比例的下降
3 银行不良资产抑制货币乘数作用
一般来说 货币具乘数作用而货币乘数越大金融体系的总体效率越高由
于金融体系中不良资产的存在和扩大一方面使得金融体系对企业的贷款扩大更加
依赖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支持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银行体系货币创造过程中的漏损
使得一定的基础货币通过金融体系所能够创造的货币总量明显降低在这两个因素
的作用下银行不良资产抑制了货币乘数的提高同时由于银行不良资产的多变
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宏观金融调控当局对于货币乘数波动规模的把握更为困难增
大了宏观金融调控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宏观金融调控的效率
41
3.3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机理
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从形成的时间来看 大约三分之一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和转轨
初期形成的计划的失误造成了不良贷款这部分不良资产问题和国家当年的“赶超”
战略有关在建国初期为了赶超世界先进工业国家政府提出“以钢为纲”的方针
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赶超”战略给我们留下来一大批背负着政策性负担
的国有企业另外三分之一的不良资产是在经济周期中形成的在1992 到1994 年
期间刮起一阵房地产开发风和重复建设风结果经济一热一冷给银行丢下来一
大笔不良贷款还有三分之一则是在1994 年以后由于国有企业欠债不还造成的研
究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的原因甚是复杂总体而言可将之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共同
所致
3.3.1 转轨时期政府金融支持与银行呆帐模型
改革开放后 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因此一切的制度安排都以
满足快速赶超的经济增长模式的需要为中心金融制度也不例外从反映一国金融
增长水平的金融相关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 FIR 来看中国的FIR 已从
1978 年的84.18%增长到1996 年的226.80% 在量上已接近或高于经济发展处于近
似水平的国家如韩国巴西等1992 年分别为234%及175% 但是从结构上
看在中国的名义FIR 中主要是M2 和L 各类贷款S 有价证券所占比重较
小而M2 的高比值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居民储蓄存款的高相关比率引致的即在我国
的转轨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金融剩余由于迄今为止我国还未能建立一种较有效和
全面的税收制度所以动员庞大金融剩余用于经济建设的重任就落在了金融制度
上按照戈德史密斯的描述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内在地产生了政府主导型融资制
度为满足赶超型发展战略对资金的需要必然采取能最大程度动员金融剩余的制
度其特点是银行在金融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商业银行由政府所有或受到政府严
金融相关率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 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通常人们
将其界华为金融资产总额与GDP 之比以此衡量一国的经济金融化程度周立.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
长1978 2000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8
42
格控制通过商业银行吸收居民储蓄存款并以债权方式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同时
限制民间金融活动长期执行低利率政策以为企业筹措廉价资金此种金融制度
安排容易较迅速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融资效率较好显然改革以来我国的金融增
长主要依靠银行金融资产的单方面扩张市场因素十分微弱很大程度上是金融资
产总量在原有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上的简单扩张整个融资结构偏重银行信贷高
储蓄基础上的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资本市场发展相对落后企业可以
较低的成本贷款利率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从而引起了对贷款的过度需求企
业也容易对银行产生依赖感使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即使在经营效益不佳的情况
下仍能凭借与银行的稳定关系获得资金援助这就降低了企业的风险约束降低
了贷款使用效率为不良资产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可以说经济转轨时期政
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制度性因素转轨时期金融支持与
银行不良资产的关系可通过图3-2 来表示
利率 r S
E
r1 S1
S2
r2 E¢ E¢
D
L¢ L L¢ L 信贷规模
图 3-2 转轨时期政府金融支持与银行呆帐模型
在图中的基于厂商均衡的模型中 横轴L 表示信贷规模纵轴r 表示资金价格
利率D 表示平均信贷需求线它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与利率呈反函数关系S 代
表完全由市场决定的信贷供给线它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信贷供给量与利率呈同方向
变化关系S1 S2 与横轴平行表示政府为保证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将经济
渐进转轨对信贷的实际需求水平作为决定信贷供给的唯一因素由此可见如果银
行按照商业原则经营并面对一个竞争性的金融信贷市场那么它就会按照
均衡点E 点决定的S1 线以r1 的利率提供信贷其信贷供给量为L 银行处于零信贷
剩余状态最能体现市场竞争与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如果银行按照商业原则经营
43
面对的是一个不完备的信贷市场利率由政府确定银行按照政府确定的r2 的利率
提供信贷但其信贷供给量仅为S2线与S 线交点E'所决定的L' 这是典型的政府干
预的信贷均衡模型政府干预导致了一种人为的信贷供给短缺与竞争性市场供给
平衡下信贷供给量的差距为L L' 即在银行商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信贷紧缩而在不
存在一个完备的信贷市场银行也不按照商业原则经营而是遵循政府偏好分配信
贷以便为转轨中的经济提供金融支持的情况下银行将以较低的价格r2 提供较多
的廉价信贷L¢ 由S2线与D的交点E¢确定因此出现了负的信贷剩余r1r2 E¢ E
也就是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部分而其中L L¢即相当于银行的理论呆帐规模
3.3.2 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职能的履行成本与不良贷款
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商业银行在经济金融发展和改革进程中一直承担着双重
职能一是企业属性决定的商业银行所共同具有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金融服务
信用创造”等基本功能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的业务经营活动发挥这些功能在向社会
提供特定金融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国有属性所决定的特殊
功能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政府意图为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维护
经济社会的稳定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政府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代表固然
希望国有银行自身的效益提高但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和改革的领导与推动
者则更重视国有银行的社会效益和能否协助政府解决一些全局性的问题政府为
了渐进地推动改革并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目标在财政力量相对减弱的
情况下需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并以所有者的身份使其为经济发展和改革服务从
而使国有银行充当了“资金供应者”和“第二财政”的角色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在履行
其由国有属性所决定的特殊功能的过程之中一方面为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另一方面也支付了高昂的成本形成了巨额的不良资产
1 国有银行充当“资金供应者”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支付了成本
改革开放以前 国有企业的资金供给主要渠道是财政拨款1983 年资金管理体
制改革后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由银行统一管理由于国家财力困难财政对国有
企业的投入日益减少乃至停止国有企业不仅失去了财政给予的固定资金追加投资
44
而且断绝了财政性的流动资金来源加上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利润如数上缴缺乏
自有积累由此形成了国有企业资金严重不足的局面在财政性资金来源枯竭的情
况下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只能依靠承担了“统一管理流动资金”任务的国有银行
于是“统一管理”便逐步演变为“统一供应” 国有银行成为国有企业最可靠的资金供
应者许多国有企业的长短期营运资金资本金都是由国有银行发放贷款来解决的
由于长期依靠贷款国有企业高负债经营的问题日益突出20 世纪80 年代初国有企
业负债率为25%左右到90 年代中后期国有工业企业的账面资产负债率已上升到
65%左右如剔除账面无效资产实际负债率达80%左右国有企业的偿债能力极
低在负债主渠道是国有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无力归还借款也只能由国
有银行来承担风险加上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各种措施不完善不到位导致国有
银行为资金供给制支付的成本加大例如由于国有企业的投资机制和风险约束机
制不健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投资饥渴症”极为流行借银行贷款搞固定资产投资
挪用流动资金进行投资司空见惯许多投资根本无法收回国有银行成了投资风险
的最终承担人
国有商业银行充当的“资金供应者”角色还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支付了成本在国
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新旧两种体制的转换中出现了诸多的矛盾摩擦与不协调等问
题特别是市场化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尚未完善经营管理水平
低能力差加上国有企业经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企业办社会” 泛福利的包袱
沉重等问题没有解决) 经营效益不高而税赋却比其他企业沉重导致亏损严重
国有商业银行向亏损半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发放的类似“安定团结贷款” 事实
上等于为国有企业改革承担了部分成本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破产过程
中当企业偿还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债务时财政又没有能力为国有企业注资使其
偿还债务为了能够实现改制的目的大量企业想方设法逃废银行债务某些地方
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出于局部利益考虑袒护甚至怂恿企业赖账
2 国有商业银行履行“第二财政”职能所承担的成本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央财政的收人相对下降 但财政支出
的范围和力度却有增无减为了保证渐进式改革和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实现政府
45
只能通过中央银行以向国有商业银行规定贷款投向和“点贷”等方式向国有商业银
行分配了许多政策性和公共性贷款的任务这些贷款发挥的是财政资金的作用使
国有银行承担了“第二财政”的职能以各种名目的贷款支付了本应由财政承担的支
出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例如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放的“清理三角债贷款” “安
定团结贷款” “吃饺子贷款”等本应是财政的职能却一直由国有银行担负财政
补贴不了的亏损国有企业就用“贷款挂账停付利息”的办法由国有商业银行来
背包袱国有商业银行还承担了其他的财政性职能如1988 年政府决定对3 年以上
的定期储蓄实行保值时贷款利率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随着通货膨胀的升高而
进行的保值贴补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形成了倒挂倒挂形成的利
息差额本应由财政拨款补给银行但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只好由国有商业银行来承
担这高达数百亿元的保值贴补款
1994 年政策性银行成立后只是在经济开发农业发展和进出口方面减轻了国
有银行的负担之所以说只是减轻是因为即使在上述三个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也
要承担各种资金配套等任务并没有真正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承担政策性和公共性业
务的问题因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政策性和公共性需求远远多于上述三个方面
其他方面的政策性和社会性金融业务难以通过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运作只能由国
有商业银行承担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仍然是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混
合在履行基本职能之外还要部分履行“第二财政”的特殊职能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履行公共性特殊职能的主要方式是提供资金支持 这类贷款
是非商业性行为并不是以赢利为目标投入产出往往不成比例至少在短时期内
很难获得理想的回报虽然从宏观层面看是必须的和有社会效益或长远效益的但
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来说却是收益低而履职成本高不仅如此国有商业银行还
要承担巨大的金融风险和政策风险风险积累的结果便是巨额的不良贷款可见
国有商业银行履行公共性特殊功能时所承担的巨额成本和金融风险是国有商业银
行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46
3.3.3 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产权和管理缺陷与不良贷款
1 国有银行产权制度的低效率与不良贷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现存的商业银行产权制
度的弊端日益明显主要体现为
1 所有者虚位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是单一的国有产权 即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唯一所有者
我国国有银行国家单一产权最为突出的缺陷是产权界定不清即国有银行的收益权
或剩余索取权界定不清尽管四家国有银行都有产权所有者—国家但国家很难“具
体化” “人格化” 国家对四家国有银行的经营者的监督成本很高由于产权界定不
清晰产权主体虚置国有商业银行单一的国有产权制度就很难发挥产权制度本身
应有的经济功能很难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实现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国有商业银行积
累起大量的不良资产就在所难免了
首先 产权虚置直接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有效性的低下由于我国国
有商业银行缺乏一个人格化的产权主体来行使完整意义上的所有权就难以有足够
的激励根据市场经营的要求进行合格的经理层的选择监督和评估也就难以建立
对经理层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由于缺乏一个人格化的产权主体经理层和员工
必然获得事实上的对国有银行庞大资源的支配权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
其次 产权不明晰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软预算约束的问题因为产权界定
不清贷款出了问题成本由国家负担自己是没有责任的所以发放贷款时经常不
管项目的优劣而是权衡各种既得利益决定产权主体虚置造成对国有商业银行经
营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弱化
第三 由于产权不明晰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风险意识不一致来自国有产权
的保护使得银行信用与国家信用天然地结合在一起“国有银行国家信誉” “大
银行难以倒闭” 国有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更加容易放松
第四 由于产权界定不清导致外部性难以内部化国有银行资源使用中出现
多种“搭便车”现象特别是来自国有企业的“搭便车”行为严重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有
47
企业一直把国有银行当作自己“免费的”资金供应者
2 “委托—代理”链条过长
在现行商业银行制度下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国有银行的所有者国家
作为委托人必须选取代理人来行使权利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经营管理在委托代
理关系中如果不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即使在不确定条件下委托人也能在
保证代理人得到其保留效用和努力激励的约束下找到使委托人效用最大化的对于
代理人的支付方案但在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代理人绩效不仅取决
于代理人的努力还取决于自然状态而努力又不能被观察时求解支付方案便遇
到了最优风险分担和最优激励之间的两难选择即要么在风险分担的安排上不是最
优要么就是代理人的激励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的支付方案被称为次优方案
(Second—best) 这个方案与最优方案的偏离就构成了代理成本
根据信息经济学原理[105] 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即产出p 减去对代理人的
支付s(x)的效用在代理人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下求解最大化
Maxòv p - s x f p a dp
a s x
( ( )) ( , )
, ( )
3-3
s.t.òu(s(p )) f (p ,a)dp - c(a)u 3-4
Î A = òu(s(p )) f (p , a)dp - c(a) 3-5
òu(s(p )) f (p , a' )dp - c(a' ) 3-6
式中x为可观测的结果a为代理人的行动状态量A 的元素f (p ,a)为产出
代理人行动量的概率密度函数s(x)为代理人获得支付u v分别为代理人和委托
人的效用函数c(x)为代理人努力程度函数u 为代理人不接受合同时的保留效用
a'是代理人最低程度的可选择行动式(3-4)为代理人的参与约束意味着代理人从
接受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时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式3-5
是代理人的激励相容约束即委托人喜欢代理人选择a a' Î A是代理人可选择的行
动只有当代理人从选择a中得到的期望效用大于从选择a'中得到的期望效用时代
理人才会选择a
在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组织结构下 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表现为这样一
长串链条全社会劳动人民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与国有银行的经营者国有银行
48
总行与其分行分行再与其分支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 代理过程中
存在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的冲突因此链条越长
形成“内部人控制”的道德风险也就越大在国有商业银行中主要表现为所有者与经
营者的利益目标严重偏离经理人员的利益目标在现有体制下主要有两个一是保
住自己的官位以便更快地升迁二是保证本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一方面
当货币当局要求发放一些政策性贷款或指定用途的贷款时经理人员往往没有自主
权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也不管贷款能否收回似乎这不是他的责任另一方面
经理为了本部门的利益经常绕开贷款规模将多余的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以增
加本部门的收入结果一方面银行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风险越来越大另一方
面银行的大楼越来越高职员的待遇越来越好
2 银行经营管理不善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强有待提高
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 长期来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内部管理不完善风险责任
制不够健全虽然贷款的发放制度规定要“三查” 但并不是每笔贷款都能认真切
实地做到“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 贷款的审查既不是“审贷分离” 更未
经“贷审会”的效用审定不少系由主管部门或有关领导说了算有的只是听从信贷
人员的汇报决定的贷后检查也不是切实规范的进行建立风险预警和考评制度
使有问题贷款及时得到反映和揭示对借款单位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未能经常
和及时地了解与分析有的不良贷款往往在贷款到期发生无力归还时才觉察
1 银行经营导向偏差
这里所说的导向主要体现在贷款发放的审慎程度 业绩考核等方面银行在贷
款审批中所表现出来的谨慎严格对一般信贷人员的工作作风有直接影响他们会
自觉拒绝风险较大客户的贷款申请如果审批部门过于宽松信贷人员对客户的要
求将会更低甚至将风险较大的贷款申请提交上级审批希望蒙混过关业绩考核
则给信贷人员指明了工作方向如果考核指标没有突出风险控制信贷人员就不会
在这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有较重的贷
款压力所以大多数银行对信贷人员都设有存款和其他指标并以存款指标所占权重
较高有的基层行甚至将存款完成任务数与贷款发放联系在一起在这种考核指标
49
体系的引导下没有人会去在意贷款质量或贷款管理而大多数银行对其分支机构
的考核也存在“重存款轻质量”的现象分支机构必然会放松贷款质量管理不良
贷款因此大量产生
2 风险防范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在信贷管理方面 尽管各家国有商业银行都已按照贷款通则的要求建立
了审贷分离层层审批的贷款审批制度以及具体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
查的贷款三查制度但距离一套科学系统规范实用和完善的风险防范和约束
机制还相差甚远从贷款的发放到收回还是摆脱不了人情关系的羁绊而且即使
现有的制度执行起来也是宽严不均贷时审查严格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松散
在整个贷款流程中还是有许多风险点无法消除或预防从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来看
严格的管理主要针对的是一般信贷人员对于业务经办人员的内部控制比较健全
而对于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掌握着贷款决策权的管理人员则有不少控制盲点
比如权利制衡在运行中常常失灵一些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权力过大岗位之间
职责不清权责脱节机构设置中的部门制约常常因个人权利的滥用而被削弱授
权管理制度和集体决策程序的保障机制不足等等一般国有商业银行均有建立各级
的审贷委员会但往往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
3 对信贷人员的上岗要求制度没有形成
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银行的核心业务 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应该是银行
中素质较高的业务人员然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客户经理的上岗资格上岗证
书上岗条件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没有信贷岗位的从业资格认证制度造成客户
经理素质低下和能力欠缺具体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未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风险
管理队伍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更多地满足与日常报表统计信贷人员知识结
构老化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把握不准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风险管理地要求
4 银行之间缺少配合
因为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还未能建立 所以各个银行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
通尤其在资产管理方面而且各个银行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同业的资产保
全工作不予配合甚至“你那边制裁我这边支持” 有时甚至为了消化各自的不良资
50
产鼓励甚至协助债务人在其他银行骗取贷款或者以各种方式支持企业的逃废债
等等最终结果只是损害了整个银行业自身的利益
3.3.4 宏观金融环境滞后与不良贷款的形成
1 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风险集中体现为银行系统风险
长期以来 间接融资一直是中国主要的融资方式表3-2 列示了1995-2002 年我
国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状况以及结构分布情况
表 3-2 1995-2002 年中国融资结构
证券市场融资余额
年份 融资余额 a 贷款余额 b
债券余额 c 股票筹资余额 d
货币市场
融资余额 e
间接融资
比重 b/a
1995 58 405.16 50 538 3969.91 1473.25 2424 86.53%
1996 72 053.74 61 152.8 4959.16 2051.78 3890 84.87%
1997 89 447.65 74 914.1 6029.95 3903.60 4600 83.75%
1998 103 925.77 86 524.1 8442.63 5118.04 3841 83.26%
1999 116 561.67 93 734.3 11 320.63 6430.74 5076 80.42%
2000 130 313.21 99 371.1 13 881.63 9615.48 7445 76.26%
2001 152 282.99 112 314.7 16 626.63 11 368.66 11 973 73.75%
2002 180 433.32 131 293.93 20 669.73 12 330.66 16 139 72.77%
资料来源 中国金融年鉴1996-2003 年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3 年.
从表中我国的融资结构来看 企业直接融资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上通过股票和
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重非常低间接融资占优的融资模式使金融
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系统目前国际融资总额的80%以上均为直接融资无论从各
种理论还是从国外金融市场化较好国家的经济实践来看均强调不同融资方式选择
及组合强调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直接与间接金融相互
竞争促进资本的积累形成再生和重组水平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整
个金融体系才会具备规范严格的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金融风险控制才会相对有
力但就目前我国情况来看直接融资的欠发达不但使原应由直接投资者承担的
风险转嫁到了商业银行身上而且无法促进银行风险管理和控制水平的提高商业
银行长期风险累计的结果就是数额庞大的不良资产
2 信用关系淡漠金融法制不健全违约成本低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信息具有不完全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不对称的特征经济
人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因此在银行与客户的资金借贷
51
交易中一方面客户可以通过欺骗说谎等手段隐瞒自身的不利信息即骗取贷
款是企业的一种倾向另一方面由于机会主义倾向客户总是想方设法地耍弄伎
俩设法逃废银行债务即逃废债务是企业的一种倾向关于这一点已在上一章
的银企博弈分析中得到了验证而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方法之一就是就完善制度
健全的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经济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并通过设定一系列的
规则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即提高信息有效性)
但是在我国 金融领域里信用关系的基础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信用观念道
德观念等非正式约束由于缺乏强制性显得苍白无力对一部分人已不具备约束的
效力而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制度欠完善缺乏对债权的有力保护使金融活动
事实上存在一个制度真空对债权债务关系的保护不明确无形中加大了信用风险
与此同时从已建立的市场经济制度来看也存在着实施机制软化的问题由于实
施机制低效率所以在我国企业的违约成本很低许多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却
根本没有受到相应的法律和经济制裁于是“劣币逐驱良币”规律发生作用从一定
程度上“鼓励”我国一些企业肆意逃废银行债务
3.4 基于银行竞争力的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金融全球化正在快速推进金融业国际竞
争的程度日益加剧导致了各国间金融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提升国家的金融国
际竞争力已成为各国当局和金融界较量的焦点但目前我国的金融国际竞争力相对
薄弱在世界经济金融竞争格局中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从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
2002 年世界竞争力年鉴看中国金融国际竞争力在参评的49 个国家中也仅处于
44 位与我国世界第六的综合国力排位很不相称加入WTO 后中国国有商业银
行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前提之一就在于其能否妥善化解巨额存量
不良贷款并防范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进而提升和增强其竞争力本节笔者基于
提升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角度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不良贷款与银行竞争力
的代表性评价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此寻求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最显著因素
52
3.4.1 银行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1 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银行竞争力是指不同银行主体所具有的能够比竞争对手更能创造竞争优势 以
实现经营指标与发展战略对银行竞争力有两种衡量方法[106,107] 一种是狭义的衡量
方法主要分析比较银行的经营指标如美国银行业CAMEL方法由于这种评价
比较注重经营指标本身而且又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和成熟的市场环境条件下没有
把银行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另一种是广义的衡量方
法不但有经营业绩指标而且还包括体制环境和国家主权等重要因素在内从
银行内部和外部制度和技术业绩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能发现不同银行主体
在市场竞争格局中所处不同位置的原因这对正确识别和培养银行竞争能力创造
竞争优势很有指导价值是银行竞争力衡量方法的一大进步
根据现在广泛采用的广义衡量方法 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因素可以概括为银行业
绩银行发展潜力和银行外部环境等三个方面
1 银行业绩因素
银行业绩通常用骆驼(CAMEL)体系表示用来衡量银行现实竞争力具体包括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资产流动性五项指标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银行同其他企业一样需要一定的资本金支持其
经营活动不能搞无本买卖按现行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
8% 资本充足率低将加大银行的风险和成本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流动性
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 资产质量(不良资产率)是判断银行经营状况的核心指
标是银行经营管理整体水平的综合反映在国际上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般在
2%以下
管理水平(Management Level) 主要指银行识别测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盈利情况 银行的经营水平最终要由盈利来反映股东价值和银行的市值也是
由盈利能力来决定的盈利能力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资产回报率一是平均资本
收益率
53
流动性(Liquadity) 资产的流动性对银行至关重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主要包括
三个方面一是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是否匹配相当于一般企业资产的流动
比率和速动比率二是呆坏帐准备金是否充足一般要求呆坏帐准备金率要大于不
良资产率因此银行要根据不良资产变化情况及时足额地提取呆坏帐准备金三
是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要求资产的结构要多元化其中部分资产应具高度的变现能
力例如国债
2 银行发展潜力因素
银行业发展潜力因素主要有银行结构 功能与金融创新金融技术三个
银行结构 银行结构主要是指银行竞争的程度主要使用的统计指标有银行业
的市场集中度银行数量占人口规模的比重和国有化程度
功能与金融创新 银行的竞争最终集中在谁能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更便宜
的产品和服务法律允许银行从事什么样的业务和银行在法律范围内有多大的创新
能力是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金融技术 银行的技术主要包括IT 技术的运用水平交易和清算系统的能力
银行业务自动化网络化的程度等
3 银行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信用与法律 金融监管两方面
信用与法律 信用与法律是一国银行业运行的基础设施是维持银行市场秩序
的保证
金融监管 各国经验表明金融监管包括监管体制和监管效果已经越来越
成为影响一国银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4.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 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因素可以概括为银行业绩银行发展
潜力和银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而每一方面又有具体的评价指标来分别衡量银行的
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外部环境竞争力笔者在此基于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54
来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分别选取了国际先进银行和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衡量其现实竞争力的代表性指标资本充足率平均资产收益率
资产回报率呆帐准备金率和衡量银行潜在竞争力的代表性指标一级资本资
产总额职工人数人均利润人均资本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股份比重由于衡
量银行外部环境竞争力的各项指标很难量化因此在此没有考虑各国际先进银行
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2 年银行竞争力指标的相关数据如表3-3
表 3-3 2002 年银行竞争力相关数据一览表
银行现实竞争力
名称 排名 不良贷款率
%
资本充足
率%
平均资产
收益率 %
资产回报率
%
呆帐准备金率
%
花旗集团 美1 1.85 11.25 38.8 2.08 98.40
瑞穗集团 日6 6.89 9.53 -53.1 -1.74 59.27
汇丰银行 英3 2.99 13.30 24.8 1.27 99.98
德意志银行 德12 NA 12.60 14.9 0.47 104.09
韩辉银行 韩60 1.90 10.47 21.9 1.10 58.97
中国银行 15 22.49 8.15 7.6 0.38 22.09
中国工商银行 16 25.69 5.54 3.7 0.41 NA
中国农业银行 25 30.07 NA 2.2 0.10 NA
中国建设银行 37 15.78 6.91 3.8 0.14 13.40
银行潜在竞争力
名称 一级资本
百万美元
资产总额
百万美元
职工人数

人均利润
千美元
人均资本
千美元
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
股份比重%
花旗集团 美59012 1097190 250000 91.09 236.05 0.00
瑞穗集团 日29092 1080764 30944 -608.45 940.16 1.15
汇丰银行 英38949 759246 184409 52.33 211.21 0.00
德意志银行 德23849 795255 77442 48.06 307.95 42.00
韩辉银行 韩7737 144578 18373 0.51 421.12 30.00
中国银行 21916 434188 184529 8.66 113.87 100.00
中国工商银行 21530 577093 429709 2.06 53.09 100.00
中国农业银行 16435 359606 490999 NA NA 100.00
中国建设银行 12955 372488 419157 1.71 42.23 100.00
NA not available 无法获得该项数据
资料来源 中国金融年鉴.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李健.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宏观视角分析.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72 287 王益.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上管理现代化2002 5 4 13
1 研究模型假设
目前 国内关于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还不多在总结和借鉴国
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稽核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基于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指
国际先进银行选自美国 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排名第一位的银行
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股份比重在此作为银行结构即银行竞争程度的主要衡量指标
55
标提出如下六个假设
假设一 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为负效应资本充足率高银行
防范风险能力越强不良贷款率越低
假设二 平均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回报率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为负效应较
高的资产收益率和回报率意味着银行资产的盈利能力强从而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
假设三 呆帐准备金率对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为负效应较高的呆帐准备金率
代表银行预留了较多的资金用于冲抵不良贷款从而能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
假设四 作为衡量银行规模德指标一级资本资产总额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
影响为负效应从理论上说一级资本资产总额越多就说明银行的规模越大
则银行应该能更好地发挥其竞争优势和规模效应从而不良贷款率低另一衡量银
行规模的指标职工人数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效应尚不明确
假设五 人均利润和人均资本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为负效应人均利润和
人均资本越多则银行的生产力水平越高因此不良贷款越少
假设六 国有股份占银行总体股份比重的影响为正效应国有股份比重越大
则国家金融垄断程度越高银行股权结构单一则竞争程度较低效率低下导致
不良贷款增加
变量设定 本研究中因变量为银行不良贷款率可能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率估计
值的因素即自变量有资本充足率平均资产收益率资产回报率呆帐准备
金率一级资本资产总额职工人数人均利润人均资本国有股份占银行总
体股份比重研究样本期为2002 年
2 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 使用SPSS10.0 统计软件经过一元线性回
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以下回归估计结果见表3-4 3-5
由表 3-4 可见对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P 0.05 为4 个资本充足
率呆帐准备金率职工人数及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股份比重下面将对这4 个因
素与不良贷款率的关系分别进行阐述由表3-5 可见对不良贷款率影响最显著的因
素为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股份比重
56
表3-4 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各可能影响因素之间的一元回归分析结果
X N a b F P R2 Adj- R2
资本充足率* 7 42.115 -3.334 16.038 0.010 0.762 0.715
平均资产收益率 8 14.001 -0.009 0.267 0.624 0.043 -0.117
资产回报率 8 14.965 -3.225 0.650 0.451 0.098 -0.053
呆帐准备金率* 6 20.400 -0.200 10.512 0.032 0.724 0.655
一级资本 8 21.777 -0.000 1.586 0.255 0.209 0.077
资产总额 8 21.725 -0.000 1.236 0.309 0.171 0.033
职工人数* 8 1.624 0.000 7.206 0.036 0.546 0.470
人均利润 7 11.345 0.004 0.047 0.837 0.009 -0.189
人均资本 7 15.632 -0.016 1.584 0.264 0.241 0.089
国有股份占银行整
体股份比重**
8 2.274 0.208 26.395 0.002 0.815 0.784
注 回归方程为Yˆ = a + bX 其中Yˆ是因变量Y 的估计值Y 银行不良贷款率X 各可能影响因
素a 截距b 回归系数F 回归系数检验的统计量P F 值对应的概率R2 决定系数Adj- R2 校
正决定系数* P 0.05 ** P 0.01
表 3-5 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各可能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X N a b F P R2 Adj- R2
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股份比重** 6 2.572 0.158 16.874 0.015 0.808 0.760
注 纳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程的自变量为一元回归分析中具有显著性意义的四个因素资本充足率呆帐准备
金率职工人数及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股份比重
由表 3-6 可见特征根均不等于0 条件指数均小于10 该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不
存在多重共线性符合多元回归的应用条件
表 3-6 该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的多重共线性诊断结果
维度 特征根 条件指数
1 1.653 1.000
2 0.347 2.182
1 不良贷款率与各可能影响因素之间的一元回归分析
第一 银行资本充足率与不良贷款率的回归分析
Yˆ 42.115-3.334 X 3-7
其中 X 为银行资本充足率Yˆ为银行不良贷款率估计值
结果显示 银行资本充足率可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每增加1% 则
不良贷款率将下降3.33% 该分析结果与研究假设一相同说明资本充足率对消除不
良贷款是一项具有正效应的指标
第二 平均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回报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因变量不能起到很
57
好的解释作用这反映了资产的盈利能力对不良贷款的影响有限说明银行资产盈
利能力强并不足以消除信贷风险一般而言回报率高的行业风险相应较大因
此尽管银行从中获得了较高的收益也同时承担了高风险带来的还贷压力
第三 呆帐准备金率与不良贷款率的回归分析
Yˆ 20.400-0.200 X 3-8
其中 X 为呆帐准备金率Yˆ为银行不良贷款率估计值
结果显示 呆帐准备金率可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呆帐准备金率每增加1% 则
不良贷款率将下降0.2% 该分析结果与研究假设三相符较高的呆帐准备金率代表
银行预留了较多的资金用于冲抵不良贷款从而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
第四 一级资本资产总额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反映了银行资产的规模对不
良贷款的影响有限而职工人数与不良贷款率的回归分析显示该因素具有显著性作

Yˆ 20.400+0.00005 X 3-9
其中 X 为职工人数Yˆ为银行不良贷款率估计值
结果显示 职工人数可增加银行不良贷款率职工人数每增加1 万人则不良
贷款率将增加0.5% 该分析结果与研究假设四不一致研究假设认为一级资本和资
产总额越多银行的规模越大则银行就更能发挥其竞争优势和规模效应从而减
少不良贷款但实证结果说明真正的银行竞争并不完全提箱在银行规模的大小上
而是体现在银行效率的比拼上从整体规模而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似乎具有一定
的国际竞争力但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大而无效”的现象职工人数过多以及人员素
质普遍低下导致银行工作效率反而下降从而有可能疏于信贷风险的化解与防范
导致呆帐坏帐的增加
第五 人均利润和人均资本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银行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对
不良贷款的影响不大资本规模和资本运作效率并未成为有效化解防范金融风险
的有利因素该研究结果提示要消除不良贷款不仅仅是通过提高人均利润和人均
资本就可以的
58
第六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股份比重与不良贷款率的回归分析
Yˆ 2.274+0.208 X 3-10
其中 X 为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股份比重Yˆ为银行不良贷款率估计值
结果显示 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股份比重会增加银行不良贷款率国有股份占
银行整体股份比重每增加1% 则不良贷款率将增加0.2% 该结论与研究假设六相
一致说明产权结构对不良贷款的影响显著
2 不良贷款率与各可能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Yˆ 2.572+0.158 X 3-11
其中 X 为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股份比重Yˆ为银行不良贷款率估计值
结果显示 在多个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因素中国有股份占银行整体股份比
重对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最大且为正效应回归方程的调整决定系数Adj- R2
为0.760 说明方程拟合度较好其余可能影响因素未进入回归方程为了防止各自
变量间的共线性对方程质量的影响特进行了方程的多重共线性诊断诊断结果为
不存在共线性的问题
3 结论
以上通过对不良贷款与银行竞争力的代表性评价指标进行的回归分析结果显
示国有股份占银行总股份比重对银行不良贷款率具有最显著影响其次为资本充足
率呆帐准备金率和银行职工人数类似结论以前在定性研究中曾经出现过但本
论文是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定量研究回归系数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在一元
回归分析中有4 个因素分别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提示这四个因素对不良贷款率有显
著影响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却仅有一个因素进入方程强烈提示产权结构是影响
不良贷款率的最重要因素
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 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结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
市是提高银行国际竞争力和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国有股份比重过
大导致产权主体不明晰责权利不清导致放贷过程中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
险” 从而大幅度增加不良贷款率要防范不良贷款进行充分的产权结构改革是
59
国有银行改革的重中之重
该分析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目前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
的正确性科学性国有商业银行要通过股份制改革使自己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应包
括股权结构改革治理结构改革以及机构和人员的精简因此在保持国家控股的
前提下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按照国有国营国有国家绝对控股国家相对控股的
轨迹变化具体操作方式表现为大力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国内民营投资者逐步
降低国有股份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国家不必拘泥于对国有的数量控制而应在乎质
量控制除关系到银行性质和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要发挥控股权作用外
在其他问题上应尽可能听取其他股东的意见让银行正常的市场运行受到最小的行
政干预以此形成一种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多种所有制银行相互竞争的格局提高
银行的经营效率
60
4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
4.1 国外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与经验启示
4.1.1 各国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比较
由于银行不良贷款的存在与金融危机的爆发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
世界各国在具体的实务操作中都非常重视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和防范的问题特别
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银行频频不同程度的出
现过一定比例的不良贷款的问题在处理银行不良贷款方面各国都非常积极的从
本国情况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和措施为了分析上的方便现将之归纳用下
表列出
4.1.2 国外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启示
各国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以
下启示
表 4-1 各国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综合比较表
银行危机
形成的原因
国家
政策
选择
处理银行不良资产
的机构
负责人 资金来源
立法
支持
成效
模式一 由于银
行自身的制度
性缺陷以及银
行监管体制的
不完善造成的
银行业危机
美国
破 产 清
算放松
监管
成立了在联邦储蓄
保险公司(FDIC)领
导之下的重组信托
公司(RTC)
政府
政府资金 存款
保险基金第三
方资金及银行
的未来收益资
产证券化
1987 年
“ 平等竞
争银行
法”
较为彻底地清除
了不良资产稳定
了金融系统但政
府财政付出了沉
重的代价
日本
清算 破
产银行
重组
成立“过桥银行”
存款保险基金银
行复兴基金
政府
政府资金 存款
保险基金第三
方自己及银行
的未来收益
出 台 一
系统银
行改革
法案
进展较慢 收效
甚微
韩国
债券
重组
转变原有资产管理
公司职能使其成为
从银行收购不良资
产以改善银行资产
负债状况的机构
政府
政府资金 国
际援助
由于政府决心坚
定目标明确韩
国银行重组问题
取得了较理想的
成效
模式二 长期
以来经济结构
不合理造成的
银行危机
马 来
西亚
成 立 资 产 管 理 公
司收购各家银行
的不良贷款
政府
政府资金 资
产证券化国
际援助
61
续表
银行危机
形成的原因
国家
政策
选择
处理银行不良资
产的机构
负责人 资金来源
立法
支持
成效
波兰 银行
重组
成 立 工 业 发 展
局在财政部之
下设立专门监管
银行内部推行
“好银行/坏银行”
模式
政府
银行
政府资金 第
三方资金及银
行的未来收
益银行资产
证券化
1993 年通
过“关于对
企业和银
行实现重
组的法律”
国有商业银行
的资本金大大
充足信贷管
理和监管得到
了加强
克罗地

银行
重组
集中处理模式政府 政府债券
立法规定在
1995 年以前
对公有制公
司持有银行
的控股权进
行分割
已经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许多银
行的所有权完成
了转变开始真
正意义的商业化
经营
保 加 利
亚罗马
尼亚阿
尔巴尼

银行
重组
集中处理模式 政府
政府资金 政
府债金
出 台 新 法
律强化银
行重组后
新贷款的
质量管理
取 得 了 部 分 成
效银行的经营
管理和监管有所
改善宏观经济
变得更健康
模式三 经济
转轨国家的银
行危机旧体
制下形成的大
量银行不良资
产在经济转轨
过程中显现出

匈牙利
银行重
组资产
重组
政府出面的集
中处理模式
政府
政府资金 政
府债券
缺 乏 立 法
支持
银行仍然效率低
下监管仍然软
弱无力但企业
状况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改善
模式四 经济
周期的运行以
及政府政策制
定的滞后导致
的银行危机
北欧四
国瑞
典挪
威芬
兰丹

小银行
清算破
产中型
银行收
购合并
大银行
援助
集中处理模式
早期成立的银行
保险基金新成
立了政府救助基
金和资产管理公
司负责恢复管理
银行的不良资产
政府
银行
政府资金 政
府债券银行
自有资金
以 政 府 政
策的调整
取代了立

四国银行基本
上都已经从危
机中恢复过
来但是普遍
面临准备金不
足的问题
模式五 单个
银行经营决策
上的失误所导
致的单个银行
的经营危机
法国
清算
破产
非集中处理模

政府
银行
政府资金 银
行未来收益
属 于 政 府
对个别银
行的救助
行为无相
应立法
较为成功地救助
了里昂信贷银
行但政府为之
付出了金额资金
约90 亿美元
模式六 综合
因素多种因
素共同引发了
银行危机
墨西哥
清算
破产
银行
重租
扩大了原有的墨
西哥存款保险局
功能使其成为
管理银行重组的
核心机构
政府
银行
第三方
政府资金 政
府债券存款
保险基金
改 革 会 计
准则增加
银行业开
放度加强
法律建设
资本充足率提高
到了16 18%
国外银行的参股
比例超过了
20% 提高了会
计质量
资料来源 资本市场杂志1999 3.
1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应早下决心
各国经验和教训表明 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越主动进行得越早不良资产
处置的难度越小成本也越低反之其难度会加大成本也提高对国民经济的
拖累就越大能否对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早下决心处理主动采取行动而不是被迫去
62
处理能否在处理时痛下决心彻底处理关键是政府和各部门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危
害性及其影响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和认识并逐渐使全社会形成共识各国处置银行
不良资产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处置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越早越好越主动
越好越彻底越好
20 世纪90 年代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引起了国际金融社会的广泛重视国际
金融社会形成共识银行的不良资产超过总资产的15%时就必须进行资产重组
基于这种认识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四国先后主动对本国银行的不良资
产进行了清理使银行业的危机得以全面化解稳定金融局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而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则是一个反证90 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银行
不良资产问题暴露国际金融社会高度重视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当时的日
本经济虽受到沉重打击但经济增长并未一下子滑坡到负增长的严重程度银行体
系本身还拥有大量盈余和隐性资金再加上外部国际经济金融环境良好如果政府
能及时主动进行不良资产的重组日本银行体系危机可能已经化解可惜的是
日本金融当局并没有及时主动地进行不良资产的重组并一拖再拖失去银行业
不良资产重组以化解金融危机的大好时机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日本已经陷入
长达7 年的停滞银行的盈余已经被逐步侵蚀掉大量的隐性资产随着股票市场的
下跌出现大量亏损一批银行和证券公司资不抵债纷纷倒闭此时政府才开始进
行银行不良资产的重组可外部稳定的金融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全球金融危机正在
逐步加剧同时国内经济已经出现负增长政局动荡银行自身财力也极其匮乏
不良资产堆积达89 万亿日元虽然日本政府动用60 万亿日元的公共基金并制定
再生法案但日本能否较快地摆脱全面的金融危机仍有待观察
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是从 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逐渐显露出来的国内
的不少学者提出了国有银企改革协调发展与债务重组的构想国外的金融专家和机
构提出重组银行资产的建议由于制度结构法律框架在国家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
的不确定性构想和建议并未变为实际行动随后的几年中国银行业的信用评级
逐年下降信托公司信用合作社和中小银行接二连三地关闭尤其是亚洲金融危
机的爆发为中国的银行业敲晌了警钟因此1998 年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成
63
立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和重组的决策这是十分正确的
2 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应成立专门机构进行专业运作
国外银行业不良资产重组的主体有三个 即政府银行和第三方但是无论哪
一方为主进行资产重组都设立了专门机构采取不同于商业银行正常业务的特殊
手段来实现对不良资产的重组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不良资产的规模十分庞大银
行体系内部正常的呆帐核销或者未来的盈利已经不能化解这些不良资产二是由于
分业经营的限制专业人员的缺乏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总是遇到种种限制和困
难美国在处理储蓄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时成立了重组信托公司波兰成立了工
业发展局日本成立了“桥”银行韩国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泰国成立了金融重组
局印尼成立了银行重组局马来西亚成立了Danaharta 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靠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保全和
呆坏账核销已经是力有不逮而在国家行政命令下的关闭和托管只有使问题更加
严重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专业化运作从而实现银行业不良资产的重组构筑
稳固的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应依靠政府资金为主其他资金和方法要同时跟上
银行资产剥离和重组总是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入和损失承担 从各国化解银行
不良资产的经验和做法看政府资源是一个主要渠道政府是大量资金的提供者和
损失的承担者政府支持财政担保甚至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银行帮助银行处理不
良资产是各个国家的基本条件与做法尽管各个国家和政府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
程度和参与方式手段可以大不相同但几乎是所有国家不良贷款和资产的处置都
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美国的储蓄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重组过程中由国会拨款和
存款保险公司注入的资金近2000 亿美元其中国会拨款约1200 亿美元日本韩
国波兰等国家的政府无一例外地在银行不良资产重组过程中注入了大量的资金
在泰国和印尼银行的相当部分损失都是由政府承担的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既有银行与企业的责任 但相当一部分与政
府的政策相关银行呆坏帐准备金制度建立较晚且比例太低累积下的不良资产
得不到冲销同时在国家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充当了“第二财政”的职
64
能国有企业亏损用银行的贷款发放工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银行信贷政策倾
斜银行为国家财政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从道义上讲这些重组过
程发生的损失由国家财政承担一部分是应该的
政府支持的同时 在各国对不良资产的处置中一般是多种方法并行然而
不管采取何种方法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 政府要有一个对于不良资产总量限期处理的详细计划和对债权债务双方
责任的明确要求及法律依据各银行也要由一个处理消化不良资产的具体计划与
政府的计划相衔接和相对应
第二 把不良贷款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不能企
图立竿见影不良资产的真正化解要取决与经济的逐步好转和企业重新变成有收
益因此在不良贷款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同企业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 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必须与银行业的改造和重组结合起来否则银
行不可能尽快办成一个好银行一个真正的商业银行达不到构建稳固的经济金
融体系的目标
4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应取得立法支持立足制度创新
所有国家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经验和教训表明 在银行不良资产重组过程中
立法支持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非常重要立法支持是重组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
政策配套和制度创新是重组顺利实施的基础银行业不良资产剥离和重组是一项系
统工程对外部环境要求的最主要方面是有相应的立法支持以确立资产管理公
司的法律地位和具有的权力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以便有效顺利地剥离和处置不良
资产还要有制度创新以改变目前体制和运作不适应不良资产剥离和处置的方面
推动和促进不良资产剥离和处置工作
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重组是一个跨世纪的大工程 它关系到商业银行制度和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关系到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
否平稳运行和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是目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
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
走出一条化解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新路子
65
4.2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的主要运作方式评析
成立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以下简称AMC)是目前理论界
最为推崇且被世界众多国家包括东南亚金融危机国家广泛采用的处置不良贷款的
重要战略之一如西班牙(1980) 美国(1989) 瑞典(1992) 芬兰(1993) 印尼(1997)
马来西亚(1997) 韩国(1997) 泰国(1997)以及日本(1998)等国家都先后选择设立了各
自的国有AMC[108]
4.2.1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现状
经国务院批准 1999 年我国政府先后成立了中国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分别收购了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
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剥离的13939 亿元不良贷款并划转给剥离行等额债券使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平均下降了9.7% 这是中央政府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企业脱困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体制的设计 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国际管理又带
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公司治理结构上采取了国有独资的形式在运作方式上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采取了一次性按帐面价值大规模买断式收购这种方式迅速地改
善了银行资产负债情况但增加了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成本和运行压力在组织结
构上资产管理公司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和财政部的财务监管见图4-1 公
司设立监事会监事会成员有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审计署和相关银行
代表外部专业人员和公司员工组成[109] 监事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使监督职能并定
期向出资者及有关政府部门报告工作在组织架构上没有采取国际上通用的垄断
性独家处置不良资产的形式而是相对于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别成立金融资
产管理公司形成了一种既分工又合作的格局
66
图 4-1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结构
经过 6 年时间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不辱使命殚精竭虑为保全国有资产减少
损失不断探索有效处置方式努力加大处置力度推进处置速度使不良资产处
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 截至2004 年6 月末我国四家金
融资产管理公司共累计处置不良资产5672.6 亿元见表4-2 累计回收现金1128.3
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19.9%
表 4-2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情况
公司名 累计处置不良资产 累计回收现金 占处置不良资产总额的比重 %
华融华融资产管理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1695.6
1764.9
923.0
1289.1
338.4
183.3
191.7
41408
20.0
10.4
20.8
32.2
资料来源 南柯.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情况. 金融时报2004.7.26
除此之外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其运营过程中还在以下方面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第一建立健全了不良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制定了严格的处置方案审批程序
第二支持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第三妥善
解决国有企业债务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第四开拓国内外资本市场 吸引内外资
大量参与处置国内不良资产第五促进金融机构重视不良资产处置 推动不良资
产处置的业务创新第六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业务素质优秀思想作风过硬的员
工队伍一定程度上为恢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信用秩序创造了外在条件和有
利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资产管理公司监事会
其他业务监督部 审计署
总裁
副总裁
各业务部门 各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67
4.2.2 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运作方式评价
如前所述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在步入大规模处置不良资产的进程中初步取得
了成效这与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尝试各种资产处置方式进行处置是密切相关的根
据人民银行的批准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业务手段广泛包括债务重组
债权转股权资产转让与出售债务追偿资产置换企业重组阶段性持股发
行债券向央行申请再贷款投资咨询与顾问资产及项目评估财务及法律咨询
与顾问企业审计与破产清算资产管理范围以内的推荐企业上市债券股票的承
销直接投资资产证券化等在众多的处置方式中本论文结合实际从中选取
了债务重组债权转股权资产出售资产证券化等四种主要处置方式进行重点分
析和研究
之所以在众多的处置方式中选取这四种方式是源于其在实际处置中具有普遍性
和代表性即债务重组是现阶段处置不良资产最常用最基础的处置方式而资产
出售不仅是在债务重组之后对于偿债资产进行处置所采用的首先方式而且同样适
用于债权本身和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股权其具体操作是大有学问的债权转股权
是国家为缓解国有企业的债务压力而对企业进行的政策性优惠但债转股的真正
意义远不在此由于其真正的成败要在以后的企业运行中体现因此对于债转股的
讨论和研究才更具有现实意义虽然资产证券化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目前尚处于试
点阶段但各家资产管理公司从未忽略这一在国外取得成功效果的处置方式资产
证券化也必将在今后的处置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
关注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上述四种资产处置方式都有自身的特点 在实践中对不同资产处置方式的优
点和其局限性进行分析和归纳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员根据资产状况选择更适
合的资产处置方式
1 债务重组方式的内容及利弊分析
1 含义
债务重组是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 经与债权人协商达成新的协议债权人同
68
意给予债务人在正常情况下所不愿给予的让步以协助缓解债务人的困难避免因
采取立即求偿措施而蒙受更大的损失债务重组是现阶段各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
良资产最常用最普遍的手段
2 主要内容
债务重组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进行具体的操作时可以采取减免部分利息或本
金延长还款期限变更债权关系等途径重新安排债务实现债务的优化组合减
轻企业负担最终使资产管理公司最大限度回收资产减少损失这些方式既可以
根据项目本身进行单一方式的处置也可以是综合适用那种片面地认为资产管理
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就是对债务企业进行折让和减免的看法是完全不正确的由于债
务重组形式多样且富有弹性没有现成的规定和方法可以比照和搬用要求资产管
理公司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提供的一切机会进行尝试和探索下面就是在实际操作
中几种常见的重组类型
第一 兼并中的债务重组对整个社会来说通过企业间的兼并与联合可以提
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贷款企业绝大多数属于被兼并的
对象作为被兼并企业的债权人资产管理公司在兼并过程中必须对其债务进行重
组资产管理公司一旦同意债务企业兼并原债务责任就要兼并企业承担必然就
要对其进行包括利率期限偿还额等方面进行重新安排在兼并过程中兼并企
业通常会要求资产管理公司给予一定的债务减免这需要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和
债权的担保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
第二 债务期限和利率的重组对于债务数额适中只要由于暂时的经营困难
而无法按期偿还债务的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采用延期偿还债务的方式督促其
进行财务和经营结构的调整对于债务数额巨大但产品有市场的企业资产管理
公司可以对其进行利率重组在允许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债权的利率水平甚至免去
企业的部分债务利息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由于债务企业大多存在非运营资产问
题因此债务企业在对财务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作出经营机构的调整这是因为财
务结构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债权债务收支的期限结构和收支方式而企业的债务和责
任是无法通过财务结构的调整得以消除的
69
第三债务主体的重组我国企业间的相互拖欠十分严重这为资产管理公司
进行债务主体的更换提供了条件在实际操作中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灵活运用债务
主体的变更达到债务重组的目的如原债务人的担保人作为债务主体原债务人
的母公司作为债务主体更换债务主体的前提是新的债务主体具有较高的还款能力
第四 担保方式的重组担保人对于债权人来说是贷款的最后一道防线在
实际操作中资产管理公司可将信用贷款转为担保贷款可将第三方贷款转变为抵
押贷款或质押贷款通过改变贷款担保方式来达到资产保全的目的
3 债务重组方式的利弊
由于债务重组方式运作的多样性 使得其成为各资产管理公司最常用的处置手
段与其他处置方式相比较的优势是第一债权人具有债务清偿优先权债权持
有人比股权持有人有优先获得支付的权力可以优先获得现金或获得抵押品或破产
清偿后优先获得补偿的权利第二资产处置快时间周期短可以避免债务的进
一步恶化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减少损失尽快处置不良资产目标的实现第三
与其他处置方式相比债务重组的内容和手段更加多样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
运用第四债务重组过程中企业的改制或兼并联合还有可能给资产管理公司
带来股权或债权的转让收入相对于其他处置方式来说资产管理公司投入的资源较
少费用较低
债务重组方式的局限性表现在 第一由于对部分债权进行了减免使这部分
资产的价值不能得到恢复甚至资产价值会有损失第二受资本市场产权市场
及机构投资者发展状况的制约较大第三债务重组大都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达成
一致技术含量较低对相关企业的改革改组改制无法起到推动作用第四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部分企业借重组之机悬空或逃废债部分企业不能正确对待
国家关于兼并企业的优惠政策比较集中的表现是困难企业将资产负债分离将
有效资产组建成一个或多个独立法人企业债务陈旧设备退休职工留在老企业
寻找机会对其实施破产对于这种情况要求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重组
时不仅要参与重组方案的制订论证和实施还要参加企业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
工作防范企业的逃废债行为
70
2 债转股方式的内容及利弊分析
1 含义
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所享有的合法债权转变为对债务人的投资 增加债务人的
注册资本的经济行为它同时表现为债权的消灭和股权的产生债转股是对国有大
中型企业实现扭亏增盈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处置手段之一在我国具有非常现实
的意义
2 主要内容
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将债转股分为政策性债转股和市场化债转股
政策性债转股是指国家经贸委 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确定
的600 户企业名单的债权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独立评审后转为对企业的投资共占
四家接受不良资产总额的20% 其特点是政策性强资产管理公司对政策性债转
股企业的确定没有选择权金额较大这类企业一般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其负债水
平较高
市场性债转股分为主动性债转股和被动性债转股主动性债转股是在债务人没
有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资产管理公司债务的情况下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调查对一
部分产品有市场技术设备先进潜在还贷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债务负
担沉重的企业修改计息条件在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分流安置冗员改善内部治理
结构的前提下对企业执行市场化债转股实现对企业的控制同时对转股企业进
行重组投资整合使企业尽快发展起来然后再转让股权被动性债转股是
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过程中由于所接收的不良资产变现能力差为最大限度保全
资产公司往往要求债务人以物抵债除部分房产交通工具容易变现外以工厂
企业抵债的不易很快变现迫使资产管理公司变更注册登记将部分或全部债权转
变为股权从而形成事实上的债转股它们会随着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力度的加强不
断增大是资产管理公司现实和无奈的选择
在实际过程中 我们一般所说的债转股往往特指政策性债转股因为按处置债
权计算市场化债转股所占的比重很小
3 债转股方式的利弊
71
债转股方式的优点表现在第一可以通过将国有企业的债权转化为股权后进
行股权管理使国企能够减轻债务负担为国企的脱困创造条件使银行不良资产
减少降低金融风险第二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股东可以参与债转股企业的经营决
策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对所要处置的不良资产具有主动权第三若经营
管理的好会大大恢复提高资产的价值第四由于参与企业的管理可以推动
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制
债转股方式的问题和局限性表现在 第一从债权转股权后公司成为企业的
股东不再具有债务的优先偿还权因此过去企业的债务风险银行的金融风险都
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所拥有的不良资产上资产管理公司风险很大收益无保证
第二资产管理公司参与管理企业需要各种专业能力的人才公司的各种投入较
大第三公司需要加大对企业是否具有存续经营的条件和产业发展前景的研究
包括对其所处行业的分析以及对企业发展的策划第四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资产的
周期大大延长未来不定因素和风险加大第五债转股只是转移和集中了风险
却没有真正化解风险只有股权顺利退出收回投资才真正完成了债转股的目的
3 资产出售方式的内容及其利弊
1 含义
资产出售是指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债权以及收回的非现金资产出售给购买者的
行为是当前资产管理公司重点关注的一种处置方式对节约费用增加资产处置
透明度有现实意义
2 主要内容
资产管理公司在接收不良资产后可以将部分债权出售同时在处置过程中
必然会获得大量的非现金资产如机器设备企业的产成品房产和土地使用权以
及企业的权益这显示出资产管理公司出售资产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出售资
产的种类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 债权的出售资产管理公司由于对不良债务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考虑完
全通过自身处置是既不现实也不经济的因此在适当的时机下资产管理公司会考
虑将一部分债务转让给别的购买者这种时机主要取决于购买者自身的发展计划以
72
及对经济形势和利率行情的判断
第二 实物资产的出售实物资产出售是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资产出售中的重点
实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基本上是催收回的抵押物或抵债物包括房屋和其他土
地附着物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实物资产出售的关键是进行资产评估确定
合理的资产出售低价保证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因此在出售时应综合考虑出售资产
的具体特性结合市场状况选择适合的销售时机达到资产出售的目标
第三 无形资产的出售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非专利
技术等对于土地使用权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租赁和资产置换的方式进行处置
对于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则应首选出售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类资产的价
值将不断减少宜尽早处置
第四 股权的出售根据上面对债转股的介绍可知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来源
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债转股得来的二是债务单位抵债的对外投资股权股权持
有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转让出售等方式最终获得现金
3 资产出售方式的利弊
与其他处置方式相比 资产出售方式的优点表现在首先资产出售的价格一
般需要经过评估确定这样能充分反映资产的市场有效价值有利于提高资产公司
经营利益其次资产出售要求资产管理公司更关注市场的开拓在寻求购买者的
基础上重点考虑个人民营企业以及境外投资者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并由此
促进社会资源最优化和加速产权市场发育再次资产出售方式多样可以通过拍
卖委托销售竞标邀标等方式进行出售具有广泛的运作空间除此之外资
产出售途径多样可通过媒体广告社会中介招商会等传统途径以及新兴电子商
务各资产管理公司的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销售
资产出售虽然优点很多 但具体操作时强调对经济发展预期和判断把握资产
适时处置原则对于预期受让前景不佳的资产要进行再加工后果断出手对预期出
售前景潜力看好的资产宜待价而沽选择最佳时机处置
4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方式及利弊
1 含义
73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能产生可预见现金流的不良资产从众多的不良资产中分
离出来转换成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
2 具体做法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 发起人把将要证券化的资产根据信用质量偿还期和利率
特征分类整理为一批批资产组合出售给专门为这一交易组建的特征机构SPV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即金融资产的买方主要是投资银行再由SPV 以购
买的金融资产作为担保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ed Security 以收回购买资金
最后投资银行SPV 负责收回资产组合中的本金并偿还利息并支付给投资者或代
表投资者的受托人要成功实现资产证券化必须满足四个核心条件
第一 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这是发行证券的基础证券最终要还本付息
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一方面要足够满足在利息支付年度里的利息支付需要还要
有足够的累积以满足证券到期时的还本需要现金流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资产本
身可以产生现金流例如公路可通过收取使用费而产生现金流一类是资产为抵押
品如住房贷款抵押贷款本身不产生现金流但该资产能保证义务人支付现金流
实际上资产证券化并不是将实物资产证券化而是将依附于该资产的现金流或某种
权利义务证券化通过对各种资产的精心设计和组合可以回避个别风险使现金
流更加平稳
第二 直接出售True Sale 又称破产隔离即将资产真实地由发起人转移到
SPV 这意味着该资产或权利义务要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消除当发起人破产清
算时该资产或权益将不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即发起人对之没有追偿权这样资产
或权益就与发起人的破产风险完全分离了对应地SPV 也不能因资产或权益的意外
变动而对发起人进行追偿从而发起人也将不承担该资产的各种风险这是资产证
券化的关键
第三 信用增级真实出售将较高信用的资产或权益和发起人的信用相分离
为信用增级创造了基础通过对资产池Asset Pool 结构的调整可以消除个别风
险提高信用在外部争取较高级别的机构担保或风险可以进一步提高信用级别
在国外资产证券化的证券一般可以达到AA 级甚至AAA 级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
74
的信用认证能保证信用级别的真实性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信用增级为证
券的成功发行提供保证
第四 有效的市场营销在充分了解投资者对收益风险流动性等偏好的基
础上精心设计不同种类的证券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并将它们推向投资者
这是资产证券化的实现资产证券化是对融资观念和融资方式的创新对不良资产
处置有一定作用
3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殊意义及其局限性
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借助资产证券化可
以开发新的资金市场无论对解决经济发展中增量资金不足的问题还是对盘活金
融行业中数额巨大的存量不良资产问题都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资产证券化可
以变单户处置为批量处置促进资产处置的大规模开展最大限度地加快处置速度
降低处置成本其次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丰富了证券市场的
品种增加了证券市场的可选择性满足投资者对投资工具多样化的需求改善市
场结构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再次具有拓
宽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资金来源增加不良资产流动性分散风险的作用
能将其手中的长期贷款转换为流动性强的现金或债券有利于进行流动性管理加
快了不良资产的处理速度增强了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同时证券化业务所具有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特性将使资产管理公司最大限度
地规避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一般常规操作内所隐含的道德风险第四促进国有企
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银行不良资产的相当一部分是国有企业的负债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切实将国有企业从沉重的债务负担下解救出来同时改变
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建立新的融资机制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全力迎接WTO 的挑战
资产证券化的局限性表现为 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能够将不同的金融
资产按照风险金额还款期限等多种相关因素分组打包使每一组资产在各方面
的特征上基本一致从而做出可能性的分析和定价佷显然资产证券化是一项复
杂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它的推进要求得到法律信用评级会
75
计制度和税务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这些方面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还做的远远不够
从目前来看存在的主要障碍一是信用制度上的障碍我国信用评价制度和信用
增级机制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许多评级机构的体制和组织形式不符合中立
规范的要求缺乏被市场投资者接受和认可的在国内国际金融市场有影响力的信
用评级机构没有建立起能体现政府全面信用支持的有效的信用机制二是法律程
序的障碍目前无论是证券法公司法企业债券发行与转让办法等法律
和行政法规都未对不良贷款的证券化问题作过任何的规定找不到有关资产证券
化的法律依据三是思想认识上的障碍国内许多金融机构对资产证券化的认识不
足重视不够在实践中缺乏大胆的探索到目前为止我国不良资产处置领域还
没有产生和发行过一只资产支持证券四是信用观念的障碍近几年由于一些地
方的企业债券到期不能兑付一些农村基金会因经营不善支付困难发生挤兑风潮
严重破坏了社会信用体系给投资者造成了信用危机在这样的心理和历史背景下
要推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将会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4.2.3 资产管理公司的制度缺陷及其趋势
1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制度缺陷
由于处置任务重 工作人员少社会经济体制等原因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
资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这既有目前法律和政策限制的因素但更
主要的在于资产管理公司自身存在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为
1 AMC 的治理结构与约束和激励机制问题
总的来说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一种集中治理不良资产模式而从理论
上分析集中治理模式的缺陷在于治理机构是否是一家具有坏帐重组能力的强有
力的核心机构它能否吸引来合适的工作人员并在这个机构中建立起适当的激励
机制因此能否建立起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处置效率高低的前提条件否则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效率可能
还不如国有商业银行本身从而导致化解不良资产的过程无限制地延长(管理公司主
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都可能有这种趋向) 因此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是
76
至关重要的治理结构是为了保护公司法人资产能有效运营在组织管理和领导体
制上做出的权利安排而从目前来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所有制问题上在
内部机制问题上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上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基本相同而四家
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
构目前同样也是不够完善的
2 AMC 经营目标的多重性问题
虽然 条例中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是单一的即最大限度地保全资
产减少损失但实际上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有三大目标即一是化解
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二是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和减少损失三是通过债转股
帮助大中型国有企业扭亏脱困从现实来看这三个目标是冲突的按照第一个目
标商业银行应把资产质量最差损失率最大手续最不完备和最无望收回的不良贷
款都剥离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根据第三个目标要求剥离的不少债转股企业实际
上还属于正常经营的商业银行能够收本收息的贷款而那些本来应该进行剥离的
不良贷款却由于规模的限制结果难以剥离根据第二个目标的要求资产管理公司
收购资产之后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与减少损失就要求剥离的不良贷款具
备一定的条件比如债权债务关系必须落实相关资料齐全等根据这些条件资
产管理公司就不得不把一些不符合剥离条件的最坏的不良贷款拒之门外
3 债转股几乎成了AMC 处置不良资产的全部内容
从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国际经验来看 将不良资产通过市场出售是最为普遍的
处置手段但在我国目前债转股几乎成了唯一的手段据有关部门统计需要进
行债转股的国有企业目前有2000 多家国家经贸委推荐了其中的601 家金额高达
4596 亿元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积极想办法挤进债转股的行列为什么会如
此呢?一方面是我国不良资产的出售受阻在我国不良贷款的购买者只能是具有贷
款管理权限的金融机构即AMC 的不良贷款只能出售给国有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和
非银行金融机构而目前这三者谁都背有大量的不良资产包袱因此谁都不可能成
为不良资产的买主对外资金融机构出售还有诸多的限制另一方面这是银行
企业政府及AMC 等多种经济主体短期博弈选择的结果对银行而言剥离了不良
资产就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对政府而言避免了企业破产倒闭有利于社会稳定对
77
企业而言减轻了债务负担有利于脱困目标的实现对AMC 而言则似乎已完成了对
不良资产的处置
但现在的问题是
第一 债转股仅仅是解决银行的包袱和企业的债务负担并没有完善国有企业
的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资产管理公司要不要介入企业的经营到目前还是一个矛
盾) 也没有对银行构成改革的压力因此不论是从银行还是从企业而言都没有对
新的不良资产出现形成抑制机制
第二 就债转股的企业而言是由国家经贸委确定从而涉及到债转股过程中
的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冲突产生道德风险债转股已成为企业的一种逃废债手
段比较突出的就是一些本可以收回的好的企业的贷款也进行了债转股
第三 AMC 是一个过渡性的机构其持有的股权如何退出也存在问题目前
资产管理公司除了保留债转股企业上市转让的权利外基本上与企业签订了回购
协议要求在完成债转股后一个规定的期限内企业必须将AMC 所持有的股权100%
购回但是从企业的状况来看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有能力购回的因此可能走
的就是一条债权— 股权— 债权的路子实际结果无非是债务的后延因此这种协
议一定程度上是AMC“偷懒”的表现
第四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诸多的法律与政策障碍虽然资产管理公司有条
例作为处置不良资产的准绳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法制不完善当前资产管理公司
业务运作中仍然存在诸多的法律和政策阻碍如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来源之一是国
家财政担保之后发行的债券而现行的担保法明确规定政府机关不能做担保
人又如公司法中有规定企业发起人持有股份三年之内不许出让可能使资
产管理公司无法在适当的时间内将转化为股权的不良资产变现同时按照现行政
策交纳的各种税费如资产抵押过户签证费资产评估费土地出让金诉讼费
保全费执行费等等全加起来有的甚至可能超过不良资产所能变现的价值此外
对不良资产的处置肯定有损失但问题在于在多大的幅度内缩水是合适的政府没
有给出一个打折计算方法因此资产管理公司无论经何种折扣率变现都会遭到“国
有资产流失”的指责
2 资产管理公司的趋势
78
由于资产管理公司的局限性如其存续期只有10 年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
资产不是全部都移交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只是1996 年以前发放的逾期和呆滞贷款
仅占按信贷五级分类标准划分的不良贷款的一半左右因此不能寄希望于金融资产
管理公司来解决所有不良资产问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不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资产的唯一制度安排模式
资产管理公司从收购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至今 虽然开创了处置中
国不良资产的先河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从效率机制和后发优势来讲现状不容
乐观一是没有形成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二是不良资产定价未能真实反映资产的市
场价格这两个问题成为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瓶颈为探讨解决的途径不少研究
认为引入“资产超市”和建立全国性的不良资产交易中心不乏为更有效地处置不良贷
款的有效途径[110,111] 而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履行其历史使命期满之前逐步向
投资银行靠拢运用投资银行手段改良现实资本走投资银行的发展道路是其未来
的趋势[112]
4.3 外汇注资方式的市场效应及其合理性探讨
降低不良资产比率 解决国有银行资本不足传统上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国有
银行自身通过留存盈利来补充资本金这几年国有银行的盈利确实不菲但90%的
盈利都用在提取和核销呆账准备金上了商业银行仅仅依靠自己的经营改善是不
太可能在2006 年前完成把不良资产率降到15%的目标二是财政注资但以目前的
财政实力不可能做到实质性注资只能采取形式上的注资如1998 年的定向发行
特种国债只是将国有银行的资产变成资本金意义不大并且国有银行的贷款
仍在增长每年仍需要新增资本金现阶段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花钱都是硬支
出国家财政是没有余力拿出这么一大笔资金的由此可见通过国家财政向国有
银行注资也不现实而依靠银行自我积累增加资本金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在时间上
也过于缓慢传统常规的增资办法已不能解决国有银行的增资改革问题为了及
时处置不良资产银行外部注资难以避免
79
4.3.1 外汇注资的理论意义及其市场效应
2003 年末国务院决定动用450 亿美元外汇储备设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
公司作为国有金融资本的所有者行使出资人职责分别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
银行各注入资本金225 亿美元同时对两家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随后财政部
也同意两家试点银行可以用3000 多亿元的所有者权益核销呆坏帐此次国务院决定
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力度是非常大的较之1998 年的资产
剥离此次注资是实质性的资金注入动用的资源既包括中行建行原来的资本金
也包括2003 年的盈利还包括此次注入的外汇储备从时间上看这是国有银行在
2006 年开放银行市场之前的重要改革机会
1 外汇注资方式的理论意义
为何此次动用的是国家外汇储备注资呢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出口的强劲增长以
及长短期资本的净流入中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截至2003 年12 月末国家外
汇储备余额达4032 亿美元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将影响货币金融以及物价稳定在
近期国际低利率的背景下外汇储备资产投资的收益率有限同时又要承受国际金
融市场剧烈波动的风险一方面是国有银行因缺乏资本金而无法推进股权改革另
一方面国家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面临日益增大的风险压力动用外汇储备注资国有
银行不失为充满创造性的两全之策
从理论上看 外汇储备的目的主要是平衡国际收支促进本国货币金融稳定
国有银行是中国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其不良资产和缺乏竞争力是中国经济金融可持
续发展的最大隐患之一以外汇储备来注资国有银行合乎外汇储备的稳定本国金融
系统的功能因为国家外汇储备有两大功能一是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二是防范金
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资本金不足已经形成了金融安全的心腹
大患动用外汇储备可以达到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是补充了银行的资本金二是减
少了外汇储备三是减轻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 中行和建行注资改革的市场效应[113]
2003 年12 月30 日450 亿美元外汇储备补充资本金到帐对于中行和建行的
80
意义重大就在股改和注资消息公布后的第二天标准普尔就将建行的评级展望从
“稳定”提升为“正面” 此次注资使建行和中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8 01%和
10 08% 达到了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8%的标准建行则是第一次迈过了资本充足
率的上市门槛与此同时2003 年年终结算时中行和建行还将原来所有者权益余
额3000 多亿元转为专项准备逐步用于核销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
2004 年8 月26 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中行股份注册资本1863.90
亿元折1863.90 亿股汇金公司代表国家持有中行股份100%股权依法行使出资
人的权利和义务中行股份自成立之日起将完整承继原中国银行的资产负债和
所有业务股份公司将继续从事原经营范围和业务许可文件上批准或核准的业务
中国银行已有的营业机构商号商标互联网域名和咨询服务电话等保持不变
由中行股份继续使用各项业务照常进行
2004 年9 月21 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根据建行2003 年年报
建行2003 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是1862.8 亿元创立后的建行股份注册资本为1942.3025
亿元建行股份5 家发起人股东的情况分别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
1655.38 亿元占建行股份总数的85.22% 为第一大股东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
司出资206.9225 亿元占10.653% 国家电网公司和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各出资30 亿
元分别占1.54%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0 亿元占1.030% 5 家发起
人出资合计1942.3025 亿元按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 元折成1942.3025 亿股
至此 中建两家银行采取了符合各自实际的股份制改造方案创立了与过去
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组织结构完全不同的中行股份和建行股份值得关
注的是汇金公司居中行股份和建行股份绝对控股地位它将是中国最大的金融投
资公司
截至中行 建行股份公司成立之日中行和建行已分别完成不良资产剥离达
到银监会有关中行建行上市指引的7 条标准目前财务重组工作已基本结束
银监会主席刘明看披露 2007 年中行建行两家试点银行必须达到7 项指标1 净资产回报率2007 年要接近
国际100 家大银行的平均水平2 净资本回报率明年要达到11% 2007 年达到13% 3 成本对收入比率要保
持在35% 45%的国际高水平4 按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比率现在至少保持在3% 5% 5 资本充足率保
持在8%以上6 到2005 年底国际上用来衡量一家银行对于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的风险集中度指标不超过
资本净值得10% 7 拨备覆盖率指标即拨备和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之比达到60%和80%以上
81
成效明显两家试点银行财务重组主要包括外汇注资资产处置和发行次级债券等
步骤据统计截至2004 年底中建两行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5.69%和3.75%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分别为68.24%和70.97% 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00%和11.24%
上述财务指标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按照银监会的要求中行
和建行应在2 年到3 年内把不良资产控制在3%至5%的范围内由此可见中国
银行和建设银行作为中国两家正在进行股改试点的国有银行其股份制改革已进入
“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公司治理改革”阶段并正在为第三阶段公开上市创造条

4.3.2 外汇注资方式的合理性探讨
2004 年初的外汇注资虽然从理论上看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也带来了较明显
的市场效应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 见表4-3 一国的黄金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
的资产从其形成过程来看它既是对外的债权又是对内的公众负债因此相
对于财政注资是注入的政府资金不同动用外汇储备注入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是
对公众利益有直接影响的重大决策
表 4-3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黄金 外汇及特别提款权流通中通货
政府债券 商业银行存款
对商业银行贷款 贴现财政部存款
在途资金 外国存款
其他资产 资本及其他负债
资料来源 陈学彬. 金融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
根据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第六款即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下列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 2004 年11 月11 日在“第二届国际金融论坛”上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基本
步骤已确定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消化历史包袱进行财务重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公司治理改革
创造条件公开上市最终接受市场检验”
如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研究室主任易宪容对中央汇金公司设立的理据及如何保证如此巨大的国有资产
能够有效运作提出了质疑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巍认为本次注资不单单是金融问题而是整个国家宏
观管制政策和政府治理的大问题对一个正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对于一个重大的政策与管制行为必须有规则上的
约束要获得各种社会不同参与者的共同监督中信公司董事蔡重直认为国家外汇储备这种公共的资源如何在不
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中间进行分配是需要进行深入讨论的等等见“如何看待450 亿美元外汇注资中行建行”
中融网www.jrjg.com
82
职责六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从国际储备的基本功能
而言包括了维持对外支付调节本币汇率和信用保证三大功能因此如果不动
用外汇和黄金储备充实银行资本金将威胁银行体系的信用保证水准那么“注资”的
用法尚可视为符合储备持有和管理原则但是应该明确注资本身属于储备经营
的一种形态而不是从储备分离的向外划拨因此从理论上来看中行和建行所
获得的450 亿美元的注资如果被视作央行经营储备的形态那么就必须纳入到国
际储备统计口径中如果450 亿美元不被计入储备那么就不能被视为储备经营
而是储备被挪作他用而到2003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4032 亿美元对上述
450 亿美元从储备中进行了扣减显示出“注资”虽然仍被视作中央银行的资产但已
不是国际储备而游离于国际储备统计口径之外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法
所以提供给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450 亿美元仍应视做国际储备的构成部分应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一般标准国际收支部分的内容将450 亿美元计入国
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帐户中的金融帐户项下的“其他投资”项下的“其他资产”类
而不应做扣减其收益也应计入储备收益栏即2003 年底中国国际储备应重新调整
为4482 亿美元并将运用收益也计入储备否则该决策本身就不能被视为储备经营
作为涉及重大公众利益的决策 动用储备向银行体系注资应该有完整的方案和
充分披露讨论鉴于国家外汇管理局事后解释动用储备的理由是储备可以用于
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它可能开创了一个先例即金融机构在存在严重的
不良资产包袱和面临稳定性侵蚀时只要这种形势可能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那么就有可能动用以公众负债为基础的国际储备这将给其他未获注资的国有和非
国有金融机构带来严重的道德风险因此目前就应制订有关金融危机预警方案
完善国际储备的经营管理机制确立明示的市场导向的存款保险制度避免此类
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决策绕过事先的充分讨论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反馈
4.3.3 寻求注资之外的多元化资本补充渠道
注资之后 即使大规模核销不良资产在适当补充次级资本之后国有银行的
资本充足率在当年保持在8%是有可能的但是考虑国有银行的资产扩张速度每
83
年都是在20% 30%甚至更高的速度进行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预计不会显著高于
2003 年这样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份因而在注资之后不长的时间内国有银行就可能
再次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既然国家以外汇注资从经济学上分析具有一定的争议
中央汇金公司的职能定位还不明晰那么以外汇注资也只是我国在特殊时期特殊情
况下的非常之举不能作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的长期之策
在未来 3-4 年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阶段国有银行必须每年获得额外3 000
亿元左右的注资才有可能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并将不良贷款率控
制在12%左右因此国有银行必须要寻求注资之外的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渠道从
资本的补充渠道看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我积累但是这个规模显然是有
限的在当前外部环境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控制资产规模和调整资产结构需要一个
时间过程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提高资本充足率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及
时有效地补充资本金补充资本金的渠道是多方位的股权融资或者债券融资分
别可以解决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不足
1 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加大资本金的有效覆盖范围
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 不良资产需要直接冲减呆账贷款较高的不良资产还将
导致风险资产总额的增加进而造成资本充足率下降国内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
程中由于历史积累体制转轨经营机制转化等原因累积了较多的不良资产商
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资本监管过渡期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理力度和清收步伐建立清
理不良资产的激励机制努力改善资产质量这样近期可以减小核销或冲减呆账的
压力长远可以直接减低风险资产总额二者都有利于资本充足率现实状况的改善
2 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民间投资者
吸引境内外资本加入 建立开放的股权结构是国际上大银行的共同特征国
内商业银行要加快公司治理步伐大力吸引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2003 年
12 月银监会颁布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将单个境外金
融机构向中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最高比例由以前的15%提高到20% 为商业银行
吸引外资提供了更大空间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在完善现代银行制度的过程中还要积极探索和尝试吸收民间资本推动股
84
权结构多元化和资本总额的增加
3 运用多种渠道提高附属资本数量
增加附属资本 是商业银行增强资本金补充机制的有效途径根据巴塞尔协议
的要求商业银行可以将不超过核心资本50%的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西方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占附属资本的比例普遍超过40% 美法该比例更是超
过了80%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现有资本结构中附属资本所占比例较
低居民个人和投资机构的潜在购买力较大发行次级长期债券有很大的空间我
国现已允许商业银行发行符合规定条件的次级定期债务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提高商
业银行附属资本数量补充资本金是一条现实途径
85
5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技术方法
5.1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构架
为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存量不良资产 我国已组建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AMC 专门处理不良资产问题不良资产的剥离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了一
个新的起点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已成为如何防范增量信贷风险银行要
真正降低信贷风险控制增量不良贷款惟一的出路就在于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管
理体系
信贷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根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机制和基于
银行竞争力的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以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体系应从信贷风险的技术方法微观制度基础和宏观制度环境三个方面来构建信
贷风险防范的微观制度基础主要是指要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具体而言包括产
权制度改革组织结构的定位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三个层次信
贷风险防范的宏观约束环境是要准确地把握政府的定位一方面完善政府宏观调控
体系另一方面加强金融监管和市场约束除此之外国有商业银行还应该选择合
适的金融管理策略和金融工具从技术上对信贷风险进行控制从具体内容看商业
银行信贷风险技术控制和管理包括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散
对冲和转移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资本充足准备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的总体构架如图5-1 所示本章主要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技术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信贷
风险防范
5.2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是为了盈利 即在弥补经营成本的基础上获取与其风险相应
的利润在信贷过程中贷款的利率确定至关重要在我国由于由于长期以来存
贷款利率一直处于管制状态且与贷款相关的收费也受到严格限制商业银行自主
定价的空间很小或者说缺乏贷款定价的基础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遵循着
86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技术方法 微观制度基础
宏观制度环境
信贷
定价
分散对冲
转移
资本准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产权组
织结构公司治理结构
政府调控
金融监管
与市场约

信用风险
金融市场
风险
价格风险 操作风险 合规风险
信贷风险
图 5-1 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总体构架
87
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具体思路稳步
推进其中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已可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幅度内浮动并正通过
进一步扩大浮动范围以最终实现贷款定价的自主化随着贷款利率逐步市场化
贷款定价权将逐渐从中央银行转移到商业银行而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管
理基本上还处于一个比较粗放的和初级的阶段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合理准确地进
行贷款定价是当前一件重要且紧迫的工作
5.2.1 西方成熟的贷款定价方法
在西方发达国家 贷款定价通常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
1 成本相加贷款定价法
在贷款价格制定中 银行必须考虑资金的成本以及银行管理费用成本相加贷
款定价法认为任何贷款的利率应包括四个部分银行筹集可贷资金的成本银行
经营成本包括贷款人员的工资以及发放和管理贷款的费用对违约风险必要的补
偿为银行股东提供的一定资本收益该模型可表示为
贷款利率 筹集放贷资金的边际成本+非资金性银行经营成本+预计补偿违约风
险的边际成本+银行预计利润水平
2 价格领导贷款定价法
成本相加贷款定价法的一个缺点是 它假设银行精确了解其成本但事实并.非
如此银行是复合型产品产业因而银行很难准确地将其经营成本摊给银行的各种
业务而且成本相加定价法认为银行可以不顾及其他银行的竞争而制定贷款价格
这与当今银行业的竞争状况形成鲜明反差
成本相加法的这些缺陷导致了价格领导 Price Leadership 贷款定价法的形成
该方法最早出现在半个世纪前经过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许多银行都设定
了统一的基准贷款利率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基准利率Prime Rate 它是当时银
行对最值得信赖的顾客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征收的最低利率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客
户征收的贷款利率由下面的公式决定
贷款利率 基准利率+由非基准利率借款者支付的违约风险溢价+长期贷款顾客
88
支付的期限风险溢价
3 成本-收益贷款定价法
尽管大多数的贷款以基准利率 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或其他货币市场基准利
率为基础许多银行仍然开发了复杂的贷款定价体系以试图保证银行对贷款征收
足够的利息来补偿其成本和风险成本-收益贷款定价法Cost-Benefit Loan Pricing
就是其中的典型它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第一在多种利率和费用水平下估算贷
款将产生的所有收入第二估算银行必须对借款人交付的可贷放资金净额减去
借款人承诺在银行保有的存款并加上银行的准备金要求后第三用估算的贷款收
入除以借款人实际使用的可贷放资金净额估算出贷款的税前收益银行再根据估
算出的税前收益判定贷款定价是否足够补偿银行的筹资成本贷款的内在风险以及
除去各种费用包括税收之后的银行预期利润率
成本-收益贷款定价法实际上是一个简化形式的客户盈利性分析Customer
Profitability and Analysis,CPA 这种定价模式假设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应该考虑到与
客户的整体关系顾客盈利性分析注重从与客户整体关系中得到的收益率它可以
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从所有客户整体关系中得到的银行的净税前收益率 对某一客户提供贷款和
其他服务的收入-对该顾客提供贷款和其他服务的费用/使用的超出该客户存款的可
贷放资金净额
5.2.2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模式选择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始终是与银行商业化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相伴的
由于本外币利率市场化进度并不统一因此本外币贷款定价表现出不同的特征[114]
外汇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方面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贷款利率始终处于严格的管制之下各家专业银行仅能对利率做非常有限的
浮动90 年代中期以后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被提上日程利率浮动范围也逐渐扩大商业银行慢慢有了较大
的定价自主权进入21 世纪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这一时期包括国债市场金融债券市场和企业债券
市场等在内的债券市场的利率实现了市场化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市场等在内的货币市场其利率也已基本实现市场化2000 年9 月外币贷款利率完全放开目前人民币贷
款定价虽然仍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上下浮动但浮动的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2004 年1 月开始
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统一为基准利率的90% 170% 意味着上限近乎放开
89
是定价方式逐步与国际接轨银行开始按国际惯例收取利息之外的手续费和承诺费
等二是贷款方式增多银团贷款占比相当高这不仅有利于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降低成本和费用也有利于培养国内商业银行的合作意识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的整
体形象三是外币贷款对象以企业为主且竞争性客户和项目居多个人外汇贷款
还非常少四是仍然缺乏成熟的成本分析系统和客户贡献度计算手段在激烈的竞
争中容易导致非理性行为使利差大大收窄严重影响银行收益对于人民币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则实行的是基准利率基础上的有限浮动由于贷款利率只是上限接近
完全放开而下限仍然管制同时存款利率仍然没有放开这就意味着定价中风
险最大的部分仍被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短时期内面临的定价风险包括利率风险
不大
贷款定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商业银行对
单个贷款的定价在遵循央行和各总行的利率管理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应以贷款定价的
基本原理为指导仔细权衡影响贷款定价的内外部各种因素全面考虑主客观
各种条件细化和完善银行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修订贷款定价
方法
1 对不同的贷款采用不同的定价方法
应混合运用“成本加成模式” “基准利率加点模式”和“客户盈利分析方法” 并区
别对待对业务往来较少业务发展前景一般的客户贷款定价采用以市场价格为
参考变动成本为下限充分考虑客户风险的贷款定价方法对大额存贷款采用
基准利率加点方法定价对重要客户优质客户和项目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客户贷
款则实行客户盈利分析方法定价
2 对不同产品地区行业客户实施不同的产品定价策略
对优质客户 经济发达地区和成长性良好的行业为了抢占市场采取低价策略
对效益一般的客户经济正常发展的地区和一般性行业采取平均市场的价格策略
对较差的客户经济落后地区和夕阳行业采取高价策略同时根据客户的综合需
求把一系列相关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匹配在一起组合定价力求以较低的服务收益
如果下限放开 则由于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和定价机制的不完善可能导致非理性定价行为贷款价格不能补
偿银行成本和风险故称这是风险最大的部分
90
弥补成本高的服务收益
3 建立科学灵活的本外币贷款定价机制
根据利率市场化趋势和银行经营战略目标要求 运用先进的定价技术建立和
完善贷款定价机制这一机制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由各商业银行总行依据
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如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或回购
利率等同业拆借利率或国库券利率为基准并考虑全行资金平均成本利润目标
同业竞争情况以及存款的利率供给弹性和贷款的利率需求弹性等因素制定并公布
存贷款的基准利率水平二是银行营销部门依据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和客户盈利分
析模型在浮动幅度内确定具体贷款价格三是总行要建立快速高效的超授权利率审
批渠道对于部分重要客户因当地同业竞争需要等原因确需执行超授权利率的分
支行可向总行单独申请审批
5.3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散对冲和转移
5.3.1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防范信贷风险
在信贷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技术管理方面 金融衍生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分代客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和自营金融衍
生产品业务两类根据履约义务是否确定国有商业银行主要金融衍生工具为远期
类交易和期权类交易其中远期类交易包括远期交易和调期交易具体有远期外汇
买卖远期利率协议利率调期和货币调期等期权类交易包括货币期权利率期
权和货币期权或利率期权的组合及期权类交易与远期类交易的组合产品组合产
品包括结构性远期外汇买卖结构性利率期权结构性利率调期结构性货币调期
结构性存款和利率调期期权等由于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的调整我国中资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发展经历了一定的波折基于我国入世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开发
外资银行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优势不断凸现银行业竞争激烈我国商业银行金
融衍生产品业务正处在一个超常发展阶段
1 金融衍生工具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91
国有商业银行在应用金融衍生工具方面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金融衍生工具单一缺乏以证券股票指数利率信用贵金属以及重
要商品价格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不能满足中资商业银行和投资者在金融市场的需求
如目前1万多亿国债金融约60%由中资商业银行持有中资商业银行资产中债券比
例达到12%-13% 其收益率很低利率风险很大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利率衍生
产品的需求尤为强烈[115]
2 金融衍生工具基本只在外汇市场应用而在人民币货币市场信贷市场鲜
见涉足入世后银行业竞争压力加大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对外开发将成为趋
势人民币资产的汇率风险将日益显现出来已迫使以人民币为主要资产负债的国
有商业银行必须注意汇率风险管理同时为跨国公司通过人民币衍生工具以规避人
民币的远期交易市场外资商业银行也已向客户提供人民币衍生工具争夺中资银
行高端客户
3 在应用金融衍生工具方面缺乏独立的产品开发能力和业务创新意识目前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尚处在引进阶段并未形成独立的产品开发能力缺乏
定价模式无法独立对外报价也没有建立复杂的对冲机制只偏重吸引客户盈利
忽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规避功能出现保值者少投机者多国有商业银行对自身
面临的信用风险和不良贷款风险缺乏针对性的业务创新
4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发展不平衡外资商业银行在华经营的货
币业务资产急剧上升而其在国内经营的货币业务可以通过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期货
期权远期和调期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而国有银行经营的货币业务却不
能运用这些工具使国内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目前客户要求比较复杂的外
汇理财需求须运用典型而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但因为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相
应的技术手段和充足的专业人才国有银行无法独自操作经营应用金融衍生工具
还须通过外资银行等中间商进入国际金融衍生市场
2 国有商业银行应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对策建议
1 从外部环境看首要要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一是完善基础金融市场我国
对已经建立的同业拆借外汇股票金银等基础性金融要向深度与广度扩展不
断扩大其交易规模创新业务品种并加强其规范化二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
92
通过实现利率市场化产生足够的金融衍生工具需求使金融衍生工具价格真正体
现市场规律三是推进汇率市场化进程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制定方法实行盯住一
揽子货币的浮动汇率逐渐向完全浮动汇率制过渡最终靠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实现
均衡汇率为商业银行应用金融衍生工具完全市场化
2 国有商业银行要明确应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战略地位和功能定位强化内控
机制国有银行要突破固有经营理念将金融衍生工具应用放在银行长期发展战略
规划上并从人才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支持方面付诸实施同时现阶段要立足
国内金融市场环境明确应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定位主要在规避风险上通过套
期保值业务发挥转移风险的功能对较为复杂风险太大的金融衍生交易尽量不予
参与兼顾盈利功能
3 大力发展信用衍生工具开辟信贷风险管理新途径信用衍生工具是用来
交易信用风险尤其是信贷风险的金融工具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信用风险的过
程中信用风险被从标的金融工具中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分
离开来信用衍生工具防范信用风险主要利用期权和信用互换对冲信用风险目前
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主要还是信贷风险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如此特
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企业信用普遍不佳处于风险持有者的地位
急需对冲风险信用衍生工具正好适应了这种需求因此建议国有商业银行积极
研究国际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结合实际大力创新及早推出信用衍生金融
工具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4 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体系我国没有专门针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
规制使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没有根本性依据无法可依现阶段当务之急是
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尽快出台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办法对从事金融衍生
工具交易的交易方应进行资格限定和约束明确中外资商业银行平等的市场准入条
件对商业银行应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类别和性质作出规范和整顿对金融衍生工具
的设计推出应放宽尺度鼓励商业银行大胆创新强调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
的信息披露和内控机制建设责任加强风险管理组织执行体系要求对商业银行
应用金融衍生工具监管须建立在有效的监管部门和健全监管组织基础上
93
5.3.2 借鉴先进的风险度量技术 提升信贷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度量是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它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能力
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度量目前还停留在古典方法阶段风险的分析集中在企业的财
务指标上主要包括现金流量资产/负债评估财务流动性等分析另外还包括了
内部管理状况经营环境状况或有债务分析等非财务因素以及企业信用状况等因
素这种基于现金流量的多步骤分析过程曾经在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了比较重
要的作用它是西方商业银行在数百年的探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经验积累但是信
贷风险管理技术的不断演进目前西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度量已经在向工程化度
量阶段过渡如果国内的商业银行只是满足于借鉴国外现有的成熟经验而不去花费
成本研究工程化的信用风险度量技术那么等到国外金融机构在信贷风险的工程化
度量技术成熟以后我国金融机构必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再次处于技术劣势因此
国内的金融机构必须在现有的环境下克服困难进行风险度量工程化技术的投资和
研究以求能够在以后长期的竞争中和国外的金融机构处在统一起跑线上风险管
理的工程化技术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在市场风险方面尽管在预测系统事件方
面还存在缺陷但是在市场风险管理上还是反映了人类所掌握的20世纪的最近技术
和知识商业银行已经普遍接受了缺口管理久期甚至或有要求权的概念并将其应
用到市场风险管理中在信用风险方面尽管工程化度量模型的在信用风险管理领
域取得的成功还不能同在市场风险领域相比但是运用工程化的风险度量模型逐渐
成为趋势和主流这些模型大量运用了统计学运筹学等工程化的思维和技术信
用风险度量模型的代表有KMV公司基于期权定价技术的EDF模型J.P.Morgan基于
VaR技术的CerditMetricsTM模型瑞士银行信贷部基于保险思想的CreditRisk+模型和
麦肯锡公司考虑周期性因素的CPV模型等在操作风险方面西方的商业银行已经
开始采用量化的操作风险模型巴塞尔委员会也鼓励更多的银行采用风险测量法
并且一旦采用就不能再恢复使用低级方法
风险的工程化度量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不是短期内可以建立起来的它需要一
个较长的时间准备和较高的技术和资源储备尽管我国的金融机构目前还缺乏足够
94
的技术和资源在信贷风险度量从传统阶段短期内转向工程化度量阶段但是完全有
能力也有必要现在进行信贷风险工程化度量的技术和资源储备工作
5.3.3 引入多样的风险转移手段 疏通信贷风险缓释渠道
无论多么先进精确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和理论 它们最终不能让信贷风险灭失
如果缺少信贷风险的转移和缓释技术信贷机构还是只能在信贷资产变坏的时候束
手无策信贷风险工程化度量阶段与古典的信贷风险度量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
能将信贷风险进行剥离交易和重新分布而这些对信贷风险的操作往往是由资产
证券化来实现的[86] 资产证券化是将非流动性的金融流量转变成可以交易的资产支
撑证券的技术证券化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就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发展着美国
市场上未清偿的抵押支撑证券和资产支撑证券在1996年就已经高达2万亿美元资产
证券化除了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流动性和资本的高效使用以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
功能就是可以将风险进行分解并重新组合把它出售给愿意承担该项风险的客户
比如住宅抵押贷款在资产证券化以前风险主要由住房金融中介机构承担在证
券化以后资产池内的资产不同种类的风险被拆分开来相同的风险打包在一起分
别由投资银行住宅抵押公司抵押证券发行商和抵押贷款发放机构(商业银行)共同
承担每个主体承担自身风险承受范围内的风险并获得收益从而实现多赢我国
的金融机构以前囿于金融管制一直没有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试验但是近几年我国居
民消费贷款的迅猛发展这些消费贷款大多数集中于房地产抵押和汽车抵押贷款两
个领域都属于优质资产政策部门对资产证券化的态度已经松动相关政策已经
呼之欲出相应的作为资产所有人的商业银行应该提前行动起来做好资产证券
化的准备工作一旦政策出台便可以抢先进入市场分得第一杯羹
1 构建良好的资产池为资产证券化备好“建筑材料”
资产池是资产证券化的支撑 我国的金融机构虽然贷款的规模较大但是由于
缺少分类在发放时又往往没有做到标准化因此并不能用作现成的资产池因此
要建立资产池不但要有足够多的信贷资产还要在贷款发放时做到发放模式和文
件标准化在美国所有银行的抵押贷款文件都是相同模式的这使得在资产证券
95
化时的数据收集维护和评价变得简单许多在这背后是美国联邦机构和金融机
构近30年的努力我国的金融机构哪个能尽快建立起标准化的资产池哪个就能在
资产证券化中抢占先机
2 同投资银行建立联盟为资产证券化备好“建筑图纸”
资产证券化以后是一种出售给投资者的商品 这种商品会不会被消费者广泛接
受一方面要看商品的质量(证券发行人的实力会被投资者看作是证券质量的潜在保
证) 另一方面要看产品设计的特性是不是符合投资者的要求在证券化过程中商
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合作是证券化产品能否畅销的关键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快与投
资银行建立合作关系让投资银行尽快介入到资产分类资产池建造风险分层和
产品设计开发中来
5.4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资本准备
5.4.1 BIS 关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要求
1 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资本充足要求
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 针对信用风险银行应保有多大比率的
资本是各家银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为商业银行提供
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109]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88年7月颁布了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
议(后文称为资本协议) 并于1997年4月进行了修改(后文简称资本协议修订)
资本协议修订针对信用风险确立了最低资本标准把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
资本并要求至少50%的银行资本由核心资本组成核心资本(一级资本)也即银行的
资本基础其最重要部分是股本金(已发行且金额交付的普通股和非累计永久性优先
股)和公开储备附属资本(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一般储备或一般
呆账准备金混合型债务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务
资本协议修订 的最后部分是确定所有国际银行应有一个统一稳健的资本比
率目标即相对于加权风险资产的资本充足标准为8% 其中核心资本成分至少为4%
96
2 关于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资本充足要求
市场风险对商业银行也同样提出了资本充足要求 对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
会于1996 年1 月发布了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的方案(后文称为补充规定)
建议对市场风险也实行资本充足要求并提出采用标准法来计量市场风险并以此
作为实行资本要求的基础标准法针对银行交易账户中的市场风险提出标准化的计
量方法将交易账户中的交易资产划分为不同风险级别并对每种类型确定最低的
资本要求
此外 补充规定还提出了内部模型法内部模型法由各银行采用自己设计的
风险评价模型以99%的置信度确定未来10 天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所谓的“风险
价值”) 以此来决定其金融资产组合的风险然后附加一个乘数确定资本充足要求
补充规定允许各家银行可以同时采用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但不
能同时使用两种方法计量同类风险
5.4.2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为增强抵御信贷风险的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资本充足

1 1997 年国家财政调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税率将以前55%的所得税率和
7%的调节税率并为33%的所得税率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的
自我积累能力
2 1998 年国家财政向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补充了2700 亿元资
本金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了显著提高
3 1999 年4 月国家成立了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同年10 月又成立了华融
长城东方3 家资产管理公司由4 家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相当一部分不良资产使
国有商业银行减轻了核销和准备核销不良资产的资本负担
4 2003 年12 月底国务院动用450 亿美元外汇储备设立中央汇金投资有
限责任公司作为国有金融资本的所有者行使出资人职责分别向中国银行和中
国建设银行各注入资本金225 亿美元同时对两家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随后
97
财政部也同意两家试点银行可以用3000 多亿元的所有者权益核销呆坏帐
截至 2004 年底中建两行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5.69%和3.75% 不良贷款拨
备覆盖率分别为68.24%和70.97% 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00%和11.24% 上述财务指
标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目前各银行正在按照人民银行银
监会以及证监会对改革试点准备上市的要求和部署按照预定目标和步骤紧张而有
序地进行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中行建行完成了财务重组和股份有限公司
的设立基本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公司治理结构此外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
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资本充足率不断上升
5.4.3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的途径
注资之后 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考虑国有银行的资
产扩张速度每年都是在20% 30%甚至更高的速度进行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预
计不会显著高于2003 年这样经济快速增长的年份因而在注资之后国有银行如何保
证资本充足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因而寻找国有商业银行新的资本充足渠道是提高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的关键本文4.3.3 节已对此问题进行过探讨为避免
重复在此只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必要性及其方式进行探讨
1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必要性
国家财政对商业银行进一步注资存在困难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
总值的比重开始回升但总体上仍存在较大预算赤字国家财政并不宽裕很难再
安排巨额预算支出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即使财政收入增加由于公共财
政要做的事情很多例如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基础性社会保障国防安全环境
治理和保护等诸多方面因此近期内由国家财政向国有商业银行大量补充资本的可
能性比较小
国有商业银行大幅缩减资产的可能性不大 让国有商业银行主动收缩战线缩
减资产是提高资本充足的可供选择途径之一减慢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是可
能和必要的但必须注意其幅度和速度毕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提供了国民经
济中约70%的商业银行服务如果发生骤减在其他金融机构尚难以及时发挥替代
98
作用的情况下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受到银行业服务不足的冲击影响
在上述情况下 上市融集资本就成为扩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实途径
国家可以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走向资本市场通过在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向
公众和机构投资者发行股票长期附属资本债券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2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方式
目前 理论界提出了4 种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方式第一整体上市其优点是
确保国有银行的完整性缺点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盘子过大可能超过现有证券市场
融资能力第二分拆上市其优点是相对缩小股票发行规模与现有证券市场融
资能力相适应缺点是分离出优质资产之后存续部分经营压力加大第三几家
银行分支机构联合上市其优点是可形成区域性大银行解决目前分支机构过多
管理幅度过大内控效率低的弊端缺点是形成区域性垄断降低金融运行的效率
第四海外上市其优点是可利用海外市场加速银行国际化缺点是上市条件不
太成熟笔者认为鉴于现有的条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比较适宜于采用分拆
上市的方式进行资本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分拆的均匀性不要人为构造
银行间资产质量的差异以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
99
6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微观制度基础
目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及经营机制不健全不适应现
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要求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将国有商业银行建成具有强
大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从而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的微观约束机制是使我
国巨额国有金融资产高效运转保值增值的必由之路也是防范国有商业银行信贷
风险彻底消除银行不良贷款生成机制的重要环节而从国有独资银行到具有国际
竞争能力的股份制现代商业银行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折和全新的金融实践需要
从产权制度改革组织结构改革治理结构改革和机理约束机制等多方面同时推进
6.1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6.1.1 中国商业银行产权效率的比较 国有独资制与股份制
与西方国家银行产权沿革不同的是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形成不是自发地由自
然人产权制度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的诱致性变迁而是国家主导型的强迫
性变迁因而银行产权效率的提高不是市场机制“逼迫” 而是依赖于政府对银行产
权效率的认识和判断
从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安排来看 我国的银行体系主要包括国有独资银行即我
们通常所说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国有独资银行是由原来四大专
业银行改造而成的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占有主要制度份额国有的产
权安排并不意味着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关键要看这种国有产权安排是否成为金
融交易的根本约束即产权能否得到彻底履行“预算软约束正是共有的国有产权安
排没有得到履行的结果” “国有银行的不良债权实质上是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一种
制度性低效率现象[116]” 刘小玄(1995)关于国有企业与其它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效
率影响的研究表明产权结构差异是企业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有理由认为金融
产权结构差异也符合这种带有普遍性的逻辑结论扩大国有金融与非国有经济及非
国有金融与国有经济之间的交易份额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内生要求为了完善我
100
国的市场金融体制和促进银行间竞争从1986 年开始我国陆续成立了全国性和区域
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有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
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有招商银行深圳发展
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研究表明这些商业银行按照
国际上通行的银行资本组织形式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比较有着相对较高的产权制
度效率[117,118]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激励效率
激励功能是产权安排对经济组织的主要功能之一 激励功能的强弱主要与处
于体制中的经济活动的当事人的努力与报酬的接近程度有关处于市场环境中的股
份制银行由于竞争压力的存在而必须始终贯彻努力与报酬相匹配的原则从而使其
激励效率得到明显改进并使得这类商业银行成为现有体系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当
然由于市场体制尚处于发育阶段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仍需时日这类银行内部激
励效率不可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采取了国际通行的资
本组织形式但其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尽完善) 但从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运作情况
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激励水平远远超过国有独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
— — 国家处于所有者“虚置” 状态产权主体的财产权利与责任边界无法明确界定
产权关系模糊激励机制效力低下
2 约束效率
产权制度的约束功能是对机会主义倾向抑制性反应的产物竞争是约束机会主
义行为的有力武器而产权的排他性设置更从制度上消除或抑制了这类行为发生
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面对竞争性市场并且一般都有明晰的产权因而对机会主义行
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其约束效率也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拥有强大的市场势力
主要面对寡头市场其运营环境中的竞争成分很少一级法人治理结构下的多层次
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为“寻租”活动提供了生存空间委托人与代理人身份重叠导致
两者经济人格的不对称一方面上级银行作为一级委托人要求下级银行以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或者说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同时作为实际支配国有资产的一级代理人
又有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在实践中往往演变为对初始委托
101
人利益的侵害所以可以认为国有独资银行具有低效率约束
3 配置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高低与市场发育程度和产权界定有关 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具有
明晰的产权结构外部有竞争性市场机制其自身逐利目标决定了其资源配置功能
的优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方面因市场机制的培育和经营自主权的扩大促使其资
源配置状况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一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多层次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内
部控制利益最大化行为又导致经营者缺乏优化资源配置的动力虽然其不再从事政
策性业务但在经营过程中仍不能完全摆脱各级政府的“干扰”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
行实际上是政府的不同部门(一个是生产流通部门一个是资金融通部门) 它们都不
同程度脱离了企业的性质经营动力不是来自市场机制而是受政府意志支配因此
“银企之间的融资关系不具有市场交易的性质相反却是内源融资性质[116]” 这样
国有独资银行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是可想而知的
4 保险效率
经济制度中的保险功能体现在借助于某种体制形式把风险转移到从社会范围看
愿意承担风险并且承担成本较低的那些机构和个人中去以使经济活动人对未来
经济活动形成稳定的预期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目前体制环境中的保险效率具有不确
定性市场体制所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相关经济立法的缺损及软约束等
诸多因素又加大了银行经营的外部风险对国有独资银行来说一级法人治理结构
中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所有权主体与经营权主体之间权能利益
关系模糊对经营者预期的长期化造成负面影响易导致短期化行为倾向实践中
表现为国有银行一方面亏损严重一方面工资福利水平居高不下政府控制的放
松及国有独资银行经营目标的重新定位与保险保障制度建设资本市场培育迟缓之
间的不适应等也导致国有银行经营风险增加转轨时期机会主义行为等原因使国
有银行保险效率的不确定性加大
综上所述可见 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并
在此基础上建设专业化的现代银行家管理队伍可以有效地改善银行企业的激励效
率约束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保险效率这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保证
102
银行业在加入世贸后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以及我国的金融安全有很强的
现实意义而无论是从效率和不良资产哪一方面考察股份制都是优于独资制的改
革方式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从规范经济学角度来讲应将股份制置
于优先次序
6.1.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的政策分析
中国脆弱的银行体系是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的最大隐患 经过多年的讨论
研究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已取得共识2003 年年底国家已确定中国银
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股份制试点改革银行并动用450 亿黄金和外汇储备为两家银
行注入资本金正式拉开了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帷幕该举措在国
内外引起了高度关注政府大规模注资对于推进中国银行改革进程非常必要但其
成效取决于政府如何对政府参/控股的银行进行管理在注资后的重组管理过程中
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如何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更换为市场化的管
理模式
1 政府参/控股商业银行治理的国际经验
其实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都在商业银行持有股份尤以发展中国家
为多有的控股更多的是参股的形式各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不一导致很不相同
的结果胡祖六2004 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地区
德国韩国法国日本和新加坡对其银行治理的经验进行了分析[119] 他将这些
国家和地区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模式一 转型中的管理体制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和德国在历史上这些国家
和地区的政府均未能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其在商业银行的股权导致这些银行的经营
效率低下甚至不时爆发金融危机政府正在考虑全面退出这些银行实现民营化
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对银行进行管理但在退出之前政府也正更加积极地采取一系
列的措施加强对这些银行的监管提高这些银行的经营效率和业绩台湾近两年来
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相关当局不仅鼓励银行间的收购兼并还制定了具体时间表以
实现这些银行的全面民营化而德国政府迟疑不决改革进展缓慢
103
模式二危机状态下的管理体制韩国存款保险公司KDIC) 日本政府对长期
信贷银行的接管以及法国政府对里昂信贷的接管都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这些案
例的共同特点是政府在商业银行的持股源自危机后的接管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
严厉的措施加强对这些银行的监控有的还设定明确的分阶段的经营目标这些措
施对于扭转这些银行的经营状况起了关键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功同时政府也非
常明确当银行有能力恢复正常经营时政府会通过出售股权恢复其市场化的地

模式三 市场化的管理体制新加坡政府对其持有的新加坡发展银行的股权的
管理是很好的例子新加坡政府通过政府代表参加新加坡发展银行的董事会和其
他各专门委员会对银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公司政策的制定施加影响但不介
入银行的日常经营通过在市场上招聘专才同时制定与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取
得了很好的效果新加坡发展银行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领先的银行
总结国际上银行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不难看出以市场化的方式行使
对商业银行国有股权的管理是最有效的模式也是世界各国和地区银行改革的共同
趋势
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管理模式
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 可以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并完善法人治理结
构同时形成市场化的资本金补充机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遵循以下
基本原则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区别对待一行一策充分
考虑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市场结构国内资本控股按照拟定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三步走”步骤2004 年9 月21 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建行股改
进入了第二个战略步骤— —“引进内外资股东实现股权多元化并完善内部法人治
理结构” 国家电网上海宝钢长江电力三家国资大企业以股东身份共同投资80
亿元占有建行4.11%股权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是典型的寡头市场结构 银行业的竞争很不充分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必须
与完善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结合起来
考虑到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中的战略地位 国有商业银行在吸引外资入股的同时应保持国内资本的控
股地位短期内可以考虑由国家控股长期内在国家控股必要性下降后也应保持国内资本处于控股地位
考虑到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中的战略地位 国有商业银行在吸引外资入股的同时应保持国内资本的控
股地位短期内可以考虑由国家控股长期内在国家控股必要性下降后也应保持国内资本处于控股地位
104
如上所述建行股份的成立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向前迈出了关键性
的一步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国际金融界对此举的评价却仍存在不同的声音
如英国金融时报认为这三家国企的“战略投资者”身份在缺失境外资本和内
地其他所有制企业投资的前提下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市场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国
际投资界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彻底性及改制后的中国商业银行可能继续受困
政府的“行政命令”仍然存在怀疑其实国际投资界的怀疑也不能说毫无理由因为
国有银行股改以后若不能引进产权异质的战略投资者如建行股份有限公司
纯由几家国有大企业充当“股东”则有可能与原先的“国有独资”区别不大名曰“股
权多元化” 其实还是“一元化” 委托-代理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仍然不能得到很好的
解决
对于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 首先是要实现股权的多元化这可以通过引进
战略投资者或公开上市等手段实现这一目标在国家100%控股的情况下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市场化管理是无从谈起的正因为如此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国有银行的
股份制改造应大力引进产权异质的“战略投资者” 实现股权结构的根本多元化并
逐步从根本上打破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具体操作是积极引入多元战略投资者
包括民营投资者特别是大力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如资本雄厚竞争力强的外资
银行因为外资银行在经营中具有高效率和低风险首先外资投资者的盈利动机
强政府行为弱由于它的制衡和外部监督可以大大减弱软预算约束问题其次
如果这些外资银行战略投资者来自制度成熟和健全的国家自身历史悠久并以全
球为经营范围则其行为会受到母国的制度约束全球利益的约束以及长期利益
的约束这就决定了他们出于自身长远利益在中国的行为会受到自我实现合同的
约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小再次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加入国有银行的股份制
改造还可以给银行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识使国有银行能更加严格地遵守
国际通行规则提高贷款质量因此应该创造条件尽快全面大力引进外资
银行战略投资者积极鼓励外资参股合资来对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进而按
WTO 协定向外资银行开放形成银行业竞争在竞争的环境中进一步改造国有银行
王一江 田国强2003 [120]关于如何处理国有股份外国战略投资者股份和非
国有股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形成一种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的三方制衡体系的分
105
析本文认为很有道理他们指出积极引入多元战略投资者并非是指让民营投
资者和非国有资本占据主要地位也不是指让外资股份独大由于经济体制正处于
转型阶段存在着法制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社会信用机制薄弱等问题有法
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经济中的短期行为普遍存在银行业的风险问题十分严重
银行业对民间投资者开放因道德风险问题关系贷款圈钱恶意经营等和制
度的不完善银行业整体风险非但减小反而加大同时考虑到国家金融安全
也并不需要外国股份独大最好的安排是国有股份外国战略投资者股份和非国有
股份三方各占一定股份在不同时期股份权重的安排可以发生变化目前国有
股份可以占绝对比重但随着国有银行改革的推进国有股权的比重应该逐渐减少
最终达到国有股分外国战略投资者股份非国有股份三方平分秋色的局面从而
形成一种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的三方制衡体系在提高效益方面由于外国投资者
及非国有资本的主要目标都是为了追求利润它们会联手抵制非市场行为提高公
司治理结构从而真正达到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所提出的目标“使国有
商业银行走市场化的道路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真正
把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现代的商业银行”但在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上国有与外资两
方会着重考虑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它们也会联手对非国有股东的追求短期利益行
为进行牵制另外在涉及民族感情与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国有与非国有的民族资
本又可联合起来对抗外资资本
当然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国家股占绝对控股地位如占总股份的比重维持在
60%-80%之间的情况还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
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参考市场上可比同业的指标以及投资者的期望值为国有
商业银行设置一些分阶段的具体经营指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与此同时不断强化
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改进激励机制引进真正一流的银行管理人才与外部独立
董事但是政府最终的彻底退出才是长久之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建立一
个健康有效率有竞争力的银行体系
106
6.2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体系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外部存在形式和内部职能部门
设置的一些规则和惯例与产权改革相比内部组织结构的改革不是制度层面的改
革而是管理层面的改革因此改革的难度相对要小就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状而
言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改革和完善
6.2.1 外部组织模式调整
从组织形态上看 商业银行主要有单元制分支行制集团银行制连锁银行
制等几种模式其中单元制和分支行制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两种比较典型的组织模
式尤其是分支行制目前已被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广泛采纳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虽然采纳的是分支行制 但这种分支行组织制度模式不是按
经济集约和效率准则进行组织架构安排的而是为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保
持着极强的行政耦合性即分支机构的设置是按行政体制按行政区划和政府次
序进行的国有银行实行的是以“三级管理一级经营”为特征的非市场化组织管理
体制见图6-1
图 6 1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外部组织结构
不容否认 国有银行按行政区划和政府层级序列设置分支机构在计划经济体
制下对于保证宏观国民经济计划和信贷计划的实现具有较强的保障功能和效率
但是随着宏观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对市场交易规则与价
商业银行总行
省级分行
地市级分行 地市级分行 地市级分行
县市级分行 县市级分行 县市级分行 县市级分行
省级分行 省级分行
107
值规律尊重程度的提高这种组织模式的弊端和负面效应日益暴露出来其中尤为
严重的是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助长了地方政府对国有银行业务经营的行政
干预由各种行政命令贷款构成的行政化资金配置制度剥夺了国有商业银行按市场
化自主配置的行为权利影响了各国有银行总行系统内“统一调度资金”的资金管理
体制的实施阻碍了资金的优化配置降低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运作效率导致了大
量不良资产的产生甚至出现了许多地方政府与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合谋”共同侵蚀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要彻底转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在经济性与集约化准则的基础上
遵循经济合理安全效率的原则依经济区域对国有银行现有的分支机构进行
改组调整从根本上打破行政区划和政府序列格局具体而言国有商业银行分支
机构的设置可遵循以下改革思路
采用两级法人制 总行改制为银行持股(集团)公司各分行按照经济效益和经营
区划原则建立法人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原来的总行授权资本作为核心股本吸收
部分国有集体和民间资本参股外加部分职工股组成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商
业银行这样的商业银行能够完成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委托代理制的
经营管理约束机制同时进行按照经济区划和经济效益进行原各级分行的结构调整
彻底改变原来按照行政区划设立的省分行制重新按照中心城市设立自己的分支行
布局在地级中心城市设分行在县市设立支行或者分理处进行授权资本经营
见图6-2
银行持股(集团)公司不再直接从事经营性业务只负责进行战略性的经营策略
制定和市场开发对所控股的商业银行进行人事(董事长和高级执行人员)控制和义
务监督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利润和经营中心同时这种控股公司也具有了国
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便于对国有资产进行控制当金融市场化深入时如有必
要国有资本也便于伺机从金融领域退出这种模式中的商业银行规模可以说与中
国的资本水平管理水平的现实相符合当银行资产增加时股份制的银行可以随
着资产增加扩大股本保持适度的资本充足率另外的好处是增加金融市场上的
经营性市场主体在条件许可时可以进行适度的金融资本重组市场接管等资本
运作进行符合市场规则的再集中最后这种模式的商业银行还便于按照金融安
全需要从资本充足性金融市场约束和监管性评价角度来保证金融安全防范金
融风险
108
图 6-2 市场化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变化
银行持股公司的模式还为将来实行金融控股公司或者全能银行制度(Universal
Banking)留下了制度准备银行持股公司将来可以对证券保险信托租赁抵押
信用卡公司进行控股在同一银行持股公司下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对
方的销售网络渠道出售不同类型的金融服务产品获得规模效益银行持股公司则
可以利用不同公司的利润和资金弥补部分机构的亏损和风险在整体上获得更大
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银行持股公司可以利用统一的市场拓展研究和开发能
力统一拓展市场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进行高级人员的培训和提高
这样 通过以上改革既可以减少内部机构层叠所造成的信息成本与管理协调
成本问题也可以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减少交易成本同时更可
以减弱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提高总行统一调度资金和加强系统内调控的能力从
组织体制上降低和防范信贷风险的产生
6.2.2 内部机构改革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内部机构设置基本上是按业务标准进行的按业务种
类划分职能部门是传统体制下为便于计划管理而选择的一种方法其内在特质是崇
尚计划排斥市场体现了一种管理而非经营的思维观念这种依业务标准设置内
部职能部门既增加了业务管理的难度与成本也助长了官僚主义的滋生更给客
户造成很多麻烦加之银行组织内部机构的纵向联系过于紧密从而在国有商业银
商业银行持股集团公司
中心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分行城市分行 城市分行
城市支行 城市支行 城市支行 城市支行
中心城市商业银行中心城市商业银行
109
行内部形成了“条条管制”的局面这显然对行长负责制是一种制衡力量使行长负
责制在很多情况下形同虚设形成了风险发生的组织机制
当然 经过近几年的大幅度调整和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部门机构设置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基本上建立了与现代商业银行相适应的部门机构主要表现在第一
初步实现了由按产品设置业务部门到按客户设置业务部门的转变第二大大加强
的业务部门在总体部门数量中的比重第三综合管理系统和支持保障系统更适应
市场化经营的需要
今后 国有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在保持现有部门机构基
本稳定的情况下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微调二是完善现有部门机构的职
能以便这些部门机构更好地发挥作用具体对信贷风险管理而言可借鉴银行业
通行的组织结构设立信贷经营信贷决策信贷风险监管三个平行的部门从组
织机制上彻底解决信贷系统的内部封闭问题利用各部门之间相互制衡机制实现
信贷业务经营操作与风险监管分离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6.3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
无论是产权制度改革 还是内部部门设置和分支机构的调整都属于“硬件”的
改革而治理结构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则属于“软件”方面的革新对国有商业银
行来说要防范信贷风险“硬件”方面的改革是基础和前提“软件”方面的革新是核
心和关键
与现代商业银行比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机制状况
很不理想在制衡关系上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执行机构还是决策机构和监督机
构其主要领导都由国务院直接任命都有一定的行政级别相互之间的制衡主要
是行政制衡制衡的稳定性较差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采用的主要是“升迁”激励
和“处分”约束
6.3.1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1 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主要问题和缺陷
110
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主要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第一 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人控制和行政控制现象明显除了中共中央和国务
院以外银监会审计署经贸委和财政部等多个部门都可以对国有商业银行施加
影响除此之外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和人员安排的行政色彩十分浓厚商业银行的
激励以“升官”激励为主
第二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当前政府作为所有者
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是非常弱的也就是基本上不需要承担财产风险的经理人员
和员工共同取得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事实上的控制权和支配权这种控制权和
支配权使得经理层和员工有可能联合起来合谋运用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为它的局
部的利益或者个人利益去谋取私利而牺牲国家所有者的利益为代价国有商业银
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的外在表现就是隐瞒真实的经营信息导致短期行为过度
耗用和转移国有资产为自身的短期利益服务导致了国有资产效率低下和国有资
产的流失
第三 国有商业银行缺乏一个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我国既缺乏一个有效竞争
的银行业市场银行业的监管状况也很不理想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有效的公开的
透明的竞争选择监督机制这使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缺少了一个强有
力的市场制约
2 完善现有产权条件下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应当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首先 建立法制化的“委托一代理制度”和“银行家市场” 政府指定明确的国有银
行产权代表机构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从银行家市场上公开招聘国有银行的行长
或总经理银行家市场可以采用人才储备库形式人才储备库向海内外开放动态
吸收储存银行专业人才信息采用市场化的竞聘机制选拔银行家赋予银行经理
层独立的经营管理权并通过银行董事会约束经理人员的权利
其次 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的制衡作用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代表部
门应从社会上招聘专门的监事会人员充实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监事会提高监事会工
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权利制衡机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111
第三建立强制性的规范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将国有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置于整个社会的监督之下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没有
建立强制性的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透明度很低2002 年5
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但该办法实施的第一年就
有两家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按时披露年报今后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方面
应加大对不按时披露信息和不按要求披露信息的处罚力度并严肃查处年报的虚假
披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置于整个社会的监督之下
6.3.2 国有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
1 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缺陷
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激励机制可以概括为 在精神激励效用日益下降的情况下
没有建立起有效合理的物质激励机制其激励机制目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
缺陷
1 物质激励的手段过于单一在西方发达国家物质激励的手段非常丰富
除了我国最常使用的短期激励如工资奖金和福利激励外还大量使用长期激励的
手段如股票期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激励等而我国则只有短期激励
2 最需要激励的国有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却存在着激励严重不足的情况
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员工都需要给予激励但对不同层次员工的激励效果是不
同的基层员工的工作比较简单且容易监督委托代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严重
因此对这部分员工应重在考核高层员工的工作复杂且监督难度很大委托代理中
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对这部分员工重在激励而我国偏偏是在高层员
工中存在着激励的严重不足
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存在着严重的“官本位”激励现象最新的研究表明
国有商业银行员工的收益分为合同收益和控制权收益两个部分而且不同层次的员
工两种收益的搭配方式也不同员工的职务越高控制权收益在总收益中占的比
重越大合同收益是国有商业银行员工根据一系列文件可以享受的待遇如工资
津贴住房乘车休假出差可乘坐的交通工具和舱位出差的住宿标准等合
112
同收益具有合法和稳定的特征合同收益仅仅取决于职位和岗位的不同在国有商
业银行内部总体来说合同收益在不同职位和不同岗位员工之间的差距不大控制
权收益是指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由于职务不同和岗位不同通过自己合法掌握的对
国有商业银行某方面的控制权而获得的收益如通过发放贷款权人事调配权设
备采购权报销签字权等获得的收益这种收益可以是公款消费优先选择住房
优先参加各种培训和会议各种酬金甚至回扣和贿赂等控制权收益属于灰色或
黑色的收益具有合法性差和不稳定的特征控制权收益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职位和
岗位的差别而且取决于员工的个人品质
在存在两种收益的情况下 职位提升更具吸引力加上我国长期的“官本位”历
史和浓厚的“官本位”文化职位提升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中最有效的手段
2 国有商业银行约束机制存在的主要缺陷
国有商业银行对员工的三个方面约束都很不完备
1 在制度约束方面首先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各种法律
法规还存在许多漏洞而且即使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也往往难以得到不折不扣的贯
彻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比皆是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还很不
完善规章制度的执行也不够严格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员
工来说来自制度方面的约束还不够严厉
2 在契约约束方面一方面由于契约固有的不完备性即使西方国家也无
法完全通过契约达到约束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长期实
行工作终身制即使后来实行了合同制合同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而非可执行
合同除非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式员工严重违规违纪否则很难被辞退
3 在市场约束方面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是由政府任命
的而且我国还没有建立经理人市场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没有必
要也不可能通过市场证明其价值市场对他们的约束几乎等于零
由于三个方面的约束都很不充分 所以一直到20 世纪90 年代末国有商业银
行的员工都处于约束不足的状态而且越是重要职务和重要岗位约束的难度就越
大约束不足的状态就越严重这一状况在90 年代末开始有所好转降低不良贷款
113
比率和增加盈利的压力迫使国有商业银行加强了对员工的约束国有商业银行的规
章制度逐步完备内部控制得到加强由于对低层员工比较容易约束对高层员工
的约束难度较大而且员工的职务越高从事的工作越复杂越难以进行约束所
以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对基层员工基本解决了约束不足的问题但对高层员工却还
没有很好地解决
3 国有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
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如果不进
行彻底地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将难以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
1 完善激励机制的思路
第一 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物质激励方式对董事长董事采取“政治激
励”和“经济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对于银行家和高层管理人员采取以“经济激励”
为主“政治激励”为辅的激励模式对于一般的员工采用“经济激励”和“发展激励”
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在对各类人员的激励中都应将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起来
国外对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长期激励方式主要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计划等
这些激励方式只适用于上市银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都不是上市银行无法直接
采用这些长期激励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无法采用长期激励手段在
我国关于国有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长期激励问题还有待于深入地研究
第二 完善规章制度大幅度地降低国有商业银行高层员工的“控制权收益”
前面讲到国有商业银行员工的收益可以分为合同性收益和控制权收益国有商业
银行员工的收益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种是以合同收益为主控制权收益为辅另一
种是以控制权收益为主合同收益为辅两种不同的收益结构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激
励效果
控制权收益与控制权的大小直接相关 控制权收益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可以小
到零也可以大得难以想像银行员工的控制权大小取决于政府部门或上级领导
政府官员可以通过提升调任任虚职免职退休等手段加强削弱甚至剥夺
银行高层领导的控制权改变其控制权收益银行内部也可以通过政策和规章制度
来调整内部的控制权结构与控制权收益相比合同收益具有合法和稳定的特点
114
并与经营收益成正比如果银行的高层员工以合同收益为主将会更注重银行自身
的经营效益
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约束机制的思路
第一 加强制度建设减少制度的漏洞制度约束是一切约束的基础要建立
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就必须从加强制度建设人手
第二 变国有商业银行正式员工的不可执行契约为可执行契约并逐步完善契
约的内容
第三 建立发达的人才市场增加对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
的市场约束
115
7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宏观制度环境
鉴于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生成的一个重要根源是宏观金融环境差所以
从建立信贷风险防范的宏观约束机制入手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作
用合理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并培育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加强金融监管和市场
约束是国有商业信贷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
7.1 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区域比较与政府作用
在过去几十年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对于金融结构[121] 金融压制金融深化和
金融自由化[122,123]的分析证实了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金融效率和金融
发展水平的高低由此也说明要获得有质量的发展必须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
高金融效率中国改革开放20 多年来的金融增长即金融规模的扩张是显著的但金
融发展即质量的提高却明显不足[124] 为此本文本节通过衡量我国区域间金融市场
化程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希望以此来探讨促进我国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业有效
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7.1.1 分析方法
1 灰色理论分析方法
由于中国区域金融数据的缺失与不完整 国内现有的研究很难深入到区域金融
层面有些研究虽然扩展到地区层面上但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地区金融发展与经
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125 126] 现有文献很少涉足区域间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及其
影响因素方面的分析由于同样的原因本文的研究对省份的选取和对映射金融市
场化程度指标的选取都十分有限很难对每个省份进行金融市场化的比较在这种
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数理统计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进行分
析和评估的效果可能不甚理想
灰色理论是近年提出来的处理模式序列的灰关联分析理论 其原理在于按照命
116
题信息域ô (è)的要求在一组模式序列中找出最靠近子命题ôi è 目标值的数
据构造标准模式然后各模式与标准模式一齐构成灰靶标准模式是灰靶的靶心
灰理论包括靶心度分析和贡献度分析两部分运用贡献度分析可以分析各指标对
模式靶心度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到关键影响因素灰色理论应用于数据信息有限
小样本不确定情况的分析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不少领域都取得成功[127] 因此在本
研究中作者运用灰色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了1998-2002 年数据质量较好系列比
较完整的浙江广东吉林河南云南甘肃等六个省份分别代表东中西
三个经济区域和华东华南东北华中西南西北六个地理区域进行金融市
场化程度的靶心度和贡献度分析通过靶心度分析可以得出1998-2002 年各省份金
融市场化程度的变动趋势通过贡献度分析可以得出1998-2002 年影响金融市场化
程度的各要素贡献度影响力的变动趋势
2 金融市场化程度指标的建立
金融市场化程度反映了金融竞争的程度和金融效率的高低 也用来反映金融发
展水平的高低在做金融发展水平的国家比较时国际上通常采用戈氏和麦氏这两
个指标来衡量戈德史密斯1969 年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
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相关率被简化为一国金融资产总
量与GDP 之比[121] 麦金农1973 年使用一国货币存量M2 与GDP 的比重作为标
尺以衡量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123] 但如果研究涉及到地区层面由于中国缺乏
各地M2 的统计数据所以无法直接使用麦氏指标对中国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进行
考察国内的研究多参考戈氏指标用全部金融相关率和国有金融相关率这两个基
本指标来衡量金融市场化程度和金融发展的基本水平[128] 全部金融相关率是全部金
融资产占GDP 的比重国有金融相关率是国有金融资产占GDP 的比重由于中国
的主要金融资产集中在银行而银行的最主要资产也是存款和贷款所以利用存贷
款的数据基本可以反映金融发展的状况因此作者主要利用1998-2002 年各地区
的全部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数据和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数据分别将它们占GDP 的比
重整理为全部金融相关比率和国有金融相关比率以此作为衡量一个地区金融市场
化程度的主要指标此外为了避免纯粹基于存贷款分析的不足在参考了国内一
117
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124] 本文还选取了金融产值国有金融机构数国有金融机构
职工人数外资金融机构数保险市场发展状况等辅助指标来反映金融市场化程度
的影响因素由于地区资本市场的数据残缺故没有列入
对这些指标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操作化定义和极性以便于计算见表7-1 其中
指标1 3 6 7 属于极大值极性数值越大越好指标2 属于极小性数值越小越
好指标4 5 属于适中值极性太大会降低金融市场效率太小又影响金融市场的
规模适中值比较好
表 7-1 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指标评价体系
序号 指标 操作化定义 极性
1 全部金融相关率 全部金融机构的存贷款额占 GDP 的比重极大
2 国有金融相关率 国有金融机构的存贷款额占 GDP 的比重极小
3 金融产值 金融 保险业的总产出极大
4 国有金融机构数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总数 适中
5 国有金融机构职工数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职工总数 适中
6 外资金融机构数 外资银行在各地区设立的代表处及分支机构数 极大
7 保险市场发展状况 全部保险机构的保费总收入占 GDP 比重极大
7.1.2 分析结果
1 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靶心度分析结果
作者收集了吉林 浙江河南广东云南和甘肃六省以下简称A B C
D E 和F 从1998 至2002 年各项指标数据分析地区市场化程度状况及几年间的
变化作者首先对6 省在2002 年的金融市场化程度进行靶心度分析见表7-2 继
而用同样方法分析了其余4 年的情况
表 7-2 2002 年6 省份金融市场化程度指标值
全部金融
相关率
国有金融
相关率
金融产值
国有金融
机构数
国有金融机
构职工数
外资金融
机构数
保险市场
发展状况
A 2.64 1.50 23.63 2318 41460 0 0.02
B 2.55 1.27 323.26 3604 54810 1 0.03
C 1.95 1.04 132.50 6075 76981 0 0.05
D 3.24 1.69 398.26 7192 110486 70 0.03
E 2.48 1.65 84.38 2198 33171 2 0.02
F 2.82 3.08 59.20 2031 24424 0 0.03
资料来源 本文采用数据由1999-2003 年中国金融年鉴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118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判断2002 年6 个省份金融市场化程度由强变弱依次为
D B C A E F 同理可计算出2001 年6 个省份金融市场化程度由强变弱依
次为D B C E A F 2000 年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由强变弱依次为D B A
C E F 1999 年依次为D B E C A F 1998 年依次为D B A E C F
见图7-1
0
1
2
3
4
5
6
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吉林
浙江
河南
广东
云南
甘肃
图 7-1 1998-2002 年各省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变化趋势图
靶心度的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各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历史
的沿袭我国东部地区金融市场开放得较早相关的基础设施较为发达表现在非
国有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多金融产值占全国的比重较大等因此东部地区金融市
场化程度较高金融发展也明显较快1999 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金融投资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首先使得位于中部地区的河南省的金融市场化
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且有继续稳步上升的趋势位于西北地区的甘肃缘于当地
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环境较差金融市场化的时滞效应等等原因其金融市场化
程度一直排在最后基本上还是国有金融一统天下至于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吉林和
云南省金融市场的程度波动较大这与政策贯彻与实施的不稳定性不无关系深层
的原因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从图7-1 的变化态势中我们可以发现
1998-2002 年6 省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由强到弱的排序基本上是按照东中西部的
顺序总体看来计算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
2 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分析结果
在靶心度分析之后 作者基于贡献度的角度对区域金融市场化要素的影响程度
119
的变化进行分析作者首先对所选6 省在2002 年的金融市场化要素进行贡献度分析
结果为在2002 年对金融市场化程度影响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金融产值保险市
场发展状况国有金融机构职工数国有金融相关率国有金融机构数全部金融
相关率和外资金融机构数继而以同样的方法作者分析了其余4 年的情况得出
1998 2002 年期间的金融要素按照影响程度排序见图7-2
0
1
2
3
4
5
6
7
8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全部金融相关率
国有金融相关率
金融产值
国有金融机构数
国有金融机构职工数
外资金融机构数
保险市场发展状况
图 7-2 1998-2002 年金融市场化要素影响变化趋势图
根据贡献度分析的结果 按照变化特征我们将金融市场化要素分为三类水
平型上升型和下降型1 水平型因素包括金融产值国有金融机构职工数和外
资金融机构数其中金融产值的影响保持不变而且影响程度最大国有金融机
构职工数影响有所波动且程度较大基本排在二三位而外资金融机构数影响则略
有波动而且程度较小在倒数二三位徘徊2 上升型因素包括保险市场发展状况
和国有金融相关率保险市场发展状况的影响日益增加但是波动很大国有金融
相关率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比较稳定3 下降型因素包括国有金融机构数和全
部金融相关率二者的影响作用在下降
7.1.3 结论及关于政府作用的讨论
通过对我国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靶心度和贡献度分析 结合我国金融企业尤
其是国有银行的有效发展本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政府对金融企业的监管和干预必不可少
作为经济体系稳定的重要基石 在世界各国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业都受到政
120
府在准入运行和结果等方面的严格监管大型金融机构业常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救
助使其竞争状况难以完全的市场化本节通过对中国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靶心
度分析得出结论为中国的金融发展不仅存在结构上的不平衡而且还存在区域间
的不平衡由此说明在我国现阶段政府对金融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监管和干预是
必不可少的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在金融领域占据着
重要的地位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在近年来金融市场及监管当局政策的巨大变化过程中 政府对国有银行和其他
金融机构的态度救助或支持力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国有银行业受到的冲击相对
较小而且由于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历史上的坏帐包袱也相对较小因此在国有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中要继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政府调控和监管
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金融市场为银行业提供一个透明有效公平竞争的外部宏观
金融环境
1 国家信用的支撑与国有资本的充实
长期以来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情况不容乐观资产状况堪忧的国有商
业银行就是依靠国家信用的支撑才维持经营的在资本充足率未得到充分好转的情
况下国家信用的支撑必不可少这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性质应长期坚持的重要原
因政府应当想方设法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尽管主要应通过上市筹资和发
行长期金融债券等方式来筹集资本金在考虑到国家举债适宜度和财政承担能力的
情况下也可以用财政资金注入或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来充实国有资本金提高国
有商业银行抗风险的能力
2 维护经济秩序防范金融风险
政府具有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 担负着保障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市场主体能
够正常经营的责任政府要凭借其权能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国
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秩序政府可以利用财政政策与
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保持金融总体平稳运行调节金融波动周期抑制通货膨胀
政府还要制定各种金融法律规范规范各金融主体的行为切实保障金融主体的合
法权益政府的行政司法力量可以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以国家强制力打击逃废
121
银行债务行为政府的介入在盘活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是极其重要

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和组织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在对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的贡献度分析中 国有金融相关率越大金融市场化
程度越低而且该因素对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说明国有金融比重过
大已经越来越成为提高金融效率的阻碍而另一指标即国有金融机构的职工人数保
持适度规模一直就对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较大因此作为国有金融主体的国有
商业银行若要提高其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应该积极引入产权异质的国外
战略投资者和本国非国有金融机构持股逐步降低国家持股比重另一方面还要解
决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冗员过多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组织结构改革势
在必行政府在改革中的作用应表现为
1 监督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为了适应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需要政府必须
做到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监督控制实现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造后国有商业银
行就不再是过去的国有独资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形成股
东大会向全体股东负责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和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这样权责分
明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有关部门由国务院授权履行所有者的职责向银行
派出董事和监事由董事会按照市场原则聘用高级管理人员
政府部门作为控股股东 在董事会体制下对于选拔经理层仍然有决定权其选
拔方式仍需进行市场化改革在现行体制下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依然以类似国家
机关的模式来选拔任用和调配国有商业银行的领导干部选拔管理者的根据在于
从多方面素质综合考虑而不是凭利润等硬性指标选拔股份制改革后选择银行
管理不能采取行政的方式而是要采取市场的方式选拔合格的银行家要建立经理
人的绩效评价机制经理人的收入水平应当于商业银行的赢利情况公司的实力
为股东带来的回报及已经造成的损失或风险挂钩
2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减轻国有商业银行负担
这是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银企关系正常化的要求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自1986 年
122
建立以来保障了从企业走向社会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减轻了企业的压力支
持了企业改革目前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上完
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减负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冗员众多并且负担
着大量离退休职工严重影响了其与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力国有商业银
行采取提前退休内部退休一次性买断工龄等方式解决银行人员过剩问题但同
时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职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失业
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减轻国有商业银行的负担提
高其经营绩效
3 金融混业经营和国际化经营为大势所趋
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贡献度分析的另一显著结果为保险市场发展状况的影响日
益增加这说明金融混业经营对营造一个竞争有效的金融市场具有重大意义混业
经营是不可扭转的金融国际趋势是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在银行经营体制上的反映
在开放的金融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如果不实行国际上主导的经营方式不
按国际准则和要求进行金融改革就无法真正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显然中国在金
融开放与发展过程中对此无法回避因此目前我国应在世界贸易组织允诺的五年
过渡期内逐步推进混业经营而且国有商业银行来自中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
方式不能仅仅局限在争夺国内市场上国有银行要从国内经营走向国际化经营政
府在此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为
1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推动和引导国有银行体制外的商业银行及多种非银行
金融机构的发展抑制行业垄断创造竞争性的金融体系要大力发展证券公司
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增强其对我国经济金融
运行的影响力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效竞争
2 调整和改革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为金融混业经营提供法律政策供
给管理层要调整立法理念从关注“如何管理风险管住金融机构”转向“通过促进
竞争促进改革促进发展来降低风险”
123
7.2 信贷风险防范中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7.2.1 宏观金融调控中政府角色的定位
通过第一节的分析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政府对创建有效的宏观金融环境的重要
作用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经济金融活动是的一种客观常态没有政府干预的
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然而无论在何种经济中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取决
于政府干预的范围程度方式及时机等任何超过“度”的政府干预将会导致“政府
失灵” 因此在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改革进程和信贷风险防范中只有将政府该
扮演的角色准确地定位加强政府治理才能促使金融业提高效率走上质量型金
融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 由于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社会发展需要大量
的资金支持中国的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基本上受政府控制和主导纵横向分割
的金融改革使得金融业迅速弥补了中央财政汲取能力下降后的不足代行财政职
能支持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下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带来了金融发展中
的政府越位和市场缺位金融有效竞争的不足金融效率的低下未来的金融改革
要伴随着政府的不断归位和市场的不断到位而向前推进
1 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范围和干预手段要调整
第一 在干预范围上由原来无所不包的干预政府越位转向适度干预政
府归位政府和监管者在以往金融发展和金融问题的处理上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从金融机构的市场进入设立到经营业务的范围和方式价格和种类一直到金
融市场的市场退出兼并接管合并撤销等全程主导政策常变今后应依
据已经颁布的各项金融大法及相关规定依照制度进行干预和监管在缺乏制度可
以援引时着重加强制度建设使干预和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二 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手段要改革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法
律手段为主政府主要可以通过三种手段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行
政手段产权手段和法律手段每种手段的控制力度都不同见表7-3
124
表7-3 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程度和控制手段搭配
控制程度
控制手段
深度控制 中度控制 轻度控制
行政手段
产权手段
法律手段
使用多
使用少
使用少
使用少
使用多
使用多
使用少
使用少
使用多
资料来源 李健.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宏观视角分析.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34
由于政府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干预几乎无处不在 无所不包使得中国金融调控
一直具有行政手段的敏感性和市场手段的非敏感性这种状况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
使得政府在着手进行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仍大量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今后应依照现有法律法规进一步促进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等经
济手段的运用使金融调控转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在处理重大金融问题时
才动用行政手段
2 彻底理顺政银关系央行商行关系和银企关系
第一 变政银不分为政银分开建立起合作型的政银关系由于中国改革方式
的特殊性政银不分问题一直存在这使得“银行资金财政化” 第二财政“股民资
金财政化” 国企圈钱政银不分使得金融发展出现官商结合利益集团左右的
趋势各大银行行长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负责人在政治上一直有特殊地位使
得这些商业性金融机构国家机关化1998 年后虽然人民银行按经济区域调整分行
设置各专业银行收缩营业网点但由于各行总行仍然是政银不分使得底层改革
无法彻底进行必须从源头总行做到彻底的政银分开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中国
金融业的市场化和商业化政银分开后并非是政银对立而应该是合作关系政
府要为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而金融业正在市场的原则下
以其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优势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第二 中央银行要彻底与商业银行脱离行政关系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是监管
者和被监管者的关系但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一直有十分紧密的关
系使得中央银行难以真正发挥监管者的职能为了防止中央银行在监管过程中追
逐集团及个人利益应该在理顺监管体系精简监管人员的基础上给予监管者国
125
家公务员待遇并给予一切必要的社会保障切断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经济联系
使中央银行真正发挥起货币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的职能
第三 变银企不分为银企分开建立起市场型的银企关系在政银分开的基础
上要重新塑造“拨改贷”以来长期混乱的银企关系使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一
样与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关系转变为市场交易关系而非资金供给关系同样
资本市场的使用也不应该只是大型国有企业的专利应逐步允许条件适合的国有和
非国有企业发行股票债券通过直接融资获得资金改善经营和转换治理结构
总之 政府创建有利于金融安全和长期金融发展的制度是中国金融业走上质
量效益型发展路径的根本保证确定金融业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中心地位理顺政
银企关系加强政府治理开放市场竞争中国金融业才能健康发展
7.2.2 信贷风险防范中的宏观金融约束机制
目前 金融宏观调控体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不发达是造成我国金融体系脆弱
金融运行不稳定和银行信贷风险压力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化金融体制改
革建立银行信贷风险的宏观金融约束机制就成为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内容
1 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引入竞争机制
1 稳步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创建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
根据 公司法规定商业银行属于竞争性行业不必采取国有独资的股权形
式应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要推动国有银行的真正商业化经营形成竞争性市场
机制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金融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要稳步推进利率汇
率的市场化和证券价格的完全市场化真正建立起合理的金融价格体系
2 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合理的金融组织体系
要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开放度放宽银行业的市场进入限制尤其是鼓励民营银
行和外资银行进入市场使市场上存在一批独立的规模合理的商业银行以促进
银行市场的有效竞争要进一步开放保险业规范保险业竞争秩序提高保险业经
营水平要稳步发展资本市场放开民营企业上市限制真正发挥股票市场优化资
源配置的功能
126
3 减少行政干预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要手段的金融监管与调控体系
要改革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免考核机制 加强中央银行行长的任免考核放开
对所有商业银行负责人的任免考核切实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等金融法规来规
范和发展金融业保障中央银行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职能完善并充分利用公开市
场业务再贴现率等间接调控手段调控金融市场减少各级政府对于金融业务经
营的行政干预保持对资本项目的管制保持国家对宏观金融稳定的控制能力及
时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2 政府从汲取金融转向建设金融
在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前政府只注重加强汲取金融资源的能力而很少顾及
金融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使得中国金融业呈现“高增长低效率”的明显特征伴随
国内严重金融问题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政府对金融问题有所重视开始推动金
融体制改革出台多个金融大法处理多家违规金融机构但伴随国内国企粮食
等领域问题的爆发金融机构又不得不继续承担多项政策的任务政策性负担使得
金融机构难以走上商业化经营也使金融改革的目标难以达到只有转向“建设金
融” 才能使金融业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要建设金融必须赋予金融机构以独
立决策权促进金融价格的市场化促进金融市场的有序规范竞争变金融机构“钱
袋子” “第二财政”的角色为“资源配置者”的角色
3 发展和深化金融市场
1 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作为短期资金融通市场 对提高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益性强化资
金效率观念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短期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搞活国有企业的
压力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思路是“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 这样在很长一段时期
资本市场受到更大的重视而货币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当前加快发展货币市场的
重点可以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增加货币市场的发行主体应允许部分资产质量
较高信誉较好的企业发行短期商业票据使得更多的企业能够利用票据这一信用
工具第二扩充货币市场的交易品种在增加现有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发行量的基
础上发行一部分大额可转让存单长期国库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券还可以推进住
房贷款的证券化从而增加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投资工具扩大融资主体的交易第
127
三发展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支持商业银行建立票据专营机构充分发挥票据灵
活安全和低成本的特点使票据业务逐步成为商业银行重要资产经营和流动性管
理的手段
2 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资本市
场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重要环境条件市场状况决定着股份制改革的进程
和从实资本金的可能性发达的资本市场可以为国有商业银行提供长期的融资渠道
从而激励和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其次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资本
市场上发行金融次级债券来充实附属资本我国目前仍然维持一个较低的利率水平
同时居民储蓄存款极为充裕充足的居民储蓄存款可为发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较低的利率水平又使得发行金融债券的成本较低再次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资
本市场来拓宽资产种类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投资资本市场上的各种有价证券来优化
自身的资产结构从而在充分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利润最后
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国有商业银行除了可以开展柜
台业务服务个人投资者还可以与证券保险密切合作积极开展“银证合作” “银
保合作” 比如开拓券商股票质押贷款与券商开展银行同业拆借国债回购以及
代理发行债券代理出售保险等等
我国资本市场虽然近十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股
权分置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中介机构运作不够规范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
所占比重仍然偏低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等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同时也要加强监管当前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 加快资本市场立法工作加强监管资本市场的相关法律是资本市场正
常运行的保证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和修订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例如证券投资
基金法证券法公司法等使之能够对不断发展中的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
规范另外证券监督部门要积极发挥作用不断改进监管理念与监管手段
第二 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国外经验表明场外交易市场可以极大地弥补交易
所市场的不足使证券交易体系朝着多元格局的方向发展在成熟完善的资本市场
上不仅存在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也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
128
验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场外交易市场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体系向多
层次与多元格局的方向发展
第三 适时推出二板市场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区别表现在市场定位上市
标准交易规则等方面因此二板市场和主板市场在层次上形成功能互补给更
多不具备主板上市标准的企业提供进入市场筹资的机会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
下及时推出二板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 发展债券市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基础上要逐步建立商业银行面向
广大个人投资者的债券柜台市场使之和交易所市场共同构成零售债券市场最终
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统一债券市场体系
第五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就是要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
同时要引进国外的机构投资者使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
这样资本市场才会有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进而弥补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参与者主要
是个人投资者所带来的抵御风险能力弱盲目性大等缺陷
4 改革并逐步完善利率管理体制
自从 McKinnon 和Shaw 1973 提出“金融深化论”以来全球掀起了金融自由
化浪潮金融自由化的关键在于利率自由化即市场化从国际一般经验来看利率
市场化的一般步骤包括首先通过将利率调整到市场均衡状态附近来保持经济
金融运行的稳定其次完善利率浮动制扩大利率浮动范围下放利率浮动权
最后实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在这一阶段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
一个有效步骤是增加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品种使得社会金融资产多样化然后
先使这类非存贷品种利率自由化通过它们与银行存贷款的竞争最终放开贷款利
率并进而放开存款利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 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迎接金融自由化挑战利率市场
化改革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银行根据资金供求期限长度和风险性质
实行灵活的市场利率不仅可以促进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可以调节社会信用
规模避免信用扩张降低信用风险
129
7.3 信贷风险防范中的金融监管和市场约束
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天生的不稳定性和负外部性 以及商业银行带有特殊的“公共
性” 商业银行曾经受到政府当局的严格管制是各国金融当局监管的核心与重点
有人曾经形象地把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比喻为银行监管的历史然而无论是金融
监管当局采取的最后贷款人或者存款保险制度还是20 世纪60-70 年代以来实施的
审慎性监管都难以解决银行业的道德风险问题和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也不
能保证银行业的绝对安全或稳健银行监管的发展历史和80 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银
行危机表明严格和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对防范银行风险和危机是十分必要的目
前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已经初步建立了对商业银行机构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市场
退出3 个重点环节的系统监管
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控制是保证银行业安全稳定发展的有效预防性措施它
是防止不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进入市场的有效手段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有关规定审
批商业银行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设立商业银行从事吸收公众
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业务必须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有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经验
的高级管理人员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方
法措施等其中资本金高级管理人员资格和业务范围是监管核心
对商业银行机构市场准入的监管是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严格的条件审
查和准入控制并不能确保银行机构进入市场后能够依法稳健经营因此监管当局
还必须经常对其进行持续性的监管以随时了解其业务活动与经营情况防范和化
解金融风险目前对我国商业银行机构营运监管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对业务合规
性的检查此项监管的目的是督促商业银行机构严格遵守金融法规及金融监管当局
制定的各种金融规章制度二是对商业银行机构风险的监管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
主要内容有检查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资金的流动性赢利能力以及管理水平
和内控机制对所发现的问题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处罚和监管措施
当商业银行机构遇到流动性困难 以至于可能动摇公众信心或影响金融稳定时
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需要通过协调和组织行业支持提供临时贷款等方式予以紧急
130
救助如果这些措施仍然不能恢复其正常的营业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将尽力促成有
实力的金融机构对其进行兼并和收购如果任何努力都无法奏效中国人民银行将
强制性对其进行接管和关闭
7.3.1 国有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中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1 改变监管理念理顺监管体制
长期以来 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主要是对行政事务的审批不能有效针对金融市
场从而造成金融机构管理缺乏效率在金融市场不断变幻的情况下我国却对银
行业的具体经营业务做出明确规定新业务的开展必须经过批准国有商业银行只
能在有限的框架内活动无法面向市场设计灵活的经营方式限制了银行新业务的
拓展金融创新异常匮乏银监会成立之后应转变监管理念要从合规性监管向
风险监管转变从规定做什么向规定不能做什么转变给予国有商业银行适当的金
融创新空间
同时 要理顺监管体制避免多头监管因为尽管银监会的成立已经在一定程
度上整合了监管资源但还有一些其他部门仍然可以对商业银行进行干预主要有
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同时国有银行内部还有直接对国务院负责的监事会这种
多头管理容易引起权限不清被监管的对象面对多种指令无所适从的问题所以必
须要进一步协调监事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外部监管部门的工作做到明确
分工
2 逐步放开业务范围限制的同时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我国已经加入 WTO 金融市场将不断对外开放而混业经营已成为全球趋势
为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金融竞争实力中国最终也应实行混业经营尽
管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务的多元化仍有很大差距但业务多元化的发展必然
给监管部门带来挑战目前我国各金融企业也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品种创新进行
业务相互融合和渗透混业经营趋势正逐步加强从政策上看已有一些适应混业
经营方向的尝试已经颁布和实施了允许券商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允许保险
基金以购买投资基金形式进入股市以及允许券商股票质押贷款等相应法规对监管
131
而言应当在混业经营方面逐步放开这是国有商业银行拓展业务领域的要求
一般认为 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向混业经营逐步过渡的最佳模式金融控
股公司模式可以让国有资产通过股份制的形式控制更多的资源更好地体现国家控
制力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现在金融控股公司
的发展还刚刚起步如果能够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引导其符合市场规律
健康发展或许可以通过体制外改革的方式最终建立起完善的金融体系避免对现
有金融系统根本性改制可能带来的混乱
目前 已出现了中信集团等金融控股公司对它们的监管在我国的分业监管体
制下可能会存在监管不到位或监管真空也可能存在各监管机构互相争夺权力或发
生事故时互相推卸责任的可能
应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主监管制度 对金融控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
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可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
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负责同时要建立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实现监管信息共享
三家监管机构分别向其监管对象收集信息和数据并负责统一汇总编制各类金融
机构的数据和报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还要建立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的
工作机制和协商具体专业监管问题的经常联系机制切实加强银监会证监会保
监会之间的政策沟通与协调
3 加强风险监管和社会监督完善行业自律体系
银行管理者通常不能或者不愿意现实地衡量银行贷款资产的受损程度 银行的
财务状况恶化时少报或者隐瞒坏帐的动力就会增加各种衍生工具的产生也使得
监管更加困难银监会的监管要以银行机构及其资本所承担的最大风险为界具体
监控方面要加强对银行的内部控制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亏等经营状况的风险
性检查确保银行业的稳健和高效运行为提早发现危机金融监管要从事后检查
转向事前预防要从全面检查转向重点检查要从检查业务风险转向审查内控和管
理风险将精力集中在确保金融机构用必要的程序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上
要加强社会监督 发挥会计审计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
用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依法对金融机构报告的真实性公正性进行审计
132
以便有关方面对其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风险程度等做出正确判断金融监管部门
要制定出一整套监管办法严格规范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行为坚决杜绝外部审计
师与被监管机构勾结共同蒙蔽金融监管部门行为的发生
完善行业自律体系 健全金融同业公会形成同业自律控制系统一旦成员机
构出现违规或不正当竞争行为该组织有权采取联合抵制等措施对其进行制裁和
处罚银行业协会要抓紧制定同业公约通过它进行行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规
范行业经营行为要鼓励会员银行间的相互监督对违反自律公约的投诉要认真核
实并坚持依法依规处理银行业协会要继续致力于银行同业间公平竞争机制的建
立要借鉴和引进国外金融市场同业竞争准则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4 加强国际合作
加入 WTO 后的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有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
中国要把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纳入法制化轨道监管部门应密切与国际金融组
织国外监管机构的联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双边与多边合作可以在跨国金融机
构的监管跨国金融业务的监管涉及两国的国际金融市场业务的监管稳定汇率
遏制跨国金融投机打击跨国金融犯罪防范区域性金融危机等领域开展合作
7.3.2 信贷风险防范中的市场约束机制
加强市场约束即加强公众对商业银行的监督 新巴塞尔协议强调以市场的力
量来约束银行并以推进信息披露来确保市场对银行的约束效果目前在加强市
场约束方面最为强调的两点是限制公共部门处置有问题商业银行方式上存在的
扭曲和加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1 限制公共部门扭曲
要使市场机制在对银行的管理者和所有者的约束中发挥重要作用 就必须满足
一个基本条件即不向有麻烦的银行自动提供资金援助不向银行的所有者和主要
债权人提供全额的保护这种制度安排表明那些被监管人员认定失去偿付能力的
银行应该及时地被勒令退出以防止单个银行出现的问题蔓延和危害其他银行很
多国家的经验显示公共部门对有问题银行的支持过分慷慨尽管对大多数储户进
133
行全额补偿的情况下关闭大型银行的做法是处于对普遍丧失信心的担心但让银行
的所有者和主要债权人承担相当一部分财务损失是有益的这将促使信息比较灵通
的主要债权人包括其他银行对虚弱的银行实施市场纪律约束这种制度安排的
优点在于大额债权人不仅拥有更多的资金从而能够监督和影响银行还因为他们
能够获得比其他人更为准确的信息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适当作用 是向那些缺乏流动性但仍然具有清偿能力的
银行及时提供短期资金支持这种贷款是防止银行恐慌和挤兑的一个重要手段银
行恐慌和挤兑可以使健全的银行失去流动性并导致清偿能力的下降但在实际中
此种贷款常常支持了失去清偿能力的银行从而损害了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和银行体
系的赢利性中央银行之所以这样做是担心出现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危机此外
人们通常希望有困难的银行能自己走出危机为使最后贷款人工具有效运转同时
又不损害市场纪律的约束机制中央银行要从监管当局获得充分的信息以断定哪
些银行正在失去清偿能力以便做到只将资金提供给那些健全但流动性不足的银行
一旦单个银行倒闭 存款保险安排将能补偿某些阶层的存款人但是存款保
险容易产生道德危害问题因而需要妥善设计最有效的存款保险计划只限于保护
小储户而不覆盖包括其他银行在内的大储户和其他债权人以便鼓励市场纪律对
银行施加压力保险的范围可以随各国的情况不同而变化但一个基本原则是必须
有助于抑制道德危害存款保险制度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以便能及时向被保险
储户支付并迅速关闭无清偿能力的银行只要有可能该制度应该自行融资保险
费率应该定得足够高以保证银行破产所引起的保险支出虽然理想的保险费用是
根据要承担的风险来确定但是由于风险度量方面存在的困难因此统一保费仍然
是目前普遍的形式
对于有效的存款保险 最后贷款人安排以及保证银行体系健全和竞争力来说
针对有问题银行的可信的退出政策必不可少为使银行退出顺利进行金融体系必
须足够强健以便防止破产银行的问题波及其他机构因此在银行清偿力受到严
重危害并给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失之前就应该关闭银行即使满足这些条件在让大
银行停业时无论是通过兼并分解或者关闭通常需要监管当局进行干预而不
134
是简单地引用破产法规为了减少阻碍银行退出的政治压力应该限制监管当局的
任意处置权监管当局应当采取建立在规则之上的政策
2 提高商业银行的信息透明度
巴塞尔委员会从增强金融系统安全和稳定角度出发 阐述了公开信息披露在提
高透明度增强市场约束机制的重要性在2001 年1 月发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中委员会就“适用范围资本结构风险敞口与评估以及资本充足率”四个领域制
定了更为具体的更为详细的披露要求甚至包括一些具体的披露格式巴塞尔委
员会认为不仅要披露风险和资本充足状况的信息而且要披露风险评估和管理过程
资本结构以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状况的信息不仅要披露定性的信息而且要披露定
量的信息不仅要披露核心信息而且要披露附加信息
目前我国对银行信息披露的规范工作十分欠缺 应以中国证监会现有商业银行
披露规定为基础尽快建立一套既能体现巴塞尔要求精神又符合我国实际的信息披
露指引可采用核心披露和附加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并提倡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
结合鼓励自愿披露新的披露指引应特别注意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披露资
本充足率资本结构贷款质量赢利能力和市场风险管理技术此外还应特别
注意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的披露鼓励银行开发内部模型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

流动性风险可通过资产负债表和所附资产负债到期结构加以说明 这种信息应
该能使客户区分较为稳定的核心存款帐户和不太稳定的采购资金账户公布的信息
还应该说明哪些资产是可以随时流动的以及表外贷款的承诺水平
银行应该披露市场风险所有实质性领域 作为最低要求应该包括各期限的利
率敏感资产负债及表外项目还应根据资产组合的风险状况公布主要外汇的风
险暴露按照主要货币细分股权和商品价格风险暴露以及各种投资交易有关的
风险暴露如果采用衍生工具套期保值银行还应该解释它所使用的套期技术
收益方面的信息可以提供重要的关于银行长期前景的信息 从而使客户得出主
要收入来源与支出方向并对每股收益平均资产回报率效率比等关键指标进行
计算工作人员数也应加以公布这是生产率指标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将总收益分
135
解为利息收益和非利息收益并对非利息收益做进一步细分可以很好地说明银行
收入来源的质量同样地将银行支出细分为利息支出与非利息支出
公开披露通常以年度财务报告和季度财务报告发布的数量化和定性化的信息加
以实现此外银行还可以发布其他的信息如股东委托书季度收益和派息公告
新闻发布会同时金融媒介也可以发布其观点还有但银行发行债券与权益证券
时他们编写的募资说明书也可以满足潜在投资者的需要公开披露的信息应该满
足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要求包括银行目前和潜在持股人和债券持有人其他银行
存款人借款人其他贷款人其他交易方与公众金融市场的专业人员能够处理
很复杂的信息并能直接影响或者纠正银行的行为他们在实施市场约束方面也可以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鉴于银行流动性对公众看法的敏感性 银行总是不愿意提供糟糕结果的信息
因此当信息不是正面的时候市场参与者和银行管理者之间就存在尖锐的冲突
可以通过法律或者规章直接解决这种情况直接的方法就是规定强制性的最低信息
公布要求此外强有力的市场参与方的同业压力也可以间接地改善这种情况因
为披露信息有利于筹集资金也就是说这种公布可以让潜在的投资者和存款人更
有可能来提供资本和存款
136
8 结语
本章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
总结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基于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业中的主体地位 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贷款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
款和信贷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考察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目
前国内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遵循“理论分析— — 经验验证— —政策建议”的基本研究
思路对转轨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和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进行了
较全面和深入的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
1 在对银行信贷活动固有特征如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信贷合约的不完全
性和信贷资产的专用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银行信贷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
内在的风险性的结论并针对其最主要的特征分析了在我国信息非对称的信贷市场
上银企之间的博弈行为分析表明在当今金融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条件下银行
和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极不正常一旦银行决策失误则银行将面临要么收不回贷
款本息要么因为惜贷造成不该有的资金收益损失这种信贷风险在我国具体表现
为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业务结构不合理和盈利能力低下
2 在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生成机制的研究中本文在完善和深化前人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转轨时期金融支持与银行呆帐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特定
历史时期在政府主导型的融资制度下银行的理论呆帐规模进而从国有商业银行肩
负的特殊政策性功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管理缺陷及整个社会宏观金融环境滞后
几个方面分析了不良贷款的生成机理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笔者还基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角度运用
定量分析方法对不良贷款与银行竞争力的代表性评价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此寻
求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最显著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国有股份占银行总股份比重
137
对银行不良贷款率具有最显著影响其次为资本充足率呆帐准备金率和银行职工
人数类似结论以前在定性研究中曾经出现过但本论文是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定
量研究回归系数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到一个
重要结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是提高银行国际竞争力和降低银行不良
贷款的最有效途径股份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应包括股权结构改革治理结构改革以
及机构和人员的精简
3 本文在借鉴国外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四大国有资
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的主要运作方式进行了评析指出由于资产管理公司自身
存在的制度缺陷目前的主要运作方式处置力度有限而资产证券化不乏为一种快
速有效的处置方式但必须以完善的金融市场为支撑在对外汇注资补充资本金进
行了经济学分析后本文指出应该寻求注资之外的多元化资金补充渠道
4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与防范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同时具有鲜明的
时代性和现实性因为随着加入WTO 后我国银行业5 年缓冲期结束日期的临近我
国国有商业银行以往所具有的垄断优势将失去我国面临着巨大的金融压力与风险
本论文在紧紧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放眼于国际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深刻理解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在不良贷款竞争力方面的差距的根源在于技术
制度和机制认为先进的金融技术制度机制是消除化解不良贷款和防范信贷风
险的根本正是基于这一重要认识本文提出在利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化解不良贷
款“存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整套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金融
技术工具和先进的信贷风险测量方法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加强政府调控
金融监管及市场约束等一系列技术制度机制的完善从根本上有效防范“增量”
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文中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对国有商业银
行不良贷款的“化解”和信贷风险的“防范”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体现了综合性和系统

5 由于灰色理论分析方法应用于数据信息有限小样本不确定情况的分析具
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构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宏观制度环境部分在中
国地区金融数据有限小样本量的情况下本文创造性地运用灰色理论方法对我国
138
金融市场化程度进行了靶心度和贡献度分析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 通过对中国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靶心度分析认为中国的金融发展不
仅存在结构上的不平衡而且还存在区域间的不平衡由此说明在我国现阶段
政府对金融企业的监管和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
中要继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政府调控和监管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金融
市场为银行业提供一个透明有效公平竞争的外部宏观金融环境
第二 在对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的贡献度分析中国有金融相关率越大金融
市场化程度越低而且该因素对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说明国有金融
比重过大已经越来越成为提高金融效率的阻碍而另一指标即国有金融机构的职工
人数保持适度规模一直就对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影响较大因此作为国有金融主体
的国有商业银行若要提高其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应该积极引入国外战略
投资者和本国非国有金融机构持股逐步降低国家持股比重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当
前国有商业银行冗员过多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组织结构改革势在必

第三 区域金融市场化程度贡献度分析的另一显著结果为保险市场发展状况的
影响日益增加这说明金融混业经营对营造一个竞争有效的金融市场具有重大意义
该部分的定量研究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中的政府干预和监管的必
要性提供了实证依据但本文同时指出今后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范围和手段都应调
整要由原来无所不包的干预政府越位转向适度干预政府归位要由以行
政手段干预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文中进一步对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
金融监管的手段内容及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由于文章篇幅和作者能力有限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一些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
贷款化解和信贷风险防范相关的问题作者没有进行深入探讨但这些问题也是非
常重要的有必要提出来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内容
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
139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在发达国家被广泛运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处置和防范银行
不良贷款的有效方式目前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实践还几乎是处于一片空白
分析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并相应提出对策建议是降低银行不良贷款防范信贷风
险的重大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2 建立国有商业银行高级量化信贷风险内部度量模型问题
新巴塞尔协议风险资本要求出台和国际银行业风险的发展态势要求我们重新考
虑风险管理理念与方法建立适合我国银行的考虑组合等因素的高级量化信贷风险
内部度量模型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控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风险管理绩
效评估实现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组合管理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级量化
信贷风险内部度量模型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它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方向
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3 金融衍生工具与信贷风险管理问题
在现代银行信贷风险技术管理方面 金融衍生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际银行
业熟练地运用各种利率衍生工具和外汇衍生工具来管理利率风险和外汇风险针对
我国目前市场现状以及国外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的历程来看现在全面发展金融衍生
工具不太现实由于论文篇幅所限本文没有对此展开研究但基于投资者规避风
险和金融业深化改革的需要在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今后
可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4 现代化的银行信贷文化观的建立和信贷风险防范问题
信贷文化是建立在银行企业文化基础上的亚文化 它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会
产生重大的影响现代化的银行信贷文化观将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发挥良好的导向功
能和凝聚功能并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激励标尺规范信贷人员的职业要求和行为
特征因此针对我国信用缺失严重的现状研究如何建立现代化的银行信贷文化
观对于防范信贷市场中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是本文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之一
140
致谢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徐长生教授 正是在他的关怀与指导下我得以顺利地完成
博士研究生的学业三年的求学经历如同一次艰难的跋涉每当我深感困苦之时
徐老师的指导总让我豁然开朗他让我明白面对困难不是急躁与放弃而是要
静下心来抛开得失的考量把求学过程当作一次探寻未知世界的旅行他引导我
沿着经济学大师们的足迹去感受那些睿智的光芒享受求知的快乐我从徐老师
身上学到的不仅仅只是专业知识还包括严谨从容宁静专注的治学态度与生
活方式以及作为一个学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衷心感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各位老师们 特别是张培刚教授林少宫教
授夏振坤教授等学术大师们的教诲和垂范和张卫东教授张建华教授刘海云
教授方齐云教授宋德勇教授等在授课和论文写作研究过程中给予我的诸多指点
和帮助
衷心感谢我的同窗好友 他们是张鹏程张利斌侯祖戎杨民何晓琦陈
全功魏科科刘雁彭敏田华臣雷俊李文伟吴建军张友安感谢他们
的无私帮助
衷心感谢我所工作的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 感谢他们的鼓励
和支持
衷心感谢我的家人在此期间所给予我在生活上的支持与理解 没有他们无微不
至的关心和照顾我很难顺利完成这篇博士论文
衷心感谢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给予我的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母校严谨厚重的学
风赋予我个性更深的内涵她让我们这些学子们远离功利的浮躁拥有内心的宁静
专心致志于学术前沿的探索与人格的完善!
“人生是一次旅行一次从摇篮到坟墓的旅行” 正是这些可亲可敬的师长
同学朋友亲人们让我正在并将继续体验着这次温馨和谐之旅
朱乾宇
2005 年3 月
141
参考文献
[1] 胡冰星.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第1 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1~8
[2] 郭奎生.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发展. 上海金融, 1998, (5): 31~33
[3] 李扬. 2004 年中国金融发展报告. 第 1 版.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35~41
[4] Yoshio Suzuki. The main issue facing Japan’s economy. 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 1996, (8): 353~360
[5] Klaus Desmet. Acounting for the Mexican banking crisis. Emerging Mrekets
Review, 2000, (1): 165~181
[6] Tzong-Shian Yu. Can East Asia rise again?. Jour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3, (13):
715~729
[7] 葛兆强, 廖梅桂. 国有银行不良债权的经济学分析. 金融与保险, 1999, (3):
15~16
[8] Bonin, John P.; Huang, Yiping. Dealing with the bad loans of the Chinese bank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ume, 2001, (12): 197~214
[9] 巴曙松.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 第1 版.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67~72
[10] F.Kninght. 1921: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The First Edition.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6. 36~45
[11] 洛伦兹.格利茨. 金融工程学. 第1 版.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189~190
[12] 约翰.译特韦尔.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Q-Z). 第1 版. 北京: 经济科学出
版社, 1992. 785~785
[13] Alexander Pollatsek, Amos Tversky, A Theory of Risk, Journal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1970, (7): 540~553
[14] Anthony, Sounders.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The First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1999. 286~298
[15] 拉迪.R.尼古拉斯. 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 第1 版.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 45~49
[16] Altman, E.I. The Success of Business Failure Prediction Models: An International
142
Surve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84, 8(2): 171~198
[17] James M. Henderson, Richard E. Qandt. Microeconomics Theory. Mcgraw-Hill
Publish Company, 1996. 56~62
[18] 伍海华.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第1 版.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46~59
[19] 默顿.格朗兹. 银行信贷风险基础分析新方法. 国际金融研究, 2003, (1): 69~72
[20] Andrew, W.Lo. The Three P’s of Total Risk Management.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999, 55(4): 13~26
[21] Kevin, D.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1999, 55(4):
65~71
[22] Myers J.H., Forgy E. Q.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American Associate. 1963, (58): 789~806
[23] Altman E. L.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Journal of Finance. 1968, 23(3): 589~609
[24] Eisenbeis R. A. Pitfalls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scriminant Analysis in Business,
Finance, and Economics. Journal of Finance. 1977, 32(4): 875~900
[25] Altman E. I. Corporate Distress Diagnosis: Comparisons Using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Neural Network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4, (18):
505~529
[26] Patricia Jackson, William Perraudin. Regulatory Implications of Credit Risk
Modelling.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0, (24): 1~14
[27] John J. Mingo.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tudy of Credit Risk
Models at Major US Banking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0,
(24): 15~33
[28] Altman, E.I. Varetto F. Corporate Distress Diagnosis: Comparisons Using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Neural Networks (the Italian Experienc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94, (18): 505~529
[29] Erkki K. Laitinen. Predicting a Corporate Credit Analyst’s Risk Estimate by Logistic
and Linear Model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1999, 8(2): 97~121
[30] Ohlson J. Financial Ration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2): 109~130
143
[31] Fraydman H., Altmen E.I., Kao D. Introducing Recursive Partitioning for Financial
Classification: the Cases of Financial Distres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85, (11): 269~291
[32] Weat Robert Craig. A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 to Bank Condition.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85, (9): 253~266
[33] Lundy M. Cluster Analysis in Credit Scoring. Credit Scoring and Credit Control.
The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5~36
[34] Altman, E.I., Haldeman, R.G., Narayanan, P. Zeta Analysis: 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77,
1(1): 29~54
[35] Carey M. Credit Risk in Private Debt Portfolios. Journal of Finance. 1998, 10(10):
56~61
[36] Madalla G. S. Limited Dependent and Qualitative Variables in Econometrics. The
Thir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48~58
[37] W.L. Accola, S.P. Agrawal, C.W. Holsapple. Adaptiv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for
Evaluating Risk and Uncertainty in Capital Investment Decisions: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Managerial Finance. 1995, 21(3): 1~16
[38] S. Kanungo, S. Sharma, P.K. Jain. Evaluation of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Credit Management Decision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1, (30): 419~436
[39] Messier W.F., Hansen J. Inducing Rules for Expert System Development: An
Example Using Default and Bankruptcy Data. Management Science. 1988, (34):
12~15
[40] Shimon Schocher. Neural Networks for Decision Support Problem and
Opportunitie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1994, (11): 34~43
[41] Kaastra, Iebeling, Boyd, Milton S. Forecasting Futures Trading Volumes Using
Neural Network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1995, (15): 953~970
[42] Boritz J.E., Kennedy D.B. Effectiveness of Neural Network Types for Prediction of
Business Failure.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1995, 9(4): 503~512
[43] Boritz J.E., Kennedy D.B. Mirandae Albuquerque A. de. Predicting Corporate
Failure Using a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Intelligent Systems in Accounting.
Finance and Management. 1995, (4): 95~111
144
[44] P.L.Brockett, Cooper W.W., Golden L.L., Pitaktong U. A Neural Network Method
for Obtain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Insurer Insolvency.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1994, (3): 402~424
[45] Lee K.C., Han I., Kwon Y. Hybrid Neural Network Models for Bankruptcy
Prediction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1996, (18): 63~72
[46] Coates P.K., and Fant L.F. Recognizing Financial Distress Patterns Using a Neural
Network Tool. Financial Management, 1993, 2(3): 142~155
[47] KMV, KMV and Credit-Metrics. The First Edition. San Francisco: KMV
Corporation, 1997. 72~79
[48] Morgan, J.P. Credit Metrics. The First Edition. New York: Technical Document.
1997. 51~62
[49] 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Standardized Model for Market Risk, Basle. The
First Edition. Switzerland: Switzerland Press, 1996. 5~23
[50] Dermine J. Pitfalls in the Application of RAROC in Loan Management. The
Arbitrageur, 1998, (1): 21~27
[51] James C. RAROC-Based Capital Budget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of Bank Capital Allocation. The First Edition. Florida: University of Florida,
1996. 92~96
[52] KMV, Credit Monitor Overview. The First Edition. San Francisco: KMV
Corporation, 1993. 16~28
[53] KMV, Global Correlation Factor Structure. The First Edition. San Francisco: KMV
Corporation, 1996. 32~46
[54] KMV, Portfolio Management of Default Risk. The First Edition. San Francisco:
KMV Corporation, 1993. 54~62
[55] KMV, Portfolio Manager Model. The First Edition. San Francisco: KMV
Corporation, 2003. 6~12
[56] McQuown J.A., Market vs. Accounting-based Measure of Default Risk. The First
Edition. San Francisco: KMV Corporation, 1995. 190~197
[57] McQuown J.A., Kealhofer S. A Comment on the Formation of Bank Stock Prices.
The First Edition. San Francisco: KMV Corporation, 1997. 77~86
[58] McKinsey and Co. Credit Portfolio View. The Third Edition. New York: McKinsey
145
and Co., 1997. 168~182
[59] Wilson T. Credit Risk Modeling: A new Approach.The First Edition. New York:
McKinsey Inc., 1997. 93~102
[60] Wilson T., Portfolio Credit Risk (Parts I and II). Risk Magazine, 1997, (3): 22~34
[61] Bates J., Granger C. The Combination of Forecasts. Oper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1969, 20(4): 451~468
[62] Armstrong J. S. Research on Forecasting: A Quarter-Century Review. Interfaces,
1986, 16(1): 89~109
[63] Bunn D.W. Combining Forecast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8,
33(3): 223~229
[64] Bunn D.W. Forecasting with more than One Mode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1989,
8(3): 161~166
[65] Granger C.W.J. Combining Forecasts-Twenty Years Later. Journal of Forecasting.
1989, 8(3): 167~173
[66] Clemen R.T. Combining Forecasts: A Review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1989, 5(4): 559~583
[67] Granger C., Ramanathan R. Improved Methods of Forecasting. Journal of
Forecasting, 1984, 3: 197~204
[68] Kamstra M., Kennedy P. Combining Qualitative Forecasts Using Logi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 1998, (14): 83~93
[69] Maria Bonilla, Ignacio Olmeda, Rosa Puertas. An Application of Hybrid Models in
Credit Scoring.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0, (22): 56~66
[70] 白玲.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探索. 国际金融研究, 2003,
(7): 33~38
[71] 阙方平, 夏洪涛, 张馨.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及其处置的制度性再思考. 经
济评论, 2002, (2): 75~80
[72] 李扬, 王国刚, 王军等. 产融结合: 发达国家的历史与启示. 财贸经济, 1997, (9):
3~10
[73] 剧锦文. 银企关系模式比较. 经济学动态, 1997, (6): 10~13
[74] 何仕彬, 唐莉. 对国内外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问题的比较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146
1999, (2): 54~58
[75] 周小川. 中国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问题:原因与出路. 第1 版. 北京: 中国发展
出版社, 1999, 89~94
[76] 齐殿伟, 董晓平, 谭佰秋. 正确认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工业技
术经济, 2002, (4): 107~108
[77] 易宪容. 金融市场和制度安排. 第1 版.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68~75
[78] 徐滇庆. 危机意识与金融改革. 第1 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90~96
[79] 薛峰. 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第1 版.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72~75
[80] 钟伟, 李心丹. 现代西方金融体系内在风险性及其防范理论. 金融研究, 1998,
(8): 86~91
[81] 郑耀东.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分类改革研究. 财贸经济, 1998, (7): 18~23
[82] 韩平, 席酉民. 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比较. 当代经济科学,
1994, (4): 11~13
[83] 梁琪, 黄鹂皎.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探索. 南开经济研究, 2002,
(6): 61~65
[84] 江其务. 银行信贷管理. 金融研究, 2003, (7): 59~67
[85] 石汉祥.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56(1): 77~81
[86] 蒋放鸣. 现代商业银行全面信贷风险研究. 系统工程, 2003, 21(5): 88~93
[87] 吕耀明. 西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及借鉴. 国际金融研究, 1998, (12):
68~71
[88] 张颖. 新技术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国际金融研究, 1998, (2): 39~42
[89] 梁世栋, 郭众, 李勇等. 信用风险模型比较分析. 中国管理科学, 2002, 10(1):
17~22
[90] 潘蔚琳. 以VAR 方法计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经济导刊, 2002, (6): 42~45
[91] 王元月, 卢志光, 刘玉刚. 信用风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数量经济技术
经济研究, 2003, (3): 142~145
[92] 范南. Creditmetric 模型及其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借鉴. 金融论坛, 2002,
147
(5): 50~54
[93] 欧阳卫民, 吴国清, 王福明. 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上海金融, 2003, (2): 8~11
[94] 王琼, 陈金贤. 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模型研究. 现代财经, 2002, 22(4): 14~16
[95] 袁桂秋. RAROC 原理下的信用风险度量.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 (2): 47~49
[96] 徐振东.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研究-不同方法下银行信用风险资本要求的分析.
国际金融研究, 2002, (12): 17~24
[97] 张石. 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
金融与保险, 2002, (6): 124~128
[98] 章彰.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兼论巴塞尔最新资本协议. 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2. 52~56
[99] 于立勇, 曹凤岐. 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我国银行资本充足水平. 数量经济技
术经济研究, 2004, (1): 30~37
[100] 陈建南. 以博弈论分析我国银行业存在的“惜贷”现象. 当代财经, 2003, (6):
52~56
[101] 莫万贵, 杨明奇. 我国信贷市场的风险和效益分析— 一个博弈论的视角. 国际
金融研究, 2003, (7): 9~14
[102] 王昌林, 蒲勇健. 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中国软科学, 2004, (4): 75~78
[103] 李健.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宏观视角分析.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78~79
[104] 王松奇. 中国向不良资产宣战. 第1 版.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59~62
[105] 吴竞择. 金融外部性与金融制度创新. 第1 版.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57~61
[106] 焦瑾璞.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 第1 版.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183~186
[107] 王益.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上). 管理现代化, 2002, (5): 4~13
[108] 王国松.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资产管理公司实践的国际比较.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6(4): 34~39
[109] 李扬, 刘华, 余维彬.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 第1 版. 北京: 经
148
济管理出版社, 2003. 73~90
[110] 赵连祥, 刘博逸. 不良资产管理处置研究. 第1 版.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68~74
[111] 晏艳阳, 李治, 许南. 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交易中心的构建及其运作. 金融与保
险, 2003, (3): 15~17
[112] 王颢. 现实资本改良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趋向选择. 济南金融, 2003, (6): 26~27
[113] 巴曙松. 劣币与良币的角力. 第1 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9~22
[114] 毕明强. 基于贡献度分析和客户关系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研究. 金融论坛,
2004, 63(7): 44~50
[115] 刘泽华. 我国商业银行应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新金融,
2003, (8): 32~34
[116] 张杰. 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 第1 版.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56~59
[117] 朱南, 卓贤, 董屹. 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与改革策略. 管理
世界, 2004, (2): 18~26
[118] 刘帆. 国有独资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益对比分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 (4): 94~100
[119] 胡祖六. 关于政府参/控股商业银行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比较, 2004, (12):
195~209
[120] 王一江, 田国强. 中国银行业:改革两难与外资作用. 比较, 2003, (10): 21~23
[121] Goldsmith Raymond.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The First Ed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21~39
[122] Gurley, John and Edwad Shaw. Financial Asp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First Edition. New York: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5. 515~538
[123] Mckinnon, Ronaldl.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3. 101~116
[124] 周立. 改革期间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1 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
社, 2004. 37~63
[125] 艾洪德, 徐明圣, 郭凯.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49
财经问题研究, 2004, (7): 26~32
[126] 周立, 王子明.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1978-2000. 金融研
究, 2002, (10): 1~13
[127] 邓聚龙. 灰理论基础. 第2 版.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171~182
[128] 樊纲, 王小鲁. 中国市场化指数. 第1 版.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71~74
150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 Zhu Qianyu. Influential Factors of Financial Marketization via Contribution Degree
Analysis. 第四届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论文ISTP 收录源录用2005 4
[2] Zhu Qianyu. Regional Comparison of Financial Marketization Degree via Grey
Target Approaching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2005, (3)(已录用)
[3] 朱乾宇. 基于靶心度分析的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区域比较. 中南民族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已录用)
[4] 朱乾宇, 毛中明. 打工经济:民族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当代经济,
2005, (4):31~32
[5] 朱乾宇, 姚上海. 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中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黑龙江
民族丛刊,2005, (1): 36~39
[6] 朱乾宇, 侯祖戎. 消费信贷—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增长方式. 统计与决策, 2004,
(10): 114~115
[7] 朱乾宇, 侯祖戎. 民族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剩余劳动力转移— — 兼论劳
动力转移中的补偿机制.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8): 29~32
[8] 朱乾宇. 政府扶贫资金投入方式与扶贫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学
报, 2004, (7): 11~15
[9] 朱乾宇.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中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24(4): 110~113
[10] 朱乾宇. 西方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借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2): 126~128
[11] 朱乾宇. 我国政府扶贫资金使用的绩效分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11):
36~37
[12] Zhu Qianyu. Comparison of the CSR between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Asia Pacific Studies of Economics and Culture, 2003, 2(4): 52~57
[13] 2003 年度中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机制探讨(基金号:YSY03009). 主持人